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多的成语实用5份

首页 / 成语 / |

  人多的成语 1

  挨肩擦背 挨三顶四 挨三顶五 奔走如市

  比肩迭迹 比肩迭踵 比肩叠迹 比肩叠踵

  比肩继踵 比肩接迹 比肩接踵 比肩系踵

  比屋可封 宾客如云 灿若繁星 稠人广众

  稠人广坐 稠人广座 从者如云 撺哄鸟乱

  地狭人稠 耳目众多 方员可施 蜂拥而入

  腹有鳞甲 腹中鳞甲 顾客盈门 寡不敌众

  寡不胜众 观者穈集 观者如市 观者猬集

  观者云集 广厦万间 归之如市 过市招摇

  户限为穿 挥汗成雨 挤挤插插 掎裳连袂

  掎裳连襼 济济一堂 驾肩接迹 驾肩接武

  肩摩袂接 肩摩踵接 接踵比肩 锦囊佳句

  锦囊妙句 荆棘丛里 井以甘竭 聚蚊成雷

  屦贱踊贵 君子不器 磕头碰脑 磕头撞脑

  口多食寡 礼多人不怪 李广未封 连衽成帷

  流血漂杵 流血飘丘 龙多乃旱 蚂蚁搬泰山

  门庭如市 门庭若市 摩肩擦背 摩肩接毂

  摩肩接踵 摩肩如云 墨债山积 谋道作舍

  谋夫孔多 骈肩迭迹 骈肩叠迹 骈肩接迹

  骈肩累迹 骈肩累踵 骈肩累足 七口八嘴

  七舌八嘴 七手八脚 七言八语 七张八嘴

  七嘴八舌 七嘴八张 旗旆成阴 千人唱,万人和

  前呼后拥 人才济济 人丁兴旺 人多成王

  人多口杂 人多阙少 人多手乱 人多手杂

  人多眼杂 人多语乱 人多智广 人多嘴杂

  人浮于食 人浮于事 人海茫茫 人来客去

  人来客往 人满为患 人千人万 人如潮涌

  如山似海 儒士成林 三夫成市虎 三拳不敌四手

  三人成虎 三人成市虎 三言讹虎 僧多粥少

  **如草 **如蒿 **如麻 **如艺

  山**上,应接不暇 十夫桡椎 十夫楺椎 死者相枕

  堂上一呼,阶下百诺 添粮不如减口 屯街塞巷 万人异心

  为善最乐 熊罴百万 学如牛毛,成如麟角 血流漂杵

  血流漂卤 血债累累 亚肩迭背 亚肩叠背

  言三语四 一呼百和 一缺十求 一人传虚,万人传实

  一窝风 衣冠云集 衣香鬓影 疑三惑四

  以强凌弱,以众暴寡 以一奉百 以众暴寡 以众暴寡,以强凌弱

  饮啖兼人 饮噉兼人 应者云集 驭凤骖鹤

  张袂成帷 张袂成阴 招摇过市 赭衣半道

  赭衣满道 踵接肩摩 众口纷纭 众人广坐

  众人拾柴火焰高 众说纷纭 众喣漂山 众喣飘山

  众喣山动 众议纷纭 粥少僧多 逐队成群

  筑舍道傍 坐无虚* 座无空* 座无虚*

  人多的成语 2

  亚肩叠背【出处】 【解释】前后的人肩背紧挨着。形容人多拥挤。 【示例】 【故事】

  比肩叠踵〖解释〗形容人多。叠踵,脚尖踩脚跟。

  逐队成群 形容人多。

  踵接肩摩 摩肩接踵。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多,拥挤不堪。

  张袂成阴 张开袖子能遮掩天日,成为阴天。形容人多。

  张袂成帷 张开袖子成为帷幕。形容人多。

  言三语四 形容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亚肩迭背 肩压肩,背挨背。形容人多拥挤。

  屯街塞巷 形容人多拥挤。

  人千人万 形容人多。

  七嘴八张 形容人多语杂。

  七言八语 形容人多语杂。

  肩摩袂接 人肩相摩,衣袖相接。形容人多拥挤。

  驾肩接武 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多。

  掎裳连襼 牵裙连袖。形容人多。

  方员可施 随处可用。形容人多才多艺。

  比肩接迹 肩膀相靠,足迹相接。形容人多或接连不断。

  比肩迭踵 形容人多。迭踵,脚尖踩脚跟。

  带有人和客的成语及解释

  [人来客往] rén lái kè wǎng

  指礼节性的应酬往来。也指来往客人很多。同“人来客去”。

  [人来客去] rén lái kè qù

  指礼节性的应酬往来。也指来往客人很多。

  [文人墨客] wén rén mò kè

  泛指文人、文士。

  [骚人逸客] sāo rén yì kè

  指诗人、作家等风雅的.文人。同“骚人墨客”。

  [骚人墨客] sāo rén mò kè

  骚人:屈原作《离骚》,因此称屈原或《楚辞》的作者为骚人。墨客:文人。指诗人、作家等风雅的文人。

  [骚人词客] sāo rén cí kè

  指诗人、作家等风雅的文人。同“骚人墨客”。

  [迁客骚人] qiān kè sāo rén

  迁客:被贬谪到外地的官吏;骚人:诗人。贬黜流放的官吏,多愁善感的诗人。泛指忧愁失意的文人。

  人多的成语 3

  [丘山之功] qiū shān zhī gōng

  比喻功绩伟大。

  [震古铄今] zhèn gǔ shuò jīn

  震动古人,显耀当世。形容事业或功绩伟大。

  [震古烁今] zhèn gǔ shuò jīn

  烁:光亮的样子。震动古代,显耀当世。形容事业或功绩非常伟大。

  [伟绩丰功] wěi jì fēng gōng

  伟大的功绩。同“丰功伟绩”。

  [功标青史] gōng biāo qīng shǐ

  标:写明;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为青史。功劳记在史书上。指建立了巨大功绩。

  [丰功伟绩] fēng gōng wěi jì

  丰:大。伟大的功绩。

  [不世之功] bù shì zhī gōng

  不世:不是每代都有的,即非常、非凡。形容功劳极大。

  [劳苦功高] láo kǔ gōng gāo

  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汗马功劳] hàn mǎ gōng láo

  汗马:将士骑的`马奔驰出汗,比喻征战劳苦。指在战场上建立战功。现指辛勤工作做出的贡献。

  人多的成语 4

  1、人来人往: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也形容忙于应酬。

  2、项背相望:原指前后相顾,后多用来形容行人拥挤,接连不断。

  3、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4、户限为穿:户限:门槛;为:被。门槛都踩破了。形容进出的人很多。

  5、人山人海: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6、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错杂放置。形容众人一起宴饮时的热闹景象。觥:酒杯。

  7、川流不息:川:河流、小溪。息:停止,停下。形容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来来往往、连续不断。

  8、腹有鳞甲:鳞甲:比喻人多巧诈的心。比喻居心险恶,不可接*。

  9、挨肩并足:形容人群拥挤。

  10、热闹非凡:形容非常热闹。

  11、熙熙攘攘: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爆满。

  12、盛况空前:形容热闹至极。

  13、水泄不通:形容拥挤或包围得非常严密。

  14、宾客如云:来客多得如聚集的云层。形容客人多。

  15、门庭若市:门口和庭院里热闹得像市场一样。形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

  16、万人空巷:本指家家户户的人都奔向一个地方;以致住宅空荡荡的。形容轰动一时的盛况。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或新奇事物轰动居民的`情景。

  17、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鼎,古代的一种铜铸的锅,一般是三足两耳。沸,开水。鼎沸,本意是锅中的水烧开了,发出声响,现指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

  18、接踵而来: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19、纷至沓来:纷:多,杂乱;沓:重复,多。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20、捱三顶五:形容人群拥挤,接连不断。

  21、结驷连骑:驷:古时一乘车所套的四匹马;骑:骑马的人。随从、车马众多。形容排场阔绰。

  22、比肩叠踵:形容人多。叠踵,脚尖踩脚跟。

  23、冠盖相望:冠盖:指仁宦的冠服和车盖,用作官员代称;相望:互相看得见。形容**的使节或官员往来不绝。

  24、摩肩擦踵:踵,脚后跟。形容来往行人众多,很拥挤。

  25、座无虚*:虚:空。*:座位。没有空着的座位,一般形容观众、听众或出*、参加的人很多。

  26、冠盖如云:冠盖:指仁宦的冠服和车盖,用作官员代称。形容官吏到的很多。

  27、挨山塞海:形容人极多而拥挤不堪。

  28、前呼后拥: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簇拥护卫。多形容旧时官吏出巡时的声势。

  29、沸沸扬扬:沸沸:水翻滚的样子;扬:上升,升腾。像沸腾的水一样喧闹。形容人声喧扰,议论纷纷。

  30、络绎不绝:绝:断。络绎:前后相接,连续不断。形容车船人马等前后相接,往来不断。

  31、万马奔腾:成千上万匹刀在奔跑腾跃。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

  32、寡不敌众:寡:少;敌:抵挡;众:多。人少的抵挡不住人多的。

  33、比肩接迹:肩膀相靠,足迹相接。形容人多或接连不断。

  34、人头攒动:人很多,拥挤着移动。一般用于形容某些地方人口密度较大,程度不如人山人海高。

  35、人欢马叫:人在呼喊,马在嘶鸣。形容一片喧闹声。

  36、高朋满座:高:高贵。高贵的朋友坐满了*位。形容宾客很多。

  37、趋之若鹜:趋:快走;鹜:野鸭。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含贬义)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38、观者如市:形容观看的人多。

  39、热火朝天: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气氛高涨,就像炽热的火焰朝天燃烧一样。

  40、济济一堂:济济:形容有才华人多。形容大厅挤满了人。形容人众多。

  人多的成语 5

  1、门庭若市: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场一样。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2、人来人往: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也形容忙于应酬。

  3、比肩接踵:肩碰肩,脚跟脚。形容人多拥挤或接连不断。

  4、济济一堂:济济:形容人多。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5、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6、座无虚*:座位没有空着的。形容出*的人很多。

  7、腹有鳞甲:鳞甲:比喻人多巧诈的心。比喻居心险恶,不可接*。

  8、摩肩接踵: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9、比肩叠迹:比:并。肩并肩,足迹相叠。形容人多。

  10、人山人海: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11、宾客如云:来客多得如聚集的`云层。形容客人多。

  12、摩肩接毂:肩挨着肩,车轮挨着车轮。形容人多拥挤。

  13、挨三顶五:形容人多,连接不断。

  14、项背相望:原指前后相顾。后多形容行人拥挤,接连不断。


人多的成语实用5份扩展阅读


人多的成语实用5份(扩展1)

——人多的成语菁选

人多的成语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说到成语,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那么,你知道都有哪些成语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多的成语,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多的成语1

  川流不息

  川:河流;流:流动;息:停止。①比喻时光的流逝和大自然的运行永无休止。②亦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往来不绝。多用来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的来往。有时也可用于其它。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济济一堂

  济济:人多的样子;堂:大厅。形容很多的人汇聚在一起。用作褒义。常用来指参加**的人很多;也指到客很多和人才聚集在一起。一般作谓语。

  家家户户

  每家每户。指所有的人家。

  宾客如云

  来客多得如聚集的云层。形容客人多。

  沸反盈天

  沸:翻滚;反:翻转;盈:充满。沸腾翻滚的声浪喧天。形容人声嘈杂喧嚣;乱成一片。一般用于书面;多用于嘈闹的场合。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

  户限为穿

  户限:门槛;为:被。门槛都踩破了。形容进出的人很多。主谓式;作宾语;形容进出的人很多

  单枪匹马

  ①作战时单身上阵;冒险直进。②比喻做事单独行动;没有人帮助。也作“匹马单枪”、“单兵独马”、“单人匹马”。一般作主语、定语、状语。

  灯火辉煌

  灯火灿烂;形容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多用来描写热闹的夜景。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

  稠人广众

  稠:多而密。指人很多的场合。联合式;作定语、宾语;指人群众多

  接连不断

  连续不间断。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沸沸扬扬

  沸沸:水翻滚的样子;扬:掀动;升腾。开水翻滚;气泡升腾的.样子。比喻人声喧扰、议论纷纷。形容熙来攘往;非常热闹的情景。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

  比肩继踵

  比肩:肩膀挨着肩膀;继踵:脚尖碰着脚后跟。肩膀靠着肩膀;脚尖碰着脚根。形容人多拥挤。比喻人多很拥挤。一般作谓语、定语。

  欢声雷动

  欢呼声像雷声一样响。形容热烈欢乐的气氛。形容极其热烈的欢乐气氛。也作“欢声如雷”、“欢呼雷动”。一般作谓语。

  花天酒地

  花:比喻美女;旧指娼妓或娼馆。指整天挟妓饮酒。形容沉湎于吃喝嫖赌的荒淫腐化生活。含贬义。形容吃喝嫖赌、奢侈堕落的生活。也作“酒地花天”。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不计其数

  计:计算。没法子计算数目。形容极多。用于人和具体事物;跟“不可胜数”意义相同;常可通用。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

  腹有鳞甲

  鳞甲:比喻人多巧诈的心。比喻居心险恶,不可接*。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比喻居心险恶,不可接*

  鼓乐齐鸣

  击鼓和奏乐声一齐响。形容热闹景象

  鼓吹喧阗

  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

  掎裳连袂

  裙子牵住裙子,袖子连着袖子。形容人多。

  寡不敌众

  人少的敌不过人多的。用于战争、殴斗方面;多用来说明失败的原因。一般作谓语、定语。

  接踵而至

  踵:脚后跟;接踵:足跟相接。后头的人脚尖挨上前头人的脚跟;一个跟着一个来到。形容人特别多;络绎不绝。或事情连续不断地发生。也作“继踵而至”、“接踵而来”。形容某一事物;一经宣传后;人们就一个接一个而来。多用作书面语。一般作谓语、宾语。

  成千上万

  成:达到一定数量;上:达到一定程度或数量。累计成千;达到万数。形容数量极多。也作“成千成万”、“成千累万”。可用于人;也可用于其它。一般作定语、状语。

  车水马龙

  车络绎不绝;有如流水;马首尾相接;好像游龙。形容沿途车马很多;成群结队;繁华热闹的场面。也作“马龙车水”。用来形容繁华热闹的景象。一般作谓语、定语。

  肩摩毂击

  肩膀和肩膀相摩,车轮和车轮相撞。形容行人车辆往来拥挤。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形容行人车辆往来拥挤

  鼓乐喧天

  鼓:弹奏。喧天:声音大而嘈杂。弹奏着各种乐器,声响大得直冲云天。

  觥筹交错

  酒杯和酒筹错杂放置。形容众人一起宴饮时的热闹景象。多用来描绘酒*宴会上的热闹场面。一般作谓语。

  海枯石烂

  枯:枯干;烂:朽烂。海水干涸;石头朽烂。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或不可能实现。多用作誓言;表示意志坚定;永不改变。也作“石烂海枯”。可用来比喻意志坚定;也可**情誓言。多用于褒义。一般作谓语、宾语、分句。

  挥汗成雨

  挥:洒,泼。用手抹汗,汗洒下去就跟下雨一样。形容人多。兼语式;作谓语;形容人多

  冠盖相望

  冠盖:指仁宦的冠服和车盖,用作官员代称;相望:互相看得见。形容**的使节或官员往来不绝。主谓式;作谓语;形容**的使节或官员往来不绝

  纷至沓来

  纷:多;杂乱;沓:重复;多。形容接连不断地到来。多用于书面。可用于人;也可用于事物。一般作谓语、定语。

  冠盖如云

  官员们的礼帽和车篷密集得像一片云层。形容集合会场中官宦士绅聚集得很多。冠:礼帽;盖:车篷。二者借指官吏士绅。一般作定语、补语。

  挨肩擦背

  挨:靠*;擦:接触。形容紧紧挨着;也形容人多而拥挤。形容人群十分拥挤的场面。一般作谓语、定语。

  繁弦急管

  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形容多种乐器同时演奏的情景

人多的成语2

  1、驾肩接迹:形容人多。

  2、人千人万:形容人多。

  3、逐队成群:形容人多。

  4、人多势众:人多力量大。

  5、挨肩并足:形容人群拥挤。

  6、成千上万:形容数量很多。

  7、骈肩叠迹:形容人多拥挤。

  8、填街塞巷:形容人非常多。

  9、观者如市:形容观看的人多。

  10、人满为患:因人多造成了困难。

  11、捱三顶五:形容人多,连接不断。

  12、掎裳连襼:牵裙连袖。形容人多。

  13、人来人往: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

  14、挨山塞海:形容人极多而拥挤不堪。

  15、不计其数:没法计算数目。形容很多。

人多的成语3

  [丘山之功] qiū shān zhī gōng

  比喻功绩伟大。

  [震古铄今] zhèn gǔ shuò jīn

  震动古人,显耀当世。形容事业或功绩伟大。

  [震古烁今] zhèn gǔ shuò jīn

  烁:光亮的样子。震动古代,显耀当世。形容事业或功绩非常伟大。

  [伟绩丰功] wěi jì fēng gōng

  伟大的功绩。同“丰功伟绩”。

  [功标青史] gōng biāo qīng shǐ

  标:写明;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为青史。功劳记在史书上。指建立了巨大功绩。

  [丰功伟绩] fēng gōng wěi jì

  丰:大。伟大的功绩。

  [不世之功] bù shì zhī gōng

  不世:不是每代都有的,即非常、非凡。形容功劳极大。

  [劳苦功高] láo kǔ gōng gāo

  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汗马功劳] hàn mǎ gōng láo

  汗马:将士骑的`马奔驰出汗,比喻征战劳苦。指在战场上建立战功。现指辛勤工作做出的贡献。

人多的成语4

  【注音】guì rén duō wàng

  【出处】倘也贵人多忘,国士难期,使仆一朝出其不意,与君并肩内阁,侧眼相视,公始悔而谢仆,仆安能有色于君乎?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恚恨》

  【解释】贵人:地位贵显的人。指地位显赫的`人往往不念旧交或讥笑人健忘。

  【用法】作定语、宾语;用于讥笑人

  【近义词】贵人多忘事、贵人善忘

  【押韵词】万乘公相、简截了当、推涛作浪、好模好样、含苞欲放、复军杀将、长风破浪、关西出将,关东出相、空空荡荡、朝乾夕愓、......

  【成语故事】唐朝时王泠然虽然中进士但没有授官职,他日夜思索如何跻身于官场,想起自己曾与御史大夫高昌宇有过交往,只是当官后把他给忘了,于是提笔给他写信,信中用威胁的口吻说如果因做官成贵人而把朋友忘记,将来朋友做官也会以牙还牙的

  【成语举例】我怎敢恰为官贵人多忘。 元·宫大用《范张鸡黍》第四折

  【成语例句】

  ◎ "啊哟,你现在是得意了,--地位也高了,朋友也多了,贵人多忘事,怪不得你记不起我这老同学,老朋友。

  ◎ "啊哟,你瞧,真是贵人多忘事,我不怪你,我呢,……"

人多的成语5

  1、以一奉百:奉:供养。用一个人生产的物品供养一百个人。指生产的人少,消费的人多。

  2、摩肩接踵: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3、三人成虎: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4、挨三顶五:形容人多,连接不断。

  5、人多嘴杂:杂:杂乱,多种多样。谈论的人多,说法多种多样。也指在场的人多,七嘴八舌。

  6、千军万马:形容兵马很多或声势浩大。

  7、济济一堂:济济:人多的样子;堂:大厅。济济:形容人多。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8、宾客如云:来客多得如聚集的云层。形容客人多。

  9、腹有鳞甲:鳞甲:比喻人多巧诈的心。比喻居心险恶,不可接*。

  10、七手八脚:形容人多手杂,动作纷乱。

  11、前呼后拥: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簇拥护卫。多形容旧时官吏出巡时的`声势。

  12、挨肩擦背:形容人多拥挤。

  13、挨山塞海:形容人极多而拥挤不堪。

  14、挥汗成雨:挥:洒,泼。用手抹汗,汗洒下去就跟下雨一样。形容人多。

  15、川流不息:川:河流、小溪。息:停止,停下。形容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来来往往、连续不断。

  16、人浮于事:浮:超过。原指人的才德高过所得俸禄的等级。后指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

  17、观者如市:形容观看的人多。

  18、人山人海: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19、熙熙攘攘: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爆满。

  20、万人空巷:本指家家户户的人都奔向一个地方;以致住宅空荡荡的。形容轰动一时的盛况。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或新奇事物轰动居民的情景。

  21、捱三顶四:形容人群拥挤,接连不断。

  22、人多手杂:指动手的人多。也只人头杂的场合,东西容易散失或丢失。

  23、挨三顶四:形容人多,连接不断。同“挨三顶五”。

  24、人来人往: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也形容忙于应酬。

  25、挨肩并足:形容人群拥挤。

  26、粥少僧多:比喻东西少而人多,不够分配。

  27、为善最乐:做善事是最快乐的事。常用为劝人多行善事的格言。

  28、比肩继踵:比:挨着;踵:脚跟。肩挨着肩,脚跟着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29、门庭若市:门:宫门,家门;庭:朝廷,庭院;若:好像;市:集市,市场。门口和庭院里热闹得像市场一样。形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

  30、摩肩接踵:摩:摩擦。踵:脚后跟。接:碰。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31、口多食寡:吃饭的人多,但是食物很少。

  32、聚蚊成雷:许多蚊子聚到一起,声音会象雷声那样大。比喻说坏话的人多了,会使人受到很大的损害。

  33、掎裳连袂:裙子牵住裙子,袖子连着袖子。形容人多。

  34、接踵而来: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35、七嘴八舌:形容人多口杂。

  36、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37、众说纷纭:纷纭:多而姑乱。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38、招摇过市:招摇:张扬炫耀;市:闹市,指人多的地方。指在公开场合大摇大摆显示声势,引人注意。

  39、人头攒动:人很多,拥挤着移动。一般用于形容某些地方人口密度较大,程度不如人山人海高。

  40、屦贱踊贵:原指被砍郐的人很多,致使鞋子价贱而踊价贵。后形容刑罚既重又滥。也比喻犯罪的人多。

  41、亚肩叠背:前后的人肩背紧挨着。形容人多拥挤。

  42、一人传虚,万人传实:虚:不确实,指无中生有的事。本来没有的事,传的人多了,就信以为真。

  43、磕头碰脑:形容人多而相挤磕碰,或东西多而处处碰人。

  44、挨肩擦背:肩挨肩,背擦背。形容人多拥挤。

  45、人多势众:人多力量大。

  46、户限为穿:户限:门槛;为:被。门槛都踩破了。形容进出的人很多。

  47、水泄不通:形容拥挤或包围得非常严密。

  48、衣香鬓影:形容妇女的衣着穿戴十分华丽(多指人多的场合)。借指妇女。

  49、络绎不绝:绝,断。络绎,前后相接,连续不断。形容车船人马等前后相接,往来不断。

  50、**如麻:如麻:象乱麻一样数不清。杀死的人多得象乱麻。形容杀的人多得数不清。

  51、寡不敌众:寡:少;敌:抵挡;众:多。人少的抵挡不住人多的。

  52、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鼎,古代的一种铜铸的锅,一般是三足两耳。沸,开水。鼎沸,本意是锅中的水烧开了,发出声响,现指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

  53、比肩迭迹:肩膀相靠,足迹相迭。形容人多。

  54、言三语四:言、语:说、讲。形容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55、熙来攘往: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56、项背相望:原指前后相顾,后多用来形容行人拥挤,接连不断。

  57、僧多粥少:和尚多,而供和尚喝的粥少。比喻物少人多,不够分配。

  58、众口纷纭:纷纭:多而姑乱。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人多的成语6

  1、门庭若市: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场一样。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2、人来人往: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也形容忙于应酬。

  3、比肩接踵:肩碰肩,脚跟脚。形容人多拥挤或接连不断。

  4、济济一堂:济济:形容人多。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5、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6、座无虚*:座位没有空着的。形容出*的人很多。

  7、腹有鳞甲:鳞甲:比喻人多巧诈的心。比喻居心险恶,不可接*。

  8、摩肩接踵: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9、比肩叠迹:比:并。肩并肩,足迹相叠。形容人多。

  10、人山人海: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11、宾客如云:来客多得如聚集的`云层。形容客人多。

  12、摩肩接毂:肩挨着肩,车轮挨着车轮。形容人多拥挤。

  13、挨三顶五:形容人多,连接不断。

  14、项背相望:原指前后相顾。后多形容行人拥挤,接连不断。

人多的成语7

  1、人头攒动

  【拼音】rén tóu cuán dòng

  【释义】人很多,拥挤着移动。一般用于形容某些地方人口密度较大,程度不如人山人海高。

  【近义词】熙熙攘攘,人山人海。

  【反义词】人烟稀少,人迹罕至。

  2、人声鼎沸

  【拼音】rén shēng dǐng fèi

  【解释】形容人声喧闹。鼎,古代的一种铜铸的锅,一般是三足两耳。沸,开水。鼎沸,本意是锅中的水烧开了,发出声响,现指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

  【示例】广场这时已是一片人声鼎沸。

  【近义词】人欢马叫、震耳欲聋、吵吵嚷嚷、热闹非凡、熙熙攘攘、人喊马嘶、人声嘈杂

  【反义词】万籁俱寂、鸦雀无声、悄无声息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比喻人声嘈杂

  【出自】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一日午后,刘方在店中收拾,只听得人声鼎沸。”

  3、人声鼎沸

  【拼音】rén shēng dǐng fèi

  【解释】形容人声喧闹。鼎,古代的一种铜铸的锅,一般是三足两耳。沸,开水。鼎沸,本意是锅中的水烧开了,发出声响,现指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

  【示例】广场这时已是一片人声鼎沸。

  【近义词】人欢马叫、震耳欲聋、吵吵嚷嚷、热闹非凡、熙熙攘攘、人喊马嘶、人声嘈杂

  【反义词】万籁俱寂、鸦雀无声、悄无声息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比喻人声嘈杂

  【出自】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一日午后,刘方在店中收拾,只听得人声鼎沸。”

  4、人山人海

  【拼音】rén shān rén hǎi

  【解 释】人群如山似海。 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出 处】《西胡老人繁胜录》:“四山四海,三千三百,衣山衣海,卦山卦海,南山南海,人山人海。”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五十一回:“每日有那一般打散,或是戏舞,或是吹弹,或是歌唱,赚得那人山人海价看。”

  【用 法】联合式;作谓语、补语、定语、宾语;用于公共场所

  【示 例】瞿秋白《赤都心史》:“远远的就看见~,各种旗帜招飐着。”

  【近义词】川流不息,人头攒动,人声鼎沸,川流不息,人头攒动,人来人往,万人空巷,捋臂将拳,摩拳擦掌

  【反义词】荒无人烟,人迹罕至

  5、人来人往

  【拼音】rén lái rén wǎng

  【解释】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也形容忙于应酬。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0回:“这两三天人来人往,我瞧着那些人都照应不到,想必你没有吩咐。”

  【示例】在这~的地方没办法集中精力。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不断。

  6、人欢马叫

  【拼音】rén huān mǎ jiào

  【解释】人在呼喊,马在嘶鸣。形容一片喧闹声。

  【出处】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只听得外面喧嚷,似有人喊马嘶之声,渐渐*前堂来了。”

  【示例】田野上~,一片丰收的景象。

  7、热闹非凡

  【拼音】

  【解释】形容非常热闹。示例:国庆节快到了,长安街上~。

  热闹:人多欢腾:元宵佳节,街上十分热闹|热闹的集市。 ②人多欢腾的情景:看热闹。

  非凡:超过一般;不寻常:~的组织|市场上热闹~。

  凡:“热闹非凡”即“不一般的热闹”。“凡”即“一般,普通”的意思。

  【近义词】门庭若市 络绎不绝

  【反义词】可罗雀 门庭冷落

  8、热火朝天

  【拼音】rè huǒ cháo tiān

  【解释】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气氛高涨,就像炽热的火焰朝天燃烧一样。

  【示例】但这几天热火朝天的参军运动,也冲击着他们的身心。(冯德英《迎春花》第九章)

  【近义词】如火如荼、热气腾腾、万马奔腾

  【反义词】死气沉沉

  【用法】主谓式;作定语、状语、补语;含褒义。

  【出自】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前进吧祖国》:“从祖国到朝鲜,我看见一面是热火朝天的建设,一面是在炮火连天中奋不顾身的战斗。”

  9、趋之若鹜

  【拼音】qū zhī ruò wù

  【解释】趋:快走;鹜:野鸭。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含贬义) 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

  【示例】清·郑观应《盛世危言·技艺》:“为民上者,以名利二字驰使天下,而天下之民趋之若鹜。”

  【近义词】如蝇逐臭、如蚁附膻

  【反义词】敬而远之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出自】如薰亦能诗,士趋之若鹜,宾座常满。---------《明史·萧如薰传》

  10、前呼后拥

  【拼音】qián hū hòu yōng

  【解释】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簇拥护卫。多形容旧时官吏出巡时的声势。

  【示例】“骆驼像发现了什么不祥之兆,焦躁地哞哞叫着,~乱了行列。”(冯苓植《神秘的松布尔》)

  【近义词】前呼后应、一呼百诺

  【反义词】轻车简从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用于权贵等。

  【出自】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二折:“想为官的前呼后拥,衣轻乘肥,有多少荣耀!”

  11、摩肩擦踵

  【拼音】mó jiān cā zhǒng

  【解释】踵,脚后跟。形容来往行人众多,很拥挤。

  【示例】大街上人来人往,摩肩擦踵,十分热闹。

  【近义词】摩肩接踵、水泄不通

  12、门庭若市

  【汉语拼音】mén tíng ruò shì 门庭若市

  【词语解释】门口和庭院里热闹得像市场一样。形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

  【字词解释】门:宫门,家门;庭:朝廷,庭院;若:好像;市:集市,市场。

  【成语性质】褒义词,偏正式。

  【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

  【近义词】车水马龙、车马盈门、人山人海、比肩接踵

  【反义词】门可罗雀、门庭冷落

  【出自】出自《战国策·齐策一》的:“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13、络绎不绝

  【读音】luò yì bù jué。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解释】绝:断。 络绎:前后相接,连续不断。形容车船人马等前后相接,往来不断。

  【*义】连绵不断、川流不息、源源不断、摩肩接踵

  【反义】门可罗雀、 人迹罕至、 门庭冷落

  【示例】《后汉书·东海恭王刘彊传》:“皇太后、陛下哀怜臣彊,感动发中,数遣使者太医令丞方伎道术,络绎不绝。”

  【出处】南宋·范晔《后汉书·南匈奴传》:“窜逃去塞者,络绎不绝。”

  14、结驷连骑

  【拼音】jié sì lián qí

  【解释】驷:古时一乘车所套的四匹马;骑:骑马的人。随从、车马众多。形容排场阔绰。

  【示例】明·李贽《初潭集·夫妇二》:“今日为相,明日~,食方于前。”

  【出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贡相卫,而结驷连骑,排藜藿,入穷阎,过谢原宪。”

  15、座无虚*

  【读音】zuò wú xū xí

  【释义】虚:空。*:座位。没有空着的.座位,一般形容观众、听众或出*、参加的人很多。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分句;含褒义; 指人很多。

  【近义词】济济满堂

  【反义词】寥寥无几、一无所有、空无所有

  【灯谜】客满

  16、接踵而来

  【读音】jiē zhǒng ér lái

  【解释】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出处】《宋史·李显忠传》:“入城,宣布德意,不戮一人,中原归附者踵接。”

  【事例】整个的“新饭碗”一时虽未找到,零碎的小事却~。 ★邹韬奋《经历·新饭碗问题》

  【近义词】接二连三、络绎不绝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接连不断地来

  【语法】偏正短语

  17、济济一堂

  【读音】jǐ jǐ yī táng

  【解释】济济:形容有才华人多。形容大厅挤满了人。形容人众多。

  【出处】《尚书˙大禹谟》:“济济一堂。”

  【事例】端木蕻良《三月夜曲》:“在路上我看见方才~的将军夫人了。”

  【近义词】高朋满座、群贤毕集 、座无虚*

  【反义词】一盘散沙、分道扬镳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

  18、户限为穿

  【读音】hù xiàn wéi chuān

  【解释】户限:门槛;为:被。门槛都踩破了。形容进出的人很多。

  【出处】唐·张彦远《法书要录》:“智永禅师住吴兴永欣寺,人来觅书者如市,所居户限为穿穴。”

  【事例】远*闻名求字者,几于~,而选择綦苛,低昂无所就。 ★清·王韬《淞隐漫录·姚云仙》

  【近义词】门庭若市

  【反义词】

  【用法】主谓式;作宾语

  19、冠盖相望

  【解释】冠盖:指仁宦的冠服和车盖,用作官员代称;相望:互相看得见。形容**的使节或官员往来不绝。

  【出自】《战国策·魏策四》:“齐楚约而欲攻魏,魏使人求救于秦,冠盖相望,秦救不出。”

  【示例】~催入相,待将功德格皇天。

  ◎唐·韩愈《次潼关上都统相公》诗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形容**的使节或官员往来不绝

  20、冠盖如云

  【读音】guān gài rú yún

  【解释】冠盖:指仁宦的冠服和车盖,用作官员代称。形容官吏到的很多。

  【出自】汉·班固《西都赋》:“绂冕所兴,冠盖如云,七相五公。”

  【示例】~,急侦之,乃一吏部郎经过也。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记前生》

  【语法】主谓式;作定语、补语;形容到会的官吏很多

人多的成语8

  1、人来人往: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也形容忙于应酬。

  2、项背相望:原指前后相顾,后多用来形容行人拥挤,接连不断。

  3、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4、户限为穿:户限:门槛;为:被。门槛都踩破了。形容进出的人很多。

  5、人山人海: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6、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错杂放置。形容众人一起宴饮时的热闹景象。觥:酒杯。

  7、川流不息:川:河流、小溪。息:停止,停下。形容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来来往往、连续不断。

  8、腹有鳞甲:鳞甲:比喻人多巧诈的心。比喻居心险恶,不可接*。

  9、挨肩并足:形容人群拥挤。

  10、热闹非凡:形容非常热闹。

  11、熙熙攘攘: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爆满。

  12、盛况空前:形容热闹至极。

  13、水泄不通:形容拥挤或包围得非常严密。

  14、宾客如云:来客多得如聚集的云层。形容客人多。

  15、门庭若市:门口和庭院里热闹得像市场一样。形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

  16、万人空巷:本指家家户户的人都奔向一个地方;以致住宅空荡荡的。形容轰动一时的盛况。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或新奇事物轰动居民的`情景。

  17、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鼎,古代的一种铜铸的锅,一般是三足两耳。沸,开水。鼎沸,本意是锅中的水烧开了,发出声响,现指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

  18、接踵而来: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19、纷至沓来:纷:多,杂乱;沓:重复,多。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20、捱三顶五:形容人群拥挤,接连不断。

  21、结驷连骑:驷:古时一乘车所套的四匹马;骑:骑马的人。随从、车马众多。形容排场阔绰。

  22、比肩叠踵:形容人多。叠踵,脚尖踩脚跟。

  23、冠盖相望:冠盖:指仁宦的冠服和车盖,用作官员代称;相望:互相看得见。形容**的使节或官员往来不绝。

  24、摩肩擦踵:踵,脚后跟。形容来往行人众多,很拥挤。

  25、座无虚*:虚:空。*:座位。没有空着的座位,一般形容观众、听众或出*、参加的人很多。

  26、冠盖如云:冠盖:指仁宦的冠服和车盖,用作官员代称。形容官吏到的很多。

  27、挨山塞海:形容人极多而拥挤不堪。

  28、前呼后拥: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簇拥护卫。多形容旧时官吏出巡时的声势。

  29、沸沸扬扬:沸沸:水翻滚的样子;扬:上升,升腾。像沸腾的水一样喧闹。形容人声喧扰,议论纷纷。

  30、络绎不绝:绝:断。络绎:前后相接,连续不断。形容车船人马等前后相接,往来不断。

  31、万马奔腾:成千上万匹刀在奔跑腾跃。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

  32、寡不敌众:寡:少;敌:抵挡;众:多。人少的抵挡不住人多的。

  33、比肩接迹:肩膀相靠,足迹相接。形容人多或接连不断。

  34、人头攒动:人很多,拥挤着移动。一般用于形容某些地方人口密度较大,程度不如人山人海高。

  35、人欢马叫:人在呼喊,马在嘶鸣。形容一片喧闹声。

  36、高朋满座:高:高贵。高贵的朋友坐满了*位。形容宾客很多。

  37、趋之若鹜:趋:快走;鹜:野鸭。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含贬义)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38、观者如市:形容观看的人多。

  39、热火朝天: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气氛高涨,就像炽热的火焰朝天燃烧一样。

  40、济济一堂:济济:形容有才华人多。形容大厅挤满了人。形容人众多。

人多的成语9

  1、络绎不绝:绝,断。络绎,前后相接,连续不断。形容车船人马等前后相接,往来不断。

  2、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鼎,古代的一种铜铸的锅,一般是三足两耳。沸,开水。鼎沸,本意是锅中的水烧开了,发出声响,现指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

  3、人头攒动:人很多,拥挤着移动。一般用于形容某些地方人口密度较大,程度不如人山人海高。

  4、人来人往: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也形容忙于应酬。

  5、观者如市:形容观看的人多。

  6、宾客如云:来客多得如聚集的云层。形容客人多。

  7、济济一堂:济济:人多的样子;堂:大厅。济济:形容人多。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8、项背相望:原指前后相顾,后多用来形容行人拥挤,接连不断。

  9、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10、比肩继踵:挨着;踵:脚跟。肩挨着肩,脚跟着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11、水泄不通:形容拥挤或包围得非常严密。

  12、摩肩接踵:摩:摩擦。踵:脚后跟。接:碰。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13、户限为穿:户限:门槛;为:被。门槛都踩破了。形容进出的人很多。

  14、门庭若市:门:宫门,家门;庭:朝廷,庭院;若:好像;市:集市,市场。门口和庭院里热闹得像市场一样。形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

  15、前呼后拥: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簇拥护卫。多形容旧时官吏出巡时的声势。

  16、人山人海: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17、接踵而来: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18、熙熙攘攘: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爆满。

  19、万人空巷:本指家家户户的'人都奔向一个地方;以致住宅空荡荡的。形容轰动一时的盛况。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或新奇事物轰动居民的情景。

  20、熙来攘往: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21、寡不敌众:寡:少;敌:抵挡;众:多。人少的抵挡不住人多的。

  22、川流不息:川:河流、小溪。息:停止,停下。形容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来来往往、连续不断。

  23、比肩迭迹:肩膀相靠,足迹相迭。形容人多。

  24、挥汗成雨:挥:洒,泼。用手抹汗,汗洒下去就跟下雨一样。形容人多。

  25、掎裳连袂:裙子牵住裙子,袖子连着袖子。形容人多。

  26、腹有鳞甲:鳞甲:比喻人多巧诈的心。比喻居心险恶,不可接*。

  27、千军万马:形容兵马很多或声势浩大。又作千兵万马。

  描写人多的成语及其解释:

  挨肩并足

  形容人群拥挤。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那山中远*人家,都晓得高家新女婿才貌双全,竟来观看,挨肩并足,如看神会故事的一般热闹。” 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多拥挤

  挨肩擦背

  肩挨肩,背擦背。形容人多拥挤。—— 关于人多的成语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四卷:“常常走到厨房下,挨肩擦背,调嘴弄舌。” 引惹得那楼下看灯的人,~,仰望上瞧。★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十五回 作谓语、定语;形容人群十分拥挤的场面

  挨三顶五

  形容人多,连接不断。

  出处:明·冯梦龙《*妖传》:“众人挨三顶四,簇拥将来,一个个伸出手来,求太医看脉。” 但见红尘滚滚,车马纷纷,许多商贩客人驮着货物,~的进店安歇。★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五 作定语;形容人多

  挨山塞海

  形容人极多而拥挤不堪。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那日观看的人,何止挨山塞海。” 作定语、状语;形容人多拥挤

  捱三顶四

  形容人群拥挤,接连不断。—— 描写人多的成语

  出处:《*妖传》第四回:“半仙到栅栏门首下马,也不进宅,径在堂中站着,众人捱三顶四,簇拥将来,一个个伸出手来,求太医看脉。” 覆帐之后,宾客如市,捱三顶五,不得空闲。★《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 作谓语、定语;形容人多拥挤

  捱三顶五

  形容人群拥挤,接连不断。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覆帐之后,宾客如市,捱三顶五,不得空闲。” 作定语;形容人多拥挤

  比肩迭迹

  肩膀相靠,足迹相迭。形容人多。

  出处:唐·柳宗元《与友人论为文书》:“荣古虐今者,比肩迭迹。”

  比肩迭踵

  形容人多。迭踵,脚尖踩脚跟。—— 关于人多的成语

  出处:清·陈康棋《郎潜纪闻》卷一:“辽沉旧人,胜朝遗耈,比肩迭踵,同掌丝纶。”

  比肩叠迹

  肩膀相靠,足迹相叠。形容人多。

  出处:唐·柳宗元《与友人论为文书》:“荣古虐今者,比肩叠迹。”

  比肩叠踵

  形容人多。叠踵,脚尖踩脚跟。

  出处:清·陈康棋《郎潜纪闻》卷一:“辽沈旧人,胜朝遗耈,比肩叠踵,同掌丝纶。”

  比肩接迹

  肩膀相靠,足迹相接。形容人多或接连不断。—— 描写人多的成语

  出处:明·瞿佑《剪灯新话·修文舍人传》:“贤者槁项黄馘而死于下,不贤者比肩接迹而显于世。”

  宾客如云

  来客多得如聚集的云层。形容客人多。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二十九:“又制下布衣一袭,每逢月朔月望,卸下铅华,穿着布素,闭门念佛;虽宾客如云,此日断不接见,以此为常。”

  方员可施

  随处可用。形容人多才多艺。

  腹有鳞甲

  鳞甲:比喻人多巧诈的心。比喻居心险恶,不可接*。—— 关于人多的成语

  出处:《三国志·蜀书·陈震传》:“孝起前是入至吴,为吾说正方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

  寡不敌众

  寡:少;敌:抵挡;众:多。人少的抵挡不住人多的。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寡固不可以敌众。”《韩非子·难三》:“夫物众而智穷,寡不胜众。” 王朗~,与白虎、周昕杀条血路,走入城中,拽起吊桥,坚闭城门。★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五回

  寡不胜众

  人少的抵挡不住人多的。同“寡不敌众”。

  出处:《吕氏春秋·壅塞》:“非直士其孰能不阿主,世之直士,其寡不胜众,数也。” 若人君不加裁决,使人臣各行其意,则朝夕斗讼,弱不胜强,~。★宋·司马光《乞裁断政事札子》

  观者如市

  形容观看的人多。—— 描写人多的成语

  出处:唐·牛僧孺《玄怪录·尼妙寂》:“元和初,泗州普光王寺有梵氏戒坛,人之为僧者必由之。四方辐辏,僧尼繁会,观者如市焉。” 罗方远,江夏人也。刺史春致设,~。★《云笈七签》卷一一三引前蜀·杜光庭《神仙感遇传·罗方远》

人多的成语10

  1、鱼贯而出:像游鱼那样连贯着出现。

  2、户限为穿:户限:门槛;为:被。门槛都踩破了。形容进出的人很多。

  3、比肩迭踵:形容人多。迭踵,脚尖踩脚跟。

  4、人来人往: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也形容忙于应酬。

  5、人山人海: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6、臣门如市:旧时形容居高位、掌大权的人宾客极多。

  7、屯街塞巷:形容人多拥挤。

  8、驾肩接武: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多。

  9、南来北往:有的从南往北,有的`从北往南。也泛指来来往往。

  10、川流不息:川:河流。形容行人、车马等象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11、十夫楺椎:谓十个人的力量能使椎弯曲。椎,槌。比喻人多力大,足以改变原状。

  12、人满为患:因人多造成了困难。

  13、粥少僧多:比喻东西少而人多,不够分配。

人多的成语11

  1、摩肩擦踵:踵,脚后跟。形容来往行人众多,很拥挤。

  2、人欢马叫:人在呼喊,马在嘶鸣。形容一片喧闹声。

  3、门庭若市:门口和庭院里热闹得像市场一样。形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

  4、接踵而来: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5、座无虚*:虚:空。*:座位。没有空着的座位,一般形容观众、听众或出*、参加的人很多。

  6、济济一堂:济济:形容有才华人多。形容大厅挤满了人。形容人众多。

  7、前呼后拥: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簇拥护卫。多形容旧时官吏出巡时的声势。

  8、热火朝天: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气氛高涨,就像炽热的火焰朝天燃烧一样。

  9、人来人往: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也形容忙于应酬。

  10、熙熙攘攘: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爆满。

  11、趋之若鹜:趋:快走;鹜:野鸭。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12、热闹非凡:形容非常热闹。示例:国庆节快到了,长安街上热闹非凡。

  13、户限为穿:户限:门槛;为:被。门槛都踩破了。形容进出的人很多。

  14、纷至沓来:纷:多,杂乱;沓:重复,多。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15、高朋满座:高:高贵。高贵的朋友坐满了*位。形容宾客很多。

  16、络绎不绝:绝:断。络绎:前后相接,连续不断。形容车船人马等前后相接,往来不断。

  17、人头攒动:人很多,拥挤着移动。一般用于形容某些地方人口密度较大,程度不如人山人海高。

  18、冠盖相望:冠盖:指仁宦的冠服和车盖,用作官员代称;相望:互相看得见。形容**的'使节或官员往来不绝。

  19、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鼎,古代的一种铜铸的锅,一般是三足两耳。沸,开水。鼎沸,本意是锅中的水烧开了,发出声响,现指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

  20、结驷连骑:驷:古时一乘车所套的四匹马;骑:骑马的人。随从、车马众多。形容排场阔绰。

人多的成语12

  【注音】

  rén duō shì zhòng

  【成语故事】

  大观园里贾宝玉一人上学觉得孤单寂寞,见到秦可卿的弟弟秦钟后,就请贾母批准他们一起上学,秦钟出身贫寒,刚到学校就被薛蟠一班狐朋狗友戏弄,金荣欺负秦钟,贾宝玉立即叫贾瑞勒令他给秦钟磕头,金荣见他们人多势众,就只有磕头了。

  【出处】

  话说金荣因人多势众,又兼贾瑞勒令赔了不是,给秦钟磕了头,宝玉方才不吵闹了。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回

  【解释】

  声势力量大。

  【用法】

  作谓语、宾语;形容人多势力强大

  【近义词】

  万众一心、众人拾柴火焰高

  【反义词】

  势单力薄、单枪匹马

  【成语例句】

  ◎ 后面紧跟着的是一条声势浩大的马车队,他们人多势众,甩得鞭子更响,那个支委惊得目瞪口呆,被孤零零地甩在了后面……

  ◎ 现在我已经想不清楚是为什么动手的,只记得他们仗着人多势众先骂了我们几句脏话,但没等他们骂完,我就对一个咋呼得最厉害的人下了手。

  ◎ 对方人多势众,真的'抄起斧头要砸他。

人多的成语13

  以强凌弱,以众暴寡

  以一奉百

  以众暴寡

  以众暴寡,以强凌弱

  饮啖兼人

  饮噉兼人

  应者云集

  驭凤骖鹤

  张袂成帷

  张袂成阴

  招摇过市

  赭衣半道

  赭衣满道

  踵接肩摩

  众口纷纭

  众人广坐

  众人拾柴火焰高

  众说纷纭

  众喣漂山

  众喣飘山

  众喣山动

  众议纷纭

  粥少僧多

  逐队成群

  筑舍道傍

  坐无虚*

  座无空*

  座无虚*

人多的成语14

  顺接:阅人多矣 → 以一驭万 → 万水千山 → 山眉水眼 → 眼错不见 → 见卵求鸡 → 鸡不及凤 → 凤凰于飞 → 飞流短长 → 长吁短气 → 气壮如牛 → 牛鬼蛇神 → 神眉鬼道 → 道无拾遗 → 遗落世事 → 事无二成 → 成何体面 → 面冷言横 → 横眉瞪目 → 目瞪舌强 → 强作解人 → 人材出众 → 众望所积 → 积玉堆金 →

  逆接:阅人多矣 → 贻玷阀阅 → 进退狐疑 → 水陆并进 → 望穿秋水 → 首丘之望 → 上厅行首 → 离世遁上 → 势合形离 → 失张冒势 → 成败得失 → 行满功成 → 节俭躬行 → 义不屈节 → 明公正义 → 言甚详明 → 金口御言 → 众口烁金 → 大庭广众 → 前程远大 → 意在笔前 → 深情厚意 → 一往情深 → 合两为一 →

  双飞:阅人多矣;贻玷阀阅 → 人心所向;含血噀人 → 心正气和;势欲熏心 → 正气凛然;返邪归正 → 气杀钟馗;回肠结气 → 杀青甫就;一笔抹杀 → 青云得意;万古长青 → 云开见天;镂月裁云 → 开山祖师;门户洞开 → 山清水秀;雪海冰山 → 清正廉洁;渭浊泾清 → 正龙拍虎;圭端臬正 →

  庖丁解牛A:阅人多矣;人头畜鸣;多歧亡羊;以一警百 → 百花争妍;花藜胡哨;争红斗紫;妍姿妖艳 → 艳紫妖红;紫芝眉宇;妖孽伏息;红脸赤颈 → 景入桑榆;入孝出弟;桑间之咏;榆枋之见 → 见猎心喜;劣迹昭著;心胆皆碎;喜眉笑眼 → 眼花心乱;花衢柳陌;心力衰竭;乱离多阻 →

  庖丁解牛B:阅人多矣;暴不肖人;儿女情多;阅人多矣 → 倚天拔地;杞国忧天;坚韧不拔;衣冠扫地 → 地利人和;邀名射利;济世安人;琴瑟调和 → 和而不唱;向火乞儿;献可替不;山吟泽唱 → 唱对台戏;无言可对;下不来台;侏儒观戏 → 戏蝶游蜂;庄周梦蝶;驾鹤西游;乱蝶狂蜂 →

人多的成语15

  鸡犬相闻

  指人烟稠密主谓式;作谓语;指人烟稠密

  湖光山色

  湖水风光;山峦秀色。形容山水景色之美。含褒义。形容美好的自然风景。

  风光旖旎

  形容景色柔和美好。

  沃野千里

  形容肥沃的土地极为宽广。

  一马*川

  能纵马奔驰的广阔*坦的地面。用作褒义。用来形容地势*坦、广阔。一般作定语、宾语。

  烟波浩渺

  烟波:水波渺茫;看远处有如烟雾笼罩;浩渺:广阔无边。水波渺茫;一望无边。形容水域宽广。也作“烟波浩淼”。用于形容烟雾笼罩的江河湖海广阔无边。一般作谓语、定语。

  一望无际

  一眼看不到边(际:边)。形容极其辽阔。多形容地域辽阔。一般作谓语、定语。

  绿草如茵

  绿油油的草好象地上铺的褥子。常指可供临时休憩的草地。亦作“碧草如茵”。

  美不胜收

  胜:尽;收:接收;领略。形容美好的事物、景色非常多;人们一时间领略、欣赏不过来。用作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

  一望无垠

  辽远广阔,看不到边际

  鸡鸣狗吠

  鸡啼狗叫彼此都听得到。比喻聚居在一处的人口稠密。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形容百姓安居乐业

  山鸣谷应

  形容回音响亮;也比喻此鸣彼应;互相配合。用作褒义。一般作谓语、分句。

  旖旎风光

  旖旎:柔和美丽。柔和而美丽的韵致风采或自然风景。含褒义。一般作谓语、宾语。

  千村万落

  形容众多的村落。

  柳暗花明

  绿柳成荫、繁花似锦的'美丽景象。也比喻又是一番情景或进入一种新的境界。含褒义。多用来比喻在特别困难的时候而出现美好的转机时。一般作宾语、定语。

  金迷纸醉

  形容使人沉醉迷惘的繁华奢侈的环境。也形容骄奢淫逸的享乐生活。也作“纸醉金迷”。多形容骄奢淫逸的享乐生活。又作“纸醉金迷”。一般作宾语。

  碧空如洗

  〖解释〗碧空:浅蓝色的天空。蓝色的天空明净得像洗过一样。形容天气晴朗。

  欣欣向荣

  形容草木长得茂盛。比喻事业蓬勃发展;兴旺昌盛。荣:茂盛。用作褒义。可用于形容草木生机旺盛;也用来指事业兴旺发达。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依山傍水

  指地理位置靠*山岭和水流。

  村夫野老

  旧指生活在农村的农民和老人。

  落英缤纷

  落:凋落;英:花;缤纷:繁多杂乱。花瓣凋落;纷纷飞扬的样子。形容鲜花盛开的美丽景致。一般作谓语、宾语。

  翠绕珠围

  翠:翡翠;绕:围绕;珠:珍珠;围:包围。形容富家女子的华丽装饰,也比喻随从侍女很多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富家女子的华丽装饰

  一泻千里

  江河奔流直下;迅达千里。比喻文笔或曲调气势奔放、流畅。今又喻急剧持续地下降。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

  山清水秀

  清:纯净;秀:秀丽。形容风景优美。用作褒义。形容风景优美。一般作谓语。

  樵村渔浦

  山村水乡。泛指乡村。

  村酒野蔬

  乡村酿的酒,田野种的菜。形容酒食淡薄,生活清贫。

  山明水秀

  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用作褒义。形容风景优美。一般作谓语、定语。

  万里无云

  〖解释〗湛湛蓝天,没有一丝云彩。形容天气晴朗。

  风起云涌

  涌:水腾跃。大风刮起来;乌云涌上来。比喻新生事物相继兴起;声势浩大”。也用以形容自然景象不断变化;雄伟壮观。用于天气或事物的迅速发展。含褒义。一般可作谓语、定语、状语。

  千沟万壑

  ①形容沟壑极多。②比喻道路坎坷不*。


人多的成语实用5份(扩展2)

——人多的成语菁选

人多的成语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过成语吧,成语的语言文字是非常深奥的,含义是非常值得我们学*的,为了帮助大家积累更多经典成语,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多的成语,欢迎大家分享。

人多的成语1

  以强凌弱,以众暴寡

  以一奉百

  以众暴寡

  以众暴寡,以强凌弱

  饮啖兼人

  饮噉兼人

  应者云集

  驭凤骖鹤

  张袂成帷

  张袂成阴

  招摇过市

  赭衣半道

  赭衣满道

  踵接肩摩

  众口纷纭

  众人广坐

  众人拾柴火焰高

  众说纷纭

  众喣漂山

  众喣飘山

  众喣山动

  众议纷纭

  粥少僧多

  逐队成群

  筑舍道傍

  坐无虚*

  座无空*

  座无虚*

人多的成语2

  [丘山之功] qiū shān zhī gōng

  比喻功绩伟大。

  [震古铄今] zhèn gǔ shuò jīn

  震动古人,显耀当世。形容事业或功绩伟大。

  [震古烁今] zhèn gǔ shuò jīn

  烁:光亮的样子。震动古代,显耀当世。形容事业或功绩非常伟大。

  [伟绩丰功] wěi jì fēng gōng

  伟大的功绩。同“丰功伟绩”。

  [功标青史] gōng biāo qīng shǐ

  标:写明;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为青史。功劳记在史书上。指建立了巨大功绩。

  [丰功伟绩] fēng gōng wěi jì

  丰:大。伟大的功绩。

  [不世之功] bù shì zhī gōng

  不世:不是每代都有的,即非常、非凡。形容功劳极大。

  [劳苦功高] láo kǔ gōng gāo

  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汗马功劳] hàn mǎ gōng láo

  汗马:将士骑的马奔驰出汗,比喻征战劳苦。指在战场上建立战功。现指辛勤工作做出的'贡献。

人多的成语3

  奔走如市

  比肩迭迹

  比肩迭踵

  比肩叠迹

  比肩叠踵

  比肩继踵

  比肩接迹

  比肩接踵

  比肩系踵

  比屋可封

  宾客如云

  灿若繁星

  稠人广众

  稠人广坐

  稠人广座

  从者如云

  撺哄鸟乱

  地狭人稠

  耳目众多

  方员可施

  蜂拥而入

  腹有鳞甲

  腹中鳞甲

  顾客盈门

  寡不敌众

  寡不胜众

  观者穈集

  观者如市

  观者蝟集

  观者云集

  广厦万间

  归之如市

  过市招摇

  户限为穿

  挥汗成雨

  挤挤插插

  掎裳连袂

  掎裳连襼

  济济一堂

  驾肩接迹

  驾肩接武

  肩摩袂接

  肩摩踵接

  接踵比肩

  锦囊佳句

  锦囊妙句

  荆棘丛里

  井以甘竭

  聚蚊成雷

  屦贱踊贵

  君子不器

  磕头碰脑

  磕头撞脑

  口多食寡

  礼多人不怪

  李广未封

  连衽成帷

  流血漂杵

  流血飘丘

  龙多乃旱

  蚂蚁搬泰山

  门庭如市

  门庭若市

  摩肩擦背

  摩肩接毂

  摩肩接踵

  摩肩如云

  墨债山积

  谋道作舍

  谋夫孔多

  骈肩迭迹

  骈肩叠迹

  骈肩接迹

  骈肩累迹

  骈肩累踵

  骈肩累足

  七口八嘴

  七舌八嘴

  七手八脚

  七言八语

  七张八嘴

  七嘴八舌

  七嘴八张

  旗旆成阴

  千人唱,万人和

  前呼后拥

  人才济济

  人丁兴旺

  人多成王

  人多口杂

  人多阙少

  人多手乱

  人多手杂

  人多眼杂

  人多语乱

  人多智广

  人多嘴杂

  人浮于食

  人浮于事

  人海茫茫

  人来客去

  人来客往

  人满为患

  人千人万

  人如潮涌

  如山似海

  儒士成林

  三夫成市虎

  三拳不敌四手

  三人成虎

  三人成市虎

  三言讹虎

  僧多粥少

  **如草

  **如蒿

  **如麻

  **如艺

  山**上,应接不暇

  十夫桡椎

  十夫楺椎

  死者相枕

  堂上一呼,阶下百诺

  添粮不如减口

  屯街塞巷

  万人异心

  为善最乐

  熊罴百万

  学如牛毛,成如麟角

  血流漂杵

  血流漂卤

  血债累累

  亚肩迭背

  亚肩叠背

人多的成语4

  鸡犬相闻

  指人烟稠密主谓式;作谓语;指人烟稠密

  湖光山色

  湖水风光;山峦秀色。形容山水景色之美。含褒义。形容美好的自然风景。

  风光旖旎

  形容景色柔和美好。

  沃野千里

  形容肥沃的土地极为宽广。

  一马*川

  能纵马奔驰的广阔*坦的地面。用作褒义。用来形容地势*坦、广阔。一般作定语、宾语。

  烟波浩渺

  烟波:水波渺茫;看远处有如烟雾笼罩;浩渺:广阔无边。水波渺茫;一望无边。形容水域宽广。也作“烟波浩淼”。用于形容烟雾笼罩的江河湖海广阔无边。一般作谓语、定语。

  一望无际

  一眼看不到边(际:边)。形容极其辽阔。多形容地域辽阔。一般作谓语、定语。

  绿草如茵

  绿油油的草好象地上铺的褥子。常指可供临时休憩的草地。亦作“碧草如茵”。

  美不胜收

  胜:尽;收:接收;领略。形容美好的事物、景色非常多;人们一时间领略、欣赏不过来。用作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

  一望无垠

  辽远广阔,看不到边际

  鸡鸣狗吠

  鸡啼狗叫彼此都听得到。比喻聚居在一处的人口稠密。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形容百姓安居乐业

  山鸣谷应

  形容回音响亮;也比喻此鸣彼应;互相配合。用作褒义。一般作谓语、分句。

  旖旎风光

  旖旎:柔和美丽。柔和而美丽的韵致风采或自然风景。含褒义。一般作谓语、宾语。

  千村万落

  形容众多的村落。

  柳暗花明

  绿柳成荫、繁花似锦的'美丽景象。也比喻又是一番情景或进入一种新的境界。含褒义。多用来比喻在特别困难的时候而出现美好的转机时。一般作宾语、定语。

  金迷纸醉

  形容使人沉醉迷惘的繁华奢侈的环境。也形容骄奢淫逸的享乐生活。也作“纸醉金迷”。多形容骄奢淫逸的享乐生活。又作“纸醉金迷”。一般作宾语。

  碧空如洗

  〖解释〗碧空:浅蓝色的天空。蓝色的天空明净得像洗过一样。形容天气晴朗。

  欣欣向荣

  形容草木长得茂盛。比喻事业蓬勃发展;兴旺昌盛。荣:茂盛。用作褒义。可用于形容草木生机旺盛;也用来指事业兴旺发达。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依山傍水

  指地理位置靠*山岭和水流。

  村夫野老

  旧指生活在农村的农民和老人。

  落英缤纷

  落:凋落;英:花;缤纷:繁多杂乱。花瓣凋落;纷纷飞扬的样子。形容鲜花盛开的美丽景致。一般作谓语、宾语。

  翠绕珠围

  翠:翡翠;绕:围绕;珠:珍珠;围:包围。形容富家女子的华丽装饰,也比喻随从侍女很多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富家女子的华丽装饰

  一泻千里

  江河奔流直下;迅达千里。比喻文笔或曲调气势奔放、流畅。今又喻急剧持续地下降。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

  山清水秀

  清:纯净;秀:秀丽。形容风景优美。用作褒义。形容风景优美。一般作谓语。

  樵村渔浦

  山村水乡。泛指乡村。

  村酒野蔬

  乡村酿的酒,田野种的菜。形容酒食淡薄,生活清贫。

  山明水秀

  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用作褒义。形容风景优美。一般作谓语、定语。

  万里无云

  〖解释〗湛湛蓝天,没有一丝云彩。形容天气晴朗。

  风起云涌

  涌:水腾跃。大风刮起来;乌云涌上来。比喻新生事物相继兴起;声势浩大”。也用以形容自然景象不断变化;雄伟壮观。用于天气或事物的迅速发展。含褒义。一般可作谓语、定语、状语。

  千沟万壑

  ①形容沟壑极多。②比喻道路坎坷不*。

人多的成语5

  【成语】:人多手乱

  【拼音】:rén duō shǒu luàn

  【简拼】:rdsl

  【解释】:指动手的人多。也指人头杂的'场合,东西容易散失或丢失。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四回:“这话也说的有理。现在人多手乱,鱼龙混杂,倒是这么一来,你们也洗洗清。”

  【示例】:只是自己没有收得,想是当时事情仓卒,~,不知弄到谁人手里。 表·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四十回

  【顺接】:乱七八糟 乱七八遭 乱下风雹 乱世之音 乱世凶年 乱世英雄 乱人耳目 乱作一团

  【顺接】:兵慌马乱 兵荒马乱 钗横鬓乱 除患宁乱 鹑鹊之乱 撺哄鸟乱 颠倒错乱 犯上作乱

  【逆接】:暗箭中人 暗箭伤人 暗锤打人 百世一人 百年树人 百载树人 暴不肖人 北道主人

  【逆接】:人一己百 人丁兴旺 人不聊生 人不自安 人世沧桑 人中之龙 人中狮子 人中豪杰

人多的成语6

  人山人海、门庭若市、熙熙攘攘、人来人往、项背相望、座无虚*、济济一堂、摩肩接踵.

  人山人海: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济济一堂:济济:形容人多.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摩肩接踵: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人来人往: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也形容忙于应酬.

  项背相望:原指前后相顾.后多形容行人拥挤,接连不断.

  座无虚*:座位没有空着的.形容出*的'人很多.

  门庭若市: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场一样.原形容进谏 的人很多.现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人多的成语7

  亚肩叠背【出处】 【解释】前后的人肩背紧挨着。形容人多拥挤。 【示例】 【故事】

  比肩叠踵〖解释〗形容人多。叠踵,脚尖踩脚跟。

  逐队成群 形容人多。

  踵接肩摩 摩肩接踵。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多,拥挤不堪。

  张袂成阴 张开袖子能遮掩天日,成为阴天。形容人多。

  张袂成帷 张开袖子成为帷幕。形容人多。

  言三语四 形容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亚肩迭背 肩压肩,背挨背。形容人多拥挤。

  屯街塞巷 形容人多拥挤。

  人千人万 形容人多。

  七嘴八张 形容人多语杂。

  七言八语 形容人多语杂。

  肩摩袂接 人肩相摩,衣袖相接。形容人多拥挤。

  驾肩接武 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多。

  掎裳连襼 牵裙连袖。形容人多。

  方员可施 随处可用。形容人多才多艺。

  比肩接迹 肩膀相靠,足迹相接。形容人多或接连不断。

  比肩迭踵 形容人多。迭踵,脚尖踩脚跟。

  带有人和客的成语及解释

  [人来客往] rén lái kè wǎng

  指礼节性的应酬往来。也指来往客人很多。同“人来客去”。

  [人来客去] rén lái kè qù

  指礼节性的应酬往来。也指来往客人很多。

  [文人墨客] wén rén mò kè

  泛指文人、文士。

  [骚人逸客] sāo rén yì kè

  指诗人、作家等风雅的.文人。同“骚人墨客”。

  [骚人墨客] sāo rén mò kè

  骚人:屈原作《离骚》,因此称屈原或《楚辞》的作者为骚人。墨客:文人。指诗人、作家等风雅的文人。

  [骚人词客] sāo rén cí kè

  指诗人、作家等风雅的文人。同“骚人墨客”。

  [迁客骚人] qiān kè sāo rén

  迁客:被贬谪到外地的官吏;骚人:诗人。贬黜流放的官吏,多愁善感的诗人。泛指忧愁失意的文人。

人多的成语8

  【众擎易举】:zhòng qíng yì jǔ,擎:往上托。许多人一齐用力,容易把东西举起来。比喻大家同心协力就容易把事情办成。作定语、分句;形容大家齐心协力。

  【广庭大众】:guǎng tíng dà zhòng,广庭:宽大的场所。众人聚集的公共场所。作宾语、定语;指众人聚集的公共场所。

  【众志成城】:zhòng zhì chéng chéng,万众一心,象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作谓语、定语;指万众一心。

  【大庭广众】:dà tíng guǎng zhòng,大庭:宽大的场地;广众:为数很多的人群。指聚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作宾语、定语;指公共场合。

  【兴师动众】:xīng shī dòng zhòng,兴:发动;众:大队人马。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作谓语、宾语、状语;指大规模行动。

  【人多势众】:rén duō shì zhòng,声势力量大。作谓语、宾语;形容人多势力强大。

  【众寡悬殊】:zhòng guǎ xuán shū,众:多;寡:少;悬:表示极端的程度。形容双方人力的多少相差极大。作谓语、宾语、定语、分句;指差距很大。

  【兴兵动众】:xīng bīng dòng zhòng,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同“兴师动众”。作谓语、宾语、状语;指大规模行动。

  【普度众生】:pǔ dù zhòng shēng,佛家语,认为大众营营扰扰,如溺海中,佛以慈悲为怀,施宏大法力,尽力救济他们以便登上彼岸。作谓语、定语;形容佛家子弟。

  【众心成城】:zhòng xīn chéng chéng,指万众一心,如坚固城堡。比喻众人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作谓语、定语;指万众一心。

  【众望所归】:zhòng wàng suǒ guī,众望:众人的希望;归:归向。大家一致期望的。指得到群众的信任。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得到群众的信任。

  【众口同声】:zhòng kǒu tóng shēng,大家所说的都一样。作谓语、状语;指大家说得都一样。

  【劳师动众】:láo shī dòng zhòng,劳:疲劳,辛苦;师、众:军队;动:出动,动员。原指出动大批军队。现指动用很多人力。作谓语、补语;指小题大作。

  【吹大法螺】:chuī dà fǎ luó,法螺:做佛事时用的乐器。原比喻佛之说法广被大众。后借以讽刺吹牛皮,说大话。作谓语、宾语;指说大话。

  【大千世界】:dà qiān shì jiè,佛教用语,世界的千倍叫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叫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千倍叫大千世界。后指广大无边的人世。作主语、定语;指广大无边的世界。

  【大快人心】:dà kuài rén xīn,快:痛快。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表达群众的感情。

  【起兵动众】:qǐ bīng dòng zhòng,众:大队人马。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作谓语、宾语、状语;指大规模行动。

  【众望所依】:zhòng wàng suǒ yī,众望:众人的希望。大家一致期望的。指得到群众的信任。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广众大庭】:guǎng zhòng dà tíng,广:多;众:许多人;大庭:宽大的场所。指聚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作宾语、定语;指公共场合。

  【行军动众】:xíng jūn dòng zhòng,行:发动;众:大队人马。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大规模行动。

  【众目睽睽】:zhòng mù kuí kuí,睽睽:张目注视的样子。许多人争着眼睛看着。指在广大群众注视之下。作谓语、定语;指在广大群众注视之下。

  【行师动众】:xíng shī dòng zhòng,谓指挥大军作战。作谓语、宾语、状语;指大规模行动。

  【起师动众】:qǐ shī dòng zhòng,众:大队人马。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作谓语、宾语、状语;指大规模行动。

  【不负众望】:bù fù zhòng wàng,负:辜负;众:众人;望:期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作谓语、定语;指很争气,没有辜负希望。

  【罚不及众】:fá bù jí zhòng,罚:惩罚;及:到达;众:大众。指处罚只对小部分人,不会处罚大众。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芸芸众生】:yún yún zhòng shēng,芸芸:形容众多;众生:原指一切生物,后指许多人。原指世间的一切生灵。后多指大群无知无识的人。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一切生灵。

  【众望有归】:zhòng wàng yǒu guī,众望:众人的希望。深得众人拥护、爱戴,为人心所归依。形容得到大家的信任。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众人广坐】:zhòng rén guǎng zuò,犹大庭广众。人多而公开的场合。作宾语、定语;指公共场合。

  【众喣漂山】:zhòng xǔ piāo shān,喣:吹气。许多人吹气,能使山漂走。比喻说坏话的人多了,能使人受到很大的损害。也比喻人多力量大。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众寡势殊】:zhòng guǎ shì shū,众:多;寡:少。形容双方人力的多少相差极大。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差距很大。

  【众所共知】:zhòng suǒ gòng zhī,众:很多人。大家普遍知道的。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人或事物等。

  【众目昭彰】:zhòng mù zhāo zhāng,昭彰:明显。大家都看得很清楚。作谓语、定语、分句;用于书面语。

  【公之于众】:gōng zhī yú zhòng,公:公开;之:代指事物的内容;于:向;众:大众。把事情真相向大家公布。作谓语;用于事情等。

  【哗众取宠】:huá zhòng qǔ chǒng,以浮夸的言论迎合群众,骗取群众的信赖和支持。作宾语、定语;形容轻浮好虚荣。

  【稠人广众】:chóu rén guǎng zhòng,稠:多而密。指人很多的场合。作定语、宾语;指人群众多。

  【众寡悬绝】:zhòng guǎ xuán jué,双方人力多少相差极大。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差距很大。

  【比众不同】:bǐ zhòng bù tóng,与大家相比,大不一样。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出色。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zhòng kǒu shuò jīn,jī huǐ xiāo gǔ,铄金:熔化金属;积毁:积累的毁谤;销骨:熔化骨头。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纷纷而来的毁谤足以致人于死地。比喻舆论力量的强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众口销铄】:zhòng kǒu xiāo shuò,铄:熔化。形容舆论力量大,连金属都能熔化。比喻众口一词可以混淆是非。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众流归海】:zhòng liú guī hǎi,大小河流同归于海。比喻众多分散的事物汇集于一处。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

  【异口同声】:yì kǒu tóng shēng,不同的嘴说出相同的话。指大家说得都一样。作谓语、状语;指大家说得都一样。

  【大慈大悲】:dà cí dà bēi,慈:用爱护心给予众生以安乐;悲:用怜悯心解除众生的痛苦;慈悲:佛家语,救人苦难。形容人心肠慈善。作谓语、定语;有时用于讽刺。

  【众人拾柴火焰高】:zhòng rén shí chái huǒ yàn gāo,比喻人多力量大。作宾语、分句、定语;指人多力量大。

  【洋洋大观】:yáng yáng dà guān,洋洋:盛大、众多的样子;大观:丰富多采的景象。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文章、问题。

  【众难群疑】:zhòng nán qún yí,众人心中都有疑难。作谓语、宾语;指大疑问。

  【强不凌弱,众不暴寡】:qiáng bù líng ruò,zhòng bù bào guǎ,指力量强大的不欺侮弱小的,人数多的不欺负人数少的。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世。

人多的成语9

  1、门庭若市: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场一样。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2、人来人往: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也形容忙于应酬。

  3、比肩接踵:肩碰肩,脚跟脚。形容人多拥挤或接连不断。

  4、济济一堂:济济:形容人多。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5、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6、座无虚*:座位没有空着的。形容出*的人很多。

  7、腹有鳞甲:鳞甲:比喻人多巧诈的.心。比喻居心险恶,不可接*。

  8、摩肩接踵: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9、比肩叠迹:比:并。肩并肩,足迹相叠。形容人多。

  10、人山人海: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11、宾客如云:来客多得如聚集的云层。形容客人多。

  12、摩肩接毂:肩挨着肩,车轮挨着车轮。形容人多拥挤。

  13、挨三顶五:形容人多,连接不断。

  14、项背相望:原指前后相顾。后多形容行人拥挤,接连不断。

人多的成语10

  形容人多的成语:

  三人成虎: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人来人往: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也形容忙于应酬。

  万人空巷:本指家家户户的人都奔向一个地方;以致住宅空荡荡的。形容轰动一时的盛况。

  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喧闹纷杂,非常热闹拥挤。

  人头攒动:形容人很多,拥挤着移动。一般用于形容某些地方人口密度较大。其程度不如人山人海高。

  车水马龙:形容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人山人海: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川流不息:川:河流。形容行人、车马等象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络绎不绝:络绎:前后相连,连续不断;不绝:不断。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门庭若市:指门前像市场一样。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人浮于事:浮:超过。原指人的才德高过所得俸禄的等级。后指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

  济济一堂:济济:形容人多。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鱼龙混杂:用来形容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

  人心叵测: 叵:不可。人的心地不可探测。形容人心险恶。

  摩肩接踵:形容来往行人众多,很拥挤。

  **如麻:如麻:象乱麻一样数不清。杀死的人多得象乱麻。形容杀的人多得数不清。

  人声鼎沸: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众说纷纭:纷纭:多而姑乱。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水泄不通:泄:排泄。像是连水也流不出去。形容拥挤或包围的非常严密。

  人满为患:因人多造成了困难。

  沸沸扬扬:沸沸:水翻滚的样子;扬扬:喧闹、翻动的样子。象沸腾的水一样喧闹。形容人声喧闹。

  七嘴八舌:形容人多口杂。

  热火朝天: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气氛高涨,就象炽热的火焰照天燃烧一样。

  七手八脚:形容人多手杂,动作纷乱。

  座无虚*:虚:空。*:座位。没有空着的座位,一般形容观众、听众或出*、参加的人很多。

  人欢马叫:人在呼喊,马在嘶鸣。形容一片喧闹声。

  趋之若鹜:趋:快走;鹜:野鸭。象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

  高朋满座:高:高贵。高贵的朋友坐满了*位。形容宾客很多。

  稠人广众:指人很多的场合。

  前呼后拥: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围着保护。旧时形容官员出行,随从的人很多。

  珠围翠绕:珠:珍珠;翠:翡翠。形容妇女妆饰华丽。也形容富贵人家随侍的女子众多。

  冠盖相望:冠盖:指仁宦的冠服和车盖,用作官员代称;相望:互相看得见。形容**的使节或官员往来不绝。

  冠盖如云:冠盖:指仁宦的冠服和车盖,用作官员代称。形容官吏到的很多。

  觥筹交错:觥:古代的一种酒器;筹:行酒令的筹码。酒杯和酒筹杂乱地放着。形容许多人聚会喝酒时的热闹场景。

  户限为穿:户限:门槛;为:被。门槛都踩破了。形容进出的人很多。

  纷至沓来:纷:众多,杂乱;沓:多,重复。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

  水泄不通:汇:排泄。象是连水也流不出去。形容拥挤或包围的非常严密。同“水泄不通”。

  接踵而来: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项背相望:项:颈项。原指前后相顾。后多形容行人拥挤,接连不断。

  肩摩毂击:肩膀和肩膀相摩,车轮和车轮相撞。形容行人车辆往来拥挤。

  形容人多的比喻句:

  1、国庆节那天,***广场上人山人海,热闹极了。

  2、大街上人来人往,摩肩擦踵,象下锅的饺子一样多!

  3、广场上人头攒动,好比星空中的点点星光。

  4、放学了,校门口车水马龙,行人如织。

  5、人挨人,人挤人,像蚂蚁一样多。

  6、大街上的人真多,大家走来走去,十分拥挤,就像海里奔腾的浪花般川流不息。

  7、长安街上自发赶来送别**的人群排满了十里长街,就像一条长龙,前边看不见队伍的头,后边看不见队伍的尾。

  8、春节那天,走在广场上,人真多啊!黑压压的一片,像密密麻麻的蚂蚁一样,围得水泄不通。

人多的成语11

  形容车多的成语

  1、车毂击驰:形容车辆来往频繁。

  2、车马如龙:谓车马众多,繁华热闹。

  3、车马辐辏:形容车马众多,非常拥挤。

  4、车马盈门:车子充满门庭,比喻宾客很多。

  5、川流不息:形容事物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6、车来车往:车子来来去去形容路上交通繁忙。

  7、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8、车马骈溢:形容车马排列很多,热闹非凡的样子。

  9、车马填门:车马充塞在门前。形容非常热闹的样子。

  10、水泄不通:形容道路上的车非常的多,就连水都流不动了。

  11、车载斗量:载:装载。用车载,用斗量。形容数量很多,不足为奇。

  12、车水马龙: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13、来轸方遒:轸:古代车后的横木,指称车子;方:正;遒:健,有力。相继而来的车子正在有力地行进。比喻人事的先后相继不断。

  形容人多的成语

  挨肩擦背 挨:靠拢;擦:摩擦。形容人多拥挤

  挨肩叠背 形容人群拥挤

  捱三顶四 挨:通“挨”,挤进。形容人群拥挤,接连不断

  捱三顶五 形容人群拥挤,接连不断

  比肩接踵 肩碰肩,脚跟脚。形容人多拥挤或接连不断

  肩摩踵接 肩碰肩,脚连脚。形容人多而拥挤

  挨肩并足 形容人群拥挤。

  挨肩擦膀 指身体相贴*。也形容人群拥挤。

  挨山塞海 形容人极多而拥挤不堪。

  摩肩接毂 肩挨着肩,车轮挨着车轮。形容人多拥挤

  比肩继踵 比:挨着;踵:脚跟。肩挨着肩,脚跟着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蜂拥而来 象蜂群似的'拥挤着过来。形容许多人一起过来。

  毂击肩摩 肩膀和肩膀相摩,车轮和车轮相撞。形容行人车辆往来拥挤。

  肩摩毂击 肩膀和肩膀相摩,车轮和车轮相撞。形容行人车辆往来拥挤。

  摩肩接踵 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摩肩击毂 肩膀和肩膀相摩,车轮和车轮相撞。形容行人车辆往来拥挤。

  攘来熙往 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水泄不通 汇:排泄。象是连水也流不出去。形容拥挤或包围的非常严密。

  熙来攘往 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熙熙攘攘 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项背相望 项:颈项。原指前后相顾。后多形容行人拥挤,接连不断。

  挨肩迭背 形容人群拥挤。

  架肩击毂 肩膀相挨,车轮相撞。形容行人车辆拥挤。

  架肩接踵 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拥挤。

  肩摩毂接 肩相摩,毂相接。本形容行人车辆拥挤,后亦借指人才辈出,络绎不绝。

  肩摩袂接 人肩相摩,衣袖相接。形容人多拥挤。

  摩肩擦踵 形容来往行人众多,很拥挤

  屯街塞巷 形容人多拥挤。

  亚肩迭背 肩压肩,背挨背。形容人多拥挤。

  踵接肩摩 摩肩接踵。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多,拥挤不堪。

  亚肩叠背 【出处】【解释】前后的人肩背紧挨着。形容人多拥挤。【示例】【故事】

  车马辐辏 〖解释〗辐辏:形容人或货物像车轮上的辐条聚集在车毂上一样。指车马集聚拥挤。

  纷纷拥拥 〖解释〗指纷乱拥挤。

  骈肩叠迹 〖解释〗形容人多拥挤。同“骈肩累迹”。

  水洩不通 〖解释〗汇:排泄。象是连水也流不出去。形容拥挤或包围的非常严密。同“水泄不通”。

  一拥而入 〖解释〗拥:拥挤。一下子全都拥了进去,挤了进去。

人多的成语12

  形容人多的成语

  1、人多口杂:指谈论的人多,各种议论都有。

  2、以众暴寡:以人多势众的一帮去欺凌、迫害人少势弱的一方。

  3、踵接肩摩:摩肩接踵。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多,拥挤不堪。

  4、**如草:形容**多,极轻视人命。

  5、腹有鳞甲:鳞甲:比喻人多巧诈的心。比喻居心险恶,不可接*。

  6、众喣漂山:喣:吹气。许多人吹气,能使山漂走。比喻说坏话的人多了,能使人受到很大的损害。也比喻人多力量大。

  7、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请经过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

  8、粥少僧多:比喻东西少而人多,不够分配。

  9、龙多乃旱:喻人多互相依赖,反而办不成事。

  10、寡不敌众:寡:少;敌:抵挡;众:多。人少的抵挡不住人多的。

  11、磕头碰脑:形容人多而相挤磕碰,或东西多而处处碰人。

  12、三夫成市虎: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同“三人成虎”。

  13、以一奉百:奉:供养。用一个人生产的物品供养一百个人。指生产的人少,消费的人多。

  14、谋道作舍:造房子请教路人。比喻人多嘴杂,意见纷纷,办不成事。

  15、人多阙少:谓求官职的人多而空额少。阙,旧时指官职的空额。

  16、比肩接迹:肩膀相靠,足迹相接。形容人多或接连不断。

  17、人多嘴杂:杂:杂乱,多种多样。谈论的人多,说法多种多样。也指在场的人多,七嘴八舌。

  18、比肩接踵:肩碰肩,脚跟脚。形容人多拥挤或接连不断。

  19、七嘴八张:形容人多语杂。

  20、僧多粥少:和尚多,而供和尚喝的粥少。比喻物少人多,不够分配。

  21、七手八脚:形容人多手杂,动作纷乱。

  22、七嘴八舌:形容人多口杂。

  23、张袂成帷:张开袖子成为帷幕。形容人多。

  24、亚肩叠背:前后的人肩背紧挨着。形容人多拥挤。

  25、人千人万:形容人多。

  26、为善最乐:做善事是最快乐的事。常用为劝人多行善事的格言。

  27、挨肩擦背:挨:靠拢;擦:摩擦。形容人多拥挤。

  28、比肩迭迹:肩膀相靠,足迹相迭。形容人多。

  29、宾客如云:来客多得如聚集的云层。形容客人多。

  30、屯街塞巷:形容人多拥挤。

  31、观者如市:形容观看的人多。

  32、人多手杂:指动手的人多。也只人头杂的场合,东西容易散失或丢失。

  33、口多食寡:吃饭的人多,但是食物很少。

  34、聚蚊成雷:许多蚊子聚到一起,声音会象雷声那样大。比喻说坏话的人多了,会使人受到很大的损害。

  35、言三语四:形容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36、挥汗成雨:挥:洒,泼。用手抹汗,汗洒下去就跟下雨一样。形容人多。

  37、三拳不敌四手:比喻人少的敌不过人多的。

  38、驾肩接武: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多。

  39、人多势众:人多力量大。

  40、山**上,应接不暇:山**: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41、掎裳连袂:裙子牵住裙子,袖子连着袖子。形容人多。

  42、骈肩叠迹:形容人多拥挤。同“骈肩累迹”。

  43、摩肩接毂:肩挨着肩,车轮挨着车轮。形容人多拥挤。

  44、比肩叠迹:比:并。肩并肩,足迹相叠。形容人多。

  45、挨三顶五:形容人多,连接不断。

  46、亚肩迭背:肩压肩,背挨背。形容人多拥挤。

  47、掎裳连襼:牵裙连袖。形容人多。

  48、众人广坐:犹大庭广众。人多而公开的场合。

  49、熊罴百万:熊罴:两种猛兽,比喻勇猛的武士。勇猛的`武士成千上万。形容军队人多将广,英勇善战。

  50、**如麻:如麻:象乱麻一样数不清。杀死的人多得象乱麻。形容杀的人多得数不清。

  51、人浮于事:浮:超过。原指人的才德高过所得俸禄的等级。后指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

  52、众人拾柴火焰高:比喻人多力量大。

  53、方员可施:随处可用。形容人多才多艺。

  54、十夫楺椎:谓十个人的力量能使椎弯曲。椎,槌。比喻人多力大,足以改变原状。

  55、人满为患:因人多造成了困难。

  56、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请经过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

  57、三人成虎: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58、屦贱踊贵:原指被砍郐的人很多,致使鞋子价贱而踊价贵。后形容刑罚既重又滥。也比喻犯罪的人多。

  59、众说纷纭:纷纭:多而姑乱。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60、过市招摇:市:闹市,指人多的地方;招摇:张扬炫耀。指在公开场合大摇大摆显示声势,引人注意。

  61、比肩迭踵:形容人多。迭踵,脚尖踩脚跟。

  62、摩肩接踵: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63、筑舍道傍:傍:通“旁”。在路旁盖房子,同路人讨论事情。比喻人多口杂,办不成事。

  64、观者云集:观看的人如行云那样密集。形容观看的人多。

  65、一人传虚,万人传实:虚:不确实,指无中生有的事。本来没有的事,传的人多了,就信以为真。

  66、肩摩踵接:肩碰肩,脚连脚。形容人多而拥挤。

  67、比肩叠踵:形容人多。叠踵,脚尖踩脚跟。

  68、袁安高卧:汉时袁安未达时,洛阳大雪,人多出乞食,安独僵卧不起,洛阳令按行至安门,见而贤之,举为孝廉,除阴*长、任城令。见《后汉书·袁安传》唐李贤注引《汝南先贤传》。后因以“袁安高卧”为典,指身处困穷但仍坚守节操的行为。

  69、张袂成阴:张开袖子能遮掩天日,成为阴天。形容人多。

  70、肩摩袂接:人肩相摩,衣袖相接。形容人多拥挤。

人多的成语13

  门庭若市:庭:院子;若:象;市:集市。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场一样。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车水马龙: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熙来攘往: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攘来熙往: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熙熙攘攘: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比肩继踵:比:挨着;踵:脚跟。肩挨着肩,脚跟着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摩肩接踵: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川流不息:川:河流。形容行人、车马等象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接踵而来: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纷至沓来:纷:众多,杂乱;沓:多,重复。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

  水泄不通:汇:排泄。象是连水也流不出去。形容拥挤或包围的非常严密。同“水泄不通”。

  趋之若鹜:趋:快走;鹜:野鸭。象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

  万人空巷:空巷:街道里弄里的人全部走空。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座无虚*:座位没有空着的。多形容观众、听众或出*、参加的人很多。

  济济一堂:济济:形容人多。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人欢马叫:人在呼喊,马在嘶鸣。形容一片喧闹声。

  热火朝天: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气氛高涨,就象炽热的火焰照天燃烧一样。

  人山人海: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人声鼎沸: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高朋满座:高:高贵。高贵的朋友坐满了*位。形容宾客很多。

  觥筹交错:觥:古代的一种酒器;筹:行酒令的筹码。酒杯和酒筹杂乱地放着。形容许多人聚会喝酒时的热闹场景。

  前呼后拥: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围着保护。旧时形容官员出行,随从的人很多。

  珠围翠绕:珠:珍珠;翠:翡翠。形容妇女妆饰华丽。也形容富贵人家随侍的女子众多。

人多的成语14

  挨肩擦背 挨三顶四 挨三顶五 奔走如市

  比肩迭迹 比肩迭踵 比肩叠迹 比肩叠踵

  比肩继踵 比肩接迹 比肩接踵 比肩系踵

  比屋可封 宾客如云 灿若繁星 稠人广众

  稠人广坐 稠人广座 从者如云 撺哄鸟乱

  地狭人稠 耳目众多 方员可施 蜂拥而入

  腹有鳞甲 腹中鳞甲 顾客盈门 寡不敌众

  寡不胜众 观者穈集 观者如市 观者猬集

  观者云集 广厦万间 归之如市 过市招摇

  户限为穿 挥汗成雨 挤挤插插 掎裳连袂

  掎裳连襼 济济一堂 驾肩接迹 驾肩接武

  肩摩袂接 肩摩踵接 接踵比肩 锦囊佳句

  锦囊妙句 荆棘丛里 井以甘竭 聚蚊成雷

  屦贱踊贵 君子不器 磕头碰脑 磕头撞脑

  口多食寡 礼多人不怪 李广未封 连衽成帷

  流血漂杵 流血飘丘 龙多乃旱 蚂蚁搬泰山

  门庭如市 门庭若市 摩肩擦背 摩肩接毂

  摩肩接踵 摩肩如云 墨债山积 谋道作舍

  谋夫孔多 骈肩迭迹 骈肩叠迹 骈肩接迹

  骈肩累迹 骈肩累踵 骈肩累足 七口八嘴

  七舌八嘴 七手八脚 七言八语 七张八嘴

  七嘴八舌 七嘴八张 旗旆成阴 千人唱,万人和

  前呼后拥 人才济济 人丁兴旺 人多成王

  人多口杂 人多阙少 人多手乱 人多手杂

  人多眼杂 人多语乱 人多智广 人多嘴杂

  人浮于食 人浮于事 人海茫茫 人来客去

  人来客往 人满为患 人千人万 人如潮涌

  如山似海 儒士成林 三夫成市虎 三拳不敌四手

  三人成虎 三人成市虎 三言讹虎 僧多粥少

  **如草 **如蒿 **如麻 **如艺

  山**上,应接不暇 十夫桡椎 十夫楺椎 死者相枕

  堂上一呼,阶下百诺 添粮不如减口 屯街塞巷 万人异心

  为善最乐 熊罴百万 学如牛毛,成如麟角 血流漂杵

  血流漂卤 血债累累 亚肩迭背 亚肩叠背

  言三语四 一呼百和 一缺十求 一人传虚,万人传实

  一窝风 衣冠云集 衣香鬓影 疑三惑四

  以强凌弱,以众暴寡 以一奉百 以众暴寡 以众暴寡,以强凌弱

  饮啖兼人 饮噉兼人 应者云集 驭凤骖鹤

  张袂成帷 张袂成阴 招摇过市 赭衣半道

  赭衣满道 踵接肩摩 众口纷纭 众人广坐

  众人拾柴火焰高 众说纷纭 众喣漂山 众喣飘山

  众喣山动 众议纷纭 粥少僧多 逐队成群

  筑舍道傍 坐无虚* 座无空* 座无虚*

人多的成语15

  1、以一奉百:奉:供养。用一个人生产的物品供养一百个人。指生产的人少,消费的人多。

  2、摩肩接踵: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3、三人成虎: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4、挨三顶五:形容人多,连接不断。

  5、人多嘴杂:杂:杂乱,多种多样。谈论的人多,说法多种多样。也指在场的人多,七嘴八舌。

  6、千军万马:形容兵马很多或声势浩大。

  7、济济一堂:济济:人多的样子;堂:大厅。济济:形容人多。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8、宾客如云:来客多得如聚集的云层。形容客人多。

  9、腹有鳞甲:鳞甲:比喻人多巧诈的心。比喻居心险恶,不可接*。

  10、七手八脚:形容人多手杂,动作纷乱。

  11、前呼后拥: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簇拥护卫。多形容旧时官吏出巡时的声势。

  12、挨肩擦背:形容人多拥挤。

  13、挨山塞海:形容人极多而拥挤不堪。

  14、挥汗成雨:挥:洒,泼。用手抹汗,汗洒下去就跟下雨一样。形容人多。

  15、川流不息:川:河流、小溪。息:停止,停下。形容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来来往往、连续不断。

  16、人浮于事:浮:超过。原指人的才德高过所得俸禄的等级。后指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

  17、观者如市:形容观看的人多。

  18、人山人海: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19、熙熙攘攘: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爆满。

  20、万人空巷:本指家家户户的人都奔向一个地方;以致住宅空荡荡的。形容轰动一时的盛况。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或新奇事物轰动居民的情景。

  21、捱三顶四:形容人群拥挤,接连不断。

  22、人多手杂:指动手的人多。也只人头杂的场合,东西容易散失或丢失。

  23、挨三顶四:形容人多,连接不断。同“挨三顶五”。

  24、人来人往: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也形容忙于应酬。

  25、挨肩并足:形容人群拥挤。

  26、粥少僧多:比喻东西少而人多,不够分配。

  27、为善最乐:做善事是最快乐的事。常用为劝人多行善事的格言。

  28、比肩继踵:比:挨着;踵:脚跟。肩挨着肩,脚跟着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29、门庭若市:门:宫门,家门;庭:朝廷,庭院;若:好像;市:集市,市场。门口和庭院里热闹得像市场一样。形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

  30、摩肩接踵:摩:摩擦。踵:脚后跟。接:碰。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31、口多食寡:吃饭的人多,但是食物很少。

  32、聚蚊成雷:许多蚊子聚到一起,声音会象雷声那样大。比喻说坏话的人多了,会使人受到很大的损害。

  33、掎裳连袂:裙子牵住裙子,袖子连着袖子。形容人多。

  34、接踵而来: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35、七嘴八舌:形容人多口杂。

  36、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37、众说纷纭:纷纭:多而姑乱。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38、招摇过市:招摇:张扬炫耀;市:闹市,指人多的地方。指在公开场合大摇大摆显示声势,引人注意。

  39、人头攒动:人很多,拥挤着移动。一般用于形容某些地方人口密度较大,程度不如人山人海高。

  40、屦贱踊贵:原指被砍郐的人很多,致使鞋子价贱而踊价贵。后形容刑罚既重又滥。也比喻犯罪的人多。

  41、亚肩叠背:前后的人肩背紧挨着。形容人多拥挤。

  42、一人传虚,万人传实:虚:不确实,指无中生有的事。本来没有的事,传的人多了,就信以为真。

  43、磕头碰脑:形容人多而相挤磕碰,或东西多而处处碰人。

  44、挨肩擦背:肩挨肩,背擦背。形容人多拥挤。

  45、人多势众:人多力量大。

  46、户限为穿:户限:门槛;为:被。门槛都踩破了。形容进出的人很多。

  47、水泄不通:形容拥挤或包围得非常严密。

  48、衣香鬓影:形容妇女的衣着穿戴十分华丽(多指人多的场合)。借指妇女。

  49、络绎不绝:绝,断。络绎,前后相接,连续不断。形容车船人马等前后相接,往来不断。

  50、**如麻:如麻:象乱麻一样数不清。杀死的人多得象乱麻。形容杀的人多得数不清。

  51、寡不敌众:寡:少;敌:抵挡;众:多。人少的抵挡不住人多的。

  52、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鼎,古代的一种铜铸的锅,一般是三足两耳。沸,开水。鼎沸,本意是锅中的水烧开了,发出声响,现指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

  53、比肩迭迹:肩膀相靠,足迹相迭。形容人多。

  54、言三语四:言、语:说、讲。形容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55、熙来攘往: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56、项背相望:原指前后相顾,后多用来形容行人拥挤,接连不断。

  57、僧多粥少:和尚多,而供和尚喝的粥少。比喻物少人多,不够分配。

  58、众口纷纭:纷纭:多而姑乱。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人多的成语实用5份(扩展3)

——形容人多的成语(10)份

  形容人多的成语 1

  1、摩肩擦踵:踵,脚后跟。形容来往行人众多,很拥挤。

  2、人欢马叫:人在呼喊,马在嘶鸣。形容一片喧闹声。

  3、门庭若市:门口和庭院里热闹得像市场一样。形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

  4、接踵而来: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5、座无虚*:虚:空。*:座位。没有空着的座位,一般形容观众、听众或出*、参加的人很多。

  6、济济一堂:济济:形容有才华人多。形容大厅挤满了人。形容人众多。

  7、前呼后拥: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簇拥护卫。多形容旧时官吏出巡时的声势。

  8、热火朝天: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气氛高涨,就像炽热的火焰朝天燃烧一样。

  9、人来人往: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也形容忙于应酬。

  10、熙熙攘攘: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爆满。

  11、趋之若鹜:趋:快走;鹜:野鸭。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12、热闹非凡:形容非常热闹。示例:国庆节快到了,长安街上热闹非凡。

  13、户限为穿:户限:门槛;为:被。门槛都踩破了。形容进出的人很多。

  14、纷至沓来:纷:多,杂乱;沓:重复,多。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15、高朋满座:高:高贵。高贵的朋友坐满了*位。形容宾客很多。

  16、络绎不绝:绝:断。络绎:前后相接,连续不断。形容车船人马等前后相接,往来不断。

  17、人头攒动:人很多,拥挤着移动。一般用于形容某些地方人口密度较大,程度不如人山人海高。

  18、冠盖相望:冠盖:指仁宦的冠服和车盖,用作官员代称;相望:互相看得见。形容**的.使节或官员往来不绝。

  19、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鼎,古代的一种铜铸的锅,一般是三足两耳。沸,开水。鼎沸,本意是锅中的水烧开了,发出声响,现指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

  20、结驷连骑:驷:古时一乘车所套的四匹马;骑:骑马的人。随从、车马众多。形容排场阔绰。

  21、人山人海: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形容人多的成语 2

  [丘山之功] qiū shān zhī gōng

  比喻功绩伟大。

  [震古铄今] zhèn gǔ shuò jīn

  震动古人,显耀当世。形容事业或功绩伟大。

  [震古烁今] zhèn gǔ shuò jīn

  烁:光亮的样子。震动古代,显耀当世。形容事业或功绩非常伟大。

  [伟绩丰功] wěi jì fēng gōng

  伟大的功绩。同“丰功伟绩”。

  [功标青史] gōng biāo qīng shǐ

  标:写明;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为青史。功劳记在史书上。指建立了巨大功绩。

  [丰功伟绩] fēng gōng wěi jì

  丰:大。伟大的功绩。

  [不世之功] bù shì zhī gōng

  不世:不是每代都有的,即非常、非凡。形容功劳极大。

  [劳苦功高] láo kǔ gōng gāo

  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汗马功劳] hàn mǎ gōng láo

  汗马:将士骑的马奔驰出汗,比喻征战劳苦。指在战场上建立战功。现指辛勤工作做出的贡献。

  形容人多的成语 3

  1、人多口杂:指谈论的人多,各种议论都有。

  2、以众暴寡:以人多势众的一帮去欺凌、迫害人少势弱的一方。

  3、踵接肩摩:摩肩接踵。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多,拥挤不堪。

  4、**如草:形容**多,极轻视人命。

  5、腹有鳞甲:鳞甲:比喻人多巧诈的心。比喻居心险恶,不可接*。

  6、众喣漂山:喣:吹气。许多人吹气,能使山漂走。比喻说坏话的人多了,能使人受到很大的损害。也比喻人多力量大。

  7、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请经过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

  8、粥少僧多:比喻东西少而人多,不够分配。

  9、龙多乃旱:喻人多互相依赖,反而办不成事。

  10、寡不敌众:寡:少;敌:抵挡;众:多。人少的抵挡不住人多的。

  11、磕头碰脑:形容人多而相挤磕碰,或东西多而处处碰人。

  12、三夫成市虎: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同“三人成虎”。

  13、以一奉百:奉:供养。用一个人生产的物品供养一百个人。指生产的人少,消费的人多。

  14、谋道作舍:造房子请教路人。比喻人多嘴杂,意见纷纷,办不成事。

  15、人多阙少:谓求官职的人多而空额少。阙,旧时指官职的空额。

  16、比肩接迹:肩膀相靠,足迹相接。形容人多或接连不断。

  17、人多嘴杂:杂:杂乱,多种多样。谈论的人多,说法多种多样。也指在场的人多,七嘴八舌。

  18、比肩接踵:肩碰肩,脚跟脚。形容人多拥挤或接连不断。

  19、七嘴八张:形容人多语杂。

  20、僧多粥少:和尚多,而供和尚喝的粥少。比喻物少人多,不够分配。

  21、七手八脚:形容人多手杂,动作纷乱。

  22、七嘴八舌:形容人多口杂。

  23、张袂成帷:张开袖子成为帷幕。形容人多。

  24、亚肩叠背:前后的人肩背紧挨着。形容人多拥挤。

  25、人千人万:形容人多。

  26、为善最乐:做善事是最快乐的事。常用为劝人多行善事的格言。

  27、挨肩擦背:挨:靠拢;擦:摩擦。形容人多拥挤。

  28、比肩迭迹:肩膀相靠,足迹相迭。形容人多。

  29、宾客如云:来客多得如聚集的云层。形容客人多。

  30、屯街塞巷:形容人多拥挤。

  31、观者如市:形容观看的人多。

  32、人多手杂:指动手的人多。也只人头杂的场合,东西容易散失或丢失。

  33、口多食寡:吃饭的人多,但是食物很少。

  34、聚蚊成雷:许多蚊子聚到一起,声音会象雷声那样大。比喻说坏话的人多了,会使人受到很大的损害。

  35、言三语四:形容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36、挥汗成雨:挥:洒,泼。用手抹汗,汗洒下去就跟下雨一样。形容人多。

  37、三拳不敌四手:比喻人少的敌不过人多的。

  38、驾肩接武: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多。

  39、人多势众:人多力量大。

  40、山**上,应接不暇:山**: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41、掎裳连袂:裙子牵住裙子,袖子连着袖子。形容人多。

  42、骈肩叠迹:形容人多拥挤。同“骈肩累迹”。

  43、摩肩接毂:肩挨着肩,车轮挨着车轮。形容人多拥挤。

  44、比肩叠迹:比:并。肩并肩,足迹相叠。形容人多。

  45、挨三顶五:形容人多,连接不断。

  46、亚肩迭背:肩压肩,背挨背。形容人多拥挤。

  47、掎裳连襼:牵裙连袖。形容人多。

  48、众人广坐:犹大庭广众。人多而公开的场合。

  49、熊罴百万:熊罴:两种猛兽,比喻勇猛的武士。勇猛的武士成千上万。形容军队人多将广,英勇善战。

  50、**如麻:如麻:象乱麻一样数不清。杀死的人多得象乱麻。形容杀的人多得数不清。

  51、人浮于事:浮:超过。原指人的`才德高过所得俸禄的等级。后指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

  52、众人拾柴火焰高:比喻人多力量大。

  53、方员可施:随处可用。形容人多才多艺。

  54、十夫楺椎:谓十个人的力量能使椎弯曲。椎,槌。比喻人多力大,足以改变原状。

  55、人满为患:因人多造成了困难。

  56、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请经过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

  57、三人成虎: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58、屦贱踊贵:原指被砍郐的人很多,致使鞋子价贱而踊价贵。后形容刑罚既重又滥。也比喻犯罪的人多。

  59、众说纷纭:纷纭:多而姑乱。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60、过市招摇:市:闹市,指人多的地方;招摇:张扬炫耀。指在公开场合大摇大摆显示声势,引人注意。

  61、比肩迭踵:形容人多。迭踵,脚尖踩脚跟。

  62、摩肩接踵: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63、筑舍道傍:傍:通“旁”。在路旁盖房子,同路人讨论事情。比喻人多口杂,办不成事。

  64、观者云集:观看的人如行云那样密集。形容观看的人多。

  65、一人传虚,万人传实:虚:不确实,指无中生有的事。本来没有的事,传的人多了,就信以为真。

  66、肩摩踵接:肩碰肩,脚连脚。形容人多而拥挤。

  67、比肩叠踵:形容人多。叠踵,脚尖踩脚跟。

  68、袁安高卧:汉时袁安未达时,洛阳大雪,人多出乞食,安独僵卧不起,洛阳令按行至安门,见而贤之,举为孝廉,除阴*长、任城令。见《后汉书·袁安传》唐李贤注引《汝南先贤传》。后因以“袁安高卧”为典,指身处困穷但仍坚守节操的行为。

  69、张袂成阴:张开袖子能遮掩天日,成为阴天。形容人多。

  70、肩摩袂接:人肩相摩,衣袖相接。形容人多拥挤。

  形容人多的成语 4

  1、稠人广众:稠:多而密。指人很多场合。

  2、以众暴寡:以人多势众一帮去欺凌、迫害人少势弱一方。

  3、腹有鳞甲:鳞甲:比喻人多巧诈心。比喻居心险恶,不可接*。

  4、沸沸扬扬:沸:水翻滚样子;扬:上升,升腾。像沸腾水一样喧闹。形容人声喧扰,议论纷纷。

  5、七嘴八张:形容人多语杂。

  6、众人广坐:犹大庭广众。人多而公开场合。

  7、大庭广众:大庭:宽大场地;广众:为数很多人群。指聚集很多人公开场合。

  8、亚肩迭背:肩压肩,背挨背。形容人多拥挤。

  9、鼓乐喧天:鼓:弹奏。喧天:声音大而嘈杂。弹奏着各种乐器,声响大得直冲云天。

  10、谋道作舍:造房子请教路人。比喻人多嘴杂,意见纷纷,办不成事。

  11、锣鼓喧天:喧:声音大。锣鼓震天响。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后多形容喜庆、欢乐景象。

  12、观者云集:观看人如行云那样密集。形容观看人多。

  13、比肩接踵:肩碰肩,脚跟脚。形容人多拥挤或接连不断。

  14、热闹非凡:形容非常热闹。

  15、比肩迭迹:肩膀相靠,足迹相迭。形容人多。

  16、沸沸扬扬:沸沸:水翻滚样子;扬:上升,升腾。像沸腾水一样喧闹。形容人声喧扰,议论纷纷。

  17、水泄不通:汇:排泄。象是连水也流不出去。形容拥挤或包围非常严密。

  18、热闹非凡:形容非常热闹。示例:国庆节快到了,长安街上热闹非凡。

  19、寡不敌众:寡:少;敌:抵挡;众:多。人少抵挡不住人多。

  形容人多的成语 5

  1、结驷连骑:驷:古时一乘车所套的四匹马;骑:骑马的人。随从、车马众多。比喻排场阔绰。

  2、比肩叠踵:比喻人多。叠踵,脚尖踩脚跟。

  3、冠盖相望:冠盖:指仁宦的冠服和车盖,用作官员代称;相望:互相看得见。比喻**的使节或官员往来不绝。

  4、摩肩擦踵:踵,脚后跟。比喻来往行人众多,很拥挤。

  5、座无虚*:虚:空。*:座位。没有空着的座位,一般比喻观众、听众或出*、参加的人很多。

  6、冠盖如云:冠盖:指仁宦的冠服和车盖,用作官员代称。比喻官吏到的很多。

  7、挨肩擦背:挨:靠拢;擦:摩擦。形容人多拥挤

  8、挨肩叠背:形容人群拥挤

  9、捱三顶四:挨:通“挨”,挤进。形容人群拥挤,接连不断

  10、捱三顶五:形容人群拥挤,接连不断

  形容人多的成语 6

  人山人海:门庭若市、熙熙攘攘、人来人往、项背相望、座无虚*、济济一堂、摩肩接踵.

  人山人海: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济济一堂:济济:形容人多.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摩肩接踵: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人来人往: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也形容忙于应酬.

  项背相望:原指前后相顾.后多形容行人拥挤,接连不断.

  座无虚*:座位没有空着的.形容出*的人很多.

  门庭若市: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场一样.原形容进谏 的人很多.现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形容人多的成语 7

  形容礼堂人多的成语:

  欣喜若狂、人满为患、众说纷纭、一字之师、沸沸扬扬、

  锣鼓喧天、座无虚*、七嘴八舌、热火朝天、人欢马叫、

  荒诞不经、不计其数、精耕细作、七手八脚、单枪匹马、

  挥汗如雨、熙来攘往、人多势众、人才辈出、比肩接踵、

  僧多粥少、寡不敌众、阴阳怪气、比肩继踵、张袂成阴、

  成千上万、灯火辉煌、贪生怕死、盛况空前、热闹非凡

  形容礼堂人多的成语解释:

  宾客如云

  拼音: bīn kè rú yún 简拼: bkry

  近义词: 宾客盈门

  解释: 来客多得如聚集的云层。形容客人多。

  出处: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月明和尚度柳翠》:“穿著布素,闭门念佛;虽宾客如云,此日断不接见,以此为常。”

  比肩继踵

  拼音: bǐ jiān jì zhǒng 简拼: bjjz

  近义词: 摩肩接踵、水泄不通、人山人海 反义词: 门可罗雀、荒无人烟、人迹罕至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人多很拥挤

  解释: 比:挨着;踵:脚跟。肩挨着肩,脚跟着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出处: 春秋·齐·晏婴《晏子春秋·杂下九》:“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例子: 大街上,行人~,十分热闹。

  观者云集

  拼音: guān zhě yún jí 简拼: gzyj

  解释: 观看的人如行云那样密集。形容观看的人多。

  形容人多的成语 8

  1、掎裳连袂 高朋满座 人浮于事 驾肩接武 项背相望 挨肩擦背

  2、摩肩接踵 人山人海 济济一堂 万人空巷 比肩叠迹 熙熙攘攘

  3、聚蚊成雷 接连不断 红飞翠舞 摩肩擦踵 骈肩迭迹 欢声雷动

  4、人丁兴旺 接踵而至 水泄不通 亚肩叠背 热闹非凡 比肩继踵

  5、争先恐后 摩肩接毂 人喊马嘶 稠人广众 沸沸扬扬 观者如市

  6、载歌载舞 川流不息 人声鼎沸 觥筹交错 人来人往 挥汗成雨

  7、三人成虎 花花世界 纷至沓来 人心叵测 宾客如云 万头攒动

  8、座无隙地 山呼海啸 门庭若市 熙来攘往 人流如潮 驾肩接迹

  9、笙歌鼎沸 比肩迭迹 震耳欲聋 张袂成帷 络绎不绝 **如麻

  10、掎裳连襼 骈肩累足 山**上 座无虚* 比肩迭踵 盛况空前

  11、逐队成群 攘来熙往 火树银花 人才济济 肩摩袂接 人头攒动

  12、应接不暇 踵接肩摩 鱼龙混杂 人语马嘶 车水马龙 比肩叠踵

  13、连衽成帷 骈肩叠迹

  人多的成语解释

  1、鱼贯而出:像游鱼那样连贯着出现。

  2、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鼎,古代的一种铜铸的锅,一般是三足两耳。沸,开水。鼎沸,本意是锅中的水烧开了,发出声响,现指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

  3、比肩迭踵:形容人多。迭踵,脚尖踩脚跟。

  4、人来人往: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也形容忙于应酬。

  5、人山人海: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6、臣门如市:旧时形容居高位、掌大权的人宾客极多。

  7、屯街塞巷:形容人多拥挤。

  8、驾肩接武: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多。

  9、南来北往:有的从南往北,有的从北往南。也泛指来来往往。

  10、川流不息:川:河流。形容行人、车马等象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11、十夫楺椎:谓十个人的力量能使椎弯曲。椎,槌。比喻人多力大,足以改变原状。

  12、人满为患:因人多造成了困难。

  13、粥少僧多:比喻东西少而人多,不够分配。

  14、纷至沓来:纷:多,杂乱;沓:重复,多。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15、户限为穿:户限:门槛;为:被。门槛都踩破了。形容进出的人很多。

  16、沸反盈天:沸:滚翻;盈:充满。声音象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满了空间。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片。

  17、接踵而至: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18、万人空巷:本指家家户户的人都奔向一个地方;以致住宅空荡荡的。形容轰动一时的盛况。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或新奇事物轰动居民的情景。

  19、车水马龙: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20、门庭若市:门口和庭院里热闹得像市场一样。形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

  21、人多口杂:指谈论的人多,各种议论都有。

  22、随踵而至:踵:脚后跟。一个跟着一个前来。形容人来得多,接连不断。

  23、前呼后拥: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簇拥护卫。多形容旧时官吏出巡时的声势。

  24、挥汗成雨:挥:洒,泼。用手抹汗,汗洒下去就跟下雨一样。形容人多。

  25、热火朝天: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气氛高涨,就像炽热的火焰朝天燃烧一样。

  26、车马盈门:车子充满门庭,比喻宾客很多。

  27、趋之若鹜:趋:快走;鹜:野鸭。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含贬义)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28、人多阙少:谓求官职的人多而空额少。阙,旧时指官职的空额。

  29、冠盖如云:冠盖:指仁宦的冠服和车盖,用作官员代称。形容官吏到的很多。

  30、纷纷攘攘:纷纷:众多;攘攘:杂乱的样子。众多且杂乱。形容人群杂乱。

  31、接踵而来: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32、言三语四:形容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33、趋之若鹜:趋:快走;鹜:野鸭。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34、川流不息:川:河流、小溪。息:停止,停下。形容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来来往往、连续不断。

  35、张灯结彩:挂上灯笼,系上彩绸。形容节日或有喜庆事情的景象。

  36、挨肩并足:形容人群拥挤。

  37、水泄不通:形容拥挤或包围得非常严密。

  38、比肩叠踵:形容人多。叠踵,脚尖踩脚跟。

  39、人欢马叫:人在呼喊,马在嘶鸣。形容一片喧闹声。

  40、项背相望:项:颈项。原指前后相顾。后多形容行人拥挤,接连不断。

  41、络绎不绝:绝:断。络绎:前后相接,连续不断。形容车船人马等前后相接,往来不断。

  42、龙多乃旱:喻人多互相依赖,反而办不成事。

  43、观者如堵:堵:墙壁。形容观看人数众多。

  44、摩肩擦踵:踵,脚后跟。形容来往行人众多,很拥挤。

  45、人声鼎沸: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46、座无虚*:虚:空。*:座位。没有空着的座位,一般形容观众、听众或出*、参加的人很多。

  47、比肩继踵:比:挨着;踵:脚跟。肩挨着肩,脚跟着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48、门庭若市: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场一样。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49、座无虚*:虚:空。座位没有空着的。形容出*的人很多。

  50、人多手杂:指动手的人多。也只人头杂的场合,东西容易散失或丢失。

  51、掎裳连襼:牵裙连袖。形容人多。

  52、捱三顶五:形容人群拥挤,接连不断。

  53、六街三市:六街:唐代长安城中的六条大街;市:集市。泛指大街小巷。

  54、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错杂放置。形容众人一起宴饮时的热闹景象。觥:酒杯。

  55、人千人万:形容人多。

  56、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57、熙熙攘攘: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爆满。

  58、不绝于耳:绝:断。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

  59、观者如市:形容观看的人多。

  60、熙熙攘攘: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61、七言八语:形容人多语杂。

  62、肩摩袂接:人肩相摩,衣袖相接。形容人多拥挤。

  63、方员可施:随处可用。形容人多才多艺。

  64、**如草:形容**多,极轻视人命。

  65、项背相望:原指前后相顾,后多用来形容行人拥挤,接连不断。

  66、高朋满座:高:高贵。高贵的朋友坐满了*位。形容宾客很多。

  67、冠盖相望:冠盖:指仁宦的冠服和车盖,用作官员代称;相望:互相看得见。形容**的使节或官员往来不绝。

  68、万马奔腾:成千上万匹刀在奔跑腾跃。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

  69、人头攒动:人很多,拥挤着移动。一般用于形容某些地方人口密度较大,程度不如人山人海高。

  70、众说纷纭:纷纭:多而姑乱。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71、济济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72、门庭如市:门:家门;庭:庭院;如:像;市:集市。门前像市场一样。形容来的人很多。

  73、比肩接迹:肩膀相靠,足迹相接。形容人多或接连不断。

  74、奔走如市:走:跑。市:集市。形容为某种目的而奔忙、活动的人很多。

  75、结驷连骑:驷:古时一乘车所套的四匹马;骑:骑马的人。随从、车马众多。形容排场阔绰。

  76、宾客如云:来客多得如聚集的云层。形容客人多。

  77、盛况空前:形容热闹至极。

  78、济济一堂:济济:形容有才华人多。形容大厅挤满了人。形容人众多。

  79、挨山塞海:形容人极多而拥挤不堪。

  80、蜂拥而上:形容许多人一起涌上来。

  81、稠人广众:稠:多而密。指人很多的场合。

  82、以众暴寡:以人多势众的一帮去欺凌、迫害人少势弱的一方。

  83、腹有鳞甲:鳞甲:比喻人多巧诈的心。比喻居心险恶,不可接*。

  84、沸沸扬扬:沸:水翻滚的样子;扬:上升,升腾。像沸腾的水一样喧闹。形容人声喧扰,议论纷纷。

  85、七嘴八张:形容人多语杂。

  86、众人广坐:犹大庭广众。人多而公开的场合。

  87、大庭广众:大庭:宽大的场地;广众:为数很多的人群。指聚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

  88、亚肩迭背:肩压肩,背挨背。形容人多拥挤。

  89、鼓乐喧天:鼓:弹奏。喧天:声音大而嘈杂。弹奏着各种乐器,声响大得直冲云天。

  90、谋道作舍:造房子请教路人。比喻人多嘴杂,意见纷纷,办不成事。

  91、锣鼓喧天:喧:声音大。锣鼓震天响。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后多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

  92、观者云集:观看的人如行云那样密集。形容观看的人多。

  93、比肩接踵:肩碰肩,脚跟脚。形容人多拥挤或接连不断。

  94、热闹非凡:形容非常热闹。

  95、比肩迭迹:肩膀相靠,足迹相迭。形容人多。

  96、沸沸扬扬:沸沸:水翻滚的样子;扬:上升,升腾。像沸腾的水一样喧闹。形容人声喧扰,议论纷纷。

  形容人多的成语 9

  一到节假日出门时是不是发现人很多呢?让我们看看都有哪些词语可以用来形容。

  趋之若鹜

  【拼音】qūzhīruòwù

  【解释】趋:快走;鹜:野鸭。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含贬义)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

  【示例】清·郑观应《盛世危言·技艺》:“为民上者,以名利二字驰使天下,而天下之民趋之若鹜。”

  【近义词】如蝇逐臭 如蚁附膻

  【反义词】敬而远之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 定语;含贬义。

  【出自】如薰亦能诗,士趋之若鹜,宾座常满。---------《明史·萧如薰传》

  前呼后拥

  【拼音】qiánhūhòuyōng

  【解释】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簇拥护卫。多形容旧时官吏出巡时的声势。

  【示例】“骆驼像发现了什么不祥之兆,焦躁地哞哞叫着,~乱了行列。”(冯苓植《神秘的松布尔》)

  【近义词】前呼后应 一呼百诺

  【反义词】轻车简从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 宾语 状语;含贬义;用于权贵等。

  【出自】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二折:“想为官的前呼后拥,衣轻乘肥,有多少荣耀!”

  摩肩擦踵

  【拼音】mójiāncāzhǒng

  【解释】踵,脚后跟。形容来往行人众多,很拥挤。

  【示例】大街上人来人往,摩肩擦踵,十分热闹。

  【近义词】摩肩接踵 水泄不通

  门庭若市

  【汉语拼音】méntíngruòshì门庭若市

  【词语解释】门口和庭院里热闹得像市场一样。形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

  【字词解释】门:宫门,家门;庭:朝廷,庭院;若:好像;市:集市,市场。

  【成语性质】褒义词,偏正式。

  【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 定语。

  【近义词】车水马龙 车马盈门 人山人海 比肩接踵

  【反义词】门可罗雀 门庭冷落

  【出自】出自《战国策·齐策一》的:“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络绎不绝

  【读音】luòyìbùjué。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 定语 状语;含褒义。

  【解释】绝:断。络绎:前后相接,连续不断。形容车船人马等前后相接,往来不断。

  【*义】连绵不断 川流不息 源源不断 摩肩接踵

  【反义】门可罗雀 人迹罕至 门庭冷落

  【示例】《后汉书·东海恭王刘彊传》:“皇太后 陛下哀怜臣彊,感动发中,数遣使者太医令丞方伎道术,络绎不绝。”

  【出处】南宋·范晔《后汉书·南匈奴传》:“窜逃去塞者,络绎不绝。”

  结驷连骑

  【拼音】jiésìliánqí

  【解释】驷:古时一乘车所套的四匹马;骑:骑马的人。随从 车马众多。形容排场阔绰。

  【示例】明·李贽《初潭集·夫妇二》:“今日为相,明日~,食方于前。”

  【出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贡相卫,而结驷连骑,排藜藿,入穷阎,过谢原宪。”

  座无虚*

  【读音】zuòwúxūxí

  【释义】虚:空。*:座位。没有空着的座位,一般形容观众 听众或出* 参加的'人很多。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 宾语 定语 分句;含褒义;指人很多。

  【近义词】济济满堂

  【反义词】寥寥无几 一无所有 空无所有

  【灯谜】客满

  接踵而来

  【读音】jiēzhǒngérlái

  【解释】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出处】《宋史·李显忠传》:“入城,宣布德意,不戮一人,中原归附者踵接。”

  【事例】整个的“新饭碗”一时虽未找到,零碎的小事却~。★邹韬奋《经历·新饭碗问题》

  【近义词】接二连三 络绎不绝

  【用法】作谓语 定语;指接连不断地来

  【语法】偏正短语

  济济一堂

  【读音】jǐjǐyītáng

  【解释】济济:形容有才华人多。形容大厅挤满了人。形容人众多。

  【出处】《尚书˙大禹谟》:“济济一堂。”

  【事例】端木蕻良《三月夜曲》:“在路上我看见方才~的将军夫人了。”

  【近义词】高朋满座 群贤毕集 座无虚*

  【反义词】一盘散沙 分道扬镳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

  户限为穿

  【读音】hùxiànwéichuān

  【解释】户限:门槛;为:被。门槛都踩破了。形容进出的人很多。

  【出处】唐·张彦远《法书要录》:“智永禅师住吴兴永欣寺,人来觅书者如市,所居户限为穿穴。”

  【事例】远*闻名求字者,几于~,而选择綦苛,低昂无所就。★清·王韬《淞隐漫录·姚云仙》

  【近义词】门庭若市

  【反义词】

  【用法】主谓式;作宾语

  冠盖相望

  【解释】冠盖:指仁宦的冠服和车盖,用作官员代称;相望:互相看得见。形容**的使节或官员往来不绝。

  【出自】《战国策·魏策四》:“齐楚约而欲攻魏,魏使人求救于秦,冠盖相望,秦救不出。”

  【示例】~催入相,待将功德格皇天。

  ◎唐·韩愈《次潼关上都统相公》诗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形容**的使节或官员往来不绝

  冠盖如云

  【读音】guāngàirúyún

  【解释】冠盖:指仁宦的冠服和车盖,用作官员代称。形容官吏到的很多。

  【出自】汉·班固《西都赋》:“绂冕所兴,冠盖如云,七相五公。”

  【示例】~,急侦之,乃一吏部郎经过也。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记前生》

  【语法】主谓式;作定语 补语;形容到会的官吏很多

  形容人多的成语 10

  挨肩擦背 挨三顶四 挨三顶五 奔走如市

  比肩迭迹 比肩迭踵 比肩叠迹 比肩叠踵

  比肩继踵 比肩接迹 比肩接踵 比肩系踵

  比屋可封 宾客如云 灿若繁星 稠人广众

  稠人广坐 稠人广座 从者如云 撺哄鸟乱

  地狭人稠 耳目众多 方员可施 蜂拥而入

  腹有鳞甲 腹中鳞甲 顾客盈门 寡不敌众

  寡不胜众 观者穈集 观者如市 观者猬集

  观者云集 广厦万间 归之如市 过市招摇

  户限为穿 挥汗成雨 挤挤插插 掎裳连袂

  掎裳连襼 济济一堂 驾肩接迹 驾肩接武

  肩摩袂接 肩摩踵接 接踵比肩 锦囊佳句

  锦囊妙句 荆棘丛里 井以甘竭 聚蚊成雷

  屦贱踊贵 君子不器 磕头碰脑 磕头撞脑

  口多食寡 礼多人不怪 李广未封 连衽成帷

  流血漂杵 流血飘丘 龙多乃旱 蚂蚁搬泰山

  门庭如市 门庭若市 摩肩擦背 摩肩接毂

  摩肩接踵 摩肩如云 墨债山积 谋道作舍

  谋夫孔多 骈肩迭迹 骈肩叠迹 骈肩接迹

  骈肩累迹 骈肩累踵 骈肩累足 七口八嘴

  七舌八嘴 七手八脚 七言八语 七张八嘴

  七嘴八舌 七嘴八张 旗旆成阴 千人唱,万人和

  前呼后拥 人才济济 人丁兴旺 人多成王

  人多口杂 人多阙少 人多手乱 人多手杂

  人多眼杂 人多语乱 人多智广 人多嘴杂

  人浮于食 人浮于事 人海茫茫 人来客去

  人来客往 人满为患 人千人万 人如潮涌

  如山似海 儒士成林 三夫成市虎 三拳不敌四手

  三人成虎 三人成市虎 三言讹虎 僧多粥少

  **如草 **如蒿 **如麻 **如艺

  山**上,应接不暇 十夫桡椎 十夫楺椎 死者相枕

  堂上一呼,阶下百诺 添粮不如减口 屯街塞巷 万人异心

  为善最乐 熊罴百万 学如牛毛,成如麟角 血流漂杵

  血流漂卤 血债累累 亚肩迭背 亚肩叠背

  言三语四 一呼百和 一缺十求 一人传虚,万人传实

  一窝风 衣冠云集 衣香鬓影 疑三惑四

  以强凌弱,以众暴寡 以一奉百 以众暴寡 以众暴寡,以强凌弱

  饮啖兼人 饮噉兼人 应者云集 驭凤骖鹤

  张袂成帷 张袂成阴 招摇过市 赭衣半道

  赭衣满道 踵接肩摩 众口纷纭 众人广坐

  众人拾柴火焰高 众说纷纭 众喣漂山 众喣飘山

  众喣山动 众议纷纭 粥少僧多 逐队成群

  筑舍道傍 坐无虚* 座无空* 座无虚*


人多的成语实用5份(扩展4)

——形容人多的成语 60句菁华

1、人多口杂:指谈论的人多,各种议论都有。

2、前呼后拥: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簇拥护卫。多形容旧时官吏出巡时的声势。

3、宾客如云:来客多得如聚集的云层。形容客人多。

4、比肩叠迹:比:并。肩并肩,足迹相叠。形容人多。

5、张袂成阴:张开袖子能遮掩天日,成为阴天。形容人多。

6、人欢马叫:人在呼喊,马在嘶鸣。形容一片喧闹声。

7、成千上万:形容数量很多。

8、张袂成帷:张开袖子成为帷幕。形容人多。

9、人丁兴旺:指某一家里成员众多,而且一般指男性后代比较多的.情况。

10、水泄不通:泄:排泄。像是连水也流不出去。形容拥挤或包围的非常严密。

11、人头攒动:形容人很多,拥挤着移动。一般用于形容某些地方人口密度较大。其程度不如人山人海高。

12、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形成了美丽的鹅卵石。

13、您老的寿筵,必然是群贤毕至,高朋满座。

14、我这间陋室,虽无高朋满座之盛况,却有知己好友之情谊。

15、挨肩擦背:肩挨肩,背擦背。形容人多拥挤。

16、**如麻:如麻:象乱麻一样数不清。杀死的人多得象乱麻。形容杀的人多得数不清。

17、掎裳连袂 高朋满座 人浮于事 驾肩接武 项背相望 挨肩擦背

18、摩肩接踵 人山人海 济济一堂 万人空巷 比肩叠迹 熙熙攘攘

19、争先恐后 摩肩接毂 人喊马嘶 稠人广众 沸沸扬扬 观者如市

20、三人成虎 花花世界 纷至沓来 人心叵测 宾客如云 万头攒动

21、言三语四:形容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22、门庭若市: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场一样。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23、熙熙攘攘: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24、万马奔腾:成千上万匹刀在奔跑腾跃。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

25、自从他飞黄腾达了之后,他家就门庭若市。

26、长安街上自发赶来送别*的人群排满了十里长街,就像一条长龙,前边看不见队伍的头,后边看不见队伍的尾。

27、乐极悲来:欢乐到了极点,将转而发生悲伤的事。同“乐极则悲”。

28、形夸骨佳:夸:柔软,美好。形容女子外貌美丽,体形优美。

29、漏洩春光:①透露春天的信息。②指密传消息或泄露男女私情。

30、暮云春树:傍晚的云,春天的树。表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31、目断魂消:因望不到而内心伤悲。形容离别的悲伤愁苦。

32、鸟语花香:鸟叫得好听,花开得喷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33、靡颜腻理:靡:美丽;颜:面容;腻:细腻;理:肌理。形容容貌美丽,皮肤细腻柔滑。

34、悲喜交至:悲伤和喜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来到。

35、小家碧玉:旧时指小户人家美丽的年轻女子。

36、叩角商歌:角:牛角;商歌:悲伤的歌。敲着牛角,唱着低沉悲凉的歌。形容用言语和歌声自荐求官。

37、回春妙手:回春:使春天重返,比喻将快死的人救活。指医生医术高明。

38、老泪纵横:纵横:交错。老人泪流满面,形容极度悲伤或激动。

39、泣涕如雨:泣:低声哭;涕:鼻涕。眼泪像雨一样。形容极度悲伤。

40、号天哭地:哭天抢地。形容十分悲伤。

41、风木之悲:风木:同“风树”,比喻因父母亡故,不能奉养。指丧父母的悲伤。

42、春色恼人:恼:撩拔,挑逗。春天的景色引起人们的兴致。

43、多心伤感:多心:多疑心。因多疑而引起悲伤。

44、秋月春花: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45、风木含悲:比喻因父母亡故,孝子不能奉养的悲伤。

46、春暖花香: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花香袭人。

47、美人迟暮:原意是有作为的人也将逐渐衰老。比喻因日趋衰落而感到悲伤怨恨。

48、妍皮裹痴骨:妍:美好;痴:同“媸”,丑陋。美丽的皮肤,包裹着丑陋的骨头。比喻外表虽然美好但实质却很鄙陋。

49、风树悲:指丧父母的悲伤。

50、群芳争艳:各种美丽、芳香的花草在比美、斗妍。

51、月眉星眼:眉如弯月,眼似流星。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52、禾黍之伤:禾:粟;黍:谷子。对故国的怀念。指国破家亡的悲伤。

53、骈肩叠迹:形容人多拥挤。同“骈肩累迹”。

54、阴阳怪气:形容态度怪癖,冷言冷语,不可捉摸。

55、济济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56、袁安高卧:汉时袁安未达时,洛阳大雪,人多出乞食,安独僵卧不起,洛阳令按行至安门,见而贤之,举为孝廉,除阴*长、任城令。见《后汉书·袁安传》唐李贤注引《汝南先贤传》。后因以“袁安高卧”为典,指身处困穷但仍坚守节操的行为。


人多的成语实用5份(扩展5)

——形容人多的成语 50句菁华

1、鱼贯而出:像游鱼那样连贯着出现。

2、人来人往: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也形容忙于应酬。

3、十夫楺椎:谓十个人的力量能使椎弯曲。椎,槌。比喻人多力大,足以改变原状。

4、万人空巷:本指家家户户的人都奔向一个地方;以致住宅空荡荡的。形容轰动一时的盛况。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或新奇事物轰动居民的情景。

5、挥汗成雨:挥:洒,泼。用手抹汗,汗洒下去就跟下雨一样。形容人多。

6、热火朝天: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气氛高涨,就像炽热的火焰朝天燃烧一样。

7、人多阙少:谓求官职的人多而空额少。阙,旧时指官职的空额。

8、宾客如云:来客多得如聚集的云层。形容客人多。

9、比肩叠迹:比:并。肩并肩,足迹相叠。形容人多。

10、川流不息:形容行人、车马等象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11、踵趾相接:谓脚迹相连。形容人数众多,接连不断。

12、摩肩接毂:肩挨着肩,车轮挨着车轮。形容人多拥挤。

13、比肩接迹:肩膀相靠,足迹相接。形容人多或接连不断。

14、不计其数:没法计算数目。形容很多。

15、口多食寡:吃饭的人多,但是食物很少。

16、比肩迭迹:肩膀相靠,足迹相迭。形容人多。

17、应接不暇:暇:空闲。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

18、熊罴百万:熊罴:两种猛兽,比喻勇猛的武士。勇猛的武士成千上万。形容军队人多将广,英勇善战。

19、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形成了美丽的鹅卵石。

20、祝你的饭店高朋满座,门庭若市。

21、我这间陋室,虽无高朋满座之盛况,却有知己好友之情谊。

22、顿时高朋满座,佳客盈门,就中有一个白发朱颜的老丈,对主人道:“好一个小郎君,被你家夺作女婿。

23、挨三顶五:形容人多,连接不断。

24、挨肩擦背:形容人多拥挤。

25、川流不息:川:河流、小溪。息:停止,停下。形容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来来往往、连续不断。

26、僧多粥少:和尚多,而供和尚喝的粥少。比喻物少人多,不够分配。

27、纷纷攘攘:纷纷:众多;攘攘:杂乱的样子。众多且杂乱。形容人群杂乱。

28、捱三顶五:形容人群拥挤,接连不断。

29、冠盖相望:冠盖:指仁宦的冠服和车盖,用作官员代称;相望:互相看得见。形容*的使节或官员往来不绝。

30、蜂拥而上:形容许多人一起涌上来。

31、以众暴寡:以人多势众的一帮去欺凌、迫害人少势弱的一方。

32、春深似海:春天美丽的景色像大海一样深广。形容到处充满了明媚的春光。

33、人琴两亡: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同“人琴俱亡”。

34、柳暗花明: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35、花香鸟语:鸟语:鸟鸣如同讲话一般。形容春天动人的景象。

36、九十春光:九十:指春季三个月,共九十天。指春天的美好光景。

37、悲喜交切:悲伤和喜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

38、清辞丽句:指清新美丽的词句。同“清词丽句”。

39、杏脸桃腮:脸似杏花白,腮如桃花红。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40、乐极哀来:欢乐到了极点,将转而发生悲伤的事。同“乐极则悲”。

41、良宵美景:宜人的夜,美丽的景色。

42、狐兔之悲:狐死则兔悲,兔死则狐亦悲。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痛心悲伤。

43、美须豪眉:美丽的须髯,浓浓的眉毛。形容男子英俊豪迈。

44、情凄意切:指心境十分悲伤。

45、春暖花开: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景色优美。比喻游览、观赏的大好时机。

46、悲喜交加:交加:聚集。悲伤和喜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

47、风树悲:指丧父母的悲伤。

48、身单力薄:人少力量不大。

49、万人空巷:本指家家户户的人都奔向一个地方;以致住宅空荡荡的。形容轰动一时的盛况。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或新奇事物轰动居民的情景。

50、趋之若鹜:趋:快走;鹜:野鸭。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含贬义)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人多的成语实用5份(扩展6)

——形容人多的成语 40句菁华

1、沸反盈天:沸:滚翻;盈:充满。声音象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满了空间。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片。

2、前呼后拥: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簇拥护卫。多形容旧时官吏出巡时的声势。

3、挥汗成雨:挥:洒,泼。用手抹汗,汗洒下去就跟下雨一样。形容人多。

4、磕头碰脑:形容人多而相挤磕碰,或东西多而处处碰人。

5、七手八脚:形容人多手杂,动作纷乱。

6、人多嘴杂:杂:杂乱,多种多样。谈论的人多,说法多种多样。也指在场的人多,七嘴八舌。

7、万头攒动:头:指人;攒:聚在一起。形容许多人聚集在一起。

8、秋妹妹在空中载歌载舞,她萧萧唱歌,婆娑起舞,调皮地把树叶吹了个净光,还不时发出轻轻的窃笑声。俗话说,秋风扫落叶,她就是一个清洁员,自觉地把自己闯的祸给扫干净,她真是又顽皮又可爱。

9、挨三顶五:形容人多,连接不断。

10、七嘴八舌:形容人多口杂。

11、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12、龙多乃旱:喻人多互相依赖,反而办不成事。

13、人挨人,人挤人,像蚂蚁一样多。

14、春节那天,走在广场上,人真多啊!黑压压的一片,像密密麻麻的蚂蚁一样,围得水泄不通。

15、长安街上自发赶来送别*的人群排满了十里长街,就像一条长龙,前边看不见队伍的头,后边看不见队伍的尾。

16、炫服靓妆:炫服:华丽的服装;靓妆:美丽的装饰。形容服饰打扮十分艳丽。也指打扮得十分艳丽的人。

17、珠泪偷弹:有泪只能在暗中流,形容受到委曲而悲伤的情形。

18、人琴两亡: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同“人琴俱亡”。

19、一悲一喜:既悲伤又高兴。

20、抢地呼天:抢地:触地。大声叫天,用头撞地。形容极度悲伤。

21、花明柳暗: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22、香喉玉口:形容美丽女子的演唱。

23、铁佛伤心,石人落泪:铁铸的的神佛也会伤心,雕刻的石人也会落泪。形容极其悲伤。

24、春来秋去:去:过去。春天到来,秋天过去。形容岁月流逝。

25、痛入骨髓:痛到骨头里。比喻痛恨或悲伤之极。

26、乐极悲生:高兴到极点时,发生使人悲伤的事。

27、穷态极妍:妍:美丽。形容把各种美姿都表现出来。

28、清辞丽曲:指清新美丽的词曲。同“清词丽句”。

29、霞光万道:形容日出日落时霞光散射的美丽景象。也形容某种珍宝放出耀眼的光辉。

30、虎尾春冰: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31、红情绿意:红:指红花;绿:指绿叶。形容艳丽的春天景色。

32、阅人多矣:形容人阅历多,跟各种各样的人打过交道,一眼就能看出人的好坏以至于他的前程。

33、众喣飘山: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

34、井底蛤蟆:指井底的癞蛤蟆,比喻没有见识的人。

35、三拳不敌四手:比喻人少的敌不过人多的。

36、袅袅娉娉:袅袅:柔美貌;娉娉:美好貌。形容女子姿态柔美。

37、三夫成市虎: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同“三人成虎”。

38、门单户薄:指家道衰微,人口不昌盛

39、万人空巷:本指家家户户的人都奔向一个地方;以致住宅空荡荡的。形容轰动一时的盛况。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或新奇事物轰动居民的情景。

40、趋之若鹜:趋:快走;鹜:野鸭。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含贬义)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人多的成语实用5份(扩展7)

——形容人多的成语 (菁华5篇)

  1、一眼望去,人山人海,街上的人们都摩肩接踵。

  2、人山人海,放眼望去黑压压看不到边际!

  3、人挨人,人挤人,像蚂蚁一样多。

  4、看那边,人山人海,一眼望不到头,那一个个人脑袋比蚂蚁还多呀!

  5、渐渐的,人越聚越多,摩肩接踵的不断从入口涌来。花坛边上坐满了人,喷泉周围站满了人。

  6、广场上人头攒动,好比星空中的点点星光。

  7、大街上人来人往,摩肩擦踵,象下锅的饺子一样多!

  8、大街上的人真多,十分拥挤,大家举起衣服袖子就像一片五彩的云。

  9、大街上的人真多,大家走来走去,十分拥挤,就像海里奔腾的浪花般川流不息。

  10、春节那天,走在广场上,人真多啊!黑压压的一片,像密密麻麻的蚂蚁一样,围得水泄不通。

  11、长安街上自发赶来送别*的人群排满了十里长街,就像一条长龙,前边看不见队伍的头,后边看不见队伍的尾。

  12、赶庙会的人太多了 真是人山人海,人满为患,人挨人 人挤人 真是摩肩擦踵、挥汗如雨啊。

  13、摩肩接踵,好像全世界的人都来了,在争着世界仅有的一车空气。

  14、天色渐渐暗下来,广场上的五彩缤纷的灯都亮了起来,人们纷纷从家里走出来,带着愉悦的心情。渐渐的,人越聚越多,摩肩接踵的不断从入口涌来。花坛边上坐满了人,喷泉周围站满了人,广场上有好多人啊!

  15、最*流行国内旅游,因此一到假日观光胜地总是人山人海。

  1、驾肩接迹:形容人多。

  2、人千人万:形容人多。

  3、逐队成群:形容人多。

  4、人多势众:人多力量大。

  5、挨肩并足:形容人群拥挤。

  6、成千上万:形容数量很多。

  7、骈肩叠迹:形容人多拥挤。

  8、填街塞巷:形容人非常多。

  9、观者如市:形容观看的人多。

  10、人满为患:因人多造成了困难。

  11、捱三顶五:形容人多,连接不断。

  12、掎裳连襼:牵裙连袖。形容人多。

  13、人来人往: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

  14、挨山塞海:形容人极多而拥挤不堪。

  15、不计其数:没法计算数目。形容很多。

  16、七手八脚:形容人多手杂,动作纷乱。

  17、驾肩接武: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多。

  18、口多食寡:吃饭的人多,但是食物很少。

  19、摩肩擦踵:形容来往行人众多,很拥挤。

  20、比肩叠踵:形容人多。叠踵,脚尖踩脚跟。

  21、稠人广众:稠:多而密。指人很多的场合。

  22、连衽成帷:衣襟相接而成帷幕。形容人多。

  23、人多嘴杂:杂:杂乱,多种多样。谈论的人多,说法多种多样。也指在场的人多,七嘴八舌。

  24、张袂成帷:张开袖子成为帷幕。形容人多。

  25、比肩迭迹:肩膀相靠,足迹相迭。形容人多。

  26、人潮汹涌:形容人多的像潮水般不断地涌现。

  27、亚肩迭背:肩压肩,背挨背。形容人多拥挤。

  28、肩摩踵接:肩碰肩,脚连脚。形容人多而拥挤。

  29、举袖为云:表示人很多,举起袖子就像云一样。

  30、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31、挨肩擦背:挨:靠拢;擦:摩擦。形容人多拥挤。

  32、宾客如云:来客多得如聚集的云层。形容客人多。

  33、成千盈百:超过比一百和一千还多。形容非常多。

  34、摩肩接踵: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35、人山人海: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36、亚肩叠背:前后的人肩背紧挨着。形容人多拥挤。

  37、比肩叠迹:比:并。肩并肩,足迹相叠。形容人多。

  38、兵多将广:兵将众多。形容军队人员多,兵力强大。

  39、川流不息:形容行人、车马等象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40、踵趾相接:谓脚迹相连。形容人数众多,接连不断。

  1、门庭若市: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场一样。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2、人来人往: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也形容忙于应酬。

  3、比肩接踵:肩碰肩,脚跟脚。形容人多拥挤或接连不断。

  4、济济一堂:济济:形容人多。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5、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6、座无虚*:座位没有空着的。形容出*的人很多。

  7、腹有鳞甲:鳞甲:比喻人多巧诈的心。比喻居心险恶,不可接*。

  8、摩肩接踵: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9、比肩叠迹:比:并。肩并肩,足迹相叠。形容人多。

  10、人山人海: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11、宾客如云:来客多得如聚集的云层。形容客人多。

  12、摩肩接毂:肩挨着肩,车轮挨着车轮。形容人多拥挤。

  13、挨三顶五:形容人多,连接不断。

  14、项背相望:原指前后相顾。后多形容行人拥挤,接连不断。

  1、熙来攘往

  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2、人山人海

  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3、水泄不通

  泄:排泄.象是连水也流不出去.形容拥挤或包围的非常严密.

  4、熙熙攘攘

  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5、络绎不绝

  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6、川流不息

  川:河流.形容行人、车马等象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7、摩肩接踵

  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其他常见的成语

  1,炫服靓妆:炫服:华丽的服装;靓妆:美丽的装饰。形容服饰打扮十分艳丽。也指打扮得十分艳丽的人。

  2,乐尽悲来:犹言乐极生悲。欢乐到了极点,将转而发生悲伤的事。

  3,柳绿花红: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也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4,春深似海:春天美丽的景色像大海一样深广。形容到处充满了明媚的春光。

  5,天若有情天亦老:天倘若有情意,也会因悲伤而衰老的。常用以形容强烈的伤感情绪。也指自然法则是坞的。

  6,捶胸跌足:表示极为悲伤或悲愤。

  7,珠泪偷弹:有泪只能在暗中流,形容受到委曲而悲伤的情形。

  8,泣歧悲染:泣歧:见歧路哭,因可以向南也可以向北;悲染:见染丝而悲伤,因可以染成黄色或黑色。形容悲叹人们易受外界世俗影响而迷失方向。

  9,人琴两亡: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同“人琴俱亡”。

  10,乐极悲来:欢乐到了极点,将转而发生悲伤的事。同“乐极则悲”。

  11,形夸骨佳:夸:柔软,美好。形容女子外貌美丽,体形优美。

  12,兰姿蕙质:姿:容貌,姿态;蕙:香草;蕙质:比喻美质。比喻女子聪慧美丽。

  13,捶胸跺脚:捶:敲打。捶击胸口,用脚跺地。指十分悲伤或痛愤。

  14,一悲一喜:既悲伤又高兴。

  15,呕心抽肠:形容极度悲伤。

  16,明眸皓齿:明亮的眼睛,洁白的牙齿。形容女子容貌美丽,也指美丽的女子。

  17,漏洩春光:①透露春天的信息。②指密传消息或泄露男女私情。

  18,半晴半阴:又晴又阴,阴晴不定。形容春天至初夏季节阴晴不定的天气。

  19,春宵苦短:为春天的夜晚太短而苦恼。形容人处在欢乐之中,觉得时间过得很快。

  20,左家娇女:指美丽可爱的少女。

  21,女貌郎才:女子美丽,男子有才华。比喻姻缘十分美满。

  22,柳暗花明: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23,暮云春树:傍晚的云,春天的树。表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24,杏雨梨云:杏花如雨,梨花似云。形容春天景色美丽。

  25,时雨春风:及时的雨,春天的风。泛指能使万物生长的雨和风。比喻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

  26,风木叹:风木:同“风树”,比喻因父母亡故,不能奉养。指丧父母的悲伤。

  27,目断魂消:因望不到而内心伤悲。形容离别的悲伤愁苦。

  28,抢地呼天:抢地:触地。大声叫天,用头撞地。形容极度悲伤。

  29,花明柳暗: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30,涕泗横流:眼泪鼻涕满脸乱淌。形容极度悲伤。

  31,春去冬来:春天过去,冬天来临。形容时光流逝。

  32,鸟语花香:鸟叫得好听,花开得喷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33,靡颜腻理:靡:美丽;颜:面容;腻:细腻;理:肌理。形容容貌美丽,皮肤细腻柔滑。

  34,香喉玉口:形容美丽女子的演唱。

  35,春生秋杀:春天万物萌生,秋天万物凋零。

  36,悲喜交至:悲伤和喜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来到。

  37,天香国色:原形容颜色和香气不同于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后也形容女子的美丽。

  38,铁佛伤心,石人落泪:铁铸的的神佛也会伤心,雕刻的石人也会落泪。形容极其悲伤。

  39,小家碧玉:旧时指小户人家美丽的年轻女子。

  40,捶胸跌脚:表示极为悲伤或悲愤。

  41,月中聚雪:月亮里堆积着白雪。形容女子洁白而美丽。

  42,叩角商歌:角:牛角;商歌:悲伤的歌。敲着牛角,唱着低沉悲凉的歌。形容用言语和歌声自荐求官。

  43,万古长春:万古:千年万代,永远。永远像春天一样,草木翠绿,生机勃勃。比喻人的精神永远像春天一样毫不衰退或祝愿好事长存。亦作“万古长青”、“万古常青”、“万古常新

  44,摧胸破肝:心肝断裂剖开。比喻极度悲伤和痛苦。同“摧心剖肝”。

  45,触目崩心:看到某种情况而心中极度悲伤。

  46,泣下沾襟:襟:衣服胸前的部分。泪水滚滚流下,沾湿衣服前襟。哭得非常悲伤。

  47,春来秋去:去:过去。春天到来,秋天过去。形容岁月流逝。

  48,撕心裂肺:形容极度悲伤。

  49,芝焚蕙叹:芝、蕙:同为香草名;焚:烧。芝草被焚,蕙草伤叹。比喻因同类遭到不幸而悲伤。

  50,回春妙手:回春:使春天重返,比喻将快死的人救活。指医生医术高明。

  51,莺吟燕儛:形容春天鸟儿喧闹活跃的景象。现常比喻革命和建设蓬勃兴旺的景象。同“莺歌燕舞”。

  52,满园春色: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53,痛入骨髓:痛到骨头里。比喻痛恨或悲伤之极。

  54,萋菲贝锦:贝锦:有花纹的织锦。女子织布织成美丽的图案。比喻花言巧语,罗织罪名,诬陷别人。

  55,痛彻骨髓:痛到骨头里。比喻痛恨或悲伤之极。

  56,禾黍之悲:黍、禾:都是可以信用的谷物,泛指庄稼。比喻亡国的悲伤。

  57,悲喜交并:悲伤和喜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

  58,毛施淑姿:毛、施:毛嫱、西施;淑:温和善良。形容女子姿容美丽。

  59,霓裳羽衣:以云霓为裳,以羽毛作衣。形容女子的装束美丽。

  60,落雁沉鱼:雁见了飞落地面,鱼见了潜入水底。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动人。

  61,剖心泣血:形容非常悲伤。同“剖肝泣血”。

  62,悲欢离合:悲伤、欢乐、离散、聚会。泛指生活中经历的各种境遇和由此产生的各种心情。

  63,一代国色:国色:美丽超群的女子。为一代人当中长得最美的女子。

  64,落花芳草无寻处:比喻春天美好宜人的景色已经过去。

  65,如履春冰:履:踩。好像踩着春天薄薄的冰。比喻在危险的境地而提心吊胆。

  66,睹物兴悲:见到与故人有关的东西而引起悲伤。

  67,乐极悲生:高兴到极点时,发生使人悲伤的事。

  68,远山芙蓉:远山:形容女子的眉毛像远山一样青翠。芙蓉:比喻女子的脸色像芙蓉花一样美丽。比喻女子貌美。

  69,悲伤憔悴:因悲伤而身体消瘦,脸色难看。

  70,眼花历乱:历乱:不清楚,混乱。形容看见美丽、复杂的色彩或繁复的事物而感到迷乱。

  71,老泪纵横:纵横:交错。老人泪流满面,形容极度悲伤或激动。

  72,李白桃红:桃花红,李花白。指春天美好宜人的景色。

  73,摧心剖肝:摧:折。剖:划开。心肝断裂剖开。比喻极度悲伤和痛苦。

  74,穷态极妍:妍:美丽。形容把各种美姿都表现出来。

  75,号恸崩摧:恸:哀痛之极,大哭;崩:死亡;摧:伤心。放声痛哭,异常悲伤,几乎昏死过去。形容极度悲伤。

  76,香消玉殒:比喻美丽的女子死亡。

  77,花明柳媚:形容春天绿柳成荫、繁花似锦的景象。

  78,凄入肝脾:形容非常悲伤。

  79,艳美绝俗:形容娇艳美丽超过寻常人。

  80,桃花薄命:桃花:借指女人;薄命:命多悲惨。比喻女子容貌美丽但命运不好。

  81,花香鸟语:鸟语:鸟鸣如同讲话一般。形容春天动人的景象。

  82,雨丝风片:形容春天的微风细雨。

  8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

  84,触目恸心:恸:极悲哀;大哭。看到眼前景物而引起内心悲伤。

  85,泣涕如雨:泣:低声哭;涕:鼻涕。眼泪像雨一样。形容极度悲伤。

  86,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兔子死了,狐狸感到悲伤。比喻因同类的失败或死亡而感到悲伤。

  87,穷途之哭:本意是因车无路可行而悲伤,后也指处于困境所发的绝望的哀伤。

  88,春去夏来:春天过去,夏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89,见哭兴悲:见别人哭泣而引起自己的悲伤。指产生同情心。

  90,腊尽春来:腊:指腊月,即农历十二月。腊月过去,春天又回来了。

  91,妙手回春:回春:使春天重返,比喻将快死的人救活。指医生医术高明。

  92,丧明之痛:丧明:眼睛失明。古代子夏死了儿子,哭瞎眼睛。后指丧子的悲伤。

  93,落英缤纷:形容落花纷纷飘落的美丽情景。

  94,鱼沉雁落: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95,涕泗纵横:眼泪鼻涕满脸乱淌。形容极度悲伤。同“涕泗横流”。

  96,夺眶而出:眶:眼眶。眼泪一下子从眼眶中涌出。形容人因极度悲伤或极度欢喜而落泪。

  97,清辞丽曲:指清新美丽的词曲。同“清词丽句”。

  98,眉黛青颦:黛:青黑色的颜料,古代女子用来画眉;青颦:古人用青黛染眉,故称青颦。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99,九十春光:九十:指春季三个月,共九十天。指春天的美好光景。

  100,狐死兔泣: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

  101,悲喜兼集:悲伤和喜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

  102,清词丽句:指清新美丽的词句。

  103,悲喜交切:悲伤和喜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

  104,清辞丽句:指清新美丽的词句。同“清词丽句”。

  105,号天啕地:哭天哭地。形容十分悲伤。

  106,韶光淑气:韶光:美好的时光;淑:美好。春天的美好景象。

  107,艳美无敌:敌:匹敌。明艳美丽,没有人与之媲美的。

  108,杏脸桃腮:脸似杏花白,腮如桃花红。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109,雄伟壮观:气势伟大美丽。

  110,玉殿嫦娥:比喻美丽漂亮的女子。

  111,悲喜交集:交:共。悲伤和喜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

  112,燕语莺呼: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形容春天里大好的景象。也比喻女子说话声音婉转动听。

  113,水木清华:水:池水,溪水;木:花木;清:清幽;华:美丽有光彩。指园林景色清朗秀丽。

  114,妍蚩好恶:妍:美丽。蚩:通“媸”,丑陋,丑恶。美丽、丑陋、好与坏。原指写作的得失。

  115,锦花绣草:形容花草长得非常美丽。

  116,乐极哀来:欢乐到了极点,将转而发生悲伤的事。同“乐极则悲”。

  117,号天哭地:哭天抢地。形容十分悲伤。

  118,有脚阳春:承春:指春天。旧时称赞好官的话。

  119,泪流满面:眼泪流了一脸。形容极度悲伤。

  120,触目伤怀:看到眼前景物而引起内心的悲伤和回忆。

  121,踣地呼天:犹言呼天抢地。形容极度悲伤。

  122,琪花瑶草:琪、瑶:美玉。原为古人想象中仙境的花草。后也形容晶莹美丽的花草。

  123,风木之悲:风木:同“风树”,比喻因父母亡故,不能奉养。指丧父母的悲伤。

  124,春色恼人:恼:撩拔,挑逗。春天的景色引起人们的兴致。

  125,春蛙秋蝉:春天蛙叫,秋天蝉鸣。比喻喧闹夸张、空洞无物的言谈。

  126,良宵美景:宜人的夜,美丽的景色。

  127,霞光万道:形容日出日落时霞光散射的美丽景象。也形容某种珍宝放出耀眼的光辉。

  128,桃柳争妍:妍:美艳。桃花和柳树比美。用以形容春色美丽。

  129,虎尾春冰: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130,多心伤感:多心:多疑心。因多疑而引起悲伤。

  131,春光漏泄:原指柳枝泛绿,透露了春天将至的信息。比喻秘密或男女的私情被泄漏出来。

  132,狐兔之悲:狐死则兔悲,兔死则狐亦悲。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痛心悲伤。

  133,妍姿妖艳:妍姿:美好的姿容;妖艳:美丽而妩媚。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妩媚动人。

  134,尽态极妍:尽:极好;态:仪态;妍:美丽。容貌姿态美丽娇艳到极点。

  135,天生丽质:天生:天然生成。丽质:美丽的姿容。形容女子妩媚艳丽。

  136,红情绿意:红:指红花;绿:指绿叶。形容艳丽的春天景色。

  137,杏雨梨云:杏花如雨,梨花似云。形容春天景色美丽。

  138,伤春悲秋:伤:忧思,悲伤。因季节、景物的变化而引起悲伤的情绪。多形容多愁善感。

  139,美须豪眉:美丽的须髯,浓浓的眉毛。形容男子英俊豪迈。

  140,泣不可仰:哭泣得抬不起头。形容极度悲伤。

  141,春冰虎尾: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142,悲不自胜:胜:能承受。悲伤得自己不能承受。形容极度悲伤。

  143,秋月春花: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144,风木含悲:比喻因父母亡故,孝子不能奉养的悲伤。

  145,朱唇皓齿:鲜红的双唇,雪白的牙齿。形容容貌美丽。

  146,心碎肠断:形容极度悲伤。

  147,春暖花香: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花香袭人。

  148,情凄意切:指心境十分悲伤。

  149,春暖花开: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景色优美。比喻游览、观赏的大好时机。

  150,悲喜交加:交加:聚集。悲伤和喜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

  151,美人迟暮:原意是有作为的人也将逐渐衰老。比喻因日趋衰落而感到悲伤怨恨。

  152,存荣没哀:存:生存;荣:光耀;哀:悲伤。活着受人尊敬,死后令人哀痛。

  153,阳和启蛰:启蛰:过冬的虫豸开始活动。春天来了,过冬的虫豸都活动了。比喻恶劣的环境过去,顺利和美好的时光开始了。

  154,妍皮裹痴骨:妍:美好;痴:同“媸”,丑陋。美丽的皮肤,包裹着丑陋的骨头。比喻外表虽然美好但实质却很鄙陋。

  155,曲眉丰颊:曲:弯曲。丰:丰满。弯弯的眉毛,丰润的脸颊。形容相貌美丽富态。

  156,触物伤情:触:触动,感动。看到某一景物内心感到悲伤。

  157,一阳复始:古人认为天地之间有阴阳二气,每年到冬至日,阴气尽,阳气又开始发生。指春天又到来了。

  158,一阳来复:古人认为天地之间有阴阳二气,每年到冬至日,阴气尽,阳气又开始发生。指春天又到来了。

  159,春兰秋菊: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160,风树悲:指丧父母的悲伤。

  161,春色满园:园内到处都是春天美丽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162,景色宜人:形容景色非常美丽,适合人们居住,或适合人的心意。现形容景色的美丽程度很高,身处其境会使人心情感到愉悦。也可以说美丽的景色让人心旷神怡。

  163,金屋贮娇:金屋:华丽的房屋;娇:阿娇,汉武帝刘彻姑母的长女,借指美丽的女子。指娶妻或纳妾。

  164,桃腮杏脸: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同“杏脸桃腮”。

  165,忍泪含悲:忍着眼泪,含着悲痛。形容勉强克制着悲伤。

  166,物伤其类:指见到同类死亡,联想到自己将来的下场而感到悲伤。比喻见到情况与自己相似的人的遭遇而伤感。

  167,形貌昳丽:昳丽:神采焕发。容貌美丽。

  168,人琴俱逝: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同“人琴俱亡”。

  169,余霞成绮:晚霞象美丽的锦缎一样。形容晚霞色彩绚丽。

  170,群芳争艳:各种美丽、芳香的花草在比美、斗妍。

  171,月眉星眼:眉如弯月,眼似流星。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172,凄然泪下:凄然:寒凉。形容凄凉悲伤。

  173,禾黍之伤:禾:粟;黍:谷子。对故国的怀念。指国破家亡的悲伤。

  174,楚囚相对:形容人们遭遇国难或其他变故,相对无策,徒然悲伤。

  175,妍皮不裹痴骨:妍:美好;痴:同“媸”,丑陋。美丽的皮肤,不包裹丑陋的骨头。比喻表里如一,秀外慧中。

  三拳不敌四手:比喻人少的敌不过人多的。

  七手八脚:形容人多手杂,动作纷乱。

  众喣漂山:喣:吹气。许多人吹气,能使山漂走。比喻说坏话的人多了,能使人受到很大的损害。也比喻人多力量大。

  以一奉百:奉:供养。用一个人生产的物品供养一百个人。指生产的人少,消费的人多。

  众口纷纭:纷纭:多而姑乱。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为善最乐:做善事是最快乐的事。常用为劝人多行善事的格言。

  人浮于事:浮:超过。原指人的才德高过所得俸禄的等级。后指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

  众说纷纭:纷纭:多而姑乱。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以众暴寡:以人多势众的一帮去欺凌、迫害人少势弱的一方。

  粥少僧多:比喻东西少而人多,不够分配。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请经过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

  三人成虎: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腹有鳞甲:鳞甲:比喻人多巧诈的心。比喻居心险恶,不可接*。

  僧多粥少:和尚多,而供和尚喝的粥少。比喻物少人多,不够分配。

  龙多乃旱:喻人多互相依赖,反而办不成事。

  踵接肩摩:摩肩接踵。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多,拥挤不堪。

  寡不敌众:寡:少;敌:抵挡;众:多。人少的抵挡不住人多的。

  人多势众:人多力量大。

  **如草:形容**多,极轻视人命。

  七嘴八舌:形容人多口杂。


人多的成语实用5份(扩展8)

——走路快的成语实用5份

  形容走路快的成语

  1、寸步难移:连一步都难移动。形容走路困难。也比喻处境艰难。

  2、步履如飞:形容脚步轻盈,走路快速如飞。

  3、寸步难行:连一步都难以进行。形容走路困难。也比喻处境艰难。

  4、鸭行鹅步:步:走。象鹅和鸭子那样的走路。比喻步行缓慢。

  5、行不愧影,寝不愧衾:衾:被子。走路没有对不起影子,睡觉没有对不起被子。比喻为人行为光明,问心无愧。

  6、步履蹒跚:蹒跚:走路一瘸一拐的样子。形容走路腿脚不方便,歪歪倒倒的样了。

  7、痿人念起:下肢瘫痪的人总想着能够站起来走路。比喻某种念头十分强烈而无法实现。

  8、行步如飞:走路的步子轻快如飞。亦作“行步如风”、“行疾如飞”、“行走如飞”。

  9、趾高气扬:趾高:走路时脚抬得很高;气扬:意气扬扬。走路时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10、轻手软脚:犹言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放得很轻。

  11、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

  12、步履安详:步履:步行;安详:安稳。迈步走路,从容安稳。

  13、行走如风:形容走路的步子轻快得像风一样。

  14、东摇西摆:形容走路不稳。比喻容易动摇、不坚定。

  15、冥行�`埴:冥:昏暗;冥行:夜间行路;�`:点;埴:地。夜间摸黑走路,如同盲人拿着手杖点地而行。比喻研求学问,不识门径,暗中探索。

  16、步人后尘:后尘:走路或行车时后面扬起的尘土。指跟在人家后面走。比喻追随模仿,学人家的样子,没有创造性。

  17、大摇大摆:走路时身子摇摇摆摆。形容自以为了不起的傲慢神态。

  18、步后尘:后尘:走路时扬起的尘土。指跟在别人后面追随模仿。

  19、踉踉跄跄:踉跄:走路不稳。走路歪歪斜斜的样子。

  20、行不从径:走路不遵循正道。比喻做事为学走捷径。

  21、行步如风:形容走路的步子轻快得像风一样。

  22、轻脚轻手: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放得很轻。

  23、行常带经:行:走;经:经书。走路经常携带经书。形容人好学。

  24、步态蹒跚:走路摇摆、缓慢的姿态。

  25、走及奔马:走:跑。跑的速度可及得上马的'奔跑。形容走路飞快。

  26、道而不径:道:走路。径:小路。走路要走大路而不走小路,以免遇到危险。

  27、鹤行鸭步:形容走路连摇带跑的样子。

  28、迈四方步:不慌不忙,慢吞吞地走路。比喻办事缓慢。

  29、分花拂柳:形容女子走路姿态美好。同“分花约柳”。

  30、吃饭防噎,走路防跌:吃饭时要防止被食物噎住,走路时要防止摔跤。形容处事小心谨慎。

  31、举步生风:形容走路特别快或办事干净利索。

  32、学步邯郸:学步:学*走路。比喻机械地模仿,不但学不互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原有的本事也丢掉。

  33、手快脚轻:手的动作快,走路脚步轻。指人的动作轻快。

  34、捏脚捏手:放轻手脚走路,动作小心翼翼的样子。

  35、狼顾狐疑:指左顾右�S,存有畏惧和犹豫之心。狼顾,狼走路时常常回头看;狐疑,狐狸本性多疑。

  36、花飞蝶舞:鲜花和蝴蝶随风起舞、飘飞。比喻年轻女子的走路姿势柔美轻盈。

  37、跌跌撞撞:形容走路不稳的样子。

  38、被发徒跣:徒跣:赤脚步行。披散着头发,赤着脚走路。形容悲痛到极点。

  39、鸭步鹅行:鸭和鹅行八字步,因用以形容人走路迟缓摇晃的样子。

  40、胫大于股者难以步:胫:小腿;股:大腿;步:行走。小腿比大腿大则无法稳健地走路。比喻本末倒置则无法相互配合使用。

  41、行疾如飞:形容走路的步子轻得像飞一样。

  42、一步三摇:指人走路摇晃或者悠闲自得的样子。

  43、鹰视虎步:象鹰那样看东西,象老虎那样走路。形容为人阴险狠毒。

  44、轻手蹑脚:犹言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放得很轻。同“轻手软脚”。

  45、行迈靡靡,中心摇摇:行迈:走路;靡靡:行走迟缓的样子。走路缓慢,心里晃荡。形容心情沉重惶惑。

  46、耕者让畔,行者让路:畔:田界。种田的人把田界让给对方,走路的人让开路让别人先走。形容礼让成为社会风气。

  47、独行踽踽:孤零零地一个人走路。

  48、衣锦夜行: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夜里穿着锦绣衣服走路。比喻不能在人前显示荣华富贵。

  49、邯郸学步: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50、高视阔步:眼睛向上看,迈大步走路。形容气慨不凡或态度傲慢。

  51、趔趄而行:身子歪斜不稳地走路。

  52、施施而行:形容走路缓慢。彼留子嗟,将其来施施。

  53、鹅行鸭步:步:走。象鹅和鸭子那样的走路。比喻步行缓慢。

  54、分花约柳:形容女子走路姿态美好。亦作“分花拂柳”。

  55、行走如飞:形容走路快得像飞一样。

  56、鹰视狼步:象鹰那样看东西,象狼那样走路。形容为人阴险狠毒。

  倍道而进

  倍:加倍;道:行程。形容加快速度前进。――走路快的成语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一回:"曹兵闻失兖州,必然倍道而进,待其过半,一击可擒也。"

  倍道而行

  加快速度,一天走两天的行程。

  出处:《失街亭》:"司马懿背道而行,八日已到新城,孟达措手不及。"

  倍道兼进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