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优秀优选【5】篇

首页 / 读后感 / |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优秀 1

  ”哲学“这个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似乎不够了解,它却充满神秘色彩。而它在我心中是个很崇高,很神圣,同时也是一个含义深厚的词。假期我在家中反复的看这本书,但总是感觉不太明白,似懂非懂。哲学它是一个充满科学权威的领域,令人仰视它。许多事情学了哲学才能真正明白;学了哲学可以使人变得聪明,脑子活、眼睛亮、办法多”,“不管什么时候、干什么工作都会给你方向、给你思路、给你办法”。所以哲学给人带来的魅力是无穷的。

  读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从宏观上对中国哲学从古至今的发展有了认识,原本的一些困惑也逐渐有了答案。任何事物都有个起源,中国人的思想也不例外。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知道了人们常说的哲学是让人聪明而有智慧的学问,这种说法是学*哲学的'最大误区。因为没有学过哲学的人并不一定不聪明,而学过哲学的人也并不一定就聪明。事实上哲学是让人知道自己没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热爱智慧的学问。学*哲学就是“上路”。踏上爱智慧的思想之路。哲学史的学*过程就是与前人在思想上进行对话的过程。因为尽管哲学家已经不在,但是哲学家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却永远不会过时。他们为后人提供了各种各样可供选择的可能方式。放假的时候,爸爸也推荐了这本书给我。当时很不了解,觉得这本书很枯燥很乏味。可能现在的我们对读懂这本书很难,但是我们可以领略到哲学的庞大气场和魅力,它可以让我们懂得很多做人做事的根本原理。能够提升我们的价值观和扩宽知识面。

  书中说,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书中还说,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须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面对压力与日俱增、经济急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面对期望与现实的强烈冲击,我们很多人无法在疲惫与焦躁中寻找到内心的安宁。书中说:“教的作用,就是使人吧事实上已经不同程度上在做的事做完全……一个人若是把他所明白的完全做到了,他就是圣人。”这一个看上去似乎不高的要求正凝聚了千百年来君子修身的理想。该做的事完全做到了,即使是最*凡的事,做“完全”了便是至善,在我们的心中就不会再有遗憾,也就不会再有失望。我想,到了那时,我们的教学中也就不会存在“好生”与“差生”的概念了。

  我很感激这本书,因为它激活了我的思想,它让我认识到即使是在这样一个学生时代,但仍然需要了解哲学。因为哲学是最具条理化和反思性的思维活动,它可以帮助我们整理纷乱的思绪,寻觅萌芽中的未来希望。,在其中我们也可以学会

  我很庆幸我能读到这本书,它让我的灵魂得到了一次洗礼和净化。也让我真真的了解了哲学。虽然不是很明白,但也让我受益匪浅。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优秀 2

  一、 本书简述

  这本书从结构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中国哲学的研究对象,背景、方法论进行了分析;第二部门按照时间顺序对先秦诸家开始到新道家、新儒家、佛教思想等主要观点和相互之间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对西方哲学对中国哲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本书进行了总结,

  二、 收获和感悟

  一是以人为本。作者介绍哲学是对人生的系统的反思的思想。这和以往接触的哲学不同,以往学*的哲学中,强调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等问题,过于抽象,很难和个人生活联系起来,并和自己的人生意义联系起来。而从对人生的系统反思这个角度出发,让我们对哲学的功用和意义有了深刻的了解。特别是对人的四种境界的划分,让我们对哲学的妙用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二是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做过人生的反思和总结。如年末,对自己一年的生活、经历的事情、阅读的书籍等等进行总结。发现其中的问题,进行下一步的计划,但很多这种反思总结中,多数流于流水账,对为啥这样做?这样做是受何种观念影响?这种观念从何而来?都知之甚少。

  三是发现每个人受固有环境和社会流行观念的影响巨大。例如中国农业社会的特点,让中国人喜爱直觉思维,比如我们的绘画、我们的音乐、书法,都是世界直接形式的模仿。思想中的中庸,否极泰来等观念,都和中国农业社会的生活方式有紧密联系。

  这不仅让我们反思,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受什么观念的影响。或者说,是什么观念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我们已经知道我们的生活方式,其在历史上,已经有千万次人都经历过了,但如何才能发现自己观念的局限性?如何知道是那些观念在影响或决定我们的`生活呢?

  四是如何改变自己的观念,这里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格物致知,就是每天学*新的知识,一种是领悟,真诚地去做事,达到心和宇宙统一起来,所谓致良知的方法,一种是敬,抱持者对世界的敬爱的态度,来生活。

  例如前一阶段看一本书上,一个志愿者到利比亚去工作,通过其工作经历,他人生的观念发生很大的变化,已经不局限于单纯的原来,医院、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方式;()他在了解这个世界的过程中,观念已经发生很大变化。

  五是哲学为啥重要。哲学就是通过思维找基本规律。哲学是最高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下面还有N层的东西,如基本方法、普遍方法、逻辑、技能等。学*哲学就要以兴趣和实用为导向,定下你的目标,要让哲学成为你的思考方式,想要让自己具备触类旁通、解决问题、正确决策、创新等重要能力,非读哲学不可。

  例如,我们学*数学就知道,数字是一种抽象,函数是对数学规律的抽象,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建立数学模型,这是另一层次的抽象,在此基础上,还有数学哲学和系统动力论,是对数学的更高层次的抽象。

  七是学*哲学的方法

  认识哲学,了解哲学,懂得哲学的体系和逻辑原理,并将这一原理运用到实际的思考之中。学*哲学需要技能+意识+学*材料。如批判性思维是意识的储备,可以帮助你迸发学*热情,形式逻辑是技能的储备。

  如在管理理论学*中,通过管理理论的发展,可以在理论中找到共同之处,看到人的思维的轨迹;如我们可以发现杜邦分析和麦肯锡方法对应的形上学;罗杰斯的心理咨询方法对应的存在主义‘达尔文的系统动力论对应的马克思等等。在设计研究中,有设计方法论,仿生设计学等等。再如笛卡尔建立了普遍数学,只以顺序和量化关系为考察对象

  八是新学到的一些哲学知识。一是 哲学的方法论,负的方法,和正的方法,其中正的方法,是数学的方法、逻辑分析的方法;负的方法是采用不是什么的方法。由于哲学的反思的性质,它最终必须思想从逻辑上说不可能成为思想的对象的“某物”。这种思想对象用负的方法可能更加清楚。二是 中国哲学中的修养方法,无外乎诚和敬。通过诚对待思想,敬对待世界的终极理念,来不断完善自己,实现天人合一的。三是哲学的根本之争,是观念论和实在论的争论;

  三、 精华摘录

  P2 哲学家必须对于人生反思的思想,然后有系统地表达他的思想,人生论、宇宙论、知识论都是从这个类型的思想产生的;

  P4 哲学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指关于实际的信息),而在于提高精神的境界,达到超乎现世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的价值;

  P6中国哲学的价值在于,成为圣人,圣人的最高成就是个人与宇宙的同一;

  结庐在人间,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P24 中国哲学的方法论,概念的类型有两种,一种用直觉得到;一种用假设得到的;直觉得到的概念有三种可能的类型,已区分的审美连续体概念,不定的或未区分的连续体概念,区分的概念

  P43孔子强调仁和义。义是指事之宜,即应该;仁强调,不光是指魔一种特殊德性,而是指一切德性的总和;

  忠,肯定方面是指己之所欲亦施于人;否定方面是指,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知命,是指承认世界本来存在的必然性,对于外在的成败也就无所萦怀;

  P47孔子三十而立,是指他这时候懂得了礼,言行都很得当;四十而不惑,是指他这时候已成为知者,50,60而知天命,是指认识到超道德的价值。

  P82惠施 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发现了超乎形象的世界;

  P103 获得幸福的方法庄子,自由发展我们的自然本性,可以使我们得到一种相对幸福;

  圣人由于对万物自然本性有理解,他的心就不受世界变化的影响。用这种方法,他就不依赖外在事物,因而他的幸福也就不受外界事物的限制;可以说已经得到绝对幸福。

  P153 法家韩非子。势:是指权利,权威;法:是指法律法制;术是指办事用人的方法和艺术,也就是政治手腕;

  P222 新道家。圣人高度理解万物之性,所以他的心不受万物变化的影响。他以理化情

  P232 佛学的一般概念,宇宙的心的概念,和形上学的负的方法;

  觉悟的确切意义。是指个人与宇宙的心的统一,或者说与所谓的佛性的同一;

  中道宗的方法,所谓二谛义。第一层次,普通人以万物为实有,而不知无。第二层次,说万物是有,但是说万物是无也是片面的;事实上,有就是无;应当说不片面的中道,在于理解万物非有非无;第四层次,中道在于不片面,意味着进行区别,而一切区别的本身就是片面的。

  这个否定一切,就可以达到庄子哲学中的坐忘,佛家称之为涅槃;

  P267新儒家。自然界的规律是不是人心(或宇宙的心)创造的;这历来是柏拉图的实在论和康德的观念论争论的主题

  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

  廊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时豪雄;

  哲学的推理,形上学的推理,其出发点是经验中有某事物存在。

  哲学史对于人生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由于他的反思的性质,它最终必须思想从逻辑上说不可能成为思想的对象的“某物”

  人生的境界。可以概括为四个,自然境界。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他社会的风俗*惯。、功利境界。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

  道德境界。还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踏实社会的一员。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情;天地境界。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优秀 3

  中国哲学起于“农”,祖先们在春种秋收的自然规律中觉醒,寒来暑往,日月盈虚,于是便有了“反者道之动”,进而完善出了“中庸之道”。这个理论贯彻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于是我们格外重视此间原则,在繁盛时不忘谨慎常存,在黑暗时不忘静候光明。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句话出自老子《道德经》的第四十章,意思是说道的运动循环往复,道的作用微妙柔弱。此句基本上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物极必反,另一个是相反相成。

  中国传统文化中,各类事物的究极之境终归都是返璞于自然。譬如书法,初学者起先临摹名家,按照约定的章法规范去练*,而*到最后,待你忘了这些条框约束,于手中纸笔浑然一体,才真正做到了炉火纯青。再譬如写作也是一样,好的文章绝非华美辞藻的堆砌,而是以简洁清晰的叙事,浑厚深邃的思想流传于世。杜甫堪为诗圣,便是他那朴实而真挚的诗文,没有任何金雕玉饰,却是字字滴血字字含泪的真大义。

  这便是中国人讲究的“物极必反”,因此我们的中庸之道讲究凡事总要差那么一点,“不及比太过好,不做比做得过多好”;因此我们才觉得“大成若缺,大盈若冲”,我们才会提出“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的道理。也正是因此,中国文化才更加强调谦逊和低调的美好品质。

  中华民族有着有异于其他民族的坚韧,这也和中国哲学的发展密不可分。在天灾人祸面前,我们坚信千百年前祖先的智慧教诲。“相反相成”便是告诉人们,你得先俯下去,为了更好地勃发。无论说天人合一,内圣外王,还是儒道互补,中国传统文化究其主旨都离不开正反比较的叙述。智慧哲人们总能从两个相对立的事物中找到关联,不是非黑即白,而是相反相成,这才是中国哲学要义。

  “物极必反,相反相成”,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可以用矛盾的观点来解释。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极必反。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这就是相反相成。相比于西方哲学用大量的.定义去阐述这个道理,中国哲学家们用更简练,更灵性的方式记录了这个源于天地自然的哲学观念,即“反者道之动”。在思考人于宇宙关系的过程中,很明显,这种起源于直觉的暗示的确为中国哲学的发展提供了一条笔直而明确的捷径。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优秀 4

  冯友兰先生系上世纪中国知名的哲学家。初读冯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是四年前吧,因内容与先前所读的哲学迥异,再加之有大量生涩的古文,所以就放下了。在读《南渡北归》时,方知冯先生1924年始清华大学哲学教授,后到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新中国后冯在清华大学任教,涉及诸多相关内容。*段重读《南》书时,尾部出现一段梁漱溟先生评价冯先生的话,让我十分警觉。称冯友兰曾经谄媚过**,冯的品行是墨家,实践的是功利主义。将我对冯先生博大的哲学、国学知识和文人独具品格的崇拜,从高空跌落谷底。先不说冯先生在那个特殊年代,放弃了文人独立自由的品格,谄媚**,出于什么目的,冯先生在上世纪中国哲学界当属大咖级的地位,这是不争的事实。他的哲学思想一定有可读性,就再次捧起了这本《中国哲学简史》。为了便于印证或纠偏,同时在读希金斯的《世界哲学简史》。

  西方人说中国古时有哲学思想,但没有哲学家。那么,古时希腊知名的哲学家有柏拉图及其师傅苏格拉底和学生亚里斯多得三人。冯友兰先生从希腊和中国在地球所处的位置进行了分析。他说:希腊是海洋性国家而中国是大陆性国家。海洋性国家崇尚贸易,追求利润。随利而逐的个性荡漾着*等和自由。而大陆性国家的中国,以农为本视商为末,重本抑末鄙视商业。那么,我可不可以这样认为,由于土地固定的羁绊,形成以家庭为单元,世代家族相伴诞生的是森严的长幼尊卑等级观念。当时,耕种土地是非常依靠经验相传,看天的营生。而哲学思辨恰巧是无需经验积累的心智活动。遵循传统,恪守春生夏长秋收冬储的四季交替,由此自然会出现“君臣、父子、夫妻”和“仁、义、礼、智、信”的“三纲五常”。无论儒家的孔子还是道家的老子为了扬名立业,只能顺应国家和民生大的'环境,研究相适应的哲学思想。

  儒家顺应的是“治国”和“*天下”,道家顺应的是“修身”和“齐家”。至此,中国古时哲学思想多了低头研思具体的人间实事,少了仰望星空思考上帝和来生轮回无形无影形而上的层面。这种农业民族的特性,也许就是有哲学思想没有哲学家的重要成因。这一结论可能有些牵强,但这个成因于我十分重要,先前一直困扰着我,或许是读这两本书的收获之一。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优秀 5

  看《中国哲学简史》看的非常吃力,不要说能读到什么,有什么领悟,能把这本书大致浏览一下翻一遍,都是件痛苦的事情。看这书最大的感觉就是,在这书之前,应该对百家各自的书籍有过涉猎,不然只是看对百家的归纳总结和评论,会让人措手不及,眼睛和心灵都饱受折磨。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对儒家和道家稍微熟悉一点,是当年高考奠定的基础,为了高考,对《论语》、《孟子》、《庄子》的内容都有较为认真的学*,所以读这些的时候,感觉像遇到老熟人,至少知道其中大意和主旨。看了本书之后,发现自己以前的理解更加片面一些,没有将儒家作为一个体系去理解那些内容,更多的只是从字面意思去了解儒家思想。一个是从面到点的分析,一个是从点到面的探索,两个不同的境界,所探究出来的深意当然不可相比。比如“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以前理解的小人,会跟现今社会上通俗理解的小人混为一谈,虽然知道这两个小人肯定不是一个意思,但我猜想现在通俗理解的小人,应该很大缘由是从这引申过去的。读完这本书我更加理解了这小人的含义已经此话的缘由。在儒家体系,遵循的是三纲五常(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的伦理关系,而各阶级有有不同等级的,按照士、农、工、商各自排序。而小人是*民老百姓,是不在这序列以内的,他们没有获得教育的资源,不知道深明大义为何物,唯利益而趋,女子也是如此。所以孔子说,不要跟女子和小人讲道理,是讲不通的`。

  喜欢冯老对哲学的态度。一直以来都觉得高深莫测,哲学是可以给人新的知识的。但冯老说,哲学不是增加积极的知识,而是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的价值。这样,我感觉我对哲学可以更加大胆一些,应该不会将其束之高阁。

  看完这本书,感觉更多的是对中国各种文化的一种解析、概括,而这些影响着每一位中国人的所思所想、处世哲学,有人认可儒家克己复礼,有人喜欢道家洒脱随心,有人喜欢名家善于辩论,也有人崇拜心学内圣外王。不同的思想会造就不同的人生,哪个信仰的多些,人生哲学就会往那个方向多靠一些。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优秀优选【5】篇扩展阅读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优秀优选【5】篇(扩展1)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菁选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1

  哲学是什么?小时候,我完全没接触过,感觉它就像是人们经常谈论的那些很厉害的东西。现在,我依然不懂哲学是什么,总以为它太难,太深奥了。几周前,老师让我们读《中国哲学简史》,我想从中找到我想要的。

  我花了三个星期读完了这本书。刚读时,觉得挺乏味的,完全不理解其中的大道理,但当老师推荐我们“啃”读之后,我才发现这本书的奥妙所在:它所说的许多观点和理论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是相吻合的,非常神奇,细细阅读之后,感觉这本书还很有韵味。

  所谓“儒道互补”,就是做到既出世又入世。人类一生下来就会融入社会这个集体,在现代这个华灯璀璨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总要比人与自然间的相处多得多,所以处理人际关系就显得尤其重要。在我看来入世虽然肤浅,却实用,出世虽然会获得所谓的最高成就,但那是虚无缥缈的。但也不是说出世就毫无意义,毕竟人和其他动物一样都会有生老病死,喜怒哀乐。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需要自我安慰,支持和鼓励。这些都是心灵上的,是儒家思想所做不到的。我们要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就好比我们现在努力学*,为的是以后能在这个社会生存下去。

  但学*的同时我们也要坚守本心,不卑不亢不骄傲。当你不过于追求功名利禄,每天过得充实满足的时候,你就成功了。

  这本书中还有许多哲学道理,等待我们去理解,同样,这个世界也还有许多的哲学,等待我们去思考,去探索。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2

  冯友兰先生说过,他对哲学的理解便是对人生系统的反思。人若是活着,那必定会思考,而这种思考就是反思。

  中国有许许多多的哲学家,之所以被称为哲学家,是因为他们都对他们的人生进行了系统的反思。如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他对自己一生的教学、人生探索进行反思,最终才有了《论语》这本儒家经典。

  道家老子认为:一个人如果想要成就某件事,他就要把自己放在成就事情的对面;如果他想保持任何事情,就要承认在事情之中已经有了它自身的对立面。这是老子对为人处世中总结的道理。

  反思是促进思想的原因。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颁令以儒学为国家正统之学。而儒学也吸收了不少其他各家的思想。汉武帝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是因为他对儒学进行了思考,所以儒学才得到了大的弘扬。

  反思亦是成功的果实。牛顿会发现万有引力,那是因为他思考了为什么苹果会砸中他,而不是飞上天。若是没有思考,又怎会成功?

  人生亦如此,没有反思的人生是无色的,就如阴雨的天空,没有太阳的'照耀变得灰蒙蒙的,没有亮丽的光彩。

  可见,反思对于我们来说有多么重要,从出生起一直到死亡的那一秒,我们的大脑都是在思考的。尽管细微,但它却证明了我们的生命存在! 书的最后一句话让我感触很深,“人往往需要说很多话,才能归入潜默。”都说沉默是金,而在成为“金”之前,必定会不沉默,甚是疯狂。在光鲜艳丽的成功背后,必定要尝尽苦难,历尽黑暗,这样才能最终抵达成功,拥抱光明。

  冯友兰先生写下这句话的时候,也有思考,而我在赏析这句话的时候,也有思考。这足以说明,人们说每一句话,写每一个字都是会思考,反思的。

  总而言之,反思必定会是人生中最重要的!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3

  古人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但我刚看到《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时却没有什么感情。书的封面是米白色,上面有金色的“冯友兰作品精选”七字,很普通,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宁静,*淡。书在手里没有什么感觉,就匆匆放进抽屉,直到阅读课时才拿出来,当时记得还是现场拆封面。

  读这本书的最初感觉是无聊,可以用“好看的想让人睡觉”来形容。书里面有一些是引用古文,没有给你注释,让你自己思考,第一次看着差点睡着了,并没有沉浸在书中的海洋里。就像生物老师说的:“书中的每一个字都认识,都拼在一起你便不知。”哲学也是这道理,因为从来没有读过这本书,感觉很陌生。

  书中的`许多观点令我佩服,就像书中所说的:“哲学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它是生命的体验。”它告诉我们需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用新的眼光来认识哲学。在宇宙间,万事万物存在都有它的理由,我们应顺应自然,明白宇宙的每一事物存在的缘由。

  要说不喜欢这本书那是不可能的,议论中夹着少许的描写,内容显得并不太枯燥。但因为书中还有许多古文,看不懂,爱恨有加。书中讲述了许多哲学,儒家、道家、法家……不止国内的,还有国外的,甚至贯穿整个世界。真是太奇妙了!

  哲学是什么?一切源泉来自哲学,这本书有太多太多值得我们谈论的东西。例如:“人没有私欲,他的内心像一面明镜。”这句话警醒我们:把自己的内心磨砺得像明镜一般,时刻提醒自己不犯错误,明白自己所做的一切,不被心中的贪婪所迷惑。

  书中精华太多,多得我们都不知从何处说起;哲学的应用范围太广,大到国家大事,小到生活琐事,简直无所不包,是天地间最大的学问,值得我们一生去追寻!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优秀优选【5】篇(扩展2)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范文10份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1

  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静默。哲学的任务不是增加实际上的知识,而是提高精神的境界。连续两遍阅读了本书,精神境界有没提高,不敢肯定,只是对中国哲学中国文化有了浅显的记忆,也只能是记忆,因为还不能通透地去了解各家的哲学思想,从而做为现世的行为准则行动指南。

  哲学是对人生系统反思的思想。中国哲学当是中国人的哲学思想。中国的地理环境是大陆国家,经济以农业为主,人们不能离开土地。因此上农,家族伦理制度就成为中国哲学产生的基础。司马谈把先秦诸子分为六家 ? 阴阳 儒 ?墨 名 道 法。儒家是一些精通典籍的知识分子组成,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孔子是第一个老师,主张仁,爱。推行忠恕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他的'思想。孟子主张人性善,并把儒家对个人修为的要求上升到国家层面,说民为贵,社稷次之。王若不贤可推翻之。孟子是儒家理想主义,而荀子就儒家现实主义,主人性恶论,需用智才能到善。荀子的两个学生韩非子、李斯是法家代表,讲究势 法 术帮助秦国统一天下。墨家墨子主要是非儒非攻兼爱。爱无差别,混淆**和杀盗,是侠客的祖先。名家是著名的辨论家,公孙龙、惠施是代表 有 名与实 自马非马的理论。道家是隐者,代表是杨朱 老子 庄子。讲究无为,道可道非常道,认识自然规律,要想强大须先示弱,夫为不争而争天下。阴阳家代表邹衍宇宙阴阳五行构成对各家都有影响。秦国用法家思想统一六国但不施仁政而亡,汉初黄老之学兴盛,道家无为思想,使人民休养生息。后董仲舒独尊儒术,禁固人的思想,天下趋于保守,对妇人的贞操要求就从此始,并使儒家驱于正统。在后汉时期,佛教引入中国,对中国哲学产生刺激作用,促成本地宗教道教的产生,又和道家思想结合产生禅宗,既惠能六祖静默的哲学。唐朝韩愈为恢复儒家思想,进而形成道学,为阻止皇帝迎法门寺佛指舍利,而一朝被贬潮阳。到宋朝以程家兄弟为代表的称为新儒家。有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西方哲学的引入,必使中西结合,而中国哲学的出世入世也会为世界哲学做出贡献。

  冯友兰先生写此书是上世纪四十年代,时天下仍大乱,其比喻说当时形势和春秋战国的形势更为严峻,为避战乱也曾西南**到昆明。他在书的最后说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下境界。唯有不断修行,才能到达更高境界。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2

  对中国哲学,我一向抱着“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的态度。因为其浩瀚的思想,让人产生敬畏之心。当我捧起这本《中国哲学简史》时,这种感觉顿时释然。此书的`作者,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并没有使用令人望而生畏的专业术语,而是以深入浅出的语言进行讲述,让人一读之后,欲罢不能。冯友兰先生对哲学“入世”与“出世”的剖析让人心境豁然开朗。佛家说,生是人生苦痛的根源。柏拉图说,肉体是灵魂的监狱。这些归结起来仿佛是说,欲得到最高的成就,必须脱离尘罗世网,必须脱离社会,甚至脱离“生”。这种哲学,即普通所谓“出世的哲学”。另有一种哲学,注重社会中的人伦世务。这种哲学只讲道德价值,不会讲或不愿讲超道德价值,即普通所谓“入世的哲学”。

  有人认为,儒家是入世哲学的代表,并举例证明。孔子有个学生问死的意义,孔子回答说:“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孟子说:“圣人,人伦之至也。”(《孟子离娄上》)照字面讲这句话是说,圣人是社会中的道德完全的人。从表面上看,中国哲学是入世的。因为中国哲学所注重的是社会,不是宇宙;是人伦日用,不是地狱天堂;是人的今生,不是人的来世。但冯友兰先生指出,从更广更深的角度而言,这种看法有失公允。中国哲学中的一个主要流派道家认为,生命是个赘疣,是个瘤,死亡是除掉那个瘤。即使是儒家,也有“出世“的成分。儒家所指的圣人,是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行动上道德完美的人。他的人格是所谓“内圣外王”的人格,内圣,是其内在的修养成就;外王,就是其在社会上的功用。只不过儒家和道家的侧重点不同,儒家重“名教”(把各种社会关系规范化),道家贵“自然”(顺事物和人的本性);儒家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道家讲“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儒家讲究三纲五常,道家讲求修身养性。儒家“游方之内”显得比道家入世;道家“游方之外”,显得比儒家出世。这两种思想看来相反,其实却相辅相成,使中国人在入世和出世之间,取得较好的*衡。入世哲学是强心剂,出世哲学是清醒剂,入世哲学使人关注社会价值,出世哲学使人关心自我的超越价值,入世哲学使人振奋,出世哲学使人安逸。入世和出世互补,进退相宜,这是中国人从入世和出世哲学中获得的人生智慧。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的精神”中分析道,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升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在为功名利禄所累和人心浮躁的今天,中国哲学思想也许是慰藉心灵的一剂良药。歌手李娜在出家时说过四句话:“人有四种境界:

  一是衣食住行,那是人的原始阶段;

  二是职业、仕途、名誉、地位;

  三是文化、艺术、哲学;四是宗教。只有进入第四种境界,人生才闪出亮点。”进入第四种境界闪现人生亮点,对于我们凡人而言,未免有些要求过高和不太现实,但通过对哲学的修养来实现对人生较高层级的领悟,找到精神的家园,确是每个人人生的一种使命。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言:“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须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3

  《中国哲学简史》,作者冯友兰。我对哲学没兴趣,我原以为我不懂哲学。看完这本简史后,我才发现原来里面的东西80%的我都略懂。文中提到的孔子、老子、墨子、佛教、道教、儒家这些我其实也都读过一些东西。庄子的《逍遥游》、《大学》提出的在明明德这些有时候我还会拿来反复抄写,可我怎么从来没有把它们和哲学联系起来?我想是从来没有系统的上过哲学方面课程的原因吧。也许还是自己对这个没有兴趣,从来没有去理清楚基本的概念。

  这本简史对初入哲学的人是很有帮助的。对我这种似懂非懂的人也是很有帮助的。但终究我是兴趣不大,总的来说快速阅读了一遍,里面的内容初步梳理了一下,也给类似于我这样的人提个醒,理个大纲。

  我大学同学小燕说:所谓哲学,不过是吃饱了的文人的胡思乱想,自以为是,正过来反过来,好像都有道理,其实没道理。我是不懂的。

  小燕说的挺好的也挺对的。她甚至说她最*对孙子兵法有了新的见解,所谓36计其实个个是阴招。小燕说的真的挺好的。为她开心。

  哲学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我读到博士,我也常常自诩读了很多书,却唯独对哲学类兴趣不大,不甚研究。当我读完这本简史之后,我立刻就很清楚的认识到这本书的知识比我教学生的《建筑环境学》《燃气供应》课程更有价值。远~远~远~远超过了我教授的课程的价值。当你对哲学有兴趣的时候,恭喜你!这说明你基本上已经超越了柴米油盐、一地鸡毛、鸡飞狗跳的普通市民生活的层次,你已经开始对人生进行反思,也就是超越了人生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进入了道德境界,这时候的人在精神上会获得更多的满足,人生会变得更加有意义。

  哲学是对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我们的老子、孟子、孔子等圣人们包括西方的一些哲学大师们已经对这些东西反思的很透彻了。他们的哲学思想其实,其实我们也都懂。比如佛说:谁伤害了你,谁来渡你。再比如佛又说:放下,你就赢了。但真正做到就太难了。这使我想起了前几年一个女同事跳楼自杀。她也读到博士,我想这些哲学的东西她应该都懂。为什么做不到?因为我们都是凡人。只能说可能她懂得,但还没悟到吧。

  我又想到了在重庆读研究生时的一个政治老师,他原本和我一个专业,后来是自己对哲学方面的东西非常有兴趣,然后就转去搞这些了。他给我们上课的情形我至今仍有印象,先是操着川普讲,后来对我们说不行他必须有川话讲,否则他觉得讲的不透彻。然后他就在讲台前用四川话呱里呱啦地讲的神采飞扬,你可以感受到他眼里放出的光。虽然其实我对他讲的也不怎么感兴趣。但现在想起来他能与哲学打交道且乐在其中,真心为他高兴。

  书中提到周敦颐的《宇宙发生论》,我就在想这个名字为什么这么熟悉。查了资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爱莲说》的周敦颐。一般来说哲学家就是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所以有远大抱负之人宜早接触哲学,学校也应尽早开设关于哲学的基本课程,这样应该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机帮助其树立远大的志向,帮助其学*治道之法,利于国家人才的培养。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4

  看《中国哲学简史》看的非常吃力,不要说能读到什么,有什么领悟,能把这本书大致浏览一下翻一遍,都是件痛苦的事情。看这书最大的感觉就是,在这书之前,应该对百家各自的书籍有过涉猎,不然只是看对百家的归纳总结和评论,会让人措手不及,眼睛和心灵都饱受折磨。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对儒家和道家稍微熟悉一点,是当年高考奠定的基础,为了高考,对《论语》、《孟子》、《庄子》的内容都有较为认真的学*,所以读这些的时候,感觉像遇到老熟人,至少知道其中大意和主旨。看了本书之后,发现自己以前的理解更加片面一些,没有将儒家作为一个体系去理解那些内容,更多的只是从字面意思去了解儒家思想。一个是从面到点的分析,一个是从点到面的探索,两个不同的境界,所探究出来的深意当然不可相比。比如“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以前理解的小人,会跟现今社会上通俗理解的小人混为一谈,虽然知道这两个小人肯定不是一个意思,但我猜想现在通俗理解的小人,应该很大缘由是从这引申过去的。读完这本书我更加理解了这小人的含义已经此话的缘由。在儒家体系,遵循的是三纲五常(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的伦理关系,而各阶级有有不同等级的,按照士、农、工、商各自排序。而小人是*民老百姓,是不在这序列以内的,他们没有获得教育的资源,不知道深明大义为何物,唯利益而趋,女子也是如此。所以孔子说,不要跟女子和小人讲道理,是讲不通的。

  喜欢冯老对哲学的态度。一直以来都觉得高深莫测,哲学是可以给人新的知识的。但冯老说,哲学不是增加积极的知识,而是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的价值。这样,我感觉我对哲学可以更加大胆一些,应该不会将其束之高阁。

  看完这本书,感觉更多的是对中国各种文化的一种解析、概括,而这些影响着每一位中国人的所思所想、处世哲学,有人认可儒家克己复礼,有人喜欢道家洒脱随心,有人喜欢名家善于辩论,也有人崇拜心学内圣外王。不同的思想会造就不同的人生,哪个信仰的多些,人生哲学就会往那个方向多靠一些。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5

  当我捧起这本《中国哲学简史》时,这种感觉顿时释然。此书的作者,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并没有使用令人望而生畏的专业术语,而是以深入浅出的语言进行讲述,让人一读之后,欲罢不能。

  冯友兰先生对哲学“入世”与“出世”的剖析让人心境豁然开朗。佛家说,生是人生苦痛的根源。柏拉图说,肉体是灵魂的监狱。这些归结起来仿佛是说,欲得到最高的成就,必须脱离尘罗世网,必须脱离社会,甚至脱离“生”。这种哲学,即普通所谓“出世的哲学”。另有一种哲学,注重社会中的人伦世务。这种哲学只讲道德价值,不会讲或不愿讲超道德价值,即普通所谓“入世的哲学”。

  有人认为,儒家是入世哲学的代表,并举例证明。孔子有个学生问死的意义,孔子回答说:“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孟子说:“圣人,人伦之至也。”(《孟子·离娄上》)照字面讲这句话是说,圣人是社会中的道德完全的人。

  从表面上看,中国哲学是入世的。因为中国哲学所注重的是社会,不是宇宙;是人伦日用,不是地狱天堂;是人的今生,不是人的来世。但冯友兰先生指出,从更广更深的角度而言,这种看法有失公允。

  中国哲学中的一个主要流派道家认为,生命是个赘疣,是个瘤,死亡是除掉那个瘤。即使是儒家,也有“出世“的成分。儒家所指的圣人,是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行动上道德完美的人。他的人格是所谓“内圣外王”的人格,内圣,是其内在的修养成就;外王,就是其在社会上的功用。只不过儒家和道家的侧重点不同,儒家重“名教”(把各种社会关系规范化),道家贵“自然”(顺事物和人的本性);儒家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道家讲“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儒家讲究三纲五常,道家讲求修身养性。

  儒家“游方之内”显得比道家入世;道家“游方之外”,显得比儒家出世。这两种思想看来相反,其实却相辅相成,使中国人在入世和出世之间,取得较好的*衡。入世哲学是强心剂,出世哲学是清醒剂,入世哲学使人关注社会价值,出世哲学使人关心自我的超越价值,入世哲学使人振奋,出世哲学使人安逸。入世和出世互补,进退相宜,这是中国人从入世和出世哲学中获得的人生智慧。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的精神”中分析道,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升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在为功名利禄所累和人心浮躁的今天,中国哲学思想也许是慰藉心灵的一剂良药。歌手李娜在出家时说过四句话:“人有四种境界:一是衣食住行,那是人的原始阶段;二是职业、仕途、名誉、地位;三是文化、艺术、哲学;四是宗教。只有进入第四种境界,人生才闪出亮点。”进入第四种境界闪现人生亮点,对于我们凡人而言,未免有些要求过高和不太现实,但通过对哲学的修养来实现对人生较高层级的领悟,找到精神的家园,确是每个人人生的一种使命。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言:“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须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6

  哲学与政治和教育的关联

  中国古代的哲学与政治和教育颇有渊源。早在春秋时期的孔子、战国时期的墨子等,都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代表。各家哲学的兴起,也是与私人讲学同时开始的。孔子所代表的的“儒”,其实不仅仅是哲学,也是教育。孔子期望自己的弟子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所以教给他们各门知识,不过在另一方面,孔子给传统制度和观念的解释,却是他自己推导出来的,如“仁”、“义”、“忠”、“恕”等观点。而孔子的哲学其实也代表了一种精神的修养。而墨子却不同,墨子更偏向于政治,他的墨家在战国时期对其他国家的影响也颇为深远。同时他也批驳了儒家的一些观念,他主张的“兼爱”和“非攻”的哲学理念,是一种非功利的理念,也是对当时国家政治的一种理念。由此看来,哲学与政治、教育还是紧密关联着的。而这种哲学可以更好地应用在我们的世界中。像“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提醒我们要向他人学*。“不耻下问”也敦促我们不要以向地位或学识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

  哲学是富于实践精神的

  大部分的中国哲学都富于实践精神,也就是倾向于入世,但是也有例外。在最早提出出世这一哲学观点的是老子,他主张无为而治,但是老庄代表的传统道家思想并未成为主流,他们追求真正的身体与灵魂的自由学说,显然没有“成功学”更加受人欢迎。儒家的主要观念是辅佐君王,入世为官,通过诚意正心、格物致知,达到齐家治国*天下的目标,最终成圣。虽然魏晋南北朝出现了道家复兴,但已经有了很多入世的倾向。佛家算是出世的,但国内的禅宗,主张在日常生活中修行。“道流佛法,无用功处,只是*常无事,屙屎送尿,著衣吃饭,困来即卧。愚人笑我,智乃知焉。”同样在国外,哲学家们也提倡实践,如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等。不仅仅在哲学上,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有实践精神,有些事情必须亲自实践,不能光说不练,“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亲自实践,才能有自己的收获。

  中国哲学里有很多无的思想

  《中国哲学简史》称为“负”的方法。比如我们要解释白是什么,这是不太好形容,但是如果拿一个黑的东西来解释,再反过来就容易多了。《道德经》开篇写到“道可道,非常道”。什么是道啊,说不出来,如果能说出来,就不是道了。这就是用否定来为其下解释。有比如禅宗,第一义不可说,但表示第一义的最好方法就是静默。儒家虽然不像道彻底的推崇无的思想,但是儒家精神修养的过程也是一个做減法的过程。通过修养,去掉心性中恶的成分。当然了,在我们现今生活中,这种思想也很重要,比如有些不懂得问题,不一定要直接去解释,而是通过反义或*义的方法,也许这个问题无法用语言解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我们会找到另一件东西,让他具象化。比如在《道德经》的后面部分,老子就用一个个例子和比喻,讲述了“道”的概念。还有,在当今繁杂的社会中,我们也需要给自己做减法,去修养精神,去其糟粕,留其精华,摒除自己不好的、不必要的东西,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轻松美好。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7

  《中国哲学简史》写道:哲学是对人生的系统反思。

  哲学家说到“宇宙”时,所指的是一切存在的整体,相当于中国哲学家惠施所说的“大一”,给它一个定义,乃是:“至大无外。”任何人,任何事物,都在宇宙之中。当一个人对宇宙进行思索时,他就是在反思。

  古希腊雅典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认识你自己。这句话被称为“哲学的源头”,因为想要认识自身并不容易,而想要认识自己,我们就要不断地对人生进行反思,并且把自己的思想系统的表述出来。

  其实,有关人生的学说、宇宙的'学说以及知识的学说,都在这样的思考中产生。

  有的哲学家认为,在思考前,必须先对思索进行思索。我认为,这个样子就会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只有一个一个问题思考,解决,才能继续思考。在《中国哲学简史》中写道:其实,我们用来思考的器官只有一个,如果我们怀疑自己对人生和宇宙思考的能力,我们也同样有理由怀疑自己对思索进行思索的能力。

  人无论是自己思索或是与别人谈论,都是在人生之中。我们对宇宙进行思索或与人谈论它,都是在其中进行反思。

  禅师像寻常人那样生活,做寻常人做事情,经过从迷到悟的过程,他已把肉体的性情放下,而进入禅定的境界。而在此之后,他还要离开禅定的境界,重返世俗人间。这就是修身养性,禅师其实也是烦人,只不过他们的境界已经不是寻常人可比的,因为他现在的所作所为虽然和别人一样,但他对任何事物都没有滞着。

  新的儒家强调修养须下功夫。虽说人的最终目标是无所用心,但为达到无所用心,还是要用很大气力的。

  内圣外王,是一个人想成为的最高境界。对自身修身养性,在外可以独当一面,冷静且完美的处理事务,而这种地步,也就是圣人了。一位圣人,就要有包容天下的胸怀,而一个人只为一己私利,不顾他人,就是小人。这就是圣人与小人的差距。

  做人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就像腌萝卜,要一点一点的入味,读书也一样,慢慢品味,理解深层含义。

  人性本善?本恶?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8

  《中国哲学简史》一书中将人生划分为四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我个人觉得,现实生活中我们大部分人都处于功利境界。即我们所做的事都是出于利己考虑,尽管结果可能会对他人产生有利的影响。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为自己谋取利益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同时作为社会成员的每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难免对他人的利益造成或多或少的有利或不利的影响。

  但实际我们教师就是处在道德境界,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又是伦理、道德的传授人,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教师良好的道德人格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可能自发地形成,而是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教师只有在教育实践中,通过努力学*,认识到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了解到社会主义教师道德的内容和意义,并通过自身的修养,将认识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情感、意志和信念,不断外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和*惯,才能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对此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首先,作为教师,要热爱教育,献身教育。以从事教育工作为荣,以献身教育事业为乐,自觉地用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武装头脑,用科教兴国战略激奋自我,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入的现实面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将教师作为终身职业,孜孜以求,勤奋耕耘,在*凡的教书育人工作中,做出不*凡的业绩,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称号。

  其次,要爱护学生,教书育人。教师教育对象是学生,其主要任务是教学,而教学过程是教书和育人紧密结合的过程。面对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动态,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思想,用爱心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主动与学生交流,和睦相处;要尊重学生人格,教育和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学*,学会创业;要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服务思想,善待学生、宽容学生、理解学生;要用自己的品行、人格熏染学生、陶冶学生、唤醒学生。将教书育人贯穿于教学实践的全过程,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

  再次,要矢志钻研,勇于探索。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尤其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方针指导下,教师肩负着培育新世纪人才的重托,一定要学会用面向世界的胆识和超前的眼光改革教育。从自身教学实践中,逐步摸索并形成拥有自我创新意识的教学方法体系,使得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独立思考,标新立异,运用已学的知识,既解决实际问题,又发现新知,于相互切磋中实现知识的飞跃,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内在潜力,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

  最后,要终身学*,活到老学到老,不断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需要。社会发展已证明:现代化的社会将是信息社会,是科学知识不断发展、不断扩大、不断更新的社会。教师自身除搞好专业教学外,还要积极参加业余进修深造,从而在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提高能力。教师只有拥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和精深的专业技能,课堂教学过程中才能旁征博引,游刃有余,变传统教育的重教、重知、重灌为素质教育的重学、重思、重乐,以适应教育体制的转轨变型。

  总之,良好的师德,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是教书育人的一种动力。它是教师从事教育劳动时必须遵循的各种道德规范的总和。所以,每个教师都要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良好师德的人,才能完成传道授业解惑这一光荣而伟大的任务,托起明天的太阳!作为人类社会的一分子,我真心希望不仅是教师,越来越多的人能达到人生的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会真正的成为名副其实的和谐社会。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9

  先哲中很重要的思想之一,就是人与世界的连接感,也就是宇宙心。小时候读的时候不懂,现在慢慢有一点感悟,记录下来。

  一、基因、文化本身的连接

  从基因角度,人对自己的同类同胞,更容易有一种一体感。所以我们看到“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直接就能把自己代入。相同的文化背景使得“龙的传人”这种富有中华神话色彩的词语也能抓住人心。

  二、共情的激发

  自然界有很多景色,能激发出人类共通的情感。小时候学的古诗往往一下子就浮现出来……在水边看月亮想到“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在一场聚会后会唏嘘“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在睹物思人时想到“亭中枇杷树,今已亭亭如盖矣”。在这些时候我们都和古人对话了。

  天地之间,这情非我独有,有人陪我或者我陪着他感同身受。

  三、时间、空间的连接与想象

  这种感觉往往是看一些艺术作品带来的'感受。比如《无问东西》把几个跨越时间的故事通过人的关系串联起来,你是我的延续。《寻梦幻游记》“死亡并不是终点,遗忘才是”。一些油画或是小说,比如圣殇,活着,描绘战争,一眼让人感受到了痛苦,于是更珍惜如今的和*。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10

  对中国哲学,我一向抱着“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的态度。因为其浩瀚的思想,让人产生敬畏之心。当我捧起这本《中国哲学简史》时,这种感觉顿时释然。此书的作者,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并没有使用令人望而生畏的专业术语,而是以深入浅出的语言进行讲述,让人一读之后,欲罢不能。冯友兰先生对哲学“入世”与“出世”的剖析让人心境豁然开朗。佛家说,生是人生苦痛的根源。柏拉图说,肉体是灵魂的监狱。这些归结起来仿佛是说,欲得到最高的成就,必须脱离尘罗世网,必须脱离社会,甚至脱离“生”。这种哲学,即普通所谓“出世的哲学”。另有一种哲学,注重社会中的人伦世务。这种哲学只讲道德价值,不会讲或不愿讲超道德价值,即普通所谓“入世的哲学”。

  有人认为,儒家是入世哲学的代表,并举例证明。孔子有个学生问死的意义,孔子回答说:“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孟子说:“圣人,人伦之至也。”(《孟子离娄上》)照字面讲这句话是说,圣人是社会中的道德完全的人。从表面上看,中国哲学是入世的。因为中国哲学所注重的是社会,不是宇宙;是人伦日用,不是地狱天堂;是人的今生,不是人的来世。但冯友兰先生指出,从更广更深的角度而言,这种看法有失公允。中国哲学中的一个主要流派道家认为,生命是个赘疣,是个瘤,死亡是除掉那个瘤。即使是儒家,也有“出世“的成分。儒家所指的圣人,是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行动上道德完美的人。他的人格是所谓“内圣外王”的人格,内圣,是其内在的修养成就;外王,就是其在社会上的功用。只不过儒家和道家的侧重点不同,儒家重“名教”(把各种社会关系规范化),道家贵“自然”(顺事物和人的本性);儒家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道家讲“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儒家讲究三纲五常,道家讲求修身养性。儒家“游方之内”显得比道家入世;道家“游方之外”,显得比儒家出世。这两种思想看来相反,其实却相辅相成,使中国人在入世和出世之间,取得较好的*衡。入世哲学是强心剂,出世哲学是清醒剂,入世哲学使人关注社会价值,出世哲学使人关心自我的超越价值,入世哲学使人振奋,出世哲学使人安逸。入世和出世互补,进退相宜,这是中国人从入世和出世哲学中获得的人生智慧。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的精神”中分析道,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升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在为功名利禄所累和人心浮躁的今天,中国哲学思想也许是慰藉心灵的一剂良药。歌手李娜在出家时说过四句话:“人有四种境界:

  一是衣食住行,那是人的原始阶段;

  二是职业、仕途、名誉、地位;

  三是文化、艺术、哲学;四是宗教。只有进入第四种境界,人生才闪出亮点。”进入第四种境界闪现人生亮点,对于我们凡人而言,未免有些要求过高和不太现实,但通过对哲学的修养来实现对人生较高层级的领悟,找到精神的家园,确是每个人人生的一种使命。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言:“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须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优秀优选【5】篇(扩展3)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优选【10】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1

  最早接触到哲学,应该是读高中的时候,政治老师常说,哲学是一门受用终生的课程,但那时对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等,根本没有直观的概念,而是更多靠囫囵吞枣般的死记硬背,以期将来高考时能考个高分。上大学时,也学过一些哲学课程,由于不是主科,老师很多时候照本宣科,加上感觉哲学既很枯燥晦涩,又玄而又玄,所以没有深入进去,更没有心入进去。可以说,对于哲学,自己一直是抱有“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的态度,甚至连一知半解也算不上。

  真正对哲学感兴趣,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中央电视台《开讲啦》栏目,看到知名学者周国*用亲身经历讲授“幸福的哲学”,对拥有哲学,拥有生命和智慧,人生便会幸福有了质朴直观的感悟。过后,上网简单搜索了一下哲学的意义,特别是中国哲学,对这个曾经提不起兴趣、敬而远之的学科作了些许粗浅的了解。有人所说,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相当于宗教在其它文化中的地位。中国哲学认为取得最高成就的人是圣人,因此有中国的“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相当于西方圣经的论断。于是乎,根据网上大多数网友的推荐,到书城了买了一本冯友兰著的《中国哲学简史》,心想从最基本的入手,由浅入深探究一下哲学的奥秘。虽然很多人并不认同冯老先生这本著作,但通过细细品味的阅读,我认为这本书对于一个哲学白丁来说,算是一本哲学入门的最好书籍了。本书非常客观的阐明关于中国哲学的几个问题,一是哲学流派的起源与发展,二是哲学流派相互之间的关联与区别,三是西方哲学对中国哲学的影响及区别,对学*哲学的意义,如何学*哲学,学*哲学的哪些内容也有所涉及。读完之后,大致能了解中国哲学的发展脉络,不再觉得哲学是一门高深莫测的学科,或者认为哲学离生活、工作十万八千里了。

  冯友兰先生著的《中国哲学简史》,原译名《中国哲学小史》,是老先生于194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课程时的英文讲稿,后经整理出版,迅速成为各大学中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是西方人系统了解中国哲学的重要途径。上世纪80年代,本书由先生的学生涂又光第一次根据英文本翻译成中文出版,系统梳理了中国哲学的精神内涵、形成背景、各学派起源,以及在各学派相互替代、融合和改进的过程中,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脉络清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将中国历史历代的大哲学家、儒道墨法等著名学派及其主要观点娓娓道来。任何人读完这本连小部头都称不上的书,都能够对中国传统哲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都可以从中选取自己认同、认可、推崇的学派,然后再针对性地找相关著作来研读。冯友兰先生客观公正地看待中国历代的哲学观点,对待各家观点不做过多个人的评价,从这一点上来说,这种风格是难能可贵、值得推崇的,我想这也是为什么这本书在哲学史著作中,堪称最经典的原因所在吧。

  因为是《中国哲学简史》,书中对各家各派的观点和哲学家本人的生*都没有作深入的介绍。但我感觉,从入门来讲,或者激发读者对哲学的兴趣,这已经足够了。这本书在有限的篇幅里融入了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精神、智慧等方面的理解,融会了史与思的智慧结晶,洋溢着人生的智慧与哲人的洞见,通读此书,我能够感受到中国哲学的含蓄之美、辩证之力和修身之径,也能理解为什么四大古文明中只有我们中华文明在数千年的传承中代代薪火相传,连绵不绝。

  我对这本书感受最深的是全书的最后一章“中国哲学在当代世界”中,冯友兰先生提到了他对人生境界的经典论述:人与动物的不同,在于人做某事时,他了解自己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在做。正是这种觉解,使他正在做的事对于他有了意义。他做各种事,有各种意义,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他的人生境界。先生把“人生的境界”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并简明扼要地说明了自己的哲学观点,提出哲学不是获得实际知识而是提高精神境界这一看法,发人深省。

  从实用的观点看,哲学是无用的。但哲学能给我们一种观点,而观点可能很有用。用《庄子》的话说,这是“无用之用”。我们时常感叹,人生是一场旅行,也是一次修行,修行的目的就是在觉悟中不断提升境界、最终达到人生最高境界。但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趋激烈,生存压力增大,很多人都面临着子女教育、住房、医疗、养老等方面的压力,有时疲于应付都显得力不从心,使得人们变得越来越务实,没有多少闲情逸致看闲书、做闲事,甚至没有时间和心情去向往诗和远方,从容、淡定、恬静的生活有时就如“镜中花、水中月”,只能满怀希望的憧憬,却劳其一生而不可求。越忙,越心累;越赶,越不安;越追,越不得。也许有的人经过拼搏努力,物质生活丰富了,但内心的精神世界却依然苍白粗糙—因为忙着赚钱、养家糊口,从不或者很少有时间向内探索。一个人如果不了解自己本心、不清楚知道自己到底想要过怎样一种生活,便始终处于无明状态,在尘俗中摸爬滚打,被物欲所迷、名利所惑、世俗所左右,永不知足,将大好时光与大美自然辜负。

  从“利己”的实用主义角度来看,读完《中国哲学简史》,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先生的哲学观念,对于思考现实的人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学*哲学,可以让我们了解自己、认识世界、看懂人生本质,从而轻松自在地、豁达快乐地生活;可以哲学地思考人生大问题,站在更高的层面和角度去进行生命反思。一个人在有限的人生中,不断地求取高远的人生境界,实际上是通过有限的人生去求取无限的人生价值。因此,在生活中,我们每一个都要活出自己的境界,也许是忙碌生活中的一份坦然,也许是人生失意后的一份旷达。人在自己的生活中,确立一个远大的生活目标,建构一个理想的生活蓝图,这会增添生活的动力。这样的人生境界理论,既整合了中国人生哲学中最优秀的传统,又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彰显意义与价值。

  读《中国哲学简史》之前,觉得哲学离我很远,哲学应是哲学家讨论的事。但看了这本书之后,才知道哲学就是生活。哲学家的理念,都是来自于生活。人生需要不断地觉解,境界需要不断地提升。只有通过这种不断的修为和提升,才能够在生活中将真、善、美动态地统一起来,使人感受到人生中的善良,体验到人生中的美好。冯友兰先生的女儿宗璞曾对《中国哲学简史》做过这样一个比喻:“我常想这本书像是太上老君练出来的仙丹,经过熔炼,把浩繁的史册浓缩的可以一口吞!”希望每一个人都能读一读《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梳理一下我们的文化,感受一下曾经先贤们话,倾听一下内心的声音,寻求到心灵的慰藉,回归曾经率性的纯真。

  很喜欢冯友兰先生最后的那句话,人的一生,要说很多很多话,然后保持沉默。借此与每一位喜欢《中国哲学简史》的读友共勉。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2

  寒假我反复认真的研读《中国哲学简史》,总感觉似懂非懂,虽然我在努力的看,还是觉得这本书读起来非常费劲。书中古代哲学家们的思想读后有种让人熟悉又陌生的说不清的感慨。

  现在将我读这本书后对哲学的一点认识和感悟与大家分享如下。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知道了人们常说的哲学是让人聪明而有智慧的学问,这种说法是学*哲学的最大误区。因为没有学过哲学的人并不一定不聪明,而学过哲学的人也并不一定就聪明。事实上哲学是让人知道自己没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热爱智慧的学问。所谓哲学的智慧就是知道自己没有智慧的那种智慧。哲学家们研究哲学问题从来不是为了提高智力,而是为了哲学本身。换言之,智慧不是手段而是追求的对象。我们永远不可能占有智慧,至多也只能做到热爱和追求“智慧”。正如书中所说,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不是为了人对客观实际增加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智。具体而言,知识或者科学知识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它们通常都具有功利性或有用性,而人类追求和热爱智慧却没有别的目的',而只是为了智慧本身。我感觉,人应该在哲学的指引下更加智慧地生活;应该在本书中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指引下,磨砺人高贵的品格,找回人高尚的人性,重建人们的精神家园。我们或许可以不关心数学和物理学的新进展,直接利用或者享受它们的成果,但是却不应该不关心哲学,因为哲学不是生存的工具和手段,而是生存的目的和理想,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关心的问题。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不

  值得过的。尽管经过了理性的省察也不一定能找到生活的目标。学*哲学就是“上路”。踏上爱智慧的思想之路。哲学史的学*过程就是与前人在思想上进行对话的过程。因为尽管哲学家已经不在,但是哲学家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却永远不会过时。他们为后人提供了各种各样可供选择的可能方式。

  通过阅读我还了解了冯友兰先生的其他一些哲学思想,了解了中华民族哲学思想、文化发展的历程的大致发展历程,了解了儒学之所以成为民族主流文化的根源,知道了各家的思想之间是相互影响和促进的。

  例如,孔子推崇“仁义”,仁的本质是爱人,一个人必须对别人存有仁爱之心。常念及此,人们就会善待自己身边的人。遇到艰辛劳作,流着臭汗的农民或工人时,他不会避之不及;看到乞丐,他自然会生出恻隐之心;与别人发生矛盾时,少争执,多谅解。孔子又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把仁付诸实践。如果人人都达到了这个境界,人自然会少作恶,多行善。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每念及此,人自然变得更爱自己的父母,子女和亲人,也同样自然地去爱护别人。若天下人都有此心,人与社会也就会朝着和谐的方向发展。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为官者理解了这个道理,懂得了人伦之道,自然要竭尽所能来促进人民大众的福利。孔子在解释古代的典制、思想时,总是以自己对道德的理解去诠释古代的经书,注入些新的东西。这就是孔子和与他同时的其他儒生不同的地方,这使他成为一个学派的创始人。

  如果,把这“仁义”摆进教育里、放在教学中来看,首先便是爱学生了,这也是新课程改革中所提出的以人为本、注重人文性的教育。给与学生人文的关爱,才可能与学生的心灵碰撞出绚丽的火花,教育教学才有了灵性和生命。其次,教师要用自己的“仁义”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将自己“仁爱”的品质传递给学生,从而纵横相传。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千年之后的现代教师还仅仅把教师的职业理解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层面,那就未免太固步自封了。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社会文化的发展无时不在出事促使着我们不断充实自己、发展自己。只有结合现实情况不断的创新,人类文化才会发展得更快。

  冯先生说,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指对客观事物的信息),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冯先生还说,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须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

  面对压力与日俱增、经济急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面对期望与现实的强烈冲击,我们很多人无法在疲惫与焦躁中寻找到内心的安宁。冯先生说:“教的作用,就是使人把事实上已经不同程度上在做的事做完全。一个人若是把他所明白的完全做到了,他就是圣人。”这一个看上去似乎不高的要求却凝聚了千百年来君子修身的理想。该做的事完全做到了,即使是最*凡的事,做“完全”了便是至善,在我们的心中就不会再有遗憾,也就不会再有失望。我想,到了那时,我们的眼中的学生也就不会存在“好生”与“差生”的之分了。

  其实哲学并不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学问,实际上它就深深的蕴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并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密不可分。只不过我们缺少是它们“浮出水面”,“上升”到哲学高度的理论思维而而已。这也许就是我开始所说的哲学家们的思想读后有种让人熟悉又陌生的感觉的原因吧?

  最后,为了让我们每个人能够生活的更加自信,能够获得更高品质的生活都来关心哲学研究哲学吧!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3

  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静默。哲学的任务不是增加实际上的知识,而是提高精神的境界。连续两遍阅读了本书,精神境界有没提高,不敢肯定,只是对中国哲学中国文化有了浅显的记忆,也只能是记忆,因为还不能通透地去了解各家的哲学思想,从而做为现世的行为准则行动指南。

  哲学是对人生系统反思的思想。中国哲学当是中国人的哲学思想。中国的地理环境是大陆国家,经济以农业为主,人们不能离开土地。因此上农,家族伦理制度就成为中国哲学产生的基础。司马谈把先秦诸子分为六家 ? 阴阳 儒 ?墨 名 道 法。儒家是一些精通典籍的知识分子组成,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孔子是第一个老师,主张仁,爱。推行忠恕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他的思想。孟子主张人性善,并把儒家对个人修为的`要求上升到国家层面,说民为贵,社稷次之。王若不贤可推翻之。孟子是儒家理想主义,而荀子就儒家现实主义,主人性恶论,需用智才能到善。荀子的两个学生韩非子、李斯是法家代表,讲究势 法 术帮助秦国统一天下。墨家墨子主要是非儒非攻兼爱。爱无差别,混淆**和杀盗,是侠客的祖先。名家是著名的辨论家,公孙龙、惠施是代表 有 名与实 自马非马的理论。道家是隐者,代表是杨朱 老子 庄子。讲究无为,道可道非常道,认识自然规律,要想强大须先示弱,夫为不争而争天下。阴阳家代表邹衍宇宙阴阳五行构成对各家都有影响。秦国用法家思想统一六国但不施仁政而亡,汉初黄老之学兴盛,道家无为思想,使人民休养生息。后董仲舒独尊儒术,禁固人的思想,天下趋于保守,对妇人的贞操要求就从此始,并使儒家驱于正统。在后汉时期,佛教引入中国,对中国哲学产生刺激作用,促成本地宗教道教的产生,又和道家思想结合产生禅宗,既惠能六祖静默的哲学。唐朝韩愈为恢复儒家思想,进而形成道学,为阻止皇帝迎法门寺佛指舍利,而一朝被贬潮阳。到宋朝以程家兄弟为代表的称为新儒家。有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西方哲学的引入,必使中西结合,而中国哲学的出世入世也会为世界哲学做出贡献。

  冯友兰先生写此书是上世纪四十年代,时天下仍大乱,其比喻说当时形势和春秋战国的形势更为严峻,为避战乱也曾西南**到昆明。他在书的最后说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下境界。唯有不断修行,才能到达更高境界。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4

  寒假我反复认真的研读《中国哲学简史》,总感觉似懂非懂,虽然我在努力的看,还是觉得这本书读起来非常费劲。书中古代哲学家们的思想读后有种让人熟悉又陌生的说不清的感慨。

  现在将我读这本书后对哲学的一点认识和感悟与大家分享如下。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知道了人们常说的哲学是让人聪明而有智慧的学问,这种说法是学*哲学的最大误区。因为没有学过哲学的人并不一定不聪明,而学过哲学的人也并不一定就聪明。事实上哲学是让人知道自己没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热爱智慧的学问。所谓哲学的智慧就是知道自己没有智慧的那种智慧。哲学家们研究哲学问题从来不是为了提高智力,而是为了哲学本身。换言之,智慧不是手段而是追求的对象。我们永远不可能占有智慧,至多也只能做到热爱和追求“智慧”。正如书中所说,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不是为了人对客观实际增加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智。具体而言,知识或者科学知识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它们通常都具有功利性或有用性,而人类追求和热爱智慧却没有别的目的,而只是为了智慧本身。我感觉,人应该在哲学的指引下更加智慧地生活;应该在本书中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指引下,磨砺人高贵的品格,找回人高尚的人性,重建人们的精神家园。我们或许可以不关心数学和物理学的新进展,直接利用或者享受它们的成果,但是却不应该不关心哲学,因为哲学不是生存的工具和手段,而是生存的目的和理想,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关心的问题。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不

  值得过的。尽管经过了理性的省察也不一定能找到生活的目标。学*哲学就是“上路”。踏上爱智慧的思想之路。哲学史的学*过程就是与前人在思想上进行对话的过程。因为尽管哲学家已经不在,但是哲学家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却永远不会过时。他们为后人提供了各种各样可供选择的可能方式。

  通过阅读我还了解了冯友兰先生的其他一些哲学思想,了解了中华民族哲学思想、文化发展的历程的大致发展历程,了解了儒学之所以成为民族主流文化的根源,知道了各家的思想之间是相互影响和促进的。

  例如,孔子推崇“仁义”,仁的本质是爱人,一个人必须对别人存有仁爱之心。常念及此,人们就会善待自己身边的人。遇到艰辛劳作,流着臭汗的农民或工人时,他不会避之不及;看到乞丐,他自然会生出恻隐之心;与别人发生矛盾时,少争执,多谅解。孔子又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把仁付诸实践。如果人人都达到了这个境界,人自然会少作恶,多行善。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每念及此,人自然变得更爱自己的父母,子女和亲人,也同样自然地去爱护别人。若天下人都有此心,人与社会也就会朝着和谐的方向发展。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为官者理解了这个道理,懂得了人伦之道,自然要竭尽所能来促进人民大众的福利。孔子在解释古代的典制、思想时,总是以自己对道德的理解去诠释古代的经书,注入些新的东西。这就是孔子和与他同时的其他儒生不同的地方,这使他成为一个学派的创始人。

  如果,把这“仁义”摆进教育里、放在教学中来看,首先便是爱学生了,这也是新课程改革中所提出的以人为本、注重人文性的教育。给与学生人文的关爱,才可能与学生的心灵碰撞出绚丽的火花,教育教学才有了灵性和生命。其次,教师要用自己的“仁义”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将自己“仁爱”的品质传递给学生,从而纵横相传。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千年之后的现代教师还仅仅把教师的职业理解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层面,那就未免太固步自封了。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社会文化的发展无时不在出事促使着我们不断充实自己、发展自己。只有结合现实情况不断的创新,人类文化才会发展得更快。

  冯先生说,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指对客观事物的信息),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冯先生还说,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须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

  面对压力与日俱增、经济急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面对期望与现实的强烈冲击,我们很多人无法在疲惫与焦躁中寻找到内心的安宁。冯先生说:“教的作用,就是使人把事实上已经不同程度上在做的事做完全。一个人若是把他所明白的完全做到了,他就是圣人。”这一个看上去似乎不高的要求却凝聚了千百年来君子修身的理想。该做的事完全做到了,即使是最*凡的事,做“完全”了便是至善,在我们的心中就不会再有遗憾,也就不会再有失望。我想,到了那时,我们的眼中的学生也就不会存在“好生”与“差生”的之分了。

  其实哲学并不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学问,实际上它就深深的蕴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并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密不可分。只不过我们缺少是它们“浮出水面”,“上升”到哲学高度的理论思维而而已。这也许就是我开始所说的哲学家们的思想读后有种让人熟悉又陌生的感觉的原因吧?

  最后,为了让我们每个人能够生活的更加自信,能够获得更高品质的生活都来关心哲学研究哲学吧!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5

  说到中国哲学,这是争议不小的四个字。比如,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先驱,黑格尔就说过,中国没有哲学。他说,中国所处的东方是人类历史的开端,象征了思想的贫乏和愚昧。

  “中国”在黑格尔哲学额体系中,起到的是反衬西方文明的作用。他贬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儒家和道家。

  他说,“孔子是中国人的主要哲学家,但他的哲学也是抽象的”,“没有能力给思想创造一个范畴王国”,当这种抽象的思想走向具体时,就成为“道德、治国之术、历史等,但这类的具体者本身并不是哲学性的”。至于道家,“‘道’只是普遍的抽象,恍惚不定”,是“原始的理性”;道家的“无”是“单纯的、自身同一的、无规定性的、抽象的统一”,没有超出抽象的开始阶段。(来自《哲学讲演录》)

  但是要弄清楚中国是否真的'有哲学,我觉得这件事情要拆开来看。“中国哲学”与“哲学”究竟在目前的语言环境里的定义是什么呢?

  “哲学”[philosophy],来自希腊语Φιλοσοφ?α,原意是“爱智慧”。如果一定要从西方那一套思想理论来看。在大部分他们的语言环境里,哲学似乎都等于与“思辨哲学”,他们讲究层层严密推理。他们似乎非常不能够认同中国这些传统思想家们随便拿一个比喻就来说道理的行文方式,也不能get到那些浪漫的点。

  不过我倒是觉得,在现行通用的中文语境里,“哲学”是指一种向内探索的学科,寻求解答“世界是什么”,“我是什么”,“我该如何面对这个世界”这样子的抽象的自身和外界的关系的学科(哈,一点个人理解,轻拍轻拍)。

  这么说的话,“中国哲学”这四个字就是非常自然能够成立的了。

  中国哲学的思想,在我看来,连绵地沉淀了几千年的重量,很是厚重,加上古人们的浪漫*惯,他们讲哲学建立在直觉之上。因此,有一些概念很多时候都没法一环扣一环地推理出来。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就把哲学讨论问题的第一步,下定义,这件事情给堵死了。所以,对于我这样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乎小白的人来说,如何选择一本轻盈又踏实的哲学史书,是很重要的。

  《中国哲学简史》就是这样一本书。它是冯友兰于194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的英文讲稿,所以带有科普目的,读起来很是轻松。又加上那个年代的人深厚的国学底蕴和严肃的治学背景,这本书的内容又非常经得起推敲。

  在前文里,冯友兰说,人类的最根本最自然的先天欲望之一,就是对于超乎现世的追求,即所谓“超道德价值”。什么是“超道德价值”呢?对于日常生活中,我们做事情的目的,大多数都是具备了“道德价值”的,也就是说这些事情对自己,对别人或者对社会有一些有益的影响。而在这次道德价值之上呢,有一层更高的对于“宇宙”这种神秘力量的敬畏和对自我生命的超越。这样的想法,大概是继承了斯宾诺莎的理论。斯宾诺莎虽然也提出了“爱上帝”,但是他认为自然本身就是神的化身。

  这也是为什么宗教从四大文明起源的西欧(天主教),***半岛,印度(佛教)的三大文明中各自起源发展。而中国,虽然没有诞生宗教,却诞生了解决追求超道德价值问题的哲学(代替了宗教的位置)。所以说,我们的文化从骨子里就是哲学的。

  中国哲学,并不拘泥于“智慧”本身,而着力于提高我们自身的精神境界,从而引导人去追求超道德价值。道家的“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道德经》第二章),儒家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张载的横渠四句),这些观念所追求的境界,在我看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等同于“信仰”。因而,这样子的中国哲学,才能引导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人达到精神的完满。

  对“天”的敬畏贯穿了中国哲学思想的始终。康德曾经说,“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我想,所谓“天”可能就是康德所说的“头上的星空”吧。

  对于正文内容,这本书是按照时间顺序来的。从先秦的诸子百家写起,一直讲到经学时代结束(一直到康有为为止),基本上涵盖了整个中国古代和*代早期的哲学发展。不过由于篇幅原因,它的主要内容还是集中在儒、墨、阴阳、名、道、法这六家的思想。

  对于哲学思想的最基础的普及,我觉得这本书做得很棒。比如,儒家究竟被怎样反对过,为何它的反对者纷纷失败?比如,道家在老子之前,杨朱的理论是怎样的(“贵己”“重生”“人人不损一毫”)?比如,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又是怎么回事?再后来,佛教如何影响中国哲学,并且本土化,诞生了,禅宗这样一个静默的哲学?

  这样的问题有很多,如果展开讲,大概一两万字是不够的。我非常推荐大家去读一读这本书。虽然这本书也有一点小小的瑕疵。比如对于某一些细节的论断,后来被考古结论所打脸,比如有一些方面还是有一些主观。但是,作为一个想要粗浅了解自身所处的文化背景的脉络与发展的读者,它还是相当值得阅读的。

  对超乎现世的追求是人类先天的欲望之一,中国人并不是这条规律的例外。他们不大关心宗教,是因为他们极其关心哲学。他们不是宗教的,因为他们都是哲学的。他们在哲学里满足了他们对超乎现世的追求。他们也在哲学里表达了、欣赏了超道德价值,而按照哲学去生活,也就体验了这些超道德价值。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6

  *读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掩卷沉思,意犹未尽,遂决定为案头书,之后可常*也。

  不知什么原因,自己对哲学很有兴趣。只是没有机缘深究。早期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学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延伸知道了一些费尔巴哈、黑格尔之类,浅尝辄止而已。后来,曾读了一点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感觉到了一些哲学的奥妙,便耿耿不能忘怀。后来,也曾探究过一段希腊哲学,也只是兴趣而已,未得要领。

  关于中国哲学,只限于文化层面,感觉始终不得要领。总觉得,只有西方的哲学称其为哲学,有一套严密的体系,而中国哲学,似乎是凌乱的,在体系上也不明晰,我的认识也是浑浑噩噩的。当然,现在看来,这纯粹是自己的无知。这似乎也和我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所形成的意识形态有关,也和**破四旧否定以儒家为主体的传统文化有关。还有,由于西学东渐,哲学界一些研究西方哲学的人,以西方哲学的标准来比附我国先秦思想,对我国古代哲学持一种否定态度,也混淆了人们对中国哲学的认识。但是,不管怎么说,自己对中国哲学的认识还是*于无知。如果说知道一点的话,也是很肤浅的。

  这次读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算是对中国哲学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在我的头脑里算是对中国哲学有了一个框架。看到了一个有别于西方的另类特色的哲学体系。当然,这种认识还很不到位,还需要再读书再学*,争取有一个通常性的了解。不求深通,但求明白。中国哲学也是东方哲学的代表。我还曾读过一本有关印度的哲学书,当时也很觉得了得。其实,每个民族及其文化发展,都有其精华的东西,我们切不可片面。世界之大,源流之多,精华之深,我们都应想到。这样,我们就会有一个开阔的视野。

  冯友兰先生是中国的哲学大师,人们并不陌生,也是中国文化哲学史上少有的几个有自己哲学体系的大学者之一。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就职于清华大学。《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新编》和《贞元六书》是其代表作。冯先生称《中国哲学简史》为小史,是为中国哲学研究的一个导引。

  该书主要阐述了先秦哲学思想,不外乎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等,以及后来的新儒家、禅宗、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等,梳理了中国哲学发展的脉络。最后简述了中国哲学和世界哲学的关联和特点。可以说,这本书给我们绘制了一幅中国哲学由古至今的发展网络图。其中,对涉及的要点进行着很好的解读。使我们不仅知道了其然,而且知道了一些所以然。是一本简明扼要的中国哲学读本。

  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密不可分。很多时候,我们往往把文化和哲学混为一谈。这也不足为奇。所以,我们知道了许多中华文明史的东西,往往缺少哲学性的解释。哲学是从深层次寻找原因。是文明发展的内在的逻辑力量。是一种认识、观点和精神的向导。如果我们有了这种思考,我们就会明了许多社会现象。为什么是这样发展而不会是那样发展。就会明白,一种思想、一种理论是如何形成的,它体现了哪些源流。

  书中的内容非常丰富,收获颇丰,自然不用概述。但读书中的许多火花还是有必要记述一下的。虽然属于挂一漏万。比如,中国哲学精神对人的主导,以儒家为例,主张入世,主张成为圣人,其人格特征为“内圣外王”。“内圣”是其修养的成就,“外王”则是在社会上的功用。所以就有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天下”的主张。道家主张出世,但道家也没有不问世事。《庄子》中说,儒家游方于内,道家游方于外。这个方即社会。外也好,内也好,都以“方”为坐标。所以,儒道两家正好体现了中国哲学的两面,既强调入世也不排除出世。这就使得中国人具有了入世和出世良好的*衡感。知识分子最为典型,有句话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就是这种入世出世的生动写照。

  再就是“知命”和有为无为的问题。孔子对自己的人生曾有一个很好的描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这里的“学”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学,而是探究叫做“道”的真理。这里的立,是指“立于礼”,是说这时候懂得了礼,言行就很得当。这里的不惑,是说这时成为智者,论语云“智者不惑”。而“知天命”则是承认世界本来存在的必然性,有人不可违的东西。就是知道了哪些是人可以改变的,哪些是人不可以改变的。在儒家看来,命是指人们所能控制的范围以外的东西。人在能控制的范围内要竭尽全力,对于命的东西,也就是无法控制和不可避免的东西,人们只好*静地接受。这就是“知命”的意思。这就引出了有为和无为的的问题。我们知道,儒家讲究有为,道家讲究无为。道家的无为是强调顺其自然,而儒家的有为也不是没有限制的。所以“人定胜天”只能作为口号,鼓舞士气,真正天数定了的东西,你是无法战胜的。儒家主张的是在知天命的情况下的有为。有一种说法,叫尽人事,听天命,表现为一种积极正确的态度。

  还有,程朱的理学和陆王的心学。朱熹讲万物归于理。所以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说:“形而上者,无形无影是此理。形而下者,有情有状是此器。”认为一切事物,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都是其理。举例说,人发明舟、车之前,已有舟、车之理。有如西方哲学抽象之规律。理,看不见摸不着,形而上也。但它主导者万物。所以,人只能是理的奴隶,只有顺从理而行事。陆王的心学则把目光拉回到人自身。王守仁认为,宇宙是一个精神的世界,其中只有一个世界,就是我们自己经验到的这个具体的实际世界。用句通俗的话说,无我即无世界。像西方唯心主义笛卡尔所言“我思故我在”。认为世间万事万物万理只有与人相交时才有意义。不相交时,对于宇宙或对于人都是“归于寂”的。应用于社会,人的行为归于“良知”。

  最后,说说冯先生的人生四境界说。人生在世,做人做事,冯先生认为有四个境界。一是自然境界。就是人只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惯,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所做之事并无觉解。二是功利境界。意识到自己,为自己做各种事。但并不总是利己,往往是利己又利他。三是道德境界。了解到社会的存在,意识到是社会的一员,自觉地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具有道德的意义。四是天地境界。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意识到自己不仅是社会的一员,还是宇宙的一员,为宇宙的利益做各种事情,构成最高的人生境界。我想,我们大多数人也就是在功利境界,争取做的好一点。在利己的同时,多一些利他的事。再就是争取上一个层次,到道德境界,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多做一些有益于社会的事。至于天地境界,我们仰望就可以了。冯先生说,道德境界的人是贤人,天地境界的人是圣人。大家都见贤思齐吧。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7

  ”哲学“这个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似乎不够了解,它却充满神秘色彩。而它在我心中是个很崇高,很神圣,同时也是一个含义深厚的词。假期我在家中反复的看这本书,但总是感觉不太明白,似懂非懂。哲学它是一个充满科学权威的领域,令人仰视它。许多事情学了哲学才能真正明白;学了哲学可以使人变得聪明,脑子活、眼睛亮、办法多”,“不管什么时候、干什么工作都会给你方向、给你思路、给你办法”。所以哲学给人带来的魅力是无穷的。

  读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从宏观上对中国哲学从古至今的发展有了认识,原本的一些困惑也逐渐有了答案。任何事物都有个起源,中国人的思想也不例外。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知道了人们常说的哲学是让人聪明而有智慧的学问,这种说法是学*哲学的`最大误区。因为没有学过哲学的人并不一定不聪明,而学过哲学的人也并不一定就聪明。事实上哲学是让人知道自己没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热爱智慧的学问。学*哲学就是“上路”。踏上爱智慧的思想之路。哲学史的学*过程就是与前人在思想上进行对话的过程。因为尽管哲学家已经不在,但是哲学家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却永远不会过时。他们为后人提供了各种各样可供选择的可能方式。放假的时候,爸爸也推荐了这本书给我。当时很不了解,觉得这本书很枯燥很乏味。可能现在的我们对读懂这本书很难,但是我们可以领略到哲学的庞大气场和魅力,它可以让我们懂得很多做人做事的根本原理。能够提升我们的价值观和扩宽知识面。

  书中说,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书中还说,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须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面对压力与日俱增、经济急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面对期望与现实的强烈冲击,我们很多人无法在疲惫与焦躁中寻找到内心的安宁。书中说:“教的作用,就是使人吧事实上已经不同程度上在做的事做完全……一个人若是把他所明白的完全做到了,他就是圣人。”这一个看上去似乎不高的要求正凝聚了千百年来君子修身的理想。该做的事完全做到了,即使是最*凡的事,做“完全”了便是至善,在我们的心中就不会再有遗憾,也就不会再有失望。我想,到了那时,我们的教学中也就不会存在“好生”与“差生”的概念了。

  我很感激这本书,因为它激活了我的思想,它让我认识到即使是在这样一个学生时代,但仍然需要了解哲学。因为哲学是最具条理化和反思性的思维活动,它可以帮助我们整理纷乱的思绪,寻觅萌芽中的未来希望。,在其中我们也可以学会

  我很庆幸我能读到这本书,它让我的灵魂得到了一次洗礼和净化。也让我真真的了解了哲学。虽然不是很明白,但也让我受益匪浅。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8

  刚读完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先说一下对这本书的理解和感受,再说一下我个人的读书观。

  我没有看过其他人写的中国哲学史,只是从《陈寅恪讲国学》中了解到,陈寅恪对冯友兰的这本评价非常高,觉得它真正发挥了"了解之同情"的态度,客观而公正地去看待中国历代的哲学观点。虽然没有对比,但是我也能感受到它态度的客观、公正,对待各家观点不做过多个人的评判,只是用通俗易懂、直白浅显、清晰流畅的语言,将中国历史历代的大哲学家、著名学派(儒、道、墨、法、阴阳、佛、新道家、禅宗、新儒家)及其主要观点娓娓道来。他不对读者的判断施加任何影响,态度严谨、风格朴实,再加上简洁语言的魅力,读起来没有任何压迫感。任何人读完后,都可以从中选取自己喜欢的、认同的学派,去针对性地找相关著作来研读。不管作为一位哲学史研究者还是作为书的作者,冯大师的这种风格,都是值得推崇的。也难怪这本书在哲学史著作里,堪称最经典。

  因为书叫《简史》,所以对各家观点和哲学家本人的生*都没有做深入的介绍。单从入门角度来看,已经能勾起人的兴趣了。在看书之前,我不知道儒学在各个朝代都得到了不同的重视和新的阐释,也不知道禅宗原来是佛学和道家的结合。老庄学说宏大但晦涩隐秘,向郭注解却把老庄哲学解释得非常高明而又进步,让我想要深入探究。道教的产生原来是因为佛教进入中国后,引发了大众对民族宗教缺失的愤怒感。新儒学和先秦儒学差别非常大,到底哪个更高明众说纷纭。中国人并不是没有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和个人独立意识的追求,魏晋名士的'"风流"佳话一直在历史长河中闪闪发光——但也可能正是因为缺乏才显得可贵吧。

  冯大师说,哲学是对人生有系统的反思的学科。我可能在这方面比较晚熟,一直到目前奔三的年纪了,才发现自己渐渐开始选择性地去相信和实践某些哲学学派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清晰了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以西方客观主义、自由主义为主。在我读书的过程中,对于所有文学哲学书籍中我看到的观点,我理解其由于历史环境的局限而不可避免的弱点,都会从现代社会的角度去选择称赞或批判。而现实中我遇到的每个人都有跟我观点不一致的地方,因为大家都有各自思想的选择和归依。我会理解这种差异,不会以自己信奉的为真理而要求人人如此,但对于明显落后和愚昧的观念也会不留情面地批判。

  这是我目前的读书观处事观。不求完全正确,但求用自己独立的理性认知,去实践自己的观念,完成自己在人生中最重要的任务——成为自己。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9

  中国哲学起于“农”,祖先们在春种秋收的自然规律中觉醒,寒来暑往,日月盈虚,于是便有了“反者道之动”,进而完善出了“中庸之道”。这个理论贯彻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于是我们格外重视此间原则,在繁盛时不忘谨慎常存,在黑暗时不忘静候光明。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句话出自老子《道德经》的第四十章,意思是说道的运动循环往复,道的作用微妙柔弱。此句基本上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物极必反,另一个是相反相成。

  中国传统文化中,各类事物的究极之境终归都是返璞于自然。譬如书法,初学者起先临摹名家,按照约定的.章法规范去练*,而*到最后,待你忘了这些条框约束,于手中纸笔浑然一体,才真正做到了炉火纯青。再譬如写作也是一样,好的文章绝非华美辞藻的堆砌,而是以简洁清晰的叙事,浑厚深邃的思想流传于世。杜甫堪为诗圣,便是他那朴实而真挚的诗文,没有任何金雕玉饰,却是字字滴血字字含泪的真大义。

  这便是中国人讲究的“物极必反”,因此我们的中庸之道讲究凡事总要差那么一点,“不及比太过好,不做比做得过多好”;因此我们才觉得“大成若缺,大盈若冲”,我们才会提出“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的道理。也正是因此,中国文化才更加强调谦逊和低调的美好品质。

  中华民族有着有异于其他民族的坚韧,这也和中国哲学的发展密不可分。在天灾人祸面前,我们坚信千百年前祖先的智慧教诲。“相反相成”便是告诉人们,你得先俯下去,为了更好地勃发。读后感·无论说天人合一,内圣外王,还是儒道互补,中国传统文化究其主旨都离不开正反比较的叙述。智慧哲人们总能从两个相对立的事物中找到关联,不是非黑即白,而是相反相成,这才是中国哲学要义。

  “物极必反,相反相成”,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可以用矛盾的观点来解释。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极必反。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这就是相反相成。相比于西方哲学用大量的定义去阐述这个道理,中国哲学家们用更简练,更灵性的方式记录了这个源于天地自然的哲学观念,即“反者道之动”。在思考人于宇宙关系的过程中,很明显,这种起源于直觉的暗示的确为中国哲学的发展提供了一条笔直而明确的捷径。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10

  这些天读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才发觉原来自己对中国的哲学思想一窍不通。虽然看不懂,但是感觉从这只有300来页的书本里看到了中国的哲学思想在中华上下5000千年的历史的发展脉络。

  冯在着本书里讲了中国历史上的各家:儒家,法家,道家,名家,墨家~~~其实我也不清楚怎么去说,哲学的东西真是好难懂啊!不过他的这本书已经写得比较通俗易懂了。是我看到过的哲学书中最好读的(虽然没有看过几本,呵呵~)

  在这本书的第一句:哲学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历来可以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我们大概可以了解到中国哲学在重要性。

  从这本书了解了八卦的由来,各个思想学派的发展历史,各个学派中的代表人物。中国的哲学的精神,儒家文化何以在中国能有如此的地位,自我感觉各家的思想就是一个相互吸收和借鉴的历史,不知哲学是否都是形而上的,或许哲学就是这样吧。我认为任何时代的思想都会受到自己所处的时代的各方面的条件的影响,特别是物质方面的条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哲学思想在经济的发展中也有意或无意地随着发展。

  书上也说了些东方的哲学思想和西方的哲学思想的差别,毕竟两者的物质,地理历史等各方面的基础不同,所以理所当然地有差别。但是两者都是人类的优秀的文明的一部份,如果能把两者优秀的成分相结合利用,正如本书上所说的中过哲学上负的方法和西方哲学正的方法相结合,才能产生未来的哲学。

  虽然自己简直就是没有水*,但是还幻想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希望大家能体谅,或许当我看这本书第二次的时候会有所感悟!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优秀优选【5】篇(扩展4)

——《京瓷哲学》优秀读后感3篇

  重读稻盛和夫先生的【京瓷哲学】,感受和收获都颇多。书中讲述了很多的哲理,囊括了博爱精神、精益求精、完美主义、热爱工作等。看似高深,实际上非常落地,工作中生活中时时都要用到。

  (一)提高心性

  从小我们就被教育要做一个好人,要有一颗善良的心,要努力,要上进。但如果有人问我为什么要这样做,除了回答“这不是应该的吗”或类似的说法外真的不知道再如何去诠释。直到我看到"与宇宙的意志相协调"这句话。

  宇宙至今还在不断扩张,它不会停止片刻,不会安于现状,它不断的推进万事万物向前发展进化。人类作为组成宇宙的一部分,当然要与宇宙的意志相协调,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充满光明,所以反省自己的心性是否能与宇宙的意志相协调至关重要。

  (二)精益求精

  "在人的行为中,最值得敬佩的,最为美好的便是利他行为"。我十分赞同这句话。人类由于肉身的存在,使的我们在大多情况下都是为自己着想的,我相信我们中大多数人小时候做好事学雷锋也大多是为了老师或父母的夸奖,长大后做好事一是因为道德的约束,二是为了一些社会效应,说白了还是为了自己。但不可否认还是有的人是因为真的是修养高心灵美,以利他行为作为自己幸福的源泉。

  在我看来,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原因(当然一些虚假或犯罪的情况以及危机社会和谐的情况除外),只要一个人的利他行为真的能帮助别人或者能引起社会上某种和谐的效应我们就应该提倡。

  (三)经营人心,而非管理人事

  稻盛和夫先生为他的经营理念取名为“阿米巴经营”,而非“阿米巴管理”。两字之差背后却蕴藏着深厚的含义。管理是员工被动执行的思想,经营是全员主动思考、主动创造的思想。所以这不仅仅只是字面差异,所隐含的是思想的差异。管理蕴含着被动、强迫的含义,而经营是主动参与、共同做好一件事情的`含义。既然取名为经营,便是希望达到全员发挥主观能动性共同参与经营的目的,那前提就必须是要经营人心,充分重视人在企业运营中的作用。

  《京瓷哲学》汇集了稻盛和夫先生多年经营实践和人生感悟的精华,非一时便能领悟透彻,需不断参悟书中之精华,提升自身。

  精巧的《京瓷哲学》小书,终于有机会粗略地通阅了一遍,对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大概认识,受益匪浅。京瓷哲学78条,每一条背后都蕴含着丰厚精神实质,适用于我们的方方面面,我们能从内心里真正理解并在实践中践行,则一定可以克服一切困难,最终圆我们的初心。今后需细细逐条品味。

  1、重视人心,提高心性———重视企业文化创建

  稻盛和夫提倡:与“宇宙的意志”相和谐的心性以爱意、真诚以及和谐的心性为本以纯洁的心灵来描绘愿望拥有纯朴的心性必须经常保持谦虚的姿态深怀感谢之心始终保持明朗之心等。我们要满足物质生活,可仰赖于外力,而要满足精神生活,则靠我们自己的内心。只有具有一定修养的人,才能不屑于荣辱得失,心态才能*和,做事工作才有源泉,这是其一。

  其二,我们生活在万千世界,就像我们金石资源这么一个集团公司,员工与管理者均来自五湖四海,教育程度、文化背景、*惯等参差不齐,索取得目的也不一样,就像一个浓缩的小社会,又像一个扩充了的.大家庭。要想这个小社会,大家庭正常运营,并不断的发展壮大,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有统一的理念来统一大家的价值观、人生观。换句话说,就是要拥有自己的企业文化,来规范、约束、统一每一个员工的行为,才能劲往一处使,这是我们工作的方向。

  2、人生工作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X热情X能力——这是稻盛和夫提出的著名公式。个人认为能力是与生俱来和后天培养的,需要一个过程时间和历练,短时间内很难有质的飞跃;热情是受个人控制的,一个人如果对每一件事保持高度的重视,认真对待,那工作的结果不言而喻。当然人都有惰性,热情会受其影响,特别是受到荣誉奖赏,不能膨胀,必须经常保持谦虚的姿态;受到批评甚至委曲时,不能丧失斗志,深怀感谢之心,保持一如既往的工作热情;思维是关键,她决定和影响我们的态度,“一个破公司,既然发牢骚也无济于事,我想不如将全部精力投入研究中去”,结果稻盛和夫成就了他的京瓷人生。我想假设我们也更换思维模式,让思维这项得满分,那必将也能成就我们的美好人生,这可能也是时下倡导“创新”的另种诠释。

  将这个著名公式联系到我们日常管理工作中也是相同的,比如上级交代一件事,两个专业能力相同的人,虽然最终都能完成。但其中一人在接到任务后,主动思考,寻求资源,快速行动,过程当中的问题、异常、进度等第一时间反馈,最后快速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反之,其中另一人在接到任务后态度消极拖沓,事前没谋划,发生的问题没有应对措施也不反馈`,以致一再拖延,在再三催促下最后,总算完成了,但这仅是结果而不是我们所要的“效果”,企业追求的是效果而不是结果,就管理团队来说这反映了执行力问题。

  因此在工作中:一要有“成为漩涡的中心”的态度,要主动当担,敢牵头、敢管事。要让自己成为漩涡的中心,要让自己成为下棋的人,而不是充当别人的棋子。二要“在相扑的中央发力”,很多时候,我们没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不是因为能力不够,而是有“拖延症”。总觉得时间还有很多,离期限还早的很,结果,中途被各种异常事件耽误而导致工作没完成。所以,提早行动,给自己预留足够多的时间,保证在期限内完成任务。三要不断创造性地工作。当工作有了枯燥乏味的感觉时,要对工作重新审视、反思,用“不积小溪,无以成江河”这句话来诠释改善、创新的积累对一个人、一个公司是多么地重要。

  看完这本书,使我认识到:作为管理者,如果我自己缺乏正确的思想和高尚的人生观,就很难吸引大家,带动大家。要想管理好公司并出彩,就必须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和价值观,将思维方式、热情发挥到极致,这毋庸多笔墨。

  稻盛和夫,作为世界公认的成功企业家、经营奇才,能将他毕生的想法、做法汇集成册,无疑是每一个获阅者的幸运和福报。很感谢公司组织的培训学*,让我也成为了幸运者中的一个。在字字珠玑的阅读中,自然而然地便联想到了自己*常的生活和工作,不自觉地就进行着对比和分析,契合的地方、不符合的地方以及各自的思想原因,感觉对自己的以往是一种检阅,对自己的现在是一种洗礼,对自己的将来是一种指导。现在,我就以《京瓷哲学》第2章经营要诀的阅读感受为例,向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悟。

  01、以心为本的经营:为了公司的发展,每个人都竭尽全力。经营者也不负众望,拼命工作。员工们相互信任,不贪图私利私欲。大家都以在这个公司工作为荣,盼公司发展壮大。用京瓷公司从无到有的事实,阐明“以心为本”让员工齐心协力、团结奋斗,才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支柱。

  感受:合纵一直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宣贯,就是异曲同工的“以心为本的经营”。让大家的思想意识,都统一到如何实现工作目标这一大方向来。跟我们*时在工作中所说的要同心同德、风雨兼程,都是契合的。读后更加意识到将这些根植于每一个成员心中的重要性和意义,比人心更坚固的东西并不存在,心在一起才最有战斗力。

  02、光明正大地追求利润:追求利润是企业的.生存之道。在自由经济的市场环境中,由竞争结果决定的价格就是合理的价格,以这个价格赚得的利润,就是正当的利润。推进合理化,提高附加值,才能增加利润。不管在什么领域,势必都要面对严酷的竞争,任由市场行使定价权。

  感受:该篇的观点,对以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的合纵人来说体会更深。竞争结果决定的价格就是合理的价格,蕴含了多少的内容和必须:市场需求的准确把握以及材料成本、制造成本、物流成本等的质量管控的PK,就是价格的PK。要想价格合理、有竞争力,各种质量的管控就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因为价格是市场决定的、是竞争对手裁判的。只有我们每一个环节上的人都意识到这一点,并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把好关,才能让我们的产品价格合理,有竞争力、有利润。

  03、遵循原理原则:公司的经营应该合乎情理,遵循道德。所有的事情,都应该是在遵循原理原则的前提下做出决断的。企业家做判断时,必须遵守普遍性的道德准则,把“作为人,何谓正确?”作为判断基准。

  感受:“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同样的一个企业要发展,也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规矩”,作为员工说话、行事的准则。所以,公司应运而生的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和考核办法,而且合纵人很幸运,因为我们的老板刘泽刚先生就是一个遵循普遍性道德准则的人,老祖先最质朴的*观念一直在指引他如何带领我们拼搏,也让客户感受到合纵是一个可靠的、有原则的企业。

  04、贯彻顾客至上主义:经商的根本就是“无论如何都要取悦客户”,极度重视技术研发,不断创造出客户期待的有价值的产品,全方位地满足客户的需求。企业持续的盈利和不断的发展,是顾客至上主义的成果,也是努力取悦客户的回报。

  感受:合纵的研发中心是北京市级(省部级)技术中心,每年都重金投入各项研发。产品销售秉承“让利不让市场”的真诚意愿,始终重视售前、售中、售后各个阶段的相关服务,把客户的购买体验及满意度作为衡量标准。有力践行了顾客至上的宗旨,这应该就是公司能够不断持续发展壮大的一个根本原因。

  05、以大家族主义开展经营:不要把企业的人际关系视为利益相反的劳资关系,而应该在公司内构建父母孩子、兄弟姐妹般的和谐关系。以大家族主义开展经营,使公司上下团结一致、互帮互助,但要注意避免对员工的盲目娇惯。

  感受:合纵互赏、团结的企业文化和传帮带的协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员之间是互帮互助的关系,绩效的考核办法又让大家成了荣辱与共的利益共同体,既推行了大家族主义,又极大程度的避免了盲目娇纵。当然在和谐程度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我们都做有心人,把同事当父母孩子、兄弟姐妹来对待,为公司大家族的和谐发展献出自己满满的正能量。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优秀优选【5】篇(扩展5)

——*哲学简史读后感 (菁华5篇)

  “哲学”这个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似乎不够了解,它却充满神秘色彩。

  而它在我心中是个很崇高,很神圣,同时也是一个含义深厚的词。

  假期我在家中反复的看这本书,但总是感觉不太明白,似懂非懂。

  哲学它是一个充满科学权威的领域,令人仰视它。

  许多事情学了哲学才能真正明白;学了哲学可以使人变得聪明,脑子活、眼睛亮、办法多”,“不管什么时候、干什么工作都会给你方向、给你思路、给你办法”。

  所以哲学给人带来的魅力是无穷的。

  读了冯友兰的《*哲学简史》,从宏观上对*哲学从古至今的发展有了认识,原本的一些困惑也逐渐有了答案。

  任何事物都有个起源,*人的思想也不例外。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知道了人们常说的哲学是让人聪明而有智慧的学问,这种说法是学*哲学的最大误区。

  因为没有学过哲学的人并不一定不聪明,而学过哲学的人也并不一定就聪明。

  事实上哲学是让人知道自己没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热爱智慧的学问。

  学*哲学就是“上路”。

  踏上爱智慧的思想之路。

  哲学史的学*过程就是与前人在思想上进行对话的过程。

  因为尽管哲学家已经不在,但是哲学家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却永远不会过时。

  他们为后人提供了各种各样可供选择的可能方式。

  放假的时候,爸爸也推荐了这本书给我。

  当时很不了解,觉得这本书很枯燥很乏味。

  可能现在的我们对读懂这本书很难,但是我们可以领略到哲学的庞大气场和魅力,它可以让我们懂得很多做人做事的根本原理。

  能够提升我们的价值观和扩宽知识面。

  书中说,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书中还说,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须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

  面对压力与日俱增、经济急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面对期望与现实的强烈冲击,我们很多人无法在疲惫与焦躁中寻找到内心的安宁。

  书中说:“教的作用,就是使人吧事实上已经不同程度上在做的事做完全……一个人若是把他所明白的完全做到了,他就是圣人。”这一个看上去似乎不高的要求正凝聚了千百年来君子修身的理想。

  该做的事完全做到了,即使是最*凡的事,做“完全”了便是至善,在我们的心中就不会再有遗憾,也就不会再有失望。

  我想,到了那时,我们的教学中也就不会存在“好生”与“差生”的概念了。

  我很感激这本书,因为它激活了我的思想,它让我认识到即使是在这样一个学生时代,但仍然需要了解哲学。

  因为哲学是最具条理化和反思性的思维活动,它可以帮助我们整理纷乱的思绪,寻觅萌芽中的未来希望,在其中我们也可以学会我很庆幸我能读到这本书,它让我的灵魂得到了一次洗礼和净化。

  也让我真真的了解了哲学。

  虽然不是很明白,但也让我受益匪浅。

  总感觉“哲学”是个很崇高的名词,是个充满科学权威的领域,令人仰视它。也许是这种思想先入为主,所以觉得这本书读起来非常费劲。说实话我并没有看完它,即使是看的一小部分内容也没有完全读明白,还需要进一步去学*。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基本了解冯友兰先生的哲学思想,了解中华民族哲学思想、文化发展的历程,明白儒学之所以成为民族主流文化的根源,清楚各家思想的相互影响和促进。

  正如书中所说,按照*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不是为了人对客观实际增加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智。*的哲学一直以来就在探索人的精神世界、探索性灵、探索情理、……,

  我感觉,人应该在哲学的指引下更加智慧地生活;应该在本书中*传统哲学思想的指引下,磨砺人高贵的品格,找回人高尚的人性,重建人们的精神家园。

  孔子推崇“仁义”,仁的本质是爱人,一个人必须对别人存有仁爱之心。常念及此,人们就会善待自己身边的人。遇到艰辛劳作,流着臭汗的农民或工人时,他不会避之不及;看到乞丐,他自然会生出恻隐之心;与别人发生矛盾时,少争执,多谅解。孔子又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把仁付诸实践。如果人人都达到了这个境界,人自然会少作恶,多行善。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每念及此,人自然变得更爱自己的父母,子女和亲人,也同样自然地去爱护别人。若天下人都有此两心,人与社会也就会朝着和谐的方向发展。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为官者理解了这个道理,懂得了人伦之道,自然要竭尽所能来促进人民大众的福利。

  我想,把这“仁义”摆进教育里、放在教学中来看,首先便是爱学生了,这也是新课程改革中所提出的以人为本、注重人文性的教育。给与学生人文的关爱,才可能与学生的心灵碰撞处绚丽的火花,教育教学才有了灵性和生命。其次,教师要用自己的“仁义”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将自己“仁爱”的品质传递给学生,从而纵横相传。

  孔子在解释古代的典制、思想时,总是以自己对道德的理解去诠释古代的经书,注入些新的东西。这就是孔子和与他同时的其他儒生不同的地方,这使他成为一个学派的创始人。于我们千年之后的现代教师来说,如果我们还仅仅把教师的职业理解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层面,那就是固步自封了。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社会文化的膨胀无时不在警示着我们要不断充实自己、发展自己。

  冯先生说,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指对客观事物的信息),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冯先生还说,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须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面对压力与日俱增、经济急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面对期望与现实的强烈冲击,我们很多人无法在疲惫与焦躁中寻找到内心的安宁。冯先生说:“教的作用,就是使人吧事实上已经不同程度上在做的事做完全……一个人若是把他所明白的完全做到了,他就是圣人。”这一个看上去似乎不高的要求正凝聚了千百年来君子修身的理想。该做的事完全做到了,即使是最*凡的事,做“完全”了便是至善,在我们的心中就不会再有遗憾,也就不会再有失望。我想,到了那时,我们的教学中也就不会存在“好生”与“差生”的概念了。

  片面地说了些自己浅薄的想法,有点不知所云了。最后,借冯先生在书中的最后一句话来结束今天的发言:“人往往需要说很多话,然后才能归入潜默”。

  《*哲学简史》作者冯友兰先生,他出现在《无问西东》片尾的彩蛋里,绝对的大师级人物,不仅是哲学史家,本人更是一名哲学家。1935年写作完成两卷本巨著《*哲学史》,1946-1947年冯先生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用英文讲授*哲学史,英文讲稿由他的学生布德整理成书,就是这本《*哲学简史》,是*哲学的入门经典。

  从先秦一直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全景式展现了*哲学的发展脉络,主要的哲学流派,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条理清晰,详略得当,深入浅出,也只有大师做得到。本书一半的篇幅在讲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那是*历史上思想最灿烂的黄金时代。从汉代起主要是儒道,外来的佛教,禅宗的起源,以及儒道的复兴,虽然名家迭出,却远没有先秦时期那样迷人。

  *与西方的差异归根到底是哲学上的差异,*文化的精神基础不是宗教,而是伦理。根据*哲学的传统,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价值,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因此,*哲学的使命就是使人得以发展内圣外王的品格,*哲学讨论的问题就是内圣外王之道。

  也许我们*日并不会思考哲学问题,但知晓了老祖宗们在思考什么怎么思考,就明白了我为什么是我,我们的民族为什么是这样的民族,那都是因为*哲学的基因已经深深的烙印在我们的血液里,使我们带着一脉相承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解释这个世界,去寻找关于一切的答案。

  当我拿到《*哲学简史》这本书时,就对这本书没有产生好感,而老师也说这本书是要“啃”读的,然而这样的书完全不对我的口味。改变是从某些同学的摘录开始的,或许只是对其中的部分内容开始感兴趣,也没有想把这本书的每个字都研究透,但我还是有了一些不多的感想。

  OK,那么我们开讲。

  首先是儒家的一些我看到的东西:积极入世。“积极入世”倡导“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个人健康人格,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人生最高道德标准,从而打造了整个民族的强健精神支柱和充满浩然正气的民族性格,完整地构建了全民族的道德体系,加上儒家“德治爱民”的政治文化、“孝悌和亲”的伦理文化、“文质彬彬”的礼乐文化,“远神*人”的人本取向,仍渗透在*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一直是中华民族在人文理想方面的宝贵精神财富。

  然后是道家的“出世”。我对于道家的出世到不是很了解,主要了解它主张的“无为”。一开始认为“无为”是无所作为,读过书的相关部分后大致了解到,无为是指经过有为的思考,以时势、趋势的判断做出顺势而为的行为,以我的理解,简单来说就是要做好属于自己本分的事就够了,也算是简单地实现了“无为”的意义。

  我最欣赏的是:“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出世做人入世做事》)

  我还想说一个比较传奇的人物——王守仁。这个人明显是精通哲学的,而且可能是哲学界的一位大佬,他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同时还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心学”的观念就是由他提出。

  最开始,有人向他讲授“格物致知”之学,王守仁甚喜。之后他遍读朱熹的著作,思考宋儒所谓“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学说。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决心穷竹之理,“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么都没有发现,人却因此病倒。从此,王守仁对“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的怀疑。这就是*哲学史上是著名的“守仁格竹”。

  接着就是他的悟道之路。自他被贬后他父亲对他说:“既然朝廷委命于你,就有责任在身,你还是上任去吧。”随后他踏上路途,来到贵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龙场在当时还是未开化的地区。王守仁没有气馁,根据风俗开化教导当地人,受到民众爱戴。在这个时期,他对《大学》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领悟。王守仁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他在这段时期写了“教条示龙场诸生”,史称龙场悟道。(《明朝那些事》)

  我想表达的是,关于哲学,不能一味的去盲信追求别人所想的观念,真正的悟道还是得通过自己的悟性。

  刚读完冯友兰的《*哲学简史》,先说一下对这本书的理解和感受,再说一下我个人的读书观。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优秀优选【5】篇(扩展6)

——*简史读后感 (菁华5篇)

  发现我现在真的是看了某些书的时候,才特别有写点什么的想法。看看过去几篇,貌似都是这个触动的。这本书讲述的是正在发生的历史。改革开放30年的企业史。如果说看到哪怕2005年以前的时候,我都觉得有点遥远的时候,看到05年以后,真正是让我震撼。其实,震撼我的并不是这本书,而是那种生活在历史中,特别是一段跌宕起伏的历史中的感觉。

  看历史的时候,恐怕没有谁不会去幻想自己穿梭于那个时空的。比如看《大秦》的时候我就喜欢幻想自己是秦王手下的某个牛人。然而,当我们真正看自己所处的这个时空的时候,难免不会觉得自己生活的*庸与无聊。日子一天一天的过,05,06,07等等仿佛一个个没有意义的数字,除了感慨自己又老了,哼唧一下要奔三了,仿佛也不会对一个个年份有那么多的触动。

  然而当有人细心的把我生活的世界记录下来,然后展现给我的时候。我就惊讶了。换过一个视角,原来是这么天翻地覆。浮浅的讲,05年股票998的时候如果我把英国带回来的800多英镑投入股市,又或者在06年的时候,买一套房子,现在俺也许就真的战胜CPI了。深沉的讲,我一定错过了社会利益再分配的一个阶段,而利益分配的下一个阶段,我也一定没有太多的筹码可以决定自己的利益。然而,回顾这段历史,也同样告诉我,一定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生活理想。改革开放30年来,这样的机会应该是越来越公*的给我这种普通人。当然,现在的社会有很多不公*,可是,与70年代相比,我们现在可以看到想到认识到这些不公*本身就是社会公*的进步。

  不由得又让我想起了*简史的观点,历史是人民推动的。改革30年,其实也是人民推动的。但是,精英阶层往往能加速或者延缓这一过程。我肯定不会成为精英阶层。但是,这样的书看完以后,起码我愿意从井底向上爬一爬,再看看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然后思考自己如何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哲学起于“农”,祖先们在春种秋收的自然规律中觉醒,寒来暑往,日月盈虚,于是便有了“反者道之动”,进而完善出了“中庸之道”。这个理论贯彻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于是我们格外重视此间原则,在繁盛时不忘谨慎常存,在黑暗时不忘静候光明。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句话出自老子《道德经》的第四十章,意思是说道的运动循环往复,道的作用微妙柔弱。此句基本上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物极必反,另一个是相反相成。

  *传统文化中,各类事物的究极之境终归都是返璞于自然。譬如书法,初学者起先临摹名家,按照约定的章法规范去练*,而*到最后,待你忘了这些条框约束,于手中纸笔浑然一体,才真正做到了炉火纯青。再譬如写作也是一样,好的文章绝非华美辞藻的堆砌,而是以简洁清晰的叙事,浑厚深邃的思想流传于世。杜甫堪为诗圣,便是他那朴实而真挚的诗文,没有任何金雕玉饰,却是字字滴血字字含泪的真大义。

  这便是*人讲究的“物极必反”,因此我们的中庸之道讲究凡事总要差那么一点,“不及比太过好,不做比做得过多好”;因此我们才觉得“大成若缺,大盈若冲”,我们才会提出“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的道理。也正是因此,*文化才更加强调谦逊和低调的美好品质。

  中华民族有着有异于其他民族的坚韧,这也和*哲学的发展密不可分。在天灾人祸面前,我们坚信千百年前祖先的智慧教诲。“相反相成”便是告诉人们,你得先俯下去,为了更好地勃发。无论说天人合一,内圣外王,还是儒道互补,*传统文化究其主旨都离不开正反比较的叙述。智慧哲人们总能从两个相对立的事物中找到关联,不是非黑即白,而是相反相成,这才是*哲学要义。

  “物极必反,相反相成”,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可以用矛盾的观点来解释。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极必反。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这就是相反相成。相比于西方哲学用大量的定义去阐述这个道理,*哲学家们用更简练,更灵性的方式记录了这个源于天地自然的哲学观念,即“反者道之动”。在思考人于宇宙关系的过程中,很明显,这种起源于直觉的暗示的确为*哲学的发展提供了一条笔直而明确的捷径。

  这个假期,我有幸从图书馆借阅了林庚先生著的《*文学简史》一书。此书*六百页,从史前的诗歌说起,一直讲到*代新文学的曙光。伴随五千年的朝代更迭,*文学经历了民歌、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等多种形式文学体裁的演进。我在布满荆棘,十分曲折甚至混乱的文学发展的过程中感受到*文学的辉煌和深厚,更加体会到那个隐含的规律——诗人不幸诗家幸,即凡是国难当头或是官场不*的时候,文学创作往往会出现高潮,优秀作品批量问世;安定之时倾向于追求程式化写作,没有创新。

  第一,幸福的人大都相似,不幸的人却各有各的不幸。

  寒士文学中,屈原为后代文人树立了爱国、与封建贵族阶级坚决斗争的榜样。司马迁、陶渊明、阮籍、嵇康、左思、李白、杜甫、白居易、顾炎武等等,他们遭遇了生活中种种的苦难,这些寒士为无法实现自己理想而在文学作品中长啸、感叹、抒怀、落泪。李白是其中最富有反抗性的,又是最乐观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信念通过他从封建礼教中**出来的自由的诗歌中体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情景恐怕也只有李白能想得出来吧!比如杜甫,在他沉郁顿挫的诗歌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他对盛唐时期终结的惋惜——“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再比如没落的世家后代曹雪芹写出了千古奇文《红楼梦》,把对封建制度的反抗带到深刻的文学作品中,成为四大经典名著,为世人传诵。这些优秀作品无不在逆境中破壳而出,在沉寂令人窒息的政治空气中劈过一声惊雷。

  《五万年*简史》(上册)这本书可以说是机缘巧合拿到的,之前也没特地去了解出了新书。目前手上只有该套书籍的上册,下册有时间再买来阅读。这套书是非常熟悉的读客出品的,上册挺厚,大概三百六十多页。这套书比较独特的地方在于,它的开篇并不是从新旧石器时代开始讲起,而是从第一批智人踏上中华大地作为导言。上册涵盖了从五万年前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分别由复旦大学姚大力、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武黎嵩、复旦大学仇鹿鸣、复旦大学钱文忠几位学者来书写各个时期的历史事件。

  我个人会更偏向于看明清时期的历史,对于*历史的“上半部分”了解得不多,而这本《五万年*简史》(上册)刚好填补了我关于这块知识的空缺,给了我一些看问题的全新角度。

  《五万年*简史》(上册)导言开篇便是“北京猿人不是我们的祖先”,这样的标题着实很吸引眼球,想让人抓紧看下去。并且在讲*人祖先之前,先给读者一个关于最初“*”到今天我们能看到的地图上的*的一个演变的概念,让读者能够结合地理来理解历史,而不是一味地单纯介绍历史。第二小节题目是“你的身体里流着谁的血”,这一部分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给读者讲解了分子生物学的概念,更加通俗易懂,不会过于枯燥。书里的内容干货会比较多,相比起同类的历史读物来说,相对没有那么强的趣味性。书中对于一些生僻字词都有注音或相应的注解,方便读者阅读。剩下的具体内容就不再多说,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买来阅读,还是很值得入手的一套书籍。

  *哲学简史,是**现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的传世名作。在没看这本书之前,我对哲学的了解大概就仅限于神秘、晦涩与深奥了——当时的我,甚至以为哲学是各门学科中最无用的一个。直到我翻开了这本《*哲学简史》。

  有人说,好书就是会让你在看后反思很长一段时间;有人说,好书就是会让你在看到中途时便大彻大悟;但这本书不一样,我在翻开它第一页的目录时,便醍醐灌顶了。

  “我所说的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的确!

  哲学,其实就是一个人过完一生后,想要对自己的生活做一个总结时发现的规律总合。而由于一个人他不可能不活在生活中(或许有人会说庄子的“丧我丧耦”不活在生活中,但我认为其实那一种“人”已不再是人了,他只是大道的一种具象化的体现),因此,哲学离我们其实并不远,甚至无处不在。

  第一页的醍醐灌顶让我对这本书产生了巨大的兴趣。很快,我便开始研究起了目录——于是我便知道了为什么这本书被历史学家陈来先生赞誉为“在世界上还没有见过第二本这样的书”。

  盖因首先,它可以说是*历史上第一本,将所有的哲学学派、理论、观点都收集、理解、展示出来的书了,光是这点,便可以胜过其之前的任何古代哲学书;其次,它也可以说是*历史上第一本,将东西方的哲学观念进行比较、讨论、融会贯通的书了,这一点也同样使它成为了*哲学史上一座巨大的里程碑。

  翻开里页,我又一次震撼到了!如果说上面所述两点只能让冯友兰成为**现代哲学史上的一代宗师的话,那么现在,他可以说是开山鼻祖了。在这本书中,他不仅清楚阐述了各个哲学观念,还对其进行了延伸探讨以及比较讨论,例如:在第九章介绍《老子》思想时,他不仅将《老子》所谓道解释为了哲学家们为了进一步解释“名”而所假设带来的结果,还与西方“形而上学”进行了比较分析,看完不禁觉受益匪浅。

  《*哲学简史》,真好!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优秀优选【5】篇(扩展7)

——*哲学简史读后感 (菁华5篇)

  “哲学”这个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似乎不够了解,它却充满神秘色彩。

  而它在我心中是个很崇高,很神圣,同时也是一个含义深厚的词。

  假期我在家中反复的看这本书,但总是感觉不太明白,似懂非懂。

  哲学它是一个充满科学权威的领域,令人仰视它。

  许多事情学了哲学才能真正明白;学了哲学可以使人变得聪明,脑子活、眼睛亮、办法多”,“不管什么时候、干什么工作都会给你方向、给你思路、给你办法”。

  所以哲学给人带来的魅力是无穷的。

  读了冯友兰的《*哲学简史》,从宏观上对*哲学从古至今的发展有了认识,原本的一些困惑也逐渐有了答案。

  任何事物都有个起源,*人的思想也不例外。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知道了人们常说的哲学是让人聪明而有智慧的学问,这种说法是学*哲学的最大误区。

  因为没有学过哲学的人并不一定不聪明,而学过哲学的人也并不一定就聪明。

  事实上哲学是让人知道自己没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热爱智慧的学问。

  学*哲学就是“上路”。

  踏上爱智慧的思想之路。

  哲学史的学*过程就是与前人在思想上进行对话的过程。

  因为尽管哲学家已经不在,但是哲学家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却永远不会过时。

  他们为后人提供了各种各样可供选择的可能方式。

  放假的时候,爸爸也推荐了这本书给我。

  当时很不了解,觉得这本书很枯燥很乏味。

  可能现在的我们对读懂这本书很难,但是我们可以领略到哲学的庞大气场和魅力,它可以让我们懂得很多做人做事的根本原理。

  能够提升我们的价值观和扩宽知识面。

  书中说,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书中还说,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须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

  面对压力与日俱增、经济急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面对期望与现实的强烈冲击,我们很多人无法在疲惫与焦躁中寻找到内心的安宁。

  书中说:“教的作用,就是使人吧事实上已经不同程度上在做的事做完全……一个人若是把他所明白的完全做到了,他就是圣人。”这一个看上去似乎不高的要求正凝聚了千百年来君子修身的理想。

  该做的事完全做到了,即使是最*凡的事,做“完全”了便是至善,在我们的心中就不会再有遗憾,也就不会再有失望。

  我想,到了那时,我们的教学中也就不会存在“好生”与“差生”的概念了。

  我很感激这本书,因为它激活了我的思想,它让我认识到即使是在这样一个学生时代,但仍然需要了解哲学。

  因为哲学是最具条理化和反思性的思维活动,它可以帮助我们整理纷乱的思绪,寻觅萌芽中的未来希望,在其中我们也可以学会我很庆幸我能读到这本书,它让我的灵魂得到了一次洗礼和净化。

  也让我真真的了解了哲学。

  虽然不是很明白,但也让我受益匪浅。

  总感觉“哲学”是个很崇高的名词,是个充满科学权威的领域,令人仰视它。也许是这种思想先入为主,所以觉得这本书读起来非常费劲。说实话我并没有看完它,即使是看的一小部分内容也没有完全读明白,还需要进一步去学*。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基本了解冯友兰先生的哲学思想,了解中华民族哲学思想、文化发展的历程,明白儒学之所以成为民族主流文化的根源,清楚各家思想的相互影响和促进。

  正如书中所说,按照*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不是为了人对客观实际增加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智。*的哲学一直以来就在探索人的精神世界、探索性灵、探索情理、……,

  我感觉,人应该在哲学的指引下更加智慧地生活;应该在本书中*传统哲学思想的指引下,磨砺人高贵的品格,找回人高尚的人性,重建人们的精神家园。

  孔子推崇“仁义”,仁的本质是爱人,一个人必须对别人存有仁爱之心。常念及此,人们就会善待自己身边的人。遇到艰辛劳作,流着臭汗的农民或工人时,他不会避之不及;看到乞丐,他自然会生出恻隐之心;与别人发生矛盾时,少争执,多谅解。孔子又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把仁付诸实践。如果人人都达到了这个境界,人自然会少作恶,多行善。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每念及此,人自然变得更爱自己的父母,子女和亲人,也同样自然地去爱护别人。若天下人都有此两心,人与社会也就会朝着和谐的方向发展。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为官者理解了这个道理,懂得了人伦之道,自然要竭尽所能来促进人民大众的福利。

  我想,把这“仁义”摆进教育里、放在教学中来看,首先便是爱学生了,这也是新课程改革中所提出的以人为本、注重人文性的教育。给与学生人文的关爱,才可能与学生的心灵碰撞处绚丽的火花,教育教学才有了灵性和生命。其次,教师要用自己的“仁义”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将自己“仁爱”的品质传递给学生,从而纵横相传。

  孔子在解释古代的典制、思想时,总是以自己对道德的理解去诠释古代的经书,注入些新的东西。这就是孔子和与他同时的其他儒生不同的地方,这使他成为一个学派的创始人。于我们千年之后的现代教师来说,如果我们还仅仅把教师的职业理解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层面,那就是固步自封了。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社会文化的膨胀无时不在警示着我们要不断充实自己、发展自己。

  冯先生说,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指对客观事物的信息),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冯先生还说,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须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面对压力与日俱增、经济急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面对期望与现实的强烈冲击,我们很多人无法在疲惫与焦躁中寻找到内心的安宁。冯先生说:“教的作用,就是使人吧事实上已经不同程度上在做的事做完全……一个人若是把他所明白的完全做到了,他就是圣人。”这一个看上去似乎不高的要求正凝聚了千百年来君子修身的理想。该做的事完全做到了,即使是最*凡的事,做“完全”了便是至善,在我们的心中就不会再有遗憾,也就不会再有失望。我想,到了那时,我们的教学中也就不会存在“好生”与“差生”的概念了。

  片面地说了些自己浅薄的想法,有点不知所云了。最后,借冯先生在书中的最后一句话来结束今天的发言:“人往往需要说很多话,然后才能归入潜默”。

  《*哲学简史》作者冯友兰先生,他出现在《无问西东》片尾的彩蛋里,绝对的大师级人物,不仅是哲学史家,本人更是一名哲学家。1935年写作完成两卷本巨著《*哲学史》,1946-1947年冯先生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用英文讲授*哲学史,英文讲稿由他的学生布德整理成书,就是这本《*哲学简史》,是*哲学的入门经典。

  从先秦一直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全景式展现了*哲学的发展脉络,主要的哲学流派,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条理清晰,详略得当,深入浅出,也只有大师做得到。本书一半的篇幅在讲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那是*历史上思想最灿烂的黄金时代。从汉代起主要是儒道,外来的佛教,禅宗的起源,以及儒道的复兴,虽然名家迭出,却远没有先秦时期那样迷人。

  *与西方的差异归根到底是哲学上的差异,*文化的精神基础不是宗教,而是伦理。根据*哲学的传统,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价值,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因此,*哲学的使命就是使人得以发展内圣外王的品格,*哲学讨论的问题就是内圣外王之道。

  也许我们*日并不会思考哲学问题,但知晓了老祖宗们在思考什么怎么思考,就明白了我为什么是我,我们的民族为什么是这样的民族,那都是因为*哲学的基因已经深深的烙印在我们的血液里,使我们带着一脉相承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解释这个世界,去寻找关于一切的答案。

  当我拿到《*哲学简史》这本书时,就对这本书没有产生好感,而老师也说这本书是要“啃”读的,然而这样的书完全不对我的口味。改变是从某些同学的摘录开始的,或许只是对其中的部分内容开始感兴趣,也没有想把这本书的每个字都研究透,但我还是有了一些不多的感想。

  OK,那么我们开讲。

  首先是儒家的一些我看到的东西:积极入世。“积极入世”倡导“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个人健康人格,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人生最高道德标准,从而打造了整个民族的强健精神支柱和充满浩然正气的民族性格,完整地构建了全民族的道德体系,加上儒家“德治爱民”的政治文化、“孝悌和亲”的伦理文化、“文质彬彬”的礼乐文化,“远神*人”的人本取向,仍渗透在*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一直是中华民族在人文理想方面的宝贵精神财富。

  然后是道家的“出世”。我对于道家的出世到不是很了解,主要了解它主张的“无为”。一开始认为“无为”是无所作为,读过书的相关部分后大致了解到,无为是指经过有为的思考,以时势、趋势的判断做出顺势而为的行为,以我的理解,简单来说就是要做好属于自己本分的事就够了,也算是简单地实现了“无为”的意义。

  我最欣赏的是:“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出世做人入世做事》)

  我还想说一个比较传奇的人物——王守仁。这个人明显是精通哲学的,而且可能是哲学界的一位大佬,他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同时还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心学”的观念就是由他提出。

  最开始,有人向他讲授“格物致知”之学,王守仁甚喜。之后他遍读朱熹的著作,思考宋儒所谓“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学说。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决心穷竹之理,“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么都没有发现,人却因此病倒。从此,王守仁对“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的怀疑。这就是*哲学史上是著名的“守仁格竹”。

  接着就是他的悟道之路。自他被贬后他父亲对他说:“既然朝廷委命于你,就有责任在身,你还是上任去吧。”随后他踏上路途,来到贵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龙场在当时还是未开化的地区。王守仁没有气馁,根据风俗开化教导当地人,受到民众爱戴。在这个时期,他对《大学》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领悟。王守仁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他在这段时期写了“教条示龙场诸生”,史称龙场悟道。(《明朝那些事》)

  我想表达的是,关于哲学,不能一味的去盲信追求别人所想的观念,真正的悟道还是得通过自己的悟性。

  刚读完冯友兰的《*哲学简史》,先说一下对这本书的理解和感受,再说一下我个人的读书观。

  我没有看过其他人写的*哲学史,只是从《陈寅恪讲国学》中了解到,陈寅恪对冯友兰的这本评价非常高,觉得它真正发挥了"了解之同情"的态度,客观而公正地去看待*历代的哲学观点。虽然没有对比,但是我也能感受到它态度的客观、公正,对待各家观点不做过多个人的评判,只是用通俗易懂、直白浅显、清晰流畅的语言,将*历史历代的大哲学家、著名学派(儒、道、墨、法、阴阳、佛、新道家、禅宗、新儒家)及其主要观点娓娓道来。他不对读者的判断施加任何影响,态度严谨、风格朴实,再加上简洁语言的魅力,读起来没有任何压迫感。任何人读完后,都可以从中选取自己喜欢的、认同的学派,去针对性地找相关著作来研读。不管作为一位哲学史研究者还是作为书的作者,冯大师的这种风格,都是值得推崇的。也难怪这本书在哲学史著作里,堪称最经典。

  因为书叫《简史》,所以对各家观点和哲学家本人的生*都没有做深入的介绍。单从入门角度来看,已经能勾起人的兴趣了。在看书之前,我不知道儒学在各个朝代都得到了不同的重视和新的阐释,也不知道禅宗原来是佛学和道家的结合。老庄学说宏大但晦涩隐秘,向郭注解却把老庄哲学解释得非常高明而又进步,让我想要深入探究。道教的产生原来是因为佛教进入*后,引发了大众对民族宗教缺失的愤怒感。新儒学和先秦儒学差别非常大,到底哪个更高明众说纷纭。*人并不是没有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和个人独立意识的追求,魏晋名士的"风流"佳话一直在历史长河中闪闪发光——但也可能正是因为缺乏才显得可贵吧。

  冯大师说,哲学是对人生有系统的反思的学科。我可能在这方面比较晚熟,一直到目前奔三的年纪了,才发现自己渐渐开始选择性地去相信和实践某些哲学学派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清晰了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以西方客观主义、自由主义为主。在我读书的过程中,对于所有文学哲学书籍中我看到的观点,我理解其由于历史环境的局限而不可避免的弱点,都会从现代社会的角度去选择称赞或批判。而现实中我遇到的每个人都有跟我观点不一致的地方,因为大家都有各自思想的选择和归依。我会理解这种差异,不会以自己信奉的为真理而要求人人如此,但对于明显落后和愚昧的观念也会不留情面地批判。

  这是我目前的读书观处事观。不求完全正确,但求用自己独立的理性认知,去实践自己的观念,完成自己在人生中最重要的任务——成为自己。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优秀优选【5】篇(扩展8)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菁选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

  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一起来学*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当我拿到这本书时就对这本书没有产生好感,而老师也说这本书是要“啃”读的,然而这样的书完全不对我的口味。改变是从某些同学的摘录开始的,或许只是对其中的部分内容开始感兴趣,也没有想把这本书的每个字都研究透,但我还是有了一些不多的感想。

  OK,那么我们开讲。

  首先是儒家的一些我看到的东西:积极入世。“积极入世”倡导“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个人健康人格,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人生最高道德标准,从而打造了整个民族的强健精神支柱和充满浩然正气的民族性格,完整地构建了全民族的道德体系,加上儒家“德治爱民”的政治文化、“孝悌和亲”的伦理文化、“文质彬彬”的礼乐文化,“远神*人”的人本取向,仍渗透在中国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一直是中华民族遍读朱熹的著作,思考宋儒所谓“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学说。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决心穷竹之理,“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么都没有发现,人却因此病倒。从此,王守仁对“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的`怀疑。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是著名的“守仁格竹”。

  接着就是他的悟道之路。自他被贬后他父亲对他说:“既然朝廷委命于你,就有责任在身,你还是上任去吧。”随后他踏上路途,来到贵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龙场在当时还是未开化的地区。王守仁没有气馁,根据风俗开化教导当地人,受到民众爱戴。在这个时期,他对《大学》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领悟。王守仁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他在这段时期写了“教条示龙场诸生”,史称龙场悟道。(《明朝那些事》)

  我想表达的是,关于哲学,不能一味的去盲信追求别人所想的观念,真正的悟道还是得通过自己的悟性。

  以前,我总认为哲学很深奥,很遥远,甚至认为我一定接触不到哲学。然而,我读了《中国哲学简史》后,不得不惊叹,冯友兰先生真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虽然对我而言,读这本书有些吃力,但冯友兰先生并没有使用令人望而生畏的专业术语,而是用了许多文浅意深的语言进行论述,还是深深吸引了我。读完这本书,我改变了我的想法,哲学离我并不远,哲学,始于思想。

  在书中,冯友兰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人要有思想,首先要弄清楚人能够思想什么,这就是说,在对人生进行思考之前,我们要对思想进行思想。”这句话我认为是哲学的根本。人要能认清自己,认清自己能够思考什么,什么才是自己的思想范畴,在自己的思想范畴之内进行不断地思考,深层次的思考也就能变成反思;自己思考,反思自己,这也许就是哲学的本质吧。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说的“认识你自己”,与冯友兰先生所说是相通的,一切的哲学都是建立在“认识你自己”之上的。只有充分地认识自己,哲学才能使我们提升心灵的境界,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哲学,即智慧之学,人的智慧来自于人的`思考。无论多么伟大的学者、哲学家,他们的智慧源泉都来自于他们那善于思考的大脑,从思考中得到真理,真理的诞生也就是哲学的出现,对他们而言,哲学,无处不在。

  “就我而言,哲学是对人生系统的反思。人只要还没有死,他就还是在人生之中,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对人生进行反思,至于系统反思的人就更少了。”这段话依然来自《中国哲学简史》,它足够验证“哲学是始于思考”的。“反思”无非就是思想的思想,即深层次的思考,而“系统的反思”是聚反思、总结于一体,就像优秀的学者、哲学家,他们不但善于思考,还善于总结,总结的产物就是“真理”,就像我上面提到的“真理的诞生”,它就是关于思考的总结。

  所以做一个会“系统反思”的人,哲学就会离你很*。哲学,始于问题。

  古人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但我刚看到《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时却没有什么感情。书的封面是米白色,上面有金色的“冯友兰作品精选”七字,很普通,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宁静,*淡。书在手里没有什么感觉,就匆匆放进抽屉,直到阅读课时才拿出来,当时记得还是现场拆封面。

  读这本书的最初感觉是无聊,可以用“好看的想让人睡觉”来形容。书里面有一些是引用古文,没有给你注释,让你自己思考,第一次看着差点睡着了,并没有沉浸在书中的海洋里。就像生物老师说的.:“书中的每一个字都认识,都拼在一起你便不知。”哲学也是这道理,因为从来没有读过这本书,感觉很陌生。

  渐渐地,我进入书的境界中,慢慢的融入在书中,书中有许多的精华,你唯有“啃读”才会知道其中的意蕴。读完书才明白“啃读”与“悦读”不同,读过这本书与没读过这本书是不一样的——里面有“哲学”的知识,可以丰富思维,增长见识,让人更加智慧。书中有很多历史知识等,读起来也别有一般滋味。哲学就像物理一样,在生活中处处可见,都以不同形式与时代、社会、政治、人生联系在一起。

  书中的许多观点令我佩服,就像书中所说的:“哲学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它是生命的体验。”它告诉我们需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用新的眼光来认识哲学。在宇宙间,万事万物存在都有它的理由,我们应顺应自然,明白宇宙的每一事物存在的缘由。

  要说不喜欢这本书那是不可能的,议论中夹着少许的描写,内容显得并不太枯燥。但因为书中还有许多古文,看不懂,爱恨有加。书中讲述了许多哲学,儒家、道家、法家……不止国内的,还有国外的,甚至贯穿整个世界。真是太奇妙了!

  哲学是什么?一切源泉来自哲学,这本书有太多太多值得我们谈论的东西。例如:“人没有私欲,他的内心像一面明镜。”这句话警醒我们:把自己的内心磨砺得像明镜一般,时刻提醒自己不犯错误,明白自己所做的一切,不被心中的贪婪所迷惑。

  书中精华太多,多得我们都不知从何处说起;哲学的应用范围太广,大到国家大事,小到生活琐事,简直无所不包,是天地间最大的学问,值得我们一生去追寻!

  冯友兰先生说过,他对哲学的理解便是对人生系统的反思。人若是活着,那必定会思考,而这种思考就是反思。

  中国有许许多多的哲学家,之所以被称为哲学家,是因为他们都对他们的人生进行了系统的反思。如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他对自己一生的教育教学、人生探索进行反思,最终才有了《论语》这本儒家经典。

  道家老子认为:一个人如果想要成就某件事,他就要把自己放在成就事情的对面;如果他想保持任何事情,就要承认在事情之中已经有了它自身的对立面。这是老子对为人处世中总结的道理。

  反思是促进思想的原因。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颁令以儒学为国家正统之学。而儒学也吸收了不少其他各家的思想。汉武帝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是因为他对儒学进行了思考,所以儒学才得到了大的弘扬。

  反思亦是成功的果实。牛顿会发现万有引力,那是因为他思考了为什么苹果会砸中他,而不是飞上天。若是没有思考,又怎会成功?

  人生亦如此,没有反思的人生是无色的,就如阴雨的天空,没有太阳的照耀变得灰蒙蒙的,没有亮丽的`光彩。

  可见,反思对于我们来说有多么重要,从出生起一直到死亡的那一秒,我们的大脑都是在思考的。尽管细微,但它却证明了我们的生命存在!

  书的最后一句话让我感触很深,“人往往需要说很多话,才能归入潜默。”都说沉默是金,而在成为“金”之前,必定会不沉默,甚是疯狂。在光鲜艳丽的成功背后,必定要尝尽苦难,历尽黑暗,这样才能最终抵达成功,拥抱光明。

  冯友兰先生写下这句话的时候,也有思考,而我在赏析这句话的时候,也有思考。这足以说明,人们说每一句话,写每一个字都是会思考,反思的。

  总而言之,反思必定会是人生中最重要的!

  我们总是生活在一种怪像的逻辑当中不假思索,对于掌握一门外语的重视程度,眼中超过了对于自己母语的学*,中国的学生们从高中开始,结束了填鸭式的语文教育之后,在接下来的大半辈子里天天都在使用着母语表达,但却再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除非主动寻找机会学*。同样的,外国的月亮也照在哲学上,不论是社交络还是名人大咖,时下一致向西方的哲学思想求助的风潮,我并非挑动知识的国别边界问题,只是不明白,为什么会舍*求远,置我们眼前成熟环境下的中国哲学于不顾呢?原因是虽然生长于中国哲学环境当中,但我们自己确实对中国哲学没有系统的认知,我们自己并不知道我们守在什么样的精神财富边上,而不自知。因此,中国人不学中国哲学的原因主要在于——不得要领方法。

  《中国哲学简史》一书完美解决了中国人,对于中国哲学流派众多,联系甚密,分支变化庞杂,学*和了解起来完全不得要领的问题,全书将两千余年的哲学积淀,清晰的梳理成为我们极易理解的发展脉络。本书建立在作者对于这些表面上自成一家,实际上有着极深内在联系的中国哲学流派的精研之上。本书不仅仅担得起一个简史的“简”字,首先要将各个在中国历史上出现,并留下影响的哲学流派,都一一阐释清楚,这并不难,而事实上我们也不乏这样的著作,因此本书难就难在了这个“简”字之上。要知道化简为繁容易,化繁为简难,因此在俯瞰的同时,可以做到简而不略,疏而不乱,精辟且易懂的为读者指出该类思想的精髓要旨,并点出其内在的联系区别和相*,这对于我们学*和领悟中国哲学面貌来说尤为重要。

  上,而不自知。因此,中国人不学中国哲学的原因主要在于——不得要领方法。

  《中国哲学简史》一书完美解决了中国人,对于中国哲学流派众多,联系甚密,分支变化庞杂,学*和了解起来完全不得要领的问题,全书将两千余年的哲学积淀,清晰的梳理成为我们极易理解的发展脉络。本书建立在作者对于这些表面上自成一家,实际上有着极深内在联系的中国哲学流派的精研之上。本书不仅仅担得起一个简史的“简”字,首先要将各个在中国历史上出现,并留下影响的哲学流派,都一一阐释清楚,这并不难,而事实上我们也不乏这样的著作,因此本书难就难在了这个“简”字之上。要知道化简为繁容易,化繁为简难,因此在俯瞰的同时,可以做到简而不略,疏而不乱,精辟且易懂的为读者指出该类思想的精髓要旨,并点出其内在的联系区别和相*,这对于我们学*和领悟中国哲学面貌来说尤为重要。

  冯友兰先生,长久以来这位河南南阳的老乡,为河南人带来很强的自豪感,我虽久闻大名,但也是至今才鼓起勇气拜读大作。冯老写作本书,他不但是一位中国哲学史家,其自身也是一位享誉世界的哲学家,因此这本《中国哲学简史》的高度绝非一般简史可比。在书中,我对于冯老提到为什么就连我们中国人自己,读起来中国的这些哲学经典都会感觉不连贯,难理解,这件事记忆深刻。他在书中说道,不同于西方希腊的.古典哲学家们,可以以专职的哲学家和辩论家自居,一生用哲学当职业,专门著书立说。中国的哲学家们上自著名的思想家,下至我们不知其名的思考者,他们总是著书立说的很少,我们往往要从他们和友人的通信当中,仔细寻找才能找出他的学术思想,这也就免不了会造成表达的不通顺和理解的障碍。

  我们之所以舍*求远的学*西方哲学,可能是偷懒的惯性使然,因为恐怕连我们自己都分辨不出我们眼中的儒家,是否真是宋代以后才确立的“新儒学”。就这样分都分不清,我们还怎么学*,如何用哲学指导思想?

  也正是因此,冯老的这部《中国哲学简史》作为一部通览中国经典哲学思想的作品,才成为了连同中国人自己在内大众,了解和全面认识中国哲学思想的一条通途。

  读这本书居然还给我一个意料之外的收获。

  前段时间,我读毛姆的一些小说,《月亮与六便士》、《刀锋》之类的。里面的主人公都抛弃了世俗世界的道德标准,没有寻找工作,没有娶妻生子(或者抛妻弃子),去追求生命的其他意义。对于这样的人生经历,我无法完全赞同,更不能体会主人公的'心境。

  偶然之间,这本中国哲学简史解答了我一个重要的疑惑:毛姆主角们的行为,到底是应受推崇还是该当鄙夷?

  追求事业与婚姻是社会告诉我们应当做的事情,那么的理所应当,以至于很少有人会想为什么需要这么做。要是粗浅地一想,事业带给我们地位和收入,婚姻带给我们心灵的安宁,这可能是一个美满人生应有的样子。

  再仔细想想,这也许是充分条件,但不一定是必要条件。从最根本来说,人生追求的并不是事业和婚姻本身,而是通过这些事情,发现的人生真谛。毛姆的主人公因没通过寻常路找到真谛,而受到了大家的歧视与非议,但是他们比一般人都要快乐。

  更多的时候,我们往往忘记了寻找真谛的初衷,而是停留在了发展事业和维系婚姻的表象。尽管现在我依然不能全盘接受小说人物的决定,但至少有了思考与探索的方向。哲学的存在帮我反思,使我检视了生命中很多「不必要的」假设和与生俱来的设定。

  十分庆幸,这本冯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是简史而不是简介,书中更强调的是哲学思想的渊源与脉络。正如书中所说:

  哲学史的作用是告诉我们:过去的哲学家们说了些什么,他们说这些话时是什么意思,而不是我们认为这些话应当意味着什么。

  “哲学”是一个西洋名词。古希腊哲学家把哲学分为物理学、伦理学和理论学三大部分。用现在的术语说,是指宇宙论、人生论和知识论三大部分。

  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冯友兰先生以西方哲学为参照系统,提出了自己的哲学观:“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他以反思为中心话语,以人生为对象,认为“宇宙论、人生论和知识论都是从这个类型的思想产生的。宇宙论的产生,是因为宇宙是人生的背景,是人生戏剧演出的舞台。知识论的出现,是因为思想本身就是知识。”

  在冯友兰先生看来,哲学内容的各个部分是紧密相关的,比如人生论以宇宙论为根基,也连带知识问题,知识论可证宇宙论,三者“相即不离”“互有关系”。

  《中国哲学简史》是冯友兰先生于194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时的英文讲稿,后经整理,于1948年由麦克米伦公司出版。在20xx年新星出版社整理的全新修订注释版本中,对照1948年英文原始版本进行了全面修订。在书中,冯友兰先生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哲学的精神,并指出,我们现在的许多思想,所做的很多决策都深深受到哲学思想和各家学派观点的影响,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很多研读者都有这样的同感:你或许不同意冯友兰的某些观点,但你绝对不会不明白他的观点。冯友兰先生认为:“儒家思想不仅是中国的社会哲学,也是中国人的人生哲学。”但是,他也能以严谨客观的`态度对待其他各家学派的思想,以时代人的思想与倾向为我们阐明观点之中包含的思想内容。他总是以一种宏观的把握,一种与生活相联系的态度,向我们展现中国哲学史的脉络,为后人提供了可供选择的学术追问的可能性。

  一直以来,哲学总给人一种晦涩难懂的感觉,而又各家学派自成一说,故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以确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社会科学著称于世。冯友兰先生从史学的角度,用一种宏观的视野,以时间为线索,为我们展现了中国哲学各学派包括儒家、道家、墨家等诸子的思想由起源到发展的清晰脉络。

  在其整个发展过程中,冯友兰先生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中国古代纷繁复杂的世界中的一个文化盛世。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著书立说或是游走于各个诸侯之间,抒发自己的治国之道,或是学以致用,或是为战争和*而努力。冯友兰先生在对中国的哲学史向前推进作出精确阐明的同时,将思想与情趣相结合,让人发现哲学的思维也能在生活中展现出来。例如冯友兰先生在讲解公孙龙关于共相的学说是首先引出“白马非马”的命题,接着从三方面论证这个命题,以此引发读者的兴趣并进一步阐述“共相”的具体含义。

  冯友兰先生在向我们展示一个中国哲学世界的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哲人的宏大气度。他对自己肩负的责任十分明确,让人觉得中国的哲学史是在一个不断发展之中的过程。在命题“墨子:孔子的第一位反对者”中,站在一个旁观者的立场,在具体的内容中为我们对比了儒家和墨家在观点上的异同。

  他概括地告诉我们,孔子对古代文明的态度是加以理性化、合理化,墨子则对古代文明持批判态度;孔子是以为文雅有修养的君子,墨子则是一位充满战斗精神的布道家。同时也指出,墨子对孔子的中心思想——仁义并没有提出异议。他或许在内心之中也对某一学派的观点具有倾向性,但却以一种科学的精神进行分析,向我们呈现出中国哲学在不同社会背景之下的发展。这种比较和分析不仅仅需要一种精神,更需要对于中国哲学发展史的理论研究,一种纵横全面的思考和总结。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时代精神的思考方式和学以致用的学术兴趣。

  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突破了哲学的晦涩难懂,将中国哲学融入历史,富合故事性的同时又富舍哲理性。中国哲学不同于西方哲学的魅力之美,与中国特殊的历史背景和传统文化是不可分割的。诸子百家的学说各自组成了中国哲学的必要部分。而串联这些学说的,则是历史这条主线。相比于西方哲学的神教旨主义,中国哲学更注重挖掘人的道德和精神。总的来说,中国哲学更能体现历史的韵味,令人沉醉。

  《中国哲学简史》是由冯友兰先生194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受聘担任讲座教授时,将英文稿整理改编成的书,这本书较之于其他的哲学理论书显得更加浅显易懂,总的来说,这本书主要概述了中国历史记载以来哲学发展的历程。

  中国古代哲学并没有像西方的那样成体系,中国古代哲学是在激烈的思想观念碰撞中产生的,渐渐的,持有不同思想的学者被分成不同的派系,因而古时有百家争鸣这样的现象,在这本书中,冯友兰先生基于前人得出的理论及研究成果,将古代“百家”划分为六个主要的学派,他们分别是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冯先生对这主要的六大派系进行了诞生背景的介绍,各家主要的人物的介绍,谈论了各家的主要思想成果以及对各家思想上的冲突进行对比和辩证,除此之外,对各家思想的功能性也做了评论和比较,其功能性包括该思想在它所处的时代中的作用和对人的影响,以及在当下该思想能够起到的作用。

  《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也是由冯先生经过整理前人的文献,再加上自己的独到的观点整合而出的著作,评论性的著作一般都带有作者自身的主观思想,这种形式其实跟古时候的一些学者为一些名著做注解是一样的,基于自身原有的理论基础,通过学者自己的认知将其解读。事实上,个人主观或多或少的也会对原著本身想要表达的意志造成一定的曲解,对于解读中国古书籍更是这样,中国古文较之于西方语言显得更加晦涩难懂,仅仅几个字往往能表达出一定的人生道理,之乎者也在不同的情景下用法也大不相同,一字的多义可能会让不同的人对同一句话有着不一样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就是这个意思,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魅力也都深藏于此。

  相对来说,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更多的尊重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从客观的角度对中国古代的哲学派系的思想进行了归纳总结。"儒家者流盖出于文士,墨家者流盖出于武士,道家者流盖出于隐者,名家者流盖出于辨者,阴阳家者流盖出于方士,法家者流盖出于法术之士。”这是冯先生对古代六个主要的思想学派的评价。我以为,儒家为百家之首确实有其内在的理由,儒家的思想较之于其他学派在社会层面上有更多的服务性,孔子提倡“仁义忠恕”,就是提倡人要有德并且行使这种德,与道家的“无为”正相反,道家用“避”和“隐”的方式出世,儒家则强调积极入世,相比之下,我更欣赏中后期的儒家,这段时期的儒家思想更加睿智和符合时代需要,比如儒家对“葬礼”的理解就很有趣,礼葬是对逝去人得一种送别仪式,本身具有一定的鬼神色彩,然而这个时期的儒家是理智的,可以算的上是无神论,但却仍然注重“礼”,外人看来这是自相矛盾的,在儒家的解释来说,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情感能感知,身边的亲人去世,在感情上需要寄托,这个时候强调理智就显得很不人性,礼葬刚好能够给悲痛的人一个释放的出口,以一种仪式去对逝者告别,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满足了情感的需要。

  儒家经典中有两部是专讲“礼”的,《礼仪》和《礼记》将原本礼中含有的迷信和神话净化,将其中的宗教成分都转化为诗,不仅将其美化而且显得更加科学和理智。儒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刚好杜绝了中国本土宗教的诞生,从另一方面来看,儒家是以哲学形式存在的宗教,它没有西方宗教繁琐的教义和神话般的人物,儒家的内在任务就是教导世人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样一来较之于其他派系就要显得更加有现实意义,这可能是几千年以来儒家学派遭遇很多变故仍经久不息的原因,也是儒家思想在当下仍然能给人以启示的原因。

  除了儒家,道家更加注重个人的内在,能对人的心态有很好的影响。墨家显得攻击性太强,名家就显得有些滑稽,公孙龙的《白马论》在我看来虽然有一定的内涵和思维逻辑在,但并不具有实际的意义,从书中举得名家例子中,更让人觉著名家的言说有很浓烈的诡辩的味道。

  这本书所介绍的各家学说在当下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有一些现象也跟古代思想有些关联,比如书中说,庄子以为,在辩论中,什么也不能够决定。他说,即使有人获胜,胜者未必正确,败者未必错误。但是在后期墨家看来,庄子说这番话,正是表明他不同意于别人,他正是在和别人辩论。他若辩赢了,这个事实不就正好证明他错了?庄子又说:“大辩不言。”还说:“言辩而不及。”所以“言尽悖”。庄子还进一步认为,万物各从自己的道,自己的意见来看,都是正确的,这个不应当批评那个。若是照这样的言论来说,在当下有一位学者的思想观念与庄子的很像,就是网络上人称“打假英雄”的方舟子。方舟子以不管我是对的还是错的我都是对的这样的观念战胜了一个又一个与他有过节的辨者,实属当今网络一大笑话。

  《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虽然已经是哲学书中的浅显版本,但对我来说还是有很多的陌生的名词,古文的理解上也有些吃力,若是多年以后重温这本书,我想它会给我更多更深层次的感悟。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又好比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事情总是如此,有一个极端就有另一个极端的代表来跟它作对。

  所谓“物极必反”,本是道家哲学,便是事情发展到极端,向反方向转化。告诉世人,告诫世人,事情的本性都有它的局限性。我们都在找一个“度”,这个*衡点。倘若强行超越,恐怕要适得其反,丧失自己。

  吕不韦与众多门客在编辑《吕氏春秋》时,曾用“全则必缺,极则必反,盈则必亏”这十二个字将物极必反诠释的很到位;老子《道德经》中有“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到早已”的道理;清代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描写了贾府盛极必衰的过程。这一道理贯穿古今时空。

  这个成语使我联想到一个词——欲望。若控制得当,它是我们达到某种目的的利器;若控制不当,便是使人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的凶器。所以行事为人,力求*易朴实,脚踏实地。

  再举个例子,如果吃得太多,对身体有益的物质也会转变为对人有害的东西,所以饮食要适度;画蛇添足,行事过于多余,结果可能比不做还要糟糕。所以,一切都要顺乎自然,要遵循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律自然发展。

  善从何处而来,恶也从何处而生,而那些避免邪恶的方法也会应运而生。深水在很多方面是有益的',同时也是有害的。因为深水有溺水之险,但与此同时,却也找到了避免溺水的方法——学会游泳。所以,在困境到来时,我们也不必一筹莫展,解决的方法也在应运而生,就像小孩子一生下来,便有哭的本领,后来才学会了笑;一个人不先了解悲哀,便不会了解快乐。

  把握好事情的“*衡点”是重要的。或许我们会为此磕磕绊绊,但会在下一次幽暗时刻到来之前用光明战胜。回归到本质,我们应抵抗外物诱惑,保持纯真自我,万物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应与时代通变。遇到新问题和新需求,准确无误的把控这个度。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中国哲学简史》写道:哲学是对人生的系统反思。

  哲学家说到“宇宙”时,所指的是一切存在的整体,相当于中国哲学家惠施所说的“大一”,给它一个定义,乃是:“至大无外。”任何人,任何事物,都在宇宙之中。当一个人对宇宙进行思索时,他就是在反思。

  古希腊雅典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认识你自己。这句话被称为“哲学的源头”,因为想要认识自身并不容易,而想要认识自己,我们就要不断地对人生进行反思,并且把自己的思想系统的`表述出来。

  其实,有关人生的学说、宇宙的学说以及知识的学说,都在这样的思考中产生。

  有的哲学家认为,在思考前,必须先对思索进行思索。我认为,这个样子就会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只有一个一个问题思考,解决,才能继续思考。在《中国哲学简史》中写道:其实,我们用来思考的器官只有一个,如果我们怀疑自己对人生和宇宙思考的能力,我们也同样有理由怀疑自己对思索进行思索的能力。

  人无论是自己思索或是与别人谈论,都是在人生之中。我们对宇宙进行思索或与人谈论它,都是在其中进行反思。

  禅师像寻常人那样生活,做寻常人做事情,经过从迷到悟的过程,他已把肉体的性情放下,而进入禅定的境界。而在此之后,他还要离开禅定的境界,重返世俗人间。这就是修身养性,禅师其实也是烦人,只不过他们的境界已经不是寻常人可比的,因为他现在的所作所为虽然和别人一样,但他对任何事物都没有滞着。

  新的儒家强调修养须下功夫。虽说人的最终目标是无所用心,但为达到无所用心,还是要用很大气力的。

  内圣外王,是一个人想成为的最高境界。对自身修身养性,在外可以独当一面,冷静且完美的处理事务,而这种地步,也就是圣人了。一位圣人,就要有包容天下的胸怀,而一个人只为一己私利,不顾他人,就是小人。这就是圣人与小人的差距。

  做人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就像腌萝卜,要一点一点的入味,读书也一样,慢慢品味,理解深层含义。

  人性本善?本恶?

  哲学是什么?小时候,我完全没接触过,感觉它就像是人们经常谈论的那些很厉害的东西。现在,我依然不懂哲学是什么,总以为它太难,太深奥了。几周前,老师让我们读《中国哲学简史》,我想从中找到我想要的答案。

  我花了三个星期读完了这本书。刚读时,觉得挺乏味的,完全不理解其中的大道理,但当老师推荐我们“啃”读之后,我才发现这本书的奥妙所在:它所说的许多观点和理论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是相吻合的,非常神奇,细细阅读之后,感觉这本书还很有韵味。

  这本书道理太多且很有深度,我只来谈谈对最为典型的“儒道互补”思想的粗浅看法。儒家,是一个主张“仁”“爱人”的'学派,主要讲述如何与人相处,如何更好的融入社会,彰显人的善良本性。而道家却恰恰相反,它主张“无为而治”,认为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善恶因果,人们只需除去不应该做的事就可以了,以至“无为“。儒家提倡“入世”,融入社会,以人为本。而道家提倡“出世”,清心寡欲,以自然为本。这两家看起来是对立的,毫不相干的,却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就拿“出世”和“入世”来说吧,儒家提倡的“入世”,其实就是融入社会之中,把握好人际关系。儒家自身也已经做到了“入世”,因为儒家行事高调。汉武帝时期还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潮流,使儒家变得家喻户晓,成为当时的百家之首。相比儒家,道家就显得低调多了,因为道家属于那种归隐派,它追求的是心灵上的满足感和灵魂的超脱感,“超凡脱俗“似乎已经成为了道家的专属名词。况且道家崇尚人与自然,心灵的高尚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一种出世的象征吧。

  所谓“儒道互补”,就是做到既出世又入世。人类一生下来就会融入社会这个集体,在现代这个华灯璀璨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总要比人与自然间的相处多得多,所以处理人际关系就显得尤其重要。在我看来入世虽然肤浅,却实用,出世虽然会获得所谓的最高成就,但那是虚无缥缈的。但也不是说出世就毫无意义,毕竟人和其他动物一样都会有生老病死,喜怒哀乐。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需要自我安慰,支持和鼓励。这些都是心灵上的,是儒家思想所做不到的。我们要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就好比我们现在努力学*,为的是以后能在这个社会生存下去。但学*的同时我们也要坚守本心,不卑不亢不骄傲。当你不过于追求功名利禄,每天过得充实满足的时候,你就成功了。

  这本书中还有许多哲学道理,等待我们去理解,同样,这个世界也还有许多的哲学,等待我们去思考,去探索。

  冯老不愧是理学传人,非常有理性,他认为,中国之所以有这样的哲学和思维方式,完全是因为地理的缘故。中国地处大陆,所以农业占主导,因为经验对生产大有帮助,于是人们迷信经验,因此有历史退化观;因为人被绑在土地上,故有家族意识;因为整天接触都是具体的事物,所以对抽象的东西特别感兴趣,于是整天讨论“有”鞍无”鞍道”鞍天”的……而欧洲海洋贸易发达,商业为主导,所以对“数”和“逻辑”特别敏感,抽象思维发达,一切都建立在抽象推理上的哲学自然对确定的东西又特别渴望,所以有了实证主义……“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者寿智者动。用来描述东西两种文化很恰当,中国人善良,欧洲人聪明。”(大意)这多少有点史宾诺莎的味道,我们其实能自己自由决定的事情是没有的,上帝在通过自然法律把我们当成傀儡……

  另外一点给我深刻印象的是,其实很多哲学并不是“原教旨”的,而更多是一种阐释和再造。或者叫做“修正”。就拿孔子来说,“原教旨”是什么已经无关紧要了,你怎么解释它才是重要的。孟子是一种阐释方式,荀子又是另一种阐释方式,但却一个是性善论一个是性恶论相互矛盾。不论是哪一派,也都在被后世继续阐释继续再造——程颢程颐都是同一个妈妈生的,生理上他们是两兄弟,哲学上他们是拜孔孟,却能发展出理学和心学两种截然不同的哲学观。哲学就是一棵大树,从最基本的那个根部不断分出枝桠最后形成郁郁葱葱的绿荫。

  而且原来截然不同的学说系统都被人为了功利的目的不断糅合嫁接,产生种种怪胎。西方也一样,柏拉图,亚里斯多德都被宗教人士用来为教义作支撑,于是就有了圣·奥古斯丁和圣·多玛斯的神学……这就导致了两种学派的冲突和矛盾,古文学派和今文学派,其实就是“原教旨主义”和“修正主义”的争论,可见“修正”这种东西也是有利有弊,利的一方面就是“与时俱进”,弊的一方面就是一般都是曲解或附会前人的`东西,以配合时代的要求,但是往往这种“时代的要求”同时也是“时代的烙颖,越是时髦的东西就越容易过时,(伟大的辩证法!)还不如什么都不解释,一本《论语》放在那里,让你们自个儿猜去吧!另外,古文学派和今文学派这种矛盾在西方同样存在,文艺复兴其实就是一种古文学派的突围。

  还有一个印象深刻的就是佛家的三论宗,也叫二谛义,相当好玩。佛家认为,真理有两种,一种叫俗谛,一种比较牛逼,叫真谛,但是俗谛和真谛是会转化的(再一次歌颂辩证法的伟大!),主要是看你是处于那个境界。在第一个level里面,第一种真理是“万物皆有”,是个人都能理解,也就是唯物主义的论调,一切都是真的,物质第一性,不以人的意志转移,而人的意识只是大脑的机能和产物;而牛逼真理是“万物皆无”,人生如梦,都是人心的活动,类似柏克莱的观点,意识才是第一性的。但是这些真理统统都是第一个level而已,根据黑格尔的“否定之否定”,这时候会出现一个boss把以上两种观点统一起来然后秒杀之,这就是“万物非有非无”,类似于笛卡尔的二元论,意识是真的,物质也是真的,俩人都没错。

  但是这也只是一种俗谛,而第二个level的真谛是什么呢?非“非有非无”!很绕吧,简单来说,就是说我们没必要执着于万物是“有”还是“无”,还是“非有非无”这一点,因为万物是不可以用“有”和“无”来描述的,因为“有”和“无”只是我们人类意识的概念,是我们意识的枷锁,而宇宙万物的存在形式并不能简单用“有”“无”来描述,它已经超越了我们能想象到的概念,就好像处于三维空间的人脑不能理解四维空间一样,用康德的话来说,它跟“上帝”一样,属于一种“超验”的东西,要想理解“万物”的存在方式,你自己首先不能处于“万物”之中,你必须跳脱出来,你做不到这一点,你不是上帝,所以你永远不能理解万物是怎么存在的。这才是第二个level的真谛。天碍…那么第三个level又是什么?对不起,没有了,第三个境界理应是终极的真理,但是这已经超越了人们概念的极限,也当然超越了语言,只能靠自己的顿悟了,而且即使悟到了,也没办法用语言告诉别人,只能“不可说”了,只能“拈花微笑”了,用道家的话来说,就是“道可道,非常道”。

  翻开这本《中国哲学简史》,我仿佛打开了一本“天书”。什么佛家的独尊,什么道家的复兴,都是类似孔老夫子的之乎者也,我很难看懂,也不想读懂。因为我对哲学的兴趣的确说不上高涨,也许更多的应该是漠然或不以为然,因为哲学在我看来就是太玄太妙太空,太不可捉摸,太大而无当。但是这一次为了完成任务,我必须硬性要求自己把这本书读完。然而,就是这次的“无奈之举”改变了我对哲学的傲慢与偏见,嘲讽与调侃。它让我重新审视了我对哲学的理解和态度。于是我不再漠视它,而是如数珍宝似的品读着书中的每一句话,并颇有体会。

  黑格尔曾把哲学喻为“庙里的神”,如果没有哲学,“就像一座庙,其他各个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却没有至圣的神一样。”如果让我来比喻的话,哲学就相当于人的灵魂,人如果没有了思想和灵魂,那么人只能称得上是一具行尸走肉。此书内容令我顿悟最深的就是“同自己谈话”这部分内容。很多人的确缺乏同自己谈话的能力,缺乏对自己审视、怀疑、反省和忏悔的能力。所以会经常被自己蒙蔽,糊里糊涂地虚耗和损害自己的生命,甚至给别人给社会带来伤害。“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其实是告诉我们人是很难有自知之明的。但是人一旦没有了自知之明,就会变得妄自尊大,最终变成别人取笑的对象。所以人在学会与别人交流的同时,也要学会同自己谈话。也就是发现自己,发现另一个自己,发现假面具后面一个真实的自己。发现自己的局限、偏见、愚昧、丑陋、冷漠和恐惧;发现自己的热情、灵感、勇气、创造力、想像力和独特的个性。当你学会了真正地发现自己时,你会在你身上找到许多隐藏很深的连你自己都不曾知道的东西。所以人有时真有必要把自己解剖开来,变成一个个分裂的个体,然后在分裂的各个自我之间进行*等、理性的对话,这正是一个人的内省过程。正如真理愈辨愈明,在各个自我之间的诉说、解释、劝慰乃至激烈的辩论中,人心深处的仁爱、智慧和正义感就可能浮出海面。

  我很感激这本书,它改变了我的生活,激活了我的.思想,它让我已经被繁忙的时代所导致麻木的头脑又一次学会了惊讶;它让我这颗原来只会跳动的心脏变成了一颗鲜活而敏感的心灵;它让我认识到即使是在这样一个忙碌的信息时代,仍然需要有一个哲学的头脑。因为哲学是最具条理化和反思性的思维活动,它可以帮助我们整理纷乱的思绪,寻觅萌芽中的未来希望。有些人可能不会相信一本书的力量,可以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命运和价值取向,但我相信:一本好书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至少它改变了我。以往的假期我每天都是早晨睡到八九点钟,吃口饭之后便拿起遥控器以电视为伴,直到有些困意,然后按照我的生物钟规律我又开长达三四个小时的午睡,醒来后再拿起遥控器一天过得还算“充实”。整个假期几乎都是被这样复制着。等到临*开学的时候,方有点儿浪费青春的遗憾,但一打听同事,他们也和我大同小异,我也就很自然地不为自己的“虚度年华而悔恨了”。自从我读了这本书之后,我也变成了一个“追星族”,变成了许多大哲学家的“粉丝”。因为他们的渊博,他们的智慧,他们的底蕴,他们的深遂,让我无时无刻不在为之折服,为之感叹。然而追逐过后我便深深的思索起来:为什么他们会有如此独到的见解?为什么他们可以揭示人类和自然最深处的奥秘?为什么他们可以抛开世俗站在另一个高度来审视人生?我终于找到了答案,只有四个字,那就是“博览群书”。因为只有在阅读中我们才能接受思想的熏陶,才能理解哲学概念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读书就是与哲学家进行思想对话,在思想的交锋中,才能磨砺我们的思维,激发我们的智慧。所以曾经从不出入书店的我,也开始学会在那里驻足;曾经最吝啬买书的我,也会情不自禁的慷慨解囊;曾经在图书馆里只是走马观花的我,也学会了安静地欣赏。我不得不承认这本书有神奇的力量,它真的彻彻底底地改变了我。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过:“谈话使人敏捷,写作使人深刻。”练*用文字表述自己的思想,能够帮助我们形成有条理的连贯思维和深入分析的*惯。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人们往往改变了许多*惯,有的人养成了好*惯,有的人学会了坏*惯,有的人则丢到了好*惯。我以前在上学的时候,特别喜欢写点儿东西,绝不放过任何的灵感和激情,所以那时我很自豪地被同学称为“才女”。然而,毕业以后经过了岁月的磨砺,它洗刷了我所有的热情和豪迈,而变得懒惰和*庸。有时我也会扪心自问,我还是以前的那个我吗?我难道就这样随波逐流一直下去吗?于是,我也想力图改变,但每次都是行动拖决心的后退。今天,《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不,应该是无数位中外的大哲人唤醒了我的斗智,让我开始去重新寻找过去的影子。于是,我又开始了尝试写一些东西,一点心得,一种感受,一丝启发,一种疑问尽管手中的笔已有些陌生,尽管脑中的词汇已有些匮乏,但我庆幸我又开始培养写作的*惯了;我又可以用笔来传递我的思想和感情了;我又拥有一颗鲜活而敏感的心灵了;我又有一双可以发现美和感到惊讶的眼睛了。从哲学的角度分析,没有惊讶的心理状态,你就发现不了新的东西,也就将永远生活在一个没有变化、没有发展、毫无新意的世界之中。由此可见,哲学使我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

  所以说我要感谢这本书,感谢哲学,感谢创造哲学的哲学家们,更应该感谢上级领导的敦促,让我的灵魂得到了一次洗礼和净化。让哲学成为了我人生的导师,至善的良友。让我从哲学里边获得了从事教育工作的思想养料、观点的启迪和思维的力量。我要把这本书变成我的起跑线,施令的枪声已经打响,我会目视前方,竭尽全力,一直向前冲!

  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确切的说,就是,人的本质是什么?——向来是中国哲学简史中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之一。

  据孟子说,他那个时候,关于人性的学说,除了他自己以外,还另有三种学说。第一种是说人性既不善又不恶。第二种是说人性即可善又可恶(这意思似乎是说人性内有善恶两种成分),第三种是说有些人的人性善,有些人的人性恶。

  孟子说人性善,他的意思并不是说,每个人生下来就是孔子,就是圣人。他的学说,与上述第二种学说的一个方面有某些相似之处,也就是说认为人性内有种种善的成分。他的确承认,也还有些其他成分,本身无所谓善恶,若不适当控制,就会通向恶。这些成分,他认为就是人与其他动物共有的成分。这些成分代表着人的生命的“动物”方面,严格的说,不应当是“人性”部分。

  荀子最著名的是他的性恶学说。这与孟子的性善学说直接相反。从表面上看。似乎荀子低估了人,可是实际上恰好相反。荀子的'哲学可以说是教养的哲学。他的总观点是,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努力的产物。价值来自文化,文化是人的创造。正是在这一点上,人在宇宙中与天、地有同等的重要性。

  荀子的人性论虽然与孟子刚好相反,可是他也同意:人人能够成为圣人。照荀子所说,人不仅生来毫无善端,相反的倒是具有实际的恶端。在《性恶》篇中,荀子试图证明,人生来就有求利求生的欲望。但是他也肯定,除了恶端,人同时还有智能,可以使人向善。

  在我看来,“性善说”与“性恶说”二者从本质来说都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因为他们对“恶”的理解不同。对于恶,我认同西方的一种说法——七罪宗(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暴食),它和“七宗罪”很类似,但又不完全相同,它指的是各大罪行的七种主要根源,例如窃贼的欲望来自于贪婪,从本质上来说,它们不是罪,就像科技一样,用得好能造福人类,但用的不好,就会产生无法估量的后果。

  在我看来,二者的说法都自有道理,但我认为“恶”在人性中占更大的比例。说到恶,首当其冲的就是原罪之一——嫉妒了,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卡耐基曾在其著作《人性的弱点》中写道:“如果你要得到朋友,那就让你的朋友胜过你”。这句话从人类的潜意识入手充分揭示了人性的劣根性——嫉妒让朋友之间产生裂缝。

  “嫉妒”只是“七罪宗”之一,“欲望”才算是万恶根源。对钱财的贪欲使人成为盗贼,对权力的渴望使人成为野心家,欲壑难填说的就是人与欲望的关系。那么,欲望就是人类之恶吗?其实不然,在《人性的弱点》中还有这么一句话:人类拼搏,是为了得到他人的赞美。欲望同样是人努力的动力,控制得好,它会助你成功,而控制的不好,它就会让你坠入深渊。

  那么,人性中善的那面又是什么呢?在我看来,它属于“爱”,就像人们常说的:上帝赋予我们爱与被爱的权利。爱的情感,也许需要我们在成长中慢慢学会;但对亲人的情感,或许无须学会,因为这是与生俱来的、存在于人心深处最纯真的情感。人性虽然本“恶”,但我仍然能控制它,并在生活的清流中洗净心灵的污秽,成为更好的自己!

  “哲学”二字就像一朵带刺的玫瑰,虽然看似鲜艳,但人们常常因为畏惧它的荆棘望而却步。但在《中国哲学简史》中,作者就好比一名技艺高超的园艺师,在他精心的修剪下,哲学变得更加简单易懂,更加温和可亲。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优秀优选【5】篇(扩展9)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范本10份

  《中国哲学简史》是一部享誉中外、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哲学名著。它是根据一代哲人冯友兰在美国的演讲稿整理而成的,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广泛流传。它把中国的哲学发展以时间为线索串联起来,通过对中国哲学的审视,让读者感悟到中国文化在当今的重大意义,不失为一部可以影响人的一生的文化经典。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实话说,笔者对中国哲学的了解仅仅停留在一个非常肤浅的水*。但在阅读了冯友兰老师的这本《中国哲学简史》后,笔者对中国哲学有了新的认识,哲学的知识不再是零碎的,而是有条理、系统化的了。下面,就列举一些阅读过程中摘录的句子以及我的理解,作为我的收获吧。

  著者在第四章中提到“对于《六经》,孔子既不是著者,也不是注者,甚至不是编者。”由此,著者进一步得出一个推论,那就是“孔子只是一位私人教师,而不是一位私人著作家。”看到这里,笔者想到了之前的“孔子热”现象。社会曾经大肆炒作与孔子相关的种种事物,然而炒作的'背后,又有多少人真正理解孔子,理解孔子的思想呢?在这里,笔者不是想否认孔子在我国文化、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但笔者觉得,对孔子的盲目炒作,只会造成孔子形象的虚高,以至于最后,人们凡是遇到与文化相关的东西就把孔子抬出来,这未免有点不伦不类。

  著者在第九章中提到“‘无为’的意义,实际上并不是完全无所作为,他只是要为得少一些,不要违反自然任意为之。”这让笔者想到了以前在政治课本上看到的一个概念,即“服务型**、有限型**”的概念。这个概念的意思,是指**要在职责范围内作为,做到不越界,尽力服务人民。然而,当下社会,一部分**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官商的勾结,他们不是“无为”,而是“无所不为”,这恰恰是哲学中所批判的。老子曾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如果让贪污和腐败继续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而如何规范**工作,让**做到“无为而治”,则是我们应该关心的话题。

  书本的第十五章,主要是围绕《易传》展开的,这一章很有趣,讲得都是关于的卦象之类的理论。之前只听说过最著名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说法,但并无深刻认识,这次阅读后,尽管对里面提到的六十四卦等内容仍是一知半解,但我印象最深的是新儒家形上学中的调和的理论。新儒家提倡的是“中和”。“中”是指调和那些处理不好就会引起混乱、不和的食物,而“中”的作用,则是达到“和”。这里的“和”正正是我们最最熟悉的和谐。由此可见,一方面,“和”的思想源远流长,在中国历史上早已有之;另一方面,古人的智慧也可见一斑。他们早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这样一个理想社会的美好蓝图,而这直到现在,仍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目标。

  最后一个,是著者在第二十七章提到的一个观点“中国人民族主义意识的发展历来是重在文化上,不重在政治上。”这让我联想到了最*闹得沸沸扬扬的“切糕”现象。一块“切糕”背后是有目共睹的强买强卖行为,这样的行为明显违背了当今社会的法律法规。然而,执法人员却很少去管理,最终才会引发后续的争端。也许,执法人员认为,新疆的人民是少数民族应该要加以照顾。但笔者认为,我们提倡的各民族一律*等,应该是思想、文化上的*等,是立法上的*等,这种*等的政治色彩不应被过度强化。盲目过度的政策倾斜,只能是重在政治上的,歪曲的民族主义。否则,法律的尊严会受到损害,其他民族的权益也将受到侵犯。这样,又谈何各民族一律*等呢?

  收获之余,也有些许疑惑,在此分享,愿与各位探讨:

  首先,中国哲学如此博大精深,但为什么当下的社会越来越少人会关注它呢?大多数人宁可学*西方哲学,都不愿意了解中国的哲学,难道说中国哲学就比西方哲学差吗?根据这次的阅读,不见得是这样的。那么到底是什么问题呢?

  其次,中国哲学中其实蕴含了不少为人处世,乃至治国的智慧,那我们应该如何把它加以利用,让它更好地作为社会科学为我们的社会发展提供智慧呢?中国哲学与当今社会发展的契合点又在哪里呢?

  上面的问题,并非一时半刻就能想清楚的。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哲学能获得应有的重视与发展,在人类史上再次留下辉煌灿烂的财富。

  冯老不愧是理学传人,非常有理性,他认为,中国之所以有这样的哲学和思维方式,完全是因为地理的缘故。中国地处大陆,所以农业占主导,因为经验对生产大有帮助,于是人们迷信经验,因此有历史退化观;因为人被绑在土地上,故有家族意识;因为整天接触都是具体的事物,所以对抽象的东西特别感兴趣,于是整天讨论“有”鞍无”鞍道”鞍天”的……而欧洲海洋贸易发达,商业为主导,所以对“数”和“逻辑”特别敏感,抽象思维发达,一切都建立在抽象推理上的哲学自然对确定的东西又特别渴望,所以有了实证主义……“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者寿智者动。用来描述东西两种文化很恰当,中国人善良,欧洲人聪明。”(大意)这多少有点史宾诺莎的味道,我们其实能自己自由决定的事情是没有的,上帝在通过自然法律把我们当成傀儡……

  另外一点给我深刻印象的是,其实很多哲学并不是“原教旨”的,而更多是一种阐释和再造。或者叫做“修正”。就拿孔子来说,“原教旨”是什么已经无关紧要了,你怎么解释它才是重要的。孟子是一种阐释方式,荀子又是另一种阐释方式,但却一个是性善论一个是性恶论相互矛盾。不论是哪一派,也都在被后世继续阐释继续再造——程颢程颐都是同一个妈妈生的,生理上他们是两兄弟,哲学上他们是拜孔孟,却能发展出理学和心学两种截然不同的哲学观。哲学就是一棵大树,从最基本的那个根部不断分出枝桠最后形成郁郁葱葱的绿荫。

  而且原来截然不同的学说系统都被人为了功利的目的不断糅合嫁接,产生种种怪胎。西方也一样,柏拉图,亚里斯多德都被宗教人士用来为教义作支撑,于是就有了圣·奥古斯丁和圣·多玛斯的神学……这就导致了两种学派的冲突和矛盾,古文学派和今文学派,其实就是“原教旨主义”和“修正主义”的争论,可见“修正”这种东西也是有利有弊,利的一方面就是“与时俱进”,弊的一方面就是一般都是曲解或附会前人的东西,以配合时代的要求,但是往往这种“时代的要求”同时也是“时代的烙颖,越是时髦的东西就越容易过时,(伟大的辩证法!)还不如什么都不解释,一本《论语》放在那里,让你们自个儿猜去吧!另外,古文学派和今文学派这种矛盾在西方同样存在,文艺复兴其实就是一种古文学派的突围。

  还有一个印象深刻的就是佛家的三论宗,也叫二谛义,相当好玩。佛家认为,真理有两种,一种叫俗谛,一种比较牛逼,叫真谛,但是俗谛和真谛是会转化的(再一次歌颂辩证法的伟大!),主要是看你是处于那个境界。在第一个level里面,第一种真理是“万物皆有”,是个人都能理解,也就是唯物主义的论调,一切都是真的,物质第一性,不以人的意志转移,而人的意识只是大脑的机能和产物;而牛逼真理是“万物皆无”,人生如梦,都是人心的活动,类似柏克莱的观点,意识才是第一性的。但是这些真理统统都是第一个level而已,根据黑格尔的“否定之否定”,这时候会出现一个boss把以上两种观点统一起来然后秒杀之,这就是“万物非有非无”,类似于笛卡尔的二元论,意识是真的,物质也是真的,俩人都没错。

  但是这也只是一种俗谛,而第二个level的真谛是什么呢?非“非有非无”!很绕吧,简单来说,就是说我们没必要执着于万物是“有”还是“无”,还是“非有非无”这一点,因为万物是不可以用“有”和“无”来描述的',因为“有”和“无”只是我们人类意识的概念,是我们意识的枷锁,而宇宙万物的存在形式并不能简单用“有”“无”来描述,它已经超越了我们能想象到的概念,就好像处于三维空间的人脑不能理解四维空间一样,用康德的话来说,它跟“上帝”一样,属于一种“超验”的东西,要想理解“万物”的存在方式,你自己首先不能处于“万物”之中,你必须跳脱出来,你做不到这一点,你不是上帝,所以你永远不能理解万物是怎么存在的。这才是第二个level的真谛。天碍…那么第三个level又是什么?对不起,没有了,第三个境界理应是终极的真理,但是这已经超越了人们概念的极限,也当然超越了语言,只能靠自己的顿悟了,而且即使悟到了,也没办法用语言告诉别人,只能“不可说”了,只能“拈花微笑”了,用道家的话来说,就是“道可道,非常道”。

  “哲学”是一个西洋名词。古希腊哲学家把哲学分为物理学、伦理学和理论学三大部分。用现在的术语说,是指宇宙论、人生论和知识论三大部分。

  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冯友兰先生以西方哲学为参照系统,提出了自己的哲学观:“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他以反思为中心话语,以人生为对象,认为“宇宙论、人生论和知识论都是从这个类型的思想产生的。宇宙论的产生,是因为宇宙是人生的背景,是人生戏剧演出的舞台。知识论的出现,是因为思想本身就是知识。”

  在冯友兰先生看来,哲学内容的各个部分是紧密相关的,比如人生论以宇宙论为根基,也连带知识问题,知识论可证宇宙论,三者“相即不离”“互有关系”。

  《中国哲学简史》是冯友兰先生于194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时的英文讲稿,后经整理,于1948年由麦克米伦公司出版。在20xx年新星出版社整理的全新修订注释版本中,对照1948年英文原始版本进行了全面修订。在书中,冯友兰先生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哲学的精神,并指出,我们现在的许多思想,所做的很多决策都深深受到哲学思想和各家学派观点的影响,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很多研读者都有这样的同感:你或许不同意冯友兰的某些观点,但你绝对不会不明白他的观点。冯友兰先生认为:“儒家思想不仅是中国的社会哲学,也是中国人的人生哲学。”但是,他也能以严谨客观的态度对待其他各家学派的思想,以时代人的思想与倾向为我们阐明观点之中包含的思想内容。他总是以一种宏观的把握,一种与生活相联系的态度,向我们展现中国哲学史的脉络,为后人提供了可供选择的学术追问的可能性。

  一直以来,哲学总给人一种晦涩难懂的感觉,而又各家学派自成一说,故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以确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社会科学著称于世。冯友兰先生从史学的角度,用一种宏观的视野,以时间为线索,为我们展现了中国哲学各学派包括儒家、道家、墨家等诸子的思想由起源到发展的清晰脉络。

  在其整个发展过程中,冯友兰先生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中国古代纷繁复杂的世界中的一个文化盛世。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著书立说或是游走于各个诸侯之间,抒发自己的治国之道,或是学以致用,或是为战争和*而努力。冯友兰先生在对中国的哲学史向前推进作出精确阐明的同时,将思想与情趣相结合,让人发现哲学的思维也能在生活中展现出来。例如冯友兰先生在讲解公孙龙关于共相的学说是首先引出“白马非马”的命题,接着从三方面论证这个命题,以此引发读者的兴趣并进一步阐述“共相”的具体含义。

  冯友兰先生在向我们展示一个中国哲学世界的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哲人的宏大气度。他对自己肩负的责任十分明确,让人觉得中国的哲学史是在一个不断发展之中的过程。在命题“墨子:孔子的第一位反对者”中,站在一个旁观者的立场,在具体的内容中为我们对比了儒家和墨家在观点上的异同。

  他概括地告诉我们,孔子对古代文明的态度是加以理性化、合理化,墨子则对古代文明持批判态度;孔子是以为文雅有修养的君子,墨子则是一位充满战斗精神的布道家。同时也指出,墨子对孔子的中心思想——仁义并没有提出异议。他或许在内心之中也对某一学派的观点具有倾向性,但却以一种科学的精神进行分析,向我们呈现出中国哲学在不同社会背景之下的发展。这种比较和分析不仅仅需要一种精神,更需要对于中国哲学发展史的理论研究,一种纵横全面的思考和总结。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时代精神的思考方式和学以致用的学术兴趣。

  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突破了哲学的晦涩难懂,将中国哲学融入历史,富合故事性的同时又富舍哲理性。中国哲学不同于西方哲学的魅力之美,与中国特殊的历史背景和传统文化是不可分割的。诸子百家的学说各自组成了中国哲学的必要部分。而串联这些学说的,则是历史这条主线。相比于西方哲学的神教旨主义,中国哲学更注重挖掘人的道德和精神。总的来说,中国哲学更能体现历史的韵味,令人沉醉。

  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确切的说,就是,人的本质是什么?——向来是中国哲学简史中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之一。

  据孟子说,他那个时候,关于人性的学说,除了他自己以外,还另有三种学说。第一种是说人性既不善又不恶。第二种是说人性即可善又可恶(这意思似乎是说人性内有善恶两种成分),第三种是说有些人的人性善,有些人的人性恶。

  孟子说人性善,他的意思并不是说,每个人生下来就是孔子,就是圣人。他的学说,与上述第二种学说的一个方面有某些相似之处,也就是说认为人性内有种种善的成分。他的确承认,也还有些其他成分,本身无所谓善恶,若不适当控制,就会通向恶。这些成分,他认为就是人与其他动物共有的成分。这些成分代表着人的生命的“动物”方面,严格的说,不应当是“人性”部分。

  荀子最著名的是他的性恶学说。这与孟子的性善学说直接相反。从表面上看。似乎荀子低估了人,可是实际上恰好相反。荀子的哲学可以说是教养的哲学。他的总观点是,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努力的产物。价值来自文化,文化是人的创造。正是在这一点上,人在宇宙中与天、地有同等的重要性。

  荀子的人性论虽然与孟子刚好相反,可是他也同意:人人能够成为圣人。照荀子所说,人不仅生来毫无善端,相反的倒是具有实际的恶端。在《性恶》篇中,荀子试图证明,人生来就有求利求生的欲望。但是他也肯定,除了恶端,人同时还有智能,可以使人向善。

  在我看来,“性善说”与“性恶说”二者从本质来说都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因为他们对“恶”的理解不同。对于恶,我认同西方的一种说法——七罪宗(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暴食),它和“七宗罪”很类似,但又不完全相同,它指的是各大罪行的七种主要根源,例如窃贼的欲望来自于贪婪,从本质上来说,它们不是罪,就像科技一样,用得好能造福人类,但用的不好,就会产生无法估量的后果。

  在我看来,二者的.说法都自有道理,但我认为“恶”在人性中占更大的比例。说到恶,首当其冲的就是原罪之一——嫉妒了,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卡耐基曾在其著作《人性的弱点》中写道:“如果你要得到朋友,那就让你的朋友胜过你”。这句话从人类的潜意识入手充分揭示了人性的劣根性——嫉妒让朋友之间产生裂缝。

  “嫉妒”只是“七罪宗”之一,“欲望”才算是万恶根源。对钱财的贪欲使人成为盗贼,对权力的渴望使人成为野心家,欲壑难填说的就是人与欲望的关系。那么,欲望就是人类之恶吗?其实不然,在《人性的弱点》中还有这么一句话:人类拼搏,是为了得到他人的赞美。欲望同样是人努力的动力,控制得好,它会助你成功,而控制的不好,它就会让你坠入深渊。

  那么,人性中善的那面又是什么呢?在我看来,它属于“爱”,就像人们常说的:上帝赋予我们爱与被爱的权利。爱的情感,也许需要我们在成长中慢慢学会;但对亲人的情感,或许无须学会,因为这是与生俱来的、存在于人心深处最纯真的情感。人性虽然本“恶”,但我仍然能控制它,并在生活的清流中洗净心灵的污秽,成为更好的自己!

  “哲学”二字就像一朵带刺的玫瑰,虽然看似鲜艳,但人们常常因为畏惧它的荆棘望而却步。但在《中国哲学简史》中,作者就好比一名技艺高超的园艺师,在他精心的修剪下,哲学变得更加简单易懂,更加温和可亲。

  冯友兰先生系上世纪中国知名的哲学家。初读冯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是四年前吧,因内容与先前所读的哲学迥异,再加之有大量生涩的古文,所以就放下了。在读《南渡北归》时,方知冯先生1924年始清华大学哲学教授,后到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新中国后冯在清华大学任教,涉及诸多相关内容。*段重读《南》书时,尾部出现一段梁漱溟先生评价冯先生的话,让我十分警觉。称冯友兰曾经谄媚过**,冯的品行是墨家,实践的是功利主义。将我对冯先生博大的哲学、国学知识和文人独具品格的崇拜,从高空跌落谷底。先不说冯先生在那个特殊年代,放弃了文人独立自由的品格,谄媚**,出于什么目的,冯先生在上世纪中国哲学界当属大咖级的地位,这是不争的事实。他的哲学思想一定有可读性,就再次捧起了这本《中国哲学简史》。为了便于印证或纠偏,同时在读希金斯的`《世界哲学简史》。

  西方人说中国古时有哲学思想,但没有哲学家。那么,古时希腊知名的哲学家有柏拉图及其师傅苏格拉底和学生亚里斯多得三人。冯友兰先生从希腊和中国在地球所处的位置进行了分析。他说:希腊是海洋性国家而中国是大陆性国家。海洋性国家崇尚贸易,追求利润。随利而逐的个性荡漾着*等和自由。而大陆性国家的中国,以农为本视商为末,重本抑末鄙视商业。那么,我可不可以这样认为,由于土地固定的羁绊,形成以家庭为单元,世代家族相伴诞生的是森严的长幼尊卑等级观念。当时,耕种土地是非常依靠经验相传,看天的营生。而哲学思辨恰巧是无需经验积累的心智活动。遵循传统,恪守春生夏长秋收冬储的四季交替,由此自然会出现“君臣、父子、夫妻”和“仁、义、礼、智、信”的“三纲五常”。无论儒家的孔子还是道家的老子为了扬名立业,只能顺应国家和民生大的环境,研究相适应的哲学思想。

  儒家顺应的是“治国”和“*天下”,道家顺应的是“修身”和“齐家”。至此,中国古时哲学思想多了低头研思具体的人间实事,少了仰望星空思考上帝和来生轮回无形无影形而上的层面。这种农业民族的特性,也许就是有哲学思想没有哲学家的重要成因。这一结论可能有些牵强,但这个成因于我十分重要,先前一直困扰着我,或许是读这两本书的收获之一。

  《中国哲学简史》是由冯友兰先生194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受聘担任讲座教授时,将英文稿整理改编成的书,这本书较之于其他的哲学理论书显得更加浅显易懂,总的来说,这本书主要概述了中国历史记载以来哲学发展的历程。

  中国古代哲学并没有像西方的那样成体系,中国古代哲学是在激烈的思想观念碰撞中产生的,渐渐的,持有不同思想的学者被分成不同的派系,因而古时有百家争鸣这样的现象,在这本书中,冯友兰先生基于前人得出的理论及研究成果,将古代“百家”划分为六个主要的学派,他们分别是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冯先生对这主要的六大派系进行了诞生背景的介绍,各家主要的人物的介绍,谈论了各家的主要思想成果以及对各家思想上的冲突进行对比和辩证,除此之外,对各家思想的功能性也做了评论和比较,其功能性包括该思想在它所处的时代中的作用和对人的影响,以及在当下该思想能够起到的作用。

  《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也是由冯先生经过整理前人的文献,再加上自己的独到的观点整合而出的著作,评论性的著作一般都带有作者自身的主观思想,这种形式其实跟古时候的一些学者为一些名著做注解是一样的,基于自身原有的理论基础,通过学者自己的认知将其解读。事实上,个人主观或多或少的也会对原著本身想要表达的意志造成一定的曲解,对于解读中国古书籍更是这样,中国古文较之于西方语言显得更加晦涩难懂,仅仅几个字往往能表达出一定的人生道理,之乎者也在不同的情景下用法也大不相同,一字的多义可能会让不同的人对同一句话有着不一样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就是这个意思,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魅力也都深藏于此。

  相对来说,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更多的尊重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从客观的.角度对中国古代的哲学派系的思想进行了归纳总结。"儒家者流盖出于文士,墨家者流盖出于武士,道家者流盖出于隐者,名家者流盖出于辨者,阴阳家者流盖出于方士,法家者流盖出于法术之士。”这是冯先生对古代六个主要的思想学派的评价。我以为,儒家为百家之首确实有其内在的理由,儒家的思想较之于其他学派在社会层面上有更多的服务性,孔子提倡“仁义忠恕”,就是提倡人要有德并且行使这种德,与道家的“无为”正相反,道家用“避”和“隐”的方式出世,儒家则强调积极入世,相比之下,我更欣赏中后期的儒家,这段时期的儒家思想更加睿智和符合时代需要,比如儒家对“葬礼”的理解就很有趣,礼葬是对逝去人得一种送别仪式,本身具有一定的鬼神色彩,然而这个时期的儒家是理智的,可以算的上是无神论,但却仍然注重“礼”,外人看来这是自相矛盾的,在儒家的解释来说,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情感能感知,身边的亲人去世,在感情上需要寄托,这个时候强调理智就显得很不人性,礼葬刚好能够给悲痛的人一个释放的出口,以一种仪式去对逝者告别,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满足了情感的需要。

  儒家经典中有两部是专讲“礼”的,《礼仪》和《礼记》将原本礼中含有的迷信和神话净化,将其中的宗教成分都转化为诗,不仅将其美化而且显得更加科学和理智。儒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刚好杜绝了中国本土宗教的诞生,从另一方面来看,儒家是以哲学形式存在的宗教,它没有西方宗教繁琐的教义和神话般的人物,儒家的内在任务就是教导世人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样一来较之于其他派系就要显得更加有现实意义,这可能是几千年以来儒家学派遭遇很多变故仍经久不息的原因,也是儒家思想在当下仍然能给人以启示的原因。

  除了儒家,道家更加注重个人的内在,能对人的心态有很好的影响。墨家显得攻击性太强,名家就显得有些滑稽,公孙龙的《白马论》在我看来虽然有一定的内涵和思维逻辑在,但并不具有实际的意义,从书中举得名家例子中,更让人觉著名家的言说有很浓烈的诡辩的味道。

  这本书所介绍的各家学说在当下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有一些现象也跟古代思想有些关联,比如书中说,庄子以为,在辩论中,什么也不能够决定。他说,即使有人获胜,胜者未必正确,败者未必错误。但是在后期墨家看来,庄子说这番话,正是表明他不同意于别人,他正是在和别人辩论。他若辩赢了,这个事实不就正好证明他错了?庄子又说:“大辩不言。”还说:“言辩而不及。”所以“言尽悖”。庄子还进一步认为,万物各从自己的道,自己的意见来看,都是正确的,这个不应当批评那个。若是照这样的言论来说,在当下有一位学者的思想观念与庄子的很像,就是网络上人称“打假英雄”的方舟子。方舟子以不管我是对的还是错的我都是对的这样的观念战胜了一个又一个与他有过节的辨者,实属当今网络一大笑话。

  《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虽然已经是哲学书中的浅显版本,但对我来说还是有很多的陌生的名词,古文的理解上也有些吃力,若是多年以后重温这本书,我想它会给我更多更深层次的感悟。

  以前,我总认为哲学很深奥,很遥远,甚至认为我一定接触不到哲学。然而,我读了《中国哲学简史》后,不得不惊叹,冯友兰先生真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虽然对我而言,读这本书有些吃力,但冯友兰先生并没有使用令人望而生畏的专业术语,而是用了许多文浅意深的语言进行论述,还是深深吸引了我。读完这本书,我改变了我的想法,哲学离我并不远,哲学,始于思想。

  在书中,冯友兰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人要有思想,首先要弄清楚人能够思想什么,这就是说,在对人生进行思考之前,我们要对思想进行思想。”这句话我认为是哲学的根本。人要能认清自己,认清自己能够思考什么,什么才是自己的思想范畴,在自己的思想范畴之内进行不断地思考,深层次的思考也就能变成反思;自己思考,反思自己,这也许就是哲学的本质吧。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说的“认识你自己”,与冯友兰先生所说是相通的,一切的哲学都是建立在“认识你自己”之上的。只有充分地认识自己,哲学才能使我们提升心灵的境界,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哲学,即智慧之学,人的智慧来自于人的思考。无论多么伟大的学者、哲学家,他们的智慧源泉都来自于他们那善于思考的大脑,从思考中得到真理,真理的诞生也就是哲学的出现,对他们而言,哲学,无处不在。

  “就我而言,哲学是对人生系统的反思。人只要还没有死,他就还是在人生之中,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对人生进行反思,至于系统反思的人就更少了。”这段话依然来自《中国哲学简史》,它足够验证“哲学是始于思考”的。“反思”无非就是思想的思想,即深层次的思考,而“系统的反思”是聚反思、总结于一体,就像优秀的学者、哲学家,他们不但善于思考,还善于总结,总结的产物就是“真理”,就像我上面提到的“真理的诞生”,它就是关于思考的总结。

  所以做一个会“系统反思”的人,哲学就会离你很*。哲学,始于问题。

  冯友兰先生说过,他对哲学的理解便是对人生系统的反思。人若是活着,那必定会思考,而这种思考就是反思。

  中国有许许多多的哲学家,之所以被称为哲学家,是因为他们都对他们的人生进行了系统的反思。如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他对自己一生的教育教学、人生探索进行反思,最终才有了《论语》这本儒家经典。

  道家老子认为:一个人如果想要成就某件事,他就要把自己放在成就事情的对面;如果他想保持任何事情,就要承认在事情之中已经有了它自身的对立面。这是老子对为人处世中总结的道理。

  反思是促进思想的原因。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颁令以儒学为国家正统之学。而儒学也吸收了不少其他各家的思想。汉武帝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是因为他对儒学进行了思考,所以儒学才得到了大的弘扬。

  反思亦是成功的'果实。牛顿会发现万有引力,那是因为他思考了为什么苹果会砸中他,而不是飞上天。若是没有思考,又怎会成功?

  人生亦如此,没有反思的人生是无色的,就如阴雨的天空,没有太阳的照耀变得灰蒙蒙的,没有亮丽的光彩。

  可见,反思对于我们来说有多么重要,从出生起一直到死亡的那一秒,我们的大脑都是在思考的。尽管细微,但它却证明了我们的生命存在!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优秀优选【5】篇(扩展10)

——人类简史读后感400字优选【5】份

  《人类简史》前一部分讲述的是,世界上的秩序是依托于想象所建立的。

  农业革命后人类形成了大型的村落,再形成城镇,最后成为都市。在人类几百万年的演化过程中,农业革命之后短短的几千年便出现了城市,王国,帝国,在时间上不足以让人类发展出能够大规模合作的本能。所以,如何构建秩序建立大型群体之间分工与合作就成了首要的课题。

  合作网络的建立是建立在虚构的故事和真正的相信者基础之上。书中讲到,许多我们现在以为合情合理的概念与事物都是依托想像建构的。

  公元前1776年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和公元1776年的《美国独立宣言》都是虚构的故事,人人生而*等与人权等概念,也只不过是虚构出来的,这几乎颠覆我以往的认知。但作者又从生物学和科学角度去论证了这一论点,只不过是由于多数人都正在相信这些虚构的故事是真实客观合理的存在,才使得我们身在其中而不觉然。

  这让我不禁想到我们是先相信才看到,还是看到才相信?

  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当有人给你建议一个从未想过的目标,你相信吗?对于人生风险不可规避只能用合理的方法转移风险造成财务的的损失,你相信吗?对于足以改变世界新生事物诞生的初期,如阿里巴巴,你相信吗?

  先相信才看到是智者,斗士会站在食物链的顶端,如《汉谟拉比法典》和《独立宣言》的创立者,看到才相信只能是更从者,永远瞻仰别人的荣耀。

  作者认为,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火的使用是至关重要的。约30万年前,人类祖先对于火的使用已经是信手拈来了。火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温暖,也是对付狮子的利器。由于火的小心利用,人类把原本无法穿越的贫瘠灌木丛变成了充满猎物的原野。大火烧完一片地方后,留下了烧焦的动物、坚果和植物的块茎。

  但火最重要的作用是烹饪。黑猩猩咀嚼消化生的食物需要5个小时。而人类由于学会了烹饪,花费在咀嚼消化上的时间大大减少,更重要的是,烹饪杀死了食物中的细菌和微生物。烹饪的出现让人类的食物选择范围大大增加。一些学者也认为,烹饪使得人类的肠道长度缩短,促进了大脑的发展。

  火也让人类和其它动物产生了巨大的鸿沟。其它动物纵然有强壮的肌肉,巨大的牙齿,宽大的翅膀,但也只能利用自然的力量,却不能对其控制。而人类学会使用火,可以选择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点火来完成特定的任务。而且,使用火的力量和人自身的身体构造、形态和力量没有关系,即便是一位形单影只的女性,也能点燃大火烧光整片森林。火的使用意味着很多事情都会接踵而来。

  此书果然不负盛名!

  你若以为这是本历史书,却从未有如此跨度(从人类起源前到未来人类何去何从),更未有如此角度(绝非复制已知历史,而是客观辩证的分析与求证,对历史的分析都是记录而已,很少去分析缘由,更没有从人类是否感到幸福快乐的标准评价),更不用说如此深度(从金钱、帝国、宗教三方面分析人类的融合、从认知革命、农业革命、科学革命来分析人类的演化);

  你若以为这是本哲学书,却从未有如此对比思辨(挖掘了宗教的产生与演化,对比了各大宗教的异同),更从未有如此本质深刻(快乐幸福,源自内心,这是个永恒的话题,但是恰恰追求就是痛苦的来源,想要快乐幸福,除了要自知自足,也要放弃对追求的坚持,无欲则福。这是建立在今时今日物质已经足够的基础上,但是对无知的认知,对无知的探索,还是要继续,这是幸福的支撑),也许在此能找到你人生哲学的答案;

  你若以为这是本经济学的书,也未尝不可,作者对金钱的出现、人类历史上对经济的短视、进步带来对未来的可期,进而带来了信用、互相推动经济的极大发展、现存各种思想主义对经济、人类自身的影响,难以列举;

  你若以为这是本启发人类的科幻书,其实也很好,作者真的不但能说出来人类从哪里来,更是思考了人类何去何从!

  这是一本不可多得、思考本质的书,相信会对你有启发!感谢作者的存在,这是个大大大大神!

  作者以一种宏观视角来解释人类发展的历史,带我们参观人类发展对整个地球生态和自身的影响,相比于历史教科书将人类的发展归于生产力的发展的观点,作者更看重虚构的故事对人类发展的影响,多了一些人文的情怀。读完本书,也跟着作者思考,我们现在真比我们那些狩猎采集者的祖先幸福吗?

  从物质层面上讲,我觉得我们是比他们幸福,虽然有些人说如何渴望回归自然的生活,但真的让你生活在野生的丛林中,我想没有几个人会愿意,在原始丛林中待几天估计就待不下去了。回归自然到野外去旅游,更多的是现代人对城市生活的小小不满,偶尔发发的牢骚罢了,对自然的向往也只能是我们心中的诗和远方。关于人类为什么要发展,发现的目的是什么,可以从人类的发展过程找到答案。智人发展了,所以智人存活了下来,那些落后的人种,最后都灭绝了,发展是为了生存,虽然人类已经称霸了地球,但宇宙中是不是有其他的智慧生物存在仍然是未知,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拼命发展,以至于在将来某一天,我们遇见了宇宙中其他智慧生物不会向毛利人遇见现代人类一样。

  浩瀚星空,虽然我们只是沧海一粟,但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和大海!

  作者的很多想法都很独到。烹饪改变了人类的进化,人体肠道缩短,大脑得以更好的进化;从遗传的角度来说,小麦是否是最成功的,它干掉了其他物种,让自己得以铺天盖地的繁殖,让人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种植它,为它服务;是一个个伟大的虚构故事让人类协作聚合在一起,例如宗教、例如国家,都没有实质的意义,只是讲了一个故事,让所有人信服,并为之打拼。动物靠自身器官的进化来维持生计,而智人靠日益发达的大脑,制造工具利用工具,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智人从采集者转变为农民再到工业革命、科技革命,不断扩张自己的领土,远航到其他岛屿,占据了地球上各个角落,所到之处生灵涂炭,灭绝了所有会危及到自身的物种,长毛象、地懒、剑齿虎,包括小岛上的原住民,包括人类一族但不是智人的尼安德特人都未能幸免。

  作者不停在质疑,我们并没有因为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而活得轻松,相反幸福感在下降,自杀率节节攀升,我们个体的痛苦和努力只是换来了群体的进步。

  智人的未来会不会被生物工程、仿生工程、无机生命给毁灭?生物工程例如植入基因,挑选最优基因组成新的智人;仿生工程,例如制造机械手臂;无机生命就可能把我们的记忆备份传输到一台电脑里,构建人工大脑,让这台电脑的思想举止都像正常人一样。细思极恐,人类的力量越来越强大,但明辨是非的能力似乎并未跟上,我们并不知道我们应该如何发展,并不知道我们到底想要的是什么。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