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称》评课稿3篇

首页 / 文库 / | 2022-06-08 22:45:08

《对称》评课稿1

  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轴对称图形》是五下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对称"对学生而言并不陌生,早在二年级时他们就已初步感知并能正确作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今天这节课的教学是使学生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进一步认识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学*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着眼点还是在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学生的后续学*打下扎实的基础。作为数学教师,如何在课堂向学生传递数学的美,如何在课堂中向学生渗透和传递数学文化的丰富内涵,让他们自然地感受到数学文化的无穷魅力?我认为,刘老师在他的课堂教学中,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诠释。一股浓浓的文化气息弥漫在数学课堂中,引领着学生不断用心去触摸数学本质,去探寻数学的内在规律以及文化本性。纵观这节课,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刘老师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而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并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的学*主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的主人,积极地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努力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学*情绪,切身经历了"做数学"的全过程,感受了学*数学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

  具体感受:

  1 、在生活中提炼。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尤其是几何图形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实例和应用都非常多。在上课伊始,刘老师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欣赏剪纸、脸谱、车标、交通标志等,为学生提供欣赏美的机会,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然后老师适时的问了一句:"这些图案有什么共同点?"引导孩子们用数学的眼光思考问题。在这些生活的例子中,一下子就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孩子们根据原有的知识经验,用自己的话描述对称图形的特征,为进一步学*做了知识上的孕伏。

  2 、在活动中感受。

  有了形象的感知,关键是从中得到有效的信息,掌握事物的特点,刘老师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主动探索和与他人合作探究中发现规律建构新知。当孩子们判断出"小树"不是轴对称图形时,刘老师没有直接告诉孩子们,而是巧妙地设问:你能动手修改一下,让它变成对称图形吗?然后用自己的方法验证一下。让学生在自我观察、自我猜想、自我尝试,自我验证中得出结论。学生在这段教学中表现的异常兴奋,十来分钟的时间又是折,又是画,又是讨论,又是展示,又是讲评。在这个"玩"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动手、自主探究、自主学*能力。教学中刘老师更是充分考虑到每一个学生,鼓励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这里尤其要发现有创意验证方法。)整个教学过程中,刘老师始终以学生动手实践为主导,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体会成"轴对称图形"的要点、为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奠定了基础。上述的实践活动是整堂课的重点所在,既多方发展了学生的各种能力,又使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从感性升华到了理性。活动后的展示,不仅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还学会了相互接纳、欣赏与帮助,在互动交流中学会了批判与反思,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3 、在练*中内化。

  练*中,刘老师组织学生有层次地开展了一系列练*,通过选一选、放一放、画一画,使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中能正确判断给出的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有效的让学生巩固了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加深了印象。通过逐层的练*,学生不但认识了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而且能画出不同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建议:

  1、不怕"浪费"时间让学生"玩",因为只有在"做数学"的过程中,他们的能力才能真正得以提高。通过直观的操作和感知,加深学生的体验和理解。通过对操作结果的'仔细观察,促使学生掌握其特征。拾级而上促思维。大脑是越用越灵活,因此不能长期停留在动手操作阶段,还要经常让学生展开想像。如看到折法,想像展开后会是怎样,再通过操作加以验证。对于较简单的图形,还可以让学生在观察实物后,尝试着对手折、画、剪出来。

  2、 教师语言表述要准确。在这部分知识中隐含有四个概念:对称、 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和对称轴。在课堂上刘老师和学生都多次出现了口误,比如"飞机是对称图形"、"这个三角形也是轴对称的"等。这里有必要提醒一下,"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针对一个图形而言,反映一个图形的特征,后者是对两个图形而言,反映两个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我们可以说某座建筑物或某件生活用品是对称的,不能说某座建筑物或某件生活用品是轴对称图形;可以说某一个图形(如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不要说这个图形(如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的;可以说圆的任意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这个圆的对称轴,不能说圆的任意一条直径都是这个圆的对称轴。

  由此想到,小学生学*轴对称图形这部分知识,是只要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初步判别及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但是对于教师而言决不能只是了解,而是要能用准确语言辨别其隐含的四个概念:对称、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和对称轴。俗话说得好"教给孩子一碗水,我们必须有一桶水"才行呀。

  总之,课堂因生成而精彩,因缺憾而美丽。今天刘老师的课堂虽然也有一些缺憾,但并不影响这堂课整体的美,因为教学永远是一种缺憾的艺术。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不断追随完善、不断在生成的缺憾中逐渐走向成熟,走*完美的。

《对称》评课稿2

  今天第五节课我们二年级组的数学教师听了组长李xx老师上的《对称》一课,感受很深。她是通过“折一折,看一看,欣一欣,剪一剪”等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对称、感悟对称、理解对称、并且在欣赏的活动中体验对称美,既发挥了学生的聪明才智,又反映了学*方式的多样化。本节课中印象深刻的几个片断:

  1、让学生折一折。李老师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学生给展示的图形分类,再让学生动手折一折,在操作中逐步体验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操作的方法,将轴对称图形与实际生活相融合。

  2、让学生赏一赏。在学生了解了对称及对称图形后,李老师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各种对称图。如,飞机、汽车、建筑物等,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对称不仅为了美观,而且是为了*衡作用,凸现了对称在生活中的实际作用。

  3、让学生剪一剪。在折、分、赏之后,李老师再让学生去创造对称图形。让学生分小组动手剪一剪,在剪中体验对称图形的特点,然后让学生将结果展示在黑板上,使学生对对称图形有一个更直观的了解,同时,也给学生一个创造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4、李老师还让学生做轴对称图形,不仅使本节课重点得到升华,也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语言亲切、精炼,教学流程清晰明了,层次清楚,很值得我学*。

《对称》评课稿3

  这一节,就有许多值得品味和学*的亮点:

  1、情境独特,引题自然

  通过对图形的辨认和判断,不知不觉地引出了课题,有水到渠成之妙。同时,游戏极具趣味性,体现了“寓教于乐”教育思想。

  2、大处着眼,细节突破

  各个环节相扣,既紧凑又流畅。由引入,到明确定义和阐述性质,再到应用新知及拓展提高,层层推进,思路清晰。

  (1)让学生动动自制教具:一者,老师把动手机会给了坐在第一排的一位女生,“*水楼台先得月”,诗意盎然。二者,请一生上台摆弄,重视形象教学,深入浅出。

  (2)以图表呈现新旧知识的交融,通过类比,区分性质,如“轴对称”与“中心对称”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概念比较,如“一个图形绕一个点旋转180°与原图形重合”与“两个图形绕一个点旋转180°相互重合”两者之区别。

  (3)强调对称点和对称中心在一直线上,应用*角180°的意义,来阐释相关性质,并且完全由学生得出。

  3、注重思想方法,课堂高潮迭起

  *行四边形与线段,圆,正三角形一样,是特殊的中心对称图形,它的对称中心就是*行四边形的两对角线的交点,过该点且在*行四边形所在*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能一部分*行四边形的面积。以此为铺垫,陈老师设计了变式(图形):(1)*行四边形中挖去一个小圆;(2)*行四边形中挖去一个*行四边形;(3)损坏一角(实际上是一个小长方形)的长方形。

  从中,我们不难发现老师的用意之一就是加强新知应用的有效性,更重要的是通过应用,渗透从特殊到一般,从单间到复杂的认知过程和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寻原则。

  下面我来谈谈个人的想法,是否妥当,请批评。

  对于“轴对称图形”,陈老师在课件中是这样描述的:“有一条对称轴——一条直线”。我想是否可以把它描述成“至少有一条对称轴——直线”或“有对称轴——直线”?理由是:如正三角形就有3条对称轴,正方形就有4条对称轴等等。


《对称》评课稿3篇扩展阅读


《对称》评课稿3篇(扩展1)

——《轴对称图形》评课稿3篇

《轴对称图形》评课稿1

  一、总评

  卢老师这节课在设计上充分体现数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理念,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注重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升华,是值得我学*的一节课。

  二、值得我学*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1 、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初能否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卢老师由学生熟悉的叮当猫、卡通转笔刀等实物入手,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的兴趣,学生凭借自己的已有知识去感知对称。接着又让学生举例,把数学融入了生活。

  2 、转变学*方式,培养学*数学的能力。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卢老师从导入到新授,到练*操作,再到学生运用自己的体验创造出各种轴对称图形,都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一系列活动获取知识,培养了学生学*数学的能力。

  3 、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审美情趣。

  卢老师主要由两方面入手:( 1 )学生在做轴对称图形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做,让学生动在其中,乐在其中。(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时,结合轴对称图形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心愿,如:"我做的是松树,希望同学们能像松树一样茁壮成长。""我折的是飞机,希望他变成真飞机,爸爸妈妈上班就方便了。"卢老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个性的机会,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培养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

  三、值得商榷的问题:

  1 、对练*反馈处理不够到位。

  2 、在讲五边形是轴对称图形时 , 要指出是正五边形。

《轴对称图形》评课稿2

  大家好,我是第四学区xx小学的陈xx,刚才黄xx老师,武xx主任分别从这节课的教学设计理念和动手操作活动方面进行了评课,接下来我将和大家一起来分享本节课中预设和生成的亮点。本节课的生成在细节,处处见教师智慧和底蕴。

  亮点一:教师能在预设生成中因势利导。

  当孩子们在在汇报生活中什么是对称的时候,一个孩子说

  出眼睛是对称的,接下来其他还就说出耳朵、手、脚等,这些答案是在我们预设范围之内的,可是由于第一个孩子的回答,其他孩子的思考空间也定格在身体器官上了,而李教师结合自己的身体引导学生观察我们身体左右都是对称的,而后教师以手为导,让学生想想还有哪些物体是对称的,这样的因势利导,自然而然的引导孩子们发现生活中还有很多的对称图形。在教学中,当孩子的回答出现了从众心理时,教师能及时因势利导不仅可以巩固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认识,同时也可以拓宽孩子们的思维。

  亮点二:教师智慧应对非预设中生成,使课堂精彩纷呈。

  在本节课中教师不急不躁耐心等待生成,在每一次生成中都能巧妙应对,让孩子们能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特别是在判断鱼和**时,针对孩子们不同的声音,教师抓住时机耐心带领孩子们操作,不仅让孩子们观察到了自己的错误,也使孩子们很清楚的判断出对称图形不仅要完全重合还要注意图案也要对称。

  动手玩数学是本课的特色,在孩子们动手撕对称图形的时候,我们预设的应该是孩子们常见的小树、星星、衣服、心形简单的对称图形,可是本课中,孩子们却撕出了各样看不出的图形,遇到这样的尴尬问题,李老师活用课堂尴尬生成带领孩子们积极开动脑筋,发挥想象能力使每一个图形都有自己图案。通过这样的艺术处理,不仅没有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反而让所有学生能大胆参与到学*中来,在反复的操作和疑问中更加清楚的理解本课的教学内容。在活生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预料中的答案往往是满意的,对学生精彩的生成性答案是惊喜的,如果对意想不到的生成进行艺术性地处理,那么就会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我们看不到李教师在尴尬场面中的手忙脚乱,感受到的是“不谐之音”的智慧生成。

  通过本节数学课让我们看到:只有生成的课堂才是精彩的课堂,只有生成的课堂才是有生命力的课堂。所以我建议大家不要害怕课堂中的生成,无论是*时上课还是公开课,只要我们在预设中给学生营造生成的氛围,给学生留足生成的时间,尊重学生生成的精彩,让孩子们积极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来,相信我们的课堂一定会精彩不断、亮点不断。

  针对本课我也有一点小小的建议:

  1、当孩子们撕出的图形不是对称图形时,应该让孩子们找到问题所在,然后进行修改,这样不仅发现了错误,而且巩固了对称图形的认识,为下面的教学也做好了铺垫。

  2、在最后孩子们通过探究了解到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对称轴后,孩子们没有探究出圆的对称轴的个数,因为也是到了下课的时间了,所以李老师没有继续研究下去。我个人认为当孩子们探究的欲望正浓时,应该让孩子们保持探究的欲望探究出结果,这样会不会更好。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生成问题的粗浅看法,感谢李老师带给我们这样一节充满欢乐的数学课堂,谢谢大家!

《轴对称图形》评课稿3

  一、动手操作,激发兴趣

  本课张老师设计了撕纸的游戏倒入新课,这种形式赢造了宽松愉悦、开放式的环境,学生纷纷自觉投入到学*活动中,让学生在这种欣赏美的教学情景中快乐的学*,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二、实践操作、激活思维

  张老师安排了折一折,画一画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在对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对称轴的特点,通过操作发现图形的对称轴有的是一条、有的是两条、有的甚至是三条、四条或者无数条。张老师在新授教学时并没有采用传统的灌输手段,而是把学生看作是课堂的主角,采用对折的方法来折一折,数一数,让每位学生都参与活动,从只重视知识的教学转变为注重学生活动的课堂生活,给学生多一点思维的空间和活动的余地。

  三、小组合作、发挥特效

  在本课中,张老师有很多活动都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由于中年级学生作图能力不是很强,对于正确美观地制作出一个轴对称图形还有一定的难度,但由于学生学*发展的进程不同,针对一部分学生已会制作的实际情况,张老师组织学生展开分小组合作讨论活动:怎样拼一个轴对称图形,然后评一评小组成员中制作的轴对称图形,在动手操作时也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在引出轴对称图形时,也是通过小组合作,在操作、交流中感知,这样尽可能地将每个人的收获变成学生集体的共同精神财富,


《对称》评课稿3篇(扩展2)

——HOW are you评课稿3篇

  周老师的这一堂课是一堂清晰实在,能够让学生扎实基础的英语课。教师充分考虑了学生这一年龄及其基础阶段的特点,在本课的教学设计和组织上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1、话题导入,能调动起学生兴趣。良好的开头对一堂课的成功与否,起着关键的作用。本堂课一开始,教师以五一假期为话题导入去北京旅游,询问学生关于北京的一些事物,使学生的注意力在最短的时间里被激活。

  2、教师还注意利用图片,身体语言,表情动作等作为教学资源,创设讲解,操练和运用英语的情景。教师能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pair work等活动能让学生在语境中操练,较好的体现了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

  3、课堂上句型的操练面广,练*次数多,而且还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参与热情。将热闹的形式与有效的语言实践有机结合。

  同时也有一些小小的建议,虽然学生基础差,但是适当的英语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应关注到部分后进生,使整个班级的学生都能够从课堂中学*到知识。

  孙老师的课堂活泼可爱,充满了生命的活力。我觉得有以下几点表现得十分完美。

  首先,孙老师语言素质高,教学节奏轻快,学生参与率高,学生都能多次回答问题,体现了优秀教学的一大特点:大容量,快节奏,高密度。

  其次,丰富的教学活动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在这节课中,孙老师设计的每一项活动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歌曲,儿歌,各种各样的游戏,这样的课堂,学生们才会兴致勃勃,才能够在不断感知问答等的活动过程中学会了新知。

  再次,常规教学到位,各组学*活动显得真实到位。由于课堂教学情境的真实性,使得全班学生积极地有纪律的呈现新单词,使得课堂气氛活跃,但又不失纪律,可以看出在*常的教学中老师的课堂也是活而不乱的。

  最后,真正的做到了以人为本。如果用一个大的情境来教授所有的单词句型,时间一长学生难免有倦感,所以用了两个小的情境,虽小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她的巩固也是分段巩固,新授与及时的巩固相互作用,既提高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又很好的服务了教学目标。另外还有一点体现在,注意到学生间掌握能力的差异,她要求不同的学生分别掌握到不同的程度,对每个学生的细微进步都能给于肯定的评价。

  当然,本节课也有值得商榷之处。比如,整节课教学内容的重组,教学目标的整体性,如果能重新对本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进行有一个整体性的规划重组,课堂就更加趋于完美。

  孙老师的课堂活泼可爱,充满了生命的活力。我觉得有以下几点表现得十分完美。

  首先,孙老师语言素质高,教学节奏轻快,学生参与率高,学生都能多次回答问题,体现了优秀教学的一大特点:大容量,快节奏,高密度。

  其次,丰富的教学活动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在这节课中,孙老师设计的每一项活动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歌曲,儿歌,各种各样的游戏,这样的课堂,学生们才会兴致勃勃,才能够在不断感知问答等的活动过程中学会了新知。

  再次,常规教学到位,各组学*活动显得真实到位。由于课堂教学情境的真实性,使得全班学生积极地有纪律的呈现新单词,使得课堂气氛活跃,但又不失纪律,可以看出在*常的教学中老师的课堂也是活而不乱的。

  最后,真正的做到了以人为本。如果用一个大的情境来教授所有的单词句型,时间一长学生难免有倦感,所以用了两个小的情境,虽小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她的巩固也是分段巩固,新授与及时的巩固相互作用,既提高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又很好的服务了教学目标。另外还有一点体现在,注意到学生间掌握能力的差异,她要求不同的`学生分别掌握到不同的程度,对每个学生的细微进步都能给于肯定的评价。

  当然,本节课也有值得商榷之处。比如,整节课教学内容的重组,教学目标的整体性,如果能重新对本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进行有一个整体性的规划重组,课堂就更加趋于完美。


《对称》评课稿3篇(扩展3)

——《分数除法》评课稿3篇

  本次学校组织的教研课,我听了郎老师的《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收获很大。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内容很简单,如果单纯地从形式上去教学它们的关系:一个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相信学生一定学得很扎实,但这样一来3÷4的算理往往被忽视,为了让学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郎老师组织教学很好。主要体现以下两点:

  1、通过实际操作感悟新知识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改变单一的接受式的学*方式,指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特征的多样化的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因此,数学学*活动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的教与学的方式,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动力的过程。在教学中郎老师引导学生用3张圆形纸片动手分一分,并学生思考把3块饼*均分给4个小朋友可以有几种分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得出两种不同的分法,得出两种含义,即1块饼的,3块饼的,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充分理解了算理。

  2、在问题不断地解决与生成中探索新知识

  探索是学生亲自经历和体验的学*过程,也就是让学生用自己理解的方式实现数学的“再创造”,在这其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潜在和深远的。本课中,郎老师让学生充分动手分圆片,让他们在自己的尝试、探究、猜想、思考中,不断产生问题、解决问题、再生成新的问题,给学生留与了操作的空间。

  本次教师培训,聆听了于老师执教的《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一课。邱老师用本色去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印象比较深的有以下几点:

  1、深刻理解教材,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

  “分数与除法”这一教学内容,是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五单元中的内容。在学生学*本课内容之前,已掌握了分数的意义,知道了分数的产生等知识,学生具有动手操作的学*技能和小组合作探究的学*能力。老师充分了解学情,以实际问题直接导入新课,同时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2、在操作、探究中体验、感悟分数与除法两者的关系。

  本课的重点是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而这个关系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认知逐步提高的过程,绝不是教师一、二句话的讲述就可以完成的。邱老师把这一过程的认识同样以问题起疑,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在探究中感悟。

  我感觉本节课的重点突出的还不太够,在点拨与除法的`关系的时候教师要点拨到位,让学生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效果。

  听了陈老师执教的《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一课,有几点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

  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本节课的引入部分,陈老师就通过“人体中含量最多的是什么?”这一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兴趣。通过这个问题引出旧知——用分数乘法解决的问题,这一过程既激发起学生的学*兴趣,孩子们纷纷参与计算,又不知不觉中复*了旧知。这样既巧妙地把生活中的问题引入数学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又不知不觉中复*了旧知。“如果是已知体内所含的水分,你能求体重吗?”此时,陈老师又不露声色地将学生带入到新课的学*中。例题的呈现自然,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已的身边,在生活中学数学,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这就是一直在提倡的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现实的,有意义的学*活动中,是在数学与生活中架起一座桥梁。

  二、注重数量关系的分析

  本节课中,陈老师非常注重数量关系的分析,从引入题到新课的例题,再到练*题,每做一题,陈老师都要先让学生分析其数量关系,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新课教学中,陈老师通过找关键句、单位“1”、说数量关系式和画线段图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陈老师在指导学生画线段图的过程中,特别关注细节,她通过“把单位‘1’*均分成几份?”“28千克画在哪儿?”“?标在哪儿?”等问题来帮助学生画线段图,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作图能力。

  三、多角度分析问题,开拓思维

  在新课教学中,陈老师通过“还有不同的算法吗?”鼓励学生对同一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解法,让学生从多角度去考虑,这样做拓展了学生思维,引导了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在介绍方法的过程中,又让学生体会到各种方法之间的连通,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充分让学生亲身实践体验,让学生在探究中加深对这类应用题数量关系及解法的理解,提高能力,为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建议:在试一试中,我个人认为,可以直接放手让学生解决,不用再像分析例题一样去分析,这样可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称》评课稿3篇(扩展4)

——《坐井观天》评课稿3篇

  今天第一节是青年教师研讨课,我讲的是《坐井观天》,正副校长、*、主任、年级组长都去听了我这个稚气未脱的新老师的课,说实话,我感到莫大的荣幸。虽然之前自己也曾精心准备,但是相对于老教师而言,差距不言自明。

  当然,上课自然不会紧张,这是我一贯的特点。也许真是应了那句话,凡事最怕认真二字。自己进入角色了,神马都是浮云!言归正传,说一下课后各位领导的评课,以便日后时常翻阅,借以自省自励!

  一、毕校长

  去找毕校长的时候,毕校长有事,事情比较多,不过毕校长还是抽出了自己宝贵的时间,跟我聊了一会儿,大部分时间都是鼓励我这位新人。

  二、孙老师

  孙老师是我们二年级的年级组长,主要从一些细节的处理上提出了意见。

  1、指导学生写字的时候,在写之前指导,而不是学生写完了之后。(*时上课没有注意,有点小随意了,故公开课的时候把次序颠倒了)以后上课要严格要求自己,俗话说严师出高徒,对自己严格点,说不定自己之后就是严师兼高徒了!

  2、自由读课文一定要让学生读完。有的学生读的快,有的读的慢,如何协调操作好,以后要多学*。

  3、字词句段篇的读,方法单一,不能光齐读的形式,学生容易疲劳,失去兴趣。可采用开火车、个体读、男女分读、领读等方式进行。

  三、房*

  房*主要从大的方面来评的。房*原先教理科,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可能用在此处不是很合适,嘿嘿。)房*跳出了语文的范畴,站在了语文的圈子外面来看待,视野也就自然有些不同了。

  1、优点:书写工整、沉稳、课堂常规较好等。

  2、学生读的时候方式单一,如上。

  3、提出了一些长期有效的管理学*的方式。

  首先,对于学生要多鼓励,多表扬,不要吝啬自己的语言。(有时候不是吝啬,是不知如何表扬,以后这方面要下大力气学*)而且,表扬的语言要隔断时间变换一次,不然学生也会产生审美疲劳。

  其次,识字方式多种多样,学*无处不在,要树立学生的这种学*观念,激发其学*兴趣。像如:利用汉字的演变过程给孩子讲解,易于记忆;上学放学经过街道的商店名称是否全会认读等等。

  最后,班级分组,好学生带差学生,分担教师的担子。一个班50人,一堂课35分钟,教师不可能顾及到每一位学生,总有个别学生学*的不到位,知识点不明白。这样就显示出小组的重要了。每组可分为4到6人,可采用大组套小组的形式,配合着小组间的竞争评价,采用分头管理,组员评价、相互帮助的原则,每堂课留出5分钟左右时间小组内交流讨论学*,共同进步。

  四、谢老师

  谢老师主要从文章的思路上讲解,听完后豁然开朗,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引导教学,之前自己的那种自认为引导的教学方法,原来还是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谢老师解开了我许久以来的一个困惑。

  谢老师主要从生字、课文朗读与理解、文本的使用三方面系统细致耐心的教导我这位新人。

  1、生字

  (1)字音。齐读和个人读的方式相结合,更便于找到学生的薄弱点。

  (2)字形。

  首先识字方法要多样化。像如:比一比、加一加、减一减、编谜语等形式,同偏旁、同部首的字放在一起让学生观察自己找出规律,让学生参与其中,学生来说。

  其次指导写字要具体。哪一笔是主笔,从哪里起笔,落到格子的什么地方,都要讲解具体。(诸如此类的公开课挑几个重点字讲解即可)

  2、课文朗读与理解

  注意此环节的每一遍读课文都要带有明确的目的性。例如:

  (1)前两遍读课文:读准字音,不漏字掉字。

  (2)第三遍读课文:板书关键词,让学生尝试复述。

  (3)第四遍读课文,细读:以引导为主,每一环节都要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4)学以致用,加以拓展。

  3、文体意识

  文体意识也就是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慢慢渗透。像如此篇对话比较多,可以发现对话多的文章基本上是每个人说的话自成一段。写作的时候要让学生注意。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寓言,这是一个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它以短小、简单、浅显的故事表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小鸟从天上飞来,说天很大;青蛙坐在井底,说天很小。活泼、大方的吴佳妮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加强朗读和发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通过认识和感受故事中的生动形象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成语的意思。

  一、以疑引读,读中释疑

  在导入环节,吴老师通过猜图游戏,让学生说一说旅行的见闻。由于图片中的主人公都是班里的孩子,学生兴趣盎然地交流起各自的旅游趣事,让大家感受到伙伴们的见多识广。没有直白地解释,没有枯燥地认读,学生在交谈中理解“见多识广”,这样的教学便是“润物细无声”。

  初读课文后,吴老师就让学生进行男女生比赛读,学生各个胸有成竹,跃跃欲试,充分展现了朗读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有的孩子读得挺投入,但也有个别孩子出现添字、漏字的现象,教师应该及时指出并纠正。

  吴老师用直观、形象的图画帮助学生理解“井沿”即井口的边,并让学生张贴小鸟和青蛙各在井的什么位置,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给“沿”组词。

  “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什么?为什么他们的说法不一样?”吴老师将大问题抛出,学生联系句子和上下文,通过读,找出“鸟看到的天是怎样的?”理解“无边无际”就是“非常大,大得没有边际”,“为什么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呢?”学生不难找出“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吴老师因势利导,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出小鸟赞叹天很“大”的语气。学生通过质疑引读,在思考后自己解开了心中的疑问,思维得到了较好的锻炼,并扩展思维,“小鸟会飞过哪些地方?”沙漠、宇宙、大地、草原……学生认识了一只见多识广的鸟。

  二、语用训练,积累语感

  在教学中,吴老师巧妙设计了两次说一说,巩固并综合运用了在课堂上学*的语言文字。如,在学*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呐!”一句后,让学生用“()得很呐!”的句式说一说,不仅进行了语言拓展,更是在语言训练中进行了有效的朗读训练,学生读好了青蛙的固执、目光短浅。再如,“如果你是小鸟,你会对青蛙说什么?”这样的说话训练不仅巩固了课文中所学的知识,而且通过语言文字的运用,使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三、创设空间,自主实践

  吴老师也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创造训练朗读的'空间,不着痕迹地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后,教师让学生加上动作、表情分角色朗读课文,从而给学生创造了自我展示的空间,让孩子们尽情地发挥自己的表现力。因为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他们正处于爱玩、爱动的年龄,如果老师能够抓住这一特性,并且在教学设计上予以考虑,那么课堂教学不仅能够顺利进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了学*的乐趣,开拓了学生的思维,以后的教学也将更有新意。

  《坐井观天》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青蛙和小鸟论天的大小这一件事,告诉我们像青蛙这样目光狭小,所见有限,还自以为是,是不对的。这篇课文主要由小鸟和青蛙的三组对话构成,对话的朗读是本课的重点,寓意的理解是本课的难点。10月18日听了孟老师的《坐井观天》一课,我认为这节课从整体上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教师课前准备充分

  设计的教学课件十分生动有趣,以动画片的形式展现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同时利用课件形象、直观的特点,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二、老师问题引读,学生思后释疑。

  如:上课伊始,导入新课后老师提出的疑问“故事中青蛙和小鸟为什么争论”,因为学生都有很强的好奇心,他们迫不及待地想得到答案。教师把握这一契机,让学生带着问题,从自己的角度,有重点、有难点、有目的地去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释疑,点燃思维火花,促使学生“多思”“苦思”。通过直观、形象的图画理解“井沿”即井口的边,并让学生张贴小鸟和青蛙各在井的什么位置;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大话”就是“吹牛”“不实在的话”;联系句子和上下文,通过读,找小鸟说的话:“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理解“无边无际”就是“非常大,大得没有边际”,并扩展思维,除了天无边无际,哪些事物也能说无边无际学生就会说出很多答案:蓝天、草原、大海……教师再因势利导,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出小鸟赞叹天很“大”的语气。学生通过质疑引读,在思考后自己解开了心中的疑问,思维得到了较好的锻炼。

  三、多种形式朗读,明白文中道理。

  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否真正达到,关键在于寓意是学生自己感悟出来,还是老师硬塞给学生。所以,明白道理就成了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完成这一目标时,孟老师着重抓住以下几个方面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1.抓青蛙说的“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这句话中的关键词“天天”“一抬头”,同时让同学们透过窗户看窗外景色范围,再想想在室外看到的景色范围,使学生明白青蛙会把天有多大弄错的原因之一是:目光狭小,所见有限。

  2.抓青蛙的神态和表情。一个“笑”字引出了青蛙很自大,一点也听不进小鸟的话,还自以为正确。通过对“笑”字的揣摩,学生知道了不学不问,不听劝告,还自以为正确也是导致青蛙弄错的原因之二是不听别人劝告。

  3.通过对小鸟和青蛙正确、错误原因的分析,学生自己悟出了此篇课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使“坐井观天”这个寓言本来比较抽象,不易理解的寓意很自然地被孩子接受了。


《对称》评课稿3篇(扩展5)

——《数学广角》评课稿3篇

  本节课《数学广角》重点是让二年级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排列与组合问题,是让学生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的排列组合,是一节操作性很强的活动课。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排列、组合问题是比较陌生有趣的,也是比较难的。如何有顺序、全面地进行排列和组合是本节课的主要任务。

  排列、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后面学*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

  纵观整节课我有以下看法:

  优点:

  1、教材的例1通过2个卡片的排列顺序不同,表示不同的两位数,属于排列知识,例1给出了一幅学生用数字卡片摆两位数的情境图,冯老师在设计本课时,把排列1、2两个数组成不同的两位数,改成了学生喜欢的能激发学生兴趣的破译密码。并由打开密码锁进入数学王国解决一个个数学问题。

  2、课始的情境创设与课后的练*拓展情境呼应,设计精心巧妙。

  3、板书设计鲜明直观、重点突出。

  建议:

  结合此次教研活动的主题:训练学生准确表达数学语言的能力,我认为冯老师在让学生读题说题意的训练上做得很好。培养了学生的读题意识和语言表达力。训练学生准确表达数学语言的能力应该引导学生在倾听中模仿、在互说中发展(让学生说完整的话、讨论交流、看图说话、操作过程中说、让学生小结)此外我们教师应该努力做到激发兴趣,引导学生“愿说”; 循循善诱,鼓励学生“敢说”; 导之以法,培养学生“会说”; 不拘一格,激发学生“善说”。 培养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数学能力的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我们数学老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把“说的训练” 看成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认真地完成。数学教师要鼓励、指导学生发表见解,并有顺序地讲述自己的思维过程,并尽量多地重视学生说的质量,使之与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提高数学能力相辅相成。

  数学广角《搭配中的学问》,这部分内容在《课标》中属于“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主要是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的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实验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同时,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并培养学生有序思考问题的方法。

  11月5日我们在鸣谦小学有幸听了乌金山小学刘海霞老师、聂店小学赵立梅老师的讲课,两位老师在教学本节课时,主要是以直观的内容为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资源,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营造生动活泼的学*氛围,使学生始终充满信心,充满激情地学*数学。不仅如此,教学中,老师们还用饱满的热情、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活动材料、富有趣味化的活动形式,为学生创设了独立思考、自我体验、自我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情境,使得教学过程始终民主、*等、宽松、愉快。我认为两位老师的讲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亮点:

  1、创设情境,贴*学生生活实际

  “数学广角”属“实践活动”的范畴,非常注重生活中的数学与书本上数学之间的联系,强调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整节课始终用创设的故事情境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激发积极性。首先由“密码”这个情境引入,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再引导学生用二个数字探索排列组合的规律,过渡到引导学生用三个数字探索排列组合的规律。用学生经常接触的生活问题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让学生在生活问题和实际情境中来学*组合和排列,让学生从穿衣、吃饭这些生活事情中寻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方法,使他们充分体会到数学知识存在于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

  2、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主动参与数学过程、自主探究是学好数学的关键。排列组合知识比较抽象,老师们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连一连、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开展小组合作和独立思考相结合,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通过分析、比较发现其中的规律。例如在词语搭配这个环节上,老师又开展小组讨论,选择方法的最优化,找到不重复又不遗漏的科学搭配方法,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进行探究,突出策略的多样性,方法的多样性,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

  教师通过几次个例题和操作实践,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自己探究实践,对具体的方法最后提出总结,根据学生的活动,挑出能够快速完成的几个,总结方法,让学生来了解方法的重要性。

  4、在练*题的设计上也别出心裁,形式多样。

  有排数字,合影留念,教学环节联系生活,抓住学生的心里特点,实际进行模拟演练,让学生倍感兴趣,而且在练*上也拓宽思维,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编号排序。整堂课对学生提出的方法只要是按一定顺序的,老师们都给予充分的肯定,给学生以人文关怀,着力培养学生的多角度思维。

  5、关注情感与评价激励。

  情感态度与自信心作为数学教育的目标之一,在学生的数学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本节课中老师的教学语言生动又激励性,尤其是对学生的情感投入起着积极的激励作用,使得学生情不自禁地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同时也一次次体验到成功的愉悦。这样的教学,学生不只是学到了一些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用比较准确的数学方法去解决生活中搭配问题。

  总之,老师结合学生实际与教材内容,遵循新授课三步导学教学策略对本节课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老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追求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过程,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和借鉴。

  在这里也提点我个人不成熟的看法:“教育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不管准备的怎么好,一节课总有很多优缺点。可以看出老师们在课前准备十分充分和做了许多设想,由于经验不足,还是有一些环节处理的不熟练和不够完整,驾驭课堂能力还需尽快提高。再加上教学内容安排较多,在课堂教学中时间有点赶,导致讲解不够深入,有些环节讲得有点仓促。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也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因此今后还应加强自身教学水*的提高,提升自己课堂教学的应变能力。

  冯老师在教学本节课时,以直观的操作活动为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资源,为学生创设了独立思考、自我体验、自我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情境,教学过程民主、*等、宽松、愉快。本节课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亮点:

  1、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

  教师大胆改编教材,将我国地图引入课堂,一步步找到山西、阳泉、郊区的行政区划图,然后从地图的着色问题入手展开研究活动,让学生感觉到了制作地图也要用到数学知识,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2、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自主探究。

  整节课,教师带领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给了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交流时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这些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注重活动前的指导,对活动预设充分。

  在出示活动要求后,让学生自己说说涂色时注意什么,学生互相补充,明确了要求,审题能力得到了提高。由于教师预设到涂色时间比较长,因此明确活动要求后激励学生比比谁涂得快。学生跃跃欲试,加快了活动速度。在展示作品时教师故意出示重复和遗漏的作品,引导学生分析,让学生真正感知到有序思考的好处。

  4、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

  教师在学生活动后的质疑引发学生的思考:想不想知道怎样很快找到所有涂法儿不重复不遗漏呢?教师介绍了两种方法,定位法、交换法,学生在有了前面活动的基础,理解起来相对容易了,

  5、教具准备充分,便于直观操作观察,可见备课的用心。


《对称》评课稿3篇(扩展6)

——《混合运算》评课稿3篇

  本节课准备充分,教学思路清晰,在复*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整理,复*练*设计有层次,整堂课中,师生之间始终保持着宽松, 和谐的氛围,交流亲切,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课堂上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自始至终都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学的知识点都是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这样加深了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合理有效。通过课件出示各种练*题、例题,通过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解题过程,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数学课是抽象的,有时甚至是乏味的,尤其是计算课。为了激发学生兴趣,设计中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这样学生参与的时间就多,学生发表的观点就多,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满足。

  教师还能把书中“想想做做”的第2题与学生脱式计算的错误资源巧妙地糅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对错误资源的交流、比较、反思中,对运算顺序和书写格式达成共识。这种经历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而且学生对运算顺序和书写格式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

  《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一课主要优点有:

  1、注重对数量关系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3副*象棋的钱+4副围棋的钱=一共的钱”。

  2、注重运用比较的方法,优化“12×3+15×4=”的计算过程。

  不足:

  1、对教材的处理还可以再细致一些,讲完例题后,出示“试一试”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不少同学由于受到例题的影响,仍然是先算两边,再算中间。出现了“卡壳”的情况,应想办法处理一下,衔接好。

  2、应该更多地结合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计算算理和运算顺序,比如例题为什么先算乘法后算加法,如果先算加法后算乘法行不行?然后再及时小结运算顺序,学生就更容易理解了。

  3、巩固练*部分的4道计算题可以逐一出示,练完讲评、订正完再练,效果会好一些。

  4、可以省去学生板书环节,通过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课堂练*效果会好一些。还可以展示错误的*题,让同学们共同分析错误原因,避免再出现类似错误。

  四年级上册《四则混合运算》这一单元,教材中一个新的亮点就是整理混合运算的顺序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教学目标中学生既要掌握运算顺序,又要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和步骤。 教材上的4个例题教学主要是梳理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在整理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时,进一步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教材中4个例题,都呈现了学生交流不同的解题思路,以及整理混合运算顺序的画面,以鼓励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分析、解决问题。 应该说关于四则计算的顺序,总结起来就三句话: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的时候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加减乘除混合的时候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小括号的时候先算小括号内的。教学时结合问题的解决,运算顺序的理解比较顺利。而例题中的问题解决难度也不是很高,一般学生都能列式解决。

  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学生很容易把以下几种题目的计算顺序搞错:如20—10+5,学生很容易先算了后面的加法,再算减法。老师要用比喻手法跟学生说,它们是加号和减号是同年同月生人,谁也大不过谁,所以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算。同样:45÷3×3,学生也很容易先做了乘法,再做除法,在这里,也要跟学生强调,乘除都是同级运算,谁也大不过谁,所以也按从左往右的顺序算。

  听了吕老师《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教学的。总的来说,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顺利地达到了既定目标,是一节比较扎实有效的算用结合课。具体体现在:

  1、本节课选取了接*学生生活的例题开展教学,创造性地处理了教材。例1以教学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不同计算方法为侧重点,例2以教学解题思路的不同方法为侧重点,正确处理了落实双基教学和学生思维发展之间的关系。学生不但将“整数的运算顺序”自然地迁移到“分数的运算顺序”,并能用一次通分(大多数)或分步通分(个别)正确地进行计算,还把解决问题很好地融合在例题和练*中,突出了应用性。

  2、加减混合运算,重在运算要达到熟练。吕老师设计了一定数量的有层次的针对性练*,练*的形式多样,如有口算题、基本计算题、列式计算题、判断题、解决问题的题等,把学生学*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这样,既让学生巩固了这节课的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计算速度和计算能力。

  3、突出对比训练。在例题的安排中就开始设计,例1的不同计算方法的对比,并优化;例2的不同解题方法的对比,并理清数量之间的关系;例1和例2的没有括号和有括号的运算顺序的对比,找出不同点;实际应用练*中的分率和具体数量的对比,使学生理清了解题思路。


《对称》评课稿3篇(扩展7)

——《观察物体》评课稿3篇

  其实倪老师的这节课确切的说我是听了3次,从第一次的准备到第二次的改进再到这次课的形成,我们也一起讨论修改好多具体细节。本次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判断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得到的形状,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如果就按目标设计教学,就会显得单调,学生也不会得到持续发展,也不符合“课标”精神。于是倪老师精心、巧妙设计,创设有趣 的教学情景,整节课他讲学生分成4人一小组,分别坐在四个不同的位置,以活动课的形式将课堂教学升华、拓展,推向高潮。

  下面我就来讲几点我的想法,有些不足之处或者不到位的见解望谅解。

  一、以活动形式开展教学,实物展示,激发学生兴趣。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建立抽象的方位知识、识图方法是非常困难的。如果光靠传授、讲解学生很难建立三维空间方位的概念和知识。倪老师改变了传统教学单一传授的方法。在课堂一开始,倪老师就安排各个学生的座位,不同于常规的教学模式,小朋友们很有兴趣,一个个热情高涨,老师顺势提上课的要求。倪老师将自己在家里的储蓄罐从各个不同角度拍了几张照片,让学生猜猜是什么物体,学生各抒己见,一步步接*实物,老师及时总结观察物体要全面。同时倪老师给每个小组分发了一只不同颜色的小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次提升了学生的学*兴趣。每个学生开始仔细观察小象,这节有趣的数学课拉开了序幕。

  二、教学环节生动有趣,步步紧扣。

  分发小象完毕后,倪老师以一句“你愿意跟小象做朋友吗?”拉*了学生与小象的距离,也更加激发学生想要了解小象。“说说你在小象的什么位置”很自然的引出下一个知识点。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倪老师多次安排小组讨论汇报,小组各个学生交换位置观察等活动,这样学生得到的知识才是真实的、完整的、生动的、牢固的。学生对事物的观察才是全面的、有序的。

  但整节课下来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板书的安排还可以再设计简洁明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识字量还不是很大,我们对板书的要求自然会更高。其次新课标中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要淡化方位点,避免出现前、后、左、右,以免引起歧义。

  尹老师上的《观察物体》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一个独立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判断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得到的形状,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如果就按目标设计教学,就会显得单调,学生也不会得到持续发展,也不符合“课标”精神。于是尹老师精心、巧妙设计,创设有趣的教学情景,将课堂教学升华、拓展,推向高潮。

  下面我就讲几点我的想法。

  优点:

  1、教师先出示一张学生图片,让学生从“前、后,侧”观察,然后又以盲人摸象让学生体会:观察物体要全方位。

  2、利用学具(兔子模型),让学生分小组,轮流交换位置进行观察,并将观察到得图形,放到相应位置。

  3、环节清晰,环环相扣,语言亲切,过渡自然流畅。

  4、重点突出,训练充分,让学生体验从不同的方位观察物体,让学生交换位置,并说出自己的体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缺点:

  教师在前面的探究环节,未能将“左右”观察的方法将透彻,导致后面学生做类似题型时出现疑惑。

  吴老师执教的《观察物体》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会了从前、后、左、右等不同位置观察日常生活场景和一些简单的物体后进行教学的。本课主要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比较,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知道从一个角度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会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由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

  如果仅仅是按照目标教学,就会显得单调,学生也不会得到持续的发展,也不符合“课标”精神。于是吴老师巧妙的设计,精心创设有趣的教学情景,将课堂升华、拓展,推向高潮。

  一、创“疑”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陶行知先生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把数学问题转化成潜在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感受数学的存在,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兴趣,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吴老师出示了包装盒的一个面,让孩子猜猜看到的是什么,接着又出示包装盒的两个面,有的学生还是没有猜出到底是什么,在学生的兴趣提得很高的时候,出示三个面(答案揭晓)。这样的设计不但激起了学生的学*热情和探究的欲望,还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将学生置于认知的最*发展区,充分调动了学生学*的主观能动性。

  二、布“动”境,让学生在动中学,在合作交流中学*,发挥主体作用

  自学-交流-应用这样的教学模式,在吴老师的课堂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新授课伊始吴老师明确的提出自学提纲,让学生带着指向性的自学,有效的提高了自学效果。叶圣陶先生倡导的“六大**”,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中学*新知,新课程也提出:有效的数学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为了让学生动起来,在动的过程中学*数学,在动的过程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吴老师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课桌上的长方体,并通过动态方式呈现最多能看到长方体的几个面,从而跟学生一起总结出结论。新授课的第三个环节是让孩子拼正方体,观察发现用几个正方体拼成的物体的三视图(正面、侧面、上面)之间的相互转换。并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完成教师交给的任务。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但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索能力。此“动”让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得到了多层次的发展和提高。体现了学生的数学学*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三、精设练*,精炼总结

  吴老师设计的练*既巩固了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总结部分,回顾整堂课的过程,最后以三幅画正、侧、上的宏伟三峡大观完美的为这堂课画上了句号。

  当然,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课堂教学是不可能做到完美的。虽然学生曾经学过从前、后、左、右等不同位置观察日常生活场景和一些简单的物体,但仍有少部分学生在观察时存在困难,有好几个学生说能看到长方体的四个面,根据新课标提出的要求:要让每一个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发展。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在新授部分适量加强观察方面的训练。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