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15篇)

首页 / 语文教案 / | 2022-11-15 00:00:00 [db:标签-标题]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15篇)

  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写好计划才不会让我们努力的时候迷失方向哦。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计划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1

  一群七年级新生,怀着激动和期待的心情,踏入了这所学校。我这个做老师的该给他们些什么呢?

  我所教的班级,从他们入学考试的情况来看。38名学生,语文优秀率为0,而且多数学生的口头表到和书面表达的能力都不是很高。竟还有入学考试作文得零分的,有几个学生写的字基本不认得。

  所以,这个学期的语文教学,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实际,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主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惯,比如在课堂上听讲要记笔记,要积极发言提问等等,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学*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材分析我们采用的是人教版20xx新版的教材,删除了沈复的《童趣》流沙河的《理想》《短文两篇》(张晓风的《行道树》、周素珊的《第一次真好》)周国*的《人生寓言》(《白兔和月亮》和《落难的王子》)玛丽·居里的《我的信念》梁衡的《夏感》蒲松龄的《山市》鲁迅的《风筝》郭沫若的《郭沫若诗两首》。新增了9篇课文: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魏巍的《我的老师》丘吉尔的《我的早年生活》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人》马及时的《王几何》贾*凹的《风雨》选自《礼记》的《虽有佳肴》纪昀的《河中石兽》吴承恩的《小圣施威降大圣》

  本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第一单元

  这个单元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浓浓的亲情。亲情是人世间最真挚而美好的感情,这样的文章往往最能打动人心,是那么的动人心弦,也最能引起感情共鸣。单元整体精心构建,选文兼顾诗文,兼顾古今,兼顾中外。所选的五篇现代文课文,作者努力用心灵捕捉生命的灵感,捕捉对亲情的体会与赞美,让读者产生感情的共鸣。学*本单元,要抓住几个要点:

  1、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口齿清楚,语言连贯;注意字词句的积累,掌握圈点勾画的精读方法。

  2、在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体味不同文体的语言特色的基础上,整体感悟课文内容,归纳课文主旨,体会、珍惜家庭亲情。

  3、倡导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培养和训练对文章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第二单元这个单元是写人的散文单元。应使学生懂得怎样对待亲人、对待老师、体会他们的一片爱心;懂得如何处理个人、家庭和国家的关系,奉献博爱。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根据本单元的情况,要求在学*中:

  继续上一个单元的朗读训练,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感恩。

  2、熟悉写人基本方法,学*写出人物特点;

  3、培养爱心,善待他人,铭记真情,抒写真情。第三单元这个单元几篇美文为我们展现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

  多姿多彩的大自然,陶冶了人们爱美的心灵,锻炼了人们发现美的眼力。这里描写了美的的景物,描写了美的情感……本单元要求学生在学*中,首先要学会品味优美的语言,其次要反复朗读,在整体感知内容大意的基础上,揣摩、欣赏精彩句段和词语。而且要学*细致观察景物和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第四单元

  这个单元的课文写的是作者对于人生的憧憬、体验和思考,在阅读这些课文的时候,将会引导学生体味人生,关爱生命。本单元的选文,注意题材、体裁、风格的多样性。这五篇课文,既涉及人生经历,有涉及人生感悟;既弘扬奋斗精神,又有个人的经验之谈;既说

  到事业上的困难,有讲到命运的遭遇;既讲苦斗,又讲乐趣,给人多方面的启示,为我们日后的人生之路点亮了一盏心灯。根据本单元的情况,要求在学*中:

  掌握这个单元需要识记的生字。

  2、学*朗读方法,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3、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的意图

  4、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学会思考人生。第五单元本单元开启科学的大门。在这个单元的几篇课文,都与科学密切相关。读这些文章可以丰富我们的科学知识,激发我们的求知欲,培养我们的科学精神。这些课文古今中外,天上地下,文言白话,诗歌散文,内容丰富多彩,都与自然科学人文密切相关。本单元的特点是科学知识的普及,因此,在学*中要求学生能够借助图书馆或者互联网,搜集、查阅相关资料,培养科学精神,激发求知欲。再者,在学*中,要练*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要练*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记住主要内容,提高现代文阅读的能力。第六单元这个单元的课文主要以想象丰富的奇妙世界为主,体裁多样,有童话、神话、寓言和诗歌。它们都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像,虚构形象、故事情节及景象,曲折地反映现实,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在这些由想象创造出来的世界中,体味世界别样的魅力。在学*这个单元的时候,要激活自己的想象力,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理解课文。在学*课文当中,要继续练*朗读和默读了解童话、神话、寓言的基本特点;体会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并借助复述、改写、扩写等方式,培养学生联想和想像的能力,发展创新思维。

  教材特点

  这套教材在每单元的后面都添加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的板块。这样就能使语文的学*始终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突出教材的综合性,减少知识的生搬硬套,突出重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整合在一起,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与个性发展、人格养成就整合在了一起。教科书在内容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练*上,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注重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要求学生在互助中展开学*活动。

  三、教学目标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

  、掌握语文七年级上册所要识记的生字的字音、字型、字义。

  、学*朗读方法,注意语气的停顿、转折,感情的转化,为培养学生语文的语

  感打下基础。

  (三)、了解写作的基本技巧,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并且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字敏感度和对文本理解的深度,体会其情感。

  (四)、培养良好的学*语文的*惯。养成边读边圈点,敢于提问,敢于发言。思想品德目标: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进步的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积极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精神。人文素质目标: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能够较完整的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数,完整准确、突出重点。把课本上学*到的东西,活用到生活当中,提高自身的文化品味。

  四、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学**惯的培养,给予必要的入学教育,明确学*要求,进行方法指导,让孩子们知道怎么学语文,促进学生良好学**惯的养成。

  2、营造轻松、活泼的自主学*氛围,让学生在学*中学知识,在生活中学道理,开始美丽语文的快乐之旅。

  3、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教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进行反思。

  4、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要求学生能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可以在课外组织朗读比赛或者是演讲比赛,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5、建立合作小组,加强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组成学*互助小组,学*成绩好的同学对落后同学的帮助。

  营造出整个班级的学*氛围。

  6、引导、鼓励学生阅读可能多的课外读物,写读书笔记,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学*心得,进行交流。背诵名篇名句,并进行默写。

  7、早自*安排学生背诵必背内容,或预*课文。

  8、每天布置学生完成一定量的写字作业。

  9、每周作文一大一小,序列训练,有序推进。

  五、教学进度预设

  周次时间内容课时备注

  一9.2—9.6散步2

  秋天的怀念2

  二9.9—9.13羚羊木雕2

  散文诗两首《金色花》2

  散文诗两首《荷叶母亲》 2

  三9.16—9.20《世说新语》两则3

  四9.23—9.27写作、:从生活中学*写作 2

  我的老师2

  再塑生命的人2

  五10.1—10.7国庆长假

  六10.7—10.11我的早年生活2

  王几何2

  七10.14—10.18《论语》十二章3

  写作说真话抒真情2

  八10.21—10.25综合性活动:漫游语文世界2

  八10.28—11.1春3

  济南的冬天2

  十11.4—11.8风雨2

  十一11.11—11.15秋天1

  古代诗歌四首3

  写作文从字顺2十二11.18—11.22紫藤萝瀑布2

  走一步,再走一步2

  蝉1

  十三11.25—11.29贝壳1

  在山的那一边1

  虽有嘉肴2

  十四12.2—12.6写作:突出中心1

  综合性学*:成长的烦恼1

  化石吟1

  看云识天气2

  十五12.9—12.13绿色蝈蝈1

  十六12.16—12.20月亮上的足迹1

  河中石兽2

  十七12.23—12.27小圣施威降大圣2

  十八12.30-20xx.1.3皇帝的新装2

  女娲造人1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1中秋节假秋季田径运动会期中考试元旦放假

  十九1.6—1.10二寓言四则4

  期末复*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校的工作计划为依据,落实常规工作,夯实基础。对于七年级学生一方面继续坚持识字写字的教学;一方面增加课外阅读量,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有的放矢地进行写作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语文学*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惯。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的目标:

  1.掌握七年级上册语文所要识记的生字的字音、字型、字义。

  2.学*朗读方法,注意语气的停顿、转折,感情的转化,为培养学生语文的语感打下基础。

  3.了解写作的基本技巧,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并且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字敏感度和对文本理解的深度,体会其情感。

  4.培养良好的学*语文的*惯。养成边读边圈点,敢于提问,敢于发言。

  (二)情感与态度目标:

  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进步的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积极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精神。使学生明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含义,形成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新方式。

  (三)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能够较完整的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数,完整准确、突出重点。把课本上学*到的东西,活用到生活当中,提高自身的文化品味。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

  第一单元:引导学生感受到浓浓的亲情,是那么的动人心弦。亲情是人世间最真挚而美好的感情,这样的文章往往最能打动人心,也最能引起感情共鸣。单元整体精心构建,选文兼顾诗文,兼顾古今,兼顾中外。《散步》是一篇散文,《秋天的怀念》是当代作家史铁生的作品,《羚羊木雕》是张之路的散文名篇,《散文诗两首》是印度文学家泰戈尔十分精美的散文詩,《世说新语》两则是古代散文。这五篇课文以不同的生活为背景,抒发了同样感人至深的亲情。

  第二单元:这个单元是教学生怎么树立理想,实现理想。这个单元选取了一组反映青少年学*生活的文章。阅读这些文章,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孩子们的学*生活,给学生以学*和生活的启迪。引领学生们去实现理想,丰富人生体验,为漫长的人生打下精神的底色。

  第三单元:为学生们展现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多姿多彩的大自然,陶冶了人们爱美的心灵,锻炼了人们发现美的眼力。这里描写了美的的景物(《春》、《济南的冬天》),本单元要求学生在学*中,首先要学会品味优美的语言,其次要反复朗读,在整体感知内容大意的基础上,揣摩、欣赏精彩句段和词语。而且要学*细致观察景物和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第四单元:这个单元的课文写的是作者对于人生的憧憬、体验和思考,在阅读这些课文

  的时候,将会引导学生体味人生,关爱生命。在学*这个单元时,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且提高朗读的能力,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第五单元:这个单元的几篇课文,都与科学密切相关。这些文章可以丰富学生们的科学知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五篇课文分别是《化石吟》、《看云识天气》、《绿色蝈蝈》、《月亮上的足迹》、《河中石兽》。这些课文内容丰富多彩,都与自然科学人文密切相关。在学*中要求学生能够借助图书馆或者互联网,搜集、查阅相关资料,培养科学精神,激发求知欲。要练*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要练*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记住主要内容,提高现代文阅读的能力。

  第六单元:这个单元的课文主要以想象丰富的奇妙世界为主,体裁多样,有童话、神话、寓言和诗歌。它们都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像,虚构形象、故事情节及景象,曲折地反映现实,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在这些由想象创造出来的世界中,体味世界别样的魅力。

  四、教学重、难点

  1.要求学生掌握七年级(上)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

  2.学*本册书上的课文,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惯,掌握常用的学*方法。

  4.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5.大量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

  6.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文战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7.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五、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七(2)班语文教学。从学生的基础来看,学生的语文成绩和语文素养很不乐观。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都不高,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也不行,大多学生在小学都是接受式学*,所以,初中语文教学的道路可谓任重而道远。按照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认真工作,着眼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有用的人才。

  六、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学**惯的培养,促进学生良好学**惯的养成。

  2.营造轻松、活泼的自主学*氛围,让学生在学*中学知识,在生活中学道理,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

  3.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教学,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进行反思。

  4.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要求学生能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可以在课外组织朗读比赛或者是演讲比赛,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5.建立合作小组,加强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

  6.督促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写读书笔记,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学*心得,进行交流。背诵名篇名句,并进行默写。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3

  一、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以人生为主题,五篇文章都是抒写人生感悟的精彩文章。本单元选文题材风格都颇具多样性,主要讲人生道路上遇到困难、不幸该怎么办,能够让学生体会人生,感悟人生。学*这个单元,必须要学会朗读,把我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主旨: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学会思考人生。

  第二单元继续是继续学*人生的课文。与第一单元不同的是侧重引导我们应该怎样树立理想和实现理想。学*这个单元,要深入思考和领会课文的用词,理解其中富含哲理的词句,并且能够把握文章主旨。

  第三单元侧重于诗文。都是描写色彩斑斓的大自然的诗文。前3篇都是抒情散文,后两篇都是诗歌。学*这个单元,必须反复朗读,通过富有感情的美读来体会课文的意境,品味美的语言,培养美的情趣: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学*细致观察景物和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第四单元选编了五篇课文,,天上地下,文言白话,诗歌散文,内容丰富多彩,都与自然、科学、人文密切相关。本单元的课文集中反映的是对自然世界进行科学探索的内容。学*这个单元,要求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激发自我的求知欲。学会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并抓住主要信息。在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概括课文的要点。

  第五单元学*的是对亲情的体会。亲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之一,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摇篮。这个单元所选的五篇课文,作者努力用心灵捕捉生命的灵感,捕捉对亲情的体会与赞美,让读者产生感情的共鸣。学*这个单元,要掌握圈点勾画的精读方法;在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体味不同文体的语言特色的基础上,整体感悟课文内容,归纳课文主旨,体会、珍惜家庭亲情。

  第六单元所选的课文体裁多样,有童话、神话、寓言和诗歌。它们都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像,虚构形象、故事情节,曲折地反映现实,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本单元将引领大家走入想像世界,去领略由想像创造出来的别样魅力。要求学生了解童话、神话、寓言的基本特点;培养学生联想和想像的能力,发展创新思维。

  二、教学目标

  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在小学语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语文的良好*惯。

  具体地说,就是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惯。

  初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表达,把课本中感受学*到的有关人的语文素质的东西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例如待人接物的仪态,为人处事的心理等。

  三、今后采取的措施

  1、做好开头的扭转工作,扭转以往不良的学**惯。

  2、实行培优辅差,面向全体学生。

  3、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树立起学*语文的信心。

  4、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5、熟悉每篇教材,备好课,设计一套好的教学方案。

  6、让学生多学*课外读物,提高自身的作文技巧。

  四、作文

  要求:

  1、文从字顺,符合规范,基本掌握想象语言、诗化语言、模糊语言和语言节奏,奠定深厚的语言文字基础,全面提高语文水*。对字义全面把握,提高用字水*。

  2、体验情感,理解人生,明确目标,胸怀宽广,志存高远,以学为乐,美化心灵。

  3、语言文字训练,包括标点使用,字词的意义及运用,句型,句子结构,单句与复句,长句与短句,语句的节律,思维与语言的关系,语言文字编辑,病句诊断,句子顺序,语言搭配;还包括想象语言,情感语言,模糊语言,诗化语言等一些语言的流行形式。

  教学内容:

  1、以记叙文为主。通过对事物的感受及描写,写出成长中的真切体会。

  2、对于正在成长的你们而言,正一天天长大,长大也有烦恼。通过对童年的对比,写写自己的烦恼。

  3、我们处于的环境虽然可能不是最好的,但这属于我们生活的地方却是美丽的。写写自己生活的地方,长大的地方,或者自己的家乡。

  4、人生难免会经理波折,遇到困恼,然后在逆境中成长。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写出自己再困难中得出的经验或道理。

  5、通过想象写一篇寓言或童话,要求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4

  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以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影响,大部分学生学*态度端正,能掌握正确的学*方法,养成了良好的学**惯,形成了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具备了初步的语文学*能力和语文素养。但也有部分学生学科之间不够*衡,语文学科的学*较为困难,甚至达不到班级的*均水*。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按照《全日制九年制新课程标准》编排的新教材,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中的主体地位。本册教材以学*版块的形式组元,共六个单元。每个单元把内容相*的几篇文章或诗歌编排在一起,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脚本。教材内容丰富多彩,贴*学生生活,体现时代特点,富于文化内涵。每单元由四篇课文、课后题、语文乐园三部分组成,本册课后题以阅读积累为主,特别增加了积累语言的内容,同时也设计了结合课文和儿童生活实际的思考拓展性题目,课后题还有些是口语交际和表演性的内容。努力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积极性。在综合学科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教学的总要求: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者要更新教学理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法,确立学生在学*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学*、创造性学*,创造必要的条件。

  三、教改措施

  1、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为契机,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投身新课改,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以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新课改,教师要做到教学五认真,总揽全局,面向全体,注重信息反馈,搞好试卷分析,及时调整教学思路,争取教学的大面积丰收。

  3、认真抓好听说读写训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结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赏,诵读欣赏、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尤其要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

  4、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掌握良好的学*方法,增强学*的后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5、搞好第二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多读文学名著,多读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学修养,陶冶高尚情操。

  6、注重个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沟通课堂内外。沟通*行学科,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为中考和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7、充分挖掘本地的语文教学资源,组织学生到民间采风,领略民族文化的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8、努力探索学生评价体系,搞好学生学业成绩的综合性评价,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终生受益,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5

  一、指导思想:

  为了配合十九中学的教学工作计划以及语文组工作安排,初一语文备课组以《语文教学大纲》为依据,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准绳,扎实开展教研教改活动;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台,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惯,把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作为教育教学的核心内容,处理好学生从小学到初中这一过渡期的知识链接,引导学生把语文基本能力由课内向课外迁移,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不但爱"学"语文,更重要的是会"用"语文,以切实提升学生语文成绩和语文能力。

  二、工作目标和任务:

  (一)重视对学生三维目标的达成训练:

  1、知识与能力目标:识记和正确书写常用字词,养成良好的书写*惯,逐步积累丰富的语言,能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领会文章主旨,有一定的阅读速度,养成良好的阅读*惯,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重点训练记叙文的写作方法,把文章六要素交待清楚,学会描写,把文章写具体。

  2、过程与方法目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模式,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在实践过程中学*、运用语文。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学生是语文学*的主体,要努力改变过去重知识传授和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倾向,注意语文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重要维度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人生观。

  (二)重视对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

  让备课组充分发挥优势,利用好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在团结协作下促进每个组员的教学水*的提高,提升组员专业素养。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学*,更新教学观念

  本学期初一语文组将重点学*教育理论,通过专题学*与讨论,提高自身的理论素质,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并结合语文教学实践,探索成功教育在语文教学的应用。

  (二)落实常规,确保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1、致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团结奋战,资源与经验共享。本学期我们将通过集体备课、校本研修等形式,开展研究课,进行课例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争取高效课堂。

  2、结合新课改提倡学生自主、合作学*的理念,精心设计导学案,使学生可以在课前充分预*,在课堂可以自主展示,在课后通过反馈题加以巩固。

  3、做好教学检测工作,每个单元均进行一次测验反馈,年级统一时间。为了使时间更好安排,每单元检测分两次完成,一次基础加阅读,一次为当堂完成作文,两次成绩相加,数据上报教务处。

  4、每周教研组进行教研活动,每个教师开设一节校级公开课,轮流进行,组内进行研讨。

  5、配合年级组,做好补差工作,认真准备两次基础知识拉力大赛的题库,并准备A、B卷,认真对班级里参赛的15名基础薄弱的学生加以辅导。

  6、提高初一学生的拼写能力,除了常规的听写字词与名句外,在电教部门的支持下,组织开展"初一学生打字比赛"的活动。

  7、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推荐阅读篇目,每周一篇周记,以《评价手册》为主要练*,加强拓展阅读的练*训练。

  8、加强学生书写工整、规范、美观的教育和训练,定期组织硬笔书法大赛,张贴获奖作品,以此鼓励并推广普及。

  (三)立足教研,提升质量。

  1、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学*先进的教学经验。

  2、加强集体备课,汇集集体智慧,成就教师个人课堂教学之亮丽。以单元为单位,确定备课组教研活动的小议题,实实在在地解决一些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惑。四位老师各承担一部分的备课主讲,找出教学的要点、难点,疑惑点,找出课文的具体切入点,精心准备每课的导学案,制作好课件,设计可操作性强的练*。全组教师在此基础上分析讨论补充,教师个人再复备。

  单元备课具体分工如下:

  单元

  篇目

  课时

  主备人

  第一单元

  1、散步

  两课时

  何学梅

  2、秋天的怀念

  两课时

  曹霞

  3、羚羊木雕

  两课时

  何学梅

  4、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

  两课时

  何学梅

  5、《世说新语》两则

  两课时

  何学梅

  写作从生活中学*写作

  两课时

  李兰

  第二单元

  6、我的老师

  两课时

  曹霞

  7、再塑生命的人

  两课时

  李兰

  8、我的早年生活

  一课时

  姚锋

  9、王几何

  一课时

  姚锋

  10、《论语》十二章

  两课时

  何学梅

  写作说真话抒真情

  两课时

  曹霞

  综合性学*漫游语文世界

  一课时

  李兰

  第三单元

  11、春

  三课时

  何学梅

  12、济南的冬天

  两课时

  何学梅

  13、风雨

  一课时

  姚锋

  14、秋天

  一课时

  李兰

  15、古代诗歌四首

  两课时

  曹霞

  写作文从字顺

  两课时

  姚锋

  第四单元

  16、紫藤萝瀑布

  两课时

  姚锋

  17、走一步,再走一步

  两课时

  李兰

  18、短文两篇《蝉》《贝壳》

  两课时

  曹霞

  19、在山的那边

  一课时

  何学梅

  20、虽有嘉肴

  两课时

  李兰

  写作突出中心

  两课时

  何学梅

  综合性学*成长的烦恼

  一课时

  姚锋

  第五单元

  21、化石吟

  两课时

  李兰

  22、看云识天气

  两课时

  何学梅

  23、绿色蝈蝈

  一课时

  何学梅

  24、月亮上的足迹

  一课时

  姚锋

  25、河中石兽

  两课时

  曹霞

  写作条理清楚

  两课时

  李兰

  第六单元

  26、小圣施威降大圣

  两课时

  曹霞

  27、皇帝的新装

  两课时

  姚锋

  28、女娲造人

  一课时

  李兰

  29、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一课时

  何学梅

  30、寓言四则

  两课时

  何学梅

  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

  两课时

  李兰

  综合性学*少年正是读书时

  一课时

  曹霞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6

  一、教材特点

  这套教材在每单元的后面都添加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的板块。这样就能使语文的学*始终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突出教材的综合性,减少知识的生搬硬套,突出重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整合在一起,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与个性发展、人格养成就整合在了一起。

  教科书在内容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练*上,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注重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要求学生在互助中展开学*活动。

  二、教学目标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

  1、掌握语文七年级上册所要识记的生字的字音、字型、字义。

  2、学*朗读方法,注意语气的停顿、转折,感情的转化,为培养学生语文的`语

  感打下基础。

  3、了解写作的基本技巧,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并且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字敏感度和对文本理解的深度,体会其情感。

  4、培养良好的学*语文的*惯。养成边读边圈点,敢于提问,敢于发言。思想品德目标: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进步的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积极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精神。人文素质目标: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能够较完整的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数,完整准确、突出重点。把课本上学*到的东西,活用到生活当中,提高自身的文化品味。

  三、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学**惯的培养,给予必要的入学教育,明确学*要求,进行方法指导,让孩子们知道怎么学语文,促进学生良好学**惯的养成。

  2、营造轻松、活泼的自主学*氛围,让学生在学*中学知识,在生活中学道理,开始美丽语文的快乐之旅。

  3、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教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进行反思。

  4、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要求学生能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可以在课外组织朗读比赛或者是演讲比赛,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5、建立合作小组,加强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组成学*互助小组,学*成绩好的同学对落后同学的帮助。营造出整个班级的学*氛围。

  6、引导、鼓励学生阅读可能多的课外读物,写读书笔记,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学*心得,进行交流。背诵名篇名句,并进行默写。

  7、早自*安排学生背诵必背内容,或预*课文。

  8、每天布置学生完成一定量的写字作业。

  9、每周作文一大一小,序列训练,有序推进。

  四、教学进度预设

  周次 时 间 内 容 课 时 备 注

  一 9。2—9。6 散步 2

  秋天的怀念 2

  二 9。9—9。13 羚羊木雕 2

  散文诗两首《金色花》 2

  散文诗两首《荷叶 母亲》 2

  三 9。16—9。20 《世说新语》两则 3 中秋节假

  四 9。23—9。27 写作、:从生活中学*写作 2

  我的老师 2

  再塑生命的人 2

  五 10。1—10。7 国庆长假

  六 10。7—10。11 我的早年生活 2

  王几何 2

  七 10。14—10。18 《论语》十二章 3

  写作 说真话 抒真情 2

  八 10。21—10。25 综合性活动:漫游语文世界2 秋季田径运动会

  八 10。28—11。1 春 3

  济南的冬天 2

  十 11。4—11。8 风雨 2 期中考试

  十一 11。11—11。15 秋天 1

  古代诗歌四首 3

  写作 文从字顺 2

  十二 11。18—11。22 紫藤萝瀑布 2

  走一步,再走一步 2

  蝉 1

  十三 11。25—11。29 贝壳 1

  在山的那一边 1

  虽有嘉肴 2

  十四 12。2—12。6 写作:突出中心 1

  综合性学*:成长的烦恼 1

  化石吟 1

  看云识天气 2

  十五 12。9—12。13 绿色蝈蝈 1

  十六 12。16—12。20 月亮上的足迹 1

  河中石兽 2

  十七 12。23—12。27 小圣施威降大圣 2 元旦放假

  十八 12。30—20xx。1。3 皇帝的新装 2

  女娲造人 1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1

  十九 1。6—1。10二 寓言四则 4

  期末复*(一)

  二十 1。13—1。17 期末复*(二)

  二十一 1。20—1。24 期末考试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7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的教育方针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指导,以七年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为依据,认真组织教学,努力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

  二、学生基本情况

  本期担任初一语文教学。从学生的升学会考情况来看,学生的语文成绩和语文素养很不乐观。学生语文上优秀率的不到10%,且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都不高,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也不行,因此本期语文教学的道路可谓任重而道远。但即使如此,我仍将坚持按照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认真工作,着眼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力求为国家培养有用的人才。

  三、教材分析

  1、本册教科书共6个单元30课,其中精读课文16课,略读课文(标*号)14课。其中包括5个现代文单元,每单元4课。第一单元记事,第二单元写人,第三单元写景,第四单元人生感悟,第五单科学世界,第六单元小说及科幻。从文体上看,这六个单元都可归入记叙*文体一类。两个文言诗文单元,每单元5课,大多数课文也都可以归为记叙*文体。另外还有《名著引读》《汉字的形体》《常用标点符号用法》等三个附录。

  2、写作分整篇写作、片段写作和课外练笔。整篇写作安排了七次,片段写作结合课后“思考与练*”每单元安排一两次,课外练笔要求学生形成*惯。口语交际集中安排7次,分散的口语交际活动在课后“思考与练*”中也有适当安排。

  3、综合*学*安排3次,内容涉及学*查阅资料、调查社会用字、探究现代科技给人类带来了什么等。

  4、写字集中安排了2次,内容涉及复*正楷字,初步了解行楷字最基本的笔画组合柜律,分散的写字练*结合课后“思考与练*”,每单元安排一两次。

  5、单元目标

  第一单元:叙事*的散文单元。目标是: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引导他们开展实践活动。教学设计:先对作者作一介绍,以引起学生对课文的重视,激发他们的兴趣。然后引导他们把握文章的脉络和作者的写作思路,以及文章的关键部分。巧设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

  第二单元:写人的散文单元。目标是:健康的感情、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懂得怎样对待亲人、对待老师、体会他们的一片爱心;懂得如何处理个人、家庭和国家的关系,服从大局。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教学设计: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把握要点就行。

  第三单元:写景的散文单元。目标是:了解写景文章的特点,学会写景的方法(抓住景物的特征,合理安排写景的顺序),欣赏作品准确生动的语言。教学设计: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教学,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过程。

  第四单元:小说单元。目标是:了解小说的一般特点和有关知识,了解小说是通过塑造人物、安排情节、描写环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的小说佳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学会简单的分析评价人物。教学设计: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激励学生自主学*,教师只作精当的点拨。注意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阅读小说的基本方法。

  第五单元:童话单元。目标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新意识,通过单元教学,达到落实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设计:以发展思维和想象力为重点,通过阅读、讨论、设疑、解疑等方式,努力激活课堂教与学的气氛,力求生动活泼。

  第六单元:古诗文单元。目标是:让学生逐步接触、了解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化。引导学生养成诚信的品行,做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在学*中大胆质疑,大胆探索。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古代诗歌的美,初步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取得的辉煌成就。

  四、总的教学目标

  新课程教材的教学目标,不再是教材的教学目标,而是学生的语文学*目标,教材只是例子,重要的在于学生的情感体验。

  1、掌握七年级(上)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

  2、学*本册书上的课文,完成木学期的教学任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惯,掌握常用的学*方法。

  4、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5、大量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

  6、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文章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7、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五、教学措施

  1、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

  2、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要使语文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了学生学*课文的浓厚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3、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要实现由少*、不*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等、互动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的共同体。

  4、要注意教学过程(的活动*。尽可能把过去由自己包办的讲解、提问转化设计成学生的多种活动,不仅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而且让他们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烂熟于心。

  5、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应引进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中解脱出来,去领略课堂里的精*世界,要增强了语文课的吸引力,加速了学生盛知过程,促进了认知的深化。

  6、开展课前五分钟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积累、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7、打牢写作基础。除课堂作文外,鼓励学生多写心灵日记,灵活处理练笔与每两周一次作文的关系。力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入手,让写作成为他们抒发自己心灵之感的一种方式。

  8、抓实书写。从书写方式方法、*惯等方面指导和督促他们写好每一个字。每周按要求完成一至二次练笔。

  9、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培养,要求学生本期读一到两本文学名著,做好读书笔记。

  10、组织丰富多*的口语交际与综合实践课,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11、要注意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要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组织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灵活多样的学*方式。

  12、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要改变以往一*切的评价机制,实行全面的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就是要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开始构建或更新学生的言语世界,与此同时,构建或更新学生的人文世界。

  13、用一颗爱心爱每一个学生,不仅关心学生的成绩,更要关心学生的心理,爱护学生的自尊,对学生多褒少贬。

  六、进程安排

  1、每个单元安排两周时。讲读课文两到三课时,自读课文一到两课时。

  2、每两周安排一次口语交际或综合*学*,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3、搞好阶段*复*和总结。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8

  根据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总体要求,便于有序的组织教育教学,顺利完成本学期的语文教育教学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语言文化修养素质,制定语文教学计划如下:

  指导思想 以国家的教育方针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指导,以七年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为依据,认真组织教学,努力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

  学情分析 本期任教七年级一班语文课,这个班共有学生40 人,通过对原任教老师的初步了解,学生有一定的学*积极性,能按时完成作业,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还没有形成良好的语文学**惯,学*氛围不浓,如能坚持写日记的同学、能搞好课外摘抄的同学不多。

  2、学*的自主性不够,阅读理解能力不高,很难有自己的想法。

  3、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朗读*惯,朗读水*不高,对朗读技巧、文字的处理毫无积累。

  4、写作水*低下,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5、学生自身的学*主体意识不强,课堂上思维不够活跃,发言不是很积极。

  教材分析 本书的单元布局改变了以往按文体安排单元的形式,教材符合新课程的不再强调语文的文体知识的要求,更加注重学生的人文体验。以下是单元安排:

  第一单元:人与自我之一;生命体验

  第二单元:人与自然之二;理想信念。

  第三单元:人与自然之一;自然美景

  第四单元:人与自然之二;科学世界。

  第五单元:人与社会之一;家庭亲情

  第六单元:人与社会之二;想象世界。

  教材的主要特点:

  (一),构建新的教科书体系。这本书力图构建语文综合实践体系。按人与自我(人类、生命、人格、人性、人生等)、人与社会(社区、群体、家庭、民族、国家等)、人与自然(自然环境、生态等)三大板块组织教材,每个板块分若干单元(主题),每个单元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两大部分。采用这种编排体系,注重教材的实践性,自始至终把语文学*置于实践活动之中;突出教材的综合性,减少头绪,突出重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整合在一起,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与个性发展、人格养成整合在一起。

  (二)、致力于全面挺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各个环节的设计兼顾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力图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惯的同时,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教科书内容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培养扎实的语文基本功与开发潜在能力、创新能力的统一。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内容和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进取精神,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需求,为学生提供各自的发展空间。阅读部分,选文的练*和提示,都尊重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主发现、自主建构文本意义,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理解。便学生在阅读中不仅仅是获得信息、汲取知识、而且是发现自我、充实自我。写作、口语交际部分,注意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展示独特个性、使学生的学*写作和口语交际,成为他们健康人生重要开端。尤其是综合性学*部分、突出自主性、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自主选择确定活动内容和方式、突出合作性,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培养创新精神。

  (四),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申学*语文。这套教科书力图使学生学*的过程,变成读写听说的不断实践的过程,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

  第五、力求建立开放、有弹性和富有活力的教科书体系。教材体现了课内外和校内外的结合,使教科书由课内走向课外。

  可以看出,教材选文文质兼美,难易适度,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适合学生学*。

  教育教学目标 新课程教材的教学目标,不再是教材的教学目标,而是学生的语文学*目标,教材只是例子,重要的在于学生的情感体验。

  1、掌握七年级(上)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

  2、学*本册书上的课文,完成木学期的教学任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惯,掌握常用的学*方法。

  4、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5、大量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

  6、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文章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7、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具体教学措施

  第一、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

  第二、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使语文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了学生学*课文的浓厚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第三、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要实现由少民主、不*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等、互动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的共同体。

  第四、要注意教学过程的活动性。尽可能把过去由自己包办的讲解、提问转化设计成学生的多种活动,不仅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而且让他们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烂熟于心。

  第五、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应引进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中解脱出来,去领略课堂里的精彩世界,要增强了语文课的吸引力,加速了学生盛知过程,促进了认知的深化。

  第六、要注意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性。要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组织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灵活多样的学*方式。

  第七、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不同层次进行分层教育教学,培优辅潜,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性。要改变以往一刀切的评价机制,实行全面的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9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深化责任意识,更新教育观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立足课堂教学,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重点深化有效课堂教学,努力提高全年级语文素质。

  二、学情分析

  本期任教七年级34班和35班语文。由于大部分学生是择优录取的,语文素养的发展比较均衡,尤其是口头表达能力比较强,课堂发言积极踊跃。但是也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问题,如表述缺乏逻辑性、层次性,书写不规范,朗读时乡音较重,没养成做笔记的*惯等等,不一而足。这些情况和问题有待全体师生有计划、有步骤地去解决。

  三、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与第二单元都是以“人生”为主题组元的,但是侧重点有所区别,第一单元侧重于怎样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困难或不幸。

  从课文内容上说,五篇课文从不同方面以不同题材回答怎样走好人生之路这个总问题。《在山的那边》用象征手法说明通往理想之路要翻越无数座山,要不怕艰苦跋涉。《走一步,再走一步》,讲了一个陷入艰险而后终于脱险的小故事,说的是面对一个似乎无法解决的困难该怎么办。《短文两篇》从动物的生命现象说起,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对生命严肃的思考。《紫藤萝瀑布》描写一树盛开的藤萝花,又由藤萝的盛衰,感悟生命的长河是没有止境的,人生应该豁达,乐观,积极,进取。《童趣》说的是作者童年时代观察丛草、蚊虫、土砾、癞虾蟆,幻象迭出,有一种物外之趣。

  五篇课文乃人生面面观,既涉及理想,又涉及理想之路;既弘扬奋斗精神,又有经验之谈;既说到事业上的困难,又说到命运的遭遇;既讲苦斗,又讲乐趣,给人多方面的启迪。

  体裁、时代、国别上,也作了精巧的建构:以散文为主,又有诗歌;以现当代作品为主,又有古代作品;以中国作品为主,又有外国作品。

  从课文可读性上说,力求贴*学生生活,难易适度,使学生感觉亲*。比如,《在山的那边》是从小时候的憧憬和向往说起的,极易引起共鸣。《走一步,再走一步》回忆的是童年生活,足以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童趣》回忆的是童稚时代的物外之趣,更容易激发兴趣。

  单元编排顺序,常规是先精读后略读,本单元有所突破,一略一精,不但考虑到课文内容的逻辑联系,而且考虑到新学年开头的教学氛围。第一课安排略读《在山的那边》,第二课安排精读《走一步,再走一步》,内容上从粗线条到细线条,学*情绪趋向稳定之后再行精读,效果可能更好。

  本单元综合性学*,主题为“这就是我”,作自我介绍,既与阅读内容紧密结合,又跟学校生活密切联系。活动方式不很繁难,便于启动尝试,便于积累经验。

  本单元在初中学段是起始阶段,教学要求也是起步性的,从阅读理解上,要求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用心领会写作意图,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想人生的大问题。在阅读方法上,着重提高朗读能力,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继续学*有关人生的课文。五篇课文是《理想》(流沙河)、《短文两篇》(张晓风《行道树》、周素珊《第一次真好》)、《人生寓言(节选)》(周国*)、《〈论语〉十则》、《我的信念》(居里夫人)。

  人生,是一个大话题,分析起来,又有方方面面,上一单元侧重回答在人生道路上遇到困难、不幸该怎么办,这一单元侧重理想与信念,递进了一层。理想与信念实质上是人生的选择,要有所为,就要有所不为,正像《理想》中所说的,“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行道树》中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这就是说,行道树这样的奉献者,获得的是深沉、神圣,同时又是以承受痛苦为代价的。《人生寓言》也讲了选择,白兔被赐予月亮,结果并非好事,白兔醒悟了,她选择了弃权。落难王子在厄运中挑战命运也是一种选择。居里夫人《我的信念》归结起来是说,她相信自己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是正确的,她也是有获得,有牺牲,她相信她所作出的牺牲是对的。《〈论语〉十则》除讲学*之外就是讲做人。本单元在前一单元的基础上,上了一个台阶,内容比较深沉、严肃,理性的成分浓厚得多,三篇精读课文几乎通篇都是哲理。这样的编排,可以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一个层次。很明显,第一单元与第二单元是不可倒置的,现在这样的编排是循序渐进的。学*第二单元,正值上半学期的学*高峰期,安排这么一个单元是合适的。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本单元的阅读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可以从中认识到一个高尚的人怀有怎样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并为此而执著地奋斗不息。阅读这个单元就是与一颗颗高尚的心灵对话,熏陶感染之下,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很有益处的。

  本单元选文,同样注意题材、体裁、风格的丰富多样。《理想》是一首诗,《短文两篇》是短小的散文,《人生寓言》是现代寓言,《我的信念》是居里夫人的随笔,《〈论语〉十则》是文言语录。同样是以散文为主,又有诗歌;以现当代作品为主,又有古代作品;以中国作品为主,又有外国作品。既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又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既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又注意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五篇课文编排的顺序是考虑内容的逻辑关系的。第一篇《理想》具有总起的性质,定为精读课文。接着的两课对于《理想》一课来说都具有举例性质,是从一般到个别,感受具体的形象可以充实对哲理的认识。读了《理想》,更容易感受行道树的形象、白兔的形象、落难王子的形象,感受了这些形象又可以具体地理解《理想》中的种种哲言睿语。在两课比较轻松愉快的略读之后,再精读《我的信念》,一个实实在在的楷模展现在面前,学生自然会进一步思考自己的人生。

  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以“漫游语文世界”为主题,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言,从家庭到校园、到社会,关注周围人们的语文生活,一方面汲取营养,一方面干预语言文字使用中不规范不文明的现象。

  本单元教学要求,与上一单元既有延续性,又有所提高。要求熟读课文,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继续练*朗读,并学*课文的表达技巧。

  其中“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会课文深长的意味”,是新的要求,是根据本单元课文的特点提出来的。拿两个单元中的两首诗来说,《在山的那边》,有象征意义,但是毕竟比较浅显,《理想》一诗则通篇都是意味深长的哲言睿语,非联系人生体验,深入思索,反复咀嚼不可。

  第三单元

  这个单元的阅读课学*描写自然景物的古今诗文。

  单元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品味精彩生动的文学语言,神游优美深远的诗化意境,吟诵涵咏,熏陶感染,培养审美想像、审美情感、审美意识以及灵气、悟性,激发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愿望和热情。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非常重视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身的关注,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审美的素质、能力,如“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操”,“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等等。本单元正是对这些精神、原则的具体实践。

  这套课本是按照人与自我、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三大板块来建立整体框架,本单元属于人与自然的这一板块。人与自然可以析理出多层次、多种类、多方面的关系,本单元属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的审美的层次或方面,亦即从人类的文学的、艺术的角度或方位,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在对自然的审美化的、艺术化的认识和体验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对自身的能力、悟性的认识和开发。从这意义上说,本单元在本册课本乃至整套课本中都具有独特的重要的作用。

  本单元课文都是抒情类的,有现当代散文、现代诗歌和古代诗歌,基本上都是名家名篇,内容健康高尚,风格清新优美,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春》和《济南的冬天》是传统课文,进入课本后,更注重发掘其审美的素质;《夏感》用热情洋溢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夏日里大自然的景象和人们生活、劳作的情状,把我们带入一种美好的情境中。《秋天》是一首现代诗,虽时隔甚久,但内容凝练,意味醇厚,风格清新;《古代诗歌五首》都是传统课文,也都是“课标”规定的背诵篇章,入选课本,更注重发挥其长于吟诵、激发想像、娱悦性情的作用。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一是领略课文的诗化意境,感受作者的审美情感,二是品味课文的优美语言,积累诗文语句。

  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主要反映的是对自然世界进行科学探索的内容。阅读部分,选编了五篇课文,它们分别是《化石吟》《看云识天气》《绿色蝈蝈》《月亮上的足迹》和《山市》,古今中外,天上地下,文言白话,诗歌散文……可谓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写法各异。综合性学*是结合《月亮上的足迹》一课,开展“探索月球奥秘”的活动,试图使学生在科学与人文两方面都有较大收获。教学这个单元的课文,应尽可能实现以下目标:

  1、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2、知识和能力目标: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阅读现代科技文的能力;

  3、过程和方法目标:练*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第五单元

  本单元的选文主题为“亲情”。所选课文,都是围绕着有关亲情或家庭生活的。亲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之一,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摇篮。描写亲情和家庭生活的诗文,数量众多,优秀之作,往往十分感人。浓浓亲情,动人心弦。天伦之乐,其乐融融。本单元所选的这几篇课文,作者努力用心灵捕捉生命的灵感,捕捉对亲情的体会与赞美,让读者产生感情的共鸣。

  鲁迅的文章过去在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得较多,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过去的教材受当时政治的影响太大,过分强调鲁迅革命性、战斗性的一面,所以选的鲁迅作品往往充满了“火药味”,这使学生读了不少鲁迅作品,到头来却并不喜欢鲁迅。其实,鲁迅作品中既有金刚怒目的一面,也有充满柔情的一面,有不少描写自然景物和人间至爱真情的感人作品,《风筝》就是一篇这样的作品。《风筝》为我们讲述的是一对兄弟童年时代游戏的故事。每个人都会有童年,童年生活是充满快乐的,童年的游戏往往也是终生难忘的。尽管有时也会有误解,有阴云,但童年带给人们的总是感人至深的人情美、人性美。

  和美与温馨是家庭生活的主旋律,但有时也会发出一些不和谐的声音。父母与子女之间,丈夫与妻子之间,孩子之间,常会生出这样那样的矛盾和磨擦。另外,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的社会生活圈子,都有自己的关系网,上辈、亲戚、朋友、领导、同事、老师、同学等等,有时免不了会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这些不愉快如果再和家庭成员间的矛盾和磨擦搅和在一起,就更加显得“剪不断,理还乱”了。张之路的《羚羊木雕》讲述的就是子女和父母之间发生的一场小矛盾。这种矛盾说到底还是一个“代沟”问题,即由于时代的变迁,知识背景的不同,两代人之间在对待人生、理想、亲情、友情以及价值观等等方面必然会有种种差异。这种矛盾其实在许多家庭都普遍存在着,只不过表现形式各有不同罢了。

  家庭的和谐与温馨需要每一个家庭成员共同用爱心来营造,当彼此的利益和愿望发生冲突时,宽容和忍让就是不可缺少的了,尤其是对老人和孩子。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家庭和谐幸福的重要保证。本单元所选的莫怀戚的《散步》,写了一家三代人一起散步这样一件非常*常的事情。但就是在这*常的家庭琐事的叙述和描写中,作品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尊老爱幼的故事,体现出了浓浓的深情。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种感情,也最能集中地体现亲情。所以,在中外文学史上,母爱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让学生多读描写母爱的作品,有助于认识到母爱的伟大,从而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本单元所选的《诗两首》,就是献给母亲的歌。一首是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的《金色花》,一首是我国著名作家冰心的《纸船》。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语文中的古诗文教学,强调诵读,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文言文还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所以,这套教材的第一、二册,古诗文没有设独立的单元,而是根据各单元的主题选取内容相*的课文,和现代文混合编排在一起。本单元从南朝宋刘义庆编的《世说新语》中选了两篇短文,一是咏雪,一是陈太丘与友期。《世说新语》虽是文言文,但其中有一些当时的口语成分,语言文字比较浅易,而且所选的这两篇都有一定的故事性,仍围绕着家庭生活和亲情这一单元中心。学生理解起来应该说相对容易一些。谢氏家族是东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世家。在他们的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陈氏父子都是汉末名士,年方七岁的陈纪,对父友侃侃而谈。这些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的美谈,至今流传。两篇短文都从某一方面反映了古人的家庭和亲情观念。

  本单元的课文形式多样。既有散文,也有诗歌,有的还是小故事。语言形式则是既有现代文,也有浅易文言文,还有翻译之作。本单元课文的作者,既有像鲁迅、冰心、泰戈尔这样的中外文学大家,也有出自《东方少年》《中国青年报》这类报刊上的时文。选文在强调经典性的同时,还很注意时代性。所以这些课文应该说都是贴*学生的生活和情感,也是学生喜欢阅读、乐于接受的。

  第六单元

  这个单元所选的课文体裁多样,有童话、神话、寓言和诗歌。童话、神话和寓言一般称作想像和幻想类作品,想像力丰富是它们的共同特征;所选诗歌是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和《静夜》,也带有浓厚的想像色彩。本单元就是在引导学生领略由“想像”创造出来的“别一世界”的魅力的同时,让学生对联想和想像有初步的了解,培养他们的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

  思维活跃后,眼界也会跟着放开,对事物和问题的看法会更全面,更新颖,更带有个性色彩,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发表对事物的看法,正是基于这一点提出来的。这一点已体现并贯串到各篇课文的阅读提示、研讨与练*中。

  《皇帝的新装》是安徒生的代表作,是童话作品中的名篇。它本身包含的意义丰富,耐人寻味。因此,它虽然是一篇“老”课文,我们完全可以从中发掘若干新意,使之更富于时代色彩。另外,帮助学生培养高尚情操,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是语文学科的重要任务。《皇帝的新装》正可以在这方面加强引导。

  《郭沫若诗两首》选的是《天上的街市》和《静夜》,两首诗都选自郭沫若的诗集《星空》,它们的结构、手法和情调都颇为类似,便于进行比较教学。这两首诗都是写夜空的,但具体景致不同,由此唤起的联想与想像也不同。研讨与练*一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两首诗里的想像世界”,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对诗人的联想与想像产生的过程获得一些了解,一方面是要激发学生的想像力。要让学生充分调动想像力,把文字在脑海里转换成画面,这样,描述时才能达到活灵活现的效果,而不是简单地把原有的诗歌语言替换成*常的“白话”。

  《静夜》初次入选教材。这首诗初读之下,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好处。第1小节写景*常,第2小节引入“鲛人泣珠”的传说,似乎又显得突兀。教学时大致讲一下“鲛人泣珠”的传说,然后重点引导学生体味鲛人“对月流珠”是一幅很美的画面:莹洁的月亮,沐浴在月光里的鲛人,圆润的珍珠泪……而这一切被海雾遮掩,虚幻飘渺,引人追念不已。然后从标题“静夜”入手,引导学生体味,诗中描写的人间世界和天上世界,主调都是一个“静”字,笼罩天地的“静”使这首诗成为一个和谐的、统一的整体。这首诗看似*淡无奇,却愈读愈觉其清淡有余味。

  《女娲造人》是根据汉代应邵的《风俗通》里有关女娲的神话传说改编的。《风俗通》里的记载极其简单,只交代了最基本的事实,课文作者袁珂在尊重基本事实的基础上,从人性化的角度对女娲造人的经过进行丰富和扩展,课文中的女娲成为一个充满生命活力和母性的大神形象。这篇课文是很有感染力的,和《风俗通》里干巴巴的记载截然不同。文中有许多表现作为人类的喜悦感与自豪感的语句,如“可是单单没有人类,这世间……总不免显得有些荒凉寂寞”“接着一阵兴高采烈的跳跃和欢呼,表示他获得生命的欢乐”“(人类)看起来便似乎有一种管理宇宙的非凡的气概”等,教师可以适当加以点拨,使学生产生生而为人的自豪感,并初步认识到生命的可贵。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是一篇美丽的抒情童话,它的主题是“关爱”,倡导我们同情、帮助弱小者和有困难的人,这样我们自己的精神境界也会得到提升。这个主题并不新鲜,很容易落入俗套。可这篇童话读起来非常吸引人,它所讲的故事并不曲折而且篇幅又比较长,不过我们还是能一口气读下去,并且被深深地打动。为什么具有这样的效果呢?首先是它的描写细腻真实。其次,这篇童话用词遣句优美,有自然的韵律,是诗化的语言,有浓厚的抒情气息。另外,这篇童话除了可以从“我们应对弱小者付出我们的关爱和帮助”这样的主题来理解以外,还可以从另外的角度来对它做出多种解读。研讨与练*一就意在引导学生对这篇内涵丰富的童话做见仁见智的理解。出自自己的思考,能更好地融进自己的血肉中,成为养料。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寓言四则》选了两则《伊索寓言》和两则中国古代寓言。学*这四则寓言都要求学生理解它们各自所包含的寓意,并鼓励学生突破故事原有的寓意提出自己的新见。教学《伊索寓言》时可以重在让学生揣摩人物的语言、表情,而教学两则中国古代寓言时,则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关键文言字词,疏通文意。学生在小学期间已经学过不少寓言,所以学课文后可以让学生总结出寓言的特点,如果学生兴致高,可以就此趁热打铁建议学生试着写寓言。

  总之,通过第六单元的学*,要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想像类作品的艺术魅力,情感上得到熏陶、感染,想像能力、发表见解的能力都能有所提高。

  四、本学期目标及措施。

  1、积极参加每周的集体备课活动,在集体备课中提高业务水*。集体备课之前,认真阅读教材,结合新课程标准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大体构思教学过程,并将个人的意见与主备人进行沟通。集体备课时,就已备好的教案发表中肯的意见,聆听、吸收他人的长处。

  2、认真做好二次备课中的“教学反思”。每上完一堂课,教师便及时记录本课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一周课全上完后在下一次的备课活动中将自己的心得、体会与大家交流。就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与大家展开讨论,虚心向老教师请教。

  3、本学期教学注重过程性评价,全方位多角度掌控学生的语文学*。将作业、背诵默写、口语表达、课外阅读、写作训练等纳入*时考核,使学生关注自己*时的作业、上课的表现,背诵默写的检查。让*时扎扎实实的落实在语文期末考试中张显作用。

  4、精心上好每一堂课。没有永远的名师,只有永远的学*。日常教学中本人将坚持认真备课、及时反省、虚心学*,上好一堂见面课,并力争在“长鸿杯”教学竞赛中获得佳绩。

  5、启动“阅读工程”。为激发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本学期在全校范围内启动“阅读工程”。语文老师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指导,定时检查学生阅读进度,组织学生撰写读书心得和体会,并组织、举办读书报告会。

  6、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结合教材中的综合性学*,语文老师组织学生开展多样活动,如书法比赛、听写比赛等等。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10

  为了使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顺利地完成我所承担的教学任务,特制定本教学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本期的语文教学工作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校的工作计划为依据,切实提高自身的业务知识水*和教育教学能力,落实常规工作,扎实基础。对于七年级学生一方面继续坚持识字写字的教学;一方面增加课外阅读量,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有的放矢地进行写作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语文学*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惯。

  二、教学目标

  (一)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

  1.掌握七年级上册语文所要识记的生字的字音、字型、字义。

  2.学*朗读方法,注意语气的停顿、转折,感情的转化,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3.了解写作的基本技巧,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并且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字敏感度和对文本理解的深度,体会其情感。

  4.培养良好的学*语文的*惯。养成边读边圈点,敢于提问,敢于发言。

  (二)思想品德目标: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进步的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积极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

  第一单元:这个单元,重新开启一个新的篇章,为我们展现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多姿多彩的大自然,陶冶了人们爱美的心灵,锻炼了人们发现美的眼力。这里描写了美的的景物(《春》、《济南的冬天》),描写了美的情感……本单元要求学生在学*中,首先要学会品味优美的语言,其次要反复朗读,在整体感知内容大意的基础上,揣摩、欣赏精彩句段,体会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而且要学*细致观察景物和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第二单元:我们可以感受到浓浓的亲情,是那么的动人心弦。亲情是人世间最真挚而美好的感情,这样的文章往往最能打动人心,也最能引起感情共鸣。单元整体精心构建,选文兼顾诗文,兼顾古今,兼顾中外。所选的课文,作者努力用心灵捕捉生命的灵感,捕捉对亲情的体会与赞美,让读者产生感情的共鸣。

  本单元的选文,注意题材、体裁、风格的多样性。这几篇课文以不同的生活为背景,抒发了同样感人至深的亲情。

  第三单元:这个单元选取了一组反映青少年学*生活的文章,教我们怎么树立理想,实现理想。阅读这些文章,可以让我们了解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孩子们的学*生活,给我们以学*和生活的启迪。引领我们去实现理想,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为漫长的人生打下精神的底色。

  第四单元:这个单元的课文写的是作者对于人生的憧憬、体验和思考,在阅读这些课文的时候,将会引导学生体味人生,关爱生命。在学*这个单元时,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且提高朗读的能力,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第五单元:在讲完了人生的话题之后,本单元开启科学的大门。在这个单元的几篇课文,都与科学密切相关。读这些文章可以丰富我们的科学知识,激发我们的求知欲,培养我们的科学精神。本单元的特点是科学知识的普及,因此,在学*中要求学生能够借助图书馆或者互联网,搜集、查阅相关资料,培养科学精神,激发求知欲。再者,在学*中,要练*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要练*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记住主要内容,提高现代文阅读的能力。

  第六单元:这个单元的课文主要以想象丰富的奇妙世界为主,体裁多样,有童话、神话、寓言和诗歌。它们都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像,虚构形象、故事情节及景象,曲折地反映现实,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在这些由想象创造出来的世界中,体味世界别样的魅力。

  四、教学重、难点

  1.要求学生掌握七年级(上)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

  2.学*本册书上的课文,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惯,掌握常用的学*方法。

  4.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5.大量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

  6.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文战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7.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五、学情分析

  本学期担任七(11)、(13)班语文教学。从学生的基础来看,学生的语文成绩和语文素养很不乐观。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都不高,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也不行,大多学生在小学都是接受式学*,所以,初中语文教学的道路可谓任重而道远。本学年按照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认真工作,着眼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有用的人才。

  六、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学**惯的培养,促进学生良好学**惯的养成。

  2.营造轻松、活泼的自主学*氛围,让学生在学*中学知识,在生活中学道理,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

  3.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进行反思。

  4.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要求学生能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可以在课外组织朗读比赛或者是演讲比赛,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5.建立合作小组,加强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

  6.督促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写读书笔记,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学*心得,进行交流。背诵名篇名句,并进行默写。

  十、教学进度(具体见下表)

  第一周

  第二周 春 济南的冬天

  第三周 雨的四季 写作

  第四周 古代诗歌四首 秋天的怀念

  第五周 散步 散文诗两首

  第六周 世说新语两则 综合性学*

  第七周 国庆节

  第八周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再塑生命的人

  第九周 窃读记 论语十二章

  第十周 论语十二章 写作

  第十一周 纪念白球恩 植树的牧羊人走一步,

  第十二周 期中考试

  第十三周 再走一步 诫子书

  第十四周 综合性学* 猫 鸟

  第十五周 动物笑谈 狼 写作

  第十六周 皇帝的新装 诗二首

  第十七周 女娲造人 寓言四则 综合性学*

  第十八周 元旦放假

  第十九周 期末复* 考试

  第二十周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11

  为了搞好七年级上册语文的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借助语文教学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现拟定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材分析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共分为6个单元,共30课,其中精读15课,略读15课。第一单元是关于家庭亲情的作品,第二单元是关于生命体验的作品,第三单元关于自然美景的作品,第四单元是关于理想信念的作品,第五单元是关于科学世界的作品,第六单元是想象世界的作品。

  教学重点是阅读和写作。

  教学难点是古文的阅读和现代文的写作。这是因为古文难读,难背,难理解,学生对此不感兴趣;写作是学生学*语文的普遍难点。

  教师可利用的教学资源还有网络资源、教学刊物、教师教学用书和录音磁带等。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我拟定本册语文的教学目标如下:

  (一)识字和写字

  掌握每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语言。练*写硬笔行楷字,提高学生的书写水*。

  (二)阅读教学

  1、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要结合阅读提示和课后练*,抓住重点难点问题,深化理解;也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体会课文所表达的丰富多样的情感。

  2、要注意采用默读的阅读方式,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重点把握作者的情感,品味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深情。

  3、反复朗读,在整体感知内容大意的基础上,深入体会作者传达的微妙情感,揣摩和品味富有特色的语言,积累精彩语句。课文中多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注意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4、继续练*默读,力求做到眼到、手到、心到。不妨在课本上随手圈点勾画,标出关键语句,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或者有疑惑的地方。在对课文整体把握的基础上,通过把握线索,抓住关键语句等方式,概括文章的中心。

  5、要掌握边默读边摘录的阅读方法,还要注意把握文章内在的条理,理清作者思路。

  6、学*快速阅读,力争每分钟不少于500字。阅读时,尽量扩大一次性进入视野的文字数量,通过关键词语带动整体阅读,提高阅读速度。

  7、课外阅读文学名著《繁星》《春水》和《伊索寓言》,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惯和丰厚的文学素养。

  8、课外背诵古诗词10首,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积累语言。

  (三)写作教学

  结合每一单元的训练主题,指导学生进行写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综合性学*

  开展3次综合性学*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实践、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使语文教学与学*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刚刚升入中学,我对这些学生的语文学*情况缺乏了解:小学高年级语文学*的重点和考试内容与中学有很大不同,学生的学*方式和学*方法还缺乏自主性,学生对中学语文的学*还要有一定的适应期。为此,我要多方面来了解学生的语文学*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语文教学,采用合作、探究、自主的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努力使全体学生都爱学*语文,使他们的语文素养获得不同程度的提升。

  四、教学方法设计

  为了达成我的语文教学目标,结合本册语文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可供利用的教学资源等

  情况,我决定采取教师引导品读与学生自主品悟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策略、方法和手段,精心设计每一篇课文的教学,努力上好每一课,加强课前预*,加强古诗文的背诵与默写;加强写作的指导,加强写作的讲评,用优秀的学生*作来启发学生的写作思维。加强识字和写字的训练,每天让学生坚持写钢笔小楷;加强古诗文的背诵,积累语言材料;指导学生练*对对联。

  五、教学进度与课时分配

  1、教学进度计划如下:

  第一周:第1~5课

  第二周:第5课~写综作

  第三周:第6~8课

  第四周:第9课 ~写综

  第五周:第11~13课

  第六周:第14课~写作

  第七周:机动

  第八周:写作~第18课

  第九周:第19课~综写

  第十周:第21~24课

  第十一周:第24课~写综

  第十二周:第26课~28课

  第十三周:第29课~写综

  第十四周:古诗词背诵

  第十五周:古诗词背诵

  第十六周:名著导读

  第十七周:期末复*

  第十八周:期末复*

  第十九周:期末考试

  2、课时分配大致如下:

  第一单元(10课时左右)

  第二单元(10课时左右)

  第三单元(13课时左右)

  第四单元(7课时左右)

  第五单元(10课时左右)

  第六单元(10课时左右)

  古诗词背诵(10课时左右)期末复*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12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的教育方针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指导,以七年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为依据,认真组织教学,努力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

  二、学情分析

  本期担任初一年级两个班的语文教学。由于学生基本都是农村子弟,家庭和环境因素导致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都不高,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也不行,因此本期语文教学的道路可谓任重而道远。但即使如此,我仍将坚持按照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认真工作,着眼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力求将本期教学工作安排合理,做出成绩。

  三、教材分析:

  1、本册教科书共7个单元30课,其中精读课文16课,略读课文(标*号)14课。其中包括5个现代文单元,每单元4课。第一单元记事,第二单元写人,第三单元写景,第四单元小说,第五单元童话与科幻。从文体上看,这五个单元都可归入记叙性文体一类。两个文言诗文单元,每单元5课,大多数课文也都可以归为记叙性文体。另外还有《名著引读》《汉字的形体》《常用标点符号用法》等三个附录。

  2、写作分整篇写作、片段写作和课外练笔。整篇写作安排了七次,片段写作结合课后“思考与练*”每单元安排一两次,课外练笔要求学生形成*惯。 口语交际集中安排7次,分散的口语交际活动在课后“思考与练*”中也有适当安排。

  3、综合性学*安排3次,内容涉及学*查阅资料、调查社会用字、探究现代科技给人类带来了什么等。

  4、写字集中安排了2次,内容涉及复*正楷字,初步了解行楷字最基本的笔画组合柜律,分散的写字练*结合课后“思考与练*”,每单元安排一两次。

  5、单元目标

  第一单元:叙事性的散文单元。目标是: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引导他们开展实践活动。教学设计:先对作者作一介绍,以引起学生对课文的重视,激发他们的兴趣。然后引导他们把握文章的脉络和作者的写作思路,以及文章的关键部分。巧设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

  第二单元:写人的散文单元。目标是:健康的感情、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懂得怎样对待亲人、对待老师、体会他们的一片爱心;懂得如何处理个人、家庭和国家的关系,服从大局。教学设计: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把握要点。

  第三单元:写景的散文单元。目标是:了解写景文章的特点,学会写景的方法(抓住景物的特征,合理安排写景的顺序),欣赏作品准确生动的语言;

  第四单元:小说单元。目标是:了解小说的一般特点和有关知识,了解小说是通过塑造人物、安排情节、描写环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的小说佳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学会简单的分析评价人物。

  第五单元:童话单元。目标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新意识,通过单元教学,达到落实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第六七单元:古诗文单元。目标是:让学生逐步接触、了解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化。引导学生养成诚信的品行,做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在学*中大胆质疑,大胆探索。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古代诗歌的美,初步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取得的辉煌成就。

  四、教学目标

  新课程教材的教学目标,不再是教材的教学目标,而是学生的语文学*目标,教材只是例子,重要的在于学生的情感体验。

  1、掌握七年级(上)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

  2、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惯,掌握常用的学*方法。

  3、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4、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

  5、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文章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6、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五、教学措施

  1、要注意教学过程的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烂熟于心。

  2、引进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中解脱出来,去领略课堂里的精彩世界,要增强了语文课的吸引力,加速了学生盛知过程,促进了认知的深化。

  3、打牢写作基础。除课堂作文外,鼓励学生多写心灵日记,灵活处理练笔与每两周一次作文的关系。

  4、抓实书写。从书写方式方法、*惯等方面指导和督促他们写好每一个字。每周按要求完成一至二次练笔。

  5、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培养,要求学生本期读一到两本文学名著,做好读书笔记。

  6、要注意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性。要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组织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灵活多样的学*方式。

  7、关心学生的心理,爱护学生的自尊,对学生多褒少贬。

  六、进程安排

  1、每个单元安排两周时。讲读课文两到三课时,自读课文一到两课时。

  2、每两周安排一次口语交际或综合性学*,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3、搞好阶段性复*和总结。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13

  本书的单元布局改变了以往按文体安排单元的形式,教材符合新课程的不再强调语文的文体知识的要求,更加注重学生的人文体验。以下是单元安排:

  第一单元:人与自我之一(生命体验)

  第二单元:人与自我之二(理想信念)

  第三单元:人与自然之一(自然美景)

  第四单元:人与自然之二(科学世界)

  第五单元:人与社会之一(家庭亲情)

  第六单元:人与社会之二(想象世界)

  一、教科书的主要特点:

  第一,构建新的教科书体系。这本书力图构建语文综合实践体系。按人与自我(人类、生命、人格、人性、人生等)、人与社会(社区、群体、家庭、民族、国家等)、人与自然(自然环境、生态等)三大板块组织教材,每个板块分若干单元(主题),每个单元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两大部分。采用这种编排体系,注重教材的实践性,自始至终把语文学*置于实践活动之中;突出教材的综合性,减少头绪,突出重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整合在一起,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与个性发展、人格养成整合在一起。

  第二、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各个环节的设计兼顾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力图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惯的同时,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教科书内容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培养扎实的语文基本功与开发潜在能力、创新能力的统一。

  第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内容和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进取精神,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需求,为学生提供各自的发展空间。阅读部分,选文的练*和提示,都尊重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主发现、自主建构文本意义,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理解。便学生在阅读中不仅仅是获得信息、汲取知识、而且是发现自我、充实自我。写作、口语交际部分,注意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展示独特个性、使学生的学*写作和口语交际,成为他们健康人生重要开端。尤其是综合性学*部分、突出自主性、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自主选择确定活动内容和方式、突出合作性,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培养创新精神。

  第四,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申学*语文。这套教科书力图使学生学*的过程,变成读写听说的不断实践的过程,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

  第五、力求建立开放、有弹性和富有活力的教科书体系。教材体现了课内外和校内外的结合,使教科书由课内走向课外。可以看出,教材选文文质兼美,难易适度,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适合学生学*。

  二、教学目标

  新课程教材的教学目标,不再是教材的教学目标,而是学生的语文学*目标,教材只是例子,重要的在于学生的情感体验。

  1、掌握初一(上)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

  2、学*本册书上的课文,完成木学期的教学任务。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14

  一、学情分析:

  我所任班级为七年级(1)班,学生有15余名,这些同学由小学六年级刚升入中学,由于有许多成绩较好的同学已选择了到外学*环境较好的学校去读书,所以余下的除个别同学成绩好些外,其余大多数基础较差,成绩不够梦想。异常是男生对学*不够主动,故成绩难于跟上,加之刚升入初中,他们面临着由原先小学的二、三门科一下子增至7—8门科,学*任务加重,使得有些同学难于承受,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我们教师运用新课改先进的教育理论,改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学*的认识,树立起学*的信心,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夯实坚定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正确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也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正确处理人文性和工具性、知识本事和素养的关系,注重学生的语文实践本事的提高,进取倡导有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学*方法,拓宽学*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和探究式学*,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本事。

  总目标:

  1、要"具有独立阅读的本事,注重情感体验","有丰富的积累,构成良好的语感"。

  2、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3、丰富自我的精神世界。

  4、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我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知识目标:了解课文中出现的相关作家作品等文学知识,了解描述方法和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生字词的音、形、义,背诵重点课文和重点段落。

  掌握和运用知识本事目标:领会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能分析理解文章结构,并能运用描述、比喻等修辞手法。掌握阅读现代文和古文的方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本事,养成读书与写日记的好*惯。

  人文素质目标: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表达,学*课文中先进的人和事,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本事,培养学生的创新本事和自主学*的本事,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养,如文学修养、品德修养,阅读优美的中外名著、读书看报做笔记的*惯等。

  具体目标:

  (一)、新课标对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要求:听、说、读、写。

  (二)、本学期教学预期目标:

  能写出适量的教学反思,能对一学期围绕学生如何适应中学语文学*,提高学*本事和如何激发学生书写文字进行总结。争取期末统考成绩能有预期的成绩。

  三、教材资料:

  全书设有主题合成单元"名著推荐与阅读"和"专题",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组织读写听说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略有文采的简短的主题词,激发兴趣,把学生引入学*情境,课文四至五篇,可根据教学实际自主确定精读、略读的篇目和比例;另有一至两篇"诵读欣赏"课文,由学生在大体理解文章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古诗文需要全部背诵),以丰富语文积累,以读导写,设计开放性作文题,让学生自我表达,有创意地表达。编写"口语交际"和"语文实践活动"各三则,分别安排在六个单元之中。"名著推荐与阅读"和"专题"是富有创意的新设计,是探索综合性、探究性学*方式的尝试,旨在让学生在综合的跨学科的语文中提高整体语文素养,提高实践本事、探究本事和创新本事。注重引导学生完成学*过程,自我探索学*方法,为学生独立学*、自主学*、合作学*、创造性地学*创设了必要的条件。

  四、教学策略:

  (一)、教师板块

  1、认真学*新课标,在课堂中渗透新理念,不搞应试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自学本事及合作交往等本事为主,提高学生语言的听说读写本事,不断提高独立备课的本事,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

  2、优化教学手段。进取使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有直观视觉上的效果,提高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撰写教学反思、论文。

  3、优化作业管理。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作业布置和批改因人而异,兼顾学生不一样特点,做好每单元的测评工作,及时反馈,纠正不足。加强培优补差,提高学*成绩。

  4、培优重在拔尖,辅差重在提高。

  5、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对学生的成绩及时表扬,让学生树立学*语文的信心。

  6、课外辅导:利用自*课、晚自*时间对学生加以辅导训练。

  7、加强指导和督促,让学生养成如何预*课文,如何听课、如何作业、如何学*、如何抓住学*重点等。

  8、每周用一至二节课对学生写作本事提高进行辅导。

  9、加强汉语拼音,字、词、句的教学,有效提高文字功底。

  10、对学生进行文学常识的知识学*,使学生对文学作品及人物感兴趣,自觉地阅读文学作品。

  11、上公开课及听课,课后评议,互相促进,提高教学效果。

  (二)学生板块

  1、发挥优生优势,带动差生,激发他们学*的兴趣。

  2、引导差生多学*,多复*,在基础掌握上下功夫。

  3、鼓励优生创新思维,在阅读和写作方面下功夫。

  4、加强读写训练,要求学生勤读课外书,勤动手动笔,养成读书笔记的好*惯。

  5、加强读写本事的培养和训练,让学生在七年级阶段养成良好的书写*惯,能写出端正、整洁的汉字。

  作为我们教师,要转化后进生,首先让他们找回自信,常鼓励他们。上课常提问他们懂的问题,下课多与他们交往,让他们感觉到你是他们的好伙伴,对于他们的闪光点要及时给予表扬;同时,我们做他们的工作要有耐心。对于他们主要引导多学*,多重复,在熟练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他们学*的进取性,仅有这样,我们才能把当前新课改的理论运用到教学当中去,即提高他们的素质,又提高他们的成绩,应试教育与课改之间到达了*衡点。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15

  第十周10.30——11.05综合性活动:感受自然(3)化石吟(2)

  第十一周11.06——11.12看云识天气(2)期中考试

  第十二周11.13——11.19绿色蝈蝈(2)月亮上的足迹(2)山市(2)

  第十三周11.20——11.26风筝(2)羚羊木雕(2)散步(2)

  第十四周11.27——12.03诗两首(2)世说新语两则(3)

  第十五周12.04——12.10综合性活动:我爱我家(3)皇帝的新装(3)

  第十六周12.11——12.17郭沫若诗两首(3)女娲造人(2)

  第十七周12.18——12.24盲孩子和他的影子(2)寓言四则(3)

  第十八周12.25——12.31综合性活动:追寻人类的起源(4)

  第十九周01.01——01.07元旦放假

  第二十周01.08——01.14期末复*

  第二十一周01.15——01.21期末考试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15篇)扩展阅读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15篇)(扩展1)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6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1

  一、学生情况分析

  90班现有学生27人,其中男生14人,女生13人。七年级是中学阶段比较关键的一年,从教材上来看,难度较六年级有了很大的提升,如阅读教学上对学生的要求已由一般的字词识记上升到阅读理解、品味鉴赏。写作无论篇幅还是内容的要求都有了明显的提高。2、学生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在这一阶段的语文学*还是处在被动的状态下,学*不是很踏实,对语文的学*兴趣欠佳。学*方法单一,好多学生不知怎么去学。但大多数人能清楚自己的责任,有学*的动力,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课外迁移不够,阅读和写作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教学目标:

  1、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这是初中三年的最终目标,本学期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打下基础。

  2、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

  3、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语文的良好*惯。具体地说,就是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惯。

  4、初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表达,把课本中感受学*到的有关人的语文素质的东西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例如待人接物的仪态,为人处事的心理,读书看报看电视的*惯等。

  三、教学设想

  首先、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

  其次、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使语文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了学生学*课文的浓厚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第三、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要实现由少民主、不*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等、互动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的共同体。

  第四、要注意教学过程的活动性。尽可能把过去由自己包办的讲解、提问转化设计成学生的多种活动,不仅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而且让他们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烂熟于心。

  第五、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应引进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中解脱出来,去领略课堂里的精彩世界,要增强了语文课的吸引力,加速了学生盛知过程,促进了认知的深化。

  第六、要注意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性。要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组织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灵活多样的学*方式。

  第七、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性。要改变以往一刀切的评价机制,实行全面的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教学措施

  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我校的实际,本学期拟采用以下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

  5、重视创设语文学*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6、做好开头的扭转工作,扭转以往不良的学**惯。

  7、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8、对学生进行双基教学,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9、根据当前社会形势,推行语文素质教育。

  10、实行“双体互促”课堂教学,培养合作精神,帮助中下生提高学*兴趣和成绩。

  11、实行互批共批,以改促写的作文教学,有效提高作文水*。

  12、优化作业管理,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13、实行培优辅差,面向全体学生。

  14、利用竞赛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兴趣。

  15、让优生帮差生,实行一帮一学*语文。

  16、课前一分钟演讲,包括自我介绍,新闻消息,小故事,成语解说等,锻炼表达能力

  17、每堂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18、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树立起学*语文的信心。

  19、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20、开展网络辅助教学。对家庭有条件的同学鼓励和指导他们利用语文教育网多学*一些课外阅读,优秀作文和作文技巧等。

  五、培优辅差计划

  主要措施:

  1、培优重在拔尖,辅差重在提高

  2、课堂上有意识给他们制造机会,让优生吃得饱,让差生吃得好。

  3、课外辅导,利用晚修,文体课的`时间,组织学生加以辅导训练。

  4、发挥优生的优势,指名让他带一名差生,介绍方法让差生懂得怎样学,激起他们的学*兴趣。

  5、对于差生主要引导他们多学*,多重复,在熟练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尤其是学*态度的转变和学*积极性的提高方面要花大力气。

  6.优生要鼓励他们多做创新的事情,在阅读和写作方面多下功夫。

  六、教学要求

  1、进一步增进对语文课的认识。

  说明:“工具论”认为语文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学*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课的任务就是进行语言知识教学,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课文只是例子。“人文论”认为语文这个工具不同于一般的生产、生活工具,它是人们思想、情意、社会文化的负载工具,人文性才是语文的本质属性,语文课的任务主要是通过语言的学*、感悟,培养情感,陶冶审美情操,弘扬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给学生“打下一个精神的底子”。

  “素养论”认为语文不仅有工具性,也有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主张“文道统一”,文中有道,道中有文,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教学上,要“带学生在文章里走一个来回”,就是先把语言文字弄清楚,从而进入文章的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里走出来,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运用的。语文课的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感论”认为培养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但究竟什么是语感,语感有哪些特征,语感与语文能力、语文知识是什么关系,以及怎样培养语感等,目前还停留在研究、探索阶段。

  2、课前要提前预*,最低要求是扫清字词障碍。

  3、增强自主、合作、探究意识,增强学*的主动性。

  4、加强课堂常规建设,养成良好*惯。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2

  一、备课精益求精,切实提高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作为语文老师我太了解语文学科的现状,没有多少同学是因为喜欢语文而去学语文,语文在大多数同学心中是枯燥无味的学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深谙此理,可是对语文学科兴趣的培养“难于上青天”,因为他们在语文课上领略不到语文的魅力。为此我决心从备课上寻求突破口,备课精益求精,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艺术,激发其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比如以往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我都是讲语文课的规矩,学语文科的物质准备等,学生懒懒地坐着,无奈的听着。这个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我的课题是《语文的魅力——新学期语文的第一节课的开讲艺术》,在亲切的交谈中,在生动的故事中,学生感悟到“语文天生重要”,初步激发起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同学们听得兴趣盎然,效果颇好,为今后的语文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我每一节都能用心去备:想着怎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且让学生切实得到提高锻炼。那么这样备出来的课学生一定爱上。

  此外我打算从本学期始真正实现电子备课,力争到推广发行的水*,就算是妄想吧!

  二、读、背、写

  其实语文更大的魅力不在语文课堂,更不能光靠语文课本。所以想激发学生对语文的更大兴趣,就要带领学生泛舟语文的广阔海洋。

  语文的魅力在于读和写。勤奋读书。我要告诉我的学生:“一日不读书,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每天语文课铃响后,固定给学生五分钟,让学生自己选择一片好文章来朗读。每周三拿出一节课来给学生读书看报。读书要圈点勾画,摘抄积累。秦牧说:“少年和青年时代学到的东西,像是用凿子刻进石头一样,记忆极牢。”“我自己现在能够背诵的诗歌都是在少年时代学来的。”其中好的段落文章一定要背下来,坚持下去,量变会带来质变。

  大胆练笔。学生第一次练笔,几乎三分之一只写了三两句,针对这种状况,让学生放开手去练笔,想写啥就写啥,想怎写就怎写。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喜怒悲欢,皆可成篇。还要告诉学生读背最终是为写服务的,尽管把你读到的用到你的写作当中去。

  语文是国学,包罗万象,博大精深。语文难学,语文也容易学,关键是在于兴趣和用心。请多读文章,请多写文章,因为语文的魅力存在在于读和写之中。

  语文教坛整十载,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道路宽广,风光无限。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3

  一、教材特点

  这套教材在每单元的后面都添加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的板块。这样就能使语文的学*始终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突出教材的综合性,减少知识的生搬硬套,突出重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整合在一起,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与个性发展、人格养成就整合在了一起。

  教科书在内容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练*上,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注重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要求学生在互助中展开学*活动。

  二、教学目标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

  1、掌握语文七年级上册所要识记的生字的字音、字型、字义。

  2、学*朗读方法,注意语气的停顿、转折,感情的转化,为培养学生语文的语

  感打下基础。

  3、了解写作的基本技巧,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并且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字敏感度和对文本理解的深度,体会其情感。

  4、培养良好的学*语文的*惯。养成边读边圈点,敢于提问,敢于发言。思想品德目标: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进步的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积极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精神。人文素质目标: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能够较完整的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数,完整准确、突出重点。把课本上学*到的东西,活用到生活当中,提高自身的文化品味。

  三、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学**惯的培养,给予必要的入学教育,明确学*要求,进行方法指导,让孩子们知道怎么学语文,促进学生良好学**惯的养成。

  2、营造轻松、活泼的自主学*氛围,让学生在学*中学知识,在生活中学道理,开始美丽语文的快乐之旅。

  3、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教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进行反思。

  4、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要求学生能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可以在课外组织朗读比赛或者是演讲比赛,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5、建立合作小组,加强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组成学*互助小组,学*成绩好的同学对落后同学的帮助。营造出整个班级的学*氛围。

  6、引导、鼓励学生阅读可能多的课外读物,写读书笔记,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学*心得,进行交流。背诵名篇名句,并进行默写。

  7、早自*安排学生背诵必背内容,或预*课文。

  8、每天布置学生完成一定量的.写字作业。

  9、每周作文一大一小,序列训练,有序推进。

  四、教学进度预设

  周次 时 间 内 容 课 时 备 注

  一 9。2—9。6 散步 2

  秋天的怀念 2

  二 9。9—9。13 羚羊木雕 2

  散文诗两首《金色花》 2

  散文诗两首《荷叶 母亲》 2

  三 9。16—9。20 《世说新语》两则 3 中秋节假

  四 9。23—9。27 写作、:从生活中学*写作 2

  我的老师 2

  再塑生命的人 2

  五 10。1—10。7 国庆长假

  六 10。7—10。11 我的早年生活 2

  王几何 2

  七 10。14—10。18 《论语》十二章 3

  写作 说真话 抒真情 2

  八 10。21—10。25 综合性活动:漫游语文世界2 秋季田径运动会

  八 10。28—11。1 春 3

  济南的冬天 2

  十 11。4—11。8 风雨 2 期中考试

  十一 11。11—11。15 秋天 1

  古代诗歌四首 3

  写作 文从字顺 2

  十二 11。18—11。22 紫藤萝瀑布 2

  走一步,再走一步 2

  蝉 1

  十三 11。25—11。29 贝壳 1

  在山的那一边 1

  虽有嘉肴 2

  十四 12。2—12。6 写作:突出中心 1

  综合性学*:成长的烦恼 1

  化石吟 1

  看云识天气 2

  十五 12。9—12。13 绿色蝈蝈 1

  十六 12。16—12。20 月亮上的足迹 1

  河中石兽 2

  十七 12。23—12。27 小圣施威降大圣 2 元旦放假

  十八 12。30—20xx。1。3 皇帝的新装 2

  女娲造人 1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1

  十九 1。6—1。10二 寓言四则 4

  期末复*(一)

  二十 1。13—1。17 期末复*(二)

  二十一 1。20—1。24 期末考试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4

  为了有效地搞好语文教学工作,学期初始本人认真分析教材,积极了解学情,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实践发展观为宗旨,踏实敬业。以新课程标准为语文教学理念依据,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有效贯彻实践相关思想理念。以学科说明为导向,把握语文教学动态,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保证方向性的正确。以语文课本为主要参考,精讲课内经典文章,以课外阅读为辅,提升学生语文能力。在语文教学工作中体现大语文的理念,体现语言文字的基本功能。

  二、基本情况

  1、学生分析。

  成绩状况。根据上学期期末考试情况分析,学生的语文水*参差不齐。优等生,中等生的比例较小,差生所占比例较大。分析其原因,语文能力水*较低。考试中,部分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得分还可以,阅读及写作得分较少,这是导致语文成绩差的主要原因。

  思想状况。据了解,学生对中学生活充满希望,他们期待有一个美好的中学生活,也希望在中学学到更多的知识。一部分学生思想积极,学*态度端正。但也有一部分学生成绩极差,抱着随大流混天过的思想。

  能力状况。据了解,大部分学生不具备自主学*能力,语文能力也较差。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学**惯,需要很大力度的监督。学*比较盲目,目标性不强。学*的主动性、合作探究意识不强。基础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尤其贫乏,知识面窄。

  2、教材分析及目标。

  (1)教材分析

  七年级下册语文在语文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衔接小学语文的相关字词和语文知识,承启中学语文的相关内容。七年级下册语文还需继续抓字词的扩大巩固学*,拓展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赏读,同时作为中学课程,还设置了表达生活的写作和综合活动、口语实践。七年级下册语文的教材设置考虑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所选课文贴*孩子们的生活和思维或想象。

  本册教材侧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质,如字词,句子的理解,文段的赏析课文的整体感知。写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本学期侧重继续培养学生记叙文写作能力。拓展链接开阔学生视野,营造大语文的学*环境,培养学生对语文及文学的兴趣,对生活的热爱及对人生、社会的认识能力。

  (2)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目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知识和能力目标: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目标: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养成学*语文的良好*惯。

  三、教学措施

  1、做好开学初的扭转工作,继续扭转以往不良的学**惯。

  2、对学生进行双基教学,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3、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4、实行双体互促”课堂教学,培养合作精神,帮助中下生提高学*兴趣和成绩。

  5、实行互批共批,以改促写的作文教学,有效提高作文水*。

  6、优化作业管理,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7、实行培优辅差,面向全体学生。

  8、利用竞赛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兴趣。

  9、让优生帮差生,实行一帮一学*语文。

  10、课前一分钟演讲,包括自我介绍,新闻消息,小故事,成语解说等,锻炼表达能力

  11、每堂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

  12、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树立起学*语文的信心。

  13、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14、开展网络辅助教学。对家庭有条件的同学鼓励和指导他们利用语文教育网多学*一些课外阅读,优秀作文和作文技巧等。

  四、培优辅差计划

  主要措施:

  1、培优重在拔尖,辅差重在提高

  2、课堂上有意识给他们制造机会,让优生吃得饱,让差生吃得好。

  3、课外辅导,利用晚修,文体课的时间,组织学生加以辅导训练。

  4、发挥优生的优势,指名让他带一名差生,介绍方法让差生懂得怎样学,激起他们的学*兴趣。

  5、对于差生主要引导他们多学*,多重复,在熟练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尤其是学*态度的转变和学*积极性的提高方面要花大力气。

  6、优生要鼓励他们多做创新的事情,在阅读和写作方面多下功夫。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5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刚刚告别相处六年的小学,怀着激动的心情,踏入七年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成为学*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但大多数学生在小学都是接受式学*,在这方面的能力肯定不强。因而,这个学期的语文教学,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学*语文的兴趣,包括培养他们良好的学**惯,比如在课堂上听讲要记笔记,要积极发言提问等等,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材分析

  我们采用的是人教版2013新版教材,本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

  第一单元——亲情

  浓浓的亲情,动人心弦。亲情是人间趋势而美好的感情,描写亲情的诗文往往最能打动人。本单元这几篇课文,以不同的生活为背景,抒发了同样感人至深的亲情。

  根据本单元的情况,要求在学*中:

  1、掌握这个单元需要识记的生字。

  2、学*朗读方法,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3、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的意图

  4、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体会课文所表达的丰富多样的情感。

  第二单元——青少年学*生活

  从咿呀学语,到走入学校,再到进入社会,学*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特别是青少年,大部分时间在学*中度过,从校内校外都获得了很多有益的滋养。这一单元选取了一组反映青少年学*生活的。阅读这些课文,可以让我们了解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孩子们的学*生活,给我们以学*和生活的启迪。

  根据本单元的情况,要求在学*中:

  1、继续上一个单元的朗读训练,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明理。

  2、要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

  3、学*课文的表达技巧,准确把握中叙述与议论之间的关系。

  第三单元——自然

  这个单元,重新开启一个新的篇章,为我们展现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多姿多彩的大自然,陶冶了人们爱美的心灵,锻炼了人们发现美的眼力。这里描写了美的的景物(《春》、《济南的冬天》),描写了美的情感…

  本单元要求学生在学*中,首先要学会品味优美的语言,其次要反复朗读,在整体感知内容大意的基础上,揣摩、欣赏精彩句段和词语。而且要学*细致观察景物和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第四单元——人生

  生活中有阳光雨露,也有风霜阴霾。追求美好的人生,是我们共同的心愿。这个单元的课文从不同角度写出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感情,以及对美好人生的礼赞。

  学*本单元,要抓住几个要点,

  1、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口齿清楚,语言连贯;注意字词句的积累,掌握圈点勾画的精读方法。

  2、在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体味不同文体的语言特色的基础上,整体感悟课文内容,归纳课文主旨。

  3、倡导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培养和训练对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第五单元——科学

  本单元开启科学的大门。在这个单元的几篇课文,都与科学密切相关。读这些可以丰富我们的科学知识,激发我们的求知欲,培养我们的科学精神。五篇课文分别是《化石吟》、《看云识天气》、《绿色蝈蝈》、《月亮上的足迹》、《河中石兽》。这些课文古今中外,天上地下,文言白话,诗歌散文,内容丰富多彩,都与自然科学人文密切相关。

  本单元的特点是科学知识的普及,因此,在学*中要求学生能够借助图书馆或者互联网,搜集、查阅相关资料,培养科学精神,激发求知欲。再者,在学*中,要练*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要练*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记住主要内容,提高现代文阅读的能力。

  第六单元——想象

  这个单元的课文主要以想象丰富的奇妙世界为主,体裁多样,有童话、神话、寓言和诗歌。它们都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像,虚构形象、故事情节及景象,曲折地反映现实,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在这些由想象创造出来的世界中,体味世界别样的魅力。

  在学*这个单元的时候,要激活自己的想象力,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理解课文。在学*课文当中,要继续练*朗读和默读;了解童话、神话、寓言的基本特点;体会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并借助复述、改写、扩写等方式,培养学生联想和想像的能力,发展创新思维。

  三、教学目标

  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

  (一)、掌握语文七年级上册所要识记的生字的字音、字型、字义。

  (二)、学*朗读方法,注意语气的停顿、转折,感情的转化,为培养学生语文的语感打基础。

  (三)、了解写作的基本技巧,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和的思路,并且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字敏感度和对文本理解的深度,体会其情感。

  (四)、培养良好的学*语文的*惯。养成边读边圈点,敢于提问,敢于发言。

  思想品德目标: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进步的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积极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人文素质目标: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能够较完整的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数,完整准确、突出重点。把课本上学*到的东西,活用到生活当中,提高自身的文化品味。

  四、教学资源开发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其次,“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同时还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开展各种活动。因此,教师要开发并好好利用语文教材,创造生动活泼的自主学*方式,改变单一的讲授式的教学方法。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开发生活资源,创造性的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的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五、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学**惯的培养,促进学生良好学**惯的养成。

  2、营造轻松、活泼的自主学*氛围,让学生在学*中学知识,在生活中学道理,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

  3、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教学,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进行反思。

  4、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要求学生能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可以在课外组织朗读比赛或者是演讲比赛,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5、建立合作小组,加强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语文研究性小组,创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模式;另一种是学*互助小组,学*成绩好的同学对落后同学的帮助。营造出整个班级的学*氛围。

  6、督促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写读书笔记,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学*心得,进行交流。背诵名篇名句,并进行默写。

  六、教学总结及反思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及时的总结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学*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所取得的成就。每堂课结束后,要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对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改正。对于学生在学*中存在的问题,要认真的加以分析,并且积极寻求方法解决。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多维度的思考问题。在教学的总结与反思中,促进教学的不断进步。

  七、教学进度

  根据教育局统一安排,第一周——第一次月考考试,完成第一、二单元的教学,第二次月考,完成第三、四单元课文及表达的教学,期末完成剩余内容的教学。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6

  天高云淡,展现秋的气息;黄叶飞旋,画出秋的颜色。又是一个秋天,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征程。新的学期开始,新的画卷打开。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指引下,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方向,以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吸纳世界文化精华为宗旨,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联系生活实际,把语文学*与生活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创新学*、探究性学*,培养学生装的创新能力和钻研精神;同时,不断提高学生装的沟通能力,加强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以达到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书的单元布局改变了以往按文体安排单元的形式,教材符合新课程的不再强调语文的文体知识的要求,更加注重学生的人文体验。以下是单元安排:

  第一单元人与自我之一生命体验

  第二单元人与自然之二理想信念

  第三单元人与自然之一自然美景

  第四单元人与自然之二科学世界

  第五单元人与社会之一家庭亲情

  第六单元人与社会之二想象世界

  教课书的主要特点:

  第一,构建新的教科书体系。这本书力图构建语文综合实践体系。按人与自我(人类、生命、人格、人性、人生等)、人与社会(社区、群体、家庭、民族、国家等)、人与自然(自然环境、生态等)三大板块组织教材,每个板块分若干单元(主题),每个单元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两大部分。采用这种编排体系,注重教材的实践性,自始至终把语文学*置于实践活动之中;突出教材的综合性,减少头绪,突出重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整合在一起,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与个性发展、人格养成整合在一起。

  第二、致力于全面挺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各个环节的设计兼顾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力图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惯的同时,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教科书内容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培养扎实的语文基本功与开发潜在能力、创新能力的统一。

  第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内容和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进取精神,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需求,为学生提供各自的发展空间。阅读部分,选文的练*和提示,都尊重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主发现、自主建构文本意义,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理解。便学生在阅读中不仅仅是获得信息、汲取知识、而且是发现自我、充实自我。写作、口语交际部分,注意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展示独特个性、使学生的学*写作和口语交际,成为他们健康人生重要开端。尤其是综合性学*部分、突出自主性、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自主选择确定活动内容和方式、突出合作性,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培养创新精神。

  第四,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申学*语文。这套教科书力图使学生学*的过程,变成读写听说的不断实践的过程,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

  第五、力求建立开放、有弹性和富有活力的教科书体系。教材体现了课内外和校内外的结合,使教科书由课内走向课外。

  可以看出,教材选文文质兼美,难易适度,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适合学生学*。

  三、教学目标

  新课程教材的教学目标,不再是教材的教学目标,而是学生的语文学*目标,教材只是例子,重要的在于学生的情感体验。

  1、掌握初一(上)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

  2、学*本册书上的课文,完成木学期的教学任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惯,掌握常用的学*方法。

  4、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5、大量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

  6、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文战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7、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一)备课精益求精,切实提高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作为语文老师我太了解语文学科的现状,没有多少同学是因为喜欢语文而去学语文,语文在大多数同学心中是枯燥无味的学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深谙此理,可是对语文学科兴趣的培养难于上青天,因为他们在语文课上领略不到语文的魅力。为此我决心从备课上寻求突破口,备课精益求精,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艺术,激发其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比如以往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我都是讲语文课的规矩,学语文科的物质准备等,学生懒懒地坐着,无奈的听着。这个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我的课题是《语文的魅力新学期语文的第一节课的开讲艺术》,在亲切的交谈中,在生动的故事中,学生感悟到语文天生重要,初步激发起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同学们听得兴趣盎然,效果颇好,为今后的语文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我每一节都能用心去备:想着怎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且让学生切实得到提高锻炼。那么这样备出来的课学生一定爱上。

  (二)、读、背、写

  其实语文更大的魅力不在语文课堂,更不能光靠语文课本。所以想激发学生对语文的更大兴趣,就要带领学生泛舟语文的广阔海洋。

  语文的魅力在于读和写。勤奋读书。我要告诉我的学生:一日不读书,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每天晚上课铃响后,固定给学生五分钟,让学生自己选择一片好文章来朗读。每周三拿出一节课来给学生读书看报。读书要圈点勾画,摘抄积累。秦牧说:少年和青年时代学到的东西,像是用凿子刻进石头一样,记忆极牢。我自己现在能够背诵的诗歌都是在少年时代学来的。其中好的段落文章一定要背下来,坚持下去,量变会带来质变。

  大胆练笔。学生第一次练笔,几乎三分之一只写了三两句,针对这种状况,让学生放开手去练笔,想写啥就写啥,想怎写就怎写。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喜怒悲欢,皆可成篇。还要告诉学生读背最终是为写服务的,尽管把你读到的用到你的写作当中去。

  语文是国学,包罗万象,博大精深。语文难学,语文也容易学,关键是在于兴趣和用心。请多读文章,请多写文章,因为语文的魅力存在在于读和写之中。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15篇)(扩展2)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15篇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15篇

  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为此需要好好地写一份计划了。你所接触过的计划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欢迎大家分享。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1

  一、教材分析

  我们采用的是人教版新版的教材,本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

  第一单元四季美景:

  我们可以感受到作家笔下的四季,是那么的五彩缤纷。本单元课文都是抒情类的,有现当代散文和古代诗歌,基本上都是名家名篇,内容健康高尚,风格清新优美,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这里描写了美的的景物(《春》、《济南的冬天》),描写了美的情感……

  第二单元至爱亲情:

  我们可以感受到浓浓的亲情,是那么的动人心弦。亲情是人世间最真挚而美好的感情,这样的文章往往最能打动人心,也最能引起感情共鸣。单元整体精心构建,选文兼顾诗文,兼顾古今,兼顾中外。所选的四篇课文,作者努力用心灵捕捉生命的灵感,捕捉对亲情的体会与赞美,让读者产生感情的共鸣。

  第三单元学*生活:

  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外著名作家的童年时代的学*经历,有乐趣,有艰辛。学*本单元,将会引导学生珍惜青少年时期的学*时光,明确学*目的,端正学*态度,从初一开始引领学生去实现理想,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为漫长的人生打下精神的底色。

  第四单元人生之舟:

  这个单元的课文写的是关于生命的意义,对于人生的憧憬、体验和思考,在阅读这些课文的时候,将会引导学生体味人生,关爱生命。在学*这个单元时,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且提高朗读的能力,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第五单元动物与人:

  在这个单元的几篇课文,都涉及人与动物的密切相关。读这些文章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人与动物应该和谐相处,珍爱生命,热爱动物,*等对待动物。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同时也突出了人类是最高级的动物,人类的智慧高于其他动物的智慧,勉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

  第六单元想象之翼:

  这个单元的课文主要以想象丰富的奇妙世界为主,体裁多样,有童话、神话、寓言和诗歌。它们都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像,虚构形象、故事情节及景象,曲折地反映现实,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在这些由想象创造出来的世界中,体味世界别样的魅力。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七()、()班语文教学。七年级的学生刚刚告别相处六年的小学,怀着激动的心情,踏入这所学校,对新学期充满了期待。《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成为学*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但是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明显的不够好,大多数学生在小学都是接受式学*,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以及基础知识的掌握参差不齐。综合以上情况来看,这个学期的语文教学,要从四个方面着手:

  一是培养学生的学*语文的兴趣,包括培养他们良好的学**惯,比如在课堂上听讲要记笔记,要积极发言提问等等;

  二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社会主建设培养有用的人才;

  三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通过大量的课内外阅读来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四是要及时了解每个学生对语文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针对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三、教学目标

  (一)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

  1.掌握七年级上册语文所要识记的生字的字音、字型、字义。

  2.学*朗读方法,注意语气的停顿、转折,感情的转化,为培养学生语文的语感打下基础。

  3.了解写作的基本技巧,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并且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字敏感度和对文本理解的深度,体会其情感。

  4.培养良好的学*语文的*惯。养成边读边圈点,敢于提问,敢于发言。

  (二)思想品德目标: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进步的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积极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三)人文素质目标: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能够较完整的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数,完整准确、突出重点。把课本上学*到的东西,活用到生活当中,提高自身的文化品味。

  四、教学重难点

  1.要求学生掌握七年级(上)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

  2.学*本册书上的课文,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惯,掌握常用的学*方法。

  4.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5.大量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

  6.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文战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7.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五、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学**惯的培养,促进学生良好学**惯的养成。

  2.营造轻松、活泼的自主学*氛围,让学生在学*中学知识,在生活中学道理,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

  3.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教学,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进行反思。

  4.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要求学生能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可以在课外组织朗读比赛或者是演讲比赛,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5.建立合作小组,加强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

  6.督促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写读书笔记,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学*心得,进行交流。背诵名篇名句,并进行默写。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2

  一、从中考看教学。

  1、现在初中中考语文分A卷和B卷。A卷难度系数是0.65-0.70,B卷难度系数是0.55,全卷满分160分(A卷100分,B卷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A卷:基础知识与运用15分左右,主要是字音、字形、词语、语病、文常。

  阅读35分左右:文言文阅读阅读12分左右;诗词积累8分(往年是6分);现代文阅读15左右。写作:50分

  B卷:阅读理解48左右分,其中诗歌阅读8分左右;文言文阅读10分左右;现代文阅读30分左右,每篇现代文阅读设制一个多选题,每个多选题4分左右。

  语言运用12分左右(去年是15分)

  2、试题难度及分配比例是7:2:1

  较易试题约占70%;中等试题约占20%;较难试题约占10%

  3、试题题型及分配比例

  选择题24分(用机读卡);填空题、多选题、简答题等约占86分;写作题50分

  4、试卷阅读量:试卷总文字量在6千字左右。

  二、 教材分析

  我们采用的是人教版的教材,本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 第一单元 的课文以不同的生活为背景,抒发了感人至深的亲情。第二单元 是反映青少年学*生活的文章。学*本单元,要采用默读的阅读方式。第三单元学*写景诗文。这些诗文描绘了大自然的美景,抒发了亲*自然,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怀。第四单元的课文从不同角度写出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感悟,以及对美好人生的赞美。本单元继续练*默读,在课本上标出关键语句。第五单元的课文都与科学密切相关,阅读文章可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有助于学生体会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 第六单元都是想象极为丰富的作品,学*作品要激活自己的想象力,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理解课文。

  三、教学目标

  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

  (一)掌握语文七年级上册所要识记的生字的字音、字型、字义。

  (二)学*朗读方法,注意语气的停顿、转折,感情的转化,为培养学生语文的语感打下基础。

  (三)了解写作的基本技巧,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并且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字敏感度和对文本理解的深度,体会其情感。

  (四)培养良好的学*语文的*惯。养成边读边圈点,敢于提问,敢于发言。

  思想品德目标: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进步的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积极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人文素质目标: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能够较完整的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数,完整准确、突出重点。把课本上学*到的东西,活用到生活当中,提高自身的文化品味。

  四、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学**惯的培养,促进学生良好学**惯的养成。

  2、营造轻松、活泼的自主学*氛围,让学生在学*中学知识,在生活中学道理,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

  3、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教学,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进行反思。

  4、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要求学生能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可以在课外组织朗读比赛或者是演讲比赛,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5、建立合作小组,加强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语文研究性小组,创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模式;另一种是学*互助小组,学*成绩好的同学对落后同学的帮助。营造出整个班级的学*氛围。

  6、督促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写读书笔记,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学*心得,进行交流。背诵名篇名句,并进行默写。

  五、教学总结及反思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及时的总结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学*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所取得的成就。每堂课结束后,要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对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改正。对于学生在学*中存在的问题,要认真的加以分析,并且积极寻求方法解决。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多维度的思考问题。在教学的总结与反思中,促进教学的不断进步。

  六、教学进度

  具体计划如表如下:

  教学进度表:

  周 次 日 期 内 容 (课时)

  第一周 9.2--9.6 散步2 秋天的怀念2

  第二周 9.9--9.13 羚羊木雕1散文诗两首1世说新语2写作1

  第三周 9.16--9.20 第一单元测试2我的老师2再塑生命的人2

  第四周 9.23--9.27 我的早年生活1王几何1论语2 写作1

  第五周 9.30--10.4 综合性学*1第二单元测试2春2

  第六周 10.7--10.11 (国庆放假)

  第七周 10.14--10.18 济南的冬天2风雨1秋天1

  第八周 10.21--10.25 古代诗歌四首3写作1第三单元测试2

  第九周 10.28--11.1 紫藤萝瀑布2走一步,再走一步2短文两篇1

  第十周 11.4--11.8 半期考试

  第十一周 11.11--11.15 在山的那边1虽有佳肴2写作1综合性学*1

  第十二周 11.18--11.22 第四单元测试2化石吟2看云识天气2

  第十三周 11.25--11.29 绿色蝈蝈1月亮上的足迹1河中石兽2

  第十四周 12.2--12.6 写作1 第五单元测试2小圣施威降大圣2

  第十五周 12.9--12.13皇帝的新装2女娲造人1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1寓言四则2

  第十六周 12.16--12.20写作1综合性学* 1 名著导读2

  第十七周 12.23--12.27 归纳总结5

  第十八周 12.30--1.3期末复*

  第十九周 01.6--01.10期末复*

  第二十周 01.13--01.17期末复*

  第二十一周 01.20--01.24 期末考试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3

  一、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以人生为主题,五篇文章都是抒写人生感悟的精彩文章。本单元选文题材风格都颇具多样性,主要讲人生道路上遇到困难、不幸该怎样办,能够让学生体会人生,感悟人生。学*这个单元,必须要学会朗读,把我课文资料,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主旨:并联系自我的生活体验,学会思考人生。

  第二单元继续是继续学*人生的课文。与第一单元不一样的是侧重引导我们应当怎样树立梦想和实现梦想。学*这个单元,要深入思考和领会课文的用词,理解其中富含哲理的词句,并且能够把握文章主旨。

  第三单元侧重于诗文。都是描述色彩斑斓的大自然的诗文。前3篇都是抒情散文,后两篇都是诗歌。学*这个单元,必须反复朗读,经过富有感情的美读来体会课文的意境,品味美的语言,培养美的情趣:整体感知资料大意,学*细致观察景物和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述的方法。

  第四单元选编了五篇课文,,天上地下,文言白话,诗歌散文,资料丰富多彩,都与自然、科学、人文密切相关。本单元的课文集中反映的是对自然世界进行科学探索的资料。学*这个单元,要求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激发自我的求知欲。学会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并抓住主要信息。在整体把握课文思想资料的基础上,概括课文的要点。

  第五单元学*的是对亲情的体会。亲情是人类最完美的感情之一,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摇篮。这个单元所选的五篇课文,作者努力用心灵捕捉生命的灵感,捕捉对亲情的体会与赞美,让读者产生感情的共鸣。学*这个单元,要掌握圈点勾画的精读方法;在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体味不一样文体的语言特色的基础上,整体感悟课文资料,归纳课文主旨,体会、珍惜家庭亲情。

  第六单元所选的课文体裁多样,有童话、神话、寓言和诗歌。它们都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像,虚构形象、故事情节,曲折地反映现实,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本单元将引领大家走入想像世界,去领略由想像创造出来的别样魅力。要求学生了解童话、神话、寓言的基本特点;培养学生联想和想像的本事,发展创新思维。

  二、教学目标

  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述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在小学语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本事,养成学*语文的良好*惯。

  具体地说,就是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资料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写法,具有必须的语言感受本事,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本事,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资料,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惯。

  初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表达,把课本中感受学*到的有关人的语文素质的东西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我的文化品位,例如待人接物的仪态,为人处事的心理等。

  三、今后采取的措施

  1.做好开头的扭转工作,扭转以往不良的学**惯。

  2..实行培优辅差,面向全体学生。

  3..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树立起学*语文的信心。

  4.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一样学生的特点。

  5.熟悉每篇教材,备好课,设计一套好的教学方案。

  6.让学生多学*课外读物,提高自身的作文技巧。

  四、作文

  要求:1、文从字顺,贴合规范,基本掌握想象语言、诗化语言、模糊语言和语言节奏,奠定深厚的语言文字基础,全面提高语文水*。对字义全面把握,提高用字水*。

  2、体验情感,理解人生,明确目标,胸怀宽广,志存高远,以学为乐,美化心灵。

  3、语言文字训练,包括标点使用,字词的意义及运用,句型,句子结构,单句与复句,长句与短句,语句的节律,思维与语言的关系,语言文字修改,病句诊断,句子顺序,语言搭配;还包括想象语言,情感语言,模糊语言,诗化语言等一些语言的流行形式。

  教学资料:

  1、以记叙文为主。经过对事物的感受及描述,写出成长中的真切体会。

  2、对于正在成长的你们而言,正一天天长大,长大也有烦恼。经过对童年的比较,写写自我的烦恼。

  3、我们处于的环境虽然可能不是最好的,但这属于我们生活的地方却是美丽的。写写自我生活的地方,长大的地方,或者自我的家乡。

  4、人生难免会经理波折,遇到困恼,然后在逆境中成长。结合自我的亲身体验,写出自我再困难中得出的经验或道理。

  5、经过想象写一篇寓言或童话,要求充分发挥自我的想象力。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4

  一、教材简析

  本书的单元布局改变了以往按文体安排单元的形式,教材符合新课程的不再强调语文的文体知识的要求,更加注重学生的人文体验。

  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各个环节的设计兼顾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力图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惯的同时,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教科书内容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培养扎实的语文基本功与开发潜在能力、创新能力的统一。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内容和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进取精神,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需求,为学生提供各自的发展空间。第四,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申学*语文。这套教科书力图使学生学*的过程,变成读写听说的不断实践的过程,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

  力求建立开放、有弹性和富有活力的教科书体系。教材体现了课内外和校内外的结合,使教科书由课内走向课外。

  二、指导思想

  认真学*领会新出台的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迎接挑战,抓住机遇,确立教研兴校的策略,注重发挥学生学*的主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感情把握能力,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三、教学目标

  新课程教材的教学目标,不再是教材的教学目标,而是学生的语文学*目标,教材只是例子,重要的在于学生的情感体验。

  1、掌握初一(上)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

  2、学*本册书上的课文,完成木学期的教学任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惯,掌握常用的学*方法。

  4、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5、大量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

  6、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文战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7、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四、教学措施

  首先、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

  其次、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使语文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了学生学*课文的浓厚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第三、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要实现由少民主、不*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等、互动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的共同体。

  第四、要注意教学过程的活动性。尽可能把过去由自己包办的讲解、提问转化设计成学生的多种活动,不仅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而且让他们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烂熟于心。

  第五、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应引进多种信息化如多媒体、远程教育资源和互联网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中解脱出来,去领略课堂里的精彩世界,要增强了语文课的吸引力,加速了学生盛知过程,促进了认知的深化。

  第六、要注意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性。要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组织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灵活多样的学*方式。

  第七、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性。要改变以往一刀切的评价机制,实行全面的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就是要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开始构建或更新学生的言语世界,与此同时,构建或更新学生的人文世界。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5

  一、七年级上语文教材解读:

  本册教材由六个单元三十篇课文(每个单元五篇课文)、六个综合性学*、十首课外古诗词、两个名著导读、两个附录组成。

  在三十篇课文中,有现代诗歌六课(八首)、现代文十八课(十九篇)、文言文六课(八篇)、寓言两则。课文所涉及的内容有:人生(包括生命、理想、修养、亲情、友情、生活等)、自然(科学)、社会(理想、生活)三大方面。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科学观,并培养阅读、欣赏各种文本的基本能力,积累语文基础知识。

  在六个综合性学*中,有三个是大活动(综合性学*·写作·口语交际):《漫游语文世界》、《探索月球奥秘》、《追寻人类起源》;有三个是小活动(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这就是我》、《感受自然》、《我爱我家》。其目的是让学生尊爱生命、尊重自我、重视亲情,让学生感受自然、认识自然,让学生体会到学好语文的重要性;同时,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能力,积累相关的语文知识。

  两个名著导读是冰心的《繁星》《春水》和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目的是拓宽学生视野,增广学生知识,陶冶学生情操。

  两个附录是有关硬笔书法的,要求学生能写一手漂亮的硬笔行楷字。

  二、七年级上语文教学补充、调整计划:

  (一)从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和学生的终身发展来看,仅仅完成这些教学内容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补充倍于课文量的阅读、写作。基本设想为:

  课外现代文佳作欣赏不少于二十篇;课外古诗词欣赏不少于十首,课外文言文欣赏不少于十篇。(可来源于学生选择的,也可来源于教师选择的)

  (二)从整个初中的语文教学任务来看,名著的阅读应当提前,所以本学期增加:《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爱的教育》《泰戈尔诗集》。

  (三)从往年的教学实际情况来看,本学期的语文教学还应该补充以下内容:

  汉语拼音、标点符号、查字典和词典、词性、词语的色彩、短语、单复句、句子成分、复句的关联词等。

  三、学生应准备的工具书:

  《现代汉语词典》(或《新华字典》)、《成语词典》、《古汉语词典》(或《古汉语常用词典》)。

  四、学生应准备的笔记本和练*簿:

  (一)笔记本两个:

  一“小”:写随笔用;一“大”:作课外笔记用[记录:课文相关知识的衔接、成语(分类),名人名言(分类),课外古诗词名句(分类),谚语、俗语、格言、警句,自己喜欢的奇文逸事等]。

  (二)练*簿两本:

  一作抄写生字、新词;一作听写、默写。

  五、作业要求及书写要求:

  1、预*作业:①上新课前,把将要学的课文读三遍,第一遍读时,给自然段标上序号,圈出生字、新词,了解文章基本内容;第二遍读时,圈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并发现、提出、思考问题;第三遍读时,根据课文后面的“研讨与练*”进行,并试着去解答它们。②抄写文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生字和新词,包括拼音,每个词语抄写3—5遍(若有必要,师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补充)。③完成《词语手册》上的作业。④完成《课时特训》上的作业。

  2、课后作业:完成《作业本》上的作业。

  3、每日一练:根据学生学*的实际情况和教师的需要补充,例如语病的修改、仿写、口语交际等。但一定要控制好量。

  4、每周一练:以练*卷的形式进行,包括基础知识、现代文阅读分析、古诗文阅读分析,但不包括写作。

  5、单元练*:以教研室下发的检测练*为主,辅以其它自主出的练*。

  6、随笔:以教师布置的要求为主,可适当加入学生自己的内容;每周三百字以上,以片段训练为主,每周完成1—3则。

  7、作文:本学期计划至少写八篇,包括单元训练和期末考试时的写作。每两周写一篇,以课内外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8、练字:每天练一张,从不间断。

  9、书写:端正、清楚,符合要求。

  六、落实与检测学生任务完成情况:

  1、抄写本、每日一练、《词语手册》、《课时特训》上新课前上交。

  2、《作业本》新课完成的第二天早上上交。

  3、硬笔书法每天早上交一张,

  4、每周一练星期一上交。

  5、单元练*在单元完成后进行,第二天上交。

  6、生字、新词的听写,古诗词的默写,随机检查。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6

  曹苏敏

  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48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23人。由于小升初的原因,按成绩*均分班,小部分学生学*态度端正,能掌握正确的学*方法,养成了良好的学**惯,形成了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但也有部分学生学科之间不够*衡,语文基础不同,对新的学*环境和学*方法适应能力也不同,语文成绩肯定也会不一样,

  二、本学期教学的任务和表现

  第一单元人与自我之一 生命体验

  第二单元人与自我之二 理想信念

  第三单元人与自然之一 自然美景

  第四单元人与自然之二 科学世界

  第五单元人与社会之一 家庭亲情

  第六单元人与社会之二 想象世界

  新课程教材的教学目标,不再是教材的教学目标,而是学生的语文学*目标,教材只是例子,重要的在于学生的情感体验。

  1、掌握七年级(上)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

  2、学*本册书上的课文,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惯,掌握常用的学*方法。

  4、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5、大量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

  6、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文章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7、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教课书的主要特点:

  第一,构建新的教科书体系。这本书力图构建语文综合实践体系。按人与自我(人类、生命、人格、人性、人生等)、人与社会(社区、群体、家庭、民族、国家等)、人与自然(自然环境、生态等)三大板块组织教材,每个板块分若干单元(主题),每个单元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两大部分。采用这种编排体系,注重教材的实践性,自始至终把语文学*置于实践活动之中;突出教材的综合性,减少头绪,突出重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整合在一起,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与个性发展、人格养成整合在一起。

  第二、致力于全面挺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各个环节的设计兼顾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力图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惯的同时,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教科书内容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培养扎实的语文基本功与开发潜在能力、创新能力的统一。

  第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内容和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进取精神,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需求,为学生提供各自的发展空间。阅读部分,选文的练*和提示,都尊重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主发现、自主建构文本意义,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理解。便学生在阅读中不仅仅是获得信息、汲取知识、而且是发现自我、充实自我。写作、口语交际部分,注意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展示独特个性、使学生的学*写作和口语交际,成为他们健康人生重要开端。尤其是综合性学*部分、突出自主性、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自主选择确定活动内容和方式、突出合作性,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培养创新精神。

  第四,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申学*语文。这套教科书力图使学生学*的过程,变成读写听说的不断实践的过程,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

  第五、力求建立开放、有弹性和富有活力的教科书体系。教材体现了课内外和校内外的结合,使教科书由课内走向课外。可以看出,教材选文文质兼美,难易适度,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适合学生学*。

  三、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本册重点提示:本册教材针对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这是人生一个重要转折点),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把握好本册语文的教学重点:引发兴趣,关注语文(大语文),立好规矩,打好基础。

  本册教材比较淡化“知识”这一维度,而侧重于“能力”与“情感”的维度,这是符合初一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与语文学*的实际的。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语文学*重在感悟,重在积累,重在语文学*兴趣的培养,如果过多强调知识的维度,势必影响学生兴趣的激发,能力的形成,情感的熏陶。

  四、教学措施

  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我校的实际,本学期拟采用以下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

  5.重视创设语文学*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6.做好开头的扭转工作,扭转以往不良的学**惯。

  7.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8.对学生进行双基教学,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9.根据当前社会形势,推行语文素质教育。

  10.实行“双体互促”课堂教学,培养合作精神,帮助中下生提高学*兴趣和成绩。

  11.实行互批共批,以改促写的作文教学,有效提高作文水*。

  12.优化作业管理,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13.实行培优辅差,面向全体学生。

  14.利用竞赛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兴趣。

  15.让优生帮差生,实行一帮一学*语文。

  16.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报告会,故事会,朗诵会,演讲会,.办手抄文学报,作品自作不少于70%

  17.每堂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

  18.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树立起学*语文的信心。

  19.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20.开展网络辅助教学。对家庭有条件的同学鼓励和指导他们利用语文教育网多学*一些课外阅读,优秀作文和作文技巧等。

  五、培养辅差计划

  培养优生: 辅差:

  主要措施:

  1.培优重在拔尖,辅差重在提高

  2.课堂上有意识给他们制造机会,让优生吃得饱,让差生吃得好。3.课外辅导,利用晚修,文体课的时间,组织学生加以辅导训练。

  4.发挥优生的优势,指名让他带一名差生,介绍方法让差生懂得怎样学,激起他们的学*兴趣。

  5.对于差生主要引导他们多学*,多重复,在熟练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尤其是学*态度的 转变和学*积极性的提高方面要花大力气。

  6.优生要鼓励他们多做创新的事情,在阅读和写作方面多下功夫。

  六、教学进度表:

  周次内容 (课时)

  第一周开学工作

  第二周在山的那边(2)走一步,再走一步(1)生命生命(2)第三周紫藤萝瀑布(2)童趣(3)综合性活动:这就是我(1)

  第四周综合性活动:这就是我(2)理想(2)行道树(1)第五周第一次真好(1)人生寓言(2)我的信念(2)

  第六周国庆

  第十一周看云识天气(2)期中考试

  第十九周元旦放假

  第二十周期末复*

  第二十一周期末考试20xx年9月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7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材,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点,充分显示了语文的特性,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为完成好这学期的教学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素质,特制订如下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30篇课文(其中讲读15篇,自读15篇),分为四大板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课外古诗词背诵等。

  二、学生情况分析

  所教班级七年级一班共95人,由于他们刚进入初中,还不太适应新课标教材,因此这学期的任务艰巨,希望通过我们师生共同努力,在期末考试中他们的语文水*有所提高。

  三、学期目标

  1、思想目标:

  在联系生活的基础上,能有序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减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语文的良好*惯,并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其创新精神的培养,提高文化的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社会主义道德,使之具有较健康的发展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

  2、知识目标:

  懂得记叙文的基本知识,能运用基本知识来阅读,分析简短的记叙文。加强朗读背诵的能力,增强语感,积累语言。

  3、能力目标:

  通过学*掌握一定的学*方法,养成*惯积累一定的词汇,能把内心的情感、思想,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学会对生活的观察和分析、表达。

  四、保障措施

  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我校的实际,本学期拟采用以下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

  5、重视创设语文学*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6、做好开头的扭转工作,扭转以往不良的学**惯。

  7、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8、对学生进行双基教学,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9、根据当前社会形势,推行语文素质教育。

  10、实行“双体互促”课堂教学,培养合作精神,帮助中下生提高学*兴趣和成绩。

  11、实行互批共批,以改促写的作文教学,有效提高作文水*。

  12、优化作业管理,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13、实行培优辅差,面向全体学生。

  五、教学进度表(略)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8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深化责任意识,更新教育观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立足课堂教学,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重点深化有效课堂教学,努力提高全年级语文素质。

  二、学情分析

  本期任教七年级34班和35班语文。由于大部分学生是择优录取的,语文素养的发展比较均衡,尤其是口头表达能力比较强,课堂发言积极踊跃。但是也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问题,如表述缺乏逻辑性、层次性,书写不规范,朗读时乡音较重,没养成做笔记的*惯等等,不一而足。这些情况和问题有待全体师生有计划、有步骤地去解决。

  三、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与第二单元都是以“人生”为主题组元的,但是侧重点有所区别,第一单元侧重于怎样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困难或不幸。

  从课文内容上说,五篇课文从不同方面以不同题材回答怎样走好人生之路这个总问题。《在山的那边》用象征手法说明通往理想之路要翻越无数座山,要不怕艰苦跋涉。《走一步,再走一步》,讲了一个陷入艰险而后终于脱险的小故事,说的是面对一个似乎无法解决的困难该怎么办。《短文两篇》从动物的生命现象说起,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对生命严肃的思考。《紫藤萝瀑布》描写一树盛开的藤萝花,又由藤萝的盛衰,感悟生命的长河是没有止境的,人生应该豁达,乐观,积极,进取。《童趣》说的是作者童年时代观察丛草、蚊虫、土砾、癞虾蟆,幻象迭出,有一种物外之趣。

  五篇课文乃人生面面观,既涉及理想,又涉及理想之路;既弘扬奋斗精神,又有经验之谈;既说到事业上的困难,又说到命运的遭遇;既讲苦斗,又讲乐趣,给人多方面的启迪。

  体裁、时代、国别上,也作了精巧的建构:以散文为主,又有诗歌;以现当代作品为主,又有古代作品;以中国作品为主,又有外国作品。

  从课文可读性上说,力求贴*学生生活,难易适度,使学生感觉亲*。比如,《在山的那边》是从小时候的憧憬和向往说起的,极易引起共鸣。《走一步,再走一步》回忆的是童年生活,足以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童趣》回忆的是童稚时代的物外之趣,更容易激发兴趣。

  单元编排顺序,常规是先精读后略读,本单元有所突破,一略一精,不但考虑到课文内容的逻辑联系,而且考虑到新学年开头的教学氛围。第一课安排略读《在山的那边》,第二课安排精读《走一步,再走一步》,内容上从粗线条到细线条,学*情绪趋向稳定之后再行精读,效果可能更好。

  本单元综合性学*,主题为“这就是我”,作自我介绍,既与阅读内容紧密结合,又跟学校生活密切联系。活动方式不很繁难,便于启动尝试,便于积累经验。

  本单元在初中学段是起始阶段,教学要求也是起步性的,从阅读理解上,要求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用心领会写作意图,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想人生的大问题。在阅读方法上,着重提高朗读能力,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继续学*有关人生的课文。五篇课文是《理想》(流沙河)、《短文两篇》(张晓风《行道树》、周素珊《第一次真好》)、《人生寓言(节选)》(周国*)、《〈论语〉十则》、《我的信念》(居里夫人)。

  人生,是一个大话题,分析起来,又有方方面面,上一单元侧重回答在人生道路上遇到困难、不幸该怎么办,这一单元侧重理想与信念,递进了一层。理想与信念实质上是人生的选择,要有所为,就要有所不为,正像《理想》中所说的,“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行道树》中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这就是说,行道树这样的奉献者,获得的是深沉、神圣,同时又是以承受痛苦为代价的。《人生寓言》也讲了选择,白兔被赐予月亮,结果并非好事,白兔醒悟了,她选择了弃权。落难王子在厄运中挑战命运也是一种选择。居里夫人《我的信念》归结起来是说,她相信自己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是正确的,她也是有获得,有牺牲,她相信她所作出的牺牲是对的。《〈论语〉十则》除讲学*之外就是讲做人。本单元在前一单元的基础上,上了一个台阶,内容比较深沉、严肃,理性的成分浓厚得多,三篇精读课文几乎通篇都是哲理。这样的编排,可以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一个层次。很明显,第一单元与第二单元是不可倒置的,现在这样的编排是循序渐进的。学*第二单元,正值上半学期的学*高峰期,安排这么一个单元是合适的。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本单元的阅读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可以从中认识到一个高尚的人怀有怎样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并为此而执著地奋斗不息。阅读这个单元就是与一颗颗高尚的心灵对话,熏陶感染之下,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很有益处的。

  本单元选文,同样注意题材、体裁、风格的丰富多样。《理想》是一首诗,《短文两篇》是短小的散文,《人生寓言》是现代寓言,《我的信念》是居里夫人的随笔,《〈论语〉十则》是文言语录。同样是以散文为主,又有诗歌;以现当代作品为主,又有古代作品;以中国作品为主,又有外国作品。既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又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既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又注意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五篇课文编排的顺序是考虑内容的逻辑关系的。第一篇《理想》具有总起的性质,定为精读课文。接着的两课对于《理想》一课来说都具有举例性质,是从一般到个别,感受具体的形象可以充实对哲理的认识。读了《理想》,更容易感受行道树的形象、白兔的形象、落难王子的形象,感受了这些形象又可以具体地理解《理想》中的种种哲言睿语。在两课比较轻松愉快的略读之后,再精读《我的信念》,一个实实在在的楷模展现在面前,学生自然会进一步思考自己的人生。

  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以“漫游语文世界”为主题,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言,从家庭到校园、到社会,关注周围人们的语文生活,一方面汲取营养,一方面干预语言文字使用中不规范不文明的现象。

  本单元教学要求,与上一单元既有延续性,又有所提高。要求熟读课文,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继续练*朗读,并学*课文的表达技巧。

  其中“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会课文深长的意味”,是新的要求,是根据本单元课文的特点提出来的。拿两个单元中的两首诗来说,《在山的那边》,有象征意义,但是毕竟比较浅显,《理想》一诗则通篇都是意味深长的哲言睿语,非联系人生体验,深入思索,反复咀嚼不可。

  第三单元

  这个单元的阅读课学*描写自然景物的古今诗文。

  单元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品味精彩生动的文学语言,神游优美深远的诗化意境,吟诵涵咏,熏陶感染,培养审美想像、审美情感、审美意识以及灵气、悟性,激发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愿望和热情。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非常重视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身的关注,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审美的素质、能力,如“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操”,“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等等。本单元正是对这些精神、原则的具体实践。

  这套课本是按照人与自我、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三大板块来建立整体框架,本单元属于人与自然的这一板块。人与自然可以析理出多层次、多种类、多方面的关系,本单元属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的审美的层次或方面,亦即从人类的文学的、艺术的角度或方位,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在对自然的审美化的、艺术化的认识和体验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对自身的能力、悟性的认识和开发。从这意义上说,本单元在本册课本乃至整套课本中都具有独特的重要的作用。

  本单元课文都是抒情类的,有现当代散文、现代诗歌和古代诗歌,基本上都是名家名篇,内容健康高尚,风格清新优美,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春》和《济南的冬天》是传统课文,进入课本后,更注重发掘其审美的素质;《夏感》用热情洋溢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夏日里大自然的景象和人们生活、劳作的情状,把我们带入一种美好的情境中。《秋天》是一首现代诗,虽时隔甚久,但内容凝练,意味醇厚,风格清新;《古代诗歌五首》都是传统课文,也都是“课标”规定的背诵篇章,入选课本,更注重发挥其长于吟诵、激发想像、娱悦性情的作用。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一是领略课文的诗化意境,感受作者的审美情感,二是品味课文的优美语言,积累诗文语句。

  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主要反映的是对自然世界进行科学探索的内容。阅读部分,选编了五篇课文,它们分别是《化石吟》《看云识天气》《绿色蝈蝈》《月亮上的足迹》和《山市》,古今中外,天上地下,文言白话,诗歌散文……可谓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写法各异。综合性学*是结合《月亮上的足迹》一课,开展“探索月球奥秘”的活动,试图使学生在科学与人文两方面都有较大收获。教学这个单元的课文,应尽可能实现以下目标:

  1、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2、知识和能力目标: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阅读现代科技文的能力;

  3、过程和方法目标:练*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第五单元

  本单元的选文主题为“亲情”。所选课文,都是围绕着有关亲情或家庭生活的。亲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之一,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摇篮。描写亲情和家庭生活的诗文,数量众多,优秀之作,往往十分感人。浓浓亲情,动人心弦。天伦之乐,其乐融融。本单元所选的这几篇课文,作者努力用心灵捕捉生命的灵感,捕捉对亲情的体会与赞美,让读者产生感情的共鸣。

  鲁迅的文章过去在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得较多,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过去的教材受当时政治的影响太大,过分强调鲁迅革命性、战斗性的一面,所以选的'鲁迅作品往往充满了“火药味”,这使学生读了不少鲁迅作品,到头来却并不喜欢鲁迅。其实,鲁迅作品中既有金刚怒目的一面,也有充满柔情的一面,有不少描写自然景物和人间至爱真情的感人作品,《风筝》就是一篇这样的作品。《风筝》为我们讲述的是一对兄弟童年时代游戏的故事。每个人都会有童年,童年生活是充满快乐的,童年的游戏往往也是终生难忘的。尽管有时也会有误解,有阴云,但童年带给人们的总是感人至深的人情美、人性美。

  和美与温馨是家庭生活的主旋律,但有时也会发出一些不和谐的声音。父母与子女之间,丈夫与妻子之间,孩子之间,常会生出这样那样的矛盾和磨擦。另外,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的社会生活圈子,都有自己的关系网,上辈、亲戚、朋友、领导、同事、老师、同学等等,有时免不了会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这些不愉快如果再和家庭成员间的矛盾和磨擦搅和在一起,就更加显得“剪不断,理还乱”了。张之路的《羚羊木雕》讲述的就是子女和父母之间发生的一场小矛盾。这种矛盾说到底还是一个“代沟”问题,即由于时代的变迁,知识背景的不同,两代人之间在对待人生、理想、亲情、友情以及价值观等等方面必然会有种种差异。这种矛盾其实在许多家庭都普遍存在着,只不过表现形式各有不同罢了。

  家庭的和谐与温馨需要每一个家庭成员共同用爱心来营造,当彼此的利益和愿望发生冲突时,宽容和忍让就是不可缺少的了,尤其是对老人和孩子。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家庭和谐幸福的重要保证。本单元所选的莫怀戚的《散步》,写了一家三代人一起散步这样一件非常*常的事情。但就是在这*常的家庭琐事的叙述和描写中,作品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尊老爱幼的故事,体现出了浓浓的深情。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种感情,也最能集中地体现亲情。所以,在中外文学史上,母爱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让学生多读描写母爱的作品,有助于认识到母爱的伟大,从而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本单元所选的《诗两首》,就是献给母亲的歌。一首是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的《金色花》,一首是我国著名作家冰心的《纸船》。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语文中的古诗文教学,强调诵读,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文言文还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所以,这套教材的第一、二册,古诗文没有设独立的单元,而是根据各单元的主题选取内容相*的课文,和现代文混合编排在一起。本单元从南朝宋刘义庆编的《世说新语》中选了两篇短文,一是咏雪,一是陈太丘与友期。《世说新语》虽是文言文,但其中有一些当时的口语成分,语言文字比较浅易,而且所选的这两篇都有一定的故事性,仍围绕着家庭生活和亲情这一单元中心。学生理解起来应该说相对容易一些。谢氏家族是东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世家。在他们的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陈氏父子都是汉末名士,年方七岁的陈纪,对父友侃侃而谈。这些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的美谈,至今流传。两篇短文都从某一方面反映了古人的家庭和亲情观念。

  本单元的课文形式多样。既有散文,也有诗歌,有的还是小故事。语言形式则是既有现代文,也有浅易文言文,还有翻译之作。本单元课文的作者,既有像鲁迅、冰心、泰戈尔这样的中外文学大家,也有出自《东方少年》《中国青年报》这类报刊上的时文。选文在强调经典性的同时,还很注意时代性。所以这些课文应该说都是贴*学生的生活和情感,也是学生喜欢阅读、乐于接受的。

  第六单元

  这个单元所选的课文体裁多样,有童话、神话、寓言和诗歌。童话、神话和寓言一般称作想像和幻想类作品,想像力丰富是它们的共同特征;所选诗歌是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和《静夜》,也带有浓厚的想像色彩。本单元就是在引导学生领略由“想像”创造出来的“别一世界”的魅力的同时,让学生对联想和想像有初步的了解,培养他们的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

  思维活跃后,眼界也会跟着放开,对事物和问题的看法会更全面,更新颖,更带有个性色彩,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发表对事物的看法,正是基于这一点提出来的。这一点已体现并贯串到各篇课文的阅读提示、研讨与练*中。

  《皇帝的新装》是安徒生的代表作,是童话作品中的名篇。它本身包含的意义丰富,耐人寻味。因此,它虽然是一篇“老”课文,我们完全可以从中发掘若干新意,使之更富于时代色彩。另外,帮助学生培养高尚情操,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是语文学科的重要任务。《皇帝的新装》正可以在这方面加强引导。

  《郭沫若诗两首》选的是《天上的街市》和《静夜》,两首诗都选自郭沫若的诗集《星空》,它们的结构、手法和情调都颇为类似,便于进行比较教学。这两首诗都是写夜空的,但具体景致不同,由此唤起的联想与想像也不同。研讨与练*一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两首诗里的想像世界”,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对诗人的联想与想像产生的过程获得一些了解,一方面是要激发学生的想像力。要让学生充分调动想像力,把文字在脑海里转换成画面,这样,描述时才能达到活灵活现的效果,而不是简单地把原有的诗歌语言替换成*常的“白话”。

  《静夜》初次入选教材。这首诗初读之下,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好处。第1小节写景*常,第2小节引入“鲛人泣珠”的传说,似乎又显得突兀。教学时大致讲一下“鲛人泣珠”的传说,然后重点引导学生体味鲛人“对月流珠”是一幅很美的画面:莹洁的月亮,沐浴在月光里的鲛人,圆润的珍珠泪……而这一切被海雾遮掩,虚幻飘渺,引人追念不已。然后从标题“静夜”入手,引导学生体味,诗中描写的人间世界和天上世界,主调都是一个“静”字,笼罩天地的“静”使这首诗成为一个和谐的、统一的整体。这首诗看似*淡无奇,却愈读愈觉其清淡有余味。

  《女娲造人》是根据汉代应邵的《风俗通》里有关女娲的神话传说改编的。《风俗通》里的记载极其简单,只交代了最基本的事实,课文作者袁珂在尊重基本事实的基础上,从人性化的角度对女娲造人的经过进行丰富和扩展,课文中的女娲成为一个充满生命活力和母性的大神形象。这篇课文是很有感染力的,和《风俗通》里干巴巴的记载截然不同。文中有许多表现作为人类的喜悦感与自豪感的语句,如“可是单单没有人类,这世间……总不免显得有些荒凉寂寞”“接着一阵兴高采烈的跳跃和欢呼,表示他获得生命的欢乐”“(人类)看起来便似乎有一种管理宇宙的非凡的气概”等,教师可以适当加以点拨,使学生产生生而为人的自豪感,并初步认识到生命的可贵。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是一篇美丽的抒情童话,它的主题是“关爱”,倡导我们同情、帮助弱小者和有困难的人,这样我们自己的精神境界也会得到提升。这个主题并不新鲜,很容易落入俗套。可这篇童话读起来非常吸引人,它所讲的故事并不曲折而且篇幅又比较长,不过我们还是能一口气读下去,并且被深深地打动。为什么具有这样的效果呢?首先是它的描写细腻真实。其次,这篇童话用词遣句优美,有自然的韵律,是诗化的语言,有浓厚的抒情气息。另外,这篇童话除了可以从“我们应对弱小者付出我们的关爱和帮助”这样的主题来理解以外,还可以从另外的角度来对它做出多种解读。研讨与练*一就意在引导学生对这篇内涵丰富的童话做见仁见智的理解。出自自己的思考,能更好地融进自己的血肉中,成为养料。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寓言四则》选了两则《伊索寓言》和两则中国古代寓言。学*这四则寓言都要求学生理解它们各自所包含的寓意,并鼓励学生突破故事原有的寓意提出自己的新见。教学《伊索寓言》时可以重在让学生揣摩人物的语言、表情,而教学两则中国古代寓言时,则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关键文言字词,疏通文意。学生在小学期间已经学过不少寓言,所以学课文后可以让学生总结出寓言的特点,如果学生兴致高,可以就此趁热打铁建议学生试着写寓言。

  总之,通过第六单元的学*,要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想像类作品的艺术魅力,情感上得到熏陶、感染,想像能力、发表见解的能力都能有所提高。

  四、本学期目标及措施。

  1、积极参加每周的集体备课活动,在集体备课中提高业务水*。集体备课之前,认真阅读教材,结合新课程标准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大体构思教学过程,并将个人的意见与主备人进行沟通。集体备课时,就已备好的教案发表中肯的意见,聆听、吸收他人的长处。

  2、认真做好二次备课中的“教学反思”。每上完一堂课,教师便及时记录本课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一周课全上完后在下一次的备课活动中将自己的心得、体会与大家交流。就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与大家展开讨论,虚心向老教师请教。

  3、本学期教学注重过程性评价,全方位多角度掌控学生的语文学*。将作业、背诵默写、口语表达、课外阅读、写作训练等纳入*时考核,使学生关注自己*时的作业、上课的表现,背诵默写的检查。让*时扎扎实实的落实在语文期末考试中张显作用。

  4、精心上好每一堂课。没有永远的名师,只有永远的学*。日常教学中本人将坚持认真备课、及时反省、虚心学*,上好一堂见面课,并力争在“长鸿杯”教学竞赛中获得佳绩。

  5、启动“阅读工程”。为激发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本学期在全校范围内启动“阅读工程”。语文老师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指导,定时检查学生阅读进度,组织学生撰写读书心得和体会,并组织、举办读书报告会。

  6、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结合教材中的综合性学*,语文老师组织学生开展多样活动,如书法比赛、听写比赛等等。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9

  一、学情分析:

  我所任班级为七年级(1)班,学生有15余名,这些同学由小学六年级刚升入中学,由于有许多成绩较好的同学已选择了到外学*环境较好的学校去读书,所以余下的除个别同学成绩好些外,其余大多数基础较差,成绩不够梦想。异常是男生对学*不够主动,故成绩难于跟上,加之刚升入初中,他们面临着由原先小学的二、三门科一下子增至7—8门科,学*任务加重,使得有些同学难于承受,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我们教师运用新课改先进的教育理论,改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学*的认识,树立起学*的信心,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夯实坚定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正确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也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正确处理人文性和工具性、知识本事和素养的关系,注重学生的语文实践本事的提高,进取倡导有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学*方法,拓宽学*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和探究式学*,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本事。

  总目标:

  1、要"具有独立阅读的本事,注重情感体验","有丰富的积累,构成良好的语感"。

  2、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3、丰富自我的精神世界。

  4、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我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知识目标:了解课文中出现的相关作家作品等文学知识,了解描述方法和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生字词的音、形、义,背诵重点课文和重点段落。

  掌握和运用知识本事目标:领会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能分析理解文章结构,并能运用描述、比喻等修辞手法。掌握阅读现代文和古文的方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本事,养成读书与写日记的好*惯。

  人文素质目标: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表达,学*课文中先进的人和事,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本事,培养学生的创新本事和自主学*的本事,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养,如文学修养、品德修养,阅读优美的中外名著、读书看报做笔记的*惯等。

  具体目标:

  (一)、新课标对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要求:听、说、读、写。

  (二)、本学期教学预期目标:

  能写出适量的教学反思,能对一学期围绕学生如何适应中学语文学*,提高学*本事和如何激发学生书写文字进行总结。争取期末统考成绩能有预期的成绩。

  三、教材资料:

  全书设有主题合成单元"名著推荐与阅读"和"专题",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组织读写听说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略有文采的简短的主题词,激发兴趣,把学生引入学*情境,课文四至五篇,可根据教学实际自主确定精读、略读的篇目和比例;另有一至两篇"诵读欣赏"课文,由学生在大体理解文章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古诗文需要全部背诵),以丰富语文积累,以读导写,设计开放性作文题,让学生自我表达,有创意地表达。编写"口语交际"和"语文实践活动"各三则,分别安排在六个单元之中。"名著推荐与阅读"和"专题"是富有创意的新设计,是探索综合性、探究性学*方式的尝试,旨在让学生在综合的跨学科的语文中提高整体语文素养,提高实践本事、探究本事和创新本事。注重引导学生完成学*过程,自我探索学*方法,为学生独立学*、自主学*、合作学*、创造性地学*创设了必要的条件。

  四、教学策略:

  (一)、教师板块

  1、认真学*新课标,在课堂中渗透新理念,不搞应试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自学本事及合作交往等本事为主,提高学生语言的听说读写本事,不断提高独立备课的本事,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

  2、优化教学手段。进取使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有直观视觉上的效果,提高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撰写教学反思、论文。

  3、优化作业管理。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作业布置和批改因人而异,兼顾学生不一样特点,做好每单元的测评工作,及时反馈,纠正不足。加强培优补差,提高学*成绩。

  4、培优重在拔尖,辅差重在提高。

  5、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对学生的成绩及时表扬,让学生树立学*语文的信心。

  6、课外辅导:利用自*课、晚自*时间对学生加以辅导训练。

  7、加强指导和督促,让学生养成如何预*课文,如何听课、如何作业、如何学*、如何抓住学*重点等。

  8、每周用一至二节课对学生写作本事提高进行辅导。

  9、加强汉语拼音,字、词、句的教学,有效提高文字功底。

  10、对学生进行文学常识的知识学*,使学生对文学作品及人物感兴趣,自觉地阅读文学作品。

  11、上公开课及听课,课后评议,互相促进,提高教学效果。

  (二)学生板块

  1、发挥优生优势,带动差生,激发他们学*的兴趣。

  2、引导差生多学*,多复*,在基础掌握上下功夫。

  3、鼓励优生创新思维,在阅读和写作方面下功夫。

  4、加强读写训练,要求学生勤读课外书,勤动手动笔,养成读书笔记的好*惯。

  5、加强读写本事的培养和训练,让学生在七年级阶段养成良好的书写*惯,能写出端正、整洁的汉字。

  作为我们教师,要转化后进生,首先让他们找回自信,常鼓励他们。上课常提问他们懂的问题,下课多与他们交往,让他们感觉到你是他们的好伙伴,对于他们的闪光点要及时给予表扬;同时,我们做他们的工作要有耐心。对于他们主要引导多学*,多重复,在熟练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他们学*的进取性,仅有这样,我们才能把当前新课改的理论运用到教学当中去,即提高他们的素质,又提高他们的成绩,应试教育与课改之间到达了*衡点。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10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的教育方针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指导,以七年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为依据,认真组织教学,努力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

  二、学生基本情况

  本学期担任七年级(7)班和(9)班的语文教学。从学生的升学考试情况来看,学生的语文成绩和语文素养很不乐观。学生语文上优秀率的不到10%,且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都不高,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也不行,因此本期语文教学的道路可谓任重而道远。但即使如此,我仍将坚持按照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认真工作,着眼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力求为国家培养有用的人才。

  三、教材分析

  1、本册教科书共6个单元30课,其中精读课文16课,略读课文(标号)14课。其中包括5个现代文单元,每单元4课。从文体上看,这六个单元都可归入记叙性文体一类。另外还有《名著引读》《汉字的形体》《常用标点符号用法》等三个附录。

  2、写作分整篇写作、片段写作和课外练笔。整篇写作安排了七次,片段写作结合课后思考与练*每单元安排一两次,课外练笔要求学生形成*惯。 口语交际集中安排7次,分散的口语交际活动在课后思考与练*中也有适当安排。

  四、总的教学目标

  新课程教材的教学目标,不再是教材的教学目标,而是学生的语文学*目标,教材只是例子,重要的在于学生的情感体验。

  1、掌握七年级(上)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

  2、学*本册书上的课文,完成木学期的教学任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惯,掌握常用的学*方法。

  4、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5、大量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

  6、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文章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7、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五、教学措施

  1、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

  2、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使语文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了学生学*课文的浓厚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3、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要实现由少民主、不*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等、互动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的共同体。

  4、要注意教学过程(的活动性。尽可能把过去由自己包办的讲解、提问转化设计成学生的多种活动,不仅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而且让他们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烂熟于心。

  5、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应引进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中解脱出来,去领略课堂里的精彩世界,要增强了语文课的吸引力,加速了学生盛知过程,促进了认知的深化。

  6、开展课前五分钟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积累、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7、打牢写作基础。除课堂作文外,鼓励学生多写心灵日记,灵活处理练笔与每两周一次作文的关系。力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入手,让写作成为他们抒发自己心灵之感的一种方式。

  8、抓实书写。从书写方式方法、*惯等方面指导和督促他们写好每一个字。每周按要求完成一至二次练笔。

  9、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培养,要求学生本期读一到两本文学名著,做好读书笔记。

  10、组织丰富多彩的口语交际与综合实践课,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11、要注意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性。要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组织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灵活多样的学*方式。

  12、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性。要改变以往一刀切的评价机制,实行全面的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就是要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开始构建或更新学生的言语世界,与此同时,构建或更新学生的人文世界。

  13、用一颗爱心爱每一个学生,不仅关心学生的成绩,更要关心学生的心理,爱护学生的自尊,对学生多褒少贬。

  六、进程安排

  1、每个单元安排两周时。讲读课文两到三课时,自读课文一到两课时。

  2、每两周安排一次口语交际或综合性学*,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3、搞好阶段性复*和总结。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11

  一、指导思想

  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校的工作计划为依据,落实常规工作,夯实基础。对于七年级学生一方面继续坚持识字写字的教学;一方面增加课外阅读量,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有的放矢地进行写作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语文学*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惯。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的目标:

  1.掌握七年级上册语文所要识记的生字的字音、字型、字义。

  2.学*朗读方法,注意语气的停顿、转折,感情的转化,为培养学生语文的语感打下基础。

  3.了解写作的基本技巧,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并且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字敏感度和对文本理解的深度,体会其情感。

  4.培养良好的学*语文的*惯。养成边读边圈点,敢于提问,敢于发言。

  (二)情感与态度目标:

  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进步的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积极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精神。使学生明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含义,形成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新方式。

  (三)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能够较完整的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数,完整准确、突出重点。把课本上学*到的东西,活用到生活当中,提高自身的文化品味。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

  第一单元:引导学生感受到浓浓的亲情,是那么的动人心弦。亲情是人世间最真挚而美好的感情,这样的文章往往最能打动人心,也最能引起感情共鸣。单元整体精心构建,选文兼顾诗文,兼顾古今,兼顾中外。《散步》是一篇散文,《秋天的怀念》是当代作家史铁生的作品,《羚羊木雕》是张之路的散文名篇,《散文诗两首》是印度文学家泰戈尔十分精美的散文詩,《世说新语》两则是古代散文。这五篇课文以不同的生活为背景,抒发了同样感人至深的亲情。

  第二单元:这个单元是教学生怎么树立理想,实现理想。这个单元选取了一组反映青少年学*生活的文章。阅读这些文章,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孩子们的学*生活,给学生以学*和生活的启迪。引领学生们去实现理想,丰富人生体验,为漫长的人生打下精神的底色。

  第三单元:为学生们展现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多姿多彩的大自然,陶冶了人们爱美的心灵,锻炼了人们发现美的眼力。这里描写了美的的景物(《春》、《济南的冬天》),本单元要求学生在学*中,首先要学会品味优美的语言,其次要反复朗读,在整体感知内容大意的基础上,揣摩、欣赏精彩句段和词语。而且要学*细致观察景物和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第四单元:这个单元的课文写的是作者对于人生的憧憬、体验和思考,在阅读这些课文

  的时候,将会引导学生体味人生,关爱生命。在学*这个单元时,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且提高朗读的能力,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第五单元:这个单元的几篇课文,都与科学密切相关。这些文章可以丰富学生们的科学知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五篇课文分别是《化石吟》、《看云识天气》、《绿色蝈蝈》、《月亮上的足迹》、《河中石兽》。这些课文内容丰富多彩,都与自然科学人文密切相关。在学*中要求学生能够借助图书馆或者互联网,搜集、查阅相关资料,培养科学精神,激发求知欲。要练*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要练*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记住主要内容,提高现代文阅读的能力。

  第六单元:这个单元的课文主要以想象丰富的奇妙世界为主,体裁多样,有童话、神话、寓言和诗歌。它们都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像,虚构形象、故事情节及景象,曲折地反映现实,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在这些由想象创造出来的世界中,体味世界别样的魅力。

  四、教学重、难点

  1.要求学生掌握七年级(上)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

  2.学*本册书上的课文,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惯,掌握常用的学*方法。

  4.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5.大量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

  6.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文战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7.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五、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七(2)班语文教学。从学生的基础来看,学生的语文成绩和语文素养很不乐观。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都不高,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也不行,大多学生在小学都是接受式学*,所以,初中语文教学的道路可谓任重而道远。按照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认真工作,着眼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有用的人才。

  六、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学**惯的培养,促进学生良好学**惯的养成。

  2.营造轻松、活泼的自主学*氛围,让学生在学*中学知识,在生活中学道理,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

  3.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教学,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进行反思。

  4.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要求学生能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可以在课外组织朗读比赛或者是演讲比赛,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5.建立合作小组,加强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

  6.督促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写读书笔记,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学*心得,进行交流。背诵名篇名句,并进行默写。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12

  七年级的学生刚刚告别相处六年的小学,怀着激动的心情,踏入这个所学校。我所教的两个班级,从他们的小学毕业考试的情况来看。学生的语文优秀率为0%,而且学生的口头表到和书面表达的能力都不是很高。《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成为学*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但是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明显的不够好,大多数学生在小学都是接受式学*。综合以上情况来看,这个学期的语文教学,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学*语文的兴趣,包括培养他们良好的学**惯,比如在课堂上听讲要记笔记,要积极发言提问等等,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要全面提要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社会主建设培养有用的人才。

  一、教材分析

  我们采用的是人教版的教材,本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

  第一单元

  新学期了,每一位学生都将展开心的人生,所以这个单元的课文写的是作者对于人生的憧憬、体验和思考,在阅读这些课文的时候,将会引导学生体味人生,关爱生命。在学*这个单元时,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且提高朗读的能力,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本单元的选文,注意题材、体裁、风格的多样性。《在山的那一边》是一首抒情诗,《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一篇美国作家的作品,《短文两篇》是女作家杏林子的散文名篇,《紫藤萝瀑布》是一篇语言十分精美的散文,《童趣》是古代散文。这五篇课文,既涉及理想,有涉及理想之路;既弘扬奋斗精神,又有个人的经验之谈;既说到事业上的困难,有讲到命运的遭遇;既讲苦斗,又讲乐趣,给人多方面的启示,为我们日后的人生之路点亮了一盏心灯。

  根据本单元的情况,要求在学*中:

  1、掌握这个单元需要识记的生字。

  2、学*朗读方法,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3、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的意图。

  4、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学会思考人生。

  第二单元

  这个单元是继续上个单元的人生课题,交我们怎么树立理想,实现理想。在这个单元中,有的课文讴歌理想(《理想》),有的阐述信念(《我的信念》),有的论说人生修养(《论语十则》)等。这些课文从不同侧面给我们以启迪,引领我们去实现理想,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为漫长的人生打下精神的底色。

  根据本单元的情况,要求在学*中:

  1、继续上一个单元的朗读训练,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明理。

  2、要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

  3、学*课文的表达技巧,准确把握文章中叙述与议论之间的关系。

  第三单元

  这个单元,重新开启一个新的篇章,为我们展现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多姿多彩的大自然,陶冶了人们爱美的心灵,锻炼了人们发现美的眼力。这里描写了美的的景物(《春》、《济南的冬天》),描写了美的情感……

  本单元要求学生在学*中,首先要学会品味优美的语言,其次要反复朗读,在整体感知内容大意的基础上,揣摩、欣赏精彩句段和词语。而且要学*细致观察景物和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第四单元

  在讲完了自然界的多姿多彩之后,本单元开启科学的大门。在这个单元的几篇课文,都与科学密切相关。读这些文章可以丰富我们的科学知识,激发我们的求知欲,培养我们的科学精神。五篇课文分别是《化石吟》、《看云识天气》、《绿色蝈蝈》、《月亮上的足迹》、《山市》。这些课文古今中外,天上地下,文言白话,诗歌散文,内容丰富多彩,都与自然科学人文密切相关。

  本单元的特点是科学知识的普及,因此,在学*中要求学生能够借助图书馆或者互联网,搜集、查阅相关资料,培养科学精神,激发求知欲。再者,在学*中,要练*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要练*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记住主要内容,提高现代文阅读的能力。

  第五单元

  这个单元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浓浓的亲情,是那么的动人心弦。亲情是人世间最真挚而美好的感情,这样的文章往往最能打动人心,也最能引起感情共鸣。单元整体精心构建,选文兼顾诗文,兼顾古今,兼顾中外。所选的五篇课文,作者努力用心灵捕捉生命的灵感,捕捉对亲情的体会与赞美,让读者产生感情的共鸣。

  学*本单元,要抓住几个要点,

  1、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口齿清楚,语言连贯;注意字词句的积累,掌握圈点勾画的精读方法。

  2、在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体味不同文体的语言特色的基础上,整体感悟课文内容,归纳课文主旨,体会、珍惜家庭亲情。

  3、倡导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培养和训练对文章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第六单元

  这个单元的课文主要以想象丰富的奇妙世界为主,体裁多样,有童话、神话、寓言和诗歌。它们都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像,虚构形象、故事情节及景象,曲折地反映现实,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在这些由想象创造出来的世界中,体味世界别样的魅力。

  在学*这个单元的时候,要激活自己的想象力,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理解课文。在学*课文当中,要继续练*朗读和默读;了解童话、神话、寓言的基本特点;体会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并借助复述、改写、扩写等方式,培养学生联想和想像的能力,发展创新思维。

  这套教材的主要的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构建具有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的教科书体系,关注人类,关注自然。而且为了增强教材的实践性,在每单元的后面都添加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的板块。这样就能使语文的学*始终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突出教材的综合性,减少知识的生搬硬套,突出重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整合在一起,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与个性发展、人格养成就整合在了一起。

  (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新世纪需要复合型的人才,要求能独立解决问题,具有创新精神,因此教科书在内容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练*上,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注重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要求学生在互助中展开学*活动。

  (三)、设计了比较完整的助学系统,促进学生德智体三方面的全面发展。

  (四)、教材选的课文体裁、风格多样化,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二、教学目标

  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

  (一)、掌握语文七年级上册所要识记的生字的字音、字型、字义。

  (二)、学*朗读方法,注意语气的停顿、转折,感情的转化,为培养学生语文的语感打下基础。

  (三)、了解写作的基本技巧,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并且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字敏感度和对文本理解的深度,体会其情感。

  (四)、培养良好的学*语文的*惯。养成边读边圈点,敢于提问,敢于发言。

  思想品德目标: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进步的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积极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人文素质目标: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能够较完整的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数,完整准确、突出重点。把课本上学*到的东西,活用到生活当中,提高自身的文化品味。

  三、教学资源开发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其次,“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同时还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开展各种活动。因此,教师要开发并好好利用语文教材,创造生动活泼的自主学*方式,改变单一的讲授式的教学方法。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开发生活资源,创造性的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的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四、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学**惯的培养,促进学生良好学**惯的养成。

  2、营造轻松、活泼的自主学*氛围,让学生在学*中学知识,在生活中学道理,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

  3、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教学,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进行反思。

  4、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要求学生能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可以在课外组织朗读比赛或者是演讲比赛,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5、建立合作小组,加强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语文研究性小组,创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模式;另一种是学*互助小组,学*成绩好的同学对落后同学的帮助。营造出整个班级的学*氛围。

  6、督促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写读书笔记,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学*心得,进行交流。背诵名篇名句,并进行默写。

  五、教学总结及反思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及时的总结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学*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所取得的成就。每堂课结束后,要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对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改正。对于学生在学*中存在的问题,要认真的加以分析,并且积极寻求方法解决。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多维度的思考问题。在教学的总结与反思中,促进教学的不断进步。

  六、教学进度

  根据教育局统一安排,第一周——第一次月考考试,完成第一、二单元的教学,第二次月考,完成第三、四单元课文及表达的教学,期末完成剩余内容的教学。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13

  根据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总体要求,便于有序的组织教育教学,顺利完成本学期的语文教育教学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语言文化修养素质,制定语文教学计划如下:

  指导思想 以国家的教育方针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指导,以七年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为依据,认真组织教学,努力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

  学情分析 本期任教七年级一班语文课,这个班共有学生40 人,通过对原任教老师的初步了解,学生有一定的学*积极性,能按时完成作业,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还没有形成良好的语文学**惯,学*氛围不浓,如能坚持写日记的同学、能搞好课外摘抄的同学不多。

  2、学*的自主性不够,阅读理解能力不高,很难有自己的想法。

  3、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朗读*惯,朗读水*不高,对朗读技巧、文字的处理毫无积累。

  4、写作水*低下,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5、学生自身的学*主体意识不强,课堂上思维不够活跃,发言不是很积极。

  教材分析 本书的单元布局改变了以往按文体安排单元的形式,教材符合新课程的不再强调语文的文体知识的要求,更加注重学生的人文体验。以下是单元安排:

  第一单元:人与自我之一;生命体验

  第二单元:人与自然之二;理想信念。

  第三单元:人与自然之一;自然美景

  第四单元:人与自然之二;科学世界。

  第五单元:人与社会之一;家庭亲情

  第六单元:人与社会之二;想象世界。

  教材的主要特点:

  (一),构建新的教科书体系。这本书力图构建语文综合实践体系。按人与自我(人类、生命、人格、人性、人生等)、人与社会(社区、群体、家庭、民族、国家等)、人与自然(自然环境、生态等)三大板块组织教材,每个板块分若干单元(主题),每个单元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两大部分。采用这种编排体系,注重教材的实践性,自始至终把语文学*置于实践活动之中;突出教材的综合性,减少头绪,突出重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整合在一起,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与个性发展、人格养成整合在一起。

  (二)、致力于全面挺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各个环节的设计兼顾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力图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惯的同时,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教科书内容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培养扎实的语文基本功与开发潜在能力、创新能力的统一。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内容和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进取精神,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需求,为学生提供各自的发展空间。阅读部分,选文的练*和提示,都尊重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主发现、自主建构文本意义,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理解。便学生在阅读中不仅仅是获得信息、汲取知识、而且是发现自我、充实自我。写作、口语交际部分,注意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展示独特个性、使学生的学*写作和口语交际,成为他们健康人生重要开端。尤其是综合性学*部分、突出自主性、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自主选择确定活动内容和方式、突出合作性,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培养创新精神。

  (四),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申学*语文。这套教科书力图使学生学*的过程,变成读写听说的不断实践的过程,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

  第五、力求建立开放、有弹性和富有活力的教科书体系。教材体现了课内外和校内外的结合,使教科书由课内走向课外。

  可以看出,教材选文文质兼美,难易适度,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适合学生学*。

  教育教学目标 新课程教材的教学目标,不再是教材的教学目标,而是学生的语文学*目标,教材只是例子,重要的在于学生的情感体验。

  1、掌握七年级(上)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

  2、学*本册书上的课文,完成木学期的教学任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惯,掌握常用的学*方法。

  4、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5、大量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

  6、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文章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7、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具体教学措施

  第一、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

  第二、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使语文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了学生学*课文的浓厚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第三、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要实现由少民主、不*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等、互动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的共同体。

  第四、要注意教学过程的活动性。尽可能把过去由自己包办的讲解、提问转化设计成学生的多种活动,不仅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而且让他们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烂熟于心。

  第五、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应引进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中解脱出来,去领略课堂里的精彩世界,要增强了语文课的吸引力,加速了学生盛知过程,促进了认知的深化。

  第六、要注意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性。要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组织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灵活多样的学*方式。

  第七、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不同层次进行分层教育教学,培优辅潜,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性。要改变以往一刀切的评价机制,实行全面的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14

  语文教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科目之一.它是联系学生与社会的桥梁,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与数学、物理等其它学科紧密相连,也是其它学科的基础.以下是我本学期的语文教学计划,与大家共勉.

  一、教学目标

  本学期我将通过六个单元的教学,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并通过第一单元的教学让学生关注自己的家庭,重温母爱,树立远大理想;第二单元让学生学*有关人生的课文,了解、体会人生;第三单元让学生品味多姿多彩的大自然,陶冶爱美的心灵;第四单元让学生了解科学,激发求知欲,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第五单元抒写浓浓的亲情,引起学生的共鸣;第六单元要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了解课文.

  二、教学任务

  本期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有六个单元,共三十节课,其中讲读课文十六篇,自读课文十四篇,以及十篇古诗词和名著导读.

  三、教学重点

  本期教学重点是十六篇讲读课文及十四篇自读课文中涉及的基础知识,及让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逐步提高及培养.

  四、教学难点

  语文教学的难点主要是一些句子的赏析,以及一些文言文中的重点词,句的理解.

  五、课时安排

  见《教学进度表》.

  六、教学方法

  1、本期语文教学我将贯彻"大语文"的教学观念,穿插新课改的理念,让学生真正走进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课前质疑,上课逐点解析,分析得出结论,教师讲解,并结合磁带、音乐、光盘等教学设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2、采用课内课外的结合,让学生在课堂上联系生活实际,把课文引向生活.

  3、采用"兵教兵"的形式,小组内讨论、领读、背诵等形式.

  4、把上课与写作业联系起来,让学生随时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

  七、教学效果

  经过努力,我将使学生的成绩逐步提高,力争使学生的语文水*在小学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并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15

  本学期我担任初一152班、153班语文教学。现将我在本学期的教学工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养成语文学*的信心和良好的*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方法。让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道科学太度,逐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二、教材内容

  1、第一单元

  本单元四篇课文都是状物散文。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了解状物类散文的特点,学会阅读、欣赏这类文章;其次是让学生掌握状物文章的写作方法,即抓住事物特征,以叙述、描写为主,学*托我=物言志或咏物抒情的表现手法;再次是引导学生领悟作者于状物之中所言之志、所抒之情,培养键康、高雅的审美情趣。

  2.第二单元

  这四篇课文在体裁上属于传记,既有自传,也有评传,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搞清传记与写入的记叙文的关系。介绍传记的特点、写作的手法,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通过学*名人传记,让学生受到情感教育,树立健康的人生观。

  3、第三单元

  四篇童话都具有情节曲折跌宕、形象生动活泼的特点,童趣十足而蕴含的主题又健康积极,真正是“寓教于乐”,是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情感教育的好就材。在教学中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童话的特点,同时练*学生的说、写童话的能力,引导学生感受童话中蕴含的人文思想,熏陶、纯洁心灵。

  4、第四单元

  本单元是诗歌,所选的四首诗都是现代诗歌中的名家名篇。这是学生在初中阶段第一次接触现代诗歌,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引导学生了解诗歌这种文体,使学生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话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通过朗读、背诵、比较阅读把握诗的内在感情,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

  5、第五单元

  本单元为说明文,在教学中使学生初步事物说明文档特点和写作方法,提高阅读能力。把重点放在说明文档语言特点、说明方法上,要引导学生抓住要点,认真反复阅读课文,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结合课文学*引导学生养成观察事物的良好*惯,学*用准确简练的语言介绍某种事物,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照意识,提高阅读科技文章的兴趣。

  6、第六、七单元

  这两个单元为文言文,课文较浅显,但含义深刻,教学中应把重点放在对课文的思想内容的理解上,适当补充一些背景知识。引导学生改变学*方法,在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环境中,借助工具书和教师的必要帮助,去逐步认识、了解、体会古汉语的特点,并逐步养成能够准确翻译的能力。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15篇)(扩展3)

——七年级语文教学计划(15篇)

七年级语文教学计划(15篇)

  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计划了。我们该怎么拟定计划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七年级语文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语文教学计划1

  为善始善终地完成教学任务,特制定本学期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教育方针和《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以《七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为依据,认真落实教学,努力体现新课标的精神,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力求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培育学生学*语文、体验语文、感悟语文的语文意识、文化意识、思想意识和道德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任教七年级(7)语文,共42人,其中男生24人,女生18人。从他们的小学毕业考试成绩和期初摸底的情况来看,学生的语文优秀率不到10%,而且他们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都不够理想的。在教学中,学生缺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因此,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要培养学生的学*语文的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惯,比如在课堂上听讲要记好笔记,要积极发言提问等等;二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单元布局改变了以往按文体安排单元的形式,注重单元主题和学生的人文体验。

  第一单元:人与自我之一——生命体验

  第二单元:人与自我之二——理想信念

  第三单元:人与自然之一——自然美景

  第四单元:人与自然之二——科学世界

  第五单元:人与社会之一——家庭亲情

  第六单元:人与社会之二——想象世界

  教材主要特点:

  第一,构建新的教科书体系。本册以语文与生活(指自我、自然和社会)的联系为线索,力图构建语文综合实践体系。按人与自我(人类、生命、人格、人性、人生等)、人与自然(自然环境、生态等)、人与社会(社区、群体、家庭、民族、国家等)三大板块组织教材,每个板块分若干单元(主题),每个单元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两大部分。采用这种编排体系,注重教材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突出教材的综合性,自始至终把语文阅读学*置于综合性实践活动之中,使学生学有目标,学有根据,有利于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养成。

  第二,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各个环节的设计兼顾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旨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惯,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教科书突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培养扎实的语文基本功与开发潜在能力、创新能力的统一。

  第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内容和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进取精神,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需求,为学生提供各自的发展空间。阅读部分,选文的练*和提示,都尊重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主发现,自主建构文本意义,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理解。使学生在阅读中不仅仅是获得信息、汲取知识,而且是发现自我、充实自我。写作、口语交际部分,注意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展示独特个性,使学生的学*写作和口语交际,成为他们健康人生重要开端。尤其是综合性学*部分,突出自主性,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自主选择确定活动内容和方式,突出合作性,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培养创新精神。

  第四,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教科书力求使学生学*的过程,变成读、写、听、说的不断实践的过程,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

  第五,力求建立开放、有弹性和富有活力的教科书体系。教材体现了课内外和校内外的结合,使教科书由课内走向课外。

  可以看出,教材选文文质兼美,难易适度,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适合学生学*。

  四、教学目标

  教材的教学目标,不再是局限于教学目标,而是学生的语文学*目标,教材只是例子,也是引子,重要的在于学生的情感体验。

  1.在小学的基础上扩大识字量,累计认识3500个常用字,掌握七年级(上)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

  2.关注综合性学*活动,与人交流要有针对性,用语文明得体,要有吸引力,善于打动别人;在生活中学作文,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情感真挚,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3.大量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提高写作能力。

  4.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惯,掌握常用的学*方法。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感打下基础。

  5.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练*概括课文的内容重点;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和推敲课文重要词句在语境的意义和作用;理解课文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能领悟课文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6.临摹名家书法,学写规范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7.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关注语文学*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五、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学**惯的培养,促进学生良好学**惯的养成。

  2.营造轻松、活泼的自主学*氛围,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学道理,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

  3.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教学,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进行反思。

  4.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以在课外组织朗读比赛或者演讲比赛,增强口语交际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5.建立合作小组,加强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语文研究性小组,创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模式;另一种是学*互助小组,学*成绩好的同学对落后同学的帮助。营造出整个班级的学*氛围。

  6.督促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写读书笔记,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学*心得,进行交流。背诵名篇名句,并进行默写。要养成练字、练词、练句的良好*惯。语文中的一字一词一句,甚至一个标点,都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语文世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是衡量语文水*的重要尺度,阅读教学要引领学生学*文章的艺术技巧,坚持长期积累写作素材和艺术技巧,为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八、教学进度

七年级语文教学计划2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册语文是按照《课程标准》编排的苏教版新教材,全书按主题合成单元,共安排了6个专题:人物风采、童年趣事、建筑艺术、动物世界、信息传播、诗词拔萃,计26篇阅读课文(精读课文19篇,略读课文7篇),6次单元写作训练、3次口语交际、3次语文实践活动、1个名著导读和1个专题探究。纵观课程结构,可以看出:从整体上,突出了诗词教学,除6次诵读欣赏外,还专门安排了1个单元(第六)学*,以丰富积累;从内容上,强化了伟人品格的熏染、真实生活的细节呈现;从体裁上,侧重写人即使和科普说明的阅读与写作,重视了消息与诗词的阅历积累;从写作上,注重了“个性”与“特征”的把握,强调了真实生活与真实情感的表达。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

  1、感悟“人物风采”,回忆“童年趣事”,从充满智慧与情趣的人物故事中,感受人性的良善与宽容,在感同身受中领略“个性”的魅力。

  2、走进“建筑艺术”和“动物世界”,理性地发现科学的美,了解动物的神奇,培养学生严肃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思维。

  3、感应着“信息传播”,从快节奏的新闻中,敏锐地感受历史的沉淀,把握社会的脉搏,呼吸时代的气息,引发学生对人类命运的深沉思考及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感悟。

  4、飞翔于诗的国度,思接历史与未来,于无遐的联想和想象中,品味厚重的文化,涵养高雅脱俗的审美情趣。

  (二)知识和能力方面:

  1、识字写字方面:本册注重把握容易读错与写错的汉字238个,现代汉语常用词语与古汉语常用词语560个。

  2、阅读方面:能比较熟练地运用略读、精读和浏览的方法,注重写人记事和科普说明文章的阅读,扩大消息的阅读,重视诗词的积累,感悟社会人生的文化内涵,领略科技作品的科学精神和可科学的思维方法。

  3、写作方面:把握“个性”和“特征”,熟练地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追求独特的人生感受和真切的生活体验,准确地捕捉人、事、物的“个性”“特征”,合理地展开联想和想象,力求创意表达,养成修改的良好*惯。

  4、口语交际方面:主要是“做一回小记者”、“劝告”和“话须形象才动人”三个方面的训练,做到“自信自负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5、综合性学*方面:主要安排了3次实践活动,即“保护野生动物的一次活动”、“网上读写与交流”、“赛诗会”,要求“能提出学*和生活中感兴趣的话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话题,制定出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它媒体中获得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三)过程和方法方面:

  1、本学期将围绕“三维目标”,结合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实践活动五大结构体系,拟安排96个课时,完成全部教学任务。

  2、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注重凸显一个基本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即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以转变学生学*语文的方式为重点,以我校的两个省级语文课题研究为契机,全面推进“个性化教学与实践”与“本土语文资源的开发与实践”,以期实现语文教育教学的整体目标:构建“本土语文”,打造“特色品牌语文”,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和公民素养。

  3、立足创新教育,创建特色教育。依托课题建设,坚持学生自读与教师引导相结合,遵循“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原则,构建“新书架经典导读教学模式”,简称“可读语文”;坚持浏览、略读与精读相结合,遵循“吸取精华,剔除糟粕”的原则,构建影视赏读教学模式,简称“可视语文”;坚持校内文学社团与校外社团机构相结合,遵循让中华诗词走进校园的原则,构建组织学*型诗词吟读教学模式,简称“可吟语文”;坚持国家与地方教材相结合,遵循课本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构建县域文化品读教学模式,简称“可亲语文”;最后科学整合,形成“可读”“可视”“可吟”“可亲”的“绿色生态语文”,简称“本土语文”。

  总之,坚持“教师是第一资源”,让语文在教师引导中“立”起来;坚持“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让语文在资源开发利用中“厚”起来;坚持“大语文教育理念”,让语文在组织学*中“活”起来;

  坚持“课题研究是抓手”,让语文在活动建构中“动”起来;一句话,坚持改革与创新,让语文在特色构建中品牌化“强”起来!

七年级语文教学计划3

  一、 学生分析

  两班学生共120人学生基础参差不齐,三分之一基础较好,三分之一一般,其余很差有五六个同学不能流利的表达自己的意思甚至字都写不明白需字字纠正,字字监督,否则错字连篇,严重滞后影响班级整体成绩

  二、 教学目标分类

  思想品德目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知识目标: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

  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在小学语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语文的良好*惯具体地说,就是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惯

  人文素质目标:初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表达,把课本中感受学*到的有关人的语文素质的东西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例如待人接物的仪态,为人处事的心理,读书看报看电视的*惯等

  三、教学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2.做好开头的扭转工作,扭转以往不良的学**惯

  3. 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4.对学生进行双基教学,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5.实行互批共批,以改促写的作文教学,有效提高作文水*

  6.优化作业管理,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7.课前一分钟演讲,包括自我介绍,新闻消息,小故事,成语解说等,锻炼表达能力

  8.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报告会,故事会,朗诵会,演讲会,.办手抄文学报,作品自作不少于70%

  9.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树立起学*语文的信心

  10.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七年级语文教学计划4

  1、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使其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这是初中三年的最终目标,本学期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打下基础.

  2、重视书写。书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语文成绩。紧紧抓住书写差的这部分同学,从书写方式方法、书写*惯的养成等方面指导和督促他们写好每一个字。按要求完成一至二次练笔。

  3、打牢写作基础。培养良好的写作*惯.灵活处理练笔与每两周一次作文的关系。力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入手,让写作成为他们抒发自己心灵之感的一种方式。

  4、把新课程理念融于课堂教学之中。做到学生是学*的主体,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的自觉性。培养学*的兴趣,养成眼、耳、口、手、脑动起来的*惯。向课堂要效率,让每一堂课都是生动有趣而又高效的。

  5、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6、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在小学语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说能力,养成语文学*的良好*惯。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使学生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惯。

  7、人文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初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表达,把课本中感受学*到的有关语文素质的东西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锻炼表达能力。

  8、优化作业管理,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9.实行培优辅差,面向全体学生。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树立起学*语文的信心。

  10、作业的布置和批改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

  课时6

  周次一、二、三周

  第二单元

  课时6

  周次四、五、六周

  第三单元

  课时6

  周次七、八、九周

  第四单元

  课时6

  周次十、十一、十二周

  第五单元

  课时6

  周次十三、十四、十五周

  第六单元

  课时6

  周次十六、十七、十八周

  期末复*

  课时6

  周次十九周——

七年级语文教学计划5

  为了使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顺利进行,高标准的完成我所承担的教学任务,特制定本教学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本期的语文教学工作仍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校的工作计划为依据,切实提高自身的业务知识水*和教育教学能力,落实常规工作,夯实基础。对于七年级学生一方面继续坚持识字写字的教学;一方面增加课外阅读量,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有的放矢地进行写作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语文学*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惯。

  二、学生情况分析 :

  我本学期担任七(2)班语文教学。从学生的基础来看,学生的语文成绩和语文素养很不乐观。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都不高,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也不行,大多学生在小学都是接受式学*,所以,初中语文教学的道路可谓任重而道远。我一定按照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认真工作,着眼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有用的人才。

  三、教材分析 :

  我们采用的是人教版的教材,本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

  第一单元 : 新学期了,每一位学生都将展开心的人生,所以这个单元的课文写的是作者对于人生的憧憬、体验和思考,在阅读这些课文的时候,将会引导学生体味人生,关爱生命。在学*这个单元时,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且提高朗读的能力,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本单元的选文,注意题材、体裁、风格的多样性。课文既涉及理想,有涉及理想之路;既弘扬奋斗精神,又有个人的经验之谈;既说到事业上的困难,有讲到命运的遭遇;既讲苦斗,又讲乐趣,给人多方面的启示,为我们日后的人生之路点亮了一盏心灯。

  第二单元: 这个单元是继续上个单元的人生课题,交我们怎么树立理想,实现理想。课文从不同侧面给我们以启迪,引领我们去实现理想,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为漫长的人生打下精神的底色。

  第三单元 :这个单元,重新开启一个新的篇章,为我们展现了色

  彩斑斓的大自然。多姿多彩的大自然,陶冶了人们爱美 的心灵,锻炼了人们发现美的眼力。这里描写了美的的景物(《春》、《济南的冬天》),描写了美的情感……

  本单元要求学生在学*中,首先要学会品味优美的语言,其次要反复朗读,在整体感知内容大意的基础上,揣摩、欣赏精彩句段和词语。而且要学*细致观察景物和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第四单元 :在讲完了自然界的多姿多彩之后,本单元开启科学的大门。在这个单元的几篇课文,都与科学密切相关。读这些文章可以丰富我们的科学知识,激发我们的求知欲,培养我们的科学精神。

  本单元的特点是科学知识的普及,因此,在学*中要求学生能够借助图书馆或者互联网,搜集、查阅相关资料,培养科学精神,激发求知欲。再者,在学*中,要练*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要练*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记住主要内容,提高现代文阅读的能力。

  第五单元 :这个单元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浓浓的亲情,是那么的动人心弦。亲情是人世间最真挚而美好的感情,这样的文章往往最能打动人心,也最能引起感情共鸣。单元整体精心构建,选文兼顾诗文,兼顾古今,兼顾中外。所选的五篇课文,作者努力用心灵捕捉生命的灵感,捕捉对亲情的体会与赞美,让读者产生感情的共鸣。

  第六单元 :这个单元的课文主要以想象丰富的奇妙世界为主,体裁多样,有童话、神话、寓言和诗歌。它们都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像,虚构形象、故事情节及景象,曲折地反映现实,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在这些由想象创造出来的世界中,体味世界别样的魅力。

  四、教学目标 :

  1、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一)、掌握语文七年级上册所要识记的生字的字音、字型、字义。(二)、学*朗读方法,注意语气的停顿、转折,感情的转化,为培养学生语文的语感打下基础。(三)、了解写作的基本技巧,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并且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字敏感度和对文本理解的深度,体会其情感。

  (四)、培养良好的学*语文的*惯。养成边读边圈点,敢于提问,敢于发言。

  2、思想品德目标: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进步的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积极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3、人文素质目标: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能够较完整的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数,完整准确、突出重点。把课本上学*到的东西,活用到生活当中,提高自身的文化品味。

  五、教学措施 :

  1、重视学生的学**惯的培养,促进学生良好学**惯的养成。

  2、营造轻松、活泼的自主学*氛围,让学生在学*中学知

  识,在生活中学道理,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

  3、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教学,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进行反思。

  4、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要求学生能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可以在课外组织朗读比赛或者是演讲比赛,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5、建立合作小组,加强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

  6、督促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写读书笔记,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学*心得,进行交流。背诵名篇名句,并进行默写。

  六、教学进度 :

  周次 内容 (课时)

  第一周 开学工作

  第二周 散步(2)秋天的怀念(2)

  第三周 羚羊木雕(3)写作:从生活中学*写作(2) 第四周 散文诗两首(2)世说新语两则(2)我的老师(1)

  第五周 再塑生命的人(1)我的早年生活(2)王几何(2)

  第六周国庆节

  第七周 论语十二章(3)综合性活动:漫游语文世界(4)

  第八周 春(2)济南的冬天(2)风雨(2)

  第九周 秋天(2)古代诗歌四首(3)

  第十周 综合性活动:成长的烦恼(3)紫藤萝瀑布(2)

  第十一周走一步,在走一步(2)期中考试

  第十二周短文两篇(2)在山的那边(2)虽有嘉肴(2)

  第十三周化石吟(2)看云识天气(2)绿色蝈蝈(2)

  第十四周月亮上的足迹(2)河中石兽(3)

  第十五周写作:条理清楚(3)皇帝的新装(3)

  第十六周小圣施威降大圣(3)女娲造人(2)

  第十七周盲孩子和他的影子(2)寓言四则(3)

  第十八周综合性活动:少年正是读书时(4) 第十九周 元旦放假

  第二十周 期末复*

  第二十一周期末考试

七年级语文教学计划6

  新的学年,新的开始,送走了 紧张而充实的20xx年,我们又迎来了新的学期。在上个学期,经过努力,学生的学*状态和学*成绩都有了大的提高,在新的学期里,又要面临新的挑战,由于这个学期时间短,任务重,根据七年级(3、4)班的学生情况和学*情况。特制定如下一系列教学工作计划,以便使自己的工作能有序地开展。

  一、教学设想

  首先、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

  其次、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使语文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了学生学*课文的浓厚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第三、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要实现由少民主、不*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等、互动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的共同体。

  第五、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应引进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中解脱出来,去领略课堂里的精彩世界,要增强了语文课的吸引力,加速了学生盛知过程,促进了认知的深化。

  第六、要注意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性。要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组织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灵活多样的学*方式。

  二、教学措施

  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我校的实际,本学期拟采用以下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

  5、重视创设语文学*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6、做好开头的扭转工作,扭转以往不良的学**惯。

  7.、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8、对学生进行双基教学,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9、优化作业管理,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10、课前三分钟演讲,包括自我介绍,新闻消息,小故事,成语解说等,锻炼表达能力

  11、每堂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

  12、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树立起学*语文的信心。

  13、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争取在新的学期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完成学校的各项目标,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提高。再上一个新台阶!

七年级语文教学计划7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写作记叙文的能力,要求文从字顺,语言简明,根据文章内容选材。叙事完整,写出人物精神,抒发真情实感。

  2、培养学生表述的完整性,抓住细节描写,能层次分明地、有条地叙述人和事,养成良好的写作*惯。

  二、学情分析

  七(2)班学生写作的整体水*不高,除个别学生能文从字顺,语言简明,根据文章内容选材,作文词句优美,大部分学生选材不新颖,内容老套,空洞无物,叙事不完整,写不出人物精神,抒发不出真情实感。抓不住细节描写,部分学生对于写作有畏难情绪,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

  鉴于以上存在的这些问题,这一学期,要充分调动学生动笔的积极性,由易到难,逐步提高。*时对学生多鼓励,让学生树立写作信心,交给学生写作方法。

  三、写作要求:

  1、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2、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事情的经过、因果写明白,要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并做到重点突出。在记叙文六个方面的内容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事情最主要的环节。

  3、写作记叙文的能力,要求文从字顺,语言简明,根据文章内容选材。叙事完整,写出人物精神,抒发真情实感。

  四、主要措施

  1、引导学生诵读课文,积累词汇,多读课外优秀作品,开阔学生阅读的视野。

  2、鼓励学生多说、多练,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3、引导学生坚持记笔记,写好日记、周记,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

  4、激励学生大胆想象,灵活运用*时积累的知识,做到文从字顺,语言简明,根据文章内容选材。叙事完整,写出人物精神,抒发真情实感。

  五、教学安排

  1、第一单元:写出人物的精神。

  写作要求:

  1、抓住典型细节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2、借助一些写作手法来加以突出、强调。

  3、借助一些抒情、议论的句子对人物的精神品质进行点睛式的概括。

  参考题目:

  1、以《这样的人让我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2、第二单元:学*抒情

  写作要求:

  1、把握抒情的含义。

  2、情贵在真,要抒发自己的真情实。

  3、掌握常用抒情方式。

  3、第三单元:抓住细节。

  写作要求:

  1、把握细节描写作用。

  2、细节描写注意事项:

  (1)、真实。

  (2)、典型。

  (3)、生动。

  参考题目:1以《____的那一刻》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4、第四单元:怎样选材

  写作要求:

  1、认识写作的材料源自生活。

  2、学会围绕中心选材。

  3、注意材料的真实、新颖。

  参考题目:

  5、第五单元:文从字顺

  写作要求:

  1、认识文从字顺是写作的基本要求。

  2、语句表达要准确,避免因为用词产生歧义。

  3、要注意语句连贯。

  4、写完后要自己读一读。

  参考题目:

  1、将写景或状物的片段扩展为一篇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作文不少于500字。

  6、第六单元:语言简明

  写作要求:

  1、认识简明,就是简要明白。

  2、行文时要围绕中心来写,不旁生节枝。

  3、在没有特殊的表达需要时,要避免词语的重复。

  4、注意不要堆砌词语。

  参考题目:

  1、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带上她的眼睛》或《河中石兽》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0字。

  2、航天、生物、计算机、新能源——你对那个领域的科学技术最感兴趣?搜集相关资料,加深对这种科学技术的理解。在次基础上,展开想象,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七年级语文教学计划8

  根据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总体要求,便于有序的组织教育教学,顺利完成本学期的语文教育教学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语言文化修养素质,制定语文教学计划如下:

  指导思想 以国家的教育方针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指导,以七年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为依据,认真组织教学,努力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

  学情分析 本期任教七年级一班语文课,这个班共有学生40 人,通过对原任教老师的初步了解,学生有一定的学*积极性,能按时完成作业,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还没有形成良好的语文学**惯,学*氛围不浓,如能坚持写日记的同学、能搞好课外摘抄的同学不多。

  2、学*的自主性不够,阅读理解能力不高,很难有自己的想法。

  3、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朗读*惯,朗读水*不高,对朗读技巧、文字的处理毫无积累。

  4、写作水*低下,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5、学生自身的学*主体意识不强,课堂上思维不够活跃,发言不是很积极。

  教材分析 本书的单元布局改变了以往按文体安排单元的形式,教材符合新课程的不再强调语文的文体知识的要求,更加注重学生的人文体验。以下是单元安排:

  第一单元:人与自我之一;生命体验

  第二单元:人与自然之二;理想信念。

  第三单元:人与自然之一;自然美景

  第四单元:人与自然之二;科学世界。

  第五单元:人与社会之一;家庭亲情

  第六单元:人与社会之二;想象世界。

  教材的主要特点:

  (一),构建新的教科书体系。这本书力图构建语文综合实践体系。按人与自我(人类、生命、人格、人性、人生等)、人与社会(社区、群体、家庭、民族、国家等)、人与自然(自然环境、生态等)三大板块组织教材,每个板块分若干单元(主题),每个单元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两大部分。采用这种编排体系,注重教材的实践性,自始至终把语文学*置于实践活动之中;突出教材的综合性,减少头绪,突出重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整合在一起,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与个性发展、人格养成整合在一起。

  (二)、致力于全面挺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各个环节的设计兼顾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力图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惯的同时,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教科书内容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培养扎实的语文基本功与开发潜在能力、创新能力的统一。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内容和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进取精神,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需求,为学生提供各自的发展空间。阅读部分,选文的练*和提示,都尊重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主发现、自主建构文本意义,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理解。便学生在阅读中不仅仅是获得信息、汲取知识、而且是发现自我、充实自我。写作、口语交际部分,注意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展示独特个性、使学生的学*写作和口语交际,成为他们健康人生重要开端。尤其是综合性学*部分、突出自主性、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自主选择确定活动内容和方式、突出合作性,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培养创新精神。

  (四),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申学*语文。这套教科书力图使学生学*的过程,变成读写听说的不断实践的过程,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

  第五、力求建立开放、有弹性和富有活力的教科书体系。教材体现了课内外和校内外的结合,使教科书由课内走向课外。

  可以看出,教材选文文质兼美,难易适度,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适合学生学*。

  教育教学目标 新课程教材的教学目标,不再是教材的教学目标,而是学生的语文学*目标,教材只是例子,重要的在于学生的情感体验。

  1、掌握七年级(上)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

  2、学*本册书上的课文,完成木学期的教学任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惯,掌握常用的学*方法。

  4、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5、大量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

  6、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文章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7、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具体教学措施

  第一、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

  第二、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使语文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了学生学*课文的浓厚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第三、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要实现由少民主、不*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等、互动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的共同体。

  第四、要注意教学过程的活动性。尽可能把过去由自己包办的讲解、提问转化设计成学生的多种活动,不仅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而且让他们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烂熟于心。

  第五、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应引进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中解脱出来,去领略课堂里的精彩世界,要增强了语文课的吸引力,加速了学生盛知过程,促进了认知的深化。

  第六、要注意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性。要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组织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灵活多样的学*方式。

  第七、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不同层次进行分层教育教学,培优辅潜,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性。要改变以往一刀切的评价机制,实行全面的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

七年级语文教学计划9

  一、学情分析

  本人所教初一有两个班共73人。学生的基础一般,多数学生心理年龄较小,学*的积极性较高,课堂表现较好,但没有良好的学**惯,*时很少预*复*,书写潦草的居多,错别字经常出现,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不够深入。经过第一学期的培养,一部分学生能端正学*态度,掌握正确的学*方法,养成了读写的良好学**惯,形成了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但也有部分学生学科之间不够*衡,语文学科的学*较为困难,甚至达不到班级的*均水*,阅读和写字能力较差,出现偏科现象。本学期,在进一步调动学生学*积极性的基础上,结合教材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利用课堂教学及个别辅导的机会,向学生介绍相关的学*方法,与学生进行沟通,逐步培养学生预*、复*的学**惯,帮助学生提高自学能力,拓展学生语文学*的空间,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材简析本册教材是按照《全日制九年制新课程标准》编排的新教材

  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中的主体地位。

  全书按主题合成单元,每个单元按照主题进行综合训练,努力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积极性。在综合学科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

  三、常规落实

  1、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为契机,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投身新课改,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认真学*业务理论,积极参加培训以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新课改,做到教学五认真,总揽全局,面向全体,注重信息反馈,搞好试卷分析,及时调整教学思路,争取教学的大面积丰收。

  3、认真抓好听说读写训练,抓好学生作业,精批细改,结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赏,诵读欣赏、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尤其要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

  4、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掌握良好的学*方法,增强学*的后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5、搞好第二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多读文学名著,多读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学修养,陶冶高尚情操。

  6、注重个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沟通课堂内外。沟通*行学科,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为中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7、充分挖掘本地的语文教学资源,组织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领略本地文化的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8、努力探索学生评价体系,搞好学生学业成绩的综合性评价,*时对学生学情的诊断实行等级划分,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终生受益,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9、抓好学困生的学*,采用*时多鼓励,单独面对面辅导的方式,使他们尽快的赶上来。

  四、教研设想

  以课程改革为切入口,以发展和创新为动力,加强教育理论的学*,更新教育思想,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抢占制高点,掌握主动权。及时阅读语文教学方面的期刊,经常浏览网上的教研文章,吸收创新理念,学*创新案例。每学期做读书笔记不少于5000字,积极撰写教育随笔或反思案例,积累素材,拓展思路。

  探究师生沟通的最佳方式。对学生多用鼓励、激励的语言,并能善解人意,创造和谐氛围。*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当今师生关系的主题,把学生当作自已的挚友,对学生全方位关心;对学生一视同仁,把每一个学生都视为好学生;学生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合作者,师生共同实现心中的理想。

  提高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水*。要学会制作课件和个人主页,学校力争顺利通过标准化先进学校的验收。教研组还要充分利用好教学软件,开展业务学*活动,摄入教改信息和经验。

  五、教学进度

  时间:本学期共十七周的上课时间。

  1—3周第一单元

  精讲1、2、5课,略读3、4课

  感受文学作品中的生动的形象,体会丰富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品味和积累优美的文学语言。懂得写作文要有感而发,主动观察生活的变化。参加“成长的烦恼”的活动,在活动中亲*文学、热爱文学、尝试文学,学会合作。

  4—5周第二单元

  精读7、10课,略读6、8、9课。

  认识作品展现的多姿多彩的生活,体会作者的丰富的情感,根据作品展开联想,发表自己的看法。参加“黄河,母亲河”的活动,主动与人交流,注意说话的对象,用语文明得体。

  6—8周第三单元

  精读11、12课,略读13、14、15课。

  欣赏作品展现的优美画面和语言风格。懂得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会从生活中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走进图书馆。

  9周期中考试

  10—12周第四单元

  精读16、17、20课,其他略读

  欣赏优美精辟的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了解课文抓住特征写景方法。学会观察景物的特点并作简单的描述。说话要有针对性,有吸引力,善于打动人。

  13—14周第五单元

  精读21、22、25课,其他略读。

  学*科学家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创新精神,了解科学知识。学*记叙描写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可进行采访、调查,发布科技新闻。

  15—16周第六单元

  精读26、27课,其他略读。

  欣赏课文中生动的描写和故事情节,增强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培养热爱关心动物的感情。在写作中学会想象。

  17—18周

  复*考试专题练*

  19周期末考试

  六、教研课题

  浅谈新课标下学生语文学**惯的培养。

七年级语文教学计划10

  一、指导思想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学的感情,养成语文学*的信心和良好的*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方法。让学生多读、多说、多摘抄,有计划地开始语言基础的积累,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并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二、学情分析:

  我所任班级为七年级(1)(2)班,学生各有53名,52名,这些同学由小学六年级刚升入中学,大部分的学生基础较好,可是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底子较弱,成绩不够理想,加之刚升入初中,他们面临着由原来小学的二三门科一下子增至七八门学科,学*任务加重,使得有些同学难于承受。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我们教师运用新课改先进的教育理论,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学*的认识,树立起学生的信心,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夯实坚定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正确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也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正确处理人文性和工具性、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关系,注重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的提高,积极倡导有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学*方法,拓宽学*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和探究式学*,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总目标:

  1、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2、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3、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4、在诵读古代诗词时,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赏析品味和审美情趣。

  知识目标:了解课文中出现的相关作家作品等文学知识,了解描写方法和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生词的音、形、义,背诵重点课文和重点段落。

  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目标:

  领会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能分析理解文章结构,并能运用描写、比喻等修辞手法。掌握阅读现代文和古文的方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初步具有赏析文学作品的能力,养成读书与写日记的好*惯。

  人文素质目标:

  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表达,学*课文中先进的人和事,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养,如文学修养、品德修养,阅读优美的中外名著、读书看报做笔记的*惯等。

  具体目标:

  (一)、新课标对七年级上次语文教学要求:听、说、读、写。

  (二)、本学期教学预期目标:能写出适量的教学反思,能对一学期围绕学生如何适应中学语文学*,提高学*能力和如何激发学生书写文字进行总结。争取期末统考成绩能有预期的成绩。

  三、教材内容

  全书设有主题合成单元“名著推荐与阅读”和“专题”,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组织读写听说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略有文采的简短的主题词,激发兴趣,把学生引入学*情境,课文四至五篇,可根据教学实际自主确定精读、略读的篇目和比例;另有一至两篇“诵读欣赏”课文,由学生在大体理解文章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古诗文需要全部背诵),以丰富语文积累,以读岛写,设计开放性作文题,让学生自己表达,有创意地表达。编写“口语交际”和“语文实践活动”各三则,分别安排在六个单元之中。“名著推荐与阅读”和“专题”是富有创意地新设计,是探索综合性、探究性学*方式的尝试,旨在让学生在综合的跨学科的语文中提高整体语文素养,提高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引导学生完成学*过程,自己探索学*方法,以学生独立学*、自主学*、合作学*、创造性地学*创设了必要的条件。

  四、教学策略

  (一)教师板块

  1、认真学*新课标,在课堂中渗透新理念,不搞应试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自己能力及合作交往等能力为主,提高学生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不断提高独立备课的能力,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

  2、优化教学手段。积极使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有直观视觉上的效果,提高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撰写教学反思、论文。

  3、优化作业管理。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作业布置和批改因人而异,兼顾学生不同特点,做好每单元的测评工作,及时反馈,纠正不足。加强培优补差,提高学*成绩。

  4、培优重在拔尖,辅差重在提高。

  5、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对学生的成绩及时表扬,让学生树立学*语文的信心。

  6、课外辅导:利用自*课、晚自*时间对学生加以辅导训练。

  7、加强指导和督促,让学生养成如何预*课文,如何听课、如何作业、如何学*、如何抓住学*重点等。

  8、每周用一至二节课对学生写作能力提高进行辅导。

  9、加强汉语拼音,字词句的教学,有效提高文字功底。

  10、对学生进行文学常识的知识学*,使学生对文学作品及人物感兴趣,自觉地阅读文学作品。

  11、上公开课及听课,课后评议,互相促进,提高教学效果。

  (二)学生板块

  1、发挥优生优势,带动差生,激发他们学*的兴趣。

  2、引导差生多学*,多复*,在基础掌握上下功夫。

  3、鼓励优生创新思维,在阅读和写作方面下功夫。

  4、加强续写训练,要求学生勤读课外书,勤动手动笔,养成读书笔记的好*惯。

  5、加强读写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让学生在七年级阶段养成良好的书写*惯,能写出端正、整洁的汉字。

  作为我们老师,要转化后进生,首先让他们找回自信,常鼓励他们。上课常提问他们懂的问题,下课多与他们交往,让他们感觉到你是他们的好伙伴,对于他们的闪光点要及时给与表扬;同时,我们做他们的工作要有耐心。对于他们主要引导多学*,多复*,在熟练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他们学*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当前新课改的理论运用到教学当中去,即提高他们的素质,又提高他们的成绩,应试教育与课改之间达到了*衡点。

七年级语文教学计划11

  一、指导思想:

  本期的语文教学工作仍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校的工作计划为依据,切实提高自身的业务知识水*和教育教学能力,落实常规工作,夯实基础。对于七年级学生一方面继续坚持识字写字的教学;一方面增加课外阅读量,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有的放矢地进行写作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语文学*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惯。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3)、(4)两个班的语文教学。(3)班共57人(4)49人班。从学生的基础来看,学生的语文成绩和语文素养很不乐观。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都不高,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也不行,大多学生在小学都是接受式学*,所以,初中语文教学的道路可谓任重而道远。我一定按照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认真工作,着眼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有用的人才。

  三、教材分析:

  我们采用的是人教版的教材,本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

  第一单元:我们可以感受到浓浓的亲情,是那么的动人心弦。亲情是人世间最真挚而美好的感情,这样的文章往往最能打动人心,也最能引起感情共鸣。单元整体精心构建,选文兼顾诗文,兼顾古今,兼顾中外。所选的五篇课文,作者努力用心灵捕捉生命的灵感,捕捉对亲情的体会与赞美,让读者产生感情的共鸣。本单元的选文,注意题材、体裁、风格的多样性。《散步》是一篇散文,《秋天的怀念》是当代作家史铁生的作品,《羚羊木雕》是张之路的散文名篇,《散文诗两首》是印度文学家泰戈尔十分精美的散文詩,《世说新语》两则是古代散文。这五篇课文以不同的生活为背景,抒发了同样感人至深的亲情。

  第二单元:这个单元是继续上个单元的亲情课题,教我们怎么树立理想,实现理想。这个单元选取了一组反映青少年学*生活的文章。阅读这些文章,可以让我们了解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孩子们的学*生活,给我们以学*和生活的启迪。引领我们去实现理想,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为漫长的人生打下精神的底色。

  第三单元:这个单元,重新开启一个新的篇章,为我们展现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多姿多彩的大自然,陶冶了人们爱美的心灵,锻炼了人们发现美的眼力。这里描写了美的的景物(《春》、《济南的冬天》),描写了美的情感……

  本单元要求学生在学*中,首先要学会品味优美的语言,其次要反复朗读,在整体感知内容大意的基础上,揣摩、欣赏精彩句段和词语。而且要学*细致观察景物和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第四单元:这个单元的课文写的是作者对于人生的憧憬、体验和思考,在阅读这些课文的时候,将会引导学生体味人生,关爱生命。在学*这个单元时,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且提高朗读的能力,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第五单元:在讲完了人生的话题之后,本单元开启科学的大门。在这个单元的几篇课文,都与科学密切相关。读这些文章可以丰富我们的科学知识,激发我们的求知欲,培养我们的科学精神。五篇课文分别是《化石吟》、《看云识天气》、《绿色蝈蝈》、《月亮上的足迹》、《河中石兽》。这些课文古今中外,天上地下,文言白话,诗歌散文,内容丰富多彩,都与自然科学人文密切相关。

  本单元的特点是科学知识的普及,因此,在学*中要求学生能够借助图书馆或者互联网,搜集、查阅相关资料,培养科学精神,激发求知欲。再者,在学*中,要练*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要练*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记住主要内容,提高现代文阅读的能力。

  第六单元:这个单元的课文主要以想象丰富的奇妙世界为主,体裁多样,有童话、神话、寓言和诗歌。它们都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像,虚构形象、故事情节及景象,曲折地反映现实,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在这些由想象创造出来的世界中,体味世界别样的魅力。

  四、教学目标:

  1、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

  (一)、掌握语文七年级上册所要识记的生字的字音、字型、字义。

  (二)、学*朗读方法,注意语气的停顿、转折,感情的转化,为培养学生语文的语感打下基础。

  (三)、了解写作的基本技巧,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并且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字敏感度和对文本理解的深度,体会其情感。

  (四)、培养良好的学*语文的*惯。养成边读边圈点,敢于提问,敢于发言。

  2、思想品德目标: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进步的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积极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3、人文素质目标: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能够较完整的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数,完整准确、突出重点。把课本上学*到的东西,活用到生活当中,提高自身的文化品味。

  五、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学**惯的培养,促进学生良好学**惯的养成。

  2、营造轻松、活泼的自主学*氛围,让学生在学*中学知识,在生活中学道理,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

  3、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教学,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进行反思。

  4、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要求学生能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可以在课外组织朗读比赛或者是演讲比赛,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5、建立合作小组,加强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

  6、督促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写读书笔记,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学*心得,进行交流。背诵名篇名句,并进行默写。

七年级语文教学计划12

  一、基本情况

  1、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七(7)班语文教学,从学生的基础和一周上课的综合表现来看,学生的语文成绩和语文素养一般,有不小的差距,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都不高,自主探究的能力也有待于提高,大多数学生在小学都是接受式学*,所以初中语文教学的道路可谓任重而道远。学生比较淳朴,课外知识掌握情况一般。本学期按照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工作,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学*能力。

  2、教材分析:

  这套教材,在每单元的后面都添加阅读、写作、综合实践性学*的板块,这样能使语文的学*始终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突出教材的综合性,减少知识的生搬硬套,突出重点,把阅读、写作、综合性学*整合在一起,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与个性发展、人格修养整合在一起。

  教科书在内容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练*上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自主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注重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要求学生在互助中展开学*活动。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七年级上册语文所要识记的生字的字音、字形、字义。

  2、学*朗读的方法,注意语气的停顿,转折,感情的转化,为培养学生语感打下基础。

  3、了解写作的基本技巧,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并且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字敏感度和对文本的理解深度,体会其情感。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养成边阅读边圈点勾画,敢于提问,敢于发言的良好的语文*惯。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促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积极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学**惯的培养,促进学生良好学**惯的形成。

  2、营造轻松、活泼的自主学*氛围,让学生在学*中学知识,在生活中学道理,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

  3、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进行反思。

  4、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要求学生能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可以在课外组织朗读比赛或者演讲比赛,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5、建立合作小组,加强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

  6、督促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写读书笔记,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学*心得,进行交流。背诵名篇名句,并进行默写。

  四、教学进度及安排

  周次1:开学第一课、《春》

  周次2:《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

  周次3:《古代诗歌四首》《写作》

  周次4:《秋天的怀念》《散步》》《散文诗两首》

  周次5:国庆假

  周次6:《世说新语二则》《综合性学*》

  周次7:《写作》《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再塑生命的人》

  周次8:《论语十二章》《课外古诗词诵读》

  周次9:《写作》《名著导读》

  周次10:期中复*迎考

  周次11:期中考试

  周次12:评讲期中考试试卷、《纪念白求恩》《植树的牧羊人》

  周次13:《走一步,再走一步》《诫子书》

  周次14:《写作》《综合性学*》

  周次15:《猫》《动物笑谈》

  周次16:《狼》《写作》《皇帝的新装》

  周次17:《天上的街市》《女娲造人》《寓言四则》

  周次18:《写作》《综合实践》《名著》

  周次19:期末复*迎考

  周次20:期末复*迎考

  周次21:期末考试

七年级语文教学计划13

  一、指导思想:

  转变思想观念,强化质量意识,继续深入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以新课改为契机,以提高质量为主题。坚持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教育方针,努力培养一批有扎实、活泼、语感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语文能力强的现代中学生。

  二、教学内容分析:

  第一,构建新的教科书体系。这本书力图构建语文综合实践体系。按人与自我(人类、生命、人格、人性、人生等)、人与社会(社区、群体、家庭、民族、国家等)、人与自然(自然环境、生态等)三大板块组织教材,每个板块分若干单元(主题),每个单元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两大部分。

  第二、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各个环节的设计兼顾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力图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惯的同时,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教科书内容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培养扎实的语文基本功与开发潜在能力、创新能力的统一。

  第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的语文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内容和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进取精神,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需求,为学生提供各自的发展空间。阅读部分,选文的练*和提示,都尊重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主发现、自主建构文本意义,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理解。便学生在阅读中不仅仅是获得信息、汲取知识、而且是发现自我、充实自我。写作、口语交际部分,注意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展示独特个性、使学生的学*写作和口语交际,成为他们健康人生重要开端。尤其是综合性学*部分、突出自主性、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自主选择确定活动内容和方式、突出合作性,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培养创新精神。

  第四,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申学*语文。这套教科书力图使学生学*的过程,变成读写听说的不断实践的过程,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

  第五、力求建立开放、有弹性和富有活力的教科书体系。教材体现了课内外和校内外的结合,使教科书由课内走向课外。

  可以看出,教材选文文质兼美,难易适度,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适合学生学*。

  三、教学目标

  新课程教材的教学目标,不再是教材的教学目标,而是学生的语文学*目标,教材只是例子,重要的在于学生的情感体验。

  1、掌握初一(上)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

  2、学*本册书上的课文,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惯,掌握常用的学*方法。

  4、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5、大量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

  6、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7、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四、具体工作及措施

  (一)提高自身业务能力

  本学期在教学工作时,要加强业务理论学*。学*新课改的有关理论知识,以便使自己更快更好地适应新课改教学;有意识地加强自身业务能力训练,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认真学*新课改理论和教学方法

  教学之余,有目的地学*新课改理论,以用于教学实践。*时教学注重教学方法的积累与运用。有意识地学*优秀课的成功的教学方法。把握一些重要的方法,做好初一语文教学工作。

  2、认真备课

  本学期将在上学期的基础上,加大备课力度,认真领会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基础差的特点,明确教学目标,抓住教学的重难点,从而做到有的放矢,重点突出,难点突破,使学生对当堂所练内容能当堂消化。保证课的质量。

  3、认真学*新的好的辅助教学手段,尽力付之于实践,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合理利用好电化教学。

  (二)认真做好指导和批改工作

  大部分学生的学*基础太差,对语文知识的接受能力也较差,但是大部分同学的语文学*能力还是很高的,并且有很大的积极性。本学期将有目标、有目的地加大对部分学生的课后辅导,尤其是作文的指导。

  认真做好作业批改和反馈工作。要精选课后作业,并且及时批改,认真分析学生的作业中存在的优缺点,并及时反馈,杜绝学生作业重复犯同样的错误。以提高学生的作业质量。

  有目的地做好作文指导和批改工作。作文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学生一上作文课就愁眉苦脸,他们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本学期将认真指导学生作文,鼓励他们多关注社会,观察生活,注意从生活中搜集素材,要写出自已的真情实感。*时多给学生创造写作的氛围和写作的灵感,使他们真正地爱上作文。能写出真正的内容。课后加大作文批改力度,分析好学生作文中的优缺点,在反馈时让学生注意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上好作文批改课,让学生相互批改,让他们自己发现别人作文中的优缺点,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热情和作文能力,也从而提高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

  (三)努力做好提优补差工作

  初一学生中,有很多语文成绩差的学生,仅有个别成绩好的。为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本学期决定加大力度,做好优生的提高工作,主要措施如下:

  (1)巩固基础知识,把学生所学的语文基础知识进行有计划的巩固。加大字词的理解掌握。

  (2)加大阅读能力的培养,有部分学生从未看过什么文学书籍,因此知识面太窄,*时做题理解能力上不去。本学期将有意识地指导他们阅读分析,鼓励他们广泛地阅读,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丰富他们的文学视野。

  (3)提高作文水*,鼓励学生多写多练,力争每天一篇日记,并且保证质量。教师做到及时批改,每周进行一次作文训练并尽量找相同题目、相同体裁的例文让其比较,以扬长避短,提高作文能力和作文质量。

  ( 四)教学措施

  首先、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的缺点。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

  其次、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使语文课

  由单一转向综合,由*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学生学*课文的浓厚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第三、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要实现由少民主、不*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等、互动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的共同体。

  第四、要注意教学过程的活动性。尽可能把过去由自己包办的讲解、提问转化设计成学生的多种活动,不仅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而且让他们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烂熟于心。

  第五、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应引进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中解脱出来,去领略课堂里的精彩世界,要增强语文课的吸引力,加速学生认知过程,促进认知的深化。

  第六、要注意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性。要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组织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灵活多样的学*方式。

  第七、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性。要改变以往一刀切的评价机制,实行全面的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加大科研的研究力度

  本学期将加强学*,更新观念,加强业务理论学*的辅助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科研活动增强现有课题的实践研究力度。

  不断吸收和借鉴成功的教学改革经验,争取多写经验论文。

  六、结合相关材料,重点文章,进行思想教育。

  在教材中,有很多德育教育的好素材。因此,教学中要合理地把握这些文章的特点进行思想教育。通过学*,加强学生的生命体验,使学生体悟到人生奋斗的意义,感受人间的关爱与温情。从散文诗中,捕捉作家们的情感律动,去感受他们心灵的无限风光。保护自然是每一个人的责任,从环保材料中教育学生树立环保意识。所以,通过课文的学*,增强学生对生存环境的忧虑与思考。学*古代感事抒怀,借景言情的名篇,帮助学生掌握重点文文。学*古人高尚的品质、博大胸襟及远大的政治抱负。课上指导学生阅读理解时,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能力,从总体方法到解题技巧,系统指导,反复锤炼提高语文素养。

七年级语文教学计划14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的教育方针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指导,以七年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为依据,认真组织教学,努力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

  二、学情分析

  本期担任初一年级两个班的语文教学。由于学生基本都是农村子弟,家庭和环境因素导致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都不高,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也不行,因此本期语文教学的道路可谓任重而道远。但即使如此,我仍将坚持按照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认真工作,着眼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力求将本期教学工作安排合理,做出成绩。

  三、教材分析:

  1、本册教科书共7个单元30课,其中精读课文16课,略读课文(标*号)14课。其中包括5个现代文单元,每单元4课。第一单元记事,第二单元写人,第三单元写景,第四单元小说,第五单元童话与科幻。从文体上看,这五个单元都可归入记叙性文体一类。两个文言诗文单元,每单元5课,大多数课文也都可以归为记叙性文体。另外还有《名著引读》《汉字的形体》《常用标点符号用法》等三个附录。

  2、写作分整篇写作、片段写作和课外练笔。整篇写作安排了七次,片段写作结合课后“思考与练*”每单元安排一两次,课外练笔要求学生形成*惯。 口语交际集中安排7次,分散的口语交际活动在课后“思考与练*”中也有适当安排。

  3、综合性学*安排3次,内容涉及学*查阅资料、调查社会用字、探究现代科技给人类带来了什么等。

  4、写字集中安排了2次,内容涉及复*正楷字,初步了解行楷字最基本的笔画组合柜律,分散的写字练*结合课后“思考与练*”,每单元安排一两次。

  5、单元目标

  第一单元:叙事性的散文单元。目标是: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引导他们开展实践活动。教学设计:先对作者作一介绍,以引起学生对课文的重视,激发他们的兴趣。然后引导他们把握文章的脉络和作者的写作思路,以及文章的关键部分。巧设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

  第二单元:写人的散文单元。目标是:健康的感情、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懂得怎样对待亲人、对待老师、体会他们的一片爱心;懂得如何处理个人、家庭和国家的关系,服从大局。教学设计: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把握要点。

  第三单元:写景的散文单元。目标是:了解写景文章的特点,学会写景的方法(抓住景物的特征,合理安排写景的顺序),欣赏作品准确生动的语言;

  第四单元:小说单元。目标是:了解小说的一般特点和有关知识,了解小说是通过塑造人物、安排情节、描写环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的小说佳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学会简单的分析评价人物。

  第五单元:童话单元。目标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新意识,通过单元教学,达到落实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第六七单元:古诗文单元。目标是:让学生逐步接触、了解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化。引导学生养成诚信的品行,做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在学*中大胆质疑,大胆探索。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古代诗歌的美,初步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取得的辉煌成就。

  四、教学目标

  新课程教材的教学目标,不再是教材的教学目标,而是学生的语文学*目标,教材只是例子,重要的在于学生的情感体验。

  1、掌握七年级(上)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

  2、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惯,掌握常用的学*方法。

  3、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4、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

  5、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文章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6、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五、教学措施

  1、要注意教学过程的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烂熟于心。

  2、引进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中解脱出来,去领略课堂里的精彩世界,要增强了语文课的吸引力,加速了学生盛知过程,促进了认知的深化。

  3、打牢写作基础。除课堂作文外,鼓励学生多写心灵日记,灵活处理练笔与每两周一次作文的关系。

  4、抓实书写。从书写方式方法、*惯等方面指导和督促他们写好每一个字。每周按要求完成一至二次练笔。

  5、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培养,要求学生本期读一到两本文学名著,做好读书笔记。

  6、要注意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性。要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组织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灵活多样的学*方式。

  7、关心学生的心理,爱护学生的自尊,对学生多褒少贬。

  六、进程安排

  1、每个单元安排两周时。讲读课文两到三课时,自读课文一到两课时。

  2、每两周安排一次口语交际或综合性学*,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3、搞好阶段性复*和总结。

七年级语文教学计划15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一班、七年级二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为了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更大的发挥语文教学的职能作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特制定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情分析

  所教班级七年级一班、七年级二班共102人,两个班级的学生有所不同。一部分学生灵活一些,男女生的学*态度有很大差别。大多数女生勤奋,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但男生的学*态度较差,不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个别甚至不学。部分学生水*较低,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偏低。

  二、教材分析

  七年级下册按照群星闪耀、爱国情怀、凡人小事、修身正己、生活哲理和科幻探险六个板块组成单元。每个单元仍然包括阅读、综合性学*、写作和口语交际。

  第一单元选取了四篇体现人物精神的,第二单元主要是歌颂祖国、抒发爱国激情的,第三单元中的写的是*凡人的小故事,第四单元四篇培养我们优秀品质,第五单元感悟生活哲理,第六单元要反映的是人类对自然界勇敢的挑战。

  从阅读部分的选文来说,从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语言文字两个方面作了严格筛选,新吸取了大量的名家名篇,并以整体感悟、品味语言、理清思路、把握意蕴、抓住要点、发表见解为阅读能力的实践环节,全面考虑、组织单元。

  本册名著阅读介绍了老舍的《骆驼祥子》和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它们与课文内容都有有机的联系,如:《骆驼祥子》和凡人小事单元,《海底两万里》和科幻探险单元,作为课内阅读的一种延伸,它将因令学生走向一片更为辽阔的天地。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翻译方法。

  能力目标: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语文的良好*惯。

  四、教学措施

  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我校的实际,本学期拟采用以下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

  3.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课前一分钟演讲,包括自我介绍,新闻消息,小故事,成语解说等,锻炼表达能力

  5.做好开头的扭转工作,扭转以往不良的学**惯。

  6.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7.优化作业管理,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8.实行培优辅差,面向全体学生。

  9.加强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兴趣,提高写作水*。

  10.让优生帮差生,实行“一帮一”学*语文。

  五、教学进度表

  第一周:开学第一课、立规矩、上期期末试卷评讲

  第二周:孙权劝学、邓稼先

  第三周:说和做——及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回忆鲁迅先生、写作训练写出人物精神

  第四周:木兰诗、黄河颂

  第五周:最后一课、土地的誓言

  第六周:写作训练学*抒情、卖油翁

  第七周:阿长与《山海经》、《老王》

  第八周:台阶、写作训练抓住细节

  第九周: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第十周:期中考试

  第十一周:期中试卷评讲、短文两篇

  第十二周: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驿路梨花

  第十三周:最苦与最乐、写作训练怎么选材

  第十四周:古代诗歌五首、紫藤萝瀑布

  第十五周:一棵小树、外国诗二首、写作训练文从字顺

  第十六周:河中石兽、伟大的悲剧

  第十七周:太空一日、带上她的眼睛

  第十八周:写作训练语言简明、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

  第十九周:期末复*

  第二十周:期末复*及检测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15篇)(扩展4)

——七年级语文教学计划9篇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仍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校的工作计划为依据,切实提高自身的业务知识水*和教育教学能力,落实常规工作,夯实基础。进一步完善常规管理,开展各项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切实践行“学为中心,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教学理念,力求完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的高效性。

  对于七年级学生一方面继续坚持识字写字的教学;一方面增加课外阅读量,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有的放矢地进行写作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语文学*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惯。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分为六大单元。

  第一单元的课文介绍了*杰出人物的非凡生*。他们中有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有决胜千里的军事家,有博学睿智的科学家,还有为人类奉献宝贵精神食粮的文学艺术家。本单元学*要学会精读的学*方法。

  第二单元的作品都是表现家国情怀的文章。本单元在继续学*精读的方法中激发我们的爱国情感。

  第三单元的课文都是关于“小人物”的故事,通过普通人身上闪现的优秀品格引导人们向善、务实、求美。在注重熟读精思的学*中体现了普通人也一样可以活得精彩,抵达某种境界。

  第四单元的文章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华美德以及时代对这些美德的呼唤。本单元重点学*略读。

  第五单元的文章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字里行间闪烁着哲理的.光彩。在学*中可进行比较的方法阅读,分析作品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拓展视野,加深理解。

  第六单元的文章是关于探险与科幻方面的文章。本单元重点学*浏览,学会迅速提取字里行间的主要信息。

  三、学情分析

  经过一个学期的了解,七年级的学生整体学*语文的*惯养成差,学*比较盲目,目标性不强。主动性、合作探究意识不强。基础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 积累较少,阅读面不广。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大部分学生的可塑性比较强,相信通过努力会有所改变。

  四、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各单元的“单元说明”中都依据这三个方面设计了单元教学目标。

  (一)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

  1.掌握七年级下册语文所要识记的生字的字音、字型、字义。

  2.学*朗读方法,注意语气的停顿、转折,感情的转化,为培养学生语文的语感打下基础。

  3.了解写作的基本技巧,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并且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字敏感度和对文本理解的深度,体会其情感。

  4.培养良好的学*语文的*惯。养成边读边圈点,敢于提问,敢于发言。

  (二)德育教育目标: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积极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三)人文素质目标: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能够较完整的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重点。把课本上学*到的东西,活用到生活当中,提高自身的文化品味。

  五、教学重、难点

  1.要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阅读的质量和速度。

  2.熟读这些课文,要从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在反复诵读中,了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法,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

  3.能够掌握每课的重点字词的书写以及释义。

  4.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文言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练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5.能够结合实际多角度的观察生活、品味生活,养成团结合作的集体意识,能够与同学合作探究分享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6.作文方面做到三点:

  (1)在学生原有写作的基础上继续提高、锻炼写作的基础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达到基本写作要求。

  (2)能层次分明地、有条理地写出自己所熟悉的人和事,在作文中写出有个性的东西,作文要创新,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完全与生活结合在一起,在实践中进行,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继续加强记叙文的写作,多看多积累多悟多写。

  六、教学策略

  通过对本学期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了解,预设以下教学方式、策略、方法与手段:

  (一)阅读:

  1.要求学生准备一本笔记本,用于课外阅读积累。

  2.课内阅读:对于重点篇目要精讲,并要进行配套的训练。要重在以教材为载体教会学生语文阅读的方法。

  3.课外阅读: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如推荐佳作、摘抄佳作、写读书笔记、阅读检测等。要通过专题阅读训练,各个突破,从而全面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

  4.学生每周必须要有5000字以上的课外阅读量,每周要完成1000字以上文字笔记,每月必须读一本文学名著,并完成一篇读书笔记。

  5.指导和训练重点:课内文言文。

  文言文是学生新接触到的,文言文学*要求学生认真踏实,还要肯花时间。而文言文的教学和训练又要贯穿整个学年,因此要由浅入深加大训练难度,扩大训练量,加强文言词语的积累。精讲课后学生所遇到的问题,切实帮助学生从一开始就学好文言文。

  (二)写作:

  1.要求学生准备一本笔记本、摘录本、周记本,分别用于阅读、随笔和作文写作。

  2. 进行分类训练:

  (1)阅读、随笔(周记)

  (2)作文训练:本学期,重点是要掌握一般记叙文的写作:其基本要求如下:

  A、懂得记叙要紧扣事件的发展,掌握几种常见的突出主题的写法。

  B、懂得修辞在文章中的作用,并能在写作实践中加以运用。

  (3)作文的训练要求:

  除阅读、随笔外,*时的作文指导与训练总共安排8次,并将考纲要求及各项训练点穿插到这8次指导与训练中,这样可以使作文指导更具有操作性、实效性,让学生在每次的训练中强化认识,提高能力。

  (三)其它:

  强化语文知识的积累,为后阶段学*打下坚实基础。

  (1)诗词名句的积累。

  (2)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的积累。

  (3)成语、熟语的积累。

  (4)佳作精彩片断的积累。充分利用摘抄本。

  七、教学进度安排

  将名著指导有序安排进单元阅读教学中。

  周次 教学内容 教时

  1 《邓稼先》《说和做》阅读指导 4

  2 《回忆鲁迅先生》《孙权劝学》 3

  3 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 单元测试 4

  4 《黄河颂》《最后一课》 4

  5 《土地的誓言》 《木兰诗》 3

  6 写作:学*抒情 综合性学*:天下国家 4

  7 单元测试 《阿长与<山海经>》《老王》 5

  8 《台阶》《卖油翁》 3

  9 写作:抓住细节 单元测试 4

  10 期中复* 期中考试 5

  11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驿路梨花》 4

  12 《最苦与最乐》《短文两篇》 4

  13 写作:怎样选材综合性学*:孝亲敬老,从我做起 5

  14 《紫藤萝瀑布》《一颗小桃树》 4

  15 《外国诗二首》《古代诗歌五首》 3

  16 写作:文从字顺 《伟大的悲剧》《太空一日》 5

  17 《带上她的眼睛》《河中石兽》 4

  18 写作:语言简明 综合性学*:我的语文生活 4

  19 单元测试 期末复* 5

  20 期末复* 5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教材,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点,充分显示了语文的特性,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为完成好这学期的教学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素质,特制订如下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30篇课文(其中讲读16篇,自读14篇),分为四大板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课外古诗词背诵等。

  二、学生状况分析

  所教学生,经过上学期的'学*锻炼,突出的特点是:

  1、学生对语文课的认识和理解有了拓展。

  2、能大胆尝试和探究问题,开放性的问题有自己的见解。

  3、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科有浓厚的兴趣。

  存在的不足是:

  1、学*语文的*惯养成有待提高。

  2、学*比较盲目,目标性不强。

  3、学*的主动性、合作探究意识不强。

  4、基础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

  5、积累较少,阅读面不广。

  三、学期目标

  思想品德目标: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潜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构成健全人格。这是初中三年的最终目标,本学期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打下基础。

  知识目标:

  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述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

  潜力的目标:

  在上学期学*语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潜力,养成学*语文的良好*惯。具体的说,就是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资料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写法,具有必须的语言感受潜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以及浏览的方法,培养默读的*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潜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资料,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惯。

  人文素质目标:

  初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表达,把课本中感受学*到的有关人的语文素质的东西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例如待人接物的仪态,为人处事的心理,读书看报看电视的*惯等。

  四、教学措施

  根据学生的状况和我校的实际,本学期拟采用以下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潜力之间以及知识、潜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要重视学生思维潜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潜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潜力。

  5、重视创设语文学*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五、教学进度表

  (略)

  一、教学背景分析:

  语文是中小学阶段的主要学科,基础学科,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语文学科的特性和语文教学的认识更为深入,“大语文”观念得到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认同。语文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素质不仅反映人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而且从本质上看,还反映了人的思想水*、文化修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由此可见,语文教育大有可为,语文教学重之又重,语文教师责任重大。因此,每个学期开学之前,我一定会对教材进行仔细的研读与分析,对所教班级的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并据此制定出详细的教学计划。

  二、所教班级学生现状分析:

  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特点,以及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目前本学科发展方向的把握,结合我校的办学方针,我们的语文教学最初以“激发兴趣,指导方法,培养*惯,搭建舞台”为口号和行动原则,加强了日常教学和学科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整体来看,学生身上好的*惯(如课堂听讲,记笔记,发言提问)正在逐步养成,学*兴趣和学*态度也有了明显的.转变,语文的综合能力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高。

  下面根据七年级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具体分析如下:

  125班共有学生75人,期末考试语文成绩80分以上的43人,60分以下的1人。优秀率57.3%,合格率98.7%,人*78.14分。

  126班共有学生81人,期末考试语文成绩80分以上的48人,60分以下的3人。优秀率59.3%,合格率96.3%,人*78.29分。

  从合格率、优秀率、*均分等数据上看,125班与126班的语文水*没有明显的差距。但125班同学在学*兴趣、学*态度、语文基础等方面都与126班存在一定的差距。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125班同126班比较, 虽然有了一定的进步,但具体教学中还是感到和126班有差距。比如,课堂答问的积极性,课堂的活跃性,听课的专注程度和记笔记的主动性等,125班明显弱于126 班。因此,本学期在保持两班总体较好的势头之下,还要大抓125班的学**惯与学*主动性,力求有所进步。

  三、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设计与写作训练:

  我们采用语文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本册教材共分为七个单元。每个单元后都有口语交际和写作训练,第一、四单元后各有一个写字训练,第二、三、五单元后各有一个综合性学*。课本最后还有几个附录,供学生自读与参考。

  以下是对各单元课文的分析与设计以及各单元的写作训练安排。

  第一单元:状物类记叙文单元。

  共有课文四篇:《石榴》《海燕》《白鹅》《鹤群》

  教学目标:让学生把握作者笔下的景物特征,体会状物记叙文的特点——以描写和叙述为基本表达方式,描写时抓住事物的某些特征,或托物言志,或咏物抒情,并由此体会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感情,同时要学*作者观察、描摹事物的方法和优美生动的语言。通过学*课文,激发学生观察和思考的兴趣,努力使学生成为关注自然的“有心人”和“有情人”。

  教学设计:要求学生在课前总观单元全貌,课上让学生自己略读课文,然后师生一起讨论,认识本单元课文的共同特点。在此基础上精读一至二篇课文,其余课文在学生自读之后进行讨论,交流学*体会,教师组织验收和讲评。课文学*顺序可灵活安排,“思考与练*”中的阅读理解方面的题目最好在学*课文时完成,可以将阅读理解题作为学生研读课文的切入点或话题,开放性练*可以在课后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时共12课时。

  写作训练:写一篇状物的记叙文。可以自选题目,也可以写作第一课思考与练*四中的题目。要求先观察,准备素材,然后模仿第一单元的文章,运用第一单元所学到的写作手法进行写作。字数不少于500字。写作训练共计两课时,课堂写作1课时,讲评1课时。

  第二单元:传记单元。

  共有课文四篇:《鲁迅自传》《*的少年时代》《第一千个球》《少年爱因斯坦》

  教学目标:按时间线索,了解人物的成长过程,结合人物所处的背景,做出恰当的评价。

  教学设计:在学之前应对这些名人作一介绍,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在深入课文之前应引导学生认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和总的框架,然后进一步把握文章的脉络以及文章的关键部分。课时共12课时。

  写作训练:写一篇传记。可以写自传,也可以写他传,如果写他传,要求先采访,可以是父母,亲人,也可以是邻居,朋友,如果能找到一位当地名人就更好。然后模仿第二单元的文章,运用第二单元所学到的写作手法进行写作。字数不少于500字。写作训练共计两课时,课堂写作1课时,讲评1课时。

  第三单元:童话单元。

  共有课文四篇:《骆驼寻宝记》《地毯下的尘土》《巨人和孩子》《蟋蟀在时报广场》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童话在语言运用、形象刻画、情节安排等方面的特点。帮助学生认识社会、理解人生,引导学生做一个通达事理、明辨是非的人。

  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的设计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认知结构的实际情况来安排。课堂教学可采用默读、朗读、讲授、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发地、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课堂气氛尽可能做到生动活泼。课时的分配和教学内容的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来灵活掌握。课时共12课时。

  写作训练:写一篇童话。要求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题目就用课本上的“续写《蟋蟀在时报广场》”,写作训练共计两课时,课堂写作1课时,讲评1课时。

  第四单元:现代诗单元。

  共有课文四篇:《我爱这土地》《乡愁》《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纸船》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情趣;引导学生体验和理解作品,品评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提高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设计:四篇课文的作者都是著名的诗人,在教学课文前,宜先作简单介绍,以引起学生对课文的重视,激发他们学*的兴趣。学生把握课文的大意并不会很难,应鼓励学生通过自读整体感知课文。课文的难点,课后练*已基本涉及了,可借助课后练*引导学生加以解决。对课文艺术上的特点应鼓励学生去发现,去总结。要重视朗读和背诵。课时共12课时。

  写作训练:诗歌创作。要求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运用象征手法。题目和内容自定。形式,可以分行,也可以用散文诗的形式。写作训练共计三课时,写作指导2课时,朗读欣赏1课时。

  第五单元:事物说明文单元。

  共有课文四篇:《苏州园林》《桥梁远景图》《洲际导弹自述》《真气的稀有动物——针鼹》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了解作者是怎样说明事物特征的,并注意体会文章的准确、简明的特点和内容的客观性、科学性。

  教学设计:四篇课文说明的事物不同,方法各异,教学中要有所侧重:《苏州园林》着重学*文章的总分结构和准确的语言;《桥梁远景图》让学生边读边体会作者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比喻,并展开想象;《洲际导弹自述》着重学*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珍奇的动物——针鼹》应以学生自学为主。把重点放在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和说明方法上。课时共12课时。

  写作训练:写一篇说明文。要求运用第五单元所学到的说明文写作知识和写作手法进行写作。写作指导1课时,写作留到课外进行。

  第六单元:古诗文单元。

  共有课文五篇:《黔之驴》《陋室铭》《爱莲说》《口技》《诗词五首》

  教学目标:让学生逐步接触、了解说、铭、寓言、笔记小说等古代散文的特点,增强对古代生活的感性认识。朗读、背诵古诗文,度体味古诗文语言的音韵美。

  教学设计:四篇古代散文,文字浅显,含义深刻。要在启发学生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及文章的主旨。注重颂读与感悟的统一,体味诗歌语言的音韵美。要善于引导学生掌握重要的文言字词,尤其是文言实词。课时共14课时。

  写作训练:成长的烦恼。要求大胆言说自己成长中的烦恼,写作时要围绕中心,有主题,字数不少于500字。写作训练共计两课时,综合性学*1课时,讲评1课时。

  第七单元:古诗文传记单元。

  共有课文五篇:《强项令》《包拯》《岳飞》《<列子>二则》《诗词五首》

  教学目标:加强学生的品德修养,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

  教学设计:要善于利用学生对这些历史人物的一些了解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疏通文意,注意引导学生多从上下文和课本注释来揣摩文言字词的意思,对一些古今差别较大的字词以及古代文化独有的东西,教师要作讲解。要引导学生按记叙文要求理清人物所经历事件的过程或情节。总课时为14课时。

  写作训练:解读一篇寓言。这篇作文安排在学生刚学过寓言《黔之驴》、《杞人忧天》和《杨布打狗》之后。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解读一篇寓言,学会创新理解一篇寓言。写作指导1课时,写作实践留到课外进行。

  四、具体措施

  1、在阅读教学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注重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参与活动,做到人人参与,参与全过程,让学生们在课下多读书看报,将自己喜欢的文章、精彩的段落摘抄积累,定期在班上举办摘抄本展览,并从中推选出优秀的文章、摘抄和积累本。

  2、在各课时中,把学生活动做为重点内容来安排落实,使学生最大限度处于动态之中,动脑想,动手写,动口说,动眼看,动耳听。

  3、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参与到作文讲评中来。让作文水*较高的学生对*作进行自我评价,然后广泛地征求同学的意见,相互评价,最后是教师与学生共同评价,使学生们正确地认识自己作文中的优点和问题,课后进行必要的修改。这样,建立民主的教学风气,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水*。

  4、调动学生语文学*的积极性。从培养兴趣着手,用图片,实物,多媒体创设情景进行教学,力求课堂的多样化、生活化和开放化,力争有更多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机会。

  5、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惯:

  1)课前预**惯。

  2)课后复**惯。

  3)课文背诵*惯。

  4)及时完成作业*惯。

  5)积极思考,主动发言*惯。

  6)上课作笔记*惯。

  6、成立互帮互学小组,对古诗文无法过关的学生采用“一帮一”,“人盯人”的办法,并与家长取得联系。

  7、深钻教材,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讲清每一个知识点,认真筛选作业,及时反馈每一次作业与考试。

  8、注重学法指导。

  五、互帮小组名单

  各班以学*小组为单位开展互帮互学,结成“对对红”、“姐妹情”“兄弟谊”等。在*时的背诵、默写、作业检查中,互相帮助,互相监督。

  教师每班重点抓六组典型,名单如下:

  125班:

  易梦龙——刘家禹何霜——李诗语黄艺焕——刘锦攀

  彭晓媚——邱语琦谭振宇——谭锬梁经韵——刘宏毅

  126班:

  胡龙妃——陈丹妮 李俊——肖甜 吴斯达——肖振宇

  梁惠安——李鑫 周宇杰——李远明王琼——姚凌云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的教育方针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指导,以七年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为依据,认真组织教学,努力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

  二、学生基本情况。

  本期担任初一语文教学。从学生的升学会考情况来看,学生的语文成绩和语文素养很不乐观。学生语文上优秀率的不到10%,且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都不高,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也不行,因此本期语文教学的道路可谓任重而道远。但即使如此,我仍将坚持按照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认真工作,着眼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力求为国家培养有用的人才。

  三、教材分析:

  1、本册教科书共7个单元30课,其中精读课文16课,略读课文(标*号)14课。其中包括5个现代文单元,每单元4课。第一单元记事,第二单元写人,第三单元写景,第四单元小说,第五单元童话与科幻。从文体上看,这五个单元都可归入记叙性文体一类。两个文言诗文单元,每单元5课,大多数课文也都可以归为记叙性文体。另外还有《名著引读》《汉字的形体》《常用用标点符号用法》等三个附录。

  2、写作分整篇写作、片段写作和课外练笔。整篇写作安排了七次,片段写作结合课后“思考与练*”每单元安排一两次,课外练笔要求学生形成*惯。 口语交际集中安排7次,分散的口语交际活动在课后“思考与练*”中也有适当安排。

  3、综合性学*安排3次,内容涉及学*查阅资料、调查社会用字、探究现代科技给人类带来了什么等。

  4、写字集中安排了2次,内容涉及复*正楷字,初步了解行楷字最基本的笔画组合柜律,分散的写字练*结合课后“思考与练*”,每单元安排一两次。

  5、单元目标

  第一单元:叙事性的散文单元。目标是: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引导他们开展实践活动。教学设计:先对作者作一介绍,以引起学生对课文的重视,激发他们的兴趣。然后引导他们把握文章的脉络和作者的写作思路,以及文章的关键部分。巧设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

  第二单元:写人的散文单元。目标是:健康的感情、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懂得怎样对待亲人、对待老师、体会他们的一片爱心;懂得如何处理个人、家庭和国家的关系,服从大局。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教学设计: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把握要点就行。

  第三单元:写景的散文单元。目标是:了解写景文章的特点,学会写景的方法(抓住景物的特征,合理安排写景的顺序),欣赏作品准确生动的语言。教学设计: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教学,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过程。

  第四单元:小说单元。目标是:了解小说的一般特点和有关知识,了解小说是通过塑造人物、安排情节、描写环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的小说佳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学会简单的分析评价人物。教学设计: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激励学生自主学*,教师只作精当的点拨。注意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阅读小说的`基本方法。

  第五单元:童话单元。目标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新意识,通过单元教学,达到落实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设计:以发展思维和想象力为重点,通过阅读、讨论、设疑、解疑等方式,努力激活课堂教与学的气氛,力求生动活泼。

  第六七单元:古诗文单元。目标是:让学生逐步接触、了解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化。引导学生养成诚信的品行,做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在学*中大胆质疑,大胆探索。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古代诗歌的美,初步了解我国古代诗

  歌取得的辉煌成就。

  四、总的教学目标

  新课程教材的教学目标,不再是教材的教学目标,而是学生的语文学*目标,教材只是例子,重要的在于学生的情感体验。

  1、掌握七年级(上)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15篇)(扩展5)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6篇

  一、学生情况分析

  90班现有学生27人,其中男生14人,女生13人。七年级是中学阶段比较关键的一年,从教材上来看,难度较六年级有了很大的提升,如阅读教学上对学生的要求已由一般的字词识记上升到阅读理解、品味鉴赏。写作无论篇幅还是内容的要求都有了明显的提高。2、学生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在这一阶段的语文学*还是处在被动的状态下,学*不是很踏实,对语文的学*兴趣欠佳。学*方法单一,好多学生不知怎么去学。但大多数人能清楚自己的责任,有学*的动力,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课外迁移不够,阅读和写作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教学目标:

  1、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这是初中三年的最终目标,本学期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打下基础。

  2、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

  3、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语文的良好*惯。具体地说,就是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惯。

  4、初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表达,把课本中感受学*到的有关人的语文素质的东西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例如待人接物的仪态,为人处事的心理,读书看报看电视的*惯等。

  三、教学设想

  首先、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

  其次、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使语文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了学生学*课文的浓厚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第三、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要实现由少民主、不*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等、互动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的共同体。

  第四、要注意教学过程的活动性。尽可能把过去由自己包办的讲解、提问转化设计成学生的多种活动,不仅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而且让他们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烂熟于心。

  第五、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应引进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中解脱出来,去领略课堂里的精彩世界,要增强了语文课的吸引力,加速了学生盛知过程,促进了认知的深化。

  第六、要注意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性。要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组织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灵活多样的学*方式。

  第七、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性。要改变以往一刀切的评价机制,实行全面的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教学措施

  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我校的实际,本学期拟采用以下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

  5、重视创设语文学*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6、做好开头的扭转工作,扭转以往不良的学**惯。

  7、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8、对学生进行双基教学,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9、根据当前社会形势,推行语文素质教育。

  10、实行“双体互促”课堂教学,培养合作精神,帮助中下生提高学*兴趣和成绩。

  11、实行互批共批,以改促写的作文教学,有效提高作文水*。

  12、优化作业管理,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13、实行培优辅差,面向全体学生。

  14、利用竞赛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兴趣。

  15、让优生帮差生,实行一帮一学*语文。

  16、课前一分钟演讲,包括自我介绍,新闻消息,小故事,成语解说等,锻炼表达能力

  17、每堂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18、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树立起学*语文的信心。

  19、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20、开展网络辅助教学。对家庭有条件的同学鼓励和指导他们利用语文教育网多学*一些课外阅读,优秀作文和作文技巧等。

  五、培优辅差计划

  主要措施:

  1、培优重在拔尖,辅差重在提高

  2、课堂上有意识给他们制造机会,让优生吃得饱,让差生吃得好。

  3、课外辅导,利用晚修,文体课的`时间,组织学生加以辅导训练。

  4、发挥优生的优势,指名让他带一名差生,介绍方法让差生懂得怎样学,激起他们的学*兴趣。

  5、对于差生主要引导他们多学*,多重复,在熟练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尤其是学*态度的转变和学*积极性的提高方面要花大力气。

  6.优生要鼓励他们多做创新的事情,在阅读和写作方面多下功夫。

  六、教学要求

  1、进一步增进对语文课的认识。

  说明:“工具论”认为语文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学*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课的任务就是进行语言知识教学,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课文只是例子。“人文论”认为语文这个工具不同于一般的生产、生活工具,它是人们思想、情意、社会文化的负载工具,人文性才是语文的本质属性,语文课的任务主要是通过语言的学*、感悟,培养情感,陶冶审美情操,弘扬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给学生“打下一个精神的底子”。

  “素养论”认为语文不仅有工具性,也有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主张“文道统一”,文中有道,道中有文,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教学上,要“带学生在文章里走一个来回”,就是先把语言文字弄清楚,从而进入文章的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里走出来,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运用的。语文课的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感论”认为培养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但究竟什么是语感,语感有哪些特征,语感与语文能力、语文知识是什么关系,以及怎样培养语感等,目前还停留在研究、探索阶段。

  2、课前要提前预*,最低要求是扫清字词障碍。

  3、增强自主、合作、探究意识,增强学*的主动性。

  4、加强课堂常规建设,养成良好*惯。

  一、备课精益求精,切实提高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作为语文老师我太了解语文学科的现状,没有多少同学是因为喜欢语文而去学语文,语文在大多数同学心中是枯燥无味的学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深谙此理,可是对语文学科兴趣的培养“难于上青天”,因为他们在语文课上领略不到语文的魅力。为此我决心从备课上寻求突破口,备课精益求精,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艺术,激发其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比如以往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我都是讲语文课的规矩,学语文科的物质准备等,学生懒懒地坐着,无奈的听着。这个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我的课题是《语文的魅力——新学期语文的第一节课的开讲艺术》,在亲切的交谈中,在生动的故事中,学生感悟到“语文天生重要”,初步激发起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同学们听得兴趣盎然,效果颇好,为今后的语文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我每一节都能用心去备:想着怎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且让学生切实得到提高锻炼。那么这样备出来的课学生一定爱上。

  此外我打算从本学期始真正实现电子备课,力争到推广发行的水*,就算是妄想吧!

  二、读、背、写

  其实语文更大的魅力不在语文课堂,更不能光靠语文课本。所以想激发学生对语文的更大兴趣,就要带领学生泛舟语文的广阔海洋。

  语文的魅力在于读和写。勤奋读书。我要告诉我的学生:“一日不读书,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每天语文课铃响后,固定给学生五分钟,让学生自己选择一片好文章来朗读。每周三拿出一节课来给学生读书看报。读书要圈点勾画,摘抄积累。秦牧说:“少年和青年时代学到的东西,像是用凿子刻进石头一样,记忆极牢。”“我自己现在能够背诵的诗歌都是在少年时代学来的。”其中好的段落文章一定要背下来,坚持下去,量变会带来质变。

  大胆练笔。学生第一次练笔,几乎三分之一只写了三两句,针对这种状况,让学生放开手去练笔,想写啥就写啥,想怎写就怎写。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喜怒悲欢,皆可成篇。还要告诉学生读背最终是为写服务的,尽管把你读到的用到你的写作当中去。

  语文是国学,包罗万象,博大精深。语文难学,语文也容易学,关键是在于兴趣和用心。请多读文章,请多写文章,因为语文的魅力存在在于读和写之中。

  语文教坛整十载,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道路宽广,风光无限。

  一、教材特点

  这套教材在每单元的后面都添加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的板块。这样就能使语文的学*始终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突出教材的综合性,减少知识的生搬硬套,突出重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整合在一起,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与个性发展、人格养成就整合在了一起。

  教科书在内容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练*上,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注重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要求学生在互助中展开学*活动。

  二、教学目标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

  1、掌握语文七年级上册所要识记的生字的字音、字型、字义。

  2、学*朗读方法,注意语气的停顿、转折,感情的转化,为培养学生语文的语

  感打下基础。

  3、了解写作的基本技巧,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并且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字敏感度和对文本理解的深度,体会其情感。

  4、培养良好的学*语文的*惯。养成边读边圈点,敢于提问,敢于发言。思想品德目标: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进步的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积极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精神。人文素质目标: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能够较完整的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数,完整准确、突出重点。把课本上学*到的东西,活用到生活当中,提高自身的文化品味。

  三、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学**惯的培养,给予必要的入学教育,明确学*要求,进行方法指导,让孩子们知道怎么学语文,促进学生良好学**惯的养成。

  2、营造轻松、活泼的自主学*氛围,让学生在学*中学知识,在生活中学道理,开始美丽语文的快乐之旅。

  3、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教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进行反思。

  4、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要求学生能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可以在课外组织朗读比赛或者是演讲比赛,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5、建立合作小组,加强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组成学*互助小组,学*成绩好的同学对落后同学的帮助。营造出整个班级的学*氛围。

  6、引导、鼓励学生阅读可能多的课外读物,写读书笔记,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学*心得,进行交流。背诵名篇名句,并进行默写。

  7、早自*安排学生背诵必背内容,或预*课文。

  8、每天布置学生完成一定量的.写字作业。

  9、每周作文一大一小,序列训练,有序推进。

  四、教学进度预设

  周次 时 间 内 容 课 时 备 注

  一 9。2—9。6 散步 2

  秋天的怀念 2

  二 9。9—9。13 羚羊木雕 2

  散文诗两首《金色花》 2

  散文诗两首《荷叶 母亲》 2

  三 9。16—9。20 《世说新语》两则 3 中秋节假

  四 9。23—9。27 写作、:从生活中学*写作 2

  我的老师 2

  再塑生命的人 2

  五 10。1—10。7 国庆长假

  六 10。7—10。11 我的早年生活 2

  王几何 2

  七 10。14—10。18 《论语》十二章 3

  写作 说真话 抒真情 2

  八 10。21—10。25 综合性活动:漫游语文世界2 秋季田径运动会

  八 10。28—11。1 春 3

  济南的冬天 2

  十 11。4—11。8 风雨 2 期中考试

  十一 11。11—11。15 秋天 1

  古代诗歌四首 3

  写作 文从字顺 2

  十二 11。18—11。22 紫藤萝瀑布 2

  走一步,再走一步 2

  蝉 1

  十三 11。25—11。29 贝壳 1

  在山的那一边 1

  虽有嘉肴 2

  十四 12。2—12。6 写作:突出中心 1

  综合性学*:成长的烦恼 1

  化石吟 1

  看云识天气 2

  十五 12。9—12。13 绿色蝈蝈 1

  十六 12。16—12。20 月亮上的足迹 1

  河中石兽 2

  十七 12。23—12。27 小圣施威降大圣 2 元旦放假

  十八 12。30—20xx。1。3 皇帝的新装 2

  女娲造人 1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1

  十九 1。6—1。10二 寓言四则 4

  期末复*(一)

  二十 1。13—1。17 期末复*(二)

  二十一 1。20—1。24 期末考试

  为了有效地搞好语文教学工作,学期初始本人认真分析教材,积极了解学情,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实践发展观为宗旨,踏实敬业。以新课程标准为语文教学理念依据,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有效贯彻实践相关思想理念。以学科说明为导向,把握语文教学动态,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保证方向性的正确。以语文课本为主要参考,精讲课内经典文章,以课外阅读为辅,提升学生语文能力。在语文教学工作中体现大语文的理念,体现语言文字的基本功能。

  二、基本情况

  1、学生分析。

  成绩状况。根据上学期期末考试情况分析,学生的语文水*参差不齐。优等生,中等生的比例较小,差生所占比例较大。分析其原因,语文能力水*较低。考试中,部分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得分还可以,阅读及写作得分较少,这是导致语文成绩差的主要原因。

  思想状况。据了解,学生对中学生活充满希望,他们期待有一个美好的中学生活,也希望在中学学到更多的知识。一部分学生思想积极,学*态度端正。但也有一部分学生成绩极差,抱着随大流混天过的思想。

  能力状况。据了解,大部分学生不具备自主学*能力,语文能力也较差。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学**惯,需要很大力度的监督。学*比较盲目,目标性不强。学*的主动性、合作探究意识不强。基础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尤其贫乏,知识面窄。

  2、教材分析及目标。

  (1)教材分析

  七年级下册语文在语文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衔接小学语文的相关字词和语文知识,承启中学语文的相关内容。七年级下册语文还需继续抓字词的扩大巩固学*,拓展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赏读,同时作为中学课程,还设置了表达生活的写作和综合活动、口语实践。七年级下册语文的教材设置考虑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所选课文贴*孩子们的生活和思维或想象。

  本册教材侧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质,如字词,句子的理解,文段的赏析课文的整体感知。写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本学期侧重继续培养学生记叙文写作能力。拓展链接开阔学生视野,营造大语文的学*环境,培养学生对语文及文学的兴趣,对生活的热爱及对人生、社会的认识能力。

  (2)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目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知识和能力目标: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目标: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养成学*语文的良好*惯。

  三、教学措施

  1、做好开学初的扭转工作,继续扭转以往不良的学**惯。

  2、对学生进行双基教学,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3、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4、实行双体互促”课堂教学,培养合作精神,帮助中下生提高学*兴趣和成绩。

  5、实行互批共批,以改促写的作文教学,有效提高作文水*。

  6、优化作业管理,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7、实行培优辅差,面向全体学生。

  8、利用竞赛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兴趣。

  9、让优生帮差生,实行一帮一学*语文。

  10、课前一分钟演讲,包括自我介绍,新闻消息,小故事,成语解说等,锻炼表达能力

  11、每堂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

  12、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树立起学*语文的信心。

  13、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14、开展网络辅助教学。对家庭有条件的同学鼓励和指导他们利用语文教育网多学*一些课外阅读,优秀作文和作文技巧等。

  四、培优辅差计划

  主要措施:

  1、培优重在拔尖,辅差重在提高

  2、课堂上有意识给他们制造机会,让优生吃得饱,让差生吃得好。

  3、课外辅导,利用晚修,文体课的时间,组织学生加以辅导训练。

  4、发挥优生的优势,指名让他带一名差生,介绍方法让差生懂得怎样学,激起他们的学*兴趣。

  5、对于差生主要引导他们多学*,多重复,在熟练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尤其是学*态度的转变和学*积极性的提高方面要花大力气。

  6、优生要鼓励他们多做创新的事情,在阅读和写作方面多下功夫。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刚刚告别相处六年的小学,怀着激动的心情,踏入七年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成为学*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但大多数学生在小学都是接受式学*,在这方面的能力肯定不强。因而,这个学期的语文教学,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学*语文的兴趣,包括培养他们良好的学**惯,比如在课堂上听讲要记笔记,要积极发言提问等等,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材分析

  我们采用的是人教版2013新版教材,本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

  第一单元——亲情

  浓浓的亲情,动人心弦。亲情是人间趋势而美好的感情,描写亲情的诗文往往最能打动人。本单元这几篇课文,以不同的生活为背景,抒发了同样感人至深的亲情。

  根据本单元的情况,要求在学*中:

  1、掌握这个单元需要识记的生字。

  2、学*朗读方法,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3、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的意图

  4、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体会课文所表达的丰富多样的情感。

  第二单元——青少年学*生活

  从咿呀学语,到走入学校,再到进入社会,学*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特别是青少年,大部分时间在学*中度过,从校内校外都获得了很多有益的滋养。这一单元选取了一组反映青少年学*生活的。阅读这些课文,可以让我们了解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孩子们的学*生活,给我们以学*和生活的启迪。

  根据本单元的情况,要求在学*中:

  1、继续上一个单元的朗读训练,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明理。

  2、要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

  3、学*课文的表达技巧,准确把握中叙述与议论之间的关系。

  第三单元——自然

  这个单元,重新开启一个新的篇章,为我们展现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多姿多彩的大自然,陶冶了人们爱美的心灵,锻炼了人们发现美的眼力。这里描写了美的的景物(《春》、《济南的冬天》),描写了美的情感…

  本单元要求学生在学*中,首先要学会品味优美的语言,其次要反复朗读,在整体感知内容大意的基础上,揣摩、欣赏精彩句段和词语。而且要学*细致观察景物和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第四单元——人生

  生活中有阳光雨露,也有风霜阴霾。追求美好的人生,是我们共同的心愿。这个单元的课文从不同角度写出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感情,以及对美好人生的礼赞。

  学*本单元,要抓住几个要点,

  1、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口齿清楚,语言连贯;注意字词句的积累,掌握圈点勾画的精读方法。

  2、在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体味不同文体的语言特色的基础上,整体感悟课文内容,归纳课文主旨。

  3、倡导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培养和训练对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第五单元——科学

  本单元开启科学的大门。在这个单元的几篇课文,都与科学密切相关。读这些可以丰富我们的科学知识,激发我们的求知欲,培养我们的科学精神。五篇课文分别是《化石吟》、《看云识天气》、《绿色蝈蝈》、《月亮上的足迹》、《河中石兽》。这些课文古今中外,天上地下,文言白话,诗歌散文,内容丰富多彩,都与自然科学人文密切相关。

  本单元的特点是科学知识的普及,因此,在学*中要求学生能够借助图书馆或者互联网,搜集、查阅相关资料,培养科学精神,激发求知欲。再者,在学*中,要练*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要练*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记住主要内容,提高现代文阅读的能力。

  第六单元——想象

  这个单元的课文主要以想象丰富的奇妙世界为主,体裁多样,有童话、神话、寓言和诗歌。它们都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像,虚构形象、故事情节及景象,曲折地反映现实,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在这些由想象创造出来的世界中,体味世界别样的魅力。

  在学*这个单元的时候,要激活自己的想象力,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理解课文。在学*课文当中,要继续练*朗读和默读;了解童话、神话、寓言的基本特点;体会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并借助复述、改写、扩写等方式,培养学生联想和想像的能力,发展创新思维。

  三、教学目标

  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

  (一)、掌握语文七年级上册所要识记的生字的字音、字型、字义。

  (二)、学*朗读方法,注意语气的停顿、转折,感情的转化,为培养学生语文的语感打基础。

  (三)、了解写作的基本技巧,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和的思路,并且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字敏感度和对文本理解的深度,体会其情感。

  (四)、培养良好的学*语文的*惯。养成边读边圈点,敢于提问,敢于发言。

  思想品德目标: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进步的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积极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人文素质目标: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能够较完整的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数,完整准确、突出重点。把课本上学*到的东西,活用到生活当中,提高自身的文化品味。

  四、教学资源开发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其次,“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同时还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开展各种活动。因此,教师要开发并好好利用语文教材,创造生动活泼的自主学*方式,改变单一的讲授式的教学方法。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开发生活资源,创造性的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的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五、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学**惯的培养,促进学生良好学**惯的养成。

  2、营造轻松、活泼的自主学*氛围,让学生在学*中学知识,在生活中学道理,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

  3、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教学,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进行反思。

  4、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要求学生能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可以在课外组织朗读比赛或者是演讲比赛,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5、建立合作小组,加强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语文研究性小组,创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模式;另一种是学*互助小组,学*成绩好的同学对落后同学的帮助。营造出整个班级的学*氛围。

  6、督促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写读书笔记,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学*心得,进行交流。背诵名篇名句,并进行默写。

  六、教学总结及反思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及时的总结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学*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所取得的成就。每堂课结束后,要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对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改正。对于学生在学*中存在的问题,要认真的加以分析,并且积极寻求方法解决。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多维度的思考问题。在教学的总结与反思中,促进教学的不断进步。

  七、教学进度

  根据教育局统一安排,第一周——第一次月考考试,完成第一、二单元的教学,第二次月考,完成第三、四单元课文及表达的教学,期末完成剩余内容的教学。

  天高云淡,展现秋的气息;黄叶飞旋,画出秋的颜色。又是一个秋天,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征程。新的学期开始,新的画卷打开。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指引下,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方向,以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吸纳世界文化精华为宗旨,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联系生活实际,把语文学*与生活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创新学*、探究性学*,培养学生装的创新能力和钻研精神;同时,不断提高学生装的沟通能力,加强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以达到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书的单元布局改变了以往按文体安排单元的形式,教材符合新课程的不再强调语文的文体知识的要求,更加注重学生的人文体验。以下是单元安排:

  第一单元人与自我之一生命体验

  第二单元人与自然之二理想信念

  第三单元人与自然之一自然美景

  第四单元人与自然之二科学世界

  第五单元人与社会之一家庭亲情

  第六单元人与社会之二想象世界

  教课书的主要特点:

  第一,构建新的教科书体系。这本书力图构建语文综合实践体系。按人与自我(人类、生命、人格、人性、人生等)、人与社会(社区、群体、家庭、民族、国家等)、人与自然(自然环境、生态等)三大板块组织教材,每个板块分若干单元(主题),每个单元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两大部分。采用这种编排体系,注重教材的实践性,自始至终把语文学*置于实践活动之中;突出教材的综合性,减少头绪,突出重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整合在一起,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与个性发展、人格养成整合在一起。

  第二、致力于全面挺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各个环节的设计兼顾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力图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惯的同时,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教科书内容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培养扎实的语文基本功与开发潜在能力、创新能力的统一。

  第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内容和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进取精神,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需求,为学生提供各自的发展空间。阅读部分,选文的练*和提示,都尊重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主发现、自主建构文本意义,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理解。便学生在阅读中不仅仅是获得信息、汲取知识、而且是发现自我、充实自我。写作、口语交际部分,注意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展示独特个性、使学生的学*写作和口语交际,成为他们健康人生重要开端。尤其是综合性学*部分、突出自主性、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自主选择确定活动内容和方式、突出合作性,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培养创新精神。

  第四,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申学*语文。这套教科书力图使学生学*的过程,变成读写听说的不断实践的过程,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

  第五、力求建立开放、有弹性和富有活力的教科书体系。教材体现了课内外和校内外的结合,使教科书由课内走向课外。

  可以看出,教材选文文质兼美,难易适度,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适合学生学*。

  三、教学目标

  新课程教材的教学目标,不再是教材的教学目标,而是学生的语文学*目标,教材只是例子,重要的在于学生的情感体验。

  1、掌握初一(上)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

  2、学*本册书上的课文,完成木学期的教学任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惯,掌握常用的学*方法。

  4、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5、大量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

  6、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文战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7、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一)备课精益求精,切实提高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作为语文老师我太了解语文学科的现状,没有多少同学是因为喜欢语文而去学语文,语文在大多数同学心中是枯燥无味的学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深谙此理,可是对语文学科兴趣的培养难于上青天,因为他们在语文课上领略不到语文的魅力。为此我决心从备课上寻求突破口,备课精益求精,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艺术,激发其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比如以往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我都是讲语文课的规矩,学语文科的物质准备等,学生懒懒地坐着,无奈的听着。这个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我的课题是《语文的魅力新学期语文的第一节课的开讲艺术》,在亲切的交谈中,在生动的故事中,学生感悟到语文天生重要,初步激发起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同学们听得兴趣盎然,效果颇好,为今后的语文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我每一节都能用心去备:想着怎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且让学生切实得到提高锻炼。那么这样备出来的课学生一定爱上。

  (二)、读、背、写

  其实语文更大的魅力不在语文课堂,更不能光靠语文课本。所以想激发学生对语文的更大兴趣,就要带领学生泛舟语文的广阔海洋。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15篇)(扩展6)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菁华5篇)

  七年级的学生刚刚告别相处六年的小学,怀着激动的心情,踏入这个所学校。我所教的两个班级,从他们的小学毕业考试的情况来看。学生的语文优秀率为0%,而且学生的口头表到和书面表达的能力都不是很高。《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成为学*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但是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明显的不够好,大多数学生在小学都是接受式学*。综合以上情况来看,这个学期的语文教学,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学*语文的兴趣,包括培养他们良好的学**惯,比如在课堂上听讲要记笔记,要积极发言提问等等,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要全面提要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社会主建设培养有用的人才。

  一、教材分析

  我们采用的是人教版的教材,本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

  第一单元

  新学期了,每一位学生都将展开心的人生,所以这个单元的课文写的是作者对于人生的憧憬、体验和思考,在阅读这些课文的时候,将会引导学生体味人生,关爱生命。在学*这个单元时,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且提高朗读的能力,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本单元的选文,注意题材、体裁、风格的多样性。《在山的那一边》是一首抒情诗,《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一篇美国作家的作品,《短文两篇》是女作家杏林子的散文名篇,《紫藤萝瀑布》是一篇语言十分精美的散文,《童趣》是古代散文。这五篇课文,既涉及理想,有涉及理想之路;既弘扬奋斗精神,又有个人的经验之谈;既说到事业上的困难,有讲到命运的遭遇;既讲苦斗,又讲乐趣,给人多方面的启示,为我们日后的人生之路点亮了一盏心灯。

  根据本单元的情况,要求在学*中:

  1、掌握这个单元需要识记的生字。

  2、学*朗读方法,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3、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的意图。

  4、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学会思考人生。

  第二单元

  这个单元是继续上个单元的人生课题,交我们怎么树立理想,实现理想。在这个单元中,有的课文讴歌理想(《理想》),有的阐述信念(《我的信念》),有的论说人生修养(《论语十则》)等。这些课文从不同侧面给我们以启迪,引领我们去实现理想,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为漫长的人生打下精神的底色。

  根据本单元的情况,要求在学*中:

  1、继续上一个单元的朗读训练,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明理。

  2、要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

  3、学*课文的表达技巧,准确把握文章中叙述与议论之间的关系。

  第三单元

  这个单元,重新开启一个新的篇章,为我们展现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多姿多彩的大自然,陶冶了人们爱美的心灵,锻炼了人们发现美的眼力。这里描写了美的的景物(《春》、《济南的冬天》),描写了美的情感……

  本单元要求学生在学*中,首先要学会品味优美的语言,其次要反复朗读,在整体感知内容大意的基础上,揣摩、欣赏精彩句段和词语。而且要学*细致观察景物和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第四单元

  在讲完了自然界的多姿多彩之后,本单元开启科学的大门。在这个单元的几篇课文,都与科学密切相关。读这些文章可以丰富我们的科学知识,激发我们的求知欲,培养我们的科学精神。五篇课文分别是《化石吟》、《看云识天气》、《绿色蝈蝈》、《月亮上的足迹》、《山市》。这些课文古今中外,天上地下,文言白话,诗歌散文,内容丰富多彩,都与自然科学人文密切相关。

  本单元的特点是科学知识的普及,因此,在学*中要求学生能够借助图书馆或者互联网,搜集、查阅相关资料,培养科学精神,激发求知欲。再者,在学*中,要练*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要练*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记住主要内容,提高现代文阅读的能力。

  第五单元

  这个单元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浓浓的亲情,是那么的动人心弦。亲情是人世间最真挚而美好的感情,这样的文章往往最能打动人心,也最能引起感情共鸣。单元整体精心构建,选文兼顾诗文,兼顾古今,兼顾中外。所选的五篇课文,作者努力用心灵捕捉生命的灵感,捕捉对亲情的体会与赞美,让读者产生感情的共鸣。

  学*本单元,要抓住几个要点,

  1、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口齿清楚,语言连贯;注意字词句的积累,掌握圈点勾画的精读方法。

  2、在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体味不同文体的语言特色的基础上,整体感悟课文内容,归纳课文主旨,体会、珍惜家庭亲情。

  3、倡导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培养和训练对文章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第六单元

  这个单元的课文主要以想象丰富的奇妙世界为主,体裁多样,有童话、神话、寓言和诗歌。它们都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像,虚构形象、故事情节及景象,曲折地反映现实,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在这些由想象创造出来的世界中,体味世界别样的魅力。

  在学*这个单元的时候,要激活自己的想象力,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理解课文。在学*课文当中,要继续练*朗读和默读;了解童话、神话、寓言的基本特点;体会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并借助复述、改写、扩写等方式,培养学生联想和想像的能力,发展创新思维。

  这套教材的主要的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构建具有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的教科书体系,关注人类,关注自然。而且为了增强教材的实践性,在每单元的后面都添加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的板块。这样就能使语文的学*始终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突出教材的综合性,减少知识的生搬硬套,突出重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整合在一起,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与个性发展、人格养成就整合在了一起。

  (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新世纪需要复合型的人才,要求能独立解决问题,具有创新精神,因此教科书在内容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练*上,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注重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要求学生在互助中展开学*活动。

  (三)、设计了比较完整的助学系统,促进学生德智体三方面的全面发展。

  (四)、教材选的课文体裁、风格多样化,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二、教学目标

  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

  (一)、掌握语文七年级上册所要识记的生字的字音、字型、字义。

  (二)、学*朗读方法,注意语气的停顿、转折,感情的转化,为培养学生语文的语感打下基础。

  (三)、了解写作的基本技巧,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并且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字敏感度和对文本理解的深度,体会其情感。

  (四)、培养良好的学*语文的*惯。养成边读边圈点,敢于提问,敢于发言。

  思想品德目标: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进步的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积极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人文素质目标: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能够较完整的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数,完整准确、突出重点。把课本上学*到的东西,活用到生活当中,提高自身的文化品味。

  三、教学资源开发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其次,“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同时还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开展各种活动。因此,教师要开发并好好利用语文教材,创造生动活泼的.自主学*方式,改变单一的讲授式的教学方法。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开发生活资源,创造性的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的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四、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学**惯的培养,促进学生良好学**惯的养成。

  2、营造轻松、活泼的自主学*氛围,让学生在学*中学知识,在生活中学道理,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

  3、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教学,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进行反思。

  4、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要求学生能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可以在课外组织朗读比赛或者是演讲比赛,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5、建立合作小组,加强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语文研究性小组,创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模式;另一种是学*互助小组,学*成绩好的同学对落后同学的帮助。营造出整个班级的学*氛围。

  6、督促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写读书笔记,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学*心得,进行交流。背诵名篇名句,并进行默写。

  五、教学总结及反思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及时的总结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学*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所取得的成就。每堂课结束后,要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对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改正。对于学生在学*中存在的问题,要认真的加以分析,并且积极寻求方法解决。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多维度的思考问题。在教学的总结与反思中,促进教学的不断进步。

  六、教学进度

  根据教育局统一安排,第一周——第一次月考考试,完成第一、二单元的教学,第二次月考,完成第三、四单元课文及表达的教学,期末完成剩余内容的教学。

  一、基本情况:

  本期担任七年级1、2班语文教学。经过*一周时间的接触,我发现两个班的学生都比较优秀,上课踊跃发言,新学期初始,大家的学*积极性都很高,相当一部分同学在老师的提示下已经在自觉提前完成背诵任务。但两个班也各有特点:

  1班较活跃,敢于大胆地展示自己,遇到问题能够迅速作出反应;

  2班相对沉稳一些,*惯有准备的课堂展示,表现出来更精彩。不足的是,学生缺乏自觉质疑,自主学*,上课作笔记的*惯,这一学期,我将坚持按照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认真工作,着眼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为主要目标,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力求为学生营造快乐的学*氛围,保持学生现有态势,并深入挖掘学生潜力。

  二、指导思想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养成语文学*的信心和良好的*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方法。让学生多读,多说,多摘抄,有计划地开始语言基础的积累工作,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并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三、教材分析(参考初一语文组教学计划作补充说明)

  1、本册教科书共6个单元30课,每单元5课。另外还有《词的分类简表》《写好楷书》等两个附录。

  2、写作分整篇写作、片段写作和课外练笔。

  整篇写作计划6篇,注重速度和篇幅训练;

  片段或短文写作结合课后“思考与练*”与比较鲜明的课文写作特色(如:由一件小物引发的人生感悟)每单元安排一两次(限时限量完成);

  课外练笔要求学生形成*惯,有感而发并精雕细琢,每周一检查。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信心。

  口语交际集中安排6次,分散的口语交际活动在课后“思考与练*”中也有适当安排。

  3、综合性学*安排6次,内容涉及自我介绍、漫游语文世界、感受自然、谈上月球的奥秘等等。

  4、单元目标

  第一单元:侧重于激发学生学*兴趣。初一新生入校,是他们人生道路上新的起点。集中阅读以勇敢善良为主题的神话,可以激发他们的斗志,以激昂的心态投入到紧张的学*当中。

  第二单元:侧重写对童年的回忆和感悟,有的阐述理想,有的阐述信念,有的论述人生价值。很显然,这些内容或严肃刻或多姿多彩,从中感受语文和生活的联系,培养良好的观察*惯和阅读*惯。

  第三单元:侧重生活中的浓郁亲情,感受生活中的温馨和美好,了解通过各种描写手法的综合运用来表现人物内心情感的方法。

  第四单元:侧重写景,深情的展现了一幅幅风格各异的四季美景图,有的欢快明丽,有的清新幽静,有的浓墨重彩,有的朴实自然,从中享受美的过程,学*描写景物的方法。

  第五单元:这个单元既有*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的经典论述,又有外国哲学家的深刻见解,还有*当代作家的亲身体会。使学生从中受到熏陶,获得教益。

  第六单元:本单元侧重诗歌,告诉我们人生要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要从不甘*凡、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中汲取人生的力量,感受是个的音乐美、韵律美。

  四、教学目标和举措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15篇)(扩展7)

——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15篇

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15篇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计划吧。可是到底什么样的计划才是适合自己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指导思想

  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是初中学*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80班、81班均是刚刚接手,对班上学生不了解,从原科任老师处得知:两班比较,81班优生稍多一些,但后进面却较大,学生非常活跃,有少数学生不上进,思维不紧跟老师。80班学生单纯,有少数同学基础特差,问题较严重。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三、教材分析

  第十一章:一次函数通过对变量的考察,体会函数的概念,并进一步研究其中最为简单的一种函数————一次函数。了解函数的有关性质和研究方法,并初步形成利用函数的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在教材中,通过体现“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概念、规律、应用与拓展”的模式,让学生从实际问题情境中抽象出函数以及一次函数的概念,并进行探索一次函数及其图象的性质,最后利用一次函数及其图象解决有关现实问题;同时在教学顺序上,将正比例函数纳入一次函数的研究中去。教材注意新旧知识的比较与联系,如在教材中,加强了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组)、一次不等式的联系等。

  第十二章:数据的描述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讨论,使学生体会数据的作用,更好地理解数据表达的信息,发展数感和统计观念,为了更好地理解较大的数据信息,本单元首先安排了有关大数的感受与表示的内容,重点是让学生运用身边熟悉的事物,从多种角度对大数进行估计,对于所收集的数据,还要清晰、有效的进行展示,以尽可能的获取有用的信息。教材安排了扇形统计图、条形图、折线图、直方图等的认识与制作,不同的统计图表的选择等内容。

  第十三章:全等三角形主要介绍了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及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条件。更多的注重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学生在直观认识和简单说明理由的基础上,从几个基本事实出发,比较严格地证明全等三角形的一些性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第十四章:轴对称立足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历,从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开始,从整体的角度直观认识并概括出轴对称的特征;通过逐步分析角、线段、等腰三角形等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引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概念。

  第十五章:整式在形式上力求突出:整式及整式运算产生的实际背景————使学生经历实际问题“符号化”的过程,发展符号感;有关运算法则的探索过程————为探索有关运算法则设置了归纳、类比等活动;对算理的理解和基本运算技能的掌握————设置恰当数量和难度的符号运算,同时要求学生说明运算的根据。

  四、教学措施

  1、课堂内讲授与练*相结合,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扫除学*中的障碍点。

  2、认真备课、精心授课,抓紧课堂四十五分钟,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3、抓住关键、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功夫。

  4、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业务素养。

  5、教学中注重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学*。

  五、教学进度

  周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文档的高级编辑技巧,包括拼写与语法检查自动更正、加入批注与文档修订。

  技能目标

  能够熟练运用编辑技巧校对和批改文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会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学*和生活中的实践问题

  重、难点

  掌握文档的高级编辑技巧

  学时数:1课时

  教与学的实际过程描述

  一、激趣导入提高兴趣

  1.样式的建立?

  2.模板的扩展名?

  学生演示,学生回答

  二、创设情趣,学*新知

  (一)拼写和语法检查

  单击菜单栏“工具”-“选项”,在“拼写和语法”选项中,选中“键入时检查拼写”和“键入时检查语法”两个复选框—“确定”

  单击菜单栏“工具”—“拼写和语法”—“更改”

  (二)自动更正

  单击菜单栏“工具”—“自动更正”

  在“替换”和“被替换”中输入文字,单击“确定”—“关闭”

  (三)加入批注

  批注的作用

  选中文本,单击菜单栏中的“插入”__“批注”,输入批注的内容—“关闭”。

  右键单击批注的位置,找到“编辑批注”或“删除批注”

  (四)文档修订

  如果没有“审阅”工具栏。

  单击“视图”——“工具栏”——“审阅”

  单击“审阅”工具栏中的“修订”按钮电脑会自动修改我们的错别字。

  系统默认从光标开始检查全篇文章,也可以选定文字检查。

  自动地将输入时的常见错误更正过来。

  起到提示和说明的作用。

  插入批注的颜色是,黄色的。

  可以继续编辑或删除

  文章的修改

  三、作业P44的大显身手。

  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使用软件自身所带的功能,进行对文档自动修改和手动修改的内容。首先让学生知道这些功能按钮的具置,然后慢慢练*,熟练掌握。

  板书一拼写和语法检查

  二自动更正

  三加入批注

  四文档修订

  一、知识与能力:

  ①长安是唐朝陆路交通中心;

  ②广州是的外贸港口;

  ③唐朝在广州设置市舶司;

  ④唐朝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⑤日本、大食、天竺等国向唐朝派遣使节;

  ⑥日本的遣唐使和留学生;

  ⑦鉴真东渡;

  ⑧玄奘西游。

  1、通过对唐朝对外交往盛况空前原因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解答课后的比较鉴真和玄奘共同点的*题,培养学生运用比较法说明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唐僧取经的故事与历史事实的联系和区别的,培养学生

  对文学作品和历史事实的鉴别能力。

  4、通过对《唐朝对外交通路线》图的观察,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地图的

  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唐朝对外交通路线》图,联系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内容,使学生感知唐代中外交往盛况空前的景况,认识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的经济条件及其重大作用。

  2、运用观察、联想、比较、讨论等方法讲授本课内容,使学生感知日本等国的遣唐使节和中国的鉴真、玄奘等,为发展唐代中外友好交往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及其重大贡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唐代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文化处于世界地位,对外交通发达,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由此可见,国力的强大是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基础,开放的对外政策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和社会进步。

  2、日本等国的遣唐使、中国的高僧鉴真、玄奘等为发展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的精神得到后人的景仰和继承。

  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唐朝对外开放的政策。

  二、难点:

  唐朝的对外开放丰富了中外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

  教学方法:问题导学

  教学时间:2课时

  导学程序:

  (简要复*上一课知识,导入新课)

  教学纲要:一、遣唐使

  1、唐朝的对外交通

  2、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

  3、日本遣唐朝使

  4、天竺、大食、新罗的遣唐使节

  二、鉴真东渡

  1、鉴真东渡的艰辛历程

  2、鉴真的贡献

  三、玄奘西游

  1、玄奘西游的艰苦经历

  2、玄奘西游的贡献

  课堂练*:

  1、唐朝的外贸港口是。唐在广州设置,管理对外贸易,这是历最早设置管理对外贸易的官署。

  2、唐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与唐朝通商的国家达多个。

  3、先后13次派出遣唐使,使团宠大,居各国之首。

  4、日本赴唐朝留学生中最有名的是,唐朝赴日本最有影响的使者是。

  5、唐玄宗时,鉴真六次东渡日本,向日本传播,还把唐朝的建筑技术、医药知识、绘画传给日本。他死后安葬在日本奈良的。

  6、唐太宗时,僧人西游取经,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 》成为研究古代印度和中亚地区历史、佛教的典籍。

  7、玄奘把从印度带回来的佛经和佛像珍藏在今天西安的。

  8、日本的大化改新是仿照制度进行的改革。8世纪前期,日本留学生吉备真备和学问僧空海在利用的基础上,创造了日本的文字——片假名和*假名。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七(2)(5)作为两个刚组成的班集体,学生数分别为61人和62人,基本情况差不多,学生成绩相差较大,有部分同学在90—100分数段,比例较小,大部分同学在60—80分数段,也有不少60分以下的同学,其中最低的就十几分,因此教学困难大,在抓总体的同时要做好学优生的提高工作和学困生的补差工作。

  二、教学目标

  第一章 有理数 通过实际的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掌握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理解并掌握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等概念,弄清它们的区别与联系,理解同类项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掌握去括号时符号的变化规律,理解整式中字母,整式的加减运算建立在数的运算基础之上,能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用整式表示。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

  第四章 图形认识初步 通过实物和具体模型,识别一些基本几何体,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面图形,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和它们的区别与联系,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角,理解角的两种描述方法,逐步掌握学过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初步认识图形是有效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工具。

  三、教材分析

  综合分析本册教材,有如下特点:

  1、承上启下,立足发展,返璞归真的反映了知识的来龙去脉和思想方法的深刻内涵,有效的掲示了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的联系内容,为后续学*作铺垫。

  2、体现过程,反映规律,知识首先是粗略的、定性的、直观的,然后才是精确的、定量的、抽象的,通过“思考”、“探究”、“归纳”等逐步引导出精确、定量、抽象的认识。

  3、注重基础,突出重点,课程着重于基础性、普遍性、通用性的内容。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提高课堂效率。

  2、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有针对性的设计教案,并根据每位学生的不同特点为每位同学制定一份学*方案,帮助他们提高学好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3、每月进行一次师生交流会,分批和同学们谈学*数学的感受和心得体会,并记入学生档案袋,及时有效的帮助他们改变计划。

  4、做好学优生的提高工作和学困生的补差工作,提高学困生的学*兴趣。

  五、教学进度表

  一。教材分析:

  1、学生提供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素材。所有数学知识学*,都力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他们熟悉或感兴趣问题情景引入学*主题,并提供了众多有趣而富有数学含义问题,以展开数学探究。

  2、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时间与空间。在提供学*素材的基础上,还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思考与交流的机会,如提出了大量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设立了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等栏目,以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形成新的知识,包括归纳法则与方法,描述概念等。

  3、使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应用数学,增强学好数学地信心。力图采用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展开。

  4、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课本中的*题分为两类:一类面向全体学生,为他们熟悉和巩固新学的数学知识,加深对相关知识与方法的理解所设;另一类则面向更多数学学*需求

  二。教学措施:

  1、 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

  2、 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需求和学*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3、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去其他老师的听课,吸取他们的优点,改进自己的工作。

  4、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刚刚告别相处六年的小学,怀着激动的心情,踏入这个所学校。我所教的一个班级,从他们的小学毕业考试的情况来看。学生的口头表到和书面表达的能力都不是很高。《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成为学*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但是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明显的不够好,大多数学生在小学都是接受式学*。综合以上情况来看,这个学期的语文教学,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学*语文的兴趣,包括培养他们良好的学**惯,比如在课堂上听讲要记笔记,要积极发言提问等等,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要全面提要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社会主建设培养有用的人才。

  二、教材的特点。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15篇)(扩展8)

——七年级语文上教学计划15篇

七年级语文上教学计划15篇

  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工作了!计划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语文上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共7个单元30课,其中精读课文16课,略读课文(标*号)14课。其中包括5个现代文单元,每单元4课。第一单元记事,第二单元写人,第三单元写景,第四单元小说,第五单元童话与科幻。从文体上看,这五个单元都可归入记叙性文体一类。两个文言诗文单元,每单元5课,大多数课文也都可以归为记叙性文体。另外还有《名著引读》《汉字的形体》《常用标点符号用法》等三个附录。

  第一单元

  (一)单元设置意图介绍

  本单元是学生升入中学后学*的第一个单元,为了与小学阶段的学*相衔接,内容安排以叙事性记叙文为主,以便于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类文章.

  本单元阅读、口语交际和写作的要求,都依据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而设定,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语感培养,强调语文学**惯和语文实践活动。

  (二)单元选文意图介绍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叙事性记叙文,从内容上看,都很切合学生的思想、学*和生活实际。如《忆读书》生动地回忆了作者幼儿时、少年时读书的经历、感受以及几十年来的读书经验,总结出了“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九字真言,把它作为第一篇课文,可以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可以激发他们对语文课的学*兴趣,还可以指导他们的课外阅读。《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展示了文学少年热爱生活、敢想敢做、勇于实践的特性,语言诙谐,笔调轻松幽默,可读。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虽然都是记叙文,但内容和写作手法各异。有的详细记叙了一件事的经过及人物感受,如《山中避雨》;有的在记叙相隔二十多年却又相关的两件事中,展现了人物思想变化的历程,如《风筝》;《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饶有情趣地记叙了几件事,有详有略,相得益彰;《忆读书》看似漫谈,实则紧紧围绕九字真言做文章。这些内容丰富、笔法多样的课文,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提供了有利条件。至于四篇课文的顺序,为了方便学生学*,我们没有严格依据逻辑关系,而是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编排。

  (三)单元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叙事性记叙文的阅读和写作。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在小学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记叙文的六要素。与小学阶段的学*相比,本单元的课文蕴涵了更加丰富的人文思想,难度和深度有所加强。教学中更强调情感体验,阅读时要体味作者充溢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写作时要在叙事中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无疑,这也正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循循善诱,激励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的潜能。

  (四)关于课后“思考与练*”

  本单元设计的课后“思考与练*”,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1.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加深对课文思想内涵的理解。

  2.引导学生掌握阅读叙事性记叙文的要领,即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叙事的要素。

  3.专门设计了一些语言题,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这样的练*,理解文章语言的准确、生动,了解不同的语言风格,从而增强语感,提高鉴赏力。

  4.写作方法训练。如:

  《山中避雨》一课中,作者运用比较、衬托的手法突出了音乐大众化的重要性,进而揭示了“乐以教和”的深广意义。

  5.拓展阅读和开放性练*。

  (六)关于口语交际和写作

  1.本单元的口语交际活动为“自我介绍与提问”。我们的考虑是:学生刚升入中学,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同学,需要尽快熟悉、互相了解。作为第一次口语交际活动,以自我介绍并相互提问为主要内容,既便于学生参与,又可保障活动的顺利开展。组织本次活动,应注意兼顾“自我介绍”与“提问”,避免搞成单纯的个人发言。

  2.本单元的写作与课文学*相勾连,安排的是“记一件事”。叙事性的记叙文,学生在小学阶段已做过练*,这次练*,应有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把六要素交代清楚,而且要做到中心明确、详略得当,要有真情实感。

  第二单元

  (一)单元设置意图介绍

  本单元的内容安排以写人的记叙文为主,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叙事性记叙文的基础上,了解并掌握写人的记叙文的基本要求和写法。

  (二)单元选文意图介绍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写人的,写的无论是生母、养母,还是老师、科学家,都表现了人物的各自特点。从写作手法上看,四篇课文各有千秋,如:《回忆我的母亲》《“两弹”元勋邓稼先》中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小巷深处》中的肖像描写及以“我”的感情变化为线索展现人物,《我的老师》中侧面表现和衬托手法的运用,《“两弹”元勋邓稼先》中环境描写的烘托作用,等等,为学生学*借鉴提供了多种样本。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又都饱含着强烈的感情色彩,表现了亲情、友情、师生情和爱国情。例如收选《小巷深处》一课,体现了“弱势群体关怀”的现代人文理念,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关心普通人、关心大众的感情和爱心。学*这样的美文,对于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陶冶情操,是十分有益的。

  (三)单元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写人的文章的阅读和写作。要通过课文教学,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和技巧,如: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运用肖像描写、语言或动作描写展示人物性格,借助环境描写烘托人物,等等。本单元教学是在学*了叙事性记叙文的基础上进行的。要注意区分叙事性记叙文与写人的记叙文的不同。叙事固然离不开人,但无论是记一件事还是记几件事,都重在表现事情本身蕴涵的意义;写人也离不开事,但这里记的事是人物的所作所为,重在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特点。

  1、学生基本情况:

  xx人,其中男生x人,女生x人。上学期及格x人,占x%,优秀x人,占x%,班*均分x。

  其它情况:

  2、教育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

  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了解革命战争的艰苦,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革命前辈的远大志向和献身精神,从小树立为祖国刻苦学*的思想;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受到尊敬师长、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等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爱美的情趣。

  (2)智育目标:期评及格率达到%,优秀率达到%,班*均达到(小学对优秀率、班*均不提目标要求)

  (3)基本技能:

  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并把从阅读中学到的方法用于实践,具有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

  (4)单元考试7次

  (5)作业批改:详批7次,略批10次,查x次(详、略主要指作文批改,其余学科均为详批)

  3、知识体系及其重点、难点

  本册课本共7个单元,每单元4至5篇课文,1个诵读欣赏,1个写作训练,1个口语交际或语文实践活动。全册共有课文25篇,写作训练7次,诵读欣赏7个。单元练*主要是复*本单元学过的内容,但在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上有适当的扩展。

  4、教研教改自学活动及主要措施:

  (1)教研课题:《斜塔上的实验》

  (2)参与集体备课20次,相互听课20节,上研究课课题《斜塔上的实验》

  (3)帮助/老师提高教学水*或接受蔡向红老师指导,或与/老师相互帮助。

  (4)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为契机,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投身新课改,运用先进教学理念进行教学,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以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新课改,教师要做到教学五认真,总揽全局,面向全体,注重信息反馈,搞好试卷分析,及时调整教学思路,争取教学的大面积丰收。

  3、认真抓好听说读写训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结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赏,诵读欣赏、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尤其要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

  4、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掌握良好的学*方法,增强学*的后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5、搞好第二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多读文学名著,多读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学修养,陶冶高尚情操。

  6、努力探索学生评价体系,搞好学生学业成绩的综合性评价,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终生受益,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一、指导思想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以及七年级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特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

  二、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班级为7级3班和4班,共有58名学生。学生学*基础一般,行为*惯差,表现在课堂上思维不够活跃,发言不是很积极;阅读能力较差;作文兴趣不是很浓,语文综合素养不强。

  三、本学期教材分析

  1、教材格局

  本套教材的单元布局改变了鄂教版按文体安排单元的形式,教材符合新课程的不再强调语文的文体知识的要求,更加注重学生的人文体验。以下是单元安排:

  第一单元:人与自我之一:生命体验

  第二单元:人与自然之二:理想信念

  第三单元:人与自然之一:自然美景

  第四单元:人与自然之二:科学世界

  第五单元:人与社会之一:家庭亲情

  第六单元:人与社会之二:想象世界

  这本教材力图构建语文综合实践体系。按人与自我(人类、生命、人格、人性、人生等)、人与社会(社区、群体、家庭、民族、国家等)、人与自然(自然环境、生态等)三大板块组织教材,每个板块分若干单元(主题),每个单元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两大部分。采用这种编排体系,注重教材的实践性,自始至终把语文学*置于实践活动之中;突出教材的综合性,减少头绪,突出重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整合在一起,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与个性发展、人格养成整合在一起。

  2、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过程中兼顾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力图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惯的同时,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3、积极倡导和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学内容和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进取精神,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需求,为学生提供各自的发展空间。阅读部分,选文的练*和提示,都尊重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主发现、自主建构文本意义,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理解。以便学生在阅读中不仅仅是获得信息、汲取知识、而且是发现自我、充实自我。写作、口语交际部分,注意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展示独特个性、使学生的学*写作和口语交际,成为他们健康人生重要开端。尤其是综合性学*部分、突出自主性、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自主选择确定活动内容和方式、突出合作性,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培养创新精神。

  4、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使学生学*的过程,变成读写听说的不断实践的过程,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

  四、教学任务

  新课程教材的教学目标,不再是教材的教学目标,而是学生的语文学*目标,教材只是例子,重要的在于学生的情感体验。

  1、掌握七年级(上)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欢迎您访问,欢迎您访问,

  2、学*本册书上的课文的教学,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惯,掌握常用的学*方法。

  4、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抓实书写,从书写方式方法、书写*惯的养成等方面指导和督促他们写好每一个字。

  5、大量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

  6、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文章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7、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五、教学措施

  首先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

  其次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使语文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了学生学*课文的浓厚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第三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要实现由少民主、不*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等、互动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的共同体。

  第四要注意教学过程的活动性。尽可能把过去由自己包办的讲解、提问转化设计成学生的多种活动,不仅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而且让他们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烂熟于心。

  第五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应引进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中解脱出来,去领略课堂里的精彩世界,要增强了语文课的吸引力,加速了学生盛知过程,促进了认知的深化。

  第六要注意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性。要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组织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灵活多样的学*方式。

  第七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性。要改变以往一刀切的评价机制,实行全面的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就是要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开始构建或更新学生的言语世界,与此同时,构建或更新学生的人文世界。

  一、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

  1、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除此之外,教材后面还编排有8篇选读课文,共36篇。全册共分8组,每组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作和回顾。拓展四大部分。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精读课文2篇,略读课文2篇。其中,精读课文后有要求认识和要求学会写的生字以及课后练*题,而在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语,将前后课文紧密的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要求。每组课文后面安排有词语盘点、口语交际。*作、回顾。拓展、展示台、趣味语文、课外书屋和成语故事。本册教材的特点:

  (1)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

  (2)安排“综合性学*”,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

  (3)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

  (4)丰富课本内容,拓宽学*资源。

  2、教学目标

  (1)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2)认字200个生字,会写150个生字。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圆珠笔或钢笔熟练书写规范的正揩字。

  (4)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别人交谈。

  (5)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6)能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7)养成读书看报的*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8)在交流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9)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10)在综合性学*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二、教学设想

  1、加强班级管理,继续加强课堂常规教育和学生的行为*惯养成教育,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努力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2、巩固汉语拼音,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3、加强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4、一如既往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5、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

  教学目标:

  1、抓住人物的言行和细节描写,感受父爱。

  2、能抓住人人物的言行和细节进行对父爱的表达。

  教学设计:

  一、古诗导入

  师:同学们,先让老师念一首古诗吧。《游子吟》诗中的哪些地方让你最受感动呢?

  师:自古多情伤离别,更何况是骨肉之情的离别呢!母亲看着孩子将背上行囊独自远行去寻找遥不可知的未来。已无语,她只能将牵肠的担忧和揪心的疼爱一针一针地缝进游子厚实的衣服里。

  让我们一起饱含深情地朗读这首纯朴的诗吧!

  师:爱无需言语,它可能就在一个眼神里,可能就在一个细微的动作里,也正因为这样经常被年少无知的我们所忽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去感觉含蓄而深沉的父爱。

  二、学*《背影》

  师:让我们先听听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听后告诉我你的感受。

  (三个学生进行交流)

  师:这是一位普通而又伟大的父亲。文章语言朴实,但是无不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使我们情不自禁地想走*文章,走*这位伟大的父亲。

  师: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最能让你感受到父爱的地方找出来,进行品味。(可以从人物的语言行动和神态中去找,还可以抓住细节的描写。或可以抓住一句话或抓住一个词去感悟。)

  学生把找到的写到黑板上去。

  学生交流,老师引导。

  有感情地朗读。

  三、拓展学*《父亲的爱》

  师:虽然这是一个老境颓唐的父亲。但我们从他对孩子的爱中看到了他人格的伟大。

  其实我们的父亲又何尝不是一个*凡的人呢,在我们自心为了不起的成长过程中甚至也在经常暗笑父亲的迂。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一个孩子猛然间发现在父爱吧,在你的脑海里是否也闪现出诸如此类的生活画面呢。

  学生自由读

  师:现在请同学们回想你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是否也有被你忽视的父爱呢。如果你现在感受到了也能不能抓住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谈一谈呢。

  四、小结

  同学们,请让我们更加倍爱我们的父亲吧。

  北师大七年级语文上背影集体备课

  教学目标: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15篇)(扩展9)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菁选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做好计划可是让你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喔!可是到底什么样的计划才是适合自己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教材分析

  我们采用的是人教版新版的教材,本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

  第一单元四季美景:

  我们可以感受到作家笔下的四季,是那么的五彩缤纷。本单元课文都是抒情类的,有现当代散文和古代诗歌,基本上都是名家名篇,内容健康高尚,风格清新优美,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这里描写了美的的景物(《春》、《济南的冬天》),描写了美的情感……

  第二单元至爱亲情:

  我们可以感受到浓浓的亲情,是那么的动人心弦。亲情是人世间最真挚而美好的感情,这样的文章往往最能打动人心,也最能引起感情共鸣。单元整体精心构建,选文兼顾诗文,兼顾古今,兼顾中外。所选的四篇课文,作者努力用心灵捕捉生命的灵感,捕捉对亲情的体会与赞美,让读者产生感情的共鸣。

  第三单元学*生活:

  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外著名作家的童年时代的学*经历,有乐趣,有艰辛。学*本单元,将会引导学生珍惜青少年时期的学*时光,明确学*目的,端正学*态度,从初一开始引领学生去实现理想,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为漫长的人生打下精神的底色。

  第四单元人生之舟:

  这个单元的课文写的是关于生命的意义,对于人生的憧憬、体验和思考,在阅读这些课文的时候,将会引导学生体味人生,关爱生命。在学*这个单元时,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且提高朗读的能力,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第五单元动物与人:

  在这个单元的几篇课文,都涉及人与动物的密切相关。读这些文章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人与动物应该和谐相处,珍爱生命,热爱动物,*等对待动物。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同时也突出了人类是最高级的动物,人类的智慧高于其他动物的智慧,勉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

  第六单元想象之翼:

  这个单元的课文主要以想象丰富的奇妙世界为主,体裁多样,有童话、神话、寓言和诗歌。它们都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像,虚构形象、故事情节及景象,曲折地反映现实,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在这些由想象创造出来的世界中,体味世界别样的魅力。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七()、()班语文教学。七年级的学生刚刚告别相处六年的小学,怀着激动的心情,踏入这所学校,对新学期充满了期待。《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成为学*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但是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明显的不够好,大多数学生在小学都是接受式学*,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以及基础知识的掌握参差不齐。综合以上情况来看,这个学期的语文教学,要从四个方面着手:

  一是培养学生的学*语文的兴趣,包括培养他们良好的学**惯,比如在课堂上听讲要记笔记,要积极发言提问等等;

  二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社会主建设培养有用的人才;

  三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通过大量的课内外阅读来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四是要及时了解每个学生对语文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针对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三、教学目标

  (一)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

  1.掌握七年级上册语文所要识记的生字的字音、字型、字义。

  2.学*朗读方法,注意语气的停顿、转折,感情的转化,为培养学生语文的语感打下基础。

  3.了解写作的基本技巧,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并且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字敏感度和对文本理解的深度,体会其情感。

  4.培养良好的学*语文的*惯。养成边读边圈点,敢于提问,敢于发言。

  (二)思想品德目标: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进步的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积极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三)人文素质目标: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能够较完整的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数,完整准确、突出重点。把课本上学*到的东西,活用到生活当中,提高自身的文化品味。

  四、教学重难点

  1.要求学生掌握七年级(上)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

  2.学*本册书上的课文,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惯,掌握常用的学*方法。

  4.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5.大量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

  6.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文战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7.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五、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学**惯的培养,促进学生良好学**惯的养成。

  2.营造轻松、活泼的自主学*氛围,让学生在学*中学知识,在生活中学道理,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

  3.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教学,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进行反思。

  4.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要求学生能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可以在课外组织朗读比赛或者是演讲比赛,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5.建立合作小组,加强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

  6.督促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写读书笔记,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学*心得,进行交流。背诵名篇名句,并进行默写。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深化责任意识,更新教育观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立足课堂教学,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重点深化有效课堂教学,努力提高全年级语文素质。

  二、学情分析

  本期任教七年级34班和35班语文。由于大部分学生是择优录取的,语文素养的发展比较均衡,尤其是口头表达能力比较强,课堂发言积极踊跃。但是也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问题,如表述缺乏逻辑性、层次性,书写不规范,朗读时乡音较重,没养成做笔记的*惯等等,不一而足。这些情况和问题有待全体师生有计划、有步骤地去解决。

  三、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与第二单元都是以“人生”为主题组元的,但是侧重点有所区别,第一单元侧重于怎样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困难或不幸。

  从课文内容上说,五篇课文从不同方面以不同题材回答怎样走好人生之路这个总问题。《在山的那边》用象征手法说明通往理想之路要翻越无数座山,要不怕艰苦跋涉。《走一步,再走一步》,讲了一个陷入艰险而后终于脱险的小故事,说的是面对一个似乎无法解决的困难该怎么办。《短文两篇》从动物的生命现象说起,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对生命严肃的思考。《紫藤萝瀑布》描写一树盛开的藤萝花,又由藤萝的盛衰,感悟生命的长河是没有止境的,人生应该豁达,乐观,积极,进取。《童趣》说的是作者童年时代观察丛草、蚊虫、土砾、癞虾蟆,幻象迭出,有一种物外之趣。

  五篇课文乃人生面面观,既涉及理想,又涉及理想之路;既弘扬奋斗精神,又有经验之谈;既说到事业上的困难,又说到命运的遭遇;既讲苦斗,又讲乐趣,给人多方面的启迪。

  体裁、时代、国别上,也作了精巧的建构:以散文为主,又有诗歌;以现当代作品为主,又有古代作品;以中国作品为主,又有外国作品。

  从课文可读性上说,力求贴*学生生活,难易适度,使学生感觉亲*。比如,《在山的那边》是从小时候的憧憬和向往说起的,极易引起共鸣。《走一步,再走一步》回忆的是童年生活,足以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童趣》回忆的是童稚时代的物外之趣,更容易激发兴趣。

  单元编排顺序,常规是先精读后略读,本单元有所突破,一略一精,不但考虑到课文内容的逻辑联系,而且考虑到新学年开头的教学氛围。第一课安排略读《在山的那边》,第二课安排精读《走一步,再走一步》,内容上从粗线条到细线条,学*情绪趋向稳定之后再行精读,效果可能更好。

  本单元综合性学*,主题为“这就是我”,作自我介绍,既与阅读内容紧密结合,又跟学校生活密切联系。活动方式不很繁难,便于启动尝试,便于积累经验。

  本单元在初中学段是起始阶段,教学要求也是起步性的,从阅读理解上,要求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用心领会写作意图,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想人生的大问题。在阅读方法上,着重提高朗读能力,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继续学*有关人生的课文。五篇课文是《理想》(流沙河)、《短文两篇》(张晓风《行道树》、周素珊《第一次真好》)、《人生寓言(节选)》(周国*)、《〈论语〉十则》、《我的信念》(居里夫人)。

  人生,是一个大话题,分析起来,又有方方面面,上一单元侧重回答在人生道路上遇到困难、不幸该怎么办,这一单元侧重理想与信念,递进了一层。理想与信念实质上是人生的选择,要有所为,就要有所不为,正像《理想》中所说的,“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行道树》中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这就是说,行道树这样的奉献者,获得的是深沉、神圣,同时又是以承受痛苦为代价的。《人生寓言》也讲了选择,白兔被赐予月亮,结果并非好事,白兔醒悟了,她选择了弃权。落难王子在厄运中挑战命运也是一种选择。居里夫人《我的信念》归结起来是说,她相信自己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是正确的,她也是有获得,有牺牲,她相信她所作出的牺牲是对的。《〈论语〉十则》除讲学*之外就是讲做人。本单元在前一单元的基础上,上了一个台阶,内容比较深沉、严肃,理性的成分浓厚得多,三篇精读课文几乎通篇都是哲理。这样的编排,可以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一个层次。很明显,第一单元与第二单元是不可倒置的,现在这样的编排是循序渐进的。学*第二单元,正值上半学期的学*高峰期,安排这么一个单元是合适的。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本单元的阅读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可以从中认识到一个高尚的人怀有怎样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并为此而执著地奋斗不息。阅读这个单元就是与一颗颗高尚的心灵对话,熏陶感染之下,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很有益处的。

  本单元选文,同样注意题材、体裁、风格的丰富多样。《理想》是一首诗,《短文两篇》是短小的散文,《人生寓言》是现代寓言,《我的信念》是居里夫人的随笔,《〈论语〉十则》是文言语录。同样是以散文为主,又有诗歌;以现当代作品为主,又有古代作品;以中国作品为主,又有外国作品。既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又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既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又注意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五篇课文编排的顺序是考虑内容的逻辑关系的。第一篇《理想》具有总起的性质,定为精读课文。接着的两课对于《理想》一课来说都具有举例性质,是从一般到个别,感受具体的形象可以充实对哲理的认识。读了《理想》,更容易感受行道树的形象、白兔的形象、落难王子的形象,感受了这些形象又可以具体地理解《理想》中的种种哲言睿语。在两课比较轻松愉快的略读之后,再精读《我的信念》,一个实实在在的楷模展现在面前,学生自然会进一步思考自己的人生。

  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以“漫游语文世界”为主题,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言,从家庭到校园、到社会,关注周围人们的语文生活,一方面汲取营养,一方面干预语言文字使用中不规范不文明的现象。

  本单元教学要求,与上一单元既有延续性,又有所提高。要求熟读课文,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继续练*朗读,并学*课文的表达技巧。

  其中“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会课文深长的意味”,是新的要求,是根据本单元课文的特点提出来的。拿两个单元中的两首诗来说,《在山的那边》,有象征意义,但是毕竟比较浅显,《理想》一诗则通篇都是意味深长的哲言睿语,非联系人生体验,深入思索,反复咀嚼不可。

  第三单元

  这个单元的阅读课学*描写自然景物的古今诗文。

  单元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品味精彩生动的文学语言,神游优美深远的诗化意境,吟诵涵咏,熏陶感染,培养审美想像、审美情感、审美意识以及灵气、悟性,激发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愿望和热情。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非常重视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身的关注,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审美的素质、能力,如“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操”,“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等等。本单元正是对这些精神、原则的具体实践。

  这套课本是按照人与自我、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三大板块来建立整体框架,本单元属于人与自然的这一板块。人与自然可以析理出多层次、多种类、多方面的关系,本单元属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的审美的层次或方面,亦即从人类的文学的、艺术的角度或方位,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在对自然的审美化的、艺术化的认识和体验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对自身的能力、悟性的认识和开发。从这意义上说,本单元在本册课本乃至整套课本中都具有独特的重要的作用。

  本单元课文都是抒情类的,有现当代散文、现代诗歌和古代诗歌,基本上都是名家名篇,内容健康高尚,风格清新优美,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春》和《济南的冬天》是传统课文,进入课本后,更注重发掘其审美的素质;《夏感》用热情洋溢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夏日里大自然的景象和人们生活、劳作的情状,把我们带入一种美好的情境中。《秋天》是一首现代诗,虽时隔甚久,但内容凝练,意味醇厚,风格清新;《古代诗歌五首》都是传统课文,也都是“课标”规定的背诵篇章,入选课本,更注重发挥其长于吟诵、激发想像、娱悦性情的作用。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一是领略课文的诗化意境,感受作者的审美情感,二是品味课文的优美语言,积累诗文语句。

  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主要反映的是对自然世界进行科学探索的内容。阅读部分,选编了五篇课文,它们分别是《化石吟》《看云识天气》《绿色蝈蝈》《月亮上的足迹》和《山市》,古今中外,天上地下,文言白话,诗歌散文……可谓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写法各异。综合性学*是结合《月亮上的足迹》一课,开展“探索月球奥秘”的活动,试图使学生在科学与人文两方面都有较大收获。教学这个单元的课文,应尽可能实现以下目标:

  1、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2、知识和能力目标: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阅读现代科技文的能力;

  3、过程和方法目标:练*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第五单元

  本单元的选文主题为“亲情”。所选课文,都是围绕着有关亲情或家庭生活的。亲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之一,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摇篮。描写亲情和家庭生活的诗文,数量众多,优秀之作,往往十分感人。浓浓亲情,动人心弦。天伦之乐,其乐融融。本单元所选的这几篇课文,作者努力用心灵捕捉生命的灵感,捕捉对亲情的体会与赞美,让读者产生感情的'共鸣。

  鲁迅的文章过去在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得较多,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过去的教材受当时政治的影响太大,过分强调鲁迅革命性、战斗性的一面,所以选的鲁迅作品往往充满了“火药味”,这使学生读了不少鲁迅作品,到头来却并不喜欢鲁迅。其实,鲁迅作品中既有金刚怒目的一面,也有充满柔情的一面,有不少描写自然景物和人间至爱真情的感人作品,《风筝》就是一篇这样的作品。《风筝》为我们讲述的是一对兄弟童年时代游戏的故事。每个人都会有童年,童年生活是充满快乐的,童年的游戏往往也是终生难忘的。尽管有时也会有误解,有阴云,但童年带给人们的总是感人至深的人情美、人性美。

  和美与温馨是家庭生活的主旋律,但有时也会发出一些不和谐的声音。父母与子女之间,丈夫与妻子之间,孩子之间,常会生出这样那样的矛盾和磨擦。另外,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的社会生活圈子,都有自己的关系网,上辈、亲戚、朋友、领导、同事、老师、同学等等,有时免不了会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这些不愉快如果再和家庭成员间的矛盾和磨擦搅和在一起,就更加显得“剪不断,理还乱”了。张之路的《羚羊木雕》讲述的就是子女和父母之间发生的一场小矛盾。这种矛盾说到底还是一个“代沟”问题,即由于时代的变迁,知识背景的不同,两代人之间在对待人生、理想、亲情、友情以及价值观等等方面必然会有种种差异。这种矛盾其实在许多家庭都普遍存在着,只不过表现形式各有不同罢了。

  家庭的和谐与温馨需要每一个家庭成员共同用爱心来营造,当彼此的利益和愿望发生冲突时,宽容和忍让就是不可缺少的了,尤其是对老人和孩子。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家庭和谐幸福的重要保证。本单元所选的莫怀戚的《散步》,写了一家三代人一起散步这样一件非常*常的事情。但就是在这*常的家庭琐事的叙述和描写中,作品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尊老爱幼的故事,体现出了浓浓的深情。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种感情,也最能集中地体现亲情。所以,在中外文学史上,母爱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让学生多读描写母爱的作品,有助于认识到母爱的伟大,从而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本单元所选的《诗两首》,就是献给母亲的歌。一首是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的《金色花》,一首是我国著名作家冰心的《纸船》。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语文中的古诗文教学,强调诵读,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文言文还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所以,这套教材的第一、二册,古诗文没有设独立的单元,而是根据各单元的主题选取内容相*的课文,和现代文混合编排在一起。本单元从南朝宋刘义庆编的《世说新语》中选了两篇短文,一是咏雪,一是陈太丘与友期。《世说新语》虽是文言文,但其中有一些当时的口语成分,语言文字比较浅易,而且所选的这两篇都有一定的故事性,仍围绕着家庭生活和亲情这一单元中心。学生理解起来应该说相对容易一些。谢氏家族是东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世家。在他们的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陈氏父子都是汉末名士,年方七岁的陈纪,对父友侃侃而谈。这些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的美谈,至今流传。两篇短文都从某一方面反映了古人的家庭和亲情观念。

  本单元的课文形式多样。既有散文,也有诗歌,有的还是小故事。语言形式则是既有现代文,也有浅易文言文,还有翻译之作。本单元课文的作者,既有像鲁迅、冰心、泰戈尔这样的中外文学大家,也有出自《东方少年》《中国青年报》这类报刊上的时文。选文在强调经典性的同时,还很注意时代性。所以这些课文应该说都是贴*学生的生活和情感,也是学生喜欢阅读、乐于接受的。

  第六单元

  这个单元所选的课文体裁多样,有童话、神话、寓言和诗歌。童话、神话和寓言一般称作想像和幻想类作品,想像力丰富是它们的共同特征;所选诗歌是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和《静夜》,也带有浓厚的想像色彩。本单元就是在引导学生领略由“想像”创造出来的“别一世界”的魅力的同时,让学生对联想和想像有初步的了解,培养他们的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

  思维活跃后,眼界也会跟着放开,对事物和问题的看法会更全面,更新颖,更带有个性色彩,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发表对事物的看法,正是基于这一点提出来的。这一点已体现并贯串到各篇课文的阅读提示、研讨与练*中。

  《皇帝的新装》是安徒生的代表作,是童话作品中的名篇。它本身包含的意义丰富,耐人寻味。因此,它虽然是一篇“老”课文,我们完全可以从中发掘若干新意,使之更富于时代色彩。另外,帮助学生培养高尚情操,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是语文学科的重要任务。《皇帝的新装》正可以在这方面加强引导。

  《郭沫若诗两首》选的是《天上的街市》和《静夜》,两首诗都选自郭沫若的诗集《星空》,它们的结构、手法和情调都颇为类似,便于进行比较教学。这两首诗都是写夜空的,但具体景致不同,由此唤起的联想与想像也不同。研讨与练*一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两首诗里的想像世界”,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对诗人的联想与想像产生的过程获得一些了解,一方面是要激发学生的想像力。要让学生充分调动想像力,把文字在脑海里转换成画面,这样,描述时才能达到活灵活现的效果,而不是简单地把原有的诗歌语言替换成*常的“白话”。

  《静夜》初次入选教材。这首诗初读之下,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好处。第1小节写景*常,第2小节引入“鲛人泣珠”的传说,似乎又显得突兀。教学时大致讲一下“鲛人泣珠”的传说,然后重点引导学生体味鲛人“对月流珠”是一幅很美的画面:莹洁的月亮,沐浴在月光里的鲛人,圆润的珍珠泪……而这一切被海雾遮掩,虚幻飘渺,引人追念不已。然后从标题“静夜”入手,引导学生体味,诗中描写的人间世界和天上世界,主调都是一个“静”字,笼罩天地的“静”使这首诗成为一个和谐的、统一的整体。这首诗看似*淡无奇,却愈读愈觉其清淡有余味。

  《女娲造人》是根据汉代应邵的《风俗通》里有关女娲的神话传说改编的。《风俗通》里的记载极其简单,只交代了最基本的事实,课文作者袁珂在尊重基本事实的基础上,从人性化的角度对女娲造人的经过进行丰富和扩展,课文中的女娲成为一个充满生命活力和母性的大神形象。这篇课文是很有感染力的,和《风俗通》里干巴巴的记载截然不同。文中有许多表现作为人类的喜悦感与自豪感的语句,如“可是单单没有人类,这世间……总不免显得有些荒凉寂寞”“接着一阵兴高采烈的跳跃和欢呼,表示他获得生命的欢乐”“(人类)看起来便似乎有一种管理宇宙的非凡的气概”等,教师可以适当加以点拨,使学生产生生而为人的自豪感,并初步认识到生命的可贵。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是一篇美丽的抒情童话,它的主题是“关爱”,倡导我们同情、帮助弱小者和有困难的人,这样我们自己的精神境界也会得到提升。这个主题并不新鲜,很容易落入俗套。可这篇童话读起来非常吸引人,它所讲的故事并不曲折而且篇幅又比较长,不过我们还是能一口气读下去,并且被深深地打动。为什么具有这样的效果呢?首先是它的描写细腻真实。其次,这篇童话用词遣句优美,有自然的韵律,是诗化的语言,有浓厚的抒情气息。另外,这篇童话除了可以从“我们应对弱小者付出我们的关爱和帮助”这样的主题来理解以外,还可以从另外的角度来对它做出多种解读。研讨与练*一就意在引导学生对这篇内涵丰富的童话做见仁见智的理解。出自自己的思考,能更好地融进自己的血肉中,成为养料。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寓言四则》选了两则《伊索寓言》和两则中国古代寓言。学*这四则寓言都要求学生理解它们各自所包含的寓意,并鼓励学生突破故事原有的寓意提出自己的新见。教学《伊索寓言》时可以重在让学生揣摩人物的语言、表情,而教学两则中国古代寓言时,则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关键文言字词,疏通文意。学生在小学期间已经学过不少寓言,所以学课文后可以让学生总结出寓言的特点,如果学生兴致高,可以就此趁热打铁建议学生试着写寓言。

  总之,通过第六单元的学*,要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想像类作品的艺术魅力,情感上得到熏陶、感染,想像能力、发表见解的能力都能有所提高。

  四、本学期目标及措施。

  1、积极参加每周的集体备课活动,在集体备课中提高业务水*。集体备课之前,认真阅读教材,结合新课程标准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大体构思教学过程,并将个人的意见与主备人进行沟通。集体备课时,就已备好的教案发表中肯的意见,聆听、吸收他人的长处。

  2、认真做好二次备课中的“教学反思”。每上完一堂课,教师便及时记录本课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一周课全上完后在下一次的备课活动中将自己的心得、体会与大家交流。就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与大家展开讨论,虚心向老教师请教。

  3、本学期教学注重过程性评价,全方位多角度掌控学生的语文学*。将作业、背诵默写、口语表达、课外阅读、写作训练等纳入*时考核,使学生关注自己*时的作业、上课的表现,背诵默写的检查。让*时扎扎实实的落实在语文期末考试中张显作用。

  4、精心上好每一堂课。没有永远的名师,只有永远的学*。日常教学中本人将坚持认真备课、及时反省、虚心学*,上好一堂见面课,并力争在“长鸿杯”教学竞赛中获得佳绩。

  5、启动“阅读工程”。为激发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本学期在全校范围内启动“阅读工程”。语文老师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指导,定时检查学生阅读进度,组织学生撰写读书心得和体会,并组织、举办读书报告会。

  6、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结合教材中的综合性学*,语文老师组织学生开展多样活动,如书法比赛、听写比赛等等。

  天高云淡,展现秋的气息;黄叶飞旋,画出秋的颜色。又是一个秋天,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征程。新的学期开始,新的画卷打开。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指引下,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方向,以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吸纳世界文化精华为宗旨,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联系生活实际,把语文学*与生活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创新学*、探究性学*,培养学生装的创新能力和钻研精神;同时,不断提高学生装的沟通能力,加强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以达到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书的单元布局改变了以往按文体安排单元的形式,教材符合新课程的不再强调语文的文体知识的要求,更加注重学生的人文体验。以下是单元安排:

  第一单元人与自我之一生命体验

  第二单元人与自然之二理想信念

  第三单元人与自然之一自然美景

  第四单元人与自然之二科学世界

  第五单元人与社会之一家庭亲情

  第六单元人与社会之二想象世界

  教课书的主要特点:

  第一,构建新的教科书体系。这本书力图构建语文综合实践体系。按人与自我(人类、生命、人格、人性、人生等)、人与社会(社区、群体、家庭、民族、国家等)、人与自然(自然环境、生态等)三大板块组织教材,每个板块分若干单元(主题),每个单元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两大部分。采用这种编排体系,注重教材的实践性,自始至终把语文学*置于实践活动之中;突出教材的综合性,减少头绪,突出重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整合在一起,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与个性发展、人格养成整合在一起。

  第二、致力于全面挺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各个环节的设计兼顾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力图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惯的同时,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教科书内容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培养扎实的语文基本功与开发潜在能力、创新能力的统一。

  第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内容和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进取精神,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需求,为学生提供各自的发展空间。阅读部分,选文的练*和提示,都尊重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主发现、自主建构文本意义,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理解。便学生在阅读中不仅仅是获得信息、汲取知识、而且是发现自我、充实自我。写作、口语交际部分,注意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展示独特个性、使学生的学*写作和口语交际,成为他们健康人生重要开端。尤其是综合性学*部分、突出自主性、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自主选择确定活动内容和方式、突出合作性,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培养创新精神。

  第四,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申学*语文。这套教科书力图使学生学*的过程,变成读写听说的不断实践的过程,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

  第五、力求建立开放、有弹性和富有活力的教科书体系。教材体现了课内外和校内外的结合,使教科书由课内走向课外。

  可以看出,教材选文文质兼美,难易适度,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适合学生学*。

  三、教学目标

  新课程教材的教学目标,不再是教材的教学目标,而是学生的语文学*目标,教材只是例子,重要的在于学生的情感体验。

  1、掌握初一(上)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

  2、学*本册书上的课文,完成木学期的教学任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惯,掌握常用的学*方法。

  4、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5、大量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

  6、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文战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7、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一)备课精益求精,切实提高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作为语文老师我太了解语文学科的现状,没有多少同学是因为喜欢语文而去学语文,语文在大多数同学心中是枯燥无味的学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深谙此理,可是对语文学科兴趣的培养难于上青天,因为他们在语文课上领略不到语文的魅力。为此我决心从备课上寻求突破口,备课精益求精,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艺术,激发其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比如以往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我都是讲语文课的规矩,学语文科的物质准备等,学生懒懒地坐着,无奈的听着。这个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我的课题是《语文的魅力新学期语文的第一节课的.开讲艺术》,在亲切的交谈中,在生动的故事中,学生感悟到语文天生重要,初步激发起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同学们听得兴趣盎然,效果颇好,为今后的语文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我每一节都能用心去备:想着怎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且让学生切实得到提高锻炼。那么这样备出来的课学生一定爱上。

  (二)、读、背、写

  其实语文更大的魅力不在语文课堂,更不能光靠语文课本。所以想激发学生对语文的更大兴趣,就要带领学生泛舟语文的广阔海洋。

  语文的魅力在于读和写。勤奋读书。我要告诉我的学生:一日不读书,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每天晚上课铃响后,固定给学生五分钟,让学生自己选择一片好文章来朗读。每周三拿出一节课来给学生读书看报。读书要圈点勾画,摘抄积累。秦牧说:少年和青年时代学到的东西,像是用凿子刻进石头一样,记忆极牢。我自己现在能够背诵的诗歌都是在少年时代学来的。其中好的段落文章一定要背下来,坚持下去,量变会带来质变。

  大胆练笔。学生第一次练笔,几乎三分之一只写了三两句,针对这种状况,让学生放开手去练笔,想写啥就写啥,想怎写就怎写。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喜怒悲欢,皆可成篇。还要告诉学生读背最终是为写服务的,尽管把你读到的用到你的写作当中去。

  语文是国学,包罗万象,博大精深。语文难学,语文也容易学,关键是在于兴趣和用心。请多读文章,请多写文章,因为语文的魅力存在在于读和写之中。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2人,男生32人,女生10人。大部分学生天真聪颖,接受能力也较强,但小部分同学纪律散漫,行为*惯不好,学*没有自觉性,经常作业不按时完成。所以存在着学*上的“贫富悬殊”。对于这小部分学生有待于今后教学中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其学*积极性,逐渐养成遵守纪律,爱学*,求上进的良好*惯。使整个班级形成一种勤于学*的氛围,使大家在各方面都有所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此外,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课例由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后有要求认识和要求学会的字,还有课后练*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既将前后的课文连接起来,又提示略读课文的学*要求和方法。在部分课文的练*题后,还安排有“资料袋”。第一单元和第五单元各安排一次综合性学*,分别是“我们的课余生活”“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三、本册教材的特点

  (一)围绕专题组织单元,进一步加强教材的整合性。

  前四册教材“以专题组织教材内容,加强整合”的编写思想,在教学实践中已经得到老师们的充分肯定。本册教材在继承中又有创新,从导语到课例、到语文园地,各项语文活动都紧密围绕本单元专题而展开,教材的整合性进一步加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强化导语的导学功能。

  从本册开始,每组单元前设计了专门的版面安排导语内容。导语的主要作用是揭示单元学*的内容,点明专题,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有些导语还布置学*过程中的一些任务,为课文和语文园地的学*做好准备。每组导语都配有表现专题内容的背景图,用直观的方式更形象地揭示专题。

  2.加强了单元内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联系与整合。

  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用一段流畅的文字,很自然地由精读课文过渡到略读课文,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要求和方法,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一个整体,更好地发挥训练阅读、迁移能力和陶情冶趣的功能。

  3、联系单元专题,加强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

  (二)结合专题安排“综合性学*”,落实课程标准倡导的课程理念和提出的课程目标。

  “综合性学*”作为和识字与写字、阅读、*作、口语交际并重的一个内容,体现了语文课程的价值追求,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如课标所指出的那样,开展语文综合性学*,在于“拓宽语文学*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综合性学*以其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特点,更能在发展学生主动探索、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上发挥重要作用。

  (三)改进课文和课后练*的编排,促进学生学*方式的转变。

  1.改进课文的导学系统。

  灵活地在课文之前、课文之中或课文之后,以学*伙伴的口吻,提出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逐渐悟到读书时应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样想,养成良好的阅读*惯。

  2.改进课后练*的设计。

  课后练*,都是以学*伙伴的口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谈感受、展示学*成果,或用举例的方式,鼓励大家讨论、交流。与低年级教材“我会读”“我会写” 的设计思想一脉相承,结合中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本册教材在课后练*的设计上,改变了过去以布置、要求的语气提出思考练*内容的叙述方式,采用了以激励的口吻引导学生自主学*的第一人称叙述方式。其中,有的是以“我能……”“我要……”的方式引领学生展示学*的成果。有的是以“我们来讨论讨论……”“我们来交流交流……”这样一些富有激情的话语引导大家合作学*。有的用富有活力和个性的儿童化语言,激励学生认真朗读课文。

  3、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

  本册教材采用了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学*和积累语言,且较好地体现了让学生自主选择、主动积累的思想。一是在课后练*中加强了词、句、段的积累。二是教材之后列出词语表,体现对积累词语的重视。三是加强了朗读、背诵训练,而且增加了自由度。

  4.紧密联系学生的阅读或生活实际,安排适量的“小练笔”。

  随着学生会认、会写的字的增多,学生写话的愿望日益增强。顺应学生心理发展的这一特点,本册在二、四、六、八单元分别安排了的四次小练笔,以加强读写之间的联系,增加学生练笔的机会。 “小练笔”以学生自主练*为主,教师可以鼓励他们注意运用课文中的.一些表达方法和写作方法,但不要拔高要求,不要把它当作语文园地中的“*作”来对待。

  (四)改进“语文园地”的形式,丰富“语文园地”的内容。

  为了更好地体现整合,加强“口语交际”和“*作”,本册教材把“口语交际”和“*作”这两个板块提前。并增设“趣味语文”“成语故事”两个栏目,语文园地中的内容依次为:“口语交际”“*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板块,由以前的“展示台”“宽带网”变为“展示台”“成语故事”“趣味语文”“宽带网”这四项交叉安排,使语文园地的内容更丰富、更有趣。

  5.丰富语文园地的内容和形式,增设“趣味语文”“成语故事”两个栏目。

  四、教学应采取的措施

  (一)识字、写字教学

  识字、写字是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迁移到新的识字、写字的学*中,尊重不同学生不同的学*方式和方法,准许学生在一定的时间以内在识字数量、识字能力上有差异。

  随着学生识字、写字量的增加,识字的巩固是识字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经常要做的一项工作。最主要的方法是所学的生字让学生多接触、多见面,特别是在阅读中多见面,特别是在阅读中多见面。

  要继续加强写字的指导。在指导写字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板书示范,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结构以及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为避免学生的疲劳,每次写的字不要太多,适当分散写。在写字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把握,不是字写得越多越好,而是要讲求写字的质量。

  (二)阅读教学

  1、精读课文的教学。

  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进行语文训练的主要凭借。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词、句训练。积极引导,及时检查,适当表扬和激励。

  (2)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3)逐步培养学生默读的能力。

  (4)精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阅读、感悟的过程。

  (5)给每个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质疑问难。

  2、略读课文的教学。

  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从内容上说,理解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

  的教学,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二是从方法上说,教师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渐渐*得基本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3、选读课文的教学。教材后附有8篇选读课文,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决定是否选用。在教学方法上,应以学生自己课外阅读、自我监测为主,教师的任务是提出要求和酌情检查,通过交流,起到激励和引导的作用。

  (三)口语交际的教学

  1、明确教学要求,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2、口语交际是听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景中进行。

  3、全员参与。

  4、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评价。

  (四)*作教学

  1、重视培养*作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

  2、加强*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的联系。

  五.本期目标

  由于上学期成绩不够理想,力争在抓好班级的同时,让成绩会有新的突破,力争进入前四名。春节放假交一份让学校、家长满意的答卷。

  为了使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顺利进行,高标准的完成我所承担的教学任务,特制定本教学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本期的语文教学工作仍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校的工作计划为依据,切实提高自身的业务知识水*和教育教学能力,落实常规工作,夯实基础。对于七年级学生一方面继续坚持识字写字的教学;一方面增加课外阅读量,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有的放矢地进行写作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 力。掌握语文学*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惯。

  二、学生情况分析 :

  我本学期担任七(1)班语文教学。从学生的基础来看,学生的语文成绩和语文素养很不乐观。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都不高,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也不行,大多学生在小学都是接受式学*,所以,初中语文教学的道路可谓任重而道远。我一定按照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认真工作,着眼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有用的人才。

  三、教材分析 :

  我们采用的是人教版的教材,本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

  第一单元 : 新学期了,每一位学生都将展开心的`人生,所以这个单元的课文写的是作者对于人生的憧憬、体验和思考,在阅读这些课文的时候,将会引导学生体味人生,关爱生命。在学*这个单元时,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且提高朗读的能力,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本单元的选文,注意题材、体裁、风格的多样性。课文既涉及理想,有涉及理想之路;既弘扬奋斗精神,又有个人的经验之谈;既说到事业上的困难,有讲到命运的遭遇;既讲苦斗,又讲乐趣,给人多方面的启示,为我们日后的人生之路点亮了一盏心灯。

  第二单元: 这个单元是继续上个单元的人生课题,交我们怎么树立理想,实现理想。课文从不同侧面给我们以启迪,引领我们去实现理想,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为漫长的人生打下精神的底色。

  第三单元 :这个单元,重新开启一个新的篇章,为我们展现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多姿多彩的大自然,陶冶了人们爱美 的心灵,锻炼了人们发现美的眼力。这里描写了美的的景物(《春》、《济南的冬天》),描写了美的情感……

  第四单元 :在讲完了自然界的多姿多彩之后,本单元开启科学的大门。在这个单元的几篇课文,都与科学密切相关。读这些文章可以丰富我们的科学知识,激发我们的求知欲,培养我们的科学精神。

  本单元的特点是科学知识的普及,因此,在学*中要求学生能够借助图书馆或者互联网,搜集、查阅相关资料,培养科学精神,激发求知欲。再者,在学*中,要练*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要练*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记住主要内容,提高现代文阅读的能力。

  第五单元 :这个单元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浓浓的亲情,是那么的动人心弦。亲情是人世间最真挚而美好的感情,这样的文章往往最能打动人心,也最能引起感情共鸣。单元整体精心构建,选文兼顾诗文,兼顾古今,兼顾中外。所选的五篇课文,作者努力用心灵捕捉生命的灵感,捕捉对亲情的体会与赞美,让读者产生感情的共鸣。

  第六单元 :这个单元的课文主要以想象丰富的奇妙世界为主,体裁多样,有童话、神话、寓言和诗歌。它们都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像,虚构形象、故事情节及景象,曲折地反映现实,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在这些由想象创造出来的世界中,体味世界别样的魅力。

  四、教学目标 :

  1、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

  (一)、掌握语文七年级上册所要识记的生字的字音、字型、字义。

  (二)、学*朗读方法,注意语气的停顿、转折,感情的转化,为培养学生语文的语感打下基础。

  (三)、了解写作的基本技巧,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并且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字敏感度和对文本理解的深度,体会其情感。

  (四)、培养良好的学*语文的*惯。养成边读边圈点,敢于提问,敢于发言。

  2、思想品德目标: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进步的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积极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3、人文素质目标: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能够较完整的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数,完整准确、突出重点。把课本上学*到的东西,活用到生活当中,提高自身的文化品味。

  五、教学措施 :

  1、重视学生的学**惯的培养,促进学生良好学**惯的养成。

  2、营造轻松、活泼的自主学*氛围,让学生在学*中学知识,在生活中学道理,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

  3、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参与式教学),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教学,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进行反思。

  4、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要求学生能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可以在课外组织朗读比赛或者是演讲比赛,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5、建立合作小组,加强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

  6、督促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写读书笔记,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学*心得,进行交流。背诵名篇名句,并进行默写。

  六、教学进度 :

周次

内容(课时)

第一周

散步(2)秋天的怀念(2)

第二周

羚羊木雕(3)写作:从生活中学*写作(2)

第三周

散文诗两首(2)世说新语两则(2)我的老师(1)

第四周

再塑生命的人(1)我的早年生活(2)王几何(2)

第五周

国庆节

第六周

论语十二章(3)综合性活动:漫游语文世界(4)

第七周

春(2)济南的冬天(2)风雨(2)

第八周

秋天(2)古代诗歌四首(3)

第九周

综合性活动:成长的烦恼(3)紫藤萝瀑布(2)

第十周

走一步,在走一步(2)期中考试

第十一周

短文两篇(2)在山的那边(2)虽有嘉肴(2)

第十二周

化石吟(2)看云识天气(2)绿色蝈蝈(2)

第十三周

月亮上的足迹(2)河中石兽(3)

第十四周

写作:条理清楚(3)皇帝的新装(3)

第十五周

小圣施威降大圣(3)女娲造人(2)

第十六周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2)寓言四则(3)

第十七周

综合性活动:少年正是读书时(4)

第十八周

期末复*

第十九周

期末考试

  一、指导思想:

  为了配合十九中学的教学工作计划以及语文组工作安排,初一语文备课组以《语文教学大纲》为依据,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准绳,扎实开展教研教改活动;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台,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惯,把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作为教育教学的核心内容,处理好学生从小学到初中这一过渡期的知识链接,引导学生把语文基本能力由课内向课外迁移,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不但爱"学"语文,更重要的是会"用"语文,以切实提升学生语文成绩和语文能力。

  二、工作目标和任务:

  (一)重视对学生三维目标的达成训练:

  1、知识与能力目标:识记和正确书写常用字词,养成良好的书写*惯,逐步积累丰富的语言,能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领会文章主旨,有一定的阅读速度,养成良好的阅读*惯,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重点训练记叙文的写作方法,把文章六要素交待清楚,学会描写,把文章写具体。

  2、过程与方法目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模式,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在实践过程中学*、运用语文。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学生是语文学*的主体,要努力改变过去重知识传授和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倾向,注意语文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重要维度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人生观。

  (二)重视对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

  让备课组充分发挥优势,利用好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在团结协作下促进每个组员的教学水*的提高,提升组员专业素养。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学*,更新教学观念

  本学期初一语文组将重点学*教育理论,通过专题学*与讨论,提高自身的理论素质,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并结合语文教学实践,探索成功教育在语文教学的`应用。

  (二)落实常规,确保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1、致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团结奋战,资源与经验共享。本学期我们将通过集体备课、校本研修等形式,开展研究课,进行课例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争取高效课堂。

  2、结合新课改提倡学生自主、合作学*的理念,精心设计导学案,使学生可以在课前充分预*,在课堂可以自主展示,在课后通过反馈题加以巩固。

  3、做好教学检测工作,每个单元均进行一次测验反馈,年级统一时间。为了使时间更好安排,每单元检测分两次完成,一次基础加阅读,一次为当堂完成作文,两次成绩相加,数据上报教务处。

  4、每周教研组进行教研活动,每个教师开设一节校级公开课,轮流进行,组内进行研讨。

  5、配合年级组,做好补差工作,认真准备两次基础知识拉力大赛的题库,并准备A、B卷,认真对班级里参赛的15名基础薄弱的学生加以辅导。

  6、提高初一学生的拼写能力,除了常规的听写字词与名句外,在电教部门的支持下,组织开展"初一学生打字比赛"的活动。

  7、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推荐阅读篇目,每周一篇周记,以《评价手册》为主要练*,加强拓展阅读的练*训练。

  8、加强学生书写工整、规范、美观的教育和训练,定期组织硬笔书法大赛,张贴获奖作品,以此鼓励并推广普及。

  (三)立足教研,提升质量。

  1、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学*先进的教学经验。

  2、加强集体备课,汇集集体智慧,成就教师个人课堂教学之亮丽。以单元为单位,确定备课组教研活动的小议题,实实在在地解决一些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惑。四位老师各承担一部分的备课主讲,找出教学的要点、难点,疑惑点,找出课文的具体切入点,精心准备每课的导学案,制作好课件,设计可操作性强的练*。全组教师在此基础上分析讨论补充,教师个人再复备。

  单元备课具体分工如下:

  单元

  篇目

  课时

  主备人

  第一单元

  1散步

  两课时

  何学梅

  2秋天的怀念

  两课时

  曹霞

  3羚羊木雕

  两课时

  何学梅

  4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

  两课时

  何学梅

  5《世说新语》两则

  两课时

  何学梅

  写作从生活中学*写作

  两课时

  李兰

  第二单元

  6我的老师

  两课时

  曹霞

  7再塑生命的人

  两课时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