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

首页 / 知识 / | 2022-10-19 00:00:00

1、组成细胞的元素

2、脂质:磷脂(生物膜重要成分)

3、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这种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4、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5、组成细胞(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不同。

6、主要能源物质:糖类

7、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8、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在胚芽鞘的基部起作用;

9、感光部位是胚芽鞘尖端;

10、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11、年龄组成:a、定义: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例;

12、结构:组成结构

13、信息传递①信息种类化学信息通过信息素传递信息的,如,植物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

14、结合水:与细胞内其它物质相结合,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

15、高度分化的细胞一般不具备全能性,但卵细胞是个特例。

16、细胞的分裂次数一般都很有限,但癌细胞又是一个特例。

17、双子叶植物的种子一般无胚乳,但蓖麻例外;单子叶植物的种子一般有胚乳,但兰科植物例外。

18、红螺菌的代谢类型为兼性营养厌氧型。

19、染色:用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染色3~5min目的:使染色体着色,利于观察.

20、原理: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21、预实验:先设计一组浓度梯度较大的实验进行探索,在此基础上设计细致的实验。实验十一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

22、检测方法:斐林试剂(水浴加热)或班氏试剂或尿糖试纸

23、脂肪的检测

24、材料:洋葱根尖(葱,蒜)

25、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的序的化学变化总称,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26、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

27、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特征,使各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不断地进化。

28、各种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绝对不能离开水。

29、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30、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31、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稳态。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32、在没有受粉的番茄(黄瓜、辣椒等)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子果实。

33、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34、相关激素间具有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35、神经系统调节动物体各种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36、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和**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63.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卵。

37、基因的表达是通过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38、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39、在一定区域内的生物,同种的个体形成种群,不同的种群形成群落。种群的各种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和生物群落的结构,都与环境中的各种生态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40、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一是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二是掠夺式的开发利用,三是环境污染,四是由于外来特种的入侵或引种到到缺少天敌的地区,往往使这些地区原有特种的生丰受到威胁。


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扩展1)

——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 50句菁华

1、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2、组成细胞的元素

3、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

4、ATP与ADP相互转化:A—P~P~PA—P~P+Pi+能量

5、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6、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为: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7、组成细胞(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不同。

8、蛋白质功能:

9、主要能源物质:糖类

10、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CHONP)。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RNA的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核酸初步水解成许多核苷酸。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核苷酸由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磷酸、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根据五碳糖的不同,可以将核苷酸分为脱氧核糖核苷酸(简称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

11、核酸中的相关计算:

12、单细胞(如草履虫)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13、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成分相对稳定

14、血糖*衡的调节

15、激素调节的特点:

16、细胞免疫的过程:

17、恶苗病是由赤霉素引起的,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成熟;

18、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分布在根尖);

19、群落的意义: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20、群落中种间关系:

21、信息传递①信息种类化学信息通过信息素传递信息的,如,植物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

22、我国应对的措施:a、控制人口增长

23、生物多样性①概念: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24、肽键:肽链中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键(-NH-CO-)。

25、人的成熟红细胞的特殊性:

26、XY是同源染色体,但其大小不一样(Y染色体短小得多),所携带的基因不完全相同(Y染色体上基因少得多)。

27、蜂类、蚁类中的雄性个体是由卵细胞单独发育而来的,只具有母方的遗传物质;雌性个体由**卵发育而来。

28、体细胞的基因一般是成对存在的,但是,雄蜂和雄蚁就是孤雌生殖,只有卵细胞的染色体!

29、红螺菌的代谢类型为兼性营养厌氧型。

30、解离:药液: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1:1混合液).时间:3~5min.目的: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31、常用的生长素类似物:NAA(萘乙酸),2,4-D,IPA(苯乙酸).IBA(吲哚丁酸)等

32、污点不随载玻片移动,换镜后也不消失,则位于反光镜上。

33、制备组织样液。

34、向试管内注入1mL新制的斐林试剂,振荡。应将组成斐林试剂的甲液、乙液分别配制、储存,使用前才将甲、乙液等量混匀成斐林试剂;

35、试管放在盛有50-650C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分钟,观察到溶液颜色: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最好用试管夹夹住试管上部,使试管底部不触及烧杯底部,试管口不朝向实验者。

36、步骤:(一)洋葱根尖的培养

37、从结构上说,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8、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的序的化学变化总称,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39、糖类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40、内质网与蛋白质、脂类和糖类的合成有关,也是蛋白质等的运输通道。

41、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42、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特征),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生物的遗传具重要意义。

43、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也就是保持着细胞全能性。

44、渗透作用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一层半透膜,二是这层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45、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不是受单一激素的调节,而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

46、相关激素间具有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47、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48、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和**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63.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卵。

49、生物的一切遗传性状都是受基因控制的。一些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基因控制性状的另一种情况,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来直接影响性状。

50、在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各种类型的生物群落。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群落的结构都有差别。但是,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是统一的整体。


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扩展2)

——初中生物中考知识点的归纳 40句菁华

1、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结合成**卵→胚→种子)

2、变态发育:在由**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家蚕的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3、三大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

4、消化系统的组成两大部分:①消化道;②消化腺课本8页图3、1—4

5、消化道:①口腔;②咽;③食道;④胃;⑤小肠;⑥大肠;⑦**。

6、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乳化脂肪为脂肪微粒;属于物理性消化。

7、胰腺:分泌胰液;有多种消化酶;属于化学性消化。

8、我国的膳食指南: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常吃奶类、豆类及其制品;少吃肥肉和荤油和盐。课本16页*衡膳食宝塔。

9、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种是分类的最基本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物种越多,但物种间的相似程度越小,共同特征越少,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物种越少,而共同特征越多

10、利用基因多样性改良作物品种典型实例:

11、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护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开发生物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地;自然保护区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和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

12、苔藓植物有茎、叶,但茎中无导管、叶中无叶脉(没有输导组织);假根固定植物(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13、菜豆种子结构: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两片子叶)

14、玉米种子(果实):果皮和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一片子叶)、胚乳

15、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过程

16、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完成后:凋落(花瓣、雄蕊、花柱、)子房发育为果实;子房壁发育为果皮;胚珠发育为种子;**卵发育为胚。

17、水在植物体内的作用:a重要组成成分b保持姿态、硬挺c有利于光合作用d帮助无机盐的运输

18、导管:自下而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19、气孔:气孔一天的变化(水、风的影响);失水的“门户”,气体交换的“窗口”;由一对半月形的细胞——保卫细胞组成;从气孔进出的气体有:水蒸气、氧气、二氧化碳。

20、节水农业:畦灌、喷灌和滴灌的用水比例大约为10:5:3

21、光合作用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2、光合作用反应式:二氧化碳+水――――

23、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高山上,海拔越高,温度越低,影响植物的分布。南橘北枳,也是温度。沙漠里水影响植物的分布。光影响海带的颜色。)

2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如:沙漠中的骆驼刺对缺水环境的适应、海豹对寒冷环境的适应、旗形树对大风环境的适应)

25、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一条河中所有的动物和植物,不能称为一个生态系统,因为只有生物部分。

26、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27、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构成了食物网。

28、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29、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30、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31、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

32、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33、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34、生态系统的组成:

35、生态*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36、显微镜的构造(P36)

37、重要的注意事项:材料要薄而透明;盖盖玻片时要一边先接触水滴,再缓慢放下,避免出现气泡。

38、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

39、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各部分结构的作用:

40、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细胞


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扩展3)

——高中生物必修3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种间关系:

2、植物的入侵(繁殖体包括种子、果实等的传播)和定居是群落形成的首要条件,也是植物群落演替的主要基础。

3、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4、特点:

5、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是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6、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7、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相对性。当受到大规模干扰或外界压力超过该生态系统自身更新

8、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9、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

10、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在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

11、蛋白质是细胞中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12、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对于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重要作用。

13、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为新陈代谢的进行,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

14、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15、构成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紧密联系、协调一致的,一个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16、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它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但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

17、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并且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等条件。

18、向光性实验发现: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而向光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一段。

19、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20、相关激素间具有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21、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够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兴奋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来传递的,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22、判断和推理是动物后天性行为发展的最高级形式,是大脑皮层的功能活动,也是通过学*获得的。

23、动物行为中,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是相互协调作用的,但神经调节仍处于主导的地位。

24、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的生殖细胞的减少了一半。

25、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26、植物花芽的形成标志着生殖生长的开始。

27、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对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这从分子水*说明了生物体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原因。

28、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DNA分子的复制来完成的。

29、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了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又决定了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最终决定了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特异性,从而使生物体表现出各种遗传特性。

30、基因分离定律: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生物纯本杂交时,子一代只表现出显性性状;子二代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并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数量比接*于3:1。

31、在育种工作中,人们用杂交的方法,有目的地使生物不同品种间的基因重新组合,以便使不同亲本的优良基因组合到一起,从而创造出对人类有益的新品种。

32、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33、光对植物的生理和分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4、生物的生存受到很多种生态因素的影响,这些生态因素共同构成了生物的生存环境。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

35、在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各种类型的生物群落。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群落的结构都有差别。但是,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是统一的整体。

36、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阳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便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这些能量是沿着食物链(网)逐级流动的。

37、对一个生态系统来说,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之间往往存在着相反的关系。

38、生物圈是地球上生物与环境共同进化的产物,是生物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39、生物圈的结构和功能能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一现象称为生物的稳态。

40、从能量角度来看,源源不断的太阳能是生物圈维持正常运转的动力。这是生物圈赖以存在的能量基础。


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扩展4)

——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范文5份

  1、地球上的生物,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分类也就有了细胞生物和非细胞生物之分)。

  2、细胞膜由双层磷脂分子镶嵌了蛋白质。蛋白质可以以覆盖、贯穿、镶嵌三种方式与双层磷脂分子相结合。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除保护作用外,还与细胞内外物质交换有关。

  3、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如:变形虫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人体某些白细胞能吞噬病菌,这些生理的完成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

  4、物质进出细胞膜的方式:a、自由扩散: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不消耗能量。例如:H2O、O2、CO2、甘油、乙醇、苯等。b、主动运输: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需要消耗能量。例如: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的离子(如K+)。c、协助扩散:有载体的协助,能够从高浓度的一边运输到低浓度的一边,这种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叫做协助扩散。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5、线粒体:呈粒状、棒状,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内有少量DNA和RNA内膜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

  6、叶绿体:呈扁*的椭球形或球形,主要存在植物叶肉细胞里,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还有少量DNA和RNA,叶绿素分布在基粒片层的膜上。在片层结构的膜上和叶绿体内的基质中,含有光合作用需要的酶。

  7、内质网:由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物。功能:增大细胞内的膜面积,使膜上的各种酶为生命活动的各种化学反应的正常进行,创造了有利条件。

  8、核糖体:椭球形粒状小体,有些附着在内质网上,有些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9、高尔基体:由扁*囊泡、小囊泡和大囊泡组成,为单层膜结构,一般位于细胞核附*的细胞质中。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在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并有运输作用。

  10、中心体:每个中心体含两个中心粒,呈垂直排列,存在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位于细胞核附*的细胞质中,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11、液泡:是细胞质中的泡状结构,表面有液泡膜,液泡内有细胞液。化学成分:有机酸、生物碱、糖类、蛋白质、无机盐、色素等。有维持细胞形态、储存养料、调节细胞渗透吸水的作用。

  12、与胰岛素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在胰岛素的合成过程中,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胰岛素的运输要通过内质网来进行,胰岛素在分泌之前还要经高尔基体的加工,在合成和分泌过程中线粒体提供能量。

  13、在真核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叶绿体、线粒体;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不具膜结构的是:中心体、核糖体。另外,要知道细胞核的核膜是双层膜,细胞膜是单层膜,但它们都不是细胞器。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是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成熟的植物细胞有明显的液泡,而动物细胞中没有液泡;在低等植物和动物细胞中有中心体,而高等植物细胞则没有;此外,高尔基体在动植物细胞中的作用不同。

  14、细胞核的简介:(1)存在绝大多数真核生物细胞中;原核细胞中没有真正的细胞核;有的真核细胞中也没有细胞核,如人体内的成熟的红细胞。

  (2)细胞核结构:a、核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说明:核膜是和内质网膜相连的,便于物质的运输;在核膜上有许多酶的存在,有利于各种化学反应的进行。

  b、核孔:在核膜上的不连贯部分;作用: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c、核仁:在细胞周期中呈现有规律的消失(分裂前期)和出现(分裂末期),经常作为判断细胞分裂时期的典型标志。d、染色质:细胞核中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提出者:德国生物学家瓦尔德尔提出来的。组成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细胞中的两种不同形态!(3)细胞核的功能: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代谢中心活动的控制中心。

  15、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也可以说是有无核膜,因为有核膜就有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就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里有几个问题应引起注意:(1)病毒既不是原核生物也不是真核生物,因为病毒没有细胞结构。(2)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是真核生物。(3)不是所有的菌类都是原核生物,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等)是原核生物,而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等)是真核生物。

  16、在线粒体中,氧是在有氧呼吸第三个阶段两个阶段产生的氢结合生成水,并放出大量的能量;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中,光反应产生的氢参与暗反应中二氧化碳的还原生成水和葡萄糖;蛋白质是由氨基酸在核糖体上经过脱水缩合而成,有水的生成。

  一、生态系统的结构

  1、生态系统的概念:

  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3、生态系统类型:

  可分为水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主要包括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有冻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等自然生态系统,以及农业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人工生态系统。

  4、生态系统的结构

  (1)成分:

  非生物成分:无机盐、阳光、热能、水、空气等

  生产者: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最基本、最关键的的成分),还有一些化能合成细菌

  和光合细菌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生物成分消费者:主要是各种动物

  分解者:主要某腐生细菌和真菌,也包括蚯蚓等腐生动物。它们能分解动植物遗体、粪便等,

  最终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2)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

  同一种生物在不同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植物(生产者)总是第一营养级;植食性动物(即一级/初级消费者)为第二营养级;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所处的营养级不是一成不变的,如猫头鹰捕食鼠时,则处于第三营养级;当猫头鹰捕食吃虫的小鸟时,则处于第四营养级。

  一、生长素

  1、生长素的发现(1)达尔文的试验:

  实验过程:

  ①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向光性;

  ②切去胚芽鞘尖端,胚芽鞘不生长;

  ③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尖端,胚芽鞘竖立生长;

  ④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下端,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

  (2)温特的试验:

  实验过程: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

  未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胚芽鞘不生长

  (3)科戈的实验:分离出该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确定是吲哚乙酸,命名为生长素

  3个实验结论小结: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感光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生长素的作用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以下部位

  2、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

  单侧影响了生长素的分布,使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多于向光一侧,从而使背光一侧的细胞伸长快于向光一侧,结果表现为茎弯向光源生长。

  3、判定胚芽鞘生长情况的方法

  一看有无生长素,没有不长

  二看能否向下运输,不能不长

  三看是否均匀向下运输

  均匀:直立生长

  不均匀:弯曲生长(弯向生长素少的一侧)

  4、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横向运输:向光侧→背光侧;极性运输: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生长素的分布部位:各器官均有,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芽、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

  5、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一般,低浓度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浓度的高低以各器官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为标准)。

  同一植株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同,敏感性由高到低为:根、芽、茎(见右图)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和抑制作用与生长素的浓度、植物器官的种类、细胞的年龄有关。

  顶端优势是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顶端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较高,从而抑制了该部位侧芽的生长。

  6、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实验];

  防止落花落果;

  促进果实发育(在未授粉的雌蕊柱头上喷洒生长素类似物,促进子房发育为果实,形成无子番茄);

  除草剂(高浓度抑制杂草的生长)

  二、其他植物激素

  名称主要作用

  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植株增高,促进果实生长

  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

  脱落酸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乙烯促进果实成熟

  联系:植物细胞的分化、器官的发生、发育、成熟和衰老,整个植株的生长等,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结果。

  1、地球上的生物,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分类也就有了细胞生物和非细胞生物之分)。

  2、细胞膜由双层磷脂分子镶嵌了蛋白质。蛋白质可以以覆盖、贯穿、镶嵌三种方式与双层磷脂分子相结合。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除保护作用外,还与细胞内外物质交换有关。

  3、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如:变形虫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人体某些白细胞能吞噬病菌,这些生理的完成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

  4、物质进出细胞膜的方式:a、自由扩散: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不消耗能量。例如:H2O、O2、CO2、甘油、乙醇、苯等。b、主动运输: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需要消耗能量。例如: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的离子(如K+)。c、协助扩散:有载体的协助,能够从高浓度的一边运输到低浓度的一边,这种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叫做协助扩散。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5、线粒体:呈粒状、棒状,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内有少量DNA和RNA内膜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

  6、叶绿体:呈扁*的椭球形或球形,主要存在植物叶肉细胞里,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还有少量DNA和RNA,叶绿素分布在基粒片层的膜上。在片层结构的膜上和叶绿体内的基质中,含有光合作用需要的酶。

  7、内质网:由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物。功能:增大细胞内的膜面积,使膜上的各种酶为生命活动的各种化学反应的正常进行,创造了有利条件。

  8、核糖体:椭球形粒状小体,有些附着在内质网上,有些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9、高尔基体:由扁*囊泡、小囊泡和大囊泡组成,为单层膜结构,一般位于细胞核附*的细胞质中。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在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并有运输作用。

  10、中心体:每个中心体含两个中心粒,呈垂直排列,存在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位于细胞核附*的细胞质中,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11、液泡:是细胞质中的泡状结构,表面有液泡膜,液泡内有细胞液。化学成分:有机酸、生物碱、糖类、蛋白质、无机盐、色素等。有维持细胞形态、储存养料、调节细胞渗透吸水的作用。

  12、与胰岛素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在胰岛素的合成过程中,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胰岛素的运输要通过内质网来进行,胰岛素在分泌之前还要经高尔基体的加工,在合成和分泌过程中线粒体提供能量。

  13、在真核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叶绿体、线粒体;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不具膜结构的'是:中心体、核糖体。另外,要知道细胞核的核膜是双层膜,细胞膜是单层膜,但它们都不是细胞器。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是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成熟的植物细胞有明显的液泡,而动物细胞中没有液泡;在低等植物和动物细胞中有中心体,而高等植物细胞则没有;此外,高尔基体在动植物细胞中的作用不同。

  14、细胞核的简介:(1)存在绝大多数真核生物细胞中;原核细胞中没有真正的细胞核;有的真核细胞中也没有细胞核,如人体内的成熟的红细胞。

  (2)细胞核结构:a、核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说明:核膜是和内质网膜相连的,便于物质的运输;在核膜上有许多酶的存在,有利于各种化学反应的进行。

  b、核孔:在核膜上的不连贯部分;作用: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c、核仁:在细胞周期中呈现有规律的消失(分裂前期)和出现(分裂末期),经常作为判断细胞分裂时期的典型标志。d、染色质:细胞核中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提出者:德国生物学家瓦尔德尔提出来的。组成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细胞中的两种不同形态!(3)细胞核的功能: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代谢中心活动的控制中心。

  15、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也可以说是有无核膜,因为有核膜就有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就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里有几个问题应引起注意:(1)病毒既不是原核生物也不是真核生物,因为病毒没有细胞结构。(2)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是真核生物。(3)不是所有的菌类都是原核生物,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等)是原核生物,而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等)是真核生物。

  16、在线粒体中,氧是在有氧呼吸第三个阶段两个阶段产生的氢结合生成水,并放出大量的能量;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中,光反应产生的氢参与暗反应中二氧化碳的还原生成水和葡萄糖;蛋白质是由氨基酸在核糖体上经过脱水缩合而成,有水的生成。

  一、种群的特征

  1、种群的概念: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种群是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

  种群密度(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出生率和死亡率

  数量特征年龄结构

  性别比例

  2、种群的特征迁入率和迁出率

  空间特征

  3、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样方法:以若干样方(随机取样)*均密度估计总体*均密度的方法。

  标志重捕法: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

  二、种群数量的变化

  1、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Nt=N0λt

  (1)条件:在食物(养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相宜和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

  (2)特点:种群内个体数量连续增长;

  2、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1)条件:有限的环境中,种群密度上升,种内个体间的竞争加剧,捕食者数量增加

  (2)特点:种群内个体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答应的最大值(K值)时,种群个体数量将不再增加;种群增长率变化,K/2时增速最快,K时为0

  (3)应用:大熊猫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由于食物减少和活动范围缩小,其K值变小,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提高K值,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应降低其K值。

  3、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濒危动物种群的挽救和恢复,都有重要意义。

  4、[实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计划的制定和实验方法:培养一个酵母菌种群→通过显微镜观察,用“血球计数板”计数7天内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计算*均值,画出“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

  结果分析:空间、食物等环境条件不能无限满意,酵母菌种群数量呈现“S”型曲线增长

  三、群落的结构

  1、生物群落的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群落是由本区域中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群组成。

  2、群落水*上研究的问题:课本P71

  3、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4、种间关系:

  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结果对一方有利一方有害。

  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或空间等。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

  寄生: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提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

  5、群落的空间结构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