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的运动地理教案范本5份

首页 / 地理教案 / |

  海水的运动地理教案 1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说出洋流的定义和分类,运用示意图、生活实例等多角度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通过阅读世界洋流模式图,明确世界洋流的大致分布,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的技能,提高团结协作的能力。

  3.通过学*纽芬兰渔场的案例,明确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难点:渔场的成因。

  三、教学方法

  谈话法、地图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教师展示科隆群岛的位置和景观图,提问学生:赤道附*的科隆群岛年*均气温约21℃,为什么比同纬度地区气温明显偏低?(寒流影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兴趣,进而导入今天的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1.洋流的定义和分类

  【教师活动】展示《世界洋流分布》图,引导学生读图并思考:

  (1)什么是洋流?找出定义中的关键词。

  (2)按照世界洋流分布图中的表示,洋流可以分为哪几类?

  【学生回答】

  (1)海洋中的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关键词是“常年”“稳定”“一定方向”“大规模”等。

  (2)可以分为暖流和寒流。

  【师生总结】一般来说,从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的洋流,叫做暖流;从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的洋流,叫做寒流。需要注意暖流不一定从低纬流向高纬,要看洋流与流经海区海水温度的对比。

  2.洋流对生物资源和渔场的影响

  【教师活动】展示《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图和“纽芬兰渔场的形成与衰落”案例,引导学生思考:

  (1)从图中找出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的位置,思考哪些海区容易出现渔场?

  (2)根据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的位置,分析大渔场出现的原因。

  (3)根据“纽芬兰渔场的形成与衰落”,说一说给你的启示。

  【学生回答】

  (1)寒暖流交汇处容易产生渔场。

  (2)寒暖流交汇的海域,海水受到扰动,可以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易形成大的渔场。

  (3)曾经辉煌一时的纽芬兰渔场因过渡捕捞,使得鱼类数量急剧下降,因此提示人类在开发时注重对海洋生态的保护。

  【教师总结】寒暖流交汇的区域容易形成渔场,提供丰富的鱼类资源,但是对于海洋生物的开发,要做到节制与适可而止,才能可持续发展。

  3.洋流对海洋航行与海洋环境的影响

  【教师活动】大屏幕展示三个案例:

  案例一: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1492年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程用了37天时间。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饶了一个大圈,却仅用了20天。

  案例二:泰坦尼克号的沉没。

  案例三:20xx年1月6日晚上8点,巴拿马籍油船“桑吉”号和一艘散货船在上海长江口以东约160海里处发生碰撞,导致“桑吉”油轮全船失火燃烧,经过8天的燃烧后沉没。“桑吉”油轮沉没后附*海域溢油情况非常严重,形成了10*方公里的油污带。

  根据三个案例,引导学生思考:

  (1)结合案例一和案例二,分析洋流对海洋航行有什么影响?

  (2)结合案例三,思考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利弊。

  【学生活动】以地理小组为单位,思考并讨论5分钟。

  【学生回答】

  (1)海轮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航行速度。但是洋流从极地地区挟带冰山向较低纬度漂移,给海上航运造成较大威胁。

  (2)洋流还可以把*海的污染物质挟带到其他海域,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了净化速度,但也扩大了污染范围。

  【教师总结】洋流对海洋航行的影响可以概括为顺行加速,逆行减速。海洋污染物会随洋流扩散到其他海域,给污染物的处理也加大了难度,因此要用联系的观点看待海洋污染,一旦出现污染,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

  环节三:巩固提高

  【教师活动】提出疑问:赤道附*的科隆群岛年*均气温约21℃,为什么比同纬度地区气温明显偏低?说明洋流对气候有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暖流增温增湿,洋流降温减湿。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查找资料,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实例,下节课进行分享。

  五、板书设计

  略

  海水的运动地理教案 2

  1、知识目标:

  ⑴了解海水运动的三种形式

  ⑵理解洋流的成因、类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⑶掌握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2、能力目标

  ⑴认识地理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

  ⑵认识海洋环境的重要意义

  洋流成因及其分布规律

  直观讲授法

  地图册

  2 课时

  第 1 课 时

  地图册P47练*

  引入:上节课我们从静态的角度研究海洋的理化性质,这节课我们从动态的角度来学*海水的运动。

  3.2海水的运动

  (板书)一、海水运动形式

  海水运动有三种主要形式:波浪、潮汐和洋流

  1、波浪

  波浪按成因分类,风浪是最常见的一种波浪,受风力作用而产生。风吹拂海面时,海水会不断起伏形成波浪,风力风速越大,波浪的规模、能量越大。

  比如:图316,人类利用波浪进行冲浪水上体育运动。

  海啸是一种特殊性质的波浪,它规模巨大,破坏力相当强。它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海底地震,深海地震或火山爆发而引起的地震海啸;另一类是由风暴而产生的气象海啸,也叫风暴潮。掀起形成的滔天巨浪几十米高,可以吞没整个海岸地区,摧毁建筑、村镇,造成重大灾害。海啸能以每小时800km以上速度横扫海面。

  海水运动的第二种形式是潮汐,在海岸边,能看到涨潮、落潮,海面上升、下降。潮汐是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涨潮时,海面上升,落潮时海面下降。比如图3.17,上图是日、地、月位置成直线关系时,形成的大潮,海面上升最高,下图是日、地、月位置成直线关系时,形成的小潮。潮差最大时为大潮,潮差最小时为小潮。(下图1示)

  2、潮汐

  一天中海水涨落两次,古代把白天海水潮落称为潮,夜晚海水潮落称为汐。

  日、地月成直线 日月引力叠加,形成大潮

  (朔、望)

  日、地月成直角关系, 日、月引力分散形成小潮

  (上弦月、下弦月) 海水受到引力较分散

  一天中海水涨落两次?

  一天有两次涨潮和两次落潮?地球每天自转一周,地球上各个地方在一天里面,向着月球时,形成涨潮、落潮,背着月球时也会形成涨潮落潮(例A、B)。

  潮汐的影响,潮水会淹没潮间带,使海底泥沙迁移。

  潮间带:退潮时露出水面,涨潮时被潮水淹没的海岸地带。

  由于航海和海岸 工程建设比如筑港要利用潮间带,因而要掌握潮汐和潮流的特性.潮汐现象还与地形有关系。

  钱塘江大潮在浙江海岸一带,能与杭州湾地形有关,由于杭州湾地形是三角形海湾,外部开口大,内部狭窄,每当潮水涌入三角形海湾中,潮位堆高,潮差增大,海水在海湾中叠加暴涨。第二个原因是气象条件:每年夏秋季节,夏季风(东南季风)盛行,在东南季风作用下形成的风浪,加剧了潮势。第三个原因是天文因素:当日、地、月成一直线时(朔望月),潮差较大,所以有“八月十八观潮”之说。

  针对杭州湾受潮影响的特点,一方面我们选择好时机,可以观赏钱塘潮壮美景象;另一方面还要采取防御潮水入侵措施—修筑海堤。

  海水运动的第三种形式 洋流

  3、洋流

  海水常年大规模的定向流动,例墨西哥湾暖流(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流向,非常大的规模)时间方向稳定。

  在三种形式中,主要研究洋流,洋流是海水主要的运动形式,下面学*洋流有关知识。

  二、洋流的形式

  阅读课文有关内容,结合地图册P25思考洋流的成因、分类(洋流的形成受哪些因素影响?分为几类?)

  按照洋流形成原因,可以分为三类:

  1、风海流

  大气运动和*地面风带,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盛行风吹拂海面 ,推动海洋水随风漂流,并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叫做风海流。对照世界风带模式图和世界洋流模式图的A洋流、B洋流是怎么形成的?

  A洋流是东北信风作用下形成的北赤道暖流;

  B洋流是盛行西风作用下形成的西风漂流。

  A在东北信风作用下,海水由东北向西南方面流动,这作水*运动过程中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最终偏转成东向西流动的赤道暖流;B同样道理,在中纬西风作用下,从西向东流。

  2、密度流

  由于各海域海水的温度、盐度不同,引起海水密度的差异,导致海水的流动,叫做密度流。

  提问:直布罗陀海峡两则海水的盐度有什么不同?密度有什么差异?直布罗陀海峡两侧海水是如何流动的?

  分析:连接地中海与大西洋之间的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地区是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地中海蒸发量大,地中海海水盐度较高,而大西洋的海水密度大,水面降低,盐度比地中海低,密度较小,水面比地中海高。因此,大西洋水面较高,地中海水面较低,大西洋表层海水会经直布罗陀海峡流入地中海,而地中海底层海水会从海峡底层流入大西洋。

  例:二战中,德军潜水艇出入直布罗陀海峡,关闭了发动机,避开了英军的监听,绕到英军背后,偷袭英军得手。

  密度流不只分布在直布罗陀海峡一处,再比如,(曼德海峡)红海与印度洋,红海与地中海,波罗的海与北海,地中海与黑海。

  问:曼 德海峡会不会是 密度流? 提问:海峡两 侧.海水怎样流?

  印度洋表层海水流向红海,红海底部海水流向印度洋。

  密度流分布规律:在封闭海区与开阔海洋之间的海峡,密度流的分布一般都很明显。

  直布罗陀海峡两则海水的盐度有什么不同?密度有什么差异?直布罗陀海峡两侧海水是如何流动的?

  3、补偿流—海水的连续性,补偿流失

  由风力和密度差异所形成的洋流,使海水流出的海区海水减少,由于海水连续性要求,补偿流失,相邻海区的海水便会流来补充,这样形成的洋流叫做补偿流。补偿流形成与风海流,密度流紧密联系。

  可分垂直补偿流主要发生在沿岸地区,在海岸附*,海水受风力作用发生运动,受离岸风或迎岸风的影响。

  a、受离岸风影响 由于离岸风吹送,表层海水离岸而去,导致邻*海区海水流速来补偿海水缺失,下层海水也上升到海面,来补偿流去的海水,形成上升流(低纬信风带大陆**)寒流。

  当表层海水遇到海岸或岛屿阻挡时,海水聚集在水*方向上发生分流,在垂直方向上产生下降流。

  影响:上升流能把底层的营养盐类物质带到表层,使浮游生物大量生长,为鱼类提供饵料,因此,上升流海区往往形成重要的渔场,比如秘鲁渔场得益于秘鲁寒流(上升补偿流)。

  世界海洋上还有其他海区也分布着上升补偿流,地图册P25如加利福利亚寒流、本格拉寒流、加那利寒流。

  洋流的形成除了受上面这些因素影响外,还受到陆地形状和地转偏向力影响,陆地形状和地转偏向力会迫使洋流在运动过程中,洋流的流动方向发生改变。洋流形成是受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使洋流的分布很复杂,但也是有一定规律的。

  洋流形成的三种类型。洋流的成因风力最主要,其次是密度差异。

  海水的运动地理教案 3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说出洋流的定义和分类,运用示意图、生活实例等多角度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通过阅读世界洋流模式图,明确世界洋流的大致分布,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的技能,提高团结协作的能力。

  3.通过学*纽芬兰渔场的案例,明确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难点:渔场的成因。

  三、教学方法

  谈话法、地图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教师展示科隆群岛的位置和景观图,提问学生:赤道附*的科隆群岛年*均气温约21℃,为什么比同纬度地区气温明显偏低?(寒流影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兴趣,进而导入今天的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1.洋流的定义和分类

  【教师活动】展示《世界洋流分布》图,引导学生读图并思考:

  (1)什么是洋流?找出定义中的关键词。

  (2)按照世界洋流分布图中的表示,洋流可以分为哪几类?

  【学生回答】

  (1)海洋中的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关键词是“常年”“稳定”“一定方向”“大规模”等。

  (2)可以分为暖流和寒流。

  【师生总结】一般来说,从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的洋流,叫做暖流;从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的洋流,叫做寒流。需要注意暖流不一定从低纬流向高纬,要看洋流与流经海区海水温度的对比。

  2.洋流对生物资源和渔场的影响

  【教师活动】展示《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图和“纽芬兰渔场的形成与衰落”案例,引导学生思考:

  (1)从图中找出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的位置,思考哪些海区容易出现渔场?

  (2)根据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的位置,分析大渔场出现的原因。

  (3)根据“纽芬兰渔场的形成与衰落”,说一说给你的启示。

  【学生回答】

  (1)寒暖流交汇处容易产生渔场。

  (2)寒暖流交汇的海域,海水受到扰动,可以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易形成大的渔场。

  (3)曾经辉煌一时的纽芬兰渔场因过渡捕捞,使得鱼类数量急剧下降,因此提示人类在开发时注重对海洋生态的保护。

  【教师总结】寒暖流交汇的区域容易形成渔场,提供丰富的鱼类资源,但是对于海洋生物的开发,要做到节制与适可而止,才能可持续发展。

  3.洋流对海洋航行与海洋环境的影响

  【教师活动】大屏幕展示三个案例:

  案例一: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1492年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程用了37天时间。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饶了一个大圈,却仅用了20天。

  案例二:泰坦尼克号的沉没。

  案例三:20xx年1月6日晚上8点,巴拿马籍油船“桑吉”号和一艘散货船在上海长江口以东约160海里处发生碰撞,导致“桑吉”油轮全船失火燃烧,经过8天的燃烧后沉没。“桑吉”油轮沉没后附*海域溢油情况非常严重,形成了10*方公里的油污带。

  根据三个案例,引导学生思考:

  (1)结合案例一和案例二,分析洋流对海洋航行有什么影响?

  (2)结合案例三,思考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利弊。

  【学生活动】以地理小组为单位,思考并讨论5分钟。

  【学生回答】

  (1)海轮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航行速度。但是洋流从极地地区挟带冰山向较低纬度漂移,给海上航运造成较大威胁。

  (2)洋流还可以把*海的污染物质挟带到其他海域,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了净化速度,但也扩大了污染范围。

  【教师总结】洋流对海洋航行的影响可以概括为顺行加速,逆行减速。海洋污染物会随洋流扩散到其他海域,给污染物的处理也加大了难度,因此要用联系的观点看待海洋污染,一旦出现污染,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

  环节三:巩固提高

  【教师活动】提出疑问:赤道附*的科隆群岛年*均气温约21℃,为什么比同纬度地区气温明显偏低?说明洋流对气候有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暖流增温增湿,洋流降温减湿。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查找资料,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实例,下节课进行分享。

  五、板书设计

  略

  海水的运动地理教案 4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说出洋流的定义和分类,运用示意图、生活实例等多角度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通过阅读世界洋流模式图,明确世界洋流的大致分布,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的技能,提高团结协作的能力。

  3.通过学*纽芬兰渔场的案例,明确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难点:渔场的成因。

  三、教学方法

  谈话法、地图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教师展示科隆群岛的位置和景观图,提问学生:赤道附*的科隆群岛年*均气温约21℃,为什么比同纬度地区气温明显偏低?(寒流影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兴趣,进而导入今天的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1.洋流的定义和分类

  【教师活动】展示《世界洋流分布》图,引导学生读图并思考:

  (1)什么是洋流?找出定义中的关键词。

  (2)按照世界洋流分布图中的表示,洋流可以分为哪几类?

  【学生回答】

  (1)海洋中的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关键词是“常年”“稳定”“一定方向”“大规模”等。

  (2)可以分为暖流和寒流。

  【师生总结】一般来说,从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的洋流,叫做暖流;从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的洋流,叫做寒流。需要注意暖流不一定从低纬流向高纬,要看洋流与流经海区海水温度的对比。

  2.洋流对生物资源和渔场的影响

  【教师活动】展示《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图和“纽芬兰渔场的形成与衰落”案例,引导学生思考:

  (1)从图中找出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的位置,思考哪些海区容易出现渔场?

  (2)根据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的位置,分析大渔场出现的原因。

  (3)根据“纽芬兰渔场的形成与衰落”,说一说给你的启示。

  【学生回答】

  (1)寒暖流交汇处容易产生渔场。

  (2)寒暖流交汇的海域,海水受到扰动,可以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易形成大的渔场。

  (3)曾经辉煌一时的纽芬兰渔场因过渡捕捞,使得鱼类数量急剧下降,因此提示人类在开发时注重对海洋生态的保护。

  【教师总结】寒暖流交汇的区域容易形成渔场,提供丰富的鱼类资源,但是对于海洋生物的开发,要做到节制与适可而止,才能可持续发展。

  3.洋流对海洋航行与海洋环境的影响

  【教师活动】大屏幕展示三个案例:

  案例一: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1492年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程用了37天时间。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饶了一个大圈,却仅用了20天。

  案例二:泰坦尼克号的沉没。

  案例三:2018年1月6日晚上8点,巴拿马籍油船“桑吉”号和一艘散货船在上海长江口以东约160海里处发生碰撞,导致“桑吉”油轮全船失火燃烧,经过8天的燃烧后沉没。“桑吉”油轮沉没后附*海域溢油情况非常严重,形成了10*方公里的油污带。

  根据三个案例,引导学生思考:

  (1)结合案例一和案例二,分析洋流对海洋航行有什么影响?

  (2)结合案例三,思考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利弊。

  【学生活动】以地理小组为单位,思考并讨论5分钟。

  【学生回答】

  (1)海轮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航行速度。但是洋流从极地地区挟带冰山向较低纬度漂移,给海上航运造成较大威胁。

  (2)洋流还可以把*海的污染物质挟带到其他海域,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了净化速度,但也扩大了污染范围。

  【教师总结】洋流对海洋航行的影响可以概括为顺行加速,逆行减速。海洋污染物会随洋流扩散到其他海域,给污染物的处理也加大了难度,因此要用联系的观点看待海洋污染,一旦出现污染,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

  环节三:巩固提高

  【教师活动】提出疑问:赤道附*的科隆群岛年*均气温约21℃,为什么比同纬度地区气温明显偏低?说明洋流对气候有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暖流增温增湿,洋流降温减湿。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查找资料,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实例,下节课进行分享。

  五、板书设计

  略

  海水的运动地理教案 5

  【教学目的】

  1、了解洋流的分类及地理意义、分布规律。

  2、树立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辩证意识。

  【教学重点】

  1、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2、洋流系统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

  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复*旧课】

  1、海水的运动形式有哪几种?

  2、按成因分,洋流有哪几种?

  3、秘鲁渔场的形成与什么有关?

  【引入新课】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宝藏,神秘而富有挑战性,我们要不懈地努力,探索海洋、开发海洋、保护海洋。

  【讲授新课】

  1、表层洋流的分布

  (1)展示气压带和风带图,引导学生据此图风向画出风海流的流向,然后展示洋流模式图。

  (2)展示海陆轮廓图,引导学生根据地转偏向力和陆地形状对洋流流向的影响,尝试画出洋流分布略图,教师归纳小结。

  (3)展示洋流分布略图,引导学生根据此图小结洋流分布规律,并判断:寒流与暖流、逆时针洋流分布、顺时针洋流分布。

  (4)总结

  副热带海区洋流系统的环流方向与大气运动中的气旋还是反气旋旋转方向一致?

  对比:全球大气环流南北半球共6圈,而大洋环流共几圈?(读图思考)

  由于南极大陆的存在,南半球的洋流系统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对比南北半球西风漂流的水温。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74~75,初步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暖流和寒流的概念

  (2)暖流的作用:增温、增湿

  北大西洋暖流: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

  (3)寒流的作用:降温、减湿

  秘鲁寒流:秘鲁太*洋沿岸荒漠气候的形成

  (4)寒流和暖流交汇:促进渔场形成

  如纽芬兰渔场、北海道渔场等的形成。

  【总结新课】洋流对地理环境具有深刻的影响

  【巩固新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哪条洋流沿岸干燥少雨,为什么?

  (2)A、B、C、D四海区何处可能形成大渔场?

  (3)从A到C海区,画出航海中的最快捷航线。为什么?若该图是太*洋,请说出被利用的洋流名称。

  (4)在太*洋中,乙洋流的名称是什


海水的运动地理教案范本5份扩展阅读


海水的运动地理教案范本5份(扩展1)

——地球运动地理教案 (菁华3篇)

地球运动地理教案1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昼夜交替的原因及其意义,地方时、区时的应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规律及其意义。

  2、学生了解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的原因及其规律,四季及五带的划分。

  3、通过让学生分析原因、总结规律、验证结论等培养各种能力。

  4、通过对地球运动的主要地理意义的学*,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二、教材分析

  本两节教材内容阐述了地球运动的主要地理意义。与老教材相比,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被表述为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被表述为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这样做更具科学性,因为无论是昼夜交替或是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等等,都不是单纯的自转或公转的结果,而是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联合结果。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讲了三个意义:昼夜交替、地方时、沿地表水*运动物体的偏移。与老教材相比,少了“对地球形状的影响”。这反映出新教材重视“实用性”的'意图。因为与前三个意义比较,后者的实用性明显偏低。

  在讲述“昼夜交替”时,新教材增补了用太阳高度来描述各地的昼夜状态,使“昼夜”与“太阳高度”两个概念联系在一起,既有利于昼夜状态的说明,也有利于学生对太阳高度这个抽象概念的理解。

  对于“时间”,新教材增添了不少内容,充分体现了“应用性”特点。教材首先明确了地方时的概念,接着指出使用地方时的缺陷,从而自然引出“区时”,最后介绍了各国的一些特别计时的方法,使学生全面了解“区时”的使用,以适应社会。

  而对“沿地表水*运动物体的偏移”,则删除了理论分析,只介绍偏转规律,这完全符合高一学生的认知规律。对地转偏向力的作用,避免了泛泛而谈,增加了“长江三角洲发育过程”的实例,更加贴*生活。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从大的方面看,增加了“五带的划分”,这是地球表面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内容非常重要,且放在这里也比较自然。

  关于“昼夜长短的变化”,新老教材无大的差别。主要阐述了各地昼夜长短随季节的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只介绍了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并以夏至日、冬至日、春秋分三个特例进行分析。删除了较难,也较繁琐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四季的划分,主要介绍了我国及欧美国家天文四季的划分方法。教材新增了“二十四节气”内容,因为这不仅是我国科学史上的一个辉煌成就,而且对我国人民的生活和生产具有重要作用。

  三、教学过程:

  1、对昼夜的产生,应先演示,可以用地球仪加发亮的灯泡(或手电筒)、多媒体动画、挂图、板图等。再设问:为什么会产生昼夜?逐步引导学生得出: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某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半个地球,亮的半球为昼,暗的半球为夜。那么昼与夜之间的界线叫什么呢?引出晨昏线概念。

  2、晨昏线概念较抽象,应以教师讲解为主,且配上不同视图。首先明确概念: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即为晨昏线,它是晨线与昏线的合称。晨线的西侧为夜,东侧为昼;昏线的西侧为昼,东侧为夜。

  AB为晨线,昏线在后面;CD为昏线,DE为晨线;FS为晨线,SG为昏线。

  最后强调,晨线与昏线的两端一定在极圈内。那么,晨昏线是固定的还是移动的呢?让学生思考,从而转入昼夜交替的学*。

  3、昼夜交替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易得出结论:地球的自转。可进一步深入,公转也会产生昼夜交替(用地球仪或多媒体演示),再说昼夜交替的周期是太阳日,所以昼夜交替的原因应表述为由于地球的运动。那么什么是昼呢?引导学生得出:理论上能看见太阳。能否看见太阳怎样表述呢?引出“太阳高度角”概念。

  4、对太阳高度角的概念、太阳高度的日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应用图示法(有条件的用多媒体动画)讲解。首先要讲清太阳高度角的概念,并强调太阳高度角总是小于等于90°,这样就能了解正午后的太阳高度角了。正午太阳高度角(正午时过某地的经线方向的切线与太阳光线的夹角)是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必须结合地球仪、多媒体动画、示意图等慢慢讲解,切不可操之过急。弄清楚太阳高度概念后,就可让学生思考,怎样把太阳高度与昼夜联系起来,逐步引导学生得出:太阳高度大于0为昼,小于0为夜。

  5、昼夜交替的周期,只介绍结果就可以了,不必究其原因。太阳日的意义,可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思考后回答。

  6、为使学生容易理解地方时的概念,可把定义改为:把某地太阳到达最高位置的时刻,定为正午12点,这样的时间叫地方时。再让学生议论,使用地方时有什么优缺点?(对当地居民来说,便于起居作息,对于交往来说,非常不便),从而引入区时讲解。

  7、“区时”学生在初中时学过,但已忘得差不多了,应重新学*。对时区的划分,最好用一张北半球的极地投影图说明。

  从应用性看,重点应放在区时的换算上。公式及注意事项如下:

  某地区时=已知区时±1小时×相隔时区数

  (相隔时区数: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的,大减小;分别在不同时区的,相加。即同减异加。±:在已知时区东面的,取+;在已知时区西面的,取—。即东加西减。计算时,一般把东十二区当作最东,西十二区当作最西。)

  关于有些国家使用区时中的一些特例,应作仔细介绍,以使学生能全面地了解区时的使用。

  8、对“地表水*运动物体的偏移”,可先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演示。方法是:画南、北半球极地投影图各一张,用铅笔点住极点,顺着经线往图外某点画直线,比较地球转与不转时的铅笔轨迹。再让学生总结偏转规律。对长江三角洲的形成,可师生共同讨论完成。首先让学生思考,泥沙在河口为什么会沉积?(落差变小、河道变宽、海水的顶托等,造成流速降低),接着设问:为什么会主要形成在北岸,而不是在南岸?(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9、让学生讨论,随着季节的变化或同一季节的不同纬度,温度状况有否变化?(回答是肯定的)然后说明:为什么有这种变化呢?主要是各地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的不同。可把昼夜长短比作水阀出水时间长短,把正午太阳高度比作水阀大小,然后用出水量说明太阳辐射量。

  10、对“昼夜长短的变化”,要先讲清昼弧与夜弧概念。晨昏线把纬线圈分割为两部分,一部分在昼半球,称为昼弧;另一部分在夜半球,称为夜弧。昼、夜弧的长短可表示昼、夜的长短。再让学生阅读课本的三张插图,分别说明冬至日、夏至日、春秋分时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最后总结一般规律:在太阳直射的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极圈内有极昼现象;太阳不直射的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极圈内有极夜现象。在赤道上,终年是昼夜等长。

  11、对“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最好也让学生通过读课本的三张插图,说明冬至日、夏至日、春秋分时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然后总结一般规律:

  在太阳直射点上,太阳高度最大(为900)。离太阳直射点越*,正午太阳高度越大;离太阳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12、设问:同一纬度地区,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有否变化?学生应能答出:有变化且呈周期性。教师即可指出,这就是四季变化原因。转入“四季的划分”学*。

  13、让学生阅读“二十四节气与四季(北半球)”图,设问:我国传统的四季是怎样划分的?(根据“四立”划分)设问:夏至是夏季的中点,是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冬至是冬季的中点,是不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我国传统四季的划分,只重视接受太阳辐射能的多少,与天文含义相符。但同时指出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也考虑到了气候因素。例如“大暑”,在夏至后一个月,在现行阳历中大约是7月23日到8月8日,同我国传统的三伏大体相同。“大寒”在冬至后一个月,约为1月21日至2月4日,同我国传统的三九相差不多。惊蛰原来叫雷惊蛰,意即春雷惊醒冬眠的蛰虫。清明原来叫清明风至,意即东南风开始盛行。

  14、设问:欧美国家传统四季是怎样划分的?(学生读图后回答:根据“二分”、“二至”划分)与我国传统四季在时间上有何差异?(推迟一个半月)那么它主要考虑了太阳辐射还是气候?引导学生逐步得出:气候。

  15、让学生阅读课文,回答:现在北温带许多国家是怎样划分四季的?这样的划分主要是考虑天文还是气候?(把冬、夏季与我国三伏、三九、四九对照),最后得出结论:为使季节划分与气候相结合。

  16、让学生阅读课文,以我国二十四节气为例,说明季节划分的意义。

  17、设问:同一季节,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有否变化?学生应能答出:有变化,且呈规律性。教师即可指出,既然有变化,就有热量差异,进入“五带的划分”学*。

  18、让学生阅读“五带的划分”图,说明五带划分的界线和范围,五带划分的标准(有无太阳直射,有无极昼、极夜),五带的划分主要考虑什么?理论上的太阳光照情况,对五带划分的作用,应由教师分析:它是科学家们进一步研究地球表面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

  四、讲授提纲(略)

地球运动地理教案2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从而了解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教学难点: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教学工具:

  地球仪投影片地图册

  教学方法:

  分析法、讨论式、画图演示法

  教学过程:

  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有昼夜交替,地方时、沿地表水*运动物体的偏移,从中我们明确了一天中昼夜是交替变化的,昼夜交替周期是一个太阳日——24小时,那么每天的昼与夜的长短是否一样呢?今天我们接着学*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

  投影片:太阳光直射赤道示意图(1)

  讲解:任何緯线圈被晨昏线都分为两部分:昼弧和夜弧。昼弧越长,白昼越长,夜弧越长,黑夜越长。看图(1),此时节气为二分日,(画晨昏线)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各地昼弧夜弧等长,说明昼夜相等,各为12小时。

  投影片: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示意图(2)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示意图(3)

  提问:1、这两幅图中,太阳直射在哪个纬度?此时是什么节气?南北半球哪个纬度的昼长最长,哪个纬度最短,昼长的纬度分布有什么规律?

  2、夏半年和冬半年昼夜变化关系,这种变化与纬度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1)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2)太阳直射的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四周出现极昼现象,另一半球相反。

  (3)赤道处终年昼夜等长。(晨昏线始终把赤道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4)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5)相同纬度,各地昼夜长短状况相同。

  巩固练*:(略)

  过渡: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使各地日照时间不同,即昼夜长短不同,同时各地太阳辐射的强弱不同,我们用正午太阳高度来表示。

  板书: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讲解:正午太阳高度就是一天内最大的太阳高度角。比如说太阳光直射的地区,各地一天内最大的太阳高度角都能达到90度,即正午太阳高度为90度;

  提问:请大家看书21页,并结合地图册,思考:

  1、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2、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学生回答:(略)

  讲解:随纬度变化: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故: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二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随季节变化:任一地点,一年中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最*时,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反之,达最小值。

  故: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夏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冬至时达最小值。

  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夏至时达最小值。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中,太阳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最远时,达最小值。

  过渡:全球除赤道以外,同一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随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同一季节,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随纬度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纬度变化的规律,形成了五带。

  板书: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提问:1、季节是怎样划分的?

  2、五带的划分是以什么为依据,又是怎样划分的?

  学生回答:(略)

  讲解:1、四季的划分

  (1)根据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划分的四季

  (2)北温带许多国家的月份划分

  2、五带的划分

  (1)根据地球上各地获得的太阳辐射年总量的多少

  (2)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限,把地表粗略的划分为热带、南北温带、南北寒带五个热量带。

  投影片:五带的划分示意图

  讲解:(1)明确五带的极昼极夜现象、阳光直射状况以及季节变化

  (2)分析如果黄赤交角变大或变小,五带的范围会有什么变化

  小结:本节我们学*了主要由于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大家重点掌握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明确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布置作业:(试卷)

地球运动地理教案3

  教学目标:

  1.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解释其基本的运动规律。

  2.用简单的工具正确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交替。

  3.用实例解释时差现象,并说明再现实生活中需要具备时差的知识。

  4.利用图或亲身体验,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日时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

  5.利用图说明五带的界限,并举例说明各自的特点。

  教学准备:

  地球仪、地动仪、手电筒、《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课件、投影

  教学方法:

  演示、观察、讨论、比较、归纳

  学法:观察现象、结合生活实际、填表比较

  课时: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导入]当遇到一件不可能实现的事时,我们通常说:“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那么太阳有可能从西边出来吗?(太阳东升西落)那么真的是太阳在升落吗?

  一.地球的自转

  [学生演示]地球绕着地轴自西向东不停地旋转。

  [小组讨论]地球自转的规律,填写下列表格有关自转规律的项目。

  (表1)

  自转公转

  方向自西向东自西向东

  周期24小时(一天)一年

  旋转中心地轴太阳

  转动特点地轴倾斜地轴倾斜,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交替和时差

  四季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学生结合实际说明]太阳东升西落其实就是地球自转方向的证据

  [设问]地球的自转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

  [学生演示]一名学生用手电筒做光源,照在地球仪上;

  [反向思考]假定地球不自转,地球表面会产生什么现象?(有昼半球和夜半球,却不会有每24小时一次的昼夜交替)

  [演示]老师在地球仪上用红笔标出广州的位置,自西向东转动地球。。

  [观察讨论]

  (1)广州在地球仪转动一周的时间里出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

  (2)结合生活体验计算:每天我们处在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大约

  是多少?每完成一次昼夜交替需要多长时间?(24小时)

  地球的自转会产生昼夜交替的地理现象

  [学生阅读]课本第10页“畅畅和姨妈的问候”,思考产生时间差异的原因。

  [观察演示]在地球仪上标出北京、纽约和东京,用手电筒做光源,照在地球仪上;老师自西向东转动地球。观察北京、纽约和东京分别被光源照到的时间。

  [教师说明]地球自转还使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区产生时间的差异。在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就有不同的时刻,东边的时间总比西边早。经度每隔15度就相差一小时,东边的时间总比西边早。时刻的计算一般是“东早西晚,东加西减”。

  地球自转还会产生时间的差异

  [设问]1、日本东京于今天当地时间下午3点钟有一场中日足球赛,在北京中央电视台直播的时间应是几点?(下午2点)

  2、俄罗斯的莫斯科也于今天当地时间下午3点钟有一场中俄篮球友谊赛,我们应在几点钟打开电视收看直播?(15+5=20点)

  [学生填表]将地球的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和时差的地理现象填在表1。

  [课后想一想]我们为什么感觉不到地球在转动?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现在的广州处于什么季节?你最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会有季节的变化?

  [地动仪演示]地球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的公转。

  二.地球的公转

  [学生观察讨论]地球公转的规律,将结论填在表1

  [设问]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有什么关系?

  [学生演示]用手电筒在黑板上演示阳光直射和斜射时单位面积得到太阳光热的多少。(阳光直射时单位面积得到太阳光热多,斜射时单位面积得到太阳光热少)

  [分组讨论]结合生活实际,逐一讨论

  (1)在同一天,早晨、傍晚与中午三个时段相比,哪个时段我们感觉到太阳光照射的最厉害?(中午比早晨、傍晚更厉害)这一现象说明什么规律?(太阳光线照射地面的角度越大,地面所得到的太阳光热能量越多,反之越少)

  (2)与太阳光热能量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同理,太阳光热能量在一年中的变化有什么规律?(春—夏—秋—冬依次回答)

  (3)一年中广州什么季节的中午太阳照射的最厉害?什么季节最温和?为什么?(夏季中午太阳升得最高,冬季较低)

  (4)一年之中,广州每天白昼的时间一样长吗?什么季节较长?什么季节较短?(不一样,夏季白昼较长,冬季较短)

  [教师引导]综上所述,由于地球表面在不同季节得到的太阳光热

  有多有少,而产生了季节变化。这一现象与地球的公转有什么关系?

  [演示观察](1)假设地球直立着(地轴不倾斜)自转和公转,太阳直射点在那里?(赤道)

  (2)假设地球倾斜着自转,但没有公转,太阳直射点有变化吗?(直射在某一纬度不变)

  (3)当地球倾斜者自转的同时又公转,太阳直射点会有变化吗?

  [CAI演示]地球的公转,显示地球公转时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学生观察思考]观察二分二至日时能够受到太阳直射的纬度位置,总结太阳光照射情况在一年中的变化规律。完成下表(斜体字为填写内容)

  (表2)

  节气太阳直射的纬度北半球获得的太阳光热北半球白昼时间季节(月份)

  夏至

  6、22前后北回归线接受光热多,气温高最长夏季(6、7、8)

  秋分

  9、23前后赤道过渡,温和昼夜*分秋季(9、10、11)冬至

  12、22前后南回归线接受光热少,气温低最短冬季(12、1、2)


海水的运动地理教案范本5份(扩展2)

——海水的运动地理教案 (菁华3篇)

海水的运动地理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说出洋流的定义和分类,运用示意图、生活实例等多角度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通过阅读世界洋流模式图,明确世界洋流的大致分布,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的技能,提高团结协作的能力。

  3.通过学*纽芬兰渔场的案例,明确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难点:渔场的成因。

  三、教学方法

  谈话法、地图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教师展示科隆群岛的位置和景观图,提问学生:赤道附*的科隆群岛年*均气温约21℃,为什么比同纬度地区气温明显偏低?(寒流影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兴趣,进而导入今天的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1.洋流的定义和分类

  【教师活动】展示《世界洋流分布》图,引导学生读图并思考:

  (1)什么是洋流?找出定义中的关键词。

  (2)按照世界洋流分布图中的表示,洋流可以分为哪几类?

  【学生回答】

  (1)海洋中的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关键词是“常年”“稳定”“一定方向”“大规模”等。

  (2)可以分为暖流和寒流。

  【师生总结】一般来说,从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的洋流,叫做暖流;从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的洋流,叫做寒流。需要注意暖流不一定从低纬流向高纬,要看洋流与流经海区海水温度的对比。

  2.洋流对生物资源和渔场的影响

  【教师活动】展示《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图和“纽芬兰渔场的形成与衰落”案例,引导学生思考:

  (1)从图中找出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的位置,思考哪些海区容易出现渔场?

  (2)根据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的位置,分析大渔场出现的原因。

  (3)根据“纽芬兰渔场的形成与衰落”,说一说给你的启示。

  【学生回答】

  (1)寒暖流交汇处容易产生渔场。

  (2)寒暖流交汇的海域,海水受到扰动,可以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易形成大的渔场。

  (3)曾经辉煌一时的纽芬兰渔场因过渡捕捞,使得鱼类数量急剧下降,因此提示人类在开发时注重对海洋生态的保护。

  【教师总结】寒暖流交汇的区域容易形成渔场,提供丰富的鱼类资源,但是对于海洋生物的开发,要做到节制与适可而止,才能可持续发展。

  3.洋流对海洋航行与海洋环境的影响

  【教师活动】大屏幕展示三个案例:

  案例一: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1492年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程用了37天时间。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饶了一个大圈,却仅用了20天。

  案例二:泰坦尼克号的沉没。

  案例三:2018年1月6日晚上8点,巴拿马籍油船“桑吉”号和一艘散货船在上海长江口以东约160海里处发生碰撞,导致“桑吉”油轮全船失火燃烧,经过8天的燃烧后沉没。“桑吉”油轮沉没后附*海域溢油情况非常严重,形成了10*方公里的油污带。

  根据三个案例,引导学生思考:

  (1)结合案例一和案例二,分析洋流对海洋航行有什么影响?

  (2)结合案例三,思考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利弊。

  【学生活动】以地理小组为单位,思考并讨论5分钟。

  【学生回答】

  (1)海轮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航行速度。但是洋流从极地地区挟带冰山向较低纬度漂移,给海上航运造成较大威胁。

  (2)洋流还可以把*海的污染物质挟带到其他海域,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了净化速度,但也扩大了污染范围。

  【教师总结】洋流对海洋航行的影响可以概括为顺行加速,逆行减速。海洋污染物会随洋流扩散到其他海域,给污染物的处理也加大了难度,因此要用联系的观点看待海洋污染,一旦出现污染,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

  环节三:巩固提高

  【教师活动】提出疑问:赤道附*的科隆群岛年*均气温约21℃,为什么比同纬度地区气温明显偏低?说明洋流对气候有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暖流增温增湿,洋流降温减湿。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查找资料,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实例,下节课进行分享。

  五、板书设计

  略

海水的运动地理教案2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波浪、潮汐、洋流等海水运动的基本形式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的生产生活可能造成的影响;

  2.使学生理解洋流的成因。

  【教学重点】

  洋流的成因

  【教学过程】

  【复*旧课】

  1.为什么说海洋是大气的主要水源和热源?

  2.海水的温度和盐度分布有什么规律?

  【引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郑和下西洋”,在航海技术比较落后的明代,郑和为什么能够远涉重洋呢?

  【讲授新课】

  1.波浪、潮汐和洋流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72页,回答:

  (1)海水有哪些运动形式?

  (2)试分析各种运动形式对人类环境和人类生产和生活造成的影响。

  老师小结:

  (1)三种运动形式;

  ①波浪形式以风浪常见,此外还有海啸,前者受外力形成,后者为内力作用的体现;

  ②潮汐:白天海水涨落为潮,晚上海水涨落为汐;

  ③洋流:突出其时间性、方向性和规模大。

  2.洋流的成因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73,回答洋流按成因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3.风海流

  (1)引导学生回忆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思考在不同纬度,洋流的流向一致吗?为什么?

  (2)然后出示气压带和风带图及洋流模式图,引导学生观察风向与洋流走向的关系。

  4.密度流

  (1)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73第二段,了解密度流的概念。

  (2)引导学生思考:

  *似封闭的地中海和开阔的.大西洋,哪个盐度高?为什么?密度又怎么样呢?

  (3)讲解直布罗陀海峡两侧海水盐度剖面及海水流向。

  表层:大西洋→地中海

  深层:地中海→大西洋

  (4)举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潜水艇在出入直布罗陀海峡时,如熄灭了发动机,则能避开对方的监听。请同学们利用所学的洋流知识,分析该事例的可能性,并说明理由。

  (5)思考:

  红海是盐度最高的海洋,经曼德海峡与印度洋联通,那么曼德海峡洋流流向如何?盐度最低的波罗的海呢?

  5.补偿流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思考:

  什么叫补偿流?补偿流分为哪几种类型?(水*流和垂直流,其中垂直流又分为上升流和下降流)

  (2)举例:

  秘鲁渔场的形成。

  【总结新课】

  本节课的重点是洋流的成因。

  【巩固新课】

  关于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洋流按成因可分为风海流、密度流和赤道流三类

  B.洋流是海洋表层常年大规模地沿着一定方向流动的水流

  C.暖流都在大洋西岸

  D.海水总是从地中海流向大西洋

  【布置作业】

  1.复*本节

  2.复*气压带和风带的有关知识

海水的运动地理教案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波浪、潮汐和洋流)。

  2、理解洋流的形成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掌握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二)能力目标

  1、读图3.12“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解释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2、学会运用相关知识解释潮汐中的大小潮现象,世界著名渔场的成因。

  3、能结合实际运用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三)德育目标

  1、通过对风、风海流、补偿流的因果关系的学*以及洋流对气候、生物分布的影响,培养学生探究地理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兴趣和体会各自然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

  2、认识保护海洋环境、防止海洋污染的重要意义。人类的发展应和海洋自身的发展相协调,正确对待海洋中发生的地理现象。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1、重点

  风海流的形成,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对渔场的形成、沿岸的气候、航海等)的影响。

  2、难点

  洋流的成因及分布规律。

  3、疑点

  为什么西风漂流在北半球是暖流,在南半球是寒流?

  为什么秘鲁寒流属于上升流形式而非水*流形式的补偿流?

  补充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

  三、课时安排

  1.5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自学

  自学“海水的运动形式”,对比波浪和潮汐得出:洋流是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这是非周期性的(不同于潮汐),定向的流动(不同于波浪)。

  自学“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找出关键词:气候、渔场、污染、航海。

  2、观察实验

  在实物投影仪上,用透明的玻璃器皿做水槽,用气筒吹水槽的水,水动;加泡沫颗粒,来回吹,水没按一定方向动;用气筒在一个方向吹,水在沿一定方向流动,这类似于风海流;水槽内未吹气的地方,水也在流,这类似于补偿流。

  3、画图

  读图3.11“世界洋流模式图”,结合图2.16“全球大气环流示意”联系大气环流模式,根据信风带和西风带的风向,推出赤道海区和中纬海区纬向的风海流流向,结合陆地轮廓,考虑地转偏向力影响描绘洋流模式简化图,并用红、蓝色笔分别标识暖流和寒流。

  4、读图讨论

  读图3.8“钱塘潮(浙江海宁)与杭州湾地形”,认识地形、气候与潮灾的联系,了解杭州湾沿岸防止潮灾的有效措施。试从地形和气候背景方面解释,为什么孟加拉湾沿岸是世界上遭受风暴海啸(风暴潮)袭击最为严重的地区?我国大江大河的入海口和大海湾也是潮灾的主要发生区域,在防灾、减灾方面我们需要做些什么?读图3.12“世界表层洋流分布”,按北太*洋、北大西洋、南太*洋、南大西洋、南印度洋逐个作出归纳,得出洋流分布规律。

  五、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知道海水运动的三种主要形式:波浪、潮汐和洋流及其主要区别。

  2、知道洋流概念和三种洋流成因类型: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

  3、理解洋流的形成原因和寒暖流的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读图3.12“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解释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提高表达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

  5、学生在认识洋流的形成是受多因素综合影响的过程中,提高综合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学生在绘制全球大气环流、洋流模式图的过程中,提高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学生运用世界洋流模式图和世界洋流分布图,解释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的过程中,养成化繁为简,以简驭繁的能力。

  8、学生通过对风、风海流、补偿流的因果关系的学*以及洋流对气候、生物分布的影响,培养探究地理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兴趣和体会各自然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

  (二)整体感知

  上节课我们从静态角度学*了海水的物理化学性质,留下这些疑问:为什么低纬附*海区水温不是越来越高?赤道附*海区盐度不是越来越低?高纬海区水温不是越来越低?副热带海区盐度不是越来越高?也就是说,为什么世界海洋热量收支基本*衡?为什么海洋总盐量基本稳定?是什么推动海水中的物质和能量循环运动?今天,通过从动态角度学*海水的运动,能帮助解答以上问题。

  海水是一种流体,永远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海水运动使海洋中的物质、能量的循环有较高的速率。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是洋流,其主要成因类型是风海流,洋流的基本分类为:寒流和暖流。全球的大洋环流,对高低纬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的热量分布,有着重要意义。洋流对流经海区的气候、海洋生物分布和渔业生产、航海以及海洋环境污染等都有影响。

  (三)重点、难点的学*与目标完成过程

  1、关于海水运动的三种形式

  教师小结:波浪对船只航行、渔业作业等有很大影响,波浪还具有极大的能量,是海岸动力作用的重要因素,它能引起海岸线的变迁和泥沙物质的运移和沉积。波浪作用强则海岸线后退、泥沙沉积少,弱则海岸线前进、泥沙沉积多。潮汐是在天体引潮力作用下形成的一种长波,波长可达数百千米甚至数千千米。在海湾港口区,潮汐现象比较显著。这是由其地形(口大内小)的特点决定的。洋流不仅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而且具有非常大的规模。洋流促成了不同海区间进行大规模的水量交换,并伴有热量交换、盐份交换等。

  2、关于“洋流的成因类型”

  通过观察实验,了解风海流和补偿流。(在世界洋流模式图上只有这两种类型的洋流)

  教师小结:风海流是以风为动力引起的海水大规模的运动。例如南北半球西风带海区产生的西风漂流,就是盛行西风作用下形成的,南北赤道暖流是由低纬信风吹拂形成。洋流的产生,最基本的原因是两个:一是海面风的作用,二是海水密度分布不均。

  动画演示3.10“直布罗陀海峡两侧海水盐度剖面及海水流动”,

  教师小结:由于海水盐度、温度的差异,引起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匀所导致的海水流动,这叫做密度流。密度流从密度小的海区流向密度大的海区,或者说,密度流从盐度低的海区流向盐度高的海区。你还能列举其它的密度流吗?

  学生回答:从波罗的海流向北海,从亚丁湾流向红海。

  再读图3.10“直布罗陀海峡两侧海水盐度剖面及海水流动”,教师提问:地中海底部海水怎么流?这属于什么成因类型的洋流?

  学生回答:从地中海流向大西洋,这是补偿流,以补偿大西洋流出的海水。

  教师小结:由于风海流和密度流的存在,大洋中必然产生一些海区减水(洋流流出的海区),而另一些海区增水(洋流流入的海区)的现象,此时,减水海区将会由另外海区的海水流入补偿,形成补偿流。补偿流有水*的,也有垂直的。垂直的补偿既有上升的又有下降的。

  以上三类洋流成因,都是指主导因素。实际上,洋流的成因是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此外,地转偏向力以及陆地分布,也都对洋流的形成和流向发生作用。

  3、关于重点“风海流的形成,洋流的分布规律”

  首先复*全球大气环流模式,在黑板上同时对照画出大气环流和洋流模式图。

  教师提问:赤道附*海区海水受到偏东风的吹拂,怎么流动?属于什么成因类型的洋流?

  学生回答:向西流动。属于风海流。

  教师提问:赤道暖流向西遇到陆地阻挡,除一小股以补偿流的形式回头向东流外,大部分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沿海岸向较高纬流去,形成补偿流。进入中纬西风带,大约在40度海区纬向怎么流?属于什么成因类型的洋流?

  学生回答:向东流动。也属于风海流。

  教师提问:西风漂流向东遇到陆地阻挡,一部分沿大陆西岸折向低纬,成为赤道暖流的补偿流。另一部分是否不论南北半球,都沿大陆西岸折向高纬吗?(出示世界地形图暗示学生,南半球的陆地

  在40度至60度之间大部分海区缺失。)为什么?

  学生回答:仅在北半球中高纬大陆西岸才有洋流存在。因为南半球的陆地在40度至60度之间大部分海区缺失。

  教师提问:南纬40度附*海区纬向西风漂流依次沟通了哪些大洋?从南极上空看,西风漂流呈什么方向运动?

  学生回答:太*洋,大西洋,印度洋。顺时针方向。

  教师提问:概括全球三圈大洋环流的特点,能说大洋西岸都是暖流,大洋东岸都是寒流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不能,仅在全球中低纬海区大洋西岸都是暖流,大洋东岸都是寒流。北半球中高纬海区恰相反。

  教师提问:暖流一定比寒流水温高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不一定。中高纬海区的暖流就比中低纬海区的寒流水温低。

  教师小结:全球三圈大洋环流的分布规律是: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为顺时针方向,南半球为反时针方向,大洋西岸是暖流,大洋东岸是寒流;北半球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反时针方向,大洋东岸是暖流,大洋西岸是寒流。

  教师提问:3.12“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的左下角还有一小图,表示北印度洋的洋流“夏季”呈顺时针方向流动,而正图则表示“冬季”的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学生回答:由图2.20亚洲季风,北印度洋冬季吹东北风,海水在其吹拂之下,向前运动,形成逆时针的风海流。夏季受向北移动的东南信风的影响,同样形成顺时针的风海流。

  4、关于重点“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师讲述:洋流作为自然现象存在,有它的原因,同时,洋流也在对地理环境的其它要素及人类活动产生影响。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指出洋流对地理环境有哪几个方面的影响,画出关键词。

  教师提问:撒哈拉沙漠西起大西洋海滨,东止红海之滨。沿海气候一定湿润吗?

  学生回答:不一定。

  教师提问:寒流流经为什么对沿岸气候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暖流流经为什么对沿岸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

  学生回答:寒流使流经地区的水温和气温都降低,使底层大气变冷,空气下冷上温,空气层结稳定,降水稀少;暖流使流经地区的水温和气温都升高,空气下热上冷,空气对流强烈,降水充沛。

  教师提问:为什么寒暖流交汇处易形成天然渔场?

  学生回答:因为寒暖流交汇处,海水盐度、温度、密度差异很大,海水搅动很厉害。将沉积于海底的营养盐分带到表层,使浮游生物大量滋生,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使这一海域成为天然渔场。

  教师提问:为什么秘鲁渔场与沿岸上升流有关?

  学生回答:上升流多半将海洋深处的营养盐分带到表层,滋生大量浮游生物,吸引鱼群来此觅食,形成天然渔场。

  教师提问:为什么世界四大渔场大多分布在温带地区?

  学生回答:温带地区季节变化显著,冬季表层海水和底部海水发生交换时,上泛的海水将海底的营养盐类带到表层,因而浮游生物繁盛,而这些浮游生物作为鱼类的饵料。因而鱼类丰富。

  教师小结,全球的大洋环流,对高、低纬度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的热量分布,有着重要意义。洋流对其流经的大陆沿岸影响最大的是气候。受洋流影响最大的气候类型就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其次,是对海洋生物分布和渔业生产的影响。世界四大著名渔场都与洋流影响有关。此外,摸清了洋流分布规律,指导航海,可顺风顺水,省时省力。对于海上污染物,洋流既可以扩散污染物,扩大污染面,又能因此加快净化速度。

  (四)总结、扩展

  通过学*海水的运动形式,特别是学*洋流的成因和分布,有助于我们理解海洋作为地球上巨大的水分源地、大气热量的能源区,对地理环境的物质输送、能量交换起着重要作用;其次,有助于理解洋流对高、低纬度不同海区的海水循环、气候特征的形成、渔场的分布,以及对全球热量*衡、水量*衡所起的重要作用。

  学生通过学*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体会地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用运动的观点,变化的观点,更好地理解保护海洋环境的深刻意义。

  五、布置作业

  读图3.12“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指出加拿大纽芬兰渔场、日本北海道渔场和英国北海渔场的位置,并分别说出形成渔场的寒暖流名称。

  七、板书设计

  海水运动


海水的运动地理教案范本5份(扩展3)

——地球运动地理教案实用五篇

  地球运动地理教案 1

  1.5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

  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地球运动所带来的地理意义

  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

  3.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昼夜交替、地方时

  教学难点 地方时

  教 具 地球仪

  教学方法 讲述法、画图演示法

  课 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由于地球的公转和自转,地球上产生很多自然现象,也就是我们将要学*的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板 书 1.5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

  讲 述 假设地球在宇宙中与太阳位置相对静止,既不绕日公转,也不自转,地球会不会有昼夜现象?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地球是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所以仍然会有昼夜现象。正是由于地球的自转,才使得地球上昼夜交替。

  板 书 一.昼夜交替

  演 示 手电筒照射地球仪

  板 书 1.晨昏线(圈)

  讲 述 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为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为夜半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做晨昏线,它是一个大圆,始终把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份。

  板 书 2.太阳高度

  讲 述 太阳高度是太阳高度角的简称,表示太阳光线对当地地面的倾角。

  演 示 地球仪演示太阳高度角

  讲 述 昼半球各地太阳高度总是大于0;夜半球各地太阳高度总是小于0;晨昏线上太阳高度等于0。昼夜交替的周期或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周期为24小时,叫做1太阳日,太阳日制约着人类的起居作息,因而被用来作为基本的时间单位。

  过 渡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先看到日出,这样时刻就有了早迟之分。

  板 书 二.地方时

  板 图 时区的划分

  讲 述 随地球自转,一天中太阳东升西落,太阳经过某地天空的最高点时为地方时12点,因此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

  板 图 时区的划分

  讲 述 相邻15度经线内所用的统一时间是区时(本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区时经度每隔15度差一小时,地方时经度每隔一度差4分钟。

  举 例 1).一直东经135度地方时为5月5日8:00 ,求东经73度此时的地方时。

  2).已知东八区为8月8日10:00 ,求西三区此时时间。

  板 书 三.沿地表水*运动物体的偏移

  讲 述 由于地球自转,地球表面的物体在沿水*方向运动时,其运动方向发生一定偏移。我们把促使物体水*运动方向产生偏移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

  板 书 1.地转偏向力

  演 示 从地球仪的北半球上空向旋转的地球仪上滴一滴红墨水,我们观察红墨水的运动轨迹。

  板 书 2.偏移规律

  讲 述 沿地表水*运动的物体在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在赤道上不偏转。

  举 例 1).水在进入下水道时时旋转而下。

  2).长江入海口,其右岸(南岸)不断被冲刷,沉积的石砾、泥沙不断与北岸相连,形成长江三角洲,长江河道不断向南弯曲。

  板书设计 1. 5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

  一. 昼夜交替

  1. 晨昏线(圈)

  2. 太阳高度

  二. 地方时

  三. 沿地表水*运动物体的偏移

  1. 地转偏向力

  2. 偏移规律

  作 业 一架飞机在7月6日8:00从北京飞往纽约,行程10小时,求到纽约后的时间。

  地球运动地理教案 2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了解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速度和周期。

  2、了解地球公转的重要特点,理解黄赤交角的成因及其重要性,掌握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3、学会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现象,形成空间想象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教学建议

  关于地球的公转的教学建议

  关于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速度和周期:教师可向学生介绍开普勒三定律,由此引入地球公转内容的讲授。在课堂教学中,除利用课本中《地球公转的轨道示意图》和表1、2《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公转速度的变化》进行讲解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本期的图片素材,或者自己制作动画进行演示,将地球公转运动中*、远日点(到达时间和日地距离),公转方向,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变化特点,公转周期等知识点直观地展示出来。

  地球公转的重要特点是一个重点内容。教师可引导学生读《二分二至时地球的位置示意图》(数据库中媒体素材有相应的动画),分析得出地球公转的两个重要特点:①地轴与公转轨道*面(黄道*面)保持66°34ˊ的交角;②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

  关于地球自转方向的教学建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也可以通过动画),让学生从赤道和南、北极投影的角度,观察地球的自转运动。特别是在南、北极投影图上,要训练学生识别地球的自转方向。

  关于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的教学建议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围绕太阳公转,地球运动是这两种运动的叠加,其结果就是形成黄赤交角。在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搞清地轴、赤道*面、公转轨道*面(黄道*面)三者之间的角度关系,利用《黄赤交角示意图》进行讲解,形成学生的空间概念。这部分知识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关于地球自转周期的教学建议

  学生对于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学*,是本节的难点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恒星日和太阳日示意图》讲解地球自转周期,也可以通过与学生一起扮演不同的角色来向学生演示他们的区别。地球自转周期的不同实际上是因为其转动的参照物不一样。

  教学设计示例一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

  2、了解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和黄赤交角。

  3、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相互关系。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或用地球仪操作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学会用科学准确的语言等方式表示地理现象、概括地理特点的能力。

  2、通过读图、画图、分析问题等活动,学*运用地理图表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并初步树立空间思维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点和规律,使学生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通过让学生参与多样的学*活动,促使学生养成观察、思考和积极发表个人见解的良好的学**惯。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内容揭示了地球运动的基本特征,是地球科学重要的理论基础,并为理解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奠定了基础。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相互关系是本节的重点,黄赤交角的形成是难点,难在建立较强的空间概念。教学中通过利用教具进行演示或让学生参与演示活动,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将有利于学生深入、全面地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及两者的关系。

  本节内容学生在初中地理课已有所了解,教学中可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运用演示、观察、提问、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学*。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前两节课,我们学*了地球的宇宙环境,以及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从这节课开始,我们要把研究的重点转向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

  【提问】运动是物质的本质属性,哪位同学能根据初中所学的知识,说一说地球是怎样运动的?

  【演示】发给每位学生(或两人、四人)一个地球仪。若只有一个地球仪,可请l~2位学生到讲台前演示地球的自转,要求学生注意地球自转的方向,留心观察在北极上空或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有何不同。

  【讲述】确定地球自转方向时要注意:地球在太空中的运动一个显著的特征是它有自己的旋转轴,这个轴和地表的两个交点我们定义其为南极和北极(实际上把哪一个定义为北极点,哪一个为南极点并不重要)。地球南、北方向是由南、北两极的位置来决定的,是绝对的。地球上的东西方位则随地球自转而变化,是相对的。

  【演示】要求学生演示地球仪,思考:如何确定地球的自转周期?地球自转周期究竟是多长?请学生联系物理课和初中地理课所学知识回答。

  【提问】确定地球自转周期为一天(24小时)的参照物是什么?

  对地球而言,太阳是天空中最亮的天体,所以人们选择太阳作参照物,一天是24小时,叫做一个太阳日。但这不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科学家们选择了遥远的恒星作参照物,由此确定地球自转的周期。这是为什么?

  【演示】教师自扮地球,让前排一位学生扮作太阳,再让最后一排的一位学生扮作遥远的一颗恒星。教师面对太阳,也面对与之在同一直线上遥远的恒星,边转动身体演示自转,边移动脚步演示绕太阳的公转。教师自转360°后,正好面对遥远的恒星,却不是正好面对太阳。因为教师已绕太阳公转了大约一度,所以必须再多转约1°,才能正好面对太阳。

  【提问】以两个不同参照物确定的地球自转周期,哪个是真正的周期?周期的时间是多长?确定真正周期的意义是什么?

  【讲述】太阳日是人们生活中最常用的周期,如计量一天的长度,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等。

  【活动】让学生用太阳日计算地球自转的角速度。

  【提问】教师用地球仪演示自转运动,问:地球自转时,各地的角速度是否都一样?自转线速度大小是否相同?

  【演示】用地球仪向学生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

  【讲述并提问】我们很明显看到除了南北两极外,其余各点的角速度都一样,其角速度约为每小时15°,严格地讲,这里应该用360°除以地球的自转真正周期(即一个恒星日)来计算,想想为什么?因为各纬线圈的长度不一样,所以同样是自转一周,不同纬度的地方,其走过的路程是不一样的,显然赤道地区的自转线速度最大,赤道向两极减小为零。

  【提问】地球运动的另一种形式是绕日公转,哪位同学能根据初中学*的知识和教材插图1、22所给信息,演示地球的公转?

  【演示】让学生以讲桌面作为地球公转轨道*面,演示地球公转运动。提示学生注意掌握住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公转的状态,让其他学生观察和评价演示是否正确。

  【提问】你能总结出地球公转的方向?公转中地轴的姿态吗?

  【阅读】学生读书图1、20和表1、2及教材有关内容,分析说明地球公转的轨道和速度特点,说明两者间的关系。

  【讲述】因为地球公转轨道是*似正圆的椭圆形,所以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使地球绕日公转中出现*日和远日现象。开普勒第三定律证明:地球位于*日点及附*时,公转速度快,位于远日点及附*,公转速度慢,表1、2已说明这点。

  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很小,但地球在*日点附*公转运动快,所用时间短;远日点时,公转速度慢,所用时间长,这对地球上冬夏季节的时间长短都有一定影响。

  【演示】要求学生用手拨动地球仪自转,同时手持地球仪使其公转,演示自转

  地球运动地理教案 3

  【教学目标】

  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地理意义;

  【教学重点】

  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意义;其中季节变化又是难点;

  【课时安排】

  2~3个课时;

  【教学方法】

  演示法、谈话法、练*法、讲授法等;

  【教具】地球仪、手电筒各一个;flash课件;

  【情感价值】

  通过对地球运动的学*,使学生认识到宇宙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初步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教材处理】

  从现象上看,地球运动方面的知识学生自小从生活中就有所了解。但要求学生从理论上解释就不太容易,尤其是四季产生的原因。因此,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积极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请大家解一下原因。学生争抢回答:地球一方面在自转,另一方面还在绕日公转。

  【活动】

  1、用手电筒当作太阳,请两位学生演示地球的自转、公转运动;

  2、请同学们观察演示,并对地球自转、公转做简单的描述、评价、对比等。

  二、地球的自转

  【设置问题】

  在学生演示活动结束后,教师设置以下问题:

  1、若地球不自转会产生什么现象?

  学生:地球一半是白天,一半是黑夜。

  2、若地球是一个透明的球体会产生什么现象?

  学生:地球永远是白天。

  以上问题学生通过自由合作、探究很快完成。接着,教师提出如下问题:昼夜交替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在一定时间的探究活动结束后,学生仍不能用很清晰的语言准确地描述昼夜交替现象。

  【演示】

  1、用红色的粉笔将地球仪的任一经线圈勾画出来;

  2、用手拨动地球仪自西向东转动,借手电筒的光束当太阳;3、让学生观察:当一红色经线正对太阳时是什么时间(正午),另一红色经线背向太阳时是什么时间(子夜);当这两条经线随地球仪不停转动时时间怎样变化(昼夜交替)?

  在演示后引导学生归纳描述: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转动,就产生了昼夜交替。

  三、地球的公转

  【活动与探究】

  让学生观察《地球公转示意》图,自由合作完成下面问题:1填表(用flash课件演示地球绕日公转运动)

  节气

  时间

  太阳直射点

  四季划分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2、一口井一年有两次阳光直射井底的机会,这口井可能位于什么地方(借助flash课件演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3、有一个地方一年四季昼夜*分,这个地方位于哪里?

  4、结合生活经验,比较6月1日、12月1日昼夜长短情况。

  5、地球绕日公转运动中是直着身子还是倾斜着身子?如果是直着身子,能不能产生四季?

  教学中教师及时检查、指导各小组的活动。最后师生共同完成下面的表格:

  方向

  周期

  产生的现象

  地球自转

  自西向东

  一天(24小时)

  昼夜长短

  地球公转

  自西向东

  一年(365天)

  昼夜长短变化;四季变化

  四、地球上的五带

  【问题与假想】

  1、如下图:在三种情况下,哪个点地面获得太阳辐射的热量多,地面的气温最高?

  2、演示:用手电筒做太阳光源,在教室黑暗处按上图三种情况照射墙面。要求学生观察:在三种情况下墙上光斑亮度强弱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3、如下图a,若地球是一个*面,不同纬度的地方(如A、B、C三点)冷热程度是不是一样?

  4、如下图b(同时与图a比较):地球不同纬度的地方(如A、B、C三点)冷热程度是不是一样?若地球不自转,会不会产生四季变化?

  5、探究题:在生活中,太阳能装置如何放置,取得的采光效果最好?

  通过师生合作探究后归纳: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表划分为五带(同时要求学生读教材第12页的图说出地球上的五带)。

  【活动与练*】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上的五带》图,完成下面问题:

  1、中国主要位于哪个温度带?

  2、全球最炎热的大陆是哪个?

  3、全球最寒冷的大陆在哪里?

  【小结】

  1、中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2、全球最炎热的大陆是非洲大陆,最寒冷的大陆是南极大陆。

  【教学后记】

  教学中要贴*生活经验设计问题,尽量降低问题难度,鼓励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问题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对地球运动的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地球运动地理教案 4

  一、背景与意义分析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二、三章是从自然地理的角度让学生认识世界,反映地理学和社会发展的。

  本节教材是讲述自然地理学最基本的知识——地球的自转、公转及其最基本的运动规律。本节教材位居《地球和地图》的第三节,通过对本节教材的学*,让学生对地球的运动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让学生对地球运动的基本状态建立初步的感性认识。

  二、学*与导学目标

  1、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熟悉其基本的运动规律。

  2、用简单的工具正确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更替。

  3、利用图或亲身体验,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日食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

  4、用实例解释时差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具备时差的知识。

  5、利用图说明五带的界限,并举例说明各自的特点。

  三、障碍与生成关注

  对教材中,四季的形成问题不容易理解,课堂教学中出现目标的偏离,不利于正确认识四季的形成。

  四、学程与导程活动

  教学准备:投影仪投影片

  (一)、引入新课: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同学们知道了地球是一个球体,下面请看---------(教师演示地球活动)

  师:同学们观察到了什么?

  (二)、阅读书本,自主学*

  1、地球运动的形式有哪些?方向是怎么样的?

  2、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完成下列表格的填写。

  自转公转

  方向

  转动一周所需要的时间

  旋转中心

  转动特点

  3、请列举自然界中什么现象可以证明地球的自转方向?

  (三)、合作学*,分析成因

  1、教师演示投影片,讲解昼夜形成有两个最基本的要素,一是地球为不透明的球体,二是太阳光线是*行光。图中的虚线是昼夜的分界线,叫做晨昏线,且与太阳光垂直的大圆圈。

  提问:观察投影片,看此时除中国是白天,还有那些国家是白天,有哪些国家是黑夜?

  2、教师将地球仪转动180,再让学生观察:中国和美国分别处在白天还是黑夜?

  3、请学生上来用投影片来演示中国和美国昼夜交替的情况,思考昼夜更替的原因是什么?

  4、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计算:每天我们在夜半球和昼半球大体经过多少时间?每完成一次昼夜更替需多少时间?

  5、阅读书本第10页中“畅畅与姨妈的问候”,思考产生时间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6、教师总结:可见,地球自转还使地球上位于不同经度的地区产生了时刻的差异,在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就有不同的时刻。

  (有兴趣的学生课后计算一下伦敦、北京、新加坡、东京、莫斯科等几个城市之间的时差各相差多少小时?经度每隔15度,时间相差1小时,计算时采用“东加西减”的方法)

  1、教师提问:

  (1)在同一天中,早晨或傍晚与中午三个时段相比哪个时段我们感觉到太阳光照射得最厉害?那么你能从这一现象中总结出什么规律来吗?(教师用投影片演示阳光的直射和斜射)

  (2)与太阳光热能量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同理,太阳光热能量在一年中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请结合我们的日常生活体验来说明。

  教师演示地球的公转投影片,让学生完成表格

  节气春分夏至秋分立冬

  月日

  太阳直射纬度

  季节北半球

  南半球

  受热程度北半球

  南半球

  昼夜长短北极

  北极圈以北

  北极圈以南

  赤道

  赤道-南极圈以北

  南极圈以南

  南极

  (3)观察后,思考并解释太阳光的照射情况在一年中的变化规律。

  2、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书中“地球的五带图”,观察投影片,总结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时,地球上五带内各带所接受到的太阳光热能量状况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3、看书1.20图,说说我国大部分陆地位于五带中的哪一带。

  五、笔记与板书提纲

  地球的运动

  自转昼夜交替24小时

  公转四季变化一年

  地球上的五带: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六、练*与拓展

  见《地理填充练*册》

  七、个别与重点辅导

  略

  八、反思与反馈记录

  学*地理

  (一)要学会阅读理解地理教科书

  地理学*的支柱是教材的阅读理解,地理不同另两个文科之处在于,对教材知识点必须理解记忆而不要死记硬背,要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阅读,积极思考。

  上课时间有老师的引导,可以少走弯路,特别是进入高中以后地理中常识所占比例较初中小了,但知识更深,更系统化,更加复杂,理解难度增大;地理在如今所渗透的范围越来越广,学*地理需要的课外知识也多,所以,一定抓紧学*的主阵地课堂。

  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主要是上册),学*时应该采用偏重理科的学*方法,强调理解重于记忆,以会用为目的,侧重于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理解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时还应多做练*,重视解题思路,特别要多画图,以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第一、抓"概念"重"消化"。在学*地理时,要重视概念的学*,要对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消化、理解、吸收,不留夹生饭。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断、推理问题才能正确无误。要把那些特别容易混淆的概念罗列出来,一一对比其差异,诸如:天体、天球;恒星日、太阳日;时区、区时等。当然,概念学*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第二、抓"原理"重"理解"。从基础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如: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与季风气候;生态*衡的条件等。掌握了这些原理、法则和规律,分析事物就有了说服力做就能做到举一反三,寻找同类地理事物的一般特点和规律。

  第三、总结和归纳,掌握地理学*的规律。将知识整理归纳形成主干,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指用联系的方法来表达人们头脑中的概念、思想和理论等,是把隐性的知识显性化、可视化,便于思考、交流与表达。它是由节点、连线组成的知识网络图,其中节点表示概念,连线表示概念之间的联系,用节点和连线组成的网络知识结构表示某一个主题及其层次。

  地球运动地理教案 5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昼夜交替的原因及其意义,地方时、区时的应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规律及其意义。

  2、学生了解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的原因及其规律,四季及五带的划分。

  3、通过让学生分析原因、总结规律、验证结论等培养各种能力。

  4、通过对地球运动的主要地理意义的学*,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二、教材分析

  本两节教材内容阐述了地球运动的主要地理意义。与老教材相比,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被表述为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被表述为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这样做更具科学性,因为无论是昼夜交替或是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等等,都不是单纯的自转或公转的结果,而是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联合结果。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讲了三个意义:昼夜交替、地方时、沿地表水*运动物体的偏移。与老教材相比,少了“对地球形状的影响”。这反映出新教材重视“实用性”的意图。因为与前三个意义比较,后者的实用性明显偏低。

  在讲述“昼夜交替”时,新教材增补了用太阳高度来描述各地的昼夜状态,使“昼夜”与“太阳高度”两个概念联系在一起,既有利于昼夜状态的说明,也有利于学生对太阳高度这个抽象概念的理解。

  对于“时间”,新教材增添了不少内容,充分体现了“应用性”特点。教材首先明确了地方时的概念,接着指出使用地方时的缺陷,从而自然引出“区时”,最后介绍了各国的一些特别计时的方法,使学生全面了解“区时”的使用,以适应社会。

  而对“沿地表水*运动物体的偏移”,则删除了理论分析,只介绍偏转规律,这完全符合高一学生的认知规律。对地转偏向力的作用,避免了泛泛而谈,增加了“长江三角洲发育过程”的实例,更加贴*生活。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从大的方面看,增加了“五带的划分”,这是地球表面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内容非常重要,且放在这里也比较自然。

  关于“昼夜长短的变化”,新老教材无大的差别。主要阐述了各地昼夜长短随季节的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只介绍了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并以夏至日、冬至日、春秋分三个特例进行分析。删除了较难,也较繁琐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四季的划分,主要介绍了我国及欧美国家天文四季的划分方法。教材新增了“二十四节气”内容,因为这不仅是我国科学史上的一个辉煌成就,而且对我国人民的生活和生产具有重要作用。

  三、教学过程:

  1、对昼夜的产生,应先演示,可以用地球仪加发亮的灯泡(或手电筒)、多媒体动画、挂图、板图等。再设问:为什么会产生昼夜?逐步引导学生得出: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某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半个地球,亮的半球为昼,暗的半球为夜。那么昼与夜之间的界线叫什么呢?引出晨昏线概念。

  2、晨昏线概念较抽象,应以教师讲解为主,且配上不同视图。首先明确概念: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即为晨昏线,它是晨线与昏线的合称。晨线的西侧为夜,东侧为昼;昏线的西侧为昼,东侧为夜。如下图:

  AB为晨线,昏线在后面; CD为昏线,DE为晨线; FS为晨线,SG为昏线。

  最后强调,晨线与昏线的两端一定在极圈内。那么,晨昏线是固定的还是移动的呢?让学生思考,从而转入昼夜交替的学*。

  3、昼夜交替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易得出结论:地球的自转。可进一步深入,公转也会产生昼夜交替(用地球仪或多媒体演示),再说昼夜交替的周期是太阳日,所以昼夜交替的原因应表述为由于地球的运动。那么什么是昼呢?引导学生得出:理论上能看见太阳。能否看见太阳怎样表述呢?引出“太阳高度角”概念。

  4、对太阳高度角的概念、太阳高度的日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应用图示法(有条件的用多媒体动画)讲解。首先要讲清太阳高度角的概念,如下图。

  并强调太阳高度角总是小于等于90°,这样就能了解正午后的太阳高度角了。正午太阳高度角(正午时过某地的经线方向的切线与太阳光线的夹角)是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必须结合地球仪、多媒体动画、示意图等慢慢讲解,切不可操之过急。弄清楚太阳高度概念后,就可让学生思考,怎样把太阳高度与昼夜联系起来,逐步引导学生得出:太阳高度大于0为昼,小于0为夜。

  5、昼夜交替的周期,只介绍结果就可以了,不必究其原因。太阳日的意义,可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思考后回答。

  6、为使学生容易理解地方时的概念,可把定义改为:把某地太阳到达最高位置的时刻,定为正午12点,这样的时间叫地方时。再让学生议论,使用地方时有什么优缺点?(对当地居民来说,便于起居作息,对于交往来说,非常不便),从而引入区时讲解。

  7、“区时”学生在初中时学过,但已忘得差不多了,应重新学*。对时区的划分,最好用一张北半球的极地投影图说明。如下图:

  从应用性看,重点应放在区时的换算上。公式及注意事项如下:

  某地区时=已知区时±1小时×相隔时区数

  (相隔时区数: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的,大减小;分别在不同时区的,相加。即同减异加。±:在已知时区东面的,取+;在已知时区西面的,取—。即东加西减。计算时,一般把东十二区当作最东,西十二区当作最西。)

  关于有些国家使用区时中的一些特例,应作仔细介绍,以使学生能全面地了解区时的使用。

  8、对“地表水*运动物体的偏移”,可先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演示。方法是:画南、北半球极地投影图各一张,用铅笔点住极点,顺着经线往图外某点画直线,比较地球转与不转时的铅笔轨迹。再让学生总结偏转规律。对长江三角洲的形成,可师生共同讨论完成。首先让学生思考,泥沙在河口为什么会沉积?(落差变小、河道变宽、海水的顶托等,造成流速降低),接着设问:为什么会主要形成在北岸,而不是在南岸?(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9、让学生讨论,随着季节的变化或同一季节的不同纬度,温度状况有否变化?(回答是肯定的)然后说明:为什么有这种变化呢?主要是各地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的不同。可把昼夜长短比作水阀出水时间长短,把正午太阳高度比作水阀大小,然后用出水量说明太阳辐射量。

  10、对“昼夜长短的变化”,要先讲清昼弧与夜弧概念。晨昏线把纬线圈分割为两部分,一部分在昼半球,称为昼弧;另一部分在夜半球,称为夜弧。昼、夜弧的长短可表示昼、夜的长短。再让学生阅读课本的三张插图,分别说明冬至日、夏至日、春秋分时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最后总结一般规律:在太阳直射的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极圈内有极昼现象;太阳不直射的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极圈内有极夜现象。在赤道上,终年是昼夜等长。

  11、对“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最好也让学生通过读课本的三张插图,说明冬至日、夏至日、春秋分时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然后总结一般规律:

  在太阳直射点上,太阳高度最大(为900)。离太阳直射点越*,正午太阳高度越大;离太阳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12、设问:同一纬度地区,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有否变化?学生应能答出:有变化且呈周期性。教师即可指出,这就是四季变化原因。转入“四季的划分”学*。

  13、让学生阅读“二十四节气与四季(北半球)”图,设问:我国传统的四季是怎样划分的?(根据“四立”划分)设问:夏至是夏季的中点,是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冬至是冬季的中点,是不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我国传统四季的划分,只重视接受太阳辐射能的多少,与天文含义相符。但同时指出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也考虑到了气候因素。例如“大暑”,在夏至后一个月,在现行阳历中大约是7月23日到8月8日,同我国传统的三伏大体相同。“大寒”在冬至后一个月,约为1月21日至2月4日,同我国传统的三九相差不多。惊蛰原来叫雷惊蛰,意即春雷惊醒冬眠的蛰虫。清明原来叫清明风至,意即东南风开始盛行。

  14、设问:欧美国家传统四季是怎样划分的?(学生读图后回答:根据“二分”、“二至”划分)与我国传统四季在时间上有何差异?(推迟一个半月)那么它主要考虑了太阳辐射还是气候?引导学生逐步得出:气候。

  15、让学生阅读课文,回答:现在北温带许多国家是怎样划分四季的?这样的划分主要是考虑天文还是气候?(把冬、夏季与我国三伏、三九、四九对照),最后得出结论:为使季节划分与气候相结合。

  16、让学生阅读课文,以我国二十四节气为例,说明季节划分的意义。

  17、设问:同一季节,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有否变化?学生应能答出:有变化,且呈规律性。教师即可指出,既然有变化,就有热量差异,进入“五带的划分”学*。

  18、让学生阅读“五带的划分”图,说明五带划分的界线和范围,五带划分的标准(有无太阳直射,有无极昼、极夜),五带的划分主要考虑什么?对五带划分的作用,应由教师分析:它是科学家们进一步研究地球表面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


海水的运动地理教案范本5份(扩展4)

——初中地理的教案优选【10】份

  微格教学教案(10分钟)

  设计者:郭倩教学对象:高一学生科目:地理课题:地球自转与公转主要的教学技能:演示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及方向、周期、速度、轨道灯方面的规律和特点;了

  解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理解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导致的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技能目标:能够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能够读懂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各种示意图,

  会画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方向,能够利用自转和公转相关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认识到一切物质处于运动状态,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和特点;黄赤交角的形成,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教学难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空间概念的建立教学过程:

  【学*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分析其优越性

  2、记住我国领土四至点、领土面积,能够估算我国经度差、时区差、纬度差

  3、在地图上指出我国邻国、濒临海洋,提高读图、析图的能力

  4、学会分析和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地理位置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优越性,四至点,濒临的海洋

  难点:分析评价地理位置的方法,地理名称的空间分布

  【知识链接】

  1、世界政治地图、温度带分布图,时区划分分布图

  2、地理位置: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温度带位置)

  【预*安排】

  1、仔细阅读教材第1节课正文、图片及阅读活动部分,标记重要知识点;

  2、通过阅读教材,课前必须独立完成教学案

  【前置作业】

  部分

  【学法指导】

  1、提前预*法(阅读、识图)

  2、自主学*法(独立完成)

  3、合作、讨论法(共同探究疑点、难点)

  【前置作业】

  1.在右图标出各纬度、温度带、南北半球

  东西半球分界线。

  2、中国的地理位置:(东、西、南、北)半球(打√);()洲的()部,()洋的()岸,是个()的国家;大部分位于()带,少部分在(

  )带,没有()带;

  3、中国陆地总面积约()*方千米,仅次于()、(),位居世界第()位。

  4、我国领土的四至点:最东()最西()

  最南()最北()

  我国濒临的海洋自北向男依次是(),()直接面临太*洋,我国领海宽度为()海里。

  我国陆上邻国以朝鲜为起点,按逆时针方向14个陆上邻国为()。

  7、6个临海相望的国家()。

  2个与我国海岸相邻的国家()。

  【课堂展示】

  1、由学生主动展示【前置作业】的完成部分

  2、重点讲解易错、疑难知识点的做题方法

  【释惑提升】(记在课本上)

  1、描述一个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

  绝对位置:

  相对位置:

  我国地理位置特点:我国领土绝大部分处于北温带,位于亚洲东部、太*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优越性:

  疆域是指一个国家陆地、领水、领空的范围。狭义的领土指国界线范围内的陆地,广义的领土包括陆地、领水和领空。

  渤海位于渤海海峡以(),长江注入(),台湾海峡属于(),()是我国面积最大海水最深的海区。()、()是我国的内海。

  基本概念:领土、领水、领空;领海、内海。

  我国岛屿可分为基岩岛、冲击岛、珊瑚礁岛,我国岛屿分布集中在()海和()海。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掌握经线的基础上,了解经度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经度的划分方法。

  二、教学时间

  约10分钟。

  三、教具

  地球仪,一张直径30cm的圆纸,一条注出经度的宽3cm的长纸条。

  四、教学过程:

  师:[指地球仪上经线]我们已经讲过了经线,它是连接两极的半圆线;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经线圈;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为了区别每条经线,给经线标出度数,这叫经度。它是怎样划分的?[出示一张直径约30cm的圆纸片]我们来看,这圆纸的两边是两个半圆线,代表两条经线,它们现在是相对的,组成了一个……[指圆纸周边]

  生:经线圈。

  师:对,现在把圆从中间折起,这折出的直线相当于地轴,它和经线之间形成两个半圆的面。请看现在这两条经线之间[折成直角]所夹的角是多少度?

  生:90°

  师:[又缩小一半]这样呢?

  生:45°

  师:对,[展示圆面]现在这两条线中间多少度?

  生:180°

  师:很好,[指圆纸背面]如果再看这面呢?

  生:也是180°

  师:对,所以经度一共有360°,为了区别清楚,要找一个0°作起点,经过各国共同商定,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板书]的经线作为0°经线[指地球仪],叫作本初子午线[板书],现在大家都从图上找一找。

  生:[看图]

  师:0°经线确定后[在地球仪上指出并演示]向东10°、20°、30°……越向东度数越增加,到180°;从0°经线向西10°、20°、30°……越向西度数越增加,也到180°。[板书]向东为东经度(E),向西为西经度(W)。0°和180°是东、西经共有的。[画板图]请看这两幅图(图1)有什么不同?并和我一起画。

  生:0°经线向东是东经度,数字递增;0°经线向西为西经度,数字也是递增的。

  180°经线向东为西经度,数字递减;180°向西为东经度,数字也是递减的。

  师:对,我们注经度时一定要注明东经度或西经度。地球仪的经度常注在赤道上,地图多注在图下。

  [出示注好经度的纸条,并围成一圈]

  大家回去裁一张纸条(2cm—3cm宽,40cm长)从0°开始,注上经度(每1cm作10°),最后在180°处粘在一起,成一纸圈,帮助你加深对经度划分的了解。

  【教学目标】

  1、能够从中国地形图中,找出我国主要的山地、高原、盆地、*原和丘陵的地形名称,并能够说出其分布特点;通过各种途径感知我国的地形特征,积累丰富的地形表象;能够结合中国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并适当地运用数据,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2、初步说明地形要素在我国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增强对我国“基本地形国情”的好奇心,提高学*地形的兴趣,提高对我国不同地形的审美情趣,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概括我国地形和地势的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难点】

  学会分析我国地形和地势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地理教材、地图册、其他学*用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上一章所学*的有关中国的人口、民族等知识。

  2、过渡:爱美之心古往今来,人皆有之,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就形成了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中国山水诗词等,这些都是源于人们对于大自然的热爱。那么今天我们也来学*中国的自然环境,感受祖国河川的壮美吧!

  二、讲授新课

  板书:地形和地势

  (一)地形类型特点

  初一时同学们学*了基本地形类型,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陆地表面的地形类型主要有哪些?共有多少种?

  主要包括*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

  2、对于这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同学们掌握的怎么样呢?我要来测试一下大家。

  活动:看图片识地形。首先请同学们看景观图片,识别一下其中展示的分别是哪种地形类型。分别是*原、丘陵、高原、盆地、山地。

  3、明确地形类型和地形区的区别。

  地形类型指的是地形的种类;地形区是某种地形类型的具体区域。

  练*巩固:连线题

  左边一列是不同的地形类型和地形区的名称,请同学们选择序号,然后再填入右边相应概念的框子里。

  那么属于地形类型的有哪些呢?

  A*原、D高原、E盆地,它们是五种基本地形类型中的三个,而B华北*原、C东北*原就属于具体的地形区了。

  4、请同学们读中国地形图找出五种地形类型对应的地形区,每种至少两个。

  由此可见,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在我国都有多个相应的地形区。说明我国地形在种类方面具有什么特点呢?地形类型多样(板书)

  (二)认识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1、认识山脉走向和我国主要山脉

  (1)既然我国的地形类型复杂多样,那我们就分类来认识和了解主要的地形区。看五种地形类型图,感受:从哪种地形开始呢?

  引导:再类比一下,决定我们人类形态、能直立行走的关键是什么?(骨架)。那么构成地形的骨架的是哪种地形类型呢?请同学们观察23页图2、2来感受一下。我们可以看出是山脉,纵横交错的山脉就像大地隆起的脊梁,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所以认识我国复杂的地形就从山脉开始。

  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及大小;认识地球仪,并能识别经线、纬线、本初子午线和赤道;了解经线、纬线的特点;掌握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点位置的方法。

  2.通过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及培养勇于探索、深入钻研的精神,形成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地球的形状认识及用数据表示地球的大小;经纬线的意义及特点。

  难点:经纬线的含义;经纬度的概念;运用经纬同确定地理位置。

  第一课时

  教师讲述: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很多同学曾经或现在都会提到这些问题:地球是什么样的?地球有多大?人们怎么认识这个地球的?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探讨这些问题,共同去探索地球。

  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吗?

  我们大家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怎么知道的呢?我们居住在地球上,无法看到地球的整体面貌,在古代,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是一个难解之谜。

  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图1:“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图2:“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图3: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

  图4:地球卫星照片

  在古代,人们认为整个大地是*的,天空就像倒扣在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

  随着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大,人们逐渐发现大地并不是那样*坦。于是人们意想中的大地变成了一只倒扣的盘子,天像一顶半圆分得斗笠。

  从海边看帆船到发生月食看到地球影子,人们对地球形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提出了地球可能是球体的假想。为了证实这样的假想,人类需要到地球的另一端去看看,为此,很多探险家进行了多次全球性的航行。

  最著名的就是16世纪初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进行的环球探险航行。

  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的巨大意义就是充分的证明了地球的形状是个球体。

  现在我们进入了太空可以在空中看到完整的地球并为地球拍了照片,确证地球是个球体。

  而且在生活中证明地球是球体的实例有 :

  ①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过来,总是先看见船桅杆,在看到船身;而目送远离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②发生月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月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到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到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我们认识了地球是球型的,那么她是不是真的是一个标准的球体呢?我们现在不仅认识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地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一般来说,人们往往用表面积、周长、半径等数据来说明球体的大小。

  精确的测量表明: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因此,准确地说,地球应该是两极稍扁,赤道稍鼓的球体。当然,这些差别同巨大的地球来比,还是微不足道的。例如:赤道半径只比北极半径长21千米,如果把地球缩小成地球仪大小,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我们通常用*均半径来表示地球的大小,记住地球的*均半径是6371千米。

  下面我们一起形象地看看地球

  1.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

  2.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不存在的,比如用于确定地理事物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

  3.地球仪是有地轴的,而现实中并没有地轴。

  地球仪是人们按照地球的形状,并且以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而制成的地球的模型。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大小和名称。地球仪可以让我们更直观的了解整个地球的全貌,还能帮助我们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情况。今后,我们经常要借助地球仪来学*地理知识,所以,同学们应当学*有关地球仪的知识。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了有关地球和地球仪的基本知识,了解了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初步地认识了地球仪。下节课我们将学*地球仪的一个重要图示--纬线和经线。

  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把学生日常生活中最为关注的天气状况作为切入点,诱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对天气状况的描述。接着介绍天气和气候两个不同的概念,要求学生说出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与"气候"是日常接触较多,但有时又不太注意区分的两个概念,正确区分这两个概念;

  2.本节核心内容是区别天气和气候;功能和价值:学*了本节课后能阅读天气预报和卫星云图。

  学情分析

  天气是七年级学生认识较深刻的一种自然现象,但是这种认识是停留在感性认识上的,要让学生进一步总结和归纳出天气特点,天气和我们之间的关系,掌握未来天气的信息,更好地为生产和生活服务,建立起对大气的理性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看图讨论培养分析和比较的能力,区分出天气与气候的不同。天气是描述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气候是长时段的大气状况;天气是多变的,气候是相对稳定的。

  2、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知道了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后,要求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在认识了常用的天气符号后,要学会收看天气预报,看懂简单的城市天气预报图。

  3、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天气预报图和卫星云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通过看图联系实际培养比较、分析、概括能力。并通过学生播报天气预报,让学生体验做天气预报员的感受,从而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

  2、让学生发现问题、师生探究解决问题,引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地理的兴趣,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的态度。

  2、通过记录天气预报(课后观察),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3、通过师生互动,构建一种民主、*等、交往的新型师生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区别“天气”与“气候”两个不同的概念。

  2、认识常用的天气符号,学会收看天气预报。

  难点:

  1、区别“天气”与“气候”。

  2、 记住常用的天气符号

  教学过程

  一、天气与气候

  教师活动:出示图片:让学生判断这些是什么自然现象

  学生活动:说出图片中几种天气的概况

  引出天气的概念:天气是短时间的阴晴冷热风雨等的大气状况。是指一个地方距离地表较*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可以用阴、晴、冷、热,风力大、小等来描述。

  教师活动:举出身边的例子,提问天气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活动:说出天气是多变的,不稳定的。

  教师活动:什么是气候,举出实例让学生总结

  学生活动:说出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教师活动: 小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列表总结:区别: 天气――短时间、多变;(概念略)

  气候――长时间、稳定性(概念略)

  联系:两者都是指大气的状况,气候是对长时间天气的综合

  学生活动:练*:下列词语中哪些描述的是天气,哪些是气候?

  (风和日丽――天气;四季如春――气候;清明时节雨纷纷――气候; 东边日出西边雨――天气。)

  引入:我有个问题想要请教同学们,这个元旦我要到海南去出差,可我为带什么服装犯了愁,哪个同学能帮帮我,给我参谋一下?(生答略)。你去过海南吗?(生答略)。那你怎么知道我需要带单衣去呢?(生答略)。恩,是热带,气候四季炎热。我打算1月1日出发去海南,在去之前,我买好了车票,准备好了必需品,还要关注一下什么?哪个同学能帮帮我?(生答略)。好,我知道了,还要关注天气预报。那么,天气是怎样预测出来的呢?

  二、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

  教师活动:展示卫星云图。

  讲解:气象卫星从太空不同的位置对地球表面进行拍摄,大量的观测数据通过卫星传回地面工作站,通过计算机处理,再合成精美的云图照片。

  1、一道风尾为 2 级

  2、一个风旗为 8 级

  学生活动:判断出图片中的符号分别代表风的方向和级数。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让学生一天气预报员的身份来预报天气。

  (可先给学生放一段天气预报的视屏)

  生活动:讲解全国各大城市的天气预报。(注意在预报过程中要按纬度从高到低的顺序以及天气变化怎样表达等)

  教师活动: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谈一谈学*的收获。

  提问:卫星云图照片中,我们看到有些地方呈白色,有些地方呈绿色,而另一些地方却呈蓝色等等。那么这些颜色都有些什么含义呢?

  学生活动:试回答出卫星云图上不同颜色的含义。

  小结:白色:代表云雨区,白色程度越浓,代表降水量越大。

  绿色:代表陆地,有绿色的地区,说明该地区晴。

  蓝色:代表的是海洋。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让学生知道气象站是怎样分析和预测天气的

  引入:我们在收看天气预报时常常看到天气预报图上有很多的符号,这些符号代表什么意思?出示图片,请学生速记常用的天气符号。

  学生活动:把全班分为四组以竞赛形式回答出常用天气符号的意义。并能把天气中的变化用语言表达出来。

  教师活动:表示风的符号比较特殊,不仅有大小,还有方位。讲解风的表示方法。

  风向:指风吹来的方向。

  画有风尾或者风旗的一方即为风向

  提问:卫星云图照片中,我们看到有些地方呈白色,有些地方呈绿色,而另一些地方却呈蓝色等等。那么这些颜色都有些什么含义呢?

  学生活动:试回答出卫星云图上不同颜色的含义。

  小结:白色:代表云雨区,白色程度越浓,代表降水量越大。

  绿色:代表陆地,有绿色的地区,说明该地区晴。

  蓝色:代表的是海洋。


海水的运动地理教案范本5份(扩展5)

——物理教案《自由落体运动》范本5份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现象,了解分析物理规律的方法。

  2、理解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它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3、理解什么是自由落体加速度,知道它的方向,知道在地球的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大小不同。

  4、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器材及方法】:

  1、器材:两张大小不同的小纸片;粉笔头;乒乓球;一个小钩码;牛顿管

  2、方法:通过小实验和逻辑推理启发式教学。

  【重点与难点】:

  不同物体下落的加速度都是重力加速度。

  【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

  如图:一个物体离地h高处,当把细绳剪断,物体就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竖直方向下落,这种运动即为自由落体。问题:不同的物体下落的快慢是否相同呢?

  实验讨论1、一张小纸片和一支粉笔头同时从同高处下落,哪个先落地?(动手做)

  现象:粉笔先落地。感觉:重的物体先落地。

  实验讨论2、一个乒乓球和一个钩码同时从同高处下落,谁先落地?

  现象:钩码先落地。感觉:重的物体先落地。

  实验讨论3、把小纸片揉成团再重做实验讨论2。

  现象:两者差不多同时落地。

  问题:物体下落的快慢是否由物体的重量有关?

  首先我们来用一种巧妙的推理方法来进行推理:(讨论)

  1、假设一块大石头的下落比一块小石头下落快。

  2、而两块石头的总重量最大,它们整体下落的速度与大石头、小石头下落的速度相比应如何?(答:整体下落速度最快)。

  3、而如把两块石头拴在一起时,下落快的会被下落慢的拖着而减慢;下落慢的会被下落快的拖着而加快,结果如何?(答:两块石头的整体下落的速度应小于大石头的速度,而大于小石头的速度。)

  4、这与重的物体先落地的结论矛盾。实验:用牛顿管做实验,大家看到:真空管内的形状质量都不同的金属片、小张片当管直立过来时,它们同时到过管底。

  结论:说明它们下落的一样快。物体下落的快慢与它的重量无关!我们不能仅用生活中的感知去推究物理规律,而应深刻分析,抓隹矛盾的主要方面,由实验总结出本质的东西,得出物理规律。为什么会有这种结果呢?我们来看看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

  二、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1、条件:

  ①、物体只受重力作用;

  ②、从静止开始下落。

  2、运动性质:它是一种初速度为零的匀速直线运动。

  3、运动规律:因为物体只受重力,据有:如果在相同地区,不同的物体的重力加速度都相同,则它们的运动速度和从同高度下落至地面的时间都相同,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那么,不同的物体的重力加速度是否相同呢?

  三、重力加速度。

  1、重力加速度: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自由下落的加速度。

  2、实验:测重力加速度的方法。课本第51页图2—24中是一个小球从某高度自由下落时用频闪照相机(每隔相同时间照一张相片)从小球正面拍摄的,图中的多个小球是同一个小球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叠加的结果,从图中可读出相邻的时间里小球发生的位移。根据(T为频闪照相机的拍摄时间),即可求出重力加速度。

  3、根据用不同的小球重复实验表明:同一地区,不同物体的重力加速度相同。

  4、不同地区(纬度不同)物体的重力加速度略有不同。从书中表中可知:

  ①同一纬度地区重力加速度相同。

  ②纬度越高重力加速度越大。

  ③通常计算中,重力加速度取,粗略计算中取。

  四、总结。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不同物体的重力加速度在同地区相同,不同地区重力加速度与纬度有关。

  3、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是,凡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推论也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

  练*:

  1、想测出一幢楼的高度,你用所学过的知识设计测量方案。

  2、一个物体从塔顶自由下落,在到达地面前最后1秒内的位移是整个位移的9/25,求塔高。

  3、求一个物体自由下落,从下落时起,第隔1秒钟物体下落的高度之比。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理解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能用打点计时器或其他实验仪器得到相关的运动轨迹并能自主进行分析。

  (3)知道什么是自由落体的加速度,知道它的方向,了解在地球上的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大小不同。

  (4)掌握如何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推出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并能够运用自由落体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5)初步了解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推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会根据现象进行合理假设与猜想的探究方法。

  (2)会利用实验数据分析并能归纳总结出物理规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指导学生探究,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学*物理的浓厚兴趣。

  (2)渗透物理方法的教育,在研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中抽象出一种物理模型──自由落体。

  (3)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协作意识,敢于积极探索并能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及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过程。

  2.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并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并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及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这一环节采用游戏导入,教师在课前需要设计制作好“测反应时间尺”(在一约50cm长的尺有刻度的一面标上自由下落对应长度所用的时间)。

  师:一般情况下,刻度尺是用来测量什么物理量的?

  生:测量物体长度的!

  师:大家看到我手里的这把尺子了没有?我这把尺子跟普通尺子是不一样,有特殊的功能,它可以测量出你的反应时间。不信?我请几位同学上来试试。

  找几名同学上来做这个实验。可通过比比谁的反应时间短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师:相信大家一定非常想知道这把尺为什么能测出人的反应时间呢?是根据什么原理呢?我可以告诉大家,尺子测时间的原理就是利用尺子下落过程中的运动特点制成的。而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就是尺子下落这样的运动。

  师:像尺子下落这样的运动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挂在线上的重物,如果把线剪断,它就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竖直方向下落。从手中释放的石块,在重力的作用下也沿着竖直方向下落。

  师:不同的物体下落快慢是否一样呢?物体下落的快慢由哪些量决定?请大家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回答问题。


海水的运动地理教案范本5份(扩展6)

——地理教师的自我评价范本5份

  本学期教学的是八年级地理下册,共六个章节。如果按照正常教学速度计算,至少需要十七课时以上的时间才能完成教学。研究到五月份的地理结业会考在即,从学期伊始,我就充分思考了教学进度、学生知识的构建、课程改革及地理会考的备考等之间的关系。制定了合理的教学与活动计划,并有序地进行教学。最终得以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并取得了教学改革与结业会考方面的一些成果。以下把教学的成果及经验归结为:

  一、建合理的知识框架

  为应对结业会考,本学期的教学不得不快速度、少时多量的进行。根据地理课程标准中“必须变革‘学科中心’‘知识本位’下的地方志式的地理课程,努力创设一种以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作为学*载体的地理课程”在教学中,我主要采取教材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教学;化难为易、删繁就简教学;归纳框架知识,构建链式知识教学等,使教学更贴*生活,使知识要点更易于掌握,更利于识记。这样,也使得大部分学生乐于学*,勤于学*,收到了意料不到效果。

  二、以课改理念教学

  地理课程标准的六个理念告诉我们:新课程改革下的地理教学,不再是盲目的教学教材,传授知识要点。而是要教授对学生的生活及终身发展有利的地理知识。另外,在教学中还得注意方法的指导和学*方式的变革。为此,本学期在教授基本地理知识的同时,更多地渗透生活中的地理常识,经过探讨学*,切实地为学生发展着想,让学生学有所用。

  另外,在教学中我还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使地理学*变为一种学生感兴趣的、乐于参与探究并获取知识的活动或方式。这样的教学即可培养学生的实践本事和协作、探究精神,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对祖国、家乡的感情,增强爱国、“爱家”意识。

  三、会考工作落实

  在完成教学教材之后,即进入了紧张的会考备考和应考工作。复*过程中,我把中国地理作为复*重点,指导学生以强化练*作为主要手段,以提纲复*为辅,并抓住对基础知识的识记,经过反复识记、理解与运用,实现对知识点的识记。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结业会考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果:会考及格率为60%、补考及格率为100%。

  诚然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有部分学生学*兴趣不高、学*成绩难以提高、学生探究学*意识不显著、会考成绩不尽人意等,这些现状都值得在今后的很长时间里去不断完善和提高。可是,相信只要有不懈努力的恒心和毅力,今后的教学定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从走上英语教师这个岗位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在这一年里,我努力工作和不断学*,工作上取得比较理想的成绩,自身的知识面也得到提高,思想觉悟更加高,下面是工作的自我评定。

  教师岗位一年里,虽然教学方法还不是很成熟,但我已在教学中学到了很多。我经常思考小学英语的教学方法,学*教学设计,以及组织与我们农村学校相符合的教学活动。我也明白自身的学识不代表教学的好坏,教学是一项细致的工作,也是注重技巧的工作,于是我常常想把教学当成一门艺术来研究。所以我积极参与每次的教研活动,吸取前辈的教训和专家的指导,总结出自己的想法。

  虽然已经走上工作岗位,但是作为一名新老师,在如今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发展很快的年代,自身的学识相当重要,一天不学*,就会落后一截,所以工作以来,我仍然不断学*,丝毫不敢松懈。因此,继续学*成为我工作学*中重要的一部分。我不仅参加新教师培训,农村教师提升工程,还考取了英语本科深造的机会。我努力扩展自身的知识面,自感收获很多。当然,这一些是远远不够的,学海无涯,在下一年里,还有更多的知识和经验是需要学*和借鉴的。

  思想上我坚持定期学*马列主义***思想,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形成自身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各样的活动,这对我很有帮助,我本身也崇拜有巨大人格魅力的人,并一直努力自己能做到。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都没忘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并以品德至上来要求自己。不管在课堂里还是在课外我都努力塑造一个良好的形象。而面对小学生时则有所不同,课堂上我严格要求自己也严格要求学生,但在课外我努力与学生做朋友,用心与他们沟通,希望能真正了解他们的所想所爱。

  经过一年的磨练,使我进步了很大,不论社会经验,教学经验都得到实质的提高,同时也发现了自己一些方面的不足。首先我觉得我的教学设计能力还待高;其次在处理教学中有些事情时还过于急噪,需要有更多的耐心。在以后的教学道路上,我将更加努力,不段完善自己,做一名优秀的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本人能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学*,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坚决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模范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好每一份作业,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努力去做一个深受学生尊重和信赖的老师。

  一、做一个学*型教师

  教师的从教之日,正是重新学*之时。本人能认真学*教育教学理论,积极投身于教科研工作,大胆进行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教改尝试。在每上完一篇课文后,我都会写下自己的反思,以不断督促自己进步。工作之余,我尽量每天挤一点时间阅读专业类的书籍,不断给自己充电,努力丰富自己的文学内涵。

  二、做一个富有爱心的教师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学生当作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爱学生,要以尊重和依赖为前提,要做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中有信、严中有度。我经常从小处着手,从学生关心的事寻求最佳教育时机,给学生春风沐浴般的教育。作为班主任,我主动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经常找一些不同层次的学生谈心,努力进入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其次,我和家长也积极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或上门家访或主动打电话给家长,使家长的教育更具理性。

  三、做一个理念新的教师

  目前,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全面推开,在认真学*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所教的学科,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英语课上,我把英语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为学生创设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学*情境,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发现,引导学生在学*中学会合作交流,提高学*能力。使学生的知识来源不只是老师,更多的是来自对书本的理解和与同伴的交流,促使学生在学*中学会学*。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在得与失中思索,自己一直奉行踏实工作、虚心学*的原则,而这或喜或忧、或得或失的点点滴滴必将成为我生命中的绚丽色彩,点缀着我的人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扬长避短,争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本人自工作以来,认真钻研教育教学方法,学*新课程理念,研究课堂、研究学生,付出终有回报,在XX市第四轮教育教学基本功竞赛中我荣获二等奖,在20xx年度学校教师技能竞赛荣获二等奖。

  在教学之余,我也思考着教学与科研,尝试撰写教学论文。由本人撰写的论文《怎样说好一节物理课》荣获溧阳市职教论文二等奖。经过仔细修改后,论文《怎样说好一节物理课》又荣获20xx年常州市职教论文一等奖,之后本人陆续撰写了师德交流论文《红专并进、为人师表》和《浅谈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创新模式》等校级交流论文。

  在班主任工作方面,向有经验的老班主任学*,研究班主任工作方法,陆续担任XX班见*班主任和0116班见*班主任,两个班级都被评为校文明班级。在20xx年度本人被学校评为优秀见*班主任。从20xx年9月至今,本人担任0419电子商务专业综职班班主任,在20xx学年上半学期,班级被评为“保护财产先进集体”“值周工作先进班级”在首届校运会上,班级荣获“精神文明风尚奖”

  通过学*本人基本上已经掌握了先进的教学手段和多媒体制作技术,能够灵活的运用Flash、PPT和Authorware制作教学课件以及网页制作技术。由本人制作的课件《牛顿第一运动定律》荣获校课件评比三等奖。由本人设计的网站《走进电子商务》在20xx年XX市专题学*网页评比中荣获三等奖。在20xx年3月开通个人主页《教学与课件资源交流》(校主页→七色彩虹→教师空间→曲长利个人主页)作为一个与教师和学生交流的*台。

  本人积极参加各种继续教育培训,在20xx年9月本人参加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被选为溧阳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骨干培训教师。

  在毕业班教学中,所带毕业班XX班和XX班一次性通过了高中物理实验会考和理科综合考试。所带XX班一次性通过省单招技能考核。

  时间匆匆而过,回顾20xx年的地理教学工作,本人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构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我的教学水*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使自我在教学中得到很大的收益。现将一年来的教学工作评价如下:

  一、提高教学质量,重点抓好四个环节

  1、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明白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2、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惯,学*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研究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4、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坚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地理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

  二、提高学生素质,力抓课后辅导工作

  此刻的中学生还是爱动、好玩,缺乏自控本事,常在学*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我在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上狠下功夫,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指导中去。首先是做好对学生学*的辅导和帮忙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激发学生对中国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等认识、理解。故此,还进一步抓住学生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进取性及学*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基础,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提出的问题和现象,并自行设计或补充一些学生较熟悉和感兴趣的地理问题和事象,以展示地理课资料的丰富多彩和智力价值,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三、提高工作效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出成绩

  在自我评价教育工作的同时,进取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

  首先,在我带的地理课上,将“人地关系”作为学*地理知识的主要线索,注重列举的问题和地理事物,尽可能启发学生运用身边的“人地关系”材料,使学生实实在在认识掌握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另外,还从地理学科中与其它学科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角度举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掌握地理基础知识与学好其它学科的关系,从而改善了教学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分析归纳出“看书、听讲、用图、动手、动脑”等方法和要求,并可利用“地理学*”图向学生介绍地理学*的形式。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要求应简明具体而又切实可行。并经常督促检查,养成学生很好的学**惯。

  再次,认真组织开展复*、测验、考试组织课外活动等。侧重于教会学生了解地理知识在生产建设中的作用,主要体此刻农业、工业及其联系纽带——交通输业等方面。在掌握好地理知识的同时,将地理知识与通信、邮电、贸易、旅游等第三产业联系起来进行学*,如:培养学生多种兴趣爱好,多阅读课外书籍,多关注身边的地理知识,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资料注入新鲜血液。

  尽管在下学期的教学工作中取得了必须的成绩,可是与现代教学质量的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自身尚存在必须的不足,如:在教学工作中课堂语言尚存在*缓,*时考试较少,语言不够生动等问题,这些问题尚需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改善和完善。

  本学期我担任了六个班的地理教学工作(高二两个文科班、两个理科班和高一两个班的),并担任高一地理备课组长的工作,任务艰巨,在与诸位地理教师的协同合作下,明确职责,脚踏实地的工作,各项教学活动开展的井井有条,现将一学期的具体工作评价如下:

  一、进取参加课改培训,加强理论学*、促进观念转变

  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我与备课组其他教师顶高温冒酷暑在暑期7月31日至8月2日奔赴xx市xx大酒店参加了高二地理学科新课改培训。三天培训期间,通识培训,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进行了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的专家从教材编写方应对人教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地理2》、《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的设计思想和教材资料作了介绍;xx省的一线教师介绍了课改实验区的教学经验和教训;省地理教研员对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地理学科的开设时间、方式、课时安排、教学和教研等提出了指导意见;科学的培训使我们对国家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背景、理论、目标、策略、步骤等方面有了必须的认识,理论学*的加强是走进新课程的第一重要关口。

  二、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及高一地理备课组长的工作

  本学期切切实实做好高中地理会考工作,力争全部学生达标,重点做学*困难学生的工作。注重对高二文科班打好基础及培优,组织高一备课组成员做好下列工作:

  1、学*地理课程标准,做好新课程培训工作认真学*和钻研学科课程标准新教材,对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反思与调整,力求实现突破课改中的重点和难点。

  2、安排每一个星期的教学进度、课时安排,每堂课的大致上法,从而保证十个班级的教学进度一致。高一备课组内,每位科任教师上俩次公开课,取长补短,教学相长。

  3、做好期中、期末复*工作、认真学*考试说明,探讨复*教学策略,做好期中、期末考试的组织、阅卷、分数统计和阅卷分析等有关工作。

  4、抓教学常规组织有关学*活动,多研究探索教法,不断提高课堂效益,研究学法,将如何引导学生改善学*方式,促进学*方式多元化,为研究重点促进学生学*方式的转变。

  主要措施:

  培养良好的道德规范和学**惯,在教学中多采用启发式创造性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大胆想象、主动参与。课堂上精心设计各种丰富多彩“任务性”活动,设计各种真实的活动,经过各种实践,到达有利于学生综合本事提高的目的。

  三、投身单元备课活动,研究新课标、把握新教材

  为了更快更好的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早在暑期培训期间高一地理备课组就拟订了针对必修《地理1》的备课畅想,开学后及时制定了周密详细的计划并已把任务落实。安排我承担第一章三、四两节与第五章的团体备课主讲任务。

  备课组采用“个人精备—团体研讨—个人修改”的备课新模式,发挥了个人的优势和特色,整体提高了备课效率。

  经过举办组内备课活动,教师之间的交流、研讨、相互借鉴的机会增多,对更好的把握、驾驭新教材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经过几次团体备课活动不仅仅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师的研究视野也开阔了,目光更明亮了,把握新课程的本事增强了。此外还积累搜集了很多的'可共享交流的课程资源。

  四、寻求理念与课堂的最佳契合,发现问题、找出困惑

  新课改实施各种各样的问题不断涌现,经过多次认真分析评价,本学期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明显问题: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