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线上教学研讨心得体会 (菁华5篇)

首页 / 心得体会 / | 2022-10-28 00:00:00 心得体会,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线上教学研讨心得体会1

  一、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已遍及全国各地,更新教育教学

  理念已是当务之急。作为教学改革第一战线上的教师,身系重任。唯有切实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才有改革可言。为此,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加强师资的培训工作。暑期,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并分派各位老师参加各类培训学*等;期初,学校丝毫不敢延误,及时组织全体教师学*《走进新课程》一书,学*语文、数学、艺术、英语、体育等学科课程标准,学*一年级语、数实验教材的教学理念,学*二至六年级语文大修订教材的使用情况,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开发等。通过认真学*,新课程理念基本上深入到每位教师的脑海里。

  二、全面客观地评价每一个学生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方式。为此,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就如何全面客观地评价每一位学生召开研讨。每位老师都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看法,大家的意见都很中肯。最后全体教师达成共识: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努力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的学*动力。各式各样激励卡的诞生及运用,就是我校改变评价学生方式的一项新举措。实践证明:学生容易接受鼓励、表扬的正面激励。

  三、紧抓课堂教学,促进综合能力的提高。

  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主阵地,是教学教研工作的重中之重,扎实而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不仅为教师们才能的施展提供了一个自我挑战的舞台,更是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学*实践基地。为此我们提倡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多多阅读相关教育刊物上的教学实例,在教研上观看中央电教馆网上的教学录像,尽可能地为老师们提供一个学*、扩展的学*空间。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亦有不少困惑:如何备课,如何写教案,如何处理教材我们倍感肩上的任务之重,压力之大。因此我们必须树立终身学*的目标,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

小学数学线上教学研讨心得体会2

  转眼之间半年就要过去了,对教研组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我认真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积极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和教研组计划中的各项任务。

  1、20xx年3月,根据教导处的工作要求,完成组内40岁以内青年教师的说课比赛,评出组内说课优胜者。

  2、20xx年4月,正值期中调研阶段,组织教研组教师开展命题工作,帮助教师提升专业化发展,切实落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努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建立团结和谐的备课组。

  3、20xx年5月,组织小学部各年级开展数学学科竞赛,1—2年级开展“计算小能手”竞赛,3—5年级开展“24点”竞赛,学生积极参与,效果良好。

  4、配合科研室组织青年教师参加《信息技术月个性化教学》的课题研究,在教研组活动中进行多次的磨课后,完成4节录像课的拍摄,分别是黄舒欣老师的《各人眼中的20》、吕梦元老师的《认识人民币》、倪丽莎老师的《整体与部分》、周建新老师的《几分之一》,教师能根据教学目标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板电脑、微视频)开展教学,效果良好。

  5、完成两次的月考、期中阶段调研的命题和分析

  6、组织组内青年教师组内开课:本学期区级教研员来校听了虞凌洁、刘诗意的课,同时虞凌洁代表学校在区里进行了教学展示,获得好评。青年教师倪丽莎用于尝试,首次使用*板电脑进行教学,进过多次的磨课,在全国课题的开题现场会上,代表学校进行了教学展示,现场课《整体与部分》得到专家的好评。

  7、完成上海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市级“优课”的推荐工作。

  8、完成每月的教研组的月考核工作。

  9、本学期区教研室开展《小学中高年段数学许可基于课程标准评价指南》的活动中,继续开展课题研究课题:《小学3—5年级数学学科基于课程标准的单元评价的实践研究》,带领组员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把握课程标准的内容与要求,理解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合理设计中高年段数学评价目标、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设计纸笔测试练*,通过观察学生活动、作业、测验等方面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兴趣、学**惯、学业成果等,完成区教研室的《学**惯评价案例》的撰写。

小学数学线上教学研讨心得体会3

  本学期,我们数学教研组的全体教师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加强教研力度,认真搞好教学研究、教学指导和教学服务,扎实有效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学生共同发展,努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现就以下几方面进行总结,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学*教育教学理论,促进教学观念更新。

  1、数学新《课程标准》仍然是我们当前数学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所以我校教研组通过个人自学,集体交流等活动认真学*研读新《数学课程标准》,在寻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标准》的理解和把握。根据《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帮助教师把握课改精神,不断更新观念,改善教育教学行为。

  2、加强自身业务学*:养成多看书,看好书的*惯,组织教师多参加校内外的专题讲座、教材培训、教学交流和观摩等活动。

  (二)抓实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师的业务水*。

  1、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我们教研组要求教师认真学*各年级教材的目标要求,及教学常规要求,以明确工作要求,并在日后的工作中严格贯彻落实教学常规。

  2、加强教学常规检查反馈。加大教学常规工作执行情况的调研力度,期初全面检查教学计划的制定,期中进行教案、作业的全面检查,期末进行计划、作业、教案、听课记录的全面检查,每次检查都有详尽的记录和小结反馈。

  3、每学年我们教研组还要求每个数学教师还应认真拟定好一年的培优辅差计划,做好总结,*时做好跟踪记录。

  4、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安排好听课、评课活动。教研组要求每位老师一学期听课达到18节以上,并且每课都要做好评课意见。促使每位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得到更新与提高。

  5、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各项技能。本学期,我们通过开展各种讲座,为中青年教师的发展创造环境,给中青年教师提供学*的*台。

  (三)存在的不足和需要进一步加强的方面。

  当然,由于我校地处农村,基础较为薄弱,教研氛围不浓,教学能力和教研能力都有待提高,我们教研组需要继续努力。

小学数学线上教学研讨心得体会4

  教育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提了多少年,很多老师的教育已经不再是说在嘴上、写在纸上,而是把它做到教育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去。但,只有教师把教育做扎实还不行,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就在最*一段时间,我就遇到了教育的麻烦事。

  小学一年级第四单元重点是2~10的分成。因为是一年级的学生,光指望课堂上是进行不了多少的,特别是小组学*,需要一个慢慢适应的阶段,所以有些作业是放在课下家长协助进行的。从刚开始学*,我就要求学生准备一些学具或者水果,每学一个数,都让孩子们在家里用学具或者水果分一分,并且在群里指导家长分完后说算式,并通过多次分成背下来。一个一个分的时候通过提问、抢答、找朋友等活动,发现学生掌握的不是很好,但还基本过关。等本单元结束后,再回过头来把所有的分成放在一起,完了完了,学生迷成了一锅粥,全班没有几个能背下来的。

  本着“遇到问题,多从学生角度来思量:学生会怎么想呢?碰上难题,多去问问学生:孩子,这个问题你怎么看?”的原则,我走访了好多学生。

  有些孩子说,学*新课时候,家长没有准备水果或者铅笔什么的,家里没有那么多,就没有分,上课分的时候也没有多记;有的学生说,家长天天忙,回来都九点多十点多,没有时间看孩子作业;有的说,家长说在学校老师会教的,在家不用分了教育,不只是学校的教育,而是家校一起努力,孩子才能变得更优秀。

  我们的学校,情况比较特殊,今年接受的新生基本上都是外来务工子女,有些孩子外出打工,都是爷爷奶奶或者姥爷姥姥带,他们根本就不识字,怎么能更好的教育孩子呢?

  以生为本,不是只有老师来完成,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力量共同完成!

小学数学线上教学研讨心得体会5

  读了《小学数学教学论》一书,这本书内容丰富,这本书介绍的是小学数学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小学数学学*过程、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等,本书结合了现在的新课程标准以及新教材进行分析,做到理论与当今教材相结合,我看后获益匪浅。一方面可以复*一遍理论课,更重要的是使我对新课标、新教材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教学方法就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在教学原则指导下,通过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并运用教学手段进行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数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启发式谈话法、讲解法、练*法和演示法四种。我想前面三种我们的老师也会在课堂上经常用到的,本书随后还介绍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引入了几种新的教学方法,例如发现法、尝试教学法、自学辅导法、探究——研讨法等,在这里我非常欣赏的是尝试教学法,尝试教学法的基本模式是:准备练*,出示尝试问题,自学课本,尝试练*,学生讨论,教师讲解,第二次尝试练*。

  我认为尝试教学法最大的特点是做到“先练后讲,先学后教”。教师先讲例题,学生听懂了以后再做练*,这是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位置。现在突破这个传统模式,把课倒过来上,先让学生尝试练*,然后教师针对学生尝试练*的情况进行讲解,先让学生尝试,就是把学生推到主动位置,做到“先练后讲,先学后教”。

  总之,从这本书中我学到了很多理论知识,我会利用课余时间把本书的其他章节认真阅读,让自己的理论知识不断丰富起来,最后运用到课堂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和课堂教学质量。


小学数学线上教学研讨心得体会 (菁华5篇)扩展阅读


小学数学线上教学研讨心得体会 (菁华5篇)(扩展1)

——小学数学线上教学研讨会心得体会 (菁华5篇)

小学数学线上教学研讨会心得体会1

  一个学期来,数学教研组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下,紧密结合上级教研工作精神,全组教师坚持教育、教学理论的学*,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较好地完成了既定的工作计划,在诸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教学常规,提升教学管理

  本学期,我们教研组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数学教师严谨、扎实、高效、科学的良好教风及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加强“创新”教育,夯实“基础”教育,加强数学课堂改革力度,积极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探索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水*。狠抓课堂的常规工作,每月开展教案与作业批改的检查工作。针对学校师资队伍实际情况,强化对于课前的备课工作的研究与交流。备课检查中注重精品教案和课后反思的`检查,加强听课制度,听课记录完整。鼓励教师之间要互相听课,提倡教师跨学科听课,博采众长。争取做到活动前有探讨,活动中有修改,活动后有反思。

  我们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条主线不动摇,以生为本,以校为本,制订了可行的校本教研方案,并坚定地执行。紧紧抓住“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个主课题,运用理论学*、听课探讨、讨论交流等形式,不断丰富校本教研的内涵与形式。

  同时,我们还充分发挥“校本教研问题单”的作用,引导老师针对自己*时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记录与总结,在教研会议中提出来,并进行组内讨论。老师们提出的许多问题都是富有成效且创造性的,如金枝师的无限不循环小数的验算,霞月师的运算律的推导与应用等。这是老师们从一线教学遇到的真实的教学问题,从这些问题当中,可以折射出的是老师们对于数学知识与数学教学工作的深度思考。

  将备课的主要精力放在明确教学目标,理清教材思路,规划教学流程,清晰教学难点,化解教学疑问,促进思维发展上。备课要多方采集信息,联系实际,不断完善备课资料。充分利用双周集体备课组的时间,加强集体备课的研讨,

  二、坚持业务学*,提高理论水*

  我们紧紧围绕学*新课程理念,构建新课程,努力让课堂充满课程理念,尝试新的教法,学法,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注重把学*新课程标准与构建新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学*《新课程标准》、《教师报》、《小学数学教师》等,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以全新的素质结构提升自我。我们鼓励老师每周至少看一篇教育文章,并撰写心得体会,以达到读书效果的最大化。鼓励并督促教师注重理论学*,认真做好摘抄。开展教学沙龙以及上网发帖,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的学*时间、学*方式和学**惯,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在教师博客上发表自己的随笔,论文。我校的肖志耀老师还报名参加晋江市优秀教育博客大赛,希望借助博客的*台,不断完善自己的理论水*与教学的反思能力。

  除此之外,我们还坚持“走出去”的教研指导思想。我们鼓励老师们走出去,参加各式各样的教研活动,鼓励老师们主动参与讨论,充分发表意见与看法。通过与他人思想与观点的碰撞,达到思想的提升与升华。同时,我们也要求听课教师要主动将他人优秀、先进的作法、方法合理地在课堂上进行试验。汲取他人之长,为已所用。

  三、追求有效教学,强化教学质量

  “教育的承诺在于教学的质量,学生的成长赖于良师的敬业。”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我们以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为切入点,力求把素质教育、生态课堂的思想转化为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在*时课堂教学中,我们努力追求有效教学,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加强了教学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现代科技的联系。教师教学中立足课堂而不受课堂局限,立足学科教材而不受其限制,善于捕捉现代社会与其它学科的知识信息和最新成果,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使教学活动始终充满活力。同时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开展研究性学*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了学*、体验的实际情境,创设动手实践的现实环境,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拓展到课堂外。我们还坚持了数学教师基本功的训练,不断提升教师解题基本功的能力。

  我们强化了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以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作为数学教学目标之一;一题多解,变式练*,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真正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各班结合实际还开展了各类活动,如三年级开展了乘法竖式计算比赛,六年级开展了奥数兴趣班等。通过这些活动加强了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我们利用*时时间,不断加强培优补差工作;利用集体备课时间,研讨数学命题方向,不断提高我们的数学教学质量四、直击课改本质、构建评价*台。

  本学期,我们还重点引进了林珍梅老师的“七彩阳光评价方案”,借助于这个发展性与丰富性的评价机制,改变过于注重学生学业成绩的弊端,全面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将评价的着眼点由过去终结性的结果转移到现在的发展性的过程,从过去过于关注学生的缺点转移到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从过去的一刀切转移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这不仅仅是教学行为的变革,更是对老师教学思想的一次大的洗礼,这迫切要求老师们要及时地转变观念,改变教学行为,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思想。阳光评价方案实施一学期来,尽管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作为学校课改的一个突破口,我们仍然将继续坚持探索。

  在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改革的同时,我们也提出了对于教师的发展性评价的思考,从多个方面对教师进行全面而又富有成长性的评价。我们除了重视教师教学常规的管理工作之外,还从教师的理论素养、教学态度等多方面对教师进行综合评价,我们竭力使每一个老师都能找到自己的专业化努力的方向。

  当然,数学教研组的工作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如校本教研的效益还不强,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仍然不高,教师主动学*理论的欲望不高等。我们将进一步扬长避短,力争教研组工作在新的一年中更上一层楼。

小学数学线上教学研讨会心得体会2

  疫情的突然爆发,扰乱了我们正常的开学时间,虽然线下的课停了,但是学*不会停止,数学组的教研活动自然也不能停,我们的教研主阵地转移到了线上。这一学期,我们数学教研组的全体教师遵照区市育局及县学科教科室的教学教研计划,如期举行了数学组云教研活动,立足线上课堂、探索如何做到高效教学的集体备课,及基于核心素养的试卷命题,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深入开展教学研究。现将本学期的教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紧抓常规,检查反馈

  期初根据本校数学组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教研组工作计划,并在数学组微信群、钉钉群中开视频会议告知各项活动。依据教务处的工作安排,在期初、期中及期末对每位教师的计划、线上听课、作业批改、听课笔记、培训记录等进行检查,并及时登记反馈,以促进教学常规的规范化。

  二、高效课堂,改革教学

  本学期的研讨课主题是在线上举行,在钉钉群听了胡的课《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练*》和邹老师的《圆柱的表面积》。课后我们先听两位老师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再从多方面进行点评,比如重难点突破等。虽然线上研讨效果一般,但是老师们都认识到必须树立终身学*的观念,不断提升自己,才能与时俱进,成为研究型和创新型的教师。

  三、聚焦复*,有效备课

  数学组围绕着“关注重难点,高效复*”的主题展开多次集体备课,特别是对疫情阶段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复*。首先各数学教师仔细研读单元教材和教学建议书,明确复*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随后主备老师谈了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接着每位老师对主备老师的教学设计内容进行修改。

  集体备课只是形式,目的在于提高老师们的专业水*,养成认真钻研教材的*惯。过程中,老师们你一言我一语,互相交流,积极讨论,在争论中成长。再由主备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重新进行修改、调整,做到真正的高效复*。

  四、素养引领,加快专业发展

  我们教研组每位教师都十分注重自我提高,不断给自己加压,以便更好地从事教学工作,在进行繁重的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市、县教研室举办的每月9日的线上培训活动,且认真做好听课学*记录,结合自身教学实际,不断地总结与提高,教研风气浓厚。

  教研之路漫漫且修远,我们数学团队定会不断摸索,更为奋进,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探究天地。

小学数学线上教学研讨会心得体会3

  紧张而又繁忙的一学期工作就要结束了,这学期我们虽然受了疫情的影响,但小学数学组的每位教师都是以认真、务实的态度较好的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现将本学期小学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新课程标准,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利用数学组学*活动时间加强新课标理论学*和教学研究,使教育工作始终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使我们的教育目标更加明确。透过学*,我们进一步明白了只有在教学中把学生的学放在教学的首位,抓住重点、难点,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的效率。在学*过程中,透过第一阶段教学练*反馈,全体数学教师对这个阶段的教学状况和学生的学*状况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合所任班级的教学状况制定了相应的教研、教学计划。

  二、做好教学常规,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疫情期间,我校全体学生在空中课堂进行了学*,数学组全体教师跟踪教学任务,在钉钉上对学生进行作业布置、批改、辅导。并在群里组织讨论了针对学生的作业出现的各种情况。

  2、加强课堂教学的常规工作,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节课,扎实地抓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的培养。

  3、进一步抓好备课、听课工作,完善备课、听课制度。做到及时评课或与上公开课的老师及时交换意见,使每位老师的教学水*都有所提高。本学期每人听课都在10节以上。

  4、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状况记载,并对存在问题的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逐步提高。同时加强管理,杜绝学生抄袭作业现象,端正学生作业态度。

  5、课后辅导、做好培优补差工作。采用的形式是统批、面批、学生互批、讲评等,每位老师还都利用中午午休及下班后的时间针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对学生有发展潜力的进行培优。

  三、用心开展教研活动

  本学期学校继续开展了由全体数学教师交流活动,通过公开课、集体备课等活动,每位老师都积极活动以及评课活动,我们数学组的各位教师要秉承戒骄戒躁、虚心学*的态度用心学*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高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同时又要在内部相互切磋,相互学*,不断的完善自我、提升自我,最终实现我们的团队实力和水*的提升。

  四、存在问题及今后工作

  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当中,在思想上要转变教育观念,把握课改脉搏,让学生乐意学、喜爱学数学。在研究中求发展,开展有效性目标性强的教研工作,让理论对实际工作的帮忙更为有效。不断加强教学实践,立足教材,丰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成绩。教学常规中要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做好二次批改的工作。

  总之,在本学期我们数学组进行了切实有效的工作,取得了必须的效果,结合目前的教学现状,我感觉我们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在下一学期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对教师教学技能的培养。

小学数学线上教学研讨会心得体会4

  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的工作已经结束,小学数学组全体教师在学校各部门的领导下,顺利地完成了本学期各方面的教学工作,现将本学期所做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加强学*,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学*是教科研的源头活水,教师只有不断地学*,才能从职业的疲惫感、倦怠感中脱离出来,继续前进;也只有不断地学*,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发展对教师的新要求。

  开学初,我们组织全体数学教师,梳理了自己在数学教学方面还存在的问题,确立了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的数学教研主题,通过每周一主题的研讨形式,为教师解疑答惑。

  听评课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一学期来,组内数学教师均能做到认真备课、上课、及时有效的批改学生作业等,教学常规工作能按照要求保质保量的完成。本学期安排的组内教师听评课活动,能够教学相长,互相蹉跎,有效的指导教师备课、上课。特别是对于青年教师而言,在课堂教学方面有一定的进步。

  初探小组合作学*型的课堂研究

  本学期,学校以王志刚主任编写的《小教学论》为主要学*课程,积极组织教师开展了“小组建设与组长培养”、“掌握教学模式中的学生课堂展示”和“掌握教学课堂评价”的主题研究活动。同时,数学教师积极上网查阅有关小组合作学*方面的论文资料,开展主题教研活动。

  小组合作课堂教学听课

  20xx年1月4日,在XX区第一联合体“小组合作交流研讨”活动中,学校王宁老师作为数学教研组代表,进行了交流发言,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

  集体磨课活动,促专业素质提升

  本学期,学校数学教研组共分来2位新教师,分别是执教一年级数学的汤丹丹老师、执教三年级的王宁老师。在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新教师汇报课活动中,学校“青蓝工程”结对教师,集体磨课,促进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

  青蓝结对

  20xx年XX区小学数学优质课评选活动中,学校数学教师XX教师积极参与,作为团队,我们积极参与到王霞教师的备课、磨课、研讨活动中,在帮助他人成长的过程中,也促进我们团队成员整体水*的提升。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学校数学教研组团队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学校数学教学水*更上一个台阶而不断努力!

小学数学线上教学研讨会心得体会5

  9月12日,我县组织到潢川参加海峡*小学数学名师好课堂系列教学研讨观摩会研讨会。研讨会的主题为“名师好课堂课堂的研讨”。会前潢川高中老师介绍本次研讨会的目的和宏观要求。上午观摩了来自首都的吴正宪老师的三年级下学期《面积的认识》的公开课,下午观摩了来自江苏省启东市蔡宏圣老师的四年级下学期《乘法分配律》的公开课;次日上午我们听取了江苏省启东市实验小学副校长季国栋的《用数对确定位置》五年级的示范课,他主张‘疑趣课堂,让学生在疑趣中享受生活’。通过同课异构的形式提高教研活动的时效性、针对性。观摩后听了专家的学术报告,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从中受益匪浅。

  《面积的认识》这节课,吴正宪老师很努力、真实地呈现学生的思维状况,并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猜想—验证—得出结论这一思维过程,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得到新知。

  《乘法分配律》是中年级课程,两位老师都选择了有趣的素材,来激起学生的兴趣点,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并注重低年级学生学**惯的引领。

  《用数对确定位置》这节课季国栋老师循序渐进,从简单的生活现象导入问题,一步步的把学生引入问题、探索问题,使学生在愉快中获取知识。

  通过听课,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在这些观摩课当中,我看到的是老师与学生真实的交流,不再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而是一个统一体。每一位老师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处理问题的空间,并且老师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成为数学学*的主人。对于学生一时想不出来的问题,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通过这次研讨会更使我明白了:教育是我们一生的事业,三尺讲台是我们的舞台,学*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教师要想真正拥有自己的今天,把握住明天,就必须勤奋而又智慧性的吮吸知识的甘露,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小学数学线上教学研讨心得体会 (菁华5篇)(扩展2)

——研讨教学心得体会

研讨教学心得体会

  我们心里有一些收获后,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惯。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研讨教学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0月25—26日,很荣幸来到x第十五中学(即六中分校)参观学*。25日11点准时来到xx宾馆报到,下午1:30准时开会,会议共分两个阶段:25日下午观摩了三为优秀教师的公开课。26日中午听了两位专家的精彩报告。入会的人员有x市教科研中心的地理教研员,以及x市第十五中主要领导,和来自全x的九县三区各初级中学的地理优秀教师以及兰山区中学的大部分老师。

  第一阶段。由x十二中的x老师和x的xx老师,上了一节同课异构课——地形图的判读。两位老师风格不同,但是精彩不断。整堂课,两位老师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学*为主,贯彻市“三、五X”教学策略,把每一个问题都处理的淋漓尽致,尽善尽美。尤其是x老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他自身的素质以及对知识的融汇贯通,再加上她的恰如其分的赞扬,整堂课都觉得精彩不断,她简直就是一位引导者,整堂课他都把学生深深的陷入了思维的深渊。x老师的课,是对四种地形图的认识用“妙妙工具箱”把每一种地形图,都做了具体的分析。就像演电影一样把每一个知识讲授给学生。整堂课贯穿“学生先感知———老师给出正确答案———训练———最后强化“的主线。再加上她的幽默的表扬,学生们的积极性都踊跃不断,争先恐后。第三节课是由十五中的朱孝文老师讲授了一节讲评课。是对一张单元试卷做了分析。先从多个方面表扬了大多数同学,然后公布了出错率较高的题目,再让小组之间展开交流解决本组出错的问题,再把交流的题目写到黑板上,重点问题老师进行点拨。最后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强化应用。整堂课朱老师就是一位引导者,就是让学生去表演,小组合作体现的精彩纷呈,参与不断。总之,三位老师都各有特色的上了一节有代表性的课,我真是受益匪浅。

  第二阶段。是x市教科研中心的x春光老师对”教师专业发展与高校课堂“做了一个精彩的报告,针对个人工作29年的工作历程,谈了自己的感想和收获。对高效课堂的背景,以及教师的专业发展与高效课堂的两个重要指标:学生的参与度,学生思维的深刻度两个方面作了重要阐述。以及对新教学理念的点滴和实现高效课堂的途径与合力和高效课堂教学从规范开始等方面做了详细的报告。

  总之,无论报告还是示范课,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和主动学*,以及学生的学*的积极性上,让学生自愿去学*,而不是被迫去学*。要重视中差生的学*,让大多数同学喜欢学*自己的学科,让学生觉得你这位老师才是最受尊敬的老师。只有这样才最能调动大多数同学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是最高效的课堂。最理想的课堂。

  *日,参加了《小学特殊学生教育教学研讨培训会》,听取了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开展随班就读工作专题讲座,参加《小学特殊学生教育教学研讨培训会》心得体会。我深深的感到,随班就读工作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也是一件不容易做好的事。

  随班就读是指特殊儿童在普通教育机构中和普通儿童一起接受教育的一种特有形式,如果残疾儿童不是在普通学校的普通班接受教育,不能称之为随班就读。但是,如果残疾儿童虽然在普通教育机构里,却没有得到他们需要的特殊教育,也只能是看作肢体性随班或社会性随班。对随班就读的学生(简称随读生)除了按普通教育的一些要求教育外,还要针对随读生的特殊需要,提供有针对性的特殊教育和服务,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康复和补偿训练,努力使他们和其他正常学生一样,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创造,学会合作,学会健体,学会审美,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发展,潜能得到开发,为他们今后自立、*等地参与社会生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好坚实基础。当然,这对我们老师有更高的要求。它要求老师有高度的责任感。对随班就读的学生有强烈的同情心和深厚的师爱,心得体会《参加《铁岭市小学特殊学生教育教学研讨培训会》心得体会》。同时还要特殊教育理论有所了解。了解特殊学生身心特点和特殊教育发展的规律。掌握基本的原则和方法。要注意随班就读的学生与普通学生的差异。兼顾有度。课堂教学中以集体教学为主,要做好课前和课后的辅导工作。耐心地做家长工作,指导家长主动科学配合学校教育方式方法。

  在工作当中,我深切感受到推动随班就读工作的艰难,随班就读工作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需要教师在掌握特殊教育的教育原则与方法的同时,更要掌握好和学生、和家长等人的沟通技巧。学会在*凡但不简单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第一线的教师,做好随班就读工作,我觉得应该做到几个学会:学会欣赏——欣赏孩子的进步和些微成功。好的孩子都是靠表扬出来的。随班就读的孩子也同样。他们的内心同样渴望着成功。只要老师表扬得当,他们自然会感受到成功的精彩。学会融合——让他们和普通学生一起融合。融合教育,是大势所趋。随班就读学生通过沟通,会逐渐摆脱内心的交流恐惧,学会在集体和社会中健康成长。学会沟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无处不在的爱。走进学生的内心,帮助学生解决存在于自己内心的身心问题,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是一个随班就读工作老师应该做到的。同时,还应该和该学生的任课老师沟通,提高普通教师对学生的思想上、行动上的认识。只要各方面都能够真正做到把随班就读工作当作一项牵涉到学生的家庭以及个人幸福、社会的整体*衡发展的高度来看待的话,我相信:随班就读工作一定能够顺利推进的!相关专题:[教育][小学]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作为一名踏入教坛不久的小学农村语文教师,11月24、25日,我很荣幸的参加了安庆市教育教学研究室组织的新课改下小学作文教学研讨会,感觉受益匪浅。在叶明珠、周宓宓和汤瑾三位老师的精彩研讨课中,我了解了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性,明确了发展方向和目标,同时也反思了自己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的不足。我深知自己在教学上是幼稚而不成熟的,特别是作文方面的教学中还存在太多的问题。在随后的评课和专题研讨会中,更使我的作文教学理念得到了进一步的更新。

  三位老师课堂上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方式。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老师们和学生融合在一起。长期以来,写作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命题学生作,学生写作教师改,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状态,往往出现“学生想写的不让写,不想写的硬要写”的情况。由此,造成了学生普遍害怕作文,写作教学脱离学生实际,学生的写作水*提高缓慢等弊端。老师们把“写什么”和“怎么写”的权利还给学生,减少了他们写作的---- ----束缚,鼓励他们自由表达,侧重自我寻找和自我体验,并抓住了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课堂上老师们根据每个班教学实际情况、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学内容的特点,灵活地选择教学形式,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使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情感、体验、思维、创新水**融,让同学们丰富多彩的个性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真实地为多元的学生提供了展示的*台,为学生多元的个性发展创造了机会。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喜欢读书,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现在学生的普遍课外阅读含金量不高,特别是农村学生,父母大部分不在身边,爷爷奶奶重视程度不够,不为学生购买书籍,而且镇上书店里的书也比较少,所以我们班很多学生不能写出一篇语句通顺的作文。听了老师们的讨论,我决定在班上开展读书角活动,让学生们把自已的书都带到学校来,然后交换阅读,加大读书量,同时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

  低年级的*作教学要把绘本引入课堂,将绘本和写作结合起来,走出写作四模式:“读思写”、“读说写”、“读猜写”、“读画写”。高年级的*作教学要和生活相融,立足生活,立足观察。汤瑾老师的《展开联想》引导学生从观察筷子形状、体验日常生活入手去获取写作素材,提炼文章主旨。

  本次作文教学研讨会上,授课老师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他们作文教学的经验,更是他们多年来对作文教学的思考,剩下的将是我们的实践了。期待自己在作文教学方面能够有所进步。

  我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教研活动。这些活动为我们提供了各类丰富的专题讲座、课例观摩,使本来枯燥的学*、抽象的内容变得生动、易懂,提高了学*的效率,拓展了自主学*的空间,而实时视频教学更是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课堂的艺术。教研的活动学*,是对教育思想的洗礼和升华,也是对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提升。通过与同行们的讨论、交流,思维的碰撞,发现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不足,也找到了许多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重新认识了自己的责任,树立科学的教育观。

  教师不仅是照亮别人的“蜡烛”,更是不断充电的“长明灯”。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我们利用现代教育资源,摆正了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形象,教师不再只是课程的执行者,而且还是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创造者,是课程实施中问题的协商者、解决者,改变了传统的授业、解惑的角色,以适应新时代的挑战。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不能满足于自己的一桶水,更要成为“长流水”,长流常新,永无止境,教师教书育人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追求新知的过程.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的社会道德品质也在一并的传授给学生。因此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他还要为培养下一代可塑型人材做出贡献。因此,我们要认清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树立崇高的职业信念,为祖国的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石。我们要用*等的眼光去看待我们的学生,应给予他们同等的发挥创造的机会,让他们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二、对自己的教学水*和科研水*有了新的认识.。

  通过教研学*,真正体会到课堂教学其实也是一种艺术,它要我们教师用心去浇灌,才会开出美好的艺术之花,同时也使我认识到了自己的教学水*距离名优教师还有很大差别。我虽然教过不同的年级,对所教教材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但体会尚浅。因此在以后执教的过程中着重加强教材的分析,利用所学理论去备课、备学生,去研究*题,逐步在课堂教学中取得好的效果,使学生在课堂四十分钟能充分接收新的信息,减少课业负担,多一些时间去体会. 由此需要教师不断学*,更新教育理念,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教学价值,尽快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从而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乃至优秀的教师,让自己的教学生涯也因此而更精彩。

  三、重新认识到语文教学应重视交流与沟通,主动学*、主动探索的重要性,尤其对课堂导人这一方面加强努力。

  古话说得好:“学而无友,孤陋寡闻”。在学*过程中多方交流,互通有无也是一种很好的学*方式。远程网络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多种网上交流的方式,除了自学之外,尽可以与同学、教师自由沟通,探讨与学*生活有关的各种问题。在学*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是在所难免的,当你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时,应正确分析它们产生的原因,尽可能获得家人、朋友和教师的关心、支持和鼓励,多与同学交流学*心得和体会,互相鼓舞学*信心,学*他人的成功经验,消除不良心理影响,有助于激发学*动机,增强学*信心。

  四、学*

  “今天教师的学*状态,就是明天学生的学*环境。”把学*提高到政治的角度说,对于构建学*型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放低到教师的专业发展层面,教师需要在不断的学*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小学新课程的全面推行,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只有不断地学*新课程的理念与方法,在思想上认识到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才能在不断的学*中成就自己。学*,不仅仅关涉着教师专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教师所面对的是不断成长中的学生,面对的是渴求学*的学*者,他们不断成长的心态,不断变化的学*环境。教师不能一本黄历翻到老,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革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方式,才能谈得上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五、反思

  也许众多的教师认为,这节课我已经讲完了,我的教学任务完成了,我大可放心地去休息了。但是,我们的教师有没有想过,你的教学中还存不存在问题,还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哪些细节问题还没有处理好,哪些知识还没有给学生交代清楚,哪些地方做的还不够好当这些问题摆在教师们面前的时候,正是我们的教师需要反思的时候。反思,有没有必要反思反思什么怎么反思从教学目标出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抑或是从知识与理解、技能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角度,反思自己的教学目标的达成;从学生是人、是需要学*的人、是正在成长中的人的角度,反思自己对学生成长的帮助是否足够,对于学生的评价是否合理;从教师自身专业的角度,反思自己的教学资源是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等等。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助推器。

  六、尝试

  当教师学*到了足够或者还不足够的新课程教学理念与方法的时候,当教师满怀信心走出教师培训的教室的时候,当教师面对着自己的学*者的时候,是教师需要将自己学*到的教学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的时候。也许,我们的教师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顾虑:担心因自己运用这样的新的教学方法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业成绩,担心自己所教班级的成绩下滑,害怕在实施新的教学方法出现失败……也许正是这些担心,让我们的教师内心充满了矛盾,踌躇观望,日益失去了在教学中进行尝试的信心,也就失去了教学创新的精神。何必呢尝试,哪怕是在你的日常教学中尝试一点点,哪怕你失败了,不要紧,在反思中去进行教学设计,再去尝试,总有你成功的一次,总会让你尝到成功的甜头。尝试,不是拿着你的学生当作你的试验品,而是你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学会学*的必由之路。在你反复的尝试中,创新思维的火花逐渐点燃。

  创新型教育是充满爱的教育。爱,不仅是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修养,而且是儿童身心发展,生命成长的原动力,是生命中一种创造性的整合力量。创造性正是诱发儿童创造的潜能。这种爱,在教育上也应是一种“活”的教育,应提倡“童言无忌”,提倡儿童“思维无禁区”,让儿童畅想、畅言,精神上处于一种自由、放松的状态。在这种氛围中,任想象驰骋,任感情激荡,任思路纵横,多种想法涌动交汇,学生也就能插上奋飞的翅膀,尽情翱翔。

  通过这些教研活动,让我如沐春风,受益匪浅。在与同行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交流中,新课程的气息如一股暖流,冲击着教师心头在新课程推行过程中的困惑和疑云,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阳光灿烂的春天……在这里,我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理念,一种带着现代技术投身于教育事业的信念,“教师的一天,学生的一生”这句话道出了教师对学生学*和生活的巨大影响。因此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力争成为一名教育的.成功者!善于捕捉教育的机会,发掘学生学*过程中的积极因素,让学生领悟教师言行中传递的真诚、情感、智慧,并将教师的理解、期待、鼓励内化为努力学*的内驱力。在关爱每一个学生的前提下注重在教学活动中呵护学生学*兴趣的萌芽,激发学生学*动机,从而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精彩!

  我有幸参加了保山市教育局组织的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研讨会,一天的时间先后聆听了2位优秀教师的优质课和精彩的讲座,让我颇多感悟,受益匪浅,每节课都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尤其是下午罗明亮老师执教的《*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罗老师让我看到了这是一节非常有深度的课;还有早上的潘小明老师,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沉着,机智,对学生的鼓励性语言,我想给听课的每位教师留下的不仅是佩服,我想更多得还是反思,下面,我就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重视课前交流。

  两位教师都非常重视与学生进行课前交流,通过课前交流拉*师生关系,在课前的谈话中就让学生被老师吸引,对老师非常感兴趣,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二、打破课堂常规。

  两位教师都勇于创新,将学生完全放开,去允许学生出错误,不怕学生出错误,并能在学生出错误时及时引导,重视了课堂中生成的资源,我想这点需要我们每位教师反思。

  三、教师巧用教育机智。

  在每节的课堂教学中,发现每位教师都能够及时的捕捉课堂中生成的资源,灵活,机智的处理课堂中的突发事件。通过一步一步的引导,耐心的等待和倾听学生的发言,最后达到师生情感的共鸣。

  四、数学教学生活化。

  数学课教学必须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明确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最终为生活服务。因此,在教学中无论是对新知识的引入或巩固都要注意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学*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此来调动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教学中上课教师们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教学情境。

  五、探究活动充分。

  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种自主探究的学*氛围,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经验、数学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例如,潘小明老师在让学生描述自己的位置时,让每个学生尽情用自己的方法描述所在位置,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每个人描述的方法和顺序不一样,所以不能使人明确同一事物的准确位置,在此基础上明确什么是列,什么是行,再从具体的列和行中确定描述位置。

  六、合作学*扎实有效。

  合作学*为探求新知提供了一条捷径,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再造过程,从而获得了成功感,获得了学*数学的乐趣。每一节课都非常重视学生间的合作学*,教师们把合作学*都放在知识的难点和疑点上,在学生解决有困难时采取,老师在有难度的问题处理中在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再通过合作互相交流意见,避免了因匆忙而只能表达一些不成熟的见解;其次是合作中分工要明确,以个人优势的发挥来促成整体的完美。另外在合作学*中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也是老师的突出特点,让学生充分发挥个性观点;老师有充足的耐心,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引导。

  总之,这次学*让我受益匪浅,对于课堂教学有了更强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今后应对比优质课,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抓住机会,不断地学*新知,不满足于墨守成规,提高自身的素质,优化课堂教学。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是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是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为了写好作文,老师、学生每次都付出许多的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通过这次范老师的一堂作文示范课和我校中高年级语文教师的一次交流。我对作文教学有了一点新的认识。

  首先,生活永远是作文的源头活水,在日常生活中听、说、读的活动总陪伴着我们。引导学生“多读、多听、多想、多说、多记”是提高作文的重要途径。让学生*时多说、大胆说、说完整的话、优美的话。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主动读课外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勤于读书,大量阅读必能促进作文能力的提高。现在我班也有同学读书,但他们不会选择书。但更多的是不想读书,多是读给老师看的,读书的也是囫囵吞枣,不会注意中间的优美词句,动人情节。作为语文教师我想,我们应该重视他们读什么书,注意读书,想点什么办法让他们主动读好书,这才能起到读书的效果。

  其次,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我想这个日记应该是歇一天中真实的一件事。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一句话也可,只要有它的特色,把自己的喜怒哀乐无拘无束的表现出来,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多写、多练,熟就能生巧。

  然后,我明白了,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对学生作文的评价不能千篇1律,更不能一棒子大死。应该根据不同水*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评价,对基础好的要有教育的要求,基础差的一个好词,一个佳句都应该及时表扬。最好能让学生只见相互评价,也能促进*作水*。

  总之,这次作文研讨活动,让我学到了很多。但作文教学还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们必须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才能对学生有所受益。

  非常荣幸有机会参加了兰山区小学数学本真“新课堂”活动,虽然天气很冷,但是会场内气氛却热烈,洋溢着浓厚的学*氛围。上课的老师们娴熟的教学技巧、精致的板书、亲切的教态、良好的综合素质,同学们认真听课的态度,训练有素的自主学*与小组讨论交流,精彩的发言,都获得了听课老师阵阵热烈地掌声。

  虽然很累,但是这次活动使我受益匪浅,让我领略到了名师的风采,学到了宝贵的教学经验。在这次活动中听了四位老师的课,其中韩老师和薛老师上的是常态课,郝老师和孙老师的课是即将参加比赛的,四堂课都很精彩,而后教研员进行了点评,然后还安排常态课教师介绍了自己是研究“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经验,让人受益匪浅。通过学*为我以后的教学工作起到了点云拨雾的作用,下面就谈谈我的感受比较深的几点体会:

  一、训练有素的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在韩老师和薛老师的常态课上,学生们的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非常高效。我觉得这一方面是得益于老师们*时的指导,更重要的是每次自主探究与合作学*前,老师都会给出明确的提示,连时间和音量都会提示。而讨论交流结束时,师生之间会有约定好的结束信号:韩老师的是口号“---我自信----我成长”,薛老师的是“态度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成败”。汇报时会让学生们按序号汇报。这些细致的提示给学生们的讨论交流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依据,让学生们能有条不紊的进行思考,交流,汇报。

  二、扎实有效的教学。两位老师上的这两节常态课都非常扎实,重难点突出,比如韩老师的《按比例分配练*》这一课,韩老师准备了四种不同类型的题目,层层递进,每一个题目都有针对性,学生结合问题学*、探究、交流,使学生一步步建立模型,并理解应用此类题目的模型。而薛老师的《万以内加法(连续进位)》一课,在教学算理和算法时,让学生先自主探究,把探究结果写在学*单上,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再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最后练*时再巩固,学生在自学、交流、练*中一遍遍巩固算理和算法。

  三、善于发现与联系的眼睛

  数学知识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数学老师要善于发现,善于从生活中找素材,把知识生活化,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效率。在课上两位老师都从生活中寻找素材,而非直接教教材。例如:孙老师教学《植树问题》一课时,把三种情况(一端种,两端种,两端不种)整合到一道题目中,让学生从中发现矛盾点。在对比联系学*中解决问题,建立模型。在应用练*时,引导学生把模型与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如钉纽扣、钟声,锯木头,装路灯等等。既训练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也加强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体会是可以记录的,但心灵的感受可能是无法言语的,只有自己的经历,才会有认识上的提高。

  虽累但幸好有收获。

  3月6日我校举行了课堂“有效教学”研讨会。 观摩了5节课,我听了两节数学课,并进行了研讨,研讨会带给我深深的思考。

  一、受益匪浅

  听完课后,又听取了教师代表的经验介绍,王兆利老师的发言受益匪浅。这次研讨会不仅是对自己知识的扩充、教学理念的提高,更是一次心灵的洗涤,对我今后的课堂教学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课堂上,讲课老师展示了他们高超的教学基本功,演绎了一堂又一堂精彩纷呈的名副其实的好课。教者课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课上给学生充分提供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二、感触颇深

  本次活动反映出了实施课堂有效教学以来,课堂教学更注重挖掘蕴涵的思想,注重学生的认知变化。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启发引导,注重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上课老师都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大大增强学生动手、动口能力,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在应用现代化教学工具的同时,能很好的与传统的数学教学手段相结合,严谨、生动,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重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能力

  在这几节课中,老师们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清晰,教学方法灵活,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每节课气氛都很活跃,学生参与互动性强,我们看到的是老师和学生的互动、交流,老师在引导中让学生慢慢发现问题,体验数学的本质。激发了学生学*知识的兴趣,点燃探索的欲望,学生很乐意、自觉地参与整个学*过程,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参加这次活动感触颇深,收获多、收获的质量高、学*的感悟深,更使我深深感受到了更强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断学*新教学理念,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认真反思自己的工作,特别要在如何通过现有的教学设施优化课堂教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等方面多作探索,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让自己能拥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去胜任小学数学教学。

  10月28日,青龙小学开展了小学高效课堂课即(两辅一主六步)教学改观摩课活动,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教学观摩活动,聆听了彭吉芳老师、杜朝娥师等四个老师的课之后,收获颇多,尤其是她们对文本的深入理解的剖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吧。

  一、教师语言具有艺术的魅力当我听着这三位教师的课时,我想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带领走出狭小的课堂,深入人的心灵深处,彭吉芳老师声情并茂的语言勾起了学生身临其境的情怀。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课堂语言简洁,准确,他用自己的挥洒自如的语言带着学生有声有色地学*,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了震撼。

  二、自读感悟、开放引导的课堂让人耳目一新新课标中说到:学生的自读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师的引导调控是第二位的。着眼于学生自主发展的阅读教学,应该是一个“先学后教、先读后导、先练后训、先放后扶”的过程。”我想,彭吉芳老师所执教的《麋鹿》一文的教学过程就是这种教学模式的一个充分展现吧。再读上一遍,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和发现”。以上这些评价,我认为既是对学生感悟结果的评价,也指向了学生的感悟态度,指导了感悟的方法,同时,其激励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呀!在课堂上用我们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话语去激励学生,我们是能办到的。

  三、处理、把握教材的方法十分独到四位老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都有其独到之处。找准了切入点,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从而也给了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极大空间,学生的讨论有理有据、精彩纷呈;此外,胡纯才老师还善于开发课程资源,有一句教育名言说得好:“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我想,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该问问自己:当学生把这堂课所学的知识点忘记以后,还剩下些什么?十年,几十年以后,当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全忘掉以后,我们给他们留下些什么?我们的教育,能否给孩子们留下正确的思维方式,留下解决问题的能力,留下他们真正需要的种种?

  一日听课所得又岂止以上几点,但我想,光是这几点,是我要用很多的时间才能深刻领悟的。

  导学生写好作文?小学作文该如何教?是当下语文老师们最头疼的问题。怕上口语交际课,怕上作文课是大多数小学语文老师的心声。为此,州教育局专门组织举办了“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小学语文、中小学数学教学展示与研讨会”特地邀请了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永正、闫学、贾志敏、为我们举办专题讲座,并进行口语交际及作文指导的示范教学,还邀请了现任山西省教科所语文教研主任崔云宏为我们解读20xx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获益良多。

  首先听的是于永正老师上的作文指导课,指导学生学*写人物对话。于老师虽然64岁了,但上起课来依然饱富激情。于老师以与同学们课前交流的信息为引子,教学生怎么写人物的对话,掌握引用人物对话的三种方式,并在教学中自然的进行文明礼貌的教育,教育学生用礼貌语言进行对话。之后于老师以小猴子跟妈妈要桃吃的情境设计对话,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读和演,使学生在欢快和谐的气氛中对话的内容,揣摩人物的动作、神态等。然后,于老师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加上时间、地点、根据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写出一篇

  记事的作文,写好之后,让学生上台朗读自己的作品,于老师一边倾听,一边及时地给予恰当的评价,提出改进的方向,之后让学生之间互读、互改,再让写得好的学生上台朗读自己的作品,老师给予肯定,表扬写的好的地方,然后让同学们再次进行修改,直至成文。整堂课过渡自然,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引导适时有效,语言风趣幽默,让人耳目一新。

  其他两位教师分别上了一节口语交际课和一堂作文指导课,都上得非常精彩,在设计提问和引导分析方面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通过几位名师的示范教学和讲座,我感受到,要教学生写好作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口语交际与作文息息相关,上好口语交际课是上好作文课的前提,而上好口语交际课则要抓实*时的语文课堂教学,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不是孤立的两项工作,而是相互联系,互为依促的。如果在*时的课文教学中不注重学生的口语表达,不注重词句的积累与运用,学生没有深厚的语言基础,教师的教学水*再高也是教不好作文的。所以,作文教学要从一年级的说话训练抓起,重视学生的字、词、句的积累与运用,多抓口头造句、口头说话,鼓励学生多读、多背、多抄写,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等。丰富学生的语言信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掌握必要的修辞方法,学*一些作文构架的方法等,才能从根上解决作文难的难题。

  而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来讲,更应加强自身的继续学*,提高语

  文素养,学*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不是光靠某个年级、某个老师的努力就能实现的,需要靠1——6年级的语文老师的共同努力,从最基础的语言抓起,从最基本的说话写话抓起。一步一步,夯实基础,才会有万丈高楼的*地而起。在此,我愿与各位同仁共勉,为改变作文教学之窘状而努力。

  今天,我非常幸运地参加了一年级语文在南海中心小学举行的视导研讨工作。在这两天的时间里,我聆听了邓老师的精彩识字教学,被邓老师的风采深深折服。课堂上邓师们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声情并茂、自然大方的教态,变化无常的教学风格,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体会:

  在这两天的时间内,对于邓老师来说应该是个棘手的挑战。经过上课、说课、评课,再次吸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备课上课,这两堂课虽是同一个课题,但却不难看出邓老师上得一次比一次好。可看出邓老师在短短的时间内磨课的精心与用心。

  教学是涉及教师与学生双边的活动过程。因此,听课时我要关注邓老师教的活动,还关注了学生学的情况。邓老师对教材的钻研,重点的处理,难点的突破,教法学法的设计,教学基本功的展示令我刮目相看。再看学生的学,学生的课堂表现非常好,整个课堂的参与率的非常高,学*氛围很浓厚,学生的养成*惯非常到位,整个课堂,学生在邓老师的引导下努力,做到“眼到”“耳到”“手到”和“心到”。

  教学是一种学*活动,其本质是学而不是教。在第二次上课,邓老师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学生的学*活动展开的,因此在关注教与学双边活动时,邓老师做到了关注学生每一个学生的学*活动。

  此次教研活动开展比较成功,研究,取长补短,准确地评价各种教学方法的长处和短处,并结合自己教学实际,吸收他人有益经验,改进自己的教学。

  教具的准备恰到好处:一堂课的成功与否,教具准备非常关键,如果你准备的教具,孩子感兴趣,愿意去了解它,认识它,那么你这节课就成功了一半。龚竹老师的课件《动物怎样过冬》形象逼真,孩子们通对原有经验的再现与课件进行比较,更加清楚的了解了什么是冬眠哪些动物是冬眠过冬、哪些动物是储存食物过冬、哪些动物是加厚皮毛过冬等。周菊玲老师《图形找家》设计的圆嘴吧的猫、正方形嘴巴的猪让孩子进一步了解图形的特征。

  以上是个人的一点粗浅体会,当然,还有许多值得我学*的地方。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刻苦钻研教材,不断学*提高自身素质。

  在新课改浪潮的推动下,XX县教育局在学期初提出了“有效课堂”的要求:有效课堂过关、有效课堂巩固、有效课堂提高。学校也不断加大了课改力度,要求教师不断加强自我素质的提高,强化终身学*理念,最终服务好教育教学。20xx年12月18日,在校长的带领下政治教研组到了XX县元马镇中学展开了两天的教学研讨。

  参观学*,收获颇多,通过与元马中学的交流学*,让我领略到:

  一、严谨扎实的校风是教学成功的基石。走进元马中学,她虽然处于扩建之中,可是却没有杂乱的感觉,听校长介绍,看教师风采,望学生状态就会给人一股奋进的力量。30个教学班,1700多学生统一住校,统一管理,步调一致;学生服装无奇装异服,体现当代学生特色;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留披肩发,生动活泼洋溢青春气息……所有的这些都为元马中学的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坚厚的物质基础。

  二、教师灵活、细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在课改当前,要培养学生的素质,就要优化学*过程,就要不断增强学生成长的内在驱动力,使学生始终保持在最佳的学*状态中学*。从推进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说,转变学*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我们所听徐永萍老师的一节课就是足够的例证。

  三、众人划桨开大船,团结就是力量。元马中学xx年扩建,20xx年再建,可是教学质量持续上升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实现了资源共享,积集体智慧于一身;实施集体备课,大家共商,个人操作,最后实现集体共赢,为XX县的发展提供积极的影响,我们都有着共同的地方,也是香中人的骄傲!

  四、学校的办学宗旨为学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高校长虽然只是短短的一句话,已经高度概括了元马中学乃至所有学校终身办学理念:我们学校办学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学校、教师、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还有什么更能说明我们学校办学的宗旨呢?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学无止境,教更无止境,今后的教学我会选准目标,朝着既定的目标而努力!

  1、确立先进的课堂管理意识。管理的最终目标就是不管理,我们要学*和借鉴先进的教学模式,可是又不能拘泥于这一模式,应该结合本校实际创新学校管理意识,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小学数学线上教学研讨心得体会 (菁华5篇)(扩展3)

——小学线上数学心得体会菁选

小学线上数学心得体会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线上数学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纵观这次十省市数学竞赛课,我觉得这些优质课授课教师都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这次观摩活动,无论是课堂教学的展示,还是专家的精彩答疑和互动环节,让我澄清了一些教学误区,重新认识板书呈现时机及内容;重视课堂多元评价,及时诊断学生表现,及时调整矫正;明白学生活动表现应是主动而富有个性,尤其是学生的思维活动应是深刻而充分;懂得了复*课中实践的重要性;学会了采用问题导学形式,层层设计问题组、步步深入,从而勾画出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开动思维、应用知识、分析推理、整合创造,得出结论......让我看到了很多新鲜事物,对我今后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督促作用。

  感谢学校给我这次学*的机会,让我学到了先进的教学方法,我将积累这次学*活动的经验,将它们应用于以后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更上一层。

  这几节课让我充分领略了课堂教学无穷的艺术魅力。老师们的课以丰富的人生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向我们展示了课堂教学的崇高境界,使我在听课活动中可以说是如沐春风。可以用两个字概括,那就是"实在",虽然各位老师的水*不一,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借鉴的东西,这几节课表现了以下优点∶

  一、底蕴

  授课老师在课堂上能有如此严谨的思维,精炼的谈吐,如果没有知识的积淀与认真的钻研,难以做到既能充分把握好课本,又很好的把握学生。

  二、亲和

  授课老师的亲和力不仅是在脸上,更是在师生的心里,听这样的课,想走神都很难。

  三、知识生成

  课堂教学中做到体现自主引导合作,推动探究,关注过程,尊重学生个性特征,重视学生的探究体验和感悟发现,培养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提出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理论联系实际

  教师注重数学来源生活,用于生活,让学生体验了学*数学的乐趣。以及其中的重要性。

  总之这几节课都体现着新课论的`要求趋势,课堂生动,预设生成与动态生成相结合,目标达成率高,无一不渗透着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在课堂上的应用活灵活现。

  听课是教师成长的必修课,走进名师,感受名师的优质课,每次听完优质课,体验和感受高效课堂魅力的同时,也让我对自己的教学有一番新的全面审视,作为一名教师,应当把每一次听课的感悟化作自己努力成长的动力,将每一次听课的收获作为自己成长的步步阶梯。

  “鸡兔同笼”问题是一节相对来说比较难讲的课,因为这节内容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考查较高。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往往思维比较混乱,学生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仔细分析,其实不难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关键原因就是学生解题时没有形成一个明晰的思路。

  而在本节课中,我们似乎并没有感觉到学生的思维出现停滞或困顿的现象,其原因我想可能正是由于吴老师注重了将质疑与导思的恰当融合与把握,通过追问的方式,步步推进,让学生的思维变得异常活跃而最终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

  通过这次学*,我深切的体会到新课程下的数学课堂更应富有趣味性、探索性和挑战性,充满生机和活力。教师在课堂中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激活他们的学*兴趣,进而不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和促进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课堂评价及时,关注了学生的情感。这几节课中,每一位教师都能对学生的'来回答做出积极的评价,老师亲切和蔼的教态、抑扬顿挫的语调,给孩子们积极向上的鼓励,使整节课都充满着活力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地学*、积累,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前几天,听了十省市小学数学课堂竞赛课,使我受益匪浅,特别是重庆市江北区洋河花园实验小学杨敏老师上的《认识周长》一课,令我影响最深,这节课老师都能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作为一个引导者,充分体现新课改的理念。

  教学中,老师精心设计了教学课件,使学*的知识变得形象直观,调动了学生学*的积极性,还将所学知识引申到生活中来,如:跑操场一圈就是计算操场周长,花坛栅栏的长就是花坛的周长…总之,授课者总能在教学进程中创造愉悦和谐的课堂环境使学生学得开心,学得主动,学得灵活,学得扎实。

  听了杨老师的'课,使我倍受鼓舞,同时也让我压力倍增,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不断的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这几天观看了“小学数学优质课线上观摩研讨活动”的视频,我受益匪浅。一堂堂令人神往的示范课让人领略到数学的深邃思想和无穷魅力,精彩的预设与生成,恰到好处的点拨与启发,一步步启发学生深度思考,挖掘深层次的知识内涵,不仅引发学生们无限思考,也启迪着台下老师们的思索。他们重数学概念的强化,重课堂操作的组织,重学**惯的养成,由浅入深,一步步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数学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分析现实问题,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理性思考。

  课堂上,教师尤其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会欣赏孩子、爱孩子,才会赢得孩子们的爱与尊敬。“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生动、幽默的讲解,新颖、独特的教学方式最吸引孩子们。课堂上,孩子们那发自内心的笑声,亮晶晶的闪烁着求知欲的眼睛;下课后,意犹未尽,恋恋不舍的表情,就是对教学最好诠释。

  通过这次学*,我将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尽力扬长避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苏悦菁老师:

  今天有幸聆听了十省市区数学竞赛课,感觉收获颇多,老师们的每一节课不但注重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这些课堂上,我领略着他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他们在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论,引发了我对课堂最优化的思考。

  以《认识周长》一课为例谈谈我的感想。理解周长的含义,探索周长的计算方法,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是本节课应达到的主要教学目标。老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学生的数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如树叶,各种*面图形,测量工具等,课堂上充分发挥这些素材的作用,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周长的含义,探索各种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促进了学生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在理解周长的含义时,老师设计了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等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把周长这个抽象的概念与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自己的实践经验联系起来。接着出示“<”,让学生探索,进一步明白封闭的图形的一周才叫周长。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参与学*数学知识的活动。最后运用周长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生活—数学—生活的设计,把形象与抽象相结合,帮助学生逐步将周长的概念从生活与实物中逐渐剥离。

  通过本次临沂市小学数学线上研讨,从很多老师那里学到了很多线上教学的方法,同时我也获益匪浅,进一步能够改善线上教学的效率。

  首先观看了曲树玲老师《画垂线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在本堂课中,曲老师能够让孩子们在上网课时有一个良好的学**惯,让孩子们都露出脸来,随时监督孩子的上课效率。在课堂的最后还与我们分享了一些线上教学的方法,从而解决了线上教学遇到的一些困难。

  高歆然老师的《植树问题》让人眼前一亮,刚开始播放手影的视频,然后用手来让学生理解间隔,还让孩子们举例生活中还有哪些间隔,本堂课还利用了化繁为简的方法从而简化了植树问题,在教学方法多样,利用做游戏的方法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这是值得让我们学*的地方,让孩子在快乐中学*,是让孩子爱上学*的一种方法,真的太喜欢高老师的课了。同时高老师还传授了给我们很多线上教学的方法,也是非常实用的。

  朱老师《倍的`认识》这一课结合生活加强学生对倍的认识,课堂评价方法多元化,让孩子们爱上学*。

  王华东老师教给我们很多线上教学实用的方法,希沃白板,班级优化大师,也是非常实用的。

  非常高兴能听一听一些老师线上教学的经验,从而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提升自身的教育能力。

  我有幸参加了“名师之路”为期两天的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的学*,收获还是蛮多的,下面就这次的学*谈谈自己的体会。

  4月17日,听了张静老师讲的《开火车》,乍看题目觉得应该是游戏课,但实际上是一节关于二年级表内乘法口诀的复*课或者说是练*课。张静老师设置的这一节练*课,它不仅让学生完整的复*了乘法口诀,而且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学*热情。课堂上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轻松掌握了知识,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张静老师的课堂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归纳总结的枯燥乏味,非常适合低段的学生。张老师特别善于从儿童的视角去开展教学。比如在“开”火车时,有一个同学只开到了两节,她就关注到这个孩子情绪不是很好。于是,张老师就借助这个资源,问同学们谁能帮一帮那位同学,把这个火车开的更长一点。于是其他同学就开始思考,顺利进入下一个环节,火车我们可以往后开,其实也可以往前开,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照顾了孩子的情绪。

  接下来,张静老师还做了《尊重儿童视角构建生本课堂》讲座。我特别喜欢她提的这个尊重儿童视角的观点,尤其她举过几个例子以后,我更加认识到这个尊重儿童视角是有多么的重要。比如说她举了一个自己身边的例子,说7+2=5,4+6=6。一般情况下,如果孩子的作业本上出现7+2=5,我们一般都会认为学生把加减混淆了,可是这个学生接着做4+6=6,那么可能就不仅仅是混淆的问题了,当老师与孩子沟通之后才发现,孩子用了手势进行运算,他把7用手势表示出来,2也用两个手指,这样的话7用到了三根手指,2用两根手指,数来确实是5根手指。还有这个4+6=6,就举了4个手指,而6却是用两根手指(大拇指和小拇指)来表示,这样的话,确实是4+6=6。所以我们应该从儿童的视角去观察思考他为什么错了,错在哪里?这样才能帮助孩子正确的去理解并掌握知识。

  听到张静老师说尊重儿童视角的时候,我内心是非常澎湃的。因为我本来是教初中数学的,也就是说,主要是跟稍微大点的.孩子沟通。自从教了小学数学之后,我似乎把这个角色转换的不是太好,有时候真的不能以的儿童的视角去理解他们的做法,总觉得孩子们应该是懂事了。可是想想8、9岁的学生又真的能懂多少事呢?想想自己可能也因此伤害了一些学生。我觉得应该好好反思自己,我觉得以后不管是当班主任还是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尊重儿童的视角。真的去了解孩子,从而去更好的教育他们。而不是总是以大人的视角想当然的去要求他们,要求他们达到什么样子,而没有明白他们真正的问题所在。

  还有一节课是许卫兵老师讲的人教版三年级《认识分数》,我印象非常深刻。这节课自己以前也讲过,但确实没有许老师这么高的站位,他把整本书和整个小学阶段的教材进行了整合。这个整合让知识的渗透显得是那么的理所当然。比如他说这个整数概念,“整个整个的数”。分数是什么呢?是因为有分才会有数这样一个概念。另外,他的板书真的是惊艳到了我,我本人的*时做上课的时候,这个板书确实做的不够好,我自己这一段时间本身一直在反思这件事情,这次看到许老师的板书以及后面学到徐斌老师的板书,我真的觉得板书的真的是特别的重要,以后一定要在这方面加强自己的课堂修养。把知识的脉络以及构建的过程,完整的利用板书呈现给孩子,这可能是发挥板书的最大价值。当然,做好这些最主要是认真研读教材,研读课标,对整个知识体系要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从而才能把自己的每节课去上好。徐斌老师上的是《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节课用他的话说就是“三无课”。没有课件,没有情境,也没有固定的教案,但是他的整堂课知识的传授是非常的稳固,而且锻炼的学生的思维能力,完全是一个“生本课堂”。

  孙敬斌老师的《变化的量》这一堂课,这是基于这个正反比例之前的一节准备课,因为这节课,内容并不是特别的具体,就是让学生去认识生活中的变量,从渗透理解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但是孙老师把这节课上得非常的轻松,他注重了知识的情境化。另外,他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为数学语言就是由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及普通语言相结合的。孙老师能够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理清条理,表达准确规范。孙老师整堂课都是让学生来说,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生活中气温的变化与穿衣件数,以及蟋蟀鸣叫次数的关系,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让学生是经历了一个学得、*得,从而悟得的一个过程,最终形成知识体系。

  潘岳老师,作为观课、议课点评的专家,他并没有准备稿子,但他说的每一句话我都感觉真的是非常真切,非常符合一个教育人真正的心声。比如说他提到了现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总是依赖于课件,一张一张幻灯片的去放,而没有真的去注重到这个知识的形成过程,可能就会出现本末倒置的这种现象。再比如说情境化的处理,有时候不需要情境的时候,我们为了上好一节课,非得给他找一个情境,而没有注重到新旧知识的衔接。他还提到了一个词语,叫知识体系,我感觉这个词语我们之前老说,但是现在好像又不怎么提了,可能我们更注重于课堂的“热闹”,但有时候热闹的课堂未必有良好的效果。

  作为一个老师,我们可能更多反思的就是如何让自己的课堂变得更有效,这也正如这个学期我们一直在提倡“有效课堂的构成”。这确实是我们应该去思考的问题,什么样的课堂才真的是有效的课堂?我个人认为适合自己的学生,有利于孩子更好的发展,更利于孩子形成这个知识体系,应该就是有效的课堂吧。我感觉这几位专家,现在越来越重视这个“生本课堂”、“裸课”更注重教学效果,而不是一味的再去追求那些花里胡哨的什么情境导入、动态课件等这些问题,我感觉让教师回归于课堂,认真的去研究每一节课,做到对教材的完全把控,以学生学为主可能才会形成更有效的课堂。

  听了很多教育理论,我觉得每位专家都有自己的特长之处,但作为我们一线教师,不能一味地去模仿,照搬他们的教育理论。应该做到活学活用,选择更适合自己学生、适合学情的教育方法。当然,如果能集每一位专家的优点在里面,那就更好了,但是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的学*消化,从而转化为自己的课堂能力。

  比的认识这课是在学生掌握分数应用题及常见的一些数量关系以及能解答简易方程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一节课的重点是对比的意义的理解,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并牢固建立起比的概念,让比的意义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整个的教学之中。

  张晓艳老师在教学中抓住关键问题,探究教学概念本质,让学生经历概念认知的.再发展、再创造的过程。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在丰富的学*背景中逐步体会比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从大量的丰富而有趣的事实中提取有关比的内容,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比的概念,深入理解不可度量的量需要两个量的比来刻画。

  二、引导学生经历基于问题的探究过程,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经历概念的引入一一形成一一应用的全过程,逐步深入理解比的意义,进一步认识比,突出比的度量价值,体验比的优越性。

  三、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引导学生充分地体验、表达、交流、质疑、反思。

  张老师这节课利用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能够引导学生有序思维,积极发现,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体现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加强学*,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学*是教科研的源头活水,教师只有不断地学*,才能从职业的疲惫感、倦怠感中脱离出来,继续前进;也只有不断地学*,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发展对教师的新要求。

  开学初,我们组织全体数学教师,梳理了自己在数学教学方面还存在的问题,确立了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的数学教研主题,通过每周一主题的研讨形式,为教师解疑答惑。

  听评课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一学期来,组内数学教师均能做到认真备课、上课、及时有效的批改学生作业等,教学常规工作能按照要求保质保量的完成。本学期安排的组内教师听评课活动,能够教学相长,互相蹉跎,有效的指导教师备课、上课。特别是对于青年教师而言,在课堂教学方面有一定的进步。

  初探小组合作学*型的课堂研究

  本学期,学校以王志刚主任编写的《小教学论》为主要学*课程,积极组织教师开展了“小组建设与组长培养”、“掌握教学模式中的学生课堂展示”和“掌握教学课堂评价”的主题研究活动。同时,数学教师积极上网查阅有关小组合作学*方面的论文资料,开展主题教研活动。

  小组合作课堂教学听课

  20xx年1月4日,在XX区第一联合体“小组合作交流研讨”活动中,学校王宁老师作为数学教研组代表,进行了交流发言,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

  集体磨课活动,促专业素质提升


小学数学线上教学研讨心得体会 (菁华5篇)(扩展4)

——小学线上数学心得体会菁选

小学线上数学心得体会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线上数学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纵观这次十省市数学竞赛课,我觉得这些优质课授课教师都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这次观摩活动,无论是课堂教学的展示,还是专家的精彩答疑和互动环节,让我澄清了一些教学误区,重新认识板书呈现时机及内容;重视课堂多元评价,及时诊断学生表现,及时调整矫正;明白学生活动表现应是主动而富有个性,尤其是学生的思维活动应是深刻而充分;懂得了复*课中实践的重要性;学会了采用问题导学形式,层层设计问题组、步步深入,从而勾画出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开动思维、应用知识、分析推理、整合创造,得出结论......让我看到了很多新鲜事物,对我今后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督促作用。

  感谢学校给我这次学*的机会,让我学到了先进的教学方法,我将积累这次学*活动的经验,将它们应用于以后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更上一层。

  这几节课让我充分领略了课堂教学无穷的艺术魅力。老师们的课以丰富的人生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向我们展示了课堂教学的崇高境界,使我在听课活动中可以说是如沐春风。可以用两个字概括,那就是"实在",虽然各位老师的水*不一,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借鉴的东西,这几节课表现了以下优点∶

  一、底蕴

  授课老师在课堂上能有如此严谨的思维,精炼的谈吐,如果没有知识的积淀与认真的钻研,难以做到既能充分把握好课本,又很好的'把握学生。

  二、亲和

  授课老师的亲和力不仅是在脸上,更是在师生的心里,听这样的课,想走神都很难。

  三、知识生成

  课堂教学中做到体现自主引导合作,推动探究,关注过程,尊重学生个性特征,重视学生的探究体验和感悟发现,培养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提出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理论联系实际

  教师注重数学来源生活,用于生活,让学生体验了学*数学的乐趣。以及其中的重要性。

  总之这几节课都体现着新课论的要求趋势,课堂生动,预设生成与动态生成相结合,目标达成率高,无一不渗透着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在课堂上的应用活灵活现。

  听课是教师成长的必修课,走进名师,感受名师的优质课,每次听完优质课,体验和感受高效课堂魅力的同时,也让我对自己的教学有一番新的全面审视,作为一名教师,应当把每一次听课的感悟化作自己努力成长的动力,将每一次听课的收获作为自己成长的步步阶梯。

  “鸡兔同笼”问题是一节相对来说比较难讲的课,因为这节内容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考查较高。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往往思维比较混乱,学生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仔细分析,其实不难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关键原因就是学生解题时没有形成一个明晰的思路。

  而在本节课中,我们似乎并没有感觉到学生的.思维出现停滞或困顿的现象,其原因我想可能正是由于吴老师注重了将质疑与导思的恰当融合与把握,通过追问的方式,步步推进,让学生的思维变得异常活跃而最终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

  通过这次学*,我深切的体会到新课程下的数学课堂更应富有趣味性、探索性和挑战性,充满生机和活力。教师在课堂中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激活他们的学*兴趣,进而不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和促进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课堂评价及时,关注了学生的`情感。这几节课中,每一位教师都能对学生的来回答做出积极的评价,老师亲切和蔼的教态、抑扬顿挫的语调,给孩子们积极向上的鼓励,使整节课都充满着活力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地学*、积累,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前几天,听了十省市小学数学课堂竞赛课,使我受益匪浅,特别是重庆市江北区洋河花园实验小学杨敏老师上的《认识周长》一课,令我影响最深,这节课老师都能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作为一个引导者,充分体现新课改的理念。

  教学中,老师精心设计了教学课件,使学*的知识变得形象直观,调动了学生学*的积极性,还将所学知识引申到生活中来,如:跑操场一圈就是计算操场周长,花坛栅栏的长就是花坛的周长…总之,授课者总能在教学进程中创造愉悦和谐的课堂环境使学生学得开心,学得主动,学得灵活,学得扎实。

  听了杨老师的课,使我倍受鼓舞,同时也让我压力倍增,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不断的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这几天观看了“小学数学优质课线上观摩研讨活动”的视频,我受益匪浅。一堂堂令人神往的示范课让人领略到数学的深邃思想和无穷魅力,精彩的预设与生成,恰到好处的点拨与启发,一步步启发学生深度思考,挖掘深层次的知识内涵,不仅引发学生们无限思考,也启迪着台下老师们的思索。他们重数学概念的强化,重课堂操作的组织,重学**惯的养成,由浅入深,一步步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数学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分析现实问题,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理性思考。

  课堂上,教师尤其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会欣赏孩子、爱孩子,才会赢得孩子们的爱与尊敬。“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生动、幽默的讲解,新颖、独特的教学方式最吸引孩子们。课堂上,孩子们那发自内心的笑声,亮晶晶的闪烁着求知欲的眼睛;下课后,意犹未尽,恋恋不舍的.表情,就是对教学最好诠释。

  通过这次学*,我将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尽力扬长避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苏悦菁老师:

  今天有幸聆听了十省市区数学竞赛课,感觉收获颇多,老师们的每一节课不但注重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这些课堂上,我领略着他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他们在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论,引发了我对课堂最优化的思考。

  以《认识周长》一课为例谈谈我的感想。理解周长的含义,探索周长的计算方法,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是本节课应达到的主要教学目标。老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学生的数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如树叶,各种*面图形,测量工具等,课堂上充分发挥这些素材的作用,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周长的含义,探索各种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促进了学生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在理解周长的含义时,老师设计了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等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把周长这个抽象的概念与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自己的实践经验联系起来。接着出示“<”,让学生探索,进一步明白封闭的图形的一周才叫周长。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参与学*数学知识的活动。最后运用周长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生活—数学—生活的设计,把形象与抽象相结合,帮助学生逐步将周长的概念从生活与实物中逐渐剥离。

  通过本次临沂市小学数学线上研讨,从很多老师那里学到了很多线上教学的方法,同时我也获益匪浅,进一步能够改善线上教学的效率。

  首先观看了曲树玲老师《画垂线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在本堂课中,曲老师能够让孩子们在上网课时有一个良好的学**惯,让孩子们都露出脸来,随时监督孩子的上课效率。在课堂的最后还与我们分享了一些线上教学的方法,从而解决了线上教学遇到的一些困难。

  高歆然老师的《植树问题》让人眼前一亮,刚开始播放手影的视频,然后用手来让学生理解间隔,还让孩子们举例生活中还有哪些间隔,本堂课还利用了化繁为简的方法从而简化了植树问题,在教学方法多样,利用做游戏的方法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这是值得让我们学*的地方,让孩子在快乐中学*,是让孩子爱上学*的一种方法,真的太喜欢高老师的课了。同时高老师还传授了给我们很多线上教学的`方法,也是非常实用的。

  朱老师《倍的认识》这一课结合生活加强学生对倍的认识,课堂评价方法多元化,让孩子们爱上学*。

  王华东老师教给我们很多线上教学实用的方法,希沃白板,班级优化大师,也是非常实用的。

  非常高兴能听一听一些老师线上教学的经验,从而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提升自身的教育能力。

  我有幸参加了“名师之路”为期两天的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的学*,收获还是蛮多的,下面就这次的学*谈谈自己的体会。

  4月17日,听了张静老师讲的《开火车》,乍看题目觉得应该是游戏课,但实际上是一节关于二年级表内乘法口诀的复*课或者说是练*课。张静老师设置的这一节练*课,它不仅让学生完整的复*了乘法口诀,而且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学*热情。课堂上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轻松掌握了知识,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张静老师的课堂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归纳总结的枯燥乏味,非常适合低段的学生。张老师特别善于从儿童的视角去开展教学。比如在“开”火车时,有一个同学只开到了两节,她就关注到这个孩子情绪不是很好。于是,张老师就借助这个资源,问同学们谁能帮一帮那位同学,把这个火车开的更长一点。于是其他同学就开始思考,顺利进入下一个环节,火车我们可以往后开,其实也可以往前开,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照顾了孩子的情绪。

  接下来,张静老师还做了《尊重儿童视角构建生本课堂》讲座。我特别喜欢她提的这个尊重儿童视角的观点,尤其她举过几个例子以后,我更加认识到这个尊重儿童视角是有多么的重要。比如说她举了一个自己身边的例子,说7+2=5,4+6=6。一般情况下,如果孩子的作业本上出现7+2=5,我们一般都会认为学生把加减混淆了,可是这个学生接着做4+6=6,那么可能就不仅仅是混淆的问题了,当老师与孩子沟通之后才发现,孩子用了手势进行运算,他把7用手势表示出来,2也用两个手指,这样的话7用到了三根手指,2用两根手指,数来确实是5根手指。还有这个4+6=6,就举了4个手指,而6却是用两根手指(大拇指和小拇指)来表示,这样的话,确实是4+6=6。所以我们应该从儿童的视角去观察思考他为什么错了,错在哪里?这样才能帮助孩子正确的去理解并掌握知识。

  听到张静老师说尊重儿童视角的时候,我内心是非常澎湃的。因为我本来是教初中数学的,也就是说,主要是跟稍微大点的孩子沟通。自从教了小学数学之后,我似乎把这个角色转换的不是太好,有时候真的不能以的儿童的视角去理解他们的做法,总觉得孩子们应该是懂事了。可是想想8、9岁的学生又真的能懂多少事呢?想想自己可能也因此伤害了一些学生。我觉得应该好好反思自己,我觉得以后不管是当班主任还是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尊重儿童的视角。真的去了解孩子,从而去更好的教育他们。而不是总是以大人的视角想当然的去要求他们,要求他们达到什么样子,而没有明白他们真正的问题所在。

  还有一节课是许卫兵老师讲的人教版三年级《认识分数》,我印象非常深刻。这节课自己以前也讲过,但确实没有许老师这么高的站位,他把整本书和整个小学阶段的教材进行了整合。这个整合让知识的渗透显得是那么的理所当然。比如他说这个整数概念,“整个整个的数”。分数是什么呢?是因为有分才会有数这样一个概念。另外,他的板书真的是惊艳到了我,我本人的*时做上课的时候,这个板书确实做的不够好,我自己这一段时间本身一直在反思这件事情,这次看到许老师的板书以及后面学到徐斌老师的板书,我真的觉得板书的真的是特别的重要,以后一定要在这方面加强自己的课堂修养。把知识的脉络以及构建的过程,完整的利用板书呈现给孩子,这可能是发挥板书的最大价值。当然,做好这些最主要是认真研读教材,研读课标,对整个知识体系要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从而才能把自己的每节课去上好。徐斌老师上的是《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节课用他的话说就是“三无课”。没有课件,没有情境,也没有固定的教案,但是他的整堂课知识的传授是非常的稳固,而且锻炼的学生的思维能力,完全是一个“生本课堂”。

  孙敬斌老师的《变化的量》这一堂课,这是基于这个正反比例之前的一节准备课,因为这节课,内容并不是特别的具体,就是让学生去认识生活中的变量,从渗透理解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但是孙老师把这节课上得非常的轻松,他注重了知识的情境化。另外,他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为数学语言就是由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及普通语言相结合的。孙老师能够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理清条理,表达准确规范。孙老师整堂课都是让学生来说,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生活中气温的`变化与穿衣件数,以及蟋蟀鸣叫次数的关系,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让学生是经历了一个学得、*得,从而悟得的一个过程,最终形成知识体系。

  潘岳老师,作为观课、议课点评的专家,他并没有准备稿子,但他说的每一句话我都感觉真的是非常真切,非常符合一个教育人真正的心声。比如说他提到了现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总是依赖于课件,一张一张幻灯片的去放,而没有真的去注重到这个知识的形成过程,可能就会出现本末倒置的这种现象。再比如说情境化的处理,有时候不需要情境的时候,我们为了上好一节课,非得给他找一个情境,而没有注重到新旧知识的衔接。他还提到了一个词语,叫知识体系,我感觉这个词语我们之前老说,但是现在好像又不怎么提了,可能我们更注重于课堂的“热闹”,但有时候热闹的课堂未必有良好的效果。

  作为一个老师,我们可能更多反思的就是如何让自己的课堂变得更有效,这也正如这个学期我们一直在提倡“有效课堂的构成”。这确实是我们应该去思考的问题,什么样的课堂才真的是有效的课堂?我个人认为适合自己的学生,有利于孩子更好的发展,更利于孩子形成这个知识体系,应该就是有效的课堂吧。我感觉这几位专家,现在越来越重视这个“生本课堂”、“裸课”更注重教学效果,而不是一味的再去追求那些花里胡哨的什么情境导入、动态课件等这些问题,我感觉让教师回归于课堂,认真的去研究每一节课,做到对教材的完全把控,以学生学为主可能才会形成更有效的课堂。

  听了很多教育理论,我觉得每位专家都有自己的特长之处,但作为我们一线教师,不能一味地去模仿,照搬他们的教育理论。应该做到活学活用,选择更适合自己学生、适合学情的教育方法。当然,如果能集每一位专家的优点在里面,那就更好了,但是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的学*消化,从而转化为自己的课堂能力。

  比的认识这课是在学生掌握分数应用题及常见的一些数量关系以及能解答简易方程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一节课的重点是对比的意义的理解,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并牢固建立起比的概念,让比的意义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整个的教学之中。

  张晓艳老师在教学中抓住关键问题,探究教学概念本质,让学生经历概念认知的`再发展、再创造的过程。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在丰富的学*背景中逐步体会比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从大量的丰富而有趣的事实中提取有关比的内容,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比的概念,深入理解不可度量的量需要两个量的比来刻画。

  二、引导学生经历基于问题的探究过程,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经历概念的引入一一形成一一应用的全过程,逐步深入理解比的意义,进一步认识比,突出比的度量价值,体验比的优越性。

  三、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引导学生充分地体验、表达、交流、质疑、反思。

  张老师这节课利用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能够引导学生有序思维,积极发现,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体现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加强学*,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学*是教科研的源头活水,教师只有不断地学*,才能从职业的疲惫感、倦怠感中脱离出来,继续前进;也只有不断地学*,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发展对教师的新要求。

  开学初,我们组织全体数学教师,梳理了自己在数学教学方面还存在的问题,确立了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的数学教研主题,通过每周一主题的研讨形式,为教师解疑答惑。

  听评课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一学期来,组内数学教师均能做到认真备课、上课、及时有效的批改学生作业等,教学常规工作能按照要求保质保量的完成。本学期安排的组内教师听评课活动,能够教学相长,互相蹉跎,有效的指导教师备课、上课。特别是对于青年教师而言,在课堂教学方面有一定的进步。

  初探小组合作学*型的课堂研究

  本学期,学校以王志刚主任编写的《小教学论》为主要学*课程,积极组织教师开展了“小组建设与组长培养”、“掌握教学模式中的学生课堂展示”和“掌握教学课堂评价”的主题研究活动。同时,数学教师积极上网查阅有关小组合作学*方面的论文资料,开展主题教研活动。

  小组合作课堂教学听课

  20xx年1月4日,在XX区第一联合体“小组合作交流研讨”活动中,学校王宁老师作为数学教研组代表,进行了交流发言,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

  集体磨课活动,促专业素质提升

  本学期,学校数学教研组共分来2位新教师,分别是执教一年级数学的汤丹丹老师、执教三年级的王宁老师。在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新教师汇报课活动中,学校“青蓝工程”结对教师,集体磨课,促进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

  青蓝结对

  20xx年XX区小学数学优质课评选活动中,学校数学教师XX教师积极参与,作为团队,我们积极参与到王霞教师的备课、磨课、研讨活动中,在帮助他人成长的过程中,也促进我们团队成员整体水*的提升。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学校数学教研组团队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学校数学教学水*更上一个台阶而不断努力!

  转眼之间半年就要过去了,对教研组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我认真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积极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和教研组计划中的各项任务。

  1、20xx年3月,根据教导处的工作要求,完成组内40岁以内青年教师的说课比赛,评出组内说课优胜者。

  2、20xx年4月,正值期中调研阶段,组织教研组教师开展命题工作,帮助教师提升专业化发展,切实落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努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建立团结和谐的备课组。

  3、20xx年5月,组织小学部各年级开展数学学科竞赛,1—2年级开展“计算小能手”竞赛,3—5年级开展“24点”竞赛,学生积极参与,效果良好。

  4、配合科研室组织青年教师参加《信息技术月个性化教学》的课题研究,在教研组活动中进行多次的磨课后,完成4节录像课的拍摄,分别是黄舒欣老师的《各人眼中的20》、吕梦元老师的《认识人民币》、倪丽莎老师的《整体与部分》、周建新老师的《几分之一》,教师能根据教学目标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板电脑、微视频)开展教学,效果良好。

  5、完成两次的'月考、期中阶段调研的命题和分析

  6、组织组内青年教师组内开课:本学期区级教研员来校听了虞凌洁、刘诗意的课,同时虞凌洁代表学校在区里进行了教学展示,获得好评。青年教师倪丽莎用于尝试,首次使用*板电脑进行教学,进过多次的磨课,在全国课题的开题现场会上,代表学校进行了教学展示,现场课《整体与部分》得到专家的好评。

  7、完成上海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市级“优课”的推荐工作。

  8、完成每月的教研组的月考核工作。

  9、本学期区教研室开展《小学中高年段数学许可基于课程标准评价指南》的活动中,继续开展课题研究课题:《小学3—5年级数学学科基于课程标准的单元评价的实践研究》,带领组员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把握课程标准的内容与要求,理解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合理设计中高年段数学评价目标、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设计纸笔测试练*,通过观察学生活动、作业、测验等方面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兴趣、学**惯、学业成果等,完成区教研室的《学**惯评价案例》的撰写。

  11月17日-20日在线上举行的“中南、华北、西南十省区市”第十二届小学优质课观摩研讨活动,我在科组长的带领下认真组织去观看数学课堂直播。通过从这次研讨活动,我越来越体会到在实施新课程、实现新跨越的改革浪潮中,课堂教学的改革是中心,也势在必行。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学*能力,敢于创新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改变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索精神、合作意识及参与意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努力为学生创设宽松、愉快、民主、*等、和谐的学*氛围,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的主人。

  20xx年12月5日,我参加了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培训。聆听了侯正海老师和黄伟良老师精彩的讲座,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深深地感染了我。

  侯正海老师主讲的内容是《素养立意的运算教学》。侯老师首先向我们介绍了运算教学的历史背景,讲解了运算从技能利益阶段,到能力立意阶段,再到素养立意阶段的发展过程和具体要求。使我对新时期数**算的要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接着侯老师结合具体、生动的实例,着重为我们剖析了“素养立意的运算教学过程”和“估算教学”两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我明白了运算教学的总体思路是:理解算理→内化算理→概括法则→内化法则→迁移运用。


小学数学线上教学研讨心得体会 (菁华5篇)(扩展5)

——小学数学教学研讨心得体会实用五篇

  20xx年4月20日至22日,实验学校选派青年教师郑莎莎、孙亚灵在西安空军工程大学体育馆参加了“名师之路”20xx年春小学数学教学“未来课堂与问题化教学”观摩研讨会。

  会议历时三天,俞正强、唐彩斌、牛献礼、刘延革等15名小学数学界专家做了数节精彩纷呈的示范课和报告,他们流畅的课堂教学、愉快的课堂气氛、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无不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俞正强老师执教的五年级《植树问题》,抽丝剥茧,把看似抽象难懂的几个公式归类到“段”和“点”的关系上,把最本质的东西简单、实在的教给学生。在学生不能及时举出例子的情况下,鼓励他们联系生活,让每位同学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使学*不再枯燥乏味。应用环节也能紧靠生活,让学生亲身去体会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又印证了不变的规律:占了几个“点”,少种几棵树。在巧妙的问题设计和恰到好处的引导下,带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解决生活中的“一类”问题。

  牛献礼老师执教的五年级的《打电话》一课,是对“以学定教”的'充分体现。把教材中的“15人”改成3人,如何尽快通知到所有人的问题就变得简单易分析,学生能更快地接触到问题的本质。学生经历了独立完成、同桌交流、汇报展示和教师引领的过程,自己得出重点知识“知道消息的人都去通知”,从而进一步验证猜想、发现规律。整节课始终围绕着学生的学*展开教学,教师的每一次追问都是为学生的学*体验做铺垫,最后的计算部分就显得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充分印证了体验式学*是为学生提供感兴趣且有意义的数学活动。

  秦莹老师的《一分有多长》,亲切自然,美妙的就像一首歌。课前的“经典咏流传”是前奏,引出关于用时的问题;精美的课件展示出的钟表是渐进,带领学生一步步体验秒针的变化规律;孩子们的两个活动是高潮,让学生体会到一分钟是多少秒、以及时间不以人的感受做转移;深情的话语小结是尾声,温柔且坚定的语气,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有了更好的收获;几个小练*的设计结束,贴*生活的练*,巩固了所学,同时结束亦是开始,学无止境,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整节课浑然一体,堪称享受。

  罗明亮老师的授课教会了我们一句话“人间至味是清欢,课堂至味是道理”。给六年级的同学解决他们五年级就存疑的一个问题,让学生敢于去自己提出提问、自己通过探寻去明白道理,继而通过道理去解决问题。教学不应该只知道“是这样的”,而更要知道“为什么是这样的”,要让学生去深入思考知识背后的道理。在不断地追问中让问题引向深入,分享见解,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惯。这样的课堂不正是我们所追寻的吗?

  周卫东老师的《小鸭在哪里》则让我们看到了学生创造力的惊人之处。整节课的风格极具童趣,通过一个个生动的小鸭的例子,给予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其自由生长,继而引导学生一步步探寻深化、收获成功。这样的学*才能让人真正看到孩子学*的模样,体会到他们知识的增长,相机诱导、顺势而为,做到让学*真正发生。

  这些专家名师们的课各具特色,但同样的都做到了紧贴教材和生活。同样关注了学生数学素养的生成,培养了孩子们优良的学*品质。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亲自体验,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明白所学的本质道理。精彩的专题讲座更是一个个先进教育理念的呈现,给我们的灵魂以不同程度的冲击和洗礼。让人深刻感受到思考和成长。

  会议的一首插曲令人印象深刻,歌名叫做《梦在前方》。“没有什麼能阻挡,风浪再大又怎样;只需要一双手掌,就有征服的力量。”对于年轻教师来说,这些专家前辈们用他们丰富的经验和阅历,为我们的专业成长提供助力;对于学生来说,我们又何尝不是他们背后的推手呢?要想传授给学生知识和能力,作为教师就应努力提升自己,引领学生体会思维成长的快乐,帮助他们完成自己的人生梦想。

  走*名师、聆听名师,这次观摩学*让人深切领略到了大师们别样的人格魅力和课堂风采。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则是用心创造、执着追求,坚持不懈。成功无止境,起点总是零。教师易,名师难。我们坚信,风雨之后必能见彩虹!

  我们真的是一群幸运儿,有幸走进xx市特级教师黄xx老师的“大问题”课堂与讲座,让每一位亲临的老师们感受到“大问题教学”的魅力!感慨良多的同时,也使我受益非浅。

  黄老师的一首教学版《心太软》,既道出了学生的心声,更加剖析了现在教学中的教状:教师讲解太多,学生既学会了依赖,也有不少的怨言。接着指出课堂变革应该以学为核心,以不教之教,让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惯,课堂上只有问题才会让学*发生。

  黄xx老师精彩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课堂教学帮助大家梳理了今后课堂改革的方向和思路,建立“对大问题教学的认识”:问题让学生提出――问题导向,鼓励探究;课堂以学生为核心――学生在前,教师在后;紧扣教学的本质――想大问题,做小事情。

  心里有了学生,我们才能做到真正的倾听。《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精彩课堂,让我感受到黄老师是一个具有倾听意识和*惯的老师。他带着朋友般的热忱与亲切聆听学生的发言,给孩子留足表达的时间;善于听出学生的言外之意,发现学生错误中蕴藏的智慧。在整堂课上,学生是真正的主人,学*的主体,黄老师是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学生学*中的一个伙伴。在学生有疑难,需要帮助时,他才伸出援助之手,稍作点拨或引导,但绝不越俎代庖;在学生急于回答问题而欠考虑时,黄老师的一句“等一等”、“我想采访一下”,有意识的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同时又并没剥夺学生畅所欲言的权力。

  精彩的课堂教学后,黄xx老师进行了富有成效的讲座――微格研修活动。黄老师请上了40位听课老师到台上暂时变成学生,在模拟的课堂中和黄老师进行10分钟左右的片段教学,黄老师以“倒数的认识”为例展示了“大问题”的应用和效果。

  微格研修分为两个片段,第一个片段展示了“大问题”的提出。课堂伊始,黄老师问:“对于“倒数”你有什么问题?”老师们像学生一样向黄老师提问,其中不乏怪异刁钻、含糊不清的问题,目的就是想看看黄老师是如何应对?这恰恰是老师们*时经常遇到的问题,而黄老师轻松对答、一一化解,把大家所有的问题归结梳理清楚成两个问题:“什么是倒数?”和“怎么求倒数?”这让我不禁感慨黄老师的临场应变能力和多年的教学经验是多么值得我们其他老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去学*;第二个片段黄老师邀请了一位老师来模拟刚才的片段,过程中黄老师从学生与教师双重角度悉心对这位老师的教学进行了指导和点评,给予鼓励和帮助,为我们展示了微格教研的程序与操作方式,对参会老师特别是从事教研工作的老师以一定的启示。

  纵观黄xx老师的课堂与讲座,能从触及数学本质的大问题出发,给学生的独立思考与主动探究留下充分的探究空间,关注学生的差异发展,全面落实“四基”;对于我们教师,启示我们寻找自己的大问题,把握问题的本质,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更指向学生的数学思想与数学活动经验,“把对儿童的理解、关爱、信任、成全,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体现出来”,实现理想的“生命化教育”。

  一、异彩纷呈的课堂。

  此次活动,我们可爱的于老师,让骨干班的成员集体备课,根据作业确定上课资格人选,然后以现场抽签形式确定每个课题组上课的教师,进行“同课异构”。同样的知识,因不同老师的诠释,而变得异彩纷呈。

  《折线统计图》一课,三位执教的老师都能从其特点入手,通过不同的呈现方式体现折线统计图的优越性。特别是郝贵芹老师的课,让我有耳目一新的感觉。郝老师从姚明的身高发育情况入手,对教材进行了大胆的改编,课中通过如让学生选择用哪种统计图合适,动手比划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对折线统计图进行初步的感知,通过层层递进的设计让学生通过观察明确折线统计图,既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更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进一步了解了折线统计图的特征。特别是后面练*的设计更是别出心裁,利用Pm2。5这一热门话题,让学生充分体会统计知识的现实意义。

  《众数》这一课,三位老师有着三种不同风格的设计。庞德昌老师层层递进的课前小热身;出示课题后的一句“关于众数你想知道什么”,让学生走在老师的前面;利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区分众数、*均数、中位数,深化对众数的意义及其特点的认识;有着临沭课独有的细腻、动感、厚度、新颖。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我学*的。尤其喜欢庞老师最后送给学生的那一段话:攀登,你能看见不一样的风景;学*你会了解不一样的世界。庞老师的课犹如他的人一样有思想,有内涵!李守强老师虽然很年轻,但是能从学生的角度去出发,舍得在公开课上利用小组合作学*的方式让学生去探究学*,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统计活动中来,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时间及空间。胡雪飞老师的课从细处入手,每个环节的设计都体现了这一特点,特别是在处理众数、中位数、众数区别和联系的时候非常到位,而且处理的很透彻。

  《统计》这一课,三位执教老师都对教材的情境进行了改编,让本节课更具生活化和趣味性。课的设计都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在教学时,这三位教师都是在引导学生复*旧知的基础上重点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使学生学会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并根据统计结果做出准确的判断、预测。在处理不要被统计图的一些表面信息迷惑、误导这一点上,李彬然老师的独特的处理方式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特别是李老师最后口头作文式的总结:“《统计中的——————》格式:我给本节课取名为:———————。原因是:———————。通过本节课的学*,我的收获是:—————”别出心裁的想法,让学生在这样有趣而有效的要求中,结束本节课的学*。

  *期我一直在读的史宁中教授的《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核心问题—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一书,书中有这样一段话:美籍印裔统计学家c。R。劳斯说,统计分析的形式随着时代的推移而变化着,但是“从数据中提取一切信息”或者“归纳和揭示”作为统计分析的目的却一直没有改变。也正如《大美百科全书》对统计学的定义: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统计学是关于收集和分析数据的科学和艺术,其目的是为了对一切不确定的事物进行较准确的推断。我想以此要求来看我们的课堂的话,深入研究、细细琢磨,真的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商榷的地方。

  反思:自从参与这次真正的集体备课以来,我一直觉得自己很努力很用功,每晚12点睡,早上三四点钟起床,课试讲了一遍又一遍,每次修改后积极的内化,感觉自己准备的很充分。但当参加会议后,看到执教老师们呈现的精彩课堂,即使没被抽到的老师也都提前做好了两手准备,抽到上课有一套课件,抽到说课竟然还有一份准备。当他们潇洒自如说出对自己研究课时的思考、困惑、以及与众不同的想法时,当听到王荣利用周末到寄宿制学校进行试讲时、当了解刘敏老师到一小参与研讨很晚才回家时,当知道老胡报到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趴在床上把教案手写一遍时,当看到沈如磊老师的独特教学设计展示时,当明白刘士锋老师阐述深度思考的结果时……和他们相比,我的努力真的还不够,我的思考确实还浮在表面上,就像张翠老师说的那句话:怀才就像怀孕,如果没被看出来,就证明怀的还不够大。虽是一句玩笑话,但细细品来的确如此。

  记得汪峰《飞得更高》一曲中,有这样一句歌词:一直在飞一直在找,可我发现无法找到,若真想要是一次**,要先剪碎这有过的往 。是呀,要想飞的更高,就必须克服惰性,做到有毅力、能听取别人的建议、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敢于直面自己的缺点,否则即使一直在飞,一直在找,不剪碎这有过的往,永远也是飞不高的!

  二、耳目一新的活动形式。

  刚接到通知参与备课时,心里很不理解,为什么都要备课,被抽中的只有那百分之三十,其余的都得当炮灰。但当这一台精彩的节目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时,我一下子明白了于老师的良苦用心。她就像一个有着大智慧、大胸怀、大视界的导演,高屋建瓴,运筹帷幄。我们是演员,只有在这样导演的指导、引领下才能演出大家喜欢的节目,才能不断超越自我,获得成功。

  活动的精彩之处每每浮现在眼前:1、评课议课环节中,台上精彩绝伦的展示,台下积极踊跃的发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让会场变成了波涛汹涌,思维碰撞的海洋,参会的老师们在这里汲取营养,捡拾珍珠。2、三场风格迥异的会议主持,让与会的老师见识了于老师所说的:我们这个团队里的人,不仅要会讲课,还要会主持,更要学会做报告。会议的最后,于老师点名让曾经参加省赛课老师即兴发言就已经让我们自叹弗如,更不要说台上的主持人们。3、很难忘记于老师为了活跃气氛,一句“唱首歌”,马上就有康立军和王荣的合唱,三小老师的阳光总在风雨后,还有意犹未尽的独唱。使得会议既严肃认真,又不失活泼。4、更记得形式新颖的Y图评课,刘秀艳校长和陈丽老师制作精美的微课程。最令人感动的是我们的前辈潘老的一番讲话,让我们感受到会议温情的一面。

  反思:从事教研员工作已经接*一年,在这一年中幸运的是能够得到王晓艳老师及周围领导同事的悉心指导,让我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从一线教师到教研员角色的转变。与王晓艳老师交流的时,她经常会说起她和于老师一起工作的体会:“于老师是一个很认真的人,一个对工作要求很高的人,也是一个细致入微、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的人,跟着她干活你能学到不少东西,我的许多活,都是跟着于老师学来的。”如是者说,当于老师进行会议总结时,我真正明白了晓艳的那番话,深以为然。想想自己,作为一名学校教研员,我的各项水*是不是真的在老师们之上,如果水*不高,如何能引领整个团队不断向前!我能引领老师什么?老师们能从我这里学到什么?*时的教研活动怎样搞才能不流于形式,为了活动而活动,浪费老师们大把的上课时间?如何能站在一个教研员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些都是我亟需努力思考和努力的地方。我想从现在做起,静下心来,认真反思自己欠缺的是什么?找出不足,加强历练,完成真正的蜕变。

  抚今追昔,自去年加入临沂市20xx级初级骨干群,到现在已*一年。回顾这段时间所走过的路,虽有疲惫有疑惑,有失落有迷茫,但更多的是苦尽甘来的收获!在这里于老师为我们每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热爱小数教育的人,创造出广阔的空间,让我们自由自在的翱翔。

  童鞋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吧!就像歌词中说的那样:我要的一种生命更灿烂,我要的一片天空更蔚蓝,我知道我要的那种幸福,就在小数教育那片更高的天空;对自己狠一点,因为我要飞得更高!飞得更高!飞得更高!!

  20xx年4月20日至22日,实验学校选派青年教师郑莎莎、孙亚灵在西安空军工程大学体育馆参加了“名师之路”20xx年春小学数学教学“未来课堂与问题化教学”观摩研讨会。

  会议历时三天,俞正强、唐彩斌、牛献礼、刘延革等15名小学数学界专家做了数节精彩纷呈的示范课和报告,他们流畅的课堂教学、愉快的课堂气氛、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无不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俞正强老师执教的五年级《植树问题》,抽丝剥茧,把看似抽象难懂的几个公式归类到“段”和“点”的关系上,把最本质的东西简单、实在的教给学生。在学生不能及时举出例子的情况下,鼓励他们联系生活,让每位同学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使学*不再枯燥乏味。应用环节也能紧靠生活,让学生亲身去体会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又印证了不变的规律:占了几个“点”,少种几棵树。在巧妙的问题设计和恰到好处的引导下,带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解决生活中的“一类”问题。

  牛献礼老师执教的五年级的《打电话》一课,是对“以学定教”的充分体现。把教材中的“15人”改成3人,如何尽快通知到所有人的问题就变得简单易分析,学生能更快地接触到问题的本质。学生经历了独立完成、同桌交流、汇报展示和教师引领的过程,自己得出重点知识“知道消息的人都去通知”,从而进一步验证猜想、发现规律。整节课始终围绕着学生的学*展开教学,教师的每一次追问都是为学生的学*体验做铺垫,最后的计算部分就显得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充分印证了体验式学*是为学生提供感兴趣且有意义的数学活动。

  秦莹老师的《一分有多长》,亲切自然,美妙的就像一首歌。课前的“经典咏流传”是前奏,引出关于用时的问题;精美的课件展示出的钟表是渐进,带领学生一步步体验秒针的变化规律;孩子们的两个活动是高潮,让学生体会到一分钟是多少秒、以及时间不以人的感受做转移;深情的话语小结是尾声,温柔且坚定的语气,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有了更好的收获;几个小练*的设计结束,贴*生活的练*,巩固了所学,同时结束亦是开始,学无止境,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整节课浑然一体,堪称享受。

  罗明亮老师的授课教会了我们一句话“人间至味是清欢,课堂至味是道理”。给六年级的同学解决他们五年级就存疑的一个问题,让学生敢于去自己提出提问、自己通过探寻去明白道理,继而通过道理去解决问题。教学不应该只知道“是这样的”,而更要知道“为什么是这样的”,要让学生去深入思考知识背后的道理。在不断地追问中让问题引向深入,分享见解,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惯。这样的课堂不正是我们所追寻的吗?

  周卫东老师的《小鸭在哪里》则让我们看到了学生创造力的惊人之处。整节课的风格极具童趣,通过一个个生动的小鸭的例子,给予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其自由生长,继而引导学生一步步探寻深化、收获成功。这样的学*才能让人真正看到孩子学*的模样,体会到他们知识的增长,相机诱导、顺势而为,做到让学*真正发生。

  这些专家名师们的课各具特色,但同样的都做到了紧贴教材和生活。同样关注了学生数学素养的生成,培养了孩子们优良的学*品质。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亲自体验,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明白所学的本质道理。精彩的专题讲座更是一个个先进教育理念的呈现,给我们的灵魂以不同程度的冲击和洗礼。让人深刻感受到思考和成长。

  会议的一首插曲令人印象深刻,歌名叫做《梦在前方》。“没有什�N能阻挡,风浪再大又怎样;只需要一双手掌,就有征服的力量。”对于年轻教师来说,这些专家前辈们用他们丰富的经验和阅历,为我们的专业成长提供助力;对于学生来说,我们又何尝不是他们背后的推手呢?要想传授给学生知识和能力,作为教师就应努力提升自己,引领学生体会思维成长的快乐,帮助他们完成自己的人生梦想。

  走*名师、聆听名师,这次观摩学*让人深切领略到了大师们别样的人格魅力和课堂风采。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则是用心创造、执着追求,坚持不懈。成功无止境,起点总是零。教师易,名师难。我们坚信,风雨之后必能见彩虹!

  20xx年11月2-3号,我有幸参加了县教研室组织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讨会,20xx一天半的时间先后聆听了8位优秀教师的优质课和于科长的精彩点评,让我颇多,受益匪感悟浅,每节课都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尤其是第一天下午吕建老师执教的第一节《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师表现出来的朴实让我看到了这是一节非常有深度的课,来自莒南的李芳老师把探索《圆的周长》的探究环节处理的恰到好处,还有第二天来自临沂九小的王晓艳老师,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沉着,机智,对学生的鼓励性语言,我想给听课的每位教师留下的不仅是佩服,我想更多得还是反思,下面,我就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重视课前交流。

  每位教师都非常重视与学生进行课前交流,通过课前交流拉*师生关系,有的利用课前交流为学生学*新知创设埋伏,激发学生积极探究新知。如吕建老师课前告诉学生特别喜欢大家,给大家拍张照片。学生自然很高兴,拉*了师生距离,同时又为教学创设了很贴*学生的教学素材。郯城中心小学的梁老师课前与学生的交流是:说相反的这个小游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兴趣,同时让学生在一种积极地氛围内实话实说,共同点击双休日。

  二、打破课堂常规。

  每位教师都勇于创新,将学生完全放开,去允许学生出错误,不怕学生出错误,并能在学生出错误时及时引导,重视了课堂中生成的资源,我想这点需要我们每位教师反思,如吕建老师在执教的过程中学生出现了一个x的*方,这足以说明课堂中重视了生成的资源。

  三、教师巧用教育机智。

  在每节的课堂教学中,发现每位教师都能够及时的捕捉课堂中生成的资源,灵活,机智的处理课堂中的突发事件。通过一步一步的引导,耐心的等待和倾听学生的发言,最后达到师生情感的共鸣。例如,临沂九小的王晓艳老师在出示表格后,你觉得王老师派谁参赛最合适呢?学生在说6,7,8选哪个数时,教师通过引导如果你是徐洋用6表示他的水*,你会怎么说呢?教师灵活机智的处理引导学生。

  四、数学教学生活化。

  数学课教学必须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明确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最终为生活服务。因此,在教学中无论是对新知识的引入或巩固都要注意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学*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此来调动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教学中上课教师们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教学情境。临沂商城学校的张学锋老师,通过摸奖的视频,让学生体会到中奖的可能性很小,从而引出课题。吕建老师的从自己正在上课的座次上,找某个学生所在的位置等等,这些都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生活中,现实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五、探究活动充分。

  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种自主探究的学*氛围,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经验、数学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例如,吕建老师在让学生描述自己的位置时,让每个学生尽情用自己的方法描述所在位置,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每个人描述的方法和顺序不一样,所以不能使人明确同一事物的准确位置,在此基础上明确什么是列,什么是行,再从具体的列和行中确定描述位置。李芳教师在探究圆的周长和直径关系时,先是大于直径的2倍后来是比直径的四倍小,在这样的范围中接着通过圆的六等分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白是3倍多,由对探究知识的必要性,到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既掌握了知识又学会了探究知识的方法。欢迎您访问,欢迎您访问,

  六、合作学*扎实有效。

  合作学*为探求新知提供了一条捷径,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再造过程,从而获得了成功感,获得了学*数学的乐趣。每一节课都非常重视学生间的合作学*,教师们把合作学*都放在知识的难点和疑点上,在学生解决有困难时采取,好多老师在有难度的问题处理中在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再通过合作互相交流意见,避免了因匆忙而只能表达一些不成熟的见解;其次是合作中分工要明确,以个人优势的发挥来促成整体的完美。另外在合作学*中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也是很多老师的突出特点,让学生充分发挥个性观点;老师有充足的耐心,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引导。

  总之,这次学*让我受益匪浅,对于课堂教学有了更强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今后应对比优质课,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抓住机会,不断地学*新知,不满足于墨守成规,提高自身的素质,优化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线上教学研讨心得体会 (菁华5篇)(扩展6)

——小学数学线上教学教研心得体会实用5份

  3月14日到xx县第六实验小学学*,学*主题是xx市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具体到学校是生本课堂的展现。共听了两节课,第一节是五年级的,第二节是六年级的。

  生本课堂,顾名思义就是以学生为本的课堂。这两节课在多数时间上都是以学生主持、学生讲解、学生讨论、学生质疑为主,老师只是在适当时机进行点拨、质疑。班级内首先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或6人一组或8人一组,选出组长,制定出组长与组员的职责。在课开始的时候,讨论好给予小组评价的方法,按照方法在课堂中对每个小组进行评价加分。上课过程中,每个环节选出一个或两个引导小组,组长主持,组员汇报,其他小组质疑、讨论。把课堂正真还给学生,教师只是在巡视或学生回答不够的.地方,简单提示或加以质疑。即使老师要提示也要先让主持人同意,给予发言的机会。

  两节课都体现了“生本课堂”的理念,大体都是这样的方式。第一节课体现的更好,第二节课老师的发言和指导稍微多一些。都达到了同样的目标。

  生本课堂体现了教学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瑕疵。简单罗列如下:

  1、两节课都有作秀的成分。在我们听课的过程中,可以听到有的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式太过流利,不太像是口语,倒像是提前背好的。

  2、课后我们到班级内看班级文化展示,都很精彩。很意外,在一个班级的讲桌上发现了一根塑料水管,另一个班级发现了两根水管,看样子应该是当教杆用的。如果常态课堂也像展现的课堂那样精彩,怎么还会需要教杆呢?

  本学期,我们数学教研组的全体教师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加强教研力度,认真搞好教学研究、教学指导和教学服务,扎实有效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学生共同发展,努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现就以下几方面进行总结,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学*教育教学理论,促进教学观念更新。

  1、数学新《课程标准》仍然是我们当前数学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所以我校教研组通过个人自学,集体交流等活动认真学*研读新《数学课程标准》,在寻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标准》的理解和把握。根据《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帮助教师把握课改精神,不断更新观念,改善教育教学行为。

  2、加强自身业务学*:养成多看书,看好书的*惯,组织教师多参加校内外的专题讲座、教材培训、教学交流和观摩等活动。

  (二)抓实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师的业务水*。

  1、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我们教研组要求教师认真学*各年级教材的目标要求,及教学常规要求,以明确工作要求,并在日后的工作中严格贯彻落实教学常规。

  2、加强教学常规检查反馈。加大教学常规工作执行情况的调研力度,期初全面检查教学计划的制定,期中进行教案、作业的全面检查,期末进行计划、作业、教案、听课记录的全面检查,每次检查都有详尽的记录和小结反馈。

  3、每学年我们教研组还要求每个数学教师还应认真拟定好一年的培优辅差计划,做好总结,*时做好跟踪记录。

  4、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安排好听课、评课活动。教研组要求每位老师一学期听课达到18节以上,并且每课都要做好评课意见。促使每位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得到更新与提高。

  5、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各项技能。本学期,我们通过开展各种讲座,为中青年教师的发展创造环境,给中青年教师提供学*的*台。

  (三)存在的不足和需要进一步加强的方面。

  当然,由于我校地处农村,基础较为薄弱,教研氛围不浓,教学能力和教研能力都有待提高,我们教研组需要继续努力。

  20xx年10月18日由教导处xx带队的11位教师,前往xx县直属小学听课。其中有6位是老教师,5位是中年教师。

  此次听课学*的内容是,《普洱市20xx年小学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竞赛》。这次学*是来之不易的,是领导关心和照顾。通过这次的学*,会使自己的旧传统教学观念逐步改进。

  听了几位老师的课后,获益匪浅,使我进一步认识到了教学目的,明确了教材的本质,明确了现代教学手段,使我感到自己在教学工作中远远不足,相比之下,差距很远。

  几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以下的`几个特点: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自主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这种学*方法的基础是自主。没有自主学*,就没有探究,因此,在本节课中,几位教师始终注意激发学生的欲望。教师所起的作用是组织、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

  2、在教学中,具有创新的教学理念,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设计中无不闪烁着创新的火花,从教学设计导学生自主合作,都洋溢着浓浓的创新热情。尤其对学生的设计和大屏幕的展示,使小学生一目了然。在这几节课里,几位老师还充分展示了学生的巨大潜力,还将本节课推向高潮,使小学生有独特思维,大胆设想,获得了老师们的赞赏。

  3、在教学中,老师还注重学生的学*综合能力,此外,还设计了本节课应注重的生活问题,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还设计了课外延伸。通过讲故事,使同学知道了怎样动脑。同时,还进行评奖活动,这样就能促进孩子们学*的积极性。

  4、以后自己在教学中,要逐步改变观念,吸取精华,去其糟粕,努力提高教学水*。

  一、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已遍及全国各地,更新教育教学

  理念已是当务之急。作为教学改革第一战线上的教师,身系重任。唯有切实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才有改革可言。为此,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加强师资的培训工作。暑期,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并分派各位老师参加各类培训学*等;期初,学校丝毫不敢延误,及时组织全体教师学*《走进新课程》一书,学*语文、数学、艺术、英语、体育等学科课程标准,学*一年级语、数实验教材的教学理念,学*二至六年级语文大修订教材的使用情况,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开发等。通过认真学*,新课程理念基本上深入到每位教师的脑海里。

  二、全面客观地评价每一个学生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方式。为此,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就如何全面客观地评价每一位学生召开研讨。每位老师都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看法,大家的意见都很中肯。最后全体教师达成共识: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努力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的.学*动力。各式各样激励卡的诞生及运用,就是我校改变评价学生方式的一项新举措。实践证明:学生容易接受鼓励、表扬的正面激励。

  三、紧抓课堂教学,促进综合能力的提高。

  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主阵地,是教学教研工作的重中之重,扎实而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不仅为教师们才能的施展提供了一个自我挑战的舞台,更是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学*实践基地。为此我们提倡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多多阅读相关教育刊物上的教学实例,在教研上观看中央电教馆网上的教学录像,尽可能地为老师们提供一个学*、扩展的学*空间。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亦有不少困惑:如何备课,如何写教案,如何处理教材我们倍感肩上的任务之重,压力之大。因此我们必须树立终身学*的目标,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

  一、紧抓常规,检查反馈

  期初根据本校数学组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教研组工作计划,并在数学组微信群、钉钉群中开视频会议告知各项活动。依据教务处的工作安排,在期初、期中及期末对每位教师的计划、线上听课、作业批改、听课笔记、培训记录等进行检查,并及时登记反馈,以促进教学常规的规范化。

  二、高效课堂,改革教学

  本学期的研讨课主题是在线上举行,在钉钉群听了胡的课《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练*》和邹老师的《圆柱的表面积》。课后我们先听两位老师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再从多方面进行点评,比如重难点突破等。虽然线上研讨效果一般,但是老师们都认识到必须树立终身学*的观念,不断提升自己,才能与时俱进,成为研究型和创新型的教师。

  三、聚焦复*,有效备课

  数学组围绕着“关注重难点,高效复*”的主题展开多次集体备课,特别是对疫情阶段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复*。首先各数学教师仔细研读单元教材和教学建议书,明确复*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随后主备老师谈了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接着每位老师对主备老师的教学设计内容进行修改。

  集体备课只是形式,目的'在于提高老师们的专业水*,养成认真钻研教材的*惯。过程中,老师们你一言我一语,互相交流,积极讨论,在争论中成长。再由主备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重新进行修改、调整,做到真正的高效复*。

  四、素养引领,加快专业发展

  我们教研组每位教师都十分注重自我提高,不断给自己加压,以便更好地从事教学工作,在进行繁重的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市、县教研室举办的每月9日的线上培训活动,且认真做好听课学*记录,结合自身教学实际,不断地总结与提高,教研风气浓厚。

  教研之路漫漫且修远,我们数学团队定会不断摸索,更为奋进,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探究天地。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