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课堂实录(精选5篇)

首页 / 文库 / |

  《背影》课堂实录 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感知内容。

  2、理清课文思路。

  教学过程

  导语:《背影》是朱自清的一篇纪实性散文,最初发表在1925年11月份的《文学周刊》上,它的发表使朱自清声誉鹊起。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清华大学的高年级学生看到从“工”字厅走出的朱自清,会情不自禁地向一年级新生介绍说:“瞧,他就是写《背影》的朱自清!”那时,朱自清因为他的《背影》而成了清华园一道亮丽的风景。那么,《背影》究竟写了什么,何以有如此魅力呢?今天让我们来学*《背影》这一课。

  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并划出不懂的字词。

  (读完课文,师生共同完成如下工作:)

  生字:交卸(xiè) 奔丧(sāng ) 差使(chāi ) 琐屑(xiè) 颓唐(tuí ) 蹒跚(pán shān ) 踌躇(chóu chú )

  生词:祸不单行——不幸的事连续发生。 亏空——欠人钱物。

  发之于外——把情绪表现出来。 妥贴——合适,恰当。

  师:我们已扫除了阅读课文的“拦路虎”。那么,让我们再来通读课文。

  生:读课文。

  师:我们来思考几个问题。

  问题一:本文写了哪几次“背影”?着重写的是哪一次?

  生:本文四个地方写到“背影”,第一段写难忘“背影”,第六段两次写“背影”,结尾一段追忆“背影”,其中重点写父亲爬月台买橘子时的“背影”。

  师:问题二:作者写父亲爬月台时,用了哪些动词?请在书上划出来,大声朗读并体会这些词语的作用。

  生:在书上划出“戴”、“穿”、“探”、“爬”、“攀”、“倾”等动词。

  ——这些动词逼真地刻画出父亲的“背影”形象。

  师:问题三:课文中第二、三段写祖母去世及父亲失业的文字是多余记述吗?

  生1:不多余。写祖母去世、父亲失业是为刻画父亲爱子情深的形象作铺垫。父亲在精神打击、经济拮据的双重困境中,对儿子照顾还那样细心,这就更使儿子感动。

  生2:作者写这两段并不是有意要作铺垫,只是客观地记述当时的事实罢了。这两段是后面“车站送别”的背景和原因,必须写。要是没有父子同时奔丧回家,同时起身北上,哪来的“浦口送别”?

  师:两位同学的回答都有道理。本文的二、三段或许不是作者刻意为之,只是出于叙事的需要写上了。但客观上对送别场面起到了铺垫和烘托的作用。

  问题四:你能说一说这篇课文的文路吗?

  生:开头先点出“背影”;中间再回忆几年前父亲送我的前因后果,并仔细描画出送别时父亲的“背影”;最后又回到现实,叙述写作的起因,追忆父亲的“背影”。

  师:根据大家的回答,我把课文的文路用图表示出来:

  父亲爬铁道时的背影

  家境困顿 父亲混入人群中的背影 父亲来信

  难忘“背影” 再现“背影”

  结语:这节课我们主要扫除了阅读障碍,理清了文路。下节课,我们将深入学*这一课。为此,请大家课后完成下面的作业:

  《背影》这一课里写的事情发生在1917年,这正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新文化运动时期。请同学们利用互联网或历史教材,查找有关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背景资料,了解那一时期青年人反抗传统,追求个性**的热潮。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从“重复叙述”切入,对课文思想内容做深度解析。

  2、学*课文语言简练、结构严谨的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重复叙述的作用,培养学生创新阅读的能力。

  教学过程

  导语: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背影》,我们首先来讨论一下这篇课文的思想内容。读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它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生1: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

  生2:表达了父亲对儿子深深的忏悔。

  生3:反映了那个时代人民生活的困苦。

  生4:透露了父子之间的不和谐。

  师: 几位同学说得都有道理,《背影》这篇课文内涵丰富。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最容易懂得,但又最不易懂得。刚才大家谈的前三种理解,课文中表现得比较明显,而第四种理解,课文中表现得不很明显,但的确存在,现在,我们重点来讨论这一点。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子之间的不和谐?试着找一下。

  生: 课文中有几处心理描写,比如:“其实我那时已二十岁,北京已来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我心里暗笑他的迂”“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从这些话中可以看出儿子嫌父亲啰嗦,想自己独立办事。

  师: 说得有道理。这几处心理描写,事实上构成了一种意义上的重复。重复叙述是一种修辞现象,重复某种东西,常常表达一种特殊的情感。比如某个人在你的生活中很重要,你可能会多次想起他,念叨他;再如,上课时老师认为是重要的地方可能会重复讲述,多次强调;同样,作家在创作的时候,也会有意识或是无意识地重复某种东西,我们通过分析这种重复表述,基本上可以见出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背影》中作者自我心理的几次重复描述可以看出作者不满足于父亲的安排,而追求个性独立、争取实现自我价值的一面。

  课文中还有对父亲行为的几处描写,请大家找出来,体会一下这些描写是否也构成重复叙述的效果。

  生: 课文中讲父亲跟脚夫讲价钱时,没有儿子插嘴的余地;写儿子争着要去买橘子时父亲不肯;父亲去买橘子时又吩咐儿子不要走动等等。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父亲绝对的支配地位,儿子没有半点自**。在父亲面前,二十岁的儿子只有听话的份儿,不得反抗,反抗了也没有用。

  师: 这就是重复叙述造成的效果。由上面两组重复叙述,我们不难看出,儿子面临顺从父亲和张扬个性的选择冲突以及内心矛盾,这种选择痛苦与新文化运动时期青年人追求**的大环境有一定关系。上节课的课后作业是让你们查找新文化运动的有关资料,找得怎么样呢?

  生1: 我从网上了解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从西方请来了德先生、赛先生,青年人追求独立自由,渴望冲出封建家庭,挣脱父辈的束缚。

  生2: 我看过巴金的小说《家》。《家》就表现了五四时期青年人对封建家长的激烈反叛。

  师: 《家》这部作品有一定的代表性。五四时期许多知识分子都反叛旧家庭,但这种反叛并不彻底。《家》里的觉慧在他祖父去世时,表现得极其哀伤。事实上知识分子在反抗传统时,往往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所以他们的内心往往是矛盾和焦虑的。《背影》的作者朱自清也面临这种痛苦,这是他们那一代知识分子共同的境遇。

  生: 从《背影》中可以看出作者是带着一种复杂的情感写这篇文章的。这篇课文是作者在看了父亲来信后写的,当然,课文主要表达了对父亲的内疚之情,但从中也可以看出作者在处理与父亲的关系上,有许多矛盾和痛苦。写《背影》可能会减少一些痛苦吧?

  师: 是的,文学作品的写作往往是作家释解情感的一种方式,从这一角度来看,《背影》的写作使朱自清得到了一丝心灵的宁静。看来,每个同学对《背影》的理解都不同。有的看出了其中的父爱,有的体会到了“儿子”的忏悔,有的读出了时代的动荡,人民生活的'困苦,还有的感觉出了父子之间的不和谐。大家说得都有道理。一篇伟大的作品永远处在一个解读的过程中,《背影》之所以美名远扬,就是因为它恰到好处地记录了一段真实的感情,这种感情引发一代又一代人思索晚辈与长辈、继承与发展、认同与反叛这样永恒的话题。《背影》意蕴丰厚,为我们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提供了可能。随着你们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你们将来对《背影》可能会有更多的体悟。

  师: 《背影》不仅思想内容丰厚,而且它的表现手法也很有特色。下面我们通过两个问题来学*本文的艺术特点。

  问题一:找出课文中父亲说的五句话。谈谈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的语言有何特点?

  生:父亲说了五句话:

  1.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2.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3.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4.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5.进去吧,里边没人。

  这五句话非常简洁,用了“白描”的修辞手法,单独抽出来看,这五句话很*淡,但放在文章的情景中,却很感人。

  师:不仅父亲的这五句话非常简练,《背影》全文的语言都有这个特点:简洁、质朴,没有铺陈、渲染,也没有华丽的词藻。

  问题二:这篇文章是怎样安排结构的?

  生:全文一共七个自然段,首尾两段内容较少,但前后照应。中间五段插入回忆,内容较多。

  师:这样就形成一个两头尖、中间粗的“梭子”型结构。这样的结构给我们以严谨、优美的感觉,是吗?

  结语: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主要探讨了《背影》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下面还有些时间,你可以做课后练*,也可以讨论有关问题。有什么疑问,可个别跟老师、同学交换意见。下面是这节课的课外作业:

  1.重复是一种语言手段,它是指作品中某些东西不止一次地反复呈现,每次呈现之间可能约略相似但又有变化。重复的类型很多,有词语重复,事件重复,结构重复等,这些重复往往具有特别的意义。通过这节课的学*,我们对此已有了感性认识,课后请从你学过的课文或看过的作品中找出重复叙述的地方,进一步感受重复叙述所造成的特殊效果。

  2.朱自清的《背影》在现当代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台湾女作家三毛、大陆作家张承志都写有散文《背影》,取材、立意与朱自清的《背影》有相似之处,请大家找来读一读,感受一下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的“背影”现象。

  《背影》课堂实录 2

  师:这篇文章感动了很多人,你们有没有感动,请举手

  师:没有感动的举手——刻薄点说,两次都不举手说明你那个…好吧,哪个呢,下课再说吧

  生:第六段,

  师:读一读,说一说

  生:他嘱咐我路上要小心

  师:*常的句子能看出感动,不容易

  生:课文最后一句

  师:恩,那么大年纪,想到这些,可见父子情感之真挚

  生:走了几步又回头,依依不舍

  师:细节写出了父亲的爱

  生:第四段,茶房……再三叮嘱

  师:无微不至的关心关怀。你很主动,主动的同学是优秀的。连不感动的同学也很快主动了

  生:第六段,蹒跚,说明父亲很努力才买了橘子,但是回来,扑扑身上的尘土,很轻松似的。

  师:你真是个读书的孩子,你注意到了很轻松的样子,大家想过吗,让我们感动的内容都与什么相关

  生:背影,都与背影相关

  师:或远或*,都相关,这是一个怎样的背影,高大?

  生:不高大,肥胖,衰老的……

  师:衣着呢,不许看书,直接回答

  生:黑色马褂,黑布小帽,深青色棉袍

  师:走路的动作呢

  生:蹒跚

  师:课文围绕它写,那么怎么去感受这个背影呢?大家看这幅插图,这个插图能不能表达这种情境?屏显父亲翻月台图

  师:如果配文字,应该是哪些文字。

  生:他两手攀在上面……我的眼泪流了下来。

  师:你们圈画出最能表现父爱的词语,教师开始读……

  生:蹒跚……艰难……照应前面的肥胖等等

  师:换“徘徊”行不行,恩,这个是内心活动,不是动作

  生:向左微倾……吃力

  生:攀缩吃力

  师指着屏幕上的插图:这幅图师两手向上攀?

  生:是

  师:我生气了,怎么读书的,这是攀么。(动作示范了一下,借助黑板)

  师:这是攀,还是爬?。所以画的不好,你们要敢说。

  生:倾字好……很不容易

  师:我就读出了“不容易”,你们大概是没有做爸爸的缘故(众笑)。

  教师板书不容易

  师:如果没有问题,那么是不是可以下课了。如果背影渐渐是写一个穿着……的父亲,在……给儿子买橘子……表现了父亲对孩子的爱。那就上完了。

  生:为什么前面写那么多,为什么不直接下买橘子,攀月台

  师:有问题比主动更优秀。大部分同学写人喜欢写眼睛,为什么他写背影不写眼睛,假如要描写眼睛,会是什么样的眼睛

  生:应该是眼睛很小的,胖子嘛

  师:更应该关注眼睛的内涵

  生:慈祥

  师:还能读出作者没有写出的东西,不错

  生:还有精明,因为年轻的时候干过许多大事。

  师插嘴说,真正干大事的人往往不精明。众笑

  生:深邃

  生:疲倦,因为家里的事比较多

  师:疲于奔命,困倦

  生:依依不舍,想留下但必须要送走的感觉

  生:还有悲伤

  师:能读出作者没有写出的东西是很难的。我们看看父子之间的关系很复杂,哪些信息对理解本文有联系

  屏显:1915年,包办婚姻,儿子生气——1916年儿子考上北大,擅自改名,父亲生气——917年父亲实业,家庭困顿,父子别离——儿子1920年到南方工作-1921年儿子由杭州到扬州工作,父亲代领工资,儿子辞职离去——1922年儿子回家,父亲不让进门——1923年儿子回家,父子无言,儿子再次离开----1924年作者写小说暴露家庭矛盾,——1925年,父亲给儿子写信(大去之期不远),儿子在泪水中写“背影”——1928年,父亲读到背影。父子冷战结束——1945年父亲去世。

  生:1917年,父子别离

  生:1925年,父亲给儿子写信(大去之期不远)

  师:还有没有跟本文有联系的

  生:1928年……父子和解,因为这篇文章

  师:好,以后你们和父亲吵架了,就写一篇文字,就和解了。(众笑)

  师概括:父子之间有很深的矛盾,有距离,哪位同学能在文中看出父子之间的距离

  生:第五节,聪明过分。说话不漂亮,不满意,暗笑他迂,觉得父亲是白搞

  师:现在的孩子也认为父母比较落后

  生:第五段第六段,父亲叮嘱我小心,不要着凉,买橘子,而我话特别少,客套

  师:很硬,不亲切,言辞之间有点远,想找机会逃离老爸

  生:第四段,渡江玩了一天,游逛

  师:无所事事,游逛勾留,玩了一天,大家想想,祖母去世,父亲失业,你还去玩了一天。这说明父子之间有距离

  生:从第六段,爸爸你走吧,其实车开动还有很长时间

  师:找机会赶走,不腻父亲,表面心理的距离。这个矛盾,最后有没有解决,谁是主动的

  生:爸爸

  师:从哪里看出来是父亲示好

  生:买橘子

  生:第四自然段,踌躇了一会儿,不去送也可以的,他是借这个想拉*距离

  师:读书一定要注意变化的地方,尤其是心理变化的地方。其他还有没有表达爱的方式

  生:全部句子都放这儿,一个也没有拿走

  师:每一代人爱人的方式也不一样,中国传统的父亲是胃炎的,今天都被母亲夺走了。父亲是不说“我爱你的”,是用行动表达爱,

  生:叮嘱茶房,踌躇……

  师:文章中最强烈地表达爱的句子,同学们还没有找到

  生:本不要去,一定要去

  生:……很轻松似的……那边来信,尽到父亲责任,后来又惦记,路上*安

  师:还有更深厚的,继续

  生:终于忘了我的不好,惦记我的儿子,越来越关心,惦记……变化了

  生:第二段,事已至此,……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生:第五段,夜里警醒些……不要着凉

  师:爸爸一次次表达,儿子有没有理解

  生:没有理解

  师:开始没有,最后有没有理解

  生:理解了,在泪光中理解了

  生:第七段,少年出门,做了很多大事,独立支持,不容易,哪知老境如此颓唐

  师:老……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理解了他为什么会发火,哪个词儿最能

  生:自然,因为那么不容易,发火是理所当然

  师:几个自然,两个……不容易所以自然而然就控制不住,刚才,“泪光中”的眼泪,你们理解四次流泪能不能都表明充分的理解……第一次因为是祖母死,第二次第三次是买橘子,最后一次是文末

  生:不能说是充分理解,这两次买橘子流泪还只是感动,不是理解

  师:再看看父子关系的屏幕图。为什么说前面两次不能说充分理解呢

  生:如果理解了就不会到杭州去到南方去,

  师:对吗,如果理解了,文章就说不定写于1917年,应该是1925年写的吧,父亲给儿子写信,打开了冰冻,但是文章还没有写……看这封信,“我身体*安……大去之期不远矣,”

  有没有矛盾的地方?

  生:*安,大去不远,又说快死了……

  生:信是1925年写的,其实二十年后才去世

  师:那么哪句是真话,身体*安,这种矛盾的心理有点意思,为什么又说大去之期不远,既表达了对儿子的爱,又希望能得到儿子的关爱,示爱,也是示弱,然后就得到了爱,写了这篇文章,父亲老了就喜欢他牵挂他

  师:不容易啊,还有那些地方说明父亲不容易

  生:祖母死了,差使也交卸了,工作没有了

  师:还有那些,说明不容易

  生:父子关系不太好

  师:都说父爱如山,那么我们在后面加一句话,父爱如山一样……

  生:沉默生:沉重生:严苛

  师:生活中从眼睛里读出父爱是容易的,但是从背影中读出父亲的爱是不容易的。你们如果有一天从背影里读出了爱,那么你就真正懂了什么是爱。

  感言:每次听黄厚江老师的课,总是不由得想起了著名的话剧演员朱旭,老戏骨在电影《变脸》里的表演简直无可挑剔。黄老师的课只能用已臻化境,炉火纯青来形容。大约孔子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指的就是这样的情况吧。轻松,幽默,如坐春风。课堂节奏把握无与伦比。幻灯片内容简洁,来回使用,四两拨千斤……

  另:用猜测这是一双怎样的眼睛的手法,也有点类似于补白手法,一证。

  《背影》课堂实录 3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经常听到小朋友们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也听到有人把这首歌改成《世上只有爸爸好》来唱,确实,在生活中,父爱和母爱是一样伟大的,只是父爱可能比母亲更深沉,含蓄而使你感受不到,其实只要你用心体会就能感受得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朱自清先生的一篇文章《背影》。

  师:朱自清其人、其文,同学们已经不陌生了,请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

  生:我们在去年学过他的散文名篇《春》,另外他还有其他散文代表作品《荷塘月色》《绿》等

  师:同学们了解得可真多,介绍得很全面,是的,上学期我们就已学过他的散文名篇《春》,对《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信,今天的学*同样会给同学们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整体感知:

  师:这篇文章的课题是《背影》,那文中几次提到了背影,又各是在怎样的情形下提到的,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后请思考这些问题,朗读过程中如有生字词,请划出来,并查字典解决。

  生:纷纷朗读课文,边读边作标记(约五分钟)。

  五分钟后

  师:读完课文,刚才的思考题已经解决的请举手

  生:纷纷举手

  生1:这篇课文一共三次提到背影,第一次是在文章的第一段"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第二次是在父亲给我买桔子时的背影,第三次是在父亲和我分别时我看到的背影。

  生2:一共有四次,除了刚才说的三次外,在文章最后一段,也提到了父亲的背影"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马褂的背影"。

  师:对,你看书更仔细。确实,这篇文章一共四次提到背影,而且,注意是提到"背影",每一次背影的提及是不完全一样的,请同学们再用简洁的几个字概括一下。

  生1:第一次:想背影

  生2:第二次:看背影

  生(七嘴八舌)第三次:别背影,第四次:思背影

  师:概括得很好,这篇文章就是围绕"背影",通过细小的具体的事情来写背影的,通过朗读课文,同学们发现,哪一次的背影写得更具体。

  生(异口同声):第二次的背影

  师:那我们就一起研究一下,第二次的背影,请一位同学来把第6小节朗读一下,其他同学注意思考:(1)请用横线划出具体描写背影的语句。(2)为什么这一次的背影写得那么详细。

  生:朗读课文第6自然段

  师:将你们所划出的具体描写背影的句子齐读一遍,然后根据文中的描写用你的学*用品模拟出父亲去买桔子的路线,并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学*小组,合作探究)。

  生:学*小组模拟、合作、探究

  师:请同学代表你们小组边模拟边介绍

  生:根据课文中的描写,我们小组用笔袋当用月台,用两支铅笔作为铁路,父亲在给我买桔子的时候,先从这边月台慢慢探身下去,再穿过铁路,爬上那边月台,然后去买桔子。

  生:我们小组还有补充,就是从这边月台探身下去,再穿过铁路,爬上那边月台的时候,文中有很具体的描写,是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向上缩,然后身子向左边微倾,然后再爬上去,从这些爬月台的描写,更能看出父亲买桔子的艰难。

  师:第二小组同学模拟介绍的更具体,更形象,说明同学们已经深入理解课文了,确实,父亲的行动更令我们关注,"探"、"缩"、"倾"这些动作能体现出父亲买桔子的艰难,由此,你们能理解为什么要把这一次的背影写得那么详细具体?

  生1:能反映出父亲对儿子的爱

  生2:父亲给儿子买桔子的行为倾注了分别时的深沉的爱。

  师:正是这样,由于生活的暗示,作者的独特发现,选择了"背影"最佳表现角度,将父亲的慈爱,艰难和努力,通过"背影"真切的表现了出来,同时,也显出了父爱的深沉,博大,他的行为是这样的,父亲的语言更具朴实、简洁,请找出文中父亲的语言,仔细揣摩他的深意。

  生:"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天无绝人之路"

  "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生2:我买几个橘子,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生3:进去吧,里边没人

  生4:这些话反映了父亲对我的安慰,比如说第一句话,其次,还表现了父亲对我的体贴和关心,我已经是20岁的人了,但父亲还把我当成小孩子,帮我买桔子,叮嘱着我,牵挂着我,从这些话中都能看出父亲对我的爱。

  师:同学们分析得非常有道理,能深刻地领会文中父亲对儿子的爱,那么,文中的儿子理解了吗?,儿子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对父爱的理解和领悟的呢?

  生:儿子的几次流泪,泪水说明了一切,泪水表达了对父爱的理解、感激。

  三、布置作业:

  生活中,岂止是母爱,父亲,所有的亲情之爱都是感人的,也许你承受着没有发觉,也许你失去了才觉得珍贵,请你选择一个角度,写出你的亲情之爱,450字左右。

  《背影》课堂实录 4

  一、导入新课

  师:有一篇题为《儿子眼中的父亲》的文章,流传甚广,我们一起来看看。(点击课件)

  儿子眼中的父亲

  7岁:“爸爸真了不起,什么都懂!”

  14岁:“好像有时候觉得也不对……”

  20岁:“爸爸有点落伍了,他的理论和时代格格不入。”

  25岁:“老头子一无所知,毫无疑问,他已陈腐不堪。”

  35岁:“如果爸爸当年像我这样老练,他今天肯定是个百万富翁了。”

  45岁:“我不知道是否该和‘老头子’商量商量,或许他能帮我出出主意”

  55岁:“真可惜,爸爸去世了,说实话,他的看法相当高明。”

  60岁: “可怜的爸爸,您简直是位无所不知的学者,遗憾的是我了解您太晚了!”

  师:看了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

  生1:我明白了对爸爸的看法随着年龄的变化而不同。

  生2:我明白了有些东西,失去了才懂得它的珍贵。

  师:确实如此啊,虽亲*如父子,但有些东西,只有在时过境迁以后,才看得更明白,懂得更深刻。今天我们学*朱自清的著名散文《背影》,看他是如何理解父亲、领悟父爱的。

  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概括课文,把握文意)

  建议学生这样概说课文:

  概说全文的主要内容;概说文章的行文脉络;概说你认为的课文重点段落的主要内容。

  活动方式:请每个学生从上面三个角度中选择一个,对课文进行概说。(用五六个句子对课文进行概说。注意对课文第六段的概说。)

  学生思考,交流

  A.你知道了些什么?

  B.本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几十年来为人们所传诵。我今天也想听听同学们的真实感受,你能用“我知道文章写了 ”这样的句式来说一句话,谈谈自己对这篇文章的看法吗?

  生1:我知道文章写了父亲在车站为我送行这件事。

  生2:我知道作者那时候的家境很不好。

  生3:我知道文章写了四次背影。

  师:哪四次背影,你能给我们找出来吗?

  生:第一次是在文章的开头“我最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第二次是父亲为我买橘子时的背影,第三次是父亲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里的背影,第四次是我收到父亲的来信,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到了父亲的背影。

  师:这四次对背影的描写哪一次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应该是第二次:买橘子的背影)

  老师课中小结:这是一篇追忆性散文,写于1925年,故事情节非常简单*常。那是作者追忆1917年,丢了职赋闲在家的父亲,送儿子北上读书,在火车站分别的时候的情景。作者当时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念书,得知祖母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书,父子在浦口惜别。那时的中国,军阀割据,帝国主义势力明争暗斗,广大劳动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朱自清作为一名正直、善良、敦厚的知识分子,必然要感到社会的压抑,产生一种落寞凄凉的情绪。作者的家庭因为社会的黑暗日趋窘迫。这些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奔波劳碌,境遇艰难的现实。在这一背景下,作者写出来的,不仅是简单的父子之间的伦理之爱,也暗含着一种时代之难和心灵之痛。

  纵观本文,父亲的背影总共出现四次,每次的情况有所不同。而思想感情却是一脉相承的。第一次和第四次,分别是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是“虚写”,而最真实的背影,是作者坐在车厢里,看父亲为自己买橘子是出现的。

  (品析:教学内容:概说课文,把握文意;教学角度:概括内容;概说脉络;概说重点段落;教学手法:学生思考,师生交流)

  速读课文,指导学生整体感知。

  三、合作探究

  顺势切入课文第六段,进行精段品读

  (1)建议大家这样朗读(朗读训练)

  轻声地朗读课文第六段,感受关于父亲“背影”的故事;

  轻声地朗读课文第六段,感受这一段的结构层次,以这一段中两次背影分层次朗读;

  轻声地朗读课文第六段,感受这一段中的感情抒发。

  (2)请学生从下面的话题中自选内容研读课文第六段

  话题:作者是怎样描写刻画父亲买橘子的背影的?

  背影

  师:如果把“背影”比作一块情感的通灵宝玉,那么,它的两面都写着爱。请问写的是什么?

  生:一面是“父亲爱我”,一面是“我爱父亲”。

  师:知道这两种爱是比较容易的,但更重要的是知道它们是怎样表达的,这是我们探究的重点、难点。

  此文很妙,就在于作者重构了一个具有强烈视感效果的焦点场景,形成了一个动人的文学意象——“背影”。而且这个“背影”又将“父爱”与“爱父”两种情感统一在一起。

  为了作理性深入的分析,请同学们先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背影”产生的客观条件是什么?也就是说卖橘子的货摊在什么地方?

  生:卖橘子的货摊在“栅栏外”,与车厢有铁道相隔。

  师:那么父亲怎样才能买到橘子?

  生:须穿过铁道,要跳下这边月台,还要爬上那边月台。

  师:“背影”是什么情况下的“背影”?

  生:是父亲上那边月台时的背影。

  师:假如像我们今天常见到的情景:列车旁的月台上有流动购物车,父亲顺手买了一兜橘子从车窗递给儿子,还会有书中所写的“背影”吗?

  生:没有的。顺手买一兜橘子,就使这行为很*淡,不能引起强烈的情感刺激。

  师:所以说是车厢与橘摊的空间位置构成了产生“背影”的客观条件,它增加了买橘人的行动难度。这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一般来说付出了较大努力得到的东西让人觉得怎么样呢?

  生:难忘、甜蜜、喜悦

  生:付出较大努力得到的东西让人倍觉珍贵,须加倍爱惜。

  师:难度增加了价值。我们再从父亲的情况看,假如父亲像你们年轻的体育老师那样三十几岁,又身强力壮,身体利落,穿着也利落,能轻快地跃身跳下,能轻快地纵身上跳,那么,还会有文中所写的“背影”吗?

  生:没有的。父亲条件愈好,上下月台越不成问题。

  师:所以文章极写父亲攀爬能力之弱,显示攀爬难度,这样,文章的情感力量会怎么样?

  生:父亲条件越差,上下月台难度越大,文章的情感力量也就越发的集中和强烈。

  师:综上所论,我们可以这样进行总结——空间位置与人物行为及其自身条件的矛盾性蕴蓄着浓浓的父子情。由此大家明白叙述空间的作用了吗?

  生:故事的空间影响事情的性质。

  师:所以,写作有这样一条原则:利用空间条件与事件相关元素的关系塑造人物,创造故事。比如,创作一个下河救人的故事,在十来米深的唐山陡河与不到两米深的小河沟有区别吗?

  生:当然,在陡河要难得多。

  师:所以,我们要树立“空间意识”。

  下面我们再从儿子这面看“背影”。从儿子这面看“背影”,看见的仍然是父亲,但我提醒同学们要注意,这是一种写作艺术——从儿子看到的父亲的样子中看儿子的心理——以描写对象的情状显示描写者儿子的眼神,其效果是“一石二鸟”。具体说父亲是怎样去买橘子的呢?儿子眼中的父亲是什么样的呢?尽量用书中的摹状语句表述。

  生:穿“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过铁道,“慢慢探身”,下到这边月台下边,然后在那边月台边“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师:这样具体,这样传神,说明儿子是怎样看着父亲的?

  生:说明儿子正全神贯注地盯着父亲的举动。

  生:我感觉好像儿子和父亲一起使劲儿。

  师:这一瞬间,儿子心中的骨肉亲情被激发开来,这是对父亲的一种认知。他深切地感受、理解了父爱,所以才会有情至深处、不由自主的“流泪”。同学们要记住——认知是情感产生的条件。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明白其中的缘故,就会有相应的情感。“背影”描写很具体,间接写出儿子心理很专注。甚至还写出儿子对父亲心理的体验。文中写父亲买橘子回到车上怎么说?

  生:看见父亲“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师:“心里很轻松似的”是说父亲的心里感觉,儿子怎么知道?

  生:“扑扑衣上的泥土”,这本身就是父亲的一种轻松的动作,从这样的动作里,可以看出父亲买来橘子好像做了一件大事情之后的轻松。

  师:这些描写,其实就是儿子对父样的认知——从外表到内心。在整个买橘过程的描写中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并根据目标准确使用摹状词,比如“攀”、“缩”、“蹒跚”、“左倾”、“努力”,等等,都是在极力体现这橘子来得怎么样?

  生:不容易。

  师:“不容易”是文中的原话,我们用一个字怎样来概括?

  生:难。

  师:是的。用“难”来体现“心”。整个“背影”都围绕这个“难”字写。为了体现“难”,甚至还着意写父亲的穿着。他穿了什么?

  生:“大马褂”、“布棉袍”,这样的衣着为上、下月台增加了不少的困难。

  师:是的。写什么都有目的。这买橘子本来是一个*凡之举,那么为什么如此打动人心呢?作者对父亲买橘子的整个过程,进行了工笔画一般细致入微的描写,从父亲的衣着形象以及一连串的动作,走、探、穿、爬、攀、缩、倾、抱等,每一个动作那都像电视特写慢镜头一般的呈现在读者的眼前,那说明父亲买橘子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而是费了不少的周折。几个小小的橘子,包含着浓浓的父爱。

  这是第一个“背影”。文中还写了第二个“背影”。第一个“背影”突出了“难”的动作,第二个“背影”体现的是什么呢?

  生:第二个“背影”体现的是“难舍”的情。

  师:凭什么这样说?

  生:“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这才回到车里。这说明“我”一直注视着父亲。

  生:一个人走进人群里,我们盯着看,有时看不到了,过一会儿,就又看到了。不见了,又见到。反反复复,直到最后消失在人群里,“再也找不着了”。

  生:那个“再”字很传神,传出“我”对父亲的关心。

  师:这就是“难舍”,目光依依远送人。“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孤帆远影碧空尽,不见长江天际流”。循着第二个“背影”,让我们诠释一下本文标题——《背影》。“背”,一个意思是“脊背”的“背”,一个意思是“离”。“影”,这里应该解作“像”。“背影”者,父亲渐渐去我而背之像也。这样的“背影”里蕴涵的是什么?

  生:人走远了还在看,难舍之情非常明显。

  父亲为儿子,多为难的事都不在乎,也因为儿子目不转睛地盯着背影看,满目含情地在人群中苦苦追寻,这通灵宝玉般的“背影”,自然就永远铭刻在儿子的心田上,悬挂在儿子的记忆中,让他一面体味着“父爱”,一面释放着“爱父”。

  四、教师进行小结:

  这一段中的事件是全文的中心事件——父亲买橘。作者层次分明,语言朴素、情感深沉地描写了父亲的背影。那布帽、布马褂、布棉袍,表现了父亲的家庭败落、生活困苦的境遇;那蹒跚的步态,那探身、攀手、缩脚、倾身等动作,形象地描绘了父亲的费劲吃力;那叮嘱的话语,表现了父亲的关怀备至;那流泪,又流泪的叙述,表现着作者内心非常复杂的情意。总之,这一段都表现了父亲真挚的爱,处处表现了作者的感动之情。

  【品析】教学内容:段落精读;教学角度:朗读——概括——分析——小结;教学手法:朗读法(体现目标的不同,体现层次的区别);概括法(概括内容和内部层次);分析法(分析写作手法及其作用)

  我是于漪和余映潮尊师的忠实的追随者,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上也是力图体现些许他们的教育思想。

  语文课堂不能失去“语文”的色彩,必须要立足并扣住文本,回归本色。还要使学生在阅读、听说等语文实践中同时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感染,让语言学*和人文精神不着痕迹地自然融合。“因文悟道,因道悟文”,从而实现文道统一。

  对话过程中我给自己的定位是;我不是“一言堂堂主,我是“发言首*”。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在课堂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话。而“首*”的职责就是:营造对话氛围——使对话在宽松、民主、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组织对话过程——使对话在有序和有效的状态下进行;调控对话方向——使对话始终围绕当前的话题进行 。但这并不意味着课堂上教师不能传授知识,因为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我们要把握“到位”而不“越位”的原则。)】

  (3)回扣与顺联:

  这一次的阅读任务是进行“回扣”和“顺联”。 “回扣”即回头扣住课文的开头部分,体会祸不单行、家境惨淡的特定环境;“顺联”即顺势阅读课文的最后一段,体会父子相恋的真挚情感。从而使全文的教学形成一种选点突破、辐射全篇的格局。

  建议学生这样探究:

  回扣:从对背影的描写回扣课文的二、三段,体会祸不单行,家境惨淡的特定环境

  师:如果就单纯地描写父亲去买橘子,故事会这样感人吗?

  生:父亲已经年老力迈了。

  生:父亲的身体肥胖。

  师(引导):不错,父亲的体胖和年老力衰都是我们可以直接感受到的外在的原因,联系课文二三段,看看有没有内在的更深层次的原因呢?请同学自由朗读二三段

  生:(沉默。)

  师(启发):我们不妨回忆一下父亲的穿戴:“黑布小帽,黑布马褂,深青布棉袍”

  生:母亲去世,悲痛,丧母的悲痛。

  生:家境不好。

  师(引导):是啊!母亲去世+家境不好,真是祸不单行的日子。……丧母无论对于谁,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一种切心的痛,都是一种难以抚*的伤。

  师进一步引导:除此外,父亲此时还面临怎样的境遇?

  生:父亲的失业。

  师:不错,失业意味着什么?

  生:已到老年!没了经济收入。

  师:我们的父母也可能面临失业,但并不一定是进入老年了啊!是失业不是退休!

  师:是的,没了工作,直接面临经济支柱的坍塌,失业就将面临家庭经济的危机,无钱维持生计。我们来看看文中具体的语句。

  生:(第三节)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师: “变卖典质” …… 就是把家里的东西典当出去换钱用。那就是倾家荡产啊! 大家想想看,父亲经受着丧母的悲痛,失业的悲哀,家败的无奈,它们像三座大山一样压在父亲的身上,压在肩负一家老少生养之责任的脊梁身上,他的心情是悲酸苦楚的,甚至是无助无望的,此时的背影该是多么沉重啊。在这种情况之下,父亲却并没有忽略对儿子的爱,父亲在这千难万苦的逆境中为儿子所做的一切,比*常,特别是顺境中所做的不知要可贵多少倍。可见,二三两段对表现父亲爱子之情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开头为整篇作品设置了惨淡的环境、悲凉的气氛,与父亲对儿子的满腔温情形成对照,有力地烘托了父爱的崇高。

  师:我们读《背影》的结尾。大家有什么感觉?

  生:照应了开头,两年不相见,心里很想念,自然就期盼相见。

  生:我觉得文章写完了,但事情没有完。

  师:为什么这样说?

  生:“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盼相见,但不知什么时候。

  师:“唉”的一声长叹,留下思念,留下期盼。这是一个没有完结的结,此时打在了作者的心灵之上,让他纠结痛苦;也永远地打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灵之上,让我们唏嘘慨叹!从“背影”里,我们应该懂得什么叫“父子之爱”,由此理解我们生活中的骨肉亲情。

  (主体教育观要求语文教育要弘扬人文精神,在具体的教学中,要真正地把学生当做学*的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知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经验。

  建构主义的理论认为,学*的过程是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它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激活、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经历。

  在这一环节的设计和教学中,我努力实践以上的教育思想,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课文理解的情感氛围。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把阅读教学真正视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实践证明,充分信任学生,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自主品析、交流他们极富个性化的理解和感受,是这一堂课的一大亮点,学生们的思维火花被点燃,他们精彩的发言赢得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五、总结全文,归纳收获:

  回顾所学,交代本课的学*内容

  趣味学*活动

  请学生就“——————————————————与——————————————————”这个话题对课文进行发现。

  如:开头与结尾

  我与父亲不想见已经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哎!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学生进入课文,进行横向联系,进行探寻。

  比如:父亲与儿子——

  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黑色与紫色——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

  内疚与思念——

  哎,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哎,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见面!

  少年与老年——

  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

  “我身体*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实写于虚写——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教师顺势引出下面的内容:

  简叙与详叙

  课文第二段,简叙,用几句话就写了一件事

  课文第六段,详叙,用很多话写了一件事

  教师讲解:简叙与详叙(详略)的处理,在这篇文中里也显得很重要,在一篇记事类文章中显得很重要。在这篇课文中,作为简叙的段落,介绍家境,突出背景,表现心情,进行铺垫;作为详叙的段落的作用是突现场景,描绘细节,表现人物,抒**感。如果没有略写,详写的内容就显得不自然;如果没有详写,课文就没有动人的细节,没有故事的味道。所以,详写和略写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反思】

  本课设计为三个环节:整体感知、合作探究、总结归纳。扣住文本不架空文本。任何一个环节的设置都不离开读文章。三维目标的体现不是孤立的,而是自然融合在一起,水到渠成。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心灵体验,课堂上既有对学生评点方法的引导,更有对于阅读文章方法的传授。将这三个环节定位为读文、读人、读自己。方法上的指导也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背影》课堂实录 5

  一、导入新课

  师:在我们的成长路上,父母的爱的阳光照耀着我们前进的每一寸行程。我想,我们每一个同学的心中都有无数有关父母让自己难忘的故事,对吗?

  生:对。(大家异口同声回答)

  师:这些故事里凝聚着父母对我们的深切关爱。那么,哪位同学来和我们说说自己的故事呢?

  生1:我原以为爸爸是不爱我的……。我明白了对爸爸的看法随着年龄的变化而不同。

  生2:我出生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里,爸爸非常爱我,记得又一次……。(贴*生活,学生都有话说)

  师:很好,几位同学幸福地说出了他们自己的故事,也让我们分享了他们的幸福。

  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背影》去体会那份“深沉的父爱”,体会那份让无数读者感动过的感动。(板书:《背影》)

  二、了解作者

  师:《背影》的作者是谁啊?

  (学生都预*过,自然知道)

  生:朱自清。(齐说)

  师:好,谁了解朱自清的,说说看?

  生:我知道他字 佩弦,我们上学期学过他的《春》;

  师:好,还有么?

  生:他是著名的诗人、学者、散文家;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看大屏幕——

  朱自清(1898-1948),字 佩弦,原名朱自华,扬州人。现代著名学者、诗人、散文家。曾在清华大学读书、任教过,他是民主战士,他不接受美国的救济粮。(多媒体显示)

  三、整体感知课文

  师:刚才我们有同学说,上学期我们学过他的《春》,好,我们大家一起来背背看?

  生背诵开头几段。

  师:好,我们今天来学*他的另一篇优秀作品《背影》,看看这又将是一篇怎样的美文?

  师:先请大家来听一听这篇课文的朗读录音。(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

  生听课文朗读后。

  师:请同学们大声、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文章一共提及了几次背影?

  (朗读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前提,没有好的朗读、没有语感还怎么领会文意。其次,朗读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这样他们就不会泛泛而读。)

  四、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指导学生谈读课文后的体会和感受。

  师:读完了,并能回答问题的同学举手。(举手是一种反馈)

  (同学们都举手了,几乎都能回答。)

  师,我们一起说文章一共提及了几次背影?

  生:四次。

  师:好,我们请一位同学说说看哪四次?(请一位成绩中等偏下的同学回答此问题。)

  生:第一次,开头第一段“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第二次,94页,“…..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第三次,“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

  第四次,“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师:好,在文中把这些语句划出来,然后试着用几个字来概括说一下?第一次是 的背影,第二次是……

  生:第一次可以说是,难忘的背影;第二次是看到的背影;第三次是分别的背影;第四次是思念的背影。(同时板书)

  师:文章一开篇就提出“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在写法上有什么作用?

  生:点题。

  生:给人以悬念。

  师:对,不错。开篇提出来,这是在点题,那么,我们看结尾呢?

  生:依然在谈背影,这是首尾呼应。(学生的思维敏锐、活跃)

  师:好的,那么贯穿其中的呢?

  生:也是背影。

  师:这叫什么?(我给学生提示)

  生:以“背影”为线索。

  师:朱自清作为散文大家,他的文章的结构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的呢?

  (在此时来讲解文章结构是恰到好处的,有助于他们认识结构,更有助于他们指导其写作。)

  生在下面自由回答。

  师:开篇点题,结尾呼应,全篇以“背影”为线索,文章思路清晰;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例子,我们除了学*文章的思想、情感,也要在文章中学*写作的技巧、思路。

  师:我们再来看看文章中一共出现过几次流泪?

  生:四次。第一次是“看见满院狼藉…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第二次是“我的泪很快流下来了”,第三次是“我的泪又来了”,第四次是“在晶莹的泪光中”。

  师:他回答的正确了吗?

  生齐声回答:正确。

  师:好,这位同学看书很仔细,我们掌声鼓励。

  生鼓掌。

  师:老师看看下一次掌声要鼓给谁呢?请用几个字概括一下来说第一次是 的眼泪,第二次是……

  生:第一次可以说是,悲伤的泪;第二次是感动的泪;第三次是惜别的泪;第四次是思念的泪。(同时板书)

  师:这位同学回答怎样?

  好!生共同答道。

  师:掌声鼓励。

  师:我们再来比一比,看谁先发现“我”第一次流泪与第二次流泪有何不同?

  师:“簌簌”是什么意思?

  生:纷纷的样子。

  师:说明什么?

  生:说明很多;

  师:那为什么会很多呢?

  生:因为伤心;

  师:第一次是伤心之泪。家中祸不单行的遭遇,回家又见到满院狼藉的情景,自然眼泪簌簌而下,这是多;而“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一次呢?为什么很快?

  生:因为,我看到父亲买橘子的背影这一幕一下子震颤了我,使我领悟到了父亲的这份爱,于是“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我的流泪说明我已经深深地体会到了父亲对我的爱。是的,同学们我们知道爱是双向性的,正当我们在被爱包围的时候,我们应该懂得珍惜、懂得感恩、懂得回报!那么,我们再来看看朱自清,当他的父亲对他是如此的挚爱,他领会到了么?他有反向的爱过父亲吗?请同学们在文章里找找看?(多媒体显示问题)

  生1:有,我发现了。当父亲抱着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这个“搀”字真诚表现了“我”的感念之情。

  生2:还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反语的运用,表明我的难过、悔恨。

  生3:我来补充,“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说明“我”一直铭记着他的“背影”。

  师:很好,从这几点中我们不难看出,这又是一次父疼子、子爱父、父子情深的最好诠释!

  五、拓展延伸

  父亲为了给孩子买几个橘子,不顾危险,不惜自己的身体,在文中一些动词中体现着浓浓的爱子之情,很让人感动。可是这篇文章在入选教材时,有一些因为这一段话,认为父亲不遵守交通规则,在孩子面前树立了坏榜样,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多媒体显示)

  (学生讨论、交流)

  生1:这篇课文主要表述“父爱”的主题,其他的可以忽略,再说孩子二十岁了,且已经上大学了,这点是非还是分的出来的。

  生2:我认为父亲应时刻给孩子做好的表率,就算是好心做错了事,也会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

  ……

  师:同学们对这个问题有自己很好的看法,远超出了老师的预想,非常好。老师自己也比较赞同第一位同学的看法。我们回去完成一道作业题:写一篇200字的作文,写你和你父母之间让你感动的一件事,下节课我们在课堂一起分享。(多媒体显示作业)

  六、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背影》,感悟了亲情。知道了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走,除了母爱之外,还有一种坚强、深沉而又无言的父爱,让我们深深感动。再此老师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享受亲情的同时,也要懂得珍惜它,回报它,永远记住爱的双向性!下课!

  (多媒体显示)


《背影》课堂实录(精选5篇)扩展阅读


《背影》课堂实录(精选5篇)(扩展1)

——《木兰诗》课堂实录3篇

《木兰诗》课堂实录1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梳理了文章内容,请大家回忆一下。这首叙事诗,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以及木兰建立赫赫战功,辞官归乡的故事。

  师:把过程和结果都概括的很好。老师给大家找了一些图片,请大家看图配上诗句。

  生1:“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生2:“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生3:“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生4:“出门见伙伴,伙伴皆惊惶。”

  师:大家讲出的诗句和图片十分的吻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探究木兰的形象。请大家自由阅读诗句,说说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木兰形象?(板书:木兰是————女郎)

  生1:第一节“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写出了木兰的担当和勇敢,因为国家危难时期,木兰挺身而出。

  师:国家的危难时期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

  生1:“昨夜见军帖……卷卷有爷名”可见可汗大规模征兵。

  师:国家大规模征兵紧张、急迫,可见她是在为国而战,为什么要替父从军呢?一个是国家方面,还有什么?

  生1:因为爸爸没有长大**的儿子,木兰没有长兄所以她要替父从军。

  师:从这一句看出上战场杀敌应该是谁的事情呢?

  生齐:男子。

  师:木兰作为一个女孩子,她勇于承担了男子的责任。不仅是国家,而且是家庭的责任。她勇于承担责任,你读出了担当,很好。(板书:担当)

  师:我们一起看一下第一小节,当木兰看到军贴知道可汗大规模的征兵之后,她立刻就做出了代父从军的决定了吗?

  生1:没有,从“唧唧复唧唧……女亦无所忆。”可以看出木兰在犹豫。

  师:她在犹豫些什么呢?

  生1:因为她是一个女子,古往今来没有女子上战场。犹豫自己要不要去。

  师:她在犹豫,因为要上战场,要做出女办男装的装扮,自古以来,都是男治乎外,女治乎外的封建礼法,代父从军不是一般女子所能为,也不是一般女子所敢为的事情。你在这里看到了木兰的犹豫,很好。哪几句在写木兰叹息的呢?谁来读读看?

  生2:“唧唧复唧唧……惟闻女叹息。”

  师:哪里表示她的叹息声的?

  生2:“唧唧”

  师:这个词语有什么特点?

  生2:叠词。

  师:叠词的运用写出了木兰的声音,还写出木兰的什么呢?

  生:忧愁。

  师:叹息的样子体现出她的忧愁。(板书:忧愁)谁能为大家读一下,读的时候读出木兰的忧愁、犹豫、担当呢?

  生1:“唧唧复唧唧……从此替爷征。”

  师:大家说说她读的怎么样?你为什么这样读呢?

  生1:从“唧唧复唧唧到女亦无所忆”因为木兰在忧郁一声又一声的叹息所以要缓慢。“可汗大点兵”写出军事十分紧迫所以要较快一点。最后“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写出了木兰的决心,所以要读的坚绝。

  师:是愿为市鞍马,为读四声,注意这个字的读音。表现她的坚定、担当。大家思考一下,我们在*时的朗读中,要注意一些什么呢?

  生齐:停顿……

  师:我们一起看一下这首诗基本是由五言构成,那么五言诗阅读节奏,三个节拍。唧唧/复/唧唧的二一二式,还可以是木兰/当户/织的二二一式,除了停顿我们在朗读时还要注意些什么?

  生齐:重读……

  师:比如在第一节中,为表现木兰的叹息声我们就应该怎么样?应该重读她的叹息声来表现她的忧愁,实际上我们在重读中就体会到了她的情感和性格。我们要读出人物的情感和性格表现在语速的快慢适中,反应在语调上高低讲究,还要注意表现人物性格、情感的词语要重读。好,请同学们说一下你还读出了木兰哪些性格?

  生1:“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我从这里读出她思念家乡的情感。这从“不闻爷娘唤女声”中可以看出来。

  师:此时此刻木兰为什么要在征战途中思念家乡?

  生1:因为他明白出征是危险的,并且可能几年时间不能见到父母才会对家乡产生特别的思念。

  师:此时此景勾起了她思乡、思亲之情,那么是何时何景呢?

  生1:是“暮宿黄河边”时的“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还有“暮宿黑山头”时的“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师:从这些句子中你能否概括一下,从中写出了木兰的什么特点?

  生1:对家乡的思念,这是女子所特有的细腻的情感。

  师:(板书:细腻)我们一起看一下从“旦辞”“暮宿”“旦辞”“暮至”句法结构有点相似的句式中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生1:在“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既有声音又有景物的描写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氛围。

  师:夜晚宿营地的凄凉景象勾起她无尽的思念。

  师:你还注意到了“黄河流水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表示声音的词,她听到的是“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她想听得是什么声音呢?萦绕在木兰耳畔心头的就化作了“爷娘唤女声”,这几句应该怎样读?

  生齐说:重读。

  师:谁能把重读加上去,再来朗读一遍?

  生:读。(读时重读了鸣溅溅和鸣啾啾。)

  师:加上重读,我们能够感受到木兰思亲的情感。请大家自由散读并思考一下,这几句话它的语言形式有什么特点呢?

  生(全体):自由的、出声朗读。

  生:从五个字到七个字再到九个字,因为《木兰诗》是北方民歌,这样写体现了语言的琅琅上口。

  师:你从五言到七言再到九言,长的短的句式交替的转换体现诗歌语言的琅琅上口的特点。这就是诗歌的音韵美。你还从哪些诗句读出木兰的形象?

  生:我从“可汗问所欲……送儿还故乡。”她是个重情义的人,体现木兰并不要求什么战功,只要求能回到故乡和父母团聚。

  师:她不要官位赏赐,可见她对*厚禄极其的……

  生:淡泊。(板书:淡泊)

  师:她觉得情义是最重要的,是什么情义?

  生:亲情。

  师:从还故乡中,可见家庭是最中重要的。结合轻重缓急,读一读这几句话。

  生:读。

  师:你为什么这样读?

  生:因为“木兰不用尚书郎”写出她轻权利的个性,所以重读。“送儿还故乡”写出木兰对故乡的思念,所以要重读。

  师:谁再来说说看。你还读出了木兰哪些形象?

  生:“开我东阁门……对镜贴花黄。”这几句写出了木兰身为女子的爱美之情。

  师:爱美(板书)从这几句你看出了木兰是个爱美的女子,那你们说一说木兰美不美?

  生:美。

  师:你从哪里看出木兰美?

  生:“出门看伙伴……不知木兰是女郎”,同伴们看到木兰的女儿装都很惊讶的表情可以看出来她是一个很美的女子。

  师:分析很好,谁再来说一下木兰美不美?

  生:“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从她像云一样的的头发可以看出来。

  师:爱打扮、爱美丽的姑娘在恢复女儿装的心情?

  生:喜悦。

  师:结合朗读的技巧,你来再读一下这几句诗。

  生:读。

  师:读得很好,从这几句诗中,我们还能看出木兰的什么?

  生:“同行十二年”十二体现了时间之长,同伴没有发现她是女郎体现了她的智慧。

  师:大家设想一下,木兰看到惊惶的伙伴,木兰的心里会怎样?用文中的哪句话可以回答我的疑问呢?

  生:“雄兔脚扑朔……安能辨我是雄雌!”

  师:为什么说是这一句?

  生:这几句诗用雄兔暗喻了男子,用雌兔暗喻了木兰,可以看出木兰就是和男子一起出征打仗,你们也不能看出我是女子。

  师:这里你既可以看作是作者对木兰的高度的赞美,也可以看做是伙伴们疑惑的解答。我们如果把它当做木兰的解答,木兰再说这番话时应该带着一种怎样的心情呢?

  生:骄傲。

  师:你在刚刚的朗读中有一些重读的处置,你能说说为什么这样读吗?

  生:我重读了“安能辨我是雄雌!”从这句话看出木兰的……骄傲,体现出同行十二年,不知我是女子的自豪。

  师:这一句没有运用问号,而是运用了感叹号,更加强调了她的骄傲,自豪。所以这一句我们要重读,哪个词语我们更要重读?(雄雌)我们再情景再现一下,男生读“出门……女郎。”

  女生就读木兰的解答。

  生:男生读“出门……女郎。”

  生:女生读“雄兔脚扑朔……安能辨我是雄雌!”(雄雌没重读)

  师:我们再齐读一下最后一节,把雄雌读的再有力一些,读出木兰骄傲的心情。

  生:齐读。

  师:好,谁还读出了木兰的其他的形象?

  生:我从“旦辞……鸣啾啾”可以看出行军速度之快,可以看出木兰上战场的坚决。

  师:你从哪里看出行军速度很快?

  生:“旦辞……鸣啾啾。”

  师:你就读一下“旦辞……暮宿……”这两句,给大家读出她日行千里的感觉。

  生1:读。(没有注意语速、语调)

  师:大家觉得读的怎么样?(学生中有几人表示一般)谁觉得读的比他更好一些?

  生2:读。

  师:他读得怎么样?(学生中有几个人说好)大家的好字很勉强,谁觉得读的比他更好一些?

  生3:读。

  师:她读得怎么样?(学生齐说好)你说一下,为什么这样读?

  生:因为尽管写征途的快,但也要读得有感情。这几句既要读出行军的快,又要读出她的思乡。

  师:奔赴战场的木兰是怎样的形象呢?谁来读读看?

  生:读。“万里……铁衣”看出了木兰的勇敢。从“朔气……寒光”写出北方的寒气,运用环境描写写出了木兰的坚强。

  师:(板书:坚强)刚刚的同学有没有读出木兰的勇敢和坚强呢?这几句我们我们应该怎么读呢?

  生:没有,语速要稍快一些。

  师:为什么呢?

  生:写出了军事的紧急。

  师:战场上的的危险,哪里能表现战场的危险?

  生:“将军……十年归。”

  师:语调应该怎么处理?老师为大家读一下。大 家觉得老师是否读出她的勇敢和坚强呢?老师是怎样读的?

  生:有重读。

  师:那些字我重读了?

  生:赴、度……

  师:为什么这些字要重读?

  生:我想分析赴、度这些字之所以重读,就是为了体现行军速度快、战事紧急,这些字都能起到塑造人物形象,渲染气氛有一定的关系。

  师: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画面,这几句诗句虽然很简略但却写得有声(刁斗声)、有色(寒光、铁衣)、有形(奔赴战场的矫健身姿、奋勇杀敌的英勇)、有韵味。老师在为大家朗读一遍。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这样的画面。

  生:闭眼聆听,想象、感受。

  师:我们也带有这样高亢的激情一起朗读一遍。

  生:齐读第三节。

  师:我们来总结一下,通过刚刚的品读,我们概括出木兰具有这些特点,哪位同学说一说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郎呢?

  生1:我觉得木兰是一个有英雄气概的女郎,从有担当、英勇、坚强、淡泊中可以看出。

  师:从她的忧愁、爱美中还读出她的什么呢?

  生:2:女儿情。

  师:这首诗不仅表现了木兰的英雄气,更多详细的表现了木兰的女儿情,正是女儿情的描绘让木兰跨越千古,真实可爱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让我们去尊敬去敬佩,我想这也是它代代相传的'理由。让我来听一下这首诗的朗读。(可以用阅读符号标注一下)。

  生:聆听、运用朗读符号标注。

  师:周振甫在《论诵读》中说“读诗注意停顿、读出轻重缓急,恰好能和文中的情与事起伏相应,足以帮助对文章的理解,了解作者写作时的情绪。的确如此,我们通过朗读,不仅感受到了木兰的英雄气和女儿情。

  我想化用《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的话:“汉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特别是诗歌——最凝练、最精确、最明白。让我们倾情朗诵《木兰诗》

  生:齐诵《木兰诗》。

  师:下课。

《木兰诗》课堂实录2

  同学们,我们已经疏通了《木兰诗》的字、词,串讲了诗句的大意,今天我们继续学*这首诗。先检查一下朗读作业完成情况。

  点一生读课文。

  一生评议:她读的很流畅,但前后语调一致,没有区分悲伤、忧愁和喜悦的感情。

  师:同学们读的很不错,评的也很不错。这堂课我们要在理解人物的基础上读出对人物的感情,对朗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判断对一个人该持有什么样的感情,先要了解他,了解他都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心里又在想些什么。下面我们来做一个连线练*。

  代父从军5——6

  辞官还乡3

  征途想家4——5

  屡建战功1——4

  一生上去连线,另一生上去作了修改,结论为:

  代父从军5——6

  辞官还乡3

  征途想家4——5

  屡建战功1——4

  师:打乱秩序后再整合信息,是一道有些难度的题,大家这么快就做好了,不错。看看,情节的正常秩序是怎样的呢?

  生:代父从军、征途想家、屡建战功、辞官还乡。

  师:很好,思路很清晰。这就是诗中告诉我们的木兰所做的一些事。不过这样的粗线条还不足以让我们的心跟木兰贴*。这么一篇千古传诵的名篇,这么一个广受爱戴的女英雄,她身上一定有些什么东西是我们还没有发现的,擦亮灵魂的眼睛,从文里文外找一找感人的镜头,读一读精彩的片断。

  生:木兰征战回家时,“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的情景很感人。

  师:能不能具体点?

  生:我觉得此时她的父母一定年纪很大了,走路都颤巍巍的,还相互搀扶着出城迎接,他们盼望了这么多年,担心了这么多年,木兰回来,他们的心情一定很激动,边走边流泪。

  师:说的好。

  生:我觉得木兰很不简单,不光是女同胞心中的英雄,更是男同胞心中的英雄,一个花家的小女子,大胆地走向战场,克服了想家、思念亲人的情绪,与男儿一样过着艰苦的野外露营生活,立了大功,我觉得她很勇敢、坚强。

  师:不错。你刚才说花家的小女子,女同胞听了可能要不高兴的,你觉得呢?

  生笑:花家的女儿。

  师:改的好。我觉得你的感受很细腻,注意到了一些细节性的东西。把表现木兰征途想家的段落给大家朗读一遍,好吗?(生读)

  生:木兰辞官还乡的事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她对爹娘是那样孝顺,为了孝顺,把一个女孩子最宝贵的青春留在了战场;为了孝顺,她舍弃许多人苦苦追求的荣华富贵,回家报答双亲养育之恩。

  师:好,说到这里,请大家回忆昨天看的豫剧《花木兰》,其中木兰回家报恩的唱词,有没有人记得?

  生:*了贼儿回家,一天也不停,快马加鞭赶回家门,我孝敬娘亲啊!

  师:能不能唱?

  生:不能。

  师:有没有人能唱,一丁点?

  生唱:*了……贼……儿……

  师:(掌声中)谢谢,虽然只唱了半句,可是韵味尽出,让我们过了一回河北梆子的瘾。从大家的发言中,我感到大家与木兰又走*了一步。思考一下,木兰的生活理想是什么?

  生:孝敬爹娘。

  师:还有呢?

  生:过一个普通女子的耕织生活。

  师:是的,这本是很容易实现的,可战争改变了木兰的命运,她必须为实现理想而走一段曲折的道路,为了更多的人能顺利实现自己的理想,她作出了非常人所能作出的牺牲。小结一下,木兰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生多人:勤劳、孝顺、勇敢、刚强、机智、有短识、纯朴高尚。

  师:这么多优点集中在她身上,她既是现实人物,又是劳动人民心目中理想的化身。为了更深的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我提议,每人创作一首小诗,热情讴歌劳动人民的优秀女儿花木兰。这里有几个参考题目:

  1.爹爹,让女儿替你去出征

  2.妈妈,我回来了

  3.英雄颂歌

  4.*,请记住这光辉的一刻

  5.绝响

  师:可选用任何一种人称;可写出发前,送别,征战生涯,归来团聚时;可写一句、两句,一段、两段。开始吧,说不定你有诗人之才而你还不知道呢。

  生写。

  师:把自己的诗跟大家交流一下,谁先来?

  生:朝廷军帖多成山,爹爹年老不能战,花家没有男子汉,我愿替父去出战。(掌声)

  师:还挺压韵的,写的不错,下一位?

  生:古往今来几英雄,木兰当数排第一,英勇机智杀数敌,是我中华好儿女。(笑,掌声)

  师:啊,是一首打油诗吗,也还不错。

  生:看,火红的太阳升起来了!木兰啊,勇敢地代父从军!老母亲,泪眼簌簌,再三嘱咐儿要小心;老爹爹,颤颤巍巍,送娇女踏上征程。木兰,你是咱中华民族的好儿女,我们为你骄傲,我们为你自豪!(掌声)

  师:不错,结尾还可改含蓄一点。

  生:匈奴们去死吧!让木兰的剑,沾染敌人的血;让木兰的精神,辉映着她的英姿!爹爹呀,女儿不会辜负您,请您等待儿凯旋归来的那一天。(掌声)

  师:有气势,散发着一股英雄豪放之气。

  生:娘呀!是你把我养大,教给我劳动谋生的本领;爷呀!是你教我武艺,使我成将不死沙场。爷娘的恩情似海深,今生今世报答不尽!(掌声)

  生:妈妈!妈妈!儿回来啦!儿不孝!儿不孝!没能留在您的身边。今天,儿回来了,再也不离开您了!您知道吗?儿在外面是多么思念您。*了贼儿快马加鞭,儿赶回来孝敬您啊!(掌声)

  师:谁言儿不孝,儿还是孝的,那是一种大德大孝。大家的诗把我们的教室装扮成了诗的殿堂,诗的海洋。老师也写了一首,念给你们听:

  历史,请永远记住这光辉的一刻

  当侵略者的铁蹄踏碎了你

  一个普通女子的生活梦想

  你义无返顾的迈出了

  这历史的、壮丽的、诗的一步

  天空的雄鹰被你惊呆了

  广袤的中华大地被你惊呆了

  侵略者的野心也被深明大义的你惊呆了

  是双亲的恩情养育了你

  是北方这片柔情的土地滋润了你

  是你的人民的智慧和勇敢提升了你

  木兰

  英雄的名字

  英雄的民族

  木兰(掌声)

  师:同学们的诗写的很好,老师写的也不错,为什么我们都能写出这么好的诗?

  生:因为我们走进了木兰的内心世界。

  生:因为我们都喜爱木兰。

  师:的确,不是我们的诗写的好,是木兰这个女子太美好了,美好的事物就应该与诗相配。放声朗读,把你们对木兰的感情尽情的读进去吧!(生自由读)

  师:谁愿意为大家朗读?

  生读。(掌声)

  师:评一下,还有一点什么不足?

  生评:前面还可以,后面喜悦的感情没读出来。

  生评:“旦辞爷娘去……”一节应读出木兰的想家、孤独、想哭的心情。

  生评:段和段之间没有停顿。

  师:把这些意见揉进朗读中去,效果会更好,还有谁愿为大家朗读?

  生读。(长时间热烈的掌声)

  师:读的真是棒极了。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理解了木兰的精神品格,我们才可能朗诵的这么好。大家对这首诗还有什么疑问,提出来一起解答。

  生:木兰回乡后怎么不去相亲?

  生:她当然要去相亲的,迪士尼动画片《花木兰》就拍了木兰相亲的事。

  生:木兰回来了,家人是笑还是哭?

  生:母亲也许会哭,弟弟肯定会笑。

  生:这眼泪包含的东西太多了,母亲的哭,是高兴的哭;母亲的泪,是含笑的泪。共3页,当前第2页123

  生:花木兰为什么要去从军?

  生:因为朝廷要她父亲出征,而父亲年老多病,不能出征,木兰又没哥哥,她弟弟还小,所以只有她去。(掌声)

  生:为什么她姐不去?

  生:因为她姐没她那么勇敢。

  生:因为全世界只有一个人能成为花木兰。(掌声)

  生:木兰为什么不当官?

  生:因为木兰的生活理想是守在亲人身边,过一个普通妇女的农耕生活。

  师:木兰为理想而生,为理想而死,终生无怨无悔,她的品格正在一代代中华儿女身上延伸。今天的作业,把这首诗有感情的朗读给父母听。下课!(掌声)

《木兰诗》课堂实录3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梳理了文章内容,请大家回忆一下。这首叙事诗,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以及木兰建立赫赫战功,辞官归乡的故事。

  师:把过程和结果都概括的很好。老师给大家找了一些图片,请大家看图配上诗句。

  生1:“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生2:“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生3:“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生4:“出门见伙伴,伙伴皆惊惶。”

  师:大家讲出的诗句和图片十分的吻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探究木兰的形象。请大家自由阅读诗句,说说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木兰形象?(板书:木兰是————女郎)

  生1:第一节“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写出了木兰的担当和勇敢,因为国家危难时期,木兰挺身而出。

  师:国家的危难时期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

  生1:“昨夜见军帖……卷卷有爷名”可见可汗大规模征兵。

  师:国家大规模征兵紧张、急迫,可见她是在为国而战,为什么要替父从军呢?一个是国家方面,还有什么?

  生1:因为爸爸没有长大**的儿子,木兰没有长兄所以她要替父从军。

  师:从这一句看出上战场杀敌应该是谁的事情呢?

  生齐:男子。

  师:木兰作为一个女孩子,她勇于承担了男子的责任。不仅是国家,而且是家庭的责任。她勇于承担责任,你读出了担当,很好。(板书:担当)

  师:我们一起看一下第一小节,当木兰看到军贴知道可汗大规模的征兵之后,她立刻就做出了代父从军的决定了吗?

  生1:没有,从“唧唧复唧唧……女亦无所忆。”可以看出木兰在犹豫。

  师:她在犹豫些什么呢?

  生1:因为她是一个女子,古往今来没有女子上战场。犹豫自己要不要去。

  师:她在犹豫,因为要上战场,要做出女办男装的装扮,自古以来,都是男治乎外,女治乎外的封建礼法,代父从军不是一般女子所能为,也不是一般女子所敢为的事情。你在这里看到了木兰的犹豫,很好。哪几句在写木兰叹息的呢?谁来读读看?

  生2:“唧唧复唧唧……惟闻女叹息。”

  师:哪里表示她的叹息声的`?

  生2:“唧唧”

  师:这个词语有什么特点?

  生2:叠词。

  师:叠词的运用写出了木兰的声音,还写出木兰的什么呢?

  生:忧愁。

  师:叹息的样子体现出她的忧愁。(板书:忧愁)谁能为大家读一下,读的时候读出木兰的忧愁、犹豫、担当呢?

  生1:“唧唧复唧唧……从此替爷征。”

  师:大家说说她读的怎么样?你为什么这样读呢?

  生1:从“唧唧复唧唧到女亦无所忆”因为木兰在忧郁一声又一声的叹息所以要缓慢。“可汗大点兵”写出军事十分紧迫所以要较快一点。最后“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写出了木兰的决心,所以要读的坚绝。

  师:是愿为市鞍马,为读四声,注意这个字的读音。表现她的坚定、担当。大家思考一下,我们在*时的朗读中,要注意一些什么呢?

  生齐:停顿……

  师:我们一起看一下这首诗基本是由五言构成,那么五言诗阅读节奏,三个节拍。唧唧/复/唧唧的二一二式,还可以是木兰/当户/织的二二一式,除了停顿我们在朗读时还要注意些什么?

  生齐:重读……

  师:比如在第一节中,为表现木兰的叹息声我们就应该怎么样?应该重读她的叹息声来表现她的忧愁,实际上我们在重读中就体会到了她的情感和性格。我们要读出人物的情感和性格表现在语速的快慢适中,反应在语调上高低讲究,还要注意表现人物性格、情感的词语要重读。好,请同学们说一下你还读出了木兰哪些性格?

  生1:“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我从这里读出她思念家乡的情感。这从“不闻爷娘唤女声”中可以看出来。

  师:此时此刻木兰为什么要在征战途中思念家乡?

  生1:因为他明白出征是危险的,并且可能几年时间不能见到父母才会对家乡产生特别的思念。

  师:此时此景勾起了她思乡、思亲之情,那么是何时何景呢?

  生1:是“暮宿黄河边”时的“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还有“暮宿黑山头”时的“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师:从这些句子中你能否概括一下,从中写出了木兰的什么特点?

  生1:对家乡的思念,这是女子所特有的细腻的情感。

  师:(板书:细腻)我们一起看一下从“旦辞”“暮宿”“旦辞”“暮至”句法结构有点相似的句式中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生1:在“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既有声音又有景物的描写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氛围。

  师:夜晚宿营地的凄凉景象勾起她无尽的思念。

  师:你还注意到了“黄河流水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表示声音的词,她听到的是“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她想听得是什么声音呢?萦绕在木兰耳畔心头的就化作了“爷娘唤女声”,这几句应该怎样读?

  生齐说:重读。

  师:谁能把重读加上去,再来朗读一遍?

  生:读。(读时重读了鸣溅溅和鸣啾啾。)

  师:加上重读,我们能够感受到木兰思亲的情感。请大家自由散读并思考一下,这几句话它的语言形式有什么特点呢?

  生(全体):自由的、出声朗读。

  生:从五个字到七个字再到九个字,因为《木兰诗》是北方民歌,这样写体现了语言的琅琅上口。

  师:你从五言到七言再到九言,长的短的句式交替的转换体现诗歌语言的琅琅上口的特点。这就是诗歌的音韵美。你还从哪些诗句读出木兰的形象?

  生:我从“可汗问所欲……送儿还故乡。”她是个重情义的人,体现木兰并不要求什么战功,只要求能回到故乡和父母团聚。

  师:她不要官位赏赐,可见她对*厚禄极其的……

  生:淡泊。(板书:淡泊)

  师:她觉得情义是最重要的,是什么情义?

  生:亲情。

  师:从还故乡中,可见家庭是最中重要的。结合轻重缓急,读一读这几句话。

  生:读。

  师:你为什么这样读?

  生:因为“木兰不用尚书郎”写出她轻权利的个性,所以重读。“送儿还故乡”写出木兰对故乡的思念,所以要重读。

  师:谁再来说说看。你还读出了木兰哪些形象?

  生:“开我东阁门……对镜贴花黄。”这几句写出了木兰身为女子的爱美之情。

  师:爱美(板书)从这几句你看出了木兰是个爱美的女子,那你们说一说木兰美不美?

  生:美。

  师:你从哪里看出木兰美?

  生:“出门看伙伴……不知木兰是女郎”,同伴们看到木兰的女儿装都很惊讶的表情可以看出来她是一个很美的女子。

  师:分析很好,谁再来说一下木兰美不美?

  生:“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从她像云一样的的头发可以看出来。

  师:爱打扮、爱美丽的姑娘在恢复女儿装的心情?

  生:喜悦。

  师:结合朗读的技巧,你来再读一下这几句诗。

  生:读。

  师:读得很好,从这几句诗中,我们还能看出木兰的什么?

  生:“同行十二年”十二体现了时间之长,同伴没有发现她是女郎体现了她的智慧。

  师:大家设想一下,木兰看到惊惶的伙伴,木兰的心里会怎样?用文中的哪句话可以回答我的疑问呢?

  生:“雄兔脚扑朔……安能辨我是雄雌!”

  师:为什么说是这一句?

  生:这几句诗用雄兔暗喻了男子,用雌兔暗喻了木兰,可以看出木兰就是和男子一起出征打仗,你们也不能看出我是女子。

  师:这里你既可以看作是作者对木兰的高度的赞美,也可以看做是伙伴们疑惑的解答。我们如果把它当做木兰的解答,木兰再说这番话时应该带着一种怎样的心情呢?

  生:骄傲。

  师:你在刚刚的朗读中有一些重读的处置,你能说说为什么这样读吗?

  生:我重读了“安能辨我是雄雌!”从这句话看出木兰的……骄傲,体现出同行十二年,不知我是女子的自豪。

  师:这一句没有运用问号,而是运用了感叹号,更加强调了她的骄傲,自豪。所以这一句我们要重读,哪个词语我们更要重读?(雄雌)我们再情景再现一下,男生读“出门……女郎。”

  女生就读木兰的解答。

  生:男生读“出门……女郎。”

  生:女生读“雄兔脚扑朔……安能辨我是雄雌!”(雄雌没重读)

  师:我们再齐读一下最后一节,把雄雌读的再有力一些,读出木兰骄傲的心情。

  生:齐读。

  师:好,谁还读出了木兰的其他的形象?

  生:我从“旦辞……鸣啾啾”可以看出行军速度之快,可以看出木兰上战场的坚决。

  师:你从哪里看出行军速度很快?

  生:“旦辞……鸣啾啾。”

  师:你就读一下“旦辞……暮宿……”这两句,给大家读出她日行千里的感觉。

  生1:读。(没有注意语速、语调)

  师:大家觉得读的怎么样?(学生中有几人表示一般)谁觉得读的比他更好一些?

  生2:读。

  师:他读得怎么样?(学生中有几个人说好)大家的好字很勉强,谁觉得读的比他更好一些?

  生3:读。

  师:她读得怎么样?(学生齐说好)你说一下,为什么这样读?

  生:因为尽管写征途的快,但也要读得有感情。这几句既要读出行军的快,又要读出她的思乡。

  师:奔赴战场的木兰是怎样的形象呢?谁来读读看?

  生:读。“万里……铁衣”看出了木兰的勇敢。从“朔气……寒光”写出北方的寒气,运用环境描写写出了木兰的坚强。

  师:(板书:坚强)刚刚的同学有没有读出木兰的勇敢和坚强呢?这几句我们我们应该怎么读呢?

  生:没有,语速要稍快一些。

  师:为什么呢?

  生:写出了军事的紧急。

  师:战场上的的危险,哪里能表现战场的危险?

  生:“将军……十年归。”

  师:语调应该怎么处理?老师为大家读一下。大 家觉得老师是否读出她的勇敢和坚强呢?老师是怎样读的?

  生:有重读。

  师:那些字我重读了?

  生:赴、度……

  师:为什么这些字要重读?

  生:我想分析赴、度这些字之所以重读,就是为了体现行军速度快、战事紧急,这些字都能起到塑造人物形象,渲染气氛有一定的关系。

  师: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画面,这几句诗句虽然很简略但却写得有声(刁斗声)、有色(寒光、铁衣)、有形(奔赴战场的矫健身姿、奋勇杀敌的英勇)、有韵味。老师在为大家朗读一遍。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这样的画面。

  生:闭眼聆听,想象、感受。

  师:我们也带有这样高亢的激情一起朗读一遍。

  生:齐读第三节。

  师:我们来总结一下,通过刚刚的品读,我们概括出木兰具有这些特点,哪位同学说一说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郎呢?

  生1:我觉得木兰是一个有英雄气概的女郎,从有担当、英勇、坚强、淡泊中可以看出。

  师:从她的忧愁、爱美中还读出她的什么呢?

  生:2:女儿情。

  师:这首诗不仅表现了木兰的英雄气,更多详细的表现了木兰的女儿情,正是女儿情的描绘让木兰跨越千古,真实可爱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让我们去尊敬去敬佩,我想这也是它代代相传的理由。让我来听一下这首诗的朗读。(可以用阅读符号标注一下)。

  生:聆听、运用朗读符号标注。

  师:周振甫在《论诵读》中说“读诗注意停顿、读出轻重缓急,恰好能和文中的情与事起伏相应,足以帮助对文章的理解,了解作者写作时的情绪。的确如此,我们通过朗读,不仅感受到了木兰的英雄气和女儿情。

  我想化用《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的话:“汉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特别是诗歌——最凝练、最精确、最明白。让我们倾情朗诵《木兰诗》

  生:齐诵《木兰诗》。

  师:下课。


《背影》课堂实录(精选5篇)(扩展2)

——《背影》课堂实录3篇

《背影》课堂实录1

  我们常说母爱是慈祥的,父爱是严厉的。但在朱自清的笔下,父爱却是绵长的的,以至“我”读父亲的来信时,热泪盈眶。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的《背影》。(板书课题)感受那份绵长而温暖的父爱。

  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疏通字词,读出课文的感情。

  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

  生:文章讲述了父亲送我上学时为我艰难买橘的故事,表达父亲对我深深的关爱之情。

  生:文章讲述了父亲为生活劳碌奔波,晚境却很颓唐的故事,说明旧*世态炎凉。

  生:文章讲述了“我”家庭遭遇变故,祖母去世,父亲的工作也交了卸。

  生:课文以背影为主线,四次写父亲的背影,表达了父与子之间相爱和相怜的故事,和子对父的深深的感念之情。

  生:我觉得文中还透着淡淡的哀伤之情。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

  生:文中几次提出“我”哭了,因为祖母的去世;因为看到父亲的艰难的买橘;因为不舍父亲的离去;因为读到父亲的来信,父亲老了,而“我”这不孝子却不能在身边侍奉,内心深深的自责和愧疚。

  师:你说得很好。可见你课前预*很深刻。在四次哭时的感情是否一样?

  生:不一样。第一次是“我”看到家庭遭遇变故伤心而哭;第二次是“我”为父亲的买橘感动而哭;第三次是因为怀念父亲,痛怜父亲老境父亲的颓唐,无人照顾,深深的自责而落泪。

  师:是呀,为人之子,为人之父的朱自清在写此文时,真是内心感慨良多。课文几次写流泪,这篇文章的题目是《背影》,课文几次写了“背影”,在文中圈画出来,并说说那一处最让你最感动。

  学生自读课文,在文中边读边圈画,并进行批注。(几分钟后)

  生:课文四次写到父亲的背影。

  师:这四次背影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呢?

  生:第一次出现在第一段开头,“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开篇点题,给读者留下悬念:第二次出现在第六自然段,父亲买橘时的背影。第三次还是第六段,是“我”和父亲分别时的背影;第四次出现在课文最后,读到他的来信后又再次想起他的背影。

  师:非常好。请坐,概括得很具体。在四次背影描写中。你最受感到的是哪一次呢?

  生:第二次。

  师:好,下面我们就直接学*第六段,让我们带着深深的感激之情来读第六段。

  生齐读第六段,对在感情的处理方面,美文朗读方面给予指导,让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融入文本。

  师:在描写父亲买橘的背影时作者是怎样刻画的呢?

  生:作者着中于衣着、动作的描写。写衣着突出颜色“黑”,写动作抓住(穿、走、探、爬、攀、缩、微倾)。

  生:我以为好抓住了人物的神态描写。从“蹒跚”可以看出。

  师:说得很好。下面老师想请人来复述父亲买橘的过程。(学生小声在下面复述)指名学生复述。

  生:父亲送我上车之后,又跟我说去买几个橘子,吩咐我不要乱走动。我看见他戴着黑皮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探身下去。穿过铁道,爬上那边月台。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很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的眼泪很快流下来了。我赶快擦干眼泪,为了不被人看见。我看见他抱着橘子往回走了,看见他过了铁道后,我赶快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师:复述得很具体,从刚才的复述中,我们体会到了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如果让你给这一节拟定小标题,你会怎么拟呢?(学生思考,师巡视)

  生:父爱深深。

  师:你从情感的角度去理解。

  生:买橘送别。

  师:从主要事件理解。

  生:甜甜的橘子

  师:这个标题拟得好。请继续。

  生:沉甸甸的橘子。

  生:沉重的橘子。

  师:为何是沉重的橘子呢?说说你的理解。

  生:因为它饱含父亲对我沉甸甸的关爱,而我以前还嫌弃他说话不够漂亮,嫌弃他唠叨,自以为聪明过份,因此这里也有我深深的自责和愧疚之情。

  师:很好,你分析得很具体,那么作者拟定的题目是什么呢?

  生:背影。

  师:谈谈你对这一题目的理解。

  生:“背影”是全文的线素,它象一根线,把父亲给予我的爱和我对父亲的感念之情串联起来。

  师:很好,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

  生:文中四次出现背影,但作者只着重刻画第二次背影,为后文写自己多父亲的感念之情做了很好过度。

  生:先写作为大学生的我,对父亲的讲话不漂亮而插嘴,“其实我那年已经二十岁”完全可以独立,对父亲所行为从不理解到感动,到后来理解父亲、感激、思念父亲的情感变化过程。

  师:是的,父亲买橘的背影深深的烙印在我的记忆深处。才让作者感慨万千。

  师:想象一下,父亲是在什么情况下为我买橘送别的?

  生:父亲很忙,本来说好叫一个熟识的茶房照顾我,再三嘱咐,甚是仔细。但最终还是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踌躇了一会。终于还是决定自己送。

  生:父亲在自己失去了母亲,丢了工作,又奔波劳累的寻找工作之余来送我,可见父亲对我的爱之深。

  师:当时父亲的心情怎么样?

  生:我认为是忧郁沉重的。

  师:说说你理解。

  生:我从“父亲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和深青色棉袍看出来的”,加之祖母去世。

  师: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此时的背影,你会怎么形容。

  生:沉重的背影。

  生:艰难的背影

  师:很好,抓住了动作的艰难。

  生:勇敢的背影。

  师:说说你理解。

  生:父亲明知道穿过铁道,爬上那边月台很艰难,大他为了给远行的儿子买橘解渴,为了照顾儿子,他勇敢的爬上月台,买回橘子,然后感觉是那么轻松,这正是慈父的表现。

  师:的确“儿行千里父担忧”,你们是理解很深刻,无论我们长多大,在父母的眼里永远是孩子,是他们呵护的对象。我也知道在座的很多同学,就在不久前,刚刚送走远去他乡打工的父母或亲人,临行前的叮咛,期盼,一定不少。此时此刻,在你们是内心深处,我想一定涌动着对父母依依眷恋和深深的感念。我想,学了这篇文章,你一定有许多话语想对自己的亲人说,让我们怀着深深的感恩,浓浓的思念,和真挚祝福,对远在他乡的亲人说一句话。好吗?我说开始,大家一起说。一、二、三。(学生大声说。)(此时学生杂乱的大声说,但对于学生来说,此时与父母一别,那又将是长长的思念,许多学生此时已热泪盈眶。)

《背影》课堂实录2

  导入新课:

  (师:有一篇题为《儿子眼中的父亲》的文章,我颇为欣赏,我们一起来看看。)

  儿子眼中的父亲

  7岁:“爸爸真了不起,什么都懂!”

  14岁:“好像有时候觉得也不对……”

  20岁:“爸爸有点落伍了,他的理论和时代格格不入。”

  25岁:“老头子一无所知,毫无疑问,他已陈腐不堪。”

  35岁:“如果爸爸当年像我这样老练,他今天肯定是个百万富翁了。”

  45岁:“我不知道是否该和‘老头子’商量商量,或许他能帮我出出主意。”

  55岁:“真可惜,爸爸去世了,说实话,他的看法相当高明。”

  60岁: “可怜的爸爸,您简直是位无所不知的学者,遗憾的是我了解您太晚了!”

  (师:看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触吗?)

  生1:儿子对爸爸的看法随年龄的变化而有所不同,是他思想逐渐成熟的历程。

  生2:我明白了有些东西,失去了才懂得它的珍贵。

  (师:确实如此,虽亲*如父子,但有些东西,只有时过境迁以后,才看得更明白,懂得更深刻。今天我们就来走*朱自清的著名散文《背影》,一同感受这一熟悉的而又陌生的、清晰的而又模糊的“背影”,看看作者是如何通过这一感情的聚焦点,来理解父亲、领悟父爱的。)

  讲授新课:

  一、感知课文

  (欣赏多媒体朗读视频《背影》,对课文有更直观形象的认识)

  (师:本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几十年来为人们所传诵。我今天也想听听同学们的真实感受,你能谈谈对这篇文章的看法吗?)

  生1:文章主要写了父亲在车站为我送行这件事。

  生2:我知道作者那时候的家境很不好,还有父亲很疼爱我。

  生3:我觉得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一幕很感人。

  生4:我觉得儿子首先对父亲不太理解,后来才懂得了。

  生5:我觉得文章的语言很朴实,但很感人。

  生6:文章总共提到了三次背影,抒发了作者对父亲的感情。

  (师:哪三次背影,你能给我们找出来吗?)

  生7:第一次是在文章的开头“我最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第二次是父亲为我买橘子时的背影,第三次是父亲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里的背影。

  生8:我补充,应该有四次,第四次是最后,我收到父亲的来信,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马褂的背影”。

  (师:对,你看书更仔细。那谁能告诉我们作者大致思路是怎样的呢?)

  生9:我认为,作者是按照回忆背影——刻画背影——思念背影的思路来写的。

  (师:看来你对文章的结构已经理解很清晰了。)

  二、讨论探究

  (师:大家说得很完整,也很有自己的见解。现在请你在“背影”前加上修饰的定语,来谈谈你对不同背景下的背影的理解。) (学生同桌讨论)

  (师:同学们讨论热烈,气氛活跃,那下面我们就来交流分享一下大家讨论的成果。)

  生10:我觉得第一个“背影”设下悬念,给读者留下无穷无尽的广阔的想象空间,所以是设置悬念的“背影”。

  (师:你说得很好。那我们可以说本文开篇属于我们作文教学中讲过的哪种形式的开头?)

  生11:设置悬念式。

  (师:很好。还有什么其它见解吗?)

  生12:我认为“背影”是本文的文眼,是全文的线索,所以说点题的“背影”。

  (师:从文章的线索与主题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不无道理。)

  生13:我想给第二次出现的“背影”加以“望父买橘”的定语。

  (师:这是从概括文章内容的角度来思考的,很恰当。而且可以看出你对第二次背影印象更为深刻,能告诉我为什么吗?)

  生13:因为这次描写得最详细最感人,把父亲的举动描述得一清二楚,让我们从中体会到父亲对作者的爱。

  (师:那我们来看看这一幅画面吧。) (学生朗读该部分)

  (现在我们来分析文章透露的内涵,注意抓住关键字词。)

  生14:文中写到父亲的穿的是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说明家境不好,心情忧伤。

  (黑色往往给人压抑沉重的感觉,这是一个沉重的背影!)

  生15:看得出父亲年纪较大,腿脚不便.,所以走路蹒跚。 (这是一个蹒跚的背影!)

  生16:父亲爬月台动作最详细,用的字也很准确,“探”、“攀”、“缩”、“倾”,写出了父亲步履艰难,更体现了父亲对“我”的疼爱。

  (师:我想请同学来模拟表演、体会一下。)(学生表演爬月台画面,力求逼真,体现动词)

  ( “探”,体胖动作不灵便,小心翼翼;“攀”,既写出月台的高度,又可以想象父亲爬月台的吃力;“缩”,两脚无处可蹬,把怎样爬写得更细致;“倾”,爬上月台虽然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这是一个艰难的背影!)

  (师:你们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要把这一次的背影写得那么详细具体吗?)

  生17:因为这次背影最能体现父亲对“我”的关爱,分别时给儿子买桔子的行为倾注了他所有的爱。这是一个令所有儿女都感动的“背影”,催人泪下,感人至深。

  (师:不仅父亲的举动是令人感动的,他的语言更是简洁朴实,流露真情,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生18:“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怕儿子担心,强压自己的伤心宽慰他。

  生19:“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 “进去吧,里边没人”,看得出父亲对“我”很关心,很体贴。

  (师:极*凡的日常絮语,包含着多少怜惜、体贴和依依不舍。好,还有什么体会吗?)

  生18:我觉得这还是个“伟大”的背影。父亲是伟大的,父爱是伟大的,所以父亲留给“我”的背影也是伟大的。

  (师:不错,父爱如“冰山”,虽然露出水面能看见的只有那么少,但却储存着大量的水资源。它同母爱一样,是发自内心的最无私、最深沉的爱!更何况,这还不是*时随处可见的普通的背影,我们看看,当时父亲所处的境况是怎样的?) (学生找到相关段落,朗读)

  生19:当时是“祸不单行”,奔丧、失业、典卖、借钱,光景惨淡。

  (师:是啊,在这样千难万苦的逆境下父亲为儿子所做的一切,比在*时特别是顺境中所做的不知要可贵多少倍,他把“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挚爱都凝聚在离别时的举动中,怎能不让人潸然泪下呢?你们看,文中也写到了“我”的多次流泪,分析一下,每次感情有何不同?)

  生20:“我”从背影看到了父亲对自己的疼爱,万分感动,所以忍不住流泪。

  生21:我觉得除了深深感动外,“我”还有后悔和遗憾,因为当年没有很好地理解父爱,还产生“暗笑他的‘迂’”等不应有的心理,所以一旦事过多年理解体会之后,才有了深深的自责之意,忍不住伤感悔恨地流下眼泪。

  (师:不错,看得出你阅读课文时真正把自己的感情融入进去加以体会了,见解深刻!作者构思新颖,没有选取*时常见的面部刻画,而是选择了“背影”这一独特的表现角度,将父亲的慈爱,艰难和努力,真切细腻地表现了出来,也显出了父爱的深沉,博大。)

  三、拓展迁移

  (师:世间的爱有万千种,惟有父母的爱最为无私。时间的长河可以带走一切,但带不走父母的爱。它已深入我们的骨髓,溶入我们的血液。这爱留在我们的心中,时刻温暖我们的生命历程。请谈谈你眼中父母对你的爱是如何表现的。)(放动画《懂你》为背影音乐)

  (学生思考,写作,当堂交流)

  生22:我的母亲操劳奔波,含辛茹苦,整天为我忙这忙那,为我煮最爱吃的菜肴,为我买最心爱的衣裙;我生病时,她会端茶送水,日夜看护;我远行时,她会买好车票,一路叮咛,买各种各样好吃的,当然也包括橘子……对我们充满了关怀和爱,总是把最好的留给我们,宁愿自己过得苦一些、累一些,只希望我能够幸福、快乐。她总是无私奉献,默默地把一颗火热的心都给了我,却从不计较回报。可是,我却常常对她的爱熟视无睹,常常把这些爱当作是我应得的。而如今看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后,我深感后悔遗憾,在这我想真诚地对母亲说一声:“我最亲爱的妈妈,女儿爱你!”

  生23:十三年来,我在父母的呵护、陪伴下渐渐成长。因为有了这种爱,数九寒冬我会感受阵阵温暖,炎炎盛夏我能感到丝丝清凉……每次离家时,父母那一句句朴实而真挚的叮咛成了我最珍贵的行囊,虽然曾经渴望离开他们的“保护”会自由自在,虽然曾经觉得他们“路上小心”、“当心着凉”之类话有些罗嗦,但是,我现在已经长大懂事了,我懂得了珍惜,懂得了真挚,懂得了感激,懂得了亲情不需要华丽的辞藻来修饰,它是发自内心的、人世间最美丽的感情。

  (师:亲情是一把结实的伞,你有困难了,为你遮风挡雨;亲情是一件厚厚的棉衣,一碗热气腾腾的汤,你冷了,为你抵御严寒;亲情是一把舒服的椅子,一张柔软的床,你累了,让你忘记疲惫;亲情是一条干爽的毛巾,你哭了,为你拂去心中的泪水; 亲情是一杯甜甜的冰红茶,你笑了,让你从嘴里甜到心里……)

  四、作业布置

  (师:请同学们回到家里,用你自己独特的方式,向你的父母表示对他们的理解,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给予感激,哪怕是给父母夹次菜,倒杯水,道声辛苦……好吗?)

  附教后感:本节课注重对学生主动学*能力的培养,自主学*落到了实处,不流于形式。学生读,表演训练了学生的胆量,激发了他们学*的积极主动性和强烈的表现欲。学生在谈体会的交流中将文章的主题理解更透彻,体会更深刻,在有所感悟和思考的同时,受到了情感的熏陶,获得了思想上的启迪。着意培养学生的学*意识和*惯,为他们创设良好的学*情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最后的拓展迁移让学生对父母之爱感受深刻,使课文的学*不局限于单纯的文本学*,而是有意识地延伸向生活。

  教者教学理念:

  学生是学*的“主人”,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学*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者积极参与,充分发挥教学民主,对每一名学生的发言给以积极评价,既紧紧结合教材,又适当向生活延伸,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珍视他们在研讨与探究过程中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背影》课堂实录3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经常听到小朋友们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也听到有人把这首歌改成《世上只有爸爸好》来唱,确实,在生活中,父爱和母爱是一样伟大的,只是父爱可能比母亲更深沉,含蓄而使你感受不到,其实只要你用心体会就能感受得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朱自清先生的一篇文章《背影》。

  师:朱自清其人、其文,同学们已经不陌生了,请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

  生:我们在去年学过他的散文名篇《春》,另外他还有其他散文代表作品《荷塘月色》《绿》等

  师:同学们了解得可真多,介绍得很全面,是的,上学期我们就已学过他的散文名篇《春》,对《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信,今天的学*同样会给同学们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整体感知:

  师:这篇文章的课题是《背影》,那文中几次提到了背影,又各是在怎样的情形下提到的,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后请思考这些问题,朗读过程中如有生字词,请划出来,并查字典解决。

  生:纷纷朗读课文,边读边作标记(约五分钟)。

  五分钟后

  师:读完课文,刚才的思考题已经解决的请举手

  生:纷纷举手

  生1:这篇课文一共三次提到背影,第一次是在文章的第一段"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第二次是在父亲给我买桔子时的背影,第三次是在父亲和我分别时我看到的背影。

  生2:一共有四次,除了刚才说的三次外,在文章最后一段,也提到了父亲的背影"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马褂的背影"。

  师:对,你看书更仔细。确实,这篇文章一共四次提到背影,而且,注意是提到"背影",每一次背影的提及是不完全一样的,请同学们再用简洁的几个字概括一下。

  生1:第一次:想背影

  生2:第二次:看背影

  生(七嘴八舌)第三次:别背影,第四次:思背影

  师:概括得很好,这篇文章就是围绕"背影",通过细小的具体的事情来写背影的,通过朗读课文,同学们发现,哪一次的背影写得更具体。

  生(异口同声):第二次的背影

  师:那我们就一起研究一下,第二次的背影,请一位同学来把第6小节朗读一下,其他同学注意思考:(1)请用横线划出具体描写背影的语句。(2)为什么这一次的背影写得那么详细。

  生:朗读课文第6自然段

  师:将你们所划出的具体描写背影的句子齐读一遍,然后根据文中的描写用你的学*用品模拟出父亲去买桔子的路线,并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学*小组,合作探究)。

  生:学*小组模拟、合作、探究

  师:请同学代表你们小组边模拟边介绍

  生:根据课文中的描写,我们小组用笔袋当用月台,用两支铅笔作为铁路,父亲在给我买桔子的时候,先从这边月台慢慢探身下去,再穿过铁路,爬上那边月台,然后去买桔子。

  生:我们小组还有补充,就是从这边月台探身下去,再穿过铁路,爬上那边月台的时候,文中有很具体的描写,是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向上缩,然后身子向左边微倾,然后再爬上去,从这些爬月台的描写,更能看出父亲买桔子的艰难。

  师:第二小组同学模拟介绍的更具体,更形象,说明同学们已经深入理解课文了,确实,父亲的行动更令我们关注,"探"、"缩"、"倾"这些动作能体现出父亲买桔子的艰难,由此,你们能理解为什么要把这一次的背影写得那么详细具体?

  生1:能反映出父亲对儿子的爱

  生2:父亲给儿子买桔子的行为倾注了分别时的深沉的爱。

  师:正是这样,由于生活的暗示,作者的独特发现,选择了"背影"最佳表现角度,将父亲的慈爱,艰难和努力,通过"背影"真切的表现了出来,同时,也显出了父爱的深沉,博大,他的行为是这样的,父亲的语言更具朴实、简洁,请找出文中父亲的语言,仔细揣摩他的深意。

  生:"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天无绝人之路"

  "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生2:我买几个橘子,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生3:进去吧,里边没人

  生4:这些话反映了父亲对我的安慰,比如说第一句话,其次,还表现了父亲对我的体贴和关心,我已经是20岁的人了,但父亲还把我当成小孩子,帮我买桔子,叮嘱着我,牵挂着我,从这些话中都能看出父亲对我的爱。

  师:同学们分析得非常有道理,能深刻地领会文中父亲对儿子的爱,那么,文中的儿子理解了吗?,儿子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对父爱的理解和领悟的呢?

  生:儿子的几次流泪,泪水说明了一切,泪水表达了对父爱的理解、感激。

  三、布置作业:

  生活中,岂止是母爱,父亲,所有的亲情之爱都是感人的,也许你承受着没有发觉,也许你失去了才觉得珍贵,请你选择一个角度,写出你的亲情之爱,450字左右。


《背影》课堂实录(精选5篇)(扩展3)

——三年级语文《灰雀》课堂教学实录3篇

  教学目标:

  1.用自主识字、随文识字等方法,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胸、脯”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呵护。

  3.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词句;通过人物的对话、神态,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了解引用人物的话可以有不同的形式。

  课前交流:

  师:课前咱们一起来回忆名人故事,回忆这些了不起的大人物。这是谁?(依次出示《难忘的泼水节》、《数星星的孩子》、《爱迪生救妈妈》、《蜜蜂引路》的课文插图)

  师:我们再来认识几位名人(出示17页单元导读插图)这些都是了不起的名人,老师带着你们认识这些名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名人为引子,导入

  师:在《蜜蜂引路》中,我们已经认识了,这是谁?

  生:列宁。

  师:(出示列宁头像)老师带着大家一块去了解列宁。(出示资料袋)列宁是前苏联伟大的革命领袖,他创建了俄国*,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师:今天我们学*发生在列宁身上的另外一个小故事——

  生:灰雀。

  师:看老师板课题。雀,上面是一个变形的小,下面是一个“隹”,“隹”就是短尾巴的鸟。

  师:见过灰雀吗?(课件演示三只灰雀),看,这就是灰雀,它的体形比较小,羽毛的颜色丰富,叫声悦耳。跟它们打个招呼吧——亲切地——

  生读课题。

  二、疏通为基础,初读

  师:让我们一起按要求读读这个故事。

  (课件出示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标上自然段的序号。3.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按要求读课文。

  师:同学们读得特别认真,字音读准了吗?句子读顺了吗?

  (出示三个句子)

  师:这三个句子里面藏着课文的所有生字,读好可不容易,谁来读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男生读第三句。

  师:老师把生字组成的词语请出来。谁会读,就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

  生带读“白桦树”。

  师:看,这就是白桦树,高大、挺直,树干上还有像眼睛似的节。

  一生领读“胸脯”。

  师:注意“脯”读第二声。胸脯在哪,拍拍自己的小胸脯。

  生拍胸脯

  师: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月字旁

  生:还是形声字

  师:在古代,月大多数是“肉”的变形,与身体器官有关的字很多都有月字旁,我们一起找找。

  老师做动作,指脸,脖子,背,胳膊,腰,腿,脚等,学生说出相应的部位

  (出示“婉转”)生读。

  师:“婉转”在词典上有两个意思。(出示两种意思)课文指婉转的什么?应当选第几种呢?

  生:第二种

  (出示面包渣)生读。

  师:生词读准了,还记得第二个要求吗?(出示自读要求)全文共有多少个自然段?

  生:13个自然段

  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不急,这篇课文有好几个自然段的开头,都是表示时间的词语,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圈一圈。

  学生找的词语有“有一年冬天”“一天”“第二天”。

  师:这三个时间,把课文分成了三个部分。老师请三名同学分别来读这三部分。其他同学,仔细听,认真想:在每一个时间里,发生了什么事?

  (出示填空:

  有一年冬天,列宁看见。

  一天,一只的灰雀,列宁遇见了,并与他交流。

  第二天,列宁又看到。

  (生每读完一个部分,概括一层意思。)(课件逐条出示答案)

  师:这篇课文说的是什么事呢?

  (同桌互说,指名说)

  师:我们根据时间把课文分成了三部分,读懂了每部分的意思,再把三部分的意思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词句为关键,品读

  1. 观察图画,引导说话。

  师:课题是灰雀,(出示课文插图)你看到了怎样的三只灰雀呢?谁能用一个词语说一说。

  生1:活泼的。

  生2:可爱的。

  生3:伶俐的。

  2.品读词句,感受“灰雀”。

  师:课文中是怎么写这三只灰雀的呢?默读第一段,找找描写灰雀的语句,划下来。

  指名读。(课件出示“公园里……惹人喜爱”一句。)

  师:怎样的三只灰雀呀?用一个四字词语,就是——

  生:惹人喜爱

  师:你喜欢三只灰雀的什么呢?再自由读一读。

  生:我喜欢灰雀来回跳动。

  师:这叫动态。咱们来想象一下,这三只灰雀,(手势)一会儿从这边的树枝跳到那边的树枝,一会儿从——

  生:那边的树枝跳回这边的树枝

  师:这边——(生:那边)那边——(生:这边)

  师:这就是——在树枝间来回跳动,这真是——

  生:惹人喜爱。

  师:继续交流。

  生:我喜欢灰雀婉转地歌唱。

  师:抑扬顿挫、变换着调子,咱们一块来听。(播婉转的鸟鸣声)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一会儿短,一会儿——(长),像唱歌一样,这就叫——(婉转)谁来读一读这样的叫声?

  几名同学读。

  师:谁能读得让别人仿佛看到了这三只灰雀?

  两名同学读。

  师:老师读,你们闭上眼睛,像放电影一样,在头脑里出现灰雀的颜色、动态、声音。(配乐读)

  生齐配乐读。

  3.自主品读,感受“列宁爱灰雀”。

  师:课文的第一自然段,除了写灰雀的样子,还写了什么?

  生:列宁喜欢灰雀。

  师:课文中哪些句子能看出来?

  生读

  师:你从哪些词语看出列宁非常喜欢灰雀呢?

  生交流。

  师引读:寒冷的冬天,四周光秃秃的,三只灰雀给公园带来了生机,——(生读句)在公园散步的列宁,正在养病,三只灰雀呀,给列宁带来了快乐——(生再读)

  四、指导写字。

  师: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按间架结构可以分成哪几类?

  (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

  师:生字重新排起了队,你发现了什么?注意每个字左边、右边的占格位置。

  重点指导:“低”注意下面的“点”不要漏掉;“步”注意下面不要多加点;“或”的斜钩、点。

  学生分类练*写字。(三个田字格)

  反馈写字情况。

  第二课时

  一、分类读词语,巩固

  师: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学*了生词。现在来考考大家,课文的这些词语,你们认识了吗?

  指名读,齐读。

  (分行分色出示词语)

  师:这些词语重新排序了,你发现什么了?

  生:第一行与灰雀有关

  生:第二行与列宁有关

  男女生穿插读

  师:分类记,我们记得牢,用得准。

  二、对话为重点,研读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我们还知道列宁非常喜欢这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经常来到白桦树下仰望,一天,列宁走到白桦树下,发现什么了?

  生:灰雀不见了。

  女同学齐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师: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又发现什么了?

  生:灰雀回来了。

  男同学齐读课文的第十一自然段。

  师:读到这,(指板书)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灰雀哪去了?

  生:灰雀怎么又回来了?

  师: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先默读课文的3-10自然段列宁和男孩的对话。用波浪线划下列宁说的话,横线划下男孩说的话。

  生默读课文。

  师:带着你们提出的问题,听老师读列宁和男孩的对话,边读边想。

  师读对话。

  师:灰雀哪去了呢?

  生:被男孩抓走了

  生:小男孩藏起来了

  师:男孩为什么把灰雀放回来了呢?

  生:受了列宁的启发

  师:怎么受列宁的启发呢?让我们来体会体会。女同学,你们读列宁的话,男同学读小男孩的话。

  师:我们一块来到白桦树下,诶,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女生读)

  师:找遍了,也没有找到,列宁心里怎么样?

  生:焦急。

  师:读出焦急来。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焦急地问——

  女生焦急地读。

  师:男孩说——

  生读“没……没看见”

  .师:男孩为什么回答得吞吞吐吐呢?

  生1:因为男孩明明藏了灰雀

  生2:因为他撒谎了。

  生3:我觉得男孩心里有鬼。

  师:列宁明白了,于是他走到小男孩跟前,‘小男孩,明明是你把灰雀藏起来了,快把它交出来吧。’列宁是这么说的吗?

  生:不是

  师:列宁是怎么说的?

  女生读“一定是飞走了,或是冻死了,……”

  师:从列宁的这句话中,你听出了什么?

  生:列宁担心灰雀。

  师:读出你的担心。

  生读

  师:列宁还说了什么?

  女生读: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师:你又听出了什么?

  生1:列宁很关心灰雀。

  生2:列宁感到惋惜。

  师:多好,可惜,关心,惋惜都在其中了。我就是那个小男孩,你想想怎么说能打动我,谁来读一读?

  生深情地读

  师:咱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读得可以打动这个男孩

  全班深情读

  师:同学们,列宁明明知道灰雀是被男孩捉走的,他对小男孩,有批评吗?

  生:(没有)

  师:有指责吗?

  生:没有

  师:列宁有的是用话语和爱鸟的情感打动男孩、感染男孩、启发男孩。所以,当列宁问:“会飞回来?”孩子是肯定地说——

  生:“一定会飞回来!”

  师:同学们,知道这时候,小男孩心里在想什么吗?

  生1:我明天把他放回来,跟列宁说我不应该把灰雀捉走

  生2:列宁多么喜欢这只灰雀,我一定要把灰雀放回来

  师:你们都明白了,独自藏起来是喜欢,放飞自然更是喜欢,男孩也是很喜欢灰雀。同学们,老师们把你们体会到的句子放在屏幕上,有什么发现吗?

  (出示:

  男孩肯定地说:“一定会飞回来!”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生:前后不一样,但意思一样

  师:还有什么发现吗?

  生:第一个句子说后面是冒号

  生:第二个句子,说在后面,打句号。

  师:当我们深入理解一个句子的时候,对话也可以这么呈现。

  (出示没有提示语的对话)

  师:没有提示语了,分角色读一读,还可以加上动作演一演。

  两人一组演。

  让孩子们推荐一组上台。

  老师旁白,生读对话。

  三、问题为抓手,练笔

  师:看,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果然回来了,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

  生读“你好,灰雀……”一句。

  师:读到这,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灰雀又不会说话,列宁为什么问他呢?

  师:多会提问啊,咱们同桌讨论一下。

  同桌讨论

  师:说说你们小组讨论的结果。

  生1:列宁不想伤男孩的自尊心。

  生2:怕男孩说不出来话

  师:你们都感受到了,列宁是爱男孩的,列宁对男孩的爱含着理解和爱护。带着这样的理解,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

  生读(列宁看看男孩……你到哪去了)

  师:孩子们,如果灰雀会说话,如果灰雀会说话,它会说什么?选择一种句式,写下来。

  出示:

  1.灰雀说:“”

  2.“”灰雀说。

  生写。

  师:多少同学用了第一种,多少用的是第二种?

  (生举手示意)

  生1:昨天小男孩把我捉去了,现在它又把我放了,您就不要说它了。

  生2:列宁先生,您好。

  师:多有礼貌

  生:昨天小男孩把我捉走了,它给我很多面包渣,请您放心,它不会伤害我的

  生:昨天它把我抓走了,它很好地招待了我,但我对它说,大自然才是我的家,请不要斥责他。

  四、板书为参照,升华

  师:(指板书)课文学到这,你又读懂了什么?

  生:列宁喜欢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小男孩也喜欢灰雀。

  生:列宁也喜欢小男孩。

  师:列宁、灰雀、男孩,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美好的图画。

  五、读物为纽带,拓读

  师:还想了解列宁吗?

  生:想。

  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列宁小时候的故事。

  生读《斗鹅》。

  师: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生:列宁小时候和大鹅斗的故事。

  师:从这个故事看出列宁是什么样的人。

  生:勇敢。

  生:列宁爱护图书。

  师:课后可以读一读列宁的故事。

  (出示第三组导读图片)

  师:我们还可以找一找这些大人物的故事,读一读。这节课就上到这。

  一、课前读书汇报

  生:课前活动,三名学生汇报读书情况。

  师:表扬肯定

  二、导入新课

  师:课前资料展示:列宁——————图片,及相关文字介绍。

  生:观看图片师:谈话导入新课

  生:齐读课题——————《灰雀》。

  师:出示灰雀图片。

  生:与灰雀打招呼。

  三、出示学*目标: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生:自读学*目标

  四、第一板块的学——读通课文

  师:出示学*要求: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出示目标)

  2、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自读课文约5分钟(自主学*)

  师:出示词语(交流展示)

  生:指名读。(检测是否读准字音)

  生:说说自己知道的一些词语的意思。(例如白桦树胸脯婉转)

  师:出示长句子。

  生:指名读。(检测是否读通)

  五、第二板块的学——了解课文大意

  师:出示学*要求

  (1)找到各段开头的时间词语

  (2)想一想,每个时间发生了什么事

  (3)把在这些时间里发生的事连起来说一说

  生:出示填空:有一年冬天(),第二天()······

  生:练说主要内容。

  六、第三板块的学——学*第一自然段

  师:出示灰雀图片。

  生:填空:三只()的灰雀。练说。

  师:过渡谈话:课文中是怎样描写三只灰雀的`?

  师:出示学*目标1

  (1)、找找课文中描写灰雀的语句,用横线划出来,自由读一读。

  (2)、生:自主学*

  生:交流汇报——读一读描写灰雀的句子

  师:出示2、你喜欢灰雀的什么?从哪写词、句看出来?

  生:自主学*(学生圈点勾画)

  生:交流汇报——汇报、朗读

  师:出示3、除了写灰雀的样子,还写了什么?找出句子,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喜欢。

  生:自主学*(学生圈点勾画)

  生:交流汇报——汇报、朗读

  师:课件出示句子找出重点词读一读。

  七、拓展训练

  师:小练笔:说一说,写一写

  1、——真惹人喜爱(颜色、动作)

  2、我非常喜欢——(每天…、都要…常常)

  生:汇报交流

  八、指导写字

  师:板书。散步

  生:分析字形,书空、组词。

  板书设计:

  一、课前读书汇报

  生:课前活动,三名学生汇报读书情况。

  师:表扬肯定

  二、导入新课

  师:课前资料展示:列宁——————图片,及相关文字介绍。

  生:观看图片师:谈话导入新课


《背影》课堂实录(精选5篇)(扩展4)

——小学数学优秀课堂实录 (菁华3篇)

  教学目标:

  1、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

  2、学*多角度思考问题、多途径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

  教学内容:人教社教课书82---83页的内容。

  教具学具:电脑课件、迷宫作业图、卡片、信封、信箱、筐子、20个沙包、小黑板。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谁喜欢做游戏请举手,这么多同学都喜欢。那今天这节课老师就满足同学们的要求,带你们一起去数学乐园里做游戏,愿意去吗?

  生:愿意

  师:(板书数学乐园)

  (上课伊始,利用孩子们喜欢做游戏这一情景,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师生共同做游戏,共同探究

  ㈠用起立游戏激发兴趣

  师:去数学乐园之前老师先说个游戏,看那些同学在游戏中反应快,合作的好,思维敏捷,做的对,老师就带他一起去数学乐园,行吗?

  师:1、请你在心理数一数,并用手指或卡片表示?从前数你排第几?从后数你排第几?从左数你排第几?从右数你排第几?

  2、请后2排的小朋友起立。

  3、请第2排的小朋友起立。

  4、请左数第3竖行的小朋友起立

  5、请右数第1竖行的小朋友起立

  6、仝瑶小朋友你可以告诉大家你的位置吗?

  (起立游戏让学生感到既紧张又轻松,从而确定自己在班里的位置,这一游戏让孩子们感知前后左右等空间方向,又区分了几个和第几个。)

  师总结:刚才在游戏中,小朋友注意力很集中,合作的也很好,每一个人的表现都很出色,很棒的,因此,我要做出决定,带我班小朋友一起去数学乐园做游戏,高兴吗?

  生:高兴

  师:大家一起说两遍出发啦----

  ㈡用走迷宫的游戏再次激发兴趣

  师:数学乐园到了,数字娃娃在守门,听它在说什么?

  数字娃娃:欢迎小朋友来到数学乐园,来数学乐园游玩的小朋友,你们不需要买票,只要你们开动脑筋,能从迷宫中走出去就可以到数学乐园里做游戏了。

  师:请小朋友拿出你的作业纸,用才笔画出你走迷宫的路线。谁愿意告诉大家你是怎样走出去的?

  生:我是这样走出去的-------

  师:还有不同的走法吗?

  生说不同的走法

  (利用走迷宫这一游戏,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教给他思考的方法,同时也激励他们学*的积极性。)

  师总结:同学们很了不起,很聪明,用自己的智慧按数字从小到大的顺序走了出去,有的同学还想出了好几种走法,老师真的很佩服你们。

  师:听数字娃娃也在表扬你们呢----鼓掌----小朋友请进去做游戏吧

  ㈢经过自己的努力去数学乐园游玩

  师:这里有两个游戏,你们想先做哪一个

  生⑴送信

  师:送信的游戏归则

  1、请小朋友拿出卡片、信封。

  2、把得数与信封上数字相同的卡片放进信封

  3、把信送到指定的油箱里

  4、请三名邮递员一一检查。

  (班里每人都有信封或卡片,也设计有送不出去的卡片或信封。将枯燥的10以内加减计算变成有趣的送信活动,使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用自己熟悉的方法完成简单的口算,同时培养与同伴合作的意识。)

  师:你们为什么不送出去呀?

  生:我这个卡片找不到相应的信封

  师:你很诚实,老师很喜欢你。

  执教:沙面小学

  文字录入:同福中路第一小学

  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刚才我听你们背了一首诗,是什么时候学的呢?

  生:四年级

  师:看来你们对四年级该掌握的知识真的还掌握的不错。我们是第一次见面,刚刚才见面,但是你们的笑容告诉我,你们是欢迎我的,是吗?

  生:是?

  师:谢谢。刚才我把一张纸发了下去,先把它压在书下面,我们稍后统一再用。今天我们在这里上课,由于空间比较大,所以等一下同学们回答问题的时候,可能需要用到麦克风,麦克风在中间那一排同学那里,大家看看。麻烦中间六位同学在等一下上课的时候手勤快一些。当我点到某一个同学回答问题,请很快地把麦克风递给他。还有,我们来上数学课,你觉得数学课最重要的一点,上课要怎么样?

  生:认真听。

  师:呦,数学可不是听来的,

  生:积极发言、思考……

  师:说得真好。我们要把数学学好,必须要——思考!对!要不要听?要不要说?但更重要的是什么?

  生:思考。

  师:更重要的是思考。等一下看看我们班的同学积极思考,举手发言,给我的印象就真好。你愿意做前面的还是愿意做后面?

  生:前面的!

  师:这个同学反应很快,看来他真的要做前面的。还有一点大家回答问题不要害怕,我们第一次见面就当做是交个朋友。好不好?

  生:好!

  师:那下面我们要准备开始上课了,行吗?

  生:行!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爱听故事吗?

  生:爱!

  师:我来讲个故事,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我们学校。(边讲故事边播放课件)前几天放学后,四年一班和四年二班的值日生接到一个紧急任务。请看屏幕。要四年一班和四年二班的值日生在20分钟内把桌椅、地板用水擦干净,把花浇好。只有20分钟的时间,但是这个时侯已经放学了,每个班里只剩下3个值日生。他们马上分工合作,忙得不亦乐乎。20分钟过去了,四年二班顺利完成任务,但是四年一班因为时间不够,完成不了。后来级长来了解原因,发现两个班的值日生都做得非常认真,他们的工作程序和工作分工都是一样的。因为擦桌椅、地板,浇花都要用到水,而在课室的不远处,就有两个水龙头,刚好每班一个。所以他们第一步都是三个值日生一起先到水龙头处拿水,把水打回来后,分工合作,然后谁先做完了就帮没做完的同学。程序一样,分工一样,到底什么地方不同,导致最后四年二班顺利完成任务,但是四年一班却不行呢?问题原来就出在用水龙头打水这个环节上。同学们,打水可是需要时间的,每个人只有多少分钟?

  生:20分钟。

  师:打水的时间长了,搞卫生的时间就短了。你看,第一个大水桶打水的时间是5分钟。中水桶?

  生:3分钟。

  师:小水桶?

  生:1分钟。

  师:那你猜,四年一班和四年二班在打水的时候,他们的安排有什么不同呢?思考一下。

  生:(安静思考)

  师:都是这样子打水,都是一起到那里打水,原来他们在打水时,水桶的排序不一样,排队的顺序不一样。怎么了?这些水桶哪些水桶先,哪些水桶后,花的时间不是一样的吗?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难道排队的顺序也会影响工作的结果吗?

  生:会。

  师:对!真的会!所以今天,我们就站在数学的角度去研究一下排队的问题。今天,我们学*的是什么?

  生:数学广角!

  师:我们来学*的是数学广角。(板书课题)

  师:现在猜一猜,你说四年一班是怎么排这些水桶的顺序?猜一猜,他赢了,他是怎么排这些顺序的?

  生:我想他们是先用最小的水桶先打水,然后再是中水桶,再用大水桶打。

  师:也就是说,按照“小—中—大”这样的顺序来排。(在黑板的表格上填写)这是这个同学的猜想。小水桶打水是几分钟?

  生:1分钟。

  师:中水桶?

  生:3分钟。

  师:大水桶?

  生:五分钟。

  师:好,还有其他猜想吗?四年二班赢了,他是按什么样的顺序?

  生:我猜他是先叫中水桶,再小水桶,再大水桶。

  师:按照“中—小—大”这样的顺序来排。(在黑板的表格上填写)还有没有别的猜想?

  生:我猜他们可能是5分钟大水桶先,接着中水桶,然后小水桶。

  师:按照“大—中—小”这样的顺序来做的。(在黑板的表格上填写)看来还有不同的意见?也就是,我们的排序止不止这3种?

  生:不止。

  师:我们还有其他的排序,是吧?

  生:是。

  师:但到底那一种顺序才是最快的顺序呢?我们先不急,我们先把这些水桶排队的顺序先列举出来。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会吗?

  生:会。

  师:拿出你们的练*纸,马上列一列,同位两个同学互相合作。

  生:(在练*纸上列顺序)(00:13:09——00:15:00)

  师:列举完的请举手。还有哪些顺序?你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了吗?做完的边举手边检查。请个同学说说,这些水桶排队有哪些顺序呢?(生边汇报师边板书)

  生:“小—中—大”

  师:已经有了,说说没有的。

  生:“小—大—中”

  师:你把它放在哪里?第几栏?

  生:最后。

  师:最后?想想老师为什么会问你这个问题。然后?

  生:“大—小—中”

  师:写在哪里?

  生:第四栏。

  师:这一栏还是这一栏?

  生:第四……第五……

  师:你说一说,你的顺序是什么?

  生:“小—中—大”

  师:“小—中—大”已经有了,“小—大—中”也已经有了。想想,(指板书)老师为什么要这样排列?找到方法规律了吗?

  生:“大—小—中”

  师:在哪里?

  生:第二个。

  师:“大—小—中”

  生:“中—大—小”

  师:完了吗?都列举完了吗?没有重复没有遗漏吗?

  生:没有。

  师:为什么你这么确定?有什么方法?

  生:先把“大”先排出了,再排两个“中”,再排两个“小”开头的。

  师:听懂他的话了吗?

  生:听懂。

  师:也就是我们在排队的时候,如果我们按照顺序来排的话,才会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奇怪了,其实无论怎么排,打水的时间是不是一样的?

  生:不是…是…

  师:为什么是一样的?你来说说。

  生:因为每5分钟打水、3分钟打水、1分钟打水加起来都是一样的数。

  师:都是多少?

  生:9

  师:都是9分钟。恩,这是他的见解。无论怎么排都是5+3+1=9。有什么区别呢?下面我们来看看有什么区别。好,我们来看看,我们来算一算,这三个人,他们打水的时间总和是不是一样的?我们来看看,他们的打水时间:大水桶几分钟?

  生:5分钟。

  师:中水桶呢?

  生:3分钟。

  师:小水桶呢?

  生:1分钟。

  师:那第一个人用了……?

  生:5分钟。

  师:第二个人呢?

  生:3分钟。

  师:别忘了,他不等啊?他不等前一个人吗?

  生:8分钟。

  师:为什么是8分钟?唉,反应过来了,我说就不一样嘛。

  生:因为第1个人已经用了5分钟,第二个人用了3分钟,然后5分钟加3分钟就等于8分钟。

  师:前面的5分钟是干嘛的?

  生:前面的5分钟是打大水桶的。

  师:也就是说第二个人到底用了几分钟?

  生:8分钟……3分钟……

  师:8分钟还是3分钟?

  生:8分钟。

  师:怎么是8分钟?明明是3分钟?同位说说,明明是3分钟,为什么是8分钟?

  生:(同位讨论)

  师:有答案了吗?

  生:有!

  师:那一起告诉我,为什么是8分钟?

  生:因为……

  师:用个算式来告诉我行不行?

  生:5+3=8

  师:对呀。前一个人打水,后一个人还得要等啊。第三个人要用多少分钟?好,一起说!

  生:9分钟。

  师:怎么算出来的?

  生:5+3+1=9

  师:对,如果按这样的排序,第一人用了5分钟,第二人用了(5+3)分钟,第三个人用了(5+3+1)分钟,三个人打水一共用了多少分钟?

  生:9分钟。

  师:(作无奈状)第一人用了5分钟,第二人用了(5+3)分钟,第三个人用了(5+3+1)分钟,三个人打水一共用了多少分钟?你看看一些举手的同学,他们算得多快呀。好,你来。

  生:一共用了20分钟。

  师:好,你来补充。

  生:一共用了22分钟。

  师:好,请坐。我们一起来算算看看是不是。用了几个5分钟?

  生:3个。

  师:用了3个5分钟。继续说。

  生:2个3分钟。

  师:真行。2个3分钟,用了……1个1分钟。好,我们来算算,这是15,这是6,这是1,多少?

  生:22

  师:用了22分钟。三个人一共用了22分钟来打水。那他们搞卫生……?

  生:没时间了。

  师:有,怎么没时间呢?他们搞卫生用了多少时间?第一个人有多少分钟?

  生:5分钟。

  师:有多少分钟搞卫生?

  生:15分钟。

  师:对,有15分钟搞卫生。第二个人?

  生:12分钟。

  师:算得快!第三个人?

  生:11分钟。

  师:有11分钟搞卫生。一共搞卫生用了多少时间?

  生:38分钟。

  师:用了38分钟。除了这样的算法,还有没有更快的算法?1个人有20分钟,3个人有?打水就用了?

  生:22分钟。

  师:所以他这里用来多少分钟?怎么列式?

  生:20×60

  师:20×3就是60,一共用了60分钟,减去?

  生:减去22分钟

  师:等于?

  生:等于38分钟。

  师:他跟我一样,都是*视,我能理解他,离得远看不清。你看,有两种算法都能算出来是38。刚才我们算了大水桶、中水桶、小水桶这样的顺序,“大—中—小”。那么我们再挑一个来算一算。你们刚才说花的时间是一样的,现在我们来看一看,是不是真的一样。一起来算,如果按照“大—小—中”,那是5分钟……

  生:1分钟,3分钟。

  师:第一人5分钟。

  生:第二人(5+1)分钟。

  师:第三人?

  生:(5+1+3)分钟。

  师:那总和是多少分钟?搞卫生的时间又是多少分钟?你会算吗?能不能?

  生:能?

  师:接着下来这些你都能算吗?我们同位合作,看看那个同学合作得好,抓紧时间把它算出来。

  生:(学生计算)

  师:有些同学一个在写一个在算,这样就快了。

  生:(学生计算)

  师:好,请把笔放下。来,我们一起看。刚才有的同学合作得非常好,一个算上一题,一个算下一题,这叫节省时间。今天我们研究的也是有关合作的问题啊。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刚才算的这一个大中小桶最后这个时间是多少?

  生:……

  师:几个5?

  生:3个5

  师:继续说?

  生:2个1

  师:反应很快,继续……

  生:1个3

  师:15+2+3等于28分钟。所以搞卫生用了……

  生:……

  师:怎么没声音呀?哦,原来是之前我写错了。难怪,我就说怎么都没声音的呢。15+2+3=20才对。好,继续,60-20=40分钟。好,接着,中小大的顺序,能不能反应快一些呢?好,我们一起来。

  生:……

  师:几个3?请看!!三个3!几个1?

  生:两个1,一个5。

  师:3*3+2*1+5*1=?

  生:16

  师:接着……

  生:60-16=44

  师:好,接着,这里……

  生:这里是3,这里是3+5,这里是3+5+1

  师:猜,我为什么不写这一个。我不写这一个我都能列这个算式。板书33+53+5+1

  这里是几个3?

  生:三个3。

  师:三个3,两个5,加一个1,等于……?

  生:……

  师:不要在误导我。到底是多少?

  生:20

  师:搞卫生的时间是60-20=40分钟,好,继续!这里是……

  生:11+51+5+3

  师:几个1?

  生:三个1。两个5,加一个3。

  师:等于……

  生:16

  师:等于16。

  生:60-16=44分钟。

  师:我都觉得烦了。干嘛写这个呢?我不写这个能写这个吗?

  生:能!

  师:怎么样?三个1,两个3,一个5(列式)等于……?

  生:16……14……

  师:14

  生:60-14=46

  师:我们知道,不同的排序,打水的时间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搞卫生的时间就不一样。你猜,四年2班赢了,他用的是哪种的排列顺序呢?

  生:……

  师:刚才谁猜对呢?都没有人举手。好现在一起手,是哪一种排列顺序?

  生:第6种。

  师:也就是说,四年2班用的是第6种的顺序。对了,四年1班输在哪里呢?他们用了第一钟的顺序。用第一种的顺序跟用了第六种的顺序,最大的区别在哪里?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这些算式……我们一起来看屏幕。(屏幕显示条形图)如果我们按照小中大的顺序来排的话,我们发现,3个人都是有20分钟。但第一个人打水1分钟,搞卫生19分钟。第二个人打水4分钟,搞卫生16分钟。第三个人打水9分钟,搞卫生就用了11分钟。所以,如果按照小中大这样的顺序来排的话,用了14分钟打水,用了46分钟搞卫生。这就是四年2班的顺序。而四年1班他们采用的是……刚好反过来,大中小的顺序。都有20分钟,第一个人用了5分钟,第二个人用了8分钟,还剩下12分钟。三个人用了9分钟,还剩下11分钟。所以他打水用了22分钟,搞卫生用了38分钟。赢的策略跟输的策略。搞卫生的时间就相差了多少分钟?

  生:相差了8分钟。

  师:相差了8分钟。就是因为这8分钟,四年1班输了,四年2班赢了。看看,刚才同学们说打水,不管那桶怎么排,都是用了9分钟。这句话只对了一半。是谁用了9分钟?

  生:最后一人。

  师:是最后一人用了9分钟,但是他们前面的同学用的时间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不一样!所以,现在想想,如果我要节省这些打水的时间……这是不是打水的时间啊?是打水的时间吗?那他为什么这里用了5分钟,这里用了8分钟呢?前面的5分钟是用来干嘛的?

  生:等第一个。

  师:等第一个,也就说他把时间花在了等前面人的身上。所以,想想,这是不是打水的时间?是什么时间?

  生:等待的时间。

  师:对。这根本就不是打水的时间,其实他是把时间花在了等这里。是等候的时间。而真正用来搞卫生的时间是后面的这一半。那现在,你想想,如果要赢的话,应该按怎么样的排序才能赢呢?把什么放在前面?把什么放在后面?同位两个商量一下。

  生:(学生讨论)

  师:好,谁来说一说?这个小男孩来说。

  生:先把小中大放在第一个。

  师:也就是说,把什么排在第一,把什么排在第二,把什么排在第三?

  生:把小的放在……

  师:什么小?

  生:把小桶……

  师:实际上就是什么少?

  生:时间。

  师:把时间少的放在前面。然后呢?

  生:把时间中的防在第二个,最后把时间久的防在第三个。

  师: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啊。

  生:可以节省时间。

  师:怎么会节省?谁来帮他补充?

  生:就可以等候的时间少一点。

  师:对。不用等前面的人等得那么久。对,你看,这就是合作操作。我们在合作工作的时候,排队的顺序,往往会影响工作效率。当然谁都不希望久等,但是在合作的时候,如果我们合理地排列这些顺序,我们就可以使等的时间少一点……

  生:搞卫生的时间就多一点。

  师:搞卫生有这样的规律,那么其他的问题上都是等候,会不会也有这样的规律呢?好,我们来看一看。北江又在堵船了,干嘛回家堵船的?这些船啊,原来都在等候卸货。但是码头只有3个船位,是可以让轮船靠*去的,而这些船的货物还得一船一船的卸货。有的船货多,泻货的时间就长。有的船货物少,泻货的时间越短。现在我想解决这个河道堵塞的问题。如果你就是这个调度员,怎样安排——预备起!一起读。

  生:……

  师:猜到了吗?那个女同学很想回答。让她回答。

  生:先让那些小的船先卸货,然后是中的船,最后大的船。这样,等候的时间就花得越少。

  师:你是这样猜的,还有其他的猜想吗?你说,你猜。

  生:我猜先是小的船靠*,然后是大的船,然后是中船。

  师:小的、大的、中的,是吧?好,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我想问一问,你的猜想跟刚才那个女同学接*的请举手。

  生:(学生举手)

  师:跟刚才那个男同学一样的请举手。

  生:(学生举手)

  师:好,请放下手。那么我们来看看,是不是真的是这样。船太多的,我们就按这位同学所说的,把它看作是一只货物小的船,一只货物中等的船,一只货物比较多的船,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看看。这里有三艘船,这一艘船需要……1小时。另一艘船需要4小时,第三艘船需要8小时。我们就把它叫做小船、中船和大船。好,我们来看看,这里有句话是怎么说的?

  生:只能一船一船地卸货。

  师:有什么问题?

  生:要使三艘货船的等候时间最少,应该按怎样的顺序卸货?

  师:想一想,我们准备怎样解决?刚才你们猜想,刚才那个女同学的猜想是小——中——大,那个男同学的猜想是小——大——中。好,这样,我们把这张纸翻到后面,请在第一栏写出你猜想的顺序。你们先别忙,我还没说完呢。第一栏写出你猜想的顺序,然后再算它的时间。然后,你再随便列一种顺序,也算算它的等候时间,看看你的猜想对不对。行不行?

  生:行。

  师:好,开始做。……(巡视)看来刚才还有同学没听懂,第一栏是你的最佳方案,第二栏是对比的方案。明白了吗,就两个方案就行了。

  生:(学生讨论,计算)

  师:好,请第一个同学。做完了请举手。(拿了两个同学的练*纸到实物投影)。好,有答案的同学请坐好。好,这个同学,他的最佳方案是小——中——大,他的等候总时间是19分钟。然后,他的对比方案是小——大——中。他的等候时间是23分钟。他通过这样一对比,确实是第一方案是最好的。有没有其他的看法?刚才那位同学不是说小——大——中吗?是不是?那你现在,你自己的认为呢?站起来说一说你的看法。

  生:我认为是先小后大再中。

  师:现在你还坚持这样的看法吗?

  生:不坚持。

  师:不坚持了,那你现在认为呢?

  生:我认为小——中——大。

  师:其他同学,你们的看法如果有不同的,你可以举手说出来。有没有?你们都是认为按什么的顺序?

  生:小——中——大

  师:好,那我看看是不是。由于时间的问题,老师给你们把它全部算出来了。你看看,我是按照小——中——大19分钟,然后如果是大——中——小就是23分钟,那我想问你们,如果按照第一种做法,它的好处在哪里?对于码头来说,按这样的做法,按小——中——大的做法,它的好处在哪里?好,你来说?

  生:这样的顺序会比较快。

  师:最后的那只船还要等13分钟。

  生:那时间就比较长……比较少。

  师:最后的那只船还是要13分钟啊,反正全部船卸完了,对于码头来说,它还是13分钟。你来说?

  生:这样子的话,卸物的时间就比较短。

  师:哦,卸物的时间就比较短。请坐。我们来看一看,如果按照这种方案的话,它在几小时后就可以空出一个船位?

  生:1小时后。

  师:但如果按第一种方案,它得……8小时后才空出一个船位。你看,对于码头来说,1个小时后它就能再接纳下一艘船。但是,如果用那一种方案,它得要8小时后才接纳下一艘船,那一条江还得堵8个小时,对不对?你看,我们的排队问题不但对合作有很大的作用,合理的排队能节省时间,而且对于码头的调度,公共汽车啊,机场的调度,它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呢现在有一门科学专门来研究排队。好,今天我们学*了什么?

  生:数学广角。

  师:数学广角学*了什么?

  生:排队问题。

  师:排队时,我们怎样安排时间,会使等候的时间短一些?等候的总时间短一些。怎样安排?一起说。

  生:小——中——大

  师:按照时间少、时间中、时间大,从小到大这样来排序。我们是怎么把它研究出来的?先怎么样呀?

  生:列举。

  师:列举了所有的顺序。接着……?

  生:算。

  师:算!非常好。接着我们去算。最后呢?

  生:比较。

  师:比较,选出最好的方法。这是我们研究问题时常常采用的方法。从很多个方案里面通过计算选出最好的方案。好,这一节课,有收获吗?

  生:有。

  师:好,时间问题,如果你还有其他的想法,你可以下课再来告诉我,我们这一节课就先上到这里。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谢谢老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二人对策论问题,感受数学知识在游戏中的广泛应用。

  2、让学生初步掌握必胜策略的分析方法,提升思维的水*。

  3、适当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1、说反话游戏

  1)师生共同玩游戏。

  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

  生:(齐声说)喜欢。

  师:好,今天我们就来做个游戏。这个游戏的名称叫“说反话。”,比如,我说:“我看天”,你就回答:“我看地”;我说:“我朝左”,你就回答:“我朝右”。明白吗?

  生:(觉得很简单,大声地回答)明白。

  师:哪位同学愿意和老师来试试?

  (很多同学举手,老师故意找一位男同学,该同学起身拿起话筒)

  师:可以开始吗?

  生:可以。(很自信地)

  师:我看天。

  生:我看地。(觉得太简单了)

  师:我朝左。

  生:我朝右。(感觉一点难度都没有,面露得意之色。)

  师:我张嘴。

  生:我闭嘴。(很多学生在窃笑)

  师:(故意提高声音,大声地说)我是男的。

  (全班同学立刻大笑,该男生憋了半天,很无奈地说了三个字)

  生:我是女的。(全场再次笑声四起。)

  师:(同样笑着说)请坐,不能再说了,都变成女的了。(同时,与该男生亲切握手。)

  师:(转向全体同学),谁愿意再来和老师比试比试?

  (气氛开始活跃,举手的学生更多了。这次老师有意找了位女同学。)

  师:可以开始吗?

  生:没问题。

  师:我朝右。

  生:我朝左。(满不在乎地。)

  师:我看地。

  生:我看天。(窃喜,觉得很简单。)

  师:(声音加重)我越活越年轻。

  (众生大笑,该女生很无奈、不好意思说,老师紧追,快说快说。)

  生:(没办法,只好说)我越活越老。

  师:还有一句呢。我越长越漂亮。

  (众生狂笑,该女生更不好意思说了,老师再次紧追)

  生:(举手做投降状,无奈地说出)我越长越丑陋。

  (教师立刻走上前去,握住她的手说,那是不可能的,我们刚才仅仅是做了个游戏。继而转向全体同学,提出问题。)

  师:刚才同学们都笑了,可不能只笑。笑过以后要有思考。你们有没有发现,刚才的游戏在玩的过程中有一个人始终占着便宜,是谁呀?

  生:(异口同声)老师

  师:对,由于刚才都是老师先说,按照这样的游戏规则,就很容易把你们逼到不好回答的境地,想不想反一下?

  生:(一起大声地喊)想。

  师:好!咱们刚才说过的不重复,谁来试试?

  (此时,一些聪明又调皮的同学有了鬼主意,开始举手。我在好几个地方与学生玩过该游戏,每到一处,学生总能带给我许多惊喜和精彩,我真的很佩服这帮小鬼。现摘录今年3月29日在江苏省徐州市学生的绝妙表达)

  一鬼灵精男生张嘴到:我来自天堂。

  (全场笑喷,我只好笑答)

  师:你什么意思,想让我下地狱啊!

  (怕他再说出什么旁门左道,赶忙让其坐下,请了一位老实的女生,没想到,她一点也不肯嘴下留情。)

  小女生:(声音小小的)我很温柔。

  (全场再次爆笑,我只好苦笑着回答)

  师:看看你什么意思,我不就是长得表面粗鲁了点吗,有话就直说呗。

  (女生坐下,最后请了一位小个子的男生,满指望他能说点正统的,让我喘口气,没想到他更“狠毒”。)

  小个子男生:我长寿无疆。

  (有的听课老师眼泪都笑出来了,我也差点笑喷,假装生气地说)

  师:你这个小鬼,什么意思,想让我英年早逝啊!行了,不说了,我到徐州来上一节课连家都回不去了。(再次笑声)

  2)小结游戏

  (此时,学生已相当兴奋,完全没有了课前的紧张感觉,而我则趁热打铁,取消了上课、起立、坐下等常套的礼仪,立刻转入正题。)

  师:看来呀,在做游戏的时候,有时先说和后说结果会截然不同。我们再来玩个游戏,好吗?

  生:(满脸兴奋地大声答)好!

  2、数数游戏

  师:(故意卖关子)这个游戏好难的。

  生:(满脸期待地说)我们不怕。

  师:好,既然这样,我就不客气了。这个游戏的名字叫数数,规则是女同学先说1,男同学接着数2;女同学再接着数3,男同学接着数4……,这样轮流下去,明白吗?

  (全体同学大笑,原来如此简单。在轻松的氛围中老师指挥他们按照顺序轮流数数。)

  生:明白。

  师:女同学开始。

  女生:(面带微笑)1。

  男生:(同样的微笑)2。

  女生:3。

  男生:4。

  ……

  女生:17。

  男生:18。

  师:停,就到这。(笑着说)我们真正要做的游戏不是这样的,但与18有关,请看大屏幕。

  二、活动探究

  1、出示问题

  游戏一:

  两人按自然数顺序轮流报数,每人每次只能报1或2个数。比如第一个人可以报1,第二个人可以报2或2、3;第一个人也可以报1、2,第二个人可以报3或3、4,这样继续下去,谁先报到18,谁就胜,请问谁有必胜的策略?

  2、引导探究

  师:谁愿意帮我们读读题目?

  生:读题。

  师:明白游戏的意思吗?策略是什么意思呀?

  部分学生:策略就是方法的意思。

  师:对,怎样才能找到一定赢别人的方法呢?请先独立思考。

  (约两分钟后)

  师:感觉有方法了吗?

  生:好像有了。(大部分同学此时都很茫然。)

  师:这样吧,你们同桌两人一组,过过招,试一试刚才自己想的办法管不管用?请开始。

  (学生纷纷开始过招,教师走到学生中间仔细聆听。)

  (约3到5分钟后)

  师:可以交流了吗?

  生:大部分说可以,但有个别小组还在过招。

  师:我们等他们一会。比过的小组可以再比试比试。

  师:好。刚才胜利的学生请举手。

  (约有一半的学生举起了手。)

  师:恭喜各位胜利者!你们当中有哪位同学可以很自信地说:“我一定可以打败别人。”

  (有几位勇敢的学生积极地举着手,老师任意选择一位,请到讲台前。)

  师:(与其握手)请问怎么称呼?

  生:×××

  (转向全班同学,用带有些故意挑斗的口气说话。)

  师:×××同学说他可以统统地打败你们,有没有不服气的?

  (此时,有很多不服气的学生举手。老师转向×××同学)

  师:你觉得你可以打败谁,就把谁请上来。

  (×××环视全班同学,找了个他估计能打败的选手。)

  师:(面对挑战者,笑着说),他欺负你耶。请问有没有什么要求?

  (该生大大咧咧地说,没有任何要求。而×××却要求先说。)

  【两人对决开始,为了表述方便,甲代表×××,乙代表挑战者。】

  甲:1

  乙:2、3

  甲:4、5

  乙:6、7

  甲:8、9

  乙:10

  甲:11、12

  乙:13、14

  (此前,全场鸦雀无声,都在静听两位同学的报数。)

  甲:15(面露喜色,暗暗高兴)

  乙:16

  甲:17、18

  (甲获胜,洋洋得意。老师与乙握手,鼓励他失败了没关系,回到座位上好好想想自己失败的原因。)

  师:(握着甲的手)你真棒!先说的竟然还赢了。如果你能再赢一次,老师就佩服你是真正的高手。(转向下面的同学)有没有敢再来挑战的?我就不相信,能打不败他。(经老师这么一鼓励,很多学生举手。这次老师挑了一名同学,请上讲台。)

  师:请问有什么要求没有?(老师有意偏袒,可这位同学好像受了刚才胜利者的影响,竟然要求自己先说。)

  【两人开始对决,用丙代表新上台的同学。】

  丙:1、2

  甲:3

  丙:4

  甲:5、6

  丙:7、8

  甲:9、10

  丙:11

  甲:12(小心翼翼地报出)

  丙:13、

  甲:14、15(再次面露喜色,暗暗高兴)

  丙:16、17

  甲:18

  (甲又一次获胜,非常高兴。老师与丙握手,鼓励他失败了没关系,回到座位上也好好想想自己失败的原因。)

  师:(与甲亲切握手,大肆表扬)你真了不起,先说、后说都能打败别人,你真是天下无敌呀!掌声欢送英雄上位休息!

  (听老师这么夸张地表扬他,很多学生又不服气地举起了手。)

  师:(面向大家)各位不要着急,刚才甲同学赢得好像真有点诀窍耶。咱们先来分析分析。有没有人发现甲同学在报到某一个数的时候就声音很大,而且脸上乐得像开了花,那个数是多少?

  生:(马上有人回答)是15。

  师:为什么说到15甲同学就喜笑颜开了呢?(甲同学不忙说,先听听别的同学怎么解释。)

  生:甲同学如果说到15,就一定能说到18。

  师:(故意装作不懂),什么意思?请你再说一遍。

  (生重复。)

  师:真的吗?我们来试一试。(请甲同学与老师配合)

  【师生表演】

  第一种情况:

  甲:15

  师:16

  甲:17、18

  第二种情况:

  甲:15

  师:16、17

  甲:18

  师:(假装恍然大悟似的)果真如此,都清楚了吗?

  生:清楚了。

  师:(强化追问),抢到15后,如果别人报1个数,咱就报几个数?

  生:2个。

  师:(继续强化追问),抢到15后,如果别人报2个数,咱就报几个数?

  生:1个。

  师:简单地说,就是与对手报数时要几个数组成一组?

  生:3个数一组。

  师:好!通过刚才的分析和讨论,我们已经清楚,要想抢到18,就必须抢到15。现在的问题就变成了怎样才能一定抢到15呢?

  【教师板书:18、15……】

  (有了前面18到15的分析,学生很快就能发现,要想抢到15,就必须抢到12)

  生:12.

  师:真的吗?

  【任意选一位学生,再次与老师合作表演】

  第一种情况:

  生:12

  师:13

  生:14、15

  第二种情况:

  甲:12

  师:13、14

  生:15

  师:(再一次用肯定的口吻)嗯,说到12后,只要与对手3个一组报数,果真能抢到15。

  师:现在的问题又变成什么了?

  生:怎样保证说到12?

  师:对呀,怎样保证说到12呢?

  (有了前面的基础,学生很快发现了规律。)

  生:必须说到9。

  师:怎样保证说到9呢?

  生:必须说到6。

  师:怎样保证说到6呢?


《背影》课堂实录(精选5篇)(扩展5)

——《雨巷》课堂教学实录(精选五篇)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文的熟读,教师的讲解以及学生自己的理解,把握全诗的情感基调。

  2、了解作家作品。

  3、理解全诗的意象,初步学会鉴赏诗歌。

  【教学重点 难点】

  对诗歌情感基调的把握,理解全诗的意象。

  【教学设想】

  以朗读为主,在熟读基础上背诵全诗,在讨论与交流中,结合教师的分析解说,学生能够把握诗的情感,理解诗歌的意象。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投影几首现代诗《天上的街市》、《偶然》、《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那怕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偶然

  徐志摩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迹。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也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些诗有的是大家以前学过的,有的是我们没听说过的,还有我们听说过但还没真正接触的。提起中国的新诗,我们不能不提起这些诗作的作者,郭沫若徐志摩、海子当然还有很多诗人,这些诗人就像明星一样的璀璨夺目,他们的诗作到今天读来都让我们觉得意韵悠长。

  今天我们要学*的戴望舒的《雨巷》,说起戴望舒,就会把他和雨巷联系在一起,的确,因为写了《雨巷》,当时年仅22岁的戴望舒就被冠以雨巷诗人的美誉。

  戴望舒,原名戴梦鸥,浙江金华人。中国著名的现代诗人,他的代表作还有《我用残损的手掌》,诗集《望舒诗稿》《望舒草》《我底记忆》。

  戴望舒的诗深得中国古典诗词婉约诗风的遗韵,又受法国象征诗派的影响,因而诗作呈现出孤独抑郁、消沉的特点。

  (讲述戴望舒的《雨巷》发表的故事,简单介绍诗歌鉴赏的几个方面)

  二、课文分析

  1、这篇课文大家应该很充分地预*了,那么请大家来说说看,这首诗说了个怎样的故事?

  (思考并回答)

  (总结回答)同学们都回答得很好,但是大家也发现了这么一个问题,一首诗我们要说出它的内容总是显得比较困难,但是如果我们要想说出诗的感情就比较容易了。的确,我们学诗,读诗,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住诗的情感基调。

  2、你从这首诗中读出了什么感情?

  (思考回答)

  朦胧 愁怨 凄清的等等。(答案不限)

  (引导学生具体地说出这些情感,比如本诗写了怎样的人和事)

  3、听歌:《雨巷》(江涛)

  注意结合自己的理解,体会诗的感情特征。

  4、学生自读划分节奏,可以选择一个小节划分节奏。

  5、准备下节课表演背诵。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作者、作品、鉴赏的方法、诗歌的音乐美、结构美。

  二、检查朗读以及背诵

  (每一小组推荐一个人上台表演,教师给予点评,富有情感,声情并茂。)

  三、理解诗歌的意象

  1、所谓的三分文章七分读,在诵读中我们能够不断地与作者进行对话,体会作品的情感意味,常读常新,不断获得新的,全面的体验。

  (学*方法:本单元的诗歌学*也是以诵读为主。)

  (补充诗歌的音节美,结构美)

  2、诗歌除了情感以外,它带给我们的还有许多融入了作者感情的意象。而这些意象就构成了我们诗歌的意境,构成了诗歌的情感之美。

  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情感的东西。就是指那些客观的具体的事物带上了人的痕迹,烙上了人感情印记。一句话,意象就是融合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事物。鉴赏时,必须先明确作者是要通过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情的。

  3、本诗中有哪些主要的意象?

  (学生回答,点评)

  雨巷、丁香:

  梅雨季节,江南的小巷阴沉潮湿,两边是寂寞的人家,间或有人匆匆走过,这一形象有很强的视觉冲突,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虚化为追求之路,怀着渺茫希望的我在雨巷里徘徊不前,让人不禁发问,我的追求在哪里?

  丁香是古典诗词里常见的意象。(投影图片)丁香花白色或紫色,一直以来就是纯洁、高贵的象征,丁香花颜色淡雅但不轻佻,姣好可惜花期比较短,容易凋谢。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对丁香花倾注了许多情感,但是丁香总是和愁联系在一起。(看课后的练*四,齐读课后诗与词,明确丁香与愁的关系。在诗歌当中,固定的景物或者事物都有其比较固定的含义,比如梅花象征高洁真情像梅花开遍,冷冷冰雪不能掩没;松柏竹菊象征坚强;云象征游子;)

  4、丁香与姑娘联系,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要将姑娘与丁香联系起来呢?丁香般的姑娘有什么样的象征意义呢?

  (思考,讨论)

  联系姑娘和丁香,是因为我心目中的姑娘具有丁香般的气质,有丁香般的忧郁、高贵和超凡脱俗的感觉。

  姑娘的象征意义可以有很多理解,可以指现实中的姑娘,她是我邂逅的女子;也可以是我的理想,在风雨飘摇的年代里(1927年张作霖的北洋军阀的统治),我的追求。甚至也可以是我自己。

  四、总结全文

  xxxxx

  五、布置作业

  仔细阅读课后练*四,思考并回答问题,这几首关于丁香的诗词有哪些共同及不同之处。预*《再别康桥》

  【板书设计】

  雨巷:悠长、寂寥、雨的哀曲

  丁香:愁怨、(颜色、芬芳、忧愁)、惆怅

  姑娘:(颜色、芬芳、忧愁)、哀怨 彷徨、默默、

  彳亍、冷漠、凄清、惆怅、静默、凄婉、迷茫

  我:独自、彷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诗人戴望舒。

  2、品味揣摩诗歌中的重要意象,并分析其象征意义。

  过程与方法:教师范读,指导学生反复读,品味诗歌舒缓悠扬的节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人论世,体悟作者情怀,引发共鸣,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诵读与鉴赏

  【教学难点】意象的把握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诵读法、比较法、交流式

  【教学用具】课件、mp3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丁香花》,学生谈谈听后感受,引入丁香花。

  (出示图片,了解丁香花:丁香形状象结,开在暮春时节,花为淡紫色或白色,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丁香是古典诗词里常见的意象:“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商隐《代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浣溪沙》)它不仅是美的象征,也代表了高洁、愁怨。所以说,丁香总是和“愁”联系在一起,而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愁怨和凄美。)

  今天我们要学*的作品《雨巷》也成功的运用并发展了丁香花意象。《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曾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

  二、研读课文

  (一)、走进雨巷——泛读,了解作者、理清思路

  (出示图片)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1925年入上海复旦大学学*法文,开始受法国象征派影响。1928年开始创作现代派诗歌。著有诗集:《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影响,意象朦胧、含蓄。代表作是《雨巷》。后期(抗战爆发后)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情感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积极、明朗。代表作是《我用残损的手掌》。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分析作品思路。(学生讨论)明确:

  第1节:“我”独自彷徨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第2-6节:想象中的丁香般的姑娘从雨巷穿过,从“我”身旁飘过。

  第7节: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写出“我”的希望。

  飘过过程:默默走*、走*-远去-消失在尽头

  (二)、驻足雨巷——研读,感受意象、探究情感

  1.诗中有哪些主要的意象?它们各有怎样的特点?(学生讨论)明确:

  油纸伞:复古、怀旧、神秘、迷蒙

  雨巷:悠长、寂寥、下着雨

  丁香:美、高洁、愁怨

  篱墙:哀怨、凄凉、衰败

  丁香般的姑娘:美丽、高洁、愁怨

  我:彷徨、迷茫、寂寞

  2.“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的心情应该是怎样的呢?联系全诗,找出描写“我”心情的词语。(学生讨论)

  明确:独自、彷徨、默默彳亍、冷漠、凄清、惆怅。这些词语写出了“我”是一个忧伤、迷茫的独行者,但同时也有所追求,因为“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3.(出示图片)介绍本诗的创作背景。

  《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雨巷》就是一部分进步青年这种心境的反映。戴望舒写这首诗的时候只有二十二岁。一年多以前,他与同学杜衡、施蛰存、刘呐鸥一起从事革命的文艺活动,并加入了***青年团,用他的热情的笔投入了党的宣传工作。1927年3月,还因宣传革命而被**当局逮捕拘留过。“四一二”**后,他隐居江苏松江,在孤寂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

  4.结合诗中情节及雨巷、丁香般的姑娘、“我”三者的关系,你认为作者要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思考其象征意义。(学生讨论)

  明确: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丁香般结着愁怨的姑娘构成一种象征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又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表层上是在写对美好爱情的期待。深层上,是个人乃至一代青年人内心复杂情绪的象征,一种美好理想得而复失的苦闷与彷徨。

  (三)、流连雨巷——朗读,品味语言、赏析技法

  播放名家朗诵,用视听的手段来展示诗歌意境,将诗歌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创设情境,增强学生对诗歌的主体感悟,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品味语言,理解诗人当时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交织在一起的心情,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本诗的意象。

  1.(出示图片)这些词语是表示动作、情绪、物态的,选出你认为用得很好的来说说。

  我:独自、彷徨、希望、默默、彳亍、冷漠、凄清、惆怅

  雨巷:悠长、寂寥、颓圮、哀曲、

  丁香姑娘:结着愁怨、丁香一样的颜色、芬芳、忧愁、哀怨、默默、彳亍、冷漠、凄清、惆怅、太息一般的眼光、走*、飘过、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到了、走尽、消散了……

  (举例分析)

  “希望”,写出了作者是有所追求的人。

  “结着愁怨”,说明作者和丁香姑娘一样,有着忧愁,是为理想不得实现而忧愁。

  “悠长、悠长”写出了道路的漫长,“独自”写出了诗人的孤独,“彷徨”写出了诗人在那个年代的迷惘。

  “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写丁香姑娘外表的美丽,气味的芳香,象征着诗人理想的美好、高洁。

  “走*”“飘过”“到了”“走尽”“消散了”等词语,写丁香姑娘飘然而来,又飘飘而去,象征着理想的缥缈、空虚,由此可知诗人的伤感、迷惘。

  2.(出示图片)结构特点:共七个诗节,每节七行,每行长短不一;押韵位置错综变化;似断实连的分节跨行。这样写的效果是什么?(学生讨论)明确:

  使全诗回荡着一种深沉而优美的旋律,细腻而传神的暗示了诗人低回、迷茫的心境。

  3.思考探讨雨巷在艺术上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明确:

  ①象征手法,意蕴深远。表面上写对一个少女的追慕和美好理想破灭后的惆怅,实际上却象征着当时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

  ②音节和谐,节奏优美。全诗7节,每节6行,尽管句子有长有短,但诗句停顿很鲜明。

  ③诗中运用叠句、复沓、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宛转悦耳的乐感,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气氛。

  因此叶圣陶盛赞这首诗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三、延伸拓展

  走出雨巷——选读,比较阅读,提升能力

  都说《雨巷》这首诗美,音节美、意象美、意境美,在我看来,它的作者戴望舒本身就是一种美,在它身上体现着一种略带着一丝忧怨的,苦苦追梦的执著美。

  (出示图片)比较:赏析《雨巷》与《浣溪沙》的异同。

  浣溪纱【南唐】李璟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提示:从意象、意境、主旨、表现手法这几个角度去比较。

  相同点:都将丁香花作为主要意象;意境朦胧;都抒发内心的忧愁与惆怅;都运用象征、比喻。

  不同点:除了丁香花外,《雨巷》还选了“油纸伞”“雨巷”“姑娘”,《浣溪沙》还选了“落花”“青鸟”“绿波”;意境:《雨巷》以清幽为主,《浣溪沙》结尾气象雄伟壮阔;主旨:《雨巷》主要抒发个人的忧愁与惆怅,《浣溪沙》主要表达作者对南唐国运的忧愁与感慨;表现手法:《雨巷》除象征、比喻,还运用了排比,《浣溪沙》除象征、比喻,还运用了拟人。

  四、课堂小结

  回首雨巷——熟读,复*巩固,达到背诵

  有人说,这诗如中国的水墨写意,只尽情地渲染情感,发散着自己忧愁与迷惘,“我喜欢你彷徨中的美丽,我铭骨你遗憾时的忧伤”。当你彷徨迷茫的时候,请一定想起戴望舒的《雨巷》,记得在那发黄的诗中,有一位美丽而忧伤的姑娘等着你。

  布置作业:请复述一下“我”和“丁香姑娘”之间的故事梗概,注意环境、景物、动作、肖像、心理等描写方式的运用,不超过200字。

  板书设计

  雨巷

  戴望舒

  意象感受

  油纸伞复古怀旧神秘迷蒙

  雨巷幽深寂静

  丁香美、高洁、愁怨

  篱墙哀怨凄凉衰败

  丁香般的姑娘美丽高洁愁怨

  “我”彷徨迷茫寂寞

  教学设想:诗歌重在朗读,体会情感,有感情的朗读也被称为“美读”。本课旨在通过反复的朗读体会诗中的情感,在诵读的基础上,从意象入手分析意境,抓住情感基调,探究诗歌的内涵及艺术特色,激发学生学*诗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诗无达诂。”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力贯彻“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

  重难点:如何在赏析意境和体会情感的基础上探索诗歌的内涵,调动学生从多角度鉴赏诗歌的艺术特色。

  课时:1课时

  教学步骤:上课前发一张草稿纸给学生,让学生随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以及疑问,在课堂上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留待下节课或者课后探讨。

  导入课文

  一、朗读体会

  1、自由诵读。

  2、再读一遍(可默读可有感情的读出声来),边读边在纸上写下自己的直觉感受,原初体验。读一篇文章会受到情绪上的感染和精神上的影响,请2~3名同学用一句话说说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教师也可以谈谈自己的整体感受。

  3、尝试性“美读”,揣摩朗读技巧。

  学*诗歌的重要途径就是“美读”,读出感情来,读出技巧。上单元的“点击链接”里提到了“朗读的要领”,请尝试一下,揣摩朗诵的技巧,读出美感来。

  ①请一位同学示范朗读;(教师和学生评点)

  ②听录音范读;(提示学生看有没有新的感受,记在纸上)

  ③学生再读;(可齐读,尽量模仿范读的节奏和技巧,体会感情)

  二、进入诗歌

  (一)探究诗歌鉴赏的一些方法

  我们前面学了几首诗歌,做题也见过很多诗歌鉴赏的题型,你是怎样阅读鉴赏一首诗歌的?你觉得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可进行小组讨论,形成小组意见,通过代表交流,教师做适当的补充。教师应着重引导而不是讲解,并且善于激发学生的疑问。为避免场面失控或者意外情况发生,影响课堂气氛或教学质量,教师应该准备好以下素材备用。)

  1、作者及相关背景知识(可制成卡片或者幻灯片)

  2、诗歌意象和意境(什么是意境?什么是意象?为什么选取这些意象,其达到的表达

  效果?)

  《雨巷》的意境分析:“梦一般的凄婉迷茫”;(朦胧)

  《雨巷》运用了哪些意象:“我”、“雨巷”、“丁香”、“丁香姑娘”、“篱墙”、“油纸伞”;

  3、情感基调(可通过诗中的反映感情色彩的词语进行分析)

  4、表达技巧(着重分析象征手法的运用,什么是象征?几个主要的意象分

  别象征了什么?)

  5、诗歌的内涵(此诗的内涵可从多角度分析)

  在梦一般凄婉迷茫的意境中塑造了一位孤独感伤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以象征的手法抒

  发了诗人追求美好理想而不得的愁怨的失望的复杂情绪。

  (可从探求“理想是什么”这一角度来发掘诗歌的无限张力:这是一首爱情诗、政治诗、哲理诗等角度探究。但无论哪一种,其凄婉迷茫的意境和那哀怨的眼神、太息一般的目光,还有那彷徨的声音,让我们无限惆怅,一代一代永远也走不出这悠长悠长的“雨巷”。)

  6艺术特色(可通过比较的方法来赏析,结合前面学的新月派的诗歌《再别康桥》和《死水》来分析,看看《雨巷》在艺术风格上有那些特点。)

  着重谈谈音乐美:和谐的韵脚,押韵;双声叠韵词的运用;句式上的回环复沓;节和词的反复出现(注意第一节与最后一节的“逢着”和“飘过”,可进行探讨);流畅圆润,富于吟唱(可播放《雨巷》这首歌)

  (二)配乐诗朗诵

  三、作业:发挥大胆想象,把《雨巷》改编成一篇散文或者小说,并试着比较诗歌语言与散文和小说语言的异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分析、理解本诗的意象和象征意味。

  ⑵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2.情感目标

  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诗歌的情境美。

  3.能力目标

  通过诵读、欣赏增强对诗歌的分析能力。

  学情分析

  1、学生*时很少接触现代诗,所以对现代诗特别是朦胧诗的了解不够。

  2、学生刚步入高中,不清楚什么是诗歌意象,更不理解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

  1、把握意象,体会诗人感情。

  2、掌握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

  1、分析理解诗中“姑娘”、“我”等意象,及其象征意味。

  2、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的能力。

  一、激情导入

  师:我们上节课学*了***的《沁园春长沙》,大家可以感受到他的诗词充满豪情,催人上进,有一种博大雄浑的美感。文学作品中的美所显现出的形式是多样的,不只是让人愉悦的东西才美,那哀婉、凄美、伤感、惆怅同时也能让我们的内心为之一颤,那同样也是美的力量。接下来我们来学*戴望舒的《雨巷》。

  二、诵读、整体感知。

  师:相信同学们已经预*过课文了,那就请大家一起带着感情地朗读一下这首诗。

  (学生齐读)

  师问:读完全诗,你最强烈的情感体验是什么?

  生:我们感觉到这首诗很低沉、伤感,充满着愁绪和无奈。

  师明确:是的,诗中没有大江东去似的慷慨豪迈,也没有涓涓细流似的轻快明丽,而是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忧愁。那么,我们该用怎样的感情基调去朗读呢?

  生:低沉的,感伤的。

  师:好,那就请同学们酝酿感情,发挥想象,你就是诗人,在江南缠绵的雨中撑一把油纸伞,走过苔痕斑斑的青石板路......乘着想象我们把本诗齐读一遍。

  (学生齐读)

  师:表扬一下,同学们节奏把握得较好,能体现感伤忧愁的感情基调。

  师问:这首诗中,诗人用了哪些词语着意表现诗歌的这种凄美、感伤的基调?

  答案示例:

  ①诗人在描写"我"时,用了"彷徨""彳亍""冷漠""凄清""惆怅"等词语来表现诗人的孤寂、迷惘的心情。

  ②在描写"姑娘"时,用了"哀怨又彷徨""结着愁怨""凄婉迷茫"表现了"姑娘"像"我"一样的迷惘、彷徨。

  ③在描写雨巷时,用了"颓坦""寂寥"两个词,描绘了一幅寂寞、凄清的"雨巷"图。

  除此之外《雨巷》用词别具特色,用了大量很浓的带有情绪色彩的双音词如寂寥、愁怨、冷清、太息、凄婉、颓圮、忧愁等借以表达诗人朦胧而又伤感的诗情。

  三、简介创作背景,作者生*

  师:大家读了一遍,便有了这么多的感觉。的确,我们感觉到这首诗很低沉、伤感,充满着愁绪和无奈。"我"为什么会这样哀怨?为什么会产生这样失落、惆怅的情感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


《背影》课堂实录(精选5篇)(扩展6)

——杜甫《望岳》课堂教学实录汇总5篇

  教学目的

  1、背诵这首诗;理解诗的意境。

  2、诵读能力;联想,想象能力。

  3、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陶冶美的情操。

  4、重点目标:背诵此诗。

  5、目标难点:理解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国家山河秀丽,景色优美,名胜古迹数不胜数。单说山,就有很多,但在群山之中,谁最有名呢?那当然是“五岳”,因为有语云:“五岳归来不看山”。那在五岳之中谁的名气最大呢?泰山――五岳之首,“泰山归来不看岳”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杜甫笔下的泰山是如何一番景色!

  二.讲授新课:

  1.板书课题,指名简介作者。

  我们学过很多杜甫的诗篇,下面我首先请一位同学将杜甫介绍一下。师板书: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人称诗圣;其诗被喻为“诗史”;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其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2.范读课文,强调字音、字形。

  这首诗有一些字的注音和字形,同学们要注意一下。如:岱宗、夫如何、决眦;同学们一齐读两遍。

  3.初读课文,了解诗句大意。

  下面同学们自读课文,借助文中的注释理解诗句的含义。阅读后同学之间可以相互提问词句的含义。然后老师将点名抽查掌握情况。

  4.精读课文,体会诗句所表现的情感。

  下面同学们将课文一齐朗读一遍。缺乏感情。第一、二两句,我们应该用什么感情来读呢?为什么?讨论一下,再试着读读。

  同学们再一起将这首诗朗读一遍。首联远望泰山,表现了作者惊叹之情;那么颔联、颈联、尾联又分别从哪些角度来描写泰山的景色的,又分别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呢?讨论一下,然后我请同学来读。诗人由远望到*望,由细望到想象将来登岳远望之景,全诗以“望”字贯穿全诗,“望”字成了全诗的线索。在望岳的过程中表现了作者惊叹、赞美、陶醉、豪迈之情。

  5.品读课文,理解景色的特点,感悟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读得很好,比开始有很大的进步。同学们想一想,作者为什么产生如此的情感呢?他惊叹什么,又赞美什么?为什么这么说?

  因景而生情,这是客观因素;有没有作者的主观因素在里面呢?当时诗人二十几岁,这也是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诗中哪两句最能体现?这两句诗中还蕴含了一番哲理,即:只要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高峰,就能俯视万物。

  齐读。联系自己的社会生活实际,谈谈感受。古今中外名人,有很多表达雄心壮志和远大的抱负的名言名句。哪个同学能说两句。小学时我们学过一首诗《登鹳雀楼》,哪个同学将它背一下?其中有两句诗和我们今天学的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意境相似。哪两句?“

  同学们一齐将这首诗再朗读一遍,领略诗中美景,感悟诗人的豪情。

  这首诗写得很美,下面我请同学来谈一谈自己学了这首的感受。按照“我最欣赏诗中这一句 ,是因为 。”格式说一说。

  说得都不错,课后将这首感情背诵。课前,我让同学们找一关于泰山的资料,有没有找到?下面我请同学拿出来读一读。老师这里也准备了一些材料。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

  三.总结课文:

  1.小结:很好,通过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东西,我请同学来总结一下。好,下课。

  2.布置作业:当堂检测。

  一、活动目标

  1、掌握古诗的主要内容,理解诗意。

  2、有感情地朗读。

  3、培养诵读能力,鉴赏古诗的能力

  4、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感受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培养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进入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三、活动准备:

  PPT课件、古诗录音

  四、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同学们,我们国家山河秀丽,景色优美,名胜古迹数不胜数。单说山,就有很多,但在群山之中,谁最有名呢?那当然是“五岳”,因为有语云:“五岳归来不看山”。那在五岳之中谁的名气最大呢?泰山――五岳之首,“泰山归来不看岳”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杜甫笔下的泰山是如何一番景色!

  (二)简介作者

  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他有“诗圣”之称。他的诗被誉为“史诗”,他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其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了解五岳:东岳泰山,位于山东泰安市。

  西岳华山,位于陕西华阴县。

  南岳衡山,位于湖南长沙以南的衡山县。

  北岳恒山,位于山西浑源县。

  中岳嵩山,位于河南登封县。

  东西南北中,泰华衡恒嵩

  欣赏图片

  (三)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早期的作品,大约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以后。此时,诗人正“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当他游历到山东,被泰山的壮丽景色所吸引,写下了这首《望岳》诗。

  (四)朗读诗歌

  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把握五言古诗的诵读节奏。

  2、听配乐朗读,学生听读

  3、学生推荐朗读,其他学生点评。

  4、全体学生齐读。

  (五)诗句翻译:泰山到底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色都汇聚在泰山,山南和山北的天色被分割成一明一暗两部分。层出不穷的云雾使人心胸荡漾,我睁大眼睛看见正在归巢的飞鸟。一定要登上泰山最高峰,举目四望,众山都会显得矮小。

  (六)诗句赏析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此句的视角,用了什么修辞,作用是什么?

  用了夸张的`修辞,写了远望中泰山的山势连绵不断。同时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参天耸立的形象。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此句的视角,用了什么修辞,作用是什么?

  此句写了*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钟”字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泰山景色的神奇秀丽。“割昏晓”用了夸张,写出了泰山的巍峨高大。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写的是实景,是凝望之景。

  诗人抓住这两个景物细节云气和黄昏时的归鸟,表达了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诗人此时的心情是对山顶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两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一定要登上泰山最高峰,举目四望,众山都会显得矮小。这两句富有象征性和启发性,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也表现了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不可缺少的品质,它激励着历代读者去力争上游,为理想而奋斗。

  (七)中心思想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全诗围绕“望”字着笔,由远望到*望,再到凝望。重在描写描写望山所见所感。写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也表现了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八)理解诗意。

  以“我最欣赏这首诗中(字或句)是因为”谈一谈,巩固理解。

  (九)合作探究

  1.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2.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3.”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的“钟”,“割”字用的好,历来被人称道,试着分析它的妙处。

  4.诗言志,诗歌创作无不是为了传情达意,这首诗歌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1).远望泰山,说泰山横跨齐鲁大地,绵延广阔

  *观泰山雄奇秀丽,巍然耸立的形象

  细看泰山,表现在泰山面前深为之震撼和陶醉的感情。

  最后两句想象中的登山之情,是作者由望景而产生了登临的愿望诗人由远望到*望,由细望到想象将来登岳远望之景,全诗以“望”字贯穿全诗,“望”字成了全诗的线索。在望岳的过程中表现了作者惊叹、赞美、陶醉、豪迈之情。


《背影》课堂实录(精选5篇)(扩展7)

——《兰亭集序》教学实录(精选5篇)

  (师请生朗读文章第一段,并让其他同学评价朗读情况)

  师:朗读首先要把握好朗读基调,如果说第一部分的基调是清新明朗、“信可乐也”的话,那么第二部分应是怎样的基调?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关键词语。

  生1:在第二段中有一个关键词──“痛”。

  生2:在第三段中有一个关键词──“悲”。

  (师请学生推荐朗读第二、三两段)

  师:如果我们在朗读全文时配上背景音乐,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主乐器?什么基调的曲子?

  生1:最好选用二胡演奏的比较深沉的曲子。

  生2:最好选用洞箫演奏的意境悠远的曲子。

  生3:我想选用古筝演奏的曲子,幽静而富于变化。

  师:大家的创意都很好,展示了你们的艺术素养。其实,艺术是相通的,我们探讨音乐的过程也就是把握作品思想情感、风格基调的过程。

  (教师节选古筝曲《渔舟唱晚》作为背景音乐,饱含感情地朗读全文)

  师:请同学们描绘一下你想象中“会稽兰亭”“暮春之初”的江南景色。

  生1:山清水秀,红花欲燃,充满着生机与活力。

  生2:杂花盛开,色彩绚丽,像一道五彩的屏障一样。

  生3:山花烂漫,鸟语花香,一片艳丽的色彩。

  师:我们看王羲之笔下江南春色又是怎样的景象呢?

  生:“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教师让学生熟读背诵以上语句)

  师: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江南三月的山水之间就像刚才同学们描述的那样──百花盛开,山花烂漫,鸟语花香,而这些浓艳的东西在《兰亭集序》中却不见踪影,那么王羲之是在着意追求一种什么风格和境界呢?

  生1:他是在追求一种清新淡雅的境界。

  生2:王羲之是在追求一种自然的文风。

  师:在这篇文章中,一切过于浓郁的色彩,作者都不用,而是清新淡雅,自然为文,这是色调的淡雅;兰亭盛会中,“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齐备,但作者喜悦有度,从容沉稳,这是心境的淡雅。常言道:“文如其人”,作品格调的淡雅也正是作者人格性情的艺术体现。

  (让学生把握好文章基调,齐读第一段)

  (教师重点指导最后一句的朗读)

  板书:

  游目骋怀、信可乐也。

  师:为了便于大家理解作者在文中情绪的变化,我们一块儿来疏通一下文章后半部分的一些语句。请同学们互相提出问题并尝试着解答。

  生:我对“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一句理解得不透彻。

  生:我想应该是这样的意思:好静的人喜欢在室内清谈,好动的人喜欢在山林遨游。

  生:“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意思我不明白。

  师:“一”和“齐”都是用作动词,全句的意思是,把死和生等同起来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是妄造的。

  (学生分组讨论其他问题)

  师:作者在自然中得到愉悦,又从自然中感受到悲哀,作者正当心情舒畅的时候,却说出了非常消极的话,“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大家对作者情绪的变化是如何理解的呢?

  (学生分组讨论)

  生:我认为这种情绪变化符合一般人的心理规律。俗话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这种聚散难常的感触定会使人情绪低落,让人感到人生短促、生命无常。

  师:这位同学分析得很到位,除此之外,出现这种情绪的变化还有它的历史渊源。在这里略述几例:

  当年汉武帝行幸河东,中流与群臣欢饮,曾作诗《秋风辞》:“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奈老何!”魏文帝与诗人吴质宴后写道:“乐往哀来,怆然伤怀。”

  西晋的石崇在与众人宴饮后说:“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

  可见自汉魏以来,人们因欢聚由乐生悲的感慨是比较普遍的,王羲之在欢宴之后也不能摆脱这种传统氛围的影响。

  (教师在补充以上内容时,以课件形式展示提及的诗句)

  (教师让学生齐读二、三段文字,以体悟作者情绪的变化)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探讨的问题跟生与死有关。生死问题,历来是中 国和哲学关注的重要话题。“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这是哈姆雷特的 心语;“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是司马迁的思考;“生 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是李清照的心志。一代书圣王羲之也为我们留下 了他对人生的哲理性思考。今天我们一起来《兰亭集序》。(投影有关诗句) 谁来为我们介绍有关王羲之以及《兰亭集序》的有关知识?

  生:序也写作“叙”或称“引”,犹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 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情况的文章。也有对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 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称为“跋”或“后 序”。 生:我介绍。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家。字逸少。官至右军参军,世称王 右军。因与扬州刺史不和称病离郡,放情山水,弋钓自娱。他创造了妍美流便 的新风格,把草书推向全新的境界。他的行草书最能体现雄逸流动的美。论者 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后世誉之为“书圣”。我还带来了 王羲之的书法作品,请大家欣赏一下。(众生鼓掌) 师:同学们介绍得非常好,说明大家自主的很强。下面老师还想检测一下 这一课的文言知识,看看同学们课前预*是否全面。(投影重点实词、虚词)

  生:“修禊事也”中“修”是“从事”;“茂林修竹”中“修”是 “高”;“况修短随化”中“修”是“长”。

  生:“所以游目骋怀”中“所以”是“用来”;“所以兴怀,其致一 也”“所以”是“的原因”。 生:“夫人之相与”中“与”是“交往”。 生:“悟言一室之内”中“悟”通“晤”,会面;“虽趣舍万殊”中“趣” 通“取”。

  生:“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中“临”是面对;“喻”是明 白。

  生:“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中“固”是“本来”;“一”是“动词,看作 一样”。

  师:非常好!如此美文,诵读至关重要。老师准备了古筝曲《高山流水》 配乐诵读。请按照自己的理解和喜爱的方式,自由诵读!诵读要求:

  ①语速的 快慢

  ②语调的轻重

  ③情感的变化(投影显示)(众生自由诵读) 小组推荐代表有感情诵读。(可选择其中一段,三生分别诵读文章)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诵读这篇书文双绝的美文,并思考情感的起伏变化。

  生:(齐读) 师:接下来借大家的慧眼来找一找的情感在文中是如何起伏变化的?请分 别用一个字概括。 生:第一段是“乐”,第二段是“痛”,第三段是“悲”。 生:我认为第三段是“感”,因为的情感并没有仅停留在对死亡的悲叹 上,而是由此引发了思考。 生:我也同意。但用“悲”概括也行,只是“悲”的内涵与“痛”的内涵 不同。 师:大家说得很好!(板书:乐——痛——悲) 那么第一段中哪些方面言“乐”呢?找出文中的相关语句作答。

  生:“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以及“天 朗气清,惠风和畅”都说明这里的风景很美,让人赏心悦目。 生:“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写他们到这里是饮酒作诗的,很 高雅,有情趣。 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是写来的人很多,且是俊杰之人。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如此良辰美景,贤人相聚在一起饮酒作诗,真乃 人生一大乐事也。(板书:景美——人贤——事雅)我记得丘迟的《与陈伯之 书》中:“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两人同写暮春江 南,景物特点有什么不同? 生:丘迟笔下的江南春景很有生机,有活力;而王羲之笔下的江南春景很 幽静。

  生:丘迟笔下的春景是活泼的、热烈的,而王羲之笔下的春景没有这样的 色彩。

  生:我认为王羲之笔下的江南春景清俊高雅,有超凡脱俗之韵。

  师:非常好!一个是活泼,富有生机,另一个是超凡脱俗,美景配贤人真 是“信可乐也”。那第二段中又“痛”在何处?请先找出文中词句,再用自己 的语言概括。

  生:“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感叹人生短暂,世事变 迁。

  生:“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 化,终期于尽。”感叹宇宙永恒,生命易逝。

  师:(板书:宇宙永恒,生命易逝)宇宙的浩渺永恒常引发古人的诸多感 慨,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诗句?

  生:《论语·子罕》中: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生:王勃《滕王阁序》中: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 之有数。

  生: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 悠,独怆然而涕下。 生:苏轼《前赤壁赋》中: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师:同学们的古典诗词功底大有长进了,非常好!确实这样,人类从古至 今迈进了多少年,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今非昔比,但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人类 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体验却是一致的。面对须臾人生,不 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态度。文中也写到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态度,请找一 找。

  生: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生: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师:这两种生活态度让我想起了魏晋时期著名的“竹林七贤”,特别是 “七贤”中阮籍和嵇康堪为代表。请看有关两人的材料:“今但愿守陋巷,教 养子孙,时与亲旧叙阔,陈说*生,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这是 嵇康,是第一种生活态度的写照。“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 哭而反。”这是阮籍,是第二种生活态度的写照。大家认为这两种人生态度可 取吗?这样的人生态度与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有没有区 别? 生:东晋士人的态度是较为消极、颓废的,而范仲淹的是较为积极的,因 为范仲淹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 生:范仲淹确是较为积极的,《岳阳楼记》中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可为佐证。

  师:引用非常精当。那么在那样的里,他们能否有更积极的人生态度,比 如,凭着自己的才华,到上去施展人生的抱负? 生:不能,因为那时的现实太残酷,太黑暗了!

  师:那到底是个怎样的呢?(投影显示) 王羲之处的时代是极为严酷、急剧动荡的年代,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 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此,他们有的人 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他们陶 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在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 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如曹操 在《短歌行》中吟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鲍照 在《拟行路难》:“功名竹帛非我事,存亡贵贱付皇天。”也因为此,有人说 流露出了某些消极的情绪,如文中有“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岂不痛哉”等为 证。那么对人生的态度到底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呢?请结合最后一段分析。 (生分组讨论交流) 生:我认为对人生的态度是积极的。因为第三段中写道:“故列叙时人, 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 文。”可见,并没有一味的消沉,而是想为后世留下点什么。 生:肯定不是消极的。因为第三段中还写道:“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 妄作”,把死与生看作一样,把长寿与短寿看作一样,这是“老庄”的观点。 “老庄”主张“无为”,一切顺其自然,对这种观点是否定的。况且王羲之本 身书法上的成就证明他是有所作为的。(众生鼓掌) 师:太棒了!是啊!无论放浪形骸,还是自得自足,都源于对“人生苦 短”的无奈,魏晋人在表面看似颓废、消极、悲观的死亡感慨中,深藏着他们 对人生、生命强烈执著的追求和留恋,可以说是一种源自于死亡意识的“悲怆 的美丽”。 (板书:否定老庄——肯定人生) 生:原来如此!

  师:文章最后一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我们今天读他的文 章,是“后之贤者”,应该有许多新的感悟。结合人物,谈谈你是怎样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验? 生:人生是短暂的,我们更应该抓住有限的时间来多做一些事情,不断拓 展生命的宽度与广度。

  生:生命对每个人都是公*的,为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命运,我想就是 因为选择生活的方式不一样吧!我们青年人就应该积极进取,做阳光的、朝气 蓬勃的新一代! 师:有没有那位同学能结合人物来谈一谈? 生:曹操曾经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但他 最终成为了乱世的英雄。 生:李白也曾经叹过:“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最终成为 了一代诗仙。

  师:是啊!悲叹并不等于悲观。上悲叹人生的人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 人。在表面看似颓废、消极的死亡感慨中,深藏着他们对人生执著的追求和留 恋。可谓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板书:消极其表,执着其里) 课后请就文中最触动你心弦的一句话谈谈你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写一则 300 字左右的随笔。 下课! 如何营造一堂语文课的焦点和亮点,怎样打造一堂语文课的看点和卖点, 杨莹老师此节课作了较好的回答。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次群体亮相,充分展示自 己的魅力,而教师只充当组织者和指导者的角色。此为一。二是打破今天一些 教师倾向于人文性而轻忽工具性的藩篱,将工具性与人文性很好地和谐地统一 起来,使学生在掌握文言文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在对文本的探幽发微的进行中 受到理的启迪和情的熏染。三是将读、说、写有机结合,既突破语文的传统, 又把文、情、理较好地结合为一炉,体现了“知识与”、“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新课改理念,促进了学生不断进步与发展。

  课题:兰亭集序

  课时:一

  教师:“兰亭集序”既是书,又是文。当时的人对这个书帖的评价非常之高,说它是“天下行书第一”。时人谓之八个字,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28列,325字,其中有20余“之”字,每一 “之”字写法不一。

  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说过, “笔墨是一个人的气质、性格和才情的自然流露”。先儒孟子言曰,“读其书,诵其诗,想见其人”。后来我们经常把它作为文言文教学的指导思想之一,即“知人论世” 。(纵向板书)那么,也就是说,通过这篇文章的学*,我们一起来感受这篇文章背后那个独特的人,一个独特的内心世界,一份对人生的独特感悟。(纵向繁体板书课题:兰亭集序)

  教师:现在检查同学们的预*情况。在此之前,我们先来“破题”。此一步,在古典文学教学中颇为常见。请看题目,我们需知两个问题:(1)集,即兰亭集,(2)序,既兰亭集序。抓住这两点,这篇文章就可迎刃而解。不过,要说“兰亭集序”的由来,我们先看注解①,请一位同学来读,大家仔细听。

  学生:朗读(略)。

  教师:注意,“集”字二解,一**,二诗集。现请大家齐读本文,订音正字。

  学生:齐读(略)。

  教师:很整齐,声音很洪亮。请听老师范读。

  教师:范读(略)。

  教师:老师范读跟大家相比,有何不同?

  学生:有感情,注意停顿。

  教师:文言文的诵读讲究四字,所谓“抑扬顿挫”。文言文的味道自在其中。现在,请大家仿读原文。

  教师:好,请停下来。我想请一位同学读一下,找找刚才的感觉。

  学生:读(略)。

  教师:刘勰《文心雕龙》中有一段话,“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岂成篇之足深,患识照之自浅耳”。 (纵向繁体板书)说的是,作文者情动而感发,写成文章,读文章的人反复诵读,仔细品味,就会把握行文思路,进而把握其主旨。这也就是让大家反复诵读的缘故。

  教师:现在问大家一个问题。谁能说一下诵读本文后的原初感受呢?

  学生:兰亭周围的环境非常秀丽,古人在此一觞一咏非常尽兴,古人今人对生死的感受是一样的。

  教师:很好。用课文中的原句来说,就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等。刚才那位同学也提到古今之人对生死有同感,那么,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本文的情与志,如何?

  教师:阅读第一段。

  古人云,“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乃人生之至乐!本文也说 “信可乐也”,那么,乐从何来?

  学生:美景,刚才已经说过。良辰,就是“暮春之初”。我们学过《论语侍坐》,其中有关于“暮春”的一段描写,使人读后很有逍遥之感,跟本文所写有相似处,所以,曲水流觞,饮酒赋诗,肯定很快乐!

  教师:说的不错!当王羲之与谢安、支遁、许循等四十余人,“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得人生知己,忘情山水,岂能不乐?信可乐也!

  教师:在这一段中,我最欣赏四个字,或者说一个四字语,谁能猜想到?

  (一学生小声嘀咕“游目骋怀”)

  教师:你怎么知道?请谈一谈感受,如何?

  学生:因为这四个字表现了作者在**之后高兴的心情。

  教师:还有吗?给大家点一下。目何以游?怀何以骋?

  学生:这是使动用法。使目游,使怀骋。

  教师:那么,不从语法去理解,你作何感想?

  学生:很有意境。

  教师:对。古人造语一向极为简省、形象。试想一下,在会稽之兰亭,赏自然之美景,这“目”之“游”,不正是文中之“仰观、俯察”吗? “骋”字偏旁为马。在俯仰之间,体认“宇宙之大、品类之盛”,其心定亦当如纵马奔揽,心胸岂不为之开阔?想来,古人寄情山水的情致即在此吧。而古文的语言质感想必大家也一定有所认识吧。

  教师:阅读第二段。本文前面说“信可乐也”,后面又说“岂不痛哉”“悲夫”,那么,文章由“乐”至“悲”,突兀否?

  学生:不突兀。前面写山水之乐,而后提及 “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由此引出了“悲”,最后阐发生死之感,乐极而悲,人之常情嘛。

  教师:好一个“人之常情”!常情常态,言之有理。但请大家注意“情随事迁”。情因何事而迁,是本文关键。我们随后再谈。现在,请教大家,从原文看,“悲”从何来?

  学生:我觉得是,人生很短暂,所以,有时候很高兴,但一想到人生苦短,就有些悲哀。

  教师:用原文说呢?

  学生:“人之相与,俯仰一世”,还有“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就像曹操的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教师:的确啊。“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嘛。古人的笔下,常常出现对人生的至感,就像他们说的,“人生如白驹过隙”,我们也不过是“光阴之逆旅,百代之过客”嘛。所以,作者在段末引古人言曰,怎么说?

  学生:“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教师:人生之美好短暂,享乐之永不满足,生命之终归于寂,信夫!

  教师:前面我们谈到,情随何事而迁,是解读本文之关键。现在,我们通过第三段中最难理解的两句话来加以探讨。这两句话是“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同学们作何感想?

  学生:读课文注解。

  教师:难以理解吧。有两点需要搞清楚:(1)“一死生,齐彭殇”的由来,(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由来。

  我尝试着给大家解读一下:

  庄子《齐物论》中谈到,“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意思是,没有谁比殇子更长寿,而活了八百岁的彭祖是短命的。这就是“一死生,齐彭殇”的由来。庄子目睹时代战乱,人若刍狗,而天道恒常,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故此,消弭了生与死的界限。用他的话说,“以道观之,则万物莫不为一”(《庄子秋水》)。

  而魏晋之际,为我国历史上又一动荡黑暗时期,士人们感受到人生的无常是极为普遍的事实。当时的很多有名的士人,都纷纷丢弃了自西汉以来笃信的儒家学说,而信仰道家思想,纵情山水,有很多人都选择世外桃源隐居避世。至少,本文中的兰亭**上的人都有此举动。如谢安曾长期隐居东山,不问世情。(淝水之战时的谢安是后来出山的)所以,时人持“一死生,齐彭殇”的生死观是不足为奇的。

  但问题是,道义上的持守,与具体的人生感受总不是全然相符。所以,人生是矛盾而痛苦的。依凭道家学说,固然可以使人逍遥避世,忘情山水之间,但实在地说,生与死又怎能够是一样的呢?王羲之就领悟到了这个切实的矛盾。他从人生的实际感受方面对道家学说提出了质疑,所以才会有““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两句话。也许正如歌德所说,“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人生谁又能说清楚呢?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多久。怪不得,王羲之在随后写到,写什么呢?大家一起读。

  学生:“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教师:那么,“情随事迁”中的这个“事”说白了就是指本文之时代背景,诸位以为然否?

  (下课铃响)

  教师:很遗憾,还没完,下课时间到了,谢谢大家。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布置预*任务:

  1、了解作者以及创造背景。

  2、利用早读时间听朗读并熟读全文。

  师:(课件展示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帖卷》。)

  师:大家请看大屏幕。这就是文采与书艺双绝的《兰亭集序》。

  生:神情专注。

  师:这幅书法潇洒俊逸,高雅清新,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只可惜,唐太宗生前十分喜爱,死时把它作为殉葬品,埋入昭陵,从此真迹永绝于世。我们只能从摹本中领会其神采了。

  学生叹息。

  师:请同学们齐读全篇。

  生:齐读全篇,声音洪亮。

  师:(出示幻灯1:王羲之兰亭集序)请同学们解释这3个名词。

  生1:王羲之:东晋书法家、文学家。字逸少。为官至右

  军参军,世称王右军。因与扬州刺史不和称病离郡,放情山水,弋钓自娱,以寿终,后人辑有《王右军集》2卷。相传王羲之7岁学书,12岁读前人笔论。少时曾学卫铄,自以为学得不差。后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锺繇等名家书法,又在洛阳看到蔡邕写的石经及张昶《华岳碑》,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及。于是遍学众碑,从此书艺大进。创造了妍美流便的新风格,把草书推向全新的境界。他的行草书最能体现雄逸流动的艺术美。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后世誉之为书圣。

  生2:兰亭:东晋时期会kuài稽jī郡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兰亭地处绍兴城西南12.5公里的兰渚山下,相传越王勾践曾在这一带种过兰花,汉代为驿亭所在,因名兰亭。几经反复,于1980年全面修复如初。

  兰亭集序:古人每年三月初三,为求消灾除凶,到水边嬉游,称为修禊(xì)。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日,大书法家王羲之和当时名士谢安、孙绰、许询、支遁等41人来到这里修禊,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诗歌会。一群文人雅士,置身于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之中,众皆列坐曲水两侧,将酒觞(杯)置于清流之上,任其飘流,停在谁的前面,谁就即兴赋诗,否则罚酒。据记载,当时参与其会的41人中,12人各赋诗二首。九岁的王献之等16人拾句不成,各罚酒三觞。王羲之将37首诗汇集起来,编成一本集子,并借酒兴写了一篇324字的序文,这就是著名的《兰亭集序》。

  生3:书序,“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赠序,是一种与序有密切关系但也有很大不同的一种散文,它是专门为了送别亲友而写的以述友谊、叙交游、道惜别为主的文辞。就起源而言,赠序是由诗文之序演化而来的,古人饯别时,饮酒赋诗,诗篇多了,就由在场的人作序,叙其缘起。唐代赠序最为兴盛。对广大的中学同学来说,最熟悉的赠序是明代宋濂所作的《送东阳马生序》。

  师:大家说的非常好,这样一来,我们就能更好的学*这篇文章啦。这节课我们的任务是对照课下注解,翻译全文,将译文写在作业本上。(PPT展示目标任务)并且将翻译有困难的句子提交上来。

  生:独立完成作业。

  第二课时

  师:上节课大家对照课下注解,翻译了全文,并且将翻译有困难的句子提交上来,大家提出的问题如下(出示幻灯1):

  幻灯1:(数字代表提出问题的小组)

  1、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2、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及其所之既倦,岂不痛哉!

  生:认真观看,

  师:那位同学愿意帮助提问的同学解释上面的某一句话。下面开始抢答。

  生:短暂思考,积极抢答。(过程略)

  师:(删掉学生解决了的问题。)经过前面同学的抢答,还有几句话未得到解决,我们得出以下自探提纲

  1、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2、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师:下面为形成提纲做出贡献的小组加分。(将所加分数填到黑板上的分数栏里:1组5分2组10分3组10分4组10分

  6组10分7组10分8组5分)

  生:热烈鼓掌。

  师:好,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自探,翻译两句话。

  (PPT展示自探要求)

  生:认真自探(过程略)

  师:请起立进行小组内讨论。(合探)

  生:起立,合围,进行小组讨论。

  师:出示展示小组分别是:1组3组

  1组3组学生:开始在后黑板展示翻译

  其他同学继续讨论。

  2分钟后出示评价小组分别是:5组8组

  展示小组完成展示任务,其他同学讨论基本结束回到了座位上。

  师:下面请5组选派代表对1组翻译的句子进行评价

  生(5组代表):(走上讲台)我们组给1组展示打9分,因为我们组认为“犹不能不以之兴怀”的“犹”翻译成“尚且”比翻译成“仍然”更好。大家还有什么问题?

  7组同学提问:我想问一下,这句话中的3个“之”都是什么意思?

  5组同学回答了”俯仰之间”、“不以之兴怀”。中“之”的意思。通过提问解决了“向之所欣”中“之”的作用。

  师:为评价小组加上9分,提问小组加10分。

  (实物投影)总结了“之”的常用意义:

  之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

  2、指示代词,这,此。

  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三)动词,到……去。

  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

  师:下面请8组选派代表对3组翻译的句子进行评价

  生(8组代表):(走上讲台)我们组给3组展示打10分(满分)。大家还有什么问题?

  生(4组)提问:(“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中的“所以”意思一样么?

  生(8组):“所以游目骋怀”中的“所以”是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是用来……的”";“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中的“所以”.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二者不同。

  师:问题提的很有总结性,我们给4组加上10分,8组同学总结的也特别到位,我们给他们也加上10分。

  生:热烈鼓掌。

  师:请科代表作总结。

  课代表:对本节课进行总结。(略)

  师:谢谢大家,下课!

  生:(起立)谢谢老师!老师再见!

  第三课时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完成了这篇文章的翻译,下面请大家在理解文章意思的前提下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生:齐读。

  师:大家读的很好。同学们,我们这节课的任务是对着篇文章的进行思想艺术鉴赏。请大家找出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三个字,进而概括出本文的感情线索。

  生1:信可乐也的“乐”

  生2:还有“岂不痛哉”的“痛”

  生3:“感慨系之”的“感慨”

  师:大家同意他们说的么?

  生:众说纷纭

  生4:我觉得应该是“悲”

  师:为什么?

  生:从作者的感情变化看应该是逐层递进的。乐到痛到悲

  师:说的非常棒!出示幻灯

  生:很感兴趣的样子

  师:(幻灯出示自探提纲)请大家独立完成这几个问题。

  生:认真自探(过程略)

  师:请起立进行小组内讨论。(合探)

  生:起立,合围,进行小组讨论。(过程略)

  师:出示展示小组分别是:2组4组

  2组4组学生:开始在后黑板展示

  其他同学继续讨论。

  2分钟后出示评价小组分别是6组7组

  展示小组完成展示任务,其他同学讨论基本结束回到了座位上。

  师:下面请6组选派代表对2组进行评价

  生(6组代表):(走上讲台)我们组给2组展示打7分,因为我们组认为他们字迹不够工整。其次我们认为“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能看出来得好朋友都是志同道合的人也挺重要的,大家还有什么问题?

  生(其他):提出并且讨论了概括角度的问题(略)

  师:大家说的都很好,概括一定要简明扼要,当然得在全面的前提下,

  为评价小组加上9分,提问小组加10分。

  (幻灯)总结问题答案

  师:下面请7组选派代表对4组翻译的句子进行评价师:

  生(7组代表):(走上讲台)我们组给4组展示打10分(满分)。大家还有什么问题?

  生:没有。热烈鼓掌。

  师:看来大家都理解了作者王羲之在本文中的基本情感,出示幻灯

  幻灯:作者认为:生就是生,死就是死,二者不可等量齐观。生命有限,应当珍惜,去做些事情,而不是空谈玄学。

  师:知人论世,了解了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我们就更加觉得他能有如此的见识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啦!

  幻灯如下:

  师:请科代表作总结。

  课代表:对本节课进行总结。(略)

  师:谢谢大家,下课!

  生:(起立)谢谢老师!老师再见!

  师:上课!

  生(众):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下。课前我们已经布置预*课文了,我们就直接进入文本吧。今天我们上的是《兰亭集序》(板书题目)。我们已经预*过了,我想知道,“序”在这儿是怎么来解读的。“序”我们学过没有?

  生(众):学过。

  师:那我们谁能说说看,我们过去学的“序“是什么?说一说我们所知道的关于“序”的知识。

  生(王斌):“序”大概说的是古人在写一部书的时候所加的一个“序”,交代这部书主要记载了什么东西。

  师:现在有没有这么用的?

  生(王斌):现在也有这么用的,比如说前面要写一些……(学生有些答不出来,师提示:交代这本书的写作缘由或主要内容的。)我们学过哪些序?

  生(周哲):《送东阳马生序》

  师:(拿学生自制的桌牌看刚才回答问题的学生姓名)你这个字我看起来真费周折。(生笑)

  《送东阳马生序》的“序”和这个“序”一样不一样?

  生(周哲):不一样。那个是记事的,这个是书序。

  师:噢,那个是记事的,叫什么?

  生(周哲):赠序。

  师:好,请坐。同学们,读了这篇文章后,我们觉得是赠序呢,还是书序呢,还是既不是赠序,也不是书序呢?

  生:……

  师:课前读过吗?

  师:那他跟我们学的书序一样吗?

  生(周哲):不一样。

  师:那他跟《送东阳马生序》一样不一样?

  生(周哲):不一样。

  师:区别在哪里?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生:……

  师:没想过没关系,那我们一起听一下这篇课文的朗读。

  (播放《兰亭集序》音视频材料。)

  师:我想请大家带着我刚才的问题——它是不是书序,或者它是不是如《送东阳马生序》的赠序,带着个问题,把这篇课文自己朗读一遍。读出声音。

  (师视学生阅读情况与个别学生交流,了解学生阅读感受)

  师:我们来讨论一下,他像我们所熟悉的书序吗?

  生(王斌):我觉得王羲之所写的《兰亭集序》不像我们*常所写的书序。王羲之不只对《兰亭集》中的内容做了简述,还对这次会稽山“修禊事”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加进了自己的感情,总结了一些自己的人生感悟。内容更加深一些。

  师:你的这个回答内容已经很丰富了,信息量很大。虽然没有用我们老师*时讲的术语,其实这个就是我想问的。除了文体,在内容表达方面,在写作的方式上,你的回答已经兼顾到这方面的问题了。同学们觉得王斌同学对这篇文章的判断有没有问题?你们觉得这篇《序》像不像一般的“书序”?

  生(王斌):不大像。

  师:不大像,既像又不像,一般的书序是介绍这部书的成因,这个“序”不仅对《兰亭集》怎么来的做了“叙”(板书:叙),除了这,还写了他的思想感情。(板书:情)那下面就转入我想问的第二个问题。除了叙事,抒情,这篇序文还有没有其它的表达方式?

  生(刘高源):这篇序当中他叙事的时候写了景,将作者的感情写到了景中,然后寓情于景。

  师:噢,还写了景。同学们赞成不赞成?(生:赞成),那你能不能找一找这篇序中最具代表性的写景的句子?(师板书:景 情)

  生(刘高源):在文章的第一段第二行“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师:这是不是写景,同学们?

  生(刘高源):是。

  师:如果我们想在写景句子中找出最具景物特征的,在原文中可以找出怎样的句子?(引导)就你读的这个句子,我如果让你找两句,让你把整篇当中最能代表当时聚会景象的句子的话,你找哪句?大家可以讨论一下,大家可以找找。你先请坐。

  生:(找句子)

  师:各人有各人的想法,我们能不能共同商量一下,如果老师要板书一下,最能代表当时聚会气氛的句子的话,我们应该找出怎样句子?

  生(郭映彤):我觉得应该是“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师:我首先要表扬你一下,你在发言的时候,自我意识很强——“我觉得”,我希望同学们在发言的时候,都要有这种强烈的自我意识,就是“我觉得”,它体现了你的自信。好,你坐下,其它同学?赞成的,不赞成的?我刚才讲了,我要求的就是如果要找两个短句的话,要怎么找?

  生(张鸿程):老师,我觉得应该是“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师:噢,你觉得应该是“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好!

  生(徐皓东):我觉得应该是它下面那句“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师:几句了?

  生(徐皓东):信可乐也。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刘高源):我觉得还应该补充一句“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然后再加上“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师:你现在已经几句了?

  生(刘高源):四句。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还有。

  生(黄译加):我认为应该是“素流激湍,映带左右”。

  师:好,我想请刚才发言的同学讲一下你选这几句的理由。你先来。

  生(黄译加):因为我觉得他们当时坐在兰亭上,那里当时的环境就是那样。

  师:那时就那样的环境,那现在这样的环境我们还见得到见不到?见不到了。如果我们见到这样的环境,我们的心情会怎么样,假如我们也到类似这样一个景观的地方去,想找到这样一个景观,如果找不到,我们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生(黄译加):应该是失望吧。

  师:找到了呢?

  生(黄译加):找到了就开心。

  师:找到了就开心,也就是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师:(询问第一生)你为什么找这句?

  生(徐皓东):首先这句话的意思是……(师打断)

  师:你找的是哪句?

  生(徐皓东):“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我觉得这句就是写他们到了兰亭以后,他们通过这些东西开畅胸怀,极尽视听的乐趣,就是他们通过这些景,得到一些感受,我觉得这个是主要的。

  师:他们这次的聚会是一件很开心、很温暖的事。请坐。这边这位同学,你说。

  生(郭映彤):我觉得这个“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它是对这里景色的高度概括。

  师:你觉得是这句,你为什么觉得是这句,它仅仅是写实吗?

  生(郭映彤):还有一点表达了个人的心情感。

  师:嗯,一切景语皆情语。其实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我很赞同他选的这个句子。为什么?心情、心境,它不一定要通过直抒胸臆的句子,笔下景物就融入了作者情感。后面那位女同学,你说说你的意见。

  生(郭映彤):我觉得他前面写景象,他写景的原因就是为了引出他后面那件事儿。

  师:后面什么事儿?

  生(郭映彤):他们一起去**、喝酒。一起去“修禊事也”这件事儿。然后由这件事引发他下面那些议论,然后……

  师:还有议论,什么议论?

  生:……

  师:有没有议论,同学们?

  生:有。

  师:有。(板书:议)

  生(郭映彤):就是他议论一些人生的态度。

  师:如果让你选最能表达作者人生态度的句子,你选哪句?

  生(郭映彤):“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师:你觉得是这句吗?确认吗?

  生:……

  师:没关系,我们一个个来。我们思维的跳跃性比较大,我是顺着这个同学的思路来的,这个问题我们留着,如果我们确认了它有议论,那么就要确定最能表达作者的观点的应该是哪个句子。我们现在再回到原来的问题上来。这个景致如果要我们概括的话,我们要选哪什么句子?我们把刚才发表的意见集合起来,我们在一起对话,要形成一个共识的话,我们四位同学的发言,我们觉得哪个可成为一个共识,当然,我刚才已经表明了我的态度,你们赞成不赞成我的态度?

  生(众):赞成。

  师:为什么赞成?因为我是老师?

  生(众):(笑)

  师:是不是因为我是老师,我赞成这个,你们就赞成这个?

  生(众):不是的。

  师:那你们为什么也赞成刚才这位同学的观点,如果没有我的观点,你们赞成不赞成?

  生:……

  师:不敢说。其实这里就牵扯一个写作技法的问题,我们写文章,往往就喜欢抒情,直抒胸臆。是不是所有的直抒胸臆都能把你真挚的感情抒发出来呢?不一定。其实我们的感情是通过文字,通过言语,通过,杜甫的诗有一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不是看到所有的景致,优美的景致,你的心情一定是好的?

  生(众):不是的。

  师:不是的,因为景致是跟人的心情一致的,所以,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写在这儿。(板书: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师:刚才同学讲了,它(文章)是叙事,叙了件什么事?

  生(众):修禊事。

  师:修禊事?是什么意思?

  生(众):做禊事。

  师:可以这么说,但还可以用另外一个句子,就是很简单很直白的一句,在哪里聚会?

  生(众):会稽山的兰亭。

  师:那是哪个句子?

  生(众):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师:那如果要选择,是这句,还是下面那句?

  生(一部分):下面那句(修禊事也)。

  生(一部分):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师:看标题。

  生(众):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师:所以我们阅读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解题,同时要弄清楚作者是如何扣题的,也是我们写作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尤其是古文。古文讲究入题,扣题,这是与我们现代人写文章的一个区别。好,那么,聚会的心情我们已经知道了,(示意板书:“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一句),本来是怎么样啊,很高兴的一件事对不对?

  生(众):是。

  师:但整个文章读下来是不是很高兴呢?

  生(众):不是。

  师:为什么说不是?这其实就涉及到我让大家思考的问题了。如果说我们要找出他议论的句子,要找出核心的句子,应该是哪个句子?

  生:……

  师:没关系,我们再把课文读一遍,是我放录音,还是自己读?

  生:自己读。

  师:好,大家再读课文。(学生读课文,教师与个别学生交流)

  师:有没有找到?

  生(徐皓东):我觉得是第三段第二行“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师:如果让你从中选最精确的句子,你选哪一句?你自己再读一遍。(提示:)我们阅读的时候要抓“关键词”或“中心句”。如果要找关键词、中心句的话,在你读的这么多当中,你选哪个?或者大家替他选择。

  生(徐皓东):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师:请坐。

  生(梁媛媛):我感觉是第三段最后一句“死生亦大矣”。因为找中心句一般不都在段子的前面或后面吗,这段前面是分着写的,后面是总写。

  师:你从行文的结构来说,认为这是一个总结句。请坐。

  生(邢乃中):我觉得是第四段“虽事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因为他从前面不高兴了,到后面“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一句有些悲伤的意思,但是他没有一直悲伤下去,因为悲伤到一个点上,痛定思痛,会有一些感悟,所以他思考到这个地方,他思考出一个……他可能拐到一个死胡同里,他只能把这次写的诗记录下来,流传下去,让后世人也和他一起思考,可能会“悟”出一点,他说“每览古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一怀”,也就是说,他和古人一样是有相同的思想情致的,但是并不能揣摩出古人的意思,于是他觉得每个人的思考是不一样的,所以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让后人看一看他们怎么想的,然后“亦将有感于斯文”。

  师:看邢乃中同学真厉害,滔滔不绝。三个同学的意见,如果我们要选择一个最准确的,你们选谁的?

  生:……

  师:有点难度,没关系。在这里我想说,刚才邢乃中同学教给了我们一种阅读的方法。什么方法?其实这种阅读方法,我们老师一定会反复强凋过,是什么方法?

  生(孙铭):带着问题去读。

  师:邢乃中同学,你是带着问题去读的吗?如果让你来概括一下你的阅读方法,你想给同学什么阅读启示?

  生(邢乃中):从文章大意开始,然后顺清脉络,联系上下文。

  师:很好,你的阅读敏感性很强。整体把握,寻找文章的脉络,前后勾连——这是一种很重要的阅读方法。我们再回到刚才的问题上,你觉得他的议论最终要表达一种什么意思?

  生(邢乃中):我觉得虽然他思考人生何其短,时不我待之类(的问题),但是他到后来,他想通了,虽然他不能活很久很久,但他的文章可以活很久很久,所以他把他的文章留下来,让后人一块去想。

  师:就是让后人通过他的文字了解他的心境?

  生(邢乃中):嗯,就像他理解他的前人一样。


《背影》课堂实录(精选5篇)(扩展8)

——语文杨氏之子课堂教学实录优选【五】篇

  检查预*,初读感知

  师:这节课我们学*的古文题目是――《杨氏之子》,伸出手来和老师一起写课题。(生随老师一起写课题)谁能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

  生:姓杨人家的孩子。

  师:对,“子”在古代当儿女讲。我是姓干人家的女儿,我就是干氏之子或干氏之女。你们怎么介绍自己?

  生:我是王氏之子。

  生:我是孙氏之女。

  生:我是高氏之子。

  师:孺子可教也。(生笑)课文预*了吗?(生答:预*了)那先来检测一下你们的预*情况。这是本节课要求会读的生字,会读吗?

  (屏幕出示:惠、日、禽。)

  生:会。

  师:一起读。(生齐读)这些是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先自己练*读读。(生练读)会写吗?30秒,用好方法记住这些字。(学生书空练*)把纸单翻过来,我们来听写。认真听,老师连读三个词,先听清楚,再动笔写。

  师:梁国,聪惠,禽。(生动笔写)提笔就是练字,注意写字姿势。对照大屏幕,自己批改。(生自查批改,教师针对性指导“禽、惠”。请出错的同学在错字旁边订正一下,全对的同学选择难写的生字,再写一个。)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文,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一次学古文,你可以多读几遍。(生继续自由读课文)谁愿意第一个来渎?其余同学注意听,他读的字音是否准确?

  (指两位学生先后读课文)

  师:同学们预*得挺好的。课文中的两个多音字都读准了,一个是“为设果”(板书:为设果),知道为什么读wei吗?(板书:wei)“为”在这里表示“给、替”的意思(板书:给、替),为设果就是――

  生:给他摆上水果。

  师:对了,所以我们渎多音字是根据它的意思来辨析它的读音的。把这个字的读音和意思在课文里标注上。(生标注字音和意思)把这句话读两遍。(生练*读)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

  生:(齐读)“为设果,果有杨梅。”

  师:课文中还有个多音字,大家也读准了,是“儿应声答日”,这里“应”的意思是?

  生:回答。

  师:怎样回答?

  生:马上、立刻

  师:我们一起来读这个句子:

  生:(齐)“儿应声答日:‘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师:渎古文不仅要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还要读出停顿,读出重音,这样才能读出味道来。老师也想试试可以吗?(师声情并茂地范渎)自己练*读读,看看在哪儿停顿好?

  (生练*读课文)

  师:(出示标注好的停顿)对照大屏幕,看看你的停顿合适吗?再读读体会体会。(生根据停顿符号再次练*读课文)谁想来渎?

  (指一名学生读)

  师:老师听出来你读得很努力,也很注意停顿,但是古文的朗读可不能一字一顿,要声断气连,像这句――“孔指以示儿日:‘此是君家果,”’找到感觉了?每个人都练*读读这句话。

  (学生练*读)

  师:一起来读这句话。(生齐读,师引导接着读完全文。)对了,就是这个味道。谁还想读?(指一名学生读)读得字正腔圆、声断气连、韵昧十足啊!掌声!

  点评:能以诵读为突破口,培养学生文言语感。大声朗读,熟读而成诵是文言文教学的特殊要求。老师对学生的诵读指导科学、有针对性,能根据作品的特定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节奏、语气、语调、语速等方面作好指导。每次的读都要有不同的明确的要求,是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出语气、读出语势,还是在读中粗知大意、掌握思路、体味情感,都能给学生以具体明确的导向,从而达到“整体感知的朗读”。

  精读品味,体会精妙

  师:课文读到这儿,接下来我们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其实理解古文和理解诗句意思的方法是一样的,你是怎么理解诗句意思的?

  生:我不理解的字词就查字典,

  生:可以看下面的注释,

  生:还可以查资料。

  生:多渎几遍也能知道意思。

  师:嗯,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我们还可以看插图来理解,请同学们用上这些方法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大屏幕出示: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查工具书、利用插图。)

  师:先自己说说每句话的意思。(学生自己说每句话的意思,师巡视,个别指导,)老师发现有些词的意思挺难理解的,书巾注释又没有,我们请“学*小助手”来帮帮你,读一读,看看能不能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大屏幕出示:

  孔君*:(语文教案 )晋朝人,字君*,任廷尉一职,相当于最高人民法院的院长。君:古时对对方的尊称,可译成“您”或“你”,应声:随声、夫子:古时对有学识男子的尊称,相当于老师、先生,可译成“您”,、禽:古时特指鸟。)

  (学生借助“学*小助手”再次自学,师巡视指导。)

  师:有问题的在小组内研究研究,解决不了的一会儿提出来我们共同探讨。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

  师:还有哪些问题是小组内没有解决的?(生没有质疑)没有问题啊?那谁能把故事连起来讲一讲,其余同学注意听,有疑问的地方待会可以指出或纠正。

  (指一学生讲故事内容,其他学生评价并给出建议。)

  师:这篇古文的意思理解了,自己练*把这个故事讲一讲。

  (生练*说这篇古文的意思)

  师:都会说了?那我们尝试着对读。何为对读呢?就是我来读白话文,你们来读相应的文言文。这个读可不是读出声音就行了,还要读出其中的意思呢!准备好了?注意力集中哦!

  师:梁国有个姓杨人家的儿子九岁,特别聪明。

  生:(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师:味道没出来――特别聪明。

  生:(齐)甚聪惠!

  师:对了,就这样读。孔君*拜见他的父亲,他的父亲不在,于是把他的儿子叫了出来。

  生:(齐)孔君*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师:杨氏子为孔君*摆上水果,水果里有杨梅。

  生:(齐)为设果,果有杨梅。

  师:(笑着说)孔君*指着杨梅给杨氏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生:(笑着齐读)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师:再读这句,注意老师语气语调的变化。

  师:(一本正经地)孔君*指着杨梅给杨氏子看:“这是你家的水果。”

  生:(一本正经地齐读)孔指以示儿日:“此是君家果。”

  师:杨氏子随声回答:“我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啊!”

  生:(齐)儿应声答日:“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师:初次合作,如此默契,真好!话说这孔君*去拜见杨氏子的父亲,可谁知他父亲不在,于是把他的儿子叫了出来。杨氏子为孔君*端来了水果,这水果里有杨梅,孔君*看看这杨梅,再看看眼前的这杨氏之子,眼珠一转,笑眯眯地对杨氏子说:“这杨梅是你们杨家的果子。”想一想,孔君*的心里会想些什么?

  生:杨梅中有“杨”字,杨氏子也有“杨”字。孔君*想看看杨氏子聪不聪明。

  师:对啊,能把它转化成孔君*的心理活动说一说吗?

  生:这杨梅的第一个字是“杨”,杨氏子的第一个字也是“杨”。都说这杨氏子聪明,我何不考考他?

  师:你读懂了孔君*的心思,他是想借着杨梅来考一考杨氏之子啊!(板书:杨梅、杨氏子。)这杨氏子听了孔君*的话马上明白了他的话中意,他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呢?所以他马上回答道:“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啊。”

  生:孔雀的第一个字是“孔”,这孔君*的第一个字也是“孔”。先生您这样考我,我就用相同的方法来回答您!

  师:了不起啊!你和杨氏子同样聪惠!(板书:孔雀、孔君*。)那我还有一问,为何杨氏子不直接反驳“孔雀是你家鸟”而要加上“未闻”二字来说“我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呢?谁体会到其中的妙处了?

  生:这样回答显得杨氏子特别有礼貌。因为杨氏子是小孩,孔君*是长辈,这样回答感觉杨氏子不顶撞长辈。

  生:这样回答语气比较委婉,不生硬。

  师:这就是杨氏子语言的精妙之处!既用相同的方法机智地回答了孔君*的话,又对长辈不失委婉、敬重之意。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个句子――“儿应声答日:‘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生读)

  师:若来者是李君*呢?聪惠的杨氏子又会怎样应声回答?

  生:未闻李子是夫子家果,

  师:若是梅君*呢?

  生:未闻梅花是夫子家花。

  生:未闻梅子是夫子家果。

  师:若是黄君*呢?

  生:未闻黄山是夫子家山:

  生:未闻黄河是夫子家河。

  生:未闻黄瓜是夫子家果:(众笑)

  师:看,都笑了啊!既幽默诙谐地同答问题,又不失委婉敬重之意,妙哉!妙哉!体会了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感受了语言的精妙,再来读这篇小古文就更应该读出其中的滋味了。自己先练练:(学生练读后指名渎)

  熟读成诵,推荐阅读

  师:其实古文是没有标点的,这没有标点的《杨氏之子》你能读吗?

  (屏幕出示不带标点的古文,指名读,)

  师:古文的排版和现在还大不相同呢,看看,这样排版的《杨氏之子》还会读吗?自己先练练。

  (屏幕出示竖版的古文,生练读,指读。)

  师:让我们穿越到^代,打开原版《世说新语》,想一想古人读书时抑扬顿挫、放声吟诵的情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渎《杨氏之子》:

  (屏幕出示《世说新语》中的《杨氏之子》,学生配乐读。)

  师:看来都能熟读成诵了!让我们再一起美美地诵渎《杨氏之子》。

  (生在乐曲中齐诵)

  师:喜欢这样的小古文吗?它出白――《世说新语》!《世说新语》里有很多像杨氏子这样聪惠孩子的故事,比如孑L融让梨,比如王羲之小时候为躲过杀身之祸故意装睡,还有钟氏兄弟在魏文帝面前机智应变等等。这些孩子长大后成为上流社会的名士,《世说新语》就是写名t言谈趣事的,这样的故事有一千多个。感兴趣的同学同去找一找相关文章渎一读,里面有原文,有注释,也有译文,相信你能看得懂,也会喜欢,

  总评:

  纵观老师的整节课,扎实、丰实、充实,学生实实在在地学会了学*,掌握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充分体现出干老师高超的课堂智慧,深厚的语文素养。

  一、努力践行着“以读为本,熟读成诵”的做法

  朗读是学*语文的主要方法,也是重要的目标之一,在文言文教学中更是如此、干老师这节课在读的设计上是很用心的,就读的方式方法、层次安排、情感处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研究。

  具体表现在:第一层次,在学生试读、教师正音的基础上,读准字音,读顺句子;第二层次,在教师范读、学生领悟的基础上,读出停顿,读出节奏;第三层次,通过师生“对读”的方式,读出感情,读出人物的性格和心理;第四层次,在读懂全文的基础上,巧妙设计多种形式,借助多媒体营造古韵悠长的情境,读出文言文的味道

  二、抓住核心,精心设计,突出重点

  本单元的训练点是“感受语言的艺术”,在课堂教学中干老师摒弃了“杨氏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杨氏子的聪惠表现在哪里”“杨氏子语言妙在哪里”等传统问题,而是紧紧把握课文的核心内容――人物的语言,引导学生借助人物的语言揣摩、补白人物的心理活动,通过学生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此及彼地感受杨氏子的风趣和机智、幽默与委婉、而后让学生仿创“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的环节,更是点晴之笔,笑声朗朗之中,学生应声而答,使文本语言内化为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您好!

  师:请坐。今天我们一起学一篇课文,课文的题目叫什么来着?

  生:(齐声)杨氏之子。

  师:好,看于老师写。

  (师板书:杨氏之子)

  师:同学们肯定有备而来,那咱们就来交流学*的心得、学*的体会,怎么样?

  生:好。

  师:先告诉老师,你在自学的时候,这篇文章出自哪本书?这本书是谁写的?这个问题明白的请举手。

  生:这篇文章出自《世说新语》,它的作者是南朝的刘义庆。

  师:多清楚啊!收获不少。读一篇文章,我们一定要关注它的作者,这点非常重要。刘义庆是江苏徐州人,是我的老乡啊!我在学*的时候,不但记住了作者,记住了这本书的名字,而且我还进一步研究,既然这个杨氏之子那么聪明,那么厉害,那他到底叫什么名字呢?于是我翻了好多资料,请教了好多专家,终于知道这个小孩叫杨修。

  (师板书:杨修)

  师:但是,不是三国时候的杨修,(全场笑)是南朝人杨修,也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后来非常得有成就。这是我在学*的时候弄懂的一个问题,比你们多得了吧?比你们收获是不是多一点?

  生:是。

  师:我是怎么知道这一点的?通过看资料,通过请教别人,于是我比你多了点儿收获。下面,咱们交流第二个问题。

  (师板书:诣)

  师:咱们交流对这个字的学*,它读什么?

  生:诣(yì)。

  师:噢,都认识。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诣(yì)。

  师:这个字在哪句话里面?找出来。

  生:在“孔君*诣其父”里面。

  师:整句话读完。

  生:孔君*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师:对了,在这句话里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孔君*诣其父……

  (众生朗读)

  师:好的。你在自学的时候,把它的意思弄明白了吗?它是什么意思?

  生:“诣”是拜见的意思。

  师:“诣”是拜见的意思,还有补充的吗?

  生:“诣”在古代一般指下级对上级的参见。

  师:你是在哪里得到这个解释的?

  生:嗯……书中。

  师:书中,哪本书?

  生:我看的课外书。

  师:课外书。你已经很了不起了,来,握握手!

  (师生握手)

  师:你看,这就叫会学*。虽然他说地不是那么的准确,但是我在备课的时候,自己查阅了一些资料,我就比你们多了一点收获。这个“诣”不是一般的“拜见”,而是指拜见长辈、拜见他尊敬的人。这位同学说的下级拜见上级叫“诣”,也有这个意思。看看,我们俩的收获是不是比你们大呀?就要这样学*。好,我们继续交流。这篇课文里有一个词,非常关键的一个词……

  (师板书:聪慧)

  师:一个非常重要的词,读读……

  生:(齐读)聪慧。

  师:“聪慧”的“慧”,什么意思?

  生:这个“慧”是智慧的意思。

  师:不错。古代这个“慧”字和“智慧”的“慧”通用。但是,我又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个“慧”有八种解释。第一个是仁爱,第二个是好处,第三个是善,第四是理……一共八个解释,最后一个就是聪慧。看来,我的收获又比你们多了点,是不是的?

  生:是的。

  师:这里的聪慧是指杨修聪明过人。我在备课的时候,有别的老师听到我读课文说:“于老师,最后一句读得不对。”我不知道你们预*的时候最后一句话是怎么读的?你们觉得该怎么读?谁来读一读?

  生:(朗读)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师:他跟我读得不一样。我开始是这样读的――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我把“家禽”连在一块儿读了。那你告诉我,你为什么要分开来读?

  生:因为古代的禽是指鸟,夫子家是说您家的鸟。

  师:噢,没听说孔雀是您家的鸟。那我连起来读有什么不对吗?

  生:家禽挺起来就像是现在家里的牲畜。

  师:不是牲畜。

  生:家里养的牲口。

  师:不是牲口。那是骡子、马、牛,我们现在说的“家禽”是指什么?

  生:家禽现在通常指的是鸡、鸭、牛、猪等。

  师:是指鸡、鸭、鹅等,牛、羊那是牲畜。明白?

  生:明白。

  师:看来你们的预*比我好,这句话读得比我好。我们再把这句话读一读,儿应声答曰……

  生:(齐读)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师:棒极了。这点我是跟你们学的.,你看我读得对不对?(师朗读该句)行吗?

  生:行。

  师:看来交流非常必要。通过预*,通过自学,这篇古文的意思读懂了没有?

  生:懂了。

  师:懂了,这么自信?那好办,我念一句古文,你们用白话文解释一遍,行不行?

  生:行。

  师:好,听好了。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慧。

  生: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他家的儿子九岁,十分聪明。

  师:不用增减一个字,这就叫会说话,果然第一句话的意思弄明白了,再往下听。孔君*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生:有一天,孔君*拜见他的父亲,可是恰巧他的父亲不在家,他就叫出了这个孩子。

  师:嗯,就把杨修给叫出来了。说得多好啊,预*得不错。我们接着来,为设果,果有杨梅。

  生:为他摆设水果……

  师:谁摆水果?

  生:杨氏子为孔君*摆设水果,水果中有杨梅。

  师:不错,再往下听。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生:孔君*指着杨梅对他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师:不错,有一点没讲出来,谁来补充?孔指以示儿……

  生:孔君*指着杨梅给小孩看。

  师:听见没有?孔君*指着杨梅这个水果给这小孩看,这是你们家的水果啊!明白啦?“示”就是让他看。你再说一遍,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生:孔君*指着杨梅给……给……

  师:给谁看?给杨修看,说……

  生:说……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师:你的声音越来越小、越来越胆怯,一个男子汉怎么这样呢?同是一个班的学生,差距怎么那么大呢?站起来,大声说。我说原文,你来用白话文解释。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生:孔君*指着杨梅给杨修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师:有进步,但是不大,但是说得很好 ,但是我很满意。好,再往下听,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生:那个小孩听了立刻回答说:“我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鸟。”

  师:果然学得好啊!既然意思弄明白了,咱们交流交流朗读。于老师读了好几遍,都能背下来了,你们自学的时候读了几遍?

  生:有十几遍。

  师:肯定会背。是不是的?有备而来的同学一定会背。我先背还是你先背啊?你们先背?好,你先来!

  (生一背诵全文)

  师:掌声送给她,棒极了!(生鼓掌)如果每一次上课都预*地那么好,老师就“下岗”了。(全场笑)还有谁来背?

  (生二背诵全文)

  师:掌声也送给他。(生鼓掌)这位同学,请你说说你们班还有谁朗读比你棒,你来推荐一个。

  生:叶与杨(音)。

  师:哪一位?请站起来。(该生起立)有同学推荐你,说你的朗读很棒,现在请你把这篇文章背一遍。

  (生三背诵全文)

  师:果然声音洪亮,字字铿锵有力,掌声送给他。(生鼓掌)读文言文虽然要注意停顿,但是声断,气不断,下面想不想挺于老师背诵啊?

  生:想。

  师:看我的表情,看我的动作。表情表情是表达情感的,表达意思的,还要注意我的动作。

  (师走到黑板前,面向全体学生,朗诵课文)

  师:《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手势:数字九),甚聪慧(手竖大拇指),孔君*诣其父(双手作揖),父不在(摇手),乃呼儿出。为设果(手指桌面),果有杨梅。(师沿着桌子来回踱步,目光注视桌面,并指着桌面)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作抬头回答状)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全场鼓掌)

  师:我说得对不对?表情和动作能帮助你理解。像于老师这样练一遍,好不好?每个人单独练*。大家放开练,活泼一点,全体起立,我给大家起个头――《杨氏之子》,开始……

  (众生朗读,并模仿老师动作)

  (读毕,全场掌声)

  师:你看,加进了动作有意思吗?请坐下,学语文很有意思的,不要那么拘谨。现在,你觉得你自学时候练的朗读和于老师备课时候练的朗读有什么不同吗?有不同吧!是不是老师读得比你们稍微好一点?

  生:对。

  师:那么有没有人想要和我比试比试的?大胆地举手,走到前面来。有谁?刚才这位男同学,来……

  (生走上讲台)

  师:是你背诵,我做动作呢,还是我背,你做动作?咱们一起做动作?

  生:好的。

  (生朗诵课文,辅以手势)

  师:还有同学吗?你想来?

  生:是的。

  师:好的,我就喜欢毛遂自荐的。

  (生上台)

  师:你叫什么名字?

  生:陈则序(音)。

  师:好,陈则序,你做动作还是我做动作?

  生:石头、剪子、布?

  (全场笑)

  师:什么意思?

  (全场大笑)

  师:你做动作还是我做动作?

  生:我做吧。

  师:好,来!我扮演杨修。

  (生朗诵课文)

  (全场鼓掌)

  师:请回座位。(生就座)语气很好,就是脸上没有戏。小朋友,如果你学唱京戏,脸上就有戏了。(生笑)好,继续交流。我在备课的时候读到这一句――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慧。(手指板书:聪慧)读到这个词的时候,我脑海里跳出一个问题。请大家猜一猜这是个什么问题?

  生:杨修,他怎么聪明?

  师:聪明在哪里?咱们握握手,我们的问题相同。

  (师与生握手)

  师:这个杨修聪明在哪里啊?怎么能看出他聪明呢?最后,我在课文中找到了答案。你们找到了吗?交流一下。

  生:因为孔君*说杨修他们家姓杨,所以那个杨梅是他们家的果子。而杨修又以孔君*姓孔,继而说孔雀是他家的鸟。

  师:通过这件事说明杨修非常地聪明,是不是?

  生:是的。

  师:非常好!再说细一点,同学们看,这个“聪”字,什么偏旁?耳朵旁。会听、有口有心叫“聪”。先从耳朵说起吧!这个杨修,他的耳朵怎么样啊?

  生:他的耳朵很灵,能听出孔君*这句话里面的隐含意。

  师:嗯,叫会听,他能听出孔君*的话中之意。那么,孔君*的话中话是什么?

  生:他说杨梅是杨氏的果子。

  师:孔君*的心里会怎么想?

  生:杨梅的第一个字也是“杨”。

  师:好的。(板书:杨梅)你看,孔君*是拿着杨修的什么开玩笑?

  生:姓。

  师:对了,他拿着杨修的姓开玩笑。孔君*想:“杨梅,杨修,杨修,杨梅,我何不逗他一逗啊!看看他是真聪明还是假聪明。”聪明的人都会听,聪明的人耳朵都灵,你们也要会听。这是第一点,第二点他的聪明表现在哪里?

  生:杨修也根据孔君*的姓,提出了:“没听说孔雀是孔家的鸟。”

  师:好嘛,你拿着我的姓开玩笑,我也拿着你的姓开玩笑。孔君*姓名孔,杨修就想到了什么鸟啊?

  (师板书:孔君* 孔雀)

  生:孔雀。

  师:你看,他的脑子转得多快呀!你拿着我的姓开玩笑,我也拿着你的姓开玩笑,这叫什么来着?

  生:这叫以牙还牙。

  师:还没到那种严重的程度,还有更准确的词可以形容。

  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师:掌声送给他。(生鼓掌)这叫学问啊!这叫会用啊!你怎样待我,我也怎样回敬你,这是杨修的聪明。同学们,我真得佩服你们呐!我在备课的时候就在想,他到底聪明在哪里――会听、会说。你们也是这样想的,给自己鼓鼓掌吧!

  (生鼓掌)

  师:我能行,只要动脑筋。咱们继续交流,好不好?我在读课文的时候冒出这样一个想法,杨修不但聪明,而且――

  生:而且他很懂礼貌。

  师: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对答如流,有不失礼貌。

  师:很有礼貌。我用的词和你们不一样――九岁的杨修不但很聪明,而且非常的有教养。有教养不仅仅是礼貌。想一想为什么于老师说他有教养,而你们说他有礼貌?

  生:因为他没有直接顶撞孔君*,而是婉转地说:“我可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鸟。”

  师:说得多棒啊!他没有直接说:“那这样说孔雀是你家的鸟。”而是很婉转地说:“没听说孔雀是你家的鸟。”

  生:他的回答不仅礼貌,还表达出了他的意思――既然孔雀不是你家的鸟,那杨梅又岂是我家的果。

  师:好。(生鼓掌)他不但很婉转、很有礼貌,还回敬了孔君*,而且话中还暗含了否定的意思。真是聪明绝顶啊,绝顶聪明啊!多有教养的孩子!他的有教养还体现在哪里?

  生:他用问的方式把问题提给孔君*的。

  师:这点说过了,还有吗?

  生:杨修在孔君*来他家做客的时候,为他摆上了水果。

  师:多少水果?

  生:嗯……

  师:是一种水果吗?

  生:不止一种,应该有一大盘水果。

  师:而且品种比较多。你看,杨修多懂待客之道。九岁的小孩,家里来客人,没有大人的吩咐,就端来好多水果。热情、大方、彬彬有礼,这就是九岁的杨修。

  生:一般人在听到孔君*的戏言时会在他没说完的时候就插嘴,而杨修却是等到他把话说完,这里也看出他很有教养。

  师:虽然他听出了孔君*的戏言,但还是等他把话说完再回答。你果然十分了得,请问尊姓大名?

  生:陈则序(音)。

  师:姓陈,今年几岁了?

  生:十二岁。

  师:陈氏之子,十二岁,甚聪慧。(生鼓掌)就这样学*,自觉地学,好多东西不要老师教的。下面,于老师要布置一个非常难的任务――故事新编。鲁迅先生就根据好多古文,好多传说写了一本书叫故事新编。我们今天就根据这篇短文来个故事新编。文言文是高度精炼的,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师手指左手边同学)

  师:现在请这三排同学把课文中的第一句话扩展开来,写成一段话。参考课文中的插图,他的模样、穿戴,重点描述一下他的外貌。中间的这三排同学负责第二、三句话,也就是到“果有杨梅”为止。现在请中间的同学起立。

  (中间的同学起立)

  师:你们看我的手势,注意听我说。孔君*到了杨修的家口是谁给他开的门?进门落座了之后是谁把杨修叫出来的?杨修端来水果,他们又是怎样对话的?你们的任务很艰巨,要展开想象。好,请坐!最后两排同学,孔君*和杨修对话课文中只说了一人一句,而实际上不会这样的。请你们想一想并展开一段精彩的对话。

  (众生练*,师巡视并与同学交流)

  师:好,我们先请第一组的同学来讲。有谁?好,你来,到前面来讲。

  (生上台)

  生:在梁国有一户大家庭,家中有一个九岁的儿子。他的两颊透出粉色,红色的双唇,笔挺的鼻子,一双丹凤眼,一对柳叶眉,一脸清秀。他头上缠着头绳,身上披着件黄色长袖衣衫,外罩一件蓝紫色大褂,腰间系着一条绿色绸带,下着棕灰色长裤,脚蹬布鞋。他虽然只要九岁,却很聪明,很有礼貌。

  师:嗯,写得真不少。就是有一句话于老师不赞同,有谁知道是哪句话?你们没听出来吗?

  (师环视四周)

  师:你写的是男孩还是女孩?

  生:男的。

  师:男孩,“柳叶眉”就不太合适,那是形容女孩的眉毛的。(生笑)改成“浓眉大眼”怎么样?

  生:好。

  师:好,请坐,再请个同学说说。

  生: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他们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孩子,名叫杨修。他长着一双灵动的眼睛,一个中等大小的鼻子……

  师:鼻子也有高等、中等之分?

  (全场笑)

  生:他的嘴唇红红地,虽然嘴巴很小,但是伶牙俐齿,能说会道……

  师:我最欣赏这个词“伶牙俐齿、能说会道”,为后面做了伏笔。

  生:他的头上扎着一块布……

  师:头上应该是头巾。

  生:他的头上扎着一条蓝色的头巾,身穿一套宽大但是得体的衣裤,杨修不仅长得讨人喜爱,还十分聪明呢!

  师:好。于老师给你个建议,宽大和得体不能在一起,或者改成他穿了一身得体的衣服。好吗?

  生:好。

  师:掌声送给她。

  (生鼓掌)

  师:描写得很精彩。第二组,谁来读?

  生:一日,孔君*来看杨修的爸爸,到了他家门前,孔君*敲了敲门,一位夫人缓缓走来开门,此人正是杨修的妈妈,她把孔君*请进了门,摆上了茶点……

  师:不,请进了客厅,要不然茶点往哪儿放啊?

  生:待孔君*说明来意后,杨修的妈妈答道:“真不好意思,我相公出去了……”

  师:相公,太好了,会用相公这个词。(生笑)

  生:孔君*却不显得失落,因为他早已听说过杨修的过人才智,便说:“那就请您把杨修叫来,好吗?”母亲叫来了杨修,杨修果然出身在书香之家,很乖巧的从母亲手中接过水果,递给了孔君*,这其中就有他爱吃的杨梅。

  师:精彩,非常地精彩。(生鼓掌)同学们的想象力非常的丰富。我特别赞赏这个词――失落,虽然杨老先生不在家,他并不感到失落,因为他可以看看他的儿子。失落这个词用得好,请坐。来,另一位同学上来。

  生:一天,风和日丽,山上飘着杨梅的香味……

  师:停,他还没忘了写上季节,杨梅成熟的季节。

  生:孔君*由于有急事赶到杨氏府上。孔君*敲开了他家的门,孔君*问佣人……

  师:这个“孔君*”可以省略。

  生:他问佣人:“您家老爷呢?”佣人答道:“我家老爷有公事,不在府上。”孔君*说:“那么我去见见他的儿子吧!”

  师:把“去”划掉。

  生:那么我见见他的儿子吧!于是,孔君*在佣人的带领下来到了会客厅。落座以后,孔君*说:“真不知道这小家伙是高了,还是胖了?”这时,杨修端来一大盘水果,有桃、李、杨梅,放在桌上请孔君*吃。

  师:换个词――请孔君*品尝。

  生:请孔君*品尝,孔君*连连拱手道:“不客气,不客气。”

  师:掌声送给他。

  (生鼓掌)

  师:看来这位同学也非常懂得待客之道。最后一组,谁来?

  生:孔君*指着杨梅给杨修看,说:“这杨梅是你杨氏的水果。”话音刚落,杨修立刻回答:“我可从没听说过孔雀是您家的鸟。”孔君*听了大吃一惊,果真是名不虚传呀!“对不起,我刚才失礼了。”杨修道。孔君*说:“不要紧,赶明儿你到我家来看,我的确是养了一只孔雀。”

  (全场笑)

  师:他果然喜欢孔雀。

  生:杨修回答:“好啊!我也带上您最喜欢吃的杨梅。”说完,两人哈哈大笑。

  (全场鼓掌)

  师:有情有趣,想象力十分的丰富,请回座位。现在请同学们看着于老师,老师送给你们三句话,第一句话字是写出来的,第二句话书是读出来的,第三句话作文是做出来的。记住了没有?下课。

  课文分析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九岁男孩的故事。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新词。

  2、能结合注释读懂课文。

  3、体会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感受文言文的语言之韵。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5、引导学生开展相应的语文综合学*活动。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背景资料,课件。

  学生准备:预*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愿意听故事吗?请看大屏幕,认真听故事:(大屏幕)

  罗斯福在当选美国总统之前,曾在海军中任要职。有一次,他的一个朋友问他关于在加勒比海的小岛上建立潜艇基地的计划。罗斯福小声问他的朋友:“你能保密吗?”他的朋友回答:“能保密。”罗斯福接着说:“我也能。”同学们,听懂了这个故事吗?能说说你的理解吗?(学生谈感受)

  看来你们都听懂了这个故事。罗斯福虽然拒绝了朋友,但是他并没有正面的拒绝,而是采用了一种委婉的方法,体现了语言的艺术。

  2、像这样体现语言艺术的经典故事,古今中外流传的很多。我国古代就有一个九岁的孩子,回答别人时语言风趣机智,妙趣横生。他的故事被记录在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里,大家想认识这个聪慧的孩子吗?今天我们就来学*古文,也叫文言文――《杨氏之子》。(板书)

  3、请大家齐读课题。“杨氏之子”的意思就是�D�D?

  二、反复朗读,感悟添趣

  1、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我们先来读一读课文吧。

  生自由小声初读课文。

  2、同学们,你觉得这篇课文和我们以前学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吗?生畅谈。白话文: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文言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

  请一生先读。

  3、文言文和白话文在朗读上有不同之处,要读出古文的韵味和节奏,请看大屏幕。先听老师读好吗?谁愿意给老师点评。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4、古人读书讲究吟咏,读得入情入境、摇头晃脑,甚至连身子也跟着节奏晃动,你们愿意这样试一试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吧。

  5、多种形式朗读,学生点评。(自由读、指生读、同桌读、集体读)

  三、理解学文

  1、《杨氏之子》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请同学们自己根据课文下方的注释和词语手册学着去理解课文的意思。

  2、逐句理解。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