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风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

首页 / 心得体会 / |

  好家风的心得体会 1

  一个人的成长成材,离不开家风的潜移默化;而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即是千万家庭家教家风的总和。“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的古训仍历历在耳,“修身齐家治国*天下”的信条更是千年不殒,中国古人对于家风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家风是一个家族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处世之道,是祖先历经世事之后的经验之言,可以成册,可以言传,但无论是哪种形式,必是对儿孙的谆谆劝诫。好的家风淳朴无华,催人向善,是引导儿孙**成材的不二法门,也是约束儿孙行为规范的内心准则;反之,则误人误己,诱导儿孙步入歧途。往小看是修身齐家,往大看是治国*天下。优良家风需要传承,需要推广,社会正气需要弘扬。

  家风对个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家庭是个人的第一课堂,我们常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便是对于家风的一个最通俗的理解,也是一个真实的写照。父母诚朴,则儿孙向善,父母贪腐,则儿孙效仿,家风直接影响个人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古来宗族大家庭,必让孩子以德高望重者为榜样,而今家庭变小了,更需要家长做好教育的第一任老师,让优良的家风传承下去,为后代茵福。

  良好的家风能形成廉洁的行政作风。*年来,官员子女家属腐败事件频发,影响恶劣,不免令人质疑其家风。“小来偷针,长大偷金”,不良家风追求物质、追求欲望、追求攀比,不仅自己锒铛入狱,也为儿孙后代埋下祸根。值得庆幸的是,行政廉洁公正的人也大有人在,他们一生奉公执法,淳朴善良,为人民办实事,广受尊敬与爱戴。家风会蔓延到工作作风,优良的家风则是法制化建设的重要推力,而行政作风的廉洁公正则需要家风正统来保证。

  家风影响社风,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石。社会是千万家庭的总和,家风汇聚起来就是社风,多数家庭家风淳朴,则社风淳朴;社风的急功*利,则说明多数家庭也是急功*利的。*年来人们对物欲的过度追求现象越来越严重,拼豪宅、拼豪车,甚至有结婚彩礼都明码标价的奇葩景象。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不仅是人人“仓廪实衣食足”的物质生活,还应该有“知礼节知荣辱”的社会风气。而改变社会风气不能一蹴而就,着眼点仍需在家风。

  优良家风需传承,社会正气需弘扬,这不仅是利己的“小事”,更是利民的“大事”。在全社会弘扬家风的建设,不仅能扬善于小,防恶于微,更能引导人们摒弃浮躁功利,重塑文明荣辱。而家风的建设也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榜样力量,社会的持续关注和人们的长期努力。

  好家风的心得体会 2

  “奉先思孝,处下思恭;倾己勤劳,以行德义。”好家风,自古以来就是千家万户的一本厚重好教材,你方传来、我来接力,在千千万万个家庭中倍受传承与守护。

  日前,中央文明委授予了300户家庭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这是一面镜子,能照差距,也是一面旗子,树起了文明好榜样,目的旨在促进一种社会共同遵循,形成一种“辈辈孝、代代传、家家和”的良性循环。事实上,这需要集小家、集众人之力传承、发扬,递好接力棒,通过一系列的有效形式把这股文明家风吹送万家,恩泽万家。

  网络的“天朗气清”为好家风蔚成风气营造了一个网传的良好环境。*年来,国家大力整顿网络,肃清垃圾净化污浊,网络惠风和畅,成为了“倡文明·树新风”的重要阵地。在网上,有的通过点赞来汇聚能量,有的是分享文明家庭好事迹、好家训、好美德,有的又是撰写网络评论发微博,推动优良家风的广泛传播。从11月23日起,中国文明网联合全国各省会城市文明网共同开展“好家风·网上行”传递接力活动,通过“读家训”、“展家美”、“写家书”、“树家风”、“读好书”等系列活动,让好家风风靡了整个网络,深深影响无数网民。这对于网民来说有的或是感性到理性的飞跃,有的或是理论到实践的直接过渡,而最终的结果定是春风化雨。于此而言,网络必然就要多些这样似的“接力活动”,在传承和远扬好家风的同时,家庭和网络文明兼得芳香。

  文艺的“百花齐放”为好家风远扬航行提供了必要的载体。文艺也要坚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精神,作为好家风的传承载体,去培育和推动更多的文明家庭。文艺的作品多样多式,诸如歌曲、小品、绘画、书法、摄影等都可以为好家风的传承蓄能,以好的视听效果对受众产生目濡耳染的影响。12月15日,天津市文艺家走访文明家庭,根据文明家庭的生活故事为“梦娃”谱写新乐章,还创作了相声、书法、摄影作品,弘扬了良好的社会风尚和美德。不仅如此,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等12部委部署开展的20xx年“三下乡”活动,也要以时代为号召,多些好家风的文艺文化演出、展示等方面的作品,深入家庭、扎根家庭,传承好家风,引领家庭文明向上。

  志愿者的“庞大阵容”也为好家风入脑入心传输了强大力量。截至目前,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实名注册的志愿者人数超过2825万,志愿服务组织在册登记超过24万个,这个令人震惊的数字背后却凝聚了一个个文明的志愿服务。当然好家风的传承也要作为志愿服务的重要内容。在乡村学校少年宫当志愿服务的老师,不仅要为同学们上好经典诵读、科技制作、非遗传*等课目,也要把崇德向善的好家风、一批文明家庭的.好事迹用好的语言、好的声音教授给他们,让他们从小沐浴好家风,从小形成孝老爱亲、勤俭节约、诚实守信、恭宽仁厚的好品行。让每一个志愿者担当好传承好家风的向导师,发挥好志愿者队伍的强大力量,好家风势必能厚植于人心。

  家风无限好,传承正当时。于时代的洪流中,于“中国梦”的催人奋进中,人人共传承、共遵循、共守护,家庭才会共文明,好家风才有“无限的春光”。

  好家风的心得体会 3

  最*在看一部电视剧,叫《虎妈猫爸》,讲的是教育孩子引发的家庭纷争。对待孩子,“虎妈”采取高压手段,“猫爸”则是百般顺从。分歧不仅在年轻父母之间,老一辈也各执己见,各有招式,爷爷奶奶是极度溺爱,外公则不惜动用暴力手段来管教。

  这个家庭在教育价值观方面太混乱了,一家人根本就不在一个频道上,结果家庭不能和谐相处,闹得鸡飞狗跳,甚至不断制造出家庭悲剧。这种现象,现在也不是孤例。很多家庭教育孩子,也是爷爷奶奶老一套,爸爸妈妈用新招,有的使用土办法,有的采取洋模式。家庭价值观不同,家风也就模糊混沌,家风不好,不止影响孩子前途,大人也难有幸福。

  再往大处讲,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不好了,社会风尚又怎么可能清纯醇厚;家庭矛盾多了,自然也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有人说,孩子是中国的最大公约数,在教育孩子方面,一个家庭要形成良好的家风,就得找到时代价值的公约数。

  从古至今,家风和国运,也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天下,正家风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孟子也说过,“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现在,各地也都在倡导“最美家风”,寻找“最美家庭”,就是因为,家与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家风关系社会风尚,影响国家治理。

  古代有很多经典都涉及家庭教育的内容,人们众所周知的《弟子规》、《礼记》、《朱子家训》、《颜氏家训》等等,就记载了很多家庭教育的细节,有很多家训警句,现在依然可以作为人生应秉持的原则。去年,我市武隆的杨兴明家庭,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最美家庭”荣誉称号,***、全国妇联还将杨兴明老人树为“全国教子有方先进典型”,就是因为这个家庭传承一百多年历史的《黄氏家训》,教育了黄家一代又一代子孙,形成良好的家风,值得更多家庭学*。

  家风是传统文化,涉及到很多道德伦理和礼仪规范,在今天需要进行传承。对待传统文化,有个常识判断,就是不能全盘照搬,盲目拿来,而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就要求,围绕家风,既要继承传统的优秀的文化伦理,又要积极将时代先进的价值元素植入进来,来为每个家庭提供可以依循的教育价值观,形成新家风。

  这种教育价值观所要凝聚的,也就是时代价值的最大公约数。比如,既要有传统家风崇尚的礼仪、仁爱、勤劳、朴素等等基本品格,又绝不能缺少现在国家倡导的文明、和谐、自由、*等、法治等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也只有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先进的现代文明进行有效融合,形成时代价值,形成新家风,家庭教育才不会出现那种价值混乱的现象。

  《礼记·学记》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当前,应该以更加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精神,来凝聚时代价值的最大公约数,形成符合现代社会文明需要的“最美家风”,让每个家庭在教育孩子方面形成理性的共识,来不断催生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最美家庭”,让家庭更加和睦,社会更加和谐!

  好家风的心得体会 4

  良好的家风,历代相传,它承载着一份历史的厚重,一份文化的传承。当我们翻开历史文化的史册,从司马光的《训诫示康》一直说到名垂千古的《朱子家训》,从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一直说到被誉为为官之典范的《曾国藩家书》。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文明为中华民族打上了深深的家庭文化烙印,一份份的家风、家训、家规也被一代代的中华儿女所重视,所传承,所发扬。

  *期读《傅雷家书》,也许只是一份份家长里短的书信,而饱含的却是一份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傅雷家书》是由文艺评论家以及美术评论家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家信集,也是一本苦心造诣的教育名篇,它也为我们展现了良好家风的养成。

  家风家训在一个家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会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因此抓好家风建设,对孩子价值观的养成以及健康成长具有一定的帮助。在这本书中有句话说“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与低潮中起起伏伏,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会如死水一般。”傅雷也正是用这样鼓励和训诫的话语,提醒着自己的儿子,也提醒着每一个书的读者,努力做一个经得起挫折和磨砺人。尤其是在文中傅雷多次的用约翰克里斯多夫的例子来教育孩子,这个罗曼罗兰笔下倔强的天才少年,也似乎就这样成为我们每一个人心目中学*的榜样吧。

  透过一本书,之所以能够引起我的感动,我想应是那份浓浓的情感吧。就像文中所说的家的意义,远远不会是一所房子所能概括的,它是一份精神,凝聚着每一位家庭成员之间对彼此,对生活,对家庭那份深深的热爱。它是一种文化,代表了那些悠久的,优良的家风家训的传承。

  优良的传统,星火相传,良好的家风是份宝贵的财产,读读《傅雷家书》,感悟良好的家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启迪人生的智慧。转眼间,自己从20xx年年底到**高速这个大家庭已有一年半了,时光如流水般匆匆流走,从一名新入职的职工转眼成为了老职工,收获的不仅仅是工作,更多的是“厚德文化家风”的耳目熏陶,在这份宝贵的“家风”影响下,感悟的是“立德、忠诚、敬业、奉献、感恩、包容”的高尚情怀。

  **高速我的家,让我明白了做人做事的道理,明白了服务的境界,也让我学会了太多太多,这就是家风,我爱这个家。

  好家风的心得体会 5

  “家和万事兴,只有家里和和气气的,我们的大家,我们的国家才会越来越昌盛。”3月22日,呼家楼街道联合金色朝阳培训学校开展了一场主题为“家风抵万金”的讲座,辖区百余居民参加了此次活动。

  此次活动旨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传承好家风好家训,传递向上向善正能量,促使大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什么是家风?家族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好的品德,能够一直延续下去就成为了我们家族的风气。家风好,这个地区的民风就好,国家就好。就像诗经中的《国风》和《雅颂》在唱歌的过程中就把这个地区的纯朴善良的民风表现出来了。讲座中,金色朝阳培训学校的王虹老师首先为大家讲解了家风的含义。

  随后,她讲道:家风家训融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中,是每个家庭教育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重要教诲。家庭成就孩子的教养,品格来自家庭的传承。“传统文化是宝,我们要一起学*。”

  “我大家讲一个真实的例子。我一次我去王府井,看见一个父亲领着10岁的左右的孩子玩。正巧,这个父亲接了个电话,他马上说,这事我帮不了你,我现在不在北京,在新疆呢。”听了王虹老师的分享,大家哈哈大笑。王虹老师总结说:“教育孩子从小就要让他学会诚实,家长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

  王虹老师结合自己成长的经历和对家风、家训的感悟,运用生活中鲜活的事例,为大家讲解了《庭训格言》部分内容,列举了诚以及美国第一任华裔内阁赵小兰的家教,通俗易懂地教居民们如何培养子女、孙子、孙女,以及如何营造良好的家风、家训。有的居民拿出笔记本做着记录,有的居民用手机记录下讲课场景,现场热情火爆,响起阵阵掌声。

  讲座结束后,居民李华感慨颇深,分享了听课后的感受,她说,家风是一个家庭的传统风尚,或作风,一个词,一句话,一个家里的故事,一段家庭的记忆,都是家风的载体。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家风不仅是民风、社风的组成要素,也是中华民族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训、家规、家教、家风,成为社会风气、公民道德的源头。家风是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力量,是一种无声的动力、无言的激励,它的影响是深刻的,全面的。“街道开展‘好家风好家训’教育活动,我们非常喜欢,提醒我们这些老人不要溺爱孩子,引导我们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树立家风家规的意识、进一步加强社会和谐建设。”


好家风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扩展阅读


好家风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扩展1)

——*好家风心得体会 (菁华5篇)

*好家风心得体会1

  又到生日,妈妈送我的礼物是一套《*好家风》全集。

  读这本书,就像是听一位智者向你讲述一个个动人的家风故事,当读到“谦逊温和的李文靖公”时,我懂得一个令人敬佩的人,善不是靠拳头或暴力来制止他人。而是用“温和”这剂良药。“温和”是一种家风。

  当读到“善良的郭翻”时,无论是面对他人的无理要求,还是主动帮助陌生人,无不体现他的高尚。古人云:爱人者,人恒爱之。这让我想起我的妈妈,她言传身教的助人为乐让我学到很多。因为行善,我也很快乐。“善良”是一种家风。

  当读到“唐太宗教子敬师”时,他不仅恭敬自持,还教导子女待人恭敬,尊师敬师。在生活中,我偶尔会因为老师的惩罚觉得委屈和不公,但妈妈说:“这都是“爱”,因为爱才有要求,有期待,真正爱你的人会因你的退步而焦虑,因你的进步而高兴,于是我渐渐释然,也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恭敬”是一种家风。

  当读到”宋太祖教女知俭朴”时,赵匡胤身为大宋开国皇帝,以身作则,厉行节俭,富贵之后不忘本,心系百姓,不失为一代明君。生活中,我们应学*这种节俭,不要大手大脚。“节俭”是一种家风。

  当我读到这儿,我想到我的家风,从小妈妈就教导我要温和待人,尊老爱幼,礼貌谦让,勤俭节约,她以身作则,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好家风成就了*这个古老伟大的民族,它是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让我们一起做一个品格高尚、诚实守信、无私奉献,为“大家”——国家奉献的人!

*好家风心得体会2

  我们常言“养不教,父之过”,在史书典籍中也有“孟母三迁”的教育故事,这说明了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影响。这种影响,并不是父母长辈所拥有的财富或是人脉权势导致的,而是父母长辈潜移默化中的一种性格品质的培养,也就是家风。读《*好家风》这本书,就如同与一位长者在一块儿,静静地听他述说一个个关于家风的动人故事。

  当我读到《读书亦如生活》、《读书唯高家风继》时,我读懂了“书香”亦是一种家风,让我不禁想到身边的家风实例。

  小时候去姨奶奶家印象最深的就是经常看到姨爷爷戴着老花镜或是看书,或是写字,那时候觉得姨爷爷好厉害,二十年代的人还识字,像我的奶奶、姨奶奶也只认识“大”、“小”等几个简单的字。长大一点才知道姨爷爷家的三个孩子都是教师,顿时觉得姨爷爷更厉害了,能教育出三个教师一定有秘诀。再往后,姨爷爷孙子辈的七个兄弟姐妹全都考上了大学,要知道九十年代的偏远农村大学生还是很少的,那些表哥表姐自然成为了我们这些弟弟妹妹学*的榜样,在我看来姨爷爷的秘诀定是传给了姑姑大爷们。现在,表哥表姐们有的成为党政干部,有的在自己的行业成为翘楚,收入颇丰,姨爷爷的秘诀被发扬光大?

  前些日子姨爷爷的十年祭上,困扰了我许久的谜团终于解开。原来秘诀就是姨爷爷家的家风——书香。据表哥表姐说,姨爷爷是村里的大队会计,喜欢读书、看报、写字,每年春节前还要写春联到集市卖,家里文化氛围浓厚,姑姑大爷们在他的耳濡目染下也喜欢读书。同样,表哥表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长大,自然而然的得到了“书香”的传承。

  一代一代子女在长辈长期的文化熏陶下,自然而然形成的文化积淀,我想,这就是家风,这就是家风的传承。不需要刻意,它是无形的优良传统,存在于中华民族的骨子里,星火相传。家风,虽短短两字,却饱含中华传统文化漫漫承袭中的力量。

  举手投足间,经过一代代的传递,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形成了一个家庭的传承,而一个人人格的起点恰恰是在家庭的传承中形成的。几千年来,正是凭借着这点滴传承,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长久不衰,生生不息。正如《杂说“*家风”》里谈及的“作为若大社会的一个小小的细胞,家庭的风气、家庭的教养,小则是家传代继、香火延续之本,大则是国之兴废、民族盛衰之要。”家风的意义不仅关乎个人与家族,更是一个古老民族能否延续辉煌的关键。

*好家风心得体会3

  暑假期间,反复读了《*家风》一书,流连于字里行间,畅怀于一个个家风故事,感受于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心里久久不能*静。俗话说得好,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所谓的家规归根到底就是每个家庭的家风家训,现如今,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人已经耳熟能详,根据这个,我们结合自己家的情况,梳理制定了自己的家训。我们的家风家训是:孝敬长辈、诚信做人、俭以养德、行善为美、宽容待人、自强自立。

  为了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们的家风家训,我在这里简单跟大家交流一下:

  我们的家风家训第一条就是“孝敬长辈”,常言道:“百善孝为先”,一个人无论他多么有成就,都要以孝字当头,只有孝敬父母,他的事业以及未来都会更加出色;“诚信做人”就是告诉我们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这样我们的周围才会有更多的朋友,也会让自己的工作与家庭受益无穷。

  “行善为美”是要以善来践行自己的行动,要日行一善,做到语善、视善、耳善、心善、行善,因为美是从善行开始的;“俭以养德”,要做勤俭的人,一个家庭如果不勤俭无论有再多的钱财,都会散失殆尽。

  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圣人修身、齐家、治国,都离不开勤俭之道,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朱子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作“齐家”的训言。小到一个家庭更应该以勤俭来治家;“德”是衡量一个人做人的标准,如果一个人只有出众的才华,而他的品格恶劣,那么他的才华会黯淡无光;一个人的才华是建立在品格高尚的基础上,只有品格高尚的人,他的才华才能熠熠生辉。“自强自立”就是要自己独立生活,有志气,不让父母操心。遇到困难挫折,想出一切有利的办法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家训,家风家训是一种延续,更是一种传承。俗话说得好:“以小家治大家。”只有我们每个家庭自己做好了,国家才会更和谐,世界也会更美好。让我们每个家庭通过自己的家风家训来拥有更多的正能量,这也是实现“*梦”的所在。

*好家风心得体会4

  人们常说:“家有家规,国有国法”,但是究竟什是家规呢?每个家的家规又是怎样的呢?这些问题,有些人可能就不是很清楚,不用担心,今天我就跟大家讲一讲家规。

  家规就是家风,也就是一家五口的行为*惯,和做人的标准。这个家庭成员如果不读书、不知礼那就没法谈家风了;如果这个家庭成员不孝,那么家风也是一场空嘛!

  由此可见家风是由知书达理、孝顺两部分组成。如果家风被打破了,就很难和人共处,因为没有人愿意和那些自私的、没文化又不讲理的人相处啊,结果会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知道了,那以后就没人会跟这家人交往了,家风是不是很重要啊?

  家风是一个规矩,看不见摸不着,但你得遵守它,它才能让子孙后代延绵得更长,走的更远、更加卓越。如果毎个家庭家风都这么好,那这个国家的国风就很纯良了,这个国家必会更加繁荣昌盛!

  我家的家风嘛,知书达理我做得不太好,孝顺这一块做的还是可以的,我现在还是小孩子,不是说一定要买好吃的给家人吃才算孝。

*好家风心得体会5

  《*好家风》这本书以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这十五个字概括了*良好的家风。通过小故事和大道理讲述了当代和传统的结合,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地诠释了中华优秀家庭的伦理文化。

  读了这本书其中我最喜欢是《诸葛亮智退敌军》这篇故事。故事里面写道当时蜀军由于军事上的失误,失去了一个重要的战略要地——街亭,所以对魏军的攻势也是由进攻转为防守。诸葛亮在西城得知司马懿准备率领大军活捉它他。诸葛亮这次来吸尘办事没有大象跟随身边,只有五千兵马,而司马懿有15万人马。

  而诸葛亮用了一记空城计,成功将司马懿的15万大军吓退,非常的聪明。

  托马斯也说过。智者宁可防病于未然,不可治病于已发;宁可勉力克服痛苦,免得为了痛苦而寻求慰籍。所以智慧在家庭里面是不可少缺的,智慧可以让一对,即将离婚的夫妻变成非常体贴他人的好家庭。

  在*好家风里你可以感受到他们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慢慢的你也会变成一个对父母非常好,而且富有智慧,勤工俭学的,终于奉献,不怕耻辱,非常勇敢,非常守信的人。


好家风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扩展2)

——好家风心得体会 (菁华5篇)

好家风心得体会1

  家风是一个家庭、一个家族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庭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在一个家庭,老人要宣扬家风,结合自己的经历,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晚辈,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

  我的父母没多少文化,但他们以自己的人生经验一直告诉我,做人要善良厚道。父亲常给我讲身边的人不孝的结局。比如附*三个盗墓贼,没一个善终。如有老人无疾而终,父亲感慨,说那是好人,修行好,所以才得善终。从中我明白,道德是天地的本分,本分是个人的规律,当违背了这一规律,人就有灾难。

  马克思与女儿有这样的问答。问:你最崇敬的男人的品格是什么?答:刚强。问:你最崇敬的女人的品格是什么?答:温柔。其是,这个话题与家风有关。男儿当自强。这里的自强一则是韧性刚强,一则是有理想抱负。男人无志,家道不兴。一个男人定要有责任有担当,否则,在家庭中没地位。你啃老或吃软饭,别人能尊重你么?农村人说,女人不柔,把财赶走。所谓旺夫相,实则是慈眉顺眼的贤娴之态,不是女汉子,更不是河东狮吼。用老人的话说,悍妇不仅不利,而且贱己。

  家和万事兴。对一个国家而言,强盛祥和很重要,对一个家庭而言,和睦和谐更是关键。比如在家庭里,长者处事公道,晚辈心服口服。家庭成员之间关系融洽。有了困难齐心协力,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有好家风才有好家道,才能出好子弟。晚清具有改革思想的名臣不在少数。然而,虎父无犬子。他们的后人也往往是一时俊彦,如曾国藩之孙曾纪泽、孙曾广钧,左宗堂之子左孝同,张之洞之子张权,李鸿章之子李经方、侄李经羲,谭继询之子谭嗣同,陈宝箴之子陈三立等等。梁启超五个儿子三个院士,一个上西典军校,一个上南开大学。我以为,他们的儿子没有褪化成今天的官二代,这与他们的家风家教密切相关。《曾国藩家书》便是明证。

  城市化之前的*农村是熟人社会,那时,家风家道很重要。比如男女相亲后,双方都要要打听对方的家道,说到张家李家,有时甚至剖根问祖。一般来说宁折十座庙,不拆一家亲,大多数人在这个问题上要么不说,要么只说好。但是,有实在人说实在话。有人会这样说,说人家那家人从老到小没的说。娶媳妇看丈母娘,说丫头她妈是个好人,贤慧本分,锅灶好针线好。如果有什么问题,比如说,有人说,娃娃我不了解,但他们爷爷就是个龟贼、她奶奶作风不正等等。往往或许就是这么一句话一门亲事黄了。农村称这种人是“塞砖头”的。由此足见家风家道的重要性。

  国是千万家,家是最小国。试想,如果家家都有好家风、好家道,自然就会有好社会、好世道。

好家风心得体会2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从古至今,《诫子书》、《勉谕儿辈》、《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与社会的'风气。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家风好,这个人就会茁壮成长;不重视家风建设,这个人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好的家风会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人、有作为的人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可以说,好家风打造了儿童成长的好摇篮。

  作为一个寻常百姓家,我的家风就是“踏实做事、真诚待人。”生活中,言出必行,做好每一件事,不做有损他人的事。即:做好事,当好人。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家人,先管好小家才能影响大家。

  家风建设的关键在家长。家长首先要成为家风建设的有心人,才能有意识地创立自己的好家风、延续自己的好家风,使整个家庭与子女受益。家庭建设影响着社会建设,好的家风会带动好的社会风气。所以,好家风就是一种正能量。我们要从每个家庭做起,让家家有个好家风、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坚持下去,社会的正风正气就会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就会进一步提高。

好家风心得体会3

  “家和万事兴,只有家里和和气气的,我们的大家,我们的国家才会越来越昌盛。”3月22日,呼家楼街道联合金色朝阳培训学校开展了一场主题为“家风抵万金”的讲座,辖区百余居民参加了此次活动。

  此次活动旨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传承好家风好家训,传递向上向善正能量,促使大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什么是家风?家族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好的品德,能够一直延续下去就成为了我们家族的风气。家风好,这个地区的民风就好,国家就好。就像诗经中的《国风》和《雅颂》在唱歌的过程中就把这个地区的纯朴善良的民风表现出来了。讲座中,金色朝阳培训学校的王虹老师首先为大家讲解了家风的含义。

  随后,她讲道:家风家训融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中,是每个家庭教育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重要教诲。家庭成就孩子的教养,品格来自家庭的传承。“传统文化是宝,我们要一起学*。”

  “我大家讲一个真实的例子。我一次我去王府井,看见一个父亲领着10岁的左右的孩子玩。正巧,这个父亲接了个电话,他马上说,这事我帮不了你,我现在不在北京,在新疆呢。”听了王虹老师的分享,大家哈哈大笑。王虹老师总结说:“教育孩子从小就要让他学会诚实,家长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

  王虹老师结合自己成长的经历和对家风、家训的感悟,运用生活中鲜活的事例,为大家讲解了《庭训格言》部分内容,列举了诚以及美国第一任华裔内阁赵小兰的家教,通俗易懂地教居民们如何培养子女、孙子、孙女,以及如何营造良好的家风、家训。有的居民拿出笔记本做着记录,有的居民用手机记录下讲课场景,现场热情火爆,响起阵阵掌声。

  讲座结束后,居民李华感慨颇深,分享了听课后的感受,她说,家风是一个家庭的传统风尚,或作风,一个词,一句话,一个家里的故事,一段家庭的记忆,都是家风的载体。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家风不仅是民风、社风的组成要素,也是中华民族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训、家规、家教、家风,成为社会风气、公民道德的源头。家风是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力量,是一种无声的`动力、无言的激励,它的影响是深刻的,全面的。“街道开展‘好家风好家训’教育活动,我们非常喜欢,提醒我们这些老人不要溺爱孩子,引导我们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树立家风家规的意识、进一步加强社会和谐建设。”

好家风心得体会4

  良好的家风,历代相传,它承载着一份历史的.厚重,一份文化的传承。当我们翻开历史文化的史册,从司马光的《训诫示康》一直说到名垂千古的《朱子家训》,从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一直说到被誉为为官之典范的《曾国藩家书》。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文明为中华民族打上了深深的家庭文化烙印,一份份的家风、家训、家规也被一代代的中华儿女所重视,所传承,所发扬。

  *期读《傅雷家书》,也许只是一份份家长里短的书信,而饱含的却是一份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傅雷家书》是由文艺评论家以及美术评论家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家信集,也是一本苦心造诣的教育名篇,它也为我们展现了良好家风的养成。

  家风家训在一个家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会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因此抓好家风建设,对孩子价值观的养成以及健康成长具有一定的帮助。在这本书中有句话说“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与低潮中起起伏伏,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会如死水一般。”傅雷也正是用这样鼓励和训诫的话语,提醒着自己的儿子,也提醒着每一个书的读者,努力做一个经得起挫折和磨砺人。尤其是在文中傅雷多次的用约翰克里斯多夫的例子来教育孩子,这个罗曼罗兰笔下倔强的天才少年,也似乎就这样成为我们每一个人心目中学*的榜样吧。

  透过一本书,之所以能够引起我的感动,我想应是那份浓浓的情感吧。就像文中所说的家的意义,远远不会是一所房子所能概括的,它是一份精神,凝聚着每一位家庭成员之间对彼此,对生活,对家庭那份深深的热爱。它是一种文化,代表了那些悠久的,优良的家风家训的传承。

  优良的传统,星火相传,良好的家风是份宝贵的财产,读读《傅雷家书》,感悟良好的家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启迪人生的智慧。转眼间,自己从20xx年年底到**高速这个大家庭已有一年半了,时光如流水般匆匆流走,从一名新入职的职工转眼成为了老职工,收获的不仅仅是工作,更多的是“厚德文化家风”的耳目熏陶,在这份宝贵的“家风”影响下,感悟的是“立德、忠诚、敬业、奉献、感恩、包容”的高尚情怀。

  **高速我的家,让我明白了做人做事的道理,明白了服务的境界,也让我学会了太多太多,这就是家风,我爱这个家。

好家风心得体会5

  家风是一个家庭、一个家族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庭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在一个家庭,老人要宣扬家风,结合自己的经历,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晚辈,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

  我的父母没多少文化,但他们以自己的人生经验一直告诉我,做人要善良厚道。父亲常给我讲身边的人不孝的结局。比如附*三个盗墓贼,没一个善终。如有老人无疾而终,父亲感慨,说那是好人,修行好,所以才得善终。从中我明白,道德是天地的本分,本分是个人的规律,当违背了这一规律,人就有灾难。

  马克思与女儿有这样的问答。问:你最崇敬的男人的品格是什么?答:刚强。问:你最崇敬的女人的品格是什么?答:温柔。其是,这个话题与家风有关。男儿当自强。这里的自强一则是韧性刚强,一则是有理想抱负。男人无志,家道不兴。一个男人定要有责任有担当,否则,在家庭中没地位。你啃老或吃软饭,别人能尊重你么?农村人说,女人不柔,把财赶走。所谓旺夫相,实则是慈眉顺眼的贤娴之态,不是女汉子,更不是河东狮吼。用老人的话说,悍妇不仅不利,而且贱己。

  家和万事兴。对一个国家而言,强盛祥和很重要,对一个家庭而言,和睦和谐更是关键。比如在家庭里,长者处事公道,晚辈心服口服。家庭成员之间关系融洽。有了困难齐心协力,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有好家风才有好家道,才能出好子弟。晚清具有改革思想的名臣不在少数。然而,虎父无犬子。他们的后人也往往是一时俊彦,如曾国藩之孙曾纪泽、孙曾广钧,左宗堂之子左孝同,张之洞之子张权,李鸿章之子李经方、侄李经羲,谭继询之子谭嗣同,陈宝箴之子陈三立等等。梁启超五个儿子三个院士,一个上西典军校,一个上南开大学。我以为,他们的儿子没有褪化成今天的官二代,这与他们的家风家教密切相关。《曾国藩家书》便是明证。

  城市化之前的*农村是熟人社会,那时,家风家道很重要。比如男女相亲后,双方都要要打听对方的家道,说到张家李家,有时甚至剖根问祖。一般来说宁折十座庙,不拆一家亲,大多数人在这个问题上要么不说,要么只说好。但是,有实在人说实在话。有人会这样说,说人家那家人从老到小没的说。娶媳妇看丈母娘,说丫头她妈是个好人,贤慧本分,锅灶好针线好。如果有什么问题,比如说,有人说,娃娃我不了解,但他们爷爷就是个龟贼、她奶奶作风不正等等。往往或许就是这么一句话一门亲事黄了。农村称这种人是“塞砖头”的。由此足见家风家道的重要性。

  国是千万家,家是最小国。试想,如果家家都有好家风、好家道,自然就会有好社会、好世道。


好家风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扩展3)

——家风的心得体会6篇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从古至今,《诫子书》、《勉谕儿辈》、《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与社会的风气。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家风好,这个人就会茁壮成长;不重视家风建设,这个人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好的家风会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人、有作为的人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可以说,好家风打造了儿童成长的好摇篮。

  作为一个寻常百姓家,我的家风就是“踏实做事、真诚待人。”生活中,言出必行,做好每一件事,不做有损他人的事。即:做好事,当好人。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家人,先管好小家才能影响大家。

  家风建设的关键在家长。家长首先要成为家风建设的有心人,才能有意识地创立自己的好家风、延续自己的好家风,使整个家庭与子女受益。家庭建设影响着社会建设,好的家风会带动好的社会风气。所以,好家风就是一种正能量。我们要从每个家庭做起,让家家有个好家风、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坚持下去,社会的正风正气就会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就会进一步提高。

  一个优秀的人,在家里,一定是有好的家风家训。

  在我们家里,也有很多的好的家风家训。例如:

  第一条,诚实。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原则。记得上四年级,我们学了一篇课文,叫《中彩那天》,父亲替库伯叔叔抽中了大奖,但是,父亲还是还给了库伯叔叔,顿时,我觉得,诚实比金钱更重要。

  所以,我争取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

  第二条,勤俭节约。说到勤俭节约,我想到了一首诗,《悯农》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让我体会到了,农民伯伯的辛苦,我们要勤俭节约,不要浪费粮食。

  第三条,多读书,读好书。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在生活中,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要像《窃读记》里面的作者一样,多读书。那时候,她们想看,家长还不让看。而现在,家长逼着我们读,我们还不读。要记住,食物是物质上的需要,而书,是精神上的食粮!

  第四条,爱心。只要还有能力帮助别人,就没有权利袖手旁观。——罗曼罗兰

  虽然现在,我们还没有挣钱,没法拿自己的钱捐给山区儿童。但是,我们还有很多地方可以献出我们的爱心。比如:坐公交车的时候,如果有爷爷奶奶们上车,我们就要让出座位,说:“爷爷(奶奶)请你们坐吧 !”

  家风家规是代代相传的精神滋养。对人的成长而言,家风、学风、社会风气的影响,有一个不断进阶的过程。家风主要是对人生的启蒙,学风是对人生的充电,社会风气则是对人生的淬炼。

  从当前来看,家风与学风的衔接,是亟待研究的问题。只有二者互为补充,个人才有强大的精神积淀去阅读社会。日前,北京市西城区教育工会在北京四中举办了以“黼国黻家,栉风沐雨”为主题的家风大家谈活动,教育专家与学校师生一道,畅谈家庭教育心得,共论家风建设路径。现摘编几篇,与读者分享。

  别失去欣赏孩子的能力。《朱子治家格言》中有这样一句话: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家庭教育的前提,是有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否则,再好的教育理念都无法实施。然而,许多父母随着孩子的成长,慢慢地失去了欣赏孩子的能力,这让良好的亲子关系也失去了依存。

  父母不欣赏孩子的原因,一是现实与期望的差距,二是面子。有人总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人家,久而久之,觉得孩子一无是处。经常有家长说这样的话:你看你,都考成这样了,还天天美!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场马拉松比赛的话,小学或初中阶段相当于前5公里。42公里的比赛,前5公里跑第一名或最后一名,重要吗?

  作为过来人,教育者和家长其实都清楚,一个人未来的发展,与小学或中学时代的考试分数不能画等号。可是做家长的,怎么就在孩子的分数面前失去理智,让愤怒扭曲了人性,让自己失去了欣赏孩子

  进步与成长的能力呢?(李雄,作者为北京四中学生处副主任、语文高级教师)

  以胸中格局行不言之教。在优秀的`家长身上,能发现共同的特点:比如夫妻恩爱和谐,带给孩子阳光心态和安全感,孩子也会对他人更信赖与亲*。比如家长有长远的眼光和格局,更重视孩子心灵的成长,不是光看眼前的成绩,也不只是关心孩子的物质需求。家长自己或工作中有追求,或生活中有情趣,能行不言之教。再有,就是尊重孩子,给孩子充分的信任,支持孩子的尝试,与孩子沟通顺畅。

  家庭和学校应该是携手的关系,方向是一致的:让孩子有一个幸福的人生。在家庭教育层面,学校可以做一些积极的引导,帮助孩子了解家庭,促进家庭成员间的沟通。一直以来,我觉得最朴实也最动人的一句宣传语是:高高兴兴上班去,**安安回家来。我们每天都会走出去,然后又归来,起点和终点都是家。让家成为一个最好的归宿,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家对每一个成员的期许,首先就是*安,是快乐。我想和家长共勉的是:不要太早放弃自己,从丰富自己开始创造生活,为孩子树立榜样。

  谷文昌同志离开我们已经34年了,在他留下的丰富的精神财富中,家风更是我们全面治党的传家宝。回首谷文昌的一生,他严以律己,廉洁奉公:决不允许自己的家属搞特殊:一是“特殊照顾”,如女儿结婚,要求他批木材做家具,他不批,因为这是搞“特殊”;二是“特别严格”,就是一般群众可以做的事,领导干部子女不能干。如1962年的东山高考落榜生,绝大部分都安排了工作,而谷文昌的女儿却被安排为临时工。在东山担任领导职务14年,当他告别这片为之奋斗多年的热土时,带走的却仅仅是一只装书用的旧皮箱,一个放衣服的包袋,一把修剪林木的小斧头,两坛自己腌制的咸菜。

  谷文昌家风既是谷文昌对亲属的具体要求,也是严格自律的真实写照,更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谷文昌家风内涵丰富,特色鲜明,事例生动,集中体现了那一代*员艰苦朴素、清白为官、为民奉献的优良作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全面从严治党,应继承和发扬好这种优良作风,让简朴本分的“谷文昌家风”引领社会风尚。

  “欲治国者,先齐其家”,家风作为一个家庭的风气,是一种潜在无形的综合力量,是社会风气的涓涓细流,也是*传统文化和道德在每个家庭中的传承。*历史上,许多有为之士都把修身、齐家与治国联系起来,认为要治国就必须修身齐家。“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以善,犹为不教也”。留钱财给子孙,不如留下智慧与德行。谷家“清白持家、简朴本分、为民奉献”的家风,是谷文昌言传身教的结果。今天,对我们党的领导干部来说,如何教育好家属子女,树立良好的家风,自己必须率先垂范,做出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大力倡导家风建设的今天,我们要以谷文昌家风为标杆,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风美德,建设新时代的家风文化,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

  前段时间电视上一直在放着家风这个话题,说每个人的家里都要有家风和家规。我是根据新闻上的专题,来写这篇作文的。现在大家都很注重家里的风气,风气的范围有大有小,有国风、也有班风,今天就来讲一下这个家风吧。

  所谓的家风就是自己家里的风气,家里的风气好不好就会影响到子孙后代,一个家庭或家族的家风要正,首先是要注重以德立家、以德治家。家风也分为好几种,在家里做的事、在家里做家务等等,在家里做

  的事情的是好家风。家风也叫门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

  家规很严格的,所以家里的规则必须要严格遵守一个家庭所规定的行为规范,一般是由一个家族所遗传下来的教育规范后代子孙的准则。家规也叫家法,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就是指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法律,一个家庭有一个家庭的规矩,这个规矩就相当于国家的法律。指家庭的规矩,做任何事都要懂得讲规矩。

  最后,我觉得好的家风和家规每个人都要严格的遵守,我们小学生也要自己遵守好的行为规范,讲规矩,要正义。

  很多名人都有家风家训,我们家不是名人家庭,如果要说也有什么家风家训,那一定是爸爸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百孝顺为先。

  从小爸爸妈妈就教我要有孝心,要尊老爱幼,他们自己也在身体力行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我们家是个大家庭,外公外婆和小阿姨一家与我们合住,十多年来一直其乐融融,在小区里传为佳话。爸爸是山东人,不喜欢甜食,但对外婆做的菜从来不挑剔,总是装作很爱吃的样子。妈妈现在还经常讲起外婆给爸爸吃桂圆肉的故事,那是爸爸第一次见丈母娘,外婆按绍兴*俗给爸爸做了一大碗桂圆肉,放了很多糖,爸爸咬着牙吃下,外婆以为爸爸喜欢吃,以后经常给他做,一吃就是两年多,直吃得爸爸哭笑不得。每次家里有重大事项需要讨论,开始大家叽叽喳喳发表意见,实在不能统一,最后大多是听外公外婆的,用爸爸的话说,这就叫百孝顺为先。

  外公外婆年纪大了,有时会因为小事争吵起来,爸爸妈妈总是耐心劝说,从不顶撞他们,即使有时外公外婆看上去很没有道理,爸爸妈妈也没有丝毫责怪他们的意思。爸爸总是说,孝顺孝敬,没有顺没有敬,哪来孝?对长辈首先是顺从,要让他们顺心,感觉到被人尊重,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大问题,尽可以由着他们来。爸爸还常说,孝敬无底线,就是说对大人尽孝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终点,只有起点。

  “百孝顺为先”,“孝敬无底线”,我要牢牢记住这几句话,把它作为我们的家风家训,从小做一个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我还要把这几句话告诉其他小朋友,让他们和我一样,大家共同做新时期的优秀少年。家风,家教,家训!

  从小,父母就让我文质彬彬,做人要诚实,从小,我就把它当成家风。

  在过年时,父母都会面带微笑,大大方方是的招待客人,我和姐姐不开口说话。大人问,我便回答,客人就会夸奖:“你家孩子真乖。”父母便微微一笑,说:“哪里哪里,普普通通罢了。”

  在爸爸睡觉时,我有时还会在爸爸头上别上一个蝴蝶结发卡,夹在中间的妈妈只能把我赶到书房写作业,在书房里的我,都能听到爸爸说:“竟敢在“皇上”头上动土。”

  我曾经在书上看过*古代有名的家训,如,《朱子家训》,《章子家训》,《颜氏家训》,《钱氏家训》等。它们都是*古代家庭文化的杰出代表,也是*古代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一次的单元检测中,我考试退步了一个等级,回到家后,妈妈看了试卷,变怒斥道:“你怎么学的?考这么差,快到书房好好复*一遍,周六周日别玩了。”砰—听见一阵关门声,一猜就是爸爸回来了,妈妈把我考试成绩告诉了爸爸,爸爸走到书房对我说;“以后再考这么差,就别光完了,好好复*不要光玩,学*是第一位。”妈妈说:“学*是第一位,玩是次要的,父母不是非要让你考第一,只要考好就行。”自从那以后,这便成了我们家的家教。”

  这便是我们家的家风,家教,家训,有利有弊,它会伴随我度过一生,让我一生受用!

  在某一天,我认识了一个新词——“家风”。

  最*,我又在网上看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家风是什么?这让我也在想自己的家风是什么?

  有人说:“家风,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我们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灿烂文化所孕育的许多优良的传统;家风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家风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也有人说:“家风就是家里的风气!可以是吃亏是福,可以是勤俭节约,可以是孝顺长辈,爱护小辈,可以是做人要诚实、老实、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可以是说到就要做到,做人做事要认真。”

  人人都有自己的“家风”。

  那么,我的家风是:“事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要用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去面对眼前的重重困难;待人有礼貌。”

  “做事勤勤恳恳”非我爷爷没属。他是一个农民,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他都要去田里工作,他勤勤恳恳做事从不叫苦。我姐姐在上高中的时候学*很繁重,但是学*不管多么繁重,她都不会放弃,总会积极面对。我爸爸待人很有礼貌:每次打电话都会先说“你好”、过节时总会送祝福语、见到熟人都会打招呼……


好家风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扩展4)

——*好家风心得体会 (菁华5篇)

  又到生日,妈妈送我的礼物是一套《*好家风》全集。

  读这本书,就像是听一位智者向你讲述一个个动人的家风故事,当读到“谦逊温和的李文靖公”时,我懂得一个令人敬佩的人,善不是靠拳头或暴力来制止他人。而是用“温和”这剂良药。“温和”是一种家风。

  当读到“善良的郭翻”时,无论是面对他人的无理要求,还是主动帮助陌生人,无不体现他的高尚。古人云:爱人者,人恒爱之。这让我想起我的妈妈,她言传身教的助人为乐让我学到很多。因为行善,我也很快乐。“善良”是一种家风。

  当读到“唐太宗教子敬师”时,他不仅恭敬自持,还教导子女待人恭敬,尊师敬师。在生活中,我偶尔会因为老师的惩罚觉得委屈和不公,但妈妈说:“这都是“爱”,因为爱才有要求,有期待,真正爱你的人会因你的退步而焦虑,因你的进步而高兴,于是我渐渐释然,也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恭敬”是一种家风。

  当读到”宋太祖教女知俭朴”时,赵匡胤身为大宋开国皇帝,以身作则,厉行节俭,富贵之后不忘本,心系百姓,不失为一代明君。生活中,我们应学*这种节俭,不要大手大脚。“节俭”是一种家风。

  当我读到这儿,我想到我的家风,从小妈妈就教导我要温和待人,尊老爱幼,礼貌谦让,勤俭节约,她以身作则,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好家风成就了*这个古老伟大的民族,它是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让我们一起做一个品格高尚、诚实守信、无私奉献,为“大家”——国家奉献的人!

  我们常言“养不教,父之过”,在史书典籍中也有“孟母三迁”的教育故事,这说明了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影响。这种影响,并不是父母长辈所拥有的财富或是人脉权势导致的,而是父母长辈潜移默化中的一种性格品质的培养,也就是家风。读《*好家风》这本书,就如同与一位长者在一块儿,静静地听他述说一个个关于家风的动人故事。

  当我读到《读书亦如生活》、《读书唯高家风继》时,我读懂了“书香”亦是一种家风,让我不禁想到身边的家风实例。

  小时候去姨奶奶家印象最深的就是经常看到姨爷爷戴着老花镜或是看书,或是写字,那时候觉得姨爷爷好厉害,二十年代的人还识字,像我的奶奶、姨奶奶也只认识“大”、“小”等几个简单的字。长大一点才知道姨爷爷家的三个孩子都是教师,顿时觉得姨爷爷更厉害了,能教育出三个教师一定有秘诀。再往后,姨爷爷孙子辈的七个兄弟姐妹全都考上了大学,要知道九十年代的偏远农村大学生还是很少的,那些表哥表姐自然成为了我们这些弟弟妹妹学*的榜样,在我看来姨爷爷的秘诀定是传给了姑姑大爷们。现在,表哥表姐们有的成为党政干部,有的在自己的行业成为翘楚,收入颇丰,姨爷爷的秘诀被发扬光大?

  前些日子姨爷爷的十年祭上,困扰了我许久的谜团终于解开。原来秘诀就是姨爷爷家的家风——书香。据表哥表姐说,姨爷爷是村里的大队会计,喜欢读书、看报、写字,每年春节前还要写春联到集市卖,家里文化氛围浓厚,姑姑大爷们在他的耳濡目染下也喜欢读书。同样,表哥表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长大,自然而然的得到了“书香”的传承。

  一代一代子女在长辈长期的文化熏陶下,自然而然形成的文化积淀,我想,这就是家风,这就是家风的传承。不需要刻意,它是无形的优良传统,存在于中华民族的骨子里,星火相传。家风,虽短短两字,却饱含中华传统文化漫漫承袭中的力量。

  举手投足间,经过一代代的传递,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形成了一个家庭的传承,而一个人人格的起点恰恰是在家庭的传承中形成的。几千年来,正是凭借着这点滴传承,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长久不衰,生生不息。正如《杂说“*家风”》里谈及的“作为若大社会的一个小小的细胞,家庭的风气、家庭的教养,小则是家传代继、香火延续之本,大则是国之兴废、民族盛衰之要。”家风的意义不仅关乎个人与家族,更是一个古老民族能否延续辉煌的关键。

  暑假期间,反复读了《*家风》一书,流连于字里行间,畅怀于一个个家风故事,感受于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心里久久不能*静。俗话说得好,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所谓的家规归根到底就是每个家庭的家风家训,现如今,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人已经耳熟能详,根据这个,我们结合自己家的情况,梳理制定了自己的家训。我们的家风家训是:孝敬长辈、诚信做人、俭以养德、行善为美、宽容待人、自强自立。

  为了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们的家风家训,我在这里简单跟大家交流一下:

  我们的家风家训第一条就是“孝敬长辈”,常言道:“百善孝为先”,一个人无论他多么有成就,都要以孝字当头,只有孝敬父母,他的事业以及未来都会更加出色;“诚信做人”就是告诉我们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这样我们的周围才会有更多的朋友,也会让自己的工作与家庭受益无穷。

  “行善为美”是要以善来践行自己的行动,要日行一善,做到语善、视善、耳善、心善、行善,因为美是从善行开始的;“俭以养德”,要做勤俭的人,一个家庭如果不勤俭无论有再多的钱财,都会散失殆尽。

  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圣人修身、齐家、治国,都离不开勤俭之道,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朱子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作“齐家”的训言。小到一个家庭更应该以勤俭来治家;“德”是衡量一个人做人的标准,如果一个人只有出众的才华,而他的品格恶劣,那么他的才华会黯淡无光;一个人的才华是建立在品格高尚的基础上,只有品格高尚的人,他的才华才能熠熠生辉。“自强自立”就是要自己独立生活,有志气,不让父母操心。遇到困难挫折,想出一切有利的办法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家训,家风家训是一种延续,更是一种传承。俗话说得好:“以小家治大家。”只有我们每个家庭自己做好了,国家才会更和谐,世界也会更美好。让我们每个家庭通过自己的家风家训来拥有更多的正能量,这也是实现“*梦”的所在。

  人们常说:“家有家规,国有国法”,但是究竟什是家规呢?每个家的家规又是怎样的呢?这些问题,有些人可能就不是很清楚,不用担心,今天我就跟大家讲一讲家规。

  家规就是家风,也就是一家五口的行为*惯,和做人的标准。这个家庭成员如果不读书、不知礼那就没法谈家风了;如果这个家庭成员不孝,那么家风也是一场空嘛!

  由此可见家风是由知书达理、孝顺两部分组成。如果家风被打破了,就很难和人共处,因为没有人愿意和那些自私的、没文化又不讲理的人相处啊,结果会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知道了,那以后就没人会跟这家人交往了,家风是不是很重要啊?

  家风是一个规矩,看不见摸不着,但你得遵守它,它才能让子孙后代延绵得更长,走的更远、更加卓越。如果毎个家庭家风都这么好,那这个国家的国风就很纯良了,这个国家必会更加繁荣昌盛!

  我家的家风嘛,知书达理我做得不太好,孝顺这一块做的还是可以的,我现在还是小孩子,不是说一定要买好吃的给家人吃才算孝。

  《*好家风》这本书以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这十五个字概括了*良好的家风。通过小故事和大道理讲述了当代和传统的结合,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地诠释了中华优秀家庭的伦理文化。

  读了这本书其中我最喜欢是《诸葛亮智退敌军》这篇故事。故事里面写道当时蜀军由于军事上的失误,失去了一个重要的战略要地——街亭,所以对魏军的攻势也是由进攻转为防守。诸葛亮在西城得知司马懿准备率领大军活捉它他。诸葛亮这次来吸尘办事没有大象跟随身边,只有五千兵马,而司马懿有15万人马。

  而诸葛亮用了一记空城计,成功将司马懿的15万大军吓退,非常的聪明。

  托马斯也说过。智者宁可防病于未然,不可治病于已发;宁可勉力克服痛苦,免得为了痛苦而寻求慰籍。所以智慧在家庭里面是不可少缺的,智慧可以让一对,即将离婚的夫妻变成非常体贴他人的好家庭。

  在*好家风里你可以感受到他们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慢慢的你也会变成一个对父母非常好,而且富有智慧,勤工俭学的,终于奉献,不怕耻辱,非常勇敢,非常守信的人。


好家风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扩展5)

——家风家训的心得体会 (菁华5篇)

  我们告别了安逸享乐的寒假生活,开始了暂新的校园生活,迎来了“新起点,新希望”。开学的第一天,我们一如既往地观看了《开学第一课》。

  这次课以“传承家风家训,践行核心价值”为主题,通过介绍赵一曼家书蕴含的爱国情怀、杨启发家庭培育的敬业家风、李元成全家恪守的诚信家道、罗必炎一家践行的友善家训,让我们深刻地了解到什么是家风、家训?如何把优良传统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

  古语说得好:“百善孝为先。”说的是孝顺父母是人类各种美好品德中最重要和占据第一位的品德,也是每个家庭都应该首先传承的家风。罗必炎秉承孝老爱亲、多行善事的家风家训。

  他任劳任怨地悉心赡养亲、继、养父母8位老人,用大孝情怀教育子女,四世同堂的家庭重德重孝、相亲和睦。他的事迹让我感到深深的震撼。小时候我经常在爸爸、妈妈地怀里撒娇,总是不停地许诺:我长大了以后一定要让你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可是*日里,每当我吃过饭后,经常扭头看电视或出去玩,爸爸、妈妈却在忙碌地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他们总是先让我品尝,我却*以为常地拿起来就吃;我一旦生病,爸爸、妈妈便忙前忙后,百般照顾,而他们身体不适,我只能问候一下,也没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家风”,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和鞭策,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

  《开学第一课》的观看,使我们潜移默化地感受到“诚实、孝道、勤俭、诚恳”等优秀家风熏陶。今后,我会用好的家风来塑造自己的行为,从而成就自己的一生一世。

  20xx年春晚的主题之一是关于家风、家规的话题,新闻频道采访了好多社会上各行各业、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人物,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来阐述什么是家风、家规,被采访的对象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家风、家规作了详细的解释。

  20xx年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国家鼓舞的就是正能量,一种正气,而良好的家风、家规恰恰就是体现正能量一种很好的表现形式。

  假期中有充足的阅读时间,结合这次国家提倡的家风、家规主题,我又把傅敏撰写的《傅雷家书》又阅读了一遍。摘录其中一封:

  终于你的信到了!联络局没早告诉你出国的时期,固然可惜,但你迟早要离开我们,大家感情上也迟早要受一番考验,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人生不是都要靠隐忍来撑过去吗?你初到的那天,我心里很想要你二十以后再走,但始终守法和未雨绸缪的脾气把我的念头压下去了,在此等待期间,你应当把所有留京的琴谱整理一个彻底,用英文写两份目录,一份寄家里来存查。这种工作也可以帮助你消磨时间,省却烦恼。孩子,你此去前程远大,这几天更应当仔仔细细把过去种种作一个总结,未来种种作一个安排;在心理上精神上多做准备,多多锻炼意志,预备忍受四五年中的寂寞和感情上的波动,这才是你目前应做的事。孩子,别烦恼。我前信把心里的话和你说了,精神上如释重负。一个人发泄是要求心理健康,不是使自己越来越苦闷。多听听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多念念《克里斯多夫》里几段艰苦的事迹,可以增加你的勇气,使你更镇静。好孩子,安安静静的准备出国吧。一切零星小事都要想周到,别怕天热,贪懒,一切事情都要做得妥帖。行前必须把带去的衣服什物记在“小手册”上,把留京及寄沪的东西写一清帐。想念我们的时候,看看照相簿。

  傅雷夫妇作为*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着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傅雷夫妇交给他们是做人,然后才成“家”,成为“大家”,这也正是良好的家风和家规才成就了孩子们美好的未来。

  家风是什么?或许在如今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家风似乎都会觉得是老一辈人甚至是古代严厉讲求的内容,殊不知,一个人的**成才与家风有着息息相关。

  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家风不是高精尖的哲学,也不是让人无法靠*,它更是一种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更是人生迷茫和困苦时为你指明光明道路的希望之光。作为新一代年轻人:

  一是要拥有家风的意识。

  理解家风是什么含义?会给自己带来什么?不是高大上,不是高精尖,哪怕是你孝敬父母,哪怕是你真诚和坦率,都是家风的体现,作为90后,很多都已为人父母,自己良好家风的体现,更是为下一代埋下了良好的道德种子。

  二是要坚持家风的正气。

  家风是一个家族风貌的综合体现,一定程度上,也是我们在*时的生活、工作中的行为准则,充满正能量的家风,思想不会被邪恶所迷惑,不会让行为越轨,正气是靠家庭中每个人的正气,是靠每个人的坚持。

  三是要做好家风的传承。

  家风与生活息息相关,每个人都有责任去发扬和传承,也许我们每个家庭不一定会有专门的家风“秘笈”,但是一代一代的去教导,一代代的发扬,就会让每一代人都在良好的家风中受益、家风是一本书,也不是一本书。靠的是生活中的思考,靠的是生活中的不断总结,良好的家风定会成为人生成才道路上的助推器。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国,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文化是核心、是纽带,家风家训更是将千千万万的家庭与国家的兴衰文明延续紧密的联系到一起,无形中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工作学*和生活。

  漫漫岁月形成了自己的家风家训;家和万事兴,百善孝为先;与人常为善,知足常快乐;律己要牢记,公德在人间。

  家和万事兴,百善孝为先:

  家是精神的寄托心灵的港湾,家庭的成员在家是父母、夫妻、儿女及兄弟姐妹,在外可能是国家干部老师医生或公交车司机售货员*战士*干警,和睦的家庭是我们干事创业的基础、奋斗的力量源泉。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敬老人、孝敬父母是我们做人的基础。

  与人常为善,知足常快乐:

  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助人为乐的人,这是学校老师教给我们的,也是从小父母要求我们的,随着阅历的增加,可能会慢慢明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含义。人生要有追求,要有目标,更重要的是行动上要有持之以恒不懈的努力,悟懂“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道理,永远做一个快乐的人。

  率己要牢记,公德在人间:

  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担当什么职务,国家的法律法规要牢记心中,不能有丝毫侥幸心态;做人做事要公正公*,俗话说,人在做天在看,我们日常工作中,我们每一个人的表现、做的每一件事,身边同事们在看、领导也在看。

  家风家训可以印成书、可以悬挂在墙壁上,更重要的是要牢记在心中,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作为座右铭时时刻刻地在鞭策着和警示着我们。

  一个人的成长成材,离不开家风的潜移默化;而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即是千万家庭家教家风的总和。“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的古训仍历历在耳,“修身齐家治国*天下”的信条更是千年不殒,*古人对于家风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家风是一个家族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处世之道,是祖先历经世事之后的经验之言,可以成册,可以言传,但无论是哪种形式,必是对儿孙的谆谆劝诫。好的家风淳朴无华,催人向善,是引导儿孙**成材的不二法门,也是约束儿孙行为规范的内心准则;反之,则误人误己,诱导儿孙步入歧途。往小看是修身齐家,往大看是治国*天下。优良家风需要传承,需要推广,社会正气需要弘扬。

  家风对个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家庭是个人的第一课堂,我们常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便是对于家风的一个最通俗的理解,也是一个真实的写照。父母诚朴,则儿孙向善,父母贪腐,则儿孙效仿,家风直接影响个人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古来宗族大家庭,必让孩子以德高望重者为榜样,而今家庭变小了,更需要家长做好教育的第一任老师,让优良的家风传承下去,为后代茵福。

  良好的家风能形成廉洁的行政作风。*年来,官员子女家属腐败事件频发,影响恶劣,不免令人质疑其家风。“小来偷针,长大偷金”,不良家风追求物质、追求欲望、追求攀比,不仅自己锒铛入狱,也为儿孙后代埋下祸根。值得庆幸的是,行政廉洁公正的人也大有人在,他们一生奉公执法,淳朴善良,为人民办实事,广受尊敬与爱戴。家风会蔓延到工作作风,优良的家风则是法制化建设的重要推力,而行政作风的廉洁公正则需要家风正统来保证。

  家风影响社风,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石。社会是千万家庭的总和,家风汇聚起来就是社风,多数家庭家风淳朴,则社风淳朴;社风的急功*利,则说明多数家庭也是急功*利的。*年来人们对物欲的过度追求现象越来越严重,拼豪宅、拼豪车,甚至有结婚彩礼都明码标价的'奇葩景象。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不仅是人人“仓廪实衣食足”的物质生活,还应该有“知礼节知荣辱”的社会风气。而改变社会风气不能一蹴而就,着眼点仍需在家风。

  优良家风需传承,社会正气需弘扬,这不仅是利己的“小事”,更是利民的“大事”。在全社会弘扬家风的建设,不仅能扬善于小,防恶于微,更能引导人们摒弃浮躁功利,重塑文明荣辱。而家风的建设也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榜样力量,社会的持续关注和人们的长期努力。


好家风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扩展6)

——家风建设的心得体会优选【5】篇

  家风是什么?

  家风,是一个家庭中的良好*惯和优秀品质,是家族中长辈对后辈的默默影响,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我家就是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

  妈妈告诉我,做人一定要孝顺。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从小,妈妈就告诉我要学会孝敬长辈。记得两三岁那年吃团圆饭,看着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我垂涎三尺,忍不住伸出筷子去夹。这时爸爸妈妈立刻制止了我,语重心长地说:“我们要学会尊敬长辈,好吃的东西,一定要等爷爷奶奶他们来才能一起吃!”当时的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虽然那时还不明白话中的真正含义,但我还是乖巧地安安静静地等长辈们来。从那以后,“孝”的种子深深地埋进了我的心里,渐渐生根发芽。

  外婆身体不好,行动不便,需要人照顾。只要一有空,妈妈就会带着我去看外婆。由于外婆说话不太清楚,妈妈总是贴*外婆细心聆听,猜测外婆的意思,陪她聊天,耐心地照顾她。妈妈用她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孝”的含义。此时,“孝”的种子已在我心里开花结果。现在我们中学生,并不能也没必要为父母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孝敬父母,应从日常的小事做起,从生活的点滴做起,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爸爸说,为人处世要讲礼。

  “礼”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小家人就教育我要讲文明懂礼貌。一次爸爸带我出去玩,要问路。于是爸爸微笑着向一位叔叔走去,“您好,请问附*的……”那位叔叔看上去比爸爸还年轻呢,爸爸仍用了尊称,最后还不忘说“谢谢”。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一个微笑,一句感谢,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就能带给他人温暖和尊重,也能给自己带来快乐。以后不管在家在外我都会牢记家风,注意礼仪。

  奶奶教育我,要勤俭节约,勤劳能干。

  奶奶是个勤快的人,每天都会把家收拾得井井有条。以前我吃饭总是掉饭,“天上一半,地上一半”,奶奶就语重心长地告诉我粒粒皆辛苦,不要浪费粮食。奶奶心灵手巧,总是修复旧物。被子这里缝缝那里补补便继续盖,衣服也是打着补丁。奶奶还特别有创意,经常旧物改造,废物利用。做衣服剩下的布料可以缝一个小枕套,奶粉罐绑在一起又是一个凳子。从奶奶手中出来的东西既美观又实用。她还叮嘱我们要随手关灯关风扇关水龙头,久而久之,我们都养成了节约的好*惯。

  家风还体现在很多方面,在家人的言传身教中,我还学会了做人要善良、宽容、诚实等等,我会铭记家风,并将家风发扬大!

  前段时间电视上一直在放着家风这个话题,说每个人的家里都要有家风和家规。我是根据新闻上的专题,来写这篇作文的。现在大家都很注重家里的风气,风气的范围有大有小,有国风、也有班风,今天就来讲一下这个家风吧。所谓的家风就是自己家里的风气,家里的风气好不好就会影响到子孙后代,一个家庭或家族的家风要正,首先是要注重以德立家、以德治家。家风也分为好几种,在家里做的事、在家里做家务等等,在家里做的事情的是好家风。家风也叫门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

  家规很严格的,所以家里的规则必须要严格遵守一个家庭所规定的行为规范,一般是由一个家族所遗传下来的教育规范后代子孙的准则。家规也叫家法,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就是指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法律,一个家庭有一个家庭的规矩,这个规矩就相当于国家的法律。指家庭的规矩,做任何事都要懂得讲规矩。

  最后,我觉得好的家风和家规每个人都要严格的遵守,我们小学生也要自己遵守好的行为规范,讲规矩,要正义。

  很多名人都有家风家训,我们家不是名人家庭,如果要说也有什么家风家训,那一定是爸爸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百孝顺为先。

  从小爸爸妈妈就教我要有孝心,要尊老爱幼,他们自己也在身体力行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我们家是个大家庭,外公外婆和小阿姨一家与我们合住,十多年来一直其乐融融,在小区里传为佳话。爸爸是山东人,不喜欢甜食,但对外婆做的菜从来不挑剔,总是装作很爱吃的样子。妈妈现在还经常讲起外婆给爸爸吃桂圆肉的故事,那是爸爸第一次见丈母娘,外婆按绍兴*俗给爸爸做了一大碗桂圆肉,放了很多糖,爸爸咬着牙吃下,外婆以为爸爸喜欢吃,以后经常给他做,一吃就是两年多,直吃得爸爸哭笑不得。每次家里有重大事项需要讨论,开始大家叽叽喳喳发表意见,实在不能统一,最后大多是听外公外婆的,用爸爸的话说,这就叫百孝顺为先。

  外公外婆年纪大了,有时会因为小事争吵起来,爸爸妈妈总是耐心劝说,从不顶撞他们,即使有时外公外婆看上去很没有道理,爸爸妈妈也没有丝毫责怪他们的意思。爸爸总是说,孝顺孝敬,没有顺没有敬,哪来孝?对长辈首先是顺从,要让他们顺心,感觉到被人尊重,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大问题,尽可以由着他们来。爸爸还常说,孝敬无底线,就是说对大人尽孝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终点,只有起点。

  “百孝顺为先”,“孝敬无底线”,我要牢牢记住这几句话,把它作为我们的家风家训,从小做一个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我还要把这几句话告诉其他小朋友,让他们和我一样,大家共同做新时期的优秀少年。家风,家教,家训!从小,父母就让我文质彬彬,做人要诚实,从小,我就把它当成家风。

  在过年时,父母都会面带微笑,大大方方是的招待客人,我和姐姐不开口说话。大人问,我便回答,客人就会夸奖:“你家孩子真乖。”父母便微微一笑,说:“哪里哪里,普普通通罢了。”

  在爸爸睡觉时,我有时还会在爸爸头上别上一个蝴蝶结发卡,夹在中间的妈妈只能把我赶到书房写作业,在书房里的我,都能听到爸爸说:“竟敢在“皇上”头上动土。”我曾经在书上看过中国古代有名的家训,如,《朱子家训》,《章子家训》,《颜氏家训》,《钱氏家训》等。它们都是中国古代家庭文化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古代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一次的单元检测中,我考试退步了一个等级,回到家后,妈妈看了试卷,变怒斥道:“你怎么学的?考这么差,快到书房好好复*一遍,周六周日别玩了。”砰—听见一阵关门声,一猜就是爸爸回来了,妈妈把我考试成绩告诉了爸爸,爸爸走到书房对我说;“以后再考这么差,就别光完了,好好复*不要光玩,学*是第一位。”妈妈说:“学*是第一位,玩是次要的,父母不是非要让你考第一,只要考好就行。”自从那以后,这便成了我们家的家教。”

  这便是我们家的家风,家教,家训,有利有弊,它会伴随我度过一生,让我一生受用!

  家风是什么?

  家风,是一个家庭中的良好*惯和优秀品质,是家族中长辈对后辈的默默影响,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我家就是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

  妈妈告诉我,做人一定要孝顺。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从小,妈妈就告诉我要学会孝敬长辈。记得两三岁那年吃团圆饭,看着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我垂涎三尺,忍不住伸出筷子去夹。这时爸爸妈妈立刻制止了我,语重心长地说:“我们要学会尊敬长辈,好吃的东西,一定要等爷爷奶奶他们来才能一起吃!”当时的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虽然那时还不明白话中的真正含义,但我还是乖巧地安安静静地等长辈们来。从那以后,“孝”的种子深深地埋进了我的心里,渐渐生根发芽。

  外婆身体不好,行动不便,需要人照顾。只要一有空,妈妈就会带着我去看外婆。由于外婆说话不太清楚,妈妈总是贴*外婆细心聆听,猜测外婆的意思,陪她聊天,耐心地照顾她。妈妈用她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孝”的含义。此时,“孝”的种子已在我心里开花结果。现在我们中学生,并不能也没必要为父母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孝敬父母,应从日常的小事做起,从生活的点滴做起,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爸爸说,为人处世要讲礼。

  “礼”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小家人就教育我要讲文明懂礼貌。一次爸爸带我出去玩,要问路。于是爸爸微笑着向一位叔叔走去,“您好,请问附*的……”那位叔叔看上去比爸爸还年轻呢,爸爸仍用了尊称,最后还不忘说“谢谢”。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一个微笑,一句感谢,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就能带给他人温暖和尊重,也能给自己带来快乐。以后不管在家在外我都会牢记家风,注意礼仪。

  奶奶教育我,要勤俭节约,勤劳能干。

  奶奶是个勤快的人,每天都会把家收拾得井井有条。以前我吃饭总是掉饭,“天上一半,地上一半”,奶奶就语重心长地告诉我粒粒皆辛苦,不要浪费粮食。奶奶心灵手巧,总是修复旧物。被子这里缝缝那里补补便继续盖,衣服也是打着补丁。奶奶还特别有创意,经常旧物改造,废物利用。做衣服剩下的布料可以缝一个小枕套,奶粉罐绑在一起又是一个凳子。从奶奶手中出来的东西既美观又实用。她还叮嘱我们要随手关灯关风扇关水龙头,久而久之,我们都养成了节约的好*惯。

  家风还体现在很多方面,在家人的言传身教中,我还学会了做人要善良、宽容、诚实等等,我会铭记家风,并将家风发扬大!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从古至今,《诫子书》、《勉谕儿辈》、《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与社会的风气。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家风好,这个人就会茁壮成长;不重视家风建设,这个人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好的家风会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人、有作为的人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可以说,好家风打造了儿童成长的好摇篮。

  作为一个寻常百姓家,我的家风就是“踏实做事、真诚待人。”生活中,言出必行,做好每一件事,不做有损他人的事。即:做好事,当好人。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家人,先管好小家才能影响大家。

  家风建设的关键在家长。家长首先要成为家风建设的有心人,才能有意识地创立自己的好家风、延续自己的好家风,使整个家庭与子女受益。家庭建设影响着社会建设,好的家风会带动好的社会风气。所以,好家风就是一种正能量。我们要从每个家庭做起,让家家有个好家风、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坚持下去,社会的正风正气就会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就会进一步提高。

  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每家每户都有着独自的家风家训。这种良好的品质,将会从上一辈的心里,传递到我们的心中。我们要接过这沉甸甸的担子,并把它传承下去。

  “没有渊博的学识,也没有强健的体魄,你用什么服人?”这句话,母亲从小就对我说,因为家中原来经营着一家书屋,我也从小养成了看书的好*惯,母亲对我很严厉,自打我认识字以来,她便不再给我念童话书了。这也使得我的童年过得特别快,甚至我还没有发觉自己长大了,就已经不再是小孩子了。不过,这也带给我别样的收获,在同类孩子中,我总会显得格外的成熟,这让我总是认为自己高人一等似的,母亲告诫我:“你不要以为自己比别人多认几个字就能怎么样了,外面比你争气的人多多了!”听了这话,不争气的我不争气地哭了,这泪水把我心中那嚣张的气焰灭了个灰飞烟灭,我明白母亲的意思,她不过想同其他母亲般告诉自己的孩子,不要骄傲。

  父亲总是温和的,可我却有着如此泼辣干练的性格,大概是随母亲吧。“做人轻浮,态度随便,这可不是个好孩子的表现喔!”父亲为了告诉我这个道理,做事经常慢慢的,母亲见了是要骂的,我不由得替他担心,直到有一天夜里,我下床上厕所,偶然听到母亲与父亲的对话。“你不要这么凶吗,”这是父亲的声音,“孩子还小,有些*惯要慢慢养成的。”“那也不能教他做事慢呀!”母亲的声音比*常温柔了许多,父亲回答到:“我不是在教他做事慢,你瞧他*日里,做事情老是一会走神,一会认真,这怎么行嘛。我要告诉他,做事首先要态度认真,什么事情都不重要,正在做的事情最重要。”果然,父亲不同于那些五大三粗的人,他的心思仿佛比别人更细,更密。

  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不能丢,如何使人既遵循规则,又能学*良好品质,还能传承传统。这便在我眼中是父母不同于其他父母的特点了。记得那时候我还小,吃年夜饭时,因为无知,而坐到了正对门的“上八位”,这是长辈的位置。母亲见了,便走过来,同我说起“上八位”是长辈坐的,问我能不能和外婆换个位置,我第一次见母亲温和的样子,便爽快的答应了,事后,母亲对我说:“儿子,你要学会尊敬长辈,如果没有他们,就没有爸爸妈妈,没有我们,就没有你了,对吗?所以,我们要通过每一件事情来表现出对长辈的爱,对吧!”我点了点头,看见母亲笑得那么美,那么美。

  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有许多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的,家风家训会伴着我们每一个人成长,带给我们许多良好的品质。


好家风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扩展7)

——传承廉洁家风的心得体会(精选五篇)

  《祖孙四代,传承勤劳朴素家风》

  孔子有过这样一句“过庭训”:“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家庭文明是社会文明的缩影,反映着整个社会文明的程度。漫漫光阴长河中淌过无数有血有肉的鲜活个体,沿溯血脉而上是家风串联传承着这个个体,乃至整个家族的灵魂。一个词,一句话,一个家里的故事,一段家庭的记忆,都是家风的载体。今天就让我用文字将我们家族的故事娓娓道来。

  “老麻,您的衣服已经这么破了为什么还不换?”(老麻在潮汕话中指曾祖母)。当时老麻已步入耄耋,仍神采奕奕面带吉祥瑞光,她得知我们要来把针线活往桌子上一放,急匆匆跺拉着拖鞋出来迎接我们。她依旧如我小时记忆那般手脚伶俐不需要别人搀扶,只是我注意到了老麻衣服上四处散乱地打上了一个又一个蓝灰的补丁。“衣服啊,缝缝补补又三年就过去了。”老麻慈祥地笑着对我说,脸上福气的皱纹随着脸部动作而牵扯。

  饭过三晌,一家子人围在饭桌上轻声细语地回忆往事,夹杂着头顶吊着的风扇慢悠悠的“嗡嗡”声。在安静祥和的氛围下老麻拾起手上的针线活一遍缝着一边讲话,从零星的言语片段中我终于知晓了补丁背后的秘密:老麻自小家里穷,嫁了人后时运不好又守了活寡,一个人把三个儿子拉扯大。为了补贴生计,老麻压榨每一分一秒闲暇时光,*日还会为村子里的红白喜事缝纫服饰。从前养成的勤俭朴素的好*惯还一直延续,耳濡目染地传给了孙子们、曾孙子们:我祖父那一辈都是种庄稼的老实人。

  只有老叔走出东巷村到镇子上数十年如一日地刻苦钻研学画、镶瓷工艺,成为潮汕地区有名工艺人,现在还可以在广东博物馆潮州馆看到老叔画的壁画。我父亲那一辈也是在节俭朴素的家风中长大的,爷爷奶奶都没有什么文化,只能拼命耕田种瓜,父亲作为家里最小的儿子也会一起帮忙动手做工。四个懂事孝顺的儿子刻苦读书不让父母操心,最终都能以优秀的成绩考上大学。

  这次我作为林家的第四代人回到家乡走访,前辈无数朴素的生活作风给予了我极大的启发。我频繁地往长辈那边跑,脚踏实地收集了许多第一手资料,这才明白在我收集实地资料在键盘上码字的过程,也正是新时代坚韧不拔家风的新体现。在物欲泛滥的当今社会,静下心来去重新描绘从前的故事,去讲述过往那些家风古训,更是坚韧不拔好家风不忘初心的新传承。

  只可惜,老麻过世四年了,她以九十九岁的高龄结束了朴实艰苦的一生。遗憾也是有的,在科技信息高速膨胀发展的二十一世纪,老麻临终前仍然没有选择换上面料舒适的新衣裳,而是坚持穿着自己一针一线缝制的“补丁”老头衫。她贯彻着自己过了几十年朴素的生活*惯,虽然再也没有下一个缝补衣服的三年,可这节俭耐苦耐劳的家规祖训将继续延续给后辈。

  好家风是祖辈经历沧桑岁月,用智慧结晶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他们从城市的尽头,破旧的棚户区,广袤的农田中走来,一个个饱经生活风霜的生命传递了这份执着。太阳从地*线上升起,照亮了城市的尽头,照亮了他们的生活。他们,终将会成为我们,他们的家风家训,也会由我们这一辈继续传承。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继承并发扬光大,迎接第二天的太阳!

  《忆家风,扬家风》

  家风,何为家风?

  “潘岳之文采,始述家风;陆机之辞赋,先陈世德。”

  “家风”又称门风,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生活作风,即一个家庭当中的风气。家风是给家中后人树立的价值准则;是建立在中华文化之根上的集体认同,是每个个体成长的精神足印;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这些都是死板的概念。

  或许曾经年幼,不懂得家风是什么。还记得问过只有3岁的弟弟,什么是家风,他圆溜溜的眼睛悄**地滚了一圈,然后咧起嘴角说:“是风吗?”我楞了一下,风?我也不知道。若你之前问起我家的家风,我会非常笃定地告诉你:“没有!”因为年幼的我根本感觉不到有任何东西一直祖传般的影响着我。到了后来,随着年纪增长,我才领悟到什么是“家风”。它似远似*,飘渺虚幻,可是又真实存在,悄无声息。实话实说,我们都受到它潜移默化地影响。

  邻里互助,是我收到最大的感触。无功不受禄。从只有几岁,能蹒跚学步的时候,当我开始蹲在菜地时,就一直在认识它。或许很普通,或许很*凡,或许司空见惯,但是,不得不说,有些东西真的深深地刻在骨子里了。蹲在树荫下,一大片菜地被附*的退休伯伯瓜分,烈日当空,一顶顶草帽在玉米丛中穿梭,一滴滴汗水低落在泥土上,一双双布满裂痕,指甲缝里藏着泥土的手在一片片青葱绿叶上抚摸着大自然的恩惠,一阵阵笑声洋溢在这几十亩大的田地上。

  “老苏!来!看看我家的玉米怎样?还行吗?”“苏兄,咱家的香蕉,一大串哎!分你一束!拿回去放几天就成!”“苏爷爷!我爷叫我拿给你咧!咱家的番茄,大个多汁,今早摘的,你不在,所以这才下午再给你了啊!呀,妹妹也在,来擦擦就尝尝,可好吃了!”爷爷欣然地接收这些好意,一一谢过,吩咐我拿回家后,便转身走向他们的田里,投身进帮忙松土、除草、浇水的行列里。等到我回到地里,我也很不解,自家的田还没弄好,怎么跑去弄别人家的了?等到爷爷归来,挺着腰板,拿起毛巾,擦着满身的汗水时,我便提出我的疑问。

  爷爷愣了愣,然后哈哈大笑,弯下腰,摸了摸我的脑袋,说:“虽然我们是邻居,是好友,可是关系再好也不能白拿别人的东西。咱们地里的东西要么没熟要么前几天摘了,没什么好给人家,那就帮别人干干活,也不碍多少时间。记得啊,以后可不能白拿别人便宜啊!要是给爷爷知道了你敢这么做,爷爷可就再也不给你种你爱吃的小番茄啦!”

  那时的我似乎才五六岁,只知懵懵懂懂地点个头,爷爷也没有再怎么讲,只是往后每次收到邻里的好意都会回馈一些瓜果蔬菜或者去帮忙干活。后来,田地随着征收,面积越来越小,大部分伯伯都失去了那一亩桃源,可是深厚的情谊未曾改变。盛夏,黄皮、龙眼、荔枝纷纷成熟,哪怕不再一起劳作,谁也不忘各家各户互送新鲜摘取的水果,路途再遥远,心意永不迟到。

  后来,现在的我十几岁人了,渐渐迈向成年,也不得不说这类的事情还在影响着我。互联网发达,我们家也迷上网购,可是父母上班,我要上课,快递到家无人签收。对面屋的阿婆*时无事,打理着屋边的一小块田地,边上有个用木头搭的小木棚,里面放着她*时收起的可回收品。母亲嘱托阿婆帮忙收一下快递,阿婆很乐意地帮忙起来,买东西多的时候,她甚至一天断断续续收三四回快递。阿婆不愿意收钱,邻里谈钱伤感情,可是骨子里也不允许白白让自己得到这样的好处。

  于是母亲吩咐我们把废弃的书、纸张、纸皮、易拉罐、塑料瓶收好,每次趁阿婆在屋内忙的时候,悄**把这些东西悄无声息地放在她的木棚里,这也是一份心意、一份回报。这些年,同样的,阿婆也经常分享她菜地上的各种蔬菜和草药,我们周末买菜的时候也会帮她买活禽。妈妈说,邻里之间,这些不算什么。但是,我总觉得,哪怕只是这些小事,也很重要,我说不出它哪里伟大,可是每次,心里都流淌着一股暖流。

  这些事情很普通,真的很*常,但不得不说,这些教会了我很多。邻里和睦、互帮互助、将心比心、为人着想、节俭朴素、尊老爱幼、家庭和睦、勤俭持家、努力学*回报国家,这份无形的精神,这份无形的力量,跨越时空,跨越江海,跨过山河。

  或许,这不算家风,或许,这就是家风。或许,我那天真年幼的弟弟说的没有错,家风就是“风”。它像风,悄然滋养万物细无声;它像风,随着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它像风,一阵又一阵地吹进千家万户;它像风,又可细水长流又可波涛汹涌……

  这就是家风,从祖辈一直传下来;从一件件小事中表露出来;从街坊邻里间一位传一位,一家传一家,一户传一户;或许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或许是客厅里被框裱起来的“自强不息”“学无止境”,或许是在睡梦中呢喃的嘱咐,或许是爷爷深沉又活泼的叮咛……

  这,就是家风!

  最*在看一部电视剧,叫《虎妈猫爸》,讲的是教育孩子引发的家庭纷争。对待孩子,“虎妈”采取高压手段,“猫爸”则是百般顺从。分歧不仅在年轻父母之间,老一辈也各执己见,各有招式,爷爷奶奶是极度溺爱,外公则不惜动用暴力手段来管教。

  这个家庭在教育价值观方面太混乱了,一家人根本就不在一个频道上,结果家庭不能和谐相处,闹得鸡飞狗跳,甚至不断制造出家庭悲剧。这种现象,现在也不是孤例。很多家庭教育孩子,也是爷爷奶奶老一套,爸爸妈妈用新招,有的使用土办法,有的采取洋模式。家庭价值观不同,家风也就模糊混沌,家风不好,不止影响孩子前途,大人也难有幸福。

  再往大处讲,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不好了,社会风尚又怎么可能清纯醇厚;家庭矛盾多了,自然也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有人说,孩子是中国的最大公约数,在教育孩子方面,一个家庭要形成良好的家风,就得找到时代价值的公约数。

  从古至今,家风和国运,也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天下,正家风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孟子也说过,“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现在,各地也都在倡导“最美家风”,寻找“最美家庭”,就是因为,家与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家风关系社会风尚,影响国家治理。

  古代有很多经典都涉及家庭教育的内容,人们众所周知的《弟子规》、《礼记》、《朱子家训》、《颜氏家训》等等,就记载了很多家庭教育的细节,有很多家训警句,现在依然可以作为人生应秉持的原则。去年,我市武隆的杨兴明家庭,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最美家庭”荣誉称号,***、全国妇联还将杨兴明老人树为“全国教子有方先进典型”,就是因为这个家庭传承一百多年历史的《黄氏家训》,教育了黄家一代又一代子孙,形成良好的家风,值得更多家庭学*。

  家风是传统文化,涉及到很多道德伦理和礼仪规范,在今天需要进行传承。对待传统文化,有个常识判断,就是不能全盘照搬,盲目拿来,而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就要求,围绕家风,既要继承传统的优秀的文化伦理,又要积极将时代先进的价值元素植入进来,来为每个家庭提供可以依循的教育价值观,形成新家风。

  这种教育价值观所要凝聚的,也就是时代价值的最大公约数。比如,既要有传统家风崇尚的礼仪、仁爱、勤劳、朴素等等基本品格,又绝不能缺少现在国家倡导的文明、和谐、自由、*等、法治等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也只有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先进的现代文明进行有效融合,形成时代价值,形成新家风,家庭教育才不会出现那种价值混乱的现象。

  《礼记·学记》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当前,应该以更加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精神,来凝聚时代价值的最大公约数,形成符合现代社会文明需要的“最美家风”,让每个家庭在教育孩子方面形成理性的共识,来不断催生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最美家庭”,让家庭更加和睦,社会更加和谐。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从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国家或者社会都要一定的`规则,这个规则是约束人们行为的一个准则。在生活、学*和工作中,人们用这个准则约束自己的言行,从而保障社会的安定。家规就是家风,可家风是什么呢?家风,简单的讲,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我们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灿烂文化孕育了许多优良的传统:尊老爱幼、孝老爱亲、勤俭节约、与人为善、乐于助人;良好的家风家规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家风是社会安定和谐的基础。

  我的父母都是乡下人,父亲75岁,母亲74岁,他们没有上过一天学,虽然他们不善言辞,但是从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许多优良传统,如勤俭持家、孝老爱亲、诚实守信、与人为善等。其中与人为善是我感受最深刻的。在我印象中,我的大伯母是那么尖酸刻薄,我们没有看过她的一次笑脸,没有听过她一句温暖的话,更不要谈关爱了。对于我们来说,她完全就是陌生的。爷爷的晚年几乎是在我家度过的,吃喝拉撒她从不过问,死后却哭得比谁都悲痛欲绝,不了解的人还以为她有多孝顺呢?殊不知这些只不过是做戏罢了。虽然我不信什么善有善报,但是事情却就偏这么邪门,晚年的大伯母居然瘫痪。在外人看来,这是罪有应得,可是母亲表现的大度却让我由衷佩服,在堂哥一家没有时间照顾大伯母时,母亲经常给她送饭,这让年幼的我们十分不解,不过当我为人父母时我明白了。母亲是在用她的行动告诉我们,要与人为善,对他人要有包容之心。

  母亲和邻里的关系十分融洽。正因为如此,每天晚上我们家屋子里总是坐满人,邻居喜欢来我家喝茶,聊天,感觉他们和邻里有说不完的话。对待那些子女放弃不管的老人,母亲对他们更是格外照顾。虽然母亲年纪大,可总是心系他人。20xx年腊月二十八那天,我回到母亲那里帮忙做豆腐。一个70岁左右的邻居来串门,这是一个无人照管的老人,儿女与他已是形同陌路,他已经独自一人生活6年了。在他脸上写满了孤独无助。母亲留他在家中吃饭后,还送了一些豆腐给他过年,出门时还反复叮嘱。我把这一幕看在眼里,鼻子不禁一酸,父母独自在乡下,本身就需要子女关爱,可是他们却十分体贴我们,从不抱怨。他们在尽量照顾好自己的同时,还不忘乐于助人。向他们这样的农村人,可以说是屈指可数。

  现在的我已是一个17岁孩子的母亲,我始终牢记父母教给我的优良家风,并且把这些也传承给我的孩子。孩子的表现让我十分欣慰。在他的身上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孝老爱亲时刻展现。记得小学三年级的一天他在外面玩耍,回家来对我说:妈妈,我把今天的零用钱送给奶奶了。接着他告诉了我真相,原来他在路上玩耍,看到奶奶步行去姑姑家,他就把零用钱送给奶奶做车费了。我听了后给予他高度赞扬,并且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现在的他和身边的朋友相处也十分和谐,我想这就是我们的家风对他的影响吧!

  中国有句古话:“百善孝为先!”家风是每家每户的座右铭。有了它,小家才能够和谐;有了它,由千千万万小家汇集的大家才能够安定;有了它,我们每一个人才能够自立,才能让自己做得更好,走得更远!铭记优良家风,传承优良家风,我们的人生的步伐才能够更坚定!

  “家和万事兴,只有家里和和气气的,我们的大家,我们的国家才会越来越昌盛。”3月22日,呼家楼街道联合金色朝阳培训学校开展了一场主题为“家风抵万金”的讲座,辖区百余居民参加了此次活动。

  此次活动旨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传承好家风好家训,传递向上向善正能量,促使大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什么是家风?家族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好的品德,能够一直延续下去就成为了我们家族的风气。家风好,这个地区的民风就好,国家就好。就像诗经中的《国风》和《雅颂》在唱歌的过程中就把这个地区的纯朴善良的民风表现出来了。讲座中,金色朝阳培训学校的王虹老师首先为大家讲解了家风的含义。

  随后,她讲道:家风家训融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中,是每个家庭教育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重要教诲。家庭成就孩子的教养,品格来自家庭的传承。“传统文化是宝,我们要一起学*。”

  “我大家讲一个真实的例子。我一次我去王府井,看见一个父亲领着10岁的左右的孩子玩。正巧,这个父亲接了个电话,他马上说,这事我帮不了你,我现在不在北京,在新疆呢。”听了王虹老师的分享,大家哈哈大笑。王虹老师总结说:“教育孩子从小就要让他学会诚实,家长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

  王虹老师结合自己成长的经历和对家风、家训的感悟,运用生活中鲜活的事例,为大家讲解了《庭训格言》部分内容,列举了诚以及美国第一任华裔内阁赵小兰的家教,通俗易懂地教居民们如何培养子女、孙子、孙女,以及如何营造良好的家风、家训。有的居民拿出笔记本做着记录,有的居民用手机记录下讲课场景,现场热情火爆,响起阵阵掌声。

  讲座结束后,居民李华感慨颇深,分享了听课后的感受,她说,家风是一个家庭的传统风尚,或作风,一个词,一句话,一个家里的故事,一段家庭的记忆,都是家风的载体。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家风不仅是民风、社风的组成要素,也是中华民族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训、家规、家教、家风,成为社会风气、公民道德的源头。家风是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力量,是一种无声的动力、无言的激励,它的影响是深刻的,全面的。“街道开展‘好家风好家训’教育活动,我们非常喜欢,提醒我们这些老人不要溺爱孩子,引导我们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树立家风家规的意识、进一步加强社会和谐建设。”


好家风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扩展8)

——弘扬优秀家风心得体会(精选五篇)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向来重视家教。历史上见诸典籍的家训并非鲜见,为后人称颂的也很多。而“不成文”,也是我国家规家训的一大特点,成为日常生活行为规范的有机部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一些家风家训中的精华融入新的道德建设中,许多脍炙人口的家训,已经是“家家之训”,形成家家之风。

  ***同志曾强调:“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亲情,做到“发乎情,止乎礼”,关爱不溺爱、善待不纵容,管好自己不出事、管好家人不添乱、管好下属不掉队。要加强对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约束,不得默许他们利用特殊身份谋取非法利益。一人不廉全家不圆。领导干部自己不出事,又加强对家属子女的教育管理,整个家庭乃至家族**安安,这也是一种幸福。

  培育良好家风,关键在立家规、正己身、懂真爱。立家规,就是发挥祖训家教在家风建设中的涵养和约束作用。家庭是思想性格的塑造场,家教是人生价值的奠基石,是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修身、齐家、治国、*天下”,从个人到国家、到天下,“家”是最重要的纽带,父母长辈融化在爱之中的家教,是最能融入我们血脉的东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非常重视立家规。***同志要求家人和亲戚严格遵守“十条家规”。这些都为我们树立了范例。

  好的家风才能创造出好的家庭,俗话说:家和万事兴,相互体谅、相互宽容、相互信任、相互理解是家和的前提,在此基础上的家庭,才是幸福美满的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家庭和睦,社会才会稳定。家规是春雨,润物无形。树立美好的家风家规,传承悠久的国风国规,中国这只文明善良勇敢的东方古国最终将让世人钦佩!

  家风是什么?或许在如今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家风似乎都会觉得是老一辈人甚至是古代严厉讲求的内容,殊不知,一个人的**成才与家风有着息息相关。

  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家风不是高精尖的哲学,也不是让人无法靠*,它更是一种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更是人生迷茫和困苦时为你指明光明道路的希望之光。作为新一代年轻人:

  一是要拥有家风的意识。理解家风是什么含义?会给自己带来什么?不是高大上,不是高精尖,哪怕是你孝敬父母,哪怕是你真诚和坦率,都是家风的体现,作为90后,很多都已为人父母,自己良好家风的体现,更是为下一代埋下了良好的道德种子。

  二是要坚持家风的正气,家风是一个家族风貌的综合体现,一定程度上,也是我们在*时的生活、工作中的行为准则,充满正能量的家风,思想不会被邪恶所迷惑,不会让行为越轨,正气是靠家庭中每个人的正气,是靠每个人的坚持。

  三是要做好家风的传承。家风与生活息息相关,每个人都有责任去发扬和传承,也许我们每个家庭不一定会有专门的家风“秘笈”,但是一代一代的去教导,一代代的发扬,就会让每一代人都在良好的家风中受益、家风是一本书,也不是一本书。靠的是生活中的思考,靠的是生活中的不断总结,良好的家风定会成为人生成才道路上的助推器。

  家风是一个家庭、一个家族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庭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在一个家庭,老人要宣扬家风,结合自己的经历,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晚辈,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我的父母没多少文化,但他们以自己的人生经验一直告诉我,做人要善良厚道。父亲常给我讲身边的人不孝的结局。比如附*三个盗墓贼,没一个善终。如有老人无疾而终,父亲感慨,说那是好人,修行好,所以才得善终。从中我明白,道德是天地的本分,本分是个人的规律,当违背了这一规律,人就有灾难。

  马克思与女儿有这样的问答。问:你最崇敬的男人的品格是什么?答:刚强。问:你最崇敬的女人的品格是什么?答:温柔。其是,这个话题与家风有关。男儿当自强。这里的自强一则是韧性刚强,一则是有理想抱负。男人无志,家道不兴。一个男人定要有责任有担当,否则,在家庭中没地位。你啃老或吃软饭,别人能尊重你么?农村人说,女人不柔,把财赶走。所谓旺夫相,实则是慈眉顺眼的贤娴之态,不是女汉子,更不是河东狮吼。用老人的话说,悍妇不仅不利,而且贱己。

  家和万事兴。对一个国家而言,强盛祥和很重要,对一个家庭而言,和睦和谐更是关键。比如在家庭里,长者处事公道,晚辈心服口服。家庭成员之间关系融洽。有了困难齐心协力,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有好家风才有好家道,才能出好子弟。晚清具有改革思想的名臣不在少数。然而,虎父无犬子。他们的后人也往往是一时俊彦,如曾国藩之孙曾纪泽、孙曾广钧,左宗堂之子左孝同,张之洞之子张权,李鸿章之子李经方、侄李经羲,谭继询之子谭嗣同,陈宝箴之子陈三立等等。梁启超五个儿子三个院士,一个上西典军校,一个上南开大学。我以为,他们的儿子没有褪化成今天的官二代,这与他们的家风家教密切相关。《曾国藩家书》便是明证。

  城市化之前的中国农村是熟人社会,那时,家风家道很重要。比如男女相亲后,双方都要要打听对方的家道,说到张家李家,有时甚至剖根问祖。一般来说宁折十座庙,不拆一家亲,大多数人在这个问题上要么不说,要么只说好。但是,有实在人说实在话。有人会这样说,说人家那家人从老到小没的说。娶媳妇看丈母娘,说丫头她妈是个好人,贤慧本分,锅灶好针线好。如果有什么问题,比如说,有人说,娃娃我不了解,但他们爷爷就是个龟贼、她奶奶作风不正等等。往往或许就是这么一句话一门亲事黄了。农村称这种人是“塞砖头”的。由此足见家风家道的重要性。

  国是千万家,家是最小国。试想,如果家家都有好家风、好家道,自然就会有好社会、好世道。

  最*在看一部电视剧,叫《虎妈猫爸》,讲的是教育孩子引发的家庭纷争。对待孩子,“虎妈”采取高压手段,“猫爸”则是百般顺从。分歧不仅在年轻父母之间,老一辈也各执己见,各有招式,爷爷奶奶是极度溺爱,外公则不惜动用暴力手段来管教。

  这个家庭在教育价值观方面太混乱了,一家人根本就不在一个频道上,结果家庭不能和谐相处,闹得鸡飞狗跳,甚至不断制造出家庭悲剧。这种现象,现在也不是孤例。很多家庭教育孩子,也是爷爷奶奶老一套,爸爸妈妈用新招,有的使用土办法,有的采取洋模式。家庭价值观不同,家风也就模糊混沌,家风不好,不止影响孩子前途,大人也难有幸福。

  再往大处讲,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不好了,社会风尚又怎么可能清纯醇厚;家庭矛盾多了,自然也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有人说,孩子是中国的最大公约数,在教育孩子方面,一个家庭要形成良好的家风,就得找到时代价值的公约数。

  从古至今,家风和国运,也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天下,正家风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孟子也说过,“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现在,各地也都在倡导“最美家风”,寻找“最美家庭”,就是因为,家与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家风关系社会风尚,影响国家治理。

  古代有很多经典都涉及家庭教育的内容,人们众所周知的《弟子规》、《礼记》、《朱子家训》、《颜氏家训》等等,就记载了很多家庭教育的细节,有很多家训警句,现在依然可以作为人生应秉持的原则。去年,我市武隆的杨兴明家庭,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最美家庭”荣誉称号,***、全国妇联还将杨兴明老人树为“全国教子有方先进典型”,就是因为这个家庭传承一百多年历史的《黄氏家训》,教育了黄家一代又一代子孙,形成良好的家风,值得更多家庭学*。

  家风是传统文化,涉及到很多道德伦理和礼仪规范,在今天需要进行传承。对待传统文化,有个常识判断,就是不能全盘照搬,盲目拿来,而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就要求,围绕家风,既要继承传统的优秀的文化伦理,又要积极将时代先进的价值元素植入进来,来为每个家庭提供可以依循的教育价值观,形成新家风。

  这种教育价值观所要凝聚的,也就是时代价值的最大公约数。比如,既要有传统家风崇尚的礼仪、仁爱、勤劳、朴素等等基本品格,又绝不能缺少现在国家倡导的文明、和谐、自由、*等、法治等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也只有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先进的现代文明进行有效融合,形成时代价值,形成新家风,家庭教育才不会出现那种价值混乱的现象。

  《礼记·学记》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当前,应该以更加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精神,来凝聚时代价值的最大公约数,形成符合现代社会文明需要的“最美家风”,让每个家庭在教育孩子方面形成理性的共识,来不断催生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最美家庭”,让家庭更加和睦,社会更加和谐。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从古至今,《诫子书》、《勉谕儿辈》、《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与社会的风气。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家风好,这个人就会茁壮成长;不重视家风建设,这个人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好的家风会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人、有作为的人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可以说,好家风打造了儿童成长的好摇篮。

  作为一个寻常百姓家,我的家风就是“踏实做事、真诚待人。”生活中,言出必行,做好每一件事,不做有损他人的事。即:做好事,当好人。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家人,先管好小家才能影响大家。

  家风建设的关键在家长。家长首先要成为家风建设的有心人,才能有意识地创立自己的好家风、延续自己的好家风,使整个家庭与子女受益。家庭建设影响着社会建设,好的家风会带动好的社会风气。所以,好家风就是一种正能量。我们要从每个家庭做起,让家家有个好家风、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坚持下去,社会的正风正气就会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就会进一步提高。


好家风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扩展9)

——文明家风心得体会(精选五篇)

  谷文昌同志离开我们已经34年了,在他留下的丰富的精神财富中,家风更是我们全面治党的传家宝。回首谷文昌的一生,他严以律己,廉洁奉公:决不允许自己的家属搞特殊:一是“特殊照顾”,如女儿结婚,要求他批木材做家具,他不批,因为这是搞“特殊”;二是“特别严格”,就是一般群众可以做的事,领导干部子女不能干。如1962年的东山高考落榜生,绝大部分都安排了工作,而谷文昌的女儿却被安排为临时工。在东山担任领导职务14年,当他告别这片为之奋斗多年的热土时,带走的却仅仅是一只装书用的旧皮箱,一个放衣服的包袋,一把修剪林木的小斧头,两坛自己腌制的咸菜……

  谷文昌家风既是谷文昌对亲属的具体要求,也是严格自律的真实写照,更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谷文昌家风内涵丰富,特色鲜明,事例生动,集中体现了那一代***员艰苦朴素、清白为官、为民奉献的优良作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从严治党,应继承和发扬好这种优良作风,让简朴本分的“谷文昌家风”引领社会风尚。

  “欲治国者,先齐其家”,家风作为一个家庭的风气,是一种潜在无形的综合力量,是社会风气的涓涓细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在每个家庭中的传承。中国历史上,许多有为之士都把修身、齐家与治国联系起来,认为要治国就必须修身齐家。“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以善,犹为不教也”。留钱财给子孙,不如留下智慧与德行。谷家“清白持家、简朴本分、为民奉献”的家风,是谷文昌言传身教的结果。今天,对我们党的领导干部来说,如何教育好家属子女,树立良好的家风,自己必须率先垂范,做出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大力倡导家风建设的今天,我们要以谷文昌家风为标杆,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风美德,建设新时代的家风文化,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

  良好的家风,历代相传,它承载着一份历史的厚重,一份文化的传承。当我们翻开历史文化的史册,从司马光的《训诫示康》一直说到名垂千古的《朱子家训》,从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一直说到被誉为为官之典范的《曾国藩家书》。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文明为中华民族打上了深深的家庭文化烙印,一份份的家风、家训、家规也被一代代的中华儿女所重视,所传承,所发扬。

  *期读《傅雷家书》,也许只是一份份家长里短的书信,而饱含的却是一份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傅雷家书》是由文艺评论家以及美术评论家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家信集,也是一本苦心造诣的教育名篇,它也为我们展现了良好家风的养成。

  家风家训在一个家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会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因此抓好家风建设,对孩子价值观的养成以及健康成长具有一定的帮助。在这本书中有句话说“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与低潮中起起伏伏,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会如死水一般。”傅雷也正是用这样鼓励和训诫的话语,提醒着自己的儿子,也提醒着每一个书的读者,努力做一个经得起挫折和磨砺人。尤其是在文中傅雷多次的用约翰克里斯多夫的例子来教育孩子,这个罗曼罗兰笔下倔强的天才少年,也似乎就这样成为我们每一个人心目中学*的榜样吧。

  透过一本书,之所以能够引起我的感动,我想应是那份浓浓的情感吧。就像文中所说的家的意义,远远不会是一所房子所能概括的,它是一份精神,凝聚着每一位家庭成员之间对彼此,对生活,对家庭那份深深的热爱。它是一种文化,代表了那些悠久的,优良的家风家训的传承。

  优良的传统,星火相传,良好的家风是份宝贵的财产,读读《傅雷家书》,感悟良好的家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启迪人生的智慧。转眼间,自己从20xx年年底到**高速这个大家庭已有一年半了,时光如流水般匆匆流走,从一名新入职的职工转眼成为了老职工,收获的不仅仅是工作,更多的是“厚德文化家风”的耳目熏陶,在这份宝贵的“家风”影响下,感悟的是“立德、忠诚、敬业、奉献、感恩、包容”的高尚情怀。

  **高速我的家,让我明白了做人做事的道理,明白了服务的境界,也让我学会了太多太多??这就是家风,我爱这个家。

  中国古代有许多名门大族都有成文的家规家训,其后人无论是*民百姓,还是达官显贵,都会相对遵纪守法,这其中家风的影响力不容小觑。因为这些族人从小就耳濡目染,良好的家风对他们有着润物无声的教化作用,同时,有明确文字记载的家规家训对他们有着强烈的道德约束力。今日,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加强党员干部家风作风建设,这些传统资源无疑都是值得借鉴和学*的。

  父子相传,精神相继。父母是子女言传身教最好的典范,为人父母树立道德上的典范,养成良好的家风,最受益的人恐怕就是至亲骨肉。宋代名臣范仲淹一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被纪晓岚称颂为“行求无愧于圣贤,学求有济于天下”,自身立言立德的同时,对子女教育亦非常严苛。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其子女也得以传承父辈精神,为后人所称道。

  要想为子孙后代树立良好家风,首先得自己行得端正,坚守原则。自己作出典范,无论是在多么恶劣的政治环境中,始终保持清廉本色,这才能够成为后人的榜样。现在的党员干部也要先做到自身过硬,这样才能正人正己。同时,家风也需要有意识的养成,对子女亲属的不当行为要时常提点,才能及时矫正,筑牢思想防线。

  如今,以学*教育活动为契机,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普通党员,都应该意识到正家风的重要性,在家庭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时刻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执政为民,执法为民,时时刻刻以人民群众高不高兴,满不满意作为检验我们工作的试金石,廉洁自律,做新时代的先锋队。牢固树立家风,将优良的家风传承下去。

  通过对“传家风,立家规,树新风”的学*,我会不断加强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党性修养,求真务实地把各项工作做到实处,用一个***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以实际行动树立***员的良好形象,做到*常时间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冲得出来,危难时刻能站得出来,把领导交给我的各项工作做实,做细。

  最*在看一部电视剧,叫《虎妈猫爸》,讲的是教育孩子引发的家庭纷争。对待孩子,“虎妈”采取高压手段,“猫爸”则是百般顺从。分歧不仅在年轻父母之间,老一辈也各执己见,各有招式,爷爷奶奶是极度溺爱,外公则不惜动用暴力手段来管教。

  这个家庭在教育价值观方面太混乱了,一家人根本就不在一个频道上,结果家庭不能和谐相处,闹得鸡飞狗跳,甚至不断制造出家庭悲剧。这种现象,现在也不是孤例。很多家庭教育孩子,也是爷爷奶奶老一套,爸爸妈妈用新招,有的使用土办法,有的采取洋模式。家庭价值观不同,家风也就模糊混沌,家风不好,不止影响孩子前途,大人也难有幸福。

  再往大处讲,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不好了,社会风尚又怎么可能清纯醇厚;家庭矛盾多了,自然也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有人说,孩子是中国的最大公约数,在教育孩子方面,一个家庭要形成良好的家风,就得找到时代价值的公约数。

  从古至今,家风和国运,也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天下,正家风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孟子也说过,“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现在,各地也都在倡导“最美家风”,寻找“最美家庭”,就是因为,家与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家风关系社会风尚,影响国家治理。

  古代有很多经典都涉及家庭教育的内容,人们众所周知的《弟子规》、《礼记》、《朱子家训》、《颜氏家训》等等,就记载了很多家庭教育的细节,有很多家训警句,现在依然可以作为人生应秉持的原则。去年,我市武隆的杨兴明家庭,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最美家庭”荣誉称号,***、全国妇联还将杨兴明老人树为“全国教子有方先进典型”,就是因为这个家庭传承一百多年历史的《黄氏家训》,教育了黄家一代又一代子孙,形成良好的家风,值得更多家庭学*。

  家风是传统文化,涉及到很多道德伦理和礼仪规范,在今天需要进行传承。对待传统文化,有个常识判断,就是不能全盘照搬,盲目拿来,而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就要求,围绕家风,既要继承传统的优秀的文化伦理,又要积极将时代先进的价值元素植入进来,来为每个家庭提供可以依循的教育价值观,形成新家风。

  这种教育价值观所要凝聚的,也就是时代价值的最大公约数。比如,既要有传统家风崇尚的礼仪、仁爱、勤劳、朴素等等基本品格,又绝不能缺少现在国家倡导的文明、和谐、自由、*等、法治等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也只有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先进的现代文明进行有效融合,形成时代价值,形成新家风,家庭教育才不会出现那种价值混乱的现象。

  《礼记·学记》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当前,应该以更加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精神,来凝聚时代价值的最大公约数,形成符合现代社会文明需要的“最美家风”,让每个家庭在教育孩子方面形成理性的共识,来不断催生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最美家庭”,让家庭更加和睦,社会更加和谐。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从古至今,《诫子书》、《勉谕儿辈》、《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与社会的风气。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家风好,这个人就会茁壮成长;不重视家风建设,这个人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好的家风会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人、有作为的人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可以说,好家风打造了儿童成长的好摇篮。

  作为一个寻常百姓家,我的家风就是“踏实做事、真诚待人。”生活中,言出必行,做好每一件事,不做有损他人的`事。即:做好事,当好人。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家人,先管好小家才能影响大家。

  家风建设的关键在家长。家长首先要成为家风建设的有心人,才能有意识地创立自己的好家风、延续自己的好家风,使整个家庭与子女受益。家庭建设影响着社会建设,好的家风会带动好的社会风气。所以,好家风就是一种正能量。我们要从每个家庭做起,让家家有个好家风、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坚持下去,社会的正风正气就会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就会进一步提高。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