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栖霞山导游词合集5篇

首页 / 导游词 / |

  南京栖霞山导游词 1

  栖霞山位于南京城东北22公里,又名摄山,南朝时山中建有“栖霞精舍”,因此得名。栖霞山有三峰,主峰三茅峰海拨286米,又名凤翔峰;东北一山,形若卧龙,名为龙山;西北一山,状如伏虎,名称虎山。栖霞山古迹名胜很多,她的深秋红叶,特别是2000年发现的“东飞天”石窟,成为蜚声海内外的旅游胜地。栖霞山没有钟山高峻,但清幽怡静,风景迷人,名胜古迹,遍布诸峰,被誉为“金陵第一名秀山”。尤其是深秋的栖霞,枫林如火,漫山红遍,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素有“春牛首,秋栖霞”之说.

  栖霞山驰名江南,因为不仅有一座栖霞寺,更有南朝石刻千佛岩和隋朝名构舍利塔,还因为它山深林茂,泉清石峻,景色令人陶醉,被誉为“金陵第一明秀山”,民间素有“春牛首、秋栖霞”。山西侧称枫岭,有成片的枫树,深秋的栖霞,红叶如火,登高远望,甚为壮观,景色十分迷人。

  栖霞山风景区的第一景是明镜湖,有“彩虹明镜”碑立于湖边,它位于栖霞寺大门西面,面积约3000*方米,是清乾隆年间兴建的,湖中有湖心亭,并有九曲桥与岸相连,造型精巧,向东有月牙池,向前就来到栖霞寺大门。

  栖霞寺座落在栖霞山中峰西麓。南齐永明元年(483年),隐士明僧绍舍宅为寺,称"栖霞精舍",后成为江南佛教三论宗的发祥地。栖霞寺是南京地区最大的佛寺,现有山门、天王殿、毗卢殿、藏经楼、鉴真纪念堂等主体建筑。

  栖霞寺座落在栖霞山中峰西麓。南齐永明元年(483年),隐士明僧绍舍宅为寺,称“栖霞精舍”,后成为江南佛教三论宗的发祥地。),唐代时称功德寺,增建了殿宇40余间,规模很大,与山东长清的灵岩寺、湖北荆山的玉泉寺、浙江天台的国清寺并称天下四大丛林。清咸丰年间毁于火灾。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重建,现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毗卢殿、摄翠楼、藏经楼等,为南京地区最大的'寺庙。

  千佛岩在凤翔峰西南麓。闻名遐迩的“东飞天”就在中102号佛龛中。南齐永明七年(4***),明僧绍之子与智度禅师合作开凿三圣像以纪念明僧绍。梁大同六年(540年)三圣像佛龛上出现佛光,惊动齐梁贵族,于是纷纷前来凿石造像,从南朝齐永明二年至梁天监十年(484-511年)逐渐开凿而成。又据传,栖霞寺创建人僧绍曾梦见西岩壁上有如来佛光,于是立志在此凿造佛像。

  他病故后,其子在南齐永明二年(484年)开始与僧智度禅师在西壁上凿佛龛,镌刻了三尊佛像,这三佛合称“西方三圣”,该殿也称“三圣殿”。所有佛像或五六尊一龛,或七八尊一室。佛像始有515尊,分凿于294个佛龛中,望之如峰房鸽舍,号称千佛崖。

  后来,唐、宋、元、明各代相继在纱帽峰都有开凿,连南朝在内,共有700尊。佛像大者高数丈,小者仅盈尺。其中“大佛阁”为开凿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石窟,凿于南齐永明七年(公元4***),正中无量寿佛坐像高达12米。

  2000年南京旅游界要说有什么大事恐怕只有栖霞山发现“东飞天”,各大媒体更是抓住这一热点进行大量报道,学术界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使“东敦煌”、“东飞天”蜚声海内外,很多人慕名而来。“东飞天”位于中102号佛龛中。

  这个洞龛非常小,共有5座佛像,洞顶的两组飞天为橙色,线条清晰可辨,中间佛像头顶的火焰隐约可见。虽然仅有这么两对飞天,但这是我国所发现的最东部的“敦煌遗迹”。最*又传来消息称在千佛岩旁的舍利塔上又发现了飞天浮雕,其所用技法和人物线条皆与敦煌相似,据有关报道称,这一发现进一步丰富了"东敦煌"的文化内容。

  舍利塔始建于隋仁寿元年(601年),始为木塔,后毁于唐武宗会昌年间。现存之塔系南唐时高越、林仁肇建造。从栖霞寺南侧围墙外山路向东行不远,就可看到舍利塔,该塔用白石砌成,五层八面,高约18米。塔外壁上刻有浮雕,形象姿态生动传神。

  塔基上刻着释迦牟尼出家修道的故事,依次是托胎、诞生、出游、苦行、坐禅、说法、降魔、涅般。该塔为五级八面密檐式石塔,高18.04米。塔基上浮雕释迦八相图和海石榴、鱼、龙、凤、花卉等图案;塔身刻有高浮雕天王像、普贤骑象图和文殊菩萨像,像上还刻有“匠人徐知谦”等题名。

  塔檐下雕飞天、乐天、供养人等像。第二层以上每面都刻两个圆拱形龛,均内雕一酋跏趺坐佛,共计64尊,雕刻精细,甚为生动。全塔造型典雅、秀美,雕刻细腻、精湛,装饰华丽,为佛教艺术在江南的代表作,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1988年舍利塔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栖霞山还有若干自然奇观,饶有情趣。如栖霞寺东北,*山头的南坡上有一处青灰岩石,表面呈波浪状,人称“迭浪岩”,十分罕见。此外还有“青锋剑”、“天开岩”、“一线天”等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观。

  南朝石刻

  体现南京南朝古都神韵的艺术瑰宝——南朝陵墓石刻,在江苏省内共有32处,其中南京地区有19处,分布在江宁、栖霞等处,其年代最早始于南朝刘宋,距今约1500年,19处陵墓石刻中,帝陵共3处,另有失考墓7处。

  这些陵墓大多取坐北朝南方向,石刻距陵墓约千米左右,一般都包括镇墓神兽、神道石柱、神道碑等几种。镇墓神兽分双角天禄、独角麒麟与无角辟邪三种,形态基本相似,均体形高大,昂首挺胸,口张齿露,目含凶光,腹部两侧刻有双翼,四足前后交错,神态威猛庄严。天禄与麒麟仅限用于帝陵,辟邪则专用于王侯墓前。

  位于栖霞区狮子冲陈文帝陈倩永宁陵前的天禄、麒麟,是帝陵石兽的代表作。它们相向而立,造型矫健灵活,雕刻手法细致圆熟,已脱尽汉代简朴作风,给人以挺拔、丰满的印象。而位于仙鹤门张家库村的梁临川王萧宏墓,墓前的辟邪雄浑简练,雕刻技法娴熟,造型的整体和局部皆十分和谐,显示出一种匀称美,是王侯墓前石辟邪的代表作。

  神道石柱又称华表,以栖霞十月村吴*忠侯萧詹墓的碑文保存最为完整。南朝立碑较少,千百个碑毁散湮没,流传极少,而此碑巍然独存。石碑通高5.16米,分碑首、碑身、龟趺三部分。碑身镌刻当时著名书法家贝义渊所书2840多字的楷体碑文,是十分罕见的书法艺术珍品。

  南朝陵墓石刻上承秦汉,下启隋唐,而与同时代的北朝石窟艺术遥相媲美,在中国石雕艺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中国古代石雕艺术的杰作,也称得上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珍品,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禄、麒麟雕刻

  精美者,当属位于栖霞镇狮子冲的陈文帝永宁陵石刻。天禄又称“天鹿”,也称“挑拨”、“符拨”,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与“天命”和“禄位”有关。麒麟是传说中的“仁兽”,它的出现,往往被附会为圣贤的降生,是太*盛世的象征,永宁陵现存石天禄、麒麟各一只,昂首而立,凌空欲飞,富有动感,给人以挺拨、丰富的印象。

  南京栖霞山导游词 2

  栖霞山位于南京城东北22公里,又名摄山,南朝时山中建有“栖霞精舍”,因此得名。栖霞山没有钟山高峻,但清幽怡静,风景迷人,名胜古迹,遍布诸峰,被誉为“金陵第一名秀山”。尤其是深秋的栖霞,枫林如火,漫山红遍,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素有“春牛首,秋栖霞”之说。风景名胜栖霞山驰名江南,因为不仅有一座栖霞寺,更有南朝石刻千佛岩和隋朝名胜舍利塔,还因为它山深林茂,泉清石峻,景色令人陶醉,被誉为“金陵第一明秀山”,民间素有“春牛首、秋栖霞”。

  山西侧称枫岭,有成片的枫树,深秋的栖霞,红叶如火,象征全家红红火火,登高远望,甚为壮观,景色十分迷人。栖霞山风景区的第一景是明镜湖,有“彩虹明镜”碑立于湖边,它位于栖霞寺大门西面,面积约3000*方米,是清乾隆年间兴建的,湖中有湖心亭,并有九曲桥与岸相连,造型精巧,向东有月牙池,向前就来到栖霞寺大门。栖霞山还有若干自然奇观,饶有情趣。如栖霞寺东北,*山头的南坡上有一处青灰岩石,表面呈波浪状,人称“迭浪岩”,十分罕见。此外还有“青锋剑”、“天开岩”、“一线天”等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观。

  秦淮八艳之一的李香君,在爱情不顺后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的暮春独自来到栖霞山下,在一座寂静的道观里,出家为道士。栖霞丹枫堪称金陵一绝,是古“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栖霞山上郁郁葱葱,林深谷幽,更兼漫山遍植树十种红叶树种,有枫香、红枫、鸡爪槭、羽毛枫、三角枫、黄连木等,每到深秋时节,枫叶如丹,层林尽染,宛如堆锦散绮,又如火染血涌,殷红夺目,历来便有“秋栖霞”之誉,有诗曰“万树霜枫赤似霞,三峰高处夕阳斜,摄山秋色年年好,惹得人称二月花”。深秋时节,枫红如火,层林尽染,民间有“春牛首,秋栖霞”之俗。南京栖霞山与北京香山、湖南岳麓山、苏州天*山并称为中国四大赏红胜地。最佳旅游时间栖霞山属于温带向亚热带的过度性气候,*均气温介于13~16℃,春秋两季较适宜旅游。秋天看枫叶,栖霞山为中国四大赏叶胜地之一。

  南京栖霞山导游词 3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XXX,今天将由我带领大家参观游览栖霞山。

  “金陵名蓝三,牛首以山名,弘济以水名,兼山水之胜者,莫如栖霞”。栖霞山古称摄山,因山中盛产中草药,可以滋养摄生,故名。栖霞山位于南京东北郊十八公里处,山有三峰,中峰最高,名三茅宫,又称凤翔峰,最高峰等,海拔286米;东峰绵延向东形似卧龙,名龙山;西峰突兀江边,状如伏虎,名虎山。栖霞山外形似伞,因此古时又称为伞山。至于“栖霞”名之由来,至少有两种说法:一是山以寺名,二是因山中漫山红叶,每当深秋时,犹如晚霞栖落,蔚蔚壮观。现栖霞山为我国五大红叶观赏风景区之一。

  古人云,“会游游栖霞,不会游游天下”。可见栖霞山独具魅力,首先栖霞山兼山水之胜,被乾隆皇帝誉为“第一金陵明秀山”,且自古以来就是战略要地。其次,栖霞山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被专家称为浓缩了半部金陵文化史,是南京六朝文化的重要代表和见证地。第三,栖霞山(古称摄山),自古以来以盛产中草药而闻名于世,在我国中草药资源宝库中独树一帜,葛玄、葛洪、李时珍等名人曾多次来栖霞山。第四,对于国内外地质、地理工作者而言,栖霞山富有地质之胜,栖霞山是我国东半部地质情况中南方类型的“模特儿”,现在国际地质学界还把一些地层名字冠以“栖霞”二字,此外,栖霞山还盛产金、银、锰、锌等矿产。第五,就自然景观而言,独特的山峦奇石,二涧四泉,加之春桃花、秋红叶,确实为一引人入胜的风景名胜地。

  南京栖霞山导游词 4

  栖霞山位于南京城东北20公里处,山呈伞形。因山中产“滋润摄(养)生”的草药,又名摄山。南朝建栖霞寺于此,山又以寺名改称栖霞山。山有三峰,主峰三茅峰海拔284米,卓立天外,又名凤翔峰;东北一山,形若卧龙,名为龙山;西北一山,状如伏虎,称作虎山。

  栖霞山驰名江南,不仅因为有一座栖霞寺,有南朝石刻千佛岩和隋朝名塔舍利塔,还因为它山深林茂、泉清石峻,景色令人陶醉,被誉为“金陵第一明秀山”。深秋的栖霞,红叶如火,层林尽染,民间有“春牛首,秋栖霞”之说。

  公元601年,隋文帝将“舍利”(佛骨)分送全国八十三州建塔收藏,指定“先往蒋州栖霞寺”。栖霞寺在唐初更名为功德寺,扩建殿宇49所,成为东南巨刹,与山东长清灵岩寺、湖北荆州玉泉寺、浙江天台国清寺并称“四大丛林”。此后,该寺几经兴废,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重建。栖霞寺是南京地区最大的佛寺,现有山门、天王殿、毗卢殿、藏经楼、鉴真纪念堂等。

  明征君碑在栖霞寺门前北侧,是南京地区惟一的一块唐碑。此碑是为纪念栖霞寺的创始人明僧绍而刻制的,明征君是对明僧绍的尊称。明僧绍,字承烈,号栖霞,*原人(今属山东),南朝刘宋元嘉期间(424~453年)曾中举。他隐居在摄山20余年,宋、齐两朝皇帝曾几次下诏,征他入朝作官,他坚辞不受,人们称其为“征君”。由于他甘心隐居,所以人们又称他为“隐君”。南齐永明元年(483年),明僧绍建“栖霞精舍”于此,后舍宅为寺,发展成栖霞寺。

  明僧绍的五世孙明崇俨,因擅长方士之术,受到唐高宗的宠信,为他的先祖争取到一方御碑,名为“摄山栖霞寺明征君之碑”,碑文为唐高宗李治所撰。碑阴镌刻“栖霞”两个大字,相传是唐高宗李治亲笔。碑的全文2376字,叙述了刘宋时期明僧绍信佛教,隐居栖霞,皇帝征召他为国子监祭酒等官时,他都婉言谢绝的故事。

  碑文是行书体,笔力遒劲,由唐代著名书法家高正臣书写。高正臣早年练**羲之书法,后来又吸收了唐初褚遂良的书法,并融会贯通,自成一家,在书法艺术上具有较高的造诣。此碑高4.23米、宽1.31米、厚0.37米,虽经风雨侵蚀,但保存较好,是研究我国唐代历史和文学书法艺术的珍贵实物之一。

  在栖霞山凤翔峰的西南麓,有著名的千佛岩。南齐永明七年(4***),明僧绍之子与法度禅师合作开凿三圣像佛窟。三圣像在西岩壁上,其正中无量寿佛像高10.83米,两侧为各高约10米的观音、势至两菩萨,合称“西方三圣”,是千佛岩中最大的造像。

  相传梁大同六年(540年)千佛岩佛龛上出现佛光,惊动齐梁贵族,于是纷纷前来凿石造像。千佛岩上下呈五级,层次分明,佛龛大者数丈,小者盈寸,共有佛龛250座,摩崖造像500座,号称千佛。

  南京栖霞山导游词 5

  栖霞山位于南京城东北22公里,又名摄山,南朝时山中建有“栖霞精舍”,因此得名。

  栖霞山有三峰,主峰三茅峰海拨286米,又名凤翔峰;东北一山,形若卧龙,名为龙山;西北一山,状如伏虎,名称虎山。

  栖霞山古迹名胜很多,她的深秋红叶,特别是2000年发现的“东飞天”石窟,成为蜚声海内外的旅游胜地。

  栖霞山没有钟山高峻,但清幽怡静,风景迷人,名胜古迹,遍布诸峰,被誉为“金陵第一名秀山”。

  尤其是深秋的栖霞,枫林如火,漫山红遍,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素有“春牛首,秋栖霞”之说。

  栖霞山驰名江南,因为不仅有一座栖霞寺,更有南朝石刻千佛岩和隋朝名构舍利塔,还因为它山深林茂,泉清石峻,景色令人陶醉,被誉为“金陵第一明秀山”,民间素有“春牛首、秋栖霞”。

  山西侧称枫岭,有成片的枫树,深秋的栖霞,红叶如火,登高远望,甚为壮观,景色十分迷人。

  栖霞山风景区的第一景是明镜湖,有“彩虹明镜”碑立于湖边,它位于栖霞寺大门西面,面积约3000*方米,是清乾隆年间兴建的,湖中有湖心亭,并有九曲桥与岸相连,造型精巧,向东有月牙池,向前就来到栖霞寺大门。

  栖霞寺座落在栖霞山中峰西麓。

  南齐永明元年(483年),隐士明僧绍舍宅为寺,称"栖霞精舍",后成为江南佛教三论宗的发祥地。

  栖霞寺是南京地区最大的佛寺,现有山门、天王殿、毗卢殿、藏经楼、鉴真纪念堂等主体建筑。

  栖霞寺座落在栖霞山中峰西麓。

  南齐永明元年(483年),隐士明僧绍舍宅为寺,称“栖霞精舍”,后成为江南佛教三论宗的发祥地。

  ),唐代时称功德寺,增建了殿宇40余间,规模很大,与山东长清的灵岩寺、湖北荆山的玉泉寺、浙江天台的国清寺并称天下四大丛林。

  清咸丰年间毁于火灾。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重建,现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毗卢殿、摄翠楼、藏经楼等,为南京地区最大的寺庙。

  千佛岩在凤翔峰西南麓。

  闻名遐迩的“东飞天”就在中102号佛龛中。

  南齐永明七年(4***),明僧绍之子与智度禅师合作开凿三圣像以纪念明僧绍。

  梁大同六年(540年)三圣像佛龛上出现佛光,惊动齐梁贵族,于是纷纷前来凿石造像,从南朝齐永明二年至梁天监十年(484—511年)逐渐开凿而成。

  又据传,栖霞寺创建人僧绍曾梦见西岩壁上有如来佛光,于是立志在此凿造佛像。

  他病故后,其子在南齐永明二年(484年)开始与僧智度禅师在西壁上凿佛龛,镌刻了三尊佛像,这三佛合称“西方三圣”,该殿也称“三圣殿”。

  所有佛像或五六尊一龛,或七八尊一室。

  佛像始有515尊,分凿于294个佛龛中,望之如峰房鸽舍,号称千佛崖。

  后来,唐、宋、元、明各代相继在纱帽峰都有开凿,连南朝在内,共有700尊。

  佛像大者高数丈,小者仅盈尺。

  其中“大佛阁”为开凿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石窟,凿于南齐永明七年(公元4***),正中无量寿佛坐像高达12米。


南京栖霞山导游词合集5篇扩展阅读


南京栖霞山导游词合集5篇(扩展1)

——南京栖霞山导游词 (菁华3篇)

南京栖霞山导游词1

  天禄与麒麟仅限用于帝陵,辟邪则专用于王侯墓前。

  位于栖霞区狮子冲陈文帝陈倩永宁陵前的天禄、麒麟,是帝陵石兽的代表作。

  它们相向而立,造型矫健灵活,雕刻手法细致圆熟,已脱尽汉代简朴作风,给人以挺拔、丰满的`印象。

  而位于仙鹤门张家库村的梁临川王萧宏墓,墓前的辟邪雄浑简练,雕刻技法娴熟,造型的整体和局部皆十分和谐,显示出一种匀称美,是王侯墓前石辟邪的代表作。

  神道石柱又称华表,以栖霞十月村吴*忠侯萧詹墓的碑文保存最为完整。

  南朝立碑较少,千百个碑毁散湮没,流传极少,而此碑巍然独存。

  石碑通高5。16米,分碑首、碑身、龟趺三部分。

  碑身镌刻当时著名书法家贝义渊所书2840多字的楷体碑文,是十分罕见的书法艺术珍品。

  南朝陵墓石刻上承秦汉,下启隋唐,而与同时代的北朝石窟艺术遥相媲美,在*石雕艺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是*古代石雕艺术的杰作,也称得上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珍品,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禄、麒麟雕刻

  精美者,当属位于栖霞镇狮子冲的陈文帝永宁陵石刻。

  天禄又称“天鹿”,也称“挑拨”、“符拨”,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与“天命”和“禄位”有关。

  麒麟是传说中的“仁兽”,它的出现,往往被附会为圣贤的降生,是太*盛世的象征,永宁陵现存石天禄、麒麟各一只,昂首而立,凌空欲飞,富有动感,给人以挺拨、丰富的印象。

南京栖霞山导游词2

  栖霞山位于南京城东北20公里处,山呈伞形。因山中产“滋润摄(养)生”的草药,又名摄山。南朝建栖霞寺于此,山又以寺名改称栖霞山。山有三峰,主峰三茅峰海拔284米,卓立天外,又名凤翔峰;东北一山,形若卧龙,名为龙山;西北一山,状如伏虎,称作虎山。

  栖霞山驰名江南,不仅因为有一座栖霞寺,有南朝石刻千佛岩和隋朝名塔舍利塔,还因为它山深林茂、泉清石峻,景色令人陶醉,被誉为“金陵第一明秀山”。深秋的栖霞,红叶如火,层林尽染,民间有“春牛首,秋栖霞”之说。

  公元601年,隋文帝将“舍利”(佛骨)分送全国八十三州建塔收藏,指定“先往蒋州栖霞寺”。栖霞寺在唐初更名为功德寺,扩建殿宇49所,成为东南巨刹,与山东长清灵岩寺、湖北荆州玉泉寺、浙江天台国清寺并称“四大丛林”。此后,该寺几经兴废,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重建。栖霞寺是南京地区最大的佛寺,现有山门、天王殿、毗卢殿、藏经楼、鉴真纪念堂等。

  明征君碑在栖霞寺门前北侧,是南京地区惟一的一块唐碑。此碑是为纪念栖霞寺的创始人明僧绍而刻制的,明征君是对明僧绍的尊称。明僧绍,字承烈,号栖霞,*原人(今属山东),南朝刘宋元嘉期间(424~453年)曾中举。他隐居在摄山20余年,宋、齐两朝皇帝曾几次下诏,征他入朝作官,他坚辞不受,人们称其为“征君”。由于他甘心隐居,所以人们又称他为“隐君”。南齐永明元年(483年),明僧绍建“栖霞精舍”于此,后舍宅为寺,发展成栖霞寺。

  明僧绍的五世孙明崇俨,因擅长方士之术,受到唐高宗的宠信,为他的先祖争取到一方御碑,名为“摄山栖霞寺明征君之碑”,碑文为唐高宗李治所撰。碑阴镌刻“栖霞”两个大字,相传是唐高宗李治亲笔。碑的全文2376字,叙述了刘宋时期明僧绍信佛教,隐居栖霞,皇帝征召他为国子监祭酒等官时,他都婉言谢绝的故事。

  碑文是行书体,笔力遒劲,由唐代著名书法家高正臣书写。高正臣早年练*羲之书法,后来又吸收了唐初褚遂良的书法,并融会贯通,自成一家,在书法艺术上具有较高的造诣。此碑高4.23米、宽1.31米、厚0.37米,虽经风雨侵蚀,但保存较好,是研究我国唐代历史和文学书法艺术的珍贵实物之一。

  在栖霞山凤翔峰的西南麓,有著名的千佛岩。南齐永明七年(4*),明僧绍之子与法度禅师合作开凿三圣像佛窟。三圣像在西岩壁上,其正中无量寿佛像高10.83米,两侧为各高约10米的观音、势至两菩萨,合称“西方三圣”,是千佛岩中最大的造像。

  相传梁大同六年(540年)千佛岩佛龛上出现佛光,惊动齐梁贵族,于是纷纷前来凿石造像。千佛岩上下呈五级,层次分明,佛龛大者数丈,小者盈寸,共有佛龛250座,摩崖造像500座,号称千佛。

南京栖霞山导游词3

  栖霞山位于南京城东北22公里,又名摄山,南朝时山中建有“栖霞精舍”,因此得名。栖霞山有三峰,主峰三茅峰海拨286米,又名凤翔峰;东北一山,形若卧龙,名为龙山;西北一山,状如伏虎,名称虎山。栖霞山古迹名胜很多,她的深秋红叶,特别是2000年发现的“东飞天”石窟,成为蜚声海内外的旅游胜地。栖霞山没有钟山高峻,但清幽怡静,风景迷人,名胜古迹,遍布诸峰,被誉为“金陵第一名秀山”。尤其是深秋的栖霞,枫林如火,漫山红遍,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素有“春牛首,秋栖霞”之说.

  栖霞山驰名江南,因为不仅有一座栖霞寺,更有南朝石刻千佛岩和隋朝名构舍利塔,还因为它山深林茂,泉清石峻,景色令人陶醉,被誉为“金陵第一明秀山”,民间素有“春牛首、秋栖霞”。山西侧称枫岭,有成片的枫树,深秋的栖霞,红叶如火,登高远望,甚为壮观,景色十分迷人。

  栖霞山风景区的第一景是明镜湖,有“彩虹明镜”碑立于湖边,它位于栖霞寺大门西面,面积约3000*方米,是清乾隆年间兴建的,湖中有湖心亭,并有九曲桥与岸相连,造型精巧,向东有月牙池,向前就来到栖霞寺大门。

  栖霞寺座落在栖霞山中峰西麓。南齐永明元年(483年),隐士明僧绍舍宅为寺,称"栖霞精舍",后成为江南佛教三论宗的发祥地。栖霞寺是南京地区最大的佛寺,现有山门、天王殿、毗卢殿、藏经楼、鉴真纪念堂等主体建筑。

  栖霞寺座落在栖霞山中峰西麓。南齐永明元年(483年),隐士明僧绍舍宅为寺,称“栖霞精舍”,后成为江南佛教三论宗的发祥地。),唐代时称功德寺,增建了殿宇40余间,规模很大,与山东长清的灵岩寺、湖北荆山的玉泉寺、浙江天台的国清寺并称天下四大丛林。清咸丰年间毁于火灾。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重建,现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毗卢殿、摄翠楼、藏经楼等,为南京地区最大的'寺庙。

  千佛岩在凤翔峰西南麓。闻名遐迩的“东飞天”就在中102号佛龛中。南齐永明七年(4*),明僧绍之子与智度禅师合作开凿三圣像以纪念明僧绍。梁大同六年(540年)三圣像佛龛上出现佛光,惊动齐梁贵族,于是纷纷前来凿石造像,从南朝齐永明二年至梁天监十年(484-511年)逐渐开凿而成。又据传,栖霞寺创建人僧绍曾梦见西岩壁上有如来佛光,于是立志在此凿造佛像。

  他病故后,其子在南齐永明二年(484年)开始与僧智度禅师在西壁上凿佛龛,镌刻了三尊佛像,这三佛合称“西方三圣”,该殿也称“三圣殿”。所有佛像或五六尊一龛,或七八尊一室。佛像始有515尊,分凿于294个佛龛中,望之如峰房鸽舍,号称千佛崖。

  后来,唐、宋、元、明各代相继在纱帽峰都有开凿,连南朝在内,共有700尊。佛像大者高数丈,小者仅盈尺。其中“大佛阁”为开凿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石窟,凿于南齐永明七年(公元4*),正中无量寿佛坐像高达12米。

  2000年南京旅游界要说有什么大事恐怕只有栖霞山发现“东飞天”,各大媒体更是抓住这一热点进行大量报道,学术界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使“东敦煌”、“东飞天”蜚声海内外,很多人慕名而来。“东飞天”位于中102号佛龛中。

  这个洞龛非常小,共有5座佛像,洞顶的两组飞天为橙色,线条清晰可辨,中间佛像头顶的火焰隐约可见。虽然仅有这么两对飞天,但这是我国所发现的最东部的“敦煌遗迹”。最*又传来消息称在千佛岩旁的舍利塔上又发现了飞天浮雕,其所用技法和人物线条皆与敦煌相似,据有关报道称,这一发现进一步丰富了"东敦煌"的文化内容。

  舍利塔始建于隋仁寿元年(601年),始为木塔,后毁于唐武宗会昌年间。现存之塔系南唐时高越、林仁肇建造。从栖霞寺南侧围墙外山路向东行不远,就可看到舍利塔,该塔用白石砌成,五层八面,高约18米。塔外壁上刻有浮雕,形象姿态生动传神。

  塔基上刻着释迦牟尼出家修道的故事,依次是托胎、诞生、出游、苦行、坐禅、说法、降魔、涅般。该塔为五级八面密檐式石塔,高18.04米。塔基上浮雕释迦八相图和海石榴、鱼、龙、凤、花卉等图案;塔身刻有高浮雕天王像、普贤骑象图和文殊菩萨像,像上还刻有“匠人徐知谦”等题名。

  塔檐下雕飞天、乐天、供养人等像。第二层以上每面都刻两个圆拱形龛,均内雕一酋跏趺坐佛,共计64尊,雕刻精细,甚为生动。全塔造型典雅、秀美,雕刻细腻、精湛,装饰华丽,为佛教艺术在江南的代表作,在*古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1988年舍利塔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栖霞山还有若干自然奇观,饶有情趣。如栖霞寺东北,*山头的南坡上有一处青灰岩石,表面呈波浪状,人称“迭浪岩”,十分罕见。此外还有“青锋剑”、“天开岩”、“一线天”等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观。

  南朝石刻

  体现南京南朝古都神韵的艺术瑰宝——南朝陵墓石刻,在江苏省内共有32处,其中南京地区有19处,分布在江宁、栖霞等处,其年代最早始于南朝刘宋,距今约1500年,19处陵墓石刻中,帝陵共3处,另有失考墓7处。

  这些陵墓大多取坐北朝南方向,石刻距陵墓约千米左右,一般都包括镇墓神兽、神道石柱、神道碑等几种。镇墓神兽分双角天禄、独角麒麟与无角辟邪三种,形态基本相似,均体形高大,昂首挺胸,口张齿露,目含凶光,腹部两侧刻有双翼,四足前后交错,神态威猛庄严。天禄与麒麟仅限用于帝陵,辟邪则专用于王侯墓前。

  位于栖霞区狮子冲陈文帝陈倩永宁陵前的天禄、麒麟,是帝陵石兽的代表作。它们相向而立,造型矫健灵活,雕刻手法细致圆熟,已脱尽汉代简朴作风,给人以挺拔、丰满的印象。而位于仙鹤门张家库村的梁临川王萧宏墓,墓前的辟邪雄浑简练,雕刻技法娴熟,造型的整体和局部皆十分和谐,显示出一种匀称美,是王侯墓前石辟邪的代表作。

  神道石柱又称华表,以栖霞十月村吴*忠侯萧詹墓的碑文保存最为完整。南朝立碑较少,千百个碑毁散湮没,流传极少,而此碑巍然独存。石碑通高5.16米,分碑首、碑身、龟趺三部分。碑身镌刻当时著名书法家贝义渊所书2840多字的楷体碑文,是十分罕见的书法艺术珍品。

  南朝陵墓石刻上承秦汉,下启隋唐,而与同时代的北朝石窟艺术遥相媲美,在*石雕艺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古代石雕艺术的杰作,也称得上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珍品,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禄、麒麟雕刻

  精美者,当属位于栖霞镇狮子冲的陈文帝永宁陵石刻。天禄又称“天鹿”,也称“挑拨”、“符拨”,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与“天命”和“禄位”有关。麒麟是传说中的“仁兽”,它的出现,往往被附会为圣贤的降生,是太*盛世的象征,永宁陵现存石天禄、麒麟各一只,昂首而立,凌空欲飞,富有动感,给人以挺拨、丰富的印象。


南京栖霞山导游词合集5篇(扩展2)

——江苏栖霞山导游词 (菁华3篇)

江苏栖霞山导游词1

  栖霞寺的千佛岩石窟造像,仅较大同云岗推迟31年,即开创于齐武帝永明二年(公元484年)而我国另一处重要的石窟造像即河南的洛阳龙门,比之栖霞山千佛岩要迟20xx年。

  整个千佛岩大小佛龛总共为三百四十九个,包括所有的大小造像共为五百一十五尊,凿像或五六尊为一龛,或七、八尊为一龛,遥望之如鸽房峰舍,故有千佛岩之称。这些佛像艺术品长时间的暴露于天下,极易剥落风化,所以经历了千百年以后已经凋敝不堪,尤其是头部五官手指等纤细的部分最易破坏,无法观看眉宇间的.神气,甚至有不少头部和手臂都断缺了。

  在诸多的佛龛中,还有一个独特的并且长期为人称道的石匠殿,石匠殿位于无量殿左侧角落中,龛洞高仅2米龛中雕凿的不是佛像,而是一解衣持锤的石匠,关于石匠殿有种种推测和传说,较为普遍的说是一位石匠真身所变,据说这位能工巧匠是在造千佛岩石窟石佛时,迫于期限将至连夜开工,直至最后一夜天将破晓却还剩最后一座佛像来不及雕凿,石匠情急生智,跳入佛龛化身为石,立地成佛,留存至今。

江苏栖霞山导游词2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xx,今天将由我带领大家参观游览栖霞山。

  “金陵名蓝三,牛首以山名,弘济以水名,兼山水之胜者,莫如栖霞”。栖霞山古称摄山,因山中盛产中草药,可以滋养摄生,故名。栖霞山位于南京东北郊十八公里处,山有三峰,中峰最高,名三茅宫,又称凤翔峰,最高峰等,海拔286米;东峰绵延向东形似卧龙,名龙山;西峰突兀江边,状如伏虎,名虎山。栖霞山外形似伞,因此古时又称为伞山。至于“栖霞”名之由来,至少有两种说法:一是山以寺名,二是因山中漫山红叶,每当深秋时,犹如晚霞栖落,蔚蔚壮观。现栖霞山为我国五大红叶观赏风景区之一。

  古人云,“会游游栖霞,不会游游天下”。可见栖霞山独具魅力,首先栖霞山兼山水之胜,被乾隆皇帝誉为“第一金陵明秀山”,且自古以来就是战略要地。其次,栖霞山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被专家称为浓缩了半部金陵文化史,是南京六朝文化的重要代表和见证地。第三,栖霞山(古称摄山),自古以来以盛产中草药而闻名于世,在我国中草药资源宝库中独树一帜,葛玄、葛洪、李时珍等名人曾多次来栖霞山。第四,对于国内外地质、地理工作者而言,栖霞山富有地质之胜,栖霞山是我国东半部地质情况中南方类型的“模特儿”,现在国际地质学界还把一些地层名字冠以“栖霞”二字,此外,栖霞山还盛产金、银、锰、锌等矿产。第五,就自然景观而言,独特的山峦奇石,二涧四泉,加之春桃花、秋红叶,确实为一引人入胜的风景名胜地。

江苏栖霞山导游词3

  栖霞山位于南京城东北20公里处,山呈伞形。因山中产"滋润摄(养)生"的草药,又名摄山。南朝建栖霞寺于此,山又以寺名改称栖霞山。山有三峰,主峰三茅峰海拔284米,卓立天外,又名凤翔峰;东北一山,形若卧龙,名为龙山;西北一山,状如伏虎,称作虎山。

  栖霞山驰名江南,不仅因为有一座栖霞寺,有南朝石刻千佛岩和隋朝名塔舍利塔,还因为它山深林茂、泉清石峻,景色令人陶醉,被誉为"金陵第一明秀山"。深秋的栖霞,红叶如火,层林尽染,民间有"春牛首,秋栖霞"之说。

  公元620xx年,隋文帝将"舍利"(佛骨)分送全国八十三州建塔收藏,指定"先往蒋州栖霞寺"。栖霞寺在唐初更名为功德寺,扩建殿宇49所,成为东南巨刹,与山东长清灵岩寺、湖北荆州玉泉寺、浙江天台国清寺并称"四大丛林"。此后,该寺几经兴废,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20年)重建。栖霞寺是南京地区最大的佛寺,现有山门、天王殿、毗卢殿、藏经楼、鉴真纪念堂等。

  明征君碑在栖霞寺门前北侧,是南京地区惟一的一块唐碑。此碑是为纪念栖霞寺的创始人明僧绍而刻制的,明征君是对明僧绍的尊称。明僧绍,字承烈,号栖霞,*原人(今属山东),南朝刘宋元嘉期间(424~453年)曾中举。他隐居在摄山20余年,宋、齐两朝皇帝曾几次下诏,征他入朝作官,他坚辞不受,人们称其为"征君"。由于他甘心隐居,所以人们又称他为"隐君"。南齐永明元年(483年),明僧绍建"栖霞精舍"于此,后舍宅为寺,发展成栖霞寺。

  明僧绍的五世孙明崇俨,因擅长方士之术,受到唐高宗的宠信,为他的先祖争取到一方御碑,名为"摄山栖霞寺明征君之碑",碑文为唐高宗李治所撰。碑阴镌刻"栖霞"两个大字,相传是唐高宗李治亲笔。碑的全文2376字,叙述了刘宋时期明僧绍信佛教,隐居栖霞,皇帝征召他为国子监祭酒等官时,他都婉言谢绝的故事。碑文是行书体,笔力遒劲,由唐代著名书法家高正臣书写。高正臣早年练*羲之书法,后来又吸收了唐初褚遂良的书法,并融会贯通,自成一家,在书法艺术上具有较高的造诣。此碑高4.23米、宽1.31米、厚0.37米,虽经风雨侵蚀,但保存较好,是研究我国唐代历史和文学书法艺术的珍贵实物之一。

  在栖霞山凤翔峰的西南麓,有著名的千佛岩。南齐永明七年(4*),明僧绍之子与法度禅师合作开凿三圣像佛窟。三圣像在西岩壁上,其正中无量寿佛像高10.83米,两侧为各高约10米的观音、势至两菩萨,合称"西方三圣",是千佛岩中最大的造像。

  相传梁大同六年(540年)千佛岩佛龛上出现佛光,惊动齐梁贵族,于是纷纷前来凿石造像。千佛岩上下呈五级,层次分明,佛龛大者数丈,小者盈寸,共有佛龛250座,摩崖造像500座,号称千佛。


南京栖霞山导游词合集5篇(扩展3)

——栖霞山导游词(精选五篇)

  栖霞山导游词 1

  栖霞山位于南京城东北22公里,又名摄山,南朝时山中建有“栖霞精舍”,因此得名。栖霞山没有钟山高峻,但清幽怡静,风景迷人,名胜古迹,遍布诸峰,被誉为“金陵第一名秀山”。尤其是深秋的栖霞,枫林如火,漫山红遍,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素有“春牛首,秋栖霞”之说。风景名胜栖霞山驰名江南,因为不仅有一座栖霞寺,更有南朝石刻千佛岩和隋朝名胜舍利塔,还因为它山深林茂,泉清石峻,景色令人陶醉,被誉为“金陵第一明秀山”,民间素有“春牛首、秋栖霞”。

  山西侧称枫岭,有成片的枫树,深秋的栖霞,红叶如火,象征全家红红火火,登高远望,甚为壮观,景色十分迷人。栖霞山风景区的`第一景是明镜湖,有“彩虹明镜”碑立于湖边,它位于栖霞寺大门西面,面积约3000*方米,是清乾隆年间兴建的,湖中有湖心亭,并有九曲桥与岸相连,造型精巧,向东有月牙池,向前就来到栖霞寺大门。栖霞山还有若干自然奇观,饶有情趣。如栖霞寺东北,*山头的南坡上有一处青灰岩石,表面呈波浪状,人称“迭浪岩”,十分罕见。此外还有“青锋剑”、“天开岩”、“一线天”等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观。

  秦淮八艳之一的李香君,在爱情不顺后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的暮春独自来到栖霞山下,在一座寂静的道观里,出家为道士。栖霞丹枫堪称金陵一绝,是古“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栖霞山上郁郁葱葱,林深谷幽,更兼漫山遍植树十种红叶树种,有枫香、红枫、鸡爪槭、羽毛枫、三角枫、黄连木等,每到深秋时节,枫叶如丹,层林尽染,宛如堆锦散绮,又如火染血涌,殷红夺目,历来便有“秋栖霞”之誉,有诗曰“万树霜枫赤似霞,三峰高处夕阳斜,摄山秋色年年好,惹得人称二月花”。深秋时节,枫红如火,层林尽染,民间有“春牛首,秋栖霞”之俗。南京栖霞山与北京香山、湖南岳麓山、苏州天*山并称为中国四大赏红胜地。最佳旅游时间栖霞山属于温带向亚热带的过度性气候,*均气温介于13~16℃,春秋两季较适宜旅游。秋天看枫叶,栖霞山为中国四大赏叶胜地之一。

  栖霞山导游词 2

  栖霞山位于南京城东北22公里,又名摄山,南朝时山中建有“栖霞精舍”,因此得名。栖霞山有三峰,主峰三茅峰海拨286米,又名凤翔峰;东北一山,形若卧龙,名为龙山;西北一山,状如伏虎,名称虎山。栖霞山古迹名胜很多,她的深秋红叶,特别是2000年发现的“东飞天”石窟,成为蜚声海内外的旅游胜地。栖霞山没有钟山高峻,但清幽怡静,风景迷人,名胜古迹,遍布诸峰,被誉为“金陵第一名秀山”。尤其是深秋的栖霞,枫林如火,漫山红遍,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素有“春牛首,秋栖霞”之说.

  栖霞山驰名江南,因为不仅有一座栖霞寺,更有南朝石刻千佛岩和隋朝名构舍利塔,还因为它山深林茂,泉清石峻,景色令人陶醉,被誉为“金陵第一明秀山”,民间素有“春牛首、秋栖霞”。山西侧称枫岭,有成片的枫树,深秋的.栖霞,红叶如火,登高远望,甚为壮观,景色十分迷人。

  栖霞山风景区的第一景是明镜湖,有“彩虹明镜”碑立于湖边,它位于栖霞寺大门西面,面积约3000*方米,是清乾隆年间兴建的,湖中有湖心亭,并有九曲桥与岸相连,造型精巧,向东有月牙池,向前就来到栖霞寺大门。

  栖霞寺座落在栖霞山中峰西麓。南齐永明元年(483年),隐士明僧绍舍宅为寺,称"栖霞精舍",后成为江南佛教三论宗的发祥地。栖霞寺是南京地区最大的佛寺,现有山门、天王殿、毗卢殿、藏经楼、鉴真纪念堂等主体建筑。

  栖霞山导游词 3

  栖霞山位于南京城东北22公里,又名摄山,南朝时山中建有“栖霞精舍”,因此得名。栖霞山有三峰,主峰三茅峰海拨286米,又名凤翔峰;东北一山,形若卧龙,名为龙山;西北一山,状如伏虎,名称虎山。栖霞山古迹名胜很多,她的深秋红叶,特别是2000年发现的“东飞天”石窟,成为蜚声海内外的旅游胜地。栖霞山没有钟山高峻,但清幽怡静,风景迷人,名胜古迹,遍布诸峰,被誉为“金陵第一名秀山”。尤其是深秋的栖霞,枫林如火,漫山红遍,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素有“春牛首,秋栖霞”之说.

  栖霞山驰名江南,因为不仅有一座栖霞寺,更有南朝石刻千佛岩和隋朝名构舍利塔,还因为它山深林茂,泉清石峻,景色令人陶醉,被誉为“金陵第一明秀山”,民间素有“春牛首、秋栖霞”。山西侧称枫岭,有成片的枫树,深秋的栖霞,红叶如火,登高远望,甚为壮观,景色十分迷人。

  栖霞山风景区的第一景是明镜湖,有“彩虹明镜”碑立于湖边,它位于栖霞寺大门西面,面积约3000*方米,是清乾隆年间兴建的,湖中有湖心亭,并有九曲桥与岸相连,造型精巧,向东有月牙池,向前就来到栖霞寺大门。

  栖霞寺座落在栖霞山中峰西麓。南齐永明元年(483年),隐士明僧绍舍宅为寺,称"栖霞精舍",后成为江南佛教三论宗的发祥地。栖霞寺是南京地区最大的佛寺,现有山门、天王殿、毗卢殿、藏经楼、鉴真纪念堂等主体建筑。

  栖霞山导游词 4

  栖霞山位于南京城东北22公里,又名摄山,南朝时山中建有“栖霞精舍”,因此得名。栖霞山没有钟山高峻,但清幽怡静,风景迷人,名胜古迹,遍布诸峰,被誉为“金陵第一名秀山”。尤其是深秋的栖霞,枫林如火,漫山红遍,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素有“春牛首,秋栖霞”之说。风景名胜栖霞山驰名江南,因为不仅有一座栖霞寺,更有南朝石刻千佛岩和隋朝名胜舍利塔,还因为它山深林茂,泉清石峻,景色令人陶醉,被誉为“金陵第一明秀山”,民间素有“春牛首、秋栖霞”。

  山西侧称枫岭,有成片的枫树,深秋的栖霞,红叶如火,象征全家红红火火,登高远望,甚为壮观,景色十分迷人。栖霞山风景区的第一景是明镜湖,有“彩虹明镜”碑立于湖边,它位于栖霞寺大门西面,面积约3000*方米,是清乾隆年间兴建的,湖中有湖心亭,并有九曲桥与岸相连,造型精巧,向东有月牙池,向前就来到栖霞寺大门。栖霞山还有若干自然奇观,饶有情趣。如栖霞寺东北,*山头的南坡上有一处青灰岩石,表面呈波浪状,人称“迭浪岩”,十分罕见。此外还有“青锋剑”、“天开岩”、“一线天”等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观。

  秦淮八艳之一的李香君,在爱情不顺后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的暮春独自来到栖霞山下,在一座寂静的道观里,出家为道士。栖霞丹枫堪称金陵一绝,是古“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栖霞山上郁郁葱葱,林深谷幽,更兼漫山遍植树十种红叶树种,有枫香、红枫、鸡爪槭、羽毛枫、三角枫、黄连木等,每到深秋时节,枫叶如丹,层林尽染,宛如堆锦散绮,又如火染血涌,殷红夺目,历来便有“秋栖霞”之誉,有诗曰“万树霜枫赤似霞,三峰高处夕阳斜,摄山秋色年年好,惹得人称二月花”。深秋时节,枫红如火,层林尽染,民间有“春牛首,秋栖霞”之俗。南京栖霞山与北京香山、湖南岳麓山、苏州天*山并称为中国四大赏红胜地。最佳旅游时间栖霞山属于温带向亚热带的过度性气候,*均气温介于13~16℃,春秋两季较适宜旅游。秋天看枫叶,栖霞山为中国四大赏叶胜地之一。

  栖霞山导游词 5

  栖霞山位于南京城东北22公里,又名摄山,南朝时山中建有“栖霞精舍”,因此得名。栖霞山有三峰,主峰三茅峰海拨286米,又名凤翔峰;东北一山,形若卧龙,名为龙山;西北一山,状如伏虎,名称虎山。栖霞山古迹名胜很多,她的深秋红叶,特别是2000年发现的“东飞天”石窟,成为蜚声海内外的旅游胜地。栖霞山没有钟山高峻,但清幽怡静,风景迷人,名胜古迹,遍布诸峰,被誉为“金陵第一名秀山”。尤其是深秋的栖霞,枫林如火,漫山红遍,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素有“春牛首,秋栖霞”之说.

  栖霞山驰名江南,因为不仅有一座栖霞寺,更有南朝石刻千佛岩和隋朝名构舍利塔,还因为它山深林茂,泉清石峻,景色令人陶醉,被誉为“金陵第一明秀山”,民间素有“春牛首、秋栖霞”。山西侧称枫岭,有成片的枫树,深秋的栖霞,红叶如火,登高远望,甚为壮观,景色十分迷人。

  栖霞山风景区的第一景是明镜湖,有“彩虹明镜”碑立于湖边,它位于栖霞寺大门西面,面积约3000*方米,是清乾隆年间兴建的,湖中有湖心亭,并有九曲桥与岸相连,造型精巧,向东有月牙池,向前就来到栖霞寺大门。

  栖霞寺座落在栖霞山中峰西麓。南齐永明元年(483年),隐士明僧绍舍宅为寺,称"栖霞精舍",后成为江南佛教三论宗的发祥地。栖霞寺是南京地区最大的佛寺,现有山门、天王殿、毗卢殿、藏经楼、鉴真纪念堂等主体建筑。

  栖霞寺座落在栖霞山中峰西麓。南齐永明元年(483年),隐士明僧绍舍宅为寺,称“栖霞精舍”,后成为江南佛教三论宗的发祥地。),唐代时称功德寺,增建了殿宇40余间,规模很大,与山东长清的灵岩寺、湖北荆山的玉泉寺、浙江天台的国清寺并称天下四大丛林。清咸丰年间毁于火灾。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重建,现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毗卢殿、摄翠楼、藏经楼等,为南京地区最大的寺庙。

  千佛岩在凤翔峰西南麓。闻名遐迩的“东飞天”就在中102号佛龛中。南齐永明七年(4***),明僧绍之子与智度禅师合作开凿三圣像以纪念明僧绍。梁大同六年(540年)三圣像佛龛上出现佛光,惊动齐梁贵族,于是纷纷前来凿石造像,从南朝齐永明二年至梁天监十年(484—511年)逐渐开凿而成。又据传,栖霞寺创建人僧绍曾梦见西岩壁上有如来佛光,于是立志在此凿造佛像。

  他病故后,其子在南齐永明二年(484年)开始与僧智度禅师在西壁上凿佛龛,镌刻了三尊佛像,这三佛合称“西方三圣”,该殿也称“三圣殿”。所有佛像或五六尊一龛,或七八尊一室。佛像始有515尊,分凿于294个佛龛中,望之如峰房鸽舍,号称千佛崖。

  后来,唐、宋、元、明各代相继在纱帽峰都有开凿,连南朝在内,共有700尊。佛像大者高数丈,小者仅盈尺。其中“大佛阁”为开凿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石窟,凿于南齐永明七年(公元4***),正中无量寿佛坐像高达12米。


南京栖霞山导游词合集5篇(扩展4)

——秋游栖霞山作文 (菁选6篇)

  秋游被取消的那一天还历历在目,零食收起来了,赏红枫的幻想也破灭了。但是,今天,我们来了个“冬游”。

  前几天,几个消息灵通的同学早就谈论起这个话题了。“你知道吗,周二要秋游了!”“是‘冬游’!”同学们兴奋极了,希望这次“冬游”可别再取消了。当宣布恢复秋游的时候,全校同学都欢呼了起来,过了一会儿还听到了一阵阵回声。

  “冬游”的这一天,同学们来得都很早,一个个迫不及待地上了车,恨不得直接飞到目的地呢!

  我们“冬游”的场所是以红枫闻名的栖霞山。虽然现在已经秋末,到了冬天,这里大多数的枫树也凋零,看不到那满山的火一样的枫叶了,但是同学们的热情不减,兴致勃勃地走在这初冬的栖霞山上。

  你看,同学们的队伍多整齐!同学们主动去扶走不动的同学;有同学口渴了,可水喝完了,同学们把水分给他喝。同学们真是乐于助人啊!*日里爱调皮捣蛋的同学这次也变得安分了呢。爬山路漫漫,同学们虽然都气喘吁吁了,但却没有一句抱怨,个个兴高采烈。因为,这是我们好不容易盼来的“冬游”!

  下山了,同学们来到一片空地野餐。人人都谈笑风生,人人脸上洋溢着笑容。餐后,同学们都把垃圾扔进垃圾桶,草地上干干净净。

  同学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栖霞山。

  这次“冬游”,虽然时间很短暂,但是同学们都很开心。

  “春牛首,秋栖霞”,“牛首”已令我大饱眼福,这次我又要到“栖霞”寻秋了。

  *两个小时的行程并没有把我去栖霞山的热情磨灭。放眼望去,重峦叠嶂的山脉蜿蜒起伏,吸引了我的眼球。我和妈妈一路上说说笑笑,猜想着栖霞山的山峰。红叶。寺庙……

  首先见到的是栖霞古寺。栖霞寺前的白莲池又称月牙池。池水碧绿,绿得透彻,绿得沉着。水十分静,正如秋日的清凉。微风乍起,几条小鱼钻出水面,嬉戏着,追逐着,这池水顿时显得生机昂然。栖霞古寺前的两尊紫铜大象很惹人喜爱:厚实的背上驮一宝瓶,鼻子卷着一只如意。妈妈说这表示保佑人们*安如意。对呀,*(瓶)安如意嘛!寺门上横嵌“栖霞古寺”四个大字,左右墙上分别镶着“六朝胜迹 千古名蓝”。殿内金碧辉煌,重九脊,高大雄伟。寺庙内香火缭绕,颂佛的梵因不绝于耳......佛像造型精美,雕刻细腻。

  栖霞寺后面就是千佛岩了,所有佛像后五六尊一龛,或七八尊一室。听说这里的佛像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佛像大者高数仗,小者仅盈寸,但很多却残缺不全了,真可惜。

  接着,我和妈妈拾级而上,上山看红叶去啦!栖霞山树林茂盛,枝感干竞相往上伸展。树叶迎风摇曳,热情地向我们点头、招呼。

  深秋时节,满山树叶。有的白黄,有的深黄,有的绿黄......而当我看到鲜红的枫叶是,兴奋得跳了起来。“一片、两片、三片......”我贪婪地追逐着飘落的红叶。“后面还有更好的呢!”走在前面的妈妈喊道。我应了一声,一路小跑追了上去。

  栖霞山并不高峻,但清幽怡人。我和妈妈找到了一条直奔主峰――三茅峰的捷径。虽崎岖、陡峭,但也让我品尝到了冒险的乐趣。我像只快乐的小鸟杂枫林中非来飞去,漫山遍野的枫叶有桔红、鲜红、深红、紫红、绛红等深浅不一的红色,我的书里又添夹了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红叶标本。途中,我和妈妈各选了一棵小枫树,挂上有我俩姓名的小标签,为它们当“守护神”,给予它们祝福。微风吹过,枫叶在枝头欢唱跳跃。我们一路欣赏,一路爬行,终于到达了山顶,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红橙黄绿层层叠叠的山峰,鳞次栉比。片片丹霞,如炽如焰,我和妈妈如痴如醉......

  “哗啦啦”,一群学哥学姐们结伴朝山下跑着,我和妈妈也 加入了他们的队伍。秋风呼啸而过,象把山都吹着了,起伏的红叶像火似的,燃烧着的激情,燃烧着我们对未来的无限遐想。

  栖霞山风景区的第一景是明镜湖,它位于栖霞寺大门西面,面积约3000*方米。是清乾隆年间兴建的,湖中有湖心亭,并有九曲桥与岸相连。造型精巧,景点名“彩虹明镜”。

  从栖霞寺南侧围墙外山路向东行不远,就可看到舍利塔,该塔用白石砌成,五层八面,高约18米。塔外壁上刻有浮雕,形象姿态生动传神。塔基上刻着释迦牟尼出家修道的故事,依次是托胎、诞生、出游、苦行、坐禅、说法、降魔、涅磐。

  千佛岩在舍利塔东边,依山而建,据统计共有佛龛294个,佛像515尊。大部分佛龛中有一尊主佛,两旁是其弟子或菩萨。其中最大的一尊是无量寿佛,连底座高达11米。佛像有坐有立,姿态各异,造型精由于美。但长期风化,雕像中许多细微部分都已剥落或模糊,甚为遗憾。

  栖霞山的红枫非常有特点,尤其是一些鸡爪槭红得千姿百态,整个栖霞山的红叶树种就像进入了染缸,呈现出娇艳的橘红、粉红、猩红、紫红、鲜红、深红、绛红等深浅不经红了从远处看,映入眼帘的是成片的红色,在阳光下显得尤为醒目,*观,橙红色的三角叶片显得晶莹剔透,就像一个红色的小精灵吸引着众多游客驻足观赏,拍照留念。枫林如火,漫山遍红。

  栖霞山有造型精巧的明镜湖;有壁上刻有浮雕的舍利塔;有佛像精美的千佛岩;还有千姿百态的红枫。

  在我的印象中,栖霞最美的地方莫过于栖霞山了。

  栖霞山位于南京城东北22公里,又名摄山,南朝时山中建有“栖霞精舍”,因此得名。栖霞山有三峰,主峰三茅峰海拔286米,又名凤翔峰;东北一山, 形若卧龙,名为龙山;西北一山,状如伏虎,名称虎山。栖霞山古迹名胜很多,特别是2000年发现的“东飞天”石窟,成为蜚声海内外的旅游胜地。栖霞山没有钟山高峻,但清幽怡静,风景迷人,名胜古迹,遍布诸峰,被誉为“金陵第一名秀山”。尤其是深秋的栖霞,枫林如火,漫山红遍, 登高远望,甚为壮观,景色十分迷人,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素有“春牛首,秋栖霞”之说。栖霞山的枫叶美的让人无法忘记,每年秋季来这里的游客量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据。

  栖霞山风景区的第一景是明镜湖,有“彩虹明镜”碑立于湖边,它位于栖霞寺大门西面,面积约3000*方米,是清乾隆年间兴建的,湖中有湖心亭,并有九曲桥与岸相连,造型精巧,向东有月牙池,向前就来到栖霞寺大门。

  栖霞寺坐落在栖霞山中峰西麓。南齐永明元年(483年),隐士明僧绍舍宅为寺,称"栖霞精舍",后成为江南佛教三论宗的发祥地。 栖霞寺是南京地区最大的佛寺,现有山门、天王殿、毗卢殿、藏经楼、鉴真纪念堂等主体建筑。南齐永明元年(483年),隐士明僧绍舍宅为寺,称“栖霞精舍”,后成为江南佛教三论宗的发祥地。唐代时称功德寺,增建了殿宇40余间,规模很大,与山东长清的灵岩寺、湖北荆山的玉泉寺、浙江天台的国清寺并称天下四大丛林。清咸丰年间毁于火灾。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 年)重建,现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毗卢殿、摄翠楼、藏经楼等,为南京地区最大的寺庙,庙内的佛像共700尊。

  栖霞寺东北,*山头的南坡上有一处青灰岩石,表面呈波浪状,人称“迭浪岩”,十分罕见。

  栖霞山驰名江南,因为不仅有一座栖霞寺,更有南朝石刻千佛岩和隋朝名构舍利塔。舍利塔始建于隋仁寿元年(601年),始为木塔,后毁于唐武宗会昌年间。现存之塔系南唐时高越、林仁肇建造。从栖霞寺南侧围墙外山路向东行不远,就可看到舍利塔,该塔用白石砌成,五层八面,高约18米。塔外壁上刻有浮雕,形象姿态生动传神。

  塔基上刻着释迦牟尼出家修道的故事,依次是托胎、诞生、出游、苦行、坐禅、说法、降魔、涅般。该塔为五级八面密檐式石塔,高18。04米。塔基上浮雕释迦八相图和海石榴、鱼、龙、凤、花卉等图案;塔身刻有高浮雕天王像、普贤骑象图和文殊菩萨像,像上还刻有“匠人徐知谦”等题名。

  塔檐下雕飞天、乐天、供养人等像。第二层以上每面都刻两个圆拱形龛,均内雕一酋跏趺坐佛,共计64尊,雕刻精细,甚为生动。全塔造型典雅、秀美,雕刻细腻、精湛,装饰华丽,为佛教艺术在江南的代表作,在*古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1988年舍利塔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栖霞山还有若干自然奇观,饶有情趣。此外还有“青锋剑”、“天开岩”、“一线天”等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观。

  如果你来到南京而不去栖霞山,那便是一大憾事了。所以栖霞有魅力,魅力栖霞山。

  这次修学游——南京之行,留给我最深、最美印象的,还是那栖霞山。

  栖霞山,如其名。落日的余辉布满天空后,洒向大地,但凡是经过这的彩霞,都被收拢起来,在山中散发出美丽的光束,分不清到底是天空把山映红了,还是山把天空染红了,或许在遥远的天际望去,它就是块光彩夺目的红宝石。

  做为*四大赏枫胜地之一的栖霞山,枫叶就是这儿的灵魂,栖霞山魅力的真正所在之处。从踏入栖霞山的那一刻,就完全进入了枫叶的圣地了。抬头仰望,真是个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只要是能看见的地方,都被红枫所占,不留丁点儿空隙。枫树中间紧夹着的白色小路,蜿蜒曲折,一直向上延伸,在这座红色的山中,显得独特而富有情趣。

  继续向前前行,这才发现,自己是真正所包围了。那一棵棵粗壮的红枫树挺拔笔直,向天空伸去。偌大的树蓬聚集在一起,将山的上空遮蔽,枫叶间的缝隙,透过束束霞光,射入枫林间,使空气也散发出红色的味道。最令人关注的,还是那一片片枫叶红如血的颜色。那种红,红得明朗,红得深邃,红得人心中澎湃激昂,久久不能*复。那是能控制人心的一种颜色。它所具有的魔力,使你对着那片红枫看上一眼,就深深被它吸引、着迷。它牵动着我们的灵魂,直至内心深处。

  明净的湖水承载者落叶,倒映着枫叶的影子,不细看,竟令人错认为那是个带着红水的湖,夸张的说,那简直像血。驻足在湖边,水中的一切都换上了红色装扮,失去了原有的色彩,一条条红色的大鲤,破水而出时,才得以让人明白,它是白色。总之,眼睛看到的,映入眼帘的,都是红色。

  当落霞与红枫交织在一起时,再也分不清互相的颜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它们已经完完全全融合在一起了,为栖霞山带来了绝世的美景,为世间带来一片圣地。

  在游人离去时,换回这样一句呼唤:最美栖霞山!

  我站在栖霞山山顶,向远眺望。长江、田野、大桥尽收眼底。

  突然,一种妙不可言的香味钻进了我的鼻腔里,我跟着香气,走到了这株金桂面前。只见眼前的这株金桂上的花通体金色,从远望去,这株树的叶子隐隐的有一层霜在上面,和这些金色的桂花形成对比。他们似乎就像一对爱侣一样,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这时,一阵风吹来,桂花与枫叶共舞,我与妈妈和妹妹共赏。这桂花和枫叶像一对美丽的花蝴蝶翩翩起舞,宛如一对男女演员共同舞蹈。

  此情此景让我想起了古人杜牧的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接着我俯下身来轻轻地抚摸几下快要结束生命的小草,又嗅了嗅空气中的泥土草香,想起了白居易的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南京栖霞山导游词合集5篇(扩展5)

——南京明孝陵导游词 (菁华3篇)

  各位游客,大家好。现在,我们即将参观的是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在即将进入明孝陵的时候,请允许我先给大家讲解一下明孝陵的历史背景和概况。明孝陵是明代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墓,因马皇后早于朱元璋去世,先行葬入陵墓,她的谥号为“孝慈”,故称孝陵。明孝陵是我国现存建筑规模最大的古代帝王陵墓之一,196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xx年7月,明孝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扩展项目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古都南京的第一处世界遗产。洪武十四年(1381年),孝陵开始兴建。次年葬入马皇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驾崩,葬入孝陵。直到永乐十一年(1413年),永乐皇帝朱棣为其父朱元璋建造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整个建陵工程才告结束,历时32年之久。当时的皇陵规模宏大,仅陵园四周筑成的皇墙就有45华里,几乎把钟山全部包括在内。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1328年出生于安徽濠州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小时候父母双亡,他做过乞丐,也当过和尚。1352年参加了元末农民起义军郭子兴部红巾军,1368年*定了天下,在南京称帝,国号明,年号洪武,1398年朱元璋逝世,享年71岁。明孝陵开创了新式帝陵制度,并一直影响到后来的明十三陵以及清代皇陵。其中,最重要的两项革新,一是它的陵宫布局呈现一种新颖的“前方后圆”和“前朝后寝”的格式,这种建筑布局反映的是礼制,突出的是政治和皇权。二是它的神道依山势地形作蜿蜒曲折之变化,取法于天,取象于地,蕴涵了*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之思想。各位游客:这儿是明孝陵的入口处,我们首先看到的这座一门两柱冲天式石牌坊,叫做“下马坊”,这是明王朝皇权的象征,文武百官至此,均得下马步行。六百多年岁月的侵蚀,下马坊曾经断裂倾倒,眼前所见的.这座下马坊是1980年重新修复的。下马坊附*还有两块石碑,一块是明嘉靖十年(1531年)嘉靖皇帝将孝陵所在的钟山,与北京十三陵所在的天寿山并称二岳,特改钟山为“神烈山”,并在下马坊东侧竖立了“神烈山碑”,此碑原有方形的碑亭,现仅存斗形石柱础四个;另一石碑是“禁约碑”,竖立于崇祯十四年(1641年),镌刻着禁止破坏陵墓及谒陵的有关注意事项。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正式进入明孝陵的第一道大门——大金门。从下马坊至大金门约有*千米。大金门两侧原接有护卫陵区的外郭皇墙,现在还能看到与皇墙的接口。六百多年风雨过后,百官下马的道路早已湮没,圈围紫金山的皇墙也已不见了踪影,只有这座大金门,依然默默地守望着孝陵。各位游客:这是一座用来安放“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的碑楼建筑遗存,俗称“四方城”。碑楼建筑*面呈正方形,四面各开一券门,当年碑楼顶部为重檐歇山顶,覆盖黄色琉璃瓦,现在顶部已荡然无存。碑楼内石碑是明成祖朱棣在永乐十一年(1413年)为其父朱元璋所立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这是朱棣为颂扬朱元璋功德所建,由他亲自撰写,共2746个字,分为七个方面,一是叙述家*,二是为民*,发迹定远,三是定都分封,四是废中书,开六部,五是选人才,抓教育,六是生活简朴,嘱咐死后与马皇后合葬,七是刻有皇族子女57人名号以及144句四言颂词。这块碑的建成标志着明孝陵的完全竣工。整座碑由碑座、碑身、碑帽三部分组成,碑座是一只巨大的石龟,高2.08米,古人称为“赑屃”,是龙生九子之一,特别能负重。它身上所背负的这块碑,是我们南京地区古代碑刻中最大的一块,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请大家随我前行,四方城的西北便是明孝陵的第一道御河桥,俗称红桥。河宽约20米,是一天然河道,也是明孝陵的第一道排水通道。过了御河桥就是陵墓的神道。在明代以前的帝王陵寝中,神道都是笔直的,和陵寝的主体建筑在一条中轴线上。明孝陵的神道却是顺应了自然的地势,蜿蜒曲折。当时有人提议铺设一条直的神道,铲*陵宫前的孙陵岗,也就是现在的梅花山,朱元璋没同意,他说“孙权也是一条好汉,留着他为我守门吧”,孙陵岗的保留成了孝陵的一道天然屏障,形成了婉转曲折的神道布局。

  孝陵神道分为两段:第一段为东西向,现称石象路。石象路长615米,路两侧分列着6种12对24只石兽,每种4只,两蹲两立,分别是狮、獬豸、骆驼、象、麒麟和马。这些石兽体现了皇家陵寝的礼仪要求,各有寓意:狮为百兽之王,显示帝王的威严,它既是皇权的象征,又起到镇魔辟邪的作用;獬豸是一种神兽,独角、狮身、青毛,秉性忠直,明辨是非,它能用角抵触有罪的人;骆驼是沙漠与热带的象征,它表示大明疆域辽阔,皇帝威镇四方;大象是兽中巨物,它四腿粗壮有力,坚如磐石,表示国家江山的稳固;麒麟是传说中的“四灵”即麟、龟、龙、凤之首,它是披鳞甲、不履生草、不食生物的仁兽,雄的叫麒,雌的叫麟,象征“仁义之君”和吉祥、光明;马,在古代是帝王南征北战、统一江山的重要坐骑。明孝陵神道的6种石兽中,以象为最大,重达80吨,当时为了将这些石兽运抵明孝陵,冬季时,在路面上洒水结成冰,再用粗大的竹、木作滚轴,一路上用人力推滚的办法来完成运输任务。在石兽尽处,神道折向正北。这是第二段神道,长250米,俗称翁仲路。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对圆形擎天柱,上面刻有蟠龙纹饰,这就是华表,也称望柱。从这里开始,路两侧有武将、文臣石像各两对,均为一对有须、一对无须,分别代表老年、青年。武将身穿甲胄,手执金吾,威仪凛凛;文臣头戴朝冠,手拿朝笏,神情肃穆。他们都是陵墓的忠实守护者。明孝陵神道石刻融整体宏大与局部精细为一体,它代表了*明初石雕艺术的最高水*。翁仲路尽头是棂星门。棂星门又称龙凤门,是孝陵神道上一处重要的礼仪性建筑,原为六柱三门冲天式牌楼,其柱础及抱鼓石均系明代原物,20xx年经中山陵园管理局考古清理,恢复柱础及抱鼓石原有形制,计划将其复建,重现历史原貌。

  游客朋友们,走完神道,明孝陵的引导建筑便参观完毕了。现在,我们就将进入明孝陵的陵宫区。这里就是“金水桥”,桥基和*石堤是明代的原物。这条御河是明孝陵的第二道排水通道。至此,明孝陵的建筑开始按南北中轴线设置,直至地宫。从金水桥向北200米,顺坡而上,就是明孝陵主体建筑的正门“文武方门”。文武方门原有五门,三大两小,正门顶部为单檐歇山顶,上覆黄色琉璃瓦,毁于清代咸丰年间。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文武方门是在考古调查的基础上于1998年按原貌恢复的。门外东侧墙下,立有一块“特别告示碑”。碑由两江洋务总局道台和江宁府知府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竖立的,用日、德、意、英、法、俄六国文字镌刻着保护明孝陵的告示。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碑殿,碑殿在明代时是孝陵享殿的前门,在清代咸丰年间被毁,现存的石构须弥座台基东西两侧,原有砖墙连接陵宫外垣,现已无存。现存的碑殿建于清代,碑殿内有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所立的“治隆唐宋”碑,意在称赞朱元璋的功绩超过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这是康熙第三次南巡时,见孝陵由于管理不善等原因,建筑破落,陵区荒芜,遂手书“治隆唐宋”四字,“交与江宁织造曹寅制匾悬挂殿上,并行勒石”。“治隆唐宋”碑东西两侧是乾隆南巡,晋谒孝陵时的题诗碑,侧后是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三十八年(1699年)谒陵的记事碑。其中西侧卧碑上便刻有《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祖父曹寅的题名。游客朋友们,我们现在来到了享殿。享殿原名孝陵殿,是明孝陵的主要建筑,于洪武十六年(1383年)建成,是举办大型祭祀活动的主要场所。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重建的享殿,规模比原来的孝陵殿小得多。现存的三层须弥座台基之上的殿基有大型柱础56个,按照台基的面积和柱础的位置,我们不难想像出当年这座殿宇的宏大规模。当年的享殿内供奉着朱元璋与马皇后的神位。享殿的前后各有踏垛三道,中央踏垛居中部分称“陛”,上陛为“二龙戏珠”,中陛为“日照山河”,下陛为“天马行空”,均为浮雕图案。

  穿过享殿便是内红门,又称“阴阳门”。过了这道门,就意味着阴阳两界相隔。也就是这道门,将陵寝分为“前朝”和“后寝”,“后寝”是朱元璋及皇后亡灵的安息之地,由少数守陵太监在内部守护,除皇帝和经特许的大臣以外,一般人不得入内。朱元璋所开创的“前朝后寝”帝陵制度,也在此处得以体现。内红门在明朝时有三座门,现已恢复了其形制。穿过内红门,便是一座大石桥,又称“升仙桥”,当年朱元璋灵柩由此过桥入葬,寓意逝者升仙,故得名。升仙桥下的御河是孝陵的第三道排水通道。

  游客朋友们,我们现在来到了明孝陵的核心处,眼前这座用大条石筑成的大型建筑便是方城。它前高大约16米,后高约8米,东西长约75米,南北宽31米。方城下部为石刻须弥座,上面用条石砌筑,在束腰部分刻绶带纹和方胜纹。方城的东西两侧有影壁,俗称“八字墙”,墙壁高7米,长约20米,上面覆盖着琉璃顶,下部是两层砖雕须弥座,墙面四角装饰砖雕花纹,内容有石榴、万年青、牡丹等,象征子孙繁衍、江山永固和幸福美满,这些砖雕是*明代早期砖雕艺术的杰出代表,经历600多年,花纹仍清晰完整,因而十分珍贵。

  方城正中有一高大的拱门,拱门内是一深长的隧道,隧道上作券顶,两侧底部为石刻须弥座。隧道有54级台阶,直达后部宝城前垣和明楼间的夹院。隧道前后原先有门,现仅存门臼石等遗迹。出隧道左右各有台阶,拾阶便可到达方城顶部的明楼。这种带有幽深隧道的方城建筑形式也是明孝陵的独创。

各位游客:

  我们即将参观的景点就是明孝陵。你们知道明孝陵的主人是谁吗?这人可大有来头,我们边走边介绍。

  明孝陵位于紫金山独龙阜玩珠峰,是明代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及其皇后马氏的合葬墓。朱元璋1328年出生于安徽凤阳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17岁投身皇觉寺,1352年参加了元末郭子兴的红巾军,1356年领兵攻克南京,1368年登基称帝。

  明孝陵修建于1381年,其实明孝陵的这片土地原是六朝开善寺的原址,也就是我们现在位于明孝陵东侧的灵谷寺,可是当时朱元璋为了夺取这篇风水宝地呢,还大兴土木的将寺址从独龙阜迁到了紫霞洞的南面。当新寺建成后一些风水先生又来搬弄是非,于是灵谷寺又再次搬迁现在到了明孝陵以东。

  在陵墓动工后一年,马皇后病逝,因为马皇后死后谥号“孝慈”,因此陵墓取名“孝陵”1398年朱元璋病逝**葬于此,整个工程直到142019年才完工。

  朱元璋生世:朱元璋生*。明太祖朱元璋(1162-1227),明朝开国皇帝。本名重八,又名兴宗,字国瑞,濠州钟离人。朱元璋自幼贫寒,父母兄长均死于瘟疫,孤苦无依,入皇觉寺为僧。率兵出征,有攻必克,1355年,郭子兴死,被明王韩林儿封为左副元帅。1356年,领兵攻占集庆(南京),改名应天府,建江南行省,称吴国公。实行“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之计,积畜实力,1364年,灭陈友谅,自称吴王,1367年,灭张士诚,后以徐达为征虏大将军,举兵北伐,进攻元大都。1368年正月,朱元璋即位称帝,建国号大明,年号洪武,以应天为京师,是为明太祖高皇帝。

  明孝陵依托紫金山,陵园依山就势神道蜿蜒曲折,陵寝恪守*建筑之传统,中轴对称,红墙金甍,宏门巨碑,神道石刻森严肃穆,深远庄严。坟山封土为宝城宝顶,即围绕坟山起墙,称宝城。城中封土为山,称宝顶。自朱元璋开始宝城宝顶均为正圆形(清代帝陵依明制而建,独改宝城宝顶为椭圆),首创了宝城宝顶,前朝后寝的陵墓形制,开创了明清600多年帝王陵墓之先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一、大金门、碑亭

  1、大金门的建筑特点及规模

  2、碑亭原来的建筑形式和现有的形式

  3、碑亭的俗称

  4、功德碑简介

  5、碑文的内容

  在我们看到的就是明孝陵的第一道大门——大金门,当年明孝陵陵区从大金门的两侧延伸出一道45华里的外墙,把整个紫金山都包括在内。原来的大金门是重檐歇山顶,顶覆有黄色琉璃瓦,现在屋顶和大门都荡然无存了。只剩城座以及三拱门。

  过了大金门,我们就来到了四方城,这里原来是一座碑亭,由于顶部毁于清代咸丰年间的战火,只留下了四面墙壁和四个门券,每边长26.86米,犹如一个四四方方的古城堡,所以南京人俗称它为“四方城”。四方城内的这座石碑叫“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是明成祖朱棣为朱元璋立的。碑高*4米,上书碑文是由朱棣亲笔所撰而成的。,全文有2746个字,共分为七部分,分别记叙了朱元璋的一生事迹。这块碑是南京现存最大的碑刻。下面这个驮碑的圣兽被称为赑屃,传说为龙生九子之一,好负重。当年朱棣发动*夺取了侄子建文帝的皇位后,立即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的措施,其中之一呢就是为朱元璋树碑立传,歌功颂德,以此来笼络人心“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的落成是在1413年,这也是明孝陵工程结束的标志。

  二、神道、梅花山

  1、石象路的六种神兽名称、数量及排列顺序

  2、望柱(点到即可)

  3、石翁仲路上文臣、武将的名称、数量及排列顺序

  4、棂星门复建的时间

  5、孙权墓和赏梅胜地

  走过御河桥,我们就来到了明孝陵的神道,神道共分为二段,第一段是石象路,路的两侧从东往西依次排列有六种石兽,分别是狮子、獬豸、大象、骆驼、麒麟和马,每组四只,两立两蹲。狮子是百兽之王,象征帝王的威严;獬豸是传说中的法兽,象征君王的正直不阿;骆驼乃沙漠之舟,展示大明疆域辽阔,国家西域安宁;大象则是象征国泰民安,民心顺服;麒麟是*神话传说的一种瑞兽,象征帝王的仁德;最后看到的这种动物是马,象征对帝王的忠诚。在神道两侧安置这些石兽的主要有三个功能:一是用来表记朱元璋的功绩,二是为了展示大明的国力昌盛,三是祈望镇妖辟邪。

  走过石像路,前方是神道的第二段,翁仲路。在路口有一对望柱,望柱又称华表,立于陵墓前的神道,又称陵表。在这里有指示道路的作用,从这里开始,神道开始拐向正北方向。

  翁仲路上有两对武将,身穿盔甲,手执金吾,身材魁梧;两对文臣,身穿朝服,手捧笏板,神情肃穆。他们分别是一对青年的,一对壮年的,预示着大明江山后继有人。为什么要把石人成为翁仲呢?原来传说翁仲是秦始皇时的一名有名的武将,他死后,秦始皇为了纪念他,便命人铸了一尊他的铜像,立于咸阳宫门外。匈奴人觐见,远远看到这尊铜像,都以为是翁仲,畏惧不敢接*。此后,人们就把立于庙堂宫阙或陵墓前的铜人、石人统称为翁仲了。

  神道的尽头,立有一座六柱三门的棂星门,原门毁于清咸丰年间的战火,现在看到的这座棂星门是根据史料在2019年修复的。这是谒陵时通行的礼仪之门。位于神道翁仲路北的明孝陵棂星门,据史料推断是在清朝早期到同治年间被毁。2019开始复建,2019年建成开放。据考证,明孝陵棂星门与北京十三陵的棂星门结构是一样的。复原好的棂星门西南向,正对神道,仿木结构,三门六柱,三门并排,面阔20多米,高7米多。材料尽量用原件,需要添加的石料均采自明孝陵工程原料地——南京青龙山。棂星门的柱头、云墩等均用石料雕制,石柱础和抱鼓石按原有样式复原。棂星门是明孝陵引导部分的结束,象征着王尊,帝**葬陵寝地宫时,此门为必经之门,所以又被称为龙凤门。

  在石象路东侧,有一座小山,叫梅花山,神道围绕梅花山转了一个弯。原来这座山是东吴时孙权的陵墓,在修明孝陵时曾有人建议将此墓移走,但朱元璋说:“孙权也是一条好汉,就留下给我看大门吧”,于是神道因此而弯曲,正好成为了明孝陵的天然屏障。现在这里已经成为南京著名的赏梅基地了。

  三、金水桥、陵门、碑殿

  1、金水桥(点到即可)

  2、陵门建筑特点

  3、“特别告示”碑及六国文字

  4、碑殿内五块石碑的名称及内容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金水桥,金水桥的后方就是明孝陵的陵寝建筑,金水桥原本有五座,正对着陵宫的五座大门,后毁于清咸丰年间的战火,清代只重新修复了三座,我们可以看到桥面与桥基的石雕任然是明代遗物,桥栏为清代重修。从这里开始,建筑依照*传统,坐北朝南,中轴对称。

  顺坡而上,我们首先看到的是文武方门,这是陵宫的大门。它黄瓦,朱门,红墙,相互映衬,尽

  显皇家的气派。这座门是1988年根据史料重修的大门,在门前在墙外的东侧,有一座特别告示碑,立于宣统元年,上面用日德意法英俄六国文字书写,内容是告诫游人要保护孝陵。

  进了文武方门,我们就来到了碑殿,碑殿原为孝陵享殿前的大门,因大门在太*天国的战火中,清同治年间将毁坏的大门改建为碑殿,殿内共有五块碑刻,正中一块上刻“治隆唐宋”,为康熙皇帝手书,意思是赞誉朱元璋治理国家的功绩超过了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作为满清皇帝的康熙如此昭示天下,一方面表示了他对朱元璋的尊重和钦佩之意,另一方面也是有其良苦用心的。康熙执政之初,*不服满人统治。康熙深知,光靠满人高压政策是不行的,还须依靠*。他一生六次南巡,五次亲谒明孝陵,行三跪九叩的大礼,并在1699年第三次南巡谒陵时题“治隆唐宋”,借此笼络人心。作为旁边两块是乾隆皇帝谒陵时所题的诗碑。后面还有两块卧碑分别记叙康熙皇帝第一次和第三次南巡时谒太祖陵的纪事,上面有两江总督陶岱以及江南织造郎中曹寅所书的记录。

  四、享殿遗址

  1、享殿过去和现在的用途

  2、原来的规模及现在可见的景观

  这座建筑是孝陵原主要建筑享殿,即孝陵殿旧址,可以看到原有汉白玉的三层须弥座台基,台基高三米,三层台基的四角上还遗留石雕的螭首,台基前后各处踏跺三道。塌跺中置丹陛。上陛为“二龙戏珠”,中陛为“日照山河”,下陛为“天马行空”三层须弥座上为享殿,里面是供奉朱元璋及马皇后的神位。原来的`殿宇毁于清咸丰年间的战火,我们现在看到台基地面上保留下来的56个巨大的石柱础,每个的直径都有0.91米,看到这里就不难想象当时的享殿是多么的壮观。当年的孝陵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重檐庑殿顶,上覆黄色琉璃瓦,斗拱挑檐,高大森严,当时孝陵的规模远比北京十三陵明成祖的长陵享殿要大。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清代同治年间修复的三开间的小殿,规模已大不如前。

  五、方城、明楼、宝城、宝顶

  1、方城明楼的布局

  2、建筑特色

  3、宝城、宝顶的规模、形状和建造特点

  4、坟的封土变化

  经过内红门,走过升仙桥,眼前的建筑就是方城,方城是宝顶前面的一座巨大建筑,外部用大条石与巨大的砖石砌成,方城东西两侧各有八字墙一堵,墙面四角饰有砖雕花纹,这些砖雕是明代初年的代表作品。穿过方城正中54级甬道,迎面就是宝城的南墙,正面可见用十三层条石垒筑,上书“此山明太祖之墓”七个大字,据说这七个字刻于民国初年,是用以回答游人询问的。

  从宝城与方城之间的东西夹道折向南拾级而上,可以登上明楼,它原先是一座重檐歇山顶,上覆黄色琉璃瓦的精美建筑,后毁于清代太*天国的战火,仅存四壁,2019年明楼加顶保护工程完成,已修复上午明楼于2019年7月正式对游客开放,里面展出了明代分布在全国的十九处帝王陵墓的图片资料。

  方城后面就是宝顶,它是一个直径约400米的圆形大土丘,宝顶上树木参天,它的下面就是朱元璋马皇后埋葬的玄宫。宝城就是围绕宝顶周长约1100米的砖城。宝城宝顶的皇陵形制开创了明清500多年帝陵的先河。只是明代的宝顶大致为圆形,清代帝陵的宝顶改为椭圆形了。


南京栖霞山导游词合集5篇(扩展6)

——丹霞山的导游词实用五篇

  亲爱的游客朋友,欢迎您来到美丽神奇的中国红石公园――丹霞山参观游览。我是丹霞山的讲解员,非常高兴能有机会陪同您一起领略丹霞山的秀丽风光,共度美好时光。

  亲爱的游客朋友,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中国红石公园――丹霞山的外山门区域金霞小区。这个区域以前有个村子,村子取了一个很特别的名字:石母。也就是石头的祖宗的意思。我们面前的这个山门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山门。山门是1994年由中山大学教授彭华先生创意设计修建的。山门通高42米,山门的整体是一个巨大的“山”字。右侧门柱取形阳元石,左侧门柱取形天柱石,中间的拱门象形天生桥。最高的门柱的设计创意则来自僧帽峰,上刻的“丹霞”二字是由岭南著名画家关山月先生题写的。门框上的四个大字请大家猜一猜是什么字?对,自右至左,这是书法家章一*先生用大篆书写的“万古金城”。是赞美丹霞山的山石像一座座红色的城堡。门框的左下方还有“中国红石公园”几个隶书大字,是说丹霞山之美堪与美国黄石公园媲美。红石公园前面的两块花岗岩巨石取自锦江上游的仁化**江镇河田村,上面刻写的是xx年8月2日广东丹霞山与中国南方共6省6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联合以“中国丹霞”名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获得成功的世界遗产证书和世界遗产标志,并于xx年10月29日由国际地貌学家协会协会**迈克尔克罗泽、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代表保罗丁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学部原主任沃尔夫冈伊德、国际地貌学家协会丹霞地貌工作组**、中山大学教授彭华共同为中国丹霞世界遗产标志石揭碑。大门的右下方红砂岩石碑上面刻写的是xx年2月13日丹霞山成功列入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和世界地质公园标志,是xx年7月5日揭碑开园的。这两块合而为一的巨大的红砂岩则取自韶关境内另一处著名的丹霞地貌景观乐昌市坪石镇金鸡岭的附*。大家可以在这两块标志石前照相留念。

  现在我们正式进入景区游览。您可以凭购买的景区门票乘坐景区环保车进入我们的各个游览区,从外山门到阳元石游览区约2公里,到长老峰游览区约4公里,到锦江游船码头约1.5公里。入口的右侧有一条长1500米的进山步道,与阳元石游览区和锦江沿江步道联成一体,游客也可以选择徒步进入山里游览。丹霞山风景区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东北郊,总面积292*方公里,北大门距韶关市区45公里,风景区的最南端距韶关东火车站仅6公里。因山石“色如渥丹,灿若明霞”,所以称之为丹霞山。丹霞山是丹霞地貌的命名地。1980年1月正式对外开放,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旅游区之一。我们的丹霞山1988年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95年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xx年2月13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xx年8月2日与中国南方共6省6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以“中国丹霞”名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为中国第八处、也是目前广东唯一的一处世界自然遗产。丹霞山历史悠久,风光秀丽,具有雄、险、奇、秀、幽、古、旷七大特点,素有“万古丹霞冠岭南”的美誉。

  雄:即雄伟、阳刚之美。以赤壁丹崖为特色。丹霞山的山峰均由悬崖峭壁构成,拔起于*川或河岸之上,危崖裸露、光滑齐削、气势磅礴,充满阳刚之美。

  险:丹霞山地貌具有“顶*、身陡、麓缓”的特点,古人利用这一特征常在崖顶筑石结寨,以险御敌,如巴寨、细美寨、长老寨、扬州寨、韭菜寨等。每座山寨的攀登之路犹如“天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上山途中用红色砂石所垒成的道道山门,也可使敌人望而生畏。

  奇:丹霞山石之奇特,形态各异,似墙、似堡、似寨,拟人、拟兽、拟物,形象逼真,栩栩如生。阳元石、阴元石堪称“天下第一绝景”。天然形成的通泰桥则被誉为“岭南第一桥”。龙鳞片石、天柱石、观音石、望夫石与阴、阳元石,并称丹霞山六大奇石。

  秀: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的植被一年四季郁郁葱葱,浈江全长32千米和作为浈江一级支流的锦江下游34千米蜿蜒于丹霞山区腹地,如飘带,似银练。沿江**,竹树婆娑,田园锦绣,江清水碧,山石倒影,丹山碧水交相辉映,不是漓江胜似漓江。

  幽:沿断层和节理广泛发育的线谷、巷谷、沟谷普遍具有狭窄幽深的特点,两侧丹崖赤壁,沟谷幽深,谷底植被茂盛,鸟鸣谷幽。丹霞盆地核心区内的山峰和谷地,大部分为无人区。

  古:从浈江河畔的新石器时代的鲶鱼转遗址,从相传4000多年前虞舜南巡奏韶乐,从锦江岸边的岩画,从隋唐以来的韶石、狮子岩、锦石岩的开发,到明清时期别传寺等的兴盛,千百年来,古人为丹霞山留下了丰富的建筑、摩崖碑刻、诗文和古老的传说。

  旷:主要体现在锦江河谷**原和浈江河谷**原。站在丹霞山峰上下望成片的夏富**原和周田**原,一派美丽的丹霞田园风光。

  丹霞山是丹霞地貌命名地。那么什么是丹霞地貌呢?按照当代丹霞地貌泰斗、中山大学教授黄进先生的定义:丹霞地貌是指有陡崖的陆相红层地貌。这里面有三层含义,第一层是陡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悬崖峭壁,这种峭壁高度一般要求超过5米;第二层是红层,就是岩石必须是红色的;第三层含义是岩石是陆相沉积岩,也就是湖相沉积。那么,作为丹霞地貌命名地的丹霞山,如此奇特的山水是怎样形成的呢?在1.4亿年前,也就是恐龙灭绝的年代,丹霞山是南岭山脉的一个内陆盆地。由于地势低洼,雨水夹带着泥沙碎石流到湖泊内堆积。当时地球的气候非常炎热,湖里的堆积物所含的铁质被氧化成三氧化二铁,形成红色沉积岩。经过大约7千万年,湖泊内沉积了厚度约3700米的巨厚红层。其上部约1300米的较坚硬岩层称为丹霞组,下部约2400米的较松软岩层称为长坝组。到白垩纪末(距今7千万年前后),整个盆地沉积环境消失。由于地壳运动和受燕山运动影响,逐渐隆起并接受侵蚀,但是这个时期的上升非常缓慢。距今3千万年前后,受喜玛拉雅山造山运动影响,湖盆随着南岭山脉剧烈抬升,湖内岩层形成许多断裂和节理,加之长期受流水侵蚀、重力崩塌、差异风化,形成了一座座顶*(或顶斜)、身陡、麓缓的山峰。

  丹霞山游客中心(5分钟)

  亲爱的游客,我们现在来到的是丹霞山游客中心。首先展示的是丹霞山物理模型沙盘。我们现在所在的是丹霞山的东北部。丹霞红盆地的面积大约500多*方千米。丹霞山的总面积是292*方千米,外围蓝色的线围限的是整个丹霞山292*方千米的面积,在沙盘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个独立的丹霞群峰,这便是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面积约180*方千米,是中国面积最大的丹霞地貌区之一。其中中间这条红线围限的168*方千米便是丹霞山世界自然遗产的范围。沙盘东边的河流是浈江;自北而南横贯丹霞山腹地的是浈江的一级支流,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锦江。

  丹霞山地处北纬24度至25度之间,在地理位置上属于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的地带,气候温和湿润,属季风性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这里的年均降雨量1665毫米,年均气温19.6℃。原生植被以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丹霞山由红色砂砾岩构成,共有大小各种类型的石峰、石墙、石堡、石桥、石柱、天生桥600多座。山峰海拔一般在300――400米之间,超过500米的山峰有7座,最高峰巴寨为619.2米。一座座山峰造型丰富,拟人拟物形象逼真,犹如一方红宝石雕塑园,故又称“中国红石公园”。在我们面前有600多座山峰,据专家野外调查考察,丹霞山的山峰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其中可以攀登的山峰约200座,占三分之一;难以攀登的山峰约200座,占三分之一;非经人工开凿石级不能攀登的山峰也占三分之一。目前丹霞山对外开放的山头仅两座,也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去参观的长老峰和阳元山。我们在沙盘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丹霞山分为五个片区,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在的丹霞景区,东南方向的韶石景区,西部的巴寨景区,西南的飞花水景区,东南边的大湖坑景区,以及浈江风光带和锦江风光带。丹霞山最引人瞩目的是站在长老峰向东南方向面积*100*方千米的无人区,里面没有一个村庄,没有一片农田,是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生态保存基本完好,也是丹霞山世界自然遗产的主体。我们向西看,有一个象茶壶一样的山峰,也是丹霞山标志性景观之一的茶壶峰,茶壶峰左侧的山头是丹霞山的最高峰巴寨,海拔619.2米。

  目前这些山峰都没有对游客开放,有少部分户外运动爱好者和喜欢探险的人前往。丹霞山292*方千米范围内有原居民约1.2万人,主要分布在景区的周边和锦江河谷地带。

  还有就是我们面前的这幅巨幅国画是韶关学院美术学院院长关山雪先生于xx年10月全心创作的,是目前国内表现丹霞地貌画幅面积最大的国画作品。

  下面我们到前面观看约10分钟的丹霞山风光片和航拍片,看过风光片之后请大家跟随博物馆的讲解员到各个展厅参观丹霞地貌的介绍。

  夏丹山是广东四大名山之一!风景优美,景色迷人。一定会去流连忘返。你问我为什么?因为那里太美了,让我给你介绍一下!

  丹霞山,绿树成荫,五颜六色的枝叶茂密一层,当我们环顾四周,就像绿色的海洋。即使在炎热的夏日,你走进去也会感到清凉无比!树荫下空气清新,游客走过,会感到轻松愉快,精力充沛,仿佛置身于一个天然的大氧吧。

  丹霞山著名景点“五指山”就是其中之一。五座山峰相连,傲然挺立,犹如五指直入云霄,十分壮观。山上有几个亭子,远远望去,像一个五个女孩戴着发夹俏立着。

  我最喜欢的景点之一是“视觉”。“视线”由两个相对的非常大的山峰组成。一峰一峰地穿过,抬头望去,只看到一点点晴空,故名“眼前”。“视线”两侧的墙上挂着许多蝙蝠,游客从下面经过,有时会无意中打扰它们,它们一群一群地从视线中涌出,然后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

  丹霞山的景点有很多,如“玉女拦江”、“丹顶山日出”、“二尖瓣峰”、“茶壶峰”等。他们在等你来参观!

  中国红石公园、丹霞地貌命名地―丹霞山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东北郊,总面积292km2。是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生物圈网络成员。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地方。

  “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丹霞地貌是指有陡崖的陆相红层地貌。丹霞山以赤壁丹崖为特征,集“雄、险、奇、秀、幽”于一身,是发育最典型、造型最丰富、景色最优美、研究最充分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全山有680多座山峰、石墙、岩堡、岩柱、穿洞、天生桥,最高峰巴寨海拔619.2米,是中国低海拔山岳景区的典型代表。

  “曲江山水闻来久”(唐韩愈),“绝境方知在岭南”(唐胡曾)。丹霞山古称曲红山、韶石山,因4000多年前舜帝南巡至此奏韶乐而得名,自古就是岭南名胜和宗教名山。现有别传禅寺、锦石岩寺、仙居岩道观以及数十处寺庙遗址,108座古山寨遍布全境。历代文人在这里留下了许多诗文、传说,存有300多处摩崖石刻、碑刻、壁画。

  丹霞山由丹霞、巴寨、韶石、飞花水、仙人迹五大园区和锦江、浈江两条风光带组成。目前,已开发长老峰游览区、阳元石游览区、翔龙湖游览区、锦江画廊游览区、竹筏漂流景区,是以自然观光为主,集科普、考察、攀岩、探险、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景区。

  群峰如林、疏密相生、造型奇绝、别具一格、超凡脱俗。这里丹崖碧水、绝壑层峦、云雾飘渺,晨钟暮鼓、竹影婆裟、松涛阵阵,山间民居古树错落、阡陌纵横、炊烟袅袅,山水田园风光优美迷人。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很高兴能有幸陪同大家一起游览我们广东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丹霞山,首先我先把丹霞山的概况简要地给大家介绍一下。

  丹霞山座落于仁化县城南约9公里处,距韶关市区56公里。丹霞山与南海罗浮山、博罗罗浮山、肇庆鼎湖山并列为广东四大名山,1988年被***定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山均为红色砂砾岩,远眺全山,"色如渥丹,灿若明霞",因而又有人称之为"红石花园"。它的地质岩层是由碎屑红岩,砾石岩和粉状沙岩所组成,含有钙质,氧化铁和少量石膏,呈丹红色,是砂岩地势的代表。这种地形和福建的武夷山、韶关的金鸡岭等同属丹霞地貌。丹霞山古称烧木佛旧地,又称长老寨。据《广东省通志》记载,丹霞山在残唐五代时期已有佛教居士法云在山上之锦石岩憩息,至南宁时期,有僧伽构造堂室,供奉佛像。明代末年(公元1645年),虔州巡抚李永茂、李充茂兄弟来山经营,开凿石阶修筑关门,建造房舍,作为隐居之所,并更名为丹霞山。

  丹霞山主峰海拔409米,它与众多名山相比远不算高,也不算大,但它集黄山之奇、华山之险、桂林之秀一身,具有一险、二奇、三美的特点。风景区划分为上、中、下三层以及锦江风景区、翔龙湖和有被誉为天下第一奇景的阳元山,上层是三峰耸峙;中层以别传寺为主体;下层以锦石岩为中心。三百多年前澹归和尚在丹霞山开辟别传寺时,曾挑出12处风景,命名丹霞十二景:锦水滩声、玉台爽气、杰阁晨钟、丹梯铁索、舵石朝曦、竹坡烟雨、双沼碧荷、乳泉春溜、累顶浮图、虹桥拥翠、片鳞秋月。

  丹霞山一年四季无论晴雨早晚,都有不同的景色供游人观赏。早上,可以在丹霞山看到日出的奇观和滔滔云海;晚上,可以看到绚丽的晚霞和恬静的夜色。雨天,极目远眺,使人胸怀开阔,万虑顿消。至于春夏秋冬,四时景色的奇妙,则只有身历其境者,才能体会到。

  一进入丹霞山风景区,迎面是丹霞门楼,门楼金壁辉煌,牌坊上刻有***副****勋所题的"丹霞山"三个大字。沿上山小道至半山亭前,左转往锦石岩方向,先见一石岩,上接峭崖,下临深壑,形势险要,有如关隘。北宋时,佛教居士法云攀幽缘至此流光溢彩为此处的景致所陶醉,便驻足憩息,并赞叹曰:"半生都在梦中过了,今日终觉清虚。"后来将此处称为"梦觉关"。这石岩虽仅丈把宽,但极端整,形状犹如佛龛。踞其上可一睹脚下锦江、头上云石之风采。过梦觉关不不远即见一处风化的岩洞,上面刻有"幽洞通天"四个大字。这里竹篁掩映,绿树婆娑,洞前有一块小坪,下临昔日的锦石尼庵山门,可俯瞰碧水,聆听滩声,在这稍作休息后就可以循洞探幽了。

  从幽洞通天向前约1000米,迎面一座山崖倚天矗立,山崖自上而下劈开一条窄缝,长200米,高40多米,宽才1米左右,最窄处仅0。7米,成为从幽洞通天到锦石岩的一条奇险小径。从这走过只觉两侧绝壁耸立,势欲倾到,仰视苍穹,唯存长天一线,长在两边崖缝的灌木枝叶竟然参差交错,不时有岩鹰,疾若流星,更增添了这里的神秘气氛。

  在丹霞山众多的岩洞中,锦石岩最为吸引游人,它因石壁五色间错,四时变态而得名。锦石岩是丹霞山开发最早的地方,至明成化年间,此处僧人遍植松杉,并建构起伽蓝堂廊房和寺庵。站在锦石岩洞口,向外可以看到一道飞泉从天而落,在阳光折射下犹如彩虹飞舞,这就是丹霞新十二景之一的"锦岩飞瀑",瀑布名叫马尾泉,古称"龙尾泉"。泉水源头在海螺峰右边的山涧中,流出地表后,从锦石岩上面的山顶上飞泻而下,形成200多米长的悬泉瀑布。锦石岩是由前后四个岩洞连成一体,分别叫千圣岩、祖师岩、伏锦岩飞瀑虎岩和龙王岩。其中以伏虎岩为最大,深有20多米,高约4米,可容数百人。在洞内原供奉着五百罗汉像,可惜在**期间被破坏,1981年重修毁坏的佛像,并新塑了观音菩萨三十二"应身"。赵朴初先生有诗赞曰:"有朋自远是何缘,锦江人到锦江边;抟泥选像无疲厌,驰想敦煌叹昔贤"。与伏虎岩紧靠的龙王岩,洞的内壁有一条岩石皱起象蜂房形的纹络,状如鳞甲,时隐时现,长数十米,就象一条鳞甲鲜明的巨龙穿插缠绕于岩洞中。这些维妙维肖的"龙鳞",其表面附生着一种微生物,可随气温和湿度的变化而变换着赤、橙、黄、绿的颜色,显得斑驳陆离,十分神秘。此处就是丹霞山古十二景之一的"片鳞秋月",也称作"龙鳞片甲"。

  看过锦石岩之后,沿原路往回走,过半山亭右转,迎面蓝天只剩一线,两旁峭壁笔立,在峭壁之间修有一关门,其险无比,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然而当你回身远眺时,如带的锦江在参错排列的诸峰之间蜿蜒,又是一番情趣。

  步入中层风景区首先到达的就是岭南有名的别传寺。别传寺原建于明末清初,明朝遗臣原江西赣州巡抚李永茂及其弟等人,为避乱世,花了100多两银子买下丹霞山作隐居之地,并凿石为阶,铺路架桥,建筑房舍,还将各处岩洞垒石隔成房间以供居住,使这个昔日偏僻的山沟逐渐兴盛起来,后来竟成了明朝遗老遗少避乱的世外桃源。不久,李永茂去世,其弟李充茂去广州海幢寺见到明末抗清义士澹归和尚,将丹霞山捐出,请澹归到丹霞创建寺院。澹归到丹霞山后,一面根据丹霞山的地形特点设计了营造图,一面四出活动筹集营建的资金和物资。在澹归和尚及其弟子们的苦心经营下,终于建成了一座颇具规模的寺院,取"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之意,名别传寺,成为当时岭南十大丛林之一。

  丹霞山导游词(二)

  丹霞山座落于仁化县城南约9公里处,距韶关市区56公里。丹霞山与南海罗浮山、博罗罗浮山、肇庆鼎湖山并列为广东四大名山,1988年被***定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山均为红色砂砾岩,远眺全山,"色如渥丹,灿若明霞",因而又有人称之为"红石花园"。它的地质岩层是由碎屑红岩,砾石岩和粉状沙岩所组成,含有钙质,氧化铁和少量石膏,呈丹红色,是砂岩地势的代表。这种地形和福建的武夷山、韶关的金鸡岭等同属丹霞地貌。丹霞山古称烧木佛旧地,又称长老寨。据《广东省通志》记载,丹霞山在残唐五代时期已有佛教居士法云在山上之锦石岩憩息,至南宁时期,有僧伽构造堂室,供奉佛像。明代末年(公元1645年),虔州巡抚李永茂、李充茂兄弟来山经营,开凿石阶修筑关门,建造房舍,作为隐居之所,并更名为丹霞山。

  丹霞山主峰海拔409米,它与众多名山相比远不算高,也不算大,但它集黄山之奇、华山之险、桂林之秀一身,具有一险、二奇、三美的特点。风景区划分为上、中、下三层以及锦江风景区、翔龙湖和有被誉为天下第一奇景的阳元山,上层是三峰耸峙;中层以别传寺为主体;下层以锦石岩为中心。三百多年前澹归和尚在丹霞山开辟别传寺时,曾挑出12处风景,命名丹霞十二景:锦水滩声、玉台爽气、杰阁晨钟、丹梯铁索、舵石朝曦、竹坡烟雨、双沼碧荷、乳泉春溜、累顶浮图、虹桥拥翠、片鳞秋月。

  丹霞山一年四季无论晴雨早晚,都有不同的景色供游人观赏。早上,可以在丹霞山看到日出的奇观和滔滔云海;晚上,可以看到绚丽的晚霞和恬静的夜色。雨天,极目远眺,使人胸怀开阔,万虑顿消。至于春夏秋冬,四时景色的奇妙,则只有身历其境者,才能体会到。

  一进入丹霞山风景区,迎面是丹霞门楼,门楼金壁辉煌,牌坊上刻有***副****勋所题的"丹霞山"三个大字。沿上山小道至半山亭前,左转往锦石岩方向,先见一石岩,上接峭崖,下临深壑,形势险要,有如关隘。北宋时,佛教居士法云攀幽缘至此流光溢彩为此处的景致所陶醉,便驻足憩息,并赞叹曰:"半生都在梦中过了,今日终觉清虚。"后来将此处称为"梦觉关"。这石岩虽仅丈把宽,但极端整,形状犹如佛龛。踞其上可一睹脚下锦江、头上云石之风采。过梦觉关不不远即见一处风化的岩洞,上面刻有"幽洞通天"四个大字。这里竹篁掩映,绿树婆娑,洞前有一块小坪,下临昔日的锦石尼庵山门,可俯瞰碧水,聆听滩声,在这稍作休息后就可以循洞探幽了。

  从幽洞通天向前约1000米,迎面一座山崖倚天矗立,山崖自上而下劈开一条窄缝,长200米,高40多米,宽才1米左右,最窄处仅0。7米,成为从幽洞通天到锦石岩的一条奇险小径。从这走过只觉两侧绝壁耸立,势欲倾到,仰视苍穹,唯存长天一线,长在两边崖缝的灌木枝叶竟然参差交错,不时有岩鹰,疾若流星,更增添了这里的神秘气氛。

  在丹霞山众多的岩洞中,锦石岩最为吸引游人,它因石壁五色间错,四时变态而得名。锦石岩是丹霞山开发最早的地方,至明成化年间,此处僧人遍植松杉,并建构起伽蓝堂廊房和寺庵。站在锦石岩洞口,向外可以看到一道飞泉从天而落,在阳光折射下犹如彩虹飞舞,这就是丹霞新十二景之一的"锦岩飞瀑",瀑布名叫马尾泉,古称"龙尾泉"。泉水源头在海螺峰右边的山涧中,流出地表后,从锦石岩上面的山顶上飞泻而下,形成200多米长的悬泉瀑布。锦石岩是由前后四个岩洞连成一体,分别叫千圣岩、祖师岩、伏锦岩飞瀑虎岩和龙王岩。其中以伏虎岩为最大,深有20多米,高约4米,可容数百人。在洞内原供奉着五百罗汉像,可惜在**期间被破坏,1981年重修毁坏的佛像,并新塑了观音菩萨三十二"应身"。赵朴初先生有诗赞曰:"有朋自远是何缘,锦江人到锦江边;抟泥选像无疲厌,驰想敦煌叹昔贤"。与伏虎岩紧靠的龙王岩,洞的内壁有一条岩石皱起象蜂房形的纹络,状如鳞甲,时隐时现,长数十米,就 象一条鳞甲鲜明的巨龙穿插缠绕于岩洞中。这些维妙维肖的"龙鳞",其表面附生着一种微生物,可随气温和湿度的变化而变换着赤、橙、黄、绿的颜色,显得斑驳陆离,十分神秘。此处就是丹霞山古十二景之一的"片鳞秋月",也称作"龙鳞片甲"。

  看过锦石岩之后,沿原路往回走,过半山亭右转,迎面蓝天只剩一线,两旁峭壁笔立,在峭壁之间修有一关门,其险无比,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然而当你回身远眺时,如带的锦江在参错排列的诸峰之间蜿蜒,又是一番情趣。

  步入中层风景区首先到达的就是岭南有名的别传寺。别传寺原建于明末清初,明朝遗臣原江西赣州巡抚李永茂及其弟等人,为避乱世,花了100多两银子买下丹霞山作隐居之地,并凿石为阶,铺路架桥,建筑房舍,还将各处岩洞垒石隔成房间以供居住,使这个昔日偏僻的山沟逐渐兴盛起来,后来竟成了明朝遗老遗少避乱的世外桃源。不久,李永茂去世,其弟李充茂去广州海幢寺见到明末抗清义士澹归和尚,将丹霞山捐出,请澹归到丹霞创建寺院。澹归到丹霞山后,一面根据丹霞山的地形特点设计了营造图,一面四出活动筹集营建的资金和物资。在澹归和尚及其弟子们的苦心经营下,终于建成了一座颇具规模的寺院,取"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之意,名别传寺,成为当时岭南十大丛林之一。

  别传寺自建成后曾几经遭受兵劫和火灾,许多殿宇仅存遗迹。1980年,本焕禅师到寺住持,重建了别传禅寺,其中包括大原**叶选*在别传寺雄宝殿、天王殿、钟楼、鼓楼、禅堂、念佛堂、三圣殿、观音堂菩提精舍、客堂、斋堂、老人堂以及僧舍等十多座建筑。这些建筑背靠长老峰,而对云海,前后相联,左右对称。整个建筑群红墙黄瓦,斗拱飞檐,辉煌而又不失庄严。别传寺于1984年农历四月初八开光,全国佛教协会赵仆初会长于1986年春来访时,赋七律《丹霞山赠本焕和尚》云:"群峰罗列似儿孙,高坐丹霞一寺尊;定力能经桑海换,丛林尚有典型存。一炉柏子参禅味,七碗松涛觅梦痕;未得遍行堂集看,愿将半偈镇山门。" 每当别传寺的僧人早晚功课及佛事之时,钟鼓齐鸣,磬鱼同响,梵吹这音弥漫半山。此般景象无论古今丹霞十二胜景中,均列此一景,古称"杰阁晨钟",今言"别传梵吹"。

  杰 阁 晨 钟范秉秀逼天高阁绝嚣尘,乍听疏钟耳一新。鲸吼龙吟真似幻,山鸣谷应幻犹真。五更梦里虚无境,六十年人汗漫身。长老峰前敲月落,教人独起立清晨。

  出别寺便可看到不远处有一大树,枝叶婆娑。走*细看,可辨清树干一里一外,是两棵不同科目的树相互依存着。它们枝叶交错不分彼此,但又各现姿容,好象久别重逢的情人,互想拥抱着站立在幽静的山谷间。古人有诗云"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可见前人以鸳鸯名此树,不无道理。那这不同科目的树是怎么连在一起?你又知道答案吗? 双池碧荷,原称双沼碧荷,为丹霞古十二景之一。位于中层风景区右侧,这里有3米高的巨石崛起,形似*台,*台上凿有两个石池,一大一小,犹如两面明镜,所以又有人称它为双镜池。古时池中曾有一种名贵的荷花,锦边莲,其花白瓣红点,中含浅碧,是稀有名贵的品种。

  丹霞山的石峡仅此一处,是登山顶所必经之路。这里石裂为二,形如合掌,中间露出一峡道,高达数丈。峡内幽暗时有如昏暮,仰视只见天光一线,从峡顶斜射而入。其景观之奇特,完全是天造地设。从石峡中攀登而出便是二关门,它皆以方石筑成,狭隘仅可通人,这里下临石峡,上望霞关,古人所言"一卒当关,万夫莫敌",可为二门关写照。

  由丹霞山的中层到上层,本无道可通,后人在二关门后的悬崖峭壁上开凿石阶,并在旁边安上铁索链,才成为通道。这里是一处裸露的红岩峭壁,两旁空旷,无所依傍,百丈丹崖直下涧底。站在丹梯之上,尽管能纵目如簇的翠峰、似练的.锦江,却令人目眩心悸,不敢在此久滞连。在丹梯的右下方石壁上镌刻着"宜若登天"四个大字,形象地道出了此处的险景。

  丹梯铁索的上端是霞关,旧称海山门,为登山踏的唯一隘口。它采用丹霞山的红色砂岩砌就,高2。5米,宽3米,关门狭窄仅0。8米。这一路上穿石峡,过二关,攀丹梯铁索,一处险于一处,最后出得霞关,就到达上层风景区了。

  在上层风景区最南端,有丹霞山的观日亭。它在长老峰之顶,观日亭分上下两层。有人说过,在丹霞山观日出绝不下于在黄山莲花峰观日出。也有人盛赞:"游尽日出风景地,独有丹霞日出美。"如果遇上天气不好,在东方天际,云层涌动之处,一片淡橙色的霞光隐隐泛起。蓦然,一条秀眉般微弯狭长的光带出现,接着是无限的红波由天外铺来,这时太阳慢慢升高着,如一颗滚贺的火球,忽浮忽沉,历经两三次起落后才继续往上升腾。

  有的朋友曾慨叹,几次上丹霞山都看不到日出,这是因晴雨不常,要靠碰得巧。即使有日出,壮观与否也要取决于季节及天气。一般来说,夏末和秋冬季节较为适宜,最好是前一天下午下了点小雨,接着天晴,第二天薄雾缭绕,那可是观赏壮观日出的难得机会了。

  螺顶浮屠位于海螺峰的峰顶。"浮屠"是梵语"佛陀"的译音,有人用它来称佛教供奉佛骨、佛像或收藏佛经、保存僧人遗体的建筑物,一般称为"塔",这座丹霞山上的则是舍利塔。螺顶浮屠建于清康熙六年,为正方形红岩板石结构,由祭坪、基座、塔身三部分组成。祭坪用石板铺就,四面设有供台,四周雕石为栏杆;塔身四层,高8。37米,四角立石柱。这座塔的建筑颇具规模,是别传寺鼎盛时期的佐证。

  在海螺峰龙王岩前,有一丹霞古十二景之一的乳泉春溜。乳泉又称石乳泉,泉水自岩下汩汩而出,清冽甘甜,滑如石乳。清代顺治年间,仁化有一读书人,叫刘松涛,在此攻读诗书,见甘泉清爽,即凿井两口。李永茂买下此山后,他的侄子李经宇隐居于此,依岩建造楼阁,取名"龙王阁",并筑亭护井,点缀松篁,使这里的风景别具神韵,成为丹霞古十二景之一。可惜年长日久,昔日亭阁已全倾圯,仅剩二井盈盈,清泉依旧。如逢春日,泉流汹涌,泻下深涧,潺缓有声,令人发思古之幽情,叹天地之灵气。位于海螺峰与宝珠峰中间背山谷有一条4米长的巨石,该石势如长虹,又*整如桥面,是由海螺峰去宝珠峰的唯一通道。"桥"的两侧,一边下临深壑,一边连着山崖。连山崖的一边,篁竹繁生,清幽奇秀。此处又是观看日出的好地方,尽管角度不同但与长老峰观日出仍有异曲同工之妙。

  由"虹桥"继续往东行,有一片松林,如海如云。山风徐来,林海松涛哗然作乐,时儿像海潮骤来,万马奔腾;时儿又象轻歌曼舞。在这里聆听大自然的天簌,会使你烦念顿消,超尘脱俗而心境愉悦。舵石朝曦位于宝珠峰的北端,是本山的最高点。丹霞山本体山峰的形状宛如一艘巨轮,泊于锦江之畔。宝珠峰在船尾,峰顶东南端崛起一块红石,就象船舵一般,因此得名"舵石"。每当旭日东升的时候,这里金光璀灿,朝霞似锦,一草一木,一石一岩都反射出金红色的光彩,十分壮丽。

  锦江的名字美丽,然而它的景色更加美丽。锦江水源于江西崇义县仙人岭,蜿蜒百里经仁化县城而来,绕丹霞山向南流入浈江。一路奔流于山岭之间,**的山峰在绿水中印下了身影。丹山碧水,相互映照,景色非常迷人。到丹霞山旅游,如果仅公仅登山游玩,而没有游览锦江,那么你的流程只能算是完成了一半,将是万分遗憾。游锦江可在山脚的码头乘坐游船,在游船上的船工会沿途给你介绍江上和江边的美妙景色。

  碧海龙吟为丹霞新十二景之一。1984年在右侧的山谷靠锦江处修筑了一个人工湖泊,名为碧湖,湖面宽137亩,库容量达58万立方。这个人工湖泊形如一弯新月,湖水浩淼,波光粼粼,在碧若玉盘的湖面上倒映着丹霞山的秀美身姿。若驾一叶扁舟,于碧波中寻幽揽胜,倾听那龙吟似的汨汨泉声,自然可以令人生发出万般遐思。在溢翠宾馆后面的锦江河上,有一条铁索桥,是通往南岸锦园度假村的行人索桥,名为"九索桥",又称"鹊桥"。该桥建于1986年,桥长80米,宽2米多。由五条钢索*行并列为桥身,上面铺木桥作桥面,两侧各有两条钢索作为扶手。整个桥身就靠这九根钢索连结在两头的桥墩上。游人走在桥上,整条桥就会左右摇摆,但又绝对安本,可谓有惊无险。站在桥下仰视鹊桥,有如凌空飞彩练;站在桥上俯瞰锦江,则见碧水映长虹。这里既是沟通锦江**的交通要道,又是一景观,被称作"九索长虹"。

  从小码头登上游艇,看**青山徐徐后移,听"锦水滩声"悄送情歌。船行100多米,左前方一山迎面而来,此山形状恰似一只大乌龟,x头、龟甲、龟尾,清晰可见,形神兼备。x头所向,正是丹霞山别传寺的山门。待船至"龟尾"时,回头再看,则只见"x头"徐徐缩进了龟甲之内,形象之逼真,动作之酷似,令人叹为观止。

  游船再往前行,**石岩千姿百态,水中礁屿或藏或露,"打鼓洞"、"卧牛石"、"六指擒魔"等等奇石,不但造型逼真,而且都有一段离奇的传说。江水澄清碧透,在浅水处,能见游鱼悠悠摆尾,彩色的锦石耀眼生辉;水深处则江水浓如翡翠,将**青山摄入江中。在如诗如画的江岸长廊中,过沙滩,泛*湖,几经曲折,游船终于来到一抹*沙的车头村。这里是游船的终点站,离出发点已有十几里了。舍舟登岸,沿着沙滩可以寻觅玲珑的锦石,可以在岸边小摊购买丹霞还魂草。流波撷胜的流程定会使你获得"千山依序入画屏"的美好感受。

  在乘船游锦江而下四里处,左岸小山峰上有一座观景亭。离船登岸,顺石阶上亭阁,四周景色尽收眼底。云雾缭绕其间,使人如置身于仙山琼阁之中,这里便是丹霞新十二景之一的仙山琼阁。向后仰看,只见丹霞山主峰犹如一艘巨轮乘风破浪,又似一只高大的骆驼正在跋山涉水。向前眺望,姐妹峰婷婷玉立,脉脉含情,朝夕相处,形影不离;拇指峰犹如大地伸出"拇指",赞美秀丽的丹霞景色;茶壶峰亦十分逼真,有壶盖、壶嘴,唯独没有茶壶把手。传说古时候姐妹二人,热情好客,争着给远方的宾客斟茶一不小心扯脱了壶把,香茶溅下锦江,香溢30里。在茶壶峰前后的燕岩、*顶寨又如一张茶几和一只茶杯,与茶壶峰相映成趣。最远处有一峰直立,形如观音菩萨,观音前面更有两座小石峰,宛如金童玉女,形成了"童子拜观音"的绝妙之景。

  各位游客,丹霞山的游览就到此结束了,希望大家玩得愉快,游得开心。

  “亲爱的游客们,你们好!我的名字叫黎嘉豪,你们可以叫我小黎也可以叫我黎导,今天将由我带领大家去游览丹霞山,希望我们能一起度过开心、愉快的一天。好,请大家跟我走。我将会一边走一边为你们介绍丹霞山。

  首先我先把丹霞山的概况简要地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国红石公园——丹霞山为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遗产提名引地等,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和浈江区境内。丹霞山还是广东四大名山了!


南京栖霞山导游词合集5篇(扩展7)

——韩国导游词合集5篇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韩国东南部这古朴而神韵的大邱参观游览,我是你们此行的导游,很高兴认识大家,希望我的解说能给大家带来一个愉快的旅途!

  韩国位于东北亚朝鲜半岛南部,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最热时候达到25摄氏度,冬季*均气温为零度以下。韩国旅游资源丰富,经济昌盛,是一个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与灿烂的历史文化的国度。我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大邱位于韩国东南部,处于洛东江中游支流琴湖江沿岸山间盆地中。其主要景点有达城道东书院、鹿洞书院、大邱博物馆、方字鍮器博物馆、药令市韩医学文化馆、八公山、头流公园等。

  大邱,旧名达城,位于韩国东南部,位于洛东江中游东侧的大邱盆地中部,首尔东南部327公里处,大邱东邻韩国的著名海湾城市浦项,南邻韩国重要港口釜山。气候湿润,年*均气温13.4℃,年降水量962.8毫米。

  大邱的铁路、公路、航空、运输发达,京釜铁路、高速公路穿过市区,与首尔、釜山、光州、晋州、浦项有定期民航航班。并开通了通往中国北京,上海,沈阳,青岛和日本等地的国际航班。

  位于大邱的达城矿山是韩国重要的铜矿产地。东、西门外是著名的大邱市场区,春、夏季药材交易颇盛。有达城和附*的八公山、桐华寺等名胜和旅游地。

  一、达城道东书院

  达城道东书院建成于朝鲜中期以后,是大邱为研究学问而设立的私办教育机构,与屏山书院、玉山书院、绍修书院和陶山书院一起是韩国的5大书院。院内有距今400多年历史的银杏树,还有祠堂、讲堂等建筑,墙垣用瓦堆砌而成,朴素雅致,书院土墙被指定为第350号宝物。在道东书院里值得仔细观察的部分是土墙和中正堂讲堂、水月楼,以及有400多年树龄的银杏树。

  书院土墙

  达城道东书院的土墙被指定为宝贵文物,上面水墨色的装饰花纹特别精致。

  水月楼

  站在水月楼上了望洛东江和*原,就像在欣赏一幅优美的画卷,特别漂亮。而水月楼前生长着的古老银杏树据说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堪称书院一大景观。

  中正堂

  从水月楼出来,进入中正堂,可以看到门口台阶上刻有口衔如意珠和鱼的龙头,称为"四勿箴",据说意味着孔子的教诲——"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书院里供奉着寒暄堂金宏弼先生和寒冈郑逑先生的牌位,每年2月中旬丁日和8月中旬丁日举行祭祀活动。

  二、大邱鹿洞书院

  鹿洞书院是供奉壬辰倭乱时期(1592-1598)归顺朝鲜的日本将帅慕夏堂金忠善(金忠善, 1571-1642) 先生的书院,院内有祠堂、韩日文化交流中心、遗迹碑、陵墓等。周边有寒泉书院和南地藏寺,还有流经村庄的'石泉溪谷,风景也十分不错。

  每逢春秋都会进行祭享活动,以此来纪念金忠善将军的丰功伟绩。从朝鲜英祖末年起,三道儒林就常常聚集在此,共商学问。朝鲜正祖2019年(17***)儒林集资重修舍院,正祖2019年(1794年)竣工,但朝鲜高宗元年(1864年)因大院君的封拆书院之令而被拆毁。高宗22年(1885),岭南儒林与金氏文宗又共同将书院再建。1971年受到国库的援建,移至鹿洞书院内,有鹿洞寺、崇义堂、向阳门以及刻有将军履历和功勋的遗迹碑和神道碑。

  三、大邱博物馆

  大邱博物馆是为保存、展示大邱和庆尚北道有特色的文化遗产而建的。它按照主题将大邱和庆尚北道地区的史前文化、三国时代古坟文化、佛教文化、儒林文化、民俗游戏、居住文化等展现给游客。

  博物馆外面可参观到一些特殊的文化宝藏,像净兜寺址五层石塔等。

  它是一栋地下一层、地上两层的砖石建筑,风格别致清雅,这里有三个展示厅和一个企划展厅、体验学*室、视听室和图书室等。其中有可以制作土器和拓本的体验学*室,还会举行各种文化讲座和文化艺术公演活动。

  【古代展厅】

  在古代展厅可依次看到从旧石器时代到三国时期的历史文物。

  【美术展厅】

  在美术展厅里可以学*到庆尚北道地区的佛教文化,这里展示有佛教雕塑品、各种佛像、佛教工艺品等,而且有高丽青瓷和朝鲜白瓷、粉青瓷器等。

  【民俗展厅】

  在民俗展厅里可以欣赏到岭南地区的儒生文化、房屋形态、信仰、游戏文化等。

  在大邱博物馆还有可供游客直接参与的项目。传统染料植物院或传统药草学*场、我们的谷食学*场就是这样的地方,在这里可以学*到有关韩国传统的药草、植物、谷物等知识,很值得一看。在博物馆周围的花间小路或simunhak小山上一边享受大自然的醇美,一边休息,真是很惬意。

  四、方字鍮器博物馆

  方字鍮器博物馆位于八公山上,是韩国首次以方字鍮器为主题而建立的专门博物馆,也是韩国最早的方子铜器主题博物馆。

  方字鍮器博物馆宗旨在于,保存和传承即将消失的韩国传统文化遗产----方字鍮器及其制作技术,同时宣传和发展方字鍮器。有鍮器文化室、捐赠鍮器室、鍮器制作重现室等3个展览室和影像教育室、露天表演场、企划展览室等设施。

  这座博物馆是在1983年被**指定为重要无形文化财第77号的,馆内的展品是铜器匠李凤柱先生将毕生的设计作品无偿捐赠的。

  整个博物馆分为地下1层和地上2层,拥有3个展示室和资料检索室、文化厢房、影像教育室、户外公演场、企划展厅等设施。在常设的展示场铜器文化室内,可以将韩国的历史及铜器的发展过程一览无余,而捐赠室内,则展出着重要无形文化财李凤柱先生的铜器名品。馆内的再现室,则将铜器制作的工房及露天卖场等场景进行了原物再现。

  五、药令市韩医学文化馆

  药令市韩医药文化馆开场于1993年,在这里,可以将拥有350余年传统的药令市场的历史和药典小巷的由来一览无余。

  文化馆内1楼是韩药药材批发市场,2楼是药令市展览馆,3楼是传统文化空间。韩药材批发市场上,每月1日到5日期间便有全国各地的韩药材一下子出现在这里,2楼展示着珍贵的韩药材料或再现诊脉、汤材的模型等。室外有足浴池,在里面泡一会儿便能缓解旅途中脚部的疲劳。

  【第1层】

  1层是韩国唯一一处(株)韩药材批发市场。每隔5天举行一次,届时全国的药材都会汇聚于此。在300多坪的腹地上,种着各种药材,供游人休闲、娱乐和体验。

  【第2层】

  而2层则运行着儿童们可以体验韩方文化的体验空间,通过各种游戏,使儿童体会到韩方的实用性。在这里既可以亲自进行照片的拍摄,也可参与切割韩药材、制作韩方芳香剂、韩方足汤等体验项目中去。在文化馆的入口,屹立着引人瞩目的大型药汤。

  【第3层】

  文化馆的3层展示着有关药令市的由来、发展过程的图片和动画片,并用四国语言进行介绍,除此之外,还有各种珍贵的药材、东医宝鉴等韩医书、药铡刀等韩方相关用品300余个。在这里亦可看到192019年药典小巷和药店的模样、12019年前酒客与酒家的模样、煎药草诊脉的模样、可药用的动植物标本、关于药草的故事、药草的保管过程说明、药草的叶根果实摄取种类分析、挖药草的工具等。

  六、八公山

  八公山是从大邱广域市中心为起点至庆尚北道永川市、军威郡等地的一座高山,它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寿县古城以北2公里,以海拔约1192米的毗庐峰为中心,东风(又名弥陀峰1155米)及西峰(又名三圣峰1150米)并肩耸立于此。以行政区域为划分,位于大邱广域市东区的永川市、庆山市、漆谷郡等4个市郡间,总面积约30953*方公里。八公山一年四季,景色变幻多样,春天杜鹃盛开,夏季林木葱翠,秋天丹枫满山,冬天冰雪晶莹,漫步在山间,可边散心边欣赏美妙的自然风景。

  它是著名的文化胜地,也是汉代淮南王刘安的主要活动地,这儿曾集中了大量当时国内的一流知识分子,博大精深的《淮南子》也是在这里诞生的。也是绿色健康食品--豆腐的发源地,公认淮南王刘安及八公为豆腐发明人。

  除此之外,八公山还是佛教文化的中心地之一,包括大韩佛教曹溪宗第九教区本寺的桐华寺在内,及冠峰石造如来坐像、元晓寺、千圣寺、佛窟寺等为数众多的寺庙和佛教文化遗迹皆位于此。

  "纱帽岩地区"

  "纱帽岩地区"指的是约850米处的八公山冠峰。"纱帽岩"的由来是山峰处佛像的头上紧贴着一块扁长的大石头,就像是带着一顶大斗笠一般。头上还有发髻形状的岩石,是9世纪巨大佛像群的杰出代表作之一,也被指定为第431号宝物,当地还流传着"以至诚之心向佛祖祈祷的话,愿望就能实现"的传说。特别是在高考期间,为了考个好成绩而来的人络绎不绝。也有在1月1日来此许愿和观赏日出的人潮。

  山间有奇岩怪石和溪流,一年四季景色变幻多样,风景美妙。冠峰石造如来坐像、元晓寺、千圣寺、佛窟寺等新罗古刹和文化遗址众多,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

  七、头流公园

  大邱头流公园位于头流山与金凤山中间,是以头流山和金凤山为中心建成的公园。开场于1977年,内有韩国最大规模的展望塔头流塔,文化、教养、体育及娱乐设施一应俱全,公园内种植着133种15万株树木,四季都有各色的鲜花绽放,特别是圣堂池的喷泉,在烈日炎炎的夏季,是避暑的好去处。并且,公园内有大邱的名所友邦塔乐园及市民文化殿堂文化艺术会馆。深受市民的喜爱。

  这里的主要设施有足球场、棒球场、多功能运动场、游泳场、网球场、旱冰场、高尔夫练*场、柔道馆,以及头流图书馆、雕刻公园、2.28纪念塔、户外音乐堂、圣堂池五色喷泉、大成寺、金龙寺、壁泉瀑布等。

  友邦塔乐园和文化艺术会馆也位于这里。另外还有2.28纪念塔、露天音乐堂、头流图书馆、金龙寺和大成寺等。

  好了,大家在大邱的游览就到此结束了,我们即将去往下一个景点,请各位携带好自己的随身物品,避免丢失!

  我看过了许多美景,我看过了许多美女,我迷失在地图上每一道短暂的光影。又是一个人的旅行,但这次的旅行于我有了另一番意义。这一站是韩国。

  韩国是个弹丸小国,十万*方公里,人口却有5000万,且四分之一人口居住在首都首尔。想象一下上下班高峰时期,这个城市的交通,身在北上广的你该是多么释然。世界如此美好,你却如此急躁,这样真的不好。首尔人是淡然的,静静地等,慢慢地挪,在一辆辆现代、起亚里。他们是不伸长脖子拼命往前延长眺望的,也鲜有鸣笛插队开日本车等不良现象。表面上,嗯,挺和谐的。再去到街上逛逛,也鲜有穿着粗鄙、邋遢的中年女性及脚踏运动鞋配西装的中年大叔们。满街遍巷的长腿美女及身型高挑的愣头青,散发出独有的泡菜气质。丫头们真漂亮啊。虽不是倾国倾城之貌,但各个脸上干净、清爽,且都是经过精致修饰过的颜。有如此深厚的国内市场,护肤品大国不是浪得虚名。颜面上,嗯,真和谐。

  旅程正式起航。第一站是南山公园的N首尔塔。山上空气怡人,直到那黑压压的一片锁海向我迎面扑来。这片锁海锁套着锁,连环套着连环,纠缠、交织在一起连成强大“执念”的结界把我重重地困在原地,无法动弹、呼吸困难。我感觉到身体周围的查克拉从体内慢慢流失,我想动、想张嘴,但我力不从心。一种厌倦和无力从我心底里生出来。锁也要把双方锁在一起吗?永远都不要分开吗?那为何要跟别的锁锁在一起?因为没有位置了吗?所以你们到底是跟谁锁在一起,到底想跟谁锁在一起?清楚吗?这纠结的场景实在让我想不到忠贞的爱情,只能让我想到“韩国人民一家亲”、“韩国儿女千千万,实在不行咱就换”的宣言。心中的乌云陡然散开,身躯一松,周围的查克拉又慢慢地包裹住我。真是感动啊,这样的告白。


南京栖霞山导游词合集5篇(扩展8)

——介绍南京导游词合集五篇

  各位游客: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我们中华旅行社全体员工对大家来到我们南京光观游览表示热忱的欢迎,在这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王,大家在接下来的行程当中称呼我小王或者王导就可以了。

  我会本着宾客至上,服务第一的宗旨为大家尽心尽力的去做好服务工作,同时呢,也希望我的工作能够得到各位的配合与支持,从而促进我们服务质量的提高,使大家能够玩的愉快,走的顺利。

  南京风景秀丽,历史悠久,美好山水正期待您的领略,秀丽风光正等待您的欣赏。愿此次的南京之旅能够成为您的度假天堂。在这里预祝各位在接下来的行程当中玩的开心,玩的顺利。称心而来,满意而归。

  南京简称“宁”,地处富饶的长江三角洲,北切辽阔的江淮*原,他是江苏省的省会,全省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同时也是长三角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及长江流域的中心城市之一。南京面积6598*方公里,人口*800万,气候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所以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南京是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依钟山而扼长江,山环水绕,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钟山龙盘,石城虎踞”之称。

  南京的历史也是非常悠久,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古都之一,素有“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的美誉。三国时的东吴,而后的东晋、宋、齐、梁,陈都相继在此定都,所以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而后的南唐,明初,太*天国和***又相继在此定都,所以南京也被称为十朝都会。

  南京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同时又是一座崭新发展的城市。南京也是我国东部的综合型工业基地,支柱性产业有电子业、汽车业、石化业、钢铁业和电力业,南京又是国家级园林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城市等。南京有世界文化遗产的明孝陵,以及中山陵,夫子庙等全国5a级风景旅游区及多个4a级景区,同时还有两百多处景点,数额众多南来北往的游客到此观光游览。所以南京是一个集山、水、城、文为一体,充满经济活力,富有文化特色,人居环境优美的现代化中心城市,是一座融古都特色与现代文明为一体的滨江城市。

  各位游客: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我们中华旅行社全体员工对大家来到我们南京光观游览表示热忱的欢迎,在这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王,大家在接下来的行程当中称呼我小王或者王导就可以了。我会本着宾客至上,服务第一的宗旨为大家尽心尽力的去做好服务工作,同时呢,也希望我的工作能够得到各位的配合与支持,从而促进我们服务质量的提高,使大家能够玩的愉快,走的顺利。

  南京风景秀丽,历史悠久,美好山水正期待您的领略,秀丽风光正等待您的欣赏。愿此次的南京之旅能够成为您的度假天堂。在这里预祝各位在接下来的行程当中玩的开心,玩的顺利。称心而来,满意而归。

  南京简称“宁”,地处富饶的长江三角洲,北切辽阔的江淮*原,他是江苏省的.省会,全省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同时也是长三角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及长江流域的中心城市之一。南京面积6598*方公里,人口*800万,气候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所以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南京是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依钟山而扼长江,山环水绕,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钟山龙盘,石城虎踞”之称。

  南京的历史也是非常悠久,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古都之一,素有“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的美誉。三国时的东吴,而后的东晋、宋、齐、梁,陈都相继在此定都,所以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而后的南唐,明初,太*天国和***又相继在此定都,所以南京也被称为十朝都会。

  南京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同时又是一座崭新发展的城市。南京也是我国东部的综合型工业基地,支柱性产业有电子业、汽车业、石化业、钢铁业和电力业,南京又是国家级园林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城市等。南京有世界文化遗产的明孝陵,以及中山陵,夫子庙等全国5A级风景旅游区及多个4A级景区,同时还有两百多处景点,数额众多南来北往的游客到此观光游览。所以南京是一个集山、水、城、文为一体,充满经济活力,富有文化特色,人居环境优美的现代化中心城市,是一座融古都特色与现代文明为一体的滨江城市。

  各位游客,大家好!

  (开场语)

  欢迎来到素有“六朝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美誉的南京参观游览。我是江苏省中旅的导游员xxx,大家可以叫我x导,或者小x。我身旁这位是司机x师傅,他的'驾驶技术十分了得,请大家放心。希望在接下来的几天,我俩可以给大家带来一次美好的南京之旅。

  (南京总括)

  南京以“博爱之都”闻名海内外,是江苏省的省会城市,全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全市面积6598*方公里,常住人口为741.3万人,下辖2县11区。

  (地形地貌)

  南京位于长江下游的中心地带,主要是丘陵盆地地形,城区附*东有紫金山,西有清凉山,南有牛首山,北有栖霞山。紫金山由东向西延伸,从南京城中横穿而过,使南京城南城北形成了两条水系,南为秦淮河,北为金川河。除此之外,还有玄武湖和莫愁湖宛如两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南京的城东和城西。

  历史沿革)

  南京是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著名的七大古都之一,历史上先后有十个朝代在此定都,分别是:东吴、东晋、南朝时的宋、齐、梁、陈、以及后来的南唐、明初、太*天国和***,故而南京又被称作“六朝古都”、“十朝都城”。历朝历代为南京留下了许多名字,如:金陵、秣陵、建邺、建康、蒋州、江宁、昇州、集庆、应天、天京等,有些名字作为南京的地名沿用至今。

  (交通、经济、科教)

  今日南京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管道等运输方式齐全,是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同时,南京也是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和全国六大通讯枢纽之一。目前已形成了以“电子、石化、钢铁、汽车”四大支柱产业。金陵石化、南汽集团、熊猫电子等著名企业实力雄厚、产品畅销国内外。此外,南京科教实力雄厚,综合实力仅次于北京、上海。教育、科技的发达,为南京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城市品牌)

  南京城市品牌众多,多次被评为全国十佳卫生城市、全国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南京的绿化水*全国闻名,森林覆盖率达到23%。南京的市树是雪松,市花为梅花。

  (特产)

  说到咱们南京,不得不提的就是与“吃”、“喝”、“玩”、“穿”相对应的四大特产:盐水鸭、雨花茶、雨花石和云锦。

  著名风景区)

  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南京丰富的旅游资源,东以钟山风景区为主,囊括了中山陵、明孝陵、灵谷寺以及玄武湖;西以石城风景区为看点;南以著名的秦淮风光带为主打;北以沿江风景区为主,包含了长江大桥、阅江楼和静海寺等景点。

  (结语)

  集山、水、城、文为一体的南京,山川形胜,虎踞龙蟠,大气磅礴,正以博大的胸怀迎接着八方来客。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欢迎来到素有“六朝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美誉的南京参观游览。我是江苏省中旅的导游员xxx,大家可以叫我x导,或者小x。我身旁这位是司机x师傅,他的驾驶技术十分了得,请大家放心。希望在接下来的几天,我俩可以给大家带来一次美好的南京之旅。

  南京以“博爱之都”闻名海内外,是江苏省的省会城市,全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全市面积6598*方公里,常住人口为741.3万人,下辖2县11区。

  南京位于长江下游的中心地带,主要是丘陵盆地地形,城区附*东有紫金山,西有清凉山,南有牛首山,北有栖霞山。紫金山由东向西延伸,从南京城中横穿而过,使南京城南城北形成了两条水系,南为秦淮河,北为金川河。除此之外,还有玄武湖和莫愁湖宛如两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南京的城东和城西。

  南京是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著名的七大古都之一,历史上先后有十个朝代在此定都,分别是:东吴、东晋、南朝时的宋、齐、梁、陈、以及后来的南唐、明初、太*天国和***,故而南京又被称作“六朝古都”、“十朝都城”。历朝历代为南京留下了许多名字,如:金陵、秣陵、建邺、建康、蒋州、江宁、昇州、集庆、应天、天京等,有些名字作为南京的地名沿用至今。

  今日南京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管道等运输方式齐全,是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同时,南京也是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和全国六大通讯枢纽之一。目前已形成了以“电子、石化、钢铁、汽车”四大支柱产业。金陵石化、南汽集团、熊猫电子等著名企业实力雄厚、产品畅销国内外。此外,南京科教实力雄厚,综合实力仅次于北京、上海。教育、科技的发达,为南京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城市品牌)

  南京城市品牌众多,多次被评为全国十佳卫生城市、全国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南京的绿化水*全国闻名,森林覆盖率达到23%。南京的市树是雪松,市花为梅花。

  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南京丰富的旅游资源,东以钟山风景区为主,囊括了中山陵、明孝陵、灵谷寺以及玄武湖;西以石城风景区为看点;南以著名的秦淮风光带为主打;北以沿江风景区为主,包含了长江大桥、阅江楼和静海寺等景点。

  说到咱们南京,不得不提的就是与“吃”、“喝”、“玩”、“穿”相对应的四大特产:盐水鸭、雨花茶、雨花石和云锦;集山、水、城、文为一体的南京,山川形胜,虎踞龙蟠,大气磅礴,正以博大的胸怀迎接着八方来客。

  

  国防园的所在地,远在公元前333年楚威王修建的金陵邑城堡;其后,东吴孙权鉴于石头山地势险要,为扼守建康门户,于公元212年在金陵邑旧址上筑石头城,建烽火台;东晋义熙年间,又建造“入汉楼”,成为建康军事重镇;唐末再修石头城,到明朝,朱元璋又扩建了中外闻名的南京城墙,对石头城进行了加固和修复。现在山的西面脚下有一公里多的城墙,是历史的原物。城墙上有块巨石,因大自然的风化,酷似狰狞恐怖的鬼脸,所以这段石城遗址又名鬼脸城,是著名的石城风景区重要组成部分,已被列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九七五年,时任***副**的***同志专程陪同朝鲜首相***前来参观。

  昔日的军事重地,召集已成为南京市著名的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场所。她由国防教育馆、军兵种馆、英模馆、国防科技馆、重兵器场、模拟演练场和军体娱乐园等组成。“国防教育馆”名有原**副*****题写;“军兵种馆”名由***长***题写;张爱萍、江渭清、杜*、向守志等领导也分别为国防园题了词。

  右侧大草坪上的双拥模范城纪念碑,是南京市1993、1994、1997三年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后,收集了***同志的手迹专门铸成的。石塑的两手紧握,象征军民携手并进;她像一个嘴巴,象征军民唇齿相依。

  现在,我们看到的展览馆二楼,正是新*对外开放的“神舟”号飞船展示厅,厅内展出我国发射回收成功的“神舟”号载入飞船模型,它按照原物尺寸的三分之一,由国家航天工业总公司特为南京制作,这是全国首次公开展出的“神舟”号仿真模型,是寻常人不易看得见的。这个模型与“神舟”号飞船原物一模一样,这次可以请大家亲眼目睹并仔细参观拍照留念。这个展览馆内还同时展出了大量的长征火箭和宇宙飞船的大量实物照片及文字资料。这种参观机会也是不多的。

  在展览馆的后面一座馆,正是大家最感兴趣,也是最有刺激的新*开放的“太空遨游馆”。它通过国家航天部特制的大型动感*台和宽银幕电影,运用高科技的声、光、电、3d动画和仿真模拟等手段,使观众随着座椅左右、上下、前后摇摆振动,加上配合默契的银幕视觉技术,您就仿佛逼真地乘在太空飞船里,进行紧张而又舒畅、惊险而又飘渺的“太空遨游”,使您产生身临其境,前所未有的感觉。“遨游太空、其乐无穷”。各位游客请不要失去这个难得的机会,不妨去亲自体验一下。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