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首页 / 数学教案 / | 2022-11-05 00:00:00 [db:标签-标题]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来为今后的学*制定一份计划。计划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增加认识负数的教学,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知识的理解。

  “负数”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标准》要求“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因此,本册教材的编排,首先注意为学生的学*提供丰富多彩、贴*生活的素材,如学生熟悉的天气预报中对气温的表示方法、日常生活中对收入与支出的记录方法等,让学生在实际生活背景中感受和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正负数的含义。教材还注意在练*中提供应用负数的活动,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加深对负数的理解。例如,用正负数表示海拔高度、记录不同时区的时间、记录自己身高或体重与*均身高或体重的差距,等等。这样的编排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负数的理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现实,逐步形成数学应用的意识。在此基础上,教材又安排了两个例题,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和联系实际的素材,让学生学*在直线上表示所学过的数,初步渗透数轴的概念,形成数的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例3),以及初步体会负数、零和正数的大小关系,初步认识数轴上数的顺序(例4),加深学生对有关数的知识的理解。

  2.改进比例的编排,突出比例的概念,丰富联系实际的内容,培养实践能力。

  比例是传统的教学内容之一,也是小学高年级学生需要学*和掌握的重要基础知识。首先,它有着较大的实用价值,有一些实际问题需要用比例来解决。例如绘制地图、图形的扩大或缩小等;其次,它是学生进一步学*的基础知识,中学理科学*过程中常常要用到比例知识。另外,通过对正比例与反比例知识的学*,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数量关系的认识,渗透函数思想,为中学的数学学*打下基础。因此,比例仍然是小学生高年级重点教学内容之一。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前几册一样,本册教材的编排,继续注意使学生在获得有关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同时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自主探索和动手实践能力。本册教材所安排的教学内容是这一领域的最后一部分“圆柱与圆锥”。

  圆柱与圆锥也是传统的教学内容,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在内容和要求方面没有大的变化,但是,实验教材的编排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使得教材的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4.安排对小学阶段数学学*的整理和复*,使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系统化,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本学期是小学阶段学*的最后一个学期,本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仍然安排了“整理和复*”,把小学阶段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系统地梳理和提纲携领地复*,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理解,各种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更好地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预定目标,为中学的数学学*做好必要的准备。

  整理和复*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尽管《标准》为体现义务教育的整体性,将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划分为三个学段,使各学段之间数学课程的联系更为密切了。但是由于诸多因素影响,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学校教育实际上仍然是小学和初中独立建校,使得小学和初中的教学基本上是分开进行的。而从小学到初中,学生学*的数学知识、学生的学*方法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在小学生完成学业之前,对所有数学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整理与复*,使那些最为核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突出出来,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为新知识的学*打下坚实的基础,解决中小学数学学*的衔接问题。同时“整理和复*”的设置也体现了学生学*的一般规律。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由浅入深、由此及彼,进而认识相关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完成了小学数学全部内容的学*之后,进行总体的整理和复*,可以使原来分散学*的知识得以梳理,使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再构成知识网,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增进持久的记忆,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也是十分有益的。因此,“整理和复*”单元不仅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也是全套小学数学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的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3、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初步认识球的半径和直径,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4、了解简单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会看和初步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5、使学生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6、结合新的教学内容和系统的整理和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7、贯彻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2班原有学生45人,现35人。

  1、双基情况

  大部分学生本册应掌握的知识基本掌握较好,尤其是分数计算方面准确率较高,但在实际应用类,如应用题,还有个别学生对题目难以理解,解题困难。

  2、学*能力

  大部分学生学*较主动,能自觉进行课后复*、课前预*,课堂上发言较积极,但有个别学生依赖性较强,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都较差,听课时较易分神,学*成绩较不理想。

  3、学**惯

  学生学**惯大多较好,课堂听课认真,作业基本上都能按时完成。只有少数差生学*上仍有惰性,完成作业较应付。

  四、教学措施:

  1、贯彻数学课标标准的精神,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兴趣、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指导学生的学*方法。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要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比例这一单元先教学正比例的量,接着教学成反比例的量,然后把两者放在一起进行联系、对比,最后再教学正反比例的应用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正反比例地概念并能正确判断,避免发生混淆;对于应用题,安排用不同的方法解同一道题目,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比例的认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知识的解题能力。

  3、圆柱及圆锥的教学从直观入手,通过对常见实物观察,使学生认识圆柱的形状,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几何图形,然后介绍圆柱各部分名称。通过课件演示及学生实验来教学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及圆锥的体积。

  4、统计图教学时首先思考怎样才能清楚地看出一个统计表中有关数量间的百分比关系。紧接着让学生知道在表示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上,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形象具体;然后依次说明三种不同类型的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最后在例题和练*中,让学生根据图表回答问题,使学生学会看统计图表、会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养成学生应用统计的思想分析思考问题的*惯。

  5、复*时重视基础知识的复*,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同时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形成知识网络。教师则加强反馈,注意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及时补*学生的知识缺漏。

  五、教学重、难点

  1、重点:

  ①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反比例的意义。

  ②圆柱、圆锥的特征,圆柱的表面积及圆柱、圆锥的体积。

  ③整理和复*小学数学知识。

  2、难点:

  ①比例的有关概念及应用。

  ②圆柱表面积、体积和圆锥

  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实际应用。

  ③小学数学有关知识体系的建构。

  关键:

  ①运用知识迁移,采用对比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理解掌握比例、比例尺、正反比例的意义;解比例应用题,通过分析已学过的常见的数量关系,正确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成哪种比例关系,再列出方程解答。

  ②充分利用电教媒体,通过演示,学生实验,操作,揭示规律,从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合作交流,协作探究出多种方法来推导计算公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做好小学数学相关知识的归纳、整理工作,确实做到精讲多练,使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建构。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2

  教学内容:

  比例、统计初步知识、圆柱和圆锥、总复*

  教学要求:

  1、知识要求:

  (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会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根据正比例或反比例的意义解答简单的应用题。

  (2)填写统计表,会制作比较简单或局部的统计表,会依据统计表进行初步的分析,提出一些问题;会制作比较简单或局部的统计图,会依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回答或提出一些问题。

  (3)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4)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使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正确、灵活地进行计算,会依据题目的具体情况选择简便的解答方法,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为学生升入初中,顺利的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科的学*任务,奠定良好的基础。

  2、能力要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德育要求:让学生进一步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和国情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健康情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学**惯。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学与社会的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的作用。

  课时安排

  一、比例…………共20课时

  1、比例的意义和性质………………3课时

  2、比例尺………………2课时

  3、正比例…………………3课时

  4、反比例…………………3课时

  5、应用题…………………3课时

  二、统计初步知识……………共11课时

  1、统计表…………3课时

  2、统计图…………6课时

  三、圆柱和圆锥………………共9课时

  1、圆柱的认识和表面积………………3课时

  2、圆柱的体积………………2课时

  3、圆锥的体积………………2课时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3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等。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三、教学重点

  百分数的应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扇形统计图、转化的解题策略以及总复*的四个板块的系列内容。

  四、教学难点

  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断、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众数和中位数*均数、解题策略的灵活运用。

  五、教材分析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统计图表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但如不认真分析也有可能获得不准确的信息导致错误判断或预测,明确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学*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整理和复*单元是在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整理和复*,使原来分散学*的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为初中的数学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9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有上进心;有些学生的学*态度还需不断端正;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还有个别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学*数学有很大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能力,利用小组讨论的学*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七、学*方式:

  ①预*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②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④利用小组讨论的学*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八、教学方法: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2、在集体备课基础上,还应同年级老师交换听课,及时反思,真正领会教学设计意图,提高驾御课堂的能力。教师应转变观念,采用“激励性、自主性、创造性”教学策略,以问题为线索,恰当运用教材、媒体、现实材料突破重点、难点,变多讲多练,为精讲精练,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提高教与学的效益。

  3、不增减课程和课时,不提高要求,不购买其他复*资料,不留机械、重复、惩罚性作业和作业总量不超过规定时间,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本学期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空间。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中的主体地位,创设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中满足个性化学*需求,从而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5、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6、练*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7、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引导家长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科学育人。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勇敢战胜学*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和生活的强者。

  九、课时安排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一、负数(3课时)

  二、圆柱与圆锥(9课时)

  1、圆柱………………………………………………………6课时左右

  2、圆锥………………………………………………………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三、比例(14课时)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4课时左右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4课时左右

  3、比例的应用………………………………………………5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自行车里的数学……………………………………………1课时

  四、统计(2课时)

  节约用水……………………………………………………1课时

  五、数学广角(3课时)

  六、整理和复*(27课时)

  1、数与代数…………………………………………………10课时左右

  2、空间与图形………………………………………………9课时左右

  3、统计与概率………………………………………………4课时左右

  4、综合应用…………………………………………………4课时。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4

  教学内容:

  负数圆柱,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

  教学目的和要求:

  1、初步认识负数,正确读写正负数,知道其含义。

  2、学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借助数轴学会此本正正负数

  4、圆柱,圆锥,掌握特征侧面积,表面积计算方法及体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5、空间观念

  6、理解比例的定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7、理解正反比例的定义,解决实际问题

  8、认识正比例图象,并会画图,

  9、了解比列尺,会求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求图中的距离和实际距离,

  10、认识放大或缩小

  11、会综合应运学过的统计知识,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12、能够根据统计提供的信息,作出正确判断或简单预测

  13、经历“抽屉原理”授课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14、通过灵活应运解决问题,感受数学的能力

  (1),数与代数:1,复*概念,基本运算方程解法。各种类型应运题的分析方法和解决思路。

  (2):空间与图形;认识测量,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方法,对称轴,*移,旋转几何转变,解决实际问题。

  (3):统计与概率,掌握统计定义,调查表,分析统计表。统计图知识。复**均数,中位数,众数,复*有关可能性。

  基础知识与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正负数圆柱和圆锥特征以及计算公式掌握比例基本性质,解比例。2用比例式解决实际问题,会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会从统计图中提取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认识“抽屉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并会运用正负数理解圆柱和圆锥各部分特征及公式推导公式理解比例的定义和比例的定义区别,理解正反比例,会列比例式理解抽屉原理及含义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5

  一、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两班共有90人,经过两年来的接触,大部分学生学*目的比较明确,学*兴趣较浓,知识水*是参参差不齐。从上学期末考试成来看,优生有:六(1):涂锐、陈卓、刘天骄、吴晨曦、田璐怡、黄雅卓、周威、文嘉诚、胡婧、秦笑萱、李妍钰、蒋玉洁、伍素、宁佐雄;六(2):陈地龙、王书利、李崔、石磊、张梓唯、梁雅洁、杨中新、谢帅、王林康、杨依依、王孟雅、彭鹏、冯越珑;合格临界生有:六(1):陈铭贤、沈唯玲、彭俊勇、冯鑫宇、邝辉、杨鹏、阮仕婷、罗尊、谢余成、江志勇、张昱嘉、舒馨仪、六(2):罗凤娇、程娟、张宇诚。全班的知识水*不够*衡,后进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学*上欠主动,存在着粗心大意现象。对于这些后进生,今后在教学中加强辅导,逐步克服,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2)教材分析:

  A、本册教材的内容,可归纳为如下几方面:

  (一),比例,圆柱、圆锥和球,简单的统计(二),以及小学六年来所学数学内容的整理和复*。

  B、教学目标和任务

  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2、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初步认识球的半径和直径,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3、会看和制作含有百分数的复式统计表,了解简单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会看和初步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4、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思想教育、基础知识教育、能力培养目标:

  思想教育:

  (1)通过阐明数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中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兴趣,不断进行学*目的教育。

  (2)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社会、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3)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态度、克服困难的精神,计算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验的学**惯。

  基础知识教学方面:

  加强概念、性质、法则、公式、数量关系和理解方法,使学生获得有关基础知识。

  能力培养目标方面:

  (1)培养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2)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判断、推理能力。

  (4)培养迁移类推能力。

  (5)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

  (6)探索规律。

  (7)总结规律。

  (8)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9)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C、全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反比例的概念,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

  教学难点:四则计算能力和技巧的培养,较复杂的分数、小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空间观念的培养,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期重大教学活动及预计成效:

  1、进行数学竞赛活动。

  2、全期中末考试。

  3、后进生名单、转化率。

  后进生名单:

  六(1):刘桂、谢志豪、罗尊、

  陈铭贤、沈唯玲、彭俊勇、冯鑫宇、邝辉、杨鹏、阮仕婷、罗尊、谢余成、江志勇、张昱嘉、舒馨仪;

  六(2)黎娟、贺金阳子、罗凤娇、程娟、张宇诚。

  共20人,转化率:90%。

  三、帮助转化提高措施:

  1、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热情关怀,循循善诱,加强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增强学*的信心,逐步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尽量达到合格分数。

  2、精心设计练*,讲究练*方式提高练*效率,对作业严格要求,及时检查,认真批改,对作业中的错误及时找出原因,要求学生认真改正,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良好*惯。

  3、教师认真备课,深入钻研教材,坚持自主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学*有积极性,了解学生装学*数学的特点,研究教学规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4、在教学中,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多开展数学活动课,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面,培养学*数学的兴趣,发展数学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5、开展“一帮一”活动,实行以优带差点的帮助方法,多利用课余时间加强辅导,从基础知识补起,力求使学生一课一得,力求达到合格分数,提高合格率。

  四、全期课时进度:

  周次内容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3比例的应用、整理和复*、美丽的校园

  4圆柱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2,

  5圆锥

  6球、整理和复*

  7统计表

  8统计图、节约用水

  9--10数和数的运算、代数初步知识

  11应用题

  12量的计量

  13--14几何初步知识、简单的统计

  15-20期末综合总复*、考试

  十、教学研究小课题:

  1.如何有效的进行系统复*,促进潜能生的转化;

  2.继续完成数学教学资源包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6

  一、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34名学生,男生居多,从上学期学*情况来看,总体上说比较爱学、会学,对一些基础的知识大部分学生能扎实的掌握,并且能灵活地运用,特别是班内许珺、潘悦等同学基础扎实,思维活跃,数学基础知识、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强,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学*的方法。学生的组织纪律强,班集体有一定的凝聚力,给数学教学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内部环境和良好的学*氛围。但是由天本班两极分化较大,有个别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弱,学*基础又不扎实,从而导致学*成绩不理想,如王成、王洁等同学成绩太偏低,比较粗心,马虎,而且学*态度较差,对提高全班整体成绩有比较大的难度。

  下面针对本班实际情况,作具体分析。

  1、从家庭教育方面来看。本班学生都来自于农村,*几年农村经济的滑坡,大学、高中教育学费的高涨,极大地挫伤了家长们送子女上大学深造的积极性,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后送子女外出打工挣钱,成了大多数农村家长们的心愿。另外,如今年轻的家长们为了养家糊口,外出打工的人数急剧上升,将子女交给父母、岳父母看管的比比皆是。家庭教育几乎成了一片空白。这样,给学校教育增加了不少难度。除了要上好课,更应做好学生理想前途教育,将德育渗透到各学科中,及时走访,加强老师与家长们的联系,让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2、从学生的学*品质来看。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强,课堂作业家庭作业都能按时完成,课堂气氛也较为活跃。但学生缺少一种锐意进取的精神,独立思考、刻苦钻研的精神不够,小组合作学*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本学期教学,应进一步加强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的推广,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的过程中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正确地判断圆柱和圆锥,理解、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初步学会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统计的数据,会对复式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3、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认识比例尺,会看比例尺,会进行比例尺的有关计算;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理解用比例关系解应用题的方法,学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4、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复*,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并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会解比例。

  2、使学生能够应用比例的知识,求出*面图的比例尺。

  3、使学生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计算。

  4、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实际问题。

  5、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并学会制作一些含有百分数的简单统计表。

  6、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比和比例,简单方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四则混合运算的能力。

  教学难点

  1、使学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2、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制作一些简单的统计图。

  3、使学生会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

  4、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

  四、教学措施

  1、走进新课程,决胜新课程。认真搞好课堂教学研究工作,找课堂要质量。

  2、教学相长,多阅读与教学有关的书籍,报刊、杂志,多学*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

  3、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4、放下架子,与学生交流,尊重学生民**力,做到师生互动,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5、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学困生。

  6、重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和理解教学。

  7、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

  8、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9、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10、改进教学评价方法。

  11、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逐步提高。

  教改的主攻方向

  关注特殊群体学生的成长,以情意教育为主,让每个孩子都能打到不同水*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安排表:

  周次时间进度课型备注

  12.283.2百分数的应用新授练*

  23.53.9百分数的应用新授练*

  33.123.16百分数的应用新授练*

  49.193.23圆柱和圆锥新授练*

  53.263.30圆柱和圆锥新授练*

  64.24、6圆柱和圆锥新授练*

  74.94.13圆柱和圆锥新授练*

  84.164.20比例新授练*

  94.234.27比例新授练*期中考试

  104.305、4五一劳动节

  115.75.11确定位置新授练*

  125.145.18正比例和反比例新授练*

  135.215.25解决问题的策略新授练*

  145.286.1统计新授练*

  156、46.8总复*复*整理

  166.116.15总复*复*整理

  176.186.22总复*复*整理

  186.256.29总复*复*整理期末考试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7

  一、 学情分析

  六五、六六班共115人。大部分学生能做到上课专心听讲,发言积极,认真完成作业,主动预*和复*,还学会了对单元知识系统的小结。而且通过*六年的学*,他们的数学知识有一定积累,他们的数学思维水*也有较大的进步,部分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较强,不管遇到什么题,能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发现找到方法和思路,有的方法还相当的简捷。也有个别学生对综合性的问题还不能够充分理解并解决,需要本期继续努力。

  二、 教材分析

  [新知识] 本学期的教材中涉及到的新知识只有两个单元:

  第一单元:圆柱和圆锥

  1、经历由面旋转成体的过程,认识圆柱和圆锥,了解其基本特征及各部分的名称。

  2、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圆柱表面积的方法,并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了解圆柱和圆锥体积(容积)的含义,探索并掌握计算方法,并运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经历类比猜想-验证说明的探索过程,体会类比、转化等思想,初步发展推理能力。

  第二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赖的变量;在具体情境中,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2、结合丰富的实例,认识正比例和反比例;能根据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正比例或反比例。

  3、会利用正、反比例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

  4、体会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和实际意义,了解比例尺的含义。

  5、运用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总复*]教学目标:

  1.巩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

  2.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总结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尝试提出新问题。

  3.回顾学*过程及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养成整理回顾和反思的*惯。

  4.体会知识与知识、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的魅力。

  5.与同伴交流学*过程中的收获与自己的不足,形成实事求是和敢于质疑的态度,发展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意志。

  [教学内容]:

  1、数与代数

  数的认识:包括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常见的量。

  数的运算:包括运算的意义,估算,计算与应用,运算律及对数的再认识。

  代数初步:包括字母表示数,方程,正比例和反比例,探索规律。

  2、空间与图形

  图形的认识:包括线与角、*面图形、立体图形。

  图形的测量:包括长度、面积、体积。

  图形与变换

  图形与位置

  3、统计与概率

  能从统计的角度思考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

  能通过收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作出合理的决策,认识到统计对决策的作用。

  能对数据的来源、处理的方法,以及由此得到的结果进行合理的质疑。

  4、解决问题的策略

  主要内容:梳理在以前学*过程中用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如:列表、画图、尝试与猜测、从特例开始寻找规律等;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三、教学思考

  1、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提出问题。

  2、培养学生善于对知识进行回顾与整理。

  3、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本学期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学力。

  四、 课时安排

  1.圆柱和圆锥: 15课时

  2.正比例和反比例: 15课时

  3.数与代数 20课时

  4.空间与图形 15课时

  5、统计与概率 5课时

  6、解决问题的策略 5课时

  7、综合学力练* 10课时

  8、机动 5课时

  说明:本学期估计总课时90节(除节假日),以上预案仅做参考,具体课时安排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适当的调整。

  五、本学期课题:《以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保证高质量的出口》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8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增加认识负数的教学,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知识的理解。

  “负数”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标准》要求“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因此,本册教材的编排,首先注意为学生的学*提供丰富多彩、贴*生活的素材,如学生熟悉的天气预报中对气温的表示方法、日常生活中对收入与支出的记录方法等,让学生在实际生活背景中感受和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正负数的含义。教材还注意在练*中提供应用负数的活动,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加深对负数的理解。例如,用正负数表示海拔高度、记录不同时区的时间、记录自己身高或体重与*均身高或体重的差距,等等。这样的编排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负数的理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现实,逐步形成数学应用的意识。在此基础上,教材又安排了两个例题,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和联系实际的素材,让学生学*在直线上表示所学过的数,初步渗透数轴的概念,形成数的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例3),以及初步体会负数、零和正数的大小关系,初步认识数轴上数的顺序(例4),加深学生对有关数的知识的理解。

  2.改进比例的编排,突出比例的概念,丰富联系实际的内容,培养实践能力。

  比例是传统的教学内容之一,也是小学高年级学生需要学*和掌握的重要基础知识。首先,它有着较大的实用价值,有一些实际问题需要用比例来解决。例如绘制地图、图形的扩大或缩小等;其次,它是学生进一步学*的基础知识,中学理科学*过程中常常要用到比例知识。另外,通过对正比例与反比例知识的学*,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数量关系的认识,渗透函数思想,为中学的数学学*打下基础。因此,比例仍然是小学生高年级重点教学内容之一。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前几册一样,本册教材的编排,继续注意使学生在获得有关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同时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自主探索和动手实践能力。本册教材所安排的教学内容是这一领域的最后一部分“圆柱与圆锥”。

  圆柱与圆锥也是传统的教学内容,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在内容和要求方面没有大的变化,但是,实验教材的编排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使得教材的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4.安排对小学阶段数学学*的整理和复*,使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系统化,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本学期是小学阶段学*的最后一个学期,本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仍然安排了“整理和复*”,把小学阶段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系统地梳理和提纲携领地复*,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理解,各种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更好地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预定目标,为中学的数学学*做好必要的准备。

  整理和复*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尽管《标准》为体现义务教育的整体性,将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划分为三个学段,使各学段之间数学课程的联系更为密切了。但是由于诸多因素影响,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学校教育实际上仍然是小学和初中独立建校,使得小学和初中的教学基本上是分开进行的。而从小学到初中,学生学*的数学知识、学生的学*方法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在小学生完成学业之前,对所有数学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整理与复*,使那些最为核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突出出来,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为新知识的学*打下坚实的基础,解决中小学数学学*的衔接问题。同时“整理和复*”的设置也体现了学生学*的一般规律。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由浅入深、由此及彼,进而认识相关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完成了小学数学全部内容的学*之后,进行总体的整理和复*,可以使原来分散学*的知识得以梳理,使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再构成知识网,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增进持久的记忆,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也是十分有益的。因此,“整理和复*”单元不仅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也是全套小学数学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的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3、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初步认识球的半径和直径,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4、了解简单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会看和初步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5、使学生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6、结合新的教学内容和系统的整理和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7、贯彻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2班原有学生45人,现35人。

  1、双基情况

  大部分学生本册应掌握的知识基本掌握较好,尤其是分数计算方面准确率较高,但在实际应用类,如应用题,还有个别学生对题目难以理解,解题困难。

  2、学*能力

  大部分学生学*较主动,能自觉进行课后复*、课前预*,课堂上发言较积极,但有个别学生依赖性较强,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都较差,听课时较易分神,学*成绩较不理想。

  3、学**惯

  学生学**惯大多较好,课堂听课认真,作业基本上都能按时完成。只有少数差生学*上仍有惰性,完成作业较应付。

  四、教学措施:

  1、贯彻数学课标标准的精神,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兴趣、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指导学生的学*方法。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要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比例这一单元先教学正比例的量,接着教学成反比例的量,然后把两者放在一起进行联系、对比,最后再教学正反比例的应用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正反比例地概念并能正确判断,避免发生混淆;对于应用题,安排用不同的方法解同一道题目,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比例的认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知识的解题能力。

  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实际应用。

  ③小学数学有关知识体系的建构。

  关键:

  ①运用知识迁移,采用对比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理解掌握比例、比例尺、正反比例的意义;解比例应用题,通过分析已学过的常见的数量关系,正确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成哪种比例关系,再列出方程解答。

  ②充分利用电教媒体,通过演示,学生实验,操作,揭示规律,从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合作交流,协作探究出多种方法来推导计算公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做好小学数学相关知识的归纳、整理工作,确实做到精讲多练,使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建构。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执行情况

  备注

  第1周

  2 .8—2.14

  负数

  第2周

  圆柱(一)

  第3周

  2.22—2.28

  圆柱(二)

  圆锥(一)

  第4周

  3.1—3.7

  圆锥(二)

  整理复*

  第5周

  3.8—3.14

  比例的意义与基本性质

  第6周

  3.15—3.21

  正比例与反比例的意义

  第7周

  3.22—3.28

  比例的应用

  3.29—4、4

  整理与复*

  自行车里的数学

  第9周

  4.5—4.11

  统计

  清明节

  第10周

  4.12—4.18

  数学广角

  第11周

  数与代数(一)

  第12周

  4.26—5.2

  数与代数(二)

  劳动节

  第13周

  5.3—5.9

  数与代数(三)

  第14周

  5.10—5.16

  空间与图形(一)

  第15周

  5.17—5.23

  空间与图形(二)

  第16周

  5.24—5.30

  统计与概率

  第17周

  5.31—6.6

  综合应用(一)

  儿童节

  6.7—6.13

  综合应用(二)

  第19周

  6.14—6.20

  期末复*

  第20周

  6.21—6.27

  期末测试

  端午节

  第21周

  6.28—7.4

  暑期开始

  放假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9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等。

  二、教材分析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统计图表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但如不认真分析也可能获得不准确的信息导致错误判断或预测,明确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进行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学*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显示背景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整理和复*单元是在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通过整理和复*,使原来分散学*的知识得以梳理,从尔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

  三、教学目标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指。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

  难点:圆柱和圆锥的有关知识。

  五、学情分析:

  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具有了扎实的数学基本功,书写大有进步,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但班里学生之间的差距很大。后进生较多。大部分学生整体数学基础知识掌握牢固,这学期,在抓后进生的同时,更注重转尖子生。

  六、教学措施

  1.及时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2.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3.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后进生。

  4. 重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和理解教学。

  5.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

  6.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7.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8.全面、公正、科学的评价学生。

  9.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逐步提高。

  七、课时安排 60课时

  八、教学进度

  第1---4周 第一单元 负数、第二单元 圆柱与圆锥

  第5---7周 第三单元 比例

  第8周 第四单元 统计 第五单元 数学广角

  第9周 期中复*、质量检测

  第10---12周 第六单元 1.数与代数

  第13---14周 第六单元 2.空间与图形

  第15周 第六单元 3.统计与概率

  第16周 第六单元 4.综合应用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0

  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课堂教学研究与改革为切入口,加大教研、教改力度,以吃透教材、探索教法、稳步推进、和谐发展为宗旨,深入开展教学方法和学*方式的研究。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整合本校的校本课程,加大对新教师的培养指导力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让学生经历探索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完善对乘除法运算意义的认识和理解,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经历认识比以及百分数意义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现实问题中数量关系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通过操作,实验,观察和思考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理解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的理解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让学生联系分数的意义,初步掌握用分数表示具体情境中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方法,能根据指定的可能性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

  (二)数学思考方面。

  1.在解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和价值,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

  2.在探索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的基本性质,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过程中,能够主动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观察和操作,比较和分析,猜想和验证,归纳和推理等活动,进一步发展合情合理与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三)解决问题方面。

  1.能应用在本册数学书中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能力。

  2.能在理解体积含义及理解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主动解决一些有关的问题,进一步体会与他人交流的重要性,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数学内容,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自己身边的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现,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创新意识,锻炼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教学重难点:

  1.能理解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及其计算方法的理解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熟练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3.认识比和百分数增强数感。

  4.能应用在本册数学书中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能力。

  本学期改进教学具体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努力实践“五步走”课堂教学新模式,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2. 激发学*兴趣,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以基础知识切入口,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3.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惯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的好*惯。

  4.注重学生知识形成和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方法的积累,使学生初步学会自主学*形式上可以多采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讨论、抢答等形式的学*,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在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程条理性、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初步体验探索问题的科学方法,初步形成科学地探索问题的意识与态度。创设民主和谐的学*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

  四、教学时间安排:

  周次

  内容

  备注

  1/4

  一、长方体、正方体

  4/6

  二、分数乘法

  7/10

  三、分数除法

  10/11

  四、解决问题的策略

  11/12

  期中复*

  12/13

  五、分数四则运算

  14/18

  六、百分数

  19/22

  期末复*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1

  一、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比例、圆柱和圆锥、简单的统计(二)以及小学六年来所学数学内容的总复*。其中还安排了“球”和“扇形统计图”作为选学内容。本册教材的这些内容是在前几册的基础上按照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任务安排的,着重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掌握它们的体积等计算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形成统计的观念,掌握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整理结果的方法,提高依据统计数据的分析、预测、判断能力;理解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的概念,加深认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然后把小学数学的主要内容加以系统的整理和复*,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新的教学内容与系统的整理和复*,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思维品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本册教材中的比例、圆柱和圆锥、简单的统计(二)都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首先,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一些计算,既可以为进一步学*其他形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及其计算打好基础,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也可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逐步增强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最后学*好比例的知识,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用数学方法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而且也使学生获得初步的函数观念,为进一步学*相关知识作初步的准备。因此,让学生认识这些内容的概念,学会应用这些概念、方法和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是教学的重点。

  本册教材编写特点:

  1、重视研究图形的特征,鼓励学生猜想和估计,加强操作,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第十册已经教学过长方体和正方体,它们都是由几个*面图形围成的几何体。本册教学两种新的立体图形:圆柱和圆锥。这两种立体图形都是含有曲面的几何体。教材教学时,同以前各册一样,重视加强学生的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每一种形体时,都引导学生先观察形体的特征,然后进行一些实验。教材鼓励学生联系已有知识对新学*的内容先猜一猜或估一估,在猜测或估计的基础上进行实验和推理,培养学生的学*能力。此外,本册教材在联系实际方面也有所加强。一方面在教学形体概念加强联系周围的实物,另一方面适当增加了实践活动和先测量物体再计算表面积或体积的练*题。

  2、加强看懂和分析简单统计图的训练,注意要求适当。

  本册教材继续加强看懂和分析简单统计图的训练,为此,例题中在统计图后面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看图回答。有的练*题还专门安排看统计图回答问题。考虑到制作简单的统计图对小学生来说并不是很容易的,教材中一方面注意说明制作统计图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另一方面在安排练*时基本上都安排半独立完成的。以免对制作统计图的要求过高。

  3、突出比例的概念,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正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函数关系。修订后的教材中,比例知识趋于简化,教学的重点是正、反比例的概念,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只保留一些较简单的。本册教材为了突出比例的概念的应用,作了以下几点改进:⑴把比例尺安排到比例的概念教学之后教学,加强比例尺与比例概念的联系,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比例的概念,又便于学生运用比例的知识和解比例的方法来解决有关比例尺的计算问题。 ⑵教学正比例概念之后接着教学反比例概念并增加两个概念的联系和对比。⑶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的最后增加了用不同知识解的练*题。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加强整数、分数运算和比例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数学知识的整理,使所学的数学知识系统化。

  本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是总复*,把小学阶段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计算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更好地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本册教材对这一单元的编写作了以下几点改进:⑴把小学的数学内容分为整数和小数、简易方程、分数和百分数、量的计量、几何初步知识、比和比例、简单的统计七部分,依次分别复*。⑵在复*每一部分知识时,注意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⑶选用适当的方式帮助学生回忆并整理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⑷在练*中既注意基本的训练,又注意适当加强灵活和综合运用知识的练*,以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题能力。

  5、继续加强能力的培养。

  本册教材继续加强能力的培养,做法与前几册基本相同,另外还结合本册特点加强灵活运用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培养。

  ⑴培养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⑵培养抽象、概括能力。⑶培养判断、推理能力。⑷培养迁移类推能力。⑸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和任务三、帮助转化提高措施:

  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2、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初步认识球的半径和直径,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3、会看和制作含有百分数的复式统计表,了解简单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会看和初步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4、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思想教育:

  (1)通过阐明数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中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兴趣,不断进行学*目的教育。

  (2)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社会、爱科学的思想教育。(3)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态度、克服困难的精神,计算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验的学**惯。

  基础知识教学方面:

  加强概念、性质、法则、公式、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

  数量关系和理解方法,使学生获得有关基础知识。

  能力培养目标方面:

  (1)培养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2)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判断、推理能力。

  (4)培养迁移类推能力。

  (5)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

  (6)探索规律。

  (7)总结规律。

  (8)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9)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全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反比例的概念,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

  教学难点:四则计算能力和技巧的培养,较复杂的分数、小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空间观念的培养,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热情关怀,循循善诱,加强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增强学*的信心,逐步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尽量达到合格分数。

  2、精心设计练*,讲究练*方式提高练*效率,对作业严格要求,及时检查,认真批改,对作业中的错误及时找出原因,要求学生认真改正,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良好*惯。

  3、教师认真备课,深入钻研教材,坚持自主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学*有积极性,了解学生装学*数学的特点,研究教学规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4、在教学中,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多开展数学活动课,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面,培养学*数学的兴趣,发展数学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5、开展“一帮一”活动,实行以优带差点的帮助方法,多利用课余时间加强辅导,从基础知识补起,力求使学生一课一得,力求达到合格分数,提高合格率。

  四、全期课时进度:

  周次内容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3比例的应用、整理和复*、美丽的校园

  4圆柱

  5圆锥

  6球、整理和复*

  7统计表

  8统计图、节约用水

  9--10数和数的运算、代数初步知识

  11应用题

  12量的计量

  13--14几何初步知识、简单的统计

  15-20期末综合总复*、考试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2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45人。从上学期教学和考试成绩分析,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态度较端正;对基础知识、概念、定义等掌握比较牢固,口算、笔算验算及脱式计算较好。但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不够强,有几名学困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对于学*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本册教材教学目标的要求:

  1、思想教育要求:

  (1).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确定性和数学结论的严谨性,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

  (2).进一步培养认真细心的学**惯,培养发现错误及时订正的良好*惯。

  (3).进一步感受数学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

  (4).进一步了解有关数学知识的背景,体会数学的广泛应用,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5).进一步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进一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2、知识、能力、*惯等方面的要求:

  (1).让学生经历应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常见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联系和区别,加深对方程思想方法的认识,提高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级别性质,认识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和简单推理,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以及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置的方法,并能应用这些知识和方法进行简单的操作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联系对百分数的理解,认识扇形统计图,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所呈现的信息提出或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结合实例,初步认识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初步体会众数、中位数和*均数等不同统计量的不同特点。

  (4).让学生通过系统复*,进一步掌握数与代数、空间和图形、统计和概率等领域的知识和方法,进一步明确相关内容的发展线索和逻辑关联,加深对现实问题中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和数据信息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飞能力。

  三、本册教材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百分数的应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扇形统计图、转化的解题策略以及总复*的四个板块的系列内容。

  教学难点: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断、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众数和中位数*均数、解题策略的灵活运用。

  四、本人或教研组研究的专题:

  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方式的研究

  五、提高教育质量拟采取的措施: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

  起讫时间

  教 学 内 容

  课时数

  备注

  1

  2.17~2.18

  百分数的应用

  2

  2

  2.21~2.25

  百分数的应用

  5

  3

  2.28~3. 4

  百分数的应用 机动

  4+1

  4

  3. 7~3.11

  圆柱和圆锥

  5

  5

  3.14~3.18

  圆柱和圆锥

  5

  6

  3.21~3.25

  圆柱和圆锥 机动 比例

  1+2+2

  7

  3.28~4. 1

  比例

  5

  8

  4. 4~4. 8

  确定位置

  4

  清明放假

  9

  4.11~4.15

  正比例和反比例 机动

  4+1

  10

  4.18~4.22

  解决问题的策略 机动

  2+3

  11

  4.25~4.29

  统计 机动

  3+2

  12

  5. 2~5. 6

  总复*

  4

  劳动节放假

  13

  5. 9~5.13

  总复*

  5

  14

  5.16~5.20

  总复*

  5

  15

  5.23~5.27

  总复*

  5

  16

  5.30~6. 3

  总复*

  5

  17

  6. 6~6.10

  总复*

  4

  端午节放假

  18

  6.13~6.17

  总复* 综合练*

  5

  19

  6.20~6.24

  综合练* 毕业考试

  5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扩展阅读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扩展1)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9篇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

  一、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比例、圆柱和圆锥、简单的统计(二)以及小学六年来所学数学内容的总复*。其中还安排了“球”和“扇形统计图”作为选学内容。本册教材的这些内容是在前几册的基础上按照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任务安排的,着重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掌握它们的体积等计算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形成统计的观念,掌握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整理结果的方法,提高依据统计数据的分析、预测、判断能力;理解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的概念,加深认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然后把小学数学的主要内容加以系统的整理和复*,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新的教学内容与系统的整理和复*,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思维品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本册教材中的比例、圆柱和圆锥、简单的统计(二)都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首先,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一些计算,既可以为进一步学*其他形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及其计算打好基础,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也可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逐步增强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最后学*好比例的知识,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用数学方法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而且也使学生获得初步的函数观念,为进一步学*相关知识作初步的准备。因此,让学生认识这些内容的概念,学会应用这些概念、方法和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是教学的重点。

  本册教材编写特点:

  1、重视研究图形的特征,鼓励学生猜想和估计,加强操作,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第十册已经教学过长方体和正方体,它们都是由几个*面图形围成的几何体。本册教学两种新的立体图形:圆柱和圆锥。这两种立体图形都是含有曲面的几何体。教材教学时,同以前各册一样,重视加强学生的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每一种形体时,都引导学生先观察形体的特征,然后进行一些实验。教材鼓励学生联系已有知识对新学*的内容先猜一猜或估一估,在猜测或估计的基础上进行实验和推理,培养学生的学*能力。此外,本册教材在联系实际方面也有所加强。一方面在教学形体概念加强联系周围的实物,另一方面适当增加了实践活动和先测量物体再计算表面积或体积的练*题。

  2、加强看懂和分析简单统计图的训练,注意要求适当。

  本册教材继续加强看懂和分析简单统计图的训练,为此,例题中在统计图后面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看图回答。有的练*题还专门安排看统计图回答问题。考虑到制作简单的统计图对小学生来说并不是很容易的,教材中一方面注意说明制作统计图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另一方面在安排练*时基本上都安排半独立完成的。以免对制作统计图的要求过高。

  3、突出比例的概念,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正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函数关系。修订后的教材中,比例知识趋于简化,教学的重点是正、反比例的概念,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只保留一些较简单的。本册教材为了突出比例的概念的应用,作了以下几点改进:⑴把比例尺安排到比例的概念教学之后教学,加强比例尺与比例概念的联系,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比例的概念,又便于学生运用比例的知识和解比例的方法来解决有关比例尺的计算问题。 ⑵教学正比例概念之后接着教学反比例概念并增加两个概念的联系和对比。⑶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的最后增加了用不同知识解的练*题。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加强整数、分数运算和比例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数学知识的整理,使所学的数学知识系统化。

  本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是总复*,把小学阶段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计算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更好地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本册教材对这一单元的编写作了以下几点改进:⑴把小学的数学内容分为整数和小数、简易方程、分数和百分数、量的计量、几何初步知识、比和比例、简单的统计七部分,依次分别复*。⑵在复*每一部分知识时,注意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⑶选用适当的方式帮助学生回忆并整理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⑷在练*中既注意基本的训练,又注意适当加强灵活和综合运用知识的练*,以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题能力。

  5、继续加强能力的培养。

  本册教材继续加强能力的培养,做法与前几册基本相同,另外还结合本册特点加强灵活运用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培养。

  ⑴培养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⑵培养抽象、概括能力。⑶培养判断、推理能力。⑷培养迁移类推能力。⑸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和任务三、帮助转化提高措施:

  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2、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初步认识球的半径和直径,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3、会看和制作含有百分数的复式统计表,了解简单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会看和初步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4、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思想教育:

  (1)通过阐明数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中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兴趣,不断进行学*目的教育。

  (2)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社会、爱科学的思想教育。(3)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态度、克服困难的精神,计算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验的学**惯。

  基础知识教学方面:

  加强概念、性质、法则、公式、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

  数量关系和理解方法,使学生获得有关基础知识。

  能力培养目标方面:

  (1)培养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2)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判断、推理能力。

  (4)培养迁移类推能力。

  (5)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

  (6)探索规律。

  (7)总结规律。

  (8)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9)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全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反比例的概念,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

  教学难点:四则计算能力和技巧的培养,较复杂的分数、小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空间观念的培养,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热情关怀,循循善诱,加强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增强学*的信心,逐步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尽量达到合格分数。

  2、精心设计练*,讲究练*方式提高练*效率,对作业严格要求,及时检查,认真批改,对作业中的错误及时找出原因,要求学生认真改正,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良好*惯。

  3、教师认真备课,深入钻研教材,坚持自主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学*有积极性,了解学生装学*数学的特点,研究教学规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4、在教学中,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多开展数学活动课,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面,培养学*数学的兴趣,发展数学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5、开展“一帮一”活动,实行以优带差点的帮助方法,多利用课余时间加强辅导,从基础知识补起,力求使学生一课一得,力求达到合格分数,提高合格率。

  四、全期课时进度:

  周次内容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3比例的应用、整理和复*、美丽的校园

  4圆柱

  5圆锥

  6球、整理和复*

  7统计表

  8统计图、节约用水

  9--10数和数的运算、代数初步知识

  11应用题

  12量的计量

  13--14几何初步知识、简单的统计

  15-20期末综合总复*、考试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2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任教的`六年(1)班和六年(2)班共有学生93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具有一定的学*兴趣,养成了良好的学**惯,有上进心。但也有些学生的学*态度还需不断端正;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还有个别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学*数学有很大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能力,利用小组讨论的学*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二、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等。“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是本册教材重点教学内容。

  2、教学目标

  ①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②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③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④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⑤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⑥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⑦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⑧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⑨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⑩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3、教学重点

  ①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②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③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④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⑤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⑥了解比例尺,会求*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⑦会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能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够正确解释统计结果。⑧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⑨对小学阶段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复*。

  4、教学难点①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②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③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④会求*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⑤会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能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够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⑥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⑦通过对小学阶段所学数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复*,熟练掌握和运用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

  三、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等现代化教育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基础。2、积极学*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经验,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能力,使他们学的轻松快乐,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提高学生学*自主性和学*的效率。

  3、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好课、上好课,批改好作业,以积极认真的态度来影响学生,提高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4、抓好单元检测,把好单元教学关。

  5、加大培优辅差的力度,以激励表扬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中展开竞争,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作业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的信心,从而促进全班教学质量的提高。四、课时安排:

  (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相应的适当调整)

  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

  教学进度

  第一单元负数(4课时)

  认识正、负数

  1

  第一 —— 二周

  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1

  练*一

  1

  整理和复*

  1

  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10课时)

  圆柱

  6

  第二 —— 四周

  圆锥

  2

  整理和复*

  2

  第三单元比例(15课时)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4

  第四 —— 七周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4

  比例的应用

  5

  整理和复*

  1

  自行车里的数学

  1

  第四单元统计(3课时)

  统计

  2

  第七周

  整理和复*

  1

  第五单元(4课时)

  数学广角

  3

  第七 —— 八周

  节约用水

  1

  第六单元整理和复*

  数与代数

  15

  第九 —— 十六周

  空间与图形

  13

  统计与概率

  6

  综合应用

  6

  补漏补缺、测验评讲

  5

  第十七周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3

  新学期,新气象,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更好地完成六年级数学的教学任务。结合学生情况,拟定了以下的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

  本学期,六(1)班有学生52人,六(2)有学生54人,本年段有学生106人。班级整体学*成绩一般,出现了两极分化的趋势。优生能积极主动的学*,但不够灵活,差生基础不扎实,出现了知识断层现象。总体上分析,全班学*态度还比较端正,由于处在小学阶段的末期,面临升学,有的在积极进取,有的失去了信心。

  进一步贯彻新形势下的新教育精神,落实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班将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从小学跨入中学的大门为核心,深入开展各种活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教材分析

  (一)总体要求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是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二)内容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下些内容: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数学的重要基本技能,应该让学生切实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也是小学生应具务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位置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的是扇形统计图。在前面学*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乘法和除法、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进一步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转变教学观念,让新课程标准走进课堂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虽然教学毕业班,我也要在认真学*《新课标》的基础上,感悟新的教学理念。

  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课程实施建议有更深的了解,力求教学工作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有限的时间吃透教材,撰写教案,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研、讲、听、评中推敲教学的真谛。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中的闪光点或困惑,积累经验和吸取教训,课前准备不流于形式,变成一种实实在在的研究,课后的反思为以后的教学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

  与启示,使学生成了学*的主人,学*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

  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四、后进生转化措施

  (一)对后进生要“严”

  对后进生一定要严,发现他们有不良思想行为,绝不能轻易放过,应该及时制止,最好是他们的不良思想行为消灭在萌芽之中。

  (二)对后进生要“宽”

  1、对后进生所犯的错误处理要“宽”。正因为他们“后进”,犯错误是难免的,在处理他们犯的错误时要网开一面,不要动不动就训斥、责骂。转化过程中要宽容他们的对抗情绪,要允许他人犯错误,允许他人改正错误。

  2、对后进生的学*要求要放宽。后进生的基础差,他们的成绩不要能一步登天,其进步只能是点点滴滴、循序渐进的。要鼓励他们取得的细小进步,不要以对比的眼光把他们与中上层学生相提并论。

  (三)要善于捕捉后进生的闪光点,及时做好表扬和鼓励。

  转化后进生,要讲究措施和方法,归根到底是要有“爱心、细心、耐心”,有爱才能叩开他们的心扉,唤起他们的觉悟。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学*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2、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吃透教材的重点、难点。备好、上好每一节课。课堂上争取做到能深入浅出进行教学,特别要照顾到学*上有困难的学生。

  3、加强教学研究,形成教研之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4、在*日的教学活动中,重视对学生学*方法的指导和良好学**惯的培养。为学生以后的学*打好坚实的基础。

  5、结合学科特点,在教学生掌屋基础知识的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教书不忘育人。

  6、加强直观教学,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8、加强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判断、推理能力;迁移类推能力;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总结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4

  一、基本情况

  本班共有学生72名,学生基础薄弱,但通过上学期一学期的学*,学生学*兴趣较浓,学**惯初步形成。

  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内容分为“圆柱和圆锥”、“正比例和反比例”和“总复*”三部分。“总复*”包括4个单元。

  (一)圆柱和圆锥:包括“面的旋转”“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4个课题。

  (二)正比例和反比例:包括“变化的量”“正比例”“画一画”“反比例”“观察与探究”“图形的放缩”“比例尺”7个课题。

  (三)总复* :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会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掌握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掌握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反比例。学会使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懂得将图形按一定比例进行放大和缩小。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面图的比例尺。提高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周密思考问题的良好*惯。

  3、通过对生活中与体育相关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包括算式与方程在内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4、通过对生活中与科技相关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扩展数学视野,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5、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简易方程、比和比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惯。

  6、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大小的表象,进一步明确各种计量单位的应用范围,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名数的简单换算。

  7、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进一步掌握一些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和相互之间的联系,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画图、测量等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8、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懂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能对统计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并且能够计算求*均数问题。

  9、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解答所学的应用题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措施:

  1、进一步培养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3、培养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判断、推理能力,以及迁移类推的能力;

  4、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5、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加强口算练*,学会解答比较简单的整数、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逐步提高学生四则计算的能力。

  8、能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9、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图形表象,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

  10、能掌握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正确进行名数的换算。

  五、教学课时安排

  (一)圆柱和圆锥 10课时

  (二)正比例和反比例 15课时

  总复* 40课时

  数与代数 20课时

  空间与图形 15课时

  统计与概率 3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 2课时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5

  一、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两班共有90人,经过两年来的接触,大部分学生学*目的比较明确,学*兴趣较浓,知识水*是参参差不齐。从上学期末考试成来看,优生有:六(1):涂锐、陈卓、刘天骄、吴晨曦、田璐怡、黄雅卓、周威、文嘉诚、胡婧、秦笑萱、李妍钰、蒋玉洁、伍素、宁佐雄;六(2):陈地龙、王书利、李崔、石磊、张梓唯、梁雅洁、杨中新、谢帅、王林康、杨依依、王孟雅、彭鹏、冯越珑;合格临界生有:六(1):陈铭贤、沈唯玲、彭俊勇、冯鑫宇、邝辉、杨鹏、阮仕婷、罗尊、谢余成、江志勇、张昱嘉、舒馨仪、六(2):罗凤娇、程娟、张宇诚。全班的知识水*不够*衡,后进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学*上欠主动,存在着粗心大意现象。对于这些后进生,今后在教学中加强辅导,逐步克服,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2)教材分析:

  A、本册教材的内容,可归纳为如下几方面:

  (一),比例,圆柱、圆锥和球,简单的统计(二),以及小学六年来所学数学内容的整理和复*。

  B、教学目标和任务

  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2、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初步认识球的半径和直径,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3、会看和制作含有百分数的复式统计表,了解简单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会看和初步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4、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思想教育、基础知识教育、能力培养目标:

  思想教育:

  (1)通过阐明数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中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兴趣,不断进行学*目的教育。

  (2)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社会、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3)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态度、克服困难的精神,计算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验的学**惯。

  基础知识教学方面:

  加强概念、性质、法则、公式、数量关系和理解方法,使学生获得有关基础知识。

  能力培养目标方面:

  (1)培养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2)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判断、推理能力。

  (4)培养迁移类推能力。

  (5)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

  (6)探索规律。

  (7)总结规律。

  (8)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9)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C、全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反比例的概念,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

  教学难点:四则计算能力和技巧的培养,较复杂的分数、小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空间观念的培养,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期重大教学活动及预计成效:

  1、进行数学竞赛活动。

  2、全期中末考试。

  3、后进生名单、转化率。

  后进生名单:

  六(1):刘桂、谢志豪、罗尊、

  陈铭贤、沈唯玲、彭俊勇、冯鑫宇、邝辉、杨鹏、阮仕婷、罗尊、谢余成、江志勇、张昱嘉、舒馨仪;

  六(2)黎娟、贺金阳子、罗凤娇、程娟、张宇诚。

  共20人,转化率:90%。

  三、帮助转化提高措施:

  1、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热情关怀,循循善诱,加强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增强学*的信心,逐步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尽量达到合格分数。

  2、精心设计练*,讲究练*方式提高练*效率,对作业严格要求,及时检查,认真批改,对作业中的错误及时找出原因,要求学生认真改正,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良好*惯。

  3、教师认真备课,深入钻研教材,坚持自主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学*有积极性,了解学生装学*数学的特点,研究教学规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4、在教学中,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多开展数学活动课,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面,培养学*数学的兴趣,发展数学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5、开展“一帮一”活动,实行以优带差点的帮助方法,多利用课余时间加强辅导,从基础知识补起,力求使学生一课一得,力求达到合格分数,提高合格率。

  四、全期课时进度:

  周次内容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3比例的应用、整理和复*、美丽的校园

  4圆柱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2,

  5圆锥

  6球、整理和复*

  7统计表

  8统计图、节约用水

  9--10数和数的运算、代数初步知识

  11应用题

  12量的计量

  13--14几何初步知识、简单的统计

  15-20期末综合总复*、考试

  十、教学研究小课题:

  1.如何有效的进行系统复*,促进潜能生的转化;

  2.继续完成数学教学资源包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6

  1、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的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3、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初步认识球的半径和直径,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4、了解简单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会看和初步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5、使学生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 握,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6、结合新的教学内容和系统的整理和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进行思 想品德教育。

  7、贯彻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全册重点、难点、

  关键(1)重点:①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反比例的意义。②圆柱、圆锥的特征,圆柱的表面积及圆柱、圆锥的体积。③整理和复*小学数学知识。

  (2)难点:①比例的有关概念及应用。②圆柱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实际应用。③小学数学有关知识体系的建构。

  (3)关键:①运用知识迁移,采用对比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理解掌握比例、比例尺、正反比例的意义;解比例应用题,通过分析已学过的常见的数量关系,正确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成哪种比例关系,再列出方程解答。②充分利用电教媒体,通过演示,学生实验,操作,揭示规律,从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合作交流,协作探究出多种方法来推导计算公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做好小学数学相关知识的归纳、整理工作,确实做到精讲多练,使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建构。

  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贯彻数学课标标准的精神,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兴趣、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指导学生的学*方法。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要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比例这一单元先教学正比例的量,接着教学成反比例的量,然后把两者放在一起进行联系、对比,最后再教学正反比例的应用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正反比例地概念并能正确判断,避免发生混淆;对于应用题,安排用不同的方法解同一道题目,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比例的认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知识的解题能力。

  (3)圆柱及圆锥的教学从直观入手,通过对常见实物观察,使学生认识圆柱的形状,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几何图形,然后介绍圆柱各部分名称。通过课件演示及学生实验来教学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及圆锥的体积。

  (4)统计图教学时首先思考怎样才能清楚地看出一个统计表中有关数量间的百分比关系。紧接着让学生知道在表示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上,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形象具体;然后依次说明三种不同类型的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最后在例题和练*中,让学生根据图表回答问题,使学生学会看统计图表、会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养成学生应用统计的思想分析思考问题的*惯。

  (5)复*时重视基础知识的复*,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同时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形成知识网络。教师则加强反馈,注意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及时补*学生的知识缺漏。

  课外活动安排

  1、结合自行车里的数学,组织学生分小组实际操作,获取数据,增强知识的应用能力。

  2、继续进行奥数教学。

  教研专题优化练*,提高教学质量

  专题落实措施1、根据班级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设计有层次性的练*。

  2、结合整理与复*,设计系统性较强的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

  3、课后作业尽量做到分层练*。

  第( 一 )单元 内容: 负数

  教学重点: 会读写负数,比较负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比较负数的大小

  教学措施:

  1、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认识负数的意义。

  2、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追记:

  第(二)单元 内容:圆柱与圆锥

  教学重点:圆柱、圆锥的特征及体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及圆柱的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及有关的综合性问题。

  教学措施:圆柱及圆锥的教学从直观入手,通过对常见实物观察,使学生认识圆柱的形状,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几何图形,然后介绍圆柱各部分名称。通过教师演示及学生实验来教学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及圆锥的体积。

  教学追记:

  第( 三)单元 内容:比例

  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反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比例的有关概念及应用

  教学措施:比例这一单元先教学成正比例的量,接着教学成反比例的量,然后把这两者放在一起进行联系、对比,最后再教学正反比例的应用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正反比例的概念及判断,避免发生混淆;对于应用题,安排用不同的方法解一道题目,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比例的认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知识的解题能力。

  教学追记:

  第( 四 )单元 内容:统计

  教学重点:学会看统计图表

  教学难点:通过统计表回答问题

  教学措施:

  让学生知道在表示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上,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形象具体;然后依次说明三种不同类型的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最后在例题和练*中,让学生根据图表回答问题,使学生学会看统计图表、会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养成学生应用统计的思想分析思考问题的*惯。

  教学追记:

  第( 五 )单元 内容:数学广角

  教学重点: 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措施:

  1、借助教具、事物操作和画草图方式进行说理,让学生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

  2、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引导学生先判断某个问题是否属于用抽屉原理可以解决的范畴,再思考如何寻找隐藏在其背后的抽屉问题的一般模式。

  教学追记:

  第( 六 )单元 内容: 整理和复*

  教学重点:梳理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教学难点: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措施:复*时重视基础知识的复*,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同时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形成知识网络。教师则加强反馈,注意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及时补*学生的知识缺漏。

  教学追记:

  班 级 情 况 分 析

  双基情况大部分学生本册应掌握的`知识基本掌握较好,尤其是分数计算方面准确率较高,但在实际应用类,如应用题,还有个别学生对题目难以理解,解题困难。

  学*能力大部分学生学*较主动,能自觉进行课后复*、课前预*,课堂上发言较积极,但有个别学生依赖性较强,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都较差,听课时较易分神,学*成绩较不理想。

  学**惯学生学**惯大多较好,课堂听课认真,作业基本上都能按时完成。只有少数差生学*上仍有惰性,完成作业较应付。

  教学进度表

  周次日期教 学 内 容课时备注

  一2.8----2.10负数3开学

  二2.13----2.17圆柱5

  三2.20----2.24圆柱、圆锥、整理和复*1+2+1

  四2.27----3.2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4

  五3.5----3.9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4

  六3.12----3.16比例的应用5

  *.19----3.23整理和复*、自行车里的数学

  统计1+1+2

  八3.26----4.1数学广角

  数与代数34

  九4.5----4.6数与代数1清明节

  十4.9----4.13数与代数 5

  十一4.16----4.20空间与图形5

  十二4.23----4.28空间与图形4

  十三 5.2----5.4统计与概率4劳动节

  十四 5.7----5.11综合复*5

  十五 5.14----5.18综合复*5

  十六 5.21----5.25综合复*5

  十七 5.28----6.1综合复*5

  十八 *----6.8综合复*5

  十九 6.11----6.15综合复*5

  二十6.18----6.22综合复*5

  二十一6.25----6.29考试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7

  一、指导思想

  严格遵循党的教育方针,爱岗敬业,正确传授学生知识,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培养其成为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认真培养其数感,提高其计算能力,培养其空间观念,并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 人,其中男生 人,女生 人。

  1、双基情况

  大部分学生本册应掌握的知识基本掌握较好,尤其是分数计算方面准确率较高,但在实际应用类,如应用题,还有个别学生对题目难以理解,解题困难。2、学*能力大部分学生学*较主动,能自觉进行课后复*、课前预*,课堂上发言较积极,但有个别学生依赖性较强,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都较差,听课时较易分神,学*成绩较不理想。3、学**惯学生学**惯大多较好,课堂听课认真,作业基本上都能按时完成。只有少数差生学*上仍有惰性,完成作业较应付。三、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等。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2、教学目标

  ①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②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③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④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⑤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⑥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⑦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⑧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⑨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⑩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3、教学重点

  ①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②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③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④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⑤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⑥了解比例尺,会求*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⑦会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能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够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⑧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⑨对小学阶段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复*。

  4、教学难点

  ①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②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③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④会求*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⑤会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能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够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⑥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⑦通过对小学阶段所学数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复*,熟练掌握和运用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

  5、教具和学具

  三角板 直尺 圆柱、圆锥的实物及模型方格作图纸

  四、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等现代化教育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2、积极学*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经验,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能力,使他们学的轻松快乐,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提高学生学*自主性和学*的效率。

  3、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好课、上好课,批改好作业,以积极认真的态度来影响学生,提高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

  4、抓好单元检测,把好单元教学关。

  5、加大培优辅差的力度,以激励表扬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中展开竞争,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作业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的信心,从而促进全班教学质量的提高。

  6、继续写数学学*周记,以培养学生总结概况的能力,以激励性的评语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学*兴趣。

  五,教学进度:略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8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等。

  教学重点:百分数的应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扇形统计图、转化的解题策略以及总复*的四个板块的系列内容。

  教学难点: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断、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众数和中位数*均数、解题策略的灵活运用。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三、教材分析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统计图表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但如不认真分析也有可能获得不准确的信息导致错误判断或预测,明确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学*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整理和复*单元是在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整理和复*,使原来分散学*的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为初中的数学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8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有上进心;有些学生的学*态度还需不断端正;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还有个别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学*数学有很大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能力,利用小组讨论的学*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五、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2、在集体备课基础上,还应同年级老师交换听课,及时反思,真正领会教学设计意图,提高驾御课堂的能力。教师应转变观念,采用“激励性、自主性、创造性”教学策略,以问题为线索,恰当运用教材、媒体、现实材料突破重点、难点,变多讲多练,为精讲精练,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提高教与学的效益。

  3、不增减课程和课时,不提高要求,不购买其他复*资料,不留机械、重复、惩罚性作业和作业总量不超过规定时间,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本学期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空间。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中的主体地位,创设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中满足个性化学*需求,从而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5、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6、练*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7、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引导家长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科学育人。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勇敢战胜学*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和生活的强者。

  学*方式:

  ①预*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②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④利用小组讨论的学*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六、课时安排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一、负数(3课时)

  二、圆柱与圆锥(9课时)

  1.圆柱………………………………………………………6课时左右

  2.圆锥………………………………………………………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三、比例(14课时)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4课时左右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4课时左右

  3.比例的应用………………………………………………5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自行车里的数学……………………………………………1课时

  四、统计(2课时)

  节约用水……………………………………………………1课时

  五、数学广角(3课时)

  六、整理和复*(27课时)

  1.数与代数…………………………………………………10课时左右

  2.空间与图形………………………………………………9课时左右

  3.统计与概率………………………………………………4课时左右

  4.综合应用…………………………………………………4课时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9

  一、基本情况

  本班共有学生72名,学生基础薄弱,但通过上学期一学期的学*,学生学*兴趣较浓,学**惯初步形成。

  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内容分为“圆柱和圆锥”、“正比例和反比例”和“总复*”三部分。“总复*”包括4个单元。

  (一)圆柱和圆锥:包括“面的旋转”“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4个课题。

  (二)正比例和反比例:包括“变化的量”“正比例”“画一画”“反比例”“观察与探究”“图形的放缩”“比例尺”7个课题。

  (三)总复* :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会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掌握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掌握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反比例。学会使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懂得将图形按一定比例进行放大和缩小。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面图的比例尺。提高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周密思考问题的良好*惯。

  3、通过对生活中与体育相关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包括算式与方程在内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4、通过对生活中与科技相关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扩展数学视野,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5、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简易方程、比和比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惯。

  6、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大小的表象,进一步明确各种计量单位的应用范围,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名数的简单换算。

  7、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进一步掌握一些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和相互之间的联系,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画图、测量等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8、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懂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能对统计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并且能够计算求*均数问题。

  9、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解答所学的应用题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措施:

  1、进一步培养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3、培养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判断、推理能力,以及迁移类推的能力;

  4、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5、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加强口算练*,学会解答比较简单的整数、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逐步提高学生四则计算的能力。

  8、能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9、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图形表象,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

  10、能掌握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正确进行名数的换算。

  五、教学课时安排

  (一)圆柱和圆锥 10课时

  (二)正比例和反比例 15课时

  总复* 40课时

  数与代数 20课时

  空间与图形 15课时

  统计与概率 3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 2课时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扩展2)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6篇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等。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三、教学重点

  百分数的应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扇形统计图、转化的解题策略以及总复*的四个板块的系列内容。

  四、教学难点

  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断、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众数和中位数*均数、解题策略的灵活运用。

  五、教材分析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统计图表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但如不认真分析也有可能获得不准确的信息导致错误判断或预测,明确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学*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整理和复*单元是在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整理和复*,使原来分散学*的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为初中的数学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9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有上进心;有些学生的学*态度还需不断端正;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还有个别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学*数学有很大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能力,利用小组讨论的学*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七、学*方式:

  ①预*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②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④利用小组讨论的学*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八、教学方法: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2、在集体备课基础上,还应同年级老师交换听课,及时反思,真正领会教学设计意图,提高驾御课堂的能力。教师应转变观念,采用“激励性、自主性、创造性”教学策略,以问题为线索,恰当运用教材、媒体、现实材料突破重点、难点,变多讲多练,为精讲精练,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提高教与学的效益。

  3、不增减课程和课时,不提高要求,不购买其他复*资料,不留机械、重复、惩罚性作业和作业总量不超过规定时间,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本学期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空间。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中的主体地位,创设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中满足个性化学*需求,从而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5、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6、练*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7、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引导家长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科学育人。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勇敢战胜学*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和生活的强者。

  九、课时安排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一、负数(3课时)

  二、圆柱与圆锥(9课时)

  1.圆柱………………………………………………………6课时左右

  2.圆锥………………………………………………………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三、比例(14课时)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4课时左右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4课时左右

  3.比例的应用………………………………………………5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自行车里的数学……………………………………………1课时

  四、统计(2课时)

  节约用水……………………………………………………1课时

  五、数学广角(3课时)

  六、整理和复*(27课时)

  1.数与代数…………………………………………………10课时左右

  2.空间与图形………………………………………………9课时左右

  3.统计与概率………………………………………………4课时左右

  4.综合应用…………………………………………………4课时。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2

  这是本学年最后的一个学期,同时也是学生们最后的一学期。上学期因为多方面原因,加上我自生家中发生许多事情,另外六年级竞争也越来越强烈,所以尽管我也努力了,但效果不是十分理想。不过我还是有信心的,虽然有一些不足之处,这对我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是一种学*与提高,我很喜欢挑战,我也有信心能教好这个班,以下是我对我们班进行的一些分析和这学期的教学计划。

  学生情况分析

  该班上学期我们班的基本情况是,总分2078分,*均分68分,最低分32分,及格22人,差生有3人,这就是这个班的教学情况,可以说该班学*有些问题,中等的学生太多,所以该学期我必须重点放在中等学生身上这样才能使全班学生都得到提高,当然还的与家长合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该班学生做作业*惯不好,所以我必须在开学时,边上新课边抓*惯教育,使学生得到全面的提高,另外该班基础太差,计算也很差,所以我必须加强基础与计算的训练。*时多抓计算的训练,使全班学生都得到提高,当然还的与家长合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该班学生做作业*惯不好,所以我必须在开学时,边上新课边抓*惯教育,使学生得到全面的提高。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共分为四部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和应用。十一个单元,分别是:方程、确定位置、公倍数和公因数、认识分数、找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统计、分数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圆、整理与复*。等十一个内容,其中方程、公倍数和公因数、分数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其中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让学生经历应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常见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理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联系和区别,加深对方程思想方法的认识,"提高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认识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

  (2)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对圆柱侧面积、表面积计算方法的理解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数学思考方面

  (1)让学生在应用百分数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提高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的能力,发展抽象思维;增强数感。

  (2)让学生在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的过程中,·丰富对现实空间的感知,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在推导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以及探索圆和表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中,经历观察、猜想、实验、分析、验证和进一步培养合推理与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发展形象思维。

  (3)让学生在认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探索并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和应用比例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用数和图形描述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解决问题方面

  (1)能在现实情景中主动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能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

  (3)进一步学会与他人合作,有正确的合作态度。

  三、教学时数

  全册教科书安排了72课时的教学内容,另外有全册的整理与复*30课时。全学期有20%的教学时间机动。

  教学策略

  1、加强*惯教育,让学生养成好的学**惯和做作业认真的*惯。

  2、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巩固与强化,在上好本册教材的同时,加强复*。

  3、注意教学中教师要有布置,有落实。抓好课堂40分钟,提高课堂效率。

  4、双管齐下,一边教学新科程,一边巩固三至六年级上学期的所有知识,查缺补漏。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3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增加认识负数的教学,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知识的理解。

  “负数”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标准》要求“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因此,本册教材的编排,首先注意为学生的学*提供丰富多彩、贴*生活的素材,如学生熟悉的天气预报中对气温的表示方法、日常生活中对收入与支出的记录方法等,让学生在实际生活背景中感受和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正负数的含义。教材还注意在练*中提供应用负数的活动,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加深对负数的理解。例如,用正负数表示海拔高度、记录不同时区的时间、记录自己身高或体重与*均身高或体重的差距,等等。这样的编排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负数的理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现实,逐步形成数学应用的意识。在此基础上,教材又安排了两个例题,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和联系实际的素材,让学生学*在直线上表示所学过的数,初步渗透数轴的概念,形成数的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例3),以及初步体会负数、零和正数的大小关系,初步认识数轴上数的顺序(例4),加深学生对有关数的知识的理解。

  2.改进比例的编排,突出比例的概念,丰富联系实际的内容,培养实践能力。

  比例是传统的教学内容之一,也是小学高年级学生需要学*和掌握的重要基础知识。首先,它有着较大的实用价值,有一些实际问题需要用比例来解决。例如绘制地图、图形的扩大或缩小等;其次,它是学生进一步学*的基础知识,中学理科学*过程中常常要用到比例知识。另外,通过对正比例与反比例知识的学*,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数量关系的认识,渗透函数思想,为中学的数学学*打下基础。因此,比例仍然是小学生高年级重点教学内容之一。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前几册一样,本册教材的编排,继续注意使学生在获得有关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同时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自主探索和动手实践能力。本册教材所安排的教学内容是这一领域的.最后一部分“圆柱与圆锥”。

  圆柱与圆锥也是传统的教学内容,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在内容和要求方面没有大的变化,但是,实验教材的编排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使得教材的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4.安排对小学阶段数学学*的整理和复*,使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系统化,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本学期是小学阶段学*的最后一个学期,本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仍然安排了“整理和复*”,把小学阶段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系统地梳理和提纲携领地复*,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理解,各种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更好地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预定目标,为中学的数学学*做好必要的准备。

  整理和复*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尽管《标准》为体现义务教育的整体性,将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划分为三个学段,使各学段之间数学课程的联系更为密切了。但是由于诸多因素影响,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学校教育实际上仍然是小学和初中独立建校,使得小学和初中的教学基本上是分开进行的。而从小学到初中,学生学*的数学知识、学生的学*方法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在小学生完成学业之前,对所有数学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整理与复*,使那些最为核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突出出来,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为新知识的学*打下坚实的基础,解决中小学数学学*的衔接问题。同时“整理和复*”的设置也体现了学生学*的一般规律。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由浅入深、由此及彼,进而认识相关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完成了小学数学全部内容的学*之后,进行总体的整理和复*,可以使原来分散学*的知识得以梳理,使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再构成知识网,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增进持久的记忆,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也是十分有益的。因此,“整理和复*”单元不仅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也是全套小学数学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的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3、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初步认识球的半径和直径,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4、了解简单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会看和初步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5、使学生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6、结合新的教学内容和系统的整理和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7、贯彻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2班原有学生45人,现35人。

  1、双基情况

  大部分学生本册应掌握的知识基本掌握较好,尤其是分数计算方面准确率较高,但在实际应用类,如应用题,还有个别学生对题目难以理解,解题困难。

  2、学*能力

  大部分学生学*较主动,能自觉进行课后复*、课前预*,课堂上发言较积极,但有个别学生依赖性较强,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都较差,听课时较易分神,学*成绩较不理想。

  3、学**惯

  学生学**惯大多较好,课堂听课认真,作业基本上都能按时完成。只有少数差生学*上仍有惰性,完成作业较应付。

  四、教学措施:

  1、贯彻数学课标标准的精神,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兴趣、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指导学生的学*方法。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要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比例这一单元先教学正比例的量,接着教学成反比例的量,然后把两者放在一起进行联系、对比,最后再教学正反比例的应用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正反比例地概念并能正确判断,避免发生混淆;对于应用题,安排用不同的方法解同一道题目,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比例的认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知识的解题能力。

  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实际应用。

  ③小学数学有关知识体系的建构。

  关键:

  ①运用知识迁移,采用对比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理解掌握比例、比例尺、正反比例的意义;解比例应用题,通过分析已学过的常见的数量关系,正确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成哪种比例关系,再列出方程解答。

  ②充分利用电教媒体,通过演示,学生实验,操作,揭示规律,从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合作交流,协作探究出多种方法来推导计算公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做好小学数学相关知识的归纳、整理工作,确实做到精讲多练,使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建构。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执行情况

  备注

  第1周

  2 .8—2.14

  负数

  第2周

  圆柱(一)

  第3周

  2.22—2.28

  圆柱(二)

  圆锥(一)

  第4周

  3.1—3.7

  圆锥(二)

  整理复*

  第5周

  3.8—3.14

  比例的意义与基本性质

  第6周

  3.15—3.21

  正比例与反比例的意义

  第7周

  3.22—3.28

  比例的应用

  3.29—4.4

  整理与复*

  自行车里的数学

  第9周

  4.5—4.11

  统计

  清明节

  第10周

  4.12—4.18

  数学广角

  第11周

  数与代数(一)

  第12周

  4.26—5.2

  数与代数(二)

  劳动节

  第13周

  5.3—5.9

  数与代数(三)

  第14周

  5.10—5.16

  空间与图形(一)

  第15周

  5.17—5.23

  空间与图形(二)

  第16周

  5.24—5.30

  统计与概率

  第17周

  5.31—6.6

  综合应用(一)

  儿童节

  6.7—6.13

  综合应用(二)

  第19周

  6.14—6.20

  期末复*

  第20周

  6.21—6.27

  期末测试

  端午节

  第21周

  6.28—7.4

  暑期开始

  放假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4

  1、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的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3、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初步认识球的半径和直径,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4、了解简单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会看和初步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5、使学生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 握,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6、结合新的教学内容和系统的整理和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进行思 想品德教育。

  7、贯彻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全册重点、难点、

  关键(1)重点:①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反比例的意义。②圆柱、圆锥的特征,圆柱的表面积及圆柱、圆锥的体积。③整理和复*小学数学知识。

  (2)难点:①比例的有关概念及应用。②圆柱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实际应用。③小学数学有关知识体系的建构。

  (3)关键:①运用知识迁移,采用对比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理解掌握比例、比例尺、正反比例的意义;解比例应用题,通过分析已学过的常见的数量关系,正确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成哪种比例关系,再列出方程解答。②充分利用电教媒体,通过演示,学生实验,操作,揭示规律,从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合作交流,协作探究出多种方法来推导计算公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做好小学数学相关知识的归纳、整理工作,确实做到精讲多练,使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建构。

  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贯彻数学课标标准的精神,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兴趣、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指导学生的学*方法。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要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比例这一单元先教学正比例的量,接着教学成反比例的量,然后把两者放在一起进行联系、对比,最后再教学正反比例的应用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正反比例地概念并能正确判断,避免发生混淆;对于应用题,安排用不同的方法解同一道题目,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比例的认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知识的解题能力。

  (3)圆柱及圆锥的教学从直观入手,通过对常见实物观察,使学生认识圆柱的形状,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几何图形,然后介绍圆柱各部分名称。通过课件演示及学生实验来教学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及圆锥的体积。

  (4)统计图教学时首先思考怎样才能清楚地看出一个统计表中有关数量间的百分比关系。紧接着让学生知道在表示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上,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形象具体;然后依次说明三种不同类型的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最后在例题和练*中,让学生根据图表回答问题,使学生学会看统计图表、会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养成学生应用统计的思想分析思考问题的*惯。

  (5)复*时重视基础知识的复*,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同时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形成知识网络。教师则加强反馈,注意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及时补*学生的知识缺漏。

  课外活动安排

  1、结合自行车里的数学,组织学生分小组实际操作,获取数据,增强知识的应用能力。

  2、继续进行奥数教学。

  教研专题优化练*,提高教学质量

  专题落实措施1、根据班级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设计有层次性的练*。

  2、结合整理与复*,设计系统性较强的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

  3、课后作业尽量做到分层练*。

  第( 一 )单元 内容: 负数

  教学重点: 会读写负数,比较负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比较负数的大小

  教学措施:

  1、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认识负数的意义。

  2、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追记:

  第(二)单元 内容:圆柱与圆锥

  教学重点:圆柱、圆锥的特征及体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及圆柱的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及有关的综合性问题。

  教学措施:圆柱及圆锥的教学从直观入手,通过对常见实物观察,使学生认识圆柱的形状,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几何图形,然后介绍圆柱各部分名称。通过教师演示及学生实验来教学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及圆锥的体积。

  教学追记:

  第( 三)单元 内容:比例

  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反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比例的有关概念及应用

  教学措施:比例这一单元先教学成正比例的量,接着教学成反比例的量,然后把这两者放在一起进行联系、对比,最后再教学正反比例的应用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正反比例的概念及判断,避免发生混淆;对于应用题,安排用不同的方法解一道题目,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比例的认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知识的解题能力。

  教学追记:

  第( 四 )单元 内容:统计

  教学重点:学会看统计图表

  教学难点:通过统计表回答问题

  教学措施:

  让学生知道在表示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上,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形象具体;然后依次说明三种不同类型的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最后在例题和练*中,让学生根据图表回答问题,使学生学会看统计图表、会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养成学生应用统计的思想分析思考问题的*惯。

  教学追记:

  第( 五 )单元 内容:数学广角

  教学重点: 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措施:

  1、借助教具、事物操作和画草图方式进行说理,让学生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

  2、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引导学生先判断某个问题是否属于用抽屉原理可以解决的范畴,再思考如何寻找隐藏在其背后的抽屉问题的一般模式。

  教学追记:

  第( 六 )单元 内容: 整理和复*

  教学重点:梳理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教学难点: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措施:复*时重视基础知识的复*,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同时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形成知识网络。教师则加强反馈,注意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及时补*学生的知识缺漏。

  教学追记:

  班 级 情 况 分 析

  双基情况大部分学生本册应掌握的`知识基本掌握较好,尤其是分数计算方面准确率较高,但在实际应用类,如应用题,还有个别学生对题目难以理解,解题困难。

  学*能力大部分学生学*较主动,能自觉进行课后复*、课前预*,课堂上发言较积极,但有个别学生依赖性较强,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都较差,听课时较易分神,学*成绩较不理想。

  学**惯学生学**惯大多较好,课堂听课认真,作业基本上都能按时完成。只有少数差生学*上仍有惰性,完成作业较应付。

  教学进度表

  周次日期教 学 内 容课时备注

  一2.8----2.10负数3开学

  二2.13----2.17圆柱5

  三2.20----2.24圆柱、圆锥、整理和复*1+2+1

  四2.27----3.2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4

  五3.5----3.9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4

  六3.12----3.16比例的应用5

  *.19----3.23整理和复*、自行车里的数学

  统计1+1+2

  八3.26----4.1数学广角

  数与代数34

  九4.5----4.6数与代数1清明节

  十4.9----4.13数与代数 5

  十一4.16----4.20空间与图形5

  十二4.23----4.28空间与图形4

  十三 5.2----5.4统计与概率4劳动节

  十四 5.7----5.11综合复*5

  十五 5.14----5.18综合复*5

  十六 5.21----5.25综合复*5

  十七 5.28----6.1综合复*5

  十八 *----6.8综合复*5

  十九 6.11----6.15综合复*5

  二十6.18----6.22综合复*5

  二十一6.25----6.29考试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5

  1、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的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3、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初步认识球的半径和直径,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4、了解简单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会看和初步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5、使学生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 握,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6、结合新的教学内容和系统的整理和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进行思 想品德教育。

  7、贯彻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全册重点、难点、

  关键(1)重点:①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反比例的意义。②圆柱、圆锥的特征,圆柱的表面积及圆柱、圆锥的体积。③整理和复*小学数学知识。

  (2)难点:①比例的有关概念及应用。②圆柱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实际应用。③小学数学有关知识体系的建构。

  (3)关键:①运用知识迁移,采用对比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理解掌握比例、比例尺、正反比例的意义;解比例应用题,通过分析已学过的常见的数量关系,正确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成哪种比例关系,再列出方程解答。②充分利用电教媒体,通过演示,学生实验,操作,揭示规律,从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合作交流,协作探究出多种方法来推导计算公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做好小学数学相关知识的归纳、整理工作,确实做到精讲多练,使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建构。

  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贯彻数学课标标准的精神,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兴趣、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指导学生的学*方法。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要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比例这一单元先教学正比例的量,接着教学成反比例的量,然后把两者放在一起进行联系、对比,最后再教学正反比例的应用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正反比例地概念并能正确判断,避免发生混淆;对于应用题,安排用不同的方法解同一道题目,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比例的认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知识的解题能力。

  (3)圆柱及圆锥的教学从直观入手,通过对常见实物观察,使学生认识圆柱的形状,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几何图形,然后介绍圆柱各部分名称。通过课件演示及学生实验来教学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及圆锥的体积。

  (4)统计图教学时首先思考怎样才能清楚地看出一个统计表中有关数量间的百分比关系。紧接着让学生知道在表示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上,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形象具体;然后依次说明三种不同类型的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最后在例题和练*中,让学生根据图表回答问题,使学生学会看统计图表、会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养成学生应用统计的思想分析思考问题的*惯。

  (5)复*时重视基础知识的复*,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同时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形成知识网络。教师则加强反馈,注意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及时补*学生的知识缺漏。

  课外活动安排

  1、结合自行车里的数学,组织学生分小组实际操作,获取数据,增强知识的应用能力。

  2、继续进行奥数教学。

  教研专题优化练*,提高教学质量

  专题落实措施1、根据班级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设计有层次性的练*。

  2、结合整理与复*,设计系统性较强的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

  3、课后作业尽量做到分层练*。

  第( 一 )单元 内容: 负数

  教学重点: 会读写负数,比较负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比较负数的大小

  教学措施:

  1、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认识负数的意义。

  2、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追记:

  第(二)单元 内容:圆柱与圆锥

  教学重点:圆柱、圆锥的特征及体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及圆柱的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及有关的综合性问题。

  教学措施:圆柱及圆锥的教学从直观入手,通过对常见实物观察,使学生认识圆柱的形状,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几何图形,然后介绍圆柱各部分名称。通过教师演示及学生实验来教学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及圆锥的体积。

  教学追记:

  第( 三)单元 内容:比例

  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反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比例的有关概念及应用

  教学措施:比例这一单元先教学成正比例的量,接着教学成反比例的量,然后把这两者放在一起进行联系、对比,最后再教学正反比例的应用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正反比例的概念及判断,避免发生混淆;对于应用题,安排用不同的方法解一道题目,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比例的认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知识的解题能力。

  教学追记:

  第( 四 )单元 内容:统计

  教学重点:学会看统计图表

  教学难点:通过统计表回答问题

  教学措施:

  让学生知道在表示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上,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形象具体;然后依次说明三种不同类型的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最后在例题和练*中,让学生根据图表回答问题,使学生学会看统计图表、会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养成学生应用统计的思想分析思考问题的*惯。

  教学追记:

  第( 五 )单元 内容:数学广角

  教学重点: 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措施:

  1、借助教具、事物操作和画草图方式进行说理,让学生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

  2、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引导学生先判断某个问题是否属于用抽屉原理可以解决的范畴,再思考如何寻找隐藏在其背后的抽屉问题的一般模式。

  教学追记:

  第( 六 )单元 内容: 整理和复*

  教学重点:梳理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教学难点: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措施:复*时重视基础知识的复*,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同时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形成知识网络。教师则加强反馈,注意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及时补*学生的知识缺漏。

  教学追记:

  班 级 情 况 分 析

  双基情况大部分学生本册应掌握的知识基本掌握较好,尤其是分数计算方面准确率较高,但在实际应用类,如应用题,还有个别学生对题目难以理解,解题困难。

  学*能力大部分学生学*较主动,能自觉进行课后复*、课前预*,课堂上发言较积极,但有个别学生依赖性较强,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都较差,听课时较易分神,学*成绩较不理想。

  学**惯学生学**惯大多较好,课堂听课认真,作业基本上都能按时完成。只有少数差生学*上仍有惰性,完成作业较应付。

  教学进度表

  周次日期教 学 内 容课时备注

  一2.8----2.10负数3开学

  二2.13----2.17圆柱5

  三2.20----2.24圆柱、圆锥、整理和复*1+2+1

  四2.27----3.2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4

  五3.5----3.9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4

  六3.12----3.16比例的应用5

  *.19----3.23整理和复*、自行车里的数学

  统计1+1+2

  八3.26----4.1数学广角

  数与代数34

  九4.5----4.6数与代数1清明节

  十4.9----4.13数与代数 5

  十一4.16----4.20空间与图形5

  十二4.23----4.28空间与图形4

  十三 5.2----5.4统计与概率4劳动节

  十四 5.7----5.11综合复*5

  十五 5.14----5.18综合复*5

  十六 5.21----5.25综合复*5

  十七 5.28----6.1综合复*5

  十八 *----6.8综合复*5

  十九 6.11----6.15综合复*5

  二十6.18----6.22综合复*5

  二十一6.25----6.29考试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6

  转眼间寒假即将结束,新学期马上到来,告别懒散的寒假生活,重新振作起来投入新学期的工作,为了更好地开展新学期的工作,特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一、研读课标、教材、教师用书

  要想课堂上不把高难度、不降低难度,必须对教材知识了如指掌。利用业余时间翻看课标,把握六年级下期数学都有哪些内容,在课标中对各部分都包含哪些内容,哪些是需要掌握的,哪些是需要了解的,一定要牢记心中。

  翻看教材目录,看教材包括六个单元,第一单元负数、第二单元百分数(二)、第三单元圆柱圆锥、第四单元比例、第五单元鸽巢问题、第六单元总复*。虽然本册教材单元比上期少,但是容量还是较大的,第六单元要将小学阶段的知识分版块整理,因此在短短的四个月内完成还是比较紧张的。需要合理分配时间,把新课学*和复*课时间合理安排。

  多翻看教师用书,更准确的了解教材的重难点、易错点、易混点,找出知识间的的联系,做到新知和旧知很好衔接,注意适当的拓展延伸,既重基础,有主意适当拔高,是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

  二、重抓课堂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如果课堂上抓的不牢,靠课下补救,效果微乎其微。根据对班级学生一学期的观察和了解,所有学生的学*状况、听课状况都熟记在心,课堂上的关注点更明确,对于听课不够认真的同学如马圣洁、刘文杰、肖康泰、潘文超、侯正阳,多提问,时刻引导他们认真倾听、动脑思考。严格按照课标、教材、教师用书设计的课时进行,每节课的内容从简单、中等、稍难有梯度的设计,既能调动学困生的学*兴趣,又能激发优等生动脑思考。重视课堂纪律,纪律是上好课的前提,课堂上多设计竞赛环节、加分环节,从分调动学生的进取心,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课堂活动中。课堂上要有适当的小组合作,知识的产生过程要通过学生的讨论、思考总结的出来,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教学效果才会好起来。

  三、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

  每次作业都是老师亲自检查、亲自批改不太现实,要让有能力的学生参与进来。根据上学期每位学生的日常表现和学*态度,重新选择有能力的小组长。每天的作业有小组长严格把关,书写不工整、作业没写完的准确统计。并且小组长及组员紧盯常拖拉作业的学生、书写不认真的学生,及时督促这部分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工作认真、积极性高的学生给予合适的加分。每天留出一定的作业让小组长批改,组员将错题纠正后交由小组长二次批改,小组长严把作业关,争取作业次次过关、人人过关。

  四、口算、速算常抓不懈

  计算是数学学科的重中之重,学生的计算能力差,那他的数学成绩不容易提上去。每天早上,由课代表精选5道口算题,写到黑板上的一个角落,学生抽出3----5分钟写到专门的口算练*本上,要求写出详细的解题过程。上午放学之前小组长回收完毕,我批改小组长的5道口算题,组长完全正确后,小组长在批改组员的,严格批改,书写潦草的要重新返工,有错即刻订正,严抓口算题,提高每位同学的口算、笔算、速算能力。课堂上尽可能预留两三分钟的计算练*,当时算完及时评讲。

  五、做好组内教研

  通过上期的日教研尝试,整个年级、班级的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好转,本期继续坚持做下去。每天上课前,利用早读时间我们六年级五位数学老师都要交流前一天上课中的不足,共同想出解决方法,研讨当天所学新课的教学流程,重点难点,教学方法,以便每位老师更精准的把握教材。

  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根据学生的学*情况,圈定优等生和学困生,给优等生布置作业是设计少量的拔高*题,抽出课余时间讲解有难度的*题;学困生放到补差时间,针对当天课堂上没有学会的内容摘出来讲解,并且讲的要慢要细,讲完多练。

  根据制定的教学计划,踏踏实实的去做。有计划、有思路、有想法教学才更轻松、效果才会更明显。在教学的道路上群策群力,齐心协力,期待本学期能有更大的提高。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扩展3)

——六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0篇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学内容

  (一)数与运算:百分数的应用、比的认识

  (二)空间与图形:圆、图形的变换、观察物体

  (三)统计与概率:统计

  (四)综合应用:数学与体育、生活中的数

  二、教学目标(按照单元顺序)

  第一单元元

  1.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中,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对称性,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直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体会圆的本质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2.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动手实验、拼摆操作等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

  3.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能用圆规设计简单的图案,感受图案的美,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4.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图案设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5.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6.结合圆周率发展历史的阅读,体会人类对数学知识的不断探索过程,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形成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中,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或运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三单元图形的变换

  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运用*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第四单元比的认识:

  1.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及其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2.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3.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第五单元统计学生通过投球游戏、两城市降水量等实例,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感受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能根据需要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

  3.能读懂简单的复式统计图,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与同伴进行交流。

  第六单元观察物体学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2.能根据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3.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不具备连续性改版后的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分数乘法,位置与方向,分数除法,比,圆,百分数,扇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有些许内容是以前学过的,例如第二章的“位置”就是与四年级下学期学过的内容几乎一样;但也有一些内容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变动,例如第五章的“圆”中,在原有基础就增加了“扇形”这一节,“比”这一章是从原来“分数除法”一章中分离出来的。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比、百分数四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数学的重要基本技能,应该让学生切实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也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位置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海洋天气预报的生活经验基础之上,用方向加角度和距离来表示位置;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教材安排的是扇形统计图。在前面学*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乘法和除法、比、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推理、验证等活动,探究数学中隐含的一些数学规律,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探究成功的快乐。

  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另外,本教材将“数对”和“鸡兔同笼”两个问题放到补充材料中去,我想其用意是让我们一线老师根据自己实际教学情况作适当调整的,所以我们决定第二章肉由于与前面学*完全重复,决定直接改学“数对”相应内容。“鸡兔同笼”作为数学广角发必学内容处理。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并能认识到圆与扇形的内在联系和进行相应计算。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特点:

  1、重点: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2、难点: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3、特点:

  (1)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2)注意知识的迁移和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学*能力和应用意识的培养。

  (3)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惯。

  (5)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用数学的魅力和学*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与内在动机。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认真备课,钻研教材,作到课堂上能深入浅出进行教学,特别照顾到后进生。

  2、*时的练*要有针对性,对于后进生和优秀的学生要分别出一些适合他们的练*。

  3、加强操作、直观的教学,例如教学圆和轴对称图形时,就要利用操作、直观教学,以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4、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加强能力的培养。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判断、推理能力;迁移类推能力;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总结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五、课时安排

  六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

  一、分数乘法(10课时)

  1、分数乘法6课时左右

  2、解决问题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2课时左右

  二、位置(2课时)

  三、分数除法(10课时)

  1、倒数的认识1课时左右

  2、分数除法3课时左右

  2、解决问题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2课时

  四、比(4课时)

  1、比的意义和性质2课时左右

  2、比的应用2课时

  五、圆(9、课时)

  1、圆的认识2课时左右

  2、圆的周长2课时左右

  3、圆的面积2课时左右

  4、扇形1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确定起跑线1课时

  五、百分数(15课时)

  1、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2课时左右

  2、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2课时左右

  3、用百分数解决问题9、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2课时

  六、统计(2课时)

  合理存款1课时

  七、数学广角(3时)

  八、总复*(4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不具备连续性改版后的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分数乘法,位置与方向,分数除法,比,圆,百分数,扇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有些许内容是以前学过的,例如第二章的“位置”就是与四年级下学期学过的内容几乎一样;但也有一些内容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变动,例如第五章的“圆”中,在原有基础就增加了“扇形”这一节,“比”这一章是从原来“分数除法”一章中分离出来的。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比、百分数四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数学的重要基本技能,应该让学生切实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也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位置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海洋天气预报的生活经验基础之上,用方向加角度和距离来表示位置;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教材安排的是扇形统计图。在前面学*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乘法和除法、比、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推理、验证等活动,探究数学中隐含的一些数学规律,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探究成功的快乐。

  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另外,本教材将“数对”和“鸡兔同笼”两个问题放到补充材料中去,我想其用意是让我们一线老师根据自己实际教学情况作适当调整的,所以我们决定第二章肉由于与前面学*完全重复,决定直接改学“数对”相应内容。“鸡兔同笼”作为数学广角发必学内容处理。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并能认识到圆与扇形的内在联系和进行相应计算。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特点:

  1、重点: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2、难点: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3、特点:

  (1)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2)注意知识的迁移和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学*能力和应用意识的培养。

  (3)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惯。

  (5)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用数学的魅力和学*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与内在动机。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认真备课,钻研教材,作到课堂上能深入浅出进行教学,特别照顾到后进生。

  2、*时的练*要有针对性,对于后进生和优秀的学生要分别出一些适合他们的练*。

  3、加强操作、直观的教学,例如教学圆和轴对称图形时,就要利用操作、直观教学,以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4、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加强能力的培养。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判断、推理能力;迁移类推能力;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总结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五、课时安排

  六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

  一、分数乘法(10课时)

  1、分数乘法6课时左右

  2、解决问题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2课时左右

  二、位置(2课时)

  三、分数除法(10课时)

  1、倒数的认识1课时左右

  2、分数除法3课时左右

  2、解决问题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2课时

  四、比(4课时)

  1、比的意义和性质2课时左右

  2、比的应用2课时

  五、圆(9、课时)

  1、圆的认识2课时左右

  2、圆的周长2课时左右

  3、圆的面积2课时左右

  4、扇形1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确定起跑线1课时

  五、百分数(15课时)

  1、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2课时左右

  2、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2课时左右

  3、用百分数解决问题9、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2课时

  六、统计(2课时)

  合理存款1课时

  七、数学广角(3时)

  八、总复*(4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不具备连续性改版后的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分数乘法,位置与方向,分数除法,比,圆,百分数,扇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有些许内容是以前学过的,例如第二章的“位置”就是与四年级下学期学过的内容几乎一样;但也有一些内容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变动,例如第五章的“圆”中,在原有基础就增加了“扇形”这一节,“比”这一章是从原来“分数除法”一章中分离出来的。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比、百分数四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数学的重要基本技能,应该让学生切实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也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位置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海洋天气预报的生活经验基础之上,用方向加角度和距离来表示位置;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教材安排的是扇形统计图。在前面学*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乘法和除法、比、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推理、验证等活动,探究数学中隐含的一些数学规律,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探究成功的快乐。

  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另外,本教材将“数对”和“鸡兔同笼”两个问题放到补充材料中去,我想其用意是让我们一线老师根据自己实际教学情况作适当调整的,所以我们决定第二章肉由于与前面学*完全重复,决定直接改学“数对”相应内容。“鸡兔同笼”作为数学广角发必学内容处理。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并能认识到圆与扇形的内在联系和进行相应计算。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特点:

  1、重点: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2、难点: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3、特点:

  (1)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2)注意知识的迁移和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学*能力和应用意识的培养。

  (3)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惯。

  (5)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用数学的魅力和学*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与内在动机。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认真备课,钻研教材,作到课堂上能深入浅出进行教学,特别照顾到后进生。

  2、*时的练*要有针对性,对于后进生和优秀的学生要分别出一些适合他们的练*。

  3、加强操作、直观的教学,例如教学圆和轴对称图形时,就要利用操作、直观教学,以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4、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加强能力的培养。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判断、推理能力;迁移类推能力;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总结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五、课时安排

  六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

  一、分数乘法(10课时)

  1、分数乘法6课时左右

  2、解决问题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2课时左右

  二、位置(2课时)

  三、分数除法(10课时)

  1、倒数的认识1课时左右

  2、分数除法3课时左右

  2、解决问题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2课时

  四、比(4课时)

  1、比的`意义和性质2课时左右

  2、比的应用2课时

  五、圆(9、课时)

  1、圆的认识2课时左右

  2、圆的周长2课时左右

  3、圆的面积2课时左右

  4、扇形1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确定起跑线1课时

  五、百分数(15课时)

  1、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2课时左右

  2、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2课时左右

  3、用百分数解决问题9、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2课时

  六、统计(2课时)

  合理存款1课时

  七、数学广角(3时)

  八、总复*(4课时)

  一、教材简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数学的重要基本技能,应该让学生切实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也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位置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的是扇形统计图。在前面学*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乘法和除法、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进一步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二、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 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 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 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 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 周长和面积。

  5. 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 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 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 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 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三、教学重点: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

  四、教学难点:分数乘法和除法、鸡兔同笼问题。

  五、班级情况分析

  1.基本情况:本班共计54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29人。

  2.双基掌握情况:大部分学生,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有了一定的发展. 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数学的能力。

  3.学生学**惯:绝大多数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学**惯。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过程, 实行分工合作,各尽其责。 能充分动口、动手、动脑,主动收集、交流、加工和处理学*信息。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取和尊重别人的意见,独立思考,掌握学法,大胆实践,并能自评、自检和自改。

  4.学困生情况: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对数学不感兴趣,学*被动,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有困难,特别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存在问题。还有个别学生比较聪明,但学*不勤奋,成绩不高。

  六、教学改革措施

  1、转变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将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注重再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2、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让学生在一起摆摆、拼拼、说说,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

  4、练*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

  5、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七、后进生转化措施:

  1、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只有树立起后进生的自信心,我们的转化工作才找到了起点。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后进生。

  2、对后进生多宽容,少责备。要做到三心:诚心、爱心、耐心。

  3、重视与家庭的联系。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思想和方法,增强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经历探索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完善对乘除法运算意义的认识和理解,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经历认识比以及百分数意义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现实问题中数量关系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通过操作,实验,观察和思考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理解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及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的理解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让学生联系分数的意义,初步掌握用分数表示具体情境中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方法,能根据指定的可能性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

  二、数学思考方面。

  1、在解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和价值,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

  2、在探索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的基本性质,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过程中,能够主动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观察和操作,比较和分析,猜想和验证,归纳和推理等活动,进一步发展合情合理与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三、解决问题方面。

  1、能应用在本册数学书中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能力。

  2、能在理解体积含义及理解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主动解决一些有关的问题,进一步体会与他人交流的重要性,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数学内容,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自己身边的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现,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创新意识,锻炼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能理解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及其计算方法的理解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熟练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3、认识比和百分数增强数感。

  4、能应用在本册数学书中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能力。

  教改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2、教学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教学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需求。

  3、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的水*,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4、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5、课余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努力使数学知识的学*情境化、生活化、趣味化,使学生爱学、乐学,学有所得。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不具备连续性改版后的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分数乘法,位置与方向,分数除法,比,圆,百分数,扇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有些许内容是以前学过的,例如第二章的“位置”就是与四年级下学期学过的内容几乎一样;但也有一些内容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变动,例如第五章的“圆”中,在原有基础就增加了“扇形”这一节,“比”这一章是从原来“分数除法”一章中分离出来的。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比、百分数四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数学的重要基本技能,应该让学生切实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也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位置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海洋天气预报的生活经验基础之上,用方向加角度和距离来表示位置;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教材安排的是扇形统计图。在前面学*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乘法和除法、比、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推理、验证等活动,探究数学中隐含的一些数学规律,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探究成功的快乐。

  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另外,本教材将“数对”和“鸡兔同笼”两个问题放到补充材料中去,我想其用意是让我们一线老师根据自己实际教学情况作适当调整的,所以我们决定第二章肉由于与前面学*完全重复,决定直接改学“数对”相应内容。“鸡兔同笼”作为数学广角发必学内容处理。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并能认识到圆与扇形的内在联系和进行相应计算。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特点:

  1、重点: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2、难点: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3、特点:

  (1)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2)注意知识的迁移和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学*能力和应用意识的培养。

  (3)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惯。

  (5)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用数学的魅力和学*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与内在动机。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认真备课,钻研教材,作到课堂上能深入浅出进行教学,特别照顾到后进生。

  2、*时的练*要有针对性,对于后进生和优秀的学生要分别出一些适合他们的练*。

  3、加强操作、直观的教学,例如教学圆和轴对称图形时,就要利用操作、直观教学,以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4、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加强能力的培养。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判断、推理能力;迁移类推能力;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总结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五、课时安排

  六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

  一、分数乘法(10课时)

  1、分数乘法6课时左右

  2、解决问题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2课时左右

  二、位置(2课时)

  三、分数除法(10课时)

  1、倒数的认识1课时左右

  2、分数除法3课时左右

  2、解决问题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2课时

  四、比(4课时)

  1、比的意义和性质2课时左右

  2、比的应用2课时

  五、圆(9、课时)

  1、圆的认识2课时左右

  2、圆的周长2课时左右

  3、圆的面积2课时左右

  4、扇形1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扩展4)

——六年级下学期音乐教学计划9篇

  本教材是课程教材研究所,音乐课程研究中心根据教育部制定的《音乐课程标准》的精神编写的,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试用。

  1、 本教材体现素质教育观念,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2、 本教材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新型教育观念,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与身心发展规律。改变过去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主的教学方式,代之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能力与需要为出发点,为学生提供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以及学*积累音乐文化的广阔天地。

  3、 本教材在编写体例上采用“单元”形式,各单元都有明确的主题,各主题之间具有有机的联系,每单元课型丰富多彩,更贴*儿童生活,使学生易于学*,乐于学*。

  4、 本教材将评价机制渗透在各个单元之中,既注重总结性评价,有注重过程性评价,在评价形式上采用自评、互评、他评相结合,这更能增进学生对音乐课的情感体验,激励学生更有兴趣地学*音乐。

  1、总目标: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与音乐鉴赏能力,发展艺术想象力与创造力。增强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在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友爱精神。

  2、分目标:

  (一)感受与鉴赏

  知道常见的*民乐器,并能听辩其音色,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初步辨别旋律进行的高低、快慢、强弱,能感知乐句与乐段的结束,并能做出相应的反映。能体验并简述音乐情绪的变化,能区别齐唱与合唱齐奏与合奏,聆听音乐主题并能说出曲名。喜欢聆听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知道一些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的民歌和民族器乐曲。

  (二)音乐表现

  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并能对老师的指挥动作几歌曲的前奏做出恰当反映,演唱时姿势正确,声音自然,节奏音调准确,在合唱中能注意与他人合作。知道力度记号、反复记号。

  (三)音乐创造

  能利用废旧物品自制简易打击乐器,利用人声、乐器声及其他音源材料表现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能即兴创编音乐故事、音乐游戏、音乐剧,并能参与表演。能创作4小节的节奏短句,及简单的旋律。

  (四)音乐与相关文化

  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音乐,热心收集各种音乐材料并经常聆听。主动参与社区、乡村的文艺活动,并能大方地与他人进行交流。乐于听赏音乐会或当地民俗活动中的音乐表演,接触与了解戏曲舞蹈等艺术表演形式,认识音乐在其中的作用。

  3、教学重难点:

  (一)丰富音乐情感体验,发展音乐感受力

  (二)发展学生音乐创造性思维,注重音乐能力培养

  (三)了解当今比较流行的世界音乐,丰富学生的音乐视野

  六年级共有学生398名,上学年优秀率为97%,及格率为100%,总体来说学生在音乐审美能力方面有所提高,课堂上能积极参与各种演唱活动,并能对老师的要求做出恰当的反应,演唱歌曲时能姿势正确,声音自然流畅,节奏音准把握较好,在进行合唱时多数同学能注意积极配合他人,能对同学的课堂表现做出合理评价,在欣赏方面能乐于倾听各种乐曲,并能对所听乐曲做出简单分析,多数同学音乐想象力丰富,对所听音乐能即兴表演相应动作,叙说音乐内容,有较强的音乐创造能力。但对于歌曲视唱旋律方面难度较大,许多同学能随老师的琴声哼唱及模唱出旋律,但要求单独视唱还有困难,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加强这方面教学,相信会有所提高的。在这个阶段要做好学生的复*工作,但不能要求学生掌握太多的东西,我只要求理解就可以。因为这个阶段学生负担很重。经过六年的学*,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以及他掌握的程度,都已经成了一定的定局,不能强求,所以,在这个阶段,只要求学生轻轻松松的度过即可。另外,要稍稍介绍一些中学音乐知识,为今后的学*做铺垫。学生将在音乐的殿堂里尽享音乐带来的无穷乐趣。

  1、 突出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重视学生对音乐实践活动的主动参与能力的培养

  2、 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扩展音乐创造与相关文化的内容重视音乐教学活动,发展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3、 教学中将音乐学科知识与技能,有机地渗透在各项活动中,减少学生学*的畏惧心理,使学生在饶有兴趣的学*中,自然地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4、 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书本,有意识地加强有利于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有利于学生综合知识和能力培养的内容。

  5、 认真备课,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并注意备学生。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6、 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本教材是课程教材研究所,音乐课程研究中心根据教育部制定的《音乐课程标准》的精神编写的,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试用。

  1、 本教材体现素质教育观念,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2、 本教材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新型教育观念,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与身心发展规律。改变过去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主的教学方式,代之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能力与需要为出发点,为学生提供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以及学*积累音乐文化的广阔天地。

  3、 本教材在编写体例上采用“单元”形式,各单元都有明确的主题,各主题之间具有有机的联系,每单元课型丰富多彩,更贴*儿童生活,使学生易于学*,乐于学*。

  4、 本教材将评价机制渗透在各个单元之中,既注重总结性评价,有注重过程性评价,在评价形式上采用自评、互评、他评相结合,这更能增进学生对音乐课的情感体验,激励学生更有兴趣地学*音乐。

  1、总目标: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与音乐鉴赏能力,发展艺术想象力与创造力。增强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在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友爱精神。

  2、分目标:

  (一)感受与鉴赏

  知道常见的*民乐器,并能听辩其音色,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初步辨别旋律进行的高低、快慢、强弱,能感知乐句与乐段的结束,并能做出相应的反映。能体验并简述音乐情绪的变化,能区别齐唱与合唱齐奏与合奏,聆听音乐主题并能说出曲名。喜欢聆听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知道一些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的民歌和民族器乐曲。

  (二)音乐表现

  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并能对老师的`指挥动作几歌曲的前奏做出恰当反映,演唱时姿势正确,声音自然,节奏音调准确,在合唱中能注意与他人合作。知道力度记号、反复记号。

  (三)音乐创造

  能利用废旧物品自制简易打击乐器,利用人声、乐器声及其他音源材料表现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能即兴创编音乐故事、音乐游戏、音乐剧,并能参与表演。能创作4小节的节奏短句,及简单的旋律。

  (四)音乐与相关文化

  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音乐,热心收集各种音乐材料并经常聆听。主动参与社区、乡村的文艺活动,并能大方地与他人进行交流。乐于听赏音乐会或当地民俗活动中的音乐表演,接触与了解戏曲舞蹈等艺术表演形式,认识音乐在其中的作用。

  3、教学重难点:

  (一)丰富音乐情感体验,发展音乐感受力

  (二)发展学生音乐创造性思维,注重音乐能力培养

  (三)了解当今比较流行的世界音乐,丰富学生的音乐视野

  六年级共有学生398名,上学年优秀率为97%,及格率为100%,总体来说学生在音乐审美能力方面有所提高,课堂上能积极参与各种演唱活动,并能对老师的要求做出恰当的反应,演唱歌曲时能姿势正确,声音自然流畅,节奏音准把握较好,在进行合唱时多数同学能注意积极配合他人,能对同学的课堂表现做出合理评价,在欣赏方面能乐于倾听各种乐曲,并能对所听乐曲做出简单分析,多数同学音乐想象力丰富,对所听音乐能即兴表演相应动作,叙说音乐内容,有较强的音乐创造能力。但对于歌曲视唱旋律方面难度较大,许多同学能随老师的琴声哼唱及模唱出旋律,但要求单独视唱还有困难,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加强这方面教学,相信会有所提高的。在这个阶段要做好学生的复*工作,但不能要求学生掌握太多的东西,我只要求理解就可以。因为这个阶段学生负担很重。经过六年的学*,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以及他掌握的程度,都已经成了一定的定局,不能强求,所以,在这个阶段,只要求学生轻轻松松的度过即可。另外,要稍稍介绍一些中学音乐知识,为今后的学*做铺垫。学生将在音乐的殿堂里尽享音乐带来的无穷乐趣。

  1、 突出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重视学生对音乐实践活动的主动参与能力的培养

  2、 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扩展音乐创造与相关文化的内容重视音乐教学活动,发展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3、 教学中将音乐学科知识与技能,有机地渗透在各项活动中,减少学生学*的畏惧心理,使学生在饶有兴趣的学*中,自然地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4、 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书本,有意识地加强有利于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有利于学生综合知识和能力培养的内容。

  5、 认真备课,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并注意备学生。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6、 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为了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任务,真正地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技巧,让学生在音乐中学有所获,并能够掌握音乐课所要求的基本知识,同时又能够感受到音乐的快乐和情趣,从而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特制定以下教学计划。

  一、教学思路

  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应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的能力。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培养艺术想像和创造力。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二、教学目标

  1、总目标: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与音乐鉴赏能力,发展艺术想象力与创造力。增强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在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友爱精神。

  2、分目标:

  (1)感受与鉴赏

  知道常见的*民乐器,并能听辩其音色,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初步辨别旋律进行的高低、快慢、强弱,能感知乐句与乐段的结束,并能做出相应的反映。能体验并简述音乐情绪的变化,能区别齐唱与合唱齐奏与合奏,聆听音乐主题并能说出曲名。喜欢聆听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知道一些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的民歌和民族器乐曲。

  (2)音乐表现

  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并能对老师的指挥动作几歌曲的前奏做出恰当反映,演唱时姿势正确,声音自然,节奏音调准确,在合唱中能注意与他人合作。知道力度记号、反复记号。

  (3)音乐创造

  能利用废旧物品自制简易打击乐器,利用人声、乐器声及其他音源材料表现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能即兴创编音乐故事、音乐游戏、音乐剧,并能参与表演。能创作4小节的节奏短句,及简单的旋律。

  (4)音乐与相关文化

  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音乐,热心收集各种音乐材料并经常聆听。主动参与社区、乡村的文艺活动,并能大方地与他人进行交流。乐于听赏音乐会或当地民俗活动中的音乐表演,接触与了解戏曲舞蹈等艺术表演形式,认识音乐在其中的作用。

  三、教材分析

  1、本教材体现素质教育观念,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2、本教材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新型教育观念,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与身心发展规律。改变过去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主的教学方式,代之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能力与需要为出发点,为学生提供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以及学*积累音乐文化的广阔天地。

  3、本教材在编写体例上采用“单元”形式,各单元都有明确的主题,各主题之间具有有机的联系,每单元课型丰富多彩,更贴*儿童生活,使学生易于学*,乐于学*。

  4、本教材将评价机制渗透在各个单元之中,既注重总结性评价,有注重过程性评价,在评价形式上采用自评、互评、他评相结合,这更能增进学生对音乐课的情感体验,激励学生更有兴趣地学*音乐。

  四、教学重难点:

  1、丰富音乐情感体验,发展音乐感受力

  2、发展学生音乐创造性思维,注重音乐能力培养

  3、了解当今比较流行的世界音乐,丰富学生的音乐视野

  五、课时安排

  第一课古风新韵二课时

  第二课月下踏歌三课时

  第三课银屏之声二课时

  第四课美好祝愿三课时

  第五课快乐的时光二课时

  第六课神奇的印象二课时

  第七课放飞梦想二课时

  第八课欢乐的巴乌二课时

  测评二课时

  六、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突出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重视学生对音乐实践活动的主动参与能力的培养

  2、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扩展音乐创造与相关文化的内容重视音乐教学活动,发展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3、教学中将音乐学科知识与技能,有机地渗透在各项活动中,减少学生学*的畏惧心理,使学生在饶有兴趣的学*中,自然地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4、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书本,有意识地加强有利于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有利于学生综合知识和能力培养的内容。

  5、认真备课,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并注意备学生。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一、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共有学生32名,总体来说学生在音乐审美能力方面有所提高,课堂上能积极参与各种演唱活动,并能对老师的要求做出恰当的反应,演唱歌曲时能姿势正确,声音自然流畅,节奏音准把握较好,在进行合唱时多数同学能注意积极配合他人,能对同学的课堂表现做出合理评价,在欣赏方面能乐于倾听各种乐曲,并能对所听乐曲做出简单分析,多数同学音乐想象力丰富,对所听音乐能即兴表演相应动作,叙说音乐内容,有较强的音乐创造能力。但对于歌曲视唱旋律方面难度较大,许多同学能随老师的琴声哼唱及模唱出旋律,但要求单独视唱还有困难,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加强这方面教学,相信会有所提高的。在这个阶段要做好学生的复*工作,但不能要求学生掌握太多的东西,我只要求理解就可以。因为这个阶段学生负担很重。经过六年的学*,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以及他掌握的程度,都已经成了一定的定局,不能强求,所以,在这个阶段,只要求学生轻轻松松的度过即可。另外,要稍稍介绍一些中学音乐知识,为今后的学*做铺垫。学生将在音乐的殿堂里尽享音乐带来的无穷乐趣。

  二、全册教材分析

  本教材是课程教材研究所,音乐课程研究中心根据教育部制定的《音乐课程标准》的精神编写的,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试用。

  1、本教材体现素质教育观念,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2、本教材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新型教育观念,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与身心发展规律。改变过去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主的教学方式,代之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能力与需要为出发点,为学生提供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以及学*积累音乐文化的广阔天地。

  3、本教材在编写体例上采用“单元”形式,各单元都有明确的主题,各主题之间具有有机的联系,每单元课型丰富多彩,更贴*儿童生活,使学生易于学*,乐于学*。

  4、本教材将评价机制渗透在各个单元之中,既注重总结性评价,有注重过程性评价,在评价形式上采用自评、互评、他评相结合,这更能增进学生对音乐课的情感体验,激励学生更有兴趣地学*音乐。

  三、教学重难点:

  (一)丰富音乐情感体验,发展音乐感受力

  (二)发展学生音乐创造性思维,注重音乐能力培养

  (三)了解当今比较流行的世界音乐,丰富学生的音乐视野

  四、教学目标

  1、总目标: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与音乐鉴赏能力,发展艺术想象力与创造力。增强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在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友爱精神。

  2、分目标:

  (一)感受与鉴赏

  知道常见的*民乐器,并能听辩其音色,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初步辨别旋律进行的高低、快慢、强弱,能感知乐句与乐段的结束,并能做出相应的反映。能体验并简述音乐情绪的变化,能区别齐唱与合唱齐奏与合奏,聆听音乐主题并能说出曲名。喜欢聆听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知道一些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的民歌和民族器乐曲。

  (二)音乐表现

  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并能对老师的指挥动作几歌曲的前奏做出恰当反映,演唱时姿势正确,声音自然,节奏音调准确,在合唱中能注意与他人合作。知道力度记号、反复记号。

  (三)音乐创造

  能利用废旧物品自制简易打击乐器,利用人声、乐器声及其他音源材料表现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能即兴创编音乐故事、音乐游戏、音乐剧,并能参与表演。能创作4小节的节奏短句,及简单的旋律。

  (四)音乐与相关文化

  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音乐,热心收集各种音乐材料并经常聆听。主动参与社区、乡村的文艺活动,并能大方地与他人进行交流。乐于听赏音乐会或当地民俗活动中的音乐表演,接触与了解戏曲舞蹈等艺术表演形式,认识音乐在其中的作用。

  五、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突出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重视学生对音乐实践活动的主动参与能力的培养

  2、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扩展音乐创造与相关文化的内容重视音乐教学活动,发展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3、教学中将音乐学科知识与技能,有机地渗透在各项活动中,减少学生学*的畏惧心理,使学生在饶有兴趣的学*中,自然地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4、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书本,有意识地加强有利于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有利于学生综合知识和能力培养的内容。

  5、认真备课,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并注意备学生。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一、指导思想:

  按照园区教研中心及学校工作计划,认真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努力实现我校教学的新突破,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强理论学*,更新教育观念。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中。

  二、教学目标:

  1、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

  3、处理好音乐审美与掌握必要的音技能的相互关系。

  三、教材分析

  第十二册音乐还是没进行课改前的老教材,即没有配套的课件,也没有教学光盘,内容单调而死板。除了歌曲的学*就是一些学生根本比感兴趣的欣赏。为了上课能提高他们的兴趣,增加他们的视野,我常常找一些与课本相关的多媒体资料给学生,让他们更直接的感受音乐。六年级学生本学期是在小学期间最后的一学期音乐课,所以让学生尽可能的在音乐课中学*到更多的内容。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所占课时

  一

  3.1—3.2

  教学准备

  2

  二

  3.5—3.9

  《*,*我爱你》、

  视唱

  2

  三

  3.12—3.16

  欣赏《春到沂河》、

  2

  四

  3.19—3.23

  《蓝色的雅得郎》

  2

  五

  3.26—3.30

  欣赏《渴望春天》、

  《土耳其进行曲》

  2

  六

  4.2—4.6

  《愉快的春游多么好》、乐理

  2

  七

  4.9—4.13

  欣赏《胡桃夹子组曲》

  2

  八

  4.16—4.20

  《在老师身边》、

  创编节奏

  2

  九

  4.23—4.27

  欣赏《晓风之舞》

  2

  十

  4.30—5.4

  劳动节放假

  十一

  5.7—5.11

  《愉快的.梦》、创编曲调

  2

  十二

  5.14—5.18

  欣赏《小矮人》、

  《丑姑娘和瓷娃娃女皇》

  2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扩展5)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 (菁华5篇)

  一、教材内容:

  本册书的内容包括:百分数的应用圆柱和圆锥比例确定位置正比例与反比例解决问题的策略统计和总复*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在应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计算含有百分数的试题,初步理解税率、利率、折扣的含义,知道它们在实际生活的应用,能解决相关的问题。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柱和圆锥,探索并掌握圆柱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的计算,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了解比例的在关知识,使学生联系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的项以及内项和外项,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应用比例的基本特征解比例。

  4.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置的方法,能根据给定方向和距离在*面图上确定物体的位置和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5.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转化的策略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具体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方法,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6.使学生结合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能联系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对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或解决简单的问题,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

  (二)情感与态度方面

  1.能努力克服数学学*中遇到的困难,热心参与数学问题的讨论,发现错误能主动改正。

  2.在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对数学事实和数学内在联系的好奇心,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3.能主动认真地阅读一些数学背景资料,感受数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形成对数学积极情感。

  4.在理解数学内容以及运用数学知识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与作用。

  5.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三、教材教法与学法

  教学的新知识仍然有四个领域的内容。“数与代数”领域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百分数的应用是在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够进行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基础上编排的,利用百分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深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体会它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广泛应用。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是在初步认识比和比的基本性质,能够组成比、求比值、化简比的基础上编排的,有助于体会图形放大与缩小的含义,认识比例尺以及解决有关比例尺的实际问题。

  正比例和反比例是在常见数量关系的基础上编排的,建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能进一步理解和把握数量关系,感受常量与变量,初步体会函数关系。在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个单元里,体验转化思想,感受转化是解决问题的常用方法,它能沟通知识间的联系,使复杂问题变得比较简单。“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圆柱和圆锥,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圆柱和圆锥都是*面与曲面围成的立体图形,是在圆的知识与长方体、正方体知识的基础上编排的,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理解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及计算方法,探索并应用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能发展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是新增加的教学内容,初步理解图形放大与缩小的含义,在方格纸上按规定的比画出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充实了图形变换的知识和能力。确定位置也是新增加的教学内容,在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的基础上理解北偏东、北偏西、南偏东、南偏西的含义,还要利用量角、画角的技能和比例尺的知识,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进一步发展方向感。“统计与概念”领域教学扇形统计图,是在认识圆以及百分数的基础上编排的。要求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理解统计图中各个百分数的具体含义,利用已知的总数以及各部分所占的百分比,计算各部分有多少,但不要求制作扇形统计图。结合新知识的教学,编排三次实践活动。一次是利用圆柱的体积,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一次是比较图形放大后与放大前边长的比与面积的比,发现面积的变化规律;还有一次是多种方法测量间隔较远的两地的距离。

  实践活动的内容与新知识关系紧密,让学生在操作、探索、合作中扩展知识、增长才干。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增加认识负数的教学,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知识的理解。

  “负数”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标准》要求“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因此,本册教材的编排,首先注意为学生的学*提供丰富多彩、贴*生活的素材,如学生熟悉的天气预报中对气温的表示方法、日常生活中对收入与支出的记录方法等,让学生在实际生活背景中感受和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正负数的含义。教材还注意在练*中提供应用负数的活动,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加深对负数的理解。例如,用正负数表示海拔高度、记录不同时区的时间、记录自己身高或体重与*均身高或体重的差距,等等。这样的编排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负数的理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现实,逐步形成数学应用的意识。在此基础上,教材又安排了两个例题,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和联系实际的素材,让学生学*在直线上表示所学过的数,初步渗透数轴的概念,形成数的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以及初步体会负数、零和正数的大小关系,初步认识数轴上数的顺序,加深学生对有关数的知识的理解。

  2、改进比例的编排,突出比例的概念,丰富联系实际的内容,培养实践能力。

  比例是传统的教学内容之一,也是小学六年级学生需要学*和掌握的重要基础知识。首先,它有着较大的实用价值,有一些实际问题需要用比例来解决。例如绘制地图、图形的扩大或缩小等;其次,它是学生进一步学*的基础知识,中学理科学*过程中常常要用到比例知识。另外,通过对正比例与反比例知识的学*,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数量关系的认识,渗透函数思想,为中学的数学学*打下基础。因此,比例仍然是小学六年级重点教学内容之一。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前几册一样,本册教材的编排,继续注意使学生在获得有关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同时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自主探索和动手实践能力。本册教材所安排的教学内容是这一领域的最后一部分“圆柱与圆锥”。

  圆柱与圆锥也是传统的教学内容,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在内容和要求方面没有大的变化,但是,实验教材的编排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使得教材的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4、安排对小学阶段数学学*的整理和复*,使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系统化,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本学期是小学阶段学*的最后一个学期,本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仍然安排了“整理和复*”,把小学阶段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系统地梳理和提纲携领地复*,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理解,各种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更好地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预定目标,为中学的数学学*做好必要的准备。

  整理和复*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尽管《标准》为体现义务教育的整体性,将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划分为三个学段,使各学段之间数学课程的联系更为密切了。但是由于诸多因素影响,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学校教育实际上仍然是小学和初中独立建校,使得小学和初中的教学基本上是分开进行的。而从小学到初中,学生学*的数学知识、学生的学*方法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在小学生完成学业之前,对所有数学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整理与复*,使那些最为核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突出出来,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为新知识的学*打下坚实的基础,解决中小学数学学*的衔接问题。同时“整理和复*”的设置也体现了学生学*的一般规律。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由浅入深、由此及彼,进而认识相关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完成了小学数学全部内容的学*之后,进行总体的整理和复*,可以使原来分散学*的知识得以梳理,使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再构成知识网,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增进持久的记忆,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也是十分有益的。因此,“整理和复*”单元不仅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也是全套小学数学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的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3、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初步认识球的半径和直径,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4、了解简单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会看和初步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5、使学生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6、结合新的教学内容和系统的整理和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7、贯彻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2班原有学生45人,现35人。

  1、双基情况

  大部分学生本册应掌握的知识基本掌握较好,尤其是分数计算方面准确率较高,但在实际应用类,如应用题,还有个别学生对题目难以理解,解题困难。

  2、学*能力

  大部分学生学*较主动,能自觉进行课后复*、课前预*,课堂上发言较积极,但有个别学生依赖性较强,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都较差,听课时较易分神,学*成绩较不理想。

  3、学**惯

  学生学**惯大多较好,课堂听课认真,作业基本上都能按时完成。只有少数差生学*上仍有惰性,完成作业较应付。

  四、教学措施:

  1、贯彻数学课标标准的精神,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兴趣、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指导学生的学*方法。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要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比例这一单元先教学正比例的量,接着教学成反比例的量,然后把两者放在一起进行联系、对比,最后再教学正反比例的应用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正反比例地概念并能正确判断,避免发生混淆;对于应用题,安排用不同的方法解同一道题目,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比例的认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知识的解题能力。

  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实际应用。

  ③小学数学有关知识体系的建构。

  关键:

  ①运用知识迁移,采用对比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理解掌握比例、比例尺、正反比例的意义;解比例应用题,通过分析已学过的常见的数量关系,正确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成哪种比例关系,再列出方程解答。

  ②充分利用电教媒体,通过演示,学生实验,操作,揭示规律,从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合作交流,协作探究出多种方法来推导计算公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做好小学数学相关知识的归纳、整理工作,确实做到精讲多练,使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建构。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45人。从上学期教学和考试成绩分析,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态度较端正;对基础知识、概念、定义等掌握比较牢固,口算、笔算验算及脱式计算较好。但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不够强,有几名学困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对于学*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本册教材教学目标的要求:

  1、思想教育要求:

  (1).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确定性和数学结论的严谨性,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

  (2).进一步培养认真细心的学**惯,培养发现错误及时订正的良好*惯。

  (3).进一步感受数学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

  (4).进一步了解有关数学知识的背景,体会数学的广泛应用,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5).进一步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进一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2、知识、能力、*惯等方面的.要求:

  (1).让学生经历应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常见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联系和区别,加深对方程思想方法的认识,提高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级别性质,认识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和简单推理,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以及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置的方法,并能应用这些知识和方法进行简单的操作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联系对百分数的理解,认识扇形统计图,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所呈现的信息提出或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结合实例,初步认识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初步体会众数、中位数和*均数等不同统计量的不同特点。

  (4).让学生通过系统复*,进一步掌握数与代数、空间和图形、统计和概率等领域的知识和方法,进一步明确相关内容的发展线索和逻辑关联,加深对现实问题中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和数据信息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飞能力。

  三、本册教材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百分数的应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扇形统计图、转化的解题策略以及总复*的四个板块的系列内容。

  教学难点: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断、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众数和中位数*均数、解题策略的灵活运用。

  四、本人或教研组研究的专题:

  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方式的研究

  五、提高教育质量拟采取的措施: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

  起讫时间

  教 学 内 容

  课时数

  备注

  1

  2.17~2.18

  百分数的应用

  2

  2

  2.21~2.25

  百分数的应用

  5

  3

  2.28~3. 4

  百分数的应用 机动

  4+1

  4

  3. 7~3.11

  圆柱和圆锥

  5

  5

  3.14~3.18

  圆柱和圆锥

  5

  6

  3.21~3.25

  圆柱和圆锥 机动 比例

  1+2+2

  7

  3.28~4. 1

  比例

  5

  8

  4. 4~4. 8

  确定位置

  4

  清明放假

  9

  4.11~4.15

  正比例和反比例 机动

  4+1

  10

  4.18~4.22

  解决问题的策略 机动

  2+3

  11

  4.25~4.29

  统计 机动

  3+2

  12

  5. 2~5. 6

  总复*

  4

  劳动节放假

  13

  5. 9~5.13

  总复*

  5

  14

  5.16~5.20

  总复*

  5

  15

  5.23~5.27

  总复*

  5

  16

  5.30~6. 3

  总复*

  5

  17

  6. 6~6.10

  总复*

  4

  端午节放假

  18

  6.13~6.17

  总复* 综合练*

  5

  19

  6.20~6.24

  综合练* 毕业考试

  5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百分数的应用、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等。

  教学重点:百分数的应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扇形统计图、转化的解题策略以及总复*的四个板块的系列内容。

  教学难点: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断、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众数和中位数*均数、解题策略的灵活运用。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

  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

  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三、教材分析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扩展6)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菁选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发展,现在就让我们制定一份计划,好好地规划一下吧。我们该怎么拟定计划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45人。从上学期教学和考试成绩分析,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态度较端正;对基础知识、概念、定义等掌握比较牢固,口算、笔算验算及脱式计算较好。但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不够强,有几名学困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对于学*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本册教材教学目标的要求:

  1、思想教育要求:

  (1).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确定性和数学结论的严谨性,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

  (2).进一步培养认真细心的学**惯,培养发现错误及时订正的良好*惯。

  (3).进一步感受数学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

  (4).进一步了解有关数学知识的背景,体会数学的广泛应用,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5).进一步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进一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2、知识、能力、*惯等方面的要求:

  (1).让学生经历应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常见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联系和区别,加深对方程思想方法的认识,提高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级别性质,认识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和简单推理,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以及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置的方法,并能应用这些知识和方法进行简单的操作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联系对百分数的`理解,认识扇形统计图,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所呈现的信息提出或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结合实例,初步认识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初步体会众数、中位数和*均数等不同统计量的不同特点。

  (4).让学生通过系统复*,进一步掌握数与代数、空间和图形、统计和概率等领域的知识和方法,进一步明确相关内容的发展线索和逻辑关联,加深对现实问题中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和数据信息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飞能力。

  三、本册教材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百分数的应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扇形统计图、转化的解题策略以及总复*的四个板块的系列内容。

  教学难点: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断、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众数和中位数*均数、解题策略的灵活运用。

  四、本人或教研组研究的专题:

  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方式的研究

  五、提高教育质量拟采取的措施: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

  起讫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数

  备注

  1

  2.17~2.18

  百分数的应用

  2

  2

  2.21~2.25

  百分数的应用

  5

  3

  2.28~3. 4

  百分数的应用机动

  4+1

  4

  3. 7~3.11

  圆柱和圆锥

  5

  5

  3.14~3.18

  圆柱和圆锥

  5

  6

  3.21~3.25

  圆柱和圆锥机动比例

  1+2+2

  7

  3.28~4. 1

  比例

  5

  8

  4. 4~4. 8

  确定位置

  4

  清明放假

  9

  4.11~4.15

  正比例和反比例机动

  4+1

  10

  4.18~4.22

  解决问题的策略机动

  2+3

  11

  4.25~4.29

  统计机动

  3+2

  12

  5. 2~5. 6

  总复*

  4

  劳动节放假

  13

  5. 9~5.13

  总复*

  5

  14

  5.16~5.20

  总复*

  5

  15

  5.23~5.27

  总复*

  5

  16

  5.30~6. 3

  总复*

  5

  17

  6. 6~6.10

  总复*

  4

  端午节放假

  18

  6.13~6.17

  总复*综合练*

  5

  19

  6.20~6.24

  综合练*毕业考试

  5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增加认识负数的教学,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知识的理解。

  “负数”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标准》要求“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因此,本册教材的编排,首先注意为学生的学*提供丰富多彩、贴*生活的素材,如学生熟悉的天气预报中对气温的表示方法、日常生活中对收入与支出的记录方法等,让学生在实际生活背景中感受和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正负数的含义。教材还注意在练*中提供应用负数的活动,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加深对负数的理解。例如,用正负数表示海拔高度、记录不同时区的时间、记录自己身高或体重与*均身高或体重的差距,等等。这样的编排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负数的理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现实,逐步形成数学应用的意识。在此基础上,教材又安排了两个例题,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和联系实际的素材,让学生学*在直线上表示所学过的数,初步渗透数轴的概念,形成数的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例3),以及初步体会负数、零和正数的大小关系,初步认识数轴上数的顺序(例4),加深学生对有关数的知识的理解。

  2.改进比例的编排,突出比例的概念,丰富联系实际的内容,培养实践能力。

  比例是传统的教学内容之一,也是小学高年级学生需要学*和掌握的重要基础知识。首先,它有着较大的实用价值,有一些实际问题需要用比例来解决。例如绘制地图、图形的扩大或缩小等;其次,它是学生进一步学*的基础知识,中学理科学*过程中常常要用到比例知识。另外,通过对正比例与反比例知识的学*,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数量关系的认识,渗透函数思想,为中学的数学学*打下基础。因此,比例仍然是小学生高年级重点教学内容之一。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前几册一样,本册教材的编排,继续注意使学生在获得有关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同时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自主探索和动手实践能力。本册教材所安排的教学内容是这一领域的`最后一部分“圆柱与圆锥”。

  圆柱与圆锥也是传统的教学内容,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在内容和要求方面没有大的变化,但是,实验教材的编排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使得教材的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4.安排对小学阶段数学学*的整理和复*,使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系统化,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本学期是小学阶段学*的最后一个学期,本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仍然安排了“整理和复*”,把小学阶段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系统地梳理和提纲携领地复*,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理解,各种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更好地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预定目标,为中学的数学学*做好必要的准备。

  整理和复*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尽管《标准》为体现义务教育的整体性,将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划分为三个学段,使各学段之间数学课程的联系更为密切了。但是由于诸多因素影响,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学校教育实际上仍然是小学和初中独立建校,使得小学和初中的教学基本上是分开进行的。而从小学到初中,学生学*的数学知识、学生的学*方法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在小学生完成学业之前,对所有数学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整理与复*,使那些最为核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突出出来,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为新知识的学*打下坚实的基础,解决中小学数学学*的衔接问题。同时“整理和复*”的设置也体现了学生学*的一般规律。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由浅入深、由此及彼,进而认识相关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完成了小学数学全部内容的学*之后,进行总体的整理和复*,可以使原来分散学*的知识得以梳理,使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再构成知识网,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增进持久的记忆,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也是十分有益的。因此,“整理和复*”单元不仅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也是全套小学数学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的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3、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初步认识球的半径和直径,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4、了解简单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会看和初步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5、使学生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6、结合新的教学内容和系统的整理和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7、贯彻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2班原有学生45人,现35人。

  1、双基情况

  大部分学生本册应掌握的知识基本掌握较好,尤其是分数计算方面准确率较高,但在实际应用类,如应用题,还有个别学生对题目难以理解,解题困难。

  2、学*能力

  大部分学生学*较主动,能自觉进行课后复*、课前预*,课堂上发言较积极,但有个别学生依赖性较强,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都较差,听课时较易分神,学*成绩较不理想。

  3、学**惯

  学生学**惯大多较好,课堂听课认真,作业基本上都能按时完成。只有少数差生学*上仍有惰性,完成作业较应付。

  四、教学措施:

  1、贯彻数学课标标准的精神,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兴趣、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指导学生的学*方法。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要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比例这一单元先教学正比例的量,接着教学成反比例的量,然后把两者放在一起进行联系、对比,最后再教学正反比例的应用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正反比例地概念并能正确判断,避免发生混淆;对于应用题,安排用不同的方法解同一道题目,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比例的认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知识的解题能力。

  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实际应用。

  ③小学数学有关知识体系的建构。

  关键:

  ①运用知识迁移,采用对比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理解掌握比例、比例尺、正反比例的意义;解比例应用题,通过分析已学过的常见的数量关系,正确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成哪种比例关系,再列出方程解答。

  ②充分利用电教媒体,通过演示,学生实验,操作,揭示规律,从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合作交流,协作探究出多种方法来推导计算公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做好小学数学相关知识的归纳、整理工作,确实做到精讲多练,使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建构。

  一、基本情况

  新学期开始了,本学期我任教六年级三班的数学教育教学工作,我班共有学生x人,基础薄弱,在五年级升学考试中排名最后。

  二、指导思想

  以校本教研为本塑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具有较高数学素养的学生群体,构建动态生成、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

  三、主要工作

  (一)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1、备课

  备课是上好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备课要做到五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学法、备教学手段、备练*、作业的设计与辅导等。

  ①备教材:要整体把握教材知识系统。弄清各部分在整体中的地位,明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确定各章节、各部分的教学目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难点。要“用”好教材,对教材的处理要灵活,一方面要充分挖掘教材情景的教学功能;另一方面,要跳出教材、超越教材,灵活变通教材中与学生的口味不相符或滞后于学生发展的内容。

  ②备学生: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学*能力及思想情绪,要了解学生的学*方法、爱好和对教学的期望。

  ③备教法学法: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特点,设计适宜的施教方案。要设计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环节,分清各个环节的先后、主次、指向目标之间存在的联系等等。设计的教学情境合理,符合学生认识心理和年龄特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兴趣,能为学生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服务。活动设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在方案中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下时间和空间,为教学的动态生成创造条件。在备课时,要充分设计在学*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可能遇到的困难、可能出现的“独特见解”以及应在哪些方面加强学法指导。教师要给予学生相应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④备例题与练*:要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精选例题、*题,突出例题、练*的针对性、目的性和有效性。

  ⑤备教学手段:能够根据需要选用各种教学手段,能够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效果,积极倡导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上课

  上课是完成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时间,认认真真上好课。

  (1)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确定课堂教学要求,教学目标明确,教材处理得当,知识讲授准确、清楚,既重视“双基”落实和能力培养,又重视思想品德教育。

  (2)把教材思路和教学思路有机结合起来,主次分明,条理清楚。能运用多种方法手段,有效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学*难点,使学生觉得轻松、深入。

  (3)讲练结合,课堂结构合理。新授时间一般控制在15-20分钟,练*10分钟左右。

  (4)面向全体学生、注重调动中、下等学生的学*积极性。努力营造课堂学*的良好心理环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因材施教,努力处理好"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矛盾,使全体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

  (5)重视实验和实践课教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6)上完每堂课、每个章节或单元,要及时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以不断改进教学。

  3、作业设置与批改

  设置和批改作业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反馈教学信息和改进教学的'重要手段。因此,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

  ⑴进一步规范学生的作业,全面提高作业质量,努力做到格式正确,字迹端正,卷面整洁。

  ⑵布置的作业内容适当,份量适度。因人而异,优等生可加深难度,增些量;中等生,适量,布置些普通题;后进生,布置一些容易题,量少些。形成三级阶梯,从而逐级上升,形成整体进步。

  ⑶作业内容要从新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认真研究,精心设计。作业题选择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有利于学生加深、巩固所学知识;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⑷批改作业要求认真、细致、及时,做到有布置有批改,并做好评讲工作。可采取面批和学生批改相结合的批改方式,教师从批改作业中获取教学反馈,及时调整并改进自己的教学。

  4、课外活动与辅导

  学生的课外学*和实践活动是课堂学*的继续,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延伸。对优秀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要鼓励他们发挥特长。

  一、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分数乘法,位置与方向,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其中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而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则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教材是安排扇形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从我班学生整体看来,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学生间的学*差距较大,我班学*优秀、反应灵活的学生有,但个别学生仍存在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自主学*的情况。教学中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数学上有困难,不过学*还是很努力的。因此,本学期的教学重点将继续放在改变学生的学**惯上,并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促使这些学生的学*成绩能有所提高,为后面的总复*打下结实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思想。

  7、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重难点:

  1、能熟练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如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互化

  2、会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简单的分数应用题

  3、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工具画圆,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4、能运用比和百分数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五、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2、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做到课堂上能深入浅出进行教学;加强操作、直观的教学,以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3、*时的练*和作业有针对性,对于后进生和优秀生要因材施教。

  4、借助线段示意图等数形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提高分析和解题能力。重视用方程解答较复杂的分数解决问题,化难为易。

  5、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对学生进行学*目的教育,端正学*态度,抓好班级学生作业书写质量

  6、多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努力完成本学期教学任务。

  7、充分利用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和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吸引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各种数学活动中来,提高学*效率,激发学*兴趣,增强学*信心。

  六、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12课时

  单元整理与检测4课时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2课时

  单元整理与检测2课时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14课时

  单元整理与检测4课时

  第四单元比3课时

  单元整理与检测2课时

  期中复*备考4课时

  第五单元圆9课时

  单元整理与检测4课时

  第六单元百分数(一)15课时

  单元整理与检测4课时

  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2课时

  单元整理与检测1课时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3课时总复*10课时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等。

  二、教材分析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统计图表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但如不认真分析也可能获得不准确的信息导致错误判断或预测,明确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进行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学*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显示背景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整理和复*单元是在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通过整理和复*,使原来分散学*的知识得以梳理,从尔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

  三、教学目标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指。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

  难点:圆柱和圆锥的有关知识。

  五、学情分析:

  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具有了扎实的数学基本功,书写大有进步,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但班里学生之间的差距很大。后进生较多。大部分学生整体数学基础知识掌握牢固,这学期,在抓后进生的同时,更注重转尖子生。

  六、教学措施

  1.及时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2.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3.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后进生。

  4. 重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和理解教学。

  5.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

  6.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7.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8.全面、公正、科学的评价学生。

  9.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逐步提高。

  七、课时安排 60课时

  八、教学进度

  第1---4周 第一单元 负数、第二单元 圆柱与圆锥

  第5---7周 第三单元 比例

  第8周 第四单元 统计 第五单元 数学广角

  第9周 期中复*、质量检测

  第10---12周 第六单元 1.数与代数

  第13---14周 第六单元 2.空间与图形

  第15周 第六单元 3.统计与概率

  第16周 第六单元 4.综合应用

  教学内容:

  比例、统计初步知识、圆柱和圆锥、总复*

  教学要求:

  1、知识要求:

  (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会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根据正比例或反比例的意义解答简单的应用题。

  (2)填写统计表,会制作比较简单或局部的统计表,会依据统计表进行初步的分析,提出一些问题;会制作比较简单或局部的.统计图,会依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回答或提出一些问题。

  (3)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4)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使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正确、灵活地进行计算,会依据题目的具体情况选择简便的解答方法,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为学生升入初中,顺利的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科的学*任务,奠定良好的基础。

  2、能力要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德育要求:让学生进一步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和国情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健康情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学**惯。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学与社会的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的作用。

  课时安排

  一、比例…………共20课时

  1、比例的意义和性质………………3课时

  2、比例尺………………2课时

  3、正比例…………………3课时

  4、反比例…………………3课时

  5、应用题…………………3课时

  二、统计初步知识……………共11课时

  1、统计表…………3课时

  2、统计图…………6课时

  三、圆柱和圆锥………………共9课时

  1、圆柱的认识和表面积………………3课时

  2、圆柱的体积………………2课时

  3、圆锥的体积………………2课时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

  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四、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

  建构主义的学*观认为,学*不是简单地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学*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应该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为了让学生从已有经验出发,主动建构、理解数学概念,获得数学方法,发展用数学进行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时应该:

  (1)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有关的数学知识。

  (2)尽量选择、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3)安排了“生活中的数”等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提供了素材

  (4)设计了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情境,以激发学生学*的浓厚兴趣与动机。

  (5)联系儿童实际、根据学生特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认数与计算相结合,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数和计算的知识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是紧密联系着的。认数是计算的前提,计算又有助于加深对数的认识。对初入学的儿童来说,采取逐步扩大数的范围,同时结合数的认识学*一些基本的计算,比较容易理解,也有利于巩固所学的计算。

  3、重视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

  数概念的建立,对儿童学*数学是非常重要的,是进一步学*的重要基础。大多数儿童入学时都已经会数甚至会读、写20以内的各数,但是对于数的概念未必清楚。因此在每一段认数教学中,都要教学数的基数含义、数的顺序、数的大小比较、数的序数含义、数的组成等内容。同时注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4、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例题中呈现多种计算方法,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教师不急于评价各种算法的优劣,保护学生的自主发现的积极性,尊重学生自主的选择。注意体现因题而异可以采用不同的算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选择适合于自己的计算方法。

  5、直观认识立体和*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儿童生活的世界和所接触的事物大都与图形和空间有关,入学前已经有了一些关于物体形状和图形的感性经验。小学低年级的几何教学,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逐步发展起空间观念。因此,教学时应该注意利用儿童已有的经验,通过大量、丰富的观察、操作、游戏等活动,丰富学生对物体的形状和图形的感性认识,体验图形的一些特征,激发学生学*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兴趣。使学生在大量感知的过程中,逐步体会什么是空间与图形,利用这些知识我们能做什么,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6、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数学是为了能用它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最主要的目的之一。为此,通过数学活动使学生了解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广泛联系,初步学*用数学解决问题,逐步获得数学的思想方法,形成初步的应用数学的意识。

  7、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注重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要点之一。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培养数学能力,而且应该尽量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来源与用途。

  一、学情分析

  六五、六六班共115人。大部分学生能做到上课专心听讲,发言积极,认真完成作业,主动预*和复*,还学会了对单元知识系统的小结。而且通过*六年的学*,他们的数学知识有一定积累,他们的数学思维水*也有较大的进步,部分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较强,不管遇到什么题,能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发现找到方法和思路,有的方法还相当的简捷。也有个别学生对综合性的问题还不能够充分理解并解决,需要本期继续努力。

  二、教材分析

  [新知识]本学期的教材中涉及到的新知识只有两个单元:

  第一单元:圆柱和圆锥

  1、经历由面旋转成体的过程,认识圆柱和圆锥,了解其基本特征及各部分的名称。

  2、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圆柱表面积的方法,并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了解圆柱和圆锥体积(容积)的含义,探索并掌握计算方法,并运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经历类比猜想-验证说明的'探索过程,体会类比、转化等思想,初步发展推理能力。

  第二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赖的变量;在具体情境中,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2、结合丰富的实例,认识正比例和反比例;能根据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正比例或反比例。

  3、会利用正、反比例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

  4、体会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和实际意义,了解比例尺的含义。

  5、运用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总复*]教学目标:

  1.巩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

  2.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总结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尝试提出新问题。

  3.回顾学*过程及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养成整理回顾和反思的*惯。

  4.体会知识与知识、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的魅力。

  5.与同伴交流学*过程中的收获与自己的不足,形成实事求是和敢于质疑的态度,发展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意志。

  [教学内容]:

  1、数与代数

  数的认识:包括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常见的量。

  数的运算:包括运算的意义,估算,计算与应用,运算律及对数的再认识。

  代数初步:包括字母表示数,方程,正比例和反比例,探索规律。

  2、空间与图形

  图形的认识:包括线与角、*面图形、立体图形。

  图形的测量:包括长度、面积、体积。

  图形与变换

  图形与位置

  3、统计与概率

  能从统计的角度思考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

  能通过收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作出合理的决策,认识到统计对决策的作用。

  能对数据的来源、处理的方法,以及由此得到的结果进行合理的质疑。

  4、解决问题的策略

  主要内容:梳理在以前学*过程中用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如:列表、画图、尝试与猜测、从特例开始寻找规律等;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三、教学思考

  1、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提出问题。

  2、培养学生善于对知识进行回顾与整理。

  3、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本学期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学力。

  四、课时安排

  1.圆柱和圆锥:15课时

  2.正比例和反比例:15课时

  3.数与代数20课时

  4.空间与图形15课时

  5、统计与概率5课时

  6、解决问题的策略5课时

  7、综合学力练*10课时

  8、机动5课时

  说明:本学期估计总课时90节(除节假日),以上预案仅做参考,具体课时安排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适当的调整。

  五、本学期课题:《以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保证高质量的出口》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增加认识负数的教学,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知识的理解。

  “负数”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标准》要求“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因此,本册教材的编排,首先注意为学生的学*提供丰富多彩、贴*生活的素材,如学生熟悉的天气预报中对气温的表示方法、日常生活中对收入与支出的记录方法等,让学生在实际生活背景中感受和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正负数的含义。教材还注意在练*中提供应用负数的活动,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加深对负数的理解。例如,用正负数表示海拔高度、记录不同时区的时间、记录自己身高或体重与*均身高或体重的差距,等等。这样的编排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负数的理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现实,逐步形成数学应用的意识。在此基础上,教材又安排了两个例题,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和联系实际的素材,让学生学*在直线上表示所学过的数,初步渗透数轴的概念,形成数的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例3),以及初步体会负数、零和正数的大小关系,初步认识数轴上数的顺序(例4),加深学生对有关数的知识的理解。

  2.改进比例的编排,突出比例的概念,丰富联系实际的.内容,培养实践能力。

  比例是传统的教学内容之一,也是小学高年级学生需要学*和掌握的重要基础知识。首先,它有着较大的实用价值,有一些实际问题需要用比例来解决。例如绘制地图、图形的扩大或缩小等;其次,它是学生进一步学*的基础知识,中学理科学*过程中常常要用到比例知识。另外,通过对正比例与反比例知识的学*,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数量关系的认识,渗透函数思想,为中学的数学学*打下基础。因此,比例仍然是小学生高年级重点教学内容之一。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前几册一样,本册教材的编排,继续注意使学生在获得有关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同时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自主探索和动手实践能力。本册教材所安排的教学内容是这一领域的最后一部分“圆柱与圆锥”。

  圆柱与圆锥也是传统的教学内容,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在内容和要求方面没有大的变化,但是,实验教材的编排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使得教材的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4.安排对小学阶段数学学*的整理和复*,使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系统化,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本学期是小学阶段学*的最后一个学期,本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仍然安排了“整理和复*”,把小学阶段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系统地梳理和提纲携领地复*,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理解,各种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更好地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预定目标,为中学的数学学*做好必要的准备。

  整理和复*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尽管《标准》为体现义务教育的整体性,将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划分为三个学段,使各学段之间数学课程的联系更为密切了。但是由于诸多因素影响,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学校教育实际上仍然是小学和初中独立建校,使得小学和初中的教学基本上是分开进行的。而从小学到初中,学生学*的数学知识、学生的学*方法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在小学生完成学业之前,对所有数学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整理与复*,使那些最为核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突出出来,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为新知识的学*打下坚实的基础,解决中小学数学学*的衔接问题。同时“整理和复*”的设置也体现了学生学*的一般规律。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由浅入深、由此及彼,进而认识相关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完成了小学数学全部内容的学*之后,进行总体的整理和复*,可以使原来分散学*的知识得以梳理,使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再构成知识网,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增进持久的记忆,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也是十分有益的。因此,“整理和复*”单元不仅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也是全套小学数学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的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3、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初步认识球的半径和直径,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4、了解简单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会看和初步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5、使学生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6、结合新的教学内容和系统的整理和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7、贯彻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2班原有学生45人,现35人。

  1、双基情况

  大部分学生本册应掌握的知识基本掌握较好,尤其是分数计算方面准确率较高,但在实际应用类,如应用题,还有个别学生对题目难以理解,解题困难。

  2、学*能力

  大部分学生学*较主动,能自觉进行课后复*、课前预*,课堂上发言较积极,但有个别学生依赖性较强,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都较差,听课时较易分神,学*成绩较不理想。

  3、学**惯

  学生学**惯大多较好,课堂听课认真,作业基本上都能按时完成。只有少数差生学*上仍有惰性,完成作业较应付。

  四、教学措施:

  1、贯彻数学课标标准的精神,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兴趣、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指导学生的学*方法。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要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比例这一单元先教学正比例的量,接着教学成反比例的量,然后把两者放在一起进行联系、对比,最后再教学正反比例的应用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正反比例地概念并能正确判断,避免发生混淆;对于应用题,安排用不同的方法解同一道题目,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比例的认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知识的解题能力。

  3、圆柱及圆锥的教学从直观入手,通过对常见实物观察,使学生认识圆柱的形状,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几何图形,然后介绍圆柱各部分名称。通过课件演示及学生实验来教学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及圆锥的体积。

  4、统计图教学时首先思考怎样才能清楚地看出一个统计表中有关数量间的百分比关系。紧接着让学生知道在表示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上,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形象具体;然后依次说明三种不同类型的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最后在例题和练*中,让学生根据图表回答问题,使学生学会看统计图表、会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养成学生应用统计的思想分析思考问题的*惯。

  5、复*时重视基础知识的复*,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同时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形成知识网络。教师则加强反馈,注意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及时补*学生的知识缺漏。

  五、教学重、难点

  1、重点:

  ①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反比例的意义。

  ②圆柱、圆锥的特征,圆柱的表面积及圆柱、圆锥的体积。

  ③整理和复*小学数学知识。

  2、难点:

  ①比例的有关概念及应用。

  ②圆柱表面积、体积和圆锥

  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实际应用。

  ③小学数学有关知识体系的建构。

  关键:

  ①运用知识迁移,采用对比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理解掌握比例、比例尺、正反比例的意义;解比例应用题,通过分析已学过的常见的数量关系,正确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成哪种比例关系,再列出方程解答。

  ②充分利用电教媒体,通过演示,学生实验,操作,揭示规律,从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合作交流,协作探究出多种方法来推导计算公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做好小学数学相关知识的归纳、整理工作,确实做到精讲多练,使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建构。

  时光荏苒,转眼又是一个新的学期开始了。我们六年级数学教研组也开始的新一轮的教学。以下,便是我教研组的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教务处和教研处的教学思想为指导,从思想上高度认识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理论学*,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以新课标新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及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能力为重点,以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为突破口,积极实践“合作学*”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大胆创新中学*,努力培植学*型、探究型、合作型的创新人才。

  二、基本情况分析:

  我们组共依旧是4位老师,共有5个班,约200名学生。5个班绝大部分学生学*态度端正,上课能认真听讲,但也有部分学生学*懒惰,上课走神,作业经常不完成的坏*惯。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一)教材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等。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是本册教材的重点。

  (二)编排特点

  1、改进比例的编排,突出比例的概念,丰富联系实际的内容,培养实践能力。

  (1)概念教学注意联系实际,加强探索性。

  (2)“比例的应用”增加内容,提供丰富的学*素材。

  (3)注意渗透函数思想。

  2、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1)加强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加强了对图形特征、求表面积和体积方法的探索过程。

  (3)加强了学生在操作中对空间与图形问题的思考。

  (4)加强了学*方法的指导,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学*能力。

  3、安排对小学阶段数学学*的整理和复*,使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系统化,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1)依据《标准》划分的学*领域,对小学数学的学*内容进行梳理归类,依次进行整理和复*。

  (2)精简内容,突出整理和复*的重点,为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整理提供空间。

  (3)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注重所学知识的应用,发展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基本练*的基础上,提供具有综合性、挑战性的练*题,促进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不断提高。

  4、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和解决问题能力。

  5、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与内在动机。

  (1)提供丰富的培养学*数学兴趣爱好的素材。

  (2)注意反映数学与人类生活密切联系以及数学的文化价值。

  (3)通过自主探索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学*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三角板

  直尺

  圆柱、圆锥的实物及模型

  方格作图纸

  四、教学内容重难点

  (一)、本册教学重点: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3、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4、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6、了解比例尺,会求*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7、会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能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够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8、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9、对小学阶段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复*。

  (二)、本册教学难点:

  1、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4、会求*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5、会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能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够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6、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7、通过对小学阶段所学数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复*,熟练掌握和运用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

  五、教研措施

  1、充分利用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和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吸引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各种数学活动中来,提高学*效率,激发学*兴趣,增强学*信心。

  2、认真研读教材,明确本册课本的编写意图,注意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与切磋,循序渐进地采取有效、易懂教学策略,让每个学生有所发展。

  3、切实使用好与课本配套的教学辅助用书、教具、学具。

  4、加强计算教学。计算是本册教材的重点,一方面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基本的计算方法,另一方面也通过相应的练*,帮助学生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同时注意教材之间的衔接,对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介绍课外数学知识与方法,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学*兴趣。

  6、开展帮教结对活动,与后进生家长经常联系,及时反映学校里的学*情况,促使其提高成绩,帮助他们树立学*的信心与决心。

  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课堂教学研究与改革为切入口,加大教研、教改力度,以吃透教材、探索教法、稳步推进、和谐发展为宗旨,深入开展教学方法和学*方式的研究。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整合本校的校本课程,加大对新教师的培养指导力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让学生经历探索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完善对乘除法运算意义的认识和理解,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经历认识比以及百分数意义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现实问题中数量关系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通过操作,实验,观察和思考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理解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的理解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让学生联系分数的意义,初步掌握用分数表示具体情境中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方法,能根据指定的可能性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

  (二)数学思考方面。

  1.在解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和价值,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

  2.在探索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的基本性质,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过程中,能够主动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观察和操作,比较和分析,猜想和验证,归纳和推理等活动,进一步发展合情合理与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三)解决问题方面。

  1.能应用在本册数学书中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能力。

  2.能在理解体积含义及理解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主动解决一些有关的`问题,进一步体会与他人交流的重要性,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数学内容,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自己身边的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现,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创新意识,锻炼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教学重难点:

  1.能理解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及其计算方法的理解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熟练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3.认识比和百分数增强数感。

  4.能应用在本册数学书中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能力。

  本学期改进教学具体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努力实践“五步走”课堂教学新模式,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2. 激发学*兴趣,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以基础知识切入口,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3.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惯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的好*惯。

  4.注重学生知识形成和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方法的积累,使学生初步学会自主学*形式上可以多采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讨论、抢答等形式的学*,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在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程条理性、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初步体验探索问题的科学方法,初步形成科学地探索问题的意识与态度。创设民主和谐的学*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

  教学时间安排:

  周次

  内容

  备注

  1/4

  一、长方体、正方体

  4/6

  二、分数乘法

  7/10

  三、分数除法

  10/11

  四、解决问题的策略

  11/12

  期中复*

  12/13

  五、分数四则运算

  14/18

  六、百分数

  19/22

  期末复*

  一、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两班共有90人,经过两年来的接触,大部分学生学*目的比较明确,学*兴趣较浓,知识水*是参参差不齐。从上学期末考试成来看,优生有:六(1):涂锐、陈卓、刘天骄、吴晨曦、田璐怡、黄雅卓、周威、文嘉诚、胡婧、秦笑萱、李妍钰、蒋玉洁、伍素、宁佐雄;六(2):陈地龙、王书利、李崔、石磊、张梓唯、梁雅洁、杨中新、谢帅、王林康、杨依依、王孟雅、彭鹏、冯越珑;合格临界生有:六(1):陈铭贤、沈唯玲、彭俊勇、冯鑫宇、邝辉、杨鹏、阮仕婷、罗尊、谢余成、江志勇、张昱嘉、舒馨仪、六(2):罗凤娇、程娟、张宇诚。全班的知识水*不够*衡,后进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学*上欠主动,存在着粗心大意现象。对于这些后进生,今后在教学中加强辅导,逐步克服,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2)教材分析:

  A、本册教材的内容,可归纳为如下几方面:

  (一),比例,圆柱、圆锥和球,简单的统计(二),以及小学六年来所学数学内容的整理和复*。

  B、教学目标和任务

  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2、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初步认识球的半径和直径,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3、会看和制作含有百分数的复式统计表,了解简单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会看和初步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4、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思想教育、基础知识教育、能力培养目标:

  思想教育:

  (1)通过阐明数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中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兴趣,不断进行学*目的教育。

  (2)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社会、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3)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态度、克服困难的精神,计算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验的学**惯。

  基础知识教学方面:

  加强概念、性质、法则、公式、数量关系和理解方法,使学生获得有关基础知识。

  能力培养目标方面:

  (1)培养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2)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判断、推理能力。

  (4)培养迁移类推能力。

  (5)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

  (6)探索规律。

  (7)总结规律。

  (8)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9)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C、全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反比例的概念,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

  教学难点:四则计算能力和技巧的培养,较复杂的`分数、小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空间观念的培养,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期重大教学活动及预计成效:

  1、进行数学竞赛活动。

  2、全期中末考试。

  3、后进生名单、转化率。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扩展7)

——小学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总结菁选

小学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总结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他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快快来写一份总结吧。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担任六年级一班数学教学工作。一学期将过去,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总体看,我能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和教学能力。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新设想结合起来,转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工作作出如下总结:

  一、认真准备课。

  我认真钻研了教材、大纲,及各种相关的试题,了解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学之初,认真地学*、研读了教学大纲、教材,仔细研究了教材重难点及注意点和关键,了解了教材前后相关的知识体系,研究了班级情况,掌握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水*,思想善,家庭情况及学*情况和学*兴趣情况。认真撰写了课时教案。针对了解的情况内容情况,本期教案作了各章节的分析,写出了符合班级情况的教案,并注意分析了上课得失,写上了课后小记,以便知识的弥补和信息反馈。认真上好了每一节课,认真批阅了学生的作业。在课前,我总认真熟记教案内容,分析可能出现的情况;课堂上,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教学,并遵循教学基本原则,因材施教,因势利导,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各方面,努力提高了随堂课的教学质量。课后,我总是留给学生适量的适度的练*题,对学生的作业,我做到了认真及时、全批全改。有的还适时注明批评,激励学生学*的兴趣。

  二、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本学期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前精心备课,撰写教案,实施以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教师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对今后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评是十分有用。提倡自主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这一观念的确立,灌输的市场就大大削弱。,学生成了学*的主人,学*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这说明: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径。 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 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三、做好每一次的单元测验与课后辅导工作。

  本期教学工作,教学完每个单元,就立即反馈检测,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单元测验,测验后我认真做出成绩单,对学生成绩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对成绩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及时找出原因做相应的处理。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的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生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的辅导,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萌发兴趣。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

  四、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状况,激励学生的学*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对学生的学*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中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师严谨、扎实、高效、科学的良好教风及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

  五、本期各种工作做得不足之处。

  1、新课改下的教学实践力度不够,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2、对培养优秀生的拔尖工作和中等生的培优的工作做得欠缺一些。

  3、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不足,缺乏与家长的交流。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中苦乐相伴。良好的成绩将为我今后工作带来更大的动力。不过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教总体感觉本期的工作较过去有长进,今后我将一如既往地勤勉,务实地工作,将再接再厉,争取把工作做得更加扎实有效,让各级领导放心,让家长满意,让社会肯定,让学生喜欢。

  一、本册教学内容:

  几何初步知识方面有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和求积计算;

  代数初步知识方面有比和比例,正、反比例关系,解比例,以及正、反比例应用问题;

  统计初步知识方面有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二、在编排特点上有以下特点:

  1、几何初步科研课题的编排,注重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联系,突出对图形的特征认识,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统计初步知识的编排重视统计思想的渗;

  3、突出比和比例的概念教学,加强知识间的有机联系;

  4、加强数学知识的复*整理,使所学知识系统化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表面积的计算是重点,体积、表面积计算是难点。

  2、识图是统计图表单元的重点,绘制统计表是难点。

  3、比、比例、正反比例的意义是重点,也是难点。

  4、小学阶段知识的事理、复*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又是难点。

  四、教学目标

  1、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进下步理解表面积、体积、容积的意义,掌握上述几何形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和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正确地计算。

  2、学会简单统计图表的绘制方法,并能看懂、分析统计图表所反映的数据。渗透初步的统计思想,并通过有意义的统计资料,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3、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各性质,学会求比值、化简比和解比例,能正确判别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学会解答比较容易的比和比例应用题。

  五、教材的教学目标,使学生: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建议

  1、依据《标准》划分的学*领域,对小学数学的学*内容进行梳理归类,依次进行整理和复*。

  2、精简内容,突出整理和复*的重点,为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整理提供空间。

  3、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注重所学知识的应用,发展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基本练*的基础上,提供具有综合性、挑战性的练*题,促进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不断提高。

  七、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学*方式:

  ①预*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②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④利用小组讨论的学*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八、课时安排

  一、负数(3课时)

  二、圆柱与圆锥(9课时)

  1.圆柱………………………………………………………6课时左右

  2.圆锥………………………………………………………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三、比例(14课时)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4课时左右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4课时左右

  3.比例的应用………………………………………………5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自行车里的数学……………………………………………1课时

  四、统计(2课时)

  节约用水……………………………………………………1课时

  五、数学广角(3课时)

  六、整理和复*(27课时)

  1.数与代数…………………………………………………10课时左右

  2.空间与图形………………………………………………9课时左右

  3.统计与概率………………………………………………4课时左右

  4.综合应用…………………………………………………4课时

  本学期,本人继续担任六(11)班的数学科教学工作。一学期来,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本学期来的教学工作顺利,学生的学*成绩也稳中有进。现总结如下:

  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我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一学期来,本人能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结合本校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和教学能力。教学中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使学生学有所得。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从而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我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认真学*新课程标准,注重和其他数学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策略的探讨和学*,结合学生的学*情况及班级情况,精心制定教学计划,并按计划实施。

  一、求新思变,积极探索、改革教学

  怎样教数学,《新课程标准》对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评价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无疑我们每位数学教师身置其中去迎接这种挑战,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重新思考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方法无疑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这一历史潮流。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深知此道理,不能及时的转变思想、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方式,很快将会被时代淘汰。与时俱进,跟随时代的步伐是个人职业发展的唯一出路。为了自身的成长与发展。本学期以来,本人在完成工作之余,广阅资料、听专家讲座学*新教学理念,新教学方法,明晰新目标。有效地把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与自己的实践教学相结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摸索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

  二、课堂教学,师生、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本学期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环境,让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前精心备课,撰写教案,课后及时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中的闪光点或困惑。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资料。认真备课的同时加强教师用书的钻研,在书上批注,做到每个知识点严抓细扣,准确把握学生的接受能力,体现备课的实用性。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注重学生的学法指导,加强学生的基本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会学*、爱学*、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课后作业勤布置、勤辅导、勤检查、严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以创新求发展,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三、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做好每一次的单元测验与考后辅导工作

  本学期教学工作,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在教学工作中注意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学完每个单元,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能力的测验,测验后我认真做出成绩单,对学生成绩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对成绩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及时找出原因做相应的教学调整。

  四、狠抓学风、班风,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我上课的时候大部分学生都能专心听讲,课后也能认真完成作业。但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学*上存在的问题不敢问老师,作业也因为怕不对而找别人的来抄,这样就严重影响了学生学*成绩的提高。对此,我开展诚信教育,并狠抓学风,在班级里提倡一种独立、认真、求实的考风,严厉批评抄袭作业的行为。

  同时我激励学生的学*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特别对后进生的`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提高学困生的成绩,要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的意义;其次是要教给他们学*的方法,让他们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增强学*自信心,体验到学*的乐趣。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学*的需要,为学困生创造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为学优生提供思考空间;在课堂练*中,对学优生提出有挑战性的要求的同时,加强个别辅导,不让学困生掉队。抓基础知识的掌握等,促进我班级形成严谨、扎实、高效、科学的良好班风及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

  本学期我担任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在一学期的实际教学中,我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同时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和教学能力。为了使今后的工作更上一层楼,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如下总结:

  一、深入细致的备好每一节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有力保证。我结合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教学过程,不但要考虑知识的相互联系,以及各教学环节的自然衔接;既要突出本节课的难点,又要突破本节课的重点。真正做到每一课都“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总结。

  二、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课堂是学生学*的主阵地。上课时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强化他们探究合作意识,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对于每一节课新知的学*,我通过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们在生活中感知数学、学*数学、运用数学;通过小组交流活动,让学生在探究合作中动手操作、掌握方法、体验成功等。从而,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使学生成了学*的主人。

  三、认真批改作业。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反馈教学信息的最好见证。对于学生作业的布置,我本着"适中适量"的'原则进行,既要使作业有基础性,针对性,综合性,又要考虑学生的不同实际,突出层次性,坚决不做毫无意义的作业。学生的每次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全批全改,个别错题,当面讲解,及时改正,对于大面积错题,我认真作出分析,并进行集体讲评、订正。

  四、认真做好后进行转化工作。

  本学期,我除了在课堂上多照顾他们外,课后还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的力度,从心理上疏导他们,拉*我们师生之间的距离,让他们意识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他们对数学学*萌发兴趣,建立了自信心;并让他们每天为自己制定一个目标,同时我还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鼓励表扬,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使他们对数学产生兴趣。

  五、工作中的不足

  1、对于学*兴趣培养得不够好。教学中既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又要激发学生学*热情,培养学生学*兴趣,但在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方面存在缺憾。

  2、小组合作学*应用得不够得体。要真正落实好小组合作学*,把它体现在课堂上,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关键是能不能体现得体。在*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试图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但收效甚微,可能是我组织的不得体,使得自己处于被动局面,是小组学*没有真正起到应用的价值。

  3、学生课堂提问者太少。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要问题让学生提,规律让学生找,结论让学生下。在我教学中,会提问题的同学很少,虽然我多次鼓励:回答错或说错都没关系,只要你敢发表自己的见解就是好样的。但是总有学生表现不够主动,致使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冷场”现象。

  总之,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困惑,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的缺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不断加强学*,多听课,从别人的好课中吸取养料,反思自己教学中的课堂评价,调整自己的教学,提高业务素质,增强教学机智,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素质,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

  本学期,我担任六年级(3)的数学教学工作。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一、学生基本情况

  六(3)班共有32名学生,他们的数学成绩不那么稳定,但他们的课堂纪律做的比较好,大部分学生在学*方面养成了良好的*惯对数学这门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学*兴趣。但是,也有小部分学生对数学的掌握程度仅相当于小学二、三年级的水*,由于基础太差而无法接受新知识,学**惯问题方面也有所欠缺,比如,拖欠作业,做作业过程中偷工减料,数学计算的过程的书写格式不正确、计算能力差等。

  二、成绩分析

  六年级学生面临即将毕业,因此,对学*成绩的要求会更高。在数学成绩方面,有5-8名学生由于基础知识欠缺太多,无法接受新知识,以致于成绩较差,甚至有个别学生连最基本的数学知识都没有掌握,这给教学工作增加了难度。

  三、教育教学情况

  在教学工作中,我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深入细致的备好每一节课。在备课中,我认真研究教材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做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课后及时对该课用出总结,写好教学反思。力求准确把握重点,难点.并注重参阅各种杂志,制定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提高教学水*。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上课时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发散学生的思维,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教学质量。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

  3、认真及时批改作业,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注意听取学生的意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情况,并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辅导。

  4、坚持听课,注意学*组里老师的教学经验,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本学年*均每周听课二到三节,对自己的教学促进很大。

  5、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同时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的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的辅导,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萌发兴趣。其次,要转变学生的不良学*行为,养成勤动手、勤思考的学**惯。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6、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能力的培养,把传授知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较的发展和培养。结合学生和学校实际积极学*好的教学模式。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7、坚持周考制度。从第四周开始每周四考试一次,从学生的考试中得到反馈。做好考试总结,并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加强讲解和强化训练。

  通过以上的总结使我认识到:教师要严格的要求学生遵守纪律,从而创造良好的学*环境,使教和学能顺利进行,特别是对小学生来讲老师的严格要求就更重要了,教师只有通过加强教育,耐心的辅导,加上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学中。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良好的成绩将为我今后工作带来更大的动力。不过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将一如既往地勤勉,务实地工作,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本学期,我担任六年级三班数学教学工作,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为了克服不足,总结经验,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努力抓好常规教学,认真细致备好每一节课,认真批改作业。

  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教学方案,选定教学方法。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教学中,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布置作业有针对性,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基本做到了全部面批,及时当面指出学生作业中的错误,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讲评。对于学生作业的布置,我本着"因人而异,适中适量"的原则进行合理安排,既要使作业有基础性、针对性、综合性,又要考虑学生的不同实际,突出层次性,坚决不做毫无意义的作业。

  二、改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

  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理解为前提,让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学*数学。加强师生交流,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体现新的育人理念,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真正实施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之中。课堂教学以人为本,注重精讲多练,强化他们探究合作意识。

  三、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新接手这个班后,深感这个班的学生学*基础参差不齐(来自于五个不同的班级),于是进行了一次摸底测试,根据测试卷,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辅导。同时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的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生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的辅导。经常和部分差一些的学生进行谈话,鼓励他们认真对待学*,明确学*目的。同时给以学*方法的`指导,及时复*,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

  四、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能力的培养,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较的发展和培养。

  总之,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困惑,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的缺点,如对新课改理念的学*和探讨上、教学方法上等方面。本人今后将在教学工作中,汲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学期将过去,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总体看,我能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为了克服不足,总结经验,使今后的工作更上一层楼,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如下总结:

  一、认真备课。

  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反思。

  二、注重课堂教学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在课堂上我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本学期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数学学*环境,让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提倡自主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这一观念的确立,学生成了学*的主人,学*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这说明: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径。

  三、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

  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四、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的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生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的辅导,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萌发兴趣。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使他们对数学产生了兴趣,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开展数学竞赛,激发尖子生的学*热情。

  总之,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困惑,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的缺点,本人今后将在教学工作中,吸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学期已经过去,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本学期,我担任六(1)班和六(2)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二个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为了克服不足,总结经验,使今后的工作更上一层楼,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出如下总结:

  一、学生基本情况

  六(1)班有48名学生,他们的成绩和基础还算稳定,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成绩班级*均分为65分,两极分化较为严重,优秀人数在15人左右,不及格的也有13人左右,其中低分的在30分以下的有6人。但他们的课堂纪律比较好,学*方面大部分学生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及时完成作业,对数学这门课程有一定的学*兴趣。

  六(2)班有47名学生,六年级上册的期末考试班级*均分为55分,远比其他二个班的均分要低,原因在于优秀人数不多,不及格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一半,低分层30分以下有4人,大部分不及格的在40分左右。学生学*缺乏动力,表现为拖欠作业,做作业过程中偷工减料等。

  二、教育教学情况

  针对以上二个班级的不同情况,我在教学工作中,我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努力抓好常规教学,深入细致的备好每一节课。虽然我已经教过六年级对本册教材比较熟悉,但面对新的不同基础上的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做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让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用最浅显显懂的语言和最容易让学生掌握的方法讲解知识要点,让大部分的学生能容易接受;课后及时对该课用出总结,写好教学反思。力求准确把握重点,难点。并注重参阅各种不同教参,多看教学光盘,制定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重点突出,难点突破,不断归纳总结提高教学水*。

  2、改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理解为前提,让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学*数学。加强师生交流,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体现新的育人理念,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真正实施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之中。课堂教学以人为本,注重精讲多练,强化他们探究合作意识上课时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有时让学生上讲台来讲解题目做小老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上尽量用一些轻松诨谐的语言,让学生感觉学数学也有乐趣;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

  3、认真及时批改作业,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4、坚持听课,从资深的老教师那里学到更好的教学方法,同时在网上搜索同一课程优秀老师的课堂实录,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设定更为合适的教学设计。如蒋美萍老师的'小组合作学*法;李菊英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学*行为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学生的学*兴趣更深厚,以及*时对学生良好的的学**惯的培养;林明珠老师对一堂课精巧的构思,课前问题的精妙设计,以及在教学过程数学思维的严谨性,逻辑性等都让我对自己的教学有了更多的启发。

  5、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利用中午时间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的力度。

  三、教学中有待改进的:

  1、在课堂中“师生互动”的力度不够,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2、对培养优秀生的拔尖工作和中等生的培优的工作做得欠缺一些。

  3、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不足,缺乏与家长的交流。

  4、对个别学困生的辅导还不到位,进步不明显。

  通过前面的总结使我认识到:教师要严格的要求学生遵守纪律,从而创造良好的学*环境,使教和学能顺利进行,特别是对小学生来讲老师的严格要求就更重要了,教师只有通过加强教育,耐心的辅导,加上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学中,才能在教学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扩展8)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优选【20】篇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45人。从上学期教学和考试成绩分析,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态度较端正;对基础知识、概念、定义等掌握比较牢固,口算、笔算验算及脱式计算较好。但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不够强,有几名学困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对于学*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本册教材教学目标的要求:

  1、思想教育要求:

  (1).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确定性和数学结论的严谨性,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

  (2).进一步培养认真细心的学**惯,培养发现错误及时订正的良好*惯。

  (3).进一步感受数学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

  (4).进一步了解有关数学知识的背景,体会数学的广泛应用,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5).进一步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进一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2、知识、能力、*惯等方面的要求:

  (1).让学生经历应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常见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联系和区别,加深对方程思想方法的认识,提高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级别性质,认识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和简单推理,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以及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置的方法,并能应用这些知识和方法进行简单的操作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联系对百分数的理解,认识扇形统计图,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所呈现的信息提出或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结合实例,初步认识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初步体会众数、中位数和*均数等不同统计量的不同特点。

  (4).让学生通过系统复*,进一步掌握数与代数、空间和图形、统计和概率等领域的知识和方法,进一步明确相关内容的发展线索和逻辑关联,加深对现实问题中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和数据信息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飞能力。

  三、本册教材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百分数的应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扇形统计图、转化的'解题策略以及总复*的四个板块的系列内容。

  教学难点: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断、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众数和中位数*均数、解题策略的灵活运用。

  四、本人或教研组研究的专题:

  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方式的研究

  五、提高教育质量拟采取的措施: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

  起讫时间

  教 学 内 容

  课时数

  备注

  1

  2.17~2.18

  百分数的应用

  2

  2

  2.21~2.25

  百分数的应用

  5

  3

  2.28~3. 4

  百分数的应用 机动

  4+1

  4

  3. 7~3.11

  圆柱和圆锥

  5

  5

  3.14~3.18

  圆柱和圆锥

  5

  6

  3.21~3.25

  圆柱和圆锥 机动 比例

  1+2+2

  7

  3.28~4. 1

  比例

  5

  8

  4. 4~4. 8

  确定位置

  4

  清明放假

  9

  4.11~4.15

  正比例和反比例 机动

  4+1

  10

  4.18~4.22

  解决问题的策略 机动

  2+3

  11

  4.25~4.29

  统计 机动

  3+2

  12

  5. 2~5. 6

  总复*

  4

  劳动节放假

  13

  5. 9~5.13

  总复*

  5

  14

  5.16~5.20

  总复*

  5

  15

  5.23~5.27

  总复*

  5

  16

  5.30~6. 3

  总复*

  5

  17

  6. 6~6.10

  总复*

  4

  端午节放假

  18

  6.13~6.17

  总复* 综合练*

  5

  19

  6.20~6.24

  综合练* 毕业考试

  5

  一、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两班共有90人,经过两年来的接触,大部分学生学*目的比较明确,学*兴趣较浓,知识水*是参参差不齐。从上学期末考试成来看,优生有:六(1):涂锐、陈卓、刘天骄、吴晨曦、田璐怡、黄雅卓、周威、文嘉诚、胡婧、秦笑萱、李妍钰、蒋玉洁、伍素、宁佐雄;六(2):陈地龙、王书利、李崔、石磊、张梓唯、梁雅洁、杨中新、谢帅、王林康、杨依依、王孟雅、彭鹏、冯越珑;合格临界生有:六(1):陈铭贤、沈唯玲、彭俊勇、冯鑫宇、邝辉、杨鹏、阮仕婷、罗尊、谢余成、江志勇、张昱嘉、舒馨仪、六(2):罗凤娇、程娟、张宇诚。全班的知识水*不够*衡,后进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学*上欠主动,存在着粗心大意现象。对于这些后进生,今后在教学中加强辅导,逐步克服,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2)教材分析:

  A、本册教材的内容,可归纳为如下几方面:

  (一),比例,圆柱、圆锥和球,简单的统计(二),以及小学六年来所学数学内容的整理和复*。

  B、教学目标和任务

  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2、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初步认识球的半径和直径,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3、会看和制作含有百分数的复式统计表,了解简单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会看和初步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4、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思想教育、基础知识教育、能力培养目标:

  思想教育:

  (1)通过阐明数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中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兴趣,不断进行学*目的教育。

  (2)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社会、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3)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态度、克服困难的精神,计算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验的学**惯。

  基础知识教学方面:

  加强概念、性质、法则、公式、数量关系和理解方法,使学生获得有关基础知识。

  能力培养目标方面:

  (1)培养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2)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判断、推理能力。

  (4)培养迁移类推能力。

  (5)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

  (6)探索规律。

  (7)总结规律。

  (8)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9)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C、全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反比例的概念,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

  教学难点:四则计算能力和技巧的培养,较复杂的分数、小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空间观念的培养,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期重大教学活动及预计成效:

  1、进行数学竞赛活动。

  2、全期中末考试。

  3、后进生名单、转化率。

  后进生名单:

  六(1):刘桂、谢志豪、罗尊、

  陈铭贤、沈唯玲、彭俊勇、冯鑫宇、邝辉、杨鹏、阮仕婷、罗尊、谢余成、江志勇、张昱嘉、舒馨仪;

  六(2)黎娟、贺金阳子、罗凤娇、程娟、张宇诚。

  共20人,转化率:90%。

  三、帮助转化提高措施:

  1、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热情关怀,循循善诱,加强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增强学*的信心,逐步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尽量达到合格分数。

  2、精心设计练*,讲究练*方式提高练*效率,对作业严格要求,及时检查,认真批改,对作业中的错误及时找出原因,要求学生认真改正,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良好*惯。

  3、教师认真备课,深入钻研教材,坚持自主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学*有积极性,了解学生装学*数学的特点,研究教学规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4、在教学中,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多开展数学活动课,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面,培养学*数学的兴趣,发展数学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5、开展“一帮一”活动,实行以优带差点的帮助方法,多利用课余时间加强辅导,从基础知识补起,力求使学生一课一得,力求达到合格分数,提高合格率。

  四、全期课时进度:

  周次内容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3比例的应用、整理和复*、美丽的校园

  4圆柱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2,

  5圆锥

  6球、整理和复*

  7统计表

  8统计图、节约用水

  9--10数和数的运算、代数初步知识

  11应用题

  12量的计量

  13--14几何初步知识、简单的统计

  15-20期末综合总复*、考试

  十、教学研究小课题:

  1.如何有效的进行系统复*,促进潜能生的转化;

  2.继续完成数学教学资源包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

  教学内容:

  比例、统计初步知识、圆柱和圆锥、总复*

  教学要求:

  1、知识要求:

  (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会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根据正比例或反比例的意义解答简单的应用题。

  (2)填写统计表,会制作比较简单或局部的统计表,会依据统计表进行初步的分析,提出一些问题;会制作比较简单或局部的统计图,会依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回答或提出一些问题。

  (3)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4)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使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正确、灵活地进行计算,会依据题目的具体情况选择简便的解答方法,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为学生升入初中,顺利的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科的学*任务,奠定良好的基础。

  2、能力要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德育要求:让学生进一步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和国情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健康情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学**惯。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学与社会的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的作用。

  课时安排

  一、比例…………共20课时

  1、比例的意义和性质………………3课时

  2、比例尺………………2课时

  3、正比例…………………3课时

  4、反比例…………………3课时

  5、应用题…………………3课时

  二、统计初步知识……………共11课时

  1、统计表…………3课时

  2、统计图…………6课时

  三、圆柱和圆锥………………共9课时

  1、圆柱的认识和表面积………………3课时

  2、圆柱的体积………………2课时

  3、圆锥的体积………………2课时

  六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2

  一、学情分析

  六五、六六班共115人。大部分学生能做到上课专心听讲,发言积极,认真完成作业,主动预*和复*,还学会了对单元知识系统的小结。而且通过*六年的学*,他们的数学知识有一定积累,他们的数学思维水*也有较大的进步,部分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较强,不管遇到什么题,能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发现找到方法和思路,有的方法还相当的简捷。也有个别学生对综合性的问题还不能够充分理解并解决,需要本期继续努力。

  二、教材分析

  [新知识]本学期的教材中涉及到的新知识只有两个单元:

  第一单元:圆柱和圆锥

  1、经历由面旋转成体的过程,认识圆柱和圆锥,了解其基本特征及各部分的名称。

  2、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圆柱表面积的方法,并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了解圆柱和圆锥体积(容积)的含义,探索并掌握计算方法,并运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经历类比猜想-验证说明的探索过程,体会类比、转化等思想,初步发展推理能力。

  第二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赖的变量;在具体情境中,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2、结合丰富的实例,认识正比例和反比例;能根据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正比例或反比例。

  3、会利用正、反比例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

  4、体会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和实际意义,了解比例尺的含义。

  5、运用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总复*]教学目标:

  1.巩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

  2.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总结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尝试提出新问题。

  3.回顾学*过程及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养成整理回顾和反思的*惯。

  4.体会知识与知识、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的魅力。

  5.与同伴交流学*过程中的收获与自己的不足,形成实事求是和敢于质疑的态度,发展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意志。

  [教学内容]:

  1、数与代数

  数的认识:包括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常见的量。

  数的运算:包括运算的意义,估算,计算与应用,运算律及对数的再认识。

  代数初步:包括字母表示数,方程,正比例和反比例,探索规律。

  2、空间与图形

  图形的认识:包括线与角、*面图形、立体图形。

  图形的测量:包括长度、面积、体积。

  图形与变换

  图形与位置

  3、统计与概率

  能从统计的角度思考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

  能通过收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作出合理的决策,认识到统计对决策的作用。

  能对数据的来源、处理的方法,以及由此得到的结果进行合理的质疑。

  4、解决问题的策略

  主要内容:梳理在以前学*过程中用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如:列表、画图、尝试与猜测、从特例开始寻找规律等;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三、教学思考

  1、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提出问题。

  2、培养学生善于对知识进行回顾与整理。

  3、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本学期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学力。

  四、课时安排

  1.圆柱和圆锥:15课时

  2.正比例和反比例:15课时

  3.数与代数20课时

  4.空间与图形15课时

  5、统计与概率5课时

  6、解决问题的策略5课时

  7、综合学力练*10课时

  8、机动5课时

  说明:本学期估计总课时90节(除节假日),以上预案仅做参考,具体课时安排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适当的调整。

  五、本学期课题:《以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保证高质量的出口》

  六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3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45人。从上学期教学和考试成绩分析,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态度较端正;对基础知识、概念、定义等掌握比较牢固,口算、笔算验算及脱式计算较好。但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不够强,有几名学困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对于学*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本册教材教学目标的要求:

  1、思想教育要求:

  (1).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确定性和数学结论的严谨性,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

  (2).进一步培养认真细心的学**惯,培养发现错误及时订正的良好*惯。

  (3).进一步感受数学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

  (4).进一步了解有关数学知识的背景,体会数学的广泛应用,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5).进一步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进一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2、知识、能力、*惯等方面的要求:

  (1).让学生经历应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常见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联系和区别,加深对方程思想方法的认识,提高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级别性质,认识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和简单推理,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以及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置的方法,并能应用这些知识和方法进行简单的操作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联系对百分数的理解,认识扇形统计图,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所呈现的信息提出或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结合实例,初步认识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初步体会众数、中位数和*均数等不同统计量的不同特点。

  (4).让学生通过系统复*,进一步掌握数与代数、空间和图形、统计和概率等领域的知识和方法,进一步明确相关内容的发展线索和逻辑关联,加深对现实问题中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和数据信息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飞能力。

  三、本册教材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百分数的应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扇形统计图、转化的解题策略以及总复*的四个板块的系列内容。

  教学难点: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断、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众数和中位数*均数、解题策略的灵活运用。

  四、本人或教研组研究的专题:

  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方式的研究

  五、提高教育质量拟采取的措施: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

  起讫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数

  备注

  1

  2.17~2.18

  百分数的应用

  2

  2

  2.21~2.25

  百分数的应用

  5

  3

  2.28~3. 4

  百分数的应用机动

  4+1

  4

  3. 7~3.11

  圆柱和圆锥

  5

  5

  3.14~3.18

  圆柱和圆锥

  5

  6

  3.21~3.25

  圆柱和圆锥机动比例

  1+2+2

  7

  3.28~4. 1

  比例

  5

  8

  4. 4~4. 8

  确定位置

  4

  清明放假

  9

  4.11~4.15

  正比例和反比例机动

  4+1

  10

  4.18~4.22

  解决问题的策略机动

  2+3

  11

  4.25~4.29

  统计机动

  3+2

  12

  5. 2~5. 6

  总复*

  4

  劳动节放假

  13

  5. 9~5.13

  总复*

  5

  14

  5.16~5.20

  总复*

  5

  15

  5.23~5.27

  总复*

  5

  16

  5.30~6. 3

  总复*

  5

  17

  6. 6~6.10

  总复*

  4

  端午节放假

  18

  6.13~6.17

  总复*综合练*

  5

  19

  6.20~6.24

  综合练*毕业考试

  5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等。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三、教学重点

  百分数的应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扇形统计图、转化的解题策略以及总复*的四个板块的系列内容。

  四、教学难点

  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断、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众数和中位数*均数、解题策略的灵活运用。

  五、教材分析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统计图表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但如不认真分析也有可能获得不准确的信息导致错误判断或预测,明确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学*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整理和复*单元是在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整理和复*,使原来分散学*的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为初中的数学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9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有上进心;有些学生的学*态度还需不断端正;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还有个别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学*数学有很大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能力,利用小组讨论的学*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七、学*方式:

  ①预*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②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④利用小组讨论的学*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八、教学方法: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2、在集体备课基础上,还应同年级老师交换听课,及时反思,真正领会教学设计意图,提高驾御课堂的能力。教师应转变观念,采用“激励性、自主性、创造性”教学策略,以问题为线索,恰当运用教材、媒体、现实材料突破重点、难点,变多讲多练,为精讲精练,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提高教与学的效益。

  3、不增减课程和课时,不提高要求,不购买其他复*资料,不留机械、重复、惩罚性作业和作业总量不超过规定时间,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本学期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空间。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中的主体地位,创设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中满足个性化学*需求,从而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5、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6、练*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7、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引导家长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科学育人。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勇敢战胜学*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和生活的强者。

  九、课时安排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一、负数(3课时)

  二、圆柱与圆锥(9课时)

  1.圆柱………………………………………………………6课时左右

  2.圆锥………………………………………………………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三、比例(14课时)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4课时左右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4课时左右

  3.比例的应用………………………………………………5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自行车里的数学……………………………………………1课时

  四、统计(2课时)

  节约用水……………………………………………………1课时

  五、数学广角(3课时)

  六、整理和复*(27课时)

  1.数与代数…………………………………………………10课时左右

  2.空间与图形………………………………………………9课时左右

  3.统计与概率………………………………………………4课时左右

  4.综合应用…………………………………………………4课时。

  一、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学生在上学期的相互帮助和学*中,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学**惯,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学风,爱学、会学、勤学、乐学、愿学、主动学是他们的共同特点。少数学生计算不过关,粗心大意,计算马虎;概念理解有偏差,对灵活情况不会灵活分析,学*较为呆板;在解答应用题中,理解不仔细不深刻,不能很好地去审题,变化一下数据、改变一下问题就不会解答了。所以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学*方法的指导,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百分数(二)、圆柱和圆锥、比例、比例尺、统计、以及小学六年来所学的数学内容的总复*。

  教材在编写方面体现了以下特点:

  1、在情境的创设方面注重突出数学情境。

  2、合理安排知识结构,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3、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探索中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

  4、总复*的编写思路清晰、形式新颖。

  三、教学重难点

  圆柱和圆锥是本学期的重点,比例知识是本学期的知识难点。

  四、教学目标与要求

  1、结合具体实例,理解成数、税率、折扣与利息的意义,能运用百分数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掌握它们体积的计算公式,学会正确计算它们的体积,认识表面积,学会正确计算圆柱、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

  3、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轴的方格纸上画图,并根据给定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能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比例尺的意义,明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三者之间的关系;能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结合具体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知道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6、通过回顾整理,系统掌握统计图表、统计量及可能性等有关知识。

  7、通过回顾整理,能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比和比例、方程等基础知识;能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解简易方程;系统掌握所学过的一些数量关系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8、感受数学语言表达的简洁性,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9、在数学学*活动中,形成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学*和研究新课程理念,学*新课程标准。精心备课,认真上课,有序复*。同时积极研究新课堂改革,钻研教学工作,努力提高自己教学工作,提倡短时高效,极力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2、开好家长会,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相互交换不同的意见;同时多与学生交流,可单独,可小组,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学*状态,准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部署,采取不同的措施。

  3、尊重学生,在言行和举止上努力做到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多鼓励少批评。多和学生做*等的交谈,做到师生互动,亲如一家。在教学上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做到因材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4、成立互帮互助学*小组,建立一帮一互助模式,以一名优生带动、帮助一名学困生,这样优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同时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高。同时让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以促进培养更多的优秀生,鼓励提高学困生。

  5、重视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学*和理解教学;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集体协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一、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分数乘法,位置与方向,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其中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而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则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教材是安排扇形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从我班学生整体看来,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学生间的学*差距较大,我班学*优秀、反应灵活的学生有,但个别学生仍存在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自主学*的情况。教学中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数学上有困难,不过学*还是很努力的。因此,本学期的教学重点将继续放在改变学生的学**惯上,并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促使这些学生的学*成绩能有所提高,为后面的总复*打下结实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思想。

  7、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重难点:

  1、能熟练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如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互化

  2、会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简单的分数应用题

  3、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工具画圆,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4、能运用比和百分数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五、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2、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做到课堂上能深入浅出进行教学;加强操作、直观的教学,以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3、*时的练*和作业有针对性,对于后进生和优秀生要因材施教。

  4、借助线段示意图等数形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提高分析和解题能力。重视用方程解答较复杂的分数解决问题,化难为易。

  5、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对学生进行学*目的教育,端正学*态度,抓好班级学生作业书写质量

  6、多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努力完成本学期教学任务。

  7、充分利用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和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吸引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各种数学活动中来,提高学*效率,激发学*兴趣,增强学*信心。

  六、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12课时

  单元整理与检测4课时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2课时

  单元整理与检测2课时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14课时

  单元整理与检测4课时

  第四单元比3课时

  单元整理与检测2课时

  期中复*备考4课时

  第五单元圆9课时

  单元整理与检测4课时

  第六单元百分数(一)15课时

  单元整理与检测4课时

  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2课时

  单元整理与检测1课时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3课时总复*10课时

  一、本册教学内容:

  几何初步知识方面有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和求积计算;

  代数初步知识方面有比和比例,正、反比例关系,解比例,以及正、反比例应用问题;

  统计初步知识方面有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二、在编排特点上有以下特点:

  1、几何初步科研课题的编排,注重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联系,突出对图形的特征认识,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统计初步知识的编排重视统计思想的渗;

  3、突出比和比例的概念教学,加强知识间的有机联系;

  4、加强数学知识的复*整理,使所学知识系统化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表面积的计算是重点,体积、表面积计算是难点。

  2、识图是统计图表单元的重点,绘制统计表是难点。

  3、比、比例、正反比例的意义是重点,也是难点。

  4、小学阶段知识的事理、复*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又是难点。

  四、教学目标

  1、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进下步理解表面积、体积、容积的意义,掌握上述几何形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和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正确地计算。

  2、学会简单统计图表的绘制方法,并能看懂、分析统计图表所反映的数据。渗透初步的统计思想,并通过有意义的统计资料,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3、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各性质,学会求比值、化简比和解比例,能正确判别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学会解答比较容易的比和比例应用题。

  五、教材的教学目标,使学生: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建议

  1、依据《标准》划分的学*领域,对小学数学的学*内容进行梳理归类,依次进行整理和复*。

  2、精简内容,突出整理和复*的重点,为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整理提供空间。

  3、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注重所学知识的应用,发展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基本练*的基础上,提供具有综合性、挑战性的练*题,促进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不断提高。

  七、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学*方式:

  ①预*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②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④利用小组讨论的学*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八、课时安排

  一、负数(3课时)

  二、圆柱与圆锥(9课时)

  1.圆柱………………………………………………………6课时左右

  2.圆锥………………………………………………………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三、比例(14课时)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4课时左右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4课时左右

  3.比例的'应用………………………………………………5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自行车里的数学……………………………………………1课时

  四、统计(2课时)

  节约用水……………………………………………………1课时

  五、数学广角(3课时)

  六、整理和复*(27课时)

  1.数与代数…………………………………………………10课时左右

  2.空间与图形………………………………………………9课时左右

  3.统计与概率………………………………………………4课时左右

  4.综合应用…………………………………………………4课时

  一、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34名学生,男生居多,从上学期学*情况来看,总体上说比较爱学、会学,对一些基础的知识大部分学生能扎实的掌握,并且能灵活地运用,特别是班内许珺、潘悦等同学基础扎实,思维活跃,数学基础知识、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强,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学*的方法。学生的组织纪律强,班集体有一定的凝聚力,给数学教学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内部环境和良好的学*氛围。但是由天本班两极分化较大,有个别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弱,学*基础又不扎实,从而导致学*成绩不理想,如王成、王洁等同学成绩太偏低,比较粗心,马虎,而且学*态度较差,对提高全班整体成绩有比较大的难度。

  下面针对本班实际情况,作具体分析。

  1、从家庭教育方面来看。本班学生都来自于农村,*几年农村经济的滑坡,大学、高中教育学费的高涨,极大地挫伤了家长们送子女上大学深造的积极性,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后送子女外出打工挣钱,成了大多数农村家长们的心愿。另外,如今年轻的家长们为了养家糊口,外出打工的人数急剧上升,将子女交给父母、岳父母看管的比比皆是。家庭教育几乎成了一片空白。这样,给学校教育增加了不少难度。除了要上好课,更应做好学生理想前途教育,将德育渗透到各学科中,及时走访,加强老师与家长们的联系,让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2、从学生的学*品质来看。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强,课堂作业家庭作业都能按时完成,课堂气氛也较为活跃。但学生缺少一种锐意进取的精神,独立思考、刻苦钻研的精神不够,小组合作学*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本学期教学,应进一步加强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的推广,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的过程中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正确地判断圆柱和圆锥,理解、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初步学会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统计的数据,会对复式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3、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认识比例尺,会看比例尺,会进行比例尺的有关计算;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理解用比例关系解应用题的方法,学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4、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复*,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并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会解比例。

  2、使学生能够应用比例的知识,求出*面图的比例尺。

  3、使学生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计算。

  4、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实际问题。

  5、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并学会制作一些含有百分数的简单统计表。

  6、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比和比例,简单方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四则混合运算的能力。

  教学难点

  1、使学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2、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制作一些简单的统计图。

  3、使学生会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

  4、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

  四、教学措施

  1、走进新课程,决胜新课程。认真搞好课堂教学研究工作,找课堂要质量。

  2、教学相长,多阅读与教学有关的书籍,报刊、杂志,多学*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

  3、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4、放下架子,与学生交流,尊重学生民**力,做到师生互动,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5、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学困生。

  6、重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和理解教学。

  7、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

  8、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9、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10、改进教学评价方法。

  11、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逐步提高。

  教改的主攻方向

  关注特殊群体学生的成长,以情意教育为主,让每个孩子都能打到不同水*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安排表:

  __六_年级____数学___科教学进度表

  周次时间进度课 型备 注

  12.283.2百分数的应用新授练*

  23.53.9百分数的应用新授练*

  33.123.16百分数的应用新授练*

  49.193.23圆柱和圆锥新授练*

  53.263、30圆柱和圆锥新授练*

  64.24.6圆柱和圆锥新授练*

  74.94.13圆柱和圆锥新授练*

  84.164.20比例新授练*

  94.234.27比例新授练*期中考试

  104.305.4 五一劳动节

  115.75.11确定位置新授练*

  125.145.18正比例和反比例新授练*

  135.215.25解决问题的策略新授练*

  145.286.1统计新授练*

  15***6.8总复*复*整理

  166.116.15总复*复*整理

  176.186.22总复*复*整理

  186.256.29总复*复*整理期末考试

  教学内容:

  负数圆柱,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

  教学目的和要求:

  1、初步认识负数,正确读写正负数,知道其含义。

  2、学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借助数轴学会此本正正负数

  4、圆柱,圆锥,掌握特征侧面积,表面积计算方法及体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5、空间观念

  6、理解比例的定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7、理解正反比例的定义,解决实际问题

  8、认识正比例图象,并会画图,

  9、了解比列尺,会求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求图中的距离和实际距离,

  10、认识放大或缩小

  11、会综合应运学过的统计知识,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12、能够根据统计提供的'信息,作出正确判断或简单预测

  13、经历“抽屉原理”授课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14、通过灵活应运解决问题,感受数学的能力

  (1),数与代数:1,复*概念,基本运算方程解法。各种类型应运题的分析方法和解决思路。

  (2):空间与图形;认识测量,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方法,对称轴,*移,旋转几何转变,解决实际问题。

  (3):统计与概率,掌握统计定义,调查表,分析统计表。统计图知识。复**均数,中位数,众数,复*有关可能性。

  基础知识与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正负数圆柱和圆锥特征以及计算公式掌握比例基本性质,解比例。2用比例式解决实际问题,会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会从统计图中提取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认识“抽屉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并会运用正负数理解圆柱和圆锥各部分特征及公式推导公式理解比例的定义和比例的定义区别,理解正反比例,会列比例式理解抽屉原理及含义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增加认识负数的教学,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知识的理解。

  “负数”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标准》要求“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因此,本册教材的编排,首先注意为学生的学*提供丰富多彩、贴*生活的素材,如学生熟悉的天气预报中对气温的表示方法、日常生活中对收入与支出的记录方法等,让学生在实际生活背景中感受和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正负数的含义。教材还注意在练*中提供应用负数的活动,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加深对负数的理解。例如,用正负数表示海拔高度、记录不同时区的时间、记录自己身高或体重与*均身高或体重的差距,等等。这样的编排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负数的理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现实,逐步形成数学应用的意识。在此基础上,教材又安排了两个例题,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和联系实际的素材,让学生学*在直线上表示所学过的数,初步渗透数轴的概念,形成数的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例3),以及初步体会负数、零和正数的大小关系,初步认识数轴上数的顺序(例4),加深学生对有关数的知识的理解。

  2.改进比例的编排,突出比例的概念,丰富联系实际的内容,培养实践能力。

  比例是传统的教学内容之一,也是小学高年级学生需要学*和掌握的重要基础知识。首先,它有着较大的实用价值,有一些实际问题需要用比例来解决。例如绘制地图、图形的扩大或缩小等;其次,它是学生进一步学*的基础知识,中学理科学*过程中常常要用到比例知识。另外,通过对正比例与反比例知识的学*,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数量关系的认识,渗透函数思想,为中学的数学学*打下基础。因此,比例仍然是小学生高年级重点教学内容之一。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前几册一样,本册教材的编排,继续注意使学生在获得有关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同时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自主探索和动手实践能力。本册教材所安排的教学内容是这一领域的最后一部分“圆柱与圆锥”。

  圆柱与圆锥也是传统的教学内容,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在内容和要求方面没有大的变化,但是,实验教材的编排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使得教材的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4.安排对小学阶段数学学*的整理和复*,使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系统化,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本学期是小学阶段学*的最后一个学期,本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仍然安排了“整理和复*”,把小学阶段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系统地梳理和提纲携领地复*,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理解,各种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更好地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预定目标,为中学的数学学*做好必要的准备。

  整理和复*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尽管《标准》为体现义务教育的整体性,将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划分为三个学段,使各学段之间数学课程的联系更为密切了。但是由于诸多因素影响,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学校教育实际上仍然是小学和初中独立建校,使得小学和初中的教学基本上是分开进行的。而从小学到初中,学生学*的数学知识、学生的学*方法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在小学生完成学业之前,对所有数学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整理与复*,使那些最为核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突出出来,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为新知识的学*打下坚实的基础,解决中小学数学学*的衔接问题。同时“整理和复*”的设置也体现了学生学*的一般规律。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由浅入深、由此及彼,进而认识相关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完成了小学数学全部内容的学*之后,进行总体的整理和复*,可以使原来分散学*的知识得以梳理,使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再构成知识网,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增进持久的记忆,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也是十分有益的。因此,“整理和复*”单元不仅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也是全套小学数学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的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3、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初步认识球的半径和直径,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4、了解简单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会看和初步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5、使学生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6、结合新的教学内容和系统的整理和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7、贯彻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2班原有学生45人,现35人。

  1、双基情况

  大部分学生本册应掌握的知识基本掌握较好,尤其是分数计算方面准确率较高,但在实际应用类,如应用题,还有个别学生对题目难以理解,解题困难。

  2、学*能力

  大部分学生学*较主动,能自觉进行课后复*、课前预*,课堂上发言较积极,但有个别学生依赖性较强,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都较差,听课时较易分神,学*成绩较不理想。

  3、学**惯

  学生学**惯大多较好,课堂听课认真,作业基本上都能按时完成。只有少数差生学*上仍有惰性,完成作业较应付。

  四、教学措施:

  1、贯彻数学课标标准的精神,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兴趣、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指导学生的学*方法。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要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比例这一单元先教学正比例的量,接着教学成反比例的量,然后把两者放在一起进行联系、对比,最后再教学正反比例的应用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正反比例地概念并能正确判断,避免发生混淆;对于应用题,安排用不同的方法解同一道题目,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比例的认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知识的解题能力。

  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实际应用。

  ③小学数学有关知识体系的建构。

  关键:

  ①运用知识迁移,采用对比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理解掌握比例、比例尺、正反比例的意义;解比例应用题,通过分析已学过的常见的数量关系,正确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成哪种比例关系,再列出方程解答。

  ②充分利用电教媒体,通过演示,学生实验,操作,揭示规律,从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合作交流,协作探究出多种方法来推导计算公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做好小学数学相关知识的归纳、整理工作,确实做到精讲多练,使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建构。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45人。从上学期教学和考试成绩分析,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态度较端正;对基础知识、概念、定义等掌握比较牢固,口算、笔算验算及脱式计算较好。但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不够强,有几名学困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对于学*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本册教材教学目标的要求:

  1、思想教育要求:

  (1).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确定性和数学结论的严谨性,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

  (2).进一步培养认真细心的学**惯,培养发现错误及时订正的良好*惯。

  (3).进一步感受数学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

  (4).进一步了解有关数学知识的背景,体会数学的广泛应用,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5).进一步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进一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2、知识、能力、*惯等方面的要求:

  (1).让学生经历应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常见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联系和区别,加深对方程思想方法的认识,提高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级别性质,认识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和简单推理,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以及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置的方法,并能应用这些知识和方法进行简单的操作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联系对百分数的理解,认识扇形统计图,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所呈现的信息提出或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结合实例,初步认识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初步体会众数、中位数和*均数等不同统计量的不同特点。

  (4).让学生通过系统复*,进一步掌握数与代数、空间和图形、统计和概率等领域的知识和方法,进一步明确相关内容的发展线索和逻辑关联,加深对现实问题中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和数据信息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飞能力。

  三、本册教材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百分数的应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扇形统计图、转化的解题策略以及总复*的四个板块的系列内容。

  教学难点: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断、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众数和中位数*均数、解题策略的灵活运用。

  四、本人或教研组研究的专题:

  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方式的研究

  五、提高教育质量拟采取的措施: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

  起讫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数

  备注

  1

  2.17~2.18

  百分数的应用

  2

  2

  2.21~2.25

  百分数的应用

  5

  3

  2.28~3. 4

  百分数的应用机动

  4+1

  4

  3. 7~3.11

  圆柱和圆锥

  5

  5

  3.14~3.18

  圆柱和圆锥

  5

  6

  3.21~3.25

  圆柱和圆锥机动比例

  1+2+2

  7

  3.28~4. 1

  比例

  5

  8

  4. 4~4. 8

  确定位置

  4

  清明放假

  9

  4.11~4.15

  正比例和反比例机动

  4+1

  10

  4.18~4.22

  解决问题的策略机动

  2+3

  11

  4.25~4.29

  统计机动

  3+2

  12

  5. 2~5. 6

  总复*

  4

  劳动节放假

  13

  5. 9~5.13

  总复*

  5

  14

  5.16~5.20

  总复*

  5

  15

  5.23~5.27

  总复*

  5

  16

  5.30~6. 3

  总复*

  5

  17

  6. 6~6.10

  总复*

  4

  端午节放假

  18

  6.13~6.17

  总复*综合练*

  5

  19

  6.20~6.24

  综合练*毕业考试

  5

  一、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共有学生49名,部分学生学**惯较差,特别是完成作业*惯和自**惯,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培养。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因此对学生的关心和思想教育也十分重要。另外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一定的学*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但自主探讨能力不高。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独立完成学*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还有一部分比较认真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只能掌握一些基础知识,稍稍拐个弯就不知所措。本学期重点还是抓好学*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动机,进入最佳学*的动态。

  二、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等。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是本册教材重点教学内容。

  2、教学目标

  ①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②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③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④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⑤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⑥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⑦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⑧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⑨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⑩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3、教学重点

  ①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②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③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④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⑤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⑥了解比例尺,会求*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⑦会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能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够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⑧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⑨对小学阶段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复*。

  4、教学难点

  ①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②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③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④会求*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⑤会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能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够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⑥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⑦通过对小学阶段所学数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复*,熟练

  掌握和运用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

  5、教具和学具:三角板直尺圆柱、圆锥的实物及模型方格作图纸

  三、教学措施:

  1、采用“三主四步教学模式”,做到教学模式的转变,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追求高效课堂。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坚持以生为本、学生自主发展、和谐互助、授之以“渔”的基本理念。

  3、注重课堂练测形式的多样化,把教、学、练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5、学生能预*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能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6、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性学*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7、利用小组讨论的学*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8、培养学*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9、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爱学、会学,教学生掌握学*方法。

  10、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因材施教,每一堂课教学内容的设计都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基础,创建问题情境,创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等。

  二、教材分析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统计图表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但如不认真分析也可能获得不准确的信息导致错误判断或预测,明确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进行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学*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显示背景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整理和复*单元是在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通过整理和复*,使原来分散学*的知识得以梳理,从尔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

  三、教学目标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指。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

  难点:圆柱和圆锥的有关知识。

  五、学情分析:

  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具有了扎实的数学基本功,书写大有进步,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但班里学生之间的差距很大。后进生较多。大部分学生整体数学基础知识掌握牢固,这学期,在抓后进生的同时,更注重转尖子生。

  六、教学措施

  1.及时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2.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3.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后进生。

  4. 重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和理解教学。

  5.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

  6.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7.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8.全面、公正、科学的评价学生。

  9.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逐步提高。

  七、课时安排 60课时

  八、教学进度

  第1---4周 第一单元 负数、第二单元 圆柱与圆锥

  第5---7周 第三单元 比例

  第8周 第四单元 统计 第五单元 数学广角

  第9周 期中复*、质量检测

  第10---12周 第六单元 1.数与代数

  第13---14周 第六单元 2.空间与图形

  第15周 第六单元 3.统计与概率

  第16周 第六单元 4.综合应用

  一、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34名学生,男生居多,从上学期学*情况来看,总体上说比较爱学、会学,对一些基础的知识大部分学生能扎实的掌握,并且能灵活地运用,特别是班内许珺、潘悦等同学基础扎实,思维活跃,数学基础知识、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强,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学*的方法。学生的组织纪律强,班集体有一定的凝聚力,给数学教学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内部环境和良好的学*氛围。但是由天本班两极分化较大,有个别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弱,学*基础又不扎实,从而导致学*成绩不理想,如王成、王洁等同学成绩太偏低,比较粗心,马虎,而且学*态度较差,对提高全班整体成绩有比较大的难度。

  下面针对本班实际情况,作具体分析。

  1、从家庭教育方面来看。本班学生都来自于农村,*几年农村经济的滑坡,大学、高中教育学费的高涨,极大地挫伤了家长们送子女上大学深造的积极性,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后送子女外出打工挣钱,成了大多数农村家长们的心愿。另外,如今年轻的家长们为了养家糊口,外出打工的人数急剧上升,将子女交给父母、岳父母看管的比比皆是。家庭教育几乎成了一片空白。这样,给学校教育增加了不少难度。除了要上好课,更应做好学生理想前途教育,将德育渗透到各学科中,及时走访,加强老师与家长们的联系,让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2、从学生的学*品质来看。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强,课堂作业家庭作业都能按时完成,课堂气氛也较为活跃。但学生缺少一种锐意进取的精神,独立思考、刻苦钻研的精神不够,小组合作学*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本学期教学,应进一步加强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的推广,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的过程中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正确地判断圆柱和圆锥,理解、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初步学会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统计的数据,会对复式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3、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认识比例尺,会看比例尺,会进行比例尺的有关计算;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理解用比例关系解应用题的方法,学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4、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复*,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并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会解比例。

  2、使学生能够应用比例的知识,求出*面图的比例尺。

  3、使学生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计算。

  4、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实际问题。

  5、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并学会制作一些含有百分数的简单统计表。

  6、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比和比例,简单方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四则混合运算的能力。

  教学难点

  1、使学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2、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制作一些简单的`统计图。

  3、使学生会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

  4、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

  四、教学措施

  1、走进新课程,决胜新课程。认真搞好课堂教学研究工作,找课堂要质量。

  2、教学相长,多阅读与教学有关的书籍,报刊、杂志,多学*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

  3、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4、放下架子,与学生交流,尊重学生民**力,做到师生互动,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5、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学困生。

  6、重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和理解教学。

  7、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

  8、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9、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10、改进教学评价方法。

  11、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逐步提高。

  教改的主攻方向

  关注特殊群体学生的成长,以情意教育为主,让每个孩子都能打到不同水*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安排表:

  __六_年级____数学___科教学进度表

  周次时间进度课 型备 注

  12.283.2百分数的应用新授练*

  23.53.9百分数的应用新授练*

  33.123.16百分数的应用新授练*

  49.193.23圆柱和圆锥新授练*

  53.263、30圆柱和圆锥新授练*

  64.24.6圆柱和圆锥新授练*

  74.94.13圆柱和圆锥新授练*

  84.164.20比例新授练*

  94.234.27比例新授练*期中考试

  104.305.4 五一劳动节

  115.75.11确定位置新授练*

  125.145.18正比例和反比例新授练*

  135.215.25解决问题的策略新授练*

  145.286.1统计新授练*

  15***6.8总复*复*整理

  166.116.15总复*复*整理

  176.186.22总复*复*整理

  186.256.29总复*复*整理期末考试

1、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等。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是本册教材重点教学内容。

2、教学目标

①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②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③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④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⑤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⑥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⑦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⑧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⑨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⑩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3、教学重点

①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②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③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④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⑤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⑥了解比例尺,会求*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⑦会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能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够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⑧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⑨对小学阶段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复*。

4、教学难点

①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②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③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④会求*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⑤会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能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够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⑥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⑦通过对小学阶段所学数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复*,熟练掌握和运用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

5、教具和学具:三角板 直尺 圆柱、圆锥的实物及模型 方格作图纸

二、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等现代化教育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2、积极学*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经验,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能力,使他们学的轻松快乐,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提高学生学*自主性和学*的效率。

3、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好课、上好课,批改好作业,以积极认真的态度来影响学生,提高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

4、抓好单元检测,把好单元教学关。

5、加大培优辅差的力度,以激励表扬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中展开竞争,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作业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的信心,从而促进全班教学质量的提高。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三、课时安排

一、负数(3课时) 第一至二周

二、圆柱与圆锥(9课时) 第二至五周

1.圆柱6课时左右

2.圆锥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三、比例(14课时) 第六至九周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4课时左右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4课时左右

3.比例的应用5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自行车里的数学1课时

四、统计(2课时) 第十周

节约用水 1课时

五、数学广角(3课时) 第十一周

六、整理和复*(27课时) 第十二至二十一周

1.数与代数10课时左右

2.空间与图形9课时左右

3.统计与概率4课时左右

4.综合应用4课时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篇2]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9人,部分的学生学*态度端正,有着良好的学**惯,空间观念较强,上课时都能积极思考、主动、创造性的进行学*。但从上学年的知识质量验收的情况看,学生的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后进生的面还是大,针对这些情况,本学期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及格率和优生率。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百分数(二)、圆柱与圆锥、比例、数学广角、整理和复*。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整理和复*单元是在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整理和复*,使原来分散学*的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为初中的数学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②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③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④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⑤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经历对“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问题的原来”,会用“鸽巢问题的原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②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重点:

①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②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③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④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⑤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⑥了解比例尺,会求*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⑦经历“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问题”,会用“鸽巢问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⑧对小学阶段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复*。

五、教学难点:

①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②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③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④会求*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⑤经历“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用“鸽巢问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⑥通过对小学阶段所学数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复*,熟练掌握和运用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

六、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现有教具,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2、积极学*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经验,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能力,使他们学的轻松快乐,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提高学生学*自主性和学*的效率。

3、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好课、上好课,批改好作业,以积极认真的态度来影响学生,提高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

4、抓好单元检测,把好单元教学关。

5、加大培优辅差的力度,以激励表扬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中展开竞争,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作业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的信心,从而促进全班教学质量的提高。

七、教学进度

2017.03.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篇3]

一、学情分析:

六年级二班共有学生39人,其中男生有20人,女生有19人。从总体上看,学生都能积极地投入到学*中,上课能专心听讲,认真思考问题,积极主动地发言,提出不同的看法,绝大多数学生能按时完成作业。部分同学在学业上还是存在一些困难,例如:有些题目反反复复的跟他讲解,他仍不明白或过后仍犯同样的错误。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目的要求:

本册教材内容分为“圆柱与圆锥”、“比例”“图形的运动”“正比例与反比例”“数学好玩”和“总复*”六部分。

第一单元“圆柱与圆锥”: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会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掌握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第二单元“比例”: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和实际意义,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会求比例尺,能按给定的比例尺求相应的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的比将简单的图形放大或缩小,发展空间观念。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体会图形旋转的基本要素,能在方格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运用*移,旋转或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

第四单元“正比例与反比例”: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赖的变量,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具体情境中,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其意义,判断是否成正、反比例,初步了解正比例的图像是一条直线,能利用给出的具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画出相应的图像。

“数学好玩”:进一步理解并综合运用图形的位置、测量、比例、数据收集等知识,积累“从头到尾“思考问题的经验。

“总复*”:

数与代数

1、进一步理解对数的认识。

2、理解运算的意义,掌握估算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3、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思想和意义,能解简单方程,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进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体会函数思想。

5、进一步经历探索给定情境中蕴含规律的过程,体验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

示规律,发展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意识。

图形与几何

1、进一就理解线与角和所学的*面图形、立体图形等各种几何图形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

2、沟通学过的*面图形的面积公式、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体积公式及其推导过程的内在联系,能用公式正确计算一些*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及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及体积,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能在方格纸上根据指定要求画轴对称图形或将简单图形按要求*移、旋转。

统计与概率

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发展数学分析观念,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对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

综合与实践

梳理学*过程中用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发展学生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意志。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1、认识圆柱和圆锥,理解特征;学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了解圆柱、圆锥体积的推导过程,会计算它们的体积。

2、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运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能运用不同的知识解答应用题,加强整数、分数运算和比例之间的联系。

3、系统的整理和复*,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更好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预定目标。

四、教学措施

1、进一步培养合理、灵活地演练计算能力。

2、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3、培养抽象思维和概括、判断、推理能力,以及以此类推、举一反三的能力。

4、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5、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加强学生的空间立体感。

7、加强口算练*,学会解答比较简单的整数、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逐步提高学生四则混合运算计算的能力。

8、能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9、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图形表象,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

10、能掌握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正确进行名数的换算。

五、辅差措施:

1、思想教育,转化观念端正学*态度。

2、根据学生的知识缺漏,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补缺补漏。

3、多一份关心、帮助,努力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鼓励、表扬他们,使其体验成功、努力学*。

4、因材施教,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

5、课堂上多设计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并逐步提高要求。

6、加强作业指导、抓质量。

7、开展一帮一活动,让优秀学生带动后进生,促使他们的转化。

8、加强家校联系,共同教育。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16

  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课堂教学研究与改革为切入口,加大教研、教改力度,以吃透教材、探索教法、稳步推进、和谐发展为宗旨,深入开展教学方法和学*方式的研究。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整合本校的校本课程,加大对新教师的培养指导力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让学生经历探索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完善对乘除法运算意义的认识和理解,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经历认识比以及百分数意义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现实问题中数量关系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通过操作,实验,观察和思考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理解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的理解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让学生联系分数的意义,初步掌握用分数表示具体情境中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方法,能根据指定的可能性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

  (二)数学思考方面。

  1.在解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和价值,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

  2.在探索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的基本性质,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过程中,能够主动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观察和操作,比较和分析,猜想和验证,归纳和推理等活动,进一步发展合情合理与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三)解决问题方面。

  1.能应用在本册数学书中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能力。

  2.能在理解体积含义及理解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主动解决一些有关的问题,进一步体会与他人交流的重要性,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数学内容,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自己身边的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现,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创新意识,锻炼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教学重难点:

  1.能理解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及其计算方法的理解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