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_500字_小学作文(5)份

首页 / 作文 / |

  如梦令_500字_小学作文 1

  我漫步在宅前小路上,不禁想起曾与好友在溪亭观赏日落的情境。

  夕阳西下,红日西沉,万里霞云伴着万丈余晖,漫步云端。光普照着大地,它照在人的脸上,人的脸就仿佛镀上了一层金;它照在水面上,池水就浮光跃金,似乎一颗颗小星星在闪闪发光;它照在树上,绿树好像抹上了一层油,显得更加翠绿。夕阳旁边的云霞色彩变化极多,一会儿百合色,一会儿金黄色,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红,一转眼它又变成紫檀色,真是色彩缤纷、变化无穷。我们一边观赏着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一边畅饮着美酒,口上更是妙语连珠!面对此情此景,又怎能不叫人陶醉其中吗呢?

  时光飞逝、夜幕降临,我与几位友人告别后方才想到回家。我兴致勃勃地划着小舟,回味着这次愉快的郊游,心中不免兴奋:这溪亭的日暮还真是美妙绝伦啊!我迷迷糊糊地划着小舟,竟在不知不觉中划入了藕花的深处。满塘的荷花朵朵争奇斗艳、竞相开放,个个如害羞的小姑娘,“脸庞”也不时漾起阵阵红晕。荷叶也如一个大圆盘,衬托着红嫩的荷花姑娘,彩蝶也迫不及待地钻入花苞。就连青蛙大哥也被这荷塘月色给吸引了,也不禁““呱呱””地唱起了歌。一轮弯月倒映在湖中,为此更是增添了几分情趣。正当我欣赏着这美丽的荷塘月色时,突然惊醒,才知自己已迷失了归途的方向。怎么办,怎么办,这下可糟了!我心中不免焦急起来。我用力地划着小舟,迷茫地前进,水*如镜的湖面顷刻间水波四溅,一个不小心竟惊醒了正在岸边栖息的水鸟,它们展翅方翔,洪亮的叫声划破了夜空,打破了这夜的宁静。诗兴大发的我随手写下了《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_500字_小学作文 2

  一天傍晚,李清照家门前又出现了几个人影,李清照见状,马上出门迎接。嘿嘿!原来是她的诗友们!李清照面露微笑,将他们请进了屋子里。今天李清照非常高兴,为了招待她的诗友们,整整摆了一桌宴*,桌上还摆了几瓶酒。美酒佳肴,可谓是丰盛至极啊!

  李清照准备完一切东西之后,便坐到了宴*上,唤他们的诗友们来一起享用。他们大块吃肉,大口喝酒,还不时的聊上了几句,甚至诗兴大发,吟诗几首,甚是愉悦。酒过三巡,李清照和她的诗友们都已微有醉意了,却还是不曾停止饮酒,他们继续欢快地聊着天儿,喝着酒……

  突然间,天空乍现几声惊雷,接着狂风暴雨突骤。大家的视线顿时转移到窗外的天空,整个天空黑沉沉的,“都已经这么晚了!”她的诗友惊叹着,便匆匆告辞离去了。

  大伙儿一走,李清照就开始担心起来:这么大的雨,连外面的树也已经被吹得摇摇晃晃了,我后花园的那些树,花儿,小草会怎么样呢?李清照忍不住想冲出去看,但因为雨下得实在是太大了,她也只得作罢,躺在床上。

  那晚,却是一夜未眠。

  第二天早上,天放晴了,李清照一起床就去问她家里的女仆:“我后花园的花物可都还好?”女仆不懂李清照这种诗人的情怀,便漫不经心地说:“后花园的海棠都很好,小姐。”李清照最喜欢海棠,她悬着的一颗心也终于放了下来。

  事后,思潮起伏,她提笔写下了这首《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也许,这就是诗人的情怀吧。

  如梦令_500字_小学作文 3

  我经常记起早期在溪亭傍晚郊游时的情景。我坐在溪亭里,一边观赏这千姿百态的荷花,这些荷叶青翠欲滴,荷花颜色各异,有的含苞待放,有的正在盛开,有的已经凋零。我一边品尝着美酒,可是我不胜酒力,记不起回家的路了。

  这时我起身拿起一壶酒和一个酒杯,踉踉跄跄地走到小船上,像一个在学步的孩童。我奋力地划船,划了许久,才发现自己迷路了,现在我不知道家的方向在哪里了。我在思考中,小船已经随着流水来到了藕花深处。我环顾四周,发现这荷花荷叶都长得有齐人高了。有的荷花中不时还飞出一两只蜜蜂,原来河面上漂满了浮萍,小船走过的地方,留下水波荡漾。

  我想:这里的景色就好像是世外桃源,景色使我陶醉。天渐渐暗淡下来,可我不能再流连此地,要快点回家,否则我的亲人会焦急。

  我尽力使自己清醒过来,辨认回家的路。可我还是醉醺醺的,不知东西南北,我拼命的摇着船橹,可这荷花比我人还要高,怎么划也无济于事。小船在荷花丛中来回穿梭,惊得水里的鱼儿东奔西串。

  这时我越发焦虑了,更加奋力划船,船橹撞击在船弦上,激起的水波把荷叶摇摆起来,惊动了栖息在荷叶丛中的一群水鸟,它们有的飞上云霄,有的飞到我的船头,好像要为我带路。

  我的青年时候的生活是美好的,我的心境是愉快的!

  如梦令_500字_小学作文 4

  傍晚十分,李清照依靠在窗台边上,欣赏着美景,隐隐地想起了前几天的事……

  在一个风和日煦、阳光明媚的早晨,李清照相约了她的一些朋友,来到一座小溪旁的亭子里,安静地坐在那里聊聊天、喝喝酒、吟吟诗……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天渐渐的晚了,夜色朦胧,李清照知道自己该回去了,便带着一点酒意,醉醺醺地来到了小船里,双手撑着浆划呀划,可总也找不到回去的路了,李清照划着小船在小溪里穿梭着,没有一个人影。没有一个响声,静悄悄的,李清照有一点着急了:“找不到出路了,怎么办呀?”她心里烦躁不安,七上八下,乱哄哄的,天色更加晚了。抬头一望只见月亮都露出了影子,李清照心里更加发慌了。她什么都不顾了,随着酒兴,用尽地划着小船,随它到哪去……

  划着划着,李清照不小心进入了藕花深处,景色是多么迷人,李清照不禁被眼前的景象给迷住了:荷花到处都是。远远望去一片粉红,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像个含羞的小姑娘才露出了半个脸;有的已经迫不及待全部绽开了。荷花的下面还有一个玉盘似的荷叶衬托着,让它显得更加娇贵美丽,光彩夺目。荷花的上面还有蝴蝶和蜜蜂在跳舞…….这么美的景象,让李清照流连忘返,顿时让她忘记了苦恼.

  天色更加黑了,又让李清照想起该怎么回去了,她越来越急,心里发慌:“怎么办呀?怎么办,我该怎么回去呀?”李清照没有心情再去观赏这美好景色了。一心想着就是怎么回去了,李清照划呀划,突然惊起了沙丘上的一滩鸥鹭……

  想着想着,李清照即兴写下了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_500字_小学作文 5

  时光悄悄地溜走,暑气跟着阵阵凉风徐徐地远离。夕阳也渐渐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天边。片片五彩云镶嵌在天空中,天空也成了美丽的彩锦,白鹭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唱着晚归歌,回到荷塘,立在水中,弯下脖子,用那尖尖长长的喙啄食水中鱼虾。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荷叶出水很高,像亭亭玉立的舞女的裙,那婀娜多姿,娇艳可人的荷花便是这舞女了。

  咦?这坐在水边的亭子里,一边品酒,一边欣赏这美景的佳人是谁?啊,她就是号称易安居士的女词人——李清照,她身着粉色及地长裙,脖子上戴着硕大圆润的珍珠项链,只见她轻轻摘下两朵野花插在乌黑发亮的头发上,好不有情趣。也不知是喝了些酒,还是彩云投下的云影,她那白净的脸上泛起两朵红云,显得格外迷人。不知什么时候,月亮像个害羞的小姑娘,羞答答地从一片乌云身后探出半个脑袋,悄悄地向外窥探,也许是想结识结识这位美人。只见她一扭身,便出现在天空中,霎时,把大地照得清晰明亮。李清照这才发现天色已晚,赶紧登上小船,摆起船浆,莫非被这美景迷昏了头,她竟忘了回家的路,误进了荷塘之中,正在捕食的白鹭被惊动了,三三两两地展翅高飞,在圆月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皎洁的月光洒在它们身上,像为它们披上了轻柔的银纱。

  李清照在以后的生活中时常回忆起那天如此令人流连的美景,抑制不住喷薄的词情,写下了:“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首脍炙人口的《如梦令》。


如梦令_500字_小学作文(5)份扩展阅读


如梦令_500字_小学作文(5)份(扩展1)

——《如梦令》改写作文500字 (菁华5篇)

《如梦令》改写作文500字1

  我独自一人坐在窗口,望着远处的天空,不禁回想起那次郊游。那是一个天气晴朗的下午,温和的阳光洒在大地上,使人感到十分惬意。我漫步走入“溪亭”,欣赏着湖边美景,心中顿生喜悦的感觉。我又端来一壶美酒,伴着微风,饮了一杯。再看看湖中那些美丽的荷花,如同妙龄少女般的典雅、柔和:

  有的“犹抱琵琶半遮面”,半掩着脸,只留给人们一个含苞待放的笑脸;有的依然鼓着苞儿,涨红了脸,似乎正在寻找机会,好好展现一番她那曼妙的身姿;有的已经展开了,似乎说着:快来看,我多漂亮!”如同小孩的笑脸一般可爱、耐人寻味;还有的.在风中翩翩起舞,正在展现她的舞姿,多么令人陶醉呀!真所谓“出淤泥而不染”!

  看着这一幅美妙的“荷花图”,我不禁连饮几杯,竟忘了自己“一杯就倒”的酒量,顿时感到头晕乎乎的,眼前事物都有“分身术”是的,眼花缭乱。突然见到天色昏暗了,意识到:天色不早,该回家了。可看的湖面的*静与柔和,不禁撑起小船,在湖面游玩。也不知为何,可能是喝醉了的原因,摇橹时向左,它却向右;往右摇,它又向左,仿佛故意在与我作对般。不知不觉中,我竟然将船摇到了荷花池深处,看着这星罗密布的荷花,无奈的摇了摇头,大呼道:“该怎度过该怎度过?”一阵凉风吹来,使我不禁裹紧了衣裳,脑中只有一个念头:快快离开。于是我便使劲摇橹,发出的声音太大,将正在休息的鸥鹭惊了起来,往天空飞去。

  想到这里,我便写下了《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改写作文500字2

  红日西沉,晚霞给蓝天镀上了一层金边,残阳如血,灿烂霞光染红了天边的云彩,真是“夕阳无限好”。我望着天边的残阳,思绪已飘到了那个夜晚。亦是这样,晚霞很美丽,夕阳有诗意。

  不过,那印入眼帘的荷花却使景色更富有诗情画意。荷叶如同大绿圆盘挨在一起,凑在一块,浓浓的鲜绿融在一起;娇艳的荷花宛如一个个娇羞的少女出淤泥而不染,在翠**流的荷叶的衬托下喷芳吐艳,虽然有些只是刚刚绽放,却依旧吸引了蜻蜓为之伴舞。缕缕凉风拂来,荷花都如同害羞的少女,赶紧与自己的姐妹相拥。我欣赏这美景,品尝着上等的美酒“女儿红”,心中不胜欢欣,可未曾想到,自己竟如此不胜酒力,才喝了一点,就酩酊大醉了,只觉得身子飘飘悠悠的,就如同云雾中悠闲自在的神仙。

  不知不觉中,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我才想起该回家了。于是,我忙坐上小舟,准备回家,可随着几分醉意,回家的路早已抛到了九霄云外,只好凭着朦胧的记忆前行了,谁料,我竟把小舟划到了荷花深处,看着接天的莲叶和映日的荷花,不由心头一慌,急忙调转回头拼命地摇桨,激起了阵阵水花,连河滩上的水鸟也受惊了,一只只水鸟扑棱棱地飞起来,直上云霄,我不由哑然失笑。

  那一天,至今依旧深深烙在我的心里,难以忘却!

《如梦令》改写作文500字3

  虽说往事如烟,可有许多事一直忘我不能忘怀。常常记起那个在溪亭的傍晚,我喝得酩酊大醉,竟然连回家的路也不知道了。

  那时正是夏天,天气没有异常的闷热,而是一个十分迷人,十分浪漫的夏天。我兴致很高,划着小船,来到一个池塘中。我独自儿斟着美酒,坐在船上欣赏着眼前大好的美景。也许是我的雅兴特别高,喝得也特别多。不知不觉中,夜幕也降临了,我只好依依不舍地将船头缓缓地调转过船头,准备回到家中。

  可是,不知是因为喝得太高,还是对这儿的美景不能释怀,我竟然将小船划入了荷花的深处。瞧那荷花,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年。有的荷花含苞待放,颜色都是粉中透着白,十分饱满,好像里面有一个调皮的小精灵,迫不及待地要挣脱束缚,要出来翩翩起舞;有的正盛开着,颜色是悱红悱红的,十分娇艳,好像是水做的,一碰就要破了;还有的花瓣已调落下来,只剩下一个小小的莲蓬。还有那碧绿碧绿的大盘子——荷叶,荷叶上有一颗好似珍珠的露珠,上面还蹦着一只青蛙。这时,天快黑了,我不禁慌乱起来,大声喊道:“怎么走呢?怎么划啊?”手忙脚乱之中,小船在四处碰撞,发出“崩,崩”的声响,在加上流水的“哗哗”着,好像成了一响交响乐。不远*传来了鸟叫声,原来是我惊醒了那些正在栖息的水鸟,紧接着一阵翅膀的披打声。

  这是我青春年少发生的事,现在回忆起来,还是忍俊不禁。

《如梦令》改写作文500字4

  我一个人靠在窗前,常常想起那天的那件事:

  我独自一人坐在一条小溪边的亭子里,我环顾着四周,远处的青山连绵起伏,*处的池塘波光粼粼,岸边那一丛丛一簇簇的鲜花绿草,为这烦闷的夏天填上了一丝生机。我举起酒杯,一边欣赏着没经,一边品尝着美酒。一杯接着一杯,不知不觉,天色已晚,喝的醉醺醺的我,竟忘了回家的路。

  我的兴致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于是便划着小船,尽兴的摸索着回家的路。可是一不小心,我错误的闯入了荷花塘深处。我放眼望去,碧绿的荷叶与粉红的荷花交织在了一起,几只小青蛙蹦到了荷叶上唱起了欢快的歌。荷花则散发出了淡淡的清香。看,这儿的荷花害羞的还没展开花瓣;瞧,那儿的几朵荷花早已绽放了自己最美的笑容,像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立在了池塘中央……碧绿的荷叶更加衬托出了荷花的高贵优雅的气质,我不由得赞叹了一声:“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夜幕悄悄的降临了,我不由得着急起来,不知该如何是好,我奋力的划呀划,但却无济于事,我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一下子瘫坐在了船上,可却惊动了河滩边正在栖息的水鸟,它们“扑棱,扑棱”的展开翅膀,向天空飞去。水面泛起了阵阵涟漪,几条小鱼儿也好奇的探出了小脑袋,偷偷的打量着我,我看着这梦幻般的美景,倚靠在船头,睡着了!

《如梦令》改写作文500字5

  渐渐地,渐渐地,已是日暮时分,李清照和一群朋友坐在溪边的小亭里,饮酒作对,载歌载舞。落日的余晖洒在清澈的小溪里,像饱饮了玫瑰酒似的,原本湛蓝的小溪,顿时变成了害羞的女子。朵朵荷花,粉嫩粉嫩。一朵,两朵,三朵。朵朵荷花镶嵌在一起,在夏日的风中整齐地摇曳,花瓣粉里透白,百里透黄,黄里透绿。

  不知不觉中,月儿已上了中天。池塘里蛙声一片,凉风**,再也没有白天的闷热。听!小亭里笑声不断,李清照与朋友举杯相碰,玩得不亦乐乎。直到酩酊大醉,兴致尽了,准备回家。在小溪边左看看,又瞧瞧,发现了一个小木舟,便快步向前,慢悠悠地上了小舟,那通红的脸上夹杂着憔悴和快乐。划着划着,视线便模糊起来,划呀划,却不知船头早偏了方向,李清照此时已十分困倦。

  突然,前面出现了一丛藕花,船直冲而去,但她丝毫没有觉察到。小木舟冲进了藕花,这时李清照恍然大悟,着急地划动着小桨,但在这漆黑一片,鸦雀无声的深夜里,只能借助皎洁的月光寻找方向。“扑”的一声,在沙滩上栖息的鸥鹭被惊醒了,腾空而起,李清照的目光被死死地吸引住了,只见那鸥鹭的影子越来越小,直到消失在天际。

  多年后,李清照想起那一幕,写下了千古流传的佳作: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_500字_小学作文(5)份(扩展2)

——如梦令改写作文500字(精选5篇)

  如梦令改写作文500字 1

  我经常回忆起少女时代的那次郊游,心中顿生快意,便渐渐沉浸在遐想的世界里……

  那天午后,我觉得很闲适,恰巧几个好友约我在溪边凉亭赏荷花。我立刻兴致勃勃地赶到那里,很快她们也赶到,大家尽情饮酒作乐,吟诗作对,好不自在!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夕阳的余晖便披在我们身上。一位好友提议:“让我们划着小船*距离的观赏这荷塘美景吧!”“好!”大家齐声答应。

  我起身拿起一个酒杯和一壶酒,踉踉跄跄地走到小船上,像一个刚在学走路的孩子。划着小船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荷叶,它们像绿色的海洋。有的荷叶只冒出嫩尖,可爱极了;有的已经长成手掌那么大了,有的已经长成“大玉盘”了。一片片荷叶挨挨挤挤,好像是一群兄弟姐妹,亲密无间。荷花千姿百态,有的才有一个青里泛白的花苞,娇羞欲语;有的只开了一半,一些花瓣散了下去,另一些簇拥在花蕊旁,像一个个保卫花蕊的士兵;有的全部展开,像一个个穿着素净衣服的姑娘在翩翩起舞呢!划着划着荷花越来越多,这时我才知道自己迷路了。我还有醉意,早就把回家的路线抛到了九霄云外了。我只能拼命地划着,“扑棱棱”,我一惊,喔。原来我的划桨声音惊起了鸥鹭,它们一起飞向天空,在天空中划出一道完美的弧线。我陶醉在这如痴如画的景象,醉醺醺地笑了。

  如梦令改写作文500字 2

  时常记起我年轻时那次游玩,每每想起,都令我感慨万分。

  那日,我与朋友们约好在溪湖旁的一个小亭子中会面,掐指一算,已有许久未见面了,趁这大好时光叙叙旧又何尝不可呢。我与朋友们划着小船一一碰面,我甚是喜悦,情不自禁竟拿起了酒杯与朋友们像男儿一样,豪爽地喝上了几杯,大家闺秀什么的完全抛之脑后,即兴中与朋友们玩上了对句子,谈上了家常,直至黄昏。

  由于我们女子身份卑微,只得常日呆于家中刺绣,这一别,又不知何时才能再次重聚,可时间不等人,大家纷纷挥手告别,可我已醉,迷迷糊糊得竟忘了回家的路,就又独自在小溪中徘徊,一边欣赏黄昏下亭亭玉立的荷花与守卫她的荷叶,一边兴致满足准备回舟,可不知不觉竟划进了荷花深处,此时太阳也只有半张脸了,可它的余晖倾洒在荷花上,宛如一位恬静的少女披上了一件橘黄色的披风,微风徐来,在舞台上翩翩起舞。荷叶也稳不住了,给荷花当起了伴郎。我立刻从美景的忽悠中走出,努力地划呀划,可怎么也划不出去,怎么办,我急速划桨的声音,惊起了满滩鸥鹭,它们都张开翅膀,成群结队地从我头顶飞过……

  虽已事隔多年,却久久难忘,我忍不住了,当日的轻松自在与现日的压迫孤独,令我久久不能*息,只得写下这首词让我每当*淡时,便重温当日的悠闲快乐: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改写作文500字 3

  一日,我站在自家门前,望着天空,却想起了一次游玩的情景,不时地轻声笑了起来——

  那时正是盛夏季节,傍晚,我独自划着小船到小溪边的亭子里游玩,还随身带着酒壶和酒杯。来到亭子里,我望着周围的美景,便不知不觉地喝起了酒。我却不知道自己如此不胜酒力,才喝了几杯,就已经咛叮大醉了。眼看天慢慢暗下来了,我这才想起要回家了,摇摇晃晃地走到小船里,却早已记不清回家的路线了。我费力地摇动船柄,可小船却不听我的,我要向南,可它却向北,我要向东,可它却向西。就这样,一不小心错误地划到荷花塘的深处。我惊呆了,酒也顿时醒了许多。眼前的朵朵荷花,好像娇羞的小姑娘,亭亭玉立在碧叶之中。翡翠般的荷叶像一个个大圆盘,一个挨着一个。荷花的颜色有白的,有粉的,白得如玉一样纯洁,粉的似霞一样艳丽。池塘中花骨朵也有不少,它们含苞欲放,花瓣紧紧地抱在一起,胀鼓鼓的,高高地托出水面,特别引人注目。微风吹过,飘来缕缕清香,真令人心旷神怡。我望着这幅像画一样的美景,已陶醉其中。当我醒时,天已经完全黑了,我十分着急,但忘了回家的路,只能随便乱划,却不想惊动了一群正在栖息的鸥鹭,吓得它们都扑棱棱地飞走了。

  每当我回想起这件事时,都会不由自主地笑起来。

  如梦令改写作文500字 4

  李清照是宋朝著名的女词人,她虽然出身女儿家,但比吟诗做词却一点也不比男词家逊色。这天,丈夫赵明诚又出去研究金石了,她感觉十分寂寞,眼前又浮现出今年在溪上郊游的热闹场面—

  那天,赵明诚“破天荒”地回来了,要知道他在野外工作,离家已一年多了。此次回来,李清照十分兴奋,于是她力邀丈夫和朋友一起出来玩玩,放松一下心情,众人都爽快得答应了。他们乘着小船在水上一边喝酒一边赏景,好不快活。此时正逢夏季,湖上一片好景象,正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湖水碧波荡漾,小船上只听李清照道:“这番美景不知何时才能与诸位再次共赏,大家今天尽尽兴,咱不醉不归!”众人皆点头赞成。酒也喝了,景也赏了,这时已*黄昏,众人大醉叮咛,不光是酒醉,景象更让人流连忘返,竟让人认不得回去的路了。李清照刚想摇船回家,谁知误入荷塘,由于着急过渡,竟把栖息的白鹭吓“跑”了,回去后李清照自己也觉得十分有趣,便有子写诗的雅兴,《如梦令》这首新诗也露出了“冰山一角”。

  十天后,回想到此事仿佛仍记忆犹新,历历在目,于是好即兴写下了这首词,《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改写作文500字 5

  李清照倚在窗前,听着蝉鸣鸟语,夏日的闷热被黄昏吹散。现在的她,已垂垂老矣,只有往日的那些回忆,能为她的后半生,添上久违的笑容。那天,也是这样的黄昏……

  已是年轻时的事了。因为心情甚好,李清照和友人把酒言欢,喝得大醉,恍惚间,居然连回家的路都记不得了。一直到黄昏,她们游兴才总算满足,这时天边,只剩下即将落下的晚霞和大片火烧云。不知是醉酒的缘故还是那晚霞太过艳丽,众人的脸庞,都染上了酡红。大家坐在行舟上,一面唱着歌谣,一面划着行舟,直至已划进荷花塘的深处,才发觉行错了路。此时正值盛夏,亭亭玉立的荷花合上了花瓣,荷叶上淌落船橹溅起的水珠,水草间阵阵蛙鸣配上清凉的晚风,时不时鱼儿浮上水面,一甩尾巴便又隐了踪迹,夏日的黄昏,带着一份喧哗藏在寂静中。李清照和友人不禁被这景色吸引住了,由着船在水中摇荡,涟漪阵阵,摇晃了荷花的腰肢。直至天色渐黑,清醒了大半的李清照才想起归家。大家争着划舟,船摇摇晃晃,打翻了银杯琼浆,惊飞了在河滩上栖息的水鸟。水鸟拍打双翅,空中飘落下一根羽毛,落在李清照的掌心……

  如今,时局动荡,家破人亡,忆当时欢笑,李清照心头一暖,思绪万千,提起毛笔,穿越思绪将游兴时的一切跃然纸上: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晚风随着荷花清香,拂动她鬓角已白的发丝。


如梦令_500字_小学作文(5)份(扩展3)

——如梦令李清照课件(5)份

  如梦令李清照课件 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词并能背诵

  2、抓住,想象词所描写的情境

  3、通过学词,体会诗人的心情,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4、丰富李清照的形象,使学生走进诗人,理解诗人的高尚情怀。教学过程:

  一、画面导入,激起情趣

  同学们,咱们一起来看这样八个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板书),谁来说说你对这八个字的理解?一首诗往往就是一幅画,一幅画里又往往蕴含着美妙的诗句。现在,咱们一起来看几幅画,你能吟出画中所蕴含的诗句吗?(屏显画面,生吟诗句,师点评)

  二、初读全词,初步感受词意

  1、同学们,你们用动情的朗读读出了古诗的韵味,听着听着,我仿佛进入了那美妙的画境之中,看得出,你们都是爱诗之人。今天,咱们再来学一首词,这首词也是诗中有画,它是宋代著名的女诗人、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的李清照写的《如梦令》(屏幕出示全词),请大家自由地读读这首词,要读得充分,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板书:如梦令)

  2、指读,相机正音,指导节奏,读出自己的感觉

  ①这里有一个生字,藕,再请同学来读一读,这里的藕花就是——(荷花)

  ②这里有一个词也请大家注意,兴尽,在这里都读第四声,兴指兴趣,兴致。尽是满足的意思。所以兴尽就是指——兴致得到了满足。请同学再来读一下这个词。

  ③藕花,兴尽,这两个容易读错的词都在第三四句中,谁再来把这两句读一读,把它读正确,读得字正腔圆。

  ④除了把词读正确,我们还要能读出词的节奏,把词读得有板有眼。谁再来读读整首词,其他同学注意听,它是怎么停顿的?(指导停顿)

  3、读好了节奏,我们还要读懂它。如梦令是这首词的词牌名,李清照借这个词牌回忆了自己年轻时候的一次郊游经历。整首词语言简洁,浅显易懂,我相信理解它的意思对大家来说不是难事,请大家再次自由读读这首词,同桌之间相互说说你对它的理解。(师巡视)

  4、好的,同学们,从我刚才听到的几位同学对意思的理解和大家轻松的表情来看,你们已经读懂了这首词的基本意思。现在,我还想问问大家,在这首词里既有景,又有人物活动,你能分辨出哪些词语是写景,哪些词语是写人物活动呢?默默地看,静静地思考,然后举手告诉大家。(结合学生回答,屏幕出示,指读)

  景:

  溪亭日暮

  藕花深处

  一滩鸥鹭

  人:

  沉醉

  误入

  争渡

  5、细细读着这六个词,我们会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因果关系,师引述——因为“溪亭日暮”所以“沉醉”,因为“沉醉”所以“误入藕花深处”,因为“误入藕花深处”所以“争渡”,因为“争渡”,所以惊起“一滩鸥鹭”。

  你看,句子和句子之间衔接得多么紧凑,多么自然啊!人在景中,景因人显,人和景的相互交融构成了那一幅幅生动美妙的画!让我们再次走进画面,读一读这首词吧!

  三、展开想象,品味词境

  1、同学们,虽然时隔千载,我们已经无法跟随李清照一起参加那一次郊游,但这首词“诗中有画”,我们完全可以借助想象,再现情境。{板书:展开想象(齐读)}在这首词里,有一些词语给了我们画面般的美感,仔仔细细地读一读这首词,把这些词语圈出来,想一想,读着它们,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A、溪亭日暮

  ①咱们先来读一读一二句,齐读。

  ②哪个词给了你无尽的想象,给了你画面般的美感?(开火车,指三人答)

  ③是啊,“溪亭—日暮”,读着这个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板书:溪亭日暮)展开想象,用眼睛去看,用大脑去思考,用心去感受,用语言去描绘,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对景的想象]预设:

  a、学生回答比较简单(亭子、小溪、夕阳)师评语引领:那些美好的景物你都看到了,可惜却都是静止的,谁能把这些眼前的景物说得更加具体?让这些景物活起来,让这幅画美起来!

  b、若学生说得比较好。教师评语引领:瞧,他说得多么传神哪,尤其是“xx”词,仿佛把我们都带入了那美景之中。 c、你也走进去了,那一幅美妙的画卷一定正在你的心中展现!说得那么美,你一定能读好这两句,指读。

  d、是啊,黄昏时分,夕阳渐渐落下去了,晚霞染红了整个天空。远处的山,*处的水,还有那玲珑剔透的小亭,都被染红了,水面上波光粼粼的,让我们情不自禁的吟出这样的诗句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这样的情景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让我们带着这样的诗情读好这第一第二句。

  [对醉的理解]

  a、好一个良辰美景!好一个溪亭日暮!难怪李清照说她此时已经——沉醉不知归路了。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呢?是啊,诗人陶醉了,醉得忘记了回家。在这儿给大家补充一个信息,在古代的时候,很多的文人都喜欢喝酒。李白就被称为——酒仙!一喝酒啊,诗兴大发,酒助诗兴,诗从酒出,所以有“李白斗酒诗百篇”的说法。李清照虽然是女子,但她也很喜欢喝酒,所以说这里“沉醉”之“醉”既是陶醉又是酒醉。好,酒醉也好,陶醉也好,反正李清照是醉了。我们带着这份醉意,再来读这两句诗,一定更有味道。

  b、在这样的时候,这样的地方,诗人会和谁一起喝酒呢?有道是:酒逢知己千杯少啊!品着美酒,赏着美景,闻着酒香、花香,那可真叫酒不醉人——人自醉啊!这可是一种全身心地享受啊!咱们再次一起读读这两句诗,读出那浓浓的醉意!B、藕花深处

  ①在那样的时候,那样的地方,诗人和朋友们除了喝酒,还会干什么呢?(赏景、吟诗、作对、弹琴、下棋、聊天)是啊,怪不得诗人说她后来是兴尽而归,读——兴尽晚回舟。此刻诗人的心情应该是怎样的?(高兴、愉快),就请你读出这份高兴,这份愉快!另外,这里的兴尽,也可以说是兴未尽,也就是还没有尽兴,只是天色已晚,不得不回家啊!此时,诗人的心情又会是怎样的?(留恋,舍不得离开)那也请你读出这份留恋。你看,这里同一句古诗给了我们两种不同的理解,而且都是正确的,所以以后读诗就要用心去揣摩、去体会。

  ②就在诗人回舟时,又有美景吸引了她,那就是——藕花深处。(分小组把这个词读两遍。)藕花—深处,(板书:藕花深处)这个深处是指哪?对呀,你想四周全都是荷叶、荷花,这时候呀,那荷花,那荷叶的形状、颜色、姿态一定看得非常清楚。

  点评语预设:

  a、你看到了荷花田田的叶子;你看到了姿态万千的荷花;你看到了一个色彩斑斓的藕花深处;一个清香飘逸的藕花深处;一个神秘而幽静的藕花深处,让我们一起走进去吧。读b、在这样的藕花深处,又让我们情不自禁的想起许多描写荷花的诗句来,谁来说,你想到了哪句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又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画面啊,让我们再次走进去,再次沉醉。读——

  ③在这两句中,你觉得那一个字最能说明诗人又一次醉了?(误)误入,在这里是怎样的入?能换一个词代替这个误吗?(不知不觉)是啊,诗人看荷花看得有滋有味、如痴如醉,连小船划入藕花深处都没有察觉。这是怎样的一种醉啊!我们再来读这两句,一定会读得更好。

  C、一滩鸥鹭

  ①读着这两句,哪一个词又让你画面般的感受呢?(一滩鸥鹭)分男女生读。

  ②读着这个词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一河滩的鸥鹭扑拉拉一下子都飞起来了,那场面是多么热闹啊!)一齐读(一滩鸥鹭上青天,那场面又是何等壮观啊,再来感受一次,读)③范读,在这里,除了看到鸥鹭飞了起来,听到它们拍动翅膀的声音,鸣叫的声音,你们还仿佛看到诗人和好友们在干什么?你的耳边还听到了什么?(听到划桨声、欢笑声、水声,看到诗人和好友们在争着划桨),此时诗人的心情怎样?(是啊,一种意外的开心,意外的收获,那就是——惊喜。)这个“惊”字,既是指鸥鹭给惊飞起来了,又向我们传递了诗人惊喜的心情,用得多妙啊!谁来读读这两句,读出那份热闹、那份欢快、那份惊喜!(指导朗读,两个争渡要读得稍快,有力,后面那个争渡比前面一个更有力)三、回归整体,感悟词情

  1、同学们,刚才我们借助自己丰富的想象,再现了当年李清照郊游时的情景,让我们陶醉其间,留恋其间,有了那么多美好的感受,一定能把整首词读好它!齐读

  2、让我们再次回味那曾经经历的一幕一幕,你觉得这是一次怎样的郊游呢?能用词语来形容一下吗?(令人心醉,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美好、美妙、令人难忘)让我们再来醉一次吧!读词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此时的李清照不仅陶醉在美酒、美景、美丽的意外中,还陶醉在美好、幸福的生活里。早年的李清照可说是名门闺秀,生活条件非常优越,父亲李格非是当时的著名学者,丈夫赵明诚是金石考据家。那时他的生活是幸福美满的。但是,在李清照的后期作品中却很难找到那份快乐,那份纯真了。(出示李清照后期作品中的诗句: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点绛唇》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孤雁儿》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凤凰台上忆吹箫》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范读

  2、在这里,你读到的还是快乐吗?你读到了什么?(愁、泪)

  3、南宋末年,金人大举南下,中原国土沦陷,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诗人虽是一女子,但她同样有一颗爱国忧民之心,这愁和泪是为国亡而愁,为百姓生活疾苦而流泪;其二是家破,家人先后离去,使得李清照长期流亡在外,无家可归,饱尝了生活的酸甜苦辣,这就是她满腔的愁啊!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四句话,体会那无尽的哀愁、千行泪吧

  4、在凄苦漂泊的晚年生活中,李清照肯定会常常想起她曾经有过的幸福时光,让我们再一次跟她一起幸福地回忆吧。读如梦令

  如梦令李清照课件 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倾听文字的声音。

  2.理解词意,通过想象、练笔等方式,绘出文字的画面。

  3.揣摩感受作者的情趣和心境,品出文字的味道。

  4.了解李清照的词风与人生际遇有关,领悟文字的真情。

  【教学重难点】

  1. 想象词境,并能用语言描绘出来。

  2. 把握这首词深婉细腻的艺术风格,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学生查阅一些有关李清照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引发学生的兴致

  师:老师这里有一副对联:“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这副对联说的是谁呢?(李清照)你对李清照还有哪些了解呢?(学生交流后师补充介绍)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读李清照的一首词——《如梦令》。(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朗读,倾听文字的声音

  1.师:请大家轻轻地读一读这首词,边读边想:和诗相比,它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句式有长有短,形式活泼,又叫长短句)

  2.师: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词,看看你又有什么发现?(有它独特的节奏美、音韵美)

  3.师:古人都是“吟诗作赋”,吟诵是情感最丰富的表现,如果你是李清照,会怎样吟这首词呢?(找学生读)

  4.师:吟诵的时候要讲究*仄规律。一二声为*声,三四声为仄声,*声要拖长音,仄声要读得短促,尾音要拖长。(老师范读)

  5.师:我们来合作读,老师读上一句,你们读下一句,让我们在一唱一和中感受词的格律美吧!

  三、悟读,绘出文字的画面

  1.师:好词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首词的意思你读懂了吗?自己先想一想词的大体意思是什么?然后跟同桌说一说自己的理解,两个人可以互相请教、互相补充。

  师:谁来说一说你的理解?自己能够读懂一个词、一句话,都是一种了不起的收获!(学生自由谈)

  师:还有不理解的吗?(师生共同解疑)词人和同伴们在溪亭游乐,可能做过哪些有趣的事情呢?(喝酒聊天、吟诗作画、弹琴唱曲、欣赏风景、对对子、下棋……)

  师:如果把我们刚才说的话,都写下来,这篇文章长不长啊?但是你看这首词,它只有多少个字?是的,33个字就勾勒出了一幅水乡日暮醉归图,你看,古诗词,就是这样的凝练含蓄。咱们读一读整首词,来体会体会。

  2.北宋文学家苏轼曾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这首词里藏着好几幅令人流连的画面,你能找出来吗?(学生发言后板书:溪亭日暮、藕花深处、荷湖争渡、惊飞鸥鹭……)

  师:请选择一个词语想象成一幅画面,动笔写下来吧。(配乐写)

  师:谁来读一读自己描绘出的画面?(生配乐读,教师相机点评)

  3.师:古代的词不仅可以当做画来欣赏,还可以谱成曲来吟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播放蔡琴独唱,师生跟着浅吟低唱)

  四、赏读,品出文字的味道

  1.师:学*古诗词还得有另一种本领,就是把整首词读成一个字,这个字就是“词眼”,你认为,这首词中哪个字最能表达李清照的心情?写在黑板上。(“醉”)李清照为什么醉了呢?(生答)

  2.师:李清照是酣醉于酒,沉醉于景,陶醉于情了。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少年作家,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情趣盎然的画面,让一千年后的我们了解到了在宋代社会,一个少女所享受到的快乐的生活时光。让我们带着这份了解,再读这首词。

  五、移读,领悟文字的真情

  1.师:李清照的父亲是著名文学家、学者李格非,她的母亲也是饱读诗书。在这样宽松的家庭环境中,李清照经常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游山玩水,看,一次秋游后,她写下了这首词: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萍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怨王孙》

  师:连眠卧在沙滩的鸥鹭也埋怨词人抛下这无穷好的美丽景色,早早归去。多么快乐的一次郊游啊!谁来快乐地读一读这首词?(生读)

  2.师:李清照少女时代的生活就是这样充满了生机,充满了乐趣,充满了色彩。18岁时,她嫁给了金石学家赵明诚,二人互相切磋诗词文章,研*钟鼎碑石,志趣相投。看,在这首《减字木兰花》中她写道: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师:把花儿别在发间,让一旁的丈夫比比看,到底是人美还是花儿美?这是何等的幸福!此时李清照会向丈夫讲述自己曾经的快乐:“常记溪亭日暮——”(生诵)

  3.婚后不久,赵明诚就出远门求学,感情丰富的李清照不忍离别,找了一块手帕,写下了这样的词句,让丈夫带在身边: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一剪梅》

  “每逢佳节倍思亲”,在重阳节的时候,李清照寄给丈夫一首——《醉花阴》,里面有这样的词句: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

  因为思念丈夫,人比黄花都瘦了。假如这时她想起那首如梦令,她会无限伤感地吟诵道:“常记溪亭日暮——” (生诵)

  4.到李清照43岁这一年,金兵大举入侵,当时的宋朝**软弱无能,一味退缩。李清照夫妇只好流亡在外。行至乌江镇,在当年项羽兵败自刎之处,李清照奋笔写下了那首豪迈、激昂的《夏日绝句》,(生诵: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如梦令李清照课件 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背诵这首词。

  3、理解这首词的词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了解有关词的知识,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写出来。

  教学重、难点及关键点:

  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背诵这首词。

  2、理解词意。

  难点: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写出来。

  关键点:读词,读中感悟,理解这首词。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你们好,今天老师请你们观赏一幅画。(出示课件)

  2、你们看到了些什么?(学生自由描绘。)

  3、师:同学们,这是描绘什么景色的图画?(学生发言)

  4、板书课题:9、如梦令,齐读课题。(指导朗读后鼻音“令”)

  5、介绍“词”。(课件出示)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可以配上乐曲歌唱。词的句子有长有短,所以又叫做长短句,词有词牌名,而诗歌没有。最初的词,是歌词,是按照一定的曲谱填写的。曲谱又称词牌。

  《如梦令》就是词牌。词牌之下,一般另有题目,但这首《如梦令》只有词牌没有题目。

  6、引导回忆学过的词《清*乐·村居》。

  二、初读课文,简介作者

  1、简介李清照。(课件出示)

  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山东济南人。我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女词人。以词的创作成就最高。宋词有“婉约”、“豪放”两大派,她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是中华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 》《漱玉词》等作品。

  过渡:这首《如梦令》就是出自《漱玉词》,我们来看看李清照在这首词里写了什么样的风景,下面请大家自读这首词。

  2、自读课文,提出要求(课件出示):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想想:这首词主要写了什么?

  学生自学课文内容,教师巡视指导,与个别学生交流。

  3、 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和词语。(课件出示)

  藕花 溪亭 沉醉

  兴尽 误入 争渡

  惊起 一滩 鸥鹭

  a、指名认读。及时正音。

  b、重点指导“兴”读第四声,“亭、争、惊”是后鼻音,“藕”字写法。

  (2)朗读这首词。(课件出示)

  如梦令

  【南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自读,指名读,范读,齐读等。)

  三、再读课文,读懂内容

  过渡:同学们,我们不仅要读通词,更要读懂词。接下来,请同学们用心地读,细细地想,试着用我们以前用过的方法,明白词的大概意思。

  1、学生自学,同桌交流。

  2、问题提示:(课件出示)

  (1)这首词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2)这件事是发生在写作的当天吗?

  (3)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季节?

  (4)她是一个人去的吗?为什么要争渡呢?

  (5)为什么会“误入”?既然误入,慢慢划出来不行吗?

  (6)为什么词人会常想起这件事呢?

  3、师:你读懂了那一句?说一说它的意思。

  交流:一句一句地说意思,再整首词说。

  4、师小结词意。

  5、齐读这首词。

  如梦令李清照课件 4

  教学活动

  一、课前谈话:创设情境,营造学诗歌的氛围,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

  1、师:同学们,春天到来,又是郊外踏青的好时节。你有没有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郊外游玩过?你去了哪里?景色如何?心情怎样?在这春光明媚的日子里,看到那迷人的江南美景,你想到了哪首词?(点名)(课件,音乐)

  1、忆江南

  师:掌声送给她!

  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夏天,我们来到美丽的西子湖畔,诗人苏轼留下了这样的诗篇:

  3、山行

  秋天,人们喜欢登高远游,这满山的红叶,我们又想到了

  4、梅花

  冬天,我们一起去郊外踏雪寻梅,墙角数枝梅——

  师:多美的诗句啊!同学们,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无数文人墨客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名篇佳作,难怪有作家说道——(课件出示于丹与叶延滨的话)看了这两段话,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同学们,做好上课的准备了吗?上课!

  二、正式上课:

  师:我们今天来学一首关于郊游的古词(板书:古词)——如梦令(板书:如梦令)通过预*你们知道了什么?

  预设:作者是(板书:【宋】 李清照)如梦令是词牌名,是用来吟唱的,又叫曲子词,每一种词牌名都有固定的字数、格式和韵律。……她是一位著名的女词人。有“词国女皇”之称。

  三、多重诵读,感知词之味道

  (一)自主学*,读“通”本词

  师:现在请大家自由地读读这首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学生自由诵读)

  评价:字正腔圆!你把生字“藕”和多音字“兴”读准了,(出示课件:藕花和多音字兴)老师想问问你们为什么“兴”在这里读第四声?(高兴、兴致)(课件)是的,兴表示“兴致”的意思所以读第四声。哪位同学再来读读?

  (二)师生合作读

  1、小结:同学们,古词是用来吟唱的,(板书:吟)除了读准音,还要注意好词句的节奏和停顿,这样就能读出词的味道,我们一起来合作吟一吟。(师读前两个字)

  3、小组赛读:同学们吟得真好,带着这样的节奏,我们小组来赛一赛,大家可以任意选择一种吟诵方式,看看哪个小组吟得好。

  4、展示。

  四、读懂词的大意,抓住关键字瘦读全词。

  1、 同学们,光读通读顺还不够,咱们还要读懂它,大家可以在下面注释的帮助下,读懂词的大概意思,找一找最能表达作者心理感受的那个字,在组里和同学讨论讨论。(随机板书学生的答案)

  生:醉、梦、记、暮、兴。

  2、各组代表分别说出自己的理由。

  3、总结:刚才大家通过学*,找到了自己认为最能表达词意的关键字,来帮助我们理解古词的内容,这是古词学*的第二步:把整首词凝成一个字或词。(板书:凝)但是,哪个字最能表达作者的心境呢?让我们走进这首词,走进李清照的内心世界。

  五、想象画面,感悟词之意境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边听边想,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哪几幅画面?(师配乐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1、哪一幅画面让你的印象最深?(请三个同学)谁也喜欢这样的画面,再来说一说?还有谁也喜欢这样的画面?

  2、出示溪亭日暮图

  ①这就是美丽的溪亭日暮图,你能读一读这美丽的画面吗?

  评价:说的好,读的美,还有哪位同学喜欢这样的画面?你来读一读。

  ②同学们真了不起,读着词语,能想象出这样的画面,这就是“品词”。(板书:品)

  ③再读“溪亭日暮”: 好一个溪亭日暮,夕阳晚霞,物我两忘,难怪作者“沉醉——不知归路”。让我们带着这份醉意来读这两句,一定更有味道。

  3、还有谁想到了不同的画面?(哦,你看到了藕花深处的迷人风景)李清照,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李清照,你还看到了什么?你闻一闻,闻到了——

  ①现在我们跟随李清照一起走进那个清香四溢、色彩缤纷、幽静而神秘的世界,谁来读一读这样的美景?(指名读)

  ②难怪词人迷醉其中呢?你再来读一读。同学们,让我们深吸一口藕花的香气,一起来读读——

  ③你觉得哪一个字最能说明诗人又一次醉了?(误)能用一个词来代替这个“误”字吗?(不知不觉、情不自禁)

  真是景不醉人——人自醉。带着这份醉意,再来读读这一句。

  4、还有怎样的画面呢?(惊起鸥鹭)(出示图)

  A怎么划船?(争着、用力)

  师:关于“争渡”的注解历来有两种观点:

  (1)以《唐诗、宋词、元曲三百首》为主的一方观点认为,“争渡”的意思是“奋力划啊,抢着划啊”

  (2)以《唐宋词鉴赏词典》为主的一方观点认为,“争渡”的意思是“怎么划啊,怎么划啊”

  师:再读读这两句,考虑一下,你认为是哪一种意思呢?或者你有更新的想法吗?

  生1:她着急回家,就抢着划;(你抢着划一划)

  ②小组“争渡”读出抢着划的感觉。(做动作)

  师:此时此刻,老师也有了作诗的雅兴,真是“一群诗人争船渡,一滩鸥鹭上青天”那情景该多么壮观啊!谁来读一读。

  ③此时此刻,词人的心情是多么的……(指名说)开心、激动。(激动地读一读)

  ④生2;她喝醉了酒,就不知道怎么划了……(你把那种不知道怎么办的感觉读出来)

  迷迷糊糊中,呼啦啦鸥鹭飞起,你会有什么感受(惊讶、惊喜) (惊喜地读一读)

  这个“惊”字,既惊飞了鸥鹭,又惊喜了词人。写得多好啊。同学们,带着惊喜与兴奋,读一读这两句吧!

  师:同学们的理解都很有道理,难怪那些诗词专家们都一直争论不休呢。不管是“抢着划”还是“怎么划”,李清照的心情都是——快乐(快乐地读一读)

  5、面对如此良辰美景,假如你是李清照,你会和朋友们干些什么?(饮酒、作诗、赏景、聊天……)

  6、总结:

  学到这儿,谁来说说最能表达词意的是哪个字呢?(醉)(擦掉别的字)李清照,你沉醉的仅仅只是酒吗?(说到了酒)还有什么?沉醉于景吗?沉醉的还有什么?——心(快乐美好的心情)(板书:酒、景、心)在这份美好的醉意当中,老师也写下了这一首如梦令,伴随着音乐,我们一起沉醉地读一读。(音乐起,再读全词)

  六、回归整体,熟读成诵。

  就让我们沉醉在这幅流动的画里,一起背诵这首词吧!每个小组自由选择,待会你们可以看画面、可以听音乐、可以做动作,甚至可以唱一唱。开始吧!(还有不一样的形式吗?)

  七、拓展读词,感悟词之情韵

  1、大家诵得韵味十足,谁来说说你怎样学*这首古词?让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再学一首同样词牌名,同一位作者的词。(先吟、再凝、最后品一品)

  2、要吟出词的节奏,读懂意思,把整首词凝成一个字或词,品出李清照怎样的心境?

  3、小组展示自学成果。

  师:刚才在小组里大家吟的是有滋有味,哪位代表说一说你们凝成了哪个词?品出了李清照怎样的心境?

  4、评价:

  随机:背诵要体会爱花惜花。凝要评价你们通过今天的古词学*,已经学会了巧妙地抓住最能表达词意的字词,体会词人表达的心境。

  八、比较两首古词,进行句式写作练*。

  1、比较两首词的相同之处;同学们你们自己都会学古词了,老师打心眼里为你们高兴。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两首如梦令,你有什么发现?(“争渡,争渡”“知否?知否?”的重叠,这种句式叫短韵叠句。李清照这么用,显得特别精妙自然)。

  2、师:很多人都喜欢这样的写法,你看——

  回顾,回顾,同学深情记住。

  何故?何故?这般牵肠挂肚!

  今天我们也来仿写这一句。(板书:仿)比一比,看谁想得妙,标点用得巧,词句写得美。

  3、出示情境句,练*仿写。

  常记广场日暮,笑看游人远去。兴尽晚归途,误入公园深处。

  常叹时光易逝,转眼六年将至。同学情谊深,老师恩情永记。

  4、投影展示,交流评价:是否想得妙,标点用得巧,词句写得美。

  评价语:今天我们都成了小诗人。老师为你们的出色表现而感到骄傲。

  老师发现我们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诗人气质,老师被你们精彩的表现深深着迷,

  九、总结:

  1、今天我们学*了李清照的古词《如梦令》,谁来说说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板书:学)

  预设:我们先后用了吟、凝、品三种方式,吟出了古词的节奏和韵律,把古词凝在了一个字或词上,通过品读体会了词人的内心世界,仿写句子学会了如何去学古词。

  九、布置拓展作业(配乐)

  今天我们不仅在李清照的词中沉醉了一回,还收获关于学*古词的知识,希望大家课后能继续运用这些方法去学*其他的古词,相信你一定会为中国的古典文学作品再沉醉一回。

  如梦令李清照课件 5

  教学目标:

  理解诗人曲折抒发的惜春之情

  感受李清照言浅意深、含蓄曲折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理解诗人曲折抒发的惜春之情

  教学难点:感受李清照言浅意深、含蓄曲折的语言风格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人称“千古第一才女”,创“易安体”的李清照

  记忆课下文学常识

  2、介绍李清照的生*

  南渡前多写悠闲生活,韵调优美

  南渡后多怀乡忆旧,情调忧伤

  二、理解意涵

  1、朗读这首词,说说这首词中出现了哪些人物、场景、对白?

  人物:主仆两人

  场景:春雨后的屋中

  对白:“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结合杜甫《三绝句》:“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联系下文,说说李清照昨夜纵酒的缘由可能是什么?

  不忍见花被吹落

  3、李清照醒后第一件事是什么?

  了解经历风雨后,庭院之中的海棠情况如何

  4、既然如此关切,念念不忘,李清照为什么不自己去看海棠究竟如何了?“试”体现出她怎样的心理?

  很关切,又不敢于、忍心面对

  5、从“却道”的“却”字,你能品读出诗人怎样的心绪?

  她心中早已知晓海棠花的境况

  对侍女粗心的不悦

  6、“知否,知否?”怎样朗读才符合诗人当时真实的情感?

  对侍女的粗心的嗔怪

  自己的心境无人理解的无奈

  7、“绿肥红瘦”写出了什么?诗人的用字有什么高妙之处?

  写出海棠花经历一夜风雨后可能的景象。仅仅四字就形象可感。

  用拟人的手法,更凸显诗人的爱花惜春之情

  8、作为一名女子,诗人的惜春其实还有怎样的一层含义?

  惜青春时光的短暂易逝


如梦令_500字_小学作文(5)份(扩展4)

——《如梦令》教学设计6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掌握词的有关知识。

  2、理解句子里的关键词语,能用自己的话说通每个句子的意思,了解这首词所描写的情景。(重点)

  3、能借助图画,想像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1、借助教材,结合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正确理解这首词所描写的情景

  2、通过“联想、配乐朗读”等教学策略反复咀嚼、体悟重点词句的情味。(难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理解领悟本首词的内容和意境,通过了解李清照的一生,感悟词人不同时期作品的不同风格,从而感悟立体的李清照。(难点)

  课前准备:

  1、搜集当时的背景资料及李清照的《声声慢》。

  2、曲子《渔舟唱晚》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曲古典乐曲《渔舟唱晚》。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用心去倾听。

  师:看你们的神态就知道它太好听了。知道吗?古典乐曲是我们中华所独有的,它堪称国粹。当然,堪称国粹的还有很多例如戏曲、中医药、古典文学等。在文学宝库中有两颗最璀璨的明珠是唐诗和宋词。唐诗大家都不陌生,我们早就接触过,那么宋词你们知道多少呢?你们学过哪些词?(指名背)

  1、谁能说说词和诗有什么不一样么?

  (诗每句字数一样,而词不是。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又称长短句。词有的分上下阕。:每一种词牌名,都有固定的句式和韵律。

  2、《清*乐》是词牌名。你们还知道哪些词牌名?(如梦令忆江南)

  师:古时候的词都是配着乐曲演唱的,所以词有节奏感和韵律美,多读还能体会出词的韵味,所以在读词时要有自己的感觉和味道。

  二、初读古诗,读准读通。

  1、师配乐范读

  2、生自由读,要求轻声朗读课文,并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全班交流。

  (1)指名读课文,正音:兴(x ìng)、藕;齐读。

  (2)自由读。

  (3)指名读,师生评述是否正确、流利。

  4、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清照的《如梦令》。我们在学*词的时候,要打开所有的感官。用耳朵去听,用嘴吟诵,用脑去思考,用心去想像。

  三、读中想,读中悟,读中品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这首词哪些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深,为什么?

  2、全班交流。

  预设

  溪亭日暮

  ⑴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溪亭日暮图”;读出“溪亭日暮”的美。

  ⑵抓住“沉醉”,想象李清照和她的朋友们会干些什么?品读“沉醉”:还有什么也醉人呢?

  ⑶朗读:读出浓浓的醉意。

  藕花深处

  ⑴想象“藕花深处”的画面。

  ⑵李清照怎么会来到“藕花深处”的?抓住“误入”、“深处”,体会词人的心情。

  ⑶朗读。

  一滩鸥鹭

  ⑴想象“一滩鸥鹭”的画面: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读出“一滩鸥鹭”的壮观。

  ⑵品读两个“争渡”,比较叠句,感受热闹有趣的场面,体会着急欢快的心情。

  ⑶抓住“惊”:“鸟惊人也惊”,体会“一滩鸥鹭”带来的惊喜,朗读。

  3、品味吟读,入境背诵。

  ①理解了词的意思后,让学生能够入情入境地想象词人当时的情景,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有感情朗读这首词,(指导学生读出作者郊游以后无限愉悦的心境,也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教师板书

  ②尝试背诵,指名背。齐背。

  五、拓展〈声声慢〉,感受晚年的李清照的词的意境。

  1、听配乐朗诵。

  2、学生边读边交流交流资料。

  预设:⑴、生交流背景资料: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路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

  ⑵、刚才我们学的《如梦令》和这首《声声慢》在情感上有什么不同?

  (《如梦令》读的时候语气比较欢快,而《声声慢》的语气则比较低沉)

  ⑶自读自悟

  生自由读对比两首词的不同。(相机指导朗读)

  六、作业

  李清照是位颇具文学才能的女作家,在宋代众多词人中,可以说是独树一帜。,我相信经过今天的学*,李清照的泪水和欢笑和她一生的经历会深深地印在你们的脑海里,你一定能成为她跨越时空的好朋友,有兴趣的同学下去后还可以继续搜集有李清照的词及相关资料,可以制一期手抄报,来缅怀我们这位女中文豪。

  教学目标

  1、了解掌握《如梦令》的有关知识。

  2、理解领悟《如梦令》的内容和意境,并当堂背诵。

  3、通过《如梦令》的学*,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具准备

  李清照的图片及人物介绍的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1、同学们,谁能说说这节课要学的“词”的是什么?

  2、有人说:“旋律是美感的延伸,歌词却是情感的载体。”现代是这样,在古代也是这样。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古人怎样用歌词来表达情感的。

  二、了解掌握《如梦令》的有关知识

  《如梦令》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古诗有一点不同,这是一首词。那么,什么叫做词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第一个内容。

  关于词的知识,我们来看一下资料。请同学们迅速地阅读一下,注意勾画知识要点,并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1、什么叫词牌?

  2、词是怎样分类的?

  三、理解领悟《如梦令》的内容和意境,并当堂背诵

  1、下面,我们就具体地来看我们今天要学的第一首词——《如梦令》。

  2、我们将采取一种比赛的形式,看一看谁学得好,谁学得快。

  3、老师将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大组,每个大组就是一个代表队。在下面的学*中,我们将进行三个环节的比赛,每个环节中获胜的代表队将获得一面小红旗,得小红旗多的代表队就是最后的赢家。(老师出示准备好的图表)

  (1)抢答题。

  首先,请大家听老师范读一遍课文,在听的时候请大家注意老师的停顿节奏,并借助课文的注释和作者的有关知识初步理解本首词的内容。听完之后,请大家抢答下面的问题。注意,除了回答问题之外,还要从课文中找出答题的根据。

  老师配乐范读,学生抢答。

  题目:

  ①本首词的作者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②这首词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③这件事是发生在词人写作的当天吗?

  ④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季节?

  ⑤她是一个人去的吗?

  ⑥为什么要“争渡”?

  ⑦为什么会“误入”?

  ⑧慢慢划出来不行吗?

  ⑨为什么词人会常想起这件事呢?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答题最多且正确率最高的队为胜利队,为该队加上小红旗。

  (2)必答题。

  ①一次郊游之后,在回家的路上,由于沉醉其中,小船走错了路,直到了何塘的深处才发觉。尽管这里景色迷人,还是急着寻找归路。争渡的声音在静夜里格外清晰,惊动了栖息的沙鸥白鹭,它们鸣叫着扑腾腾飞起来,这时,人声、鸟声、水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个情趣横生的意境。请大家闭上眼睛,在脑海里想象一下,夕阳的余晖,清清的池塘,娇美的荷花,惊花的鸥鹭,争渡的船只……这幅画面美不美?(美!)

  原来词人在我们面前展现的是这样一幅美妙的画面,可惜,我们却不能亲眼看到。同学们,你们愿不愿意为老师补这个遗憾呢?(愿意!)

  好,请大家拿出你们的纸和笔,将这幅美丽的画面画出来,展现给大家。(配乐范读)

  请第个代表队的同学共同讨论完成。画的时候,请注意词中所提及的事物。(学生作画,老师指点。)

  学生完成画后,由学生自由进行评论,并选出最好的图画,为该代表队加上小红旗。(对画的评价应紧扣词的内容,并讲完画面的美感,老师用多媒体展示图画。)

  ②在完成了以上的环节之后,同学们对本首词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下面我们要完成的是对本首词的当堂背诵。

  在这个环节,老师限时三分钟,请每位同学背诵本首词,在背的时候注意节奏和停顿,并在背诵中再一次体会作者的感情。老师会随机在每队抽一位同学代表本队背诵。

  老师从熟练程度、背诵技巧、感情投入等方面评价,评选出胜利队,并为访代表队加上小红旗。

  (3)选答题。

  要求:选择回答该题的队,答对中一面旗,答错扣一面旗,由一位同学主答,可有一次补充的机会。

  古人说:诗言志。意思就是写诗歌的目的是为了表达某种意愿或心境。那么,在这首词中,作者描绘了这样一种美妙的场景,表达了她的什么意愿呢?

  (由本文内容延伸到词的意境,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四、小结


如梦令_500字_小学作文(5)份(扩展5)

——《如梦令》改写作文500字6篇

  太阳西斜,到了该回去的时候了。然而前面那粉嫩粉嫩,水灵灵的荷花在向我招手。那就去看一看吧。小舟在水面上留下弯弯曲曲的水痕,仿佛也留恋这样的美景,执意尾随小舟去和荷花打招呼。

  啊,真美!我凝视着那蓓蕾初开的花朵。外层的花瓣呈现浅红色,而内层的花瓣还是羞答答的水粉色。荷叶似乎知道她怕羞,特意半掩她的美丽容颜。这更加衬托出好的高贵圣洁,仿佛一碰即碎。

  清风,吹开了这幅画下隐藏的秘密。怕羞的荷花纷纷从荷叶下露出了她们的笑妍。有小花骨朵,有含苞欲放,有蓓蕾初开,有正在怒放的。造型姿态无一雷同。我沉醉在这幅画里,一切事物都抛在脑后了。

  不知不觉中,早已日落西山,天色渐渐暗下来了,我才回过神来。发觉自己已经深入荷花群里,早已过了该回家的时间。此时,荷花们的笑妍都变成了焦急,在催促我离开这里,赶在天晚全黑下来前回家。

  小舟划开水面,以极快的速度循着来路返回。那条水痕万分留恋荷花们,也还是被拉了回来。一路上归巢的鸟儿被小舟惊动,惊起一大群。我抱歉地对它们笑笑:你们已经回到家了,可我还在急急忙忙赶着回家,还请谅解我的打扰。

  夕阳西下,抚媚荷花,惊飞鸥鹭,一叶小舟,一幅如梦似幻的画。

  红日西沉,晚霞给蓝天镀上了一层金边,残阳如血,灿烂霞光染红了天边的云彩,真是“夕阳无限好”。我望着天边的残阳,思绪已飘到了那个夜晚。亦是这样,晚霞很美丽,夕阳有诗意。

  不过,那印入眼帘的荷花却使景色更富有诗情画意。荷叶如同大绿圆盘挨在一起,凑在一块,浓浓的鲜绿融在一起;娇艳的荷花宛如一个个娇羞的少女出淤泥而不染,在翠**流的荷叶的衬托下喷芳吐艳,虽然有些只是刚刚绽放,却依旧吸引了蜻蜓为之伴舞。缕缕凉风拂来,荷花都如同害羞的少女,赶紧与自己的姐妹相拥。我欣赏这美景,品尝着上等的美酒“女儿红”,心中不胜欢欣,可未曾想到,自己竟如此不胜酒力,才喝了一点,就酩酊大醉了,只觉得身子飘飘悠悠的,就如同云雾中悠闲自在的神仙。

  不知不觉中,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我才想起该回家了。于是,我忙坐上小舟,准备回家,可随着几分醉意,回家的路早已抛到了九霄云外,只好凭着朦胧的记忆前行了,谁料,我竟把小舟划到了荷花深处,看着接天的莲叶和映日的荷花,不由心头一慌,急忙调转回头拼命地摇桨,激起了阵阵水花,连河滩上的水鸟也受惊了,一只只水鸟扑棱棱地飞起来,直上云霄,我不由哑然失笑。

  那一天,至今依旧深深烙在我的心里,难以忘却!

  一日,我站在自家门前,望着天空,却想起了一次游玩的情景,不时地轻声笑了起来——

  那时正是盛夏季节,傍晚,我独自划着小船到小溪边的亭子里游玩,还随身带着酒壶和酒杯。来到亭子里,我望着周围的美景,便不知不觉地喝起了酒。我却不知道自己如此不胜酒力,才喝了几杯,就已经咛叮大醉了。眼看天慢慢暗下来了,我这才想起要回家了,摇摇晃晃地走到小船里,却早已记不清回家的路线了。我费力地摇动船柄,可小船却不听我的,我要向南,可它却向北,我要向东,可它却向西。就这样,一不小心错误地划到荷花塘的深处。我惊呆了,酒也顿时醒了许多。眼前的朵朵荷花,好像娇羞的小姑娘,亭亭玉立在碧叶之中。翡翠般的荷叶像一个个大圆盘,一个挨着一个。荷花的颜色有白的,有粉的,白得如玉一样纯洁,粉的似霞一样艳丽。池塘中花骨朵也有不少,它们含苞欲放,花瓣紧紧地抱在一起,胀鼓鼓的,高高地托出水面,特别引人注目。微风吹过,飘来缕缕清香,真令人心旷神怡。我望着这幅像画一样的美景,已陶醉其中。当我醒时,天已经完全黑了,我十分着急,但忘了回家的路,只能随便乱划,却不想惊动了一群正在栖息的鸥鹭,吓得它们都扑棱棱地飞走了。

  每当我回想起这件事时,都会不由自主地笑起来。

  一天清晨,我再次来到了令人神往的湖边,眺望湖中央,那层层叠叠的荷花、荷叶,一只只自由自在的白鹭,不禁勾起了我那时与好友游湖玩耍的美好回忆。

  那是一个夏日的午后,我应邀与朋友们一起去湖中凉亭赏景。湖中,满眼碧绿的荷叶铺天盖地,犹如一把把青翠欲滴的绿伞。荷叶挨挨挤挤,开得正盛。一朵朵娇艳的荷花从荷叶中间探出了自己娇艳的脑袋,千姿百态,好似无暇的美玉。有的只有一个青里泛白的花苞,娇羞欲语;有的才微微展开,像一位纯洁的少女,用白嫩的手捧托着脸庞;有的全都开了,则像一个个穿着红里透白的衣裙的姑娘,翩翩起舞。

  荷花散发出清新淡雅的芬芳,在微风的的带动下,摆动着,自己婀娜的身姿,引来蝴蝶、蜜蜂嬉戏。清澈的湖水中一条条小鱼儿欢快地蹦跳,湖面上泛起了层层涟漪。我和朋友们坐在凉亭里,闻着花的缕缕清香,不由得吟起时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我们吟诗饮酒,唱歌作诗,沉醉在了迷人的美景中。

  时光荏苒,夕阳西下。我们这才发现时候已经不早,我匆匆向朋友道别,坐上小船,拿着船桨拼命地划着,略带微醉我,竟一不小心闯入了荷花深处。这下我可急坏了,不停地摇动船桨,寻找出路,险些把小船弄翻,溅起的一波又一波的水花,吓得停歇在附*的鸥鹭扑棱扑棱地扇这洁白的翅膀,直冲云霄.

  我彻底陶醉了,忘记了刚才的忧心忡忡,这一簇簇荷花荷叶,那一群群高飞的鸥鹭,不就是一幅幅美丽的画吗?回顾一天,我不禁诗兴大发,吟起了脍炙人口的诗---——《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一个初夏的傍晚,李清照独自一人站在 庭院里散步赏花,看着那美丽的落日,不禁又 想起了那天游览溪亭,饮酒赏景的情景。

  那天,李清照约了好几个朋友到溪亭去 游玩饮酒。几个好朋友一口答应。那时已是傍 晚,她们几个拎上一壶酒,拿上酒杯,一同乘 船去溪亭。不一会儿,便穿过荷丛,来到溪亭 ,下了船后,他们说说笑笑,你一杯,我一杯 地喝了起来,趁着酒兴谈谈天,做做诗,十分 惬意。天一点一点地黑下来,太阳也打了个哈 欠,向下滑落,月亮姑娘也要出来换班了。她 们几个才尽兴,看看天色已经不早,都摇摇晃 晃地往船上走。小船在大醉的姑娘们的划动中 开始慢慢向前移动,顿时被荷花和荷叶包围, 股股清幽的香味飘来,使姑娘们更加陶醉在其 中了,小船不停地走着,却怎么也走不回去了 。周围的荷花越来越多,香气也越来越浓,姑 娘们才发觉走错了路,小船已驶到荷花深处了 。姑娘们急着寻找回家的路,都情不自禁地叫 了起来:“该怎么办呢?怎么渡呢?”声音此 起彼伏,有的婉转,有的慌张,还有的……。声 音交织在一起惊得栖息在河滩上的沙鸥和白鹭 都扑棱着翅膀惊慌地飞来飞去……

  想到这里,李清照“扑哧”笑出声来, 随即吟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词: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常常回忆起那一次日暮时分在溪边的亭子里的事情。

  我们坐在临溪的亭子里,台子上摆着纸和酒。我和朋友们在杯中斟上香甜的美酒,饮酒作赋。我望着亭子外,已是“为霞尚满天”。西天成了一匹绚丽的锦缎,这是匹上好的料子,无需绣饰,却绽出繁花。

  我突然有了灵感,随手题下一首小词。“好词!好词!”朋友们拍手叫道,那银铃莺啼般的笑声仿佛在水面荡开了。

  夕阳的余晖照在我们的面上,再加了刚喝了酒,每个人脸上都现出了一层红晕。我们解开小舟,在池上轻渡。却在不经意间入了一片莲花中,那朵朵粉莲也似乎醉了,或是依着私语,或是互相玩耍,也有的轻倚绿荷叶,似是酒醉的贵妃浅浅入眠。那水中的草在风中凌乱了,却如女子不经意解下的青丝。

  光顾着欣赏,却不知早已迷路。我们划动船桨,小舟胡乱地在莲花丛中行进,在水面的浮萍上划出一道道浅痕。也许是这声音太大了,惊动了在浅滩中休憩的白鹭。它们朴棱棱地飞起来,同伴们不禁“呀”地叫出声来,却见是一只只白鹭,又嘻嘻地笑开了。


如梦令_500字_小学作文(5)份(扩展6)

——改写《如梦令》6篇

  在一个万里无云的下午,我约朋友到溪亭游玩,我们一直玩到太阳下山。这时,天空全被夕阳染成玫瑰色了,偶尔有一丝紫色的云霞挂在天边,真是美不胜收!

  我们仰望着夕阳,这才缓过神来,天色已晚了,该回家了。我依依不舍地跟朋友告别,独自划舟前进。谁知划进了一片荷塘。环顾四周,啊,荷花这儿一朵,那儿一簇。有的含羞待放,犹如沉睡的婴儿;有的半开半合,犹如害羞的姑娘;有的完全绽开了,犹如亭亭玉立的少女。这个时候该吟诵句诗句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一阵凉风吹过,带走了一丝热意,我不禁深吸了一口气。小船儿快快划呀!我着急地想要回家。在藕花丛中驶过,小船儿闯开一条道来。船桨划动着,使*静的湖面泛起小波浪,溅出无数水花,似一朵朵绽开的牡丹。我加快速度划着小船,隐隐约约看见几条惊恐的鱼儿。小船的摇动使船上的酒杯晃来晃去,船桨的声音也惊动了在这里栖息的水鸟,它们齐刷刷地拍动翅膀,“扑棱棱”地飞向天空,在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

  时常记起我年轻时那次游玩,每每想起,都令我感慨万分。

  那日,我与朋友们约好在溪湖旁的一个小亭子中会面,掐指一算,已有许久未见面了,趁这大好时光叙叙旧又何尝不可呢。我与朋友们划着小船一一碰面,我甚是喜悦,情不自禁竟拿起了酒杯与朋友们像男儿一样,豪爽地喝上了几杯,大家闺秀什么的完全抛之脑后,即兴中与朋友们玩上了对句子,谈上了家常,直至黄昏。

  由于我们女子身份卑微,只得常日呆于家中刺绣,这一别,又不知何时才能再次重聚,可时间不等人,大家纷纷挥手告别,可我已醉,迷迷糊糊得竟忘了回家的路,就又独自在小溪中徘徊,一边欣赏黄昏下亭亭玉立的荷花与守卫她的荷叶,一边兴致满足准备回舟,可不知不觉竟划进了荷花深处,此时太阳也只有半张脸了,可它的余晖倾洒在荷花上,宛如一位恬静的少女披上了一件橘黄色的披风,微风徐来,在舞台上翩翩起舞。荷叶也稳不住了,给荷花当起了伴郎。我立刻从美景的忽悠中走出,努力地划呀划,可怎么也划不出去,怎么办,我急速划桨的声音,惊起了满滩鸥鹭,它们都张开翅膀,成群结队地从我头顶飞过

  虽已事隔多年,却久久难忘,我忍不住了,当日的轻松自在与现日的压迫孤独,令我久久不能*息,只得写下这首词让我每当*淡时,便重温当日的悠闲快乐: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嘀嗒嘀嗒”窗外的雨下个不停,雨滴仿佛成了一位位舞者,悠然自得地落在了青石板上。李清照看着这淅淅沥沥的小雨,不禁再次想起了那次郊游

  那天,她们一起来到了溪边的小亭子里,观赏这满池的荷花。那时正是春末夏初,荷花开得艳的时候。一朵朵盛开的荷花,宛如一位位正在舞动的少女,很惊艳,也很耐看。几个姐妹看着这满塘的美景,也止不住的朝着溪边走去。她们来到溪边的一个小亭子里,在一起谈笑风生,畅怀对吟。

  不知不觉中,日落西山,众人也急忙收拾起各自的物品,上舟准备回家,可上了舟的姐妹们面面相窥,因太陶醉于溪边美景,竟忘了回家的道路。

  她们尽兴游玩,荡舟赏景,竟误把小船滑进了莲花塘深处,大家看着越来越浓郁的夜色,脸上的笑意也随着渐渐消失,再看看身边无穷无尽的莲花池,众人都不禁急了起来。

  “哎?不对啊!我们走错方向了!”

  “别叫了别叫了!赶快划船吧!一会儿晚回家了,爹爹又该说我了。”

  “对啊!赶紧划吧!”

  沉重的浆声,因划桨速度而越来越大的击水声,吵闹不休的人声,本应寂静的莲花塘却格外的喧闹,竟将在沙滩上栖息的白鹭惊醒了。它们拍打着翅膀迅速转移栖息地,有的还不时冲她们叫几声,像是在责怪她们,又像是在发泄对她们的不满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往事历历在目,如今物是人非,不觉感慨万千,因此留下了这首千古流芳的《如梦令》词。

  我梦中经常忆起那天和姐妹们在溪亭旁饮酒作诗时的快乐情景。

  那天的天色傍*黄昏,雪白的云突然遁去,西边烧起一片彩霞。鱼白色的、淡青色的、桔红色的、紫色的,一层一层重叠着、环结着。

  我们划着小船,一边欣赏着湖上的美景,一边饮酒作诗,心情十分舒畅。满湖田的荷叶碧绿如翠,小金箭荷花正在盛开,红玉般的花瓣光艳诱人。那含苞欲放的,真像一位腼腆的小家碧玉,不肯轻易向人们露出笑脸;半开的,像一位纯洁的少女,用白嫩的手捧托着脸庞;那完全盛开的,像一位成熟的少妇,她开朗地向人们露出美丽的笑容。

  黄昏的朦胧,醉酒的兴致,再加上这美景的陪伴,使我们长时间陶醉在这如诗如画的境界中,竟然忘记了回家的时间。

  太阳已经悄悄地躲到地*线以下了,那一团团红晕已经褪为淡红。上面的天空已经从青苍色渐渐变成湖绿色,一种幽静而可怕的暮色暗暗向我们四面围拢。这时,我们才意识到天黑了。该回去了,但是船已到了湖中央!我们顾不得窈窕淑女的身份,相互大声地叫喊,急切地划着小船,寻找正确的路径,可怎么也出不去!那船桨拍打水面的水花声,惊得一群正在觅食的水鸟,发出“扑啦啦”的一声响,匆匆地飞向天空。我们情不自禁地停下了手中的船桨,痴痴地欣赏起这可遇而不可求的野趣。全然忘记了孤独,忘记了恐惧,忘记了父母的担心-------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虽说那次归家有点狼狈,可无意间竟然又得到老天的青睐,欣赏到大自然如此的美景怎不叫人乐开怀?一切恍如梦一般,什么时候再能和我的小姐妹们故地重游呢?

  当暮色四合,眼前一*古琴,手指轻轻拨动琴弦,动人心弦的琴声响起,伴随着我的思绪,穿越了朦胧的梦海,来到了那一次小溪凉亭惬意畅饮。

  摆渡小舟,手持小浆,轻薄湖面,微波泛起。正值夏季,荷花盛开的季节。它们以不同的形态展现在人们眼前:有的三三两两,有的大片大片。荷香销晚夏,它们散发着一种令人回味的,淡淡的荷叶香。今日恬适,便背倚凉亭座椅,拿出一壶好酒,开怀畅饮。

  醉了醉了,醉的记不起回家的路了。已是傍晚,天色微微昏暗,夕阳洒下的余晖织成了一片耀眼的金色。我侧坐舟边,划着小舟,驶向前方。脸色绯红,迷迷糊糊的,扬起一丝醉意,却又不时言:“好酒,好酒!”。随着小舟荡啊荡,就发现似乎进入了一片陌生。我焦急,小舟误入了荷花的深处。这时,荷塘月色,一朵朵荷花争相竞馥,花影入波,恍如朝霞成绮,与婆娑的荷叶相映成趣。见星星上空,我却依然徘徊在湖波之中,我便不由得加快了划动的节奏。不料惊动了这在水面上栖息的鸥鹭,它们流露出一丝惊恐,扑楞楞的拍打着翅膀,飞向另一处的湖面。怕是被我这不速之客吓着了吧!

  多一派美好的景色!

  一个夏日的午后,我摇着木橹,驾着小舟,驶入了一个池塘,这里池水清澈见底,荷花千姿百态。只见荷塘边有一座小亭子,我便弃船上岸,登上了小亭。

  夏日的午后,阳光慵懒倦怠,但仍带着恼人的热量。我坐在没有阳光的凉爽处,欣赏着这美丽的荷花。

  一池的荷,一池清幽的芳香。我坐在石凳上,静静地凝望着日光下的倩影和那婀娜的姿态。深绿色的荷叶浓郁美丽,如一个碧玉打造的绿盘子,几滴晶莹剔透的露珠如一颗颗珍珠,在日光下闪烁着五彩的光芒。在绿叶的映衬下,娇艳的荷花更显婀娜多姿,有如一位位月中仙女。有的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女子,显现着自己风情万种的美丽,粉红的花瓣,金黄的花蕊,碧绿的莲蓬,十分迷人;有的含苞待放,如一个贪吃的孩子的肚子,又大又胖;一只蜻蜓落在了上面,不禁让人想起“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一千古佳句;有的才绽开两三片花瓣,像害羞的少女,从花苞中窥探着这个世界。一阵微风吹来,幽幽的清香随风飘来,沁人心脾,令人陶醉。

  我端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小口,脸颊上便泛起了一丝红晕。池塘里微风轻轻拂过,吹散了夏日的暑气,十分凉爽,令人心旷神怡。

  不知不觉间,已是黄昏,太阳也渐渐收敛了光芒,不再那么炎热。我驾起小舟,在池中缓缓前行。木橹荡起的涟漪一圈圈荡漾开来,耳边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荷花比我还高,竟然这么茂盛。

  我停泊在池中,品尝着千年的陈酿,我竟是这样不胜酒力,几杯下肚,脑袋昏昏沉沉的,像腾云驾雾一般,觉得自己快活似神仙。

  夜幕渐渐降临,该是回去的时候了。我醉醺醺地摇着橹,却忘记了回去的路,划着划着,竟错误地划入了荷花深处。我使劲地摇着橹,想要离开,水声却惊动了在荷塘栖息的水鸟。它们扑棱着翅膀,飞向天空。有的还鸣叫几声,似乎在埋怨我打扰了它们的休息;有的拍拍翅膀,一飞冲天;有的在空中盘旋,似乎在寻找肇事者我到这儿,我不由诗兴大发,吟出了《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_500字_小学作文(5)份(扩展7)

——如梦令教案 (菁华5篇)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掌握词的有关知识。

  2、理解领悟本首词的内容和意境,并当堂背诵。

  二、教学重难点

  目标2

  三、德育教育目标

  1、竞争意识的培养。

  2、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四、教法学法

  圈点勾画法,情景绘画法,启发式,讨论式。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大家会不会唱《童年》这首歌?(会!)

  我们请一位同学起来为大家唱一唱这首歌,好不好?(指名学生唱歌)

  唱得非常好!这首歌好听吗?(好听!)

  对!这首歌非常的动听,多年来,它不知道打动过多少人的心。特别是那朴实优美的歌词,让人回忆起无忧无虑的童年,给人以无限的遐思,所以有人说“旋律是美感的延伸,歌词却是情感的载体。”现代是这样,在古代就更是这样。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古人是怎样用歌词来表达情感的。

  (二)完成目标1

  如梦令和我们这篇课文学过的三首古代诗歌有一点不同,这是一首词。那么,什么叫做词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第一个内容。(板书目标1)

  关于词的知识,大家可以看到老师上课前发给大家的资料。(多媒体显示)请同学们迅速的阅读一下,注意勾画知识要点,并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1、什么叫词牌?2、词怎样进行分类的?(指名回答)

  在了解了有关词的一些基本内容之后,我们学了就用,试着用初学的知识来看一看《如梦令》这首词的词牌名是什么?它属于词中的哪一类呢?

  (由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词牌名如梦令,属于小令,因为它只有33个字)

  (三)完成目标2

  下面,我们就具体的来看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完成我们本节课的第二个目标(板书目标2)

  这第二个目标的完成我们将采取一种比赛的形式,比一比,看一看,谁学得好,谁学得快。

  老师将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大组,每个大组就是一个代表队。在下面的学*中,我们将进行三个环节,每个环节中获胜的代表队将获得一面小红旗,得小红旗多的代表队就是最后大赢家。(老师出示准备好的图表)

  1、抢答题.

  首先,请大家听老师范读一遍课文,在听的时候请大家注意老师的停顿节奏,并借助课文的注释和作者的有关知识初步的理解本首词的内容。听完之后,请大家抢答下面的问题。注意,除了回答问题之外,还要从课文中找出答题的根据。

  ①老师配乐范读

  ②学生抢答

  题目:本首词的作者是一个怎么样的人?(著名的女词人,婉约派的代表)这首词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词人的一次郊游)这件事是发生在词人.写作的当天吗?(不是,“常记”)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季节?(夏天,“藕花深处”)她是一个人去的吗?(不是,“争渡”)为什么要争渡?(“误入藕花深处”)为什么会误入?(“沉醉”)既误入,慢慢划出来不行吗?(不行,因为“日暮”)为什么词人会常想起这件事呢?(有趣,值得回味)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③答题最多且正确率最高的队为胜利者,为该队加上小红旗。

  2、必答题

  ①一次郊游之后,在回家的路上,由于沉醉其中,小船走错了路,直到了荷塘的深处才发觉。尽管这景色迷人,还是急着寻找归路。怎么渡怎么渡的声音在静夜里格外清越,惊动了栖息的沙鸥白鹭,鸣叫起来,扑腾腾飞起来,这时,人声,鸟声,水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个情趣横生的意境。请大家闭上眼睛,在脑海里想象一下,夕阳的余晖,清清的池塘,娇美的荷花,惊飞的鸥鹭,争渡的船只……这幅画面美不美?(美!)原来词人在我们面前展现的是这样一幅美妙的画面,可惜,我们却不能亲眼目睹。同学们,你们愿不愿意为老师弥补这个遗憾呢?(愿意!)好,请大家拿出你们的纸和笔,将这幅美丽的画面画出来,展现给大家看。(配乐范读)

  请每个代表队的的同学共同讨论完成。画的时候,请注意词中所提及的事物。(学生作画,教师指点)

  学生完成画后,由学生自由进行评论,并选出最好的图画,为该代表队加上小红旗。

  (对画的评价应紧扣词的内容,并讲究画面的美感.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图画)

  ②在完成了以上的环境之后,同学们对本首词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了,下面我们要完成的是对本首词的当堂背诵。

  在这个环节,老师限时三分钟,请每位同学背诵本首词,在背的时候注意节奏和停顿,并在背诵中再一次体会作者的感情。老师会随机的在每队抽一位同学代表本队背诵。

  (学生背诵)

  教师抽背,并请同学们从熟练程度,背诵技巧,感情投入等方面评价,评选出胜利者,并为该代表队加上小红旗。

  3、选答题

  (选择回答该题的队,答对加一面旗。答错扣两面旗,由一位同学主答,可有一次补充机会。)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学*,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感悟词人的快乐心情及对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热爱。

  3、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以及学*词的方法。

  教学重点:

  品读字词,想象词境,领悟情感,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吟诵词,并能吟出“沉醉”的感觉。

  教学过程:

  一、话题引入,通读全词。

  1、了解诗与词的不同

  出示李清照的词,比较诗与词有什么不同?

  ——诗每行字数一样,词不一样,有长有短。

  ——读起来的气势不一样。

  ——题目的不同。(了解词牌名)

  2、认识诗人——李清照(课件出示:李清照生*简介)

  二、初读体会,把词读“胖”

  1、播放音频:听读

  2、自己试读,挑生朗读。

  3、把词读“胖”

  根据课件提示的注释,理解词意,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自己读懂了那句词或哪个字的意思。

  自由交流。

  三、深读品味,把词读“瘦”

  1、我们能不能把这首词读成一个字?看看,这首词是围绕这里边的哪一个字来写的?小声地读一读,品一品。

  自由交流。

  2、围绕“醉”字美读全词,想象画面。(板书:醉)

  ——醉态一:醺醺沉醉,忘记了回家:“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醉态二:醺醺沉醉,找不到回家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1)你强调了“晚”,为什么强调它?①喝酒喝了很长时间②天色晚,看不清。

  (2)你强调了“深处”,说说看!想象一下:①放眼望去,你看到……②深深地嗅一下,你会感觉……

  诗人真的是喝醉了,(板书:酒醉)

  ——醉态三:醺醺沉醉,不找回家路:“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让我们想象一下:

  视觉上,那时的天空……荷塘……鸥鹭……(关注色彩:绿叶、红花、白鹭、余霞,落霞与鸥鹭齐飞,荷塘与天空同色,这是一种梦幻的色彩)

  听觉上,你的耳边萦绕着……(鸥鹭扑棱声、鸣叫声;水声,惊叫声、划桨声、嘻笑声、歌声、岸边的偷笑声……)

  深深地闻一闻,沁入心脾的是……;皮肤上感受到的还有……甚至,还有惊起一滩鸥鹭之后的无限遐想。

  哦,诗人在这美景中被陶醉了。(板书:景醉)

  (3)当我们的感觉这样流动着,交织着,你的心底,弥漫着一种什么情绪?(欢乐的,轻松的,愉悦的,美好的,沉醉的,梦幻的……)

  美酒加美景,给了她美丽的心情,这种心情,让我们读着,看着,也跟着陶醉了。

  齐背《如梦令》。(板书:人醉)

  3、你听——(《如梦令》歌词)播放蔡琴《如梦令》,尝试跟着唱和。

  四、对照比读,延伸课外课件出示李清照的另一首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比较:这两首词有什么相似的地方?生仔细观察后交流。

  这就是《如梦令》这种词牌名的词的特点。字数、句式和韵律都是一样的。这首词咱们以后还有机会细细地品味。

  五、课后作业

  推荐朗读:李清照的《声声慢》。走进李清照,了解李清照前后期作品的不同。

  板书设计 如 梦 令

  酒醉、景醉、人醉

  【《如梦令》教后反思】

  在教学《如梦令》一课时,我认真研读了《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古诗词的教学建议:“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体会诗歌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所以,我用了以下方法:

  一、诗与词的对比。

  在课堂开始,我先让学生了解了诗与词的不同,从而更好的认识词、学*词。

  二、朗读全词,读出节奏。

  诗词具有音律美,读来抑扬顿挫。通过配乐配图范读,再让学生自读、指名读等方式,使学生能读出词的节奏、初步了解词的情感。

  三、结合注解理解内容。

  古诗词的教学,最忌逐句串讲。由于这首词的意思浅白,贴*生活,学生易于理解,再加上学生课前已经预*过,因此,教学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主动性,首先让学生在注释的帮助下,把这首词的大概意思读明白;接着全班交流,请学生说说哪些句子的意思,让学生明白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读懂了词的内容,而作者却只用33个字就把一次郊游的经历写清楚了,感悟古诗词语言的凝练、含蓄。

  四、把握重点品味语言。

  教学时先让学生自己品读,发现哪个词最能概括表达词的意境,并联系词的内容说出自己的体会。要求学生不仅要感悟哪个词用得好,还要说明为什么好,具体表现在哪里。

  在尊重学生独特体验的基础上,我再结合自身对文本解读,引导紧扣词眼,欣赏 “醉”字,分析词人陶醉在哪些美景中,因何陶醉,并感悟“醉”字和整首词意的关联,以及作者为何对那日的情景念念不忘。进而体会语言运用的精炼、巧妙,进一步感悟词的意境、情感。像这样凭借情境,让学生咀嚼诗句、品味诗句的语言的丰富内涵和情味,学生就有了很具体的感受调适。此时鼓励学生把这首词背下来,于永正曾这样说过:谁拥有语言,谁就拥有了智慧。好的古诗文,好的现代文一定要背,不背不记就不是学语文。

  在这节课上,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了这首词,也能有感情的背诵,但是由于教师的激情不够,没有很好的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出来,所以学生在描绘词的意境的时候,表达的不是很好。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也要继续努力,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

  一、导入。

  今天我们开始学词。词是古代诗歌的一个分支,原来也称曲、曲子词,又因句子参差不齐而称长短句,而最常见的是“词”这个名称,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歌词。词,早先都是入乐的,要按照曲调的要求来写,所以作词又叫“填词”。每一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词牌”,例如这首词的词牌就叫“如梦令”;有时作者也根据内容另给一个题目,叫“词题”,例如下一首《西江月》,本来就有一个词题,叫《夜行黄沙道中》,选人课本时未被采用。说到词,一般只提词牌,这是一千多年来的*惯。

  这首词的作者是鼎鼎大名的宋朝女词人李清照,她擅长于白描,语言明白如话,富有生活气息。这首《如梦令》是她的早期作品。

  二、读读讲讲问问。

  教师领读一遍后,问:这首词所叙述的事发生在哪一个季节?(从“藕花深处”可以判定是春末夏初)它是词人当天写的吗?(从“常记”一语可以看出已经隔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为什么词人经常想到这件事呢?(有趣,值得回味。)

  教师:这首词全是用口语写的,很好懂,除了第三句,句句押韵,第五句连用两个“争渡”,叫叠句,我们*时唱歌也往往会遇到的。全词只有33个字,用1分钟就可以背下来。现在先练*背诵,要慢慢地读。

  学生试背后,教师略说读的节奏,再领读一次,务求节奏鲜明。

  问:这首词记的是女词人的一次郊游,是她独自去的吗?(从“争渡”一语可以看出,还有她的许多同伴。)为什么要争渡?(“误入藕花深处”)为什么会“误入”呢?(因为“沉醉”)还有别的原因没有?(这是一次泛舟出游,目的地是溪边的亭子,可见周围是水乡,水路纵横。)什么时候发现“误入”的?(沉醉中发现周围净是藕花想到来时没有经过这个地方,这才大叫起来:错了!错了!)既误人,慢慢划出去,不也行吗?(不行,已是“日暮”时分。)你能想象出“争渡”的情景吗(从“惊起一滩欧鹭”可以想见浆声、水声和少女们的笑语喧哗声一时并作,酒意也消失了。)

  好,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完整地叙述这件事的经过。(自由发言,略。)

  讲:这首词构思巧妙。从“沉醉”一语可以看出,女词人和游伴们在溪亭里曾举行过一次时间不短的郊宴,一边说笑、行酒令,一边喝酒,充满了欢乐的气氛,直至夕阳在山才匆忙上船。但词中却略去郊宴不写,而只写归途,甚至连归途也没有写全,至“争渡”“惊鸥鹭”便戛然而止。这是因为由于误入而群起争渡是这次郊游中出乎意外的一个高潮,用这个典型细节能更鲜明、更集中地表现少女们天真活泼的性格和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师再次领读。

  三、总结。

  这首词的格调清新而又明快,从中可以看出女词人早年曾经有过的幸福的生活。可是,到她43岁这一年,金兵攻陷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市),她逃难到了江南;不久,丈夫赵明诚又病故。随着生活境遇的变化,她的词也显得悲凄了,以后我们将会读到的。

  西江月

  辛弃疾

  一、导入。

  词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91字以上为长调,58字以上至90字为中调。其实并无根据,但*惯如此。长一点的词还可以分段,有双调、三叠、四叠之分。这首词有50字,仍属小令,但有两段,故称双调。读双调的词要注意上、下段(又称上片、下片或上阕、下阕)之间的联系。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他写的许多词都跟当时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有关。由于他力主抗金收复失地,跟当政的投降派发生矛盾,曾两次罢官。这首词是他罢官后隐居在上饶(今属江西省)带湖期间写的,记一次夜行的经历,比较容易读懂。

  二、读读讲讲问问。

  教师领读全词一至二遍,着力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也可让学生试读。

  问:词人这次夜行的路程长不长?(长)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天气有变化:开始有明月、清风,后来乌云四合,下了几滴雨,又从词人找避雨地可以看出雨有下大的趋势。)路长,为什么要夜行?(白日酷热)这时是什么季节?(从蝉鸣可见;从“说丰年”可知,是丰收在望之时,即盛夏;又,雨是骤雨,也是盛夏时有的。)“说丰年”的是谁?(词人和他的同伴,沿途可能还有三三两两出来纳凉的村民。)

  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叙述上片的内容。(深夜时分,月儿从云缝里钻了出来,山林顿时变得明亮起来,惊动了在枝头上栖息的山鹊,清风吹拂,蝉也叫得格外欢快。此时,词人和他的同伴们正行进在黄沙道中,一路上他们都闻到了稻花的香气,田间的青蛙也不断地呜叫,他们一边走一边谈论着今年定是一个好年成。)

  问:下片一开始就说“七八个星天外”,这意味着什么?(天空已布满乌云,仅天边尚余几颗星。)“两三点雨山前”,雨不大嘛,词人着急么?(从下句看,他是着急的,因为这是骤雨将至的信号。)词人此刻一定是快步急行,他对这条路熟悉么?(从下文“旧时”二字可知他是熟悉的。)再看最后两句,注释里的话跟词人的表述有什么不同?(词人用的是倒语。)为什么要用倒语?(表现词人的惊喜之情,因为他找到避雨的地方了。)补充解释:词中常常出现倒语,有的出于表达内容的需要,有的出于押韵的需要,更多的是两种需要兼而有之,这两句就是这样。

  学生创造性地表述下片内容(可参照上片的表述方式)。


如梦令_500字_小学作文(5)份(扩展8)

——《如梦令》改写优选【十】份

  “嘀嗒嘀嗒……”窗外的雨下个不停,雨滴仿佛成了一位位舞者,悠然自得地落在了青石板上。李清照看着这淅淅沥沥的小雨,不禁再次想起了那次郊游……

  那天,她们一起来到了溪边的小亭子里,观赏这满池的`荷花。那时正是春末夏初,荷花开得艳的时候。一朵朵盛开的荷花,宛如一位位正在舞动的少女,很惊艳,也很耐看。几个姐妹看着这满塘的美景,也止不住的朝着溪边走去。她们来到溪边的一个小亭子里,在一起谈笑风生,畅怀对吟。

  不知不觉中,日落西山,众人也急忙收拾起各自的物品,上舟准备回家,可上了舟的姐妹们面面相窥,因太陶醉于溪边美景,竟忘了回家的道路。

  她们尽兴游玩,荡舟赏景,竟误把小船滑进了莲花塘深处,大家看着越来越浓郁的夜色,脸上的笑意也随着渐渐消失,再看看身边无穷无尽的莲花池,众人都不禁急了起来。

  “哎?不对啊!我们走错方向了!”

  “别叫了别叫了!赶快划船吧!一会儿晚回家了,爹爹又该说我了。”

  “对啊!赶紧划吧!”

  ……

  沉重的浆声,因划桨速度而越来越大的击水声,吵闹不休的人声,本应寂静的莲花塘却格外的喧闹,竟将在沙滩上栖息的白鹭惊醒了。它们拍打着翅膀迅速转移栖息地,有的还不时冲她们叫几声,像是在责怪她们,又像是在发泄对她们的不满……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往事历历在目,如今物是人非,不觉感慨万千,因此留下了这首千古流芳的《如梦令》词。

  我手指轻轻地拨动琴弦,悠扬的琴声犹如溪水般缓缓流淌,伴着我的思绪穿越了时光长河,停留在那日溪边凉亭的那个黄昏。

  夏日的黄昏,太阳倦了,余晖如一层薄纱笼罩着大地。我坐在亭子里,微闭双眼,尽情地吮吸着那夹杂着夏日清凉、落日甜美、酒香弥漫的空气,不由得心旷神怡、神清气爽!我又举起酒杯,畅饮美酒,无意间竟碰翻了酒壶,醇香甜美的酒汇成一条涓涓细流,流进小溪。溪水似乎变得更清澈了,煞是好看。

  太阳渐渐落山,暮色朦胧。我站起身,转身离开亭子,准备划船回家。船儿慢慢移动,*静的水面漾起泛泛波纹,轻轻的水声听着令人很是惬意,令人陶醉在这溪水中。划着,划着,似乎错了方向,划进一片荷花丛中。

  正值盛夏,那一枝枝荷花亭亭玉立,千姿百态,渐红、粉红、深红,娇艳欲滴,含苞待放。碧绿的荷叶上露珠点点,我欣赏着这如诗如画的情景,心里又急又喜,急得是天色已晚,要快点回家;喜得是这美丽景色实在让人欣喜。我放声大笑,加快了划船的速度,却不料惊起了在河滩上歇息的宿鸟们······

  回忆如潮水般涌入我的脑海,想想那时的我是多么的开心,我在纸上一字一句斟酌着写下了《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都说“最美不过夕阳红”,一天中傍晚的太阳是最美的。李清照作为婉约派词宗,自然也被这番美景吸引住了。这天傍晚,她划着小船来到了园中,原想欣赏夕阳西下的良辰美景,却不料想发生了一连串有趣的事。

  当她来到园中时,太阳已经收起了刺眼的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时光悄悄地溜走,只见那红日染红了天空,染红了水面。天边的云才如锦缎般五彩缤纷,那景象是多么壮观啊!最后,那红日如调皮的孩子一般蹦跳了几下,再以一个世界上技艺最高超的跳水运动员也做不到的轻巧美妙的姿势入了水。

  如织的游人渐渐散去,但李清照仍独自一人坐在小船里,喝着美酒,望着远处的天际。她的脸上浮起了两朵红云,不知是因为喝酒微微有些醉意,还是夕阳的余晖将她的脸颊映红了。当天空中最后一抹红光消失,天慢慢暗下来时,她的游兴也满足了,她慢慢地往回划船。划着划着,发现前面无路可走,才知道原来是她贪恋美景,没顾上看路而撞进了荷花丛中。

  荷花千姿百态。有的已经盛开,露出了正中鹅黄色的莲蓬;有的花开了一半,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有的还是花骨朵,含苞待放。荷叶绿油油的,颜色浓郁得像是要从叶上滴下来了。要在*时,李清照一定会停下来驻足观赏,但在这个时间,她已无心观赏,只想着出去的路。她十分着急,大颗大颗的汗珠从她额头滴落下来。

  “怎么办?怎么办?我该怎么划出去呀?”她一边自言自语,一边趁着还未完全暗下来的天色寻找出去的路。突然,一阵阵鸟鸣传来,紧接着“扑棱棱”翅膀扇动的声音将李清照吓了一跳。她回头一看,只见好几十只水碾陆续拍着翅膀离开水面,飞向苍穹。哦,原来是她急着把小船划出去,打破了这里的安宁,惊奇了这些水鸟。

  回到了家,她脑子里却总还在回想着荷花深处的一幕幕。于是在某一天,她提笔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词——《如梦令》。

《如梦令》改写

这天,我坐在书桌前看书,忽然回忆起了半个月前的那次郊游,心中顿生快意,便渐渐沉浸在无尽的遐想之中了……

那天午后,几个朋友约我去“溪亭”赏荷花,我立刻兴致勃勃地赶到那里,只见满池的荷花似少女般亭亭玉立,心中不由欢喜,便坐进亭中细细观赏。朋友们为我斟好了酒,大家尽情地饮酒作乐,吟诗作对。我也毫不推辞,与朋友们推杯换盏,好不自在!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夕阳的余晖就已轻轻披在了身上,天色也暗了下来。眼看就是傍晚了,我忙向朋友们告辞,一门心思要往家赶。不料,兴许是酒喝多了的缘故,我的头晕乎乎的,但时间仓促,我只能坐上停在岸边的'小船,准备划船回家去。没过多久,我就感觉不对了,咦,怎么到处都是荷花?借着酒意,我在荷花丛中迷了路,怎么也划不出去。凉风**,沁人心脾的荷花香气,一缕一缕地围绕着我。我索性停下手中的桨,斜靠着船身,微微睁开睡意朦胧的眼睛,欣赏这令人陶醉的美景。啊,这一簇簇的荷花莫不是玉石雕琢而成?怎生得如此精致?这淡淡的粉莫不是取美人脸上的那片绯红?怎生得如此粉嫩?这碧绿而又厚重的荷叶莫不是那天宫中的玉盘?怎生得如此硕大?小溪托着小船儿,慢悠悠地飘啊荡啊,闯进了荷花深处,哪儿都是浑然天成的荷花,怎叫人看得过来?哪儿都是渗进心扉的幽幽香气,怎叫人闻得过来?我随意地摆动小桨,小船在荷花丛中进进出出。“扑棱,扑棱”,我一惊,是什么声音?这时,一群鸥鹭鸟从我眼前飞过,哦,原来是我发出的声响惊扰了这些可爱的小东西,请见谅啊!水面上泛起阵阵涟漪,几尾小鱼也好奇地探出脑袋,偷偷打量我。我感受着这梦幻中的美景,仿佛又喝醉了一样,醉醺醺的笑了……

回想起那次愉快的郊游,我不禁偷偷地抿嘴一笑,于是,我诗兴大发,提笔写下了一首词: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老去时,心中时常会忆起溪亭的秀丽景致和在溪亭的经历——

  亭子周围,有一条清澈的小河,河水微微泛波,晚霞将那瑰丽的红色洒向水面,醉人心弦……红日西沉,只有她还在这里流连着,迟迟不肯归去。她脸颊绯红,现出微醉的神色,定是心中的那一抹醉意还未消散。盛开着的荷花,洁白柔嫩得甜美、纯洁、惹人喜爱。

  而让她如此陶醉的,只可能是方才的这一幕美景。黑宿即将代替白昼,她游兴方尽,于是驾着竹舟回航。湖上娇美玉立的荷花轻轻颤抖,是在诉说着什么么?轻柔的晚风抚摸着她那乌黑醉人的长发,也在默默的推动着她的小舟儿。她情不自禁地荡起双桨,向前方那片醉人的浓碧划去。

  谁料,却在不知不觉中划进了荷花深处,进也不能,退也不能,怎样?她用尽力气,荡起船桨,激起层层雪白的水花。突然,四周伴着鸟鸣,忽的响起了一阵阵“扑簌”声。她环顾四周,原来是沙滩上栖息的白色水鸟被惊得飞了起来。她不由得哑然失笑。

  河面上传来不禁传来了阵阵歌声,天空,真正的黑了下来。

  李清照倚在窗前,听着蝉鸣鸟语,夏日的闷热被黄昏吹散。现在的她,已垂垂老矣,只有往日的那些回忆,能为她的后半生,添上久违的笑容。那天,也是这样的黄昏……

  已是年轻时的事了。因为心情甚好,李清照和友人把酒言欢,喝得大醉,恍惚间,居然连回家的路都记不得了。一直到黄昏,她们游兴才总算满足,这时天边,只剩下即将落下的晚霞和大片火烧云。不知是醉酒的缘故还是那晚霞太过艳丽,众人的脸庞,都染上了酡红。大家坐在行舟上,一面唱着歌谣,一面划着行舟,直至已划进荷花塘的深处,才发觉行错了路。此时正值盛夏,亭亭玉立的荷花合上了花瓣,荷叶上淌落船橹溅起的水珠,水草间阵阵蛙鸣配上清凉的晚风,时不时鱼儿浮上水面,一甩尾巴便又隐了踪迹,夏日的黄昏,带着一份喧哗藏在寂静中。李清照和友人不禁被这景色吸引住了,由着船在水中摇荡,涟漪阵阵,摇晃了荷花的腰肢。直至天色渐黑,清醒了大半的李清照才想起归家。大家争着划舟,船摇摇晃晃,打翻了银杯琼浆,惊飞了在河滩上栖息的水鸟。水鸟拍打双翅,空中飘落下一根羽毛,落在李清照的掌心……

  如今,时局动荡,家破人亡,忆当时欢笑,李清照心头一暖,思绪万千,提起毛笔,穿越思绪将游兴时的一切跃然纸上: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晚风随着荷花清香,拂动她鬓角已白的发丝。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李清照和他的一些朋友们来到小溪边游玩。

  他们在凉亭中喝酒聊,吟诗作对。小溪里的荷花已经开了,一朵朵粉嫩粉嫩的,看着就令人舒服这些荷花有的还是花骨朵,像一个大师球似的,仿佛一扎可以爆出水来;有的半开半遮,像一个害羞的少女;还有的已经盛开了,像一个大雨盘。这些荷花形态各异,千姿百态,李清照见了赞不绝口。荷叶衬托着荷花,虽然往往被别人忽视,但也是美的,像一把把绿色的大伞在水中撑开。水中的小鱼,小虾围着荷花游来游去,仿佛在玩捉迷藏呢!

  此时天色已晚大家都回去了,只剩下李清照一个人,她喝的醉醺醺的,一摇一摆的走到了溪边的小船上。本想回去的李清照由于喝了点酒忘记了回家的路。便游闲自在的在小船上,一边划着小船,一边喝着美酒,还欣赏着这小溪的美景。

  太阳已经落山,月亮到了半空,可里李清照还不想回家自由自在地享受着“天伦之乐”应以喝醉一不小心划入了大片大片的荷花池中。李清照心急如焚,不知怎么划出去,便拼命的'划啊!划啊!借助了酒的力量划的比*常快了不少。可是越划越深,越划越深。

  小船的划动惊动了在水中绿洲上歇脚的白鹭。一大群白鹭腾空飞起,互相争抢着往上飞。李清照见如此壮观的场面不禁“呵呵”笑起了起来美酒喝完了,李清照也犯困了可不知回路。便不知不觉在小船上睡着了。直到第二天酒醒后才回家。

  之后几天每每到夕阳西下之时李清照都会来到窗前,挨着窗户眺望远处的小溪中的荷花,荷叶,想起那一夜兴尽的场面,便写下了这么一首诗:《如梦令》

  【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一个初夏的傍晚,李清照独自一人站在 庭院里散步赏花,看着那美丽的落日,不禁又 想起了那天游览溪亭,饮酒赏景的情景,改写如梦令作文550字。

  那天,李清照约了好几个朋友到溪亭去 游玩饮酒。几个好朋友一口答应。那时已是傍 晚,她们几个拎上一壶酒,拿上酒杯,一同乘 船去溪亭。不一会儿,便穿过荷丛,来到溪亭 ,下了船后,他们说说笑笑,你一杯,我一杯 地喝了起来,趁着酒兴谈谈天,做做诗,十分 惬意。天一点一点地黑下来,太阳也打了个哈 欠,向下滑落,小学六年级作文《改写如梦令作文550字》。月亮姑娘也要出来换班了。她 们几个才尽兴,看看天色已经不早,都摇摇晃 晃地往船上走。小船在大醉的姑娘们的划动中 开始慢慢向前移动,顿时被荷花和荷叶包围, 股股清幽的香味飘来,使姑娘们更加陶醉在其 中了,小船不停地走着,却怎么也走不回去了 。周围的荷花越来越多,香气也越来越浓,姑 娘们才发觉走错了路,小船已驶到荷花深处了 。姑娘们急着寻找回家的路,都情不自禁地叫 了起来:“该怎么办呢?怎么渡呢?”声音此 起彼伏,有的婉转,有的慌张,还有的…….声 音交织在一起惊得栖息在河滩上的沙鸥和白鹭 都扑棱着翅膀惊慌地飞来飞去……

  想到这里,李清照“扑哧”笑出声来, 随即吟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词:

  常记溪亭日暮,


如梦令_500字_小学作文(5)份(扩展9)

——改写李清照的如梦令实用5篇

  渐渐地,渐渐地,已是日暮时分,李清照和一群朋友坐在溪边的小亭里,饮酒作对,载歌载舞。

  落日的余晖洒在清澈的小溪里,像饱饮了玫瑰酒似的,原本湛蓝的小溪,顿时变成了害羞的女子。朵朵荷花,粉嫩粉嫩。一朵,两朵,三朵……朵朵荷花镶嵌在一起,在夏日的风中整齐地摇曳,花瓣粉里透白,百里透黄,黄里透绿。

  不知不觉中,月儿已上了中天。池塘里蛙声一片,凉风**,再也没有白天的闷热。听!小亭里笑声不断,李清照与朋友举杯相碰,玩得不亦乐乎。直到酩酊大醉,兴致尽了,准备回家。在小溪边左看看,又瞧瞧,发现了一个小木舟,便快步向前,慢悠悠地上了小舟,那通红的脸上夹杂着憔悴和快乐。

  划着划着,视线便模糊起来,划呀划,却不知船头早偏了方向,李清照此时已十分困倦。

  突然,前面出现了一丛藕花,船直冲而去,但她丝毫没有觉察到。小木舟冲进了藕花,这时李清照恍然大悟,着急地划动着小桨,但在这漆黑一片,鸦雀无声的深夜里,只能借助皎洁的月光寻找方向。

  “扑”的一声,在沙滩上栖息的鸥鹭被惊醒了,腾空而起,李清照的目光被死死地吸引住了,只见那鸥鹭的影子越来越小,直到消失在天际……

  多年后,李清照想起那一幕,写下了千古流传的佳作: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已经是暮春了,风吹的紧而雨却是疏落。昨夜的风很急,伴着淅淅沥沥的下起小雨。

  晚上又饮了一些酒,睡的很沉,刚刚醒来略略还带些酒意,一副慵懒的模样,不禁想起昨夜的雨疏风骤,隐隐心底还藏着些许心事。

  经历了一场风吹雨打,我的心中十分想知道园中的海棠是否花瓣零落,令人不忍面对。

  我不愿意春天就这么快的过去,于是唤来了侍女。

  不忍问却又忍不住想知道,昨夜的海棠如今怎样?孰料,却说海棠依旧,这让我出乎意料。尽管内心渴望海棠依旧,但自己也明白风雨之后必是花事凋零,她的回答给了我意外的惊喜。她的回答如此漫不经心表明还是不了解我的心思阿。

  知道吗?知道吗?这是暮春时节,况且昨夜又是一夜风雨,海棠花断然是不会依旧了。枝头的花朵被绿叶替代了。这春天万紫千红的景象与色彩,春天众多无比美好的事物,还有在春天里的喜悦心情都也被替代不再复返了。

  昨天夜深时,晚风急猛地吹过,像是赶不上什么似的。淅淅沥沥的小雨,微微地弹着小曲。

  喝了多少杯酒后,便睡了。翌日清晨,因为昨晚喝了几杯酒,醒来时有点朦朦胧胧的。窗外,风儿吹来雨后清新的空气,还有多少滴雨点滴落在水塘里的声音。转过身看着窗外的风景,我猛地想起花园里的海棠花,想必它那娇艳美丽的红花,因经不起昨晚的风吹雨打,而飘零了吧!

  然而我不能接受这个事实,便唤来了侍女,问道:“小莲,昨晚下过雨了吗?海棠花怎么样了?”“回主子的话,昨晚确实下过雨了,不过,请主子释怀。海棠花仍然是原来的样子。”听到这儿,我的一些哀伤不知从何处涌上心头:“哎,你知道吗?你晓得吗?当初,海棠应该是绿叶旺盛,红花早已凋零的样子了。”小莲听了我的矫正后,急了:“主子饶命啊,小莲不是故意欺骗主子的,小莲只是怕说了实情,主子你会伤心的!”“罢了罢了,你也是一番善意,这件事就算了。”

  我再看看窗外,还有两滴雨滴落了下来,在它们与小水塘合在一块的那一瞬经,春天走了。留下两滴清澈的眼泪。在她走的同时,那些美好的事物也随即消散。

  十六岁的李清照是什么样的?

  是天真的,是淘气的,是无忧无虑的。

  那天,李清照,约了三五个知己好友到亭中喝酒,她们一边喝着杯中的美酒佳酿,一边聊着天,还可以欣赏着溪边藕花池中的美景。

  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一转眼,又到了离去的时候。李清照摸了摸脸,慢慢悠悠地站了起来。只见她面颊酡红,那日的桃花酿实在是醇美,原来是她贪杯,喝酒喝多了呀。当时天已经暗了,月亮也快要上来了,她们只好划船回去。李清照和她的好友一个一个地上了船。

  她们划着划着,不知怎么了,李清照划着划着就进入到了藕花池的深处。当时正是盛夏,正是“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时节,朦胧的月色之下,李清照哪里找得到回家的路呢?沐浴在月光里的荷花再美,她也无心欣赏了。因为李清照,她要回家啊!

  “怎么划?怎么划?”李清照对着她的好友喊,可回头一看,她们已经走远了。呼叫声、木浆拍水声音混在一起,在寂静的夜晚格外响亮,惊醒了栖息的鸥鹭,它们吓得扑打着翅膀飞走了,换一个地方栖息。

  每当李清照回忆起这件事,嘴角都会微微上扬。因为这是她心底最珍贵的回忆。

  我一个人靠在窗前,时常想起那一天的那件事:

  我坐在一条小溪边的亭子里,我环顾着四周,远处的青山连绵起伏,*处的池塘波光粼粼,岸边那一丛丛一簇簇的鲜花绿草,为这烦闷的夏天填上了一丝生机。我举起酒杯,一边欣赏着没经,一边品尝着美酒。一杯接着一杯,不知不觉,天色已晚,喝的醉醺醺的我,竟忘了回家的路。

  我的兴致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我划着小船,尽兴的摸索着回家的路。可是一不小心,我错误的闯入了荷花塘深处。我放眼望去,碧绿的荷叶与粉红的荷花交织在了一起,几只小青蛙蹦到了荷叶上唱起了欢快的歌。荷花则散发出了淡淡的清香。看,这儿的荷花害羞的还没展开花瓣;瞧,那儿的几朵荷花早已绽放了自己最美的笑容,像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立在了池塘中央……碧绿的荷叶更加衬托出了荷花的高贵优雅的气质,我不由得赞叹了一声:“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夜幕悄悄的降临了,我不由得着急起来,不知该如何是好,我奋力的划呀划,但却无济于事,我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一下子瘫坐在了船上,可却惊动了河滩边正在栖息的水鸟,它们“扑棱,扑棱”的展开翅膀,向天空飞去。水面泛起了阵阵涟漪,几条小鱼儿也好奇的探出了小脑袋,偷偷的打量着我,我看着这梦幻般的美景,倚靠在船头,睡着了!


如梦令_500字_小学作文(5)份(扩展10)

——《如梦令》教学反思优选【5】篇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是宋朝著名婉约女词人李清照的佳作。词人回忆了一次愉快的郊外游的情景,因酒醉在归途中误入荷花丛中,把栖息的水鸟都吓飞了。表现了作者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是小学阶段极其少数的词,学生凭借以往的学*经验,对词的理解的少之又少的`。因此,课前是非常有必要先介绍有关词的基本知识,诸如什么是词、什么是词牌、词的格调指的是什么,要使学生对词“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韵”的固定格式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对作者的理解也是相当的重要。往往作者会把此情此感会渗透于诗词的字里行间,这有助于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诗词的意境。在初步理解词的相关知识后,可以进入本词的教学了。古诗词的教学,应突出一个“读”字,为此,在简要介绍词人与作词背景以后以“四读”来组织《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的教学。

  教学“第一读”:力求读好词作节奏、停顿,读得连贯、流利。可以先由教师范读或听录音朗读,再让学生齐声朗读二至三遍。

  “第一读”之后,师生共同理解词作中有关词语的含义,弄懂各句的意思,要使学生真正掌握本词所写的内容。为了及时检测学*效果,可以让学生先复述后概括本词内容。然后进入教学“第二读”。此时的“读”是在学生对词作内容掌握之后的读,可以采取分组读、男女组接力读的方式进行。此番“读”也可以让学生朗读二至三遍。

  “第二读”之后,师生共同体会、揣摩词作的丰富意味。可以提问:词人为什么“常记”溪亭日暮,沉醉晚归,迷路惊鸥这样一件生活事件?只要给予学生启发和鼓励,学生定能品味出各种不同的意味来。

  此时,创设情境,感情朗读,感受意境美、音乐美。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训练重点在朗读指导上,而朗读的最高境界是入情入境,应引导学生感受情境,让他们进入角色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发挥自己的创见性去表现古诗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多渠道创设情境,引学生入 “ 境 ” ,通过教师范读,学生领读,教师学生讲读,指名朗读和熟读成诵,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受到美的教育。

  学生每找出一种答案,教师均予以及时评点、肯定,学生自然倍受鼓舞,积极思维,争先恐后举手答题。在兴趣盎然的热情探讨中,学生对词人的内心活动、思想情感有所洞悉,能真切体会到女词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向往自由的炽烈情怀。于是,进入教学“第三读”:要求通过自己的朗读,力求读出女词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向往自由的思想感情。这样读上一两遍便有学生自动合上书本朗声背诵了。

  “第四读”,在学生理解李清照此情此感后,进行课外的延伸,品读李清照的《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体会李清照在晚年时,因外族入侵中原,她流亡到南方,再加上自己深爱的丈夫也因病去世,可以说是孤苦伶仃。深深感受到每一首古诗词的字里行间都寄托着作者的不一样的情感,领略中华古诗词文化的博大精深。

  核心提示:——为了寻找标准答案一直淡淡地喜欢着李清照,对她没有太多的研究,只是记住了她的几句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是最先进入我灵魂深处的,但那时是不理解她“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心境的,后来渐渐知道了她少年时的快乐,新婚时的甜蜜,中年时的幽怨……所以情不自禁地喜欢上了李清照的《如梦令》。...

  ——为了寻找标准答案

  一直淡淡地喜欢着李清照,对她没有太多的研究,只是记住了她的几句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是最先进入我灵魂深处的,但那时是不理解她“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心境的,后来渐渐知道了她少年时的快乐,新婚时的甜蜜,中年时的幽怨……所以情不自禁地喜欢上了李清照的《如梦令》。

  也许是过分喜欢吧,当学生无法确定“如梦令”词牌名还是题目时,我就随手在黑板上写下了“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告诉他们这是李写的另一首《如梦令》,学生咿咿呀呀地读着,一脸的笑意说是词牌名。我也不急,进入了课文的教学。

  由于预*,词早就会背了,词意也早就写在书上了,孩子们都很得意,大有“你不教也没关系”的感觉。于是我检测了几个重点字词,逐句让他们说说意思,可他们搬来的要么是《课课通》上的,要么是拓展阅读上的,似乎也是一首首“清词”,学*底子薄的同学就只有听的份了,于是我直接进入了下一步教学:仔细观察画面,按照你的观察顺序用自己的画描述画面。叽里呱啦,全员参与,每每说到我的困惑处,我就说“是吗?”请了三四个同学说过后,他们叫了起来:到是喝醉了“不知归路”还是天晚了“不知归路”?“兴尽”到底是高兴极了,还是兴致未尽呢?其实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在我进教师前,依然不明确,网上关于此的争论也很多,我似乎无法定夺。

  于是他们再读诗,静心思考,原来在“溪”“亭”“夕阳”“藕花”的美景中,和知己出游,是最幸福的事,所以“酒不醉人人自醉”,陶醉于美景,陶醉于浓情。在美景中和知己游赏,心情愉悦到了极点,可是天色“晚”了,只能意犹未尽、恋恋不舍地回家了。这因为这份“愉悦至极”和“意犹未尽”“恋恋不舍”,词人在事隔许久后依然“常记”。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更多程度上说,是孩子们开阔了我的思维。我觉得只要进入情境,感悟合情合理就行了,似乎不需要什么标准答案了!因为我觉得孩子的,合理的,就是标准的!

  轻松学完,还剩十几分钟呢!于是赶紧拿出家作本,开始默写,正确率较高,我也就放心了。时间多余,我们在读读李的另外一首词吧!学生开始想刚才那样快乐地“昨夜雨疏风骤……”因为这几天江南春天的确是“昨夜雨疏风骤”学生对于理解词意还是没有太多障碍的。我问:为什么你读得那么快乐?学生说春天景美呀,早晨醒来心情愉快,“海棠依旧”心情愉快……我问真的吗?词人也认为“海棠依旧”吗?不如我们把两首联系起来看看呢?“常记溪亭日暮”先写沉醉,次写晚归,因人醉,天晚,才“误入藕花深处”。误入引起心乱争渡,又引出鸥鹭惊飞,这首词富有生活情趣,的确让我们感受到词人对生活的赞美和对大自然的热爱,而“昨夜雨疏风骤”却让我们进入了凄冷的场景,似乎比较消极,如“浓”、“残”、“却”、“瘦”等,同样是体现对大自然的热爱,但面对的背景却是“风雨交加的夜晚”,而非“流水潺潺的溪亭边”,所以我们分明是伤感愁情甚浓。李清照出身于官宦之家,少有文才,深受父母宠爱,生活优裕,《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正是她那时的欢乐生活的真实写照。她十八岁与赵明诚结婚,四十四岁南渡避难,四十六岁丈夫谢世,作者从此流离颠沛,生活无着,以写“愁”称著。这首“昨夜雨疏风骤”虽不知写于何时,但“雨疏风骤”“绿肥红瘦”的春景是令人伤感的,词人不是还反问了:知否?知否?真的是“海棠依旧”吗?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词吧,这次显然是读得伤感了。不敢多读李清照,怕愁绪从中来,所以准时下了课。

  回顾这堂课,觉得我和学生似乎一直在寻找着标准答案,有几许累,有几许乐,有几许“牵”,有几许“引”,重要的`是我们走*了词人,走进了词。

  《如梦令》这首词是李清照青年时期的作品,追叙她一次泛舟流连忘返,酒醉后几乎迷路的情景,反映了她早期无忧无虑的生活和爽朗豪放的性格。在教学本课是,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作为文言文,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难点之最,因此在教学设计是个人认为本堂课的“煽情”或者“铺垫”应该做好。老师让学生回忆并背诵学过的古诗词;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词句把课文读活读美、提醒学生体会33个字包含了无比丰富的内涵,直到最后跟着音乐吟唱本词。并且教师通过范例来吟诵这首词,使学生的兴趣马上浓厚。所有这些,都使学生感受到了学*《如梦令》的乐趣,从而激发了学生对祖国语文的热爱。

  2、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本课不仅采用了让学生课前自学的'方式理解每句词的意思,还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找出“溪亭日暮”、“藕花深处”、“一滩鸥鹭”这三幅画面,帮助学生把握整首词的基本内容。另外,我也做到了注意课堂细节帮助学生理解词句意思。例如,当学生把“兴尽晚回舟”中的“兴”读成第一声时,我就马上给予纠正,读准了“兴”的声调是第四声,学生也就理解了它的意思。

  3、语文教师带着学生一起欣赏文学作品时,要带着学生进入到文字深处,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感悟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我在引导学生找到本词所描绘的三幅画面之后,想法设法将学生引入到三幅画所展示的意境之中。当学生想像了这三幅画面之后,再巧妙地把这三幅画面统统归结于一个“醉”字,引导学生把这三幅画联系在一起,由那个“醉”字使学生体会到词人不仅仅为“美酒”而醉,更为眼前的“美景”而醉,为自己与同行朋友之间的“美情”而醉。在这样的学*过程中,学生的审美情趣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学生对三幅画面的意境的感悟很深刻,如果在课堂上能设计一段对此的写话训练,效果会更好。

  如何提高语文课的教学效率,语文课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王瑛老师所执教的这节《如梦令》就充分地回答了上述问题。这节课解决了“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三个问题,而这三个问题就是每一篇课文要让学生了解的。三个问题中,对学生指导、帮助最大的就是“怎么写的”。王瑛老师紧扣学案中“读读《如梦令》这首词,想象它所描绘的景象,写下来。”的作业设计把它细化成“想象理解词的内容,扣住词中对时间、地点、景物介绍的词语,结合插图进行合理的想象领悟词的意境,并能把想象的景象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一细化,学生有了操作的依据,让学生指导即便是“想象”也要有理由据。

  如果说,王瑛老师的教学第二板块凸显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的话,那么第三板块的教学就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作为婉约派的创始人,这首词充分体现了她的“词风”。然而,如果不补充词人人生经历,学生就读不懂“常记”,读不出“含泪的微笑”。更妙的是王老师联系《练*2》中李清照所写的《夏日绝句》,让学生认识了一个真实的李清照——既有小女子的温婉又有大丈夫的豪情。这就把文本读厚了。

《如梦令》教学反思

  一、话题引入,通读全词。

  师:咱们从一年级到五年级肯定是学了很多很多的古诗,对不对?谁是咱们这个班里面古诗念得最有味道的一个?推荐一个?

  师:(对着大家指出的学生)这样吧,你带着大家来念几首古诗,好不好?

  生:(学生领念)《春晓》、《望庐山瀑布》。

  师:同学们脑海中的古诗词还有很多吧,今天时间关系咱们不往下念了,这节课盛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来欣赏宋朝女词人李清照写的词。知道词吗?

  生:词语。

  师:哦,他说词是词语。盛老师告诉你错了。古诗词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看!(媒体出示《如梦令》词的内容)这就是咱们今天要学的词,词跟我们以前学过的诗有什么不一样?

  生:古诗每句字数一样,词每行的字都是不一样的。

  师:词的句子有长有短,所以又叫做长短句。

  师:还有什么不一样吗?

  师:词有词牌名,每一个词牌名的词都有固定的字数、句式和韵律,《如梦令》这种词牌名的词就是这样的,同学们有兴趣来读读这首词吗?请大家放开声音来读读这首词。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它读正确,读流利。这个要求不高吧,那你就放开声音自个儿读。

  生:放开声音读

  师:声音停下来了,谁能一个人,放开声音读读这首词?谁第一个把手举起来我就叫谁。就请你,勇敢的女孩子。

  生:(读词)

  师:谢谢你,你是第一个勇敢地站起来读书的孩子,刚才她在读的过程当中基本上是通顺的,流利的是不是?你们有意见吗?没有意见,我有意见,这里面有一个字是个多音字,“兴尽”,

  这个字又读xìng又读xīng,什么时候读xìng,什么时候读xīng你们知道吗?什么时候读xīng?

  生:兴奋。

  师:还有“大兴安岭”。但是这个“兴”“高兴”、“兴致”的“兴”却读第四声,所以在这个地方你说应该读第一声还是第四声?第四声,咱们一起把这句话读一读。

  生:(齐读这一句)

  师:不错,咱们再读读这首词,这回第一个举手的是谁?又是一个勇敢的女孩子,我真喜欢你,读读。

  生:(读词)

  师:声音清脆响亮,口齿清晰。读通并不难,但是,同学们,读词的时候如果你能稍加停顿,那就能读出节奏来,读出味道来了,比如说吧,第一句咱们可以这样读“常记/溪亭/日暮”。来,在位置上练读一下。

  生:(读全词)

  师:节奏感把握得挺好。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二、胖”读全词,古文今译。

  师:同学们,读词,读通,读顺还不算,还要读懂它。接下来,请大家在下边注释的帮助下把这首词的大概意思读明白了,请你轻轻地读,再用自己的话轻轻地说,看看能不能把话说顺了,说通了,说明白了。好不好?开始吧!

  师:你自己能够读明白哪一句词的意思了?你站起来说给大伙听听。

  生: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记得在溪边黄昏的时候看日落。

  师:在那里看日落时的情景。是吗?不错的,她这么说,咱们能听懂她的意思吗?能听懂就可以了,来,往下说。你还能读懂哪一句?

  生:沉醉不知归路。她看到日落,沉醉到不知回去的路了。

  师:沉醉,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生:深深地陶醉了。

  师:不知道回家的路了,是吗?或者说是忘记(回家了)。

  师:再往下说

  生:误入藕花深处。这句话我理解的是他开船的时候开到有荷花的地方。

  师:对,划船的时候。那个时候船没有机器的,划的。划到哪儿去了?

  生:(齐说:荷花深处去了。)

  师:是的,荷花深处去了。

  师:接着说。

  生:我理解的是兴(xīng)尽晚回舟

  生:兴(xìng)

  尽晚回舟,他高兴尽了,晚上只好坐舟回去了。结果到了荷花的深处。

  师:他这么说咱们明白吗?他说“高兴尽了”,晚上只好坐船回去,什么叫“高兴尽了”,你能不能说明白点?

  生:就是她看日落已经看得差不多了,她的兴奋已经没有了。

  师:兴奋没有了,你们有不同的意见吗?他说她不要看了,所以回去了。

  生:我觉得是幸好有晚回来的船只。

  师:还有不同的说法吗?你怎么理解?

  生:我觉得是应该朝霞没了,她看完了才回去的。

  生:我是想她是到了傍晚才回去的。

  师:她看着看着,陶醉在里边了,但是,天都黑下来了,这个时候又不得不回去,其实这个“兴尽”是兴未尽,但是因为晚了,所以不得不回去。

  师:还有最后两句没人说,谁来说?

  生:我解释的是惊起一滩鸥鹭。意思就是她在开船的时候不小心进入了荷花的地盘。然后荷花里边有许多的鸥鹭,被她船一开进来就全部飞走了,就是惊起一滩鸥鹭。

  师:荷花深处,不是荷花的'地盘。然后划船怎么会惊起一滩鸥鹭?

  争渡,争渡,谁读明白了?

  师:怎么出去啊,怎么出去啊?在抢着划船,这个时候把一滩欧鹭给惊起来了。

  师:同学们很能干,不知不觉地把这首词给读胖了。(板书:读胖)同学们,如果说把咱们刚才说的话写下来,你说长不长?

  生:长

  师:可是这一首词才用了多少字就把这一次作者郊游的经历写清楚了,你数一数。

  生:33个字。

  师:是啊,33个字就把作者那次郊游的经历写清楚了。交代清楚了郊游的时间是(日落)就是我们说的黄昏、傍晚;地点是在(溪水边的亭子里)对,溪水边的亭子里。你看古诗词就是这样的凝练、含蓄。咱们读一读整首词,体会、体会。

  生:(读全词)

  三、美读全词,想象画面。

  师:光读懂还不够,还要把这一首词读活了。读得很美很美,古诗词有时候一个词语就是一幅画,咱们自己再来读读这首词,看看,你能从这首词中读出哪些画面?

  生:(小声读词)

  一)画面1:“溪亭日暮”

  师:咱们先来读读第一句和第二句,一起读。

  生:(读一、二句)

  师:“溪亭日暮”,让你想起怎样的画面来了?

  生:我想起小溪边有座亭子,那位诗人就站在亭子里面看太阳的日落。

  师:太阳的日落。这话怎么说,说清楚了。

  生:也就是看黄昏时的景色。

  师:对,什么景色?

  生:美丽的景色。

  师:太阳落下来的景色,日落美景。他刚才的画面当中有人、有亭子,那个亭子是几个角的?噢,是个六角亭,肯定是小巧别致的。你想得这么美,肯定能读好它。你来读一读。

  生: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师:你脑海中的画面当中还有什么?

  生:我看到一个亭子,然后李清照把手放在背后,仰望着天,天空披上了一层红红的晚霞,一条小径通向远方。

  师:哦,你还看到了一条小径。落日余辉,晚霞笼罩天空的情景,你们看到过吗?怎么美?谁来描绘给大伙听听啊。

  生:天边都是红颜色的,一轮火红火红的太阳挂在天上……(学生觉得词穷。)

  师:这个时候才感觉到语言的苍白,是不是?来,你就读一读吧!

  生: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师:盛老师,帮助你一下,你们看啊(媒体播放黄昏情景,配乐)

  “黄昏时候,太阳慢慢地从山的后边落下去了,晚霞染红了整个天空,远处的山,*处的水,还有小亭子,都笼罩在晚霞的余辉当中。水面上波光粼粼的,使我们想起这样的诗句来“一道残阳扑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这样的情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让我们把这种美通过朗读传递出来。

  生: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师:沉醉不知归路。她是这样读的,你也来读一读吧。

  生: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师:(深情朗读。)大伙一起来读读吧。

  生:(齐读: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师:盛老师仿佛看到那样的情景了,再来一次。

  生:(齐读: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师:在那样的地方,那样的时候,词人和她的朋友们会在溪边的亭子里干什么?大声地、七嘴八舌地说出来吧!

  生:一边喝酒一边作诗。

  生:一边吃菜一边看。

  师:哦,是在郊宴。

  生:他们可能会下下棋。

  师:对,诗人就是有这样的雅趣。你想她还会在干什么?

  生:我想他们还会在看景色。

  师:看景、吟诗、作对,然后是聊天、下棋,眼睛里看的是美景,嘴里品的是美酒和佳肴,鼻子里还可能会闻到阵阵的……是的荷花的香味、酒香味,那可真是全身心的享受啊!叫酒不醉人,(生接——人自醉啊!)咱们再读这两句,让我们也深深地陶醉一次。

  生:(读两句)。

  二)画面2:藕花深处

  师:除了这个溪亭日暮让你想起了这么美丽的画面之外,还有哪个词也让你想起了美丽的画面了?再读一读,品一品。

  生:“藕花深处”。我的理解是有好多好多的荷花,一大片。

  师:满池都是。怎么美,你能说得美一点吗?

  生:下面是绿绿的荷叶,上面一朵朵荷花含苞待放。

  师:你想起怎样的句子来了?咱们学过荷花吧,把优美的句子吟诵一句到两句给大伙听听。

  生:这荷花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全部展开了。有的在微风中轻轻舞动着。

  师:你们仿佛看到了那满池荷花的美景了是吧。

  生: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生: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生: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生: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师:这就是写黄昏时候荷花的情景的。这个时候啊,已经是黄昏了,一切都变得朦朦胧胧,“藕花深处”,那是一个清香四溢、色彩缤纷、幽静而神秘的世界。我想这个时候他们肯定是更加陶醉了。来,请读读第三句、第四句。

  生: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三)画面3:一滩鸥鹭

  师:你还从哪些词语中联想起画面来了?自己读下去。

  生:“一滩鸥鹭”。

  师: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生:他们可能在说,让我先走,让我先走。

  生:怎么办呀,划不出去了。

  生:我听到了欧鹭翅膀拍打的声音。

  生:还听到了非常急的“哗哗”的划船的声音。

  师:你从哪个词语中听到这样的声音的?

  生:争渡

  师:因为她们在抢着划船。真会读书。

  生:还听到溪水声。

  师:溪水被船桨击起的声音。

  生:我还听到鸥鹭在叫。

  师:鸥鹭叫声响不响?

  生:响。

  师:你怎么知道有这么响啊?

  生:因为上面说惊起一滩鸥鹭,是“惊起”的,又不是凭空飞起来的。

  师:是啊,它是一下子受惊了之后,突然“扑拉拉”飞上了天空。

  生:而且她是惊起“一滩”鸥鹭,一群鸥鹭全部被惊起,一起叫所以很响。

  师:你想啊,她们叫哇,笑哇,声音那么响,那么喧哗,这个时候把栖息着的鸥鹭一下子惊飞起来。“扑拉拉”一声,一群鸥鹭冲破夜幕,飞上蓝天,那情景该多么壮观啊!这样的情景她*时能看到吗?那可真是大自然的奇观啊!谁来读一读这两句?

  生: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师:这样划船能把欧鹭惊起来吗?

  生: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师:划得再有劲一些,你再来试试。

  生: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师:你想此时此刻,词人的心情是多么的……(指名说)

  生:多么开心。

  师:是啊,那是一种意外的开心,意外的收获。

  生:惊喜。

  师:这个“惊”字,既是指鸥鹭给惊飞起来了,又向我们传递了词人惊喜的心情。写得多好啊。再来读一读。

  生:读最后两句。

  四)一幅流动的画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