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菁华5篇)

首页 / 地理教案 / | 2022-10-03 00:00:00 地理教案

中图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地球仪及其阅读地图,使学生说出*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地理知识的能力。

  2.在*政区图上找出*的四至点,并在图上量算出*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离,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3.使学生能在*疆域图上辨别及在*疆域空白图上填注出*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4.通过学**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疆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教学难点

  学会阅读*政区图,形成对*疆域的空间想像力。

  教学手段

  《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磁带及录音机,“*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政区复合投影片(一套四张,同一底图),地球仪(学生每人一个,并附有彩色胶带),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世界主要国家大陆海岸线比较表,“世界政区挂图”。

  教学方法

  谈话法、学*指导法。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播放《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用以制造学*气氛,激发学生了解祖国的学*欲望。

  听着这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不禁使我们产生无限的遐想,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地球上处于什么位置?这样的地理位置又有哪些优越性?*的国土究竟有多大?濒临哪些海洋?*有哪些陆上邻国?有多少个国家与*隔海相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这些知识,深入地认识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板书】

  一、从世界看*

  【投影】“*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

  【提问】划分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界线是什么?从图上看出*位于哪个半球?

  【归纳】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东西半球的界线为西经20°和东经160°。因此通过观察地图可知,从东西半球来看,*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位于北半球。

  【活动】指导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到西经20°和东经160°,用黄色胶条贴在相应位置上;找出赤道,用红色胶条贴在相应位置上;在地球仪上找到*,并用红色胶条剪成五角星,贴在*首都北京的位置。

  【板书】

  1.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提问】观察地球仪,说出*位于哪个大洲?与哪个大洋相临?与它们的相互位置如何?

  【归纳】*位于亚洲的东部,太*洋的西岸。

  【板书】

  2.亚洲东部,太*洋西岸

  【提问】观察地球仪,将*的面积与其它国家的面积相比较,你认为*面积是大还是小?

  【投影】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

  【提问】读图并回答,*领土面积有多大?居世界第几位?

  【归纳】*陆地面积达960万*方千米,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1/15,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和整个欧洲差不多,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广阔的国家之一。

  【板书】

  二、辽阔的国土

  1.面积960万*方千米

  【承转】*的面积很大,*领土的最北端、最南端、最东端以及最西端分别在什么地方呢?

  【练*】读《*地图册》中的“*行政区划图”,找出*领土的四至点,并按要求完成练*1。

  练*1.对照《*地图册》中的“*行政区划图”,找出*领土的最北、最南、最东、最西点,用红笔将它们标注在课本的“*疆域示意图”上,并读出它们的经、纬度。

  最北: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纬度53°N多。

  最南: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纬度4°N附*。

  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交汇处,经度135°E多。

  最西;新疆帕米尔高原,经度75°E附*。

  学生练*,教师巡视。

  【投影】*政区复合投影片①(*的疆域示意图)。

  请同学在图上依次指出*领土的四至点,并请若干学生依次说出*题答案,教师辅导。

  【提问】请你算一算*最南与最北纬度相差约多少度?哪条重要的纬线穿越*的南部?按五带划分,*最南处于哪个热量带?最北接*哪个带?大部分领土位于哪个带?

  【归纳】*领土南北相差约50个纬度,北回归线穿越*的南部。*大部分领土处于四季分明,寒暖适度的北温带,南部有一小部分在热带,最北部接*北寒带。

  【读图】读教材中的“*领土南北冬季景色的差异”图。

  【提问】2月份,位于*北部的黑龙江省和南部的海南省景色有何不同,为什么?

  【归纳】*南北纬度跨度大,气候差异显著,纬度越低,气温越高。因此当祖国北方处于冰天雪地的隆冬时,而南国的海南却早已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景象了。

  【分组讨论】分析*的纬度位置对经济发展有何益处。

  【归纳】*领土南北跨越*50个纬度,这样的纬度位置,使*具备复杂多样的气候,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板书】2.跨进50个纬度→南北气候差异显著→适宜发展多种农业经济

  【读图】读“*政区图”,算一算*领土东西跨越多少经度,分属几个时区。

  【归纳】*东西跨越了60多个经度,分属于东5区至东9区,共5个时区,即最东与最西时间相差5小时。

  【读图】读教材中的“*领土东西部的晨昏差异”图。

  【提问】夏季,当北京时间为6点时,*东部的乌苏里江和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各是什么景象,为什么?

  【归纳】*东西跨越60多个经度,由于地球自转,东边的地方时刻早,当北京时间为清晨6点时,最东端乌苏里江的地方时约为早7点左右,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的地方时则是凌晨2点52分。因此,当东部的乌苏里江已经撒满金色的晨光,而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则还是星斗满天的黑夜。

  【练*】

  1.阅读地图册《*政区图》,利用图中的比例尺,量算*领土最东端到最西端的距离约为多少千米。

  2.纬度相差1度,距离约为110千米,计算*南北距离相差约多少千米。

  【归纳】*东西之间距离约5000千米,南北之间的间隔约5500千米,再加上*拥有悠久的历史,因此,人们常用“纵横一万里,上下五千年”来表述我们伟大的祖国拥有辽阔的国土和悠久的历史,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人骄傲和自豪。

  第二课时

  【投影】*政区复合投影片①。

  【复*提问】*的四至点分别在什么地方?*纬度位置的特点是什么?*的纬度位置有何优越性?

  【新课导入】我们伟大的祖国不仅陆地面积广大,而且还有广阔的海域。

  【板书】

  三、广阔的海域

  【投影】*政区复合投影片②(*的临海示意图)。

  【提问】由北向南*濒临的海洋分别是哪些?

中图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地壳是在运动变化中的,以及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

  2、能通过思考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了解魏格纳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观察、质疑、假设、验证——

  3、练*表达自己的观点。

  4、尝试着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

  5、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创造性思维*惯。

  6、尝试对学生的观点进行鼓励性评价和量化。

  7、理解世界是在变化发展中的,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8、提出问题也是一种贡献。

  9、理解科学研究既需要大胆的质疑、假设和验证,还需要有坚韧的毅力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10、培养尊重不同意见的胸怀,学*与持不同意见的人交流。

  二、教学重点:

  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海陆变迁的实证。

  三、教学难点:

  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批判和质疑的思维品质。

  四、教学方法:

  质疑、表达法。

  五、课时安排:

  1个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由海陆分布导入海陆变迁。

  教师引导

  海陆分布在很久以前就是这样的吗?指导阅读,鼓励学生将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

  学生活动:到讲台前陈述自己的问题。

  教师评价:对每位学生的发言给予恰当的评价,重点在于发掘问题中的创造性思维。

  乘转:让我们来看一下一位的地理学家它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如何思考、如何去做的。

  教师讲解:重点阐述魏格纳的观察、思考、验证以及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通过魏格纳探险遇难这一史料,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的培养。

  学生活动:寻找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据。到台前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发言过程和内容进行评价,重点鼓励其在方法方面的阐述。

  教师引导:由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重点讲解由假说到学说这一科学研究的方法。

  教师讲述:举例说明板块构造学说对火山地震的解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学生活动:学生宣读自己搜集的资料,或发表自己的问题或观点。

  课后作业

中图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3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地理第三章《*的自然资源》一章重要的组成部分。教材主要安排了“土地资源的利用,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三个内容,其意图是让学生认识土地

  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和分布以及人类面临的诸多土地荒漠化,

  水土流失,耕地急剧减少等土地资源问题,人类合理利用土地

  资源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危机感和责任感,并

  从自身做起的必要性。

  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思维活跃,感情丰富,求知欲强,在接受知识上

  带有浓烈的感情色彩,乐于接受有趣的感情内容,所以在处理

  教材内容上,让学生实际操作练*实际生活,展开讨论,使其

  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土地资源的类型和分布,理解

  人类所面临的土地资源问题以及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1 初步学会阅读土地资源类型分布图

  2 分析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对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的教学,帮助学生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审美标准,从而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审美观,并以此来衡量人类活动的正确与否及善恶美丑。

  2 通过我国在保护土地资源方面取得的成就,使学生树立起信心,相信祖国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

  (1)土地资源的主要类型和耕地,林地,草地的分布。

  (2)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耕地急剧减少等土地资源问题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含义。

  2难点: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分布的原因及土地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和对策。

中图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4

  《日本》

  教学目标

  1.在地图上找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并能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了解日本的抗震防灾意识。

  3.运用地图资料,说明日本海洋性季风气候的分布、特点。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研究国家地理自然地理的方法

  2.教学难点: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日本的气候为什么呈现“海洋性”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活思维

  观看多媒体课件中的一组图片,回答一个问题:这些图片来自于哪个国家?

  (二)展示目标

  学生集体诵读学*目标一遍,初步了解本节课的学*内容。

  (三)自主学*

  1.日本的地理位置

  ①半球位置

  ②纬度位置

  ③海陆位置

  2.日本的领土范围

  ①日本的陆地是由什么组成的?

  (提示:陆地一般由大陆、半岛、岛屿等组成)

  ②自北向南分别是什么?

  ③日本周围的邻国有哪些?在地图上找到日本的首都

  3.日本的地形

  读地图册32页:日本群岛地势及日本地形面积比较

  ①描述日本的地形特点

  ②日本第一高峰在哪里?

  ③日本的*原是什么?

  4.日本的气候

  读图课本第10页:亚洲气候类型分布

  ①日本的主要气候类型是什么?

  ②日本的气候有什么特点?

  5.日本的资源

  尝试描述日本的森林资源、水资源、渔业资源及矿产资源(提示:是丰富还是不足)

  (四)合作探究

  要求: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探究;将探究结果写在老师发的纸上面;时间5分钟。

  1.阅读课本55页图8-1-3、地图册32页日本在地震带中的位置,尝试分析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

  2.展示材料,日本2011年的3.11地震与*2008年的5.12汶川地震相比,损失要小很多,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日本的哪些抗震、防震措施值得我们学*?

  3.东京和济南都位于36°N附*,下表为两个城市的气象数据。

  ①完成表格

  ②对比济南的气象数据,描述东京的气候特点?造成此气候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五)风采展示

  将合作探究的结果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展示。

  (六)达标检测

  1.日本的地形以( )为主。

  A.山地、丘陵B.*原C.盆地D.高原

  2.日本的自然资源中,比较丰富的是( )

  A.石油和煤炭B.水能和森林

  C.铁矿和水能D.森林和石油

  3.同步学*巩固提升1—6题

  (七)课堂小结

  谈一谈你的收获。

中图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5

  教学目标:

  (1)理解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原因,培养阅读、分析有关等值线分布图的能力。

  (2)了解我国各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主要分布地区和划分标准,认识其对我国的生产生活的影响。

  (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读图分析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理解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

  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法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气温的时空分布及原因

  课程引入:之前我们一起学*了*的地形,看到了地形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解释了河流的流向和水电站的分布。那请同学们来看看下面这些生活现象又和哪个地理要素有关呢?

  出示我国不同地区衣、食、住的景观图片。

  承转过渡:刚才看到的这些现象都是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呢?对,就是气候。那么从今天起,我们就来学*自然环境中的第二个要素,来了解──*的气候。

  回顾展望:之前我们已经学*过有关气候的一些基本知识,气候包括哪两个基本要素呢?──气温和降水。今天我们就先来学**的气温。

  感受气温:说到我国的气温,小明是深有体会,他每年冬天都要从海口回哈尔滨老家过年,体验着沿途的气温变化,服装也从短袖一点点加到了羽绒服。

  有了这样的经验,他暑假准备回哈尔滨的时候呢,就有备而回,也带了羽绒服。可是他这次沿途却有了不一样的感受。这次怎么不冷呢?小明的这两次经历说明了什么?我国南北气温在冬天和夏天有什么区别?──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温差小。

  这个结论是咱们感受出来的,接下来咱们用专业点儿的地图验证一下──等温线分布图。

  读图归纳:出示我国1月、7月*均气温分布图。

  读图要先读图名,这两张图分别是什么?左边是我国1月的*均气温分布图,右边是我国7月的*均气温分布图。那咱们先来看一下我国1月的气温分布情况。

  1.1月气温分布

  总体趋势:

  引导学生阅读我国1月气温分布图上的等温线,依次标注各等温线。

  大家根据等温线数值变化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我国1月气温从南向北递减。

  特殊线:

  在递减的过程中,有一条等温线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这条等温线有着重要意义。──0℃等温线

  它大概穿过哪些重要的地理事物呢?从图上可以看到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冬季这条线以北,*均气温在0℃以下,河流会结冰,而这条线以南,*均气温在0℃以上,河流不会结冰。

  转承:读气温分布图,先看总体趋势,然后再来找极值。

  大家看,黑龙江北部最低温大概是多少摄氏度?-30℃左右,1月我国最低*均气温呢就出现在这里,是黑龙江漠河,最低达到过-33.3℃。

  再看海南岛气温大概是多少摄氏度呢?──20℃左右。

  所以同学们可以计算一下我国1月南北温差有多大?──50℃

  因此可以看出──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很大。

  那咱们再来看一下夏季的气温分布情况。

  2.7月气温分布

  总体趋势:

  阅读我国7月气温分布图上的等温线,依次标注各等温线。

  夏季等温线分布明显稀疏了很多,说明什么呢?──气温变化并不剧烈。

  引导学生在图上找出全国气温的地方,这时全国气温的地方并不在最南端,而是在新疆的吐鲁番盆地。

  这时16℃以上的范围,覆盖了我国大部分,的低温区在哪呢?──青藏高原。

  请同学概括一下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夏季,除青藏高原外,我国普遍高温。

  承转过渡:我国冬夏两季气温的分布情况有很大不同,冬季南北温差大,而夏天则普遍高温,这是为什么呢?咱们先来看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

  思考分析:

  出示三组数据:

  漠河、北京、广州的纬度,以及12月22日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时间。

  1.三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呈现怎样的变化规律?

  2.三地昼长时间呈现怎样的变化规律?

  3.由以上两个分析,你得到怎样的结论?三地获得热量如何?

  ──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我国随纬度升高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降低,并且昼长时间逐渐缩短,所以获得热量自南向北逐渐减少,使得冬季南北温差大。

  引导: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因素也会影响到南北温差呢?比如每到冬天我们经常能听到天气预报报道刮什么风?──偏北风。

  出示冬季风示意图。

  这是我国冬季的盛行风,源于哪里?──蒙古、西伯利亚地区,带来寒冷的空气和降温,对我国南北气温影响有什么不同?──北方距离冬季风源地更*,而南方受其影响较小,这也就进一步加剧了南北温差。

  承转过渡:根据以上分析,我们了解了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那为什么夏季温差小呢?我换一组数据就能说明问题。

  思考分析:

  出示三组数据:

  漠河、北京、广州的纬度,以及6月22日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时间。

  学生自主分析──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我国随纬度升高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降低,但昼长时间逐渐增长,所以南北获得热量差异不大,使得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承转过渡:以上我们分析了我国气温的分布及成因,根据我国气温的南北差异,再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就划分了不同的温度带。咱们来看一下温度带的含义和划分标准。

  概念明晰:

  介绍温度带的划分指标和积温的概念。出示温度带划分表。

  按照这样的标准划分出的温度带,将我国划分为这样一些区域,大家根据刚看到的个温度带的积温数据,看看能不能在对应的区域填上相应的温度带名称。

  特殊线:请同学们看看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和哪条线很像呢?──0℃等温线(秦岭—淮河一线)。

  对于温度带,咱们特别容易把它和热量带混为一谈,比如“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中的热带和地球上五带中的热带在我国的范围一样吗?──它们的划分标准是不同的,五带是热量带,按照获得热量的多少以纬线来划分的;而温度带是根据积温划分的,更多地考虑了农业生产的实际,和农业、作物的熟制相关。

  读图判断:

  1.不同温度带的熟制分别是什么呢?

  2.不同温度带盛产的水果是什么呢?

  我们看到,这些水果的分布受到气温因素的影响,因此可以用温度带的划分来确定分布。

  课后延伸:出示不同干湿地区的景观图,请大家课后思考。

  1.这几张图片分别对应在哪个点呢?

  2.这些植被的分布是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呢?

  《第二节气候》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学*目标:

  (1)理解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原因,培养阅读、分析有关等值线分布图的能力。

  (2)了解我国各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主要分布地区和划分标准,认识其对我国的生产生活的影响。

  (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读图分析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理解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

  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法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降水的时空分布及原因

  温故知新:

  1.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规律及原因。

  2.温度带填图。

  3.回顾特殊分界线──秦岭─淮河。

  承转过渡:上节课给大家留了思考题,这些植被都对应哪个点呢?(移动图片到对应点)

  那大家说这些植被的分布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降水,好咱们这节课就来学*我国的降水情况。

  提问引入:咱们先来看看几个城市的降水情况。

  根据几个城市的降水量柱状图,同学们觉着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不同:从降水量上看有多有少;相同点:变化趋势相同,夏季多雨。

  我们可以看到,我国降水空间分布不均,不同地方降水量差异很大,且时间分布不均,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那大家想一想,为什么我国的降水会集中在夏季呢?

  读图分析(降水的时间分布):

  1.降水集中在夏季

  出示我国冬夏季风示意图和对比表格

  问:大家能否根据这组资料来解释下这一问题?(一边分析,一边完成表格。)

  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和季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我国地处世界大陆──亚欧大陆,面临世界大洋──太*洋,西南临*印度洋,海陆性质差异明显,因此每年夏季我国盛行由海洋吹向陆地的夏季风──从太*洋吹来的东南季风和从印度洋吹来的西南季风。来自大洋的风,温暖湿润,带来丰沛降水。而每年冬季,盛行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东北季风,寒冷干燥,使我国降温减湿。所以我国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承转过渡:咱们再来看这几个城市的降水,虽然降水都集中在夏季,但是具体持续的时间又不太一样,各地降水量超过100mm的月份明显不一致,能据此总结出雨季分布规律吗?──越向北雨季越短。这又是为什么呢?还是和季风有分不开的关系。

  2.东部雨带的推移

  演示我国东部雨带推移示意图

  冬季我国大陆一直被冷空气控制,到五月夏季风开始从我国南部沿海登陆,冷暖气流相遇,这时就会发生一件神奇的事情──锋面雨(转PPT)──因此随着南部暖气团势利的逐渐加强,我国东南地区自五月起就进入到了雨季。

  随后,暖气团的势力越来越强大,夏季风向北推移。六月,夏季风北上到达长江中下游地区,我国雨带随之向北扩大,此时冷暖气团势力相当,在长江中下游徘徊,于是形成了细雨绵绵的梅雨季节。

  之后,夏季风继续北上,七八月到达华北、东北地区,全国降水达到最多,而此时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却处于下沉暖气流的控制之下,出现了伏旱天气。

  进入九月,冷气团势力增强,暖气团势力减弱,夏季风迅速撤回到南部沿海地区,10月,彻底退出我国,我国雨季结束。

  归纳总结: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示意图

  承转过渡:由于季风的不稳定,我国降水不仅存在着季节的变化,年际之间的降水分布,也很不稳定。

  3.降水的年际变化

  简述年际变化概念

  出示我国北京1951~20xx年降水量变化曲线图。标注降水量和最低年份,分析这两年可能的夏季风进退情况。

  夏季风来得早退得晚,降水量大;夏季风来得晚退得早,降水量小。

  承转过渡: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了解了夏季风,也看到了季风对我国降水时间分布的影响,那在这样夏季风的影响下,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又会是怎样的呢?大家能推测一下吗?──东南多西北少。实际是不是这样,咱们来印证一下。

  读图分析(降水的时间分布):

  出示我国年降水量动态分布图,依次展示1600mm,800mm,400mm,200mm,50mm的区域和界限,学生总结降水分布规律。

  ──因夏季风的影响,在夏季风从东南进入西北内陆的过程中,随着距离的增加,不断受到山脉的阻挡,因此影响越来越小,所以我国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承转过渡:由此我们再次印证了我国不同地区降水情况不同,根据我国不同地区降水的多少和蒸发的情况,把全国划分成不同的干湿地带。

  概念解析:

  出示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我国共分为四类干湿地区,分别是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

  对照干湿地区分布图和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将各地区和其降水量范围连起来。

  读图判断:一个地区的干湿状况不同会影响到植被的种类和农业的类型,请同学们判断下面四幅景观图,分别属于哪个干湿地区?

  湿润区──植被以森林为主,耕地以水田为主。

  半湿润区──植被以森林和草原过渡地带为主,耕地大多是旱地。

  半干旱区──以温带草原为主,是我国重要牧区。

  干旱区──远离海洋,植被稀疏,沙漠和戈壁广布。

  课后延伸:大家再看一下几个干湿地区的分界线,有没有哪个你觉着特别熟悉的?──半湿润区和湿润区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

  此线都是哪些分界线?有怎样的地理意义?此线南北又有怎样的不同?请大家课后思考。

  《第二节气候》教学设计(第三课时)

  学*目标:

  (1)理解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原因,培养阅读、分析有关等值线分布图的能力。

  (2)了解我国各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主要分布地区和划分标准,认识其对我国的生产生活的影响。

  (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读图分析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理解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

  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法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气候类型及影响因素

  温故知新:上节课我给大家留了一道思考题,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是什么呢?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限,是我国冬季0℃等温线所在,是我国800mm等降水量线所在,也是划分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界线,划分半湿润区和湿润区的界线。

  在此线南北两侧有着鲜明的景观差异,此线以北冬季河流有结冰现象,耕地以旱地为主;而此线以南冬季河流不结冰,水田面积广大。

  承转过渡:由于我国不同地方气温和降水都存在着很大差异,将其组合起来,就形成了我国复杂多样的气候。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我国复杂多样的气候。

  读图分析:我国一共有五种气候类型:高原山地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大家看下面这两张气温降水图,分别应该是哪种气候类型。

  这是我国西部的两种气候类型,大家来判断分别是哪种气候呢?

  要判断是哪种气候类型,得先看它们的气候特点。

  ──第一张图,夏季气温接*30℃,冬季最低气温接*-10℃,全年降水都很稀少,所以概括它的气候特点为──冬冷夏热,年温差大,全年降水较少。应该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在图上的吐鲁番。

  ──第二张图,夏季气温7℃左右,冬季最低气温接*-20℃,降水较少,7、8月降水最多,所以概括它的气候特点为──全年低温,降水集中在夏季。应该属于高原山地气候,对应五道梁。这种气候是受到地形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在我国众多高大山地气候的垂直变化,使得我国气候更为丰富多彩,比如横断山脉南麓,从山脚到山顶出现这样的变化,被称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转承:我们再来看这三张图,又分别有什么特点,属于什么气候类型呢?

  它们分别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湿润的温带季风气候,对应漠河;冬季温和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上海;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的热带季风气候,对应海口。

  这三种气候有着共同的特点──雨热同期,这一特点对农作物的生长十分有利,所以我国的季风气候区也是重要的农业区。

  总结归纳:由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首先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此外,我国东部地区受季风影响,广泛分布着三种季风气候,构成了我国气候的另一特点──季风气候显著,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区域。

  承转过渡:因为我国季风气候显著,所以,同世界其他同纬度地区相比,我国会出现一些不一样的特征。

  实例印证:

  同在北回归线上,*半岛上沙漠广布,而我国江南地区却是山清水秀,被称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正是因为长江以南地区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洋,夏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使长江以南成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

  承转过渡:除了降水上的不同外,季风气候显著还表现在气温上。

  出示同纬度城市的气温对比数据

  问:与同纬度城市相比,我国气温具有怎样的特点?──我国夏季气温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而冬季气温低于同纬度其他地区,冬夏温差较大。

  承转过渡:以上我们看到了我国的气候特征,下面我们来总结下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总结归纳:

  我国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是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纬度因素;

  我国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是受到海陆位置(季风)的影响,高原山地气候、出现垂直分异的现象是受到地形因素的影响。

  受这三个因素的综合影响,所以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受海陆位置的影响,所以我国季风气候显著。


中图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菁华5篇)扩展阅读


中图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菁华5篇)(扩展1)

——中图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菁华5篇)

中图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地球仪及其阅读地图,使学生说出*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地理知识的能力。

  2.在*政区图上找出*的四至点,并在图上量算出*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离,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3.使学生能在*疆域图上辨别及在*疆域空白图上填注出*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4.通过学**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疆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教学难点

  学会阅读*政区图,形成对*疆域的空间想像力。

  教学手段

  《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磁带及录音机,“*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政区复合投影片(一套四张,同一底图),地球仪(学生每人一个,并附有彩色胶带),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世界主要国家大陆海岸线比较表,“世界政区挂图”。

  教学方法

  谈话法、学*指导法。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播放《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用以制造学*气氛,激发学生了解祖国的学*欲望。

  听着这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不禁使我们产生无限的遐想,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地球上处于什么位置?这样的地理位置又有哪些优越性?*的国土究竟有多大?濒临哪些海洋?*有哪些陆上邻国?有多少个国家与*隔海相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这些知识,深入地认识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板书】

  一、从世界看*

  【投影】“*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

  【提问】划分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界线是什么?从图上看出*位于哪个半球?

  【归纳】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东西半球的界线为西经20°和东经160°。因此通过观察地图可知,从东西半球来看,*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位于北半球。

  【活动】指导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到西经20°和东经160°,用黄色胶条贴在相应位置上;找出赤道,用红色胶条贴在相应位置上;在地球仪上找到*,并用红色胶条剪成五角星,贴在*首都北京的位置。

  【板书】

  1.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提问】观察地球仪,说出*位于哪个大洲?与哪个大洋相临?与它们的相互位置如何?

  【归纳】*位于亚洲的东部,太*洋的西岸。

  【板书】

  2.亚洲东部,太*洋西岸

  【提问】观察地球仪,将*的面积与其它国家的面积相比较,你认为*面积是大还是小?

  【投影】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

  【提问】读图并回答,*领土面积有多大?居世界第几位?

  【归纳】*陆地面积达960万*方千米,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1/15,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和整个欧洲差不多,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广阔的国家之一。

  【板书】

  二、辽阔的国土

  1.面积960万*方千米

  【承转】*的面积很大,*领土的最北端、最南端、最东端以及最西端分别在什么地方呢?

  【练*】读《*地图册》中的“*行政区划图”,找出*领土的四至点,并按要求完成练*1。

  练*1.对照《*地图册》中的“*行政区划图”,找出*领土的最北、最南、最东、最西点,用红笔将它们标注在课本的“*疆域示意图”上,并读出它们的经、纬度。

  最北: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纬度53°N多。

  最南: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纬度4°N附*。

  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交汇处,经度135°E多。

  最西;新疆帕米尔高原,经度75°E附*。

  学生练*,教师巡视。

  【投影】*政区复合投影片①(*的疆域示意图)。

  请同学在图上依次指出*领土的四至点,并请若干学生依次说出*题答案,教师辅导。

  【提问】请你算一算*最南与最北纬度相差约多少度?哪条重要的纬线穿越*的南部?按五带划分,*最南处于哪个热量带?最北接*哪个带?大部分领土位于哪个带?

  【归纳】*领土南北相差约50个纬度,北回归线穿越*的南部。*大部分领土处于四季分明,寒暖适度的北温带,南部有一小部分在热带,最北部接*北寒带。

  【读图】读教材中的“*领土南北冬季景色的差异”图。

  【提问】2月份,位于*北部的黑龙江省和南部的海南省景色有何不同,为什么?

  【归纳】*南北纬度跨度大,气候差异显著,纬度越低,气温越高。因此当祖国北方处于冰天雪地的隆冬时,而南国的海南却早已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景象了。

  【分组讨论】分析*的纬度位置对经济发展有何益处。

  【归纳】*领土南北跨越*50个纬度,这样的纬度位置,使*具备复杂多样的气候,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板书】2.跨进50个纬度→南北气候差异显著→适宜发展多种农业经济

  【读图】读“*政区图”,算一算*领土东西跨越多少经度,分属几个时区。

  【归纳】*东西跨越了60多个经度,分属于东5区至东9区,共5个时区,即最东与最西时间相差5小时。

  【读图】读教材中的“*领土东西部的晨昏差异”图。

  【提问】夏季,当北京时间为6点时,*东部的乌苏里江和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各是什么景象,为什么?

  【归纳】*东西跨越60多个经度,由于地球自转,东边的地方时刻早,当北京时间为清晨6点时,最东端乌苏里江的地方时约为早7点左右,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的地方时则是凌晨2点52分。因此,当东部的乌苏里江已经撒满金色的晨光,而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则还是星斗满天的黑夜。

  【练*】

  1.阅读地图册《*政区图》,利用图中的比例尺,量算*领土最东端到最西端的距离约为多少千米。

  2.纬度相差1度,距离约为110千米,计算*南北距离相差约多少千米。

  【归纳】*东西之间距离约5000千米,南北之间的间隔约5500千米,再加上*拥有悠久的历史,因此,人们常用“纵横一万里,上下五千年”来表述我们伟大的祖国拥有辽阔的国土和悠久的历史,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人骄傲和自豪。

  第二课时

  【投影】*政区复合投影片①。

  【复*提问】*的四至点分别在什么地方?*纬度位置的特点是什么?*的纬度位置有何优越性?

  【新课导入】我们伟大的祖国不仅陆地面积广大,而且还有广阔的海域。

  【板书】

  三、广阔的海域

  【投影】*政区复合投影片②(*的临海示意图)。

  【提问】由北向南*濒临的海洋分别是哪些?

中图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地壳是在运动变化中的,以及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

  2、能通过思考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了解魏格纳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观察、质疑、假设、验证——

  3、练*表达自己的观点。

  4、尝试着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

  5、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创造性思维*惯。

  6、尝试对学生的观点进行鼓励性评价和量化。

  7、理解世界是在变化发展中的,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8、提出问题也是一种贡献。

  9、理解科学研究既需要大胆的质疑、假设和验证,还需要有坚韧的毅力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10、培养尊重不同意见的胸怀,学*与持不同意见的人交流。

  二、教学重点:

  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海陆变迁的实证。

  三、教学难点:

  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批判和质疑的思维品质。

  四、教学方法:

  质疑、表达法。

  五、课时安排:

  1个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由海陆分布导入海陆变迁。

  教师引导

  海陆分布在很久以前就是这样的吗?指导阅读,鼓励学生将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

  学生活动:到讲台前陈述自己的问题。

  教师评价:对每位学生的发言给予恰当的评价,重点在于发掘问题中的创造性思维。

  乘转:让我们来看一下一位的地理学家它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如何思考、如何去做的。

  教师讲解:重点阐述魏格纳的观察、思考、验证以及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通过魏格纳探险遇难这一史料,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的培养。

  学生活动:寻找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据。到台前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发言过程和内容进行评价,重点鼓励其在方法方面的阐述。

  教师引导:由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重点讲解由假说到学说这一科学研究的方法。

  教师讲述:举例说明板块构造学说对火山地震的解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学生活动:学生宣读自己搜集的资料,或发表自己的问题或观点。

  课后作业

中图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3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地理第三章《*的自然资源》一章重要的组成部分。教材主要安排了“土地资源的利用,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三个内容,其意图是让学生认识土地

  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和分布以及人类面临的诸多土地荒漠化,

  水土流失,耕地急剧减少等土地资源问题,人类合理利用土地

  资源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危机感和责任感,并

  从自身做起的必要性。

  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思维活跃,感情丰富,求知欲强,在接受知识上

  带有浓烈的感情色彩,乐于接受有趣的感情内容,所以在处理

  教材内容上,让学生实际操作练*实际生活,展开讨论,使其

  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土地资源的类型和分布,理解

  人类所面临的土地资源问题以及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1 初步学会阅读土地资源类型分布图

  2 分析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对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的教学,帮助学生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审美标准,从而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审美观,并以此来衡量人类活动的正确与否及善恶美丑。

  2 通过我国在保护土地资源方面取得的成就,使学生树立起信心,相信祖国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

  (1)土地资源的主要类型和耕地,林地,草地的分布。

  (2)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耕地急剧减少等土地资源问题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含义。

  2难点: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分布的原因及土地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和对策。

中图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4

  《日本》

  教学目标

  1.在地图上找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并能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了解日本的抗震防灾意识。

  3.运用地图资料,说明日本海洋性季风气候的分布、特点。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研究国家地理自然地理的方法

  2.教学难点: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日本的气候为什么呈现“海洋性”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活思维

  观看多媒体课件中的一组图片,回答一个问题:这些图片来自于哪个国家?

  (二)展示目标

  学生集体诵读学*目标一遍,初步了解本节课的学*内容。

  (三)自主学*

  1.日本的地理位置

  ①半球位置

  ②纬度位置

  ③海陆位置

  2.日本的领土范围

  ①日本的陆地是由什么组成的?

  (提示:陆地一般由大陆、半岛、岛屿等组成)

  ②自北向南分别是什么?

  ③日本周围的邻国有哪些?在地图上找到日本的首都

  3.日本的地形

  读地图册32页:日本群岛地势及日本地形面积比较

  ①描述日本的地形特点

  ②日本第一高峰在哪里?

  ③日本的*原是什么?

  4.日本的气候

  读图课本第10页:亚洲气候类型分布

  ①日本的主要气候类型是什么?

  ②日本的气候有什么特点?

  5.日本的资源

  尝试描述日本的森林资源、水资源、渔业资源及矿产资源(提示:是丰富还是不足)

  (四)合作探究

  要求: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探究;将探究结果写在老师发的纸上面;时间5分钟。

  1.阅读课本55页图8-1-3、地图册32页日本在地震带中的位置,尝试分析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

  2.展示材料,日本2011年的3.11地震与*2008年的5.12汶川地震相比,损失要小很多,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日本的哪些抗震、防震措施值得我们学*?

  3.东京和济南都位于36°N附*,下表为两个城市的气象数据。

  ①完成表格

  ②对比济南的气象数据,描述东京的气候特点?造成此气候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五)风采展示

  将合作探究的结果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展示。

  (六)达标检测

  1.日本的地形以( )为主。

  A.山地、丘陵B.*原C.盆地D.高原

  2.日本的自然资源中,比较丰富的是( )

  A.石油和煤炭B.水能和森林

  C.铁矿和水能D.森林和石油

  3.同步学*巩固提升1—6题

  (七)课堂小结

  谈一谈你的收获。

中图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5

  教学目标:

  (1)理解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原因,培养阅读、分析有关等值线分布图的能力。

  (2)了解我国各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主要分布地区和划分标准,认识其对我国的生产生活的影响。

  (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读图分析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理解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

  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法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气温的时空分布及原因

  课程引入:之前我们一起学*了*的地形,看到了地形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解释了河流的流向和水电站的分布。那请同学们来看看下面这些生活现象又和哪个地理要素有关呢?

  出示我国不同地区衣、食、住的景观图片。

  承转过渡:刚才看到的这些现象都是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呢?对,就是气候。那么从今天起,我们就来学*自然环境中的第二个要素,来了解──*的气候。

  回顾展望:之前我们已经学*过有关气候的一些基本知识,气候包括哪两个基本要素呢?──气温和降水。今天我们就先来学**的气温。

  感受气温:说到我国的气温,小明是深有体会,他每年冬天都要从海口回哈尔滨老家过年,体验着沿途的气温变化,服装也从短袖一点点加到了羽绒服。

  有了这样的经验,他暑假准备回哈尔滨的时候呢,就有备而回,也带了羽绒服。可是他这次沿途却有了不一样的感受。这次怎么不冷呢?小明的这两次经历说明了什么?我国南北气温在冬天和夏天有什么区别?──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温差小。

  这个结论是咱们感受出来的,接下来咱们用专业点儿的地图验证一下──等温线分布图。

  读图归纳:出示我国1月、7月*均气温分布图。

  读图要先读图名,这两张图分别是什么?左边是我国1月的*均气温分布图,右边是我国7月的*均气温分布图。那咱们先来看一下我国1月的气温分布情况。

  1.1月气温分布

  总体趋势:

  引导学生阅读我国1月气温分布图上的等温线,依次标注各等温线。

  大家根据等温线数值变化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我国1月气温从南向北递减。

  特殊线:

  在递减的过程中,有一条等温线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这条等温线有着重要意义。──0℃等温线

  它大概穿过哪些重要的地理事物呢?从图上可以看到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冬季这条线以北,*均气温在0℃以下,河流会结冰,而这条线以南,*均气温在0℃以上,河流不会结冰。

  转承:读气温分布图,先看总体趋势,然后再来找极值。

  大家看,黑龙江北部最低温大概是多少摄氏度?-30℃左右,1月我国最低*均气温呢就出现在这里,是黑龙江漠河,最低达到过-33.3℃。

  再看海南岛气温大概是多少摄氏度呢?──20℃左右。

  所以同学们可以计算一下我国1月南北温差有多大?──50℃

  因此可以看出──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很大。

  那咱们再来看一下夏季的气温分布情况。

  2.7月气温分布

  总体趋势:

  阅读我国7月气温分布图上的等温线,依次标注各等温线。

  夏季等温线分布明显稀疏了很多,说明什么呢?──气温变化并不剧烈。

  引导学生在图上找出全国气温的地方,这时全国气温的地方并不在最南端,而是在新疆的吐鲁番盆地。

  这时16℃以上的范围,覆盖了我国大部分,的低温区在哪呢?──青藏高原。

  请同学概括一下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夏季,除青藏高原外,我国普遍高温。

  承转过渡:我国冬夏两季气温的分布情况有很大不同,冬季南北温差大,而夏天则普遍高温,这是为什么呢?咱们先来看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

  思考分析:

  出示三组数据:

  漠河、北京、广州的纬度,以及12月22日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时间。

  1.三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呈现怎样的变化规律?

  2.三地昼长时间呈现怎样的变化规律?

  3.由以上两个分析,你得到怎样的结论?三地获得热量如何?

  ──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我国随纬度升高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降低,并且昼长时间逐渐缩短,所以获得热量自南向北逐渐减少,使得冬季南北温差大。

  引导: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因素也会影响到南北温差呢?比如每到冬天我们经常能听到天气预报报道刮什么风?──偏北风。

  出示冬季风示意图。

  这是我国冬季的盛行风,源于哪里?──蒙古、西伯利亚地区,带来寒冷的空气和降温,对我国南北气温影响有什么不同?──北方距离冬季风源地更*,而南方受其影响较小,这也就进一步加剧了南北温差。

  承转过渡:根据以上分析,我们了解了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那为什么夏季温差小呢?我换一组数据就能说明问题。

  思考分析:

  出示三组数据:

  漠河、北京、广州的纬度,以及6月22日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时间。

  学生自主分析──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我国随纬度升高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降低,但昼长时间逐渐增长,所以南北获得热量差异不大,使得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承转过渡:以上我们分析了我国气温的分布及成因,根据我国气温的南北差异,再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就划分了不同的温度带。咱们来看一下温度带的含义和划分标准。

  概念明晰:

  介绍温度带的划分指标和积温的概念。出示温度带划分表。

  按照这样的标准划分出的温度带,将我国划分为这样一些区域,大家根据刚看到的个温度带的积温数据,看看能不能在对应的区域填上相应的温度带名称。

  特殊线:请同学们看看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和哪条线很像呢?──0℃等温线(秦岭—淮河一线)。

  对于温度带,咱们特别容易把它和热量带混为一谈,比如“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中的热带和地球上五带中的热带在我国的范围一样吗?──它们的划分标准是不同的,五带是热量带,按照获得热量的多少以纬线来划分的;而温度带是根据积温划分的,更多地考虑了农业生产的实际,和农业、作物的熟制相关。

  读图判断:

  1.不同温度带的熟制分别是什么呢?

  2.不同温度带盛产的水果是什么呢?

  我们看到,这些水果的分布受到气温因素的影响,因此可以用温度带的划分来确定分布。

  课后延伸:出示不同干湿地区的景观图,请大家课后思考。

  1.这几张图片分别对应在哪个点呢?

  2.这些植被的分布是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呢?

  《第二节气候》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学*目标:

  (1)理解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原因,培养阅读、分析有关等值线分布图的能力。

  (2)了解我国各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主要分布地区和划分标准,认识其对我国的生产生活的影响。

  (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读图分析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理解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

  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法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降水的时空分布及原因

  温故知新:

  1.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规律及原因。

  2.温度带填图。

  3.回顾特殊分界线──秦岭─淮河。

  承转过渡:上节课给大家留了思考题,这些植被都对应哪个点呢?(移动图片到对应点)

  那大家说这些植被的分布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降水,好咱们这节课就来学*我国的降水情况。

  提问引入:咱们先来看看几个城市的降水情况。

  根据几个城市的降水量柱状图,同学们觉着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不同:从降水量上看有多有少;相同点:变化趋势相同,夏季多雨。

  我们可以看到,我国降水空间分布不均,不同地方降水量差异很大,且时间分布不均,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那大家想一想,为什么我国的降水会集中在夏季呢?

  读图分析(降水的时间分布):

  1.降水集中在夏季

  出示我国冬夏季风示意图和对比表格

  问:大家能否根据这组资料来解释下这一问题?(一边分析,一边完成表格。)

  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和季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我国地处世界大陆──亚欧大陆,面临世界大洋──太*洋,西南临*印度洋,海陆性质差异明显,因此每年夏季我国盛行由海洋吹向陆地的夏季风──从太*洋吹来的东南季风和从印度洋吹来的西南季风。来自大洋的风,温暖湿润,带来丰沛降水。而每年冬季,盛行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东北季风,寒冷干燥,使我国降温减湿。所以我国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承转过渡:咱们再来看这几个城市的降水,虽然降水都集中在夏季,但是具体持续的时间又不太一样,各地降水量超过100mm的月份明显不一致,能据此总结出雨季分布规律吗?──越向北雨季越短。这又是为什么呢?还是和季风有分不开的关系。

  2.东部雨带的推移

  演示我国东部雨带推移示意图

  冬季我国大陆一直被冷空气控制,到五月夏季风开始从我国南部沿海登陆,冷暖气流相遇,这时就会发生一件神奇的事情──锋面雨(转PPT)──因此随着南部暖气团势利的逐渐加强,我国东南地区自五月起就进入到了雨季。

  随后,暖气团的势力越来越强大,夏季风向北推移。六月,夏季风北上到达长江中下游地区,我国雨带随之向北扩大,此时冷暖气团势力相当,在长江中下游徘徊,于是形成了细雨绵绵的梅雨季节。

  之后,夏季风继续北上,七八月到达华北、东北地区,全国降水达到最多,而此时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却处于下沉暖气流的控制之下,出现了伏旱天气。

  进入九月,冷气团势力增强,暖气团势力减弱,夏季风迅速撤回到南部沿海地区,10月,彻底退出我国,我国雨季结束。

  归纳总结: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示意图

  承转过渡:由于季风的不稳定,我国降水不仅存在着季节的变化,年际之间的降水分布,也很不稳定。

  3.降水的年际变化

  简述年际变化概念

  出示我国北京1951~20xx年降水量变化曲线图。标注降水量和最低年份,分析这两年可能的夏季风进退情况。

  夏季风来得早退得晚,降水量大;夏季风来得晚退得早,降水量小。

  承转过渡: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了解了夏季风,也看到了季风对我国降水时间分布的影响,那在这样夏季风的影响下,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又会是怎样的呢?大家能推测一下吗?──东南多西北少。实际是不是这样,咱们来印证一下。

  读图分析(降水的时间分布):

  出示我国年降水量动态分布图,依次展示1600mm,800mm,400mm,200mm,50mm的区域和界限,学生总结降水分布规律。

  ──因夏季风的影响,在夏季风从东南进入西北内陆的过程中,随着距离的增加,不断受到山脉的阻挡,因此影响越来越小,所以我国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承转过渡:由此我们再次印证了我国不同地区降水情况不同,根据我国不同地区降水的多少和蒸发的情况,把全国划分成不同的干湿地带。

  概念解析:

  出示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我国共分为四类干湿地区,分别是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

  对照干湿地区分布图和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将各地区和其降水量范围连起来。

  读图判断:一个地区的干湿状况不同会影响到植被的种类和农业的类型,请同学们判断下面四幅景观图,分别属于哪个干湿地区?

  湿润区──植被以森林为主,耕地以水田为主。

  半湿润区──植被以森林和草原过渡地带为主,耕地大多是旱地。

  半干旱区──以温带草原为主,是我国重要牧区。

  干旱区──远离海洋,植被稀疏,沙漠和戈壁广布。

  课后延伸:大家再看一下几个干湿地区的分界线,有没有哪个你觉着特别熟悉的?──半湿润区和湿润区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

  此线都是哪些分界线?有怎样的地理意义?此线南北又有怎样的不同?请大家课后思考。

  《第二节气候》教学设计(第三课时)

  学*目标:

  (1)理解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原因,培养阅读、分析有关等值线分布图的能力。

  (2)了解我国各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主要分布地区和划分标准,认识其对我国的生产生活的影响。

  (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读图分析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理解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

  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法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气候类型及影响因素

  温故知新:上节课我给大家留了一道思考题,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是什么呢?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限,是我国冬季0℃等温线所在,是我国800mm等降水量线所在,也是划分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界线,划分半湿润区和湿润区的界线。

  在此线南北两侧有着鲜明的景观差异,此线以北冬季河流有结冰现象,耕地以旱地为主;而此线以南冬季河流不结冰,水田面积广大。

  承转过渡:由于我国不同地方气温和降水都存在着很大差异,将其组合起来,就形成了我国复杂多样的气候。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我国复杂多样的气候。

  读图分析:我国一共有五种气候类型:高原山地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大家看下面这两张气温降水图,分别应该是哪种气候类型。

  这是我国西部的两种气候类型,大家来判断分别是哪种气候呢?

  要判断是哪种气候类型,得先看它们的气候特点。

  ──第一张图,夏季气温接*30℃,冬季最低气温接*-10℃,全年降水都很稀少,所以概括它的气候特点为──冬冷夏热,年温差大,全年降水较少。应该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在图上的吐鲁番。

  ──第二张图,夏季气温7℃左右,冬季最低气温接*-20℃,降水较少,7、8月降水最多,所以概括它的气候特点为──全年低温,降水集中在夏季。应该属于高原山地气候,对应五道梁。这种气候是受到地形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在我国众多高大山地气候的垂直变化,使得我国气候更为丰富多彩,比如横断山脉南麓,从山脚到山顶出现这样的变化,被称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转承:我们再来看这三张图,又分别有什么特点,属于什么气候类型呢?

  它们分别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湿润的温带季风气候,对应漠河;冬季温和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上海;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的热带季风气候,对应海口。

  这三种气候有着共同的特点──雨热同期,这一特点对农作物的生长十分有利,所以我国的季风气候区也是重要的农业区。

  总结归纳:由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首先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此外,我国东部地区受季风影响,广泛分布着三种季风气候,构成了我国气候的另一特点──季风气候显著,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区域。

  承转过渡:因为我国季风气候显著,所以,同世界其他同纬度地区相比,我国会出现一些不一样的特征。

  实例印证:

  同在北回归线上,*半岛上沙漠广布,而我国江南地区却是山清水秀,被称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正是因为长江以南地区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洋,夏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使长江以南成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

  承转过渡:除了降水上的不同外,季风气候显著还表现在气温上。

  出示同纬度城市的气温对比数据

  问:与同纬度城市相比,我国气温具有怎样的特点?──我国夏季气温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而冬季气温低于同纬度其他地区,冬夏温差较大。

  承转过渡:以上我们看到了我国的气候特征,下面我们来总结下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总结归纳:

  我国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是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纬度因素;

  我国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是受到海陆位置(季风)的影响,高原山地气候、出现垂直分异的现象是受到地形因素的影响。

  受这三个因素的综合影响,所以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受海陆位置的影响,所以我国季风气候显著。


中图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菁华5篇)(扩展2)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10篇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世纪精神为指针,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

  二、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一年地理学*,学生对地理学*方法已基本掌握。学**地理相对比较容易。但由于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所以应重点在教法上以面向中游学生的“双基”和应用能力为主,同时兼顾两头,让优秀生更突出,让落后生有进步。争取通本学期的学*让每一个学生都“学会地理,会学地理”,并且会应用地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主要的地理教学任务:主要是学**的疆域与人口、*的自然环境、*的自然资源、*的区域地理。第一章:*的疆域与人口。主要学**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民族,介绍了我国的领土情况、行政区域的划分、人口概况及其政策、民族的基本情况、我国的民族政策。

  第二章:*自然环境。介绍了我国地形、气候、河流的基本情况,介绍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并指出了不足。第三章:*的自然资源。介绍了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分布、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第四章:*经济:介绍了区域地理的划分。重点讲述了四大区域的情况。

  四、教学目标

  认识领域:掌握大纲所要求的认识领域

  能力目标:

  1.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并形成地理表象,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进而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2.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

  3.尝试从学*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思路。

  4.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的学*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别人交流。

  德育目标:

  1.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关心家乡和祖国的建设,增强对祖国和民族发展的责任感。

  2.正确认识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差异,理解和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传统。

  3.进一步树立协调人地关系的观点、地区差异的观点、因地制宜的观点、

  地区发展潜力的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进一步学会运用这些科学观点分析和解决一些地理问题。

  4.正确对待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进一步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和影响他人,并以力所能及的实际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能源。

  5.进一步感受、体验和欣赏地理环境中的和谐美,进一步增加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进一步养成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精神,进一步体会人地关系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学*和实践中进一步培养集体主义观念,与同学相互尊重,团结协作,提高自主性,培养创新精神。

  五、具体措施

  1、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2、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

  3.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4、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5、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兴趣。

  6、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争创优秀课件。

  7、每次月度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教学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8、拟好复*计划,制定复*提纲,认真组织复*。

  八年级地理主要是学**地理,涉及的内容中有关的地理基础知识已经在七年级学*过了,因此八年级地理相对于七年级地理而言,要变得容易一些了。同时,相当部分内容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学*起来兴趣更浓厚了,学*的积极性也会更高一些。

  一、学情分析

  经过七年级的地理教学,三个班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学*地理的方法,掌握了阅读地图并通过地图分析地理现象的方法,掌握了初中地理教学大纲规定必须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从上个学期期末检测的成绩来看,两个班的优秀率和及格率在全镇都是名列前茅,由此可见,两个班学生学*地理的兴趣比较浓厚,学*积极性也比较高。这对于学生学*八年级地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期地理教学,使学生能比较熟练的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进一步提高阅读地图的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绘图的.能力。同时,通过本期地理教学,使学生掌握*地理概况,包括*疆域概况,*人口、民族特点及其地理分布特点,了解人口问题给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掌握*的自然环境,包括地形、地势,气候,河流概况,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影响。了解*自然资源分布和自然资源所面临的现状,认识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学生节能、节约的主动意识。认识祖国各地风土人情和地区差异,了解人文地理的区域差异。教学目标:优秀率:40%,合格率:90%。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 *的疆域与人口

  本章主要学**疆域概况、人口与民族特点、构成与分布,掌握行政区划划分的标准。本章的教学重点是*疆域概况、人口与民族特点及其分布特点、行政区划划分标准及行政区划构成。本章的教学难点是掌握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以及部分省级行政区划的地理位置,记住*省级行政区划图。

  第二章 *的自然环境

  本章的内容较多,包括*的地势特点与地形特点,掌握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原、三大丘陵的地理位置和特色。学**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河流与分布,区分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内流区与外流区、内流河与外流河的特点。本章在*地理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内容繁多,难度较大。教学中应注意结合立体模型图,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第三章 *的自然资源

  本章主要学**的自然资源概况,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等,学*它们的分布及特点。通过学*本章理解人口问题对自然资源对影响,明确节约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本章的教学重点是部分重要的自然资源的分布。本章的教学难点是部分重要矿产资源如煤碳、石油、铁矿和有色金属的分布。

  第四章 *的区域差异

  本章主要内容是学**四大地区的概况和自然地理特点。本章的教学重点包括*地理中最重要的三大地理界线,尤其是秦岭-淮河线在*自然地理上的重要意义。其次是四大地理区域各自的自然地理特色。教学难点是理解三大地理界线两侧不同的自然地理特色形成的原因。

  四、教学措施

  1、强化基本技能训练,通过识图、绘图、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等方式,提高学生地理基本技能和阅读、分析、理解能力。

  2、强化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地理现象和解释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的能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化的课堂教学方式,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3、加强课后的辅导,注重学以致用。开展各种地理小知识竞赛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地理知识,并提高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4、搞好单元测试,发现问题及时加以解决,以确保所授知识的准确性,同时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品质。

  一、学情分析

  经过七年级的地理教学,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学*地理的方法,掌握了阅读地图并通过地图分析地理现象的'方法,掌握了初中地理教学大纲规定必须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期地理教学,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进一步提高阅读地图的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绘图的能力。同时,通过本学期地理教学,使学生掌握*地理概况,包括*疆域概况,*人口、民族特点及其地理分布特点,了解人口问题给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掌握*的自然环境,包括地形地势,气候,河流概况,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影响。了解*自然资源分布和自然资源所面临的现状,认识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学生节能、节约的主动意识。认识祖国各地风土人情和地区差异,了解人文地理的区域差异。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的疆域与人口,本章主要学**疆域概况、人口与民族特点、构成与分布,掌握行政区划划分的标准。本章的教学重点是*疆域概况、人口与民族特点及其分布特点、行政区划划分标准及行政区划构成。本章的教学难点是掌握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以及部分省级行政区划的地理位置,记住*省级行政区划图。

  第二章,*的自然环境,本章的内容较多,包括*的地势特点与地形特点,掌握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原、三大丘陵的地理位置和特色。学**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河流与分布,区分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内流区与外流区、内流河与外流河的特点。本章在*地理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内容繁多,难度较大。教学中应注意结合立体模型图,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第三章,*的自然资源,本章主要学**的自然资源概况,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等,学*它们的分布及特点。通过学*本章理解人口问题对自然资源的影响,明确节约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本章的教学重点是部分重要的自然资源的分布。本章的教学难点是部分重要矿产资源如煤碳、石油、铁矿和有色金属的分布。第四章,*的区域差异,本章主要内容是学**四大地区的概况和自然地理特点。本章的教学重点包括*地理中最重要的三大地理界线,尤其是秦岭-淮河线在*自然地理上的重要意义。其次是四大地理区域各自的自然地理特色。教学难点是理解三大地理界线两侧不同的自然地理特色形成的原因。

  四、教学措施

  1、强化基本技能训练,通过识图、绘图、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等方式,提高学生地理基本技能和阅读、分析、理解能力。

  2、强化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地理现象和解释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的能力。开展形式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式,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3、加强课后的辅导,注重学以致用。开展各种地理小知识竞赛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地理知识,并提高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4、搞好单元测试,发现问题及时加以解决,以确保所授知识的准确性,同时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品质。

  五、课时安排

  第一周,疆域,课时1;

  第二周,行政区划,课时2;

  第三周,人口,课时1;

  第四周,民族,课时1;

  第五周—第六周,地形和地势,课时4;

  第七周—第八周,气候,课时4;

  第九周,河流,课时2;

  第十周,自然灾害,课时2;

  第十一周,中段考试,课时2

  第十二周,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课时2;

  第十三周,土地资源,课时1;

  第十四周,水资源,课时2;

  第十五周,交通运输,课时2;

  第十六周,农业,课时2;

  第十七周,工业,课时2;

  第十八周—第二十一周,复*;

  第二十二周,考试。

  六、具体措施

  1、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2、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

  3、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4、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5、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兴趣。

  6、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争创优秀课件。

  八年级地理主要是学**地理,涉及的内容中有关的地理基础知识已经在七年级学*过了,因此八年级地理相对于七年级地理而言,要变得容易一些了。同时,相当部分内容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学*起来兴趣更浓厚了,学*的积极性也会更高一些。

  一、学情分析

  经过七年级的地理教学,三个班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学*地理的方法,掌握了阅读地图并通过地图分析地理现象的方法,掌握了初中地理教学大纲规定必须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从上个学期期末检测的成绩来看,两个班的优秀率和及格率在全镇都是名列前茅,由此可见,两个班学生学*地理的兴趣比较浓厚,学*积极性也比较高。这对于学生学*八年级地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期地理教学,使学生能比较熟练的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进一步提高阅读地图的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绘图的能力。同时,通过本期地理教学,使学生掌握*地理概况,包括*疆域概况,*人口、民族特点及其地理分布特点,了解人口问题给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掌握*的自然环境,包括地形、地势,气候,河流概况,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影响。了解*自然资源分布和自然资源所面临的现状,认识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学生节能、节约的主动意识。认识祖国各地风土人情和地区差异,了解人文地理的区域差异。教学目标:优秀率:40%,合格率:90%。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 *的疆域与人口

  本章主要学**疆域概况、人口与民族特点、构成与分布,掌握行政区划划分的标准。本章的教学重点是*疆域概况、人口与民族特点及其分布特点、行政区划划分标准及行政区划构成。本章的教学难点是掌握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以及部分省级行政区划的地理位置,记住*省级行政区划图。

  第二章 *的自然环境

  本章的内容较多,包括*的地势特点与地形特点,掌握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原、三大丘陵的地理位置和特色。学**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河流与分布,区分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内流区与外流区、内流河与外流河的特点。本章在*地理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内容繁多,难度较大。教学中应注意结合立体模型图,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第三章 *的自然资源

  本章主要学**的自然资源概况,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等,学*它们的分布及特点。通过学*本章理解人口问题对自然资源对影响,明确节约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本章的教学重点是部分重要的自然资源的分布。本章的教学难点是部分重要矿产资源如煤碳、石油、铁矿和有色金属的分布。

  第四章 *的区域差异

  本章主要内容是学**四大地区的概况和自然地理特点。本章的教学重点包括*地理中最重要的三大地理界线,尤其是秦岭-淮河线在*自然地理上的重要意义。其次是四大地理区域各自的自然地理特色。教学难点是理解三大地理界线两侧不同的自然地理特色形成的原因。

  四、教学措施

  1、强化基本技能训练,通过识图、绘图、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等方式,提高学生地理基本技能和阅读、分析、理解能力。

  2、强化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地理现象和解释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的能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化的课堂教学方式,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3、加强课后的辅导,注重学以致用。开展各种地理小知识竞赛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地理知识,并提高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4、搞好单元测试,发现问题及时加以解决,以确保所授知识的准确性,同时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品质。

  一、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通过学*地理,能够对地理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通过学*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培养学生。

  二、学情分析

  班级学生通过七年级地理教材的学*,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判断的能力。对世界概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地理学*方法已基本掌握。但由于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在教学中要注重分层次,面向全体,不放弃每一位学生。

  由于地理是科,学生重视不够,这是一部分学生地理成绩提高不上来的重要原因。八年级下学期面临会考,从现在起必须做些工作,加强学生的重视,为地理会考取得好成绩打下基础。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的编写,以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为出发点,建立新的教材结构。提供丰富的学*素材和情境,使学生能够做到自主学*,养成终身学*的意识和能力。本册教科书始终如一地注意巩固和强化地理基本技能和能力,使学生在理解地理概念、分析和解释地理现象的过程中,获得基本技能和表达、交流等能力的训练。教科书结构设计中加大了的力度。力图加强地理教学中的学生活动,通过学生讨论、探究、实践的教学途径转变学生的学*方式。

  第一章:从世界看*,共分三节。主要学**的位置、疆域、行政区划、人口概况及其政策、民族的基本情况、我国的民族政策等。本章的教学难点是掌握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以及部分省级行政区划的地理位置,记住*省级行政区划图。

  第二章:*的自然环境,共分三节。介绍了我国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的基本情况,以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本章在*地理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内容繁多,难度较大。教学中应注意结合立体模型图,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第三章:*的自然资源,共分三节。介绍了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和分布。重点介绍了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指出了我国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第四章:*的经济发展,共分三节。介绍了*的交通、农业和工业的基本情况,和取得的成就,分析影响交通、农业和工业分布的因素。

  四、 教学任务:

  1、通过本期地理教学,使学生认识*疆域概况,*人口、民族特点及其地理分布特点,了解人口问题给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掌握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记住*省级行政区划图。

  2、认识*的自然环境,了解地形、地势,气候,河流概况,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影响。并能分析对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的影响。

  3、了解*自然资源分布和自然资源所面临的现状,认识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学生节能、节约的主动意识。

  4、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概况以及取得的成就。了解交通运输网络和工业、农业的地区分布差异,初步学会分析影响其分布的因素,学会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5、继续提高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现象。

  6、通过八年级《地理》上册的课程学*,使学生真切的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感受祖国的伟大和美好,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的人地观。

  五、完成本期教学任务的具体措施

  1、必须以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充分备课,吃透课标和教材,力求每节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排除疑点。

  2、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面向全体的同时,进行分层次教学,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

  3、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进行学法指导,和探究性学*,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4、突出地理学的和特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地理现象和问题,逐步形成对地理事物的和特征的认识。

  5.密切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注意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旁,是鲜活的。

  6.指导学生开展地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寓德育与教学之中。

  六、 课时安排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世纪精神为指针,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

  二、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一年地理学*,学生对地理学*方法已基本掌握。学**地理相对比较容易。但由于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所以应重点在教法上以面向中游学生的“双基”和应用能力为主,同时兼顾两头,让优秀生更突出,让落后生有进步。争取通本学期的学*让每一个学生都“学会地理,会学地理”,并且会应用地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主要的地理教学任务:主要是学**的疆域与人口、*的自然环境、*的自然资源、*的区域地理。第一章:*的疆域与人口。主要学**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民族,介绍了我国的领土情况、行政区域的划分、人口概况及其政策、民族的基本情况、我国的民族政策。

  第二章:*自然环境。介绍了我国地形、气候、河流的基本情况,介绍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并指出了不足。第三章:*的自然资源。介绍了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分布、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第四章:*经济:介绍了区域地理的划分。重点讲述了四大区域的情况。

  四、教学目标

  认识领域:掌握大纲所要求的认识领域

  能力目标:

  1.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并形成地理表象,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进而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2.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

  3.尝试从学*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思路。

  4.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的学*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别人交流。

  德育目标:

  1.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关心家乡和祖国的建设,增强对祖国和民族发展的责任感。

  2.正确认识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差异,理解和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传统。

  3.进一步树立协调人地关系的观点、地区差异的观点、因地制宜的观点、

  地区发展潜力的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进一步学会运用这些科学观点分析和解决一些地理问题。

  4.正确对待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进一步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和影响他人,并以力所能及的实际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能源。

  5.进一步感受、体验和欣赏地理环境中的和谐美,进一步增加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进一步养成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精神,进一步体会人地关系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学*和实践中进一步培养集体主义观念,与同学相互尊重,团结协作,提高自主性,培养创新精神。

  五、具体措施

  1、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中图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菁华5篇)(扩展3)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3篇

  【教学目标】

  1、了解山东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

  2、讨论提出解决的措施。

  3、明确区域发展的方向与重点。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山东经济的差异和发展的重点和方向。

  2、教学难点:山东经济存在差异的自然和人文原因。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分组讨论,自学为主,讲解为辅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回忆上节内容,虽然山东总体经济情况居全国前列,但是各地发展很不均匀,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山东经济发展的差异和发展重点与方向。

  展示山地各地级市人均GDP图(20xx年)

  学生活动:

  (1)展示人均GDP前5位和后5为的地级市,分析其分布特点。

  (2)计算人均GDP最高和最低相差多少。

  (3)从地理位置、资源和基础等方面讨论山东各地经济差异的原因。

  (4)结合本地实际提出缩小差异,加快发展经济的措施。

  分析:因为山东各地的地理位置不同,资源分布也不均衡,基础条件相差也很大,因此在山东的西部地区,如菏泽、聊城、德州等地经济发展缓慢,而东部沿海地区,如青岛,烟台,威海经济发展很快。

  板书:

  一、区域发展差异

  1、经济差异:东部发达,西部落后

  讲述:山东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今后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希望尽快建成一个“大而强,富而美”的新山东。

  学生活动:

  (1)阅读课本105页,了解山东经济发展的目标。

  (2)知道山东区域发展的重点是什么(稳步提高农业,制造业和第三产业。

  (3)了解山东交通发展蓝图。

  总结板书:

  二、区域发展方向与发展重点

  1、发展方向。

  2、发展重点:农业,第三产业,旅游业,交通运输

  总结:今天我们学*了山东区域经济的差异,知道了各地发展经济都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展,我们要了解山东经济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为把我们家乡建设的更美好而努力学*,以便更好的投入到建设新山东的洪流中。

  板书设计

  一、区域发展差异

  1、经济差异:东部发达,西部落后

  2、发展措施

  二、区域发展方向与发展重点

  1、发展方向。

  2、发展重点:农业,第三产业,旅游业,交通运输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发解西北地区的范围,主要地区、主要地形区、主要矿产区和工业城市的位置,主要铁路线的分布;使学生掌握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用图、画图的能力概括出西北地区自然特征——干旱,并分析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讲述本区自然资源丰富、地域辽阔、草场众多,看到本区农牧业发展前景很好,从而对学生进行热爱边疆的教育,激发学生开发边疆、建设祖国的决心和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分析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提问] 在*分区地理的学*中,我们已学过了哪几个分区?谁能概括各分区的区域特征?(从位置、自然条件、经济特点等角度引导。)

  [展示图片] 西北地区景观图。

  [提问] 你知道这是我国哪个地区的景象吗?和我们学过的几个分区一样吗?

  为什么有这样的景象呢?今天,我们来学*西北地区。

  [展示地图] 西北地区图。

  [提问] 谁能指图说出本区的范围和作为地理界线的事物,及所包括的省区和相邻的国家,然后概括出本区的位置特点?(从纬度、海陆和相对位置不同角度引导。)

  [归纳] 西北地区位于我国北部和西北边疆,属于内陆地区,跟海较远,越往西跟海越远。

  [教师提问] 本区深居内陆,距离海洋远,这对本区的降水有何影响?

  [学生回答] 降水少,跟海洋越远降水越少,即越往西降水越少。

  [读图指导] 指导学生用地图册“*年降水量”图进一步说明本区降水量的分布:在内蒙古东部为400毫米,往西逐渐减少到200毫米以至50毫米以下。所以,干旱成为本区的主要自然环境特征。

  [提问] 除海陆位置外,还有什么能影响到水汽深入西北内陆呢?(地形)本区有哪些主要地形区?

  [读图] 请同学们在图中找出: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天山、吐鲁番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说明本地主要以什么地形为主?

  [讲述] 本区主要地形区有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内蒙古高原地势*坦开阔,西部风蚀作用显著,戈壁滩上形成奇形怪状的风蚀城堡、风蚀蘑菇等;塔里森盆地中部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码干沙漠,沙漠地区随处可见绵延起伏的新月形沙丘。由此可见,西北地区地形主要是以高原、山地为主。

  [提问] 请同学们在地形图上找找新疆境内的主要山脉、盆地,说说新疆地形的显著特征是什么?

  [板图] 新疆“三山夹两盆”示意图(教师在黑板上画,并指导学生在书本上画)。

  [指图讲解] 新疆的地形就像“疆”的右半部分——“?”,从北向南三条横线依次代表阿尔泰山、天山和昆仑山脉,两个“田”分别代表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形成“三山夹两盆”的地形结构特点,天山横亘在塔里木盆地与准噶尔盆地之间。

  [出示投影片] 西北地区的草原和荒漠分布图。

  [提问] 本区地表植被,由东向西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回答] 由东向西,地表植被大体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指图讲述] 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草原,夏季降水稍多,水草丰美,马牛羊成群。贺兰山以西的内蒙古西部、甘肃河西走廊、新疆两大盆地,由于降水越来越少,草原上的牧草越来越矮小稀疏,逐渐成为荒漠。

  [读图] 在“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图”上找出塔里木河。观察本区河湖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讲述] 本区河流稀少,且多为内流河,其中最长的是塔里木河。湖泊也多为内流湖。与南方地区的“水乡泽国”形成鲜明对照。原因是:深居内陆,降水少,蒸发强烈,所以河流稀少,水量也小。河流沿途多沙漠、戈壁,水分大量蒸发、渗漏,因而水量越来越少,下游多消失在沙漠中或流入内流湖,不能流入海洋。

  [提问] 有人说,在西北地区水贵于金子,你同意吗?为什么?

  [讲述] 因为本区气候干旱,水是多么稀少,所以水对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来说,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农业来说,水源就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首要因素。

  [提问] 请问西北地区主要适宜发展什么农业呢?(畜牧业)

  [板书] 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中图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菁华5篇)(扩展4)

——八年级英语上册教案 (菁华5篇)

  一、教学目标:

  1、目标语言

  重点词汇:1,want somebody to do 2. be good for 3.pretty healthy 4.my eating habit 4.try to do 5.two or three times a week 6. help somebody < to> do 7.look after my health 8.get good grades 9.study better 10.the same as 11. kind of unhealthy

  重点句型:-含有以上词组的11句子。

  综合能力:能阅读介绍饮食*惯方面的文章

  2、情感渗透

  学会养成良好的生活*惯和饮食*惯,从而合理安排自己的各项工作,享受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设计课后巩固练*的幻灯片。

  2、部分有关事务的幻灯片。

  3、录音机和磁带。

  学生准备收集自己和他人生活*惯的信息: 查找更多食物的英语名称。

  预*导航::

  1、 听单词录音,熟记Section A的新单词,并制作单图片。

  2、完成1a,列出图中物品的英语单词,并识记新单词。

  3、读1a、1c中的对话,区别My name’s Jenny.和I’m Jenny.

  4、找出并区别I you my your his her。

  三、教学过程:

  1. 预*导学或自测

  1) 很少/几乎不曾_______________

  2) surf the lnternet _______________

  3) 大部分学生__________________

  4) as fo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一周两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be good fo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照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eating habits 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六到八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try to do sth ___________________

  Step1. Revision.

  Ask and answer in pairs like this.

  What do you do on weekends/、、、/I often exercise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 I exercise five times a week.

  一、教学目标:

  1、目标语言

  重点词汇:1,want somebody to do 2. be good for 3.pretty healthy 4.my eating habit 4.try to do 5.two or three times a week 6. help somebody < to> do 7.look after my health 8.get good grades 9.study better 10.the same as 11. kind of unhealthy

  重点句型:-含有以上词组的11句子。

  综合能力:能阅读介绍饮食*惯方面的文章

  2、情感渗透

  学会养成良好的生活*惯和饮食*惯,从而合理安排自己的各项工作,享受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 设计课后巩固练*的幻灯片,2部分有关事务的幻灯片3录音机和磁带。

  学生准备收集自己和他人生活*惯的信息: 查找更多食物的英语名称。

  预*导航::

  1、 听单词录音,熟记Section A的新单词,并制作单图片。

  2、完成1a,列出图中物品的英语单词,并识记新单词。

  3、读1a、1c中的对话,区别My name’s Jenny.和I’m Jenny.

  4、找出并区别I you my your his her。

  三、教学过程:

  1. 预*导学或自测

  1) 很少/几乎不曾_______________

  2) surf the lnternet _______________

  3) 大部分学生__________________

  4) as fo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一周两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be good fo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照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eating habits 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六到八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try to do sth ___________________

  Step1. Revision.

  Ask and answer in pairs like this.

  What do you do on weekends/、、、/I often exercise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 I exercise five times a week.

  (设计说明)先有老师示范对话,询问学生周末日常活动,然后两人一组自由对话,利用图片进行。为新课学*作好铺垫。

  Step2.Leading in.

  1,要求学生将单词和字母对应,完成1a任务,2,引导学生进行1B的pair work 活动,自编对话完成1b中的学*内容。

  (设计说明)这里可巩固练*词组,want somebody to do.与 be good for并造句子。

  Step3:

  3.播放录音,要求学生完成2a的听力内容。

  4.再播放录音,要求学生完成2b的听力内容,并将此词填在合适的位置。(设计说明)通过听力训练,使学生学会听关键词和推测词意的能力,并理解目标语言。

  5.引导学生进行2c的Pair work活动,自编对话,完成2c中的学*内容。

  6.引导学生阅读3a的短文,要求学生回答设计的问题,完成3a的内容引导学。合作探究 课文解析. 3a

  1) pretty表示“十分”作副词用,我们以前学过quite和very也有这种意思。其中它们的程度由浅入深为quite→pretty→very.

  相当健康:

  2)I exercise every day, usually when I come home from

  School.我每天锻炼身体,

  3) eating habits:

  4) try to do sth意为

  eg:他尽力通过考试:

  5) Of course.:

  6) So you see, I look after my health. 所以你看,我很在意我的健康。

  look after 意为

  eg:Can you when I leave?

  能帮我照顾一下孩子吗?

  look还可以和许多词搭配,但意思不一样。

  (1)look at

  eg:Please look at the blackboard.

  (2)look for

  eg:我在找我的笔

  (3)look like

  eg::你爸爸长什么样?

  4) Good food and exercise

  好的饮食和锻炼帮助我学得更好。

  5)帮助某人做某事

  6) be good for

  7)be good at =do well in

  8)be good to sb.

  9) 和…相同

  与……不同

  不同: (n.)difference

  eg.There are many (不同点)between the two pictures.

  10) although虽然,尽管,引导让步状语从句,与 同义,但不能与 同时出现在一个复合句中,可与still, yet同用。

  11) 保持健康: = be in good health =keep/ be healthy

  4.拓展创新

  注意sometimes与几个形似的词的区别。

  A. sometime是副词,意为“在某个时候”,“某时”

  B. sometimes:有时候是副词。

  C. some time是名词词组,意为“一段时间”,做时间状语用

  D.some times是名词词组,意为“几次,几倍”。

  eg:(1)I met him in the street last month.

  (2) Will you come again next week?

  (3) I will stay here for

  5.引导学生阅读3b的短文,填单词,完成3b的内容。

  1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谈一谈自己的生活和饮食*惯。

  2.要求学生口头谈一谈父亲或母亲的生活和饮食*惯。

  3,引导学生做调查,完成下列任务。

  Activitiesfrequency

  a. go to the movies

  b. watch TV

  c. shop

  d. exercise

  e.read

  F,listen to music

  (设计说明)循序渐进学*目标语言Step10. Do some exercises.

  综合能力训练P9自主学*

  Step11. Summing-up

  Stress the important phrases and sentences in this class.

  Step12. Homework

  介绍你自己:

  四、教学反思:

  学后反思:

  我还不明白的是:

  教后反思:

  Unit 1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Unit 3 What are you doing for vocation

  The fourth period

  I. Teaching Aims and Demands

  1. Knowledge Objects

  Key vocabulary. Target language. Oral practice.

  2. Ability Objects

  Listening and speaking skill. Reading and writing skills,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3. Moral Object

  Take walks and keep healthy.

  II. Teaching Importance and Difficulty

  Where are you going for vacation? What’s it like there?

  What are you doing there? Who are you going with?

  How long are you staying?

  III. Teaching Methods

  Listening and speaking methods. Reading and Writing method. Pairwork.

  IV. Teaching Aids

  A tape recorder. A projector.

  V. Teaching Procudrues

  Step I Greet the class as usual and check the homework.

  Step II Show some pictures on the blackboard to learn the key vocabulary.

  Step III Second B 1a

  First ask students to read the five phrases. Then ask students to match each phrase with a picture by writing the letter of the picture in the blank in front of the correct phrase.

  Step IV 1b

  As students talk, move around the class, offering language or pronunciation support if needed.

  Then have the class listen to one student ask another about each activity.

  Step V 2a and 2b

  Look at the picture, please. The reporter is interviewing an actress named He Yu.

  Now look at the chart. There are reporter’s question and the actress’ answers.

  Step VI 2c Pairwork

  Ask two students to read the conversation in the speech bubbles.

  Hello, He Yu. Can I ask you some questions about your vacation plans?

  Yes.

  What are you doing … ?

  Step VII Summary

  This class we’ve learnt key vocabulary and target language. And also we’ve done an oral practice.

  Step VIII Homework

  Get brochures from a travel agent of find vacation advertisements in newpaper and magazines. Next class we’ll do report on how much various vacation cost. You can ask or find the price for various vacation.

  Step IX Blackboard Design

  Section A1

  一、教学目标:

  1. 语言知识目标:

  1) 能掌握以下单词:grow up, com*r programmer, cook, doctor, engineer, violinist, driver, pilot, pianist, scientist, be sure about, make sure

  能掌握以下句型:

  ① ─What do you want to be when you grow up?

  ─I want to be a basketball player.

  ② ─How are you going to do that?

  ─I’m going to practice basketball every day.

  ③ Where are you going to work?

  ④ When are you going to start?

  ⑤ I’m not sure about that.

  2) 能了解以下语法:

  掌握一般将来时态的构成形式;

  3) 用一般将来时态表达将要做的事情。

  2.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对未来的打算,对于将来想要从事的职业也充满了憧憬。 人们以常谈论他们的设想,因此,应通过学*这单元的内容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主动性和学*兴趣,使他们更加有理想,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断努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1) 学*一般将来时态的构成方式。

  2) 学*本课时出现的重点句型,通过在不同情景下运用来熟练运用一般将来时态。

  2. 教学难点:

  用一般将来时态表达自己未来的打算。

  三、教学过程

  Ⅰ. Lead-in

  1. 介绍自己小时候想要从事的职业,由此归纳出以前所学过的一些职业的英语表达方式:

  teacher, nurse, doctor, basketball player, runner, actor, actress…

  2. 询问学生们想要从事的职业,从而引出句型:

  ─ What do you want to be when you grow up?

  ─ I want to be a basketball player.

  3. 学生们看幻灯片,引导学生们进行问答自己将来所喜欢的职业。

  Ⅱ. Presentation

  1. 播放幻灯片,展示一些职业的图片,来引导学生们学*一些新的职业名词:

  com*r programmer, cook, engineer, violinist, pianist, pilot, scientist,…

  2. 让学生们看大屏幕来学*记忆这些生词。

  3. Tell Ss to rank them [1-12]. 1 is most interesting, 12 is least interesting.

  2. Try to remember the new words.

  Ⅲ. Game

  1. Show some pictures in the big screen.

  2. Let Ss guess what he/she does.

  3. Let Ss try their best to guess the job. See which group is the best.

  Ⅳ. Listening

  1. T: Tell Ss to read the words of jobs in the chart. Make sure they know the meaning of the words and sentences.

  2. Play the recording for the Ss to listen and fill in the blanks.

  3. Play the recording again. Check the answers with the Ss.

  4. Play the recording again. Ss listen and match the jobs with activities.

  5. Show the answers on the big screen.

  Ⅴ. Pair work

  1. Let Ss read the model with a partner.

  2. Use the information in the chart of 1b. Ask and answer with a partner.

  3. Let some pairs ask and answer about the chart.

  Ⅵ. Listening

  Work on 2a:

  1. Let Ss look at the pictures below. Explain the activities in the pictures if necessary.

  2. Play the recording for the Ss to listen and check (√) the correct boxes in the picture.

  3. Play the recording again to check the answers.

  Work on 2b:

  1. Let Ss read the chart below. Tell Ss that they’ll listen to Cheng Han’s plan for the future. They should answer the questions:

  “What” means “What is Cheng Han want to be?”

  “Where” means “where is Cheng Han going to work?”

  “How” means “How is he going to do it? ”

  “When” means “when is he going to start?”

  2. Play the recording for the Ss to write the correct answers in the chart.

  3. Play the recording again to check the answers.

  Ⅶ. Pair work

  1. Tell Ss to ask and answer about Cheng Han’s plans using the information in 2b.

  2. Give a model to the Ss.

  3. Ss work in pairs. Try to ask and answer about Cheng Han’s plans.

  4. Ask some pairs to act out their conversations.

  Ⅷ. Role-play

  1. Read the conversations and answer the two questions:

  ① What does Ken want to b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How is he going to do tha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What does Andy want to b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Explain main points in the conversatio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by Hemingway.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此处介词by为“由……所著”之意。再如:a short story by Lu Xun (鲁迅的一部短篇小说),the music by Mozart(莫扎特写的音乐),paintings by Van Gogh(梵高的绘画)等。

  Then you can be anything you want! 那么你就能当上你想做的人了。

  此句的基本意思是you can be anything,不定代词anything指代未来所从事的某一职业,you want用来修饰anything。

  3. Let Ss read the conversation after the teacher.

  4. Practice the conversation with their partner. Then let some pairs to act out the conversation.

  Homework:

  1. Recite the conversation in 2d after school.

  2. 根据图片提示或自己的实际想法编写一个对话。

  --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when you grow up?

  --I’m going to be a/an…

  --How are you going to do that?

  --I’m going to…

  Section A2 (Grammar focus-3c)

  一、教学目标:

  1. 语言知识目标:

  1) 学*掌握下列词汇:college, education, medicine, university, London, article, send

  2)进行下一步复*巩固学*Section A 部分所学的生词和词组。

  3)总结一般将来时态的句子结构,并掌握其在不同句式中的句子结构。

  4) 能够熟练运用一般将来时态的句子来表达自己未来的打算和做法等情况。

  2.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对未来的打算,对于将来想要从事的职业也充满了憧憬。 人们以常谈论他们的设想,因此,应通过学*这单元的内容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主动性和学*兴趣,使他们更加有理想,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断努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1) 复*巩固Section A 部分所学的生词和词组,达到熟练运用的目标。

  2) 能够熟练运用一般将来时态的句子来表达自己未来的打算和做法等情况。

  2. 教学难点:

  1) 掌握一般将来时态的句子结构,并掌握其在不同句式中的句子结构。

  2) 能够熟练运用一般将来时态的句子来表达自己未来的打算和做法等情况。

  三、教学过程

  Ⅰ. Warming- up and revision

  1. Have a dictation of the new words learned in the last class.

  2. Game: Give some riddles on jobs to the Ss. Ss try to guess the job.

  3. Ask and answer what they want to be and how they’re going to do that.

  4. Role-play the conversation in 2d.

  Ⅱ. Grammar Focus.

  1. 学生阅读Grammar Focus中的句子,然后做填空练*。


中图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菁华5篇)(扩展5)

——初中八年级地理教案 (菁华5篇)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西北地区地形图,找出西北地区的范围,并指出本区主要地形组成和主要地形区。

  2.运用地图,让学生掌握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了解该区干旱的表现、形成的原因及变化规律。

  3.分析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对农牧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4.理解人们在干旱环境下,如何因地制宜地利用自然条件。

  教学重难点

  分析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的影响。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一.由位置联想景观导入新课

  1.由区域名称描述大致位置。

  2.联想该区景象:“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黄沙漫漫。

  3.设问:是什么造就西北地区如此独特的自然景观呢?这节课我们就从西北的自然环境来寻找一下答案。

  新课讲授:

  二.草原和荒漠

  (一)地形与位置

  1.多媒体展示西北地区图,找出主要山脉,指导学生概括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概括出本区的位置特点(从纬度、海陆、相对位置分析)。

  2.归纳:该区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长城-阿尔金山脉以北。本区深居内陆,位于我国北部和西北边疆,属于内陆地区。该区面积广大,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尔族自治区、甘肃省大部和宁夏北部。

  3.多媒体展示*地势三级阶梯图、西北地形图,指导学生认识该区所处阶梯及大致海拔,分析西北主要地形及主要地形区。

  4.归纳:该区主要位于第二阶梯,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东部内蒙古高原,西部“三山夹两盆”。

  5.那么,西北的位置特点(远、高、阻、广)对气候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二)气候特点与景观分布

  1.展示*年降水量分布图并提问:西北地区降水的大致范围?

  2.小结:西北气候特点——干旱。

  3.完成P73——P74活动。

  4.归纳: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由东向西变化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5.提问:那么造成西北地区自然景观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

  6.学生回答:深居内陆,离海洋远,降水少,越往内陆走降水越少

  7.教师小结:对,由于西北地区深居内陆,离海洋远,水汽难以到达,所以造成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特征。

  8.转承:干旱的气候对该区的河流产生直接的影响。

  (三)河流

  1.多媒体展示西北地区景观图,让学生体会干旱的自然特征。

  2.教师归纳:西北地区气候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干燥,夏季高温,降水较少。干旱是本区最大的特点,这里河流少、短、多内流河,其中塔里木河是最长的内流河。

  3.承转:那么,干旱的自然特征对西北地区的农牧业有什么影响呢?

  三.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一)牧区

  1.教师讲述:西北地区比较干旱,水资源贫乏,降水难以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只能满足牧草的生长需要。因此西北地区畜牧业发达,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2.读图8.5,找出本区的主要牧区及代表性畜种。

  3.读图8.5,找出贺兰山,引导学生分析西北牧区的地区差异.

  4.小结:贺兰山以东,草原草场;以西:高山牧场。

  5.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可移动的房子——蒙古包”,了解牧民生活居所的特点,理解干旱的自然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6.设问承转:在这样干旱的环境下,是不是除了发展畜牧业,就没有种植业了呢?

  (二)灌溉农业区

  1.教师讲述:水是农业发展的基本自然条件,西北地区水源成为发展农业的制约因素,西北地区那些地方可以发展种植业呢?

  2.读图8.7,找出有水的*原的地区,思考:水源来自哪里?

  3.教师归纳:河水、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

  4.读图8.8和图8.9,认识西北的四个主要灌溉农业区:宁夏*原和河套*原可以引黄河水灌溉,农业发达,有“塞上江南”之称;,甘肃河西走廊和新疆高山山麓的绿洲利用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发展农业。

  5.承转:什么季节冰雪融水最多,当地人民又是怎样利用的?

  6.结合P76-77活动,认识西北地区绿洲农业生产所依赖的水利工程——坎儿井。

  7.讲述:水渠修建利用山麓的坡度,让地下水顺坡而下;暗渠的修建,可以避免宝贵水资源的大量蒸发;竖井便于人们疏通水渠。坎儿井真是保护灌溉、节约用水、防止蒸发的一种好方式。

  8.承转:虽然水源有限,但西北也有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读图8.10、图8.11,了解西北特有光热条件和农产品特点。

  9.小结: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与不利条件。

  【活动】认识西北地区的景观变化规律及原因

  1.读图8.4,将照片与拍摄地连线。

  2.分析造成本区景观变化的原因。

  【活动】认识坎儿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读图8.12,8.13,观察坎儿井的构造。

  2.读图8.13,认识坎儿井的构造原理。

  3.通过坎儿井,了解当地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利用。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教学要求:

  1、加强理论学*,认真学*《*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充分认识到自己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断提高自己全面的素质。

  2、认真学*、领会《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意培养学生的各种地理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调查、运用图表和数据分析等基本方法、地理思维能力、地理探究能力,同时掌握好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3、以教材中的“活动”部分内容为突破口,深入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继承以往教学活动的长处,并不断深化、创新、拓展,形成多种多样的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4、注意建立过程式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发展,给在实施新课程中的每一位学生建立成绩档案,用来记录该学生的地理学*情况,作好整理工作。

  5、将新课程教学实验研究进行反思,整理自己的所做、所思、所想,将自己在这些年的教学工作中的好的做法,符合课程改革的理念的课堂教学或实践活动进行总结、提炼,继续发扬光大,并把它们记录下来,写成教案、活动案例、论文、实验报告等,积累经验,验证《新课程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三、本学期世界地理的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知道有关世界海陆分布、气候和海洋的基础知识,以及世界人口、人种和国家等概况。

  2.使学生知道世界各大洲概况和主要国家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初步掌握学*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3.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地图了解世界各地地理事物的分布,初步学会分析区域地理特征和地理事象的内在联系,从而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学会画简单的世界、大洲、国家的地理略图,学会阅读地理景观图和地理统计图表。

  4.使学生懂得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必须共同保护环境;初步知道世界

  一些国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经验和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以及对外开放意识,培养全球观念。

  四、具体实施

  1.教学中要改变传统地理课程重知识轻方法、重结论轻过程的观念。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体验,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和自身经验出发,观察、发现、了解和研究生活中的地理,并善于在生活中学*和运用地理知识。

  3.引导学生关心现代社会的发展,关注世界的变化,树立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要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作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千姿百态的地理事象、千差万别的地理空间、千变万化的地理演化过程。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深远影响,促进地理学*的革命,为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地理创造良好的环境。

  4.初一每个班级都有个别学**惯较差的学生,这些学生他们或者自身努力但学*比较困难,或者智商不低但学*不努力,或者对老师的教育有反感情绪,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对这类学生给予特别的"关照",生活中要关爱他们,学*中要特别关注他们的一言一行,要从基础抓起,从良好的学**惯抓起,不放弃每一位学生。

  5、教学活动应该是由教学内

  容、学生、教师、教学环境整合而成的系统,不仅要重视学生学*的结果,更应注重师生共同探究新知识的过程,重视学生学*的经历和经验,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通过学*情境的创设、实践环节的开发和学*渠道的拓宽,丰富学生的经历和经验,改变学生的学*方式,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在*时的教学中,我特别强调地理同生活实际的联系,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引导学生把课堂中的地理知识和方法运用于生活实际中去。

  教材分析

  本部分教材是围绕着河湖的基础知识、我国不同类型河湖的特点,以及各自然地理要素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而展开的;

  1、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是:河湖的基础知识,教材采取了以地图叠加文字说明和主图叠加附图的形式,淡化了内外流域的界线,突出了内流河和外流河这一基本概念、内外流域面积的差异及我国的河流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外流区等内容。

  2、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

  (1)能够运用地图与统计资料说明*河湖概况。

  (2)提高学生读图、识图、用图和材料分析的能力。

  (3)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初步学会弄宏观的角度去学*地理,从而培养学生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学情分析

  八年级有45位学生,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掌握了一定的地理学*方法且对地理学*有了一定的兴趣。但是,也有少数同学对地理课兴趣不大,学*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较差。所以本节课要充分利多媒体手段和网络资料对学生进行地理兴趣教育和我国的国情教育是很好的题材,既能提高对地理知识的学*情趣,又能进行爱国主义和基本素养的教育。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我国河湖众多的特点及其河湖在人类活动中的作用。

  2.明确外流区(河、湖)、内流区(河、湖)的概念,以及外、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3.能够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分析河流水文特征及成因的能力。

  2.能够运用地图和统计资料说明*河、湖的基本概况,培养学生归纳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内、外流河的共同水文特征.

  教学难点:

  外、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及其成因。

  [教学目标]

  (一)在法国地图上指出其轮廓特点、地理位置、首都巴黎。

  (二)根据主要河流的流向,判断法国的地势特点。

  (三)根据法国地形和气候特点,归纳该国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四)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法国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文化特征,归纳该国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五)运用资料,综合评价法国的经济和文化特征。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分2个小标题:“欧洲的经济大国”和“文化与旅游”。分别介绍法国的经济特征和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内容。

  “欧洲的经济大国”通过地图和文字材料,叙述法国的基本概况、地势地形特点和气候特点,在此基础上,再介绍法国农业的基本情况和葡萄酒的生产,最后介绍其工业特点。“文化和旅游”部分既是“经济大国”的补充,同时也是法国的特色,教材用阅读资料“艺术之都——巴黎”来说明法国是一个文化大国和旅游大国,培养学生运用资料归纳总结的能力。因此,本节教材的编排结构如下:

  本节教材提供了1幅“法国地形”图和3张景观图。法国地形图设计了6道活动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法国轮廓特点)、定位能力(临海和邻国、城市位置特点)、判断能力(河流流向和地势特征)、归纳综合能力(地形、气候与农业)等;三张景观图分别为“葡萄种植园”、“凯旋门”和“埃菲尔铁塔”。法国葡萄酒行销世界,葡萄种植园风光为其作了注释。凯旋门和埃菲尔铁塔既是法国首都巴黎的象征,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艺术极品。这两幅景观图无疑使我们恍如置身其中,来到艺术之都。

  本节的补充资料对法国的文化和旅游作了详细阐述,除上述两张景观图外,补充资料还列举了众多的艺术景观名胜和绘画雕刻稀世珍品以及时装、香水、艺术表演等,而这些又吸引了世界最多的游客,文化为旅游奠定了基础,旅游又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条件,文化大国和旅游大国相得益彰。

  教学提纲(板书)

  一、欧洲经济大国

  1.概况(面积、人口、首都、地势地形)

  2.气候与农业

  ①法国是欧洲出口小麦最多的国家

  ②葡萄酒畅销世界

  3.工业发达,核电比重大

  二、文化和旅游

  1.接待外国游客人数最多的'国家

  2.旅游业成为经济支柱

  [教学重难点]

  法国的位置、地形特征

  法国农业与气候、地形的关系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具准备]

  法国地形图

  [教学方法]

  读图法、讨论法、谈话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人:

  方案①:出示埃菲尔铁塔图片,设问:“这是哪个国家的著名建筑?”取一瓶法国造葡萄酒,让学生看法语商标,猜测:“这瓶葡萄酒是在哪个国家酿造的?”创设情景,让学生对法国有感性认识。

  方案②:有一位伟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你知道这是谁说的一句名言?他上哪国人?引入法国

  一、 欧洲的经济大国

  法国概况部分:

  1、引导学生在“世界政区图”上找到法国的位置,指出起位置特征:欧洲西部,大西洋沿岸

  2、引导学生观察P81图3-27,观察:法国的轮廓有什么特点?

  (过渡)法国的具**置如何?请同学们讨论完成活动2、3题

  3、学生讨论完成上述问题,而后教师结合板图填注

  4、引导学生观察“法国地形图”上的颜色,得出结论:地形以*原和丘陵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5、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出法国的主要地形区:巴黎盆地和卢瓦尔*原,西欧*原、中央高原、阿尔卑斯山

  (过渡)法国东南高、西北低的地势特点对于法国河流影响较大

  6、引导学生找出法国境内的主要河流名称并分析其流向

  7、在地图上查找法国的主要城市,并分析法国城市分布特点:沿河流、海边分布。

  8、学生阅读教材P81第一段文字,说出法国的面积、人口和首都

  法国农业部分:

  方案①:1.自行设计“法国小麦种植区和葡萄种植区分布图”,引导学生归纳其分布特点:小麦主要分布在巴黎盆地和卢瓦尔*原,葡萄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地区。

  2.设问:小麦和葡萄分布在该地区的原因是什么?指导学生从教材中寻找答案。

  3教师小结法国是欧洲出口小麦最多的国家,巴黎盆地是欧洲重要的小麦产区;法国葡萄酒虽价格昂贵,但畅销世界各地。此方案较适合一般地方学校选用。

  方案②:1、引导学生查阅“欧洲的气候类型图”,找出欧洲西部法国的主要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2、展示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气温曲线和降水资料图,引导学生分析这两种气候的特征。

  3、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册P34法国工农业分布图观察:法国的小麦主要分布在哪里?葡萄主要分布在哪里?

  4、设问:为什么小麦和葡萄分布在这些地区呢?(学生联系气候、地形等因素分析)

  5、教师小结:巴黎盆地和卢瓦尔*原为温带海洋气候:冬季温和,夏季凉爽,气温年较差小,雨日多,日照少,且土地肥沃,地势*坦,适宜种植小麦,而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日照充足,最适宜葡萄的种植。。

  6、小结法国小麦和葡萄酒的生产情况。突出法国小麦和葡萄酒在世界的地位

  法国工业部分:

  1.介绍法国洛林高原的煤、铁矿产资源,可简单介绍其临海型钢铁企业敦刻尔克和福斯。

  2.介绍法国最大的汽车公司雷诺汽车公司和法国生产的“空中客车”宽体客机是世界最先进的客机之一。

  3.介绍法国发电量中核电比重为世界之冠,核电站数量和核电装机容量均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本部分教材可提供给学生的有关数据:①法国国内生产总值仅次于美、日、德,居第四位。②法国进出口贸易额仅次于美、德、日,居第四位。③法国谷物产量次于中、美、俄、印,居第五位,农产品出口量仅次于美国,是世界上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④法国是世界上第四工业大国。⑤法国航空和字航工业、核电设备能力、石油和石油加工技术仅次于美国居第二位。⑥法国是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煤炭进口国。⑦法国95%的水能资源已充分开发利用。⑧法国汽车制造仅次于日、美、德,居第四位。⑨法国葡萄产量仅次于意大利,居第二位。法国葡萄酒产量居世界首位。

  (过渡)法国是欧洲的经济大国。不仅如此,法国经济的强大还体现在文化和旅游上,它有世界上众多的艺术极品,也是世界上接待外国人数最多的国家,旅游成为法国的经济支柱之一。

  二、文化和旅游

  1、由学生阅读材料,分组讨论:a.上述资料,从哪些方面说明法国是一个文化大国和旅游大国?b.作为工业产品的香水、葡萄酒、时装在法国具有显著的文化特色,为什么也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内容?教师对讨论结果中具有独创性的观点应予以鼓励和肯定。

  2、引导学生思考法国作为文化大国,和旅游大国之间的联系是什么。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启示?

  3、学生齐读P82第二段文字,了解法国的文化和旅游

  本节图表指导;

  1.图3-27:①识图定位:法国的六边形轮廓、临海和邻国;巴黎盆地、卢瓦尔*原、中央高原、勃朗峰;巴黎、里昂、马赛等城市。②判断:根据勃朗峰、塞纳河、卢瓦尔河等地理因素综合判断法国的地势地形特点。③归纳综合:地形与气候因素与法国农业之间的关系。

  2.景观图可以图旁配备说明性文字,以小型图片展览的形式介绍给学生,也可补充收集法国的其他艺术景观图片。

  [作业布置]

  略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西北地区地形图,找出西北地区的范围,并指出本区主要地形组成和主要地形区。

  2.运用地图,让学生掌握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了解该区干旱的表现、形成的原因及变化规律。

  3.分析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对农牧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4.理解人们在干旱环境下,如何因地制宜地利用自然条件。

  教学重难点

  分析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的影响。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一.由位置联想景观导入新课

  1.由区域名称描述大致位置。

  2.联想该区景象:“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黄沙漫漫。

  3.设问:是什么造就西北地区如此独特的自然景观呢?这节课我们就从西北的自然环境来寻找一下答案。

  新课讲授:

  二.草原和荒漠

  (一)地形与位置

  1.多媒体展示西北地区图,找出主要山脉,指导学生概括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概括出本区的位置特点(从纬度、海陆、相对位置分析)。

  2.归纳:该区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长城-阿尔金山脉以北。本区深居内陆,位于我国北部和西北边疆,属于内陆地区。该区面积广大,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尔族自治区、甘肃省大部和宁夏北部。

  3.多媒体展示*地势三级阶梯图、西北地形图,指导学生认识该区所处阶梯及大致海拔,分析西北主要地形及主要地形区。

  4.归纳:该区主要位于第二阶梯,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东部内蒙古高原,西部“三山夹两盆”。

  5.那么,西北的位置特点(远、高、阻、广)对气候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二)气候特点与景观分布

  1.展示*年降水量分布图并提问:西北地区降水的大致范围?

  2.小结:西北气候特点——干旱。

  3.完成P73——P74活动。

  4.归纳: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由东向西变化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5.提问:那么造成西北地区自然景观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

  6.学生回答:深居内陆,离海洋远,降水少,越往内陆走降水越少

  7.教师小结:对,由于西北地区深居内陆,离海洋远,水汽难以到达,所以造成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特征。

  8.转承:干旱的气候对该区的河流产生直接的影响。

  (三)河流

  1.多媒体展示西北地区景观图,让学生体会干旱的自然特征。

  2.教师归纳:西北地区气候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干燥,夏季高温,降水较少。干旱是本区最大的特点,这里河流少、短、多内流河,其中塔里木河是最长的内流河。

  3.承转:那么,干旱的自然特征对西北地区的农牧业有什么影响呢?

  三.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一)牧区

  1.教师讲述:西北地区比较干旱,水资源贫乏,降水难以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只能满足牧草的生长需要。因此西北地区畜牧业发达,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2.读图8.5,找出本区的主要牧区及代表性畜种。

  3.读图8.5,找出贺兰山,引导学生分析西北牧区的地区差异.

  4.小结:贺兰山以东,草原草场;以西:高山牧场。

  5.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可移动的房子——蒙古包”,了解牧民生活居所的特点,理解干旱的自然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6.设问承转:在这样干旱的环境下,是不是除了发展畜牧业,就没有种植业了呢?

  (二)灌溉农业区

  1.教师讲述:水是农业发展的基本自然条件,西北地区水源成为发展农业的制约因素,西北地区那些地方可以发展种植业呢?

  2.读图8.7,找出有水的*原的地区,思考:水源来自哪里?

  3.教师归纳:河水、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

  4.读图8.8和图8.9,认识西北的四个主要灌溉农业区:宁夏*原和河套*原可以引黄河水灌溉,农业发达,有“塞上江南”之称;,甘肃河西走廊和新疆高山山麓的绿洲利用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发展农业。

  5.承转:什么季节冰雪融水最多,当地人民又是怎样利用的?

  6.结合P76-77活动,认识西北地区绿洲农业生产所依赖的水利工程——坎儿井。

  7.讲述:水渠修建利用山麓的坡度,让地下水顺坡而下;暗渠的修建,可以避免宝贵水资源的大量蒸发;竖井便于人们疏通水渠。坎儿井真是保护灌溉、节约用水、防止蒸发的一种好方式。

  8.承转:虽然水源有限,但西北也有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读图8.10、图8.11,了解西北特有光热条件和农产品特点。

  9.小结: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与不利条件。

  【活动】认识西北地区的景观变化规律及原因

  1.读图8.4,将照片与拍摄地连线。

  2.分析造成本区景观变化的原因。

  【活动】认识坎儿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读图8.12,8.13,观察坎儿井的构造。

  2.读图8.13,认识坎儿井的构造原理。


中图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菁华5篇)(扩展6)

——政治八年级上册教案 (菁华5篇)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把握*等的内涵,知道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等的;懂得什么是尊重,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教育学生在生活、学*中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初步形成*等待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树立*等意识 学会尊重。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等和尊重的关系 尊重的外延。

  导入新课:在我国历代的农民起义中提出了“均贫富,等贵贱”的口号;*代资产阶级思想家也提出了民主、*等、天赋人权的思想。其实,在我们当今社会里,人人都是*等的,都经该彼此尊重。今天我们学*第三框题 *等尊重你我他。

  一、人生而*等(板书)

  活动:*的故事

  目的: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人与人之间是*等的,应该彼此尊重。

  要求:阅读*与普通工人的故事,分组讨论:

  1、*与普通工人的故事说明什么?

  2、如何克服盲目的“优越感”与“自卑感”?

  3、人与人之间的*等集中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树立*等意识?

  学生发言,教师小结:人与人之间的*等集中表现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等。尽管每个人的境遇和社会地位不同,但是人人都是*等的,这种*等应该得到充分尊重。我们要向*学*,*等待人,尊重他人,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提问:我们能否以貌取人?你与人交往看重什么?为什么?

  教师小结:同学们讲得很正确。我们的相貌是父母给的,我们不能选择,但是我们的言行是可以选择的,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是由我们自己做主的。我们不要因为自己有某些优势而自傲,也不要因为自己有某些劣势而自卑,一个人美不美、能否得到别人的尊重,不在于相貌,而在于他的行为。

  *等是人类进步的表现。*等待人、尊重他人,我们绝不能忽视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残疾人就是其中之一。

  活动:*等对待残疾人

  目的:认识弱势群体,*等对待那些处境不利的人。

  要求:阅读材料,分析讨论:

  1、你怎样看待个别同学的行为?他们的行为会给别人带来什么伤害?

  2、社会上哪些人的*等权益最容易受到侵害?

  3、在我们周围还有那些弱势群体?

  4、要帮助的人,我们能够做些什么?

  二、尊重从我做起(板书)

  如何学会尊重?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

  第一、尊重他人(板书)

  活动:一支铅笔的故事

  目的:使学生懂得每个人都是独立存在的富有尊严的个体,受到别人尊重是人的基本权利。

  要求:阅读材料。思考企业家对小商贩表示尊重的内在原因。讨论对待不同类型的人,如何表达自己的尊重。

  教师小结:人们需要相互尊重的,受到别人尊重是人的基本权利。尊重他人要求我们做到礼貌待人、*等待人、诚信等人、友善等人,充分理解他人。

  第二、尊重社会(板书)

  教师出示一些在公共场所不文明的行为,提问:这些人的行为正确吗?为什么?我们如何做到尊重社会?

  学生回答,略。

  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尊重社会就是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做到尊重道德,遵守法律。遵守规则时尊重社会的底线,也是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

  第三、尊重自然(板书)

  提问:

  1、如果你每天进教室,教室里纸屑遍地,桌凳横倒竖歪,你是什么心情?

  2、如果你处在优美、安静的环境中又是什么样的心情?

  3、我们应该如何尊重自然?尊重自然的核心是什么?

  教师小结:人类是离不开自然的,我们不能做自然的奴隶,也不能做自然的主人,要做自然的朋友,与自然和谐相处,要爱护自然,保护自然。

  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这一课的学*,使我们清楚的知道了对人的尊重包括尊重人的生命、人格、隐私、选择;*等是人类进步的表现;了解了人人*等、*等待人、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的重要性。我希望在今后的生活当中,我们每一位同学能够把这些正确的做法落实到行动中去,只有我们人人这样去做社会才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课堂练*:

  见练*册。

  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能力目标:正确认识自己主人翁地位的能力;分辨公民和人民的能力;认清公民可以享有的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的能力;提高正确行使权利的能力;自觉遵纪守法,学会寻求法律保护。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和我们是*公民的自豪感。在行使权利时,不能我行我素,要重视他人的权利,要维护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要遵循法定程序和法律规定。

  ★重点和难点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

  ★课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布置学生翻阅宪法第二章,了解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请学生搜集不正确行使权利的案例,并指出这样做的后果

  ★教学方法:情感激励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导入:

  书本田甜的案例导入。从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公民享有的权利是广泛的。学生讨论完成书本的填空,回答书本的问题:

  1、这些权利对她有什么好处?你认为我们还应该享有哪些权利?

  新授:板书二、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

  (一)公民权利的广泛性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内容(宪法规定的9点),请同学们齐读,老师做简单解释。

  (二)正确行使权利我们已经知道公民的权利是广泛的,但是要注意,权利多并不意味着可以滥用权利,我们要正确行使权利,不正确行使,可能就会作出违法甚至犯罪的事情。先让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1、学生阅读书本冯某养狗的案例

  2、提问:

  (1)在都市生活的冯某由养狗的权利吗?(有)

  (2)冯某不文明养狗侵犯了邻居和其他居民的哪些权利?(休息权、环境权、人身权)

  (3)你认为文明养狗应注意什么?(冯某养狗不应该损害他人的休息权、环境权、人身权。进而提升为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他人的权利,对他人权利的侵害,就是对自身权利的侵害。应该在不损害他人合法权利的前提下,行使自己的权利,满足自己的需求。)

  结论1: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作简要解释)

  3、学生阅读书本非典的案例

  (1)提问:蒋某的所作所为是在正确行使言论自由吗?其危害是什么?通过讨论师生达成共识,

  结论2:

  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权益。

  4、学生阅读书本造纸厂厂长的案例

  (1)提问:诬陷别人,属于言论自由吗?诬陷别人,于人于己于社会有什么危害?(重点讨论)

  (2)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自由。任何自由都是有限制的,都要受法律的制约。

  结论3:

  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2、学生阅读书本球迷打算的案例

  (1)提问:这些球迷将要实施的行为,受法律的保护吗?(学生辩论方式展开讨论)

  (2)帮助学生认识行使权利必须采取合法方式,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

  (3)引导学生全面看问题,即一方面看到这是爱国的情感和表现,对此应充分给予肯定;另一方面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得到批准方可采用方式表示庆贺,得不到批准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表示庆贺。

  (4)了解相关链接关于*法的规定结论4: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6、学以致用

  (1)学生阅读老吴家和小辛父母的案例

  2)学生回答书本问题,教师检查掌握知识的情况。小结:通过学*,我们知道了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但是在行使权利的时候要注意哪些方面?(四个方面,即四个结论)。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每个家庭成员的责任,并承担起自己的对家庭的责任,培养学生权利与义务的意识。

  2、能力目标:通过活动锻炼学生与家长沟通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和分析判断的能力。

  3、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情感,对于“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家庭的温暖

  <三>、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小时候与家人的合影;

  和父母一起回忆在你们的家庭生活经历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如生病、惹祸、比赛成功等)是什么?父母当时是怎么做的?

  四、教学过程:

  课前导入:展示学生小时侯与家人的合影,分别请大家来猜一猜照片上的人是谁?

  【点明课题】:《我爱我家》

  活动一:“我说我家”。

  我们每个人都有“家”,每个“家”都是不一样的,在每个人的“家”里都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故事。所以今天的第一个活动叫“我说我家”。

  【过渡】:对于“家”,我们是不是还有其他更深的认识呢?

  活动二:“家”是什么?

  请大家用一句话把你对“家”的认识概括出来。学*小组先交流,然后课堂上发言。

  教师把学生发言记录在黑板上,然后和学生一起概括。

  【小结】:“家”是情感的栖息地;天然学校;经济物质来源;娱乐天地;发展大本营。

  活动三:听“丢丢的故事”(材料)

  小组讨论:

  A、你认为丢丢有家吗?

  B、丢丢的爸妈爱她吗?(爱是一种责任。不仅是道德的要求,也是法律的规定,不履行抚养义务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活动四:我们每个家庭成员在家庭中都有责任。下面就来说说各自的责任吧!(课本P8)

  【总结】: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的港湾和第一所学校;父母是我们最亲的人,

  也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在家庭中,我们尽享亲情和温暖。希望同学们在享受家庭温暖的同时,不要忘记献上自己的一份爱,承担起自己对家庭的责任。

  7、【作业】:给父母的一封信寄言——在感激父母养育、理解父母心情的基础上,把你最想对父母说的话写出来。(对父母的感谢;心里话;对父母的祝福或期望等)

  (材料)丢丢的故事

  丢丢的父母嫌她是个女孩儿,出生以后就将她寄养在外婆家,很少过问,也不负担抚养费。随着丢丢一天天长大,外婆家的生活越来越困难。丢丢长大懂事了,自己向父母要抚养费,可他们总是搪塞推诿。丢丢只好到法院起诉,法院只好判决其父母补偿外婆多年来的抚养费,并定期支付丢丢的抚养费(含教育费用),直到她有独立生活能力时为止。

  问题:

  1、你认为丢丢有家吗?

  2、你认为丢丢的爸妈爱她吗?(爱是一种责任。不仅是道德的要求,也是法律的规定,不履行抚养义务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学*目标:

  1、懂得孝敬父母既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

  2、学会与父母一起分担家庭的责任。

  学*重点:

  孝敬父母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学*难点:

  主动承担家庭责任。

  教学课时:

  一课时

  知识链接:

  洪战辉,河南省西华县人。湖南怀化学院03级学生,中南大学在读大学生。因带着捡来的妹妹艰难求学12年,20xx年,被评为感动*十大人物之一,成为时代偶像。

  1994年,洪战辉的父亲突发间歇性精神病,造成妻子受伤骨折,女儿意外死亡,家里欠下巨债。随后,父亲又捡来了一个和女儿年龄相仿的女婴。面对沉重的家庭负担,母亲离家出走了。年仅13岁的洪战辉,默默地挑起了伺候患病父亲、照顾年幼弟弟、抚养捡来妹妹的家庭重担。这副重担,对于成年人来说尚且不易,何况一个10多岁的孩子!但洪战辉没有退缩,一挑就是12年。为了挣钱养家,他像大人一样,做小生意,打零工,拾荒,种地。他利用课余时间卖笔、书、磁带、鞋袜,在学校附*的餐馆做杂工,周末赶回家浇灌8亩麦地。在兼顾学业和谋生之时,他牺牲了几乎所有的休息时间。为了带好捡来的妹妹,洪战辉费尽心血。每天晚上,他都让妹妹睡在内侧,以防父亲突然发病伤及妹妹。妹妹经常尿湿床单、被子,他就睡在尿湿的地方,用体温把湿处暖干。从高中到大学,他将妹妹一直带在身边,每天都保证妹妹有一瓶牛奶和一个鸡蛋,自己却常常啃方便面。在怀化念大学的日子里,他安排妹妹上了小学,每天不管学*多忙,都坚持接送妹妹,辅导妹妹功课。

  预*导航:

  1、作为父母,他们并不求回报;作为子女,我们也无以为报,只求与他们、。

  2、生活顺利的时候,我们一起分享、和;生活困难的时候,我们也应该一起。

  3、做子女的不仅要和父母一起过顺畅的日子,有时还要分担家庭的,与父母共同面对风浪。

  学*过程:

  激活思维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