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阅读答案 (菁华5篇)

首页 / 阅读答案 / | 2022-10-03 00:00:00 阅读答案

《穷人》阅读答案1

  在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传》风行英伦之时,如果说将来富人多是瘦子,穷人多是胖子,谁都会觉得是异想天开。如今呢,在发达国家,穷人的肥胖症最为严重。走进富人区,则苗条的人明显多起来。可见,未来往往在我们的想象之外。那么,在现今这个开法拉利炫富的时代,如果说日后开车的多是穷人,富人反而很少开车出行这种预言,是否会像贫富的胖瘦一样兑现呢?

  《经济学人》曾提纲挈领地展望了汽车的前程:目前地球上有十亿多辆汽车。仅20xx一年,就增加了6000余万辆新车。预计到20xx年,世界汽车拥有量可能翻一番。毫无疑问,汽车,是世界经济的命脉。

  不过,未来汽车拥有量的增长,将主要集中在发展*家。发达国家的汽车拥有量已经到顶,甚至有可能下降。从总体上看,发达国家的汽车旅行里程在20xx年触顶,自20xx年经济危机前开始下降。

  根据对人口社会学的初步分析,我们能够推断出这些现象是一个长期的趋势,而非一时经济波动所造成的短期失常。在发达国家,婴儿潮一代的前锋,即1945年出生的人,大部分都开车的。如今开车的退休老人比任何时代都多。六十几岁的英国人中,79%有驾照。美国6064岁这个年龄层的人中,90%以上开车。这比任何年龄段的比例都高,这代人是最痴迷汽车的一代。他们年轻时,汽车象征着自由、财富、美国梦,汽车难以和他们的生命分开。然而,他们恰恰是正在退场的一代。

  新一代的年轻人考驾照的年龄普遍偏晚。驾照拿得晚的人,一般开车比较少。英国一项研究显示,快三十岁时领到驾照的,比起年轻十岁就开始开车的人来,开车要少30%。在德国,年轻的有车家庭在增加,但开车的却少了。大家买了车,但越来越多的时间是放在那里,偶然才用。20012009年间,美国1834岁年龄段年收入7万美元以上的阶层,公交使用增长了100%。当然,网络的流行,也使许多开车出行成为不必要。在英国,六分之一的零售是在网上进行,美国也达到了二十分之一。有研究表明,美国1834岁这个年龄段以网络代替汽车的比例比任何年龄段都高。年轻人越来越把汽车当成日常工具,而不是什么美国梦的象征,不是非追不可的时髦。

  另一个潮流,则是城市化。在发展*家,城市中刚富起来的中高产阶层是汽车的主要消费者。在发达国家,农村地区最依赖汽车,城市则更靠公交、自行车或步行。据估计,在发达国家,城市人口的比例,将从20xx年的77%上升到20xx年的86%。这意味着,将把接*10%的发达国家人口从对汽车的依赖中**出来。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21世纪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和20世纪不同。汽车在20世纪的城市化中扮演了核心的角色。战后的美国,其城市的发展围绕着汽车来演绎,城市化变成了郊区化的铺张发展,中高产阶层移居郊外;市区空洞化,成为贫困、高犯罪率和破败的学区,形成难以根治的城市病。为汽车服务的高速公路,则成为基础设施的骨干,使白领阶层得以在郊区的睡城和都市的办公室之间每日远距离通勤,最终导致公路不堪重负,严重拥堵。这使郊外中高产阶层的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面临这些挑战,欧洲城市首先开始了去汽车化的进程。哥本哈根等城市,大力扩张自行车道,强化公交体系,同时减少停车位,增加停车费。伦敦等城市以不同的形式征收拥堵费。美国也在讨论类似的计划。这次美国房市崩解后的复苏,清晰地显示了郊区化的没落和城市的复兴。

  有观察家指出,有钱人开始返回城市。他们对开车感到厌烦,希望在工作地点附*居住。如果这样的潮流看涨,那么城里的高房价就可能把穷人挤走,而富人少开车、穷人离不开车的现象,就不再是天方夜谭了。

  1.关于发达国家汽车拥有量已经到顶这种说法的依据,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开车的老年人的人数比例在一些发达国家是最高的,但是,这个时代的主体却并不是老年人。

  B.在发达国家,最依赖汽车的是农村,而城市化的发展使得城市人口正在增加,将会让发达国家的人口越来越从对汽车的依赖中**出来。

  C.在发达国家,汽车消费是最大开支之一,但经济危机导致这些国家的汽车拥有量已经到顶,甚至可能下降。

  D.公共交通的发达和网络的流行使得新一代只是在较少的时间里才偶尔用一用汽车。

  答案:C【解析】原文第三段有这样的阐述不过,未来汽车拥有量的增长,将主要集中在发展*家。发达国家的汽车拥有量已经到顶,甚至有可能下降。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汽车曾经在城市化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汽车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这在美国体现得尤其典型。

  B.刚刚过去的这一年里,全世界增加了6000余万辆新车,这个庞大的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发展*家。

  C.现阶段,由于发展*家和发达国家的汽车消费主体不同,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使得这两种国家对汽车的依赖程度刚好出现相反的趋势。

  D.自由、财富、美国梦,这些意义曾经集中体现在对汽车的痴迷上,而对于现在的美国年轻人来说,汽车已经越来越只是日常工具。

  答案:B 【解析】这个庞大的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发展*家的表述不对,原文说的是未来汽车拥有量的增长,将主要集中在发展*家。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在发达国家,难以根治的城市病使中高产阶层移居郊外,但郊区化的铺张发展使得公路严重拥堵,反而使郊外中高产阶层的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B.强化城市公交体系,采取限制汽车使用的种种措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将去汽车化的工作摆上了议事日程。

  C.郊区化的没落和城市的复兴,会导致发达国家的城市房价上涨,这就可能会把穷人从城市里挤走,富人少开车、穷人离不开车的现象就会成为可能了。

  D.21世纪,汽车在发达国家城市化的进程中不再扮演核心的角色,有钱人正在开始返回城市,美国房市崩解后的复苏就是很好的证明。

  答案:A 【解析】难以根治的城市病使中高产阶层移居郊外表述不对,原文的第七段中,因为战后的美国实行郊区的铺张发展,中高产阶层移居郊外,才进而造成市区空洞化,形成难以根治的城市病。

《穷人》阅读答案2

  阅读后面的语段,完成练*。

  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但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在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1.在这段话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风*浪静——( ) 寒冷——( ) 喧闹——( )

  2.“但这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温暖”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舒适”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描写海风狂暴的词语有_________和_________;描写海浪巨响的词语有_________。

  4.按分好的层次,写出第二层的层意。

  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是[ ]

  A.海上起了风暴,桑娜因为天气的突变而害怕。

  B.桑娜担心丈夫打不到鱼,为孩子会挨饿而害怕。

  C.桑娜为出海打鱼的丈夫可能有生命危险而担心。

  6.从这一段中可以看出桑娜是[ ]

  A.勤劳,深爱自己丈夫的人。

  B.勤劳、善良,但有些胆小的人。

  C.勤劳,但胆小怕事的人。

  参考答案:

  1.汹涌澎湃 温暖 安静

  2.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 地扫得干干净净,食具闪闪发亮。(意思对即可)

  3.呼啸 怒吼 轰鸣

  4.屋外寒风呼啸,屋内温暖而舒适。(意思对即可)

  5.C

  6.A

《穷人》阅读答案3

  阅读《穷人》片段,回答问题: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了?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打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1.忐忑的意思是 ,忐忑不安的原因是 (3分)

  2.段中的他指的是 ,他们指的是 。

  3.揍我一顿也好!句中的也能否去掉? 。理由是 (3分)。

  4.段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2分)

  A.话未说完。 B.人物在思索,表现了矛盾不安的心情。

  C.表现人物惊慌失措语无伦次。

  5.上面片段中有两个成语,它们是 、 。(4分)

  6.桑娜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她清楚地知道,自己家很穷,夫妻俩拼命干活,也只能勉强度日,但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请你推测桑娜当时的内心活动,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5分):

  参考答案

  1、忐忑的意思是:心里不安或心情不安定 [忐忑不安的原因]自己家的生活已经很困难了,又抱回了两个孩子,丈夫能答应吗?(意*即可)

  2、段中的他指的是 丈夫 ,他们指的是西蒙的两个孩子。

  3、揍我一顿也好!句中的也能否去掉? 不能。 理由是此时桑娜已下定决心抚养西蒙的两个孩子,挨打了也心甘情愿,只要丈夫同意留下两个孩子。(意*即可)

  4、段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B ) A.话未说完。 B.人物在思索,表现了矛盾不安的心情。C.表现人物惊慌失措语无伦次。

  5、上面片段中有两个成语,它们是 忐忑不安、 自作自受。

  6、[参考示例]丈夫养活这个家已经很不容易了,再添上两个人,丈夫能同意吗?不抱回来也不行啊!这个孩子没人管怎么行?就这么定了,丈夫回来就是揍我一顿也行,只要他肯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

  [6小题改卷标准]有现状思考的文字(2分),有自己主意的文字(2分),语言表述无错误(1分)

《穷人》阅读答案4

  为穷人领奖

  ①在人人都想致富的今天,人们怎么使用和消费劳动所获的财富,包括奖金,外人当然无权置喙,可是有一种在今天已经很稀缺的东西——被叫做“感动”的,却可以从如何使用奖金上体现出来。不过,最使我感动的是特蕾莎修女对奖金的使用。

  ②1979年当诺贝尔奖评委会宣布把年度的诺贝尔和*奖授予特蕾莎修女时,她似乎感到了某种困惑,因为她从未想到过获奖,而且做梦都没有想到过自己有一天会突然成为富翁--这是一个今天人们梦寐以求的生活理想。由于没有充分的准备,而且似乎自己并不适宜于当一个富人,特蕾莎修女本能地迟疑着,而且想拒绝这个奖项和这一大笔一夜之间就可以让她富起来的奖金。但是,诺贝尔奖评委会的颁奖理由却让她发现了自己应当领这个奖和怎样用这笔巨额奖金的理由或思路。

  ③评委会说,“她(特蕾莎)的事业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尊重人的个性,尊重人的天赋价值。那些最孤独的人,处境最悲惨的人,得到了她真诚的关怀和照料。这种情操发自她对人的尊重,完全没有居高施舍的姿态。”而且,“她个人成功地弥合了富国与穷国之间的鸿沟,她以尊重人类尊严的观念在两者之间建设了一座桥梁。”

  ④作为毕生贡献于穷人和以照顾关怀世界上的弱者为一生己任的特蕾莎修女并非为这样的美誉而陶醉,而是通过这样的话语启示了她的思路,为什么不接受这个奖项和领取这笔巨额奖金呢,不是为她自己,而是为穷人、弱者和需要帮助的人。

  ⑤于是在挪威奥斯陆那金碧辉煌的市政厅,特蕾莎修女郑重地对全世界说:这项荣誉,我个人不配领受。今天,我来接受这个奖项,是代表世界上的穷人、病人和孤独的人,随后她既对人类这个世界做出了入木三分的剖析,又对自己的行为原则做了诚实的解释:我既不说,也不讲,只是做。人类缺少爱心是导致世界贫穷的原因,而贫穷则是我们拒绝跟别人分享的结果!其实,这番对全世界的人讲的话已经在为她怎样使用这笔奖金作解释和注脚了。

  ⑥没错,很多人都估计对了,她是要把这笔奖金全部捐赠出来,用到那些穷人、病人和孤独的人的身上,但是,特蕾莎修女似乎对此还不满足,而且对金钱还有更多的一丝“贪婪”。当她知道在颁奖仪式上为全体来宾所准备的国宴需要花费不薄的资金时,不禁黯然神伤,眼角:溢出了闪光的东西,那是一种感伤的泪。正如几年前教师节上,当贫穷山区来的教师在北京招待他们的一次高规格宴会上得知这一餐饭的饭费比他们一年的工资(而且常常是无法按时拿到)还高时,不禁当着摄像机泪湿满衣襟。

  ⑦特蕾莎抹去了眼角的泪,带着深深的不安对诺贝尔奖颁奖仪式的主管者发出真诚的柔弱的,但又几乎是难以拒绝的请求:客人们能不能不享用这次盛宴,而把这次国宴的钱连同诺贝尔奖金一起赠给我。【因为……因为……吃这餐饭却可能是一种浪费】。一顿豪*宴只能供100多人享用而已,如果,把钱交给我们仁爱传教修女会使用的话,却可以让1500名印度穷人吃一天饱饭。特蕾莎说这番话的时候带着深深的不安。因为她的请求可能让很多尊贵的客人无法享用这次风光无限的大餐,而且甚为扫兴,那里不仅有法国鹅肝酱、法国牛排、挪威鹿肉等世界名菜,而且还有全球名流、著名学者、头面人物、政要的济济一堂的荣耀与风光。但是,为了穷人,特蕾莎修女豁出去了。

  ⑧出乎特蕾莎的意料,她的要求并没有得罪当年的高贵客人,反而深深地打动了他们。他们一致同意,取消那一年的国宴,把办理国宴的6000美金(一说7100美金)的餐费统统交给特蕾莎修女。特蕾莎修女遵守了自己的诺言,为穷人和孤独的人领奖,连同这笔国宴费和当年的和*奖奖金192000美金,一并捐作麻疯病防治基金之用。

  ⑨我相信特蕾莎修女应当是天底下最让每个捐赠者放心的人,可以不让她打收据,更不用让她报告奖金、捐款的用处(当然这与现代管理理念不合),因为钱都会用在穷人和贫困者的身上,她决不会挪用一分一厘,因为她只代表着和想着穷人。她一生只有三套简单的换洗衣服(修道服),只穿凉鞋,连袜子都舍不得穿。

  ⑩我不是在鼓励人们都像特蕾莎修女那样使用奖金,而且我们普通人做不到也没有机会做到。但是我们只要记着,有这么一位修女使用奖金的行为和过程就足够了。

  1.从文中看,特蕾莎修女领取诺贝尔奖和使用奖金的“理由和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说特蕾莎修女“对金钱还有更多的一丝“贪婪’”,其中“贪婪”在表达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⑤段提及贫穷山区的教师“泪湿满衣襟”,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的情感。

  4.第⑦段画线句中运用省略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对文章理解和赏析错误的两项是( )

  A.文章首尾运用了对比手法,对当今人们使用奖金的做法提出了批评。

  B.特蕾莎修女的事业的最大特点是她对穷人不含施舍意味,建立在人的尊严之上的同情与尊重。

  C.特蕾莎修女面对诺贝尔奖巨大的荣誉,只是用朴实的语言提醒大家关注贫穷世界。

  D.第⑨段写到特蕾莎修女的简单衣着,揭示出她“让每个捐赠者放心”的原因。

  E.文章最后将笔触转向我们每一个人,留给读者继续思考的空间。

  F.文章记叙特蕾莎修女使用奖金的行为和过程体现了她谦卑、无私和博大的爱。

  6.作者在文末为什么说“我们只要记着,有这么一位修女使用奖金的行为和过程就足够了”?请在“因为”后续写一段80字左右的文字。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以尊重人类尊严的观念,用本来可以使自己富起来的奖金,来照顾关怀更多的穷人、病人和孤独的人。(意对即可)

  2.贬词褒用,在这里突出表现特蕾莎修女在帮助穷人上永远不知满足,使读者由此而对她的伟大情操和崇高精神理想留下深刻的印象。(意对即可)

  3.对特蕾莎修女和山区教师奉献精神的赞颂,为某些‘d荣耀和风光”同现实的强烈反差而伤感。

  4.表现说话时语气缓慢而断断续续,形象表现特蕾莎修女说这番话时的不安神态,并引出后面接着说“吃这餐饭却可能是一种浪费”所表现出来的为穷人“豁出去”的心理变化。(意对即可)

  5.AD

  6.“略”。

《穷人》阅读答案5

  开车会成为穷人的标志吗?

  ①在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传》风行英伦之时,如果说将来富人多是瘦子,穷人多是胖子,谁都会觉得是异想天开。如今呢,在发达国家,穷人的肥胖症最为严重。走进富人区,则苗条的人明显多起来。可见,未来往往在我们的想象之外。那么,在现今这个开法拉利炫富的时代,如果说日后开车的多是穷人,富人反而很少开车出行——这种预言,是否会像贫富的胖瘦一样兑现呢?

  ②展望汽车的前程:目前地球上有十亿多辆汽车。仅20xx一年,就增加了6000余万辆新车。预计到20xx年,世界汽车拥有量可能翻一番。不过,未来汽车拥有量的增长,将主要集中在发展*家。发达国家的汽车拥有量已经到顶,甚至有可能下降。

  ③根据对人口社会学的初步分析,我们能够推断出这些现象是一个长期的趋势,而非一时经济波动所造成的短期失常。在发达国家, 1945年左右出生的人,大部分都开车的。如今开车的退休老人比任何时代都多。六十几岁的英国人中,79%有驾照。美国60—64岁这个年龄层的人中,90%以上开车。比任何年龄段的比例都高,他们是最痴迷汽车的一代。然而,也恰恰是正在退场的一代。

  ④新一代的年轻人考驾照的年龄普遍偏晚。驾照拿得晚的人,一般开车比较少。英国一项研究显示,快三十岁时领到驾照的,比起年轻十岁就开始开车的人来,开车要少30%。在德国,年轻的有车家庭在增加,但开车的却少了,越来越多的时间是放在那里,偶然才用。

  ⑤20xx—20xx年间,美国18—34岁年龄段年收入7万美元以上的阶层,公交使用增长了100%。当然,网络的流行,也使许多开车出行成为不必要。在英国,六分之一的零售是在网上进行,美国也达到了二十分之一。有研究表明,美国18—34岁这个年龄段以网络代替汽车的比例比任何年龄段都高。

  ⑥另一个潮流,则是城市化。在发展*家,城市中刚富起来的中高产阶层是汽车的主要消费者。在发达国家,农村地区最依赖汽车,城市则更靠公交、自行车或步行。据估计,在发达国家,城市人口的比例,将从20xx年的77%上升到20xx年的86%。这意味着,将把接*10%的发达国家人口从对汽车的依赖中**出来。

  ⑦特别需要注意的是,21世纪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和20世纪不同。汽车在20世纪的城市化中扮演了核心的角色。战后的美国,其城市的发展围绕着汽车来演绎,城市化变成了郊区化的铺张发展,中高产阶层移居郊外。为汽车服务的高速公路,则成为基础设施的骨干,使白领阶层得以在郊区的“睡城”和都市的办公室之间每日远距离通勤,最终导致公路不堪重负,严重拥堵。

  ⑧面临这些挑战,欧洲城市首先开始了去汽车化的进程。哥本哈根等城市,大力扩张自行车道,强化公交体系,同时减少停车位,增加停车费。伦敦等城市以不同的形式征收拥堵费。美国也在讨论类似的计划。这次美国房市崩解后的复苏,清晰地显示了郊区化的没落和城市的复兴。

  ⑨有观察家指出,有钱人开始返回城市。他们对开车感到厌烦,希望在工作地点附*居住。如果这样的潮流看涨,那么城里的高房价就可能把穷人挤走,而富人少开车、穷人离不开车的现象,就不再是天方夜谭了。

  1.关于“发达国家汽车拥有量已经到顶”这种说法的依据,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开车的老年人的人数比例在一些发达国家是最高的,但是,这个时代的主体却并不是老年人。

  B.在发达国家汽车拥有量已经到顶,这一现象是一个长期趋势而非短期失常。

  C.在发达国家,最依赖汽车的是农村,而城市化的发展使得城市人口正在增加,将会让发达国家的人口越来越从对汽车的依赖中**出来。

  D.公共交通的发达和网络的流行使得新一代只是在较少的时间里才偶尔用一用汽车。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汽车曾经在城市化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汽车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这在美国体现得尤其典型。

  B.20xx年,全世界增加了6000余万辆新车,但未来汽车拥有量的增长,将主要集中在发展*家。

  C.网络的流行,使得开车出行成为不必要。美国18—34岁这个年龄段以网络代替汽车的比例比任何年龄段都高。

  D.现阶段,由于发展*家和发达国家的汽车消费主体不同,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使得这两种国家对汽车的依赖程度刚好出现相反的趋势。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在发达国家,郊区化的铺张发展使得公路严重拥堵,使郊外中高产阶层的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B.强化城市公交体系,采取限制汽车使用的种种措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将去汽车化的工作摆上了议事日程。

  C.21世纪,汽车在发达国家城市化的进程中不再扮演核心的角色,有钱人正在开始返回城市,美国房市崩解后的复苏就是很好的证明。

  D.郊区的没落和城市的复兴,会导致发达国家的城市房价上涨,这就会把穷人从城市里挤走,也将出现富人少开车、穷人离不开车的现象。

  试题答案:

  1.B 试题分析:B项答非所问,第三段原文“根据对人口社会学的初步分析,我们能够推断出这些现象是一个长期的趋势,而非一时经济波动所造成的短期失常”,“推断出”表明它是一个推断,而非依据。A项在文本第三四段,C项由文本第六段总结得出,D项由文本第八段提取出来的。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C 试题分析:以偏概全,开车出行成为不必要原因至少有三,公交发展、网络流行、21世纪城市化。原文“网络的流行,也使许多开车出行成为不必要”。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D 试题分析:把未然当成已然,原文第九段最后一句话说“如果这样的潮流看涨,那么城里的高房价就可能把穷人挤走,而富人少开车、穷人离不开车的现象,就不再是天方夜谭了”。


《穷人》阅读答案 (菁华5篇)扩展阅读


《穷人》阅读答案 (菁华5篇)(扩展1)

——《穷人》阅读答案 (菁华5篇)

《穷人》阅读答案1

  在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传》风行英伦之时,如果说将来富人多是瘦子,穷人多是胖子,谁都会觉得是异想天开。如今呢,在发达国家,穷人的肥胖症最为严重。走进富人区,则苗条的人明显多起来。可见,未来往往在我们的想象之外。那么,在现今这个开法拉利炫富的时代,如果说日后开车的多是穷人,富人反而很少开车出行这种预言,是否会像贫富的胖瘦一样兑现呢?

  《经济学人》曾提纲挈领地展望了汽车的前程:目前地球上有十亿多辆汽车。仅20xx一年,就增加了6000余万辆新车。预计到20xx年,世界汽车拥有量可能翻一番。毫无疑问,汽车,是世界经济的命脉。

  不过,未来汽车拥有量的增长,将主要集中在发展*家。发达国家的汽车拥有量已经到顶,甚至有可能下降。从总体上看,发达国家的汽车旅行里程在20xx年触顶,自20xx年经济危机前开始下降。

  根据对人口社会学的初步分析,我们能够推断出这些现象是一个长期的趋势,而非一时经济波动所造成的短期失常。在发达国家,婴儿潮一代的前锋,即1945年出生的人,大部分都开车的。如今开车的退休老人比任何时代都多。六十几岁的英国人中,79%有驾照。美国6064岁这个年龄层的人中,90%以上开车。这比任何年龄段的比例都高,这代人是最痴迷汽车的一代。他们年轻时,汽车象征着自由、财富、美国梦,汽车难以和他们的生命分开。然而,他们恰恰是正在退场的一代。

  新一代的年轻人考驾照的年龄普遍偏晚。驾照拿得晚的人,一般开车比较少。英国一项研究显示,快三十岁时领到驾照的,比起年轻十岁就开始开车的人来,开车要少30%。在德国,年轻的有车家庭在增加,但开车的却少了。大家买了车,但越来越多的时间是放在那里,偶然才用。20012009年间,美国1834岁年龄段年收入7万美元以上的阶层,公交使用增长了100%。当然,网络的流行,也使许多开车出行成为不必要。在英国,六分之一的零售是在网上进行,美国也达到了二十分之一。有研究表明,美国1834岁这个年龄段以网络代替汽车的比例比任何年龄段都高。年轻人越来越把汽车当成日常工具,而不是什么美国梦的象征,不是非追不可的时髦。

  另一个潮流,则是城市化。在发展*家,城市中刚富起来的中高产阶层是汽车的主要消费者。在发达国家,农村地区最依赖汽车,城市则更靠公交、自行车或步行。据估计,在发达国家,城市人口的比例,将从20xx年的77%上升到20xx年的86%。这意味着,将把接*10%的发达国家人口从对汽车的依赖中**出来。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21世纪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和20世纪不同。汽车在20世纪的城市化中扮演了核心的角色。战后的美国,其城市的发展围绕着汽车来演绎,城市化变成了郊区化的铺张发展,中高产阶层移居郊外;市区空洞化,成为贫困、高犯罪率和破败的学区,形成难以根治的城市病。为汽车服务的高速公路,则成为基础设施的骨干,使白领阶层得以在郊区的睡城和都市的办公室之间每日远距离通勤,最终导致公路不堪重负,严重拥堵。这使郊外中高产阶层的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面临这些挑战,欧洲城市首先开始了去汽车化的进程。哥本哈根等城市,大力扩张自行车道,强化公交体系,同时减少停车位,增加停车费。伦敦等城市以不同的形式征收拥堵费。美国也在讨论类似的计划。这次美国房市崩解后的复苏,清晰地显示了郊区化的没落和城市的复兴。

  有观察家指出,有钱人开始返回城市。他们对开车感到厌烦,希望在工作地点附*居住。如果这样的潮流看涨,那么城里的高房价就可能把穷人挤走,而富人少开车、穷人离不开车的现象,就不再是天方夜谭了。

  1.关于发达国家汽车拥有量已经到顶这种说法的依据,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开车的老年人的人数比例在一些发达国家是最高的,但是,这个时代的主体却并不是老年人。

  B.在发达国家,最依赖汽车的是农村,而城市化的发展使得城市人口正在增加,将会让发达国家的人口越来越从对汽车的依赖中**出来。

  C.在发达国家,汽车消费是最大开支之一,但经济危机导致这些国家的汽车拥有量已经到顶,甚至可能下降。

  D.公共交通的发达和网络的流行使得新一代只是在较少的时间里才偶尔用一用汽车。

  答案:C【解析】原文第三段有这样的阐述不过,未来汽车拥有量的增长,将主要集中在发展*家。发达国家的汽车拥有量已经到顶,甚至有可能下降。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汽车曾经在城市化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汽车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这在美国体现得尤其典型。

  B.刚刚过去的这一年里,全世界增加了6000余万辆新车,这个庞大的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发展*家。

  C.现阶段,由于发展*家和发达国家的汽车消费主体不同,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使得这两种国家对汽车的依赖程度刚好出现相反的趋势。

  D.自由、财富、美国梦,这些意义曾经集中体现在对汽车的痴迷上,而对于现在的美国年轻人来说,汽车已经越来越只是日常工具。

  答案:B 【解析】这个庞大的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发展*家的表述不对,原文说的是未来汽车拥有量的增长,将主要集中在发展*家。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在发达国家,难以根治的城市病使中高产阶层移居郊外,但郊区化的铺张发展使得公路严重拥堵,反而使郊外中高产阶层的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B.强化城市公交体系,采取限制汽车使用的种种措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将去汽车化的工作摆上了议事日程。

  C.郊区化的没落和城市的复兴,会导致发达国家的城市房价上涨,这就可能会把穷人从城市里挤走,富人少开车、穷人离不开车的现象就会成为可能了。

  D.21世纪,汽车在发达国家城市化的进程中不再扮演核心的角色,有钱人正在开始返回城市,美国房市崩解后的复苏就是很好的证明。

  答案:A 【解析】难以根治的城市病使中高产阶层移居郊外表述不对,原文的第七段中,因为战后的美国实行郊区的铺张发展,中高产阶层移居郊外,才进而造成市区空洞化,形成难以根治的城市病。

《穷人》阅读答案2

  阅读后面的语段,完成练*。

  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但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在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1.在这段话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风*浪静——( ) 寒冷——( ) 喧闹——( )

  2.“但这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温暖”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舒适”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描写海风狂暴的词语有_________和_________;描写海浪巨响的词语有_________。

  4.按分好的层次,写出第二层的层意。

  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是[ ]

  A.海上起了风暴,桑娜因为天气的突变而害怕。

  B.桑娜担心丈夫打不到鱼,为孩子会挨饿而害怕。

  C.桑娜为出海打鱼的丈夫可能有生命危险而担心。

  6.从这一段中可以看出桑娜是[ ]

  A.勤劳,深爱自己丈夫的人。

  B.勤劳、善良,但有些胆小的人。

  C.勤劳,但胆小怕事的人。

  参考答案:

  1.汹涌澎湃 温暖 安静

  2.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 地扫得干干净净,食具闪闪发亮。(意思对即可)

  3.呼啸 怒吼 轰鸣

  4.屋外寒风呼啸,屋内温暖而舒适。(意思对即可)

  5.C

  6.A

《穷人》阅读答案3

  阅读《穷人》片段,回答问题: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了?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打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1.忐忑的意思是 ,忐忑不安的原因是 (3分)

  2.段中的他指的是 ,他们指的是 。

  3.揍我一顿也好!句中的也能否去掉? 。理由是 (3分)。

  4.段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2分)

  A.话未说完。 B.人物在思索,表现了矛盾不安的心情。

  C.表现人物惊慌失措语无伦次。

  5.上面片段中有两个成语,它们是 、 。(4分)

  6.桑娜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她清楚地知道,自己家很穷,夫妻俩拼命干活,也只能勉强度日,但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请你推测桑娜当时的内心活动,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5分):

  参考答案

  1、忐忑的意思是:心里不安或心情不安定 [忐忑不安的原因]自己家的生活已经很困难了,又抱回了两个孩子,丈夫能答应吗?(意*即可)

  2、段中的他指的是 丈夫 ,他们指的是西蒙的两个孩子。

  3、揍我一顿也好!句中的也能否去掉? 不能。 理由是此时桑娜已下定决心抚养西蒙的两个孩子,挨打了也心甘情愿,只要丈夫同意留下两个孩子。(意*即可)

  4、段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B ) A.话未说完。 B.人物在思索,表现了矛盾不安的心情。C.表现人物惊慌失措语无伦次。

  5、上面片段中有两个成语,它们是 忐忑不安、 自作自受。

  6、[参考示例]丈夫养活这个家已经很不容易了,再添上两个人,丈夫能同意吗?不抱回来也不行啊!这个孩子没人管怎么行?就这么定了,丈夫回来就是揍我一顿也行,只要他肯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

  [6小题改卷标准]有现状思考的文字(2分),有自己主意的文字(2分),语言表述无错误(1分)

《穷人》阅读答案4

  为穷人领奖

  ①在人人都想致富的今天,人们怎么使用和消费劳动所获的财富,包括奖金,外人当然无权置喙,可是有一种在今天已经很稀缺的东西——被叫做“感动”的,却可以从如何使用奖金上体现出来。不过,最使我感动的是特蕾莎修女对奖金的使用。

  ②1979年当诺贝尔奖评委会宣布把年度的诺贝尔和*奖授予特蕾莎修女时,她似乎感到了某种困惑,因为她从未想到过获奖,而且做梦都没有想到过自己有一天会突然成为富翁--这是一个今天人们梦寐以求的生活理想。由于没有充分的准备,而且似乎自己并不适宜于当一个富人,特蕾莎修女本能地迟疑着,而且想拒绝这个奖项和这一大笔一夜之间就可以让她富起来的奖金。但是,诺贝尔奖评委会的颁奖理由却让她发现了自己应当领这个奖和怎样用这笔巨额奖金的理由或思路。

  ③评委会说,“她(特蕾莎)的事业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尊重人的个性,尊重人的天赋价值。那些最孤独的人,处境最悲惨的人,得到了她真诚的关怀和照料。这种情操发自她对人的尊重,完全没有居高施舍的姿态。”而且,“她个人成功地弥合了富国与穷国之间的鸿沟,她以尊重人类尊严的观念在两者之间建设了一座桥梁。”

  ④作为毕生贡献于穷人和以照顾关怀世界上的弱者为一生己任的特蕾莎修女并非为这样的美誉而陶醉,而是通过这样的话语启示了她的思路,为什么不接受这个奖项和领取这笔巨额奖金呢,不是为她自己,而是为穷人、弱者和需要帮助的人。

  ⑤于是在挪威奥斯陆那金碧辉煌的市政厅,特蕾莎修女郑重地对全世界说:这项荣誉,我个人不配领受。今天,我来接受这个奖项,是代表世界上的穷人、病人和孤独的人,随后她既对人类这个世界做出了入木三分的剖析,又对自己的行为原则做了诚实的解释:我既不说,也不讲,只是做。人类缺少爱心是导致世界贫穷的原因,而贫穷则是我们拒绝跟别人分享的结果!其实,这番对全世界的人讲的话已经在为她怎样使用这笔奖金作解释和注脚了。

  ⑥没错,很多人都估计对了,她是要把这笔奖金全部捐赠出来,用到那些穷人、病人和孤独的人的身上,但是,特蕾莎修女似乎对此还不满足,而且对金钱还有更多的一丝“贪婪”。当她知道在颁奖仪式上为全体来宾所准备的国宴需要花费不薄的资金时,不禁黯然神伤,眼角:溢出了闪光的东西,那是一种感伤的泪。正如几年前教师节上,当贫穷山区来的教师在北京招待他们的一次高规格宴会上得知这一餐饭的饭费比他们一年的工资(而且常常是无法按时拿到)还高时,不禁当着摄像机泪湿满衣襟。

  ⑦特蕾莎抹去了眼角的泪,带着深深的不安对诺贝尔奖颁奖仪式的主管者发出真诚的柔弱的,但又几乎是难以拒绝的请求:客人们能不能不享用这次盛宴,而把这次国宴的钱连同诺贝尔奖金一起赠给我。【因为……因为……吃这餐饭却可能是一种浪费】。一顿豪*宴只能供100多人享用而已,如果,把钱交给我们仁爱传教修女会使用的话,却可以让1500名印度穷人吃一天饱饭。特蕾莎说这番话的时候带着深深的不安。因为她的请求可能让很多尊贵的客人无法享用这次风光无限的大餐,而且甚为扫兴,那里不仅有法国鹅肝酱、法国牛排、挪威鹿肉等世界名菜,而且还有全球名流、著名学者、头面人物、政要的济济一堂的荣耀与风光。但是,为了穷人,特蕾莎修女豁出去了。

  ⑧出乎特蕾莎的意料,她的要求并没有得罪当年的高贵客人,反而深深地打动了他们。他们一致同意,取消那一年的国宴,把办理国宴的6000美金(一说7100美金)的餐费统统交给特蕾莎修女。特蕾莎修女遵守了自己的诺言,为穷人和孤独的人领奖,连同这笔国宴费和当年的和*奖奖金192000美金,一并捐作麻疯病防治基金之用。

  ⑨我相信特蕾莎修女应当是天底下最让每个捐赠者放心的人,可以不让她打收据,更不用让她报告奖金、捐款的用处(当然这与现代管理理念不合),因为钱都会用在穷人和贫困者的身上,她决不会挪用一分一厘,因为她只代表着和想着穷人。她一生只有三套简单的换洗衣服(修道服),只穿凉鞋,连袜子都舍不得穿。

  ⑩我不是在鼓励人们都像特蕾莎修女那样使用奖金,而且我们普通人做不到也没有机会做到。但是我们只要记着,有这么一位修女使用奖金的行为和过程就足够了。

  1.从文中看,特蕾莎修女领取诺贝尔奖和使用奖金的“理由和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说特蕾莎修女“对金钱还有更多的一丝“贪婪’”,其中“贪婪”在表达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⑤段提及贫穷山区的教师“泪湿满衣襟”,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的情感。

  4.第⑦段画线句中运用省略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对文章理解和赏析错误的两项是( )

  A.文章首尾运用了对比手法,对当今人们使用奖金的做法提出了批评。

  B.特蕾莎修女的事业的最大特点是她对穷人不含施舍意味,建立在人的尊严之上的同情与尊重。

  C.特蕾莎修女面对诺贝尔奖巨大的荣誉,只是用朴实的语言提醒大家关注贫穷世界。

  D.第⑨段写到特蕾莎修女的简单衣着,揭示出她“让每个捐赠者放心”的原因。

  E.文章最后将笔触转向我们每一个人,留给读者继续思考的空间。

  F.文章记叙特蕾莎修女使用奖金的行为和过程体现了她谦卑、无私和博大的爱。

  6.作者在文末为什么说“我们只要记着,有这么一位修女使用奖金的行为和过程就足够了”?请在“因为”后续写一段80字左右的文字。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以尊重人类尊严的观念,用本来可以使自己富起来的奖金,来照顾关怀更多的穷人、病人和孤独的人。(意对即可)

  2.贬词褒用,在这里突出表现特蕾莎修女在帮助穷人上永远不知满足,使读者由此而对她的伟大情操和崇高精神理想留下深刻的印象。(意对即可)

  3.对特蕾莎修女和山区教师奉献精神的赞颂,为某些‘d荣耀和风光”同现实的强烈反差而伤感。

  4.表现说话时语气缓慢而断断续续,形象表现特蕾莎修女说这番话时的不安神态,并引出后面接着说“吃这餐饭却可能是一种浪费”所表现出来的为穷人“豁出去”的心理变化。(意对即可)

  5.AD

  6.“略”。

《穷人》阅读答案5

  开车会成为穷人的标志吗?

  ①在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传》风行英伦之时,如果说将来富人多是瘦子,穷人多是胖子,谁都会觉得是异想天开。如今呢,在发达国家,穷人的肥胖症最为严重。走进富人区,则苗条的人明显多起来。可见,未来往往在我们的想象之外。那么,在现今这个开法拉利炫富的时代,如果说日后开车的多是穷人,富人反而很少开车出行——这种预言,是否会像贫富的胖瘦一样兑现呢?

  ②展望汽车的前程:目前地球上有十亿多辆汽车。仅20xx一年,就增加了6000余万辆新车。预计到20xx年,世界汽车拥有量可能翻一番。不过,未来汽车拥有量的增长,将主要集中在发展*家。发达国家的汽车拥有量已经到顶,甚至有可能下降。

  ③根据对人口社会学的初步分析,我们能够推断出这些现象是一个长期的趋势,而非一时经济波动所造成的短期失常。在发达国家, 1945年左右出生的人,大部分都开车的。如今开车的退休老人比任何时代都多。六十几岁的英国人中,79%有驾照。美国60—64岁这个年龄层的人中,90%以上开车。比任何年龄段的比例都高,他们是最痴迷汽车的一代。然而,也恰恰是正在退场的一代。

  ④新一代的年轻人考驾照的年龄普遍偏晚。驾照拿得晚的人,一般开车比较少。英国一项研究显示,快三十岁时领到驾照的,比起年轻十岁就开始开车的人来,开车要少30%。在德国,年轻的有车家庭在增加,但开车的却少了,越来越多的时间是放在那里,偶然才用。

  ⑤20xx—20xx年间,美国18—34岁年龄段年收入7万美元以上的阶层,公交使用增长了100%。当然,网络的流行,也使许多开车出行成为不必要。在英国,六分之一的零售是在网上进行,美国也达到了二十分之一。有研究表明,美国18—34岁这个年龄段以网络代替汽车的比例比任何年龄段都高。

  ⑥另一个潮流,则是城市化。在发展*家,城市中刚富起来的中高产阶层是汽车的主要消费者。在发达国家,农村地区最依赖汽车,城市则更靠公交、自行车或步行。据估计,在发达国家,城市人口的比例,将从20xx年的77%上升到20xx年的86%。这意味着,将把接*10%的发达国家人口从对汽车的依赖中**出来。

  ⑦特别需要注意的是,21世纪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和20世纪不同。汽车在20世纪的城市化中扮演了核心的角色。战后的美国,其城市的发展围绕着汽车来演绎,城市化变成了郊区化的铺张发展,中高产阶层移居郊外。为汽车服务的高速公路,则成为基础设施的骨干,使白领阶层得以在郊区的“睡城”和都市的办公室之间每日远距离通勤,最终导致公路不堪重负,严重拥堵。

  ⑧面临这些挑战,欧洲城市首先开始了去汽车化的进程。哥本哈根等城市,大力扩张自行车道,强化公交体系,同时减少停车位,增加停车费。伦敦等城市以不同的形式征收拥堵费。美国也在讨论类似的计划。这次美国房市崩解后的复苏,清晰地显示了郊区化的没落和城市的复兴。

  ⑨有观察家指出,有钱人开始返回城市。他们对开车感到厌烦,希望在工作地点附*居住。如果这样的潮流看涨,那么城里的高房价就可能把穷人挤走,而富人少开车、穷人离不开车的现象,就不再是天方夜谭了。

  1.关于“发达国家汽车拥有量已经到顶”这种说法的依据,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开车的老年人的人数比例在一些发达国家是最高的,但是,这个时代的主体却并不是老年人。

  B.在发达国家汽车拥有量已经到顶,这一现象是一个长期趋势而非短期失常。

  C.在发达国家,最依赖汽车的是农村,而城市化的发展使得城市人口正在增加,将会让发达国家的人口越来越从对汽车的依赖中**出来。

  D.公共交通的发达和网络的流行使得新一代只是在较少的时间里才偶尔用一用汽车。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汽车曾经在城市化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汽车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这在美国体现得尤其典型。

  B.20xx年,全世界增加了6000余万辆新车,但未来汽车拥有量的增长,将主要集中在发展*家。

  C.网络的流行,使得开车出行成为不必要。美国18—34岁这个年龄段以网络代替汽车的比例比任何年龄段都高。

  D.现阶段,由于发展*家和发达国家的汽车消费主体不同,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使得这两种国家对汽车的依赖程度刚好出现相反的趋势。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在发达国家,郊区化的铺张发展使得公路严重拥堵,使郊外中高产阶层的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B.强化城市公交体系,采取限制汽车使用的种种措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将去汽车化的工作摆上了议事日程。

  C.21世纪,汽车在发达国家城市化的进程中不再扮演核心的角色,有钱人正在开始返回城市,美国房市崩解后的复苏就是很好的证明。

  D.郊区的没落和城市的复兴,会导致发达国家的城市房价上涨,这就会把穷人从城市里挤走,也将出现富人少开车、穷人离不开车的现象。

  试题答案:

  1.B 试题分析:B项答非所问,第三段原文“根据对人口社会学的初步分析,我们能够推断出这些现象是一个长期的趋势,而非一时经济波动所造成的短期失常”,“推断出”表明它是一个推断,而非依据。A项在文本第三四段,C项由文本第六段总结得出,D项由文本第八段提取出来的。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C 试题分析:以偏概全,开车出行成为不必要原因至少有三,公交发展、网络流行、21世纪城市化。原文“网络的流行,也使许多开车出行成为不必要”。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D 试题分析:把未然当成已然,原文第九段最后一句话说“如果这样的潮流看涨,那么城里的高房价就可能把穷人挤走,而富人少开车、穷人离不开车的现象,就不再是天方夜谭了”。


《穷人》阅读答案 (菁华5篇)(扩展2)

——《列子》阅读答案 (菁华5篇)

  范子华有宠于晋君,不仕而居三卿之右,游其庭者侔①于朝。禾生、子伯,范氏之上客。出行,宿于田叟商丘开之舍。中夜,禾生、子伯二人相与言子华之名势,能使存者亡,亡者存;富者贫,贫者富。商丘开先窘于饥寒,潜于牖北听之。因假粮荷畚之子华之门。子华之门徒见商丘开年老力弱,面目黎黑,衣冠不检,莫不眲②之。既而狎侮欺诒。亡所不为,商丘开常无愠容。

  遂与商丘开俱乘高台,于众中漫言③曰:“有能自投下者赏百金。”众皆竞应。商丘开以为信然,遂先投下,形若飞鸟,飏于地,肌骨无毁。范氏之党以为偶然,未讵怪也。因复指河曲之淫隈④曰:“彼中有宝珠,泳可得也。”商丘开复从而泳之,既出,果得珠焉。众方同疑。俄而范氏之藏大火。子华曰:“若能入火取锦者,从所得多少赏若。”商丘开往无难色,入火往还,埃不漫,身不焦。

  范氏之党以为有道,乃共谢之曰:“吾不知子之有道而诞子。子其愚我也,敢问其道。”商丘开曰:‘吾亡道。曩⑤子二客之宿吾舍也,闻誉范氏之势。吾诚之无二心,故不远而来。及来,以子党之言皆实也,唯恐诚之不至,行之不及。物无迕者,心一而已。今方知子党之诞我,我内藏猜虑,外矜观听,追幸昔日之不焦溺也。水火岂复可*哉?”自此之后,范氏门徒路遇乞儿马医,弗敢辱也,必下车而揖之。仲尼曰:“夫至信之人,可以感物也。商丘开信伪物犹不逆,况彼我皆诚哉?” (取材于《列子·黄帝》)

  注释:①侔:(móu)等列,相等。②眲:(nè)轻视。③漫言:随口说。④淫隈:深水处。⑤曩:(nǎng)以往,从前,过去的。

  1. 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假粮荷畚之子华之门——之:往,去

  B.遂与商丘开俱乘高台——乘:登上

  C.乃共谢之曰——谢:感谢

  D.今方知子党之诞我——诞:欺诈,戏弄

  2.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粗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不仕而居三卿之右——必下车而揖之

  B.范子华有宠于晋君——游其庭者侔于朝

  C.商丘开复从而泳之——从所得多少赏若

  D.因假粮荷畚之子华之门——因复指河曲之淫隈

  3. 下列语句的括号中是补出词语,补出后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客)宿于田叟商丘开之舍

  B.(子华)能使存者亡,亡者存

  C.曩子二客之宿吾舍也,闻(二客)誉范氏之势

  D.水火岂复可*(我)哉

  4. 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子华虽未做官,地位却高过三卿,到他家就等同于到了朝廷。

  B.商丘开被门客耍弄从高台跳下,去深水取珠,到大火中取锦。

  C.商丘开历险无恙,门客认为他是有道的神人,一起向他求教。

  D.商丘开认为自己的表现是因为心诚所致,了解真相后很后怕。

  答案

  1.C

  2.D

  3.D

  4.B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列子》中讲到,秦穆公要找一匹千里马,伯乐推荐的九方皋,说马已找到,是一匹黄色的母马,而秦穆公看到的是一匹黑色的公马,秦穆公不悦,伯乐则大喜,说,九方皋相马,“得其精而忘其粗,见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事实证明,这匹马果然是匹千里马。

  这个故事让我想到文学翻译和翻译批评,当我们对文学译本进行欣赏和评判时,难道不应该力争做一个九方皋那样的人吗?“得其精而忘其粗,见其内而忘其外”,所求者,此之谓也。

  从事文学翻译以及翻译批评的人,能够从九方皋身上获得的启发是:判断译本的优劣,就要看它是否表现了原作的精气神,而不只是看译本的语句词汇是否与原作一一对应,是否严格正确、准确或精确。所谓原作的精气神乃是其“原有的风味”(钱钟书语),即风格。风格者何?岂非“绝尘弭迹”者乎!译作传达原作的风格做到铢两悉称,是不可能的,但是尽力传达,努力做到惟妙惟肖,则是可能的,这就要求译者准确地感觉、体会到原作的风格,并且能够用汉语加以正确表达,这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也是全面落实“信、达、雅”的结果。风格是贯穿原作的一股气势,或刚或柔,或动或静,或显或隐,精气神是也,例如夏多布里昂的华美,斯丹达尔的简枯,波德莱尔的阴冷,加缪的冷静……这股气势同样应该在译文中显现。至于细节上的瑕疵,在这种风格气势的统领下,是不难纠正的。

  许多名著往往有几处瑕疵,不害其为名著,这是因为有风格的存在。唐韦庄说:“班、张、屈、宋,亦有芜辞,沈、谢、应、刘,犹多累句。”这是*古人衡文评诗时的基本态度,即采取了瑕不掩瑜的立场。还是清沈宗骞说得明白:“每见古人所作,细按其尺寸交搭处不无小误,而一毫无损于大体,可知意思笔墨已得,余便易易矣。亦有院体稿本,竟能无纤毫小病,而鉴赏家反不甚重,更知论画者首须大体。”

  沈宗骞所说的鉴赏家正是我所说的文学翻译批评家,前者面对的是想象力对现实世界的加工和改造,而后者面对的是想象力和想象力的产品。如果让一位文学翻译批评家评论傅雷译的《高老头》,他是着眼于风格,还是细节?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版的《高老头》中,傅雷把“鸡”译成了“鸭”,只能说不留神犯了一个小错,无关宏旨。像这类小错可以纠正和避免,但并不影响《高老头》被看作是准确传达了原作风格的一部优秀译作,正如批评家李健吾所说:“巴尔扎克的庞大段落,在他是气魄,是气势,是酣畅……”傅雷译的《高老头》的风格,庶几*之。一位文学翻译批评家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译品的风格上,要独具只眼,看出作品整体的美。

  细节不可滥用。因为整体的美并不必然建立在细节的精确之上,有时候过于追逐细节的完美,以至于失去创造的活力,那就得不偿失了。法国19世纪的大批评家波德莱尔对整体与细节的关系有过十分精彩的论述,例如他毫不犹豫地赞同德拉克洛瓦“为整体而牺牲细节”,因为后者“唯恐因作业更清晰更好看而产生的疲劳减弱他的思想活力”。当然,细节的错误仍然是错误,当它危及整体的美的时候,就必须毫不留情地指出来。

  (郭宏安《风格乃文学之大体》,选自《人民日报》20xx年11月30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品的风格,即是本文作者所强调的“得其精而忘其粗,见其内而忘其外”中的“精”与“内”。

  B、判断译本的优劣,要看译本的语句词汇是否忠实原作、是否准确,更要看它是否表现了原作的精气神。

  C、名家作品也有细节的不足,如夏多布里昂过于华美,斯丹达尔过于简枯,波德莱尔过于阴冷,加缪过于冷静。

  D、译者对原作风格把握不准,即使词句译得很精准,也不能说是全面落实了翻译工作的“信、达、雅”的要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大量地使用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体现出其丰厚的学养和开阔的眼界。

  B、举例论证注意了详略得当,既有多例的排比列举,也有对一例的深入分析。

  C、引用沈宗骞的话是为了论证文学翻译批评家应着眼于整体风格而不是细节。

  D、作者在论证评论诗文应采取瑕不掩瑜立场后,接着论证文学翻译家也应如此。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译者能够准确地感觉、体会原作的风格并且能用汉语准确表达,就一定能将原作风格传达的铢两悉称。

  B、诸多优秀作品因为具有或刚或柔,或动或静,或显或隐的精气神,所以虽然有些瑕疵,但也不害其为名著。

  C、译作整体之美不一定建立在细节的精确之上,所以,文学翻译批评家在批评时不必关注细节有无瑕疵。

  D、文学翻译批评家把注意力放在译品的“原有的风味”上,独具只眼,发现其整体之美,否则,就失去活力。

  阅读答案:

  1、D【解析】C项,分析错误,文章在提到“夏多布里昂的华美,斯丹达尔的简枯,波德莱尔的阴冷,加缪的冷静”时,是为了强调“风格是贯穿原作的一股气势”,而并非缺点。

  2、D【解析】D项,分析错误,顺序颠倒,文章先论证文学翻译家应采取瑕不掩瑜立场后,接着论证文学翻译批评家也应如此。

  3、B【解析】A项,“就一定能将原作风格传达的铢两悉称”说法错误,原文中指出“译作传达原作的风格做到铢两悉称,是不可能的”,而“尽力传达,努力做到惟妙惟肖,则是可能的”。C项,“不必关注细节有无瑕疵”说法错误,当“细节的错误危及整体的美的时候,就必须毫不留情地指出来”。D项,“否则,就失去活力”推断缺乏根据。B项说法正确。

  楚庄王问詹何①曰:“治国奈何?”詹何对曰:“臣明于治身而不明于治国也。”楚庄王曰:“寡人得奉宗庙社稷②,愿学所以守之。” 詹何对曰:“臣未尝闻身治③而国乱者也,又未尝闻身乱而国治者也。故本在身,不敢对以末④。”楚王曰:“善。”

  选自《列子·说符篇》


《穷人》阅读答案 (菁华5篇)(扩展3)

——《大师》阅读答案 (菁华5篇)

  大师的学生

  一位音乐系的学生走进练*室。在钢琴上,摆着一份全新的乐谱。

  超高难度,。他翻动着乐谱,喃喃自语,感觉自己对弹奏钢琴的信心似乎跌到了谷底,消靡殆尽。

  已经三个月了!自从跟了这位新的指导教授之后,不知道,为什么教授要以这种方式整人。

  勉强打起精神。他开始用于指奋战、奋战、奋战 琴音盖住了练*室外教授走来的脚步声。

  指导教授是个极有名的钢琴大师。授课第一天,他给自己的新学生一份乐谱。试试看吧!他说。乐谱难度颇高,学生弹得生涩僵滞、错误百出。还不熟,回去好好 练*!教授在下课时,如此叮嘱学生。

  学生练了一个星期,第二周上课时正准备让教授验收,没想到教授又给了他一份难度更高的乐谱,试试看吧!上星期的课,教授提也没提。学生再次挣扎于更高 难度的技巧挑战。

  第三周。更难的乐谱又出现了。同样的情形持续着,学生每次在课堂上都被一份新的乐谱所困扰,然后把它带 回*,接着再回到课堂上,重新面临两倍难度的乐谱,却怎么样都追不上进度,一点也没有因为上周的练*而有驾轻就熟的感觉,学生感到越来越不安、沮丧和气馁。

  教授走进练*室。学生再也忍不住了。他必须向钢琴 大师提出这三个月来何以不断折磨自己的质疑。

  教授没开口,他抽出了最早的那份乐谱,交给学生。 弹奏吧!他以坚定的目光望着学生。

  不可思议的结果发生了,连学生自己都惊讶万分,他居然可以将这首曲子弹奏得如此美妙、如此精湛!教授又让学生试了第二堂课的乐谱,学生依然呈现超高水准的表 现演奏结束,学生怔怔地看着老师,说不出话来。

  如果,我任由你表现最擅长的部分,可能你还在练*最早的那份乐谱,就不会有现在这样的程度钢琴大师缓缓地说。

  人,往往*惯于表现自己所熟悉、所擅长的 领域。但如果我们愿意回首,细细检视,将会恍然大悟:看似紧锣密鼓的工作挑战,永无歇止难度渐升的环境压力,不也就在不知 不觉间养成了今日的诸般能力吗?

  因为,人,确实有无限的潜力。

  有了这层体悟和认知,会让我们更欣然的面对未来更多的难题!

  问题:

  1.从表达方式看,结尾三个自然段属于(),运用这种表达方式的作用是()

  2.文中,当教授把早练过的琴谱交给学生时,是用坚定的目光望着学生的,这目光中包含着什么?

  3.你认为文中的大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通过大师、学生的经历,讲述了一个什么道理?(可以用原文回答)

  5.读过此文,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可从不同角度谈)

  参考答案:

  1、议论抒情。 点明主旨。

  2、相信与希望

  3、很懂得挖掘学生潜力的老师

  4、人,往往*惯于表现自己所熟悉、所擅长的 领域。但如果我们愿意回首,细细检视,将会恍然大悟:看似紧锣密鼓的工作挑战,永无歇止难度渐升的环境压力,不也就在不知 不觉间养成了今日的诸般能力

  5、要想成长得比别人快,比别人好,就要挑战自己。一个好的老师至关重要。

  ①傍晚散步时,常与杨绛先生相遇,双方摆摆手以示问候。有一天,我看见她伸出手,食指和中指作V字状,心想,先生92岁了,还挺时髦,用年轻人常用的手势。走*一看,她食指和中指在不停地绕动。我问,这是什么意思?她笑着说:“小蚂蚁见面的时候,就是这样互相碰碰触角,咱们这样就算打招呼啦!”我赶紧伸出两个手指和老人的手指碰了碰。我们像孩子似的开心地笑了!

  ②老人带着一脸恬静的微笑走过去了。我对我先生说:“她老人家同钱钟书先生同舟共济数十载,经过那么多风雨坎坷,还有这种童心的幽默真不容易啊!”先生说:“这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啊!”

  ③随后,我俩又回忆起1993年拜访冰心老人的一段往事。

  ④当时冰心老人腿脚不好,只能终日坐在写字台后面的椅子上接待客人。她告诉我们,前几天邮递员给她送稿费汇款单,跟她开玩笑,说:“您瞧,您老多福气,坐在椅子上,就等着来送钱!”老人笑着说:“我这是坐椅待币!”

  ⑤启功先生的幽默也是出了名的。他为自己写的墓志铭,我早就拜读过,每当想到文中的“瘫偏左,派曾右”,都会在酸甜苦辣的滋味中笑起来。前年夏天的一次拜访,让我又一次切实领悟到先生幽默的功夫。

  ⑥由于家中有一开山水小册页,没有图章,落款是“元白”--启功先生的字,于是便将册页带去,请老人补盖印章。老人一看自己这件二十多岁时的画,笑逐颜开,连连说:“是我画的,补个章吧!”一方小小的印章刚盖完,老人又转身在窗台边上取了一个小铁盒,一边开着盒盖,一边神秘地慢悠悠地笑着说:“来点儿炭疽(jū,一种病毒,可提炼成白色粉末状)!”一听“炭疽”,我们全愣了,我伸长脖子看老爷子的铁盒子。

  ⑦“白色粉末!”老人眼睛笑成一条缝,一边说,一边往外倒。“这到底是什么?”我们急着问。“滑石粉!”老人抖了个大“包袱”。我们全都大笑起来。噢!原来是他怕刚盖的印泥粘脏了对合的画面,照例撒上这种粉末来吸干印油。

  ⑧“嗬!您老怎么还知道炭疽呢?”我们逗乐儿地问。

  ⑨“今天早晨看报,美国那儿不是发现有人往邮件里投放一种白色粉末--炭疽嘛”

  ⑩智者的幽默之所以意味隽永而各具特色,除了源于他们博大的学识之外,还由于他们既丰富又坎坷曲折的生活阅历,是知识和生活造就了他们善于幽默的心。

  --选自《北京晨报》

  (1)结合全文内容,为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2)成语谐音往往造成幽默效果,请还原文段④中“坐椅待币”这个成语。

  (3)结合语境,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说说下边加点内容的表达效果。

  ①走*一看,她食指和中指在不停地绕动。

  ②一边神秘地慢悠悠地笑着说:“来点儿炭疽!”

  (4)通读全文,简要概括文中三位大师各自的幽默特点。

  (5)结合文段⑩和你的生活实际,谈谈怎样才能造就“善于幽默的心”?

  (6)积累链接:初中阶段我们曾学过冰心的作品《《荷叶母亲》《观舞记》《谈生命》》,她的诗集《繁星》《春水》是饱含童真与母爱的智慧之作,深受印度诗人泰戈尔的影响。

  答案:

  (1)智者的幽默,智者幽默心等等

  (2)坐以待毙

  (3)①运用了动作描写,细腻生动地写出了杨绛先生与我打招呼时的可爱和热情。

②运用了神态描写,细腻生动地写出了启功先生故弄玄虚卖关子时的可爱样子。

  (4)杨绛:童心未泯;冰心:机智灵活或反应敏捷;启功:思想鲜活或时尚新潮或富有童心。

  (5)首先要有“博大的学识”,其次要有“丰富又坎坷曲折的生活阅历”,所以我们现在要博览群书、丰富学识,勇于实践,增加阅历,才能造就“善于幽默的心”。

  (6)《荷叶母亲》《观舞记》《谈生命》;泰戈尔

  ①最早发现并引荐陈寅格这匹“千里马”的,是梁启超。上世纪20年代,清*学院刚刚成立,梁启超向校长曹云祥力荐陈寅格。曹问:“陈寅格是哪国博士?”梁答:“他不是学士,也不是博士。”曹又问:“他有没有著作?”梁答:“也没有。”曹拒绝:“既不是博士,又没有著作,这就难了!”梁大怒:“我梁某算是著作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曹一听,十分震惊,这才同意聘请陈寅格。

  ②陈寅格在国外陆续留学20余载,潜心读书和研究,不仅学贯中西,而且通晓三十多种文字。由于他始终对博士、硕士之类的学位淡然处之,所以连大学文凭也没拿过。幸亏梁启超慧眼识珠,才使得这位旷世奇才没有"遗于野",也才成就了这位日后清华园里大名鼎鼎的“教授中的教授”。按理说,陈寅格对梁启超不说感恩戴德,至少也应该礼让三分。但是,因为一个古人陶渊明,他们之间的恩怨一度被传得沸沸扬扬。

  ③陶渊明出生在东晋末期,是我国古代著名诗人,也是有名的隐士。东晋灭亡后,陶坚决归隐,誓不与新*合作。他的举动,关系到所谓的“名节”问题,也引发了后世的长期争论。作为史学大家的梁启超,自然也有自己的一家之言,他认为陶渊明弃官归隐最主要的动机,是当时士大夫廉耻扫地,他纵然没有力量移风易俗,起码也不肯同流合污,把自己的人格丧掉。陈寅格提出了针锋相对的意见,认为陶渊明"耻事二姓"才是可信的。同时,针对梁启超本人“无论从政还是从教,都不在乎在清朝还是在民国”的做派,陈寅格批评他“取自身之思想经历,以解释古人之志尚行动”。

  ④应该说,陈寅格批评不仅力道十足,而且尖酸刻薄。有好友劝他:“梁公对你有知遇之恩,你这样做,就不怕别人说你忘恩负义?”陈寅格笑答:“错了,我这样做才是对梁公最大的尊重,也才没有辜负他对我的赏识和抬举。”那么,梁启超又会怎么想的呢?“饮冰室主人”生性洒脱不羁,当有人嘲笑他“引狼入室”时,他回敬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无论是批评陈寅格还是讥讽我的人,都把我们看得太小了。”

  ⑤相对于梁启超所言的“小”,西方著名的社会哲学家马克思·韦伯曾相应地表述过“大”。有学生问他:“您教书的目的是什么?”韦伯答:“是让后来的人超越自己。超越老师就是尊敬老师。”学生又问:“您就不怕学生超越了你反而瞧不起你了?”韦伯大笑:“孩子,这样想太狭隘了。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在做一件比他们自身还大的事,那就是学术。”

  ⑥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从17岁开始追随柏拉图。他对老师非常崇敬,曾写了一首诗赞美柏拉图:“在众人之中,他是唯一的,也是最初的……这样的人啊,如今已无处寻觅!”然而,当亚里士多德思想日益成熟之后,在哲学思想的内容和方法上与柏拉图出现了严重的分歧。他勇敢而坚决地批评老师的错误和缺点,结果遭致众人的谩骂,说他背叛了老师。对此,亚里士多德回敬了一句流传至今的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我们需要补充一句,这个真理被实践所检验、证明了得。

  ⑦到底何为大师呢?他既不是头顶的光环,也不是姓名前的头衔,除了顶尖的学问、广博的见闻、宽阔的胸襟,更需要一种超越个人荣辱成败和恩怨情仇的境界。大师者,是把学术看得远大于自身,心中超越一切的是对真理永不妥协的探索。

  (选自《学*博览》)

  12.通读全文,你认为大师什么最大?(2分)

  答:

  13.对陶渊明归隐的最主要动机,梁启超和陈寅恪各持怎样的观点?(2分)

  答:

  14.第⑤段划线句子中梁启超所言的“小”的含义和韦伯所表达的“大”的含义分别是什么?(2分)

  梁启超所言“小”的含义:

  韦伯所表述“大”的含义:

  15.第⑥段中划线句子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答:

  16.按照作者的标准,你认为梁启超是不是“大师”?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3分)

  答:

  (三)(共11分)

  12.(2分)把学术看得运大于自身(1分),对真理诚挚而永不妥协的探索(1分)。(答"更需要宽阔的胸襟、一种超越个人荣辱成败的恩怨情仇的境界"。得1分;答整个第⑦段不得分)

  13.(2分)梁启超认为,陶渊明归隐是因为当时士大夫廉耻扫地,他不肯同流合污,丧掉人格(1分,意思对即可)陈寅恪认为,陶渊明归隐是因为"耻事二姓"(1分,意思对即可)。

  14.(2分)梁启超所言的“小”的含义:把学术看的远大于自身(1分)。(仅答“胸襟”、“学术”不得分)

  15.(2分)不能,因为该句体现了议论文论证语言严密性的特点(1分),作者意在强调:真理,不能只是个人的主观判断,必须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和证明(1分,意思对即可。)

  16.(3分)是,梁启超著作等身,说明他又顶尖的学问、广博的见闻(1分);在对待陈寅恪对自己尖酸刻薄的批评上(或在对待有人嘲笑他"引狼入室"时,1分)。(意思对即可,必须结合文章内容做具体分析,有材料、有观点方可得分)

  钱穆:一代儒宗,最后的大师

  钱穆(18951990),*现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吴越国太祖武肃王钱镠之后。字宾四,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晚号素书老人、七房桥人,斋号素书堂、素书楼。历任燕京、北京、清华、四川、齐鲁、西南*等大学教授。1960年,耶鲁大学把人文学名誉博士学位授予了当代大儒钱穆,他们这样评价说:你是一个古老文化的代表者和监护人,你把东方的智慧带出了樊笼,来充实自由世界。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被人称为当代最后一个大儒的人,却没有任何文凭,连中学都没有毕业,完全是靠自学成才的。

  钱穆读书常学*古人的治学与为人,及时反省自己。一次读曾国藩家书,曾说自己每读一书必认真从头读到尾。钱穆从此要求每本书都必须认真阅读,不遗一字,读完后再换一本。他从古人身上总结出一条行之有效的经验,便身体力行,规定自己早上读经子,晚上读史,中间读闲书,充分提高读书的效率。钱穆小时候身体一直很弱,每年秋天都生病,祖父父亲都英年早逝,他一直为自己健康担忧,一次从一本日本书上看到讲究卫生对健康长寿的重要性,便警醒自己,从此每天起居有恒,坚持*散步,记日记,以此督促自己。晚年他把自己长寿的秘诀都归功于有规律的生活。

  从1912年起,在十年半时间内,钱穆辗转四所学校任教,读书之余完成了第一部学术著作《论语文解》,并陆续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渐渐崭露头角。十年面壁,钱穆终于找到自己的治学门径,专治儒学和史学,自称其得力最深者莫如宋明儒。(《宋明理学概述序》)钱穆之所以选择*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研究对象,有着深层的社会原因。当时国人包括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对*历史文化缺乏信心,对儒家文化更是主张全盘否定。钱穆对此完全有不同的看法,当我幼年,在前清时代,就听有人说,*不亡,是无天理。在我幼小的心灵里,不禁起了一番反抗之心。这种反抗之心便成了他后来治学的动力,莫非因国难之鼓励,爱国之指导。(《*文化精神序》)在无锡三师时,钱穆已经完成《国学概论》,并开始撰写其代表作《先秦诸子系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著名学者蒙文通看到他的文章,慕名前来造访,打开系年手稿便被吸引了,在回南京的车上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认为该书体大精深,乾嘉以来,少有匹矣。

  钱穆虽然自学出身,却从不迷信权威。当时学术界正流行康有为《新学伪经考》的观点,顾颉刚也是康的拥护者。钱穆对此十分怀疑,他没有因为顾颉刚于己有恩就放弃己见,而是力排众议撰写了《刘向歆父子年谱》,用事实证明康有为的观点是错误的。顾颉刚对此毫不介意,不仅将此文在《燕京学报》发表,还推荐他到燕京任教。钱穆称,此等胸怀,万为余特所欣赏。钱穆的文章影响极大,一扫刘歆遍造群经说,在经学史上另辟了以史治经的新路子,对经学史研究具有划时代的贡献,其观点也逐渐为学术界普遍接受。北*各大学经学史及经学通论课,原俱主康说,亦即在秋后停开,开大学教学史之先例。(罗义俊)

  钱穆后来到北大任教,胡适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钱穆并不因此而在学术上苟同他,他的许多观点都与胡适不一致,胡适认为孔子早于老子,他却认为老子早于孔子。学生知道他们之间学术观点不一致,故意拿胡适的观点来诘问,他也毫不掩饰,常在课堂上批判胡适。据他的学生回忆,他常当众说:这一点,胡先生又考证错了!并指出哪里哪里错了。当时胡适声誉日隆,敢这样批评他的在北大也仅钱穆一人而已。

  钱穆治学讲究有大视野,从大处入手,由博而精。先从大处着手,心胸识趣较可盘旋,庶使活泼不落狭小。他从自己十年苦读中领悟到,求速成找捷径是做学问的大忌,治学者应该厚积薄发;认为*学问主通不主专,*学术界贵通人不贵专家。(郦家驹《追忆钱宾四师往事数则》)他虽是治史专家,却披阅广泛,发现学生有好书就借来一读。40年代在西南*时,钱穆见学生李埏有一本克鲁泡特金的《我的自传》,也颇有兴趣,并据此写了《道家与安那其主义》一文,发表后引起了读者极大兴趣。他主张多读书勤思考,触类旁通,认为*治学与西方不同,西方学问分门别类,互不相关,*学问分门不别类。经史子集四部,是治学的四个门径,入门后,触类旁通,最后融而为一。认为读书当细辨精粗,读书当求识书背后之作者。而且要抱着谦虚的态度,对任何作者都要先存礼敬之心,这样才能有所得。

  (选自欧阳悟道《民国那些范儿》,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钱穆没有任何文凭,连中学都没有毕业,是从一次读曾国藩家书中得到启发,开始自学成才的。

  B.当时国人包括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对*历史文化缺乏信心,对儒家文化更是主张全盘否定。钱穆对此完全有不同的看法,在爱国之心的激励下,钱穆对*史学和儒学深入研究,著作等身。

  C.钱穆不顾及顾颉刚,力排众议撰写了《刘向歆父子年谱》,指出康有为的观点是错的,这说明钱穆将学术放在第一位而置恩情于不重要的位置。

  D.钱穆虽是治史专家,却披阅广泛,借学生的书读,说明他放得下架子,治学不拘一格。

  E.钱穆认为治学应有大视野,只要博览群书,多思考,触类旁通,治学就有成就。

  (2)作为评传,本文有多处文字对传主进行了评论,请找出两处,并分析其作用。(6分)

  (3)文章分别写到顾颉刚和胡适,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4)钱穆成为一代国学大师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全文进行探究。(8分)

  参考答案

  12.

  (1)【答案】B3分,D2分,E1分,AC不给分。【解析】A项,是从一次读曾国藩家书得到启发,开始自学成才C项,置恩情于不重要的位置E项,原文指由博而精。

  (2)【答案】①你是一个古老文化的代表者和监护人,你把东方的智慧带出了樊笼,来充实自由世界。作用:极大地肯定了钱穆的国学造诣;总领全文。②钱穆读书学*古人的治学与为人,及时反省自己。作用:写出了钱穆善于向他人学*,并能及时付诸行动的特点;总写概括了本自然段的内容。

  【评分标准】每点评论1分,作用2分,共6分。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3)【答案】①顾颉刚和胡适都是学术界的权威人士,而且都对钱穆有帮助、提携之恩,但钱穆却指出两人在学术上的错误(2分),反衬钱穆虽自学出身,却从不迷信权威的治学态度。(2分)

  ②也从侧面突出钱穆在治学方面的自信和勇敢。(1分)③塑造并丰富了传主的形象。(1分)

  (4)【答案】①学*古人的治学与为人,及时反省自己:如从曾国藩家书中体会到每本书都必须认真阅读,不遗一字;从一本日本书上体会到生活要有规律。②从不迷信权威:如对康有为、顾颉刚、胡适的批评。③治学讲究:治学讲究大视野,从大处入手,由博而精;读书当细辨精粗;读书当求识书背后之作者;抱着谦虚的态度。④得到赏识:顾颉刚、胡适等人的提携。

  【评分标准】1点2分,其中1分为观点,1分为材料分析。4点共8分

  陈寅恪:踽踽独行的国学大师

  默秋

  一

  1909年,陈寅恪复旦公学毕业。他带着复旦公学的文凭,也是他*生唯一的一张文凭,登上了去西洋的轮船。

  陈寅恪辗转游学13年,从德国到瑞士,后又去法国、美国,最后再回到德国。他学物理、数学,也读《资本论》。13年里,他总共学*了梵文、印第文、希伯来文等22种语言。

  陈寅恪一心向西学,但没想到的是,他从西方带回来的竟是东方学。陈寅恪发现,在世界学术中,*文化的地位很高,跟当时*地位低下的现实完全相反,跟国内批判传统文化、打倒孔家店也完全不一样。他后来明确主张*学术应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

  陈寅恪有着深厚的国学根底,也接受了严格的西学训练。在清华校方包括他的同事梁启超、王国维的鼎力支持下,陈寅恪为*学术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对不同民族语文与历史的比较研究。

  二

  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即将不保。陈寅恪携妻将雏,踏上了流亡之路。在离开北*之前,陈寅恪把他的藏书寄往将要去的长沙,是当书到长沙,竟悉数被焚毁在战争的大火中。陈寅恪做学问的方式是在书上随读随记,也就是古人说的眉批,眉批上写满了他的思考、见解和引证,这是他学术研究的基础。书烧毁了,而他随身带着的常用的、备用的书,在绕道去昆明的路上,大部分竟也被盗走了。

  家亡国破此身留,客馆春寒却似秋。就在几乎没有参考书籍的情况下,陈寅恪撰述了两部不朽的中古史名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这是两本藏之名山、传之后世的著作。在国际汉学界具有广泛影响的《剑桥*史》在提到陈寅恪时,给予了异乎寻常的褒奖:解释这一时期政治和制度史的第二个大贡献是伟大的*史学家陈寅恪作出的。他提出的关于唐代政治和制度的观点,远比以往发表的任何观点扎实、严谨和令人信服。

  就是这样一位最优秀的*学者,一个天生的导师,此时却身处战火之中,他的工作条件惊人地恶劣,但他在大灾难面前,恪守着一个民族的史学传统:国可以亡,史不可断,只要还有人在书写她的历史,这个民族的文化就绵延不绝。

  三

  抗战胜利了,双目失明的陈寅恪由人搀扶着重新回到清华园。一个瞎子大学生授课,在世界上实在是绝无仅有。清华为陈寅恪配了三个助手来协助他的教学和研究。这三个助手都是他当年的学生。其中汪篯是他最喜欢的一个。他们可以无话不谈。

  1953年,在清华时的学生蒋天枢,给自己的老师寄来了长篇弹词《再生缘》,陈寅恪听了,大受震动。在病中,他用口述的方式撰写《论再生缘》。由此,他开始了对明清历史和文化的探索。

  正当陈寅恪沉浸于新的学术领域时,*科学院拟请他出任历史研究所二所的所长。在北京的许多好友都希望陈寅恪接任这个职务,然而他却拒绝了。这一年,他最喜欢的汪篯,带着同样的使命,到广州来看望他。他们开始谈得很好。但不久就谈崩了。陈寅恪感受到这个昔日门生,已经摒弃了自己恪守的治学为人之道,他怒斥道:你不是我的学生!

  陈寅恪认为:读书治学,只有挣脱了世俗的桎梏,真理才能得以发扬。在这个意义上,他说:我要请的人,要带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不是这样,即不是我的学生。

  1969年10月7日,陈寅恪走完了他79岁的生命历程。弥留之际,他一言不发,只是眼角不断地流泪。

  (选自《国学》20xx年第7期,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有真学问的人不需要文凭装点门面,陈寅恪就是这样的人。他一生只有一张文凭,却给后世留下了藏之名山的著作。

  B.陈寅恪虽然辗转欧美游学13年,但是他从西方带回来的竟是东方学。这首先归功于他的中学由优于西学的学术思想。

  C.书被毁,书被盗,但陈寅恪凭借他学术研究的基础,令人信服地解释了隋唐时期的政治史和制度史,登上了研究隋唐史的高峰。

  D.国难当头,陈寅恪恪守着民族学国可以亡,史不可断的传统,这表明他是一个对政治不关心,专心研究学术的纯正学人。

  E.文章撷取了陈寅恪人生的若干片段,叙述了陈寅恪在*学术史上的成就,清晰地表明了他的整个生命是和学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2.本文两次提及汪篯,这对叙写陈寅恪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析。(4分)

  答:

  3.文章标题是陈寅恪:踽踽独行的国学大师,你认为陈寅恪是踽踽独行者吗?请结合文本简析。(6分)

  答:

  参考答案:

  1.B D(B项归功于他的中学优于西学的学术思想文中无依据,陈寅恪主张*学术应该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D项对政治不关心有误,只能表明他的学术超越于政治的治学思想。)(选对一项得3分,选对两项得5分)

  2.两次叙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2分),凸显出陈寅恪对治学为人之道,对自由思想、独立精神的恪守(2分)。

  3.示例

  观点一:陈寅恪不是踽踽独行者。

  (1)他有很多交往深、赏识他的学者,如梁启超、王国维等;他还有清华校方的支持。(答对其中一点即给2分,意思对即可)

  (2)陈寅恪双目失明时,清华为他配了三个助手;中科院拟请他出任历史研究所二所所长;学生蒋天枢寄给他长篇弹词《再生缘》,促使他开启对明清历史和文化的探索。(答对其中一点即给2分,意思对即可)

  (3)陈寅恪的学术成就得到《剑桥*史》的褒奖,被国际学界认可。(2分,意思对即可)

  观点二:陈寅恪是个踽踽独行者。


《穷人》阅读答案 (菁华5篇)(扩展4)

——《童趣》阅读答案 (菁华5篇)

  文言文阅读。

  余亿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文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①明察秋毫( )

  ②项为之强( )

  ③徐喷以烟( )

  ④作青云白鹤观( )

  2、请翻译下列语句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谈谈对“物外之趣”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写出本文中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比喻最细微的事物 ②通“僵”,僵硬 ③慢慢地 ④景观

  2、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鹤。

  我又留几只蚊子在白帐子里,慢慢地用烟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边飞边鸣叫。

  3、所谓物外之趣,即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也指超脱于尘世的情趣。他虽然不是事物本身所有,却又与事物有关,它是观物者的主观体验,也就是因物生成的意趣。如文中所写:夏蚊及草间之虫这些细小之物,可以诱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意趣由此形成。(意对即可)

  4、物外之趣 明察秋毫 庞然大物 怡然自得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目,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子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及词语。

  明:_______ 秋毫:_______ 私拟:_______ 项为之强:_______

  【小题2】“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细节表现观赏群鹤舞空图的专注、入迷。

  【小题3】作者观察细致,想象奇特。把蚊群“冲烟飞鸣”想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限填8个字)

  【小题4】作者用词很生动,一个“_______”字使人想见蚊群在弥漫的烟雾中乱飞乱闯的情景;一个“_________”字使人仿佛听到鹤翔云端高亢的鸣叫。

  【小题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二段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幼时记趣》选自《_________》,作者是______代作家__________。“记趣”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读了文章后,你能说出作者幼时的乐趣来自何处吗?(不超过10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眼力 秋天鸟兽身上新长出来的细毛,形容极其细小的东西 暗地里 脖颈因此僵硬了

  【小题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小题3】青云白鹤 鹤唳云端

  【小题4】冲 唳

  【小题5】观蚊如鹤

  【小题6】《浮生六记》清 沈复 把有趣的事情记录下来 细心观察 奇特的想象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在这两段中,作者写了哪些趣事,请用自己的话归纳。(6分)

  2.作者为什么“怡然称快”,用原文回答。(4分)

  3.文末一句“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为何我要鞭打虾蟆?这个行为表现了作者幼小心灵中怎样的思想情感?(10分)

  4.翻译文段中划线句子(10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解释下列划线词语(10分)

  (1)则或千或百________________ (2)项为之强________________

  《童趣》阅读参考答案:

  1.观察惩治蚊子;观虫斗;鞭虾蟆。

  2.“又留蚊于素帐中……果如鹤唳云端。”

  3.因为蛤蟆破坏了“我”神游自然的兴致,而且蛤蟆吞食了“二虫”,为了给小虫报仇,就鞭打蛤蟆。可见作者是一个活泼可爱、天真无邪、有正义感的人。

  4我自己把它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黄伟涛提醒各位童鞋要落实知识点)

  5(1)就;有时(2)脖子强通“僵”,僵硬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解释划线的字。

  (1) 项为之强

  (2) 鞭数十

  2.翻译下列句子。

  (1)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2)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3.作者儿时“时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

  4.课文描写了童年时时期的哪些趣事?

  参考答案:

  1.通“僵”,僵硬 ; 用鞭子打,鞭打

  2.(1)心里这样想,那么有时成百上千的蚊子果然像鹤。

  (2)我凭着想象在这个境界中游览,愉快而又满足。

  (意思对即可)

  3.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4.观蚊成鹤,神游山林,鞭驱蛤蟆

  读《童趣》,回答问题。(10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字(4分)

  项为之强( ) 鞭( )数十

  盖( )一癞虾蟆 方( )出神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2分 任选一句翻译)

  ①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②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

  【小题3】、课文一共回忆了自己儿时哪四件趣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

  【小题4】、你认为怎样才能在*凡的生活中寻找乐趣,成为一个有情趣的人?(2分)

  答案

  【小题1】同“僵”,僵硬;鞭打;原来;正在。

  【小题2】①夏天的蚊子叫声像打雷,我心里暗暗把它们比作一群鹤在空中飞舞 ②又把蚊子留在白色的蚊帐里,慢慢地用烟喷它们,让它们冲着烟雾边飞边叫。

  【小题3】观蚊飞;观花台草木;观虫斗;驱虾蟆。

  【小题4】示例:首先应以一颗天真烂漫的童心来细致观察事物,生活中的一切,无不蕴藏着难以察觉的妙处,惟有仔细观察才会有独到的发现。其次要善于联想与想像,超脱于世俗之外,寻找乐趣。

  解析


《穷人》阅读答案 (菁华5篇)(扩展5)

——《窗》阅读答案 (菁华5篇)

  ①天亮总是从自己的窗边开始的。

  ②初听父亲说这句话的时候,我还不太理解。

  ③我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山村,父母都是老实本分的农民。那年月,尽管父母从早到晚辛勤劳作,日子还是过得非常紧巴。我们住的是四面透风的木屋,每天只要太阳一出来,一定首先光顾我的床头,毫不吝啬地将刺眼的阳光洒在我的床上。可那个时候,我一点都没有被阳光沐浴的快感。我一直想离开这个木屋。

  ④父母生养了我们姐弟三个。为了让我和哥哥能够上学,大姐早早就抛下她心爱的书包,和父母一起种地耕田,可是供我们兄弟二人读书的费用还是无法攒够。我初中毕业时,考取了县里的重点高中。我回家把喜讯告诉了父亲,原以为他会像我一样兴奋,谁知他却沉下了脸,默不作声。我无法读懂父亲的表情。哥哥刚刚高中毕业,高考以几分之差名落孙山,又找不到工作。几年来,我们兄弟已经把家里都榨得干瘪了。

  ⑤抽完一袋水烟,父亲干咳了一阵,差点喘不过气来。一会儿,他头也不抬地说:“迹是读师范吧,读师范不用交学费。”我感觉得到,父亲说这句话的时候,有什么东西哽在他的喉咙里。此前,我曾经跟父亲说过,我要读高中,考大学。当时,父亲只是说,看情况,尽力吧。我以为父亲答应让我读高中了。谁知道,在我尽力考上高中之后,他却说出这样的话。A我不说话,静静地站在他的身后。父亲终于稍微把头抬起,可能是想看我是否已经走开。当我的目光与父亲相遇的一刹那,我惊呆了。我分明看到父亲的眼里满是泪水。一个从来不把困难当困难的汉子,竟然在自己儿子面前,流下了如此无助的泪水!B我再也说不出话。

  ⑥开学的时候,我背着一只破旧的木箱,独自一人走进了师范学校的校门……

  ⑦四年的师范校园生活,父亲那盈满泪水的眼,始终在我的身后注视着我,促使我更加努力。不敢有一丁点马虎。天道酬勤,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以全优的成绩毕业了。我充满信o地到县里报到。凭我的能力和成绩,是完全可以被安排在县城学校的。可等到分配方案下来的时候,我却被安置回村里的小学,被告知遵照的是生源从哪里来回哪里去的原则。后来我才知道,其实我原来真的是被安排在县城的,可又被别人顶替了,才有了那个堂而皇之的“原则”。

  ⑧想到大学梦的遥不可及,县城学校的工作又被人顶替,我悲伤至极,可又无可奈何。

  ⑨父亲却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回就回吧,有什么不好呢?”稍顿一下,父亲又说:“该是你的,总是你的。”阳光穿过木屋的木篱缝隙射进来。父亲看着那一束束亮汪汪的阳光,似乎是在自言自语:“天亮总是从自己的窗边开始的。”当时,我并不太在意父亲这句话。

  也听不懂父亲所说的话的意思,只觉得父亲在自欺欺人。

  ⑩在村里小学教书,虽然心有不甘,但想想父亲那么多年来勒紧裤带,从来不曾有过任何怨言,也就释然了。我只有努力工作,才能对得起父亲,对得起含辛茹苦养育我的人。我一心扑在教学上,简直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家。教学之余,我仍然没有忘记自己曾经的梦想。上千个夜晚从未放弃灯下苦读。三年后,我终于通过自考捧回了沉甸甸的大学本科文凭,圆了我的大学梦。此时,父亲开朗的性格又回来了。每次我回到家,他都套有一搭没一搭地说:“找到你该去的地方了吗?”我听出父亲所说的话的意思了,他是警告我、鞭策我,要我更加努力。

  ?因为工作出色,我被调到县初中任教。斗转星移,寒来暑往,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圆了他们的青春梦想,也成就了越来越优秀的自己。当我站在“省优秀教师”的领奖台上,台下掌声如潮水般响起……那一刻我知道,所有的苦难、挫折都在汗水的浇灌下开成了花朵。

  ?“天亮总是从自己的窗边开始的。”父亲的这句话,我现在觉得很有道理,我终于明白;阳光永远是最公*、最无私的。谁早起谁就早拥有;谁要是不愿睁开眼睛,谁的天就永远不会亮堂。

  16.请梳理文章第④段一第?段的情节。(3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通过自考,取得了大学本科文凭。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概括文中父亲的形象。(3分)

  18.请分析第③段中画线句的作用。(3分)

  我们住的是四面透风的木屋,每天只要太阳一出来,一定首先光顾我的床头,毫不吝啬地将刺眼的阳光洒在我的床上。

  19.请分析第⑤段中A、B两处画线句分别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4分)

  A我不说话。

  B我再也说不出话。

  20.请理解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3分)

  (1)几年来,我们兄弟,已经把家里都榨得干瘪了。(2分)

  (2)才有了那个堂而皇之的“原则”。(1分)

  21.请分析第段的作用。4分)

  阅读答案:

  16.(1)“我”考上了县里重点高中,却只能读师范学校。

  (2)“我”以全优成绩毕业,却被安置回村里的小学任教。

  (3)“我”被调到县初中教书,成为省优秀教师。

  17.贫穷、勤劳、老实本分、开朗(豁达)、坚忍(坚强)、爱孩子、教子有方的父亲。(答出6点即可)

  18.运用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突出了“我”家居住环境的简陋,生活的贫困,烘托出“我”苦闷的心情,为下文“我”努力学*改变命运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

  19.A:“我”对父亲让“我”放弃读重点高中而去读师范学校的不满,不理解。

  B:“我”理解了父亲,知道了他的痛苦与无助。

  20.(1)“我”和哥哥读书花尽了家人竭尽全力挣来的钱。

  (2)别人为顶替“我”而找的借口。

  21.总结全文,照应标题(开头),深化(升华)主题,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希望是永远存在的,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公*的,一个人只要自己勤奋努力,就会取得成功。相反,要是在困境中看不到希望而放弃了努力,就永远不会成功。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1分)

  心胃痛一证,《内经》条目甚多,先辈名公,分为九等,极为详尽。《金鉴》遵之,编为歌诀而莫不有虚实之分,可谓无遗蕴矣。

  曾忆邻村有医士姓王名维藩者,余同谱弟丹文茂才之族叔也,故业医.货药饵。邻有妇人病胃痛者请王治之,王用《海上方》中失笑散,服之立效。后凡有患心胃痛者。王辄以失笑散治之,效否各参半。王素食洋烟,一日自觉胃痛,亦自取失笑散服之,痛转甚,至夜半痛欲裂,捣枕椎床,天未明寂然逝矣。

  因思失笑散为逐瘀之药,王之邻妇必因瘀血凝滞,故用之立效。其余风寒暑热、饮食气郁,皆能致之。若概以失笑散施治,又不求其虚实。几何不误人性命乎。

  王用失笑散不知曾杀几人,故己亦以失笑死,殆冥冥中之报也。业医者,可不多读群书,以求其是乎。《醉花窗医案》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4分)

  (1)《金鉴》遵之( ) (2)邻有妇人病胃痛者( )

  (3)王辄以失笑散治之( ) (4)殆冥冥中之报也( )

  2.其余风寒暑热、饮食气郁,皆能致之一句中的之指代的是___(2分)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故业医,货药饵。

  (2)又不求其虚实,几何不误人性命乎。

  4.医士王维藩服用失笑散丧命,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2分)

  5.文中王维藩的悲剧不仅在治病用药中发生,在其他方面也不乏这样的事例。请另举一例并简要分析。(3分)

  参考答案:

  1.(1)遵循,遵从(2)得的病(3)就(4)大概(每个解释1分,共4分。)

  2.心胃痛。(2分)

  3.(1)原来以行医为业,买卖药材。(3分,译出大意给1分,评分要点:故、业、货。)(2)又不去追究到底是虚症还是实症,这样的(医生)不妨害病人的性命(的情形)是不多的。(3分,译出大意给分,评分要点:求、几何、误。)

  4.没有弄清病因,胡乱用药。(2分)

  5.例子恰当1分,分析正确2分,共3分。

  犯罪学家凯琳曾注意到一个问题:在她上班的路旁,有一座非常漂亮的大楼,有一天,她注意到楼上有一窗子的玻璃被打破了,那扇破窗与整座大楼的整洁美丽极不谐调,显得格外的刺眼。

  又过了一段时间,她惊奇地发现:那扇破窗不但没得到及时的维修,反而又增加了几个带烂玻璃的窗子……

  这一发现使她的心中忽有所悟: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维修的话,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玻璃。

  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其结果是:在这种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

  这就是凯琳著名的“破窗理论”。

  换句话说,当我们置身于一个异常优雅整洁、地面非常干净的环境中的时候,环境的优美就会给我们一种不自觉的提示:这里不能随地吐痰,不能随手乱丢纸屑皮壳;但是,如果有人丢了废纸,且没有人来及时清扫掉的话,对于其他人可能就会产生一种暗示:原来这里是可以丢废纸的,丢的愈多对后来者来说就愈有一种纵容感。

  接下来的事情就可想而知了,可以说很快这里就会成为一个大垃圾箱。

  凯琳是研究犯罪心理的,虽然她说的是外在的恶劣环境也是导致一个犯错或犯罪的诱因,但是,我觉得这个原理也适用于人内在的心灵。

  其实,人的心灵就如这样的一座整洁美丽的大楼,如果当初有了一扇窗子的玻璃破了得不到及时的维修,那么,久而久之,这座大楼就有可能变得千疮百孔……

  由“破窗理论”,我想到了另一个心理学家威尔逊所讲到的“护花原理”。

  原来在威尔逊生活的那个城市里有一座公共花园,每当春天繁花盛开的时候,当然都会有大批的游客来此驻足欣赏。

  然而,让人可恼的是,游客中总是会有一些不自觉的摘花者,甚至许多含苞欲放的花朵还没来得及绽放她的美丽,就被折了下来。

  这些花朵有些被游客带走了,有些就被抛在了花园里,好不让人心疼。

  尽管公园的管理者在公园里写了许多的牌子,如:“摘花可耻”、“禁止折花”、“摘了花朵,丢了修养”等等,然而,人们似乎对这样的牌子视若无睹,照折不误。

  后来,公园的管理者就找到了心理学家威尔逊,向他诉说了苦衷。

  威尔逊说:“你何不转换一个角度来提醒人们呢?”于是,他亲手为公园写了一些警示语,如:“花朵的自然之美,正是你心灵之美的映射”,“你欣赏花的美丽,花欣赏你的高贵”,“你给花朵一个花期,花朵给你一份赞美”,“把花朵留在枝头,让美丽留在心灵”,“上帝是花之美的缔造者,你是花之美的保护者”等。

  于是,公园的管理者就用这些诗一样优美动人的警示语换下了以前的牌子;从此,这个公园里的情况发生了骤变,折花的人也骤然减少。

  后来威尔逊这样解释说:“花园的美丽,需要人们用心灵的美丽来护持,你欣赏了他人品格的美丽与高贵,他自然就会付之以等价的行为来回报你的欣赏。”他的话,就被人们称之为“护花原理”。

  “破窗理论”强调的是从外在的环境育人,“护花原理”强调的是从内在的心灵育人,但是,这两者的共同点都强调:外在的和谐必须与内在的和谐相统一。

  所以,作为一个教育者,不管你是一个部门的领导,还是一个学校里的教师或者一个家长,你若想得到较为理想的教育效果,就不能忽视环境育人的破窗理论和心灵育人的护花原理。

  1.请你结合社会生活的某种现象,用通俗易懂的话对“破窗理论”或“护花原理”加以解释。

  (解释一个词语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文中的原句回答“破窗理论”和“护花原理”的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文中划线句在文章结构方面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文章中关于公园前后使用的两种不同类型的警示语,请你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谈谈你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良好的校园环境学*,是我们每个人的希望,读了本文,请你结合你校校园环境的实际情况,向学校领导提出一些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结合文章内容和社会生活现象谈,符合“破窗理论”或“护花原理”的内涵即可。

  2.“破窗理论”强调的是从外在的环境育人,“护花原理”强调的是从内在的心灵育人,但是,这两者的共同点都强调:外在的和谐必须与内在的和谐相统一。

  3.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学生答 “承上启下”或“过渡”也可)

  4.前者语言生硬,令人反感;后者引人向善,语言委婉,更易让人接受。

  所以,我们要注意说话的方式和艺术。

  (从其它角度谈,言之成理也可)

  5.开放性试题,学生围绕文章内容,从合适的角度谈,言之成理即可。

  ①苏格兰公投落下帷幕之际,吸引人们眼球的不仅仅是票选的结果,更有英国人那奇葩的计票方式。从新闻照片里可以清楚地看到,统计选票的人竟然是在纸上一条条地画竖杠杠,视觉效果非常凌乱。这引得人们议论纷纷:“想不到发达国家竟然采取这种刀耕火种的计数方式。” “这不数着数着就乱了吗?”

  ②对比之下,我国的“正”字计数法立刻显得又机智又高端。这个方法广泛流行于庙堂之上和群众之间,为大家所喜闻乐见。五笔一字,整齐划一,视觉效果简洁明了,能够大大提高统计效率。相信很多小伙伴从小学选班委开始就用“正”字计数,一路画“正”直到现在。

  ③这么好用的方法,究竟是谁先想到的呢?“正”字曾经是古代大数单位之一。汉代《数术记遗》中记载的大数有:亿、兆、京、垓、秭、壤、沟、涧、正、载。又因为“数有十等,若言十万曰亿,则十亿曰兆,十兆曰京也。”以此类推,“正”代表一个相当大的计数单位,是10的40次方。

  ④“正”字计数法的使用,要追溯到清末民初的上海。旧上海,起初进戏园看戏是由服务员领座,善写计数的服务员将卖座情况写在“大水牌”上。由于时间紧,怕误记,为了稽核总数,每满五个看客,就写一个“正”字。后来看戏的人增多,戏园规模扩大,这种方法被戏票所取代,但“正”字的计票方法却被商家和选举计票所借鉴,广泛应用起来。

  ⑤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也开始采用这种计数方法。此前的江户时代,他们曾使用“玉”字来计数,同样是五个为一个单位。从解剖学角度来说,由于绝大多数人生来就具有十根手指,因而在进化史中促成了十进制的广泛采用,而五画字和五画符号便于十进制计数,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曾被使用过。但在所有五画字中,只有“正”字字形规矩简洁,只由横竖构成,没有哪两笔首尾相连,甚至连每一划的长度都大致相等。所以,作为计数符号,没有比它更合适的了。

  ⑥“正”字的含义相当正能量。它的本义是*正、不偏斜。在词典中“正”的含义很多,大多都是褒义,如正直、正大光明、正人君子、刚正不阿……足见人们对“正”字的喜爱。同时,它也有着“匡正”“正确”的含义,是人们表达信任的基准。

  ⑦在投票选举中,人们最希望的是公*公正。“正”字计数不仅字形方正简洁,还满足了人们对“执行公正”“品行端正”的美好想象,寄托着人们对选举的信心和希望。从外形到内涵,“正”字都是完美的计数工具,无怪乎人们称赞它是高大上的计数方法了。

  (选自《知识窗》 有删改)

  16.第①段的作用是什么?

  答:_____

  17.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答:_____

  18.第⑤段中加点词语“绝大多数”能否删掉,为什么?

  答:_____

  19.结合全文,谈谈“正”字计数法的高大上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答:______

  参考答案:

  16.吸引读者,增强阅读兴趣;引出说明对象。

  评分标准:每点1分。

  17.列数字,用具体准确的数字说明了“正”代表了一个相当大的计数单位。


《穷人》阅读答案 (菁华5篇)(扩展6)

——《赤壁》阅读答案 (菁华5篇)

  满江红·赤壁怀古

  戴复古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

  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译文】

  每经过一次赤壁矶就引发一次怀古心绪。想当年,周瑜意气风发,一心吞并环宇。万骑临江,鼓声震天;在千艘列炬的拼搏中,那些潜居江中的鱼龙因为受到战火的影响都变得怒不可遏。水面上卷起了长长的火龙,在鼓角声中,孙刘联军围困住了曹操。现在又怎样呢?

  江上渡口,江边小路,全是地形险要的战略要地,是当年众雄生死争斗的地方。今天我在此凭吊古迹,自己得到的深切感受,胜过读历史书籍。东风吹,光景移,已经改朝换代无数次了,历史的往事随江潮而i折。问道旁的杨柳年年为谁而春,为谁摇动金黄的枝条。

  【注释】

  ⑴赤壁矶:即黄州赤壁。

  ⑵周郎:指赤壁大战吴蜀联军的统帅周瑜。

  ⑶区宇:即寰(huán)宇,宇宙。

  ⑷万骑:借指孙刘联军。

  ⑸貅(xiū)虎:猛兽,指军队,勇士。

  ⑹列炬(jù):猛烈的火炬。列,同烈,火势猛。

  ⑺鱼龙怒:潜蛰在深水中的鱼龙类水族因受到战火威胁而怒。这是侧面写战争场面的惊心动魄。

  ⑻卷长波:水面上卷起了长长的火龙。

  ⑼曹瞒(mán):指曹操,曹操小名叫阿瞒。

  ⑽今如许:如今又怎么样呢

  ⑾形胜地:地形险要的战略要地。

  ⑿兴亡处:当年众雄生死争斗的地方。

  ⒀傍:同旁。

  ⒁春:春色,此用如动词。

  ⒂金缕(lǚ):指嫩黄色的柳条。化用白居易《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创作背景】

  《满江红·赤壁怀古》写于1219年左右(宋宁宗嘉定十二年),作者这时正在鄂州、黄州一带漫游,黄城州外有赤壁矾,又名赤鼻矾,传说是三国战场,词人过此,也难免不发思古之念,故写了这篇赤壁怀古。

  【鉴赏】

  这首词,风格豪迈,苍劲有力,在自然朴素的描写中,不时有浓重之笔与用力之笔出现,*淡之中见奇伟。清人纪昀十分欣赏这首词,觉得它的豪壮之气并不逊于苏东坡。

  上片开头说“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与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相比,复古词显得起势*淡,远不如苏词的气势雄伟;但戴词以朴素的叙述入题,倒也显得自然轻快。苏词中的周瑜形象,着墨较多,形象较鲜明;复古词写周郎,仅写他“气吞区宇”的英雄气概,别是一种写法。对赤壁大战场面的描绘,苏轼仅有“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一句;复古词则用浓墨重采,极力渲染气氛,艺术地再现这一惊心动魂的大战。“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两句,用精工的对偶句,把战争的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生动、贴切地描绘出吴蜀联军的高昂士气,写出了火攻曹军时的翻江倒海之势。“貔虎”本指猛兽,比喻勇猛的军队。“鱼龙”指潜蛰江中的水族动物,杜甫《秋兴》诗有“鱼龙寂寞秋江冷”之句,在千艘列炬的大拼搏中,那些潜居江中的鱼龙,再也不会感到孤独,它们因为受到战火的威胁而感到怒不可当了。“卷长波、一鼓困曹瞒”句,刻画出波澜壮阔的中流水战,气势磅礴,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有异曲同工之妙,传神地描绘出曹军崩溃之快,周瑜取胜之速。词写到这里,陡然转折,用“今如许”三字提出问题:现在又怎样呢?这转折一问,问得很好,感慨苍茫,意味深厚。南渡之后,国势一日不如一日,复古将大半生目击心伤的国事,全含在这一问句中。

  下片“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数句,写赤壁矶附*的山川形胜,迫怀赤壁之战的遗迹。词人认为建安十三年发生在这里的一次战斗,是两军决定存亡的一次战斗。如今看到这些遗迹,自己得到的深切感受,真胜过读历史书籍。下面又将话题一转,抒写词人忧国伤时的感慨:“几度春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东风吹,光景移,由三国至今,改朝换代的事已经发生不只一次了,历史的往事已经随江潮而逝去,这是历史的规律。千古风流人物,也随着滚滚东流的长江而流逝了,现在又有谁能收拾祖国残破的山河啊!下片的结穴处,词人向道旁杨柳发问:问道旁杨柳在为谁生春,为谁摇动金色的柳条。言下之意是,由于自己感时伤世,面对“春风杨柳万千条”的美景,再也无心观赏了。这与杜甫的《哀江头》“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以及姜夔《扬州慢》结穴处的“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是同一种手法,都是以无心观赏美景来抒写作者的时代感伤。

  当然,苏轼是宋代一代词坛巨匠,后人再写《赤壁怀古》,要想获得读者的赞许,的确有些困难,戴复古写这阕词,也难免有望洋生叹的感觉。

  【作者简介】

  戴复古(1167—?))南宋著名江湖派诗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

  赤壁杜痒(明)①

  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舳舻.诸葛心中空有汉,曹瞒眼里已无吴。

  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箫声夜月孤。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矾鸥乌满烟芜。

  赤壁杜牧(唐)②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③春深锁二乔。

  注:①杜庠:号西湖醉老,以诗名于景泰间。曾任知县,不久罢归;不得志,放情诗酒。②杜牧通晓政治军事,对当时中央与藩镇、汉族与吐蕃的'斗争形势,有相当清楚的了解,并曾经向朝廷提出过一些有益的建议。③铜雀即铜雀台,铜雀台位子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城两南,三国时期.曹操击败袁绍后营建邺都,修建了铜雀、金虎、水井三台,即史书中之“邺三台”。

  8.两首诗都借古兴怀,在体裁上有何不同?两首诗都以赤壁之战为写作背景,但抒发的感情却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9.两首诗的尾句历来为人称道,写法有何特点?请结合诗歌内容赏析。(6分)

  阅读答案鉴赏

  8.杜庠诗为律诗,而杜牧诗为绝句(1分)杜庠的诗重在写曹军战前的决心和战争中的狼狈,借历史沧桑表达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等伤感情绪(2分)杜牧的诗在若无“周郎”借东风这一胜利原因的假想中,表达出对军事才能的推崇,或借史实一吐心中的不*之气。(2分)

  9.杜庠诗尾句运用以景结情的手法,写眼前荒岛上满目荒芜、鸥鸟乱飞,以景物描写收束全诗,百般感触尽在不言中,也给全诗笼上了一层凄怆意绪,给人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觉。(3分)杜牧诗尾句运用了以小见大(或“借代”或“象征”)的写法,诗中借大乔、二乔两位地位特殊的女子来泛指东吴统治阶级,以铜雀台指代曹魏*,“铜雀春深锁二乔”貌似小事,实则象征东吴灭亡。这种手法让诗歌内涵更丰富,更具情味。(3分)

  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14.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B)

  A.顾而乐之 B.顾安所得酒乎

  C.四顾寂寥 D.道士顾笑

  解析:B项,副词,表示轻微的转折,相当于“而”、“不过”;A、C、D三项均为动词,回头看。

  15.下列加点词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A)


《穷人》阅读答案 (菁华5篇)(扩展7)

——《黄昏》阅读答案 (菁华5篇)

  (1)黄昏有时是一个错误。譬如观飞瀑,黯淡的光线使你无法领略飞腾的气势;譬如草原上的故友重逢,天不假以阳光,无法纵马驰骋,只好入室把盏,醉里挑灯看剑了。但有时,黄昏又是一个不可复制的美丽。譬如暮霭降临时,桂子树下情人的相拥;譬如泛舟,泛舟在山环水曲的湖上。

  (2)如今我正在湖上,在镜泊湖的游船中,倚着舷窗,看夕阳在波浪中书写活泼的禅机。

  (3)还是让我们先来欣赏镜泊湖的黄昏吧!

  (4)用地质学家的说法,镜泊湖属于高山堰塞湖,海拔高度世界第二,仅比瑞士的日内瓦湖低了25米。所谓堰塞,就是被堵塞的河道。镜泊湖乃牡丹江的故道。造物主却赶着青山打了一个滚,牡丹江被截断,只好改道而走。于是,一座美丽的高山湖泊,留在了长白山支脉张广才岭的腹部。

  (5)既是牡丹江的故道,镜泊湖便不像洱海、洪湖、太湖那样一片浩瀚,泛舟湖心,有横无际涯的感觉。它虽然有90公里的水域,但仍然曲折如河道,最窄处只有300余米。惟其曲折,我们才能见到别致生动的景色。

  (6)下湖时,已经五点多钟,枕着山脊的夕阳,已经不再炽烈,你可以用肉眼去细细地观察它,看它像太极图一样散发的光晕。这最好的生命的蛋白质,在饲养着那一双旋转不息的阴阳鱼。被阴阳鱼啄剩的光粒,散散地洒落湖中,它们飘荡着、浮漾着,像金箔打造的浮萍。

  (7)游船入浦深深,船头向东,切开的是渐渐凝集的暮色。*的青山,将葱茏投入湖中,孵化出翡翠般的大宁静。而船尾,那金箔般的浮萍,却是穷追不舍。船头的翡翠,船尾的金箔,在夕阳中穷极变幻。不知为何,这情景让我想起阮籍的诗句:“朝为媚少年,夕暮成丑老。”我不明白,放逸与纵酒的阮步兵,为何心境如此苍凉。中唐的李商隐吟咏“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虽然含蓄一点,也是过分地感伤。这两位诗人,均生存于*的禅宗诞生之前,尚不能借助禅家参透生命。

  (8)大凡美的东西,莫不都转瞬即逝。把握生命之内的东西,才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就像我此刻站在船尾,眺望夕阳由猩红变成淡红时,我才真切地感到,生命的每一种境界,都是无法替代的历程。它既有色彩,也有温度。既是灿烂,也是淡泊。就像这镜泊湖,成为河道时,它流得欢畅;堰塞成湖,它仍然逍遥。

  (9)不知不觉,三分之二的夕阳,已经沉入了山脊,剩下的半弯,似乎激情更为充沛,投放到水中的光晕,金灿灿的更为明亮。船尾的排浪中,水花更为璀璨。这最后的辉煌实在太美了。我突然想到应该拍下这一帧照片,于是揿下快门??

  (10)刹那间,夕阳完全沉没,湖上的金光也骤然收尽。我捡拾刚才拍摄的湖波,取景框中的画面一出来,我蓦然发现:潋滟的金波中,有一尊完整的弥勒佛,正冲着我微笑。

  1、你怎样理解第(2)段加点词语“禅机”的内涵,请结合全文内容说明。

  2、请结合文章概括第(5)段中“别致生动的景色”的内容。

  3、阮籍和李商隐的诗句具有怎样的特点?从原文中各选一个词语概括。作者为何要引用他们的诗句?

  4、最后一句“潋滟的金波中,有一尊完整的弥勒佛,正冲着我微笑”在文章中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

  1、答案:文中的“禅机”,是指镜泊湖的黄昏带给作者的启示:生命的每一种境界,都是无法替代的历程;把握生命之内的东西,才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就像这镜泊湖,成为河道时,它流得欢畅;堰塞成湖,它仍然逍遥。

  2、答案:(1)枕着山脊的不再炽烈的夕阳像金箔打造的浮萍;(2)船头*青山在水中翡翠般的倒影和船尾荡漾的金箔般的湖水变幻无穷;(3)沉入山脊只剩下半弯的夕阳在水中的光晕更加明亮,使船尾水花更为璀璨。

  3、答案:苍凉;感伤。(1)表达了对他们两人不能借助禅宗参透生命的遗憾。(2)为下文写自己对人生态度的理解作铺垫。(或“和下文写自己对人生态度的理解作对比”)

  4、答案:(1)含蓄地照应了文章第二段中的“禅机”;(2)表达了作者从镜泊湖黄昏中所获得的积极人生态度的喜悦;(3)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黄昏断想(12分)

  *武

  ①城市的喧嚣被客车甩在身后,返乡的心情急迫里带着轻松。

  ②甫进村头,天已*晚。秋树婆娑,月影在望。有炊烟,有晚露,伴着月的清辉,在不经意间触发了诗兴:原来诗歌就在这乡村*晚的炊烟里,生活的气息扑面而来,似乎到了浓得化不开的程度。我在村头下车,想体验久违的乡野暮景。一切那么熟悉,却又那么陌生。笔下多次出现的故乡小村依旧,静得像一幅画。四野*旷,蛩声入耳。西天最后一抹晚霞把色彩随意在天幕上挥洒,似是倾尽一日的力量试图留给我渲染极致的印象。浓墨重彩的大写意在乡人匆匆的行色中不讨巧不媚人地铺排着。放羊归来的老汉,披一身晚霞,鞭声吆喝与羊咩犬吠相应和,处处自然,时时有趣。我仿佛天外来客,与这些真正的自然之子格格不入。

  ③放下行李,在奶奶的捶布石上小憩,凉意袭人,心中却备感温暖,那是对家的渴望,是温馨的怀旧,是历经沧桑又长久疏离的感慨。摸摸*滑的纹路,嗅嗅苍翠的青苔,满怀情意。他们像故交等待着我的到访和归来,不嫌弃我的仆仆风尘,不聒噪我长时间的音讯不通。河边柳是上了年纪的时光记录者,应该存有我曾经水中摸鱼、河岸照影、树顶掏鸟蛋的儿时印记,也不会忘记我清明时给他留的伤痕、春来为他吹奏的柳笛音、夏夜在他怀里听到的乡情野闻。站起身,摸一摸粗糙的树皮,为他的隐忍无语叹服良久。手栽的白杨高耸入云。他的身下有我捉蚂蚱和蟋蟀时跌跤的印痕,也有割草时用镰 刀在他身上刻下的符号,那一年高考落榜和父亲怄 气时的泪珠似乎也还在。飘舞的叶片似是声声召唤,唤醒我的记忆,带我回味那青涩的过往。奶奶的笑声、妈妈的唤归声 在空气里酝酿,跟清风应和。沉浸在玩乐里、投身于游戏中、迷失在熔金落日和迷蒙烟树里的我不舍离去,而她们的呼唤化成了线,我变成了恋家的风筝身不由己地飞回来了。

  ④掌灯了,家成了温馨的壳,这壳里,爷爷的旱烟光、爸爸收工归来的疲惫身影、妈妈为爸爸拂尘 时的小怒、奶奶灯下纺线时墙上的留影,变成清晰的画,在脑海里映过,在田野的寂寞和夜幕的纯净里放大。我告诉自己,于这一切,这一刻,我不是过客,也不是看客,我是个归人。

  ⑤老迈的爸爸早已经铺好了炕,躺上去,阳光的味道似与城市里的截然不同,那里面,有我舍不掉的亲情和化不开的乡情。菜已上桌,酒瓶已开启,茶也正浓,推杯与换盏间放开了束缚良久的心胸。这时候,肝胆相照,心底无私,那是在牢笼般的钢筋水泥和豪奢霓虹**验不到的,那是放纵了身心投入天地宽阔里的惬意和自适。

  ⑥几个月来,渴念在这一刻得以慰藉,但相见也预示着告别。我不知道,一旦离开,谁能为 我梳理这“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让我在这宁谧的时空里永安我的魂灵。

  (摘自《思维与智慧》,有改动)

  7.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本文中心。(3分)

  答:

  8.文中的小村具有怎样的特点?(3分)

  答:

  9.文章既描绘眼前景物,又回想往日美好生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答:

  10.请简要分析第②段中划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答:

  (一)黄昏断想(12分)

  7.(3分)本文通过写久居城市的“我”黄昏返乡时的所见所想,(1分)表达了“我”对城市生活的厌弃,(1分)抒发了“我”对故乡的热爱与眷恋之情。(1分)

  8.(3分)景色宜人、宁静、和谐、温馨。(每一点1分,写出任意三点即可)

  9.(3分)虚实结合,(1分)使文章内容更充实具体,(1分)能更好地表现“我”对故乡的深厚感情。(1分)

  10.(3分)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西天晚霞的灵魂与艳丽,进而写出了故乡黄昏的美丽。(2分)

  秋天的黄昏

  丁立梅

  城里是没有黄昏的。街道的灯,早早亮起来,生生把黄昏给吞了。

  乡下的黄昏,却是辽阔的,博大的。它在旷野上坐着;它在人家的房屋顶上坐着;它在鸟的翅膀上坐着;它在人的肩上坐着;它在树上、花上、草上坐着,直到夜来叩门。 而一年四季中,又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

  选一处河堤,坐下吧。河堤上,是大片欲黄未黄的草。它们是有眼睛的,它们的眼睛,是麦秸色的,散发出可亲的光。它们淹在一片夕照的金粉里,相依相偎,相互安抚。这是草的暮年,慈祥得如老人一样。你把手伸过去,它们摩挲着你的掌心,一下,一下,轻轻地。像多年前,亲爱的老祖母。你疲惫奔波的心,突然止息。

  从河堤往下看,能看到大片的田野。这个时候,庄稼收割了,繁华落尽,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你很想知道田野在想什么,得到与失去,热闹与寥落,这巨大的落差,该如何均衡?田野不说话,它安静在它的安静里。岁月枯荣,此消彼长,焉有得?焉有失?不远处,种子们正整装待发,新的一轮蓬勃,将在土地上重新衍生。

  还有晚开的棉花呢。星星点点的白,点缀在褐色的棉枝上,这是秋天最后的花朵。捡拾棉花的手,不用那么急了。女人抬头看看天,低头看看花,这会儿,她终于可以做到从容不迫,稻谷都进了仓,农活不那么紧了。她细细捡拾棉花,一朵一朵的白,落入她手里。黄昏下,她的剪影,就像一幅画。

  你的眼睛,久久落在那些白上面,你想起童年,想起棉袄、棉鞋和棉被。大朵大朵的白,摊在屋门前的篾*上晒。你在里面打滚儿,你是驾着白云朵的鸟。玩着玩着,会睡着了,睡出一身汗来 棉花太暖和了啊。

  最开心的事是,冬夜的灯下,母亲把积下的棉花搬出来,在灯下捻去里面的籽儿。你也跟在后面捻,知道有新棉鞋新棉袄可穿,心先温暖起来。那时,你的世界就那么大,那时,一个世界的幸福,都可以被棉花填得满满的。

  人生因简单因单纯,更容易得到快乐。你有些惆怅,因为,现在的你,离简单离单纯,越来越远了。

  竟然还见到老黄牛。不多见了啊。人和牛,都老了。他们在河堤上,慢慢走。身上披着黄昏的影子。人的嘴里哼着 呦喝 呦喝 歌声单调,却闪闪发光。牛低着头,不知是在倾听,还是在沉思。你想,到底牛是人的伙伴,还是人是牛的伙伴? 相依为命,应该是尘世间最不可或缺的一种情感吧。

  鸟叫声在村庄那边,密密稠稠,是归巢前互道晚安呢。村庄在田野尽头,一排排,被黄昏镀上一层绚丽的橙色,像披了锦。炊烟升起来了,你家的,我家的,在空中热烈相拥,久久缠绵。还是村庄好,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设防。

  突然听得有母亲的声音在叫: 小雨,快回家吃晚饭啦 你忍不住笑,原来不管哪个年代,都有贪玩的孩子。

  周遭的色彩,渐渐变浓变深。身下的土地,渐渐凉了,你也该走了。再贪恋地望一眼这秋天的夕阳,它一圈一圈小下去,小下去,像一只红透的西红柿,可以摘下来,炒了吃。 (选自《语文周报》读写版20xx年第35期)

  16. 本文写景以什么为序?请找出表明顺序的词或短语。(3分)

  答案:以空间方位为序;河堤--从河堤往下看,能看到大片的田野--河堤上--村庄在田野尽头。

  (评分:共3分。第一问1分,第二问2分。意思对即可。)

  17.说说文章第1段中 街道的灯,早早亮起来,生生把黄昏给吞了 中 吞 字的含义。(3分)

  答案: 吞 写出了城市灯光亮的之早,灯光之亮,与下文写乡下的黄昏形成对比。

  (评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18.文章第7、8段插叙了童年时关于棉花的回忆,有什么作用?(3分)

  答案:用联想手法,回忆美好童年,赞美秋天带来的收获和对母亲的怀念。

  (评分:共3分。每个要点1分。言之成理即可。)

  19.文章很多句子富有诗意美。请赏析第7段中 你在里面打滚儿,你是驾着白云朵的鸟 这句话。(从修辞和表达效果两方面入手)(3分)

  答案:修辞手法:比喻; 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棉花的洁白与柔软,以及童年的欢愉。

  (评分:共3分。修辞手法1分,表达效果2分。意思对即可。)

  20.秋天的黄昏富有诗情画意。文章第3段作者认为 而一年四季中,又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 。这是为什么?(3分)

  答案:因为秋天的黄昏秋草淹在一片夕照的金粉里,相依相偎,相互安抚,慈祥得如亲爱的老祖母,可以止息疲惫奔波的心;繁华落尽的大片的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从不计较得失;晚开的棉花可以幸福一个世界。

  (评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黄 昏

  萨特

  诺尔曼·葛尔特茨比坐在海德公园的长凳上。这是三月初的一个傍晚,暮色苍茫,笼罩大地,只有那微弱的月光和点点星星的亮光冲淡着昏暗的夜幕。马路和人行道都空落落的。然而,就在这样的夜色中仍有不少被人们遗忘的小人物在活动着。他们有的荡来荡去,无声无息;有的把自己点缀在长凳和木椅上,毫不显眼,在昏暗中,他们的身影已无法辨认清楚。

  葛尔特茨比此时觉得眼前的景色与他的心情完全和谐。黄昏,在他看来,是失败者的时刻。经过奋斗仍不免遭到惨败的男男女女,在这日薄西山的时候纷纷出来活动,躲避着好奇者的寻根问底。

  长凳另一端,就在他身旁,坐着一位老先生。从他的神态里,可以看出他正在和社会抗衡,但是他的气概已趋衰退。坐了一会儿,老人起身离去,慢慢消失在黑暗中。

  空出来的位子几乎立刻就被一个年轻人占据了。但是他面部的神情并不比那位老人开朗,嘴里还狠狠地骂了一声,好像是要强调: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件事能使他称心如意。

  “看来您心情不好啊。”葛尔特茨比说道,心想他这番表演准是为了引起自己的注意。

  年轻人转过身来,脸上的神情非常坦然。但是葛尔特茨比反而因此一下子警觉了起来。

  “要是陷入我的困境,您的心情也好不了,”他回答说,“**了一件有生以来最傻的事。”

  “是吗?”葛尔特茨比不动声色地问道。

  “我今天下午到的伦敦,本打算在伯塔刚尼安饭店落脚,”年轻人接着说道,“可是到了那儿我才发现,饭店已经被拆掉了,我只好去了另一家旅店。到了我的住处,就出去买香皂了——我讨厌旅店里的香皂,可自己又忘记准备了。我在街上溜达一会儿,在酒吧喝了杯酒,又逛了逛商店,然后转身回旅馆。就在这时候,忽然意识到,我根本没记住旅馆叫什么,更不知道它在哪条街上。这多么尴尬!我在伦敦又举目无亲。我出来的时候,身上只带一先令。买了块香皂,喝了杯酒,也就花得差不多了,只怕要落得个流浪街头,无处栖身了。”

  年轻人讲完这段故事后,出现了片刻沉寂。这种沉寂是意味深长。“您大概想,我讲的这段遭遇荒诞无稽吧。”年轻人随后委屈地说道。

  “这事也并非不可能。”葛尔特茨比像法官审理案件似的说。

  听完,年轻人精神为之一振,“我大概得到河堤上过夜了,除非能找到个够朋友的人,他能相信这是确有其事。不管怎么说,我很高兴,因为您并没有认为我这段遭遇过于荒唐。”

  年轻人往这最后一句话里倾注了不少热情,就好像有意向葛尔特茨比表示,他基本上已经具备了够朋友的人的必要条件。

  “然而,”葛尔特茨比慢吞吞地说,“这段故事里的破绽就在于您拿不出那块香皂来。”

  年轻人连忙向前探身,在大衣口袋里忙乱地摸了起来。他一下子跳了起来。

  “准把它丢了。”他怒气冲冲地嘟囔了一声。

  “一个下午就丢了家旅馆,又丢了块香皂,这只能说明您存心粗枝大叶。”葛尔特茨比接着说道,可是年轻人没等他话音落地就走了。他顺小路溜掉了,头昂得高高的,表情高傲。

  “说来怪可惜,”葛尔特茨比想道,“整个故事中只有出去买香皂有说服力,然而在这细节上露了马脚。他要有一点先见之明,就应该事先准备下一块新的香皂。”

  想到这里,葛尔特茨比站了起来,准备离去。就在这时候,他惊讶地喊了一声。只见地上,在长凳边上,躺着一个崭新的椭圆形小纸包。除了是块香皂,还能是什么!准是那年轻人一屁股坐下来的时候从衣兜里掉出来的。

  说时迟,那时快,葛尔特茨比立刻去寻找这位年轻人的踪影。就在他感到无望的时候,忽然发现那个人正站在马车道的路边上,神态犹豫地站着。当他听到葛尔特茨比呼喊他的时候,他带着几分敌意,好像准备自卫似的猛然转过身来。

  “能证明您那段遭遇真实性的重要证人找到了,”葛尔特茨比说道,伸出手来把香皂递了过去。“您走后,我在地上发现的。我曾经对您不信任,您一定要原谅。您如不嫌弃,我可以借给您一枚二十先令的金币……”

  年轻人连忙接过金币,放进兜里。

  “幸好给你找着了。”年轻人感激地说道,声音还有点呜咽。他急忙跑开了。

  “这孩子真可怜,差点哭出声来。这对我也是个教训,不能自作聪明,不能仅仅凭一时的情况就给一个人下判断。”

  葛尔特茨比顺着原路往回走去。经过那条长凳时——他看到一位老先生在长凳下面和四周望来望去,捅来捅去。葛尔特茨比认出这就是刚才同他坐在一起的那位老人。

  “您丢什么东西了,先生?”他问道。

  “对了,丢了一块香皂。”

  (2)小说采用第三人称的视角来叙事,请结合文本谈谈这样写的好处。(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中的诺尔曼·葛尔特茨比有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篇小说的情节设计精巧,题目也富有深意。请你就题目“黄昏”和情节、

  主题之间的关系谈谈自己的看法。(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⑵(6分)小说以第三人称视角来展开故事。好处:①有利于对葛尔特茨比的心理进行深入描写,更好地塑造主人公的形象;②有利于讲清故事的来龙去脉:③从葛尔特茨比的角度去观察其他人物,有利于刻画其他人物形象,更容易揭示小说的主旨。

  ⑶(6分)①失意落魄。因为他觉得黄昏是失败者的时刻。②戒备心强,年轻人的神情坦然让他产生了警觉,最终识破了他的诡计。③善良热心。发现掉落的香皂后赶快去追赶年轻人并加以归还,还借给他钱帮他渡过难关。④善于自我反省。告诫自己不能自作聪明,不能仅仅凭一时的情况就给一个人下判断。(每点2分,任答三点给6分)

  ⑷(8分)①小说的题目“黄昏”有两层含义。一个是真实的时间,海德公园的黄昏,一个是葛尔特茨比所认为的失败的时刻。②黄昏,不仅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也为人物的出场、故事的展开提供了一个模糊昏暗的背景;③因为黄昏,才使得老人不能发现自己丢失的香皂,“我”没看到座位下的香皂,而年轻人也因没能看到香皂而使自己露出破绽,被我“识破”,情节出现转折起伏;④因为黄昏,才能在老人找寻香皂的过程中最终展现出各个人物的性格,从而揭示小说的主旨。(每点2分,共8分。

  镜泊湖的黄昏

  熊召政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