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袁隆*心得体会 (菁华3篇)

首页 / 心得体会 / | 2022-11-09 00:00:00 心得体会,学*

学*袁隆*心得体会1

  *日,一篇“请暂时遗忘袁隆*”的文章在网上被大量转发并引起很多人的讨论。这篇名为《请暂时遗忘袁隆*,我们应该认识一下这些给我们米饭吃的人们》的文章,呼吁民众多关注水稻育种领域其他科研工作者。由于文章引用了大量国内大规模种植的水稻品种、杂交水稻的发现过程等资料,也被一些人认为文章意指袁隆*的成就被过分夸大,掩盖了其他科学家的光芒。

  袁隆*,*工程院院士,20xx年度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鼎鼎有名的大科学家,可以说家喻户晓,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1999年10月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8117)被命名为袁隆*星,可以说袁隆*“誉满宇宙”,他是*科学家中最耀眼发光的学术明星。一提起水稻,必提起袁隆*,一提起有关粮食安全吃饭问题,都会谈起袁隆*贡献。但最*社会也出现了部分质疑袁隆*的声音,从“海水稻”到暂时遗忘袁隆*,说袁隆*其实没有那么神,贡献没有宣传的那么大。作者将这种现象称为“袁隆*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和关注,他关系到如何正确认识我们的科学家,特别是明星科学家。

  毋庸置疑,袁隆*是我国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是*千千万万科技工作者代表,兢兢业业,刻苦攻关,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我尊崇袁隆*,其给大众的形象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是农民科学家。但也不能否定,现在的舆论宣传也将袁隆*有些神化,将他由扎根大地的农民科学家塑造成无所不能的“神”。“海水稻”让人想象利用海水可以种植水稻,不仅可以解决吃饭问题,还能解决水资源危机问题,“*人的饭碗是袁隆*打造的”,等等,相信这个结论袁隆*也不会笑纳,也不是袁隆*原意,是我们的宣传出现了误导,将袁隆*神化,在此背景下,出现《请暂时遗忘袁隆*,我们应该认识一下这些给我们米饭吃的人们》类似的文章,并不是对袁隆*的诋毁,而是一些爱护袁隆*的人不想让袁隆*离我们太远,不想让袁隆*变成神,想让袁隆*回归人的科学家,不是神的科学家。

  袁隆*现象提醒我们,科学家是人,无论他在自己的领域做出多大的贡献,他也是人,如果将其神化,那么他就由人的科学家变成无所不能的神的科学家,就远离了人间的烟火,由于没有大地的滋养,也很快从神回到人间,但会磨损其原有的形象,本想提升其形象,但因不食人间烟火的拔高反而让形象受到干扰,这是宣传者也没有意识到的副效果。我们的舆论宣传一定实事求是,将真实的情况告诉民众,科学家越食人间烟火越可爱,越值得我们敬重!

  袁隆*是是我们科学界闪闪发光的明星。同娱乐界相比,我们的科技工作者虽然很多,但大多数默默无闻地工作,没有被广大民众认知和推崇,我们需要社会像崇拜娱乐明星那样尊崇科学家,但我们不是靠造明星,而是靠我们实事求是的伟大创造和奉献。我们需要更多民众崇拜我们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让科学家获得更多的社会尊重和宠爱。一个宠爱科学家和科学的社会,未来一定是具有强大创新能力的社会。

  袁隆*现象值得我们关注和深思,实事求是地宣传他们的光辉业绩,塑造出的科学家的形象会更伟大、会更接地气、会更深入人心!

学*袁隆*心得体会2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看到老百姓因粮食不足而深为饥饿所困时,他便悄悄埋下了消灭饥荒的梦想种子。袁隆*院士曾言:“作为新*培育出来的第一代学农大学生,我下定决心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1956年,袁隆*带着学生们开始了农学实验。几年时间便发现水稻中有一些杂交组合有优势,并认定这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1966年,袁隆*发表了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正式拉开了*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也拉开了袁隆*追逐“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的序幕。

  十年田垄勇突破,袁隆*院士的追梦路坎坷而持久。1973年,他正式宣布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水稻杂交优势利用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1981年,*将“国家技术发明特等奖”授予以袁隆*为代表的全国籼型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5年后,袁隆*正式提出杂交水稻育种战略:由三系法向两系法,再到一系法,即在程序上朝着由繁到简且效率更高的方向发展。经过9年努力,两系法获得成功,它保证了我国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1979年4月,杂交水稻国际学术会议上,袁隆*宣读了自己的论文《*杂交水稻育种》,*第一次将杂交水稻研究的成功经验传递给世界。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正处于艰难的探索时期,国际形势紧张、国内科研条件远远落后于西方、冲击、百姓们生活困苦,但尽管形势如此严峻,袁隆*却坚守住了自己战斗的阵地,一步一步的推动着我国杂交水稻研究事业迈向世界。

  梦想之路无止境,20xx年6月3日,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挂出了*工程院院士袁隆*亲笔签名的“告示”,他给团队定下了“三大新目标”:超高产冲刺、耐盐碱水稻及第三代杂交水稻。而事实也证明袁老的辛苦研究并没有白费,就在今年七月,衡南基地早稻高产攻关田进行了测产验收,测得早稻*均亩产为619。06公斤。早稻加晚稻亩产1500公斤目标达成!袁老终身奋斗的事业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的学*。

  淡泊名利守初心,袁隆*院士的杰出贡献让我们肃然起敬,国家也给予了至高荣誉但他的生活依旧朴实无华。他曾言道“倘若对钱看得太重,被金钱蒙住了眼睛,就容易迷失自我,成为一个对社会对他人漠不关心的自私的人,人要是成了金钱的奴隶,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呀。”作为蜚声中外的大科学家,袁隆*自然而然成了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心中的偶像,每年都要收到许多来信。有一次,他收到寄自上海的一位双目失明的小朋友的来信,信中除了表达对他的崇敬以外,还道出了这位小朋友对前途的迷茫和困惑。读着小朋友真挚的来信,他也给出最真挚的建议与指点。他慷慨解囊支持教育事业,却骑着摩托车去试验田,他喜欢呼吸田野的气息,喜欢与稻田亲*。他,*实而伟大!

学*袁隆*心得体会3

  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在长沙与世长辞。禾下乘凉,英雄归去。袁院士去追逐他的梦想了,但是他的谆谆教诲,却如昨日,不停在耳畔萦绕。他说,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事业才能够根深叶茂,枝粗果硕。这是袁老留给世人的精神财富,是一个接力棒,也是一种社会责任。它激励着年轻干部把根深深扎进土里,把情融入为人民服务当中。

  袁隆*年*九十还依然奋战于农业,每当有人说他老了,该休息了,他却只说:“89岁又怎么样,我还要继续追梦!”他的梦想是伟大的,即便已经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于他来说,也不过只是他这伟大梦想的一部分,他就是——袁隆*。89岁,对我来说还十分遥远,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这个年龄的人,早已安享晚年,体力活和脑力活都很难再继续,可是他仍在努力。

  你有没有见到过这样一种场景,一个年过八旬的老人,整日在天地间行走,边走边思考,手中还拿着几串麦穗。这就是袁隆*每天真实的生活写照。他每天不顾风雨,即使眼睛刚做过手术,肺部还在感染,一天要打三次针,他也从不间断。

  有人说,如果没有袁隆*,*的人口要减去三分之一。你们知道为了研究水稻他到底付出了多少又承受了多少呢?年过半百的他,在刚提出杂交水稻的想法时,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揶揄和嘲笑。人们不相信这个不起眼的小教师能造出杂交水稻。十几年过去了,他受到了不断的嘲讽和冷水,但他并没有放弃,他继续坚持,不怕任何的艰难。终于,他成功了!可他并没有止步于此,他看向未来,为下一步继续努力。

  这种精神和毅力都值得我们去学*去发扬,让人生充实,有意义!


学*袁隆*心得体会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学*袁隆*心得体会 (菁华3篇)(扩展1)

——缅怀袁隆*心得体会 (菁华6篇)

缅怀袁隆*心得体会1

  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展览馆里,存有一份名为《水稻的雄性不孕性》的珍贵论文手稿,这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发表的第一篇关于杂交水稻论文。尽管已过去半个多世纪,但上面的字迹依然清晰,蕴含其中的“伟大精神”和力量永不褪色,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对高产水稻的执着追求,是心系国家粮食安全的爱国精神。民以食为天,“一粒粮食能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粮食安全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带着“禾下乘凉”梦想的袁隆*,希望赶快研究出高产水稻,让人民远离饥荒,确保*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为世界粮食安全提供*“种子”。殷殷爱国情,拳拳赤子心。从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到黄大年、于敏、钟南山等新时代杰出科学家,都是爱国科学家的典范和榜样。热爱祖国、一心为民、造福于民的伟大精神从来就不是一句空话,考验着我们在关键时刻和切身利益问题上能否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无所畏惧、迎难而上。

  对高产水稻的不懈研究,是勇于攀登科技高峰的创新精神。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在当时主流学术界普遍认为水稻没有杂交优势时,袁隆*没有在权威面前畏缩,在挫折面前颓废。他依据科学理论、发扬创新精神,他不畏艰辛、执着追求,勇攀杂交水稻科学技术高峰,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始终居世界领先水*。科学技术愈加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和人民生活福祉,需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需要大力弘扬袁隆*身上的这种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调动全社会“不问出身”抓创新创造的精神,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

  对高产水稻的苦苦探寻,是克服种种恶劣条件的吃苦精神。伟大梦想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必定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必定要有“十年磨一剑”、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为寻找天然水稻雄性不育株,袁隆*每天7点出门,与之相伴的是水壶和两个馒头。如同大海捞针,他奔走在田野,埋头于实验室,靠着吃苦耐劳、不断探索的精神坚持、再坚持。“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用放大镜观察了无数稻穗后,他终于从成千上万的稻穗中找出那特别的一株。吃苦耐劳是*人的“传家宝”,是推动破浪前行、战胜困难生生不息的力量。要继承发扬“吃苦”的精神,经得起挫折、耐得住寂寞,拼搏进取、勇挑重担,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缅怀袁隆*心得体会2

  袁隆*是值得尊重的科学家。他品德高尚、淡泊名利,生活简朴,不论刮风下雨,天天工作在试验田里,一心只想着造福全体人民。袁隆*是值得让世界尊重的*科学家。他首创的杂交水稻不仅为*的粮食生产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而且也在亚洲、非洲的一些国家推广了3000多万亩,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卓越贡献,获得了联合国有关组织和世界许多国家的赞誉。袁隆*在这次世界种子大会上感动了全世界,并不是偶然的。袁隆*的责任、胸襟与贡献,就象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一个公民、一个科学工作者闪光的精神品格。

  很容易想像,有那么大头衔、那么多荣誉的袁隆*,如果想在财富积累上更进一步,如果真正重视“身价几何”,显然不需要费多大周折,做一些广告、或者把他的奖金成立一个可以最大程度赚钱的公司什么的,都是可行的办法。

  但袁隆*呢,已经“满足于”自己每个月6000多元的工资,而且,尽管自己尚有一些“积蓄”,但他却会穿15元一件的衬衫,100多块的`鞋子,260元的手表……对于如此节俭的“世界级科学家”、“科技明星”,不知道该有多少追求一夜暴富、为金钱不惜一切、对金钱挥霍无度的人们应该为此感到脸红!不仅如此,已经年*八旬的袁隆*老人还给日益功利的社会上了一课,那就是,到100岁他也还想在田里,还想着解决更多的人的吃饭发展问题、为人类取得更大的研究成果。

  那么,无数相对于袁隆*老人年龄的“年轻人”,是否该以袁隆*老人为榜样,为着更有意义的人生而不是只考虑更“赚钱”的人生而努力向上、奋斗不息呢?

缅怀袁隆*心得体会3

  袁隆*,无党派人士,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籍贯江西省德安县,*杂交水稻育种专家,*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在5月22日1:07时,袁隆*爷爷逝世了。听到这个消息,伤心极了。

  袁隆*爷爷91岁。曾任河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在学*当中,我听他说过,我的杂交水稻不仅属于*,也属于全世界。生命不息,我将继续追寻追寻为了梦想永不停息,听说袁隆*爷爷梦想超级杂交水稻长得比高粱还要高。虽然只是一个梦想,但是袁隆*爷爷在不停的奋斗。袁隆*爷爷把这个事情看作了现实。。

  袁隆*爷爷在没有从事杂交水稻研究的时候,家里已经非常有钱。可袁隆*爷爷。从未享受。连剪头发也要去三五块钱一次的店里。虽然袁隆*爷爷家里很有钱,但是他不像那些富人一样奢侈,而是继续努力从事国家的事业。

  袁隆*爷爷这一生都在为国家的事业而努力奋斗。袁隆*爷爷是*的工程,也是全世界的工程,他从事水稻职业让我们所有人都吃上了美味的饭。连联合国也在纪念着他。不仅是*,还有其他国家也都非常的纪念他。让我们向他致敬,努力成为他这样的人。为国家而奉献。我们努力学*吧。

缅怀袁隆*心得体会4

  5月22日是悲伤的一天,因为我们敬爱的袁爷爷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不只是整个长沙的上空弥漫着悲伤的气氛,整个*甚至全世界都感到悲伤。

  记得以前读古诗,有一首《悯农》,里面有一句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并不能完全理解它的含义,因为我们从来没有感受过饿肚子的滋味。后来有一次和太婆聊天,她告诉我她们小时候经常吃不饱,饿肚子,还出现了饿死人的现象,很悲惨。袁爷爷也经历过相同的生活,所以他年轻的时候就立志要让*人都可以吃饱饭,*人的饭碗一定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所以袁爷爷和他的团队几十年如一日攻坚,杂交水稻大放异彩,亩产连攀高峰。时至今日,我们*人的饭碗已经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且全世界受饥饿的人都得到了杂交水稻带来的好处。这真是一项举世瞩目的大成就。

  可是5月22日这一天,袁爷爷却永远的离开了。他一定去了他梦想的天国,那里的稻谷一定长得都像参天大树,而他就在树下安静的睡着了。我们一定会继承他的遗志,不浪费粮食,好好珍惜时光,努力学*,争取长大以后成为想他一样受人尊敬的科学家,加油!

缅怀袁隆*心得体会5

  2021年5月22日,湖南长沙下了整整一天的雨,天阴沉沉的……忽然,传来了一个令人悲痛的消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于下午1点07分离开了人世。

  他曾经历了长达三年的大饥荒,他见过许多人吃不饱变得骨瘦如柴,最后导致死亡。于是,他暗暗下定决心,要让全国人民吃饱饭,一个梦想在他心中扎下了根:稻子比高粱还高,稻穗比扫把还长,谷子比花生还大。为了寻找雄性不孕水稻,他花了20年时间,只找到了4株,后来还被人拔了,他依旧不放弃,坚持不懈。

  如今,因为袁隆*爷爷的`科技成果,*人终于吃饱了饭,而且把饭牢牢地端在了手上,为了解决世界其它人口吃饭问题,他还有一个梦想:杂交水稻覆盖全球,让沙漠、礁石上等恶劣环境下长出水稻,让世界人民不再挨饿。他的博大胸怀,让人钦佩。

  他曾说:“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他无私奉献、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我长大后要成为一名科学家,像他一样致力于助人为乐的幸福事业。

  我的眼前浮现了这样一幅画面:金黄的田野中,稻穗低下头,弯着腰,突然,一阵风微微拂过,一股稻香扑面而来……

缅怀袁隆*心得体会6

  在今天我听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是南日的报道消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爷爷去世了,因为是多器官功能衰竭,在2021年5月22日下午1点07分在长沙去世,享年91岁。

  新*成立之前,我们*的粮食不多,袁隆*爷爷报考大学时候,他跟父母说他要学农,而他的父母一听说,傻孩子,学农多辛苦,你还是学别的吧,而袁隆*爷爷说了一句,吃饭可是天下第一桩大事,没有饭吃,人类怎么生存,最后没办法,父母只能尊重,他的意见。

  袁隆*爷爷毕业后他来到一个很偏僻的地方,在那里他失败过无数次,当时他想,能传播农业科学知识,也是为国家做贡献,没想到,不过多久,就不上了困难的事,他当时想,这么大一个国家,如果粮食不保障的话,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所以我要为让*人吃饱饭而奋斗!

  从这天起,袁隆*爷爷一直在学农业的知识,也在研究粮食怎么能够保障。结果在1973年袁隆*爷爷终于研制成功了新的*也有了第一代杂交水稻。

  所以,在人们的心中,您就是我们真正的英雄,为我们度过了最困难的难关。致敬!袁隆*爷爷。


学*袁隆*心得体会 (菁华3篇)(扩展2)

——袁隆*心得体会优选【10】份

  袁隆*心得体会 1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终于实现了亩产900公斤的目标。而在试验田收割以后,种粮大户王化永告诉他第5号田599.1*米合0.897亩,毛重1172.5公斤,合1307公斤每亩。并要按通行的“七五折”来计算他的每亩净产量时,袁隆*谦虚的说,我们不按七五折,我们按七二折算吧好不好?就这样稻谷收获后经烘干、除杂后,按标准水分加权*均,七二折合每亩片*均亩产926.6公斤。

  田里增产几公斤水稻也许算不上什么大事,但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来说可就意义非凡了。当年把杂交水稻的亩产量从600公斤提高到700公斤,袁隆*用去了4年时间。从700公斤攀上了800公斤,又耗去了4年心血。而现在从800公斤实现了亩产900公斤的目标,袁隆*整整摸爬滚打了7个年头。可想而知,在这期间,每增加一公斤的产量都要袁隆*和他的助手们付出数不清的心血。如果在这次验收中,袁隆*只要稍微做点手脚,甚至只需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的1000公斤目标可能就会在现在同步实现了。然非但如此,袁隆*不仅在全程远离验收的专家组,更主动要求验收专家组放弃通行的“七五折”,而用“七二折”的净出率。这样一改变,袁隆*的成绩也超过了900公斤,但总成绩却也“打折”了。

  我们中国人素来就有“好事可大不可小,坏事可小不可大”的“传统”。对于一个人的成绩,不但能“可大”,甚至还能“拔高”和“塑造”,就是“注点水”人们也能理解。因此不少英雄模范人物出现之初少有非议,而一经历史检验便难掩瑕疵。特别是如今所谓的这奖那杯更是非议重重,其主要原因就是成绩的内容并不是那么实在。按照袁隆*的声望和其贡献。别说成绩要“打折”,就是按照“毛重”1305公斤计入袁隆*的成绩单,甚至国家就按照这样一个成绩单奖励他,估计老百姓也很少有怨言。因为按照袁隆*的贡献,他现在早已远远超出国家的奖励界限了。

  也正是袁隆*的这种对自己成绩的“打折”,也才酿造出中国科学界独具性格而又耀耀生辉的袁隆*。袁隆*是中国的科学家,按他对社会的贡献和他得到的奖励足够他有晚年享受不尽的奢华,更用不着在奔波于田间地头,但是我们看到虽然已经80出头的袁隆*仍然额也不停留的忙碌在稻田里,对奢华的生活更不屑一顾。他是中国最有钱的农民,但他也可能是世界上工作在最艰苦环境中的一流科学家。而袁隆*却说,要那么多钱做什么,那是个大包袱,背来背去。我觉得这种生活很好,搞豪华车有什么意思,穿着豪华的衣服还有什么鳄鱼的皮带,两千多块钱我从来没有,送给我,我不要。

  事实上正是袁隆*的超然和洒脱,把一切看得都很淡然,才使他对成绩和荣誉有着非同一般的理解。人们常说,什么都能忽悠,人的肚子不能忽悠,吃不饱就要挨饿。水稻每亩达到900公斤,就能解决全球5000万人的吃饭问题,如果这个增产不是实打实的,就有可能还有几千万人挨饿。而袁隆*把这个成绩“打折”,就意味着夯实了这个成绩单,也就意味着不仅能保证5000万人的吃饭问题不会“打折”,更能够绰绰有余。他不仅对自己要求这样严格,同时也对自己所带的研究生、博士生也有“特殊要求”:“你要把名利丢开一点,不怕困难,努力钻研”。甚至提出:我培养研究生、博士生第一个条件你要下田,你怕下田,怕吃苦的,我就不接收你,我说电脑很重要,书本知识也很重要,都是基础,但是电脑里面,书本里面种不出水稻出来的。这样一种认真求实的'精神,足该成为中国科学家的“座右铭”。

  袁隆*心得体会 2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终于实现了亩产900公斤的目标。而在试验田收割以后,种粮大户王化永告诉他第5号田599.1*米合0.897亩,毛重1172.5公斤,合1307公斤每亩。并要按通行的“七五折”来计算他的每亩净产量时,袁隆*谦虚的说,我们不按七五折,我们按七二折算吧好不好?就这样稻谷收获后经烘干、除杂后,按标准水分加权*均,七二折合每亩片*均亩产926.6公斤。

  田里增产几公斤水稻也许算不上什么大事,但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来说可就意义非凡了。当年把杂交水稻的亩产量从600公斤提高到700公斤,袁隆*用去了4年时间。从700公斤攀上了800公斤,又耗去了4年心血。而现在从800公斤实现了亩产900公斤的目标,袁隆*整整摸爬滚打了7个年头。可想而知,在这期间,每增加一公斤的产量都要袁隆*和他的助手们付出数不清的心血。如果在这次验收中,袁隆*只要稍微做点手脚,甚至只需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的1000公斤目标可能就会在现在同步实现了。然非但如此,袁隆*不仅在全程远离验收的专家组,更主动要求验收专家组放弃通行的“七五折”,而用“七二折”的净出率。这样一改变,袁隆*的成绩也超过了900公斤,但总成绩却也“打折”了。

  我们中国人素来就有“好事可大不可小,坏事可小不可大”的“传统”。对于一个人的成绩,不但能“可大”,甚至还能“拔高”和“塑造”,就是“注点水”人们也能理解。因此不少英雄模范人物出现之初少有非议,而一经历史检验便难掩瑕疵。特别是如今所谓的这奖那杯更是非议重重,其主要原因就是成绩的内容并不是那么实在。按照袁隆*的.声望和其贡献。别说成绩要“打折”,就是按照“毛重”1305公斤计入袁隆*的成绩单,甚至国家就按照这样一个成绩单奖励他,估计老百姓也很少有怨言。因为按照袁隆*的贡献,他现在早已远远超出国家的奖励界限了。

  也正是袁隆*的这种对自己成绩的“打折”,也才酿造出中国科学界独具性格而又耀耀生辉的袁隆*。袁隆*是中国的科学家,按他对社会的贡献和他得到的奖励足够他有晚年享受不尽的奢华,更用不着在奔波于田间地头,但是我们看到虽然已经80出头的袁隆*仍然额也不停留的忙碌在稻田里,对奢华的生活更不屑一顾。他是中国最有钱的农民,但他也可能是世界上工作在最艰苦环境中的一流科学家。而袁隆*却说,要那么多钱做什么,那是个大包袱,背来背去。我觉得这种生活很好,搞豪华车有什么意思,穿着豪华的衣服还有什么鳄鱼的皮带,两千多块钱我从来没有,送给我,我不要。

  事实上正是袁隆*的超然和洒脱,把一切看得都很淡然,才使他对成绩和荣誉有着非同一般的理解。人们常说,什么都能忽悠,人的肚子不能忽悠,吃不饱就要挨饿。水稻每亩达到900公斤,就能解决全球5000万人的吃饭问题,如果这个增产不是实打实的,就有可能还有几千万人挨饿。而袁隆*把这个成绩“打折”,就意味着夯实了这个成绩单,也就意味着不仅能保证5000万人的吃饭问题不会“打折”,更能够绰绰有余。他不仅对自己要求这样严格,同时也对自己所带的研究生、博士生也有“特殊要求”:“你要把名利丢开一点,不怕困难,努力钻研”。甚至提出:我培养研究生、博士生第一个条件你要下田,你怕下田,怕吃苦的,我就不接收你,我说电脑很重要,书本知识也很重要,都是基础,但是电脑里面,书本里面种不出水稻出来的。这样一种认真求实的精神,足该成为中国科学家的“座右铭”。

  袁隆*心得体会 3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终于实现了亩产900公斤的目标。而在试验田收割以后,种粮大户王化永告诉他第5号田599.1*米合0.897亩,毛重1172.5公斤,合1307公斤每亩。并要按通行的“七五折”来计算他的每亩净产量时,袁隆*谦虚的说,我们不按七五折,我们按七二折算吧好不好?就这样稻谷收获后经烘干、除杂后,按标准水分加权*均,七二折合每亩片*均亩产926.6公斤。

  田里增产几公斤水稻也许算不上什么大事,但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来说可就意义非凡了。当年把杂交水稻的亩产量从600公斤提高到700公斤,袁隆*用去了4年时间。从700公斤攀上了800公斤,又耗去了4年心血。而现在从800公斤实现了亩产900公斤的目标,袁隆*整整摸爬滚打了7个年头。可想而知,在这期间,每增加一公斤的产量都要袁隆*和他的助手们付出数不清的心血。如果在这次验收中,袁隆*只要稍微做点手脚,甚至只需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的1000公斤目标可能就会在现在同步实现了。然非但如此,袁隆*不仅在全程远离验收的专家组,更主动要求验收专家组放弃通行的“七五折”,而用“七二折”的净出率。这样一改变,袁隆*的成绩也超过了900公斤,但总成绩却也“打折”了。

  我们中国人素来就有“好事可大不可小,坏事可小不可大”的“传统”。对于一个人的成绩,不但能“可大”,甚至还能“拔高”和“塑造”,就是“注点水”人们也能理解。因此不少英雄模范人物出现之初少有非议,而一经历史检验便难掩瑕疵。特别是如今所谓的这奖那杯更是非议重重,其主要原因就是成绩的内容并不是那么实在。按照袁隆*的声望和其贡献。别说成绩要“打折”,就是按照“毛重”1305公斤计入袁隆*的成绩单,甚至国家就按照这样一个成绩单奖励他,估计老百姓也很少有怨言。因为按照袁隆*的贡献,他现在早已远远超出国家的奖励界限了。

  也正是袁隆*的这种对自己成绩的“打折”,也才酿造出中国科学界独具性格而又耀耀生辉的袁隆*。袁隆*是中国的科学家,按他对社会的贡献和他得到的奖励足够他有晚年享受不尽的奢华,更用不着在奔波于田间地头,但是我们看到虽然已经80出头的袁隆*仍然额也不停留的忙碌在稻田里,对奢华的生活更不屑一顾。他是中国最有钱的农民,但他也可能是世界上工作在最艰苦环境中的一流科学家。而袁隆*却说,要那么多钱做什么,那是个大包袱,背来背去。我觉得这种生活很好,搞豪华车有什么意思,穿着豪华的衣服还有什么鳄鱼的皮带,两千多块钱我从来没有,送给我,我不要。

  事实上正是袁隆*的超然和洒脱,把一切看得都很淡然,才使他对成绩和荣誉有着非同一般的理解。人们常说,什么都能忽悠,人的肚子不能忽悠,吃不饱就要挨饿。水稻每亩达到900公斤,就能解决全球5000万人的吃饭问题,如果这个增产不是实打实的,就有可能还有几千万人挨饿。而袁隆*把这个成绩“打折”,就意味着夯实了这个成绩单,也就意味着不仅能保证5000万人的吃饭问题不会“打折”,更能够绰绰有余。他不仅对自己要求这样严格,同时也对自己所带的研究生、博士生也有“特殊要求”:“你要把名利丢开一点,不怕困难,努力钻研”。甚至提出:我培养研究生、博士生第一个条件你要下田,你怕下田,怕吃苦的,我就不接收你,我说电脑很重要,书本知识也很重要,都是基础,但是电脑里面,书本里面种不出水稻出来的。这样一种认真求实的精神,足该成为中国科学家的“座右铭”。

  袁隆*心得体会 4

  袁隆*的形象可谓“几十年如一日”的“农民本色”——瘦小身材,背微驼,**头,一身过时衣,两腿烂泥巴。但也就是他,获得了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证书和500万元的高额奖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的获奖,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他不仅仅搅动了人们对科学家的好奇,更引起人们对大奖的产生以及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的关注。

  1976年,袁隆*和助手培育的三系杂交水稻“南优2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比常规水稻*均增产20%,到2000年全国累计推广38亿亩,增产稻谷3600亿公斤。

  1995年,袁隆*在全国大面积推广两系法杂交水稻生产应用,到2000年全国累计推广面积达5000万亩,*均产量比三系增长5%—10%,续写“东方魔稻”的新篇章。

  2000年,“超级杂交稻”达到农业部制定的第一期目标,突破日本专家估算的水稻的理论极限产量,被全国400位院士评选为“200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的第一项成果。

  2000年12月12日,“隆*高科”上市,成为中国证券市场第一只以科学家名字命名的股票。袁老说,他此刻最大的心愿是利用基因技术育出亩产800公斤的超级杂交水稻,目标是2005年实现大面积推广。

  他先后获得了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杰出发明家”金质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英国让克基金会“让克奖”、美国费因斯特基金会“拯救世界饥饿奖”、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奖”等八项国际奖。

  他的成果不仅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并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袁隆*心得体会 5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终于实现了亩产900公斤的目标。而在试验田收割以后,种粮大户王化永告诉他第5号田599.1*米合0.897亩,毛重1172.5公斤,合1307公斤每亩。并要按通行的“七五折”来计算他的每亩净产量时,袁隆*谦虚的说,我们不按七五折,我们按七二折算吧好不好?就这样稻谷收获后经烘干、除杂后,按标准水分加权*均,七二折合每亩片*均亩产926.6公斤。

  田里增产几公斤水稻也许算不上什么大事,但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来说可就意义非凡了。当年把杂交水稻的亩产量从600公斤提高到700公斤,袁隆*用去了4年时间。从700公斤攀上了800公斤,又耗去了4年心血。而现在从800公斤实现了亩产900公斤的目标,袁隆*整整摸爬滚打了7个年头。可想而知,在这期间,每增加一公斤的产量都要袁隆*和他的助手们付出数不清的心血。如果在这次验收中,袁隆*只要稍微做点手脚,甚至只需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的1000公斤目标可能就会在现在同步实现了。然非但如此,袁隆*不仅在全程远离验收的专家组,更主动要求验收专家组放弃通行的“七五折”,而用“七二折”的净出率。这样一改变,袁隆*的成绩也超过了900公斤,但总成绩却也“打折”了。

  我们中国人素来就有“好事可大不可小,坏事可小不可大”的“传统”。对于一个人的成绩,不但能“可大”,甚至还能“拔高”和“塑造”,就是“注点水”人们也能理解。因此不少英雄模范人物出现之初少有非议,而一经历史检验便难掩瑕疵。特别是如今所谓的这奖那杯更是非议重重,其主要原因就是成绩的内容并不是那么实在。按照袁隆*的声望和其贡献。别说成绩要“打折”,就是按照“毛重”1305公斤计入袁隆*的成绩单,甚至国家就按照这样一个成绩单奖励他,估计老百姓也很少有怨言。因为按照袁隆*的贡献,他现在早已远远超出国家的奖励界限了。

  也正是袁隆*的这种对自己成绩的“打折”,也才酿造出中国科学界独具性格而又耀耀生辉的袁隆*。袁隆*是中国的科学家,按他对社会的`贡献和他得到的奖励足够他有晚年享受不尽的奢华,更用不着在奔波于田间地头,但是我们看到虽然已经80出头的袁隆*仍然额也不停留的忙碌在稻田里,对奢华的生活更不屑一顾。他是中国最有钱的农民,但他也可能是世界上工作在最艰苦环境中的一流科学家。而袁隆*却说,要那么多钱做什么,那是个大包袱,背来背去。我觉得这种生活很好,搞豪华车有什么意思,穿着豪华的衣服还有什么鳄鱼的皮带,两千多块钱我从来没有,送给我,我不要。

  事实上正是袁隆*的超然和洒脱,把一切看得都很淡然,才使他对成绩和荣誉有着非同一般的理解。人们常说,什么都能忽悠,人的肚子不能忽悠,吃不饱就要挨饿。水稻每亩达到900公斤,就能解决全球5000万人的吃饭问题,如果这个增产不是实打实的,就有可能还有几千万人挨饿。而袁隆*把这个成绩“打折”,就意味着夯实了这个成绩单,也就意味着不仅能保证5000万人的吃饭问题不会“打折”,更能够绰绰有余。他不仅对自己要求这样严格,同时也对自己所带的研究生、博士生也有“特殊要求”:“你要把名利丢开一点,不怕困难,努力钻研”。甚至提出:我培养研究生、博士生第一个条件你要下田,你怕下田,怕吃苦的,我就不接收你,我说电脑很重要,书本知识也很重要,都是基础,但是电脑里面,书本里面种不出水稻出来的。这样一种认真求实的精神,足该成为中国科学家的“座右铭”。

  袁隆*心得体会 6

  经过一夜忐忑等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领军的中国超级杂交稻今日成功通过亩产900公斤世界纪录大考。这位年过八旬的耄耋老者当日向媒体揭秘了令世界侧目的中国“超级种子”。

  2011年9月18日,由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程式华率领的中国农业部超级杂交稻验收专家组,对位于湖南隆回县羊古坳乡雷锋村的107.9亩“Y两优2号”超级稻试验田进行了现场抽签验收。程式华次日公布的验收结果称,这片百亩试验田*均亩产达926.6公斤,标志着中国超级杂交稻第三期目标亩产900公斤攻关大获成功。

  在全世界一半以上人口依赖稻米作为主食的现状下,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一直是各国奋斗的目标。日本、国际水稻研究所都制定过水稻高产育种计划,仅日本曾在4.5分小面积土地上实现亩产800公斤的目标。杂交稻大面积亩产900公斤,始终是世界杂交水稻史上无人登临的高峰。

  自上世纪以来,由袁隆*领衔的中国科研团队曾先后于1999年、2005年成功攻克超级杂交稻大面积亩产700公斤、800公斤两大世界难关,使中国杂交水稻超高产研究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袁隆*心得体会 7

  国电集团和国电科环集团党委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开展向伟大的科学家袁隆*同志学*的活动,并下发了《袁隆*传》一书,我怀着崇敬而好奇的心情开始翻看了这本以政治教育读本身份出现的书籍,但是,它传奇的色彩,丰富的内涵和感人的事迹立即吸引了我,使我迫不及待地一口气将它读完。袁隆*同志的传记,他代表一种精神,一种自强不息,锲而不舍的民族精神和高贵品质。

  学*袁隆*,首先要学*他为国、为民、为事业不畏艰难,勇于付出的精神。袁隆*对祖国和人民始终怀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说:”科学研究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不爱国,就丧失了做人的基本准则,就不能成为科学家。”作为一名基层干部的党员,身处环保工程第一线,我应该把个人的理想同国电集团的环保事业及国家、民族的奋斗目标统一起来,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国家的环保产业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兴国的实践结合起来,牢固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理想和永远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并立身本职,从做实、做大、做强着眼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

  第二要学*袁隆*院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勤奋进取的务实精神。袁隆*院士认为:”成功的要决在于知识、汗水、灵感、机遇。”20世纪60年代初,米丘林、李森科遗传学说盛行,但袁隆*院士视野开阔,通读外文资料,了解到了孟德尔、摩尔根现代遗传学理论研究的新动向,于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打开了杂交水稻”王国”的大门。他为我们这代人做出了很好的榜样,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立人,学一生,爱一行,钻一行,遇到困难不退缩,遇到挫折不屈服,在本职岗位上百折不挠,锲而不舍。并弘扬时代精神,乐于服务,甘于奉献,振兴我国电力环保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袁隆*心得体会 8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终于实现了亩产900公斤的目标。而在试验田收割以后,种粮大户王化永告诉他第5号田599.1*米合0.897亩,毛重1172.5公斤,合1307公斤每亩。并要按通行的“七五折”来计算他的每亩净产量时,袁隆*谦虚的说,我们不按七五折,我们按七二折算吧好不好?就这样稻谷收获后经烘干、除杂后,按标准水分加权*均,七二折合每亩片*均亩产926.6公斤。

  田里增产几公斤水稻也许算不上什么大事,但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来说可就意义非凡了。当年把杂交水稻的亩产量从600公斤提高到700公斤,袁隆*用去了4年时间。从700公斤攀上了800公斤,又耗去了4年心血。而现在从800公斤实现了亩产900公斤的目标,袁隆*整整摸爬滚打了7个年头。可想而知,在这期间,每增加一公斤的产量都要袁隆*和他的助手们付出数不清的心血。如果在这次验收中,袁隆*只要稍微做点手脚,甚至只需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的1000公斤目标可能就会在现在同步实现了。然非但如此,袁隆*不仅在全程远离验收的专家组,更主动要求验收专家组放弃通行的“七五折”,而用“七二折”的净出率。这样一改变,袁隆*的成绩也超过了900公斤,但总成绩却也“打折”了。

  我们中国人素来就有“好事可大不可小,坏事可小不可大”的“传统”。对于一个人的成绩,不但能“可大”,甚至还能“拔高”和“塑造”,就是“注点水”人们也能理解。因此不少英雄模范人物出现之初少有非议,而一经历史检验便难掩瑕疵。特别是如今所谓的这奖那杯更是非议重重,其主要原因就是成绩的内容并不是那么实在。按照袁隆*的声望和其贡献。别说成绩要“打折”,就是按照“毛重”1305公斤计入袁隆*的成绩单,甚至国家就按照这样一个成绩单奖励他,估计老百姓也很少有怨言。因为按照袁隆*的贡献,他现在早已远远超出国家的奖励界限了。

  也正是袁隆*的这种对自己成绩的“打折”,也才酿造出中国科学界独具性格而又耀耀生辉的袁隆*。袁隆*是中国的科学家,按他对社会的贡献和他得到的奖励足够他有晚年享受不尽的奢华,更用不着在奔波于田间地头,但是我们看到虽然已经80出头的袁隆*仍然额也不停留的忙碌在稻田里,对奢华的生活更不屑一顾。他是中国最有钱的农民,但他也可能是世界上工作在最艰苦环境中的一流科学家。而袁隆*却说,要那么多钱做什么,那是个大包袱,背来背去。我觉得这种生活很好,搞豪华车有什么意思,穿着豪华的衣服还有什么鳄鱼的皮带,两千多块钱我从来没有,送给我,我不要。

  事实上正是袁隆*的超然和洒脱,把一切看得都很淡然,才使他对成绩和荣誉有着非同一般的理解。人们常说,什么都能忽悠,人的肚子不能忽悠,吃不饱就要挨饿。水稻每亩达到900公斤,就能解决全球5000万人的吃饭问题,如果这个增产不是实打实的,就有可能还有几千万人挨饿。而袁隆*把这个成绩“打折”,就意味着夯实了这个成绩单,也就意味着不仅能保证5000万人的吃饭问题不会“打折”,更能够绰绰有余。他不仅对自己要求这样严格,同时也对自己所带的研究生、博士生也有“特殊要求”:“你要把名利丢开一点,不怕困难,努力钻研”。甚至提出:我培养研究生、博士生第一个条件你要下田,你怕下田,怕吃苦的,我就不接收你,我说电脑很重要,书本知识也很重要,都是基础,但是电脑里面,书本里面种不出水稻出来的。这样一种认真求实的.精神,足该成为中国科学家的“座右铭”。

  袁隆*心得体会 9

  袁隆*是我国当代杰出的农业科学家,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他参加工作50多年来,不畏艰辛、执着追求、大胆创新、勇攀顶峰,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及应用领先世界,推广应用后不仅解决了中国粮食自给难题,也为我国及世界粮食*安做出了杰出奉献。学*袁隆*,就要学*他热爱祖国、一心为民的坚决信念。袁隆*对祖国和人民始终怀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说,“科学研究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不爱国,就丧失了做人的根本准那么,就不能成为科学家。〞自年轻时他就立志献身杂交水稻事业,并为之不懈拼搏、顽强奋斗,始终把为国家解决好“民以食为天〞问题当作自己的重大责任和崇高使命,50多年如一日,意志坚决、锲而不舍。

  学*袁隆*,就要学*他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研作风。“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这充分表达了他潜心实干的本色和求真务实的作风。“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交优势〞,这曾经是世界经典著作中的“金科玉律〞。袁隆*不迷信权威和书本,20世纪60年代初,他从对“鹤立鸡群〞稻株的观察中悟出天然杂交水稻的道理,从而勇敢承当起杂交水稻研究的课题,不畏艰难,反复试验,终于研究成功三系杂交水稻。袁隆*不满足已取得的成就,不断创新,带着我国杂交水稻科技工作者又研究成功两系法杂交水稻,使我国的.杂交水稻研究一直保持世界领先水*。学*袁隆*,就要学*他淡泊名利、乐于奉献的崇高品德。

  上世纪70年代,他曾把自己研究小组发现的相关材料毫无保存地分送给全国18个研究单位,从而加快了协作攻关的步伐,使三系配套得以很快实现。上世纪80年代,他带着“863〞工程组开展攻关,提倡团结协作,很快获得了成果。他没有把**拨给的数千万元作为自己的研究专款,而是组织起全国的协作单位共同研究、共同分享。他还将所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科学奖和世界粮食奖等奖金全部捐献出来,设立奖励基金,奖给为科研做出奉献的农业科技工作者们。袁隆*不仅倾心解决中国粮食问题,而且长期关注世界粮食*安。在他眼中,杂交水稻研究成果既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他把“开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作为毕生的追求,并为之做出了极大努力。

  袁隆*心得体会 10

  对于这位伟大的、为中国人民、世界人民创造了无限财富的袁隆*院士,有人评价他的身价何只千亿,可他每月的收入连工资加补贴也只有几千元。依其奉献,他应该拥有更多的钱,但面对几千元的工资,他乐呵呵地说:“要生活和生产,钱是重要的,但钱的来路一定要正。钱是拿来用的,有钱不用等于没有钱。但是用钱,第一不要奢侈浪费,第二不要小气,该用的就用,不该用的就不用。所以,我穿衣服朴素大方,这是一个原那么。穿那么好干什么,外表光。穿得好,也不见得你的地位就高。〞这就是袁隆*院士的金钱观,朴实直白,寓意深刻,发人深思。有人评价他说:“袁隆*院士头顶蓝天,勇攀科技顶峰;脚踏实地,造福世界人民。他几十年如一日,刻苦钻研,锲而不舍;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效劳人类社会;胸怀祖国,心忧天下,造福世界人民……〞

  作为科学家,袁隆*院士不仅奉献巨大,更是一位精神可贵、品德高尚的人。他杰出的科技才能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到达了完美结合和高度统一,赢得了社会的普遍尊重。他的人品、精神和作风,为我们身处教育战线的广阔知识分子树立了学*的典范。

  作为奋战在环保事业战线上的一名知识分子,我发自内心地赞扬袁隆*院士,我觉得我们大家都应该认真地学*袁隆*院士的高尚情操,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祖国、为自己的.信仰,脚踏实地,造福人民。我们要学*袁隆*院士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金钱观。我们除了要宣传他的科研成果,长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志气外,更应该让大家都来学*并发扬光大他做人的态度和奉献的精神。


学*袁隆*心得体会 (菁华3篇)(扩展3)

——外出学*听课心得体会 (菁华3篇)

  昨天我有幸参加了义马市“构建高效课堂现场观摩交流会”,聆听了各位专家扎实细腻的示范课以及他们所作的报告,收获颇丰,也让我充分的领略了课堂教学的无穷艺术魅力。他们的课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向我们展示了课堂教学的嵩高境界。下面我就参加的这一次活动谈一点儿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一、老师的的引导好到位在这次听课中,我明显的感受到这些上课的老师比较善于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俞春晓老师上的课《和你有约》让我感受最深,俞春晓老师的精彩之处在于课堂上引导学生去观察,去发现,去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她上课前先让跟幼儿进行一个“约定”,“约定”是什么意识,让孩子们在以下过程中从而得到知识。她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每次有小动物上车都要求动物们遵守“约定”,都特别注重的提到“约定”这个词从而加深幼儿对“约定”的含义。潘浩瀚老师上的体育课,能充分的发挥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体育课的常规很重要,这一点潘浩瀚老师把握的很好,在课堂上,他利用了我们*时经常用到的垫、竹子、弹弹球等运动器械,但是他运用这些运动器械进行了一场不一样的体育课,小朋友在玩的过程中充分的锻炼大小肌肉和团结合作精神。听完了这节体育课后我自己也琢磨未来自己应如何安排设计教材如何让孩子在自己的课堂中既能学到又能锻炼到身体。叶婷老师上的音乐课《印第安人》尤其让我深刻,在整个音乐活动中,小朋友和老师们

  都沉醉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小朋友是玩的是多么的开心,学的多么的投入。她上课时用打节奏的方式跟小朋友们的招呼。他们个个有序的跟着老师打节奏和老师问好。她发乐器给小朋友的时候,不准让小朋友敲打时,小朋友一个个真的没有弄响乐器,当老师说跟着老师的节奏敲打,小朋友个个都很认真的跟着老师的节奏来演奏。在这堂课里,老师都用音乐自然的贯穿进去,让我们在座的听课老师都沉醉在快乐的印第安人中

  二、精心设计的课教学设计是老师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按照教学常规,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从每位老师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能感受到教师的准备是相当充分的:不仅仅“备”教材,还“备”学生。他们的教学看似水到渠成,却饱含着精心的准备,每位老师都自己的独特教学风格,都有自己的特点,但都是那么的令人耳目一新,过目难忘。每位老师的课都精心设计,能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学*积极性,能充分孟村气象局网挖掘学生的潜能。课堂效率很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成果。

  三、淳朴的课堂这些老师 他们没有刻意的去追求华丽的语言,课件的精美,更没有好看的花架子,他们完全的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了解学生。呈现在听课老师面前的是真实的、不加粉饰的、常态下的课,让人感觉亲切、自然、可看、可学,是一个师幼共同“享受”知识能量,传递信息的空间,让我们真正的体会到课堂教学的朴素与扎实。两天的学*,我学了很多,感受很多,收获很多,名师扎实深厚的教学基本功,广博的知识,调控课堂的能力,亲切大方的教态,

  灵活的教学机智,独到智慧的教学设计,富有艺术性的课堂,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将以这些名师观摩课为契机,努力向高水*看齐,对自己严格要求,从各方面找不足、找差距,一点一点的进步,一点一点的学*,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和业务水*,通过努力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由重庆市教委教研室组织的小学数学基本功大赛评比活动在重庆市一中举行,我有幸参加了这次观摩活动。看到参赛的每一位老师都以自己的特色诠释着数学课堂教学中生命的对话,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置身于会场中,倾听着老师们一堂堂精心准备的课,在这里,我亲身领略着他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他们在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引发了我对课堂最优化的思考。

  回顾教师们的优秀课堂,我们可以看到每位老师的特点。有的老师擅长设计各种活动环节提高课堂气氛,有的老师课堂语言幽默丰富惹人好感,有的老师课堂紧凑主题突出,还有的老师激情饱满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也让听课的教师们连声赞叹,佩服他们能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不仅完成课堂教学的设计,还配有画面优美的课件教学。并且参赛老师都能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的表现形式,大大增强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在应用现代化教学工具的同时,并能很好的与传统的数学教学手段相结合,做到严谨和生动相结合,既提高了教学效率,又达到了解决数学问题的目的。我觉得先不论学生的配合与否,光从老师身上我们就能感受到数学的多样和精彩。

  1、扎实的基本功游刃于课堂,同时老师们具有优美圆润的音色,亲切大方的教态,灵活的教学机智,拉*了学生和教师的距离,容易让学生产生亲切感,更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动脑、动口、动手、主动积极地参与学*。

  2、丰富的教学语言激情于课堂。教学语言的确是一门值得我们潜心研究的艺术,运用得恰到好处的教学语言能把学生引出狭小的课堂,深入人的心灵深处。

  3、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师作为学生学*的引导者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调整学*的方向,是关键时刻予以适当点拔的学*过程的支持者。在课堂学*中,学*的材料来源不再是单一的教材,更多的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来。导入的设计既具实用性又具时效性。再加上教师创造性的将融入此处,用生活中的数学,既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又巩固了刚学过的知识,而且还为后面的知识埋下伏笔。

  4、重视学生学*方法的指导和良好学**惯的养成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在老师的课堂中,我们不仅能看到教学环节精彩的设计,老师对于学生学*方法的指导和学**惯的养成也尤为重视。小组合作学*是一种有效的学*方法,但这种学*方法也容易流于形式。老师在活动前明确提出“怎样分工合作,才能做得快”,让学生有意识地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合作,再通过倾听一个小组的合理分工,对其它小组进行指导。不仅使活动开展有序,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并为以后的合作活动提供范例。使学生在学*中体会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本次活动反映了新课改以来,老师教学方式的多元;数学教学以生活为源泉,更重视数学本质,注重挖掘蕴涵的数学思想;重视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注重学生的认知变化。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启发引导,紧紧围绕学生的兴趣,围绕数学本质,注重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这些课中,参赛老师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清晰,教学方法灵活,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每节课都是气氛活跃,学生参与互动性强,每节课我们看到的是老师和学生的互动,看到的是老师和学生的交流,不再是以前的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两个过程,而是一个统一体。老师并不是一味的向学生讲解知识点的重要,并不是一味的指导学生如何解题,更多我们看到的是老师在引导学生慢慢发现问题,体验数学的本质。

  我对此次学*感触颇深,认为短短的一天多的时间,收获多、收获的质量高、学*的感悟深,使我深深感受到了更强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新课程理念,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结合我校实际,认真反思我的工作,虚心向各位老师学*,特别是在如何关注学生的学*困难,如何通过现有的教学设施高效课堂教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多作探索,力争为我校中学数学的发展作出自己的力量。

  首先很感谢我们的园长给我这次外出学*的机会,这次学*使我收获了很多知识。这次学到的东西对我今后的工作很有借鉴的用处。而且外出听课是我们学*的最佳机会,更是我们教师成长的捷径,所以我非常珍惜这次学*的机会。

  3月24号的早上我怀着兴奋又紧张的心情出发去广州看课学*。听到要到广州海军兵种指挥学院里看应彩云老师上课时我更开心,因为一直都听说应彩云老师上课非常精彩,这次终于有机会可以亲自看应彩云老师上课了。

  第一个活动是看应彩云老师上的大班绘本活动《天生一对》。这本书非常有趣而且很有教育意义,应老师把这个故事讲述得很有味道。而且应老师在讲故事前还让幼儿先了解什么叫一对,由浅到深让孩子层层递进。应老师很懂得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记得应老师有一个环节是让孩子看着4张不同的图片帮它们配对。仅仅是这4张不同的图片孩子们可以帮它们配成很多不同的一对还能说出自己配对的理由。应老师把故事分成两部分来讲述,讲完上部分故事后应老师会设计一个环节让孩子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体验故事里般配。孩子在游戏里不但可以找到和自己般配的一对而且还能发展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应老师再把故事讲完时想不到还有一位孩子会被感动到想哭的样子,故事讲完后应老师还会抓住孩子的心理对他们进行情感教育,不但在幼儿园能找到自己般配的人在家里也有和自己般配的人,每个人都有和自己般配的人。

  第二个活动也是应老师的,大班音乐活动超级歌会。这节音乐活动应老师引导孩子创编歌词,还把孩子们创编的歌词连在一起创作成一首歌曲。在这活动中令我最深刻的是超级歌会比赛,应老师在孩子比赛时激起了他们的比赛意识。每组孩子都想唱歌曲最快的节奏。

  应老师教学风格非常让我们叹服,教学时语言简洁却把握到位,干脆利索、不拖泥带水。

  下午是由王建云老师的讲座:幼儿大型活动组织与策划。听了这次的讲座以后我们幼儿园搞大型活动时有一定的启发。王建云老师讲到大班毕业晚会的大型活动时让我学到了很多策略,学到怎样自制衣服、利用课间十分钟练*基本功、利用表演区练*表演时的笑容等。

  这次听课,我们每位老师都是满载而归,并且收获是丰厚的。听得每一节课真可谓是精品中的精品,各位老师设计的活动各有所长,各有特点。他们的教育机智,驾驭课堂的能力等很多方面都非常值的我们学*。


学*袁隆*心得体会 (菁华3篇)(扩展4)

——学*感恩心得体会 (菁华3篇)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给我勇气做我自己。”每当我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我的心情就无比地激动。

  我有一颗感恩的心,我感谢我的爸爸妈妈,是他们给了我生命,含辛茹苦哺育我长大。当我呀呀学语时,是爸爸和妈妈耐心地教会我说话;当我蹒跚学步时,是爸爸和妈妈稳稳地扶着我一步一步地往前走;当我上学时,是妈妈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给我做饭,送我去上学;当我生病时,是爸爸和妈妈不知疲倦细心地照顾我。感谢爸爸妈妈,在你们悉心照顾下,我健康快乐地长大!

  我有一颗感恩的心,我感谢我的老师,是他们教给我知识,教会我做人的道理。每当我有疑问的时候,是老师耐心细致地给我讲解;每当我有进步的时候,是老师真诚而欣慰地鼓励我;每当我犯错误的时候,是老师一次又一次地原谅我。感谢我的老师,是他们把我引进知识的殿堂,让我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我有一颗感恩的心,我感谢我的朋友,是他们给了我友情和快乐。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是他们伸出热情的双手帮助我;当我伤心难过的时候,是他们陪伴在我的身边,温暖我悲伤的心。感谢我的朋友们,有了你们的友爱和守护,我才会更加开心快乐!

  是啊!花儿感谢大地,在大地的怀抱里吐露芬芳,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美丽;鱼儿感谢大海,在大海的怀抱里尽情遨游,使湛蓝的大海充满乐趣;小鸟感谢天空,在天空的怀抱里自由飞翔,让广袤的天空充满生机。

  我有一颗感恩的心,在我的身边,有爱护我的父母、老师和朋友,在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下,我健康快乐地成长!我要努力学*,长大成为一个有用的人,用我的智慧和才能,回报我的父母和老师,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给我勇气做我自己”这首歌久久回荡在我的耳边,深深地留在我的心里!

  在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的爱围绕着我们:有浓浓的师生情,有互吐心声的朋友情,有血浓于水的兄弟情,还有真挚的爱国情,这一切伴随着我们成长,带给我们快乐,带给我们幸福。可是有一种爱,它如水般轻柔,如山般深沉,如海般宽广,如大地般博大,如太阳般温暖,它就是——父母的爱!

  从小到大,因为淘气,你们打过我们;因为说谎,你们训斥过我们。还因为第一次帮你们做饭,帮你们担水,你们夸赞过我们。但无论是打、骂,抑或是仅仅一个赞许的眼神、微笑,这对我们来说都是刻骨铭心的。因为这就是我们成长的历史,它记录了我们成长的点点滴滴,这无一不渗透着你们浓浓的爱。

  无论我们犯下多么不可原谅的过错,甚至对你们无意的伤害,你们都以宽容的胸怀来原谅我们。很多时候,我们对你们的付出漠然置之,认为那是自己应该得到的,是天经地义的。我们甚至抱怨你们给予的太少,抱怨你们没有文化,抱怨你们婆婆妈妈,抱怨你们要求太苛刻。但这并没有减少你们对我们的爱。想想是谁把我们生下,是谁把我们养大,是谁供我们上学?这都是我们的父母您啊!我亲爱的爸爸妈妈,是你们辛勤的操劳支撑起我们温馨的家。是谁教我们说话,是谁教我们做人,是谁盼我们成长,是谁把我们牵挂?这都是我们的父母您啊!我亲爱的爸爸妈妈,在你们心里,即使我们七老八十也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你们把我们带到这美丽的世界,已经是足够的伟大,我们再能苛求你们什么呢?如今你们的`孩子已经长大,已经读懂了你们饱经

  风霜的面孔。当我们看到你们佝偻的脊梁,愧疚涌上心头;当我们看到你们憔悴的容颜,辛酸溢满胸怀;当我们看到你们背负行囊,远去打工的身影,泪水噙满双眼。如果说我们是雄鹰,你们就是广袤的天空,如果说我们是鱼,你们就是浩瀚的海洋,如果说我们是花草树木,那么你们就是宇宙中的太阳,你们给了我们温暖,给了我们阳光雨露,哺育了我们生命的成长、茁壮,感谢你们,让我们拥有了人间最纯的情,最真的爱!

  花儿在阳光的抚摸下成长,小草在雨露的滋润下成长,鱼儿在水的孕育下成长,可是它们不懂去细尝爱的味道,更没有想过报恩。花儿只会展现自己的美丽,自己的风韵;小草只会在风中摆出千姿百态,展现自己苗条的身材;鱼儿只会在阳光下嘻戏,炫耀自己的自由。我们人不能像它们一样,我们从别人身上汲取了,就要懂得回报。

  感恩母爱。母爱犹如阳光,照亮我们心中的每一个角落,温暖我们的世界;母爱犹如甘露,滋润我们的心田,丰富我们的内涵;母爱犹如落红,用自己的汗水为我们提供生存的给养,让我们在快乐中成长。母爱伴随生命的长河流向尽头,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的青春岁月,但我们身为人子,又能拿什么报答这份母爱啊!

  感恩同学。同学既是我们的好朋友,又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朋友如树,每天分享小鸟的快乐,聆听风儿的悲哀;朋友如云,仲是陪伴在太阳的身旁,不会让太阳独自东起西落;朋友如海,帮我推波助澜,把我送往成功的彼岸。友谊之花只要我们用心去呵护,用心去培养,用心血去灌溉,虽然生命的长河冲刷着我们的岁月,但是我们的友谊不会淹没在其中。

  感恩身边的人。身边的人,他们很*凡,像一粒沙,但不卑微!他们总是默默地帮助他人,在别人遇难时伸出温暖的双手,给予雪中送炭般的温暖。正因为有这样的人,我们才能认识到温暖时时刻刻都包围着我们。杭州滨江区的吴菊萍,当她看见一个两岁大的女孩,她毫不犹豫地伸出温暖的双手接住了小女孩,给予她重生的机会。在长沙市一个公交司机,他在开车途中突然心脏病发,他毅然用剩余的光阴,用尽最后的力气把汽车停了下来,挽救了全车人的生命……

  我们不能只求汲取,我们还要懂得回报。哪怕我们的一点付出,沙子也会为我们而闪烁出耀眼的光芒,石头也会为我们而感动流泪……只有付出多一点,生命才会变得更有意义!


学*袁隆*心得体会 (菁华3篇)(扩展5)

——《袁隆*》心得体会实用5篇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终于实现了亩产900公斤的目标。而在试验田收割以后,种粮大户王化永告诉他第5号田599。1*米合0。897亩,毛重1172。5公斤,合1307公斤每亩。并要按通行的“七五折”来计算他的每亩净产量时,袁隆*谦虚的说,我们不按七五折,我们按七二折算吧好不好?就这样稻谷收获后经烘干、除杂后,按标准水分加权*均,七二折合每亩片*均亩产926。6公斤。

  田里增产几公斤水稻也许算不上什么大事,但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来说可就意义非凡了。当年把杂交水稻的亩产量从600公斤提高到700公斤,袁隆*用去了4年时间。从700公斤攀上了800公斤,又耗去了4年心血。而现在从800公斤实现了亩产900公斤的目标,袁隆*整整摸爬滚打了7个年头。可想而知,在这期间,每增加一公斤的产量都要袁隆*和他的助手们付出数不清的心血。如果在这次验收中,袁隆*只要稍微做点手脚,甚至只需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的1000公斤目标可能就会在现在同步实现了。然非但如此,袁隆*不仅在全程远离验收的专家组,更主动要求验收专家组放弃通行的“七五折”,而用“七二折”的净出率。这样一改变,袁隆*的成绩也超过了900公斤,但总成绩却也“打折”了。

  我们中国人素来就有“好事可大不可小,坏事可小不可大”的“传统”。对于一个人的成绩,不但能“可大”,甚至还能“拔高”和“塑造”,就是“注点水”人们也能理解。因此不少英雄模范人物出现之初少有非议,而一经历史检验便难掩瑕疵。特别是如今所谓的这奖那杯更是非议重重,其主要原因就是成绩的内容并不是那么实在。按照袁隆*的声望和其贡献。别说成绩要“打折”,就是按照“毛重”1305公斤计入袁隆*的成绩单,甚至国家就按照这样一个成绩单奖励他,估计老百姓也很少有怨言。因为按照袁隆*的贡献,他现在早已远远超出国家的奖励界限了。

  也正是袁隆*的这种对自己成绩的“打折”,也才酿造出中国科学界独具性格而又耀耀生辉的袁隆*。袁隆*是中国的科学家,按他对社会的贡献和他得到的奖励足够他有晚年享受不尽的奢华,更用不着在奔波于田间地头,但是我们看到虽然已经80出头的袁隆*仍然额也不停留的忙碌在稻田里,对奢华的生活更不屑一顾。他是中国最有钱的农民,但他也可能是世界上工作在最艰苦环境中的一流科学家。而袁隆*却说,要那么多钱做什么,那是个大包袱,背来背去。我觉得这种生活很好,搞豪华车有什么意思,穿着豪华的衣服还有什么鳄鱼的皮带,两千多块钱我从来没有,送给我,我不要。

  事实上正是袁隆*的超然和洒脱,把一切看得都很淡然,才使他对成绩和荣誉有着非同一般的理解。人们常说,什么都能忽悠,人的肚子不能忽悠,吃不饱就要挨饿。水稻每亩达到900公斤,就能解决全球5000万人的吃饭问题,如果这个增产不是实打实的,就有可能还有几千万人挨饿。而袁隆*把这个成绩“打折”,就意味着夯实了这个成绩单,也就意味着不仅能保证5000万人的吃饭问题不会“打折”,更能够绰绰有余。他不仅对自己要求这样严格,同时也对自己所带的研究生、博士生也有“特殊要求”:“你要把名利丢开一点,不怕困难,努力钻研”。甚至提出:我培养研究生、博士生第一个条件你要下田,你怕下田,怕吃苦的,我就不接收你,我说电脑很重要,书本知识也很重要,都是基础,但是电脑里面,书本里面种不出水稻出来的。这样一种认真求实的精神,足该成为中国科学家的“座右铭”。

  20世纪60年代初,米楚林和李森科的遗传理论盛行,但袁隆*院士视野开阔,通读外国资料,学*了孟德尔和摩根的现代遗传理论研究的新动向,于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打开了杂交水稻王国的大门。他为我们这一代树立了一个好榜样。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立人,终身学*,热爱和钻一线,遇到困难不退缩,遇到挫折不屈服,坚守岗位。弘扬时代精神,乐于服务,乐于奉献,振兴中国电力环保事业,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第三,要学*袁隆*院士顾全大局、不计名利、甘当他人阶梯的合作精神。袁隆*院士自从事杂交水稻研究以来,一直着眼大局,从困难出发,考虑全局,所以每次项目启动,总能带动不同地区、不同单位合作攻关。

  20世纪70年代,他将研究团队发现的野生材料毫无保留地分发给国内18家研究机构,加快了合作研究的步伐,使后续的配套研究得以迅速实现。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认为作为一个企业的中层管理者,应该有这种精神,团结协作,承上启下,倾听大家的声音,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工作的预见性。要做一个合格的服务员,围绕整个公司和部门做决策,加强协调,开拓创新,全力以赴为项目服务好。努力加强自身修养,打造环保行业领先形象。最后要学*袁隆*院士的好品格,好作风,好健康的生活方式。他谦逊豁达,不自命不凡;他作风朴实,关心他人;他热爱生活,健康乐观。在他身上,体现了忧国忧民、造福人类、自强不息、勇攀高峰、勇于面对困难、淡泊名利、奉献社会的创新精神。袁隆*院士对事业的坚持和奉献深深激励了我。作为一名普通的企业员工,我们的名声并不显赫,我们的地位并不高尚,我们的收入并不富裕,但是我们从事的职业却极其高尚,所以我会努力实现我个人的社会价值。可以说,袁隆*院士的这种精神不仅激励了我们,也净化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好地贯彻各级领导的工作安排,积极开展各部门的工作,认真学*节能环保新技术和新知识,努力掌握全球环保领域的新趋势,拓宽知识面,以适应现代生产和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环保设备的质量,建设一个项目,一座丰碑。同时,还不如组织部门员工参加政治学*和业务培训,开展员工文化体育活动,关心员工生活,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以袁隆*院士的先进事迹为榜样,以各方面的标准,不断鞭策自己,提高自己,以求更大的进步。

  袁隆*,一位在世界上赫赫有名的“杂交水稻之父”,一位农民朋友眼中的“当代神农”,“米菩萨”,离我们的生活如此遥远又如此接*。12月2日,学校组织我们五年级全体师生观看电影《袁隆*》,让我对“杂交水稻之父”有了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在*凡中见到了伟大。

  这部影片主要讲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在充满坎坷的研究道路上奋力跋涉,把绿色的梦想书写在大地之上,在布满荆棘的实验丛中踯躅前行,呕心沥血。历经无数次的挫折与失败,为生命中弥足珍贵的杂交水稻事业无怨无悔,倾其一生;经历数十载的不懈探索和艰难实践,袁隆*终于成功了!他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给人类带来了福音。影片通过再现袁隆*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进行杂交水稻“三系配套”研究并取得成功的风雨历程。表现了袁隆*心忧天下、造福人民的宏大抱负、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不畏艰难、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和淡泊名利、奉献社会的高尚情操。

  有句俗话说:“不经巨大的困难,不会有伟大的事业。”袁隆*取得这些成果不是靠运气,而是经过一次次的实验,一次次的探索,才使他得到回报。我想,他成功的“秘诀”是: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正是有了这些,袁隆*才一次又一次地攀登高峰。而古今中外,哪一位成功者手中的鲜花,不是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呢?爱迪生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李时珍经过长期艰苦的实地调查,编写成了《本草纲目》。

  我们也要在人生的起跑线,经过“加速”到“冲刺”中展示,只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发挥美丽人生!

  国电集团和国电科环集团党委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开展向伟大的科学家袁隆*同志学*的活动,并下发了《袁隆*传》一书,我怀着崇敬而好奇的心情开始翻看了这本以政治教育读本身份出现的书籍,但是,它传奇的色彩,丰富的内涵和感人的事迹立即吸引了我,使我迫不及待地一口气将它读完。袁隆*同志的传记,他代表一种精神,一种自强不息,锲而不舍的民族精神和高贵品质。

  学*袁隆*,首先要学*他为国、为民、为事业不畏艰难,勇于付出的精神。袁隆*对祖国和人民始终怀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说:”科学研究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不爱国,就丧失了做人的基本准则,就不能成为科学家。”作为一名基层干部的党员,身处环保工程第一线,我应该把个人的理想同国电集团的环保事业及国家、民族的奋斗目标统一起来,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国家的环保产业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兴国的实践结合起来,牢固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理想和永远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并立身本职,从做实、做大、做强着眼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

  第二要学*袁隆*院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勤奋进取的务实精神。袁隆*院士认为:”成功的要决在于知识、汗水、灵感、机遇。”20世纪60年代初,米丘林、李森科遗传学说盛行,但袁隆*院士视野开阔,通读外文资料,了解到了孟德尔、摩尔根现代遗传学理论研究的新动向,于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打开了杂交水稻”王国”的大门。他为我们这代人做出了很好的榜样,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立人,学一生,爱一行,钻一行,遇到困难不退缩,遇到挫折不屈服,在本职岗位上百折不挠,锲而不舍。并弘扬时代精神,乐于服务,甘于奉献,振兴我国电力环保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让更多的人吃饱”袁隆*91岁离开。大师陨落,全世界哀悼。他的去世是中国和世界科学界的巨大损失,也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巨大损失。“国家的脊梁”将被我们永远铭记。

  杰出贡献改变世界。袁隆*是“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受人尊敬和爱戴的科学家。他是杂交水稻研究的先驱,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将水稻的杂交优势成功应用于生产的科学家。他发明了“三系”杂交籼稻,成功开发了“两系”杂交水稻,建立了超级杂交水稻技术体系。几十年来,他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和推广,为中国的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应做出了巨大贡献。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解决世界60%人口的吃饭问题,袁隆*的贡献是显著的,“杂交水稻之父”名副其实。

  学术态度影响深远。袁隆*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代大学生,饱受困难和挫折。无论什么情况,他的身体里总是流淌着祖国和世界的血液,他的青春散落在田野里。他还在孜孜不倦的攀登超级杂交稻的巅峰。一路走来,袁隆*的科研有很多疑惑、失败、挫折。他一直埋头苦干,不怕吃苦,闯出一片新天地。他的那句“科研怎么会失败?”一直激励着无数科学家参与游戏科学竞赛;他的那句“做科研不要怕冷嘲热讽,也不要怕别人说你不落俗套”一直激励着青年学生勇闯创新殿堂。

  高尚情操受人敬仰。袁隆*的人生原则是淡泊名利、踏实做人。他无数次拒绝了来自国外的高薪聘请,因为他知道他和杂交水稻的根都在中国。功名之下不忘初心,他始终铭记投身科学研究的激情与梦想,始终铭记把杂交水稻不断带向更高境界的不渝追求。对待成就,他极富人情味,常怀感恩心,把杂交水稻的功劳归功党和人民。生活中,他既不追逐时尚的消费观,也不把个人的财富看成是负担,曾因为多看了几眼豪车上新闻,却依然选择普通的车子下试验田。“如果老想着享受,哪有心思搞科研呢?”这就是他对待生活的态度。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袁隆*的卓越人生,就像他最热爱的种子一样,深埋在后人心间,令人从中汲取力量,传承使命。种子优良了,水稻才能根深叶茂,硕果累累。“禾下乘凉”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两个梦依然任重道远,但有“杂交水稻之父”的故事相伴,将激励更多的人为科技兴国而战,未来可期。

  中国,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古老国度。在如河的岁月中,有非常多的爱国英雄。他们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爱着祖国。

  今年,我看了一本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的书,看完以后,我心中思潮起伏,深受鼓舞。书中,袁隆*在小时候就萌发了长大要当一名农业学家的念头,而他也为这个梦想而努力着。在那个时候,祖**亲备受战乱之苦,亲眼目睹了饿殍满地的惨景,袁隆*患者自己童年的理想,他几十年如一日耕耘在水稻研究的第一线。有一次,袁隆*培植水稻的地方地震了。明明他可以去安全的地方居住,但是他放弃了宝贵的机会。依旧在已变成了废墟的房子旁盖草棚,住了下来,他要看着芽长大。袁隆*几经风雨,几经考验,终于以响当当地事实证明:中国人不但有能力养活中国人,而且,还可以昂住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他说:“我就是一位知识农民,我的根在中国。”

  “袁隆*”这个名字已深深烙在我的心中,他救活了十三亿中国人民。

  我有许多的梦想:画家,书法家,外交家,我从小就一直为了这些目标而奋斗着。有人说:“人的梦想可以有许多,但实现一个就够了!”但是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所有的梦想都实现了,人生才会更加丰富多彩。

  人需要梦想,因为有了梦想,人生才有动力,才有希望。因为有了实现梦想的过程,生活才会变得充实而充满意义!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