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弟子规》心得(精选十篇)

首页 / 心得 / |

  读《弟子规》心得 1

  文明,是一件美好的事物。它不仅陶治了我们的情操,而且提高了我们的修养,使我们的言行举止,都很规范。在《弟子规》这本书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增进了对许多事物的理解。但,最令我感触深的,就是《入则孝》这一部分。

  《弟子规》是我们的学*典范,不说是字字珠玑,也称得上句句精辟。而《入则孝》也正是全文之精华。

  古人曾说:“百善孝为先。”一个人能够孝顺长辈亲人,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之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造福许许多多的人。诚然!孝悌是中国文化文明的基础,一个连孝悌的没有的人,何来高尚的品质呢?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自从学了这句话,我便发现,我对父母的态度恭敬了许多。

  记得以前不懂事的时候,经常惹父母生气。爸爸妈妈在悉心教导我是,我却没太在意,有时甚至‘左耳进,右耳出’。还当父母的良苦用心为����嗦嗦。每次当我犯了错,爸爸妈妈在批评我时,我还找借口来狡辩,忤逆他们。

  有一次,我和妹妹在家里又吵又闹。妈妈闻声过来,严肃的质问我们:“怎么又在闹事儿?是谁先无理取闹的啊!”“是她!”妹妹不分青红皂白地的.冤枉我。“小钰!还嫌你妈妈整天不够忙啊!都这么大了,怎么就不懂事呢!”“我?明明不是我…不是我呀!”,我着急的解释着,憋了一肚子的苦水,“本来就不是我啊!”我摔门而走,留下了无尽的委屈。

  其实我本不该这样,好好的和妈妈解释也就行了啊!在说,妹妹年纪尚小,不懂事,何必跟她较真呢?现在想起真是惭愧万分!就这点小事,让妈妈伤心,值得吗?况且我还整天读什么圣贤书,这与只说不做的人又有什么两样!?

  现在的我受到《弟子规》的熏陶,渐渐的成熟稳重了,也变成了一个懂事明理的孩子。

  每当父母教育我时,我便悉心听从;每当父母责备我时,我表妹虚心接受;每当父母误会我时,我便耐心解释。我相信,如果每个孩子都能像我一样,做到三个“心”的话,天下的父母也会很欣慰了。

  文明是一件很美好的事物,让文明充盈我们的生活吧!

  读《弟子规》心得 2

  十月我们班开展了亲子共读《弟子规》的活动,在和孩子一起学*的这一个月中,使我对《弟子规》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其中有许多是对儿童行为的规范,比如尊重长辈,坐立有序,生活方面讲究卫生,待人礼貌,讲诚信,珍惜时间等等,这些都是对儿童起到很好的教育意义。

  在学*的过程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有这几点:当我们学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时,孩子有些惭愧的说:“妈妈这点我做的不好,你经常叫我的时候,我都没有及时答应,有时你叫了我三四遍我才回应你,这点我今后一定改正。

  当学到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时,孩子有些小自豪的说:“这个我都有做到,有好吃的我都让爸爸妈妈先尝,坐公共汽车时,看到爷爷奶奶我都赶紧把座位让给他们。”

  和孩子共读的过程中也会有许多有趣的时刻,比如有学到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时,她感慨到原来古代人也不喜欢挑食的孩子呀!妈妈我告诉你个秘密靳老师也不喜欢挑食的.孩子,虽然我以前也挑食,但是我已经在慢慢改正了,在学校不管爱吃不爱吃的我都吃。我要努力做个不挑食的孩子!

  学*弟子规也给了她教育爸爸的机会,其中有讲到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他说:“爸爸这点做的不好,他就有喝醉酒的时候,确实爸爸喝醉的样子还挺丑的。我要好好给爸爸讲讲道理,让他少喝酒更不能喝醉,要不他就是最丑的爸爸!”

  通过学*《弟子规》体会到了老师的良苦用心,老师希望通过亲子共读的方式,使学生明白做人因该尊师重道,孝顺父母,诚信友善,培养孩子的思想美德要践行在实际生活当中的意识。

  读《弟子规》心得 3

  最*读了一本叫做弟子规的书,使我渐渐感悟了《弟子规》的意思。我这才发现,原来做人也有许多规则,因此,想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规有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我就说一说我读后的感受吧!

  首先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还有就是,不管他们爱不爱我们,我们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爱他们。因为,毕竟是他们生下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我们总不能忘记养育之恩吧?更何况弟子规里面也有写到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其次是〈出则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

  〈谨〉,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穿衣服要系钮扣,要整洁,还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喝酒要适量,不要喝醉了,否则容易被别人“说闲话”。尤其是不应该在背后谈论人家的长短,这样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

  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计较小事,这样人也会变得很快乐。

  仁,代表仁慈、亲仁。对外人仁慈,对亲人仁慈,对朋友仁慈,对同事仁慈……现在什么人都有,但有几个是做到“仁”的?俗话说的好,人无完人吗!只要我们尽量做好自己应做的,至于别人怎么说,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我已经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还不行,还要学会做。怎么才能做呢?学知识。怎么学呢?学*可分为直接学*和间接学*,我们可学别人的,别人的也不一定全对,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该学的学,不该学就不学。我觉得《弟子规》对我们的一生都会有帮助,我会时时刻刻用这本书来鞭策自己。

  读《弟子规》心得 4

  最*,我们的郑乐校长从海口带回了《弟子规》,送了我一本。课余,我通阅了。读了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体会很深,而且从中也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代李毓秀根据宋朝朱熹的《童蒙须知》改编,后经清代儒生贾存仁修订,改名为《弟子规》,是一本教导儿童怎样待人接物的书籍。它那浅显易懂的文字里却蕴含着许多做人的真理,不仅对于教育少年儿童,更对于成年人在生活、工作、家庭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还存在着素质低下、道德滑坡、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不知书不达礼、没有责任感和事业心等现象。这些人缺的是什么?我觉得缺的就是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弟子规》深刻地训导我们如何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生活*惯;如何具备博爱的精神及正确的读书方法等。诸如书中所写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应勿懒;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业毋变;这是孝道的基本要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显能。乃为如何友爱兄弟,尊长爱幼最基本的语言及行为规范。另外,书中通过列举生活中最易被视作琐碎的*惯及现象,进而训导我们如何养成良好生活*惯、具备博爱的精神和正确的读书学*方法等。本书中的`每一章、每一句、列举的都是生活当中最为普遍、最基本性的*惯和现象,而这些*惯和现象可以说是人人皆知,但有好多人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不是不知道,而是不去做。书中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要因小而不为,良好的*惯都是从一点一滴做起的。

  通过学*《弟子规》,我的认识提高了。每天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什么时候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怎么做好,人人都清楚。也许有人认为这是一本儿童读物,是教育小孩子的和成年人没有多大关系,其实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每个人都没有理由去抛弃的。虽然时代在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更新,但中国国学博大精深,虽然历时久远,可仍具有极强的阅读价值和深刻的教育意义。我们通过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增强自已的审美底蕴和人文意识都是非常有益的。

  读《弟子规》心得 5

  常言道“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其实这些章句我们整天都听见,因为每天放学后,广播都会播放《弟子规》的,而忙于吃饭,洗澡的我们,几乎没有任何心思去体会其含义,更别说领略个中做人的道理了。

  一天,我到学校图书馆,那本红彤彤的弟子规直奔我的视线,我的老毛病又犯了――只要看上一本书,不把它领会透彻,我不会释手。我坐下认真地浏览,掩卷沉思,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它是教我们如何做人的。

  “首孝悌”,它是教导我们要听从长辈教诲,孝敬长辈的。而正处于青春期的我们大多数属于叛逆型的,随波逐流,脾气暴躁,做事情缺乏耐性,常自认为做事情很正确。此刻,我知自己道错了。

  “次谨信”――通行社会的绿卡,这个我们每个同学基本做到了,因为每个人都知道它是促进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一个人谨言慎行了,就会懂得尊重别人,与人为善。这样的`人在别人的眼里,就是一个道德修养高尚的。这些我们都深有体会。

  其中最令我有感触的是“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几句。自从上了初中后,我们班同学的眼里只有中考,个个都成了学*的“奴隶”,忽略我们身边的同学和生活,成了“两脚书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同学之间的交流。而我们因为是同学,碍于情面,不敢给予任何批评,尽管那时无原则地纵容。后来,班主任很机智地唤醒我们无知的心灵,并言传身教,让我们深刻领略到“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的精髓。

  从那以后,我们同学、朋友之间相处得十分融洽,学*也有了飞跃的进步,这总算不费老师的一片苦心了!先学会如何做人,再谈如何学*。

  《弟子规》让我受益匪浅。

  读《弟子规》心得 6

  各位朋友,虽然我们生活在今日的太*盛世,物质文化等生活不断丰富,乐多数的为人父母却对子女的家庭教育甚感疲惫。往往一些家庭条件优越的孩子在学*上不求进取,在吃穿上相互攀比,一味追求新的时尚,迷恋与娱乐场所,交些无意之友,在社会上招惹是非。令父母大动肝火,搞得家庭不安等。我认为多数源于父母整日忙于工作和家庭生活,而忽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所致。因此我要将自己读书感悟和见解全盘托出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通过读《弟子规》使我深刻领悟其内涵和重要,此书全面系统地阐述做人、处事、交友、尊老、爱幼等道德行为规范。对当今建设文明和谐社会是百益而无害。它能胜于法制强行,它能在人的心灵上起到道德言行的约束,它能唤起人们的“仁爱”“慈悲”之心,从而能树起人生的正确坐标,远离是非避邪之路。俗话讲:山有根,水有源,人的品行好坏确实与家庭教育有关。比如:孔融四岁能让梨、黄香九岁为父暖被窝等。都是圣贤教育的结晶,然而,现代的一些为人父母实在是忽视这方面的圣贤教育,肆意宠爱,娇惯孩子。出门坐客惟恐孩子吃的'少,儿子吃这个吧!要那个吧!逛商场先让孩子挑玩具,逢人先谈自己孩子怎么调皮怎么乖。有的甚至在孩子生日时大摆宴*,收合理。致使孩子有一种高傲唯我独尊的感觉,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奢侈腐化的种子。

  在处事交往中总是爱上便宜父母,朝思暮想提孩子的学*成绩,只要孩子能好好学,可以竭尽全力不惜一切地达到孩子的所求欲望。而忽视了正确的圣贤教育遗弃了道德行为地约束,导致有的孩子走出大学校门后还为报答父母多年来对自己的养育之恩而走上违法之路,真是可悲可叹!为此,我建议做人父母的要重视和培养道孩子的品德素质,从《弟子规》学起。让他们接受古圣先贤的教育,令其明辨是非,善恶,尊老爱幼。自己要以身作则,处处为孩子作好表率,引导和启发孩子们的“孝心”、“爱心”和“感恩心”开拓孩子们的道德智慧,为他们传授圣贤教育的典范。总而言之我认为《弟子规》是圣贤教育的指南,它不但适用于家庭教育,并且还适用于各阶层不同年龄人的学*和效仿。是正规人生纠正错误的良方。从都应以《弟子规》为准则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希望所有的为人父母依照《弟子规》教育好下一代,让古圣先贤的智慧在孩子们心中萌芽生根,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础。使所有的父母都能体会到圣贤教育带给社会与家庭的和谐与幸福。

  读《弟子规》心得 7

  做戏简单,做人难。戏是虚假的,而人生是真实的;一场戏出错了,没关系,因为还有下一场,而一个人生出错了,不会再有重新开始的机会。正因如此,我们要学会做人,而要学*这一点,多多学*《弟子规》是最好的选择!

  说到这《弟子规》,我们班同学简直是爱不释手呢!我班同学不仅仅度背《弟子规》,还严格按照弟子规上的内容去约束自己,很是成功哦!“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心怡同学学完弟子规后,不在和自己的妹妹打打闹闹,而对妹妹宠爱有加,两人和和睦睦的。是父母减少了许多烦恼。“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班上几个爱将脏话的同学学完《弟子规》后,也不讲脏话了,班上时刻洋溢着文明语言。“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班上一些较为骄傲的同学学完《弟子规》后,也不在瞧不起那些成绩差的同学了,同学们都非常的友好,团结互助。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哈哈!我自然也学到了不少,以前我的书房是乱七八糟的书到处乱放,而现在整洁多了,我时不时清理一下书柜,打扫一下卫生。

  若你播下如意的种子,便会收获如意的`行为。播下好行为的种子,便会收获好*惯,播下好*惯的种子,便会收获健全人格,播下健全人格的种子,便会收获好的命运!

  同学们,快快行动起来吧!用《弟子规》来指引我们的为人,人生可是耽误不起的!

  读《弟子规》心得 8

  《弟子规》这本书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它以无尽的思想光辉指引人们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前进,是教育子弟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如果认真阅读《弟子规》,了解《弟子规》的真正含义,那么你一定会受益匪浅。

  以下是我对《弟子规》的几点体会。

  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必须在幼小的时候开始培养。《弟子规》中要求我们先端正品德,其中包括孝、悌、礼、仁、忠等。在做到这些之后,它又告诉我们一些学*方法,不但要认真学,还要多实践,这样才能学*好,成为有用之才。读完《弟子规》之后,我衡量了一下自己的品行,自己与《弟子规》中所要求的,确实还有很大的差距。

  在孝方面,现在想想自己的过去,虽然没有做过对不起父母的大事,但对他们也没有尽过多少孝心,反而是他们对我千依百顺、照顾到家。我想要的东西,他们想方设法地满足我,而我觉得这一切都是应该的。有时,父母过于关心自己,多说了几句,我反而责骂他们,讨厌他们,那多不应该啊!我的妹妹,或许是因为年龄太小,经常不顾及父母的感受,因为一些小问题而与父母争执,父母该多么难过啊!作为子女,应按《弟子规》中所讲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最起码做到这些,才能对得起辛辛苦苦拉扯自己长大的父母。

  另外,书中提到的“宽为限,谨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心记。就人问,求确意。”这几句话,令我深有感触。因为这几点也是我在学*方面做得最不足的地方。比如老师布置的任务,总是拖拖拉拉,不到最后一刻就不想去做,就算做,也是马马虎虎的。有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不但没有记录下来、深入研究或查阅资料,也没有虚心向别人请教,总是含糊了事。这两种错误都是我经常犯的。在读了《弟子规》之后,我明白了我的缺点所在,若今后可以按照《弟子规》上面所说的去做,相信我的学*成绩会更上一层楼。

  我想,一个人活着就要讲点道德,有些品位,才能赢得别人的赏识。而《弟子规》中所讲的道理,正是最基本的伦理常识,仔细品读《弟子规》从中学会为人处事的道理,真正培养出正人君子的品行,这样既可以打造健康、和谐的社会,又可以提升自己的修养,何乐而不为?

  读《弟子规》心得 9

  做戏简单,做人难。戏是虚假的,而人生是真实的;一场戏出错了,没关系,因为还有下一场,而一个人生出错了,不会再有重新开始的机会。正因如此,我们要学会做人,而要学*这一点,多多学*《弟子规》是最好的选择!

  说到这《弟子规》,我们班同学简直是爱不释手呢!我班同学不仅仅度背《弟子规》,还严格按照弟子规上的内容去约束自己,很是成功哦!“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心怡同学学完弟子规后,不在和自己的妹妹打打闹闹,而对妹妹宠爱有加,两人和和睦睦的。是父母减少了许多烦恼。“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班上几个爱将脏话的同学学完《弟子规》后,也不讲脏话了,班上时刻洋溢着文明语言。“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班上一些较为骄傲的同学学完《弟子规》后,也不在瞧不起那些成绩差的同学了,同学们都非常的友好,团结互助。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哈哈!我自然也学到了不少,以前我的书房是乱七八糟的书到处乱放,而现在整洁多了,我时不时清理一下书柜,打扫一下卫生。

  若你播下如意的种子,便会收获如意的行为。播下好行为的种子,便会收获好*惯,播下好*惯的种子,便会收获健全人格,播下健全人格的种子,便会收获好的命运!

  同学们,快快行动起来吧!用《弟子规》来指引我们的为人,人生可是耽误不起的!

  读《弟子规》心得 10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儒家思想提倡的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学文等思想都在《弟子规》中有明确的行为规范。那么,这些行为规范对于现代人会有什么作用呢?我是带着疑问、好奇的心去拜读的这本书。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泽�酢3吭蚴。�昏则定。

  当父母呼唤我们的时候,应当立即答应,不能迟缓,执行父母命令时应当立即行动起来,不能拖延偷懒。

  当我读到“父母呼,应勿缓”时,我检讨了自己,发现我们不一样了,玩电脑、打游戏……很忙,父母喊好几声我根本就不听,边打游戏还边说:“你烦不烦,叫一声好了,还连续叫五声,真讨厌!”大人过来拍我肩膀,我很恼火地说:“你好烦人哦,你看你看,我这一关没过去,又被别人打死了,就是你。”

  父母有时安排我到超市买东西,比如买酱油,我就明显的有抵触情绪,会很不耐烦地说:要买你自己买。”大人说:“如果没电脑,咋办?”我就顶嘴:“时代不同了,你们out了。”但如果听说要到超市去,我就像飞奔的野马一样,骑着自己心爱的自行车撒欢儿而去。在路上就盘算着买这买那。到了超市两眼放绿光,我推着购物车穿梭在人群间,心里还盘算着哪种东西较好吃。父母为我大包小包的买,还问我够不够,我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我从来没为爸爸妈妈买过东西。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从这句话中我知道了:对父母的教诲,要恭敬的听明白。对父母的责备,要顺从的接受。

  三年级上学期学校要注射甲型H1N1流感疫苗,我因为嫌麻烦就没打针。晚上,爸爸问我打疫苗没?我说打了。爸爸在我两个胳膊上找了好久,没看到针眼就问我:“你到底打针了没有?”我仍在撒谎,于是爸爸就狠狠地把我揍了一顿。挨打时我还在想:不就是没打针吗,有什么了不起的。事后,爸爸耐心给我举实例、讲道理。现在,想起这件事来,我还挺后悔的。

  父母呼,父母命,父母教,父母责是所有人生命过程中都会出现的事情。这个父母句4次重复父母,说明了父母的重要性。父母把我带到了这个世界上,给了我生命、给了我体肤、给了我智慧、给了我力量,他(她)们是我的启蒙老师,是我的良师益友。那么,我应该怎样孝顺自己的父母呢?

  孝顺孝顺,首先要从孝顺自己的父母开始。

  “孝”的结构是上老下子,是强调血缘延续的重要性。今天的长辈是昨天的小辈,今天的小辈是将来的长辈。小辈不孝敬长辈,你又凭什么,又怎么能够指望当你成为长辈后,你的`小辈会孝顺你呢?

  孝是没有条件的。

  冬则温,夏泽�酢3吭蚴。�昏则定。

  冬天寒冷的时候要伺候父母,使其温暖,夏天炎热的时候则让父母凉快。早上向父母请安,晚上要伺候父母安眠。由此,我想到了一个故事:东汉年间的黄香,早年丧母,与父亲相依为命,冬天黄香首先睡在*子上,用自己的体温把*子弄暖和。然后,再让父亲去睡。夏天,黄香用扇子把*子扇的凉快一些。这样父亲就能安然入睡了。

  卧冰求鲤”同样讲的是孝是没有条件的这个道理的。西晋时期的王祥,母亲早亡,他一直和父亲及继母生活在一起。而继母总喜欢在父亲面前挑弄是非欺负王祥。所以,王祥从小也就失去了父爱。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王祥仍然拼命满足继母的要求。有一次,继母病了想吃鲤鱼。可大冬天的,河里的水都结冰了,怎么办?于是王祥脱下衣服,趴在厚厚的冰上,用自己的体温去融化冰。我深深的被王祥的这种孝心感动了。回想自己*时跟妈妈说话时,经常用命令的口气说:“妈,你快去给我倒杯水”、“妈,你给我点零花钱”……学了《弟子规》之后,我发现我用“您”来称呼父母了。学着用商量的、请求的语气和父母说话了。

  每天早上起床后,父母总要问我昨晚是否睡好了,然后再送我去上学。而现在,我要学会问父母早上好、晚安。

  学*《弟子规》之后我学会了对父母的感念之恩,知道了如何做人,如何用《弟子规》这个家法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规范。我们从小就要养成尊敬父母、尊敬长辈、做一个尊师爱幼、懂礼貌、讲规矩的好孩子、好学生。

  学*《弟子规》不仅仅是简单的背诵和学*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反思的、自我检讨的过程,这样才能做一个品德优良、全面发展的好孩子、好学生!


读《弟子规》心得(精选十篇)扩展阅读


读《弟子规》心得(精选十篇)(扩展1)

——读《弟子规》心得

读《弟子规》心得

  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这样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弟子规》心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开学已经一个月了,这一个月的时间,我收获了很多。先是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培训学*,全校优秀老师对自己的收获还进行了全校分享。高中部践行了《弟子规》力行课程分享活动。每天我们依然在坚持读经典、听弟子规音频学*。上周我们还一起观看了《醒来》这部意义深远的影片。接触传统文化之后的变化是潜移默化的。

  作为班主任每天早上六点十分要带领学生一起践行弟子规。在跟学生一起成长的过程中,我发现我收获了太多。而令我想不到的是孩子们对弟子规的解读。三子一句的经典居然教会了我们这么多做人的道理。“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如果我们的学生可以有幸从幼儿教育就接触弟子规的话,我们的家长还会如此的头疼于孩子的叛逆么?我们还会有迷恋于网吧沉迷于网络暴力的事情么?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为什么我们还会去伤害他们呢?

  就在上周周六,我带着85岁的姥爷跟几*70岁的妈妈去吃饭。我望着一桌子的亲人,那时候我感觉自己是多么幸福。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在一起吃个饭都会变得那么温馨。而这顿饭,我已经拖了快一个月了。随着我们生活的节奏在加快,我们的亲情貌似在退减。甚至连回家陪老人吃顿饭都变成了自己的负担。有的人在忙于工作的应酬,有的人在奔波于生计,更有的人宁愿躺在床上多睡一会儿甚至多玩一会儿手机也不舍得陪老人们吃顿饭。家人吃顿饭还不如跟自己的好朋友在一起吃顿饭。学*了弟子规以后,我们才知道自己的行为有多可笑。我相信传统文化的道路上看,我们的朋友会越来越多,我们收获的也会越来越多。


读《弟子规》心得(精选十篇)(扩展2)

——读弟子规心得实用十篇

  读弟子规心得 1

  从事教师工作几年,常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的方法不断探索,但始终苦于无门,不得要领,直至学*了《弟子规》,才觉得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有典可依。现就我粗浅的认识言谈于下。

  《弟子规》由清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将《论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以通俗易懂的文字三字一组、两组一韵、四组一句编篡成文。后经晚清秀才贾存仁修订更名为《弟子规》。与《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一起成为启蒙教育的基础教材,是教育学生敦伦尽份、防邪存正的最佳读物。

  全文分“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余力学文”五部分,对“弟子”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言简意骇的语言做了详细全面的阐述,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对现在中小学生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可见,孝是道德的根本所在。所以,《弟子规》说:“首孝悌”。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之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之以悌,所以敬天之为人兄者也。教之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故子曰:“夫孝,始于事亲,终于立身。”

  子曰:“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如果能做到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孝之始也”,以“立身行道,扬名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那么“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就不难做到。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教师,首先是“传道”后才是“授业”和“解惑”。什么是“道”?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见,所谓“道”就是天、地、人的自然法则,是天地之间的自然规律和人类社会的行为准则。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每个人开始都是本性善良的,但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生活*惯相去甚远,如不及时教导,善良的本性可能会发生偏离。

  学生的成长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三方面影响。认真学*和贯彻落实《弟子规》,不仅可以使学生不断的提高境界,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对各种坏*惯的识别能力和免疫能力。所以为了我们学生的健康发展,为了构建我们的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弟子规》的学*势在必行。

  读弟子规心得 2

  《弟子规》是从清朝康熙年间流传至今的一篇训蒙文,承继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摒弃了弘宽高远、不切实际的空洞说教,侧重引导人们从日常小事做起,规范自己的言行,进而扩展开来,形成从个人到家庭、由家庭到社会的言行规范、家庭和谐、工作有序、生活文明的良好社会秩序。读了《弟子规》,我主要有三点感悟:

  一是孝德决定品德。一个人的品德好坏,很重要的一条是看对父母孝顺不孝顺。对父母不闻不问、恶言恶行相向的人,很难说能与周围的人和睦相处。对最亲*的人都不懂得感恩的人,如何能对周围的人以善相待?所谓“百善孝为先”,就是这个道理。

  二是细节决定成败。细节体现在生活与工作的方方面面,包括人的饮食起居、生活*惯、日常言行、工作表现等等,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地方。一个连日常小事都不重视的人,很难在工作上有突出表现,在事业上有所成就。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三是过程决定成效。好的过程必然会有好的结果。不脚踏实地,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只会一事无成。一个拈轻怕重、斤斤计较的人,很难会有成效。一个在小事能吃亏、愿吃亏,工作中不计得失、任劳任怨的人,就一定是一名好员工。所谓“凡事皆须努力,成败不必在我”。

  作为泽州大酒店的一名员工,《弟子规》给我的最大工作启示,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要遵章守纪。凡是酒店的规章制度,必须无条件、不折不扣地执行,凡是领导所安排的工作,必须无条件、不折不扣地做好。要树立执行观念,提高执行力,把对个人的纪律约束与推进酒店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全局一盘棋,处处以大局为重,自觉树立酒店的良好服务形象。

  二是要团结同事。一个团结和睦的集体,有利于形成合力,让我们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工作。《弟子规》倡导的入则孝、出则悌,就是让我们在家孝顺父母,在外团结同事。一个内部不团结的集体,必然没有战斗力,必然影响工作效率和成绩。

  三是要恪守本职。恪守本职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应有之义。人生在世,总得于世有所裨益。不管在什么岗位,从事什么工作,都应该按照工作标准和领导要求,尽心尽力做好。忽视本职、东山望着西山高,只会贻误人生、一事无成,即便做一颗螺丝钉,也应该让这颗螺丝钉熠熠生辉、物有所值。

  以上就是我结合本职工作,对《弟子规》的领悟。当然,《弟子规》除了教给我许多工作的道理,还教给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今后,我将以《弟子规》为自己的行为规范,不断加强道德修养,提高工作水*,力争为酒店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读弟子规心得 3

  从事教师工作几年,常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的方法不断探索,但始终苦于无门,不得要领,直至学*了《弟子规》,才觉得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有典可依。现就我粗浅的认识言谈于下。

  《弟子规》由清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将《论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以通俗易懂的文字三字一组、两组一韵、四组一句编篡成文。后经晚清秀才贾存仁修订更名为《弟子规》。与《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一起成为启蒙教育的基础教材,是教育学生敦伦尽份、防邪存正的最佳读物。

  全文分“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余力学文”五部分,对“弟子”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言简意骇的语言做了详细全面的阐述,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对现在中小学生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可见,孝是道德的根本所在。所以,《弟子规》说:“首孝悌”。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之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之以悌,所以敬天之为人兄者也。教之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故子曰:“夫孝,始于事亲,终于立身。”

  子曰:“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如果能做到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孝之始也”,以“立身行道,扬名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那么“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就不难做到。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教师,首先是“传道”后才是“授业”和“解惑”。什么是“道”?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见,所谓“道”就是天、地、人的自然法则,是天地之间的自然规律和人类社会的行为准则。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每个人开始都是本性善良的,但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生活*惯相去甚远,如不及时教导,善良的本性可能会发生偏离。

  学生的成长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三方面影响。认真学*和贯彻落实《弟子规》,不仅可以使学生不断的提高境界,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对各种坏*惯的识别能力和免疫能力。所以为了我们学生的健康发展,为了构建我们的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弟子规》的学*势在必行。

  读弟子规心得 4

  做戏简单,做人难。戏是虚假的,而人生是真实的;一场戏出错了,没关系,因为还有下一场,而一个人生出错了,不会再有重新开始的机会。正因如此,我们要学会做人,而要学*这一点,多多学*《弟子规》是最好的选择!

  说到这《弟子规》,我们班同学简直是爱不释手呢!我班同学不仅仅度背《弟子规》,还严格按照弟子规上的内容去约束自己,很是成功哦!“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心怡同学学完弟子规后,不在和自己的妹妹打打闹闹,而对妹妹宠爱有加,两人和和睦睦的。是父母减少了许多烦恼。“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班上几个爱将脏话的同学学完《弟子规》后,也不讲脏话了,班上时刻洋溢着文明语言。“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班上一些较为骄傲的同学学完《弟子规》后,也不在瞧不起那些成绩差的同学了,同学们都非常的友好,团结互助。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哈哈!我自然也学到了不少,以前我的书房是乱七八糟的书到处乱放,而现在整洁多了,我时不时清理一下书柜,打扫一下卫生。

  若你播下如意的种子,便会收获如意的行为。播下好行为的种子,便会收获好*惯,播下好*惯的种子,便会收获健全人格,播下健全人格的种子,便会收获好的命运!

  同学们,快快行动起来吧!用《弟子规》来指引我们的为人,人生可是耽误不起的!

  读弟子规心得 5

  不知不觉,开学已经两个月了。学校也开展了“我学《弟子规》”活动。老师号召我们回家都读一下《弟子规》我回到家,心想:《弟子规》我倒是第一次读,既然老师极力号召,那肯定是不错的,先读一读《弟子规》吧。

  “弟子规,圣人训……”我刚开始读,只觉得朗朗上口,并没有细细品味其中的意思,我开始读一阵思考一阵,当我读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时,我思考一阵,接着不由得惭愧了,想想自己一起,总喜欢一个人去外面玩,而我的爸爸妈妈却担心得到处找,不停地叫我的名字,直到我玩累了,倦了,我才会回家,爸爸妈妈叫我做一点小事我也不情不愿的,那里做到了父母呼应勿缓呢?有何尝做到了父母命,行勿懒呢?惭愧之余,更觉得我应该接着读下去,当我读到“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边”时我的眼睛不由得湿润了,父母对我那么好,而我直到现在都这么任性,总是按我的想法做,不管出门回家都不会对父母说一声,害的父母总是担心我的安全,我却非常懒散,完全不把这当一回事。我怎么可以这样呢?不行,我一定要改变这现状!

  我心想:我必须要帮爸爸妈妈做些什么,但做些什么呢?我冥思苦想,对了,就帮妈妈拖地和洗碗吧!说干就干,我立刻准备拖地的工具,我把扫把拿来,把地面,床底,沙发底下我都扫了个遍,“呼”刚扫完地我就累的气喘吁吁了,怎么能放弃呢?我鼓励自己,接着拿来拖把,先学妈妈的样子放水洗了洗拖把,接着便带着有水的拖把走向房间,开始认真的一格一格的拖了起来,还没到四分之一呢,我就累得都不想走路了,不能放弃!我鼓励自己:“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我开始一边背弟子规一边拖地,心中也浮现出妈妈回家时看到干干净净的地的喜悦表情,我已经下定决心了,那就一定要做完!更何况,这还是弟子规给我的教导呢。

  慢慢的,慢慢的,我终于一步一步拖完了,我已经累急了,把拖把放在墙上就倒在了沙发上,出必告,反必面,《弟子规》真的告诉了我很多东西啊!等下我一定要在再读一些。劳动的时间总是过得特别快,好像我刚拖完地妈妈就回来了。她看着拖得干干净净的地,可以说是惊呆了,接着里面搂住我说:“我儿子长大了,懂事了。”我看出来了,妈妈笑了,那是欣慰的笑。我看到妈妈的样子,心里美滋滋的,心想:我以后一定要像今天一样,让妈妈开心。吃完饭后妈妈有如往常一样收拾碗筷,我连忙起来拉住妈妈的手“妈妈,我郑重宣布:以后拖地和洗碗本人承包了,您可以放假了。”说罢,我开始收拾碗筷,一边哼着《弟子规》一边洗碗去了。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

  读弟子规心得 6

  当前教育模式大多只偏重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缺乏人文礼教的熏陶与高尚人格的培养,为了改正这一偏见,学校推出的“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的国学经典诵读工程,其宗旨是让学生接受传统优良文化的熏陶和教育,在他们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让他们接触最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文化。

  在教学中,我做到“四个结合”,即学*与兴趣结合、内容与典故结合、学*与实做结合、学校与家庭结合,全方位地让中华传统文化《弟子规》洒进学生的心灵深处。

  一、在《弟子规》诵读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自身修养。首先声音要洪亮,要有精神,学生自然能精神奕奕,不会懒散。千万不要有断句错误,否则会误导学生,所以要注重自我进修。读经可以有抑扬顿挫的表现,随着声韵的高低起伏而自然晃动,不知不觉地,就会陶醉在读经的乐趣中。语速不宜过快。读得慢,让学生吐字分明清晰,有助于心定,再透过抑扬顿挫的经典诵读,还可以慢慢地体会个中的道理。因为我们知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

  二、在《弟子规》诵读教学中要培养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采用了“只表扬,不批评”、“只鼓励,不强求”的教学原则,用“看谁读得准,看谁做得好”地口号鼓励学生进行学*;另外还采用评选“诵读小明星”等方式鼓励学生进行学*,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获得诵读的喜悦感和成就感。

  三、在《弟子规》诵读的教学中结合课本内容讲一些经典故事教育学生。我遵循“让《弟子规》为我导行”,让“经典故事伴我成长”的教育理念,注重用故事启发和教育学生。《弟子规》内容中有很多寓意深刻的经典故事,如《孔融让梨》、《孟母断机》、《刘备教子》、《铁棒磨成针》、《苦心劝父》等等,这些曲折动人的故事能让孩子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使他们感悟到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四、在《弟子规》诵读教学中注重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弟子规》不只是背得滚瓜烂熟,更重要的是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如果不能力行,学生背完《弟子规》又有什么用呢!我根据学*内容制定了许多关于身体力行、以身作则的日常行为规范。其内容是: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怎样健体、怎样相处……

  五、在《弟子规》诵读教学中重视与家长的沟通。为了让家长能感受到《弟子规》给孩子带来的变化,我们实行了家校联系活动。在“家园互动栏”上我每天都给学生留一些有关《弟子规》内容的家庭作业,如:今天回家吃饭时为母亲盛一碗饭,或者为父亲倒一杯水;帮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买菜、做饭、洗衣服、浇花、打扫房间、倒垃圾;为父母捶背、按摩、倒洗脚水等等。可以根据情况任选一样来做。

  家长和学生的感受是最真实的。有个学生家长谈道:有一次,他在外应酬,回家后酒醉呕吐、昏睡。孩子见到爸爸这种丑态,就说:“爸爸,饮酒醉,最为丑!”爸爸听到后感到吃惊,自己的孩子这么小就懂得喝醉酒不对,知道行为的美丑,看来自己日后做事要注意对孩子的影响。此后,他在应酬时就很审慎,不再会醉酒而归。而且在餐桌上,经常提起女儿的话,影响周围的友人。

  《弟子规》诵读教学实施两年来,学生们心中已种下了一颗“善良”的种子。

  读弟子规心得 7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儒家思想提倡的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学文等思想都在《弟子规》中有明确的行为规范。那么,这些行为规范对于现代人会有什么作用呢?我是带着疑问、好奇的心去拜读的这本书。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泽凊。晨则省,昏则定。

  当父母呼唤我们的时候,应当立即答应,不能迟缓,执行父母命令时应当立即行动起来,不能拖延偷懒。

  当我读到“父母呼,应勿缓”时,我检讨了自己,发现我们不一样了,玩电脑、打游戏……很忙,父母喊好几声我根本就不听,边打游戏还边说:“你烦不烦,叫一声好了,还连续叫五声,真讨厌!”大人过来拍我肩膀,我很恼火地说:“你好烦人哦,你看你看,我这一关没过去,又被别人打死了,就是你。”

  父母有时安排我到超市买东西,比如买酱油,我就明显的有抵触情绪,会很不耐烦地说:要买你自己买。”大人说:“如果没电脑,咋办?”我就顶嘴:“时代不同了,你们out了。”但如果听说要到超市去,我就像飞奔的野马一样,骑着自己心爱的`自行车撒欢儿而去。在路上就盘算着买这买那。到了超市两眼放绿光,我推着购物车穿梭在人群间,心里还盘算着哪种东西较好吃。父母为我大包小包的买,还问我够不够,我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我从来没为爸爸妈妈买过东西。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从这句话中我知道了:对父母的教诲,要恭敬的听明白。对父母的责备,要顺从的接受。

  三年级上学期学校要注射甲型H1N1流感疫苗,我因为嫌麻烦就没打针。晚上,爸爸问我打疫苗没?我说打了。爸爸在我两个胳膊上找了好久,没看到针眼就问我:“你到底打针了没有?”我仍在撒谎,于是爸爸就狠狠地把我揍了一顿。挨打时我还在想:不就是没打针吗,有什么了不起的。事后,爸爸耐心给我举实例、讲道理。现在,想起这件事来,我还挺后悔的。

  父母呼,父母命,父母教,父母责是所有人生命过程中都会出现的事情。这个父母句4次重复父母,说明了父母的重要性。父母把我带到了这个世界上,给了我生命、给了我体肤、给了我智慧、给了我力量,他(她)们是我的启蒙老师,是我的良师益友。那么,我应该怎样孝顺自己的父母呢?

  孝顺孝顺,首先要从孝顺自己的父母开始。

  “孝”的结构是上老下子,是强调血缘延续的重要性。今天的长辈是昨天的小辈,今天的小辈是将来的长辈。小辈不孝敬长辈,你又凭什么,又怎么能够指望当你成为长辈后,你的小辈会孝顺你呢?

  孝是没有条件的。

  冬则温,夏泽凊。晨则省,昏则定。

  冬天寒冷的时候要伺候父母,使其温暖,夏天炎热的时候则让父母凉快。早上向父母请安,晚上要伺候父母安眠。由此,我想到了一个故事:东汉年间的黄香,早年丧母,与父亲相依为命,冬天黄香首先睡在*子上,用自己的体温把*子弄暖和。然后,再让父亲去睡。夏天,黄香用扇子把*子扇的凉快一些。这样父亲就能安然入睡了。

  卧冰求鲤”同样讲的是孝是没有条件的这个道理的。西晋时期的王祥,母亲早亡,他一直和父亲及继母生活在一起。而继母总喜欢在父亲面前挑弄是非欺负王祥。所以,王祥从小也就失去了父爱。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王祥仍然拼命满足继母的要求。有一次,继母病了想吃鲤鱼。可大冬天的,河里的水都结冰了,怎么办?于是王祥脱下衣服,趴在厚厚的冰上,用自己的体温去融化冰。我深深的被王祥的这种孝心感动了。回想自己*时跟妈妈说话时,经常用命令的口气说:“妈,你快去给我倒杯水”、“妈,你给我点零花钱”……学了《弟子规》之后,我发现我用“您”来称呼父母了。学着用商量的、请求的语气和父母说话了。

  每天早上起床后,父母总要问我昨晚是否睡好了,然后再送我去上学。而现在,我要学会问父母早上好、晚安。

  学*《弟子规》之后我学会了对父母的感念之恩,知道了如何做人,如何用《弟子规》这个家法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规范。我们从小就要养成尊敬父母、尊敬长辈、做一个尊师爱幼、懂礼貌、讲规矩的好孩子、好学生。

  学*《弟子规》不仅仅是简单的背诵和学*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反思的、自我检讨的过程,这样才能做一个品德优良、全面发展的好孩子、好学生!

  读弟子规心得 8

  进入小学的校门第一次学*弟子规,使我渐渐感悟了《弟子规》的意思。我这才发现,原来做人也有许多规则,因此,想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规有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我就说一说我读后的感受吧!

  首先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还有就是,不管他们爱不爱我们,我们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爱他们。因为,毕竟是他们生下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我们总不能忘记养育之恩吧?更何况弟子规里面也有写到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其次是〈出则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

  〈谨〉,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穿衣服要系钮扣,要整洁,还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喝酒要适量,不要喝醉了,否则容易被别人“说闲话”。尤其是不应该在背后谈论人家的长短,这样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

  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计较小事,这样人也会变得很快乐。

  仁,代表仁慈、亲仁。对外人仁慈,对亲人仁慈,对朋友仁慈,对同事仁慈…… 现在什么人都有,但有几个是做到“仁”的'?俗话说的好,人无完人吗!只要我们尽量做好自己应做的,至于别人怎么说,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我已经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还不行,还要学会做。怎么才能做呢?学知识。怎么学呢?学*可分为直接学*和间接学*,我们可学别人的,别人的也不一定全对,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该学的学,不该学就不学。我觉得《弟子规》对我们的一生都会有帮助,我会时时刻刻用这本书来鞭策自己的。

  读弟子规心得 9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儒家思想提倡的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学文等思想都在《弟子规》中有明确的行为规范。那么,这些行为规范对于现代人会有什么作用呢?我是带着疑问、好奇的心去拜读的这本书。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泽凊。晨则省,昏则定。

  当父母呼唤我们的时候,应当立即答应,不能迟缓,执行父母命令时应当立即行动起来,不能拖延偷懒。

  当我读到“父母呼,应勿缓”时,我检讨了自己,发现我们不一样了,玩电脑、打游戏……很忙,父母喊好几声我根本就不听,边打游戏还边说:“你烦不烦,叫一声好了,还连续叫五声,真讨厌!”大人过来拍我肩膀,我很恼火地说:“你好烦人哦,你看你看,我这一关没过去,又被别人打死了,就是你。”

  父母有时安排我到超市买东西,比如买酱油,我就明显的有抵触情绪,会很不耐烦地说:要买你自己买。”大人说:“如果没电脑,咋办?”我就顶嘴:“时代不同了,你们out了。”但如果听说要到超市去,我就像飞奔的野马一样,骑着自己心爱的自行车撒欢儿而去。在路上就盘算着买这买那。到了超市两眼放绿光,我推着购物车穿梭在人群间,心里还盘算着哪种东西较好吃。父母为我大包小包的买,还问我够不够,我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我从来没为爸爸妈妈买过东西。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从这句话中我知道了:对父母的教诲,要恭敬的听明白。对父母的责备,要顺从的接受。

  三年级上学期学校要注射甲型H1N1流感疫苗,我因为嫌麻烦就没打针。晚上,爸爸问我打疫苗没?我说打了。爸爸在我两个胳膊上找了好久,没看到针眼就问我:“你到底打针了没有?”我仍在撒谎,于是爸爸就狠狠地把我揍了一顿。挨打时我还在想:不就是没打针吗,有什么了不起的。事后,爸爸耐心给我举实例、讲道理。现在,想起这件事来,我还挺后悔的。

  父母呼,父母命,父母教,父母责是所有人生命过程中都会出现的事情。这个父母句4次重复父母,说明了父母的重要性。父母把我带到了这个世界上,给了我生命、给了我体肤、给了我智慧、给了我力量,他(她)们是我的启蒙老师,是我的良师益友。那么,我应该怎样孝顺自己的父母呢?

  孝顺孝顺,首先要从孝顺自己的父母开始。

  “孝”的结构是上老下子,是强调血缘延续的重要性。今天的长辈是昨天的小辈,今天的小辈是将来的长辈。小辈不孝敬长辈,你又凭什么,又怎么能够指望当你成为长辈后,你的小辈会孝顺你呢?

  孝是没有条件的。

  冬则温,夏泽凊。晨则省,昏则定。

  冬天寒冷的时候要伺候父母,使其温暖,夏天炎热的时候则让父母凉快。早上向父母请安,晚上要伺候父母安眠。由此,我想到了一个故事:东汉年间的黄香,早年丧母,与父亲相依为命,冬天黄香首先睡在*子上,用自己的体温把*子弄暖和。然后,再让父亲去睡。夏天,黄香用扇子把*子扇的凉快一些。这样父亲就能安然入睡了。

  卧冰求鲤”同样讲的是孝是没有条件的这个道理的。西晋时期的王祥,母亲早亡,他一直和父亲及继母生活在一起。而继母总喜欢在父亲面前挑弄是非欺负王祥。所以,王祥从小也就失去了父爱。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王祥仍然拼命满足继母的要求。有一次,继母病了想吃鲤鱼。可大冬天的,河里的水都结冰了,怎么办?于是王祥脱下衣服,趴在厚厚的冰上,用自己的体温去融化冰。我深深的被王祥的这种孝心感动了。回想自己*时跟妈妈说话时,经常用命令的口气说:“妈,你快去给我倒杯水”、“妈,你给我点零花钱”……学了《弟子规》之后,我发现我用“您”来称呼父母了。学着用商量的、请求的语气和父母说话了。

  每天早上起床后,父母总要问我昨晚是否睡好了,然后再送我去上学。而现在,我要学会问父母早上好、晚安。

  学*《弟子规》之后我学会了对父母的感念之恩,知道了如何做人,如何用《弟子规》这个家法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规范。我们从小就要养成尊敬父母、尊敬长辈、做一个尊师爱幼、懂礼貌、讲规矩的好孩子、好学生。

  学*《弟子规》不仅仅是简单的背诵和学*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反思的、自我检讨的过程,这样才能做一个品德优良、全面发展的好孩子、好学生!

  读弟子规心得 10

  最*我们学*了《弟子规》,他使我们我们受益匪浅,他不仅可以提高个人修养,更能使人的思想提升。对每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自己、爱父母、爱朋友、爱身边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会变得和谐,这个世界才能变成和谐的世界,通过对《弟子规》的学*对我有五点体会。

  第一、做人要懂得感恩。对一个人而言,应该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弟子规》第一章就是“入则孝”感恩之心体现在一个“孝”字上,“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想一想这些都是我们做儿女的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做的还不够,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学*和生活中努力做好。

  第二、做人要诚实守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其意思是:开口说话,诚信为先,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没有能力做到的事情不能随便答应。至于欺骗或花言巧语,更不能使用。我们要坚持“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信念,做一个诚实的人。

  第三、要谦虚谨慎,互相关心。因为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要养成谦虚谨慎,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优秀品格。

  第四、待人接物要怀有恭敬之心。“满招损谦受益”,恭敬与谦虚是分不开的,没有内在的谦虚,很难做到对人恭敬。

  第五、要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弟子规》教人向善,养德行。目的是让自己活的有意义,而我们通过《弟子规》明白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人生是一个过程,过程是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选择怎样的人生目标。

  除了这些,《弟子规》中许多地方也是值得我们去学*,去感悟体会。只要我们认识体会,一定会悟出其中蕴藏的“瑰宝”。


读《弟子规》心得(精选十篇)(扩展3)

——读《弟子规》有感9篇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想必大家都还记得这耳熟能详的《弟子规》吧!对!这是我们三年级时背过的国学内容。回顾过去学*的《弟子规》,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其中的《谨》这一段。

  “谨” 不是想想说说,随便就可以做得到的,要经过长时间养成的良好*惯。作作对比,我就有点无地自容了!这段的开头就说到了我的致命弱点:“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而我呢?晚上睡觉的确比较迟,可是早上起床就更迟了,要不是每天早上妈妈左一遍右一遍的叫我起床,说不定我哪次就迟大到了。而且每天起来以后不再床上坐个十秒十五秒的我就下不来床。太浪费时间了!再看这“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再看看我房间的床,每天早上起来以后掀开被子就不管了,换下来的睡衣往床上一扔就匆匆忙忙的上学去了。要不是每个星期的家庭大扫除,我的房间说不定会成什么样子了!还有这里“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而我呢,吃饭的时候我最挑食的就是姜和蒜,想到姜和蒜的'那种味道就难受,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而姜是我最挑吃的东西之一,所以我一到转季的时候就会感冒。唉!痛苦啊!而且在吃饭的时候,不好吃的我就会一点儿都不吃,但遇到好吃的呢?那一餐我会吃的特别多,真是“好吃我就多吃点”!再看看这个 “缓揭帘,勿有声。宽拐弯,勿触棱。”关个门,我会关得“惊天动地”,而拐个弯呢,我有时竟然也会撞到门呀撞到东西呀。真是只能用“莽莽闯闯”来形容了!

  唉!不读不知道,一读吓一跳!要是我不读读《弟子规》我还真不知道自己存在这么多缺点呢!看来我要以《弟子规》为目标,把它作为我一个努力的旗帜,向着这个目标努力、加油、改进,做一个真正优秀的“弟子”!

  在开学典礼那天,卓校长给我们讲了《弟子规》的一些内容。当时,我对《弟子规》的第一感受就是这本书是一本好书,这本书可以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好人。那天的古诗文课,刘老师让我们每人都要买一本《弟子规》,买了书,回到家后,我便兴致勃勃地读了起来。《弟子规》里的'每一页上都有一段短小精练的小故事和一个只有12个字的小道理。我觉得,这一页里不止只有这一段话和12个字,而是还有一把金子、一把能让人成功的金子。可能一个人能否成功就把握在这几个字间。初读《弟子规》,我就受益匪浅,我懂得了许多道理:人应该孝敬父母;应该勤学、善问;有勇气承担自己该承担的责任,时刻都不能放松自己等等。

  我想,对于《弟子规》这样一本好书,我决不会轻视它,我会认真地将它读完,把它背好。在《弟子规》中学做一个好人。

  读《弟子规》有感300字:我们应该像古人一样关心父母、爱护父母、孝敬父母、照顾父母。

  读过《弟子规》的"冬则温 ,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后我明白了做人首先要讲一个"孝"字。我们要好好陷阱我们父母。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要随时查看父母的衣、食、住、行是否合理,不能让父母担心。既然古人都懂得,以"孝"为先,说什么也不让自己父母受罪,如果看到自己的父母受罪,而帮不上忙的话,就会非常心痛。我们也应该向他们学*,毕竟父母是生我们,养我们的最亲的人,不论他们对我们多不好,我们也要抱着一颗感恩的心来孝敬我们的父母。我们应该像古人一样关心父母、爱护父母、孝敬父母、照顾父母。

  我们应该孝敬父母,感谢父母从心底里感谢,一辈子为了子女幸福的每位父母。是他们给予我们一生的光明,我们应该孝敬他们,尊重他们啊!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我发现许多追崇西洋文化的华人常以不屑的态度去看待*传统文化。认为这些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相反,*传统文化不但不过时,还能使我们变成更加完美的人。《弟子规》就是这么一本好书。无论是牙牙学语的孩子,还是儿童,少年,甚至壮年,老年都耳熟能详,熟读成诵。《弟子规》早已成为历史的篇章,成为华夏儿女成长的脚印。

  “弟子规,圣人训……”一遍遍诵读着朗朗上口的《弟子规》,一次次聆听着《弟子规》给我们带来的谆谆教诲,一遍遍体会《弟子规》中的每一个字蕴藏着的哲理,我认真的实践着书中的任何一个字。领悟到了文中许多的深刻道理。

  孔子用简简单单的1080个字描绘出了人生中的131件事,每件事都意味着一个人生哲理。“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是啊,父母生我们养我们,整天为我们早出晚归,不分日夜的奔波着,父母到了家里一定是累了,我们为父母干一些不值得一提的家务活,是应该的。我们应该尽心尽力的去为父母“服务”,因为爸爸妈妈给予我们不求回报的爱,我们这辈子必定还不完!

  提起生活中,我想我做的还不够,每天放学回到家,爸爸劳累了一天,也回到了家,浑身酸痛,疲倦的不得了,而我却因为作业儿发着牢骚。“来,好儿子,给爸爸按按摩吧!”爸爸疲惫的声音又在我的耳边萦绕,“没时间,没看见我这正写作业呢吗?”我不耐烦的应对着。现在再回想一下,我真的意识到我错了,爸爸累还不是为了我,为了这个家?我就算是毫不犹豫的去给爸爸按摩,也不足以爸爸对我的付出啊!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敬承。”在人的一生中难免会有犯错误的时候,而我也不例外,每次做错事的时候,总是要被妈妈说一通。当然,我那不争气的泪珠,也随之在眼角流落下来,看在我表面上不敢反抗,可心里早已生出了许多不满于埋怨。可是在读完《弟子规》后,我知道了妈妈都是为我好,为了我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正如大人们整天总唠叨的,我们就像一个小树,不为它修枝剪叶,总也长不成一棵正直的参天大树。

  今后,我一定要管好自己,自己心里所想,就要用心去做,弟子规所讲述的每一个道理,都给我带来了启示。“孝、悌、谨、信、爱、仁”就是一个人最应该拥有的,我一定要努力学*孔圣人对我们的教育与引导!做一名优秀的学生。

  让《弟子规》点燃我们心灵的火把,点燃心中那盏不灭的灯。让《弟子规》永恒,让经典永恒,让爱永恒!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弟子规》是根据孔子的教诲编写的,其中提出了许多生活规范。我却自己以为这些规范我早以是做到的,谁都没想到,我的做的却和文中相差大远了。

  “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读书学*的房间要清洁安静,墙壁要干净,书桌要清洁。所用文具要摆放端正。可是再看看我的房间呢?墙上有不少黑点墨迹,东边墙上画一只小白兔,西边墙上画一只大老虎,没有哪块墙上没有我“优美”的笔墨。再说话我的书桌吧,不是给我当了美术上的调色板,就是当成了数学验算用的草搞纸了,密密麻麻的算式上带着一点一星的颜料,实在是不忍直视啊!

  “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损,就补之。”书籍要放在固定的地方,读完后立刻看回原处。即使遇到急事,也要把节收好,发现书本有缺损,要立刻把它修补好。而我就是和书做对!我的书桌可几乎成了一个“旧书店”,就连才发的新书,几天后就被“老鼠”啃了个边,再过几天,就全成了一堆又破又烂的“棉花”,现在的书如果不是包了书皮,一学期后早己不成样了。书架上还算完整的书也是杂乱无章,如果让我从这个大书架上找哪一本书,可以说是比登天还难。例如说我刚拿到的新书,才过几天,数学书粉身碎骨”,语文书成了“书麻饼”…….

  现在再回想起从前那些不良的读书*惯,才能发现自己的*惯有多大的漏洞,看来学《弟子规》还是十分重要的。

  亲爱的朋友,你是不是也发现自己生活中的'漏洞了?快来一起学*《弟子规》,一起改正吧!

  今年寒假,学校要求我们背《弟子规》。回到家我问妈妈什么是《弟子规》,妈妈说《弟子规》主要讲在学*和生活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妈妈还说要我对照自己的行为认真阅读,背诵。我一听来了兴趣,心想自己*常是家里的乖乖女,应该不会与书中所说的有多大差距。

  我每天详细阅读《弟子规》却发现自己在学*和生活中有许多缺点。

  《弟子规》中说:"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 "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可是我偏偏和书作对,我的书桌上放着练*本,练*册,漫画书……所有和学*有关,无关的书全都放在书桌上,东一本,西一本,我的书桌成了"旧书摊",要想找一本急用的书,有时比登天还难。现在我得好好收拾收拾,保持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

  《弟子规》中还说:"出必告,反必面。"但是我出去玩却常常忘记和家人打招呼。有一次我出去玩,没有告诉妈妈,我回到家里妈妈狠狠地说了我一顿,我读过《弟子规》以后,我知道自己做的不对,我出门时要和妈妈打招呼,回家时也要跟妈妈说一声。这样妈妈就不用担心了。

  我读完了《弟子规》,了解了自己的缺点,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我一定要改掉缺点,做一个完美的好孩子。

  今年暑假,我每天都认真拜读半小时的电子版《弟子规》,从中懂得了很多很多。我从《弟子规》,渐渐地发现了自己在生活中存在着很多缺点。

  《弟子规》中说:“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意思是:当自己的道德品质与才学不如别人的时候,就要不断地进步,就要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提高自己的技能,要勉励自己,已期能够有所收获。而我却不是这样,美术课的时候,我看了看别人的画,哇!真是惟妙惟肖!再看看我的黄瓜都变成丝瓜了,唉,真是天壤之别啊!看到这一幕,我心里充满了不满甚至嫉妒,也不想再画那么好了,因为当时我想,即使画那么好,还是无济于事,我在画画本子上就随手画了几个萝卜。结果是“良”。真是惭愧呀!

  书上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意思是:我们在家里面,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能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可我呢?奶奶去商店买糖,边往外走边说:“檬啊,我出去点事,等会你帮我把煤气灶关一下,汤炔烧好了”。我听了,心里顿时冒出“凭什么要我关,你自己不会关”的信念。

  我无动于衷。过了一会儿,奶奶回来了,走进厨房,闻到了一股烤焦的味道,一看煤气灶还没关,就飞奔过去,把煤气灶给关了,并端来一大盆水,浇在煤气灶上。不一会儿,厨房终于清理完了,奶奶大步流量地朝我走来,我知道事情不妙,就回到房间里,可是终究逃不过奶奶的一顿骂,唉!真倒霉啊!我现在终于明白什么事必须得做,什么事千万不能做,哪件事该放弃,哪件事不该不放弃。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当看到这几句话时,我们一定都觉得很熟悉。这就是我们每天都在背的“弟子规”。

  我们大家都是*人。*的传统文化非常之渊远。大家都知道,*的历史已经有五千年了,在*周边的一些文明古国也有一些传统文化历史,但都没有完整地记录他们的文化历史。唯有*,文化历史渊远流长,从未间断过。

  以前古代人读书都是非常讲究的,女子不能读书,男子才可以读。而且除了读四书五经以外,不能读别的书。弟子规里面就有一句“非圣书,屏勿视。敝聪明,坏心智。”。从这点来看,古人对于学*的书籍内容是非常重视的。要是在现代,读书的内容也十分重要。我们小学生就应该读一些“感恩系列”等心灵鸡汤系列的书或是“笑猫日记”等校园小说,可以带给我们人生的启发,培养自己的情商;还可以放松一下自己,让我们在课余时间开怀大笑。

  说到“四书五经”,也就是古人科举考试所学*的书,中华传统文化里的一些。中华传统文化还有很多,比如说:《孝经》、《千字文》、《论语》、《三字经》、《弟子规》等,我背过《三字经》、《千字文》和《弟子规》,我觉得最好理解而且最精简的就是《弟子规》了。

  《弟子规》的总序概括了《弟子规》中的所有内容,它告诉我们了许多道理。

  首先,做一个人,要孝顺,要孝敬父母亲人。我今天去听了弟子规的教育讲座,主讲人说了,身体不是我们自己的,我们只有使用权,它是父母的。就像《论语》里面讲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如果你遭遇了种种失意,朋友都离你而去,那么你还有亲人陪伴你。因为他们是你的亲人,所以可以原谅你的一次又一次犯错。你应该用一生的时间来陪伴你的亲人,用来还他们以前为你付出的债。而且还要爱护兄弟姐妹,通俗一点讲,就是不能以大欺小。如果结合中华传统的故事,那就要学*《孔融让梨》里发扬的精神,把最小的“梨”留给自己。其次要遵循生活规律,搞好自己的生活*惯。别人看见你仪态很端庄,衣着也整齐,但一进你家,里面满地狼藉,而且你的行为一点也不礼貌,那么你难道还算尽到对别人起码的尊重了吗?

  人际交往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信用。如果你不守信用,那么再亲的朋友忍你几次以后也会离你而去。

  除了上述着几点,还有一点需要我们做到:泛爱众,而亲仁。

  什么是泛爱众,而亲仁?我们来分解开来理解:

  “泛”就是广泛的意思,“众”则是大家,所有人的意思。合起来“泛爱众”就是要爱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不能因为这个人是佼佼者就只亲*这一个人,有时候成绩好并不代表一切。更不能因为他并不是一个很优秀的人就嫌弃他,厌恶他,其实你厌恶别人时别人也觉得你不怎么样。相反,如若你亲*身边的每个人,每个人都公*对待,不巴结领导的亲戚也不认为其他人没有权力就远离他们,则会迎来每个人的喜爱。他们宁愿与你这样亲切随和的*民在一起也不愿意和那些有“关系”的人在一起。而且我看过一个故事,两个很好的朋友,其中一个骗了另一个,而另一个为了捍卫朋友的`自尊,也未捅破窗户纸,心甘情愿上他朋友的当。朋友听后很感动,为自己有这样的朋友而感到自豪。

  再来理解“而亲仁”,“而亲仁”的意思便是要亲*有贤德的人,这样你便会学*他身上的好处,也成为另一个有贤德的人;相反,如果你亲*小人,你也会堕落成一个小人。有一句话可以很好地诠释这句话的道理:*朱者赤,*墨者黑。

  做完上述几点之后,如果还有剩余的时间,你便可以开始学*知识,如果连基本的做人的素质还未达到,还不如先别学*呢。

  我们一定要牢记自己是*人。现在很多人都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梁启超爷爷有句话说的好: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让我们承担起把中华传统文化继承下去并发扬光大的重任吧!

  “铃……”伴随着音乐铃声我们又进入了经典诵读的时间喽!我快乐,我在书的海洋里遨游,情不自禁地学古代诗人摇头晃脑,琅琅诵读,书给我们的生活和学*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弟子规》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意思是说:“父母叫你的时候,要立刻答应不能迟缓;父母让你做事的时候,要马上去做,不能拖延偷懒;对父母的教诲,要恭敬地聆听;对父母的责备,要顺从地接受。一遍遍的诵读,使我深有感触:父母生儿育女,含辛茹苦。父母的爱比海还深比天还高。

  回忆小时候的我,体弱多病。在寒冬腊月的夜晚,我常常突然就“呼哧呼哧”喘得厉害。爸爸妈妈总是冒着严寒,摸黑把我送去看病。路上,我被裹得严严实实的,生怕我受凉。就这样,他们常常忙到天明才疲惫地回家,而我却在爸爸的怀抱里呼呼大睡。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他们在这样重复着这样的生活。

  最难忘的是我六岁那年,在幼儿园里排练舞蹈时,不小心扭坏了脚,脚肿得像“馒头“那样高。那时我家住在七楼,恰巧那天爸爸又出差了,妈妈想扶着我上楼。可是不懂事的我不愿意,只嚷着:“妈妈抱我上楼。”妈妈默许了,背着沉重的“我”,双手拎着包包艰难地上楼了。走到三楼时,妈妈汗流浃背,大口大口地喘着气。稍作休息后,妈妈又重新背上我继续上楼。一个台阶又一个台阶地往上走。背上的我,小手越来越松,身体不断地往下“坠”。快到五楼转弯时,妈妈大叫一声,迅速扔掉手中的包包,紧紧地拽住我,因为我要掉下去啦!好险呀!妈妈长长地叹了口气,我大声地哭了起来。妈妈抱住我,安慰我,我发现妈妈全身都在发抖。

  “妈妈累,我自己走!”妈妈摇摇头,重新又背起我,使出了“吃奶的力气”走向七楼。

  当时的我不懂事,可是今天的我却心疼不已。

  爸爸妈妈,如今长大的我,总是“淘气”,“不听话”、“顶嘴”……我要在这里说一句:“对不起”。

  “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

  爸爸妈妈,我一定会做一个你们孝顺你们的孩子。


读《弟子规》心得(精选十篇)(扩展4)

——读弟子规有感9篇

  读完这篇文章,有以下几点体会。一是学*后要去落实。想想自己在生活工作中把弟子规中的要求落实得太差了。首先从礼节上就没有很好的做到,比如每次给大家说话时问好就做得很不好。二是在遇到事情时,还会着急,还会生气,还是缺乏一种定力。三是在遇到别人责备时,还会找理由。这是不可以的。而应该象文章中说的,认真反省。说得对的接受,说得不对的是提醒自己。所有人所有事都是自己学*的对象,处处都是成就自己。所以没有坏环境,不必要抱怨。

  怎么知道自己内心的善与恶?里面提到的.贪求心、嫉妒心、傲慢心、愚痴心,心量狭隘在自己身上多少还有一些,自己还需努力放下。应该多一些随喜心、包容心、谦虚心。同时更明白了一个道理:内心无恶,则无苦。要想快乐的走好今后的人生路,就需要真正的去除心中的恶。最重要的是向后面过春节的男孩——子良一样,在生活中一点一点的去改掉生活工作中的不良思维和语言,还有行为。让生活和工作尽量符合自然的规律。里面的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人是否快乐,不取决于外在的财富,而是取决于自己的生活态度。把握生命的分分秒秒,用乐观、安详和勤勉的生活态度代替原来的贪求心,你的心就会渐渐快乐起来。”我相信这一点,也在生活中这样做着。

  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还有就是,不管他们爱不爱我们,我们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爱他们。因为,毕竟是他们生下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我们总不能忘记养育之恩吧?更何况弟子规里面也有写到“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其次是〈出则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

  〈谨〉,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穿衣服要系钮扣,要整洁,还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喝酒要适量,不要喝醉了,否则容易被别人“说闲话”。尤其是不应该在背后谈论人家的长短,这样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

  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计较小事,这样人也会变得很快乐。仁,代表仁慈、亲仁。对外人仁慈,对亲人仁慈,对朋友仁慈,对同事仁慈……现在什么人都有,但有几个是做到“仁”的?俗话说的好,人无完人吗!只要我们尽量做好自己应做的,至于别人怎么说,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我已经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还不行,还要学会做。怎么才能做呢?学知识。

  怎么学呢?学*可分为直接学*和间接学*,我们可学别人的,别人的也不一定全对,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该学的学,不该学就不学。我觉得《弟子规》对我们的一生都会有帮助,我会时时刻刻用这本书来鞭策自己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份加以演述;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很多人说现在的大学就是“由你玩四年”,“大学是堕落的天堂”。大学生从高中炼狱式的生活,一下解除了监督、管束、约束,获得了空前的几乎令人窒息的自由权,到了一切完全由自己规划管理的国度,很多人面对这种情况惊慌失措,无法顺应承担。相应的表现就是:早晨七点起床算早,六点起床几乎不可能,八点是正常,更有甚者,周末昏睡到十一二点,或是整天不下床。熬夜成了大学生活的标志,享受风*弥漫整个校园。渐渐的我们的大学生越来越羸弱,丧失了梦想、拼搏激情的同时,也失去了基础性的身心健康。渐渐的,我们的大学生越来越消沉,灰色成了校园心情主调,人生无趣人生没有意义的论调也甚嚣尘上,大肆弥漫。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衍生的问题愈演愈烈。迎对问题的同时,一种呼唤,探索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声音和努力也日益显现出来。

  我在这种背景下重读了《弟子规》,当然也是伴随着“国学热“,返回传统的潮流,重读文化经典作品,社会反思和寻求的浪潮是呼应的。也许大学生浮躁颓废现象本身就是与社会整体性浮躁一脉相连的,就是社会现象的一部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蒙学》等等传统教育书目在教育界学术界舆论界纷纷拉开了热帷,然而究竟要推崇到什么程度,以怎样的视角重新解读,怎样把握好度以适可而止,这仍是值得考虑商榷的问题,也是需要留待时间来解决的问题。

  我读《弟子规》有种重受教育的.感觉。都说人是善忘的生灵,又是无知愚妄的动物,我们小时候接受学校教育的时候,一言一行,举止言谈都是有师长谆谆教诲,加以引导着的。规范不需要我们去寻找自来会向我们昭示。然而社会自以为这种教育可以一劳永逸,刻印在我们意识里,在今后将永恒的发挥作用。然而事实是我们越来越迷惘。道德规范意识越来越模糊。放任自流的结果是使我们一大部分人是非真理标准的混淆、模糊、失真。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小学生的道德修养要比初高中生的整体水*高,而学生的整体道德水*又比大学生高,大学生的比社会人员高,人的群体道德修养随着年龄增长而递减。我们的伦理道德拯救迫在眉睫。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等博爱,并且亲*有仁德的人,向他学*,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还是让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多听听《弟子规》的声音吧!

  “弟子规、圣人训、守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弟子规》这本书你一定不陌生吧!我喜欢《弟子规》,特别是“余力学文”这部分。

  “余力学文”这部分讲的是怎样学*。我尤其喜欢这句: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这句话的意思是:不妨把学*计划定得宽松一些,但在实际执行时要抓紧用功,不懈怠、不偷懒。只要工夫到了,不懂的地方自然就通达了。我在生活中也是这样,该玩的.专心玩,该学的认真学,不能一心二用。

  “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告诉了我读书方法。是啊,遇到好词好句和不懂的地方要做好笔记,以便向别人请教,这不正是爸爸妈妈教育我要做的吗?

  我喜欢读书、看书。自从我看了“余力学文”中的“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时,知道了把书读好要有信心,还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即心要记、眼要看、口要读,三者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这使我联想到我读书时的情形。我只是一味地看,虽然很用心,但并没读出声,只是默读。所以我的读书水*一直没有提高,直到看了《弟子规》以后,我才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并改正了。

  《弟子规》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我喜爱《弟子规》。

  《弟子规》是清代李毓秀所著,李毓秀性情*和豁达,品德高尚,他结合自己的教书实践,写成了《弟子规》,《弟子规》浅显易懂,押韵顺口,告诉了我们应该怎样做人,提高我们自己的品德,熟读《弟子规》会让我们受益匪浅。

  《弟子规》里说:“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这句话告诉我们,开口说话,诚信为先,答应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没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随便答应,至于欺骗或花言巧语,更不能使用!我记起了一件事,我跟好朋友子瑜吹牛说自己做的蛋糕很好吃,她很羡慕,说要尝尝我做的蛋糕,我信誓旦旦答应她一定做给她吃,事实上我并不会做,所以她第一次来我家的时候我骗她说食材没有准备好,第二次又骗她说肚子疼。妈妈知道了拿出《弟子规》跟我说:“什么叫‘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你都学到哪去了?”我听了觉得很惭愧,跟子瑜承认自己并不会做蛋糕,自己是吹牛骗她的并向她道歉,她原谅了我。周末我们一起去超市购买食材,一起上网查询如何做蛋糕,然后两人一起做了蛋糕,虽然第一次做出来的蛋糕味道不是很好,但我们还是很开心。

  有一次表姐因为姑妈乱动她的东西,她生气地对姑妈大吼大骂,其实姑妈只是看见她房间乱了帮她整理了,姑妈跟她解释了她还是很生气地骂姑妈,我在旁边听见了,就对表姐说: “ 表姐,‘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些《弟子规》里的句子你还记得吗,这可是你小学时候学过的哦,你现在都是大学生了,不能比我还差哦。”表姐听了我的话,脸红了,她静静地坐了一会,站起来小姑妈说:“妈妈我错了,我不该对你大吼大叫,我比我妹还不如,我以为一定会改的,不会再乱骂你了。”你看,学好《弟子规》,还可以劝架呢。当然,我自己也要做到尊敬父母,关心爱护父母,做错了事,父母批评时就要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让自己父母生气、伤心。

  我很喜欢《弟子规》这本书,它让我感受至*文化的博大精深,它教育我们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和热爱祖国,教会了我们很多中华传统美德,我们要好好珍惜这本国学经典,这是我们的财富。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当看到这几句话时,我们一定都觉得很熟悉。这就是我们每天都在背的“弟子规”。

  我们大家都是*人。*的传统文化非常之渊远。大家都知道,*的历史已经有五千年了,在*周边的一些文明古国也有一些传统文化历史,但都没有完整地记录他们的文化历史。唯有*,文化历史渊远流长,从未间断过。

  以前古代人读书都是非常讲究的,女子不能读书,男子才可以读。而且除了读四书五经以外,不能读别的书。弟子规里面就有一句“非圣书,屏勿视。敝聪明,坏心智。”。从这点来看,古人对于学*的书籍内容是非常重视的。要是在现代,读书的内容也十分重要。我们小学生就应该读一些“感恩系列”等心灵鸡汤系列的书或是“笑猫日记”等校园小说,可以带给我们人生的启发,培养自己的情商;还可以放松一下自己,让我们在课余时间开怀大笑。

  说到“四书五经”,也就是古人科举考试所学*的书,中华传统文化里的一些。中华传统文化还有很多,比如说:《孝经》、《千字文》、《论语》、《三字经》、《弟子规》等,我背过《三字经》、《千字文》和《弟子规》,我觉得最好理解而且最精简的就是《弟子规》了。

  《弟子规》的总序概括了《弟子规》中的所有内容,它告诉我们了许多道理。

  首先,做一个人,要孝顺,要孝敬父母亲人。我今天去听了弟子规的教育讲座,主讲人说了,身体不是我们自己的,我们只有使用权,它是父母的。就像《论语》里面讲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如果你遭遇了种种失意,朋友都离你而去,那么你还有亲人陪伴你。因为他们是你的亲人,所以可以原谅你的一次又一次犯错。你应该用一生的时间来陪伴你的亲人,用来还他们以前为你付出的债。而且还要爱护兄弟姐妹,通俗一点讲,就是不能以大欺小。如果结合中华传统的故事,那就要学*《孔融让梨》里发扬的精神,把最小的“梨”留给自己。其次要遵循生活规律,搞好自己的生活*惯。别人看见你仪态很端庄,衣着也整齐,但一进你家,里面满地狼藉,而且你的行为一点也不礼貌,那么你难道还算尽到对别人起码的尊重了吗?

  人际交往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信用。如果你不守信用,那么再亲的朋友忍你几次以后也会离你而去。

  除了上述着几点,还有一点需要我们做到:泛爱众,而亲仁。

  什么是泛爱众,而亲仁?我们来分解开来理解:

  “泛”就是广泛的意思,“众”则是大家,所有人的意思。合起来“泛爱众”就是要爱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不能因为这个人是佼佼者就只亲*这一个人,有时候成绩好并不代表一切。更不能因为他并不是一个很优秀的人就嫌弃他,厌恶他,其实你厌恶别人时别人也觉得你不怎么样。相反,如若你亲*身边的每个人,每个人都公*对待,不巴结领导的亲戚也不认为其他人没有权力就远离他们,则会迎来每个人的喜爱。他们宁愿与你这样亲切随和的*民在一起也不愿意和那些有“关系”的人在一起。而且我看过一个故事,两个很好的朋友,其中一个骗了另一个,而另一个为了捍卫朋友的自尊,也未捅破窗户纸,心甘情愿上他朋友的当。朋友听后很感动,为自己有这样的朋友而感到自豪。

  再来理解“而亲仁”,“而亲仁”的意思便是要亲*有贤德的人,这样你便会学*他身上的好处,也成为另一个有贤德的人;相反,如果你亲*小人,你也会堕落成一个小人。有一句话可以很好地诠释这句话的道理:*朱者赤,*墨者黑。

  做完上述几点之后,如果还有剩余的时间,你便可以开始学*知识,如果连基本的做人的素质还未达到,还不如先别学*呢。

  我们一定要牢记自己是*人。现在很多人都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梁启超爷爷有句话说的好: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让我们承担起把中华传统文化继承下去并发扬光大的重任吧!

  小时候,妈妈教我背《弟子规》,那时候的我就像顺口溜那样一下子就背出来了,但里面的意思,我却不懂。上小学了,老师教我们背《弟子规》,还耐心的给我们讲意思,那时的我,似懂非懂。上六年级了,我自己钻研《弟子规》,这时的我,不仅背得熟,还懂得了许许多多做人的道理。

  《弟子规》,是人类经过几千年的流传,众所认的“最有价值的书”,它们是人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晶,是一些光辉的、就有永恒价值的精品。书可以让我们陶制性情,涵养气质,培养人格智能有着;替移默化的作用。

  《弟子规》这本书让我从一个无知的儿童,变得知道尊敬长辈,老师,关爱小朋友……

  《弟子规》里面的每一句话都使我受益匪浅。而感受最善的则是出则悌这一篇章。其中“兄道友,弟道恭,”给我的感受最深。原来,我经常和弟弟抢电视,抢零食,抢玩具,经常闹得不可开交。而读了《弟子规》后,我就做什么事都让着弟弟,而弟弟也对我十分尊重。

  记得有一次,我正津津有味地看我最喜欢看的电视剧时,而偏偏在这个时候,弟弟又哭又闹的.说他要看动画片,我不想给他,为什么都要让着他呢?可转念一想,《弟子规》里面谦让比自己小的孩子,于是,我说:“给,你看吧!”弟弟兴高采烈地拿着遥控器,脸上突然从阴转晴了。还巴结的说:“姐姐真好,姐姐真好!”我心想:原来谦让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而“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这句话,让我得到了家人们的夸奖和赞赏,也让我养成了尊老爱幼的好*惯。原来我不管是吃饭还是做别的事,只想着自己,可看了《弟子规》后,我在做各种事的时候,都让这长辈,和小辈,它们都夸我懂事了,长大了,成为了一个懂得关心别人、为别人着想的大女孩儿了。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弟子规》这本书正是证实了这句话。让人类的品性在道德中升华,让生命变得更具有价值!

  今年寒假,学校要求我们背《弟子规》。回到家我问妈妈什么是《弟子规》,妈妈说《弟子规》主要讲在学*和生活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妈妈还说要我对照自己的行为认真阅读,背诵。我一听来了兴趣,心想自己*常是家里的乖乖女,应该不会与书中所说的有多大差距。

  我每天详细阅读《弟子规》却发现自己在学*和生活中有许多缺点。

  《弟子规》中说:"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可是我偏偏和书作对,我的书桌上放着练*本,练*册,漫画书……所有和学*有关,无关的书全都放在书桌上,东一本,西一本,我的书桌成了"旧书摊",要想找一本急用的书,有时比登天还难。现在我得好好收拾收拾,保持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

  《弟子规》中还说:"出必告,反必面。"但是我出去玩却常常忘记和家人打招呼。有一次我出去玩,没有告诉妈妈,我回到家里妈妈狠狠地说了我一顿,我读过《弟子规》以后,我知道自己做的不对,我出门时要和妈妈打招呼,回家时也要跟妈妈说一声。这样妈妈就不用担心了。

  我读完了《弟子规》,了解了自己的缺点,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我一定要改掉缺点,做一个完美的好孩子。

  晓雾将歇,清风徐来,我迈着轻快地步伐来到学校。

  当我轻轻拿起那本薄薄的《弟子规》时,觉得既熟悉又陌生。我大声朗读里面的每一节,每一个字!却发现有好多的内容,令我惭愧。我已上初二了,不再是那个单纯的小女孩了,理解能力已提升,怎么会再看不懂这《弟子规》的内容呢?

  我羞愧?书上说的规矩,我究竟做好了哪一样?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面对《入则孝》所讲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时爸妈叫我,我总是慢慢地回应,即使让我做个简单的事,我总是先皱着眉跟父母唠叨一番,才不情不愿地干。我做的'不对吧!父母教我,我还发疯似的说他们烦的,他们有时就骂了我两句,我都会想离家出走。记得有一次,吃饭的时间到了,妈妈喊我吃饭,而不听话的我却始终沉迷于精彩的电视节目中不肯离去,妈妈一遍一遍的叫我,我都只是嗯嗯啊啊的应付,等到爸爸妈妈都吃完了,我也没有去。等到节目结束了,我有感觉肚子饿了,走出房间一看,桌上已没有饭菜了。我气愤极了大喊:“妈妈,我要吃饭,怎么没有了呢?”妈妈急急忙忙的从房间走出来:“没有了!你要吃饭?我给你去做。”于是妈妈急匆匆的为我去做饭。


读《弟子规》心得(精选十篇)(扩展5)

——读弟子规有感

读弟子规有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弟子规有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打开网页,总会看到这样的报道:在某航班上,因两名中国乘客喝酒斗殴,导致飞机被迫返航;在美国的珍珠港,垃圾筒上赫然用中文写着“请把垃圾丢在此”;在马尔代夫,一名中国女游客晒出了自己刚捞出的珊瑚照 ……我们中华民族的道德水*曾几何时竟下降到了最低点!

  我们中华民族原本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优良的文化传统!造就了一代代贤良的中华儿女!我们是“礼仪之邦”。讲究礼仪、知恩图报、谦虚仁慈……千年的文化造就了中华儿女那么多民族传统美德。可是为什么现如今我们中的很多人却知书不达理、知书不懂事、知书不知礼,上了不少学,但是立身做人的道理不懂多少,待人处事的本领没有多少。家长望子成龙,结果孩子们成了龙也成了凤,却没有**。于是,我决定让孩子们好好学*如何做人。

  学校给每个孩子下发了《弟子规》,何不将此好好利用起来?于是,我静下心来,好好读读这本我未曾细读的国学经典。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以《论语学而篇》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首先,它教我们“入则孝”──要孝顺父母,感恩他们的养育,并且从很多细节入手,讲了如何才是“孝”。 如: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父母教导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等。

  接着它教我们“出则悌”──养成良好的生活*惯,不论用餐就座或行走,都要谦虚礼让,尊重长者,与兄弟姊妹和睦相处,与人相处不斤斤计较财物,同样是给出很多细节的做法,让人受益匪浅。比如在这一章里,它指出:“长呼人,即代叫, 人不在,己即到。”意思是:长辈有事呼唤人,应代为传唤,如果那个人不在,自己应该主动去询问是什么事,可以帮忙就帮忙,不能帮忙时则代为转告。在刚毕业第一份工作的培训中,记得就有位讲师给我们讲过“电话礼仪”,即使电话那端不是找自己,主动询问并给予帮助也会给他人留下极好的印象,从而提高整个团队的专业素养,而这些,早在古人的训诫里了。

  然后在“谨”和“信”里,它所提出的处事方式,更是精辟。简直可以编成“智者生存法则”──任何事情在没有看到真相之前,不要轻易发表意见,对事情了解得不够清楚明白时,不可以任意传播,以免造成不良后果。(谣言止于智者,不要被谣言所利用。)不合义理的事,不要轻易答应,如果轻易允诺,会造成做也不是,不做也不好,使自己进退两难。 讲话时要口齿清晰,咬字应该清楚,慢慢讲,不要太快,更不要模糊不清。 遇到他人来说是非,听听就算了,要有智慧判断,不要受影响,不要介入是非,事不关己不必多管。看见他人的优点或善行义举,要立刻想到学*看齐,纵然目前能力相差很多,也要下定决心,逐渐赶上。看见别人的缺点或不良的行为,要反躬自省,检讨自己是否也有这些缺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在后几章的“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中它又教导我们:和大众相处时要*等博爱,并且亲*有仁德的人,向他人学*,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学*《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如果人人都能身体力行,那这个世界真将是个美好的人间了。

  中国古代经典真是博大精深,这是祖先留下来的巨大财富,儿童在人的一生中,是心灵最为纯洁,记忆力最好的时段。我们要好好把握这个时期,指导孩子记诵启发人生的优美经典文章。但一开始,孩子们对《弟子规》并不感兴趣,于是我利用早读时间、品德课时间告诉孩子们里面的许多有趣的小故事,偶尔给孩子们看看《弟子规》的动画片,慢慢地,孩子们对它产生了兴趣,班级里同学做错了什么事,也会一本正经地引用《弟子规》中的语句“教育”他。同时,我想到了做父母的也要身体力行做好孩子的榜样,让孩子们在家里也能经过耳濡目染的熏陶,对培养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人生观、世界观,甚至对语言水*的提升,都有莫大的帮助。于是我建议家长也来读《弟子规》,一些家长也纷纷表示赞同。

  《弟子规》一书中强调了人应该注意个人修养,以孝、仁、义、礼、智、信来要求自己,这与当今社会道德的准则基本相符,但其中有些封建思想的糟粕我们也要和孩子解释清楚,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通过和孩子们一起学*《弟子规》,让我更深地懂得了做人、做事的道理,可光知道还不行,还要学会做。在以后的岁月里,我会时时刻刻用这本书来鞭策自己,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身体力行,给孩子们树立好的榜样;同时也从根本上改变孩子的不良风气,让孩子从内心真正认识到礼仪的好处,利人利己。

  我喜欢的经典作品很多,有法布尔写的《昆虫记》,萧红写的《呼兰河传》,林海音写的《城南旧事》等等,而我最喜欢的应该是清朝李毓秀写的《弟子规》。

  《弟子规》依据古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是教导人们为人处世的规范。全文三字一句,分七部分共一千零八十字讲述了做人处世的准则。

  要说认识《弟子规》,还是一次偶然的机会,爸爸陪我看了一部关于传统文化论坛的光碟,光碟中的老师有叔叔阿姨,大哥哥大姐姐,还有两位七八十岁高龄的老爷爷。他们中有企业家,大学教授,医生,菜农,学生等各行各业的人士。大家都用浅白真诚的语言把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受和变化讲述了出来,揭示了许多人生哲理,使人非常感动。原来这些都是他们学*和落实《弟子规》的教育后产生的变化。我被他们真诚的语言,无私的行为深深感动了,所以我对爸爸说我也要学《弟子规》。于是爸爸找来了《弟子规》,我们一家一起开始了《弟子规》的学*并逐步落实。

  在《弟子规》中,我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和做事的规范。以前妈妈叫我,我听到了都懒得答应,经常惹妈妈生气,读了“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后,我就再也不那样了;“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这句话是说开口说话,应该诚信为先,答应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至于欺骗与花言巧语,更不能使用。这成了我和同学之间交往的重要守则,使我们的友谊更加深长,因为我知道要对自己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行动负责,我和同学之间常常互相帮助,患难与共;《弟子规》还使我懂得了要孝敬父母,尊重长辈,邻里兄弟之间要和和睦睦等等道理。

  我决心把《弟子规》中的道理更多的融入到我的生活和学*中,我也希望所有的同学都喜欢这部经典作品,因为我相信它会让我们一生受益!

  俗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一个人能够去孝敬父母,说明他有一颗善良、孝顺的心,而《弟子规》的“孝悌”正是表达这种中心思想。

  在以前有人问过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问题:怎样做才算是“孝”呢?难道就是长大有出息,为了富裕而天天工作,没时间去看望父母,并为父母买小轿车,为父母买别墅;这样做才算是“孝”吗?不,不完全是的,父母心中最温暖的时候就是儿女在自己的身边陪伴自己,照顾并关心自己,我认为这才是“孝”的一部分。

  《弟子规》这本书中有许多让人受益匪浅的语句,但是最令我念念不忘的不过于这一句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静听。父母则,须顺承。”这种孝是每个人必须需学会的,我把自己与书中一比较,我觉得自己与书中确实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必须要在父母呼唤我们的时候,及时地做出回答,不要慢吞吞地过了很久才回答;也应该在父母差遣我们去做任何事情时,要立刻去做,不可拖延时间或者是偷懒;要在父母批评我们的时候,应当去恭敬的聆听父母教导,应当顺从地接受。这种孝顺,它并不是一件难做的事,我们理应去做好。

  在以前不管是妈妈叫我,还是爸爸叫我,我都会慢吞吞地答应,如果要我做事的话,我还会拖拖拉拉的拒绝,尤其自己在玩耍的时候,或者看电视的时间,那就更是心不在蔫地。有时候,爸爸妈妈教育我要认真读书的时候,我还会嫌烦,觉得他们好唠叨哦。可是自从我读过《弟子规》以后,我便明白了自己这么做是多么不应该呀!我为自己以前做的事儿感到羞愧。我今后一定会学*《弟子规》中的规矩,只有它可以教育人们怎样孝顺父母,要去细心体贴的关心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我这个做女儿的对他们浓浓的爱,也可以让我们学会怎样做人。

  以后我会时时刻刻用这本书来鞭策自己,做一名孝顺的人。

  《弟子规》里有这么一个故事,大意是———很久以前,天下大乱,有一个小孩带着老母亲逃难,她们逃到深山里,看见前面有一所破庙,她让老母亲先到破庙里面去休息,她出去找野菜给母亲充饥。等她采到野菜时,突然冲出三个强盗,把她抓走。三个强盗说:“我们要吃你。”小孩说:“求求你们放了我,我家有一个老母亲,我要把野菜给老母亲吃,然后我一定回来。”强盗们被感动了,放了他。小孩子回去,给老母亲煮了野菜。他就回到强盗身边。强盗们说:“原来天下还有这样的人啊,以后我们一定要靠自己生活。”

  我的感想是:诚实守信和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我们要做一个诚实守信,孝顺父母的人。一个人只有诚实守信了,他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我们要孝顺父母,如果不孝顺父母就对不起父母小时候对自己的养育之恩。

  这个暑假,爸爸帮我在网上下载了《弟子规》和《三字经》给我看。爸爸说,读了这两本书是很好的儿童启蒙读物,对我学*古代知识、养成良好的*惯、培养积极向上的性格品质有很好的作用。

  我听了爸爸的话,一下子把《弟子规》读完了。虽然有一些文字的意思我还不明白,但是看了《弟子规》之后让我感受很多,也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其中,令我最深刻的就是孝顺和诚信。

  孝顺第一,书中说作为子女,首先要对父母孝顺。父母生我们教育我们真的不容易,有好吃的好完的都省下来给我们。作为子女,只能用孝顺来报答父母。

  诚信第二,一个人,要在社会上立足,必须要诚信为本。

  一个失去诚信的人,将失去别人的信任,将失去朋友。所以我们要诚实守信。

  这本书有良好的教育意义,孝敬父母,尊老爱幼。体现了一个名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它告诉了我们青少年时代该干的事,本书有许多小故事,都寓意深刻,令人终身难忘,启发我们要知道自己的缺点与优点。

  读《弟子规》中,让我有难忘的一句话是“斗闹场,绝勿*,邪僻事,绝勿问”。他的典故是管宁与朋友读书时朋友三心二意,不认真读书,出外面乱逛,管宁割断了*子与他绝交,对他说:“我不与你这三心二意之人坐一张*子”。说完,管宁认真读书,不再理朋友了。其他故事也很吸引人,也深刻的教育了我们。

  读完这本书,我觉的它像我们的老师,教育我们该尊敬长辈,谦让幼小,对大人多一份敬重,对小孩多一份关爱,对学*多一份用心,那会让我们永向光明大道走去。

  《细讲弟子规》是蔡礼旭老师“幸福人生讲座”的讲演稿。刚刚拿到这本书,只有一个感想,这么厚的书我什么时候能够读完呢?而且给家长推荐这本书的时候,我只是看了一下目录,第一次推荐自己没有读过的书实在是很心虚,但是目录上以孝为主的内容就有了很强的'说服力,对家长说,一定要培养出一个孝顺的孩子,不然把孩子各方面培养的再优秀都白费。

  我读了第一页就有一种很迫切地要读完的感觉,这种感觉中有一些“恰逢知己”的喜悦,更有“先见之明”的自负,因为我们学校有很多同学早已背熟了那本小小薄薄的《弟子规》。可是,随着蔡老师的谆谆深入,我的心一点点变得沉重,我忽然懂得我活过的这二十多年尚不知何为做人,我真的枉为人子,更枉为人师!哪些为圣贤而下跪的八十老翁,也的确是真情所致。

  以为自己是个善良的人,是个有道德的人。而且把孝顺看的很重,小学二年级开始只要放假在家就为父母做饭,看着父母吃下我做的饭菜是我最大的幸福,不顶撞父母,不惹他们生气,我觉得就是孝顺了。而且孝顺也是我当年择偶的重要标准。工作后,给学生读关于母亲的文章时,失声痛哭,家长以为我家里出了什么事情。曾经在苏州参见新教育试验培训时,看过感念父母恩情的视频说体会的时候,哭的一个字都说不出来。回来后,以感恩为主题的家长会上,让众多的家长感动的和孩子一起抽泣。全区语文教师下水文比赛的时候,我以母亲为题,边写边掉泪……尽管如此,百善孝为先,对照蔡老师讲解的《弟子规》,连根本的“孝”字我却没有做好,只是每一次都触动我的心灵让我自责的哭泣,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但我没有从根本上读懂“孝”字,没有这个根基,我不懂得礼敬,不懂得谦卑,不懂得感恩,不懂得爱人,甚至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做的很好!还振振有词的教育孩子要及时尽孝。

  原来以为《弟子规》就是来约束孩子行为的,让学生们背,我不背。我仅仅是要求他们会背。兴致来的时候,我也会给他们讲一讲肤浅的道理,觉得是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其实我懂得的也只是那么一丁点儿肤浅的意思,我从没有真正深入地去思考,去读,去做。至圣先贤的教诲,我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却在埋怨孩子不听话,埋怨孩子不讲礼貌,埋怨孩子自私不替人着想。可是我又做到了多少?我不懂得“身教重于言教”,“上行下效”这句话,我并没有懂得真实的意思!

  做为老师,我舍本求末,没有把经典融入我们的生活。直到今天,我才懂得《弟子规》是用来做的,不是拿来背的,孩子在没有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之前,知识只是他们傲慢的资本!

  感谢蔡老师让我清醒过来。他让我懂得自己有太多太多的不足,太多太多的欠缺。面对这本书,我有一种得遇圣贤的感慨。引用本书后记中的话:《弟子规》教诲我们,真正幸福的源泉在于时时以一种恭敬的心,以一颗付出的心,对待他人,要有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心境,要有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境界,那么,您的人生之舟一定会划向幸福的彼岸。您当下是幸福的,您才可能给您周围的人带来幸福,才有可能给您的孩子带来幸福,所谓“教儿教女先教己”。

  真想让天下父母都读一读蔡老师的《细讲弟子规》,都来认真学*《弟子规》。因为“一杯清水,把一滴墨汁滴下去,时间才一秒,可是你要花多少秒才能恢复到本来的清净呢?可能十倍、百倍。孩子的思想也是一样!”人生至要莫若教子,《弟子规》孩子要学,老师要学,父母更要学。学会恭敬,学会谦卑,学会付出,学会感恩,学会爱人。幸福的人生不在金钱,不在地位,不在名利,而是生活在感恩和爱人的世界里,我们有谁不想,让孩子的人生之舟划向幸福的彼岸?

  《弟子规》是一本告诉我们怎么做一个好学生的好书。它从思想上、从品德上、从学*上、以及各个方面来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做一个出色的好学生。

  在思想上,我感触最深的是:“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每当我和朋友们在一起玩耍产生矛盾时,我就会想起这句话,使我的心胸变得博大,从而原谅了对方。这使我有了更多的朋友在学*上,我感触最深的是:“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每当我学*不专心的时候,我就会想起这句话,专心致志的学下去。

  在品德上,我感触最深的是:“凡是人,皆需爱。”每当我和小朋友打交道时,就会想起这句话,以友好的语气和同学打交道。现在,我读了《弟子规》以后,从一个调皮不懂礼貌的男孩,变成了一个尊老爱幼的男孩。

  《弟子规》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它是我童年时的一个不说话的“小老师”。

  接触弟子规已经有五年多时间,不过一直都不落实,只是教小孩读,也不去理解里面的内容。因为我一直以为,自己语文水*不高,也没办法给小孩解释太多,只要教会孩子读,等她长大,她自然会明白里面的道理。其中因为要生第二个小孩,所以没坚持读下去,浪费了很多时间。自年10月份左右吧(时间不是很记得)。

  我进了明德国学中心这个群,在群里我虽然不常聊天,但我常常会关注群里的信息,有些热心的朋友会发一些有益的网址出来,我都会点来看看。就这么不经意,我进了传统文化(圣贤教育改变命运)的网站。在里面我看了几个老师分享的故事,给我人生很大感染和推动。

  以前自己是比较任性的。小时候只要妈妈骂一下,我就会躲起来,让妈妈找不到,让她着急。结婚后,老公对我很好。每天三餐都是他在煮,买菜的活也是他包。

  但因为自己的脾气不好,还会经常吵架。感觉老公不能干,老拿他跟别人比。搞得自己也无心教育孩子。现在大女儿也学到我的大噪门,只要妹妹拿她的东西,就会大叫起来,从来不会让着妹妹。自从看了传统文化视频后,我才感觉到自己错得太离普啦。自己再来对照弟子规里的话“父母责,须顺承”而我自己不但不顺从地接

  受,还偷偷的躲起来。老公对自己这么好,不但不会感恩他,还埋怨他,你说这样的家,有幸福吗?很荣幸的是我现在学*了传统文化,让我现在改变了很多,从以前每天和老公吵,减少到我现在两个月都不会吵一次。以前一年就只打三四个电话给爸爸妈妈,到现在每个月都会打两个或三个电话回家,让父母安心,现在跟爸妈的感

  情也加深了很多。有时忙,我没来得及打电话回家,妈妈就会来电话,问怎么这么久没电话,没事吧!可想而知,父母以前对我们是多么担心呀。

  今年回家过年,都给爸妈和公婆带了礼物。之前问他们想要我们带些什么,他们都说不用啦。你现在是有家的人啦,要养小孩,小孩读书都要钱。只要你们都健康*安回来就好。但是,她们收到我们的礼物时,看得出来,他们真的很开心。举例说:“自从我买了这件衣服给公公,他穿上衣服,感觉很合身。所以他就每天都穿着这件衣服,不舍得脱下。虽然以前也有买给他,但因为不够用心,买回去的都不是很合身,所以他都没穿。”

  我要感谢中国传统文化,是他让我认识到什么是对错,让我知道父母的不容易,所以我要加倍孝敬父母,让他们放心。

  从去年开始,学*《弟子规》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得到丹溪小学全体教师认同,于是大家捧起《弟子规》,与圣贤为友,深入探讨其思想,体会其精神。老师们认识到,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对经典文本,如果仅仅止于言传,自己不深入体会、感悟、实践,就很难引起学生共鸣,更无法进一步落实到行动中。因此,老师们在学*过程中努力做到身体力行,承担起了经典导读和行为示范的双重任务。

  学校把“《弟子规》教法”作为教师的校本培训课程之一,校长周末常带老师去校外切磋教学方法,交流学*体会。全校老师人手一本《弟子规》教材。为了使学*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我们将其作为校本教材,在周前会上指导老师逐字逐句诵读、理解、背诵,学校不定期进行检查、评比、演讲。

  《弟子规》的确是一本家庭教育的好教材,同时也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金钥匙。它走进了孩子的日常生活,走进他们的家庭,规范着他们的日常行为,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指航针”。在《弟子规》的熏陶和滋养下,学生的自律和行为规范能力有了较大的变化,家长老师们最大的感触就是孩子们“变得懂事了”,爱学*了,对长辈彬彬有礼,独立性也增强了,亲子关系更融洽了。学生在学校举止文雅,课堂纪律良好,课间活动井然有序,在活动中,孩子们增进友谊,锻炼身体,彰显了健康、活泼的天性。

  《弟子规》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这24个字清楚明晰地告诉我们每个人出尘入世做人的基本准绳。

  一是孝。孝悌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千百年来,中国人都讲究一个“百善孝为先”;历朝历代,都很认同一个人如果能够孝顺,那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像“孟子哭竹求笋”、“王祥卧冰求鲤”、“黄庭坚车衣顺母”、“张良为母埋儿”等二十四个典故,寓意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孝顺父母、尊老敬老的良好风尚。这些典故里的人和事成为流传至今的经典长久不衰。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逐步推进、人们物质生活水*的逐步提高,国人越来越重视和发扬传统文化,不少单位、个人都把《弟子规》作为职业操守和行为准则。一个人做到了“爱父母”“爱兄长”,有这样一颗孝心、善心,那么他一定很能做到“爱祖国”“爱人民”。 读书笔记

  二是信。为人处世,除了孝道,就是诚信。诚信为本,诚信也是国人所追求和倡导的一个基本素质。《弟子规》说:“凡出言,信为先”,一个人假如没有信用,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这在当今的诚信社会尤其重要。《论语》中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友谅,可以解释为“谅,信也。”信就是诚实,做朋友,交朋友,要为人诚恳,不虚伪,朋友之间诚实交往,才能感到内心的妥帖,安稳。友便妄,是指言过其实,夸夸其谈,与《弟子规》中的匆佞巧相对,只会耍嘴皮子,没有真功夫,也是很有危害的。人与人之间相处,都是希望自己与对方能够真诚地交流,合作,坦诚相对,谁愿意对方对自己隐瞒什么,甚至欺骗?诚实是金,诚实可以为自己打开一个友善的环境,可以让自己有一个光彩的人生。

  三是仁。对于身边的人要有颗关怀爱护的心,如同苍天与大地,绝对没有私心、坏心,不论好人、坏人、聪明、愚笨、尊贵、贫贱,都一样给予保护和承载,这就是一片仁慈之心,不为名利也毫无虚假。“泛爱众”,是大爱,就是爱一切人,要全心全意为全人类服务。只要心里装着一颗大爱之心,就一定能够千方百计去解决社会种种问题,一定会为政清廉,两袖清风。“而亲仁”就是说,我们时时亲*仁德之人,就能够提升自己的道德学问,所谓“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你每天接触的都是品德高尚的人,无形当中德行也得到了提升;但是“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假如身旁都是品德低下的人,久而久之自己的言语、行为就会受到影响。所以亲*仁德之人是重要的非做不可的事。 读后感

  总之,《弟子规》所讲的道理,正是圣人的训诲,从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亲仁及余力学文着手,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要经常广泛运用,逐步孕育出重德、崇德、立德、尚德、明德、修德,厚德品行。今后,还要深入内心地反复读诵《弟子规》,从中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并把它当成个人反省的镜子和行为的指南。

  百善孝为先。行孝是为人子的本分,但我往往注重以大行而实孝,却不曾注重细小。而《弟子规》恰恰就告诉我们行孝必须从细小入手,要做到孝心常在,而非一时之念想。

  “恩欲报,怨欲忘,抱怨短,报恩长。”这些足以让我心悦诚服,古人云:“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弟子规》让我们知道感恩。感恩给我们生命的人、感恩给我们知识的人、感恩给我们衣食的人、感恩给我们住所的人、感恩曾经批评过我们的人。将别人的爱永记于心,把别人的美德汲取。完善自己,感动别人。

  学*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学*《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会变成和谐的社会。

  学了《弟子规》之后我明白了不少道理,面对它我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其中的 “入则孝” 、“出则悌” 、“谨” 、“信” 、“泛爱众” 、“亲仁” 、“余力学文”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道德系统,其核心是做人的“道” 和“德” ,就是通常说的“道德” 。在学*《弟子规》的同时我也反复拜读了蔡礼旭老师的《幸福美满的人生》这一宝书,越读越感到它的确是人生智慧处世宝典。蔡老师的“道”是超越时空的大自然运行法则。“德”是教导人类如何顺从大自然的法则,不违背做人的原则。其精髓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五伦关系。它教我们如何修身,按修身、齐家、治国、*天下的次第,不修身就不可能齐家、治国、*天下。 读后感

  在古代《弟子规》是做人的准则,在当代仍然影响着更多的人,教育我们如何做人。人生中重要的不是生命的表象,而是生命的本质。人生百态,最重要的就是品行,欲做事,先做人。文明健康的品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是真正的自我归宿,是照耀心灵永恒的阳光!我在细细品读《弟子规》的同时,也带走了我心灵上的尘埃。

  我想起了谁曾经说过这样的话:

  播下思想的种子,便收获文字;

  播下文字的种子,便收获行为;

  播下行为的种子,便收获*惯;

  播下*惯的种子,便收获人格;

  播下人格的种子,便收获命运。

  只是板着脸孔跟爸爸妈妈讲道理!当我读到"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的时候,我的脸"唰"地一下就红了,因为我时常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事跟妹妹争吵,爸爸妈妈来劝我们不要为了这点小事去争吵,要和兄弟姐妹好好地相处,姐姐就应该让妹妹,而我却认为爸爸妈妈偏心妹妹,常常让爸爸妈妈为了我们而操心!现在回想起来,我真惭愧极了。

  当我读到"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的时候,我知道了我们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它可能会在你聊"QQ"的时候,偷偷地从键盘上流走了,可能会在你看电视的时候,乘机从遥控器上溜走了;也可能在你们尽情玩耍的笑声中悄悄地滑走了。《弟子规》给我带来的实在太多了,它就像是我的一面镜子,使我看到了我在生活中的缺点,也使我下定了决心,指明了我追求的方向!

  我终于知道了学校让我们读《弟子规》的用意了一一学会做人,做一个孝顺父母、团结兄妹、珍惜时间、诚实守信、认真学*的人!

  今年寒假,爸爸带我去新华书店,看到了一本特别的书——《弟子规》,这本书是清代康熙时期山西绛州人李秀所作。我读了第一篇“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回想我以前所做的事,感受颇深。

  “首孝弟”——首先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

  009年 月 日上午 ,小琴姐姐给我听写生字,我的态度不端正,一边写字一边玩耍,内心不愿让小琴姐姐为我听写,觉得她的成绩差没本事管我,姐姐见我不认真,批评了我,我不但不接受她的批评反而与她顶撞,甚至还动手打了她。我太不尊重姐姐了!

  “次谨信”——做事谨慎,为人真诚,讲究信用。

  009年 月 日中午 , 邓 老师怕我学*落后,特意放弃休息时间给我补课——我生病做手术耽误了两个多月的学*课程,我吃了午饭到学校,把书包放在教室里就伙起同学玩, 邓 老师等了很久,都不见我出现在她面前,她不知我怎么了,就到处找我,结果仍然不见我的踪影。我为了玩,辜负了老师对我的信任,让把我当儿子来爱的老师很伤心!

  “有余力,则学文。”——要勤学苦练。


读《弟子规》心得(精选十篇)(扩展6)

——读《弟子规》心得菁选

读《弟子规》心得15篇

  某些事情让我们心里有了一些心得后,可以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中,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弟子规》心得,欢迎阅读与收藏。

  最*,我们的郑乐校长从海口带回了《弟子规》,送了我一本。课余,我通阅了。读了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体会很深,而且从中也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代李毓秀根据宋朝朱熹的《童蒙须知》改编,后经清代儒生贾存仁修订,改名为《弟子规》,是一本教导儿童怎样待人接物的书籍。它那浅显易懂的文字里却蕴含着许多做人的真理,不仅对于教育少年儿童,更对于成年人在生活、工作、家庭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还存在着素质低下、道德滑坡、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不知书不达礼、没有责任感和事业心等现象。这些人缺的是什么?我觉得缺的就是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弟子规》深刻地训导我们如何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生活*惯;如何具备博爱的精神及正确的读书方法等。诸如书中所写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应勿懒;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业毋变;这是孝道的基本要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显能。乃为如何友爱兄弟,尊长爱幼最基本的语言及行为规范。另外,书中通过列举生活中最易被视作琐碎的*惯及现象,进而训导我们如何养成良好生活*惯、具备博爱的精神和正确的读书学*方法等。本书中的`每一章、每一句、列举的都是生活当中最为普遍、最基本性的*惯和现象,而这些*惯和现象可以说是人人皆知,但有好多人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不是不知道,而是不去做。书中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要因小而不为,良好的*惯都是从一点一滴做起的。

  通过学*《弟子规》,我的认识提高了。每天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什么时候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怎么做好,人人都清楚。也许有人认为这是一本儿童读物,是教育小孩子的和成年人没有多大关系,其实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每个人都没有理由去抛弃的。虽然时代在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更新,但中国国学博大精深,虽然历时久远,可仍具有极强的阅读价值和深刻的教育意义。我们通过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增强自已的审美底蕴和人文意识都是非常有益的。

  第一次读《弟子规》时,觉得它很伟大,很深奥。慢慢地,随着时间推移,我又感悟出一些道理。今天,我又翻开了那本铺满灰尘的《弟子规》,细细品读,慢慢回味。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句话是古人告诫我们,不论*时什么情况,父母呼喊我们,得马上回应,不得拖沓。父母有事情让我们做,应马上去做,不能偷懒或推辞。

  看完这句话,我立刻想到另外一句俗语:百善孝为先。是呀,我们孝尽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何况只是一件简单的小事呢?所以,我们应该把孝时刻记牢,做到。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这句话是古人教育我们,不管是用餐,还是就座、行走时,先让长辈走在前面享用,再轮到晚辈来享用。

  读过这句话,我想,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是由长辈创造的,长辈是过了千辛万苦才让我们有这么好的生活,难道,我们连座位都不给那些给我们美好世界的长辈们坐吗?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这句古人告诉我们,在饮食方面,不要挑三拣四,能吃饱就行。而且不能吃得太多,要适量。

  念了这句话,我的脑中立刻浮现出爸爸跟我说他小时候的食物:玉米稀、白面馒头……爸爸小时候吃了一次玉米稀都算“山珍海味”,肉更不用说,一年难得吃一次。而现在,人们的`伙食要求高了,忘记了原来的艰苦,大吃大喝,暴饮暴食,真该改改!

  终于,我把《弟子规》读完了。轻轻合上书本,仰望着窗外的点点繁星,在心里默默立志:“我要把《弟子规》中的每一点都做好!让《弟子规》伴我健康成长!”

  ”当我读到这一句时,对这句中的“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不怎么明白,于是便好奇地翻开这句的解释:“读书的方法要注意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都要实实在在地做到。读书时正在读这一段就不要想到另外的一段,这段还未读完,不要因为没有兴趣,失去了好奇心,就跳到别的内容,而东翻西阅,必须定下心来,按部就班地读完。

  读书时要有规范,读一本书,要有比较宽裕的期限,但是不能因为时间多余,等期限快到了才开始用功,一急之下反而耽误事情,所以一定要有计划,计划好就要开始赶紧用功。”原来是这意思。以前我在学校图书室办了借书证,借了一本书,结果双休日吵着要妈妈带我去放风筝,妈妈只好答应了我。放完风筝回到家,刚好表姐来我家,又和表姐美美地玩了一天。

  等表姐走了,才想起了借的书周一要还,囫囵吞枣地胡乱翻看完了。周一早晨该我汇报课外阅读时,我东拉西扯,牛头不对马嘴,好不容易熬过了3分钟。那3分钟,我没看到同学以前羡慕的.表情,没听到以前热烈的掌声,我难受极了。不知怎么走下讲台的,只记得老师摸了下我的头,什么也没说,但我懂其中传递的语言。

  自从学*《弟子规》后,我明白了“读书时要有规范,读一本书,要有比较宽裕的期限,但是不能因为时间多余,等期限快到了才开始用功,一急之下反而耽误事情,所以一定要有计划,计划好就要开始赶紧用功。”《弟子规》中的文字虽少,但表达的意思却很深奥,值得我们去学*,研究里面丰富多彩的人生哲理。《弟子规》里还有着许多“规矩”,等着我们去更好地学*,更好地理解,更好地体会。教师评语:小作者能通过学*《弟子规》知道读书要做到“三到”,并能联系自己的学*实际更进一步把《弟子规》中读书的规范理解到位。

  当拿到老师发给我的《弟子规》亲子读本时,如获至宝。说实在的,我本来对文科就发怵,更何况之乎者也就更不感兴趣了。但这本书老师解释的浅显易懂,并结合了孩子的实际,非常适合儿子和我的共同学*,所以打心眼了喜欢。

  随着孩子的长大,对孩子的教育方面时常感到力不从心。特别是遇到王东这位老师后,深感自己的差距很大。再从孩子身上折射出的种种不足,经常使自己无地自容。于是决定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身体力行,和孩子共成长。

  圣然是一个活泼开朗的阳光男孩。面对太贪玩、甚至经常玩起忘记回家的缺点,分析原因,第一,家人忙,没时间管第二,家里除了电视、电脑能吸引他外,基本没别的吸引点。面对这种情况,我禁不住拿起了久违的课本,参加有关证书的考试。耳熏目染,他也喜欢上了读书,尤其*期能一口气读完《三国演义》的上下部,这是他有史以来的读得最快、最完整的一本书。特别是看书的内容及感想能在期中考试中的作文中表现出来,可想而知,他受益匪浅。我真的为孩子高兴,因为他从书中找到乐趣了。看到他的进步,我真的太高兴了,这也更坚定了自己“活到老,学到老”的信念,让孩子和我共同分享成功总是在苦苦攀登后,“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喜悦。

  面对孩子的个性鲜明,非常任性,脾气大的缺点,我深深地认识到,这他的成长是极其不利,非常着急。当孩子发作时,我会提醒他,《弟子规》是怎么说的来?他就会立刻背到“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这时我会自然成为合格的学生,摇头晃脑的来上几句。这时是幸福的、是快乐的,这也是对他最大的认可和鼓励。

  我家住在一个大院里,对孩子来说有利也有弊。有利的一面是,孩子同龄朋友多多,不孤单,玩得很快乐;不利的一面,孩子的素质参差不齐,“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在孩子不能明辨是非的的'情况下,出现了污言秽语比较多的坏*惯。我非常头疼,为此,我制定了家庭管理条例,相互监督,现在初见成效,看到孩子的进步,沉重的心情稍微舒缓了一些。

  《弟子规》在约束我们改正陋*时,可能感到没必要,其实这是在放纵自己,改掉坏*惯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包括孩子和我们自己,这时我都会想到孩子的双眼时刻在盯着自己,就在不断地进步。《弟子规》能时刻约束着自己和孩子,并且能和孩子共同学*,共同进步,我认为是很幸运的事,常诵常读,经常反思,会受益终生的。让我们共同学*,来陶冶我们的情操,净化我们的心灵吧!

  做戏简单,做人难。戏是虚假的,而人生是真实的;一场戏出错了,没关系,因为还有下一场,而一个人生出错了,不会再有重新开始的机会。正因如此,我们要学会做人,而要学*这一点,多多学*《弟子规》是最好的选择!

  说到这《弟子规》,我们班同学简直是爱不释手呢!我班同学不仅仅度背《弟子规》,还严格按照弟子规上的内容去约束自己,很是成功哦!“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心怡同学学完弟子规后,不在和自己的妹妹打打闹闹,而对妹妹宠爱有加,两人和和睦睦的。是父母减少了许多烦恼。“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班上几个爱将脏话的同学学完《弟子规》后,也不讲脏话了,班上时刻洋溢着文明语言。“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班上一些较为骄傲的同学学完《弟子规》后,也不在瞧不起那些成绩差的同学了,同学们都非常的友好,团结互助。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哈哈!我自然也学到了不少,以前我的书房是乱七八糟的书到处乱放,而现在整洁多了,我时不时清理一下书柜,打扫一下卫生。

  若你播下如意的种子,便会收获如意的行为。播下好行为的.种子,便会收获好*惯,播下好*惯的种子,便会收获健全人格,播下健全人格的种子,便会收获好的命运!

  同学们,快快行动起来吧!用《弟子规》来指引我们的为人,人生可是耽误不起的!

  不知不觉,开学已经两个月了。学校也开展了“我学《弟子规》”活动。老师号召我们回家都读一下《弟子规》我回到家,心想:《弟子规》我倒是第一次读,既然老师极力号召,那肯定是不错的,先读一读《弟子规》吧。

  “弟子规,圣人训……”我刚开始读,只觉得朗朗上口,并没有细细品味其中的意思,我开始读一阵思考一阵,当我读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时,我思考一阵,接着不由得惭愧了,想想自己一起,总喜欢一个人去外面玩,而我的爸爸妈妈却担心得到处找,不停地叫我的名字,直到我玩累了,倦了,我才会回家,爸爸妈妈叫我做一点小事我也不情不愿的,那里做到了父母呼应勿缓呢?有何尝做到了父母命,行勿懒呢?惭愧之余,更觉得我应该接着读下去,当我读到“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边”时我的眼睛不由得湿润了,父母对我那么好,而我直到现在都这么任性,总是按我的想法做,不管出门回家都不会对父母说一声,害的父母总是担心我的安全,我却非常懒散,完全不把这当一回事。我怎么可以这样呢?不行,我一定要改变这现状!

  我心想:我必须要帮爸爸妈妈做些什么,但做些什么呢?我冥思苦想,对了,就帮妈妈拖地和洗碗吧!说干就干,我立刻准备拖地的.工具,我把扫把拿来,把地面,床底,沙发底下我都扫了个遍,“呼”刚扫完地我就累的气喘吁吁了,怎么能放弃呢?我鼓励自己,接着拿来拖把,先学妈妈的样子放水洗了洗拖把,接着便带着有水的拖把走向房间,开始认真的一格一格的拖了起来,还没到四分之一呢,我就累得都不想走路了,不能放弃!我鼓励自己:“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我开始一边背弟子规一边拖地,心中也浮现出妈妈回家时看到干干净净的地的喜悦表情,我已经下定决心了,那就一定要做完!更何况,这还是弟子规给我的教导呢。

  慢慢的,慢慢的,我终于一步一步拖完了,我已经累急了,把拖把放在墙上就倒在了沙发上,出必告,反必面,《弟子规》真的告诉了我很多东西啊!等下我一定要在再读一些。劳动的时间总是过得特别快,好像我刚拖完地妈妈就回来了。她看着拖得干干净净的地,可以说是惊呆了,接着里面搂住我说:“我儿子长大了,懂事了。”我看出来了,妈妈笑了,那是欣慰的笑。我看到妈妈的样子,心里美滋滋的,心想:我以后一定要像今天一样,让妈妈开心。吃完饭后妈妈有如往常一样收拾碗筷,我连忙起来拉住妈妈的手“妈妈,我郑重宣布:以后拖地和洗碗本人承包了,您可以放假了。”说罢,我开始收拾碗筷,一边哼着《弟子规》一边洗碗去了。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

  《弟子规》是从清朝康熙年间流传至今的一篇训蒙文,承继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摒弃了弘宽高远、不切实际的空洞说教,侧重引导人们从日常小事做起,规范自己的言行,进而扩展开来,形成从个人到家庭、由家庭到社会的言行规范、家庭和谐、工作有序、生活文明的良好社会秩序。读了《弟子规》,我主要有三点感悟:

  一是孝德决定品德。一个人的品德好坏,很重要的一条是看对父母孝顺不孝顺。对父母不闻不问、恶言恶行相向的人,很难说能与周围的人和睦相处。对最亲*的人都不懂得感恩的人,如何能对周围的人以善相待?所谓“百善孝为先”,就是这个道理。

  二是细节决定成败。细节体现在生活与工作的方方面面,包括人的饮食起居、生活*惯、日常言行、工作表现等等,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地方。一个连日常小事都不重视的人,很难在工作上有突出表现,在事业上有所成就。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三是过程决定成效。好的过程必然会有好的结果。不脚踏实地,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只会一事无成。一个拈轻怕重、斤斤计较的人,很难会有成效。一个在小事能吃亏、愿吃亏,工作中不计得失、任劳任怨的人,就一定是一名好员工。所谓“凡事皆须努力,成败不必在我”。

  作为泽州大酒店的一名员工,《弟子规》给我的最大工作启示,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要遵章守纪。凡是酒店的规章制度,必须无条件、不折不扣地执行,凡是领导所安排的工作,必须无条件、不折不扣地做好。要树立执行观念,提高执行力,把对个人的纪律约束与推进酒店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全局一盘棋,处处以大局为重,自觉树立酒店的良好服务形象。

  二是要团结同事。一个团结和睦的集体,有利于形成合力,让我们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工作。《弟子规》倡导的入则孝、出则悌,就是让我们在家孝顺父母,在外团结同事。一个内部不团结的集体,必然没有战斗力,必然影响工作效率和成绩。

  三是要恪守本职。恪守本职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应有之义。人生在世,总得于世有所裨益。不管在什么岗位,从事什么工作,都应该按照工作标准和领导要求,尽心尽力做好。忽视本职、东山望着西山高,只会贻误人生、一事无成,即便做一颗螺丝钉,也应该让这颗螺丝钉熠熠生辉、物有所值。

  以上就是我结合本职工作,对《弟子规》的领悟。当然,《弟子规》除了教给我许多工作的道理,还教给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今后,我将以《弟子规》为自己的行为规范,不断加强道德修养,提高工作水*,力争为酒店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开学已经一个月了,这一个月的时间,我收获了很多。先是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培训学*,全校优秀老师对自己的收获还进行了全校分享。高中部践行了《弟子规》力行课程分享活动。每天我们依然在坚持读经典、听弟子规音频学*。上周我们还一起观看了《醒来》这部意义深远的影片。接触传统文化之后的变化是潜移默化的。

  作为班主任每天早上六点十分要带领学生一起践行弟子规。在跟学生一起成长的过程中,我发现我收获了太多。而令我想不到的是孩子们对弟子规的解读。三子一句的经典居然教会了我们这么多做人的道理。“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如果我们的学生可以有幸从幼儿教育就接触弟子规的话,我们的家长还会如此的'头疼于孩子的叛逆么?我们还会有迷恋于网吧沉迷于网络暴力的事情么?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为什么我们还会去伤害他们呢?

  就在上周周六,我带着85岁的姥爷跟几*70岁的妈妈去吃饭。我望着一桌子的亲人,那时候我感觉自己是多么幸福。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在一起吃个饭都会变得那么温馨。而这顿饭,我已经拖了快一个月了。随着我们生活的节奏在加快,我们的亲情貌似在退减。甚至连回家陪老人吃顿饭都变成了自己的负担。有的人在忙于工作的应酬,有的人在奔波于生计,更有的人宁愿躺在床上多睡一会儿甚至多玩一会儿手机也不舍得陪老人们吃顿饭。家人吃顿饭还不如跟自己的好朋友在一起吃顿饭。学*了弟子规以后,我们才知道自己的行为有多可笑。我相信传统文化的道路上看,我们的朋友会越来越多,我们收获的也会越来越多。

  当前教育模式大多只偏重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缺乏人文礼教的熏陶与高尚人格的培养,为了改正这一偏见,学校推出的“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的国学经典诵读工程,其宗旨是让学生接受传统优良文化的熏陶和教育,在他们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让他们接触最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文化。

  在教学中,我做到“四个结合”,即学*与兴趣结合、内容与典故结合、学*与实做结合、学校与家庭结合,全方位地让中华传统文化《弟子规》洒进学生的心灵深处。

  一、在《弟子规》诵读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自身修养。首先声音要洪亮,要有精神,学生自然能精神奕奕,不会懒散。千万不要有断句错误,否则会误导学生,所以要注重自我进修。读经可以有抑扬顿挫的表现,随着声韵的高低起伏而自然晃动,不知不觉地,就会陶醉在读经的乐趣中。语速不宜过快。读得慢,让学生吐字分明清晰,有助于心定,再透过抑扬顿挫的经典诵读,还可以慢慢地体会个中的道理。因为我们知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

  二、在《弟子规》诵读教学中要培养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采用了“只表扬,不批评”、“只鼓励,不强求”的教学原则,用“看谁读得准,看谁做得好”地口号鼓励学生进行学*;另外还采用评选“诵读小明星”等方式鼓励学生进行学*,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获得诵读的喜悦感和成就感。

  三、在《弟子规》诵读的教学中结合课本内容讲一些经典故事教育学生。我遵循“让《弟子规》为我导行”,让“经典故事伴我成长”的教育理念,注重用故事启发和教育学生。《弟子规》内容中有很多寓意深刻的经典故事,如《孔融让梨》、《孟母断机》、《刘备教子》、《铁棒磨成针》、《苦心劝父》等等,这些曲折动人的故事能让孩子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使他们感悟到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四、在《弟子规》诵读教学中注重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弟子规》不只是背得滚瓜烂熟,更重要的是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如果不能力行,学生背完《弟子规》又有什么用呢!我根据学*内容制定了许多关于身体力行、以身作则的日常行为规范。其内容是: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怎样健体、怎样相处……

  五、在《弟子规》诵读教学中重视与家长的沟通。为了让家长能感受到《弟子规》给孩子带来的变化,我们实行了家校联系活动。在“家园互动栏”上我每天都给学生留一些有关《弟子规》内容的家庭作业,如:今天回家吃饭时为母亲盛一碗饭,或者为父亲倒一杯水;帮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买菜、做饭、洗衣服、浇花、打扫房间、倒垃圾;为父母捶背、按摩、倒洗脚水等等。可以根据情况任选一样来做。

  家长和学生的感受是最真实的。有个学生家长谈道:有一次,他在外应酬,回家后酒醉呕吐、昏睡。孩子见到爸爸这种丑态,就说:“爸爸,饮酒醉,最为丑!”爸爸听到后感到吃惊,自己的孩子这么小就懂得喝醉酒不对,知道行为的美丑,看来自己日后做事要注意对孩子的影响。此后,他在应酬时就很审慎,不再会醉酒而归。而且在餐桌上,经常提起女儿的话,影响周围的友人。

  《弟子规》诵读教学实施两年来,学生们心中已种下了一颗“善良”的种子。

  从事教师工作几年,常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的方法不断探索,但始终苦于无门,不得要领,直至学*了《弟子规》,才觉得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有典可依。现就我粗浅的认识言谈于下。

  《弟子规》由清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将《论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以通俗易懂的文字三字一组、两组一韵、四组一句编篡成文。后经晚清秀才贾存仁修订更名为《弟子规》。与《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一起成为启蒙教育的基础教材,是教育学生敦伦尽份、防邪存正的最佳读物。

  全文分“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余力学文”五部分,对“弟子”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言简意骇的语言做了详细全面的阐述,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对现在中小学生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可见,孝是道德的根本所在。所以,《弟子规》说:“首孝悌”。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之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之以悌,所以敬天之为人兄者也。教之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故子曰:“夫孝,始于事亲,终于立身。”

  子曰:“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如果能做到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孝之始也”,以“立身行道,扬名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那么“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就不难做到。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教师,首先是“传道”后才是“授业”和“解惑”。什么是“道”?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见,所谓“道”就是天、地、人的自然法则,是天地之间的自然规律和人类社会的行为准则。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每个人开始都是本性善良的,但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生活*惯相去甚远,如不及时教导,善良的本性可能会发生偏离。

  学生的成长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三方面影响。认真学*和贯彻落实《弟子规》,不仅可以使学生不断的提高境界,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对各种坏*惯的识别能力和免疫能力。所以为了我们学生的健康发展,为了构建我们的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弟子规》的学*势在必行。

  《弟子规》,就是把圣人教育贯彻到生活中,文化是一个连续的传递过程。学*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例如,我们学*《弟子规》,背诵下来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就需要时间来。一个人处世必定有一些原则,在他们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的制约。

  一种思想理念在中华大地上延续了几十年,这里的人民哪里还可能不会受到影响呢?《弟子规》中要求我们先端正品德。其中包括孝、悌、礼、仁、忠等。在做到这些后,它又教了我们一些学*方法。不但要认真学,还要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地读好书,成为有用之才。

  在孝方面,就应按《弟子规》讲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需献听;父母责,须顺承。"最起码做到这些,才能对得住苦养自己**的父母。深切体会后,才发现自己做的不够;另一方面,自己作为父母,在引导孩子熟读的同时,应该让他们慢慢品出其中的真谛,潜移默化,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行,为日后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也是作为父母最大的收益。

  其次,《弟子规》里,我读到了诚信。为人处世,除了孝道,就是诚信了。诚信为本,诚信也是国人所追求和倡导的一个基本素质。任何时候,任何朝代,一个人立于世,只要开口说话,首先就要讲究信用,欺诈不实的言语,在社会上是不可能永远行得通的。同时还要注意的是,话说得多不如说得少。凡事实实在在,不要讲些花言巧语。

  另外,从《弟子规》里,我还读到了仁爱,提示自己对身边的人要有颗关怀爱护的心,如同苍天与大地,绝对没有私心、坏心,不论好人、坏人、聪明的、愚笨的、尊贵的、贫贱的,不同国界、不同种族都一样给予保护和承载,这就是一片仁慈之心,不为名利也毫无虚假。

  和古人相比,我们的品行已经落后的太远太远了,今天能重温传统文化感到非常幸运,很感恩《弟子规》作者李毓秀,要感恩唯有认真学*《弟子规》并学以致用,用《弟子规》来规范言行,指导生活和学*,培养自己孝亲尊师,温和谦逊的品德,想《弟子规》中写的,以恭敬的心,谦卑的态度,彬彬有礼的行为,来对待一切人、事、物,不断提升自己的品行修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读弟子规后的心得体会四:

  《弟子规》原名叫《训蒙文》,是依据儒家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的。这本书文字浅显,却教给人们为人处世的.道理。我读了我们矿女工委推荐的这本书,深深地感到了矿女工委的良苦用心,是为了让我们女职工从理念上、思想上引导我们,通过读这本书,增强自己在为人处世,教育子女和孝敬父母等诸多方面的修养,做一个举止文雅、言谈得体、会培养孩子的新时代的女职工。通过这段时间的学*,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国学精粹教育,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受到了极为深刻的教育:

  一。出门在外,别忘了给父母报声*安。

  《弟子规》中说:"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我最欣赏这里面的"出必告",就是说,子女出门之前要告知父母去哪里,回来之后,要当面禀告,免得父母担心,挂念。

  我一开始上班的时候,从来没离开家的我来到矿上上班,我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回家。那时候还没有电话和手机。过了三个月后,我父母竟然从几百里路远的老家赶到矿上来看我。我很是不安地对父母说:"我在这儿上班挺好的,这么远的路,你们干么非要来啊?"母亲双眼含泪地说:"孩子啊,你说的倒是轻松,你知道你来矿上上班的这三个月,我和你爸爸是多挂念你吗?我和你爸爸都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怕你不适应,怕你工作不顺利,怕你被别人欺负了,怕你不会照顾自己。""妈,我都多大了?你还担心这些?"我说。"你再大也是我的孩子呀!你怎么不能理解父母的心啊?"母亲不满地说。这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了父母对我的担心。于是我说:"爸,妈,我保证一个月给你们写两封信,这行了吧?"后来,父母接到我的信都很高兴,回信说我越来越懂事了。他们也不再那么担心我了。再后来,电话和手机普及了,我就给他们打电话或是发短信,给他们报我*安。

  二、在父母生病的时候一定要陪在他们身边。

  《弟子规》中说:"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意思是说,父母生病的时候,子女应该及时请医生,喝药时子女要先尝。一旦病情加重,更要昼夜服侍,不可以随便离开。几年前,我母亲因患腰椎垫盘托出住院,是父亲和弟弟把母亲送到济南省立医院去治疗。我因为工作忙,只是在中间去看了一趟,留下点钱就匆匆回来上班了。以至于同室的病友说我母亲:"怎么不见你大女儿来照顾你?她不是亲生的吗?"听了母亲转述了这句话,我无地自容,难过极了,感到自己没有尽到做女儿的责任,母亲是那么疼爱我,在她需要我的时候,我却不在她的身边。


读《弟子规》心得(精选十篇)(扩展7)

——读《弟子规》心得菁选

读《弟子规》心得汇编15篇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弟子规》心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次读《弟子规》时,觉得它很伟大,很深奥。慢慢地,随着时间推移,我又感悟出一些道理。今天,我又翻开了那本铺满灰尘的《弟子规》,细细品读,慢慢回味。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句话是古人告诫我们,不论*时什么情况,父母呼喊我们,得马上回应,不得拖沓。父母有事情让我们做,应马上去做,不能偷懒或推辞。

  看完这句话,我立刻想到另外一句俗语:百善孝为先。是呀,我们孝尽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何况只是一件简单的`小事呢?所以,我们应该把孝时刻记牢,做到。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这句话是古人教育我们,不管是用餐,还是就座、行走时,先让长辈走在前面享用,再轮到晚辈来享用。

  读过这句话,我想,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是由长辈创造的,长辈是过了千辛万苦才让我们有这么好的生活,难道,我们连座位都不给那些给我们美好世界的长辈们坐吗?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这句古人告诉我们,在饮食方面,不要挑三拣四,能吃饱就行。而且不能吃得太多,要适量。

  念了这句话,我的脑中立刻浮现出爸爸跟我说他小时候的食物:玉米稀、白面馒头……爸爸小时候吃了一次玉米稀都算“山珍海味”,肉更不用说,一年难得吃一次。而现在,人们的伙食要求高了,忘记了原来的艰苦,大吃大喝,暴饮暴食,真该改改!

  终于,我把《弟子规》读完了。轻轻合上书本,仰望着窗外的点点繁星,在心里默默立志:“我要把《弟子规》中的每一点都做好!让《弟子规》伴我健康成长!”

  十月我们班开展了亲子共读《弟子规》的活动,在和孩子一起学*的这一个月中,使我对《弟子规》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其中有许多是对儿童行为的规范,比如尊重长辈,坐立有序,生活方面讲究卫生,待人礼貌,讲诚信,珍惜时间等等,这些都是对儿童起到很好的教育意义。

  在学*的过程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有这几点:当我们学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时,孩子有些惭愧的说:“妈妈这点我做的不好,你经常叫我的'时候,我都没有及时答应,有时你叫了我三四遍我才回应你,这点我今后一定改正。

  当学到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时,孩子有些小自豪的说:“这个我都有做到,有好吃的我都让爸爸妈妈先尝,坐公共汽车时,看到爷爷奶奶我都赶紧把座位让给他们。”

  和孩子共读的过程中也会有许多有趣的时刻,比如有学到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时,她感慨到原来古代人也不喜欢挑食的孩子呀!妈妈我告诉你个秘密靳老师也不喜欢挑食的孩子,虽然我以前也挑食,但是我已经在慢慢改正了,在学校不管爱吃不爱吃的我都吃。我要努力做个不挑食的孩子!

  学*弟子规也给了她教育爸爸的机会,其中有讲到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他说:“爸爸这点做的不好,他就有喝醉酒的时候,确实爸爸喝醉的样子还挺丑的。我要好好给爸爸讲讲道理,让他少喝酒更不能喝醉,要不他就是最丑的爸爸!”

  通过学*《弟子规》体会到了老师的良苦用心,老师希望通过亲子共读的方式,使学生明白做人因该尊师重道,孝顺父母,诚信友善,培养孩子的思想美德要践行在实际生活当中的意识。

  读了《弟子规》以后,我明白了什么是尊老爱幼,什么是孝敬父母,什么是勤俭节约,什么是宽宏大量……这一切都是读《弟子规》给我带来的收获。

  当读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的时候,我想起了自己:妈妈叫我去晾衣服,而我却慢吞吞地答应了一声,许久才去,真是不应该啊!

  当读到“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的时候,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父母有了过失,当子女的一定要劝谏改正。假如父母不接受我们的劝谏,固执不听,要以虔敬的`心、善巧的言语,恳求父母改过。对比自己,我真感到惭愧,爸爸妈妈批评我时,我总是板着脸跟爸爸妈妈大吵大闹。

  当读到“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的时候,我的脸一下就红了,因为我时常为了一点小事跟弟弟闹别扭。爸爸妈妈让我和弟弟好好相处,姐姐就应该让着弟弟,而我却认为爸妈偏心,常常让他们为我操心。现在想起来真是惭愧极了。《弟子规》让我明白了很多,让我学会了很多知识,也让我懂得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使我变得更有礼貌。

  常言道“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其实这些章句我们整天都听见,因为每天放学后,广播都会播放《弟子规》的,而忙于吃饭,洗澡的我们,几乎没有任何心思去体会其含义,更别说领略个中做人的道理了。

  一天,我到学校图书馆,那本红彤彤的弟子规直奔我的视线,我的老毛病又犯了——只要看上一本书,不把它领会透彻,我不会释手。我坐下认真地浏览,掩卷沉思,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它是教我们如何做人的。

  “首孝悌”,它是教导我们要听从长辈教诲,孝敬长辈的。而正处于青春期的我们大多数属于叛逆型的,随波逐流,脾气暴躁,做事情缺乏耐性,常自认为做事情很正确。此刻,我知自己道错了。

  “次谨信”——通行社会的绿卡,这个我们每个同学基本做到了,因为每个人都知道它是促进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一个人谨言慎行了,就会懂得尊重别人,与人为善。这样的`人在别人的眼里,就是一个道德修养高尚的。这些我们都深有体会。

  其中最令我有感触的是“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几句。自从上了初中后,我们班同学的眼里只有中考,个个都成了学*的“奴隶”,忽略我们身边的同学和生活,成了“两脚书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同学之间的交流。而我们因为是同学,碍于情面,不敢给予任何批评,尽管那时无原则地纵容。后来,班主任很机智地唤醒我们无知的心灵,并言传身教,让我们深刻领略到“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的精髓。

  从那以后,我们同学、朋友之间相处得十分融洽,学*也有了飞跃的进步,这总算不费老师的一片苦心了!先学会如何做人,再谈如何学*。

  《弟子规》让我受益匪浅。

  当拿到老师发给我的《弟子规》亲子读本时,如获至宝。说实在的,我本来对文科就发怵,更何况之乎者也就更不感兴趣了。但这本书老师解释的浅显易懂,并结合了孩子的实际,非常适合儿子和我的共同学*,所以打心眼了喜欢。

  随着孩子的长大,对孩子的教育方面时常感到力不从心。特别是遇到王东这位老师后,深感自己的差距很大。再从孩子身上折射出的种种不足,经常使自己无地自容。于是决定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身体力行,和孩子共成长。

  圣然是一个活泼开朗的阳光男孩。面对太贪玩、甚至经常玩起忘记回家的缺点,分析原因,第一,家人忙,没时间管第二,家里除了电视、电脑能吸引他外,基本没别的吸引点。面对这种情况,我禁不住拿起了久违的课本,参加有关证书的考试。耳熏目染,他也喜欢上了读书,尤其*期能一口气读完《三国演义》的上下部,这是他有史以来的读得最快、最完整的一本书。特别是看书的内容及感想能在期中考试中的作文中表现出来,可想而知,他受益匪浅。我真的为孩子高兴,因为他从书中找到乐趣了。看到他的进步,我真的太高兴了,这也更坚定了自己“活到老,学到老”的信念,让孩子和我共同分享成功总是在苦苦攀登后,“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喜悦。

  面对孩子的个性鲜明,非常任性,脾气大的缺点,我深深地认识到,这他的成长是极其不利,非常着急。当孩子发作时,我会提醒他,《弟子规》是怎么说的来?他就会立刻背到“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这时我会自然成为合格的学生,摇头晃脑的来上几句。这时是幸福的、是快乐的,这也是对他最大的认可和鼓励。

  我家住在一个大院里,对孩子来说有利也有弊。有利的一面是,孩子同龄朋友多多,不孤单,玩得很快乐;不利的'一面,孩子的素质参差不齐,“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在孩子不能明辨是非的的情况下,出现了污言秽语比较多的坏*惯。我非常头疼,为此,我制定了家庭管理条例,相互监督,现在初见成效,看到孩子的进步,沉重的心情稍微舒缓了一些。

  《弟子规》在约束我们改正陋*时,可能感到没必要,其实这是在放纵自己,改掉坏*惯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包括孩子和我们自己,这时我都会想到孩子的双眼时刻在盯着自己,就在不断地进步。《弟子规》能时刻约束着自己和孩子,并且能和孩子共同学*,共同进步,我认为是很幸运的事,常诵常读,经常反思,会受益终生的。让我们共同学*,来陶冶我们的情操,净化我们的心灵吧!

  做戏简单,做人难。戏是虚假的,而人生是真实的;一场戏出错了,没关系,因为还有下一场,而一个人生出错了,不会再有重新开始的机会。正因如此,我们要学会做人,而要学*这一点,多多学*《弟子规》是最好的选择!

  说到这《弟子规》,我们班同学简直是爱不释手呢!我班同学不仅仅度背《弟子规》,还严格按照弟子规上的内容去约束自己,很是成功哦!“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心怡同学学完弟子规后,不在和自己的.妹妹打打闹闹,而对妹妹宠爱有加,两人和和睦睦的。是父母减少了许多烦恼。“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班上几个爱将脏话的同学学完《弟子规》后,也不讲脏话了,班上时刻洋溢着文明语言。“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班上一些较为骄傲的同学学完《弟子规》后,也不在瞧不起那些成绩差的同学了,同学们都非常的友好,团结互助。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哈哈!我自然也学到了不少,以前我的书房是乱七八糟的书到处乱放,而现在整洁多了,我时不时清理一下书柜,打扫一下卫生。

  若你播下如意的种子,便会收获如意的行为。播下好行为的种子,便会收获好*惯,播下好*惯的种子,便会收获健全人格,播下健全人格的种子,便会收获好的命运!

  同学们,快快行动起来吧!用《弟子规》来指引我们的为人,人生可是耽误不起的!

  当前教育模式大多只偏重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缺乏人文礼教的熏陶与高尚人格的培养,为了改正这一偏见,学校推出的“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的国学经典诵读工程,其宗旨是让学生接受传统优良文化的熏陶和教育,在他们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让他们接触最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文化。

  在教学中,我做到“四个结合”,即学*与兴趣结合、内容与典故结合、学*与实做结合、学校与家庭结合,全方位地让中华传统文化《弟子规》洒进学生的心灵深处。

  一、在《弟子规》诵读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自身修养。首先声音要洪亮,要有精神,学生自然能精神奕奕,不会懒散。千万不要有断句错误,否则会误导学生,所以要注重自我进修。读经可以有抑扬顿挫的表现,随着声韵的高低起伏而自然晃动,不知不觉地,就会陶醉在读经的乐趣中。语速不宜过快。读得慢,让学生吐字分明清晰,有助于心定,再透过抑扬顿挫的经典诵读,还可以慢慢地体会个中的道理。因为我们知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

  二、在《弟子规》诵读教学中要培养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采用了“只表扬,不批评”、“只鼓励,不强求”的教学原则,用“看谁读得准,看谁做得好”地口号鼓励学生进行学*;另外还采用评选“诵读小明星”等方式鼓励学生进行学*,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获得诵读的'喜悦感和成就感。

  三、在《弟子规》诵读的教学中结合课本内容讲一些经典故事教育学生。我遵循“让《弟子规》为我导行”,让“经典故事伴我成长”的教育理念,注重用故事启发和教育学生。《弟子规》内容中有很多寓意深刻的经典故事,如《孔融让梨》、《孟母断机》、《刘备教子》、《铁棒磨成针》、《苦心劝父》等等,这些曲折动人的故事能让孩子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使他们感悟到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四、在《弟子规》诵读教学中注重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弟子规》不只是背得滚瓜烂熟,更重要的是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如果不能力行,学生背完《弟子规》又有什么用呢!我根据学*内容制定了许多关于身体力行、以身作则的日常行为规范。其内容是: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怎样健体、怎样相处……

  五、在《弟子规》诵读教学中重视与家长的沟通。为了让家长能感受到《弟子规》给孩子带来的变化,我们实行了家校联系活动。在“家园互动栏”上我每天都给学生留一些有关《弟子规》内容的家庭作业,如:今天回家吃饭时为母亲盛一碗饭,或者为父亲倒一杯水;帮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买菜、做饭、洗衣服、浇花、打扫房间、倒垃圾;为父母捶背、按摩、倒洗脚水等等。可以根据情况任选一样来做。

  家长和学生的感受是最真实的。有个学生家长谈道:有一次,他在外应酬,回家后酒醉呕吐、昏睡。孩子见到爸爸这种丑态,就说:“爸爸,饮酒醉,最为丑!”爸爸听到后感到吃惊,自己的孩子这么小就懂得喝醉酒不对,知道行为的美丑,看来自己日后做事要注意对孩子的影响。此后,他在应酬时就很审慎,不再会醉酒而归。而且在餐桌上,经常提起女儿的话,影响周围的友人。

  《弟子规》诵读教学实施两年来,学生们心中已种下了一颗“善良”的种子。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儒家思想提倡的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学文等思想都在《弟子规》中有明确的行为规范。那么,这些行为规范对于现代人会有什么作用呢?我是带着疑问、好奇的心去拜读的这本书。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泽凊。晨则省,昏则定。

  当父母呼唤我们的时候,应当立即答应,不能迟缓,执行父母命令时应当立即行动起来,不能拖延偷懒。

  当我读到“父母呼,应勿缓”时,我检讨了自己,发现我们不一样了,玩电脑、打游戏……很忙,父母喊好几声我根本就不听,边打游戏还边说:“你烦不烦,叫一声好了,还连续叫五声,真讨厌!”大人过来拍我肩膀,我很恼火地说:“你好烦人哦,你看你看,我这一关没过去,又被别人打死了,就是你。”

  父母有时安排我到超市买东西,比如买酱油,我就明显的有抵触情绪,会很不耐烦地说:要买你自己买。”大人说:“如果没电脑,咋办?”我就顶嘴:“时代不同了,你们out了。”但如果听说要到超市去,我就像飞奔的野马一样,骑着自己心爱的自行车撒欢儿而去。在路上就盘算着买这买那。到了超市两眼放绿光,我推着购物车穿梭在人群间,心里还盘算着哪种东西较好吃。父母为我大包小包的买,还问我够不够,我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我从来没为爸爸妈妈买过东西。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从这句话中我知道了:对父母的教诲,要恭敬的听明白。对父母的责备,要顺从的接受。

  三年级上学期学校要注射甲型H1N1流感疫苗,我因为嫌麻烦就没打针。晚上,爸爸问我打疫苗没?我说打了。爸爸在我两个胳膊上找了好久,没看到针眼就问我:“你到底打针了没有?”我仍在撒谎,于是爸爸就狠狠地把我揍了一顿。挨打时我还在想:不就是没打针吗,有什么了不起的。事后,爸爸耐心给我举实例、讲道理。现在,想起这件事来,我还挺后悔的。

  父母呼,父母命,父母教,父母责是所有人生命过程中都会出现的事情。这个父母句4次重复父母,说明了父母的重要性。父母把我带到了这个世界上,给了我生命、给了我体肤、给了我智慧、给了我力量,他(她)们是我的启蒙老师,是我的良师益友。那么,我应该怎样孝顺自己的父母呢?

  孝顺孝顺,首先要从孝顺自己的父母开始。

  “孝”的结构是上老下子,是强调血缘延续的重要性。今天的长辈是昨天的小辈,今天的小辈是将来的长辈。小辈不孝敬长辈,你又凭什么,又怎么能够指望当你成为长辈后,你的`小辈会孝顺你呢?

  孝是没有条件的。

  冬则温,夏泽凊。晨则省,昏则定。

  冬天寒冷的时候要伺候父母,使其温暖,夏天炎热的时候则让父母凉快。早上向父母请安,晚上要伺候父母安眠。由此,我想到了一个故事:东汉年间的黄香,早年丧母,与父亲相依为命,冬天黄香首先睡在*子上,用自己的体温把*子弄暖和。然后,再让父亲去睡。夏天,黄香用扇子把*子扇的凉快一些。这样父亲就能安然入睡了。

  卧冰求鲤”同样讲的是孝是没有条件的这个道理的。西晋时期的王祥,母亲早亡,他一直和父亲及继母生活在一起。而继母总喜欢在父亲面前挑弄是非欺负王祥。所以,王祥从小也就失去了父爱。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王祥仍然拼命满足继母的要求。有一次,继母病了想吃鲤鱼。可大冬天的,河里的水都结冰了,怎么办?于是王祥脱下衣服,趴在厚厚的冰上,用自己的体温去融化冰。我深深的被王祥的这种孝心感动了。回想自己*时跟妈妈说话时,经常用命令的口气说:“妈,你快去给我倒杯水”、“妈,你给我点零花钱”……学了《弟子规》之后,我发现我用“您”来称呼父母了。学着用商量的、请求的语气和父母说话了。

  每天早上起床后,父母总要问我昨晚是否睡好了,然后再送我去上学。而现在,我要学会问父母早上好、晚安。

  学*《弟子规》之后我学会了对父母的感念之恩,知道了如何做人,如何用《弟子规》这个家法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规范。我们从小就要养成尊敬父母、尊敬长辈、做一个尊师爱幼、懂礼貌、讲规矩的好孩子、好学生。

  学*《弟子规》不仅仅是简单的背诵和学*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反思的、自我检讨的过程,这样才能做一个品德优良、全面发展的好孩子、好学生!

  《弟子规》,就是把圣人教育贯彻到生活中,文化是一个连续的传递过程。学*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例如,我们学*《弟子规》,背诵下来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就需要时间来。一个人处世必定有一些原则,在他们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的制约。

  一种思想理念在中华大地上延续了几十年,这里的人民哪里还可能不会受到影响呢?《弟子规》中要求我们先端正品德。其中包括孝、悌、礼、仁、忠等。在做到这些后,它又教了我们一些学*方法。不但要认真学,还要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地读好书,成为有用之才。

  在孝方面,就应按《弟子规》讲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需献听;父母责,须顺承。"最起码做到这些,才能对得住苦养自己**的父母。深切体会后,才发现自己做的不够;另一方面,自己作为父母,在引导孩子熟读的同时,应该让他们慢慢品出其中的真谛,潜移默化,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行,为日后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也是作为父母最大的收益。

  其次,《弟子规》里,我读到了诚信。为人处世,除了孝道,就是诚信了。诚信为本,诚信也是国人所追求和倡导的一个基本素质。任何时候,任何朝代,一个人立于世,只要开口说话,首先就要讲究信用,欺诈不实的言语,在社会上是不可能永远行得通的。同时还要注意的是,话说得多不如说得少。凡事实实在在,不要讲些花言巧语。

  另外,从《弟子规》里,我还读到了仁爱,提示自己对身边的人要有颗关怀爱护的心,如同苍天与大地,绝对没有私心、坏心,不论好人、坏人、聪明的、愚笨的、尊贵的、贫贱的,不同国界、不同种族都一样给予保护和承载,这就是一片仁慈之心,不为名利也毫无虚假。

  和古人相比,我们的品行已经落后的太远太远了,今天能重温传统文化感到非常幸运,很感恩《弟子规》作者李毓秀,要感恩唯有认真学*《弟子规》并学以致用,用《弟子规》来规范言行,指导生活和学*,培养自己孝亲尊师,温和谦逊的品德,想《弟子规》中写的,以恭敬的心,谦卑的态度,彬彬有礼的行为,来对待一切人、事、物,不断提升自己的品行修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读弟子规后的心得体会四:

  《弟子规》原名叫《训蒙文》,是依据儒家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的。这本书文字浅显,却教给人们为人处世的道理。我读了我们矿女工委推荐的这本书,深深地感到了矿女工委的良苦用心,是为了让我们女职工从理念上、思想上引导我们,通过读这本书,增强自己在为人处世,教育子女和孝敬父母等诸多方面的修养,做一个举止文雅、言谈得体、会培养孩子的新时代的女职工。通过这段时间的学*,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国学精粹教育,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受到了极为深刻的教育:

  一。出门在外,别忘了给父母报声*安。

  《弟子规》中说:"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我最欣赏这里面的"出必告",就是说,子女出门之前要告知父母去哪里,回来之后,要当面禀告,免得父母担心,挂念。

  我一开始上班的时候,从来没离开家的我来到矿上上班,我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回家。那时候还没有电话和手机。过了三个月后,我父母竟然从几百里路远的老家赶到矿上来看我。我很是不安地对父母说:"我在这儿上班挺好的,这么远的路,你们干么非要来啊?"母亲双眼含泪地说:"孩子啊,你说的倒是轻松,你知道你来矿上上班的这三个月,我和你爸爸是多挂念你吗?我和你爸爸都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怕你不适应,怕你工作不顺利,怕你被别人欺负了,怕你不会照顾自己。""妈,我都多大了?你还担心这些?"我说。"你再大也是我的孩子呀!你怎么不能理解父母的心啊?"母亲不满地说。这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了父母对我的担心。于是我说:"爸,妈,我保证一个月给你们写两封信,这行了吧?"后来,父母接到我的信都很高兴,回信说我越来越懂事了。他们也不再那么担心我了。再后来,电话和手机普及了,我就给他们打电话或是发短信,给他们报我*安。

  二、在父母生病的时候一定要陪在他们身边。

  《弟子规》中说:"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意思是说,父母生病的时候,子女应该及时请医生,喝药时子女要先尝。一旦病情加重,更要昼夜服侍,不可以随便离开。几年前,我母亲因患腰椎垫盘托出住院,是父亲和弟弟把母亲送到济南省立医院去治疗。我因为工作忙,只是在中间去看了一趟,留下点钱就匆匆回来上班了。以至于同室的病友说我母亲:"怎么不见你大女儿来照顾你?她不是亲生的吗?"听了母亲转述了这句话,我无地自容,难过极了,感到自己没有尽到做女儿的责任,母亲是那么疼爱我,在她需要我的时候,我却不在她的身边。

  三、要善于听取批评和反面意见。

  俗话说,金无足尺,人无完人。一个人难免会犯错误,犯了错误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批评和反面意见,才能改正自己,不然就不会进步。"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意思是说,如果听到别人的`批评就生气,听到别人的称赞自己就欢喜,那么坏朋友就会越来越多,真正的好朋友反而疏远你。我们都知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做人应该学会宽容,对朋友大度,对自己要求严格,也就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大家都知道l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道理,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要善于听取批评和反对意见,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四、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学*环境。

  《弟子规》说: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讲的就是学*环境及其周围的人对孩子产生的巨大影响,俗话说,*朱者赤,*墨者黑。我们要多结交品德高尚的朋友,通过和他们学*交流,我们可以取其长处补己之短,这样,我们的品德也会高尚,孩子也会跟着我们受到良好的影响而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孟母三迁的故事已经家喻户晓了,我们为人父母的就要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环境和人文环境,促其成才。而不要整天只知道打牌,打麻将,赌博,这对孩子的影响是极为不好的。

  读书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上是我读了《弟子规》之后的一些感想和体会,还很粗浅,今后,我还要深入学*这本书,从中汲取更多的营养,不断进步,让自己的人生之路越走越宽广。

  高尔基曾说过一句话“书籍是人累进步的阶梯”。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最*一段时间,我就在读一本《弟子规》的书,里面说的一些话让我明白了许许多多做人的道理。我觉得我有很多方面做的不够好,比如说不尊敬长辈方面、言行举止方面,与同学之间相处有小摩擦等等。

  读了《弟子规》这本书后,里面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父母对我们的.教导要恭敬地听明白;父母对我们地批评,我们应当顺从的接受。想想我以前对爸爸妈妈做过的事和说过的话,真是让我感到惭愧啊。

  就拿一件小事情来说,妈妈*时在家总是对我说出门在外见到熟悉的人要主动向人打招呼,别人问话要有礼貌地回答,可是到了外面我总是做不到,把妈妈的话当成耳边风。做作业的时候我总是粗心大意,磨磨蹭蹭的,妈妈责备我几句,我还不耐烦地跟她顶嘴,有时还会把妈妈给气个半死。读了《弟子规》后我才知道了怎样做才算得上是一个听话的好孩子。

  《弟子规》这本书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啊!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时时刻刻的约束自己,在学校里做老师的好学生,在家里做爸爸妈妈的好孩子。

  进入小学的校门第一次学*弟子规,使我渐渐感悟了《弟子规》的意思。我这才发现,原来做人也有许多规则,因此,想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规有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我就说一说我读后的感受吧!

  首先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还有就是,不管他们爱不爱我们,我们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爱他们。因为,毕竟是他们生下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我们总不能忘记养育之恩吧?更何况弟子规里面也有写到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其次是〈出则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

  〈谨〉,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穿衣服要系钮扣,要整洁,还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喝酒要适量,不要喝醉了,否则容易被别人“说闲话”。尤其是不应该在背后谈论人家的'长短,这样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

  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计较小事,这样人也会变得很快乐。

  仁,代表仁慈、亲仁。对外人仁慈,对亲人仁慈,对朋友仁慈,对同事仁慈…… 现在什么人都有,但有几个是做到“仁”的?俗话说的好,人无完人吗!只要我们尽量做好自己应做的,至于别人怎么说,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我已经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还不行,还要学会做。怎么才能做呢?学知识。怎么学呢?学*可分为直接学*和间接学*,我们可学别人的,别人的也不一定全对,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该学的学,不该学就不学。我觉得《弟子规》对我们的一生都会有帮助,我会时时刻刻用这本书来鞭策自己的。

  从事教师工作几年,常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的方法不断探索,但始终苦于无门,不得要领,直至学*了《弟子规》,才觉得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有典可依。现就我粗浅的认识言谈于下。

  《弟子规》由清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将《论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以通俗易懂的文字三字一组、两组一韵、四组一句编篡成文。后经晚清秀才贾存仁修订更名为《弟子规》。与《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一起成为启蒙教育的基础教材,是教育学生敦伦尽份、防邪存正的最佳读物。

  全文分“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余力学文”五部分,对“弟子”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言简意骇的语言做了详细全面的阐述,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对现在中小学生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可见,孝是道德的根本所在。所以,《弟子规》说:“首孝悌”。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之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之以悌,所以敬天之为人兄者也。教之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故子曰:“夫孝,始于事亲,终于立身。”

  子曰:“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如果能做到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孝之始也”,以“立身行道,扬名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那么“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就不难做到。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教师,首先是“传道”后才是“授业”和“解惑”。什么是“道”?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见,所谓“道”就是天、地、人的自然法则,是天地之间的自然规律和人类社会的行为准则。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每个人开始都是本性善良的,但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生活*惯相去甚远,如不及时教导,善良的本性可能会发生偏离。

  学生的成长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三方面影响。认真学*和贯彻落实《弟子规》,不仅可以使学生不断的提高境界,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对各种坏*惯的识别能力和免疫能力。所以为了我们学生的健康发展,为了构建我们的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弟子规》的学*势在必行。

  不知不觉,开学已经两个月了。学校也开展了“我学《弟子规》”活动。老师号召我们回家都读一下《弟子规》我回到家,心想:《弟子规》我倒是第一次读,既然老师极力号召,那肯定是不错的,先读一读《弟子规》吧。

  “弟子规,圣人训……”我刚开始读,只觉得朗朗上口,并没有细细品味其中的意思,我开始读一阵思考一阵,当我读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时,我思考一阵,接着不由得惭愧了,想想自己一起,总喜欢一个人去外面玩,而我的爸爸妈妈却担心得到处找,不停地叫我的名字,直到我玩累了,倦了,我才会回家,爸爸妈妈叫我做一点小事我也不情不愿的,那里做到了父母呼应勿缓呢?有何尝做到了父母命,行勿懒呢?惭愧之余,更觉得我应该接着读下去,当我读到“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边”时我的眼睛不由得湿润了,父母对我那么好,而我直到现在都这么任性,总是按我的'想法做,不管出门回家都不会对父母说一声,害的父母总是担心我的安全,我却非常懒散,完全不把这当一回事。我怎么可以这样呢?不行,我一定要改变这现状!

  我心想:我必须要帮爸爸妈妈做些什么,但做些什么呢?我冥思苦想,对了,就帮妈妈拖地和洗碗吧!说干就干,我立刻准备拖地的工具,我把扫把拿来,把地面,床底,沙发底下我都扫了个遍,“呼”刚扫完地我就累的气喘吁吁了,怎么能放弃呢?我鼓励自己,接着拿来拖把,先学妈妈的样子放水洗了洗拖把,接着便带着有水的拖把走向房间,开始认真的一格一格的拖了起来,还没到四分之一呢,我就累得都不想走路了,不能放弃!我鼓励自己:“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我开始一边背弟子规一边拖地,心中也浮现出妈妈回家时看到干干净净的地的喜悦表情,我已经下定决心了,那就一定要做完!更何况,这还是弟子规给我的教导呢。

  慢慢的,慢慢的,我终于一步一步拖完了,我已经累急了,把拖把放在墙上就倒在了沙发上,出必告,反必面,《弟子规》真的告诉了我很多东西啊!等下我一定要在再读一些。劳动的时间总是过得特别快,好像我刚拖完地妈妈就回来了。她看着拖得干干净净的地,可以说是惊呆了,接着里面搂住我说:“我儿子长大了,懂事了。”我看出来了,妈妈笑了,那是欣慰的笑。我看到妈妈的样子,心里美滋滋的,心想:我以后一定要像今天一样,让妈妈开心。吃完饭后妈妈有如往常一样收拾碗筷,我连忙起来拉住妈妈的手“妈妈,我郑重宣布:以后拖地和洗碗本人承包了,您可以放假了。”说罢,我开始收拾碗筷,一边哼着《弟子规》一边洗碗去了。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

  开学已经一个月了,这一个月的时间,我收获了很多。先是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培训学*,全校优秀老师对自己的收获还进行了全校分享。高中部践行了《弟子规》力行课程分享活动。每天我们依然在坚持读经典、听弟子规音频学*。上周我们还一起观看了《醒来》这部意义深远的影片。接触传统文化之后的变化是潜移默化的。

  作为班主任每天早上六点十分要带领学生一起践行弟子规。在跟学生一起成长的'过程中,我发现我收获了太多。而令我想不到的是孩子们对弟子规的解读。三子一句的经典居然教会了我们这么多做人的道理。“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如果我们的学生可以有幸从幼儿教育就接触弟子规的话,我们的家长还会如此的头疼于孩子的叛逆么?我们还会有迷恋于网吧沉迷于网络暴力的事情么?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为什么我们还会去伤害他们呢?

  就在上周周六,我带着85岁的姥爷跟几*70岁的妈妈去吃饭。我望着一桌子的亲人,那时候我感觉自己是多么幸福。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在一起吃个饭都会变得那么温馨。而这顿饭,我已经拖了快一个月了。随着我们生活的节奏在加快,我们的亲情貌似在退减。甚至连回家陪老人吃顿饭都变成了自己的负担。有的人在忙于工作的应酬,有的人在奔波于生计,更有的人宁愿躺在床上多睡一会儿甚至多玩一会儿手机也不舍得陪老人们吃顿饭。家人吃顿饭还不如跟自己的好朋友在一起吃顿饭。学*了弟子规以后,我们才知道自己的行为有多可笑。我相信传统文化的道路上看,我们的朋友会越来越多,我们收获的也会越来越多。

  各位朋友,虽然我们生活在今日的太*盛世,物质文化等生活不断丰富,乐多数的为人父母却对子女的家庭教育甚感疲惫。往往一些家庭条件优越的孩子在学*上不求进取,在吃穿上相互攀比,一味追求新的时尚,迷恋与娱乐场所,交些无意之友,在社会上招惹是非。令父母大动肝火,搞得家庭不安等。我认为多数源于父母整日忙于工作和家庭生活,而忽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所致。因此我要将自己读书感悟和见解全盘托出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读《弟子规》心得(精选十篇)(扩展8)

——读《细讲弟子规》有感汇总十篇

  最*,我读了一本叫做《弟子规》的书。《弟子规》是清朝的李毓秀所写。我读了这本书,不但体会很深,而且也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我还懂得了学*要有方法,才能取得成效。

  其中,有一则是“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这则的意思是:读书要注意三到,心到,眼到,口到,三者都要切切实实地做到。这则有一个故事叫《落李不动》,故事是讲杨愔小时候特别爱读书,而且学*十分专注。有一次,杨愔坐在一颗李子树下看书。熟透了的李子从树上掉了下来,其他的孩子都纷纷跑来抢夺,但杨愔还是一动不动、聚精会神地读自己的书。后来,正是由于学*时专心致志,他的学识也就很高,并成为了当时的宰相。我自己与杨愔比起来真是差远了,我每天写作业和读书时总是静不下心来,一会儿喝水,一会儿又吃东西。这样,不但影响了写作业的速度,而且错题很多,学*效率低。我要向杨愔学*,读书要专心,不能三心二意,注意学*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读了《弟子规》这本书,受益匪浅。我会时时刻刻用这本书来鞭策自己的。

  自从读了《弟子规》以后我知道人生需要考虑的还有很多很多,演戏很容易,做人却很难,戏可以演过无数次,人生的机会却只有一次;世上好演的是戏,难做的是人;戏是虚构的,人却是真实的;戏进而演的是人生,人生就像一场戏,心灵美好的人,梦也一定是美好的,真心的梦幻,绝不是虚幻)人活一口气,要活得有志气——为喘气而活,仅活着而已;活得有志气,死得也美丽。昨天是曾经,是过去,今天是面临,是现实,不要在昨天里沉媚,应该在今天中开创!

  在学生主修的第四课“信”,我知道了能实践诺言,便是守信;不能实践诺言,无论是出自不得已,还是故意食言,都违反了做人的基本要求和处世的基本原则。母亲履行的责任像奏多情的细雨,润物细无声;父亲实践的责任像冬天狂舞的雪,寒面净心田。同学们,父母永远的付出,不曾为回报等待,一心守候,只为子女成材。我们学了“入则孝”以后,心里面要念念不忘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念念都要照顾到父母。我们能以这样的心去做,就是善事父母,这就是做人的根本。百善孝为先。

  《弟子规》里面的内容还有很多很多,需你自己去细细品味。

  生活似酒,人生像画,岁月如歌。或许正是由于人生中有许多酸甜苦辣,才会使快乐的滋味更加甜蜜。

  第一、入则孝。

  入则孝是圣贤教导我们,要从内心深爱、恭敬、感恩我们的父母,因为对我们恩德最大的,莫过于自己的父母,怀胎的辛劳,生育、教育的付出。父母的恩德,我们一生都无法报的了。我们今天能够有幸认识到这些圣贤人的教诲,就应该首先尽心尽力做好我们为人子之道。 孝养父母: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落实。

  1、养父母之身:在生活中孝养父母,恭敬孝顺父母,注意自己的言行是否让父母会伤心难过。*常多关心父母的身体,照顾好父母饮食、起居以及身体健康。当父母生病时,应当全心全意来尽自己的孝道,好好照顾父母,让父母早日康复。

  2、养父母之心,生活中要多与父母沟通,让他们了解我们的生活和睦幸福,工作稳定,不让父母担心,让父母放心。在生活中、工作上,多听父母给我们的意见。从今天起,我要立志,首先要好好经营好自己的人生、经营好自己的家庭,不断修养提升自己的道德学问,做一个真正让父母自豪的孝子!

  3、养父母之志,我们要把孝落实在生活中,要用自己的真心去力行孝道。在生活中,主要是父母对的意见,一定随顺父母的意思;即使父母的认知错误,我们也不能顶撞,要恭敬谦虚应诺,找机会再用善巧方便的方法,想办法规劝父母。

  末学认为在孝道方面,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一定要想办法,用自己的德行孝道,用善巧方便,把父母早日领进佛门,好好念佛,今生能让父母往生极乐世界。尽自己的能力让父母于一生成就佛道,了脱生死轮回的苦海,方是真正的大孝。

  第二、出则悌。

  出则悌是圣贤教导我们,首先要友爱兄弟姐妹,兄弟团结,多照顾帮助兄弟姐妹,其次出外要友爱朋友以及一切和我们身边相处的人。我们扩大自己的心量,在财物上就会看淡,以谦卑、仁爱、智慧之心,言语上就会忍让,广结善缘。以自己的道德学问做周围人的榜样,真诚、恭敬、忍辱以及智慧的善巧方便来化逆缘为善缘!

  对长辈有礼貌,做到长幼有序,处处要谦虚礼让,对长辈要恭敬礼貌,见到长辈要恭敬问候,不可以随便就座,长辈坐我们才可以从坐,说话要注意要声音大小,谦恭礼貌。再把这份存心提升对待所有的父母、兄弟姐妹,就像对待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一样恭敬与爱护,才算是做到出则悌。

  第三、谨。

  我们要时时刻刻关照自己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就会帮助我们免掉许多坏的*惯,并逐步养成好的行为*惯。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训练: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做到珍惜生命、充分利用好每一天的时间,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生活*惯,要早睡早起,讲究卫生早起洗脸,刷牙,饭后漱口,饭前便后要洗手等,才能身体健康。穿着要整洁、稳重,适合自己的身份及场合,更考虑家中的经济情况,不讲究名牌,华丽。对饮食不可以偏食,养成良好的饮食*惯,不可过饥过饱。劝戒子女不要饮酒,对于**的我们*时也不要饮酒,交际场合尽量不饮,或适当少饮、要坚决不醉酒,*时主要以素食为主。

  2、家中以及公司、公共场合,一切物品的排列要整齐有序,用过的东西应该放回原处,才不会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乱七八糟。生活中要求自己行、坐、站的形象要稳重,问候或礼拜长者时要真诚恭敬。走路做事要从容,不能急躁,动作恭敬温和,坐立要端正,时刻提醒自己为人处事、待人接物要真诚、恭敬,要做到谨言慎行。

  3、印光大师教导我们要“敦伦尽分”,一个人要懂得尽到自己本份去完**生,完成使命。处处为他人着想,进入别人房间先敲门,报上自己的名字。不要进入容易发生争吵打斗的场所,以免受到不良的影响。借人东西时要先得到同意,不问而拿走,那和偷没有两样。借东西要注意及时归还。

  《细讲弟子规》是蔡礼旭老师“幸福人生讲座”的讲演稿。刚刚拿到这本书,只有一个感想,这么厚的书我什么时候能够读完呢?而且给家长推荐这本书的时候,我只是看了一下目录,第一次推荐自己没有读过的书实在是很心虚,但是目录上以孝为主的内容就有了很强的说服力,对家长说,一定要培养出一个孝顺的孩子,不然把孩子各方面培养的再优秀都白费。

  我读了第一页就有一种很迫切地要读完的感觉,这种感觉中有一些“恰逢知己”的喜悦,更有“先见之明”的自负,因为我们学校有很多同学早已背熟了那本小小薄薄的《弟子规》。可是,随着蔡老师的谆谆深入,我的心一点点变得沉重,我忽然懂得我活过的这二十多年尚不知何为做人,我真的枉为人子,更枉为人师!哪些为圣贤而下跪的八十老翁,也的确是真情所致。

  以为自己是个善良的人,是个有道德的人。而且把孝顺看的很重,小学二年级开始只要放假在家就为父母做饭,看着父母吃下我做的饭菜是我最大的幸福,不顶撞父母,不惹他们生气,我觉得就是孝顺了。而且孝顺也是我当年择偶的重要标准。工作后,给学生读关于母亲的文章时,失声痛哭,家长以为我家里出了什么事情。曾经在苏州参见新教育试验培训时,看过感念父母恩情的视频说体会的时候,哭的一个字都说不出来。回来后,以感恩为主题的家长会上,让众多的家长感动的和孩子一起抽泣。全区语文教师下水文比赛的时候,我以母亲为题,边写边掉泪……尽管如此,百善孝为先,对照蔡老师讲解的《弟子规》,连根本的“孝”字我却没有做好,只是每一次都触动我的心灵让我自责的哭泣,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但我没有从根本上读懂“孝”字,没有这个根基,我不懂得礼敬,不懂得谦卑,不懂得感恩,不懂得爱人,甚至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做的很好!还振振有词的教育孩子要及时尽孝。

  原来以为《弟子规》就是来约束孩子行为的,让学生们背,我不背。我仅仅是要求他们会背。兴致来的时候,我也会给他们讲一讲肤浅的道理,觉得是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其实我懂得的也只是那么一丁点儿肤浅的意思,我从没有真正深入地去思考,去读,去做。至圣先贤的教诲,我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却在埋怨孩子不听话,埋怨孩子不讲礼貌,埋怨孩子自私不替人着想。可是我又做到了多少?我不懂得“身教重于言教”,“上行下效”这句话,我并没有懂得真实的意思!

  做为老师,我舍本求末,没有把经典融入我们的生活。直到今天,我才懂得《弟子规》是用来做的,不是拿来背的,孩子在没有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之前,知识只是他们傲慢的资本!

  感谢蔡老师让我清醒过来。他让我懂得自己有太多太多的不足,太多太多的欠缺。面对这本书,我有一种得遇圣贤的感慨。引用本书后记中的话:《弟子规》教诲我们,真正幸福的源泉在于时时以一种恭敬的心,以一颗付出的心,对待他人,要有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心境,要有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境界,那么,您的人生之舟一定会划向幸福的彼岸。您当下是幸福的,您才可能给您周围的人带来幸福,才有可能给您的孩子带来幸福,所谓“教儿教女先教己”。

  真想让天下父母都读一读蔡老师的《细讲弟子规》,都来认真学*《弟子规》。因为“一杯清水,把一滴墨汁滴下去,时间才一秒,可是你要花多少秒才能恢复到本来的清净呢?可能十倍、百倍。孩子的思想也是一样!”人生至要莫若教子,《弟子规》孩子要学,老师要学,父母更要学。学会恭敬,学会谦卑,学会付出,学会感恩,学会爱人。幸福的人生不在金钱,不在地位,不在名利,而是生活在感恩和爱人的世界里,我们有谁不想,让孩子的人生之舟划向幸福的彼岸?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如果你不经意间经过我的家,你准会被这琅琅的书声吸引。

  暑假里,老师让我们学*背诵了《弟子规》,这使我懂得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书中有一句话让我感触最深,那就是:“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意思是说,父母教导我们的时候,我们要仔细地听;父母批评我们的时候,我们也要虚心顺从。

  记得从我上幼儿园起,爸爸妈妈就经常对我讲,看书、看电视时要爱护眼睛,保护视力。可我却偏偏不听。看电视、电脑的时候,与电器挨得很*,大人提醒我,我还对他们发脾气;沉迷于课外书中,常常一个半天都不让眼睛休息一下,甚至为了一时的痛快,躺在床上看书,光线太暗也不知道开灯。大人们的严厉警告,我都不以为然。渐渐地,渐渐地,我的视力越来越差。最后,我成了名副其实的*视眼。现在,眼镜成了我每天形影不离的负担,到哪儿都要带着它。吃东西的时候热气一熏,我就什么也看不见了。爸爸说,如果我再不注意的话还会影响到我将来的学*、工作和生活。直到这时,我才后悔当初没有听爸爸妈妈的话,可为时已晚。因为医生说,*视以后视力想恢复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正所谓“不听父母言,吃亏在眼前。”

  《弟子规》让我懂得了很多,它就像我的一面镜子,使我看到了我在生活中的缺点。

  啊!我终于知道了老师叫我们读《弟子规》的用意了——学会做人,做一个孝顺父母、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珍惜时间、诚实守信、认真学*的人!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一直是古人津津乐道的善行。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绝大多数在“众星捧月”的氛围里成长,有的家长在教养子女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他们的自私言行和一些社会上的个人思潮影响着孩子,促使一部分幼儿只知索取,而不知给予。《弟子规》中提及的“首孝悌”,里面的内容可以说是人生之精华,适合孩子们好好学*,也适合家长细细品味:如何为人父母、为人子女?

  一、“每日一读”――明感恩。有句话说得好:“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每日一读”是我们在本学期实施的最新学*方法,利用晨间活动幼儿入厕、排队等候的时间,带着小朋友一起晨诵已经学*过的《弟子规》。不仅帮助孩子消磨了闲暇时光,而且还让孩子懂得利用好生活中的时间,好好学*,从小养成一种爱学*、惜时间的好*惯。通过诵读,孩子们对所学的'《弟子规》内容,也变得更加熟悉了,对其中的理解也变得更加清晰了!“诵读小老师”、“诵读小能手”等展示活动,让孩子充分感受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乐趣。

  二、“每日一说”――表感恩。小朋友都在排队洗手,刘子欣第一个洗好,但是她却站在门口迟迟不去拿饭菜。这是怎么回事呢?我走到她的身边看了一看,原来她一开始拉袖管洗手的时候,拉得太高了,现在想要把里面的衣服拉下来,就有点困难了。看着她很费力的样子,我主动对她说:“要不要老师帮忙?”见她没有任何反应,对我不理不睬地样子。我又重复了几遍,还是没有反应。于是,我对她说:“刘子欣,过来,老师来帮你拉。”而回报我的,还是默不作声,毫无行动。现在的独生子女早已经*惯了“王子”、“公主”般的生活,这种现象在我们班并不是少数,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也进行了个别谈话和集体教育,让孩子要懂得对别人给予的帮助说声“谢谢!”。结合孩子们所学的《弟子规》内容,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尊敬师长,对别人的关心和帮助应该如何回应,怎样做才是对人有礼貌。让孩子在事实中懂得道理,从小做一个知恩、谢恩、感恩的孩子。

  三、“每日一做”――践感恩。孩子的行为培养重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结合孩子在《弟子规》中所学的内容,帮助他们转化为良好的生活行为*惯,重在培养幼儿在仪表仪态上的行为礼仪,并贯穿到一日生活中加以强化和渗透。具体行为内容包括:知道饭后要漱口擦嘴巴,起床、入厕以后要整理好自己的衣服,午睡时能将脱下来的衣物叠好、放在固定的位置等行为*惯的培养。这些看似细小的行为,对孩子日后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注重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细节,是帮助幼儿提升自我的有效途径。作为教师,首要要让孩子知道怎么做才是好的,并加以督促和帮助幼儿往好的方向发展,从小萌发自我服务意识,并感受到家人、老师对自己的细心照顾,关心爱护,建立感恩老师、家人的情怀。

  四、“每日一评”――促感恩。有了好的目标,还需要好的行为来支撑;好的行为,还需要好的评价来激发。我们将本月定为“自我服务月”,并按照每周学*的内容和孩子需要达到的行为目标、家长需要配合的方面,在周一的时候用短信的方式告知家长,取得家园的配合!利用晨间谈话活动,树立孩子的周目标,鼓励每个孩子要积极地去完成,为达到最佳的目标而努力。在日常活动中,我们注重对孩子们在实施相关行为中的观察,了解每一个孩子,掌握他们各自的发展情况以及个体需要,及时对有进步的孩子加以表扬和鼓励。另外,我们还结合奖励的方式,除了在*时利用语言奖励、树立优秀榜样之外,我们还设立了“进步奖”“巧手奖”“卫生奖”等不同的奖项,*时做好观察记录,在周五的时候,一一根据幼儿一周的表现进行评奖,并提供了不同的奖品以资鼓励。

  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孩子是不断成长和发展中的人,而家长也是陪伴孩子成长最亲的人。家长的思想和行为,决定着教育孩子的方向;孩子的思想和行为,决定着今后会成为怎样的人。因此,利用家园*台,建构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手段,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的。

  先想说一句:活在当下,活着就是幸福。

  百善孝为先,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由始而终。要细细品味,慢慢品尝,这其中的辛酸苦辣唯有自己去体味才会更加地使人去明白。

  “孝是德行根本,教育首重孝道”。就这一句,可以明确的看出,孝是德行的根本,教育要从这里开始。没有从孝道入手,一个人的德行是成长不起来的,所以教育首重孝道。《弟子规》教育我们如何孝敬父母、如何礼貌待人、如何为人处事??养成良好的生活*惯,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 待人、接物与学*上应该恪守的规范。尤其蔡礼旭老师把儒家文化的精髓注入了弟子规的讲解中,深入发挥了弟子规的精要,让不同年龄层次的朋友都能够得到足够的人生智慧,成就阳光幸福人生。

  我们都是在父母的照顾关爱下一点一点的长大的,父母看着成长的我们不仅仅希望我们能长大同时也希望我们能都**,但是在更多的时间我们被眼前纷繁迷乱,纸醉金迷的社会所迷惑渐渐的忘了家里还有两个人在挂念着自己,还在时刻的注视着自己,还在想着今天天凉了孩子是否穿足了衣服。也许我们都不是一个大孝子,但是我们要做到为人儿女最基本的义务,尽量孝敬父母,他们的要求一点也不高,*时多往家打两通电话,过节或者父母生日的时候还可以还个小惊奇,仅仅这样他们就会觉得很幸福了。

  老人有语:不养儿不知父母心呀!也许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父母,到那个时候我们会更能体会我们的父母的心情。有父母的孩子是幸福的,想想在父母的爱包裹下的我们虽然现在还没有踏入社会还没有自己挣钱但是我们能做的还是很多的不是吗?

  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而父母的爱有是最无私最长久的,就像一杯陈酿的美酒 ,越久越纯,当都一天你擦掉柜子上满是的灰尘打开风尘已久的那扇么,拿出那瓶酒细细的品一品你就会发现是那么的回味无穷深入人心,顿时泪如雨下,是感动还是悔恨?为了不要做让自己后悔的事现在的你能做什么就做什么吧!

  我最早接触的中国古文就是《弟子规》,可以说在我还是牙牙学语的年纪就会念其中的句子。《弟子规》中的每一句话都蕴藏着深刻的道理,读起来朗朗上口又不显晦涩。

  简简单单的一千零八十个字,描绘出了人生中的一百三十一件事,每件事都意味着一个人生哲理。“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是啊,父母生我们养我们,整天为我们早出晚归,不分日夜的奔波着,父母到了家里一定是累了,我们为父母干一些不值得一提的家务活,是应该的。我们应该尽心尽力的去为父母“服务”,因为爸爸妈妈给予我们不求回报的爱,我们这辈子必定还不完!

  可现在想来,很是羞愧,在*时生活中,我做的还远远不够。每天放学回到家,爸爸劳累了一天,也回到了家,浑身酸痛,疲倦的不得了,而我却因为作业儿发着牢骚。“来,好闺女,给爸爸按按摩吧!”爸爸疲惫的声音又在我的耳边萦绕,“没时间,没看见我这正写作业呢吗?”我不耐烦的应对着。我错了,爸爸累还不是为了我,为了这个家?我就算是毫不犹豫的去给爸爸按摩,也不足以爸爸对我的付出啊!

  在人的一生中难免会有犯错误的时候,而我也不例外,每次做错事的时候,总是要被妈妈说一通,虽明面上不表现出来,可心里早已生出了许多不满于埋怨。可是在读完《弟子规》后,我知道了妈妈都是为我好,为了我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正如大人们整天总唠叨的,我们就像一个小树,不为它修枝剪叶,总也长不成一棵正直的参天大树。正所谓“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敬承。”

  今后,我一定会谨遵《弟子规》的教诲,“孝、悌、谨、信、爱、仁示”,我一定会努力做到的。

  中**学经典《弟子规》是一本决定你的行为修养和命运的书,在你误入歧途时,它就如同天上的北斗七星,如同每棵树上的年轮,如同东边初升的太阳,给你指引正确的方向,让你守得云开。

  我是一个任性、倔强的女孩,从不懂得孝顺父母,更不会对父母的话言听计从,有时,做了一些让父母伤心、难过的事,也不会主动去安慰他们。自从读了国学经典《弟子规》。它如同初春的雨水,洗净了我心灵的污垢,让我懂得了“百善孝为先”。

  《弟子规》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五千年智慧的结晶,是道德品行教育最好的素材。它让我懂得了:在父母和我们发生争执后,如果我们执意顶嘴,就会闹得不可开交,但《弟子规》中的一句话时刻警醒着我“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这样的事,父母叫我们,我们再三推脱,父母有时要我们去做,我们却不立刻行动,读了《弟子规》后,我们会明白“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在我们遇到一点困难和挫折时,我们有可能会去选择做一只“缩头乌龟”,从而萎靡不振,也有可能会去选择自暴自弃,读了《弟子规》后,我明白了“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同时也懂得了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敢于面对,因为天生我材必有用。也不必愤世嫉俗,看什么都不顺眼,而应该奋发向上,努力学*,不怕挫折,把失败当作成功之母,因为任何美好的结局都要经过艰辛的努力才能得到。

  一个人要经历像蝴蝶那样痛苦的蜕变,才能逐渐变得完美无缺,同时,也是这痛苦的蜕变,使蝴蝶抛去了原来丑陋的躯壳,获得了魅力的身躯。夏天的知了,它们也是经过痛苦的蜕皮,才可以振翅飞翔。同样,人就如同那蝴蝶和知了,只有经历过,尽管这个过程很艰辛,但坚持下去,持之以恒,终究会变成美丽的”蝴蝶“,振翅飞翔的”知了“。在初步接触《弟子规》时,我就被它所蕴含的知识吸引了,每天,我都会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上面所说的点点滴滴,每天,我都会很”累“,但是,我选择坚持,我的父母现在高兴地不得了,说我变得懂事啦,这可多亏了《弟子规》,我相信,在我慢慢蜕变的同时,我的人生也会更加的精彩,人生的道路也会更加的*坦。

  读了国学经典《弟子规》,令我受益匪浅,同时也想了许多,如果一个孩子没有受到过《弟子规》的教育,任由着自己的*气来成长,长大以后,这个恶*早已变得根深蒂固了,所以,当他走入社会,在工作里面跟领导、同事的关系一定不可能处的融洽,哪怕有了自己的家庭,那么家庭生活也不一定能够幸福,因此,没有良好的教育,吃亏的绝对不止这一个孩子!他还会影响到到身边的人。所以,国学经典《弟子规》就起着不可轻视的作用!

  我们每个人的父母都在日益衰老,我们日益长大的同时,他们的眼角会多出一条条皱纹,他们的头发会多出一根根白发。父母把他们的爱全部倾注在我们身上,父母的爱比天高,比海深,在父母尚未”老“去的时候,我想作为孩子的我,应该回报他们,在他们累的时候,帮他们捶捶腿,揉揉肩,在冬天冷的时候,帮他们暖一暖被窝,在他们无聊的时候,给他们唱首歌,讲个笑话……尽管这些只是沧海一粒,但,我会尽力做到,让他们少一丝忧愁,多一份欢乐。是国学经典《弟子规》让我有了这翻天覆地的改变!

  读国学经典《弟子规》使我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我们的人生道路走得更加从容,它对我们有益无害!

  《弟子规》是一本既古老,又时尚的读物。其中的礼仪规范是做人的根本。就像大树,只有根扎得牢,树才会长得茂盛。做人,只有将最基本的道德建立起来,一个拥有谦虚恭敬仁慈博爱的有心人,才会在今后的生活中,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赖,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意思是:父母叫你的时候,应该及时赶到;父母叫你去做一件事实,不能推迟;父母教你的时候,必须静静地听;父母责骂你的时候,必须顺着他们的意思。是呀,父母是把我们生出来。他给予了我们生命和无私的爱,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父母把我们抚养长大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我们时时刻刻,都要顺着父母的意思去做,即使不能完成,也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它。

  在我看来,所谓弟子规的规,也就是规范的意思。本来这本书是作为儿童启蒙读物的,大约和《三字经》的效用差不多。可是我们现在,普遍缺乏这种教育,所以现在学*这本经典也恰当的。特别是当今,社会伦理失纲,人心不古,有志之士呼吁重新定我们的教育,突出人本思想,突出人文关怀,创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学*经典也就显得尤其必要。一种思想理念在中华大地上延续了几千年,这里的人民怎么还可能不会受到影响呢?虽然传统文化在进代屡遭浩劫,它 在中国大地上还是有很强的生命力。

  我们学*《弟子规》,背诵下来应该是容易,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就需要时间了。一个人处世必定有一些原则,在他们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的制约。学*了《弟子规》,就是要把教诲贯穿到生活中,落实在一言一语中。

  学*《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会变得和谐,变成和*的世界。

  我喜欢《弟子规》这本书,它使我悟出了幸福的真谛,澄清了我思想上的迷雾,为过去的幼稚而感到无知羞愧,它还为我改变了思考方法;把我带进一个神奇的世界,带入知识的海洋;让我成功地取得自己梦寐以求的一切,让我知道如何来处理自己所处充满文化的环境。

  这个学期通过参加研究学*活动,我接触到并且开始学*《弟子规》。我和许多人一样,提到《弟子规》都存在一个误解:那是给小孩子学的,我都这么大了,学它何用?但当我开始学*《弟子规》就发现我错了,里面所说的一百一十三件事情,我做到的很少,有一些道理还不太明白,有一些虽然明白了,但是没有落实到生活中。不过我很庆幸我在高二就接触到《弟子规》并认真去学*,它使我能够在以后的为人处事中做出正确的抉择,能够少留下遗憾。

  首先,提到《弟子规》会让我想起“道德”二字,我总以为自身与人相处时内心最初的反应,便是道德的根本。学*了《弟子规》之后,我从以往的错误认识中醒悟过来,原来道德的根本是孝。更让我感到羞愧的是,我很少做到“孝”这个字,还有什么脸面说自己有道德呢!此后我就开始认真学*《弟子规》中“孝”的部分,它让我懂得了以前对父母的诸多不是。《弟子规》中有不少孝敬父母的准则,虽然都是一些生活中的小细节,但都体现了“孝”这个字,也说明孝顺父母不需要多少财富或多大的名气,就算是一些小小的关怀也能让父母感到开心满足。世上不求回报地对你好的就是父母了,只要给父母一点点关爱他们就心满意足。回想以前我对父母的种种不好的行为,我就感到愧疚。父母辛苦地工作赚钱养育我们,我们慢慢长大,父母却渐渐老去,但我们并没有懂事,和父母顶嘴,惹父母生气,让父母伤心。我常常因为父母的一句轻声责骂就非常地不高兴,因此两三天不理睬父母,现在想起真是非常后悔,就因为那么一点小事我就如此对待父母,父母心里肯定也伤心难过。我们总是对别人的一点帮助而感激不尽,却对父母的关爱视而不见。难道父母对我们好我们才对父母好,父母对我们不好我们就应憎恨父母吗?不是这样的,《弟子规》中有说“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就是无论父母对我们好不好,我们都应孝顺父母,岂能因父母一时对我们不好而憎恨他们呢?父母对我们好,我们做到孝顺不难。若父母对我们不好,而我们仍不变其心地孝顺父母,才能显现出一个人的孝顺和高尚品德。“孝”不仅是对父母的行为,还是对师长,对朋友的的行为。

  在接下来的学*中,我开始学*与他人如何相处,《弟子规》中有在家、待人、接物与学*上应该恪守的准则。这些准则无一不体现出先贤所凝聚的大智慧,体现出对他人的关心,它正确地引导我们如何待人处事,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学*和落实。书中提到的“欲*天下,先治其国。欲治其国,先齐其家。欲先齐家,先修其身。欲修其身,必先立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人人都能按照《弟子规》中的准则与人相处,怀着一颗无私的心去对人,那么一定会像蔡礼旭老师(《细讲弟子规》作者)说的那样:人人都幸福快乐无忧无虑。

  但是,在如今的世界,真的人人都能做到像书中说的那样吗?若别人做不到我们做到了有用吗?这些问题困扰了我很久。直到在做研究性学*中,听傅天佑老师讲解《弟子规》时我才找到答案。傅老师说:“如今能做到的人很少。但是不是别人做不到我们就不做了呢?不是,我们首先要自己做好,才能带动他人。”这几句话令我豁然开朗,也让我认识到了一个关键,那就是自己要去做到,去落实。学*《弟子规》若只是把内容背下来却不去做,那只是泛泛而谈,“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因此最重要的是自己去做。书中有句话说:“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只有自己用身教才能带动别人,才能弘扬善,激发善。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