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五年级(精选五篇)

首页 / 数学教案 / |

  小学数学教案五年级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解决同一天中,时和分、分和秒形式的两个时刻与时间(段)的计算问题。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用时间线段图和竖式解决同一天中,时和分、分和秒形式的两个时刻与时间(段)的计算问题。

  情感与态度:在学*中使学生明白时间的宝贵,养成珍惜时间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

  用时间线段图和竖式解决同一天中,时和分、分和秒形式的两个时刻与时间(段)的计算问题。(加法计算)

  教学难点:

  学生对于题意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出示

  小丁丁和同学约好上午9时15分在动物园门口集合,小丁丁早晨7时48分出门,路上用了1小时23分。

  (1)在这段文字叙述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上午9时15分在动物园门口集合;

  早晨7时48分出门;

  路上用了1小时23分。

  (2)9时15分、7时48分、1小时23分各表示什么,有什么不同?

  9时15分、7时48分表示时刻,是指某一事件发生的时候。

  1小时23分表示时间,是指某一事件经过了多久。

  (3)出示问题“小丁丁几时几分到达动物园门口”这是求时间还是求时刻?

  是求时刻

  (4)今天我们就要来讨论关于时间的计算的问题。(出示课题)

  [对于学生经常会混淆的“时间”“时刻”这2个数学用语进行简单的辨析。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明确地知道是要求什么?]

  二、中心阶段

  1、请学生试着计算。

  2、汇报

  (1)画图

  (2)竖式算

  注意:这步计算,“分”的计算满60要向“时”进1,因为分与时之间的进率是60。

  答:小丁丁9时11分到达动物园门口。

  3、比较2种方法得出2种方法都很好,都很直观、很简洁。

  4、小结

  我们可以利用时间线段图和竖式来解决某一时刻经过多少时间会到哪一个时刻的计算问题。

  三、练*阶段

  7时50分+45分=()时()分

  8时26分+2小时37分=()时()分

  15分18秒+3分52秒=()分()秒

  小学数学教案五年级 2

  教材第94页例1、“练一练”,练*二十—第1—4题。

  使学生学会用方程解答数量关系稍复杂的求两个数的(和倍、差倍)应用题,能正确说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学会用检验答案是否符合已知条件来检验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提高学生列方程解应用题和检验的能力。

  一、复*导入。

  1、复*:果园里有梨树42棵,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3倍。梨树和桃树一共有多少棵?(板演)

  2、根据下列句子说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杨树和柳树一共120棵

  杨树比柳树多120棵

  杨树比柳树少120棵

  3、出示线段图:梨树:

  桃树:

  从图上你可以知道什么?如果梨树的棵树用x表示,桃树的棵数怎样表示?

  4、出示条件:母鸡的只数是公鸡的5倍。

  根据这个条件,你可以知道什么?如果公鸡的只数用x表示,那么母鸡的只数可以怎样来表示?

  5、在括号里填上含有字母的式子。(练*二十一第1题)

  6、交流:板演,你是根据怎样的数量关系来解答的?

  7、导入:在四年级时我们学*了列方程解应用题,谁来说一说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是怎样的?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列方程解应用题。(出示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 果园里梨树和桃树一共有168棵,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3倍。梨树和桃树各有多少棵?

  (1)齐读。

  (2)这道题已知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边问边画出线段图。

  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3倍,把哪个数量看做一份?用线段图来表示我们先画梨树,桃树的棵数有这样的几份?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这道题的问题是什么?

  (3)“梨树和桃树各有多少棵”是什么意思?

  这道题要求的数量有两个,你认为用什么方法做比较简便?

  (4)下面我们就以小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这道题用方程来做,学生讨论。

  (5)交流。

  (6)通过讨论和同学们的交流,你们会解这道题了吗?请做在自己的作业本上。一生板演,其余齐练。

  校对板演。还可以怎样求桃树的棵树?

  (7)方程解好了,下面要做什么了?你准备怎样检验?(把问题作为已知数进行检验,)生说,师板书,齐答。

  2、教学想一想。

  现在我们把第一个条件改一下,变成“果园里的桃树比梨树多84棵”,你能列方程解答吗?(出示改编题)

  一生板演,其余齐练。

  集体订正。提问:设未知数时你是怎样想的?你是根据什么来列方程的?

  3、请同学们比较这两道题,在解答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为什么会不同?因此,你认为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4、小结。

  从刚才的两道题可以看出,如果两个数量有倍数关系,就可以把1份的数看做x,几份的数就是几x;把两部分相加就是它们的和,两部分相减就是它们的差。我们可以根据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来解答。

  三、巩固练*。

  1、练一练。校对:你是根据哪个条件说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的?

  2、只列式不计算。

  一个自然保护区天鹅的只数是丹顶鹤的2.2倍。

  (1)已知天鹅和丹顶鹤一共有96只,天鹅和丹顶鹤各有多少只?

  (2)已知天鹅的只数比丹顶鹤多36只,天鹅和丹顶鹤各有多少只?

  3、选择正确的解法。

  明明家鸡的只数是鸭的3倍,鸡和鸭一共56只,鸡和鸭各有多少只?

  (1)解:设鸡和鸭各有x只。 x+3x=56

  (2)解:设鸡有x只,鸭有3x只。 x+3x=56

  (3)解:设鸭有x只,鸡有3x只。 x+3x=56

  商店里苹果的重量是梨的3.6倍,苹果比梨多26千克。苹果和梨各有多少千克?

  (1)解:设梨有x千克,苹果有3.6x千克。 3.6x-x=26

  (2)解:设梨有x千克,苹果有3.6x千克。 3.6x+x=26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了什么?你感觉到今天学的应用题有什么特点?那你有哪些收获呢?还有什么疑问吗?

  老师有个疑问,想请你们帮我解决:为什么今天学的应用题用方程来做比较好,而复*题用算术方法做比较好呢?说明同学们掌握得不错。

  五、作业:

练*二十一/2—5

  小学数学教案五年级 3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五年级,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活动,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要珍惜分分秒秒。

  二、教学重难点

  借助丰富的活动,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口算卡片,每人准备一个时钟。

  四、教学步骤

  (一)情境导入

  (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

  谈话:新年的钟声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滴答”声,让学生共同进行倒计时)

  谈话:刚才,我们进行倒计时,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认识时间单位“秒”

  (1)师: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仔细观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

  (2)学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3)学生反馈:

  ①时钟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

  ②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

  ③如果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让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法进一步类推。

  (4)体验1秒钟

  ①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②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③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

  ④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举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1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1分、每1秒。

  (5)师:(边拨秒针)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6,这表示经过几秒?从数字6走到8,表示经过几秒?请你轻轻告诉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6)你还知道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也是10秒?

  2.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

  (1)师:如果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

  (2)让学生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钟面,自主探索。

  (3)学生反馈。

  (4)小结:秒针走1圈,就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钟,所以1分=60秒。

  3.练*:体验1分钟

  (1)让学生看钟表,通过读秒来体验1分钟的长短。

  (2)师:1分钟能做什么呢?

  让学生分组画画、写字、做口算、摸脉搏体验1分钟实际的长短。

  (3)让学生举例,说说1分钟可以做什么事。

  (三)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你有什么收获?(认识时间单位——秒)有了秒针,计时就更准确了,时针、分针、秒针在时间王国里分工合作,准确地为人们报时。

  (四)巩固练*

  (1)完成“练*一”第2题。

  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补充:

  ①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40()。

  ②小明跑100米要用19()。

  (2)跑步比赛

  师:让我们一起到紧张激烈的运动场上去看看。50米决赛刚结束,你能通过钟表的显示,说出运动员的成绩吗?从这张成绩表中,你能看出什么?

  (3)活动:

  师:下课铃声响了,请大家安静,迅速地将课桌上的学*用品整理到书包里,看看需要多少时间。看谁整理得又快又好。(学生整理,教师报时)

  师:相信大家今后每时每刻都能这样珍惜分分秒秒,做时间的主人。

  (五)作业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

  小学数学教案五年级 4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学生懂得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分数计算简便,会进行分数加法的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仔细、认真的学**惯.

  3.培养学生观察、演绎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在分数加法中的应用,并使一些分数加法计算简便.

  教学难点

  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在分数加法中的应用,并使一些分数加法计算简便.

  教学过程

  一、复*准备【演示课件“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

  1.教师: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有哪几个?用字母怎样表示?

  板书:a+b=b+a

  (a+b)+c=a+(b+c)

  2.下面各等式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①25+36=36+25

  ②(17+28)+72=17+(28+72)

  ③6.2+2.3=2.3+6.2

  ④(0.5+1.6)+8.4=0.5+(1.6+8.4)

  教师: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适用于整数和小数,是否也适用于分数加法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二、学*新课【继续演示课件“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

  1.出示:下面每组算式的左右两边有什么关系?

  ○○

  教师说明: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教师提问: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可以在什么范围内使用?

  (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中的数,既包括了整数,又包括了小数和分数)

  2.出示例3计算:

  观察:这些加数分母和分子有什么特点?

  思考:怎样可以使计算简便?

  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教师提问:这道题哪里应用了加法交换律?哪里应用了加法结合律?

  最后结果要注意什么问题?

  学生总结:应用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可以把分母相同的分数先加起来,或凑成整数再计算比较简便.

  三、巩固反馈.

  1.在下面的○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

  ①○

  ②○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继续演示课件“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

  ①②

  3.思考题:

  已知你能很快算出的和吗?

  四、课堂总结.

  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把分母相同的分数先加起来,或凑成整数再计算比较简便.

  五、布置作业.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六、板书设计

  小学数学教案五年级 5

  教学目标

  1.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并能按需要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整理.

  2.加深对条形统计图的认识,提高学生看条形统计图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教学难点

  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准备.

  小华统计一个停车场里各种机动车的数量.数出有摩托车3辆,小汽车15辆,大客车8辆,载重车6辆.请你帮助她完成下面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教师:要把题中的数据填入统计表中相应的栏目里,再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各种车辆数的多少.从题目的条件中可以看出,要统计的有几种数量?(几种车,每种多少辆.)

  教师:制成的统计表有几栏,每栏多少格?

  教师提问:看一看条形统计图中,每格表示多少?

  二、学*新课.

  (一)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教师:上面复*题中,统计停车场里面的车辆时,由于车辆是静止不动的,我们可以分类数出各种车的辆数,是用逐项数出数目的方法收集的数据.如果我们要统计一个路口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的各种机动车的数量,还能用逐项数出的方法来收集数据吗?

  教师:收集数据时,根据具体条件不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收集.今天就来学*一种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常用方法(板书课题: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教师:请同学们作好准备,你们收集过路口的各种机动车数量.

  学生汇报收集的数据

  教师提问:为什么你们收集的数据不统一;有什么方法可以改进?

  学生讨论:小组内分工,每人记一种车的数;先把各种车的名称写出来排列好,过车时分别作出“正”字的记录……

  学生汇报后教师板书:

  摩托车:正

  小汽车:正正正正正正一

  大客车:正正

  载重车:正正正正

  (二)填统计表和统计图.

  1、教师:上面收集的数据,为了清楚地表示出来,要把这些数据整理,制成统计表.

  机动车种类

  辆数

  合 计

  摩 托 车

  小 汽 车

  大 客 车

  载 重 车

  教师提问:请看条形统计图,每格表示多少?这个数能不能改变?

  教师说明:条形统计图中,每一格代表多少数量,要根据统计的数据大小而定.

  2、学生练*.

  把课本第2页的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补填完整.

  3、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从1992年到1996年,全国每年增加的人口数依次是1348万、1346万、1333万、1271万和1268万.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教师:统计表要分几栏?为什么?要分几格?为什么?

  年份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增加人口数(万)

  三、巩固练*.

  拿一枚1角硬币,从桌面上约30厘米的高度自由落下,共做20次,边做边记录落下后的情况,然后填入下面的统计表.

  四、课堂总结.

  我们收集数据的常用方法是什么?

  五、课后作业.

  收集本班同学家庭人口的数据,并进行整理填入下表.

  六、板书设计

  省略


小学数学教案五年级(精选五篇)扩展阅读


小学数学教案五年级(精选五篇)(扩展1)

——五年级小学数学教案(精选十篇)

  五年级小学数学教案 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4、6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根据等式的性质进行等式变换。

  2、体会“猜想-验证”的探究过程。

  3、感受等式的对称美。

  教学重难点:

  等式性质的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讲故事:王财主家有一黄一灰两头懒驴。这天,他把每种货物都*均分装在袋子里,让俩驴驮运。因为俩驴谁都不肯多驮一点,所以它俩只能驮得一样重。黄驴说:“我挑一袋大米。”灰驴就说:“我挑两袋土豆。”一袋大米的质量正好等于两袋土豆的质量。

  为了方便,在课堂上用红球代替大米,一个a克;用绿球代替土豆,一个b克;用橡皮代替花生,一块m克;用胶带代替黄豆,一个n克。

  得出等式a=2b。

  第二轮它俩可能会加挑什么货物呢?

  二、探究新知

  1、探索“等式两边加上同一个数”、“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

  猜想:第二轮它俩可能会加挑什么物品呢?

  (都加挑一块橡皮)

  此时它俩所挑物品的质量相比第一轮发生了什么变化?

  (都增加m克)

  分别变成了多么克?

  (黄驴变为a+m克,灰驴变为2b+m克。)

  验证:俩驴所挑物品质量真的还一样重吗?在天*上摆摆看。

  (天**衡)

  结论:都加挑一块橡皮,俩驴所挑物品质量仍然一样重。

  ......

  观察这些等式,都是由等式a=2b变换得来的,你能对这5个等式变换进行分类吗?

  (前三个都是在等式两边加上同一个数;后两个都是在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

  这就是等式变换的'2条规律:等式两边加上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小组内的其它猜测,先用式子表示,然后合规律的说出所运用的规律,不合规律的在天*上摆摆看。

  2、探索“等式两边减去同一个数”。

  思考并说理:等式两边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还相等吗?

  (相等。天*左边一个红球和一块橡皮,右边两个绿球和一块橡皮,天*是*衡的。当两边都拿走一块橡皮,天*还是*衡的。)

  相应的由哪个等式变换为哪个等式?

  (由a+m=2b+m变换为a=2b。)

  怎么变的?

  (两边都-m)

  ......

  观察并思考:这些等式的变换,有什么共同点?

  (都是在等式两边送去同一个数)

  这就是等式变换的第3条规律,你能用一句话来总结吗?

  学生总结:等式两边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总结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提示课题:这就是今天的学*内容“等式的性质”。

  3、探索“等式两边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

  思考并说理:等式两边除以同一个数,左右两边还相等吗?

  (相等。天*左边2个红球,右边4个绿球,天*是*衡的,当两边的数量变为二分之一时,天*还是*衡的。)

  相应地有哪个等式变换为哪个等式?

  (由2a=4b变换为a=2b)

  怎么变的?

  (两边都除以2)

  ......

  观察并思考:这些等式的变换,有什么共同点?

  (都是在等式的两边除以同一个数)

  这就是等式变换的第4条规律,你能用一句话来总结吗?

  学生总结:等式两边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为什么强调不为0?

  (因为0不能作除数)

  总结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者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三、巩固练*

  1、第66页第5题

  2、对等式6x=8变换

  3、*衡天*上的变化。

  4、方程的变换。

  四、课堂反思

  1、等式的性质回顾

  2、本节课的感想。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故事导入,生动有趣,但讲故事又不仅仅只是导入新课的作用。学生围绕故事中的问题”第二轮它俩可能会加挑什么物品呢“展开猜测交流,从而引出对等式变换的猜测,学生把生活经验和学*内容紧密地联系起来,学*也变得更加容易。在教学”等式两边加同一个数“和”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时“采用了”猜想——验证“这一获知模式。也让学生初步了解了这一模式。在教学”等式两边减去同一个数“和”等式两边除以同一个数“时,给了学生充分的思考、交流空间,让他们充分运用自己的学*经验,动脑、动手,得出结论,并说出自己的判断依据。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说理能力。

  五年级小学数学教案 2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0~11页《找因数》 学情分析:

  在四年级的学*中,学生已经接触了解一些因数和积的概念。学*本单元的前三个课时后,学生已基本建立因数、倍数、奇数和偶数的概念。这些为学生能顺利学*和掌握本课时的学*内容作好前期准备。

  教材分析:

  “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本课教材设计以“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做为学生学*活动的开始,让学生在理解“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种拼法?”的前提下开始学*活动,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展开的。在此基础上,引导并指导学生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把自己的操作过程和思考的过程表达清楚。学生在思考“有几种拼法”时,一般会用乘法进行思考:几乘几等于12,然后再一对一对地找出1与12、2与6、3与4等12的因数。这一安排是借助“拼小正方形”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形象的排列特点,理解抽象地找因数的方法。在学生操作的基础上再组织学生交流,交流的重点是学生思考的过程,体会用“想乘法算式”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有序思考”的方法,并逐步体会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最后,在设计找因数的练*题时,可以让学生独立尝试,反馈时注意学生能否有序思考。

  教学目标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写出指定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3、经历探索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活动过程,培养有条理思考的*惯和能力,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教具:投影、课件

  学具:12个1*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做拼图游戏吗?

  用你们课前准备好的的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比一比,谁的拼法多?边摆边做好记录。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学生:用12个小正方形自由拼(画)长方形

  (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问题的学生,搜集学生中出现的问题.)

  师:刚才老师在观察同学们操作时,都有自己的拼法,下面把我们的学*成果交流一下,看看其他同学的成果,总结一下能拼出几种长方形?

  2、引导学生合作交流中总结出找一个数的因数的基本方法。

  指名学生汇报拼法,学生一边汇报,一边将所拼的图在黑板上进行演示。) 师:你能把这些摆法用算式写出来吗?

  (学生独立写出算式并汇报)

  依学生汇报板书:1×12=12 2×6=12 12×1=12 6×2=12 3×4=12 4×3=12

  学生观察算式,找出因数一样的算式。引导学生说出能用3种方法表示,这三种方法是:1×12=12 2×6=12 3×4=12,并指明算式一样时选择其中一种说出来。

  板书:12=1×12=2×6= 3×4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12的因数有哪几个?

  (学生说出12的因数有:1、12 、2、6、3、4。)

  师:拼长方形与找因数有什么关系呢?

  (指名学生说一说)

  师:根据刚才的操作交流,请同学们说一说怎样找一个数的因数呢? (学生思考片刻后汇报,可以组内交流。)

  引导学生说出:用乘法思路想,看哪两个数相乘得12,然后一对一对找出来。

  3、引导得出“有序思考”的方法。

  师:通过拼长方形的方法,我们知道了寻找因数的方法。那么找一个数的因数怎样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再自由发言。)

  根据学生发言小结:

  找一个数的因数,要用“有序思考”的方法,即用乘法依次一对一对地找,这样有顺序的给一个数找因数,好处就是不重复也不遗漏。

  师:请同学们按顺序说出12的因数。(学生汇报)

  板书:12的所有因数有:1、2、3、4、、6、12。

  三、应用实践

  基础练*

  1、课本第9页试一试:分别找出9和15的全部因数。

  学生独立思考分别找出9和15的因数;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生是否注意“有序思考”。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指明按从小到大,一个一个有序地说,以免遗漏。

  2、 学生独立在书中完成第9页的练一练的第1、2、3题。

  (投影展示1、2、3题,让学生说一说,集体评价。)

  变式练*

  1、16的因数有:( )

  36的因数有:( )

  一个数的最最小的因数是( ),最大的因数是(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 )。

  2、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17,这个数是( ),它的最小的因数是( ),17的因数是( ),一共有( )个。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17,这个数是( ),它( )最大的倍数,17的倍数的个数是( )。

  拓展提高练*

  把48个球装在盒子里,每个盒子装得同样多,有几种装法?每种装法各需要几个盒子?如果有37个球呢?

  师:同学们能不能利用找因数的方法来解决装球问题呢?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一下。

  汇报:一共有几种装法呢?

  思考:这种装球法与找因数有什么关系呢?

  四、总结与评价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呢?

  学生汇报后师总结:同学们说得很好,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找因数的方法,并能利用找因数的方法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很多数学奥秘,就看我们能不能发现,并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

  五年级小学数学教案 3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相遇问题》第58准备题、例5及做一做,并完成练*十三1-3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及特点。

  2、学会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相遇求路程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3、明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道理,培养学生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理解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建立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相遇问题中速度和、相遇时间和总路程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一套。

  教学过程:

  一、动画引入,揭示课题

  1、通过电脑演示了解相遇问题中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

  电脑演示一声枪响后,两人相向而行,相遇前停下来。

  提问:一声枪响后,你看到了什么?注意他们的出发时间和运动方向是怎样的?

  (板书:同时出发、相向而行)

  如果他们继续走下去,结果可能会怎样?

  (相遇、不相遇就停下来、相遇以后相交而过)

  结果究竟怎么样呢?请同学们继续观察。

  电脑演示两人相遇。

  (板书:结果相遇)

  谁能完整的说说他们是怎样运动的?

  [评析:运用多媒体所具有的声、光、色、形的特点,创设动态情境,抓住"相遇问题"的关键,让学生形象地理解"同时出发"、"相向而行" 、"结果相遇"这几个相遇问题的几个基本要素,为例题教学扫除了文字障碍。并且通过生动形象卡通画导入新课,大大激发了学生学*的兴趣。]

  2、揭示课题:

  像这样,两人或两个物体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最后相遇,我们称这样的问题为相遇问题。

  (板书课题:相遇问题)

  过去我们学过一个物体运动的行程问题。你们还记得一个物体运动时,速度、时 间、路程三者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板书:速度×时间=路程)

  今天研究的相遇问题中,运动物体变成了两个,他们的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今天咱们就一块儿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引导探究,教学新知

  (一)教学准备题。

  1、电脑配音显示准备题。

  我是张华,我的速度是每分60米。我是李诚,我的速度是每分70米。张华家距李诚家390米,他俩同时从家里出发,向对方走去。下面是他们两人走的时间和路程的变化情况表。请同学们先看动画,再完成下表,然后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走的时间 张华走 的路程 李诚走 的路程 两人所走 的路程和 现在两人 的距离 1分 60米 79米 2分 3分

  讨论:①出发3分后,两人之间的距离变成了多少?说明了什么?

  ②相遇时,两人所走路程的和与两家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2、观察填表,讨论分析。

  (1)学生填写表格,并讨论屏幕上的两个问题。

  (2)全班校对答案。提问:2分时两人所走路程的和260米你是怎样计算的?(①120+140=260米②30×2=260米)

  (3)学生回答讨论的两个问题。

  小结:刚才我们通过自己观察、填写、讨论,发现了两个物体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时,两人所走路程的和恰好就是两家的距离。下面我们就利用这个规律自己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评析:在准备题教学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填写、讨论,不但使学生深刻理解了两人所走的路程与两家距离的关系,为研究解题方法作了充分的准备,而且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精神。]

  (二)教学例5。

  1、电脑出示例5及线段图:小强和小丽同时从自己家里走向学校。小强每分走65米,小丽每分走70米,经过4分。两人在校门口相遇。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

  2、学生尝试解答,两生上台板书。 65×4 + 70×4(65 + 70)×4=260 + 280 =135×4 =540(米)=540(米)

  3、学生自己分析解题思路:

  ①请用第一种方法的同学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提问:题中只有一个4,为什么算式中出现了两个4?

  师:经过4分两人相遇,说明相遇时两人都行了4分,因此我们也可以把这个时间称为相遇时间。相遇时间在这种解法中要用到两次。

  ②请用第二种方法的同学说说你的解题思路又是什么?

  [评析:在学生已掌握路程、速度、时间三者间关系的基础上,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实际,通过自己探索,寻求出解答求相遇路程的思路,从而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电脑演示强化两种解法的解题思路。

  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知道,相遇问题中求路程有几种解法?请看屏幕。

  电脑演示:一种是先求出小强走的路程和小丽走的路程,再加起来就得到两人所走路程的和,也就是两家的距离;另一种解法是先把小强每分所走的路程和小丽每分所走的路程加起来,得到每分两人所走路程的和,因为经过4分相遇,再乘以相遇时间4,就得到了4分所走路程的和,也就是两家的距离。

  [评析:通过大屏幕色彩鲜艳的线段闪铄演示,加深了学生对第一种方法的理解;"速度和"的概念是第二种解法的难点,通过将两人每分各行的路程"移动、合并",形象地揭示了"速度和"的内涵。教者灵活地利用多媒体图象的移动、合并、返回的运动特点,揭示"速度和、相遇时间、距离"之间的关系,加深了学生对第二种方法的理解。]

  5、总结数量关系式:请同学们观察这两种解法,你更喜欢哪一种?根据这种解法你发现在相遇问题中,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板书:和、相遇)有了这个数量关系式,你知道相遇问题中路程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6、学生看书质疑。

  三、巩固练*,深化提高

  1、根据题意连线。

  两列火车从两地同时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44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2千米,经过2.5小时两车相遇。

  44×2.5 两人的速度和 52×2.5 两地的距离 44 + 52 相遇时甲车所行的路程 (44 + 52)×2.5

  相遇时乙车所行的路程 44×2.5 +52×2.5 2、用两种方法解答。

  (59页做一做第1题)

  2、只列式不计算。(练*十三1、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反馈中引导学生把第2题与前面的*题比较,明确虽然两车运动方向、出发地点等情况与前面*题不同,但它们都是求两个物体所行路程的和,都可以用速度和×时间=路程得到。

  [评析:练*的设计由浅入深,有坡度有层次,目的性强。先通过连线题强化相遇问题中的各个概念;然后解决与相遇问题类似的应用题,实现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迁移;最后解决有变化的相遇问题,突破固定的思维框架。重点突出,一题一得,既减轻了学生的过重负担,又提高了教学效益。]

  四、闯关游戏,拓思创新:

  电脑演示闯关画面,配音出示游戏规则。

  1、第一关:猫和老鼠从两地相向而行,猫每分跑50米,老鼠每分跑6米。跑了2分,还相距120米,求两地相距多少米?

  提问:用速度和乘以时间得到了路程,为什么还要加120?

  2、第二关:甲、乙两辆汽车从两地相对行驶。甲车每小时行7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9千米。甲车开出后1小时,乙车才开出,再过2小时两车相遇。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第三关:甲乙两人从两地相向而行,甲每分行40米,乙每分行45米。相遇以后相交而过,走了4分,两人相距90米,求两地相距多少米?

  提问:为什么每一种算法都要减90?

  4、小结:今后同学们在解答两个物体运动的行程问题时,首先要弄清他们运动的时间、方向和结果,再灵活运用相遇问题的思路进行解答。

  [评析:首先,通过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使学生在乐中学*;其次,通过变式练*,让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让学生明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道理,培养学生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五年级小学数学教案 4

  教学目标: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培养有条理思考的*惯。

  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教学重点:会找一个数的因数。

  教学难点:提高有序思考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做拼图的游戏吗?

  请拿出准备好的正方形,在你们的小组里用你们准备的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种拼法?

  也可以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拼摆或涂画的方式独立操作,边摆边做好记录. 然后,把你拼摆的过程和你的伙伴说说。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学生:用12个小正方形自由拼(画)长方形

  (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问题的学生,搜集学生中出现的问题.)

  师:刚才老师在观察同学们学*时,发现了很多同学都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下面,把我们的学*成果在小组里交流一下,看看其他同学的学*成果,总结一下能拼出几种长方形?参与小组活动,指导学生总结学法.

  师:你是怎样拼的,说说好吗?

  学生代表一边汇报,一边将所拼的图在黑板上进行演示

  注意让学生指图说明。

  2、思考:请同学们在合作交流中总结出找一个数的因数的基本方法。 (或者用乘法思路想:哪两个数相乘得12?然后一对一对找出来 。) 全班交流

  师:我发现同学们真的很聪明,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

  (每个小组由一名代表在全班汇报思考的过程,再次体会“想乘法算式”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同学们用12个小正方形摆出了各种各样的长方形,你能用算式表示出你一

  共摆了多少个吗?

  学生回答,老师同时板演:

  师:看得出来,同学们很用心思考,现在请同学们观察一下黑板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吗?这6个算式最少能用几种算式表示出来?

  (3种,算式一样的可选择其中的一种说出来。)

  及时板书:1×12=12 2×6=12 3×4=12

  或:12=1×12=2×6= 3×4

  师:由黑板上整理出的算式可见,12的因数有哪些呢?

  (1、12 、2、6、3、4)

  引导思考:找一个数的因数怎样做到即不重复又不遗漏呢?

  (通过以上的拼、画、小组交流,学生已经有所发现。)

  学生的答案:

  (1)我发现积是12的乘法算式中,它们的因数都是12的因数。

  (2)我发现可以利用乘法口诀一对对的找12的因数。

  师:谁能按顺序说出来?

  (1、2、3、4、6、12)

  3、小结:找一个数的因数,可以用乘法依次一对一对的找。这样有顺序的给一个倍数找因数,好处就是不重复、不漏找。

  三、巩固练*

  1、独立完成第38页“练一练”第1题,注意关注学生是否注意有序思考。

  2、师: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找因数的方法,现在看看谁找得快,请同学们做课本第38页的练一练的第2题。

  四、总结与评价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呢?用学到的方法我们都可以做些什么?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上下来以后我感想很多,感触也很深。回顾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我认为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我只有不断地进行反思,才能不断地完善教学思路,才能更好达到教学目标。下面我就说说我对本课在教学设计上的一些想法和反思。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找一个数的因数,在学生已掌握了因数、倍数的概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对学生而言,怎样找一个数的`因数,难度并不算大,因此教学例题“找出12的因数”时,我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拼长方形,让学生们直接感知两个自然数的积等于12的几种情况,使他们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会结合自己对因数概念的理解,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运用意识),然后在交流中不难发现可用乘法或除法来求一个数的因数(列出积是12的乘法算式或列出被除数是12的除法算式)。在这个学*活动环节中,我留给了学生较充分的思维活动的空间,有了自由活动的空间,才会有思维创造的火花,才能体现教育活动的终极目标。特别是用除法找因数的学生,正是因为他们意识到了因数与倍数之间的整除关系的本质,才会想到用除法来解决问题。

  学生在找一个数的因数时最常犯的错误就是漏找,重复。学生怎样按一定顺序找全因数这也正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所以在学生交流汇报时,我结合学生所叙思维过程进行对比,引导并形成有条理的板书,这样的板书帮助学生有序的思考,形成明晰的解题思路的作用。书写格式这一细节的教学,既避免了教师罗嗦的讲解,又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我相信像这样润物无声的细节,无论于学生、于课堂都是有利无弊的

  新课标实施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学*、探究、研究和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认真反思、独立思考、交流探讨,学*研究,与学生*等对话,在实践和探索中不断前进。

  五年级小学数学教案 5

  教学目标:

  1、知道容积的意义。

  2、掌握容积单位升和毫升的进率,及它们与体积单位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之间的关系。

  3、会计算物体的容积。

  教学重点:

  1、容积的概念。

  2、容积与体积的关系。

  教学难点:

  容积与体积的关系。

  教具:

  量筒和量杯、不同的饮料瓶、纸杯

  教学过程:

  一、复*检查:

  说出长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

  二、准备:

  把泥放入一个长方体的小木盒中(压实,与上口*),然后扣出来,量一量泥块的长、宽、高。计算泥块的体积。这个长方体小木盒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是()。

  三、新授:

  1、认识容积及容积单位:

  (1)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它们的容积。

  通过上面的“做一做”,我们知道长方体小木盒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就是这个小木盒的容积。

  (2)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但是计量液体体积,如药水、汽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

  (3)演示:体积单位与容积单位的关系。

  说一说,在生活中哪些物品上标有升或毫升。升和毫升有什么关系呢?教具演示。

  ①1升(L)=1000毫升(mL)

  将1升的水倒入1立方分米的容器里。

  小结:1升(L)=1立方分米(dm3)

  ②1升=1立方分米

  1000毫升=1000立方厘米

  1毫升(mL)=1立方厘米(cm3)

  练一练:

  1、8L=()mL3500mL=()L15000cm3=()mL=()L

  1、5dm3=()L

  (4)小组活动:

  a、将一瓶矿泉水倒在纸杯中,看看可以倒满几杯?

  b、估计一下,一纸杯水大约有多少毫升,几纸杯水大约是1升。

  2、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是要从容器的.里面量长、宽、高。

  例一个小汽车上的油箱,里面长5分米,宽4分米,高2分米。这个油箱可以装汽油多少升?

  5×4×2=40(立方分米)40立方分米=40升

  答:这个油箱可以装汽油40升。

  做一做:一个正方体油箱,从里面量棱长是1、4米。这个油箱装油有多少升?(订正)

  小结:计算容积的步骤是什么?

  3、我们知道了计算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方法,如计算长方体的体积是用长乘宽乘高,计算正方体的体积是棱长的3次方。那有些不规则的物体怎么计算它的体积呢?

  出示一个西红柿,谁有办法计算它的体积?小组设计方案:

  四、巩固练*:

  1、生物小组买来一个长方体鱼缸,从里面量长是6分米,宽是4分米,深2、5分米,它的容积是多少升?

  2、一个长方体油箱的容积是20升。这个油箱的底长25厘米,宽20厘米,油箱的深是多少厘米?

  3、有一个棱长是6分米的正方体水箱,装满水后,倒入一个长方体水箱内,量得水深3分米,这个长方体水箱得底面积是多少?

  4、提高题:p55、16

  五年级小学数学教案 6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教材P5~6例3、例4及练*二第1、9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进行笔算,并且会运用该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在小组讨论中探究、发现、感悟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提高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感受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科学、严谨的学*态度。

  教学重点

  在理解小数乘法和小数意义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自主探究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正确地进行笔算。

  教学方法

  观察、分析、比较。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1.口算。×59××60.23×314×3×3

  口算后提问:从14×3和×3的口算中,你有什么发现?

  2.列竖式计算。26×7×123×25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3.引入新课。我们已经掌握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那么小数乘小数又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

  二、自主探究

  1.创设情境,引入问题。出示教材第5页例3的主题情境图。

  师:观察图片,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学校有一个长米、宽米的宣传栏。现在学校要给它刷油漆,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

  师:给宣传栏刷油漆,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该怎样计算呢?

  全班交流,然后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我们该如何解决问题呢?

  生:要算出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需要先求出宣传栏的面积。

  师:那么怎样求宣传栏的面积呢?如何列式呢?生:×

  师:这个式子中,两个因数都是小数,该如何计算呢?

  生1可以用竖式计算:×

  生2:也可以把它们可作整数来计算(下左)。

  师:那么如何求一共需要多少油漆呢?

  生:算式是×,可以仿照上面同样的方法计算。(上右)

  所以一共需要千克油漆。

  师:同学们能说说我们在列竖式计算小数乘法时,要注意什么吗?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老师加以总结。

  小结:所有小数右边的数一律对齐,其他小数位从右往左依次对齐。

  师:看一看算式的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呢?

  生:两个因数中一共有2位小数,积也有2位小数。

  2.探究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完成P6例4上面的填空。

  (l)组织学生尝试完成教材第5页的“做一做”。

  (2)学生独立计算后,指名板演并汇报自己是怎样计算的,然后集体订正。

  (3)教学例4。×

  师:这个算式中的两个因数都是两位小数,通过列竖式计算,我们能发现一个问题,即这个算式中,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那么如何点小数点呢?

  学生讨论,教师板书。

  师: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师:观察黑板上各题,小组讨论。(出示讨论提纲。)

  讨论提纲:①小数乘小数,我们首先怎样想?

  (把两个因数的小数点去掉,转化为整数乘法。)

  ②怎样得到正确的积?(因数扩大到它的几倍,积就缩小到它的几分之一。)

  ③积的小数位数和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能举例说明吗?

  (教师以竖式中的因数的小数位数和积的小数位数为例,说明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O补足。)

  3.根据上面的分析,想想小数乘法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讨论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回答上面的问题,归纳出计算小数乘小数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生:小数乘小数,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当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归纳,进一步得出“1看、2算、3数、4点”。

  三、巩固练*

  1.不计算,说一说下列各题的积有几位小数。

  ×××

  ×0.03××

  提问:怎样判断积有几位小数?

  2.用竖式计算。(教材第6页“做一做”的第1题)

  提问:你是怎样计算×的?

  3.完成教材第6页“做一做”的第2题。先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师:分别比较积和第一个因数的大小,你能发现什么?小组交流讨论,教师总结。

  师: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O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四、课堂小结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今天学到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在计算小数乘法时应注意什么?(学生发言,说说自己的收获,并回答问题,教师予以点评。)

  作业:教材第8~10页练*二第1、9题。

  板书

  小数乘小数

  ×=×=

  1看、2算、3数、4点

  五年级小学数学教案 7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教材P7及练*二第3、5、6、7、10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运用这一知识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

  理解倍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学会解答有关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认真计算与及时检验的学**惯。

  教学重点:

  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正确计算小数乘法。

  教学难点:

  正确点出积的小数点;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1小时,积都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都比被乘数大。

  教学方法:

  观察、分析、比较。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准备

  1、口算。0.9×6 7×0.08 1.87×O

  0.24×2 1.4×0.3 0.12×6 1.6×5 4×0.25 60×0.5

  指名学生口算,然后集体订正。

  2、思考并回答。(1)做小数乘法时,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2)如果积的小数位数不够,你知道该怎么办吗?如:0.02×0.4。

  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小数乘法。(板书课题)

  二、情景引入

  1、教学例5。师:同学们,你们见过鸵鸟吗?知道鸵鸟是一种跑得比较快的动物吗?有一只鸵鸟正在帮助2个小朋友解难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鸵鸟正驮着小朋友向前奔跑,后面一只凶猛的非洲野狗紧紧追上来了!小朋友说:“哎呀,它追上来了!”鸵鸟说:“别担心,它追不上我!”

  学生观察情境图,提取信息:

  所求问题:(鸵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

  所需条件:(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56千米/小时,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

  思路分析:

  (1)引导学生理解小数倍数的含义:谁来说一说“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是什么意思?(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表示鸵鸟的速度除了有一个非洲野狗那么快,还要快。)

  (2)追问提高学*新知的兴趣:

  ①非洲野狗能追上他们吗?(非洲野狗追不上鸵鸟。)

  ②“鸵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该怎样列式计算呢?(生回答:56×1.3)

  ③为什么这样列式?(求56的1.3倍是多少,所以用乘法。)

  (3)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小结:倍数关系也可以是比1大的小数。

  让学生独立计算出鸵鸟的最高速度,并集体订正。

  (4)指导学生用估算进行验算:请同学们看这个算式及结果,你认为对吗?你是怎么验证的?(板书验算,完善课题)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验算的方法:

  ①用原式再计算一遍。

  ②把这个算式的因数交换一下位置,再算一遍。就可知道对与否。

  ③观察法:观察小数位数或第二个因数比1大还是比1小。

  ④用计算器进行验算。

  师小结:不管用哪一种方法来检验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喜欢用那一种就用那一种来验算。

  (5)师:请同学们打开书,看一看书上的'小朋友算得对吗?为什么?

  生:因为两个因数中,56是整数,因数1.3中只有1个小数,所以积中小数点的位置点错了,应该点在2与8之间,即积应为72.8。

  师:很好!在计算小数乘法时,每个小朋友都要养成认真做题、仔细检查的好*惯。

  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计算、验算得出鸵鸟的最高速度是72.8千米/小时,比起非洲野狗的速度怎么样?非洲野狗能追上鸵鸟吗?说明刚才我们的想法怎样?(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由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2、看乘数,比较积和被乘数的大小。刚才有同学提到56×1.3式子中第二个因数比l大,所以积就比被乘数大,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三、巩固练*

  1、完成教材第7页“做一做”。先让学生观察两道算式中的因数和积,进行判断,说出理由;再让学生独立计算,并用自己喜欢的验算方法进行验算。最后集体订正。

  2、练*二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判断。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明道理,明白每一小题错在什么地方。

  四、课堂小结。当乘数比1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这种关系初步判断小数乘法的正误。

  作业:5、6、7

  课外作业:教材第9页练*二第10题。

  板书设计:

  求一个数的小数倍数是多少及验算

  五年级小学数学教案 8

  一、准备练*

  (一)口算

  3.8+1.2 2.54 1.58

  1.50.3 0.64+0.16 7.6+0.24

  5-1.8 1.2580 3.64

  6.3+2.45+3.7 3.56-1.57-0.43

  0.87125 (2.5+0.9)4

  (1.5+0.25)4 0.64+1.44

  (二)口答,在□里填上适当的数.(说出依据)

  1.3.18□=1.2□

  2.(2.5+3.5)□=□□○□4

  3.□+4.3=□+0.86

  4.(2.51.2)□=1.2(□□)

  5.7.6-2.8-□=□-(□+3.2)

  (三)小结引入

  我们运用一些运算定律或者运算性质可以使计算简便,在四则混合运算中,能不能运用这些运算定律和性质,使计算简便呢?

  二、讲授新课

  (一)教学例4

  1.82.58+1.81.42

  1.观察算式特点

  2.学生试做

  方法一:1.82.58+1.81.42 方法二:1.82.58+1.81.42

  =1.8(2.58+1.42) =4.644+2.556

  =1.84 =7.2

  =7.2

  3.观察比较:两种方法哪一种计算起来比较简便?

  (第一种方法应用乘法分配律来计算,第二种方法只是根据一般的'运算顺序)

  4.练*

  1.82.58+1.81.42+0.5

  =1.8(2.58+1.42)+0.5 (乘法分配律)

  =1.84+0.5

  =7.2+0.5

  =7.7

  5.小结

  通过刚才的练*,你对简算有什么新的认识?

  三、巩固练*

  (一)计算下面各题

  1.561.7+0.441.7-0.7

  11.72-7.85-(1.26+0.46)

  (二)计算下面各题,能用简便算法的用简便算法

  10.64+7.652.4+11.76

  12.9〔14.66-(1.3+8.2)〕

  9.83(3.8-2.3)+1.56.17

  6.752-〔4.7(0.54-0.38)+2.8〕

  15.4〔8(6.34-4.59)〕

  (三)思考题:填同一个数

  □-□+□+(□□□-□)=10

  四、课堂小结

  在四则混合运算中,有时虽然不能把整个题目简便计算,但是应该随时注意是不是有的步骤可以简算,能简算的,尽量使计算简便,不能简算的再按运算顺序计算.

  五、课后作业

  (一)计算下面各题,能用简便算法的用简便算法.

  1.10.64+7.652.4+11.76

  2.12.75[14.6-(1.3+8.2)]

  3.9.831.5+6.171.5

  4.15.4[8(6.34-4.59)]

  (二)新兴煤矿七月份产煤4.85万吨,八月份产煤5万吨,九月份产煤5.65万吨.*均每月产煤多少万吨?

  五年级小学数学教案 9

  (一)、实践操作

  1、组织谈话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行四边形,同学们都学了哪些知识,谁还记得。

  生:两组对边分别*行的四边形叫*行四边形。

  生:认识了*行四边形的高。

  2、媒体演示

  (出示课件:小山羊的困惑。配音:一只莽撞的小山羊把一个长方形撞倒了,变成了一个*行四边形,于是小山羊就发现了一个问题,是什么问题呢?)

  师:现在你能发现什么问题呢?

  生:为什么会变成*行四边形呢?面积是否变了呢?

  师:小山羊到底发现了什么问题?你们想不想知道呢?

  (出示问题:现在的*行四边形和以前的长方形谁的面积大呢?)

  生:一样大。

  生:我认为长方形面积大,*行四边形面积小。

  师:现在有两种意见,大部分同学认为面积一样大,个别同学认为长方形面积大。到底谁说得对呢?你们能不能想个办法比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师:有什么方法验证一下它们的面积是否一样大呢?

  生:可以算一算它们的面积的大小。

  师:怎样算呢?

  生: 长方形的面积 =长×宽(板书)

  *行四边形的面积 =底×高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我是看书知道的。

  生:我是家长告诉的。

  师:那么,为什么*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是怎么来的呢?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研究*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师:下面就用你自己手中的学具,试着把*行四边形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

  (小组合作,4人一组,然后在全班汇报)

  (二)交流汇报

  师:你转化后的图形是什么?你是怎么转化的呢?谁能大胆的上来说一说。

  生:是长方形,我是沿着高剪的。

  师:你为什么这样剪,不沿着高剪开行不行?

  生: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所以只有沿着高剪开才能转化成长方形。

  师:这个长方形和原来的*形四边形个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同学们仔细观察(媒体演示转化的过程:找出底,画高,剪开,*移,拼补,转化成了长方形)。

  师::长方形和原来的*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

  生:转化后的.图形是长方形,我发现长方形的长就是*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就是*行四边形的高,所以*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乘高。

  师:谁再来完整的说一遍。

  师:我们通过转化推导出来的面积计算公式和书本上的一样。同学们真是了不起,会自己发现数学知识了。

  师:*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还可以用字母表示呢?你知道怎样表示吗?(学生说,教师板书)

  生:公式是s=ah

  师:通过刚才的学生,我们知道了*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下面一起来解决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

  (三)巩固发展

  1.口算下列各题。

  生:第一个*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2*方厘米。

  生:第二个*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0*方分米。

  生:第三个*行四边形的面积是8*方米。

  2.辨析性练*:

  师:你能根据图中给出的数据求*行四边形的面积吗?(课件出示下图,单位:厘米)

  生:是54*方厘米。

  生:我不同意,因为……

  师:为什么说面积不是54*方厘米?

  生:我也认为不是9×6=54(*方厘米),因为6厘米这条高不是9厘米这条底上。如果沿6厘米这条高剪开拼成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就是6厘米这条高,长方形的宽却不是9厘米这条底。所以不能用9×6=54。

  师:谁再来说说。

  师:让我们来看看。下面你能计算了吗?(课件出示)

  生:2×9=18;3×6=18

  五年级小学数学教案 10

  设计意图: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学的成败,学生的学*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程度。教师的全部劳动,归根到底就是为了学生的主动学*。因此,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的需要,让课堂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乐园是我们每位教师应努力的方向。还有对学生的评价,包罗万象,既有对学*方法的评价,又有对学*情感的评价,也有对自己的鞭策鼓励。这样的评价,教师只需适当点拨、启发,便能让学生在被他人肯定的同时得到极大的满足感,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自信心,从而把主动探究学*作为自己学*生活中的第一乐趣。这节课我在设计上注重这两点,来设计和展开教学。

  教学要求 在知道两数特殊关系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求出两种特殊情况的最大公约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思考并回答:①什么是公约数,什么是最大公约数?②什么是互质数?质数与互质数有什么区别?(回答后做练*十四的第5题)

  2、求30和70的最大公约数?

  3、说说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数有什么关系?

  7和21 8和15

  二、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这节课我们继续学*求这两种特殊情况的最大公约数(板书课题)

  三、探索研究

  1.教学例3

  (1)求出下列几组数的最大公约数:7和21 8和15 42和14 17和19

  (2)观察结果:通过求这几组数的最大公约数,你发现了什么?

  (3)归纳方法:先让学生讲,再指导学生看教材第69页的结论。

  (4)尝试练*。

  做教材第69页的“做一做”,学生独立做后由学生讲评,集体订正。

  四、课堂实践

  1.做练*十四的'第7题,学生独立观察看哪几组数是第一种特殊情况,哪几组数是第二种特殊情况,再解答出来。

  2.做练*十四的第6题,先让学生独立作出判断后再让学生讲明判断的理由。

  3.做练*十四的第9题,学生口答集体订正。

  五、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今天学*的内容、方法。

  六、课堂作业

  1、做练*十四的第8、10、11题。

  2、有兴趣、有余力的同学可做练*十四的第13*题和思考题。

  课后反思:有的数学问题比较复杂,光靠个人的学*,在短时间内达不到好的效果时,教学时,我让学生前后桌组成四人小组,小组中搭配上、中、下三类学生,由一位优等生任组长,组织组内同学讨论如下问题:(1)、一个数的约数与这个数的质因数有什么联系?

  (2)、两个数的公约数与这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有什么联系?

  (3)、怎样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我们知道“最大公约数”一课最难理解的就是其算理,我也尝试过多种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但无论是老师讲解还是学生看书,给学生的感觉大多是:太难懂了,算了吧!这时,何不让学生讨论讨论,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说说?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这样,不仅保证了全班同学的全员参与,使每位同学都有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而且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启发、讨论、总结,学生的思路被打开了,想法在逐步完善着,学生个人对最大公约数算理的理解都会有不同幅度的提升;学生的归纳、推理、判断等能力也在这里得到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团结协作的精神也在不断增强;当自己的意见被采纳时,学生也在尽情地享受着交流成功的乐趣。如果学生能把学*当成一件“美差”去做,这不正是我们最想看到的吗?


小学数学教案五年级(精选五篇)(扩展2)

——五年级教案数学教案(精选10篇)

  五年级教案数学教案 1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填空:

  ①长方体体积= ;

  ②常用的体积单位有、 、 ;

  ③正方体体积= 。

  师:你知道每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吗?今天我们就学*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板书课题)

  二、探索研究

  1.小组学*、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出示:1个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模型教具。

  提问:

  ①当正方体的棱长是1分米时,它的体积是多少?

  ②当正方体的棱长是10厘米时,它的体积是多少?

  ③而1分米是多少厘米?1立方分米等于多少立方厘米?

  小组合作填表:

  正方体棱长1分米= 10厘米

  体积1立方分米= 1000立方厘米

  小组汇报结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同理得出: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用填空的形式小结:

  从上面可以看出,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

  (2).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加以比较(投影显示第38页的表)

  先让学生填后并比较这三类单位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3)学*体积单位名数的改写。

  先思考:

  (1)怎样把高一级的体积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一级的体积单位的名数?

  (2)怎样把低一级的体积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一级的体积单位的名数?

  出示例3,并写成如下形式:

  8立方米=( )立方分米0.54立方米=( )立方分米

  出示例4,并写成如下形式:

  340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96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学生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自己是怎样想和做的。

  出示例5。(投影显示)

  放手让学生独立审题并解答,再针对出现的问题重点讲解。

  解法一:

  2.2×1.5×0.01=0.033(立方米)

  0.033立方米=33立方分米

  解法二:

  2.2米=22分米1.5米=15分米0.01米=0.1分米

  22×15×0.1=33(立方分米)

  三、课堂实践

  将练*八的第1、2题填在书上,老师进行个别辅导后订正。

  四、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今天学*的内容。

  五、课后作业

  练*八的3、4、5题。

  五年级教案数学教案 2

  教学目标

  整理和复*

  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材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和组合图形的面积。

  *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是学生掌握了这些图形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学*的,它们是进一步学*圆面积和立体图形表面积的基础。学到这一单元结束,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就基本学完。

  组合图形的面积在义务教育的教材中是选学内容。本单元安排在*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之后学*,学生在进行组合图形面积计算中,要把一个组合图形分解成为已学过的*面图形并进行计算,可以巩固对各种*面图形特征的认识和面积公式的运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本单元具体的教学内容分析如下:

  1.*行四边形的面积。

  通过提出解决比较两个花坛(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面积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探索计算*行四边形面积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计算*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三角形的面积。

  为让学生能自主地探索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教材除呈现了学生需要解决三角形面积的实际问题外,更重要的是提出了如何把三角形进行转化的要求,这也是学生寻求解决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的重要思路。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能力,在学生探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中,教材呈现了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以及面积公式推导的方法,目的是在课堂上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地参与到探索活动之中。

  3.梯形的面积。

  这部分教学内容是利用学生前两个基本图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经验,探索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同时,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探索活动,教材呈现了多种探索的方法,并说明了不同的探索过程。

  4.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材先通过呈现生活中具体物品使学生认识组合图形是由几个简单图形组合而成的。然后要求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组合图形,以巩固对组合图形的认识。接着,引导学生学*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所安排的例题及练*除了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外,更注重将解决问题的思考策略渗透其中。

  5.整理和复*

  这部分内容先把本单元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用图示帮助学生回忆本单元所学*的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沟通各种面积公式及其推导过程的内在联系,再通过不同层次的练*,巩固已学的各种多边形的面积公式,提高应用公式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年级教案数学教案 3

  教学内容:推导长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能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空间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长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难点:运用公式计算。

  教学用具:1立方厘米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

  1、什么叫物体的体积?

  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3、什么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

  二、导入新课:

  1、导入:

  我们知道了每个物体都有一定的体积,我们也知道可以利用数体积单位的方法计算物体的体积。

  要知道老师手中的这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你有什么办法?(用将它切成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小正方体后数一数的方法。)

  说明:用拼或切的方法看它有多少个体积单位。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物体是切不开或不能切的,如:冰箱,电视机等,怎样计算它的体积呢?他们的体积会和什么有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板书课题)

  2、新课:

  (!)、请同学们任意取出几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在小组里合作摆出一个长方体,边摆边想:你们是怎么摆的?你们摆出的长方体体积是多少?

  (2)、板书学生的:(设想举例)

  体积 每排个数排数 排数 层数

  4 4 1 1

  8 4 2 1

  24 4 3 2

  (3)、观察:每排个数、排数、层数与体积有什么关系?

  板书:体积=每排个数排数排数×层数

  每排个数、排数、层数相当于长方体的什么?

  因为每一个小正方体的棱长是1厘米,所以,每排摆几个小正方体,长正好是几厘米;摆几排,宽正好是几厘米;摆几层,高也正好是几厘米。

  (4)如何计算长方体的体积?

  板书: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字母公式:V=abh

  三、练*:

  1、一个长方体,长7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2、导出正方体体积公式:

  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你能想出正方体的体积怎样计算吗?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a3读作a的立方

  3、一块正方体的石料,棱长是6分米,这块石料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4、看表计算:

  长

  宽

  高

  体积

  12m

  5m

  4m

  1.5dm

  0.8dm

  0.5dm

  8cm

  4.5m

  3cm

  正方体

  棱长

  体积

  0.9m

  2.4dm

  1.6cm

  请同学们摆一个体积是24立方厘米的长方体,摆后说一说长、宽、高各是几厘米?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提问:长方体的长、宽、高不同,体积相同这是为什么?

  四、小结:这节课学会了什么?

  怎样计算长、正方体的体积?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有没有其他的方法?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研究。

  四、作业:

  五年级教案数学教案 4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的知识基础上,探索生活中一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方法的过程,体验“等积变形”的转化过程。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培养小组合作的精神、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过程中感悟“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

  三、教学准备

  量杯、水、梨、土豆、石块、橡皮泥、A4纸。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经过今天的学*,我们已经掌握了关于体积和容积的知识,你会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吗?如果要求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我们需要知道哪些信息?

  教师:(出示一张A4纸)严格来说,一张A4纸也是一个薄薄的长方体,那么你能求出它的体积吗?

  引导学生思考,悟出一张纸太薄了,可以用多些的纸来测量,再进一步感悟到用整十、整百张来测量更便于计算。

  板书:V1张=V100张÷100。

  设计意图通过测量A4纸的体积,即复*了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同时又有所超越,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为后面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埋下伏笔。

  (二)探究合作,测量体积

  1.明确任务,思考方案。

  教师:刚才我们是直接测量一张A4纸的体积吗?我们是把1张A4纸的体积转化为100张,然后再求出一张。这里同学们很聪明地利用了转化思想,从而想出了测量方法。规则物体的体积测量过了,那大屏幕上这些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你想测量吗?今天我们就来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板书课题并出示课件)

  教师: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你会测量吗?先互相说说打算怎么测量?(给时间让学生小组讨论测量方案。)

  设计意图在动手实验之前,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能使学生明确实验的任务和养成先制定实验方案,再根据方案实验的科学态度。

  2.合作交流,汇报方案。

  学生1:橡皮泥容易变形,我们可以把橡皮泥压制成规则的长方体或者正方体,再测量长、宽、高从而计算出橡皮泥的体积。

  学生2:可以把梨放到装水的量杯里,水面上升部分水的体积就是梨的体积。

  教师指出,这种方法可以称为“排水法”。

  设计意图在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学生一定能够想到许多不同的方案,再通过这些方案的比较,使学生感受到哪些方案是可行的,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学*数学的热情。

  3.小组合作,操作实践。

  (1)学生分组操作,并把测量数据填写在记录单里。

  (2)请小组代表上台重点介绍排水法测量梨的体积,一个同学汇报,组内同伴演示实验过程。

  (3)教师适时板书:V物体=V上升部分。

  教师:想一想,遇到下面这两种情况,你还能计算出这些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吗?

  4.再次实验,深化认识。

  实验一:请同学将量杯里的土豆取出,观察量杯中的水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实验二:把一块石头放入装满水的量杯,杯中的水又有什么变化?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完善结论。

  V物体=V下降部分;

  V物体=V溢出部分。

  教师:我们现在懂得了利用转化思想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谁来说一说,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需要记录哪些数据?可以利用刚才的方法测出乒乓球和冰块的体积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教师利用学生实验过程中的亲身体验,引导学生感悟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时转化思想的应用,并且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不同的转化方法,使学生对利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有一个丰富的体验和感受,让学生体会到“做中学”的乐趣。

  五年级教案数学教案 5

  教学目标:

  1.借助已有经验,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例,掌握基本算法。理解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

  2.提高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运算及推理能力

  3.感受小数乘整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小数乘小数的算理、算法

  教学难点:小数乘小数计算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位置的确定

  一、复*导入,新知铺垫

  1.师: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了小数×整数的计算方法,老师这里有一道题,“4.6×8”你们能算出来吗?快拿起课堂练*本算一算。

  2.师:你们是怎样计算的?

  预设:把4.6扩大10倍得46,积也就扩大了10倍。46×8=368,积368缩小10倍变回原来的积368÷10=36.8。

  3.师:我们通过将小数转化为整数,成功解决了小数×整数的问题。那小数×小数呢?你们会计算吗?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小数×小数的问题,

  二、自主探究,深入新知

  1.师:接下来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列出三道算式,等会我们挑选一组同学的算式为本节课的研究对象。在列算式时要注意小数不宜过长,不然不方便计算。

  预设:2.4×0.8(一位×一位)、1.92×0.9(两位×一位)、0.45×0.6(两个小数都不大于1)

  2.师:这三道题你们会计算吗?拿起练*本,尝试独立计算。如果遇到问题可以小声地与同桌交流。

  3.学生独立活动,指名扮演

  3.师:这三个不同的算式都是怎样计算的?

  预设: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先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算出积。因数扩大,积也就扩大了相应倍数。要求原来的积,就应把乘出来的`积缩小相应倍数。

  4.师:那看来小数×小数的计算难不倒同学们。先按照积的变化规律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算出积,再将得到的积缩小相应倍数得到原来的积。

  5.师:那同学们你们仔细观察这三道题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再与同桌交流交流。

  预设:它们的相同点在于都是小数×小数;不同点在于第一道算式是一位小数乘一位小数,第二道算式和第三道算式是两位小数×一位小数。

  6.师:仔细观察因数和积的小数位,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第一个竖式中,两个因数中一共有2位小数,积也是2位小数;后面2个竖式中,两个因数中一共都有3位小数,而它们的积都是3位小数。我发现在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等于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总和。

  10.师:在计算小数乘法时,我们可以先将小数乘小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算出积,然后根据因数中小数的位数确定积中小数点的位置。

  三、聚焦问题,突破难点

  1.探究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么点小数点。

  (1)出示例4:0.56×0.04

  师:这道题你能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来计算下面这道题吗?

  (2)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

  (3)师:在计算的过程中,你们遇到了什么新问题?

  预设:0.56是两位小数,0.04也是两位小数,那积应该是四位小数,可是现在乘得的积224是一个三位数,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点小数点。

  (4)师: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样点小数点?可以借助之前学过的知识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吗?

  预设:利用之前学过的“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在积的前面用0来补足小数位数,再点上小数点。

  2.探究积与因数的大小关系

  (1)出示:“做一做”第2题完成版本

  师:看来同学们对小数乘小数的计算都掌握了。接下来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组算式,将每组题的计算结果和第一个因数进行比较,与同桌交流你有什么发现。

  (2)全班交流、总结规律

  预设:通过观察,第一组乘法算式中,第一个因数2.4不变,第二个因数都>1,乘得的积都>2.4;第二组乘法算式中,第一个因数1.2不变,第二个因数都<1,乘得的积都<1.2。我发现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因为0乘任何数都得0,所以这个数不能是0。

  四、梳理反思,内化提升

  1.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你们有怎么样的收获?

  2.师:本节课我们学*并总结了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在计算小数乘法时,我们可以先将小数乘小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算出积,然后根据因数中小数的位数确定积中小数点的位置。当积的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还知道了积与因数的大小关系。我们通过自主探索,将小数×小数转化为整数×整数进行思考。再一次成功借助旧知识帮忙解决了新问题。

  五年级教案数学教案 6

  教学目标

  1、结合教材提供的素材自主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利用方格纸依据两个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

  2、进一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和方法,感悟数对与位置一一对应思想。

  3、初步建立坐标系的概念,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1、能运用数对表示指定的位置。

  2、在方格纸上画出指定图形或地点的位置。

  教学过程:

  一、复*铺垫

  提问:怎样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要先确定列数,再确定行数,即(列数,行数)。

  【设计意图】

  通过复*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让学生明确要先确定列数,再确定行数,为学*新知做好铺垫。

  二、探索新知

  1、学*例2。

  (1)引导学生理解图意。

  横排和竖排所构成的区域是整个动物园的范围。动物园的各场馆都画成一个点,这些点都分散在方格纸竖线与横线的交点上。

  (2)师谈话引出问题。

  不仅找座位需要确定位置,看图时我们也要确定位置。这张动物园图很清楚地表示了每个场馆的位置,你能说出这个场馆分成了几行几列吗?(0表示列和行的起始)

  (3)用数对表示位置。

  用(3,0)表示大门的位置,熊猫馆的位置该怎样表示?你能表示出其它场馆所在的位置吗?

  大象馆(xx)猴山(xx)海洋馆(xx)。

  (4)在图上表示场馆的位置。

  出示飞禽馆(1,1),学生说明位置后,再在图上标出位置。

  学生独立标出猩猩馆(0,3),狮虎山(4,3)的位置,然后再投影订正。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同一行或同一列的数对,有什么地方相同,什么不同?

  小结:表示同一列物**置的数对,它们的第一个数相同;表示同一行物**置的数对,它们的第二个数相同。

  3、适时练*:完成教材第20页“做一做”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4、小结:想一想:怎样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先找出数对表示的是第几列,第几行,然后在列数与行数相交处描点,标上名称。

  【设计意图】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学过的知识,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会根据题目中所给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具体物体的位置。

  三、巩固练*

  1、根据数对,在方格上标出各种动物的位置。

  熊猫(2,1)、小兔(3,4)、小猫(2,4)、小狗(3,1)

  2、完成练*五第3题。

  让学生对照数对涂方格,涂描后教师展示学生的进行对照。

  3、完成练*五第5题。

  让学生理解国际象棋在棋盘上表示棋子位置的规则,并会用数对确定棋子的位置。

  四、课堂总结

  谈谈今天你的收获?

  教后思考:

  五年级教案数学教案 7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练*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和整数加减法的关系,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计算方法的正确运用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备注

  一、回忆复*

  二、基本练*

  三、提高练*

  四、课后延伸

  五、布置作业自己复*上节课所学*内容47页的例1和48页的例2

  1、口算下列各题:

  0.7+0.30.65-0.256+0.34

  1.6-0.44.5+0.50.82-0.42

  0.83-0.59.2-62+2.8

  3.4-3.117.6+3.93.6+2.4

  0.45+2.850.73-0.2314-3.9

  2、完成49页“”练一练“”的第3题

  让学生根据题中的信息说说能想到些什么,可以求哪些问题,再让学生根据问题合理选择信息并列式计算。

  3、用竖式计算

  7.5-3.180.51-0.374-0.82

  5.26-4.7513-3.98.04-7.4

  每个同学选做两题,比速度更要比一比正确率,做得全对的同学予以鼓励。

  4、练*八的第3题

  可以结合线段图让学生说说对前3个问题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还可以自己补充问题:问学生你还想到了什么?

  1、“小小诊所”:练*八的第4题

  先找出错在哪里,把错误的地方改正过来

  你能把正确的结果算出来吗?

  学生练*,集体订正。

  2、解决实际问题:

  练*八的第六题,让学生从问题出发去思考该用什么方法去做。

  练*八的第九题,解决前三个问题后,还可以结合统计图的特点,引导学生进一步提出:“这一天中哪段时间病人体温上升最快,上升了多少度”,“哪段时间病人体温下降得最快,下降了多少度”等问题,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练*八的第十题:可以让学生独立解答前两个问题,并要求说说每题的思考过程,再让学生提出一些不同的问题进行解答。

  练*八的思考题

  可以先根据“5.1减去一个两位小数得2.76”,算出作为减数的两个小数应是2.34。再用5.1加上2.34,然后可得到正确的结果。

  练*八的第五题

  初步向学生渗透综合法的思想。

  把学生典型的错误用实物投影展示出来,共同纠正。

  初步向学生渗透分析法的解决问题的思想。

  课后感受

  授课日期月日

  五年级教案数学教案 8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分析: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方程的定义,方程的性质和利用方程性质解方程。

  从知识结构上看: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了一定的算术知识(如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及其应用),已初步接触了一些代数知识(如用字母表示数及其运算定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的关键。这为过渡到下节的学*起着铺垫作用。

  从认知结构上看:本节课在初等代数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学生在学*代数的整个过程中,几乎都要接触这方面的知识。

  二、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依据教学大纲,以及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目标:

  (1)知识目标:根据等式的性质,使学生初步掌握解方程及检验的方法,并理解解方程及方程的解的概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自觉检验的学**惯,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渗透代数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这三个目标将为后面的教学起到一个导向作用。

  三、重点与难点:

  那么根据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解简易方程》这节课在整个教材中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特别是利用方程性质解未知数,它是后续知识发展的起点,学生对未知数的理解对今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学*起着决定作用,所以我认为这节课的重点是:

  (1)重点: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

  另一方面,对于学生来说,弄清方程和等式的异同,正确设未知数,找出等量关系是很困难的,所以我认为这节课的难点是:

  (2)难点: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下面,对于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拟定计划进行如下操作:(1、复*铺垫;2、探究新知;3、例题解析;4、巩固练*;5、归纳小结;6、布置作业。)六个步骤

  1.复*铺垫:

  (1)抛出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了方程的意义,你还记得什么叫方程吗?

  生: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提问的目的:让学生回忆旧知识,巩固旧知识,引出方的解、解方程的定义。结合引导复*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2)判断下面哪些是方程:

  师:你能判断下面哪些是方程吗?

  (1)a+24=73(2)4x<36+17(3)234÷a>12

  (4)72=x+16(5)x+85(6)25÷y=0.6

  生:(1)(4(6)是方程。

  师:你为什么说这三个是方程呢?

  生:因为它含有未知数,而且是等式)

  这样做的目的: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教法,课堂讨论法。巩固方程的性质,承接后面利用方程的性质解方程的应用。

  理论依据: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课堂讨论法。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热情。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学*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学*兴趣和动机,明确的学*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2、探究新知

  (1)、看图写方程

  师:同学们真厉害把学过的知识全都记得,请同学观察这幅图(看书上57页天*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杯子重100克,水重X克,合起来是250克。

  师:你能根据这幅图列出方程吗?

  生:100+X=250.

  这样做的目的:运用知识迁移,结合直观图例,应用方程的性

  质,让学生自主探索列出方程。

  (2)、求方程中的未知数

  师:那么方程中的x等于多少呢?请同学们同桌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交流后汇报)

  生1: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250-100=150,所以X=150.

  生2:根据数的组成100+150=250,所以X=150.

  生3:100+X=250=100+150,所以X=150.

  生4:假如在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去100,那么也可得出X=150.

  目的:这样的提问,有多种回答,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3)、验证方程中的未知数,引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两个概念。

  师:同学们都很聪明用不同的方法算出X=150,研究对不对呢?

  生:对,因为X=150时方程左边和右边相等。

  师:这时我们说x=150是方程100+X=250的解,刚才我们求X的过程叫解方程。这两个概念具体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翻到课本57页,(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解出方程的解的过程叫解方程。)勾上这两句话并齐读三遍。

  这样做的目的:学生齐读的时候,我可以把解方程和方程的解的概念板书在黑板上,并且,在学生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加深印象。

  (4)辨析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两个概念

  师:方程的解是未知数的值,它是一个数,怎样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方程的解呢?

  生:要看这个数能不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师:而解方程是求未知数的过程,是一个计算过程,它的目的是求出方程的解。同学们要注意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3、例题解析

  师:前几天我们学*了等式的性质,今天我们又学*了请根据等式的性质完成填空吗?

  (1)如果5+3=8,那么5+3-3=8()

  (2)如果50-13=37,那么50-13+13=50()

  (3)如果a-7=8,那么a-7+7=8()

  (4)如果X+9=45,那么X+9-9=45()

  师:你是根据什么填空的?

  生:等式的性质。

  师:等式有什么性质呢?我们齐来说一遍。

  2、理解方程与等式的联系,引出课题。

  师:(3)(4)题不但是等式而且是方程,我们知道方程是等式的一部分,所以等式的性质对方程同样适用,今天我们将应用等式的性质来帮我们解方程。(板书课题:解简易方程)

  3、出示例1图,列出方程。

  师:图上画的是什么?你能列出方程吗?

  生:X+3=9

  师:这个方程用天*怎么表示呢?

  生:天*左边放X个和3个球,右边放9个球。(电脑显示)

  4、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解方程。

  师:我们解方程的目的是求X,怎样使天*一边只剩x呢?

  生:天*两边同时减去3个球。(电脑显示)

  师:天*两边还*衡吗?怎样反映在方程上呢?

  生:方程两边同时减3。(结合学生回答板书)

  师:为什么同时减3而不是其它数呢?

  生:方程两边同时减3就可以使方程一边只剩X。

  5、检验方程的解。

  师:X=6是不是方程的解呢?

  生:是,因为X=6是方程左边是6+3=9,右边是9,左右两边相等,所以X=6是方程X+3=9的解。

  6、强调解方程的格式步骤

  电脑显示:解方程要注意:

  (1)先写“解”,等号要对齐。

  (2)做完后要注意检验。

  2.学情分析:

  (1)学生特点分析: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2)知识障碍上:知识掌握上,学生原有的知识,许多学生出现知识遗忘,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述;学生学*本节课的知识障碍,知识学生不易理解,所以教学中老师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3)动机和兴趣上:明确的学*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最后我来具体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三、教学程序及设想:

  (1)引入: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的沉思,期待录找理由和证明过程。抛出问题,什么叫方程?什么是方程的性质?让学生回忆上节课内容,引出方的解、解方程的定义。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利用等式的性质来解简易方程。

  (2)由例题得出本课新的知识点:

  解方程:X+6=7.8;X-6=7.8;6X=7.8;X÷6=7.8。

  讲解例题。说明在方程的两边什么情况应该同时加,什么情况该同时减,什么情况该同时乘,什么情况该同时除?在讲例题时,不仅在于怎样解,更在于为什么这样解,而及时对解题方法和规律进行概括,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

  (3)接下来,我们用今天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出示情景图:

  X元X元X元

  18元

  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会列方程吗?然后说出图意并列出方程。

  (4)能力训练。课后练*使学生能巩固羡慕自觉运用所学知识与解题思想方法。

  ①列出方程并解答:每个福娃X元,买5个共花80元。

  ②看题回答:1.6X=***(要解这个方程,方程两边应同时?)

  (看来解法掌握得不错,下面看谁的反应最快。)

  ①选择正确答案,说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X+8=30的解是()A.X=22B.X=38

  0.3X=0.21的解是()A.X=7B.X=0.7

  X=5是方程()的解。A.15X=3B.6X=30

  X=30是方程()的解。A.0.2X=6B.2X=15

  (5)总结结论:知识性的内容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这节课学*了什么?解简易方程的依据和方法是什么?)

  *(6)变式延伸: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进行重构,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教学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优等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累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对有能力接受的学生)

  (7)板书:略

  (8)布置作业。P66第5—7题。

  五年级教案数学教案 9

  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总复*“数的认识”第一课时P113~116

  教学目标:

  1、比较系统地理解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

  2、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3、对各种数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的原则与方法。

  4、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要点分析:

  教学重点: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加深对各种数的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分类,形成系统,理解数与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关键:数的意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小学阶段,我们认识了很多的数,你能说说我们已经学*了哪几种数吗?(教师板书各种数)

  二、唤醒记忆,分类

  1、用数表示数轴上的各点,唤醒学生对数的认识。

  (1)教师先确定“0”的位置,然后由学生分别指出1、2、-1、-2所在的点各用什么数表示。

  (2)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从这条线上,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3)请学生指出、0.3、1、2、2.9所在的点各用什么数表示。

  能不能说说为什么这些点要用分数或小数表示?

  你还发现了什么?

  (4)请学生在上面的这些数中分别找出黑板上板写的各种数。

  我们还学过哪些分数?分数的个数是怎样的?分数可以分成哪几类?

  我们还学过哪些小数?它们的个数是怎样的?小数可以分成哪几类?

  我们还学过哪些自然数?它们的个数是怎样的?

  我们还学过哪些正数?它们的个数是怎样的?

  我们还学过哪些负数?它们的个数是怎样的?

  除了这些数,我们还学*过那些数?(引出百分数)

  2、归纳分类

  我们学过了这么多的数,有分数、小数、整数、正数、负数等等,同学们能自己尝试着将这些数归纳一下,看可以给个它们分成哪几大类吗?

  学生汇报。

  (1)(2)

  在分类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什么?

  三、沟通联系,体验区别

  1、整数和分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负整数不在讨论的范围)(举例说明)

  联系:(1)它们都有各自的计数单位。

  (2)整数可以转化成分母是“1”的分数形式。

  区别:(1)分数是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分数用来表示不满“1”的数,整数则是表示几个“1”。

  (2)它们的计数单位不同。

  2、整数和小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举例说明)

  联系:进制相同,都采用十进制计数法。(填写数位顺序表)

  区别:(1)小数是把单位“1”*均分成10、100、1000......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小数用来表示不满“1”的数,整数则是表示几个“1”。

  (2)它们的计数单位不同。

  3、分数和小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举例说明)

  联系:(1)小数是分数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都用来表示不满“1”的数量。

  (2)分数和小数可以互相转化。

  区别:它们的计数单位不同。

  4、分数与百分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举例说明)

  联系: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

  区别:分数可以表示数量,后面可以加单位,分数也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分数还可以表示两个数相除,分数的分母可以是零以外的任何一个整数。百分数则一般只用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分母是固定不变的。

  四、应用提高

  1、将下面的数填在适当的()里。

  1.82-15.72340

  (1)冰城哈尔滨,一月份的*均气温是()摄氏度。

  (2)五(4)班喜欢运动的同学占全班同学总数的()。

  (3)杨老师的身高()米。

  (4)某市今年参加马拉松比赛的人数是()。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270.46=2×()+7×()+4×()+6×()

  (2)2:()=0.4===()%

  (3)一个数由7个组成,这个数是(),它的倒数是()。

  (4)把4千克葡萄干*均分成8包,每包是()千克,每包占总数的()。

  五、展望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系统的复*了小学阶段我们所学过的各种数,这些数为我们的学*和生活奠定了基础,你们知道没有数之前人类是怎样来表示数量的多少的吗?如果现在没有了这些数,我们的生活会是怎样的?除了这些数你还知道那些数?数的知识浩瀚无比,你们要努力学*,打好基础,将来有更多的数等待你的发现和创造。

  五年级教案数学教案 10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借助图形语言,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数乘以分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等过程,体验数学研究的方法;

  3.培养逻辑推理能力,渗透一定的数学思维方法。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分数乘以分数的结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1.出示我国古代哲学著作的情景。

  2.出示复*题

  3×2/54/5×2

  二、扶放结合探究新知

  1.画图引导学生理解1/21/2的算例。

  2.出示3/41/4引导学生验证上面的计算方法,岩石推理过程。

  3.出示2/31/5,5/62/3写出计算过程,

  小结计算方法:

  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三、反馈矫正落实双基

  1.出示教材第8页试一试1-3题。

  2.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四、小结评价布置预*

  1.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结。

  2.布置预*:教材10-11页练*一。

  板书

  意义: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计算法则:

  分子乘分子作分子,分母乘分母作分母。


小学数学教案五年级(精选五篇)(扩展3)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精选五篇)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 1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组织学生探讨,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似值的应用意识。

  2.使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取商的*似值的不同情况,并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感受商的*似值的现实意义,结合生活实际正确地选择“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昨天老师去逛超市。花10元钱买了3斤苹果。谁能告诉老师苹果的单价是多少呢?

  板书:学生的列式计算。引导学生说出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得*似值。

  设计意图:除了让学生在体会学*数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更要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的实际,又服务于生活实际,体验学*探索成功给学生带来的愉快。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出示例12(1):小强的妈妈要将2.5千克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每个最多可盛0.4千克)需要准备几个瓶?

  ①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解答。

  预设:生1:2.5÷0.4=6.25(个)

  生2:2.5÷0.4=6.25(个)≈6(个)

  生3:2.5÷0.4=6.25(个)≈7(个)

  ②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及理由。(小组汇报)

  预设:

  生1:瓶子需要整个数,不能用小数表示。把6.25个用“四舍五入法”约等于6个。

  生2:6个只能装0.4×6=2.4(千克),不够装应需要7个。

  ③教师概括。

  师:两种答案哪一个更符合生活实际?(第二种)

  师:像这样,在实际生活中,将6.25中的小数点后面的尾数舍去,向个位进1,这种求*似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2.再来看看王阿姨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出示例12(2):王阿姨用一根25米长的红丝带包装礼盒。每个礼盒要用1.5米长的丝带,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几个礼盒?

  ①先独立思考。

  预设:生1:25÷1.5=16.666……(个)

  生2:25÷1.5=16.666……(个)≈17(个)

  生3:25÷1.5=16.666……(个)≈16(个)

  ②全班交流答案,组织学生讨论,强调以理服人。

  预设:生1:盒数应取整数,把16.666……(个)用“四舍五入”法应进1,约等于17个。

  生2:但实际包装时,17个礼盒要用1.5×17=25.5(米)的红丝带,丝带不够包装,应是16个。

  生3:16个礼盒用了1.5×16=24(米)红丝带,剩下1米不能再包装一个礼盒,所以只能16个。

  ③教师概括。

  师:我们应取哪种呢?

  师:像这样根据实际情况,将16.666……中小数点后面的尾数去掉,这种求*似值的方法叫做“去尾法”。

  (三)教师小结:看来,“四舍五入”法取*似值只适用于一般情况,在解决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似值,有时要多一点,即“进一法”;有时要少一点。即“去尾法”。这是我们今天所学的商的*似值实际应用。(板书)

  (四)巩固练*,拓展提高

  第一关:试一试

  第二关:比一比

  第三关:选一选

  第四关:说一说: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你对商的*似数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一般情况下采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似数。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似数。)

  六、板书设计:

  商的*似数

  10÷3= 3.333···(元)≈3.33(元)四舍五入法

  2.5÷0.4 = 6.25(个)≈7(个)进一法

  25÷1.5=16.66……(个)≈16(个)去尾法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 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懂得将较复杂图形进行分割、填补、移动的方法。

  2、能力目标:能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学*活动,会直接在方格图上,数出相关图形的面积,特别是利用化繁为简的方法、割补、移动等方法求出图形的面积。具有处理图形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学*活动中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的多样性,激发学*兴趣,培养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利用分割的方法,把较复杂的图形转化为简单的图形再计算。

  教学难点:

  会用较简单的方法计算图形的面积。

  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教材的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和认识规律出发,本节课采用学生动手操作、以实验发现为主。在实施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组织学生观察比较、动手操作、适时地演示;运用电教媒体化静为动,发动学生进行交流合作,激发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态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推导归纳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为有地毯图样的小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谈话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了利用方格图求一些图形的面积,看今天今天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想看吗?

  2、课件出示:四副有美丽图案的地毯,让学生观看后说说

  美在哪里?引出下面的学*内容:地毯上的图案

  3、课件出示有蓝案的地毯图片。

  笑笑和淘气看见一块地毯,图形如下图,笑笑想,地板上的瓷砖铺成的图形多美啊!这里面有什么数学问题吗?(一个小方格表示1*方米)

  生:是对称图形,是由许多小正方形组成的。

  师:对,大家观察很认真,这个图形是对称的,很美。

  师:给大家提了一个数学问题,看着这幅图,大家猜一猜可能是什么问题?

  生:地毯上蓝色部分的面积有多大?

  师:猜得真准。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地毯上的面积”。(板书)

  二、自主建构,合作探究

  1、独立探究,寻找解决策略

  师:大家每人手中都有一张跟大屏幕上完全一样的图。先独立思考,将想到的方法简单地记录到练*本上。

  (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巡视。)

  2、合作交流,对比择优

  师: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各自发现的方法,然后记录到合作卡上。比一比哪个小组发现的方法最多,最简便。

  (学生小组内进行交流。)

  师:大家都讨论得很充分了,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方法与大家分享?

  生1:直接一个一个地数,为了不重复,在图上编号。

  生2:用总的14×14的正方形面积减去白色部分的面积。

  生3:因为这个图形是对称的,所以*均分成4份,先数出一份中蓝色的面积,再乘4。

  生4:转移填补,将中间8个蓝色小正方形转移到四周蓝色色重叠的地方,就变成4个3×6的长方形加上4个3×3的正方形。

  师:对于各组发现的方法,你们认为哪种更简便,为什么?

  生:方法1直接数太麻烦,方法3把这个图形分割成4块,算出或数出其中一块的蓝色面积再乘4比较简便。

  生:方法4想法很巧妙,也比较简便。

  ……

  师:(小结)大家对比很认真。对于这种在方格图中计算图形的面积,我们可以直接一个一个地数,也可以用大面积减小面积,还可以对整体进行分割,一部分一部分数或算。具体运用哪种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对待。

  三、全课小结,课后拓展。

  师:对于计算方格图中规则图形的面积,我们可以分割,可以直接数,还可以“大减小”。如果没有方格图,我们该怎样解决一些图形的面积呢?明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继续学*。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空白方格上设计一些你喜欢的图案,让你的同桌帮你算一算图案的面积,还可以把他们写进数学日记。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 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用计算器计算比较复杂的小数乘、除法,并有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在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时,学生能通过观察、分析发现算式中的规律,并能按规律直接填得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引导发现规律、描述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学中的美以及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

  能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并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一些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

  发现规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你能发现规律吗?

  2.出示:比一比谁算得快。

  32.47÷15=63.79÷5.2=

  学生自主计算并订正结果。

  3.教师引入:在计算这些题目时,同学们是不是感到很麻烦?这时我们可以使用计算器。用计算器还可以帮助我们探索一些规律呢!

  (板书课题: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二、新课学*

  1.出示教材例9例题。

  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题。

  订正答案:

  1÷11=0.0909… 2÷11=0.1818…

  3÷11=0.2727… 4÷11=0.3636…

  5÷11=0.4545…

  师小结:这些都是循环小数。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你发现了哪些规律?在小

  组内交流讨论。

  引导学生说出规律:商是循环小数;循环节都是9的倍数。

  2.引导学生按规律写结果:同学们,通过用计算器计算,观察计算结果,我们发现了规律。现在大家能不能不计算,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下面几题的商呢?(出示以下例题)

  6÷11=7÷11=8÷11= 9÷1l=

  学生汇报得出的结果。引导学生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来写这些商的?

  (根据1÷11,2÷11,……,5÷11的结果得出的规律来写商的。)

  3.检验:同学们写出的规律对不对?用计算器来检验一下。

  学生自主验证计算结果,与自己得出的结果作比较。

  三、结论总结

  师:这节课学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总结:

  1.用计算器计算省时省力又很精确。

  2.观察得到规律,不用计算器也能很快得出结果。

  四、课堂练*

  1.算一算,找规律:

  46×96= 69×64=

  14×82= 28×41=

  26×93= 39×62=

  ①等式左边的因数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交换位置就是等式右边的因数。

  ②两个因数十位上数字的乘积等

  于个位上数字的乘积。

  2.明辨是非:

  (1)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2)一个因数不变,另一因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3)因为75÷4=18 3,所以750÷40=18 3。()

  (4)两个数相除,被除数扩大3倍,除数缩小3倍,商扩大9倍。()

  (5)因为360÷15=24,所以3600÷15=240,360÷5=8。()

  3.不计算,运用规律直接填出得数,再用计算器验算。

  6×0.7=

  6.6×6.7=

  6.66×66.7=

  6.666×666.7=

  想一想6.666×666.7整数部分有几个4,小数部分又是多少?

  4.用计算器计算前4题,试着写出后2题的积。

  3×7=

  3.3×6.7=

  3.33×66.7=

  3.333×666.7=

  3.3333×6666.7=

  3.33333×66666.7=

  3.333333×666666.7=

  你能用发现的规律接着写出下面一个算式吗?

  5.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1÷7=2÷7=

  3÷7=4÷7=

  5÷7=6÷7=

  (1)你能用发现的规律把后面两道算式的商写出来吗?

  (2)你发现了什么?

  五、作业布置

  1.先用计算器计算前面3题,仔细观察,再试着写出后面的得数。(保留6位小数)

  1÷7=2÷7=

  3÷7=4÷7=

  5÷7=6÷7=

  2.根据规律不计算直接写得数。

  5×5=25

  15×15=225

  25×25=625

  35×35=

  45×45=

  55×55=

  六、板书设计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计算器:省时、省力、精确

  1122÷34=33

  111222÷334=333

  11112222÷3334=3333

  1111122222÷33334=33333

  ┆

  11111112222222÷33333334=333333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 4

  教学目标:

  1,认识组合图形,会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已经学过的*面图形。

  2,通过找一找,分一分,拼一拼,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能合理运用“割”“补”方法来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一,复*引入

  1,师:大家知道哪些简单的*面图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行四边形,三角形-------

  师:今天老师是也带来了一些简单的*面图形,请看.

  (课间出示长,正,*,三,梯)

  师:大家知道他们的面积计算公式马吗?

  生说公式,同时师课间出示.

  师:老师把这些简单的*面图形组合在一起,拼成了生活中的美丽图形,请看!

  (课间出示;风筝房屋的侧面七巧板中队旗)

  师:你能看到那些简单的*面图形?同桌之间说说看。

  汇报:重点说中队旗分成两个梯形。

  引出“组合图形”的定义,课件出示定义。

  板书:组合图形

  2,寻找身边的组合图形

  师:其实我们身边还有很多这样的组合图形,大家找找看。

  (教师窗户,防盗窗)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怎么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板书:的面积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4:房屋侧面

  1,先出示没有数字的图形

  师:可以直接利用我们学过的面积公式来计算吗?

  生:不能

  师:那可以怎样计算呢?同桌之间说说看?

  汇报:可以分成两个梯形,可以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

  师:同学们有这么多想法啊?作业纸上又提供的数据,大家在作业纸上分一分,画一画,算一算。

  学生做,师巡视指导,搜集作品。,

  2,投影展示学生作品:

  方法一:转化成三角形+长方形

  让学生说一说他的做法,重点问转化成了什么图形?

  问:大家看懂了吗?每一步表示什么意思呢?

  掌声送回学生一

  方法二:转化成两个相同的梯形

  (多让其他学生说一说分发)

  3,比较两种方法

  课件同时出示两种做法

  师:刚才这一种是把组合图形转化成(三角形和长方形)这种是把组合图形转化成了(两个梯形),虽然方法不一样,但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吗?

  生:都是把组合图形分成成了已经学过的简单的*面图形。

  师:像这种分发在数学上叫分割法。板书:分割法

  分割

  板书:组合图形简单的*面图形

  求和

  小结:在求组合图形的面积时,我们可以把它利用分割法转化成已学过的简单*面图形的面积,再求和。

  师:大家会求组合图形的面积了吗?那我们就去做一些练*吧。

  三:练*

  1,“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完成,找一学生上黑板板演,找另一学生评价。

  在图上加一条变成一个梯形和一个三角形能求出组合图形的面积吗?(发现条件不够)

  教授:分割时不能随便分,要根据已知条件来分,这样才能求出组合图形的面积。

  2,中队旗

  先让同桌讨论方法,比一比谁找到的方法多,然后再作业纸上做一做。

  先讲两种分割法,重点讲解“填补法”

  师:刚才我们都是用的分割法来求得组合图形的面积,但这位同学的方法有的不一样了,你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生:长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组合图形的面积

  师:这位同学的想法真独特,想这种方法叫填补法。

  板书:填补法

  师:我们把组合图形通过填补法转化成简单的*面图形,然后再(求差),就求出了组合图形的面积。

  板书:求和

  小结:我们在怎么求出组合图形的面积的?

  强调:转化优化

  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 5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体会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上的应用价值,能利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数学能力,使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惯,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使学生体会迁移、类推的数学思想,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本课件、练*题卡。

  教法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我遵循“激”、“导”、“探”、“放”的原则,在教学中我精心设计准备题,诱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概括交流,并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迁移、类推,促进学生对新知的内化和建构。

  在合理选择教法的同时,我还注重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学*能力的培养,融观察、比较、讨论、交流、自主探究等学*方法为一体,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来解决新课。教学中,突出“五让”的特色:书本让学生自学;问题让学生提出;规律让学生发现;疑难让学生研讨;评价让学生参与。以上的“五让”,符合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的主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大约10分钟)

  1、谈话引入。

  2、出示情景图。

  让学生明确题中的数学信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用20元买3本笔记本和1支钢笔,还剩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计算,并说出解题的思路。

  3、回顾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运算,应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4、揭示课题。

  在实际生活中,文具的单价不仅仅是整数,还有很多小数的情况。小明今天运气就非常的好,赶上了文具店庆周年降价促销的活动,价格由整数变成了小数。

  由此引入今天的课题: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组织活动,探索新知。(大约16分钟)

  1、自主探索,尝试练*

  使学生明白:虽然,文具的单价发生了变化,但是解题思路没有变,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如果用分步计算的要鼓励学生根据解题思路再列出它的综合算式。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明白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与解题思路的一致性,括号在综合算式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对一次性用综合算式解答的同学要加以及时的表扬。

  2、交流讨论,归纳总结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四个算式,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得出: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设计意图:在这两个环节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先解决整数作条件的问题,再解决小数作条件的问题,然后再引导学生对所列出的整数算式和小数算式进行观察比较从而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较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三、实践运用,巩固新知。(大约10分钟)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地进行计算,我设计了四道闯关练*题。

  第一关、我会算。

  368+32×5-88 15×(107-35+18)

  30× [480÷(24-8)] 530+12×25 ÷60

  通过练*,巩固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

  第二关、我会解决。

  让学生体会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全课小结,交流评价。(大约4分钟)

  课堂总结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以及对学生学*情况的评价,也是对学生情感、态度进行评价。


小学数学教案五年级(精选五篇)(扩展4)

——五年级数学教案《分数》3篇

  [新知识点]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分数数的加法和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要求】

  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出结果。

  2.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仍然适用,并会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分数加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简算能力。

  3.体会分数加、减法运算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建议】

  1.加强直观,凸显过程,培养数感。

  学*分数加、减法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可直接相加、减”的算理。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应注意充分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加强直观认识,借助直观图的演示或学具操作,建立表象,理解算理;另一方面要为学生创设参与、探索、概括计算法则的空间,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的过程,鼓励学生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揭示算理,概括法则,培养数感。

  2.加强对比,沟通联系,促进迁移。

  本单元中教材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推导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推导,从整数和小数加、减法的意义,计算法则,加减混合运算顺序到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直至加、减法运算定律和性质的推广,无一不体现着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种内在联系,注意对比和沟通,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感悟新旧知识之间的共同点,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学*新知,这样不仅省时、突出重点,还培养了学生学*过程中的迁移、类推能力。重视口算,强化关键,培养能力。本单元中,分数加、减法中的分子、分母一般都不大,很多计算题可以直接口算出来,因此在计算正确的基础上,提倡能口算的尽量口算,以便提高学生的计算熟练程度和口算能力。

  除重视口算训练外,还应注意练*的针对性,抓住分数加、减法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进行练*。当学生计算熟练后,要注意指导学生的计算法则,适当省略式题计算的思考步骤,简缩思维过程,培养求简思维。同时根据计算式题的具体特点,鼓励学生选择灵活的算法或进行简便运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4.认真审题,自觉检查,培养*惯。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重点关注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学生整体感知算式的特点,确定题目的运算顺序。教学中还应重视教给学生险验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检验*惯。

  [课时安排]

  1.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3课时

  2.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2课时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2课时

  4.第五单元实力评价...........................................................................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学生懂得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分数计算简便,会进行分数加法的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仔细、认真的学**惯.

  3.培养学生观察、演绎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在分数加法中的应用,并使一些分数加法计算简便.

  教学难点

  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在分数加法中的应用,并使一些分数加法计算简便.

  教学过程

  一、复*准备【演示课件“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

  1.教师: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有哪几个?用字母怎样表示?

  板书:a+b=b+a

  (a+b)+c=a+(b+c)

  2.下面各等式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①25+36=36+25

  ②(17+28)+72=17+(28+72)

  ③6.2+2.3=2.3+6.2

  ④(0.5+1.6)+8.4=0.5+(1.6+8.4)

  教师: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适用于整数和小数,是否也适用于分数加法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二、学*新课【继续演示课件“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

  1.出示:下面每组算式的左右两边有什么关系?

  ○○

  教师说明: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教师提问: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可以在什么范围内使用?

  (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中的数,既包括了整数,又包括了小数和分数)

  2.出示例3计算:

  观察:这些加数分母和分子有什么特点?

  思考:怎样可以使计算简便?

  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教师提问:这道题哪里应用了加法交换律?哪里应用了加法结合律?

  最后结果要注意什么问题?

  学生总结:应用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可以把分母相同的分数先加起来,或凑成整数再计算比较简便.

  三、巩固反馈.

  1.在下面的○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

  ①○

  ②○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继续演示课件“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

  ①②

  3.思考题:

  已知你能很快算出的和吗?

  四、课堂总结.

  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把分母相同的分数先加起来,或凑成整数再计算比较简便.

  五、布置作业.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六、板书设计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体验分数产生的实际背景,进一步理解分数,能正确用分数描述图形或简单的生活现象。

  2.认识真分数、假分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能正确进行假分数与带分数、整数的互化。

  3.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会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

  4.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找出10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会正确进行约分和通分。

  5.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能运用分数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能积极参与操作活动,主动地观察、操作、分析和推理,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与挑战性。

  分数的再认识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34---35分数的再认识。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理解分数的意义。2.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整体“1”,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教具准备:

  22支铅笔、多媒体课件(或1个红苹果、3个青苹果、6个白色圆片、2个红色圆片、34页“画一画”的三种画法图)

  教学过程:

  一、了解起点,引入新课(3分钟)

  1、师:我们三年级的时候认识了分数,能说几个你熟悉的分数吗?(生:,......)

  2、师:你能选择一个分数说说这个分数的含义吗?(指2人说,同桌说一次。)

  3、简单做一总结:就是把一个物体或者一个图形*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就是,今天我们来继续认识一下分数。(板书课题:分数的再认识。)

  二、结合具体情境,深化理解分数的意义

  1、活动一:(5分钟)

  呈现4个不同颜色的水果(1个红苹果3青苹果。)

  师:你能从这些水果中看出分数吗?

  生1:红苹果是

  师:谁的?

  生1:红苹果是整体水果的(是四个苹果的)

  生2:青苹果是整体水果的。

  师:刚才这个同学说的很好,他说整体水果,你怎么理解呢?

  生:就是把1个红苹果和3个青苹果看成一个整体。(板书:一个整体)

  师:大家也是这样理解的吗?(是)假如我再给你们一个更为强大的队伍,你还能找到分数吗?

  出示6个白色圆片2个红色圆片,让学生观察,写下自己找到的分数,然后指名汇报,要求解释自己所写分数的意义。学生可能出现:、、、、(红、白两色圆片占整体圆片的,师:假如老师拿走八分之八的圆片,其实就是拿走了多少?生:拿走了整体“1”。)

  师:原来我们不但可以把一个物体或者图形中的一部分用分数表示出来,而且还可以把几个物品或者图形看成一个整体,然后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部分。

  2、活动二:(10分钟)

  出示三个盒子,分别装有8、6、8支铅笔。

  师:这里有三盒铅笔,你能不能从每一盒铅笔中分别拿出整体的?请注意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请三名学生到前面准备拿铅笔

  师:请先说说你打算怎么拿?

  生1:我准备把全部铅笔*均分成2份,拿出其中的一份。

  生2:我准备用铅笔的总支数除以2,看看得几就拿出几支。

  现场组织活动:(请三位同学分别从一堆铅笔中拿出。结果三位学生的结果不一样多,两位学生拿出的是4支,另一位学生拿出的是3支)

  师:你发现了什么现象?你有什么疑问?想提什么问题呢?


小学数学教案五年级(精选五篇)(扩展5)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通用二十篇

  课型:新授

  教学内容:教材P7及练*二第3、5、6、7、10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运用这一知识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理解倍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学会解答有关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认真计算与及时检验的学**惯。

  教学重点: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正确计算小数乘法。

  教学难点:正确点出积的小数点;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1小时,积都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都比被乘数大。

  教学方法:观察、分析、比较。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准备

  1.口算。0.9×6 7×0.08 1.87×O

  0.24×2 1.4×0.3 0.12×6 1.6×5 4×0.25 60×0.5

  指名学生口算,然后集体订正。

  2.思考并回答。(1)做小数乘法时,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2)如果积的小数位数不够,你知道该怎么办吗?如:0.02×0.4。

  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小数乘法。(板书课题)

  二、情景引入

  1.教学例5。师:同学们,你们见过鸵鸟吗?知道鸵鸟是一种跑得比较快的动物吗?有一只鸵鸟正在帮助2个小朋友解难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鸵鸟正驮着小朋友向前奔跑,后面一只凶猛的非洲野狗紧紧追上来了!小朋友说:“哎呀,它追上来了!”鸵鸟说:“别担心,它追不上我!”

  学生观察情境图,提取信息:

  所求问题:(鸵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

  所需条件:(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56千米/小时,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

  思路分析:

  (1)引导学生理解小数倍数的含义:谁来说一说“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是什么意思?(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表示鸵鸟的速度除了有一个非洲野狗那么快,还要快。)

  (2)追问提高学*新知的兴趣:

  ①非洲野狗能追上他们吗?(非洲野狗追不上鸵鸟。)

  ②“鸵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该怎样列式计算呢?(生回答:56×1.3)

  ③为什么这样列式?(求56的1.3倍是多少,所以用乘法。)

  (3)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小结:倍数关系也可以是比1大的小数。

  让学生独立计算出鸵鸟的最高速度,并集体订正。

  (4)指导学生用估算进行验算:请同学们看这个算式及结果,你认为对吗?你是怎么验证的?(板书验算,完善课题)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验算的方法:

  ①用原式再计算一遍。

  ②把这个算式的因数交换一下位置,再算一遍。就可知道对与否。

  ③观察法:观察小数位数或第二个因数比1大还是比1小。

  ④用计算器进行验算。

  师小结:不管用哪一种方法来检验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喜欢用那一种就用那一种来验算。

  (5)师:请同学们打开书,看一看书上的小朋友算得对吗?为什么?

  生:因为两个因数中,56是整数,因数1.3中只有1个小数,所以积中小数点的`位置点错了,应该点在2与8之间,即积应为72.8。

  师:很好!在计算小数乘法时,每个小朋友都要养成认真做题、仔细检查的好*惯。

  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计算、验算得出鸵鸟的最高速度是72.8千米/小时,比起非洲野狗的速度怎么样?非洲野狗能追上鸵鸟吗?说明刚才我们的想法怎样?(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由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2.看乘数,比较积和被乘数的大小。刚才有同学提到56×1.3式子中第二个因数比l大,所以积就比被乘数大,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三、巩固练*

  1.完成教材第7页“做一做”。先让学生观察两道算式中的因数和积,进行判断,说出理由;再让学生独立计算,并用自己喜欢的验算方法进行验算。最后集体订正。

  2.练*二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判断。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明道理,明白每一小题错在什么地方。

  四、课堂小结。当乘数比1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这种关系初步判断小数乘法的正误。

  作业:5、6、7

  课外作业:教材第9页练*二第10题。

  板书设计:

  求一个数的小数倍数是多少及验算

  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数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2.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4.增长学生的自然知识,产生热爱自然,享受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具准备:

  温度计、练*纸、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现象。(放在课前)

  1.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做《我反我反我反反反》。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①向上看(向下看)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③电梯上升15层(下降15层)。

  下面我们来难度大些的,看谁反应最快。

  ①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

  ②知识竞赛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③10月份,学校小卖部赚了500元。(亏了500元)。

  ④零上10摄式度(零下10摄式度)。

  2.谈话:李老师的一位朋友喜欢旅游, 11月下旬,他又打算去几个旅游城市走一走。我呢,特意帮他留意了一下这几个地方在未来某天的最低气温,以便做好出门前衣物的准备。下面就请大家一起和我走进天气预报。(天气预报片头)

  (二)教学例1

  1.认识温度计,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

  ⑴(课件出示地图:点击南京出示温度计和南京的图片)首先来看一下南京的气温。这里有个温度计。

  那我们先来认识温度计,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样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摄式度呢?5小格呢?10小格呢?

  问:好,现在你能看出南京是多少摄式度吗?

  学生交流:是0℃。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那里有个0,表示0摄式度)。

  没错。(结合图说)这是零刻度线,表示0℃。(教师板书0)。

  谁来温度计上表示出0℃。

  ⑵我们再来看上海的气温。(课件:点击上海出现温度计和上海的图片)

  上海的最低气温是多少摄式度呢?(学生回答4摄式度后,教师板书4)在温度计上拨一拨。问:拨的时候是怎样想的呢?(在零刻度线以上四格)

  指出:上海的气温比0℃要高,是零上4摄式度。(教师结合图,突出上海的气温在零刻度线以上)。

  ⑶接着让我们一起来了解首都北京的最低气温。(课件点击北京的图片和温度计)

  北京又是多少摄式度呢?

  与南京的0℃比起来,又怎样了呢?(比南京的0℃要低)

  你能用一个手势来表示它和0℃的关系吗?(对,北京的气温比0度低,是零下4摄式度)

  你能在温度计上拨出来吗?

  ⑷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三个地方的最低气温。仔细观察上海和北京的最低气温,它们一样吗?(不一样,一个在0℃以上,一个在0℃以下)。

  对,上海的气温比0℃高,是零上4摄式度,我们可以记作+4℃,读作正四摄式度,写的时候先写一个正号(指出是正号不是加号,意义和读法都不同了)再写一个4(板书),大家跟我一起来比划一下。+4也可以直接写成4,把正号省略了。所以同学们所说的4℃也就是+4℃。(板书)

  北京的气温比0℃低,是零下4摄式度。我们可以用-4℃来表示零下4摄式度(板书-4)。跟老师一起来读一下。写的时候可以先写一个负号(指出是负号不是减号)再写一个4就可以了,同桌互相比划一下。

  ⑸小结:通过刚才对三个城市的温度的了解,我们知道,记录温度时,以0℃为界线,用象+4或4这些数可以来表示零上温度,用-4这样的数可以表示零下温度。

  2.试一试:学生看温度计,写出各地的温度。并读一读。(写在卡片上)

  师: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其他几个城市的最低气温,注意观察温度计,把这些温度记录在卡片上,并读一读。准备好了吗?

  香港:(19℃或+19℃)。写好了请举起你们的卡片。提问:你是怎么想到用+19℃来表示的?这位同学是用19℃来表示的?行吗?为什么?(对,正号可以省略不写)。

  哈尔滨:(-10℃)。老师写了10℃后举起来:“和老师的记录一样的请举牌。为什么没人和我的一样啊?(对,零下10摄式度,我们用-10℃来表示,10摄式度是表示零上10摄式度的)。

  西宁:你们记录好了,同桌互相校对一下再来交流。问:为什么这样用这个数来表示?

  ⒊我们再来听一段中央台的天气预报,将你听到城市的最低和最高温度记录下来。

  播放中央台播音员播报的天气预报(天津 呼和浩特乌鲁木齐银川)

  指名一位学生上前交流。师:你们觉得他记录怎样?这位同学的前面的正号没写,可以吗?老师把-1的负号去掉,你们同意吗?

  谁能在温度计上拨出11℃?谁来拨-1℃?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我们得出:以零摄式度为界线,零上温度用正几或直接用几来表示,零下温度用负几来表示。

  (三)自主学*珠峰、吐鲁番盆地的海拔表达方法,进一步认识正数和负数。

  教学内容:

  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1页例7及后做一做、练*二5-10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知道小数的运算顺序和整数运算顺序相同。

  (2)使学生掌握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进行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并能解答有关应用题。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旧知迁移新知识的方法来学*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进行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

  教学难点

  能解答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有关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复*.

  1、口算:5×2×7 25×4×8 9×10×6

  2、说出运算顺序:12×(5+60) 30+7×85250×4÷200

  小结:刚才我们复*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而小数的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二、新授

  1.教学教材第11页例题7.

  (1)出示例题7:

  (2)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怎样列式计算?

  (3)生尝试练*。

  抽生板演:0.9×0.9×100

  =0.81×100

  =81(*方米)

  (4)分析订正:大家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学生质疑或师提问:)

  ①这个算式是先算的什么,再算的什么?(先算0.9×0.9,再乘100.)

  ②0.9×0.9是什么意思?(求的是一块砖的面积)

  ③为什么要用0.9×0.9呢?不可以就用0.9×100吗?(因为占地的是瓷砖的面积,而不是瓷砖的边长。)

  ④再乘100呢?求的是什么?(100块砖能够铺地的面积。)

  ⑤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5)如果有110块够吗?

  ①学生独立完成,汇报思路:

  第一种:0.9×0.9×110第二种:0.9×0.9×10+81

  =0.81×110=0.81×10+81

  =89.1(*方米) =89.1(*方米)

  ②学生说出第二种算法先算的什么,再算什么,并说出每一步的意思。

  (6)小结: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一样的,今后我们在进行小数四则运算的时候一定要先搞清楚运算顺序再计算。

  三、练*

  1、完成第11页“做一做”。

  生完成在练*本上,抽生板演,并说出运算顺序。

  2、课堂作业:第13页练*二5-10题。

  3、拓展练*:计算(2.4+3.6)×0.5你能想到哪些方法?

  教学后记:

  成功之处:利用课件出示例题,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的乐趣,通过学生探索不同的解题思路,使学生体会到小数的混合运算也是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通过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解答过程,逐步培养了学生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

  不足之处:教学中只重视了计算顺序,而忽视了计算的准确性,在后面的学*中还要加强计算方面的训练。

  课型

  练*

  教学内容

  教材第4页练*一第3、4、5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熟练掌握小数乘整数的算理与算法。

  2.会运用小数乘整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小数乘整数的练*过程,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体现数学知识的运用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和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体验学*的成功与快乐。

  教学重点

  巩固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小数乘整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设置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练*;练*体验,小组交流讨论。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学生自己回忆,个别提问,其他同学补充,师生共同总结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乘整数,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再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导入:同学们学*了小数乘整数的算法,这节课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巩固练*小数乘整数。(板书课题)

  二、基础练*

  1.口算练*。

  ⑴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6.5×10= 0.56×100= 3.78×100=

  3.215×100= 0.8×10= 4.08×100=

  ⑵4.1×9= 1.2×3= 5×5.8= 0.28×3= 16.5×4= 0.796×7=

  教师出示算式卡片,指名口算。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2.说一说

  4.8+4.8+4.8+4.8用加法的简便算法表示是( )×( ).表示求( )是多少,求积时可看成( )×( ),先得出积( ),再从右起点出( )位小数,得( )。

  3.笔算练*。

  0.32×47= 1.6×52= 64×0.25= 1.37×21=

  教师指名板演,学生独立练*,然后集体订正。

  三、拓展提高

  1.大家在逛商店遇见特卖会时是不是都有点心动?小刚也遇见了特卖会,那你帮他算算他至少要带多少钱才够?

  某商店牛奶搞特卖活动,每盒牛奶1.4元,买四赠一。小刚要买20盒牛奶,至少要带多少钱?

  分析:“买四赠一”的意思就是买5盒牛奶付4盒的钱数,求买20盒需要多少钱,就是求实际应付的钱数。

  方法一:先求出20盒里有多少个(4+1)盒,再求出买4盒多少钱,最后求出一共需多少钱。

  20÷(4+1)=4(个) 1.4×4×4=22.4(元)

  方法二:先求出20盒中一共有多少盒是需付钱的,再求出买20盒一共需多少钱。

  20÷(4+1)×4=16(盒) 1.4×16=22.4(元)

  2.运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巧计算

  根据24×25=600,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1)240×25=( )

  (2)2.4×25=( )

  (3)( ) ×25=0.6

  思路导引

  (1)24 × 25 = 600 (1)24 × 25 = 600

  ↓×10 ↓不变↓×10 ↓÷10 ↓不变↓÷10

  240 × 25 =(6000) 2.4 × 25 =( 60 )

  (3) 24 × 25 = 600

  ↓÷1000 ↓不变↓÷1000

  ( 0.024 ) × 25 = 0.6

  小结:两个数相乘时,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那么积也会随着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

  3.出示教材第4页练*一第4题。组织学生先独立填一填,再在小组中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小组同学共同探索归纳出因数与积之间的规律。

  4.出示教材第4页练*一第5题。指名学生朗读题目。

  组织学生分析题意,引导学生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列出算式。

  组织学生列出竖式,0 33×4= (千米)求出结果。

  教师强调:在计算过程中,先观察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再核对计算的结果中小数部分的小数位数。

  四、课堂小结

  通过练*课的巩固,同学们对小数乘整数是否有更深的了解?

  作业:

  1.教材第4页练*一第3题。

  2.用竖式计算。4.6×6= 8.9×7= 15.6×13=

  0.18×15= 0.025×14= 3.06×36=

  板书设计

  小数乘整数

  “买四赠一”

  两个数相乘时,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那么积也会随着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教材P5~6例3、例4及练*二第1、9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进行笔算,并且会运用该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在小组讨论中探究、发现、感悟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提高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感受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科学、严谨的学*态度。

  教学重点:

  在理解小数乘法和小数意义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自主探究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正确地进行笔算。

  教学方法:

  观察、分析、比较。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1、口算。0.7×5 9×0.8 1.2×6 0. 23×3 14×3 1.4×3

  口算后提问:从14×3和1.4×3的口算中,你有什么发现?

  2、列竖式计算。26×7 1.36×12 30.8×25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3、引入新课。我们已经掌握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那么小数乘小数又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

  二、自主探究

  1、创设情境,引入问题。出示教材第5页例3的主题情境图。

  师:观察图片,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学校有一个长2.4米、宽0.8米的宣传栏。现在学校要给它刷油漆,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

  师:给宣传栏刷油漆,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该怎样计算呢?

  全班交流,然后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我们该如何解决问题呢?

  生:要算出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需要先求出宣传栏的面积。

  师:那么怎样求宣传栏的面积呢?如何列式呢?生:2.4×0.8

  师:这个式子中,两个因数都是小数,该如何计算呢?

  生1可以用竖式计算:×0.8

  生2:也可以把它们可作整数来计算(下左)。

  师:那么如何求一共需要多少油漆呢?

  生:算式是1.92×0.9,可以仿照上面同样的方法计算。(上右)

  所以一共需要1.728千克油漆。

  师:同学们能说说我们在列竖式计算小数乘法时,要注意什么吗?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老师加以总结。

  小结:所有小数右边的数一律对齐,其他小数位从右往左依次对齐。

  师:看一看算式的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呢?

  生:两个因数中一共有2位小数,积也有2位小数。

  2、探究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完成P6例4上面的填空。

  (l)组织学生尝试完成教材第5页的“做一做”。

  (2)学生独立计算后,指名板演并汇报自己是怎样计算的,然后集体订正。

  (3)教学例4。 0.56×0.04

  师:这个算式中的两个因数都是两位小数,通过列竖式计算,我们能发现一个问题,即这个算式中,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那么如何点小数点呢?

  学生讨论,教师板书。


小学数学教案五年级(精选五篇)(扩展6)

——小学五年级下数学教案(5)份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理解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

  2、掌握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学情分析

  学生在掌握整数加法的基础上,探索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过程,理解同分母分数的计算法则。

  重点难点

  1、分数加法的意义。

  2、能正确进行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

  1、(录音内容)我是妮妮,今天想请哥哥、姐姐帮我一个忙。我妈妈烙了一张饼,爸爸把它*均分成八份,爸爸吃了八分之三张饼,妈妈吃了八分之一张饼,我想知道爸爸、妈妈一共吃了多少张饼呢?谁要是能帮我,就奖给大家一个赞,我先谢谢哥哥、姐姐了。

  2、师:同学们,能帮助小妹妹吗?那怎么列式(板书式子),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学*同分母分数加法。

  活动2【讲授】学*目标

  1、理解、掌握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2、能正确进行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

  活动3【活动】提示预*内容,学生自主学*

  1、自主探究、小组讨论:

  (一)师: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四个人的智慧,一定是很大的,下面就让我们小组合作来探究同分母分数加法。

  (二)学生先自主学*,再小组讨论

  (三)学生讨论,师个别指导

  (讨论中鼓励学生大胆提出个人见解,提示可以借助辅助工具来解题。)

  2、汇报交流

  生1:同学们,下面由我来代表我们组跟大家分享我们组的做法,大家请看,我是把这张长方形纸当成妈妈烙的饼,我也把它*均分成8份,爸爸吃了3份,我把它折回去,妈妈吃了1份,我也把它折回去,还剩4份,吃了也就是4份,占整张饼的八分之四,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也就是二分之一。

  生:老师,我想对赵红俐的讲解做下点评,你的想法真奇特,能想到加法的逆运算减法来解决问题,你真棒,希望在以后的学*中你能继续发挥你的聪明才智。

  生2:大家请看,我们组是用折纸法,我把这张圆看作是妈妈烙的饼,我把它对折三次,*均分成8块,这3块是爸爸吃的,也就是八分之三,这1块是妈妈吃的也就是八分之一,一共吃了4块,也就是八分之四,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也就是二分之一。

  生3:我来为大家讲解说意义的方法,大家请看,我是把这张饼看作单位“1”,把它*均分成8块,爸爸吃了3块,相当于吃了这张饼的八分之三,妈妈吃了1块,相当于吃了这张饼的八分之一,两个人共吃了4块,也就是这张饼的八分之四。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也就是二分之一。

  生4:我们组是用画线段的方法来解答的`,我是把一条8厘米长的线段看成是妈妈烙的饼,把它*均分成8份,这3份是爸爸吃的,用来表示八分之三,这1份是妈妈吃的,用来表示八分之一,一共吃了4份,也就是八分之四,请大家注意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也就是二分之一。

  生5:我们组是用画图法来解决的,我是把一张正方形纸看作是妈妈烙的那张饼,把它*均分成8块,爸爸吃的3块,我是用蓝色表示的,妈妈吃的1块,我是用红色表示的,爸爸、妈妈一共吃了4块,也就是八分之四,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也就是二分之一。

  生6:我们组是用切割法来解决的,请八位同学来帮我完成,请大家手拉手紧密的围成一个圆,我把这个圆*均切成8块,这3块是爸爸吃的,这1块是妈妈吃的,一共是4块,也就是八分之四,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也就是二分之一。

  生:我想对陶梦如的做法做一下点评,你的想法很新颖,但在日常的应用中不实用,我建议你可以用小棒来代替人。

  生:我觉得小棒易丢,也不实用,可以用手指来代替小棒,因为手指不会离开我们的身体。

  生:我觉得手指算小数可以,假如就没法算了,我觉得还是画图比较好。

  生7:大家请看表示3个,表示1个,它们两的分数单位都是,所以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也就是二分之一。

  生:刚才大家用这么多方法来探究同分母分数加法,那到底该怎样计算同分母分数呢?

  生: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师:同桌互记计算法则。

  活动4【练*】能力提升

  师:在***流传这样一句话:“无论你有多少知识,假如不用便是一无所知”,谁能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出几道题考考大家?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结合具体实物说出体积的含义。知道常用的体积单位,并且能用体积单位合理估计物体的体积的大小。

  2.学生通过具体的观察比较、思考交流、感悟体验等学*活动,经历物体体积概念的形成过程,逐步建立空间观念。

  3.在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认真分析,交流倾听,善于比较的学**惯。

  学情分析

  在原来知识结构里:学生学*了线段的长度、面积的大小及相关的计量单位,学生初步建立了一维二维的空间观念。这些为学*新知奠定了基础。

  体积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由认识*面图形到认识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发展。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我对北师大版、苏教版、人教版的本课内容做了比较。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通过实验演示或操作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理解体积的含义,构建体积单位的表象。因此,我由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回顾、感知、操作、想象,让学生在体验中感知,在对比中学*,逐步达到对概念的认识与理解。

  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在观察思考、感知体验、操作想象等活动中建立体积概念及体积单位的表象。

  教学难点:

  在具体的体验活动中理解体积的含义,经历体积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大小的表象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体积和体积单位

  一、对比引入新知。

  学生汇报:分别是线段,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体或正方体。

  教师引导:

  线段有长短之分,长(正)方形和长(正)方体有大小之别。

  为了表示物体的长短,我们认识了长度。

  为了表示物体*面部分的大小,我们学*了面积。

  如果要表示整个物体的大小,那又将产生什么呢?

  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块来学*。

  【设计意图】对比引入,既能激发学生学*新知的兴趣,同时又引发学生的思考:这三者相互之间有联系吗?

  活动2【活动】体积和体积单位

  二、活动揭示概念。

  活动一:体验书包里的空间。

  提出问题:观察一下自己的书包,是不是还可以再放些东西?

  学生汇报:有的已经装满,有的还可以再放些东西。

  教师引导:书包没塞满说明它还有一定的空间。书包已经塞满,说明它没有了空间。它的空间被占据了。(板书:空间)

  追问:书包的空间被谁占据了?

  学生汇报:书占据了书包的空间,学*用具也占据了一定的空间,还有一些喜欢吃的食品,同样也可以把书包的空间占据了。

  追问:这说明什么?

  学生汇报:任何物体都会占据一定的空间的。(板书:物体占空间)

  教师进一步引导:大家可以举例说一说生活中物体占有空间的现象。

  学生交流:我们占据教室的空间教室占据学校的空间学校占据小区的空间……

  【设计意图】学生身边引入,通过引导观察和思考,让学生体验书包里有“空间”。并随之拓展,将空间这一概念形象化,具体化,丰富学生的空间表象。

  活动二:观察演示实验。

  1.盛水的杯子装入石头,水面升高。

  2.装满沙的杯子倒出沙子,放入石块,结果沙子不能全部被装入。

  3.与第一个实验相比,盛水的杯子装入一块较大石头,水面升高的幅度较大。

  提出问题:你能解释实验现象吗?

  学生交流:水面升高,是因为石头把水的`空间占据了。

  沙子不能被装入,是因为石头占据了沙子的空间。

  石头较大,占据的空间就较大,水就升的高。

  教师归纳:物体要占据空间,并且所占的空间大小是不一样的。(补充板书: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教师引导:粉笔盒与电脑桌比,粉笔盒占据的空间小,电脑桌占据的空间大……为了更加简洁地表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我们引入了“体积”(板书)

  引导学生叙述:书包的体积是书包所占空间的大小,电脑的体积是指……教室的体积是指……

  引导概念:物体的体积是表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设计意图】为了进步加深学生对“空间”的理解,以及对概念的完善,继续通过演示实验,帮助学生直观感受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步步相扣,层层推理,逐步引出物体的体积概念,较好地处理好了体积概念的抽象。

  三、多角度认识单位

  1.认识单位产生的必要性。

  物体所占空间有大有小,所占空间大就是体积大,所占空间小,就是体积小。

  下面的电冰箱、小水杯和篮球,哪个体积大?哪个体积小?

  学生交流:电冰箱体积最大小水杯的体积最小。

  问题引导:上面的物体,体积大小非常直观,若是像这样的两个物体,你能一子比较出它们体积的大小吗?

  学生建议将它们分成若干个大小相同的小立方体。教师课件演示。

  结论:要想比较它们的大小,必须要有统一的体积单位。

  2.对比加深记忆。

  同学们打开课本第39面,自学书上内容,看看常见的体积单位有哪些?书上是怎样描述的。

  学生汇报: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

  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

  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

  填写表格:通过比较,使学生能够感受单位的共同结构与特征。从而加深记忆。

  意义

  常用单位

  简写符号

  长度

  面积

  体积

  3.建立单位表象。

  教师出示准备好的1立方厘米和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模型和其它实物。

  辨认:让学生找出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并说说身边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

  举例:一个手指尖的大小、一个筛子的大小、一个键盘字母按键的大小等。动手摸一摸,亲自学生感受1立方厘米实际大小。

  操作:用12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摆成一个长方体,有几种摆法?

  想象: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2个这样正方体,体积是2立方厘米,10个呢?100个呢?1000个呢?那么1000立方厘米又有多大呢?

  ②找出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说说身边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分米。

  感受1立方分米实际大小或几立方分米。

  认识1立方米

  先让学生比划。看看教室里面那些物体的体积接*1立方米。

  学生体验:三把米尺借助教室的一个墙角共同来做一个1立方米的空间。1立方米的空间到底有多大,老师想让几个同学站到我们做的这个1立方米的空间里去,看一看可以站多少同学?”

  教师可进一步举例:一个橱柜的大小,一个电脑柜的大小约是1立方米。

  1立方米的水可以装满500个暖瓶。

  【设计意图】学生对一个新的概念的接受和形成需要不断地体验和强化,本环节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感知、操作、想象等活动逐步建立单位的表象,较好地渗透了单位化的思想。

  活动3【练*】体积和体积单位

  四、巩固运用提升。

  1.结合具体实物说一说体积的含义。

  电脑的体积是指电脑所占空间的大小。

  2.在下面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结合具体实物说出体积的含义。知道常用的体积单位,并且能用体积单位合理估计物体的体积的大小。

  2.学生通过具体的观察比较、思考交流、感悟体验等学*活动,经历物体体积概念的形成过程,逐步建立空间观念。

  3.在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认真分析,交流倾听,善于比较的学**惯。

  学情分析

  在原来知识结构里:学生学*了线段的长度、面积的大小及相关的计量单位,学生初步建立了一维二维的空间观念。这些为学*新知奠定了基础。

  体积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由认识*面图形到认识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发展。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我对北师大版、苏教版、人教版的本课内容做了比较。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通过实验演示或操作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理解体积的含义,构建体积单位的表象。因此,我由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回顾、感知、操作、想象,让学生在体验中感知,在对比中学*,逐步达到对概念的认识与理解。

  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在观察思考、感知体验、操作想象等活动中建立体积概念及体积单位的表象。

  教学难点:

  在具体的体验活动中理解体积的含义,经历体积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大小的表象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体积和体积单位

  一、对比引入新知。

  学生汇报:分别是线段,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体或正方体。

  教师引导:

  线段有长短之分,长(正)方形和长(正)方体有大小之别。

  为了表示物体的长短,我们认识了长度。

  为了表示物体*面部分的大小,我们学*了面积。

  如果要表示整个物体的大小,那又将产生什么呢?

  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块来学*。

  【设计意图】对比引入,既能激发学生学*新知的兴趣,同时又引发学生的思考:这三者相互之间有联系吗?

  活动2【活动】体积和体积单位

  二、活动揭示概念。

  活动一:体验书包里的空间。

  提出问题:观察一下自己的书包,是不是还可以再放些东西?

  学生汇报:有的已经装满,有的还可以再放些东西。

  教师引导:书包没塞满说明它还有一定的空间。书包已经塞满,说明它没有了空间。它的空间被占据了。(板书:空间)

  追问:书包的空间被谁占据了?

  学生汇报:书占据了书包的空间,学*用具也占据了一定的空间,还有一些喜欢吃的食品,同样也可以把书包的空间占据了。

  追问:这说明什么?

  学生汇报:任何物体都会占据一定的空间的。(板书:物体占空间)

  教师进一步引导:大家可以举例说一说生活中物体占有空间的现象。

  学生交流:我们占据教室的`空间教室占据学校的空间学校占据小区的空间……

  【设计意图】学生身边引入,通过引导观察和思考,让学生体验书包里有“空间”。并随之拓展,将空间这一概念形象化,具体化,丰富学生的空间表象。

  活动二:观察演示实验。

  1.盛水的杯子装入石头,水面升高。

  2.装满沙的杯子倒出沙子,放入石块,结果沙子不能全部被装入。

  3.与第一个实验相比,盛水的杯子装入一块较大石头,水面升高的幅度较大。

  提出问题:你能解释实验现象吗?

  学生交流:水面升高,是因为石头把水的空间占据了。

  沙子不能被装入,是因为石头占据了沙子的空间。

  石头较大,占据的空间就较大,水就升的高。

  教师归纳:物体要占据空间,并且所占的空间大小是不一样的。(补充板书: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教师引导:粉笔盒与电脑桌比,粉笔盒占据的空间小,电脑桌占据的空间大……为了更加简洁地表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我们引入了“体积”(板书)

  引导学生叙述:书包的体积是书包所占空间的大小,电脑的体积是指……教室的体积是指……

  引导概念:物体的体积是表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设计意图】为了进步加深学生对“空间”的理解,以及对概念的完善,继续通过演示实验,帮助学生直观感受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步步相扣,层层推理,逐步引出物体的体积概念,较好地处理好了体积概念的抽象。

  三、多角度认识单位

  1.认识单位产生的必要性。

  物体所占空间有大有小,所占空间大就是体积大,所占空间小,就是体积小。

  下面的电冰箱、小水杯和篮球,哪个体积大?哪个体积小?

  学生交流:电冰箱体积最大小水杯的体积最小。

  问题引导:上面的物体,体积大小非常直观,若是像这样的两个物体,你能一子比较出它们体积的大小吗?

  学生建议将它们分成若干个大小相同的小立方体。教师课件演示。

  结论:要想比较它们的大小,必须要有统一的体积单位。

  2.对比加深记忆。

  同学们打开课本第39面,自学书上内容,看看常见的体积单位有哪些?书上是怎样描述的。

  学生汇报: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

  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

  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

  填写表格:通过比较,使学生能够感受单位的共同结构与特征。从而加深记忆。

  意义

  常用单位

  简写符号

  长度

  面积

  体积

  3.建立单位表象。

  教师出示准备好的1立方厘米和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模型和其它实物。

  辨认:让学生找出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并说说身边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

  举例:一个手指尖的大小、一个筛子的大小、一个键盘字母按键的大小等。动手摸一摸,亲自学生感受1立方厘米实际大小。

  操作:用12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摆成一个长方体,有几种摆法?

  想象: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2个这样正方体,体积是2立方厘米,10个呢?100个呢?1000个呢?那么1000立方厘米又有多大呢?

  ②找出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说说身边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分米。

  感受1立方分米实际大小或几立方分米。

  认识1立方米

  先让学生比划。看看教室里面那些物体的体积接*1立方米。

  学生体验:三把米尺借助教室的一个墙角共同来做一个1立方米的空间。1立方米的空间到底有多大,老师想让几个同学站到我们做的这个1立方米的空间里去,看一看可以站多少同学?”

  教师可进一步举例:一个橱柜的大小,一个电脑柜的大小约是1立方米。

  1立方米的水可以装满500个暖瓶。

  【设计意图】学生对一个新的概念的接受和形成需要不断地体验和强化,本环节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感知、操作、想象等活动逐步建立单位的表象,较好地渗透了单位化的思想。

  活动3【练*】体积和体积单位

  四、巩固运用提升。

  1.结合具体实物说一说体积的含义。

  电脑的体积是指电脑所占空间的大小。

  2.在下面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教学内容:

  五年级下册教科书第65—66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探究和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能正确地用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会用两种方法叙述分数的意义。

  2.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等探究的能力。

  3.体会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激发学*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经历探究过程,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

  通过操作,让学生理解一个分数可以表示的两种意义。

  教材分析:

  《分数与除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对分数意义有初步认知基础上的深入理解。在这节数学课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之间直观的位置关系,还要从分数意义中理解分数与除法的联系。所以在本课的的设计中,以分数意义的辨析贯穿始终。因为分数的意义,本身就是除法的界定,这才是分数与除法最根本的联系。

  本节教学内容重视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发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探究整数除法得不到整数商的情况时,可以用分数表示;在表示整数除法的商时,用除数作分母,用被除数做分子。教材从“分蛋糕”的实际情境引入,引导学生列出除法算式,并结合分数的意义得出结果,然后引导学生比较几个算式,探索发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让学生用分数表示两数相除的商或把分数写成两数相除的形式。

  教具学具:

  课件,模型。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师:孩子们,上课之前先考验下大家,(出示课件)这个谜底是什么?

  生:月饼。

  师:你们的课外知识真丰富,你们喜欢吃月饼吗?

  生:喜欢。

  师:老师也喜欢。在月饼中也含有许多数学知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课件),把6块月饼*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块?怎样列式计算?

  生:2块,6÷3=2(块)。(板书)

  师:说得真棒,要是声音再大些就更好了,我们再来看下一个问题,把1块月饼*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几块?怎样列式计算?

  生:0.5块,1÷2=0.5(块)。(板书)

  师:表达得特别清楚,让大家一听就懂。老师就继续考验大家,如果把1块月饼*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几块?怎样列式计算?

  师:你为你们组又增添了一份光彩。看来大家已经能够解决分月饼的问题了,不用学具直接说出5除于7等于多少?

  生:七分之五。

  师:非常正确。我们再来看这些算式,整数除法得不到整数商的时侯,可以用什么数表示商?

  生:可以用分数表示。

  师:在表示整数除法的商时,用谁作分母?用谁做分子?

  生:用被除数作分子,除数作分母。

  师:那么分数与除法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谁能用语言概括下?

  生:被除数除以除数等于除数分之被除数。

  师:你表达得这么清晰流畅,了不起!

  师总结:可以用分数表示整数除法的商,用除数作为分母,被除数作为分子,除号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数线。反过来,一个分数也可以看作两个数相除,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号。所以,分数与除数的关系我们可以用式子来表示为: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板书)。用字母表示是?

  生:a÷b= a/b(b≠0)(板书)

  师:这个关系式里每个数的范围要注意什么?

  生:因为在除法里除数不能是零,所以分数的分母也不能是零。即b≠0。

  师:想一想分数与除法有哪些联系和区别?

  教师强调:分数是一种数,但也可以看作两个数相除(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除法是一种运算。

  师:今后我们再看分数时,会有两种意义。(把“1”*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3份的数,也可以是把“3”*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1份的数。)

  二、巩固练*

  师:你们知道阿凡提吗?你有他聪明吗?敢不敢挑战他?我们来闯关,大家有信心吗?

  1.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式的商。

  (1)3÷2 =()

  (2)2÷9 =()

  (3)7÷8 =()

  (4)5÷12 =()

  (5)31÷5 =()

  (6)m÷n =()n≠0

  2.把5千克糖*均分成7份,每份是( )千克;把1千克糖*均分成7份,5份是( )千克;也就是说5千克糖的( )和1千克糖

  的( )是相等的

  三、课堂小结

  说说你的收获是什么?重点说说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结束语:今天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并学会了这么多知识,老师真为你们骄傲!其实生活中有更多的知识等着我们去发现、探索,快做个有新人吧,你会成长得更快!

  四、作业布置

  练*十二第1,3题。

  板书设计

  分数与除法

  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

  a÷b= a/b(b≠0)

  教学反思

  这节课在引入课题之前,先利用谜语激发学生兴趣,引进分数,复*旧知。在探索新知时,从想象中每人2个饼,到一张饼,把一张饼*均分给4个人,每人能得到几块?有了刚才的复*知识进行铺垫、迁移,很容易能用算式1÷4来计算,学生很快会说出1/4,这时我会再提问:为什么是1/4?你是怎么分得?学生用准备的圆片分一分;接着出示:学生一步步经历了分得过程,对分数的意义就理解得更好了,也就明白了为什么是3/4。当用分数表示整数除法的商时,用除数作分母,用被除数作分子。反过来,一个分数也可以看作两个数相除。可以理解为把“1”*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也可以理解为把“3”*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1份。也就是说,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建立过程,实质上是与分数的意义的拓展同步的。教学之后,再来反思自己的教学,发现就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存储于学生脑海里的状态而言,除了抽象性的之外,应当是抽象与具体可以转换的数学知识。

  一、教材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44页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空间想象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强,喜欢自己通过动手、动脑去大胆探索问题,可以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所以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后,安排“探索图形”这个综合与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小组合作探究大正方体中各种涂色问题,并总结出规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概括推理能力。

  三、教学目标

  1、借助正方体涂色问题,通过实际操作、演示、想象等活动发现小正方体涂**况的位置特征和规律。

  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获得一些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及分类、 归纳、推理、模型等数学思想和经验。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有趣,激发主动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借助正方体涂色问题,通过实际操作、演示、想象等活动发现小正方体涂**况的位置特征和规律。

  教学难点: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获得一些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及分类、 归纳、推理、模型等数学思想和经验。

  四、 教学准备

  魔方、正方体教具(教师)、正方体教具(学生)、学生小组探究卡

  五、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一)、同学们玩过魔方吗?它是一个什么几何形体?(正方体),正方体有什么特征呢?

  学生:有8个顶点、12条长度相等的棱、6个大小相等的面。

  教师随机板书正方体的特征。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魔方引入正方体,不仅复*了正方体的特征,为新课的学*做好良好铺垫,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二)、出示①②③组图,它们分别是由多少块小正方体组成的吗?

  生:图①2×2×2=8(块)

  图②3×3×3=27(块)

  图③4×4×4=64(块)

  师:在它们的表面涂上颜色,那么这些小正方体都会被涂上颜色吗?

  生:不是,有的会被涂上颜色,有的不会被涂上颜色。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