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事例作文素材实用5份

首页 / 作文 / |

  科学家事例作文素材 1

  公元1626年正月,努尔哈赤率兵13万进攻明朝,长驱直指四周无援的孤城宁远(今辽宁兴城)。后金兵步骑蜂拥进攻,万矢齐射城上,但明军凭坚城护卫,11门西洋大炮不停地发射,后金兵死伤无数,损失惨重。

  一场恶战打了3天,宁远城岿然屹立,明军取得与后金交战8年来的首次重大胜利。努尔哈赤败回沈阳,叹道:“我自25岁征伐,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为何小小宁远一城久攻不下?”半年后,便在忧愤交加中去世。

  很显然,西洋大炮在这场战役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不过明朝人怎么会使用西洋大炮呢?这是一个名叫利玛窦的意大利传教士教的。

  借科学传教的利玛窦

  利玛窦1552出生于意大利马切拉塔地区一个贵族家庭。青年时曾求学于罗马神学院。利玛窦在研究神学的同时,曾得到著名的数学家克拉维斯等名师的指教,相当广泛地涉猎了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公元1582年,也就是明朝万历十年,他作为第一个赴华传教的耶稣会教士来到中国传教。

  利马窦发现当时的中国士大夫最感兴趣的并不是关于上帝的说教,而是未曾见过的奇异技术,便有意识地利用科学传教,一个新奇而富有吸引力的世界由此展示在中国人面前。他向官员赠送天球仪、地球仪、钟表、日晷、星盘、象限仪和纪限仪等,指导求教者制作天文仪器,还用星盘和其他仪器测定一些地方的地理位置,测塔的高度和山谷的深度等。

  他绘制过一幅精美的世界地图,为了迎合中国人的喜好,把地名都译成了中文,并且将中国摆在中央,画得十分详细精确。此图甫一刊出,顿时受到了当时士大夫们的喜爱,人们争相传阅。不久,神宗皇帝也知道了,请利玛窦到皇宫去也绘制一幅。皇帝对这幅地图爱不释手,每天晚上都要看过地图才去睡觉,还屡次召利玛窦进宫讲解。

  在这幅地图上,利玛窦首先给出了地球南北两极、经纬线和赤道,然后绘出了世界五大洲、四大洋、南极圈和北极圈等,标出了地中海、尼罗河、罗马尼亚、古巴、牙买加和加拿大等国。采用了360度制,给出了左右对称的36根经线……这些和现代世界地图几乎完全一致,而且利玛窦创造的上述名词至今还在使用。利玛窦的地图打破了中国传统的“天圆地方”概念,令士大夫耳目一新。

  利玛窦在中国士大夫中交了不少朋友,其中最著名的是徐光启。当时辽东后金给明朝的压力越来越大,徐光启在与利窦玛的交往中,认识到葡萄牙、荷兰这些欧洲小国能成为军事强国,仰仗的利器之一就是火炮,便先后从澳门购买了西洋大炮约30门。正是有了这些火炮,明王朝才在宁远之战中逃过一劫,并将改朝换代的日子后延了18年。

  两朝重臣汤若望

  利玛窦之后,一些传教士沿着这位先行者的足迹纷纷来到中国,他们在带来耶稣“福音”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科学技术知识。其中有一位名叫汤若望的,先后在明、清两朝获得了重用。汤若望1592年生于德国科隆一个宗教气氛浓厚的贵族家庭,曾在罗马研*了4年神学,系统地学*了哲学、语言学、数学、天文学等知识,晋升神父后便主动向教会当局申请到东方传教。

  刚到中国不久,汤若望便因成功地预测3次月食而声名大振。1626年,汤若望在中国学者的协助下撰写了《远镜说》,对伽利略望远镜作了详尽的说明,它是中国出版最早的一部介绍西方光学理论和望远镜技术的启蒙著作。

  1630年底,经徐光启推荐,38岁的汤若望进京参与修订历法。他编撰的《崇祯历书》是一部涉及天文历算等知识的多卷本参考书,它从多方面引进了欧洲的古典天算知识,曾有人半开玩笑地称之为“汤若望百科全书”。

  清朝建立以后,急需修历治历人才。1644年7月汤若望向朝廷进呈了3件仪器和历书范本1册。众官员对其历书审核再三,无懈可击,但对他的历书而言,真正的考验是对日蚀的推算:中国传统的大统、**历和汤若望的西历都推算这一年的八月初一有日食,但3种历法推算的具体日食时间各有不同。在这一天,相关朝臣登上观象台,当场检验3种历法对日蚀推算的结果。人们屏息静气,举头仰望,随着报时官一次次大声宣告时辰。大统历和**历所测算的时刻一一过去,但太阳仍未被“天狗”吃去。到了汤若望所推算的时刻,果然“天狗”慢慢吞噬了太阳。清廷对汤若望的成功印象深刻,任命他为钦天监监正,也就是国家天文台台长。汤若望的历法也得到认可,一直使用到民国初年。

  汤若望在清宫里是个能人、神人。什么都能修造,从钢琴到自鸣钟,从大炮到天文望远镜。他和顺治皇帝关系非常亲密。一个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学贯中西博学多能的蔼然长者,一个是年幼失怙渴望亲情、渴望知识的身处险地的少年天子,两人成了忘年之交,顺治称他为“玛法”(满语,意为尊重的长者或爷爷)。

  可是顺治皇帝英年早逝,一群知识浅薄的历官倚仗权臣鳌拜的支持,攻击汤若望等人潜谋造反,邪说惑人,历法荒谬。汤若望那时已年过古稀,被打入刑部大牢之后,只待凌迟处死。正在这时,北京连续4天发生地震,接着皇宫又闹起火灾。迷信的王公贵族吓坏了,汤若望终于被释放。汤若望拖着病残之躯又活了14个多月,于1666年辞别人世。

  康熙皇帝的老师南怀仁

  与汤若望一起蒙冤下狱的还有另一个著名的传教士南怀仁。南怀仁1623年生于比利时,年轻时勤奋求学,尤其对天文、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1659年来到中国传教,在钦天监担任汤若望的助手。

  康熙八年五月,年轻的康熙皇帝一举铲除了鳌拜集团,政治局势为之一新,汤若望等人得以**昭雪,南怀仁继任钦天监监正。他潜心从事天文研究,制造了多种天文仪器。为适应清代天文历法已采用360度制和60进位制的需要,南怀仁著有《灵台仪象志》一书,详细介绍一些天文仪器的制造、安装及使用方法,书末附新测全天星表。南怀仁还在汤若望所制200年历表的基础上推算出2000年内的天文数据,编为《康熙永年历法》。

  南怀仁博闻多能,精通西方科学知识。其著作《仪象志》和《穷理学》介绍了经典力学基础知识,同时还介绍了光的折射和色散方面的知识。这在中国当时是全新的知识。

  刚到北京的时候,南怀仁就曾协助汤若望使用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把一口重达12万斤的大钟悬挂在钟楼里。南怀仁还在中国进行了汽轮机的最早实验,就是利用一定温度和压力的蒸汽的喷射作用,推动叶轮旋转,从而带动轴转动以获得动力。

  康熙帝倾心科技,奋而向学。南怀仁经常受命进入宫廷同康熙帝讲论西洋音乐、几何、天文、历算知识,并特地为康熙帝编写了教材。每天破晓之时,南怀仁就已入宫,午后三四点钟才告退。南怀仁率真质朴,才干卓越,深得康熙帝的信赖和赏识。

  明清之际以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等天主教耶稣会士为主角的西学东渐,持续两个世纪,为中国打开了一扇面对西方科学的窗户。

  科学家事例作文素材 2

  郭永怀是我国*代力学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他和钱学森、周培源、钱伟长等一道,规划了我国高等学校力学专业的设置。他和力学家们运筹帷幄,认真研究了*代力学的发展方向,制定了学科的*期发展规划和远期奋斗目标,使我国力学学科的面貌大为改观,特别是*代力学科学一起步就有很高的基准,只短短的几年功夫,在某些方面就已接*于世界先进水*。

  早在回国以前,郭永怀就同谈镐生探讨过回国后如何培养力学人才的问题。回国后,他始终把培养科技人才当作头等大事来抓。

  1956年,我国恢复建立研究生制度。郭永怀积极筹划力学所的研究生培养。在第一批招生中,他一人就带了5名研究生,以后又亲自带过几批。他主张:培养人才要“言教、身教,以身教为主”。在教学和科研中,他自己做表率,经常同年轻人一道解决一个个具体的技术问题。在培养研究生和助手时,他注重使他们在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两个方面都得到提高。他对年轻人的指导和帮助是启发式的、循序渐进的,重点强调掌握科研方法,提高科研本领,而不仅仅是解决某些具体问题。在他的培养下,研究生中有不少已成为所级学术领导人或博士研究生的导师。

  1957年,郭永怀和钱伟长组织并领导了清华大学力学研究班。他除负责研究班的日常组织工作外,还亲自执教,讲授流体力学概论。开课前,他把辅导教员找来,亲自带领他们到有关高等院校的实验室参观,对一些关键问题给予一些启示,再让他们为课程安排一个实验计划,使这门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临毕业前,郭永怀亲自指导安排学员们的毕业论文题目,并设法每周都同辅导教员和学员碰头,了解进展情况,帮助解决问题。清华大学力学研究班前后共办了三届,毕业生达290多名。现在这些学员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各个部门,特别是在国防科研单位和重点院校的力学系或力学专业教研室,他们起着顶梁柱的作用。

  郭永怀在培养人才方面不遗余力。1958年,他兼任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物理系主任和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教授,讲授高速边界层。执教中,每堂课都凝结了他的心血。他评论和分析学者们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使初入门的研究人员都深受启发,甚至终生受用。在讲到求解各种形式的N—S方程时,他总是眉飞色舞,侃侃而谈,指出采用什么样的变换有希望获得成功,走哪一条路是徒劳的,会遇到什么问题,症结何在。凡听过他课的人都感到回味无穷。陆士嘉也常常赶来听郭永怀的讲课。她当时曾评价说:“只有他能讲得这样传神。”

  郭永怀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他将自己比作一颗石子,甘愿为青年人的成长铺路。他深感大批培养优秀人才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培养学术接班人这一艰巨任务在他的工作安排上占有突出的地位。他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这一点。1961年,他曾写道:“当前的打算是早日培养一批骨干力量,慢慢形成一支专业队伍。”随后他欣慰地说:“由于几年的工作,已经见到效果。”献身我国的核武器事业

  1960年5月,郭永怀被调到核武器研究院(九院),并兼任该院副院长。他在处理好力学所日常工作的同时,把大量精力花费在研制核武器这项对我国政治、国防和科技发展有重大意义的事业中。在原子弹研制初期,郭永怀主要负责力学方面的领导工作。

  在原子弹理论探索阶段,郭永怀对一些关键问题的解决作出了重大贡献。例如,当时在第一颗原子弹采取什么样的引爆方式上存在不同意见,郭永怀通过比较两者的优劣,大力支持“争取高的,准备低的”的方针,即以较高级的“内爆法”作为主攻方向。又如,在炸药爆轰波的理论计算上,郭永怀正确地提出用一维特征线法进行,解决了一大批理论和技术难题。为了使大家了解爆轰学,郭永怀还亲自讲授了爆炸力学。

  在爆轰物理试验过程中,郭永怀经常深入试验现场,指导工作并协助开展试验。当时,为确定原子弹爆轰聚焦技术方案,争论是很热烈的。年轻的物理学家陈能宽提出了一个难度和风险都很大、但却能少走弯路的聚焦方案。许多人对此持怀疑态度。郭永怀从力学角度反复估算,大胆支持采纳这个方案。为了配合爆轰试验,郭永怀还指导设计部人员进行不同试验元件的结构设计,使爆轰试验得以顺利进行。

  郭永怀十分重视并经常在九院的会议上反复强调核弹的武器化和系列化,指出要努力做好核武器的后期发展工作。在此后的进程中,他一直负责总体结构设计、外型设计以及环境模拟实验的指导与把关。他很早就安排了一系列与武器化有关的预研课题,包括结构设计、外型设计、飞行弹道、物理引信、环境试验项目与设备等。在弹体结构设计中,郭永怀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设想,包括薄壳结构、通用核航弹等。它们都在后来的工作中逐步得以实施,对核武器的轻型化、实战化和系列化以及新原理实验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环境试验方面,郭永怀在建立我国核武器环境试验设备及分析研究上起了主导作用。他从技术人员的配备、课题的安排、试验项目的确定和试验设备的筹建等多方面入手,使我国有了一整套大型、精密、试验范围较广的设备,包括冲击、噪声、振动、过载、温湿度、霉菌、盐雾的组合试验设备和大型离心试验机等。他还亲自出马,找有关单位协商研制专门设备。

  郭永怀的科研眼光长远,在他心中始终装着武器化阶段的长远计划。他提出动态环境试验要开展随机振动、高速冲击和噪声试验。为了提高核武器的适应性,他提出开展拓宽温度试验。九院当时分工不分家,郭永怀的注意力也常常超出力学领域之外。他特别关心“安全论证”课题的研究。“安全论证”就是研究当飞机投下核武器后,能否以及怎样安全躲过光辐射、冲击波的威胁。为了保证绝对安全,郭永怀极力主张理论计算与模型空投试验结合进行。为此他还亲自过问并参与计算核航弹和氢弹空投过程中的飞行弹道、伞—弹弹道特性。在他的倡导下,经过严格的计算与分析,每次核试验飞机都安全返航。

  他对我国核武器事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例如,他对核武器系列化发展提出许多建议和设想;他指导进行了反潜核武器的水中爆炸力学研究、水洞试验以及调研工作;对研究发展潜地导弹也作出了贡献。此外,郭永怀还应两弹结合时期的需要,对我国核武器科研体制提出了重要设想。

  1968年10月,郭永怀再次赴青海,筹划我国第一颗导弹热核武器试验工作。在离开青海之前,他对这次国家试验进行过评价发言。当时,试验的理论方面有“过早点火几率”问题;实验方面有设计内球新结构问题;材料加工方面正考虑产品自热和装配贮存问题;在整体系统方面有“弹、伞、机”的协同配合问题。郭永怀从这次热试验的准备情况瞻望1969年和以后的任务,大胆提出今后设计要重新考虑上述各方面的问题,为我国核武器的机动、安全、和小型化指明了方向。12月5日,郭永怀从兰州乘飞机返京。当飞机在北京机场着陆时,发生了一等事故,郭永怀不幸以身殉职。

  郭永怀为我国的力学事业、国防科技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他在回国后的短短12年时间里所做的工作之多令人叹服。他参与了我国小型地空导弹、氢氧发动机和反导导弹的研制;他翻译并出版了普朗特的名著《流体力学概论》,组织翻译了《爆炸力学》;他担任了《力学学报》和《力学译丛》两个杂志的主编;他是中国力学学会理事和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郭永怀的学术成就和高尚品德受到人们的敬仰和钦佩。为了纪念他,中国科学出版社分别于1982年和1990年出版了《郭永怀文集》和《郭永怀纪念文集》。1988年12月5日,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大院东侧绿荫丛中为郭永怀树立了一尊汉白玉雕像。郭永怀的光辉形象将永存人间。

  科学家事例作文素材 3

  在瑞士,有一位病理学家叫特凡·博利格尔,这位老兄虽然没有看过港产“古惑仔系列”电影,却经常在酒吧里目睹脾气暴躁的人用啤酒瓶打架,他显然对这种暴力斗殴很有兴趣,所以他总想搞明白一个问题——到底是用装满啤酒的酒瓶击打头部比较安全,还是用空啤酒瓶击打头部比较安全?于是他组织了一帮同事,开始拿啤酒瓶和人的头骨做实验。实验就是拿酒瓶敲人的头盖骨,然后记录敲击数值。敲碎了一个又一个酒瓶和头盖骨之后,他得出了一个强悍的结论:无论是装满啤酒的酒瓶还是空酒瓶都可以敲碎头盖骨,而装满啤酒的酒瓶要安全一些,因为瓶内所积蓄的啤酒压力能让酒瓶很快炸开。

  在英国,有一位科学家叫哈沃德·史泰波顿,这位老兄对声音很感兴趣,他潜心研究很长时间,终于找到了一种青少年能听到但是大多数成年人听不到的高音频。于是,他继续努力,研究出了一种能发出这种高音频的奇特装置。

  在法国,有一位科学家叫玛丽·克里斯蒂娜,她带领一帮同事,从狗和猫身上找来了一堆跳蚤,将它们分别放在不同的装置中,每天观察它们“跳高”,测试记录每一只跳蚤的“弹跳力”。这帮法国人经过细心研究,最后得出了一个研究成果:狗身上的跳蚤要比猫身上的跳蚤跳得高!

  在日本,有一位科学家叫今井真,他带领6位同事每天拿一堆芥末做实验,实验的内容就是看什么浓度的芥末味对人更有刺激性,什么浓度的芥末味能让人从睡梦中醒过来。经过反复试验,最后他们终于如愿得到了那个浓度值。

  读完他们的故事,你的第一反应是不是这样的——这帮科学家吃饱了没事做吗?然而,他们做的真的没有意义吗?下面我告诉你,他们所干的事情的意义所在:

  当特凡得出那个酒瓶敲脑袋的理论之后,公共安全部门、警察甚至法院开始参照这条理论破案和判案了;当哈沃德研究出那个高音频装置之后,成年人可以用它驱赶喧闹的孩子,以便使自己的工作不受干扰,同时这些音频也可以让不懂事的孩子远离一些危险装置;当玛丽的跳蚤理论出台以后,兽医和动物保护者更加了解了跳蚤的*性,也更懂得了如何保护自己不受那些携带病毒的跳蚤的伤害;而当今井真得到那个浓度值后,马上设计出了一个芥末报警器,这个报警器可以在发生火灾的时候唤醒睡梦中的人,尤其是那些有听力和视力障碍的人士。

  科学家事例作文素材 4

  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是古希腊数学家、力学家。在他75岁的时候,一天正蹲在地上看他画的几何图形,残暴的罗马士兵闯进来,拔出了利剑。阿基米德坦然说:“等一下杀我的头,给我一会儿工夫,让我把几条定理证完,不能给后人留下不完整的定理呵!”可是罗马士兵的剑已经砍下,阿基米德大叫:“我还没完成。”便离开了人世。

  第六位:瑞典化学家诺贝尔。

  经无数次失败后,终于成功地发明了黄色炸药。在进行最后一次火药制作实验时,火药爆炸了。他从爆炸的火与硝烟中跑出来,全身多处都流着鲜血,而他却高兴地大呼:“我成功了!”

  科学家事例作文素材 5

  小托马斯·米基利

  当我们说起如今地球上的气候和生态环境,正在被人类一点点破坏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想到一个问题:臭氧层空洞。现代科学研究认为,臭氧层空洞出现的原因,和人类使用氟利昂等有关,而如果想要找到一个“真凶”的话,这个人就是小托马斯·米基利。

  当然,这个曾经被称作世界上最伟大发明家的小托马斯·米基利,他的很多发明都是遗患无穷的,除了氟利昂的发明之外,他还曾经发明了号称无铅的乙基汽油,伴随着汽车尾气的排放,导致铅中毒数量飙升,而且由于铅中毒会遗传,可以说一直到今天为止,仍然有很多人因为小托马斯·米基利而受苦。

  当然,小托马斯·米基利自己也没有得到善终,当他老年的时候,他因为瘫痪而卧病在床,这个是时候,小托马斯·米基利又进行了一项新发明,为了让自己活动起来更方便,他发明了一套“辅助起床装置”,不过却因为设计太复杂了,一次意外让他被自己设计的装置给活活**。

  可以说小托马斯·米基利的这个操作,也算是“恶有恶报”了,真的是令人又恨、又觉得可笑。


科学家事例作文素材实用5份扩展阅读


科学家事例作文素材实用5份(扩展1)

——科学家事迹范文20份

  科学家事迹 1

  居里夫人的简介

  居里夫人1867年11月7日生于波兰。1895年在巴黎求学时,和法国科学家彼埃尔居里结婚。居里夫人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她是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是法国科学院第一位女院士,同时还被聘为其他15个国家的科学院院士。在她的一生中,共接受过7个国家24次奖金和奖章,担任了25个国家的104个荣誉职位。但居里夫人从不追求名利。她献身于科学,造福人类作为自己的终生宗旨。

  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钋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她被人称为“镭的母亲”“放射性元素的母亲”,一生两次获诺贝尔奖(第一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在研究镭的过程中,她和她的丈夫用了3年零9个月才从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0.1克的镭。但在其中年时期,丈夫不幸丧生在马车的车轮底下。作为杰出科学家居里夫人有一般科学家所没有的社会影响。尤其因为是成功女性的先驱,所以她的典范激励了很多人。很多人在儿童时代就听到她的故事,但得到的多是一个简化和不完整的印象。世人对居里夫人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受其次女在1937年出版的传记《居里夫人》所影响。这本书美化了居里夫人的生活,把她一生中所遇到的曲折都*淡地处理了。她能说出世上每克镭的所在地,这是她最杰出的地方。1934年她因白血病逝世。直到她死后40年,在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镭射线在不断释放。

  跨越百年的美丽

  1998年是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发现放射性元素镭一百周年。

  一百年前的1898年12月26日,法国科学院人声鼎沸,一位年轻漂亮、神色庄重又略显疲倦的妇人走上讲台,全场立即肃然无声。她叫玛丽・居里,她今天要和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一起,在这里宣布一项惊人的发现:天然放射性元素镭。本来这场报告,她想让丈夫来作,但皮埃尔・居里坚持让她来讲。在此之前还没有一个女子登上过法国科学院的讲台。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中。

  关于放射性的发现,居里夫人并不是第一人,但她是关键的一人。在她之前,1896年1月,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了X光,这是人工放射性;1896年5月,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了天然放射性。尽管这都还是偶然的发现,居里夫人却对此提出了新的思考: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就像是在海滩上捡到一个贝壳,别人也许仅仅是把玩一下而已,可居里夫人却要研究一下这贝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是她提出了放射性这个词。两年后,她发现了钋,接着发现了镭。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一天,疲劳之极的玛丽揉着酸痛的后腰,隔着满桌的试管、量杯问皮埃尔:“你说这镭会是什么样子?”皮埃尔说:“我只是希望它有美丽的颜色。”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从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它真的有极美丽的颜色,在幽暗的破木棚里发出略带蓝色的荧光。

  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著的追求。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在发现镭之后的不断研究中,居里夫人也在不停地变化着。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皮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负担。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居里夫人的美名,从她发现镭那一刻起就流传于世,迄今已经百年。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荣誉。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她本来可以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捐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当玩具。她一如既往,埋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离开心爱的实验室。直到她死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当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居里夫人人物生*

  1、博士学位

  1903年6月,居里夫人以《放射性物质的研究》作为博士答辩论文获得巴黎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11月,居里夫妇被英国皇家学会授予戴维金质奖章。12月,他们又与亨利・贝克勒尔(Antoine Henri Becquerel ,1852 -1908)共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在此之后的几年,居里夫妇不断地提炼,沉淀,分离沥青铀矿石中的放射成分。经过不懈的努力,他们终于成功地分离出了氯化镭并发现了两种新的化学元素:钋(pō)和镭(léi)。因为他们在放射性上的发现和研究,居里夫妇和亨利・贝克勒尔共同获得了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居里夫人也因此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八年之后的1911年,居里夫人又因为成功分离了镭元素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出乎意外的是,在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她并没有为提炼纯净镭的方法申请专利,而将之公布于众,这种做法有效地推动了放射学的发展。

  2、两获诺贝尔奖

  居里夫人是历史上第一个获得两项诺贝尔奖的人,而且是仅有的两个在不同的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人之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居里夫人倡导用放射学救护伤员,推动了放射学在医学领域里的运用。之后,她曾在1921年赴美国旅游并为放射学的研究筹款。居里夫人由于过度接触放射性物质于1934年7月4日在法国上萨瓦省逝世。在此之后,她的大女儿伊伦・若里奥・居里(Irène Joliot-Curie)获1935年诺贝尔化学奖。她的小女儿艾芙・居里(Eve Curie)在她母亲去世之后写了《居里夫人传》。在20世纪90年代的通货膨胀中,居里夫人的头像曾出现在波兰和法国的货币和邮票上。化学元素锔(Cm,96,jǖ/jǘ)就是为了纪念居里夫妇所命名的。居里夫人著有《我的信念》。

  3、勤奋好学

  玛丽・居里是家中5个子女中最小的,但也是最聪明的一个。她的父亲是一名收入十分有限的中学数理教师,妈妈是中学教员。玛丽的童年是不幸的,她的妈妈得了肺结核,大姐染上了传染病。后来,妈妈和大姐在她不满12岁时就相继病逝了。她的生活中充满了艰难。这样的生活环境不仅培养了她独立生活的能力,也使她从小就磨炼出了非常坚强的性格。

  玛丽从小学*就非常勤奋刻苦,对学*有着强烈的兴趣和非常的爱好,从不轻易放过任何学*的机会,处处表现出一种顽强的进取和刻苦的精神。从上小学开始,她每门功课次次都考第一。15岁时,就以获得金奖章的优异成绩从中学毕业。她的父亲早先曾在圣彼得堡大学攻读过物理学,父亲对科学知识如饥似渴的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也深深地熏陶着小玛丽。她从小就十分喜爱父亲实验室中的各种仪器,长大后她又读了许多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更使她充满幻想,她急切地渴望到科学世界探索,但是当时的家境不允许她去读大学。19岁那年,她开始作长期的家庭教师,同时还自修了许多门功课,为将来的学业作准备。这样,直到24岁时,她终于来到巴黎大学理学院学*。她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全神贯注地听每一堂课,艰苦的学*使她身体变得越来越不好,但是她的学*成绩却一直名列前茅,这不仅使同学们羡慕,也使教授们惊异。入学两年后,她充满信心地参加了物理学学士学位考试,在32名应试者中,她考了第一名。第二年,她又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取了数学学士学位。

  1894年初,玛丽接受了法兰西共和国国家实业促进委员会提出的关于各种钢铁的磁性科研项目。在完成这个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她结识了理化学校教师皮埃尔・居里,他是一位很有成就的青年科学家。“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共同意愿使他们结合了。玛丽结婚后,人们都尊敬地称呼她居里夫人。1896年,居里夫人以第一名的成绩,完成了大学毕业生的任职考试。第二年,她又完成了关于各种钢铁的磁性研究。但是,她不满足已取得的成绩,决心考博士,并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站到了一条新的起跑线上。

  4、发现镭

  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亨利贝克勒发现了元素放射线。但是,他只是发现了这种光线的存在,至于它的真面目,还是个谜。这引起了居里夫人极大的兴趣,她认为,这是个绝好的研究课题,就同丈夫彼埃尔商量。

  “这个课题选得很好,”彼埃尔说,“贝克勒线前年才发现,我想可能还没有人研究。如果发现这种射线的性质和来源,可以写出一篇出色的论文。不过,这是件艰巨的事情,困难也很多。”“我知道,”玛丽微笑着说,“不过不要紧,有你这样一位尊敬的老师合作,就一定会成功!”

  要研究放射性元素,需要一间宽敞的实验室。彼埃尔东奔西跑,最后才在他原来工作过的理化学校借到一间又寒冷又潮湿的小工作间。实验仪器很少,屋顶漏雨,墙壁透风,条件实在太糟了。但是居里夫人毫不在乎,专心做她的实验。在研究过程中,她发现,能放射出那奇怪光线的不只有铀,还有钍。她把这些光线称为“放射线”。

  居里夫人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发现,可能还有一种物质能够放射光线。这种光线要比铀放射的光线强得多。她认为,这种新的物质,也就是还未被发现的新元素,只是极少量地存在于矿物之中。她把它定名为“镭”,在拉丁文中,它的原意就是“放射”。彼埃尔也同意这种见解,可是当时有很多科学家并不相信。他们认为这可能是实验出了错误,有的人还说:“如果真有那种元素,请提取出来,让我们瞧瞧!”

  为了得到镭,居里夫妇必须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镭来。他们怎样才能得到足够的沥青铀矿呢?这种矿很稀少,矿中铀的含量极少,价格又很昂贵,他们根本买不起。后来,他们得到了奥地利**赠送的一吨已提取过铀的沥青矿的残渣,开始了提取纯镭的实验。

  在一间简陋的窝棚里,居里夫人要把上千公斤的沥青矿残渣,一锅锅地煮沸,还要用棍子在锅里不停地搅拌;要搬动很大的蒸馏瓶,把滚烫的溶液倒进倒出。就这样,经过三年零九个月锲而不舍的工作,1902年,居里夫妇终于从矿渣中提炼出0.1克镭盐,接着又初步测定了镭的原子量。

  1906年,彼埃尔居里在一场意外的车祸中丧生。居里夫人极为哀痛,但这并没有动摇她献身科学的意志,她决心把与丈夫共同开拓的科学事业进行下去。1910年,居里夫人成功地分离出金属镭,分析出镭元素的各种性质,精确地测定了它的原子量。同年,居里夫人出版了她的名著《论放射性》,并出*了国际放射学理事会。会上制定了以居里名字命名的放射性单位,同时采用了居里夫人提出的镭的国际标准。

  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决定放弃炼制镭的专利权。她认为,那是违背科学精神的。她曾经对一位美国女记者说:“镭不应该使任何人发财。镭是化学元素,应该属于全世界。”这位记者问她:“如果世界上所有的东西任你选挑,你最愿意要什么?”她回答:“我很想有一克纯镭来进行科学研究。我买不起它,它太贵了!”原来,居里夫人在丈夫死后,把他们几年艰苦劳动所得,价值百万法郎的镭,送给了巴黎大学实验室。这位记者深为感动。她回到美国后,写了大量文章,介绍居里夫妇,并号召美国人民开展捐献运动,赠给居里夫人一克纯镭。1921年5月,美国哈定总统在首都华盛顿亲自把这克镭转赠给居里夫人。在赠送仪式的前一天晚上,居里夫人又坚持要求修改赠送证书上的文字内容,再次声明:“美国赠送我的这一克镭,应该永远属于科学,而绝不能成为我个人的私产。”

  居里夫人晚年在镭学研究院工作,亲自指导来自外国的青年科学家从事研究工作。在她培养的许多优秀科学家中,有中国的放射化学创始人郑大章和物理学家施士元教授。由于长期受到放射性物质的严重损害,居里夫人患了白血病,于1934年7月4日逝世。

  对居里夫人的人物评价

  爱因斯坦和居里夫人

  爱因斯坦写的《悼念玛丽・居里》中演讲:“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只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和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许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20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愈来愈感到钦佩。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由于社会的严酷和不公*,她的心情总是抑郁的。这就使得她具有那严肃的外貌,很容易使那些不接*她的人发生误解―这是一种无法用任何艺术气质来解脱的少见的严肃性。一旦她认识到某一条道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协地并且极端顽强地坚持走下去。”

  她一生中之所以能取得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象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

  居里夫人的品德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光明的未来。

  科学家事迹 2

  灯是人类征服黑夜的.一大发明。19世纪前,人们用油灯、蜡烛等来照明,这虽已冲破黑夜,但是仍未能把人类从黑夜的限制中彻底**出来。只有发电机的诞生,才使人类能用各色各样的电灯使世界大放光明,把黑夜变为白昼,扩大了人类活动的范围,赢得更多时间为社会创造财富。

  真正发明电灯使之大放光明的是美国发明家爱迪生。他是铁路工人的孩子,小学未读完就辍学,在火车上卖报度日。爱迪生是个异常勤奋的人,喜欢做各种实验,制作出许多巧妙机械。他对电器特别感兴趣,自从法拉第发明电机后,爱迪生就决心制造电灯,为人类带来光明。

  爱迪生在认真总结了前人制造电灯的失败经验后,制定发详细的试验计划,分别在两方面进行试验:一是分类试验1600多种不同耐热的材料;二是改进抽空设备,使灯泡有高真空度。他还对新型发电机与电路分路系统等进行了研究。

  爱迪生将1600多种耐热发光材料逐一地试验下来,唯独白金丝性能量好,但是白金价格贵得惊人,必须找到更合适的材料来代替。1879年,几经实验,爱迪生最后决定用炭丝来作灯丝。他把一截棉丝撒满炭粉,弯成马蹄形,装到坩锅中加热,做成灯丝,放到灯泡中,再用抽气机抽去灯泡内空气,电灯亮了,竟能连续使用45个小时。就这样,世界上第一批炭丝的白炽灯问世了。1879年除夕,爱迪生电灯公司所在地洛帕克街灯火通明。

  为了研制电灯,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常常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有时连续几天试验,发明炭丝作灯丝后,他又接连试验了6000多种植物纤维,最后又选用竹丝,通过高温密闭炉烧焦,再加工,得到炭化竹丝,装到灯泡里,再次提高了灯泡的真空度,电灯竟可连续点亮1200个小时。电灯的发明,曾使煤气股票3天内猛跌百分之十二。

  继爱迪生之后,1909年,美国柯进而奇发明了用钨丝代替炭丝,使电灯效率猛增。从此,电灯跃上新台阶,日光灯、碘钨灯等形形色色的灯如雨后春笋般登上照明舞台。

  灯使黑暗化为光明,使大千世界变得更光彩夺目,绚丽多姿.

  科学家事迹 3

  居里夫人的简介

  居里夫人1867年11月7日生于波兰。1895年在巴黎求学时,和法国科学家彼埃尔居里结婚。居里夫人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她是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是法国科学院第一位女院士,同时还被聘为其他15个国家的科学院院士。在她的一生中,共接受过7个国家24次奖金和奖章,担任了25个国家的104个荣誉职位。但居里夫人从不追求名利。她献身于科学,造福人类作为自己的终生宗旨。

  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钋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她被人称为“镭的母亲”“放射性元素的母亲”,一生两次获诺贝尔奖(第一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在研究镭的过程中,她和她的丈夫用了3年零9个月才从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0.1克的镭。但在其中年时期,丈夫不幸丧生在马车的车轮底下。作为杰出科学家居里夫人有一般科学家所没有的社会影响。尤其因为是成功女性的先驱,所以她的典范激励了很多人。很多人在儿童时代就听到她的故事,但得到的多是一个简化和不完整的印象。世人对居里夫人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受其次女在1937年出版的传记《居里夫人》所影响。这本书美化了居里夫人的生活,把她一生中所遇到的曲折都*淡地处理了。她能说出世上每克镭的所在地,这是她最杰出的地方。1934年她因白血病逝世。直到她死后40年,在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镭射线在不断释放。

  跨越百年的美丽

  1998年是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发现放射性元素镭一百周年。

  一百年前的1898年12月26日,法国科学院人声鼎沸,一位年轻漂亮、神色庄重又略显疲倦的妇人走上讲台,全场立即肃然无声。她叫玛丽·居里,她今天要和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一起,在这里宣布一项惊人的发现:天然放射性元素镭。本来这场报告,她想让丈夫来作,但皮埃尔·居里坚持让她来讲。在此之前还没有一个女子登上过法国科学院的讲台。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中。

  关于放射性的发现,居里夫人并不是第一人,但她是关键的一人。在她之前,1896年1月,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了X光,这是人工放射性;1896年5月,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了天然放射性。尽管这都还是偶然的发现,居里夫人却对此提出了新的思考: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就像是在海滩上捡到一个贝壳,别人也许仅仅是把玩一下而已,可居里夫人却要研究一下这贝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是她提出了放射性这个词。两年后,她发现了钋,接着发现了镭。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一天,疲劳之极的玛丽揉着酸痛的后腰,隔着满桌的试管、量杯问皮埃尔:“你说这镭会是什么样子?”皮埃尔说:“我只是希望它有美丽的颜色。”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从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它真的有极美丽的颜色,在幽暗的破木棚里发出略带蓝色的荧光。

  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著的追求。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在发现镭之后的不断研究中,居里夫人也在不停地变化着。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皮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负担。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居里夫人的美名,从她发现镭那一刻起就流传于世,迄今已经百年。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荣誉。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她本来可以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捐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当玩具。她一如既往,埋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离开心爱的实验室。直到她死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当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居里夫人人物生*

  1、博士学位

  1903年6月,居里夫人以《放射性物质的研究》作为博士答辩论文获得巴黎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11月,居里夫妇被英国皇家学会授予戴维金质奖章。12月,他们又与亨利·贝克勒尔(Antoine Henri Becquerel ,1852 -1908)共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在此之后的几年,居里夫妇不断地提炼,沉淀,分离沥青铀矿石中的放射成分。经过不懈的努力,他们终于成功地分离出了氯化镭并发现了两种新的化学元素:钋(pō)和镭(léi)。因为他们在放射性上的发现和研究,居里夫妇和亨利·贝克勒尔共同获得了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居里夫人也因此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八年之后的1911年,居里夫人又因为成功分离了镭元素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出乎意外的是,在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她并没有为提炼纯净镭的方法申请专利,而将之公布于众,这种做法有效地推动了放射学的发展。

  2、两获诺贝尔奖

  居里夫人是历史上第一个获得两项诺贝尔奖的人,而且是仅有的两个在不同的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人之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居里夫人倡导用放射学救护伤员,推动了放射学在医学领域里的运用。之后,她曾在1921年赴美国旅游并为放射学的研究筹款。居里夫人由于过度接触放射性物质于1934年7月4日在法国上萨瓦省逝世。在此之后,她的大女儿伊伦·若里奥·居里(Irène Joliot-Curie)获1935年诺贝尔化学奖。她的小女儿艾芙·居里(Eve Curie)在她母亲去世之后写了《居里夫人传》。在20世纪90年代的通货膨胀中,居里夫人的头像曾出现在波兰和法国的货币和邮票上。化学元素锔(Cm,96,jǖ/jǘ)就是为了纪念居里夫妇所命名的。居里夫人著有《我的信念》。

  3、勤奋好学

  玛丽·居里是家中5个子女中最小的,但也是最聪明的一个。她的父亲是一名收入十分有限的中学数理教师,妈妈是中学教员。玛丽的童年是不幸的,她的妈妈得了肺结核,大姐染上了传染病。后来,妈妈和大姐在她不满12岁时就相继病逝了。她的生活中充满了艰难。这样的生活环境不仅培养了她独立生活的能力,也使她从小就磨炼出了非常坚强的性格。

  玛丽从小学*就非常勤奋刻苦,对学*有着强烈的兴趣和非常的爱好,从不轻易放过任何学*的机会,处处表现出一种顽强的进取和刻苦的精神。从上小学开始,她每门功课次次都考第一。15岁时,就以获得金奖章的优异成绩从中学毕业。她的父亲早先曾在圣彼得堡大学攻读过物理学,父亲对科学知识如饥似渴的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也深深地熏陶着小玛丽。她从小就十分喜爱父亲实验室中的各种仪器,长大后她又读了许多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更使她充满幻想,她急切地渴望到科学世界探索,但是当时的家境不允许她去读大学。19岁那年,她开始作长期的家庭教师,同时还自修了许多门功课,为将来的学业作准备。这样,直到24岁时,她终于来到巴黎大学理学院学*。她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全神贯注地听每一堂课,艰苦的学*使她身体变得越来越不好,但是她的学*成绩却一直名列前茅,这不仅使同学们羡慕,也使教授们惊异。入学两年后,她充满信心地参加了物理学学士学位考试,在32名应试者中,她考了第一名。第二年,她又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取了数学学士学位。

  1894年初,玛丽接受了法兰西共和国国家实业促进委员会提出的关于各种钢铁的磁性科研项目。在完成这个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她结识了理化学校教师皮埃尔·居里,他是一位很有成就的青年科学家。“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共同意愿使他们结合了。玛丽结婚后,人们都尊敬地称呼她居里夫人。1896年,居里夫人以第一名的成绩,完成了大学毕业生的任职考试。第二年,她又完成了关于各种钢铁的磁性研究。但是,她不满足已取得的成绩,决心考博士,并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站到了一条新的起跑线上。

  4、发现镭

  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亨利贝克勒发现了元素放射线。但是,他只是发现了这种光线的存在,至于它的真面目,还是个谜。这引起了居里夫人极大的兴趣,她认为,这是个绝好的研究课题,就同丈夫彼埃尔商量。

  “这个课题选得很好,”彼埃尔说,“贝克勒线前年才发现,我想可能还没有人研究。如果发现这种射线的性质和来源,可以写出一篇出色的论文。不过,这是件艰巨的事情,困难也很多。”“我知道,”玛丽微笑着说,“不过不要紧,有你这样一位尊敬的老师合作,就一定会成功!”

  要研究放射性元素,需要一间宽敞的实验室。彼埃尔东奔西跑,最后才在他原来工作过的理化学校借到一间又寒冷又潮湿的小工作间。实验仪器很少,屋顶漏雨,墙壁透风,条件实在太糟了。但是居里夫人毫不在乎,专心做她的实验。在研究过程中,她发现,能放射出那奇怪光线的不只有铀,还有钍。她把这些光线称为“放射线”。

  居里夫人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发现,可能还有一种物质能够放射光线。这种光线要比铀放射的光线强得多。她认为,这种新的物质,也就是还未被发现的新元素,只是极少量地存在于矿物之中。她把它定名为“镭”,在拉丁文中,它的原意就是“放射”。彼埃尔也同意这种见解,可是当时有很多科学家并不相信。他们认为这可能是实验出了错误,有的人还说:“如果真有那种元素,请提取出来,让我们瞧瞧!”

  为了得到镭,居里夫妇必须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镭来。他们怎样才能得到足够的沥青铀矿呢?这种矿很稀少,矿中铀的含量极少,价格又很昂贵,他们根本买不起。后来,他们得到了奥地利**赠送的一吨已提取过铀的沥青矿的残渣,开始了提取纯镭的实验。

  在一间简陋的窝棚里,居里夫人要把上千公斤的沥青矿残渣,一锅锅地煮沸,还要用棍子在锅里不停地搅拌;要搬动很大的蒸馏瓶,把滚烫的溶液倒进倒出。就这样,经过三年零九个月锲而不舍的工作,1902年,居里夫妇终于从矿渣中提炼出0.1克镭盐,接着又初步测定了镭的原子量。

  1906年,彼埃尔居里在一场意外的车祸中丧生。居里夫人极为哀痛,但这并没有动摇她献身科学的意志,她决心把与丈夫共同开拓的科学事业进行下去。1910年,居里夫人成功地分离出金属镭,分析出镭元素的各种性质,精确地测定了它的原子量。同年,居里夫人出版了她的名著《论放射性》,并出*了国际放射学理事会。会上制定了以居里名字命名的放射性单位,同时采用了居里夫人提出的镭的国际标准。

  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决定放弃炼制镭的专利权。她认为,那是违背科学精神的。她曾经对一位美国女记者说:“镭不应该使任何人发财。镭是化学元素,应该属于全世界。”这位记者问她:“如果世界上所有的东西任你选挑,你最愿意要什么?”她回答:“我很想有一克纯镭来进行科学研究。我买不起它,它太贵了!”原来,居里夫人在丈夫死后,把他们几年艰苦劳动所得,价值百万法郎的镭,送给了巴黎大学实验室。这位记者深为感动。她回到美国后,写了大量文章,介绍居里夫妇,并号召美国人民开展捐献运动,赠给居里夫人一克纯镭。1921年5月,美国哈定总统在首都华盛顿亲自把这克镭转赠给居里夫人。在赠送仪式的前一天晚上,居里夫人又坚持要求修改赠送证书上的文字内容,再次声明:“美国赠送我的这一克镭,应该永远属于科学,而绝不能成为我个人的私产。”

  居里夫人晚年在镭学研究院工作,亲自指导来自外国的青年科学家从事研究工作。在她培养的许多优秀科学家中,有中国的放射化学创始人郑大章和物理学家施士元教授。由于长期受到放射性物质的严重损害,居里夫人患了白血病,于1934年7月4日逝世。

  对居里夫人的人物评价

  爱因斯坦和居里夫人

  爱因斯坦写的《悼念玛丽·居里》中演讲:“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只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和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许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20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愈来愈感到钦佩。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由于社会的严酷和不公*,她的心情总是抑郁的。这就使得她具有那严肃的外貌,很容易使那些不接*她的人发生误解—这是一种无法用任何艺术气质来解脱的少见的严肃性。一旦她认识到某一条道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协地并且极端顽强地坚持走下去。”

  她一生中之所以能取得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象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

  居里夫人的品德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光明的未来。

  科学家事迹 4

  史蒂芬科学家霍金 (Stephen Hawking) 於1942年1月8日生於牛津,那一天刚好是伽利略逝世三百年。可能因為他出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代,所以小时候对模型特别著迷。他十几岁时不但喜欢做模型飞机和轮船,还和学友製作了很多不同种类的战争游戏,反映出他研究和操控事物的渴望。这种渴望驱使他攻读博士学位,并在黑洞和宇宙论的研究上获得重大成就。

  科学家霍金十三、四岁时已下定决心要从事物理学和天文学的研究。十七岁那年,他考到了自然科学的奖学金,顺利入读牛津大学。学士毕业后他转到剑桥大学攻读博士,研究宇宙学。不久他发现自己患上了会导致肌肉萎缩的卢伽雷病。由於医生对此病束手无策,起初他打算放弃从事研究的理想,但后来病情恶化的速度减慢了,他便重拾心情,排除万难,从挫折中站起来,勇敢地面对这次的不幸,继续醉心研究。

  七十年代,他和彭罗斯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并在1988年共同获得沃尔夫物理奖。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不会随时间减少。1973年,他发现黑洞辐射的温度和其质量成反比,即黑洞会因為辐射而变小,但温度却会升高,最终会发生爆炸而消失。

  八十年代,他开始研究量子宇宙论。这时他的行动已经出现问题,后来由於得了肺炎而接受穿气管手术,使他从此再不能说话。现在他全身瘫痪,要靠电动轮椅代替双脚,不但说话和写字要靠电脑和语言合成器帮忙,连阅读也要别人替他把每页纸摊*在桌上,让他驱动著轮椅逐页去看。

  科学家霍金一生贡献於理论物理学的研究,被誉為当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的著作包括《时间简史》及《黑洞与婴儿宇宙以及相关文章》。虽然大家都觉得他非常不幸,但他在科学上的成就却是在他在病发后获得的。他凭著坚毅不屈的意志,战胜了疾病,创造了一个奇蹟,也证明了残疾并非成功的'障碍。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科学研究的热诚,是值得年轻一代学*的。

  科学家事迹 5

  斯蒂芬.霍金,是本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现年60岁,出生于伽利略逝世周年纪念日,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及理论物理学系教授,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70年代他与彭罗斯一道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他因此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定理。科学家霍金的生*是非常富有传奇性的,在科学成就上,他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担任的职务是剑桥大学有史以来最为崇高的教授职务,那是牛顿和狄拉克担任过的卢卡逊数学教授。他拥有几个荣誉学位,是皇家学会会员。他因患卢伽雷氏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禁锢在一张轮椅上达20年之久,他却身残志不残,使之化为优势,克服了残废之患而成为国际物理界的超新星。他不能写,甚至口齿不清,但他超越了相对论、量子力学、大爆炸等理论而迈入创造宇宙的“几何之舞”。尽管他那么无助地坐在轮椅上,他的思想却出色地遨游到光袤的时空,解开了宇宙之谜。

  科学家霍金教授是现代科普小说家,他的代表作是1988年撰写的《时间简史》,这是一篇优秀的天文科普小说。作者想象丰富,构思奇妙,语言优美,字字珠玑,更让人咋惊,世界之外,未来之变,是这样的神奇和美妙。这本书至今累计发行量已达2500万册,被译成*40种语言。1992年耗资350万英镑的同名电影问世。科学家霍金坚信关于宇宙的起源和生命的基本理念可以不用数学来表达,世人应当可以通过电影——这一视听媒介来了解他那深奥莫测的学说。本书是关于探索时间本质和宇宙最前沿的通俗读物,是一本当代有关宇宙科学思想最重要的经典著作,它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观念。本书一出版即在全世界引起巨大反响。《时间简史》对我们这些喜用言语表达甚于方程表达的读者而言是一本里程碑式的佳书。她长于一个对人类思想有接触贡献者之手,这是一本对知识无限追求之作,是对时空本质之谜不懈探讨之作。

  科学家事迹 6

  在这些科学家中,我最崇拜居里夫人。居里夫人是一位伟大的女科学家,她曾获得过数次诺贝尔奖,得到很多国家高级学术机构颁发的奖章。她刻苦钻研,永不满足,经过无数次试验,发现了放射元素镭。镭,是她一生中轰动世界的发现。

  虽然我不懂元素是什么,什么叫放射性,但通过阅读这本书,却使我感到了它的份量。为了从9000千克沥青、铀矿渣中提炼出镭,居里夫人要将矿渣一锅一锅地煮沸、一刻不停地搅拌;一瓶瓶地倒进倒出、一丁点一丁点地结晶。她每天穿着沾满灰尘和酸液染渍的工作服,站在大锅旁,烟熏火燎,眼睛流泪,喉咙刺痒……就这样,她整整奋斗了45个月,1250多天,这是多么繁重的劳动,需要何等坚韧不拔的毅力啊!她既是世界闻名的学者,又是名副其实的工人,还是家庭主妇、孩子的母亲!

  居里夫人辛勤地开垦了一片未曾开发的园地,最后终于取得了*代科学史上重要的成就之一――发现放射性元素镭。我是多么渴望像居城夫人那样,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到科学的世界里去探索,去揭开自然界中一个又一个秘密。

  因为她获得过两次诺贝尔奖,在女科学家里,她是独一无二的。她之所以能有这么大的成就,与她的辛勤工作是分不开的。她和她的'丈夫一起用了700吨水、100吨化学试剂才发现了1克镭,人们都叫她“镭的母亲”。因为居里夫人忙于实验没时间看孩子,她都抱着孩子啃着干面包做实验,她这种忘我的工作精神真是值得我们学*。要取得好成绩,是不容易的;要有所成就,更不是轻而易举的,必须付出艰苦的劳动。古语说的好:“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因此,从*时开始,就要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学**惯,能独立思考,认真钻研,不怕困难。今后我一定要学*居里夫人的顽强进取精神,刻苦学*,勇于实践,努力攀登科学高峰。希望自己长大了做一个像居里夫人那样的科学院家,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奋斗终身!

  俗话说得好:“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科学的未来,只能属于勤奋而又谦虚的一代。”

  我一定要认真学*,刻苦钻研,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科学家事迹 7

  斯蒂芬、科学家霍金,是本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现年60岁,出生于伽利略逝世周年纪念日,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及理论物理学系教授,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70年代他与彭罗斯一道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他因此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定理。科学家霍金的生*是非常富有传奇性的,在科学成就上,他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担任的职务是剑桥大学有史以来最为崇高的教授职务,那是牛顿和狄拉克担任过的卢卡逊数学教授。他拥有几个荣誉学位,是皇家学会会员。他因患卢伽雷氏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禁锢在一张轮椅上达20年之久,他却身残志不残,使之化为优势,克服了残废之患而成为国际物理界的超新星。他不能写,甚至口齿不清,但他超越了相对论、量子力学、大爆炸等理论而迈入创造宇宙的“几何之舞”。尽管他那么无助地坐在轮椅上,他的思想却出色地遨游到光袤的时空,解开了宇宙之谜。

  科学家霍金教授是现代科普小说家,他的代表作是1988年撰写的《时间简史》,这是一篇优秀的天文科普小说。作者想象丰富,构思奇妙,语言优美,字字珠玑,更让人咋惊,世界之外,未来之变,是这样的神奇和美妙。这本书至今累计发行量已达2500万册,被译成*40种语言。1992年耗资350万英镑的同名电影问世。科学家霍金坚信关于宇宙的起源和生命的基本理念可以不用数学来表达,世人应当可以通过电影――这一视听媒介来了解他那深奥莫测的学说。本书是关于探索时间本质和宇宙最前沿的通俗读物,是一本当代有关宇宙科学思想最重要的经典著作,它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观念。本书一出版即在全世界引起巨大反响。《时间简史》对我们这些喜用言语表达甚于方程表达的读者而言是一本里程碑式的佳书。她长于一个对人类思想有接触贡献者之手,这是一本对知识无限追求之作,是对时空本质之谜不懈探讨之作。

  科学家事迹 8

  斯蒂芬.科学家霍金,是本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现年60岁,出生于伽利略逝世周年纪念日,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及理论物理学系教授,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70年代他与彭罗斯一道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他因此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定理。科学家霍金的生*是非常富有传奇性的,在科学成就上,他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担任的职务是剑桥大学有史以来最为崇高的教授职务,那是牛顿和狄拉克担任过的卢卡逊数学教授。他拥有几个荣誉学位,是皇家学会会员。他因患卢伽雷氏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禁锢在一张轮椅上达20年之久,他却身残志不残,使之化为优势,克服了残废之患而成为国际物理界的超新星。他不能写,甚至口齿不清,但他超越了相对论、量子力学、大爆炸等理论而迈入创造宇宙的“几何之舞”。尽管他那么无助地坐在轮椅上,他的'思想却出色地遨游到光袤的时空,解开了宇宙之谜。

  科学家霍金教授是现代科普小说家,他的代表作是1988年撰写的《时间简史》,这是一篇优秀的天文科普小说。作者想象丰富,构思奇妙,语言优美,字字珠玑,更让人咋惊,世界之外,未来之变,是这样的神奇和美妙。这本书至今累计发行量已达2500万册,被译成*40种语言。1992年耗资350万英镑的同名电影问世。科学家霍金坚信关于宇宙的起源和生命的基本理念可以不用数学来表达,世人应当可以通过电影——这一视听媒介来了解他那深奥莫测的学说。本书是关于探索时间本质和宇宙最前沿的通俗读物,是一本当代有关宇宙科学思想最重要的经典著作,它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观念。本书一出版即在全世界引起巨大反响。《时间简史》对我们这些喜用言语表达甚于方程表达的读者而言是一本里程碑式的佳书。她长于一个对人类思想有接触贡献者之手,这是一本对知识无限追求之作,是对时空本质之谜不懈探讨之作。

  科学家事迹 9

  很多同学都有自己崇拜的科学家,如:发明电话的诺贝尔;发明原子弹的爱因斯坦;发明孔灯的诸葛亮和发明固定连续摄影机的马莱……

  我崇拜的科学家而是发明了电灯的爱迪生。

  在爱迪生小时候,别人都叫他阿尔。小时候的阿尔很爱发问,常常问一些奇怪的问题让人觉得很烦,家人也好,路上的行人也好,都是他发问题的对象,如果他对于大人的答复感到不满时就会亲自去实验,例如有一次阿尔看到了一只母鸡在孵蛋,他就问妈妈为什么母鸡总是成天坐在那里呢?妈妈就告诉他母鸡在孵蛋,阿尔便想如果母鸡可以那我也一定可以,过了几天爸爸妈妈发现阿尔一直蹲在木料房里,不知道在做什么,当家人发现阿尔在孵蛋的时候每个人都捧腹大笑了起来……

  八岁的时候阿尔就去上小学了,可是他只上三个月的课就退学了,阿尔在上课的时候,妈妈常被叫到学校去跟老师说话,这是因为阿尔常常提出一些老师认为很奇怪的问题,老师认为他是一个低能儿童,于是妈妈就决定自己来教导阿尔,并决心把阿尔教成一位伟大的天才,就这样阿尔便开始了他的自学课程,阿尔被妈妈教的很好,后来阿尔也得到了允许,可以在地下室里设置一个实验室,为了不让别人乱动他的实验品,阿尔还想出妙计,就是在每一个实验品的瓶子上贴上毒药标签。

  爱迪生从小就喜欢用他那与众不同的大脑袋思考一连串的问题。他看到铁匠将铁在熊熊的烈火中烧红,然后锤打成各式各样的工具时,就晃着大脑袋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火是什么东西?火为什么会燃烧?火为什么是红的?火为什么这么热?铁在火中被烧之后为什么会发红?铁红了为什么就软了?回到家,小爱迪生在自家的木棚里开始了他最初的实验。他抱来干草,并将其点燃,他想弄明白火究竟是什么。然而,小爱迪生的第一次实验就引来了一场火灾,将家中的木棚烧掉了。

  看到这里,我感到非常惭愧。因为我做事情没有像爱迪生这样坚持不懈:每次,我做数学作业时碰到了一点点难处,心里就会想:管他呢,这题我回家再做!就这样,许多难题都是妈妈亲手帮我解决的,我根本没有去做。现在,我感到非常的后悔。

  这几件爱迪生小时候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付出努力才可以成功。同学们,你们一定要记住哦!

  科学家事迹 10

  史蒂芬·威廉·科学家霍金(英文名StephenWilliamHawking),1942年1月8日在英国牛津出生[1],当天正是伽利略逝世300年忌日。人称宇宙之王。曾先后毕业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并获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他之所以在轮椅上坐了46年,是因为他在21岁时就不幸患上了会使肌肉萎缩的卢伽雷氏症,演讲和问答只能通过语音合成器来完成。他是英国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及理论物理学系教授,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是本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被称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还被称为宇宙之王。1942年1月8日生于英国牛津的科学家霍金刚好出生于伽利略逝世300周年纪念日之时。70年代他与彭罗斯一起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他因此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定理,即随着时间的增加黑洞的面积不减。这很自然使人将黑洞的面积和热力学的联系在一起。1973年,他考虑黑洞附*的量子效应,发现黑洞会像黑体一样发出辐射,其辐射的温度和黑洞质量成反比,这样黑洞就会因为辐射而慢慢变小,而温度却越变越高,它以最后一刻的爆炸而告终。黑洞辐射的发现具有极其基本的意义,它将引力、量子力学和统计力学统一在一起。

  科学家事迹 11

  很多同学都有自己崇拜的科学家,如:发明电话的诺贝尔;发明原子弹的爱因斯坦;发明孔灯的诸葛亮和发明固定连续摄影机的马莱……

  我崇拜的科学家而是发明了电灯的爱迪生。

  在爱迪生小时候,别人都叫他阿尔。小时候的'阿尔很爱发问,常常问一些奇怪的问题让人觉得很烦,家人也好,路上的行人也好,都是他发问题的对象,如果他对于大人的答复感到不满时就会亲自去实验,例如有一次阿尔看到了一只母鸡在孵蛋,他就问妈妈为什么母鸡总是成天坐在那里呢?妈妈就告诉他母鸡在孵蛋,阿尔便想如果母鸡可以那我也一定可以,过了几天爸爸妈妈发现阿尔一直蹲在木料房里,不知道在做什么,当家人发现阿尔在孵蛋的时候每个人都捧腹大笑了起来……

  八岁的时候阿尔就去上小学了,可是他只上三个月的课就退学了,阿尔在上课的时候,妈妈常被叫到学校去跟老师说话,这是因为阿尔常常提出一些老师认为很奇怪的问题,老师认为他是一个低能儿童,于是妈妈就决定自己来教导阿尔,并决心把阿尔教成一位伟大的天才,就这样阿尔便开始了他的自学课程,阿尔被妈妈教的很好,后来阿尔也得到了允许,可以在地下室里设置一个实验室,为了不让别人乱动他的实验品,阿尔还想出妙计,就是在每一个实验品的瓶子上贴上毒药标签。

  爱迪生从小就喜欢用他那与众不同的大脑袋思考一连串的问题。他看到铁匠将铁在熊熊的烈火中烧红,然后锤打成各式各样的工具时,就晃着大脑袋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火是什么东西?火为什么会燃烧?火为什么是红的?火为什么这么热?铁在火中被烧之后为什么会发红?铁红了为什么就软了?回到家,小爱迪生在自家的木棚里开始了他最初的实验。他抱来干草,并将其点燃,他想弄明白火究竟是什么。然而,小爱迪生的第一次实验就引来了一场火灾,将家中的木棚烧掉了。

  看到这里,我感到非常惭愧。因为我做事情没有像爱迪生这样坚持不懈:每次,我做数学作业时碰到了一点点难处,心里就会想:管他呢,这题我回家再做!就这样,许多难题都是妈妈亲手帮我解决的,我根本没有去做。现在,我感到非常的后悔。

  这几件爱迪生小时候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付出努力才可以成功。同学们,你们一定要记住哦!

  科学家事迹 12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的提高以及科技的进步,电池已经深入到我们工作、学*和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如计算器、闹钟、电蚊拍、手电筒、 Mp3、手机等,都需要电池才能工作。其用量越来越大,生产量也就越来越大——目前,全国生产电池的企业有1400多家,每年生产电池约140亿节;但据了解我国电池的回收率还不足2%。因此,加强废旧电池的回收、管理以及开发废旧电池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之一。

  据说电池的历史非常的悠久,世上最古老的电池起源于大约200年前,而这个被叫做“巴格达电池”的电池,现在还保存在伊拉克首都的博物馆内。

  179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法尼发现了以全金属片接触青蛙肌肉事会有肌肉收缩的现象,他误以为那是青蛙肌肉所产生的动物电流所致;1800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发明了伏特电池。他透过不同的全金属片之间所产生的电位差作为电流。伏特电池可以说是当代电池的起源,其后由大卫与法拉第等科学家的努力,建立了电池学与电池的基础。

  科学家事迹 13

  在这些科学家中,我最崇拜居里夫人。居里夫人是一位伟大的女科学家,她曾获得过数次诺贝尔奖,得到很多国家高级学术机构颁发的奖章。她刻苦钻研,永不满足,经过无数次试验,发现了放射元素镭。镭,是她一生中轰动世界的'发现。

  虽然我不懂元素是什么,什么叫放射性,但通过阅读这本书,却使我感到了它的份量。为了从9000千克沥青、铀矿渣中提炼出镭,居里夫人要将矿渣一锅一锅地煮沸、一刻不停地搅拌;一瓶瓶地倒进倒出、一丁点一丁点地结晶。她每天穿着沾满灰尘和酸液染渍的工作服,站在大锅旁,烟熏火燎,眼睛流泪,喉咙刺痒……就这样,她整整奋斗了45个月,1250多天,这是多么繁重的劳动,需要何等坚韧不拔的毅力啊!她既是世界闻名的学者,又是名副其实的工人,还是家庭主妇、孩子的母亲!

  居里夫人辛勤地开垦了一片未曾开发的园地,最后终于取得了*代科学史上重要的成就之一——发现放射性元素镭。我是多么渴望像居城夫人那样,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到科学的世界里去探索,去揭开自然界中一个又一个秘密。

  因为她获得过两次诺贝尔奖,在女科学家里,她是独一无二的。她之所以能有这么大的成就,与她的辛勤工作是分不开的。她和她的'丈夫一起用了700吨水、100吨化学试剂才发现了1克镭,人们都叫她“镭的母亲”。因为居里夫人忙于实验没时间看孩子,她都抱着孩子啃着干面包做实验,她这种忘我的工作精神真是值得我们学*。要取得好成绩,是不容易的;要有所成就,更不是轻而易举的,必须付出艰苦的劳动。古语说的好:“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因此,从*时开始,就要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学**惯,能独立思考,认真钻研,不怕困难。今后我一定要学*居里夫人的顽强进取精神,刻苦学*,勇于实践,努力攀登科学高峰。希望自己长大了做一个像居里夫人那样的科学院家,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奋斗终身!

  俗话说得好:“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科学的未来,只能属于勤奋而又谦虚的一代”。

  我一定要认真学*,刻苦钻研,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科学家事迹 14

  斯蒂芬.科学家霍金,是本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现年60岁,出生于伽利略逝世周年纪念日,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及理论物理学系教授,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70年代他与彭罗斯一道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他因此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定理。科学家霍金的生*是非常富有传奇性的,在科学成就上,他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担任的职务是剑桥大学有史以来最为崇高的教授职务,那是牛顿和狄拉克担任过的卢卡逊数学教授。他拥有几个荣誉学位,是皇家学会会员。他因患卢伽雷氏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禁锢在一张轮椅上达20年之久,他却身残志不残,使之化为优势,克服了残废之患而成为国际物理界的超新星。他不能写,甚至口齿不清,但他超越了相对论、量子力学、大爆炸等理论而迈入创造宇宙的“几何之舞”。尽管他那么无助地坐在轮椅上,他的思想却出色地遨游到光袤的时空,解开了宇宙之谜。

  科学家霍金教授是现代科普小说家,他的代表作是1988年撰写的《时间简史》,这是一篇优秀的天文科普小说。作者想象丰富,构思奇妙,语言优美,字字珠玑,更让人咋惊,世界之外,未来之变,是这样的神奇和美妙。这本书至今累计发行量已达2500万册,被译成*40种语言。1992年耗资350万英镑的同名电影问世。科学家霍金坚信关于宇宙的起源和生命的基本理念可以不用数学来表达,世人应当可以通过电影――这一视听媒介来了解他那深奥莫测的学说。本书是关于探索时间本质和宇宙最前沿的通俗读物,是一本当代有关宇宙科学思想最重要的经典著作,它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观念。本书一出版即在全世界引起巨大反响。《时间简史》对我们这些喜用言语表达甚于方程表达的读者而言是一本里程碑式的佳书。她长于一个对人类思想有接触贡献者之手,这是一本对知识无限追求之作,是对时空本质之谜不懈探讨之作。

  科学家事迹 15

  史蒂芬・威廉・科学家霍金(英文名StephenWilliamHawking),1942年1月8日在英国牛津出生[1],当天正是伽利略逝世300年忌日。人称宇宙之王。曾先后毕业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并获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他之所以在轮椅上坐了46年,是因为他在21岁时就不幸患上了会使肌肉萎缩的卢伽雷氏症,演讲和问答只能通过语音合成器来完成。他是英国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及理论物理学系教授,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是本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被称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还被称为宇宙之王。1942年1月8日生于英国牛津的科学家霍金刚好出生于伽利略逝世300周年纪念日之时。70年代他与彭罗斯一起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他因此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定理,即随着时间的增加黑洞的面积不减。这很自然使人将黑洞的面积和热力学的联系在一起。1973年,他考虑黑洞附*的量子效应,发现黑洞会像黑体一样发出辐射,其辐射的温度和黑洞质量成反比,这样黑洞就会因为辐射而慢慢变小,而温度却越变越高,它以最后一刻的爆炸而告终。黑洞辐射的发现具有极其基本的意义,它将引力、量子力学和统计力学统一在一起。

  科学家事迹 16

  在这些科学家中,我最崇拜居里夫人。居里夫人是一位伟大的女科学家,她曾获得过数次诺贝尔奖,得到很多国家高级学术机构颁发的奖章。她刻苦钻研,永不满足,经过无数次试验,发现了放射元素镭。镭,是她一生中轰动世界的发现。

  虽然我不懂元素是什么,什么叫放射性,但通过阅读这本书,却使我感到了它的份量。为了从9000千克沥青、铀矿渣中提炼出镭,居里夫人要将矿渣一锅一锅地煮沸、一刻不停地搅拌;一瓶瓶地倒进倒出、一丁点一丁点地结晶。她每天穿着沾满灰尘和酸液染渍的工作服,站在大锅旁,烟熏火燎,眼睛流泪,喉咙刺痒……就这样,她整整奋斗了45个月,1250多天,这是多么繁重的劳动,需要何等坚韧不拔的毅力啊!她既是世界闻名的学者,又是名副其实的工人,还是家庭主妇、孩子的母亲!

  居里夫人辛勤地开垦了一片未曾开发的园地,最后终于取得了*代科学史上重要的成就之一——发现放射性元素镭。我是多么渴望像居城夫人那样,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到科学的世界里去探索,去揭开自然界中一个又一个秘密。

  因为她获得过两次诺贝尔奖,在女科学家里,她是独一无二的。她之所以能有这么大的成就,与她的辛勤工作是分不开的。她和她的丈夫一起用了700吨水、100吨化学试剂才发现了1克镭,人们都叫她“镭的母亲”。因为居里夫人忙于实验没时间看孩子,她都抱着孩子啃着干面包做实验,她这种忘我的工作精神真是值得我们学*。要取得好成绩,是不容易的;要有所成就,更不是轻而易举的,必须付出艰苦的劳动。古语说的好:“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因此,从*时开始,就要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学**惯,能独立思考,认真钻研,不怕困难。今后我一定要学*居里夫人的顽强进取精神,刻苦学*,勇于实践,努力攀登科学高峰。希望自己长大了做一个像居里夫人那样的科学院家,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奋斗终身!

  俗话说得好:“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科学的未来,只能属于勤奋而又谦虚的一代。”

  我一定要认真学*,刻苦钻研,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科学家事迹 17

  爱迪至12岁时开始他艰苦的闯荡生涯,他作过火车上的报童,学会了发报技术,到过波士顿、纽约,一直到24岁时才有了自己的工厂和美满幸福的'家庭,爱迪生在1878年时宣布要发明一种光线柔和、价格便宜的安全电灯。为了找到合适的灯丝,爱迪生试验过硼、钌、铬、碳精以及各种金属合金,共1500多种材料,历时13个月,但是都没有成功。一些人吹起了冷风,说爱迪生这次是“吃进了自己啃不动的东西”。

  一个曾经在爱迪生那里工作过的物理学家称这个试验是“大海捞针”。但是,爱迪生不怕失败,坚持试验,下决心要从大海中捞起针来。功夫不负有心人。1879年10月10日星期天下午5时,爱迪生点亮了用碳化棉丝作灯丝的灯泡,他亲自观察和做记录。

  这一次,灯泡明亮、稳定,1小时、2小时、3小时、……灯泡一直亮着。从19日、20日到21日,没有一个人去休息。直到21日下午2时,当点燃到第45个钟头的时候,爱迪生叫助手把电压加高一点,灯泡更亮了。又过了几分钟,灯丝终于烧断了。12月21日,纽约先驱论坛报用整版篇幅详细报道了灯泡试验成功的消息。爱迪生获得了全部专利,人们公认白炽灯是由他发明的。1879年除夕,爱迪生把60个灯泡点亮了挂在门罗公园里,当时下着大雪,竟有2500多人顶着大雪来参观。

  爱迪生是一个讲究实际的人。他的座右铭是:“我探求人类需要什么,然后我就迈步向前,努力去把它发明出来。”有人说,发明是命运的产物,爱迪生是天才。爱迪生却感叹地说:“天才,百分之一是灵感,百分之九十九是血汗!”

  当有人问他在发明灯泡的1万次失败期间是怎样坚持下去的时候,他说,在这个过程中他从未失败过;相反,他找到了1万种无效的方法。他一生中写下的3350本详细记录发明设想、实验情况的笔记,就是这段话的有力佐证。爱迪生77岁那年有人问他:“您什么时候退休?”

  他脱口而出说:“在我出殡前的那一天!”有一次,有人半开玩笑地问爱迪生:“您是否同意给科学十年休假?”爱迪生严肃地回答说:“科学是一天也不会休息的,在已经过去的亿万年间,它每分钟都在工作,并且还要这样继续工作下去。”的确,爱迪生实践了自己的诺言,他已经80多岁了,为了“做出更多的发明”,仍在勤奋地工作,致力于从本国的杂草中提取胶乳。

  科学家事迹 18

  在这些科学家中,我最崇拜居里夫人。居里夫人是一位伟大的女科学家,她曾获得过数次诺贝尔奖,得到很多国家高级学术机构颁发的奖章。她刻苦钻研,永不满足,经过无数次试验,发现了放射元素镭。镭,是她一生中轰动世界的发现。

  虽然我不懂元素是什么,什么叫放射性,但通过阅读这本书,却使我感到了它的份量。为了从9000千克沥青、铀矿渣中提炼出镭,居里夫人要将矿渣一锅一锅地煮沸、一刻不停地搅拌;一瓶瓶地倒进倒出、一丁点一丁点地结晶。她每天穿着沾满灰尘和酸液染渍的工作服,站在大锅旁,烟熏火燎,眼睛流泪,喉咙刺痒……就这样,她整整奋斗了45个月,1250多天,这是多么繁重的劳动,需要何等坚韧不拔的毅力啊!她既是世界闻名的学者,又是名副其实的工人,还是家庭主妇、孩子的母亲!

  居里夫人辛勤地开垦了一片未曾开发的园地,最后终于取得了*代科学史上重要的成就之一――发现放射性元素镭。我是多么渴望像居城夫人那样,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到科学的世界里去探索,去揭开自然界中一个又一个秘密。

  因为她获得过两次诺贝尔奖,在女科学家里,她是独一无二的。她之所以能有这么大的成就,与她的辛勤工作是分不开的。她和她的'丈夫一起用了700吨水、100吨化学试剂才发现了1克镭,人们都叫她“镭的母亲”。因为居里夫人忙于实验没时间看孩子,她都抱着孩子啃着干面包做实验,她这种忘我的工作精神真是值得我们学*。要取得好成绩,是不容易的;要有所成就,更不是轻而易举的,必须付出艰苦的劳动。古语说的好:“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因此,从*时开始,就要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学**惯,能独立思考,认真钻研,不怕困难。今后我一定要学*居里夫人的顽强进取精神,刻苦学*,勇于实践,努力攀登科学高峰。希望自己长大了做一个像居里夫人那样的科学院家,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奋斗终身!

  俗话说得好:“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科学的未来,只能属于勤奋而又谦虚的一代”。

  我一定要认真学*,刻苦钻研,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科学家事迹 19

  居里夫人有两个女儿。“把握智力发展的年龄优势”是居里夫人开发孩子智力的重要“诀窍”。早在女儿不足周岁的时候,居里夫人就引导孩子进行幼儿智力体操训练,引导孩子广泛接触陌生人,去动物园观赏动物,让孩子学游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孩子稍大一些,她就教她们做一种带艺术色彩的智力体操,教她们唱儿歌、讲童话。再大一些,就让孩子进行智力训练,教她们识字、弹琴、搞手工制作等等,还教她们开车、骑马。

  居里夫人和朋友们商量——这些朋友们都和她一样,是索尔本的教授;都和她一样,也是家长。在居里夫人的鼓动下,产生了一个教育合作计划——一些有大才大智的学者把他们的儿女聚在一起,实施新教育方法。居里夫人对人类教育界的极大贡献在于她联合一大批科学家(许多是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组成科学讲师团,向孩子们开放他们的实验室,亲自对他们的孩子们进行科学启蒙教育,激发孩子们的科学兴趣,破除孩子们对科学的神秘感,培养孩子们的科学兴趣,鼓励孩子们树立远大的科学理想,坚定孩子们的科学意志,传授孩子们科学方法、科学思维、实验诀窍,使孩子们在少年时代形成极高的智力潜力,使孩子们天生的天才遗传智力得以开发,居里夫人最终培养出了10多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

  科学家事迹 20

  《科学家的故事》这本书是我寒假期间读的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书中写了达尔文、牛顿、爱迪生等一些科学家的故事,读完之后,觉得他们真是很伟大,很厉害。电报、电话、电灯,这些东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看来是多么的普通和司空见惯,谁也不会因此而惊奇。可是你知道这些东西对于当时的人们是多么的至关重要和欣喜若狂吗?人类因此而记住了它们的发明者——爱迪生。真不愧是“发明大王”,我们都应该向他学*。

  长大了的爱迪生,学会了无线电收发报技术。爱迪生为了晚间休息好,白天能钻研发明创造,就设计了一个电报机自动按时拍发讯号。这就是电报机的雏形。没过多久,他又对电报机进行了改进,经过多次试验,一架新式的发报机试制成功了。爱迪生望着自己发明的机器,欣慰地笑了。虽然爱迪生只读过三个月的书,但他很热爱科学,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每一次实验,爱迪生都是没日没夜的工作,虽然很多次都失败了,但是他都不曾打退堂鼓。经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他才获得了成功。爱迪生在科学技术中最重大的贡献是发明了留声机和白炽电灯。爱迪生一生勤奋好学,善于思考,努力工作,在75岁的时候,还每天准时到实验室签到上班,他在几十年间几乎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爱迪生为了搞实验,往往连续几天不出实验室,不睡觉。实在累得不行了,就用书当枕头在实验桌上打个盹。有一天,他的朋友开他玩笑说:“怪不得爱迪生懂得那么多得发明,原来他连睡觉都在吸收书里的营养。”晚间在书房读3至5小时书,若用*常人一生的活动时间来计算,他的生命已经成倍的'延长了。因此,爱迪生在79岁生日的那天,他骄傲地对人们说,我已经是135岁的人了。如果不勤奋,爱迪生怎么可能有这么大的成功呢?,我不禁想起他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通过爱迪生的故事,我知道了伟大的科学家们是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发明了造福人类的东西。我们现在有非常好的学*环境,有非常好的老师教我们学*知识,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学*,学好本领,长大为国家做出贡献。


科学家事例作文素材实用5份(扩展2)

——科学家事迹素材范文五份

  科学家事迹素材 1

今天,我读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这本书,这本书是庄志霞和孙建和写的,是我受益匪浅。

1930年9月1日,农历庚年九月初九袁隆*出生在北京协和医院。在6岁之前,他随父母先后居住北*、天津、江西、德安、汉口等地他的童年备受战乱之苦,目睹了饿殍满地的惨景,看到了许多人没有饭吃的痛苦,就下定决心当一名农业学家为老百姓解决吃饭的问题。在重庆相辉学院毕业后,他行程两千多里,转了好几个县,前后历时二十多天,到了地处云贵高原东部边缘的雪峰山下、沅水河畔的黔阳县他几十年如一日地耕耘在水稻研究的第一线,几经风雨,几经考察,终于以响当当的事实证明:中国人不但有能力养活自己,而且也能养活他人。

尽管现在随着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我们正逐步走向富裕,但是我们还是要珍惜粮食,每一粒米都是来之不易的,当代学生更要以袁隆*为榜样,努力学*科学文化知识,爱国敬业,甘于奉献敢于创新,努力为我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

  科学家事迹素材 2

2001年2月19日,82岁的吴文俊接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这位*时十分低调的科学家顷刻间成为举世瞩目的新闻人物。

虽然是杰出的数学家,但吴文俊小时候却喜欢看历史书籍,对数学并没有多大兴趣。在大学二年级时还曾一度对数学失去兴趣,甚至想辍学不念,是一位姓武的教师的精彩课程,改变了他对数学的看法。

大学三四年级时的刻苦钻研,更使他打下了现代数学的基础。大学毕业后正值抗日战争,吴文俊在中学默默任教了5年。此后,和数学大师陈省身的结识,使他走上了拓扑学研究之路,并以自我的天才和功力很快在这一领域崭露头角,一发不可收拾。半个世纪里,在拓扑学、数学机械化和中国数学史等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世界级贡献。他的成就奇迹般地大大缩短了中国*代数学与国际间的差距,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

  科学家事迹素材 3

至于这位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创造了无限财富的伟大院士袁隆*,有人评论说他的身价只有1000亿元,但他的月收入,连工资补贴都只有几千元。按照他的贡献,他应该有更多的钱,但是面对几千元的工资,他笑吟吟地说:“钱对于生活和生产很重要,但是钱的方式一定要对。钱是拿来用的,有钱不等于没钱。但是有了钱,第一,不要铺张浪费,第二,不要吝啬,该用的用,不该用的不用。所以,我穿衣简洁大方是一个原则。你穿得这么好干什么?很闪亮。穿的好,不一定地位高。”这就是袁隆*院士的金钱观,简单、直白、深刻、发人深省。有人评价他:“袁隆*院士头顶蓝天,勇攀科技高峰;脚踏实地为全世界人民谋福利。他几十年来一直努力学*,锲而不舍;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服务人类社会;胸怀祖国,忧国忧民,利国利民,……”袁隆*院士作为一名科学家,不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是一位具有可贵精神和高尚品德的人。他卓越的科技能力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了完美结合和高度统一,赢得了社会的普遍尊重。他的品格、精神和风格为我们的知识分子在教育战线上树立了一个好榜样。

作为一个在环保战线上战斗的知识分子,我由衷地赞美袁隆*院士,我认为我们都应该认真学*袁隆*院士的高尚情操,脚踏实地地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祖国、为自己的信仰造福人民。我们应该学*袁隆*院士那种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金钱观。我们不仅要宣传他的科研成果,增强中华民族和人民的雄心壮志,还要让每个人都学*和发扬他的做人态度和奉献精神。

  科学家事迹素材 4

在东汉时期,中国出现了一位创制天球仪、候风仪、地震仪的天文学家张衡。

张衡于公元78年出生在河南南阳,家境贫苦。但他自幼喜欢读书,成年后曾在南阳郡做了几年文官,之后辞职回乡,潜心天文研究。中国汉朝先后出现了三种关于天体运动和宇宙结构的学说,这就是“盖天说”、“浑天说”和“宣夜说”。“盖天说”认为天在上,地在下,天像一个半圆形的罩子,大地像一个倒着的盘子。”“浑天说”主张天是浑圆的,日月星辰会转入地下,早期的浑天说认为大地是*的,改善的浑天说认为大地是球形的。“宣夜说”认为天没有必须形状,而是无边无际的充满气体的空间,日、月、星辰都飘浮在气体中。张衡根据自我对天体运行的认识和实际观察,认为“浑天说”比较贴合观测实际。他还制作了一个能够精确演示浑天思想的“浑天仪”。

张衡的另一发明是制作了水运浑象,它是世界上第一架用水力发动的天文仪器。水运浑象实际上是个天文钟,经过它的等速旋转,能够报告时刻。世界上第一个能够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仪,也是这位古代科学家发明的。张衡还在《灵宪》等天文著作中,阐述了无限宇宙的思想,解释了月亮反射阳光和月食发生的原因。他对2500颗恒星的观测记录和“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之一度”的计算结果,和*代天文学十分接*。

  科学家事迹素材 5

在这些科学家中,我最崇拜居里夫人。居里夫人是一位伟大的女科学家,她曾获得过数次诺贝尔奖,得到很多国家高级学术机构颁发的奖章。她刻苦钻研,永不满足,经过无数次试验,发现了放射元素镭。镭,是她一生中轰动世界的发现。

虽然我不懂元素是什么,什么叫放射性,但通过阅读这本书,却使我感到了它的份量。为了从9000千克沥青、铀矿渣中提炼出镭,居里夫人要将矿渣一锅一锅地煮沸、一刻不停地搅拌;一瓶瓶地倒进倒出、一丁点一丁点地结晶。她每天穿着沾满灰尘和酸液染渍的工作服,站在大锅旁,烟熏火燎,眼睛流泪,喉咙刺痒……就这样,她整整奋斗了45个月,1250多天,这是多么繁重的劳动,需要何等坚韧不拔的毅力啊!她既是世界闻名的学者,又是名副其实的工人,还是家庭主妇、孩子的母亲!

居里夫人辛勤地开垦了一片未曾开发的园地,最后终于取得了*代科学史上重要的成就之一——发现放射性元素镭。我是多么渴望像居城夫人那样,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到科学的世界里去探索,去揭开自然界中一个又一个秘密。

因为她获得过两次诺贝尔奖,在女科学家里,她是独一无二的。她之所以能有这么大的成就,与她的辛勤工作是分不开的。她和她的丈夫一起用了700吨水、100吨化学试剂才发现了1克镭,人们都叫她“镭的母亲”。因为居里夫人忙于实验没时间看孩子,她都抱着孩子啃着干面包做实验,她这种忘我的工作精神真是值得我们学*。要取得好成绩,是不容易的;要有所成就,更不是轻而易举的,必须付出艰苦的劳动。古语说的好:“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因此,从*时开始,就要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学**惯,能独立思考,认真钻研,不怕困难。今后我一定要学*居里夫人的顽强进取精神,刻苦学*,勇于实践,努力攀登科学高峰。希望自己长大了做一个像居里夫人那样的`科学院家,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奋斗终身!

俗话说得好:“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科学的未来,只能属于勤奋而又谦虚的一代”。

我一定要认真学*,刻苦钻研,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科学家事例作文素材实用5份(扩展3)

——袁隆*科学家事迹实用五份

  袁隆*科学家事迹 1

袁隆*的事迹简短介绍

袁隆*——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袁隆*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杂交水稻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获得者。

在国际上11次捧回大奖。获得的“世界粮食奖”更是农业领域国际上的最高荣誉。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

袁隆*经典语句摘抄

1、只要是大方向是对的,不是死胡同,你只要坚持下去,他会达到光明的彼岸的。

2、性格决定命运,有一点点关系,不是全部。性格很重要,但是不见得决定命运,命运是由各方面来决定的,还有外界条件,还有时代不同了等等。

3、我觉得,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我们每个人的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

4、人怕出名,猪怕壮。人出名了,官做大了,自由度越来越小。

5、人就像一粒种子,各方面都要健康。

6、快乐的秘诀,就是要有追求,有希望,身体好。你追求的东西,如果再怎么努力都没有希望实现,不会快乐。一天到晚想着名利得失,也不会快乐。

7、作为一个科学家,不能迷信权威,迷信书本,也不能因为取得一丁点的成绩就沾沾自喜,居功自傲。科学是没有止境的。只有敢于探索敢于创新,才能成果迭出,常创常新。

8、要成才,第一要素,也是最基本的要素,是身体要好。身体不健康,心有余力不足,无论你搞什么研究都支撑不下来。我现在还在第一线,只要田里有稻子,我每天都要下田的。身体不好,怎么行?

9、科学研究要勇于探索,勇于创新,这个是关键。搞科研,应该尊重权威但不能迷信权威,应该多读书但不能迷信书本。科研的本质是创新,如果不尊重权威、不读书,创新就失去了基础;如果迷信权威、迷信书本,创新就没有了空间。

10、我是70多岁的年龄,50多岁的身体,30多岁的心态,更有20多岁的肌肉弹性。

11、不要怕失败。怕失败的人最好是不要搞研究,搞研究,绝大部分实验都是失败的,不会那么一帆风顺的。

12、对金钱,我是有看法的,要生活、生产,钱是重要的,钱来路要正。第二,钱是来用的,有钱不用等于没有钱。但是用钱,第一不要奢侈浪费,第二不要小气,该用的就用,不该用的就不用。

13、尽管天上有一颗以我的名字命名的行星,地上到处有我的画像,名字也经常出现在各种媒体上,但我绝对没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因为我童心未泯,不喜欢古板,不喜欢一本正经。

14、书本和电脑很重要,但是书本和电脑种不出水稻!

15、人要吃饭、穿衣,要生存,没有钱不行,但一定要来路正,靠自己的诚实劳动获得。有了钱,要用在正当处,既不能挥霍浪费,也不要吝啬小气。我喜欢朴素的生活。

16、大学毕业的时候,同学给我总结了两条,爱好:“自由”;特长:“散漫”,加起来就是“自由散漫”。我还就喜欢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袁隆*的故事

爱提问的学生

1942年初秋,袁隆*从重庆市龙门浩小学毕业,进入复兴初级中学。

在学*中,袁隆*有个特点,就是喜欢思索,爱提问。

一节数学课上,讲“有理数”这一章。教师讲了一条乘法的重要法则:同号相乘的数取“+”号,并把绝对值相乘。教师进一步解释说:“这就是说,正数乘正数得正数,负数乘负数也得正数。”

袁隆*边听边想,正数乘正数得正数,这好理解;负数乘负数也得正数,这是为什么呢于是就发问:“教师,负数乘负数,为什么得正数”袁隆*尽管没有从教师的回答中得到满意的答案,但却使他对这些抽象难懂的概念产生了兴趣,增强了逻辑思维本事。

有一次,教师讲到一个世界难题:一角不能三等分。袁隆*觉得不好理解,他认为一个角应当能够三等分,比如一个90度的直角,分成各30度,不是分得规规矩矩的吗可是教师说,这样分不对,就是不能三等分。

为什么一角不能三等分呢袁隆*感到里面肯定有道理可讲。他自我想不出来,教师又没有把其中的道理讲清楚,他的心中留下了一个大疙瘩。

这些留在心中的疑惑,实际上是袁隆*思维发展和心灵成长的标志。他开始对抽象的概念发生兴趣,开动脑筋进行思索,强烈的求知欲,使他学到了不少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袁隆*科学家事迹 2

袁隆*.这个名字值千亿

他的脸上满布着几十年风吹日晒的沟壑。他的心中深藏着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他的业绩诠释了中国的知识经济。

202月19日,中国将其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颁发给一位种了一辈子水稻的“农民”科学家oo“杂交水稻之父”袁隆*。

年过七十的袁隆*如今已经享誉世界,以他的名字冠首的股票“隆*高科”已在深圳上市,但他仍以农民自居,说是“我的工作要求我像农民一样地生活。”为争取更多的研究时间,他像候鸟一样每年冬天从寒冷的长沙转移到温暖的海南岛,一年中超过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田间工作,从播种到收获,每天至少下田两次。

在他的办公室里,常年放着三样东西:草帽、毛巾和西装。因为他每天都要去查看试验田,戴上草帽、带上毛巾就走;而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知名的水稻专家,他又要经常接待各方人士,所以,穿上西装,他又可以待客如仪。

袁隆*,是一个神话oo他使中国的水稻亩产从1950年的140公斤提高到了的450公斤。而他最*的研究项目“超级杂交稻”,又将使水稻亩产提高到800公斤以上oo这意味着,如果中国适合种植水稻的水田都种上“超级杂交稻”,每年至少可增产几千亿斤,多养活几亿人口。难怪在湖南农民中会流传这样的话:“吃饭靠‘两*’,一靠推行 _,二靠培育杂交稻的袁隆*。”

袁隆*1930年9月出生于北京,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曾任教于地处湘西的湖南安江农校。

他是从六十年代开始正式着手杂交稻研究的。在他之前,农业科学界一直普遍认为:水稻是自花授粉植物,没有杂交优势。所以当时流行的水稻良种培育法是系统选育法,即从一个群体中选择优良的变异单株进行培育。但是,袁隆*从一次失败的变异单株培育实验中产生灵感,受到启发,认为水稻也有杂交优势。1964年,他在田间找到雄性不育的水稻植株,并于1966年在中科院《科学通讯》上发表《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奠定了杂交水稻的理论基础。

1969年,袁隆*大胆提出将远缘的野生稻与栽培稻进行杂交的全新设想。第二年秋天,他带着助手在海南寻找野生稻时,在三亚机场公路铁路桥边的一个水坑中找到一片正在开花的野生稻,经助手逐株观察,发现其中有3个呈雄性不育状的稻穗,袁隆*将之命名为“野败”(野生稻花粉败育株)。这个颇有传奇色彩的发现,打开了杂交水稻培育的又一个突破口。

1974年,经过对“野败”的上万组合的回交转育,袁隆*终于育出第一个强优势组合的杂交水稻品种“南优二号”。当年试种,中稻亩产就达628公斤,远远超过常规稻。从1976年起,杂交稻开始在全国大面积种植并迅速带来显著的增产效果,单产一般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

1981年,袁隆*获得全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

到了1986年,袁隆*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提出杂交水稻的育种战略,其中“两系法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课题被1987年的国家“863计划” 立为专题,由袁隆*挂帅组成了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协作组。 1995年8月,“863计划”两系法杂交水稻现场会在湖南怀化召开,袁隆*在会上郑重宣布:历经9年的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可以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正如他在育种战略中所设想的,两系法杂交稻确实表现出更好的增产效果,普遍比同期的三系杂交稻每公顷增产750至1100公斤,且米质有了较大的提高。同年,袁隆*获得首届何梁何利基金奖。在此前后,他还获得联合国粮农组织、科教文组织、知识产权组织等机构颁发的八项国际大奖,并被遴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面对巨大的成功,袁隆*却没有满足,他又向新的目标、新的高峰发起冲击。,他在国际“超级稻”的概念基础上,提出了“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技术路线,在实验田取得良好效果,亩产*800公斤,且米质类粳稻,为进一步解决大面积、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难题奠定了基础,引起国际上的高度重视。 农业部制定的超级杂交稻第一期目标是:两个百亩片连续两年亩产达到700公斤。,袁隆*的超级杂交稻在当年超过700公斤的不仅有18个百亩片,而且还有3个千亩片!

如今,中国大地水稻种植面积的一半播下的是这位科学家培育出来的杂交水稻良种,全国水稻总产量的60%是他培育出来的杂交水稻。从1975年至19的23年间,累计增产粮食3.5亿吨。

“东方魔稻”也走向了五大洲。世界上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正研究杂交水稻,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也把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杂交水稻技术作为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一项优先战略计划,并聘袁隆*为首*顾问。杂交水稻在美国、巴西、越南和印度等国都得到大面积推广。合作伙伴之一美国水稻公司在美国已销售出几百万美元的杂交水稻种子。

几年前,国外有人撰文说,21世纪30年代,中国人口将达16亿,那时谁来养活中国?谁来拯救由此引发的全球性粮食危机?袁隆*当时就挥动着满是老茧的双手宣布:“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要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

年6月24日,中国首次对农业科学家品牌评估结果揭晓: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品牌价值为1008.9亿元。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无形资产评估价值额最大的一宗项目。

尔后,随着“袁隆*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和“隆*高科”股票的上市,袁隆*更是身价百倍,骤然间成了一个知识“富翁”。 光是股票上市的首日,他便有亿元之多的“进帐”。对很多人来说,1000亿元是想都不敢想的天文数字,但专家们认为,论及袁隆*解决了世界几亿人吃饭问题的巨大贡献,“袁隆*”是“无价”的。

《财富》杂志选出亚洲首富为香港富豪李嘉诚,其身价为127亿美元,合人民币不到1000亿元。照此算法,亚洲首富不应是李嘉诚而应是袁隆*。当有人把这一情况告诉袁隆*时,他却举着一节稻穗说,我要那么多钱干什么,我只要这个。

是的。他只要水稻,他的杂交水稻。

在解决世界的饥饿问题上,杂交水稻正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正如美国著名的农业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所说:“随着农业科学的发展,饥饿的威胁在退却。袁(隆*)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

  袁隆*科学家事迹 3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是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 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杂交水稻优势的专家。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袁隆*科学家事迹怎么写,希望大家喜欢!

袁隆*科学家事迹怎么写篇1

1960年罕见的天灾人祸,带来了严重的粮食饥荒,一个个蜡黄脸色的水肿病患者倒下了……袁隆*的5尺之躯也直接经历了饥饿的痛苦。

袁隆*目睹了严酷的现实,他辗转反侧不能安睡。他想起旧社会,人民受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受战争的痛苦,缺衣少食,流离失所。人民当家作主人,但仍未摆脱饥饿对人们的威胁。他决心努力发挥自己的才智,用学过的专业知识,尽快培育出亩产过800斤、1000斤、2000斤的水稻新品种,让粮食大幅度增产,用农业科学技术战胜饥饿。

袁隆*赞成这样一个公式: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

他依据对遗传学已有的较深的认识,对试验田里的退化植株仔细进行观察和统计分析,不仅论证“鹤立鸡群”的稻株是“天然杂交稻”,而且从其第一代的良好长势,充分证明水稻也存在明显的杂交优势现象,试验结果使他确信,搞杂交水稻的研究,具有光明的前景!

可是,杂交水稻是世界难题。因为水稻是雌雄同花的作物,自花授粉,难以一朵一朵地去掉雄花搞杂交。这样就需要培育出一个雄花不育的稻株,即雄性不育系,然后才能与其他品种杂交。这是一个难解的世界难题。袁隆*知难而进,他认为,雄性不育系的原始亲本,是一株自然突变的雄性不育株,也能天然存在。中国有众多的野生稻和栽培稻品种,蕴藏着丰富的种子资源,是水稻的自由王国,“外国没有搞成功的,中国人不一定就不能成功”。

袁隆*迈开了双腿,走进了水稻的莽莽绿海,去寻找这从未见过、而且中外资料没见过报道的水稻雄性不育株。时间一天天过去,袁隆*头顶烈日,脚踩烂泥,驼背弯腰地、一穗一穗地观察寻找。“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第14天发现了一株雄花花药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袁隆*欣喜若狂。

他和妻子邓则,又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的植株。成熟时,分别采收了自然授粉的第一代雄性不育材料种子。经过两个春秋的试验和科学数据的分析整理,撰写出第一篇重要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在1966年《科学通报》第17卷第4期上。文中还预言,通过进一步选育,可以从中获得雄性不育系、保持系 (使后代保持雄性不育的性状)和恢复系 (恢复雄性可育能力),实现三系配套,使利用杂交水稻第一代优势成为可能,会给农业生产带来大面积、大幅度的增产。这篇重要论文的发表,被一些同行们认为是“吹响了第二次绿色革命”的进军号角。

又经过8年历经磨难的“过五关”(提高雄性不育率关、三系配套关、育性稳定关、杂交优势关、繁殖制种关),到1974年配制种子成功,并组织了优势鉴定。1975年又在湖南省委、省**的支持下,获大面积制种成功,为次年大面积推广作好了种子准备,使该项研究成果进入大面积推广阶段。

1975年冬,***作出了迅速扩大试种和大量推广杂交水稻的决定,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一年三代地进行繁殖制种,以最快的速度推广。1976年定点示范208万亩,在全国范围开始应用于生产,到1988年全国杂交稻面积1.94亿亩,占水稻面积的39.6%,而总产量占18.5%。全国累计种植杂交稻面积12.56亿亩,累计增产稻谷1000亿公斤以上,增加总产值280亿元,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群众交口称赞靠两“*”解决了吃饭问题,一靠***政策的高水*,二靠袁隆*的杂交稻,人们用朴实的语言,说出了亿万中国农民的心里话。

随着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和在全国大面积推广,袁隆*名声大震。在成绩和荣誉面前,袁隆*公开声称现阶段培育的杂交稻的缺点是“三个有余、三个不足”,即“前劲有余、后劲不足;分蘖有余,成穗不足;穗大有余,结实不足”,并组织助手们,从育种与栽培两个方面,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20世纪80年代初期,面对世界性的饥荒,袁隆*心中再一次萌发了一个惊人的设想,大胆提出了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课题,试图解决更大范围内的饥饿问题。

1985年,袁隆*以强烈的责任感发表了《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探讨》一文,提出了选育强优势超高产组合的四个途径,其中花力气最大的是培育核质杂交。可是多年的育种实践,却没有产生出符合生产要求的组合。他便果断迅速地从核质杂交研究中跳了出来,向新的希望更大的研究领域去探索。

袁隆*凭着丰富的想象、敏锐的直觉和大胆的创造精神,认真总结了百年农作物育种史和“三系杂交稻”育种经验,以及他所掌握的丰富的育种材料,于1987年提出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高瞻远瞩地设想了杂交水稻的二个战略发展阶段,即三系法为主的器种间杂交优势利用;两系法为主的籼粳亚种杂交优势利用;一系法为主的远缘杂交优势利用。这是袁隆*杂交水稻理论发展的又一座新高峰。

在袁隆*的战略思想指引下,继湖北石明松1973年在晚粳农垦58自然群体中发现一株不育的光敏核不育材料之后,1987年7月16日,李必湖的助手邓华风,在安江农校籼稻三系育种材料中,找到一株光敏不育水稻。历经两年三代异地繁殖和观察,该材料农艺性状整齐一致,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达到了100%,不育期在安江稳定50天以上,并且育性转换明显和同步。这一新成果,为杂交水稻从“三系法”过渡到“两系法”开拓了新局面。关于水稻“无融合生殖”研究的进展,也使一系法远缘杂交优势利用研究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袁隆*对杂交水稻研究的前景,充满必胜信心。

自1981年袁隆*的杂交水稻成果在国内获得建国以来第一个特等发明奖之后,从1985~1988年的短短4年内,又连续获了3个国际性科学大奖。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前农业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高度评价说:“我们把袁隆*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袁隆*,从湖南省偏僻的安江农校里走来,从一个山村中等农校的青年教师,成长为举世瞩目的名人,登上了“杂交水稻之父”的宝座。杂交水稻研究事业方兴未艾,正朝着袁隆*新的战略设想的方向迅猛发展!

袁隆*科学家事迹怎么写篇2

人民大会堂小礼堂的报告厅里,同事和弟子都表现出了明显的紧张和兴奋,而袁隆*却依然故我,明亮的眼睛,顽皮的笑容,与两个月前活跃在气排球场上气定神闲的神态并无两样,薄薄一页纸的演讲稿握在手里,几乎不怎么看。

这不禁让记者想起5月份的长沙记者见面会时,他把演讲稿丢到一边的情形。对于开会发言,袁隆*显示出了他的“大师风范”。

“我有两个雄心壮志”

“请这么多领导和高层人士来听报告,我感到很不安,我并没有大家赞扬的那么好,我听之有愧。我觉得光荣应该属于国家,属于从事杂交水稻工作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干部。”对于同事们的夸赞,袁隆*表现出的.是一个科学家的谦逊。

对于自己的功绩一带而过的袁隆*,在谈到超级水稻时却显得兴致勃勃:“今生,我还有两个心愿,也可以说是我的两个雄心壮志。”

拥有老骥伏枥精神的袁隆*说,他的第一个心愿就是争取在2010年实现第三期超级杂交稻大面积示范亩产900公斤的目标。

“计划到2011年在全国推广6000万亩,产出现有8000万亩所产的粮食,也就是说,等于增加了2000万亩耕地,可多养活3000万人!”说到这儿,站在演讲台前的袁隆*抬起头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第二个心愿,是在国外进一步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现在,全世界有22亿亩水稻,如果其中一半种杂交水稻的话,所增加的粮食可多养活4—5亿人。”

袁隆*不到10分钟的报告,被全场一次又一次热烈的掌声打断。

“这一天早该来了”

在人头攒动的会场中,记者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在前排忙碌,照相机、摄像机全副武装,时而对准讲台,时而对准细心聆听报告的领导和观众,她就是袁隆*身边的秘书辛业芸,记者与她在长沙曾有一面之缘。

在她休息的空当,记者抓住了这个大忙人。

“今天我太激动了,就像过年一样。”辛业芸眼眶微微发红。

“袁老师对于祖国、人民和全人类的贡献太大了,我以前也曾陪他到过很多地方作报告,甚至去过美国,但是,在人民大会堂的报告,这是第一次。我觉得袁老师为人类做出的贡献太大了,我始终觉得袁老师应该有一场这样的报告会,他早就该站到今天这样的演讲台上。”辛业芸激动得语调微微发颤。

一转身,又有一个熟悉的身影映入了记者的眼帘,袁隆*的儿媳,也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工作的段美娟,也手举相机对准了演讲台,准备将这历史性的一刻记录下来。

“爸爸这次过来穿的还是2001年来北京领取国家最高科技奖时买的那套降价西服,这么多年,这套西服就是他每次出*重要会议的礼服。”看到台上的袁隆*,儿媳段美娟说:“*常很少能看到爸爸穿得这么正式,都是方便下田的休闲装。”

爷爷的梦

在报告会进行到尾声时,演讲台上出现了8个身穿白色小纱裙、头扎羊角辫的可爱娃娃,她们是来自湖南第一师范附小的小学生们。稚嫩的孩子们用她们甜美可爱的童声,将一首《爷爷的梦》献给了她们心中可爱可敬的科学家爷爷———袁隆*。

亲爱的爷爷请允许我,一个吃着您发明的稻米长大的孩子来告诉您我内心的秘密和梦想 ———长大了我也要做科学家接过您手里的接力棒心怀世界,正直善良让所有的人都远离饥荒我也要成为天空中最亮的星星就紧挨在您的身旁我也要让世界的夜空因为我们中国人的存在变得更加美好,更加闪亮!

站在一旁的袁隆*看着孩子们可爱的模样,满脸的笑意,这位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的人民科学家望向孩子们的笑眼里,也蕴含了对这些科学“种子”们的殷殷希望。

袁隆*科学家事迹怎么写篇3

袁隆*,一个几乎家喻户晓的名字。这位世界“水稻之父”创造的奇迹倍受全世界人民的瞩目,也造福了全世界。

袁隆*生于1930年9月1日。上世纪60年代初,他目睹了农民们粮食短缺的现状,于是决心改良水稻品种,探索科技兴农之路。在他的科研团队一次次努力下,终于发明出了水稻新品种——杂交水稻。

袁隆*的精神是令我们敬佩和感动的。在当时,这种设想是需要勇气的。因为要沿着当时被批判的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基因和染色体学说进行探索。但袁隆*不怕困难,决心改良品种。并且袁隆*不迷信权威,按照米丘林、李森科的经典理论,水稻作为自花授粉的植物没有杂交优势,实验没有任何意义。袁隆*却要亲自试验,用自己的双手和大脑,开拓出一条新的科技之路。

这条路从一开始,就困难重重,但科技创新精神和报效祖国的精神一直激励着他坚持不懈地努力,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和饥饿和灾荒作斗争,解决农民们的温饱问题。袁隆*以他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意志和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发明了新一代水稻品种——杂交水稻!

袁隆*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和效仿的,在日常的学*生活中,我们也要有这种态度。比如遇到难题时,我们要坚持不懈地钻研,练钢琴时,要知难而进……我认为,不论做什么事情,只要认定要做了,就要奔着目标前进,永不后退。而且我们也要有袁隆*先生报效祖国的精神,要从小好好学*,长大后立志成为国家的栋梁。

我们还期待着袁隆*先生的“稻下乘凉梦”成为现实,真正成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第二次绿色革命!

袁隆*科学家事迹怎么写篇4

袁隆*小时候亲眼看到老百姓没有东西吃,有的甚至被活活饿死在路边的惨景。这个时候的袁隆*在想:我一定不能让老百姓挨饿……,多年以后他的梦想实现了。

袁隆*,大家都会想到他头戴稻草帽,天天在地里的劳动形象。袁隆*为了中国的老百姓,他小时候就立下了长大要当农业科学家的愿望。1953年,他的理想终于实现了,他毅然来到家乡到农校当老师,但好景总是不长,一种饥荒在湖南西部爆发,袁隆*亲眼看到父老乡亲们没有饭吃,有的甚至饿死的惨景。袁隆*心里不能*静“我一定不再让老百姓挨饿”这句话,天天浮现在袁隆*的脑海中,他又想,如果能种下种子打出许多粮食,那该多好啊!这个念头一直在袁隆*心间。

后来,袁隆*天天在实验室,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做实验,终于他研究出来了杂交水稻这个品种的种子,解决了老百姓的饥荒问题。袁隆*也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看看袁隆*爷爷小时候,再比比我,人家小时候都有那么大的远大理想,可我呢……,记得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去剧院看表演,看着精彩的表演,我就嚷嚷长大要当演员;看到遨游在太空中的宇航员,又嚷嚷要当航天员,我就像故事中的小花猫一样,看到什么就干什么,最后一事无成。我以后要给自己立一个目标,好好学*,为目标而努力!

袁隆*科学家事迹怎么写篇5

大米,是中国人的主要食品。可长期以来,水稻产量不高,人口又那么多,农民们成年累月种田栽稻,还是满足不了吃的需要。粮食产量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大障碍。农业科技工作者袁隆*决心为国攻关,解决这个难题。

袁隆*是湖南一个镇上的农校教员。虽然工作条件差,可他一心扑在科研工作上。每天除了教学外,就是在试验田里培育高产品种。在试验中,他发现天然杂交水稻穗大粒饱,产量高,但是第二年再种,就退化了,失去了优势。他就想进行一种试验,培育能保持高产的杂交水稻的种子。为了这个理想,袁隆*不知花费了多少精力,有时候在试验田里观察,连家也顾不上回。经过10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培育成功了。这种杂交水稻亩产达到1000多斤,在全国推广后,我国稻谷在几年中增产了1000多亿公斤,真是一个飞跃!袁隆*获得了国家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美国等国也引进了他的成果。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为改变我国粮食生产的落后状态打了一个翻身仗。

  袁隆*科学家事迹 4

袁隆*,农学家、杂交水稻育种专家。 袁隆*长期从事杂交水稻育种理论研究和制种技术实践。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最新袁隆*科学家事迹,希望大家喜欢!

最新袁隆*科学家事迹篇1

在科学研究上,袁隆*是一个特别认真特别严谨的人,而在日常生活中,他是一个豁达大度非常幽默的人。

人生苦短,活着就应该轻松一些,愉快一些,而幽默,就是轻松愉快的一剂良药。富于幽默感的人大多思维敏捷,才华出众,胸襟开阔,为人随和。上世纪50年代中期,我与袁隆*在安江便认识,之后又写过他不少作品,算是老朋友了。有次我与老伴到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去看望他,临别时留影纪念,他是一位誉满全球的大科学家,我自然让他站在中间。他开玩笑地说:“这不是第三者插足吗?”我和老伴不禁一笑。

袁隆*的幽默,是一以贯之的。

当年,他在安江农校当老师的时候,一时找不到抹布,就扯着衣袖擦黑板,这一举动自然引起学生哈哈大笑。袁隆*正色地说:“笑什么,爱因斯坦还拿美元支票当书签呢?”

袁隆*喜欢自由,散漫的生活。衣服扣子掉了不补,皮鞋脏了不擦油,因此,有人给他取了浑名叫“油榨鬼”。油榨是湖南方言,不整洁的意思。这个浑名是一个叫李效牧的老师取的。李效牧是个快活鬼,那时候兴学“苏联老大哥”,便给他取了个浑名叫“扁脑壳夫”。有位姓曾的老师写文章爱带之乎者也,袁隆*就给他取浑名叫“曾员外”,有位姓曹的老师爱哼京戏,便取浑名“曹孟德”。他们之间不称呼姓名或某某老师,而是以浑名取乐。

袁隆*才华横溢,爱好广泛,拉小提琴、游泳、打排球、跳踢踏舞,还爱打麻将。打麻将不带“彩”而是钻桌子,袁隆*输了照样钻。他有时手气不好,连连失手,钻了一次又一次。有人说,这回就免了吧!袁隆*不领情,照样钻,做为一个工程院院士、着名科学家,打麻将钻桌子,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只是现在年岁老了,钻桌子有困难,改为别的方式,再不钻桌子了。

吸烟,是目前威胁着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据统计,全国烟民达三亿。对此,袁隆*来个反话正说,总结了抽烟七大好处:友谊的桥梁(人与人交往的媒介);灵感的源泉(激活思维和灵感);寂寞的伴侣(抽烟排除寂寞);“非典”的克星(烟中含有焦油);痴呆的良药(烟中含有尼古丁);健康的象征(如果抽烟的人不想抽烟说明身体不行了);纳税的大户(国家一部分税收来自烟民)。袁隆*的一*话,让人觉得他是在宣扬抽烟有益,错了,这是他卖关子,最后的结论是:“弊大于益,我不吸烟。”

说起给孩子取名,袁隆*也与众不同,袁隆*三弟兄,清一色的男子汉,他生了三个儿子,按他的说法是“单一品种”。大儿子小名叫“五一”,二儿子小名叫“五二”,三儿子小名叫“五三”,一、二、三、四,部队行进的口号,只是老四缺*,到了“三”就划了个句号。而到孙辈,名字也都是袁隆*取的,大孙女生下来前几天接连下雨,生下的当天,雨过天晴,故取名“袁有晴”;第二个孙女是农历“雨水”节那天生的,故取名“袁有清”。袁隆*得意地说:“晴是太阳,清是雨水,有太阳有雨水,万物茁壮成长。”在给孩子取名上,他没有忘记农业,也没忘记“幽”一“默”。

最新袁隆*科学家事迹篇2

1960年罕见的天灾,带来了严重的粮食饥荒,袁隆*目睹了严酷的现实,他辗转反侧不能安睡。他想起旧社会,人民受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受战争的痛苦,缺衣少食,流离失所。今天,人民当家作主,但仍未摆脱饥饿对人们的威胁。他决心努力发挥自己的才智,用学过的专业知识,尽快培育出亩产过800斤、1000斤、2000斤的水稻新品种,让粮食大幅度增产,用农业科学技术战胜饥饿。

袁隆*赞成这样一个公式: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

经过两个春秋的试验和科学数据的分析整理,又经过8年历经磨难的“过五关”,到1974年配制种子成功,随着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和在全国大面积推广,袁隆*名声大震。在成绩和荣誉面前,袁隆*公开声称现阶段培育的杂交稻的缺点是“三个有余、三个不足”,并组织助手们,从育种与栽培两个方面,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随着杂交水稻在世界各国试验试种,杂交稻已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袁隆**年来,先后应邀到菲律宾、美国、日本、法国、英国、意大利、埃及、澳大利亚8个国家讲学、传授技术、参加学术会议或进行技术合作研究等国际性学术活动19次。自1981年袁隆*的杂交水稻成果在国内获得建国以来第一个特等发明奖之后,从1985~1988年的短短4年内,又连续荣获了3个国际性科学大奖。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前农业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高度评价说:“我们把袁隆*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袁隆*,从湖南省偏僻的安江农校里走来,从一个山村中等农校的青年教师,成长为举世瞩目的名人,登上了“杂交水稻之父”的宝座。

最新袁隆*科学家事迹篇3

就在2021年5月22日的下午在湖南长沙发生了一件令人无法描述的事情——袁隆*爷爷走了,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走了,他永远的离开了这一个美丽而奇妙的世界。

因为袁隆*爷爷曾经饿过肚子,他为了解决中国粮食问题,农业部在1996年立下中国超级稻计划。当时是五个进程,700公斤亩产、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袁隆*爷爷所在的团队都顺利实现了,他们现在向每亩1200公斤冲刺。袁隆*爷爷曾经说:“希望2019年就能实现每公顷18吨,向新中国70周年献礼。估计10月中旬就能够收获,现在长势非常好。如果没有特大自然灾害有90%以上的可能性能实现。”

臧克家有一首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当然,袁隆*爷爷只是表面上走了,但他永远活在中国人民的心坎儿里,他永远活在全世界人的心里。世界那么大,没有人会不记得他。

袁隆*爷爷曾经说过:我有两个梦想,一个禾下乘凉梦,还有杂交稻覆盖全球梦。袁隆*爷爷希望水稻可以长得像高粱那么高,希望米粒可以像花生那么大,同样还希望水稻可以覆盖全球,让全世界的人都远离饥饿。

袁隆*爷爷把旧果实带走了,可他却把新的果实就给了新时代的人。真是应了那句话:我们中国饭碗要牢牢掌握在我们中国人自己手上。

最新袁隆*科学家事迹篇4

为了杂交水稻事业,袁隆*几十年如一日,矢志不移,视科学为生命。刚开始研究时,许多人说他是自讨苦吃,他坦然回答:“为了大家不再饿肚子,我心甘情愿吃这个苦。”研究条件的简陋艰苦、滇南育种遭遇大地震的威胁、上千次的实验失败,都动摇不了袁隆*研究杂交水稻的决心。强国必先强农,强农必先强种。袁隆*深谙这个道理。

以实践求索真理、验证真理,不断创新

科学家是真理的'捍卫者,是事实的追随者。袁隆*坚信实践能发现事实,发现真理,并能验证真理。袁隆*常说:“电脑很重要,书本知识也很重要,都是基础,但是电脑和书本里面是种不出水稻来的。”

袁隆*认为,科学是没有止境的。只有敢于探索敢于创新,才能成果迭出,常创常新。先后成功的“三系法”杂交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从*均亩产300公斤左右提高到500公斤、700公斤、800公斤的水稻产量,就证明了这句话。

淡泊名利,树立正确的身价观

作为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又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杂交水稻培育技术更是“摇钱树”,袁隆*完全可以凭借这些跻身富豪之列。甚至有机构评估“袁隆*”这个名字的品牌价值高达千亿元。

但袁隆*表示,用财富衡量科学家价值太低级、太庸俗。“不错,我身价值1008亿,可我真的有那么多钱吗?没有。我现在就是靠每个月6000多元的工资生活,已经很满足了。”

最新袁隆*科学家事迹篇5

突如其来的一个消息,袁隆*爷爷去世了。明明并不熟悉袁老,但是,袁爷爷的离去还是使我的心不由得颤抖了一下。

国士无双。

多少年才能再出一个袁老一样,只想着老百姓的吃饭问题,为国家做出如此大贡献的人?

“我有两个愿望,一是禾下乘凉,二是全球覆盖杂交水稻。”

“袁爷爷还是放不下我们,等到大家都吃过米饭之后才离开。”

“一定是天上的米不够吃了,神仙们才来找袁隆*爷爷去给他们种水稻了。那爷爷种完水稻之后再回来好不好?”

“爷爷,我以后要好好吃饭,不浪费粮食。”

看完一则则新闻,我的心也越来越难受。而生物书上的袁爷爷正抱着水稻,和他背后的水稻,一起开心的笑。

爷爷在笑什么呢?

爷爷走的时候应该不遗憾吧?爷爷看着我们吃完午饭,看着全中国的人民都有饭吃了,应该会很开心吧?他为祖国做出了多么大的贡献啊。爷爷的笑,一定不止是新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还因为更多的人能吃饱饭了吧?

爷爷,现在禾下还不能乘凉,那我们就要帮您实现愿望,您都这么辛苦了,那就歇一歇吧,我们一一定替您完成。到时候啊,您在天上看着我们就行了。

世间再无袁隆*。

倘若还有来世,爷爷继续培育杂交水稻好不好?

终会有一天,可以禾下乘凉,杂交水稻也可以遍布全球。袁爷爷一路走好!

  袁隆*科学家事迹 5

袁隆*人物介绍

袁隆*,1930年9月1日生于北*(今北京),汉族,江西省德安县人,无党派人士,现在居住在湖南长沙。

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现任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作技术中心主任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客座教授、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联合国粮农组织首*顾问、世界华人健康饮食协会荣誉**、湖南省科协副**和湖南 _副**。

4月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成就

从1964年开始,袁隆*研究杂交水稻,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种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

({袁隆*的杂交稻研究,在中国国内是具有开创性的,但是世界上首次成功的水稻杂交是由美国人HenryhankBeachell在1963年于印度尼西亚完成的,1966年在IRRI,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培育出奇迹稻IR8。

}——请支持者列出引用证明。

)袁隆*的杂交稻研究,在中国国内是具有开创性的,不过并非世界首创,日本新城长友在1965年得到粳稻的三系配套,但未能用于生产。

1980-1981年,袁隆*赴美任国际水稻研究所技术指导。

1982年任全国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副组长。

1985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为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1987年任863计划两系杂交水稻专题的责任专家。

1991年受聘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顾问。

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5年研制成功两系杂交水稻,19提出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路线,20实现了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育种的第一期目标,提前一年实现了超级稻第二期目标。

从1971年至今,他任湖南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并任湖南 _委、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他先后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

荣誉

他先后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多项国内奖项和联合国“科学奖”、“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等11项国际大奖,并在20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

4月,荣登“中国心灵富豪榜首富榜”。

科研成就

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66年在IRRI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培育出奇迹稻袁隆*的杂交水稻研究。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 。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 。1985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为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

1986年袁隆*提出了杂交水稻的育种战略,将杂交水稻的育种从选育方法上分为三系法、两系法和一系法三个战略发展阶段,即育种程序朝着由繁至简而效率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从杂种优势水*的利用上分为品种间、亚种间和远缘杂种优势的利用三个战略发展阶段,即优势利用朝着越来越强的方向发展。根据这一设想,杂交水稻每进入一个新阶段都是一次新突破,都将把水稻产量推向一个更高的水*。这项战略构想的提出,为已取得三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开发成功后开展杂交水稻新探索指明了方向 。

1987年7月16日,袁隆*学生李必湖、邓华风,在安江农校籼稻三系育种材料中,找到一株光敏不育水稻。历经两年三代异地繁殖和观察,该材料农艺性状整齐一致,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达到了100%,并且育性转换明显和同步。这一新成果,为杂交水稻从“三系法”过渡到“两系法”开拓了新局面。同年他提出“杂交水稻的发展战略”,即三系法为主的器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法为主的籼粳亚种杂种优势利用;一系法为主的远缘杂种优势利用 。

1987年,国家“863”计划将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立为专题,袁隆*组成了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协作组开展性的协作攻关。历经九年的艰苦攻关,1995年两系法杂交水稻取得了成功,一般比同熟期的三系杂交稻增产5%~10%,且米质一般都较好,*年的种植面积为6000亩左右。两系法杂交水稻为独创,它的成功是作物育种上的重大突破,再次体现了以袁隆*为首的杂交水稻科技工作者的聪明智慧,继续使的杂交水稻研究水*保持了世界领先水*。

年,袁隆*又提出了旨在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超高产杂交水稻形态模式和选育技术路线,开始了“超级杂交水稻”的研究。这是一道世界级难题,通过攻关研究,年已实现了第一期大面积示范亩产700公斤的指标,比现有高产杂交稻每亩增产50公斤左右,尤其在云南永胜还创造了亩产高达1137.5公斤的高产新纪录,第一期超级杂交稻的推广面积为3000万亩。

以来,袁隆*指导选育成大面积示范亩产800公斤、米质优良的第二代超级杂交稻,并于20提前一年实现第二期超级稻目标。第二期超级杂交稻于年开始推广,种植面积达800万亩,在大面积生产上比第一期超级稻高50公斤/亩以上。袁隆*仍不满足,进一步提出了将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结合,攻关第三期超级杂交稻大面积示范每亩900公斤目标,经过努力,、超级杂交稻第三期目标攻关百亩示范分别达亩产926.6公斤、917.7公斤,标志超级杂交稻第三期目标实现。,启动亩产1000公斤的超级杂交稻第四期目标攻关。209月29日,第四期超级稻百亩示范片“Y两优900”中稻在湖南省隆回县羊古坳乡牛形村实现百亩*均亩产达988.1公斤,创世界纪录 。2006年,袁隆*提出“种三产四”丰产工程,即运用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力争用三亩地产出现有四亩地的粮食。率先在湖南20个县启动实施,已取得非常好的效果。计划在推广6000万亩,产出8000万亩的粮食,等于增加了2000万亩粮食耕地,可多养活3000多万人。到20,“种三产四”丰产工程项目扩大到在50个县市区实施,面积为882.2万亩,增产稻谷达9.62亿公斤。截至年,累计示范推广面积2000多万亩,增产20多亿公斤,为粮食持续稳定增产做出了新的贡献 。年9月29日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证实,经农业部测产验收,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院士科研团队攻关的国家第四期超级稻百亩示范片“Y两优900”中稻*均亩产达988.1公斤,创世界纪录 。

11月19日,工程院院士袁隆*、工程院院士罗锡文、测产验收专家、以及相关技术专家来到兴宁,对华南双季稻年亩产三千斤绿色高效模式攻关项目进行测产验收。现场实割测得晚稻*均亩产705.68公斤(干谷)。同样该攻关模式,207月20日在兴宁经过专家组实割测得早稻*均亩产832.1公斤,加上本次实割产量,实现双季超级稻年亩产1537.78公斤,创双季稻产量世界纪录。

5月22日,位于三亚水稻国家公园的有机覆膜直播试验示范田进行测产验收,测得亩产1065.3公斤,创下海南省水稻单产历史最高纪录 。

教学成果

袁隆*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聘请为国际上发展杂交水稻的首*顾问。袁隆*30次赴国际水稻所开展合作研究和技术交流,

袁隆*获颁“马哈蒂尔科学奖”

袁隆*获颁“马哈蒂尔科学奖”

10多次赴印度、越南、缅甸、菲律宾、孟加拉等国指导发展杂交水稻。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在境内外举办了50余期杂交水稻国际培训班,培训了来自40多个发展家约2000名**官员和农技专家 。学生有邓华凤研究员,黄培劲 。

1980年5月,袁隆*应美国邀请赴美进行杂交稻制种技术指导。9月,农业科学院和国际水稻研究所共同在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举办杂交稻技术国际培训班,袁隆*作为主讲人给来自10多个国家的专家讲授杂交水稻方面的主要课程。翌年9月,又连续举办第二期。10月,赴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进行技术指导与合作研究。,袁隆*指导博士生开展远缘物种基因组DNA导入水稻的研究,将一批外源DNA转基因进入水稻 。

主要贡献

1、袁隆*在率先开展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在他撰写的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中,提出了:“要想利用水稻杂种优势,首推利用雄性不孕性”。他的理论与研究实践是对经典遗传学理论的挑战,否定了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传统观点,极大地丰富了作物遗传育种的理论和技术 。

2、袁隆*解决了三系法杂交稻研究中的三大难题。一是提出用“野生稻与栽培稻进行远缘杂交”的技术方案,终于找到了培育雄性不育系的有效途径,于1973年实现了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三系”配套。二是育成强优势的杂交水稻“南优2号”等一批组合,并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成为世界上第一位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三是突破了制种关,过去的研究认为,水稻异交率仅2.4%,杂种一代种子产量极低,离生产要求相距甚远;国际水稻所1971年开始研究,1973年放弃,原因也就是当时在该所没有人相信可以解决制种难题。而袁隆*领导的课题组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制种产量逐渐提高,现在高的已达亩产300公斤以上 。

3、袁隆*提出了杂交水稻的育种发展战略,即方法上由三系到两系再到一系,程序越来越简单而效率越来越高;杂种优势水*上由品种间到亚种间再到远缘杂种优势利用,优势越来越强,促使杂交水稻一步一步向新的台阶迈进。这一思路已被国内外同行采用,并成为杂交水稻育种发展的指导思想 。

4、袁隆*解决了两系法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难题。如***年在两系法研究遇到重大挫折的时候,他提出了选育实用光温敏核不育系导致不育的起点温度指标和选育的技术策略,使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走出了低谷。后来又研究并提出了核心种子生产程序和冷水串灌繁殖等重大技术,使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最终取得成功并推广应用。他1987年起担任“863”项目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专题责任专家,主持性协作攻关。1995年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成功,两系杂交稻比同熟期三系杂交稻增产5%~10% 。

5、袁隆*设计出了以高冠层、矮穗层和中大穗为特征的超高产株型模式和培育超级杂交稻的技术路线,并在超级杂交稻研究方面连续取得重大进展。1997年,袁隆*又开展超级杂交稻研究。已于2000年、年、2012年分别实现超级稻百亩示范片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的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目标。2013年,他启动了百亩示范片亩产1000公斤的超级杂交稻第四期目标攻关,计划到前实现目标。同时实施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促进科技成果的生产应用。自20以来取得巨大的增产、增收效应,已有7个省市实施,其中湖南省全省参加的县(市、区)由20个增加至2012年50个,面积达882万亩。截至2012年,累计示范推广面积2000多万亩,增产20多亿公斤,为粮食持续稳定增产做出了新的贡献 。


科学家事例作文素材实用5份(扩展4)

——理想科学家作文实用十篇

  我们都有很多的理想,我就有很多理想,下面我告诉大家我的理想。

  如果我是科学家,我会制造一架飞机,我会让没坐过飞机的人去坐飞机,我还会让想去旅游而没钱坐飞机的人坐飞机去旅游,我还会载很多很多的货物去它们该去的地方,还会让那群没有家的野生动物重回家。

  如果我是科学家,我会制造一艘轮船,让那些想去大海的人去大海,我还会捞很多很多的海底生物和石头,探索它们的奥秘,我还会去找古代留下的宝物,把它们保护起来,我还会探索世界的尽头。

  如果我是科学家,我会制造很多机器人,让他们去捉破坏世界和*的人,还会让他们去保护野生动物,不让人们砍伐树木,我还会让他们去帮助老人,让他们去救火去救灾,还要让他们去月球采集标本,还要让他们去做许多人类做不到的事。

  如果我是科学家,我会制造一个火箭,让他们去月球制造空气,让一些人类去那里生活,我还会去月球种水果和蔬菜,我还会去金星制造很多运动器材,让爱运动的人去那里运动,我去木星制造很多游乐园,让一些好玩的小朋友去那里玩。

  如果我是科学家,我会制造……

  理想,不是天上七色的彩虹,而是人们心中坚定不移的信念。彩虹只是阳光的折射,转瞬即逝。理想却是信念的结晶,永远在心灵深处闪闪发光。我的理想是做一名科学家。

  当我在电视上看到许许多多的人因为得了了绝症,被病魔无休止地折磨,最后痛苦的死去,而亲属因此痛苦欲绝时,我多么想要成为一名医学科学家啊。我可以发明能够治愈绝症的药来帮助那些在水深火热中的人,让他们摆脱痛苦,开心地生活下去。

  当我看见很多人被一些恶毒的坏人在食物里放了毒-品,之后上瘾,被坏人所控制,指使他们做坏事,并把这些被利用的人当做替罪羊时,我就想要成为一名生理科学家,制造出可以解除毒瘾的药,来帮助受害者恢复自由。

  其实,还有很多很多的东西需要用科学来解决,需要科学家去完成,所以我想成为多面的科学家,去造福社会,造福人民。

  而我以前的理想是当上歌星,走红之后好好捞一笔钱,和朋友一起在外面天天大鱼大肉,住豪宅,开豪车,买名牌。而现在不一样了,我要用我毕生的精力,去奉献祖国,去奉献人民,并且,我还要帮助穷人,让他们摆脱贫穷,走向小康!我也要奉献给我的爸爸妈妈,让他们天天不愁吃,不愁穿,走出去被各大媒体围住,让他们倍有面子,因为我的生命是他们给的。

  我知道理想和现实总是相离很远,但为了更接*理想,那么,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奋斗吧!

  每个人都有自己理想的职业,我理想的职业是当个科学家。

  假如我是科学家,我会发明一种药水,然后把药水拿给那些残疾人,让他们把药水喝下去,他们就会象健康人一样快乐地生活。

  我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有一座城市发生了特大洪水,把房子都冲垮了。假如我是科学家,我要发明一个可以装在房子上的智能报警器。如果要发大水,火山爆发,地震等,警报器就会自动报警,让人们能尽快逃走。

  假如我是科学家,我要发明一个智能机器人,可以帮妈妈做家务,让妈妈减轻负担,不让妈妈整天那么劳累、辛苦,不让妈妈生出那么多皱纹。

  假如我是科学家,我要发明一个智能黑板擦,当老师写字、擦黑板的时候,粉笔灰掉落下来是最头疼的,老师吸了粉笔灰会影响健康。这时,我的智能黑板擦就派上用场啦!它的里面装有微型吸尘器,当老师擦黑板时,它可以把粉笔灰吸进去,而且还可以发出淡淡的薄荷香味,帮老师解除劳累。

  假如我是科学家,我要发明一个时光穿梭机,我要去恐龙时代看看恐龙的真实面目和它们是怎样灭亡的;去三国鼎立的时代,看诸葛亮怎样神机妙算,运筹帷幄,大战曹操;我还想回到抗战时期,给八路军战士门发明高智能武器,打得日本鬼子落花流水,不用八年抗战……

  假如我是科学家,我还想发明好多好多东西。虽然这些愿望现在还不能实现,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通过我不断地学*、努力,这些愿望就一定能成为现实!

  是谁让我们告别了野蛮的生活方式?是谁让我们享受现代生活的舒适?又是谁让我们的国家变得强大?是掌握神奇力量的科学家们。

  为什么要立志做名科学家呢?因为科学技术发展是一个国家强大的必须条件,所以科学家是每个国家的必备人才,科学家所创造的能量是无法用数字来估量的。看看我国因为有了李四光等地质科学家,我们才推翻了误解,清楚地知道我国是有石油储存的;因为有了邓稼先等核物理科学家,我国较早地拥有核武器,震慑了那些对我们图谋不轨的对手,维护我国的安定。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说的是只有不停地进行实践,有了经验的积累,你才能具备一定的实力。我现在有了做科学家的志愿,但如果只是一天天喊口号,而不注重自己知识的积累,不注意知识面的拓展,那只能是纸上谈兵,一事无成。所以,从现在起,我要不断充实自己的大脑,同时要注重自己内心的培养,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具备了这些条件,我才有可能向自己的志愿靠*。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只有做为少年的我们有了智慧,有了能量,有了远大的志向,我们的祖国才有永保强大的希望,才有维护世界和*的能力……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我好想成为科学家,因为如果我是一名科学家,我就可以创造出许多有用的东西。

  如果我是科学家,我会研制出一种枪,这种枪和我们*常见到的不一样,它可以自动收集空气转换成子弹,还可以自动定位瞄准目标,警察叔叔利用这把枪就可以快速抓到犯罪分子,更好维护社会安全。

  如果我是科学家,我会制造出一种可以折叠起来的房子,它可以放进背包,甚至可以装进口袋,这样就可以帮助那些灾后没有房子住的儿童,也可以让我们出外旅游变得方便,走到哪里就可以带到哪里。

  如果我是科学家我就会制造出一种可以放出冷、热两用的机器,在炎热的夏天可以把热气吸进机器里,这样夏天就不觉得炎热,在寒冷的冬天会把冷气收集到机器里,冬天不会觉得寒冷。利用这种机器,既改善了我们的生活环境,又能节约能源。

  如果我是科学家,我会发明一种可以在天上飞、地上跑、水里游的汽车,这样我们就不需要这么多种交通工具,减少停放交通工具的麻烦,节约土地。

  如果我是科学家,我会发明一种食品,只要吃了这种食品就可以连续三天都不会饥饿,这样我就可以帮助那些灾区急需食品的人们。

  如果长大了我当上科学家,我就会发明或发现很多东西来提高我们国家高科技水*,为我们的学*、工作、生活带来许多方便,所以我现在要好好学*,积累生活和社会知识,争取长大以后当上伟大的科学家,做一个有益于社会和人民的人。

  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时,四川省汶川镇发生了一场突如其来的8.0级大地震,这场大地震使数万人的生命就在那一瞬间永远的结束了,那个昨天还是繁荣昌盛的城市,转眼间变成了一片废墟,多少人失去了最爱的家人,给多少家庭带来了永远的伤痛。

  在电视上,我曾看到这样一篇报道:在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而救援队长却在她的下面,发现了她的孩子,那个大约三、四个月大的小孩,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安静的睡着,在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检查,发现了一部手机,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

  我的心酸酸的,眼泪夺眶而出,这时我突然冒出一个想法,假如我是一名建筑工程师,设计出先进的抗震摩天大楼,那么那些人们是不是就不用遭受无家可归、失去亲人的痛苦了呢?

  我长大要设计出的抗震摩天大楼是由一个承受力很强、抗震效果很好的抗震钢筋支撑的,这种钢筋十分环保,不会费很多原材料,能承受起10.0级以下的地震和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拉力,保证在地震时不会使人员受到伤害、房屋坍塌等危险,

  有了这种抗震摩天大楼,就不会有更多无辜的人类遭受自然灾害的危害,有了这种抗震摩天大楼,就不会使人们饱受地震的痛苦!

  生命无价,我一定会努力,长大发明出这种抗震大楼,使人们不再因为地震而担惊受怕,因为地震而痛苦。

  理想是笔,写出人生之光;理想是光,照亮前进的路;理想是路,无私奉献。大家应该都有自己的理想正如一名作者肖洛霍夫所说的:人是为了自己的希望才活着的。这句话对我印象非常深,而我的理想是一名“无私”的科学家。

  我想成为科学家是因为小时候我看到一本书里的一幅插图上面画着一名科学家正在研发一个机器人,我当时非常喜欢机器人,所以我想当一名科学家来做出更伟大的创造。

  现在,我每天都在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我每天都在看关于科学的一些书之类的。有一次下雨,下的非常大,雨水打在地上,地上像下雪似的非常白。慢慢雨停了,然后我非常好奇的望着天空“诶?彩虹去哪了”。人们不都说“也会有彩虹的吗?彩虹哪去了”。我就开始上网搜寻资料上面写着:停雨了必须有太阳的照射才能出现彩虹。我恍然大悟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

  虽然我的理想难以实现,但我绝不会为我实现理想所做的一切而后悔,我在努力实现理想的过程中,以学到非常多非常多……

  我有一个伟大的理想,当科学家。

  因为那件事,激起了我的理想,那件事直到现在,还清楚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那天,我想去写作业,爸爸拦住了我,说:“你今天写完了作业,明天做什么?先过来,给你一个任务,”无奈之下,我只好问爸爸做什么任务,爸爸举起一个小闹钟说:“把它卸了,”这还不简单,我举起闹钟,看了一下螺丝钉,再用螺丝刀把螺丝钉拧掉,再把里边的东西也拆开,拆完后,我把闹钟的壳和零件给了爸爸,刚要去写作业,爸爸却又叫我,我有些不耐烦地说:“干什么,我要去写作业,”爸爸又说:“把它装好,”说完便去做饭了,我一下子就蒙了,这不是我刚拆开的闹钟吗?我只得一点一点地回忆拆闹钟时的情景,大致拼好雏形后,我犯难了,这齿轮组合怎么也想不起来了,只好停了下来,爸爸看见我那沮丧的表情后,就过来亲自教我,直到我拼好。这件事后,我就想,原来生活中的科学也这么多啊!

  这个理想十分美好,但是要想实现却是十分艰难,我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为实现这个理想打下坚定的基础!

  大家一起来说说自己的理想吧,相信大家也会下定决心去实现理想,为理想而好好学*。

  我的理想是当一个科学家,到时候发明好多的东西,为人们造福,让人们过上比现在还要好的日子。

  我想发明一滴绿色药水,只要滴上一滴,全世界都中上树木、鲜花、小草。由于现在人们都乱砍滥伐树木,土地都沙漠化了。所以,我想发明绿色药水,这种药水种上的树木砍不了,鲜花踩不死。这样,地球就变得更美了。

  我想发明一种人造云,只要发出指令,就会下雨。由于现在大多数的地方都干旱了,人们没水喝,庄稼没水喝,摸什么都很热。这种人造云会搜索哪里干旱,再通过电脑问我要不要下雨。这样地球就不会再干旱了。

  我想发明一种旅行包,可以变出房子。由于现在人们都喜欢旅行,而又要带大包小包的东西,很麻烦,我发明的这种旅行包不但可以变出房子,而且设备齐全,这样地球就不会那么拥挤了。

  我想发明一种“动物器,能把全世界的已灭绝的或濒临灭绝的动物变出来,繁衍生命。由于现在人们把大多数动物搬上了餐桌,使动物逐渐减少,濒临灭绝。

  我想发明一种万能衣服,它在夏天可以释放冷气,在冬天可以释放暖气。这样贫穷的人们也不会各个季节买各种各样的衣服,花很多的钱。而且,这种衣服在春夏秋冬是这四个季节,外表可以变一千九百九十八次,*均每个季节变四百九十七次!

  理想!人人都有,当然我也不例外我从小就想成为一个举世闻名的科学家


科学家事例作文素材实用5份(扩展5)

——科学家的事迹作文(5)份

  在愉快的寒假中,我读了一本由吴领辉主编的《科学家故事》,其中,牛顿的故事给我的印象最深。

  短文主要写的是:牛顿从小就出生在一个艰苦的家庭中,他读小学时,除了数学还好外,其他几门功课都不太好。但是,牛顿却爱制作一些十分精巧的小玩意儿。有一次,他捧着一个用木头做的水车架在水中。只听见水车嘎嗒嘎嗒直响,不一会儿就转了起来。这时,有一个成绩好的学生向他走了过来,对牛顿说:“你知道为什么水车会转吗?”牛顿愣住了,脸涨得通红,不知说什么。那个男孩得意地说:“不懂就不要瞎干,笨木匠!”从这以后,牛顿并没有气馁,反而对一些自然现象产生了兴趣,开始努力学*,成为了班级里的优秀学生,最后成为了历史的巨人。

  从这个故事中让我懂得了:只要一心一意,认真去做了,就一定能成功。

  记得有一次,我们全家人一起去度假村钓鱼,我们坐着公交车来到了九溪,刚下车我就迫不及待地跑进了度假村里,一进门,一个大鱼缸就展现在我的眼前,里面还养着九条可爱的小金鱼。我们又来到了鱼塘,那里的水仿佛是一块无暇的翡翠。我拿起一条鱼竿,在鱼钩上加一些面粉团,把鱼线抛入水中,等呀等,等呀等......水面上依然风*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动静,我便对身旁的爸爸说:“爸爸,我们回去吧!钓鱼一点也不好玩!”爸爸走到我身边,说:“莹莹,钓鱼就是考验你的毅力。你一定要战胜它!”经过我一次又一次的常识,我终于钓着了一条鱼,我开心得仿佛是一朵美丽的鲜花。

  以后,我做任何事都要耐心、有始有终,才能成功。

  今天,妈妈给我买了《科学家故事100个》这本书,一拿到这本书,我便迫不及待的打开书本,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爱迪生生于1847年2月11日,死于1931年10月18日,享年84岁8个月零7天。他一生凭靠高度的智慧和惊人的勤奋,创造了2000多种发明,也就是*均15天就有一种。正是这些发明,给当今世界增添了异彩,使我们享受到了它的智慧和福音。

  俗话说,梦想是现实之母。每一个成就了伟大事业的人,都是一个梦想家。而他们所完成的工作,又是与他们的想像力、能力、毅力,与他们对理想的执着程度和他们所付出的努力密切相关的,爱迪生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用了毕生的时间寻求机遇,把他的每一个想法付诸实践,他抓住了大部分的机遇。在他身上,直觉和决断能力得到了极好的发挥。

  爱迪生为了人们能用上价廉物美的好灯泡,废寝忘食地寻找各种灯丝。他算算他用过的耐热材料,一、二、三、四、五……竟足足有1600多种。后来,他发现竹丝灯丝能燃1200多个小时,最后熄灭了。

  熄灭了吗?不,爱迪生的精神将永远照耀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像爱迪生那样无私奉献的人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应该学*他们不达目的不罢休、不怕困难的精神。他们虽然经历了上百次的失败,但是他们仍然从失败中总结经验,继续……因为,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换来的。

  读了这本书,让我深有感触,我应该向那些废寝忘食的科学家们学*。

  约翰·卡尔·费里德里希·高斯是德国著名的数学家。

  他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考上阿根廷大学。一次,老师交给他三道数学*题。前两道题两个小时内全被消灭。可第三道*题却难住了高斯,他学过的方法对这道题都无济于事。但高斯并没有放弃,他想:既然常规的方法解决不了你,那就打破常规!意志坚强的高斯重新燃起了斗志,重新提起笔演算起来。

  半个小时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四个小时过去了;八个小时过去了,高斯越写越投入,他忘记了自己,忘记了周围的一切,他完全沉浸在书堆里,游弋在了无数数学符号中。

  当黎明的曙光再次降临,高斯终于在纸条上写好答案,去见他的导师去了。

  高斯见到导师时十分内疚,导师给他的题他这么久才算出来啊!而老师看到这道题,用颤抖的声音求他再写一遍。高斯没多久就写完了,导师用更加颤抖的声音感叹道:“这道题阿基米德用尽……毕生心血也没做出来;牛顿致死也……没解出来;欧拉……至今也没有答案。而你……只用一个晚上就把这道两千年的未解之谜做了出来,你是一个真正的数学天才!”

  高斯事后回忆道:“要是当年我知道这题难倒了诸多伟人,那我恐怕也会像他们一样。”是啊,要是我们知道了某件事情的困难,那我们就有了做不了的理由,以此推脱。

  今天,我要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科学家的故事》。

  这本书主要讲了许多科学家经历种种磨难,最后终于成功的事情。

  这本书既给我了知识,又教育了我,比如诺贝尔拼命刻苦钻研的精神与阿基米德到死还想着帮人们解开未解开的难题的品质等。

  在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人物是牛顿,他生在意大利,是一个*代科学历史上的经典的物理学的大师,他曾发现了力学三定律:惯性定律,落体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为未来人们研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此外他还创造了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对光的分解研究,打开了*代光科学研究的大门。他发现,阳光可以分解成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对以后人们研究光时作出了很大的.帮助。

  这种废寝忘食的精神真了令我感到敬佩:有一次。给牛顿做饭的老太太有点事出去了,临走前叫牛顿煮鸡蛋吃。等到老太太回来后,问牛顿鸡蛋煮好了没有,牛顿边工作边说煮好了。等她掀开锅盖一看,被惊呆了。原来因为牛顿忙于计算,错把怀表当成鸡蛋放进锅里去煮了!

  这本书真是太好看了,所以我建议大家没事时也读读这本《科学家的故事》。

  我看了一本书,题目是《科学家的故事》,里面的许多大科学家,他们留心身边的事,有时候按照一个东西可以发明另一个东西,有时一个东西别人看见了就当它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东西,而科学家就会观察它、研究它,每一个东西都藏着无穷的奥秘。科学家是发明家也是发现家,只要每个人留心身边的事物对这事物进行改造,让它有用途,让你也能成为小小科学家。

  里面介绍了许多有名的医生,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科学、文学家……例如:医生高明的李时珍,地质学家李四光,科学家牛顿和发明大王爱迪生……他们从小不富裕,但为了自己的梦想奋勇前行。

  这么多科学家中,我最倾佩爱因斯坦。他从小就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一次爱因斯坦生日,他的好朋友给了他一罐鱼子酱,爱因斯坦一边吃鱼子酱一边谈论:“惯性”。鱼子酱吃完了,“惯性”也谈论好了,。他总是这样,每次他研究科学的时候,饭桌上放着他最爱吃的东西也不知道。爱因斯坦非常爱惜时间,可说是惜时如金。无论在他年轻的时候还是在晚年,他都十分珍惜时间。


科学家事例作文素材实用5份(扩展6)

——我是科学家作文通用5篇

  今天在车上,我问爸爸:“爸爸,你知道以光速从银河系的一边到另一边需要多少时间吗?”

  “好几年吧。”爸爸回答说。

  我说:“要走十万年呢!”

  爸爸又说:“要是能让人利用虫洞从银河系的一边到另一边不用十秒就能达到的话,那该多厉害呀!如果发明这个的人是我儿子就好了。”

  什么,爸爸的儿子。那不就是我吗?我一听,就来了兴趣,回到家拿起一张白纸就画了起来。唰唰唰……不一会儿,就大功告成了。步骤是:用人造电、磨钢铁的火花、摩擦后的静电合成的电力能量,再从黑洞里提取元素,将一部分电力能量与黑洞元素混合成为激光。用羽毛、石头、钢铁制成的虫洞列车,把激光以圆形散步在地球上空。再用太空吹风机把中间吹薄,把剩余的电力能量射入中心,利用镜子折射原理把虫洞的另一端射到银河系的一边,再按以上步骤,把列车开进去,放上镜子,就能从银河系的一边到另一边了。

  我讲给爸爸听时,爸爸很高兴,对我竖起了大拇指。我心想:我一定要把它变成现实!

  假若我是科学家。我要发明一种雨伞,这种雨伞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在温度高达30多度时就可以冒出一个空调为你降温比吃冰棍、雪糕还凉快呢!

  假若我是科学家。我要发明一粒种子,你可不要小看这颗种子它有一种让人意想不到的'功能。只要你每天悉心照耀它,它就会每天长一公斤长到40公斤它就会变成一个机器人。这个机器人有似天上繁星的功能。他不仅会看家、买菜、煮饭还与你的手机连接到一起{无线电}。只要你的家遭盗窃,它就会及时的拨打110;只要你家遭火灾,他就会及时拨打119;只要你家有人生病了,他就会及时拨打120。

  假若我是科学家。我要把电视里的卡通人物来帮助我们。我要把多啦A梦当保镖、把米老鼠当飞行员、把唐老鸭当我们的好朋友等记得有一首歌里有一句话叫: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长大。我坚信:只要去发现,人人有阳光;只要去点燃,人人有火花;只要去挖掘,人人有潜力!

  只要去努力,我的梦想一定会成功

  在多彩的世界里,有一个充满多彩幻想的少年,编织着灿烂的未来——那就是我,未来杰出的科学家。

  如果我是科学家,我会设计一种多功能餐具。这种餐具是从人们日常生活中丢弃的东西发展而来的。这种餐具可以被家庭和旅馆使用,既便宜又经济。当你吃完后,这种独特的餐具会慢慢融化成无色无味的气体,消失在无边的空气中。它不仅不含毒素,而且净化天然气空也是有益的。这样,解决了人们饮食中产生的大量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为了让庄稼、瓜果和蔬菜长得有足够的肥力,我还需要开发一种新的制氧机。这种机器可以收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氮和其他物质,为植物生长提供营养。使用这种机器不仅可以减轻过量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还可以使水果和蔬菜更有营养和美味。

  如果我是科学家,我会发明一种仪器来解决噪音污染。这个仪器的大小和火柴盒差不多。它能吸收和消化来自四面八方的噪音,从而使人们的生活环境更加清洁和美好。人们将不再因为噪音而失眠和不安。

  如果我真的成为一名科学家,我将尽我最大的努力改革和创新,在我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下,人类的家园将变得越来越美丽。

  如果我是科学家。我会发明一个机器人,这样我们就不用做家务了,也不用担心没有人和自己聊天。这个机器人可以为小孩子们讲故事,可以讲各式各样的故事,这个机器人可以为人按摩,可以为大人们照顾小孩子,还可以教人们怎样锻炼身体,还可以教孩子识字,学*。这个机器人还会农业,可以帮助人们播种,秋收。这个机器人不用充电,可以在白天吸收太阳光,晚上还可以利用白天吸收的太阳热能充电。

  如果我是科学家。我会造更多的播种机,把地球上的生态绿化一番,再把种子播到沙漠中去。再发明许多人工造雨机,为世界各地的树木洒水,为动物们制造一个属于他们的天地。我还会发明一个克隆机器,把一些珍稀动物,多克隆一些,这样生态,就能*衡,地球就会变得更美丽。

  如果我是科学家,我会制作一个眼睛电视,可以随时随地看电视,只要想看电视,戴上眼睛就可以一饱眼福,如果喜欢看不同的电视节目,就可以用眼睛来选择自己喜欢看的电影或电视。我还会发明一个万能手表,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只要启动万能手表,它就会变成一个机器人,为你服务,这个手表还可以当保镖,只要遇到坏人就会攻击,抓住坏人还可以自动报警。

  我们都有很多的理想,我就有很多理想,下面我告诉大家我的理想。

  如果我是科学家,我会制造一架飞机,我会让没坐过飞机的人去坐飞机,我还会让想去旅游而没钱坐飞机的人坐飞机去旅游,我还会载很多很多的货物去它们该去的地方,还会让那群没有家的野生动物重回家。

  如果我是科学家,我会制造一艘轮船,让那些想去大海的人去大海,我还会捞很多很多的海底生物和石头,探索它们的奥秘,我还会去找古代留下的宝物,把它们保护起来,我还会探索世界的尽头。

  如果我是科学家,我会制造很多机器人,让他们去捉破坏世界和*的人,还会让他们去保护野生动物,不让人们砍伐树木,我还会让他们去帮助老人,让他们去救火去救灾,还要让他们去月球采集标本,还要让他们去做许多人类做不到的事。

  如果我是科学家,我会制造一个火箭,让他们去月球制造空气,让一些人类去那里生活,我还会去月球种水果和蔬菜,我还会去金星制造很多运动器材,让爱运动的人去那里运动,我去木星制造很多游乐园,让一些好玩的小朋友去那里玩。

  如果我是科学家,我会制造……


科学家事例作文素材实用5份(扩展7)

——假如我是科学家_如果我是科学家作文300字实用五份

  童年像一个五彩缤纷的梦。向着美好的明天前进。不久的将来我也许会成为科学家实现自己的梦。随着时代的变化,我已经是一名科学家了。这时的我,发明了一种神奇的糖果,它有许多神奇的功能,现在就让我给你一一介绍吧! 自信糖果这种糖果是由一种名叫自信草的草药来制作的,这种自信草味道非常刺鼻,我就把它用我的特制药水变成甜甜地味道,最后制成糖果,这种糖果能让人们恢复信心使他们不在气馁。比如:考试成绩不好了,老师批评了你,你会失去信心,而你吃了这种糖果以后,就会充满信心。

  医疗糖果是由各种药物混合而成的,再用我的药水滴一滴,做成糖果就好了,这种糖果在医疗方面是非常有好处的,它能治个种病,当然了,癌症也包括,无论是早期的癌症,还是晚期的癌症,它都能治,而且没有副作用。妈妈把我从睡梦中唤醒,我在那里想:只要我们能努力学*,未来就离我们不远,实现自己的梦就指目可待了。

  在美好的童年里,我们常常爱幻想。有的幻想自己成为拥有巨大财富的富翁,有的幻想自己成让人尊敬的**,有的幻想自己能成为为人们消除病魔的医生,而我却想成为一们为人民造福的科学家。

  假如我是科学家,我要发明一种神奇的衣服。这种衣服你穿上去,夏天会觉得凉爽,冬天会觉得温暖,使人不必为四季季节变化而增减衣服而烦恼。这种衣服还有一种神奇的'抗病功能,穿着它不必担心会生病,因为这种衣服抗病效果很好,人通常是不会生病。

  假如我是科学家,我要制造一种神奇的机器。这种机器可以消除海啸、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哪里有火山爆发,只要把它扔下去就行了,以后就不必害怕火山喷发了。因为这种机器封住了火山口,火山里的熔岩也喷发不出来了。把它送到海底,它就会封稳海下的土地,土动也动不了,也就不会发生海啸了。

  假如我是科学家,我要研制一种可以治所有疾病的针,就连世界上医生现在还不能治好的病。因为它发放出能杀死一切病毒的细胞,只要人人注射一针,就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

  虽然我现在还不能实现这个愿望,但我相信,只要我现在好好读书,长大后去研制,到时候,这个愿望实现是理所当然的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而我的理想就是当一名科学家,为人类多做贡献!

  假如我是一名科学家,我会发明一个机器人,让它为妈妈做事情,这样妈妈就可以休息了。

  假如我是一名科学家,我要发明一座可以预测地震的房子,地震发生的时候,房子就可以变成一个圆圆的球,人们躲在球里面,既安全又舒服,这样地震就不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了。

  我还要发明一艘能和外星人沟通的飞船,人们可以随时和外星人联系,互相沟通。当地球住不下太多人的时候,飞船还可以带着一部分人到外星来居住,飞船来回都非常地方便,人们可以在地球和月球之间来往。

  假如我是一名科学家,我还要发明一辆太阳能汽车,人们开着这样的汽车,既节约汽油,又环保。

  假如我是一名科学家,我会做更多对人类对祖国有益的事情,虽然现在我们人类还没有这样的才能,但是,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成为发明这些东西的科学家,为改善人类居住环境做贡献。

  在当今科技发达的世界里,许多前人无法解的难题都被迎刃而解,飞机带我们遨游天地,电视帮我们开拓视野,电灯帮我们照亮黑夜,宇宙飞船带我们探索那神秘的未知世界。而这所有的一切,都要归功于伟大的科学家,是他们让我们过上了舒适,安宁的生活。我的理想,就是做一名为人类造福的科学家。

  现在,水资源污染严重,到处都可以看到脏臭的水沟,昔日的河流变成了泥沟,湖泊变成了干裂的大地,活泼的小鱼也出现了许多“畸形”,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人类。由于人类不注意环保,顺手把垃圾,果皮丢进水里,不仅对水污染严重,还致使一些鱼吞食垃圾而窒息死亡。如果我是科学家,我要发明一种吞食污水,垃圾的机械鱼,它的体形和普通鱼所差无几,但外表却是金属的,便于辨认,使人们不会认错。这种鱼的吞食能力非常强,十条鱼3天就可以净化一片海的污水,它能把污水净化干净,垃圾化成自己的功能,即便宜又环保。我相信,有这种鱼,地球很快就能恢复原样,变成一个美丽,蔚蓝的世界。

  假如我是一个科学家,我要发明许多造福人类的机器,使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舒适,让地球变得更加美丽,富饶。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假想,许许多多科学家的创造和发明都是由假想产生的。

  假如我是海西的科学家,我会造出更加先进的宇宙飞船,让大家去探索宇宙中深奥的秘密,让人类到其它星球上去生存,去发展,以减轻地球的负担,让全世界人民对我的家乡—海西,刮目相看。

  等人类的居住和所需的资源问题解决了,我还要研究出一种“万能药”,这种药如果喷洒在空中,就能把空气中的烟雾、灰尘等有害于人体的东西清除掉,使空气顿时变得非常清新,并且保持在一定的 时间内不再被污染。这种药如果人吃下去,即使患有顽症的人也能顿时清醒,立刻康复;发育不好的孩子吃了这种药,慢慢变得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孩子吃了这种药,变得聪明好学……我的“万能药 ”能为海西培养许多人才。

  我爱福建的今天,我爱海西的明天!

  我要当好海西的小主人!


科学家事例作文素材实用5份(扩展8)

——中国著名科学家故事优选【5】份

在1988年被媒体报道以前,很少有人知道于敏是谁,更少有人了解他在做什么,连他的妻子孙玉芹都说:“没想到老于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

于敏从事的“高级的秘密工作”是研究氢弹和核武器。

于敏的科研生涯始于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任所长的*代物理所。在原子核理论研究领域钻研多年后,1961年,钱三强找他谈话,将氢弹理论探索的任务交给了他。从那时起,于敏转向研究氢弹原理,开始了隐姓埋名的28年。

当时的核大国对氢弹研究绝对保密,造氢弹,我国完全从一张白纸起步。

由于大型计算机机时非常紧张,为了加快研究,于敏和团队几乎时刻沉浸在堆积如山的数据计算中。1965年9月,上海的“百日会战”最终打破僵局:于敏以超乎寻常的直觉,从大量密密麻麻、杂乱无章的数据中理出头绪,抽丝剥茧,带领团队形成了基本完整的氢弹理论设计方案。

然而,设计方案还需经过核试验的检验。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地处青海高原,在那里,科研人员吃的是夹杂沙子的馒头,喝的是苦碱水,茫茫戈壁飞沙走石,大风如刀削一般,冬天气温低至零下30摄氏度,道路冻得像搓板。于敏的高原反应非常强烈,食无味、觉无眠,从宿舍到办公室只有百米路,有时要歇好几次、吐好几次。即便如此,他仍坚持解决完问题才离开基地。

1967年6月,我国第一颗氢弹空投爆炸试验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氢弹的国家。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多,中国仅仅用了两年零八个月。

1969年,于敏带领团队来到了四川绵阳的深山里,研究核武器。他判断,“核武器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如果丧失威慑能力,我们就要重新受到核讹诈。”

他不敢停止脚步。但长期在艰苦环境里工作,他的身体变得越来越虚弱,曾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1969年初,在首次地下核试验和大型空爆热试验时,于敏上台阶都要用手抬着腿才能慢慢上去,同事都劝他休息,他坚持要到小山冈上观测火球。由于操劳过度,在工作现场,他几*休克。1971年10月的一天深夜,于敏再次因为过度劳累休克……

2015年1月,89岁的于敏荣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坐在轮椅上,华发稀疏,满脸谦逊祥和。上一次像这般“抛头露面”,还是1999年,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他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并代表23位获奖科学家发言。对于敏而言,他并不*惯这样的场合,在隐姓埋名的那些年里,默默耕耘的他“沉”在深处很自在。2019年1月16日,于敏溘然长逝,享年93岁。

  中国著名科学家故事 2

钱学森,著名科学家。我国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被称为导弹之父。

钱学森3岁时就有非凡的记忆力,能背诵上百首唐诗、宋词,还能用心算加减乘除。大家称他为“神童”。

5岁时,他已可读懂《水浒》了。他对爸爸说:“英雄如果不是天上的星星变的,那我也可以做英雄了。”爸爸说:“你也可以做英雄。但是,必须好好读书,努力学*知识,贡献社会”。

在小学低年级时期,男孩子最喜欢玩用废纸折的飞镖。每次比试,总是钱学森扔得最远,投得最准。同学们不服气,捡起他折的飞镖仔细研究,原来他折叠的飞镖有棱有角,特别规正,所以投起来空气阻力很小;投扔时又会利用风向风力,难怪每回都数他投得最远最准呢!小小年纪的钱学森居然领悟了某些空气动力学的常识,这不仅使同学们,而且使老师也惊叹不已。

20多年后,钱学森果然成了国际知名的力学和空气动力学家。

晚年的钱三强身体日衰,仍担任了中国科协副**、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核学会名誉理事长等职务。他一直关心中国核事业的发展,强调不仅要服务于军用还要供民用。1992年,他因病去世,终年79岁。国庆50周年前夕,**中央、***、***向钱三强追授了由515克纯金铸成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表彰了这位科学泰斗的巨大贡献。

  中国著名科学家故事 3

在我国老一辈科学家中,有许多人都是留学国外又回国服务的。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在1916年20岁时,到美国留学,成为康奈尔大学桥梁专业的`研究生,很快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硕士学位。为了获得实践的机会,他晚上上课,攻读博士学位,白天到一家桥梁公司实*,亲手绘图、切削钢件、打铆钉、油漆,终于成了一个既懂理论又有技术的人才。美国人很佩服他,一份份聘书从各地寄来,请他担任工程师。

但是,茅以升没有接受聘请,而是决定回国了。美国有些人劝他:“科学是没有祖国的,是超越国界的。科学家的贡献是属于全人类的。中国条件差,你留在美国贡献会更大。”茅以升回答:“科学虽然没有祖国,但是科学家是有祖国的。我是一个中国人,我的祖国更需要我。我要回去为祖国服务!”

1919年,茅以升带着一身本领回到国内,开始了为国造桥的事业。现在浙江省钱塘江上那座雄伟壮观的大桥,就是茅以升设计并主持建造的。

  中国著名科学家故事 4

60年代,我国的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使全国人民为之振奋,使敌视中国的人震惊,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力和国际地位。为研制两弹立下不朽功勋的科学家邓稼先是一位为国舍己的人。

1958年,国家下达了研制原子弹的命令。这是一项绝对保密的工作。年轻的邓稼先被选为主要研制者之一。他深感自己责任重大,说:“为了完成这项任务,死了也值得。”

从此,他开始了秘密的研制工作,人们再也看不到他的身影,一切出头露面的事都没有他参加,连他的妻子和亲人也不知道他在哪里工作,在做什么。他也只能把对亲人的感情埋在心里,过着长期的独身生活。和他同时代的同学,有许多成了有成就有名气的科学家、活动家,他的名字却没多少人知道。

后来,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人们仍然不知道邓稼先就是两弹的元勋。有一次,他的好友、美籍华人科学家杨振宁回国探亲,点名要见他。两个人会面后,杨振宁问他在哪里工作,又问起爆炸原子弹的事。他只能回答是在京外单位工作,丝毫没讲自己正是造原子弹的。

长期艰苦工作损害了邓稼先的身体。1986年,他患癌症病逝。一直到报上发布了他去世的消息,全国人民才知道邓稼先这个名字。他不图个人的名和利,舍弃了个人的幸福,几十年默默无闻地为国家大业奋斗,却从不后悔。临终前,他欣慰地说:“我可以瞑目了。”

  中国著名科学家故事 5

黄旭华,男,汉族,1926年3月出生于广东海丰县,祖籍广东揭阳市,客家人。1949年加入***。194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毕业后一直从事舰船研制工作。

黄旭华同志为某研究所副所长,1992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作为卓越的技术专家和杰出的技术组织管理者,在某型号产品横空出世、从无到有的光辉事业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979年,黄旭华同志任中国某型号工程副总设计师,1983任总设计师,负责我国第一代两型产品的技术抓总工作。其间,他主持制订了长征1号和长征6号首艇与动力协调总体方案,提出并决策采用水滴型艇体,为某型号艇总体研究设计奠定了坚实基础,并同其它同志一道,共同领导、组织协调审定了某艇方案论证、研究设计、施工建造、航行试验等各个阶段的重大技术问题。作为总技术负责人,成功执行了某产品水下发射试验任务。作为总设计师,在某深潜试验中,他置个人安危于度外,身体力行,亲自随产品深潜到极限,创世界首例。《人民日报》、《文汇报》、《羊城晚报》、《湖北日报》等多家报刊先后争相报道过黄旭华同志的先进事迹,盛赞黄旭华为“中国某艇之父”、“中国的脊梁”。

由于出色的工作业绩,黄旭华同志先后于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5年、1993年两次获前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特等奖;1985年、1996年两次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6年获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授予的“劳动模范”称号;1988年荣立一等功;199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9年,黄旭华院士在国家海洋局、中央人民广播电**合举办的新中国成立60周年海洋成就奖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十大海洋人物”。同时,在***等11部门组织开展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已被提名为感动中国人物候选人。

黄旭华同志为我国型号产品研制事业、为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如今,年过八旬的他,仍为国防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孜孜不倦、献智献策。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