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汇总十篇

首页 / 文库 / |

  如梦令 1

  李清照倚在窗前,听着蝉鸣鸟语,夏日的闷热被黄昏吹散。现在的她,已垂垂老矣,只有往日的那些回忆,能为她的后半生,添上久违的笑容。那天,也是这样的黄昏……

  已是年轻时的事了。因为心情甚好,李清照和友人把酒言欢,喝得大醉,恍惚间,居然连回家的路都记不得了。一直到黄昏,她们游兴才总算满足,这时天边,只剩下即将落下的晚霞和大片火烧云。不知是醉酒的缘故还是那晚霞太过艳丽,众人的脸庞,都染上了酡红。大家坐在行舟上,一面唱着歌谣,一面划着行舟,直至已划进荷花塘的深处,才发觉行错了路。此时正值盛夏,亭亭玉立的荷花合上了花瓣,荷叶上淌落船橹溅起的水珠,水草间阵阵蛙鸣配上清凉的晚风,时不时鱼儿浮上水面,一甩尾巴便又隐了踪迹,夏日的黄昏,带着一份喧哗藏在寂静中。李清照和友人不禁被这景色吸引住了,由着船在水中摇荡,涟漪阵阵,摇晃了荷花的腰肢。直至天色渐黑,清醒了大半的李清照才想起归家。大家争着划舟,船摇摇晃晃,打翻了银杯琼浆,惊飞了在河滩上栖息的水鸟。水鸟拍打双翅,空中飘落下一根羽毛,落在李清照的掌心……

  如今,时局动荡,家破人亡,忆当时欢笑,李清照心头一暖,思绪万千,提起毛笔,穿越思绪将游兴时的一切跃然纸上: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晚风随着荷花清香,拂动她鬓角已白的发丝。

  如梦令 2

如梦令

自此天涯相陌路

望彼此珍重

莫含泪挂念

有梦回时

再把前缘续

情殇各自独舔舐

原来日擦肩

未忘记旧颜

月满西楼

犹寂寞惆怅

  如梦令 3

如梦令

大明湖畔的溪亭,洒下了多少眷恋;日暮里的笑颜,沉醉了多少清欢;粼粼的波光,遍布了多少悦动。眉宇之间涤荡着沉沦的幽晦,回旋的波纹照亮了多美的面庞。

荷花上的水珠灿烂地升华,接天的荷花便就点满了不计其数的思绪。怡然的日月星辰,悄然地飞奔流逝。激起的层层浪花尖儿腾着欢乐的水花,岸边的翠柳飘拂出嫩叶纤枝。嬉笑而划追,浸湿的锦绮绣紧裹住了玉体胴身,优柔的'曲折舞动在这天地的舞台。

酒兴正高,便就饮尽而醉。朦胧的昏黑使得其仿佛瞧见了氤氲的烟炊,绕身而上,轻抚住了纤腰。托其身,似扯其人,醉生梦死,独上天之宫阙,独唱婵娟之寒。

江山如此多娇,却尽为她折了腰。

又在亭中,只身抚琴,弄指引弦,拔弹唱打,锁目紧眸,抿唇止齿,独善其身,自享其悠。轻步,轻步,莫等不闻其路。

又在藕花深处,一人慌忙寻路。水花阵阵洒过,错将鸥鹭怔住。满天鸟鸣,遮云蔽日,怎得可曰?只怕是: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拙字洒一路,勿见其怪而愠恕。只是呼吁人们:卸下包袱,感受美好,沉浸在那大自然的飘渺中去,得到紧张中的那一份闲适。

方可足,方可足,如梦令下大明湖。

  如梦令 4

  一壶醇香的美酒,精致的青花瓷杯……我独自一人品着这老窖女儿红,东篱赏菊,西厢画画,倒也悠闲自在。这时,远处传来一群少女的嬉笑声,我好似想起了什么,便伏在窗台,微笑着回忆起年轻时那一次尽兴的郊游来……

  我倚在这溪亭的台柱旁,带着微醺的眼神,欣赏着眼前的美景。日落黄昏,橙色被肆意泼洒在天际,凌乱而不失章法。一行白鹭划过天际,只寥寥数声啼鸣,便从我的视野中离去了。一道清澈的溪流环绕在亭边,有一股纯洁优雅之美。望着眼前这良辰美景,不经意拂袖间竟打翻了一杯酒,小溪随即泛起一圈一圈的涟漪,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亭子做工考究,雕梁画栋,四面景物则尽收眼底,再来上小壶美酒,则别有一番闲情逸致。

  太阳即将落山,我这高昂的兴致也尽了。或许是刚刚的景色太让我沉醉了,以至于忍不住多喝了些美酒,忘掉了回家的路。我有些着急,微微泛红的脸上多了一丝焦虑的神色。于是我便坐在小船上仰首探看,四处寻找正确的出路。恍惚中我驾着小船,不知怎的,竟闯入了一个广阔的'荷花塘内。此时正值夏季,荷花正盛,朵朵娇艳欲滴,清香醉人,宛如一个个清新脱俗的少女。那硕大无朋的荷叶与晶莹的露水更衬出荷花的美丽。

  该怎么渡?我手握船桨使劲划水,本想突破这重重阻碍,没料惊动了栖息在荷塘的水鸥与白鹭。它们一阵扑腾,张开翅膀在蓝天上翱翔。在晚霞的辉映下,它们显得格外动人,格外脱俗。我索性放下船桨,一边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一边观赏起这另一幅令人如痴如醉的美景来……

  如梦令 5

  那是一个神清气爽的黄昏,夕阳西下,我在西亭游览观光,周围的小池里到处是荷花,我看看这朵,又看看那朵,迷人而又醉人,数不胜数的荷花都各有特色,就是碧绿色的荷叶,也别有一番情趣呢,一片片荷叶挨挨挤挤,也十分的引人注目,置身于西亭的小池,我仿佛置身于荷花海,我仿佛觉得我也变成了一朵荷花,正在微风中与周围其他的荷花荷叶一起翩翩起舞呢!

  我观赏着荷花,畅游着西亭,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偏西,夕阳的光辉撒到池面上,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时间已经不早了,我也准备划船回家了,于是,我往东边看看,又往西边看看,可是夜色茫茫,而且我对这里又极不熟悉,所以甚至都有些不知所措了,朦胧的月色笼罩着湖面,夜色也渐渐浓了起来,我划着船四处游晃着,这是怎么回事?

  我调转了方向,用力地向前划着,可是,还是又绕了一个大圈子,没办法,我又改变了方向,但这一次,我却划入了藕花的深处。这下,我可着急起来,不分青红皂白地朝前方划起桨来。就在我慌乱紧张的时候,突然,眼前黑乎乎的一片,原来是沙洲中的一些鸥鹭,它们虽然早已栖息,但是听到我们发出的巨大声音,这一群鸥鹭都受了惊吓似的,扑腾腾地飞了起来。

  在茫茫的夜色里,在深蓝色的天空中,它们翱翔盘旋,有的还不停地鸣叫着,好像在询问我们的去处,又好像在猜测我们的目的。

  如梦令 6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题记

  暮色降临,晚霞染红了天空,使得它像一块彩锦,姹紫嫣红,美不可言……

  应是常常想起的一次郊游,日暮时分,黄昏悄悄来临,夜幕尾随着它的脚步,却又不忍降临。可能,是在等我回家吧。

  乘着小舟,饮几盏小酒。沉醉在这美景之中——湖中央,满眼的`碧绿铺天盖地,荷叶挨挨挤挤的,犹如一把大圆伞撑开在水面上,一朵朵淡雅的荷花从荷叶中间冒出来,千姿百态,不染于淤泥间,也没有过多的妖媚之姿,相伴于水中涟漪荡漾,好似那无暇美玉。

  荷叶丛中的荷花,有的只是花苞罢了,有的却早已绽放开来。瞧那含苞待放,娇羞欲语的姿态,叫人好生怜爱。如蝉翼般,薄而轻透的花瓣儿相比于另一些簇拥在花苞旁的美人,如同穿着白衣的姑娘翩翩起舞。而那些花瓣凋落的地方,露出小巧玲的莲蓬,上面仿佛长了一只只小嘴巴,在轻吟低唱。

  不知不觉,我已经喝完了一坛酒了,我便划着小舟向归家的方向驶去。却发现早已经迷失在了此处。继续划,却已划到荷花丛的深处,正觉有趣,我伸手摘了一个莲蓬,剥去外皮,吃着莲子,内心已经尽了兴,罢了,回家。

  于是我使劲地划着小舟,寻觅着归去的方向,划啊划啊,身边停息在石头上的鸥鹭扑弄着翅膀,向天空飞去,边飞边叫,像是责怪我打扰了它们的美梦。作呼朋引伴之势,朝着下个地点飞去。

  夜色渐暗,看到这儿,我诗兴大发,不禁吟道: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7

如梦令

电脑前,坐着一长发及腰的女郎,此人是谁?原来是大词人——李清照是也。此时,她正整理着她先前写下的词。忽然,一首《如梦令》显示在电脑屏幕上: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欧鹭。

少女时代游溪赏花的画面又浮现在李清照的脑海里,李清照决定重返故迹去看看。

次日,阳光明媚,李清照出门重温她少女时代的梦。一路走来,李清照惊诧无人来此“仙境”时,一股恶心的气味飘来,李清照虽厌恶这气味,但游溪兴志未减,李清照越走*小溪,那股恶心的气味就越强烈。但为了重温少女时代的梦,她还是勉强走来了。可是,昔日溪旁的亭子,已成了垃圾堆;塑料袋、易拉罐、食品包装袋……飘浮在水面上,“黑”荷叶成了小溪的.一大“亮点”,恶心的气味不时从“黑”荷叶里散发出来。李清照无法把眼前的景象与昔日少女时代美丽的小溪风光联系起来,她惊呆了。等她回过神来,愤然写下了另一首《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今日重返旧路。

垃圾成堆,

臭源荷叶深处。

呕吐,呕吐,

不见昔时景物。

  如梦令 8

如梦令

正是辘轳金井,满砌落花红冷,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谁省?谁省?从此簟纹灯影。

黄叶青苔归路,屧粉衣香何处?消息竟沉沉。今夜相思何许,秋雨?秋雨?一半因风吹去。

纡月黄昏庭院,语密翻教醉浅,知否那人心:旧恨新欢相伴,谁见,谁见,珊枕泪痕红泫。——纳兰容若

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明珠长子。自幼天资聪颖,长而博通经史,尤好填词,并以词人名世。“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寄寓了容若的人生感慨。纳兰性德多情而不滥情,伤情而不绝情,爱情因而成为他诗词创作的一大源泉。

曾看到一段容若的逸事:

容若有一表妹,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然惜其尘缘尚浅。“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转瞬之间,“佳人难再得”。仁孝皇后逝世时,后宫妃嫔也要出*宫中吊唁道场。纳兰想尽办法乔装成一个进宫诵经的**,为的只是能够看到表妹一眼。然而,他虽然在人群中看到了心心念念的`表妹,却不能与她相认相见,不能倾诉离情。甚至,她并不知道他曾经来过。

咫尺之距,天涯之隔。心事凄迷,恨意难说。今读其词,词意相仿,内容相关,或作于同时,思及此事,遂做此文。

清晨,雨珠儿滴溚,井口上雾气朦胧,落红掉尽,冷意难消。静静地走在路上,无处话感伤。蓦地,你来了,倩影悠悠,缓缓走*我,我的眼眸中出现了你的模样,忧伤如你,可惜眼神我不能看懂!

我们之间还有缘再见吗?谁知道,也许天也不知,谁明白,也许天也不解,只怕我们会难以相见,只能在竹*上,灯影下静静地回忆如梦如幻的你了!真怕失去你,可是我不得不就此放手,原谅我。

春去秋来,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一恍然,竟几年过去了。来到那次最后相见的地方,梧桐树下,好像仍有你的气息,非雾非烟,影凄迷,望中疑,不知是你来了吗?真怪我,怪我没用,我负了你,可……唉,风萧萧,雨萧萧,人亦萧萧,不知要走到哪,去寻觅你的衣香屧粉,你的玉影冰骨?何处有你,你在何处,几年都没有音讯。丝雨,秋雨,无边地下,带走了我的愁绪,另一半思绪也随风飞去。

柳眉月下,静谧的庭院映照着斜阳。独坐独倚,独唱独酬,独自醉倒之后,我又将你记起。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甜言蜜语的热度还未消散,只是不知为何心已凉,情何在?你还好吗,你的心里该会有我吧,只是对于旧爱你是恨是爱,是思是忆,是怒是愤,我不得而知。爱转移心亦变,爱如石心亦死,你还能看见我吗?珊珊枕上千行泪,不知是相思还是悔恨,恨自己竟会放弃你,却难将你忘记,或许,分离后,你会伤心,也许放弃这份爱,你才会把我记起,永远记着,直至海枯石烂,江水为竭,夏雨雪,我也会想起你,随风共湮灭!

  如梦令 9

  那是阳光明媚的一天,天空一碧如洗,万里无云。李清照和她的几个好姐妹来到了溪边欣赏美景,只见远处的青山连绵起伏,*处的溪水波光粼,岸边那一丛丛、一簇簇的鲜花绿草,更是为这个美丽的夏季添上了一丝生机。

  时间过得真快,不一会儿,太阳就落在半山腰上了,姐妹们纷纷回了家,可是李清照却不愿意离开这个令人心旷神怡的地方。她边走边欣赏,不知不觉地走到了一座亭子前,坐在上面,一边欣赏这天上人间才有的美景,一边品尝着千年陈酿。

  天色渐暗,李清照这才想起自己该回家了。她摇摇摆摆地走上了小舟,早就把回家的路线忘的一干二净,只好凭着朦胧的记忆前进,一不小心,就把船划进了荷花丛中。放眼望去,碧绿的荷叶与粉红的荷花交织在了一起。看,这朵荷花害羞的捂着脸;瞧,那朵荷花早已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碧绿的荷叶更加衬托出了荷花的亭亭玉立。看着诗情画意的景象,李清照的深深陶醉在其中,仿佛自己也变成了一株荷花,在微风的吹拂下翩翩起舞。

  夜幕悄悄降临,她不禁着急了起来,用力地划着小船,急切的想找到回家的路,却无意中溅起了许多浪花,它们“扑棱,扑棱”地展开翅膀,朝天空飞去。水面泛起了圈圈涟漪,小鱼也偷偷的探出了小脑袋,好奇地打量着她。这时的李清照已经累得精疲力竭,也顾不上观赏这梦幻般的美景,倚靠在船头,睡着了。

  在月光的笼罩下,这儿的一切都使人如痴如醉,怎么会不令李清照记忆犹新呢?

  如梦令 10

  夏日炎炎的一天,我划着小船,一个人来到了这水中小亭,备好点心美酒,静静地坐着,一脸期待地看着遥远的水*线。

  一阵阵嬉笑声传来,来了!来了!一只只载了我好友的小船从莲叶后露了出来。下了船,进了亭,讨论着过去的往日和今后的幸福生活。朋友高兴至极,不禁随口唱了起来,听着美妙的歌声,我也心潮澎湃,腰一扭,手一摆,跳起了轻快的舞蹈。我们大家载歌载舞,不亦乐乎。

  我轻轻喝口美酒,欣赏着这美妙绝伦的景色,波光粼粼,清澈的池水中鱼儿游来游去。水面上挤满了嫩绿的荷叶,随着轻风的吹拂,轻微摆动。荷花中,三三两两散落着朵朵荷花,有的还是花骨朵,含苞待放,但是早有蜻蜓立上头,有的才开了两三瓣,如一个娇滴滴的姑娘,还有的己全部开放,露出黄乎乎的莲蓬……尽管形态各不相同,可都是粉扑扑的,那么迷人,那么可爱。我不由得诗性大发,随口言来几句,好友们纷纷赞叹,“绝妙”!绝妙也!饮着可口的美酒,吃着美味的点心,再欣赏这如诗如画的美景,我心中美美的,唱着唱着,竟醉了。

  可开心时光太短暂。黄昏了,世界沉浸在一片橘黄中,我们也该回家了。我们迷迷糊糊划着小船,鳞波在船后一圈圈地荡开。喝醉了酒,我们不禁离失了方向,力不从心摇着船,却驶进了荷花深处。晚风吹过,带走了炎热的暑气,也将我们吹的清醒一点。看着四周的密麻麻的荷叶,我们小心翼翼地向前划着,却不料,前方正有一群鸥鹭,船浆一拍,一惊,它们“嘎嘎”叫着,慌慌忙忙飞向天空。大家被吓了一跳,酒也全醒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不禁哈哈大笑起来,笑声响遍了天际。

  夕阳从天边滑落,小船在水面慢慢地打转,我们,在船上,回味着今朝的美好时光……


如梦令汇总十篇扩展阅读


如梦令汇总十篇(扩展1)

——如梦令赏析 -诗词大全汇总十篇

  如梦令赏析 -诗词大全 1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王维:《相思》)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感谢欣赏本篇描写景色优美的诗句文章,更多经典文章请关注:描写景色的优美诗句 描写四季景色的语句语句

  描写秋天景色的诗句: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秋月杨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儿童冬雪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

  邯郸驿里逢冬至,报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梅》)

  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不知*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如梦令赏析 -诗词大全 2

  1、三千功名尘与土,八千里云和月。岳飞

  2、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高明

  3、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

  4、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6、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孟东野

  7、春花不红不如草,少年不美不如老。袁枚

  8、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

  9、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

  10、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

  11、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

  12、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秋瑾

  1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

  1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15、人有坎,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颜之推

  16、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17、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轼

  18、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练兵实纪》

  19、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20、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黄糵禅师

  如梦令赏析 -诗词大全 3

  1.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2.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

  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3.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

  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

  拄杖无时夜叩门。

  4. 浣溪沙 宋?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

  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5. 南园 唐?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

  若个书生万户侯!

  6. 对酒 清末?秋瑾

  不惜千金买宝刀,

  貂裘换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

  洒去犹能化碧涛。

  7.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8.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9.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10.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1.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来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12. 书 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13.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坐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14.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边

  15. 卜算子 李之仪(宋)

  我住长江头,

  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

  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

  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

  定不负相思意。

  16.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7.汉江临眺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如梦令赏析 -诗词大全 4

  1.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谁折残红。—苏轼《江城子》

  2.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蝶恋花》

  3.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

  4.月桥边,青柳朱门。断钟残角,又送黄昏。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张先《行香子》

  5.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欧阳修《浪淘沙》

  6.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陆游《红酥手》

  7.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辛弃疾《丑奴儿》

  8.十年生死俩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江城子》

  9.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吟》

  10.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

  11.狂风日暮起,漂泊落谁家?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春风当自皆 。—欧阳修《再和明妃曲》

  12.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虞美人》

  1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1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玩溪沙》

  15.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吕本中《采桑子》

  16.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17.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赤壁怀古》

  18.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王观《卜算子》

  19.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李清照《寻寻觅觅》

  20.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蒙蒙,垂柳阑干尽日风。—欧阳修《采桑子》

  21.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己。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

  22.满目山河空念远,落化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晏殊《玩溪沙》

  23.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

  24.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柳永《八声甘州》

  25.长相思,长相思,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晏几道《长相思》

  26.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

  27.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柳永《秋别》

  28.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元夕》

  29.昨夜西风调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30.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玉楼春》

  3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32.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李之仪《卜算子》

  33.明月楼高休独倚,酒人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怀旧》

  34.一点残红欲尽时,乍凉秋去满屏帏。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离别。—周紫芝《鹧鸪天》

  35.两个人有别人,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将揵《一剪梅》

  36.生前富贵,死后文章,百年转瞬万世忙,夷齐盗括俱忘羊。—苏轼《薄薄酒·之一》

  37.临晚景,忆当时,愁心一切乱如丝。夕阳芳草本无根,才子佳人空自悲。—晁补之《鹧鸪天》

  38.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秋别》

  39.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40.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4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42.胡来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陆游《诉衰情》

  43.浓绿万紫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王安石《咏石榴花》

  44.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苏轼《赠刘景文》

  45.千磨万击还坚劲,任而东南西北风。—郑板桥《竹石》

  46.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苏轼《初到黄州》

  47.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48.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杨万里《竹枝词》

  49.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赵暇《长安晚秋》

  50.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刘禹锡《浪淘沙》

  51.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孟浩然《夏日南亭怀幸大》

  52.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

  53.海棠不惜胭脂泪,独立蒙蒙细雨中。—陈与义《春寒》

  54.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盈盈步微月。—黄庭坚《水仙花》

  55.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56.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57.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山关。—高适《塞上听吹笛》

  58.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59.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李商隐《乐游原》

  60.一曲高歌一盅酒,一人独钓一江秋。—王士禛《题秋江独钓图》

  61.逍遥此意谁人会,应有青山渌水知。—罗隐《赠渔翁》

  62.一掉春风一叶舟,一轮茧搂一轻钩。—李煜《渔父词》

  63.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翰《凉州词》

  64.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李白《客中行》

  65.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

  66.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67.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68.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69.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70.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郑愁予《赋别》

  71.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

  72.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73.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74.凄凉别後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75.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

  76.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慕蓉《一棵开花的树》

  77.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78.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

  79.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8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81.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82.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83.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84.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

  85.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

  86.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87.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88.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张可久《塞鸿秋》

  89.*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

  90.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箇安排处。-李冠《蝶恋花》

  91.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佚名《诗经唐风绸缪》

  92.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9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94.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曹雪芹《枉凝眉》

  9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96.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况周颐《减字浣溪沙》

  97.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欧阳修《玉楼春》

  98.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佚名《诗经周南关雎》

  99.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

  100.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101.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

  102.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裏人。-陈陶《陇西行》

  103。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

  104.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三首发》

  105.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苏武《结发为夫妻》

  106.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箇窗儿滴到明。-聂胜琼《鹧鸪天》

  107.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柳永《昼夜乐》

  108.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晏殊《清*乐二首其二》

  109.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李白长相思二首其一》

  110.不要因为也许会改变,就不肯说那句美丽的誓言,不要因为也许会分离,就不敢求一次倾心的相遇。-*慕蓉《印记》

  111.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范成大《车遥遥篇》

  112.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戴叔伦《相思曲》

  113.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114.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115.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敻《诉衷情》

  116.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

  117.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六首其六》

  118.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乐婉《卜算子》

  119.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白居易《浪淘沙》

  120.蝶舞双飞梦一场,痴人未醒,卧花最钟意。--《蝶恋花·无字中秋》

  121.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邵瑞彭《蝶恋花》

  122.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玉楼春》

  123.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著,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曹雪芹《终身误》

  124.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曹雪芹《红豆词》

  125.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二首其一》

  126.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冯小青《怨》

  127.锺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朱彝尊《高阳台》

  128.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129.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四首其二》

  130.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横塘路》

  131.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晏殊《山亭柳赠歌者》

  132.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陈叔达《自君之出矣》

  133.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苏武《结发为夫妻》

  134.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陈蓬姐《寄外二首其二》

  135.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136.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韦庄《女冠子二首其一》

  137.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佚名《涉江采芙蓉》

  138.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八六子》

  139.从别後,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一》

  140.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141.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生未展眉。-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142.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韦庄《应天长》

  143.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卢仝《有所思》

  144.直缘感君恩爱一回顾,使我双泪长珊珊。-卢仝《楼上女儿曲》

  145.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牋费泪行。-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二》

  146.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147.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辛弃疾《鹧鸪天》

  148.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曹雪芹《红楼梦引子》

  149.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鹊踏枝》

  150.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白居易《长恨歌》

  如梦令赏析 -诗词大全 5

  1、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颢

  2、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程颢《秋月》

  3、进学不诚则学杂,处事不诚则事败,自谋不诚则欺心而弃己,与人不诚则丧德而增怨。——程颢

  4、云淡风轻*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程颢《春日偶成》

  5、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程颢《秋日偶成》

  6、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程颢

  7、专欲利己,其害大矣。贪之甚,则昏蔽而忘理义;求之极,则争夺而致怨。——程颢

  8、读书要玩味。——程颢《遗书》

  9、天下之事,患常生于忽微,而志戒于渐*。——程颢

  10、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程颢《游月陂》

  11、古者,自天子达于庶人,必须师友以成其德业。——程颢

  12、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程颢

  13、古之教人,无一物不使之诚心。——程颢

  14、治天下者必先立其志——程颢

  15、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中也者,言寂然不动者也,故曰天下之大本。——程颢

  16、心定者其言重以舒,不定者其言轻以疾。——程颢

  如梦令赏析 -诗词大全 6

  1.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戴叔伦《苏溪亭》)

  3.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5.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司空曙《江村即事》)

  6.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李频《湖口送友人》)

  7.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8.四月南风大发黄,枣花未落荫桐长。(李颀《送陈章甫》)

  9.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10.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寓意》)

  11.五月临*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洲。(道潜《临*道中》)

  12.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曾己《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1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4.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5.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姜白石《除夜自石归湖苕溪》)

  16.满地芦花和我老,归家燕子傍谁飞。(文天祥《金陵驿》)

  17.<<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

  18.<<春夜喜雨>>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9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20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

  21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宋之问《有所思》)

  22南陌青楼十二重,春风桃李为谁容(贺之章《望人家桃李花》)

  23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王维《辋川别业》)

  24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映浅红(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25短短桃花临水岸,轻轻柳絮点人衣(杜甫《十二月一日》)

  26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杜甫《绝句漫性》)

  27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贾至《春思二首》)

  28城边流水桃花过,帘外春风杜若香(刘禹锡《寄朗州温右史曹长》)

  29蕙兰有恨枝犹绿,桃李无言花自红(欧阳修《舞春风》)

  30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曾巩《城南》)

  31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32乱点碎红山杏发,*铺新绿水苹生(白居易《南湖早春》)

  31莫怪杏园憔悴去,满城多少插花人(杜牧《杏园》)

  32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范成大《碧瓦》)

  33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刘禹锡《赏牡丹》)

  34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刘禹锡《思黯南墅赏牡丹》)

  35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李白《别储邕至剡中》)

  36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杜甫《为农》)

  37岸苇新花白,山梨晚叶丹(郑喑《贬降至汝州广城驿》)

  38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39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岑参《送杨子》)

  40月胧胧,一树梨花细雨中(陈克《豆叶黄》)

  41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

  42高枝百舌犹欺鸟,带叶梨花独送春(杜牧《残春独来南亭因寄张祜》)

  43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范成大《碧瓦》)

  44玉容寂寞泪栏杆,梨花一枝春带雨(白居易《长恨歌》)

  45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寓意》)

  46寂寂空庭春欲晓,梨花满地不开门(刘方*《春怨》)

  47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刘禹锡)。

  48江云漠漠桂花湿,梅雨荔子然(苏轼)。

  49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50一抹雕栏,喷清香桂花初绽(洪升<长生殿.惊变>)。

  如梦令赏析 -诗词大全 7

  如梦令

  作者:赵崇嶓  朝代:宋  体裁:词      日日酒围花阵。画阁红楼相*。残月醉归来,长是雨羞云困。低问。低问。独自绣帏睡稳。

  如梦令赏析 -诗词大全 8

  《一句话》

  闻一多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咱们的中国!”

  这话教我这天怎样说?

  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

  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

  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咱们的中国!”

  如梦令赏析 -诗词大全 9

  栊窗纱帘,闻鸡初晓。湖外柳丝洞外庭,山眉澹碧鸟语香。跂脚缓,兴心情。苔痕凉阶似露水,顺手摸瓜几拔节。盆花水积娇羞敛,谁知檐上网蛛丝。

  半出户,风景曾怡人。草坡下盘桓,气息入眼眸,犁牛哞气冲,秧田腐秆翘。烈风“嗖嗖”打竹叶,闻茗香进林寻探究。渐行渐*,闲庭信步,幽风盈袖,一番醉熏陶!古木檀香,残碑小筑,听笙箫,品丝竹,歌声萦耳悠悠,教人忘忧。

  蕙草野径嗅花荭,菜籽馥郁蔓四方。渡旧桥,桥下鱼儿游弋水自流;至小茅,茅顶鹊鸟喜筑巢。茶盏清响,闻而迈*,推半户。卷珠帘,半遮面,独守房。茅破失修,琴案蒙尘。纤纤擢素手,机杼别离情。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难逢渡瑶轩,奈何望眼窗,念之人断肠。

  虽疾风临别,谈笑鸿儒。云水醉卧堤,隔岸窈窕,堆若灿谷,宛在湖一方。江清碧水洗凝脂,潋滟光影沾绸缎。一颦一笑粉黛颜,繁花摇曳涟漪开。载扁舟,采莲蓬,碧荷藕花香,映日别样红。莲动下渔舟,挥袖一相视,不舍群芳,飘飘而去,羽化而登仙。

  渡口边,野蒿葳蕤,听取蛙声一片;东篱下,花果千里,尽知蝉鸣丰收。

  垂暮至,残阳西沉,草际鸣蛩,惊梧桐。落霞吞鹅云,水接齐天舞。灵鸟划天际,又逢七夕期。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鹊桥会。灏气澄凝,青霞断绛河。天街七襄转,阁道二神过。犹见河汉女,翩若惊鸿,不食人间烟火!袨服锵环佩,香筵拂绮罗。一载换一度,徐步鹊桥看斗牛。

  纵浮槎来,浮槎去,只相望。一年又一面,虽音容模糊,宛若朝朝暮暮!蹙眉嘴微翘,欲言又哽咽,千言万语融不尽离殇情。嫣意生,道言划泪痕;一花笑脸,一生珍藏,到底还是——人间一周岁,天上只黄昏。今宵多珍重。

  万家闺艳求此时,焚香供果裹华服。仰首观空拜婵娟,肚心衷肠笑嫣然。年年乞与人间巧,谁道人间巧已多。夜星空,卧梦葡萄架,浓情蜜意醉心窝。一念同寐一念碎,几许泪痕几许恬!

  灯火阑珊,几度回眸,人面不知何处去。天仙照凡尘,怎得无庆宴?华灯闹市,古城老街,徒踱步。繁空茫耀耀,金钗、及笄戏灯谜,耄耋举酒古稀庆。烛夜花儿红,有情人执手相眷属,玉玦新月下江南。

  如梦令赏析 -诗词大全 10

  1、 相忘谁先忘,倾国是故国。泠泠不肯弹,蹁跹影惊鸿。

  2、 恍惚中,时光停滞,岁月静好。宛如十年前。

  3、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4、 尘埃落定,洗尽铅华,是谁为她袖了双手倾了天下?又是谁拥得佳人,陪她并肩踏遍天涯?

  5、 没有曾经的花前月下,何来今时的`思君天涯?

  6、 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张可久《塞鸿秋》

  7、 开始想念,那曾经握在手中苍凉的岁月,以及那一片灿烂的江湖。——还有那些曾经爱过恨过的人们。

  8、 我洒千斛明珠铺这一路,梦醒时,都归入尘与土。好听唯美的诗词

  9、 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10、 谁的指间,流转的是你淡淡的娇颜?

  11、 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12、 恍恍惚惚,迷迷荡荡。我想起奉天的沈水,雨润的时节,微冷的初秋。

  13、 影成双,可惜两地各尽觞,独将此身此心俱埋葬。

  14、 心微动奈何情己远.物也非,人也非,事事非,往日不可追。

  15、 锺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朱彝尊《高阳台》

  16、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17、 妙笔难书一纸愁肠,苍白的誓言,终究抵不过岁月的遗忘。

  18、 曾经的誓言,早已风轻云淡,谁还在门前掌灯盼我归还?

  19、 灯火星星,人声杳杳,歌不尽乱世烽火。诗句

  20、 我终生的等候,换不来你刹那的凝眸

  21、 长道相依,几恨别离,锦绣断相思意,待人相惜。

  22、 凋谢是真实的,盛开只是一种过去

  23、 痴守千年,月老红线谁为我牵?

  24、 几段唏嘘几世悲欢 可笑我命由我不由天。

  25、 千秋功名,一世葬你,玲珑社稷,可笑却无君王命。

  26、 总在不经意的年生。回首彼岸。纵然发现光景绵长。

  27、 看那天地日月,恒静无言;青山长河,世代绵延;就像在我心中,你从未离去,也从未改变。

  28、 梦里的江湖,百花齐放,人来人往,繁华似锦。

  29、 塞北黄沙,送我无尽风华叹。

  30、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31、 举杯独醉,饮罢飞雪,茫然又一年岁。

  32、 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坠花湮,湮没一朝风涟。花若怜,落在谁的指尖。

  33、 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

  34、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35、 既不回头,何必不忘。 既然无缘,何须誓言。 今日种种,似水无痕。 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36、 一步一微笑,一步一伤心,一步一劫灰,尽管记忆再悲伤,我却笑着,不愿遗忘。

  37、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38、 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冯小青《怨》

  39、 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40、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41、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唐 ;刘禹锡《竹枝词》

  4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宋;柳永《凤栖桐》

  4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无题〉

  44、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45、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唐;元稹〈离思〉

  46、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47、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李商隐〈无题〉

  48、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云案*元夕)

  49、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唐;白居易〈长恨歌〉


如梦令汇总十篇(扩展2)

——《如梦令》说课稿通用十篇

  《如梦令》说课稿 1

  (一)教学设想:

  本文是李清照的一首充满生活情趣和雅致的词,,是李清照的惊世之作,女主人憧憬美好生活,关切着美好的事物,无忧无虑,敏感而多情。教学本词,应结合她生活的特定背静来理解,教学时可以拿〈入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类比,以加强学生的理解。另外就是要注重学生横向的迁移,能够回忆起以前所学的李的相关诗词,第三就是引导学生对其思想的把握,从而领会词的意境,提高学生对文学的欣赏水*。需要说明,本词最适用诵读,意会,也许任何的解读都是多余的。

  (二)课标设计:

  1、反复朗读,理解词意;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古代词的形式和特点;

  4、体会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给苯词带来的艺术效果;

  5、融入词情画意之中,探究词的情趣和意趣;

  6、培养学生欣赏文学艺术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目标1、2、4

  (四)教学难点:

  目标4

  (五)教学方法:

  采用朗读、探究和赏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六)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课题:

  让学生唱《月满西楼》“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老师:同学们猜猜看今天我们唱的谁的歌?(学生答李清照)

  老师:真聪明,听歌可不是免费的,我们今天探究李清照的词!

  下面我说说鉴赏诗歌的一些要领:一是要注重朗读,最好能成诵,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二是要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因为诗歌是跳跃性的。否则理解李白的《静夜思》就是一个痴呆病患者在床前发呆三是要敢于见仁见智,这也是我们这节课所要锻炼的“研究探讨,深入领会”能力。好,哪位同学能介绍一下李清照?

  2、走*作者

  李清照(约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是诗、词、散文皆有成就的宋代女作家,但她最擅长的,成就最高的还是词。

  李清照经历了南北分裂之乱,在南渡前后,她的词风变化很大。南渡前,李清照的词多描写少女、少妇的闺中生活,如《如梦令》、《怨王孙》两首词,于轻快活泼的画面中见作者开朗欢乐的心情和轻松悠闲的生活。《醉花阴》中含蓄地述说闺中的寂寞和对爱情的向往。《凤凰台上忆吹箫》、《一剪梅》等小词也都是她的闺情名篇。南渡后,生活的苦难使她的词风趋于含蓄深沉。《菩萨蛮》、《念奴娇》、《声声慢》等词表现了词人长期流亡生活的感受。《永遇乐》在这类词中为代表之作。元霄佳节,词人远离那些香车宝马之邀,独自品尝战火后的凄清,这首词中,她已从自怜漂零之苦进而担忧现实的隐患了。到了《渔家傲》一词,虽然还有无所归处的痛苦感慨,但激昂的格调已表达了词人欲摆脱苦闷、追求自由的愿望。

  李清照词风婉约,她的艺术特征表现在:1鄙朴谑闱樵炀场K善于把强烈的感情熔铸在艺术形象里,造成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她还善于从描绘一段情节、一个思想曲折中,显示出感人的意境来。2痹煊锴诚孕缕妗@畲视镅约惹诚宰匀唬又新奇魂丽,富于表现力。她的词用典不多,却善于运用口语、市井

  俗语,使词写得明白而家常。李词的音节和谐,流转如珠,富有音乐美。

  3、相关知识介

  那么你们对词的知识又了解多少呢?词有几个“小名”?

  (词由词牌、有的分上阕、下阕,它又叫长短句。不过有的词未必有上下阕,比如小令。)

  下面我们看李清照的一首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可能同学们更熟悉她的另一首《如梦令》,有哪位同学愿意把那首词有表情的背诵给大家听?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另有《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4、融入文本

  (1)朗读课文;字词拨正,朗读指导。

  (2)请学生朗读课文并探究:

  A、你认为这首词是他早年还是晚年的作品?

  B、那么你认为那个卷帘人是谁呢?

  C、那么大家想象一下,李清照当时是以一种怎么样的心情去问丫鬟的?她为什么要这样问?而丫鬟又是以一种怎样的心态回答主人的?

  (李清照的问表现出她对昨夜雨后花儿的关心,担心经过风雨的摧残花儿是否还依旧,而丫鬟的回答似乎漫不经心,这令李清照很失望,所以她纠正她的丫鬟说“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D、那么你认为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呢?(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5、赏析

  《如梦令》是李清照早期的以篇名作,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词中刻画了一个年轻女子爱花、惜花的细腻感情,创造了鲜明、优美的艺术形象。此词写惜春敏感心理,并无深意,全凭高超的表现技巧和优美的艺术形象取胜。

  一、独特的表现形式。

  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韩斡《懒起》:“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一经对比,当知“风雨”与“落花”间的联想,对花事春色的敏感,实为孟,韩两家诗所先有,而采用与侍女问答法,

  则为女词人所独创。换言之,传统的题材,有她匠心独具,找到了最能充分体现其惜春心理的独特的艺术形式,从而焕发异彩,引人注目。

  二、曲折、婉转,语浅言深。

  “言情之词,贵乎婉转,最忌率直。语一率直,意即肤浅,势必难成佳构”(刘坡公《学词百法》)。“作诗**曲”(袁枚《随园诗话》)。“词贵愈转愈深”(沈祥龙《论词随笔》)。

  世人评《如梦令》“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词者”(黄了翁《蓼员词选》),“全词一弛一张,婉曲尽情”,“只数语中层次曲折有味”(云韵集)。令词体小,难于翻腾变化。此词却即含蓄隽永,又尽波澜起伏之能事。词从忆昨切入,起两句*起铺垫。

  “雨疏风骤”为“落花”张本,“不消残酒”为“惜春”伏笔。以下与侍女问答。两人心绪不同,语气各别,相映成趣。“知否”一叠,为词脉发展之必然转折,然叠得韵味无穷,那埋怨责怪、启发诱导的声情神态,维妙维肖,如在耳目。前人都认为《如梦令》安顿二叠语最难,此处却利用活用了这叠语。结拍“绿肥红瘦”逼出题旨,收水到渠成之功。且回应篇首,针线严密,浑然一体。

  三、自铸新词,人间绝唱。

  口语化是李词的一大特色,但并不等于口语,而是有高度的提炼与精心的推敲。孟诗“花落知多少”,自然流畅;李词“绿肥红瘦”

  含蓄精艳,形象优美而富于暗示性。与柳永“红衰翠减”相比,显然以语工意新取胜。

  “绿肥红瘦”是此词最为世人称道的佳句,因为它新颖、生动,王士祯《花草蒙拾》评此句云:“人工天巧,可称绝唱”。

  四、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

  其一,拟人。:“绿肥红瘦”中的“肥”和“瘦”用以拟写雨后海棠花的花和叶。形象生动。

  其二,借代。“绿肥红瘦”中的“绿”和“红”是叶和花的颜色,用以代指海棠的花和叶,十分贴切。

  其三,设问。“知否”问得寻常,答以“绿肥红瘦”,妙语天成,奇妙无比。

  其四,反复。“知否,知否”。

  其五、隐喻。“海棠花”应是(变成了)绿肥红瘦。或者以红比喻女人,绿比喻男人也很贴切,从古代的男女地位看:男尊女卑。这个思想性更强。

  6、拓展:赏析《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如梦令》说课稿 2

  一、教材分析

  经典诵读一直是*年来的热门话题,但如何引导学生诵

  读的课实在是太少,本课通过李清照的前后时期的创作情感

  的变化,引导学生进行理解。最终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通过诵读,积累诗词名句。

  2。通过比较不同时期作品,了解李清照人生遭遇对词作的影响。

  3。解读李清照,感悟易安情怀。

  “三分诗七分读”,所以诵读是本文的一个教学重点;

  囿于时代和年龄的限制,体会诗人人生前后的感情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教法和学法

  本课的教学,我主要采用朗读法,提问法,讨论法等。

  在学法上,我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由于以前的古诗文教学注重文本的分析而对诗歌的诵读和诗人的`感悟停留在表面,所以虽然学过很多古诗,但学生只是走马观花学过之后脑海中印象并不深刻,所以我将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先让学生通过自读,听读、朗读、带着问题读这些方式使学生在整体上进行充分的感知,再由学生自主鉴赏,教师指导学*。

  三、教学过程

  为了顺利完成这节课的教学任务,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环节展开: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积累诗词名句。

  2。通过比较不同时期作品,了解李清照人生遭遇对词作的影响。

  3。解读李清照,感悟易安情怀。

  (二)重难点

  1。解读词的意象,把握词的意境。

  2。理解作品中"愁"的内涵。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猜人物: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

  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李清照

  2。出示目标

  3。作品背景

  李清照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金兵入侵时,他们为避兵乱,流落南方,丈夫病死后,李清照境遇孤苦,在历经国破家亡、文物丧失、

  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孑然一身,在连天烽火中历尽人生坎坷,所以词情极为悲戚。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4。朗读,整体感知《如梦令》。

  5。整体把握,明确季节,运用想象,勾勒出你脑中的画面。(自由发言)

  6。深入鉴赏。两首词笼罩着一种氛围,即"愁"。到底是闲愁还是哀愁?自由选择词中的意象分析,如何体现了"愁"?

  7。朗读整体感知《武陵春》

  8。整体把握,明确季节,运用想象,勾勒出你脑中的画面。(自由发言)

  9。深入鉴赏。《武陵春》到底是闲愁还是哀愁?自由选择词中的意象分析,如何体现了"愁"?

  10。比较两组词,为什么同样的季节却又不同的情感?明确现实生活对诗人的理想。

  11。学生小组合作学*《醉花阴》《一剪梅》《声声慢》。

  (五)总结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李清照用清丽的语言,抒发了她对丈夫浓浓的思念,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忧愁而美丽的画面。又用沉重的伤感,向我们道出了世事无常,人生变幻的无奈与悲戚。正可谓闲愁?哀愁?许是万般滋味涌心头!

  (六)布置作业 课后继续搜集李清照其它诗词作品,进行赏析,积累名句,进一步了解易安情怀。

  (七)板书设计

  闲愁:闲适,爱恋,思念,山水

  哀愁:孤独,凄冷,沉重

  《如梦令》说课稿 3

  一、教材分析

  《如梦令》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首词。这一单元的主题是“诗文精粹”。《如梦令》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早期代表作,词人回忆了一次愉快的郊游情景,因酒醉在途中误入藕花深处,把栖息的鸥鹭都吓飞了,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

  新课标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基于以上认识,结合六年级学生的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掌握“藕”这个生字,初步了解词的相关知识,理解、感悟词意。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有地吟诵词,掌握学*词的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品读词句想象词中所描绘的意境,感悟词人快乐的心情以及 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只有入境,才能悟神”,我把想象意境,诵读感悟确定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教法与学法

  1、教法:这堂课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和“以读代讲教学法”。

  2.学法: 边读、边想、边悟”的学*方法贯穿始终,并学会自主地发现问题,独立或合作解决问题。

  著名古诗词评论家张中行先生曾说过:阅读古诗词的方法,最重要的是透过语句及意义而唤起诗情,走入诗境。鉴于这点,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一、渲染意境,激**趣

  感受词与诗的不同之处就是我这堂课开始的目标,课前我播放歌曲《月满西楼》并同时出示歌词,也就是李清照的《一剪梅》,让学生去感受词的特点并相机交流,学生可能会说:词可以当成歌词唱、词的句式有长有短、有的词分上阕和下阕、词有词牌名等,此时教师出示词的知识,全班齐读。教师揭示课题以及作者,并加以解释。

  在“大语文”环境下,让课外阅读走进课堂。课前播放《月满西楼》并出示歌词,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感受词的特别之处,渲染优美的文学意境,唤起学生阅读的期待,激发学生学*词的兴趣和热情。

  二、初读体会,整体感知。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可见,“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与灵魂,只有静下心来读进去读上心、才能有所感悟,引起情感共鸣。因此,课堂上只有引导学生充分的层层深入的读,才能达到感悟词意、词境、词情的目的。

  在初读前,我会范读词,接着,我提出自学要求:学*古诗词,就要利用全身所有的感官,用耳朵倾听,用大脑想象,用心感悟,用嘴巴吟诵。然后,我就让学生自由练读,并指名展示朗读。在这里我故意将检查自学说成展示朗读,虽然只是字眼的差别,但这样说更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接着,我出示字词的注释,让学生按四人小组分组学*,尽量用自己的话讲词的大意说一说。

  中国的古诗词凝练,含蓄,你能找出这首词都是围绕哪个字来说的吗?学生会找到可能会找到“兴”、“醉”、“记”这几个字,此时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哪个更合适,通过比较,我们发现,醉字既表示景色美,更表示诗人内心陶醉,所以最合适。此时追问:李清照为什么而醉,引导学生再读词,找出词中描绘的画面。交流的同时,相机板书:西亭日暮 藕花深处 一滩鸥鹭

  (三)、品读赏析,感悟醉意。

  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因此,想象意境,领会诗情,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李清照的《如梦令》向我们展现了“溪亭日暮”“藕花深处”“一滩鸥鹭”,这一幅幅流动的画。

  1、溪亭日暮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想象:在潺潺的小溪边,作者眼前全是美景,嘴里还品尝着美酒,甜甜的,一直流到心里。耳畔似乎听到了 _______________,还可以闻到___________________。这可真是全身心的感受啊!在这样的地方欣赏落日美景一定更加诗情画意,瞧:此时教师边出示落日精美图片,边带领学生配乐诵读《三亚落日》中的段落:活跃了一天的太阳……在描述画面的过程当中,情不自禁的吟出经典的诗文:“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这样的景色让李清照醉了,指导学生朗读,读出醉意。

  2、藕花深处

  欣赏着这样的美景,品尝这美酒,李清照不知不觉就醉了,直到兴致满足了才回去,一不小心就进入了藕花深处。读到这个词语,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引导学生想象:放眼望去,荷叶___________________,荷花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有的__________________,仿佛___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好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宛如_____________________。读到这儿,我不禁想起杨万里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朗读把想象到的画面展示出来,表现作者内心陶醉。

  3、一滩鸥鹭

  如果说前两个画面都是描绘了静态的迷人风光,那么这个湖面这是动态的画卷。我会这样导入:钻进了这么美丽的荷花丛中,李清照又怎么分得清哪里才是回家的路呀!于是她——(引读: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读到这句,你又仿佛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呢?引导学生说话练*。学生可能会想象到能看到李清照在奋力划桨,听到哗哗的水声和李清照爽朗的笑声。最后,学生依据脑海中的画面感,自由读全词,读出美感以及李清照快乐的心情。

  这一部分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借助这些词汇想象画面,想象放飞了孩子的心灵,唤醒了孩子所有的感官,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我还注意融入一些旧知,比如《三亚落日》片段和诗句的积累,使学生旧知与新知产生联系。

  三、联系背景,升华感情。

  朱熹说过:学贵有疑。学完词,你有什么疑问吗?引导学生提出李清照为什么会这么快乐,让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李清照生活背景。学生通过阅读会发现,李清照早期生活环境优越、家庭幸福,婚姻美满,使她的生活多姿多彩,充满快乐。所以她才会牢牢记得这样一次快乐郊游的经历,所以在文章一开始,就写下了“常记”。融入你的理解,再来读读这首词,读出快乐、自在、幸福的感觉。

  吟诵是古诗教学中常用的并且行之有效的教法,随着学生对文本的感悟的不断提升,朗读的要求也是由浅而深的。

  最后,我设计了一个个性化的题目,既然词可以唱,那么这首词就是什么样的曲调,你能用你的理解来唱一唱吗?老师也想来唱一唱,你们想听吗?

  总之,“熟读、想象、描述、体会、品味”的古诗词教学模式,以古曲、古韵、古风、国画使学生充分享受古诗词的意境美、韵律美、凝炼美,将学生带入中华民族传统的、博大精神的璀璨文化之中。

  四、作业设计

  【必做题】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如梦令》。

  【选做题】

  1、搜集李清照的其他词作,读一读或唱一唱。

  2、选择词中三幅画面中的任何一幅,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写下来。

  五、板书设计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宋 李清照

  溪亭日暮

  醉

  藕花深处 乐

  一滩鸥鹭

  好的板书应该做到紧扣中心,简洁明了,所以我这样设计围绕醉字,紧抓三个画面展开想象,表现作者内心的快乐,使学生一目了然,在脑海中留下深刻地印象。

  《如梦令》说课稿 4

  说教材:

  《如梦令》一词所记述的内容十分*淡,大意是讲述作者曾经饮酒溪亭,被自然界景致和美好生活气氛所熏染,以致酒醉,找不到归家之路,撑船随意游转,没想到误入荷花丛中,惊醒了一群同样“沉醉”的鸥鹭。整首词言语如内容一般*实、自然。它侧重在写景,融情于景。通过景物描写来抒发和表达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故而意境含蓄深沉。词中只见景却不见人。而事实上作者的行踪早就融入到景中去了,成为意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说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词。

  2.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以及词的学*方法。

  3.通过品味诗词的意境,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感悟作者的快乐心情以及对大自然和美好生活的热爱。

  重难点

  1.品读字词,想象意境,并能用语言描绘出来。

  2.有感情地吟诵词并能吟出“沉醉”的感觉。

  说教法:

  1.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读中感悟,悟中品读。

  2.情境创设:引导学生置身诗境,以景入情。

  (针对五年级学生朗读感悟能力,已经能够通过反复朗读,大致理解诗词表现的意思和所叙述的事情,因此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和阅历经验,确定如下的学*方法。)

  说学法:

  1.读中感悟:在反复自读、诵读、品读等各种朗读形式下,能让学生对诗词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和情感上的调动。

  2.合作探究:根据新课标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说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说课时:一课时

  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初步读文

  1.介绍李清照生*。

  2.回顾以前所学辛弃疾的《清*乐?村居》,区别词与诗的不同点,着重介绍词和词牌名。

  3.由宋代著名教育家朱熹的一句名言,“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要求学生在学*中,用心展开想象,用眼仔细观察,用口有感情地诵读。

  4.指导朗读。通过学生个别读,集体读,教师范读,师生同读等方式,引导学生朗读时要注意停顿,读出诗词的节奏和味道。

  【设计意图:了解李清照的生*,区别词与诗的不同特点,明确学*要求,掌握学*方法。加强朗读指导,体会诗词音韵之美。不仅让词“活”在学生的嘴上,更能“活”在学生的心里。只有解决了难读的问题,才能解决“难入”(入情、入境)的问题。】

  (二)批文悟情,理清情线

  1.引导学生质疑,与学生共同探讨学*词的方法。

  2.通过总结出来的学*方法,明确学*任务,让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通过合作学*完成任务。

  3.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感情线索,继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再指导学生读整首词(可通过播放朗读录音再让学生练*自读),感悟把词读“长”了的乐趣,体味诗词含蓄之美。

  【设计意图:学生能通过问题提示,把握词的大意,理清课文的感情线索。能够有针对性地通过合作学*完成任务。】

  (三)想象画面,以图悟文。

  1.引导学生寻找课文中所描绘的三幅画面,分别是“溪亭日暮”图、“藕花深处”图、“一滩鸥鹭”图。

  2.指导朗读,展开想象,感悟美丽的画面和意境以及作者美好的心境。并结合学生理解说说这几幅画面所描绘的内容和意境。

  3.音乐伴奏,教师范读,将学生再次带入美妙的意境中。

  4.总结课文,我们认识到李清照她是多么热爱这美丽的大自然,热爱这美好的生活呀!她醉了!不光是酒美,此时的景也美。不仅人醉了,此时的心也醉了。

  5.欣赏歌曲由蔡琴演唱的歌曲《如梦令》。

  6.在学生感情最浓的时候,引导学生集体吟诵。

  【设计意图:通过寻找画面,帮助学生把握整首词的基本内容,体会本词的特有的“图画”美、“意境”美,并通过学生自己的拓展想象,让画面有“声”有“色”,并通过学生的连续想象,在学生的头脑中变成“动画”通过文字与画面的结合,在品读中感悟词中所描绘的意境之美,感受女词人美好的心境。】

  (四)吟唱欣赏,适度拓展

  1.引导学生吟诵《如梦令》,感受词的精炼,短短的几句文字就能表达出内心的真挚感情,这既是对文章理解的加深,也是对内容的艺术呈现。

  2.有机拓展,引导学生欣赏另一首《如梦令》。要求学生:一边品读一边将两首词进行比较。通过学生品读和比较,不难发现,这两首词字数、句式、“醉”的本意相同,但是表达的具体内容和情感不同,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反复品读、体会。

  3.结尾处,告诉同学们唐诗宋词是祖国文学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它给予了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希望同学们课外时间多读一读唐诗宋词,从这些文学的经典中汲取更多的营养。

  【设计意图:吟唱《如梦令》,感受词的精炼。通过比较,让学生对于宋词的有关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对词的学*方法有更清晰的了解和掌握。】

  说板书设计:

  抓住《如梦令》一词中的关键词体会作者愉悦的心情,同时,通过总结学*词的方法和对三幅画面的描述,引导学生把握词的大意,感悟词的意境美。

  如梦令

  方 法 画 面

  品 读 溪亭日暮

  吟 诵 藕花深处 醉

  想 象 一滩鸥鹭

  《如梦令》说课稿 5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如梦令》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第九课《词两首》其中一首。《如梦令》一词所记述的内容十分*淡,大意是讲述作者曾经饮酒溪亭,被自然界景致和美好生活气氛所熏染,以致酒醉,找不到归家之路,撑船到处转,没想到闯到了荷花丛中,惊醒了一群同样“沉醉”的鸥鹭。作者用语、造句一如内容一样的*实、自然。它侧重在写景,融情于景。通过景物的描划来抒发和表达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故而意境创造含蓄深沉。通篇见景不见人。而事实上作者的行踪早就融入到景物中去,成为意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教材处理】:引导学生用心展开想象,用眼仔细观察,用口有感情地吟诵,在读中展开想象,在想象中品读、感悟词中所描述的美轮美奂的意境,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对生活无限的热爱。

  【重点难点】:

  1、抓住字词,想象词境,并能用语言描绘出来。

  2、有感情的吟诵词并能吟出沉醉的感觉。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词。

  2、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以及词的学*方法。

  3、通过品味诗词的境界,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感悟词人的快乐心情及对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热爱。

  二、说教法:

  1、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读中感悟,领悟中朗读。

  2、情境创设:置身诗境,以景入情。

  三、说学法:

  1、读中感悟:在反复散读、诵读、品读等各种朗读形式下,能让学生对诗词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和情感上的调动。

  2、合作探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四、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初步读文

  1、介绍李清照生*。

  2、回顾所学辛弃疾的《清*乐?村居》,区别词与诗的不同点,介绍词和词牌名。

  3、由宋代著名教育家朱熹的一句名言,“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明确学*要求,要求学生在学*中,用心展开想象,用眼仔细观察,用口有感情地吟诵。

  4、指导朗读。通过学生个别读,集体读,教师范读,师生同读等方式,引导学生朗读时要注意停顿,读出诗词的节奏和味道。

  【设计意图:了解李清照的生*,区别词与诗的不同特点,明确学*要求,掌握学*方法。加强朗读指导,体会诗词音韵之美。让词“活”在学生的嘴上,才能“活”在学生的心里。只有解决了难读的问题,才能解决“难入”(入情、入境)的问题。】

  (二)、批文悟情,理清情线

  1、通过质疑,与学生共同探讨学*诗歌的方法。

  2、通过总结出来的学*方法,明确学*任务,让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通过合作学*完成任务。

  3、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感情线索,继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再指导学生读诗歌,感悟把诗歌读“长”了的乐趣,体味诗词含蓄之美。

  【设计意图:学生能通过问题提示,把握词的大意,理清课文的感情线索。能够有针对性地通过合作学*完成任务。】

  (三)、想象画面,以图悟文。

  1、引导学生寻找课文中所描写的三幅画面,分别是“溪亭日暮”、“藕花深处”、“一滩鸥鹭”。

  2、指导朗读,展开想象,感悟美丽的画面和意境,以及作者美好的心境。

  3、教师范读,音乐伴奏,将学生再次带入美妙的意境中。

  4、总结课文,我们认识到李清照她是多么热爱这美丽的大自然,热爱着美好的生活呀!所以她醉了!

  5、在学生感情最浓的时候,引导学生背诵。

  【设计意图:通过寻找画面,帮助学生把握整首词的基本内容,体会本词的特有的“图画”美,并通过学生自己的拓展想象,让画面有“声”有“色”,并通过学生的连续想象,在学生的头脑中变成“动画”通过文字与画面的结合,在品读中感悟词中所描绘的意境之美,感受女词人美好的心境。。】

  (四)、欣赏吟唱,适度拓展

  1、吟唱《如梦令》,感受词的精炼,短短的几句文字就能表达出内心的真挚感情,这既是对文章理解的加深,也是对内容的艺术呈现。

  2、结尾处,告诉同学们唐诗宋词是祖国文学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它给予了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希望同学们课外时间多读一读唐诗宋词,从这些文学的经典中汲取更多的营养。

  【设计意图:吟唱《如梦令》,感受词的精炼,短短的几句文字就能表达出内心的真挚感情,这既是对文章理解的加深,也是对内容的艺术呈现。】

  五、说板书设计:

  抓住《如梦令》一文中的关键词体会作者愉悦的心情,另外还带着一份惊喜。并通过三幅画面的描述,引导学生把握词的大意,感悟词的意境美。

  9 《词两首》

  ——《如梦令》教学反思

  单位:何家岩镇中心小学

  一、《如梦令》这首词是李清照青年时期的作品,回忆她一次郊游流连忘返,醉于景、醉于酒、更醉于情后误入“藕花深处”的一次奇趣的经历,反映了她早期无忧无虑的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加强朗读指导,体会诗词音韵之美。让词“活”在学生的嘴上,才能“活”在学生的心里。只有解决了难读的问题,才能解决“难入”(入情、入境)的问题。

  2、在引导学生把握词的感情主线时,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书写功能,让学生在白板上勾画出,让全体学生能够更加清楚、明了地把握住学*重点。

  3、通过寻找画面,帮助学生把握整首词的基本内容,体会本词的特有的“图画”美,并通过学生自己的拓展想象,让画面有“声”有“色”,并通过学生的连续想象,在学生的头脑中变成“动画”。

  4、吟唱《如梦令》,既是对文章理解的加深,也是对内容的艺术呈现。

  二、本节课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1、导入时没有设想中的理想,本想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功能,通过美丽的图画,优美的旋律,激发学生的学*欲望。

  《如梦令》说课稿 6

  一、说教材 :

  《如梦令》是六年级下册第9课词两首中一首。“常记溪亭日暮”一词所记述的内容十分*淡,大意是讲述诗人曾经饮酒溪亭,被自然界景致和美好生活气氛所熏染,以致酒醉,找不到归家之路,撑船到处转,没想到闯到了荷花丛中,惊醒了一群同样“沉醉”的鸥鹭。作者用语、造句一如内容一样的*实、自然。它侧重在写景,融情于景。通过景物的描划来抒发和表达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故而意境创造含蓄深沉。通篇见景不见人。而事实上作者的行踪早就融入到景物中去,成为意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说三维目标和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学会结合作者生*时代背景去理解诗词所包含的情感。

  方法与过程:

  以读促品,通过朗读、品读词句,理解作者情感,了解作者前期作品的风格。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读、品,培养学生学*宋词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品读,理解词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反复品悟,理解作者的情感。

  三、说学情。

  六年级的学生目前通过反复的诵读,能大致理解诗词表现的意思和所叙述的'事情。但由于其本身的年龄和阅历的限制,还是不能深入真切理解词人所表达的真实情感。必须结合词人当时的生*和时代背景,教师的适当指导品悟才能体会词所表达的情感。

  四、说学法。

  在反复散读、诵读、品读等各种朗读形式下,能让学生对诗词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和情感上的调动,李清照这首词“常记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 ”,这首诗不饰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期望各位同僚各位老师不吝赐教,助我纠正*时教学中的不足。

  谢谢大家!

  《如梦令》说课稿 7

  (一)教学设想:本文是李清照的一首充满生活情趣和雅致的词,,是李清照的惊世之作,女主人憧憬美好生活,关切着美好的事物,无忧无虑,敏感而多情。教学本词,应结合她生活的特定背静来理解,教学时可以拿〈入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类比,以加强学生的理解。另外就是要注重学生横向的迁移,能够回忆起以前所学的李的相关诗词,第三就是引导学生对其思想的把握,从而领会词的意境,提高学生对文学的欣赏水*。需要说明,本词最适用诵读,意会,也许任何的解读都是多余的。

  (二)课标设计:

  1、反复朗读,理解词意;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古代词的形式和特点;

  4、体会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给苯词带来的艺术效果;

  5、融入词情画意之中,探究词的情趣和意趣;

  6、培养学生欣赏文学艺术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目标1、2、4

  (四)教学难点:目标4

  (五)教学方法:采用朗读、探究和赏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六)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课题:

  让学生唱《月满西楼》“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老师:同学们猜猜看今天我们唱的谁的歌?(学生答李清照)

  老师:真聪明,听歌可不是免费的,我们今天探究李清照的词!

  下面我说说鉴赏诗歌的一些要领:一是要注重朗读,最好能成诵,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二是要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因为诗歌是跳跃性的。否则理解李白的《静夜思》就是一个痴呆病患者在床前发呆三是要敢于见仁见智,这也是我们这节课所要锻炼的“研究探讨,深入领会”能力。好,哪位同学能介绍一下李清照?

  2、走*作者

  李清照(约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是诗、词、散文皆有成就的宋代女作家,但她最擅长的,成就最高的还是词。

  李清照经历了南北分裂之乱,在南渡前后,她的词风变化很大。南渡前,李清照的词多描写少女、少妇的闺中生活,如《如梦令》、《怨王孙》两首词,于轻快活泼的画面中见作者开朗欢乐的心情和轻松悠闲的生活。《醉花阴》中含蓄地述说闺中的寂寞和对爱情的向往。《凤凰台上忆吹箫》、《一剪梅》等小词也都是她的闺情名篇。南渡后,生活的苦难使她的词风趋于含蓄深沉。《菩萨蛮》、《念奴娇》、《声声慢》等词表现了词人长期流亡生活的感受。《永遇乐》在这类词中为代表之作。元霄佳节,词人远离那些香车宝马之邀,独自品尝战火后的凄清,这首词中,她已从自怜漂零之苦进而担忧现实的隐患了。到了《渔家傲》一词,虽然还有无所归处的痛苦感慨,但激昂的格调已表达了词人欲摆脱苦闷、追求自由的愿望。

  李清照词风婉约,她的艺术特征表现在:1鄙朴谑闱樵炀场K善于把强烈的感情熔铸在艺术形象里,造成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她还善于从描绘一段情节、一个思想曲折中,显示出感人的意境来。2痹煊锴诚孕缕妗@畲视镅约惹诚宰匀唬又新奇魂丽,富于表现力。她的词用典不多,却善于运用口语、市井俗语,使词写得明白而家常。李词的音节和谐,流转如珠,富有音乐美。

  3、相关知识介

  那么你们对词的知识又了解多少呢?词有几个“小名”?

  (词由词牌、有的分上阕、下阕,它又叫长短句。不过有的词未必有上下阕,比如小令。)

  下面我们看李清照的一首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可能同学们更熟悉她的另一首《如梦令》,有哪位同学愿意把那首词有表情的背诵给大家听?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另有《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4、融入文本

  (1)朗读课文;字词拨正,朗读指导。

  (2)请学生朗读课文并探究:

  A、你认为这首词是他早年还是晚年的作品?

  B、那么你认为那个卷帘人是谁呢?

  C、那么大家想象一下,李清照当时是以一种怎么样的心情去问丫鬟的?她为什么要这样问?而丫鬟又是以一种怎样的心态回答主人的?

  (李清照的问表现出她对昨夜雨后花儿的关心,担心经过风雨的摧残花儿是否还依旧,而丫鬟的回答似乎漫不经心,这令李清照很失望,所以她纠正她的丫鬟说“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D、那么你认为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呢?(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5、赏析

  《如梦令》是李清照早期的以篇名作,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词中刻画了一个年轻女子爱花、惜花的细腻感情,创造了鲜明、优美的艺术形象。此词写惜春敏感心理,并无深意,全凭高超的表现技巧和优美的艺术形象取胜。

  一、独特的表现形式。

  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韩斡《懒起》:“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一经对比,当知“风雨”与“落花”间的联想,对花事春色的敏感,实为孟,韩两家诗所先有,而采用与侍女问答法,则为女词人所独创。换言之,传统的题材,有她匠心独具,找到了最能充分体现其惜春心理的独特的艺术形式,从而焕发异彩,引人注目。

  二、曲折、婉转,语浅言深。

  “言情之词,贵乎婉转,最忌率直。语一率直,意即肤浅,势必难成佳构”(刘坡公《学词百法》)。“作诗**曲”(袁枚《随园诗话》)。“词贵愈转愈深”(沈祥龙《论词随笔》)。世人评《如梦令》“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词者”(黄了翁《蓼员词选》),“全词一弛一张,婉曲尽情”,“只数语中层次曲折有味”(云韵集)。令词体小,难于翻腾变化。此词却即含蓄隽永,又尽波澜起伏之能事。词从忆昨切入,起两句*起铺垫。

  “雨疏风骤”为“落花”张本,“不消残酒”为“惜春”伏笔。以下与侍女问答。两人心绪不同,语气各别,相映成趣。“知否”一叠,为词脉发展之必然转折,然叠得韵味无穷,那埋怨责怪、启发诱导的声情神态,维妙维肖,如在耳目。前人都认为《如梦令》安顿二叠语最难,此处却利用活用了这叠语。结拍“绿肥红瘦”逼出题旨,收水到渠成之功。且回应篇首,针线严密,浑然一体。

  三、自铸新词,人间绝唱。

  口语化是李词的一大特色,但并不等于口语,而是有高度的提炼与精心的推敲。孟诗“花落知多少”,自然流畅;李词“绿肥红瘦”含蓄精艳,形象优美而富于暗示性。与柳永“红衰翠减”相比,显然以语工意新取胜。

  “绿肥红瘦”是此词最为世人称道的佳句,因为它新颖、生动,王士祯《花草蒙拾》评此句云:“人工天巧,可称绝唱” 。

  四、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

  其一,拟人。:“绿肥红瘦”中的“肥”和“瘦”用以拟写雨后海棠花的花和叶。形象生动。

  其二,借代。“绿肥红瘦”中的“绿”和“红”是叶和花的颜色,用以代指海棠的花和叶,十分贴切。

  其三,设问。“知否”问得寻常,答以“绿肥红瘦”,妙语天成,奇妙无比。

  其四,反复。“知否,知否”。

  其五、隐喻。“海棠花”应是(变成了)绿肥红瘦。或者以红比喻女人,绿比喻男人也很贴切,从古代的男女地位看:男尊女卑。这个思想性更强。

  6、拓展:赏析《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7作业设计略

  《如梦令》说课稿 8

  一、教材分析

  经典诵读一直是*年来的热门话题,但如何引导学生诵

  读的课实在是太少,本课通过李清照的前后时期的创作情感

  的变化,引导学生进行理解。最终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通过诵读,积累诗词名句。

  2。通过比较不同时期作品,了解李清照人生遭遇对词作的影响。

  3。解读李清照,感悟易安情怀。

  “三分诗七分读”,所以诵读是本文的一个教学重点;

  囿于时代和年龄的限制,体会诗人人生前后的感情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教法和学法

  本课的教学,我主要采用朗读法,提问法,讨论法等。

  在学法上,我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由于以前的古诗文教学注重文本的分析而对诗歌的诵读和诗人的感悟停留在表面,所以虽然学过很多古诗,但学生只是走马观花学过之后脑海中印象并不深刻,所以我将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先让学生通过自读,听读、朗读、带着问题读这些方式使学生在整体上进行充分的感知,再由学生自主鉴赏,教师指导学*。

  三、教学过程

  为了顺利完成这节课的教学任务,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环节展开: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积累诗词名句。

  2。通过比较不同时期作品,了解李清照人生遭遇对词作的影响。

  3。解读李清照,感悟易安情怀。

  (二)重难点

  1。解读词的意象,把握词的意境。

  2。理解作品中"愁"的内涵。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猜人物: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

  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李清照

  2。出示目标

  3。作品背景

  李清照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金兵入侵时,他们为避兵乱,流落南方,丈夫病死后,李清照境遇孤苦,在历经国破家亡、文物丧失、

  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孑然一身,在连天烽火中历尽人生坎坷,所以词情极为悲戚。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4。朗读,整体感知《如梦令》。

  5。整体把握,明确季节,运用想象,勾勒出你脑中的画面。(自由发言)

  6。深入鉴赏。两首词笼罩着一种氛围,即"愁"。到底是闲愁还是哀愁?自由选择词中的意象分析,如何体现了"愁"?

  7。朗读整体感知《武陵春》

  8。整体把握,明确季节,运用想象,勾勒出你脑中的画面。(自由发言)

  9。深入鉴赏。《武陵春》到底是闲愁还是哀愁?自由选择词中的意象分析,如何体现了"愁"?

  10。比较两组词,为什么同样的季节却又不同的情感?明确现实生活对诗人的理想。

  11。学生小组合作学*《醉花阴》《一剪梅》《声声慢》。

  (五)总结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李清照用清丽的语言,抒发了她对丈夫浓浓的思念,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忧愁而美丽的画面。又用沉重的伤感,向我们道出了世事无常,人生变幻的无奈与悲戚。正可谓闲愁?哀愁?许是万般滋味涌心头!

  (六)布置作业 课后继续搜集李清照其它诗词作品,进行赏析,积累名句,进一步了解易安情怀。

  (七)板书设计

  闲愁:闲适,爱恋,思念,山水

  哀愁:孤独,凄冷,沉重

  《如梦令》说课稿 9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如梦令》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第九课《词两首》其中一首。《如梦令》一词所记述的内容十分*淡,大意是讲述作者曾经饮酒溪亭,被自然界景致和美好生活气氛所熏染,以致酒醉,找不到归家之路,撑船到处转,没想到闯到了荷花丛中,惊醒了一群同样“沉醉”的鸥鹭。作者用语、造句一如内容一样的*实、自然。它侧重在写景,融情于景。通过景物的描划来抒发和表达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故而意境创造含蓄深沉。通篇见景不见人。而事实上作者的行踪早就融入到景物中去,成为意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教材处理】:

  引导学生用心展开想象,用眼仔细观察,用口有感情地吟诵,在读中展开想象,在想象中品读、感悟词中所描述的美轮美奂的意境,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对生活无限的热爱。

  【重点难点】:

  1、抓住字词,想象词境,并能用语言描绘出来。

  2、有感情的吟诵词并能吟出沉醉的感觉。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词。

  2、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以及词的学*方法。

  3、通过品味诗词的境界,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感悟词人的快乐心情及对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热爱。

  二、说教法:

  1、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读中感悟,领悟中朗读。

  2、情境创设:置身诗境,以景入情。

  三、说学法:

  1、读中感悟:在反复散读、诵读、品读等各种朗读形式下,能让学生对诗词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和情感上的调动。

  2、合作探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四、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初步读文

  1、介绍李清照生*。

  2、回顾所学辛弃疾的《清*乐.村居》,区别词与诗的不同点,介绍词和词牌名。

  3、由宋代著名教育家朱熹的一句名言,“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明确学*要求,要求学生在学*中,用心展开想象,用眼仔细观察,用口有感情地吟诵。

  4、指导朗读。通过学生个别读,集体读,教师范读,师生同读等方式,引导学生朗读时要注意停顿,读出诗词的节奏和味道。

  【设计意图:了解李清照的生*,区别词与诗的不同特点,明确学*要求,掌握学*方法。加强朗读指导,体会诗词音韵之美。让词“活”在学生的嘴上,才能“活”在学生的心里。只有解决了难读的问题,才能解决“难入”(入情、入境)的问题。】

  (二)、批文悟情,理清情线

  1、通过质疑,与学生共同探讨学*诗歌的方法。

  2、通过总结出来的学*方法,明确学*任务,让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通过合作学*完成任务。

  3、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感情线索,继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再指导学生读诗歌,感悟把诗歌读“长”了的乐趣,体味诗词含蓄之美。

  【设计意图:学生能通过问题提示,把握词的大意,理清课文的感情线索。能够有针对性地通过合作学*完成任务。】

  (三)、想象画面,以图悟文。

  1、引导学生寻找课文中所描写的三幅画面,分别是“溪亭日暮”、“藕花深处”、“一滩鸥鹭”。

  2、指导朗读,展开想象,感悟美丽的画面和意境,以及作者美好的心境。

  3、教师范读,音乐伴奏,将学生再次带入美妙的意境中。

  4、总结课文,我们认识到李清照她是多么热爱这美丽的大自然,热爱着美好的生活呀!所以她醉了!

  5、在学生感情最浓的时候,引导学生背诵。

  【设计意图:通过寻找画面,帮助学生把握整首词的基本内容,体会本词的特有的“图画”美,并通过学生自己的拓展想象,让画面有“声”有“色”,并通过学生的连续想象,在学生的头脑中变成“动画”通过文字与画面的结合,在品读中感悟词中所描绘的意境之美,感受女词人美好的心境。】

  (四)、欣赏吟唱,适度拓展

  1、吟唱《如梦令》,感受词的精炼,短短的几句文字就能表达出内心的真挚感情,这既是对文章理解的加深,也是对内容的艺术呈现。

  2、结尾处,告诉同学们唐诗宋词是祖国文学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它给予了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希望同学们课外时间多读一读唐诗宋词,从这些文学的经典中汲取更多的营养。

  【设计意图:吟唱《如梦令》,感受词的精炼,短短的几句文字就能表达出内心的真挚感情,这既是对文章理解的加深,也是对内容的艺术呈现。】

  五、说板书设计:

  抓住《如梦令》一文中的关键词体会作者愉悦的心情,另外还带着一份惊喜。并通过三幅画面的描述,引导学生把握词的大意,感悟词的意境美。

  《如梦令》说课稿 10

  一、说教材

  《如梦令》六下第9课词两首中一首。“常记溪亭日暮”一词所记述的内容十分*淡,大意是讲述诗人曾经饮酒溪亭,被自然界景致和美好生活气氛所熏染,以致酒醉,找不到归家之路,撑船到处转,没想到闯到了荷花丛中,惊醒了一群同样“沉醉”的鸥鹭。作者用语、造句一如内容一样的*实、自然。它侧重在写景,融情于景。通过景物的描划来抒发和表达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故而意境创造含蓄深沉。通篇见景不见人。而事实上作者的行踪早就融入到景物中去,成为意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昨夜雨疏风骤”也是她早期的一首作品,感情和意境的创造和上一首又不一样。它写得一波三折,展示的是一幕具有情趣的生活小剧:晚风雨交加,作者醉酒沉睡,一觉醒来,恰为侍女进屋卷帘。作者拥帘问,侍女却随口回答:海棠依旧;看着窗外被风吹得七零八落的红花,作者颇觉不快,连声责问:你可知道,枝繁叶茂的时候那红花却已经凋落了。作者睡醒之后即询问侍女,所问何事却一字未提,不满侍女的回答,却透露出作者惜花之情,含蓄深蕴。

  这两首在内容,意境的创造和所抒发的情感上有着不同之处,很值得好好去品味。了解了这两首词对于帮助走进李清照有着很大的意义。

  二、说学情

  六年级的学生目前通过反复的诵读,能大致理解诗词表现的意思和所叙述的事情。但由于其本身的年龄和阅历的限制,还是不能深入真切理解词人所表达的真实情感。必须结合词人当时的生*和时代背景,教师的适当指导品悟才能体会词所表达的情感。学生可能会在品悟的“意象”(形象)的时候把握不准,而是对一个图象有个感知的认识,这里需要教师的耐心带着品悟。

  三、说学法

  朗诵法:在反复散读、诵读、品读等各种朗读形式下,能让学生对诗词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和情感上的调动

  迁移法:通过作者生*和时代背景介绍,帮助学生理解诗词内在情感

  比较法:通过分析比较两首词不同之处,感悟作者的风格

  四、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当堂背诵词二首,学会结合作者生*时代背景去理解诗词所包含的情感(

  方法与过程:以读促品,通过朗读、品读词句,理解作者情感,了解作者前期作品的风格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读、品、吟,培养学生学*宋词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反复品读,理解词句的含义

  难点:借助资料的阅读,反复品悟,理解作者当时的情感

  五、说教学过程

  导入:如果在搜索引擎上输入关键词:才女!你会发觉有六百十三万条记录,如果在后面再输入关键词:宋词,你会发觉有8700条记录。如果再输入:婉约派,你就会发现一个人的名字,这个人就是李清照!今天,让我们一起走*李清照……

  【读】:

  听名家朗读(注意读音、语气)

  听录音跟读

  同桌互读(注意纠正同桌的读音、节奏)

  分别请学生朗读、学生点评

  (过渡:同学们已经有了初步的感受了。那么我们再一起找找看有没有我们暂时不理解的词句)

  【疏】

  结合注释,参看材料,找出你觉得理解困难的词句

  学生质疑,教师引导解疑(借助下发的'材料,注释)

  (过渡:红日西沉,晚霞映照着溪亭,玩了一天的游人渐渐归去,独有年少的词人依依不舍,流连忘返。是刚饮过美酒,还是酒意未消?是景色宜人,惹词人陶醉?她游玩兴尽方驾回舟。湖上娇艳的荷花向她绽开笑脸,轻柔的晚风推着她的船儿。她情不自禁的荡起双桨,往前划去。划呀,划呀,竟不知不觉误入荷花深处,进也不能,退也不能,怎么办?她用足力气,蓦然间响起一阵扑簌簌的声音,原来沙滩上的沙鸥和鹭被她惊飞了。

  当此芳春,名花正好,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酒吃得多了,觉也睡得浓了。结果一觉醒来,天已大亮。但昨夜之心情,却已然如隔在胸,所以一起身便要询问意中悬悬之事。于是,她急问收拾房屋,启户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还不错,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变!”女主人听了,嗔叹道;“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是红的见少,绿的见多了吗!?” )

  【品】

  提问:“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的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情感?她又是如何表达这种情感的呢?

  (落实对词句的品读,重点打磨,重拳出击)

  (品形象---“常记”日暮 舟 藕花 鸥鹭? ?? ?对生活的赞美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 ? “昨夜”风 雨 酒 海棠 绿红? ?? ?? ?? ?? ?浓浓的伤感情绪

  品语言---常记??沉醉 争渡 ……? ?? ?? ???欢快 乐观

  ?? ?? ?疏 残 肥 瘦??……? ?? ?? ?? ? 伤感

  引导学生结合材料中的作者经历,写作背景等分析(方法指导)

  小结:李清照这两首词(“常记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 ”,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而“昨夜”这首小词虽然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却写得曲折委婉,极有层次。词人因惜花而痛饮,因情知花谢却又抱一丝侥幸心理而“试问”,因不相信“卷帘人”的回答而再次反问,如此层层转折,步步深入,将惜花之情表达得摇曳多姿。

  【比】(过渡:品到这里,我们来个小小的比赛。看看谁能读出属于你的“李清照”,符合当年的李清照。下面同学们先自己有感情地读读看。)

  朗读比赛,学生评分

  配乐朗读你觉得你读得最好的一首词

  (根据自己的理解朗读,可融入自己对词的理解,亦可以不同于名家的朗读)

  有感情地背诵

  【吟】(过渡:词也叫做长短句,古代词是配曲子吟唱的,非常有韵律和节奏。下面让我们一起跟着老师和名家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伟大的魅力吧。)

  教师吟唱,学生感受

  轻声跟录音一起吟唱

  结束小结: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才女李清照的身边,接触到她的欢乐,感受到她的哀愁。但是她不仅仅只有这两种情感。少女时代的词,活泼烂漫如《点绛唇》,刚开始做为人妇时,甜蜜幸福如《减字木兰花》, 婚姻过一段时间,两人离别时,便有了相思愁苦如《一剪梅》, 后来丈夫死后,便心伤痛苦如《武陵春》, 再后来,国破家亡之际,便有了忧国忧民的悲愤与沧凉和豪放如《夏日绝句》李清照的词是随着她的生活走的。 她的词并不光是悲,也有欢和恨。 希望同学们下去之后能去查找一些她的诗词,可以过来和老师交流。

  作业布置:

  1、课外阅读《声声慢》,要求能结合作者生*去反复品读,理解诗词情感。准备交流。(方法指导检验和运用)

  2、查找并摘抄李清照的其它作品或名句。(知识积累)

  3、结合作品内容和情境,以作者的口吻写一段散文化的片段。(A层)


如梦令汇总十篇(扩展3)

——《如梦令》教学设计汇总十篇

  《如梦令》教学设计 1

  设计理念:

  1.词中有画的想像必须充分依托文本,在咬文嚼字中想像词境。

  2.绘出文字的'画面--倾听文字的声音--品尝文字的味道--提升文字的内涵。

  教学目标:

  1. 通过朗诵,以“沉醉”为切入点,感悟词人的快乐心情及对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热爱。

  2. 有感情地吟诵词。

  教学重点及难点:

  1.以“沉醉”为切入点,想像词境,并能用语言描绘出来。

  2.有感情地吟诵词,并能吟出“沉醉”的感觉。

  教学时间:四十分钟

  一. 话题引入,初读全词

  1.导入揭题。

  2. 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3.指读,指导读词要求

  4.同学们,请你根据词语解释,先想一想这首词的大概意思,然后再自己说一说。

  5.轻读,体会一下词中传递出词人和朋友们怎样的心情?

  6.你是从词中哪些词语感受到的?

  二.美读全词,想象画面

  1.反复读几遍词,圈圈划划,想想词人和朋友们因何而“沉醉”?

  2.交流,感悟“沉醉”(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调整)

  (1)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不知归路——为什么会“不知归路”?只有她一个人喝醉吗?真的是快乐的酒醉啊,读—

  溪亭日暮——词人和朋友们看到了怎样落日的美景,会说些什么?美美地醉一回!读—

  (2)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兴尽晚回舟——什么“游兴”满足了?怎么读?

  误入藕花深处——为什么会“误”?到了荷塘深处,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读—

  (3)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争渡,争渡,——为什么要争?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读——

  惊起一滩鸥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还听到了什么声音?咱们也和词人快乐地争渡,读——

  (4)再读,感悟词人不仅“沉醉”于酒,“沉醉”于“景”,还“沉醉”于“情”。

  三.对照比读,延伸课外

  对照比读《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感悟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

  四.布置作业,阅读拓展

  练笔:尝试着将这首词改写成一篇生动有趣的故事,突出“沉醉”。

  如梦令

  酒

  沉醉 景 快乐

  情

  《如梦令》教学设计 2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学*,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感悟词人的快乐心情及对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热爱。

  3、初步了解学*古词的方法。迁移运用,提升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4、学*古诗词兴趣,培养古诗词热爱激发学生

  二、教学重点:

  品读字词,想象词境,并能试着用优美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感悟词人的快乐心情及对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想象词描绘的意境,领会词人“沉醉”的心情。

  2、了解古词的学*方法,迁移运用。

  四、教具准备:课文、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创设情境,营造学诗歌的氛围,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

  1、师:同学们,春天到来,又是郊外踏青的好时节。你有没有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郊外游玩过?你去了哪里?景色如何?心情怎样?在这春光明媚的日子里,看到那迷人的江南美景,你想到了哪首词?(点名)(课件,音乐)

  1、忆江南

  师:掌声送给她!

  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夏天,我们来到美丽的西子湖畔,诗人苏轼留下了这样的诗篇:

  3、山行

  秋天,人们喜欢登高远游,这满山的红叶,我们又想到了

  4、梅花

  冬天,我们一起去郊外踏雪寻梅,墙角数枝梅——

  师:多美的诗句啊!同学们,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无数文人墨客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名篇佳作,难怪有作家说道——(课件出示于丹与叶延滨的话)看了这两段话,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同学们,做好上课的准备了吗?上课!

  二、正式上课:

  师:我们今天来学一首关于郊游的古词(板书:古词)——如梦令(板书:如梦令)通过预*你们知道了什么?

  预设:作者是(板书:【宋】 李清照)如梦令是词牌名,是用来吟唱的,又叫曲子词,每一种词牌名都有固定的字数、格式和韵律。??她是一位著名的女词人。有“词国女皇”之称。

  三、多重诵读,感知词之味道

  (一)自主学*,读“通”本词

  师:现在请大家自由地读读这首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学生自由诵读)

  评价:字正腔圆!你把生字“藕”和多音字“兴”读准了,(出示课件:藕花和多音字兴)老师想问问你们为什么“兴”在这里读第四声?(高兴、兴致)(课件)是的,兴表示“兴致”的意思所以读第四声。哪位同学再来读读?

  (二)师生合作读

  1、小结:同学们,古词是用来吟唱的,(板书:吟)除了读准音,还要注意好词句的节奏和停顿,这样就能读出词的味道,我们一起来合作吟一吟。(师读前两个字)

  3、小组赛读:同学们吟得真好,带着这样的节奏,我们小组来赛一赛,大家可以任意选择一种吟诵方式,看看哪个小组吟得好。

  4、展示。

  四、读懂词的大意,抓住关键字瘦读全词。

  1. 同学们,光读通读顺还不够,咱们还要读懂它,大家可以在下面注释的帮助下,读懂词的大概意思,找一找最能表达作者心理感受的那个字,在组里和同学讨论讨论。(随机板书学生的答案)

  生:醉、梦、记、暮、兴。

  2、各组代表分别说出自己的理由。

  3、总结:刚才大家通过学*,找到了自己认为最能表达词意的关键字,来帮助我们理解古词的内容,这是古词学*的第二步:把整首词凝成一个字或词。(板书:凝)但是,哪个字最能表达作者的心境呢?让我们走进这首词,走进李清照的内心世界。

  五、想象画面,感悟词之意境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边听边想,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哪几幅画面?(师配乐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1、哪一幅画面让你的印象最深?(请三个同学)谁也喜欢这样的画面,再来说一说?还有谁也喜欢这样的画面?

  2、出示溪亭日暮图

  ①这就是美丽的溪亭日暮图,你能读一读这美丽的画面吗?

  评价:说的好,读的美,还有哪位同学喜欢这样的画面?你来读一读。 ②同学们真了不起,读着词语,能想象出这样的画面,这就是“品词”。(板书:品) ③再读“溪亭日暮”: 好一个溪亭日暮,夕阳晚霞,物我两忘,难怪作者“沉醉——不知归路”。让我们带着这份醉意来读这两句,一定更有味道。

  3、还有谁想到了不同的画面?(哦,你看到了藕花深处的迷人风景)李清照,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李清照,你还看到了什么?你闻一闻,闻到了——

  ①现在我们跟随李清照一起走进那个清香四溢、色彩缤纷、幽静而神秘的世界,谁来读一读这样的美景?(指名读)

  ②难怪词人迷醉其中呢?你再来读一读。同学们,让我们深吸一口藕花的香气,一起来读读——

  ③你觉得哪一个字最能说明诗人又一次醉了?(误)能用一个词来代替这个“误”字吗?(不知不觉、情不自禁)

  真是景不醉人——人自醉。带着这份醉意,再来读读这一句。

  4、还有怎样的画面呢?(惊起鸥鹭)(出示图) A怎么划船?(争着、用力)

  师:关于“争渡”的注解历来有两种观点:

  (1)以《唐诗、宋词、元曲三百首》为主的一方观点认为,“争渡”的意思是“奋力划啊,抢着划啊”

  (2)以《唐宋词鉴赏词典》为主的一方观点认为,“争渡”的意思是“怎么划啊,怎么划啊”

  师:再读读这两句,考虑一下,你认为是哪一种意思呢?或者你有更新的想法吗?

  生1:她着急回家,就抢着划;(你抢着划一划)

  ②小组“争渡”读出抢着划的感觉。(做动作)

  师:此时此刻,老师也有了作诗的雅兴,真是“一群诗人争船渡,一滩鸥鹭上青天”那情景该多么壮观啊!谁来读一读。

  ③此时此刻,词人的心情是多么的??(指名说)开心、激动。(激动地读一读)

  ④生2;她喝醉了酒,就不知道怎么划了??(你把那种不知道怎么办的感觉读出来) 迷迷糊糊中,呼啦啦鸥鹭飞起,你会有什么感受(惊讶、惊喜) (惊喜地读一读) 这个“惊”字,既惊飞了鸥鹭,又惊喜了词人。写得多好啊。同学们,带着惊喜与兴奋,读一读这两句吧!

  师:同学们的理解都很有道理,难怪那些诗词专家们都一直争论不休呢。不管是“抢着划”还是“怎么划”,李清照的心情都是——快乐(快乐地读一读)

  5、面对如此良辰美景,假如你是李清照,你会和朋友们干些什么?(饮酒、作诗、赏景、聊天┅┅)

  6、总结:

  学到这儿,谁来说说最能表达词意的是哪个字呢?(醉)(擦掉别的字)李清照,你沉醉的仅仅只是酒吗?(说到了酒)还有什么?沉醉于景吗?沉醉的还有什么?——心(快乐美好的心情)(板书:酒、景、心)在这份美好的醉意当中,老师也写下了这一首如梦令,伴随着音乐,我们一起沉醉地读一读。(音乐起,再读全词)

  六、回归整体,熟读成诵。

  就让我们沉醉在这幅流动的画里,一起背诵这首词吧!每个小组自由选择,待会你们可以看画面、可以听音乐、可以做动作,甚至可以唱一唱。开始吧!(还有不一样的形式吗?)

  六、拓展读词,感悟词之情韵

  1、大家诵得韵味十足,谁来说说你怎样学*这首古词?让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再学一首同样词牌名,同一位作者的词。(先吟、再凝、最后品一品)

  2、要吟出词的节奏,读懂意思,把整首词凝成一个字或词,品出李清照怎样的心境?

  3、小组展示自学成果。

  《如梦令》教学设计 3

  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词二首·如梦令》。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生字“藕”,注意“暮”“沉”等易错字的写法。

  2.在诵读中感受词的节奏和韵味,体会词中所描绘的意境美,情趣美。

  3.通过李清照生活经历的介绍,引导学生对李清照早期与晚期不同词风有所了解,从而感受“一切景语皆情语”,品词如品人。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一、 对联引入

  由李清照故居的一幅对联引出李清照以及《如梦令》。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柳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二、 初读阶段。

  1.了解学生对作品的预*情况。

  (如预*不够,直接引导读书,熟悉所学内容;如多数学生已熟读,可安排学生默写。)

  2.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3.检查自读情况,了解是否读通畅,读流利。

  4.通过质疑了解学生自读后对词的理解状况。

  三、理解阶段

  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此时教师应关注学生是否了解了词的大体意思;对于词的意境了解有多深;能否体会出词人的心情等。

  (教师可以随机将学生的回答梳理后板书出来。)

  2.引导学生理解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心情。

  通过“常记”“沉醉”“兴尽”“误入”“藕花深处”“惊起”等词语的解读,在朗读中体会。

  3.引入李清照生*资料,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时期李清照诗词的不同风格。

  ①了解李清照青年时代的生活经历。加深对《如梦令》的理解。

  ②了解李清照中年时期的生活转折,进一步感受李清照的诗品与人品。

  (引导回忆《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③了解李清照晚年生活境遇。感受其孤独凄凉的心境与凄婉的词风。印证“风采有后主遗风”。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4.再次回读《如梦令》,丰富理解,加深认识。

  对联的引入,直接由文及人。让学生在学作品之前对词人有一个大略的印象。

  通过学生的默写,了解生字掌握情况,增加生字学*的有效性。

  通过对诗词知识的了解增加学生的学*兴趣。

  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另一方面确定后续教学重难点。

  了解把握学生的学*状态,为下文的学*做好铺垫。

  此部分为教学的重点所在,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互助加深对词的理解。

  由单纯的“读词”自然转入“读人”。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单纯地就词学词,不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将李清照的生*资料与诗词的了解学*串连起来,由词及人,由人及词,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如梦令》的把握,更有助于学生了解一种重要的诗歌学*的方法,提高自主学*的能力。

  联系以往知识,加深理解。体会李清照作为文弱女子在民族大义面前的浩然正气。

  此时的读,应该是融入对词作、词人的更多认识后的一种心灵的感悟与升华。

  《如梦令》教学设计 4

  一、画面导入,激起情趣

  同学们,咱们一起来看这样八个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课件),谁来说说你对这八个字的理解?一首诗往往就是一幅画,一幅画里又往往蕴含着美妙的诗句。现在,咱们一起来看几幅画,你能吟出画中所蕴含的诗句吗?

  二、初读全词,初步感受词意

  1、同学们,你们用动情的朗读读出了古诗的韵味,看得出,你们都很喜欢诗。今天,咱们再来学一首词,这首词也是诗中有画,而且今天我们要接触的这位词人也不简单,她就是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的宋代著名的女诗人、李清照。关于李清照,你都知道些什么?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她的资料,下面大家看这段文字,自己读一读。

  从资料中我们知道李清照可是才华横溢,也正以为如此她被称为“词国女皇”。有人用“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来评价她的词学造诣,这个李易安就是李清照。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李清照,走进李清照的少女生活,走进李清照的内心世界,一起研读《如梦令》,与之一起徜徉于词的世界。(屏幕出示全词),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所作,回忆了她少女时代的一次郊游的经历。请大家自由地读读这首词,要读得充分,读准字音,。(板书:如梦令)

  2、①这里有一个生字,藕,再请同学来读一读,这里的藕花就是——(荷花)

  ②这里有一个词也请大家注意,兴尽,在这里都读第四声,兴指兴趣,兴致。尽是满足的意思。所以兴尽就是指——兴致得到了满足。请同学再来读一下这个词。

  ③藕花,兴尽,这两个容易读错的词都在第三四句中,谁再来把这两句读一读,把它读正确。

  ④除了把词读正确,我们还要读出词的节奏,把词读得有板有眼,字正腔圆。谁再来读读整首词,其他同学注意听,它是怎么停顿的?(指导停顿)

  3、读好了节奏,我们还要读懂它。如梦令是这首词的词牌名,李清照借这个词牌回忆了自己年轻时候的一次郊游经历。整首词语言简洁,浅显易懂,我相信理解它的意思对大家来说不是难事,请大家再次自由读读这首词,同桌之间相互说说你对它的理解。(师巡视)

  4、好的,同学们,从我刚才听到的几位同学对意思的理解和大家轻松的表情来看,你们已经读懂了这首词的意思。

  师:你自己能够读明白哪一句词的意思了?你站起来说给大伙听听。

  生: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记得在溪边黄昏的时候看日落。

  师:在那里看日落时的情景。是吗?不错的,她这么说,咱们能听懂她的意思吗?能听懂就可以了,来,往下说。你还能读懂哪一句?

  生:沉醉不知归路。她看到日落,沉醉到不知回去的路了。

  师:沉醉,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生:深深地陶醉了。

  师:不知道回家的路了,是吗?或者说是忘记(回家了)。

  师:再往下说

  生:误入藕花深处。这句话我理解的是他开船的时候开到有荷花的地方。

  师:对,划船的时候。那个时候船没有机器的,划的。划到哪儿去了?

  生:(齐说:荷花深处去了。)

  师:是的,荷花深处去了。

  师:接着说。

  生:我理解的是兴(xīng)尽晚回舟

  师:还有不同的说法吗?你怎么理解?

  师:她看着看着,陶醉在里边了,但是,天都黑下来了,这个时候又不得不回去,其实这个“兴尽”是兴未尽,但是因为晚了,所以不得不回去。

  师:还有最后两句没人说,谁来说?

  生:我解释的是惊起一滩鸥鹭。意思就是她在开船的时候不小心进入了荷花的地盘。然后荷花里边有许多的鸥鹭,被她船一开进来就全部飞走了,就是惊起一滩鸥鹭。

  师:争渡,争渡,谁读明白了?

  师:怎么出去啊,怎么出去啊?在抢着划船,这个时候把一滩欧鹭给惊起来了。

  师:同学们很能干,不知不觉地把这首词给读胖了。(板书:读胖)同学们,如果说把咱们刚才说的话写下来,你说长不长?

  师:可是这一首词只用了33个字就把作者那次郊游的经历写清楚了。交代清楚了郊游的时间是(日落)就是我们说的黄昏、傍晚;地点是在(溪水边的亭子里)对,溪水边的亭子里。你看古诗词就是这样的凝练、含蓄。在这首词里既有景,又有人物活动,你能分辨出哪些词语是写景,哪些词语是写人物活动呢?默默地看,静静地思考。(结合学生回答,屏幕出示,指读)

  5、细细读着这六个词,我们会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因果关系,师引述——因为“溪亭日暮”所以“沉醉”,因为“沉醉”所以“误入藕花深处”,因为“误入藕花深处”所以“争渡”,因为“争渡”,所以惊起“一滩鸥鹭”。

  你看,句子和句子之间衔接得多么紧凑,多么自然啊!人在景中,景因人显,人和景的相互交融构成了那一幅幅生动美妙的画!让我们再次走进画面,读一读这首词吧!

  三、展开想象,品味词境

  1、同学们,虽然时隔千载,我们已经无法跟随李清照一起参加那一次郊游,但这首词“诗中有画”,我们完全可以借助想象,再现情境。{板书:展开想象(齐读)}在这首词里,有一些词语给了我们画面般的美感, a、溪亭日暮

  ①咱们先来读一读一二句,齐读。

  ②哪个词给了你无尽的想象,给了你画面般的美感?

  ③是啊,“溪亭—日暮”,读着这个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板书:溪亭日暮)展开想象,用眼睛去看,用大脑去思考,用心去感受,用语言去描绘,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对景的想象]预设:

  a、学生回答比较简单(亭子、小溪、夕阳)师评语引领:那些美好的景物你都看到了,可惜却都是静止的,谁能把这些眼前的景物说得更加具体?让这些景物活起来,让这幅画美起来!

  。教师评语引领:瞧,他说得多么传神哪,尤其是“xx”词,仿佛把我们都带入了那美景之中。

  c、你也走进去了,那一幅美妙的画卷一定正在你的心中展现!说得那么美,你一定能读好这两句,指读。

  师:落日的余辉倒映在湖里,使我们想起怎样的诗句来了?一道残阳铺水中——

  (3)朗读指导

  师:你们看啊!(老师边播放日落美景边描述:黄昏时分,太阳慢慢地从西边落下去了,晚霞染红了整个天空,远处的山,*处的水,还有那玲珑剔透的小亭,都被笼罩在夕阳的余辉中。水面上波光粼粼的,让我们情不自禁的吟出这样的诗句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这样的情景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让我们带着这样的诗情读好这第一第二句。

  [对醉的理解]

  a、好一个良辰美景!好一个溪亭日暮!难怪李清照说她此时已经——沉醉不知归路了。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呢?是啊,诗人陶醉了,醉得忘记了回家。在这儿给大家补充一个信息,在古代的时候,很多的文人都喜欢喝酒。李白就被称为——酒仙!一喝酒啊,诗兴大发,酒助诗兴,诗从酒出,所以有“李白斗酒诗百篇”的说法。李清照虽然是女子,但她也很喜欢喝酒,所以说这里“沉醉”之“醉”既是陶醉又是酒醉。好,酒醉也好,陶醉也好,反正李清照是醉了。我们带着这份醉意,再来读这两句诗,一定更有味道。

  b、在这样的时候,这样的地方,诗人会和谁一起喝酒呢?有道是:酒逢知己千杯少啊!品着美酒,赏着美景,闻着酒香、花香,那可真叫酒不醉人——人自醉啊!这可是一种全身心地享受啊!咱们再次一起读读这两句诗,读出那浓浓的醉意!

  b、藕花深处

  ①在那样快乐的时候,那样美丽的地方,诗人和朋友们除了喝酒,还会干什么呢?(赏景、吟诗、作对、弹琴、下棋、聊天)是啊,怪不得诗人说她后来是兴尽而归,读——兴尽晚回舟。此刻诗人的心情应该是怎样的?(高兴、愉快),就请你读出这份高兴,这份愉快!另外,这里的兴尽,也可以说是兴未尽,也就是还没有尽兴,只是天色已晚,不得不回家啊!此时,诗人的心情又会是怎样的?(留恋,舍不得离开)那也请你读出这份留恋。你看,这里同一句古诗给了我们两种不同的理解,而且都是正确的,所以以后读诗就要用心去揣摩、去体会。

  ②就在诗人回舟时,又有美景吸引了她,那就是——藕花深处。(分小组把这个词读两遍。)藕花—深处,(板书:藕花深处)这个深处是指哪?对呀,你想四周全都是荷叶、荷花,这时候呀,那荷花,那荷叶的形状、颜色、姿态一定看得非常清楚。

  师:这个“藕花深处”,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大片的荷花,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生:湖水还很清澈。

  生:还有那些小蜻蜓停在刚刚长出来的荷叶上面。

  点评语预设:

  a、你看到了荷花田田的叶子;你看到了姿态万千的荷花;你看到了一个色彩斑斓的藕花深处;一个清香飘逸的藕花深处;一个神秘而幽静的藕花深处,让我们一起走进去吧。读

  b、在这样的藕花深处,又让我们情不自禁的想起许多描写荷花的诗句来,谁来说,你想到了哪句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又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画面啊,让我们再次走进去,再次沉醉。

  ③在这两句中,你觉得那一个字最能说明诗人又一次醉了?(误)误入,在这里是怎样的入?(不小心)能换一个词代替这个误吗?(不知不觉)

  师:是啊,“藕花深处”,那是一个清香流溢、色彩斑斓、幽静而又神秘的世界。来到这样的地方,竟然连小船划入藕花深处都没有察觉。可见她们已经被美景深深的吸引了,我们再来读这两句,一定会读得更好。

  此时诗人已经如痴如醉,等他们惊醒过来的时候,他们于是就赶紧——读下去

  c、一滩鸥鹭

  1、师:读着这两句,哪一个词又让你画面般的感受呢?(一滩鸥鹭)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师:响不响?从哪个词语中听出来的?

  2、师:学词,就要像你们那样,唤醒身体所有的感官。词语中还有声响呢!

  师:多不多?你是从哪个词当中读出来的?

  师:是啊“扑拉拉”一声,一群鸥鹭冲破夜幕,飞上蓝天,那情景该多么壮观啊!那可真是大自然的奇观啊!一齐读出这壮观的场面。

  ③在这里,除了看到鸥鹭飞了起来,听到它们拍动翅膀的声音,鸣叫的声音,你们还仿佛看到诗人和好友们在干什么?你的耳边还听到了什么?(听到划桨声、欢笑声、水声,看到诗人和好友们在争着划桨),此时诗人的心情怎样?(是啊,一种意外的开心,意外的收获,那就是——惊喜。)

  师:所以她们叫哇,笑哇,声音那么响,那么喧哗,这个时候把栖息着的鸥鹭一下子惊飞起来。这发生在一瞬间的大自然的奇观,看得他们心都醉了!他们陶醉在这美丽的意外中。读出这样的感受。

  这个“惊”字,既是指鸥鹭给惊飞起来了,又向我们传递了诗人惊喜的心情,用得多妙啊!谁来读读这两句,读出那份热闹、那份欢快、那份惊喜!(指导朗读,两个争渡要读得稍快,有力,后面那个争渡比前面一个更有力)

  四、回归整体,感悟词情

  1、同学们,刚才我们借助自己丰富的想象,再现了当年李清照郊游时的情景,李清照留下来的词并不多,但是“无一首不精,无一字不妙”,这里边的33个字都值得我们去细细地品味。

  2、通过学*你觉得这是一次怎样的郊游呢?能用词语来形容一下吗?(令人心醉,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美好、美妙、令人难忘)

  师:是啊,这次郊游的经历使李清照深深地陶醉了(圈“醉”字),她陶醉在美景中,陶醉在美好的记忆里。而且让我们也陶醉其间,留恋其间,有了那么多美好的感受,一定能把整首词读好!这回你能背下来的,咱们就背下来了。

  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此时的李清照不仅陶醉在美酒、美景、美丽的意外中,还陶醉在美好、幸福的生活里。我们知道早年的李清照可说是名门闺秀,生活条件非常优越,父亲是当时的著名学者,丈夫是金石家。那时他的生活是幸福美满的。但是,在李清照的后期作品中却很难找到那份快乐,那份纯真了。(出示李清照后期作品中的诗句: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点绛唇》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孤雁儿》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凤凰台上忆吹箫》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范读

  2、在这里,你读到的还是快乐吗?你读到了什么?(愁、泪)

  3、南宋末年,金人大举南下,中原国土沦陷,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诗人虽是一女子,但她同样有一颗爱国忧民之心,这愁和泪是为国亡而愁,为百姓生活疾苦而流泪;其二是家破,家人先后离去,使得李清照长期流亡在外,无家可归,饱尝了生活的酸甜苦辣,这就是她满腔的愁啊!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四句话,体会那无尽的哀愁、千行泪吧

  4、师:从一个无忧无虑的贵族小姐到孤苦无依的悲惨老妇,一代词人李清照饮尽了这酒中的酸甜苦辣。在凄苦漂泊的晚年生活中,她肯定会常常想起她曾经有过的幸福时光,让我们再一次跟她一起幸福地回忆吧。

  总结。读李清照的词,她的才情可以流光溢彩。课外再去找一找她的词,读一读,品一品词的味道。

  《如梦令》教学设计 5

  一、话题引入,初读感知。

  1、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欣赏宋朝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你们读过词吗?那你们能不能说说词和诗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词的句子有长有短,所以又被称为长短句。

  2、介绍词牌名,不是词的题目。而且每一种词牌名的词都有固定的字数、句式和韵律。今天咱们要学*的这首词的词牌名就叫做——如梦令。

  二、初读感知。

  1、生自己放声朗读,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它读通顺、读正确。

  2、指名学生读。适时纠正学生的读音,指导关键字词的读音。

  3、学生齐读词。

  三、细读全词,古文今译。

  1、过渡:光读通读顺还不够,咱们还要把它读懂了,看看能不能自己在下面注释的帮助下,读懂词的大概意思。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和边上的同学商量商量。

  2、引导学生集体讨论:咱们先来说一说。自己能够读懂一个词,一句话,都是一种了不起的收获。

  适时指导 “暮” “醉” “争渡争渡”等字词的意思。

  3、这首词用了多少个字?(三十三)

  小结:是的,三十三个字就把这次郊游的经历写清楚了。你看,古诗词,就是这样的凝练含蓄。

  四、“瘦”读全词,搜寻词眼。

  1、引导学生:学古诗词还得学*另外一种本领,那就是要把诗或词“读瘦”。板:读瘦

  同学们能不能把整首词读成一个字儿?看看整首词是围绕这首词里面的哪一个字来写的?

  2、学生讨论,适时板书:醉

  五、牵引“醉”线,分层解读。

  1、陶醉在美酒、美景中。

  过渡:大家再轻轻地读读词,看看可以从哪些词语当中读懂这个“醉”字呢?

  2、引导学生想象 “溪亭日暮”这个词描述了怎样的画面?

  落日的余辉倒映在湖里,使我们想起怎样的诗句来了?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3、奖励你读一读吧。把这么美的画面通过朗诵表达出来。

  老师边播放日落美景边描述:黄昏时分,太阳慢慢地从西边落下去了,晚霞染红了整个天空,远山、*水、小亭子,都被笼罩在夕阳的余辉中。水面上波光粼粼,使我们想起这样的诗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4、过渡:在这样的时候、这样的地方,词人他们会在干什么?

  喝酒,聊天,做,对对子,看风景。

  小结:中国有句古话叫做——“酒逢知己千杯少”,喝着喝着,就喝多了,就——醉了。是啊,在这样的地方,品着美酒、赏着美景、闻着酒香、荷香,那可真是全身心的享受啊!这叫酒不醉人——人自醉。咱们一起读一读这两句,读出浓浓的醉意来。

  5、小结,继续讨论:好!大伙儿还能从哪些词语当中读出这个“醉”字来?

  引导学生想象“藕花深处”所描写的画面。

  这种画面使你想起哪一句诗来了呢?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是啊,多美的荷叶荷花!但此时已是黄昏时分,一切都是朦朦胧胧的,“藕花深处”,那是一个清香流溢、色彩斑斓、幽静而又神秘的世界。来到这样的地方,词人肯定更醉了。读。

  6、等他们惊醒过来的时候,他们是赶紧——读下去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读这两句啊,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小结:那场面多壮观啊。看媒体:词人她们笑啊叫啊,那声音太响,太热闹了,只听扑啦啦一声,一河滩受惊的鸥鹭,一下子冲破夜幕飞向蓝天!那场面壮观吗?!

  《如梦令》教学设计 6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品读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读懂词意,想象词境,感受词中美好意境,体会词人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初步学*词的知识。

  3、品读词眼“暮、兴、醉、惊、记”,体会词人炼字功夫。

  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学*,想象词所描绘的情境、感悟词人的快乐心情及对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借助工具书或注释自主学词,解读文句,理解词的意思。

  教学难点:

  对词中描写的意境展开想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任务:

  一、 初读课文、理解词意

  二、 反复吟诵、感悟意境

  三、 找出词眼、品读全词

  四、 了解词人、深入体会

  教学过程:

  激情导课

  1、导入课题、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诗歌到了唐朝已发展到了颠峰阶段,于是,宋代文人另辟蹊径,发展并完善了词这一文学样式,词也是诗的一种,配上音乐可以歌唱,词的句子有长有短,所以又叫长短句。提到宋词,人们就会想到一名杰出的女性,她被认为是婉约派词的正宗,提出“词别是一家”主张的女词人----李清照。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她的一首词。板书课题:如梦令

  学生齐读课题。

  2、明确目标

  学*这首词的时候,我们要开动所有的感官,用耳朵去听,用嘴吟诵,用脑思考,用心想象。

  3、预期效果

  那么理解词意、感悟意境对于大家来说就不成问题了。对自己有信心吗?

  民主导学

  任务一:读中渲染,理解词意

  任务呈现

  (师先配乐朗诵)师:这首词听起来具有舒缓委婉的音韵美,一是因为本词的押韵;二是因为词人擅用对仗,使节奏明快、和谐、上口。下面就请大家自由朗读这首词,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并且试着读懂它。同桌可以互帮共享。

  自主学*

  1、学生自由读词,把字音读准,把词读正确、流利。

  2、学生借助注释自己学词,理解词的意思。

  3、小组内交流能理解的词句的意思及自己不懂的地方,教师巡视。

  展示交流:

  1、指名读读出词语的味道来。(“兴”是多音字,在这里应读成“xìng”。同桌之间讨论一下为什么?

  学生交流讨论。(“兴”在词中的意思为“兴致,情趣”,所以应读成“xìng”)全班齐读。

  2、指名说说这首词的意思。

  任务二:反复吟诵,感悟意境

  任务呈现:刚才我们读懂了这首词的意思。但学*诗词,光读懂还不够,我们还要把这首词读美了、读活了、读出味道来。怎么读就有味道了?细细地读每一个词每一句话,然后静静地想其中的含义,边读边想,你就会走进诗词中,慢慢地有了自己的感受,就会品出味道来。

  古人有“诗中有画”的说法,一首诗就是一幅画,甚至有时候一个词语就是一幅画,看看,你能从这首词中读出哪些画面?(板书:溪亭日暮 藕花深处 一滩鸥鹭)

  自主学*

  细细地读,静静地想

  展示交流:

  板书三个画面1、画面一:“溪亭日暮”

  (1)指名读第一、二句。

  (2)“溪亭日暮”,让你想起怎样的画面?(课件出示黄昏情景)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想象的画面。指名读这两句。

  (3)在这样的地方,这样的时候,词人会在溪边的亭子里干什么呢?

  (4)这首词是词人当天写的吗?(生:从“常记”可以看出已经隔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为什么词人经常想到这件事呢?(生:这件事非常有趣,值得回味。)(板书:常记)

  小结:这首词构思巧妙。从“沉醉”一语可以看出,女词人和游伴们在溪边的亭子里曾举行过一次时间不短的郊宴,一边说笑、行酒令,一边喝酒,充满了欢乐的气氛,直至夕阳在山才匆忙上船。请再次深情朗读第一、二句。

  2、画面二:“藕花深处”

  (1)说说你对“藕花深处”的理解?

  从“藕花深处”可以判定是词中描写的是春末夏初时节,荷叶茂密,荷花绽放,香气四溢的景色。(师引导学生想象)

  (2)讨论:为什么词人和同伴们会“误入藕花深处”?(因为“沉醉”)还有别的原因没有?(这是一次泛舟出游,目的地是溪边的亭子,可见周围是水乡,水路纵横。)

  (3)深情诵读第三、四句。

  3、画面三:“一滩鸥鹭”

  (1)从“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既然误入,慢慢划出去,不也行吗?(不行,已是“日暮”时分。)你能想象出“争渡”的情景吗(从“惊起一滩欧鹭”可以想见浆声、水声和少女们的笑语喧哗声一时并作,酒意也消失了。)

  (2)学生带着自己的情感体验、朗读这几句。

  4、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件让词人觉得非常有趣,值得回味的事

  任务三、找出词眼,品读全词。

  任务呈现:

  同学们真不简单,把三十三个字读成了一个个美丽的画面,读成了一幅流动的画,此外,还学会了文包诗的一种写法。但,这还不够,咱们还要把这首词读成一个字,这个字就是我们常说的“词眼”,有信心接受挑战吗?来,读读这首词,看看,这首词是围绕这里边的哪一个字来写的?

  自主学*:小声地读一读,品一品。

  展示交流

  1、 生读词,思考。读后交流,明确:这首词是围绕“醉”来写的,“醉”是这首词的“词眼”。

  2、再读这首词。词人陶醉了,她陶醉在美景中,她陶醉在美酒中,她陶醉在美丽的意外中,她陶醉在美丽的生活中,让我们也跟她一起深深地陶醉一次。读出浓浓的醉意来好吗?

  四、了解词人,深入体会

  1、说说你对李清照的了解。

  指名说。(课件出示李清照的生*资料)

  师:这首《如梦令》是她的早期作品,格调清新而又明快,从中可以看出女词人早年曾经有过的幸福的生活。可是,到她43岁这一年,金兵攻陷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市),她逃难到了江南;不久,丈夫赵明诚又病故。随着生活境遇的变化,她的词也显得悲凄起来。

  2、课件出示李清照《如梦令》的另外一首: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两首词的时间、地点、景物、人物都不同,心境也不同。虽然都“醉”,课文这一首因美景、心情陶醉,后一首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实则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而“常记溪亭日暮”之情景,是追忆美好的青春时光。(板书:美好的青春时光)

  学生对比朗读,读出感情。

  板书:

  如梦令

  宋[李清照]

  溪亭日暮

  常记 藕花深处 美好的青春时光

  一滩鸥鹭

  《如梦令》教学设计 7

  一、话题引入,初读感知。

  1、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欣赏宋朝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你们读过词吗?那你们能不能说说词和诗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词的句子有长有短,所以又被称为长短句。

  2、介绍词牌名,不是词的题目。而且每一种词牌名的词都有固定的字数、句式和韵律。今天咱们要学*的这首词的词牌名就叫做——如梦令。

  二、初读感知。

  1、生自己放声朗读,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它读通顺、读正确。

  2、指名学生读。适时纠正学生的读音,指导关键字词的读音。

  3、学生齐读词。

  三、细读全词,古文今译。

  1、过渡:光读通读顺还不够,咱们还要把它读懂了,看看能不能自己在下面注释的帮助下,读懂词的大概意思。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和边上的同学商量商量。

  2、引导学生集体讨论:咱们先来说一说。自己能够读懂一个词,一句话,都是一种了不起的收获。

  适时指导 “暮” “醉” “争渡争渡”等字词的意思。

  3、这首词用了多少个字?(三十三)

  小结:是的,三十三个字就把这次郊游的经历写清楚了。你看,古诗词,就是这样的凝练含蓄。

  四、“瘦”读全词,搜寻词眼。

  1、引导学生:学古诗词还得学*另外一种本领,那就是要把诗或词“读瘦”。板:读瘦

  同学们能不能把整首词读成一个字儿?看看整首词是围绕这首词里面的哪一个字来写的?

  2、学生讨论,适时板书:醉

  五、牵引“醉”线,分层解读。

  1、陶醉在美酒、美景中。

  过渡:大家再轻轻地读读词,看看可以从哪些词语当中读懂这个“醉”字呢?

  2、引导学生想象 “溪亭日暮”这个词描述了怎样的画面?

  落日的余辉倒映在湖里,使我们想起怎样的诗句来了?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3、奖励你读一读吧。把这么美的画面通过朗诵表达出来。

  老师边播放日落美景边描述:黄昏时分,太阳慢慢地从西边落下去了,晚霞染红了整个天空,远山、*水、小亭子,都被笼罩在夕阳的余辉中。水面上波光粼粼,使我们想起这样的诗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4、过渡:在这样的时候、这样的地方,词人他们会在干什么?

  喝酒,聊天,做,对对子,看风景。

  小结:中国有句古话叫做——“酒逢知己千杯少”,喝着喝着,就喝多了,就——醉了。是啊,在这样的地方,品着美酒、赏着美景、闻着酒香、荷香,那可真是全身心的享受啊!这叫酒不醉人——人自醉。咱们一起读一读这两句,读出浓浓的醉意来。

  5、小结,继续讨论:好!大伙儿还能从哪些词语当中读出这个“醉”字来?

  引导学生想象“藕花深处”所描写的画面。

  这种画面使你想起哪一句诗来了呢?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是啊,多美的荷叶荷花!但此时已是黄昏时分,一切都是朦朦胧胧的,“藕花深处”,那是一个清香流溢、色彩斑斓、幽静而又神秘的世界。来到这样的地方,词人肯定更醉了。读。

  6、等他们惊醒过来的时候,他们是赶紧——读下去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读这两句啊,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小结:那场面多壮观啊。看媒体:词人她们笑啊叫啊,那声音太响,太热闹了,只听扑啦啦一声,一河滩受惊的鸥鹭,一下子冲破夜幕飞向蓝天!那场面壮观吗?!

  《如梦令》教学设计 8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认读“藕”,有感情读词,读出词的节奏和韵味。背诵这首词,能品味词的意境。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探究阅读,通过一个“醉”体会诗词意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品味诗词,感受古诗词的凝练、含蓄。从而热爱中国传统文学。

  二、教学重难点:

  品味诗词意境,感受李清照无忧无虑的生活,溪游醉归的欢乐。

  三、教学流程:

  一、了解有关词的基本知识

  1.你们学过哪些词?

  你能说说词和诗有什么不一样么?

  诗每句字数一样,而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又称长短句。词可配乐演唱。

  2、出示《如梦令》。

  李清照介绍:李清照童年生活在趵突泉边,大明湖畔,官宦之家,一生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那是她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人到中年,宋朝与金兵作战,节节败退,于是李清照搬到江南,丈夫后来也去世了。晚年非常孤独寂寞。今天学的这首词是她年轻时写的。

  这首词的题目是?

  “如梦令”是词牌名。同一词牌可以填许多不同内容的词,有的词有题目,有的词则没有题目,没有题目的,我们为了区分,往往以词的第一句作为题目,如这首《如梦令》,我们就记作《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二、初读课文,领悟大意

  1、自己放声朗读,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它读通顺、读正确。

  2、检查朗读情况

  指名读;指导“兴”(评价:读得准、读得通顺,有节奏感。把词牌名放在前面读。节奏感很好,你心里、眼里仿佛浮现出一幅幅画面,用力的想,让我们把画面看清楚。)

  读词时要能把词读到脸上,范读。老师要看大家表情,读的时候要仿佛看到词描绘的情景。配乐读(可以用一个词形容:惟妙惟肖。仿佛你的眼中、脑海中浮现出一幕幕生动的画面。)

  3、同学们,读词,读通,读顺还不算,还要读懂它。接下来,请大家把这首词的大概意思读明白了,请你轻轻地读,再用自己的话轻轻地说,看看能不能把话说顺了,说通了,说明白了。好不好?开始吧!

  4、交流自学

  学生开始交流自己的所学,老师相机进行评价补充。

  重点指导“一滩”、“兴尽”等词语的理解。

  “醉”什么意思?在古代的时候,很多的文人都喜欢喝酒。李白就被称为——酒仙!一喝酒啊,诗兴大发,酒助诗兴,诗从酒出,所以有“李白斗酒诗百篇”的说法,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李清照虽然是女子,但她也很喜欢喝酒,所以说这里“沉醉”之“醉”既是陶醉又是酒醉。

  三、品读悟情

  1、经同学们这么一联想补充,这首由30几个字组成的高度凝练概括的词立刻丰满具体起来了,我们的眼前似乎出现了那么多美的画面。如果把我们刚才说的话,都写下来,这篇文章长不长啊?但是你看这首词,它只有多少字?是的,三十三个字就把这次郊游的经历写清楚了。你看,古诗词,就是这样的凝练含蓄。

  到底是怎样的美景让诗人陶醉呢?古诗词有时候一个词语就是一幅画,大家再轻轻地读读词,看看可以从哪些词语当中读懂这个“醉”字呢?

  2、组织交流。

  (一)画面1:“溪亭日暮”

  1、“溪亭日暮”,让你想起怎样的画面来了?说说湖边的景色。---读句

  2、图画,师描述: “黄昏时候,太阳慢慢地从山的后边落下去了,晚霞染红了整个天空,远处的山,*处的水,还有小亭子,都笼罩在晚霞的余辉当中。水面上波光粼粼的,使我们想起这样的诗句来“一道残阳扑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这样的情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让我们把这种美通过朗读传递出来。

  3、在那样的地方,那样的时候,词人和她的朋友们会在溪边的亭子里干什么?用“我看到了……听到了……闻到……”的句式说一说。

  眼睛里看的是美景,嘴里品的是美酒和佳肴,鼻子里还可能会闻到阵阵的荷花的香味、酒香味,那可真是全身心的享受啊!这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啊,咱们再读这两句,让我们也深深地陶醉一次。

  (二)画面2:藕花深处

  除了这个溪亭日暮让你想起了这么美丽的画面之外,还有哪个词也让你想起了美丽的画面了?

  那又是怎样的一片荷塘啊?(诗句)

  这个时候啊,已经是黄昏了,一切都变得朦朦胧胧,“藕花深处”,那是一个清香四溢、幽静而神秘的世界。我想这个时候他们肯定是更加陶醉了。来,请读读第三句、第四句。

  (三)画面3:争渡图

  你听到了什么?(听到了鸥鹭的声音、听到了划浆的声音、听到了诗人的笑声、听到了争吵的声音……)

  仔细看——看到了什么?(鸥鹭飞起来了。)多不多?声音响不响?(惊、一滩)这个时候把栖息着的鸥鹭一下子惊飞起来。“扑拉拉”一声,一群鸥鹭冲破夜幕,飞上蓝天,那情景该多么壮观啊!谁来读一读这两句?

  惊、除了写鸥鹭受到惊吓,它还向我们传递了词人当时怎样的心情?(惊喜)师指导朗读。

  (四)一幅流动的画

  刚才我们边读边想象,读出了那么多美的画面,有“溪亭日暮”,还有“藕花深处”,还有“一滩鸥鹭”。其实整首词就是一幅流动的画。你们看,因为是观赏“溪亭日暮”陶醉了,所以才会误入“藕花深处”,因为是误入“藕花深处”,所以才会惊起“一滩鸥鹭”。来,一起读整首词。一边读一边想像这幅活动的画。

  词人深深地醉了,她陶醉在(美酒、美景、美丽的意外中)。咱们再从文字背后找一找她深深陶醉的原因吧。(学生读李清照早期生活的资料。)

  让我们也跟她一起深深地陶醉一次。读出浓浓的醉意来好吗?这样难忘的郊游经历她能忘得了吗?这样身心释放的快乐能忘得了吗?所以啊,她是牢牢地记得,经常地回忆。所以这首词一开篇就说“常记”。

  词人因乐而酒,因酒而醉。那你觉得这个时候她喝的是什么酒啊?

  《如梦令》教学设计 9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认读“藕”,有感情读词,读出词的节奏和韵味。背诵这首词,能品味词的意境。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探究阅读,通过一个“醉”体会诗词意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品味诗词,感受古诗词的凝练、含蓄。从而热爱中国传统文学。

  二、教学重难点:

  品味诗词意境,感受李清照无忧无虑的生活,溪游醉归的欢乐。

  三、教学流程:

  一、了解有关词的基本知识

  1.你们学过哪些词?

  你能说说词和诗有什么不一样么?

  诗每句字数一样,而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又称长短句。词可配乐演唱。

  2、出示《如梦令》。

  李清照介绍:李清照童年生活在趵突泉边,大明湖畔,官宦之家,一生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那是她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人到中年,宋朝与金兵作战,节节败退,于是李清照搬到江南,丈夫后来也去世了。晚年非常孤独寂寞。今天学的这首词是她年轻时写的。

  这首词的题目是?

  “如梦令”是词牌名。同一词牌可以填许多不同内容的词,有的词有题目,有的词则没有题目,没有题目的,我们为了区分,往往以词的第一句作为题目,如这首《如梦令》,我们就记作《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二、初读课文,领悟大意

  1、自己放声朗读,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它读通顺、读正确。

  2、检查朗读情况

  指名读;指导“兴”(评价:读得准、读得通顺,有节奏感。把词牌名放在前面读。节奏感很好,你心里、眼里仿佛浮现出一幅幅画面,用力的想,让我们把画面看清楚。)

  读词时要能把词读到脸上,范读。老师要看大家表情,读的时候要仿佛看到词描绘的情景。配乐读(可以用一个词形容:惟妙惟肖。仿佛你的眼中、脑海中浮现出一幕幕生动的画面。)

  3、同学们,读词,读通,读顺还不算,还要读懂它。接下来,请大家把这首词的大概意思读明白了,请你轻轻地读,再用自己的话轻轻地说,看看能不能把话说顺了,说通了,说明白了。好不好?开始吧!

  4、交流自学

  学生开始交流自己的所学,老师相机进行评价补充。

  重点指导“一滩”、“兴尽”等词语的理解。

  “醉”什么意思?在古代的时候,很多的文人都喜欢喝酒。李白就被称为——酒仙!一喝酒啊,诗兴大发,酒助诗兴,诗从酒出,所以有“李白斗酒诗百篇”的说法,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李清照虽然是女子,但她也很喜欢喝酒,所以说这里“沉醉”之“醉”既是陶醉又是酒醉。

  三、品读悟情

  1、经同学们这么一联想补充,这首由30几个字组成的高度凝练概括的词立刻丰满具体起来了,我们的眼前似乎出现了那么多美的画面。如果把我们刚才说的话,都写下来,这篇文章长不长啊?但是你看这首词,它只有多少字?是的,三十三个字就把这次郊游的经历写清楚了。你看,古诗词,就是这样的凝练含蓄。

  到底是怎样的美景让诗人陶醉呢?古诗词有时候一个词语就是一幅画,大家再轻轻地读读词,看看可以从哪些词语当中读懂这个“醉”字呢?

  2、组织交流。

  (一)画面1:“溪亭日暮”

  1、“溪亭日暮”,让你想起怎样的画面来了?说说湖边的景色。---读句

  2、图画,师描述: “黄昏时候,太阳慢慢地从山的后边落下去了,晚霞染红了整个天空,远处的山,*处的水,还有小亭子,都笼罩在晚霞的余辉当中。水面上波光粼粼的,使我们想起这样的诗句来“一道残阳扑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这样的情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让我们把这种美通过朗读传递出来。

  3、在那样的地方,那样的时候,词人和她的朋友们会在溪边的亭子里干什么?用“我看到了……听到了……闻到……”的句式说一说。

  眼睛里看的是美景,嘴里品的是美酒和佳肴,鼻子里还可能会闻到阵阵的荷花的香味、酒香味,那可真是全身心的享受啊!这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啊,咱们再读这两句,让我们也深深地陶醉一次。

  (二)画面2:藕花深处

  除了这个溪亭日暮让你想起了这么美丽的画面之外,还有哪个词也让你想起了美丽的画面了?

  那又是怎样的一片荷塘啊?(诗句)

  这个时候啊,已经是黄昏了,一切都变得朦朦胧胧,“藕花深处”,那是一个清香四溢、幽静而神秘的世界。我想这个时候他们肯定是更加陶醉了。来,请读读第三句、第四句。

  (三)画面3:争渡图

  你听到了什么?(听到了鸥鹭的声音、听到了划浆的声音、听到了诗人的笑声、听到了争吵的声音……)

  仔细看——看到了什么?(鸥鹭飞起来了。)多不多?声音响不响?(惊、一滩)这个时候把栖息着的鸥鹭一下子惊飞起来。“扑拉拉”一声,一群鸥鹭冲破夜幕,飞上蓝天,那情景该多么壮观啊!谁来读一读这两句?

  惊、除了写鸥鹭受到惊吓,它还向我们传递了词人当时怎样的心情?(惊喜)师指导朗读。

  (四)一幅流动的画

  刚才我们边读边想象,读出了那么多美的画面,有“溪亭日暮”,还有“藕花深处”,还有“一滩鸥鹭”。其实整首词就是一幅流动的画。你们看,因为是观赏“溪亭日暮”陶醉了,所以才会误入“藕花深处”,因为是误入“藕花深处”,所以才会惊起“一滩鸥鹭”。来,一起读整首词。一边读一边想像这幅活动的画。

  词人深深地醉了,她陶醉在(美酒、美景、美丽的意外中)。咱们再从文字背后找一找她深深陶醉的原因吧。(学生读李清照早期生活的资料。)

  让我们也跟她一起深深地陶醉一次。读出浓浓的醉意来好吗?这样难忘的郊游经历她能忘得了吗?这样身心释放的快乐能忘得了吗?所以啊,她是牢牢地记得,经常地回忆。所以这首词一开篇就说“常记”。

  词人因乐而酒,因酒而醉。那你觉得这个时候她喝的是什么酒啊?

  《如梦令》教学设计 10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背诵这首词。

  3、理解这首词的词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了解有关词的知识,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写出来。

  教学重、难点及关键点:

  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背诵这首词。

  2、理解词意。

  难点: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写出来。

  关键点:读词,读中感悟,理解这首词。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你们好,今天老师请你们观赏一幅画。(出示课件)

  2、你们看到了些什么?(学生自由描绘。)

  3、师:同学们,这是描绘什么景色的图画?(学生发言)

  4、板书课题:9、如梦令,齐读课题。(指导朗读后鼻音“令”)

  5、介绍“词”。(课件出示)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可以配上乐曲歌唱。词的句子有长有短,所以又叫做长短句,词有词牌名,而诗歌没有。最初的词,是歌词,是按照一定的曲谱填写的。曲谱又称词牌。

  《如梦令》就是词牌。词牌之下,一般另有题目,但这首《如梦令》只有词牌没有题目。

  6、引导回忆学过的词《清*乐·村居》。

  二、初读课文,简介作者

  1、简介李清照。(课件出示)

  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山东济南人。我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女词人。以词的创作成就最高。宋词有“婉约”、“豪放”两大派,她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是中华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 》《漱玉词》等作品。

  过渡:这首《如梦令》就是出自《漱玉词》,我们来看看李清照在这首词里写了什么样的风景,下面请大家自读这首词。

  2、自读课文,提出要求(课件出示):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想想:这首词主要写了什么?

  学生自学课文内容,教师巡视指导,与个别学生交流。

  3、 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和词语。(课件出示)

  藕花 溪亭 沉醉

  兴尽 误入 争渡

  惊起 一滩 鸥鹭

  a、指名认读。及时正音。

  b、重点指导“兴”读第四声,“亭、争、惊”是后鼻音,“藕”字写法。

  (2)朗读这首词。(课件出示)

  如梦令

  【南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自读,指名读,范读,齐读等。)

  三、再读课文,读懂内容

  过渡:同学们,我们不仅要读通词,更要读懂词。接下来,请同学们用心地读,细细地想,试着用我们以前用过的方法,明白词的大概意思。

  1、学生自学,同桌交流。

  2、问题提示:(课件出示)

  (1)这首词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2)这件事是发生在写作的当天吗?

  (3)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季节?

  (4)她是一个人去的吗?为什么要争渡呢?

  (5)为什么会“误入”?既然误入,慢慢划出来不行吗?

  (6)为什么词人会常想起这件事呢?

  3、师:你读懂了那一句?说一说它的意思。

  交流:一句一句地说意思,再整首词说。

  4、师小结词意。

  5、齐读这首词。


如梦令汇总十篇(扩展4)

——《如梦令》扩写3篇

  那是阳光明媚的一天,天空一碧如洗,万里无云。李清照和她的几个好姐妹来到了溪边欣赏美景,只见远处的青山连绵起伏,*处的溪水波光粼,岸边那一丛丛、一簇簇的鲜花绿草,更是为这个美丽的夏季添上了一丝生机。

  时间过得真快,不一会儿,太阳就落在半山腰上了,姐妹们纷纷回了家,可是李清照却不愿意离开这个令人心旷神怡的地方。她边走边欣赏,不知不觉地走到了一座亭子前,坐在上面,一边欣赏这天上人间才有的美景,一边品尝着千年陈酿。

  天色渐暗,李清照这才想起自己该回家了。她摇摇摆摆地走上了小舟,早就把回家的路线忘的一干二净,只好凭着朦胧的记忆前进,一不小心,就把船划进了荷花丛中。放眼望去,碧绿的荷叶与粉红的荷花交织在了一起。看,这朵荷花害羞的捂着脸;瞧,那朵荷花早已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碧绿的荷叶更加衬托出了荷花的亭亭玉立。看着诗情画意的景象,李清照的深深陶醉在其中,仿佛自己也变成了一株荷花,在微风的吹拂下翩翩起舞。

  夜幕悄悄降临,她不禁着急了起来,用力地划着小船,急切的想找到回家的路,却无意中溅起了许多浪花,它们“扑棱,扑棱”地展开翅膀,朝天空飞去。水面泛起了圈圈涟漪,小鱼也偷偷的探出了小脑袋,好奇地打量着她。这时的李清照已经累得精疲力竭,也顾不上观赏这梦幻般的美景,倚靠在船头,睡着了。

  在月光的笼罩下,这儿的一切都使人如痴如醉,怎么会不令李清照记忆犹新呢?

  我漫步在宅前小路上,不禁想起曾与好友在溪亭观赏日落的情境。

  夕阳西下,红日西沉,万里霞云伴着万丈余晖,漫步云端。光普照着大地,它照在人的脸上,人的脸就仿佛镀上了一层金;它照在水面上,池水就浮光跃金,似乎一颗颗小星星在闪闪发光;它照在树上,绿树好像抹上了一层油,显得更加翠绿。夕阳旁边的云霞色彩变化极多,一会儿百合色,一会儿金黄色,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红,一转眼它又变成紫檀色,真是色彩缤纷、变化无穷。我们一边观赏着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一边畅饮着美酒,口上更是妙语连珠!面对此情此景,又怎能不叫人陶醉其中吗呢?

  时光飞逝、夜幕降临,我与几位友人告别后方才想到回家。我兴致勃勃地划着小舟,回味着这次愉快的郊游,心中不免兴奋:这溪亭的日暮还真是美妙绝伦啊!我迷迷糊糊地划着小舟,竟在不知不觉中划入了藕花的深处。满塘的荷花朵朵争奇斗艳、竞相开放,个个如害羞的小姑娘,“脸庞”也不时漾起阵阵红晕。荷叶也如一个大圆盘,衬托着红嫩的荷花姑娘,彩蝶也迫不及待地钻入花苞。就连青蛙大哥也被这荷塘月色给吸引了,也不禁““呱呱””地唱起了歌。一轮弯月倒映在湖中,为此更是增添了几分情趣。正当我欣赏着这美丽的荷塘月色时,突然惊醒,才知自己已迷失了归途的方向。怎么办,怎么办,这下可糟了!我心中不免焦急起来。我用力地划着小舟,迷茫地前进,水*如镜的湖面顷刻间水波四溅,一个不小心竟惊醒了正在岸边栖息的水鸟,它们展翅方翔,洪亮的叫声划破了夜空,打破了这夜的宁静。诗兴大发的我随手写下了《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一天,天气美好,万里无云,风和日丽。李清照召集了各方好友,在小溪中央的亭子上一起喝酒聊天,吟诗作对,谈心。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

  李清照划着小船,来到了溪亭旁。一路上,只见周围的荷花粉红粉红,一个个都在竞相开放,亭亭玉立。有的已经完全绽放了,显得格外美丽。有的只开了一半,就像个少女,害羞得迟迟不敢露脸,在和我们玩捉迷藏。还有的只是花骨朵儿,在努力的生长,好像一个小宝宝在妈妈的怀抱中,不肯出来。一片片荷叶“伴”着荷花,碧绿碧绿的,一簇簇,一丛丛,像一顶大伞,又像一把扇子。上面总有几只蜻蜓飞累了,在那儿歇脚,真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啊。小溪微波浩渺,清澈见底。蓝天在它的映照下也更美了。有了荷叶的衬托,荷花也变得有了“生命”,风一吹过,就像在翩翩起舞,真所谓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啊。

  不久,李清照抵达了溪亭。朋友们早已倒好了酒,等待李清照的到来了。李清照下了船,进了亭子,坐下来,对朋友们说:“找你们来我是为了和大家一起谈谈心,大家有什么烦恼,尽管一起解决,有什么想说的就说,都是“自己人”。”于是,一位朋友说道:“姐妹们,我最*在想一个字,你们说是“青”还是“碧”更好呢?众人想了想,李清照说:“我觉得应该是“碧”吧,虽然青也表示很绿,但总觉得缺了什么,兴许是“碧”更有一种生命力,一种更嫩的颜色,更好!”“嗯,说得对。讲的太有道理了,我就依你了!”那位朋友说,“来,大家敬一杯,感谢大家帮助我,干!”这时,又有一位朋友说:“我最*手艺长进了,做的饼可好吃了,正好我带了一份,来!大家边吃边喝边聊,开心开心!”于是,所有人都陶醉了。

  眼看夕阳西下,众人都告辞了,李清照也摇摇晃晃的回到了家。


如梦令汇总十篇(扩展5)

——《如梦令》教学设计6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掌握词的有关知识。

  2、理解句子里的关键词语,能用自己的话说通每个句子的意思,了解这首词所描写的情景。(重点)

  3、能借助图画,想像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1、借助教材,结合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正确理解这首词所描写的情景

  2、通过“联想、配乐朗读”等教学策略反复咀嚼、体悟重点词句的情味。(难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理解领悟本首词的内容和意境,通过了解李清照的一生,感悟词人不同时期作品的不同风格,从而感悟立体的李清照。(难点)

  课前准备:

  1、搜集当时的背景资料及李清照的《声声慢》。

  2、曲子《渔舟唱晚》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曲古典乐曲《渔舟唱晚》。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用心去倾听。

  师:看你们的神态就知道它太好听了。知道吗?古典乐曲是我们中华所独有的,它堪称国粹。当然,堪称国粹的还有很多例如戏曲、中医药、古典文学等。在文学宝库中有两颗最璀璨的明珠是唐诗和宋词。唐诗大家都不陌生,我们早就接触过,那么宋词你们知道多少呢?你们学过哪些词?(指名背)

  1、谁能说说词和诗有什么不一样么?

  (诗每句字数一样,而词不是。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又称长短句。词有的分上下阕。:每一种词牌名,都有固定的句式和韵律。

  2、《清*乐》是词牌名。你们还知道哪些词牌名?(如梦令忆江南)

  师:古时候的词都是配着乐曲演唱的,所以词有节奏感和韵律美,多读还能体会出词的韵味,所以在读词时要有自己的感觉和味道。

  二、初读古诗,读准读通。

  1、师配乐范读

  2、生自由读,要求轻声朗读课文,并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全班交流。

  (1)指名读课文,正音:兴(x ìng)、藕;齐读。

  (2)自由读。

  (3)指名读,师生评述是否正确、流利。

  4、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清照的《如梦令》。我们在学*词的时候,要打开所有的感官。用耳朵去听,用嘴吟诵,用脑去思考,用心去想像。

  三、读中想,读中悟,读中品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这首词哪些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深,为什么?

  2、全班交流。

  预设

  溪亭日暮

  ⑴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溪亭日暮图”;读出“溪亭日暮”的美。

  ⑵抓住“沉醉”,想象李清照和她的朋友们会干些什么?品读“沉醉”:还有什么也醉人呢?

  ⑶朗读:读出浓浓的醉意。

  藕花深处

  ⑴想象“藕花深处”的画面。

  ⑵李清照怎么会来到“藕花深处”的?抓住“误入”、“深处”,体会词人的心情。

  ⑶朗读。

  一滩鸥鹭

  ⑴想象“一滩鸥鹭”的画面: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读出“一滩鸥鹭”的壮观。

  ⑵品读两个“争渡”,比较叠句,感受热闹有趣的场面,体会着急欢快的心情。

  ⑶抓住“惊”:“鸟惊人也惊”,体会“一滩鸥鹭”带来的惊喜,朗读。

  3、品味吟读,入境背诵。

  ①理解了词的意思后,让学生能够入情入境地想象词人当时的情景,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有感情朗读这首词,(指导学生读出作者郊游以后无限愉悦的心境,也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教师板书

  ②尝试背诵,指名背。齐背。

  五、拓展〈声声慢〉,感受晚年的李清照的词的意境。

  1、听配乐朗诵。

  2、学生边读边交流交流资料。

  预设:⑴、生交流背景资料: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路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

  ⑵、刚才我们学的《如梦令》和这首《声声慢》在情感上有什么不同?

  (《如梦令》读的时候语气比较欢快,而《声声慢》的语气则比较低沉)

  ⑶自读自悟

  生自由读对比两首词的不同。(相机指导朗读)

  六、作业

  李清照是位颇具文学才能的女作家,在宋代众多词人中,可以说是独树一帜。,我相信经过今天的学*,李清照的泪水和欢笑和她一生的经历会深深地印在你们的脑海里,你一定能成为她跨越时空的好朋友,有兴趣的同学下去后还可以继续搜集有李清照的词及相关资料,可以制一期手抄报,来缅怀我们这位女中文豪。

  教学目标

  1、了解掌握《如梦令》的有关知识。

  2、理解领悟《如梦令》的内容和意境,并当堂背诵。

  3、通过《如梦令》的学*,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具准备

  李清照的图片及人物介绍的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1、同学们,谁能说说这节课要学的“词”的是什么?

  2、有人说:“旋律是美感的延伸,歌词却是情感的载体。”现代是这样,在古代也是这样。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古人怎样用歌词来表达情感的。

  二、了解掌握《如梦令》的有关知识

  《如梦令》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古诗有一点不同,这是一首词。那么,什么叫做词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第一个内容。

  关于词的知识,我们来看一下资料。请同学们迅速地阅读一下,注意勾画知识要点,并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1、什么叫词牌?

  2、词是怎样分类的?

  三、理解领悟《如梦令》的内容和意境,并当堂背诵

  1、下面,我们就具体地来看我们今天要学的第一首词——《如梦令》。

  2、我们将采取一种比赛的形式,看一看谁学得好,谁学得快。

  3、老师将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大组,每个大组就是一个代表队。在下面的学*中,我们将进行三个环节的比赛,每个环节中获胜的代表队将获得一面小红旗,得小红旗多的代表队就是最后的赢家。(老师出示准备好的图表)

  (1)抢答题。

  首先,请大家听老师范读一遍课文,在听的时候请大家注意老师的停顿节奏,并借助课文的注释和作者的有关知识初步理解本首词的内容。听完之后,请大家抢答下面的问题。注意,除了回答问题之外,还要从课文中找出答题的根据。

  老师配乐范读,学生抢答。

  题目:

  ①本首词的作者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②这首词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③这件事是发生在词人写作的当天吗?

  ④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季节?

  ⑤她是一个人去的吗?

  ⑥为什么要“争渡”?

  ⑦为什么会“误入”?

  ⑧慢慢划出来不行吗?

  ⑨为什么词人会常想起这件事呢?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答题最多且正确率最高的队为胜利队,为该队加上小红旗。

  (2)必答题。

  ①一次郊游之后,在回家的路上,由于沉醉其中,小船走错了路,直到了何塘的深处才发觉。尽管这里景色迷人,还是急着寻找归路。争渡的声音在静夜里格外清晰,惊动了栖息的沙鸥白鹭,它们鸣叫着扑腾腾飞起来,这时,人声、鸟声、水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个情趣横生的意境。请大家闭上眼睛,在脑海里想象一下,夕阳的余晖,清清的池塘,娇美的荷花,惊花的鸥鹭,争渡的船只……这幅画面美不美?(美!)

  原来词人在我们面前展现的是这样一幅美妙的画面,可惜,我们却不能亲眼看到。同学们,你们愿不愿意为老师补这个遗憾呢?(愿意!)

  好,请大家拿出你们的纸和笔,将这幅美丽的画面画出来,展现给大家。(配乐范读)

  请第个代表队的同学共同讨论完成。画的时候,请注意词中所提及的事物。(学生作画,老师指点。)

  学生完成画后,由学生自由进行评论,并选出最好的图画,为该代表队加上小红旗。(对画的评价应紧扣词的内容,并讲完画面的美感,老师用多媒体展示图画。)

  ②在完成了以上的环节之后,同学们对本首词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下面我们要完成的是对本首词的当堂背诵。

  在这个环节,老师限时三分钟,请每位同学背诵本首词,在背的时候注意节奏和停顿,并在背诵中再一次体会作者的感情。老师会随机在每队抽一位同学代表本队背诵。

  老师从熟练程度、背诵技巧、感情投入等方面评价,评选出胜利队,并为访代表队加上小红旗。

  (3)选答题。

  要求:选择回答该题的队,答对中一面旗,答错扣一面旗,由一位同学主答,可有一次补充的机会。

  古人说:诗言志。意思就是写诗歌的目的是为了表达某种意愿或心境。那么,在这首词中,作者描绘了这样一种美妙的场景,表达了她的什么意愿呢?

  (由本文内容延伸到词的意境,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四、小结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的比赛到此结束。其实今天的胜负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竞赛中学到了知识,还体会到了合作的乐趣。我相信,只要大家拥有像今天这样积极进取的精神,永远保持着一颗热爱生活的心,那我们每个都会成为生活中的大赢家!

  【教材分析】:

  《如梦令》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第九课《词两首》其中一首。《如梦令》一词所记述的内容十分*淡,大意是讲述作者曾经饮酒溪亭,被自然界景致和美好生活气氛所熏染,以致酒醉,找不到归家之路,撑船到处转,没想到闯到了荷花丛中,惊醒了一群同样“沉醉”的鸥鹭。作者用语、造句一如内容一样的*实、自然。它侧重在写景,融情于景。通过景物的描划来抒发和表达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故而意境创造含蓄深沉。通篇见景不见人。而事实上作者的行踪早就融入到景物中去,成为意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教材处理】:引导学生用心展开想象,用眼仔细观察,用口有感情地吟诵,在读中展开想象,在想象中品读、感悟词中所描述的美轮美奂的意境,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对生活无限的热爱。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词。

  2、了解词的学*方法。

  3、通过品味诗词的境界,融情于景,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感悟词人的快乐心情及对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抓住字词,想象词境,并能用语言描绘出来。

  2、有感情的吟诵词并能吟出沉醉的感觉。

  【教学策略】:

  (一)、说教法:

  1、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读中感悟,想象中品读。

  2、情境创设:置身诗境,以景入情。

  (二)、说学法:

  1、读中感悟:在反复散读、诵读、品读等各种朗读形式下,能让学生对诗词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和情感上的调动。

  2、合作探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学情分析】:

  1、学生在前面的学*中,已经接触过“词”。对于“词”并不陌生,也积累了一些学*方法。因此,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在读中去感悟,在想象中去品读,想想词中所描绘的美好意境。

  2、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学*能力,能通过合作学*完成学*任务。

  【教学准备】:课件、搜集李清照的资料。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初步读文

  引言:老师问大家一个问题,好吗?同学们喜欢画画吗?(学生回答:喜欢,因为我觉得呀,画画能陶冶情操,画出来的画能给我带来美的享受)。你说得真好,我今天来特意带来了一

  幅美丽的画。想不想看?(问学生)想看,眼睛睁大喽!(问一个学生)美吗?什么美?(人)就人美吗?还有什么美?(景色)。此情、此景、此人都很美。肯定有人想知道,这画中泛着一叶扁舟穿行在荷花丛中的女子是谁呀?想知道吗?(板书:宋李清照)

  1、简介李清照:她叫李清照,是北宋杰出女词人。她写的词独具一格,称“易安体”。李清照被后人称为“*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誉。李清照一生经历了很多事情,有喜有悲,有笑有泪,唯独有一件事情,会偶尔令她开怀大笑。想听吗?

  2、教师简介这首词的写作背景:那是一次十分愉快的郊游,她玩的兴致太高了,所以很晚才划着船往回走,划呀划,划呀划,迷迷糊糊地就走错了,不知不觉闯入了荷花丛中,结果更有趣的事情发生了。那一次经历,令她记忆犹新。于是她便把这件事写了下来,给起名为《如梦令》。(板书:如梦令)

  今天,我将带着大家一起来欣赏这首词,好不好?

  3、在宋代有一位大文学家,叫朱熹。他在写的一本书《朱子家训》中,把读书的方法概括的非常精确。他说:从朱熹的话“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入手,提出学*要求:用心展开想象,用眼仔细观察,用口有感情地吟诵。

  4、自由读《如梦令》这首词。看谁读得准确,读得流畅。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生读)

  5、检查学生的朗读。

  采用多种形式读:个人读——个人读——集体读(评价)

  6、提高要求:注意停顿,就会更有诗词的节奏和味道。教师先范读,学生再读。我也想读一读,教师跟着学生一起读,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渲染课堂气氛。让学生再读这首词。一生读。(评价)——个人读——师生集体读

  【设计意图:了解李清照的生*,让学生认识李清照,对这个人物产生好感。明确学*要求,掌握学*方法。加强朗读指导,体会诗词音韵之美。让词“活”在学生的嘴上,才能“活”在学生的心里。只有解决了难读的问题,才能解决“难入”(入情、入境)的问题。】

  二、批文悟情,理清情线

  1、怎样读懂一首词呢?有什么好方法?(生交流,比如看注释、联系上下文等,看插图等。师概括。)

  2、接下来,你就和你前后、左右的伙伴共同分享学*的乐趣吧!小组合作学*,用刚才交流的方法,看能不能把这首词的大概意思读明白。

  3、师问:谁读懂了这首词?(生汇报)

  4、在这首词中哪几个词语表达了作者心情的变化。生汇报:沉醉、兴尽、争渡。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再次感悟诗词描绘的画面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愉悦的心情。板书:沉醉————兴尽————争渡

  5、齐读这首词。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合作学*,自主感悟诗词所描绘的画面美,体会作者愉悦的心情。】

  三、想象画面,以图悟文。

  1、再读这首词,你能从中找到几幅“画”吗,“画”的名字分别是什么?(学生自由表达,教师引导)你喜欢哪一幅画呢?读一读。

  第一幅画:“溪亭日暮”

  用自己的语言说这个画面。老师引导品味画面之美,情感之“醉”。

  指导朗读。

  第二幅画面:“藕花深处”

  你看到了什么?你闻到了什么?

  品味画面之美,想象画面之香!读得美一点,香一点。

  指导朗读:读得“美”一点,“香”一点。

  第三幅画面:“一滩鸥鹭”

  在这个画面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描述画面,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焦急中得到的一份意外的惊喜。

  指导朗读,带着这种惊喜读这句话。

  总结:教师把整个画面连贯起来,再次把学生带入美轮美奂的意境之中。我们把这三幅画面写下来,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板书:溪亭日暮——(误入)藕花深处——(惊起)一滩鸥鹭

  2、倾听教师朗读,闭目想象画面。(想象画面之美)教师引导学生诵读。

  3、播放画面教师诵读,把学生带入画的意境。(感受画面之美)

  引导学生朗读。谁想读?(个人读——师生集体读)

  景色美吗?你沉醉了吗?还有谁醉了?读得真好!再次有感情地读文,读出美,读出沉醉。

  4、小结本文:她是多么热爱这美丽的大自然,热爱这美好的生活呀!所以她醉了!读: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5、谁想背一背呢?教师引导学生背诵,感悟浓浓的醉意。(个人背诵——个人背诵——集体背诵)

  【设计意图:通过寻找画面,帮助学生把握整首词的基本内容,体会本词的特有的“图画”美,并通过学生自己的拓展想象,让画面有“声”有“色”,并通过学生的连续想象,在学生的头脑中变成“动画”通过文字与画面的结合,在品读中感悟词中所描绘的意境之美,感受女词人美好的心境。】

  四、欣赏吟唱,适度拓展

  词不仅可以当成画来欣赏,还可以谱成曲来吟唱,如果你喜欢,就跟着视频轻轻地唱起来。结尾:唐诗宋词是祖国文学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它给予了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希望同学们从这些文学的经典中汲取更多的营养。

  【设计意图:吟唱《如梦令》,感受词的精炼,短短的几句文字就能表达出内心的真挚感情,这既是对文章理解的加深,也是对内容的艺术呈现。】

  五、作业布置:李清照还有一首同名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下去之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用我们这节课的学*方法去学*。

  板书设计:

  如梦令

  沉醉————兴尽————争渡

  溪亭日暮—(误入)藕花深处—(惊起)一滩鸥鹭

  一、温故知新,走*词人;

  1、谁来背一首自己喜爱的词?为什么喜爱?

  2、词与诗有什么异同?

  3、对于李清照,你有什么认识?

  二、初读词句,感受节奏;

  大家读这首词?吐字清楚、声音洪亮、字正腔圆

  三、再读词句、感悟画面;

  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请仔细朗读,看看从中你看到了哪些迷人的画面?

  2、“暮”字什么意思?看到日暮的景象,你又想到了哪些诗句?

  3、谁来说说满池的荷花是怎样的情景?都有些怎样的荷花?看着这些荷花,你想到了哪些诗句?

  4、数一数这首词有几个字?

  33个字,写出了李清照这次郊游的过程写的栩栩如生,既交代了郊游的时间——日暮,有交代了郊游的地点——溪亭。可见,古诗是多么凝练含蓄,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让我们再次读一读这首诗。

  四、紧扣词眼、品味情感;

  1、词中有景,词中也有情,诗人要表达出一种怎样的心情,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2、整首词就像是一幅流动的画,画面色彩斑斓,生趣盎然;整首词就像是一首动人的歌,让人回味无穷,听,李清照正倚靠在窗前轻轻地吟诵着……

  3、这是一个怎样的李清照?

  五、拓展延伸,升华感情;

  1、青年时期的李清照是幸福的,中年时期的李清照是怎样的一位诗人呢?请大家看《醉花阴》

  2、出示《醉花阴》。

  3、从这首词中又看出了一个怎样的李清照?

  5、出示《声声慢》

  6、从这首词中又看出了一个怎样的李清照?

  六、课外作业;

  课外请再找出一些有关李清照的诗句来读一读?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读诵、情景再现,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揣摩作者情感。

  2、总结鉴赏诗词的方法,掌握自主鉴赏的技巧。

  二、教学重点:

  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

  尝试领会词的意境,提高鉴赏能力。

  四、教法学法:

  诵读法、情景绘画法、启发式、讨论式。

  五、教学过程:

  一、话题引入,初读感知。

  课件出示图片。师:咱们先来欣赏张图片,感觉怎么样?她是*古代的一位才女,你知道她是谁吗?她最擅长作词。你们知道词吗?

  古诗、词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看!(媒体出示《如梦令》词的内容)这就是咱们今天要学的词,词跟我们以前学过的诗有什么不一样?

  生:古诗每句字数一样,词每行的字都是不一样的。

  师:词的句子有长有短,所以又叫做长短句。

  师:还有什么不一样吗?

  师:词有词牌名,每一个词牌名的词都有固定的字数、句式和韵律。

  同学们有兴趣来读读《如梦令》这首词吗?迫不及待了吧,请大家自己放声朗读,,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它读正确,读流利。这个要求不高吧,那你就放开声音自个儿读。

  生:放开声音读

  师:声音停下来了,谁能一个人,放开声音读读这首词?谁第一个把手举起来我就叫谁。就请你,勇敢的女孩子。

  师:挺不错的,特别是她把里边的多音字读准了。兴:在这读第四声。表示什么意思?(兴致、兴趣。)什么时候读第一声?

  生:大兴安岭、兴奋。

  师:谁还愿意再来读一读,找个男孩子来读一读。

  生(男)读词:

  师:我觉得应该给他点掌声,他已经注意了停顿,能读出些词的味道来了。好,看起来把这首词读通顺、读正确没问题吧?

  生:没有问题!

  师:咱们连起来读一读。

  生:好!

  生齐读词。

  二、“胖”读全词,古文今译。

  1、师:同学们,读词,读通,读顺还不算,还要读懂它。接下来,请大家在下边注释的帮助下把这首词的大概意思读明白了,请你轻轻地读,再用自己的话轻轻地说,看看能不能把话说顺了,说通了,说明白了。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和边上的同学商量商量。开始吧!

  2、师:咱们先来说一说。自己能够读懂一个词,一句话,都是一种了不起的收获。你站起来说给大伙听听。

  3、师:老师在这儿给你们补充一个信息,在古代的时候,很多的文人都喜欢喝酒。李白就被称为——酒仙!一喝酒啊,诗兴大发,酒助诗兴,诗从酒出,所以有“李白斗酒诗百篇”的说法。李清照虽然是女子,但她也很喜欢喝酒,所以说这里“沉醉”之“醉”既是陶醉又是酒醉。好,酒醉也好,陶醉也好,反正李清照是醉了。

  4、师:同学们很能干,不知不觉地把这首词给读胖了。(板书:读胖)同学们,如果我们把刚才说的话,都写下来,这篇文章长不长啊?

  师:但是你看这首词,才用了多少字就把这一次作者郊游的经历写清楚了,你数一数。

  生:33个字。

  师:是啊,33个字就把作者那次郊游的经历写清楚了。交代清楚了郊游的时间是(日落)就是我们说的黄昏、傍晚;地点是在(溪水边的亭子里)对,溪水边的亭子里。你看古诗词就是这样的凝练、含蓄。咱们读一读整首词,体会、体会。

  生:(读全词)

  三、美读全词,想象画面。

  师:光读懂还不够,还要把这一首词读活了。读得很美很美,古诗词有时候一个词语就是一幅画,咱们自己再来读读这首词,看看,你能从这首词中读出哪些画面?

  1、陶醉在美酒、美景中。

  师:大家再轻轻地读读词,看看可以从哪些词语当中读懂这个“醉”字呢?

  生:“溪亭日暮”。

  师:看到“溪亭日暮”这个词,你脑海当中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师:落日的余辉倒映在湖里,使我们想起怎样的诗句来了?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师: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奖励你读一读吧。把这么美的画面通过朗诵表达出来。生朗读。

  师:你们看啊!

  (老师边播放日落美景边描述:黄昏时分,太阳慢慢地从西边落下去了,晚霞染红了整个天空,远山、*水、小亭子,都被笼罩在夕阳的余辉中。水面上波光粼粼,使我们想起这样的诗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师:在这样的时候、这样的地方,词人他们会在干什么?

  师:*有句古话叫做——“酒逢知己千杯少”,喝着喝着,就喝多了,就——醉了。

  师:是啊,在这样的地方,品着美酒、赏着美景、闻着酒香、荷香,那可真是全身心的享受啊!这叫酒不醉人——人自醉。咱们一起读一读这两句,读出浓浓的醉意来。

  师:这个“藕花深处”,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师:使你想起哪一句诗来了呢?咱们学过荷花吧,把优美的句子吟诵一句到两句给大伙听听。

  师:是啊,多美的荷叶荷花!但此时已是黄昏时分,一切都是朦朦胧胧的,“藕花深处”,那是一个清香流溢、色彩斑斓、幽静而又神秘的世界。来到这样的地方,词人肯定更醉了。读。

  2、陶醉在美丽的意外中。

  师:等他们惊醒过来的时候,他们是赶紧——读下去

  生: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师:读这两句啊,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师:从哪个词语中听出来的?

  师:那场面多壮观啊。看媒体:词人她们笑啊叫啊,那声音太响,太热闹了,只听扑啦啦一声,一河滩受惊的鸥鹭,一下子冲破夜幕飞向蓝天!那场面壮观吗?!

  师:你觉得这个“惊”,除了指白鹭受惊,还向我们传递了词人当时怎样的心情?

  师:是啊,这可是意外的惊喜啊!所以是“鸟惊人也惊啊!”

  师:那简直是大自然的奇观啊,这发生在一瞬间的大自然的奇观,看得他们心都醉了!他们陶醉在这美丽的意外中。

  师:再读。

  3、陶醉在美好的生活中。

  师:词人深深地醉了,她陶醉在(美酒、美景、美丽的意外中)。咱们再从文字背后找一找她深深陶醉的原因吧。

  生:(学生读李清照早期生活的资料。)

  师:为什么这么开心?

  生:因为李清照她年轻时候的生活非常优越,家庭幸福美满。

  师:是啊,年轻时的李清照一直陶醉在美好、幸福的生活里。

  咱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词,跟词人一起深深陶醉一次吧。(生齐读,师生合作读,生背诵。)

  师:这样难忘的郊游经历她能忘得了吗?

  师:这样身心释放的快乐能忘得了吗?

  师:所以啊,她是牢牢地记得,经常地回忆啊,所以是“常记溪亭日暮”。

  师:词人因乐而酒,因酒而醉。那你觉得这个时候她喝的是什么酒啊?

  4、一幅流动的画

  师:刚才我们边读边想象,读出了那么多美的画面,有“溪亭日暮”,还有“藕花深处”,还有“一滩鸥鹭”。其实整首词就是一幅流动的画。你们看,因为是观赏“溪亭日暮”陶醉了,所以才会误入“藕花深处”,因为是误入“藕花深处”,所以才会惊起“一滩鸥鹭”。来,一起读整首词。一边读一边想像这幅活动的画。

  生:(读全诗)。

  师:听你们读得有滋有味的,老师也情不自禁地想来读一读,可以吗?(师深情朗读)

  师:来咱们再来读一读,老师跟你们一起读。

  (师生齐读)

  四、“瘦”读全词,搜寻词眼。

  师:刚才我们在学古诗词时掌握了一种本领,就是把词“读胖”,咱们还得学*另外一种本领,那就是要把诗或词“读瘦”。板:读瘦。

  师:同学们能不能把整首词读成一个字儿?看看整首词是围绕这首词里面的哪一个字来写的?

  学生说字眼,说理由,并板书。

  师:同学们品出了那么多的字,你看,不管“暮”也好,“记”也好,“醉”也好,还有“兴”也好,老师认为都有道理,因为“暮”所以“兴”,因为“兴”所以“醉”,因为陶醉了,所以常常记得不能忘记啊,(师连线)。李清照留下来的词并不多,但是“无一首不精,无一字不妙”,这里边的33个字都值得我们去细细地品味。

  师:这次郊游的经历使李清照深深地陶醉了(圈“醉”字),她陶醉在美景中,还陶醉在哪呢?

  师:是的,词人深深地陶醉了,让我们也跟她一起深深地陶醉一次。读出浓浓的醉意来好吗?再读这首词。这回你能背下来的,咱们就背下来了。

  生:(读、背全词。)

  五、对照比读,延伸课外。

  师:请同学们再读一首词。

  生:《如梦令》[ 宋]——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汇总十篇(扩展6)

——改写《如梦令》6篇

  在一个万里无云的下午,我约朋友到溪亭游玩,我们一直玩到太阳下山。这时,天空全被夕阳染成玫瑰色了,偶尔有一丝紫色的云霞挂在天边,真是美不胜收!

  我们仰望着夕阳,这才缓过神来,天色已晚了,该回家了。我依依不舍地跟朋友告别,独自划舟前进。谁知划进了一片荷塘。环顾四周,啊,荷花这儿一朵,那儿一簇。有的含羞待放,犹如沉睡的婴儿;有的半开半合,犹如害羞的姑娘;有的完全绽开了,犹如亭亭玉立的少女。这个时候该吟诵句诗句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一阵凉风吹过,带走了一丝热意,我不禁深吸了一口气。小船儿快快划呀!我着急地想要回家。在藕花丛中驶过,小船儿闯开一条道来。船桨划动着,使*静的湖面泛起小波浪,溅出无数水花,似一朵朵绽开的牡丹。我加快速度划着小船,隐隐约约看见几条惊恐的鱼儿。小船的摇动使船上的酒杯晃来晃去,船桨的声音也惊动了在这里栖息的水鸟,它们齐刷刷地拍动翅膀,“扑棱棱”地飞向天空,在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

  时常记起我年轻时那次游玩,每每想起,都令我感慨万分。

  那日,我与朋友们约好在溪湖旁的一个小亭子中会面,掐指一算,已有许久未见面了,趁这大好时光叙叙旧又何尝不可呢。我与朋友们划着小船一一碰面,我甚是喜悦,情不自禁竟拿起了酒杯与朋友们像男儿一样,豪爽地喝上了几杯,大家闺秀什么的完全抛之脑后,即兴中与朋友们玩上了对句子,谈上了家常,直至黄昏。

  由于我们女子身份卑微,只得常日呆于家中刺绣,这一别,又不知何时才能再次重聚,可时间不等人,大家纷纷挥手告别,可我已醉,迷迷糊糊得竟忘了回家的路,就又独自在小溪中徘徊,一边欣赏黄昏下亭亭玉立的荷花与守卫她的荷叶,一边兴致满足准备回舟,可不知不觉竟划进了荷花深处,此时太阳也只有半张脸了,可它的余晖倾洒在荷花上,宛如一位恬静的少女披上了一件橘黄色的披风,微风徐来,在舞台上翩翩起舞。荷叶也稳不住了,给荷花当起了伴郎。我立刻从美景的忽悠中走出,努力地划呀划,可怎么也划不出去,怎么办,我急速划桨的声音,惊起了满滩鸥鹭,它们都张开翅膀,成群结队地从我头顶飞过

  虽已事隔多年,却久久难忘,我忍不住了,当日的轻松自在与现日的压迫孤独,令我久久不能*息,只得写下这首词让我每当*淡时,便重温当日的悠闲快乐: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嘀嗒嘀嗒”窗外的雨下个不停,雨滴仿佛成了一位位舞者,悠然自得地落在了青石板上。李清照看着这淅淅沥沥的小雨,不禁再次想起了那次郊游

  那天,她们一起来到了溪边的小亭子里,观赏这满池的荷花。那时正是春末夏初,荷花开得艳的时候。一朵朵盛开的荷花,宛如一位位正在舞动的少女,很惊艳,也很耐看。几个姐妹看着这满塘的美景,也止不住的朝着溪边走去。她们来到溪边的一个小亭子里,在一起谈笑风生,畅怀对吟。

  不知不觉中,日落西山,众人也急忙收拾起各自的物品,上舟准备回家,可上了舟的姐妹们面面相窥,因太陶醉于溪边美景,竟忘了回家的道路。

  她们尽兴游玩,荡舟赏景,竟误把小船滑进了莲花塘深处,大家看着越来越浓郁的夜色,脸上的笑意也随着渐渐消失,再看看身边无穷无尽的莲花池,众人都不禁急了起来。

  “哎?不对啊!我们走错方向了!”

  “别叫了别叫了!赶快划船吧!一会儿晚回家了,爹爹又该说我了。”

  “对啊!赶紧划吧!”

  沉重的浆声,因划桨速度而越来越大的击水声,吵闹不休的人声,本应寂静的莲花塘却格外的喧闹,竟将在沙滩上栖息的白鹭惊醒了。它们拍打着翅膀迅速转移栖息地,有的还不时冲她们叫几声,像是在责怪她们,又像是在发泄对她们的不满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往事历历在目,如今物是人非,不觉感慨万千,因此留下了这首千古流芳的《如梦令》词。

  我梦中经常忆起那天和姐妹们在溪亭旁饮酒作诗时的快乐情景。

  那天的天色傍*黄昏,雪白的云突然遁去,西边烧起一片彩霞。鱼白色的、淡青色的、桔红色的、紫色的,一层一层重叠着、环结着。

  我们划着小船,一边欣赏着湖上的美景,一边饮酒作诗,心情十分舒畅。满湖田的荷叶碧绿如翠,小金箭荷花正在盛开,红玉般的花瓣光艳诱人。那含苞欲放的,真像一位腼腆的小家碧玉,不肯轻易向人们露出笑脸;半开的,像一位纯洁的少女,用白嫩的手捧托着脸庞;那完全盛开的,像一位成熟的少妇,她开朗地向人们露出美丽的笑容。

  黄昏的朦胧,醉酒的兴致,再加上这美景的陪伴,使我们长时间陶醉在这如诗如画的境界中,竟然忘记了回家的时间。

  太阳已经悄悄地躲到地*线以下了,那一团团红晕已经褪为淡红。上面的天空已经从青苍色渐渐变成湖绿色,一种幽静而可怕的暮色暗暗向我们四面围拢。这时,我们才意识到天黑了。该回去了,但是船已到了湖中央!我们顾不得窈窕淑女的身份,相互大声地叫喊,急切地划着小船,寻找正确的路径,可怎么也出不去!那船桨拍打水面的水花声,惊得一群正在觅食的水鸟,发出“扑啦啦”的一声响,匆匆地飞向天空。我们情不自禁地停下了手中的船桨,痴痴地欣赏起这可遇而不可求的野趣。全然忘记了孤独,忘记了恐惧,忘记了父母的担心-------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虽说那次归家有点狼狈,可无意间竟然又得到老天的青睐,欣赏到大自然如此的美景怎不叫人乐开怀?一切恍如梦一般,什么时候再能和我的小姐妹们故地重游呢?

  当暮色四合,眼前一*古琴,手指轻轻拨动琴弦,动人心弦的琴声响起,伴随着我的思绪,穿越了朦胧的梦海,来到了那一次小溪凉亭惬意畅饮。

  摆渡小舟,手持小浆,轻薄湖面,微波泛起。正值夏季,荷花盛开的季节。它们以不同的形态展现在人们眼前:有的三三两两,有的大片大片。荷香销晚夏,它们散发着一种令人回味的,淡淡的荷叶香。今日恬适,便背倚凉亭座椅,拿出一壶好酒,开怀畅饮。

  醉了醉了,醉的记不起回家的路了。已是傍晚,天色微微昏暗,夕阳洒下的余晖织成了一片耀眼的金色。我侧坐舟边,划着小舟,驶向前方。脸色绯红,迷迷糊糊的,扬起一丝醉意,却又不时言:“好酒,好酒!”。随着小舟荡啊荡,就发现似乎进入了一片陌生。我焦急,小舟误入了荷花的深处。这时,荷塘月色,一朵朵荷花争相竞馥,花影入波,恍如朝霞成绮,与婆娑的荷叶相映成趣。见星星上空,我却依然徘徊在湖波之中,我便不由得加快了划动的节奏。不料惊动了这在水面上栖息的鸥鹭,它们流露出一丝惊恐,扑楞楞的拍打着翅膀,飞向另一处的湖面。怕是被我这不速之客吓着了吧!

  多一派美好的景色!

  一个夏日的午后,我摇着木橹,驾着小舟,驶入了一个池塘,这里池水清澈见底,荷花千姿百态。只见荷塘边有一座小亭子,我便弃船上岸,登上了小亭。

  夏日的午后,阳光慵懒倦怠,但仍带着恼人的热量。我坐在没有阳光的凉爽处,欣赏着这美丽的荷花。

  一池的荷,一池清幽的芳香。我坐在石凳上,静静地凝望着日光下的倩影和那婀娜的姿态。深绿色的荷叶浓郁美丽,如一个碧玉打造的绿盘子,几滴晶莹剔透的露珠如一颗颗珍珠,在日光下闪烁着五彩的光芒。在绿叶的映衬下,娇艳的荷花更显婀娜多姿,有如一位位月中仙女。有的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女子,显现着自己风情万种的美丽,粉红的花瓣,金黄的花蕊,碧绿的莲蓬,十分迷人;有的含苞待放,如一个贪吃的孩子的肚子,又大又胖;一只蜻蜓落在了上面,不禁让人想起“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一千古佳句;有的才绽开两三片花瓣,像害羞的少女,从花苞中窥探着这个世界。一阵微风吹来,幽幽的清香随风飘来,沁人心脾,令人陶醉。

  我端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小口,脸颊上便泛起了一丝红晕。池塘里微风轻轻拂过,吹散了夏日的暑气,十分凉爽,令人心旷神怡。

  不知不觉间,已是黄昏,太阳也渐渐收敛了光芒,不再那么炎热。我驾起小舟,在池中缓缓前行。木橹荡起的涟漪一圈圈荡漾开来,耳边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荷花比我还高,竟然这么茂盛。

  我停泊在池中,品尝着千年的陈酿,我竟是这样不胜酒力,几杯下肚,脑袋昏昏沉沉的,像腾云驾雾一般,觉得自己快活似神仙。

  夜幕渐渐降临,该是回去的时候了。我醉醺醺地摇着橹,却忘记了回去的路,划着划着,竟错误地划入了荷花深处。我使劲地摇着橹,想要离开,水声却惊动了在荷塘栖息的水鸟。它们扑棱着翅膀,飞向天空。有的还鸣叫几声,似乎在埋怨我打扰了它们的休息;有的拍拍翅膀,一飞冲天;有的在空中盘旋,似乎在寻找肇事者我到这儿,我不由诗兴大发,吟出了《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汇总十篇(扩展7)

——如梦令诗词鉴赏 (菁华3篇)

  古诗原文

  黄叶青苔归路,屧粉衣香何处。消息竟沉沉,今夜相思几许。秋雨,秋雨,一半因风吹去。(版本一)

  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消息竟沉沉,今夜相思几许。秋雨,秋雨,一半因风吹去。(版本二)

  译文翻译

  黄叶和青苔铺满了回去的路,原来我们相约幽会的地方如今在哪里?你离去后音讯杳无,*添了今夜的无限相思之苦。窗外秋雨,一半已经被风吹去。

  高高的树木萧萧落下的黄叶铺满了回去的路,空中的残月破晓的微风让自己六神无主,竟不知在什么地方?你离去后音讯杳无,*添了今夜的无限相思之苦。窗外秋雨,一半已经被风吹去。

  注释解释

  屧粉衣香:这里代指所怀念之情人及与之幽会的地方。屧(xie),本意为鞋子的木底,此处与“衣”字皆以衣物代指情人。

  “秋月句”:清朱彝尊《转应曲》诗句:“秋雨,秋雨,一半因风吹去”

  木叶:树叶。

  “残月”句:空中的残月破晓的微风让自己六神无主,竟不知在什么地方。

  诗文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相思之情,词人踏在铺满落叶的归路上,想到曾经与所思一道偕行,散步在这条充满回忆的道路上,然而如今却只有无尽的怀念,胸中充满惆怅。暮雨潇潇,秋风乍起,“秋风秋雨愁煞人”,吹得去这般情思,这首词写得细致清新,委婉自然。委婉自然外,还有另一特点,纳兰的词最常用到的字是“愁”,最常表现的情感也是“愁”,这首词的写法,是要写愁而不直接写愁,而通过其他意象的状态来体现这种情感。

  这首词化用了前人的许多意象以及名句,使这首词给人一种熟悉而又清新的感觉。如“木叶”这一经典意象最早出于屈原的《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意象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予人以秋的孤寂悲凉,十分适合抒发悲秋的情绪。“晓风残月何处”则显然化用了柳屯田的《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半西风吹去”又和辛弃疾的《满江红》中“被西风吹去,了无痕迹”同。

  这首词和纳兰的其他词比起来,风格相同,仍然是婉约细致。这首词几乎每句都有不同版本,如“木叶纷纷归路”一作“黄叶青苔归路”,“晓风残月何处”一作“展粉衣香何处”,“消息半浮沉”又作“消息竟沉沉”。且不谈哪一句是纳兰的原句,这考据,现下还难以确定出结果来,但这恰好给读者增加艺术对比的空间。比较各个版本,就“木叶纷纷归路”一作.“黄叶青苔归路”两句来看,“黄叶”和“木叶”二意象在古典诗词中都是常见的,然就两句整体来看“木叶纷纷”与“黄叶青苔”,在感知秋的氛围上看,显然前者更为强烈一些,后者增加了一个意象“青苔”,反而导致悲秋情氛的减弱。“晓风残月何处”与“展粉衣香何处”则可谓各有千秋,前者化用了柳永的词句,在营造意境上比后者更有亲和力,词中也有悲哀的情感迹象;“展粉衣香何处”则可以在对比下产生强烈的失落感,也能增强词的情感程度。

  李清照虽然不是一位高产的作家,其词流传至今的`只不过四五十首,但却“无一首不工”,“为词家一大宗矣”。这首《如梦令》,便是“天下称之”的不朽名篇。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小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语言清新,词意隽永。

  起首两句,辞面上虽然只写了昨夜饮酒过量,翌日晨起宿酲尚未尽消,但在这个辞面的背后还潜藏着另一层意思,那就是昨夜酒醉是因为惜花。这位女词人不忍看到明朝海棠花谢,所以昨夜在海棠花下才饮了过量的酒,直到今朝尚有余醉。

  三、四两句所写,是惜花心理的必然反映。尽管饮酒致醉一夜浓睡,但清晓酒醒后所关心的第一件事仍是园中海棠。词人情知海棠不堪一夜骤风疏雨的揉损,窗外定是残红狼藉,落花满眼,却又不忍亲见,于是试着向正在卷帘的侍女问个究竟。一个“试”字,将词人关心花事却又害怕听到花落的消息、不忍亲见落花却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表达得贴切入微,曲折有致。“试问”的结果——“却道海棠依旧。”侍女的回答却让词人感到非常意外。本来以为经过一夜风雨,海棠花一定凋谢得不成样子了,可是侍女卷起窗帘,看了看外面之后,却漫不经心地答道:海棠花还是那样。一个“却”字,既表明侍女对女主人委曲的心事毫无觉察,对窗外发生的变化无动于衷,也表明词人听到答话后感到疑惑不解。她想:“雨疏风骤”之后,“海棠”怎会“依旧”呢?这就非常自然地带出了结尾两句。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既是对侍女的反诘,也像是自言自语:这个粗心的丫头,你知道不知道,园中的海棠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稀少才是。这句对白写出了诗画所不能道,写出了伤春易春的闺中人复杂的神情口吻,可谓“传神之笔。”应是“,表明词人对窗外景象的推测与判断,口吻极当。因为她毕竟尚未亲眼目睹,所以说话时要留有余地。同时,这一词语中也暗含着”必然是“和”不得不是“之意。海棠虽好,风雨无情,它是不可能长开不谢的。一语之中,含有不尽的无可奈何的惜花情在,可谓语浅意深。而这一层惜花的殷殷情意,自然是”卷帘人“所不能体察也无须更多理会的,她毕竟不能像她的女主人那样感情细腻,那样对自然和人生有着更深的感悟。这也许是她所以作出上面的回答的原因。末了的”绿肥红瘦“一语,更是全词的精绝之笔,历来为世人所称道。”绿“代替叶,”红“代替花,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是两种状态的对比。本来**常常的四个字,经词人的搭配组合,竟显得如此色彩鲜明、形象生动,这实在是语言运用上的一个创造。由这四个字生发联想,那”红瘦“正是表明春天的渐渐消逝,而”绿肥“正是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的即将来临。这种极富概括性的语言,又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这首小词,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却写得曲折委婉,极有层次。词人因惜花而痛饮,因情知花谢却又抱一丝侥幸心理而“试问”,因不相信“卷帘人”的回答而再次反问,如此层层转折,步步深入,将惜花之情表达得摇曳多姿。

  【名家点评】

  1、明徐士俊《古今词统》卷四:《花间集》云:此词安顿二叠语最难。“知否,知否”,口气宛然。若他“人静,人静”、“无寐,无寐”,便不浑成。

  2、明徐伯龄《向精隽》:当时赵明诚妻李氏,号易安居士,诗词尤独步,缙绅咸推重之。其“绿肥红瘦”之句暨“人与黄花俱瘦”之语传播古今。

  3、清陈廷焯《云韶集》(署名陈世?)卷十:“只数语中,层次曲折有味。世徒称其‘绿肥红瘦’一语,犹是皮相。”《白雨斋词话》卷六:“词人好作精艳语,如左与言之‘滴粉搓酥’,姜白石之‘柳怯云松’,李易安之‘绿肥红瘦’、‘宠柳娇花’等类,造句虽工,然非大雅。”

  4、吴熊和:这首词表现了对花事和春光的爱惜以及女性特有的关切和敏感。全词仅三十三字,巧妙地写了同卷帘人的问答,问者情多,答者意淡,因而逼出“知否,知否”二句,写得灵活而多情致。词中造语工巧,“雨疏、风骤”、“浓睡”、“残酒”都是当句对:“绿肥红瘦”这句中,以绿代叶、以红代花,虽为过去诗词中常见(如唐僧齐己诗“红残绿满海棠枝”),但把“红”同“瘦”联在一起,以“瘦”字状海棠的由繁丽而憔悴零落,显得凄婉,炼字亦甚精,在修辞上有所新创。

  5、吴小如《诗词札丛》:此词乃作者以清新淡雅之笔写?丽艳冶之情,词中所写悉为闺房昵语,所谓有甚于画眉者是也,所以绝对不许第三人介人。头两句固是写实,却隐兼比兴。金圣叹批《水浒》,每提醒读者切不可被著书人瞒过;吾意读者读易安居士此词,亦切勿被她瞒过才好。及至第二天清晨,这位少妇还倦卧未起,便开口问正在卷帘的丈夫,外面的春光怎么样了?答语是海棠依旧盛开,并未被风雨摧损。这里表面上是在用韩?《懒起》诗末四句:“昨夜三更雨,今朝(一作”临明“)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的语意,实则惜花之意正是恋人之心。丈夫对妻子说“海棠依旧”者,正隐喻妻子容颜依然娇好,是温存体贴之辞。但妻子却说,不见得吧,她该是“绿肥红瘦”,叶茂花残,只怕青春即将消失了。这比起杜牧的“绿叶成阴子满枝”来,雅俗之间判若霄壤,故知易安居士为不可及也。“知否”叠句,正写少妇自家心事不为丈夫所知。可见后半虽亦写实,仍旧隐兼比兴。如果是一位阔小姐或丫鬟对话,那真未免大煞风景,索然寡味了。

  古诗原文

  点滴空阶疏雨。迢递严城更鼓。睡浅梦初成,又被东风吹去。无据。无据。斜汉垂垂欲曙。

  译文翻译

  零星的雨点洒落在台阶上,传来远方城池上催更的鼓声。刚进入梦乡,却又被一阵寒风吹醒。梦刚开始就被这一阵风吹散。窗外天空中的银河已经低垂,天快亮了。

  注释解释

  空阶:无人行走之阶。南朝梁何逊《临行与故游夜别》有“夜雨滴空阶”。

  迢(tiáo)递(dì):遥远貌。严城:戒备森严的城池。唐代皇甫冉有“去树*严城”之句。更鼓:旧时报更的鼓声。

  无据:没有凭据,谓梦境无凭。宋徽宗《燕山亭》词“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斜汉:天将明时银河偏斜,故称斜汉。垂垂:低垂貌。唐代薛健有“满风轻撼叶垂垂”。曙:天刚亮。

  创作背景

  此词撰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春。当时王国维在南通通州师范学校任教,因为生病,王国维精神有些恍惚,故词中写春夜的情怀,有着落寂的感觉。关于这首词的创作时间背景也有不同说法。学者佛雏认为此词于1904 年至1905年间创作。而钱剑*认为此词创作于1905年。

  诗文赏析

  这首小词写一夜失眠的感受,较注重构思与技巧。它是《人间词甲稿》里的第一首,当是王国维的早期之作。

  古诗写失眠比较直率,像《关睢》的“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像《古诗十九首》的“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都是直接说出来的。词人写失眠就不大喜欢直说,如温庭筠的《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不言失眠而失眠自见。王国维这首词,也采用了温庭筠那种委婉曲折的表现方法。

  “点滴”的“空阶疏雨”和“迢递”的“严城更鼓”都不是足以影响人睡眠的声音。然而在寂静的春夜里,这两种若有节奏的声音一*一远互相应和,不免使睡不着的人更加心烦意乱,从而也就更加难以入睡。这两句是写景,但景中已触合有人的感受。

  “睡浅梦初成,又被东风吹去”是说,好不容易才朦胧入梦了,可是一下子又从梦里惊醒。作者不直接说自己从梦中惊醒,而说梦被东风吹去。把抽象的、无形的梦说成似乎是有形的、可以被风吹动的东西,这又是一种故作曲折的技巧。“无据”,是“没有凭据”。这里所指的是“被东风吹去”的那个初成之梦,刚开始就结束了的梦。那么这是一个有关爱情的梦还是一个有关理想的梦。梦见的是“众中不惜搴帷问”的“天人”还是“摘得星辰顷满袖行”的“萦回岛屿”。诗人没有说,似乎也来不及去想。因为这时候窗外天空银河已经低垂,天很快就要亮了。

  这么短的一首小词,能用比较委婉曲折的表现手法,来写出彻夜失眼的感受,可见作者在构思与技巧上下了一番工夫。但若论感情的分量,则显然不如《乙稿》中同样写彻夜失眠的那一首“恨来迟,防醒易。梦里惊疑,何况服时际”(《苏幕遮·倦凭栏》)。当然,《苏幕透》是一首悼亡词。作者在经受了生离死别的巨大打击之后彻夜悲恸以至恍惚迷离,那种感情并不需要任何巧妙的修辞技巧。

  构思安排,只耍直接说出来就足以深深地感动读者了。另外“梦境无凭而梦亦难成”的这种构思其实也不是王国维的创造,它来自宋徽宗(燕山亭)词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正如一些学者曾指出过的,王国维有时喜欢套用或改造前人的句子。对于套用和改造的效果,我们当然要看具体的作品。但就这种做法来说,则显然也是一种对技巧和文采的刻意追求。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王国维论词虽然尚五代北宋词的“天工”,但他在自己的创作中却并不排斥,有时还在刻意追求“人巧”。


如梦令汇总十篇(扩展8)

——如梦令改写(精选10篇)

  窗边,端坐着一位中年妇人,虽历经沧桑,却难掩其优雅的气质,她便是大名鼎鼎的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望着窗外美丽的夏日风情,不禁勾起了她少女时代的美好往事——

  彼时,她还是二八年华的青葱少女,出身书香门第,文采出众,才情横溢。

  夏日的一天,阳光明媚,正是郊游的好天气。少女李清照叫上三五好友,一起出游。她们划着小船,泛舟小溪,溪水清凌凌的,使人忍不住想弯下身去,掬一捧来洗洗脸。划累了,恰好看到小溪边有个古色古香的凉亭,便泊船靠岸,系舟登亭。

  亭子里凉风**,她们一边远眺美景,一边吟诗作对,兴致高了,便取出随身携带的美酒,倒上一盅,细品慢斟。就这样,大家品酒填词,赏景作对,好不快活!不知不觉,已是夕阳西下。

  尽兴之后,女伴们相约下次再聚,便纷纷划船归去。落日余晖,晚霞满天,给小舟镀上了一层金边。此刻的李清照脸色绯红,醉眼朦胧。她摇摇晃晃登上小舟,却早已忘了回家的方向,只是一个劲儿地往前划。

  谁料,不知不觉间,竟将小舟划入了荷花深处,进也不能,退也不能。怎么办?怎么办?李清照的酒醒了一大半。她用足力气,摇动船桨,奋力划着,激起了层层水花。突然,四周响起了扑簌簌的声音,一群正待栖息的水鸟被这桨声、水声惊醒,扑棱棱地飞起,在晚霞的映衬下,倒有一种别样的美!李清照不禁莞尔一笑,便不再急着划桨,索性任由小舟在湖面上漂浮,在荷花的海洋里徜徉。柔和的晚风轻拂着她娇美的脸庞,感觉无比的惬意。眼前的荷花一朵朵开得正盛,有白的,有粉的,白的宛若纯洁的天使,粉的好似娇羞的女子,朵朵盛开的荷花从碧绿的荷叶间冒了出来,就像一个个亭亭玉立的少女,令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啊!

  一溪一亭一壶酒,一舟一桨一沙鸥,一池一水一伊人,一花一叶一天堂。青葱岁月,夏日风情;乘兴而来,尽兴而归。此情此景,怎一个“妙”字了得!

  可如今,国破人亡,身世飘摇,回忆往昔,令人唏嘘不已。李清照凭窗远眺,轻叹一声:“物是人非事事休……”

  清风吹过,荷花在风中舞蹈。

  临水的亭台,格外热闹。李清照与友相聚于此,谈笑风生。从诗词谈到歌赋;从家务谈到生活。不时,亭内传来少女嬉笑声,声音顺着风飘到溪边。

  谈至日黑天幕,便于酒后结伴划船归家,却醉意由此而生。少女们认不得荷花丛中何处为回家之路。大家前后瞻望,不知所措。此时,扁舟中少女们嬉戏打闹,却忘记时辰。

  直到兴致已尽,精疲力竭,方才记起回家之事。匆匆忙忙划舟直去,忙乱中误闯入藕花丛中,困至在此。此时正值藕花大放时节,满池藕花绽放光彩。花丛中便是沉醉归家,玩性仍未尽的才女们。若是在空中俯视,定有一翻别致之趣!

  天渐黑,少女们方才着急起来。抱焦急之心争着划船,望寻出路。不料,天色已晚,欧鹭安息。一阵争渡,惊起满摊的欧鹭“扑腾”乱飞。

  这天黄昏,宋朝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正倚在窗边,目不转睛地盯着那轮如血一般红的残阳,思绪不禁飘向了远方······

  那天上午,李清照应邀前去溪亭游玩。她与那些闺中密友聊天谈心、唱歌喝酒,不时还切磋切磋诗词歌赋,展现自己的文采。她们玩得十分尽兴,不知不觉,一天就快过去了。傍晚已经来临,夕阳也打着哈欠,慢慢地下山去。见时间已晚,李清照等人就相互告别,各自划着小船打道回府了。

  李清照坐上自己的小船,披上斗篷,开始缓缓地摆动木桨,小船也悠悠地向前行驶着。一路上,景色异常美好:远处的落日歪着红扑扑的脸蛋,还在挥洒着最后一点儿余辉。天空也被夕阳感染了,金红一色,热烈一片。湖面上还盛开着些许荷花,有的含苞待放,顶着个花骨朵儿,害羞极了,欲开却还没有绽放;有的半开,似乎还不愿露出勾人心魂的美丽笑容;有的完全绽放了,随风轻轻地摇曳,努力地向周围的一切展露出倾城倾世之美貌,肆意地释放着独属夏日的浪漫幽香。荷叶好似一把把蓬勃的绿伞儿,既衬着婀娜多姿、风情万种的荷花,又让青蛙在这天然的舞台上表演歌唱,还任蜻蜓在叶面小憩。湖面宛如一面还未打磨过的铜镜,烟波浩渺,给人以一种朦胧之美。夕阳的余晖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仿佛撒落了一大把碎金。几条顽皮的红鲤鱼还不知疲倦,在荷叶底下穿梭自如······酒不醉人人自醉。望着这如诗如画般的美妙景象,李清照陶醉了。

  欣赏了会儿美景,李清照意识到该回家了。于是,她又开始划船。由于之前喝了不少美酒,李清照此时已沉沉大醉,竟然头脑迷糊,不记得来时的路了。没办法,她只好漫无目的地划着,兴许这样能找到出路。划着划着,她居然划到了荷花深处。荷花的阵阵幽香在四周弥漫开来,似乎使她有点清醒,终于意识到自己正身处藕花深处。焦急万分的李清照不知该如何是好,就胡乱地划着船。她越划越乱,越急越慢。船桨摆动时溅起了无数水花,把刚刚歇息的宿鸟都惊得飞了起来,展翅飞向了别处······

  想到这儿,李清照的嘴角弯起了美丽的弧度。是啊,涣涣流水,沉沉落日,隐隐溪亭,郁郁荷塘,远远鸥鹭。此情此景,怎能不令人陶醉?李清照顿时词意大发,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昨天夜深时,晚风急猛地吹过,像是赶不上什么似的。淅淅沥沥的小雨,轻轻地弹着小曲。喝了几杯酒后,便睡了。翌日清晨,因为昨晚喝了几杯酒,醒来时有点迷迷糊糊的。窗外,风儿吹来雨后清新的空气,还有几滴雨点滴落在水塘里的声音。

  转过身看着窗外的风景,我猛地想起花园里的海棠花,想必它那鲜艳美丽的红花,因经不起昨晚的风吹雨打,而飘零了吧!但是我不能接受这个现实,便唤来了侍女,问道:“小莲,昨晚下过雨了吗?海棠花怎么样了?”“回主子的话,昨晚确实下过雨了,不过,轻主子放心。海棠花依旧是原来的样子。”

  听到这儿,我的一些哀伤不知从何处涌上心头:“哎,你知道吗?你知道吗?现在,海棠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早已凋零的样子了。”小莲听了我的纠正后,急了:“主子饶命啊,小莲不是故意欺骗主子的,小莲只是怕说了实情,主子您会伤心的!”“罢了罢了,你也是一番好意,这件事就算了。”

  我再看看窗外,还有两滴雨滴落了下来,在它们与小水塘合在一块的那一瞬经,春天走了。留下两滴清澈的眼泪。在她走的同时,那些美好的事物也随即消逝。

  一个夏日的清晨,李清照独自一人坐在古色古香的凉亭中,放眼远眺湖中的美景,不由得想起几日前她与朋友们一起饮酒赏花的情景。

  那是一个夏日的午后,李清照与她的朋友们一起划着小舟,游湖赏景。湖中央,满眼的碧绿铺天盖地,荷叶挨挨挤挤的,犹如一把把大圆伞撑开在水面上。一朵朵娇艳的荷花从荷叶中间冒出来,千姿百态,好似无暇的美玉。有的只有一个青里泛白的花苞,娇羞欲语,含苞待放;有的只开了一半,一些花瓣散下去,另一些簇拥在花蕊旁,犹如一位长衫为整、“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人;那些全开了的,像一个个穿着洁白衣服的姑娘翩翩起舞;那些花瓣都脱落的,露出碧绿碧绿的莲蓬,莲子上面的小孔似乎是一张张小嘴巴,正张开喉咙大喊道:“我成熟了,快来摘啊!”荷花散发出清新淡雅的芬芳,引来蝴蝶嬉戏。清澈的湖水中一条条小鱼儿欢快地蹦跳,湖面上泛起层层涟漪。李清照和朋友们划着小舟,行驶在荷花荷叶中,闻着缕缕清香,不由得唱起歌来:“荷花池里静悄悄……”李清照和朋友们欣赏着美景,唱着歌,喝着酒,沉醉在夏日荷花图中。

  时光荏苒,夕阳渐渐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天边。李清照和她的朋友们这才发现天黑了,李清照赶忙说道:“天都黑了,再不回去爹娘要着急了。”“对呀。”朋友们附和道。李清照拿起划桨,拼命地划着,朋友们也叫道:“快划!快划!”可是由于天色已黑,再加上李清照有些微醉,竟把船错误地划进了荷花深处。大家抢着划呀,抢着划呀,险些把小舟弄翻,溅起了很大的水花,停歇在附*的水鸟被溅起的水花惊动了,展开洁白的双翅,扑棱棱地飞起来。它们有的拍了拍翅膀展翅飞翔直冲云霄,有的飞了一会儿又停歇在岸边的沙滩上,还有的在空中绕圈,一边鸣叫,好像在责怪他们惊扰了自己的美梦。

  想到这儿,李清照词性大发,情不自禁地吟诵道: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这天,宋朝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不禁回想起了昨日那没好的时光……

  在一个阳光明媚,万里无云,鸟语花香的早晨,李清照约了几个姐妹出去玩。

  她们几个来到溪亭,去溪亭看日落,船尾有一杯酒,她们几个姐妹一边喝酒一边聊天,一边观看周边的风景。

  她们看见那一片又一片的荷叶,上面有一群欧陆正在休息,还有一些红蜻蜓,还有那几只小青蛙在唱歌。

  “对了,清照,这几天过的怎么样?”“能怎么样?整天在家里玩玩闹闹罢了。”“哎呀,清照,就别谦虚了,你现在的词,都可能千古流传,怎么可能在家里玩?”“怎么不会?整天泡在词海里,还不得淹死?必须去外面透透气,在家里玩一玩。”“也对,也对,没想当清照也那么爱玩。”“哈哈哈……”几个人举杯同饮。

  不知不觉。李清照就坐在小船上睡着了,等她醒来的时候,发现她的姐妹早已回家,她看天色晚了,心里又急,就划呀划,一不小心,划到了藕花深处,正在荷叶上休息的鸥鹭听到有人来了,立刻飞走了。于是,李清照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一个夏日的午后,我摇着木橹,驾着小舟,驶入了一个池塘,这里池水清澈见底,荷花千姿百态。只见荷塘边有一座小亭子,我便弃船上岸,登上了小亭。

  夏日的午后,阳光慵懒倦怠,但仍带着恼人的热量。我坐在没有阳光的凉爽处,欣赏着这美丽的荷花。

  一池的荷,一池清幽的芳香。我坐在石凳上,静静地凝望着日光下的倩影和那婀娜的姿态。深绿色的荷叶浓郁美丽,如一个碧玉打造的绿盘子,几滴晶莹剔透的露珠如一颗颗珍珠,在日光下闪烁着五彩的光芒。在绿叶的映衬下,娇艳的荷花更显婀娜多姿,有如一位位月中仙女。有的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女子,显现着自己风情万种的美丽,粉红的花瓣,金黄的花蕊,碧绿的莲蓬,十分迷人;有的含苞待放,如一个贪吃的孩子的肚子,又大又胖;一只蜻蜓落在了上面,不禁让人想起“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一千古佳句;有的才绽开两三片花瓣,像害羞的少女,从花苞中窥探着这个世界。一阵微风吹来,幽幽的清香随风飘来,沁人心脾,令人陶醉。

  我端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小口,脸颊上便泛起了一丝红晕。池塘里微风轻轻拂过,吹散了夏日的暑气,十分凉爽,令人心旷神怡。

  不知不觉间,已是黄昏,太阳也渐渐收敛了光芒,不再那么炎热。我驾起小舟,在池中缓缓前行。木橹荡起的涟漪一圈圈荡漾开来,耳边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荷花比我还高,竟然这么茂盛。

  我停泊在池中,品尝着千年的陈酿,我竟是这样不胜酒力,几杯下肚,脑袋昏昏沉沉的,像腾云驾雾一般,觉得自己快活似神仙。

  夜幕渐渐降临,该是回去的时候了。我醉醺醺地摇着橹,却忘记了回去的路,划着划着,竟错误地划入了荷花深处。我使劲地摇着橹,想要离开,水声却惊动了在荷塘栖息的水鸟。它们扑棱着翅膀,飞向天空。有的还鸣叫几声,似乎在埋怨我打扰了它们的休息;有的拍拍翅膀,一飞冲天;有的在空中盘旋,似乎在寻找肇事者……我到这儿,我不由诗兴大发,吟出了《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我坐在郊外的草坪上,拿起酒杯,细细品尝了,望着如血的残阳,嘴角扬起了一抹快乐的笑容,思绪又飘到了远方,回忆起郊游的画面。

  中午,吃完了饭,闲的无趣,便找来了几个好友,乘着晴好的天气出去游玩。我们划船到了溪亭,坐到了那儿,拿出了美酒,有人还拿出了古琴,弹奏,优雅的的琴音回荡在我们的耳边,我们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为她伴起了舞。有的人乘着雅兴,还对起了诗,风儿轻轻吹过,都忍不住和我们一起跳起来舞蹈。好一幅轻松愉快,悠然自得的美丽的画卷,好不漂亮。不知过了多久,“快看,好美的夕阳啊!”一位姐姐忍不住高声呼喊了起来。众人纷纷抬头望去。只见太阳歪着红扑扑的脸蛋,毫无倦态,潇潇洒洒地从身上抖落下赤朱丹彤,在湖泊上溅出无数夺目的亮点。湖泊失去了原色,像饱引了玫瑰酒似的,醉醺醺地涨溢出光与彩。天边的云彩仿佛也跟染了色似的,这儿一片紫,那儿一片金红……五彩缤纷。它们与蔚蓝色的天连接地多么自然。让人忍不住停下脚步,细细观赏这蔚为壮观的景象。远处的山峰仿佛也被夕阳感染了似的,山顶变得红通通的,树木也是一片金红不似原来得那般苍翠,碧绿。把目光转向湖里,湖泊里的鱼儿尾巴一摆,*静的湖面泛起了阵阵涟漪,碎金似的湖面把人的目光完全吸引了,让人忍不住把目光多停留几秒。

  “快上来啊,要走了。”一位姐姐唤了我一声,才把沉醉在美景中的我拉了回来。我走上来小船。小船向前滑行着。划着划着,我们来到了藕花深处,原来我们迷路了。我望着两边的景色,荷叶一片一片的,有深绿的,有淡绿的,各种绿都有,在阳光的映照下,好似一片片碧绿的翡翠盘子。荷叶这儿一簇,那儿一簇,你挨着我,我挨着它,好似一个个亲密无间的好朋友。荷叶上好像还有一闪一闪的东西,仔细一看,原来是露珠啊。露珠有大有小,晶莹剔透,像一颗颗大大小小的水晶,闪花了人们的眼睛,分布在荷叶的四周。荷叶丛一眼望不到头。在一簇一簇的荷叶中,还有好些荷花!有的荷花展开了自己的笑颜,花瓣白里透红,像一位婷婷玉立的少女;有的才开了一点点,好似一位娇羞的少女不敢让人看到自己的面貌;还有的还是花骨朵,好像准备不经意间,向人们展现自己,让人大吃一惊。荷花们仿佛一个未出生的婴儿,每一朵都泛着粉红色的光泽。微风调皮的拂过这些花儿,荷花们扭动着自己的腰肢,展现着自己的舞姿。有的荷花的花瓣已悄然退去,把美丽让给别人。露出了生机勃勃的莲蓬,莲蓬上,满是一颗颗散发着翡翠般光泽的珍珠丸子。俯身摘下一朵荷花,闻一闻,不似牡丹那般国色天香,却也有自己的美丽,香气很清新,不浓不淡,刚刚好。

  “不对,不对,应该往前划。”“不是,应该往后退。”“应该向左转才对。”湖面上嘈杂一片。突然,荷叶从中飞出了一群鸥鹭,它们显然是被我们吓到了,争先恐后的朝天上飞去。它们仿佛一个个美丽的小精灵2,朝着天边飞去,不一会变没了踪影。有的鸥鹭在空中飞翔了一会儿,变又落到了荷叶丛中……

  我们把船悄悄地划走了,生怕惊起了那些没飞的鸥鹭。不知不觉,已经回家了……

  我常常记起那天我在溪边的小亭子里玩耍的事。

  那天,我和朋友们划着船去小溪边的亭子里游玩。那里,荷花满眼都是,有的还是一个花骨朵,有的已经开了一半,好像马上就要开了似的,有的已经全开了,就像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在跳舞。水中的鱼儿五颜六色,金色的、红色的、黑色的……它们一会儿游到这儿,一会儿游到那儿,自由自在,高兴极了。还有那绿油油的荷叶,一阵风吹来,随风飘动,我好像站在一幅画当中,美丽极了。


如梦令汇总十篇(扩展9)

——李清照如梦令改写合集5篇

  手指轻轻地拨动琴弦,悠扬的琴声如溪水缓缓流淌,伴着我的思绪穿越了蜿蜒的梦海,停留在溪边的凉亭……

  夏日的黄昏,太阳倦了,余晖如一层薄纱笼罩大地。我坐在亭子里,微闭双眼,尽情的吮吸着夹杂着落日气息的空气,甜甜的。举起酒杯,畅饮美酒,无意间碰倒了酒壶,暗红清凉的酒恣意地流淌出来,汇成一条涓涓细流,流进小溪。溪水似乎被这酒染红了,乍是好看。

  天色渐渐暗了,暮色朦胧。我站起身,准备划船回家。船儿慢慢移动,*静的水面漾起一道道波纹,轻轻的.水声听着令人很是惬意。划着划着,似乎划错了方向,划进了一片荷花丛中。

  一枝枝荷花亭亭玉立,千姿百态,深红、粉红、钱红,娇艳欲滴。荷叶上滚动着几颗水珠,深绿、翠绿、碧绿、嫩绿,到处翠**流,如同一张张被绿色渲染的墨纸,美得自然。偶尔,晚风拂过,几片荷花瓣飘落到水面上,似一叶叶粉红的小舟,随着我的船儿一起前行。

  兴许是我划得太快了,无意中划到了水滩旁,那是鸥鹭栖息的地方。满滩的鸥鹭似乎被我这个不速之客惊醒了,张开翅膀,扑棱棱地飞了起来,不时发出几声鸣叫。

  暮色中,荷花的掩映下,美酒,美景,浑然天成。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微醺的气氛…

  一个夏日的清晨,李清照独自一人坐在古色古香的凉亭中,放眼远眺湖中的美景,不由得想起几日前她与朋友们一起饮酒赏花的情景。

  那是一个夏日的午后,李清照与她的朋友们一起划着小舟,游湖赏景。湖中央,满眼的碧绿铺天盖地,荷叶挨挨挤挤的,犹如一把把大圆伞撑开在水面上。一朵朵娇艳的荷花从荷叶中间冒出来,千姿百态,好似无暇的美玉。有的只有一个青里泛白的花苞,娇羞欲语,含苞待放;有的只开了一半,一些花瓣散下去,另一些簇拥在花蕊旁,犹如一位长衫为整、“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人;那些全开了的,像一个个穿着洁白衣服的姑娘翩翩起舞;那些花瓣都脱落的,露出碧绿碧绿的莲蓬,莲子上面的小孔似乎是一张张小嘴巴,正张开喉咙大喊道:“我成熟了,快来摘啊!”荷花散发出清新淡雅的芬芳,引来蝴蝶嬉戏。清澈的湖水中一条条小鱼儿欢快地蹦跳,湖面上泛起层层涟漪。李清照和朋友们划着小舟,行驶在荷花荷叶中,闻着缕缕清香,不由得唱起歌来:“荷花池里静悄悄……”李清照和朋友们欣赏着美景,唱着歌,喝着酒,沉醉在夏日荷花图中。

  时光荏苒,夕阳渐渐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天边。李清照和她的朋友们这才发现天黑了,李清照赶忙说道:“天都黑了,再不回去爹娘要着急了。”“对呀。”朋友们附和道。李清照拿起划桨,拼命地划着,朋友们也叫道:“快划!快划!”可是由于天色已黑,再加上李清照有些微醉,竟把船错误地划进了荷花深处。大家抢着划呀,抢着划呀,险些把小舟弄翻,溅起了很大的水花,停歇在附*的水鸟被溅起的水花惊动了,展开洁白的双翅,扑棱棱地飞起来。它们有的拍了拍翅膀展翅飞翔直冲云霄,有的飞了一会儿又停歇在岸边的沙滩上,还有的在空中绕圈,一边鸣叫,好像在责怪他们惊扰了自己的美梦。

  想到这儿,李清照词性大发,情不自禁地吟诵道: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手指轻轻地拨动琴弦,悠扬的琴声如溪水缓缓流淌,伴着我的思绪穿越了蜿蜒的梦海,停留在溪边的凉亭……

  夏日的黄昏,太阳倦了,余晖如一层薄纱笼罩大地。我坐在亭子里,微闭双眼,尽情的吮吸着夹杂着落日气息的空气,甜甜的。举起酒杯,畅饮美酒,无意间碰倒了酒壶,暗红清凉的酒恣意地流淌出来,汇成一条涓涓细流,流进小溪。溪水似乎被这酒染红了,乍是好看。

  天色渐渐暗了,暮色朦胧。我站起身,准备划船回家。船儿慢慢移动,*静的水面漾起一道道波纹,轻轻的水声听着令人很是惬意。划着划着,似乎划错了方向,划进了一片荷花丛中。

  一枝枝荷花亭亭玉立,千姿百态,深红、粉红、钱红,娇艳欲滴。荷叶上滚动着几颗水珠,深绿、翠绿、碧绿、嫩绿,到处翠**流,如同一张张被绿色渲染的墨纸,美得自然。偶尔,晚风拂过,几片荷花瓣飘落到水面上,似一叶叶粉红的小舟,随着我的船儿一起前行。

  兴许是我划得太快了,无意中划到了水滩旁,那是鸥鹭栖息的地方。满滩的鸥鹭似乎被我这个不速之客惊醒了,张开翅膀,扑棱棱地飞了起来,不时发出几声鸣叫。

  暮色中,荷花的掩映下,美酒,美景,浑然天成。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微醺的气氛…

  时常想起那一次在溪亭饮酒时的情景——

  我坐在溪亭里观赏着那千姿百态的荷花,只觉得自己被眼前的荷花深深吸引了——有的含羞待放,粉红的花苞鲜嫩可爱。有的刚刚绽放,几只蝴蝶就迫不及待地钻了进去,那里面椭圆形的花蕊约有一寸长。盛开着的荷花,洁白柔嫩得像婴儿的笑脸,甜美、纯洁、惹人喜爱。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荷花呢,花瓣虽然凋谢了,莲蓬却依然挺立在荷叶中,莲蓬上嵌满了绿宝石似的碧绿色的小颗粒,这就是孕育着新生命的种子。远远望上去,一株荷花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这些景象构成了一幅充满诗意的《夏日荷花图》。

  看着这美妙绝伦的景象,我深深陶醉其中,自己仿佛也变成了一株荷花,在微风的吹拂下翩翩起舞。我坐在溪亭里一边观赏着这只有天上人间才有的美景,一边品尝着千年陈酿。没想到我如此不胜酒力,才喝了几杯,就酩酊大醉了,坐也坐不稳,只觉得自己的身子飘飘悠悠,仿佛自己来到了人间仙境。我又觉得自己真是快活似神仙呀!

  不知不觉中,天已经渐渐暗淡了下来,直到自己的兴致被时间的流逝给消耗得差不多了,才想起自己该回家了。我摇摇摆摆的走上小舟。可这时,我还有些醉意,早就把回家的路线给;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我只好凭着自己朦胧的记忆前进。可是自己摇橹的手不听指挥,你让它往北摇,可是它偏偏和你作对,把橹往南摇;你让它把橹往南摇,可它却往北摇。行的船跌跌撞撞,好像是一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孩童一样。没想到,我竟然把小舟给摇到了藕花的深处。

  此时,我惊出了一身冷汗,顿时酒也醒了,看到自己身处在藕花的深处,四周都被荷花给笼罩着。我顿时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我拼命的摇着船橹,可这荷花比我人还要高,怎么划也无济于事。可我摇橹的声音却惊动了荷叶丛中一群水鸟,它们扑棱棱地飞起,直上云霄。

  我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瘫在了船舱里,在这种无人之境的环境中我该如何是好呀!最终,我只得在船舱中度过了这漫长的一夜。

  那一夜以深深烙印在我脑海中!

  夏日的一个夜晚,我独自一人站在庭院里赏花,看着那美丽的落日,不禁又想起了那天游览溪亭,饮酒赏景的情景。

  那天,我约了几个好朋友,一起饮酒,那时正值傍晚,夕阳滑落的景象十分美丽,只见那落日像一个喝了酒的醉汉,涨红了脸,跌跌撞撞地向下走去,发出微弱的光,映亮了周边的云彩,像一只只火凤凰,在夕阳身边飞舞着,十分漂亮!太阳疲疲软软地悬在天边,只剩下最后小半张脸了,再射不出刺眼的光芒,,只是无力地流出橘红色的色彩,流在天上,流在湖里……

  兴许是太高兴的缘故,我多喝了几杯,不禁有点儿醉醺醺的,分不清东、南、西、北,就连回家的路都忘了怎么走了。不知不觉,夜幕降临了,一轮明月挂上了天空,我喝的尽兴后,才知道要回家了,于是,我调转船头,准备回家,我奋力划着小船,可是,走着走着,便发现不对劲了,疑?都走了这么长时间了,怎么还没到家呢?于是,我便四处张望了起来,原来,我走错方向,误入了荷塘深处。我揉了揉双眼,不禁被这荷塘月色给吸引住了,那一朵朵荷花就像一个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十分美丽,有的含苞欲放,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有的已绽开了笑脸,好像在向我问好;有的还是个花骨朵儿,小巧玲珑,饱涨的马上要破裂似的。我深吸一口气,啊,好香啊!一股清香顿时沁入心脾,我继、续向前划着,不知不觉中却早以惊动了在沙洲上栖息的欧鹭,惊得它们“扑棱棱”地飞了起来,在银色的月光下,显得格外美丽……

  在这么美的景色下,我不禁诗兴大发,随即吟出了《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汇总十篇(扩展10)

——改写如梦令通用五篇

  太阳西斜,到了该回去的时候了。然而前面那粉嫩粉嫩,水灵灵的荷花在向我招手。那就去看一看吧。小舟在水面上留下弯弯曲曲的水痕,仿佛也留恋这样的美景,执意尾随小舟去和荷花打招呼。

  啊,真美!我凝视着那蓓蕾初开的花朵。外层的花瓣呈现浅红色,而内层的花瓣还是羞答答的水粉色。荷叶似乎知道她怕羞,特意半掩她的美丽容颜。这更加衬托出好的高贵圣洁,仿佛一碰即碎。

  清风,吹开了这幅画下隐藏的秘密。怕羞的荷花纷纷从荷叶下露出了她们的笑妍。有小花骨朵,有含苞欲放,有蓓蕾初开,有正在怒放的。造型姿态无一雷同。我沉醉在这幅画里,一切事物都抛在脑后了。

  不知不觉中,早已日落西山,天色渐渐暗下来了,我才回过神来。发觉自己已经深入荷花群里,早已过了该回家的时间。此时,荷花们的笑妍都变成了焦急,在催促我离开这里,赶在天晚全黑下来前回家。

  小舟划开水面,以极快的速度循着来路返回。那条水痕万分留恋荷花们,也还是被拉了回来。一路上归巢的鸟儿被小舟惊动,惊起一大群。我抱歉地对它们笑笑:你们已经回到家了,可我还在急急忙忙赶着回家,还请谅解我的打扰。

  夕阳西下,抚媚荷花,惊飞鸥鹭,一叶小舟,一幅如梦似幻的画。

  虽说往事如烟,可有许多事一直忘我不能忘怀。常常记起那个在溪亭的傍晚,我喝得酩酊大醉,竟然连回家的路也不知道了。

  那时正是夏天,天气没有异常的闷热,而是一个十分迷人,十分浪漫的夏天。我兴致很高,划着小船,来到一个池塘中。我独自儿斟着美酒,坐在船上欣赏着眼前大好的美景。也许是我的雅兴特别高,喝得也特别多。不知不觉中,夜幕也降临了,我只好依依不舍地将船头缓缓地调转过船头,准备回到家中。

  可是,不知是因为喝得太高,还是对这儿的美景不能释怀,我竟然将小船划入了荷花的深处。瞧那荷花,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年。有的荷花含苞待放,颜色都是粉中透着白,十分饱满,好像里面有一个调皮的小精灵,迫不及待地要挣脱束缚,要出来翩翩起舞;有的正盛开着,颜色是悱红悱红的,十分娇艳,好像是水做的,一碰就要破了;还有的花瓣已调落下来,只剩下一个小小的莲蓬。还有那碧绿碧绿的大盘子——荷叶,荷叶上有一颗好似珍珠的露珠,上面还蹦着一只青蛙。这时,天快黑了,我不禁慌乱起来,大声喊道:“怎么走呢?怎么划啊?”手忙脚乱之中,小船在四处碰撞,发出“崩,崩”的声响,在加上流水的“哗哗”着,好像成了一响交响乐。不远*传来了鸟叫声,原来是我惊醒了那些正在栖息的水鸟,紧接着一阵翅膀的披打声。

  这是我青春年少发生的事,现在回忆起来,还是忍俊不禁。

  我常常想起那次和朋友一起出游的景象,是那么迷人、深沉。

  清晨,在鸟鸣声中醒来,打开窗子,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天空是湛蓝的,万里无云。我约了几个姐妹在荷花池相见。满池都是碧绿,隐隐地透出几点粉红。我和姐妹们说笑着,嬉戏着,为眼前的一池荷花所沉醉,手情不自禁地拿起了“酒瓶”,啜了几口后,脸就微微地发红,如初升的太阳,涨溢出柔和的光芒。

  天色渐晚,我们正要回去时,才发现不知不觉,船已误入了荷塘的深处,大家惊叫着,一起转向船桨,手忙脚乱地往回划行。好一会儿,船头才从盛满荷香的水中拔出。声音惊动了在荷塘里栖息的一塘水鸟,它们惊叫着冲破了云霄。我望着身上沾满水气荷香的姐妹笑,她们也朝着我笑。我们拿出手帕互相着擦去水珠,在一片笑声中继续向回行进。

  被夜色包围着的荷塘煞是好看!荷花在晚风中摇曳着,为浓浓的夜色更增添了缕缕芬芳。荷叶衬托着荷花,荷花映现着荷叶,在池塘里和着蛙鸣,时隐时现五彩的霓虹水雾,尽情展示迷人的风姿。我和姐妹们看呆了,眼望着这盛装的荷塘不敢眨眼。舟行到了岸边,但那次的荷塘之游让我在心底久久收藏。

  如梦的荷塘啊,你让我怎能把你忘怀?

  我常常回忆起我和朋友们一起去溪边的小亭子里玩。

  我们赏着美景,喝着美酒,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夕阳西下的时候。我摇摇晃晃扶着柱子,看着天边金灿灿,红彤彤的火烧云,金光照在大地上,一切都染成了金色。走到溪边,看着水中的鱼儿嬉戏,溪中的荷花仙子也都变得金灿灿的。

  天色已经很晚了,我该回家了。

  可此时,我却迷迷糊糊的,分不清回家的路了,于是,我坐在小船上,随意向前划去。却误打误撞地进入了一大片荷花中。

  我的朋友们也来到了这里,虽然这里的荷花香气扑鼻,醉人心脾,可由于太晚了,大家都着急回去,已经顾不上欣赏了。

  于是,一条条小船争先恐后地往前挤着,把旁边亭亭玉立的荷花都压倒了不少。正在这时,后面的小船突然撞了我坐的小船,我大叫:“哎呀,慢点,撞船了。”旁边又有人大喊:“呀,水溅起来了,我的衣服湿了……”此起彼伏,热闹极了。

  这时,一声声鸟鸣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原来是一只只鸥鹭从睡眠中惊醒过来,扑楞楞飞向了空中,它们也加入了喧闹中。

  人声、水声、鸟声,汇成了一曲夕阳下的交响乐,久久回荡在天际,回荡在我的心头……

  常常回忆起那一次日暮时分在溪边的亭子里的事情。

  我们坐在临溪的亭子里,台子上摆着纸和酒。我和朋友们在杯中斟上香甜的美酒,饮酒作赋。我望着亭子外,已是“为霞尚满天”。西天成了一匹绚丽的锦缎,这是匹上好的料子,无需绣饰,却绽出繁花。

  我突然有了灵感,随手题下一首小词。“好词!好词!”朋友们拍手叫道,那银铃莺啼般的笑声仿佛在水面荡开了。

  夕阳的余晖照在我们的面上,再加了刚喝了酒,每个人脸上都现出了一层红晕。我们解开小舟,在池上轻渡。却在不经意间入了一片莲花中,那朵朵粉莲也似乎醉了,或是依着私语,或是互相玩耍,也有的轻倚绿荷叶,似是酒醉的贵妃浅浅入眠。那水中的草在风中凌乱了,却如女子不经意解下的青丝。

  光顾着欣赏,却不知早已迷路。我们划动船桨,小舟胡乱地在莲花丛中行进,在水面的浮萍上划出一道道浅痕。也许是这声音太大了,惊动了在浅滩中休憩的白鹭。它们朴棱棱地飞起来,同伴们不禁“呀”地叫出声来,却见是一只只白鹭,又嘻嘻地笑开了。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