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秧歌作文6篇

首页 / 作文 / | 2022-09-28 00:00:00 作文

扭秧歌作文1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节是*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家人团圆的日子。今年的元宵节我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在奈曼度过的,我发现,奈曼的年味儿更足,每个人都沉侵在欢天喜地的节日氛围中。上午九点,在繁华的青龙山路上,一场别开生面的秧歌比赛开始了。这场比赛很特别,*时这类比赛都安排在大型的广场上,可这次却安排在了大街上,这样做既达到了比赛的目的,又让人们一饱眼福。我也有幸加入了观看秧歌的人流。只见街道两边被人们围得水泄不通。远远地,一个人潮向我们涌了过来,原来是秧歌队来了。一阵阵悦耳的秧歌调飞进了我的耳畔,秧歌队越来越*,不一会儿就到了我的眼前。一对身穿小红袄的老爷爷和老奶奶拄着拐棍晃晃悠悠、挤眉弄眼地扭了过来,他们的演技高超,表情夸张,举止幽默,逗得人们笑弯了腰。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划旱船了!一个阿姨身上挂着像小船一样的道具,双手抓着两边的船舷,一颠一摇地向我们扭来,就像划着船在水里走似的。“妈妈,这位阿姨在做什么呀?” “她在表演划旱船哩!”妈妈告诉我:“划旱船是一种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起源于山西,有的地区也叫跑旱船。用木头做成船形的架子,包上花花绿绿的绸布,再用绸带挂在表演者的肩上。表演者戴着这个道具在陆地上做出划船的动作,因此得名划旱船。”我看到阿姨的头上沁出了汗珠,我想,道具一定不轻啊!因为阿姨表演得很认真,所以人群中传出一阵阵喝彩声,阿姨开心地笑着,表演得更起劲了。

  浩浩荡荡的人流跟随着秧歌队沿街巡游,人们有的互相猜测这次比赛哪支秧歌队会胜出,有的兴奋地欢呼雀跃,有的干脆就加入了扭秧歌的队伍,手舞足蹈,好不快乐!其实,哪支秧歌队胜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的表演给人们带来了节日的欢乐。如果我当这场比赛的评委,我会给每支队伍都打满分。

扭秧歌作文2

  “咚咚,锵!”“咚咚,锵!”在走廊上,一个中等个子的男生,为了耍酷在头发上沾满了白开水,车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配上一张能麻能说会道的嘴巴,正起兴地跳着东北扭秧歌!

  只见他双手指尖上顶着两条眼镜布,像施了魔法一样,在他的指尖上跳着轻盈的舞蹈,来来*地旋转着,脚尖稍稍踮起,后一步,左一步,右一步,这样一直反复。他的腰就如水桶一样,挺着油光的肚子,但他还是卖力地像蛇一样扭动着,他的样子就像一只小肥猪踩到泥塘里要滑倒似的,逗得围观的人哈哈大笑。他自己却用无知的眼神望了望我们又望了望自己,一个劲儿傻笑。

  看着我们的笑容,他越跳越起劲,嘴里还配着小曲:“咚咚,锵……”此时此刻他像一个杂技员,粗黑的眉毛像被浓墨描过,原本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变成笑眼,像月牙一样弯,红润的嘴唇也做着“运动”,不停地哼着东北扭秧歌,时不时对一旁的同学发出“邀请”:“喂,帅哥,要不要一起跳?”语音略显调皮,又带着好奇心,加入这扭秧歌“盛典”,一同沉浸在欢乐的海洋……

  在繁忙的学*生涯中,他带给我们一丝快乐,调皮是他的本性,活泼是他的特点,作为“开心果”的他总是带给我们无穷无尽的快乐!同学们,猜出他是谁了吗?

扭秧歌作文3

  今天我和爸爸、舅舅、舅妈去看扭秧歌。我看到了许多医院的彩车,多得数也数不清,我还看到了舅妈医院的彩车。

  还有许多公司的彩车,也是多得数也数不清。我还看到了大龙、小龙,有喷火的火炎龙,有喷水的水炎龙(大概又是动画片里的内容)。

  还有几个人拿着钹(乐乐不知道这是什么乐器,给我形容了一下,我告诉他的),两只手一拍一拍的,声音可响亮了。看完秧歌我们就在舅舅家吃饭了。

  妈妈有话说:元宵节我值班,当时没有来得及问乐乐看秧歌的情况,等第二天下夜班后问他时,他说那是昨天发生的事,早忘了(这忘性是不是大了点呢),我就说想起多少说多少,就有了上文。由此可见有什么事一定要让他及时描述,否则真的就忘了。

扭秧歌作文4

  今天我去看秧歌,我远远地就听到啦锣鼓声,我走过去看见有很多围观的人,人山人海,太多了。我看见了锣鼓车那些有的打鼓,有的敲锣,扭秧歌的人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拿着扇子,头上带着花,后面咋着一条长长的辫子,在队伍中有一个孙悟空左扭扭,右扭扭,前妞妞,后妞妞,真有趣。她朝我走过来,把我吓得向后退,我从侧面看见她的脸笑啦!我想有孙悟空就有猪八戒,他那大大的肚子,她的鼻子像一个杯子,扛着大耙子,耙子上面有一个佛字,他没扭只是懒懒地走,还有一个要饭的,拿着一个半截棍子从那晃来晃去,走在队后面。又过来几对秧歌其中有踩高跷的,头上包手巾的,这个村子真是穷呀!夕阳红最精彩很多老爷爷老奶奶,天那么冷,妞的还那么精神。

  今天是正月十五,大家高高兴兴的过个团圆年,希望今年五谷丰收,**安安,不再有tai独zang独。不再有地震,*越来越强大。

扭秧歌作文5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节是*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家人团圆的日子。今年的元宵节我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在奈曼度过的,我发现,奈曼的年味儿更足,每个人都沉侵在欢天喜地的节日氛围中。上午九点,在繁华的青龙山路上,一场别开生面的秧歌比赛开始了。这场比赛很特别,*时这类比赛都安排在大型的广场上,可这次却安排在了大街上,这样做既达到了比赛的目的,又让人们一饱眼福。我也有幸加入了观看秧歌的人流。只见街道两边被人们围得水泄不通。远远地,一个人潮向我们涌了过来,原来是秧歌队来了。一阵阵悦耳的秧歌调飞进了我的耳畔,秧歌队越来越*,不一会儿就到了我的眼前。一对身穿小红袄的老爷爷和老奶奶拄着拐棍晃晃悠悠、挤眉弄眼地扭了过来,他们的演技高超,表情夸张,举止幽默,逗得人们笑弯了腰。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划旱船了!一个阿姨身上挂着像小船一样的道具,双手抓着两边的船舷,一颠一摇地向我们扭来,就像划着船在水里走似的。“妈妈,这位阿姨在做什么呀?” “她在表演划旱船哩!”妈妈告诉我:“划旱船是一种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起源于山西,有的地区也叫跑旱船。用木头做成船形的架子,包上花花绿绿的绸布,再用绸带挂在表演者的肩上。表演者戴着这个道具在陆地上做出划船的动作,因此得名划旱船。”我看到阿姨的头上沁出了汗珠,我想,道具一定不轻啊!因为阿姨表演得很认真,所以人群中传出一阵阵喝彩声,阿姨开心地笑着,表演得更起劲了。

  浩浩荡荡的人流跟随着秧歌队沿街巡游,人们有的互相猜测这次比赛哪支秧歌队会胜出,有的兴奋地欢呼雀跃,有的干脆就加入了扭秧歌的队伍,手舞足蹈,好不快乐!其实,哪支秧歌队胜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的表演给人们带来了节日的欢乐。如果我当这场比赛的评委,我会给每支队伍都打满分。

扭秧歌作文6

  在姥姥家,最过瘾的就是扭秧歌了。第一次尝试让我更加感受到了秧歌的美和纯朴。当然,也闹了不少笑话。

  在姥姥的鼓励下,我怀揣着激动又好奇的加入了秧歌队。望着大人们走着规定的步伐扭来扭去,我既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终于加入了秧歌队,担心的是自己会不会走错步伐。我顿时感到踌躇不安,不知该怎么办。我发现姥姥在一旁注视着我,望着那鼓励的眼神,我顿时充满了信心,加入了排练之中……

  姥爷是队长,他让我骑一个额头戴着一个大红花,脖子上系着一个铜铃的小毛驴。望着这头小驴,我开始犯难了:真驴我都没骑过,何况假驴呢!我把这想法告诉了姥爷,,姥爷听后哈哈大笑:“哈哈!小傻瓜!不是让你骑在上面,而是让你站在里面,走着秧歌的步伐。还有,你这毛驴还是领队的咧!"边说边给我示范了一下,望着姥爷那憨态可掬的样子,不禁笑了起来,心情一下子放松了作文。我站在毛驴里,手抓着两边的绳扣,把驴脖上的牵绳挂在脖子上,学着姥爷的动作,上前走三小步,再到退一小步,边走两手边上下摇晃,使驴脖,驴尾颠起来,此时,我的动作越来越娴熟,也学会了上坡下坡。这时候,表弟也骑上了小毛驴,阴险的笑着向我走来,我见大事不妙,就使劲拎着小驴狂奔起来。毕竟,小驴始终都是个累赘,刚跑了一会儿,我已经是大汗淋漓了,眼见表弟就要追了上来,而且他边跑边大喊:“我要跟你比武!冲呀!”我下的顾不上小毛驴,拔腿就跑,表弟也放下毛驴在追我,而两只小毛驴也静静地躺在地上不动,看我们两个疯子追跑

  队伍也被搞得一团糟,等我俩疯够了,才各自戴上花饰,骑上毛驴,又扭起来。有了这个小插曲,我和表弟更有了精神头,边走边用驴头互相碰打对方的驴头,这样,越大越欢,有偏离了队伍,在姥爷的劝说下,我俩又恢复了正常,各自领着队伍表演,可是,虽看表面*静,但其实都各自“心怀鬼胎”,趁机报复一下。可过了一会儿,越走越投入,心里一下子就没有了坏想法。看来,这就是“神圣的事业可以净化心里一切杂念”吧!呵呵,疯了一天,不管走得好不好,姥爷还是奖励了我俩一大把糖果。

  秧歌舞,虽跳得不好,但是,重在参与嘛!明年,我再参加。扭秧歌记扭秧歌记!


扭秧歌作文6篇扩展阅读


扭秧歌作文6篇(扩展1)

——扭秧歌作文 (菁华5篇)

扭秧歌作文1

  夕阳渐渐坠落山下,人们吃过晚饭就三一群两一伙匆匆忙忙的向同乐家园商场的广场走去。我和姥姥也一同随着人群跟去。到了那儿,一看是老年人在扭秧歌,有女的也有男的。他们都是60来岁的老人也有年纪大一点的我很好奇就和姥姥一起停下来观看。

  不一会儿录音机响了人们跟着音乐的节奏扭了起来。他们个个左手拿彩扇右手拿手绢,前走3步后退1步。个个都高高兴兴、喜气洋洋。9点左右秧歌停止了,他们个个汗流浃背,一点都不觉得累。这时我们也随着人群回家了。

扭秧歌作文2

  今日,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节是*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家人团圆的日子。今年的元宵节我是和爸爸妈妈一齐在奈曼度过的,我发现,奈曼的年味儿更足,每个人都沉侵在欢天喜地的节日氛围中。上午九点,在繁华的.青龙山路上,一场别开生面的秧歌比赛开始了。这场比赛很异常,*时这类比赛都安排在大型的广场上,可这次却安排在了大街上,这样做既到达了比赛的目的,又让人们一饱眼福。我也有幸加入了观看秧歌的人流。只见街道两边被人们围得水泄不通。远远地,一个人潮向我们涌了过来,原先是秧歌队来了。一阵阵悦耳的秧歌调飞进了我的耳畔,秧歌队越来越*,不一会儿就到了我的眼前。一对身穿小红袄的老爷爷和老奶奶拄着拐棍晃晃悠悠、挤眉弄眼地扭了过来,他们的演技高超,表情夸张,举止幽默,逗得人们笑弯了腰。

  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划旱船了!一个阿姨身上挂着像小船一样的道具,双手抓着两边的船舷,一颠一摇地向我们扭来,就像划着船在水里走似的。“妈妈,这位阿姨在做什么呀”“她在表演划旱船哩!”妈妈告诉我:“划旱船是一种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起源于山西,有的地区也叫跑旱船。用木头做成船形的架子,包上花花绿绿的绸布,再用绸带挂在表演者的肩上。表演者戴着这个道具在陆地上做出划船的动作,所以得名划旱船。”我看到阿姨的头上沁出了汗珠,我想,道具必须不轻啊!因为阿姨表演得很认真,所以人群中传出一阵阵喝彩声,阿姨开心地笑着,表演得更起劲了。

  浩浩荡荡的人流跟随着秧歌队沿街巡游,人们有的互相猜测这次比赛哪支秧歌队会胜出,有的兴奋地欢呼雀跃,有的干脆就加入了扭秧歌的队伍,手舞足蹈,好不欢乐!其实,哪支秧歌队胜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的表演给人们带来了节日的欢乐。如果我当这场比赛的评委,我会给每支队伍都打满分。

扭秧歌作文3

  秧歌,是北方农民庆祝丰收的一种表演形式,这一股民族风也刮进了我们的学校,在我们学校成立了秧歌队,我也是其中的一员。秧歌队成立至今已有两年多的时间,在这期间,我们接到镇*,其他学校的演出邀请,每一次演出,都是令人难忘的。记得有一次,我们秧歌队接到了某公园的演出邀请。当我们到达公园时,那场面真可谓是人山人海。当时也有一支秧歌队在演出,可是他们都是大人,待他们演出过后,轮到我们这群孩子上场了。应对那么多人,我们紧张得额头、手心都沁出了汗水。可是,欢快的唢呐和明亮的鼓点一齐演奏起来,紧张就被我们抛到了脑后。每个小演员都精神抖擞、容光焕发。看,头跷挥舞着鞭子,所有演员在他们的带领下,做出一套套令人眼花缭乱的动作;“老头”和“老太太”迈着悠闲地步伐,缓缓而行;而上装下装的表演,更令人拍手叫绝了,每个人的动作都不相同。

  当时,我们欢快的舞动扇子和手绢,脸上也洋溢着胜利的笑容。当“架象”这个绝活一亮相,全场的观众都给了我们无比热烈的掌声和叫好声。刹那间,一种从未有过的自豪和骄傲涌上心头,喜悦的泪水夺眶而出。之后,随着套路越来越繁多,掌声和叫好声一浪之后一浪,潮水般向我们涌来……或许有人会说,秧歌很老土,赶不上今日时尚的脚步。可我却认为,这是我们特有的表达喜悦的方式,我们作为北方民族的子孙,更应当发扬这种艺术。

扭秧歌作文4

  “咚咚,锵!”“咚咚,锵!”在走廊上,一个中等个子的男生,为了耍酷在头发上沾满了白开水,车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配上一张能麻能说会道的嘴巴,正起兴地跳着东北扭秧歌!

  只见他双手指尖上顶着两条眼镜布,像施了魔法一样,在他的指尖上跳着轻盈的舞蹈,来来*地旋转着,脚尖稍稍踮起,后一步,左一步,右一步,这样一直反复。他的腰就如水桶一样,挺着油光的肚子,但他还是卖力地像蛇一样扭动着,他的样子就像一只小肥猪踩到泥塘里要滑倒似的,逗得围观的人哈哈大笑。他自己却用无知的眼神望了望我们又望了望自己,一个劲儿傻笑。

  看着我们的笑容,他越跳越起劲,嘴里还配着小曲:“咚咚,锵……”此时此刻他像一个杂技员,粗黑的眉毛像被浓墨描过,原本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变成笑眼,像月牙一样弯,红润的嘴唇也做着“运动”,不停地哼着东北扭秧歌,时不时对一旁的同学发出“邀请”:“喂,帅哥,要不要一起跳?”语音略显调皮,又带着好奇心,加入这扭秧歌“盛典”,一同沉浸在欢乐的海洋……

  在繁忙的学*生涯中,他带给我们一丝快乐,调皮是他的本性,活泼是他的特点,作为“开心果”的他总是带给我们无穷无尽的快乐!同学们,猜出他是谁了吗?

扭秧歌作文5

  大年初三的一大早,就听到街上锣鼓喧天的,我兴奋地跑了出去……

  啊,原来是秧歌队过来了。街道上围观的人群是一层又一层的,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挤了进去,一条长长的秧歌队展现在我的眼前:看!秧歌队中的“公子”风度翩翩,“小姐”楚楚动人,“小丑”滑稽可笑……他们尽情地舞动着,不时地博得观众的.阵阵掌声。

  最精彩的要数“捉蝴蝶”了。只见一位阿姨用长长的竹竿挑着一只漂亮的绸缎做的蝴蝶,一位大哥哥和一位大姐姐在“抢”这只大蝴蝶。大姐姐眼睛盯着这只大蝴蝶,踮起脚尖,伸出双手一捂,我想她一定会“捉”到那只蝴蝶的,可蝴蝶却“呼”的一下“飞”走了。那位大哥哥瞄准了目标,接连翻了几个跟头,就像腾空而起的孙悟空一样,来了一个“海底捞月”,当他的手刚刚接触到那只蝴蝶,阿姨却转动起竹竿,蝴蝶旋转着划出了一条美丽的弧线,飘飘然地又“飞”走了。就这样,大哥哥和大姐姐“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变着花样来“捉”这只美丽的蝴蝶,可总是一场空,逗得观众们是一阵阵地哈哈大笑。

  “捉蝴蝶”的队伍刚刚过去,一个漂亮的“小媳妇”侧着身子向我这边走过来了。只见她迈着轻盈的步子,扭动着苗条的身段,舞动着长长的锦袖,甩动着两条长长的辫子,腮边涂抹着厚厚的腮红在朝阳的照射下闪着光彩……真是美丽极了,好盼她转过身来,让我好好瞧瞧那漂亮的脸蛋。她果然转身过来了,啊,她原来是个“孕妇”,挺着一个大大的肚子,好像要生宝宝似的。看她欢快的舞步,这会是真的吗?我不由地伸出手去摸了摸她的肚子,硬棒棒的。“小媳妇”见我好奇,就拿着我的手用力地敲了敲,哈哈,原来是个大塑料壳肚子呀!“小媳妇”哈哈一笑,我才如梦方醒,这么漂亮的一个“小媳妇”原来是个小伙子呀!

  秧歌队在一阵阵的欢声笑语中向进移动着,将整条街道都渲染得热闹非凡,给这个祥和欢快的新年增添了无限的喜庆氛围。


扭秧歌作文6篇(扩展2)

——扭秧歌作文(精选十篇)

  扭秧歌作文 1

  “瑶瑶,快起床。”我睁开眼一看是姐姐在叫我起床,我穿好衣服发现奶奶不在家便问姐姐:“姐,奶奶呢?”“去参加一年一度的秧歌大赛了。”姐姐接着说:“快点起床,一会去比赛现场观看比赛。”我飞速洗完脸、梳完头,连饭都顾不上吃就和姐姐去比赛现场观看比赛了。

  还没开始比赛就已经人山人海了。我和姐姐像两只小耗子似的挤进人群中,走到了第一排,比赛情形一目了然。比赛开始了锣鼓喧天,鞭炮齐呜。

  比赛的节目分三类,一类是舞龙;一类是高跷,还有一类是秧歌儿,舞龙的节目只有一队,是由十几人人组成的,这条龙每一段就会有一根杆子。他们一个人一个杆子,左右摇动,他们的动作那么协调、那么有序,把龙舞得活灵活现的。

  高跷的节目也只有一队,他们衣着整齐,站在高跷上如履*地,*看他们的服装你就会知道他们*时有多么累了。

  轮到奶奶的队伍出场了,他们一场就响起阵阵欢呼声,叫喊声连成一片。他们个个精神饱满、神采飞扬,他们穿着整齐的服装,奶奶带着红帽子,穿的是绿色上衣和裤子,上衣还乡着一条龙,亮眼极了。随着锣鼓声轻盈的舞动着手中的扇子和手绢,现在的奶奶好像年轻了二十几岁。我和姐姐都暗暗的想:奶奶一定会进前三名的。我们看见奶奶就向她招手此时的奶奶笑着更加灿烂了。

  最后爷爷、奶奶们用实力告诉我们他们是最棒的。人们都说:“最美不过夕阳红。”他们让我看见最绚丽多彩的夕阳红。

  扭秧歌作文 2

  在姥姥家,最过瘾的就是扭秧歌了。第一次尝试让我更加感受到了秧歌的美和纯朴。当然,也闹了不少笑话。

  在姥姥的鼓励下,我怀揣着激动又好奇的加入了秧歌队。望着大人们走着规定的步伐扭来扭去,我既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终于加入了秧歌队,担心的是自己会不会走错步伐。我顿时感到踌躇不安,不知该怎么办。我发现姥姥在一旁注视着我,望着那鼓励的眼神,我顿时充满了信心,加入了排练之中……

  姥爷是队长,他让我骑一个额头戴着一个大红花,脖子上系着一个铜铃的小毛驴。望着这头小驴,我开始犯难了:真驴我都没骑过,何况假驴呢!我把这想法告诉了姥爷,姥爷听后哈哈大笑:“哈哈!小傻瓜!不是让你骑在上面,而是让你站在里面,走着秧歌的步伐。还有,你这毛驴还是领队的咧!"边说边给我示范了一下,望着姥爷那憨态可掬的样子,不禁笑了起来,心情一下子放松了。我站在毛驴里,手抓着两边的绳扣,把驴脖上的牵绳挂在脖子上,学着姥爷的动作,上前走三小步,再到退一小步,边走两手边上下摇晃,使驴脖,驴尾颠起来,此时,我的动作越来越娴熟,也学会了上坡下坡。这时候,表弟也骑上了小毛驴,阴险的笑着向我走来,我见大事不妙,就使劲拎着小驴狂奔起来。毕竟,小驴始终都是个累赘,刚跑了一会儿,我已经是大汗淋漓了,眼见表弟就要追了上来,而且他边跑边大喊:“我要跟你比武!冲呀!”我下的顾不上小毛驴,拔腿就跑,表弟也放下毛驴在追我,而两只小毛驴也静静地躺在地上不动,看我们两个疯子追跑

  队伍也被搞得一团糟,等我俩疯够了,才各自戴上花饰,骑上毛驴,又扭起来。有了这个小插曲,我和表弟更有了精神头,边走边用驴头互相碰打对方的驴头,这样,越大越欢,有偏离了队伍,在姥爷的劝说下,我俩又恢复了正常,各自领着队伍表演,可是,虽看表面*静,但其实都各自“心怀鬼胎”,趁机报复一下。可过了一会儿,越走越投入,心里一下子就没有了坏想法。看来,这就是“神圣的事业可以净化心里一切杂念”吧!呵呵,疯了一天,不管走得好不好,姥爷还是奖励了我俩一大把糖果。

  秧歌舞,虽跳得不好,但是,重在参与嘛!明年,我再参加。扭秧歌记扭秧歌记!

  扭秧歌作文 3

  “咚咚,锵!”“咚咚,锵!”在走廊上,一个中等个子的男生,为了耍酷在头发上沾满了白开水,车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配上一张能麻能说会道的嘴巴,正起兴地跳着东北扭秧歌!

  只见他双手指尖上顶着两条眼镜布,像施了魔法一样,在他的指尖上跳着轻盈的舞蹈,来来**地旋转着,脚尖稍稍踮起,后一步,左一步,右一步,这样一直反复。他的腰就如水桶一样,挺着油光的肚子,但他还是卖力地像蛇一样扭动着,他的样子就像一只小肥猪踩到泥塘里要滑倒似的,逗得围观的人哈哈大笑。他自己却用无知的眼神望了望我们又望了望自己,一个劲儿傻笑。

  看着我们的笑容,他越跳越起劲,嘴里还配着小曲:“咚咚,锵……”此时此刻他像一个杂技员,粗黑的眉毛像被浓墨描过,原本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变成笑眼,像月牙一样弯,红润的嘴唇也做着“运动”,不停地哼着东北扭秧歌,时不时对一旁的同学发出“邀请”:“喂,帅哥,要不要一起跳?”语音略显调皮,又带着好奇心,加入这扭秧歌“盛典”,一同沉浸在欢乐的海洋……

  在繁忙的'学*生涯中,他带给我们一丝快乐,调皮是他的本性,活泼是他的特点,作为“开心果”的他总是带给我们无穷无尽的快乐!同学们,猜出他是谁了吗?

  扭秧歌作文 4

  同学们,你们见过扭秧歌吗?如果你们在正月十五来我的家乡龙都濮阳做客,那么你一定会被那热闹的气氛所吸引!

  快听“咚咚锵,咚咚锵”阵阵锣鼓声震耳欲聋。“噼噼啪啪”的鞭炮、“嘀嘀答答”的唢呐声一起上阵。大街小巷一拨儿接一拨儿秧歌开始上场。领头的是“沙和尚”,他头戴小生帽,身穿长马褂,手持大折扇。身后是众多大姑娘与小伙子。随着锣鼓声,秧歌队踏丁步,迈十字,彩绸飞舞。人们只要路过都驻足观看。

  走场两圈后,有个骑毛驴的老太太,是一位伯伯扮演的,样子很是滑稽:矮矮的个子,瘦长的黑脸膛擦着厚厚的粉,粉红的腮红,红红的嘴唇,小小的眼睛睁不开似的眯着,枯黄的假发在脑后挽了一个小发髻,戴一头绢做的红花,穿着绿上衣,红裤子,摇头晃脑的,拿着小鞭子一摇一摇地在前边开道。好长的一个队伍象一条舞动的龙!

  还有几个人扮成娃娃、孙悟空的、唐僧,猪八戒、沙和尚的在后压镇。

  突然唢呐换了调,锣鼓打得更加响亮了。一对对旱船排着队上来了,老汉在船里像个醉翁东摇西晃,后面还跟着水灵灵的大姑娘忸怩作态。正在高潮,后面突然冲出几个“刁老婆”:手拿木棒,身穿青布大衫,耳朵上还挂着一红一绿的大辣椒,脸上还有一个豆大的“黑痣”,黄脸朱唇,气势汹汹,大有“棒打鸳鸯”之势。她三蹿两跳跑到老汉面前,很快便和老汉周旋起来,他们互不相让,真是让人啼笑皆非。这时,高跷队上来了,这才解散了这对丑冤家。这一拨秧歌队刚走,那一拨又上来了。耍龙灯、舞狮子、天女散花、丰收锣鼓……人群沸腾了,拥着队伍说啊笑啊,指指点点地议论着。小孩骑在爸爸的头上追着高跷队叫,儿女们扶着老人跟着高跷队走。

  人们忘记了寒冷,被这热闹的气氛带进了另一个精彩的世界。同学们,百闻不如一见。来看看我们家乡龙都濮阳的扭秧歌吧!亲眼看一看那醉人的场面,听听那高昂的韵律,融合在那渲染出热闹、喜庆的浓烈气氛中去吧!

  我们欢迎你们到濮阳来旅游,到濮阳来做客!

  扭秧歌作文 5

  从正月初七开始,离退休管理站们每天下午三点钟就想起“咚咚锵锵”的锣鼓声,原来是爷爷奶奶们在扭秧歌。

  队伍排得好长好长,他们随着锣鼓点有节奏地扭起来,做着各种动作,十分壮观。

  他们共分三个方队。第一方队是彩绸扇队,花花绿绿的,扭起来像蝴蝶飞舞。第二方队是花篮队,二十几个奶奶每人一副担子,挑着两个花篮,一走一颤,十分整齐。第三方队是赶毛驴划旱船的,小毛驴一跳一跳的,赶毛驴的爷爷挥舞着鞭子,做着滑稽动作。还有拿着da烟袋的,他们做着鬼脸,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扭秧歌作文 6

  上个星期,雪后晴朗的好天气,使我们忍不住要出去转一下,地点是宁溪的一个农家山庄。

  我们吃惯了城市的大鱼大肉,现在品尝一下乡村的特色农家菜,也是别有一番滋味。就在我们酒醉饭饱的时候,那边传来了一阵热闹的锣鼓声,这是怎么回事呢?出去一看,原来是广场上正在举行扭秧歌活动。

  这个广场四面环山,虽然是冬天,但周边的有些树木仍然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坦宽阔的广场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脸上都充满了笑容,特别是小孩子,异常兴奋,东奔西跑,也想上去扭两步。

  这时候,人越来越多,连小山坡都站满了。欢快地乐曲中,一个穿着绿衣裤,右手拿着金边大扇子,左手捏着红色绸带一角的人,脚踩着鼓点,拉开了这次活动的序幕。

  一刹那,广场上红绸飞舞,鼓声惊天,她们动作整齐,手中的绸布时而向前直伸,时而上下翻飞,时而左右摆动,如银蛇,似飞练,让人眼花缭乱,博得观众阵阵喝彩。更引人注目的是,一群老奶奶,你看,她们左扭一下,右扭一下,双手不断变着花样,左手拿着八角巾,右手拿着红扇子。八角巾一会儿甩在肩上,一会儿摇下来,扇子一开一合,灵活无比,真是精神十足,绝不逊色于那些小伙子。

  热闹的场面一直延续到下午三点左右,喇叭声,锣鼓声,把这个寒冬的冬意吹得一干二净。我们都在看着,听着,在幸福和欢乐中陶醉着……

  扭秧歌作文 7

  夕阳渐渐坠落山下,人们吃过晚饭就三一群两一伙匆匆忙忙的向同乐家园商场的广场走去。我和姥姥也一同随着人群跟去。到了那儿,一看是老年人在扭秧歌,有女的也有男的。他们都是60来岁的老人也有年纪大一点的我很好奇就和姥姥一起停下来观看。

  不一会儿录音机响了人们跟着音乐的节奏扭了起来。他们个个左手拿彩扇右手拿手绢,前走3步后退1步。个个都高高兴兴、喜气洋洋。9点左右秧歌停止了,他们个个汗流浃背,一点都不觉得累。这时我们也随着人群回家了。

  扭秧歌作文 8

  在奶奶家,最令人愉快的事情是秧歌。第一次尝试让我更加感受到秧歌的美丽和质朴。当然,它也制造了很多笑话。

  在祖母的鼓励下,我怀着兴奋和好奇加入了秧歌队。看着大人们以规定的速度扭动身体,我既高兴又担心。我很高兴终于加入了秧歌队,并担心自己是否会出错。我立刻感到犹豫,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发现我的祖母看着我,看着鼓励我的眼睛。我充满信心,参加了排练

  爷爷是队长。他让我骑一头小驴,前额上有一朵大红花,脖子上戴着一个铜铃。看着这头小驴,我开始陷入困境:我从来没有骑过真驴,更不用说假驴了!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爷爷。听了之后,爷爷笑了起来:“是的;哈哈!小傻瓜!不是让你坐在上面,而是让你站在里面,走在秧歌的台阶上。还有,你这头驴子还是头儿。”说着,他向我示范。看着爷爷天真的样子,他忍不住笑了起来,放松了心情。我站在驴子身上,双手拿着绳子扣,把绳子挂在驴子脖子上,绕着我的脖子,从祖父的行为中学*,向前走了三小步,然后后退了一小步。当我走路时,我的手上下摇晃,使驴子的`脖子和尾巴隆起。这时,我的动作变得越来越熟练,我学会了上坡和下坡。这时,表哥也骑上了小毛驴,带着阴险的微笑向我走来。看到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了,我和小驴一起狂奔。毕竟,小毛驴总是一个负担。跑了一会儿后,我大汗淋漓。当我看到我的表弟时,我正要赶上他,他一边跑一边大叫:“我的表弟;我想和你竞争!Go“我不在乎这头小驴,所以我跑开了。我表哥也放下了驴追赶我,两头小驴静静地躺在地上。看到我们两个疯子在追赶

  ,球队也被搞得一团糟。当我们够疯狂的时候,我们戴上鲜花,骑上驴子,然后再次扭动。有了这一集,我和表哥变得更加精力充沛。我们一边走,一边用驴头碰对方的驴头。这样,越大越快乐,一些人就偏离了团队。在祖父的劝说下,我们恢复了正常,带领团队进行表演。然而,虽然我们表面上看起来很*静,但我们都有“鬼”,并借此机会报复。但过了一段时间,他变得越来越投入,心里也没有坏主意。这似乎是"一个",;神圣的事业可以净化你心中所有的干扰!呵呵,我一整天都疯了。不管我走得多好,爷爷都给了我们很多糖果。

  秧歌舞不好,但参与很重要!明年,我将再次参加。秧歌舞!

  扭秧歌作文 9

  “咚咚,锵!”“咚咚,锵!”在走廊上,一个中等个子的男生,为了耍酷在头发上沾满了白开水,车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配上一张能麻能说会道的嘴巴,正起兴地跳着东北扭秧歌!

  只见他双手指尖上顶着两条眼镜布,像施了魔法一样,在他的指尖上跳着轻盈的舞蹈,来来**地旋转着,脚尖稍稍踮起,后一步,左一步,右一步,这样一直反复。他的腰就如水桶一样,挺着油光的肚子,但他还是卖力地像蛇一样扭动着,他的样子就像一只小肥猪踩到泥塘里要滑倒似的,逗得围观的人哈哈大笑。他自己却用无知的眼神望了望我们又望了望自己,一个劲儿傻笑。

  看着我们的笑容,他越跳越起劲,嘴里还配着小曲:“咚咚,锵……”此时此刻他像一个杂技员,粗黑的眉毛像被浓墨描过,原本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变成笑眼,像月牙一样弯,红润的嘴唇也做着“运动”,不停地哼着东北扭秧歌,时不时对一旁的同学发出“邀请”:“喂,帅哥,要不要一起跳?”语音略显调皮,又带着好奇心,加入这扭秧歌“盛典”,一同沉浸在欢乐的海洋……

  在繁忙的学*生涯中,他带给我们一丝快乐,调皮是他的本性,活泼是他的特点,作为“开心果”的他总是带给我们无穷无尽的快乐!同学们,猜出他是谁了吗?

  扭秧歌作文 10

  今年的春节我在河南姥姥家过的,乡村过年虽然不象北京那么繁华但也非常热闹。

  刚到姥姥家,就被表姐拉着去看扭秧歌,原来,村里有个秧歌队,我的姥姥、二姥姥都是秧歌队员。为增加过节的喜庆,逢年过节都要锣鼓喧天地表演几场。

  等了好长的时间,好不容易才开始演出,乐队在前,有打鼓的,有吹笛子的……有个骑毛驴的老太太,是一位伯伯扮演的,样子很是滑稽:矮矮的个了,瘦长的黑脸膛擦着厚厚的粉,粉红的腮红,红红的嘴唇,小小的眼睛睁不开似的眯着,枯黄的假发在脑后挽了一个小发髻,戴一头绢做的红花,穿着绿上衣,红裤子,摇头晃脑的,拿着小鞭子一摇一摇地在前边开道。

  姥姥、二姥姥穿着扭秧歌的衣服、头戴大红花排在第一排,舞动扇子,随着音乐就走两步退两步地扭起来,扭秧歌的全是女的,不像拉丁舞一样有男有女。秧歌队有40多人,好长的一个队伍象一条舞动的龙! 还有几个人扮成娃娃、孙悟空的、唐僧,猪八戒、沙和尚的在后压镇……

  看秧歌的人特别多,几乎全村人都出来了,真引人注目!姥姥她们走的很远,整个村的四条街道都要扭一遍。

  表演完之后,我连忙过去帮助姥姥拿东西,我问姥姥累吗?高兴吗?,姥姥说:不累,很高兴。原来带给大家欢乐自己才能更快乐!

  我和姥姥、姐姐一起愉快地回家了。


扭秧歌作文6篇(扩展3)

——家乡的大秧歌小学作文 (菁华3篇)

  朋友,您看过大秧歌吗?如果您正月十五能到我们家乡做客,您一定会被那粗旷豪放的场面所吸引,在流连忘返中,说不定您也会情不自禁地加入这狂欢的行列,身不由己地扭起来。

  你听,锣鼓声声,鞭炮齐鸣,锁呐响起来,大街上一拨儿秧歌开始打圆场了。领头的是“沙公子”,他头戴小生帽,身穿白衣,手持大折扇。后面紧跟的是乔装打扮的大姑娘和小伙子。“七冬锵,七冬锵,七八弄冬锵……”随着这铿锵的锣鼓,秧歌队在“沙公子”的指挥下踏丁字,迈十字,彩绸飞舞,龙步生风,自然排成两行,穿花打场。看秧歌的人们见到这雄浑的气势自然停住脚步。走场两圈后,只见“沙公子”跃步跳入场心,双手抱拳作揖,唱个贺年的大调,热闹的小戏便开始了。这时琐呐换调,锣鼓的韵律,也变得更加昂扬,一对对旱船如同在水上漂,手持“船桨”的老汉在前面像醉翁一样扭来扭去,那水灵灵大多男扮的“姑娘”扭作丑态。

  正扭到高潮处,后面却冲出几个“刁老婆”。她们手拿棒槌,身穿黑色布衫,耳朵上还挂着一红一绿的大辣椒,脸还有一个豌豆大的痣, 黄脸朱唇,气势汹汹,大有“棒打鸳鸯”之势,三跳两跳来到了旱船前,与“老汉”开始周旋。棒、桨相撞乒乒乓乓,相方相对互不相让,他们似撕似打,似挑似逗,似舞似扭,真叫人忍俊不禁。正在难解难分之时,高跷队冲了上来,这才冲散了这堆“冤家”……

  朋友们。来体验扭秧歌吧!

  在我很小的时候外婆带我去过东北的一个小镇上,那里虽然没有大城市的繁华,但有着自己独特的*俗,尤其是那个大秧歌。一提起大秧歌镇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啊,不管是男女老少都会给你扭上一段。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小镇上大大小小的广场上就会想起咚咚的锣鼓声和优美的唢呐声,这声音就像有了魔力一般,之后全镇的都陆陆续续的到广场上,有的手里拿着扇子,有的拿着手绢,有的就空着手。一时间广场上就热闹了起来。

  大秧歌开始了。虽然队伍中大多都是中老年人,可他们瓷胎优美,脚步轻盈,动作十分的协调,究其是他们手里的扇子和手绢,舞起来出神入化,尽情挥洒着自己内心的喜悦和幸福。一些青年和小孩心里也有点痒痒,不时的加入队伍之中跳了起来,一条条色彩的“长龙”不断的快长。队伍四周的一些围观的人,他们有的在一边欣赏优美的舞姿一边拍手叫好,有的不会跳也跟着学,左脚前,双手回来回去。吹唢呐的人时不时的改变曲调,秧歌的动作和队形也不停的随着音乐更换,让人看就了也不困。这样的表演若演到晚上是绝对不会结束的。

  大秧歌已经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就像陈年的美酒,醇香甘美,醉着我的心。

  你瞧!那依山傍水,绿树环绕,景色秀丽的地方就是我的家乡。我的家乡里有着善良的人们,有各色的小吃,而家乡的大秧歌更是一绝,它虽比不上大都市的舞蹈却也是家喻户晓的,那就让我来介绍一下吧!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每个村庄的鼓都响起来了,来扭秧歌的人每人手里一条小手绢和一把扇子,鼓的响声就像是一种号令,村子里的人都出来了,村子里树下热闹极了。

  扭秧歌的大多是老年人,他们随着锣鼓的声音把大秧歌表现的出神入化,在一旁观看的妇女孩子们也忍不住加入到表演中,在一边观看的村民欣赏着优美的大秧歌一边聊家常,这是多么美丽的场景啊!秧歌队有时候在演西游记里的人物,如:猪八戒,沙和尚,孙悟空,小孩子们可喜欢了,不由自主也跟着摆动作……这就是我们这里的特色,虽外表不亮丽,但却展示了我们这的风土人情,如果你感兴趣,那就赶快到我的家乡来做客吧!


扭秧歌作文6篇(扩展4)

——描写扭秧歌的作文 (菁华3篇)

  星期四晚上,我和爷爷去广场散步。

  来到广场,呵广场个真热闹呀!有的在跳集体舞,有的踢毽子,还有的在扭秧歌……我和老爷爷来到扭秧歌地方,呵扭秧歌人可真不少啊!足有100多人。他们大多都是老爷爷老奶奶,每个人拿着一把扇子,一条手帕,身上都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排成四排,高兴的扭着,他们扭的姿势不断变化,一会将扇子打开抬过头顶真有点像孔雀开屏一样,一会又把扇子摆到了左侧或右侧,好像蝴蝶飘飘起舞,好看极了!

  在队伍的后面,有一伙人扭的特别欢,我问爷爷:“这是什么。”老爷说:“这是老汉推车。”只见一个漂亮的小媳妇,坐在里面对微笑扭的正起劲,一位老汉头戴着草帽,屁股一扭一扭的向前推着车,周围有几个穿着各种颜色衣服的花花公子使劲的扇着扇子,还不时向小媳妇做鬼脸逗的观众哈哈大笑。

  呵,广场可真热闹呀!

  朋友,您看过大秧歌吗?如果您正月十五能到我们家乡做客,您一定会被那粗旷豪放的场面所吸引,在流连忘返中,说不定您也会情不自禁地加入这狂欢的行列,身不由己地扭起来。

  你听,锣鼓声声,鞭炮齐鸣,锁呐响起来,大街上一拨儿秧歌开始打圆场了。领头的是“沙公子”,他头戴小生帽,身穿白衣,手持大折扇作。后面紧跟的是乔装打扮的大姑娘和小伙子。“七冬锵,七冬锵,七八弄冬锵……”随着这铿锵的锣鼓,秧歌队在“沙公子”的指挥下踏丁字,迈十字,彩绸飞舞,龙步生风,自然排成两行,穿花打场。看秧歌的人们见到这雄浑的气势自然停住脚步。走场两圈后,只见“沙公子”跃步跳入场心,双手抱拳作揖,唱个贺年的大调,热闹的小戏便开始了。这时琐呐换调,锣鼓的韵律,也变得更加昂扬,一对对旱船如同在水上漂,手持“船桨”的老汉在前面像醉翁一样扭来扭去,那水灵灵大多男扮的“姑娘”扭作丑态。正扭到高潮处,后面却冲出几个“刁老婆”。她们手拿棒槌,身穿黑色布衫,耳朵上还挂着一红一绿的大辣椒,脸还有一个豌豆大的痣,黄脸朱唇,气势汹汹,大有“棒打鸳鸯”之势,三跳两跳来到了旱船前,与“老汉”开始周旋。棒、桨相撞乒乒乓乓,相方相对互不相让,他们似撕似打,似挑似逗,似舞似扭,真叫人忍俊不禁。正在难解难分之时,高跷队冲了上来,这才冲散了这堆“冤家”……

  朋友们。来体验扭秧歌吧!

  春节我在河南姥姥家过的,乡村过年虽然不象北京那么繁华但也非常热闹。

  刚到姥姥家,就被表姐拉着去看扭秧歌,原来,村里有个秧歌队,我的姥姥、二姥姥都是秧歌队员。为增加过节的喜庆,逢年过节都要锣鼓喧天地表演几场。

  等了好长的时间,好不容易才开始演出,乐队在前,有打鼓的,有吹笛子的… …。有个骑毛驴的老太太,是一位伯伯扮演的,样子很是滑稽:矮矮的个了,瘦长的黑脸膛擦着厚厚的粉底,粉红的腮红,红红的嘴唇,小小的眼睛睁不开似的眯着,枯黄的假发在脑后挽了一个小发髻,戴一头绢做的红花,穿着绿上衣,红裤子,摇头晃脑的,拿着小鞭子一摇一摇地在前边开道。

  姥姥、二姥姥穿着扭秧歌的衣服、头戴大红花排在第一排,舞动扇子,随着音乐就走两步退两步地扭起来,扭秧歌的全是女的,不像拉丁舞一样有男有女。秧歌队有40多人,好长的一个队伍象一条舞动的龙! 还有几个人扮成娃娃、孙悟空的、唐僧,猪八戒、沙和尚的在后压镇… …。

  看秧歌的人特别多,几乎全村人都出来了,真引人注目!姥姥她们走的很远,整个村的四条街道都要扭一遍。

  表演完之后,我连忙过去帮助姥姥拿东西,我问姥姥累吗?高兴吗?,姥姥说:不累,很高兴。原来带给大家欢乐自己才能更快乐!

  我和姥姥、姐姐一起愉快地回家了。


扭秧歌作文6篇(扩展5)

——扭秧歌的作文范文10份

  去年寒假我是在姥姥家度过的。姥姥家在农村,春节年味很浓,贴春联,放鞭炮,吃年糕,但我最喜欢的是看扭秧歌。

  大年初二,姥姥姥爷一大早就起了床,扫干净院子里长长的甬路,放上大圆桌,摆上瓜子花生、香烟、糕点和热腾腾的茶水,然后大人们高兴地聊着天,我和妹妹则兴奋地欢蹦乱跳,时不时跑到门口张望。今天秧歌队第一个来我家拜年咧!

  终于鸣锣开道的锣鼓家什响起来了,一会儿就看见一群穿着花花绿绿服装的大妈、老奶奶向我家走来了,我和妹妹向着院子里的大人们喊:“来啦!来啦!”一位老爷爷走在最前面,一进了院子,就双手拱拳,说:“过年好!过年好!”姥姥姥爷忙迎了上去,也说:“过年好!”然后热情地招待他喝茶吸烟。

  一只烟后队长令下:“开始!”锣鼓响起来了,时而轻,时而重,时而慢,时而快。秧歌队员们随着鼓点扭了起来,她们左手挥着五颜六色的手帕,右手摇着鲜艳的扇子,有时排成一字长龙,有时又分成红绿鲜明的两列。当她们的手帕和扇子一起挥向空中时,天空中像飞起了一只只的彩蝶。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了,淘气的大孩子们都爬上了墙头。姥姥也迫不及待地想跳了,她跑进屋,拿出了扇子和手帕,也加入了秧歌队,还不时和有的队员逗着跳,引得大伙直乐。慢慢地慢慢地,锣鼓声停下来了,胖胖的姥姥筋疲力尽了,可也和姥爷笑开了怀。

  这时一个精干利索的小伙子拿起鼓槌有力地敲了起来,两个鼓槌忽高忽低,上下翻飞,加上锣声的配合,真像鞭炮炸开了花儿,连躲在巢里过冬的喜鹊都被惊得喳喳叫着冲向蓝天。终于,所有的声音都停下来了了,姥姥姥爷忙不迭地请大伙坐到圆桌前休息,大家吃着糕点,聊着天。

  我问妈妈:“为什么过年要扭秧歌?”妈妈告诉我:“很久很久以前,我们北方汉族人辛苦一年了,为了庆祝丰收,娱乐乡亲,大家组织起队伍唱歌跳舞。敲锣打鼓则是要吓走一切妖魔鬼怪,祈求来年风调雨顺。逐渐地,就成为了现在的秧歌。清朝时,秧歌已在全国各地广泛流传了。”原来这红火热闹的.秧歌还有这样悠久的历史呢!

  星期四晚上,我和姥爷去广场散步。

  来到广场,呵广场个真热闹呀!有的在跳集体舞,有的踢毽子,还有的在扭秧歌。。。。。。我和老姥爷来到扭秧歌地方,呵,扭秧歌人可真不少啊!足有100多人。他们大多都是老爷爷老奶奶,每个人拿着一把扇子,一条手帕,身上都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排成四排,高兴的扭着,他们扭的姿势不断变化,一会将扇子打开抬过头顶真有点像孔雀开屏一样,一会又把扇子摆到了左侧或右侧,好像蝴蝶飘飘起舞,好看极了!

  在队伍的后面,有一伙人扭的特别欢,我问姥爷:“这是什么。”老爷说:“这是老汉推车。”只见一个漂亮的小媳妇,坐在里面扭的正起劲,一位老汉头戴着草帽,屁股一扭一扭的向前推着车,周围有几个穿着各种颜色衣服的花花公子使劲的扇着扇子,还不时向小媳妇做鬼脸,逗的观众哈哈大笑。

  呵,广场可真热闹呀!

  今天中午刚吃完饭,我就听到有“咚咚咚锵锵锵”的敲锣打鼓的声音。我很好奇,就和妈妈下楼看个究竟。原来,是秧歌队正月十五进社区呢。

  大院的广场上人头攒动,好不热闹!只见乐队在前面,有打鼓的,有吹笛子和唢呐的,还有敲锣的。看那儿,广场中间有个手提小洋包的老太太,其实是一位伯伯扮演的,样子很滑稽:头戴大红花,身穿格子衣,粉红的腮红,红红的嘴唇,老远就能看见她嘴角的那颗媒婆痣。嘻嘻,太好笑了,你看她摇头晃脑,挤眉弄眼的随着音乐做着各种怪动作,逗得大家捧腹大笑。

  秧歌队有男有女,大约五六十人,好长的队伍像一条舞动的长龙,不时变换成各种造型。他们左手挥着五颜六色的手帕,右手摇着鲜艳的扇子,天空中就像飞起了一只只美丽的彩蝶。

  好热闹呀!妈妈说这些画面在城市里一般是看不到的。谢谢秧歌队的叔叔阿姨们,给大家带来了喜庆和欢乐!

  朋友,你见过扭秧歌吗?如果你在正月十五来我的家乡做客,那么你一定会被那热闹的气氛所吸引!

  快听“咚咚锵,咚咚锵”阵阵锣鼓声震耳欲聋。“噼噼啪啪”的鞭炮、“嘀嘀答答”的唢呐声一起上阵。大街上一拨儿秧歌开始上场。领头是“沙公子”,他头戴小生帽,身穿长马褂,手持大折扇。身后是众多大姑娘与小伙子。随着锣鼓声,秧歌队在“沙公子”的指导下踏丁步,迈十字,彩绸飞舞。人们只要路过都驻足观看,走场两圈后,只见“沙公子”跳入场内双手抱拳,唱了一个贺年的小曲,小戏便开始了。这时唢呐换了调,锣鼓打得更加响亮了。一对对旱船排着队上来了,老汉在船里像个醉翁东摇西晃,后面还跟着水灵灵的大姑娘忸怩作态。正在高潮,后面突然冲出几个“刁老婆”:手拿木棒,身穿青布大衫,耳朵上还挂着一红一绿的大辣椒,脸上还有一个豆大的“黑痣”,黄脸朱唇,气势汹汹,大有“棒打鸳鸯”之势。她三蹿两跳跑到老汉面前,很快便和老汉周旋起来,他们互不相让,真是让人啼笑皆非。这时,高跷队上来了,这才解散了这对丑冤家。这一拨秧歌队刚走,那一拨又上来了。耍龙灯、舞狮子、天女散花、丰收锣鼓……人群沸腾了,拥着队伍说啊笑啊,指指点点地议论着。小孩骑在爸爸的头上追着高跷队叫,儿女们扶着老人跟着高跷队走。

  人们忘记了寒冷,被这热闹的气氛带进了另一个精彩的世界,朋友,百闻不如一见。来看看我们家乡的扭秧歌吧!亲眼看一看那醉人的场面,听听那高昂的韵律,融合在那渲染出热闹、火暴、喜庆的浓烈气氛中去吧!

  今年的春节我在河南姥姥家过的,乡村过年虽然不象北京那么繁华但也非常热闹。

  刚到姥姥家,就被表姐拉着去看扭秧歌,原来,村里有个秧歌队,我的姥姥、二姥姥都是秧歌队员。为增加过节的喜庆,逢年过节都要锣鼓喧天地表演几场。

  等了好长的时间,好不容易才开始演出,乐队在前,有打鼓的,有吹笛子的……。有个骑毛驴的老太太,是一位伯伯扮演的,样子很是滑稽:矮矮的个了,瘦长的黑脸膛擦着厚厚的粉,粉红的腮红,红红的嘴唇,小小的眼睛睁不开似的眯着,枯黄的假发在脑后挽了一个小发髻,戴一头绢做的红花,穿着绿上衣,红裤子,摇头晃脑的,拿着小鞭子一摇一摇地在前边开道。

  姥姥、二姥姥穿着扭秧歌的衣服、头戴大红花排在第一排,舞动扇子,随着音乐就走两步退两步地扭起来,扭秧歌的全是女的,不像拉丁舞一样有男有女。秧歌队有40多人,好长的一个队伍象一条舞动的龙!还有几个人扮成娃娃、孙悟空的、唐僧,猪八戒、沙和尚的在后压镇……。

  看秧歌的人特别多,几乎全村人都出来了,真引人注目!姥姥她们走的很远,整个村的四条街道都要扭一遍。

  表演完之后,我连忙过去帮助姥姥拿东西,我问姥姥累吗?高兴吗?,姥姥说:不累,很高兴。原来带给大家欢乐自己才能更快乐!

  我和姥姥、姐姐一起愉快地回家了。

  提到东北的民间风俗,你一定会想到东北大秧歌吧。

  扭秧歌是东北农村逢年过节时必有的民间娱乐活动,现在已经被一些大城市引进为固定的民俗活动了,有些地方的农村,夏天的晚上,人们也要组织起来扭秧歌锻炼身体。秧歌有着悠久的历史,种类多样,有地蹦子秧歌、踩高跷秧歌和打花棒秧歌等。

  正月十五到了,村里的“秧歌头”又开始筹备扭秧歌的诸多事宜了:选秧歌队员、雇吹喇叭和打鼓的、购买秧歌服、做头饰、准备扇子……

  选演员是很重要的。一般的说,要挑有经验的、年轻健壮的,这样扭起来才带劲儿。但也有个别年纪稍大些的,他们在家闲着无聊,又有点扭秧歌的爱好,也就自然成了队员。还有个别放假在家的初中生,也想试试身手,在“秧歌头”家里软磨硬泡。“秧歌头”禁不住磨,只好点头答应,但条件是把他们排在队伍的末尾。这些半大小子得了这个允许,也乐得屁颠屁颠的。

  扭秧歌讲究个整齐,花花绿绿的秧歌服穿出来可抢眼了:清一色的红上衣、绿裤子,或者清一色的桃红色,头上再戴上朵鲜艳的大花,别提多精神了。有的秧歌队为了吸引观众,还把唐僧师徒请来了――做好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的服装,让四个秧歌队员穿起来扮演。就这一招,许多小孩子会跟着秧歌队跑出二里地。

  秧歌一来,只听一声“秧歌来啦”,全村老老少少都蜂拥而出,簇拥着站在道两边,翘首望着,有的人竟上了树,还有爬到房顶上的。一条摆动的长龙游过来了,组成长龙的每个人都精气神十足,左手拿着彩带,右手挥舞着扇子,和着鼓声、喇叭声,有节奏地扭着、跳着。乐队的人都是音乐好手,他们吹出来的都是当下农村最流行的歌曲的调子,吹到紧要处,秧歌队员们扭得更带劲儿了。群众们的反应更是热烈,掌声、叫好声响成一片:“好!”“太棒了!”“再来一段!”有的观众看着觉得不过瘾,还偷偷地混进队伍扭一阵,这是不犯规矩的。

  秧歌队是走家串户的,表演结束时,各家都会根据经济条件给秧歌队一定的“赏钱”,但是秧歌队管事的报数时,一定要报双数。如给了50元钱,一定要说“赏钱100元”,队员们心里自然是有数的。秧歌结束了,人们总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又盼着下一伙秧歌队的到来。

  东北大秧歌,展现了东北人豪爽的性格。东北大秧歌,给人们的节日增添了喜庆的气氛,让人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有机会,你也亲自上场扭一扭东北大秧歌吧!

  在姥姥家,最过瘾的就是扭秧歌了。第一次尝试让我更加感受到了秧歌的美和纯朴。当然,也闹了不少笑话。

  在姥姥的鼓励下,我怀揣着激动又好奇的加入了秧歌队。望着大人们走着规定的步伐扭来扭去,我既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终于加入了秧歌队,担心的是自己会不会走错步伐。我顿时感到踌躇不安,不知该怎么办。我发现姥姥在一旁注视着我,望着那鼓励的眼神,我顿时充满了信心,加入了排练之中……

  姥爷是队长,他让我骑一个额头戴着一个大红花,脖子上系着一个铜铃的小毛驴。望着这头小驴,我开始犯难了:真驴我都没骑过,何况假驴呢!我把这想法告诉了姥爷,,姥爷听后哈哈大笑:“哈哈!小傻瓜!不是让你骑在上面,而是让你站在里面,走着秧歌的步伐。还有,你这毛驴还是领队的咧!"边说边给我示范了一下,望着姥爷那憨态可掬的样子,不禁笑了起来,心情一下子放松了作文。我站在毛驴里,手抓着两边的绳扣,把驴脖上的牵绳挂在脖子上,学着姥爷的动作,上前走三小步,再到退一小步,边走两手边上下摇晃,使驴脖,驴尾颠起来,此时,我的动作越来越娴熟,也学会了上坡下坡。这时候,表弟也骑上了小毛驴,阴险的笑着向我走来,我见大事不妙,就使劲拎着小驴狂奔起来。毕竟,小驴始终都是个累赘,刚跑了一会儿,我已经是大汗淋漓了,眼见表弟就要追了上来,而且他边跑边大喊:“我要跟你比武!冲呀!”我下的顾不上小毛驴,拔腿就跑,表弟也放下毛驴在追我,而两只小毛驴也静静地躺在地上不动,看我们两个疯子追跑

  队伍也被搞得一团糟,等我俩疯够了,才各自戴上花饰,骑上毛驴,又扭起来。有了这个小插曲,我和表弟更有了精神头,边走边用驴头互相碰打对方的驴头,这样,越大越欢,有偏离了队伍,在姥爷的劝说下,我俩又恢复了正常,各自领着队伍表演,可是,虽看表面*静,但其实都各自“心怀鬼胎”,趁机报复一下。可过了一会儿,越走越投入,心里一下子就没有了坏想法。看来,这就是“神圣的事业可以净化心里一切杂念”吧!呵呵,疯了一天,不管走得好不好,姥爷还是奖励了我俩一大把糖果。

  秧歌舞,虽跳得不好,但是,重在参与嘛!明年,我再参加。扭秧歌记扭秧歌记!

  每天晚上吃过饭,爸爸妈妈就带我和哥哥去公园玩。

  公园每天都有扭秧歌的。我和哥哥每天都看呀看,渐渐喜欢上了秧歌。于是我和哥哥就跟在了秧歌队伍的后面,成了秧歌队伍中的两名小演员。扭秧歌要跟着鼓声走,两个胳膊左甩又甩,屁股要左扭右扭,累得我全身是汗,我还得“咕嘟咕嘟”喝一大瓶水。慢慢的我就学会了扭秧歌。

  扭秧歌是一种健康运动,非常好玩,又可以使自身的心情愉快,扭得好看的人就会有一种感受:像神仙一样轻松自如,动作有形,自己非常舒服,同时扭得不好的像胖猪走路,惹人发笑,人们也被逗得哈哈大笑。

  你们说扭秧歌好不好玩?欢迎大家也来扭秧歌!

  正月初七的下午,我听到远处传来咚咚咚的敲鼓声,原来是村里秧歌队在打鼓。我跑过去看到有许多人在有节奏地用力敲鼓,还有一个长长的队伍正在欢快地在扭着秧歌。正在扭秧歌的妈妈走过来说:这是在扭秧歌。我看到单振芳正在队伍里欢快地舞动,心想我也要学*扭秧歌。

  回家就让妈妈教我扭秧歌。妈妈就耐心地教我:脚下走要十字步,胳臂要前后摆,腰肢要随着鼓点扭起来。妈妈边说边示范,我跟在妈妈身后学,可是顾了脚步,忘了胳膊,顾了腰肢忘了步伐,看着容易做着难呀。我又仔细地看着妈妈婀娜地扭起来。看了一会我也扭起来,妈妈朝我竖起来大拇指,终于学会了。外面又鼓声又传来了,我跑了出去跟着鼓点试了一下,节奏跟秧歌队的步伐一致。一位哥哥给了我一身秧歌服,我高兴地穿在了身上跟着鼓点练*了一个下午,心里美滋滋的。

  正月初八的下午是我们演出的时间。我们的秧歌队伍兴高采烈地来到朱台镇新时代实践广场。广场上人好多: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欢快,每个人都身着艳丽的节日盛装,每个人都欢欣鼓舞。最显眼的每个村的牌子,上面写着各个村庄的名字。我穿上我的秧歌服准备登台。演出开始了,第一个村是张王,第二个村是罗家,第三个村就是我们了,我们村和魏家村的秧歌队融为一体了,我们上台和着鼓点扭动起来,队伍像红色的长龙在台上扭起来。时间过得真快,我还没有来得及尽情舞动就下台了!其他村庄有扇子舞,有演小丑的,有演毛驴的,还有各式各样的花轿,演出太精彩了。

  这次的演出太有意义了,我终生难忘。

  演出后我查阅了资料,我知道了秧歌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我要做中国秧歌的传承人。

  夕阳渐渐坠落山下,人们吃过晚饭就三一群两一伙匆匆忙忙的向同乐家园商场的广场走去。我和姥姥也一同随着人群跟去。

  到了那儿,一看是老年人在扭秧歌,有女的也有男的,他们都是60来岁的老人也有年纪大一点的我很好奇就和姥姥一起停下来观看。

  不一会儿录音机响了人们跟着音乐的节奏扭了起来。他们个个左手拿彩扇右手拿手绢,前走3步后退1步。个个都高高兴兴、喜气洋洋。

  9点左右秧歌停止了,他们个个汗流浃背,一点都不觉得累。这时我们也随着人群回家了。


扭秧歌作文6篇(扩展6)

——家乡的扭秧歌作文合集五篇

  “咚咚,锵!”“咚咚,锵!”在走廊上,一个中等个子的男生,为了耍酷在头发上沾满了白开水,车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配上一张能麻能说会道的嘴巴,正起兴地跳着东北扭秧歌!

  只见他双手指尖上顶着两条眼镜布,像施了魔法一样,在他的指尖上跳着轻盈的舞蹈,来来**地旋转着,脚尖稍稍踮起,后一步,左一步,右一步,这样一直反复。他的腰就如水桶一样,挺着油光的肚子,但他还是卖力地像蛇一样扭动着,他的样子就像一只小肥猪踩到泥塘里要滑倒似的,逗得围观的人哈哈大笑。他自己却用无知的眼神望了望我们又望了望自己,一个劲儿傻笑。

  看着我们的笑容,他越跳越起劲,嘴里还配着小曲:“咚咚,锵……”此时此刻他像一个杂技员,粗黑的眉毛像被浓墨描过,原本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变成笑眼,像月牙一样弯,红润的嘴唇也做着“运动”,不停地哼着东北扭秧歌,时不时对一旁的同学发出“邀请”:“喂,帅哥,要不要一起跳?”语音略显调皮,又带着好奇心,加入这扭秧歌“盛典”,一同沉浸在欢乐的海洋……

  在繁忙的学*生涯中,他带给我们一丝快乐,调皮是他的本性,活泼是他的特点,作为“开心果”的他总是带给我们无穷无尽的快乐!同学们,猜出他是谁了吗?

  我的家乡,在内蒙古自治区的赤峰。那里的东北部,有赭红色的山峰,赤峰因此而得名。扭秧歌,不仅是家乡的一个节日庆祝风俗,也是人们*常愉悦身心的锻炼途径,更是家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每天晚饭后,街心的广场上,就响起了欢快的音乐声。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广场,“咚咚锵,咚咚锵,咚咚锵”,随着热闹的锣鼓声,一支由男女老少组成的秧歌队,在“头儿”的指挥下,踏着有节奏的步子,舞动着彩色的绸子,开始扭秧歌了。在我们那儿,人人都会扭秧歌,所以途中不断地有人加入其中。秧歌队时不时地变换着队形,一会儿像蝴蝶起舞,一会儿像大雁腾飞,一会儿又像彩龙涌动。广场四周,看热闹的人们拍手叫好,凑热闹的孩子窜来窜去。就像过年、过节一样,整个城区一片喜庆、吉祥、欢腾的景象。

  扭秧歌中,最精彩的就是踩高跷,同时也是难度最大的。*时没有这个项目,只有在春节、元宵节这样的重大节日中,才会有表演。那是一个元宵节的晚上,我们一家早早地就来到街头,等着看踩高跷。“来了!来了!”我和弟弟高兴地喊起来。你看,踩高跷的表演者,每个人的脚下都绑着半米高的木棍。他们的衣服也是独居特色的戏装,有的穿着长长的袍子,有的穿着肥肥的裤子,把脚和木棍盖上一段,凸显出表演者高高在上、神采奕奕的姿态。我们一群孩子高兴地跟着高跷队跑着、跳着、喊着、笑着。高跷队在街道上行进,一般排成一字长蛇阵的单列,在繁华拥挤地段采用双人并列的队形,步子变换为走八字。马路两旁的观众,人山人海,喝彩不断。这时,队伍中还会有人即兴表演鹞子翻身、大劈叉等惊险的动作,人群欢呼雀跃,好不热闹!我们跟着高跷队越走越远,可兴致却越来越高。

  扭秧歌,不仅是家乡人每日的精神大餐,也是庆祝节日必不可少的盛典。啊!家乡的大秧歌,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乃至生命中的一部分,就像陈年的美酒,醇香甘甜,温暖了家乡的人,沉醉了家乡人的心……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家人团圆的日子。今年的元宵节我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在奈曼度过的,我发现,奈曼的年味儿更足,每个人都沉侵在欢天喜地的节日氛围中。上午九点,在繁华的青龙山路上,一场别开生面的秧歌比赛开始了。这场比赛很特别,*时这类比赛都安排在大型的广场上,可这次却安排在了大街上,这样做既达到了比赛的目的,又让人们一饱眼福。我也有幸加入了观看秧歌的人流。只见街道两边被人们围得水泄不通。远远地,一个人潮向我们涌了过来,原来是秧歌队来了。一阵阵悦耳的秧歌调飞进了我的耳畔,秧歌队越来越*,不一会儿就到了我的眼前。一对身穿小红袄的老爷爷和老奶奶拄着拐棍晃晃悠悠、挤眉弄眼地扭了过来,他们的演技高超,表情夸张,举止幽默,逗得人们笑弯了腰。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划旱船了!一个阿姨身上挂着像小船一样的道具,双手抓着两边的船舷,一颠一摇地向我们扭来,就像划着船在水里走似的。“妈妈,这位阿姨在做什么呀?” “她在表演划旱船哩!”妈妈告诉我:“划旱船是一种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起源于山西,有的地区也叫跑旱船。用木头做成船形的架子,包上花花绿绿的绸布,再用绸带挂在表演者的肩上。表演者戴着这个道具在陆地上做出划船的动作,因此得名划旱船。”我看到阿姨的头上沁出了汗珠,我想,道具一定不轻啊!因为阿姨表演得很认真,所以人群中传出一阵阵喝彩声,阿姨开心地笑着,表演得更起劲了。

  浩浩荡荡的人流跟随着秧歌队沿街巡游,人们有的互相猜测这次比赛哪支秧歌队会胜出,有的兴奋地欢呼雀跃,有的干脆就加入了扭秧歌的队伍,手舞足蹈,好不快乐!其实,哪支秧歌队胜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的表演给人们带来了节日的欢乐。如果我当这场比赛的评委,我会给每支队伍都打满分。

  上个星期,雪后晴朗的好天气,使我们忍不住要出去转一下,地点是宁溪的一个农家山庄。

  我们吃惯了城市的大鱼大肉,现在品尝一下乡村的特色农家菜,也是别有一番滋味。就在我们酒醉饭饱的时候,那边传来了一阵热闹的锣鼓声,这是怎么回事呢?出去一看,原来是广场上正在举行扭秧歌活动。

  这个广场四面环山,虽然是冬天,但周边的有些树木仍然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坦宽阔的广场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脸上都充满了笑容,特别是小孩子,异常兴奋,东奔西跑,也想上去扭两步。

  这时候,人越来越多,连小山坡都站满了。欢快地乐曲中,一个穿着绿衣裤,右手拿着金边大扇子,左手捏着红色绸带一角的人,脚踩着鼓点,拉开了这次活动的序幕。

  一刹那,广场上红绸飞舞,鼓声惊天,她们动作整齐,手中的绸布时而向前直伸,时而上下翻飞,时而左右摆动,如银蛇,似飞练,让人眼花缭乱,博得观众阵阵喝彩。更引人注目的是,一群老奶奶,你看,她们左扭一下,右扭一下,双手不断变着花样,左手拿着八角巾,右手拿着红扇子。八角巾一会儿甩在肩上,一会儿摇下来,扇子一开一合,灵活无比,真是精神十足,绝不逊色于那些小伙子。

  热闹的场面一直延续到下午三点左右,喇叭声,锣鼓声,把这个寒冬的冬意吹得一干二净。我们都在看着,听着,在幸福和欢乐中陶醉着……

  去年寒假在奶奶家过的。奶奶家在农村,春节味道很浓。她贴春联,放鞭炮,吃年糕,但我最喜欢的是看秧歌。

  大年初二,爷爷奶奶一早起来,把院子里长长的走道一扫,放在一张大圆桌上,摆上瓜子、花生、香烟、糕点、热茶。然后大人们开心的聊着天,我和妹妹则兴奋的跳起来,不时的在门口张望。今天秧歌队第一个来我家拜年!

  终于,锣鼓声响起,过了一会儿,我看到一群穿着五颜六色衣服的大妈大妈,向我家走来。我和妹妹对院子里的大人喊:“来!来!”一位老人走在前面。他一进院子,就弓起双手说:“新年快乐!新年好!”爷爷奶奶跟他打招呼说:“新年快乐!”然后热情招待他喝茶抽烟。

  抽完烟,队长命令道:“开始!”锣鼓喧天,时而轻,时而重,时而慢,时而快。秧歌演员随着鼓声扭动身体。他们左手挥舞着五颜六色的手帕,右手握着明亮的扇子。有时它们排成一条长队,有时它们被分成两个鲜红色和绿色的圆柱。当他们的手帕和扇子一起向空中挥舞时,天空似乎飞舞着五颜六色的蝴蝶。看的人越来越多,调皮的大孩子爬上了墙。奶奶等不及要跳了。她跑进屋,拿出扇子和手帕,加入了秧歌队,还时不时和一些队员跳舞,大家都很开心。慢慢的,慢慢的,锣鼓声停了,胖奶奶累坏了,但她也和爷爷一起笑了。

  这时,一个技术娴熟的年轻人拿起鼓槌,用力敲了敲。两只鼓槌飞来飞去,在锣的配合下,就像鞭炮炸花一样,连躲在窝里过冬的喜鹊都唧唧喳喳地叫到了蓝天上。最后,所有的声音都停止了。爷爷奶奶赶过来请大家坐在圆桌旁休息。大家吃着蛋糕,聊着天。

  我问我妈:“过年为什么要跳秧歌?”我妈告诉我:“很久以前,我们北方的汉族人辛苦了一年。为了庆祝丰收和娱乐乡亲,每个人都组织了一支队伍唱歌跳舞。打锣打鼓是为了吓跑一切妖魔鬼怪,祈求来年好天气。渐渐的,就变成了现在的秧歌。清朝时,秧歌在全国广泛流传。”原来这个热闹的秧歌有这么长的历史!


扭秧歌作文6篇(扩展7)

——描写扭秧歌的作文(精选五篇)

  每天晚上吃过饭,爸爸妈妈就带我和哥哥去公园玩。

  公园每天都有扭秧歌的。我和哥哥每天都看呀看,渐渐喜欢上了秧歌。于是我和哥哥就跟在了秧歌队伍的后面,成了秧歌队伍中的两名小演员。扭秧歌要跟着鼓声走,两个胳膊左甩又甩,屁股要左扭右扭,累得我全身是汗,我还得“咕嘟咕嘟”喝一大瓶水。慢慢的我就学会了扭秧歌。

  扭秧歌是一种健康运动,非常好玩,又可以使自身的心情愉快。扭得好看的人就会有一种感受:像神仙一样轻松自如,动作有形,自己非常舒服,同时扭得不好的像胖猪走路,惹人发笑,人们也被逗得哈哈大笑。

  你们说扭秧歌好不好玩?欢迎大家也来扭秧歌!

  星期四晚上,我和爷爷去广场散步。

  来到广场,呵广场个真热闹呀!有的在跳集体舞,有的踢毽子,还有的在扭秧歌……我和老爷爷来到扭秧歌地方,呵扭秧歌人可真不少啊!足有100多人。他们大多都是老爷爷老奶奶,每个人拿着一把扇子,一条手帕,身上都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排成四排,高兴的扭着,他们扭的姿势不断变化,一会将扇子打开抬过头顶真有点像孔雀开屏一样,一会又把扇子摆到了左侧或右侧,好像蝴蝶飘飘起舞,好看极了!

  在队伍的后面,有一伙人扭的特别欢,我问爷爷:“这是什么。”老爷说:“这是老汉推车。”只见一个漂亮的小媳妇,坐在里面对微笑扭的正起劲,一位老汉头戴着草帽,屁股一扭一扭的向前推着车,周围有几个穿着各种颜色衣服的花花公子使劲的扇着扇子,还不时向小媳妇做鬼脸逗的观众哈哈大笑。

  呵,广场可真热闹呀!

  同学们,你们见过扭秧歌吗?如果你们在正月十五来我的家乡龙都濮阳做客,那么你一定会被那热闹的气氛所吸引!

  快听“咚咚锵,咚咚锵”阵阵锣鼓声震耳欲聋。“噼噼啪啪”的'鞭炮、“嘀嘀答答”的唢呐声一起上阵。大街小巷一拨儿接一拨儿秧歌开始上场。领头的是“沙和尚”,他头戴小生帽,身穿长马褂,手持大折扇。身后是众多大姑娘与小伙子。随着锣鼓声,秧歌队踏丁步,迈十字,彩绸飞舞。人们只要路过都驻足观看。

  走场两圈后,有个骑毛驴的老太太,是一位伯伯扮演的,样子很是滑稽:矮矮的个子,瘦长的黑脸膛擦着厚厚的粉底,粉红的腮红,红红的嘴唇,小小的眼睛睁不开似的眯着,枯黄的假发在脑后挽了一个小发髻,戴一头绢做的红花,穿着绿上衣,红裤子,摇头晃脑的,拿着小鞭子一摇一摇地在前边开道。好长的一个队伍象一条舞动的龙!

  还有几个人扮成娃娃、孙悟空的、唐僧,猪八戒、沙和尚的在后压镇……。

  突然唢呐换了调,锣鼓打得更加响亮了。一对对旱船排着队上来了,老汉在船里像个醉翁东摇西晃,后面还跟着水灵灵的大姑娘忸怩作态。正在高潮,后面突然冲出几个“刁老婆”:手拿木棒,身穿青布大衫,耳朵上还挂着一红一绿的大辣椒,脸上还有一个豆大的“黑痣”,黄脸朱唇,气势汹汹,大有“棒打鸳鸯”之势。她三蹿两跳跑到老汉面前,很快便和老汉周旋起来,他们互不相让,真是让人啼笑皆非。这时,高跷队上来了,这才解散了这对丑冤家。这一拨秧歌队刚走,那一拨又上来了。耍龙灯、舞狮子、天女散花、丰收锣鼓……人群沸腾了,拥着队伍说啊笑啊,指指点点地议论着。小孩骑在爸爸的头上追着高跷队叫,儿女们扶着老人跟着高跷队走。

  人们忘记了寒冷,被这热闹的气氛带进了另一个精彩的世界。同学们,百闻不如一见。来看看我们家乡龙都濮阳的扭秧歌吧!亲眼看一看那醉人的场面,听听那高昂的韵律,融合在那渲染出热闹、喜庆的浓烈气氛中去吧!

  我们欢迎你们到濮阳来旅游,到濮阳来做客!

  太好了,晚上又可以出去转转了!你猜我今天为什么这么高兴?因为我家小区门口那里有一个老奶奶扭秧歌团队。那里都是些老奶奶,都六、七十多岁了。还等什么,赶快走吧!

  来到那里,我眼前一亮。原来,这里还有舞狮子的呢!真精彩啊!不一会儿,狮子就舞完了。

  下面是老奶奶扭秧歌开始了。老奶奶扭的真好!你看,她们左扭一下,右扭一下,还有变花样的呢!她们左手拿着八角巾,右手拿着扇子。八角巾一会甩在肩上,一会摇下来。扇子左扇一下,右扇一下。灵巧的挥舞着。我的心里暗暗高兴:像她们这水*,足足可以参加扭秧歌大赛了!

  时间过的真快,又要回家了,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里。

  “咚,咚,呛,咚,呛……”还在睡梦之中,我就被这锣鼓声吵醒了。那粗犷豪放的节奏格外令人激奋。我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换上衣服,拎了相机,直奔大街,汇入看秧歌的人流之中。

  大街上人山人海,观者如堵,交警不得不指挥疏导着行人。人们欢呼雀跃,迫不及待地等待着秧歌队。

  过来了,过来了,年看看,年年看不厌的秧歌,锣鼓喧天地扭过来了。一辆敞篷大卡车缓缓而行,车厢的四围都用彩绘纸包装起来,车顶上立着一块大牌匾,写着“陕北秧歌队”。车上载着鼓手和锁呐手,他们一个个都是精壮的汉子,头缠白羊肚手巾,身着洁白的仿羊皮袄,腰系红绸带,下身是一条黑色的灯笼裤,看起来精神抖擞,威风凛凛。

  卡车缓缓地驶到我们的面前便停下了。这时,围观者一浪接一浪地蜂涌着,幸亏有交警的阻拦,否则他们可能都要扑到车上了。好多人都拿出相机或是手机拍照,我也选好角度啪啪啪拍了几张。

  扭秧歌的大多都是风华正茂的小伙子与大姑娘。他们脸上施了浓重的脂粉,穿着秧歌盛装,手舞大红绸扇,足蹬绣花舞蹈鞋,个个都英姿飒爽。他们甩开膀子,脚底生风,进退自如,尽情挥洒着自己的舞姿,看得人眼花缭乱。他们精彩的表演赢得了观众雷鸣般的掌声。

  秧歌队在欢声笑语中缓缓前行,将整条街都渲染的热闹非凡,给这个祥和的新年*添了无限的喜庆氛围。


扭秧歌作文6篇(扩展8)

——大秧歌作文300字合集五篇

  我的家在东北,虽然那里不是什么大城市,也没有那么繁华,但是却有独特的韵味,尤其是家乡独有的大秧歌,它给我们的家乡带来了无穷的欢乐!

  大秧歌,在我们的东北,人人皆知,家喻户晓,谁都能扭上一段~!每当夜幕降临之际,大小的广场上,挤满了人,伴着欢快的唢呐声和鼓声,从不起眼的小队,排成了长龙似的队伍扭起来,有的小孩子也从旁边扭来扭去的。他们不分男女老少都扭着手中的扇子和手绢开心的不得了。

  广场上的小贩小商在秧歌队旁边支起了小摊一时间广场上更是热闹非凡。四周的观众一边欣赏,一边聊着家常话。唢呐的乐曲不断的变换,秧歌的队伍不断的变化着,真是让人百看不厌,这样的场景一直持续的深夜。

  每个庆典或节日,过年也少不了秧歌,每到这时候,扭秧歌的人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有的人装扮成传统戏曲里的人物,还有的人骑着小跑驴,他们用各种动作和舞姿给人们送来了欢乐。

  啊!家乡的秧歌,你为我们东北撒下多少欢笑多少喜悦!你给人们带走了多少疲劳和烦恼,你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你就像陈年美酒,醇香甘美,陶醉着家乡人的心!美化着家乡人们的生活!

  我的老家在东北吉林省的吉林市,它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韵味,充满着民族色彩,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吉林的大秧歌扭起来十分带劲儿,不管男女老少,个个都能扭上一段,每当夜幕降临时,吉林市大大小小的广场都会集齐了人,没过一会儿,便锣鼓喧天。

  东北秧歌形式诙谐,风格独特,将东北人民热情质朴、刚柔并济的性格特征表现出来。“稳中浪,浪中梗,梗中翘,踩在板上,扭在腰上。”是东北秧歌的最大特点。同样,花样繁多的“手中花”节奏明快富有弹性的鼓点,哏、俏、幽、稳、美的韵律,都是东北秧歌的特色。

  大秧歌扭起来时,场面非常壮观,队伍呈长龙形,浩浩荡荡地向人群走去。四拍一小节,前三拍先后,后一拍退回。人手一把扇子,或帕、伞、棒。队伍中中老年偏多,由领舞者指挥,他们将手中的扇子、绢帕,舞弄得出神入化,将传统花样的二龙吐须演绎出别样的风采。用双手挥洒出心中的喜悦和幸福。队伍的四周满是观众,唢呐声不时地变化,秧歌的动作与走位也发生了变化。每个人脸上都布满了笑容,这样愉快的气氛会一直持续到夜深。

  家乡的大秧歌,是那么雅俗共赏。为家乡人一天的劳碌带来快乐!

  说起我们朔州独具特色的舞蹈,那么,毋庸置疑就是我们朔州的大秧歌啦!

  跳舞这门艺术,我奶奶可是精通得很呢!奶奶年轻时就爱跳舞,退休后组织了一个中老年的舞蹈团。她们在各个地方表演,因为这样,奶奶的人缘很好。奶奶还给我讲过朔州大秧歌的由来。

  朔州大秧歌形成于清初,是由踢鼓秧歌和小秧歌衍变而成的。朔县地处边塞,民风尚武,各大村寨都没有专门教练武术的“武场”。为了增加娱乐性,练武者腰佩花鼓,击奏发声,使拳术逐渐舞蹈化,于是产生了踢鼓秧歌。小秧歌是两三人表演带有简单情节的歌舞小戏,以民歌演唱为主,以歌赢人,群众喜闻。后来两种表演方式相互渗透,融合壮大,逐渐形成一种完整的表演方式,即载歌载舞,俗称“土摊秧歌”。

  大秧歌还有“过街”的表演。小时候,奶奶带我去看过一次,是在人民公园里。一列列的人们穿着花花绿绿的表演服装,身上挂着锣,手里拿着镲,嘴里叼着喇叭,还有人扮演着猪八戒。人们伴着欢快又喜庆的音乐,边跳舞边向前走去。

  朔州大秧歌寄托了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我们大朔州的独特的民风民俗。

  我的家在东北,虽然那里不是什么大城市,也没有那么繁华,但是却有独特的韵味,尤其是家乡独有的大秧歌,它给我们的家乡带来了无穷的欢乐!

  大秧歌~,在我们的东北,人人皆知,家喻户晓,谁都能扭上一段~!每当夜幕降临之际,大小的广场上,挤满了人,伴着欢快的唢呐声和鼓声,从不起眼的小队,排成了长龙似的队伍扭起来,有的小孩子也从旁边扭来扭去的。他们不分男女老少都扭着手中的.扇子和手绢开心的不得了。

  广场上的小贩小商在秧歌队旁边支起了小摊一时间广场上更是热闹非凡。四周的观众一边欣赏,一边聊着家常话。唢呐的乐曲不断的变换,秧歌的队伍不断的变化着,真是让人百看不厌,这样的场景一直持续的深夜。

  每个庆典或节日,过年也少不了秧歌,每到这时候,扭秧歌的人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有的人装扮成传统戏曲里的人物,还有的人骑着小跑驴,他们用各种动作和舞姿给人们送来了欢乐。

  啊!家乡的秧歌,你为我们东北撒下多少欢笑多少喜悦!你给人们带走了多少疲劳和烦恼,你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你就像陈年美酒,醇香甘美,陶醉着家乡人的心!美化着家乡人们的生活!

  今天是正月十四,一年一度的秧歌会。我很是期待。吃过午饭我和妈妈来到了中心街。

  我原本以为我们去的很早,会有一个好位置,但是一到那儿,我就知道我们错了。这里已是人山人海,男女老少挤得水泄不通。警察早已拉好了警戒线,任何人不得跨越。可人们还是想尽量把头探出去,把脖子伸长。把脚尖尽量踮起,可又不能持久,身子前后晃动或脚上下颤,大概正在恨自己不是姚明。

  妈妈放下车以后我们就找地方,跑了好多地方也没找到合适的,不是前面有人挡着看不见,就是地方太偏。很多小朋友也在呼朋引伴,前前后后的跑,想找个观看的最佳位置。叫声,笑声、呼喊声响成一片。这儿也引来很多卖小吃的,如糖葫芦、米花糖等,成了小吃一条街,我马上让妈妈买了条铁板鱿鱼吃,美味极了。突然锣鼓喧天,人群一阵骚动,舞狮开始了,我却只闻其声不见其物,后来好不容易看见了一辆三轮车,也不顾谁的就站了上去,看见了上下翻腾的龙和花红柳绿的秧歌队:老年队的有骑毛驴的,跑旱船的,卡通队有米老鼠、唐老鸭等卡通人物。听大人们说一个单位一个队,旁边跟着的是本单位的乐队。

  人们一个个打扮的花枝招展,脸上喜气洋洋,庆祝元宵佳节。我们沉浸在欢乐的海洋。

  下一年我一定也让姥姥来看看我们这儿的秧歌。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