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心得体会 (菁华5篇)

首页 / 心得体会 / | 2022-10-03 00:00:00 心得体会,妈妈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心得体会1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感觉真是写得好,使我受益多多。

  作者尹建莉,是一位从事教育工作20xx年的老师,她也是一位成功的妈妈,培养了一位出色的女儿,因此这本书可以说是作者从事教育工作,以及身为人母教育女儿的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之谈,同时这又是一本非常专业的教育书,书中的观点与事例紧密结合,阐述得有理有据,又提供了大量切实可行的教子办法。此外作者的文笔也颇为人称道,不枯燥,让人有一口气全部读完的冲动。

  真正的教育,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是大爱无痕。不是刻意去喊,去说的,也不是刻意去做的。作者也是秉承这一宗旨来教育孩子的,把生活中的孩子的一切事都按照这去做,确实不容易,能够做到大爱无痕地爱孩子,才是一个成功的母亲。

  书中作者的一些观点我也十分赞同,永远尊重孩子,不使用暴力;教孩子有同情心,爱心,诚实,同时自己要以身作则;给孩子充分的自由,不要管得太多太细,关心孩子,但不要监督孩子;发现孩子的优点,淡化孩子的缺点,孩子会越来越好;让孩子爱上阅读,爱上学*,要有方法,要保护孩子学*的兴趣;和孩子一起端正学*态度,只关心学了多少,不关心考了多少。

  我最感兴趣的就是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惯的问题,作者认为阅读是需要诱惑的。在教育中,想要孩子接受什么,就去诱惑他;想要他排斥什么,就去强迫他,这是非常有效的一招。让孩子本身对阅读有兴趣,从阅读中得到快乐。我想学校的阅览室的工作也是要达到让学生品味阅读本身的兴趣,这样,我们的孩子就会爱上阅读。

  在对书的选择上,作者提出,不看“有用”的书。不看“有用”的书,是在选择中要以孩子的兴趣为核心要素,不以大人所谓的“有用”为选择标准。反思与对照我们在学生的读书活动中,也给学生推荐了一些书,有文学名著、诗词等。这可能是从老师的角度来选择的,范围比较狭窄,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是不利的。我们学校有20xx多名学生,他们阅读的兴趣一定是丰富多彩的,天文、地理、动物、植物、军事、人文等,在这些方面,应该更放开。交给学生更大的选择的自由与权力,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书,相信喜欢阅读的学生一定会更多,阅读的兴趣也一定会更浓厚。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心得体会2

  二年级寒假,娃的老师布置了背诵5首新的古诗词,选的是小学生必前古诗词75首,可娃背完了老师要求的五首后,就死活不愿意再往下背了。寒假这么长,如何度过,左思右想之际,又去老师的书上找答案。

  我还记得看到老师说古诗滋养的孩子,得到的不仅仅是诗情和文才,实际上也成为被生活和命运多一份垂青的人,老师提倡让孩子多读些诗。大量的朗读和背诵仍然是学*古诗词最经典的方法,这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这个方法最简单,也最有效。只要你能经常和孩子一起去读去背,这方面修养自然会加深。

  我就如法炮制,每天早上,懒懒的我都会爬起来和娃一起背新的古诗。晚上我们复*一遍,接着比赛默写,看谁背默得又快又好。虽然娃有时的字写得还不够正确,但我把批改的机会交给孩子,让孩子当老师。我们互相评论,用红笔批改事实证明,娃这个小老师当的认真且负责。

  给我写的评语也很中肯,这么一来,就极大地调动了她的积极性。三年级,学*新知识,她像发现新大陆似地跟我说:“妈妈,我发现我们要背的古诗词,现在我好多都已经背过了。”现在想想和孩子一起背诵,的确是一件十分美妙的事情。看来,阅读需要兴趣。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心得体会3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尹建莉是一位教育专家、教育硕士,从教多年。她熟悉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有精深的研究。尹老师把在教育女儿以及她在研究过程中所接触到的家庭教育的典型小事例,结合自己的体会,用浅显易懂的语言生动地描绘出来,同时给出了很多解决方法。不但具有可读性、指导性更具有很强地可操作性,为我们在解决教育子女的难题时提供了学*的范例。尹老师的书,震撼我的心灵,使我产生了一点深切的感受,改变了我的观念和做法:“不考100分”

  尹老师在《不考100分》一文中写道:“正因为我特别渴望孩子取得好成绩,我才绝不向她要分数读了这句话,我深有感触。我的儿子只H姐妲家的孩子大一天。同时考虑到孩子的差异,每次考试成绩总会有高低之分,为了避免比较产生自卑心理,伤害自尊心。因此将两个孩子分别安排在一班和二班。即使如此,虽然两人成绩都很优秀,但因为同一年级,使用试卷基本相同,所以不可避免地在考试中总能比出高低上下。哥哥常常比弟弟少考几分。谈到兄弟俩的学*,润泽渐渐显得有些自卑,不自信了,而且情绪低落。现在家里很少听到他大喊大叫的声音了,星期天总是一个人在书房里做手工,搭积木,玩玩具,再也不喜欢出去玩耍,更不去弟弟家玩了。小小年纪如此成熟懂事,是我教子有方?还是让他受到了伤害?经过与他谈心,才知道他不愿意听到大人们谈论他的成绩,更不愿意与弟弟的成绩相比较。我猛然醒悟:大人们在聊天时无意中对兄弟俩的成绩进行了一次次的比较,对他产生了多么大的压力。他总是生活在弟弟的阴影中,因渐变得压抑,内向。大人们虽然嘴上表视不进行比较,甚至想知道孩子在班级、年级的排名,好像只有这样做才是真正在关心孩子的成长,才尽到了家长的责任。却不知道,这样的做法恰恰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无意中深深地伤害了孩子。

  是的“分数”能反映“成绩”,但并不完全代表成绩。只有当家长关注知识的本身,关注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时,才不会仅仅看重分数。考得不好,正好可以发现自己学得不扎实、理解不透的地方,经过努力可以弥补不足,有所进步。一味地追求分数,只会将孩子变成考试的机器,分数的奴隶,只会激起孩子的反感,引起孩子的抵触情绪,对孩子的成长真是有害无益。

  一位称职的家长,应该学会关注孩子的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应从不同的角度评价孩子,发现孩子的优点,肯定他的成绩。只有这样,孩子才能自信、快乐、健康地成长!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心得体会4

  开始只是以为《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对于做个好妈妈会有帮助,多读几遍后,没想到书中很多章节竟然对如何做个好老师也有诸多启发。其中令我感受最深的是作者有心无痕的教育,看似简单,却贵于坚持;看似容易,却常常忽视;点滴之间,却处处体现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的光辉。尤其是以下几方面,我感触颇深。

  一、爱不是想当然,而要讲究质量

  实际工作中,老师常常把及时指出学生的不足或缺点都看成是爱的教育,教育方式往往随性而为,但忽视了不同方式产生的效果千差万别。而尹建莉老师推荐的“像牛顿一样的批评方式”无疑是一个好的方法,即让孩子知道他哪里错了,又不损害他的自尊心,还暗含了对他的理解,甚至隐藏着对他某种才能的褒奖。

  这一点我认为其实也就是“四颗糖果”的教育方法,说起来所有老师都知道,但做起来确不是那么容易,很多老师就因为所用方法不对导致更加被动,不仅没有教育效果,而且还起了反作用。所以教师首先要克服急躁的情绪,要对学生有足够尊重和信任,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多给他们一些空间,在不断地“犯错误”中成长。

  二、课外阅读是学*能力的“魔杖”

  作者以四个孩子的成长故事为例,并引用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详细阐述了“魔杖”的神奇力量,即从小有大量课外阅读的孩子,学*的能力和潜力非常大;反之,课外阅读少的孩子即使原来学*成绩很好,也会慢慢掉队。这一点我也非常赞同。

  结合我自己的教育实践,我发现:一些成绩好的同学课外阅读量都比较大,结果成绩越来越好;而一些成绩差的同学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应付日常作业上,无暇顾及课外阅读,从而恶性循环;另外还有一些同学成绩中等,总是升不上去,我发现其实主要原因也是课外阅读量少,而且狭窄,时间大多花在玩游戏上了,人也因此变得浮躁,表现在学*上则粗心大意,成绩也很难上去。为此,我把这一理念运用到班主任管理中去,跟学生谈心,引导学生阅读的兴趣,学会分辨“好阅读”和“坏阅读”,同时结合自己原来读书的情况,向他们推荐一些令他们感兴趣的书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暴力作业就是“教育事故”

  作者把对学生无效或负效果的作业,如:数量大的、惩罚性的、恶意评价的,让孩子们苦不堪言,破坏学生学*兴趣和意志力的作业称为“暴力作业”,并一针见血地指出,暴力作业就是“教育事故”。

  确实,我也发现,在当下,很多老师为了追求考试成绩,看到学生的作业出现错误,常常罚学生订正上百遍,有时我看到一些学生在课间,或者在上副课时就在闷头抄,试想,这种作业能让学生有兴趣或能保证下次这道题就不再做错了吗?其实老师自身也很清楚,效果不好,而且我认为这对学生的身心是一种摧残。其实只要教师认真思考,总能找到一些更科学的办法的。所以作者提出“杜绝不同程度的暴力作业,才是最重要的减负行为”。对此,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也有同感,举双手赞成!

  四、品格教育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本书的作者认为品格决定命运,童年决定一生,而对孩子的品格教育其实都体现在日常生活里。这一观点我认为运用在教育教学中也十分必要。都说什么样的班主任带出什么样的班级,这其实就反映了班主任或老师的品格对学生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我认为要“树人”首先要先“树己”,老师更应该注重日常学*生活中对学生的品格教育,用自身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虽说《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家庭教育方面的书,但我认为如果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从教育教学的角度来看这本书,也能受到许多启发,掌握更多的教育智慧,思考更多的教育问题,从而不仅成为好妈妈,而且成为好老师。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心得体会5

  一、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但不能缺位,而且还必须针对性地强化。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应该既各有分工、各有侧重,又相互协同、相得益彰,是互动、互促和共建、共进的关系。学校教育再怎么小班额教学都是集体教育,更多地解决孩子们共同学*的共性需求问题,这是教育制度和方式的原因我们不做讨论。每个小孩的天赋、禀性、*惯、情绪等因素都是不同的,如果对他们有更高的期许,必须有家庭个性化教育的参与。家长不但不能当“甩手掌柜”,而且也不能若有似无想一出是一出。而是应该有担当、有谋划、有行动、有方法、有成果。尤其是在品德、性格塑造和*惯、兴趣培养方面做出更加积极的努力。实践证明这也是非常必要而且有效的,不少家庭的优秀孩子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二、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能缺位,爸妈责任等同不可偏废。研读这本书,个人认为不用拘泥于书名,家庭教育不仅仅是妈妈的责任。在小城市和城镇学校就读的孩子即便父母不能长时间陪伴孩子左右,也不能因为工作忙而忽略对孩子的积极影响。现在是信息社会,通讯与网络已经非常发达,父母完全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对孩子表达关心、施加影响。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意义非凡,尤其在EQ(情商)DQ(胆商)MQ(德商)SQ(灵商)方面。父亲对孩子的关心也不容小觑,侧重在IQ(智商)AQ(逆商)FQ(财商)WQ(志商)方面。父母的合理分工既利于父母各自*衡自身优劣势,也利于工作与孩子家庭教育的*衡,更利于*衡父母双方与孩子间的亲情关系,使得家庭亲子关系更为和谐。多利于此,何乐不为呢!

  三、陪伴孩子不光是学*功课和堆积时间,更要引导兴趣和注重质量。我们家的电视一般不开,因为没有价值的信息太多会占用有限的家庭教育和亲子时间。与孩子做一些益智、益心、益情的有参与性和体验感的游戏,引导、促动和启发他们做一些验证性或探索性的创新试验,成为我们实施家庭教育的主要方式。父母工作再忙,孩子学业再多,也要尽量挤出时间有目的、有目标、有计划地带他去或*或远的地方走走看看。为他们了解自然,了解社会,了解未知,憧憬未来创造环境和机会。为他们扩大视野,拓展认知,感知外界,活跃思维提供条件和可能。孩子的成长是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谁都没有现成的灵丹妙药。但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发现、引导、激发和创造适宜宽松的环境,对孩子们的成长就是一种负责任有担当的帮助。他们的未来虽然终将由成年后的他们自己去选择和坚守,但为人父母已然乐见其成无所遗憾。

  四、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应该成为父母陪伴孩子成长始终不渝的角色定位。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庸,更不是一个物件,而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包括父母在内的任何人都应该尊重他,认真地友好地与他相处,营造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是孩子心里的一座丰碑,天然的老师和朋友,我们应当以朋友的姿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引导、鼓励、支持和帮助他们成长。要摒弃家长作派,少一点命令多一些商量,少一点苛责多一些引导,少一点否定多一些鼓励……尽量争取孩子从内心到言行上的亲*。让孩子在和美温情的家庭氛围中阳光、灿烂的进取和成长。

  五、言传身教是父母对孩子加以正面引导和积极影响的不二法门。希望孩子做什么,怎么做,需要父母率先垂范做好榜样。不想让他们做什么?怎么做不好?则不但需要家长耐心地讲解,更需要克己复礼带头遵循。父母并非天生就会教育孩子,需要通过不断的、认真的、务实的、正确的学*来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并灵活有度地应用于家庭教育的实践之中。学*是为了教育,教育是为了教好,当父母的要紧紧围绕教好孩子这个目标努力,而不能只是为了学而学为了教而教,更不能半途而废或者得过且过。有幸成为父子母女,应该好好珍惜。为此,家长必须付出必要的精力和时间,倾注更多真切和持久的感情,把自己学*到、领悟来和总结出的教育良方持续转化为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动力和能量,与他们一同成长,体悟其间之酸甜苦辣,让孩子和自己的人生更加真切、丰盈、充实。

  六、父母应当与学校老师保持顺畅的沟通,共同关注和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成长提升。每年正常的学期有9个月左右,孩子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校园度过。孩子的思想、品性、情绪、言行、*惯、学业等情况的变化除了家长在家里能少量地看到一些表现之外,要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孩子,少不了与学校老师们常态化的沟通交流。在对孩子实施共同教育的成效检验和方法改进上也离不开与老师团队的有效合作。唯有这样做好信息共享,才能便于家长在掌握准确情况的基础上更好的改进方法和调整重心,做到有的放矢,成效可期。这一点我们家做得还不够,今后会加强。小学阶段是孩子思维*惯、行为规范、性格和情绪控制能力,特别是专注力和投入度培养的关键时期,我们希望通过与老师们的高频沟通获知孩子的反应和变化来更好的引导孩子在自立、自律方面有所长进。

  以上只是思想认知上的些许提升,这个相对容易。难的是坚持去做并且持续做好以求越做越好。通过该书的研读,引领我们家长对家庭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技巧有了更为全面和系统的梳理,对今后的家庭教育必将产生直接而积极的影响,我们也深信将会把家庭教育不断提高到更高的水*。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心得体会 (菁华5篇)扩展阅读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心得体会 (菁华5篇)(扩展1)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心得体会6篇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心得体会1

  初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是在之前代课的学校,那时学校推荐师生共读,就发给我们老师一人一本书,其中就有它。前几天才想起看它,此时我已是2岁孩子的妈妈,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总有许多困惑和不解。最*认真读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给我很大的震撼。尹建莉真是一位有心的妈妈,她的许多智慧值得我们学*和借鉴。

  尹老师在书中谈到第一次拿起一本书给女儿讲故事,不是讲,而是读。逐渐地,由开始的妈妈指着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改成由孩子指着,妈妈来读。孩子指到哪,妈妈读到哪。这样,慢慢地使孩子理解了文字的作用,读得多了,许多“白字”就自然解决了。这为孩子上小学打下坚固的基础。

  书中很多的事例,我也经历过。书中谈到了她女儿9岁时单独乘坐17个小时的火车从烟台到北京的事例,让我很感动,我很羡慕圆圆有这样一位豁达的妈妈。有了独立出远门的经历,对圆圆来说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到后来她独自去青岛乃至周末逛街乐不思蜀,她的妈妈都持支持的态度,难怪在引言中谈到她女儿的自主自立。我从上小学一直到高中,都在家人的庇护下成长。周末爸妈从不主张我出门,即使迫不得已出门也规定好几点之前回来,更别说自己出远门了。也许,现在对家的依赖性都是那时慢慢积淀下来的。我们不能说自己父母的出发点不好,他们也是为我们的安全着想,我们都可以理解。只是不同的家庭教育造就了孩子长大后不同的性格。

  我的女儿也2岁多了,但至今仍没能爽快地吃下一餐饭,吃饭成了一家人发愁的问题。妈妈着急上火,却也拿她没有办法。唯有骂,但总是骂也解决不了问题。我看到尹老师在书中对孩子不爱吃饭支招:饿几顿。我心里一乐:还真有招数!接着,我就跟妈妈说了,刚开始妈妈不舍得,第一次不给她吃零食,饭前只喝水、吃水果,第一天效果不明显,第二天她还真的主动叫着要吃饭,,发现她竟然在吃饭的时候特别乖,吃的还很香,虽说吃得不多,但总算有进步了。可见,对孩子的爱不该是溺爱和强迫,应该用智慧来疏导孩子。大爱无痕嘛!

  感受还很多,自己慢慢体会吧。书中说“不是所有成为父母的人都会做父母。”所以不是所有成为老师的人都会做老师。教育是一门永远学不完的功课。我们应该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再实践,愿我们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越来越融洽。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心得体会2

  自从生完孩子,一心想着,怎样才能把孩子教育成好孩子。读完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在这里面,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对于孩子来说,成长期很关键,妈妈应该把教育孩子当**生重要的事业。那么妈妈怎么说,孩子才愿意听呢?妈妈怎么做,孩子才愿意学呢?

  这本书讲到,好妈妈要学会夸赞孩子,给孩子赞美和鼓励,但是表扬的方面要具体,有针对性,切不可一刀切,一切以你最棒来代替。因为,赞赏能给人以满足,是人性中最深切的渴望,妈妈表扬鼓励可以给孩子们的心灵注入阳光,从而培养出出色的下一代。俗话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人才是需要培养的,在家庭中父母就扮演了伯乐的角色,首先,我们不能眼里只有孩子的缺点,看不到孩子的优点,作为父母,对于孩子取得的优秀成绩,父母不要隐藏喜悦,要把赞美和肯定表达出来;对于孩子生活、学*中遇到不尽如意的事情,父母应通过鼓励的语言激励孩子继续努力,日后取得优异的成绩。并且对于孩子的失误和不足,家长要把他当作自己的事情,努力帮孩子想办法去解决,而不是一味的去责怪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千万不能拿着孩子和别人做对比,这样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我们该做的是找到孩子的长处,并学会去发扬长处,促进孩子成长。

  每个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殊不知,言传身教才能养育有出息的孩子,看到孩子,我们似乎也看到了自己,在教育孩子的同时,我们也在教育并检验自己的人格。想要培养出具有独立人格的孩子,父母需要做到给孩子提供表达的机会,父母要对孩子的问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样才能激发孩子们的热情,无论孩子的观点多么天真、可笑,都要耐心,认真听完,并给予反馈意见或适当的引导。对于孩子的缺点、毛病,父母更不能放纵,让孩子明白其中的道理,才能把孩子培养成懂事的人,因此,在适当的时机要学会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加以拒绝。

  现如今,孩子的情绪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因此要教育孩子做一个高情商的人。心理研究表明,处于积极情绪的孩子少生病、心态乐观、不仅可以享受亲密的家庭关系,学*也会事半功倍。因此成为一名情绪教练,尤其重要。对于孩子来说,情绪是一个陌生而又深奥的东西,但在日常生活中又常伴左右,我们要让孩子清楚:情绪其实是孩子内心的朋友。放手让孩子学会与喜怒哀乐相处,作为家长的我们不可以乱帮忙。家长做的是引导、更是放手。

  这本书教给我们的东西还有很多,面对教育孩子中出现的问题,都用通俗的语言和例子加以解释,真的是妈妈的一本非常有价值的枕边书。推荐给大家,让我们一起做一个好妈妈!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心得体会3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感觉真是写得好,使我受益多多。

  作者尹建莉,是一位从事教育工作的老师,她也是一位成功的妈妈,培养了一位出色的女儿,因此这本书可以说是作者从事教育工作,以及身为人母教育女儿的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之谈,同时这又是一本非常专业的教育书,书中的观点与事例紧密结合,阐述得有理有据,又提供了大量切实可行的教子办法。此外作者的文笔也颇为人称道,不枯燥,让人有一口气全部读完的冲动。

  真正的教育,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是大爱无痕。不是刻意去喊,去说的,也不是刻意去做的。作者也是秉承这一宗旨来教育孩子的,把生活中的孩子的一切事都按照这去做,确实不容易,能够做到大爱无痕地爱孩子,才是一个成功的母亲。

  书中作者的一些观点我也十分赞同,永远尊重孩子,不使用暴力;教孩子有同情心,爱心,诚实,同时自己要以身作则;给孩子充分的自由,不要管得太多太细,关心孩子,但不要监督孩子;发现孩子的优点,淡化孩子的缺点,孩子会越来越好;让孩子爱上阅读,爱上学*,要有方法,要保护孩子学*的兴趣;和孩子一起端正学*态度,只关心学了多少,不关心考了多少。

  我最感兴趣的就是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惯的问题,作者认为阅读是需要诱惑的。在教育中,想要孩子接受什么,就去诱惑他;想要他排斥什么,就去强迫他,这是非常有效的一招。让孩子本身对阅读有兴趣,从阅读中得到快乐。我想学校的阅览室的工作也是要达到让学生品味阅读本身的兴趣,这样,我们的孩子就会爱上阅读。

  在对书的选择上,作者提出,不看“有用”的书。不看“有用”的书,是在选择中要以孩子的兴趣为核心要素,不以大人所谓的“有用”为选择标准。反思与对照我们在学生的读书活动中,也给学生推荐了一些书,有文学名著、诗词等。这可能是从老师的角度来选择的,范围比较狭窄,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是不利的。

  我们学校的学生的阅读兴趣一定是丰富多彩的,天文、地理、动物、植物、军事、人文等,在这些方面,应该更放开。交给学生更大的选择的自由与权力,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书,相信喜欢阅读的学生一定会更多,阅读的兴趣也一定会更浓厚。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心得体会4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是教育学者、教育硕士尹建莉16年的教女手记,全书共分七个章节,每个章节一个主题,从爱、学*、品格、*惯、家长的智慧、家教小事、教育误区等多个方面向我们讲述了耳目一新的家庭教育原则。

  本书采用案例写作的方式,呈现了一个优秀孩子的成长轨迹,内容通俗易懂,操作性强,有独到的教育观念,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含有诸多教育智慧,里面教了一些教育方法,告诉妈妈需要注意的问题,遇到孩子的各种问题怎么处理等等。比如,青春期的孩子比较叛逆,你越讲什么,他越不听什么,这时候不应该指责他、批评他,而是想办法和他成为“朋友”,了解他的真实想法,再择机出手。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年轻的父母会得到一块玉——可爱的孩子。多年后的结果却是,一些人得到了令人满意的作品,一些人眼瞅着玉石的变化越来越失望。二者的区别,就是后者使用的,常常是锄头。”我们要求孩子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我们作为老师有没有树立起作为老师的理想;我们要求孩子从小认真学*,我们作为老师有没有把“教育”作为一门功课来学*,如果我们没有,又有什么资格去要求我们的孩子。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总是在强调一些客观因素,小学老师说孩子没有良好的家教,初中老师强调小学老师没把孩子教育好,高中老师又抱怨初中老师无能,大学老师更是觉得没有必要为学生的行为负责。如此,孩子便长大了,真的成为祸害别人的人了。谁为他负责呢?我们应该为此感到忧虑。没有道德败坏的孩子,只有不幸的孩子。我们没法改变无法改变的事情,但我们可以让每一个到我们手中的孩子感觉到幸运,要知道他已经不幸很久了。

  作为一名老师,我越来越感觉自己的无知和无能。回想自己十几年的教师生活,许多事情感觉力不从心,我们总是宽容自己一次又一次的犯错误,可我们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我们犯了错误可以改,可我们孩子的生活却永远不能够从头来过。书中说“现代家庭教育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父母可以为孩子付出生命,却不肯为孩子付出时间和心思。”我们从来不否认一个溺爱孩子的父母对孩子深深的爱,所以我们也从来不否认作为一个良苦用心的老师对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但这远远不够,如果我们真正能够爱孩子,那就从改变自己做起,从加强自身的学*做起。

  书中说“不是所有成为父母的人都会做父母。”所以不是所有成为老师的人都会做老师。教育是一门永远学不完的功课。作为一名老师,我越来越感觉自己的力不从心。我想只有更多的学*,不断地提高才是我当下要走的教育之路。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心得体会5

  第一次看完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忍不住又翻阅了一次。无论是以妈妈的角度还是老师的角度阅读这本书,都受益匪浅。

  “妈妈是朋友,妈妈是老师,妈妈是孩子的引路人,妈妈教育方法的差别,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这就是这本书的引。一开始之所以被这本书吸引,有一大部分原因在于看到了这个引。前言有一段话也很吸引人:年轻的父母也得到一块玉——可爱的孩子——多年后的结果却是,一些人得到了令人满意的作品,一些人眼瞅这玉石的变化越来越失望。二者的区别,就是后者使用的,常常是锄头。

  每读完一篇,我都会马上对照一下我自己,发现我自己原来也在用着锄头一样的工具在雕琢着自己手里的玉,想想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只不过用的次数多少而已。

  有几个章节我更是看到了一个教育专家的教子方法,例如:不写暴力作业、学*不要刻苦努力、替孩子写作业等等,这在一般人看来简直是乱套的东西,在教育专家的笔下却是那么的自然合理。不得不让我佩服真正的教育的力量不是强硬而是方法。

  另外作者十分重视阅读*惯的培养,书的第二章几乎都在讲早期阅读的,从阅读的重要性,阅读的方法,到阅读给学*带来的好处,阐述得很详细,并且举了很多的实例。用作者的话说,阅读是一根“魔杖”,被“魔杖”点中的孩子学*能力强。

  书中的很多做法是作者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总结的方法和经验,因此具备可操作性。并且,作者对现行的教育弊病做了大胆的批评,观点鲜明。对于读者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例如在如何培养良好学**惯的过程中,作者提出了一系列与我们家长常见的做法皆然相背的逆向思维:“不陪”才能培养好*惯;惩罚你,不让你写作业;学*不要“刻苦努力”;“不考一百分”;“考好了不奖励”,这些观点听上去令人耳目一新,又觉得不可思议。细细揣摩后,才有一种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顿悟。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心得体会6

  因为喜欢畅游书海,所以不管走到哪儿,我都会先找到当地的图书馆,办一张图书证,一逢周末便扎进图书馆,早出晚归。

  年少时,酷爱读小说,有道儿女情长的言情小说,像《我为歌狂》《谁偷走了我的奶酪》;也有诉说刀光剑影的武侠小说,如古龙的《武林外史》;还有发人深省的世界名著,似《飘》。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心理、教育类书籍便成了案头常见书籍,《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便是其中一本。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共包括七章,作者尹建莉女士既是一位妈妈又是一位教育工作者,而书中内容大部分取材于她和女儿的日常交流。在这部著作中,她经常从一个母亲的角色进入问题,却始终以专业工作者的学识和态度来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阅读此书让我受益良多!

  “如何提高爱的质量”是第一章,它让我知道:对孩子要承受的`痛苦应如实相告,尽量不夸大也不过分缩小,绝不通过哄骗或收买的方式达到目的。逗孩子应该是以儿童快乐为前提。“脾气不好”在家长身上可能只是个小毛病,可它给孩子带来的却会是个大恶果……书中所说的事情都是我已经亲身经历的事情,然而对比之下,相形见绌。比如,我会在孩子打针时,骗他“一点也不疼”;“逗”孩子时,可能开怀了自己,却给孩子带来了羞辱、担忧和失落;因为自己的“脾气不好”,不仅让孩子变得脾气暴躁,自卑怯懦,也让孩子身心俱伤,而在犯错后屡教不改,一错再错。作为母亲,我不懂我的儿子,而作为老师,我又不懂我的学生。

  看完“把学*做成轻松的事”这一章的内容,我突然了然:孩子原本不需要为学*而苦恼。儿童学业落后的原因,常在于他没有学会思考。小学,甚至初中,没有真正的学业落后,也不存在绝对的成绩优秀,一切都是可逆转的,使情况发生逆转的神奇力量是:课外阅读……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从心理学的视角分析:“缺乏阅读能力,将会阻碍和抑制脑的极其细微的连接性纤维的可塑性,使它们不能顺利地保证神经元之间的联系。谁不善阅读,他就不善于思考。凡是那些除了教科书什么也不阅读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就非常肤浅。”关于这一点,我自己也深有体会。上小学时,我属于那种不需要花费什么工夫在功课上也能考得好成绩的学生,可年级越高越会力不从心,而这跟我那少得可怜的课外阅读量不无关系。对于这一点,尹建莉老师在书中也提到过。

  关于阅读,尹建莉老师强调应该让儿童感觉到阅读是件有趣的事,除了有趣没有任何其他目的。当然,阅读有好坏之分,但这里的好坏绝不是以“有没有用”为区分标准,而是以“孩子的的兴趣”为核心要素。在书中,她谈了自己心目中的好坏阅读的几个特点,其中说到“好阅读在乎读了多少,坏阅读计较记住多少”时,她提到:书中的具体内容根本不需要孩子专门去记忆,即使他把三个月前读的一本小说的主人公名字都忘记了,也不能说他白读了。她打了一个既形象又让我印象深刻的比喻,三个月前阅读的书正如三个月前的一顿美餐,尽管我们可能根本不记得当时自己到底吃了什么,味道如何,可当时可口食物里的营养的确被我们吸收了。

  此外,关于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她认为:在教育中,想要孩子接受什么,就去诱惑他;想要他排斥什么,就去强迫他。读书亦然!而我亦深以为然。……

  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评价《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一本有勇气、有思想、有智慧的书,能让家长、老师以及那些关心教育的人从中得到教益。我想,的确如此。这正如我坚信阅读不仅对孩子重要,还对作为家长和老师的我同样重要一般。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心得体会 (菁华5篇)(扩展2)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心得体会(精选5篇)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心得体会 1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是教育学者、教育硕士尹建莉16年的教女手记,全书共分七个章节,每个章节一个主题,从爱、学*、品格、*惯、家长的智慧、家教小事、教育误区等多个方面向我们讲述了耳目一新的家庭教育原则。本书采用案例写作的方式,呈现了一个优秀孩子的成长轨迹,内容通俗易懂,操作性强,有独到的教育观念,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含有诸多教育智慧,里面教了一些教育方法,告诉妈妈需要注意的问题,遇到孩子的各种问题怎么处理等等。比如,青春期的孩子比较叛逆,你越讲什么,他越不听什么,这时候不应该指责他、批评他,而是想办法和他成为“朋友”,了解他的真实想法,再择机出手。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年轻的父母会得到一块玉——可爱的孩子。多年后的结果却是,一些人得到了令人满意的作品,一些人眼瞅着玉石的变化越来越失望。二者的区别,就是后者使用的,常常是锄头。”我们要求孩子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我们作为老师有没有树立起作为老师的理想;我们要求孩子从小认真学*,我们作为老师有没有把“教育”作为一门功课来学*,如果我们没有,又有什么资格去要求我们的孩子。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总是在强调一些客观因素,小学老师说孩子没有良好的家教,初中老师强调小学老师没把孩子教育好,高中老师又抱怨初中老师无能,大学老师更是觉得没有必要为学生的行为负责。如此,孩子便长大了,真的成为祸害别人的人了。谁为他负责呢?我们应该为此感到忧虑。没有道德败坏的孩子,只有不幸的孩子。我们没法改变无法改变的事情,但我们可以让每一个到我们手中的孩子感觉到幸运,要知道他已经不幸很久了。

  作为一名老师,我越来越感觉自己的无知和无能。回想自己十几年的教师生活,许多事情感觉力不从心,我们总是宽容自己一次又一次的犯错误,可我们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我们犯了错误可以改,可我们孩子的生活却永远不能够从头来过。书中说“现代家庭教育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父母可以为孩子付出生命,却不肯为孩子付出时间和心思。”我们从来不否认一个溺爱孩子的父母对孩子深深的爱,所以我们也从来不否认作为一个良苦用心的老师对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但这远远不够,如果我们真正能够爱孩子,那就从改变自己做起,从加强自身的学*做起。

  书中说“不是所有成为父母的人都会做父母。”所以不是所有成为老师的人都会做老师。教育是一门永远学不完的功课。作为一名老师,我越来越感觉自己的力不从心。我想只有更多的学*,不断地提高才是我当下要走的教育之路。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心得体会 2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是教育学者、教育硕士尹建莉16年的教女手记,全书共分七个章节,每个章节一个主题,从爱、学*、品格、*惯、家长的智慧、家教小事、教育误区等多个方面向我们讲述了耳目一新的家庭教育原则。

  本书采用案例写作的方式,呈现了一个优秀孩子的成长轨迹,内容通俗易懂,操作性强,有独到的教育观念,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含有诸多教育智慧,里面教了一些教育方法,告诉妈妈需要注意的问题,遇到孩子的各种问题怎么处理等等。比如,青春期的孩子比较叛逆,你越讲什么,他越不听什么,这时候不应该指责他、批评他,而是想办法和他成为“朋友”,了解他的真实想法,再择机出手。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年轻的父母会得到一块玉——可爱的孩子。多年后的结果却是,一些人得到了令人满意的作品,一些人眼瞅着玉石的变化越来越失望。二者的区别,就是后者使用的,常常是锄头。”我们要求孩子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我们作为老师有没有树立起作为老师的理想;我们要求孩子从小认真学*,我们作为老师有没有把“教育”作为一门功课来学*,如果我们没有,又有什么资格去要求我们的孩子。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总是在强调一些客观因素,小学老师说孩子没有良好的家教,初中老师强调小学老师没把孩子教育好,高中老师又抱怨初中老师无能,大学老师更是觉得没有必要为学生的行为负责。如此,孩子便长大了,真的成为祸害别人的人了。谁为他负责呢?我们应该为此感到忧虑。没有道德败坏的孩子,只有不幸的孩子。我们没法改变无法改变的事情,但我们可以让每一个到我们手中的孩子感觉到幸运,要知道他已经不幸很久了。

  作为一名老师,我越来越感觉自己的无知和无能。回想自己十几年的教师生活,许多事情感觉力不从心,我们总是宽容自己一次又一次的犯错误,可我们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我们犯了错误可以改,可我们孩子的生活却永远不能够从头来过。书中说“现代家庭教育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父母可以为孩子付出生命,却不肯为孩子付出时间和心思。”我们从来不否认一个溺爱孩子的父母对孩子深深的爱,所以我们也从来不否认作为一个良苦用心的老师对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但这远远不够,如果我们真正能够爱孩子,那就从改变自己做起,从加强自身的学*做起。

  书中说“不是所有成为父母的人都会做父母。”所以不是所有成为老师的人都会做老师。教育是一门永远学不完的功课。作为一名老师,我越来越感觉自己的力不从心。我想只有更多的学*,不断地提高才是我当下要走的教育之路。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心得体会 3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感觉真是写得好,使我受益多多。

  作者尹建莉,是一位从事教育工作20xx年的老师,她也是一位成功的妈妈,培养了一位出色的女儿,因此这本书可以说是作者从事教育工作,以及身为人母教育女儿的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之谈,同时这又是一本非常专业的教育书,书中的观点与事例紧密结合,阐述得有理有据,又提供了大量切实可行的教子办法。此外作者的文笔也颇为人称道,不枯燥,让人有一口气全部读完的冲动。

  真正的教育,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是大爱无痕。不是刻意去喊,去说的,也不是刻意去做的。作者也是秉承这一宗旨来教育孩子的,把生活中的孩子的一切事都按照这去做,确实不容易,能够做到大爱无痕地爱孩子,才是一个成功的母亲。

  书中作者的一些观点我也十分赞同,永远尊重孩子,不使用暴力;教孩子有同情心,爱心,诚实,同时自己要以身作则;给孩子充分的自由,不要管得太多太细,关心孩子,但不要监督孩子;发现孩子的优点,淡化孩子的缺点,孩子会越来越好;让孩子爱上阅读,爱上学*,要有方法,要保护孩子学*的兴趣;和孩子一起端正学*态度,只关心学了多少,不关心考了多少。

  我最感兴趣的就是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惯的问题,作者认为阅读是需要诱惑的。在教育中,想要孩子接受什么,就去诱惑他;想要他排斥什么,就去强迫他,这是非常有效的一招。让孩子本身对阅读有兴趣,从阅读中得到快乐。我想学校的阅览室的工作也是要达到让学生品味阅读本身的兴趣,这样,我们的孩子就会爱上阅读。

  在对书的选择上,作者提出,不看“有用”的书。不看“有用”的书,是在选择中要以孩子的兴趣为核心要素,不以大人所谓的“有用”为选择标准。反思与对照我们在学生的读书活动中,也给学生推荐了一些书,有文学名著、诗词等。这可能是从老师的角度来选择的,范围比较狭窄,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是不利的。

  我们学校有20xx多名学生,他们阅读的兴趣一定是丰富多彩的,天文、地理、动物、植物、军事、人文等,在这些方面,应该更放开。交给学生更大的选择的自由与权力,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书,相信喜欢阅读的学生一定会更多,阅读的兴趣也一定会更浓厚。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心得体会 4

  其实我一直认为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很深刻的',但我并不了解。读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我才对家庭教育有了一定的认识。看书时我也常常联想起我的侄女,想到她的行为。

  比如打针这件事,记得一次侄女肚子一直疼,我和妈妈就带她去了医院,医生看过后说要抽血检验,侄女一听就害怕了。虽然我们一直安慰她打针不痛的很快的,但她依然拼命反抗。或许是因为家里人常常说如果她不乖,就带她去打针,以至于让她产生了根深蒂固的思想:打针很痛的。或许家里人的行为应当避免,我们也应当以温柔的方式告诉她打针是怎么一回事。

  而最让我感同身受的是书中所提到阅读的重要性。我从小到大读的书不多,虽然偶尔心血来潮会买书看,但并没有阅读的*惯。虽然阅读的目的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作文,但我发现,没有一定的阅读量,作文真的写不好。我每次作文都写不好,或许就是因为思想和言语不够丰富。而如今电视和电脑触手可及,每次家里人没时间管侄女时,就会让她去看电视玩电脑,从没想过让她看看书或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我们全家人都应该反思吧,怎样才是对孩子最好的。

  当然我们不可能照搬书中的方法,但我们应当去学*,去体会,去做。 希望更多的人能通过这本书学到对待孩子的正确方法吧。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心得体会 5

  最*读了教育专家尹建莉老师写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感到自己受益匪浅。该书序中写到,真正的教育、真正的大爱,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所谓大爱无痕,不是刻意去喊,去说的,也不是刻意去做的。读过之后觉得不但对自己如何做好一个母亲有帮助,对自己如何教育好学生也有很大的帮助。

  尹老师强调要让孩子们轻松学*,千万不要用学*作为惩罚孩子的手段,引导孩子体会到学*的快乐,把所学的东西应用到生活中去,真正体会学有所用的乐趣。她抓住孩子的心理,大量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提出了一系列与我们常见的做法截然不同的方法——“不陪”才能培养好*惯;惩罚你,不让你写作业;学*不要“刻苦努力”;不考一百分;考好了不奖励……这些观点听上去令人耳目一新,又有点令人觉得不可思议,但是细读之后,你会恍然大悟,你会发现尹老师在向我们讲述一个朴素的道理:要让孩子做好一件事,先让孩子爱上它。

  当我读到“如果把学*做成一颗酒心巧克力,孩子如何能不喜欢;如果把学*做成一颗牛黄解毒丸,孩子又如何会喜欢?”时,我不禁想到了我自己,我觉得自己正是那种把学*做成了牛黄解毒丸的一类人。“你这孩子挺聪明的,就是在学*上不用心,不刻苦。”这是我说得最多,而家长们又最容易接受的理由。我一直以来也是这样认为的,并以此来教育我的学生和我的孩子,从不以为有什么问题。可是大部分学生还是不爱学*,不愿意刻苦付出。这是哪出了问题呢?尹老师的书让我找到答案。她说:“学*为什么非得是苦的不可?我们都希望孩子喜欢学*,如果把学*做成一颗酒心巧克力,孩子如何能不喜欢;如果把学*做成一颗牛黄解毒丸,孩子又如何能喜欢?”我们为了让学生的学*成绩理想,往往不遗余力的对他们进行教育,教育他们学*是如何如何重要,告诉他们不学*对自己的将来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如此教育的结果是一学期下来,老师累得筋疲力尽,学生学得疲惫不堪,成绩还不一定理想。那我们为什么不能把学*做成一颗酒心巧克力呢?为什么不能在学生的学*兴趣上多下些功夫呢?如果像尹老师说的把学*当成一种游戏,像“开小卖部”、“当小老师”,学生又如何能不喜欢呢?

  “在教育中,想要孩子接受什么,就去诱惑他;想要他排斥什么,就去强迫他——这是非常有效的一招。凡达不到目的,做得事与愿违的家长,一定是把方法用反了。如果你想让孩子喜欢课外阅读,就千万不要直接要求他‘读书去’,也不要总拿他爱不爱读书这事当话题来聊,更不要用阅读的事来教训他。”对此,我深有同感。在女儿读书方面,我从来都是随他所愿,她什么时候想读了,自己拿书来读,如果不想读,你让她做她也不愿做,当然很多的时候由于孩子的天性,儿子不会自己自觉地进行读书,这个时候,我总是在一边自己拿起一本书来读,小孩子的模仿性很强,当他看到你在读书时,她也会自觉地进行阅读,当孩子不喜欢读书的时候,我会尽量和孩子做她喜欢的游戏,如《开商店》、《奥特曼与怪兽》。

  “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是家长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尹老师认为最关键的还是在于家长,在于孩子所生活的环境。孩子生活的环境里没有人喜欢看书,孩子回到家以后爸爸妈妈不是在打麻将。就是在看电视,你说孩子会喜欢看书吗?阅读是一根“魔杖”,被“魔杖”点中的孩子学*能力强。“被魔杖点中的孩子学*能力强”,课外阅读有一种魔力,不显山不露水地赋予孩子不同的能量,阅读对孩子的智力和学*有着很大的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从心理学的视解分析,“缺乏阅读能力,将会阻碍和抑制脑的极其细微的连接性纤维的可塑性,使它们不能顺利地保证神经元之间的联系。谁不善阅读,他就不善于思考。”是的,学*能力的构建好比盖房子,有好的工具和完善背景,整个盖房子过程就是件比较轻松的事,也能保证质量;如果工具和背景都差,施工质量自然就可想而知了。

  西方有句谚语:“地狱之路有时是好的意图铺起来的”。其实生活中,我们很容易就做到了帮孩子干这干那,但对孩子“袖手旁观”,那可真叫做一种“煎熬”。经常看他那笨拙的样子,我恨不得冲过去三下五除二帮他弄个服服帖帖的,在品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之后,很多时候我都忍住了。我不能剥夺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他还可以积攒经验教训,在可以犯的错误面前,为什么不给一点机会?人生中,还有很多不可以犯的错误呢!那处处呵护中长大的他又该如何去判断?!

  看这本书,真的觉得受益匪浅!教育就在身边,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是教育的最好的契机,关键是你拥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法加以引导。让我们记住她的一句话吧!“孩子不是为了“长大”或“成功”、“成才”活着,孩子首先是为了“童年”而活着。”教育不应该有功利性,爱孩子才要施教,施教应该溶于浓浓的'爱中,正确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错误的教育方法就是一柄锄头,我想今后我应该把手中的锄头换成刻刀,力争既做一个好妈妈又做一个好老师。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心得体会 (菁华5篇)(扩展3)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6篇

  幸福是什么?幸福其实很简单:在他熟睡的时候,静静地欣赏这个小小的生命,感受孩子均匀的呼吸,摸摸他滚圆的的胳臂,胖胖的小手,有时还忍不住在他那可爱的小脸上亲一口。看着孩子咿咿呀呀,总是在想这个小生命长大会成为什么样呢?既是幼儿教师又是妈妈的我,不知不觉地对育儿类的书籍感兴趣起来。*一段时间,正在读一本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看后感触颇多,先不去对这本书的内容上来做介绍和评价,仅仅从书名上来看,这个书名只是想说明一个很重要却常被忽略的道理:家长在教育孩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尽管自己是一名幼儿老师,一直以来,我却仍然在茫然,到底怎么样教育孩子是对的,任何事都没有绝对的对与错。零零散散的看过一些书籍,更多的是遇到问题马上到网上搜索。网络是便捷的,但有时繁杂的,甚至冗长。这本书虽然写的文字*淡,语言普通,但没有那些空洞的大道理,对于很多具体问题,作者找到了妥善处理的方法,这真是我们需要的。在朱旭东先生的序言里,我一直铭记着五个字:有心而无痕。这真的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有心,做任何事,只要有心,多半就成功了一半,何况是教育孩子,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都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没有哪个妈妈不希望自己是好妈妈,那么何谓好妈妈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文中写到“自己不带孩子就是渎职”,看了这篇文章为自己能在家带孩子高兴,感觉看到孩子们成长中每一天的变化就是一种幸福!然而,也为自己不能时刻陪伴孩子而遗憾!面对孩子,常常被眼前的小生命而感动地微笑,完全把自己是幼儿教师的角色抛诸脑后;当回到工作岗位的时候,我才又恢复了“清醒”,在教育其他孩子的时候,突然之间有很多想法,才发现作为一个妈妈似乎不知道怎么教孩子了,而作为老师,却有许多心思。莫非面对自己的孩子,小心翼翼地不知所措了?努力想做“好妈妈,好老师”,看来是自己给自己压力太大了。将压力放一放,将茫然搁一搁,拿起这本绽放着朴素光彩、散发纯净幽香的书,一次次细细品味,我相信它一定能给我们每个为人母为人师的读者带来常新的感觉。

  孩子在成长中会遇到不少让他们感到困难和惧怕的事,家长的职责是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让孩子以积极*和的心态面对这些事情,把痛苦降到最低。最*在读尹建莉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其中关于帮助孩子克服打针恐惧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

  最*在读尹建莉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其中关于帮助孩子克服打针恐惧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就拿打针这件事来说,从宝宝出生以来就要打无数次,可是如何面对打针这件小事,家长们都是怎么做的呢?

  以自己的感受代替孩子的感受,认为只是打针而已,没有必要害怕。以哄骗的方式,告诉孩子打针一点都不疼。以承诺的方式,告诉宝宝打完针就可以吃零食、买玩具。

  但是这样做会导致孩子对打针这件事情还是无法克服,反而会造成一些负面影响,而尹老师为我们提供了几个原则,这对于必须要让孩子承受一些痛苦,如打针、吃药时,我们可以遵循原则:

  1、*静自若,不要表现出焦虑。

  如果大人首先一脸焦虑,孩子就会觉得问题严重,会吓着他们。

  2、对于为什么要这样做,要用孩子能懂的语言向他说明。

  比如告诉孩子你现在生病了,需要打针,打针可以治病。不要认为孩子不懂就不去说。

  3、对于孩子所要承受的痛苦如实相告,尽量不夸大也不要过分缩小。

  比如许多家长带孩子打针时,为了消解孩子的紧张,就说“一点也不疼”,孩子上一次当后,就绝不肯再上第二次当;他们挑战困难的理性和勇气就失去一次萌发机会,并且以后会不信任大人。

  4、激发孩子的勇气。

  儿童的忍耐力其实是惊人的,只要不吓着他们,给出一个合适的心理预期,他们多半能够接受一些似乎很困难的事情。同时也要给他们退路,不要让孩子为自己流露的“不坚强”感到羞愧。

  5、绝不通过哄骗或收买的方式达到目的。

  有的家长通过“不打针警察就要来抓你”,或“吃了这药就给你买个遥控汽车”等方式达到目的,这是很糟的。哄骗和收买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并不能真正缓解孩子的紧张,还有碍他们的道德发育。

  当我们从一些表面现象去评论法国多数人民素质有多高,文化底蕴有多深,亦或是文化生活多丰富等,最终都可以归结为法国有多重视全民阅读这件事情。

  在巴黎生活的时候我就深有体会,除了街区、商场和学校里的各大图书馆,法国每个居民社区都有社区图书馆,所辖社区的居民每人都可以免费办理图书借阅卡,随时可以去看书、借书。社区图书馆书籍从学龄前到**的各领域科目都能涵盖和涉及,非常便于百姓阅读。

  在孩子教育方面,想让孩子得到全面发展,我认为当务之急不是培养琴棋书画类的“小技”,更不是用打高尔夫球、骑马等方式培养孩子的“绅士风度”,而是尽快培养孩子的阅读*惯,博览群书,提高阅读力,从书中汲取养分和知识。

  良好的阅读能力可以提高理解能力、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将这种能力发挥到各个学科和领域。当然,阅读力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它不像才艺培训班在短期内可以看到明显的成效,但是阅读为孩子塑造出的各种能力会在他成长到一定阶段后,以喷射式的力量显现出来。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力呢?在这里分享一些心得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睡前故事

  从女儿1岁起,我便开始每晚给她讲睡前故事,以各类年龄段的绘本故事为主;坚持到现在,故事的范围已经扩大到百科知识、十万个为什么、格林童话等等,她都非常喜欢。现在女儿已经5岁了,我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会刻意地指读一些字给她看,目的是渐渐让她认识汉字,慢慢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

  二、营造读书的氛围

  家长喜爱阅读是培养孩子阅读的最佳方式,家长千万不要找各种理由和借口说没时间看书。合理规划和利用时间,哪怕每天只挤出1个小时来阅读,也可以对孩子起到有利的影响,对自己也是一种提升。闲暇时间还可以带孩子多逛逛书店和图书馆。我亲眼见过法国家庭的孩子放学回家第一件事情不是上网、不是玩儿手机而是钻进自己的房间看书,家长的床头也永远堆满各类书籍,每天如此。这种良好的阅读*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而是从小到大、从家长到孩子点滴的渗透和影响,从而培养出的能力和*惯。

  三、让阅读成为兴趣爱好

  千万不要以命令式的口吻要求孩子去读书,而是家长带领着孩子一起去书中寻找乐趣,去探索和发现生活中没有经历过的事物,充分地激发出孩子的求知欲,如饥似渴地去读书。另外还建议一定选择适合孩子现阶段年龄的读物,过于生涩难懂的书籍会打击孩子阅读的兴趣。

  四、善于总结和分享

  可以每周固定一个时间和孩子进行读书分享,家长和孩子互相聊聊最*喜欢读的书、喜欢的原因、有何感受和启发等等;在这个时候作为家长也要畅所欲言和孩子以朋友的方式总结和分享,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哪怕是抨击和批判,也要支持孩子勇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五、让孩子爱上讲故事

  在女儿身上我发现,凡是她听过两、三次的故事,她基本上都可以完整的讲出来,或者是在我“随意发挥”的时候,会纠正我哪里漏讲了情节,哪里讲的不对。孩子的记忆力超强,可以试着培养孩子讲故事的能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日我读了教育专家尹建莉的教子手记---《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颇受启发,相比许多家教图书,这《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有以下特点:第一,《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首次提出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家庭教育原则,使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章可循。第二,书中给出许多简单而又实用的操作办法,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使父母们不仅立刻获得许多有效的经验,教育意识也随之改善。它是实事求是谈家教的典范,是家长们最实用的工具书。第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不但告诉你怎么能提高孩子成绩,而且告诉你怎么教孩子做人,教你怎么培养一个自觉、自强、自立的孩子。

  读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我被文中朴实的语言、作者的育儿智慧深深的打动。使身为教师和母亲的我深感惭愧,受益非浅。本书的作者尹建莉本身是一位教育专家,曾经做过老师,同时她也是一位成功的妈妈,培养了一位出色的女儿,因此这本书可以说是作者从事教育工作,以及身为人母教育女儿的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之谈。

  尹老师强调要让孩子们轻松学*,千万不要用学*作为惩罚孩子的手段,引导孩子体会到学*的快乐,把所学的东西应用到生活中去,真正体会学有所用的乐趣。她抓住孩子的心理,大量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提出了一系列与我们常见的做法截然不同的方法

  在唐老师的推荐下,我读了尹建莉老师写的教育读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身为人母又身为人师的我,刚读就被书中的序言深深地吸引,被老师讲的农夫的锄头和璞玉的故事所打动。尹建莉是一位教育专家,曾经做过老师,同时她也是一位成功的妈妈,培养了一位出色的女儿。她用16年的教育经验从爱、学*、品格、*惯、家长的智慧、家教小事、教育误区等多个方面向我们讲述了耳目一新的教育原则,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几点:

  一、学*不要“刻苦努力”。

  很多老师都说过这样的话:这孩子,如果不谈学*,还是蛮可爱的。换言之,在学*上,这孩子是不可爱的,是让人头疼的。可是在学校、在家长眼中,学*却是最重要的,于是这孩子就被贴上了“不可爱”“差生”的标签。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孩子*时都是那么活泼可爱,聪明机灵,而在“学*”这件事上就变成差生了呢?“你这孩子挺聪明的,就是在学*上不用心,不刻苦。”这是老师说得最多,而家长们又最容易接受的理由。老师说:“学*为什么非得是苦的不可?我们都希望孩子喜欢学*,如果把学*做成一颗酒心巧克力,孩子如何能不喜欢;如果把学*做成一颗牛黄解毒丸,孩子又如何能喜欢?”

  一个人不可能既讨厌一件事,又能把一件事做好。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是说要让学生爱上某件事,他才能把这件事做好。因此,我们要做的,是思考如何让学生对学*有兴趣,小心呵护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孩子的求知欲,让他们始终保持浓厚的学*兴趣,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不做穿西装的野人。

  “在爱的名义下施暴”这句话给我很强烈的感受,它让我越来越深刻地反思,我们作为老师在做学生工作的时候,总是在强调“我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问心无愧。”良心和爱固然是必须的,但这毕竟主观,而且我想这也是一种比较自私的想法,毕竟你主观感觉的是对得起自己,那孩子呢?如果不被孩子所接受,即使我们再煞费苦心,也是失败的教育。我们要求孩子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我们作为老师有没有树立起作为老师的理想?我们要求孩子从小认真学*,我们作为老师有没有把“教育”作为一门功课来学*?如果我们没有,又有什么资格去要求我们的孩子。

  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总是在强调一些客观因素,小学老师说孩子没有良好的家教,初中老师强调小学老师没把孩子教育好,高中老师又抱怨初中老师无能,大学老师更是觉得没有必要为学生的行为负责。如此,孩子便长大了,谁为他负责呢?我们应该为此感到忧虑。没有道德败坏的孩子,只有不幸的孩子。我们没法改变无法改变的事情,但我们可以不做穿西装的野人,让每一个到我们手中的孩子感觉到幸运。

  三、只设“记功簿”,不设“记过簿”。

  老师设了一个“记功簿”,记录孩子成长中的一些进步和成长。每页只记一件事,画一朵小小的红花——算是给孩子的奖励。这个方法,很多家长和老师肯定都用过,但却有些小小的不同。有的除了“记功簿”还有“记过薄”,想借以提醒孩子不要再犯同样的错。没想到这样的结果是,优点会巩固成为真正的优点,缺点也会巩固下来,成为总也改不掉的缺点。也有的在设“记功簿”时,过分关注孩子的学*,如作业得了几星,考试得了几分,比赛得了几等奖……,忽视了更为重要的品行的培养。

  儿童和**一样,都喜欢受到肯定、受到激励。在肯定和激励的环境中,他们才更容易自信,更容易进步。几乎没有哪个孩子会愈挫愈勇,他们需要成功体验。而事实上,孩子成长中的每一件小事,每一点进步都是应该得到肯定的,如“帮妈妈洗菜,洗得很干净”“帮邻居奶奶收衣服”“扶受伤的同学上医务室”“主动捡起地上的垃圾”“能主动承认错误”“劝阻同学玩危险游戏”等等。作为教师,还要想办法让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体验。成功体验不是偶尔得到的高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后的喜悦。

  书中说“不是所有成为父母的人都会做父母。”所以不是所有成为老师的人都会做老师。教育是一门永远学不完的功课,作为一名老师,我想只有更多地学*,不断地提高,才是我当下要走的教育之路。

  上学期,一次偶然的机会,有幸的阅读了尹建莉老师写的教育读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看了这本书,身为人父又身为人师的我,被书中的内容深深的吸引和打动。看的时候,我的心情一直起伏不定,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让我发现,原本我们一直认为正确的教育方式,事实上是完全错误的,从而大大地贻误了我们的孩子。

  该书的作者是一位成功的妈妈,她16岁的女儿参加高考,取得了超过当年清华录取线22分的优异成绩,这倒还是其次,最主要的是,我们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女儿从小到大的乖巧懂事、快乐和健康、成熟和自立,我们能感受到女儿所有的一切绝非天生,她的一切成绩都来自于这个细心又有智慧的妈妈的教育。

  文中:“年轻的父母会得到一块玉————可爱的孩子————多年后的结果却是,一些人得到了令人满意的作品,一些人眼瞅着玉石的变化越来越失望。二者的区别,就是后者使用的,常常是锄头。”

  关于家庭教育,我们承认,孩子家庭教育的影响远远大于学校教育。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妈妈也是一位老师,书中记叙了许多,作为一位充满良知又懂教育的妈妈,她是如何一次又一次的,“冒险”抵抗女儿学校老师的不良教育。比如为了和女儿一起抵抗老师的“暴力”作业,她替女儿写了几年的家庭作业。为了抵抗老师不正当的处罚,她宁愿女儿再次接受处罚,也不让女儿做本来就是错误的事情。

  虽然是一本家庭教育的书,但我认为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教育都是相通的。书中记叙了许多事情再次地证明了作为一名教育者只要真正从爱、理解、尊重孩子的立场出发,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孩子,都可以被塑造成为优秀的人才。

  但真正的问题是,当我们在一次又一次的抱怨孩子不懂事、不听话、总是在犯错误,永远达不到自己理想的时候,我们愿不愿意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我们愿不愿意向孩子承认或向自己承认“我错了”。如果我们没有这种勇气或不愿做出这种反思,我们就不要奢望我们的孩子会有所改观。甚至我们有的家长或老师对孩子不满了,非打即骂,打骂的理由是充足又充足的,简直无懈可击。书中说:“打孩子是一种陋*和恶*。一个用武力征服儿童的**,无论财富多么丰厚,地位多么显赫,学问多么高深,打人的理由多么充足,都是智慧不足的表现。这一瞬间,你以为自己强大而正义,其实是缺少理智,恃强凌弱;你在弱小的孩子面前心理全部失守,只能从体力上给自己找*衡———在爱的名义下施暴,此时此刻你的行为如此粗野,不过是个穿西装的野人。”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心得体会 (菁华5篇)(扩展4)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心得体会6篇

  初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是在之前代课的学校,那时学校推荐师生共读,就发给我们老师一人一本书,其中就有它。前几天才想起看它,此时我已是2岁孩子的妈妈,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总有许多困惑和不解。最*认真读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给我很大的震撼。尹建莉真是一位有心的妈妈,她的许多智慧值得我们学*和借鉴。

  尹老师在书中谈到第一次拿起一本书给女儿讲故事,不是讲,而是读。逐渐地,由开始的妈妈指着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改成由孩子指着,妈妈来读。孩子指到哪,妈妈读到哪。这样,慢慢地使孩子理解了文字的作用,读得多了,许多“白字”就自然解决了。这为孩子上小学打下坚固的基础。

  书中很多的事例,我也经历过。书中谈到了她女儿9岁时单独乘坐17个小时的火车从烟台到北京的事例,让我很感动,我很羡慕圆圆有这样一位豁达的妈妈。有了独立出远门的经历,对圆圆来说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到后来她独自去青岛乃至周末逛街乐不思蜀,她的妈妈都持支持的态度,难怪在引言中谈到她女儿的自主自立。我从上小学一直到高中,都在家人的庇护下成长。周末爸妈从不主张我出门,即使迫不得已出门也规定好几点之前回来,更别说自己出远门了。也许,现在对家的依赖性都是那时慢慢积淀下来的。我们不能说自己父母的出发点不好,他们也是为我们的安全着想,我们都可以理解。只是不同的家庭教育造就了孩子长大后不同的性格。

  我的女儿也2岁多了,但至今仍没能爽快地吃下一餐饭,吃饭成了一家人发愁的问题。妈妈着急上火,却也拿她没有办法。唯有骂,但总是骂也解决不了问题。我看到尹老师在书中对孩子不爱吃饭支招:饿几顿。我心里一乐:还真有招数!接着,我就跟妈妈说了,刚开始妈妈不舍得,第一次不给她吃零食,饭前只喝水、吃水果,第一天效果不明显,第二天她还真的主动叫着要吃饭,,发现她竟然在吃饭的时候特别乖,吃的还很香,虽说吃得不多,但总算有进步了。可见,对孩子的爱不该是溺爱和强迫,应该用智慧来疏导孩子。大爱无痕嘛!

  感受还很多,自己慢慢体会吧。书中说“不是所有成为父母的人都会做父母。”所以不是所有成为老师的人都会做老师。教育是一门永远学不完的功课。我们应该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再实践,愿我们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越来越融洽。

  自从生完孩子,一心想着,怎样才能把孩子教育成好孩子。读完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在这里面,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对于孩子来说,成长期很关键,妈妈应该把教育孩子当**生重要的事业。那么妈妈怎么说,孩子才愿意听呢?妈妈怎么做,孩子才愿意学呢?

  这本书讲到,好妈妈要学会夸赞孩子,给孩子赞美和鼓励,但是表扬的方面要具体,有针对性,切不可一刀切,一切以你最棒来代替。因为,赞赏能给人以满足,是人性中最深切的渴望,妈妈表扬鼓励可以给孩子们的心灵注入阳光,从而培养出出色的下一代。俗话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人才是需要培养的,在家庭中父母就扮演了伯乐的角色,首先,我们不能眼里只有孩子的缺点,看不到孩子的优点,作为父母,对于孩子取得的优秀成绩,父母不要隐藏喜悦,要把赞美和肯定表达出来;对于孩子生活、学*中遇到不尽如意的事情,父母应通过鼓励的语言激励孩子继续努力,日后取得优异的成绩。并且对于孩子的失误和不足,家长要把他当作自己的事情,努力帮孩子想办法去解决,而不是一味的去责怪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千万不能拿着孩子和别人做对比,这样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我们该做的是找到孩子的长处,并学会去发扬长处,促进孩子成长。

  每个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殊不知,言传身教才能养育有出息的孩子,看到孩子,我们似乎也看到了自己,在教育孩子的同时,我们也在教育并检验自己的人格。想要培养出具有独立人格的孩子,父母需要做到给孩子提供表达的机会,父母要对孩子的问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样才能激发孩子们的热情,无论孩子的观点多么天真、可笑,都要耐心,认真听完,并给予反馈意见或适当的引导。对于孩子的缺点、毛病,父母更不能放纵,让孩子明白其中的道理,才能把孩子培养成懂事的人,因此,在适当的时机要学会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加以拒绝。

  现如今,孩子的情绪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因此要教育孩子做一个高情商的人。心理研究表明,处于积极情绪的孩子少生病、心态乐观、不仅可以享受亲密的家庭关系,学*也会事半功倍。因此成为一名情绪教练,尤其重要。对于孩子来说,情绪是一个陌生而又深奥的东西,但在日常生活中又常伴左右,我们要让孩子清楚:情绪其实是孩子内心的朋友。放手让孩子学会与喜怒哀乐相处,作为家长的我们不可以乱帮忙。家长做的是引导、更是放手。

  这本书教给我们的东西还有很多,面对教育孩子中出现的问题,都用通俗的语言和例子加以解释,真的是妈妈的一本非常有价值的枕边书。推荐给大家,让我们一起做一个好妈妈!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感觉真是写得好,使我受益多多。

  作者尹建莉,是一位从事教育工作的老师,她也是一位成功的妈妈,培养了一位出色的女儿,因此这本书可以说是作者从事教育工作,以及身为人母教育女儿的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之谈,同时这又是一本非常专业的教育书,书中的观点与事例紧密结合,阐述得有理有据,又提供了大量切实可行的教子办法。此外作者的文笔也颇为人称道,不枯燥,让人有一口气全部读完的冲动。

  真正的教育,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是大爱无痕。不是刻意去喊,去说的,也不是刻意去做的。作者也是秉承这一宗旨来教育孩子的,把生活中的孩子的一切事都按照这去做,确实不容易,能够做到大爱无痕地爱孩子,才是一个成功的母亲。

  书中作者的一些观点我也十分赞同,永远尊重孩子,不使用暴力;教孩子有同情心,爱心,诚实,同时自己要以身作则;给孩子充分的自由,不要管得太多太细,关心孩子,但不要监督孩子;发现孩子的优点,淡化孩子的缺点,孩子会越来越好;让孩子爱上阅读,爱上学*,要有方法,要保护孩子学*的兴趣;和孩子一起端正学*态度,只关心学了多少,不关心考了多少。

  我最感兴趣的就是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惯的问题,作者认为阅读是需要诱惑的。在教育中,想要孩子接受什么,就去诱惑他;想要他排斥什么,就去强迫他,这是非常有效的一招。让孩子本身对阅读有兴趣,从阅读中得到快乐。我想学校的阅览室的工作也是要达到让学生品味阅读本身的兴趣,这样,我们的孩子就会爱上阅读。

  在对书的选择上,作者提出,不看“有用”的书。不看“有用”的书,是在选择中要以孩子的兴趣为核心要素,不以大人所谓的“有用”为选择标准。反思与对照我们在学生的读书活动中,也给学生推荐了一些书,有文学名著、诗词等。这可能是从老师的角度来选择的,范围比较狭窄,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是不利的。

  我们学校的学生的阅读兴趣一定是丰富多彩的,天文、地理、动物、植物、军事、人文等,在这些方面,应该更放开。交给学生更大的选择的自由与权力,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书,相信喜欢阅读的学生一定会更多,阅读的兴趣也一定会更浓厚。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是教育学者、教育硕士尹建莉16年的教女手记,全书共分七个章节,每个章节一个主题,从爱、学*、品格、*惯、家长的智慧、家教小事、教育误区等多个方面向我们讲述了耳目一新的家庭教育原则。

  本书采用案例写作的方式,呈现了一个优秀孩子的成长轨迹,内容通俗易懂,操作性强,有独到的教育观念,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含有诸多教育智慧,里面教了一些教育方法,告诉妈妈需要注意的问题,遇到孩子的各种问题怎么处理等等。比如,青春期的孩子比较叛逆,你越讲什么,他越不听什么,这时候不应该指责他、批评他,而是想办法和他成为“朋友”,了解他的真实想法,再择机出手。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年轻的父母会得到一块玉——可爱的孩子。多年后的结果却是,一些人得到了令人满意的作品,一些人眼瞅着玉石的变化越来越失望。二者的区别,就是后者使用的,常常是锄头。”我们要求孩子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我们作为老师有没有树立起作为老师的理想;我们要求孩子从小认真学*,我们作为老师有没有把“教育”作为一门功课来学*,如果我们没有,又有什么资格去要求我们的孩子。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总是在强调一些客观因素,小学老师说孩子没有良好的家教,初中老师强调小学老师没把孩子教育好,高中老师又抱怨初中老师无能,大学老师更是觉得没有必要为学生的行为负责。如此,孩子便长大了,真的成为祸害别人的人了。谁为他负责呢?我们应该为此感到忧虑。没有道德败坏的孩子,只有不幸的孩子。我们没法改变无法改变的事情,但我们可以让每一个到我们手中的孩子感觉到幸运,要知道他已经不幸很久了。

  作为一名老师,我越来越感觉自己的无知和无能。回想自己十几年的教师生活,许多事情感觉力不从心,我们总是宽容自己一次又一次的犯错误,可我们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我们犯了错误可以改,可我们孩子的生活却永远不能够从头来过。书中说“现代家庭教育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父母可以为孩子付出生命,却不肯为孩子付出时间和心思。”我们从来不否认一个溺爱孩子的父母对孩子深深的爱,所以我们也从来不否认作为一个良苦用心的老师对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但这远远不够,如果我们真正能够爱孩子,那就从改变自己做起,从加强自身的学*做起。

  书中说“不是所有成为父母的人都会做父母。”所以不是所有成为老师的人都会做老师。教育是一门永远学不完的功课。作为一名老师,我越来越感觉自己的力不从心。我想只有更多的学*,不断地提高才是我当下要走的教育之路。

  第一次看完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忍不住又翻阅了一次。无论是以妈妈的角度还是老师的角度阅读这本书,都受益匪浅。

  “妈妈是朋友,妈妈是老师,妈妈是孩子的引路人,妈妈教育方法的差别,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这就是这本书的引。一开始之所以被这本书吸引,有一大部分原因在于看到了这个引。前言有一段话也很吸引人:年轻的父母也得到一块玉——可爱的孩子——多年后的结果却是,一些人得到了令人满意的作品,一些人眼瞅这玉石的变化越来越失望。二者的区别,就是后者使用的,常常是锄头。

  每读完一篇,我都会马上对照一下我自己,发现我自己原来也在用着锄头一样的工具在雕琢着自己手里的玉,想想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只不过用的次数多少而已。

  有几个章节我更是看到了一个教育专家的教子方法,例如:不写暴力作业、学*不要刻苦努力、替孩子写作业等等,这在一般人看来简直是乱套的东西,在教育专家的笔下却是那么的自然合理。不得不让我佩服真正的教育的力量不是强硬而是方法。

  另外作者十分重视阅读*惯的培养,书的第二章几乎都在讲早期阅读的,从阅读的重要性,阅读的方法,到阅读给学*带来的好处,阐述得很详细,并且举了很多的实例。用作者的话说,阅读是一根“魔杖”,被“魔杖”点中的孩子学*能力强。

  书中的很多做法是作者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总结的方法和经验,因此具备可操作性。并且,作者对现行的教育弊病做了大胆的批评,观点鲜明。对于读者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例如在如何培养良好学**惯的过程中,作者提出了一系列与我们家长常见的做法皆然相背的逆向思维:“不陪”才能培养好*惯;惩罚你,不让你写作业;学*不要“刻苦努力”;“不考一百分”;“考好了不奖励”,这些观点听上去令人耳目一新,又觉得不可思议。细细揣摩后,才有一种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顿悟。

  因为喜欢畅游书海,所以不管走到哪儿,我都会先找到当地的图书馆,办一张图书证,一逢周末便扎进图书馆,早出晚归。

  年少时,酷爱读小说,有道儿女情长的言情小说,像《我为歌狂》《谁偷走了我的奶酪》;也有诉说刀光剑影的武侠小说,如古龙的《武林外史》;还有发人深省的世界名著,似《飘》。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心理、教育类书籍便成了案头常见书籍,《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便是其中一本。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共包括七章,作者尹建莉女士既是一位妈妈又是一位教育工作者,而书中内容大部分取材于她和女儿的日常交流。在这部著作中,她经常从一个母亲的角色进入问题,却始终以专业工作者的学识和态度来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阅读此书让我受益良多!

  “如何提高爱的质量”是第一章,它让我知道:对孩子要承受的`痛苦应如实相告,尽量不夸大也不过分缩小,绝不通过哄骗或收买的方式达到目的。逗孩子应该是以儿童快乐为前提。“脾气不好”在家长身上可能只是个小毛病,可它给孩子带来的却会是个大恶果……书中所说的事情都是我已经亲身经历的事情,然而对比之下,相形见绌。比如,我会在孩子打针时,骗他“一点也不疼”;“逗”孩子时,可能开怀了自己,却给孩子带来了羞辱、担忧和失落;因为自己的“脾气不好”,不仅让孩子变得脾气暴躁,自卑怯懦,也让孩子身心俱伤,而在犯错后屡教不改,一错再错。作为母亲,我不懂我的儿子,而作为老师,我又不懂我的学生。

  看完“把学*做成轻松的事”这一章的内容,我突然了然:孩子原本不需要为学*而苦恼。儿童学业落后的原因,常在于他没有学会思考。小学,甚至初中,没有真正的学业落后,也不存在绝对的成绩优秀,一切都是可逆转的,使情况发生逆转的神奇力量是:课外阅读……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从心理学的视角分析:“缺乏阅读能力,将会阻碍和抑制脑的极其细微的连接性纤维的可塑性,使它们不能顺利地保证神经元之间的联系。谁不善阅读,他就不善于思考。凡是那些除了教科书什么也不阅读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就非常肤浅。”关于这一点,我自己也深有体会。上小学时,我属于那种不需要花费什么工夫在功课上也能考得好成绩的学生,可年级越高越会力不从心,而这跟我那少得可怜的课外阅读量不无关系。对于这一点,尹建莉老师在书中也提到过。

  关于阅读,尹建莉老师强调应该让儿童感觉到阅读是件有趣的事,除了有趣没有任何其他目的。当然,阅读有好坏之分,但这里的好坏绝不是以“有没有用”为区分标准,而是以“孩子的的兴趣”为核心要素。在书中,她谈了自己心目中的好坏阅读的几个特点,其中说到“好阅读在乎读了多少,坏阅读计较记住多少”时,她提到:书中的具体内容根本不需要孩子专门去记忆,即使他把三个月前读的一本小说的主人公名字都忘记了,也不能说他白读了。她打了一个既形象又让我印象深刻的比喻,三个月前阅读的书正如三个月前的一顿美餐,尽管我们可能根本不记得当时自己到底吃了什么,味道如何,可当时可口食物里的营养的确被我们吸收了。

  此外,关于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她认为:在教育中,想要孩子接受什么,就去诱惑他;想要他排斥什么,就去强迫他。读书亦然!而我亦深以为然。……

  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评价《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一本有勇气、有思想、有智慧的书,能让家长、老师以及那些关心教育的人从中得到教益。我想,的确如此。这正如我坚信阅读不仅对孩子重要,还对作为家长和老师的我同样重要一般。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心得体会 (菁华5篇)(扩展5)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读后感菁选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读后感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对高考的认识

  现在市场上充斥着各种高考的资料,企图通过一年到两年的努力就能考出好的成绩。或许这些资料确实很有用,很多家长也给孩子买,但是孩子能学到多少,愿不愿意学里面的知识,很多家长是无能为力的,驾驭不了的。我从书中学*到,学生的高考,不仅需要一些好的战术,更需要一些好的战略。这些战略性的教育,是需要时间、经历、心思的,也需要家长,老师的思想意识到位,同时对学生,小孩的影响也会更大,更深远。虽然我不知道书中的方法,手段对不对,对小孩有没有效果,但是我能肯定作者的思想境界还是蛮高的,看问题的角度也很独特,可以对广大家长、老师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二、对小学教育的认识

  现阶段,小学教育很多问题。这个论点我没有调查,但是结合我自己小学时的经历,以及最*看到的小学语文课本,确实感到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知识的浅薄,太浪费小学生的`大把时间,因此对作者对小学教育的一些看法深表赞同。作者在书中对小学教育中的一些常见情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感觉还是很尖锐,很有意义的。我自己确实感触良多,其中的一些观点本人觉得不仅家长、小学老师需要了解,一些领导,管理者也需要了解。

  三、教育小孩的方式对我影响很大

  作者在书中提出了许多和小孩子交流的方式,以及小孩子的心理、想法等。对于有小孩的父母的,还是很有一些帮助的。里面的一些方式方法我感觉是有效的!

  以上只是对我印象最为深刻的部分,书中提到好多的观点,好多的思考,我觉得都是很不错的,但是我不能一一列举出来,甚是遗憾。

  最后说一句:此书值得收藏,历久弥新。

  家庭教育是孩子接受最早,只是时间最长,影响力最远的教育,《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是我孩子刚出生的时候一个同事给我推荐的那时候对于当刚刚做妈妈的我来说,一切都是懵懂的,不懂得如何去做一个妈妈,所以说这本书给我很大的帮助和启迪,现在重拾这本书之后我发现它里面的一些理念和教育是相通的,通过案例的分析给人们阐述了,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好孩子的妈妈,这句话同样适合用在作为教师一员的我身上,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学生的老师。

  最好的教育就是以身作则,笔者提出要言教更要身教的观点我很是认同,好妈妈必须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修养,要做好孩子的好榜样。在校园里好老师也要为学生做好好榜样,小到一个站立,一个坐姿的'标准,进入校园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个人的卫生及穿衣打扮,活动时的纪律,每天的本职工作,遇事处理的态度与方法等等,在在师德师风42条负面清单出台后,作为老师的我们更应该好好的约束自己,为学生做好榜样。其实有部分老师*时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大的方面都做得很好,但是在细节的方面还是做得不够,要知道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且加以效仿,为什么有的家长会反映,我们管不住呀!但老师的话孩子可以当圣旨,渴望而知,老师的言行举止好重要,就好比一本没有文字的教科书,潜移默化的浸入学生的头脑中。

  对于学生来说,这是有巨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的,这种老师们*时无意识产生的一些,也是最为直接,最为深刻,最为持久的。一天,在学校里面看见两个学生为了一点小事在那里起争执,其中一位学生讲出了自己的道理,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学生说了一句,我们老师说的怎样怎样,说明这个老师对他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说老师必须要时时,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只有这样做才能给学生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做好孩子的人生榜样,不要因为自己的一时疏忽,让自己的教育溃于蚁穴。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