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一模数学试卷分析 (菁华5篇)

首页 / 文库 / | 2022-10-03 00:00:00 初三

初三一模数学试卷分析1

  一、试卷总体情况:

  1、基础部分(86分)

  (1)相反数(2)科学记数法(3)圆心角与圆周角的关系(4)概率(5)相似(6)配方法(7)统计量(9)自变量取值范围(10)分解因式(11)解直角三角形的简单应用(13)实数计算(14)解不等式组(15)全等(16)方程组,代数式求值(17)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18)列方程解应用题(19)四边形计算(20)第一问切线证明(21)统计(23)第一问判别式(25)第一问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2、中档、提高部分(34分)

  (8)展开图(12)规律探索(19)第二问与圆有关的计算(22)阅读、操作问题(23)第二、三问代数综合(24)几何综合(25)第二、三问代数几何综合题。

  二、部分题目分析:

  1、第8题,展开图问题(中考选择压轴题常考题),难度中,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此题可采用退步法,使问题简化,三个面想不过来,你可以想两个面,之后看有无重叠即可,本题也可实验操作,但图形有些复杂,折起纸来有一定困难。

  2、第12题,规律探究题,本题所考图形在中考或模拟中多次出现,同学们并不陌生,解题关键是代数与几何之间的相互转换。

  3、第17、18、19题,都是模仿11年中考题出的,17注意分类讨论,18注意分式方程要检验,19没考常规梯形计算。

  4、第20题,切线的证明实为弦切角逆定理模型,但为了降低难度,题中给画出了直径;第二问也是模仿中考题求了2条线段长度,但第一个线段长度实为降低求第二条的难度,并可以达到一定的区分度,本题为中等难题,但比11年中考简单。

  5、第22题,本题为阅读理解类信息题,做这类题目注意一定要把信息读完了,再思考,然后照葫芦画瓢即可。本题在北京竞赛中考过,在市面上比较流行的培优类教辅《新思维》或《培优竞赛新方法》中的*移部分可以找到。

  6、第23题,常规代数综合题,一句话“代数就行”。

  7、第24题,中点相关几何综合题,10、11年海淀一模第25题皆是此类问题,本题图形的实质是增设中点法的外构中位线,进而极大的降低了难度,本类题在竞赛和中考中多次考察,08北京中考第25题就是此类问题(05大连中考改题),本题为08大连二模第26题改题。

  8、第25题,代几综合,第一问送分,第二问割补法求面积,第3问可视为以代数为主的代几综合题(典型的大连题风格,本题为09大连中考第26题改题),注意代数和几何之间的转换计算即可。

  小结:

  本次海淀区一模题目和以往相比略显简单,因此同学们会有一个不错的成绩(相对期末考试),但且不可骄傲,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要保证简单题的准确率,提高中等题的速度,了解难题的基本套路。

  三、试卷中反映教与学的问题:

  教的问题:

  对学生解题方法与能力的培养有待进一步加强,增强解题方法指导性教学。

  学生问题:

  1、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性质、基本定理不熟,造成失分;

  2、审题不清,导致严重失分;

  3、解题过程不规范,不严谨,解题基本技能不熟练,基本思路不明确,造成失分;

  4、数学思想方法不灵活,转化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能力差,综合、灵活应用知识能力差造成失分。

  四、试卷分析

  这次试卷检测的范围主要是初三上学的知识点,难易也适度,比较能如实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从试卷成绩来看,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基础知识,通过选择、填空、计算、和画图题进行检测,第二类是综合应用,主要是考几何证明、应用实践和分类讨论等试题。

  在基本知识中,选择、填空的情况基本较好。选择题失分情况最多的是第一题,学生容易犯粗心的错误,其次填空题错误的在地17题。对于应用题,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很关键,自己读懂题意。分析题意在现在看来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能力,很多学生因为缺少这种能力而在自己明明会做的题上失分了,太可惜了。(试卷第22题就是一应用题,学生主要错误是由于题意没有理解导致错误;第25题学生因为看见题目太长,甚至连题目都没有看就没有去做了)

初三一模数学试卷分析2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10个小题共30分)

  在填空题里,涉及到的就是一些基本的概念,如单项式和多项式的区别;同底数幂的乘法;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数;梯形的面积与底边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三人做游戏的概率;根据*行线的特征判定角的大小;三角形的中线;角*分线等。填空题的命题能从最基本的知识点入手,从知识点的细小处着手,从最基本的知识点考细小的知识点,难度系数适中,是高质量的命题。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10个小题共30分。)

  选择题的命题涉及到了以下的知识点:整式的加减法运算;关于角的一些最基本的知识;精确数和*似数;概率的基本知识;余角和补角的关系;与幂有关的运算;判定构成三角形的条件;表示变量关系的图象;两角夹边确定三角形的大小;根据*行线的特征判断有关角的大小。具体命题能贴*生活,用新课改的理念做指导,通过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把数学融入到生活中,集中体现了人们的生活与数学是密不可分的,这样的命题能激发学生的做题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尽量把所学知识反映到卷面上。

  三、作图题(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6分)

  作图题是最基础的,已知两角一边做一个三角形,而且,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这一题就是对课本知识的考察,没有思考的余地,只要上课认真听的,都应该会做。

  四、解答题(20分)

  解答题分为计算题、化简求值以及推理填空。计算题和化简求值考的是整式的运算,涉及到整式的运算、*方差公式以及完全*方公式。推理填空题考的是三角形的全等,是对三角形的全等的证明过程的填空,这样对三角形的全等命题,降低了难度,也考察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五、问题解决(14分)

  问题解决总共两题,一题是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另一题是在图象上分析变量(路程、速度、时间)之间关系的过程。两题都贴*生活,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主要是对三角形全等的证明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考察。变量关系的图象,在生活中,用数学的角度探究变量和变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图象的变化过程,考察学生从图象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六、思维拓展(20分)

  思维拓展共两题,一题是关于*方差公式和幂相关知识的拓展;另一题是结合对称性解决两点间距离最短的问题,直接从生活的角度命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把对称作为基本的.出发点,反映现实中的对称现象,让学生在数学中感受自然界的美与和谐。

  本套题的特点是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中的问题情境联系在一起,便于学生思考和操作,提高了学生的做题兴趣,通过考试评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自信心。

初三一模数学试卷分析3

  一、成绩分析

  本次参考人数29人 及格率:79% 优秀率:34%

  二、试卷特点

  本试卷共有七个大题,包括了填空、判断、选择、计算、动手操作题、求图形面积、解决问题等基本题型。考查内容涵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材的内容。本试卷都是基础题型,难易程度合适,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

  三、错题分析

  第一题:填空。填空一共10个小题,分值27分。本次填空题难度适中,但是失分比较多。第2小题有15人出错,本题考察的就是小数的除法和循环小数,可见学生们的计算能力很差。第4小题的最后一个空考察的是三角形的类别,这并不是五年级的重点,17个同学做错,同学们对以前知识掌握得不牢固。第7小题的第三、四个空,很多同学没有联系上下题的意义而导致出错。第8小题,在*时练*中做过原题,一些基础较差的同学没有做对。第9小题,同学们知道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和*行四边形的关系,数算对了,没有写单位导致丢分。学生们仔细、认真的好*惯还需要培养和提高。

  第二题:判断。一共五个小题。这五个小题都是最基础的题,而且这五道题*时都讲过也强调过,但是每道题都有错的。特别是第3小题,很有迷惑性,“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行四边形”,应该是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第2小题,课本上最基础的定义,*时对每个同学都进行了检查背诵,可还是出错,这些同学还是没有理解透彻。

  第三题: 选择。一共五道小题。出现错误最多的就是第3小题,考察的是*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相的对应关系,在讲课时讲解和背诵过,同学们分析理解能力比较差。

  第四题:计算。

  计算分为直接写出得数,列竖式计算、脱式计算、解方程四个小题,共21分。这题做的不是太好。先不说班上几个学困生,就是*时学*扎实的学生在这块也出人意料的粗心大意和马虎。口算是最简单的,像1.2=,9个同学写成了1.2*1.2,就不知道算出最后的得数,4名同学写成了1.2*2,这个知识点在昨天还进行了强调,可是今天依然出错。竖式计算、脱式计算,解方程全班只有9名同学全对,*时一直训练计算的正确率,可是考试中和*时的结果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以后再计算题上还要多下功夫。

  第五题,求图形的面积。

  考查是学生对三角形、*行四边形和梯形面积的掌握情况。第1、2题是求阴影部分面积,第3题没有给出明确的提示,很多同学审题错误,没有看清楚真正让求的是什么,不能清楚的理解图形之间的关系。还有很多同学没有写单位,*时还是没有养成良好的*惯。这部分的知识,考试前复*的巩固的也比较少,导致失分率较高。

  第六题:动手操作。

  这道题在*时做过,考试前也进行了练*。可是依然,本次考试只是没有直接给出面积,很多同学就不会了。同学还是没清楚理解多边形面积。

  第七题:解决问题。

  很多题目都是*时做过的练*题,有的题目感觉很简单,也做过很多遍,讲课时也有所忽视,导致有些基础较差的学生丢分。以后教学中更对这些学生进行辅导。还有个别同学有4道题没做。

  四、改进措施

  1.以教材为本,扎扎实实地渗透教材的重点、难点,不忽视有些自己以为无关紧要的知识;在教材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多了解生活中的数学。

  2.重在凸现学生的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多做多练,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4.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答题*惯,认真,仔细。

  5.本着“不放过一个差生”的宗旨,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文章来

初三一模数学试卷分析4

  一、试题分析

  初见试卷,就有一份似曾相识的感觉。再读时,仔细揣摩,细细品味,总结出今年七年级期末数学试题有以下五个特色:

  (一)在考查“三基”之上新增了对基本活动经验的考查

  2、除了三基以外,试题以**版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加强了对基本活动经验的考查。例如23题“翻扑克牌”问题,重视学生参与数学活动,重视学生在活动中积累必要的活动经验,提高学生数学素养。这个题目背后的基本活动经验课程目标必定会成为教学方式不断改进的又一个导火索。

  (二)关注课本变化,突出新教材中新增的题目

  例如22题列方程解应用题“水杯问题”、25题综合运用的“收费问题”,均为课本中新出现的题目,这些题目的选用,体现了对新课标的重视、新方向的把握。

  (三)凸显试题的中考方向,利用同类型试题引领方向

  (四)重视教材,再现经典

  试题一如既往的重视课本,题目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例如20②化简题、23题观察与猜想“翻牌问题”、26题综合运用“火车过隧道”问题均由课本题目改编而来,经笔者改编后不仅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生产结合在一起,而且突出了学*过程中让学生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综合、全面考察了本册知识点。引导我们在日常教学中,重视课本,重视无数专家心血和智慧的结晶。

  (五)强调学生学*能力的发展

  第9题数学方法“归纳法”、18题“循环小数化分数”,突出了学*方法、学*能力,18题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循环小数化分数”的方法,而是考察学生的自学能力,能否自学到一种新的知识并运用,这无疑是对课改中“先学”的最大肯定和鼓励。

  二、学生答卷分析

  (二)问题分析:经过对本学期教学的几番回顾,琢磨下来,发现问题主要出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对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视不够。第23题“翻牌问题”可以说是经典了,我却忽略让学生去动手参与、体验,如果学生在学*中积累了活动经验,也不至于有90个同学不能把它与相关的数学知识结合起来。

  3、课堂教学中讨论、交流、“兵教兵”等活动做得不够深入。由于学生基础差,学困生多,我一直重视“兵教兵”。我认为这种形式,不仅对优秀生理解问题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更能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促进学困生的进步。但对于一些较难理解的问题,还是我“讲讲”,他们“听听”。例如“火车过隧道问题”,如果我讲解后,再让优秀生给学困生讲明白,也许学困生不一定能会,但优秀生就能真会了。

  4、依赖资料,忽视教材。“学苑新报”虽说是一份不错的资料,但与我们的考试有些偏离,虽然我做了取舍,但还没有做到精挑细选。同时,对于教材和教参的忽视让我后悔不已。“要分情况讨论”问题在教参中有明确的说明,而我没有注意到,导致失误。

  总之,这次期末试卷给我深深的震撼。我第一次体会到“大智若愚”的真正含义,因为她引导了我的教学,启迪了我的思维,开启了我的智慧。

  回首十多年的教学生涯,每临*期末都不惜“畅游”题海,到处寻觅知识点和题型的影子,可以说是众里寻她千百度,百度了不止千百次。今天才更深刻的体会到,她就在课本里、她就在往年期末试题里、她就在河北省中考试卷里。看着静置在办公桌上的教材、期末卷、中考卷,我不禁哑然失笑:何须舍*求远?何须在茫茫题海中苦苦寻觅她,就在身边,从未走远!

初三一模数学试卷分析5

  一、试卷中反映教与学的问题:

  教的问题:

  对学生解题方法与能力的培养有待进一步加强,增强解题方法指导性教学。

  学生问题:

  1、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性质、基本定理不熟,造成失分;

  2、审题不清,导致严重失分;

  3、解题过程不规范,不严谨,解题基本技能不熟练,基本思路不明确,造成失分;

  4、数学思想方法不灵活,转化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能力差,综合、灵活应用知识能力差造成失分。

  二、试卷分析

  这次试卷检测的范围主要是初三上学的知识点,难易也适度,比较能如实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从试卷成绩来看,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基础知识,通过选择、填空、计算、和画图题进行检测,第二类是综合应用,主要是考几何证明、应用实践和分类讨论等试题。

  在基本知识中,选择、填空的情况基本较好。选择题失分情况最多的是第一题,学生容易犯粗心的错误,其次填空题错误的在地17题。

  对于应用题,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很关键,自己读懂题意。分析题意在现在看来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能力,很多学生因为缺少这种能力而在自己明明会做的题上失分了,太可惜了。(试卷第22题就是一应用题,学生主要错误是由于题意没有理解导致错误;第25题学生因为看见题目太长,甚至连题目都没有看就没有去做了)


初三一模数学试卷分析 (菁华5篇)扩展阅读


初三一模数学试卷分析 (菁华5篇)(扩展1)

——数学试卷分析 (菁华5篇)

数学试卷分析1

  一、试卷命题情况

  在本次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考试中,本张试卷命题的指导思想是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新课程理念。整个试卷可以说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学*能力,全面考查学生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及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把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融于试卷之中,注重了学科的整合依据学生操作能力的考查,努力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与思想,做到不出偏题、怪题、过难的题,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加灵活性,又考查了学生的真实水*,增强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为广大教师的教学工作起到了导向作用,更好地促进我区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现将试卷命题情况分析如下:

  (一)内容全面,覆盖广泛。

  命题中采用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呈现方式,在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适当考查了学*过程,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目标体系。试题较好地体现了层次性,难易适度

  (二)贴*生活,注重现实。

  本试卷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和知识经验出发,选取来源于现实社会、生活,发生在学生身边的,让学生切实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生活价值。

  (四)体现开放,培养创新。

  为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命题中,设计有弹性的、开放性的题目。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从情境中捕捉信息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同时学生的创新思维也能得到体现。

  二、学生答卷情况

  我对我们班数学检测试卷进行了统计:全班总计42人,应考42人,实考42人,*均分为89.88分,我班名列全镇第一名。现将学生答卷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大题,填空题:学生马虎现象严重:本题面广量大,分数占全卷的1/5。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的掌握情况。很多学生不能根据书本上知识灵活处理问题。错的较多的题是第1、2、4、8小题。第1、2小题都与测量中的填合适的单位和换算有关,学生不会灵活运用;第4小题是对时间的简单计算有关,审题不仔细。

  第三大题,选择题:分数占全卷的1/10。失分最多的是3、4、5、题。其中第4、5小题错的比较多,如4题:长方形的周长是18厘米,长和宽可能是( )厘米,应选择C、5厘米和4厘米,学生选择错,说明学生长方形的周长不能准确计算。

  第四大题:计算题,共两部分,满分31分,正确率较高,说明学生的口算能力及计算能力较高,失分的主要原因是计算马虎不细心造成的,但仍有学生计算题竖式正确,横式写错或忘写得数。缺乏良好的考试*惯,自己检查错误的能力亟待加强。

  第五大题:画一画,算一算:共3道小题,满分7分,正确率比较高。但也有失分较多的是画一画,多数学生没标出所剪正方形的长度单位。教学时没能对学生严格要求作图的规范性。个别同学计算图形的周长出错,不理解题。

  第六大题:解决实际问题,共4道小题,满分20分,正确率较高。主要是审题不仔细及计算马虎造成的。比如第2小题:我们上山时每小时走3千米,用了4小时到达山顶。下山时如果每小时走4千米,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回到山脚。有少数学生不会,无从着手不理解题意。第4小题这道题个别学生有失分。主要原因是学生对题意理解不够透彻,。

  三、改进思考及措施:

  1、教师及时反思进行详细卷面分析,针对每个学生进行分析。

  2、加强课堂教学向40分钟要质量。

  3、培养良好的学**惯和态度。在*时的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良好学**惯和学*态度的培养,首先需要提高审题能力。审题是做题的第一步,在课堂上,常常是老师刚一提问,学生就争先恐后的举手回答,并没有完整把握题目的内容。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所以,在*时的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想好了再回答。无论是公开课还是*时的随堂课,都不要怕冷场,要让同桌讨论和小组合作更加深入,而不是让学生发表肤浅的见解。再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惯。例如读题时,让学生圈画出重点词句,突出题目的要求。第二,要做到长抓不懈,因为任何良好*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培养出来的,而是要有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因审题不清、看错题目、漏写结果、计算不细心等原因所产生的错误减少到最低程度。

  4、针对学生分析理解能力较差的实际情况,要在今后的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中。教育他们要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加强对后进生的转化。这部分同学存在的问题是较多的,除了和家庭教育一定的关系外,这些孩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惯,具体表现在上课不会听讲、遇到问题不会深入的思考,缺乏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和家长多沟通,上课多提问,课后多辅导争取让这些孩子能取得一定的进步。

数学试卷分析2

  一、成绩分析

  本次参考人数29人及格率:79%优秀率:34%

  二、试卷特点

  本试卷共有七个大题,包括了填空、判断、选择、计算、动手操作题、求图形面积、解决问题等基本题型。考查内容涵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材的内容。本试卷都是基础题型,难易程度合适,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

  三、错题分析

  第一题:填空。填空一共10个小题,分值27分。本次填空题难度适中,但是失分比较多。第2小题有15人出错,本题考察的就是小数的除法和循环小数,可见学生们的计算能力很差。第4小题的最后一个空考察的是三角形的类别,这并不是五年级的重点,17个同学做错,同学们对以前知识掌握得不牢固。第7小题的第三、四个空,很多同学没有联系上下题的意义而导致出错。第8小题,在*时练*中做过原题,一些基础较差的同学没有做对。第9小题,同学们知道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和*行四边形的关系,数算对了,没有写单位导致丢分。学生们仔细、认真的好*惯还需要培养和提高。

  第二题:判断。一共五个小题。这五个小题都是最基础的题,而且这五道题*时都讲过也强调过,但是每道题都有错的。特别是第3小题,很有迷惑性,“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行四边形”,应该是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第2小题,课本上最基础的定义,*时对每个同学都进行了检查背诵,可还是出错,这些同学还是没有理解透彻。

  第三题:选择。一共五道小题。出现错误最多的就是第3小题,考察的是*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相的对应关系,在讲课时讲解和背诵过,同学们分析理解能力比较差。

  第四题:计算。

  计算分为直接写出得数,列竖式计算、脱式计算、解方程四个小题,共21分。这题做的不是太好。先不说班上几个学困生,就是*时学*扎实的学生在这块也出人意料的粗心大意和马虎。口算是最简单的,像1.2=,9个同学写成了1.2x1.2,就不知道算出最后的得数,4名同学写成了1.2x2,这个知识点在昨天还进行了强调,可是今天依然出错。竖式计算、脱式计算,解方程全班只有9名同学全对,*时一直训练计算的正确率,可是考试中和*时的结果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以后再计算题上还要多下功夫。

  第五题,求图形的面积。

  考查是学生对三角形、*行四边形和梯形面积的掌握情况。第1、2题是求阴影部分面积,第3题没有给出明确的提示,很多同学审题错误,没有看清楚真正让求的是什么,不能清楚的理解图形之间的关系。还有很多同学没有写单位,*时还是没有养成良好的*惯。这部分的知识,考试前复*的巩固的也比较少,导致失分率较高。

  第六题:动手操作。

  这道题在*时做过,考试前也进行了练*。可是依然,本次考试只是没有直接给出面积,很多同学就不会了。同学还是没清楚理解多边形面积。

  第七题:解决问题。

  很多题目都是*时做过的练*题,有的题目感觉很简单,也做过很多遍,讲课时也有所忽视,导致有些基础较差的学生丢分。以后教学中更对这些学生进行辅导。还有个别同学有4道题没做。

  四、改进措施

  1.以教材为本,扎扎实实地渗透教材的重点、难点,不忽视有些自己以为无关紧要的知识;在教材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多了解生活中的数学。

  2.重在凸现学生的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多做多练,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4.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答题*惯,认真,仔细。

  5.本着“不放过一个差生”的宗旨,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文章来

数学试卷分析3

  一、试题分析

  这次期中考试全面提高数学教育质量,有利于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促进学生主动、活泼、生动地学*.这次考试主要考察了初一数学1至3.3章的内容。主要内容有,有理数、数轴、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整式,同类项,科学记数法

  试卷的总体难度适宜,能坚持“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原则”,在加强基础知识的考查的同时,还加强了对学生的能力的考查的比例设置考题,命题能向课程改革靠拢.注重基础,加大知识点的覆盖面,控制题目的烦琐程度,题目力求简洁明快,不在运算的复杂上做文章;整体布局力求合理有序,提高应用题的考查力度,适当设置创新考题,注重知识的拓展与应用,适应课程改革的形势.

  二、试卷分析

  得分率较高的题目有:一、1—7,10—12,15;二、1,3;三、1,2,5这些题目都是基本知识的应用,说明多数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得分率较低的题目有:一、8,9,13,14;二、2,4,5;三、3,4,6。下面就得分率较低的题目简单分析如下:一、8、此题主要考察对有理数的理解,绝对值和倒数的内容,部分同学把绝对值最小的数给理解成1了,还有部分同学把倒数等于本身的数只想到了1,把-1给忘了,说明部分同学对这些知识理解的不太透,建议结合数轴理解最大的负整数、最小的正整数、绝对值最小的数;

  三、存在问题

  1、两极分化严重

  2、基础知识较差。我们在阅卷中发现,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之差让人不可思议.

  3、概念理解没有到位

  4、缺乏应变能力

  5、审题能力不强,错误理解题意

  四、今后工作思路

  1、强化纲本意识

  注重“三基”教学我们提出要加强基础知识教学要加强对学生“三基”的教学和训练,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在概念、基本定理、基本法则、性质等教学过程中,要加强知识发生过程的教学,使学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要加强对学生数学语言的训练,使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规范、准确、到位;要加强运算能力的教学,使学生明白算理,并选择简捷、合理的算法,提高运算的速度和准确率;要依纲据本进行教学,踏踏实实地教好第一遍,切不可不切实际地脱离课本,搞难题训练,更不能随意补充纲本外的知识.教学中要立足于把已学的知识弄懂弄通,真正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网络,打好初中数学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2、强化全面意识,加强补差工

  这次考试数学的统计数据进一步说明,在数学学*上的困难生还比较多,怎样使这些学生尽快“脱贫”、摆脱中考成绩个位数的困境,以适应在高一级学校的继续学*和当今的信息时代,这是我们每一个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重视培优,更应关注补差.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本班的学情,选择好教学内容,合理地确定教学的起点和进程.课外要多给学*有困难的学生开“小灶”,满腔热情地关心每一位后进生,让他们尽快地跟上其他同学,促进全体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3、强化过程意识,暴露思维过程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数学教学中,应当有意识地精选一些典型例题和*题进行思维训练.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暴露学生把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和形象化的过程;要让学生多说解题思路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暴露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过程;经常性地进行数学语言的训练,暴露学生对复杂的数学语言进行分解与简化的过程;要通过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的训练,暴露学生对数学问题多种解法的比较与反思过程.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4、教学中要重在凸现学生的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在*时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学*材料,创造自主学*的机会。尤其是在应用题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展示,让他们自己来分析题目,设计解题的策略,多做分析和编题等训练,让有的学生从“怕”应用题到喜欢应用题。

  5、多做多练,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要学生说题目的算理,也许不一定会错,但有时他们是凭自己的直觉做题,不讲道理,不想原因。这点可以从试卷上很清晰地反映出来。学生排除计算干扰的本领。

  6、关注过程,引导探究创新。

  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着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培养自觉发现新知、发现规律的能力。这样既能使学生对知识有深层次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探索的科学方法。让学生的学*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数学试卷分析4

  一、试卷概况

  (一)试卷结构

  xx年中考数学试卷共六大题25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内容为义务教育九年制七年级至九年级数学教材(人教版)各册涵盖知识。

  全卷:数与代数占分值52分,空间与图形6分值53分,统计概率分值15分。第一大题为选择了共8小题(8×3′=24分),第二大题为填空题共8小题(8×3′=24分),第三大题共3小题(3×6′=18分),第四大题共2小题(2×8′=16分),第五大题共2小题(2×9′=18分),第六大题共2小题(2×10′=20分)

  (二)试卷基本特点

  xx年中考数学试卷,在题目的设计提题量上与xx年大至相同,改xx年选择题10题,填空题6题为2011年选择题8题,填空题8题,仍为以答题卷形式答题,实施网上阅卷。试卷难度适中,整卷难度分数为0.58左右。试题反映了考生教育教学发展的要求,坚持从学生实际出发,该学生的发展与终身学*的需求,在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的同时,注重了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的考查,加强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和思维方法,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的考查,在创新知识和实践能力方面也体现的更加明显,反映了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的要求,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精神。

  一、考查知识点

  (1)有理数运算法则

  (2)分解因式

  (3)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4)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5)三角形内角*分线的交点

  (6)*面图形中有关分解的数量关系

  (7)h.旋转圆形的中心点

  (8)几何图形中角的关系、线段的关系的解答

  二、主要失分原因

  (1)分解因式未完整如:x3-x=x(x2-1)=x(x+1)(x-1)只分解到第二步

  (2)解方程组答案缺括号如:写成:x=4y=-3

  (3)解析式中的量的关系如:y=x+90写成y=x+90o

  90度写成90o度

  三、教学建议

  (1)基础教学中基本知识点应要求学生清晰地掌握;

  (2)强调数学答案的规范化写作,并要求学生理解透彻应为什么这样写,从根本杜绝简单的错误,减少本来就不应该失去的分,如:更好地体现真实的数学水*。

  第17题

  考查知识点:

  (1)、同分母分式加减运算;

  (2)、分式乘除法;

  (3)、分式化简后求值;

  (4)、分母有理化。

  第18题

  考查知识点:

  利用列表或树形图求概率。

  第19题

  考查知识点:

  (1)、考查菱形的基本性质;

  (2)、图形在*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求法;

  (3)、求函数解析式。

  考生失分情况:

  (1)、第17小题一部分学生对于分式相加减知识掌握不足,失分情况较重,还有就是分母有理化失分开发部比较明显;

  (2)、第18小题学生失分主要表现在不会画树形图或列表;

  (3)、第19小题主要失分是几何图形在*面直角坐标中点的坐标表示符号的错误较严重。

  教学建议:

  (1)、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对分式基本性质及其简单运算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分式运算能力要注意分母有理化教学;

  (2)、要注重对学生利用树形图或列表求概率的教学,尤其要注重树形图的画法。要让学生熟练掌握到用树形图求概率,不能咐写概率答案;

  (3)、要注重几何图形与*面直角坐标系综合性题目的教学,尤其注意几何图形上点的坐标与线段之间的转化中符号问题,要让学生知道点的坐标在不同象限是有符号限制,而几何图形的线段始终是正的。

  第20题:

  考查的内容是圆的相关知识,从学生的答卷情况来看,绝大部分同学都能解答出①中的四个答案,失分分的是学生没有带单位以及②中解答出结果没有最后答,建议任务教师切实加强对数字后面单位的强调。

  第21题:

  考查知识点

  (1)垂径定理应用,三角函数、同弧圆心角与圆周角关系(等边)和直径所对圆周角如何

  (2)等腰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或勾股定理),三角形面积

  (4)作辅助线

  考生失分情况:

  (1)在求圆周角时不知道用同弧所对圆心角去求;不能从Rt△边的大小关系得出角的度数;有个别同学多考虑了劣弧上的点的情况。

  (2)未作答;不能确定何时面积最大;求面积时没有乘以

  (3)书写格式规范性不够;∵∴推理不严格;因为→所以常左右排放;应为“因为”……“所以”……;角度单位没写;×120o写成“120o”等等,基本功不扎实。

  教学建议:

  (1)解简易的直角三角形要十分熟练;

  (2)同弧所对圆心角与圆周角的关系要切实掌握;

  (3)要培养分类思想,但也要仔细审题。

  (4)三角形的面积和底与高的关系,当底不变时,高的大小影响到面积的大小;要注重培养学生以变化的眼光看问题,处理一般和特殊的关系的能力。

  第22题:

  考查知识点

  (1)构造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

  (2)应用数学知识的实际问题,

  考生失分情况:

  (1)不能数学模型,所作辅助线不能联系起来解决问题;

  (2)用的函数种类与试卷提示有区别,导致出现较大误差;

  (3)比较大小时没有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去与半径比,而只用斜边去比;

  (4)合格问题不知道转化为数学中的线段(角)的大小比较,而用等于关系判断。

  教学建议:

  (1)强化数学建模思想的教学,培养学生从生活问题提炼出数学问题的能力。要能正确做出辅助线,并弄明白判断是合格的关系是哪两条线段的大小比较;

  (2)理清不同三角函数的定义,能较熟练地从不同条件入手去解直角三角形;

  第23题:

  考查知识点:

  数据的整理和统计

  考生失分情况:

  (1)从画的表格上,学生不善于概括、整理,思维混乱,出现表格内容重复,有多数同学没有带单位;

  (2)从画扇形图上看,学生存在画图随意,过于明显画出与百分比不相符的扇形;

  (3)对相关数据进行表述来看,学生不能抓住实质说些事不相关或是不能把事实情况表达清楚,

  教学建议:

  建议教师在*时教学要注重数据整理的基本技能和数学规范性的训练

  第24题:

  考察知识点:

  (1)抛物线;

  (2)图形的*移、翻折;

  (3)分类讨论;

  (4)矩形的判定;

  (5)*行四边形的判定。

  得分率:极低

  教学建议:

  (1)加强概念教学;

  (2)培养学生知识运用、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第25题:本题为课题学*题。考察知识相关如下:

  (1)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相似三角形、*行的相关知识;

  (2)探究规律;

  得分率:极低

  教学建议:

  1、加强对课本知识深层理解及应用。

  2、教学中多渗透点类比讨论思想与不完全归纳方法。

  3、*时多做一些推广类问题的训练,不要局限书本,只有课堂开放,学生才会不怕开放题与探究题。

  总之,通过中考试卷分析暴露出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如下几点:

  1、基础问题:学生对图形的识别能力较差,学生数感、符号感不强。一些基本概念及相关运算能力有欠缺。因此,初中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基础,教学中要突出主干内容。落实基本概念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要求,特别要关心数学学*有困难的学生,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好数学可以解决许多生活中问题,通过学*兴趣的培养和学*方法的指导,使其达到学*的基本要求提高合格率。

  2、学生对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缺乏数学建模能力。而数学建模是新的数学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在教学中,更要加强学生阅读、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数学的应用意识的培养。要经常性地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境和相关学科的实际问题出发,通过观察、分析、学会归纳抽象。不断体验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数学建模与数学应用能力。

  3、学生数学思维的严谨性需加强。在解题过程中,目标不明确,思路混乱、书写不规范、数学表述能力差。因此,在数学中要重视教学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表述与交流能力。

  4、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较差。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数学思想的培养,如观察与实验、分析与综合、联想与类比、特殊与一般、简单与抽象、猜想与验证、不完全归纳法等,这些思维方法都需要在长期的数学过程中渗透并潜移默化,才能收到一定的预期的效果。

数学试卷分析5

  期中测试阅卷结束后,我们对数学试卷作了调查。通过调查结果,我们看到了我校初中数学教学令人鼓舞的一面,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存在问题。以下是我们对调查结果所作的一些分析,并据此提出几点教学想法。

  一、基本情况

  今年期中数学成绩的峰值一段是在90~99分之间,另一段在80~89分之间,低于70分者占总人数的5.3%,90分以上者占54%。这一结果表明我校数学教学两极分化的现象不容忽视。

  二、学生学*状况(答题)评价

  1.填空题考生答题情况分析

  填空题(1-7)(9-10)均为基础题,主要考查学生数学中的基本概念(相反数、绝对值、系数、同类项、科学记数法)的理解,以及对基本技能(求代数式的值)的应用,得分率很高。

  填空题(8)主要是借助于数轴来处理点与点距离的问题,需要分类讨论,有一小部分学生只考虑了一种情况,在调查的250份试卷中,有56位同学答错了,错误率为22%。这类试题涉及知识虽然基础,但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学*”能力。考试结果表明,对于这样的试题,有相当一小部分学生存在能力上的欠缺。

  填空题(14)考查的知识点如何表示一个两位数,错误率为31%,其中错误的原因基本上有两个:

  ①分别表示了十位和个位的代数式,没有表示出这两位数

  ②不知道如何表示。

  总体而言,填空题的失分主要集中在第11,13,14三题,大约占填空题总失分的73%。

  2.选择题考生答题情况分析

  选择题(16、17)是简单的计算,错误率很低。

  选择题(22)是一道信息题,学生完成的情况还可以,这也体现了学生对数轴的认识比较到位,错误率10%。

  选择题(23)是一道关于图形的面积问题,错误率为20%。本题的关键在于求出卫生间的宽和厨房的长,这就要求学生有比较好的分析问题,寻求等量关系的能力,而有一部分学生却不能从图形中很好的得出结论。

  选择题(24)是一道探索规律题,和我们以往做过的不一样,一部分学生不能从题中的3个图形中看出规律,原因在于没有注意题目中的“旋转闪烁”和“闪烁规律”,所以错误率相对比较高,约为45%。

  3.计算化简题考生答题情况分析

  25、26、27三大题都是计算题,是最基本的有理数混合运算、去括号,合并同类项,代数式求值问题,考查学生的运算技能,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基础掌握的还是不错,但是扣分主要集中在26,27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①-24与(-2)4不能区分;

  ②似乎为了“简便计算”,计算顺序搞混;

  ③括号前面的系数没有乘以后面的每一项;

  ④去括号时出现了变号混乱的情况;

  ⑤代入数值时不注意负号和乘方的书写格式。

  4.解答题题考生答题情况分析

  28题第(2)个小问题基本上学生都能正确回答,这说明学生还是能够比较清楚这一列数排列的规律,但是要用文字语言来表示,错误率34%,比较高,符号指数能够说清楚,但是系数就说不清了;

  第(3)问需要学生去分奇数、偶数去讨论,绝大部分学生就简单的写了奇数的情况。错误率为40%,这也说明,在以后的教学中,要适当的渗透相应的思想方法。


初三一模数学试卷分析 (菁华5篇)(扩展2)

——初三一模数学试卷分析优选【五】篇

  初三一模数学试卷分析 1

  本次测试我们还是用漳州三中的考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40分,共26题,试题难易适中,知识点覆盖面大,注重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偏重于考查学生几何推理证明计算,2、3、5、6、11、13、15、17、18、20、21、22、23、24、25、26共16道,取之于生活的应用性问题有2、4、11、13、15、16、22,题目入手宽泛,19题解方程并没有要求方法,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培养自信心。

  学生做得较好的题目有填空题即918题、19,做得不好的有题目有:思考问题不够全面8题,忽略一元二次方程的条件,知识的综合运用问题:6、11、18、25,探究性问题26,数学应用问题16题将送贺卡与握手问题混淆,22题的与利润问题相关的两个量的关系部分学生理解还有困难,在验根环节不注意审题以至于失分。

  整体来说,明显的问题有:

  1、 学生成绩呈现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班级授课难度增大,学困生与同学们的差距越来越大,有的开始不遵守纪律,甚至影响到正常课堂教学秩序。

  2、 成绩的背后反思学生的学*过程,不下工夫,所以随着学*任务的加重,再忽视课前预*,课堂学*的有效性削弱,由于懒惰作业不做,更不用说自觉温*功课了。一些中等生学*方法上还要改进,学*效率有待提高,否则不能适应高中数学的学*。

  3、 一些基本概念如一元二次方程的条件,各种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部分学生不能真正理解掌握,更谈不上灵活应用了。基本技能,比如尺规做图求做线段中点,一些好学生还不能很好解决,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少数同学还有用大括号连接两个根,对于两个重根不能区别于一个实根进行书写。

  4、 本次考试中大量的几何推理,不少是过去做过的老题,但是学生思维单一、烦琐、在自己的思维定势中打转转,不能简洁明了的说明问题。

  5、 阅读理解题目的能力还有差距,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强。

  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

  1、 我们毕竟是九年义务教育,还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善待学*中的弱势群体,对他们有期待,有要求,有约束,给予重视,定一些能够达到的目标,鼓励点滴进步,给予信心,课下多交流,给予关心。

  2、 课堂教学还要注意学*方法的指导和引导,注意让学科尖子谈感想和学*秘诀,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

  3、 对优等生严格要求,让他们在反思自己,研究别人中认识自我,保持上进心,力争精益求精。

  4、 不要忽视中等生这个群体,课堂教学多关注,多指导,给机会,给予帮助,使其产生向上的欲望的动力,从而提高成绩。

  5、 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多比较、多鉴别,加强知识网络构造的方法引导,要求解决问题与时俱进,鼓励通法多法,赞扬特法。利用课堂中的隐性教学资源:如巧解妙法,典型错误,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等,激发探究的欲望,给予探究的机会,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

  初三一模数学试卷分析 2

  从抽样的两个考场四十五份试卷卷面答题情况分析:本次质量检测九年级数学及格率57、8%,优秀率15、6%,*均成绩72、4分,最高成绩110分,最低成绩18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数学学科知识掌握情况。

  一、总体评价

  本次九年级数学试题能紧扣教材,注重双基,突出了教材的重难点,难度适中,分值分配合理,易、中、难程度保持在7:2:1范围之内,题型与中考题型接轨。试题立意鲜明,取材新颖,设计巧妙,贴*学生实际,体现了时代气息与人文精神的要求,并且鼓励学生创新,加大创新意识考察力度,突出试题的开放性,整套试卷充分体现课改思想理念。通过检测,考生不仅长了见识,也找到了自信。

  二、试题结构及特点

  1、试题结构

  本套试题满分120分,共三道大题27道小题,其中客观性题占60分,主观题占60分。具体为第二十一章《二次根式》26分,第二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61分,第二十三章《旋转》33分。

  2、试题特点

  (1)试卷主要考查学生对九年级上册前半期数学基础

  知识的掌握情况,题量适中,从时间上保证了考生精心思考、认真答卷;从试题内容上看,分值比较合理,各知识点均有体现;再从命题角度看,试题材料鲜活,结合实际生活,立足紧扣学生脉搏,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2)注重灵活运用知识和探求能力的考查

  试卷积极创新思维,重视开放性、探索性试题的设计;第3、6、10、27题等具有开放性、探索性,有利于考查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分析、探求、解决问题的能力。第4、13、22、25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与方法的能力。

  (3)重视联系实际生活,突出数学应用能力的考查试卷设置了实际应用问题,如第7、8题考查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数学模型的能力,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感,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现实生活中充满了数学,要具备活学活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质。

  三、试题做答情况

  试题在设计上注意了保持一定的梯度,不是在最后一题难度加大,而是注意了难度分散的命题思想,使每个学生在每道题中都能感到张弛有度。从这些试卷中可以看出答得好的有第9、10、11、12、14、20题,较好的有2、6、8、17、18、21、23、24题;答得较差的题有第1、5、7、16题,差的有第22、26题。

  四、难度、区分度统计分析

  (其中1―20题为客观题,21―27为主观表述题)

  注:1、难度系数(其数值越小,该题难度越大)(1)该题答对人数/该题抽样人数(客观题);(2)该题*均得分/该题分值(主观题)。

  2、区分度(其数值越小,区分程度越小,试题越差)(1)(样本中前27%的高分组答对人数后27%的低分组该题答对人数)/抽样的高低分组总人数(客观题);

  (2)(高分组该题答对*均分或低分组该题答对*均分)/该题分值(主观题)。

  从上表统计出的数据及结合学生作答情况可以看出以下信息:客观题5、7、13、16难度系数值略低,但5、13题区分度高一些;主观题的第22、25题难度系数低,但区分度略高,而第26题的区分度较低,难度分散的命题思想得以体现。结合试卷作答深究原因主要反映出教学中的以下问题:

  1、学生审题不清导致失分;2、对题意理解偏差造成错误;3、数学基本功不够扎实。

  五、教学启示与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切实加强以下三个方面。

  1、面向全体,夯实基础

  正确理解新课标下“双基”的含义,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基本概念、基本图形、基本思想方法的教学和基本运算及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要面向全体学生,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以教材的例题、*题为素材,结合学生实际,举一反三加以推敲、延伸和适当变形,以达到“人人掌握必须的数学”,同时关心数学学*困难的学生,通过学*兴趣培养、学*方法指导,使他们达到学*的基本要求,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2、注重应用,培养能力

  在教学中应关注社会生活,注重情感培育,引导学生从所熟悉的实际生活中和相关学科的实际问题出发,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抽象出数学概念和规律,让学生不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提高学*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建模能力;同时要加强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独立思考,不断追求新知,发现、提出、分析并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也要设计一定数量的开放性、探索性问题,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机会,鼓励学生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

  3、关注本质,指导教学

  *几年的中考中有不少试题体现了数学应用思想、实践与操作、过程与方法,探究学*等新课程理念,因此,在教学中应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重视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教学方式的运用,在教师启发引导的基础上,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合作探究学*中,要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引导学生讨论、自主反思、归纳小结活动中隐含的或发现的数学规律,让学生真正体验和经历数学知识的变化及构建生成过程。

  初三一模数学试卷分析 3

  一、试卷总体情况:

  1、基础部分(86分)

  (1)相反数(2)科学记数法(3)圆心角与圆周角的关系(4)概率(5)相似(6)配方法(7)统计量(9)自变量取值范围(10)分解因式(11)解直角三角形的简单应用(13)实数计算(14)解不等式组(15)全等(16)方程组,代数式求值(17)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18)列方程解应用题(19)四边形计算(20)第一问切线证明(21)统计(23)第一问判别式(25)第一问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2、中档、提高部分(34分)

  (8)展开图(12)规律探索(19)第二问与圆有关的计算(22)阅读、操作问题

  (23)第二、三问代数综合(24)几何综合(25)第二、三问代数几何综合题。

  二、部分题目分析:

  1、第8题,展开图问题(中考选择压轴题常考题),难度中,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此题可采用退步法,使问题简化,三个面想不过来,你可以想两个面,之后看有无重叠即可,本题也可实验操作,但图形有些复杂,折起纸来有一定困难。

  2、第12题,规律探究题,本题所考图形在中考或模拟中多次出现,同学们并不陌生,解题关键是代数与几何之间的相互转换。

  3、第17、18、19题,都是模仿11年中考题出的,17注意分类讨论,18注意分式方程要检验,19没考常规梯形计算。

  4、第20题,切线的`证明实为弦切角逆定理模型,但为了降低难度,题中给画出了直径;第二问也是模仿中考题求了2条线段长度,但第一个线段长度实为降低求第二条的难度,并可以达到一定的区分度,本题为中等难题,但比11年中考简单。

  5、第22题,本题为阅读理解类信息题,做这类题目注意一定要把信息读完了,再思考,然后照葫芦画瓢即可。本题在北京竞赛中考过,在市面上比较流行的培优类教辅《新思维》或《培优竞赛新方法》中的*移部分可以找到。

  6、第23题,常规代数综合题,一句话“代数就行”。

  7、第24题,中点相关几何综合题,10、11年海淀一模第25题皆是此类问题,本题图形的实质是增设中点法的外构中位线,进而极大的降低了难度,本类题在竞赛和中考中多次考察,08北京中考第25题就是此类问题(05大连中考改题),本题为08大连二模第26题改题。

  8、第25题,代几综合,第一问送分,第二问割补法求面积,第3问可视为以代数为主的代几综合题(典型的大连题风格,本题为09大连中考第26题改题),注意代数和几何之间的转换计算即可。

  小结:

  本次海淀区一模题目和以往相比略显简单,因此同学们会有一个不错的成绩(相对期末考试),但且不可骄傲,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要保证简单题的准确率,提高中等题的速度,了解难题的基本套路。

  初三一模数学试卷分析(二)

  一、试卷中反映教与学的问题:

  教的问题:

  对学生解题方法与能力的培养有待进一步加强,增强解题方法指导性教学。

  学生问题:

  1、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性质、基本定理不熟,造成失分;

  2、审题不清,导致严重失分;

  3、解题过程不规范,不严谨,解题基本技能不熟练,基本思路不明确,造成失分;

  4、数学思想方法不灵活,转化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能力差,综合、灵活应用知识能力差造成失分。

  二、试卷分析

  这次试卷检测的范围主要是初三上学的知识点,难易也适度,比较能如实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从试卷成绩来看,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基础知识,通过选择、填空、计算、和画图题进行检测,第二类是综合应用,主要是考几何证明、应用实践和分类讨论等试题。

  在基本知识中,选择、填空的情况基本较好。选择题失分情况最多的是第一题,学生容易犯粗心的错误,其次填空题错误的在地17题。

  对于应用题,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很关键,自己读懂题意。分析题意在现在看来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能力,很多学生因为缺少这种能力而在自己明明会做的题上失分了,太可惜了。(试卷第22题就是一应用题,学生主要错误是由于题意没有理解导致错误;第25题学生因为看见题目太长,甚至连题目都没有看就没有去做了)

  初三一模数学试卷分析 4

  本学期期末考试已经结束,考试的目的是对学生数学水*进行大致了解,突出数学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为了更深入全面的了解我区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的效果,吸取经验教训,更有针对性的开展各项教学研究工作,特将本次考试试卷进行简要分析。

  本年组有学生80名,我对他们的均分、及格率和优秀率作了如下统计:*均分7848分,及格率80%,优秀率85%。最高分98分,最低分50分。从统计的这些指标看,成绩是良好的,几个率也超过了80%。我对各大题的得失分情况作了统计,从四年级的试卷情况反映出以下四个问题:

  1、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

  失分最严重的就是应用题,由于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所以失分较为严重。特别是应用题的第三题学生对用方程解应用题还有一定的难度,没有完全掌握,导致在解答上出现了错误,丢分现象比较严重。我想我们在教学中要在这个方面有所侧重,才能使我们的学生高分高能。

  2、理解能力不够。

  在判断题上出现错误比较多的一题是第一小题,学生对于单双数的概念还比较模糊,导致此题丢分严重,。再有学生读题不细致,也造成个别小题有丢分现象。

  3、计算能力有待提高。

  计算的得分率虽然相对最高,但也部分同学出错。这里不光有粗心的*惯问题,在被除数、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中、在因数的末尾有零的乘法计算中都出现了不少的错误。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应主要强调。

  4、认真度不够。

  填空题相对出错也比较多,比如: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似数,该写的都是正确的但却忘了写单位,这也是教学中经常强调的问题,但还是出现了错误。

  通过这份试卷看到了学生的不足当然也包括老师在教学中的不足,所以通过这次考试,又为自己的教学制定了新的方向。希望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初三一模数学试卷分析 5

  本次测试我们还是用漳州三中的考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40分,共26题,试题难易适中,知识点覆盖面大,注重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偏重于考查学生几何推理证明计算,2、3、5、6、11、13、15、17、18、20、21、22、23、24、25、26共16道,取之于生活的应用性问题有2、4、11、13、15、16、22,题目入手宽泛,19题解方程并没有要求方法,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培养自信心。

  学生做得较好的.题目有填空题即918题、19,做得不好的有题目有:思考问题不够全面8题,忽略一元二次方程的条件,知识的综合运用问题:6、11、18、25,探究性问题26,数学应用问题16题将送贺卡与握手问题混淆,22题的与利润问题相关的两个量的关系部分学生理解还有困难,在验根环节不注意审题以至于失分。

  整体来说,明显的问题有:

  1、 学生成绩呈现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班级授课难度增大,学困生与同学们的差距越来越大,有的开始不遵守纪律,甚至影响到正常课堂教学秩序。

  2、 成绩的背后反思学生的学*过程,不下工夫,所以随着学*任务的加重,再忽视课前预*,课堂学*的有效性削弱,由于懒惰作业不做,更不用说自觉温*功课了。一些中等生学*方法上还要改进,学*效率有待提高,否则不能适应高中数学的学*。

  3、 一些基本概念如一元二次方程的条件,各种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部分学生不能真正理解掌握,更谈不上灵活应用了。基本技能,比如尺规做图求做线段中点,一些好学生还不能很好解决,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少数同学还有用大括号连接两个根,对于两个重根不能区别于一个实根进行书写。

  4、 本次考试中大量的几何推理,不少是过去做过的老题,但是学生思维单一、烦琐、在自己的思维定势中打转转,不能简洁明了的说明问题。

  5、 阅读理解题目的能力还有差距,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强。

  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

  1、 我们毕竟是九年义务教育,还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善待学*中的弱势群体,对他们有期待,有要求,有约束,给予重视,定一些能够达到的目标,鼓励点滴进步,给予信心,课下多交流,给予关心。

  2、 课堂教学还要注意学*方法的指导和引导,注意让学科尖子谈感想和学*秘诀,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

  3、 对优等生严格要求,让他们在反思自己,研究别人中认识自我,保持上进心,力争精益求精。

  4、 不要忽视中等生这个群体,课堂教学多关注,多指导,给机会,给予帮助,使其产生向上的欲望的动力,从而提高成绩。

  5、 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多比较、多鉴别,加强知识网络构造的方法引导,要求解决问题与时俱进,鼓励通法多法,赞扬特法。利用课堂中的隐性教学资源:如巧解妙法,典型错误,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等,激发探究的欲望,给予探究的机会,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


初三一模数学试卷分析 (菁华5篇)(扩展3)

——(小升初)数学试卷及答案3篇

小学六年级质量监测试卷

数 学

(考试时间:90分钟 卷面分值:100分)

乡(镇) 学校 年级(班) 姓名 考场序号 准考证号

一、“相信你的能力!”请你耐心填一填。(本题共20分,每空1分)

1、二十亿零三十万写作(2000300000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200030万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20亿 )。

2、一个蛋糕生2千克,把它*均分给10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这个蛋糕的(0.1),分得的重量是(0.2)千克。

3、向南走200米记作+200米,那么-350米表示(向北350米)。

4、0.006千克=(6)克 2.15小时=(2)小时(9)分

5升9毫升=(5.09)立方分米 980*方分米=(9.8)*方米

5、六(1)班今天出勤48人,有2人因病请假,今天六(1)班学生的出勤率是(46/48)。 6、3?()?12

()?60%?()小数。 5; 20; 0.6 .

7、把一根木料锯成4段要用12分钟,照这样,如果要锯成6段,一共需要(18)分钟。

8、从一个边长为20厘米的正方形纸片中,剪出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314)*方厘米。

9、从甲城到乙城,货车要行3小时,客车要行4小时,货车与客车的时间最简比是(3:4),货车与客车的速度最简比是(4:3)。

10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底面积和体积分别相等,圆锥的高是1.8分米,圆柱的高是(0.6)分米。

二、请你判一判。你认为对的,请在每小题的后面括号里打上“√”,错的打上“×”。(本题共8分,每空1分)

1、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定都是闰年。 (×)

2、半圆的周长就是它所在圆周长的一半。 (×)

3、一个数的倒数不一定比这个数小。 (√)

4、如果两条直线*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一定在同一*面内。 (×)

5、一吨煤用去它的40%,还剩下60%吨。 (×)

6、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7、一个长方体,它的长、宽、高都扩大2倍,它的体积扩大6倍。 (×)

8、把5个苹果放入3个抽屉里,至少有一个抽屉里的苹果不少于3个。 (×)

三、请你精心选一选。把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本题共5分,每空1分)

1、用一个放大100倍的放大镜来观察一个30度的角,则观察到的角( A )。

A、大小不变 B、缩小了100倍 C、放大了100倍

2、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比是2:3:5,这个三角形是( C )。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3、b是大于10的自然数,下列分数中分数值最小的是( B )。

1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十八亿四千零五十万九千写作( ),改写成以万作单位写作( )。

  2.5吨820千克=( )千克, 100分钟=( )小时。

  3. =16( )=( ):10=( )%=( )成。

  4.在3.14,1 , ,162.5%和1 这五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相等的数是( )。

  5.三个大小相等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每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方厘米。

  6.有两堆苹果,如果从第一堆拿9个放到第二堆,两堆苹果的个数相等;如果从第二堆拿12个放到第一堆,则第一堆苹果的个数是第二堆苹果个数的2倍。原来第一堆有苹果( )个,第二堆有苹果( )个。

  7.一根长1米2分米的木料,把它截成两段,表面积增加了24*方厘米,这根木料原来的体积是( )*方厘米。

  8.某人到十层大楼的第十层办事,他从一层到第五层用64秒,那么以同样的速度往上走到第十层,还需要( )秒才能到达。

  9.在一个盛满水的底面半径是20厘米的圆柱形容器里,有一个底面半径是10厘米的钢铸圆锥体浸没在水中。取出圆锥后,容器内的水面下降5厘米。这个圆锥高( )厘米。

  10.一辆小车从A城到B城需用10小时,一辆货车从B城到A城需用15小时。这两辆车分别从A、B两城同时出发,相向开出,在离B城20千米处相遇,则A、B两城相距( )千米。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5分)

  1.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锐角,则这个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

  2.三位小数a精确到百分位是8.60,那么a最大为8.599。 ( )

  3.一根铁丝长240厘米,焊成一个长方体框架,长、宽、高的比是3∶2∶1,它的体积是6000立方厘米。 ( )

  4.侧面积相等的两个圆柱,表面积也一定相等。 ( )

  5.两个自然数的公有质因数的积一定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零除以任何数都得零; B、如果 = ,那么X与Y成反比例;

  C、圆锥体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的体积的 ;D、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行线。

  2.圆的半径与周长( )关系。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D、以上答案都不对

  3.某工厂要绘制反映年产值的数量和增长情况统计图,应该选用( )比较合适。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D、以上答案都可以

  4.在比例尺是1:3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相距5.5厘米,一辆汽车按3:2分两天行完全程,那么第二天行的路程是( )

  A、6.6千米 B、66千米 C、660千米 D、6600千米

  5.一种商品的价格先提价30%后,再打7折出售,现在售价是原价的( )

  A、70%B、100%C、109% D、91%

  四、计算题(共35分)

  1.直接写得数(每题0.5分,共6分)

  0.030.6= 0.375 = 1.250.42.580=

  20-10 = 36( - )= 21.82- -4 =

  144 = 12556= 13 +4.37+5.63+6 =

  = 7.20.4= 7779+11137=

  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计算的要简便计算。(每题3分,共15分)

  (1)7 -(2 -2.3) (2)4.853 -3.6+6.153

  (3)0.0259992.8402

  一、填空。

  1、 五百零三万七千写作( ),7295300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 )万。

  2、 1小时15分=( )小时 5.05公顷=( )*方米

  3、 在1.66,1.6,1.7%和 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4、 在比例尺1:3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地到B地的距离是3.5厘米,则A地到B地的实际距离是( )。

  5、 甲乙两数的和是28,甲与乙的比是3:4,乙数是( ),甲乙两数的差是( )。

  6、 一个两位小数,若去掉它的小数点,得到的新数比原数多47.52。这个两位小数是( )。

  7、 A、B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8、 小红把20xx元存入银行,存期一年,年利率为2.68%,利息税是5%,那么到期时可得利息( )元。

  9、 在边长为a厘米的正方形上剪下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与正方形的周长比是( )。

  10、 一种铁丝 米重 千克,这种铁丝1米重( )千克,1千克长( )米。

  11、 一个圆柱与一个圆锥体积相等,底面积也相等。已知圆柱的高是12厘米,圆锥的高是( )。

  12、 已知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是最小的合数,一个内项是 ,另一个内项是( )。

  13、 一辆汽车从A城到B城,去时每小时行30千米,返回时每小时行25千米。去时和返回时的速度比是( ),在相同的时间里,行的路程比是( ),往返AB两城所需要的时间比是( )。

  二、判断。

  1、小数都比整数小。( )

  2、把一根长为1米的绳子分成5段,每段长15 米。( )

  3、甲数的 等于乙数的 ,则甲乙两数之比为2:3。( )

  4、任何一个质数加上1,必定是合数。( )

  5、半径为2厘米的加,圆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

  三、选择。

  1、20xx年第一季度与第二季度的天数相比是( )

  A、第一季度多一天

  B、天数相等

  C、第二季度多1天

  2、一个三角形最小的锐角是50度,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三角形。

  A、钝角

  B、直角

  C、锐角

  3、一件商品先涨价5%,后又降价5%,则( )

  A、现价比原价低

  B、现价比原价高

  C、现价和原价一样

  4、把12.5%后的%去掉,这个数( )

  A、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B、缩小原来的`

  C、大小不变

  5、孙爷爷今年a岁,张伯伯今年(a-20)岁,过X年后,他们相差( )岁。

  A、20

  B、X+20

  C、X-20

  6、在一条线段中间另有6个点,则这8个点可以构成( )条线段。

  A、21

  B、28

  C、36

  四、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

  10.25= +1 = 24= + = - =

  4700.02= 10 = 6 0= 3 - 3=

  2、求X的值。

  :X= :0.75 6X-0.55=9.5

  3、能简算的要简算。

  13+

  6-2 +1 2.53212.5

  五、 综合运用。

  1、甲乙两个商场出售洗衣机,一月份甲商场共售出980台,比乙商场多售出 ,甲商场比乙商场多售出多少台?

  2、农机厂计划生产800台,*均每天生产44台,生产了10天,余下的任务要求8天完成,*均每天要生产多少台?

  本文导航 1、首页2、小升初数学试卷含答案-2

  3、一间教室要用方砖铺地。用边长是3分米的正方形方砖,需要960块,如果改用边长为2分米的正方形方砖,需要多少块?(用比例解)

  4、一个长为12厘米的长方形的面积比边长是12厘米的正方形面积少36*方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宽是多少厘米?

  5、六年级三个班植树,任务分配是:甲班要植三个班植树总棵树的40%,乙、丙两班植树的棵树的比是4:3,当甲班植树200棵时,正好完成三个班植树总棵树的 。丙班植树多少棵?

  6、请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金额(万元)

  月份(月)

  ⑴( )月份收入和支出相差最小。

  ⑵9月份收入和支出相差( )万元。

  ⑶全年实际收入( )万元。

  ⑷*均每月支出( )万元。

  ⑸你还获得了哪些信息?

  答 案

  一、 填空(每一空1分,共20分)。

  1、5037000 , 730

  2、1.25 , 50500

  3、1.6 ,1.7%

  4、1050千米

  5、16 , 4

  6、0.48


初三一模数学试卷分析 (菁华5篇)(扩展4)

——小学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菁华5篇)

  这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已经结束,考试是对学生的检测,也是对教师工作得失的总结,下面是我对本次考试卷面的一个简要分析:

  一、试题分析:

 从整体上看,本次试题内容较为简单,试题注重基础知识掌握应用,内容涵盖广泛,除长度单位、数学广角中的排列组合没有涉及外,其他如两位数的加减、乘法的初步认识及表内乘法口诀、角、对称图形、统计等知识点都有考查,尤以计算为主,能力上考查了学生的计算、理解、观察、操作等能力。突出了学科特点,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精神。

  (1) 强化知识体系,突出主干内容。

  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水*的高低,关系到今后各方面能力水*的发展。本次试题以基础知识为主,既注意全面更注意突出重点,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又保证了较高的比例。本册重点内容—10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法,在试卷中通过口算、笔算、比较大小、解决问题等形式得到了广泛的考查。

  (2) 贴*生活实际,体现应用价值。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是新课标的一个基本理念。本次试题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景化,通过解决问题的形式让学生从中体验、感受学*数学知识的必要性、实用性和应用价值。

  (3)重视各种能力的考查。本次试题通过不同的数学知识载体,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如列竖式计算,统计,画对称图形,添加线段增加3个直角等。

  (4)巧设开放题目,展现个性思维。本次试题注意了开放意识的浸润,如“在方格纸中画一个对称图形”,统计中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等开放性题目,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方式。

  二、试卷分析;

  1、成绩分析:本次考试,我班84个学生参与考核,满分有14个,90分以下有9个,及格率100%,优秀率72.62%,均分95.51分。一个低分把我们的均分拉了很多。从卷面的得分情况来看,总体成绩不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知识扎实,形成了一定的基本技能。(2)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3)有良好的书写*惯。本次试卷中,除了极个别学生外,绝大多数学生做到了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2、试卷中的不足:从部分题来看,教师关注少的方面,失分还是比较严重的。主要体现在:(1)对计算抓的还是不够,尤其是笔算有40人不同程度的丢分,可能是到复*后期,重点放在了对知识的灵活应用上,对概念的理解和操作上,在计算上只强调方法,没有天天坚持检查。(2)解决问题里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是欠缺,虽然也讲解了许多类型的题目,但是学生的分析能力和举一反三能力还是有问题。反思失分原因,学生可能*时接触一步计算的题目较多,有了思维定势,又缺乏细心和耐心导致丢分。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从这几方面加以改进。

  三、 采取措施

  1、继续加强基础知识夯实和基本练*到位、练*多样的训练。2、加强学生读题理解能力。从考试的整体状况来看,我们在*时的教学中还要注重学生的审题能力、理解能力。在*时的训练中有意识的变换各种题型,让学生会融会贯通。避免学的比较死。3、进一步加强学生专心致志,细心检查等良好的学**惯的培养。4.关注后进生的状况。反思学生中弱势群体的学*方式,思维方式,做好家校联系,5、教师应多从答题错误中深层次反思学生的学*方式、思维的灵活性,联系生活、做数学能力等方面的差距,做到既面向全体,又因材施教。

  本次期末试卷直观形象、图文并茂、题目类型比较丰富,涵盖的知识点范围较广,抓住了本册的重难点内容,全面考查学生对教材中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简单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一、学生答题分析

  1、学生答题的总体情况

  从总体来看,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较扎实,对基础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到位,对相关的方法也能熟练应用,学*效果较好,但有些知识面学生掌握的还不够透彻。

  2、典型错题情况分析

  (1)一大题我会填中的5小题,同学们排队做操,小明前面有9个人,后面有8个人,这一队一共有()人,共有10人丢分。这道题也经过反复的练*,可能学生根本没有理解透彻,理解题意上出现了错误,这是失分的主要原因。当然这和孩子们年龄认知水*有关,但这些现象也提醒我们一年级的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课堂常规训练,加强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如课堂上多给学生们说的机会,充分考虑每一层次的学生需求和学*能力,渗透数学语言并加强学生说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2)三大题我会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中的1小题,考查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及基数序数的意义,有16人失分,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个别同学对图形的认识不清或是丢落,另一方面是学生对于题目中出现的要求没有理解,随便乱写。*时在教学中这方面的内容训练不够,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在今后的教学中需重点培养。

  (3)三大题观察与思考的第一小题,请按你的想法分一分,由于学生生活经验较少,部分学生不认识图中的压路机和挖掘机两种大型机械,或对他们了解的不多,而导致分类出错,此题丢分人数较多。

  (4)四大题看图列式计算,学生对此类题目非常熟悉,关键就看做题时是否认真细心。出错的孩子都是没有细心,从这个题的错误中可以发现从低年级就要开始培养学生认真看题,仔细推想,细心做答的*惯是非常重要的。

  (5)五大题解决问题我最棒中1小题,题目是一道体现逆向思维的题目,学生不容易理解。关于这部分内容发现学生对于求“和”的概念印象较为深刻容易接受,对于已知“整体”和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学生表现的就差一些,以后教学中要特别注重从算理以及相应的数量关系上教学。

  (二)从学生本次考试中出现错误较多的题目中,发现教学中存在着许多的不足:

  1、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还存在不理想的现象。

  有的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理想。如我是计算小能手,正确率没能达到百分之百,说明这些孩子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好,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特别关注这样的学生,给他们更多的机会,让这些孩子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上有一定的提高。

  2、学生理解题意能力弱。

  目前学生做题时最大的困难是不会读题,理解不了题意,读完题后不能用自己的理解去明白题目的要求,或将题意理解错误。理解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必须从一年级开始训练,循序渐进,使学生逐步提高。

  3、学生做题粗心大意,不认真。

  个别学生计算错误,都是粗心造成的。造成它的原因一方面是不好的学**惯,另一方面是学生还没有形成正确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能。改掉这个毛病不仅需要学生自己用心,更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

  4、学生综合、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学生综合、灵活运用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加强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尽量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等方法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能力,来体现知识的应用性和数学学*的价值。

  5、学生不会检查,写完后对错题无动于衷。

  计算错误,如果学生会检查,很容易发现问题,而这些错误最终还在试卷上出现,说明学生不会检查,教师在*常练*中缺少对这方面的正确指导。

  二、今后方向

  1、继续进行口算的训练,提高学生口算的能力,要做到坚持不懈,使学生能快速掌握口算的技巧,做到灵活应用口算,熟练计算,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

  2、培养学生仔细审题、认真书写的答题*惯。从*时抓起无论是在做作业或是考试时都要求他们做到并学会做完后及时检查,一查题目有无漏做;二查计算题有无算错;三查审题是否有误。

  3、继续加强学生良好的学**惯的培养。从认真听讲、独立思考、学会倾听、细心做题,书写工整、仔细检查等方面继续对学生进行培养与训练。

  4、对学困生要进一步加强辅导,多鼓励,多表扬,争取他们在基础知识上不失分,提高成绩。同时发挥小组的力量,让小组成员当好老师的小帮手,及时与老师对他们进行辅导,不让他们掉队。

  5、对一些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多想,多练,并仔细观察周围与数学有关的事物。同时,注重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把知识活学活用,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试卷命题情况

  在本次冀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考试中,本张试卷命题的指导思想是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新课程理念。整个试卷可以说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学*能力,全面考查学生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及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

  把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融于试卷之中,注重了学科的整合依据学生操作能力的考查,努力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与思想,做到不出偏题、怪题、过难的题,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加灵活性,又考查了学生的真实水*,增强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为广大教师的教学工作起到了导向作用,更好地促进我区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现将20xx-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三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命题情况分析如下:

  (一)内容全面,覆盖广泛。

  衡量一套试题优劣的标准之一,就是要看试题是否涵盖了教材所有方面的主要内容,是否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的学*情况。命题中采用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呈现方式,在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适当考查了学*过程,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目标体系。三年级数学试卷容量大,覆盖面广,几乎涉及冀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材的所有内容,满分100分,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四个方面进行考查,共计十个大题,考察了学生区分旋转与*移现象、解决有关时间的简单问题、小数、分数的初步认识、测量和面积等知识,以及乘、除法计算等等。

  试题较好地体现了层次性,难易适度,比例为7:2:1,简单题分值约占70%,中档题约占20%,稍难题约占10%。这样有利于全面准确地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同时兼顾考查学生思考的过程和方法,答题的情感与态度等。

  (二)贴*生活,注重现实。

  《数学课程标准》认为:“学*素材应尽量来源于自然、社会和生活,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考试试题更应是这一观念的航向标。本卷试题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和知识经验出发,选取来源于现实社会、生活,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可以直接接触到的事和物,让学生切实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生活价值。如:考查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时选材就是学生每天放学的时间以及每天《东方儿童》节目播出的时间;考查估算能力时就是去动物园玩买门票的事情;考查经过的时间就是学生放暑假总共要休息的天数;考查区分旋转与*移现象,就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电风扇的转动、做缆车、拉抽屉等生活现象。

  这些题目都是学生现实生活特别熟悉的事和物,它为学生提供了活生生的直观情境,便于学生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对现实问题的探索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三)实践操作,注重过程。

  数学活动必须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组织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的过程。传统的考试题目中,一般都只注重对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考查,严重忽略了对学生学*经历的过程和动手实践能力的检测,以致课堂教学中长期存在重结论,轻过程的现象。本试卷通过精心选材,巧妙考查了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如:第五题:在图中涂色表示各分数,再比较分数的大小。第七题:分别画出将向左移动7格,向上移动3格后的图形。

  以上两题如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不充分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那么,学生解答时就会束手无策。它为老师在新课程理念下组织实施课堂教学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四)体现开放,培养创新。

  为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命题中,设计有弹性的、开放性的题目。

  如一题第6小题动物园票价每人12元,48人参观动物园,买门票大约需要()元钱。此题答案并不唯一,能充分体现学生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再如九题3小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从情境中捕捉信息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同时学生的创新思维也能得到体现。

  (五)渗透人文,体现关怀。

  在考查学生学*状态的同时,试卷还注意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如卷首“同学们,一个学期的学*很快又结束了,你一定掌握了许多知识和本领,这儿为你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你可要加油哟!”和“细心计算,相信你能行”等话语都能让学生感到亲切和关爱。这样,拉*了学生与试卷的距离,有助于消除学生对考试的紧张与恐惧心理,使学生感到考试并不是严肃的被查过关,而是愉快的自我检测和练*,博发起答题的热情和勇气,同时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体现了考试的人文性和教师对学生的关爱。

  二、学生答卷情况

  为了能对学生的答卷情况做出科学分析,我们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从全区小学三年级数学检测试卷中抽取75份试卷作为样卷进行统计:75名学生中,90-99分的34人,80-89分的27人,70-79分的7人,60-69分的5人,60分以下2人,*均分为85.4分,优秀率81.3%,及格率为97.3%。

  现将试卷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大题是填空题,共8道小题,满分13分,正确率78.35%。正确率较高,说明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好,失分最多的是第5、6小题和第8小题。第5小题明明晚上9:00睡觉,早上7:00起床,他一共睡了()小时。失分原因之一,本题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有一定的难度,有个别学生不理解,只按当日来算经历时间;之二有相当多的同学根据24时计时法来计算时,出现了知识性的错误。从教师教的角度看,教

  材中有很多生活性很强的知识点,建议我们的老师要把握好,要有效地开发类似的课程资源。第6小题动物园票价每人12元,48人参观动物园,买门票大约需要()元钱。此题答案并不唯一,可以10×50=500(元),10×48=480(元),或者12×50=600(元)等等方法,但就有些学生答案是576元,显然这样的学生没有用估算的方法,而求出的是准确值,所以失分,也有学生审题马虎,没理解“大约”的含义。看来教学时学生的估算意识有待培养,估算能力有待提高,审题能力有待加强。第8小题课桌面面积约60(),学生不会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说明学生对面积单位不能准确感知,对生活常识比较缺乏。教学时,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实际去做,关注学生做的感受。在充分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验、感知面积单位的大小,重视学生在操作和体验中学*数学。 第二大题是判断题,共5道小题,满分5分,正确率78.86%。失分较多的是第3小题:小红去李奶奶家打扫卫生,下午3:30开始,5:10结束,共用的时间是1:40。(√)题中的1:40表示的是时刻,而不是一段时间,此题应该为1时40分,有的学生对这两种表示方法不能准确区分。


初三一模数学试卷分析 (菁华5篇)(扩展5)

——小学数学试卷 (菁华5篇)

  一、 口算题( 10分 )

  (1)430-90= (2)800×6= (3)460+300=

  (4)43×2= (5)5400÷9= (6)200×3=

  (7)370-80= (8)27÷4= (9)5000÷5=

  (10)360÷9=

  二、 计算题(每道小题 5分 共 30分 )

  1. 490÷7+288÷4

  2. 8064÷(61-53)

  3. 148÷4+17×6

  4. 48×3+26×4

  5. 26×4-425÷5

  6. 7362÷9×7

  三、 文字叙述题(每道小题 5分 共 20分 )

  1. 一个数的7倍是2100,这个数是多少?

  2. 被除数是除数的8倍,被除数是1000,除数是多少?

  3. 125的8倍是多少?

  4. 一个数除以30商4余15,这个数是多少?

  四、 应用题(1-2每题 6分, 3-6每题 7分, 共 40分)

  1. 商店有黄气球15个,红气球比黄气球少6个,花气球有72个,花气球是红气球的多少倍?

  2. 同学们做*题,小华做了75道,小明做了85道,小青是小华和小明总和的2倍,小青做了多少道?

  3. 学校有147面彩旗,其中7面是黄旗,其余都是红旗,红旗比黄旗多多少面?红旗是黄旗的多少倍?

  4. 公园有12只大猴,小猴的只数是大猴的4倍,公园一共养了多少只猴?

  5. 张君今年45岁,小刚今年5岁,再过3年,张君的岁数是小刚的多少倍?

  6. 小明有40元,比小强多6元,两人共有多少元?小明给小强多少元两人钱数一样多?

  五、 选作( 10分 )

  某厂有男工42名,女工人数比男工的3倍少51名,这个工厂有多少名工人?

  一、涂一涂,填一填。(1,2每空2分,3,4每题3分,共12分)

  (1)一共有( )只动物。

  (2)、从左数, 排第( )。从右数, 排第( )。

  (3)、从左数,给第5只小动物图上颜色。

  (4)、请把右边的5只小动物圈起来。

  二、我是计算小能手。(14分)

  1、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 )-3=1 5-( )=4 ( )+4=7 6+( )=6

  3、在 里填上“<”“>”“=”。

  4-3 4 5+0 5-0 2+7 7+3 9-4 10-5

  4、按顺序填数。

  10 8 7 4 1

  5、算一算。(12分)

  9-4= 7+2= 5+0= 10-2=

  3-0= 8-2= 6-2= 3+4=

  7+3= 3+5= 4+6= 9-3=

  三、画一画,填一填。(9分)

  1. 画△比○多4个

  2. 画△比○少2个

  3.画△和○同样多

  【文章二:四则混合计算】

  一、填空:

  1、根据2516÷68=37,直接写出下列各题得数:

  251.6÷6.8=( ) 25.16÷0.37=( ) 0.068×3.7=( )

  2、在( )内填入适当的运算符号或数据:

  1)0.43( )1000=430 2.46×( )=24.6 12.5( )100=0.125 0.03×( )=30

  2)( )×0.3×8.54=0 64×125=( )×8×125

  4.375-(1 + )=( )-1 3.87×18-38.7×0.8=( )×(18-8)

  ( )×0.78+0.22×( )=3*×(0.78+0.22) 63.63÷( )÷0.9=6363÷63

  3) ×( )=2 ( )÷3 =2 1 ×( )=( )×1 =1 ×( )

  ( )÷ = ÷( )=( )÷1

  6 ×( )=6 ÷( ) 4 ×( )=( )÷4

  3、 的分数单位与0.7的小数单位之和是( )。

  4、比较□两边的算式,选择一个合适的符号(>、<、=)填在 内:

  1)3.4×2.5□3.4 9 ÷1.2□9 × □ 0.1×10□0.1÷0.1

  8 ÷ □( +8)×1.25 14 ×15□14×15+ ÷

  ( +2.4)×0.25□ +2.4×0.25 8 +1.66- □8.8+1 -0.375

  5、两数相除,商3余4,如果把被除数、除数、商及余数相加,和是43,被除数是( ),除数是( )。

  6、有一个整数与它自己相加、相减、相乘、相除,把所得的和、差、积、商加起来等于36,这个数是( )。

  二、判断:

  1)两个数相乘的积是1,这两个数一定互为倒数。 ( )

  2)100÷0.25=0.04 ( ) 3)3 ÷ ÷3 ÷ =3 ÷( + )=3 ( )

  4)3200÷(800÷17)=3200÷800÷17 ( ) 5) ÷ = = ( )

  6)0.25×404=0.25×400×4 ( ) 7)0.54÷0.24=54÷24=2.25 ( )

  8)1 ÷0.24= = ( ) 9) ÷ =4÷9= ( )

  三、选择:

  1、下列各式中,第( )式与 ×6×6的值不同。

  A、( + )×3 B、 ×2+4 C、 ×6+ ×6

  D、 ×2+ ×4 E、 + + + + +

  2、选出与7 +5 值相同的算式。 ( )

  A、(7× )+(5× ) B、(7×5)+( × ) C、1+7+5

  D、(7+5)×1 E、7+5+3

  3、五个算式中,其中一个是错的,是( )。

  A、0.25+(8+4)=0.25+(4+8) B、0.25+(8-4)=(0.25+8)-4

  C、0.25×(8×4)=(0.25×4)×8 D、0.25×(8÷4)=0.25×

  E、0.25×(8+4)=(0.25×4)+8

  4、下列各式中,得数最大的算式是( )

  A、6.524×0.028 B、6.524÷0.028 C、0.028÷6.524

  5、0.46÷0.3商1.5,余数是( )。

  A、1 B、0.1 C、0.01

  6、除数12,商、余数都是11,被除数是( )

  A、132 B、143 C、121

  7、已知a是一个纯小数,b大于1,在下面五个算式中答案一定大于1的算式是( )

  A、a÷b B、 a×b C、b÷a D、 a+b E、b-a

  四、计算下列各题:

  2.3×25+3÷0.375 356-216÷9×8 5.4-(0.4+12×0.25)

  180×207-19266÷38 3339+17661÷87 1058+(1.69-0.8) ÷2.5

  (1.5- )÷[ ×(0.4+2 )] [(0.9- ) ÷ +1.8] ×

  1 ×[( +0.25)÷( - )] (4.8×7.5×8.1)÷(2.4×2.5×2.7)

  【文章四:分数乘法】

  一、基本练*

  1、写出下面各题的数量关系式

  (1)绿花的朵数是黄花的。

  (2)黄花的朵数比绿花多。

  (3)一件上衣降价出售。

  (4)实际比计划增产。

  2、计算

  21×=×26=×=×15×=

  3、计算下面各题,再观察每组题目和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4、×16○16×13○×13×○×○×

  5、米=()厘米吨=()千克

  时=()分*方米=()*方分米

  6、×()=()×0。5=()×6=()×=1

  二、应用练*

  1、(1)黄花有50朵,红花是黄花的,红花有多少朵?

  (2)黄花有50朵,红花比黄花多,红花比黄花多多少朵?

  (3)黄花有50朵,红花比黄花多,红花有多少朵?

  2、(1)食堂有吨煤,用去一部分后还剩。还剩多少吨?

  (2)食堂有吨煤,用去吨。还剩多少吨?

  (3)食堂有吨煤,用去。还剩多少吨?

  (4)食堂有吨煤,用去。还剩几分之几?

  3、一辆卡车1千米耗油升,照这样计算,行千米耗油多少升?50千米呢?

  4、一件毛衣原来销售56元,现降低销售,降价多少元?现价是多少元?

  5、小军家有5口人,早上每人喝一瓶升的牛奶,一共喝了多少升?每升牛奶大约含钙克,一瓶牛奶含钙多少克?

  6、六年级一班有48名同学,二班的人数是一班的,三班的人数是二班的,六年级三班有多少人?

  【文章七:年龄问题】

  1、爸爸、妈妈今年的年龄和是82岁。5年后爸爸比妈妈大6岁。今年爸爸、妈妈两人各多少岁?

  分析 5年后,爸爸比妈妈大6岁,即爸爸、妈妈的年龄差是6岁,它是一个不变量。因此,爸爸、妈妈现在的年龄差仍然是6岁。这样原问题就归结为“已知爸爸、妈妈的年龄和是82岁,他们的年龄差是6岁,求两人各是几岁”的和差问题。

  解 爸爸年龄:(82+6)÷2=44(岁)

  妈妈年龄:44-6=38(岁)

  答:爸爸的年龄是44岁,妈妈的年龄是38岁。

  2、小红今年7岁,妈妈今年35岁。小红几岁时,妈妈的年龄正好是小红的3倍?

  分析 无论小红多少岁时,妈妈的年龄都比小红大(35-7)岁。所以当妈妈的年龄是小红的3倍时,也就是妈妈年龄比小红大(3-1)倍时,妈妈仍比小红大(35-7)岁,这个差是不变的。由这个(35-7)岁的差和对应的这个(3-1)倍,就可以算出小红的年龄,即差倍问题中的差÷(倍数-1)=较小数。

  解 妈妈现在比小红大的岁数:

  35-7=28(岁)

  妈妈年龄是小红的3倍时,比小红大的倍数是:

  3-1=2(倍)

  妈妈年龄是小红的3倍时,小红的年龄是:

  28÷2=14(岁)

  答:小红14岁时,妈妈年龄正好是小红的3倍。

  3、6年前,母亲的年龄是儿子的5倍。6年后母子年龄和是78岁。问:母亲今年多少岁?

  分析 6年后母子年龄和是78岁,可以求出母子今年年龄和是78-6×2=66(岁)。6 年前母子年龄和是66-6×2=54(岁)。又根据6年前母子年龄和与母亲年龄是儿子的5倍,可以求出6年前母亲年龄,再求出母亲今年的年龄。

  解 母子今年年龄和:78-6×2=66(岁)

  母子6年前年龄和:66-6×2=54(岁)

  母亲6年前的年龄:54÷(5+1)×5=45(岁)

  母亲今年的年龄:45+6=51(岁)

  答:母亲今年是51岁。


初三一模数学试卷分析 (菁华5篇)(扩展6)

——小学数学试卷分析会的发言稿 (菁华3篇)

  一、试卷内容分析:

  这次期中考试的内容是小学三年级数学第1-----5单元,这次试卷的主要特点是难度适中,题量轻,注重测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本次命题立足课本、关注过程、重视方法、体现应用、题量适当、范围全面、难度适宜,为不同学生在数学上取得不同的发展提供了一次*台。

  本次考试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同时也适当考查了学生的学*过程。共计七个大题。试题整体较好地体现了层次性,其中:基础题占90%,稍难题占10%。

  二、逐题分析:

  1、基础知识部分。

  试卷中的填空题。从不同方面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可从答卷情况看,有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并不扎实。一是学生审题不认真,二是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三是学生学的过死,不会灵活的解决问题。如填空题第5题:最大两位数和最小两位数的积是()。

  2、计算部分。

  本次考试,学生计算题成绩很不理想,几乎所有学生在计算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失分现象。尤其是中等偏下的学生,计算失分率更大。个别学困生可以说就不会计算。由此可见,我们在这方面还极为欠缺。

  3、应用题。

  这次的应用题,学生完成较好,一是题目不是特别难,第二也说明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太差。但中等偏下的学生不会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与处理,不能够解决问题。特别是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这需要我进一步反思我的教学。

  三、存在的问题:

  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没有养成良好的学**惯表现在不认真审题,不细心答题,大多学生计算太粗心,不检验,丢分多。不能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四、改进的措施:

  1、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和概念做到变换方式举一反三的.注意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的兴趣,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

  2、改善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方式,课前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重难点,合理利用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3、多关注差生,对上课有困难的学生,上课时多提问,并且随时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并上课作到精讲多练,作到面向全体学生。

  4、重视学生学的过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一、试卷的优点:

  (1)重点考察了学生双基的掌握情况;

  (2)充分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和新课改的要求,确保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3)比较侧重学生对知识的灵活应用。如填空题的1,5题.选择题的1,3题。解决问题1,5题。

  (4)比较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情况进行检测。如第五道题的量一量,画一画。

  (5)比较的关注学生所学的知识要结合生活实际,留心观察生活,并解决实际的问题。如选择题4,解决问题2,3.

  (6)此检测试卷,通过减少难题分数值的办法,来达到既不降低检测要求,又能调动师生积极性的目的,可谓一举多得。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样的检测试题能充分引导教师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充分体现了新一轮课改的方向,高度重视使最基本的知识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获,人人获得有用的数学。使素质教育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成为实际。很好地避免师生依靠反复练*来提高考试分数,避免了靠难题来训练学生,打消学生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应试教育的危害。

  二、试卷的不足

  (1)本次试卷的题量相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讲较少,很多同学基本上在40分钟就能完成,一些题的分值较高。如计算题的4道,第五道题第1小题。

  (2)试卷有些题不是很严谨。如填空题第4小题,解决问题第4、5题。

  三、各大题具体分析情况

  (一)计算题

  试卷中的优点:绝大多数的学生具备较好的计算能力,多数学生的计算正确率令人满意,对简便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较好。

  不足之处:

  我班学生数学素质不高,计算题的失分率仍然较高。

  主要失分原因:

  1、最主要原因是学生责任心不强,藤草数据出错严重,粗心造成失分。

  2、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惯。

  3、学生没有养成检查的*惯,还不具备较好的检查能力。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努力提高学生的责任心,认真审题,从根本上避免学生粗心造成的失分。

  2、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帮助学生养成:看对、抄对数字和符号,先审题再计算,用好草稿本等良好的计算*惯。

  3、成绩越差的学生计算题的失分率越高。所以计算题的教学可以成为我们转化学困生很好的切入点,并能以此来提高学困生的学*信心。

  4、在*常的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计算题的检验*惯和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不断吸取计算中的经验和教训,以此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

  5、定时对学生的计算能力进行检查。

  一、命题的指导思想

  本次命题紧扣新课程理念,从概念、计算、应用三方面考查学生的双基、思维、问题的解决能力,可以说是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学*能力。命题本着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知识结构科学合理,对基础知识的考核也体现了迁移性、灵活性,侧重了基本技能的考察,同时也体现了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考核。重点突出以下几方面:

  1、注重双基的考查:不论是填空、判断、选择,还是计算、统计、解决问题,都立足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2、注重学生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考查。

  3、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考查。

  4、注重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

  二、考试概况及问题分析

  通过阅卷可以看出,多数试卷卷面清晰,书写认真端正,正确率高,及格率和优秀率都比较高,取得了满意的成绩;学生的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基础知识掌握以及运用能力较强。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下面对测试情况做以具体的分析:

  (一)、填空部分:问题出现最多的是第(3)小题,此题是为了考查学生对“方向与路线”知识的掌握,多数学生对*面示意图上的方向的辨认不是很清楚,尤其是多个观测点,用角度确定并描述线路,也就是指出从某地到另一地的行走路线出错率极高;再有就是角度的测量,学生会“用量角器测量”的基础不牢,使用量角器也存在一定的技术问题,其原因不外是动手能力差些。

  (二)判断题部分:出错率较高的是第(2)、(4)两小题,前者属数与代数,后者商品打折属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而学生并没有弄清等式的概念,对于用字母表示数基础不扎实,以及缺乏打折和让利的生活经验,因此失分。

  (三)计算中的解方程及列方程求解的问题很多:新教材增添了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而我们的学生从卷面上多数看不出在使用这个性质,*三千多张试卷只有约10%体现了使用这个性质。

  (四)解决问题部分:错误率的是第(6)题,学生都能用折线统计图去描述数据,但绝大多数学生没有或者根本不会标出*均销售量。

  三、失分的主要原因是:

  (一)学生方面

  1、概念不清晰、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欠缺

  在新知的学*过程中,尤其是“空间与图形”的学*内容,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太少,体验不深,没有相关经验的积累,因而学生头脑中建立的概念不清晰、不扎实,使用学*工具的方法不正确、不熟练。

  2、推理、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

  一是学生对动手操作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不足,二是学生运用已有的学*经验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3、没有形成良好的学**惯

  审题不认真,读题不完整,做错顺序,抄错题,这类情况导致很多同学无谓失分。

  4、学生缺乏综合能力培养

  学生的知识与生活联系还不够,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单一,不能综合运用已学过的数学知识来分析数学信息,缺乏综合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方面

  1、关于教材增加的内容

  (1)生活中的负数:教材安排的学*内容是由生活中的现实问题逐步扩展到动态的课堂实验,即认识了负数,又认识了用负数表示事物的变化。它要求学生不但能用正、负数表示问题,还能学会用数据分析问题。而老师仅仅满足给学生一个把生活中的经验与负数表示的意义联系在一起的学*空间,却忽略了借助温度计在实验过程中记录温度变化的学*,显然使学生的学*有缺失。

  (2)方向与路线:五年级安排的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会看简单的线路图,会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基础上学*“在示意图上用角度确定并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描述简单的线路图”。教材中示意图上的角度直观,便于学生观察、操作和描述。而试卷上的问题明显反映出教学中有缺陷。虽然课标准备调整“方向与路线”的内容,但课标中“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的要求不变。

  2、关于教材调整的内容


初三一模数学试卷分析 (菁华5篇)(扩展7)

——数学试卷讲评课教学反思合集10篇

  二年级下册《找规律》是在一年级所学的找简单规律的基础上的一种提升。教学目标定位于学生能知道稍复杂的循环排列规律,感知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是隐含着数学知识的,初步培养学生发现规律和欣赏规律美的意识。

  公老师紧抓教学目标设计、编排教材,从生活实际入手,从具体的事物中抽象出循环排列的数学知识。听了公老师的课,感觉有很多东西值得我学*。

  一、课前准备充分。

  根据低年级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老师做了非常精美实用的课件,直观的向学生呈现出循环排列的变化。各种教具、学具,让学生不仅可以看,可以说,还可以自己动手做一做,通过实践加深孩子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以及理解。

  二、课堂角色定位比较恰当。

  从新授到练*再到活动,刘老师的设计都是以学生为主题,从“说一说你观察到了什么?”到“你能动手设计出漂亮的.图案吗?”让学生经历了观察、猜测、验证等学*过程。整节课公老师有意识的放手让学生去说,让学生去做,老师则是在适当的时候帮助孩子进行归纳总结,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老师的作用是恰到好处。

  三、课堂学*方式多样化。

  新课标提出,除了讲授之外,学生主动探究、活动实践和合作交流也是重要的学*方式。本节课上,公老师通过让孩子观察、探究、独立思考找出图案中四种图形是通过循环排列的规律排列的。后面的练*环节,则是孩子在与同伴的交流合作中检验并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

  几点建议:

  一、教学活动中要适当的留白,耐心的等一等,给孩子充足的思考时间。

  二、对于这种抽象的规律能不能赋予其生活意义帮助学生联系生活,从生活中找一找这种规律的应用,比如跳长绳、循环换座位等,从具体事物的角度来理解抽象数学问题。

  《认识时间》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钟表,会看几时、半时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钟面,掌握看几时几分的方法,知道1时=60分。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虽然生活中经常接触时间,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毕竟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真正理解比较困难。特别是看几分,很容易受时针看法的影响而将两者混淆。程老师在教学中,很好地利用了课件,紧抓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实际观察中掌握概念和知识。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一、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呈现知识,给学生以视觉刺激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在课堂教学时,程老师师运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钟面,使时间这一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给学生以较强的视觉刺激,帮助他们建立丰富的感性经验。特别是在认识几分时,课件演示将分针走过的痕迹用较粗的红线标出,让学生清楚知道分针看小格,时针看大格,印象比较深刻。

  二、巧妙设计,引导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几时多是学生认识的一个难点。如4时多,学生容易看成5时多。课伊始,陈老师就从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入手,出示时针指向数字9和10之间,问是几时多。并总结如果时针在两个数字之间,看小的。

  认识每个数字各代表几分,是这节课的重难点,因为学生没有学*乘法口诀,只能通过一个格一个格的数或5个5个的加,因此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程老师也注意到这一点,在教学中,除让学生集体说说分针走到各个数字分别代表几分外,还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记住几个关键的数字,以便更快地读出几分。有的学生说记住6就是30分,有的说记住3就是15分,9就是45分等。这一环节的教学,紧抓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巧记,加深了学生对这一难点的理解和掌握,为后面正确读出几时几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中程老师还注重引导学生对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辨析,从而使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理解得更透彻。如认识时、分时,出示课件观察时针走动1大格是几时,分针走动1大格是几分,然后提问:“两个1怎么不一样?”引发学生思考,进一步认识时针走过1大格是1时,分针走过1大格是5分。

  三、课堂语言浅显易懂,学生易于接受

  程老师的课堂语言简单明了,能用学生容易理解的语言去描述知识,让学生易于接受。如:“外面的.数字给分看的,里面的数字给时看的,不过外面的数没有标,要小朋友自己去记”“一看时针,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指向两个数字之间就看小的(12也可看成0);二看分针,一个大格就是一个5分。”等,这些语言浅显易懂,清楚明白,对低年级学生而言,就是给了他们一个明确的学*指向,让学生清楚知道该怎么看时间,将抽象的知识简单化,学得明白扎实。

  四、建议

  学生上来板书时,书写比较随意,中间两个小圆点没有写在右下角,而是一上一下分得很开,两个小圆点也写成两条小斜线。这里应该要注意引导学生规范书写。

  一学期过去了,在新教学大纲的指导下,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同时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教学成绩上不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后进生的问题最大:

  1、尽管我在后进生上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从学*成绩上看,只是略有进步或进步的幅度小,和我的预想还有一定的差距。

  2、部分学生不善于动脑思考,不会举一反三,被动接受知识现象较为普遍,因此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差或方法少。

  3、部分学生良好的学**惯没有培养起来:

  ①部分学生良好的计算*惯没有养成;

  ②部分学生良好的审题*惯没有养成。这是让我非常头疼的问题,本来非常简单的问题由于审题不细致导致错误,让我感到很可惜。

  ③部分学生良好的检查*惯没有养成。他们做完题目后不知道检查、不会检查,明明错误在眼皮底下却看不出来;有的学生懒于检查。

  上中下三个层次学生比例均为2:3:1,本次考试成绩:人均分84分合格率100%,优秀率26%,比*时考试成绩略差一点,仔细分析,学生失分是这几种原因造成的。一是因为试卷中有一个超范围题目,(第题中的.第3小题),本册内容只有口头提问解答题,学生没有接触过书面提问自列式解答问题,二是可能小朋友们对新老师不适应。这种正规考试。

  本次一年级素质教育试卷的特点:整个卷面布局,难易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人人学必须的数学”。

  有60%基础题。如:数数,填空,加减法,看图列式等都是每个学生必须理解掌握的,在日常生活中也是时常要用的。并且也是以后继续学*的基础。这样的基础知识试卷中份量较重,全面检测了学生对本期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如数数,加减法计算,基数序数概念。

  分类,比大小,钟表问题等,都是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这就充分体现了他们的价值所在。试卷中有主有次,合理安排检测内容和题目,并且不是死记硬背能做的,小朋友们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做对,这样既检测了学生的理解掌握情况,又考察了教者*时教学是否具有新的思路,新的理念。素质教育是否落到了*时教学的实处,“不同学生在数学方面有不同发展”。整个卷面布局难易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基础题60%左右照顾全体学生,大约25%左右中等难度题目,让学生各显身手,看谁最乐于思考问题,善于用已掌握的知识去解觉的问题。

  如:选择题中的“十位是2个位是1”,小题和“和是10的加法算式”。如果对有关知识不是理解掌握,就会被几个有联系的答案所困感。分类题也一样,两组分类都有可能被其中一类只有一个物体而难倒。第九大题3小题虽然有点超范围,但能让学生去观察,思考,然后想办法去解决问题充分展示小朋友们的各自个性特点,各自的思路创意,让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发展。我觉得也未尝不可,既然是重学生的素质发展,又何必去追求考试结果的完美呢?基于以上试卷特点,所以考试成绩层面分明。基础题60分差不多所有学生都做对了,说明学生对本册内容已基本掌握。但高分不易。出现错误最多的是分类题,很多小朋友被一个物体也是一类所困惑。选择题第3、4小题。第九小题解决问题中的第3小题,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列出算式,小朋友们可能对什么是数学问题不懂吧,所以是花样百出,秒趣横生,笑破肚皮。

  “什么小东是哪妈妈生的?”“小兰踢了几个?”等等,文不对题的,提问与列式对不上号的真是应有尽有。究其原因:可能是小朋友们年龄小直观形象思维占上风或是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放手不够,对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不够吧。就此,本人对本试卷命题方面提一个自己也在深思的建议:第九题是解决问题中的第3小题,能否用一个问题多算式选择方式出现?或是用图中条件提出几个不同问题,让学生对照不同问题列出不同算式。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在此我也想提出几点共同探讨的教学建议:一是“激”,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所以教师一定想办法激活课堂,让活的课堂引发学生思维活力,变苦学为乐学,在轻松愉快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并且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具体做法:如可选用学*的材料尽量帖*生活,使学生对获得的有用知识本身有浓厚兴趣。再如:多媒体的恰到好处的使用等。二是“促”,老师尽心尽力搞好组织教学,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为学生最大限度的提供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途径和空间。比如:建立*等的师生关系,让每个学生乐思想说敢说,从而促进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的问题能力。形成创新意识。“创”“心术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必得”。

  为学生创造有价值的问题情境,唤起他们捷径欲望。如:根据小朋友们的年龄特点选择恰当动画,活动,故事,游戏,操作,猜谜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只要我们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持之以恒,必然会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从抽样的两个考场四十五份试卷卷面答题情况分析:本次质量检测九年级数学及格率57.8%,优秀率15.6%,*均成绩72.4分,最高成绩110分,最低成绩18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数学学科知识掌握情况。

  一、总体评价

  本次九年级数学试题能紧扣教材,注重双基,突出了教材的重难点,难度适中,分值分配合理,易、中、难程度保持在7:2:1范围之内,题型与中考题型接轨。试题立意鲜明,取材新颖,设计巧妙,贴*学生实际,体现了时代气息与人文精神的要求,并且鼓励学生创新,加大创新意识考察力度,突出试题的开放性,整套试卷充分体现课改思想理念。通过检测,考生不仅长了见识,也找到了自信。

  二、试题结构及特点

  1、试题结构

  本套试题满分120分,共三道大题27道小题,其中客观性题占60分,主观题占60分。具体为第二十一章《二次根式》26分,第二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61分,第二十三章《旋转》33分。

  2、试题特点

  (1)试卷主要考查学生对九年级上册前半期数学基础

  知识的掌握情况,题量适中,从时间上保证了考生精心思考、认真答卷;从试题内容上看,分值比较合理,各知识点均有体现;再从命题角度看,试题材料鲜活,结合实际生活,立足紧扣学生脉搏,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2)注重灵活运用知识和探求能力的考查

  试卷积极创新思维,重视开放性、探索性试题的设计;第3、6、10、27题等具有开放性、探索性,有利于考查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分析、探求、解决问题的能力。第4、13、22、25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与方法的能力。

  (3)重视联系实际生活,突出数学应用能力的考查试卷设置了实际应用问题,如第7、8题考查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数学模型的能力,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感,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现实生活中充满了数学,要具备活学活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质。

  三、试题做答情况

  试题在设计上注意了保持一定的梯度,不是在最后一题难度加大,而是注意了难度分散的命题思想,使每个学生在每道题中都能感到张弛有度。从这些试卷中可以看出答得好的有第9、10、11、12、14、20题,较好的有2、6、8、17、18、21、23、24题;答得较差的题有第1、5、7、16题,差的有第22、26题。

  四、难度、区分度统计分析

  (其中1—20题为客观题,21—27为主观表述题)

  注:1、难度系数(其数值越小,该题难度越大)

  (1)该题答对人数/该题抽样人数(客观题);

  (2)该题*均得分/该题分值(主观题)。

  2、区分度(其数值越小,区分程度越小,试题越差)

  (1)(样本中前27%的高分组答对人数-后27%的低分组该题答对人数)/抽样的'高低分组总人数(客观题);

  (2)(高分组该题答对*均分-低分组该题答对*均分)/该题分值(主观题)。

  从上表统计出的数据及结合学生作答情况可以看出以下信息:客观题5、7、13、16难度系数值略低,但5、13题区分度高一些;主观题的第22、25题难度系数低,但区分度略高,而第26题的区分度较低,难度分散的命题思想得以体现。结合试卷作答深究原因主要反映出教学中的以下问题:

  1、学生审题不清导致失分;

  2、对题意理解偏差造成错误;

  3、数学基本功不够扎实。

  五、教学启示与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切实加强以下三个方面。

  1、面向全体,夯实基础

  正确理解新课标下“双基”的含义,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基本概念、基本图形、基本思想方法的教学和基本运算及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要面向全体学生,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以教材的例题、*题为素材,结合学生实际,举一反三加以推敲、延伸和适当变形,以达到“人人掌握必须的数学”,同时关心数学学*困难的学生,通过学*兴趣培养、学*方法指导,使他们达到学*的基本要求,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2、注重应用,培养能力

  在教学中应关注社会生活,注重情感培育,引导学生从所熟悉的实际生活中和相关学科的实际问题出发,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抽象出数学概念和规律,让学生不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提高学*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建模能力;同时要加强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独立思考,不断追求新知,发现、提出、分析并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也要设计一定数量的开放性、探索性问题,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机会,鼓励学生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

  3、关注本质,指导教学

  *几年的中考中有不少试题体现了数学应用思想、实践与操作、过程与方法,探究学*等新课程理念,因此,在教学中应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重视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教学方式的运用,在教师启发引导的基础上,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合作探究学*中,要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引导学生讨论、自主反思、归纳小结活动中隐含的或发现的数学规律,让学生真正体验和经历数学知识的变化及构建生成过程。

  数学试卷讲评课不同于新授课和一般的复*课、*题课,它应该属于那种反馈学生学*信息的一种综合课型。把所学知识的考察都要在试卷中体现出来,在知识整合、试题编排等方面都很科学。那么如何上好一节试卷讲评课,就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经过多年探索尝试,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操作比较接*新课标思想,适合目前的教学实际。

  一、讲评应当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反思常规教学中课前准备的是否充分。

  讲评前,首先对通篇试题进行分析,包括评价试题的难易程度、知识点的分布、典型题的得分率,寻找学生在应用知识上存在的症结,挖掘学生所在的共同性问题,就学生对各类题型解答情况,找到教师在教学中的疏漏。另外,在分类讲评的准备上要通过抓住典型问题,带动相关问题,对个别因知识点应用不熟练、思维形式不合理、思想方法不到位的现象,提出相应的变形、变式题目,以提高学生的应用和辨析能力。在此基础上,认真编写教案,明确讲评的目标及重点、难点及关键所在。总之,课前准备工作做得越充分,讲评效果就越好。

  二、讲评要有针对性,要分清主次,反思常规教学中盲从,重难点不突出等倾向。

  很多人不管学生试卷答的如何,又考虑到学生学*水*参差不齐的状态,把试卷从头到尾、无遗漏地给学生讲一遍,过程祥细,且分析透彻,其实学的在听,没学的末在意,讲完后让学生把自己没做的和做错的重做一遍,结果错误仍然很多,这样做能说明效果好吗?

  其实,出现上述原因很简单。一份试卷的合理结构是由浅入深,由基本题到综合题,而教师开始讲的一部分题,恰恰是难度比较小的,学生易懂的基础题,学生大多数解题正确,导致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待讲到学生出错误较多的题目时,也未引起高度注意,而是精神已经疲惫。其二,教师多为正面讲解,并未切中学生错误的要害所在,一些错误的观点并未予以澄清。总之,教师的讲解针对性不强,且目的不明确,结果是费时费力,效果不佳。因此,我认为讲评时没有必要面面俱到,泛泛而谈,而要对那些普遍存在的问题要作为重头戏,耐心细致地分析讲评。对一些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试题不妨列举出几种典型错解。例如:求√81的算术*方根。学生就易出问题,大部分学生只是对进行化简,而没有把√81当作被开方数对待,实际上是求9的算术*方根,在概念的理解与应用上出了问题。对于难点应当花大力气分析解题思路,给出解题方法,同时注意一题多解。

  三、讲评要有启发性,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反思常规教学中情景创设、主导与主体关系的地位是否摆正。

  讲评是考试的继续,通过讲评,可以更好地发挥数学试题的教学功能和发展功能。讲评时,教师应根据学生在答题中的实际,精心设疑,恰当引导,耐心启发,让学生通过独立认真地思考,从中获得知识和方法。

  在讲评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满足于把正确答案抛给学生,或者按自己所准备的解题思路诱使学生就范,而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讲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于出现典型错误的学生,可以让他们自己说出解题的思维过程,自己反思,发现问题的症结,并由此得出正确的解法,教师给他们以鼓励性讲评。对于一题多解,一法多用要分类讨论。例如已知,直角△ABC的周长为2+√7,斜边上中线为1,试求△ABC的面积。很多学生只会想法去解方程组,而且难度大出了问题,不会从问题的另一面来考虑,即通过恒等变形,只要求出a与b的`积问题就可解决,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知识与技巧。特殊解法的问题,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锻炼和培养创造思维能力,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对教师的讲评提出看法。

  四、讲评要注意归纳方法,总结规律,反思教学环节中知识归纳、课堂小结的作用。

  数学题浩如烟海,若不注意归纳,盲目做题,搞题海战术,势必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因此在讲评课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归纳出一般解题方法,力求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如讲评有关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类的题目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下面的规律。

  1、注意“三线合一”定理的作用,利用定理可以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及两线垂直;

  2、在证明两边或两角相等时,若它们在同一三角形中,可用等角对等边,等边对等角来证。若它分属两个三角形,则可通过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来实现。

  3、有两种常见的辅助线作法:一种是作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分线(或底边的中线,底边的高线);另一种是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构成等腰三角形。

  在引导学生归纳方法、总结规律时,要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1、试题的知识结构。

  2、试题涉及知识点的灵活运用。

  3、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

  4、对重要题型的审视和入手方法。这样每讲一次,都能使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五、讲评要有激励性,反思教学中激励性是否充分发挥。

  讲评的目的是反馈测试的结果,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知识、能力水*所达到的程度,以便提高成绩,纠正错误,弥补缺陷,激发求知欲。

  一堂好的讲评课,首先应该是发现学生已经学会了什么,并肯定学生的成绩,激励和表扬学生的进步,以期待学生处于爱学数学的最佳状态,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教师对考试后的讲评要一分为二,但重点必须放在肯定和激励上,特别是对于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更要因人而异,要从解题思路、运算过程和书写格式、认真程度上,细心寻找他们的闪光点,从而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感到自己的进步,激发他们学*的积极性。

  数学组共有八位教师,既有经验丰富的张殿荣老师,又有区学科带头人郑素梅老师,有年富力强的郭振红、周业智、李箕贵、曹艳老师,还有充满生机活力的张翼飞、黄谨老师。全组老师精诚团结,共同学*,共同进步,人际关系和谐。

  以下介绍本组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依靠集体智慧,营造良好的教研气氛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仅一个班成绩的突出,不能代表整体水*,只有整体水*高了,才能真正打得出去。我们备课组是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备课组的八位老师荣辱与共,相互支持和鼓励,备课课组活动有声有色、保质保量。我们每周坚持一次集体备课,每学期坚持不少于10次的集体听课和评课,老教师的示范课和青年老师的研究课给我们提供了彼此交流学*的机会,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集体备课时,大家毫无保留,广泛地进行学术上的交流和研讨,互帮互学,取长补短,有效保证了教研的质量。我们在团结协作的基础上,也强调个人的工作责任制,避免吃“大锅饭”,根据各人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订出了相应的奋斗目标。在我们的心目中,只有打团体战的概念,没有单独冒进的念头。

  二、抓住学生心理,营造良好的教与学环境

  高考竞争的残酷,带来中考形势的严峻。由此带来的各种压力,使学生的“厌学”情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不管优生和学困生,他们的学*大都是被动型的。而学生是学*的主体,主体能动性没有调动起来,我们教师的工作怎样努力也没用,这就迫使我们去研究学生的心理,找出适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教法。

  通过连续的.观察和调研,我们把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并确定我们工作的重点和工作措施:优生---拓展;中等生---狠抓;学困生---辅导。

  优生有较好的思维*惯,上课前我们先把问题布置给他们,让他们自已先研究,提高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课时则采用讨论式教学方式,让他们充分舒展自己的见解,然后老师加以归纳总结,并进行深化、类比和提高,从高、严、难三个方面要求他们。

  中等生是一个大的群体,在*行班是学*的主流,上课时我们以他们为主,力求在课堂上消化所有的知识点,作业和练*题也以基础题为主,强化训练,普遍提高。

  对于差生,我们本着提高一个成功一个的心理,用爱心从思想上感化他们,用耐心从学*上帮助他们,在课堂上编出让这部分学生能够完成的题目,力求使他们每节课有事可做,每节课有收获,调动他们学*积极性。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要维持学生的学*兴趣,必须重视与学生的情感沟通。比如给学生及时的辅导;给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及时的提醒;给有好的解法的学生及时表扬;给失去信心的学生及时的心理安慰;给学有余力的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和发挥潜能的机会。如张翼飞老师的“每日一题”,郑素梅老师的“每天一页”,周业智给学生的每周中考尝试等都给学有余力的学生一个很好的拓展空间。只有教师与学生有充分足够的情感交流,才能使教学在一种愉悦、竞争、合作的环境下完成。

  三、加强对教材的研究,营造课堂教学高效益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每节课的高效益。中考要取胜,必须从初一开始抓起,打好基础很重要,同时,初三复*的后期工作也十分重要,要在有限的三个多月时间里,把六本书复*好,不讲技巧,不讲方法,不拿出有效的措施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在后一阶段,我们要讲究“精讲”这一环,学校给我们的教学时间与别的学科一样,时间紧,任务重,要做到“精讲”,对我们来讲,要求是非常高的。我们注意引导学生对概念、定理、公式、规律的消化;注意针对学生的知识缺陷和疑难问题作重点讲述;注意新旧知识、新题旧题的对比,把复杂抽象的问题作连贯解决;注意解题方法的延伸,摸索解决的规律;注意一题多解的研究和条件多变的问题的对付方法;注意富有思考性的新问题,与学生一起探索研究。

  “练”这一环也是我们的工作重点,在每周两节的延伸课程中,我们基本上保证每节课有30分钟以上的练*时间,而练*题必须是经过备课组精雕细啄的、与中考接*的、有代表性的题目;理解概念、巩固定理的基础题;运用知识的能力题;一题多解的思维题;易出错的常见题;综合分析的提高题等等。通过一系列的强化练*,学生的解题准确度,应变能力,及技能才会有很大的提高。

  中考是一场硬仗,要打好这场硬仗,不仅要强攻,还需要智龋我们只有不断去面对、去解决客观存在的问题,切实遵循教育教学的方针办事,团体智慧+个人努力=一定能成功!

  数学组共有八位教师,既有经验丰富的张殿荣老师,又有区学科带头人郑素梅老师,有年富力强的郭振红、周业智、李箕贵、曹艳老师,还有充满生机活力的张翼飞、黄谨老师。全组老师精诚团结,共同学*,共同进步,人际关系和谐。

  以下介绍本组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依靠集体智慧,营造良好的教研气氛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仅一个班成绩的突出,不能代表整体水*,只有整体水*高了,才能真正打得出去。我们备课组是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备课组的八位老师荣辱与共,相互支持和鼓励,备课课组活动有声有色、保质保量。我们每周坚持一次集体备课,每学期坚持不少于10次的集体听课和评课,老教师的示范课和青年老师的研究课给我们提供了彼此交流学*的机会,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集体备课时,大家毫无保留,广泛地进行学术上的交流和研讨,互帮互学,取长补短,有效保证了教研的质量。我们在团结协作的基础上,也强调个人的工作责任制,避免吃“大锅饭”,根据各人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订出了相应的奋斗目标。在我们的心目中,只有打团体战的概念,没有单独冒进的念头。

  二、抓住学生心理,营造良好的教与学环境

  高考竞争的残酷,带来中考形势的严峻。由此带来的各种压力,使学生的“厌学”情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不管优生和学困生,他们的学*大都是被动型的。而学生是学*的主体,主体能动性没有调动起来,我们教师的工作怎样努力也没用,这就迫使我们去研究学生的心理,找出适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教法。

  通过连续的观察和调研,我们把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并确定我们工作的重点和工作措施:优生---拓展;中等生---狠抓;学困生---辅导。

  优生有较好的思维*惯,上课前我们先把问题布置给他们,让他们自已先研究,提高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课时则采用讨论式教学方式,让他们充分舒展自己的见解,然后老师加以归纳总结,并进行深化、类比和提高,从高、严、难三个方面要求他们。

  中等生是一个大的群体,在*行班是学*的主流,上课时我们以他们为主,力求在课堂上消化所有的知识点,作业和练*题也以基础题为主,强化训练,普遍提高。

  对于差生,我们本着提高一个成功一个的心理,用爱心从思想上感化他们,用耐心从学*上帮助他们,在课堂上编出让这部分学生能够完成的题目,力求使他们每节课有事可做,每节课有收获,调动他们学*积极性。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要维持学生的学*兴趣,必须重视与学生的情感沟通。比如给学生及时的辅导;给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及时的提醒;给有好的解法的学生及时表扬;给失去信心的学生及时的心理安慰;给学有余力的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和发挥潜能的机会。如张翼飞老师的“每日一题”,郑素梅老师的“每天一页”,周业智给学生的每周中考尝试等都给学有余力的学生一个很好的拓展空间。只有教师与学生有充分足够的情感交流,才能使教学在一种愉悦、竞争、合作的环境下完成。

  三、加强对教材的研究,营造课堂教学高效益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每节课的高效益。中考要取胜,必须从初一开始抓起,打好基础很重要,同时,初三复*的后期工作也十分重要,要在有限的三个多月时间里,把六本书复*好,不讲技巧,不讲方法,不拿出有效的措施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在后一阶段,我们要讲究“精讲”这一环,学校给我们的教学时间与别的学科一样,时间紧,任务重,要做到“精讲”,对我们来讲,要求是非常高的。我们注意引导学生对概念、定理、公式、规律的消化;注意针对学生的知识缺陷和疑难问题作重点讲述;注意新旧知识、新题旧题的对比,把复杂抽象的问题作连贯解决;注意解题方法的延伸,摸索解决的规律;注意一题多解的研究和条件多变的问题的对付方法;注意富有思考性的新问题,与学生一起探索研究。

  “练”这一环也是我们的工作重点,在每周两节的延伸课程中,我们基本上保证每节课有30分钟以上的练*时间,而练*题必须是经过备课组精雕细啄的、与中考接*的、有代表性的题目;理解概念、巩固定理的基础题;运用知识的能力题;一题多解的思维题;易出错的常见题;综合分析的提高题等等。通过一系列的强化练*,学生的解题准确度,应变能力,及技能才会有很大的提高。

  中考是一场硬仗,要打好这场硬仗,不仅要强攻,还需要智龋我们只有不断去面对、去解决客观存在的问题,切实遵循教育教学的方针办事,团体智慧+个人努力=一定能成功!

  考试是检查、评定学生学业成绩和教学效果的一种方法。通常由命题(出卷)施考,评定(改卷)评讲等几个环节组成。试卷评讲,则是考试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普通高中数学试卷讲评方法、形式的优劣水*、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考试效果、课堂效率以至教学质量,而目前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的教师往往重考试、轻讲评,有的甚至以教学任务重时间紧为由,简单地理解为仅仅是校对答案、评定分数,我们的学生也重分数,轻分析,试卷拿出来首先关心的是多少分,然后关心的是排在第几位,与上次是上升还是下降。因此,试卷讲评课得不到保证,评讲质量、效率低下,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迫切需要评讲试卷的方法指导,学生也迫切需要高质量的试卷讲评课。对数学试卷讲评方法的研究,是摆在每个高中数学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目前高中数学试卷讲评课的教学现状

  1.不顾试题主次,*均分配时间

  教师在试卷讲评时往往按试卷上试题的先后次序,甲乙丙丁、一二三四,逐题讲解,事先没有分析教学大纲与考纲,不知道哪是重点、关键。不顾主次,不了解学生掌握与需求,“眉毛胡子一把抓”,*均花气力,*均用时间,结果导致重点不突出,难点不突破,主次要点不落实。该讲的地方没讲,不该讲的地方却讲个设完,空耗时间,事倍功半。

  2.只重解题过程,忽视方法指导与思维训练

  教师在试卷分析时往往把着重点放在哪道题错了,错在哪里,正确的应怎样解答,有的甚至在哪一步、哪一式要加点都点得清清楚楚,而就是忽视了为什么错。为什么答案这样是对而那样是错的,问题为什么要这样回答而不那样回答,这样的题目应从哪方面去思考,怎样思考?教师缺乏方法指导。

  3.机械重复操作,造成时间浪费

  教师在试卷讲评时对卷面上同一类型的题目事先没有合理归类组合,重要讲解。有的教师在讲评时为了达到举一反三、牢固掌握之目的,对有些题目补充了一些*题让学生操练,或笔练,或析演,或制作媒体课件让学生整体训练,机械重复,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4.教师一讲到底,学生缺少参与

  一堂试卷讲评课,教师往往感到时间不够用,一份数学试卷,一般有六、七大题,16小题,教师生怕某个环节没讲清楚,所以拼命地讲,一直讲不停,时间上安排得十分紧凑,下课铃响后还要拖几分钟,学生则拼命地记,一点小差都不能开,稍一松懈,某个问题就漏掉了。被动接受,根本没有思考和参与的时间。

  5.对于不同于标准答案的解题指导不够

  有的教师由于试卷出自别人现成之作,评讲前没有认真分析并亲自做一遍,或者是走马观花式的浏览一遍,然后照着标准答案宣读,由于某些标准答案并不标准,结果错误不断,误导学生。有的学生答案与标准答案不十分接*,但没有帮助分析指导,挖掘解题过程中的闪光点,给予表扬而鼓励,而是一概而论打入“冷宫”,严重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评讲试卷,方法先行

  1.照顾一般,突出重点

  不管是单元测试还是综合测试,试卷都必须覆盖测试范围的绝大部分知识点,不同的知识点难易程度不同,在教材中的轻重地位也不同;不同的题型考查的能力层次不同,能力要求的侧重点也不同;不同题型的试题所描述的数学过程简繁程度不同,分析难度也不同。因此,在评讲试卷时,不应该也不必要*均使用力量,有些试题只要“点到为止”,有些试题则需要“仔细解剖”,对那些涉及重、难点知识及能力要求较高的试题要特别“照顾”;对于学生错误率较高的试题,则要“对症下药”。

  为了在评讲时实现上述目标,教师必须认真批阅试卷,细致地分析每道试题的错误原因,精心地设计每道试题的评讲思路。只有做到评讲前心中有数,才能做到评讲时有的放矢。

  2.贵在方法,重在思维

  评讲的过程,不应该只是繁琐的数学推导与演算,应谈化数学中非重要的一般性演算,突出数学方法,寓数学思想方法于具体的试卷评讲之中。

  (1)扫视课本,追踪解法根据

  高考命题的原则之一就是“植根于教材,来源于课本,着眼于提高”。因此,在试题讲评时务必注意解法在课本中的追踪,紧密地联系课本,使学生感到思路产生的自然和流畅,更加重视课本介绍的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运用课本知识、方法去解决各类题型的能力。

  (2)讲清概念的联系,强调基本方法

  例如:已知椭圆,A为短轴的端点,AC为弦,以AC为母线绕y轴旋转成圆锥,问点C在什么位置时,圆锥的体积最大?并求出其最大值。

  解析:本题涉及多个数学概念:解析几何中的曲线、方程、椭圆、弦;立体几何中的旋转体、体积等,学生往往难以入手。因此,笔者在讲评此题时,首先讲清涉及这些概念的位置和数量间的紧密联系,然后引导学生去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比两种基本方法,即函数法与不等式法,根据问题的特点,笔者选择了不等式法(解法略)。

  经过讲解、分析,使学生既理解了这些概念在“量和质”方面的内在联系,又掌握了解这类题目的基本方法,提高了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

  (3)从全局出发,化整为零,各个击破

  任何一个综合题都是由几个简单题复合而成的。因此,在试卷讲评时可以在统观全题的前提下化整为零,各个击破,把综合题分解成一个个简单题,把每一个简单题都搞清楚了,综合题就可迎刃而解。

  3.分类归纳,集中评讲

  评讲试卷时,大可不必按题号顺序进行,可以采用分类归纳、集中评讲的方法。

  (1)涉及相同知识点的题,集中评讲

  一份试卷中总会有些考题是用来考查相同的或相*知识的(特别是单元测试卷),对于这些试题宜集中起来进行评讲,这样做可以强化学生的化归意识,使他们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更深刻,同时能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2)形异质同的题,集中评讲

  所谓形异质同的题是指教学情景相异但数学过程本质相同或处理方法相似的试题。这类过程本质相同或处理方法相似的试题宜集中进行评讲。“形异质同”的核心是“质”,抓住了问题的“质”,就是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钥匙。

  (3)形似质异的题,集中评讲

  所谓形似质异的试题是指,数学情景貌似相同,但数学过程本质大相径庭。对于这类试题也宜集中评讲。要指导学生透过表面现象看内在本质,注意比较异同,防止思维定势产生的负迁移。必须指出,形似质异的试题,通常仅异在数言片语之中,稍有不慎,便会陷入误区。因此,必须提醒学生细心审题,以防出错。

  4.深思细究,留有余地

  (1)要求学生回顾某些试题的分析过程,从思想方法的高度再思考。通过回顾,使学生体会某些思想方法的普遍应用性,促使学生对这些思想方法的再认识,将其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2)要求学生回顾某些试题的最后结果,从最后结果的适用范围再思考。确实存在一些较简单的试题,其结论有着较大的适用范围,它们往往是解决一些较难试题的阶梯。如果能引导学生自觉地移植这些结果,可使他们的变通能力与迁移能力得到提高。


初三一模数学试卷分析 (菁华5篇)(扩展8)

——小升初数学试卷优选【5】篇

  1、七亿六千零三十万零二十八写作( ),四舍五入到亿位约为( )亿。

  2、2.3小时 = ( )时( )分 ,0.75立方米 = ( )升。

  3、A =235 ,B =223,那么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4、一幅地图,图上用5厘米的长度表示实际距离20千米的距离。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如果两地实际距离相距126千米,那么在这幅地图上应画( )厘米。

  5、六年级某班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那么女生占男生人数的( )%。

  6、把一根3米长的铁丝*均分成5段,每段长( )米,每段长是全长的( )。

  7、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2.5,那么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乙数比甲数少( )%。

  8、要画一个周长是12.56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应该是( )厘米。

  9、如果Y= ,X和Y成( )比例,Y= ,X和Y成( )比例。

  10、1.2 :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5分)

  1、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大于被乘数。 ( )

  2、经过圆心的线段就是圆的直径。 ( ) 3、被减数、差、减数的和与被减数相除,商为2。 ( )

  4、将50克盐溶入200克水中,盐水的含盐率是25%。 ( )

  5、角是轴对称图形。 ( )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到括号里,10分)

  1、如果a=a,那么a是()。①真分数②假分数③ 零④1

  2、的分子加上6,要使原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 )。

  ① 6 ② 8 ③ 16 ④ 20

  3、一根长方体木料,长2米,宽和厚都是5米,把它锯成1米长的两段,表面积增加了( )*方米。 ①50 ②40 ③25

  4、把:2=:6 改写成 2=6是根据( )。

  ① 小数的'性质 ②分数的性质 ③比例的性质④ 比的性质

  5、一件工作,甲单独做要8天完成,乙单独做要10天完成,甲和乙的工效比( )。①8 :10 ② 4 :5 ③: ④5 :4

  四、计算题。 (26分)

  1、直接写出结果(5分):

  0.77+0.33= 1.68+1.5= 71.4= 9+ = 2.6-1.7 = 2= 32530 = 7= (0.18 +0.9)9 =

  2、脱式计算(9分): 0.9+990.9=

  [ ( )] [(-)]+

  3、求未知数X(6分):

  1 - X = X - X = 1.25 :0.25 =

  4、列式和方程计算(6分):

  ①一个数的是16,它的多少? 于7.5,这个数是多少?

  ② 一个数加上它的50%等

  五、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6分)

  右图中的圆的周长是18.84厘米,

  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六、应用题。(33分)

  1、只列式不计算(8分)。

  (1)一个机关精简后有工作人员120人,比原来人员少40人,精简了百分之几?

  (2)某机器厂五月份用去钢材68吨,比原计划节约14吨,节约了百分之几?

  (3)徒弟加工零件45个,比师傅加工零件个数的多5个,师傅加工零件多少个?

  (4)一段路长30千米,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

  2、列式或方程解答(25分)。

  (1)一袋米,第一周吃了40%,第二周吃了,还剩6千克,这袋米原来有多少千克?

  (2)张师傅加工一批零件,第一天完成的个数与零件的总个数的比是1:3。如果再加工15个,就可以完成这批零件的一半。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3)一件工作,甲单独做要用6小时,乙单独做要用4小时。甲做完后,两人合作,还要几小时才能做完?

  (4)一个工厂由于采用新工艺,现在每件产品的成本是37.4元,比原来降低了15%。原来每件产品的成本是多少元?

  (5)甲乙两列火车从相距450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向开出,经过5小时正好相遇。已知甲乙两列火车的速度之比是4 :5,两列火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67+203= 40-5.91=80.01= =

  二、填空(每小题2分,共16分)

  1.一个九位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7,万位、十位上的数也是7,其他各个数位上的数都是0,这个数写作( ),读作( )。

  2.5.07千克=()克 4*方米5*方分米=()*方米

  3. 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单位。

  4.0.375=()∶()= =()%。

  5.最小的合数与最小的奇数的和减去最小的质数,差等于()。

  6. ∶0.8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它的比值是()。

  7.把 , ,314.1%和 按从小到大排列是()。

  8.在比例尺是 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4厘米,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千米。

  三、判断(每小题1分,共4分)

  1. 和 的结果和意义都相同。()

  2.只含有两个约数的数是质数。()

  3.一班有学生27人,比二班多3人,二班有30人。()

  4.圆柱体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 ()

  四、选择(每小题1分,共4分)

  1.4260700的商和余数是( )。

  A.商6余6 B.商6余60 C.商6余600

  2.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 )。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3.男生比女生多15人,女生比男生少 ,男生有多少人?列式正确的是( )。

  A. B. C.

  4.把4克糖全部溶解在500克水中,糖和糖水重量的比是( )。

  A. B. C.

  五、计算下面各题(共32分)

  1.求未知数x(每小题3分,共6分)

  (1) (2)x∶5.6=5∶3.5

  2.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每小题3分,共18分)

  (1)475+6603325 (2)

  (3) (4)5.841.36+1.363.16+1.36

  本文导航 1、首页2、小升初数学试卷人教版-2

  (5)[1.9-6(2.45)](140.2) (6)

  3.列式计算(每小题4分,共8分)

  (1) 除 的`商,减去20的 ,差是多少?(列综合算式)

  (2)50的80%等于一个数的 ,求这个数?(用方程解答)

  六、应用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一种电冰箱原价2500元,现在每台售价2460元。现价比原价降低了百分之几?

  2.工程队修一条路,第一周修了 ,第二周修了 ,还剩下340米,这条路全长多少米?

  3.加工2790个零件,前7天加工了434个,照这样计算,多少天可以完成任务?(用比例解)

  4.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5.要做一个不带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底面直径6分米,高5分米,至少需要多少铁皮?这只桶可以盛水多少升?

  6.一项工程,甲独做需35小时,乙独做10小时可完成全部工程的 ,余下的两人合作,还要几小时?


  1.江苏省的面积是102600*方千米,,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方千米,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 )*方千米。

  2.比20吨多 14 是( )吨,比20吨少 14 吨是( )吨, 20吨比( )吨多 14 。

  3.12 : 20 = ( ) : 2 = ( ) % =( )( ) =( )成

  4.8吨50千克= ( )吨 15*方分米=( )*方米

  5.在比例尺为1:100的图纸上,测算得一个三角形草坪的面积是3*方厘米,则它的实际面积是( )。

  6.六(4)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35 ,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

  7.把一个底面半径2厘米、高1.5厘米的圆柱形钢锭,铸成底面积大小不变的圆锥形钢锭,圆柱的高和圆锥的高的比是( )。

  8.A和B都是自然数,,且A是B 的. 13 ,A和B的最大公因数( ),最小公倍数是( )。

  9.18根1分米长的小棒围成一个长方形,围成的长方形面积最大是( )*方分米,周长是( )多少分米。

  10.天*左边的盘里放着一块大饼,右边的盘里放着 38 块大饼和 18 千克重的砝码,天*正好*衡,一块大饼重( )千克。

  11.一个圆*均分成若干份,拼成一个*似的长方形。已知这个长方形的宽是6厘米,长是( )厘米

  二、判断。(5分)

  ① 0既不是整数,也不是负数。 ( )

  ② 在含盐率为25%的盐水中,盐与水的比是1∶4。 ( )

  ③ 如果7A=3B,(A、B都不等于0),那么A∶B=3∶7。 ( )

  ④ 梯形是特殊的*行四边形。 ( )

  ⑤ 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体积相等,底面积也相等,这个圆锥的高是圆柱高的 13 。( )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5分)

  1.棱长是6厘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与体积( )

  A、相等 B、不相等 C、无法比较

  2.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S B、F C、T D、P

  3.有一种手表零件长5毫米,在设计图纸上的长度是10厘米,图纸的比例尺是( )

  A、1∶20 B、20∶1 C、2∶1 D、1∶2

  班级 姓名 成绩

  4.右图是一个长3厘米、宽与高都是2厘米的长方体。将它

  挖掉一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它的表面积( )。

  A、比原来大 B、比原来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5.小明比小华大2岁,比小强小4岁。如果小华是m岁,

  小强是( )岁。

  A、m-2 B、 m+2 C、 m+4 D、m+6

  四、计算。(27分)

  1.直接写出结果。(6分)

  27+68= 910-540= 910÷70= 78-0.98=

  3÷7= 10÷0.1= 32×12.5%= 8.1÷0.03=

  35 + 45 = 12- 38 = 45 × 32 = 38 ÷ 25 =

  2.怎样简便就怎样算。(12分)

  ⑴ 8470-104×65 ⑵ 3.64÷4+4.36×0.25

  ⑶ ( 19 - 112 )×4×9 ⑷ 9.7-3.79+1.3-6.21

  3.解方程。(9分)

  ⑴ 12X+7×0.3=20.1 ⑵ 12 X+ 23 X= 56 ⑶ X∶42= 57 ∶10

  五、操作与计算。(9分)

  1.在下图里用阴影表示 12 × 23 。

  2.以学校为观测点,根据下列条件在图上标出各场所的位置。

  ⑴ 汽车站在学校北偏东45o方向1000米处。

  ⑵ 体育场在学校北偏西30o方向1500米处。

  ⑶ 电影院在学校正南方750米处。

  北

  0 500 1000 1500米

  3.用下面的硬纸板中的五块做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纸盒,可以做成不同规格的纸盒,如果要使做成的纸盒容积最大,应该选择哪几块?写出序号:( )。

  测量必要的数据(保留整数)并计算它的容积。( )

  、解决问题。(34分)

  1.甲、乙两地相距460千米,一列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一列货车每小时行55千米。如果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3小时后,两车还相距多少千米?

  2.小华在超市买了3包薯片和2盒果冻,一共花了12.9元。已知每包薯片比每盒果冻多花2.3元,每包薯片多少元?

  3.工程队修一条路,100人10天修了400米,恰好是全长的 19 ,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路共要用多少天?

  4.一件羽绒服的春节前是450元,现在按原价的六折出售,现在买这件羽绒服比春节前会便宜多少元?

  5.小明为了测量出一只鸡蛋的体积,按如下的步骤进行了一个实验:①在一个底面直径是8厘米的圆柱体玻璃杯中装入一定量的水,量得水面的高度是5厘米;②将鸡蛋放入水中,再次测量水面的高度是6厘米。如果玻璃的厚度忽略不计,这只鸡蛋的体积大约是多少立方厘米?

  6.下面是小明坐出租车去展览馆的路线图。已知出租车在3千米以内(含3千米)按起步价8元计算,以后每增加1千米车费就增加1.4元。请你按图中提供的信息算一算,小明完成这次参观一共要花多少元出租车费?

  7.张涛骑车从家里到相距10千米的图书馆借书,如图:

  单位(千米)

  路程)

  12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时间)单位:分

  ⑴ 张涛在去图书馆的路上停车( )分

  ⑵ 在图书馆借书用了( )分

  ⑶ 从家到图书馆,*均速度是每个小时( )千米

  ⑷ 从图书馆返回家中速度是每小时( )千米

  1、40%=8÷( )=10:( )=( )(小数:)

  2.、1千米20米=( )米 4.3吨=( )吨( )千克

  3 时15分=( )时 2.07立方米=( )立方分米

  3、四百二十万六千五百写作( ),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万。

  4、把单位“1”*均分成7份,表示其中的5份的数是( ),这个数的分数单位是( )。

  5、4、8、12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把它分解质因数是( )。

  6、0.25 : 的比值是( ),化成最简单整数比是( )。

  7、在1 、1.83和1.83%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8、在1、2、3……10十个数中,所有的质数比所有的合数少( )%。

  9、晚上8时24时记时法就是( )时,从上午7时30分到下午4时30分经过了( )小时。

  10、常用的统计图有( )统计图,( )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11、能被2、3、5整除的最小两位数是( )最大三位数是( )。

  12、六(1)班期中考试及格的有48人及格,2人不及格,及格率是( ),优秀率(80分及以上)达到60%,优秀人数有( )人。

  13、学校有图书630本,按2:3:4借出三、四、五三个年级,五年级借到图书( )本。

  14、一个正方体棱长总和是24厘米,这个正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是( )*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

  15、一个圆柱体底面直径是4厘米,高3厘米,底面积是( )*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体积是( )立方厘米。

  16.2014年是( )(填*年或闰年),全年共有( )天。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