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刘秀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通用十篇

首页 / 心得体会 / |

  学*刘秀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1

  9月8日下午,通过刘秀祥牵线搭桥,浙江省余姚市的一位企业家与陆帮燕结成帮扶。

  资助金额为每年6000元左右,等资助方审核完陆帮燕的资料后,将确定打款时间。刘秀祥工作室工作人员王代分说。

  陆帮燕的父母是望谟县高级实验中学学生食堂的员工,收入拮据,而她的弟弟正在望谟县民族中学上高二,陆帮燕上大学每年27500元的学费成了她家最大的难题。

  经历过苦难,刘秀祥更懂得机会的珍贵,他告诉自己,要通过努力,解除贫困学生求学的后顾之忧。在刘秀祥看来,只有解决了后顾之忧,才能真正实现控辍保学。

  入职以来,刘秀祥每个假期都会到学生家中家访,跑遍了望谟县15个乡镇,单是摩托车就骑坏了8辆,先后把*50名学生从工地、车间拉回了校园。

  20xx年夏天,就读于望谟县第三中学的王妹快被母亲要求不准参加中考,毕业后就外出打工挣钱。渴望读书的王妹快偷偷参加了中考,并顺利考入望谟县高级实验中学,但最终还是被迫辍学。

  得知消息后,刘秀祥带着王妹快的初中老师和所在镇干部,共同做其母亲的.思想工作,多次尝试后,终于说服对方。后来,他又对接爱心人士资助王妹快,资助金额为每年7000元,直到大学毕业。王妹快得以重返校园。

  刘老师就像阳光一样,每次坚持不下去时,想到他曾经的经历,就觉得自己遇到的困难都不是事儿。王妹快说,读书可以改变很多,她希望将来能够改变自己和家庭的现状,去帮助更多像自己一样的人。

  同样被刘秀祥拉回校园的,还有望谟县高级实验中学高二年级学生廖段写,由于家中经济负担过重,她被迫放弃学业,外出务工。

  得知廖段写辍学后,刘秀祥坚持与廖段写母亲沟通,给她讲解国家的帮扶政策,同时积极为廖段写对接资助。

  经过刘秀祥与学校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的共同努力,廖段写终于在离开*两年后得以返校读书。

  那时候,我一有空就会和刘老师沟通,很想回学校上学。没有文化只能做苦工,只有好好读书考上大学,我才能改变命运。回想起打工的日子,廖段写泪流满面。

  从20xx年到现在,刘老师自己资助或对接资助的学生有1900多人。王代分说,截至9月10日,刘秀祥已为101名今年考上大学的学生对接了资助,资助金额共计298.4万元。

  我很庆幸自己没有成为社会的包袱,而且有机会实现自己的价值。刘秀祥说。

  学*刘秀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2

  1988年3月,刘秀祥出生在贵州望谟县一个偏僻的农村里,他上面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哥哥,家中条件不太好,勉强有口饭吃。

  不幸的是,在刘秀祥4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因病去世,家中的顶梁柱倒了,天塌了。

  母亲因受不了打击,精神出现问题,一家人眼看就要没饭吃了,刘秀祥的姐姐和哥哥决定辍学回来干活,只让弟弟一个人坚持上学。

  姐姐后来对刘秀祥说:无论生活再苦,都要坚持读书,并且要出人头地。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好好学*。对于我们这个家庭背景来说,读书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道路。

  刘秀祥将这一句话铭记在心,开始努力学*,可现实并不会因为你不认输就轻易放过你,等待刘秀祥的苦难,才刚刚开始。

  刘秀祥11岁那年,突来的大冰雹把田里的庄稼全毁了,一家四口顿时陷入绝境.

  年仅17岁的姐姐最终决定嫁人来逃离这样的苦难生活,而哥哥把家里唯一值钱的耕牛给卖了,然后拿着钱远走高飞

  一连串的打击让刘秀祥母亲的病情更加严重,已经到了生活无法自理的程度,而此时,小小的刘秀祥也没有能力撑起这个家,怎么办?

  命运虽然残忍,但刘秀祥不肯低头,他把家里的田地全租出去,换来每年500斤的粮食,勉强够自己和母亲吃。

  每逢周末,他还跟着村里人上山挖药材卖,用赚来的钱买油盐,还有母亲要吃的药,就这样过了两年,小学毕业的时候,刘秀祥以全县第三的成绩考上了重点中学。

  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由于成绩足够优异,考虑到刘秀祥家的困难,学校决定让他免费入学。

  为了照顾母亲,刘秀祥把她一起带到学校所在的县城,因为身上没钱,租不起房子,他就在附*的山坡上搭了个草棚,便成了母子俩临时的家。

  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刘秀祥一下课就去捡废品,每个月能挣20块钱,这一点钱根本不够用,他们能活下来的惟一法宝就是省。

  刘秀祥和母亲每天吃的都是白开水泡饭,有时候他会去菜市场捡一些别人丢掉的烂菜叶,这就算是加餐,猪肉?那是想都不敢想的奢侈品。

  这样的日子过了三年,刘秀祥以优异的成绩考进当地最好的普通高中,还攒了600块钱。

  去普通高中学校报到时,刘秀祥依旧带着母亲,此时学校附*没有了供他搭草棚的山坡,他就花200块一年的价钱,租了一个农户家里不用的猪圈,这就成他与母亲的住所。

  刘秀祥的日子依旧过得很苦,他学*的时间比别人少,但成绩依旧名列前茅,按照他的成绩,考上大学是板上钉钉的事,结果因为压力过大,考前一周他生病了。

  刘秀祥想过放弃,但他无意中看到自己在日记中曾写过的一段话:当你抱怨没有鞋穿时,回头一看,发现别人竟然没有脚。

  是啊,刘秀祥起码还有个妈妈,他还有家,于是他重整旗鼓,准备再考一次,再难再苦都不能将他打倒。

  苍天不负有心人,20xx年,刘秀祥如愿以偿考上了山东临沂大学,他依旧带着自己的母亲去上学。

  而他千里背母上大学的事迹,被《人民日报》及多家中央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也感动了无数人。

  学*刘秀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3

  1988年3月,刘秀祥出生在贵州望谟县一个偏僻的农村里,他上面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哥哥,家中条件不太好,勉强有口饭吃。

  不幸的是,在刘秀祥4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因病去世,家中的顶梁柱倒了,天塌了。

  母亲因受不了打击,精神出现问题,一家人眼看就要没饭吃了,刘秀祥的姐姐和哥哥决定辍学回来干活,只让弟弟一个人坚持上学。

  姐姐后来对刘秀祥说:“无论生活再苦,都要坚持读书,并且要出人头地。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好好学*。对于我们这个家庭背景来说,读书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道路。”

  刘秀祥将这一句话铭记在心,开始努力学*,可现实并不会因为你不认输就轻易放过你,等待刘秀祥的苦难,才刚刚开始。

  刘秀祥11岁那年,突来的大冰雹把田里的庄稼全毁了,一家四口顿时陷入绝境.

  年仅17岁的姐姐最终决定嫁人来逃离这样的苦难生活,而哥哥把家里唯一值钱的耕牛给卖了,然后拿着钱远走高飞……

  一连串的打击让刘秀祥母亲的病情更加严重,已经到了生活无法自理的程度,而此时,小小的刘秀祥也没有能力撑起这个家,怎么办?

  命运虽然残忍,但刘秀祥不肯低头,他把家里的田地全租出去,换来每年500斤的粮食,勉强够自己和母亲吃。

  每逢周末,他还跟着村里人上山挖药材卖,用赚来的钱买油盐,还有母亲要吃的药,就这样过了两年,小学毕业的时候,刘秀祥以全县第三的成绩考上了重点中学。

  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由于成绩足够优异,考虑到刘秀祥家的困难,学校决定让他免费入学。

  为了照顾母亲,刘秀祥把她一起带到学校所在的县城,因为身上没钱,租不起房子,他就在附*的山坡上搭了个草棚,便成了母子俩临时的家。

  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刘秀祥一下课就去捡废品,每个月能挣20块钱,这一点钱根本不够用,他们能活下来的惟一法宝就是省。

  刘秀祥和母亲每天吃的都是白开水泡饭,有时候他会去菜市场捡一些别人丢掉的烂菜叶,这就算是“加餐”,猪肉?那是想都不敢想的'奢侈品。

  这样的日子过了三年,刘秀祥以优异的成绩考进当地最好的高中,还攒了600块钱。

  去高中学校报到时,刘秀祥依旧带着母亲,此时学校附*没有了供他搭草棚的山坡,他就花200块一年的价钱,租了一个农户家里不用的猪圈,这就成他与母亲的住所。

  刘秀祥的日子依旧过得很苦,他学*的时间比别人少,但成绩依旧名列前茅,按照他的成绩,考上大学是板上钉钉的事,结果因为压力过大,考前一周他生病了。

  刘秀祥想过放弃,但他无意中看到自己在日记中曾写过的一段话:“当你抱怨没有鞋穿时,回头一看,发现别人竟然没有脚。”

  是啊,刘秀祥起码还有个妈妈,他还有家,于是他重整旗鼓,准备再考一次,再难再苦都不能将他打倒。

  苍天不负有心人,20xx年,刘秀祥如愿以偿考上了山东临沂大学,他依旧带着自己的母亲去上学。

  而他“千里背母上大学”的事迹,被《人民日报》及多家中央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也感动了无数人。

  学*刘秀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4

  润物无声,正能量感染师生

  越是偏僻贫穷的地方,越需要优质的教育,也更加需要优秀的老师,从农村走出来的刘秀祥感同身受。

  刘秀祥说,阻断贫困代际相传,核心就是教育。如果一个贫困地区的娃娃能够通过读书走大山,那他的`下一代命运就会不一样。

  当一名合格的教师要有思想、境界和格局。

  “现在读书的孩子,未来要挑起这个国家发展的大梁。如果老师没有思想、境界和格局,是无法帮助孩子们承担起这些重任的。”如果以这个标准来衡量老师这个职业,刘秀祥认为,“自己要努力的地方还有很多……”

  在望谟县实验高中,刘秀祥办起了工作室,主要进行教师组团式培训。“工作室在今年6月开始动工建直录播室,目前已投入使用,计划每一期招25至30名学员,主要针对黔西南州德育教育相对薄弱的学校,负责德育工作的老师。”

  “他是个很拼的人,是个很有激情的人,是个充满正能量的人。”同事杨通鸿评价刘秀祥。

  有一次,杨通鸿和刘秀祥一起查寝,发现一个学生没在寝室,便在校园内四处寻找。

  找到学生后,刘秀祥并没有教训学生,反而给学生穿上棉衣,开口第一句就是:天气冷,先穿上衣服!“这样的方式瞬间拉*了和学生的距离,在我看来,这才是教育。”杨通鸿说。

  成风化人,润物无声。刘秀祥用自己的一举一动影响着老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刘秀祥极力反对“以分数论英雄”。他认为,教育最根本的是树人,要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而不是“立分树人”。要通过正确的引导,为学生树立起正确价值观。

  20xx年,望谟实验高中在校生2700多名,748人参加高考,318人本科上线,但刘秀祥丝毫不敢懈怠:“教学的路还很长,讲台上的每分钟都值得珍惜。走好当下每一步,就是成功。”

  学*刘秀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5

  20xx年,刘秀祥的故事被媒体报道后,各种帮助也随之而来。临沂大学为他和母亲提供了临时住处,并给他安排了勤工助学岗位。

  入学后,不少热心人士和企业都曾表示愿意提供帮助,但都被他拒绝了。刘秀祥说,他害怕别人是因为可怜他而提供帮助,“我觉得人活着不应该让他人觉得可怜,而是让人觉得可亲和可敬”。

  虽然拒绝他人帮助,但刘秀祥却积极帮助他人。

  大学期间,他课余时间外出做兼职,并将部分收入寄回贵州,用以支持初中拾荒时认识的三个弟弟妹妹上学。“我每个月给他们每个人寄300元的生活费。”刘秀祥说,两个弟弟妹妹后来考上了大学,现在有着不错的工作。

  20xx年,刘秀祥即将大学毕业,最初他并不打算回贵州工作,而是计划在外省找一份好工作,然后将工资寄回去,帮助老家那些像曾经的他一样需要帮助的人。

  刘秀祥收到了不少企业的橄榄枝,但从家乡打来的一通电话,让他改变了想法。

  电话是初中拾荒时认识的一个妹妹打来的,她告诉刘秀祥,自己不想读书,准备结婚了。

  通话很短,却改变了刘秀祥的想法。

  刘秀祥说,听到妹妹的决定后,他很震惊、心酸,觉得自己必须回去。

  就这样,离开望谟八年后,刘秀祥又带着母亲回到家乡,成为打易中学的一名历史老师,不久后被调入望谟县民族中学任教。20xx年8月,望谟县高级实验中学成立,他被任命为副校长。

  曾经拼尽全力守护梦想的.刘秀祥,成了别人的“守梦人”。

  刘秀祥说,现在学生最大的问题是迷惘,不明白为什么要读书。他想通过自身经历,告诉那些处于迷惘中的孩子:人生必须有梦想。“如果我没有梦想的话,可能早就放弃了。”

  为此,除了常规教学和处理行政事务,刘秀祥还会应邀到各个地方演讲。目前,他已经演讲超过1000场,足迹遍布贵州各市(州),今年8月份还应邀去了浙江宁波。

  *年来,刘秀祥先后被授予“中国好教师”“中国五四青年奖章”“最美教师”等荣誉称号,也曾有机会去到更好的*台发展,但他都婉拒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出去可能对我自己会更好,但我更愿意留在这里。”

  学*刘秀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6

  1988年3月,刘秀祥出生在贵州望谟县一个偏僻的农村里,他上面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哥哥,家中条件不太好,勉强有口饭吃。

  不幸的是,在刘秀祥4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因病去世,家中的顶梁柱倒了,天塌了。

  母亲因受不了打击,精神出现问题,一家人眼看就要没饭吃了,刘秀祥的姐姐和哥哥决定辍学回来干活,只让弟弟一个人坚持上学。

  姐姐后来对刘秀祥说:“无论生活再苦,都要坚持读书,并且要出人头地。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好好学*。对于我们这个家庭背景来说,读书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道路。”

  刘秀祥将这一句话铭记在心,开始努力学*,可现实并不会因为你不认输就轻易放过你,等待刘秀祥的苦难,才刚刚开始。

  刘秀祥11岁那年,突来的大冰雹把田里的庄稼全毁了,一家四口顿时陷入绝境.

  年仅17岁的姐姐最终决定嫁人来逃离这样的苦难生活,而哥哥把家里唯一值钱的耕牛给卖了,然后拿着钱远走高飞……

  一连串的打击让刘秀祥母亲的病情更加严重,已经到了生活无法自理的程度,而此时,小小的刘秀祥也没有能力撑起这个家,怎么办?

  命运虽然残忍,但刘秀祥不肯低头,他把家里的田地全租出去,换来每年500斤的粮食,勉强够自己和母亲吃。

  每逢周末,他还跟着村里人上山挖药材卖,用赚来的钱买油盐,还有母亲要吃的药,就这样过了两年,小学毕业的时候,刘秀祥以全县第三的成绩考上了重点中学。

  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由于成绩足够优异,考虑到刘秀祥家的困难,学校决定让他免费入学。

  为了照顾母亲,刘秀祥把她一起带到学校所在的县城,因为身上没钱,租不起房子,他就在附*的山坡上搭了个草棚,便成了母子俩临时的家。

  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刘秀祥一下课就去捡废品,每个月能挣20块钱,这一点钱根本不够用,他们能活下来的惟一法宝就是省。

  刘秀祥和母亲每天吃的都是白开水泡饭,有时候他会去菜市场捡一些别人丢掉的.烂菜叶,这就算是“加餐”,猪肉?那是想都不敢想的奢侈品。

  这样的日子过了三年,刘秀祥以优异的成绩考进当地最好的高中,还攒了600块钱。

  去高中学校报到时,刘秀祥依旧带着母亲,此时学校附*没有了供他搭草棚的山坡,他就花200块一年的价钱,租了一个农户家里不用的猪圈,这就成他与母亲的住所。

  刘秀祥的日子依旧过得很苦,他学*的时间比别人少,但成绩依旧名列前茅,按照他的成绩,考上大学是板上钉钉的事,结果因为压力过大,考前一周他生病了。

  刘秀祥想过放弃,但他无意中看到自己在日记中曾写过的一段话:“当你抱怨没有鞋穿时,回头一看,发现别人竟然没有脚。”

  是啊,刘秀祥起码还有个妈妈,他还有家,于是他重整旗鼓,准备再考一次,再难再苦都不能将他打倒。

  苍天不负有心人,20xx年,刘秀祥如愿以偿考上了山东临沂大学,他依旧带着自己的母亲去上学。

  而他“千里背母上大学”的事迹,被《人民日报》及多家中央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也感动了无数人。

  学*刘秀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7

  8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在这期间,刘秀祥把望谟县的教育带出另一片天地。

  20年前,望谟县本科上线率为0,整个县有十万余人文化水*在小学及以下。

  20xx年到20xx年,望谟县中考成绩400分以上的人数从358人突破1000人,中考*均分位居州排名第三名;本科上线率也从12.26%到如今的63.44%,要知道这些学生当初中考的成绩*均只有336分,如今却考上了本科,刘秀祥的鼓励对这个县的改变之大不言而喻。

  随着孩子们学业有成,回到故乡,望谟县的贫困程度也在逐年下降,到今年,望谟县的'贫困率已经不足3.6,经济发展越来越好。

  今年,刘秀祥被成功评选为“最美教师”,这个曾经睡猪圈,背母上学的男孩,如今用自己的故事和行动,改变了无数贫困地区学子的命运。在被评选为“最美教师”之后,刘秀祥成立了一家工作室,专门对老师的德育进行培训,他说只有更多优秀的老师,才能培育出更多优秀的学生。

  在望谟县的8年里,刘秀祥从未放弃一名学生,他说:“我相信,任何一个孩子都值得更好的未来。无论他出生在北京上海,还是我们贵州望谟。”

  无论是扎根望谟的刘秀祥,还是为学生失去双腿的张丽莉,这些老师们都在用自己的人生和努力,去改变下一代人的命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现在,这些“最美教师”们的故事,还在继续,愿我们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学*刘秀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8

  在望谟县的这三年,刘秀祥经常去各个村里开会、家访,一遍又一遍地给家长和孩子们做思想工作,鼓励他们让孩子学*。

  三年,刘秀祥跑遍了每一个村子,跑坏了几辆摩托车,在这样的努力下,当地的风气逐渐被改变,家长们非常赞成让孩子努力学*,而孩子们的成绩也一步步高升,望谟县的干部说:“刘秀祥把自己的故事传递给人们,让无数人感到励志,因为这是活生生存在的例子,不是虚假的。”

  三年的时间一下子就到了,可是刘秀祥知道自己走不了,望谟县还需要他,学生们还需要他,深思之后,刘秀祥没有离开,而是留了下来。

  渐渐的,刘秀祥的名声传了出来,很多人都找他去做演讲,对于这样的要求,刘秀祥从不拒绝,但也不要钱,他说要自己去演讲可以,必须资助我们这边的两个孩子上学。

  8年过去了,刘秀祥帮助的学生达到了1900人,这些孩子都一一上了大学,走出贫困山区。20xx年,刘秀祥被调任为望谟县实验高中副校长,他开始帮助更多的学生。

  刘秀祥就像蒲公英的种子,洒在望谟县的大地上,给这片土地带来无尽的生机。

  学*刘秀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9

  刘秀祥是贵州省望谟县高级实验中学的副校长,但他更为人熟知的一个身份,则是12年前“千里背母上大学”的主人公。

  1986年3月,刘秀祥出生于望谟县弄林村,幼年时父亲因病去世,母亲因伤心过度患上了精神疾病,他快乐无忧的童年就此戛然而止。小学三年级时,哥哥姐姐外出谋生,母亲病情加重,家庭生活的重担全压在了刘秀详稚嫩的双肩上。

  刘秀祥的名字是他自己取的,“我是‘秀’字辈,我希望我和母亲能够**安安,便给自己取名‘秀祥’”。

  年纪轻、体格小,种不了地,刘秀祥便将自家的土地转租给他人,租金为每年500斤稻谷,加上村里发的救济粮,他和母亲的.口粮有了保障。

  1995年,刘秀祥走进学堂,尚且年幼的他笃定: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

  这种信念一直支撑着他,20xx年小学毕业考试,刘秀祥排名全县第三,但由于经济原因未能入读当时望谟县最好的中学,而是免费入读了县城的一所民办学校,并且带着母亲。

  初到县城时没钱租房,他用稻草在学校旁的山坡上搭了间棚子,屋前空地上挖个坑,架上铁锅,便是厨房。

  初中三年,刘秀祥放学后就去拾荒,周末则四处打零工,这样每周能挣20多元,勉强维持母子俩的生活。

  初中毕业后,刘秀祥考入了安龙县第一中学,他带着母亲离开望谟,继续求学之路。虽自诩为“打不死的小强”,他仍第一次感到了恐惧和害怕,“一切都是陌生的,没有认识的人,也不熟悉环境”。

  初到安龙,刘秀祥身上只有600多元钱,那是他和老乡去遵义修水电站挣的,但这并不足以让他租下一间房屋居住。无奈之下,他以每年200元的价格,租下了农户家闲置的猪圈。猪圈四面通透,他找来编织袋遮挡起来——就是家了。

  和初中时一样,刘秀祥依旧一边努力学*,一边利用课余时间赚钱维持生计,他累并憧憬着。

  但命运却再次“捉弄”了他,高考前一周,刘秀祥病倒,最终以6分之差落榜了。

  高考的失利让刘秀祥内心满是绝望,甚至想过轻生。然而翻看从前日记本里的一句话让他又看到了希望:“当你抱怨没有鞋穿时,回头一看,发现别人竟然没有脚”。

  “跟那些孤儿相比,我至少还有母亲,只要她在,我就有家。”刘秀祥说,回家后能叫一声“妈”,他就觉得很幸福。

  他决定再战高考,并说服一家私立学校的校长接收他入校复读。

  20xx年,刘秀祥考入临沂大学(原临沂师范学院),拿到通知书后,他抱着母亲大哭一场。当年9月,他再次带着母亲北上山东求学。

  他在捡拾废品时,他在不分昼夜连续打工18小时时,他在连续12天没吃过一顿饭时,没人知道他,没人知道他是怎样扛下来的。越做事,能力越强,越不做,越没有能力。苦难磨炼了强大的意志,苦难磨炼了高强度的学*和工作能力。

  学*刘秀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10

  20xx年,刘秀祥的故事被媒体报道后,各种帮助也随之而来。临沂大学为他和母亲提供了临时住处,并给他安排了勤工助学岗位。

  入学后,不少热心人士和企业都曾表示愿意提供帮助,但都被他拒绝了。刘秀祥说,他害怕别人是因为可怜他而提供帮助,“我觉得人活着不应该让他人觉得可怜,而是让人觉得可亲和可敬”。

  虽然拒绝他人帮助,但刘秀祥却积极帮助他人。

  大学期间,他课余时间外出做兼职,并将部分收入寄回贵州,用以支持初中拾荒时认识的三个弟弟妹妹上学。“我每个月给他们每个人寄300元的生活费。”刘秀祥说,两个弟弟妹妹后来考上了大学,现在有着不错的工作。

  20xx年,刘秀祥即将大学毕业,最初他并不打算回贵州工作,而是计划在外省找一份好工作,然后将工资寄回去,帮助老家那些像曾经的他一样需要帮助的人。

  刘秀祥收到了不少企业的橄榄枝,但从家乡打来的一通电话,让他改变了想法。

  电话是初中拾荒时认识的一个妹妹打来的,她告诉刘秀祥,自己不想读书,准备结婚了。


学*刘秀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通用十篇扩展阅读


学*刘秀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通用十篇(扩展1)

——学*刘秀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6篇

学*刘秀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

  润物无声,正能量感染师生

  越是偏僻贫穷的地方,越需要优质的教育,也更加需要优秀的老师,从农村走出来的刘秀祥感同身受。

  刘秀祥说,阻断贫困代际相传,核心就是教育。如果一个贫困地区的娃娃能够通过读书走大山,那他的'下一代命运就会不一样。

  当一名合格的教师要有思想、境界和格局。

  “现在读书的孩子,未来要挑起这个国家发展的大梁。如果老师没有思想、境界和格局,是无法帮助孩子们承担起这些重任的。”如果以这个标准来衡量老师这个职业,刘秀祥认为,“自己要努力的地方还有很多……”

  在望谟县实验高中,刘秀祥办起了工作室,主要进行教师组团式培训。“工作室在今年6月开始动工建直录播室,目前已投入使用,计划每一期招25至30名学员,主要针对黔西南州德育教育相对薄弱的学校,负责德育工作的老师。”

  “他是个很拼的人,是个很有激情的人,是个充满正能量的人。”同事杨通鸿评价刘秀祥。

  有一次,杨通鸿和刘秀祥一起查寝,发现一个学生没在寝室,便在校园内四处寻找。

  找到学生后,刘秀祥并没有教训学生,反而给学生穿上棉衣,开口第一句就是:天气冷,先穿上衣服!“这样的方式瞬间拉*了和学生的距离,在我看来,这才是教育。”杨通鸿说。

  成风化人,润物无声。刘秀祥用自己的一举一动影响着老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刘秀祥极力反对“以分数论英雄”。他认为,教育最根本的是树人,要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而不是“立分树人”。要通过正确的引导,为学生树立起正确价值观。

  20xx年,望谟实验高中在校生2700多名,748人参加高考,318人本科上线,但刘秀祥丝毫不敢懈怠:“教学的路还很长,讲台上的每分钟都值得珍惜。走好当下每一步,就是成功。”

学*刘秀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2

  20xx年,刘秀祥的故事被媒体报道后,各种帮助也随之而来。临沂大学为他和母亲提供了临时住处,并给他安排了勤工助学岗位。

  入学后,不少热心人士和企业都曾表示愿意提供帮助,但都被他拒绝了。刘秀祥说,他害怕别人是因为可怜他而提供帮助,我觉得人活着不应该让他人觉得可怜,而是让人觉得可亲和可敬。

  虽然拒绝他人帮助,但刘秀祥却积极帮助他人。

  大学期间,他课余时间外出做兼职,并将部分收入寄回贵州,用以支持初级中学拾荒时认识的三个弟弟妹妹上学。我每个月给他们每个人寄300元的生活费。刘秀祥说,两个弟弟妹妹后来考上了大学,现在有着不错的工作。

  20xx年,刘秀祥即将大学毕业,最初他并不打算回贵州工作,而是计划在外省找一份好工作,然后将工资寄回去,帮助老家那些像曾经的他一样需要帮助的人。

  刘秀祥收到了不少企业的橄榄枝,但从家乡打来的一通电话,让他改变了想法。

  电话是初级中学拾荒时认识的一个妹妹打来的,她告诉刘秀祥,自己不想读书,准备结婚了。

  通话很短,却改变了刘秀祥的想法。

  刘秀祥说,听到妹妹的决定后,他很震惊、心酸,觉得自己必须回去。

  就这样,离开望谟八年后,刘秀祥又带着母亲回到家乡,成为打易中学的一名历史老师,不久后被调入望谟县民族中学任教。20xx年8月,望谟县高级实验中学成立,他被任命为副校长。

  曾经拼尽全力守护梦想的刘秀祥,成了别人的守梦人。

  刘秀祥说,现在学生最大的问题是迷惘,不明白为什么要读书。他想通过自身经历,告诉那些处于迷惘中的孩子:人生必须有梦想。如果我没有梦想的话,可能早就放弃了。

  为此,除了常规教学和处理行政事务,刘秀祥还会应邀到各个地方演讲。目前,他已经演讲超过1000场,足迹遍布贵州各市(州),今年8月份还应邀去了浙江宁波。

  *年来,刘秀祥先后被授予*好教师*五四青年奖章最美教师等荣誉称号,也曾有机会去到更好的*台发展,但他都婉拒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出去可能对我自己会更好,但我更愿意留在这里。

学*刘秀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3

  1988年3月,刘秀祥出生在贵州望谟县一个偏僻的农村里,他上面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哥哥,家中条件不太好,勉强有口饭吃。

  不幸的是,在刘秀祥4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因病去世,家中的顶梁柱倒了,天塌了。

  母亲因受不了打击,精神出现问题,一家人眼看就要没饭吃了,刘秀祥的姐姐和哥哥决定辍学回来干活,只让弟弟一个人坚持上学。

  姐姐后来对刘秀祥说:“无论生活再苦,都要坚持读书,并且要出人头地。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好好学*。对于我们这个家庭背景来说,读书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道路。”

  刘秀祥将这一句话铭记在心,开始努力学*,可现实并不会因为你不认输就轻易放过你,等待刘秀祥的苦难,才刚刚开始。

  刘秀祥11岁那年,突来的大冰雹把田里的庄稼全毁了,一家四口顿时陷入绝境.

  年仅17岁的姐姐最终决定嫁人来逃离这样的苦难生活,而哥哥把家里唯一值钱的耕牛给卖了,然后拿着钱远走高飞……

  一连串的打击让刘秀祥母亲的病情更加严重,已经到了生活无法自理的程度,而此时,小小的刘秀祥也没有能力撑起这个家,怎么办?

  命运虽然残忍,但刘秀祥不肯低头,他把家里的田地全租出去,换来每年500斤的粮食,勉强够自己和母亲吃。

  每逢周末,他还跟着村里人上山挖药材卖,用赚来的钱买油盐,还有母亲要吃的药,就这样过了两年,小学毕业的时候,刘秀祥以全县第三的成绩考上了重点中学。

  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由于成绩足够优异,考虑到刘秀祥家的困难,学校决定让他免费入学。

  为了照顾母亲,刘秀祥把她一起带到学校所在的县城,因为身上没钱,租不起房子,他就在附*的山坡上搭了个草棚,便成了母子俩临时的家。

  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刘秀祥一下课就去捡废品,每个月能挣20块钱,这一点钱根本不够用,他们能活下来的惟一法宝就是省。

  刘秀祥和母亲每天吃的都是白开水泡饭,有时候他会去菜市场捡一些别人丢掉的烂菜叶,这就算是“加餐”,猪肉?那是想都不敢想的奢侈品。

  这样的日子过了三年,刘秀祥以优异的成绩考进当地最好的高中,还攒了600块钱。

  去高中学校报到时,刘秀祥依旧带着母亲,此时学校附*没有了供他搭草棚的山坡,他就花200块一年的价钱,租了一个农户家里不用的猪圈,这就成他与母亲的住所。

  刘秀祥的日子依旧过得很苦,他学*的时间比别人少,但成绩依旧名列前茅,按照他的成绩,考上大学是板上钉钉的事,结果因为压力过大,考前一周他生病了。

  刘秀祥想过放弃,但他无意中看到自己在日记中曾写过的一段话:“当你抱怨没有鞋穿时,回头一看,发现别人竟然没有脚。”

  是啊,刘秀祥起码还有个妈妈,他还有家,于是他重整旗鼓,准备再考一次,再难再苦都不能将他打倒。

  苍天不负有心人,20xx年,刘秀祥如愿以偿考上了山东临沂大学,他依旧带着自己的母亲去上学。

  而他“千里背母上大学”的事迹,被《人民日报》及多家中央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也感动了无数人。

学*刘秀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4

  刘秀祥的经历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做苦,叫做难。他的演讲让我知道“相信奋斗的力量”。

  他的经历让人感到无比痛心,我看到他带着母亲去求学,为了凑学费,只能去打工,每天工作十八个小时才挣得十几块钱,而且他没有放弃学业,还在努力的学*。

  他曾在父亲的坟前立下誓言说:我一定会治好母亲的病,给她一个温暖的家。

  他上了高中带着母亲来到县城,租了一个房子,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到高考,因为*时工作劳累在考前病倒了,高考落榜,于是他有了自杀的想法,觉得对不起母亲。

  当他看到自己日记中一句话:你总是抱怨没有鞋穿,但是回头发现有的人却没有脚。这句话让他恍然大悟,决定复读,经过一年的努力终于考上了大学,最后他是高中的历史老师,现在他依然照顾着母亲。

  他现在在一所学校担任副校长,教育着无数的高中生,希望他们能考上大学,**成才。他现在的生活环境可算是熬过来了。

  他的经历让我感到无比的敬佩,他的精神让人感到无比的欣慰,他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依然完成了大学梦,还带着母亲四处奔波,并且照顾母亲,但是他却不愿意把自己的事情写到报纸上,他不需要别人的同情与可怜。最后经过他的努力,他成功了。

  他不但完成了自己的大学梦,还要资助别的孩子。

  刘秀祥的故事让我知道如果不努力就不会有美好的未来,让我们相信奋斗的力量,让我们明白每一个孩子都应该被栽培,去爱自己,创造美好的的未来。

  刘秀祥老师,我敬佩您。

学*刘秀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5

  在望谟县的这三年,刘秀祥经常去各个村里开会、家访,一遍又一遍地给家长和孩子们做思想工作,鼓励他们让孩子学*。

  三年,刘秀祥跑遍了每一个村子,跑坏了几辆摩托车,在这样的努力下,当地的风气逐渐被改变,家长们非常赞成让孩子努力学*,而孩子们的成绩也一步步高升,望谟县的干部说:刘秀祥把自己的故事传递给人们,让无数人感到励志,因为这是活生生存在的例子,不是虚假的。

  三年的时间一下子就到了,可是刘秀祥知道自己走不了,望谟县还需要他,学生们还需要他,深思之后,刘秀祥没有离开,而是留了下来。

  渐渐的,刘秀祥的名声传了出来,很多人都找他去做演讲,对于这样的要求,刘秀祥从不拒绝,但也不要钱,他说要自己去演讲可以,必须资助我们这边的两个孩子上学。

  8年过去了,刘秀祥帮助的学生达到了1900人,这些孩子都一一上了大学,走出贫困山区。20xx年,刘秀祥被调任为望谟县实验普通高中副校长,他开始帮助更多的学生。

  刘秀祥就像蒲公英的种子,洒在望谟县的大地上,给这片土地带来无尽的生机。

学*刘秀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6

  20xx年,刘秀祥的'故事被媒体报道后,各种帮助也随之而来。临沂大学为他和母亲提供了临时住处,并给他安排了勤工助学岗位。

  入学后,不少热心人士和企业都曾表示愿意提供帮助,但都被他拒绝了。刘秀祥说,他害怕别人是因为可怜他而提供帮助,我觉得人活着不应该让他人觉得可怜,而是让人觉得可亲和可敬。

  虽然拒绝他人帮助,但刘秀祥却积极帮助他人。

  大学期间,他课余时间外出做兼职,并将部分收入寄回贵州,用以支持初级中学拾荒时认识的三个弟弟妹妹上学。我每个月给他们每个人寄300元的生活费。刘秀祥说,两个弟弟妹妹后来考上了大学,现在有着不错的工作。

  20xx年,刘秀祥即将大学毕业,最初他并不打算回贵州工作,而是计划在外省找一份好工作,然后将工资寄回去,帮助老家那些像曾经的他一样需要帮助的人。

  刘秀祥收到了不少企业的橄榄枝,但从家乡打来的一通电话,让他改变了想法。

  电话是初级中学拾荒时认识的一个妹妹打来的,她告诉刘秀祥,自己不想读书,准备结婚了。

  通话很短,却改变了刘秀祥的想法。

  刘秀祥说,听到妹妹的决定后,他很震惊、心酸,觉得自己必须回去。

  就这样,离开望谟八年后,刘秀祥又带着母亲回到家乡,成为打易中学的一名历史老师,不久后被调入望谟县民族中学任教。20xx年8月,望谟县高级实验中学成立,他被任命为副校长。

  曾经拼尽全力守护梦想的刘秀祥,成了别人的守梦人。

  刘秀祥说,现在学生最大的问题是迷惘,不明白为什么要读书。他想通过自身经历,告诉那些处于迷惘中的孩子:人生必须有梦想。如果我没有梦想的话,可能早就放弃了。

  为此,除了常规教学和处理行政事务,刘秀祥还会应邀到各个地方演讲。目前,他已经演讲超过1000场,足迹遍布贵州各市(州),今年8月份还应邀去了浙江宁波。

  *年来,刘秀祥先后被授予*好教师*五四青年奖章最美教师等荣誉称号,也曾有机会去到更好的*台发展,但他都婉拒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出去可能对我自己会更好,但我更愿意留在这里。


学*刘秀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通用十篇(扩展2)

——学*刘秀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菁华5篇)

学*刘秀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

  20xx年,刘秀祥的故事被媒体报道后,各种帮助也随之而来。临沂大学为他和母亲提供了临时住处,并给他安排了勤工助学岗位。

  入学后,不少热心人士和企业都曾表示愿意提供帮助,但都被他拒绝了。刘秀祥说,他害怕别人是因为可怜他而提供帮助,我觉得人活着不应该让他人觉得可怜,而是让人觉得可亲和可敬。

  虽然拒绝他人帮助,但刘秀祥却积极帮助他人。

  大学期间,他课余时间外出做兼职,并将部分收入寄回贵州,用以支持初级中学拾荒时认识的三个弟弟妹妹上学。我每个月给他们每个人寄300元的生活费。刘秀祥说,两个弟弟妹妹后来考上了大学,现在有着不错的工作。

  20xx年,刘秀祥即将大学毕业,最初他并不打算回贵州工作,而是计划在外省找一份好工作,然后将工资寄回去,帮助老家那些像曾经的他一样需要帮助的人。

  刘秀祥收到了不少企业的橄榄枝,但从家乡打来的一通电话,让他改变了想法。

  电话是初级中学拾荒时认识的一个妹妹打来的,她告诉刘秀祥,自己不想读书,准备结婚了。

  通话很短,却改变了刘秀祥的想法。

  刘秀祥说,听到妹妹的决定后,他很震惊、心酸,觉得自己必须回去。

  就这样,离开望谟八年后,刘秀祥又带着母亲回到家乡,成为打易中学的一名历史老师,不久后被调入望谟县民族中学任教。20xx年8月,望谟县高级实验中学成立,他被任命为副校长。

  曾经拼尽全力守护梦想的刘秀祥,成了别人的守梦人。

  刘秀祥说,现在学生最大的问题是迷惘,不明白为什么要读书。他想通过自身经历,告诉那些处于迷惘中的孩子:人生必须有梦想。如果我没有梦想的话,可能早就放弃了。

  为此,除了常规教学和处理行政事务,刘秀祥还会应邀到各个地方演讲。目前,他已经演讲超过1000场,足迹遍布贵州各市(州),今年8月份还应邀去了浙江宁波。

  *年来,刘秀祥先后被授予*好教师*五四青年奖章最美教师等荣誉称号,也曾有机会去到更好的*台发展,但他都婉拒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出去可能对我自己会更好,但我更愿意留在这里。

学*刘秀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2

  1988年3月,刘秀祥出生在贵州望谟县一个偏僻的农村里,他上面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哥哥,家中条件不太好,勉强有口饭吃。

  不幸的是,在刘秀祥4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因病去世,家中的顶梁柱倒了,天塌了。

  母亲因受不了打击,精神出现问题,一家人眼看就要没饭吃了,刘秀祥的姐姐和哥哥决定辍学回来干活,只让弟弟一个人坚持上学。

  姐姐后来对刘秀祥说:“无论生活再苦,都要坚持读书,并且要出人头地。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好好学*。对于我们这个家庭背景来说,读书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道路。”

  刘秀祥将这一句话铭记在心,开始努力学*,可现实并不会因为你不认输就轻易放过你,等待刘秀祥的苦难,才刚刚开始。

  刘秀祥11岁那年,突来的大冰雹把田里的庄稼全毁了,一家四口顿时陷入绝境.

  年仅17岁的姐姐最终决定嫁人来逃离这样的苦难生活,而哥哥把家里唯一值钱的耕牛给卖了,然后拿着钱远走高飞……

  一连串的打击让刘秀祥母亲的病情更加严重,已经到了生活无法自理的程度,而此时,小小的刘秀祥也没有能力撑起这个家,怎么办?

  命运虽然残忍,但刘秀祥不肯低头,他把家里的田地全租出去,换来每年500斤的粮食,勉强够自己和母亲吃。

  每逢周末,他还跟着村里人上山挖药材卖,用赚来的钱买油盐,还有母亲要吃的药,就这样过了两年,小学毕业的时候,刘秀祥以全县第三的成绩考上了重点中学。

  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由于成绩足够优异,考虑到刘秀祥家的困难,学校决定让他免费入学。

  为了照顾母亲,刘秀祥把她一起带到学校所在的县城,因为身上没钱,租不起房子,他就在附*的山坡上搭了个草棚,便成了母子俩临时的家。

  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刘秀祥一下课就去捡废品,每个月能挣20块钱,这一点钱根本不够用,他们能活下来的惟一法宝就是省。

  刘秀祥和母亲每天吃的都是白开水泡饭,有时候他会去菜市场捡一些别人丢掉的烂菜叶,这就算是“加餐”,猪肉?那是想都不敢想的奢侈品。

  这样的日子过了三年,刘秀祥以优异的成绩考进当地最好的高中,还攒了600块钱。

  去高中学校报到时,刘秀祥依旧带着母亲,此时学校附*没有了供他搭草棚的山坡,他就花200块一年的价钱,租了一个农户家里不用的猪圈,这就成他与母亲的住所。

  刘秀祥的日子依旧过得很苦,他学*的时间比别人少,但成绩依旧名列前茅,按照他的成绩,考上大学是板上钉钉的事,结果因为压力过大,考前一周他生病了。

  刘秀祥想过放弃,但他无意中看到自己在日记中曾写过的一段话:“当你抱怨没有鞋穿时,回头一看,发现别人竟然没有脚。”

  是啊,刘秀祥起码还有个妈妈,他还有家,于是他重整旗鼓,准备再考一次,再难再苦都不能将他打倒。

  苍天不负有心人,20xx年,刘秀祥如愿以偿考上了山东临沂大学,他依旧带着自己的母亲去上学。

  而他“千里背母上大学”的事迹,被《人民日报》及多家中央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也感动了无数人。

学*刘秀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3

  用爱浇灌,让山里娃更加自信

  望谟县地处麻山腹地,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等原因,当地部分学生性格比较内向,甚至自卑。

  2012年,刘秀祥大学毕业,毅然选择回乡教书育人。除了在学校做好教育工作外,他还在社会上开展公益性演讲,目前已演讲1000多场,听众多达上百万人次。

  “开展励志演讲的目的,就是希望学生们更加自信。”这就是刘秀祥四处演讲的初衷。

  “刘老师的课太受欢迎了,今年我才得听了4次。”刚听完主题思政课的吴银雨不禁“抱怨”。

  在吴银雨看来,听演讲最大的收获在于,现在自己每天都会定一个小目标,或是背下50个英语单词,或是完成两套数学试卷……

  过去,高三(3)班的简合意性格比较内向,不喜欢和同学接触。“刘老师告诉我们,要阳光地面对生活,要对生活时刻保持思考!”上过多次“祥哥”的课后,简合意变得越来越开朗。

  不仅如此,看着长期患病的家人,简合意还树立了自己的目标,“我的梦想是考上遵义医科大学,回乡当一名医生,去帮助像我家人一样的病患。”

  能够赢得学生的信任,是因为刘秀祥把大量时间都放在了他们身上,用心教学、用爱浇灌。

  凌晨5点半钟左右,他就会站在宿舍窗边,看着学生们走进教室。他清楚地知道,哪些学生起得早,哪些学生爱吃什么口味的早餐,哪些学生喜欢成群结队去上早课……对此,刘秀祥很得意,“他们肯定不知道我起得那么早。”

  在刘秀祥的帮助下,实验高中的孩子们越来越自信,朝气蓬勃、乐观向上。

学*刘秀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4

  刘秀祥是贵州省望谟县高级实验中学的副校长,但他更为人熟知的一个身份,则是12年前千里背母上大学的主人公。

  1986年3月,刘秀祥出生于望谟县弄林村,幼年时父亲因病去世,母亲因伤心过度患上了精神疾病,他快乐无忧的童年就此戛然而止。小学四年级时,哥哥姐姐外出谋生,母亲病情加重,家庭生活的重担全压在了刘秀详稚嫩的双肩上。

  刘秀祥的名字是他自己取的,我是秀字辈,我希望我和母亲能够**安安,便给自己取名秀祥。

  年纪轻、体格小,种不了地,刘秀祥便将自家的土地转租给他人,租金为每年500斤稻谷,加上村里发的救济粮,他和母亲的口粮有了保障。

  1995年,刘秀祥走进学堂,尚且年幼的他笃定: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

  这种信念一直支撑着他,20xx年小学毕业考试,刘秀祥排名全县第三,但由于经济原因未能入读当时望谟县最好的中学,而是免费入读了县城的一所民办学校,并且带着母亲。

  初到县城时没钱租房,他用稻草在学校旁的山坡上搭了间棚子,屋前空地上挖个坑,架上铁锅,便是厨房。

  初级中学三年,刘秀祥放学后就去拾荒,周末则四处打零工,这样每周能挣20多元,勉强维持母子俩的生活。

  初级中学毕业后,刘秀祥考入了安龙县第一中学,他带着母亲离开望谟,继续求学之路。虽自诩为打不死的小强,他仍第一次感到了恐惧和害怕,一切都是陌生的,没有认识的人,也不熟悉环境。

  初到安龙,刘秀祥身上只有600多元钱,那是他和老乡去遵义修水电站挣的,但这并不足以让他租下一间房屋居住。无奈之下,他以每年200元的价格,租下了农户家闲置的猪圈。猪圈四面通透,他找来编织袋遮挡起来就是家了。

  和初级中学时一样,刘秀祥依旧一边努力学*,一边利用课余时间赚钱维持生计,他累并憧憬着。

  但命运却再次捉弄了他,高考前一周,刘秀祥病倒,最终以6分之差落榜了。

  高考的失利让刘秀祥内心满是绝望,甚至想过轻生。然而翻看从前日记本里的一句话让他又看到了希望:当你抱怨没有鞋穿时,回头一看,发现别人竟然没有脚。

  跟那些孤儿相比,我至少还有母亲,只要她在,我就有家。刘秀祥说,回家后能叫一声妈,他就觉得很幸福。

  他决定再战高考,并说服一家私立学校的校长接收他入校复读。

  20xx年,刘秀祥考入临沂大学(原临沂师范学院),拿到通知书后,他抱着母亲大哭一场。当年9月,他再次带着母亲北上山东求学。

学*刘秀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5

  20xx年,刘秀祥的'故事被媒体报道后,各种帮助也随之而来。临沂大学为他和母亲提供了临时住处,并给他安排了勤工助学岗位。

  入学后,不少热心人士和企业都曾表示愿意提供帮助,但都被他拒绝了。刘秀祥说,他害怕别人是因为可怜他而提供帮助,我觉得人活着不应该让他人觉得可怜,而是让人觉得可亲和可敬。

  虽然拒绝他人帮助,但刘秀祥却积极帮助他人。

  大学期间,他课余时间外出做兼职,并将部分收入寄回贵州,用以支持初级中学拾荒时认识的三个弟弟妹妹上学。我每个月给他们每个人寄300元的生活费。刘秀祥说,两个弟弟妹妹后来考上了大学,现在有着不错的工作。

  20xx年,刘秀祥即将大学毕业,最初他并不打算回贵州工作,而是计划在外省找一份好工作,然后将工资寄回去,帮助老家那些像曾经的他一样需要帮助的人。

  刘秀祥收到了不少企业的橄榄枝,但从家乡打来的一通电话,让他改变了想法。

  电话是初级中学拾荒时认识的一个妹妹打来的,她告诉刘秀祥,自己不想读书,准备结婚了。

  通话很短,却改变了刘秀祥的想法。

  刘秀祥说,听到妹妹的决定后,他很震惊、心酸,觉得自己必须回去。

  就这样,离开望谟八年后,刘秀祥又带着母亲回到家乡,成为打易中学的一名历史老师,不久后被调入望谟县民族中学任教。20xx年8月,望谟县高级实验中学成立,他被任命为副校长。

  曾经拼尽全力守护梦想的刘秀祥,成了别人的守梦人。

  刘秀祥说,现在学生最大的问题是迷惘,不明白为什么要读书。他想通过自身经历,告诉那些处于迷惘中的孩子:人生必须有梦想。如果我没有梦想的话,可能早就放弃了。

  为此,除了常规教学和处理行政事务,刘秀祥还会应邀到各个地方演讲。目前,他已经演讲超过1000场,足迹遍布贵州各市(州),今年8月份还应邀去了浙江宁波。

  *年来,刘秀祥先后被授予*好教师*五四青年奖章最美教师等荣誉称号,也曾有机会去到更好的*台发展,但他都婉拒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出去可能对我自己会更好,但我更愿意留在这里。


学*刘秀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通用十篇(扩展3)

——学*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2篇

  “在法律铸造的帝国里,法院是法律帝国的首都,而法官则是帝国的王侯”。曾几何时,有多少人因美国著名学者德沃金的这一句话,而对法官这个崇高而威严的职业油然而生了几多神圣,几多向往。而又有多少人为了这句话选择了法官这个职业,去切身感受法官的脉动与心跳,去探寻法律的精髓与真谛。

  路漫漫其修远兮,翻开*当代法制史,XX年7月1日,《法官法》正式颁布实施;20xx年,《法官法》重新修订;同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法官职业化的进程在逐步推进,法官的地位越来越高,而人们对于法官这个职业的思考也越来越多。

  所有理论都是抽象的。那么,什么样的的法官才是职业化的好法官呢?一千个人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我认为被当事人称为“辨法析理、胜败皆服”的宋鱼水同志就是个标准的职业化好法官。

  宋鱼水同志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但是在民事审判这个*凡的岗位上,她恪尽职守,无私奉献,做出了不*凡的成绩。她爱岗敬业,公正执法,时刻把党的宗旨、法律的尊严、人民的利益、社会的和谐铭记于心,为我们法院人树立了一个可信、可亲、可敬、可学的榜样。

  她始终遵守公正执法的职业准则,无论案件大小,不管当事人的贫与富,她一律*等对待,充分尊重当事人的尊严,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她心系百姓,情系社会,把自己的工作与维护社会稳定紧密连接,千方百计做好解开当事人心结的工作,最大限度地化解社会矛盾。在她审理的'案件中,70%是调解结案,充分展现了她调解纠纷的耐心态度和高超能力。从她身上,我看到了咱们法院人的大局观、全局观,看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人民法官身上的体现。她清正廉洁,尽职尽责,办案10余年来没有一件裁判不公,也没有一件被投诉或举报。她没有收过当事人一件礼品,更没有办过一件人情案。()她带领同事钻研业务,努力争当专家型法官。她是人民的好法官,从她身上我看到了咱们法院人与时俱进的身影,看到了*特色法治进程的希望。

  XXX*曾经说过:“追求和实现社会公*正义是法的核心价值,是人民法院的生命线,也是人民法官的精神灵魂和道德良心,任何外界诱惑和压力都不能动摇和改变!”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要时刻在心头点亮“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信仰之灯,始终做到党的事业在心中、人民利益在心中、宪法法律在心中。公正司法,一心为民。在神圣的**和天*下,维护着国家法律的尊严;在庄重的法袍映衬下,彰显着人民至上的本色;在响亮的法槌声中,见证着法治建设的征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无愧于“人民法官”这一称号。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这秋高气爽、硕果累累的季节里,让我们紧跟*法治前行的脚步,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审判实践。用我们的智慧和才华照亮*司法深邃而辽远的苍穹,让*法治的星空更加灿烂、辉煌。

  这,就是一个人民法官的光荣与梦想。

  左xx,一个普通的名字,一个最基层的农村教师,却有一种奋勇向前的拼搏精神,从一个扫盲教师到拿到大学文凭甚至成为全国模范教师、优秀教师;有一种不为名利所动的高贵品质,宁愿放下三次改行的机会,也要坚守艰辛清贫的教育工作岗位;有一颗“不是我所生,却与我更亲”的爱生之心。这些都源于他无私奉献于教育事业的坚定信念,这种蜡烛精神让一个普通的名字响彻*,传遍教育界,成为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楷模!

  学*了左相*老师的先进事迹,我感慨万千,不断进取,坚守岗位,不为名利所动,爱生如子,这才是最崇高的师魂!同是教师,我深深为自己曾有过的抱怨感到羞愧,为自己曾打骂过学生感到后悔,这一次的学*让我改变了自己从教的想法,我不再把我的工作当做饭碗,而是作为事业认真去做,甚至当做国家、社会公益事业,只求付出,不求回报。我不再把学生当做获取绩效工资的工具,而是作为花朵去呵护,作为栋梁去培养。

  我相信只要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有左相*老师的蜡烛精神,整个教育界必须满是辉煌!

  11月14日,我校全体教师学*了盘县县教师左相*的先进事迹后,我感慨颇多,情绪很不*静,个性是他身上表现出的高尚道德风范,更使我感动不已。

  他从教十年如一日,尽职尽责,呕心沥血,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用心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他们生活简朴、廉洁从教、克己奉公,言传身教,把自己全部的爱无私地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他们的崇高品格和师德不仅仅受到学生和教师的尊敬,而且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像左相*这些诚实质朴的人民教师,表现出了高尚的品德和顽强的意志,无私奉献,默默无闻,把自己的心血和力量献给教育事业,他们的身上闪烁着师德的绚烂光辉。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

  师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萃,也是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教书者务必先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务必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他们让我们懂得了,一个人,原先能够这样用心地对待工作和生活,能够这样真诚地与人相处,能够这样热情地帮忙别人……在当今冷漠、隔阂渐成风气的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正是这样的生活态度和方式吗?能够想像,假如生活中处处有像郭力华这样的人,那我们这个社会,必将更加和谐,必将布满更多的温情,必将更有人情味,必将更让人留恋。

  学*了左相*的感人事迹后,我深切体会到:一个人,原先能够这样用心地对待工作和生活,能够这样真诚地与人相处,能够这样热情地帮忙别人……我很感动,从中学到了很多,也让我重新熟悉了教师这份职业,在如今的这个工作岗位上,我想我就应用一份真挚的态度去对待,争取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为教育事业尽微薄之力。

  学*了“张伟同志的先进事迹,我深深地被他们的精神所感染。他们用朴实的语言,真切的教育故事,在*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凡的事迹,诠释了新时期的师德新内涵,是我们学*的楷模。我们要在他们的先进事迹的感召下,在榜样的力量和影响下,鞭策自己,鼓舞自己,自觉践行高尚的师德风范,牢固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不断加强师德师能修养,不断提高业务技能。

  一、把爱撒给每一位学生。

  要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师爱。有爱就有教育。师爱是师德的灵魂。著名教育学家夏丐尊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的确,教师这个职业,是个需要爱心的职业,没有爱心的人做不了也做不好教师的。张伟老师用自己春风化雨般的爱心,滋润着颗颗童心,以自己无言的大爱为残疾学生撑起一片天,谱写孩子们多彩而又美满的人生,让“残月”同样成为熠熠生辉的“圆月”!一位常年坚持在水上学校工作的老师。用他自己说过的一句话这样评价他:我愿做一盏永远不灭的航标灯。

  做学生的好老师,首先要爱学生。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对待。用慈母般的心情去教育、去关怀每一个学生,去爱护和培养每一位学生。伸出温暖的双手,献出真诚的情和爱,扶持他们一步步长大。教师的工作是*凡的,每天都在做着一件又一件*凡的事情,然而这些事情却连着千家万户,连着祖国的未来。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能在*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凡的业绩,这和教师具有的高尚的师德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充满了爱,教育将永远是艳丽的春天!

  二、自存高远、无私奉献。

  学*了张伟同志的先进事迹,让我受益匪浅,内心澎湃!是啊,想自己当初刚踏上三尺讲台时,满怀壮志,也经历过成功与失败,但与他们相比,发现自己是那么的*淡。他们没有华丽的语言,只有对教育事业的一腔热情与无私的奉献。他在*凡岗位上兢兢业业、吃苦耐劳、奉献一切,把校园装点成花园,不愧为一位*凡而伟大的园丁,他的事迹可以点燃激情,我想自己应该拿出勇气和热情,更好地走好自己的教育之路。

  三、学*先进经验,提高教学效率。

  没有研究就没有教育的推进,没有研究就没有教师专业的发展。研究主要是为了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在默默创意间,延续师德,延展智慧,延伸创新,从不断刷新的记录,让我们感受到了沈老师那独立向上的人格和勇攀高峰的可贵精神。反思自己在教育研究方面的不足,张伟同志的事迹给了我们启发,教育研究就要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开始,在教学中研究,在课例中研究,在实践中研究和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作为老师,作为教书育人的使者,努力学*、勤于实践,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本领;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努力践行者和积极推进者。首先需要有爱心。而在教育中,爱更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是教育的关键,也是教育的基本要求。爱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彰显学生的个性,放飞学生的心智,启迪学生的心灵,唤醒学生的潜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学*的快乐,成长的快乐。其次,教书育人需要耐心。内心如火一般炽热,对每一个学生负责,为全体学生服务,这样才能燃起学生对知识渴望的熊熊之火。激发学生的斗志也是必不可少的,给他们树立信心,让他们有“克敌制胜”的决心,这样才能在“创新教育”面前打好攻坚战。

  学*了张伟同志先进事迹,我深深体会到: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在蜕变,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更进一步体会到,在教育教学中,尊重学生,是我们老师必备的道德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友好的对待他们,理解和信任他们,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多和他们交流,多鼓励和表扬他们,要尊重他们,宽容他们的过失,当学生有不足时,多给予激励和赞美,对学生精心呵护,尊重学生人格,善待、宽容、理解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感觉到在学校里比在家里的还要幸福的多,感受到学校生活的开心和幸福。

  有一首诗歌最为动人,那就是师德;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就是做教师;有一种风景最为亮丽,那就是师魂;有一种魔棒最为神奇,那就是粉笔;有一种*台最为神圣,那就是讲台。

  师这一高尚的职业,就应该勇敢地锤炼自己。如果我是一块砖,就应该属于巍峨的万里长城;如果我是一抹红霞,那就应该染遍祖国的万里山河。

  通过学*汪老师的事迹,我深受感动,再回首自己走过的教育路程,自己有以下几方面的深刻体会:

  第一,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汪金权老师以优异的成绩从华中师范大学毕业后,本来分配在名校黄冈中学工作,一年后,汪老师放弃在名校优越的物质条件,毅然辞职回到贫困大别山深处,一干就是23年。他扎根在蕲北山区,坚守在三尺讲台上任劳任怨。在有限的物质条件下,他拿出大部分工资,资助上百贫困学子,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他人,毫无保留的奉献自己,并且数十年如一日,安分乐道。汪老师的这种舍己为人、不求索取、不图回报的高尚境界是我们学*的楷模。我们作为年轻教师,在刚开始投入工作时,不应一味地追求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优越的物质条件,而应抓住一切机会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锤炼自己的道德意志。因此,我们应该去深入学*汪老师的那种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的高尚境界。

  第二,热爱学生,有强烈的责任心。作为一名教师,对于学生首先就是要有一颗爱心,要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从汪老师的感人事迹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学生是爱心、耐心加恒心。他尽自己所有的力量去帮助每一位需要关怀和帮助的学生,不管是物质资助还是传道授业。他的寝室是从不锁门的,学生有任何困难随时可以来找他,他曾经安排过八名学生住进自己的.寝室补*。由此可见汪老师对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正是出于对学生的爱与对教育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因此,我们应该学*汪老师的这种精神:对自己的工作始终激情饱满,始终将学生的需要与发展放在工作的第一位。

  第三,加强学*,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修养。读到汪老师在自己的生活都成问题的艰苦条件和环境下,依然不断地追求知识,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学*,常教常新,不断探索工作中的新思路、新方法时,我再一次深深地受到了感动。尤其是作为年轻一代的教师,我们还缺乏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因此,在今后的道路中,我们更应该时刻保持学*的意识,不断加强专业修养,以提高工作能力。

  汪金权老师扎根山区、甘当人梯、无私奉献、勤奋学*、刻苦钻研、辛勤耕耘、勇于创新的崇高精神值得我们学*。通过学*汪金权老师的先进事迹,使我深深的知道,我们应该具有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应该热爱学生,热爱自己的事业,树立高度的责任心,同时,我们也要培养学*的自觉性,不断提升自身修养,时刻用汪老师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勉励自己。

  CCTV-1套播出最美村官颁奖典礼后,我被其中10位最突出的村官深深地感动和感染。我反复观看了视频有5遍,每一次看完我都是泪盈满眶。真的佩服他们所作出的举动!世上有很多事都会有人去做,就看谁愿意去做,刚上大学的时候对的未来充满了美好未来的幻想,也认为考上大学后自己的人生道路会一马*川,一帆风顺。当到大学毕业的时候才发现就业是那么的现实和残酷!我也是为了就业和同学一样参加考试,后来幸运的考上了村官,但是对村官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认为村官只是在村委会处理一下文件,有什么事情通知一下而已。看完这篇视频后,感受到自己当初的想法是多麽的愚蠢,同时也庆幸自己选择了一份能体现自己人生价值的神圣的好工作。

  自沈浩事迹报道后,像星星之火一样,点亮了全国300万村官的心,让村官更明白自己应该为村民做什么,村民需要什么,如何让更和谐,经济更好的发展。

  当主持人主持时说道:“寻找最美村官,收获大地传情”。感受到我们来自基层的才是最根本的基础,是最美的代表。村官正是联系*和百姓的纽带,村官的使命是多麽重要和神圣。

  在村里工作首先要放下身价,要以和村民*等甚至还低的身份面对。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才能让他们信任。在村里事事村官都应该带头,要一马当先做出表率的作用。像王光国一样,为了村里走出大山,带头修路,没有经费就把自己的猪卖掉,村民看见也将能变卖的变卖,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修路的途中也经历挫折,但是他不放弃,最后终于花了7年让山里的人走出来了。他从不考虑自己个人利益,也不顾自己多艰苦!

  把村民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把村民当成自己的亲人一样看待。段爱*说:为老百姓搞好村里各项工作的需要,心里很满足也很踏实。因癌症而住院期间被采访时说:“在有生之年,有一天生命,尽一天的力量;有一分钟生命,尽职六十秒。”还说自己付出的金钱得到700多人的支持和信任和真心,已经满足了,只要能办到的事就尽力去办。

  “以身作则,思想超前”只想为群众谋利益,雷洋洲把全部心思都用在工作上,“在自己有限的生命里为村民多服务些,心里更安一些”。他虽然只读到小学4年级,但是却思想超前,想的很远,村里开发建学校他没将赔款分发给村民,而是用来建学校宿舍,这样每年还有收入,村民利益得到更大化。

  公*、公正、公开。李全兴用管理企业的办法抓每一位干部的作风。“村里村民说了算,由村民决定一切,每月公开村里情况和财政支出,让每一位村民交接村级事项。他从公司老总到接手村里,工作的变化,岗位的转变,他硬是将贫困落后的乡村在4年里有了沧海桑田的变化。

  不忘本,不忘根,永远的乡亲情。裴春亮是村里的公认的能人,为了村里的发展,村民求他带领村民致富,他说:“选择了这个岗位就要把他的一切当作自己一样看,和自己兮兮相关。”他上任后一步一步的把一个贫困乡村慢慢扭转盘活。他的企业发展的很好也让每一个村民入股,“人人有活干,人人能挣钱,户户是股东”。他干的一切都是为老百姓着想。

  我真的感触颇深,他们每一位的事迹都是那么的感人,在最*凡的岗位做出不*凡的业绩。他们有的几十年如一日全身投入农村工作;有的生命没有保障还是不考虑自己,一心为了村民的利益。他们身上有我太多要学*的地方,我要从一点一滴做起。我现在还远远不能和他们做比较,但是我们在同样的岗位,我一定会向他们做的方向努力,让自己的岗位更有意义,更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

  *期,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人物,通过学*三位先进同志的典型发言对照自己的实际工作,对自己解动很大,感触很深,通过学*更坚定了自己干工作干事业的信心和决心。

  一、思想观念适应新形势要求转变不够。

  今年以来,从全国全区的发展形势都产生重大变化,*、*、省、市陆续出台了一些新的方针政策,在城乡统筹就业、扩大社会只障覆盖面等,省、市、区先后作出一系列新的更高的要求。但是我对此认识还不够深刻,落实还不够到位,抓具体事务多,学理论政策少,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缺乏深入研究,开拓创新意识不强,*惯于老眼光看待新事务,用老办法处理新问题,思想保守,办法不多,思想框框多,今后要有发展的信心,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已,不能要短期行为,要做长远打算,要有进取精神,不能满足现状,要和工作好,工作强的同志做比较,要善一发挥主动能动性,对上级文件要学深学透,不能照抄照搬,要举一反三,针对实际提出具体的措施,尤其是在自已的工作中,要讲究方式方法,灵活运用,既要讲政策,讲原则,又要注意工作的方式。思想方法主要是指看问题的角度,对待事务的态度。我要认真学*马克思主义的辨政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认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二、工作方法不够创新。

  开拓创新意识不强,*惯于用老眼光看待新事物,用老办法处理新问题,思想保守,办法不多,对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没有去以新的思路,新的思想去考虑,强化思想教育,提高政策水*,增强法制观念,改进工作方法,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下一步措施:

  一、树立高度责任感。

  我们常讲没有责任的事业是没有希望的事业,责任是一个人道德水准和精神境界的体现,也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对于干部职工而言,工作是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对事业的责任感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珍惜生命,珍视未来的表现,是对事业忠诚的具体表现,责任是动力,责任也是压力,有了责任心,动力大,活力足,就会自我加压,责任心强,什么问题都不会放过。只有抱着高度的责任心,时刻保持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牢固树立事业第一工作第一的思想,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到工作上,才能提高工作的整体效果,才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二、扎实工作,做出一流业绩。

  要抓住不放,一抓到底,抓出成效,事前带头搞好调查研究,为决策提供依据,事后要总结,善始善终,要学会处理疑难问题,学会化解矛盾,推动工作,既不能越位,更不能放手不管,新的工作要靠上,指导有方,推动有方,确保完成,在工作指导上要有争上流的意识,创一流的措施,出一流的效果。要认认真真研究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化解在科室内部。

  三、提高服务质量。

  争创一流工作业绩,工作中要主动热情,态度诚恳,行为文明,服务周到,要耐心倾听,全面细致地解答清楚,严格遵守单位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依法办事,严格办事程序,优质服务,树立人民公仆的良好形象。

  吴邵萍,一位*凡工作岗位上的人演绎了教师这一职业的光荣与神圣。她是我们学*的榜样,她让我们真正领悟到了教育的真谛就是“爱”。

  最*,在省教育厅号召下,大江南北的教师掀起了“向吴邵萍学*”的热潮。吴邵萍的先进事迹使我深受感动,她在这*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凡的事迹,是我学*的楷模。我将在这些先进教师先进事迹启迪和鼓舞下,树立正确荣辱观,努力增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师使命感,做一个富有爱心的好老师。

  优秀教师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师德情操、无私的奉献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奋进。通过学*,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开展所有工作都要落实在一个"爱"字之上。

  爱生,就要爱的有“真情”。爱,是教育的本色,吴邵萍爱孩子赛妈妈,爱园胜爱家,以无限的真情去关爱身边的一切,用爱去感化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当学生在学*上遇到困难,我们应当不厌其烦的耐心指导;当学生做错了事的时候,我们理性的指导分析,让学生知道做错事的原因。我经常对自己说“假如我是孩子”,所以我就会用温馨的语言教育学生,用母亲般的爱感化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犹如父母,甚至胜于父母。对待别人的孩子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当我们希望别人怎么教自己的孩子时,就一定得怎么教别人的孩子,我们都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假如他们是我的孩子,家长对我们寄予很大的希望,所以,我得要把他们都看成是自己的孩子,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真诚的爱他们,用积极的情感去感染他们,扣击他们的心扉,激起他们感情的波澜,这是一种责任。我们要像慈母一样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比如:孩子身体不适时,我们应该嘘寒问暖;孩子有缺点或不足时,不歧视,不挖苦,不嘲笑,应该有颗包容之心,要想到:他们是孩子,拥有犯错误的权利;当孩子的优点或进步时,要及时表扬,加以肯定和鼓励,……总而言之,作为教师,我们要用自己的爱心、细心和关心让孩子真正能健康快乐地成长,那才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爱生,就要爱的有“智慧”。思考,是教育的冷色。“学”,是吴邵萍刻苦钻研的永恒追求。是的,教师的生命在课堂,思考的背景里总是有那么多沉寂与孤独,在未知的世界里探索应该给予学生的一切,我们应该千方百计的去寻找在教学思路和设计环节中学有所得,悟有所获。疲于应付、有悖常理的对待将会让良心受到谴责,我们在做准备的时候总是想着让内容更充实、丰富,而更多的忘记了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他们的接受程度,忘记了我们也曾经是学生,忘记了我们自己在学*时遇到困难的时候是多么的无助。还记得,在上一次青年教师公开课中,我最多的思考就是课堂是否以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设计问题并如何呈现引领,在之后的课堂教学中,通过询问同学们的需要,对有些想法进行了适当的改进,有效果也有更新的思考。学生的智慧和能力是无穷的,当你为他提供一个舞台,他将是最真实的'学*主人,当你为他创造一个机会,他将是最出色的生活演员,当你为他插上一双翅膀,他将成为这个爱的世界中最能体现教育声音的精彩元素。正是因为这样的追求,我的思考里总是在不断的延续冷色的冲击、并渴望与暖色的汇合。

  像吴邵萍这样优秀教师的事迹,感染人,鞭策人,激励人。他们的事迹使我更深刻的感觉到,教师的辛劳、付出,也是一种收获与享受。既然我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我就要用我的真情与激情,用我的爱心与恒心把这份光和热永远延续下去。

  左xx,一个普通的名字,一个最基层的农村教师,却有一种奋勇向前的拼搏精神,从一个扫盲教师到拿到大学文凭甚至成为全国模范教师、优秀教师;有一种不为名利所动的高贵品质,宁愿放下三次改行的机会,也要坚守艰辛清贫的教育工作岗位;有一颗“不是我所生,却与我更亲”的爱生之心。这些都源于他无私奉献于教育事业的坚定信念,这种蜡烛精神让一个普通的名字响彻*,传遍教育界,成为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楷模!

  学*了左相*老师的先进事迹,我感慨万千,不断进取,坚守岗位,不为名利所动,爱生如子,这才是最崇高的师魂!同是教师,我深深为自己曾有过的抱怨感到羞愧,为自己曾打骂过学生感到后悔,这一次的学*让我改变了自己从教的想法,我不再把我的工作当做饭碗,而是作为事业认真去做,甚至当做国家、社会公益事业,只求付出,不求回报。我不再把学生当做获取绩效工资的工具,而是作为花朵去呵护,作为栋梁去培养。

  我相信只要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有左相*老师的蜡烛精神,整个教育界必须满是辉煌!

  11月14日,我校全体教师学*了盘县县教师左相*的先进事迹后,我感慨颇多,情绪很不*静,个性是他身上表现出的高尚道德风范,更使我感动不已。

  他从教十年如一日,尽职尽责,呕心沥血,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用心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他们生活简朴、廉洁从教、克己奉公,言传身教,把自己全部的爱无私地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他们的崇高品格和师德不仅仅受到学生和教师的尊敬,而且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像左相*这些诚实质朴的人民教师,表现出了高尚的品德和顽强的意志,无私奉献,默默无闻,把自己的心血和力量献给教育事业,他们的身上闪烁着师德的绚烂光辉。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

  师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萃,也是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教书者务必先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务必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他们让我们懂得了,一个人,原先能够这样用心地对待工作和生活,能够这样真诚地与人相处,能够这样热情地帮忙别人……在当今冷漠、隔阂渐成风气的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正是这样的生活态度和方式吗?能够想像,假如生活中处处有像郭力华这样的人,那我们这个社会,必将更加和谐,必将布满更多的温情,必将更有人情味,必将更让人留恋。

  学*了左相*的感人事迹后,我深切体会到:一个人,原先能够这样用心地对待工作和生活,能够这样真诚地与人相处,能够这样热情地帮忙别人……我很感动,从中学到了很多,也让我重新熟悉了教师这份职业,在如今的这个工作岗位上,我想我就应用一份真挚的态度去对待,争取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为教育事业尽微薄之力。

  通过学*于海河同志的先进事迹,被感动之余,也被深深震撼。他一心为民,服务农民,在*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凡的业绩,是所有从事“三农”工作人的骄傲。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声名显赫的伟业,没有一鸣惊人的事迹,他只是怀着一颗对党、对人民的感恩之心,始终把党的事业和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凭着满腔赤诚和热情,一步一个脚印地埋头实干。了解他的人生经历后,我深刻认识到,于海河同志始终把党的事业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老百姓的事放在心里,这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是留给我们最大的财富。对组织,他忠诚负责,勇于担当;对同志,他团结友爱,像春天般温暖;对群众,他视若双亲,以赤诚之心倾情倾力解民难。于海河以其纯洁的党性、为民的真心、发展的能力和廉洁的本色,生动诠释了“为民务实清廉”主题,不仅富了百姓、强了一方,也为**添了色、增了光。

  当前,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幕已经拉开,开展向于海河同志学*,要与当前的活动紧密联系起来,以于海河同志为榜样,以典型为镜,看与他的公仆精神的距离有多远,看与他的工作作风的差距有多大。于海河同志的一生虽然短暂,而他*凡朴实,以民为先;他敬业尽责,服务群众;他严格自律,清正廉洁;他淡泊名利,勤俭朴素,于海河同志是一名党员,入党26年来,他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员,把“随时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牺牲一切”作为自己的铮铮誓言,时时处处以*员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自己,有着永葆本色、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

  于海河同志爱岗敬业,他始终把农民群众的需求作为工作目标,具有心系群众、真情为民的公仆情怀。在他从事农业农村工作23年,把全部身心都用在了为农民群众谋发展上,引导农民走致富路,实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宁让身体透支,不误农民利益。他一生扎根基层,服务“三农”,于海河同志为民服务意识强,时刻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经常深入村屯了解情况,能扑下身子和普通百姓面对面、心贴心沟通,想方设法为基层群众排忧解难,抓工作实效,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体现出党员领导干部一心为民、鞠躬尽瘁的公仆本色。于海河同志艰苦朴素、廉洁自律,在工作上高标准、在生活上低要求,生活简朴、为政清廉,始终经得住诱惑,耐得住清贫,管得住小节,是真正意义的在实践中反对不好的楷模。

  作为一名党员,特别是一名农业战线上的干部,我要以此次开展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坚决反对不好的,进一步提高推动思想认识、进一步转变作风、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树立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要像他那样亲民、爱民、为民,才能赢得群众的尊重与信任。要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对党忠诚,时刻牢记宗旨,心系群众,求真务实,激发工作热情,坚决反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敬畏权力、管好权力、慎用权力,保持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改进工作作风,努力工作,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秉公办事、严于律己,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办事,全心全意为民,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更好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投入到“三农”工作之中,为我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学*刘秀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通用十篇(扩展4)

——刘秀祥先进事迹6篇

  谈到学生的改变时,刘秀祥开心得“手舞足蹈” 唐瑞清摄“我们处在一个很好的时候。”刘秀祥说,在8年“助学走乡村”的经历中,他发现随着脱贫攻坚,教育扶贫的大力开展,“真正因为贫困读不起书的孩子很少了,”他坦言,“更多是思想上的问题,有的父母会觉得读书没有用,特别是对女孩来说。”刘秀祥深刻地意识到,扶贫亟需扶智,思想的转变是关键,这正是刘秀祥把工作重心放到德育上的原因。

  刘秀祥的公益励志演讲开展了1000多场,有上百万听众。他的能量也通过这一场场演讲传递给了无数的孩子,在他们心间撒下了点点星火。

  刘文星的改变就始于刘秀祥2015年的一场演讲。刘秀祥千里背母上学的故事,努力改变命运的自强不息精神深深打动了当时在读初中的刘文星。“从那以后刘老师就成了刘文星最敬佩的人,他转学去了刘老师的班上。”母亲罗儒红说。她感叹道:“孩子变化太大了。”在刘秀祥的影响下,原本不爱学*,有些让人“不省心”的儿子渐渐变得自觉懂事,变得会关心父母,变得富有同情心。

  刘文星的父亲刘春旺告诉记者,儿子在北京学画画时,刘秀祥经常通过微信关心他的情绪和学*。刘秀祥去北京时,刘文星特别激动,要去看望老师,刘秀祥请他吃了饭,又因为担心他晚上回去的安全问题,掏出200块让刘文星打车回住处。“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但是刘老师的细心让我们十分感动,他是一个真正的好老师,时时为学生考虑。”刘春旺动容地说。

  在北京学画画半年没上文化课,刘文星在2019年返校时的成绩并不理想。刘秀祥帮他制定学*计划,激励他不要放弃。2020年高考,经过努力,刘文星以超过艺考线50多分的成绩被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建筑设计专业录取。“祥哥你放心,我在大学也会像在高中一样努力的!”刘文星说。

  刘文星 唐瑞清摄在孩子们的心里,刘秀祥不是严肃的副校长,他更像一位亲切的哥哥、智慧的朋友,孩子们亲切地唤他“祥哥”。“祥哥是个很温暖的人,他经常用自己的工资给我们买水果,(买)香蕉、芒果给我们解馋。我们住校不常回家,逢年过节他还会叫我们去他家搓一顿改善伙食。”刘文星说道,“今年端午节,刘老师和师母凌晨4点就起来给我们包粽子,全班56个同学,还有科任老师,每个人都有。”

  采访当天下午,正值望谟县实验高中高三三班的思政课,刘秀祥给同学们进行了一场主题为《你不努力,谁替你努力》的演讲。课上,刘秀祥声音激昂:“面对困难不放弃,努力会让你看到希望,不要用现状去评判未来!”他的目光明亮有神,仿佛盛着希望。

  课后,高三三班学生廖国份告诉记者:“刘老师的演讲总是充满力量,他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让我们觉得离自己很*,是刘老师让我坚定了努力学*改变命运的信念。”廖国份说,自己以后想当一个设计师,修建优质的建筑来帮助更多的人。

  刘秀祥每个月都在学校举办沙龙、论坛,给孩子们上不同主题的思政课,以此来跟孩子们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状态,帮助他们制定学*计划,树立自信,坚定目标,与他们一同发掘撬动人生的支点。

  刘秀祥不只影响了学生,在同事杨名胥的眼中,刘秀祥是老师们的榜样。“对刘校长来说,学生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他*均一周有4天以上都住在学校,而且睡得越晚,起得越早,精神越好。”杨名胥告诉记者,在刘秀祥的带领下,老师们都卯足了劲整学风、抓学*,学生们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大大减少,原本严重的迟到现象也基本杜绝。杨名胥说:“刘校长对每个学生都一视同仁,无论学生成绩好坏,家有多远,他都一定会去家访。他常常说‘相信每个人都是可以改变的’,这给了我们很大信心去努力改变望谟教育的现状。”

  刘秀祥给学生上思政课 唐瑞清摄刘秀祥先后获全国道德模范、*好教师、全国青年五四奖章、黔西南州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在学生、家长、同事们眼中,他是“伟大”的人,“真正的好老师”,“强大的榜样”……刘秀祥笑着摇摇头,表示自己“只是一个*凡人,做了作为一个人该做的事。”对于荣誉,他看得很淡,只对它们能让自己的公益活动获得更多的支持,改变更多的人而感到欣慰。

  刘秀祥基于亲身经历的励志演讲是一阵有力的春风,唤醒了无数孩子内心对读书、对奋斗的坚持,梦想开始发芽;而刘秀祥,是光,他对教育和公益的坚守,是一汪不竭的清泉,持续地滋养这些梦想;最终,一棵棵树茁壮成荫,或撒下一方清凉,或散发一阵芬芳,带去更深更远的改变。

  20xx年,刘秀祥的故事被媒体报道后,各种帮助也随之而来。临沂大学为他和母亲提供了临时住处,并给他安排了勤工助学岗位。

  入学后,不少热心人士和企业都曾表示愿意提供帮助,但都被他拒绝了。刘秀祥说,他害怕别人是因为可怜他而提供帮助,“我觉得人活着不应该让他人觉得可怜,而是让人觉得可亲和可敬”。

  虽然拒绝他人帮助,但刘秀祥却积极帮助他人。

  大学期间,他课余时间外出做兼职,并将部分收入寄回贵州,用以支持初中拾荒时认识的三个弟弟妹妹上学。“我每个月给他们每个人寄300元的生活费。”刘秀祥说,两个弟弟妹妹后来考上了大学,现在有着不错的工作。

  20xx年,刘秀祥即将大学毕业,最初他并不打算回贵州工作,而是计划在外省找一份好工作,然后将工资寄回去,帮助老家那些像曾经的他一样需要帮助的人。

  刘秀祥收到了不少企业的橄榄枝,但从家乡打来的一通电话,让他改变了想法。

  电话是初中拾荒时认识的一个妹妹打来的,她告诉刘秀祥,自己不想读书,准备结婚了。

  通话很短,却改变了刘秀祥的想法。

  刘秀祥说,听到妹妹的决定后,他很震惊、心酸,觉得自己必须回去。

  就这样,离开望谟八年后,刘秀祥又带着母亲回到家乡,成为打易中学的一名历史老师,不久后被调入望谟县民族中学任教。20xx年8月,望谟县高级实验中学成立,他被任命为副校长。

  曾经拼尽全力守护梦想的刘秀祥,成了别人的“守梦人”。

  刘秀祥说,现在学生最大的问题是迷惘,不明白为什么要读书。他想通过自身经历,告诉那些处于迷惘中的孩子:人生必须有梦想。“如果我没有梦想的话,可能早就放弃了。”

  为此,除了常规教学和处理行政事务,刘秀祥还会应邀到各个地方演讲。目前,他已经演讲超过1000场,足迹遍布贵州各市(州),今年8月份还应邀去了浙江宁波。

  *年来,刘秀祥先后被授予“*好教师”“*五四青年奖章”“最美教师”等荣誉称号,也曾有机会去到更好的*台发展,但他都婉拒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出去可能对我自己会更好,但我更愿意留在这里。”

  刘秀祥是贵州省望谟县高级实验中学的副校长,但他更为人熟知的一个身份,则是12年前“千里背母上大学”的主人公。

  1986年3月,刘秀祥出生于望谟县弄林村,幼年时父亲因病去世,母亲因伤心过度患上了精神疾病,他快乐无忧的童年就此戛然而止。小学三年级时,哥哥姐姐外出谋生,母亲病情加重,家庭生活的重担全压在了刘秀详稚嫩的双肩上。

  刘秀祥的名字是他自己取的,“我是‘秀’字辈,我希望我和母亲能够**安安,便给自己取名‘秀祥’”。

  年纪轻、体格小,种不了地,刘秀祥便将自家的土地转租给他人,租金为每年500斤稻谷,加上村里发的救济粮,他和母亲的口粮有了保障。

  1995年,刘秀祥走进学堂,尚且年幼的他笃定: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

  这种信念一直支撑着他,20xx年小学毕业考试,刘秀祥排名全县第三,但由于经济原因未能入读当时望谟县最好的中学,而是免费入读了县城的一所民办学校,并且带着母亲。

  初到县城时没钱租房,他用稻草在学校旁的山坡上搭了间棚子,屋前空地上挖个坑,架上铁锅,便是厨房。

  初中三年,刘秀祥放学后就去拾荒,周末则四处打零工,这样每周能挣20多元,勉强维持母子俩的生活。

  初中毕业后,刘秀祥考入了安龙县第一中学,他带着母亲离开望谟,继续求学之路。虽自诩为“打不死的小强”,他仍第一次感到了恐惧和害怕,“一切都是陌生的,没有认识的人,也不熟悉环境”。

  初到安龙,刘秀祥身上只有600多元钱,那是他和老乡去遵义修水电站挣的,但这并不足以让他租下一间房屋居住。无奈之下,他以每年200元的价格,租下了农户家闲置的猪圈。猪圈四面通透,他找来编织袋遮挡起来——就是家了。

  和初中时一样,刘秀祥依旧一边努力学*,一边利用课余时间赚钱维持生计,他累并憧憬着。

  但命运却再次“捉弄”了他,高考前一周,刘秀祥病倒,最终以6分之差落榜了。

  高考的失利让刘秀祥内心满是绝望,甚至想过轻生。然而翻看从前日记本里的一句话让他又看到了希望:“当你抱怨没有鞋穿时,回头一看,发现别人竟然没有脚”。

  “跟那些孤儿相比,我至少还有母亲,只要她在,我就有家。”刘秀祥说,回家后能叫一声“妈”,他就觉得很幸福。

  他决定再战高考,并说服一家私立学校的校长接收他入校复读。

  20xx年,刘秀祥考入临沂大学(原临沂师范学院),拿到通知书后,他抱着母亲大哭一场。当年9月,他再次带着母亲北上山东求学。

  在望谟县的这三年,刘秀祥经常去各个村里开会、家访,一遍又一遍地给家长和孩子们做思想工作,鼓励他们让孩子学*。

  三年,刘秀祥跑遍了每一个村子,跑坏了几辆摩托车,在这样的努力下,当地的风气逐渐被改变,家长们非常赞成让孩子努力学*,而孩子们的成绩也一步步高升,望谟县的干部说:“刘秀祥把自己的故事传递给人们,让无数人感到励志,因为这是活生生存在的例子,不是虚假的。”

  三年的时间一下子就到了,可是刘秀祥知道自己走不了,望谟县还需要他,学生们还需要他,深思之后,刘秀祥没有离开,而是留了下来。

  渐渐的`,刘秀祥的名声传了出来,很多人都找他去做演讲,对于这样的要求,刘秀祥从不拒绝,但也不要钱,他说要自己去演讲可以,必须资助我们这边的两个孩子上学。

  8年过去了,刘秀祥帮助的学生达到了1900人,这些孩子都一一上了大学,走出贫困山区。20xx年,刘秀祥被调任为望谟县实验高中副校长,他开始帮助更多的学生。

  刘秀祥就像蒲公英的种子,洒在望谟县的大地上,给这片土地带来无尽的生机。

  大概大多数人都会这么说吧,天道酬勤,这四个字背后的含义究竟是什么?预计几乎没有人知道。许多人会在结果出来的那一刻,想到自己当初要是努力的话,也许现在的情况不会是这样,但很遗憾,没有如果,也没有当初。老天爷是公*的,他给每一个人同样的时间,都是24小时,但有些人能在24小时里脱颖而出,而有些人却只能碌碌无为。也许有人会说,上天的确是公*的,每一个人都有24小时被分配,但上天给每一个人的天分是不同的,如果天分都一样,那世界就不会如此绚丽多彩。

  当我们看不到的时候,有许多人正在为生活而奋斗,我们甚至无法想象他们的家庭环境有多糟糕和落后。十多年前,有一次新闻报道了这样一个男孩的故事,他是个山村的孩子,名叫刘秀祥。当他年幼时,父亲去世了,没有人能帮助他,因此,年轻的他独自一人独自承担起一个家,由他独自照顾患有精神疾病的母亲。

  刘秀祥,这名字是他自己给自己起的,中间的字是他的辈分,而祥则是他的梦想,希望能和母亲过上*安的生活。因为家里没有劳动力,也没有办法种地,刘秀祥就靠出租土地和邻里帮忙度日。刘秀祥于1995年上小学,接触到了知识,开始认识到世界的不同,小学升初中考试,他考了全县第三名,但没钱读初中,就去了一所私立中学,因为在该校摸底考试中名列前茅,获得免试资格。

  新来的刘秀祥,在陌生的环境里,和母亲一起住在这里。读书、工作时,他天天忙忙碌碌,孩子们对青春期很敏感,但刘秀祥却没有时间想别的,学*和生活已经占据了刘秀祥的全部时间。刘秀祥就是这样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下来的。之后就换了环境,换了地方看书,刘秀祥因为学*,换了很多家,甚至还因为便宜,住过猪圈。

  07年,刘秀祥参加了高考,但由于身体原因,最终落榜,但刘秀祥并不甘心,说服一所中学接收他,让他再读一年,最后进了山东临沂大学。一路上,刘秀祥经历了许多不公正的事情,但刘秀祥都没有在中途放弃,最后靠着坚强的意志,支撑着自己走了过来。背著妈妈去上学的故事,也被媒体挖掘,大肆宣传,他被称为贵州第一孝子。上大学时,学校为刘秀祥安排了勤工俭学和住宿,可以让他安心学*。转眼间,十几年过去了,刘秀祥到哪儿去了?他回了老家,当了人民教师。

  在*许多偏远地区,有许多孩子由于家庭贫困而无法上学,这些地方的孩子可能由于家庭贫困,或者由于自身的原因而对知识一无所知。并且不知道通过学*可以改变自己的未来,他们很可能会在那个小山村度过一生。从初中开始,刘秀祥还资助了几个穷人家的孩子,其中一些人坚持下来,另一些人中途退出。如此的改变也更加坚定了刘秀祥大学毕业后要回到家乡当人民教师的决心。

  回到家乡后,刘秀祥除了上课讲课外,还会到家中、网吧等地寻找失学儿童,希望能透过自己的故事说服这些孩子继续上学。于是,在他*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刘秀祥跑掉了八辆摩托车,让几十个孩子重新回到学校上课。在2018年,刘秀祥以自己的工作能力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被选入*优秀教师行列,同时他还是当地高中的副校长。

  “我们努力读书,是为了回来帮助家乡摆脱贫困。”12月17日,黔西南州望谟县实验高中副校长刘秀祥应邀参加了在贵州大学举行的读书活动。

  活动当天,刘秀祥在贵州大学里见到了自己的学生韦天琴、杨娜娜和黄锦秀,看着他们现在在学校里认真学*、奋力拼搏的样子,刘秀祥很是欣慰。

  皮肤黝黑的刘秀祥,身高不算高挺,但在他身上,记者看到了比同龄人多一份的稳重与坚韧。

  2008年,刘秀祥从山东省临沂大学(原临沂师范学院)历史学专业毕业。这个曾背母求学从大山深处艰难走出的学子,选择回到了家乡望谟县任教。

  或许是深知走出大山不易,也或是联想到自己的经历,刘秀祥对每一个学生都非常上心。

  教学工作中,刘秀祥不只上好每一堂课,也常常奔波在控辍保学、教育帮扶的崎岖山路上。8年的从教时间里,他骑着摩托车几乎跑遍望谟县的每个

  乡镇,单是摩托车就骑坏8辆,先后把40多名孩子“拉回”了课堂,并帮助他们考上大学。

  今年17岁的廖段写就是被“拉”回来的一名学生。2018年,廖段写进入望谟县实验高中学*,由于父母离异,家庭收入主要依靠在外务工的母亲,家中经济负担过重,加上母亲的思想落后,觉得女孩子读书没用,她只能被迫放弃学业,外出务工。

  得知廖段写外出务工的消息,刘秀祥十分着急,下着大雨也立马赶到她家中,对她母亲做了思想工作。

  刘秀祥没有放弃把廖段写“拉”回学校的机会,一直保持与她电话联系。“刘老师我好想回学校上学!没有文化就只能做苦工……”在电话里,刘秀祥听到廖段写这样说更是心疼。

  2019年12月31日,经过刘秀祥与学校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的共同努力,廖段写的母亲终于同意她返校读书。

  重新回到校园的廖段写,因坚守读书信念,被评为“2019年望谟县实验高中最美少年”,2020年被评为“望谟县新时代好少年”。“我很感谢刘老师和学校帮助我争取到读书的机会,如果不是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努力,我今天也不能坐到教室里学*,我要像刘老师那样,靠自己奋发读书来改变命运。”廖段写说。

  在望谟县,像廖段写一样被刘秀祥求学故事激励到的学生还有很多……

  刘秀祥经常到其他学校做演讲,讲述自己的心路历程,鼓励学生们坚持学*。每次演讲他都分文不收,但是邀请单位必须要资助两个贫困的孩子。八年时间里,刘秀祥巡回演讲1200多场,听众累计超过百万人,用这种方式,也一对一资助贫困学生2600多人。

  后来许多老师与刘秀祥交流反映,学生们的作文里多次提到了“刘秀祥”这个名字,表明要以他为榜样,他才明白身上有了更大的责任。

  他告诉自己,“一定要为山里的孩子们坚守下去,用自己的经历让更多的贫困学子看到希望,点燃他们心中火苗”。

  “我不知道你是谁,清晨6点的校园,但我知道你的未来。”12月11日,刘秀祥在微信朋友圈里更新了这样一句话并配了一组照片,照片里的学生正在这个寒冷冬季的清晨迎风苦读。天虽还未亮,但孩子们的前路一定很亮。

  刘秀祥看到他们,就像看到当年的自己,刘秀祥告诉记者这或许就是他存在的意义,是一种“被需要”的幸福感。

  8年前,刘秀祥回到望谟当教师时,望谟县全县高中1000多人参加高考,考取本科的只有70人。而在今年,望谟县本科上线人数1200多人,排名全州第三,紧随兴义、兴仁两市之后。


学*刘秀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通用十篇(扩展5)

——先进事迹学*心得体会(精选十篇)

  每个人都有自身的存在价值,只是因人而异,表现形式也不一样。人生道路上我们会面对许多艰难险阻,拥有一颗坚强不息的心和乐观的心态,就会造就自己美好的未来。有这样一个人,她充分将自己的价值达到一个世人的顶端,用自己顽强的生命与命运作斗争,点燃自己,照亮别人,她就是我们“最美”教师--刘芳。

  刘芳是我们白云区第三中学的一名普通语文教师。在1997年被医生确诊为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至20xx年完全失明,整整十年,她从光明走向黑暗。但她不仅没有被黑暗吞没,反而活出了前所未有的光彩。凭着超人的毅力,她教书、写书、救助贫困儿童,工作比很多正常人更出色,用一颗热诚的心照亮了身边无数人。在视力逐渐下降期间,她用残存的视力阅读了大量的书籍,这让她在精神世界里找到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也让她在今后的教学中有了更大的知识储备。她以健康的心态、爱岗敬业的精神和美丽的微笑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成为白云区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一个典型。

  刘芳老师眼睛虽然看不见,但她爱学生,关心学生,同样也得到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因为眼盲,看不见,所以课堂上常常会吧板书写得歪歪斜斜或是重叠在一起了,又或是不注意,课本拿倒了。没有学生会去在意,因为他们知道,其实在老师心里,教学的一切都记在了心里。孩子们爱老师,尊重老师,所以学会了包容。刘芳老师从不抱怨自己的学生,也没抱怨自己的工作,她用一颗美好的心灵去照亮了孩子们“迷茫的世界”,带给孩子们“光明”,用关怀温暖了孩子们失落的心房。刘芳老师这样一个盲人尚且如此,我们作为一个健康人又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刘芳老师走过了那么艰难的一段路,受尽无数艰苦,可她仍然能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所以只要我们端正心态,把心思都放在教学上,真正地融入到工作当中去。在自己的工作岗上认真做好每一件事,相信即使条件再艰苦也是“甜”的。我们拥有一双健康的眼睛,就更应该能够发现美的存在,真正的美往往埋藏在心灵深处。美的发现,需要用心去沟通,因为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刘芳老师用自己美好的心灵,挖掘出了孩子们迷茫的内心世界,用爱心帮助孩子们“拾回”学*的信心,走向了光明之路,我们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同时,从刘芳老师身上,我重新领悟了“人民教师”四个字的真正含义。“人民教师”就是一种责任,一种乐于奉献、勇于承担的精神,如同一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我将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向他学*,以热心对待事业,以爱心对待学生,以真心对待家长,以诚心对待同事,做让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社会放心的教师。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也同样,要有像刘芳老师一样良好的心态,保持乐观积极,关心孩子,爱护孩子,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在今后的日子里,不断强化师德,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不懈努力进取,不断攀登教师道德修养的新高度、新水*,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有一种爱它叫无私,然而却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就如我们的母亲对待子女就是无私的,她从来不奢望什么,也不祈求什么,她是不需要任何回报的。而我们的刘芳老师却做到了这样一类无私奉献的人。在她眼中,学生就是她的孩子,她悉心的呵护每一棵幼苗,让他们在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她的人生价值足矣体现在她整个生命的教学中,她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学*的榜样。对待工作做到尽职尽责,对待孩子做到关心、爱护,做一名称职的教师。

  在人生的道路上难免有些磕磕绊绊,甚至更为艰难;但是我们只要正确的选择方法,有着乐观积极的心态,相信我们就能向刘芳老师一样拥有更美好的生活。

  邱军,生前系甘肃省华池县人民**副**(挂职),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所属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管理部党支部**、副主任。在脱贫攻坚战进入攻城拔寨的关键时刻,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请缨到条件艰苦的革命老区挂职,坚持扶贫、扶志、扶智相结合,千方百计引进扶贫项目、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华池县整体脱贫,受到当地干部群众广泛赞誉。20xx年1月8日,不幸病逝在工作岗位上,把生命献给了华池这片红色热土,年仅39岁。被追授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中央企业优秀***员”。

  邱军同志的先进事迹,生动诠释了国家强调的伟大脱贫攻坚精神。他用自己年轻的生命,践行了一名***员的初心使命,用大爱与忠诚为鲜艳的**增添了一抹亮丽的红色,也激励着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岗位、奋力拼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xx年11月

  就在华池县脱贫攻坚的最后阶段,邱军的身体出现了问题,住院后,他的病情愈发加重,甚至连话都说不出来。20xx年12月1日,刚做完手术的他向护士要来纸和笔,写下了他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嘱托,“把自评报告交宋部长”,“明年牛产业要做大,菊花产业要做强……”。最后的话,他留给了妻儿,“好想一家人一起吃顿饭,我去买,给你们做……”

  邱军离开的时候,才39岁,或许,他是带着些许遗憾走的,盼着给妻儿做顿饭的简单愿望,终究没能实现,还有那双心仪已久的皮鞋,妻子帮他买来了,可由于他的身体已经发肿,终究没能穿上……但邱军,应该也是带着安慰走的,来到华池的这两年,他的脱贫蓝图一一变成现实,20xx年年底,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等来了华池县56个贫困村全部脱贫

  实现了整县脱贫的'历史时刻!“我要珍惜回馈乡亲们的机会”

  20xx年12月,邱军主动请缨,经过集团选拔,来到华池县,挂职副**。“我要珍惜回馈乡亲们的机会。”邱军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华池是革命老区,上世纪30年代,刘志丹、谢子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华池县南梁为中心,建立了陕甘边革**据地。这里干旱缺水、资源匮乏,直到20xx年前还戴着“穷帽子”。“贫穷不该是革命老区的代名词!”邱军曾对同事说。

  “邱副**天麻麻亮出发,夜幕四合才返程。”华池县**办公室干部魏建飞记得,初来华池,邱军水土不服,嘴唇皲裂、起皮,却工作忙不停。一个多月,邱军走遍了华池县15个乡镇、75个行政村,不仅理清了思路,还学会了当地方言。

  几番走访,数次调研,邱军打算在城壕镇发展奶牛养殖。想法一说出,便引来一片质疑。镇上人这样评说,既没养殖经验,也无启动资金,“不切实际,纯属空想。”邱军不争辩,只是埋头干。他引进养殖企业,对接销售市场,打通上下游。“养殖企业与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群众没了后顾之忧。”华池县扶贫办干部闫育刚说,当年城壕镇养牛户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20xx年,邱军多方筹措资金,在城壕镇新建了一座肉牛养殖场,引进国内龙头企业托管代养,使农民年底能分红,带动了6个村集体增收15万元以上。

  “黄土高原并不意味着贫穷”

  *处是山,远处还是山。一道道黄土梁,看不到树,也没石头,带状的塬,残缺不全。“黄土高原并不意味着贫穷。”望着荒岭上长得欢的沙棘,邱军动了心思。

  在邱军积极协调下,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投入138万元产业发展资金,在城壕镇庄科村范台组流转土地55亩,新建钢架大棚62座,并配有灌溉机井,“邱副**打算发展沙棘育苗,然后移栽到荒山岭上,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庄科村党支部**阎鑫说,村里一共育苗620万株,贫困户来务工,人均增收1.5万余元。

  城壕镇余家砭村的燕刚、燕丽兄妹,父亲早逝,母亲瘫痪,兄妹二人守着母亲,靠低保、种地度日。20xx年底,邱军了解情况后,主动联系定点帮扶单位,让千余名像燕刚、燕丽这样的农村贫困青年,有了一技之长。燕刚取得了焊工资格认证,找到了一份月薪数千元的工作。“邱大哥让我家的生活一下亮堂了。”燕丽说。

  一人学会技能,全家摆脱贫困。20xx年8月,在邱军推动下,华池县27名高中生到陕西西安学*交流。邱军还对接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及所属企业举办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先后有175名大学生、23名贫困农村青年实现稳定就业。

  “他的心里全是扶贫和工作”

  华池县出产的白瓜子、黄花菜、小杂粮等农产品,口感纯正品质佳,却因山大沟深,交通不畅,大量农产品“养在深山人未识”。

  “电商或许大有作为。”去年丰收节,邱军亲自直播带货,收获3700多单,销售收入突破20万元。在邱军带动下,党的***代表王雅丽、民间工艺大师赵星萍等纷纷走进直播间,推荐家乡土特产。

  “他的心里全是扶贫和工作。”同事这么评价邱军。去年11月17日,正在写总结的邱军,身体突感不适,但他并未在意,喝了水后,继续工作。然而,没多久,不适加剧,疼痛难挨,被送往县医院。经诊断,是主动脉夹层A型。后因病情严重,连夜转往西安西京医院。

  病情日渐加重,邱军连话都说不出。在重症监护室最后的日子里,他写写停停,呼吸沉重,笔端如游丝,一个个字,像是画出来的。邱军缓了缓,鼓劲在纸上写下:“千万不要告诉奶奶。”陪护的家属和同事,早已泣不成声,邱军用最后的力气写道:“好想一家人一起吃顿饭,我去买(菜),给你们做。”

  邱军走了,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脱贫攻坚征程上。他为群众幸福倾心付出,为脱贫事业无私奉献,以生命生动诠释了一名***人的初心使命。心中有多少责任,脚下就沾有多少泥土。都说扶贫是件“苦差事”,可邱军却主动请缨,他说,“我来自农村,所以要倍加珍惜这样一次回馈土地和乡亲们的机会。”正因他心里装着群众、一心为了百姓致富,才能够倾力奉献、苦干实干,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在华池县挂职扶贫的两年多时间里,邱军与家人相聚的次数屈指可数,他发的65条朋友圈里,其中64条是关于扶贫的,只有一条留给了自己刚刚出生的儿子。

  在这朋友圈下,邱军的统一回复更是感动了所有人:脱贫攻坚胜利在望,乡村振兴后继有人……短短的一句话,饱含了一位父亲、一位扎根山区的扶贫干部最大的愿望、最深的期许……

  邱军曾说,发扬好“南梁精神”,就没有什么困难是战胜不了的。作为一名***人,他在实干中传承红色基因,在奋斗中延续光荣传统,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年轻的邱军兑现了自己的诺言,生于斯,长于斯,吾国吾土、吾家吾乡。故乡的泥土就是初心的归处……

  今天,让我们谢谢他感谢他用这份奋不顾身拼搏的赤诚把自己全部的心血全都洒到了脚下这片多情的土地……

  今天,中国已经庄严宣告,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而全国*300万战斗在最前线的扶贫干部、第一**仍然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担当精神、“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攻坚精神、“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为老百姓点亮幸福明灯,为乡村振兴接续奋战!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局于3月18日上午,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了苏和同志先进事迹。通过学*盟委《关于开展向苏和同志学*活动的决定》以及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关于在全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开展向苏和同志学*的通知》,以及苏和本人先进事迹材料,使我的心灵受到极大震憾。

  苏和1947年出生,先后担任额济纳旗人民**旗长、阿拉善盟副盟长、****。20xx年退休后,放弃安逸舒适的生活,在花甲之年,带着老伴返回故乡额济纳旗,在荒无人烟的黑城脚下,十年如一日在大漠戈壁中播散绿色、防沙治沙。

  通过学*,我为苏和同志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心系群众、一心为民的公朴情怀,敢于担当、坚忍不拔的拼搏精神和勤俭朴素、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深深感动。

  作为一名普通***员和在职公务员,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要以苏和同志为榜样,牢固树立“一心为公、一心为民”的理念,认真学*,艰苦奋斗、爱岗敬业,为民政事业不断发展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一要不断增强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在工作中不断加强业务知识的学*,学会用新的理念、新方法、新手段推进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二要勤奋敬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干好每一项工作。

  三要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树立正确和人生观、价值观,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心系群众、一心为民,努力为群众办实好、好事。

  从XX年秋季一直到现在,学*孟二冬老师先进事迹之风长盛不衰。为什么孟二冬老师能带给我们如此大的震撼呢?为什么他的事迹能有如此大的激励力量?他的精神里面到底蕴藏着多少宝贵的财富,告知了我们什么呢?教师肩负着培养祖国未来的重任,在教师这个*凡的岗位上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优秀教师。

  孟二冬老师就是他们中的典型代表。孟二冬老师是边做研究边教学的,他并没有因此而怠慢了任何一个方面。他在研究成果方面硕果累累,他不记名利,不顾个人得失,遵循着“板凳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座右铭。孟二冬老师花费7年时间写就了100多万字的《登科记考补正》,令人深有感触。虽然他研究的是几乎无人问津的学术角落,但是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信念与追求。在别人感觉枯燥无味的领域,他却能潜心研究,而且还乐在其中,这是常人所不能及的。在当今这个市场经济的时代,在学术界少数人弄虚作假、互相攻击的污浊空气中,孟二冬老师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更加难能可贵。即使他不去支教石河子,即使他没有病倒在讲台上,他也是一个用人格感动社会的高尚的人。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孟二冬老师痴情于讲台,教书更育人,学生都把他当作人生道路上的航灯。他尽职尽责,把三尺讲台作为自己终身的事业,当作自己的理想;他就象一只辛勤的蜜蜂,把自己毕生的精华都奉献给了社会,奉献给了祖国的未来!当他在石河子大学支教时,当乒乓球大的肿瘤卡在孟老师嗓子里面的时候,他还在讲台上带着同学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可是,此时,孟老师却忍受着多大的痛苦啊!孟老师是在珍惜着讲台上的每一分每一秒,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支教机会,他深爱着同学们,深爱着边疆的教育事业。在回北京治病的时候,在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巨大磨难的时候,他还在挂念着新疆的学生。在北京的病床上,孟老师仍在工作,他仍然在辅导自己的研究生,不愿意因为他的病而耽误学生。孟二冬不愧是当代人民教师的楷模。

  在大学校园日渐远离“象牙塔”的称呼,一些高校教师不安心教学和科研,一心追逐个人名利的时候,他以师者最为本真的境界,把心全部交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他都身体力行,完美地诠释了一个当代人民教师的神圣使命。可以说,他真正做到了为人师表、道德高尚。

  当我站在三尺讲台上,面对一张张充满稚气的脸,我看到的是一双双充满求知欲望的眼睛。此时,我想到的是孟二冬老师给我的启示与教导。在我终身的教学生涯中,这一定是一笔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财富!他的先进事迹就象是一面旗帜,指引着我们前进。让我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坚持和发扬孟二东精神,拼搏奉献,利国利民,做学生热爱、人民满意的优秀教师,做无愧于时代的光荣教师吧!

  谢谢,以上是我的心得。

  首先,我认为在“素质教育”广泛推进的今天,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儿童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已是当前幼教事业的主流。要想作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必须加强自己的理论学*,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和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是我们工作的核心部分,课堂是老师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前沿阵地,也是老师发挥才智、谱写青春事业华章乐彩的立体大舞台。

  需要我们做的,要丰富自己、提高自己专业水*,不断探索和学*新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教师的专业水*是创造高质量幼儿教育的关键。那么,怎样在教育实践中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呢?那就应该加强自己的理论学*,以先进的理论为指导,研究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教师的学*也和儿童的学*道理一样,不是靠外部的灌输,而是在自己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究、研究、发现,不断吸收同化各种信息,从而构件“自己的”教育理念,形成教育能力的过程。我们*时也要开拓自己的视野,多方面去捕捉、去学*,从各种媒体上、书刊上、报纸上、电视上、网络上、从身边优秀教师的身上找出可学的地方,努力去学*,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之中。经常研读幼教专家的著作特别是当前幼教先进理念,虚心学*,在幼教工作中大胆实践,悉心研究并不断总结积累,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古人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塑造灵魂这一神圣的历史使命是金钱所无法衡量的,我庆幸自己拥有的这份职业。数年之后,那些走出幼稚成熟起来的孩子们如桃李芬芳一样的时候将证明这一点。教师的天地虽然狭小,但非常辉煌;教师的日子虽不富裕,但非常充实;教师的心绪虽然凝重,但并不难懂;让青春作证,让岁月诠释,无悔青春,把自己的所有奉献给教育事业!

  连日来,英雄舰载机飞行员张超烈士的先进事迹经本报和其他媒体报道后,在海军部队引起强烈反响。官兵通过学*讨论、座谈交流、撰写体会等多种方式,学*张超烈士的英雄事迹和崇高精神。

  在张超生前所在的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外场机务楼、机关办公楼等醒目位置悬挂着“向英雄学*”横幅,电子屏滚动播放张超先进事迹和视频录像。“向英雄舰载机飞行员张超学*”誓师动员大会上,张超的战友艾群说:“我们一定会继承张超遗志,勤奋工作,刻苦训练,为航母舰载机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感受烈士品质,激发奋进力量。北海舰队某潜艇基地结合核潜艇精神大讨论活动,组织官兵收听收看张超先进事迹。南海舰队某基地利用网络、报纸、微信*台等媒体资源,开展“学英雄事迹、当精武标兵”体会交流。东海舰队某水警区开展“和张超比一比、自身差距在哪里”“英雄事迹怎么看、建功岗位怎么干”等群众性讨论,激发官兵岗位建功的强大动力。

  学*烈士精神,练就过硬本领。在张超曾经工作过的南海舰队航空兵某团,多架战机连续进行长途奔袭对海实弹射击演练。曾与张超并肩执行战备巡逻任务的飞行员李光耀说:“向张超学*,必须把每次起飞当成战斗,绝不让祖国海空受到任何威胁。”南海舰队某潜艇支队372艇发出倡议,号召官兵像张超那样练兵备战,在强军兴军道路上奋勇前行。

  英雄牺牲,精神永存。从白山黑水到南海岛礁,从万里海疆到远海大洋,从海军机关到基层舰连,海军广大官兵决心像张超烈士那样,牢记强军目标,强化使命担当,奋力开拓进取,为建设强大海军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以上就是学*张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的全部内容。

  *期,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人物,通过学*三位先进同志的典型发言对照自己的实际工作,对自己解动很大,感触很深,通过学*更坚定了自己干工作干事业的信心和决心。

  一、思想观念适应新形势要求转变不够。

  今年以来,从全国全区的发展形势都产生重大变化,***、***、省、市陆续出台了一些新的方针政策,在城乡统筹就业、扩大社会只障覆盖面等,省、市、区先后作出一系列新的更高的要求。但是我对此认识还不够深刻,落实还不够到位,抓具体事务多,学理论政策少,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缺乏深入研究,开拓创新意识不强,*惯于老眼光看待新事务,用老办法处理新问题,思想保守,办法不多,思想框框多,今后要有发展的信心,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已,不能要短期行为,要做长远打算,要有进取精神,不能满足现状,要和工作好,工作强的同志做比较,要善一发挥主动能动性,对上级文件要学深学透,不能照抄照搬,要举一反三,针对实际提出具体的措施,尤其是在自已的工作中,要讲究方式方法,灵活运用,既要讲政策,讲原则,又要注意工作的方式。思想方法主要是指看问题的角度,对待事务的态度。我要认真学*马克思主义的辨政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认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二、工作方法不够创新。

  开拓创新意识不强,*惯于用老眼光看待新事物,用老办法处理新问题,思想保守,办法不多,对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没有去以新的思路,新的思想去考虑,强化思想教育,提高政策水*,增强法制观念,改进工作方法,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下一步措施:

  一、树立高度责任感。

  我们常讲没有责任的事业是没有希望的事业,责任是一个人道德水准和精神境界的体现,也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对于干部职工而言,工作是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对事业的责任感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珍惜生命,珍视未来的表现,是对事业忠诚的具体表现,责任是动力,责任也是压力,有了责任心,动力大,活力足,就会自我加压,责任心强,什么问题都不会放过。只有抱着高度的责任心,时刻保持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牢固树立事业第一工作第一的思想,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到工作上,才能提高工作的整体效果,才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二、扎实工作,做出一流业绩。

  要抓住不放,一抓到底,抓出成效,事前带头搞好调查研究,为决策提供依据,事后要总结,善始善终,要学会处理疑难问题,学会化解矛盾,推动工作,既不能越位,更不能放手不管,新的工作要靠上,指导有方,推动有方,确保完成,在工作指导上要有争上流的意识,创一流的措施,出一流的效果。要认认真真研究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化解在科室内部。

  三、提高服务质量。

  争创一流工作业绩,工作中要主动热情,态度诚恳,行为文明,服务周到,要耐心倾听,全面细致地解答清楚,严格遵守单位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依法办事,严格办事程序,优质服务,树立人民公仆的良好形象。

  吴邵萍,一位*凡工作岗位上的人演绎了教师这一职业的光荣与神圣。她是我们学*的榜样,她让我们真正领悟到了教育的真谛就是“爱”

  最*,在省教育厅号召下,大江南北的教师掀起了“向吴邵萍学*”的热潮。吴邵萍的先进事迹使我深受感动,她在这*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凡的事迹,是我学*的楷模。我将在这些先进教师先进事迹启迪和鼓舞下,树立正确荣辱观,努力增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师使命感,做一个富有爱心的好老师。

  优秀教师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师德情操、无私的奉献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奋进。通过学*,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开展所有工作都要落实在一个"爱"字之上。

  爱生,就要爱的有“真情”。爱,是教育的本色,吴邵萍爱孩子赛妈妈,爱园胜爱家,以无限的真情去关爱身边的一切,用爱去感化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当学生在学*上遇到困难,我们应当不厌其烦的耐心指导;当学生做错了事的时候,我们理性的指导分析,让学生知道做错事的原因。我经常对自己说“假如我是孩子”,所以我就会用温馨的语言教育学生,用母亲般的爱感化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犹如父母,甚至胜于父母。对待别人的孩子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当我们希望别人怎么教自己的孩子时,就一定得怎么教别人的孩子,我们都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假如他们是我的孩子,家长对我们寄予很大的希望,所以,我得要把他们都看成是自己的孩子,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真诚的爱他们,用积极的情感去感染他们,扣击他们的心扉,激起他们感情的波澜,这是一种责任。我们要像慈母一样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比如:孩子身体不适时,我们应该嘘寒问暖;孩子有缺点或不足时,不歧视,不挖苦,不嘲笑,应该有颗包容之心,要想到:他们是孩子,拥有犯错误的权利;当孩子的优点或进步时,要及时表扬,加以肯定和鼓励,……总而言之,作为教师,我们要用自己的爱心、细心和关心让孩子真正能健康快乐地成长,那才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爱生,就要爱的有“智慧”。思考,是教育的冷色。“学”,是吴邵萍刻苦钻研的永恒追求。是的,教师的生命在课堂,思考的背景里总是有那么多沉寂与孤独,在未知的世界里探索应该给予学生的一切,我们应该千方百计的去寻找在教学思路和设计环节中学有所得,悟有所获。疲于应付、有悖常理的对待将会让良心受到谴责,我们在做准备的时候总是想着让内容更充实、丰富,而更多的忘记了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他们的接受程度,忘记了我们也曾经是学生,忘记了我们自己在学*时遇到困难的时候是多么的无助。还记得,在上一次青年教师公开课中,我最多的思考就是课堂是否以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设计问题并如何呈现引领,在之后的课堂教学中,通过询问同学们的需要,对有些想法进行了适当的改进,有效果也有更新的思考。学生的智慧和能力是无穷的,当你为他提供一个舞台,他将是最真实的学*主人,当你为他创造一个机会,他将是最出色的生活演员,当你为他插上一双翅膀,他将成为这个爱的世界中最能体现教育声音的精彩元素。正是因为这样的追求,我的思考里总是在不断的延续冷色的冲击、并渴望与暖色的汇合。

  像吴邵萍这样优秀教师的事迹,感染人,鞭策人,激励人。他们的事迹使我更深刻的感觉到,教师的辛劳、付出,也是一种收获与享受。既然我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我就要用我的真情与激情,用我的爱心与恒心把这份光和热永远延续下去。

  长江大学英雄集体先进事迹学*心得我是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的谭之*,怀着对陈及时、方招、何东旭等15名大学生英雄的崇敬,我来到了优秀传统文化浓厚的荆州,来到了育人的摇篮——长江大学,长江大学英雄集体先进事迹学*心得。

  11月26日的早上,我在医院上班,协助带教老师给病人开完处方之后,在多个媒体上看见了长江大学学生的感人举动和先进事迹,我的内心一次又一次地被震撼,心中有说不出的悲痛,也为我们大学生群体中有这么优秀的大学生代表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他们深深感动了我,感动了全中国。在危急关头,结为“人梯”的大学生们挺身而出,他们没有多想结果如何,他们救人的壮举、坚强的意志、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学*。三位已经逝去的大学生及其他12位参与救人的英雄青年大学生,不畏艰险、投身相助的大举,是他们受父母良好教育的影响,是长江大学、各级教育部门重视德育教育的结果。


学*刘秀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通用十篇(扩展6)

——学*莫振高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实用十篇

浏览了莫振高的先进事迹,我被他用微薄工资托起300名贫困生的学*梦的事迹与学生以自家创造的财富——青菜——感谢师恩的片断感动着,但对我影响较大,让我觉得必须学*的却是莫老师坚持再贫困也不能贫困学校,学校教育装备一定要跟得上国家发展水*的工作理念。

莫老师的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入:“固然生活在大山里,但必须不断吸收新知识、新技术,我们培养的不是‘死读书,读死书’的学生,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让他们跟上时代的步伐。”莫老师这类与时俱进的精神正是现在的我所缺少的。特别是在带了一轮完全的高中以后,我连续三年都执教高一,有时候觉得内容都很熟*了,课本都倒背如流了,备课甚么的已没有必要了。实在,随着时代发展,科学研究进步,知识网络是不断更新的,而知识利用体系的变化更是飞速前进,没有拓展学*的我已能感觉到教学内容的陈腐提不起学*学*爱好的现实。另外,教学对象的更新,学情的变化也让原封不动的教学方式显得苍白无力。只有建立在学生实际学*水*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用当下最新发生发展的客观存在来丰富教学内容,才是好的教学,才能让学生乐于学*,学会学*,并在学*过程当中体会到所学知识和自己的生活是如何的息息相干,从而更有动力往学*。

莫老师教会我,我亦师亦生,我不能“死教书,教死书”,必须不断吸收新知识、新技术,让自己的动手、动脑能力跟上时代的步伐,学会科研教学,坚持教研相长,才是进步教学教育水*的硬道理,是一位合格的教师的基本功。

莫老师精神永存。

【篇二】

3月9日,广西都安高中校长莫振高因病离世。

悲痛瞬间爆发,传遍媒体、网络、微信朋友圈,一天之内,整个都安县城的花圈便告售罄。15日早晨,数千人从全国各地赶来送他最后一程。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美国哈佛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学府,以各种方式向他致敬。

当看到这个新闻时,我很好奇,这是一位什么样的.校长呢?他的离世竟然让这么多人为他送行!我赶紧上网查了一下莫振高校长生前的先进事迹。通过浏览网页了解莫振高校长的事迹,我产生了许多思考。莫老师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多么朴实的一句话,但是又是那样的铿锵有力。的确,没有爱怎么可能会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石,爱是教育的源泉。对这个“爱”的解读,我想到了两个层面的含义。一个是老师对学生们的爱。一名老师,当他真的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的爱,那么他对孩子的期望也是切切实实的,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成绩,更是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一个老师只有真真正正的爱他的学生,他才会不遗余力的倾尽毕生所学,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因为,他更希望他的学生,他的孩子们有真正的学问,掌握真正的本领,而不是那些似懂非懂的理论。另一个爱,是老师对教育事业的爱。教育作为一项职业,它有它的职业要求,所谓“干一行爱一行”,我想作为一名教师,首先是因为他爱教育,其次是因为他有很好的知识底蕴实施教育。所谓,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通过对莫老师事迹的学*,我们也客观的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可喜的是,我们也像莫老师一样,用爱来教育,但是我们做的远远不够。作为年轻老师,我们有对教育的想法,对孩子们的期望。可是,对教育的耐心缺少了一点点。虽然有爱,但是爱的还没有莫老师那样的深刻。莫老师是我们在教育路上的榜样,我们要学*莫老师那种用爱来教育的精神,关心每一位学生,帮助每一个孩子的成长!


  学*莫振高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2

  阅读了莫振高的先进事迹,我被他用微薄工资托起300名贫困生的学*梦的事迹与学生以自家创造的财富――青菜――感谢师恩的片断感动着,但对我影响较大,让我觉得必须学*的却是莫老师坚持再贫困也不能贫困学校,学校教育设备一定要跟得上国家发展水*的工作理念。

  莫老师的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刻:“虽然生活在大山里,但必须不断吸收新知识、新技术,我们培养的不是‘死读书,读死书’的学生,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让他们跟上时代的步伐。”莫老师这种与时俱进的精神正是现在的我所缺乏的。特别是在带了一轮完整的高中之后,我连续三年都执教高一,有时候觉得内容都很熟悉了,课本都倒背如流了,备课什么的已经没有必要了。其实,随着时代发展,科学研究进步,知识网络是不断更新的,而知识应用体系的变化更是飞速前进,没有拓展学*的我已经能感觉到教学内容的陈旧提不起学*学*兴趣的现实。另外,教学对象的更新,学情的`变化也让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显得苍白无力。只有建立在学生实际学*水*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用当下最新发生发展的客观存在来丰富教学内容,才是好的教学,才能让学生乐于学*,学会学*,并在学*过程中体会到所学知识和自己的生活是如何的息息相关,从而更有动力去学*。

  莫老师教会我,我亦师亦生,我不能“死教书,教死书”,必须不断吸收新知识、新技术,让自己的动手、动脑能力跟上时代的步伐,学会科研教学,坚持教研相长,才是提高教学教育水*的硬道理,是一名合格的教师的基本功。

  莫老师精神永存。

  通过对莫振高老师的师事迹的学*,其中莫老师的一句话一下子触动了我们,让我们产生了很多的思考。莫老师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多么朴实的一句话,但是又是那样的铿锵有力。的确,没有爱怎么可能会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石,爱是教育的源泉。对这个“爱”的解读,我想到了两个层面的含义。一个是老师对学生们的爱。一名老师,当他真的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的爱,那么他对孩子的期望也是切切实实的,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成绩,更是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一个老师只有真真正正的爱他的学生,他才会不遗余力的倾尽毕生所学,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因为,他更希望他的学生,他的孩子们有真正的学问,掌握真正的本领,而不是那些似懂非懂的理论。另一个爱,是老师对教育事业的爱。教育作为一项职业,它有它的职业要求,所谓“干一行爱一行”,我想作为一名教师,首先是因为他爱教育,其次是因为他有很好的知识底蕴实施教育。

  所谓,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通过对莫老师事迹的学*,我们也客观的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可喜的是,我们也像莫老师一样,用爱来教育,但是我们做的远远不够。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有对教育的想法,对孩子们的期望。可是,对教育的耐心缺少了一点点。虽然有爱,但是爱的还没有莫老师那样的深刻。莫老师是我们在教育路上的榜样,我们要学*莫老师那种用爱来教育的精神,关心每一位学生,帮助每一个孩子的成长!

  通过对莫振高老师的师事迹的学*,其中莫老师的一句话一下子触动了我们,让我们产生了很多的思考。莫老师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多么朴实的一句话,但是又是那样的铿锵有力。的确,没有爱怎么可能会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石,爱是教育的源泉。对这个“爱” 的解读,我想到了两个层面的含义。一个是老师对学生们的爱。一名老师,当他真的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的爱,那么他对孩子的期望也是切切实实的,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成绩,更是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一个老师只有真真正正的爱他的学生,他才会不遗余力的倾尽毕生所学,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因为,他更希望他的学生,他的孩子们有真正的学问,掌握真正的本领,而不是那些似懂非懂的'理论。另一个爱,是老师对教育事业的爱。教育作为一项职业,它有它的职业要求,所谓“干一行爱一行”,我想作为一名教师,首先是因为他爱教育,其次是因为他有很好的知识底蕴实施教育。

  所谓,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通过对莫老师事迹的学*,我们也客观的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可喜的是,我们也像莫老师一样,用爱来教育,但是我们做的远远不够。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有对教育的想法,对孩子们的期望。可是,对教育的耐心缺少了一点点。虽然有爱,但是爱的还没有莫老师那样的深刻。莫老师是我们在教育路上的榜样,我们要学*莫老师那种用爱来教育的精神,关心每一位学生,帮助每一个孩子的成长!

  莫振高用一生践行了"三严三实",在修身用权律己上当标杆,在谋事创业做人上做榜样。他是模范践行"三严三实"的好党员、好干部。他没有轰轰烈烈的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只有四十三年如一日在教育岗位上默默奉献,激情燃烧,直到生命最后一息。正是这样*凡的坚守,造就了他的崇高,彰显了他的力量,展现了一个生命高贵而夺目的光彩。作为一个普通的人民教师,我们要向莫振高学*,用*凡和坚守成就一个师者的梦想。

  20:30直播开始了。报告会上,莫振高的家人、学生、同事共同讲述了莫振高帮助一代代瑶乡山里娃走出大山圆了大学梦的故事。老师们静静地聆听着,从老师们饱满泪花的眼框中可知道全体与会人员从莫振高感人的故事中撞击出心灵的共振,产生了共鸣;直播过程中,会场中还不时地传出老师们发出内心的热烈的掌声,以表达老师们对莫振高的崇高敬意!

  观看结束后,张伟定校长作了总结发言。他说:通过观看一个多小时的直播,我和大家一样深深地感受到了莫振高用坚守精神谱写的时代赞歌,闪耀着一个优秀***员的永恒光芒。莫振高被称为"化缘校长",连续30多年用微薄的工资资助*300名贫困生,让他们进入大学;先后筹集3000多万元善款,资助1.8万名贫困生圆了大学梦。他没有漂亮的语言,却有赢得人们尊重与充满敬意的行动。他是在用行动实践,甚至是用生命的实践来诠释如何抛掉"小我"成为"大我",展现了他对教育事业的大爱、对党与人民的忠诚。因此,我们深刻地感受身上的时代使命感,深知肩上的工作责任感,能够让我们以镜子作用不断对照、反思自己与先进人物的思想差距、行动差距,进而鞭策自我,能够让我们不断汲取前行的力量,以光芒的照耀焕发务实坚守岗位、为民奉献的精神。当前,正在开展"三严三实"专项教育活动。

  "三严三实"需要从时代楷模与身边先进人物的学*开始,从正能量感染与传递开始。我们知道,教师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作为一名教师,莫振高做到了!学*他的事迹,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感动上,更应该将他那种爱岗敬业、心系学生、无私奉献的精神真正用到我们自己的工作上来。面对着好奇心、求知欲极强的学生们,我们要有更宽广的视野,博大的胸襟去真正关心和帮助孩子们,在与同学们的相处中,尽好教育责任,做好思想引领,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努力将同学们培养为国家所需的栋梁之才,无愧于社会的期望和时代的重托。

  阅读了莫振高的先进事迹,我被他用微薄工资托起300名贫困生的学*梦的事迹与学生以自家创造的财富――青菜――感谢师恩的片断感动着,但对我影响较大,让我觉得必须学*的却是莫老师坚持再贫困也不能贫困学校,学校教育设备一定要跟得上国家发展水*的工作理念。

  莫老师的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刻:“虽然生活在大山里,但必须不断吸收新知识、新技术,我们培养的不是‘死读书,读死书’的学生,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让他们跟上时代的.步伐。”莫老师这种与时俱进的精神正是现在的我所缺乏的。特别是在带了一轮完整的高中之后,我连续三年都执教高一,有时候觉得内容都很熟悉了,课本都倒背如流了,备课什么的已经没有必要了。其实,随着时代发展,科学研究进步,知识网络是不断更新的,而知识应用体系的变化更是飞速前进,没有拓展学*的我已经能感觉到教学内容的陈旧提不起学*学*兴趣的现实。另外,教学对象的更新,学情的变化也让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显得苍白无力。只有建立在学生实际学*水*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用当下最新发生发展的客观存在来丰富教学内容,才是好的教学,才能让学生乐于学*,学会学*,并在学*过程中体会到所学知识和自己的生活是如何的息息相关,从而更有动力去学*。

  莫老师教会我,我亦师亦生,我不能“死教书,教死书”,必须不断吸收新知识、新技术,让自己的动手、动脑能力跟上时代的步伐,学会科研教学,坚持教研相长,才是提高教学教育水*的硬道理,是一名合格的教师的基本功。

  莫老师精神永存。

  我校*期召开了全体党员干部学*好校长莫振高会议,主题是学*莫振高做人民满意好校长好老师。好校长莫振高视学生为儿女、爱生如命,他用慈父般的真爱,给予孩子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他用朋友般的真心,感受着孩子们的痛苦,也体会着他们的快乐,从而获得学生们爱的回应,被亲切地称为"校长爸爸"。

  他说过的做过的时时震撼着我:"教育的真谛是爱";"我感受着孩子们的痛苦,也体会着他们的快乐"; "一个孩子只是学校的几千分之一,却是每一个家庭的100%!";"帮一个贫困生,就是帮一个家庭!"; "没有一个人能独自成功,我们永远是一个团队!"。

  与会人员一起观看了广西都安中学校长莫振高的两个中央电视台专访视频后,学*了光明日报《好校长莫振高》、广西新闻网《校长爸爸,一路走好》等关于校长莫振高的通讯报道,马校长对其中的几个题目"坚持教育的灵魂""坚持优秀的*惯""坚持卓越的追求"等进行了解读。要求全校广大教育干部要迅速掀起一个学*莫振高、做人民满意好校长好老师的活动高潮。

  一是学*莫振高献身教育,充满激情的。人生追求。从本职工作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勤奋工作,努力在实现自我价值中升华人生境界,推动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二是学*莫振高恪尽职守,勤勉敬业的实干作风。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勤勉敬业、苦干实干的工作态度,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干一流工作,创一流业绩。

  三是学*莫振高爱生如子,爱校如家的崇高师德。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切实增强群众意识,时刻把百姓冷暖放在心上,尽心尽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树立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四是学*莫振高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善于用创新的理念谋划全局,用创新的思路推进工作,用创新的办法破解难题,使各项事业始终充满蓬勃生机和活力。

  五是学*莫振高凝聚人心,谋求发展的团队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雄心征服千层岭,壮志压倒万重山"的都安精神学校要求要把他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躬行实践、接力传承,让精神激励更多的党员、更多的教师、更多的教育人,把自己的真爱、*凡、坚守和执着,奉献给孩子、奉献给教育、奉献给社会!

  莫振高生前是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高级教师、校长,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广西壮族自治区劳动模范,感动广西十大新闻人物。他连续30多年用微薄的工资资助*300名贫困生,让他们进入大学;先后筹集3000多万元善款,资助1.8万名贫困生圆了大学梦。3月9日,莫振高因病逝世,多所国内著名高校以及海内外校友发来唁电。他去世当晚,全校4600名学生自动集体熄灯,为他们心中的好校长默哀。他的学生们,纷纷从全国各地赶来吊唁、守灵、送别。20xx年3月15日上午,广西都安,千余人送别都安高级中学病逝的校长莫振高,队伍绵延数百米。

  通过对莫振高老师的师事迹的学*,其中莫老师的一句话一下子触动了我们,让我们产生了很多的思考。莫老师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多么朴实的一句话,但是又是那样的铿锵有力。的确,没有爱怎么可能会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石,爱是教育的源泉。对这个“爱” 的解读,我想到了两个层面的含义。一个是老师对学生们的爱。一名老师,当他真的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的爱,那么他对孩子的期望也是切切实实的,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成绩,更是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一个老师只有真真正正的`爱他的学生,他才会不遗余力的倾尽毕生所学,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因为,他更希望他的学生,他的孩子们有真正的学问,掌握真正的本领,而不是那些似懂非懂的理论。另一个爱,是老师对教育事业的爱。教育作为一项职业,它有它的职业要求,所谓“干一行爱一行”,我想作为一名教师,首先是因为他爱教育,其次是因为他有很好的知识底蕴实施教育。

  所谓,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通过对莫老师事迹的学*,我们也客观的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可喜的是,我们也像莫老师一样,用爱来教育,但是我们做的远远不够。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有对教育的想法,对孩子们的期望。可是,对教育的耐心缺少了一点点。虽然有爱,但是爱的还没有莫老师那样的深刻。莫老师是我们在教育路上的榜样,我们要学*莫老师那种用爱来教育的精神,关心每一位学生,帮助每一个孩子的成长!

  “有的人活着,他却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藏克家先生在纪念鲁讯的一首诗《有的人》中这样写道。***同志也曾引用司马迁的话语:“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一直以来,我对这两句话的内涵百思不得其解。一个普通校长的离世,为何引起如此大震动?一个*凡的岗位,又为何引发央媒竞相关注?今天,当我读了长篇通讯--《广西数千人泪别校长爸爸》,一个高大、伟岸的形象跃然而上,一个心系学生,情系山区,倾其一生付出的好校长怎能不让人怀念?一个视学生如己出,像传说中的“愚公”一样,肩扛万斤重担,甘为人梯的“好师长”、“好父亲”又怎能让人不牵挂?30多年的教育生涯里,莫振高用辛勤、汗水诠释了教育工作者“传道、受业、解惑”的真谛,树立了新时期教育工作者的楷模,他更用责任和爱心铸就了一面“丰碑”,树立了一面鲜活的德育“旗帜”,永远镌刻在人民群众的心间。

  翻开莫校长的一生,“责任”是其最为显着的“烙印”。莫校长工作点――都安瑶族自治县系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地处我国滇黔桂石漠化连片特困地区,这里“九分石头一分地”,自然环境恶劣,山里贫穷。“越是贫穷、越是落后,就越是要重视教育,要通过教育改变穷困学子的命运”。30多年的教育生涯里,莫振高一直坚持秉承这种信念,积极呼吁、来回奔走,四处“化缘”,先后向慈善机构、企业和爱心人士求助,共募集3000多万元善款,资助1.8万多名贫困生圆梦。俗话说:做一件好事不难,难就难在能一辈子坚持做下去。莫振高用一生的坚持生动地解释了什么是“责任”,怎样来“担当”。

  触及人们内心情愫的,在于莫校长有如山的“父爱”。“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你离群众有多*,群众对你就有多亲”。对于这个九尺男儿来说,他有着如山般的“父爱”,既温暖又厚重,既温情又细腻。冬日太阳升起,他催着大家晒棉被;学生被雨淋湿,他早已准备好姜糖水祛寒;临*高考,他叮嘱食堂每天早上给学生个鸡蛋。而即使在病重住院期间,他的心中还是学生,要求食堂为正在参加会考的高三学生免费煮汤圆……这些举动看似细小,微不足道,但是,举手投足间,一言一行中,见证着他为人处事的优良品质;将心比心、以情换情,莫校长用心、用爱赢得了学生、家长的尊敬和爱戴。

  “斯人已去,精神长存”。莫校长的一生,让人怀念和赞许。我们在感动之余,还需反思,将这种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躬行实践、接力传承,各行各业涌现出更多的“莫振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定会千帆竞发,百舸争流。

  阅读了莫振高的先进事迹,我被他用微薄工资托起300名贫困生的学*梦的事迹与学生以自家创造的财富——青菜——感谢师恩的片断感动着,但对我影响较大,让我觉得必须学*的却是莫老师坚持再贫困也不能贫困学校,学校教育设备一定要跟得上国家发展水*的工作理念。

  莫老师的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刻:“虽然生活在大山里,但必须不断吸收新知识、新技术,我们培养的不是‘死读书,读死书’的学生,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让他们跟上时代的步伐。”莫老师这种与时俱进的精神正是现在的我所缺乏的。特别是在带了一轮完整的高中之后,我连续三年都执教高一,有时候觉得内容都很熟悉了,课本都倒背如流了,备课什么的已经没有必要了。其实,随着时代发展,科学研究进步,知识网络是不断更新的,而知识应用体系的变化更是飞速前进,没有拓展学*的我已经能感觉到教学内容的陈旧提不起学*学*兴趣的现实。另外,教学对象的更新,学情的变化也让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显得苍白无力。只有建立在学生实际学*水*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用当下最新发生发展的客观存在来丰富教学内容,才是好的教学,才能让学生乐于学*,学会学*,并在学*过程中体会到所学知识和自己的生活是如何的息息相关,从而更有动力去学*。

  莫老师教会我,我亦师亦生,我不能“死教书,教死书”,必须不断吸收新知识、新技术,让自己的动手、动脑能力跟上时代的步伐,学会科研教学,坚持教研相长,才是提高教学教育水*的硬道理,是一名合格的教师的基本功。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