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写李清照如梦令作文实用10篇

首页 / 作文 / |

  改写李清照如梦令作文 1

  午日小憩睡醒,脑海中总会浮现出与众姐妹在溪边亭子游玩的场景。

  那日阳光正好,微风轻拂过窗外的杨柳,与阳光一起伸进屋子里来,照在我床边的月季上,不禁让我想去溪亭游赏一番,方才不负这初夏的好风光。

  行酒令,赏夏花,日暮也来临了。我又笑呵呵地给自己满上了一杯酒,双颊也变得绯红了起来,如是日暮一般醉醺醺的涨溢着红晕,连自己喝醉了没有都不得知晓了。我独自乘了一扁舟,俯身下来用手不停的在水中拨弄着。水面泛起阵阵涟漪,闪着点点银光,我也随之轻笑一声,今日倒是真尽兴。笑着笑着,我微眯着的眼睛缓缓睁了开来,船已不知不觉踏入了湖中央,绕着圈儿,打着转儿。夕阳的余晖洒向湖心,洒在我的裙摆上。抬望眼,这荷塘煞是好看,散发出缕缕芳香,这粉嫩待放的荷花,也所谓“濯淤泥而不妖”哩,花茎摇曳,让我满沾水气荷香,“快滑呀,快滑呀!”耳边正是其他姐妹们的嬉笑声,桨儿争着划,船儿争着渡。耳边传来了拍翅的声音,晕红的天空上赫然出现了一排纯白的鹭鸶,满滩的鹭鸶飞过池水,掠过荷塘,待看不见他们的时候,耳边也就只剩下鹭鸶拍翅的声音在天空回荡着了。

  如梦的年华啊,现在重又记起,又不禁会心一笑。

  改写李清照如梦令作文 2

  又是一个晚霞满天的日子,又是那个落满金辉的溪亭,又是那片荷花满塘的小溪,李清照倚着亭台,深情地望着西面那一轮沉沉落下的夕阳,她感触颇深,似乎又回到了那天。

  七彩的晚霞装点着天空,似乎为天际镀上了一层亮闪闪的金边,一种挥之不去的神秘感油然而生。落日的余晖里,一泓小溪潺潺流动。不知是历史的洗涤,还是花草的过滤,它清得似宝石,澈得如碧玉,绝无一星半点的瑕疵,带着火红的夕阳淙淙地流向远方。

  岸边,映着余晖的溪边亭台,傲立在溪流的一角,隐隐约约地映着纯净的溪水,染得小溪五彩缤纷,多姿多彩。一股美酒的香醇氤氲在清新的空气中,淡淡的,却又是那样诱人,想小品一口这酒的香浓甘甜。循香望去,李清照正和几位好友聚在溪边小亭畅快淋漓地饮酒作诗呢。李清照欣赏着眼前这幅如诗如画的美景,身心愉悦,几丝细发在风中轻盈地舞动。她兴致大发,取来酒杯,斟满美酒,一饮而尽,还真有些女将风范:“这美景,真像一幅浑然天成的水墨画,真是大自然最巧妙的工艺品啊!来!让我们赏景、品酒,一醉方休!”“是啊,是啊,真美呀……”说着,大家纷纷举起酒杯,痛快地畅饮美酒,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啊!

  当最后一缕洒在亭台上的七彩霞光渐渐消失在天际,紫红色的云彩覆满着整片天空,夜幕降临了。大家玩的尽兴了,才发现此时已是皓月当空,繁星满天,相互告别,踏上了归路。李清照摇着撸,划着船,泛舟河上打算回家,却不知怎么的,是醉了,还是被美景所迷,误入了一片藕花丛中。遥望荷花群,一团团,一簇簇,绿叶青翠欲滴,绿油油的,虽是深夜,却也是引人注目。朵朵荷花粉嫩粉嫩的,亭亭玉立,宛如一位位高雅俊俏的大家闺秀,有的只绽开了几片花瓣娇羞欲语,含苞待放,在微风中尽情地展现着自己那纤细的腰肢。怎么办,怎么办,我的家在哪儿呢?尽管清新芬芳的香味沁人心脾,但李清照却无心欣赏,急忙夺路而归,惊动了一群群正在荷花丛中栖息的白鹭,它们仰天长鸣着,舒张开洁白的双翅,扑棱棱地飞向了天际,融入了那片浓浓的夜幕中。

  李清照依然静静地倚着亭台,望着远方飞翔的白鹭,闻着溪里阵阵芬芳的花香,她醉了,醉了。

  改写李清照如梦令作文 3

  渐渐地,渐渐地,已是日暮时分,李清照和一群朋友坐在溪边的小亭里,饮酒作对,载歌载舞。

  落日的余晖洒在清澈的小溪里,像饱饮了玫瑰酒似的,原本湛蓝的小溪,顿时变成了害羞的女子。朵朵荷花,粉嫩粉嫩。一朵,两朵,三朵……朵朵荷花镶嵌在一起,在夏日的风中整齐地摇曳,花瓣粉里透白,百里透黄,黄里透绿。

  不知不觉中,月儿已上了中天。池塘里蛙声一片,凉风**,再也没有白天的闷热。听!小亭里笑声不断,李清照与朋友举杯相碰,玩得不亦乐乎。直到酩酊大醉,兴致尽了,准备回家。在小溪边左看看,又瞧瞧,发现了一个小木舟,便快步向前,慢悠悠地上了小舟,那通红的脸上夹杂着憔悴和快乐。

  划着划着,视线便模糊起来,划呀划,却不知船头早偏了方向,李清照此时已十分困倦。

  突然,前面出现了一丛藕花,船直冲而去,但她丝毫没有觉察到。小木舟冲进了藕花,这时李清照恍然大悟,着急地划动着小桨,但在这漆黑一片,鸦雀无声的深夜里,只能借助皎洁的月光寻找方向。

  “扑”的一声,在沙滩上栖息的鸥鹭被惊醒了,腾空而起,李清照的目光被死死地吸引住了,只见那鸥鹭的影子越来越小,直到消失在天际……

  多年后,李清照想起那一幕,写下了千古流传的佳作: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改写李清照如梦令作文 4

  夕阳冉冉,晚霞渺渺,溪水潺潺,荷叶青青,莲花步步。我倚着亭台,一眼瞅见了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不禁勾起了我的回忆……

  傍晚,天空被晚霞笼罩,紫红一片,如少女蒙起了紫红的面纱,显得如此可爱。斜阳抖落下赤朱丹彤,为溪流镀上了一层金边,仿佛慈祥的老人,显得那么和谐。溪水打闹着,嬉戏着,尽情享受着夕阳的余晖,就像阳光开朗的孩童,显得格外活泼。荷花绽开粉红的花瓣,随风舞起,宛如婀娜多姿的舞女,显得这么娇嫩。荷叶青翠欲滴,抱住露珠,如同风度翩翩的青年,显得异常纯洁。

  晚霞像一条五彩缤纷的绸带,在夕阳的沐浴下飞舞,将半片天遮没;几只大雁掠过,在空中划出了一道优美的弧线。夕阳向大地喷吐金辉,溪水披上了蝉翼般的轻纱,一道金光沐浴着大地。霞光下,一条琥珀般的小溪奔下远方。微风轻抚,一道道波纹泛着红光,波光粼粼,流水声不绝于耳。莲花在夕阳的映照下,更加委婉动人。我来到小溪边的木亭前。阳光洒在木亭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变得万分闪亮。走进木亭,朋友们已经久等了,我轻轻坐下,取出酒来;“久等了,我们先干一杯!”我立刻捧起酒杯,一饮而尽,酒香在我的口中弥漫,令我心旷神怡。我看着溪边的美景,饮着美酒,与朋友对着对子,真是舒服,满是惬意。

  夕阳渐渐收敛了光芒,晚霞慢慢暗淡,天色已晚。我们尽了兴致,也该回去了。来到溪边,刚踏入小船,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只能划起双桨,不知不觉竟划进了荷花池深处,我看着周围,再一次醉了,停下了回家的路……

  一朵朵荷花争先斗艳,芬吐芳香。看,那一朵开得正艳,粉红的花瓣围着翠绿的莲蓬,鹅黄色的花蕊紧紧簇拥着,好似一户和睦相亲的人家。看久了,感觉这不是荷花,而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瞧,这朵只露出了一半“脸庞”,并没有完全盛开,像害羞的小姑娘那样,不愿让别人看见她的“庐山真面目”。看,这儿的一朵含苞待放,还是一个花骨朵儿,饱胀地似乎要破裂似地。一只红蜻蜓轻轻掠过水面,水面立刻荡起了一圈圈涟漪。接着,又落在了荷叶上。那荷叶青翠欲滴,如碧玉打造成的大圆盘,盛满晶莹的露珠。一条鱼儿在碧清的溪水中闲游,不时探出头来,打量着我。啊,这景色真是令人如痴如醉呀!我掬起水来往脸上抹,清凉极了。

  回过神来,突然发现自己正迷路,一下子慌了,酒也醒了半分。我拼命摇着双桨,“哗”眼前“扑棱棱”地飞起一群水鸟,它们直上天空,在夕阳的映照下,羽翼变成了金黄色。大概是我摇浆的声音,霞飞了这滩鸥鹭。

  微风依然吹抚着我,鸟鸣依然回荡在我的耳边,花香依然环绕着我,我也依旧依着亭台,情不自禁地抿了口酒,醉了,醉了……

  改写李清照如梦令作文 5

  记得就在不久前,李清照和她的伙伴们在小河的中间一座小亭子里饮酒赏花。她们又聊又说,可高兴了!不一会儿,天黑了。于是李清照就急切地催促伙伴们,伙伴们在李清照的催促下,终于划起了小舟,但是她们迷路了,因为天黑再加上她们有些醉,便迷迷糊糊地把小舟差点弄翻了。这下非但找不到家,连亭子也不见了。

  所以她们只能向着太阳的方向划去。但是不到一会儿工夫,她们又陷入了荷花丛的深处,突然,河面出现了一个大漩涡,正拍打着荷花,把船吸了过去。

  于是李清照她们就拼命地把船划呀划,一不小心,她们惊动了河边的小鸟,水鸟把水溅了她们一身。仿佛在说:“嗯,你们太过分了。竟然打乱了我们的美梦。我和你们势不两立。”说完,就急匆匆地飞走了。

  改写李清照如梦令作文 6

  每每出去散步,望见美丽的湖,我总会想起那个夏天。

  那天,阳光灿烂,几声鸟鸣使我忍不住出去散步。走了许久,我累了,刚巧见到一座小亭子,便走进歇息。我坐在亭中放眼远眺,一片湖映入了我的眼帘。湖水十分清澈,碧绿碧绿的,阵阵微风吹来,湖面上泛起阵阵波纹。金灿灿的阳光轻轻覆在了湖面上,宛若仙子撒下的点点碎金,又似千万条银鱼在跳跃,好一派壮观的景象。我轻轻闭上眼睛,耳闻风声,轻轻嗅着湖水的气息——淡淡的,很清新,没有一点杂质。

  此时,受到自然的感染,我立刻想去湖中泛舟。于是,我快速租了一条船,又带上一壶小酒,在湖中划船。

  风儿轻轻吹着我的发丝、脸颊、衣袖,一点儿也没感到热意。

  我缓缓摇着船桨,隐约之中看见远处有点点粉红,那是什么呢?我抑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快速来到那个地方。竟是荷花!

  荷花丛中翡翠般的荷叶,像一个大圆盘似的,你挨着我,我挨着你,荷叶出水很高,形似亭亭少女美丽的舞裙:高贵不失典雅。荷叶上一颗颗露水像水晶一般晶莹剔透,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璀璨的光芒,每一颗都像百里挑一的小巧玲珑的工艺品。一滴露水沿着荷叶的脉络缓缓向下滚动,“叮咚”一声落入湖中。在荷叶下乘凉的小鱼儿被吓得游向四处,向四处望望,见没动静,又缓缓游到荷叶下呢喃细语。

  “绿叶丛中一点红”,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纯洁、清香,天然独秀,亭亭玉立。有的还是一个花骨朵,好像轻轻一碰就会顿时绽放似的.;有的只绽开了几片花瓣,像一个害羞的少女用手遮着脸蛋儿,不敢见人;有的完全绽放了,像刚出浴的美人儿……

  夜幕渐渐降临,夕阳将最后一丝余光撒向万物,轻轻柔柔洒在湖面上。我喝了几盅小酒,脸上泛起了红晕,我昏昏沉沉,竟然找不到归路了,我心里顿时急了,心想:天晚了,回家的路在哪儿呢?我快速划动小舟,却怎么也找不到正确的归路,无意之中却惊动了栖息的沙鸥白鹭,它们扑棱棱飞起……

  回忆往事,我灵感顿时涌现,写下了《如梦令》这首词。

  改写李清照如梦令作文 7

  窗外,晚霞片片,溪水潺潺,不时传来几声鸟鸣,多么相似的画面啊!一样的五颜六色,一样的清澈见底,也是一样的悦耳动听……李清照倚靠在窗边,嘬一口美酒,望着红日徐徐落下,又是一番如诗如画的秀丽景色。这景色又勾起了李清照的美好回忆……

  黄昏时分,偏西的太阳倾吐着火红的余辉,一抹抹晚霞似朵朵鲜花,点缀着这无边的幕布,它们红得似火,白得如雪,黄得赛金,使洁白的云朵镀上了一层金边。整片天空就像是仙女织成的七彩锦缎,绚丽夺目;又如同是一幅浑然天成的油画,清新脱俗。小溪仿佛也被落日的笑颜感染了,金红一色,热烈一片。风儿拂过,层层波纹,圈圈涟漪,荡漾起阵阵红晕,犹如一条在风中飘荡的丝绸,上面绣着朵朵红莲。波光粼粼的溪水衬着五彩缤纷的天空,溅起的水花吻着晚霞的倩影,好一派优美的景色!

  一座精致的亭台依水相伴,傲立在溪岸,弯弯的梁角上挂着晶莹剔透的水珠,时不时落下,又多了几分俏皮的色彩。亭内传来一阵欢声笑语,飘来一股醇厚的酒香,原来是李清照在与友人们开怀畅饮,聊得好不愉悦!李清照举起酒杯,一饮而尽:“荷花片片,涓涓溪流,多美的景色啊!我们岂能辜负?来,就让我们一醉方休!”话音刚落,她如女中豪杰般,又爽快地斟起一杯酒。微风吹拂,李清照头上那朴素简单的簪子也轻轻摇晃,干净整洁的衣衫也随风飘荡。友人们纷纷举起酒杯,齐声附和:“好!酒逢知己千杯少!不醉不归!”说着,李清照与友人们一边赏美景,一边品美酒,好不自在!

  晚霞渐渐消失了。李清照望了望天空,夜幕沉沉,她这才想起该回家了。她行色匆匆地坐上小舟,急急忙忙地摇着双桨,惊慌恐惧的神色溢于言表。眼瞧着天色越来越晚,李清照划得更快了,不知不觉中,竟闯入了荷花深处。此时,眼前的美景使李清照再次醉了。一条条鱼儿跃出水面,仿佛也被美景所吸引,想出来看看外面的世界。李清照暂时忘记了时间,弯下身子拘起一捧水,任凭溪水从自己的指尖溜走,鱼儿们吓得赶忙钻入了水中,水面上,一朵纤尘不染的白莲亭亭玉立,宛如一个白衣仙子,舞动着洁白的衣裳,羞涩地卧在碧翠枝叶与波光水影之间。荷花千姿百态,有的已经完全绽放,似一位端庄得体的大家闺秀,有的还是花骨朵儿,像一个未出阁的姑娘,不让人揭开它那神秘的面纱……一片片荷叶簇拥在一起,挨挨挤挤,仿佛是撑起了一把把绿伞。李清照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凑*荷花嗅嗅,一股沁人心脾的芳香氤氲开来。皓月当空,李清照猛然间想起还在家中等待自己的爹娘,又摇起了小舟。这时,一只只水鸟被惊醒了,舒展着双翅,抖动着羽毛,齐飞向天,如同是一条毫无瑕疵的白绫,划过天际。这一幕动态之美,再次碰撞了李清照的内心,她久久不愿离去……

  李清照再次嘬一口美酒,微微闭上了双眼,任凭清风吹拂,任凭酒香散发,任凭鸟儿鸣叫,是的,她醉了,醉了……

  改写李清照如梦令作文 8

  在一个万里无云的下午,我约朋友到溪亭游玩,我们一直玩到太阳下山。这时,天空全被夕阳染成玫瑰色了,偶尔有一丝紫色的云霞挂在天边,真是美不胜收!

  我们仰望着夕阳,这才缓过神来,天色已晚了,该回家了。我依依不舍地跟朋友告别,独自划舟前进。谁知划进了一片荷塘。环顾四周,啊,荷花这儿一朵,那儿一簇。有的含羞待放,犹如沉睡的婴儿;有的半开半合,犹如害羞的姑娘;有的完全绽开了,犹如亭亭玉立的少女。这个时候该吟诵句诗句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一阵凉风吹过,带走了一丝热意,我不禁深吸了一口气。小船儿快快划呀!我着急地想要回家。在藕花丛中驶过,小船儿闯开一条道来。船桨划动着,使*静的湖面泛起小波浪,溅出无数水花,似一朵朵绽开的牡丹。我加快速度划着小船,隐隐约约看见几条惊恐的鱼儿。小船的摇动使船上的酒杯晃来晃去,船桨的声音也惊动了在这里栖息的水鸟,它们齐刷刷地拍动翅膀,“扑棱棱”地飞向天空,在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

  改写李清照如梦令作文 9

  十六岁的李清照是什么样的?

  是天真的,是淘气的,是无忧无虑的。

  那天,李清照,约了三五个知己好友到亭中喝酒,她们一边喝着杯中的美酒佳酿,一边聊着天,还可以欣赏着溪边藕花池中的美景。

  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一转眼,又到了离去的时候。李清照摸了摸脸,慢慢悠悠地站了起来。只见她面颊酡红,那日的桃花酿实在是醇美,原来是她贪杯,喝酒喝多了呀。当时天已经暗了,月亮也快要上来了,她们只好划船回去。李清照和她的好友一个一个地上了船。

  她们划着划着,不知怎么了,李清照划着划着就进入到了藕花池的深处。当时正是盛夏,正是“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时节,朦胧的月色之下,李清照哪里找得到回家的路呢?沐浴在月光里的荷花再美,她也无心欣赏了。因为李清照,她要回家啊!

  “怎么划?怎么划?”李清照对着她的好友喊,可回头一看,她们已经走远了。呼叫声、木浆拍水声音混在一起,在寂静的夜晚格外响亮,惊醒了栖息的鸥鹭,它们吓得扑打着翅膀飞走了,换一个地方栖息。

  每当李清照回忆起这件事,嘴角都会微微上扬。因为这是她心底最珍贵的回忆。

  改写李清照如梦令作文 10

  温软的暮色在清透的水中旋舞,何其清亮,何其潇洒。绵柔的酒香掠过诗情,缭过画意,朦胧中氤氲着一颗疲惫的心,一个寂寞的我。轻啄一口佳酿,寸握一壶月光,细听时光的清幽。执笔,将斑驳的光阴还少,将红尘的烟雨画薄。犹记那一年,夏风微醺,溪亭乱花间,一人情迷。

  红日西垂,暮色渐浓,天地间巨大的空旷转瞬淹没为瑰丽的暗紫光晕。墨一般的浓云自天边滚滚而来,随着被暮色笼罩而沉沦的清透湖水,一寸寸染进色彩弥深的雾霭。霞光肆意弥漫,架一叶扁舟,执清酒一壶,温软的夏风浸润在温润的暮色里,一人,持酒微醺,双颊泛红,流连忘返,不知归途。

  莲池的岸淡淡如烟,自眼中散开,尽带山岚之色,漫至天边。一池静绿,于泛着金波的碧水曼舞,一种亘古的宁谧在尘嚣中静默独处,仿若是啜了陈年的酒,于似醉非醉间持久。

  隐隐约约,两三点嫩红于涟漪中浮现。愈渐泛红的莲尖轻点娓娓暗香,看那成群连片的藕花踏一叶扁舟,浮一抹盈绿,涉水而来。和着晚风与湖畔琴瑟的缠绵,点点瑰色,在如梦似幻的碧波朦胧中,交织为密密麻麻,深深浅浅,绕不完的衷情,诉不尽的恋念。即便暮色将*,也不乏和风暖阳映照下的潋滟柔光。褪去一袭烟雨,拂尽两袖风尘,端坐在清风送爽的花团之上,汩汩的花香,就自手边晕开,从善,从心,成一条美丽的痕,脉脉流淌。

  红晕退散,醉意淡去,墨色浸染的浓云将瑰色的日暮染为寸寸寂寥的夜景。寒意晕染吹酒醒,惊觉,深陷藕花舟难行。奋力划桨舟微动,环顾,四面鸥鹭惊飞起。暮色沉沦,失笑,一时哑然。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记得那一次傍晚日暮时分,女词人李清照独自一人乘着小船在水中行走。

  船头有一壶美酒,不时散发出阵阵酒香,李清照头一仰,一杯酒就下了肚,现在李清照是一身酒气,脸上面已经有了两团深红色的红晕,真像一个熟透了的野樱桃,,她的船桨轻轻在水波不惊、水*如镜的水面上留下了一道道涟漪。

  此时的太阳似乎累了,微微有些下沉,却还是涨溢出光与彩,西边的天际像饱饮了玫瑰酒似的,金红一色,热烈一片,是太阳把天际染红了呀,太阳潇潇洒洒地从身上抖落下赤朱丹彤,在湖面上溅出无数夺目的亮点,湖面是去了原色,变得金灿灿的。

  李清照喝的太多,直到玩得尽了兴,天际微微有些暗了,才匆匆忙忙准备回家,她撑起桨,轻轻滑动,小船缓慢地行驶着,李清照则是一副安然自得的样子。

  小船渐渐行驶到荷花深处,一股浓郁的荷花香扑鼻而来,此处还真是个风水宝地、世外桃源哪!身旁全是荷花,它们盛开着,十分娇艳,花茎纤细,,却支撑着硕大的花朵,显得弱不禁风,令人心生怜爱。花开有各种形态,有的含羞待放,花苞鲜嫩可爱,水灵灵的,有的正当旺时,花瓣儿已经完完全全舒展开来,显得柔嫩而又弹性,中间有一个碧绿的莲蓬,不是吐露出令人如痴如醉的芳香。

  一阵风吹过,让李清照顿时醒悟过来,她自言自语道:“我怎么会在这个荒郊野外呢?”她见天色已晚,穿上披风,准备回家,这时她不小心碰到了旁边的荷叶,忽然,数十只欧鹭一齐飞上了天空,只听”扑扑“翅膀拍打身体的声音,有的欧鹭都是**常常,不以为然,若无其事的模样。

  李清照架着小船,踏着暮色,回家去了。


改写李清照如梦令作文实用10篇扩展阅读


改写李清照如梦令作文实用10篇(扩展1)

——李清照如梦令改写6篇

李清照如梦令改写1

  每天我都过着无忧无虑,清闲自在的生活,常常会去溪边那座小亭子里饮酒作诗,好不快活。然而,我最喜欢在傍晚时分观赏夕阳西下,那天的落日,真可谓是美伦美奂。

  那天,我与朋友相约溪头小亭,一边饮酒,一边欣赏落日美景。夕阳映红了云霞,尽情地释放出最后一丝光亮。她静静的漂浮在水面的上方,远远的天边金黄一片,夕阳似被水冲洗过的红色气球,如悬挂在天际的大红灯笼,在溪面上推出了长长的倒影,构成了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

  我看着夕阳慢慢西沉,稍微不注意,她便悄无声息地跳进了清澈的水中,带走了一片霞光。我沉醉在这如诗如画的景色之中,开怀畅饮,喝得酩酊大醉,直到天黑才想起回家。我固执地拒绝了朋友,独自乘船返回,可恼中昏昏沉沉,迷失了方向,根本找不到回家的路。

  我漫无目的地泛舟湖上,饶有兴趣地欣赏着水中的荷花。今天的荷花似乎格外粉红,那一朵朵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冰清玉洁,有的含苞欲放,饱胀地马上就要破裂似的;又的微微盛开,抿开了小嘴儿,露出了黄黄的花蕊儿;又的全部绽放,宛如恬静的少女,静静地立在水中央……荷叶像绿色的大圆盘,上面还挂着几颗晶莹剔透的露珠。无私的荷叶将花衬托得更加美丽动人,让她们无需孤芳自赏,片片荷叶围绕在身旁。

  此时的我不知不觉划着小舟进了荷花深处,被满塘的荷花、荷叶围着仿佛到了世外桃源。随着时间的飞逝,我头脑些许有点清醒,忽然隐隐约约看见前方有些什么,便划上前看个究竟,原来是一群群洁白的鸥鹭,正悠然自得地喝着水,见到我这个不速之客,全部“扑棱棱”地拍打着翅膀飞走了。

  我在这迷宫般的水塘中寻找出路,可始终没有发现。我低头一看,水中有一轮圆圆的明月,猛然间抬头,缺乏下月亮不知何时一静静滴挂在当空,将月光轻轻柔柔地撒满荷塘。水*如镜,只是偶尔有几只小鲤鱼是不是跳出来,继而钻井水里,不见了。荷花也陶醉了,弯下腰谁在这荷塘月色的安静与祥和之中。

  我被满塘的荷花包围这,躺在小船里,一切都睡了,我也睡了,谁在这充满诗情画意的荷塘深处……

李清照如梦令改写2

  每天我都过着无忧无虑,清闲自在的生活,常常会去溪边那座小亭子里饮酒作诗,好不快活。然而,我最喜欢在傍晚时分观赏夕阳西下,那天的落日,真可谓是美伦美奂。

  那天,我与朋友相约溪头小亭,一边饮酒,一边欣赏落日美景。夕阳映红了云霞,尽情地释放出最后一丝光亮。她静静的漂浮在水面的上方,远远的天边金黄一片,夕阳似被水冲洗过的红色气球,如悬挂在天际的大红灯笼,在溪面上推出了长长的倒影,构成了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

  我看着夕阳慢慢西沉,稍微不注意,她便悄无声息地跳进了清澈的水中,带走了一片霞光。我沉醉在这如诗如画的景色之中,开怀畅饮,喝得酩酊大醉,直到天黑才想起回家。我固执地拒绝了朋友,独自乘船返回,可恼中昏昏沉沉,迷失了方向,根本找不到回家的路。

  我漫无目的地泛舟湖上,饶有兴趣地欣赏着水中的荷花。今天的荷花似乎格外粉红,那一朵朵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冰清玉洁,有的含苞欲放,饱胀地马上就要破裂似的;又的微微盛开,抿开了小嘴儿,露出了黄黄的花蕊儿;又的全部绽放,宛如恬静的少女,静静地立在水中央……荷叶像绿色的.大圆盘,上面还挂着几颗晶莹剔透的露珠。无私的荷叶将花衬托得更加美丽动人,让她们无需孤芳自赏,片片荷叶围绕在身旁。

  此时的我不知不觉划着小舟进了荷花深处,被满塘的荷花、荷叶围着仿佛到了世外桃源。随着时间的飞逝,我头脑些许有点清醒,忽然隐隐约约看见前方有些什么,便划上前看个究竟,原来是一群群洁白的鸥鹭,正悠然自得地喝着水,见到我这个不速之客,全部“扑棱棱”地拍打着翅膀飞走了。

  我在这迷宫般的水塘中寻找出路,可始终没有发现。我低头一看,水中有一轮圆圆的明月,猛然间抬头,缺乏下月亮不知何时一静静滴挂在当空,将月光轻轻柔柔地撒满荷塘。水*如镜,只是偶尔有几只小鲤鱼是不是跳出来,继而钻井水里,不见了。荷花也陶醉了,弯下腰谁在这荷塘月色的安静与祥和之中。

  我被满塘的荷花包围这,躺在小船里,一切都睡了,我也睡了,谁在这充满诗情画意的荷塘深处……

李清照如梦令改写3

  我经常回想起往昔的快乐时光,想起自己游山玩水的经历。

  记得夏日的一个傍晚,我悠闲地来到一条溪流边的亭子,溪流清澈干净,偶尔也泛起几朵白花,“哗啦啦”地流淌不息,奔跑向前。亭子也很美丽雅致,几扇卷帘自然垂下,微风轻拂,丝丝心动。

  我斜倚在柱子边,斟着小酒,小口地抿着品味着,太阳也渐渐下山,一切都显得那么静谧而详和。天暗了,变成深蓝色的了,几丝白云依旧停在原地,似乎不曾移动,太阳依旧光芒万丈,依然那么贪玩。她找来云朵姐姐们,与她一起玩化妆舞会。

  这儿一组红色的,那里一群橙色的,中间一队粉红的,还有浪漫的玫瑰红,可爱的小鸡黄等等,各种或浓或淡的绚丽色彩组合起来,再加上太阳金灿灿的光晕,就如一朵镶了金箔的七彩花一般,明艳且迷人。鸟儿们归林了,叽喳地欢快地叫着,仿佛给这幅生动的“画卷”配上了天籁之音,很是悦耳。

  我坐到船上,陶醉的欣赏着夕阳西下的.美景。我不禁大口大口饮酒了,也许是心生快意吧!我凝望着西边的日落美景,嘴里念念有词,感慨道:“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哪!”接着,我又将酒杯倒满,“举杯邀夕阳,仰项饮酒尽”。酒下了肚,忽然觉得好晕。天仿佛就在刹那间,黑了下来。

  我游兴已得到了满足,便准备乘船回去,由于喝了太多酒,天又黑了,我醉醺醺地面对着回家的路,却毫无头绪。乘着酒劲儿,我胡乱地选了一条路。

  花了一会儿,不知不觉中,我竟侮辱了一片荷塘。荷塘里荷花争奇斗艳,每一朵都争相怒放,粉嫩嫩的,仿佛一触即碎。有的荷花已完全舒展开了,有的还是含苞欲放,不论哪类,都很美,别有一番风采。此时的我,沉醉其中,好像自己也成为了百花中的一朵,仿佛自己就是这花海中的仙子似的,我心里忽然感觉:其实,当一朵不起眼的荷花,也是不错的嘛!

  荷叶呈深绿色,经脉呈翠绿色,风儿嬉戏,鼓动了荷叶,使荷叶扭起了腰,在池面上漾起了一圈圈的涟漪。我随口吟道:“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哪。”

  船儿继续向前进,却早已惊动了一群正在休息的鸥鹭,它们“扑棱棱”地飞起,下了我一跳,将我从沉醉之中拉了回来,酒也醒了一半。

  于是,我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李清照如梦令改写4

  一个夏日的清晨,李清照独自一人坐在古色古香的凉亭中,放眼远眺湖中的美景,不由得想起几日前她与朋友们一起饮酒赏花的情景。

  那天午后,几个朋友约我去“溪亭”赏荷花,我立刻兴致勃勃地赶到那里,只见满池的荷花似少女般亭亭玉立,心中不由欢喜,便坐进亭中细细观赏。朋友们为我斟好了酒,大家尽情地饮酒作乐,吟诗作对。我也毫不推辞,与朋友们推杯换盏,好不自在!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夕阳的余晖就已轻轻披在了身上,天色也暗了下来。眼看就是傍晚了,我忙向朋友们告辞,一门心思要往家赶。不料,兴许是酒喝多了的缘故,我的头晕乎乎的,但时间仓促,我只能坐上停在岸边的小船,准备划船回家去。没过多久,我就感觉不对了,咦,怎么到处都是荷花?借着酒意,我在荷花丛中迷了路,怎么也划不出去。凉风**,沁人心脾的荷花香气,一缕一缕地围绕着我。

  我索性停下手中的桨,斜靠着船身,微微睁开睡意朦胧的眼睛,欣赏这令人陶醉的美景。啊,这一簇簇的荷花莫不是玉石雕琢而成?怎生得如此精致?这淡淡的粉莫不是取美人脸上的那片绯红?怎生得如此粉嫩?这碧绿而又厚重的荷叶莫不是那天宫中的玉盘?怎生得如此硕大?小溪托着小船儿,慢悠悠地飘啊荡啊,闯进了荷花深处,哪儿都是浑然天成的荷花,怎叫人看得过来?哪儿都是渗进心扉的幽幽香气,怎叫人闻得过来?我随意地摆动小桨,小船在荷花丛中进进出出。“扑棱,扑棱”,我一惊,是什么声音?这时,一群鸥鹭鸟从我眼前飞过,哦,原来是我发出的声响惊扰了这些可爱的小东西,请见谅啊!水面上泛起阵阵涟漪,几尾小鱼也好奇地探出脑袋,偷偷打量我。我感受着这梦幻中的美景,仿佛又喝醉了一样,醉醺醺的笑了……

  回想起那次愉快的郊游,我不禁偷偷地抿嘴一笑,于是,我诗兴大发,提笔写下了一首词: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李清照如梦令改写5

  我经常回想起往昔的快乐时光,想起自己游山玩水的经历。

  记得夏日的一个傍晚,我悠闲地来到一条溪流边的亭子,溪流清澈干净,偶尔也泛起几朵白花,“哗啦啦”地流淌不息,奔跑向前。亭子也很美丽雅致,几扇卷帘自然垂下,微风轻拂,丝丝心动。

  我斜倚在柱子边,斟着小酒,小口地抿着品味着,太阳也渐渐下山,一切都显得那么静谧而详和。天暗了,变成深蓝色的了,几丝白云依旧停在原地,似乎不曾移动,太阳依旧光芒万丈,依然那么贪玩。她找来云朵姐姐们,与她一起玩化妆舞会。

  这儿一组红色的,那里一群橙色的,中间一队粉红的,还有浪漫的玫瑰红,可爱的小鸡黄等等,各种或浓或淡的绚丽色彩组合起来,再加上太阳金灿灿的光晕,就如一朵镶了金箔的七彩花一般,明艳且迷人。鸟儿们归林了,叽喳地欢快地叫着,仿佛给这幅生动的“画卷”配上了天籁之音,很是悦耳。

  我坐到船上,陶醉的欣赏着夕阳西下的美景。我不禁大口大口饮酒了,也许是心生快意吧!我凝望着西边的日落美景,嘴里念念有词,感慨道:“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哪!”接着,我又将酒杯倒满,“举杯邀夕阳,仰项饮酒尽”。酒下了肚,忽然觉得好晕。天仿佛就在刹那间,黑了下来。

  我游兴已得到了满足,便准备乘船回去,由于喝了太多酒,天又黑了,我醉醺醺地面对着回家的路,却毫无头绪。乘着酒劲儿,我胡乱地选了一条路。

  花了一会儿,不知不觉中,我竟侮辱了一片荷塘。荷塘里荷花争奇斗艳,每一朵都争相怒放,粉嫩嫩的,仿佛一触即碎。有的荷花已完全舒展开了,有的还是含苞欲放,不论哪类,都很美,别有一番风采。此时的我,沉醉其中,好像自己也成为了百花中的一朵,仿佛自己就是这花海中的仙子似的,我心里忽然感觉:其实,当一朵不起眼的荷花,也是不错的嘛!

  荷叶呈深绿色,经脉呈翠绿色,风儿嬉戏,鼓动了荷叶,使荷叶扭起了腰,在池面上漾起了一圈圈的涟漪。我随口吟道:“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哪。”

  船儿继续向前进,却早已惊动了一群正在休息的鸥鹭,它们“扑棱棱”地飞起,下了我一跳,将我从沉醉之中拉了回来,酒也醒了一半。

  于是,我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李清照如梦令改写6

  夏日的一个夜晚,我独自一人站在庭院里赏花,看着那美丽的落日,不禁又想起了那天游览溪亭,饮酒赏景的情景。

  那天,我约了几个好朋友,一起饮酒,那时正值傍晚,夕阳滑落的景象十分美丽,只见那落日像一个喝了酒的醉汉,涨红了脸,跌跌撞撞地向下走去,发出微弱的光,映亮了周边的云彩,像一只只火凤凰,在夕阳身边飞舞着,十分漂亮!太阳疲疲软软地悬在天边,只剩下最后小半张脸了,再射不出刺眼的光芒,,只是无力地流出橘红色的色彩,流在天上,流在湖里……

  兴许是太高兴的缘故,我多喝了几杯,不禁有点儿醉醺醺的,分不清东、南、西、北,就连回家的路都忘了怎么走了。不知不觉,夜幕降临了,一轮明月挂上了天空,我喝的尽兴后,才知道要回家了,于是,我调转船头,准备回家,我奋力划着小船,可是,走着走着,便发现不对劲了,疑?都走了这么长时间了,怎么还没到家呢?于是,我便四处张望了起来,原来,我走错方向,误入了荷塘深处。我揉了揉双眼,不禁被这荷塘月色给吸引住了,那一朵朵荷花就像一个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十分美丽,有的含苞欲放,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有的已绽开了笑脸,好像在向我问好;有的还是个花骨朵儿,小巧玲珑,饱涨的马上要破裂似的。我深吸一口气,啊,好香啊!一股清香顿时沁入心脾,我继、续向前划着,不知不觉中却早以惊动了在沙洲上栖息的欧鹭,惊得它们“扑棱棱”地飞了起来,在银色的月光下,显得格外美丽……


改写李清照如梦令作文实用10篇(扩展2)

——改写李清照的如梦令实用5篇

  改写李清照的如梦令 1

  渐渐地,渐渐地,已是日暮时分,李清照和一群朋友坐在溪边的小亭里,饮酒作对,载歌载舞。

  落日的余晖洒在清澈的小溪里,像饱饮了玫瑰酒似的,原本湛蓝的小溪,顿时变成了害羞的女子。朵朵荷花,粉嫩粉嫩。一朵,两朵,三朵……朵朵荷花镶嵌在一起,在夏日的风中整齐地摇曳,花瓣粉里透白,百里透黄,黄里透绿。

  不知不觉中,月儿已上了中天。池塘里蛙声一片,凉风**,再也没有白天的闷热。听!小亭里笑声不断,李清照与朋友举杯相碰,玩得不亦乐乎。直到酩酊大醉,兴致尽了,准备回家。在小溪边左看看,又瞧瞧,发现了一个小木舟,便快步向前,慢悠悠地上了小舟,那通红的脸上夹杂着憔悴和快乐。

  划着划着,视线便模糊起来,划呀划,却不知船头早偏了方向,李清照此时已十分困倦。

  突然,前面出现了一丛藕花,船直冲而去,但她丝毫没有觉察到。小木舟冲进了藕花,这时李清照恍然大悟,着急地划动着小桨,但在这漆黑一片,鸦雀无声的深夜里,只能借助皎洁的月光寻找方向。

  “扑”的一声,在沙滩上栖息的鸥鹭被惊醒了,腾空而起,李清照的目光被死死地吸引住了,只见那鸥鹭的影子越来越小,直到消失在天际……

  多年后,李清照想起那一幕,写下了千古流传的佳作: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改写李清照的如梦令 2

  已经是暮春了,风吹的紧而雨却是疏落。昨夜的风很急,伴着淅淅沥沥的下起小雨。

  晚上又饮了一些酒,睡的很沉,刚刚醒来略略还带些酒意,一副慵懒的模样,不禁想起昨夜的雨疏风骤,隐隐心底还藏着些许心事。

  经历了一场风吹雨打,我的心中十分想知道园中的海棠是否花瓣零落,令人不忍面对。

  我不愿意春天就这么快的过去,于是唤来了侍女。

  不忍问却又忍不住想知道,昨夜的海棠如今怎样?孰料,却说海棠依旧,这让我出乎意料。尽管内心渴望海棠依旧,但自己也明白风雨之后必是花事凋零,她的回答给了我意外的惊喜。她的回答如此漫不经心表明还是不了解我的心思阿。

  知道吗?知道吗?这是暮春时节,况且昨夜又是一夜风雨,海棠花断然是不会依旧了。枝头的花朵被绿叶替代了。这春天万紫千红的景象与色彩,春天众多无比美好的事物,还有在春天里的喜悦心情都也被替代不再复返了。

  改写李清照的如梦令 3

  昨天夜深时,晚风急猛地吹过,像是赶不上什么似的。淅淅沥沥的小雨,微微地弹着小曲。

  喝了多少杯酒后,便睡了。翌日清晨,因为昨晚喝了几杯酒,醒来时有点朦朦胧胧的。窗外,风儿吹来雨后清新的空气,还有多少滴雨点滴落在水塘里的声音。转过身看着窗外的风景,我猛地想起花园里的海棠花,想必它那娇艳美丽的红花,因经不起昨晚的风吹雨打,而飘零了吧!

  然而我不能接受这个事实,便唤来了侍女,问道:“小莲,昨晚下过雨了吗?海棠花怎么样了?”“回主子的话,昨晚确实下过雨了,不过,请主子释怀。海棠花仍然是原来的样子。”听到这儿,我的一些哀伤不知从何处涌上心头:“哎,你知道吗?你晓得吗?当初,海棠应该是绿叶旺盛,红花早已凋零的样子了。”小莲听了我的矫正后,急了:“主子饶命啊,小莲不是故意欺骗主子的,小莲只是怕说了实情,主子你会伤心的!”“罢了罢了,你也是一番善意,这件事就算了。”

  我再看看窗外,还有两滴雨滴落了下来,在它们与小水塘合在一块的那一瞬经,春天走了。留下两滴清澈的眼泪。在她走的同时,那些美好的事物也随即消散。

  改写李清照的如梦令 4

  十六岁的李清照是什么样的?

  是天真的,是淘气的,是无忧无虑的。

  那天,李清照,约了三五个知己好友到亭中喝酒,她们一边喝着杯中的美酒佳酿,一边聊着天,还可以欣赏着溪边藕花池中的美景。

  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一转眼,又到了离去的时候。李清照摸了摸脸,慢慢悠悠地站了起来。只见她面颊酡红,那日的桃花酿实在是醇美,原来是她贪杯,喝酒喝多了呀。当时天已经暗了,月亮也快要上来了,她们只好划船回去。李清照和她的好友一个一个地上了船。

  她们划着划着,不知怎么了,李清照划着划着就进入到了藕花池的深处。当时正是盛夏,正是“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时节,朦胧的月色之下,李清照哪里找得到回家的路呢?沐浴在月光里的荷花再美,她也无心欣赏了。因为李清照,她要回家啊!

  “怎么划?怎么划?”李清照对着她的好友喊,可回头一看,她们已经走远了。呼叫声、木浆拍水声音混在一起,在寂静的夜晚格外响亮,惊醒了栖息的鸥鹭,它们吓得扑打着翅膀飞走了,换一个地方栖息。

  每当李清照回忆起这件事,嘴角都会微微上扬。因为这是她心底最珍贵的回忆。

  改写李清照的如梦令 5

  我一个人靠在窗前,时常想起那一天的那件事:

  我坐在一条小溪边的亭子里,我环顾着四周,远处的青山连绵起伏,*处的池塘波光粼粼,岸边那一丛丛一簇簇的鲜花绿草,为这烦闷的夏天填上了一丝生机。我举起酒杯,一边欣赏着没经,一边品尝着美酒。一杯接着一杯,不知不觉,天色已晚,喝的醉醺醺的我,竟忘了回家的路。

  我的兴致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我划着小船,尽兴的摸索着回家的路。可是一不小心,我错误的闯入了荷花塘深处。我放眼望去,碧绿的荷叶与粉红的荷花交织在了一起,几只小青蛙蹦到了荷叶上唱起了欢快的歌。荷花则散发出了淡淡的清香。看,这儿的荷花害羞的还没展开花瓣;瞧,那儿的几朵荷花早已绽放了自己最美的笑容,像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立在了池塘中央……碧绿的荷叶更加衬托出了荷花的高贵优雅的气质,我不由得赞叹了一声:“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夜幕悄悄的降临了,我不由得着急起来,不知该如何是好,我奋力的划呀划,但却无济于事,我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一下子瘫坐在了船上,可却惊动了河滩边正在栖息的水鸟,它们“扑棱,扑棱”的展开翅膀,向天空飞去。水面泛起了阵阵涟漪,几条小鱼儿也好奇的探出了小脑袋,偷偷的打量着我,我看着这梦幻般的美景,倚靠在船头,睡着了!


改写李清照如梦令作文实用10篇(扩展3)

——李清照《如梦令》古诗读后感 (菁华3篇)

  一直以来就对唐诗宋词情有独钟,尤其对宋词更是偏爱。象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几道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李清照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等名句,都是我非常喜欢的,描写的细腻柔美很有意境,不愧是情景交融的抒情杰作。

  宋代词人中,我尤其喜欢李清照,究其原因我想李清照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大多清新脱俗婉约柔美我非常的喜欢,再者她和赵明诚的千古恋情也是我对其人和作品喜欢的重要原因。记得从初中时候起,语文课本里就开始有李清照的作品,一直到高中结束,李清照的词学了大概有十几首。比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等词句现在想起依然能脱口而出,,这都是中学时代太喜欢死记硬背的功劳,其实对于这些精华的词句有好多地方当时的我都不太理解。随着文化知识的积淀,人生阅历的丰富,逐渐的对于李清照的词我有了自己的理解,也就更喜欢她的词了。

  这首小令是李清照的奠定才女地位之作,轰动朝野。传闻就是这首词,使得赵明诚日夜作相思之梦,充分说明了这首小令在当时引起的轰动。又说此词是化用韩偓《懒起》诗意。韩诗曰: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但李清照的小令较原诗更胜一筹,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少女的伤春心境。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这两句写昨夜的风很急,还淅淅沥沥的下起小雨;晚上又饮了一些酒,睡的很沉,直到早上醒来酒意还没有完全退去。一开始就将整首词的时间、环境勾勒得十分清楚。雨疏风骤十分恰当的写出了暮春的特点,风吹的紧而雨却是疏落,四个字即使人能够感受到暮春的气息。浓睡不消残酒则写出了人物现在的状态,刚刚醒来略略还带些酒意,一副慵懒的模样,这种状态下最容易想起昨夜的雨疏风骤,隐隐心底还藏着些许心事,这样就顺理成章地引出下文。上下两句前者写室外,后者写室内,转折的巧妙恰当,灵动自然。经历了一场风吹雨打,主人公心中十分想知道园中的海棠是否花瓣零落,令人不忍面对,因此急急地向卷帘人询问。

  一个试字,写出了人物心中的担忧,她不愿意春天就这么快的过去。试字将不忍问却又忍不住想知道的矛盾心理刻画的淋漓尽致。孰料,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这让她出乎意料,虽然她内心渴望海棠依旧,但自己也明白风雨之后必是花事凋零,所以卷帘人的.回答给了她意外的惊喜。海棠依旧从后面应和了前面问的内容,这种手法使得其词更加耐读。却字同时写出了主人公原有的心思和听到回答后的意外之情,还隐隐道出了卷帘人不了解主人公的心思和回答时的漫不经心,这两者之间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对比,主人公的细腻委婉与卷帘人粗疏淡漠之间的对比

  词至此,又叠进一层,意境又开一界。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主人公毕竟还是知道这是暮春时节,况且昨夜又是一夜风雨,海棠花断然是不会依旧了,因此她连用两个知否来纠正卷帘人的答复,口语的语气使得这两个知否让人读来颇觉清新。应是绿肥红瘦一句写出了当前的情形。这句是最为世人称道的一句,它十分的新颖别致、生动传神,看似信手拈来,却是功力独到。她用绿字代指满枝的绿叶,用红代指枝头的花朵,肥替换了多,瘦替换了少,写出了一个全新的意境。无怪乎多为历代词论者赞誉,如《草堂诗余别录》中曰结句尤为委曲工整,含蓄无穷意焉。而更深一层,红又不单指花朵,还隐指了春天万紫千红的景象与色彩,隐指了春天众多无比美好的事物,隐指了在春天里的喜悦心情。这样红瘦一词就逼真地写出了人物地伤春情思。

  不需直言,不假雕饰,却更令人心动,这是李清照的词作给读者的一个典型感受。作为李清照的成名之作之一,这首小令写法别致。它曲折委婉,意境层层叠进,虽只六句,却几度转承,时时宕开一笔。同为伤春之作,作者并没有像其他诗篇一样直接写如何百花凋零、如何悲伤惆怅,而是通过听觉、视觉等侧面营造暮春时节的氛围,从客观现实逐渐转入主观感受,从而能够更加强烈的引起读者的共鸣。其次,作者通过主人公与卷帘人的对话来展开全文。这种写法,不仅是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在脑海里形成一副完整的画面,增添了真切感,而且行文上也显得紧凑而有内容。同时还将人物的心境通过话语表现出来,更显得真实可信。此外作者在对话中稍加点缀,如试、却等字,将人物情感的转折细腻地刻画出来,对比着描写了两个人物的情感心思。再者,成功地运用代指手法。以绿红代指叶和花,以肥瘦代指多少,在语言上更显凝练,言前人所未言。前已详述,此处即不重复了。

  总体而言,这首小令以短短二十三字,却已曲折婉转的笔法勾勒了生活中的一个细节,真实地反映了作者的内心世界,用语*白如话,而意境含蓄丰富,令人不能不佩服作者驾驭语言、剪裁篇幅、开创意境的高超艺术技巧。

  《蓼园词选》中说:一问极有情,答以依旧,答得极淡,跌出知否二句来。而绿肥红瘦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

  春节宅在家里闲来读诗词,倏地对李清照其人倍感兴致,也许因为同时是女人,才产生了对这位八百年前的北宋女文豪的特别仰慕;也许经过反复体会,纯粹被她的词的意境所吸引。高中时学李清照的词《如梦令·尝记溪亭日暮》,当时并无特别感觉,如今细细品来却有着对这首词的独特体会。

  “尝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我想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应该是待字闺中亦或是已为人妇时百无聊赖中对自己少年时的美好回忆写照。在宋朝时的封建社会,对于待字闺中等待出嫁的女子,亦或是已嫁他人的妇人,应该不会有如此放纵自由的郊游玩耍,所以才会成为李清照后来的美好回忆,即词中开篇“尝记”一词的体现,因此作者当年游玩的时间背景应该是十一、二岁前后的少年时期,这个年龄段的少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中应该还是有一定的外出活动自由的,但也有一定的封建礼教的约束,所以才会有“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

  少年时期这次尽兴的游玩,伴随着内心的放松、兴奋、紧张与惊吓,给予了词人难以忘却的美好回忆,这首词短短数语,描绘出少年时代的一段生动画面,亦使千百年后的我读到这首词时,似乎与作者感受到了同样的经历,这就是伟大女词人的作品魅力之所在吧。


改写李清照如梦令作文实用10篇(扩展4)

——李清照如梦令教学反思 (菁华3篇)

  核心提示:——为了寻找标准答案一直淡淡地喜欢着李清照,对她没有太多的研究,只是记住了她的几句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是最先进入我灵魂深处的,但那时是不理解她“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心境的,后来渐渐知道了她少年时的快乐,新婚时的甜蜜,中年时的幽怨……所以情不自禁地喜欢上了李清照的《如梦令》。...

  ——为了寻找标准答案

  一直淡淡地喜欢着李清照,对她没有太多的研究,只是记住了她的几句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是最先进入我灵魂深处的,但那时是不理解她“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心境的,后来渐渐知道了她少年时的快乐,新婚时的甜蜜,中年时的幽怨……所以情不自禁地喜欢上了李清照的《如梦令》。

  也许是过分喜欢吧,当学生无法确定“如梦令”词牌名还是题目时,我就随手在黑板上写下了“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告诉他们这是李写的另一首《如梦令》,学生咿咿呀呀地读着,一脸的笑意说是词牌名。我也不急,进入了课文的教学。

  由于预*,词早就会背了,词意也早就写在书上了,孩子们都很得意,大有“你不教也没关系”的感觉。于是我检测了几个重点字词,逐句让他们说说意思,可他们搬来的要么是《课课通》上的,要么是拓展阅读上的,似乎也是一首首“清词”,学*底子薄的同学就只有听的份了,于是我直接进入了下一步教学:仔细观察画面,按照你的观察顺序用自己的画描述画面。叽里呱啦,全员参与,每每说到我的困惑处,我就说“是吗?”请了三四个同学说过后,他们叫了起来:到是喝醉了“不知归路”还是天晚了“不知归路”?“兴尽”到底是高兴极了,还是兴致未尽呢?其实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在我进教师前,依然不明确,网上关于此的争论也很多,我似乎无法定夺。

  于是他们再读诗,静心思考,原来在“溪”“亭”“夕阳”“藕花”的美景中,和知己出游,是最幸福的事,所以“酒不醉人人自醉”,陶醉于美景,陶醉于浓情。在美景中和知己游赏,心情愉悦到了极点,可是天色“晚”了,只能意犹未尽、恋恋不舍地回家了。这因为这份“愉悦至极”和“意犹未尽”“恋恋不舍”,词人在事隔许久后依然“常记”。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更多程度上说,是孩子们开阔了我的思维。我觉得只要进入情境,感悟合情合理就行了,似乎不需要什么标准答案了!因为我觉得孩子的,合理的,就是标准的!

  轻松学完,还剩十几分钟呢!于是赶紧拿出家作本,开始默写,正确率较高,我也就放心了。时间多余,我们在读读李的另外一首词吧!学生开始想刚才那样快乐地“昨夜雨疏风骤……”因为这几天江南春天的确是“昨夜雨疏风骤”学生对于理解词意还是没有太多障碍的。我问:为什么你读得那么快乐?学生说春天景美呀,早晨醒来心情愉快,“海棠依旧”心情愉快……我问真的吗?词人也认为“海棠依旧”吗?不如我们把两首联系起来看看呢?“常记溪亭日暮”先写沉醉,次写晚归,因人醉,天晚,才“误入藕花深处”。误入引起心乱争渡,又引出鸥鹭惊飞,这首词富有生活情趣,的确让我们感受到词人对生活的赞美和对大自然的热爱,而“昨夜雨疏风骤”却让我们进入了凄冷的场景,似乎比较消极,如“浓”、“残”、“却”、“瘦”等,同样是体现对大自然的热爱,但面对的背景却是“风雨交加的夜晚”,而非“流水潺潺的溪亭边”,所以我们分明是伤感愁情甚浓。李清照出身于官宦之家,少有文才,深受父母宠爱,生活优裕,《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正是她那时的欢乐生活的真实写照。她十八岁与赵明诚结婚,四十四岁南渡避难,四十六岁丈夫谢世,作者从此流离颠沛,生活无着,以写“愁”称著。这首“昨夜雨疏风骤”虽不知写于何时,但“雨疏风骤”“绿肥红瘦”的春景是令人伤感的,词人不是还反问了:知否?知否?真的是“海棠依旧”吗?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词吧,这次显然是读得伤感了。不敢多读李清照,怕愁绪从中来,所以准时下了课。

  回顾这堂课,觉得我和学生似乎一直在寻找着标准答案,有几许累,有几许乐,有几许“牵”,有几许“引”,重要的是我们走*了词人,走进了词。

  《如梦令》这首词是李清照青年时期的作品,追叙她一次泛舟流连忘返,酒醉后几乎迷路的情景,反映了她早期无忧无虑的生活和爽朗豪放的性格。在教学本课是,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作为文言文,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难点之最,因此在教学设计是个人认为本堂课的“煽情”或者“铺垫”应该做好。老师朗读一副对联,奠定了全词的情感基调。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词句把课文读活读美、提醒学生体会33个字包含了无比丰富的内涵,直到最后跟着音乐吟唱本词。并且教师通过范例来吟诵这首词,使学生的兴趣马上浓厚。所有这些,都使学生感受到了学*《如梦令》的乐趣,从而激发了学生对祖国语文的热爱。

  2、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本课不仅采用了让学生课前自学的方式理解每句词的意思,还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找出“溪亭日暮”、“藕花深处”、“一滩鸥鹭”这三幅画面,帮助学生把握整首词的基本内容。另外,我也做到了注意课堂细节帮助学生理解词句意思。例如,当学生把“兴尽晚回舟”中的“兴”读成第一声时,我就马上给予纠正,读准了“兴”的声调是第四声,学生也就理解了它的意思。

  3、在教学时,我抓住一个“醉”字切入,从词中去逐层感受“美酒”、“美景”、“美丽的意外”带给词人的深深的醉意。让学生根据词语联想画面,“日暮溪亭”“藕花深处”“一滩鸥鹭”,在这些词语的引领下,让学生的脑海中出现一幅幅美丽的画面,那画面有声有色、有人有景、有静有动,充满了无穷的生机与魅力。这一板块设计,试图唤醒学生所有的器官感受词:用耳朵听、用眼睛看、用嘴诵、用脑想象、用心灵感受,打开身体所有通道接收词的信息,进入词境,使学生学词的过程成为愉悦身心的过程。但是,在课堂上我的美好愿望并没有实现,因为好多学生并没有进入词的意境,没有充分展开想象,这一环节只是成了少数优秀生的殿堂。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是宋朝著名婉约女词人李清照的佳作。词人回忆了一次愉快的郊外游的情景,因酒醉在归途中误入荷花丛中,把栖息的水鸟都吓飞了。表现了作者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这是一首词,学生对此缺少相关的学*经验,那怎样借助学生以往的基础恰到好处地教学这词呢?经过反复的琢磨,精心地备课从以下的几个方面去攻破:

  一、朗读全词,读出韵味。

  古诗词具有一定的音律美,只要恰如其分地把词的节奏,读来将会抑扬顿挫,耐人寻味。根据以往读诗的经验,对于七言诗学生会读成二二三的节奏,他们都能读得游刃有余。可是学生对古词的朗读欠缺经验,不知该如何把握词的节奏、韵律。那么,通过老师的娓娓范读就成了学生读词的入门了。领读、自由读、指名读等方式,以及朗读的指导,使学生能读出词的节奏。

  二、结合注解理解内容

  古诗词的教学,最忌逐句串讲。由于这首词的意思浅白,贴*生活,学生易于理解,再加上学生课前已经预*过,因此,教学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主动性,首先让学生在注释的帮助下,小组合作学*,把这首词的大概意思读明白;接着全班交流,请学生说说整首词的意思,让学生明白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读懂了词的内容,而作者却只用33个字就把一次郊游的经历写清楚了,感悟古诗词语言的凝练、含蓄。

  三、展开想象体悟意境

  李清照的《如梦令》向我们展现了“溪亭日暮”“藕花深处”“一滩鸥鹭”,这一幅幅流动的画。教学中,在学生熟读诗文的基础上,在古曲的萦绕中,让学生展开想象,用耳听、用嘴吟、用脑想、用心灵感受,不知不觉把自己带入了特定的词境中。此时学生眼前的画面不单是视觉的画面,而且也融合了他的感情和情绪,学生的脑海中增加了许多诗词中并未提到的物象,黄昏时候,太阳慢慢地从山的后边落下去了,晚霞染红了整个天空,远处的山,*处的水,还有小亭子,都笼罩在晚霞的余晖当中。李清照时而倚亭而立,与朋友们把酒言欢;时而仰望着天,欣赏落日余晖;时而眺望河面,哼着小曲;这样的情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这一切则能不让学生沉醉?又怎能不让李清照沉醉呢?这时,教者趁热打铁让学生用笔描述下脑海中浮现的画面,并美美地读一读。让语文能力的训练扎扎实实地落实在有效的课堂教学中。

  四、课外延伸感情升华

  在课的后部分,品读李清照的另一首《如梦令》,体会李清照晚年流亡到南方,再加上自己深爱的丈夫也因病去世,孤苦伶仃凄惨的经历。深深感受到每一首古诗词的字里行间都寄托着作者的不一样的情感,领略中华古诗词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认为,本古诗词教学的难度一点儿不比作文教学的逊色。所以一直都不敢尝试在公开课上展示古诗词的教学。但,此次的收获,让我敢于挑战那些所谓难上的课例。


改写李清照如梦令作文实用10篇(扩展5)

——如梦令教案实用10篇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掌握词的有关知识,《如梦令》教案。

  2、理解领悟本首词的内容和意境,并当堂背诵。

  二、教学重难点

  目标2

  三、德育教育目标

  1、竞争意识的培养。

  2、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四、教法学法

  圈点勾画法,情景绘画法,启发式,讨论式。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大家会不会唱《童年》这首歌?(会!)

  我们请一位同学起来为大家唱一唱这首歌,好不好?(指名学生唱歌)

  唱得非常好!这首歌好听吗?(好听!)

  对!这首歌非常的动听,多年来,它不知道打动过多少人的心,初中一年级语文教案《《如梦令》教案》。特别是那朴实优美的歌词,让人回忆起无忧无虑的童年,给人以无限的遐思,所以有人说“旋律是美感的延伸,歌词却是情感的载体。”现代是这样,在古代就更是这样。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古人是怎样用歌词来表达情感的。

  (二)完成目标1

  如梦令和我们这篇课文学过的 三首古代诗歌有一点不同,这是一首词。那么,什么叫做词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第一个内容。(板书目标1)

  关于词的知识,大家可以看到老师上课前发给大家的资料。(多媒体显示)请同学们迅速的阅读一下,注意勾画知识要点,并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1、什么叫词牌? 2、词怎样进行分类的? (指名回答)

  在了解了有关词的一些基本内容之后,我们学了就用,试着用初学的知识来看一看《如梦令》这首词的词牌名是什么?它属于词中的哪一类呢?

  (由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词牌名如梦令,属于小令,因为它只有33个字)

  (三)完成目标2

  下面,我们就具体的来看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完成我们本节课的第二个目标(板书目标2)

  教学理念:

  引导学生依托文本展开想象,绘出文字的画面,倾听文字的声音,品尝文字的味道,并初步学会对诗词的品读、吟诵。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知道词所描绘的情景,感悟词人的快乐心情及对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热爱。

  2.有感情地吟诵词。

  3.初步了解词的特点以及学*词的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抓住字词,想像词境,并能用语言描绘出来。

  2.有感情地吟诵词,并能吟出“沉醉”的感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重温李清照《夏日绝句》,引出李清照其人。

  2.揭示今天所要讲的内容《如梦令》。

  二、话题引入,初读感知。

  1.词的名字叫词牌名,也叫长短句。

  2.既然是歌词的曲调,就该有节奏,请同学们划出词的节奏。

  3.指名读,正音:兴、藕

  三、“胖”读全词,古文今译

  1.根据注释,说说读懂了哪个词或哪一句?

  2. 交流:

  (1)不知不觉中把词读胖了,写下来就是一篇篇幅长的文章。

  (2)才33字,描绘了词人与朋友一次郊游的经历,体会词的特点:凝练含蓄。

  四、“瘦”读全词,搜寻词眼

  1.整首词可以读成一个字,可以读成哪个字?

  2.讨论:风景很美,再加上词人喝了酒,所以就沉醉了,才有了下边的情景。整首词可以读成“醉”字。

  五、在多层“醉态”中歌唱少年情怀

  1.“醉”态一:醺醺沉醉,忘记了回家

  出示: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 溪亭日暮

  ⑴想象是怎样的一幅景象?你看到了什么?

  傍晚,太阳慢慢地从西边落下去,晚霞染红了整个天空,远山、*水、亭子,都被笼罩在夕阳的余辉中。真是“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

  ⑵出示图片:在这样的时候,这样的地方,看到这样的景色,他们会干些什么?

  ⑶古人喜欢饮酒,好朋友在一起,更是“酒逢知己千杯少”,而且,酒能助兴,使人诗兴大发,历史上,曾有“李白斗酒诗百篇”的`说法。李清照尽管是个女子,但她也爱饮酒,在她的许多词里都写到了酒。这一次也不例外,从哪儿看出来?醉得怎样?美美地醉一回!读。

  (4)朗读:读出浓浓的醉意。

  (5)仅仅沉醉于酒吗?还有什么也醉人呢?这叫“酒不醉人人自醉”。喝着喝着,竟忘记了回家。

  2.“醉”态二:醺醺沉醉,找不到回家路

  出示: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 藕花深处

  ⑴你又看到了什么?

  ⑵出示图片:多美的荷叶荷花,但此时已是傍晚,一切显得朦朦胧胧。来到这样的地方,词人又一次沉醉了。

  ⑶朗读。

  3.“醉”态三:醺醺沉醉,不找回家路

  出示: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 一滩鸥鹭

  ⑴你看到了什么?出示鸥鹭群飞图片:多么壮观的场面啊!

  ⑵你又听到了什么?从哪个词中听到的?

  争渡:醉了,活泼的天性,大声的笑啊叫啊,那是多么欢快热闹的场面啊!

  ⑶“惊”字除了讲惊起鸥鹭,你还读出了什么意思?

  这真是“鸟惊人也惊”啊!带给大家的一个惊喜,使他们陶醉在这意外的大自然的壮观中,忘记了找回家路。

  ⑷朗读。

  4.小结:你感受到这是一次怎样的郊游活动?让少女李清照沉醉的不仅仅是美酒,还有美景。

  七、拓展

  出示MV文件《如梦令》,让学生感受诗词的美。

  教学目标:

  理解诗人曲折抒发的惜春之情

  感受李清照言浅意深、含蓄曲折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理解诗人曲折抒发的惜春之情

  教学难点:感受李清照言浅意深、含蓄曲折的语言风格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人称“千古第一才女”,创“易安体”的李清照

  记忆课下文学常识

  2、介绍李清照的生*

  南渡前多写悠闲生活,韵调优美

  南渡后多怀乡忆旧,情调忧伤

  二、理解意涵

  1、朗读这首词,说说这首词中出现了哪些人物、场景、对白?

  人物:主仆两人

  场景:春雨后的屋中

  对白:“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结合杜甫《三绝句》:“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联系下文,说说李清照昨夜纵酒的缘由可能是什么?

  不忍见花被吹落

  3、李清照醒后第一件事是什么?

  了解经历风雨后,庭院之中的海棠情况如何

  4、既然如此关切,念念不忘,李清照为什么不自己去看海棠究竟如何了?“试”体现出她怎样的心理?

  很关切,又不敢于、忍心面对

  5、从“却道”的“却”字,你能品读出诗人怎样的心绪?

  她心中早已知晓海棠花的境况

  对侍女粗心的不悦

  6、“知否,知否?”怎样朗读才符合诗人当时真实的情感?

  对侍女的粗心的嗔怪

  自己的心境无人理解的无奈

  7、“绿肥红瘦”写出了什么?诗人的用字有什么高妙之处?

  写出海棠花经历一夜风雨后可能的景象。仅仅四字就形象可感。

  用拟人的手法,更凸显诗人的爱花惜春之情

  8、作为一名女子,诗人的惜春其实还有怎样的一层含义?

  惜青春时光的短暂易逝

  三、朗读与总结

  1、理解女诗人惜春之后更为细腻的心绪后,带着这一份理解,再回过头来看前文,你对李清照之前的回避、躲闪、不忍有了怎样的认识?

  2、在跟深切的理解诗人内心曲折深藏的情感后,再一次朗读诗歌,在朗读过程中重读并重点感受以下字词:“试”“却道”“知否,知否?”“应是”。读出诗人内心复杂幽微的`情感波澜。

  3、归;纳语言风格——言浅意深,含蓄曲折

  教学反思

  《如梦令》这首词是李清照青年时期的作品,追叙她一次泛舟流连忘返,酒醉后几乎迷路的情景,反映了她早期无忧无虑的生活和爽朗豪放的性格。在教学本课是,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作为文言文,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难点之最,因此在教学设计是个人认为本堂课的“煽情”或者“铺垫”应该做好。老师朗读一副对联,奠定了全词的情感基调。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词句把课文读活读美、提醒学生体会33个字包含了无比丰富的内涵,直到最后跟着音乐吟唱本词。并且教师通过范例来吟诵这首词,使学生的兴趣马上浓厚。所有这些,都使学生感受到了学*《如梦令》的乐趣,从而激发了学生对祖国语文的热爱。

  2、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本课不仅采用了让学生课前自学的方式理解每句词的意思,还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找出“溪亭日暮”、“藕花深处”、“一滩鸥鹭”这三幅画面,帮助学生把握整首词的基本内容。另外,我也做到了注意课堂细节帮助学生理解词句意思。例如,当学生把“兴尽晚回舟”中的“兴”读成第一声时,我就马上给予纠正,读准了“兴”的声调是第四声,学生也就理解了它的意思。

  3、在教学时,我抓住一个“醉”字切入,从词中去逐层感受“美酒”、“美景”、“美丽的意外”带给词人的深深的醉意。让学生根据词语联想画面,“日暮溪亭”“藕花深处”“一滩鸥鹭”,在这些词语的引领下,让学生的脑海中出现一幅幅美丽的画面,那画面有声有色、有人有景、有静有动,充满了无穷的生机与魅力。这一板块设计,试图唤醒学生所有的器官感受词:用耳朵听、用眼睛看、用嘴诵、用脑想象、用心灵感受,打开身体所有通道接收词的信息,进入词境,使学生学词的过程成为愉悦身心的过程。但是,在课堂上我的美好愿望并没有实现,因为好多学生并没有进入词的意境,没有充分展开想象,这一环节只是成了少数优秀生的殿堂。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掌握词的有关知识。

  2、理解领悟本首词的内容和意境,并当堂背诵。

  二、教学重难点

  目标2

  三、德育教育目标

  1、竞争意识的培养。

  2、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四、教法学法

  圈点勾画法,情景绘画法,启发式,讨论式。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大家会不会唱《童年》这首歌?(会!)

  我们请一位同学起来为大家唱一唱这首歌,好不好?(指名学生唱歌)

  唱得非常好!这首歌好听吗?(好听!)

  对!这首歌非常的动听,多年来,它不知道打动过多少人的心。特别是那朴实优美的歌词,让人回忆起无忧无虑的童年,给人以无限的遐思,所以有人说“旋律是美感的延伸,歌词却是情感的载体。”现代是这样,在古代就更是这样。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古人是怎样用歌词来表达情感的。

  (二)完成目标1

  如梦令和我们这篇课文学过的 三首古代诗歌有一点不同,这是一首词。那么,什么叫做词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第一个内容。(板书目标1)

  关于词的知识,大家可以看到老师上课前发给大家的资料。(多媒体显示)请同学们迅速的阅读一下,注意勾画知识要点,并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1、什么叫词牌? 2、词怎样进行分类的? (指名回答)

  在了解了有关词的一些基本内容之后,我们学了就用,试着用初学的知识来看一看《如梦令》这首词的词牌名是什么?它属于词中的哪一类呢?

  (由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词牌名如梦令,属于小令,因为它只有33个字)

  (三)完成目标2

  下面,我们就具体的来看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完成我们本节课的第二个目标(板书目标2)

  这第二个目标的完成我们将采取一种比赛的形式,比一比,看一看,谁学得好,谁学得快。

  老师将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大组,每个大组就是一个代表队。在下面的学*中,我们将进行三个环节,每个环节中获胜的代表队将获得一面小红旗,得小红旗多的代表队就是最后大赢家。(老师出示准备好的图表)

  1、抢答题.

  首先,请大家听老师范读一遍课文,在听的时候请大家注意老师的停顿节奏,并借助课文的注释和作者的有关知识初步的理解本首词的内容。听完之后,请大家抢答下面的问题。注意,除了回答问题之外,还要从课文中找出答题的根据。

  ①老师配乐范读

  ②学生抢答

  题目:本首词的作者是一个怎么样的人?(著名的女词人,婉约派的代表)这首词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词人的一次郊游)这件事是发生在词人写作的当天吗?(不是,“常记”)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季节?(夏天,“藕花深处”)她是一个人去的吗?(不是,“争渡”)为什么要争渡?(“误入藕花深处”)为什么会误入?(“沉醉”)既误入,慢慢划出来不行吗?(不行,因为“日暮”)为什么词人会常想起这件事呢?(有趣,值得回味)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③答题最多且正确率最高的队为胜利者,为该队加上小红旗。

  2、必答题

  ①一次郊游之后,在回家的路上,由于沉醉其中,小船走错了路,直到了荷塘的深处才发觉。尽管这景色迷人,还是急着寻找归路。怎么渡怎么渡的声音在静夜里格外清越,惊动了栖息的沙鸥白鹭,鸣叫起来,扑腾腾飞起来,这时,人声,鸟声,水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个情趣横生的意境。请大家闭上眼睛,在脑海里想象一下,夕阳的余晖,清清的池塘,娇美的荷花,惊飞的鸥鹭,争渡的船只……这幅画面美不美?(美!)原来词人在我们面前展现的是这样一幅美妙的画面,可惜,我们却不能亲眼目睹。同学们,你们愿不愿意为老师弥补这个遗憾呢?(愿意!)好,请大家拿出你们的纸和笔,将这幅美丽的画面画出来,展现给大家看。(配乐范读)

  请每个代表队的的同学共同讨论完成。画的时候,请注意词中所提及的事物。(学生作画,教师指点)

  学生完成画后,由学生自由进行评论,并选出最好的图画,为该代表队加上小红旗。

  (对画的评价应紧扣词的内容,并讲究画面的美感.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图画)

  ②在完成了以上的环境之后,同学们对本首词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了,下面我们要完成的是对本首词的当堂背诵。

  在这个环节,老师限时三分钟,请每位同学背诵本首词,在背的时候注意节奏和停顿,并在背诵中再一次体会作者的感情。老师会随机的在每队抽一位同学代表本队背诵。

  (学生背诵)

  教师抽背,并请同学们从熟练程度,背诵技巧,感情投入等方面评价,评选出胜利者,并为该代表队加上小红旗。

  3、选答题

  (选择回答该题的队,答对加一面旗。答错扣两面旗,由一位同学主答,可有一次补充机会。)

  古人说:诗言志。意思就是写诗歌的目的是为了表达某种意愿或心境。那么,在这首词中,作者描绘了这么一种美妙的场景,表达了她的什么意愿呢?

  (学生回答以后教师明确:表达了作者郊游以后无限愉悦的心境,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教师板书)

  (四)小结

  同学们,现在我们的学*目标已经全部完成,我们的比赛也到此结束。其实今天的胜负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竞赛中学到了知识,还体会到了合作的乐趣。我相信,只要大家拥有象今天一样积极进取的精神,永远保持着一颗热爱生活的心,那我们每个人都会成为生活中的大赢家!!

  板书:

  教学目标:1、了解掌握词的有关知识。

  2、理解领悟本首词的'内容和意境,并当堂背诵。

  如梦令

  日暮 沉醉 爱生活

  误入藕花深处 余兴依依

  惊起 鸥鹭 爱自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掌握词的有关知识。

  2、理解句子里的关键词语,能用自己的话说通每个句子的意思,了解这首词所描写的情景。(重点)

  3、能借助图画,想像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1、借助教材,结合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正确理解这首词所描写的情景

  2、通过“联想、配乐朗读”等教学策略反复咀嚼、体悟重点词句的情味。(难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理解领悟本首词的内容和意境,通过了解李清照的一生,感悟词人不同时期作品的不同风格,从而感悟立体的李清照。(难点)

  课前准备:

  1、搜集当时的背景资料及李清照的《声声慢》。

  2、曲子《渔舟唱晚》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曲古典乐曲《渔舟唱晚》。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用心去倾听。

  师:看你们的神态就知道它太好听了。知道吗?古典乐曲是我们中华所独有的',它堪称国粹。当然,堪称国粹的还有很多例如戏曲、中医药、古典文学等。在文学宝库中有两颗最璀璨的明珠是唐诗和宋词。唐诗大家都不陌生,我们早就接触过,那么宋词你们知道多少呢?你们学过哪些词?(指名背)

  1、谁能说说词和诗有什么不一样么?

  (诗每句字数一样,而词不是。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又称长短句。词有的分上下阕。:每一种词牌名,都有固定的句式和韵律。

  2、《清*乐》是词牌名。你们还知道哪些词牌名?(如梦令忆江南)

  师:古时候的词都是配着乐曲演唱的,所以词有节奏感和韵律美,多读还能体会出词的韵味,所以在读词时要有自己的感觉和味道。

  二、初读古诗,读准读通。

  1、师配乐范读

  2、生自由读,要求轻声朗读课文,并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全班交流。

  (1)指名读课文,正音:兴(xìng)、藕;齐读。

  (2)自由读。

  (3)指名读,师生评述是否正确、流利。

  4、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清照的《如梦令》。我们在学*词的时候,要打开所有的感官。用耳朵去听,用嘴吟诵,用脑去思考,用心去想像。

  三、读中想,读中悟,读中品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这首词哪些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深,为什么?

  2、全班交流。

  预设

  溪亭日暮

  ⑴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溪亭日暮图”;读出“溪亭日暮”的美。

  ⑵抓住“沉醉”,想象李清照和她的朋友们会干些什么?品读“沉醉”:还有什么也醉人呢?

  ⑶朗读:读出浓浓的醉意。

  藕花深处

  ⑴想象“藕花深处”的画面。

  ⑵李清照怎么会来到“藕花深处”的?抓住“误入”、“深处”,体会词人的心情。

  ⑶朗读。

  一滩鸥鹭

  ⑴想象“一滩鸥鹭”的画面: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读出“一滩鸥鹭”的壮观。

  ⑵品读两个“争渡”,比较叠句,感受热闹有趣的场面,体会着急欢快的心情。

  ⑶抓住“惊”:“鸟惊人也惊”,体会“一滩鸥鹭”带来的惊喜,朗读。

  3、品味吟读,入境背诵。

  ①理解了词的意思后,让学生能够入情入境地想象词人当时的情景,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有感情朗读这首词,(指导学生读出作者郊游以后无限愉悦的心境,也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教师板书

  ②尝试背诵,指名背。齐背。

  五、拓展〈声声慢〉,感受晚年的李清照的词的意境。

  1、听配乐朗诵。

  2、学生边读边交流交流资料。

  预设:⑴、生交流背景资料: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路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

  ⑵、刚才我们学的《如梦令》和这首《声声慢》在情感上有什么不同?

  (《如梦令》读的时候语气比较欢快,而《声声慢》的语气则比较低沉)

  ⑶自读自悟

  生自由读对比两首词的不同。(相机指导朗读)

  六、作业

  李清照是位颇具文学才能的女作家,在宋代众多词人中,可以说是独树一帜。,我相信经过今天的学*,李清照的泪水和欢笑和她一生的经历会深深地印在你们的脑海里,你一定能成为她跨越时空的好朋友,有兴趣的同学下去后还可以继续搜集有李清照的词及相关资料,可以制一期手抄报,来缅怀我们这位女中文豪。

  教学目的:

  1、把握这首词深婉细腻的艺术风格。

  2、对词中描写的景象展开想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在诵读品味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诗词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借助工具书或注释自主学词,解读文句,理解司的意思。

  教学难点:

  对词中描写的意境展开想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李清照的生*资料、词的配乐朗诵。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诗歌到了唐朝已发展到了颠峰阶段,于是,宋代文人另辟蹊径,发展并完善了词这一文学样式,词也是诗的一种,配上音乐可以歌唱,词的句子有长有短,所以又叫长短句。提到宋词,人们就会想到一名杰出的女性,她被认为是婉约派词的正宗,提出“词别是一家”主张的女词人----李清照。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她的一首词。板书课题:如梦令

  学生齐读课题。

  师:学*这首词的时候,我们要开动所有的感官,用耳朵去听,用嘴吟诵,用脑思考,用心想象。

  二、读中渲染,理解词意

  1、出示课件,听配乐朗诵。

  师:这首词听起来非常具有舒缓委婉的音韵美,一是因为本词的押韵;二是因为词人擅用对仗,使节奏明快、和谐、上口。

  学生倾听,初步感知内容。

  2、学生自由读词,把字音读准,把词读正确、流利。

  3、检测初读情况。

  师:“兴”是多音字,在这里应读成“xìng”。同桌之间讨论一下为什么?

  学生交流讨论。(“兴”在词中的意思为“兴致,情趣”,所以应读成“xìng”)

  指名诵读,师生评议。

  全班齐读。

  4、自主探究,了解词的意思。

  (1)学生借助注释自己学词,理解词的意思。

  (2)小组内交流能理解的词句的意思及自己不懂的地方,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指导。

  5、指名说说这首词的意思。

  三、反复吟诵,感悟意境

  师:读诗词时我们不能光理解意思,还要感受诗句描写的情景。这是一首非常美的词,需要我们好好的品味。同学们,你们能从中读出哪些画面?(板书:溪亭日暮 藕花深处 一滩鸥鹭)

  1、画面一:“溪亭日暮”

  (1)指名读第一、二句。

  (2)“溪亭日暮”,让你想起怎样的画面?(课件出示黄昏情景)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想象的画面。指名读这两句。

  (3)在这样的地方,这样的时候,词人会在溪边的亭子里干什么呢?

  (4)这首词是词人当天写的吗?(生:从“常记”可以看出已经隔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为什么词人经常想到这件事呢?(生:这件事非常有趣,值得回味。)(板书:常记)

  小结:这首词构思巧妙。从“沉醉”一语可以看出,女词人和游伴们在溪边的亭子里曾举行过一次时间不短的郊宴,一边说笑、行酒令,一边喝酒,充满了欢乐的气氛,直至夕阳在山才匆忙上船。请再次深情朗读第一、二句。

  2、画面二:“藕花深处”

  (1)说说你对“藕花深处”的理解?

  从“藕花深处”可以判定是词中描写的是春末夏初时节,荷叶茂密,荷花绽放,香气四溢的景色。(师引导学生想象)

  (2)讨论:为什么词人和同伴们会“误入藕花深处”?(因为“沉醉”)还有别的原因没有?(这是一次泛舟出游,目的地是溪边的亭子,可见周围是水乡,水路纵横。)

  (3)深情诵读第三、四句。

  3、画面三:“一滩鸥鹭”

  (1)从“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既然误入,慢慢划出去,不也行吗?(不行,已是“日暮”时分。)你能想象出“争渡”的情景吗(从“惊起一滩欧鹭”可以想见浆声、水声和少女们的笑语喧哗声一时并作,酒意也消失了。)

  (2)学生带着自己的情感体验、朗读这几句。

  4、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件让词人觉得非常有趣,值得回味的事的经过。

  四、了解词人,深入体会

  1、说说你对李清照的了解。

  指名说。(课件出示李清照的生*资料)

  师:这首《如梦令》是她的早期作品,格调清新而又明快,从中可以看出女词人早年曾经有过的幸福的生活。可是,到她43岁这一年,金兵攻陷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市),她逃难到了江南;不久,丈夫赵明诚又病故。随着生活境遇的变化,她的词也显得悲凄起来。

  2、课件出示李清照《如梦令》的另外一首: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两首词的时间、地点、景物、人物都不同,心境也不同。虽然都“醉”,课文这一首因美景、心情陶醉,后一首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实则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而“常记溪亭日暮”之情景,是追忆美好的青春时光。(板书:美好的青春时光)

  学生对比朗读,读出感情。

  板书:

  如梦令

  宋[李清照]

  溪亭日暮

  常记 藕花深处 美好的青春时光

  一滩鸥鹭

  教学目的:

  1、把握这首词深婉细腻的艺术风格。

  2、对词中描写的景象展开想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在诵读品味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诗词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借助工具书或注释自主学词,解读文句,理解司的意思。

  教学难点:

  对词中描写的意境展开想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李清照的生*资料、词的配乐朗诵。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诗歌到了唐朝已发展到了颠峰阶段,于是,宋代文人另辟蹊径,发展并完善了词这一文学样式,词也是诗的一种,配上音乐可以歌唱,词的句子有长有短,所以又叫长短句。提到宋词,人们就会想到一名杰出的女性,她被认为是婉约派词的正宗,提出“词别是一家”主张的女词人----李清照。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她的一首词。板书课题:如梦令

  学生齐读课题。

  师:学*这首词的时候,我们要开动所有的感官,用耳朵去听,用嘴吟诵,用脑思考,用心想象。

  二、读中渲染,理解词意

  1、出示课件,听配乐朗诵。

  师:这首词听起来非常具有舒缓委婉的音韵美,一是因为本词的押韵;二是因为词人擅用对仗,使节奏明快、和谐、上口。

  学生倾听,初步感知内容。

  2、学生自由读词,把字音读准,把词读正确、流利。

  3、检测初读情况。

  师:“兴”是多音字,在这里应读成“xìng”。同桌之间讨论一下为什么?

  学生交流讨论。(“兴”在词中的意思为“兴致,情趣”,所以应读成“xìng”)

  指名诵读,师生评议。

  全班齐读。

  4、自主探究,了解词的意思。

  (1)学生借助注释自己学词,理解词的意思。

  (2)小组内交流能理解的词句的意思及自己不懂的地方,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指导。

  5、指名说说这首词的意思。

  三、反复吟诵,感悟意境

  师:读诗词时我们不能光理解意思,还要感受诗句描写的情景。这是一首非常美的词,需要我们好好的品味。同学们,你们能从中读出哪些画面?(板书:溪亭日暮 藕花深处 一滩鸥鹭)

  1、画面一:“溪亭日暮”

  (1)指名读第一、二句。

  (2)“溪亭日暮”,让你想起怎样的画面?(课件出示黄昏情景)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想象的画面。指名读这两句。

  (3)在这样的地方,这样的时候,词人会在溪边的.亭子里干什么呢?

  (4)这首词是词人当天写的吗?(生:从“常记”可以看出已经隔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为什么词人经常想到这件事呢?(生:这件事非常有趣,值得回味。)(板书:常记)

  小结:这首词构思巧妙。从“沉醉”一语可以看出,女词人和游伴们在溪边的亭子里曾举行过一次时间不短的郊宴,一边说笑、行酒令,一边喝酒,充满了欢乐的气氛,直至夕阳在山才匆忙上船。请再次深情朗读第一、二句。

  2、画面二:“藕花深处”

  (1)说说你对“藕花深处”的理解?

  从“藕花深处”可以判定是词中描写的是春末夏初时节,荷叶茂密,荷花绽放,香气四溢的景色。(师引导学生想象)

  (2)讨论:为什么词人和同伴们会“误入藕花深处”?(因为“沉醉”)还有别的原因没有?(这是一次泛舟出游,目的地是溪边的亭子,可见周围是水乡,水路纵横。)

  (3)深情诵读第三、四句。

  3、画面三:“一滩鸥鹭”

  (1)从“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既然误入,慢慢划出去,不也行吗?(不行,已是“日暮”时分。)你能想象出“争渡”的情景吗(从“惊起一滩欧鹭”可以想见浆声、水声和少女们的笑语喧哗声一时并作,酒意也消失了。)

  (2)学生带着自己的情感体验、朗读这几句。

  4、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件让词人觉得非常有趣,值得回味的事的经过。

  四、了解词人,深入体会

  1、说说你对李清照的了解。

  指名说。(课件出示李清照的生*资料)

  师:这首《如梦令》是她的早期作品,格调清新而又明快,从中可以看出女词人早年曾经有过的幸福的生活。可是,到她43岁这一年,金兵攻陷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市),她逃难到了江南;不久,丈夫赵明诚又病故。随着生活境遇的变化,她的词也显得悲凄起来。

  2、课件出示李清照《如梦令》的另外一首: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两首词的时间、地点、景物、人物都不同,心境也不同。虽然都“醉”,课文这一首因美景、心情陶醉,后一首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实则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而“常记溪亭日暮”之情景,是追忆美好的青春时光。(板书:美好的青春时光)

  学生对比朗读,读出感情。

  板书:

  如梦令

  宋[李清照]

  溪亭日暮

  常记 藕花深处 美好的青春时光

  一滩鸥鹭

  教学目的:

  1、把握这首词深婉细腻的艺术风格。

  2、对词中描写的景象展开想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在诵读品味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诗词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借助工具书或注释自主学词,解读文句,理解司的意思。

  教学难点:

  对词中描写的意境展开想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李清照的生*资料、词的配乐朗诵。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诗歌到了唐朝已发展到了颠峰阶段,于是,宋代文人另辟蹊径,发展并完善了词这一文学样式,词也是诗的一种,配上音乐可以歌唱,词的句子有长有短,所以又叫长短句。提到宋词,人们就会想到一名杰出的女性,她被认为是婉约派词的正宗,提出“词别是一家”主张的女词人----李清照。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她的一首词。板书课题:如梦令

  学生齐读课题。

  师:学*这首词的时候,我们要开动所有的感官,用耳朵去听,用嘴吟诵,用脑思考,用心想象。

  二、读中渲染,理解词意

  1、出示课件,听配乐朗诵。

  师:这首词听起来非常具有舒缓委婉的音韵美,一是因为本词的押韵;二是因为词人擅用对仗,使节奏明快、和谐、上口。

  学生倾听,初步感知内容。

  2、学生自由读词,把字音读准,把词读正确、流利。

  3、检测初读情况。

  师:“兴”是多音字,在这里应读成“xìng”。同桌之间讨论一下为什么?

  学生交流讨论。(“兴”在词中的意思为“兴致,情趣”,所以应读成“xìng”)

  指名诵读,师生评议。

  全班齐读。

  4、自主探究,了解词的意思。

  (1)学生借助注释自己学词,理解词的意思。

  (2)小组内交流能理解的词句的意思及自己不懂的地方,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指导。

  5、指名说说这首词的意思。

  三、反复吟诵,感悟意境

  师:读诗词时我们不能光理解意思,还要感受诗句描写的情景。这是一首非常美的词,需要我们好好的品味。同学们,你们能从中读出哪些画面?(板书:溪亭日暮 藕花深处 一滩鸥鹭)


改写李清照如梦令作文实用10篇(扩展6)

——《如梦令》改写_作文400字通用5篇

  常常回忆起那一次日暮时分在溪边的亭子里的事情。

  我们坐在临溪的亭子里,台子上摆着纸和酒。我和朋友们在杯中斟上香甜的美酒,饮酒作赋。我望着亭子外,已是“为霞尚满天”。西天成了一匹绚丽的锦缎,这是匹上好的料子,无需绣饰,却绽出繁花。

  我突然有了灵感,随手题下一首小词。“好词!好词!”朋友们拍手叫道,那银铃莺啼般的笑声仿佛在水面荡开了。

  夕阳的余晖照在我们的面上,再加了刚喝了酒,每个人脸上都现出了一层红晕。我们解开小舟,在池上轻渡。却在不经意间入了一片莲花中,那朵朵粉莲也似乎醉了,或是依着私语,或是互相玩耍,也有的轻倚绿荷叶,似是酒醉的贵妃浅浅入眠。那水中的草在风中凌乱了,却如女子不经意解下的青丝。

  光顾着欣赏,却不知早已迷路。我们划动船桨,小舟胡乱地在莲花丛中行进,在水面的浮萍上划出一道道浅痕。也许是这声音太大了,惊动了在浅滩中休憩的白鹭。它们朴棱棱地飞起来,同伴们不禁“呀”地叫出声来,却见是一只只白鹭,又嘻嘻地笑开了。

  今天,阳光把万物照得色彩斑斓---红的,黄的,蓝的,紫的……看到的令人惬意的光芒,我游性大发,带上酒杯,乘着小艇,与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去郊游。

  来到溪亭边,我们一边饮酒,一边对词,不亦乐乎!微风拂面,黄鹂欢快的奏起为夏姑娘谱写的赞歌,好不快活!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日暮时分,我带着微醉的神色凝视着清澈见底的湖水,好不惬意!夕阳把光辉洒落在我的绸衣上,真是百般舒适!

  尽足了兴致,已是残阳剩余了。我调转船头,独个儿哼着小调,划着小艇,准备回家。可是,划着划着,我猛然察觉自己竟搞错了方向,此时,小船正在藕花丛中徘徊。我的心顿时忐忑不安,真想快点儿离开藕塘。就在我惊慌失措,焦急不已,寻路而归的当儿,不晓得却惊动了已经在沙洲上栖息的鸥鹭,它们一个个扇动着洁白似雪的翼翅,扑棱棱地飞上云霄。

  我倚着船身,静静地欣赏着透滑如润玉般等待荷花,聆听着鸟儿欢快,轻盈的啼鸣,早已深深地沉醉,以至于忘记了回家。

  我手指轻轻地拨动琴弦,悠扬的琴声犹如溪水般缓缓流淌,伴着我的思绪穿越了时光长河,停留在那日溪边凉亭的那个黄昏。

  夏日的黄昏,太阳倦了,余晖如一层薄纱笼罩着大地。我坐在亭子里,微闭双眼,尽情地吮吸着那夹杂着夏日清凉、落日甜美、酒香弥漫的空气,不由得心旷神怡、神清气爽!我又举起酒杯,畅饮美酒,无意间竟碰翻了酒壶,醇香甜美的酒汇成一条涓涓细流,流进小溪。溪水似乎变得更清澈了,煞是好看。

  太阳渐渐落山,暮色朦胧。我站起身,转身离开亭子,准备划船回家。船儿慢慢移动,*静的水面漾起泛泛波纹,轻轻的水声听着令人很是惬意,令人陶醉在这溪水中。划着,划着,似乎错了方向,划进一片荷花丛中。

  正值盛夏,那一枝枝荷花亭亭玉立,千姿百态,渐红、粉红、深红,娇艳欲滴,含苞待放。碧绿的荷叶上露珠点点,我欣赏着这如诗如画的情景,心里又急又喜,急得是天色已晚,要快点回家;喜得是这美丽景色实在让人欣喜。我放声大笑,加快了划船的速度,却不料惊起了在河滩上歇息的宿鸟们······

  回忆如潮水般涌入我的脑海,想想那时的我是多么的开心,我在纸上一字一句斟酌着写下了《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残阳西沉。

  落日的余晖洒在一条无名小溪旁,小溪就像一条金绸子,在余晖中闪闪发亮。我坐在亭子里,一边欣赏着美景,一边饮着琼浆玉液的美酒,不知是醉在这美景中还是美酒中,反正,我是醉了。

  迷迷糊糊中,我看看亭外,天色已不早了,一阵微风吹过,让我少些醉意。咦?我是怎么来的呢——哦,似乎是坐着小舟的吧。

  我努力撑起醉醺醺的.身体,向小溪旁走去。上了船,我轻轻一摇桨,船在风的辅助下慢慢前行。我索性舒舒服服地躺在船上,仰望着越来越黑的天空,皎洁的月亮在向我微笑,点点的繁星调皮地眨着眼睛,十分祥和。

  咦,船怎么不动了?难道是风**了?我起身,发现自己正置身于一片荷塘之中,那一朵朵荷花是多么迷人,在荷叶的衬托下更是娇嫩了。

  可惜,我已没时间欣赏这迷人的景色了。我拿起船桨,拼命地划着,似乎是用力过猛了,水花溅起一身,正在河滩上休息的一群鸥鹭也“扑棱棱”地展开双翅,飞向云霄……

  看着展翅高飞的鸥鹭,我用尽全力,终于划出了藕花丛中。天色越来越黑,于是我加快划船的速度,朝家的方向划去……

  一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真是一个赏花对诗的好日子。李清照和几个朋友在溪边的亭子里饮酒聊天,谈谈生活。

  李清照说:“我们来对诗吧,我先来出,春风又绿江南岸,你们谁来对。”

  “我来,明月何时照我还。”

  时光悄悄地溜走,不知不觉中夕阳已慢慢地落下。李清照喝得大醉不知道回家的路。她游兴满足之后,见夕阳快要落山了,她的朋友也要回家了,她才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她的朋友,走上小船,开始往回划。

  她醉醺醺地划着小船,还不时观看周围的景色。划着划着,她不小心划进了荷花深处。只见那一朵朵荷花含苞欲放,有的只是一个花骨朵儿,有的已经全都开放了,一朵朵荷花像一个个美丽的少女,跳着婀娜多姿的舞蹈。一片片荷叶像一个个大玉盘一样,美丽极了。

  她被这里的美景给迷住了,过了一会儿,李清照才缓过神来,她见自己已经划到了荷花深处,就急了起来,她想:我这是在哪儿呀,我要怎样才能回家呀!

  于是,她拼命地划,拼命地划。前面不远处有一个小丘,一群鸥鹭正在小丘上玩耍嬉戏,李清照突然间划到了小丘上,那鸥鹭被李清照给惊到了,全都飞向别处。

  李清照站在窗口,每每看到那一朵朵荷花,都会想起她划进荷花深处的事情,于是她提笔写下了这首《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处。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改写李清照如梦令作文实用10篇(扩展7)

——李清照《如梦令》赏析(精选5篇)

  本篇是李清照早期的词作之一。词中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这是一首小令,内容也很简单。它写的是春夜里大自然经历了一场风吹雨打,词人预感到庭园中的花木必然是绿叶繁茂,花事凋零了。因此,翌日清晨她急切地向“卷帘人”询问室外的变化,粗心的“卷帘人”却答之以“海棠依旧”。对此,词人禁不住连用两个“知否”与一个“应是”来纠正其观察的粗疏与回答的错误。“绿肥红瘦”一句,形象地反映出作者对春天将逝的惋惜之情。

  词的写法别致,侧重于从听觉方面来塑造形象并构成意境。作者不是*铺直叙地去描写百花凋残的暮春景象,而是立足清晨醒后,从“昨夜”写起,通过“雨疏风骤”,从听觉上展开联想,然后转化为视觉形象:“绿肥红瘦”。值得指出的是,这“绿肥红瘦”四字只不过是作者内心虚拟想象之词,它还有一个向客观现实转化的过程。正因为这首词有一个从听觉到视觉,有一个从内心到客观现实的转化过程,所以才能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便于进行艺术的再创造。这首词之所以耐人咀嚼,其原因也正在这里。

  其次,通过问答进行感情上的对比烘托。这种写法,不仅语言精炼生动,结构也由此显得分外紧凑,使读者有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真切感。人物的身份、性格、教养以及感情上的细微差别也都历历在目,词也由此而显得生动活泼。“却道”一句,写出了“卷帘人”观察上的粗疏与感情上的淡漠,它恰好衬托出作者体察的细腻与情思的深婉。没有这种细腻的体察与深婉的情思,是不可能写出好作品来的。

  再次,成功地使用拟人化的手法。词中把本来用以形容人的“肥”、“瘦”二字,借来用以形容绿叶的繁茂与红花的稀少,暗示出春天的逐渐消失。这一句不论是在语言的提炼上还是在修辞手法的使用上都是极富创造性的。

  前面说过,这首词很短,总共不过三十三字,但它却能通过生活中一个极其普通的细节,反映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用语*白浅*,意境含蓄深厚,具有“弦外音,味外味”。黄了翁在《蓼园词选》中说:“一问极有情,答以‘依旧’,答得极淡,跌出‘知否’二句来。而‘绿肥红瘦’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这段评语有助于我们对这首词的理解。

  李清照是处于南北宋之间的女词人,她的词是婉约派的代表,更加上她女性特有的灵性,她的词就比“男子作闺音”来的真切,把女性特有的感觉用来写词就更加要妙宜修,更加能够把女子的内心感受表达的淋漓尽致。很多人都对她那首晚年更加成熟的《声声慢》评价很高,而我认为她早年的一些作品也很耐人寻味,比如这首《如梦令》就写的很好,下面我就谈一下我自己的一些感受。

  时间:昨夜——今早

  地点:庭院——香闺

  环境:雨疏风骤

  人:卷帘人(答者无心)——主人公(问者有心)

  物:海棠(依旧)——海棠(绿肥红瘦)

  首句“昨夜”点明时间,在交代“雨疏风骤”发生在昨夜,同时也表明词中所写已是第二天天明发生的事了,也可以知道天明后已是风停雨霁。“雨疏风骤”,疏者,狂也,谓雨大;骤者,急也,谓风狂,可见天气之恶劣,那么隐含其间的是女主人公昨夜心情不是很好,可以猜想是因为恋人远在他方,没有人陪伴在自己的身边,内心感到苦闷,那么女主人公都有那些行为表现呢?

  接下一句“浓睡不消残酒”就交代了她的行为,原来是喝了酒。一个人喝酒,孤独之感油然而生,真是“举杯消愁愁更愁”,在加上下着冷雨刮着凄风,就不能自已地喝的多了。从那里可以看出来呢?“浓睡”二字说明睡觉的时间之长,而“不消残酒”补充说明喝的酒一定很多,到第二天早上还酒劲未消,可见昨夜喝酒的情形。但是是真的醉了呢,还是不愿意醒呢,到此时我们尚且还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的分析。

  第三句的“试”字用的好,“试”字不仅把女主人公怀着疑问、小心翼翼的心态传达出来,而且把女主人公的害怕的微妙心理刻画的惟妙惟肖,她是怕海棠花在风雨之中已经飘零。所以“试”字用的很贴切,同时也可以看出词人用词的精准。词人很善于用曲笔,她不直接的写出来,却借卷帘人之口表达出女主人公内心的希望。卷帘人的随口无心的一句“海棠依旧”,花儿依然盛开,这让女主人公的心得到了莫大的安慰,也可以看出她怜春惜花的心情,向往美好的愿望。但是这是不是真实的情形,在风雨的蹂躏下花儿真的还是那么娇艳吗?

  接下来的两句证明这似乎是女主人公的一厢情愿。在现实面前,虚幻的美好不堪一击,女主人公的愿望彻底的破灭了。因此“知否,知否”诘问的语气表面是在责怪卷帘人,但是在内心里却是责怪“雨疏风骤”的残酷无情,无奈之中深藏着深沉的失望之情。“绿肥红瘦”才是现实的情形,在风雨的摧折下,海棠叶依旧而花已飘零,和“海棠依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是理想和现实的尖锐冲突,两相对照之中更显出女主人公怜春惜花之情。由此可见,女主人公不是真的醉了,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因为她清醒的知道现实的残酷,离她而去的人怕是很久就不得相见了,因此她不愿醒宁可长醉不醒,只有这样才能保留美好的期望,才能减轻情感上的伤疼。

  末句“绿肥红瘦”历来受人称道,可谓标新立异,其妙处有三:其一,用“绿”、“红”两个表示色彩的词,给人一种醒目的视觉冲击,同时把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可见词人深厚的语言工夫;其二,“肥”、“瘦”二字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形容人的词用在物上,倾注了女主人公的个人情感;其三,“绿肥”、“红瘦”形成鲜明的对照,更显出女主人公怜花惜花的心情。

  由此可见,这么短短的一首令词,它的内涵却是非常的深厚,有含蓄不尽的韵味。在这首词中,词人给我留下了很多的“空白”,那就需要我们去“填空”,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把词的内涵挖掘出来,充实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体味出词中的`“味外之味”、“韵外之致”。在我们佩服叹赏词人的工夫的同时,也给我们很强的审美感受!

  这首小令是李清照的奠定“才女”地位之作,轰动朝野。传闻就是这首词,使得赵明诚日夜作相思之梦,充分说明了这首小令在当时引起的轰动。又说此词是化用韩偓《懒起》诗意。韩诗曰:“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但李清照的小令较原诗更胜一筹,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少女的伤春心境。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这两句写昨夜的风很急,还淅淅沥沥的下起小雨;晚上又饮了一些酒,睡的很沉,直到早上醒来酒意还没有完全退去。一开始就将整首词的时间、环境勾勒得十分清楚。“雨疏风骤”十分恰当的写出了暮春的特点,风吹的紧而雨却是疏落,四个字即使人能够感受到暮春的气息。“浓睡不消残酒”则写出了人物现在的状态,刚刚醒来略略还带些酒意,一副慵懒的模样,这种状态下最容易想起昨夜的雨疏风骤,隐隐心底还藏着些许心事,这样就顺理成章地引出下文。上下两句前者写室外,后者写室内,转折的巧妙恰当,灵动自然。

  经历了一场风吹雨打,主人公心中十分想知道园中的海棠是否花瓣零落,令人不忍面对,因此急急地向“卷帘人”询问。一个“试”字,写出了人物心中的担忧,她不愿意春天就这么快的过去。“试”字将不忍问却又忍不住想知道的矛盾心理刻画的淋漓尽致。孰料,“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这让她出乎意料,虽然她内心渴望海棠依旧,但自己也明白风雨之后必是花事凋零,所以“卷帘人”的回答给了她意外的惊喜。“海棠依旧”从后面应和了前面“问”的内容,这种手法使得其词更加耐读。“却”字同时写出了主人公原有的心思和听到回答后的意外之情,还隐隐道出了“卷帘人”不了解主人公的心思和回答时的漫不经心,这两者之间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对比,主人公的细腻委婉与“卷帘人”粗疏淡漠之间的对比。词至此,又叠进一层,意境又开一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主人公毕竟还是知道这是暮春时节,况且昨夜又是一夜风雨,海棠花断然是不会依旧了,因此她连用两个“知否”来纠正“卷帘人”的答复,口语的语气使得这两个“知否”让人读来颇觉清新。“应是绿肥红瘦”一句写出了当前的情形。这句是最为世人称道的一句,它十分的新颖别致、生动传神,看似信手拈来,却是功力独到。她用“绿”字代指满枝的绿叶,用“红”代指枝头的花朵,“肥”替换了“多”,“瘦”替换了“少”,写出了一个全新的意境。无怪乎多为历代词论者赞誉,如《草堂诗余别录》中曰“结句尤为委曲工整,含蓄无穷意焉”。而更深一层,“红”又不单指花朵,还隐指了春天万紫千红的景象与色彩,隐指了春天众多无比美好的事物,隐指了在春天里的喜悦心情。这样“红瘦”一词就逼真地写出了人物地伤春情思。不需直言,不假雕饰,却更令人心动,这是李清照的词作给读者的一个典型感受。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介绍: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如梦令》赏析一:

  李清照虽然不是一位高产的作家,其词流传至今的只不过四五十首,但却“无一首不工”,“为词家一大宗矣”。这首《如梦令》,便是“天下称之”的不朽名。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小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语言清新,词意隽永。

  起首两句,辞面上虽然只写了昨夜饮酒过量,翌日晨起宿酲尚未尽消,但在这个辞面的背后还潜藏着另一层意思,那就是昨夜酒醉是因为惜花。这位女词人不忍看到明朝海棠花谢,所以昨夜在海棠花下才饮了过量的酒,直到今朝尚有余醉。

  三、四两句所写,是惜花心理的必然反映。尽管饮酒致醉一夜浓睡,但清晓酒醒后所关心的第一件事仍是园中海棠。词人情知海棠不堪一夜骤风疏雨的揉损,窗外定是残红狼藉,落花满眼,却又不忍亲见,于是试着向正在卷帘的侍女问个究竟。一个“试”字,将词人关心花事却又害怕听到花落的消息、不忍亲见落花却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表达得贴切入微,曲折有致。“试问”的结果——“却道海棠依旧。”侍女的'回答却让词人感到非常意外。本来以为经过一夜风雨,海棠花一定凋谢得不成样子了,可是侍女卷起窗帘,看了看外面之后,却漫不经心地答道:海棠花还是那样。一个“却”字,既表明侍女对女主人委曲的心事毫无觉察,对窗外发生的变化无动于衷,也表明词人听到答话后感到疑惑不解。她想:“雨疏风骤”之后,“海棠”怎会“依旧”呢?这就非常自然地带出了结尾两句。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既是对侍女的反诘,也像是自言自语:这个粗心的丫头,你知道不知道,园中的海棠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稀少才是。这句对白写出了诗画所不能道,写出了伤春易春的闺中人复杂的神情口吻,可谓“传神之笔。“应是”,表明词人对窗外景象的推测与判断,口吻极当。因为她毕竟尚未亲眼目睹,所以说话时要留有余地。同时,这一词语中也暗含着“必然是”和“不得不是”之意。海棠虽好,风雨无情,它是不可能长开不谢的。一语之中,含有不尽的无可奈何的惜花情在,可谓语浅意深。而这一层惜花的殷殷情意,自然是“卷帘人”所不能体察也无须更多理会的,她毕竟不能像她的女主人那样感情细腻,那样对自然和人生有着更深的感悟。这也许是她所以作出上面的回答的原因。末了的“绿肥红瘦”一语,更是全词的精绝之笔,历来为世人所称道。“绿”代替叶,“红”代替花,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是两种状态的对比。本来**常常的四个字,经词人的搭配组合,竟显得如此色彩鲜明、形象生动,这实在是语言运用上的一个创造。由这四个字生发联想,那“红瘦”正是表明春天的渐渐消逝,而“绿肥”正是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的即将来临。这种极富概括性的语言,又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这首小词,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却写得曲折委婉,极有层次。词人因惜花而痛饮,因情知花谢却又抱一丝侥幸心理而“试问”,因不相信“卷帘人”的回答而再次反问,如此层层转折,步步深入,将惜花之情表达得摇曳多姿。

  《如梦令》赏析二:

  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

  “昨夜雨疏风骤”指的是昨宵雨狂风猛。疏,正写疏放疏狂,而非通常的稀疏义。当此芳春,名花正好,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酒吃得多了,觉也睡得浓了。功效一醒觉来,天已大亮。但昨夜之神情,却已然如隔在胸,所以一路身便要询问意中悬悬之事。因而,她急问清算衡宇,启户卷帘的侍女:海棠花若何样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还不错,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变!”女主人听了,嗔叹道;“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是红的见少,绿的见多了吗!?”

  这句对白写出了诗画所不能道,写出了伤春易春的闺中人复杂的神气口吻,可谓“传神之笔。

  作者以“浓睡”、“残酒”搭桥,写出了白夜至晨的时间变化和心理演变。然后一个“卷帘”,点破日曙天明,巧妙得当。然而,问卷帘之人,却一字不提所问何事,只于答话中透露出谜底。

  真是绝妙工巧,不着痕迹。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实则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

  本是李清照早期的词作之一。词中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这是一首小令,内容也很简单。它写的是春夜里大自然经历了一场风吹雨打,词人预感到庭园中的花木必然是绿叶繁茂,花事凋零了。因此,翌日清晨她急切地向“卷帘人”询问室外的变化,粗心的“卷帘人”却答之以“海棠依旧”。对此,词人禁不住连用两个“知否”与一个“应是”来纠正其观察的粗疏与回答的错误。“绿肥红瘦”一句,形象地反映出作者对春天将逝的惋惜之情。

  1、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注释

  (1)疏:指稀疏

  (2)卷帘人:有学者认为此指侍女。

  (3)绿肥红瘦: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4)浓睡不消残酒: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浓睡:酣睡 残酒:尚未消散的醉意。

  (5)雨疏风骤:雨点稀疏,晚风急猛

  3、译文

  昨夜雨点稀疏,晚风急猛,我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

  试问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她说海棠花依然如旧。

  知道吗?知道吗?应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4、赏析

  这首小令是李清照的奠定“才女”地位之作,轰动朝野。传闻就是这首词,使得赵明诚日夜作相思之梦,充分说明了这首小令在当时引起的轰动。又说此词是化用韩偓《懒起》诗意。韩诗曰:“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但李清照的小令较原诗更胜一筹,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少女的伤春心境。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这两句写昨夜的风很急,还淅淅沥沥的下起小雨;晚上又饮了一些酒,睡的很沉,直到早上醒来酒意还没有完全退去。一开始就将整首词的时间、环境勾勒得十分清楚。“雨疏风骤”十分恰当的写出了暮春的特点,风吹的紧而雨却是疏落,四个字即使人能够感受到暮春的气息。“浓睡不消残酒”则写出了人物现在的状态,刚刚醒来略略还带些酒意,一副慵懒的模样,这种状态下最容易想起昨夜的雨疏风骤,隐隐心底还藏着些许心事,这样就顺理成章地引出下文。上下两句前者写室外,后者写室内,转折的巧妙恰当,灵动自然。

  经历了一场风吹雨打,主人公心中十分想知道园中的海棠是否花瓣零落,令人不忍面对,因此急急地向“卷帘人”询问。一个“试”字,写出了人物心中的担忧,她不愿意春天就这么快的过去。“试”字将不忍问却又忍不住想知道的矛盾心理刻画的淋漓尽致。孰料,“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这让她出乎意料,虽然她内心渴望海棠依旧,但自己也明白风雨之后必是花事凋零,所以“卷帘人”的回答给了她意外的惊喜。“海棠依旧”从后面应和了前面“问”的内容,这种手法使得其词更加耐读。“却”字同时写出了主人公原有的心思和听到回答后的意外之情,还隐隐道出了“卷帘人”不了解主人公的心思和回答时的漫不经心,这两者之间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对比,主人公的细腻委婉与“卷帘人”粗疏淡漠之间的对比。词至此,又叠进一层,意境又开一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主人公毕竟还是知道这是暮春时节,况且昨夜又是一夜风雨,海棠花断然是不会依旧了,因此她连用两个“知否”来纠正“卷帘人”的答复,口语的语气使得这两个“知否”让人读来颇觉清新。“应是绿肥红瘦”一句写出了当前的情形。这句是最为世人称道的一句,它十分的新颖别致、生动传神,看似信手拈来,却是功力独到。她用“绿”字代指满枝的绿叶,用“红”代指枝头的花朵,“肥”替换了“多”,“瘦”替换了“少”,写出了一个全新的意境。无怪乎多为历代词论者赞誉,如《草堂诗余别录》中曰“结句尤为委曲工整,含蓄无穷意焉”。而更深一层,“红”又不单指花朵,还隐指了春天万紫千红的景象与色彩,隐指了春天众多无比美好的事物,隐指了在春天里的喜悦心情。这样“红瘦”一词就逼真地写出了人物地伤春情思。不需直言,不假雕饰,却更令人心动,这是李清照的词作给读者的一个典型感受。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