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听课心得汇总5篇

首页 / 心得 / |

  小学三年级听课心得 1

  5月10日,我到广水市实验小学听了市实验小学刘伟、武汉市江岸区黄陂路小学潘莹以及武汉市特级教师王凌等三位老师的课,她们的课朴实、生动、有趣,让我对小学语文,特别是作文教学有了新的认识,让我大有收获。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语文的魅力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教学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的更好,谁就能震慑学生的心灵。当我听这三位老师的课时,她们的语言亲切、自然、简洁、准确。她们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带领学生在语文创设的情境中遨游,带领学生感受课文、感受自己的真情。如刘伟老师提供的小诗;潘莹老师提供《我妈妈》的绘本,利用图片欣赏、绘本引路激发学生的激情,借助看图读句子读出学生不同的感受,打开学生的思路,挖掘、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引起学生的心灵对话,让学生学会爱的表达,并做到乐于表达、自由表达,让学生从中体验到我能写、我会写的快乐。她们的创设学生想写的情境,铺设学生想写的框架的方法非常值得我们学*,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我也要做到**孩子的天性,让孩子说自己想说的话。

  二、教师的教学艺术

  1、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三位老师的语文功底非常扎实,语文素养很高,深入钻研了教材。

  2、驾驭课堂教学能力很高。独具匠心、精心设计,从学生出发备课是必不可少的。她们都根据自身特点,根据教材设计教法,学法,形成自己稳定的教学风格。如王凌老师的《草船借箭》打破常规教学方法,利用读歇后语、在括号里填历史人物的方法导入课题,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读最喜欢的句子、读人物的对话、读呼应句、演课文内容等方法来学*课文,做到了乐学、活学。这种方法很值得我们学*。

  3、活泼的课堂气氛。传统教学只注重老师的“讲”,而轻视了学生的“说”,这样导致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教学昏昏欲睡,而在这三位老师的课上,师生互动很多,学生不再是听从,而是整节课的重要参与者,老师和学生是在相互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完成整节课的,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在这种乐学的过程中,学生更容易接受课堂上的'内容。特别是名师们使用了多媒体、绘本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真正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

  总之,这次外出听课学*,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在此我要感谢各级领导给了我这次学*的机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向各位名师学*,不但提高自身素质,不但学*,使自己成为一个了不起的语文教师。

  小学三年级听课心得 2

  这两天观看了全国小学数学优质课的相关视频,任课老师讲的十分精彩,让我感到收获很大。不仅领略了几位教师出类拔萃的教学风采,也让我从中感受到小学数学课堂的灵活多变。下面就从一下几点谈谈本人这几节课感受最为深刻的地方。

  一、扎实的教学功底,灵活的驾驭课堂

  我感受最深的是选手们基本功都很扎实,组织调控课堂的能力都很强,理论水*较高。每一位教师的课都是实实在在的,不像以前的课堂追求花样,华而不实。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就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从点滴做起,坚持不懈积累经验。

  二、重情境的创设,巧妙的引入新课

  精心创设教学情境,采取不同的方式创设情境教学,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情境,学生在较为亲切自然的情境学*,兴趣很浓。如第一节《小数的意义》,教师通过自我介绍,如:身高1.75米,体重64.5公斤,视力:4.2,4.6.体现了小数和整数的区别及小数的意义;情境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使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鲜活起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既有效也具有合理性。在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时,老师以学校要举行一分钟跳绳比赛,我们五年级选哪个老师参加比赛?这一问题切入,情境的创设既激起学生学*的兴趣,又使数学与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

  三、 关注学生的情感,重知识的形成过程

  几位老师都能让学生独立的去解决问题,教学中遇到一些稍复杂的问

  题,都让学生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并且老师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学*的主人。如:在*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时,老师先让学生提出猜想,然后分组进行验证,最后汇报交流,学生采取各种方式验证了猜想,得出了最后的计算公式。对于学生的难点问题,对于学生的难点问题,老师耐心的去启发引导,突出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学理念。

  四、教学课件制作巧妙,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在学*23×12时,老师巧妙的借助方格图,让学生通过各种方法理解了23×12的算理,突破了难点。既形象又生动,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得牢固掌握。

  五、例题设计精巧,激发学生兴趣

  例如:在学*《分数的意义》时,师生在学*完本节的知识点后,通过一个小游戏,仿照0.5的介绍方式,让学生题别的小数:0.80,0.425等做自我介绍,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巩固了本节课的知识。在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整个练*过程设计,由易到难,螺旋上升,学生热情高涨。尤其是火眼金睛辩对错:让学生发现问题,并让学生说说错在哪些地方,改正错误,加深了对难点的理解。

  五、注重学*小组的作用,发挥集体的力量

  讨论交流的主体是学*小组。合作交流是数学重要的学*方式,通过小组的合作,讨论,交流,发现规律,得到结论。老师对学生汇报进行汇总或评价订正,提高了学生自主学*的积极性。

  六、教学语言富有感染力

  课堂评价及时,关注了学生的情感。在这听的这几节课中,每一位教师都能对学生的来回答做出积极的评价,尤其是*行四边形面积这一问题的解决策略,老师亲切和蔼的教态、抑扬顿挫的语调、给孩子们积极向上的鼓励,使整节课都充满着活力。

  通过这次学*,我深切的体会到新课程下的数学课堂更应富有趣味性、探索性和挑战性,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激活他们的学*兴趣,进而不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和促进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地学*、积累,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小学三年级听课心得 3

  4月13日,我到潍坊一中参加了“全市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研讨活动”,聆听了五位优秀教师执教的低、中、高三个阶段的语文课,上午是北海中学韩兴娥老师执教的《骏马的悲歌》,和韩兴娥老师《课内海量阅读》报告。下午第一节韩小燕老师执教的《成语八歌》,第二节是刘丽霞老师执教的《千句文》。第三节王欣香老师执教的《宋词》,第四节臧运红执教的《读历史学成语》。下面本人就谈一下听课后的感受:

  名师不愧为名师,听她们的课就是一种享受。置身于课堂教学中,她们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时激起一个个教学的浪花,她们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更让听课的教师们连声赞叹,这样的功底岂是一日可为?这样的境界怎能短日速成?

  韩兴娥老师执教的《骏马的悲歌》一课,纵观整个教学过程,始终紧扣课标,立足文本,把握学生特点设定教学目标,并在教学中切实落实目标,教学过程“简约而不简单,朴实而又扎实”,扎实有效的进行了一次母语教学。什么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最佳路径”?恐怕这就是吧!另外,韩老师的这节课,师生互动是一大亮点,她那扎实的语文功底,广博的语文知识,游刃有余的课堂驾驭能力,无不让听课的老师叹服。不愧为全国优秀教师。

  赞叹、称颂之余,更多是深深的沉思,名师为什么会有如此的魅力?为什么学生乐此不疲?思来想去,不外乎以下几点:

  1、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这些老师的语文功底非常扎实,语文素养很高,深入研读教材,了解诗词背景是非常重要的。

  2、驾驭课堂教学能力很高。独具匠心,精心设计,从学生出发备课是必不可少的。他们都根据自身特点,根据教材设计教法,学法,形成自已稳定的教学风格。

  3、活泼的课堂气氛。传统教学只注重老师的“讲”,而轻视学生的“说”,这样导致课堂死气沉沉,教学是昏昏欲睡,而在名师的课上,互动的成分比较多,学生不再是听众,而是整节课的重要参与者,老师和学生是在相互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完成整节课的,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在这种乐学的过程中,学生更容易接受课堂上的内容。特别是名师们都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名师们的课真正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

  总之,这次外出听课学*,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此,我要感谢教研室领导和学校领导给了我这次学*的机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机会,学*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虽不能成为名师名家,但也会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小学三年级听课心得 4

  本学期,有幸在区组织的小学语文教师集体教研活动中,听到了两节精彩的汇报课。置身于课堂教学中,看到两位老师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时激起一个个教学的浪花,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而且对于正在语文教学路途上摸索前进的我来说,收获也是颇多。下面谈谈我对此次活动的心得体会:

  第一、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听完两位老师的汇报课后,我认为他们对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独到之处,都能抓住题眼,一步步的深入文本。白聪慧老师,在教学《呼风唤雨的世纪》时,她先以精美的课件范读,引领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受到了大家的赞赏,接着指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为学生的读打好了扎实的基础。课中,她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以文带文的形式,对课文进行拓展品读,激发了学生的无限乐趣。整节课在白老师优美生动的语言中层层展开,使听者回味无穷。

  第二、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学。新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体,教师是这个主体的引导者。这两位老师都充分的做到了这点。例如:白聪慧老师讲《呼风唤雨的世纪》时,通过课件的设计,精彩的品读,引发学生边读边想象,体会科技带给我们各方面的变化。

  第三、注重引导学生朗读。大部分老师都非常注重指导学生朗读,但决不是为了读而读,而是在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去读,并且对读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例如:常老师在上《陶罐和铁罐》这课时,首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让学生找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再读课文,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分角色读,让学生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学*中还穿插着齐读、分组读,进而激发同学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更好的领会文章所表达的精神,层次非常清晰。

  第四、注重学**惯的养成。很多老师会在课堂上穿插着一些学*方法,让学生收获这些学*的方法,当他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才能够用自己的力量解决。例如:白老师就要求在正文学*前为每段标上序号,便于在学*课文时迅速找到所讲的内容。她还要求在读文章时对有生字或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这样就能“读书百遍,其意自见”。老师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及时的纠正文字的发音,潜移默化的教导学生字音要读准的*惯。还有的老师一直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做好批注,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中精力的好*惯。

  第五、亲切的评价语言。两位老师评价学生的语言是那么贴切,到位,如有的老师运用“你最聪明、你会更加努力的、我的孩子,你真棒”等来鼓励学生。这些朴实,自然的语言,对我感触很深。在以后的课堂上,我也试着让我的学生感受这些美丽的评价语言。

  通过此次活动,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今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机会,我想我还应该阅读更多的书,更努力地钻研教学这门学问,还要从心底爱上这门课。

  小学三年级听课心得 5

  这两天观看了全国小学数学优质课的相关视频,任课老师讲的十分精彩,让我感到收获很大。不仅领略了几位教师出类拔萃的教学风采,也让我从中感受到小学数学课堂的灵活多变。下面就从一下几点谈谈本人这几节课感受最为深刻的地方。

  一、扎实的教学功底,灵活的驾驭课堂

  我感受最深的是选手们基本功都很扎实,组织调控课堂的能力都很强,理论水*较高。每一位教师的课都是实实在在的,不像以前的课堂追求花样,华而不实。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就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从点滴做起,坚持不懈积累经验。

  二、重情境的创设,巧妙的引入新课

  精心创设教学情境,采取不同的方式创设情境教学,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情境,学生在较为亲切自然的情境学*,兴趣很浓。如第一节《小数的意义》,教师通过自我介绍,如:身高1.75米,体重64.5公斤,视力:4.2,4.6.体现了小数和整数的区别及小数的意义;情境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使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鲜活起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既有效也具有合理性。在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时,老师以学校要举行一分钟跳绳比赛,我们五年级选哪个老师参加比赛?这一问题切入,情境的创设既激起学生学*的兴趣,又使数学与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

  三、关注学生的情感,重知识的形成过程

  几位老师都能让学生独立的去解决问题,教学中遇到一些稍复杂的问

  题,都让学生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并且老师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学*的主人。如:在*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时,老师先让学生提出猜想,然后分组进行验证,最后汇报交流,学生采取各种方式验证了猜想,得出了最后的计算公式。对于学生的难点问题,对于学生的难点问题,老师耐心的去启发引导,突出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学理念。

  四、教学课件制作巧妙,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在学*23×12时,老师巧妙的借助方格图,让学生通过各种方法理解了23×12的算理,突破了难点。既形象又生动,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得牢固掌握。

  五、例题设计精巧,激发学生兴趣

  例如:在学*《分数的意义》时,师生在学*完本节的知识点后,通过一个小游戏,仿照0.5的介绍方式,让学生题别的小数:0.80,0.425等做自我介绍,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巩固了本节课的知识。在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整个练*过程设计,由易到难,螺旋上升,学生热情高涨。尤其是火眼金睛辩对错:让学生发现问题,并让学生说说错在哪些地方,改正错误,加深了对难点的理解。

  五、注重学*小组的作用,发挥集体的力量

  讨论交流的主体是学*小组。合作交流是数学重要的学*方式,通过小组的合作,讨论,交流,发现规律,得到结论。老师对学生汇报进行汇总或评价订正,提高了学生自主学*的积极性。

  六、教学语言富有感染力

  课堂评价及时,关注了学生的情感。在这听的这几节课中,每一位教师都能对学生的来回答做出积极的评价,尤其是*行四边形面积这一问题的解决策略,老师亲切和蔼的教态、抑扬顿挫的语调、给孩子们积极向上的鼓励,使整节课都充满着活力。

  通过这次学*,我深切的体会到新课程下的数学课堂更应富有趣味性、探索性和挑战性,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激活他们的学*兴趣,进而不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和促进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地学*、积累,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小学三年级听课心得汇总5篇扩展阅读


小学三年级听课心得汇总5篇(扩展1)

——小学三年级听课心得体会 (菁华3篇)

小学三年级听课心得体会1

  4月13日,我到潍坊一中参加了“全市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研讨活动”,聆听了五位优秀教师执教的低、中、高三个阶段的语文课,上午是北海中学韩兴娥老师执教的《骏马的悲歌》,和韩兴娥老师《课内海量阅读》报告。下午第一节韩小燕老师执教的《成语八歌》,第二节是刘丽霞老师执教的《千句文》。第三节王欣香老师执教的《宋词》,第四节臧运红执教的《读历史学成语》。下面本人就谈一下听课后的感受:

  名师不愧为名师,听她们的课就是一种享受。置身于课堂教学中,她们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时激起一个个教学的浪花,她们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更让听课的教师们连声赞叹,这样的功底岂是一日可为?这样的境界怎能短日速成?

  韩兴娥老师执教的《骏马的悲歌》一课,纵观整个教学过程,始终紧扣课标,立足文本,把握学生特点设定教学目标,并在教学中切实落实目标,教学过程“简约而不简单,朴实而又扎实”,扎实有效的进行了一次母语教学。什么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最佳路径”?恐怕这就是吧!另外,韩老师的这节课,师生互动是一大亮点,她那扎实的语文功底,广博的语文知识,游刃有余的课堂驾驭能力,无不让听课的老师叹服。不愧为全国优秀教师。

  赞叹、称颂之余,更多是深深的沉思,名师为什么会有如此的魅力?为什么学生乐此不疲?思来想去,不外乎以下几点:

  1、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这些老师的语文功底非常扎实,语文素养很高, 深入研读教材,了解诗词背景是非常重要的。

  2、驾驭课堂教学能力很高。独具匠心,精心设计,从学生出发备课是必不可少的。他们都根据自身特点,根据教材设计教法,学法,形成自已稳定的教学风格。

  3、活泼的课堂气氛。传统教学只注重老师的“讲”,而轻视学生的“说”,这样导致课堂死气沉沉,教学是昏昏欲睡,而在名师的'课上,互动的成分比较多,学生不再是听众,而是整节课的重要参与者,老师和学生是在相互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完成整节课的,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在这种乐学的过程中,学生更容易接受课堂上的内容。特别是名师们都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名师们的课真正体现了寓教于乐 的教学理念。

  总之,这次外出听课学*,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此,我要感谢教研室领导和学校领导给了我这次学*的机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机会,学*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虽不能成为名师名家,但也会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小学三年级听课心得体会2

  5月10日,我到广水市实验小学听了市实验小学刘伟、武汉市江岸区黄陂路小学潘莹以及武汉市特级教师王凌等三位老师的课,她们的课朴实、生动、有趣,让我对小学语文,特别是作文教学有了新的认识,让我大有收获。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语文的魅力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教学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的更好,谁就能震慑学生的心灵。当我听这三位老师的课时,她们的语言亲切、自然、简洁、准确。她们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带领学生在语文创设的情境中遨游,带领学生感受课文、感受自己的真情。如刘伟老师提供的小诗;潘莹老师提供《我妈妈》的绘本,利用图片欣赏、绘本引路激发学生的激情,借助看图读句子读出学生不同的感受,打开学生的思路,挖掘、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引起学生的心灵对话,让学生学会爱的表达,并做到乐于表达、自由表达,让学生从中体验到我能写、我会写的快乐。她们的创设学生想写的情境,铺设学生想写的框架的方法非常值得我们学*,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我也要做到**孩子的天性,让孩子说自己想说的话。

  二、教师的教学艺术

  1、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三位老师的语文功底非常扎实,语文素养很高,深入钻研了教材。

  2、驾驭课堂教学能力很高。独具匠心、精心设计,从学生出发备课是必不可少的。她们都根据自身特点,根据教材设计教法,学法,

  形成自己稳定的教学风格。如王凌老师的《草船借箭》打破常规教学方法,利用读歇后语、在括号里填历史人物的方法导入课题,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读最喜欢的句子、读人物的对话、读呼应句、演课文内容等方法来学*课文,做到了乐学、活学。这种方法很值得我们学*。

  3、活泼的课堂气氛。传统教学只注重老师的“讲”,而轻视了学生的“说”,这样导致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教学昏昏欲睡,而在这三位老师的课上,师生互动很多,学生不再是听从,而是整节课的重要参与者,老师和学生是在相互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完成整节课的,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在这种乐学的过程中,学生更容易接受课堂上的内容。特别是名师们使用了多媒体、绘本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真正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

  总之,这次外出听课学*,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在此我要感谢各级领导给了我这次学*的'机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向各位名师学*,不但提高自身素质,不但学*,使自己成为一个了不起的语文教师。

小学三年级听课心得体会3

  本学期,有幸在区组织的小学语文教师集体教研活动中,听到了两节精彩的汇报课。置身于课堂教学中,看到两位老师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时激起一个个教学的浪花,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而且对于正在语文教学路途上摸索前进的我来说,收获也是颇多。 下面谈谈我对此次活动的心得体会:

  第一、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听完两位老师的汇报课后,我认为他们对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独到之处,都能抓住题眼,一步步的深入文本。白聪慧老师,在教学《呼风唤雨的世纪》时,她先以精美的课件范读,引领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受到了大家的赞赏,接着指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为学生的读打好了扎实的基础。课中,她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以文带文的形式,对课文进行拓展品读,激发了学生的无限乐趣。整节课在白老师优美生动的语言中层层展开,使听者回味无穷。

  第二、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学。新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体,教师是这个主体的引导者。这两位老师都充分的做到了这点。例如:白聪慧老师讲《呼风唤雨的世纪》时,通过课件的设计,精彩的品读,引发学生边读边想象,体会科技带给我们各方面的变化。

  第三、注重引导学生朗读。大部分老师都非常注重指导学生朗读,但决不是为了读而读,而是在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去读,并且对读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例如:常老师在上《陶罐和铁罐》这课时,首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让学生找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再读课文,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分角色读,让学生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学*中还穿插着齐读、分组读,进而激发同学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更好的领会文章所表达的精神,层次非常清晰。

  第四、注重学**惯的养成。很多老师会在课堂上穿插着一些学*方法,让学生收获这些学*的方法,当他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才能够用自己的力量解决。例如:白老师就要求在正文学*前为每段标上序号,便于在学*课文时迅速找到所讲的内容。她还要求在读文章时对有生字或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这样就能“读书百遍,其意自见”。老师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及时的纠正文字的发音,潜移默化的教导学生字音要读准的*惯。还有的老师一直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做好批注,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中精力的好*惯。

  第五、亲切的评价语言。两位老师评价学生的语言是那么贴切,到位,如有的老师运用“你最聪明、你会更加努力的、我的孩子,你真棒”等来鼓励学生。这些朴实,自然的语言,对我感触很深。在以后的课堂上,我也试着让我的学生感受这些美丽的评价语言。

  通过此次活动,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今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机会,我想我还应该阅读更多的书,更努力地钻研教学这门学问,还要从心底爱上这门课。


小学三年级听课心得汇总5篇(扩展2)

——三年级语文听课心得优选【10】份

  三年级语文听课心得 1

  前面说了听《七颗钻石》的感受,现在来谈谈陆婷上的《绝招》,《绝招》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描写的是几个小伙伴之间发生的趣事。讲的是小柱子和小伙伴比本领,第一次输了,感到很羞愧,于是他暗自练*绝招。结果,在他的努力下,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大家对他的绝招赞不绝口。这篇课文富有童心童趣,文中细致刻画的小柱子这个人物形象鲜活欲出,跃然纸上。可以说,他是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典型代表,很多学生都可以从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自尊,好强,不服输。

  听完《绝招》一课,感觉陆婷的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教学环节紧凑,启发学生思考

  陆婷老师擅用一些问题,既引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又吊起学生的胃口。一个又一个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使得课堂一环连接一环,衔接紧凑。老师讲课条理清晰,不慌不忙,娓娓道来,在讲每一个细节时,能够一环扣一环,引人入胜,她先引导学生读书时先想一想课文中讲了几个小伙伴,涉及了哪几种绝招。接着组织学生各抒己见,全班解决,如“小柱子为什么要练绝招?他练了什么绝招?为什么小伙伴羡慕地竖起大拇指?”最终提炼出勤学苦练才能练出真本领的道理。

  二、师生关系和谐,课堂气氛轻松

  注意转换自己的角色,课堂上师生关系向着*等、民主的方向转变,教师注意和学生进行*等交流,老师多了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话语。陆婷老师语言非常亲切,课堂气氛轻松,活跃,拉*了和学生的距离,大大促进了课堂的双向交流和师生互动。

  三、深入钻研文本,教学环节合理

  略读课文主要的教学方法是:重点内容精读,次要内容略读。因为这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老师不必牢牢牵着学生走。根据本组课文内容和本课“阅读提示”,我们应该重视学生学*方法的指导与训练,培养学*能力与学**惯。陆婷在教学时便把重难点放在小柱子是怎样练*绝招的。这个环节,陆老师通过创设情境想象,让学生体会任何本领都是要通过勤学苦练的',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教学时老师引导学生想象,并让学生说说当清晨天还没亮时;当深夜大家都熟睡时;当同学们在快乐地做游戏时;当小柱子遇到困难时,他分别是怎样勤学苦练的?大家相互补充。我发现部分学生的想象力还是比较丰富的,同学之间相互补充,这对中下程度的学生是很有帮助的。通过这样的想象丰富了课堂。

  四、课题方式引路,有效渗透教学

  本节课的主题是小学语文课词语的有效积累与运用。在小学语文词语教学的有效性这个课题的引领下,陆婷非常关注文中的关键词语。发挥这些词语的功能。小柱子的绝招是做乘法口算。在体会小柱子的绝招的独一无二的时候,她抓住“脱口而出”这个词语,让学生明白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口算是很不容易的。这样让学生一体验,让学生感受到了小柱子的绝招的独一无二。

  听了《绝招》一课,我感受到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上,感悟、体验并经历语文知识“再创造”的过程,即探究的过程,才能在得到语言知识的同时,生成捕捉知识、探索未知的智慧。一句教育名言说得好:“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我想,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该问问自己:当学生把这堂课所学的知识点忘记以后,还剩下些什么?十年,几十年以后,当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全忘掉以后,我们给他们留下些什么?我们的教育,能否给孩子们留下正确的思维方式,留下解决问题的能力,留下他们真正需要的种种?

  虽然这次听的是师徒汇报课,上课的都是年轻的新老师,但他们身上的那种创新精神及散发出来的活力值得我们学*。还有新老师身上的那种认真的钻劲,正如小柱子暗自练*绝招一样,老师们为上好一堂课,背后需要付出多少努力?!我完全能够想象得到。还是那句话——“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三年级语文听课心得 2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我们的学期又过了一半。在这期间我们初三年级进行了三次考试。第一次我们全年级136人,优秀10人,及格90人。第二次,我们从六中找的题目,优秀没有一人,及格也只有60人。第三次即期中与外校联考,优秀9人,及格103人。三次考试均不理想。

  什么原因让我们的语文成绩履履失败?我不得其解,是我们备课不认真,还是我们在授课方面有所欠缺。备课我们年级组在一块备,从去年开始我们年级组配合就比较黙切,针对每一个问题,常常在一块商量讨论,一份导学案出来后,我们在一块掂量一下如何去上课,于老师曾经就说,你们三人是真正在研讨。今年就更加规范起来,定时、定地点、定人员,我们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来办。首先自备好预案,然后大家坐在一起讨论,定出统一标准导学案。有疑惑,不明的地方随时请教教研组长及戴老师。他们也给我们提出很多宝贵意见。从三次的考试情况来看,我们各班的优秀率、及格率、*均分差距都是不大的.。我们集体备课了,方案也统一。但学生的成绩总不理想,我们费了这么大的劲,为什么不出成绩呢?为此我进行反省自己。该说的我也说了,该讲的我也讲了。但学生的接受如何呢?他们完全接受了吗?我认为没有。比如这三次试卷所考的基础知识,古诗词填空,有的很容易,可他们就是答不全对,我们*时也要求他们背诵了,把该记得东西给记住了,要求了,也布置了,一问他们什么都会,可真正考试时,严格规范起来,他们却拿不到高分,因为不是这一点出现问题,就是那一点出现差错,往往是眼高手低。古诗文的名句默写,要么是有的字不会写,要么用别字。另外字的注音拿不准声调,词语中的错别字看不出来等。这些问题都是我们*时查的力度不到位,没能达到日日清,课课清,月月清。

  第二问题。语文阅读理解我们老师引导不到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没有打开,所学的东西比较死板,不能够灵活运用,课本上的东西在老师的引导和点拨下,他们能够学会,但是一旦变换模样,他们就不知所措了。比如,一次考一篇现代文阅读《青春的门槛》很多学生读不懂,不明其意,所以导致这一大题,严重失分。文章的阅读如果是考课本上的,学生还能得心应手,但中考又不考书本。如何培养学生阅读*惯,怎样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关键。考试考课外阅读,其实还是使用课本知识来解题,在*时的上课或评讲试卷时教给学生阅读技巧和方法。作文这一块,学生所写的内容太空,光有骨架,没有实在内容,无论是写人,还是写景状物,不具体,不生动,不感人,材料不鲜,角度不新,构思不妙,这也是每次作文分数偏低的一个主要原因。下一步在*时的作文指导中,先选取一些素材,或从网上下一些材料给学生,另外让学生多读多写多积累写作素材。在*时的教学中,还得想方设法调动同学们学*语文的激情,鼓吹学*语文的重要性。我想下一步,学生的语文成绩可能会提高一点。

  三年级语文听课心得 3

  11月27日我有幸去潍坊市北海学校参加听课,一天课听下来收货可真不少呢,听课心得范文。下面就来谈谈我所听的这几节课后的一些体会。

  北海学校王欣香老师的《猫》讲得非常的成功。从开始的导入到最后的收尾都处理的特别的漂亮,是一堂难得的好课,老师的素质也非常的高,整堂课在一种和谐的氛围中展开。不仅注重了字词的学*更主要的是训练的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在授课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了写作方法的指导,我觉得这种能力的训练在语文教学中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很好的解决了在语文课上我们到底要向学生讲什么的问题。在学生参与的过程中,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学会举一反三。主要体现在对比手法的运用这个方面,让学生在学*之后,运用到实际当中。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拓展训练,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拓展了学生的认知思维。一节课就这样行云流水般的学*完了,听完之后真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西安新知小学的李琳老师也是讲的《猫》,她注重的是对学生学*方法的指导,训练的是学生的自学能力,整堂课虽然气氛不是很热烈,可是同学们的自我学*能力得到了很好的训练,通过学生们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表现可以发现,学生确实学有所获。同时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也很得体,轻松自如。具有较高的教学机智和应变能力。也是一堂很不错的课。接下呢还听了广州周丽英老师的《中彩那天》,浙江刘洁的《从现在开始》,还有黄美丽的走进《草房子》等几节精彩的课。

  几节课听下来,真切的感受到了教学真的是一门艺术,第一、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听完几位老师的优质课后,我认为他们对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独到之处,但都能抓住题眼,一步步的深入文本。这样不仅引导学生积累了诗句,又使学生在诗句中感受到了四季不同的特点,为学生学*新课打好了扎实的基础。

  第二、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学。新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体,教师是这个主体的引导者。这几位老师都充分的做到了这点。由此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从而写出了像“窗户是房子的眼睛,地球是宇宙的眼睛”这样优美生动的诗句。

  第三、注重引导学生朗读。大部分老师都非常注重指导学生朗读,但决不是为了读而读,而是在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去读,并且对读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学*中还穿插着齐读、开火车读、示范读,进而激发同学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更好的领会文章所表达的爱的精神,层次非常清晰。

  第四、注重学**惯的养成。很多老师会在课堂上穿插着一些学*方法,让学生收获这些学*的方法,当他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才能够用自己的力量解决。老师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及时的纠正文字的发音,潜移默化的教导学生字音要读准的*惯。还有的老师一直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中精力的好*惯。

  第五、亲切的评价语言。几位老师评价学生的语言是那么贴切到位,如有的老师老师运用“你最聪明、你会更加努力的、我的孩子,你真是个宝、你的眼睛已经告诉我答案了”等来鼓励学生。这些朴实,自然的语言,对我感触很深。在以后的课堂上,我也试着让我的学生感受这些美丽的评价语言。

  通过此次活动,我对语文教学应是动情去读去感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培养学生去有意识的修辞炼句,善于发现、善于反省和领悟情感。这些能力的*得需要语文老师去教,去想方设法的教,多种形式,但要求实效。我想我是应该阅读更多的书,更努力地钻研教学这门学问了,还要从心底爱上这门课。

  三年级语文听课心得 4

  今年我再次担任三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三年级是一个由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阶段,也是一个在小学阶段较为关键的一个年级。因为三年级是个过渡时期,从低年级到中年级的转变,教学目标也有了新的变化。如何来上好三年级的语文课,我在摸索中前进、在实践中反思。

  一、钻研教材、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进行教学

  在教学方面,我认真学*《语文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现行教学的总体思路,它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了语文教学的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在反复研读《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我有所感悟,把理论运用到课堂实践上,有很大的收获。

  教材是学生学*、教师教学的依据,如何用好、用足教材,让学生喜欢教材、喜欢学*,是首先值得考虑的问题。教材中的32篇阅读课文,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学*要求如何与学生的学*实际相一致,不至于挖得深、学得难,让学生觉得无话可说、无感可发。这又是另一个摆在我面前的难题。我觉得这时就要从学生的学情出发,知道什么对他们来说是有难度的、什么是他们感兴趣的、怎样设计通过他们的思考、合作会有真正的提高。只有这样,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教师才会有一个正确的教学预测,使教案更贴*学生、更合理。

  二、创设*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是*等的,不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多一些鼓励,促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学*。只有在民主、*等、和谐的气氛里,学生的思维才可能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才能把紧张的学*过程转变成愉快的学*活动。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教学气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易于造成一种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奋发向上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从中受到感化和熏陶,从而激发出学*的无限热情和创造愿望,使他们全力以赴地投入学*,提高对学*活动的积极性。

  三、鼓励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同时自己也要多读、多看、多思考。

  阅读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鼓励他们多读多看,同时开设小小读书交流会或是让他们写读书笔记。一能培养他们的口语交际的能力,让他们向同伴介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提出“人才只靠人才去培养,能力只能靠能力去培养,才干只有靠才干去培养”的论断。言尽之意就是说“名师出高徒”。当今,是高科技的信息社会,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知识,开阔视野。有时提出的问题,老师也会觉得束手无策。新教材的内容更是从古到今,包罗万象。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要力争使自己成为一名学者。在学生眼里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要是智慧的化身,无事无物不晓。要使自己成为一名学者,我认为*时应该多读书、多思考、多实践、多总结。

  总之,新教材充满着时代的气息,内容上的更新,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法上如何去创新。努力帮助学生从小练好语文基本功,为他们全面素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年级语文听课心得 5

  《放飞蜻蜓》评课5月13日,听了沈玉芬老师的《放飞蜻蜓》第二课时。

  这一课叙述了陶行知先生发现一群孩子在捉蜻蜓,他没有呵斥,没有批评,而是因势利导,跟学生讲起了蜻蜓的有关知识,教育孩子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让学生自觉自愿地放飞了蜻蜓的一个小故事。

  在课上,沈老师跟孩子们一同探究着,感悟着先生的亲切的态度,启发引导的巧妙。学生们喜欢上了这位离他们原先较遥远的先生。可亲可敬的陶先生就这样走进了学生们心间。沈老师在学生的座位间穿梭着,倾听着,启发着,点拨着。课上,学生们眉飞色舞地介绍着蜻蜓,那些数字,那些小故事在他们的唇间动情地倾吐着。

  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陶先生对学生充满爱心、循循善诱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沈老师突出了“慈爱”、“小心”、“商量”、“抚摸”等词语,同时也突出了“七嘴八舌”、“入神”、“放了它”等词语。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展开讨论。学生进入角色,边读文、边体悟,因此学生能独立思考,体悟得较深,讨论时也是有话可讲。

  在学完整篇课文以后,沈老师出示了图片,让大家欣赏,目的是引导学生想象,重回蓝天的小蜻蜓会说什么,并让他们自由表达:你们有什么想对小蜻蜓说吗?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临下课时,沈老师问孩子们学完了这一课有什么收获,学生们谈了许多,有说关于蜻蜓的,有说关于陶行知的`,有说要保护动物的等等,看来他们的收获还真不少。

  兴趣是学生在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内部动力。作为一名教师,要设法去调动他们的兴趣,不断让他们感受学*的乐趣。只有这样“寓教于乐”,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语文不是负担,而是享受,从而提高语文课的教学效果。

  三年级语文听课心得 6

  今天听了孙教师的课,孙老师的课上的朴实,有趣,让我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新的认识,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1、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孙老师的语文功底非常扎实,语文素养很高,深入研读了教材。

  2、驾驭课堂教学能力很高。独具匠心,精心设计,从学生出发备课是必不可少的。他们都根据自身特点,根据教材设计教法,学法,形成自已稳定的教学风格。

  3、活泼的课堂气氛。传统教学只注重老师的“讲”,而轻视学生的“说”,这样导致课堂死气沉沉,教学是昏昏欲睡,而在这两位教师的课上,互动的成分比较多,学生不再是听众,而是整节课的重要参与者,老师和学生是在相互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完成整节课的,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在这种乐学的过程中,学生更容易接受课堂上的内容。特别是孙老师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真正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

  三年级语文听课心得 7

  这篇略读课文描写了家乡山林中一眼美丽的清泉,写出了泉水的深和绿及冒不完的水泡。抒发了对大自然景观赞美之情,表达了对家乡热爱的感情。课文是按珍珠泉的所在位置,潭水的四周和泉水涌动的特点,以及“我”对家乡泉水喜爱的顺序写的。全文共六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第五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部分。课文开始交待珍珠泉的位置。第二自然段描写泉水四周的景物,由石头镶嵌,青苔、绿草、野花环绕,就像一个大花环。泉水色绿且深,清可见底。第三自然段讲从潭底冒出的水泡,在阳光下呈现一串串多彩的珍珠。第四、五自然段讲这就是自己家乡的珍珠泉,表达了家乡孩子对珍珠泉的喜爱之情。本课表达上的特点是抓住有特点的景物,描写细腻生动,用词优美。同时对家乡的感情充溢其间,富于感染力。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在自读自悟中,了解珍珠泉的美丽景色,感受作者对大自然和家乡的热爱之情;二是了解叙述顺序,积累课文优美语言。这是一潭深绿的泉水。周围镶嵌着不大整齐的石头,石头上长着一层黑里透绿的青苔。你要是踩上去,准会滑倒。那绿得没有一点儿杂色的蕨草,那悄悄地开放着的花朵,给珍珠泉编了个朴素的`花环。水是那样绿,绿得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的。水是那样深,又那样清,清得能看见潭底的青褐色的石头,能看见沉积在潭底的沙粒和已经发黑的树叶。可惜没有鱼,是水太清太凉的缘故吧?

  最有趣的,当然是那晶亮的、饱满的、一嘟噜一嘟噜从潭底冒出来的水泡了!开始,水泡很小,摇晃着越升越高,越来越大,最后在水面绽开了,在“扑哧”一笑中消失了!有时候,透过密密的树叶,太阳筛下一束束金光,照在水面上,照在正升起的水泡上,一直照到潭底青褐色的石头上。水面和潭底,金色的光斑和银色的光斑交错着;水泡闪亮闪亮的,射出红的光,黄的光,绿的光,紫的光……多像一串一串彩色的珍珠啊!

  这就是美丽的珍珠泉,这就是我们村的珍珠泉!

  本课的教学重点: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作者描写珍珠泉由静态着笔,抓住了其“绿”“深”“清”“幽”的特点,接着以“最有趣的,当然是……”笔锋一转,由静而动,“摇晃”“升”“绽开”“扑哧”等动词把珍珠泉活泼、调皮的灵性展现得淋漓尽致。阳光一照,其越加色彩斑斓,妩媚动人。不知不觉,作者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描摹,把我们带入一个美的世界。阅读中重点抓住“绿、深、清、幽”的特点,进行理解。

  三年级语文听课心得 8

  这篇略读课文描写了家乡山林中一眼美丽的清泉,写出了泉水的深和绿及冒不完的水泡。抒发了对大自然景观赞美之情,表达了对家乡热爱的感情。课文是按珍珠泉的所在位置,潭水的四周和泉水涌动的特点,以及“我”对家乡泉水喜爱的顺序写的。全文共六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第五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部分。课文开始交待珍珠泉的位置。第二自然段描写泉水四周的景物,由石头镶嵌,青苔、绿草、野花环绕,就像一个大花环。泉水色绿且深,清可见底。第三自然段讲从潭底冒出的水泡,在阳光下呈现一串串多彩的珍珠。第四、五自然段讲这就是自己家乡的珍珠泉,表达了家乡孩子对珍珠泉的喜爱之情。本课表达上的特点是抓住有特点的景物,描写细腻生动,用词优美。同时对家乡的感情充溢其间,富于感染力。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在自读自悟中,了解珍珠泉的美丽景色,感受作者对大自然和家乡的热爱之情;二是了解叙述顺序,积累课文优美语言。这是一潭深绿的泉水。周围镶嵌着不大整齐的石头,石头上长着一层黑里透绿的青苔。你要是踩上去,准会滑倒。那绿得没有一点儿杂色的蕨草,那悄悄地开放着的花朵,给珍珠泉编了个朴素的花环。水是那样绿,绿得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的。水是那样深,又那样清,清得能看见潭底的青褐色的石头,能看见沉积在潭底的沙粒和已经发黑的树叶。可惜没有鱼,是水太清太凉的缘故吧?

  最有趣的,当然是那晶亮的、饱满的、一嘟噜一嘟噜从潭底冒出来的水泡了!开始,水泡很小,摇晃着越升越高,越来越大,最后在水面绽开了,在“扑哧”一笑中消失了!有时候,透过密密的树叶,太阳筛下一束束金光,照在水面上,照在正升起的水泡上,一直照到潭底青褐色的石头上。水面和潭底,金色的光斑和银色的光斑交错着;水泡闪亮闪亮的,射出红的光,黄的光,绿的光,紫的光……多像一串一串彩色的珍珠啊!

  这就是美丽的珍珠泉,这就是我们村的珍珠泉!

  本课的教学重点: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作者描写珍珠泉由静态着笔,抓住了其“绿”“深”“清”“幽”的特点,接着以“最有趣的,当然是……”笔锋一转,由静而动,“摇晃”“升”“绽开”“扑哧”等动词把珍珠泉活泼、调皮的灵性展现得淋漓尽致。阳光一照,其越加色彩斑斓,妩媚动人。不知不觉,作者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描摹,把我们带入一个美的世界。阅读中重点抓住“绿、深、清、幽”的特点,进行理解。

  三年级语文听课心得 9

  《放飞蜻蜓》评课5月13日,听了沈玉芬老师的《放飞蜻蜓》第二课时。

  这一课叙述了陶行知先生发现一群孩子在捉蜻蜓,他没有呵斥,没有批评,而是因势利导,跟学生讲起了蜻蜓的有关知识,教育孩子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让学生自觉自愿地放飞了蜻蜓的一个小故事。

  在课上,沈老师跟孩子们一同探究着,感悟着先生的亲切的态度,启发引导的巧妙。学生们喜欢上了这位离他们原先较遥远的先生。可亲可敬的陶先生就这样走进了学生们心间。沈老师在学生的.座位间穿梭着,倾听着,启发着,点拨着。课上,学生们眉飞色舞地介绍着蜻蜓,那些数字,那些小故事在他们的唇间动情地倾吐着。

  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陶先生对学生充满爱心、循循善诱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沈老师突出了“慈爱”、“小心”、“商量”、“抚摸”等词语,同时也突出了“七嘴八舌”、“入神”、“放了它”等词语。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展开讨论。学生进入角色,边读文、边体悟,因此学生能独立思考,体悟得较深,讨论时也是有话可讲。

  在学完整篇课文以后,沈老师出示了图片,让大家欣赏,目的是引导学生想象,重回蓝天的小蜻蜓会说什么,并让他们自由表达:你们有什么想对小蜻蜓说吗?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临下课时,沈老师问孩子们学完了这一课有什么收获,学生们谈了许多,有说关于蜻蜓的,有说关于陶行知的,有说要保护动物的等等,看来他们的收获还真不少。

  兴趣是学生在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内部动力。作为一名教师,要设法去调动他们的兴趣,不断让他们感受学*的乐趣。只有这样“寓教于乐”,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语文不是负担,而是享受,从而提高语文课的教学效果。

  三年级语文听课心得 10

  今年我再次担任三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三年级是一个由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阶段,也是一个在小学阶段较为关键的一个年级。因为三年级是个过渡时期,从低年级到中年级的转变,教学目标也有了新的变化。如何来上好三年级的语文课,我在摸索中前进、在实践中反思。

  一、钻研教材、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进行教学

  在教学方面,我认真学*《语文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现行教学的总体思路,它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了语文教学的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在反复研读《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我有所感悟,把理论运用到课堂实践上,有很大的收获。

  教材是学生学*、教师教学的依据,如何用好、用足教材,让学生喜欢教材、喜欢学*,是首先值得考虑的问题。教材中的32篇阅读课文,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学*要求如何与学生的`学*实际相一致,不至于挖得深、学得难,让学生觉得无话可说、无感可发。这又是另一个摆在我面前的难题。我觉得这时就要从学生的学情出发,知道什么对他们来说是有难度的、什么是他们感兴趣的、怎样设计通过他们的思考、合作会有真正的提高。只有这样,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教师才会有一个正确的教学预测,使教案更贴*学生、更合理。

  二、创设*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是*等的,不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多一些鼓励,促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学*。只有在民主、*等、和谐的气氛里,学生的思维才可能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才能把紧张的学*过程转变成愉快的学*活动。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教学气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易于造成一种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奋发向上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从中受到感化和熏陶,从而激发出学*的无限热情和创造愿望,使他们全力以赴地投入学*,提高对学*活动的积极性。

  三、鼓励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同时自己也要多读、多看、多思考。

  阅读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鼓励他们多读多看,同时开设小小读书交流会或是让他们写读书笔记。一能培养他们的口语交际的能力,让他们向同伴介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提出“人才只靠人才去培养,能力只能靠能力去培养,才干只有靠才干去培养”的论断。言尽之意就是说“名师出高徒”。当今,是高科技的信息社会,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知识,开阔视野。有时提出的问题,老师也会觉得束手无策。新教材的内容更是从古到今,包罗万象。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要力争使自己成为一名学者。在学生眼里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要是智慧的化身,无事无物不晓。要使自己成为一名学者,我认为*时应该多读书、多思考、多实践、多总结。

  总之,新教材充满着时代的气息,内容上的更新,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法上如何去创新。努力帮助学生从小练好语文基本功,为他们全面素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三年级听课心得汇总5篇(扩展3)

——小学三年级教学心得汇总5篇

  小学三年级教学心得 1

  三年级经过两年的学*已经掌握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四种基本节奏。这学期开始不单要他们搞清楚它们之间的比例和分成关系,还要他们规范这四种节奏的名称。即:从原来的“走―哦”“走”“跑跑”“快跑快跑”这些初级形象的认知过渡到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的.规范读法,知晓2/4、3/4、4/4拍号的实际含义,引导学生慢慢向罗辑思维发展。

  有了前面的铺垫,我尝试进一步引导学生听写2―4小节由四种节奏随意组合的节奏型。刚开始学生不明白,我就先示范一次,他们一下就开窍了。我拍完后请出举手的两名学生到黑板上听写,如果下面的同学发现问题,可以错题的下方修正,很多学生越做越有兴趣,虽然花了半节课的时间,但对于老师和同学们来说都很有收获。这也得益于我在前两年在他们的音乐课上对音乐的节奏基础抓得比较紧的缘故吧!

  小学三年级教学心得 2

  本学期,我本着“ 识字写字与阅读两不误,积累与表达齐发展”两大宗旨,在教学中不断地摸索着。当然,其中有成功,也有失败。我自认为比较可取的有以下两方面:

  一、挖掘语文教学资源

  1、用好教科书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往往会忽视独立阅读课文的教学。在本学期,我非常重视独立阅读课文的教学。利用独立阅读课文,梳理单元阅读训练点,并进行拓展阅读。这样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学生提高了学生的识字能力。

  2、用好学生手头已有的材料。

  本学期,我们三年级的每位学生都已经配有《*作的导学导练》、《*作同步训练》、《语段训练》、《同步阅读》,这些材料,都与课本配套,是课本的延伸与拓展。在学*课文的同时,我会适时地利用这些资源,对教学做些拓展。在学完每组教材以后,我又会引导学生好好地去读这些内容。当然,在教学每组课文之前,我都会把全组课文包括学生手头有的这些资料,都会好好读上几遍的。

  3、利用好学生家里的教学资源

  在本学期,我要求每生每天书包里至少带一本课外书,并让学生自主组成读书小组,相互借阅课外书。

  二、注重积累,重视表达

  从20xx年开始,我一直在做“练在小处 ,激发兴趣”的一项小练笔活动。

  “小练笔”是从帮助学生积累素材,提高学生的作文水*的作文教学的一种补充。灵活多变的内容,随心所欲的表达方式,及时而细腻的老师批阅,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让学生在“小练笔”中个性得到张扬,然后,兴趣成为学生*作中的主题。

  鲁迅先生曾说:“我的成功并无其它,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了写作上而已。”因而要想写好作文并没有什么灵丹妙药,就是多看、多练*,而现行的教材中每学期只安排了6-8次的作文训练,难以进行多练*,自然地学生的*作水*难以有效的提高。为了增加学生的生活素材和语言上的积累,我创设了“小练笔”形式的随笔练*,作为对作文教学的补充,让学生通过*时的练笔去捕捉生活中丰富多采的作文素材,使学生的作文呈现出个性的魅力。

  1、内容灵活多变。为了尽量不给学生增加负担,又能弥补*作数量的不足,我把学生已*惯的摘抄本和周记本合二为一,并规定学生每周完成五篇的定额,但对内容不作硬性的要求,学生可根据当天的学*情况和兴趣进行安排,即内容可长可短;可自己动手写也可摘抄优美的词句和精彩的短文,可根据课文内容的要求写也可记录生活中感人的点滴;可向老师诉说心事也可关心国家大事。点滴皆行,亦可成文。这样,大部分学生不仅能完成老师布置的每周五篇定额,而且有很多学生超额完成

  2、表达方式随心所欲。当学生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学生就产生了较为强烈的.表达欲望和向人倾诉的激情,他们把“小练笔”当成了倾诉的对象和表演的舞台。在小练笔中,学生可用记叙的方式记录他们稚嫩的心灵所经历的酸甜苦辣;可用说明文生动细致地描叙他们心爱的文具、美丽的校园、温馨的家庭及至最新的武器;可用散文描绘身边的风花雪月,抒发他们发自内心的情感;可用议论文形式发表他们对人世间万事万物的感悟,对人生进行理性的分析;可用诗歌讴歌人生最美的最感人的一刻;可用随心所欲地记录下他们成长过程的轨迹。

  嬉笑怒骂,皆源自于他们生活中最真实的感受,在小练笔中,他们不必担心惹怒老师而不敢记录对老师的不满,甚至违心地写一些连自己都不知所云的文章去迎合老师的喜好;他们不必担心立意不高、篇幅太短、文理不通或有错别字、病句之类的缺点,而受到老师或家长的指责;他们不必担心害怕暴露心中的稚嫩,而去故作成熟的说“鬼”话。总之,他们在小练笔中没有丝毫的担心,有的只是畅所欲言,有的只是作为一个作者的自由权利,是一个“拥有完全话语权的作者”。当然,他们的文章中还可以有错别字,也可以是一个残缺的句子、一段没有结尾的话、一个没有完整的故事、一个没有结论的论证、一个没有中心的多主题变奏的乐章。他们的随笔甚至是他们自己都难以真正读懂,也无法求解的难题。

  3、及时而细腻的老师批阅。教师细腻而及时的批阅是激发学生写作激情的重要手段。学生再次上交小练笔后心中总是带有一丝的期盼,就如同期盼收获的农民一样。如果教师只是在上面淡而无味地评上个等第便还给学生,就辜负学生的信任,极有可能造成他们写作热情的丧失,“必然会挫伤他们的创作动机,使作文成为一种应付差事的、无趣而无奈的游戏”。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产生,我每周专门抽出半天的时间静下心来细致地批阅学生的小练笔。当遇到精彩的文章时,我总是情不自禁地写上个大大的“好”字,或用红笔勾出其中精彩的词句,生怕一时的马虎而错过每一个精彩之处;当遇到学生出现难题征求意见时,我总是耐心而中肯地在空白处写下我的建议,帮助他们度过心理上的难关;当学生稍有进步时,我总是用热情的语言鼓励他们争取更大的进步,而出现退步时,便会用劝告的语言提醒他。

  4、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学生在练笔中难免会出现懈怠、不满、甚至反感的负面情绪,如果没有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写作的质量就很难得到保证,更谈不上写作水*的提高。

  “及时的讲评”、“定期的反馈”、“自编作文集”、“小小作家奖”等多种形式的激励方法是我常用的手段。如此,学生在教师一次次的激励与肯定中津津乐道于提笔和向大家展示自己一周的“成果”。

  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学生在作文中不再为“无米”而发愁,也不再为语言的*乏而苦恼,在写作中多了一份挥洒自如,而兴趣也真正成为了学生*作的灵魂!

  通过一学期的努力,我想我们班的大部分学生或多或少,总会有些进步的。

  小学三年级教学心得 3

  转眼间,本学期的教学又一半过去了。回顾本学期的前半段时期语文教学工作,我感叹良多,点滴作法涌上心头,存在的问题还需努力解决。为了更好地搞好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地自我完善。现作如下工作总结。

  一、狠抓基础知识学*和技能的培养

  参加工作三十来,我从未教过低年级,对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我感到非常陌生。加上我对这些学生不熟悉,不知道班级学生的具体优点和缺点。为了让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扎实,本学期我在充分了解学生的优缺点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水*。比如,在书写方面,我大力强调规范性,要求书写整齐,字迹工整,并努力克服错别字,有些学生对于写过几遍的字也会写错,如“宽”字下边本该“见”而非“贝” 字,又如“拔”和“拨”字,学生总是分不清是“拨打”还是“拔打”,“拔河”还是“拨河”。类似这样的问题我进行了大力更正,反复默写和抄写。又如,对打比方的造句,对各种句式的变换,对病句的修改,对生字新词的理解运用,对*、反义词的积累等,我都逐一进行讲解或强调,对这些问题加大做题的数量,以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写句子的能力。

  二、灵活处理教学方法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学生的学*要体现自主、探究、合作。因此我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情况灵活调整课程内容,以求学生能尽兴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完成自主的探究,真正体现自主性,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自我探究的学*劲头,但教师自己也必须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加以探究,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在教学中,我时时保持以读代讲,多读多想,自主感悟,常常鼓励学生各抒已见,使学生们尽情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时不时采用一些别开生面的方式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收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上课时,经常让学生自主想问题,自己解答,并且让他们分组讨论交流,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思考。

  三、指导学生学*方法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方法对于学*来说是最重要的。搞好了学*方法的指导,对提高学生学*成绩是有很大的好处的。为什么有的同学老是玩,可成绩却不错呢?我们常常强调上课专心听讲,及时对知识进行巩固,然后还要及时复*。但是我觉得思考才是最关键的。有人说,聪明与否,在于是否思考。我们要着重指导学生学会思考。睡前回顾当天所学,也是一种良好的学*方法。其实学*方法有很多,只要是有用的,都可以试试。

  四、做好扶优转差工作

  学*基础较好的学生,在学*中往往是非常轻松的,而成绩差的学生却常常来不及。这又是一个让我们老师要思考的事情。对于这类问题我常常用的方法就是在作业中使用分级制度,在不影响大家的学*的前提下,对有些学困生进行再次巩固基础知识,并且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当面教学。通过一学期的实践,我觉得这方法十分有效,以后还可以进行利用这种方法。

  五、突出章节过关,拓展知识视野

  本期的教学内容,分为八个单元。在每个单元的教学任务完成之后,我都进行检测,针对学生存在的知识点问题,及时解决。对确实困难的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个别教育,使之掌握。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积累运用,只有学生对知识有了一定积累之后,才能运用。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我开展了一系列的语文活动。

  1、优秀课文朗读。通过学生自主收集优秀文段,提醒学生主动进行课外阅读,在最*学生阅读量的同时,学生必然收获了许多东西。

  2、进行各种词语收集。如AAB式,ABB式,AABB式,ABAB式,ABAC式,ABCC式,AABC式,在不断收集整理的过程中,学生的词汇积累有了明显的增多。

  3、开展各种语文游戏。如句子的转换,如“把”字句转换成“被”字句,问句转换成陈述句,两句话变成一句话,学生在活动中提高了兴趣,也训练了动脑的能力。学生们学*语文的兴趣很浓,学生们都对语文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本期的教学中,针对以上情况所采取的对策,学生的语文兴趣得到了激发,语文基础知识有所提高,语文能力得到了增强,为以后的语文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小学三年级教学心得 4

  小学三年级的数学教学,如何提高和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是最让老师烦心和头疼的一个问题。原因较多,也是比较复杂的,我个人认为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外、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和教学基本功是否扎实是主要原因。于是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提升自己本身的教学水*,在教学设计中不断的.反思,上课前认真准备,同时我还积极的通过其他途径来完善自己的每一节课堂教学。但是,要想让学生一堂课40分钟全神贯注的听讲确实不易,就算是好学生也很难做到,老师讲课的时候必须让他们把焦点放在老师身上。

  对于优生,要想抓住他的思维必须给他留有悬念,而且是最能吸引他的还得不要让他处在胜利之中,如高浩杰很聪明,做题速度很快,但计算太粗心准确率较低,我先表扬他,然后指出他美中不足的地方,鼓励他与细心交朋友,做更优秀的学生。

  对于中等生,他们不扰乱课堂纪律,有时你把他叫起来,他根本不知道你在讲哪儿,对他们来说心不在焉,要不断提醒他们注意听,多组织课堂教学。

  对于后进生,首先给他们订的目标就不要太高,要让他们跳一跳够得着,这样让他们自己觉得有希望,尝到成功的喜悦,只要他们取得一点点成绩就要适时的表扬。让他们觉得老师并没有放弃他们,觉得自己还是很有希望提高的。

  此外,教师在课堂上要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氛围。讲课时不管你多生气,多着急,讲课时,都要忍住,要耐心的讲解。永远记住: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要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他喜欢你才会愿意学这门学科。

  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注重教的方式,努力转变学生学*方式,采取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操作、交流、动脑、动口的探究性学*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应用概念让课堂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更精彩。

  小学三年级教学心得 5

  小学三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如何提高小学生整体数学素质,一直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特别是当前,要想让学生一节课全神贯注的听讲确实不易。

  今年也是我第一次带三年级的数学课,今年是我和学生一起来学*。因为学生是从二年级带上来的,所以少了师生之间的磨合,可以很快进入到学*当中。二年级时,有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数学学**惯,但仍有部分学生学**惯相当差劲,今年的教学,最令我烦心的是如何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原因较多,也是比较复杂的,我个人认为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作为教师的我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及教学基本功是否扎实也是很关键的。于是我在教学设计中不断的反思,上课前认真准备,同时我还积极的通过其他途径来完善自己的每一节课堂教学。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基于二年级教学时对他们的了解,总体来说孩子们的计算能力较差,在课堂上做练*会出现数指头、口算等不好的方法,在以后的教学中要继续注重孩子计算能力的培养。在整个数学学*中我更注重孩子的态度、*惯而不是成绩,所以对于孩子上课听讲以及作业书写情况要求较高,有问题时能够及时和家长沟通,共同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培养良好的第1页学**惯。我发现将*一半的孩子不会自觉学*,他们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为什么学*。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学*数学,我在本学期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培养良好的学**惯,关注学生数学学*兴趣。着重培养小老师。让程度稍好的学生选择课题,课下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备课,由学生主讲、老师补充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去。程度稍差的学生选择自己会的题目进行讲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逐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想法的学*品质。

  2、建立数学模型,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本册教材中数与代数的教学占了很大的比重,此部分内容的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数感,发展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遵循一定的程序进行运算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第一单元除法中《分桃子》一课,教科书借助圆片、小棒等直观模型,结合具体分一分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竖式的计算步骤及每一步的实际意义将每一步的计算过程与具体的分物过程对应起来,通过师引导、同桌互相说、单独提问等方法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计算的道理和方法。并且呈现多元化算法,从分发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1、数学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

  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能力对学生解决问题有着很大的帮助,甚至很多学生都是建立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

  学*的。因此,在教授第四单元《克千克吨》时为了方便学生理解,布置预*作业时专门会让学生提前去超市看食品包装袋上标的重量,并亲自感受一下,对克与千克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在课上学生会通过自己的感受明白不同物体如何去选择质量单位。

  2、在教学中要逐步渗透重要的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已经作为数学知识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要逐步随着数学知识的学*进行渗透。例如第五单元第一课时《什么是面积》,我将通过摸一摸、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等活动,帮助学生在建立面积的表象,抽象出面积的概念,结合比较正方形与长方形面积的活动,探索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让学生感受转化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

  但是,教学中,由于经验的的缺乏在教学过程中明显存在许多不足。比如,课堂气氛不活跃,合作流于形式等。在今后教学中,我一定要真正让学生在主体积极参与、操作、交流、动脑、动口的探究性学*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应用概念。实践证明:学生学*方式的转变,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课堂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更精彩。

  通过这两年的实践经验,我收获了很多,不仅学会了如何与低年级孩子相处,帮助他们更好的去学*,而且通过与学生

  家长和同事的交流,以及学生的日常表现,真心觉得一个孩子的学*是离不开家庭和学校共同的努力,缺一不可,但是不少家长觉得把孩子交给学校、老师就行了,这个观念是错误的,所以我们任重而道远。我认为,其实小学阶段更多的是帮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学**惯的过程。但是,大部分孩子的学**惯并不是很好,这些*惯的缺失,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和家长共同努力帮助孩子完善。


小学三年级听课心得汇总5篇(扩展4)

——三年级语文听课记录3篇

  一、导入

  师:小朋友刚背诵的诗的作者是唐代的孟浩然,那你还知道唐代哪些有名的诗人?

  生:李白、杜甫、王维···

  师:小朋友很厉害,知道的很多。那小朋友喜欢旅游吗?(生答:喜欢),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一篇唐朝人旅游写得一首小诗。板书:山行(齐读)

  师:通过预*,有谁知道它的作者是谁?

  生:杜牧

  师:同学们学*前我们先来了解下杜牧吧。课件出示:杜牧,字牧之,晚唐时期的杰出诗人,他与当时的一位著名的诗人李商隐并称“小李杜”,那有“小李杜”就一定有“大李杜”,那我我看谁的课外知识丰富(生:是杜甫和李白,师夸奖),杜牧一生写了很多的诗,原来写1000多首,留到现在的也只有4、5百首。

  二、初学古诗之《山行》

  师:一起读完了作者,下面请同学来读读这首诗。(指读——齐读)评语:读得真准确,不仅准确声音也很响亮。

  师:山行是什么意思?(就是指在山中行走)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诗,边读边思考老师的问题:他看到了哪些美景?

  生:白云、人家、枫叶···

  师:一边读一边想象里面的美景,我们这节课就一行一行的来读,来好好的推敲。课件出示:远上寒山石径斜

  “寒”说明他是什么季节?(秋——指导是深秋);“径”是什么意思?(小路的意思)

  读了这句你有什么问题?(把学*的*交给学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师:谁来帮你帮他(生说了) 出示准确的解释一起读,指导读好这一句,要注意停顿。

  师:出示  白云生处有人家。生的解释给出,师说这一句是不是很好解释了,谁来尝试尝试(生说——出示准确解释),明白了这一句的意思,谁来把这句读好了。

  师:第一行和第二行连着读读。

  师:诗人从山下往上看,这属于远景,那我们在来读读争取把这两行背诵下来。

  过渡:诗人从山下看到山上深处的景色,那作者又被什么景色吸引了呢?

  出示:停车坐爱枫林晚(解释“坐”、“晚”出示解释)

  师:谁能结合旁边字的解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呢?

  生:我停下车子不走了,是因为我喜欢这夕阳照耀下的枫树林

  师:以后高年级每首诗都会有一个字是能够表现出作者的心情的,这首诗里是哪个字呢?(“爱”)

  师:那在夕阳照耀下的枫树林到底有多美呢?

  课件出示:霜叶红于二月花(解释“于”,随文识“霜”这个字,明白二月花是春天里开的花)这句是说打过霜的枫叶比春天里的花儿还要鲜艳。(指读——齐读)

  师:现在小朋友清楚为什么作者会听下来了吗?

  生:明白了

  师:那就让我们把作者的那份热爱大自然的心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吧,会背的同学也可以背。

  三、生字教学

  打开*字册描写本节课的生字。

  个人所得

  总感觉古诗和写作是语文教学中两座大山,都是特别难的,一个写作是灵魂的,需要很多的知识积淀和文化素养。而古诗则囊括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教好一首诗,首先要了解写诗的人、写诗人当时候的境遇与社会背景、写诗人为什么写这首诗和他写这首诗想要表达什么的,这些在教学古诗前都要自己做好的准备。一首诗,不一定是一种情,更不会一种解读。

  听了师傅的这堂古诗课,最先被吸引的是课前师傅写得那“五读”,精短的文字下蕴含了教授古诗的所有。目前在讲解古诗、教学古诗能囊括这几个方面,我觉得已经算是很完美的教学了,而师傅的整个课堂中都是围绕这"五读“步步前进、步步深入的,所以一样古诗课听下来,我觉得我是跟着这群孩子们一起在学*,一起在感受杜牧旅游时所流露出的大自然的热爱之前。当然师父这堂课后,我立即也到我们班级上了这一课,同样的我也把这”五读“写在黑板上,整堂课也是在”五读“的帮助下,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进入文本的学*,所以那一堂课还是我自己比较满意的。所以悟到一个心得:多学、多问、不耻下问。

  睡了一个很生动的觉,醒来时阳光已经透过窗帘迫不及待地洒在床上,像是摊开了一天美丽的心事。灵溪四中,苍南县初中语文第七期90学时主题培训研讨会议,丘吉尔的《我的早年生活》是否也能灿然在我们的课堂上?

  卢老师还是沿用了上半年的方式,让我一天半的时间全程参与学员的培训。上午听苍南县的两位老师的此课说课做出设计点评。下午是这两位老师的《我的早年生活》的教学观摩,做出教学点评。明天上午由我再一次执教这课,再做讲座。这样的培训要求其实是很高的,我不仅要点评他们的教学,而且还要进入课堂,参与同课异构。说好说,课难上,上半年的《春酒》就是这样逼出来的,只是不知道丘吉尔的自传我是否也能拿捏准确?唉,我就是在折腾自己,逼迫自己。殊不知两鬓已是星星点点白发醒目了。

  总是在接受挑战,却忘记我们最不能挑战的是时间和健康。“我的早年生活”,这个题目让我唏嘘长叹,未来的我们是否能在健康悠闲的时光中回忆我们自己的早年生活?我的早年生活是什么?苦难和贫瘠,风沙和冰雪,泥路上的追逐,雪地里的玩耍,快乐的校园,纯真的思想……“每个人都是昆虫,但我确信,我是一个萤火虫。”丘吉尔是这样评价自己。我呢?从未想过自己是萤火虫,不求有多少光彩,有多少亮丽,只愿我的早年生活不负我的一生,回忆起来能证明自己实实在在地活过一次,我就心满意足。我最*总想到死亡,看着父亲越来越木然的表情,看着母亲日益佝偻的脊背,我总担心有一天我只在回忆中触摸生我养我的小小昆虫。不想了,还是看看青年教师的课吧。

  朱勇老师。

  “上课之前我们来做一个热身小游戏,猜猜他是谁?”话音刚落,就有学生跳出“丘”字,老师还在说着他的人谜。朱老师是想活跃一下课堂氛围,激趣后导入课文。可是,学生早已经知道要上这课,老师的这套教学把戏学生已经识破,悬念没有,有必要这样“热身”吗?这个“猜猜”还能提起多少的兴趣?倒不如直接进入文本,多点时间读读书来得更实在。

  “自传,要求写出真实的自我,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PPT展示了自传的特点。自传的特点为什么要先提示,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得出是不是更符合认知心理?

  “那是我一生中唯一的一段毫无意义和毫无乐趣的时期,……生活中尽是不舒适,限制和漫无目的的单调”又一张PPT。

  找一找,到底是哪些事情让丘吉尔产生“不舒适和漫无目的的单调”?朱老师是借由这行评论,进入文本的阅读,这样学生进入了默读环节。可是一分钟后,教师就问“找到了吗?”。再快的跳读也不可能读出这样的效果,我想起钱梦龙老师经常提醒我的“让学生读得充分”。读书,是不可以做样子的,读的时间充分了,产生的思考就深入细致了,读得敷衍慌乱,你就别想学生能说出什么有个性的见解。阅读教学应该为学生提供一片寻找自我、发展自我的人类“文化原野”。阅读是一种非常自我、非常个人化的行为,它的质量需要有充分的时间作为保障,要尽可能地营造浓烈的阅读氛围,促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朱老师走得这样快,我对后面的教学多少有了担忧。

  果然,老师问学生“哪些词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丘吉尔的不舒适和漫无目的的单调”,学生回答得很“尴尬”。没有时间去沉浸文章,不在文字中去发现去咀嚼,慌张窘迫都是因为那一分钟仓促的读书。

  我记下了这样一段师生对话。

  生:“总是占上风的”,“总是”这些词。

  生:“偏爱”“喜欢”。

  师:考试的结果怎么样?

  生:场场考试,失败。

  师:还有哪些不舒适和漫无目的的单调?

  生:第三段。

  生:第四段,第五段的第一句。

  师:真的是倒数第三吗?

  生:倒数第一。

  师:为什么不说我就是倒数第一?

  生:不清楚。

  师:没关系,再想想。

  生:说明他乐观向上,

  生:不诚实。

  生:风趣幽默。

  师:怎么体现?

  生:语言。

  师:读读看。

  你觉得幽默要在哪个句子中体现出来?

  生:“最遗憾的”这句话。

  师:我觉得你读得还有个表情动作。

  生:无奈的表情。

  大致的对话我极了下来,再复原一下,感觉这个时候的教学老师有点纠缠在内容梳理和语言品析间。朱老师此时的教学不够干净,本来问的是“哪些词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丘吉尔的不舒适和漫无目的的单调”,而在教学过程中他既要讲“不舒适”又要说语言意味,也就是内容的梳理还没说清,又要把语言的特色全部融入,这样的分析,容易让学生绕道。

  “丘吉尔毫不避讳自己的尴尬处境,体现了自传的真实。”

  再来找文章当中能够反映丘吉尔优秀品质的句子。小组讨论。

  生:第五段,学英语,

  师:你能不能读出来。同学们说说读得好吗?

  生:好,她把“光荣”读出重音,爱国。

  生:英语是国语,聪明的孩子学*拉丁语,

  师:他们不爱国吗?

  生:谦虚的表现。

  师:英语是国语,还有哪些地方读得好?一起读读。

  这应该是课堂的第二个主问题,也就是奔着丘吉尔的精神气质来的。但老师的“优秀品质”之说,让学生有点高大上的感觉。老师是想引导学生挖掘丘吉尔成功的因素,如自信、乐观、坚持、有毅力等等,但学生受“优秀品质”影响,一开始就说出“爱国”。我们这个时代的孩子,只把“爱国”作为优秀品质,我觉得也是教育走极端的一个侧影。当然,朱老师可以问问,丘吉尔成功的背后是什么,或者,是什么推动他走向了成功,这样问得更明确,避免学生在大空套的思维情绪里酝酿。

  师:还有哪些优秀品质?

  生:第六自然段。背诵特别好。记忆力好。(你看,记忆力好,也成了优秀品质)

  师:那么好的记忆力为什么前面逢考必败?(这个反应很机智。赞一下。)

  生:感兴趣。对自己喜欢的科目很认真。

  课堂还是杂乱,学生的梳理很勉强,这就是读书的功夫不到。也就是教师有效指导示范不够,学生朝向问题的角度就偏颇。

  师:运气?

  师:除了真实外,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自己。知道自己该怎么去做。

  生:只要付出才有收获。萤火虫。

  生:语言幽默,洒脱。

  师:还有吗?

  生:谦虚,没有以自我为中心,服务于人民。(这样的思考还是失之偏颇,瞎蒙)

  “每个人都是昆虫,但我确信,我是一个萤火虫。”怎么读。

  既谦虚又自豪。最后在萤火虫中结束。

  课堂一直处在在交织状。教师要求找“闪光点“,学生则是游离“闪光”,逃了一会,老师又想起把他们拉回来。本来这个题目,教师是想形成课堂教学的主问题,来支撑,教师引导和总结的不够到位,如果能用几个词来形容他的优秀品质,学生就有了概括的理念。

  课堂缺乏清晰感。整堂课其实就是两个问题,但每个问题都是枝枝蔓蔓,牵牵连连,课堂多少搅糊了。朱老师的'教学思路在备课中是很清晰的,内容到品质,课堂预想的架构很是简洁,这是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的设计思路。但具体操作的时候,搅拌成糊状,线性的推进就揉为一团,模糊难分。他注意到传记的文体概念,课堂教学有文体意识,但执行的时候不够干净,这还是教学思路没有理顺,没把这文章完全想透。“真实性”“清醒的认识”,这“清醒的认识”是不是传记的最主要特征?我觉得还是“真实性”“文学性”更明白,选材典型也是很重要的。

  一、教师谜语导入新课(金鱼),出示

  1、猜谜语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学*新课,初步了解金鱼。

  1、请同学们看书,再出示课件图片。

  2、师:你们看到有什么?(指名回答)

  3、教师介绍鱼的种类,有2.4万种。

  4、师告诉学生不能吃,是一种观赏鱼。

  5、你想知道什么?生答:你想知道什么?(指名回答)

  三、学*新课

  1、课件出示观察问题,学生齐读问题。

  2、课件配乐出示金鱼图片,学生边看边说出金鱼的种类。

  3、课件出示问题。(外形、运动、吃食、呼吸)

  4、师:在观察小金鱼时要注意什么?(引导学生说)

  观察金鱼一:

  A、组长上台领金鱼

  B、学生分组进行观察。组长上台领表填写。师巡视

  5、请生上台找出鱼的部位名称(贴卡片)

  6、师生评价(看看她们找对没有?)并适时出示课件鱼各部位的名称。课件出示:我观察到的金鱼的特点如下:学生讨论

  7、教师提问:嘴巴是用来干什么的?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把各金鱼的名称贴上对应的功能。

  8、学生再次观察金鱼(并分发饲料),教师巡视。

  9、师提问:你观察到的金鱼是怎么样的?(指名回答)

  10、引导学生再观察,金鱼一分钟嘴巴的一张一合是多少下?(学生边观察边数金鱼的张嘴的次数)

  观察金鱼二:

  1、教师示范滴管的使用,观察红色的水金鱼是怎么呼吸的?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教师引导每组填好表格。

  4、教师投影展示小组的表格。

  三、课件出示蚂蚁和蜗牛的图片

  1、出示维恩图,学生填写蚂蚁和蜗牛的异同点。

  2、师问:蚂蚁的特点是什么?

  3、指名回答。

  4、出示课件蚂蚁的特点,学生齐读

  5、出示金鱼的的特点,学生齐读。

  四、布置作业

  五、教师小结

  评课记录:

  林淑荣老师这节课准备得比较充分,无论从实验用的金鱼,还是老师设计的板书,都作了精心的设计。但还是处在着一些不足,具体表现在:

  1、本节课内容较多,时间较仓促。

  2、个别实验有走过场的现象,学生记录表不能很好去完成、呈现。

  3、观察金鱼吃食和呼吸的实验学生很感兴趣,但难度大,学生对操作材料的使用不能很好把握。

  4、材料呈现过早,导致后面学生不能集中精神听老师讲。


小学三年级听课心得汇总5篇(扩展5)

——三年级语文《五花山》听课报告

三年级语文《五花山》听课报告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听课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听课能很好地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好好地将这些收获写成一份听课报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语文《五花山》听课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五花山》是人教版第五册的一篇选学课文,也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文章语言优美,适宜学生在品读优美语句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感受五花山那五彩斑斓的美。课堂上,叶老师抓住文本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将朗读作为贯穿整堂课始终的主线,并适当进行学法的指导,我们可以看出学生还是很有收获的。下面,我就来具体说说叶老师这节课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几个小点:

  一、自读自悟,品味用词的准确

  在教学春、夏两季的段落时,叶老师让孩子先谈印象,并小结“春天是淡淡的绿,夏天是浓浓的绿”,紧接着,叶老师提出“你从哪看出这淡淡的绿、浓浓的绿”这个问题,引导孩子边读边圈出关键词。这个过程给孩子留足了思考、品味的时间,在自读自悟中,孩子们感受到了“冒”的可爱,“染”的奔放,对于“淡淡的、浓浓的”也有了更深的感悟。

  二、读思结合,*得写作的方法

  在教学“秋天的五花山”时,叶老师先让孩子动笔圈画段落中表示颜色的词,并辅以多种形式的朗读;接着引导孩子思考“作者用什么办法把五花山写得那么美”,经过思考,孩子们关注到了“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比喻,拟人”等方法,此时他们对该段落的语言形式已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叶老师没有在此处戛然而止,而是引导孩子们走进文本,了解作者的想象,并归纳“我们就把作者的这种看到一种事物,想到另一种事物的方法叫做联想”。这样,孩子们不仅品味了语言,还*得了方法。

  三、读写结合,实现学法的迁移

  最后一个板块,叶老师引导孩子运用联想的方法试着把文章写精彩。这个环节,叶老师给孩子们留足了思考和写话的时间,从交流中,我们发现很多孩子也能运用合理的联想,不乏有精彩的描写。学到这里,孩子们不仅得到了语言的积累,更是实现了语言的运用,写法的迁移。

  总的来说,整堂课时刻关注学生,给予孩子充分的读书、思考、动笔的时间,老师教得轻松,孩子学得轻松,我们听得也轻松。叶老师不管是课还是人,都给我一种轻松、自在的感觉,这也是我所欣赏和值得我追求的。


小学三年级听课心得汇总5篇(扩展6)

——小学三年级观察日记汇总20篇

  小灰是我家的一只小宠物,它是只可爱的兔子。

  它和其他兔子不一样,它不喜欢吃胡萝卜,而是喜欢吃饼干、方便面、香肠等,它还喜欢喝牛奶、橙汁……

  小灰长得很胖,它的肚子圆滚滚的。四条腿粗粗的、短短的,耳朵长长的,它还有一双黑溜溜的大眼睛,好像会说话一样。

  小灰很有灵性,每当我放学回到家,它就会蹦到我面前,似乎在欢迎我回家,它会舔舔我的脚尖,然后抬着头巴巴地看着我,似乎在跟我说:小主人你放学回家啦?有什么好吃的带给我吗?我在荡秋千的时候,小灰会窜到我身上,安安静静的蹲在我身边,似乎和我一起享受这美好时光。

  小灰从很小的时候,妈妈从花鸟市场把它带回家,一直在我家住了8个多月,然后它就进场偷偷跑到外面。它长大了,也调皮了,它不喜欢一直呆在花园里了。我很担心它出去就找不到家,但是它很聪明,每次出去转下都能回来。然而终于有一天,小灰弄丢了,它连续三天没有露面。妈妈说小灰可能迷路了,跑到附*的山上去了,也可能被狗狗吃掉了。

  我好伤心呀,希望有一天小灰还能回来。

  今天,我要向大家说说我从菜地里捉来的蜗牛。

  蜗牛有一个漂亮的壳,它是蜗牛的房子。蜗牛的壳上有细细的螺纹,有些在左右两侧,有些在后面。 蜗牛有两对触角,其中最长、而且在最上面的那一对触角上长着眼睛,下面的那一对触角则是用来感知空气的变化的。

  蜗牛的嘴很小,几乎看不见了。可蜗牛是有嘴的,而且嘴里面有成千上万颗小牙!蜗牛利用这些小牙来吃自己喜欢的东西,比如青菜叶、面包、果皮……这些味道淡的东西它都爱吃。蜗牛的腹部有腹足,爬的时候就靠腹部的肌肉收缩运动来爬行。蜗牛爬过的地方会留下黏液,我知道这是用来保护身体,减少爬行阻力的。蜗牛的尾巴很短、很小,在爬的时候会被拖在后面。

  我喜欢我们家的蜗牛!这次观察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非常值得!

  四月9日 星期六 晴转阴

  清晨,来到院子里,我惊喜地发现:草莓结果了!瞧,果儿像个圆锥,又红又亮,头上戴着一顶小小的绿帽子,像是担心太阳晒化了她的脸蛋儿似的,还不时散发出一股清新的西安,真诱人!

  “爸爸妈妈,快来看呀,草莓结果了!”我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在院子里叫了起来。爸爸妈妈都出来了,和我一起观赏草莓,他们的脸上都绽开了笑容。要知道,这株不起眼的小草莓,是经我建议,由妈妈买来小苗,在爸爸和我的共同培植下,才得以茁壮成长,直至今日开花结果的。她那小小的果实里,有妈妈的爱怜、爸爸的汗水、我的.希望。草莓结果,这是一件多么值得庆贺的事啊!

  下午,天气转阴。

  我突然发现,草莓上又虫,一种小小的,约二分之一颗绿豆大,有着六条细腿,浑身白色的软壳虫!咳!这该死的坏东西!它在草莓的茎上、枝叶上蠕蠕而动,一会儿不动了,却明明在那里大吸特吸草莓的汁液。我心疼极了,拿来一根竹签挑虫子,一气拔弄下来十来只。可是还有那么多,怎么办呢?

  我急坏了,赶紧请来爸爸,爸爸眉头一皱,拿来一瓶杀虫剂,用小喷雾器“哧哧”地喷了几下。我一看:哈,虫子一个个缩成一团滚下来了!乐得我抱着爸爸直喊“万岁”。

  望着那株重新长起来的草莓,我心里乐滋滋的,是啊,任何事情在即将成功的时刻都不能放松,否则就会功亏一篑。钟草莓是这样,办其它事情合尝不是这样呢?

  7月1日星期三 天气阴

  今天老师布置给我们一个任务,就是让我们观察豆芽的生长过程。我晚上回到家,急忙拿出一把黄豆和找来一个透明的杯子。

  我发现干黄豆又硬又小,呈圆形,每颗黄豆上都有一个小黑点,我把黄豆扔进放水的杯子里,过了一会儿去看泡的黄豆,我发现有些黄豆皮鼓了起来,我想应该是水泡软了的原因吧!没想到才几分钟,就成这样了,我想把皮拨开看看黄豆里面是什么样的,原来两片椭圆形的豆瓣被外面的薄皮紧紧地裹着。

  真是太有趣了!

  7月2日星期四 天气阴

  黄豆泡的水真脏,我把泡黄豆的'水给倒掉了。我发现黄豆又长大了,还在一端长出小芽,那小芽长5毫米,宽2毫米。爸爸告诉我这样用水泡着可以长出豆芽,但水要每天换干净的,我可高兴了,我想等豆芽长大了,那就能吃,多好呀!

  我把杯子装上干净的水,看它们在水中轻轻地摇晃着,犹如一只只可爱的“小蝌蚪”。

  7月3日星期五 天气阴

  今天,我又急匆匆地冲进厨房,观察杯子里的黄豆。

  我发现黄豆又长大了一点点,还是浅黄色的,椭圆形。只是那个小黑点没看见了,而小芽又变长了,有1厘米长,2毫米宽,跟豆芽已经很相*了。我盼着它们快快长大,心里越想越高兴。但我发现有些黄豆还没长芽,我不知该怎么样让它们快快长大,我想去寻求帮助。

  7月4日星期六 天气阴

  新的一天来临了,我跑进了厨房去看我的豆芽。

  我拿起杯子,突然发现有些黄豆漂浮在水面上。我心里起了疑问,为什么黄豆不是越泡越重,而是越泡越轻呢?黄豆里充满了水分,应该会变重呀!于是,我就问妈妈,可惜她也不知道答案,我决定自己去查查。

  过了一会儿,我的豆芽已经长1.5厘米,宽3毫米,妈妈说这已经最宽了,我高兴极了,这小芽真像一个小辫子,有的还弯曲着,可真美呀!

  7月5日星期天 天气阴

  新的一天再次来到,一放学回家后,我冲进厨房看豆芽。

  发现它们的芽上,豆子上都有青色,而且它们的芽又长大了,最长可达2厘米,宽3毫米。这些芽的样子都很奇特,如有的小芽成“g”状,好像在学英语似的;有的小芽成“乙”状,好像在学写字呢;有的小芽成“e”状,好像在学画蜗牛似的。

  黄豆真是太有趣了。

  早上,明媚的阳光像把锋利的弓箭,穿过窗帘,直射我的房间。我从甜蜜的美梦中醒来。揉了揉惺忪的眼睛,伸了伸懒腰,一骨碌滚下床,准备梳头洗脸。

  穿过客厅,咦,阳台旁怎么又来了一位“新成员”?我凑过去一看,只见它的叶片碧绿碧绿,犹如刚涂上一层绿油漆,它是由几十片叶子组成的,像一个织布的梭子,中间有一根筋,把细细长长的小叶子串起来。看哪,它那防护自己的意识可真强!每条枝条都带有细细尖尖的小刺,如果你去“袭击”它或逗它玩,稍不留神,便会让你陷入可怕的陷阱——被扎疼或流血。不用说,这肯定是妈妈早上买菜时带来的害羞草喽。

  听人们说:“只要在它的叶片上轻轻一碰,它就会沿着这根筋合拢来,叶片就会变得很细很细,同时枝条也会跟着低垂下来。好似一位害羞的.小姑娘不敢见似的。

  真的吗?好奇心不停地驱使着我。我不得不走向阳台,弯下腰,小心翼翼地触摸一下嫩绿的叶子。没想到,果然如此:小叶片从上到下依次闭拢,原来精神百倍的叶子一下子变得死气沉沉,瞧,枝条也低下了头,仿佛受到了什么委屈,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我想:叶子难道再也不会张开了吗?我一定要看个究竟。于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大约过了两三分钟,最下端的叶子慢慢抬起它们的头,大约又过了三分钟,含羞草慢慢地舒展开它那娇嫩的身躯,嫩红色的枝条也不断往上抬,好像在对我笑眯眯地说:”我也是你们家的成员,咱们交个朋友吧!“

  这个现象又激发了我的好奇心,因此,我决定用电风扇扇出来的风来做实验。

  于是,我把含羞草搬进书房里,放在桌子上,开始给它扇起来,随着”呼呼呼“地风声,它又低下了头,呵,真像一位忠实的仆人,永远屈膝弯臂。

  可是,含羞草为什么会常低头呢?我只好在电脑上搜寻答案:原来在含羞草叶柄的基部,有着一个充满水分的薄壁细胞组织——叫叶枕,里面都是水分,特别敏感,只要一触动含羞草使它叶子震动,叶枕里的水马上会流向四边,叶子便收拢。哦,原来是这样!

  啊!一棵小小的含羞草就有这么多的学问,我下定决心要好好学*,细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

  7月30号/周二

  妈妈给我了一颗种子,我把它种到土里,浇上水,我真希望他能快快的长大。

  8月12号/周一

  我的含羞草发芽了,变得嫩绿嫩绿的,非常漂亮,像刚出生的小宝宝一样。

  8月15号/周四

  我的含羞草长大了,我非常开心,他从嫩绿色渐渐地变成了深绿色,我一摸它的叶子,它就慢慢的闭上。就像一名害羞的小女孩,一样。

  8月20号/周二

  我的含羞草在我的细心照看下,终于长成了花,我看着成了花的含羞草,不仅有一种满满的自豪感,涌上心头。我爱我的含羞草,它是那么的美丽,像烟花一样,是粉红色的非常好看。我非常的开心,我终于把含羞草种成花了。

  初春,天气变暖,湖泊解除冻结。

  瞧,河水清澈,像一面大镜子。你看看,五彩缤纷的蝴蝶花在金灿灿的阳光底下翩翩飞舞。你再看,花草树木都换掉了翠绿色的新衣。

  小草悄悄的从土里钻了出去。小花儿开得五颜六色,香甜可口。白天鹅母亲已经教小天鹅们游水,她们一前一后,奋勇争先,仿佛在比谁游得快呢!

  初春简直一个生机盎然,万物更新的时节啊!

  星期五 阴

  今天我放学回到家,就按杨老师说的向奶奶要了30颗绿豆,把它们小心地放到装满了水的矿泉水瓶里,我一边放一边想:小绿豆快发芽,好让我快点写观察日记!等放好了后,我就去做作业了。做完作业,我对小绿豆说:"快点长,长出个小苗来吧!"奶奶在一旁看到了,忍不住笑着说:"吴炜,不要这么急躁嘛!它又不是一分钟就能有变化,你明天再来看看吧!"我想了想,觉得挺有道理,于是吃完饭就睡觉了。

  星期六 晴

  今天,我早早地起了床,兴奋地去看我的绿,结果还是没发芽,我很沮丧,就问奶奶:"奶奶,你不是说今天绿豆就会有变化吗?怎么没有啊?"奶奶说:"怎么会没有变化呢?你再仔细看看。"我仔细看了看,发现绿豆比昨天大了一点,就问:"奶奶,为什么绿豆会变大呢?""那不是变大,而是变胀。""为什么绿豆会变胀?"我问,"是因为吸了水吗?""没错,它发芽之前要先发胀。""哦!就是说,它过一会儿就会发芽了?""呃——这个我也不知道,要靠你自己观察了!"于是我就搬了个凳子呆呆地望着,1分钟、2分钟、10分钟、20分钟、一小时、两小时……当我快要放弃的时候,我看见有一绿豆动了动,然后裂开了,冒出了一个绿绿的'芽!

  我高兴得手舞足蹈,马上把奶奶叫了过来,说:"奶奶你看!绿豆发芽了!"奶奶说:"怎么才发了一个?不要急,等发了第3个再叫我来看。"于是我就等啊等啊,一直没有绿豆发芽,直到妈妈叫我:"吴炜,睡觉啦!"我才依依不舍地去睡觉,我想:"明天一定会有更多的绿豆发芽的!"

  今天下午,我坐在院子里的大树下吃面包,掉了一些面包渣在地上。过了一会儿,我看见十几只小蚂蚁围过来搬运面包渣,看着它们忙忙碌碌的样子,我蹲下身子,仔细观察起蚂蚁来。

  只见蚂蚁们围着那些大大小小的面包渣,有的拖,有的拉,还有的推,有的背,十几只蚂蚁来回穿梭,忙碌却不杂乱。不一会儿,那些细碎的面包渣都被它们搬到洞里去了,只剩下两块比较大的面包渣,蚂蚁们好像搬不动了。

  哈哈,看来小小的蚂蚁是搬不动这两座“大山”了,当我正要起身走时,从洞口方向来了一大群蚂蚁。只见它们浩浩荡荡来到面包渣前,自动分成两组,两组蚂蚁分别围住一块面包渣,使劲往洞口方向拖。前面的蚂蚁使劲拉着,后面的蚂蚁用力推着,慢慢地,两座“大山”竟被它们拖进了洞口。

  这下我震惊了,小小的蚂蚁竟然如此聪明,依靠集体的力量,完成了这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11月27日星期五晴

  今天的科学课上我们要学*蜗牛这一课,老师就带着我们一起到草丛里捉蜗牛,我捉到了一只又肥又大的蜗牛。

  可是,蜗牛已经冬眠了。我怎么弄它,它也不动,我就把它壳上的白膜捅破,然后放到凉水里面,不一会,它就苏醒了,伸出了两对触角,一对长,一对短。

  蜗牛的两对触角究竟是干什么用的呢?我带着这个问题做了一个实验。我捡了一根树枝,放到了蜗牛的前面,它先用长的触角试探性地朝前探了探,又缩了回去,这样反复了好几次,才慢慢地往前爬,我很快就知道了长的触角是蜗牛的眼睛,可短的触角我还是不知道它的作用。我想了好久也想不出来,只好去问老师了。老师告诉我,因为蜗牛没有鼻子,所以短的触角就代替鼻子的作用。我回到原来的地方,在蜗牛前面放一小片白菜叶,它慢慢爬到白菜叶上,用短的触角闻了闻,觉得没有什么奇怪的味道,才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我终于明白了长的触角和短的触角的作用了,原来长的触角是蜗牛的眼睛,短触角是它的鼻子。

  这节课我真高兴,因为我又懂得了一个新的科学知识,其中一部分还是通过我自己的观察实践获得的。

  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乡下看望爷爷奶奶,吃完午饭我坐在河边的石板凳上休息。

  忽然我看景一条断断续续的黑线从石缝的一同到另一头,足足有3米长。我走*一看是成千上万只蚂蚁组成的蚁线,就像一只浩浩荡荡的军队冲向另一个石缝我还发现这条黑线一头连着蚂蚁的老巢,一头的石缝里有一只大拇指呢么大的飞蛾蚂蚁们迫不及待的先飞蛾进军。我的目光也忍不住跟了过去。

  这只飞蛾虽然已经不会动了,但对于蚂蚁来说要搬动它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我正以为蚂蚁们无可奈何了,但是他们却把飞蛾像卸飞机零件一样把飞蛾的尸体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转眼间三分之一个飞蛾被运回了蚁窝。我看着蚂蚁们忍不住要为它们加油。过了大一刻钟左右它们终于把飞蛾搬回了蚁窝。

  蚂蚁们团结一心,坚持不懈的精神把握我打动了没想到小小的蚂蚁有如此大的智慧与力量。它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

  今天是个大睛天,舅妈打算和我去姨姥爷家去串门。

  来到姨姥爷家,我非常兴奋,在屋子里又蹦又跳。蹦累了,就一下子坐到了沙发上。过了一会儿,我站了起来,走到南屋去看电视去了。

  中午,我和姨姥爷去吃饭。可是,家里没有菜了,所以,我们只好到外面吃去了。吃完饭,天气太热,于是,我和姨姥爷也只能在小棚子下避暑了。

  幸好,小棚子有三只小狗,否则我就要闷死了。其中一只狗叫豆豆,一只狗叫小黑,还有一只狗叫毛毛。我最喜欢毛毛了:毛毛是只小松狮犬,又温顺又可爱;睡觉的时候,就把身子卷起来,从远看就像个小毛球呢。

  不久,太阳不那么热了,我和姨姥爷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那个可爱的小棚子。

  8月9日 星期四 阴

  我家养了一只可爱的小猫咪,它身穿一件黑白相间的毛衣,脸上嵌着一对金色小灯泡,晚上还发出一闪一闪的光芒,嘴角边还站着两个守护神。

  小猫咪可贪吃了。记得有一天,妈妈买了一条鱼回家,它一看见鱼,就手舞脚蹈地跳起来,围着妈妈团团转。妈妈把鱼放进冰箱里就去做别的事了,小猫咪趁机跃身跳上了桌子,用爪子拨开冰箱门,津津有味地吃起鱼来。当妈妈去取鱼时,发现鱼不见了,只见小猫咪正贪婪地吃着仅剩下的一条鱼尾巴了,真是让我和妈妈哭笑不得……

  但是,做为猫,小猫咪还是那么尽职尽责。它只要一看见老鼠就立刻扑上去,一天到晚不知要吃多少只老鼠呢。记得有一次,我去苹果箱子里取苹果,突然从箱子里窜出一只又大又肥的老鼠,把我吓得直打哆嗦,这时该小猫咪出场了,先是闪电般地扑上去用爪子按住老鼠,发出一阵阵“嘶嘶”的声音,把老鼠吓得魂飞魄散,然后,又故意把老鼠放掉,没等老鼠歪歪斜斜走几步时,小猫咪又跃身将它拦在面前,就这样几个回合之后,老鼠已经毫无反抗之力,完全吓得个半死,最后,成了小猫咪刀板上的肉,任其割舍,任其享受……这就是我家的小猫咪,一只既贪吃,又尽职的小猫咪。

  9月27日星期四天气:睛

  我很喜欢养小动物,你看,向来善解人意的爸爸今天又给我买了一只可爱的小白兔。

  小白兔刚买回来的时候十分胆小,总是缩在一旁的角落里。雪白的绒毛,软软的,毛茸茸的,摸着可舒服了,两只红红的小眼睛像两颗镶嵌在白玉盘中的红宝石,像小球一样的小尾巴时常藏在雪白的身体下面,两只长长的耳朵直直地竖着,好像从来没有放松过警惕。后来,经过精挑细选,我给它取了个名字叫“淘淘”。

  9月29日星期六天气:晴

  清晨,淘淘还在睡懒觉,我轻轻地走过去,点了点它的小脑袋,淘淘这才从甜甜的睡梦中醒来,我一把抱起它,因为我决定今天给小淘淘洗个香喷喷的热水澡。爸爸端来一盆清清的水,我们还偷偷地在水里加了妈妈的香奈儿香水。我抱着它,正准备给它洗澡时,小淘淘就从我怀里蹦了出去逃走了。躲在我的房间床底下,怎么也不肯出来。后来,爸爸上网一查,才知道小兔子原来是很爱干净的

  小动物,它自己会清洁,不需要洗澡的。可爱的小淘淘给我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观察课呢!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泥土里,一粒粒种子顶破泥土,发芽,开花。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枝条上,狭长的枝条上吐出了碧绿的嫩芽。

  春天是一位仙子,她用魔棒点了点小花,一朵朵小花变的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碰了碰大树,树绿了。摸了摸小草,小草探出了头,仿佛要看看这个世界有多么美好。

  春风是一位天使,她悄悄的来到人间,给人们带来了温暖。唤醒了在美梦中的小动物。逗笑了冰冻的小河,河里的冰雪融化了,她流到了田野,高粱宝宝喝了长高了。河水流到了泥土里,树婶婶喝了开出了美丽的花朵。

  风吹绿了大地。春天的变化可真大呀!

  今天,我正在扫地,从沙发下面扫出一只蟑螂:黑褐色的身子,一双有光泽的翅膀,一对长长的触角。它的背朝下,六条腿天。我越看越带劲,就拿起笔记本,蹲在旁边观察。

  它第一次想翻过来,只见它使劲摆动着触角,在原地转动,怎么也翻不过来。但它没放弃,接着来第二次,它借助翅膀向左边翻,翻不过来,向右边翻,也翻不过来。第三次,我想帮它,可它害怕我,脚不停地摆动,拼命地挣扎,最后却不知不觉地翻了过来。

  通过这次观察蟑螂,让我懂得了:无论学*、做事都不能轻易放弃,要像蟑螂一样,坚持就是胜利!

  今天,对门儿送给了我一些小鱼,我很开心,急忙把小鱼换到了渔缸里。因为鱼太小了,身体是透明的,所以我花了好长时间才数完,鱼缸里有二十条小鱼。

  我下定决心:要把小鱼养好,让它们快点儿长大。我看了看小鱼,发现它们长大了!身体也没那么透明了,尾巴开始变长,身体也变胖了,眼睛像放上金星的黑芝麻,它们在水中自由地来去,像在做游戏。小鱼又长胖了,饭量也愈来愈大了,我往鱼缸里放一些鱼食,过不了五分钟就全吃了!如果一条鱼吃完自己的鱼食后,就会趁别的鱼不注意,“抢”它们的食物,小鱼儿真“聪明”啊!小鱼又长大了,它们的尾巴逐渐变红了,身体,身体也长胖了一点,眼睛有小米粒般大小了,可以看出小鱼是凤尾鱼了,同时,它们也变得更加活跃了。每一次换水时,都要捞上三分钟。

  我爱小鱼,希望你们快快长大。

  十一月十三日 星期五 雨

  暑假时,爸爸带回一株奇怪的植物——猪笼草。一听到这名字,我可好奇了。“你只听说过虫子能吃植物,没听过植物能吃虫子吧!”爸爸说:“猪笼草是一种特殊的植物,是著名的食虫植物。”我半信半疑,猪笼草外表不是很美,名字也不好听,竟然还这么神奇?

  每天我给它浇水,都会观察它。它有宽而扁的叶子,碧绿碧绿的,很光滑,叫人摸了很舒服,叶子未端还挂着神秘的武器——捕虫笼,是非常精致的捕虫工具。笼子上窄下宽,体形稍稍弯曲,有的像烟斗,有的像小喇叭的瓶子,还有的像精致的小酒壶,肚子圆鼓鼓的,每个上面都还戴了一顶可爱的“帽子”,我轻轻摸了一下笼子,软软的,闻起开还有一股淡淡的香味,那是笼子有蜜腺能分泌出蜜汁引诱昆虫的.。

  今天,我可大开眼界了。正巧,一只蚊子闻到香味,正兴冲冲地飞过来,停在猪笼草的边缘上吸吮着糖蜜,因为边缘非常光滑,蚊子像滑滑梯一样迅速滑进捕虫笼,猪笼草马上盖上“帽子”,生怕蚊子逃走,我紧紧地盯着“帽子”,寸步不离。好像听到蚊子在里面挣扎地喊叫:“快来救救我”。半个多小时过去了,却不见蚊子出来,于是我站在凳子上,想看个究竟,我朝帽子的缝隙一看,咦,蚊子不见了,只剩下了一点壳,让我大吃一惊。第二天,我又去浇水,发现帽子已经打开了,壳也不见了,猪笼草好像在得意地对我说:“哈哈这下你知道我的厉害了吧!”我终于明白蚊子被猪笼草吃完了,它是以昆虫为食的,猪笼草太神奇了!

  我真佩服这奇特的植物,能吃虫子的植物——猪笼草!我一定要好好地养猪笼草,让它多捉害虫。

  20xx年08月05日 星期五 天气:晴

  大熊猫的样子很可爱。它身上毛茸茸的,黑白相间的毛皮特别显眼,圆溜溜的脑袋上,长着一双黑黑的耳朵,一直是竖着的,好像在认真听什么似的,它还有一双乌黑的眼睛,眼珠子总是咕噜转个不停,而眼睛外的一层毛,好像是故意染成深黑色,如果你不仔细去看,还以为是它戴了一副墨镜呢!

  大熊猫可爱之处还有几分调皮。有一次,我和妈妈去动物园看熊猫,当我匆匆忙忙地跑到熊猫笼子前,正好看见两只熊猫在抢食物呢!稍微大一点的熊猫仗着自己个子与力气大,把饲养员放进去的食物一抢而光,而那只小熊猫在一旁很可怜的样子,好像在向游人诉苦,我很“同情”它,就向饲养员要了几片竹叶,把小熊猫引了过来给了它,小熊猫它左一口,右一口,津津有味地在一旁有条不紊的吃着竹叶,不一会儿工夫,竹叶就被它肯得精光了。

  10月1日星期六阴

  今天我的妈妈给我买了一。个大蒜的种子

  当我种下去的时候不知道多兴奋呀!可是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长出来呢?希望有人能回答我。

  10月2日星期日

  今天,我种的大蒜都长了根,其中有一个长了一点点,我相信肯定会有一天,大蒜的种子会长出大蒜的。


小学三年级听课心得汇总5篇(扩展7)

——大海小学三年级作文汇总5篇

  暑假的时候,我们去日照玩,我很开心,因为我能看到期待已久的大海。

  一到日照,我们就休息了一会儿,去海边玩。

  这时是中午,天气很热。我们很快就下海了,跳进海里,突然觉得很爽。我们去了大海的中游,来了一个大浪。好在我和哥哥早有准备,屏住呼吸,一下子钻进了海浪里,等着海浪过去才出来。就这样,我们打败了一波又一波。

  随着我们游得越来越远,海水越来越深,渐渐地我就要踏到底了。我背着哥哥继续向前游。

  哥哥有点害怕,对我说:“哥哥,我们拿个游泳圈,再游一次。”

  我说:“好吧!”

  我们带着游泳圈,再次来到海边迎浪。我喜欢海浪的触感。突然,一个大浪来了,冲走了我的游泳圈。还让我喝了一大口咸海水,咳嗽。

  我喜欢大海,这是我暑假最快乐的一天。

  去年暑假,我和爸爸 、妈妈 、表哥一家乘汽车,来到了宽阔的大海边。

  哇!大海真大啊 ——简直像天空那样广阔。

  海边,有的人在捡贝壳,有的人在捡石头,还有的人在海滩上打排球。海面上还有许许多多的人们在游泳。

  不一会海浪来了,从远处看,海浪就像很多枝美丽的花朵,海浪越来越*,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一回家,我把海滩、大海都画了下来,表哥也不甘落后,他也画了一幅美丽而生动图画 。

  啊!大海真美呀!

  今天来到海边,才发现还是那么广阔,一眼看不到边际;大的还是那么宽广,包容了那么多游客。我张开双臂,拥抱大海。我袖手旁观大海,听大海的声音。大海温柔的时候,是那么的*静而深邃。它一生气就这么粗暴。我还看到水中矗立着一排排岩石。他在常年海水的冲刷下越来越亮,就像一颗闪亮的褐色宝石。这时候我们带着游泳圈往海里跑,但是大浪一次又一次把我推到岸边,我又跑回海里。一个大浪打在我身上,溅到了我的衣服和嘴上。然后我才知道,海水是苦的。哦,那是盐,盐是海洋的结晶。我们又跑到沙滩上玩。我和搭档用水桶泼水,摆好姿势拍照。我看到白色的波浪从遥远的大海一个接一个地冲向岸边,然后波浪向前推,消失在沙滩上,也抚*了我的小脚印。

  我热爱大海和他无私的奉献;我爱大海和它的纯洁;我爱大海和它的美丽;大海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它默默地奉献给人们,在人们的心中留下美好的回忆,在我的心中编织着一个五彩缤纷的梦。

  美丽的大海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一看大海的美吧!

  清晨,我打开房门,一片水天相接的景象展现在我的眼前,一望无际,水*如镜的大海,再配上黄色的沙滩,简直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当我赤脚走在沙滩上,我感觉到海浪妈妈居然把沙滩冲刷的.无比柔软。当我低头拾起一个贝壳,放到我的耳边,“唰唰——”大海的歌声可真好听!“唰唰唰,唰唰唰——”

  渐渐地,太阳公公从睡梦中苏醒,耀眼的金光闪的我睁不开眼睛,慢慢地,沙滩被照亮了,大海被照亮了,就连天上自由翱翔的小鸟都披上了一件金黄色的衣服。我沐浴在着阳光之中,我仿佛也变成了红红的太阳,把世界的万物都照亮了。

  大海的美,沙滩的美,都让我难以忘怀,同时,大海也让我流连忘返。特别是大海的那动听的歌声,“唰唰唰,唰唰唰——”

  啊!我爱这美丽的大海!

  大海的浩瀚和多样,海底世界的奇观,海上日出的壮丽,触发了我对大海的热爱和认识。

  今天早上,我起得很早,因为今天我们要去海边露营。途中想了很多。大海是什么样的?

  当我们来到海边时,正是日落时分,大海逐渐变黑,原来的颜色逐渐变成深红色。我们也迅速搭起帐篷。大海和天空,像火一样,是红色的。慢慢地,太阳渐渐落在海*面以下。

  月亮升起,在月亮的掩护下,大海非常美丽壮观。像天空中闪烁的星星一样闪烁。

  第二天早上,我也起得很早,看到晨光越来越浓,越来越暗,粉色逐渐变成橘黄色,然后变成鲜红色。大海和天空像火一样红。此时此刻,在水和天空融为一体的无边无际的远方,在像火焰一样闪闪发光的大海里,一轮红得耀眼、光芒四射的太阳,冉冉升起了。

  海里的日出日落很美。

  浩瀚的大海是激情的摇篮,梦想的故乡。它孕育了奇妙的遐想,激发了创造性的灵感,并打动了之桃人的心。


小学三年级听课心得汇总5篇(扩展8)

——小学三年级数学听课记录毫米的认识优选【5】份

  一、教材分析: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甜甜的梦》第一课,实际上是长度单位的认识。本节课是以厘米这个长度单位为纽带,将米、分米和毫米联系起来。借助测量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表象,认识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教材引导学生参与多种活动,把估测活动贯穿于整个测量过程之中,使学生建立丰富的表象,逐步形成长度概念。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并知道1米=100厘米,对1米和1厘米有一定的感知,能借助手势表示它们的长度,同时学生初步学会了测量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和实际测量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实际测量活动中,经历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的过程;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尺子进行测量;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的操作过程建立长度认识。

  情感与态度目标: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体会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对身边事物长度的关注与好奇心,以及积极参与测量的愿望,体验数学学*的乐趣。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五、教具准备:

  常规:米尺、小尺子、一分米长的纸条、一分硬币 多媒体:课件

  六、学具准备:

  直尺、一分硬币、纸条

  七、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引入:

  师: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了测量物体的长度,现在我们来一起复*一下。(多媒体课件)

  1. 测量物体的长度通常用( )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 )和( )

  2. 测量较长的物体一般用( )作单位,测量较短的物体一般用( )作单位。

  3. 1米=( )厘米 生:(看大屏幕说一说) 师:通过复*,你们掌握得还不错。同学们下面我们大家一起再用手来比划一下看看1米和1厘米有多长。

  生:(一起比划1米和1厘米)

  师:(出示课件)谁能从尺子上找一找哪是1厘米?

  生1:从刻度0到刻度1是1厘米。

  生2:从刻度1到刻度2是1厘米。

  生3:从刻度2到刻度3是1厘米。

  生4:从刻度3到刻度4是1厘米。 ……

  设计意图:复*长度单位厘米、米以及他们之间的进率,同时感受1米和1厘米有多长。

  二、新授

  活动一:认识毫米

  师:拿出1分钱的硬币,你能测量一下1分钱硬币的厚度大约多少?

  生:不到1厘米。

  师:如何表示这不到1厘米的物体的长度呢?这就需要我们再来认识的一位新朋友――毫米,毫米也是一个长度单位,它用字母mm表示。

  师板书:毫米 mm 师:(课件演示)同学们继续观察尺子,从刻度0到刻度1之间你能看到了什么?

  生:有一个一个的小格。 师:尺子上1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师:你再来数一数1厘米之中间有多少毫米。一组数从刻度0到刻度1,二组数从刻度1到刻度2,三组数从刻度2到刻度3,看看你们数的结果是不是一样。

  生: (拿出尺子数)

  生1:10毫米。

  生2:10毫米。

  生3:10毫米。

  师:也就是说1厘米 = 10毫米

  师板书: 1厘米 = 10毫米

  师:现在同桌再来一起测量一下1分钱硬币的厚度大约多少?

  生:这个硬币的厚度大约1毫米 。

  师:看老师也测量了一下,(出示课件)它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师:你能借助这1分钱的硬币用手势表示出1毫米大约有多长?

  生演示

  师:看到用手势表示出来的1毫米,你有什么感觉?

  生:1毫米特别的短。

  师:现在我们学*了毫米这个长度单位后就能更准确的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下面我们看大屏幕,这根曲别针多长?说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从刻度0到刻度1是1厘米,从刻度1到刻度2之间占了8个小格,也就是8毫米。这根曲别针长1厘米8毫米,也就是18毫米。

  师:这根铁钉长多少毫米?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从刻度0到刻度2是20毫米,从刻度2到刻度3之间占了8个小格,也就是8毫米。这根铁钉长( 28 )毫米。

  师:现在我们已经学*了三个长度单位了,它们是毫米、厘米、米,我们再一起用手来比划一下看看1米、1厘米和1毫米有多长。 生用手来比划。

  设计意图:以不到1厘米长的1分钱的硬币的厚度,引入毫米的认识,创设问题情境发现以前知识不能解决遇到的问题,产生学*新知识的需求,在测量中感知1毫米有多长,认识毫米和厘米之间关系以及用字母表示毫米。

  活动二:认识分米

  师:现在拿出老师发的纸条,同桌一起测量一下它有多长。

  生: 10厘米

  师:其实10厘米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就是1分米,分米是我们这节课认识的第二个新朋友。(师板书:分米 dm)

  师:那么1分米到底有多长呢?

  生:1分米就是10厘米

  (师板书:1分米= 10厘米 )

  师:用手势表示1分米的长度

  师:(课件展示)这是一把1米长的米尺,这个蓝色部分是1分米,让我们1分米1分米的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1米=10分米。

  师:对,米和分米之间的关系就是1米=10分米(板书)快在小组内说一说并记住它们的关系。

  1米 =10分米 10分米= 1米 板书:1米 =10分米

  师:请看黑板,我们认识了两个新朋友(毫米、分米)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毫米和分米的认识(板书)

  师:加上我们原来所学的米和厘米,他们都是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叫做长度单位。请闭上眼睛想一想我们都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呢?你能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一下吗?现在同桌两人相互说一说:毫米――厘米――分米――米 (找生边说,其余同学用手势表示)

  师:我们以后在测量物体时,该怎样选择长度单位呢?(生说)

  师:现在我们已经学*了4个长度单位了,这有一本书测量后忘记了写单位,你来给它填上合适的单位。(课件展示)

  生:这本书长2( 分米 )宽14( 厘米 )

  设计意图:在动手的测量1分米的纸条时,进而认识分米这个长度单位。并知道1分米=10厘米。通过观察米尺,找出分米与米之间的关系(1米 =10分米)以及用字母表示分米。

  三、练*巩固、拓展延伸

  智慧大闯关:

  设计意图:不断提升难度来综合诊断对长度单位的感知。

  四、本课总结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还有哪些收获?

  生:认识了毫米、分米 知道了......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了解学生的收获,反馈教学的所得。

  板书设计:

  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mm dm 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教学反思:

  本节课让学生经历测量常见物体长度的过程,引出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让学生感受到掌握毫米和分米是日常测量的需要,感受到学*这部分知识的价值。通过创设矛盾的情境,让同学们用直尺测量实物具体有多长、多厚,从解决身边的问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学*需求和兴趣:探寻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的强烈愿望。教学中,我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教学时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数, 学生对1毫米的实际长度有一个初步的直观印象,并且通过手势帮助学生形成1毫米的表象,接着通过看一看、数一数,使学生的直观的认识到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1厘米=10毫米,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体验学*的轻松和快乐。分米的认识也是通过先估计,再让学生在实际测量动手操作中得出10厘米就是1分米。再让学生用手势表示1分米的长度,然后在生活中找长度是1分米的物体。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通过练*培养和发展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复*内容:书本第101――102页期末复*第9――12题。

  复*目的:

  1、通过复*,使学生进一步获得对分米、毫米等长度单位的感性体验。会确定位置,从而巩固学生已有的对*面图形的直观体验。

  2、通过观察、测量、语言描述等,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数学的实用性和重要性,并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考*惯。

  复*重点:长度单位的适当选择和方位的确定。

  复*难点:能流畅地用语言描述路线。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谈话:小朋友,在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都是和数学有关的。比如辨别东、南、西、北这些地理位置,比如上学的路线,比如物体的测量等。今天的复*就和这些内容有关。

  二、方位复*

  互动1:书本第101页第8题

  1、讲述:小华、小军、冬冬、小芳住在同一个城市。他们的家如图所示。

  出示“期末复*”第8题的情境放大图。

  2、指一指图中的八个方位。

  认清了八个方位,认一认图上有哪些地方?

  3、能说说小朋友家与学校的关系吗?

  谈话:看来小朋友对方位掌握的不错。你们能说说其他地方相互间的关系吗?谁来说,说对了,全班小朋友送给他掌声。

  4、方位都搞清楚了,四个小朋友上学的路线比会说吗?小组里可以先说一说,过会我们全班交流。

  5、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说路线,全班交流。

  说得真不错。

  三、长度单位复*

  互动2:书本第101页第9题

  1、提问:小朋友们还记得我们学了些什么长度单位吗?

  (1)根据学生说板书(米分米厘米毫米)

  (2)我说一个长度单位,你们能很快用手势表示它的长度吗?

  (3)你们知道这些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说各个单位之间的进率。

  谈话:明确了这些长度单位的长度,我们要选用这些长度单位来填空了。有什么要提醒小朋友们注意的吗?

  2、出示书本第101页第9题:

  一块橡皮厚12(),一张方桌高8(),旗杆高9(),一枝钢笔长16()。

  学生独立填写,全班核对。并说明理由。

  3、:在填写长度单位的时候,一定要在脑海中回忆这件物品的实际模样,再从米、分米、厘米、毫米中选择合适的单位。

  四、测量复*

  互动3:书本第102页第10题

  1、谈话:看来小朋友们对长度单位已有所掌握,那么请你们观察这两幅图。

  出示第10题,瓷砖和课桌图。

  2、提问:你在图中观察到了什么?能不能直接把你观察到的数据填入括号?

  3、自己先独立完成,并想想为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4、汇报。

  :小朋友们不仅自己会填,还能用理由来说服人,真不错。

  五、画线段练*

  互动4:书本第102页第11题

  1、谈话:小朋友们会填了,会说了,你们会画吗?请你们先画一条4厘米的线段,再画一条35毫米的线段,画完后同桌相互检查。

  2、学生操作,同桌检查。

  提问:画线段时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3、观察:哪一条线段比较长?

  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为什么4厘米的线段要比35毫米的线段长些吗?

  六、数角、找角练*

  互动5:书本第102页第12题

  1、出示第12题第一小题。

  提问:这是什么图形?共有几个角?

  2、你能为图中的直角画上标记吗?

  学生操作,全班交流。

  3、提问:有几个角?

  你是怎么知道的?

  其余两个角是什么角?

  4、教师出示第二小题。

  现在你能用三角尺找出图中的三个直角吗?

  5、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6、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给予。

  七、学*归纳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谈话:在上学期我们学*过有关长度单位的知识,要精确地测量物体长度,需要什么工具?(用尺子量)

  2.请说一说你是怎样测量物体长度的?(学生汇报)

  3.那么,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学生回答)

  4.填上合适的单位(课件演示,指生回答)

  5.请同学们看一看,估计一下我们的数学书厚是多少?(生:1厘米)请同学用尺子量一量数学书的厚的实际长度。以小组为单位,对测量结果进行交流。 数学书厚:不到1厘米,只有6个小格。(生:大约1厘米)

  6.提问: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该怎么办呢?

  7.能不能用学过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来精确地表示书本的厚度?(这时我们就要用到比厘米更小的新的长度单位――毫米。)(板书:毫米的认识)

  【设计意图:借助游戏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长度单位,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在活动中产生知识上的冲突,为新知的出现做好铺垫】

  二、 动手操作,认识新知

  1、建立1毫米的概念,认识厘米与毫米的关系。

  观察自己的直尺,你能发现什么呢?(同桌交流)

  (1)很多个1厘米。(0-1、1-2都是1厘米)

  (2)除了厘米刻度外,1厘米中间还有更小的格。每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找一找尺子上面的小格。

  (3)一个小格一个小格地数(一毫米一毫米地数),10个小格就是1厘米。1厘米中有10个1毫米。(板书: 1厘米=10毫米,1cm=10mm)。

  (4)考考你:3小格是多少毫米? 7小格是多少毫米?比1厘米多2格,是多长?(1厘米2毫米)

  (5)填一填:2厘米=( )毫米 5厘米=( )毫米 70毫米=( )厘米

  (6)你能测量出书本的厚度是多少毫米?(6个小格,是6毫米)

  2、深刻感悟1毫米的长度,形成1毫米的长度观念。

  (1)想一想1毫米是多长?拿出一张光盘,看一看,摸一摸。这张光盘的厚度就大约是1毫米。(小魔术: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光盘,再慢慢把它抽出,拇指和食指之间的缝隙宽度大约1毫米。让学生反复做一做,加深对1毫米的认识。)闭眼想象并用手势表示1毫米的长度。

  (2)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长度接*1毫米。(电话卡的厚度、学生卡的厚度)【通过多次的直观操作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让概念从实际中来,便于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3)说一说,测量生活中的哪些物品会用到“毫米”作单位?(小的物体)

  (4)生活中的毫米:

  ①1角硬币、1元硬币的厚度大约是2毫米。

  ②人的手指甲大约10天长1毫米,脚趾甲大约20天长1毫米。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用到毫米。

  三、解决问题,拓展练*。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或数。

  一只蚂蚁长约3( )。

  一本字典厚70( ),也就是( )厘米。

  2.请量一量下面各图的长度 (内容见练*纸)

  学生量出橡皮、回形针、铁钉的长度并填空。

  3.先判断下面哪个图形是正方形,再量一量,看你的判断对不对。

  学生完成P5第1题。

  4.量出每条边的长度(以毫米为单位)

  学生完成P5第二题。

  5.动动手:

  拿出你喜欢的一种文具或者物品,量一量它是多少毫米?

  四、总结

  这节课,你们觉得开心吗?说一说你有什收获?

  (开心。通过今天的学*,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毫米,硬币、磁卡等物体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知道了当测量长度的结果不是整厘米数时,就可以用毫米表示;还知道了厘米与毫米的关系是: 1厘米=10毫米。)

  【板书设计】

  毫 米 的 认 识

  1厘米=10毫米 1cm=10mm

  12毫米=1厘米2毫米

  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会用毫米、分米作单位量。

  能力训练点:通过直观演示和学生自己操作,注意培养观察、分析、综合、动手、迁移、推理创造等能力。

  德育渗透点:

  启迪学生主人公意识,激发学生主动学*的热情。通过教学,初步渗透由量变到质变的辨证思维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建立毫米和分米的长度概念,理解单位间的进率;

  难点:用毫米和分米作单位准确测量。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