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经济调查报告(五)份

首页 / 调查报告 / |

  家庭经济调查报告 1

 农民,这个特殊的称谓,从它的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与土地结下了深厚的情谊。1949年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农民一改千百年来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彻底地作了主人。历史的年轮驶入改革开放的今天,农民的政治地位和生活状况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能够代表一个国家真正实力的不是所谓的GDP,而应该是广大农民的生活水*,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低层,是最具有发言权的。另一方面党和国家对农村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颁布的大量政策都本着利民惠民的目的。尤其是*年来农业税的免除到按亩的补贴,都让我们广大农民的家庭负担大大减轻,当然这只是国家对刺激农村生活水*提高的政策的典型代表,还有许多其他的政策比如:九年义务教育学杂费免除、农村医疗保险等等,这些都为农民是实现增收解决了许多的问题。

  一、农民收入篇。

  在本次调查中,人均收入在800元以下的家庭仅占调查家庭总数的2%,13%的家庭人均收入在800—1500元这个范围内,有54%的家庭人均收入在1500—3000元这个范围内,人均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家庭占到了31%。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农民的收入就前几年比增加了很多,然而对农民而言赖以生存的农业竟然不是收入的主要部分。农业方面的净收入在20xx元以下的家庭占33%,52%家庭的农业方面的净收入在20xx—3000这个范围内。对那些人口多的家庭这点钱如果人均下来就真的没多少了。调查发现90%的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竟然是外出打工,其他方面的收入主要来源加在一起才占总家庭的10%。*些年随着外出打工的热潮高涨,我们农民们也意识到了守着那“一亩三分的”是多么的没有前途。外出打工成了农民挣钱的最佳途径,也成了大多数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这也是当前农民收入提高的主要原因。而另一方面,随着物价的上涨,种子、农药、化肥等的价格也提高了很多,这就使农业生产成本增加了,又加上农民现在都有了“惰性心理”,他们对农作物没有很好的养护导致了农业产量下降,这样农业方面的收入就没剩下多少了。其实无论怎样,单纯的种植这种作物是无法获得令人可喜的收益的。

  二、农民的生活消费。

  有13%的家庭把收入主要花在子女的教育上,这主要是些年轻的家庭。对于那些年龄稍微大点的人他们主要用来维持生活,这部分的家庭占到了15%,因为他们子女的事差不多都办完了,他们也就没有太多的牵挂了,现在只要慢慢地赚着钱花着撑到自己么有能力时候有子女赡养了。他们都没有想到为自己以后养老,在这里人有能力的时候都全都是为了孩子到老的时候就依靠孩子了。在家庭收入的主要用途方面59%的家庭选择了“其他方面”,这其他方面主要都是建房子,办喜事方面的,这些家庭都是有快成年或刚成年的孩子。现在无论在什么地方结婚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中国的房价是那么的高,即使在农村可能没有那么的贵,但对于仅有定点收入的农民来说这也算是一笔超大的开销了。虽然现在我们农民的收入增加了,但是还是有66%的家庭感觉经济有点紧张,这些多为子女比较多的家庭,还有些是有病人的家庭,毕竟医保在我们那里还没有实行起来。32%的家庭感到基本需要能得到满足,仅有2%的`家庭认为生活富足了,毕竟离小康水*还有一段距离的。对于比较担心的问题93%的家庭都选择了收入没有保障,在农村几乎所有的人都处在失业中,那些外出打工的工作没保障有时候不要把身体搭进去就好了,在家里的人就只能盼望着能风调雨顺有个好的收成,而*年来的气候异常的很难有风调雨顺了。其他选的较多的是“家里有人生病”,“孩子不孝顺”,“治安状况不好”,关于农业方面的几乎没有人选择,或许他们真的感觉种地没什么前途了吧!

  此次调查的分析,总体而言,农民生活仍处于温饱状态,过着艰苦的日子。这次调查不够全面,也不具有太强的说服信,没有佐证和足够的资料,但是这是农村真正的实际情况,没有夸大也没有虚假的成分。实现农民收支的*衡,提高农民的生活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希望在各方面力量的努力下:能够使农民更快地迈上幸福、富裕的康庄大道,使国家更加繁荣富强,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

  调查人:xx

  家庭经济调查报告 2

  为贯彻落实好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我区组成了由区、乡两级农经人员参加的26人的调查组。调查组从3月15日开始,历时*1个月对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包括经**有关部门批准成立的各种协会、专业社、服务站(中心)、研究会等专业合作经济组成中介服务组织和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但符合 民办、民管、民受益 原则已成雏形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行了调查。从调查的情况看,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官办的、也有民办的。特别是*年来,围绕我区四大基地建设,民办的以协会、研究会建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运而生,主要分布于温室大棚、红枣、水果、养牛、养鸡、酿醋、种植等产业当中,以民办联办、自发半自发组建的 民办、民管、民受益 组织已达22个,目前已有会员1767名,可带动农户33192户,这些组织的发展,大力促进了我区四大基地的发展。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组织形成背景和发展现状

  从我们这次调查情况看,我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分为官办、民办、官**办、企**办四种形式。官办的主要以在科协管理登记为主,这些组织主要是按农业服务体系,以农技、农经、畜牧、水产、林果、农机、水利、乡镇企业、科技服务等组织建立的行业协会组织,这些组织主要是依托区、乡两级服务部门,结合村级干部与技术能手,行业带头人建立的组织。这些组织的建立与发展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以来,这些组织在推动农村各产业的发展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从耕作技术、管理技术、品种改良、生产环节,到灌溉、施肥、防病治病、新技术推广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官**办是第二种形式。象我区的枣业协会、奶业协会、养牛协会等都属于官**办,这些组织是适应我区*年来绿色农业中心建设,建立蔬菜、红枣、养殖、加工四大基地应运而生的。因为随着四大基地的建立,大量的产品要进入市场,这些产品能不能占领市场,这就需要生产者在生产和销售环节当中,推广优良品种,按无公害标准化规程组织生产。想按这样生产销售,就必须把生产者组织起来,但是按计划经济的老一套去组织生产,生产者接受不了,所以这样就形成了官**办,**主要进行技术服务、技术指导、人员培训、信息咨询,生产者自己按自愿原则以产品组建协会,在生产技术、园区管理、产品包装销售等环节进行合作。

  企**办是第三种形式。象我区的博瑞乳业奶牛合作社和怀仁醋业协会都属于这种形式。这种形式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因为单家独户的农户小生产很难适应市场的要求,从产品质量、生产规模、加工包装、产品标识、宣传广告都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生产农户自发的组织起来,与企业联手组建协会,进行合作生产、销售。

  二、类型与特征

  生产合作型。象我区以乡(镇)组建的温室协会,就是以生产合作为主,辅以销售合作技术服务合作的'民办组织。如东赵乡温室协会目前有分会9个,会员454名,他们的主要合作内容有流转互换土地,协调担保贷款,建棚物资购买,互助整修墙体,供水供电收费管理,疫病防治,新品种推广示范,园区管理,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协调合作销售等。他们通过几年来的合作生产、销售,有力地推进了全乡温室大棚的发展,三年的时间由过去200余亩发展到现在的20xx多亩。

  销售合作型。象我区的奶牛协会,从94年以来,主要以销售合作为主,如我区的博瑞乳业从9x年以来发展销售合作型会员进行牛奶生产,至20xx年,全区已有会员100多个,多年合作销售牛奶300多万斤。从20xx年开始博瑞乳业组建了奶牛生产合作社,计划建成千头奶牛养殖园区,与养殖户进行生产、销售、技术合作目前,这个合作社正在建设张庆乡北胡乔奶牛园区和修文镇陈侃村奶牛园区,入园奶牛已达500余头,预计两个月后,这两个园区就可投入生产。

  科技服务型。象我区的红枣协会就是以产业规划、培训枣农、传授信息、出谋划策、咨询服务为主的服务组织。目前已有会员100多名,这个协会的建立大力推进我区红枣产业的发展,特别是红枣加工的大发展。目前已有50多户红枣加工户,如协会副会长创办的丰元枣业已形成600万斤的生产加工能力。

  家庭经济调查报告 3

  此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地大学生家庭经济情况,从而进一步反映出当地经济状况的发展,在此次社会实践调查当中,本人采访了相关单位部门以及主要的采访对象——当地的大学生。此次调查历时3天(网上调查除外),从8月22日到8月24日,喜逢盛夏,钦城小镇夏意正浓,却未减本人此次调查实践活动的热情与兴致。原本计划采访钦州市各个县区教育局的,但由于有些部门路途遥远,以及人力、物力有限,加之电话又联系不上,因而在数据方面科学性不是很高,但仍不失为一种了解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手段与方法,本次活动当中采用了直接面对面访谈,调查表抽样调查、网上随机抽样调查等多方面的方法,以尽可能做到公正、严谨与科学并存。此次调查表明:当地大学生家庭经济负担总体上讲是良好的,但仍存在少数学生需要国家的大力帮助。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社会进步,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上。特别是最*几年,我国**在教育事业这块更是加大了投资力度,诸如生源地贷款、高校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等各种各样的政策陆续出台,使广大学子圆了大学梦。在此种情况下,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遂开展了题为“关于钦州市大学生家庭经济负担调查”的报告活动。此次活动,本人把地点放在了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生我养我的地方——这个边陲小城市上。广西,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举足轻重的省区,但也因为是处于西部落后地区,国家的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到实施总是最后在这里。比如生源地贷款,也是先在别的地方试验之后才在这几年里搬到广西来。这也是国家的一贯政策,在此本人也不便多加评论。

  再谈及调查地点之前,我们不得不提及一下钦州市的地理环境。钦州市位于北部湾海面不远处,拥有钦州港这一大港,与防城港、北海港成三角形围绕着首府南宁,应该说区位地理优势是十分明显的,但为何至今仍是一个落后的小城市?也许我们可以从教育这个层面去了解。钦州市所管辖的地区内唯有一所二本的学院,而且就区内排名来看也是差强人意的。可以说市里就教育这一块办得还不够好,还未能引进更强大的师资力量,从而培养出属于我们钦州人自己的人才。当今社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乃至真理,但“生产”科技的主体却是人才,而并非是技术本身。没有足够的人才作为基础,就算是引进更多的资金也未必是件好事。适逢其会,在钦州市钦南区大番坡镇至钦州港沿海一带,据说有天津的投资开发商来此投资,准备打造一个全新的滨海新城。但外来的始终是外来的,其主要的目的还是利益至上,在打造滨海新城项目上不会更多地考虑当地老百姓的利益,这也许就是引进“外资”的弊病吧。

  在调查之前,本人猜想:钦州市大学生家庭经济负担总体情况应该是不错的,纵使有极其贫苦的也是有数的几个。为何会作出如此猜测,归其原因,在前面也有提及。在地理位置上可以说钦州市依山傍水。俗话说的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钦州也的确是这样的一个城市。在海,养起了鱼虾、蚝柱(一种水产养殖,蚝,就是牡蛎);在山,种起了甘蔗荔枝。这可不比百色河池那边满山的石头,可以说钦州人是比较富裕的。而且能上完高中读大学的人,家里特别贫困的不多才是。但预测与调查的结果还是有些出入的。

  在市教育局本人了解到这两年市里考上大专以上的人数差不多,大概有18000人左右,本科以上10000左右。除去回高中复读的,当地大学生应该有15000左右。而本人说调查的不过数十份而已,从统计学原理上讲,是十分缺乏科学性与严谨性的。因此,若是调查结果与当地的情况不符或者有所出入,还望相关部门谅解。在市教育局,我从资助办陈老师那里了解到,县以下地区学校贫困生档案表的建档率大概在34%左右;而在市里高中的建档率只有16%左右。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就算是在一个小城市里,其家庭经济状况也是大不相同的,而且能在市里就读的学生一般家庭经济条件都比较好。而在城乡地区就读的家庭经济情况相对来说就比较差了。这一点从钦南区教育局卫老师那里可以得到佐证。

  因为本人也是办理生源地贷款学生当中的一个,所以在暑假去钦南区教育局办理相关手续时顺带咨询了解了一些内容事项,当中我了解到了部分公开的资料。比如说去年放贷人数大约有1200人左右,而截至访问当天,今年放贷的人数也有了900多人;而后我在与黄老师聊天当中又了解到与去年相比,今年的放贷人数大大增多,据说有望突破1500之多。这只是南区教育局这边的放贷情况,在钦北区、灵山县以及浦北县等地的教育局放贷情况则稍微少之。1500,看似很多(占有10%左右),但是在其他市里面,仅一个县的放贷人数就远超XX人之数。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异?是我们教育局宣传工作做得不好,还是我们市里的学生经济条件更好?一时还难以下绝伦,但从今年这1500人当中我们可以看出,教育局的宣传工作还是很有成效的,这是值得肯定的。在这次交流当中,有一件事情一直然我难以释怀。交谈中黄老师告诉我,她说在办理发放贷款手续过程当中遇到些让她感到难受甚至心酸的事情。黄老师说经常有学生(家长)打电话来询问,“我(们)可以贷款吗?不用什么抵押的吧?我(们)家没房没钱……”,从这可以看出他们对国家助学贷款的不相信,又夹带着些许惊喜与彷徨……不过中的来说此次访谈我还是了解了钦州市大学生家庭经济负担的一个概况,尽管不尽详实。那就是大部分学生的家庭经济还是小康的,但不排除有贫困乃至十分贫困的学生,这一点又可以从另外一个活动当中得到证实。

  “情系钦州——xx爱心助学活动”是由钦州市资助工作组主办、市教育局承办、钦州市广播电台和金茂房产公司协办的一个圆贫困学子大学梦的爱心活动。尽管资助的学生每年不过10人左右,但他们都是成绩优良的学生,其家庭情况在钦州市大学生当中也是少有的困难的。从这个活动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地大学生家庭经济负担也是颇为严峻的。

  除了以上所了解的情况以外,本人还自行开展了一个网上调查和到当地大学抽样调查的活动。在这几十份调查表当中,我将其进行了分门别类:一类是小康水*以上的,一类是温饱状态以下的。其中小康水*以上的占有37.8%左右,温饱状态的占有62.2%。这与高中贫困生建档率的数据有相当大的出入。这说明在62.2%的`这部分学生当中仍有部分学生是没有建档的,也就是说有大概30%左右的学生处于既不小康也不贫困的水*上。这样一来,3种经济水*的学生的比例基本上是1:1:1的情况,若真是如此,则真的是十分严重的事情了。但为何本人开头还说当地大学生经济负担还良好呢?这得从调查表各个选项当中去分析。

  首先要说的是在调查表的最后一题是这样的:

  “您觉得自己家庭经济情况怎么样?

  a. 温饱状态 b.小康水* c.富裕充足 d.其他

  在这37.8%的学生当中绝大部分是自己选的这个选项,我也分析过了,是合理的;但有个别的则是分析过后本人选上去的。那62.2%的学生亦是如此。比如说有这么一张调查表,情况大概是这样的:

  1.省内大学生 2.每年专业费XX~3000 3.伙食600以上 4.乡镇 5.稳定 6.3个 7.3500以上 8.20%~50% 9.有贷款 10.有做兼职 11.增加社会经验 12.温饱状态(调查表附后)

  有几个选项设计的不够合理,比如3和7(可能跟自己从小生活在农村有关),但这位同学最后却选了温饱状态,我不认同,就把他分配到小康那一类了。

  同样的,在分析那30%的贫困生时,也是令人哭笑不得的。明明生活还可以,偏偏就选了温饱;还有的同学选择了其他,不过就是没有同学选c,这又是一种什么现象呢?我想大概跟国情、历史文化有关吧。

  综合以上各个环节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钦州市大学生家庭经济负担还是比较小的。在建档的学生当中也只是相对贫困,也达到温饱状态了,有的还趋向于小康了。从中可以看出钦州市的经济水*还是有发展前景的(由于本人不是专业的经济分析师,具体讲解就不必了)。

  最后要说的是,在此次调查报告中我的感受。

  首先说明,这是本人第一次参加社会暑期实践活动,加之是个人全程独立完成,不周全处还望广大师生、朋友谅解和斧正。此次活动当中有夏日有暴雨,各个地方来回往返,累是难免的,苦是必须的,但乐也融融其中。况且,这也是谅解家乡情况的一种方式,何乐而不为呢?遗憾的是没有体会到团队合作精神,也许下一次活动当中是该组个队,一起行动了。毕竟现在的社会对于团队合作精神的要求越来越高,单枪匹马逞英雄的牛仔时代不知流逝在多少年华以前而一去不复返了。在活动中我对于待人接物一事也有所收获。以前很少做到的现在都可以做到了。比如说以前很少说谢谢、麻烦等客套词的,而且完事之后扭头就走,招呼也不打一个。但在火种中,在学院我会给参与调查的同学道个谢谢,说声麻烦。对于长者,也用了您来称呼。总之这次实践让我距离社会更*一步,离真实跟更真更实。

  此外,针对实践活动遇到的问题,我想提出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比如在宣传国家助学贷款这件事上,仅仅是在学校宣传还不够,我觉得可以在暑假安排学生进行走村入户宣传活动,最起码村里的学生可以在村子里大力宣传一下。这样一届一届的传下去,必然会贯穿十里八乡、千家万户的。对于学生也是一种锻炼和考验,我觉得是可行的(如果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活动,多加这一项也未必不好)而且不必拘泥于高三的学生,毕竟什么都要从“小”抓起啊!

  家庭经济调查报告 4

尊敬的校领导:

  我叫***,是****班的一名学生。家住在*******,家乡主要农作物是小麦和玉米,没有其他的经济作物。由于家中有病重的爷爷,所以父母都不能出外打工,家庭条件不太好。所以本学年我希望申请国家助学贷款,以减轻家庭经济一时之负担。

  家乡**是*原地区,既没有什么天然资源可以开发利用,也没有什么名牌产品商家在那落户。大部分地区以小麦和玉米为主产作物,有些县乡以种植苹果、桃子等果树为主要经济作为。我们村所在的**只是种植玉米和小麦,由于它们比较好管理,大多数的村民都出外打工,以增加家庭经济收入。不愿出外打工的,也都在城里找到了工作,村里所剩下的多是老人和小孩。由于我们家所在村镇很偏僻,交通十分不便。要进城必须走二三里地的土路才能到达油路,让后搭车。一遇到下大雨的时候,因为我们村地势很低,村四周向外通的道路都会被水淹没,出入很不方便。因此即使想种植一些时令的经济作物,往外运卖都是个问题,更不要说是种植果树了。

  我们家因为爷爷常年重病在身,不能参加任何的劳动,否则支气管炎就会发作,而且*常也不能断药,必须经常到医院检查治疗,因此父母能不能出远门打工。前些年家里种植了些番茄、茄子等夏季蔬菜,再加上卖一些粮食的钱,就可以维持爷爷医药费和我的初、高中的学费以及家庭的其他轻微的消费了。由于父亲左眼有角膜炎,看东西很模糊,天气一热就完全看不见了,而且还会有些疼痛。前年父亲

  因为太过于劳累,右腿脚后跟突然疼痛的厉害,*半年都不能干重活,所以母亲就到城里的一个学校餐厅帮人做饭,每月工资只有xxx元,家里只剩下父亲和爷爷了。由于父亲的身体不允许,从那以后家里就不再种植蔬菜了。就单单靠种植小麦、玉米地收入来算:一亩地小麦*均按1000斤,八亩地是xxx斤,一斤小麦按*均偏高的价钱0.80元来算,一年所收的小麦全部卖掉收入是xxxx元。算上种地的投资,化肥、农药、种子、庄稼播种和收割的农机使用费,满打满算不过剩余xxxx元。这是卖掉所有收获的小麦的价钱,在加上留下一部分自己吃的呢?能卖的最多是xxxx斤,也就是xxxx元,也就是说,仅仅是种植小麦的所获得额外经济收入是xxxx元左右。至于玉米地收入和小麦差不多,一年种地的收入大概是4000元。而我们在学校一年的消费(包括学费、生活费)是10000元左右。换句话说,仅仅靠种地的收入,才刚刚够一个大学生在学校一年消费的'二分之一不到,那剩余的二分之一呢?另外家庭必须的生活消费金额呢?如此来算,为之奈何?

  去年我考上大学后,家里把喂了很多年的老牛连同还没有完全长大的牛仔卖了,再加上卖粮食的钱,母亲一年微薄工资和以往每年的积蓄,算是把我大一一年的学费支付了起来。说实在话,交完学费后,家里真的什么都没剩下了。临走时的xxx元的生活费我拿着真有点烫手…当时觉得我真的像一个可恶的资本家一样,把家里仅有的那一点积蓄都榨干了。

  由于家里农活太多,再加上父亲的身体越来越差,去年暑假开学的时候,母亲辞去了自己的工作,在家里做饭、干农活。父亲跟着村子里的人干一些短期的比较轻的活,毕竟这个家还需要一定的生活开支。

  我有两个姐姐,都已经出嫁。听起来这样的家庭或许并不困难,甚至会说我很幸福,这样的家庭生活一定相当的富有。对于一般的家庭可能会是这样的情况。可是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家庭成员只是这本经书的封皮而已,看似诱人的书册封面,或许里面记载着很多充满了生活酸甜苦辣的故事和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艰辛甚至无奈的背景。

  两个姐姐上学时都是中途退学,出外打工。她们俩都是典型的“月光族”,工资不论高低绝不保留,个人消费理念堪称先进,几年打工生活,有时还要家里寄钱过去。现在她们的家庭也并不富有,也都有了自己的孩子,工作所得勉强能够维持自己的生活。有时她们也会给我寄学校去一些生活费,但杯水车薪。

  大一刚入学的时候,我也想申请国家贫困生补助,我的贫困生申请表也盖章了,可是由于忘记开三级证明了,觉得交上申请表也没有用,所以就没有交。我想在学校的时候,找一个兼职,可以边工作边学*,这样会给家里减轻一些经济负担。刚开始的时候我找了一个,但父亲怕影响我学*,坚持不让**。另外在大一后半期我担任了班级班长的职务,学*、生活、工作、休息,我不得不放弃继续找兼职的打算,所以在学校里的所有开支就只能靠家里了。大二我竞选里团总支副**,可能我还不会有时间找兼职,来补贴生活费。所以我想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来缓解家里一时的经济负担。

  家庭经济调查报告 5

  此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地大学生家庭经济情况,从而进一步反映出当地经济状况的发展,在此次社会实践调查当中,本人采访了相关单位部门以及主要的采访对象——当地的大学生。此次调查历时3天(网上调查除外),从8月22日到8月24日,喜逢盛夏,钦城小镇夏意正浓,却未减本人此次调查实践活动的热情与兴致。原本计划采访钦州市各个县区教育局的,但由于有些部门路途遥远,以及人力、物力有限,加之电话又联系不上,因而在数据方面科学性不是很高,但仍不失为一种了解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手段与方法,本次活动当中采用了直接面对面访谈,调查表抽样调查、网上随机抽样调查等多方面的方法,以尽可能做到公正、严谨与科学并存。此次调查表明:当地大学生家庭经济负担总体上讲是良好的,但仍存在少数学生需要国家的大力帮助。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社会进步,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上。特别是最*几年,我国**在教育事业这块更是加大了投资力度,诸如生源地贷款、高校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等各种各样的政策陆续出台,使广大学子圆了大学梦。在此种情况下,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遂开展了题为“关于钦州市大学生家庭经济负担调查”的报告活动。此次活动,本人把地点放在了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生我养我的地方——这个边陲小城市上。广西,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举足轻重的省区,但也因为是处于西部落后地区,国家的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到实施总是最后在这里。比如生源地贷款,也是先在别的地方试验之后才在这几年里搬到广西来。这也是国家的一贯政策,在此本人也不便多加评论。

  再谈及调查地点之前,我们不得不提及一下钦州市的地理环境。钦州市位于北部湾海面不远处,拥有钦州港这一大港,与防城港、北海港成三角形围绕着首府南宁,应该说区位地理优势是十分明显的,但为何至今仍是一个落后的小城市?也许我们可以从教育这个层面去了解。钦州市所管辖的地区内唯有一所二本的学院,而且就区内排名来看也是差强人意的。可以说市里就教育这一块办得还不够好,还未能引进更强大的师资力量,从而培养出属于我们钦州人自己的人才。当今社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乃至真理,但“生产”科技的主体却是人才,而并非是技术本身。没有足够的人才作为基础,就算是引进更多的资金也未必是件好事。适逢其会,在钦州市钦南区大番坡镇至钦州港沿海一带,据说有天津的投资开发商来此投资,准备打造一个全新的滨海新城。但外来的始终是外来的,其主要的目的还是利益至上,在打造滨海新城项目上不会更多地考虑当地老百姓的利益,这也许就是引进“外资”的弊病吧。

  在调查之前,本人猜想:钦州市大学生家庭经济负担总体情况应该是不错的,纵使有极其贫苦的也是有数的几个。为何会作出如此猜测,归其原因,在前面也有提及。在地理位置上可以说钦州市依山傍水。俗话说的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钦州也的确是这样的一个城市。在海,养起了鱼虾、蚝柱(一种水产养殖,蚝,就是牡蛎);在山,种起了甘蔗荔枝。这可不比百色河池那边满山的石头,可以说钦州人是比较富裕的。而且能上完高中读大学的人,家里特别贫困的不多才是。但预测与调查的结果还是有些出入的。

  在市教育局本人了解到这两年市里考上大专以上的人数差不多,大概有18000人左右,本科以上10000左右。除去回高中复读的,当地大学生应该有15000左右。而本人说调查的不过数十份而已,从统计学原理上讲,是十分缺乏科学性与严谨性的。因此,若是调查结果与当地的情况不符或者有所出入,还望相关部门谅解。在市教育局,我从资助办陈老师那里了解到,县以下地区学校贫困生档案表的建档率大概在34%左右;而在市里高中的建档率只有16%左右。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就算是在一个小城市里,其家庭经济状况也是大不相同的,而且能在市里就读的学生一般家庭经济条件都比较好。而在城乡地区就读的家庭经济情况相对来说就比较差了。这一点从钦南区教育局卫老师那里可以得到佐证。

  因为本人也是办理生源地贷款学生当中的一个,所以在暑假去钦南区教育局办理相关手续时顺带咨询了解了一些内容事项,当中我了解到了部分公开的资料。比如说去年放贷人数大约有1200人左右,而截至访问当天,今年放贷的人数也有了900多人;而后我在与黄老师聊天当中又了解到与去年相比,今年的放贷人数大大增多,据说有望突破1500之多。这只是南区教育局这边的放贷情况,在钦北区、灵山县以及浦北县等地的教育局放贷情况则稍微少之。1500,看似很多(占有10%左右),但是在其他市里面,仅一个县的放贷人数就远超XX人之数。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异?是我们教育局宣传工作做得不好,还是我们市里的学生经济条件更好?一时还难以下绝伦,但从今年这1500人当中我们可以看出,教育局的宣传工作还是很有成效的,这是值得肯定的。在这次交流当中,有一件事情一直然我难以释怀。交谈中黄老师告诉我,她说在办理发放贷款手续过程当中遇到些让她感到难受甚至心酸的事情。黄老师说经常有学生(家长)打电话来询问,“我(们)可以贷款吗?不用什么抵押的吧?我(们)家没房没钱……”,从这可以看出他们对国家助学贷款的不相信,又夹带着些许惊喜与彷徨……不过中的来说此次访谈我还是了解了钦州市大学生家庭经济负担的一个概况,尽管不尽详实。那就是大部分学生的家庭经济还是小康的,但不排除有贫困乃至十分贫困的学生,这一点又可以从另外一个活动当中得到证实。

  “情系钦州——xx爱心助学活动”是由钦州市资助工作组主办、市教育局承办、钦州市广播电台和金茂房产公司协办的一个圆贫困学子大学梦的爱心活动。尽管资助的学生每年不过10人左右,但他们都是成绩优良的学生,其家庭情况在钦州市大学生当中也是少有的困难的。从这个活动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地大学生家庭经济负担也是颇为严峻的。

  除了以上所了解的情况以外,本人还自行开展了一个网上调查和到当地大学抽样调查的活动。在这几十份调查表当中,我将其进行了分门别类:一类是小康水*以上的,一类是温饱状态以下的。其中小康水*以上的占有37.8%左右,温饱状态的占有62.2%。这与高中贫困生建档率的数据有相当大的出入。这说明在62.2%的这部分学生当中仍有部分学生是没有建档的,也就是说有大概30%左右的学生处于既不小康也不贫困的.水*上。这样一来,3种经济水*的学生的比例基本上是1:1:1的情况,若真是如此,则真的是十分严重的事情了。但为何本人开头还说当地大学生经济负担还良好呢?这得从调查表各个选项当中去分析。

  首先要说的是在调查表的最后一题是这样的:

  “您觉得自己家庭经济情况怎么样?

  a. 温饱状态 b.小康水* c.富裕充足 d.其他

  在这37.8%的学生当中绝大部分是自己选的这个选项,我也分析过了,是合理的;但有个别的则是分析过后本人选上去的。那62.2%的学生亦是如此。比如说有这么一张调查表,情况大概是这样的:

  1.省内大学生 2.每年专业费XX~3000 3.伙食600以上 4.乡镇 5.稳定 6.3个 7.3500以上 8.20%~50% 9.有贷款 10.有做兼职 11.增加社会经验 12.温饱状态(调查表附后)

  有几个选项设计的不够合理,比如3和7(可能跟自己从小生活在农村有关),但这位同学最后却选了温饱状态,我不认同,就把他分配到小康那一类了。

  同样的,在分析那30%的贫困生时,也是令人哭笑不得的。明明生活还可以,偏偏就选了温饱;还有的同学选择了其他,不过就是没有同学选c,这又是一种什么现象呢?我想大概跟国情、历史文化有关吧。

  综合以上各个环节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钦州市大学生家庭经济负担还是比较小的。在建档的学生当中也只是相对贫困,也达到温饱状态了,有的还趋向于小康了。从中可以看出钦州市的经济水*还是有发展前景的(由于本人不是专业的经济分析师,具体讲解就不必了)。

  最后要说的是,在此次调查报告中我的感受。

  首先说明,这是本人第一次参加社会暑期实践活动,加之是个人全程独立完成,不周全处还望广大师生、朋友谅解和斧正。此次活动当中有夏日有暴雨,各个地方来回往返,累是难免的,苦是必须的,但乐也融融其中。况且,这也是谅解家乡情况的一种方式,何乐而不为呢?遗憾的是没有体会到团队合作精神,也许下一次活动当中是该组个队,一起行动了。毕竟现在的社会对于团队合作精神的要求越来越高,单枪匹马逞英雄的牛仔时代不知流逝在多少年华以前而一去不复返了。在活动中我对于待人接物一事也有所收获。以前很少做到的现在都可以做到了。比如说以前很少说谢谢、麻烦等客套词的,而且完事之后扭头就走,招呼也不打一个。但在火种中,在学院我会给参与调查的同学道个谢谢,说声麻烦。对于长者,也用了您来称呼。总之这次实践让我距离社会更*一步,离真实跟更真更实。

  此外,针对实践活动遇到的问题,我想提出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比如在宣传国家助学贷款这件事上,仅仅是在学校宣传还不够,我觉得可以在暑假安排学生进行走村入户宣传活动,最起码村里的学生可以在村子里大力宣传一下。这样一届一届的传下去,必然会贯穿十里八乡、千家万户的。对于学生也是一种锻炼和考验,我觉得是可行的(如果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活动,多加这一项也未必不好)而且不必拘泥于高三的学生,毕竟什么都要从“小”抓起啊!


家庭经济调查报告(五)份扩展阅读


家庭经济调查报告(五)份(扩展1)

——家庭经济调查报告

家庭经济调查报告

  在当下社会,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一听到写报告马上头昏脑涨?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家庭经济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庭经济调查报告1

  此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地大学生家庭经济情况,从而进一步反映出当地经济状况的发展,在此次社会实践调查当中,本人采访了相关单位部门以及主要的采访对象——当地的大学生。此次调查历时3天(网上调查除外),从8月22日到8月24日,喜逢盛夏,钦城小镇夏意正浓,却未减本人此次调查实践活动的热情与兴致。原本计划采访钦州市各个县区教育局的,但由于有些部门路途遥远,以及人力、物力有限,加之电话又联系不上,因而在数据方面科学性不是很高,但仍不失为一种了解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手段与方法,本次活动当中采用了直接面对面访谈,调查表抽样调查、网上随机抽样调查等多方面的方法,以尽可能做到公正、严谨与科学并存。此次调查表明:当地大学生家庭经济负担总体上讲是良好的,但仍存在少数学生需要国家的大力帮助。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社会进步,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上。特别是最*几年,我国**在教育事业这块更是加大了投资力度,诸如生源地贷款、高校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等各种各样的政策陆续出台,使广大学子圆了大学梦。在此种情况下,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遂开展了题为“关于钦州市大学生家庭经济负担调查”的报告活动。此次活动,本人把地点放在了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生我养我的地方——这个边陲小城市上。广西,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举足轻重的省区,但也因为是处于西部落后地区,国家的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到实施总是最后在这里。比如生源地贷款,也是先在别的地方试验之后才在这几年里搬到广西来。这也是国家的一贯政策,在此本人也不便多加评论。

  再谈及调查地点之前,我们不得不提及一下钦州市的地理环境。钦州市位于北部湾海面不远处,拥有钦州港这一大港,与防城港、北海港成三角形围绕着首府南宁,应该说区位地理优势是十分明显的,但为何至今仍是一个落后的小城市?也许我们可以从教育这个层面去了解。钦州市所管辖的地区内唯有一所二本的学院,而且就区内排名来看也是差强人意的。可以说市里就教育这一块办得还不够好,还未能引进更强大的师资力量,从而培养出属于我们钦州人自己的人才。当今社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乃至真理,但“生产”科技的主体却是人才,而并非是技术本身。没有足够的人才作为基础,就算是引进更多的资金也未必是件好事。适逢其会,在钦州市钦南区大番坡镇至钦州港沿海一带,据说有天津的投资开发商来此投资,准备打造一个全新的滨海新城。但外来的始终是外来的,其主要的目的还是利益至上,在打造滨海新城项目上不会更多地考虑当地老百姓的利益,这也许就是引进“外资”的弊病吧。

  在调查之前,本人猜想:钦州市大学生家庭经济负担总体情况应该是不错的,纵使有极其贫苦的也是有数的几个。为何会作出如此猜测,归其原因,在前面也有提及。在地理位置上可以说钦州市依山傍水。俗话说的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钦州也的确是这样的一个城市。在海,养起了鱼虾、蚝柱(一种水产养殖,蚝,就是牡蛎);在山,种起了甘蔗荔枝。这可不比百色河池那边满山的石头,可以说钦州人是比较富裕的。而且能上完高中读大学的人,家里特别贫困的不多才是。但预测与调查的结果还是有些出入的。

  在市教育局本人了解到这两年市里考上大专以上的人数差不多,大概有18000人左右,本科以上10000左右。除去回高中复读的,当地大学生应该有15000左右。而本人说调查的不过数十份而已,从统计学原理上讲,是十分缺乏科学性与严谨性的。因此,若是调查结果与当地的情况不符或者有所出入,还望相关部门谅解。在市教育局,我从资助办陈老师那里了解到,县以下地区学校贫困生档案表的建档率大概在34%左右;而在市里高中的建档率只有16%左右。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就算是在一个小城市里,其家庭经济状况也是大不相同的,而且能在市里就读的学生一般家庭经济条件都比较好。而在城乡地区就读的家庭经济情况相对来说就比较差了。这一点从钦南区教育局卫老师那里可以得到佐证。

  因为本人也是办理生源地贷款学生当中的一个,所以在暑假去钦南区教育局办理相关手续时顺带咨询了解了一些内容事项,当中我了解到了部分公开的资料。比如说去年放贷人数大约有1200人左右,而截至访问当天,今年放贷的人数也有了900多人;而后我在与黄老师聊天当中又了解到与去年相比,今年的放贷人数大大增多,据说有望突破1500之多。这只是南区教育局这边的放贷情况,在钦北区、灵山县以及浦北县等地的教育局放贷情况则稍微少之。1500,看似很多(占有10%左右),但是在其他市里面,仅一个县的放贷人数就远超XX人之数。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异?是我们教育局宣传工作做得不好,还是我们市里的学生经济条件更好?一时还难以下绝伦,但从今年这1500人当中我们可以看出,教育局的宣传工作还是很有成效的,这是值得肯定的。在这次交流当中,有一件事情一直然我难以释怀。交谈中黄老师告诉我,她说在办理发放贷款手续过程当中遇到些让她感到难受甚至心酸的事情。黄老师说经常有学生(家长)打电话来询问,“我(们)可以贷款吗?不用什么抵押的吧?我(们)家没房没钱……”,从这可以看出他们对国家助学贷款的不相信,又夹带着些许惊喜与彷徨……不过中的来说此次访谈我还是了解了钦州市大学生家庭经济负担的一个概况,尽管不尽详实。那就是大部分学生的家庭经济还是小康的,但不排除有贫困乃至十分贫困的学生,这一点又可以从另外一个活动当中得到证实。

  “情系钦州——xx爱心助学活动”是由钦州市资助工作组主办、市教育局承办、钦州市广播电台和金茂房产公司协办的一个圆贫困学子大学梦的爱心活动。尽管资助的学生每年不过10人左右,但他们都是成绩优良的学生,其家庭情况在钦州市大学生当中也是少有的困难的。从这个活动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地大学生家庭经济负担也是颇为严峻的。

  除了以上所了解的情况以外,本人还自行开展了一个网上调查和到当地大学抽样调查的活动。在这几十份调查表当中,我将其进行了分门别类:一类是小康水*以上的,一类是温饱状态以下的。其中小康水*以上的占有37.8%左右,温饱状态的占有62.2%。这与高中贫困生建档率的数据有相当大的出入。这说明在62.2%的这部分学生当中仍有部分学生是没有建档的,也就是说有大概30%左右的学生处于既不小康也不贫困的水*上。这样一来,3种经济水*的学生的比例基本上是1:1:1的情况,若真是如此,则真的是十分严重的事情了。但为何本人开头还说当地大学生经济负担还良好呢?这得从调查表各个选项当中去分析。

  首先要说的是在调查表的最后一题是这样的:

  “您觉得自己家庭经济情况怎么样?

  a. 温饱状态 b.小康水* c.富裕充足 d.其他

  在这37.8%的学生当中绝大部分是自己选的这个选项,我也分析过了,是合理的;但有个别的则是分析过后本人选上去的。那62.2%的学生亦是如此。比如说有这么一张调查表,情况大概是这样的:

  1.省内大学生 2.每年专业费XX~3000 3.伙食600以上 4.乡镇 5.稳定 6.3个 7.3500以上 8.20%~50% 9.有贷款 10.有做兼职 11.增加社会经验 12.温饱状态(调查表附后)

  有几个选项设计的不够合理,比如3和7(可能跟自己从小生活在农村有关),但这位同学最后却选了温饱状态,我不认同,就把他分配到小康那一类了。

  同样的,在分析那30%的贫困生时,也是令人哭笑不得的。明明生活还可以,偏偏就选了温饱;还有的同学选择了其他,不过就是没有同学选c,这又是一种什么现象呢?我想大概跟国情、历史文化有关吧。

  综合以上各个环节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钦州市大学生家庭经济负担还是比较小的。在建档的学生当中也只是相对贫困,也达到温饱状态了,有的还趋向于小康了。从中可以看出钦州市的经济水*还是有发展前景的(由于本人不是专业的经济分析师,具体讲解就不必了)。

  最后要说的是,在此次调查报告中我的感受。

  首先说明,这是本人第一次参加社会暑期实践活动,加之是个人全程独立完成,不周全处还望广大师生、朋友谅解和斧正。此次活动当中有夏日有暴雨,各个地方来回往返,累是难免的,苦是必须的,但乐也融融其中。况且,这也是谅解家乡情况的一种方式,何乐而不为呢?遗憾的是没有体会到团队合作精神,也许下一次活动当中是该组个队,一起行动了。毕竟现在的社会对于团队合作精神的要求越来越高,单枪匹马逞英雄的牛仔时代不知流逝在多少年华以前而一去不复返了。在活动中我对于待人接物一事也有所收获。以前很少做到的现在都可以做到了。比如说以前很少说谢谢、麻烦等客套词的,而且完事之后扭头就走,招呼也不打一个。但在火种中,在学院我会给参与调查的同学道个谢谢,说声麻烦。对于长者,也用了您来称呼。总之这次实践让我距离社会更*一步,离真实跟更真更实。

  此外,针对实践活动遇到的问题,我想提出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比如在宣传国家助学贷款这件事上,仅仅是在学校宣传还不够,我觉得可以在暑假安排学生进行走村入户宣传活动,最起码村里的学生可以在村子里大力宣传一下。这样一届一届的传下去,必然会贯穿十里八乡、千家万户的。对于学生也是一种锻炼和考验,我觉得是可行的(如果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活动,多加这一项也未必不好)而且不必拘泥于高三的学生,毕竟什么都要从“小”抓起啊!

家庭经济调查报告2

  一、调查背景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社会进步,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上。特别是最*几年,我国**在教育事业这块更是加大了投资力度,诸如生源地贷款、高校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等各种各样的政策陆续出台,使广大学子圆了大学梦。在此种情况下,我们要调查一下广大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因为上学所花销的费用对家庭的影响。此次活动,我们调查小组把地点放在了东华理工大学在校大学生上。

  二、调查分工

  我们开了多次会议并讨论。我们调查小组共有六人,我们分为三组,每组两人,第一组为实体调查,即到学生中去做走访问卷调查;第二组为前期资料收集,调查期间的沟通协调;第三组为后期资料整理,问卷分析等后期工作,最后大家一起写总结论文报告。

  三、 调查目的

  通过了解大学生家庭经济负担状况,从而引导大学生对自身有更明确的定位,树立正确的理财目标及消费观念。在危机四伏的时代能够从容面对挑战,承担起自己肩上的责任,为家庭经济有所贡献。

  四、 调查内容

  我们在调查之前,收集了很多前人做过类似调查的文本,学*了其中好的方面,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办法,我们精心设计了很多问题,有对家庭经济的,父母工作的,家庭成员的,个人花销的等等。

  正文:

  现在就我们的调查进行统计分析如下:经过为期一周的走访调查,通过网络和问卷我们掌握了许多资料,有一百多位的热心同学参与了此次调查,我们很欣慰。

  1、 在我们的调查人员中,有多达将*62%是男生,由于调查是在我们自己学校进行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我们学校的男女比例问题。调查中对其家庭所在地的调查显示,有将*一半学生的家庭所在地是在农村,随着乡镇,县城,地级市,省会城市的家庭所在地人数都越来越少,对此我们认为大学生来自农村的还是居多的。而且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家庭成员都达到了四人或者更多,其余的都是独生子女家庭,这也许也是我国计划生育的成果显示吧!

  2、 对于大学生家庭的经济来源问题,调查中外出打工收入占24%,工薪收入占了将*34%,其余的就是务农为16%,经商收入占16%。对于他们的家庭月收入调查显示,有相当大的一部分都是在1500—3000、3000—10000元左右,然而这个大学每年学费问题,调查中几乎都达到了4000—6000,加上同学们每个月的生活费问题,500—1000、1000以上元的都占了相当一部分,这从中就可以看出现如今大学生的家庭经济负担情况还是比较严重的。

  3、 大学生话说都已经是成年人,也应该有自己的生活能力了,可是在调查中显示,大学生的生活来源大家都是直接依靠父母,这也反映了大学生对于父母的依赖的确是太大了。当被问及是否愿意通过勤工检学来减轻家庭负担时,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是愿意的,还有一部分说要视情况而定,当然也少些同学是不愿意的。然而对于没有勤工俭学的调查中,他们大多是说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精力,当然还有的是为了把精力放在学*上,也有比较多的同学是说没有可利用的渠道得到合适的勤工俭学机会,同样,还是有同学根本不愿意的,也许他们的家庭经济情况好些吧,至少我们是这么想的。

  4、 对于现如今的中国高校的收费问题,这也是同学们及家长们比较关注的问题。就我们学校收费问题,有30%的同学认为收费比较合适,同样有23%的同学没有看法,表示并不清楚,还有41%的同学认为是略有不妥的。对于中国高校

  应如何解决大学生的经济负担呢?同学们各述主见,有较多还是对这个大学收费是有些意见的,认为要尽量降低对学生的收费,也有比较多的同学希望学校对家庭困难的学生减免学费,发放生活补助,也有一部分同学认为学校的东西好像都卖的比较贵,希望尽量降低校内商品的物价,也希望学校能增多奖学金的名额,提供多一点勤工俭学的岗位。

  当被问及同学们除了学费、必需的生活费之外,还有什么因素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时,同学们大多都是把钱花在了手机、电脑等消费上,还有同学是把钱大多花在请客吃饭。由于谈恋爱而产生的一些消费上,同样也不乏一些由于攀比等带来的奢侈消费,也有些不确定的消费在里面,这就导致了现如今大学生的生活状况,大学生的家庭经济负担状况了。

  下面是我们根据调查表所做出的统计:

  根据调查分析我们认为现今我校大学生有以下特点:

  1、大多数学生走理性消费路线

  从总体上看,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正逐步向开放化、前卫化发展,但传统的理性消费观念仍是主流。绝大多数学生在消费时考虑最多的因素是商品或服务的质量、价钱,追求物美价廉。

  2、消费要求张扬个性

  “手机、笔记本电脑一样都不能少。”假期回来,常常会发现班里很多同学换了新手机,而且同学几乎都拥有笔记本电脑。

  3、大学生“月光族”

  调查还显示,大多数学生每月花费基本没有节余,少数同学遇到超支现象,会找同学借用,或预支下月费用。

  4、大多数人理财观念淡薄,财商不高

  没有坚持记帐的*惯,大多数学生不明确到一个月的钱用在什么地方,是否合理。很少有学生选择银行储蓄,没有存款的*惯。在校大学生,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在股票、外汇、基金、债券、保险等市场上投资,并且对这方面的投资方法知之甚少,大多数人认为能做好资产保值已经很不错了。

  针对本小组的调查、分析、研究、我们对现如今大学生经济负担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做好整体规划:每个月可以使用的资金为多少,每月的经常性开支为多少,留取每月资金总额的20%作为备用资金,以应该计划外支出,如外出、购书等。做好个人财务账本。这样不仅能清晰的看出每个月的支出状况,同时能更好的预测未来几个月大概的支出情况。

  2、养成储蓄*惯:可以有计划地将自己不用的钱存成三个月定期储蓄或活期储蓄,然后按照计划有规律地进行支取。另外,还可以开一个带有自动理财功能的“综合理财账户”,这样,家长寄去的钱可以自动转为定期存款,而支取的时候,银行电脑系统会自动计算,支取损失最小的存款。最大程度上实现资金的有效配置。

  3、树立勤俭意识: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城市,家庭条件更是贫富不一,所以,不能盲目攀比,应该把有限的钱花在最需要的地方,不该花的钱一分也不能乱花。除了4年间的学费5万元、基本生活费(吃饭、学*资料钱按600元/月计)约2万元,建议额外支出部分或者全部由学生通过打工挣得。

  4、学会精打细算:大学生活的消费中有很多省钱的窍门,比如买二手货、选择优惠电话卡、办购物打折卡等等。注意学*省钱窍门,尽量别花冤枉钱,更多地考虑所购物品的性价比和自己的承受能力。比如电子产品,能用学校的就用学校的,或者几个同学合买、淘二手货,把奢侈消费压缩到最低。

  5、学会记账和编制预算:这是控制消费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坚持把收支情况整理并记在本子上,就可以掌握自己的收支情况,看看哪些是不必要的支出,哪些是可以控制的支出,哪些是可有可无的支出,对症下药,对今后的开支做出必要的修改,达到控制的目的。

  6、 勤工俭学 :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适当进行勤工助学活动,学会自立,不但能减轻家庭负担,还能使学生从勤工俭学中体会父母的辛劳,由此树立自立、自强的上进心,为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良好基础。这种理财增值方式,应该成为大学生理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认为只有这样锻练下去,我们大学生才可以拥有良好的经济观念,才会体会到父母的辛苦,使其自身更加努力,去学*更多的知识回报父母,也只有这样可以使他们在走出校园之后,不再成为啃老族、拼爹组等。这样他们才可以在这个危机四伏的时代能够从容面对挑战,承担起自己肩上的责任,为祖国为家庭经济有所贡献。

  在最后我们小组真诚的希望广大学生可以看到自身的不足,并努力改正。

  获得体会:

  1、首先问卷要设计合理,对于问卷我们是网上搜集资料和自己精心设计的。

  2、调查中团队要乐意配合,有团队意识和精力。随时保持沟通联络。有时候也会遇到分歧,不过最后都愉快的解决了。

  3、这次我们组开始做的时候没有规划,后来调整了,分工明确,有目的地去做一件事,效率提高了好多。

  4、一个课题,需要统筹规划,合理分工,需要每位组员的积极参与,需要大家各抒己见,互帮互助。合作,永远比单刀独闯天下要高效、容易、完美地多。

  5、要学会分析遇到问题的根本所在,会独立思考寻求解决的.办法,更要学会向他人请教。切忌遇事便妥协,忌消极悲观。

  6、交谈是一种艺术,掌握一定的技巧可以使彼此谈话更融洽,也有利于你获得最有效的信息。这次的调查,我们深深体会到了这点。

  8、当然,我们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问卷做的不够全面,问卷数量有限,问卷时同学不过配合等。

家庭经济调查报告3

  为贯彻落实好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我区组成了由区、乡两级农经人员参加的26人的调查组。调查组从3月15日开始,历时*1个月对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包括经**有关部门批准成立的各种协会、专业社、服务站(中心)、研究会等专业合作经济组成中介服务组织和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但符合 民办、民管、民受益 原则已成雏形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行了调查。从调查的情况看,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官办的、也有民办的。特别是*年来,围绕我区四大基地建设,民办的以协会、研究会建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运而生,主要分布于温室大棚、红枣、水果、养牛、养鸡、酿醋、种植等产业当中,以民办联办、自发半自发组建的 民办、民管、民受益 组织已达22个,目前已有会员1767名,可带动农户33192户,这些组织的发展,大力促进了我区四大基地的发展。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组织形成背景和发展现状

  从我们这次调查情况看,我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分为官办、民办、官**办、企**办四种形式。官办的主要以在科协管理登记为主,这些组织主要是按农业服务体系,以农技、农经、畜牧、水产、林果、农机、水利、乡镇企业、科技服务等组织建立的行业协会组织,这些组织主要是依托区、乡两级服务部门,结合村级干部与技术能手,行业带头人建立的组织。这些组织的建立与发展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以来,这些组织在推动农村各产业的发展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从耕作技术、管理技术、品种改良、生产环节,到灌溉、施肥、防病治病、新技术推广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官**办是第二种形式。象我区的枣业协会、奶业协会、养牛协会等都属于官**办,这些组织是适应我区*年来绿色农业中心建设,建立蔬菜、红枣、养殖、加工四大基地应运而生的。因为随着四大基地的建立,大量的产品要进入市场,这些产品能不能占领市场,这就需要生产者在生产和销售环节当中,推广优良品种,按无公害标准化规程组织生产。想按这样生产销售,就必须把生产者组织起来,但是按计划经济的老一套去组织生产,生产者接受不了,所以这样就形成了官**办,**主要进行技术服务、技术指导、人员培训、信息咨询,生产者自己按自愿原则以产品组建协会,在生产技术、园区管理、产品包装销售等环节进行合作。

  企**办是第三种形式。象我区的博瑞乳业奶牛合作社和怀仁醋业协会都属于这种形式。这种形式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因为单家独户的农户小生产很难适应市场的要求,从产品质量、生产规模、加工包装、产品标识、宣传广告都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生产农户自发的组织起来,与企业联手组建协会,进行合作生产、销售。

  二、类型与特征

  生产合作型。象我区以乡(镇)组建的温室协会,就是以生产合作为主,辅以销售合作技术服务合作的民办组织。如东赵乡温室协会目前有分会9个,会员454名,他们的主要合作内容有流转互换土地,协调担保贷款,建棚物资购买,互助整修墙体,供水供电收费管理,疫病防治,新品种推广示范,园区管理,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协调合作销售等。他们通过几年来的合作生产、销售,有力地推进了全乡温室大棚的发展,三年的时间由过去200余亩发展到现在的20xx多亩。

  销售合作型。象我区的奶牛协会,从94年以来,主要以销售合作为主,如我区的博瑞乳业从9x年以来发展销售合作型会员进行牛奶生产,至20xx年,全区已有会员100多个,多年合作销售牛奶300多万斤。从20xx年开始博瑞乳业组建了奶牛生产合作社,计划建成千头奶牛养殖园区,与养殖户进行生产、销售、技术合作目前,这个合作社正在建设张庆乡北胡乔奶牛园区和修文镇陈侃村奶牛园区,入园奶牛已达500余头,预计两个月后,这两个园区就可投入生产。

  科技服务型。象我区的红枣协会就是以产业规划、培训枣农、传授信息、出谋划策、咨询服务为主的服务组织。目前已有会员100多名,这个协会的建立大力推进我区红枣产业的发展,特别是红枣加工的大发展。目前已有50多户红枣加工户,如协会副会长创办的丰元枣业已形成600万斤的生产加工能力。

家庭经济调查报告4

  加快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问题和中心任务,也是农业、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全球金融危机进一步加剧,我县农民收入状况如何,影响农民增收的症结何在?20xx年5月份,笔者对所在地的农村农民收入进行了一次实地调查,调查采取听汇报、入户调查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农民收入状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并形成调查报告。

  一、农户收入的现状

  本次共走访调查农户52户,其中,纯农业户38户;亦工亦农户7户;以农为主,农闲时兼营服务等三产业的4户;纯经商办企业的3户。其中,20xx年度家庭年收入1万元以下的3户;1万元(含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8户;2万元(含)以上,3万元以下21户;3万元(含)以上,5万元以下17户;5万元(含)以上3户。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农民家庭收入还很低,加上生产、生活支出不断增加,农业结构调整成效尚未充分显现,农村劳动力难以充分就业,农民创业意识和技能薄弱等,使得农民在短期内增收还很困难。

  二、农户收入状况分析

  (1)农民绝对收入水*较低。虽然被调查的52农户中,年收入2万元以上的占大多数,但*年来农村家庭开支逐年加大,尤其是教育、住房等到方面支出更大,致使被调查的约70%以上的农户全年没有结余,稍有变故就得负债。

  (2)增收速度缓慢。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同过去的情况比速度大大降低。据资料显示,改革开放的前6年,农民人均收入的年增长按可比口径计算在14%~20%之间。而1997年以来*均只有4%。二是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比差距很大。按照到20xx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人均GDP要达到3000美元的目标要求,农村人均收入每年的增长率要达到12.2%,同这个要求相比,实际发展速度要低得多。

  (3)城乡差距加大。*几年来,尽管国家相继出台一些有利政策,农民增收速度可以超过5%,但是仍然落后于城镇居民,使城乡差距继续扩大。

  (4)地区发展不*衡。不同地区之间农民的人均收入差距较大,并且这种差距没有缩小的趋势。据我了解,我家乡安徽省巢湖市在全国农村所处位次还较高,农民人均收入高于全国*均水*,西部内陆地区农民收入更低。

  造成我国农民收入问题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农民整体(低碳生活绿色环保调查报告)素质还不高,还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突出表现为文化素质较低。据调查分析,农民劳动力中,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约占6%左右,初中文化程度的约占20%左右,高中文化程度的约占20%左右。

  (2)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还跟不上形势要求。调查发现,一是特色主导产业总量小,覆盖农户少。二是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三是结构调整不深入。以蔬菜为例,结构雷同,品种特色不明显,科技含量不高,大路菜多,贮藏、保鲜、深加工及包装、运输等严重滞后。

  (3)**及其职能部门引导、协调、服务功能滞后,不能有效地解决农民在生产过程中的诸多困难。一是信息服务滞后;二是技术服务跟不上。特别是高新技术应用上,技术与生产严重脱切,导致农民增收难;三是信贷部门缺乏有效的资金扶持措施,一家一户贷款困难。调查发现,多数农民都有强烈的增收意识,并有一些可行的增收项目,但苦于没有启动资金,而难以上马。

  三、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和建议

  现如今,中国经济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对实现我国保增长,调结构的目标尤为关键。但是,收入差距过大,尤其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限制了我国刺激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活力与动力。因此,增加农民收入,对扩大消费需求进而推动经济增长至关重要。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对策有:

  1、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要增加农民收入,关键在于农民自身的素质的提高。这就要求**部门千方百计搞好农民技能培训,让农民更多更早地了解市场的最新信息和动态。

  2 、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和农村服务业,提高民营企业发展水*,充分发挥工业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

  3、推进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充分挖掘农业内部潜力。这是农民增收的基础。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发挥比较优势,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一是大力推广优质农产品,优化品种和结构;二是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形成优势产业带;三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创造新的消费需求。

  4、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拓宽农民增收途径。一是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发展小城镇,壮大县域经济,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二是加强对农民进城务工的引导和管理,把农民进城务工当成一项产业来抓,促进农民工跨区域流动,加快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5、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国家必须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加强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帮助农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降低农村经济发展成本,促进农民增收。一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增基本建设资金应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每年新增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经费应向农村倾斜,以逐步缩小城乡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的差距。二要加大对农业、农民进行直接补贴的力度,进一步扩大范围提高标准。

  6、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

家庭经济调查报告5

尊敬的校领导:

  我叫***,是****班的一名学生。家住在*******,家乡主要农作物是小麦和玉米,没有其他的经济作物。由于家中有病重的爷爷,所以父母都不能出外打工,家庭条件不太好。所以本学年我希望申请国家助学贷款,以减轻家庭经济一时之负担。

  家乡**是*原地区,既没有什么天然资源可以开发利用,也没有什么名牌产品商家在那落户。大部分地区以小麦和玉米为主产作物,有些县乡以种植苹果、桃子等果树为主要经济作为。我们村所在的**只是种植玉米和小麦,由于它们比较好管理,大多数的村民都出外打工,以增加家庭经济收入。不愿出外打工的,也都在城里找到了工作,村里所剩下的多是老人和小孩。由于我们家所在村镇很偏僻,交通十分不便。要进城必须走二三里地的土路才能到达油路,让后搭车。一遇到下大雨的时候,因为我们村地势很低,村四周向外通的道路都会被水淹没,出入很不方便。因此即使想种植一些时令的经济作物,往外运卖都是个问题,更不要说是种植果树了。

  我们家因为爷爷常年重病在身,不能参加任何的劳动,否则支气管炎就会发作,而且*常也不能断药,必须经常到医院检查治疗,因此父母能不能出远门打工。前些年家里种植了些番茄、茄子等夏季蔬菜,再加上卖一些粮食的钱,就可以维持爷爷医药费和我的初、高中的学费以及家庭的其他轻微的消费了。由于父亲左眼有角膜炎,看东西很模糊,天气一热就完全看不见了,而且还会有些疼痛。前年父亲

  因为太过于劳累,右腿脚后跟突然疼痛的厉害,*半年都不能干重活,所以母亲就到城里的一个学校餐厅帮人做饭,每月工资只有xxx元,家里只剩下父亲和爷爷了。由于父亲的身体不允许,从那以后家里就不再种植蔬菜了。就单单靠种植小麦、玉米地收入来算:一亩地小麦*均按1000斤,八亩地是xxx斤,一斤小麦按*均偏高的价钱0.80元来算,一年所收的小麦全部卖掉收入是xxxx元。算上种地的投资,化肥、农药、种子、庄稼播种和收割的农机使用费,满打满算不过剩余xxxx元。这是卖掉所有收获的小麦的价钱,在加上留下一部分自己吃的呢?能卖的最多是xxxx斤,也就是xxxx元,也就是说,仅仅是种植小麦的所获得额外经济收入是xxxx元左右。至于玉米地收入和小麦差不多,一年种地的收入大概是4000元。而我们在学校一年的消费(包括学费、生活费)是10000元左右。换句话说,仅仅靠种地的收入,才刚刚够一个大学生在学校一年消费的二分之一不到,那剩余的二分之一呢?另外家庭必须的生活消费金额呢?如此来算,为之奈何?

  去年我考上大学后,家里把喂了很多年的老牛连同还没有完全长大的牛仔卖了,再加上卖粮食的钱,母亲一年微薄工资和以往每年的积蓄,算是把我大一一年的学费支付了起来。说实在话,交完学费后,家里真的什么都没剩下了。临走时的xxx元的生活费我拿着真有点烫手…当时觉得我真的像一个可恶的资本家一样,把家里仅有的那一点积蓄都榨干了。

  由于家里农活太多,再加上父亲的身体越来越差,去年暑假开学的时候,母亲辞去了自己的工作,在家里做饭、干农活。父亲跟着村子里的人干一些短期的比较轻的活,毕竟这个家还需要一定的生活开支。

  我有两个姐姐,都已经出嫁。听起来这样的家庭或许并不困难,甚至会说我很幸福,这样的家庭生活一定相当的富有。对于一般的家庭可能会是这样的情况。可是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家庭成员只是这本经书的封皮而已,看似诱人的书册封面,或许里面记载着很多充满了生活酸甜苦辣的故事和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艰辛甚至无奈的背景。

  两个姐姐上学时都是中途退学,出外打工。她们俩都是典型的“月光族”,工资不论高低绝不保留,个人消费理念堪称先进,几年打工生活,有时还要家里寄钱过去。现在她们的家庭也并不富有,也都有了自己的孩子,工作所得勉强能够维持自己的生活。有时她们也会给我寄学校去一些生活费,但杯水车薪。

  大一刚入学的时候,我也想申请国家贫困生补助,我的贫困生申请表也盖章了,可是由于忘记开三级证明了,觉得交上申请表也没有用,所以就没有交。我想在学校的时候,找一个兼职,可以边工作边学*,这样会给家里减轻一些经济负担。刚开始的时候我找了一个,但父亲怕影响我学*,坚持不让**。另外在大一后半期我担任了班级班长的职务,学*、生活、工作、休息,我不得不放弃继续找兼职的打算,所以在学校里的所有开支就只能靠家里了。大二我竞选里团总支副**,可能我还不会有时间找兼职,来补贴生活费。所以我想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来缓解家里一时的经济负担。

家庭经济调查报告6

 农民,这个特殊的称谓,从它的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与土地结下了深厚的情谊。1949年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农民一改千百年来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彻底地作了主人。历史的年轮驶入改革开放的今天,农民的政治地位和生活状况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能够代表一个国家真正实力的不是所谓的GDP,而应该是广大农民的生活水*,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低层,是最具有发言权的。另一方面党和国家对农村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颁布的大量政策都本着利民惠民的目的。尤其是*年来农业税的免除到按亩的补贴,都让我们广大农民的家庭负担大大减轻,当然这只是国家对刺激农村生活水*提高的政策的典型代表,还有许多其他的政策比如:九年义务教育学杂费免除、农村医疗保险等等,这些都为农民是实现增收解决了许多的问题。

  一、农民收入篇。

  在本次调查中,人均收入在800元以下的家庭仅占调查家庭总数的2%,13%的家庭人均收入在800—1500元这个范围内,有54%的家庭人均收入在1500—3000元这个范围内,人均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家庭占到了31%。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农民的收入就前几年比增加了很多,然而对农民而言赖以生存的农业竟然不是收入的主要部分。农业方面的净收入在20xx元以下的家庭占33%,52%家庭的农业方面的净收入在20xx—3000这个范围内。对那些人口多的家庭这点钱如果人均下来就真的没多少了。调查发现90%的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竟然是外出打工,其他方面的收入主要来源加在一起才占总家庭的10%。*些年随着外出打工的热潮高涨,我们农民们也意识到了守着那“一亩三分的”是多么的没有前途。外出打工成了农民挣钱的最佳途径,也成了大多数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这也是当前农民收入提高的主要原因。而另一方面,随着物价的上涨,种子、农药、化肥等的价格也提高了很多,这就使农业生产成本增加了,又加上农民现在都有了“惰性心理”,他们对农作物没有很好的养护导致了农业产量下降,这样农业方面的收入就没剩下多少了。其实无论怎样,单纯的种植这种作物是无法获得令人可喜的收益的。

  二、农民的生活消费。

  有13%的家庭把收入主要花在子女的教育上,这主要是些年轻的家庭。对于那些年龄稍微大点的人他们主要用来维持生活,这部分的家庭占到了15%,因为他们子女的事差不多都办完了,他们也就没有太多的牵挂了,现在只要慢慢地赚着钱花着撑到自己么有能力时候有子女赡养了。他们都没有想到为自己以后养老,在这里人有能力的时候都全都是为了孩子到老的时候就依靠孩子了。在家庭收入的主要用途方面59%的家庭选择了“其他方面”,这其他方面主要都是建房子,办喜事方面的,这些家庭都是有快成年或刚成年的孩子。现在无论在什么地方结婚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中国的房价是那么的高,即使在农村可能没有那么的贵,但对于仅有定点收入的农民来说这也算是一笔超大的开销了。虽然现在我们农民的收入增加了,但是还是有66%的家庭感觉经济有点紧张,这些多为子女比较多的家庭,还有些是有病人的家庭,毕竟医保在我们那里还没有实行起来。32%的家庭感到基本需要能得到满足,仅有2%的家庭认为生活富足了,毕竟离小康水*还有一段距离的。对于比较担心的问题93%的家庭都选择了收入没有保障,在农村几乎所有的人都处在失业中,那些外出打工的工作没保障有时候不要把身体搭进去就好了,在家里的人就只能盼望着能风调雨顺有个好的收成,而*年来的气候异常的很难有风调雨顺了。其他选的较多的是“家里有人生病”,“孩子不孝顺”,“治安状况不好”,关于农业方面的几乎没有人选择,或许他们真的感觉种地没什么前途了吧!

  此次调查的分析,总体而言,农民生活仍处于温饱状态,过着艰苦的日子。这次调查不够全面,也不具有太强的说服信,没有佐证和足够的资料,但是这是农村真正的实际情况,没有夸大也没有虚假的成分。实现农民收支的*衡,提高农民的生活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希望在各方面力量的努力下:能够使农民更快地迈上幸福、富裕的康庄大道,使国家更加繁荣富强,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

  调查人:xx

家庭经济调查报告7

  一、问题的提出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教育不仅是学校、教师的责任,更是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只有学校与家庭、教师与父母相互合 作,才能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使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

  本着这样的初衷,我们对全校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旨在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增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教育的意识,形成育人整体合力,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二、调查方法

  1、调查时间:20xx年11月23日

  2、调查对象:全校学生家长(家长到会率98%)

  3、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采取以班级为单位集中问卷,共发出问卷500份,收到有效卷487份,无废卷。

  三、结果与分析

  (一)家庭状况:

  1、家长文化程度:父母中有一人为本科学历的占2.5%,大专学历占10.6%,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84.7%。

  2、家庭经济情况;家庭条件以中等收入(即父母*均月收入为1000——20xx元)为主,贫富两极也占一定比例,人均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占49.1%,在20xx元以上的占24.3%

  (二)家庭教育现状:

  1、家庭教育投入情况:农民家庭经济状况调查报告。

  (1)经济投入:家庭订阅杂志、报纸一份以上占3.1%;每月给子女购买课外书3本以上占22.6%。

  (2)时间投入:每月经常陪子女去新华书店的(不少于2次)的占38.9%;每周*均有一小时以上的时间和孩子一起交流学*占37.5%说明家长对孩子教育比较重视,但经济的投入明显高于与孩子共处的时间投入。家长对孩子的关心还是不够,实质性付出太少。

  2、家庭教育方法:

  (1)家庭教育的理念:72.1%的家长认为对子女严厉,要求严格,孩子听话;71.4%的家长认为谁对孩子溺爱,孩子就不听谁的话。

  (2)教育子女的途径:以生活经验、随时随地教育为主的站96.8%,3.2%的家长从书、报、电视中获取教育方法。

  (3)督促子女看课外书的方法:鼓励的占28.1%,采用物质奖励的占42.7%,引导的占13.4%,进行陪读的占16.8%。

  (4)在家进行英语、家庭辅导的占12.7%,在家进行钢琴、电子琴辅导的占

  8.3%。由母亲承担的占68%,由父母一起承担的为24%,父亲单独承担的占3.6%,祖父母承担的占4.4%。

  (5)让孩子在家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扫地、擦桌子、整理东西)占58%。

  (6)20.6%的家长不给孩子零花钱。

  说明家长对孩子进行素质培养的观念、方法日渐成熟,普遍认识到正确的教育观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教育方法上以鼓励为主,方法越来越多。但仍表现出对孩子智力学*重视的倾向。

  3、 特长培养情况:

  23.2%的家长让孩子参加青少年活动活动中心的乐器、书法、英语、绘画辅导班。

  说明家长对培养孩子的兴趣专长较为重视,兴趣的选择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家长对孩子特长培养的投入较多。

  4、 家校联系情况:

  100%的家长希望每学期与老师沟通1次以上,联系方式一发短信、打电话、利用网络、写便条、上门家访为主。说明家长对子女学*的关心程度较高,对家校合力的重要性认识到位;同时也反映出家长把教育寄希望于老师、学校的心理。

  四、措施与对策

  1、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家长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角色,在家庭教育中承担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建议通过家长学校等途径,不断接受新知识,接纳新的教育观念,提高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农民家庭经济状况调查报告。

  2、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建议家长多学一些管理孩子的方法,对孩子要尊重,但不是听之任之;要管教,但不是独断专横。对孩子管理要把握好一个度。细心观摩孩子,发现有异常要及时想办法给以处理。

  3、身教重于言教。家长是子女教育中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思想、行为、道德爱好、*惯对孩子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建议家长改变一些不良*惯,做孩子的榜样,以身作则,多与学校保持联系,从而更好地督促孩子的学*。自身也适当地学*一些新的知识,创造家庭学*的良好氛围。

  4、加强家校联系。家庭教育的特殊功能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但学校教育有其自身的教育功能和教育优势。学校应加大同家长的联系和沟通,给家长教育提供理论和技术上的支持。形成校——家教育阵地,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完善的教育环境。

  五、对学生家庭教育调查现状的思考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也是学校教育的强有力的辅助和补充。以上资料和数据表明,学生家庭教育情况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容乐观的一面。

  第一:总体住房比较宽敞,能给孩子一个比较宽敞的学*环境。70.9%的家庭居住的是2-3层的自建房,是独门独户的住房,这样的住房有利于孩子相互交往,增进交流与合作。将*50%孩子能相互串门,这能增进孩子之间的相互了解,有利于孩子的合作交流。55%左右的孩子合作精神与交往能力比较强,38%的孩子一般,只有5%左右的孩子合作精神与交往能力较弱。

  第二:家长与孩子共同生活的时间比较充足,*时与孩子每天住在一起的占97.4%,每天与孩子一起吃饭的占94%,父母与孩子吃住均在一起的76.9%,这能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了解。对孩子负全部责任和负主要责任人之一的达97%左右。在这其中,母亲对孩子负主要责任的占65%左右。这说明母亲对孩子的关注更多一些。


家庭经济调查报告(五)份(扩展2)

——农民家庭经济状况调查报告范本五份

  农民家庭经济状况调查报告 1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区域性环境建设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当前,我县正在掀起新一轮经济发展热潮,开始步入扩张、裂变、规模发展的快车道,与此同时,环境建设已成为影响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日,县督考办组织力量,对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环境问题进行了调研。

  一、我县农村环境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硬环境建设亟需加强。*年来,我县不断加强电力、通信、道路、小城镇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但随着农村矿业的兴起和农业特色产业的壮大,水、电等资源供应不足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影响我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企业生产经营干扰因素亟需排除。

  一是来自行政执法部门的干扰。去年以来,县委、县**出台了一系列优化环境的政策和措施,并要求各部门按照县有关要求为企业和外商提供优质服务,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但个别行政执法部门自身利益、个人利益至上,不顾大局,我行我素,吃、拿、卡、要、报现象仍时有发生,企业有苦难言。

  二是来自企业周围村民的干扰。企业周围部分群众思想保守,缺乏大局观念、发展观念、法制观念。在企业征山、占地过程中漫天要价,百般刁难;在修路、架电过程中以种种不正当理由,人为设置障碍;个别村痞村霸无事生非,敲诈勒索,蛊惑群众,制造事端。

  三是来自行业不正当竞争的干扰。我县食用菌、杏仁露、活性炭、铁选等行业,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竞相压价、以大欺孝以熟欺生等现象。同时有少部分业户只顾眼前利益,以次充好,作弊搀假,致使品牌受损,影响行业发展。

  (三)乡镇**的区域经济发展观念亟需更新。部分乡镇过多地强调客观理由,认为无资源、无项目,不能积极主动挖掘发展潜力,创造发展优势,致使区域经济发展缓慢。同样没有现实“资源优势”的榆树林子镇、台头山乡,却能立足乡情,主动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扶持,强服务,建市场,搞外联,使蔬菜产业成为富民立乡的主导产业。这说明部分乡镇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还是主观努力不够,发展观念不新不活。

  (四)农村经济发展的稳定环境亟需维护。今年以来,我县农村连续发生多批进京、赴盛到市集体访和单户访。大量的信访案件分散了各级领导抓发展的精力,也损害了企业的利益,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加强农村环境建设的主要对策

  (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硬件环境建设上实现突破。农村矿业的发展暴露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使企业开工缓慢,不能如期投产达效。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使其适度超前发展,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矗

  (二)转变干群思想观念,在人文环境建设上实现突破。人文环境是形成整体环境的基石和根本,软环境建设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要对干部群众持之以恒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重点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和强化四种意识。一是开放意识。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靠项目、靠开放,要教育干部群众进一步**思想,破除“靠山吃山”的资源发展观,强化“零资源经济”的发展观,树立大开放意识。二是大局意识。教育引导干部群众增强全局意识,转变部门利益、个人利益至上的错误观念,树立科学发展观。三是法制意识。加大法律法规宣传普及力度,提高群众知法守法水*,依法维护正当权益。四是进取意识。引导干部群众破除小富即安的保守观念,培树发展意识和进取精神。

  (三)建设服务型**,在政务环境建设上实现突破。一是加强乡级执政能力建设。重点加强乡镇谋划发展、对外开放、服务群众、维护稳定四种能力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二是增强服务意识。乡镇**要承担起引导、扶持农户的责任,有效进行市场调研、品种引进、试验示范,主动承担风险;建立和完善农产品供需市场信息发布机制,为群众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壮大经济人队伍,活跃农村经济。三是实施阳光工程。扎实推行政务、村务公开,建立重大事项公示、社会听证、社情民意反映等长效机制。四是加强行风建设。有效开展行风评议活动,有效实施群众监督;开展执法、执纪大检查,突出解决部门行业不正之风问题。

  (四)建立信访稳定工作长效机制,在稳定环境建设上实现突破。一是以预防为主,加大调处力度。要充分发挥信访网络的作用,常排查,勤调处。同时在决策和实施过程中,要预先考虑信访因素,一旦发生矛盾,能够及时就地解决。二是齐抓共管,构建大信访格局。对信访工作,各乡镇、各部门一把手不仅要亲自抓,而且要善于调动副职及一般干部共同抓。三是加强干部教育管理,提高服务水*。加强对各级干部的教育培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努力建设规范化机关,提高各部门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减少工作偏差,维护群众利益。四是规范信访程序,坚持依法治访。加大信访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力度,教育群众依法信访。对于有理访,要依法引导,妥善解决;对于无理访及信访过程中发生的违法违纪行为,坚决严厉打击,促进信访工作法制化、规范化。五是加强群众思想教育,引导群众支持党委**工作。教育群众既要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又要依法规范自身言行。对群众反映符合政策,但一时又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向群众讲明道理,取得他们对党委**的理解和支持,努力在群众中创造优化环境、加快发展的强大氛围。

  农民家庭经济状况调查报告 2

  *年来,中央和地方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以保障农民收入快速健康发展。然而,从现实情况看,农民收入依然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加大,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严峻的挑战。作为一个农村人,我不禁要问:到底是哪些因素导致农民增收困难,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利用假期时间对自己所在县农民增收问题做了一次深入调查,以期为本地农民增收困难问题的解决提供合理化建议,帮助当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一.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选取XX县有代表性的部分村庄进行调查,采用入户走访、实地调查等方式,同时,充分发挥同学、亲戚优势利用电话、短信获取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结合相关资料完成此报告。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困难。就业是民生之本,是解决农民增收的根本条件。然而,从调查情况看,我县农民就业问题严峻,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并且,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土地规模经营的推进、农业科技水*的逐步推广和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过剩程度必然会进一步增加,相应的需要更多的劳动岗位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然而,我县乡镇企业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较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2.农民素质偏低,与农业现代化不相适应。在农民素质方面,我主要调查了以下四点:一是农民的受教育程度。调查结果显示,我县农民*均受教育年限为5.8年,初中、小学文化程度占90%以上,高中文化程度只占7.8%。二是农民的科技素质。调查结果显示,我县农民农业科技素质不高,进行农业活动大多依靠传统经验,接触过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不足15%。三是思想观念。我县农民思想观念保守,缺乏进取精神,很多农民表示只要能够吃饱穿暖就别无所求,因此,很多农民仅依靠传统的种植业维持生计。四是农民对农业政策的关注力度。调查结果显示,有70.13%的农民从未关注过三农政策,33.7%的农民不知道三农指哪几方面,63.64%的农民仅靠听说获取农业政策信息。从这四方面来看,我县农民的整体素质偏低,成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一大障碍。

  3.生产力低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矛盾凸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我国已有30多年的历史,在改革初期,它的确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它的消极作用已开始显现。精细的生产模式不能形成规模,农业机械化和先进生产技术推广缓慢,且农产品批量小、质量差,无力面对市场竞争。单家独户的生产模式不仅效率低下,还将大批劳动力禁锢在农业上,造**力资源的浪费。因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逐渐成为农民增收的一大障碍。

  4.村官选举问题重重,村委服务不到位。在调查村官选举这个问题时,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经济发达、乡镇企业较多的村庄,村干部成了美差,有人为了当上村干部,花费巨额资金送礼,有的甚至打起了“选票价格战”,一张选票从100到1000不等,有的候选人一次竟花费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与此相反,在经济落后、没有乡镇企业的村庄,村干部选举却很少有人问津,当选者多为年龄较大、无力从事其他职业的人。不难想象,在这两种情况下组织起来的村委会其服务意识和带动能力是怎样的。素质偏低的村委会成员导致村委会发挥不了应有的职能,使其在引导种植结构、引导推进产业化经营、引导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引导加快劳动力转移等方面都显得力不从心,这也是农民增收困难的一个重要因素。

  5.城乡教育差距继续扩大,留守儿童教育受制约。我县由于经济发展水*低,当地教育发展受限,突出表现在教师工资上,根据调查,我县初中、小学教师*均工资分别为17400元和14650元。较低的工资水*致使大量优秀教师流失,导致农村教育质量下降。同时,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由于其父母常年在外,对他们的辅导、教育乏力,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像心理发育不健全、学*成绩下降等。城乡教育的巨大差距,是农民在“起步”方面就比城镇居民差。

  6.多管齐下,切实提高农民工地位。**应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切实保护农民工的权益,拿出一定资金用于解决农民工的住房、子女、教育、医疗、保险等,帮助农民工解决后顾之忧。同时,严厉打击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确保农民工劳有所得。

  农民家庭经济状况调查报告 3

  加快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是农村工作的首要问题和中心任务,也是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全球金融危机进一步加剧,我县农民收入状况如何,影响农民增收的症结何在?xx年11月份,本人对所在地的村民收入进行了一次实地调查,调查采取座谈的形式,对村民收入状况进行了调查了解,并形成以下报告。

  一、农户收入的现状

  本次共走访调查农户户,其中:纯农业户户;半农半商的户。其中,xx年度家庭年收入1万元以下的户;1万元(含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户;2万元(含)以上3万元以下户;调查显示:当前,我村大部分村民家庭收入还很低,加上生产、生活支出不断增加,农业结构调整成效尚未充分显现,农村劳动力难以充分就业,农民创业意识和技能薄弱等,使得农民在短期内增收还很困难。

  二、农户收入状况分析

  在此次调查的20户中,总人口103人,其中,除老人和学生以后有劳动力50人,在所调查的劳动力中,外出务工15人。在农户的收入构成中,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原始的生产模式,以种玉米等原始农作物为主,二是*年来主要发展和扶持的经济作物,如芭焦玉、烤烟等,三是外出务工。从收入构成可以看出,农民来源于外出务工和原始的生产模式的收入较少,来源于经济作物的收入较多,其次*年来由于国家对农村的政策较好,如退耕还林、良种补贴等也在给一般家庭进行了贴补。

  通过以上分析,目前,我所在村的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还是靠经济作物收入,从调查出的在家劳动人数占总劳力人数*70%的比率来说也是如此;分析当前农户家庭经济收入低,增收困难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农民绝对收入水*较低。虽然被调查的20农户中,年收入1万元以上的占大多数,但*年来农村家庭开支逐年加大,尤其是教育、住房等到方面支出更大,致使被调查的约70%以上的农户全年没有结余,稍有变故就得负债。

  (2)增收速度缓慢。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因受传统的生产模式所左右,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还跟不上形势要求。调查发现,一是特色主导产业总量小,覆盖农户少。二是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无法更新生产观念。就如一个新的玉米种子到来都有人以为没有自已一直种的老品种增产,二是受农民整体素质还不高的限制,据调查分析,农民劳动力中,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约占80%左右,无法提高生产技术;

  (3)城乡差距加大。*几年来,尽管国家相继出台一些有利政策,农民增收速度可以超过5%,但是仍然落后于城镇居民,使城乡差距继续扩大。

  (4)同时还有储多方面:一是交通不便;二是信息服务滞后;三是技术服务跟不上。特别是高新技术应用上,技术与生产严重脱切,导致农民增收难;调查发现,多数农民都有强烈的增收意识,并有一些可行的增收项目,但苦于没有启动资金,而难以上马。

  三、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和建议

  现如今,中国经济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对实现我国“保增长,调结构”的目标尤为关键。但是,收入差距过大,尤其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限制了我国刺激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活力与动力。因此,增加农民收入,对扩大消费需求进而推动经济增长至关重要。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对策有:

  1、加快交通干线的建设工程,彻底改变我村“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交通现状;

  2、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要增加农民收入,关键在于农民自身的素质的提高。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千方百计搞好农民技能培训,让农民更多更早地了解市场的最新信息和动态。

  3、推进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充分挖掘农业内部潜力。这是农民增收的基础。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发挥比较优势,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一是大力推广优质农产品,优化品种和结构;二是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形成优势产业带;三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创造新的消费需求。

  4、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拓宽农民增收途径。一是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发展小城镇,壮大区域经济,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二是加强对农民进城务工的引导和管理,把农民进城务工当成一项产业来抓,促进农民工跨区域流动,加快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农民家庭经济状况调查报告 4

  一、问题的提出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教育不仅是学校、教师的责任,更是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只有学校与家庭、教师与父母相互合作,才能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使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

  本着这样的初衷,我们对全校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旨在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增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教育的意识,形成育人整体合力,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二、调查方法

  1、调查时间:20xx年11月23日

  2、调查对象:全校学生家长(家长到会率98%)

  3、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采取以班级为单位集中问卷,共发出问卷500份,收到有效卷487份,无废卷。

  三、结果与分析

  (一)家庭状况:

  1、家长文化程度:父母中有一人为本科学历的占2.5%,大专学历占10.6%,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84.7%。

  2、家庭经济情况;家庭条件以中等收入(即父母*均月收入为1000—20xx元)为主,贫富两极也占一定比例,人均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占49.1%,在20xx元以上的占24.3%

  (二)家庭教育现状:

  1、家庭教育投入情况:农民家庭经济状况调查报告。

  (1)经济投入:家庭订阅杂志、报纸一份以上占3.1%;每月给子女购买课外书3本以上占22.6%。

  (2)时间投入:每月经常陪子女去新华书店的(不少于2次)的占38.9%;每周*均有一小时以上的时间和孩子一起交流学*占37.5%说明家长对孩子教育比较重视,但经济的投入明显高于与孩子共处的时间投入。家长对孩子的关心还是不够,实质性付出太少。

  2、家庭教育方法:

  (1)家庭教育的理念:72.1%的家长认为对子女严厉,要求严格,孩子听话;71.4%的家长认为谁对孩子溺爱,孩子就不听谁的话。

  (2)教育子女的途径:以生活经验、随时随地教育为主的站96.8%,3.2%的家长从书、报、电视中获取教育方法。

  (3)督促子女看课外书的方法:鼓励的占28.1%,采用物质奖励的占42.7%,引导的占13.4%,进行陪读的占16.8%。

  (4)在家进行英语、家庭辅导的占12.7%,在家进行钢琴、电子琴辅导的占8.3%。由母亲承担的占68%,由父母一起承担的为24%,父亲单独承担的占3.6%,祖父母承担的占4.4%。

  (5)让孩子在家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扫地、擦桌子、整理东西)占58%。

  (6)20.6%的家长不给孩子零花钱。

  说明家长对孩子进行素质培养的观念、方法日渐成熟,普遍认识到正确的教育观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教育方法上以鼓励为主,方法越来越多。但仍表现出对孩子智力学*重视的倾向。

  3、特长培养情况:

  23.2%的家长让孩子参加青少年活动活动中心的乐器、书法、英语、绘画辅导班。

  说明家长对培养孩子的兴趣专长较为重视,兴趣的选择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家长对孩子特长培养的投入较多。

  4、家校联系情况:

  100%的家长希望每学期与老师沟通1次以上,联系方式一发短信、打电话、利用网络、写便条、上门家访为主。说明家长对子女学*的关心程度较高,对家校合力的重要性认识到位;同时也反映出家长把教育寄希望于老师、学校的心理。

  四、措施与对策

  1、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家长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角色,在家庭教育中承担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建议通过家长学校等途径,不断接受新知识,接纳新的教育观念,提高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

  2、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建议家长多学一些管理孩子的方法,对孩子要尊重,但不是听之任之;要管教,但不是独断专横。对孩子管理要把握好一个度。细心观摩孩子,发现有异常要及时想办法给以处理。

  3、身教重于言教。家长是子女教育中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思想、行为、道德爱好、*惯对孩子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建议家长改变一些不良*惯,做孩子的榜样,以身作则,多与学校保持联系,从而更好地督促孩子的学*。自身也适当地学*一些新的知识,创造家庭学*的良好氛围。

  4、加强家校联系。家庭教育的特殊功能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但学校教育有其自身的教育功能和教育优势。学校应加大同家长的联系和沟通,给家长教育提供理论和技术上的支持。形成校—家教育阵地,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完善的教育环境。

  五、对学生家庭教育调查现状的思考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也是学校教育的强有力的辅助和补充。以上资料和数据表明,学生家庭教育情况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容乐观的一面。

  第一:总体住房比较宽敞,能给孩子一个比较宽敞的学*环境。70.9%的家庭居住的是2-3层的自建房,是独门独户的住房,这样的住房有利于孩子相互交往,增进交流与合作。将*50%孩子能相互串门,这能增进孩子之间的相互了解,有利于孩子的合作交流。55%左右的孩子合作精神与交往能力比较强,38%的孩子一般,只有5%左右的孩子合作精神与交往能力较弱。

  第二:家长与孩子共同生活的时间比较充足,*时与孩子每天住在一起的占97.4%,每天与孩子一起吃饭的占94%,父母与孩子吃住均在一起的76.9%,这能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了解。对孩子负全部责任和负主要责任人之一的达97%左右。在这其中,母亲对孩子负主要责任的占65%左右。这说明母亲对孩子的关注更多一些。

  农民家庭经济状况调查报告 5

  20xx年6月21日——7月4日,我随北京大学团委“西部讲师团”暨北大爱心社爱心万里行甘肃路一行16人组成调查组,到甘肃省T县H乡进行社会调查和支教工作。期间受到了当地党政领导,教育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热情接待以及广大农民朋友的热烈欢迎。调查组通过走访农户,同党政领导座谈,开小会等形式,就该乡的农民生计状况,当地经济发展情况,教育发展情况等问题进行了调查。这次调查中我们先后走访了T县H乡40余户农户,现将调查的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当地社会状况概述

  (一)生活环境

  H乡位于T县东南部,良恭河穿境而过。全乡辖14个行政村,137个自然村,93个合作社,2331户农户,11479人。全乡总面积为128.6*方公里(20xx30亩),有耕地18990亩(其中川地700亩,山地18185亩),有草场29497亩,林地58640亩;年*均降雨量640mm,无霜期190天,年日照时间2093小时,年*均气温8.1°C,海拔1499m——2400m,乡**所在地海拔为1760m。

  (二)宏观社会状况

  T县经济发展水*较低,属于国家级贫困县。H乡去年全乡经济总收入为1293万元,国内生产总值1303万元,其中第一产业1285万元,第二产业10万元,第三产业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15元。乡镇财政总收入62万元,财政供养60人,乡财政支农周转金14万元。

  在农业生产方面:全乡农作物播种总面积18885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4475亩,粮食总产量715.2万斤,油料产量4万斤,肉类总产量48.2万斤(其中猪肉产量43.6万斤),水果产量4.6万斤,蔬菜产量150万斤,人均占有粮608万斤。该乡还兴修水*梯田3000亩,并兴修了两条灌溉渠7500米,灌溉面积1500亩。建成中药材生产示范基地300亩。同时正在对小河子,牛头寺、米家沟等地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

  该乡的工业基础薄弱,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在全乡共有乡镇企业85个(包括砖瓦厂、铜矿采选厂、矿泉水厂、蜂窝煤厂、面粉加工、百货销售、餐饮等)其中乡办企业3个,乡镇企业从业人员140人,收入总额123万元,净利润总额10万元,上缴税金5万元。

  教科文卫方面:全乡有学校17所,在小学生1429人,教师61人,卫生院1所,医生6人,病床4张;已经完成了“普初”、“义教工程”、“卫生Ⅷ”等项目的实施,全面开展贫困医疗救助。全乡多民办教师,待遇低,福利差,所以教师的积极性有待一步提高。绝大多数农民也都意识到了教育问题的重要性,开始会支持孩子上学。但是当孩子(尤其是初中生)产生厌学或者退学的念头时,相当一部分农民还会因“生计”原因而采取顺水推舟的做法。在医疗方面,我们了解到大部分农民小病就在家里熬,大病就去县里看,很少去乡上卫生所,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家境贫困对于相对较高的医疗费用农民只能望而却步,另一方面由于卫生所条件较差,农民也不太放心。另外,在该乡农业科技知识培训已经开始开展,但是**的整体服务能力和服务意识亟待加强。

  由于地处山区,冰雹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受自然条件限制该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也急需完善。全乡14个行政村实现了通电、通邮、通公路;已有韩院和李家院两村通了电话;沈家坝、菜地湾、江林、韩院、离家远、大庄6村通自来水;固定电话装机量60部,移动电话155部,虽然如此,但是在如果碰上自然灾害往往会导致与外界一切联系的全部中断,从而造成较大的损失加大受灾的严重性。同时该乡还在上级**的支持和指导下初步建成了牛头寺旅游森林公园,但是也是因为交通条件的限制,使当地的旅游资源无法得到很好的开发。

  二、经济状况

  (一)经济结构和农民收入状况

  在我们所调查的7个自然村中,农业产业结构基本相同,粮食作物主要是玉米,洋芋,谷子等,大部分农民都种植了党参等药材以增加收入,但是由于*年来中药材市场不景气,加上农民地少主要种植粮食以自给只有很少土地种植药材,所以药材的收入也极为有限。许多农户家里都种植有核桃、杏儿等果树,但是一般也就只有一两棵,对家里的收入也无法又太大的帮助。大部分农民都养有牛羊猪。在禁牧的同时,**倡导设施养羊,现在都采用圈养的办法。养猪是为了自家杀来吃,在经济紧张的时候还可以拿来买,牛是用来耕地和运输的。一般农户家还养有鸡,大多也只有几只,也有养鸡大户,但非常少。

  这两年,由于旱情较为严重,因此农作物基本没有什么收入。加上种子,化肥等价格不断攀升,国家实行退耕还林,农户土地减少,农户能做到一年的收支*衡,不亏本已经算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了。生产出来的粮食很少拿出来卖,大部分是自给。有部分农民由于买不起化肥而仅仅使用农家肥。因此对于当地农民来说,粮食生产仅仅是为填饱肚子而进行的生产活动。种植药材可以说是农民在农业方面唯一的进项。党参收入多则千余元少则几百元。因此,如果某个农户土地较多,药材种植的面积较大,那这个农户在村里的生活就会相对较好。农闲的时候有些较为活跃的农民还会寻找一些零工做。

  除此之外,这里的青壮年男劳力大部分都外出务工,远的出省,*的就在县城。就我们的调查而言,大部分都是在省外打工,主要是去新疆、内蒙古等地。外出打工的一年能够挣几千块钱,高的能有五六千块。但是干了活却拿不到钱的人也不在少数。

  那些没有劳动力外出打工的农户主要靠家里的农业收入,但这和那些外出打工农户的收入相比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在村子里,家境较好的一般是吃国家财政饭的公办教师、“国家干部”(其实只是乡镇干部)以及家里土地和劳动力较多、以及有其它副业收入的家庭。

  H乡现在主要的税收来源是农业税,但是当地税费收缴的透明度不高,很少有农民知道自己交的到底是哪些项目的税费,大部分都是只知道总额却不知道明细,农民的解释是知道了也没用,村里说要交就是要交,就算是国家政策不允许的你也没有办法。农业税全部采取现金的方式收缴,税收分春秋两季进行。

  当地的劳动力的流出和流入组织形式主要是靠这些打工人员自己的社会交往形成的,没有正式的组织形式,通常都是有活的时候相互通知,靠自己的关系,也靠自己能够吃苦耐劳诚实信用。

  当地农民每户年均收入800多元的数据应该是可信的,也代表了大多数的情况,但也有不少的农户基本的温饱问题都还没有得到解决,并且国家的救济和社会保障也亟需完善和提高。

  农户家境不好有一个很普遍的原因是家里有长期患病的病人,医疗费往往是一个非常沉重的包袱,因此农村医疗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是一个非常现实和紧迫的问题;另外,家里缺少劳动力,或者土地不多,只有山地却无川地等自然条件的限制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该乡的很多农户装有太阳能灶。经了解,向农户发放太阳能灶是属于县里扶贫的一个整体提升计划的一部分。西北地区,日照时间长,太阳能资源丰富,因此这一举动受到了农户的普遍欢迎。但在调查中发现有些村的太阳能灶是免费发放,有些村还会另外向农户收取20多元钱的费用。还有些村子将太阳能灶的发放作为对农户的一项奖惩措施,只有按时按量完成税费,并主动配合村干部各项工作,与村里的关系较为协调的农户才有发放,而那些经常“闹事”,与村里对着干的农户是不可能有的。

  (二)税费改革情况

  税费改革在当地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很多项目比如乡统筹、村提留、教育附加费、屠宰税等都已经取消了。但是并没有减轻农民太多负担,因为限于当地的经济状况,在税费改革之前,当地并无太多的乱收费现象,因此,就调查的农户而言,基本上都觉得现在比以前好,然而在实际上这个在他们的生产活动中并没有带来多大的影响。在1997年实行税费改革之后,农民仅仅需要交纳农业税(并且今年的农业税按照中央的政策和部署开始减少)和一事一议的防雹费(当地为了防止冰雹等自然灾害的发生用以筹措资金的一种费用)以及补给民办教师和村干部还有当地组织的护林队队员的口粮。大概每亩地20元左右(根据调查,各村的税费情况有一定的差异)。

  (三)负债情况

  尽管农民的负担有所减轻,但是在当地我们发现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是当地几乎60%—70%的农户都不同情况的存在着负债的现象。当我们问及为什么负债时,他们告诉我们,他们买化肥需要钱,看病需要钱,孩子上学需要钱,有时候收成不好,家里没粮食也得去借钱买。信用社里的钱只借给有钱送礼或者有关系有头面的人,根本不借给穷人,一般普通人想借点款比登天还难。信用社不贷款给农民说是怕农民还不上,其实很多有钱人借了钱也还是还不上。

  因此大部分农民还是主要向亲戚朋友借钱,如果家里亲戚朋友有学校的公办教师,乡镇干部或者在外面做点小生意家境宽裕点的,借起钱来还方便一些;如果没有,那碰到急事想借钱也没地方去借。村里今年就出过没钱买粮又借不到钱而饿死人的事情。

  (四)农民购买力和支出结构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家庭都把购买农业生产资料的开支列为他们消费开支中的最大的一块(家里有病人的除外)。一般中等的农户年支出金额都在800——1000元,*几年来,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尤其是化肥种子的价格还在不断的上涨,给农民造成了很大的负担,村里已经有人因为买不起化肥而是仅仅施用农家肥了。由于地少,种子的用量并不大,但是鉴于当地的昼夜温差大,覆盖种子的地膜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农业生产资料的支出。

  家里有念书的小孩的家庭中,孩子的教育费用就成为了家庭支出的第二块,村里小学的收费状况一般为每学期收取费用50—60元,加上其它书本等杂费也就是60—70元。农民对小学生的花销和学校收费状况并无太大意见,但是认为中学的收费实在太高,一个中学生每年得交*千元费用,高中就花销更大,更是一般的农民所不敢企及的。

  家庭的第三大开销就是水电费和农业税,这一点在税费改革情况一节中已有说明不再赘述。

  第四大支出是人情的花销,这一项在各个家庭的支出数额差距很大,但是根据当地的*惯,一般亲戚朋友结婚生子等喜事都要包几十块钱红包,关系特别好的要到50—100多块钱。

  第五大支出是日常用品。由于受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交通条件限制,村里居民想要购买日常用品通常是在当墟时走几十里山路去相邻的一个商业相对发达的N镇购买。一年的日常用品花销也大概在70—150元不等。

  (五)退耕换林政策的实施

  当地人多地少,并且以山地为主,自然条件恶劣加上多年干旱,因此这里农民的收入水*很低。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在此也成为了突出的问题。根据国家政策,农民每退耕还林一亩,国家补贴300斤粮,20元钱。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农民实际能拿到的只有90——200余斤不等的粮食,现金没有。农民对国家的退耕还林政策较为支持,一是认为有利于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水土的保持(也有部分农民虽说不上原因但坚持认为中央政策的肯定是对的,肯定有它的道理不会坑害农民),第二,国家的补贴在当地来说也是很划算,甚至有时还是高于不退时的收益。但是由于农民实际到手的补贴很少,农民对此也非常愤恨,并且曾经闹过**,这样退耕还林问题就成为了当地干群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

  另外,对于退耕还林土地的归属当地农民也不是太清楚。按照政策,退耕还林的土地仍归农民所有,土地上的树林最终也是农民的,因此农民还是必须缴纳相应的税费,许多农民因为不清楚政策所以对此都非常的愤愤不*。这也是造成农民对退耕还林颇有怨言的重要原因。

  三、教育发展状况

  如前所述,H乡全乡有学校17所,在小学生1429人,教师61人,无中学。当地考上中学的学生一般都在旁边的N镇的中学上学,成绩和家庭条件允许的可以到县上去年高中。当地义务教育的落实情况并不尽如人意,虽然当地居民对教育都普遍是很重视的,但是由于家庭条件限制,通常如果家里有两个以上的孩子在上小学,就一般会有一个孩子在家里帮着干活,通常是女孩子。如果有一个孩子在上中学,那么家里其他孩子上学的可能性就更小了。因此当地很多孩子能念到中学就很不错了。当地小学的辍学率也是居高不下。当地关于适龄儿童入学率由一个这样的说法:春满堂,夏一半,秋几个,东不见。这样的状况使得入学率的考察价值大打折扣。

  根据T县教育部门的有关领导介绍,本县的教育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民办教师撑起半边天。乡镇干部向我们说明了原因:主要是公办教师不愿以来,民办教师虽然待遇不高但是在当地来说也是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工作因此有很多人争取,但是往往民办教师自身的素质就存在很大的问题,因此教学质量也就可想而知。另外,由于民办教师待遇太低(每月只有80块钱,还不一定能落实,公办教师高的能够达到1000元),老师们都不安心教课,而是把教学工作当作减轻家里负担,扩充家里经济来源的一个渠道,因此老师们除了教课还必须承担家里很多的农活和其他的一些事情。真正能够把教学当作自己本职工作的老师并不多。

  根据当地乡党委**的介绍,H乡从99年开始采取乡上级要一点(立项投资),部门帮一点,乡**投一点,村上拿一点,群众挤一点,拆下的旧木料砖瓦利用一点的办法经过争取立项投资新修了三所条件相对较好的小学;乡**投资,群众投劳集资新修了10所小学,维修了四所小学,今年又争取立项将对两所学校进行新修,至此全乡所有教学的的危房旧校将全部消除。乡**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县教育先进乡镇。

  下面我们将通过介绍该乡的H乡小学了解该乡的基础教育发展状况。H乡小学始建于1942年,学校下辖16所存学以及教学点,共有教职工61人,其中公办教师37人,代课教师24人,由学生1429人。1970年该校曾设初中班,1982年初中班被合并到相邻的N镇中学,由此H乡小学被定为五年制小学,1989年省上拨专款修建了教学楼一幢,20xx年实施一期“义教工程”,新修校舍18间,315*方米。该校服务半径内总人口1466人,适龄儿童总数149人,入学率100%,女童入学率和残疾儿童入学率100%,但是辍学率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学校所在地教学点有教职工21人,公办教师13人,代课教师7人,长期临时工1人,大专学历4人,中师学历11人,高中学历3人,初中学历2人,小学高级教师5人,一级教师10人。1996年该校被评为“陇南地区先进学校”。由于T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所以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扶贫资金用于相应的教育扶贫项目,因此争取项目立项投资是该乡教育机构每年的例行工作。根据中心校的校长介绍,这两年县上对该乡的教育投资一直都很支持,所以该校的发展也是令人欢欣的。

  在该乡的教育情况中,有一个北京大学生资助的计划很引人注目。这是由该县的一个热心拍摄和摄影的普通农民,与北京的各高校特别是北大的爱心社区的联系合作开展的一个首都大学生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的资助计划。这个活动的影响非常大,仅仅在该乡就资助了中小学生121人,总金额达18000余元。这个活动使当地很多人受益,在调查过程中,不止一次的有农民要求我们代他们向资助他们孩子上学的北京大学生表示感谢并希望能取得联系。而大学生们的资助和信件等也给孩子们带来了很大的动力和鼓舞。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该计划于20xx年停止,已被资助的孩子也有很多与资助人失去了联系,并有很大一部分重新陷入了辍学的境地。因此,在调查时也不断有孩子要求我们帮他们寻找资助人,以帮助他们重新争取受教育的权利。

  四、困难与问题

  1. H乡处于西部高原山区,森林覆盖率低,植被破坏严重,耕地少,*地少,生态十分脆弱,并且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时常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并且当地海拔高,积温低,生产期短,极不利于作物生长。

  2.水土流失严重,耕地承载能力差。由于当地的自然条件恶劣,植被破坏严重,当地的水土流失非常严重。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而耕地资源匮乏,耕地承载能力差是当地农业发展的瓶颈之一。与此相对的是,人口的生产却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因为作为粗放型经营的农业,只有增加劳动力才能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保证粮食的生产。但是,*几十年来人口数量的膨胀和耕地面积逐年减少更使耕地承载能力有减无增。另外,由于当地地形崎岖,开荒扩耕也非常容易呆滞严重的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耕地承载能力差,耕地资源质量差,可开发难度大,效益低,可开发潜力小这是当地农业经济不容忽视的特点。

  3.生产方式落后,经济发展水*低。当地落后的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所形成的薄收,单一经营,粗放管理,靠天吃饭是贫困的重要原因。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低,区位边缘分布,交通闭塞,观念上封闭,经济上贫困,使居民*惯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经济生产方式。农业以低层次*面垦殖方式为主要特征,以人口数量增加和体力劳动为主,生产结构单纯追求粮食产量的单一种植业结构这都严重阻碍了当地社会基础结构的进化。

  4.基础设施薄弱。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薄弱是当地发展面临的基本困难之一。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不仅难以有效抗御自然灾害还给当地农民温饱问题带来了极大困难。交通通信事业和社会基础设施的落后严重制约了贫困乡村的资源开发步伐,特别是当地的旅游资源,而且阻隔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机制与外部社会的有机结合,弱化甚至化解了外部社会先进的经济文化浪潮对地方上的冲击。同时强化了当地内部的封闭型和资源配置的单一性,形成了恶性循环。

  5.社会环境封闭,生活方式稳定。落后的思想文化,守旧心理,安贫心理,惧险心理与当地信息时间观念淡薄,效率观念缺乏,文化素质差等问题与自我封闭,自主自立意识薄弱自卑自负心理问题结合形成了一种心理环境与现实社会形成了较大的差距。在调查过程中可以看到不少人在村里终日游荡,或呆坐在阳光下与人闲聊打发时光。

  6.教育发展落后,教育经费短缺。当地的辍学率高,绝大部分小学毕业后放弃升学,这就必然壮大了文盲半文盲劳动力结构队伍,从而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限制作用。同时当地教师素质有待提高,教育质量也不尽如人意,而教育经费的短缺直接导致了当地办学条件差,无法组织教师进修和请外地老师对本地教师进行培训。由于教师待遇低,导致教师队伍不稳听,严重存在调不进,留不住的现象。教育事业的落后直接导致的是当地人力资本积累水*低形成了“低素质屏障效应”是当地劳动力对其他职业的竞争力和对外部环境的适应力极低。


家庭经济调查报告(五)份(扩展3)

——村经济调查报告范本五份

  村经济调查报告 1

  一、基本情况

  中兴村地处洋河镇区南部2公里,全村19个村民小组,1149户、5860人,现有建档立卡低收入户93户、250人,低保户40户、93人。村有党员97人,13个党小组。全村面积7300亩,耕地6400亩,人均耕地1.3亩,粮食作物主要以小麦和玉米为主。外出打工是当地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每年外出务工*千人,20xx年村民人均年纯收入为7200元左右。属区定经济薄弱村。

  二、发展现状分析

  现有基础

  1.发展优势

  一:农业基础比较好

  人均耕地面积约1.3亩,每户耕地5亩多,耕地土质好,水利沟渠基本畅通,发展高效农业有基础。

  二:养殖前景比较好

  土地资源丰富,农户储存小麦和玉米比较多,给养殖提供了便利。全村现有养鸡、养羊、养猪、养牛专业户8家,养殖规模都不大,经济效益不是太好,需要引导和资金、技术方面的支持。

  三:高效农业有一定规模

  目前已流转土地400多亩,种植50亩大蒜专业户1家,种植350亩粮食专业户1家。

  2.不足之处

  一:为民服务能力较弱

  村部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室配套不全,没有村民活动中心,服务功能弱化。

  二:交通和水利设施比较落后

  村庄内部道路未达到庄庄通,高标准农田不到一半,有些路段和桥梁破损比较严重,部分排涝沟渠破损形成堵塞,影响农业生产。

  三:产业发展水*较低

  目前,全村93%的耕地面积仍然是传统模式的小麦和玉米种植,产量效益不高。工业方面基础十分薄弱,只有一个家具加工厂,规模不大,工人素质不高,机械设备陈旧。三产服务业零星敲打,仅有几家路边小超市,几家出售洋河小酒厂的散酒。

  三、发展思路

  洋河镇是中国闻名酒都,是宿迁市经济重镇,围绕洋河镇酒都重镇、生态旅游特色镇的发展定位,中兴村将重点发展特色高效农业项目经济。

  一是打造洋河镇区南部特色乡村示范点,围绕村庄、道路、桥梁、沟渠、绿化等开展环境整治,美化村民生产生活环境,提高村组规范管理水*。

  二是建设生态高效农业示范园。在洋河全镇生态高效农业发展规划中,重点发展规模种植粮食作物和规模养殖畜禽,引进绿色食品加工项目,实行"网上直销",打造苏北传统农业特色幸福乡村。

  四、具体举措

  1、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围绕洋河新区"十三五"规划,对现有产业发展进行总体规划布局,加强土地流转,为专业化、规模化和生态化发展种养殖创造条件;统筹规划村庄布局,争取整理土地800亩,用足用好各项支农、惠农政策,鼓励有条件的村民承包土地,进行专业化种植、养殖,发展规模生产,保护生态环境,节约土地资源。

  2、改善发展环境

  大力解决中兴村到镇区的交通建设问题,积极向新区和镇汇报协调,利用新一轮村居布局规划调整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农村道路建设补助资金,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修桥铺路、维修沟渠。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发展环境,积极邀请企业落户中兴村,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畜禽绿色食品"网上直销"企业、木材加工业,带动当地群众就业,转移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

  3、强化村民的教育培训

  一是重点抓好农业新技术培训工作。组织种养殖技术人员进农户、到田头,手把手传授新技术、新方法,让一部分想致富的能人先行先试,推广蔬菜大棚种植和畜禽规模养殖,而后再带动影响一批人。

  二是是依托社区教育中心,发挥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开展农村社会学*型活动,通过广播、发放宣传资料、办黑板报、定期读书交流和召开群众会等形式,更新村民观念,使党的惠农政策宣传多样化,农技培训讲坛常态化。

  4、加强村组干部队伍建设

  针对在家老党员多的实际,实行老党员公开承诺制,发挥老党员觉悟高的特点,做好政策宣传、群众意见建议的收集和疏导、邻里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村支两委结合村实际,制定长远发展方案,以发展高效农业为契机,整合集体资产资源,积极发展集体牵头、村民广泛参与的发展项目,推进集体公益事业建设,切实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及时出台优惠政策,既要有序组织劳务输出,更要千方百计引导外出创业成功的村民,回村投资创业。

  村经济调查报告 2

  一、基本情况

  经济状况:该村农业生产条件较为脆弱,农业发展受水的制约很大,通过对该村的农田、水库、渠道、扬水站等水利设施进行了实地考察,同群众一起分析查找原因,主要是干渠较长,引水不畅,需机提水,增加了用水成本,由于水的限制,致使该村农业发展缓慢,土地碱化,现在已有*800亩土地由于水的制约而弃耕。

  二、存在的问题:土地较为分散,该村的土地村南有800亩,村北600亩,村西500亩,该村五队的耕地在崔家村南,土地的分散,致使输水渠道过长,势必增加用水量和用水成本,难以开展较大规模的农业开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尚未全面展开。土地盐碱较为严重,村北和村西的耕地因灌溉不及时,已经开始碱化,需定期大水漫灌压碱或深沟排碱。

  三、发展对策:

  **村的发展应以农业为突破口,围绕水字做文章,循着水路找财路,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提高农民收入。

  (一)、借助水利配套,进一步加大农业开发力度 二、抓产业结构调整 目前**乡积极推进冬枣产业化经营,实行连片规划建设,形成有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具有相对的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如果利用紧邻***灌区的灌溉优势,发展300亩密植型冬枣圆。 每亩按110棵, 每棵7元计算,需投资23.1万元,具体资金筹集渠道为:为增强种植户的管护责任感,由种植户每棵承担2元,争取上级资金(市局现在在该村包村)扶持16.5万元,每棵5元,种植完成后,每棵补助2.5元,明年按成活率,每棵再补助2.5元,由于冬枣可以进行枣粮间作,第一年不影响粮食生产,第二年开始结果,每亩年收入可到1500元,人均增收900元,进入丰产期后,产量和效益将大幅度提高,与种植户签定种植合同,待有效益后,所投资金分期收回,用于该项目的滚动发展。使冬枣成为**村种植业的支柱产业。

  (二)、重点支持发展种养业

  继续重点支持发展种养业,集中力量帮助发展有特色、有市场的种养项目,以增加人均收入为中心,依靠科技进步,着力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市场为导向,选好项目,搞好信息、技术、销售服务。我局工作组投入资金6万元,同养殖户签定了小尾寒羊和波儿山羊杂交养殖养殖合同,现在存栏量已达300多头,一只种羊的年效益可达700元,群众们发了“羊”财,积极性很高,如果因势利导,继续膨胀养殖规模,再购进波儿山羊母体和小尾寒羊,用于小尾寒羊和波儿山羊杂交的发展,可使该村的波儿山羊杂交体存栏量达800--1000头,成为该村的养殖龙头产业。人均年收入增加800--1000元。

  (三)、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

  利用村北空置的荒地进行水产养殖 ,目前市县包村工作组正在积极的筹备,准备投资5万元,利用紧靠干渠的水源优势,开发荒碱地100亩,进行河蟹养殖,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

  (四)、努力改善村里的 交通状况

  **村目前有两个自然村,五队在**的东南部,出入道路仅靠一条土路,一遇雨雪,泥泞不堪,交通隔绝,村民深受其苦,成为阻碍五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经与村两委商定,决定由包村工作组投资1万元,为该村五队修建500米长的道路一条,新建穿涵一座,以改变五队的交通状况。

  (五)、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争创一流班子

  按照市委组织部的有关要求,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搞好规范化管理和档次升级,严格定时定点办公制度,搞好党员的管理和科技培训,做好发展党员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后备干部工作。帮助群众**思想,更新观念。从而为全村的发展理清思路,凝聚合力,形成动力。

  (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搞好文化大院建设,以此为根据地,积极开展“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利用农闲时间,组织村民学*科学文化知识和致富技术,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村容、村貌有较大改观,力争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奋斗目标。

  村经济调查报告 3

  一、基本情况

  中兴村地处洋河镇区南部2公里,全村19个村民小组,1149户、5860人,现有建档立卡低收入户93户、250人,低保户40户、93人。村有党员97人,13个党小组。全村面积7300亩,耕地6400亩,人均耕地1.3亩,粮食作物主要以小麦和玉米为主。外出打工是当地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每年外出务工*千人,20xx年村民人均年纯收入为7200元左右。属区定经济薄弱村。

  二、发展现状分析

  现有基础

  1.发展优势

  一:农业基础比较好

  人均耕地面积约1.3亩,每户耕地5亩多,耕地土质好,水利沟渠基本畅通,发展高效农业有基础。

  二:养殖前景比较好

  土地资源丰富,农户储存小麦和玉米比较多,给养殖提供了便利。全村现有养鸡、养羊、养猪、养牛专业户8家,养殖规模都不大,经济效益不是太好,需要引导和资金、技术方面的支持。

  三:高效农业有一定规模

  目前已流转土地400多亩,种植50亩大蒜专业户1家,种植350亩粮食专业户1家。

  2.不足之处

  一:为民服务能力较弱

  村部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室配套不全,没有村民活动中心,服务功能弱化。

  二:交通和水利设施比较落后

  村庄内部道路未达到庄庄通,高标准农田不到一半,有些路段和桥梁破损比较严重,部分排涝沟渠破损形成堵塞,影响农业生产。

  三:产业发展水*较低

  目前,全村93%的耕地面积仍然是传统模式的小麦和玉米种植,产量效益不高。工业方面基础十分薄弱,只有一个家具加工厂,规模不大,工人素质不高,机械设备陈旧。三产服务业零星敲打,仅有几家路边小超市,几家出售洋河小酒厂的散酒。

  三、发展思路

  洋河镇是中国闻名酒都,是宿迁市经济重镇,围绕洋河镇酒都重镇、生态旅游特色镇的发展定位,中兴村将重点发展特色高效农业项目经济。

  一是打造洋河镇区南部特色乡村示范点,围绕村庄、道路、桥梁、沟渠、绿化等开展环境整治,美化村民生产生活环境,提高村组规范管理水*。

  二是建设生态高效农业示范园。在洋河全镇生态高效农业发展规划中,重点发展规模种植粮食作物和规模养殖畜禽,引进绿色食品加工项目,实行"网上直销",打造苏北传统农业特色幸福乡村。

  四、具体举措

  1、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围绕洋河新区"十三五"规划,对现有产业发展进行总体规划布局,加强土地流转,为专业化、规模化和生态化发展种养殖创造条件;统筹规划村庄布局,争取整理土地800亩,用足用好各项支农、惠农政策,鼓励有条件的村民承包土地,进行专业化种植、养殖,发展规模生产,保护生态环境,节约土地资源。

  2、改善发展环境

  大力解决中兴村到镇区的交通建设问题,积极向新区和镇汇报协调,利用新一轮村居布局规划调整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农村道路建设补助资金,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修桥铺路、维修沟渠。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发展环境,积极邀请企业落户中兴村,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畜禽绿色食品"网上直销"企业、木材加工业,带动当地群众就业,转移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

  3、强化村民的教育培训

  一是重点抓好农业新技术培训工作。组织种养殖技术人员进农户、到田头,手把手传授新技术、新方法,让一部分想致富的能人先行先试,推广蔬菜大棚种植和畜禽规模养殖,而后再带动影响一批人。

  二是是依托社区教育中心,发挥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开展农村社会学*型活动,通过广播、发放宣传资料、办黑板报、定期读书交流和召开群众会等形式,更新村民观念,使党的惠农政策宣传多样化,农技培训讲坛常态化。

  4、加强村组干部队伍建设

  针对在家老党员多的实际,实行老党员公开承诺制,发挥老党员觉悟高的特点,做好政策宣传、群众意见建议的收集和疏导、邻里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村支两委结合村实际,制定长远发展方案,以发展高效农业为契机,整合集体资产资源,积极发展集体牵头、村民广泛参与的发展项目,推进集体公益事业建设,切实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及时出台优惠政策,既要有序组织劳务输出,更要千方百计引导外出创业成功的.村民,回村投资创业。

  村经济调查报告 4

  2021年后半年,文水县完成全省村级换届试点后,破冰试水村集体经济“清家底、化债务、增收入”,以试点先行与整体推进的方式开展,全县158个村通过合同清理,家底亮明,集体收入攀高,发展活力凸显。其对实施乡村振兴、加强社会治理的战略部署,意义重大。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变化翻天覆地,百姓生活蒸蒸日上。但政策释放效应背后,农村集体土地、资产管理乱象丛生,随着时间、关系和利益的多种因素叠加,变得根深蒂固。合同清理则意味着向这一乱象宣战。

  “不破不立。”善于辩证看问题的80后文水县委**杨洋,对合同清理工作的观点鲜明:利于发展、尊重历史、积极稳妥。

  “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作为全县试点的北张乡党委**梁义文感慨,起初,乡村两级干部大都有畏难情绪和抵触思想,甚至有人认为是在翻旧账。

  包联北张乡的原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刘建树,全程牵头组织合同清理工作。用他的话讲:集体资产及收益属于全村群众,神圣不可侵犯,只要实事求是、依法依规、相信群众,只要各级干部有情怀、肯担当就一定能守护好老百姓的“一亩三分地”。

  2021年6月,文水县出台《农村集体经济合同专项清理整治实施方案》,明确“县主抓、乡主导、村主体”三级负责制,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县纪委、政法委、***、法院、***、农业农村局、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民政局、自然资源局、司法局、财政12个部门联合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统一组织、指导、协调、调度、包联、督察。

  各乡镇成立党委**、乡镇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74个乡镇工作进驻158个村。各村成立合同清理办公室,实行挂图作战。

  同时,该项工作纳入乡镇考核事项,作为科级干部重点考核内容。

  马西乡副乡长韩金燕表示,合同清理等同集团作战,大家相互配合,共同商讨,总能找到解决难题的有效办法。

  合同清理重点围绕机动地、建设用地、改变用途的机动地及门店、厂房、学校、机井等资产开展。

  清理过程中发现,绝大多数承包租赁合同未履行民主程序,书面合同占比少,有些只是一张收据或口头协议。即使有合同也不合法合规,合同年限过长,个别承包年限竟到2082年,甚至出现永久、长期、一次性等字眼,并普遍存在承包价偏低,几角钱、几元钱一亩的都有。且长期不交或欠交承包费的大有人在,白占多占集体资产的情况让人触目惊心。

  时过境迁。随意处置、多轮转租或变卖,改变土地用途等乱象见怪不怪,畸形丛生。群众怨声载道,导致干群关系紧张。

  面对复杂的现状,文水县开创自查、普查、调查“三查”的工作方法,剥茧抽丝。先是村委对所有合同全面自查,台账附合同一并报乡镇;再是乡镇工作组对照土地确权图斑和自查台账,到村、到组、到当事人、到地块全面普查;三是工作组对合同内容、履行情况走访调查,弄清问题并提出意见建议。

  当800份告知书分别张贴在各村醒目位置后,唤醒强大的群众力量参与其中。

  北张村对照图斑和确权数据,用尺子挨块地丈量,硬是从中“抠”出零星集体机动地260亩。刘胡兰镇城子村包村干部与村支书,顶着凛冽的寒风,带领村民代表挨个丈量地块……

  “三查”创新工作法综合运用乡镇、村集体和群众力量,将各村家底暴露阳光下。“土地乱象千奇百怪,矛盾问题层出不穷。”刘胡兰镇副镇长赵启坦言。

  问题与责任相伴共生。“三查”配“两处”,根据调查情况,工作组一是处理不规范合同及当事人,二是处理合同背后的腐败问题及相关集体经济组织责任人。

  多占或白占集体资产的既得利益者,大多是历任村干部及相关人群,但凡关系与利益捆绑,时间一长,不正常利益自然转化为*惯性获得。这种现象在农村司空见惯。

  考虑到这些因素,文水县又一创新举措:提级 办理。大意是明确合同清理的责任为乡镇和县直相关部门,村一级一律为配合。遇到情况复杂、乡镇难办理的合同,县相关部门参与提两级 办理。所有合同建立电子台账,统一编号录入系统,实行动态管理。

  如何保证合同清理依法依规?文水县组织专业力量,到省人大等权威部门咨询,在《民法典》、《土地承包法》、《山西省农村集体经济合同专项清理整治工作方案》等法律条文寻找依据,最终汇编成500本《农村集体经济合同专项清理整治法律法规》指导性手册。

  法律框架下,文水县坚决做到对合同规范一批、移送部门一批(含违纪违法干部)、依法起诉一批、强制收回一批、封存待处一批。

  调研发现,分类处置的方法不仅能提高效率,更能体现战略与战术相统一。

  《请示》文件中写道:经“四议两公开程序”研究初步决定,种植用地按每亩300元,养殖用地每亩600元,建设用地每亩1500元价格执行。

  而镇党委**的批复文件显示:同意执行上报的土地承包价格,建议引入竞争机制。并在第3条中特别说明,针对零星小地块,边角料地,指导价难以执行的特殊情况,可由村集体视情况研究决定,报乡党委**备案即可。合同清理的战略目标是宣示**,落实村集体对土地、资产的所有权和收益权。战术上是要拿回“发球权”,落实乡村党组织对集体土地、资产的处置权。

  调查证明,公文材料中极少见的“灵活”二字,在合同清理的典型事例中随处可见。

  各村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重新制定承包价格,确保集体收益最大化。

  为防止儿戏,神堂村引入竞争机制,以交定金形式公开竞标,重新签订合同187份,村集体收入从2020年12万元提高到44万元;北张村水泥搅拌厂重新签订租赁合同,提高了承包价格,每亩租赁费5000元;凤城镇武午村的建设用地每亩承包价1600元,比附*村高出300元。

  “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一切从实际出发,统筹推进、分类施策,体现我们干部的担当精神。”杨洋认为。

  记者注意到,县委专门建立合同清理微信群,县合同清理办公室进行周通报。“微信群很像擂台赛,各乡镇、村都赶超争先,不甘落后。”文水县组织部党建综合服务中心主任马智勇说,县委**、组织部长实时会对先进工作者以“拍一拍”的方式点赞鼓励。

  党的***报告指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文水县将合同清理转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文水县注重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合同清理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北张村党支部**闫建明做通家人工作,率先补齐2008年以来父亲和弟弟的欠交承包费7万元,开启该村合同清欠先河。神堂村邀请老干部、老党员加入合同清理队伍,组成工作小组,集体会商、梳理印证,确保账务清楚,群众认账。

  东堡村村委主任张建忠认为,合同清理找到了制约农村发展的病症所在。古稀之年的神堂村老支书任吉则一语道破天机:一切都在阳光下运行,干部心里敞亮多了,群众对村集体的信任度高了。

  武午村委会张贴着财务公示明细异常醒目,会议室摆放的4张合同清理明细表与正上方悬挂着5代***像相映成辉。

  “增加集体收入只是一方面效益”。”多位乡镇**表示,通过合同清理,构建起新的社会生态,在全社会形成文明新风尚,为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打下了坚实基础。

  “合同清理牵一发动全身,瞄准目标导向同时,更要注重问题导向。”文水县**王峰接受采访时说。

  合同清理工作全面铺开后,县工作领导小组每周五集中调度,通报各乡镇最新一周工作进展情况及综合排名。各职能部门集中现场答复各类问题,强化对政策法律的运用,进一步规范操作。

  各乡镇按照收入、清欠两条线分类统计,具体分解成地类性质、亩数位置、承包费缴纳、清收欠款、收入增减情况等36项指标,每周进行统计汇报、公示。

  同时,全县开展合同清理“三比十看”活动。即:一比乡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能力和抓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攻坚克难精神;二比包村干部和村“两委”干部的为民情怀、能力素质和担当精神;三比职能部门、乡直机关围绕中心主动履职的觉悟与担当。看清欠效果好不好;看价格确定合理不合理;看年承包租货收入增加明显不明显;看该收回土地收回没有;看管理费收取开展没开展;看“三资”家底彻底清了没有;看复杂案件清零没有;看该查处的涉法涉纪案件查处没有;看“村财乡管”真正落实了没有;看老百姓真正满意不满意。

  期间,因清理工作不力,刘胡兰镇党委做工作,让两位村党支部**主动辞职。“换届时选强选优,但难免个别村差强人意。”刘胡兰镇党委**闫东晓身上有一种不包庇、实事求是的担当精神。

  水寨村前任村党支部**让贤。金融系统退居二线的王永明挑起重担。仅3天就完成工作、集体增加收入7万多元。

  调研中发现,“三比十看”活动真正激起干部们干事创业的热情,形成你追我赶的工作氛围。“合同清理有效推动社会基层治理。更是我们年轻干部难得的历练机会。”赵启对乡镇工作显得信心十足。

  其实,合同清理进行时,质疑声随之而来。这会不会是一场运动?如何保证合同长期规范?

  当下治,更要长久立。2021年11月,《关于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建立“合同兑现月”的通知》的长效机制运用而生。

  《通知》明确规定:合同签订纳入“四议两公开四监督”程序,报请乡镇党委、**把关同意。农村合同签订、管理坚持依法依规,严格执行村集体资源资产承包合同管理制和请示报批制。

  村资源资产承包租赁行为一律公开进行,引入竞价机制,保障村民*等参与权和资源资产的最大收益权。对每份合同约定的期限、价格、收益数额等应当进行事前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同时,对合同样本有统一标准:机动地承包租赁最长期限为为3年;建设用地和其他资产承包租赁最长期限为20年,每3年可结合当地物价指数和市场行情调整一次价格,费用按年度收取。每年11月确定为“合同兑现月”。各村合同签订时间为每年11月1一15日,同时收缴下一年度承包租赁费,依次类推。

  截至1月21日,文水村集体经济“清化收”工作基本结束。合同规范率达到98.91%,承包租赁土地面积由清理前的1.5万亩增加到7.5万亩;共化解债务1235万元,村均7.8万;集体资产收入由清理前1233万元、村均7.8万增加到6473.89万元(已剔除化解债务资金)、村均收入40.97万,是清理前5.25倍。

  “乡村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我们要以合同清理为抓手,不断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做到可持续发展。”王峰表示。

  文水县的实践经验证明,合同清理切准了制约农村稳定和发展的病根,既巩固增强党的领导,净化政治生态,提高执政公信力,又让村集体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民心所向。

  村经济调查报告 5

  一、周边群众对园区的认可度:通过对周边三个村750户群众的调查,有80%的群众认为,园区成立*十年来,对周边群众的影响是积极的,群众种田的科技意识因园区得到了一定提高,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有17%的人认为,园区的建立对周边群众影响不大,是可有可无的;3%的人对园区的存在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园区占用群众的土地,又拖欠地租,使个别承包主得益,使多数群众的利益受损。

  二、对园区现有项目结构的评价:调查中,多数人认为,园区现有的项目结构对周边群众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园区的项目示范性很好,但是,群众由于技术、市场等原因无法效仿。园区项目的建设应考虑与群众利益相结合。

  三、群众参与园区建设情况。

  1、发展与园区相关的项目情况:在调查的三个村750户群众中,依托园区发展与园区相关的花卉,苗木、特色蔬菜等项目的有48户,这些户人均年收入均在1**元以上,高出普通户一倍多。如,崔营村群众陈书法,利用嫁接技术种植菊花和培育海棠等盆景,结合植物造型技术,每年净收入4**元;闫庄村群众阎遂山,依托园区发展绿化苗木,每年净收入*5**万元;阎敏山依托园区发展草坪,每年净收入2**多元。

  2、服务园区建设情况:调查中发现,周边三个村的群众,在参与园区建设,为园区项目户不定期做零工的人约占三个村劳动力总数的10%以上,尤以妇女为多。如,崔营村六组,全组有60户人家,232人,常年在园区干零活的有40多人,月均工资300元,单此一项,该组人均年增收*600元。

  3、通过园区学*技术并发展家庭产业情况。通过*几年园区项目户的用工培训,周边三村有30%以上的人掌握一至几项农业先进技术。如闫庄村***等六位妇女,通过新天地公司组培中心用工培训,目前已成为组培方面的技术骨干,被新天地公司聘用后,月工资400元。再如,通过市林业局杏李育苗用工培训,崔营村有200多人掌握了嫁接育苗技术,部分人员利用这项技术繁育其它苗木,形成了家庭支柱产业。通过调查发现,有5%的人员通过在园区学*技术后发展起了自家的家庭支柱产业,大部分人员虽有技术但没有派上用场。

  四、群众对园区发展的建议和期望。

  群众盼望园区有大的发展,并有好的项目引导他们发展家庭产业。具体建议如下:

  1、希望园区能发展与群众互动的项目,即由专业公司牵头,实行公司加农户的方法,带领农民一起发展项目。

  2、希望园区各项目户与群众之间能信息互享,实行帮带活动,帮助农民与市场接轨,减少群众生产的盲目性。或由园区成立信息服务中心,指导农民发展项目的方向。

  3、希望园区能引进一些适合群众在家中操作的小型项目,并能定期培训技术,统一回收产品。

  4、希望园区能够发展好旅游业及餐饮服务业,特别是农家乐性质的服务业,让农民能够共同参与。

  5、建议园区在公路边建一个花卉、苗木、种子、化肥、农药交易市场,以便更好的服务群众,服务客户。并设置醒目的广告标牌,让客户从路边过一趟就知道园区内有什么东西。

  6、建议园区能从群众方面考虑,协调项目户提高一下地租。

  五、园区发展与群众发展的思考

  园区发展十年,虽然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自己的模式,但是也存在许多限制园区发展的因素。具体表现在:

  1、土地问题:园区发展需要扩大面积,如果仍实行“租赁”形式,就形成了园区发展与农民争地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最好方法就是让群众参与园区建设,象鄢陵、潢川等地一样,由**引导,园区做示范,按照某一模式,让群众自愿发展,共同形成某一优势产业。

  2、市场问题:园区发展至今,某些技术及产品在国内领先,但是就是形成不了市场,有些即使形成了市场,但市场范围很小,有一定的局限性。其原因就是缺乏跑全国市场的专业经纪人。因此,培养市场经济人非常重要。

  3、项目结构问题:项目配备要考虑因地制宜,在考虑本地群众能否接受的同时,兼顾外地市场需求,避免出现“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象。

  4、导向问题。要想让群众参与,关键在于市场引导,正确的引导可减少群众的盲目性。如崔营村五里堡群众金建玉等人,前几年由于对市场调查不够,盲目种植楸树60亩,树尽管长的很好,可就是卖不出去。这样,就打击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家庭经济调查报告(五)份(扩展4)

——农村经济调查报告6篇

  一、上半年xx县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及出现的新形势和新问题

  运行情况:

  (一)农牧渔业协调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一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增加彰显政策调整成效。由于去年以来国家支持粮食生产和保护农民利益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的相续出台,加之农产品市场价格的持续上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空前高涨,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连续两年增加,种植业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据统计:今年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到129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15万亩,比20xx年增加8万亩,增长7.5%。在粮食面积中水稻播种面积为53万亩,比上年增加3万亩,增长6%;玉米播种面积为15.9万亩,比上年减少1.8万亩,减少10%;大豆播种面积为46.1万亩,与上年持*。经济作物种植14万亩,占旱田面积的21%,其中亚麻播种面积8610亩,万寿菊播种面积为6000亩,烤烟生产面积1485亩,中药材栽培面积2万亩,其它经济作物 10.4万亩,饲料饲草面积70000亩。全县农业种植结构由单一的粮经生产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转变。二是畜牧业生产增势不减、渔业生产稳定发展。截止 5月末统计,全县黄牛饲养量50475头,生猪饲养量98975头,山绵羊饲养量36266只,家禽饲养量113.7万只,同比分别增长 %、 %、 %、 %;肉类总产量2500吨,蛋类总产量1562吨。全县完成养鱼放养水面26000亩,驯化养鱼水面3500亩,引进名特优品种200万尾。

  (二)抢农时、战低温,春耕生产在及其不利的条件下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全县春耕生产是在气温低、回暖晚、倒春寒、雨水大等自然条件严重不利情况下开展的,起步与历年比较晚,但由于县乡领导的高度重视,组织干部和科技人员大下基层,靠前指挥,确保春耕生产顺利进行。通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春耕生产虽然起车晚,但育苗播种、插秧等工作基本都抓住了腰窝。水稻育苗4月8日启动,中旬进入高潮,4月末结束。水稻插秧5月10日开始,5月末基本结束。万寿菊、烤烟育苗工作从4月中旬开始,4月25日结束。大田播种5月1日开始,5月23日完成,实现一次播种保全苗目标。

  (三)科技兴农工作扎实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去冬今春以来,全县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科技培训工作,重点是结合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对以水稻新基质育苗为主的八项实用技术进行培训。全县共举办科技培训班200场次,印发资料2.5万份,培训人数达7万人次。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按照农业部提出的《XX 年全国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先后成立了农业科技入户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组,公开招聘50名技术指导员,在9个乡镇、100个水稻主产村,培训1000个水稻生产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2万农户,今年全县推广水稻新基质育苗面积达14800亩,涉及农户378户。全县建设现代化农业科技园区4处 1157亩,规划展示222个品种,为农业实施生产标准化起到了示范和推动作用。

  (四)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新进展,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全县规模较大、带动较强的龙头企业和在册的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28个,农村经纪人发展到2850人,会员和社员发展到1万人以上,共带动种、养、加等行业20多个项目的发展,预计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年创产值可达5500万元以上,带动农户2万户,促进农民增收XX万元。今年,全县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水稻生产基地种植面积达到32.5万亩,占水稻总面积的61%,带动农户1.2万户;优质亚麻生产基地带动农户1500户;中药材生产基地带动农户1800户;万寿菊生产基地带动农户1500户;落实农作物生产订单5万亩以上;养蜂订单2.5万箱;食用菌订单200万袋。龙头企业、新型合作组织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更加趋于合理化,双方利益得到有效保护,也为各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进展顺利,劳务经济发展强劲。全县有农村劳动力73750人,现已转移农村劳动力32450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4%。其中县内转移15869人,县外省内转移5749人,省外国内转移4108人,国外转移6724人(韩国3723人、日本2534人、其他国家和地区467 人)。截止5月末,全县新转移劳动力达到1590人,仅延寿外派基地向日本输出劳务人员117人,实现劳务经济819万元,预计全年基地输出人员300以上,实现收入2100万元。通过组织全县各乡镇领导干部算帐对比等引导工作,劳动力转移工作正在成为县、乡*和社会相关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组织化、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而且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农民工培训、市场信息、对接服务等各项工作基本走上正轨。农村劳动力转移也加快了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推进土地向集约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发挥了土地的最大效益。

  (六)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好成效,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一是抗旱防汛水利工程建设力度加大。目前,共争取国家、省、市水利工程建设到位资金255 万元,中和灌区配套工程和先锋水库建设工程通过省水利厅论证评审,*期开始启动;新城灌区配套工程在建项目完成投资590万元;投资70万元抢修华炉和火星拦河坝;投资17万元解决关门山灌区渠道供水问题;投资10万元打人饮井4眼,清洗人饮井12眼;投资60万元进行水保工程修复工作;整修蚂蚁河堤防,完成土方10万立方米,堤防护岸林完好率达到90%以上,汛前检查和准备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二是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任务超额完成。共完成造林70570亩,占市下达计划55000亩的128%。其中完成退耕还林10000亩,两荒造林13070亩,封山造林40000亩,分别完成计划的100%、261%、 100%;完成薪炭林建设7500亩;完成道路绿化80公里,绿化村屯10个;完成义务植树60万株,占计划的109%;完成育苗2100亩。同时加大了护林防火工作力度,确保国家森林资源的安全。三是农业机械化水*进一步提高。春耕期间全县完成机械化整地80万亩,其中大型机械整地34万亩,小型机械整地46万亩,机械播种62.5万亩,农机作业率和标准化作业水*大幅提高。。

  (七)扶贫开发工作进展顺利,整村推进项目启动早、进展快。今年是我县第二批实施整村推进的第二年,确定扶贫开发整村推进18个村、79个自然屯,立项批准97个项目,共争取扶贫资金942.3万元。全年完成打人畜饮水井3眼,抗旱补水井6眼,修改河道一项,自来水入户项目14项33个自然屯;建农机服务队18个,购买机车54台(套),建农机车库18个720*方米;新建村屯4级砂石路2条3.1公里,维修村屯4级砂石路13条39.85公里;新建钢混盖板桥5座;有线电视入户16个村4350户;维修学校教室2个;已建项目配套工程18个。目前项目前期工作全面结束,6月份全面实施。全省扶贫开发现场推进会将于7月份在我县召开。通过争取,今年3月1日国家扶贫办正式批准我县继嘉亚麻纺织有限公司为扶贫龙头企业,现正在为该企业申请专项扶贫贷款资金 1000万元,促进企业扩大经营规模。

  (八)粮食销售和企业改革进展有序,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初见成效。截止5月末,全县库存销售陈粮19981吨,占销售总任务18186吨的104.32%,提前三个月完成省、市下达的陈粮销售任务,企业实现减亏103万元。签订秋粮收购合同面积为1400亩,优质水稻600吨。目前粮食系统1441人并轨工作全面结束,企业人员缩减到264人,共筹措资金2372.34万元,保证了全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和并轨工作的顺利实施。全县销售食盐累计613吨,上缴税金8万元,查处无碘私盐2.6吨,进一步规范盐业市场管理,确保全县人民吃上放心盐。

  新形势:

  (一)政策环境优越。中央在保持原有“一免两补”政策的基础上,在支持和保护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又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我县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粮食、实施农业生产标准化及围绕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促增收提供最佳机遇期,主题更突出,重点更明确。

  (二)农民从事各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农业投入力度明显增强。去年农产品价格上涨,农民收入实现历史性突破,农村各业生产的原始资本积累增加,发展农业的内动力增强,信贷部门的投贷力度也明显加大。截止5月30日统计,全县春耕生产共投入资金2.2亿元,同比增加5000万元,其中信用联社投放农业贷款1.6亿元,同比增投4000万元,增幅33%,农民自筹5000万元,同比增加1000万元,增幅25%,这是历年来所没有的现象。

  (三)农业生产标准明显提高。全县农业标准化生产面积达80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1%,新增水稻育苗大棚300栋,本田育苗减少,育苗标准提高,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力度大,新技术成果转化率高。

  (四)去冬今春雪雨大,土壤墒情好。全县各大小塘坝和水库蓄水量充足,全县23座中小型水库蓄水量*8000万立方米,塘坝蓄水量1320万立方米,有利于农业生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水田渴水的问题。

  (五)农业生产物资充足。今年农业机械购买力增强,保有量加大,农民投入能力进一步增强,同时向上争取购置大型农机具补贴资金50万元,农机更新资金35万元,全县农户购买大型机械积极性空前高涨。

  (六)乡镇机构改革、乡村职能转换、化解乡村债务、解决中央政策与基层实际工作间的矛盾(一免两补、土地纠纷)以及乡镇公共事业和村集体公益事业建设将成为县、乡、村所面临的*一个时期内无法回避、很难解决、必须解决的工作重点。

  (七)乡镇干部及涉农部门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一方面抽调212名机关干部组成促农工作队,重点为贫困户解决了生产资金,保证了贫困户种上地、种好地。另一方面在乡村干部及涉农干部中开展争当“五员”活动(即党在农村政策的宣传员、化解农村矛盾的调解员、引领农民致富的信息员、新技术推广的指导员、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监督员),全面提高了干部服务群众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本领,确保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长期稳定。

  新问题:

  (一)受“一免两补”政策和粮价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初步形成的特色农业主导产业受到严重冲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如:亚麻、万寿菊及其它经济作物耕种面积减少),加上龙头企业牵动力不强,基地规模小、产品深加工优势弱,组织化程度低等问题,阻碍了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

  (二)春耕生产气候条件不利。前期气温低、回暖晚、倒春寒、雨水大,*期有连续发生冻害、雹灾、水灾等自然灾害。如果后期再遇早霜,可能要造成全县粮食减产、农民增收下降。

  (三)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由于我县农田水利设施一直是超负荷运行,加上水利工程年久失修不配套,跑、冒、漏严重,蓄水能力差,今年旱改水又面积大,所以,抗春早、保春灌仍然是当前农业生产的难点问题。

  (四)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抵消了“一免两补”政策使农民增加的收入。根据市场调查,今年二铵每吨同期上涨25%,尿素上涨19%,复合肥上涨 35%,农膜上涨50%;柴油每升同期上涨19%。由此造成水稻亩增加成本31.9元,全县39万亩水稻增加生产成本1244.1万元;玉米亩增加成本 13.7元,15万亩玉米增加成本205.5万元;大豆亩增加成本16.1元,38万亩大豆增加生产成本611.8万元。以上三大作物总增加生产成本 20xx.4万元,人均增加农业生产成本130元,加上去年农资上涨人均增加农业生产成本130元,基本上抵消了“一免两补”政策使农民人均增加的265 元收入。

  (五)农村土地矛盾仍然突出。目前乡镇*领导最感头疼的事就是因土地纠纷*的人数越来越多。一是17号文件执行难度大,按17号文件规定,户在人不在农户给予补地,使地源少的.村屯很难补到土地,有地源的村屯补地也将引起更大范围的*,此规定也与哈市二轮土地承包政策相悖。二是乡村干部对一些问题底数不清、调查了解不够、解决问题没有根本办法,致使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在矛盾纠纷中,存在权属不明、合同不清等遗留问题,如解决不好,达不倒自己意愿便采取极端办法解决,给农村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截止目前,全县涉及土地纠纷案件916起,涉及2925人次。其中农委接待180起,780人次;*办270 起,1269人次;司法局240起,650人次;法院226起,226人次。

  (六)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出现新的困难。一方面免征农业税后,原来由乡村承担的一些公益事业失去了财力保障(五保户、孤儿、伤残人员抚养每村1万元)。修路、修桥、植树造林、村级小学维护等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基本陷入停滞状态; 另一方面 农村“一事一议”(事难议、议难决、决难办)。筹资筹劳制度阻力大、难以施行。如国家不出台相应政策,乡镇公共事业和村集体公益事业*一个时期内将处于瘫痪状态。

  (七)乡村两级债务沉重,财力难支撑。多年来,由于受农村兴办农田水利基础建设、乡村道路和一些达标工程的公益事业等因素,使乡村留下了大量的债务。目前,我县9个乡镇负债3291万元,乡均负债366万元。106个村负债7100万元,村均负债67万元。乡村两级共负债10391万元,按农业人口计算人均负债693元。加上实施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和“一免两补”政策后,乡村两级收入减少,许多乡村负债较重,债务的清偿越发艰难,沉重的债务负担已经成为制约今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20xx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展望

  展望20xx年,随着全国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扶持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全社会更加关注“三农”问题,20xx年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形势进一步趋好。因此,20xx年xx县县农村经济仍将保持强劲的发展态势。主要表现为:通过*几年来大力调整农业及农村产业结构,结构调整的累计效应更加显现,农业农村经济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体的乡镇企业和产业化龙头企业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一、二、三产业良性互动的发展局面;农村市场继续保持活跃,农产品价格在20xx年全面回升的基础上将继续保持整体*稳的趋势;在产业结构调整的推动和投资、消费、出口的拉动下,农村经济总量呈稳定壮大的态势;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

  (一)主要农产品产量保持稳定增长

  受粮食价格上涨和国家有关扶持粮食生产发展政策的影响,明年全县粮食面积将继续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只要不出现大的自然灾害,预计20xx年粮食总产量仍能稳定在3亿公斤以上,能有效地保证粮食安全。

  由于结构调整、产业化龙头的带动,20xx年以亚麻、万寿菊为主的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将比20xx年有大幅度增长。以肉牛为支柱产品的畜牧养殖业,仍将保持强劲增长态势。

  (二)农村经济总量将继续壮大

  20xx年,农业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将更好于20xx年,在前几年结构调整积蓄力量的基础上,20xx年将呈现一、二、三产业联动良性发展的良好局面。一产业总量的大幅度增加,乡镇企业的稳定增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壮大和农村基本建设的增加,农村经济总量将继续保持9%以上的增幅。

  (三)农村市场持续繁荣,主要农产品价格稳中略降

  20xx年,农村市场仍将保持繁荣局面。一是农产品市场,在结构调整优质农产品生产和供应增加、农产品加工企业逐渐壮大的带动下,农产品供应市场仍将稳定增加,特别是 “菜蓝子”市场在绿色环保安全食品增长的有效带动下呈活跃态势。二是农村消费品市场,在农民收入增幅加快的有利条件下,农民购买力进一步增强,加之农村消费环境进一步改善,20xx年农村消费品零售额仍将保持8%以上的增幅。

  在20xx年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的惯性作用下,20xx年农产品价格仍将保持整体上扬。

  (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我县农业农村经济经过几年的战略性结构调整,对增加农民收入的推动力越来越强,农业自身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逐步提高;20xx年全国宏观经济将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全社会更加关注“三农”问题,这为20xx年增加农民收入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和机会。预计20xx年全县农民收入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增幅达到6%以上。

  20xx年6月21日——7月4日,我随北京大学团委“西部讲师团”暨北大爱心社爱心万里行甘肃路一行16人组成调查组,到甘肃省T县H乡进行社会调查和支教工作。期间受到了当地党政领导,教育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热情接待以及广大农民朋友的热烈欢迎。调查组通过走访农户,同党政领导座谈,开小会等形式,就该乡的农民生计状况,当地经济发展情况,教育发展情况等问题进行了调查。这次调查中我们先后走访了T县H乡40余户农户,现将调查的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当地社会状况概述

  (一)生活环境

  H乡位于T县东南部,良恭河穿境而过。全乡辖14个行政村,137个自然村,93个合作社,2331户农户,11479人。全乡总面积为128.6*方公里(20xx30亩),有耕地18990亩(其中川地700亩,山地18185亩),有草场29497亩,林地58640亩;年*均降雨量640mm,无霜期190天,年日照时间20xx小时,年*均气温8.1°C,海拔1499m——2400m,乡*所在地海拔为1760m。

  (二)宏观社会状况

  T县经济发展水*较低,属于国家级贫困县。H乡去年全乡经济总收入为1293万元,国内生产总值1303万元,其中第一产业1285万元,第二产业10万元,第三产业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15元。乡镇财政总收入62万元,财政供养60人,乡财政支农周转金14万元。

  在农业生产方面:全乡农作物播种总面积18885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4475亩,粮食总产量715.2万斤,油料产量4万斤,肉类总产量48.2万斤(其中猪肉产量43.6万斤),水果产量4.6万斤,蔬菜产量150万斤,人均占有粮608万斤。该乡还兴修水*梯田3000亩,并兴修了两条灌溉渠7500米,灌溉面积1500亩。建成中药材生产示范基地300亩。同时正在对小河子,牛头寺、米家沟等地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

  该乡的工业基础薄弱,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在全乡共有乡镇企业85个(包括砖瓦厂、铜矿采选厂、矿泉水厂、蜂窝煤厂、面粉加工、百货销售、餐饮等)其中乡办企业3个,乡镇企业从业人员140人,收入总额123万元,净利润总额10万元,上缴税金5万元。

  教科文卫方面:全乡有学校17所,在小学生1429人,教师61人,卫生院1所,医生6人,病床4张;已经完成了“普初”、“义教工程”、“卫生Ⅷ”等项目的实施,全面开展贫困医疗救助。全乡多民办教师,待遇低,福利差,所以教师的积极性有待一步提高。绝大多数农民也都意识到了教育问题的重要性,开始会支持孩子上学。但是当孩子(尤其是初中生)产生厌学或者退学的念头时,相当一部分农民还会因“生计”原因而采取顺水推舟的做法。在医疗方面,我们了解到大部分农民小病就在家里熬,大病就去县里看,很少去乡上卫生所,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家境贫困对于相对较高的医疗费用农民只能望而却步,另一方面由于卫生所条件较差,农民也不太放心。另外,在该乡农业科技知识培训已经开始开展,但是*的整体服务能力和服务意识亟待加强。

  由于地处山区,冰雹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受自然条件限制该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也急需完善。全乡14个行政村实现了通电、通邮、通公路;已有韩院和李家院两村通了电话;沈家坝、菜地湾、江林、韩院、离家远、*6村通自来水;固定电话装机量60部,移动电话155部,虽然如此,但是在如果碰上自然灾害往往会导致与外界一切联系的全部中断,从而造成较大的损失加大受灾的严重性。同时该乡还在上级*的支持和指导下初步建成了牛头寺旅游森林公园,但是也是因为交通条件的限制,使当地的旅游资源无法得到很好的开发。

  二、经济状况

  (一)经济结构和农民收入状况

  在我们所调查的7个自然村中,农业产业结构基本相同,粮食作物主要是玉米,洋芋,谷子等,大部分农民都种植了党参等药材以增加收入,但是由于*年来中药材市场不景气,加上农民地少主要种植粮食以自给只有很少土地种植药材,所以药材的收入也极为有限。许多农户家里都种植有核桃、杏儿等果树,但是一般也就只有一两棵,对家里的收入也无法又太大的帮助。大部分农民都养有牛羊猪。在禁牧的同时,*倡导设施养羊,现在都采用圈养的办法。养猪是为了自家杀来吃,在经济紧张的时候还可以拿来买,牛是用来耕地和运输的。一般农户家还养有鸡,大多也只有几只,也有养鸡大户,但非常少。

  这两年,由于旱情较为严重,因此农作物基本没有什么收入。加上种子,化肥等价格不断攀升,国家实行退耕还林,农户土地减少,农户能做到一年的收支*衡,不亏本已经算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了。生产出来的粮食很少拿出来卖,大部分是自给。有部分农民由于买不起化肥而仅仅使用农家肥。因此对于当地农民来说,粮食生产仅仅是为填饱肚子而进行的生产活动。种植药材可以说是农民在农业方面唯一的进项。党参收入多则千余元少则几百元。因此,如果某个农户土地较多,药材种植的面积较大,那这个农户在村里的生活就会相对较好。农闲的时候有些较为活跃的农民还会寻找一些零工做。

  除此之外,这里的青壮年男劳力大部分都外出务工,远的出省,*的就在县城。就我们的调查而言,大部分都是在省外打工,主要是去新疆、内蒙古等地。外出打工的一年能够挣几千块钱,高的能有五六千块。但是干了活却拿不到钱的人也不在少数。

  那些没有劳动力外出打工的农户主要靠家里的农业收入,但这和那些外出打工农户的收入相比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在村子里,家境较好的一般是吃国家财政饭的公办教师、“国家干部”(其实只是乡镇干部)以及家里土地和劳动力较多、以及有其它副业收入的家庭。

  H乡现在主要的税收来源是农业税,但是当地税费收缴的透明度不高,很少有农民知道自己交的到底是哪些项目的税费,大部分都是只知道总额却不知道明细,农民的解释是知道了也没用,村里说要交就是要交,就算是国家政策不允许的你也没有办法。农业税全部采取现金的方式收缴,税收分春秋两季进行。

  当地的劳动力的流出和流入组织形式主要是靠这些打工人员自己的社会交往形成的,没有正式的组织形式,通常都是有活的时候相互通知,靠自己的关系,也靠自己能够吃苦耐劳诚实信用。

  当地农民每户年均收入800多元的数据应该是可信的,也代表了大多数的情况,但也有不少的农户基本的温饱问题都还没有得到解决,并且国家的救济和社会保障也亟需完善和提高。

  农户家境不好有一个很普遍的原因是家里有长期患病的病人,医疗费往往是一个非常沉重的包袱,因此农村医疗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是一个非常现实和紧迫的问题;另外,家里缺少劳动力,或者土地不多,只有山地却无川地等自然条件的限制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该乡的很多农户装有太阳能灶。经了解,向农户发放太阳能灶是属于县里扶贫的一个整体提升计划的一部分。西北地区,日照时间长,太阳能资源丰富,因此这一举动受到了农户的普遍欢迎。但在调查中发现有些村的太阳能灶是免费发放,有些村还会另外向农户收取20多元钱的费用。还有些村子将太阳能灶的发放作为对农户的一项奖惩措施,只有按时按量完成税费,并主动配合村干部各项工作,与村里的关系较为协调的农户才有发放,而那些经常“闹事”,与村里对着干的农户是不可能有的。

  (二)税费改革情况

  税费改革在当地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很多项目比如乡统筹、村提留、教育附加费、屠宰税等都已经取消了。但是并没有减轻农民太多负担,因为限于当地的经济状况,在税费改革之前,当地并无太多的乱收费现象,因此,就调查的农户而言,基本上都觉得现在比以前好,然而在实际上这个在他们的生产活动中并没有带来多大的影响。在1997年实行税费改革之后,农民仅仅需要交纳农业税(并且今年的农业税按照中央的政策和部署开始减少)和一事一议的防雹费(当地为了防止冰雹等自然灾害的发生用以筹措资金的一种费用)以及补给民办教师和村干部还有当地组织的护林队队员的口粮。大概每亩地20元左右(根据调查,各村的税费情况有一定的差异)。

  (三)负债情况

  尽管农民的负担有所减轻,但是在当地我们发现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是当地几乎60%—70%的农户都不同情况的存在着负债的现象。当我们问及为什么负债时,他们告诉我们,他们买化肥需要钱,看病需要钱,孩子上学需要钱,有时候收成不好,家里没粮食也得去借钱买。信用社里的钱只借给有钱送礼或者有关系有头面的人,根本不借给穷人,一般普通人想借点款比登天还难。信用社不贷款给农民说是怕农民还不上,其实很多有钱人借了钱也还是还不上。

  因此大部分农民还是主要向亲戚朋友借钱,如果家里亲戚朋友有学校的公办教师,乡镇干部或者在外面做点小生意家境宽裕点的,借起钱来还方便一些;如果没有,那碰到急事想借钱也没地方去借。村里今年就出过没钱买粮又借不到钱而饿死人的事情。

  (四)农民购买力和支出结构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家庭都把购买农业生产资料的开支列为他们消费开支中的最大的一块(家里有病人的除外)。一般中等的农户年支出金额都在800——1000元,*几年来,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尤其是化肥种子的价格还在不断的上涨,给农民造成了很大的负担,村里已经有人因为买不起化肥而是仅仅施用农家肥了。由于地少,种子的用量并不大,但是鉴于当地的昼夜温差大,覆盖种子的地膜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农业生产资料的支出。

  家里有念书的小孩的家庭中,孩子的教育费用就成为了家庭支出的第二块,村里小学的收费状况一般为每学期收取费用50—60元,加上其它书本等杂费也就是60—70元。农民对小学生的花销和学校收费状况并无太大意见,但是认为中学的收费实在太高,一个中学生每年得交*千元费用,高中就花销更大,更是一般的农民所不敢企及的。

  家庭的第三大开销就是水电费和农业税,这一点在税费改革情况一节中已有说明不再赘述。

  第四大支出是人情的花销,这一项在各个家庭的支出数额差距很大,但是根据当地的*惯,一般亲戚朋友结婚生子等喜事都要包几十块钱红包,关系特别好的要到50—100多块钱。

  第五大支出是日常用品。由于受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交通条件限制,村里居民想要购买日常用品通常是在当墟时走几十里山路去相邻的一个商业相对发达的N镇购买。一年的日常用品花销也大概在70—150元不等。

  (五)退耕换林政策的实施

  当地人多地少,并且以山地为主,自然条件恶劣加上多年干旱,因此这里农民的收入水*很低。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在此也成为了突出的问题。根据国家政策,农民每退耕还林一亩,国家补贴300斤粮,20元钱。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农民实际能拿到的只有90——200余斤不等的粮食,现金没有。农民对国家的退耕还林政策较为支持,一是认为有利于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水土的保持(也有部分农民虽说不上原因但坚持认为中央政策的肯定是对的,肯定有它的道理不会坑害农民),第二,国家的补贴在当地来说也是很划算,甚至有时还是高于不退时的收益。但是由于农民实际到手的补贴很少,农民对此也非常愤恨,并且曾经闹过*,这样退耕还林问题就成为了当地干群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

  另外,对于退耕还林土地的归属当地农民也不是太清楚。按照政策,退耕还林的土地仍归农民所有,土地上的树林最终也是农民的,因此农民还是必须缴纳相应的税费,许多农民因为不清楚政策所以对此都非常的愤愤不*。这也是造成农民对退耕还林颇有怨言的重要原因。

  三、教育发展状况

  如前所述,H乡全乡有学校17所,在小学生1429人,教师61人,无中学。当地考上中学的学生一般都在旁边的N镇的中学上学,成绩和家庭条件允许的可以到县上去年高中。当地义务教育的落实情况并不尽如人意,虽然当地居民对教育都普遍是很重视的,但是由于家庭条件限制,通常如果家里有两个以上的孩子在上小学,就一般会有一个孩子在家里帮着干活,通常是女孩子。如果有一个孩子在上中学,那么家里其他孩子上学的可能性就更小了。因此当地很多孩子能念到中学就很不错了。当地小学的辍学率也是居高不下。当地关于适龄儿童入学率由一个这样的说法:春满堂,夏一半,秋几个,东不见。这样的状况使得入学率的考察价值大打折扣。

  根据T县教育部门的有关领导介绍,本县的教育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民办教师撑起半边天。乡镇干部向我们说明了原因:主要是公办教师不愿以来,民办教师虽然待遇不高但是在当地来说也是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工作因此有很多人争取,但是往往民办教师自身的素质就存在很大的问题,因此教学质量也就可想而知。另外,由于民办教师待遇太低(每月只有80块钱,还不一定能落实,公办教师高的能够达到1000元),老师们都不安心教课,而是把教学工作当作减轻家里负担,扩充家里经济来源的一个渠道,因此老师们除了教课还必须承担家里很多的农活和其他的一些事情。真正能够把教学当作自己本职工作的老师并不多。

  根据当地乡党委*的介绍,H乡从99年开始采取乡上级要一点(立项投资),部门帮一点,乡*投一点,村上拿一点,群众挤一点,拆下的旧木料砖瓦利用一点的办法经过争取立项投资新修了三所条件相对较好的小学;乡*投资,群众投劳集资新修了10所小学,维修了四所小学,今年又争取立项将对两所学校进行新修,至此全乡所有教学的的危房旧校将全部消除。乡*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县教育先进乡镇。

  下面我们将通过介绍该乡的H乡小学了解该乡的基础教育发展状况。H乡小学始建于1942年,学校下辖16所存学以及教学点,共有教职工61人,其中公办教师37人,代课教师24人,由学生1429人。1970年该校曾设初中班,1982年初中班被合并到相邻的N镇中学,由此H乡小学被定为五年制小学,1989年省上拨专款修建了教学楼一幢,20xx年实施一期“义教工程”,新修校舍18间,315*方米。该校服务半径内总人口1466人,适龄儿童总数149人,入学率100%,女童入学率和残疾儿童入学率100%,但是辍学率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学校所在地教学点有教职工21人,公办教师13人,代课教师7人,长期临时工1人,大专学历4人,中师学历11人,高中学历3人,初中学历2人,小学高级教师5人,一级教师10人。1996年该校被评为“陇南地区先进学校”。由于T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所以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扶贫资金用于相应的教育扶贫项目,因此争取项目立项投资是该乡教育机构每年的例行工作。根据中心校的校长介绍,这两年县上对该乡的教育投资一直都很支持,所以该校的发展也是令人欢欣的。

  在该乡的教育情况中,有一个北京大学生资助的计划很引人注目。这是由该县的一个热心拍摄和摄影的普通农民,与北京的各高校特别是北大的爱心社区的联系合作开展的一个首都大学生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的资助计划。这个活动的影响非常大,仅仅在该乡就资助了中小学生121人,总金额达18000余元。这个活动使当地很多人受益,在调查过程中,不止一次的有农民要求我们代他们向资助他们孩子上学的北京大学生表示感谢并希望能取得联系。而大学生们的资助和信件等也给孩子们带来了很大的动力和鼓舞。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该计划于20xx年停止,已被资助的孩子也有很多与资助人失去了联系,并有很大一部分重新陷入了辍学的境地。因此,在调查时也不断有孩子要求我们帮他们寻找资助人,以帮助他们重新争取受教育的权利。

  四、困难与问题

  1. H乡处于西部高原山区,森林覆盖率低,植被破坏严重,耕地少,*地少,生态十分脆弱,并且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时常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并且当地海拔高,积温低,生产期短,极不利于作物生长。

  2.水土流失严重,耕地承载能力差。由于当地的自然条件恶劣,植被破坏严重,当地的水土流失非常严重。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而耕地资源匮乏,耕地承载能力差是当地农业发展的瓶颈之一。与此相对的是,人口的生产却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因为作为粗放型经营的农业,只有增加劳动力才能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保证粮食的生产。但是,*几十年来人口数量的膨胀和耕地面积逐年减少更使耕地承载能力有减无增。另外,由于当地地形崎岖,开荒扩耕也非常容易呆滞严重的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耕地承载能力差,耕地资源质量差,可开发难度大,效益低,可开发潜力小这是当地农业经济不容忽视的特点。

  3.生产方式落后,经济发展水*低。当地落后的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所形成的薄收,单一经营,粗放管理,靠天吃饭是贫困的重要原因。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低,区位边缘分布,交通闭塞,观念上封闭,经济上贫困,使居民*惯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经济生产方式。农业以低层次*面垦殖方式为主要特征,以人口数量增加和体力劳动为主,生产结构单纯追求粮食产量的单一种植业结构这都严重阻碍了当地社会基础结构的进化。

  4.基础设施薄弱。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薄弱是当地发展面临的基本困难之一。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不仅难以有效抗御自然灾害还给当地农民温饱问题带来了极大困难。交通通信事业和社会基础设施的落后严重制约了贫困乡村的资源开发步伐,特别是当地的旅游资源,而且阻隔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机制与外部社会的有机结合,弱化甚至化解了外部社会先进的经济文化浪潮对地方上的冲击。同时强化了当地内部的封闭型和资源配置的单一性,形成了恶性循环。

  5.社会环境封闭,生活方式稳定。落后的思想文化,守旧心理,安贫心理,惧险心理与当地信息时间观念淡薄,效率观念缺乏,文化素质差等问题与自我封闭,自主自立意识薄弱自卑自负心理问题结合形成了一种心理环境与现实社会形成了较大的差距。在调查过程中可以看到不少人在村里终日游荡,或呆坐在阳光下与人闲聊打发时光。

  6.教育发展落后,教育经费短缺。当地的辍学率高,绝大部分小学毕业后放弃升学,这就必然壮大了文盲半文盲劳动力结构队伍,从而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限制作用。同时当地教师素质有待提高,教育质量也不尽如人意,而教育经费的短缺直接导致了当地办学条件差,无法组织教师进修和请外地老师对本地教师进行培训。由于教师待遇低,导致教师队伍不稳听,严重存在调不进,留不住的现象。教育事业的落后直接导致的是当地人力资本积累水*低形成了“低素质屏障效应”是当地劳动力对其他职业的竞争力和对外部环境的适应力极低。

  农民是核心,农村是基础,农业是关键。农民、农村、农业这一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也成为党和*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对农村的实地调查我们发现,农业基础薄弱,农业效益比较低下,农民收入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贫富差距大,农村经济的总体实力不强。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

  一是中小学办学条件差。部分学校还存在脏乱差现象,一些中小学校舍简陋,教师学历层次较低。二是卫生基础设施落后。乡镇*所在中心医院的医疗卫生设施相对较好,但大多数农村仅有一两家个体性质的私人诊所,,技术落后,只能治疗头疼感冒之类小病。三是公共文化设施不足。农民科技知识和精神文化生活缺乏,现代文化设施如公共图书馆、公共娱乐室、网络建设等均非常稀缺。

  2.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高

  水利设施抗灾能力弱,目前的农田水利设施大多是在人民公社时期集体兴建的,因此多数设施呈现老化状态。许多水利设施因为缺乏维修和保养,功能逐渐退化,使得农业抗灾能力下降,大量的水利设施多年投入不足,年久失修,抗旱、排涝设施老化,农业抗灾能力弱。

  3.农业产业化经营水*不高,农业效益低下

  农村经济发展缓慢最重要的原因是农村落后的生产经营模式,农村生产力水*低,农业生产主要还是以分散的农户家庭经营为主体,仍停留在小而全的小农经济生产模式。生产技术含量低,劳动者素质低。农业结构单一,没有形成特色化农业生产结构。

  4.村级组织服务功能差,农村基层运转困难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没有后劲,村级公益事业长期投入不足,生产和生活条件难以得到改善;村级组织服务功能差,村级经济及社会各项发展缓慢。村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造成农村基层组织运转困难。

  5.劳务输出整体素质不高,农民工就业增收能力不高

  农民工整体素质不高,获取市场信息和外出务工渠道狭窄,农民工收入偏低,工资待遇低、劳动强度大、权益难保障,应对风险能力较弱。由于文化素质的欠缺,农民工在城市的就业竞争力不够,工作上高不成低不就。

  6.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

  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信息资源缺乏有效的整合开发,发布渠道不畅,信息内容与现实脱节、针对性不强;农业基础研究投入不足,农业科技人员紧缺;农民了解农业新品种、种植养殖技术、农业病虫害处理等方面信息来源渠道过于狭窄,过于依靠农民自身的经验和途径,*未能提供相应的辅导培训和技术支持;农业发展缺乏统一规划,农民生产没有总体性的指导。

  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统筹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道路建设。继续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加大路网建设,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交通环境。二是农田设施。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加强河流沟渠治理,配套田间水利设施,加快发展节水灌溉,整体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确保基础水利设施安全有效运行。三是电力通讯。大力开展信息入村入户工程,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电话、宽带网络等设施建设,进一步拓宽农村信息渠道。

  2.促进农村乡镇企业发展,推进工业化进程

  促进农村乡镇企业发展。促进产品生产多样化,扩展乡镇企业产品销售市场。引进先进生产机器和技术,提高管理者才能,进行加工、深加工,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形成科学合理的*销产业化链条。

  3.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业,焦点在农村,因此必须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是立足实际,发挥区域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向导,发展高效农业和特色农业,把优势农产品做大作强,增强市场竞争力,二是以规模化养殖为重点,加快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畜牧业是实现粮食转化增值、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要大力发展规模经营,搞好农产品深加工。

  4.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是落实好各项惠农政策,确保粮食、蔬菜等丰产丰收,增加农民收入。二是集中力量大力扶持发展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三是加快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民主动融入市场。四是要积极组织实施好“阳光工程”,

  继续加大农村剩余劳力的转移力度。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就业,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加强对外出务工农民的实用技术、劳动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和就业率。

  5.选优配强村级班子,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加强村级班子建设,选好带头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必须首先着眼于农村党支部班子的加强和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选好村领导班子,把那些事业心强、懂经营、会管理、具有发展集体经济的强烈意识、开拓精神和不怕吃苦、秉公办事的人选进班子。实行村领导班子年轻化,有计划地培养一批热爱家乡,扎根家乡,立志于改变家乡面貌,事业心和责任感强的有理想、有文化的年轻一代。同时,坚持不懈地抓好农村干部的培养教育。充分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资源优势,大力加强资源的整合力度,发挥好远程教育的作用,培养一批科技致富带头人,从而带动农民群众科技致富的积极性,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奠定坚实的基础。

  6.落实中央在农村的各项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农民增收

  一是加强农村各项事业建设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对贫困家庭的学生实行教育救助;继续搞好农村合作医疗,提高农民参加率,扩大合作医疗的覆盖面;发展农村卫生事业,改善农村医疗条件,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活动,传播先进文化,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改变农村面貌。二是广开创收渠道,化解基层债务,增加财政收入,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投入力度,调动干群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三是加大对农资市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投机行为,完善农资流通渠道,降低农资价格,切实给农民减负。四是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落实涉农优惠政策,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我作为第三批省科技特派员入驻。驻乡后,通过走村入户,和乡村干部、村民座谈交流,大体了解了当地“三农”现状;在调查了解乡村基本情况的同时,试着寻找发展上郑乡农村经济的亮点、思考如何改变山区贫困面貌、引导农民脱贫致富的途径。

  山多地少,人均水田面积只有0.17亩,旱地0.23亩;全乡*一半人口离乡外出务工,村里留住的多是老弱妇幼。全乡无工业和商业企业,无文化娱乐场所,全乡只有一所医院和一所中小学校。村民以种植业为主,耕地主要种植水稻和番薯,山地零星种植柑桔、枇杷、杨梅等水果。粮食和经济作物多数是自种自给,农民的主要收入靠外出务工、出售水果、毛竹和木材。全乡人均全年收入1560元,属于欠发达地区。全乡有59个自然村,其中有10余个自然村计百分之五左右的人口至今居住在尚未通道路的高山、深山或峻岭之中,居住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上郑乡的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愿望强烈。

  造成经济发展缓慢,群众生活依然贫困的主要原因是群众的生存环境和生产条件较为恶劣、耕地面积小耕作水*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库区水资源保护限制较多、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公共事业投入严重滞后、农民受教育程度低以及综合素质不高等。

  为了改变落后面貌,振兴农村经济,党委和*多年来也一直在摸索走一条发展农村经济的路子。目前主要在实施三个建设项目,一是修通圣堂村至富山乡公路,使部分高山上的村落和农民群众受益于公路交通带来的便捷,改善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二是利用自然人文景观资源,开发等旅游景点;三是对横贯全乡30多公里长的实施五级水电站的开发建设,充分利用10500多千瓦的水电开发资源。以上项目一旦完成,将极大地改变面貌,为振兴和壮大农村和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脱贫致富起到积极的作用。

  经过前一阶段的调研,根据的资源、条件和实际情况,本人认为发展农村和农业经济除了乡党委*已经作出的部署以外,还应从一下几方面作重点考虑:

  第一,改变种植业结构,走一条效益型农业的路子

  利用有限的耕地种植有一定的科技含量、效益比较好的经济作物,并使之产业化,让农民从只种植水稻和番薯等粮食作物的圈子中跳出来,改变传统的种植业结构和跳出自种自给小农经济思想束搏,走一条生态农业、高效农业、现代农业的路子,使农民从根本上脱贫致富。

  一、种植蔬菜

  地处山区、远离城市,辖区内无排污企业,空气、土壤、水质无任何污染,因此,在上郑乡发展无公害绿色蔬菜种植是非常适合的。由于耕地较少,在有限的耕地上种植一些投资少、周期短、效益高的品种,如茄子、蒲瓜、西红柿、黄瓜等蔬菜,将会比单纯种植水稻、番薯、小麦等粮食作物带来更高的收益。

  如果一些农户不愿意放弃种水稻,也可以在每年十月份水稻收割后的大片抛荒的地里种植秋冬季蔬菜,如茄子、黄瓜、西红柿、太空土豆、蒲瓜等。这些蔬菜均可在次年的六月底前收获,不影响水稻种植。种植茄子,亩产可达3000公斤左右,按每公斤2元批发出售,即可获得每亩6000元的收入;种植太空土豆,亩产2500公斤左右,批发出售价每公斤1元,每亩可获得收入2500元,种植土豆成本较低。上郑乡共有水田2327亩,如果在每年的秋冬季节,用三分之一的耕地种植蔬菜,全乡就有几百万元的新增收入。

  二、种植竹笋

  在山坡和旱地上种植竹笋,在临安等地的山区已有成功经验,那里的农户家家种植竹笋,收益很好。竹笋生长在无污染的山地,是公认的绿色食品。竹笋味道清淡鲜嫩,营养丰富,是城乡居民喜好的蔬菜食品。种植竹笋投资少,技术难度不大,一年中冬、春、夏季都可出笋,亩产每年可达3000公斤左右,按市场批发出售价每公斤3元计算,每亩笋地可带来9000元左右收入。上郑乡共有旱地2669亩,如果用三分之一的旱地种植竹笋,全年可为全乡农户增加700多万元收入。

  第二,科学种植,管理好现有果树

  各村基本上每户都零散种植枇杷、柑桔、杨梅等水果,据统计全乡共有果树地3500亩以上,但都处于粗放型种植,*时很少管理。因此,水果产量不高、品质不佳。遇大年,水果价格低,许多都烂在树上;遇小年,基本上没有产量。农户在水果上收益甚少,许多农户种植的水果处于自产自给状况。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农户尚未掌握果树的科学种植和管理技术,以及对农户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和营销渠道不畅。因此,应建立果蔬合作社,把家家户户组织起来,在水果的种植品种、果树管理、病虫害防治、水果销售上予以指导和帮助,把零散的种植形式形成集约化的规模型生产经营和管理,逐步做到水果种植产业化。实施品牌战略,形成以销促产、以品牌抓质量、以品质赢得市场,从而递增收益的良性循环。

  第三,开发禽畜养殖业,促进生态农业发展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食物上对禽畜肉类的需求越来越旺盛。据有关资料统计,我省每年鸡鸭等禽类消费量在2亿只以上,每年从外省调入的禽类约8000万只;每年从外省调入的猪牛羊等畜类数量也相当可观。可见,在欠发达地区的山区实施禽畜养殖有着广阔的市场支撑。养殖禽畜也将有效地利用山坡杂草地、毛竹林地和空地,并且禽畜粪便用于肥田,减少化肥用量,保护土质和环境;种植的蔬菜残叶、瓜藤枝叶又可作为禽畜的食料,形成生态循环。因此,利用好山区资源、发展禽畜养殖业,这对于农民群众增收无疑是一条路子。

  经了解,各村村民对养殖禽畜积极性都很高,但实际情况是每户都只养了一两头猪、几只鸡而已,自养自食,远没有形成商品规模实施产业化经营。养殖业长年形不成规模,过不了产业化这个坎的主要原因是启动资金缺乏和担心销路。

  解决启动资金缺乏,归根结底是*部门、金融部门、科技和农业等部门对欠发达农村脱贫致富要有紧迫感、使命感,并且在政策上、制度上实施优惠贷款措施,凡是有意从事禽畜养殖、启动资金缺乏的农户各级各部门都应网开一面予以支持和扶持。同时,出台政策,采取鼓励乡镇事业单位人员投资与农户合作兴办禽畜养殖业、积极招商引资等措施。

  养殖专业户担心的销路问题,可以采取成立专业合作社或公司进行统一销售、和当地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食品公司、企业建立稳定的供销关系、以及利用网上销售等办法解决,以减少养殖户销售信息不灵、担心销不出去的后顾之忧。

  建议乡*相关部门对全乡各村重点养殖禽畜的种类、品种、规模、目标、资金筹措等方面制定规划和实施方案,针对各村优势、养殖条件和地理环境确定合适的养殖种类,选取优良品种,发展鸡鸭鹅猪羊牛等禽畜养殖业。

  第四,开办无污染的农产品加工企业

  俗话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在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同时,应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正如经济学家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中所说的:“一个国家如果以传统农业为指导,那么这个国家是个贫穷的国家;一个家庭经济收入依靠传统农业,那么这个家庭充其量只能解决温饱问题”。因此,在考虑如何将传统农业转化为现代农业的同时,也应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由于到远离县城,工业原材料、辅件、标准件采购供应不便和库区污染限制等因素不便于兴建工业企业,但是考虑到本地有丰富的山林资源和种植、养殖业的逐步兴起,可以兴办一些农产品加工企业。譬如,竹制品加工企业和蔬菜、禽畜肉品类深加工企业。

  就目前的情况和条件,可以先从丰富的毛竹资源上做文章。上郑乡现有山林地十万余亩,其中毛竹林地1.1万亩,有着丰富的毛竹资源,今后还可以进一步扩大毛竹林的种植。现有毛竹只是以毛竹原材料的形式出售,附加值不高。为了提高毛竹资源的附加值,必须对其进行深加工。毛竹是制作家具、茶具、工艺品、文化用品、生活用品等常用的原材料。因此,兴建竹制品加工企业,把毛竹原材料加工成有市场需求的竹制品,既有效地利用毛竹资源、不污染环境,又能解决剩余劳力,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农民收入,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以上思考只是本人进驻上郑乡后在不长的时间里经过调研的一些粗浅的想法,要振兴上郑乡的农业和农村经济,以上观点和举措可以说是挂一漏万,也可能是以偏概全,最主要还是要依靠当地乡村组织和领导与广大农民群众一起同心协力、统筹规划,采取有效措施,分阶段、分步骤地实施各项工作,努力把上郑乡建设成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生活小康、环境优美的新农村。

  在*经济发展战略中,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始终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工业化的推进和城镇化的提速,农民收入增长来源日趋多元化、多样化。农民收入由主要来自农业转向农业和非农产业并举,农业收入由主要来自种植业转向种植业和养殖业并举,农民增收由主要靠增加产量、提高价格转向主要靠提高效益、扩大就业。随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收入水*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态环境的改善和自身的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农业和农村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农业和农村发展,不仅要保持数量增长,而且要注重改善结构、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不仅要开发利用资源,而且要重视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仅要繁荣经济,而且要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当前,广大农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发展速度缓慢,集体经济“空壳”村现象相当普遍,严重制约着我县农村的发展及稳定。因此,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已成为摆在各级党委、*面前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一、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我县辖8镇3乡(其中2个朝*乡),123个行政村,耕地面积148万亩,总人口3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9.8万人,种植业以水稻、玉米、大豆、瓜菜、烤烟、万寿菊为主,养殖业以生猪生产为主,养鱼水面3.83万亩。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问题和中心任务,也是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几年来,县委、县*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的部署,切实加强“三农”工作,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积极采取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等措施,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农民收入实现快速、稳步增长。据统计,20xx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651元,同比增长 14%;20xx年为4218元,同比增长16%;20xx年达到4881元,同比增长15.7%,特别是20xx年我县农业和农村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粮食总产量实现4.2亿公斤,增长5.8%,创历史新高,农业总产值实现24.22亿元,增长9.6%,畜牧业产值实现8亿元,增长7%,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3.9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9亿元,农民人均收入实现5358元,增长9.8%。

  二、当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在农民收入连年增长的形势下,我县的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存在许多的问题和不足,农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差、农民增收难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成为制约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农民增收问题。

  农民增收困难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年来,县*围绕这个中心,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的农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形成了六大主导产业。但总的看来,农民增收的形势仍不容乐观。由于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价格低迷,农民从种植业中得到的收入不高。同时,乡镇企业不发达,依赖于乡镇企业的农民工资性收入也很少,农民增收的难度明显增加,农民收入增长趋缓,收入受阻。20xx年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881元。从收入来源看:工资性收入(外出务工收入)达到1462元,占全部收入的比重为30%;家庭经营性收入3406元,占全部收入的比重为70%;财产性收入13元。人均工业收入仅有38元,占农民收入的1%;家庭经营性收入中第一产业收入为2633元,占家庭经营收入的78% (其中种植业收入占一产收入的86.8%,牧业收入占一产收入的12%),家庭经营性收入仍然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民靠政策增收、靠“天”增收成份较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建立尚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二)结构调整问题。

  一是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还不够突出,品种结构和生产布局还没有大的变化,农业的质量和效益提高不大。我县虽加大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但在调整过程中过于强调粮经结构,种养结构比例的改变,重视面积和数量的扩张,面对提高农业质量,培育品牌,忽视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对万寿菊、烤烟等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优质、特色农产品扶持开发不够,形不成规模经济。对农业结构调整的认识还不够全面,还没有从根本上跳出就农业调农业的小圈子,农村一、二、三产业结构仍不合理。

  二是农民分散种植,难以形成规模。农户农业生产属于以一家一户的分散模式为主。由于生产分散,不能形成一定的规模,销售也以自产自销为主,形不成规模效益,从而限制了农户收入。

  三是农民既是决策者,又是生产者和管理者,还是销售者。在广大农村,由于信息闭塞,农民即要掌握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又要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信息,往往无法兼顾。四是农民随大流现象突出。农户普遍文化程度不高,获取信息能力弱,不能及时得到准确信息。在产业发展之初,嫌种子或生产资料价格太贵投资大,怕技术水*跟不上,又不能确定市场销路好坏。他们往往是在看到左邻右舍或亲戚因发展某种产业致富,而跟随进行产业调整,一拥而上,往往出现增产不增收的情况。

  (三)投入问题。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生产成本较高,抵消了“一免三补”政策使农民增加的收入,据20xx年备春耕期测算,农资在去年的高价位基础上部分品种如国产二铵虽然价格回落,但同*5年的*均价格相比,化肥价格普遍上涨20—30%以上,特别是钾肥价格吨价5600元,比20xx年上涨 1700元,因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亩增加成本25—30元,全县农业增加投入3100万元,占农业总投入的7%。而且粮食价格偏低,按照现在的投入水*测算,如果玉米价格在1.1元/公斤,大豆价格在3.2元/公斤,水稻价格在1.5元/公斤时,农民种地效益几乎为零。

  (四)乡村债务问题。由于乡镇企业和村办企业大部分停产倒闭或改制,有的给镇村两级经济留下沉重的负担,负债相当严重。目前,我县123个村负债 8223.9万元,村均负债66.9万元,按农业人口计算人均负债432.8元。每年的收入不够还银行利息,严重影响乡镇和村组织正常工作的开展。许多村组织在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上缺乏思路,步伐缓慢,不敢担风险,导致集体经济无项目,“空壳村”现象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另外,有许多村,看上去每年有几万元的收入,实际上欠银行贷款,集体公用资金往往是负数。在这种情况下,领导班子威信自然降低,集体的凝聚力愈加弱化, “无钱办事”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五)农业产业化问题。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整体运行状况较好,在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目前,全县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组织已发展到19家,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4家。全县加工型龙头企业资产总额已达到54820万元,实际加工能力达到187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51200万元,创利润3980万元,上缴税金1776万元。全县直接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达到3.7万户。像万寿菊产业在省级龙头企业山东诸城莲春色素提纯有限公司鸡东分公司的带动下,经过9年的发展,基地面积也由试种时的1500亩稳步增长到3万亩,万寿菊生产基地累计种植万寿菊16.5万亩,产鲜花16.5万吨,有3000多农户种植万寿菊,总收入1.15亿元,户均收入3.8万元,企业缴纳税金470万元,万寿菊这个产业已成为鸡东县的富民产业,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农业产业化支柱产业。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农业产业化整体水*不高。龙头企业有所发展,但发展步伐仍较缓慢,企业规模小,农产品加工不足,产品档次低,目前,全县省级龙头企业仅有2户,基地总面积4万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4%,同其他地区相比,无论是数量、规模还是带动能力,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大多数龙头企业对农产品仍停留在粗浅加工的层面上,精深加工比重很小,技术含量和科技附加值都比较低,产品缺乏竞争力,企业效益不明显。

  二是经营主体和农民的利益联接不紧密。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中介组织建设滞后,产业化经营体系还未完全形成,难以适应产业化发展形势的需要,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很微弱,还没有真正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且利益联结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在有市场波动时难以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在交易中农户牌弱势地位,利益得不到有效维护。而作为农民一方,也一定履行“订单”合约,会出现产品注射高价处的违约行为。

  三是扶持发展措施不力,专项资金少,贷款比较困难。国家、省项目扶持资金有所增加,但长期以来公共财政和民营资本对农业投入欠帐太多,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和投入方向分散,企业规模现状整体落后,资金扶持力度明显不足,农业公共服务条件仍然较差,产业化科技装备水*落后,许多好的发展设想难以实施,缺乏有效的产前、产中、产后跟踪服务,表现在产前对市场的预测能力弱,产中的技术服务不配套,产后的销售服务跟不上。

  农民是核心,农村是基础,农业是关键。农民、农村、农业这一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也成为党和*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对农村的实地调查我们发现,农业基础薄弱,农业效益比较低下,农民收入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贫富差距大,农村经济的总体实力不强。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

  一是中小学办学条件差。

  部分学校还存在脏乱差现象,一些中小学校舍简陋,教师学历层次较低。

  二是卫生基础设施落后。


家庭经济调查报告(五)份(扩展5)

——家庭用水调查报告6篇

  一、调查内容:

  秭归县城镇居民饮用水安全情况

  二:调查方式:

  1.问卷调查2.入户访谈3.街头访谈

  三:调查背景:

  据统计全县有24万多农村人口的生活饮用水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水质、水量安全卫生标准。全县总人口390231人,其中农业人口325100人,通过逐村逐户调查,按照饮水安全评价指标,XX年底全县仍有240758万农村人饮用水不安全、不卫生。其中,饮水水质不达标共计61184人,占全县农村饮水不安全总人数的25.4%,全县生活用水量不达标人数为51808人,占全县农村饮水不安全总人数的21.5%,农村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的人数为66953人,占全县农村饮水不安全总人数的27.8%,水源保证率不达标的农村人口为60813人,占全县农村饮水不安全总人数的25.3%。

  四、调查目的:

  了解秭归县城镇居民的饮用水安全状况以及

  五、调查过程:

  问卷统计:本次发放问卷12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07份。

  问卷统计结果分析:

  一、城镇居民对自身的饮用水基本满意,对饮用水安全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不足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秭归县城镇居民的主要的饮用水为自来水,其比率为86.91%;对自来水的供应91.35%的居民是表示基本满意的。但是,我们在入户访谈时,发现居民所表示的基本满意,其判断标准为水在煮沸的情况下,喝了不生病。其实,水管流出来的水通常是沉淀多,漂白粉味浓。而在问卷的第12题关于每年是否有水质的调查的统计结果中,只有18.10%的居民表示有水质的调查,且表示有的居民的文化水*都很高(80%是大学学历)。同时,目前水源的'供应越来越不足。

  在调查所饮用的水是否安全时,79.06%的人认为是安全的,但问及他们是否能判断饮用水合格时,仅有39.79%的居民表示能。

  39.79%

  35.71%

  34.49%

  30.00%

  32.00%

  34.00%

  36.00%

  38.00%

  40.00%

  42.00%

  能

  不能

  有时能

  (3)判断水质合格

  数据表明,秭归县城镇的居民对饮用水的基本知识了解少。

  二、城镇居民对饮用水污染的关注程度

  调查统计有,居民对于长江的水质变化有着不同的观点,其中,认为水质变好和变坏的占有相同的比例----21.78%,另有16.84%的人认为没变化,39.60%的居民表示并没有注意长江的水。居民对长江的水质的判断出现这样的不同差异,说明城镇居民的判断标准不一,同时也发现有39.60%的居民不关注长江的水质(问卷中题11,详细的选项见图2)。在访谈中,我们发现部分居民对其的判断标准为颜色、气味。

  问卷(11、您认为本地居民对饮用水的安全在状况关注程度如何)

  调查问卷中,我们涉及了排污严重的地点,有74.42%的居民不知道自己家附*的排污点,还有17%的人从未考虑河流污染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19.62%的居民一点也不关注自己的饮用水安全状况,认为这些污染与自己的生活没有什么关系。从分析中可以看出居民虽然关心自己的饮用水安全,但是涉及到水源的污染并没有意识到这种一衣带水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居民的一些盲点和矛盾。

  而部分居民能清楚的意识到这一点,详细地向我们谈到一些污染地点和事件,希望*和企业能在水安全方面下更多力气,言谈之间表达了对水污染的担心和关注。三、*企业带头,全民参与

  在问卷中,提及是否愿意参加环保志愿工作,78%的人选择“愿意”,只有6%的人选择不愿意。居民们都表达出作为秭归人期望为家乡山美,水美,环境美做一份自己的贡献的心情。不少人希望自己能有相应的机会参与相关的活动或工作,一方面是能收获不同的感受,一方面是真心地期望秭归更美。*向公民社会转变,强调公民参与,的确需要像这样的有责任感的居民,需要参与意识和行动。

  谈及希望*在水质保护方面有什么措施时,居民们都发表不同见解,分为以下四类:

  1.强调相关*部门职责,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加强水质监管力度。

  2.企业主动承担责任,限制污染排放。

  3.倡导群众参与管理,形成有效的*,企业,居民监控网。

  4.期望*,企业发挥更多作用,但是认为居民本身无能为力,主动权不在居民。

  六、我们的建议

  本次调查,我们的队伍分成8个小组,分赴县城各个区域进行调查,所涉及的对象,年龄层,知识层都比较广泛,具有可信度和对比度。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也思考了一些问题,综合居民和我们的思考,主要是以下几点:

  1.在*方面,相关部门应建立合理严格的水质监测制度,加强水质监测力度,并且能定期向居民公布相关的执行情况和监测结果;经常清理自来水管道,建立水源地保护机制;

  2.在宣传方面,*应加大力度进行饮用水安全知识普及和相关具有可操作性的活动,吸引居民主动参与水资源宣传和保护,集中群众的力量,推进秭归县水安全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建立和奖惩制度,完善相关机制;比如进行龙舟比赛,可以就水质问题进行相关宣传,应时应景。在宣传对象方面,中小学生可以成为主力军,*可以通过一些关于爱水,护水的小活动来提高中小学少生的爱水意识,从而由家庭传播开来;

  3.针对企业,虽然秭归没有大的企业和工业,但是有轻工业和其他一些小厂和小作坊,污染是必不可免的,关键在于正确的处理和企业在社会角色中应该承担的企业责任。这不仅需要企业本身的自觉性,也需要*制定并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更需要公民在其中所起的监督的作用,限制污染物的排放,保障水源地的环境质量,应该是企业首要作到的。

  4.如今水污染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各地都有发生一些饮水危机事件。秭归*应该迅速建立起有效的饮水安全机制,应对因水污染或其他事件而影响到群众饮水安全的突发事件,不至于滞后于突发事件,并且向全县居民公布。

  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答案是否定的。我国的人均水资源本来就不丰富,在不注意用水,我们将面临严重的水荒。我国资源短缺,从历史来看,我国是干旱发生频繁的国家,就素有“十年九旱”之说。

  那么,同学们都是怎样用水的呢?用多少水呢?用得合理吗?解决的方法又是?于是我们就带着问题于20xx年5月14日,对古镇古四小学6(1)班的同学进行调查。

  为了使调查取得较好的效果,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共有六个方面的调查表,用访问的形式地调查。

  以下是经过访问的调查果:

  1.用水量统计

  用水量0至5吨5至10吨10至20吨更多

  人数47267

  所占比例9%16%59%16%

  调查显示:大多数同学们用水较多,9%同学家庭一个月用水0至5吨,约16%同学一个月用水5至10吨,约59%同学一个月用水10至20吨,约16%同学一个月用水更多。

  2.用水方式统计

  循环使用不循环使用不清楚

  人数4355

  所占比例9%80%11%

  调查显示:有大多数的同学家里不节约用水,只有9%同学家里的水是循环利用的,约80%同学家里的水不是循环利用的,约11%同学不清楚家里的水是否循环利用。

  3.循环用水目的统计

  循环用水的目的节省水费节约资源

  人数422

  所占比例95%5% 调查显示:同学们不主动节约用水约,只为了节约水费,95%同学家里循环用水的目的是节省水费,约5%同学家里循环用水的目的是节约资源。

  4.环保意识统计

  没有较强的环保意识有较强的环保意识

  人数359

  所占比例80%20%

  调查显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还不够强。只有20%的同学家里有较强的环保意识,却约有80%同学家里没有较强的环保意识。

  5.环保意识情况统计

  水是宝贵资源水不是宝贵资源不确定

  人数4211

  所占比例95%2.5%2.5%

  调查显示:同学们大多数能有正确的坏境保护意识,约95%同学觉得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并能知道提供人类的淡水只占全球水资源的3%,约2.5%同学觉得水不是人类宝贵的资源,并认为人类可以利用科技制造更多的水,所以水不是珍贵的自然资源,约有2.5%的同学不确定。

  6.综合统计

  一定要节约根本不用节约

  人数431

  所占比例97.5%2.5%

  调查显示:约有97.5%同学觉得一定要从现在起节约每一滴水,而约2.5%的同学认为现在根本不用节约水资源。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了解到6(1)班同学节约水的意识还不够强。因为家里的水是循环利用的家庭不多。其实,循环用水并不难,只是靠着四个字:一水多用。同学们对水资源还是有充分的了解,但却没有把这个好的意识用在实际生活上,也没有较好的节约水的方法,用水量较多,不懂得如何在生活中不同的方面去节约水,下面就让我提一些节约水小窍门:

  1、清洗炊具、餐具时,如果油污过重,可以先用纸擦去油污,然后进行冲洗。用洗米水、煮面汤、过夜茶清洗碗筷,可以去油,节省用水量和洗洁精的污染。

  2、减少盆浴次数,每次盆浴时,控制放水量,约三分之一浴盆的水即可。收集为预热所放出的清水,用于清洗衣物。

  3、把洗脸水用后可以洗脚,然后可以冲厕所;养过鱼的水可以浇花,能促进花木生长。

  4、集中清洗衣服,减少洗衣次数。漂洗后的水,可以作为下次洗衣的洗涤用水,或用来擦地。

  5、如果条件许可,请选用新型的节水马桶,收集洗衣、洗菜、洗澡水等冲洗马桶。

  6、外出就餐,尽量少更换碟子,减少餐厅碟子的洗刷量,从而减少用水。

  这次调查,让我更深刻的意识到身边确实有许多的人还不开始节约水,果弄得现在的*多次出现旱灾,从现在开始,我要从身边开始,从自己开始做起,珍惜每一滴水,每一滴大自然给予我们的珍贵资源——水!

  

  一、前言

  现在有许多人*时都不太注意用水,有时把水龙头没有捏紧,如果说一秒钟能浪费0.05毫升水,一小时大约0.05×0.001×60秒×60分=0.18升,那一天就要浪费4.32升水,那一年该会浪费多少升水啊!在我们身边就有那么一些人,常常因为没把水龙头捏紧,所以浪费了很多水.要知道现在水资源是全球共同的一大危机,如果没了水,树木不能长大,就不能给人们提供很好的生存环境;没有了水,人类就会渴死.到了那时候,地球人最后的水资源,就只能是人类自己的眼泪了啊!

  二、调查目的

  1、了解人们浪费水资源的例子有哪些.

  2、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3、改变人们对用水的看法,让他们了解一下全球的缺水量.

  4、让人们有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

  三、调查例子

  1、洗手间的水龙头

  今天下午我陪妈妈去逛街,突然想上厕所,便来到了一条马路边,发现有个厕所,突然有个阿姨洗完了手却不关水龙头,原来是后面还有人,但她这样浪费下去,时间总有一秒,而且她还把水龙头开得很大,水都蹦到水池外了(调查得知:这不是自家的水).

  2、自家门前的马路上

  我在我家门前看书时,突然留意到一个大人正喝着一瓶矿泉水,突然,听到他骂道,这什么东西,一点儿也好喝,便把它扔了.这也是浪费水的事(调查得知:现在社会进步了,一瓶矿泉水的钱肯定有了).

  3、洗车店

  *常爸爸的车脏了,就会带着我去洗车,洗车的水全是自来水,洗一辆车子虽然只需要一些水,但是,一天下来会浪费多少水.(调查得知:*的水价实在是太低了,全国最高水价才2.8元/立方米,所以他们会用自来水洗车).

  4、自家厂里

  我来我家的厂里,突然看见一个叔叔,吃完饭洗碗时,把水龙头开得很大,都把我的衣服给弄湿了,于是他走掉了,但还是没关掉水龙头,于是我把它关了上去(调查得知:不是自家的水,多用没关系).

  5邻居的水井

  来到邻居家,之间邻居的顾阿姨拼命的摇晃着井水上的柄,把桶里的水装得满满了以后还在摇.(调查得知:自家的水井里的水,不要钱).

  四、相应的对策、措施

  1、提倡并呼吁人们节约用水.

  2、了解全球缺水的人有多少,让人们自己反悔自己浪费水资源的现象.

  3、我提倡人们洗车不要去洗车店,也不要在自己家用自来水洗,等下雨后,车子自然会变干净.

  4、把水价给长高,这样人们就怕多用水了.

  5、我们要把已经用过的水,多用几次,比如洗完脸的水,洗脚,洗完脚的水,冲厕所.

  五、*缺水量

  *600多个城市中,400多个缺水,其中100多个严重缺水.

  六、现在的*和以前的*

  诗歌:

  五十年代——淘米洗衣

  六十年代——洗衣灌溉

  七十年代——水质变坏

  八十年代——鱼虾绝代

  九十年代——拉稀生癌

  七、我对用水的看法

  通过这次调查,我与水亲密接触了,这时我才发现,谁对我们很重要,没有了水,就没有了一切.在我调查的过程中,看到了许多人都浪费水资源,让我非常的痛心,我希望他们,能够把水但称自己的生命医药看待,这样他们一定会做到节约用水的!

  根据家庭用水的主要用途和对水质的不同要求,家庭用水主要分为三级。第一级:户外用水。比如,浇灌花草等,这个对水质要求不高,不需要净化;第二级:生活用水,有一定的水质要求。家庭用水中有95%用于清洁人体、冲厕,以及室内卫生。对这部分水的水质要求是除去水中的杂质和硬度,以有利于洗浴和各种洗涤工作的完成,以及家庭用水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第三级:饮用水。饮用水则要求进一步深度净化,达到健康安全、卫生及改善口感的目的。

  科学的方法

  生活用水是居家生活中使用得最多也是最广泛的。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生活步骤,采取不同的用水方法。

  1、洗衣服。现代家庭大多用洗衣机洗衣服。对于轻、薄、易洗的衣服,请尽量手洗,这样可以节约大量的水;洗涤衣服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不要白白倒掉,可以储存起来,脏一点的水用来冲厕所,最后浣洗衣服的清水可以用来拖地板。另外,普通洗衣粉含有磷,而磷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无法去除掉,会随着污水排入江河,我省一些江河部分河段总磷超标(比如兴隆华侨旅游度假区内太阳河上游),就是由于洗涤用品中含磷。水体中含磷过多,很容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少用漂白剂,因为漂白剂含氯。

  2、清洁厨具。碗筷等厨具上通常吸附大量的食用油及各种调味品,可以先用旧纸张将厨具上的油污擦干再清洗,而沾有油污的纸张可以作为固定垃圾处理。这样做一是把油污转化成固体垃圾,通过焚烧、填埋等方式处理,减少油污对河流的排放量,二可以减少洗涤液的使用量,三可以减少用水量。

  饮用水品质要求较高,被人体吸收后,通过排汗、小便等形式排放出来。这个环节,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如何才能保证饮用水的健康卫生,不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国家*制定了《生活饮用水的卫生标准》,包含了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细菌学指标及放射性指标等四个方面的内容,任何一个指标超出了标准,即不符合国家饮用水的卫生标准。

  干净饮用水的7个标准不含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如重金属、杂质和细菌、放射性物质及荧光物质等应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指标内;水的硬度适度;含有人体所必需的适量矿物质;PH要呈中性或弱碱性;水的分子要小,便于提高水的生物效能和生理功能;水溶氧化碳含量适度; 能有效清除体内的酸性代谢产物。用感官标准判断,就是生活饮用水要无色、无味、无异嗅、无肉眼可见的沉淀物、水生生物等令人厌恶的物质。

  洗澡节水

  用喷头洗淋浴:(1)学会调节冷热水比例。(2)不要将喷头的水自始至终地开着,更不应敞开着。(3)尽可能先从头到脚淋湿一下,就全身涂肥皂搓洗,最后一次冲洗干净。不要单独洗头、洗上身、洗下身和脚。(4)洗澡要专心致志,抓紧时间,不要悠然自得,或边聊边洗。更不要在浴室里和好朋友大打水仗。要记住:时间就是水!(5)不要利用洗澡的机会顺便洗衣服、鞋子。在澡盆洗澡,要注意:放水不要满,1/3-盆足够用了。

  厕所节水

  (1)你如果觉得厕所的水箱过大,可以在水箱里竖放一块砖头或一只装满水的大可乐瓶,以减少每一次的冲水量。但须注意,砖头或可乐瓶放得不要妨碍水箱部件的运动。(2)水箱漏水总是最多,进水止水橡皮不严,灌水不止,水满以后就从溢流孔流走;出水口止水橡皮不严,就不停流走水,进水管不停地进水。(3)用收集的家庭废水冲厕所,可以一水多用,节约清水。(4)垃圾不论大小、粗细,都应从垃圾通道清除,而不要从厕所用水来冲。

  解决马桶漏水小窍门

  过去我家厕所的水桶常常漏水。我想了个简单又易行的办法,用了快一年了已基本上解决了漏水问题。水箱漏水的主要原因是把手连接皮碗用的铜丝经常卡住,使皮碗掉不下去,皮碗下不去就不能完全堵死漏水也,而导致漏水。可用塑料带搓成塑料细绳,把塑料绳穿过皮碗上的铁环,双起两头连在把手摇臂上即可。塑料绳既结实又不怕水泡,半年换一次。水箱漏水的用户不妨一试。

  洗衣机怎样节约用水

  洗衣机洗衣物,既省力又方便,但也有不足,就是用水要比用手工洗多五分之三。怎样尽量节约用水量呢?您不妨坚持三件以上的衣物用洗衣机洗,小的一二件的坚持手工洗,特别是要坚持先甩净泡沫后漂洗,这样漂洗两遍衣物也就干净了。这样做的结果,可节约用水三之一多。

  一水多用

  (1)洗脸水用后可以洗脚,然后冲厕所。(2)家中应预备一个收集废水的大桶,它完全可以保证冲厕所需要的水量。(3)淘米水、煮过面条的水,用来洗碗筷,去油又节水。(4)养鱼的水浇花,能促进花木生长。

  洗餐具节水 家里洗餐具,最好先用纸把餐具上的油污擦去,再用热水洗一遍,最后才用较多的温水或冷水冲洗干净。

  玩具是儿童的亲密伙伴。但是有的玩具(如喷水枪)需耗费水量,就不值得推荐,特别在水资源稀缺的地方,更不宜使用了。还有一些顽皮的青少年,在自来水的龙头下边互相用水大打水仗,水花四溅,十分开心,不知不觉之间,干净的地面弄湿了,过往的行人被吓得躲躲闪闪,大量的水也浪费了。多不好!


家庭经济调查报告(五)份(扩展6)

——家庭用水调查报告 (菁华5篇)

  一、调查内容:

  秭归县城镇居民饮用水安全情况

  二:调查方式:

  1.问卷调查2.入户访谈3.街头访谈

  三:调查背景:

  据统计全县有24万多农村人口的生活饮用水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水质、水量安全卫生标准。全县总人口390231人,其中农业人口325100人,通过逐村逐户调查,按照饮水安全评价指标,XX年底全县仍有240758万农村人饮用水不安全、不卫生。其中,饮水水质不达标共计61184人,占全县农村饮水不安全总人数的25.4%,全县生活用水量不达标人数为51808人,占全县农村饮水不安全总人数的21.5%,农村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的人数为66953人,占全县农村饮水不安全总人数的27.8%,水源保证率不达标的农村人口为60813人,占全县农村饮水不安全总人数的25.3%。

  四、调查目的:

  了解秭归县城镇居民的饮用水安全状况以及

  五、调查过程:

  问卷统计:本次发放问卷12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07份。

  问卷统计结果分析:

  一、城镇居民对自身的饮用水基本满意,对饮用水安全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不足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秭归县城镇居民的主要的饮用水为自来水,其比率为86.91%;对自来水的供应91.35%的居民是表示基本满意的。但是,我们在入户访谈时,发现居民所表示的基本满意,其判断标准为水在煮沸的情况下,喝了不生病。其实,水管流出来的水通常是沉淀多,漂白粉味浓。而在问卷的第12题关于每年是否有水质的调查的统计结果中,只有18.10%的居民表示有水质的调查,且表示有的居民的文化水*都很高(80%是大学学历)。同时,目前水源的供应越来越不足。

  在调查所饮用的水是否安全时,79.06%的人认为是安全的,但问及他们是否能判断饮用水合格时,仅有39.79%的居民表示能。

  39.79%

  35.71%

  34.49%

  30.00%

  32.00%

  34.00%

  36.00%

  38.00%

  40.00%

  42.00%

  能

  不能

  有时能

  (3)判断水质合格

  数据表明,秭归县城镇的居民对饮用水的基本知识了解少。

  二、城镇居民对饮用水污染的关注程度

  调查统计有,居民对于长江的水质变化有着不同的观点,其中,认为水质变好和变坏的占有相同的比例----21.78%,另有16.84%的人认为没变化,39.60%的居民表示并没有注意长江的水。居民对长江的水质的判断出现这样的不同差异,说明城镇居民的判断标准不一,同时也发现有39.60%的居民不关注长江的水质(问卷中题11,详细的选项见图2)。在访谈中,我们发现部分居民对其的判断标准为颜色、气味。

  问卷(11、您认为本地居民对饮用水的安全在状况关注程度如何)

  调查问卷中,我们涉及了排污严重的地点,有74.42%的居民不知道自己家附*的排污点,还有17%的人从未考虑河流污染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19.62%的'居民一点也不关注自己的饮用水安全状况,认为这些污染与自己的生活没有什么关系。从分析中可以看出居民虽然关心自己的饮用水安全,但是涉及到水源的污染并没有意识到这种一衣带水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居民的一些盲点和矛盾。

  而部分居民能清楚的意识到这一点,详细地向我们谈到一些污染地点和事件,希望*和企业能在水安全方面下更多力气,言谈之间表达了对水污染的担心和关注。三、*企业带头,全民参与

  在问卷中,提及是否愿意参加环保志愿工作,78%的人选择“愿意”,只有6%的人选择不愿意。居民们都表达出作为秭归人期望为家乡山美,水美,环境美做一份自己的贡献的心情。不少人希望自己能有相应的机会参与相关的活动或工作,一方面是能收获不同的感受,一方面是真心地期望秭归更美。*向公民社会转变,强调公民参与,的确需要像这样的有责任感的居民,需要参与意识和行动。

  谈及希望*在水质保护方面有什么措施时,居民们都发表不同见解,分为以下四类:

  1.强调相关*部门职责,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加强水质监管力度。

  2.企业主动承担责任,限制污染排放。

  3.倡导群众参与管理,形成有效的*,企业,居民监控网。

  4.期望*,企业发挥更多作用,但是认为居民本身无能为力,主动权不在居民。

  六、我们的建议

  本次调查,我们的队伍分成8个小组,分赴县城各个区域进行调查,所涉及的对象,年龄层,知识层都比较广泛,具有可信度和对比度。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也思考了一些问题,综合居民和我们的思考,主要是以下几点:

  1.在*方面,相关部门应建立合理严格的水质监测制度,加强水质监测力度,并且能定期向居民公布相关的执行情况和监测结果;经常清理自来水管道,建立水源地保护机制;

  2.在宣传方面,*应加大力度进行饮用水安全知识普及和相关具有可操作性的活动,吸引居民主动参与水资源宣传和保护,集中群众的力量,推进秭归县水安全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建立和奖惩制度,完善相关机制;比如进行龙舟比赛,可以就水质问题进行相关宣传,应时应景。在宣传对象方面,中小学生可以成为主力军,*可以通过一些关于爱水,护水的小活动来提高中小学少生的爱水意识,从而由家庭传播开来;

  3.针对企业,虽然秭归没有大的企业和工业,但是有轻工业和其他一些小厂和小作坊,污染是必不可免的,关键在于正确的处理和企业在社会角色中应该承担的企业责任。这不仅需要企业本身的自觉性,也需要*制定并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更需要公民在其中所起的监督的作用,限制污染物的排放,保障水源地的环境质量,应该是企业首要作到的。

  4.如今水污染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各地都有发生一些饮水危机事件。秭归*应该迅速建立起有效的饮水安全机制,应对因水污染或其他事件而影响到群众饮水安全的突发事件,不至于滞后于突发事件,并且向全县居民公布。

  贵单位于xx年8月4日转来《关于做好项目农民工饮用水水质监测配合工作的函》,指出新闻在线以《雨淹工棚淹出大问题》为题,报道项目施工农民工引用的地下井水存在污染情况。我局于8月5日下午派出城区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专业技术人员会同住建局相关人员前往龙域香醍项目施工工地进行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项目施工工地位于大道东侧,工地管理人员及工人共有200余人,吃住均在工地周围。工地接设有市政集中供水用于生活;工地旁自建有一口水井,抽水用于生产,该水井未设有过滤和消毒装置,井水未进行过滤和消毒。

  二、事件发生经过

  项目工地的部分工人因天气炎热,未按要求在施工项目部安排的移动板房居住,而擅自到工地一处位于低洼地带的烂尾楼上搭建工棚居住,并将该工地的生产用水接到居处用于生活和饮用。因使用的生产用水未经过过滤和消毒处理,水质较浑浊,无卫生保障,该居处工人也向施工项目部提出接入市政集中供水,但施工项目部因工人要求与管理制度不符而未同意接入市政集中供水到该住处。

  三、现场调查

  目前,项目工地工人统一居住在施工项目部安排的移动板房,生活使用市政集中供水,未使用自建水井供水。现场走访中,部分工地工人称其原住在低洼处搭建的工棚里,生活使用工地自建水井的生产用水,洗澡身上曾起小红疙瘩,用来做饭,有的人吃了会拉肚子,但症状较轻微,目前已痊愈。

  通过现场走访及对医疗机构的查询,未发现该工地有因饮用污染的水引起的腹泻病例。

  四、原因分析

  该工地部分工人违反施工项目部的规定,擅自到工地一处位于低洼地带的烂尾楼上搭建工棚居住,并将该工地自建水井抽取的生产用水接到居处用于生活和饮用。工人生活使用未经过过滤和消毒的生产用水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五、事件处理经过及采取的措施

  本次事件发生后,住建局、卫生监督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到现场调查处理。并采取以下几点处理及防控措施:

  1.要求施工项目部加强对市政集中供水和自建水井供水的管理,区分生产和生活用水,按要求分管、分开使用,生产用水严禁用于生活使用。

  2.对施工项目管理人员及工人进行疾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告诫其树立良好的卫生*惯,注意饮食卫生,使用经过过滤、消毒等处理的生活用水,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有发生因水引起的不适症状及时报告。

  1、调查意图:

  水——人类生存的`生命线,生命的摇篮。但在日常的生活中,人们往往不经意间白白浪费了大量的水。我以人类生命的源泉——水为活动对象,设计了以下内容。

  2、调查方式:

  从爱水谈起,通过查阅资料,家庭用水调查等活动对水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算一算,节水给人类带来的好处,感性地认识节水,制定家庭节水计划。

  3、内 容:

  ①. 了解水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②、 了解地球上的水资源情况,增强节约用水的自觉性。 ③、 从我做起,关注生态环境。

  4、询 问:

  (1)、您知道家庭冲水马桶的耗水量占全家每日用水量之百分比吗? (A)约占 40% (B)约占 50% (C)约占30%。

  (2)、洗油膩碗盘您知道有那些节约用水方式? (A)先用餐巾纸巾擦拭后再清

  洗(B)用热水直接冲 (C)用大量的洗洁精。 (3)、我们用的淡水是从哪里来的? (A)河或湖。 (B)来自海洋。 (4)、 人可以没有水而活多久?

  (A)一天 (B) 一个星期 (C)二个星期 (5)、*常刷牙时,若不让水龙头开着流水,*均用水量多少? (A)3.75 公升 (B)1.9 公升 (C)7.5 公升 (6)、*常刷牙时,若让水龙头一直开着流水,*均用水量多少? (A)7.5 - 15 公升 (B)18.8 公升 (C)3.75-7.5 公升。

  4、合 计:【家庭用水情况】

  5、计 算:【家庭用水及省水的方法】

  6、在我身边浪费水的事例:

  (1)、刷牙时任水流淌;

  (2)、洗澡涂肥皂的时候不关淋浴喷头;

  (3)、自来水管发生漏水或爆裂并未得到及时的修理;

  (4)、用过多的水冲洗汽车,洗车的水白白浪费掉了;

  (5)、随便开启消防水龙头;

  (6)、老式的抽水马桶容水量太大,大小便不分档;

  (7)、洗衣服时只用自来水冲洗;

  (8)、在浴室里往往“人去水未关”;

  (9)、直接用自来水冲洗道路;

  (10)、解冻海鲜时通常使用自来水解冻。

  7、为家庭提出节水建议:

  (1)家中使用节水装置。

  (2)刷牙时,使用漱口杯,而不让水龙头的水一直流。

  (3)手或洗脸时,不把水龙头一直开着。

  (4)把洗手、洗脸的水以水桶装起来浇花或拖地。

  (5)家中洗米或洗菜的水以容器收集,再拿来利用于其他地方。

  (6)洗澡时用淋浴,而不用盆浴。

  (7)衣服等到量比较多时,才用洗衣机洗。

  (8)以手洗衣服时,不把水龙头一直开着。

  (9)睡觉前检查所有水龙头是否关紧。

  (10)看到水龙头故障或有地方漏水,必定马上通知家长。

  (11)提醒家人及同学节约用水。

  唯有了解,我们才会关心;

  唯有关心,我们才会行动;

  唯有行动,生命才会有希望。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