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范文10份

首页 / 读后感 / |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1

  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静默。哲学的任务不是增加实际上的知识,而是提高精神的境界。连续两遍阅读了本书,精神境界有没提高,不敢肯定,只是对中国哲学中国文化有了浅显的记忆,也只能是记忆,因为还不能通透地去了解各家的哲学思想,从而做为现世的行为准则行动指南。

  哲学是对人生系统反思的思想。中国哲学当是中国人的哲学思想。中国的地理环境是大陆国家,经济以农业为主,人们不能离开土地。因此上农,家族伦理制度就成为中国哲学产生的基础。司马谈把先秦诸子分为六家 ? 阴阳 儒 ?墨 名 道 法。儒家是一些精通典籍的知识分子组成,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孔子是第一个老师,主张仁,爱。推行忠恕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他的'思想。孟子主张人性善,并把儒家对个人修为的要求上升到国家层面,说民为贵,社稷次之。王若不贤可推翻之。孟子是儒家理想主义,而荀子就儒家现实主义,主人性恶论,需用智才能到善。荀子的两个学生韩非子、李斯是法家代表,讲究势 法 术帮助秦国统一天下。墨家墨子主要是非儒非攻兼爱。爱无差别,混淆**和杀盗,是侠客的祖先。名家是著名的辨论家,公孙龙、惠施是代表 有 名与实 自马非马的理论。道家是隐者,代表是杨朱 老子 庄子。讲究无为,道可道非常道,认识自然规律,要想强大须先示弱,夫为不争而争天下。阴阳家代表邹衍宇宙阴阳五行构成对各家都有影响。秦国用法家思想统一六国但不施仁政而亡,汉初黄老之学兴盛,道家无为思想,使人民休养生息。后董仲舒独尊儒术,禁固人的思想,天下趋于保守,对妇人的贞操要求就从此始,并使儒家驱于正统。在后汉时期,佛教引入中国,对中国哲学产生刺激作用,促成本地宗教道教的产生,又和道家思想结合产生禅宗,既惠能六祖静默的哲学。唐朝韩愈为恢复儒家思想,进而形成道学,为阻止皇帝迎法门寺佛指舍利,而一朝被贬潮阳。到宋朝以程家兄弟为代表的称为新儒家。有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西方哲学的引入,必使中西结合,而中国哲学的出世入世也会为世界哲学做出贡献。

  冯友兰先生写此书是上世纪四十年代,时天下仍大乱,其比喻说当时形势和春秋战国的形势更为严峻,为避战乱也曾西南**到昆明。他在书的最后说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下境界。唯有不断修行,才能到达更高境界。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2

  对中国哲学,我一向抱着“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的态度。因为其浩瀚的思想,让人产生敬畏之心。当我捧起这本《中国哲学简史》时,这种感觉顿时释然。此书的`作者,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并没有使用令人望而生畏的专业术语,而是以深入浅出的语言进行讲述,让人一读之后,欲罢不能。冯友兰先生对哲学“入世”与“出世”的剖析让人心境豁然开朗。佛家说,生是人生苦痛的根源。柏拉图说,肉体是灵魂的监狱。这些归结起来仿佛是说,欲得到最高的成就,必须脱离尘罗世网,必须脱离社会,甚至脱离“生”。这种哲学,即普通所谓“出世的哲学”。另有一种哲学,注重社会中的人伦世务。这种哲学只讲道德价值,不会讲或不愿讲超道德价值,即普通所谓“入世的哲学”。

  有人认为,儒家是入世哲学的代表,并举例证明。孔子有个学生问死的意义,孔子回答说:“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孟子说:“圣人,人伦之至也。”(《孟子离娄上》)照字面讲这句话是说,圣人是社会中的道德完全的人。从表面上看,中国哲学是入世的。因为中国哲学所注重的是社会,不是宇宙;是人伦日用,不是地狱天堂;是人的今生,不是人的来世。但冯友兰先生指出,从更广更深的角度而言,这种看法有失公允。中国哲学中的一个主要流派道家认为,生命是个赘疣,是个瘤,死亡是除掉那个瘤。即使是儒家,也有“出世“的成分。儒家所指的圣人,是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行动上道德完美的人。他的人格是所谓“内圣外王”的人格,内圣,是其内在的修养成就;外王,就是其在社会上的功用。只不过儒家和道家的侧重点不同,儒家重“名教”(把各种社会关系规范化),道家贵“自然”(顺事物和人的本性);儒家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道家讲“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儒家讲究三纲五常,道家讲求修身养性。儒家“游方之内”显得比道家入世;道家“游方之外”,显得比儒家出世。这两种思想看来相反,其实却相辅相成,使中国人在入世和出世之间,取得较好的*衡。入世哲学是强心剂,出世哲学是清醒剂,入世哲学使人关注社会价值,出世哲学使人关心自我的超越价值,入世哲学使人振奋,出世哲学使人安逸。入世和出世互补,进退相宜,这是中国人从入世和出世哲学中获得的人生智慧。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的精神”中分析道,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升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在为功名利禄所累和人心浮躁的今天,中国哲学思想也许是慰藉心灵的一剂良药。歌手李娜在出家时说过四句话:“人有四种境界:

  一是衣食住行,那是人的原始阶段;

  二是职业、仕途、名誉、地位;

  三是文化、艺术、哲学;四是宗教。只有进入第四种境界,人生才闪出亮点。”进入第四种境界闪现人生亮点,对于我们凡人而言,未免有些要求过高和不太现实,但通过对哲学的修养来实现对人生较高层级的领悟,找到精神的家园,确是每个人人生的一种使命。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言:“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须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3

  《中国哲学简史》,作者冯友兰。我对哲学没兴趣,我原以为我不懂哲学。看完这本简史后,我才发现原来里面的东西80%的我都略懂。文中提到的孔子、老子、墨子、佛教、道教、儒家这些我其实也都读过一些东西。庄子的《逍遥游》、《大学》提出的在明明德这些有时候我还会拿来反复抄写,可我怎么从来没有把它们和哲学联系起来?我想是从来没有系统的上过哲学方面课程的原因吧。也许还是自己对这个没有兴趣,从来没有去理清楚基本的概念。

  这本简史对初入哲学的人是很有帮助的。对我这种似懂非懂的人也是很有帮助的。但终究我是兴趣不大,总的来说快速阅读了一遍,里面的内容初步梳理了一下,也给类似于我这样的人提个醒,理个大纲。

  我大学同学小燕说:所谓哲学,不过是吃饱了的文人的胡思乱想,自以为是,正过来反过来,好像都有道理,其实没道理。我是不懂的。

  小燕说的挺好的也挺对的。她甚至说她最*对孙子兵法有了新的见解,所谓36计其实个个是阴招。小燕说的真的挺好的。为她开心。

  哲学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我读到博士,我也常常自诩读了很多书,却唯独对哲学类兴趣不大,不甚研究。当我读完这本简史之后,我立刻就很清楚的认识到这本书的知识比我教学生的《建筑环境学》《燃气供应》课程更有价值。远~远~远~远超过了我教授的课程的价值。当你对哲学有兴趣的时候,恭喜你!这说明你基本上已经超越了柴米油盐、一地鸡毛、鸡飞狗跳的普通市民生活的层次,你已经开始对人生进行反思,也就是超越了人生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进入了道德境界,这时候的人在精神上会获得更多的满足,人生会变得更加有意义。

  哲学是对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我们的老子、孟子、孔子等圣人们包括西方的一些哲学大师们已经对这些东西反思的很透彻了。他们的哲学思想其实,其实我们也都懂。比如佛说:谁伤害了你,谁来渡你。再比如佛又说:放下,你就赢了。但真正做到就太难了。这使我想起了前几年一个女同事跳楼自杀。她也读到博士,我想这些哲学的东西她应该都懂。为什么做不到?因为我们都是凡人。只能说可能她懂得,但还没悟到吧。

  我又想到了在重庆读研究生时的一个政治老师,他原本和我一个专业,后来是自己对哲学方面的东西非常有兴趣,然后就转去搞这些了。他给我们上课的情形我至今仍有印象,先是操着川普讲,后来对我们说不行他必须有川话讲,否则他觉得讲的不透彻。然后他就在讲台前用四川话呱里呱啦地讲的神采飞扬,你可以感受到他眼里放出的光。虽然其实我对他讲的也不怎么感兴趣。但现在想起来他能与哲学打交道且乐在其中,真心为他高兴。

  书中提到周敦颐的《宇宙发生论》,我就在想这个名字为什么这么熟悉。查了资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爱莲说》的周敦颐。一般来说哲学家就是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所以有远大抱负之人宜早接触哲学,学校也应尽早开设关于哲学的基本课程,这样应该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机帮助其树立远大的志向,帮助其学*治道之法,利于国家人才的培养。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4

  看《中国哲学简史》看的非常吃力,不要说能读到什么,有什么领悟,能把这本书大致浏览一下翻一遍,都是件痛苦的事情。看这书最大的感觉就是,在这书之前,应该对百家各自的书籍有过涉猎,不然只是看对百家的归纳总结和评论,会让人措手不及,眼睛和心灵都饱受折磨。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对儒家和道家稍微熟悉一点,是当年高考奠定的基础,为了高考,对《论语》、《孟子》、《庄子》的内容都有较为认真的学*,所以读这些的时候,感觉像遇到老熟人,至少知道其中大意和主旨。看了本书之后,发现自己以前的理解更加片面一些,没有将儒家作为一个体系去理解那些内容,更多的只是从字面意思去了解儒家思想。一个是从面到点的分析,一个是从点到面的探索,两个不同的境界,所探究出来的深意当然不可相比。比如“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以前理解的小人,会跟现今社会上通俗理解的小人混为一谈,虽然知道这两个小人肯定不是一个意思,但我猜想现在通俗理解的小人,应该很大缘由是从这引申过去的。读完这本书我更加理解了这小人的含义已经此话的缘由。在儒家体系,遵循的是三纲五常(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的伦理关系,而各阶级有有不同等级的,按照士、农、工、商各自排序。而小人是*民老百姓,是不在这序列以内的,他们没有获得教育的资源,不知道深明大义为何物,唯利益而趋,女子也是如此。所以孔子说,不要跟女子和小人讲道理,是讲不通的。

  喜欢冯老对哲学的态度。一直以来都觉得高深莫测,哲学是可以给人新的知识的。但冯老说,哲学不是增加积极的知识,而是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的价值。这样,我感觉我对哲学可以更加大胆一些,应该不会将其束之高阁。

  看完这本书,感觉更多的是对中国各种文化的一种解析、概括,而这些影响着每一位中国人的所思所想、处世哲学,有人认可儒家克己复礼,有人喜欢道家洒脱随心,有人喜欢名家善于辩论,也有人崇拜心学内圣外王。不同的思想会造就不同的人生,哪个信仰的多些,人生哲学就会往那个方向多靠一些。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5

  当我捧起这本《中国哲学简史》时,这种感觉顿时释然。此书的作者,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并没有使用令人望而生畏的专业术语,而是以深入浅出的语言进行讲述,让人一读之后,欲罢不能。

  冯友兰先生对哲学“入世”与“出世”的剖析让人心境豁然开朗。佛家说,生是人生苦痛的根源。柏拉图说,肉体是灵魂的监狱。这些归结起来仿佛是说,欲得到最高的成就,必须脱离尘罗世网,必须脱离社会,甚至脱离“生”。这种哲学,即普通所谓“出世的哲学”。另有一种哲学,注重社会中的人伦世务。这种哲学只讲道德价值,不会讲或不愿讲超道德价值,即普通所谓“入世的哲学”。

  有人认为,儒家是入世哲学的代表,并举例证明。孔子有个学生问死的意义,孔子回答说:“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孟子说:“圣人,人伦之至也。”(《孟子·离娄上》)照字面讲这句话是说,圣人是社会中的道德完全的人。

  从表面上看,中国哲学是入世的。因为中国哲学所注重的是社会,不是宇宙;是人伦日用,不是地狱天堂;是人的今生,不是人的来世。但冯友兰先生指出,从更广更深的角度而言,这种看法有失公允。

  中国哲学中的一个主要流派道家认为,生命是个赘疣,是个瘤,死亡是除掉那个瘤。即使是儒家,也有“出世“的成分。儒家所指的圣人,是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行动上道德完美的人。他的人格是所谓“内圣外王”的人格,内圣,是其内在的修养成就;外王,就是其在社会上的功用。只不过儒家和道家的侧重点不同,儒家重“名教”(把各种社会关系规范化),道家贵“自然”(顺事物和人的本性);儒家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道家讲“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儒家讲究三纲五常,道家讲求修身养性。

  儒家“游方之内”显得比道家入世;道家“游方之外”,显得比儒家出世。这两种思想看来相反,其实却相辅相成,使中国人在入世和出世之间,取得较好的*衡。入世哲学是强心剂,出世哲学是清醒剂,入世哲学使人关注社会价值,出世哲学使人关心自我的超越价值,入世哲学使人振奋,出世哲学使人安逸。入世和出世互补,进退相宜,这是中国人从入世和出世哲学中获得的人生智慧。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的精神”中分析道,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升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在为功名利禄所累和人心浮躁的今天,中国哲学思想也许是慰藉心灵的一剂良药。歌手李娜在出家时说过四句话:“人有四种境界:一是衣食住行,那是人的原始阶段;二是职业、仕途、名誉、地位;三是文化、艺术、哲学;四是宗教。只有进入第四种境界,人生才闪出亮点。”进入第四种境界闪现人生亮点,对于我们凡人而言,未免有些要求过高和不太现实,但通过对哲学的修养来实现对人生较高层级的领悟,找到精神的家园,确是每个人人生的一种使命。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言:“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须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6

  哲学与政治和教育的关联

  中国古代的哲学与政治和教育颇有渊源。早在春秋时期的孔子、战国时期的墨子等,都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代表。各家哲学的兴起,也是与私人讲学同时开始的。孔子所代表的的“儒”,其实不仅仅是哲学,也是教育。孔子期望自己的弟子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所以教给他们各门知识,不过在另一方面,孔子给传统制度和观念的解释,却是他自己推导出来的,如“仁”、“义”、“忠”、“恕”等观点。而孔子的哲学其实也代表了一种精神的修养。而墨子却不同,墨子更偏向于政治,他的墨家在战国时期对其他国家的影响也颇为深远。同时他也批驳了儒家的一些观念,他主张的“兼爱”和“非攻”的哲学理念,是一种非功利的理念,也是对当时国家政治的一种理念。由此看来,哲学与政治、教育还是紧密关联着的。而这种哲学可以更好地应用在我们的世界中。像“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提醒我们要向他人学*。“不耻下问”也敦促我们不要以向地位或学识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

  哲学是富于实践精神的

  大部分的中国哲学都富于实践精神,也就是倾向于入世,但是也有例外。在最早提出出世这一哲学观点的是老子,他主张无为而治,但是老庄代表的传统道家思想并未成为主流,他们追求真正的身体与灵魂的自由学说,显然没有“成功学”更加受人欢迎。儒家的主要观念是辅佐君王,入世为官,通过诚意正心、格物致知,达到齐家治国*天下的目标,最终成圣。虽然魏晋南北朝出现了道家复兴,但已经有了很多入世的倾向。佛家算是出世的,但国内的禅宗,主张在日常生活中修行。“道流佛法,无用功处,只是*常无事,屙屎送尿,著衣吃饭,困来即卧。愚人笑我,智乃知焉。”同样在国外,哲学家们也提倡实践,如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等。不仅仅在哲学上,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有实践精神,有些事情必须亲自实践,不能光说不练,“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亲自实践,才能有自己的收获。

  中国哲学里有很多无的思想

  《中国哲学简史》称为“负”的方法。比如我们要解释白是什么,这是不太好形容,但是如果拿一个黑的东西来解释,再反过来就容易多了。《道德经》开篇写到“道可道,非常道”。什么是道啊,说不出来,如果能说出来,就不是道了。这就是用否定来为其下解释。有比如禅宗,第一义不可说,但表示第一义的最好方法就是静默。儒家虽然不像道彻底的推崇无的思想,但是儒家精神修养的过程也是一个做減法的过程。通过修养,去掉心性中恶的成分。当然了,在我们现今生活中,这种思想也很重要,比如有些不懂得问题,不一定要直接去解释,而是通过反义或*义的方法,也许这个问题无法用语言解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我们会找到另一件东西,让他具象化。比如在《道德经》的后面部分,老子就用一个个例子和比喻,讲述了“道”的概念。还有,在当今繁杂的社会中,我们也需要给自己做减法,去修养精神,去其糟粕,留其精华,摒除自己不好的、不必要的东西,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轻松美好。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7

  《中国哲学简史》写道:哲学是对人生的系统反思。

  哲学家说到“宇宙”时,所指的是一切存在的整体,相当于中国哲学家惠施所说的“大一”,给它一个定义,乃是:“至大无外。”任何人,任何事物,都在宇宙之中。当一个人对宇宙进行思索时,他就是在反思。

  古希腊雅典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认识你自己。这句话被称为“哲学的源头”,因为想要认识自身并不容易,而想要认识自己,我们就要不断地对人生进行反思,并且把自己的思想系统的表述出来。

  其实,有关人生的学说、宇宙的'学说以及知识的学说,都在这样的思考中产生。

  有的哲学家认为,在思考前,必须先对思索进行思索。我认为,这个样子就会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只有一个一个问题思考,解决,才能继续思考。在《中国哲学简史》中写道:其实,我们用来思考的器官只有一个,如果我们怀疑自己对人生和宇宙思考的能力,我们也同样有理由怀疑自己对思索进行思索的能力。

  人无论是自己思索或是与别人谈论,都是在人生之中。我们对宇宙进行思索或与人谈论它,都是在其中进行反思。

  禅师像寻常人那样生活,做寻常人做事情,经过从迷到悟的过程,他已把肉体的性情放下,而进入禅定的境界。而在此之后,他还要离开禅定的境界,重返世俗人间。这就是修身养性,禅师其实也是烦人,只不过他们的境界已经不是寻常人可比的,因为他现在的所作所为虽然和别人一样,但他对任何事物都没有滞着。

  新的儒家强调修养须下功夫。虽说人的最终目标是无所用心,但为达到无所用心,还是要用很大气力的。

  内圣外王,是一个人想成为的最高境界。对自身修身养性,在外可以独当一面,冷静且完美的处理事务,而这种地步,也就是圣人了。一位圣人,就要有包容天下的胸怀,而一个人只为一己私利,不顾他人,就是小人。这就是圣人与小人的差距。

  做人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就像腌萝卜,要一点一点的入味,读书也一样,慢慢品味,理解深层含义。

  人性本善?本恶?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8

  《中国哲学简史》一书中将人生划分为四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我个人觉得,现实生活中我们大部分人都处于功利境界。即我们所做的事都是出于利己考虑,尽管结果可能会对他人产生有利的影响。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为自己谋取利益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同时作为社会成员的每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难免对他人的利益造成或多或少的有利或不利的影响。

  但实际我们教师就是处在道德境界,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又是伦理、道德的传授人,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教师良好的道德人格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可能自发地形成,而是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教师只有在教育实践中,通过努力学*,认识到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了解到社会主义教师道德的内容和意义,并通过自身的修养,将认识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情感、意志和信念,不断外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和*惯,才能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对此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首先,作为教师,要热爱教育,献身教育。以从事教育工作为荣,以献身教育事业为乐,自觉地用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武装头脑,用科教兴国战略激奋自我,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入的现实面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将教师作为终身职业,孜孜以求,勤奋耕耘,在*凡的教书育人工作中,做出不*凡的业绩,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称号。

  其次,要爱护学生,教书育人。教师教育对象是学生,其主要任务是教学,而教学过程是教书和育人紧密结合的过程。面对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动态,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思想,用爱心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主动与学生交流,和睦相处;要尊重学生人格,教育和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学*,学会创业;要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服务思想,善待学生、宽容学生、理解学生;要用自己的品行、人格熏染学生、陶冶学生、唤醒学生。将教书育人贯穿于教学实践的全过程,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

  再次,要矢志钻研,勇于探索。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尤其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方针指导下,教师肩负着培育新世纪人才的重托,一定要学会用面向世界的胆识和超前的眼光改革教育。从自身教学实践中,逐步摸索并形成拥有自我创新意识的教学方法体系,使得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独立思考,标新立异,运用已学的知识,既解决实际问题,又发现新知,于相互切磋中实现知识的飞跃,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内在潜力,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

  最后,要终身学*,活到老学到老,不断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需要。社会发展已证明:现代化的社会将是信息社会,是科学知识不断发展、不断扩大、不断更新的社会。教师自身除搞好专业教学外,还要积极参加业余进修深造,从而在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提高能力。教师只有拥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和精深的专业技能,课堂教学过程中才能旁征博引,游刃有余,变传统教育的重教、重知、重灌为素质教育的重学、重思、重乐,以适应教育体制的转轨变型。

  总之,良好的师德,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是教书育人的一种动力。它是教师从事教育劳动时必须遵循的各种道德规范的总和。所以,每个教师都要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良好师德的人,才能完成传道授业解惑这一光荣而伟大的任务,托起明天的太阳!作为人类社会的一分子,我真心希望不仅是教师,越来越多的人能达到人生的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会真正的成为名副其实的和谐社会。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9

  先哲中很重要的思想之一,就是人与世界的连接感,也就是宇宙心。小时候读的时候不懂,现在慢慢有一点感悟,记录下来。

  一、基因、文化本身的连接

  从基因角度,人对自己的同类同胞,更容易有一种一体感。所以我们看到“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直接就能把自己代入。相同的文化背景使得“龙的传人”这种富有中华神话色彩的词语也能抓住人心。

  二、共情的激发

  自然界有很多景色,能激发出人类共通的情感。小时候学的古诗往往一下子就浮现出来……在水边看月亮想到“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在一场聚会后会唏嘘“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在睹物思人时想到“亭中枇杷树,今已亭亭如盖矣”。在这些时候我们都和古人对话了。

  天地之间,这情非我独有,有人陪我或者我陪着他感同身受。

  三、时间、空间的连接与想象

  这种感觉往往是看一些艺术作品带来的'感受。比如《无问东西》把几个跨越时间的故事通过人的关系串联起来,你是我的延续。《寻梦幻游记》“死亡并不是终点,遗忘才是”。一些油画或是小说,比如圣殇,活着,描绘战争,一眼让人感受到了痛苦,于是更珍惜如今的和*。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10

  对中国哲学,我一向抱着“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的态度。因为其浩瀚的思想,让人产生敬畏之心。当我捧起这本《中国哲学简史》时,这种感觉顿时释然。此书的作者,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并没有使用令人望而生畏的专业术语,而是以深入浅出的语言进行讲述,让人一读之后,欲罢不能。冯友兰先生对哲学“入世”与“出世”的剖析让人心境豁然开朗。佛家说,生是人生苦痛的根源。柏拉图说,肉体是灵魂的监狱。这些归结起来仿佛是说,欲得到最高的成就,必须脱离尘罗世网,必须脱离社会,甚至脱离“生”。这种哲学,即普通所谓“出世的哲学”。另有一种哲学,注重社会中的人伦世务。这种哲学只讲道德价值,不会讲或不愿讲超道德价值,即普通所谓“入世的哲学”。

  有人认为,儒家是入世哲学的代表,并举例证明。孔子有个学生问死的意义,孔子回答说:“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孟子说:“圣人,人伦之至也。”(《孟子离娄上》)照字面讲这句话是说,圣人是社会中的道德完全的人。从表面上看,中国哲学是入世的。因为中国哲学所注重的是社会,不是宇宙;是人伦日用,不是地狱天堂;是人的今生,不是人的来世。但冯友兰先生指出,从更广更深的角度而言,这种看法有失公允。中国哲学中的一个主要流派道家认为,生命是个赘疣,是个瘤,死亡是除掉那个瘤。即使是儒家,也有“出世“的成分。儒家所指的圣人,是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行动上道德完美的人。他的人格是所谓“内圣外王”的人格,内圣,是其内在的修养成就;外王,就是其在社会上的功用。只不过儒家和道家的侧重点不同,儒家重“名教”(把各种社会关系规范化),道家贵“自然”(顺事物和人的本性);儒家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道家讲“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儒家讲究三纲五常,道家讲求修身养性。儒家“游方之内”显得比道家入世;道家“游方之外”,显得比儒家出世。这两种思想看来相反,其实却相辅相成,使中国人在入世和出世之间,取得较好的*衡。入世哲学是强心剂,出世哲学是清醒剂,入世哲学使人关注社会价值,出世哲学使人关心自我的超越价值,入世哲学使人振奋,出世哲学使人安逸。入世和出世互补,进退相宜,这是中国人从入世和出世哲学中获得的人生智慧。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的精神”中分析道,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升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在为功名利禄所累和人心浮躁的今天,中国哲学思想也许是慰藉心灵的一剂良药。歌手李娜在出家时说过四句话:“人有四种境界:

  一是衣食住行,那是人的原始阶段;

  二是职业、仕途、名誉、地位;

  三是文化、艺术、哲学;四是宗教。只有进入第四种境界,人生才闪出亮点。”进入第四种境界闪现人生亮点,对于我们凡人而言,未免有些要求过高和不太现实,但通过对哲学的修养来实现对人生较高层级的领悟,找到精神的家园,确是每个人人生的一种使命。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言:“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须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范文10份扩展阅读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范文10份(扩展1)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菁选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1

  哲学是什么?小时候,我完全没接触过,感觉它就像是人们经常谈论的那些很厉害的东西。现在,我依然不懂哲学是什么,总以为它太难,太深奥了。几周前,老师让我们读《中国哲学简史》,我想从中找到我想要的。

  我花了三个星期读完了这本书。刚读时,觉得挺乏味的,完全不理解其中的大道理,但当老师推荐我们“啃”读之后,我才发现这本书的奥妙所在:它所说的许多观点和理论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是相吻合的,非常神奇,细细阅读之后,感觉这本书还很有韵味。

  所谓“儒道互补”,就是做到既出世又入世。人类一生下来就会融入社会这个集体,在现代这个华灯璀璨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总要比人与自然间的相处多得多,所以处理人际关系就显得尤其重要。在我看来入世虽然肤浅,却实用,出世虽然会获得所谓的最高成就,但那是虚无缥缈的。但也不是说出世就毫无意义,毕竟人和其他动物一样都会有生老病死,喜怒哀乐。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需要自我安慰,支持和鼓励。这些都是心灵上的,是儒家思想所做不到的。我们要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就好比我们现在努力学*,为的是以后能在这个社会生存下去。

  但学*的同时我们也要坚守本心,不卑不亢不骄傲。当你不过于追求功名利禄,每天过得充实满足的时候,你就成功了。

  这本书中还有许多哲学道理,等待我们去理解,同样,这个世界也还有许多的哲学,等待我们去思考,去探索。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2

  冯友兰先生说过,他对哲学的理解便是对人生系统的反思。人若是活着,那必定会思考,而这种思考就是反思。

  中国有许许多多的哲学家,之所以被称为哲学家,是因为他们都对他们的人生进行了系统的反思。如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他对自己一生的教学、人生探索进行反思,最终才有了《论语》这本儒家经典。

  道家老子认为:一个人如果想要成就某件事,他就要把自己放在成就事情的对面;如果他想保持任何事情,就要承认在事情之中已经有了它自身的对立面。这是老子对为人处世中总结的道理。

  反思是促进思想的原因。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颁令以儒学为国家正统之学。而儒学也吸收了不少其他各家的思想。汉武帝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是因为他对儒学进行了思考,所以儒学才得到了大的弘扬。

  反思亦是成功的果实。牛顿会发现万有引力,那是因为他思考了为什么苹果会砸中他,而不是飞上天。若是没有思考,又怎会成功?

  人生亦如此,没有反思的人生是无色的,就如阴雨的天空,没有太阳的'照耀变得灰蒙蒙的,没有亮丽的光彩。

  可见,反思对于我们来说有多么重要,从出生起一直到死亡的那一秒,我们的大脑都是在思考的。尽管细微,但它却证明了我们的生命存在! 书的最后一句话让我感触很深,“人往往需要说很多话,才能归入潜默。”都说沉默是金,而在成为“金”之前,必定会不沉默,甚是疯狂。在光鲜艳丽的成功背后,必定要尝尽苦难,历尽黑暗,这样才能最终抵达成功,拥抱光明。

  冯友兰先生写下这句话的时候,也有思考,而我在赏析这句话的时候,也有思考。这足以说明,人们说每一句话,写每一个字都是会思考,反思的。

  总而言之,反思必定会是人生中最重要的!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3

  古人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但我刚看到《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时却没有什么感情。书的封面是米白色,上面有金色的“冯友兰作品精选”七字,很普通,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宁静,*淡。书在手里没有什么感觉,就匆匆放进抽屉,直到阅读课时才拿出来,当时记得还是现场拆封面。

  读这本书的最初感觉是无聊,可以用“好看的想让人睡觉”来形容。书里面有一些是引用古文,没有给你注释,让你自己思考,第一次看着差点睡着了,并没有沉浸在书中的海洋里。就像生物老师说的:“书中的每一个字都认识,都拼在一起你便不知。”哲学也是这道理,因为从来没有读过这本书,感觉很陌生。

  书中的`许多观点令我佩服,就像书中所说的:“哲学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它是生命的体验。”它告诉我们需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用新的眼光来认识哲学。在宇宙间,万事万物存在都有它的理由,我们应顺应自然,明白宇宙的每一事物存在的缘由。

  要说不喜欢这本书那是不可能的,议论中夹着少许的描写,内容显得并不太枯燥。但因为书中还有许多古文,看不懂,爱恨有加。书中讲述了许多哲学,儒家、道家、法家……不止国内的,还有国外的,甚至贯穿整个世界。真是太奇妙了!

  哲学是什么?一切源泉来自哲学,这本书有太多太多值得我们谈论的东西。例如:“人没有私欲,他的内心像一面明镜。”这句话警醒我们:把自己的内心磨砺得像明镜一般,时刻提醒自己不犯错误,明白自己所做的一切,不被心中的贪婪所迷惑。

  书中精华太多,多得我们都不知从何处说起;哲学的应用范围太广,大到国家大事,小到生活琐事,简直无所不包,是天地间最大的学问,值得我们一生去追寻!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范文10份(扩展2)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优选【10】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1

  最早接触到哲学,应该是读高中的时候,政治老师常说,哲学是一门受用终生的课程,但那时对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等,根本没有直观的概念,而是更多靠囫囵吞枣般的死记硬背,以期将来高考时能考个高分。上大学时,也学过一些哲学课程,由于不是主科,老师很多时候照本宣科,加上感觉哲学既很枯燥晦涩,又玄而又玄,所以没有深入进去,更没有心入进去。可以说,对于哲学,自己一直是抱有“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的态度,甚至连一知半解也算不上。

  真正对哲学感兴趣,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中央电视台《开讲啦》栏目,看到知名学者周国*用亲身经历讲授“幸福的哲学”,对拥有哲学,拥有生命和智慧,人生便会幸福有了质朴直观的感悟。过后,上网简单搜索了一下哲学的意义,特别是中国哲学,对这个曾经提不起兴趣、敬而远之的学科作了些许粗浅的了解。有人所说,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相当于宗教在其它文化中的地位。中国哲学认为取得最高成就的人是圣人,因此有中国的“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相当于西方圣经的论断。于是乎,根据网上大多数网友的推荐,到书城了买了一本冯友兰著的《中国哲学简史》,心想从最基本的入手,由浅入深探究一下哲学的奥秘。虽然很多人并不认同冯老先生这本著作,但通过细细品味的阅读,我认为这本书对于一个哲学白丁来说,算是一本哲学入门的最好书籍了。本书非常客观的阐明关于中国哲学的几个问题,一是哲学流派的起源与发展,二是哲学流派相互之间的关联与区别,三是西方哲学对中国哲学的影响及区别,对学*哲学的意义,如何学*哲学,学*哲学的哪些内容也有所涉及。读完之后,大致能了解中国哲学的发展脉络,不再觉得哲学是一门高深莫测的学科,或者认为哲学离生活、工作十万八千里了。

  冯友兰先生著的《中国哲学简史》,原译名《中国哲学小史》,是老先生于194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课程时的英文讲稿,后经整理出版,迅速成为各大学中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是西方人系统了解中国哲学的重要途径。上世纪80年代,本书由先生的学生涂又光第一次根据英文本翻译成中文出版,系统梳理了中国哲学的精神内涵、形成背景、各学派起源,以及在各学派相互替代、融合和改进的过程中,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脉络清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将中国历史历代的大哲学家、儒道墨法等著名学派及其主要观点娓娓道来。任何人读完这本连小部头都称不上的书,都能够对中国传统哲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都可以从中选取自己认同、认可、推崇的学派,然后再针对性地找相关著作来研读。冯友兰先生客观公正地看待中国历代的哲学观点,对待各家观点不做过多个人的评价,从这一点上来说,这种风格是难能可贵、值得推崇的,我想这也是为什么这本书在哲学史著作中,堪称最经典的原因所在吧。

  因为是《中国哲学简史》,书中对各家各派的观点和哲学家本人的生*都没有作深入的介绍。但我感觉,从入门来讲,或者激发读者对哲学的兴趣,这已经足够了。这本书在有限的篇幅里融入了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精神、智慧等方面的理解,融会了史与思的智慧结晶,洋溢着人生的智慧与哲人的洞见,通读此书,我能够感受到中国哲学的含蓄之美、辩证之力和修身之径,也能理解为什么四大古文明中只有我们中华文明在数千年的传承中代代薪火相传,连绵不绝。

  我对这本书感受最深的是全书的最后一章“中国哲学在当代世界”中,冯友兰先生提到了他对人生境界的经典论述:人与动物的不同,在于人做某事时,他了解自己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在做。正是这种觉解,使他正在做的事对于他有了意义。他做各种事,有各种意义,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他的人生境界。先生把“人生的境界”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并简明扼要地说明了自己的哲学观点,提出哲学不是获得实际知识而是提高精神境界这一看法,发人深省。

  从实用的观点看,哲学是无用的。但哲学能给我们一种观点,而观点可能很有用。用《庄子》的话说,这是“无用之用”。我们时常感叹,人生是一场旅行,也是一次修行,修行的目的就是在觉悟中不断提升境界、最终达到人生最高境界。但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趋激烈,生存压力增大,很多人都面临着子女教育、住房、医疗、养老等方面的压力,有时疲于应付都显得力不从心,使得人们变得越来越务实,没有多少闲情逸致看闲书、做闲事,甚至没有时间和心情去向往诗和远方,从容、淡定、恬静的生活有时就如“镜中花、水中月”,只能满怀希望的憧憬,却劳其一生而不可求。越忙,越心累;越赶,越不安;越追,越不得。也许有的人经过拼搏努力,物质生活丰富了,但内心的精神世界却依然苍白粗糙—因为忙着赚钱、养家糊口,从不或者很少有时间向内探索。一个人如果不了解自己本心、不清楚知道自己到底想要过怎样一种生活,便始终处于无明状态,在尘俗中摸爬滚打,被物欲所迷、名利所惑、世俗所左右,永不知足,将大好时光与大美自然辜负。

  从“利己”的实用主义角度来看,读完《中国哲学简史》,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先生的哲学观念,对于思考现实的人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学*哲学,可以让我们了解自己、认识世界、看懂人生本质,从而轻松自在地、豁达快乐地生活;可以哲学地思考人生大问题,站在更高的层面和角度去进行生命反思。一个人在有限的人生中,不断地求取高远的人生境界,实际上是通过有限的人生去求取无限的人生价值。因此,在生活中,我们每一个都要活出自己的境界,也许是忙碌生活中的一份坦然,也许是人生失意后的一份旷达。人在自己的生活中,确立一个远大的生活目标,建构一个理想的生活蓝图,这会增添生活的动力。这样的人生境界理论,既整合了中国人生哲学中最优秀的传统,又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彰显意义与价值。

  读《中国哲学简史》之前,觉得哲学离我很远,哲学应是哲学家讨论的事。但看了这本书之后,才知道哲学就是生活。哲学家的理念,都是来自于生活。人生需要不断地觉解,境界需要不断地提升。只有通过这种不断的修为和提升,才能够在生活中将真、善、美动态地统一起来,使人感受到人生中的善良,体验到人生中的美好。冯友兰先生的女儿宗璞曾对《中国哲学简史》做过这样一个比喻:“我常想这本书像是太上老君练出来的仙丹,经过熔炼,把浩繁的史册浓缩的可以一口吞!”希望每一个人都能读一读《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梳理一下我们的文化,感受一下曾经先贤们话,倾听一下内心的声音,寻求到心灵的慰藉,回归曾经率性的纯真。

  很喜欢冯友兰先生最后的那句话,人的一生,要说很多很多话,然后保持沉默。借此与每一位喜欢《中国哲学简史》的读友共勉。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2

  寒假我反复认真的研读《中国哲学简史》,总感觉似懂非懂,虽然我在努力的看,还是觉得这本书读起来非常费劲。书中古代哲学家们的思想读后有种让人熟悉又陌生的说不清的感慨。

  现在将我读这本书后对哲学的一点认识和感悟与大家分享如下。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知道了人们常说的哲学是让人聪明而有智慧的学问,这种说法是学*哲学的最大误区。因为没有学过哲学的人并不一定不聪明,而学过哲学的人也并不一定就聪明。事实上哲学是让人知道自己没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热爱智慧的学问。所谓哲学的智慧就是知道自己没有智慧的那种智慧。哲学家们研究哲学问题从来不是为了提高智力,而是为了哲学本身。换言之,智慧不是手段而是追求的对象。我们永远不可能占有智慧,至多也只能做到热爱和追求“智慧”。正如书中所说,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不是为了人对客观实际增加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智。具体而言,知识或者科学知识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它们通常都具有功利性或有用性,而人类追求和热爱智慧却没有别的目的',而只是为了智慧本身。我感觉,人应该在哲学的指引下更加智慧地生活;应该在本书中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指引下,磨砺人高贵的品格,找回人高尚的人性,重建人们的精神家园。我们或许可以不关心数学和物理学的新进展,直接利用或者享受它们的成果,但是却不应该不关心哲学,因为哲学不是生存的工具和手段,而是生存的目的和理想,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关心的问题。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不

  值得过的。尽管经过了理性的省察也不一定能找到生活的目标。学*哲学就是“上路”。踏上爱智慧的思想之路。哲学史的学*过程就是与前人在思想上进行对话的过程。因为尽管哲学家已经不在,但是哲学家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却永远不会过时。他们为后人提供了各种各样可供选择的可能方式。

  通过阅读我还了解了冯友兰先生的其他一些哲学思想,了解了中华民族哲学思想、文化发展的历程的大致发展历程,了解了儒学之所以成为民族主流文化的根源,知道了各家的思想之间是相互影响和促进的。

  例如,孔子推崇“仁义”,仁的本质是爱人,一个人必须对别人存有仁爱之心。常念及此,人们就会善待自己身边的人。遇到艰辛劳作,流着臭汗的农民或工人时,他不会避之不及;看到乞丐,他自然会生出恻隐之心;与别人发生矛盾时,少争执,多谅解。孔子又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把仁付诸实践。如果人人都达到了这个境界,人自然会少作恶,多行善。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每念及此,人自然变得更爱自己的父母,子女和亲人,也同样自然地去爱护别人。若天下人都有此心,人与社会也就会朝着和谐的方向发展。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为官者理解了这个道理,懂得了人伦之道,自然要竭尽所能来促进人民大众的福利。孔子在解释古代的典制、思想时,总是以自己对道德的理解去诠释古代的经书,注入些新的东西。这就是孔子和与他同时的其他儒生不同的地方,这使他成为一个学派的创始人。

  如果,把这“仁义”摆进教育里、放在教学中来看,首先便是爱学生了,这也是新课程改革中所提出的以人为本、注重人文性的教育。给与学生人文的关爱,才可能与学生的心灵碰撞出绚丽的火花,教育教学才有了灵性和生命。其次,教师要用自己的“仁义”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将自己“仁爱”的品质传递给学生,从而纵横相传。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千年之后的现代教师还仅仅把教师的职业理解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层面,那就未免太固步自封了。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社会文化的发展无时不在出事促使着我们不断充实自己、发展自己。只有结合现实情况不断的创新,人类文化才会发展得更快。

  冯先生说,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指对客观事物的信息),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冯先生还说,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须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

  面对压力与日俱增、经济急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面对期望与现实的强烈冲击,我们很多人无法在疲惫与焦躁中寻找到内心的安宁。冯先生说:“教的作用,就是使人把事实上已经不同程度上在做的事做完全。一个人若是把他所明白的完全做到了,他就是圣人。”这一个看上去似乎不高的要求却凝聚了千百年来君子修身的理想。该做的事完全做到了,即使是最*凡的事,做“完全”了便是至善,在我们的心中就不会再有遗憾,也就不会再有失望。我想,到了那时,我们的眼中的学生也就不会存在“好生”与“差生”的之分了。

  其实哲学并不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学问,实际上它就深深的蕴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并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密不可分。只不过我们缺少是它们“浮出水面”,“上升”到哲学高度的理论思维而而已。这也许就是我开始所说的哲学家们的思想读后有种让人熟悉又陌生的感觉的原因吧?

  最后,为了让我们每个人能够生活的更加自信,能够获得更高品质的生活都来关心哲学研究哲学吧!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3

  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静默。哲学的任务不是增加实际上的知识,而是提高精神的境界。连续两遍阅读了本书,精神境界有没提高,不敢肯定,只是对中国哲学中国文化有了浅显的记忆,也只能是记忆,因为还不能通透地去了解各家的哲学思想,从而做为现世的行为准则行动指南。

  哲学是对人生系统反思的思想。中国哲学当是中国人的哲学思想。中国的地理环境是大陆国家,经济以农业为主,人们不能离开土地。因此上农,家族伦理制度就成为中国哲学产生的基础。司马谈把先秦诸子分为六家 ? 阴阳 儒 ?墨 名 道 法。儒家是一些精通典籍的知识分子组成,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孔子是第一个老师,主张仁,爱。推行忠恕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他的思想。孟子主张人性善,并把儒家对个人修为的`要求上升到国家层面,说民为贵,社稷次之。王若不贤可推翻之。孟子是儒家理想主义,而荀子就儒家现实主义,主人性恶论,需用智才能到善。荀子的两个学生韩非子、李斯是法家代表,讲究势 法 术帮助秦国统一天下。墨家墨子主要是非儒非攻兼爱。爱无差别,混淆**和杀盗,是侠客的祖先。名家是著名的辨论家,公孙龙、惠施是代表 有 名与实 自马非马的理论。道家是隐者,代表是杨朱 老子 庄子。讲究无为,道可道非常道,认识自然规律,要想强大须先示弱,夫为不争而争天下。阴阳家代表邹衍宇宙阴阳五行构成对各家都有影响。秦国用法家思想统一六国但不施仁政而亡,汉初黄老之学兴盛,道家无为思想,使人民休养生息。后董仲舒独尊儒术,禁固人的思想,天下趋于保守,对妇人的贞操要求就从此始,并使儒家驱于正统。在后汉时期,佛教引入中国,对中国哲学产生刺激作用,促成本地宗教道教的产生,又和道家思想结合产生禅宗,既惠能六祖静默的哲学。唐朝韩愈为恢复儒家思想,进而形成道学,为阻止皇帝迎法门寺佛指舍利,而一朝被贬潮阳。到宋朝以程家兄弟为代表的称为新儒家。有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西方哲学的引入,必使中西结合,而中国哲学的出世入世也会为世界哲学做出贡献。

  冯友兰先生写此书是上世纪四十年代,时天下仍大乱,其比喻说当时形势和春秋战国的形势更为严峻,为避战乱也曾西南**到昆明。他在书的最后说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下境界。唯有不断修行,才能到达更高境界。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4

  寒假我反复认真的研读《中国哲学简史》,总感觉似懂非懂,虽然我在努力的看,还是觉得这本书读起来非常费劲。书中古代哲学家们的思想读后有种让人熟悉又陌生的说不清的感慨。

  现在将我读这本书后对哲学的一点认识和感悟与大家分享如下。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知道了人们常说的哲学是让人聪明而有智慧的学问,这种说法是学*哲学的最大误区。因为没有学过哲学的人并不一定不聪明,而学过哲学的人也并不一定就聪明。事实上哲学是让人知道自己没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热爱智慧的学问。所谓哲学的智慧就是知道自己没有智慧的那种智慧。哲学家们研究哲学问题从来不是为了提高智力,而是为了哲学本身。换言之,智慧不是手段而是追求的对象。我们永远不可能占有智慧,至多也只能做到热爱和追求“智慧”。正如书中所说,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不是为了人对客观实际增加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智。具体而言,知识或者科学知识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它们通常都具有功利性或有用性,而人类追求和热爱智慧却没有别的目的,而只是为了智慧本身。我感觉,人应该在哲学的指引下更加智慧地生活;应该在本书中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指引下,磨砺人高贵的品格,找回人高尚的人性,重建人们的精神家园。我们或许可以不关心数学和物理学的新进展,直接利用或者享受它们的成果,但是却不应该不关心哲学,因为哲学不是生存的工具和手段,而是生存的目的和理想,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关心的问题。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不

  值得过的。尽管经过了理性的省察也不一定能找到生活的目标。学*哲学就是“上路”。踏上爱智慧的思想之路。哲学史的学*过程就是与前人在思想上进行对话的过程。因为尽管哲学家已经不在,但是哲学家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却永远不会过时。他们为后人提供了各种各样可供选择的可能方式。

  通过阅读我还了解了冯友兰先生的其他一些哲学思想,了解了中华民族哲学思想、文化发展的历程的大致发展历程,了解了儒学之所以成为民族主流文化的根源,知道了各家的思想之间是相互影响和促进的。

  例如,孔子推崇“仁义”,仁的本质是爱人,一个人必须对别人存有仁爱之心。常念及此,人们就会善待自己身边的人。遇到艰辛劳作,流着臭汗的农民或工人时,他不会避之不及;看到乞丐,他自然会生出恻隐之心;与别人发生矛盾时,少争执,多谅解。孔子又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把仁付诸实践。如果人人都达到了这个境界,人自然会少作恶,多行善。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每念及此,人自然变得更爱自己的父母,子女和亲人,也同样自然地去爱护别人。若天下人都有此心,人与社会也就会朝着和谐的方向发展。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为官者理解了这个道理,懂得了人伦之道,自然要竭尽所能来促进人民大众的福利。孔子在解释古代的典制、思想时,总是以自己对道德的理解去诠释古代的经书,注入些新的东西。这就是孔子和与他同时的其他儒生不同的地方,这使他成为一个学派的创始人。

  如果,把这“仁义”摆进教育里、放在教学中来看,首先便是爱学生了,这也是新课程改革中所提出的以人为本、注重人文性的教育。给与学生人文的关爱,才可能与学生的心灵碰撞出绚丽的火花,教育教学才有了灵性和生命。其次,教师要用自己的“仁义”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将自己“仁爱”的品质传递给学生,从而纵横相传。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千年之后的现代教师还仅仅把教师的职业理解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层面,那就未免太固步自封了。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社会文化的发展无时不在出事促使着我们不断充实自己、发展自己。只有结合现实情况不断的创新,人类文化才会发展得更快。

  冯先生说,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指对客观事物的信息),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冯先生还说,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须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

  面对压力与日俱增、经济急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面对期望与现实的强烈冲击,我们很多人无法在疲惫与焦躁中寻找到内心的安宁。冯先生说:“教的作用,就是使人把事实上已经不同程度上在做的事做完全。一个人若是把他所明白的完全做到了,他就是圣人。”这一个看上去似乎不高的要求却凝聚了千百年来君子修身的理想。该做的事完全做到了,即使是最*凡的事,做“完全”了便是至善,在我们的心中就不会再有遗憾,也就不会再有失望。我想,到了那时,我们的眼中的学生也就不会存在“好生”与“差生”的之分了。

  其实哲学并不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学问,实际上它就深深的蕴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并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密不可分。只不过我们缺少是它们“浮出水面”,“上升”到哲学高度的理论思维而而已。这也许就是我开始所说的哲学家们的思想读后有种让人熟悉又陌生的感觉的原因吧?

  最后,为了让我们每个人能够生活的更加自信,能够获得更高品质的生活都来关心哲学研究哲学吧!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5

  说到中国哲学,这是争议不小的四个字。比如,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先驱,黑格尔就说过,中国没有哲学。他说,中国所处的东方是人类历史的开端,象征了思想的贫乏和愚昧。

  “中国”在黑格尔哲学额体系中,起到的是反衬西方文明的作用。他贬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儒家和道家。

  他说,“孔子是中国人的主要哲学家,但他的哲学也是抽象的”,“没有能力给思想创造一个范畴王国”,当这种抽象的思想走向具体时,就成为“道德、治国之术、历史等,但这类的具体者本身并不是哲学性的”。至于道家,“‘道’只是普遍的抽象,恍惚不定”,是“原始的理性”;道家的“无”是“单纯的、自身同一的、无规定性的、抽象的统一”,没有超出抽象的开始阶段。(来自《哲学讲演录》)

  但是要弄清楚中国是否真的'有哲学,我觉得这件事情要拆开来看。“中国哲学”与“哲学”究竟在目前的语言环境里的定义是什么呢?

  “哲学”[philosophy],来自希腊语Φιλοσοφ?α,原意是“爱智慧”。如果一定要从西方那一套思想理论来看。在大部分他们的语言环境里,哲学似乎都等于与“思辨哲学”,他们讲究层层严密推理。他们似乎非常不能够认同中国这些传统思想家们随便拿一个比喻就来说道理的行文方式,也不能get到那些浪漫的点。

  不过我倒是觉得,在现行通用的中文语境里,“哲学”是指一种向内探索的学科,寻求解答“世界是什么”,“我是什么”,“我该如何面对这个世界”这样子的抽象的自身和外界的关系的学科(哈,一点个人理解,轻拍轻拍)。

  这么说的话,“中国哲学”这四个字就是非常自然能够成立的了。

  中国哲学的思想,在我看来,连绵地沉淀了几千年的重量,很是厚重,加上古人们的浪漫*惯,他们讲哲学建立在直觉之上。因此,有一些概念很多时候都没法一环扣一环地推理出来。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就把哲学讨论问题的第一步,下定义,这件事情给堵死了。所以,对于我这样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乎小白的人来说,如何选择一本轻盈又踏实的哲学史书,是很重要的。

  《中国哲学简史》就是这样一本书。它是冯友兰于194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的英文讲稿,所以带有科普目的,读起来很是轻松。又加上那个年代的人深厚的国学底蕴和严肃的治学背景,这本书的内容又非常经得起推敲。

  在前文里,冯友兰说,人类的最根本最自然的先天欲望之一,就是对于超乎现世的追求,即所谓“超道德价值”。什么是“超道德价值”呢?对于日常生活中,我们做事情的目的,大多数都是具备了“道德价值”的,也就是说这些事情对自己,对别人或者对社会有一些有益的影响。而在这次道德价值之上呢,有一层更高的对于“宇宙”这种神秘力量的敬畏和对自我生命的超越。这样的想法,大概是继承了斯宾诺莎的理论。斯宾诺莎虽然也提出了“爱上帝”,但是他认为自然本身就是神的化身。

  这也是为什么宗教从四大文明起源的西欧(天主教),***半岛,印度(佛教)的三大文明中各自起源发展。而中国,虽然没有诞生宗教,却诞生了解决追求超道德价值问题的哲学(代替了宗教的位置)。所以说,我们的文化从骨子里就是哲学的。

  中国哲学,并不拘泥于“智慧”本身,而着力于提高我们自身的精神境界,从而引导人去追求超道德价值。道家的“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道德经》第二章),儒家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张载的横渠四句),这些观念所追求的境界,在我看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等同于“信仰”。因而,这样子的中国哲学,才能引导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人达到精神的完满。

  对“天”的敬畏贯穿了中国哲学思想的始终。康德曾经说,“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我想,所谓“天”可能就是康德所说的“头上的星空”吧。

  对于正文内容,这本书是按照时间顺序来的。从先秦的诸子百家写起,一直讲到经学时代结束(一直到康有为为止),基本上涵盖了整个中国古代和*代早期的哲学发展。不过由于篇幅原因,它的主要内容还是集中在儒、墨、阴阳、名、道、法这六家的思想。

  对于哲学思想的最基础的普及,我觉得这本书做得很棒。比如,儒家究竟被怎样反对过,为何它的反对者纷纷失败?比如,道家在老子之前,杨朱的理论是怎样的(“贵己”“重生”“人人不损一毫”)?比如,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又是怎么回事?再后来,佛教如何影响中国哲学,并且本土化,诞生了,禅宗这样一个静默的哲学?

  这样的问题有很多,如果展开讲,大概一两万字是不够的。我非常推荐大家去读一读这本书。虽然这本书也有一点小小的瑕疵。比如对于某一些细节的论断,后来被考古结论所打脸,比如有一些方面还是有一些主观。但是,作为一个想要粗浅了解自身所处的文化背景的脉络与发展的读者,它还是相当值得阅读的。

  对超乎现世的追求是人类先天的欲望之一,中国人并不是这条规律的例外。他们不大关心宗教,是因为他们极其关心哲学。他们不是宗教的,因为他们都是哲学的。他们在哲学里满足了他们对超乎现世的追求。他们也在哲学里表达了、欣赏了超道德价值,而按照哲学去生活,也就体验了这些超道德价值。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6

  *读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掩卷沉思,意犹未尽,遂决定为案头书,之后可常*也。

  不知什么原因,自己对哲学很有兴趣。只是没有机缘深究。早期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学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延伸知道了一些费尔巴哈、黑格尔之类,浅尝辄止而已。后来,曾读了一点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感觉到了一些哲学的奥妙,便耿耿不能忘怀。后来,也曾探究过一段希腊哲学,也只是兴趣而已,未得要领。

  关于中国哲学,只限于文化层面,感觉始终不得要领。总觉得,只有西方的哲学称其为哲学,有一套严密的体系,而中国哲学,似乎是凌乱的,在体系上也不明晰,我的认识也是浑浑噩噩的。当然,现在看来,这纯粹是自己的无知。这似乎也和我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所形成的意识形态有关,也和**破四旧否定以儒家为主体的传统文化有关。还有,由于西学东渐,哲学界一些研究西方哲学的人,以西方哲学的标准来比附我国先秦思想,对我国古代哲学持一种否定态度,也混淆了人们对中国哲学的认识。但是,不管怎么说,自己对中国哲学的认识还是*于无知。如果说知道一点的话,也是很肤浅的。

  这次读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算是对中国哲学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在我的头脑里算是对中国哲学有了一个框架。看到了一个有别于西方的另类特色的哲学体系。当然,这种认识还很不到位,还需要再读书再学*,争取有一个通常性的了解。不求深通,但求明白。中国哲学也是东方哲学的代表。我还曾读过一本有关印度的哲学书,当时也很觉得了得。其实,每个民族及其文化发展,都有其精华的东西,我们切不可片面。世界之大,源流之多,精华之深,我们都应想到。这样,我们就会有一个开阔的视野。

  冯友兰先生是中国的哲学大师,人们并不陌生,也是中国文化哲学史上少有的几个有自己哲学体系的大学者之一。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就职于清华大学。《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新编》和《贞元六书》是其代表作。冯先生称《中国哲学简史》为小史,是为中国哲学研究的一个导引。

  该书主要阐述了先秦哲学思想,不外乎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等,以及后来的新儒家、禅宗、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等,梳理了中国哲学发展的脉络。最后简述了中国哲学和世界哲学的关联和特点。可以说,这本书给我们绘制了一幅中国哲学由古至今的发展网络图。其中,对涉及的要点进行着很好的解读。使我们不仅知道了其然,而且知道了一些所以然。是一本简明扼要的中国哲学读本。

  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密不可分。很多时候,我们往往把文化和哲学混为一谈。这也不足为奇。所以,我们知道了许多中华文明史的东西,往往缺少哲学性的解释。哲学是从深层次寻找原因。是文明发展的内在的逻辑力量。是一种认识、观点和精神的向导。如果我们有了这种思考,我们就会明了许多社会现象。为什么是这样发展而不会是那样发展。就会明白,一种思想、一种理论是如何形成的,它体现了哪些源流。

  书中的内容非常丰富,收获颇丰,自然不用概述。但读书中的许多火花还是有必要记述一下的。虽然属于挂一漏万。比如,中国哲学精神对人的主导,以儒家为例,主张入世,主张成为圣人,其人格特征为“内圣外王”。“内圣”是其修养的成就,“外王”则是在社会上的功用。所以就有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天下”的主张。道家主张出世,但道家也没有不问世事。《庄子》中说,儒家游方于内,道家游方于外。这个方即社会。外也好,内也好,都以“方”为坐标。所以,儒道两家正好体现了中国哲学的两面,既强调入世也不排除出世。这就使得中国人具有了入世和出世良好的*衡感。知识分子最为典型,有句话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就是这种入世出世的生动写照。

  再就是“知命”和有为无为的问题。孔子对自己的人生曾有一个很好的描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这里的“学”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学,而是探究叫做“道”的真理。这里的立,是指“立于礼”,是说这时候懂得了礼,言行就很得当。这里的不惑,是说这时成为智者,论语云“智者不惑”。而“知天命”则是承认世界本来存在的必然性,有人不可违的东西。就是知道了哪些是人可以改变的,哪些是人不可以改变的。在儒家看来,命是指人们所能控制的范围以外的东西。人在能控制的范围内要竭尽全力,对于命的东西,也就是无法控制和不可避免的东西,人们只好*静地接受。这就是“知命”的意思。这就引出了有为和无为的的问题。我们知道,儒家讲究有为,道家讲究无为。道家的无为是强调顺其自然,而儒家的有为也不是没有限制的。所以“人定胜天”只能作为口号,鼓舞士气,真正天数定了的东西,你是无法战胜的。儒家主张的是在知天命的情况下的有为。有一种说法,叫尽人事,听天命,表现为一种积极正确的态度。

  还有,程朱的理学和陆王的心学。朱熹讲万物归于理。所以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说:“形而上者,无形无影是此理。形而下者,有情有状是此器。”认为一切事物,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都是其理。举例说,人发明舟、车之前,已有舟、车之理。有如西方哲学抽象之规律。理,看不见摸不着,形而上也。但它主导者万物。所以,人只能是理的奴隶,只有顺从理而行事。陆王的心学则把目光拉回到人自身。王守仁认为,宇宙是一个精神的世界,其中只有一个世界,就是我们自己经验到的这个具体的实际世界。用句通俗的话说,无我即无世界。像西方唯心主义笛卡尔所言“我思故我在”。认为世间万事万物万理只有与人相交时才有意义。不相交时,对于宇宙或对于人都是“归于寂”的。应用于社会,人的行为归于“良知”。

  最后,说说冯先生的人生四境界说。人生在世,做人做事,冯先生认为有四个境界。一是自然境界。就是人只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惯,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所做之事并无觉解。二是功利境界。意识到自己,为自己做各种事。但并不总是利己,往往是利己又利他。三是道德境界。了解到社会的存在,意识到是社会的一员,自觉地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具有道德的意义。四是天地境界。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意识到自己不仅是社会的一员,还是宇宙的一员,为宇宙的利益做各种事情,构成最高的人生境界。我想,我们大多数人也就是在功利境界,争取做的好一点。在利己的同时,多一些利他的事。再就是争取上一个层次,到道德境界,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多做一些有益于社会的事。至于天地境界,我们仰望就可以了。冯先生说,道德境界的人是贤人,天地境界的人是圣人。大家都见贤思齐吧。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7

  ”哲学“这个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似乎不够了解,它却充满神秘色彩。而它在我心中是个很崇高,很神圣,同时也是一个含义深厚的词。假期我在家中反复的看这本书,但总是感觉不太明白,似懂非懂。哲学它是一个充满科学权威的领域,令人仰视它。许多事情学了哲学才能真正明白;学了哲学可以使人变得聪明,脑子活、眼睛亮、办法多”,“不管什么时候、干什么工作都会给你方向、给你思路、给你办法”。所以哲学给人带来的魅力是无穷的。

  读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从宏观上对中国哲学从古至今的发展有了认识,原本的一些困惑也逐渐有了答案。任何事物都有个起源,中国人的思想也不例外。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知道了人们常说的哲学是让人聪明而有智慧的学问,这种说法是学*哲学的`最大误区。因为没有学过哲学的人并不一定不聪明,而学过哲学的人也并不一定就聪明。事实上哲学是让人知道自己没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热爱智慧的学问。学*哲学就是“上路”。踏上爱智慧的思想之路。哲学史的学*过程就是与前人在思想上进行对话的过程。因为尽管哲学家已经不在,但是哲学家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却永远不会过时。他们为后人提供了各种各样可供选择的可能方式。放假的时候,爸爸也推荐了这本书给我。当时很不了解,觉得这本书很枯燥很乏味。可能现在的我们对读懂这本书很难,但是我们可以领略到哲学的庞大气场和魅力,它可以让我们懂得很多做人做事的根本原理。能够提升我们的价值观和扩宽知识面。

  书中说,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书中还说,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须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面对压力与日俱增、经济急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面对期望与现实的强烈冲击,我们很多人无法在疲惫与焦躁中寻找到内心的安宁。书中说:“教的作用,就是使人吧事实上已经不同程度上在做的事做完全……一个人若是把他所明白的完全做到了,他就是圣人。”这一个看上去似乎不高的要求正凝聚了千百年来君子修身的理想。该做的事完全做到了,即使是最*凡的事,做“完全”了便是至善,在我们的心中就不会再有遗憾,也就不会再有失望。我想,到了那时,我们的教学中也就不会存在“好生”与“差生”的概念了。

  我很感激这本书,因为它激活了我的思想,它让我认识到即使是在这样一个学生时代,但仍然需要了解哲学。因为哲学是最具条理化和反思性的思维活动,它可以帮助我们整理纷乱的思绪,寻觅萌芽中的未来希望。,在其中我们也可以学会

  我很庆幸我能读到这本书,它让我的灵魂得到了一次洗礼和净化。也让我真真的了解了哲学。虽然不是很明白,但也让我受益匪浅。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8

  刚读完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先说一下对这本书的理解和感受,再说一下我个人的读书观。

  我没有看过其他人写的中国哲学史,只是从《陈寅恪讲国学》中了解到,陈寅恪对冯友兰的这本评价非常高,觉得它真正发挥了"了解之同情"的态度,客观而公正地去看待中国历代的哲学观点。虽然没有对比,但是我也能感受到它态度的客观、公正,对待各家观点不做过多个人的评判,只是用通俗易懂、直白浅显、清晰流畅的语言,将中国历史历代的大哲学家、著名学派(儒、道、墨、法、阴阳、佛、新道家、禅宗、新儒家)及其主要观点娓娓道来。他不对读者的判断施加任何影响,态度严谨、风格朴实,再加上简洁语言的魅力,读起来没有任何压迫感。任何人读完后,都可以从中选取自己喜欢的、认同的学派,去针对性地找相关著作来研读。不管作为一位哲学史研究者还是作为书的作者,冯大师的这种风格,都是值得推崇的。也难怪这本书在哲学史著作里,堪称最经典。

  因为书叫《简史》,所以对各家观点和哲学家本人的生*都没有做深入的介绍。单从入门角度来看,已经能勾起人的兴趣了。在看书之前,我不知道儒学在各个朝代都得到了不同的重视和新的阐释,也不知道禅宗原来是佛学和道家的结合。老庄学说宏大但晦涩隐秘,向郭注解却把老庄哲学解释得非常高明而又进步,让我想要深入探究。道教的产生原来是因为佛教进入中国后,引发了大众对民族宗教缺失的愤怒感。新儒学和先秦儒学差别非常大,到底哪个更高明众说纷纭。中国人并不是没有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和个人独立意识的追求,魏晋名士的'"风流"佳话一直在历史长河中闪闪发光——但也可能正是因为缺乏才显得可贵吧。

  冯大师说,哲学是对人生有系统的反思的学科。我可能在这方面比较晚熟,一直到目前奔三的年纪了,才发现自己渐渐开始选择性地去相信和实践某些哲学学派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清晰了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以西方客观主义、自由主义为主。在我读书的过程中,对于所有文学哲学书籍中我看到的观点,我理解其由于历史环境的局限而不可避免的弱点,都会从现代社会的角度去选择称赞或批判。而现实中我遇到的每个人都有跟我观点不一致的地方,因为大家都有各自思想的选择和归依。我会理解这种差异,不会以自己信奉的为真理而要求人人如此,但对于明显落后和愚昧的观念也会不留情面地批判。

  这是我目前的读书观处事观。不求完全正确,但求用自己独立的理性认知,去实践自己的观念,完成自己在人生中最重要的任务——成为自己。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9

  中国哲学起于“农”,祖先们在春种秋收的自然规律中觉醒,寒来暑往,日月盈虚,于是便有了“反者道之动”,进而完善出了“中庸之道”。这个理论贯彻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于是我们格外重视此间原则,在繁盛时不忘谨慎常存,在黑暗时不忘静候光明。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句话出自老子《道德经》的第四十章,意思是说道的运动循环往复,道的作用微妙柔弱。此句基本上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物极必反,另一个是相反相成。

  中国传统文化中,各类事物的究极之境终归都是返璞于自然。譬如书法,初学者起先临摹名家,按照约定的.章法规范去练*,而*到最后,待你忘了这些条框约束,于手中纸笔浑然一体,才真正做到了炉火纯青。再譬如写作也是一样,好的文章绝非华美辞藻的堆砌,而是以简洁清晰的叙事,浑厚深邃的思想流传于世。杜甫堪为诗圣,便是他那朴实而真挚的诗文,没有任何金雕玉饰,却是字字滴血字字含泪的真大义。

  这便是中国人讲究的“物极必反”,因此我们的中庸之道讲究凡事总要差那么一点,“不及比太过好,不做比做得过多好”;因此我们才觉得“大成若缺,大盈若冲”,我们才会提出“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的道理。也正是因此,中国文化才更加强调谦逊和低调的美好品质。

  中华民族有着有异于其他民族的坚韧,这也和中国哲学的发展密不可分。在天灾人祸面前,我们坚信千百年前祖先的智慧教诲。“相反相成”便是告诉人们,你得先俯下去,为了更好地勃发。读后感·无论说天人合一,内圣外王,还是儒道互补,中国传统文化究其主旨都离不开正反比较的叙述。智慧哲人们总能从两个相对立的事物中找到关联,不是非黑即白,而是相反相成,这才是中国哲学要义。

  “物极必反,相反相成”,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可以用矛盾的观点来解释。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极必反。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这就是相反相成。相比于西方哲学用大量的定义去阐述这个道理,中国哲学家们用更简练,更灵性的方式记录了这个源于天地自然的哲学观念,即“反者道之动”。在思考人于宇宙关系的过程中,很明显,这种起源于直觉的暗示的确为中国哲学的发展提供了一条笔直而明确的捷径。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10

  这些天读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才发觉原来自己对中国的哲学思想一窍不通。虽然看不懂,但是感觉从这只有300来页的书本里看到了中国的哲学思想在中华上下5000千年的历史的发展脉络。

  冯在着本书里讲了中国历史上的各家:儒家,法家,道家,名家,墨家~~~其实我也不清楚怎么去说,哲学的东西真是好难懂啊!不过他的这本书已经写得比较通俗易懂了。是我看到过的哲学书中最好读的(虽然没有看过几本,呵呵~)

  在这本书的第一句:哲学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历来可以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我们大概可以了解到中国哲学在重要性。

  从这本书了解了八卦的由来,各个思想学派的发展历史,各个学派中的代表人物。中国的哲学的精神,儒家文化何以在中国能有如此的地位,自我感觉各家的思想就是一个相互吸收和借鉴的历史,不知哲学是否都是形而上的,或许哲学就是这样吧。我认为任何时代的思想都会受到自己所处的时代的各方面的条件的影响,特别是物质方面的条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哲学思想在经济的发展中也有意或无意地随着发展。

  书上也说了些东方的哲学思想和西方的哲学思想的差别,毕竟两者的物质,地理历史等各方面的基础不同,所以理所当然地有差别。但是两者都是人类的优秀的文明的一部份,如果能把两者优秀的成分相结合利用,正如本书上所说的中过哲学上负的方法和西方哲学正的方法相结合,才能产生未来的哲学。

  虽然自己简直就是没有水*,但是还幻想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希望大家能体谅,或许当我看这本书第二次的时候会有所感悟!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范文10份(扩展3)

——中国哲学简史的读后感实用五份

  中国哲学简史的读后感 1

  汉朝第一位大哲学家,汉帝国的理论家是董仲舒,代表作《春秋繁露》。据说他把家里的窗帘垂下来,三年不朝外面看一眼,一直写一直写,写了三年,写出这本伟大的著作。

  董仲舒讲学,他和学生不见面,垂着一个帘子,学生在外面,他在里面。董仲舒对儒家的贡献非常大,他去说服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官方推荐儒家的书,其它的书也允许它存在。

  《春秋繁露》是五行阴阳家与儒家的合流,董仲舒一边研究儒家,一边研究五行,特别追求天人合一。庆赏罚刑四政对应春夏秋冬,为什么是秋后斩,因为只有在冬天的时候才到最后一步上刑。因为天是到了秋天才落叶,冬天一股肃杀之气,百花凋谢,然后植物的叶子全部落光,这时候才能**。

  官员分四等,对应春夏秋冬,每一等有三个助手,因为一季三个月,他希望把天和现实世界结合起来。天不变,道亦不变。

  天地阴阳木火金土水人这十种要素构成了整个的宇宙,人是天的复制品。

  孟子说性善,荀子说性恶,他说都不对,他说善如米,性如禾,禾虽然能够出米,但是禾未可谓米也,性虽出善而性未可谓善也。他非常强调王教,认为如果人天性就是善的,就不需要王教,不需要礼乐之教,但是如果你知道你的本性像糙米一样,那么就需要王教来帮你不断地修正来筛选,把你真正的善提炼出来。

  风流-从字面讲是荡漾着的风和流水,和人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它似乎暗示了有些人放浪形骸,自由自在的一种生活风格。竹林七贤-在豁达率性的玄学当中,孔子已经不再是一个神,有情而无累。情之所钟,正在我辈,我们这些人烦恼最多。

  风流的真意-风流来自自然,在自然中寻找快乐,而自然与儒家倡导的名教是对立的',他和儒家所讲的名教和这些约束,侍奉君王这些事情看似是相对的,但是实际上这里面蕴含一个种子,不能仅仅只在自然和风流当中寻找真乐,如果能够把这种乐趣延伸到了侍奉君王,延伸到了名教当中,这才是真的快乐。

  大家好好读一下《世说新语》就能够知道好多特别有意思的故事。中国的佛学和在中国的佛学是不一样的。真正的中国佛学是与中国思想相结合所产生的佛学,典型的是禅宗。道生讲法,顽石点头。

  神秀倡导的是时时勤拂拭,模式惹尘埃-渐宗,就是一个人要想修炼成道,必须逐渐地修炼。慧能却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顿宗,当下即悟。

  人的生活是有四个境界的:

  1、一个人所做的任何事儿,都是像儿童或者原始社会当中地人一样,他只知道这件事情对自己地感受,他感受不到这件事对别人地意义,这种人生叫做自然境界的人生。

  2、他有私,他知道所做的事情是为了自己,但他知到这个社会的规则,他不会全然的不讲道德,因为他讲道德也是为了自己,这种人叫功利境界。

  3、他懂得世界上并不只有自己,还存在着一个社会,自己只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本着这样的理解,他做事情是对整个社会有好处,他行事为义,而不是利,他是真正有道德的人,所做的都合乎道德,这种人生境界叫做道德境界。

  4、他有这样一种认知,他知道在这个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大全的整体就是宇宙,它不仅是社会的一员,还是宇宙的一员,是一个公民,但同时还是一个天民,这种境界叫做天地境界。

  前两种自然境界和道德境界都是一种自然状态,而后两者是人应有的生命状态,道德境界所讲的是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所讲的是超越道德的价值。

  中国哲学简史的读后感 2

  在学校号召下,有幸拜读了《中国哲学简史》,感触颇深,受益匪浅。这之前,总感觉“哲学”是个很崇高的名词,是个充满科学权威的领域,令人仰视它。“哲学是‘明白学’,许多事情只有学了哲学才能真正明白;哲学是‘智慧学’,学了哲学可以使人变得聪明,脑子活、眼睛亮、办法多”,“不管什么时候、干什么工作都会给你方向、给你思路、给你办法”。中国哲学就是中国哲学史。冯友兰先生用英文撰写并由其弟子赵复三先生翻译的《中国哲学简史》,为我们打开了中国哲学殿堂厚重的大门,让我们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中领略到中国哲学那浩瀚而深邃的智慧思想。李慎之先生有言,“如果说中国人因为有严复而知有西方学术,外国人因为有冯友兰而知有中国哲学。”这或许能够说明该书在世界上的广泛影响和重要地位。

  对我们教师来说,学点哲学的意义更是尤为重要。因为在这个复杂、快节奏的社会中,每天都要面对工作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处理各种关系。所以每看到书上的某一个片段,总在不停地在反思自己,自己在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待家人的态度。我慨叹自己太*凡了,*凡得没有一双慧眼,去发现学生的长处与潜力。*凡得没有一双巧手,把学生引领到更加广阔的天地中去。我们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与学生打交道,有很多问题和事情,如果我们能够用哲学的观点来对待,其实就会容易很多。我感觉,人应该在哲学的指引下更加智慧地生活;应该在本书中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指引下,磨砺人高贵的品格,找回人高尚的人性,重建人们的精神家园。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基本了解冯友兰先生的哲学思想,了解中华民族哲学思想、文化发展的历程,明白儒学之所以成为民族主流文化的根源,清楚各家思想的相互影响和促进。而中国封建社会主流哲学思想主要有儒、法、道三家。儒家重人伦,法家重赏罚分明,道家重无为。这里想重点谈谈与我们教师息息相关的孔子。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不仅被历代的读书人称为“圣人”,而且在现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孔子在世界上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被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但孔子在不同的时代、在不同人的心目中有不同的形象,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孔子形象。我们一直想了解:孔子本来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对中国文化、世界文化有什么样的影响?这对于我们当前的中国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所能做的,大家所能做的,就是不断地接*历史上本来的孔子,但同时,我们的认识又不能不打上时代的烙印,这也就是为什么孔子永远值得人们重新研究的缘由所在。

  孔子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他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我年少时地位卑贱,所以学会了很多卑下的事情。孔子曾经在鲁国当过管理粮草和牛羊的官吏。这是很小的事,但他做得很认真,一丝不苟。当他管理仓库的时候,“会计当而已矣”,很认真很仔细;他在做牛羊官的时候,牛羊很肥壮。这就说明孔子无论做什么事情,哪怕是很小的事情,都非常认真地做好,不眼高手底。这就是一个伟大人物的行事。

  孔子一生非常勤奋地学*,从未间断,自“十有五而志于学”就没有间断过。他的学*态度,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在学*中体会到乐趣。不同于现在的一些人以学*作为实现其他的目的的手段,学*是孔子生命的一部分,可以是培养完善自己的人格,提高自己的境界。就象他讲的一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学*中对知识产生一种乐趣。孔子一生就是这样的,他非常珍惜自己的生命。“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可以说是对其一生的一种总结。孔子一生无所不学,但学无常师。在他一生的经历中,他曾向当时一个很小的诸侯国的人学*请教过历史文化问题,还曾专门跑到东周(今洛阳)问礼,据说还向老子问过礼。

  孔子推崇“仁义”,仁的本质是爱人,一个人必须对别人存有仁爱之心。常念及此,人们就会善待自己身边的人。遇到艰辛劳作,流着臭汗的农民或工人时,他不会避之不及;看到乞丐,他自然会生出恻隐之心;与别人发生矛盾时,少争执,多谅解。孔子又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把仁付诸实践。如果人人都达到了这个境界,人自然会少作恶,多行善。

  我想,把这“仁义”摆进教育里、放在教学中来看,首先便是爱学生了,这也是新课程改革中所提出的以人为本、注重人文性的教育。给与学生人文的关爱,才可能与学生的心灵碰撞处绚丽的火花,教育教学才有了灵性和生命。其次,教师要用自己的“仁义”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将自己“仁爱”的品质传递给学生,从而纵横相传。

  纵观孔子的一生,他对他的学生的影响,一部分是通过言传,通过学*古代文献,传授各种技艺,而更多的,更为深刻的则是身教。他的勤奋好学,他对真理,对理想,对完美人格的追求,他的正直,善良,谦虚,有礼,他对国家的忠诚与对老百姓的关心,都深深地感染着他的学生与后人。孔子在解释古代的典制、思想时,总是以自己对道德的理解去诠释古代的经书,注入些新的东西。这就是孔子和与他同时的其他儒生不同的地方,这使他成为一个学派的创始人。于我们千年之后的现代教师来说,如果我们还仅仅把教师的职业理解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层面,那就是固步自封了。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社会文化的膨胀无时不在警示着我们要不断充实自己、发展自己。

  一、我们要随时保持学*的心态,因为事物是不断发展的。

  21世纪是一个“学*、改变、创业”的世纪,在21世纪要征服别人,必须用知识。学*是储备知识的唯一途径,是给自己补充能量,先有输入,才能输出。成功是学*的过程。尤其在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过时的知识等于废料,只有不断的学*,才能不断摄取能量,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生存下来,要想成功就必须不断的充实自己。要善于思考,善于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创新。学*是积累财富的过程,是创造财富的过程。

  二、我们要学会正确地看待问题,因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在现实工作生活中,“矛盾”可以理解为“问题”、“困难”。诗有云:“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可见我们在人生道路上是最怕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了,可正是这些坎坷让我们一天天长大、成熟。所以我们应该正确面对它们,承认“矛盾”的积极作用,既然“问题”在所难免,那我们就可以把解决问题看作一次提高能力的机会。同样在与同事、朋友交往中同样难免也会出现一些矛盾,我们也不要千方百计掩饰或一次次的仅仅通过自己的让步来避免矛盾的激化。我们应该明白,这些矛盾可能会促使我们彼此加深了解,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关系,正所谓“不打不相识”。实际上矛盾的发展只有三种结果:一方压倒另一方;双方同归于尽;一种新的对立统一关系产生。所以我们既不能一再的谦让,也不要拼个你死我活,而是不卑不亢的去寻求建立一种新的*衡关系。

  《中国哲学简史》给了我很多新的启示,我将在自己*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努力向上。最后,让我用冯友兰先生的一句话来结束此文吧!“假如我们能够了解人生,人生便有意义,倘使我们不能了解人生,人生便无意义。各个人对于人生的了解多不相同,因此,人生的境界,便有分别。”

  中国哲学简史的读后感 3

  迄今为止,阅读《中国哲学发展简史》我用时最长。目前看了两遍:第一遍虽用心,但有好多地方不懂,很影响进度,于是就大致略看下去;第二遍边看边想边划,每一章节后及时做笔记。每到理解、慨叹之时,就翻到,看看冯友兰的照片。他眼镜中的道道“圈圈”,好像是树轮,蕴含着他的思考和哲学,折射出他对人类的贡献。他长长白白的胡须,是那样的温和、儒雅和健寿……对于大师,尤其哲学大师,我实在找不出什么语言来表达出我对他的崇敬,我只知道我会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前方路清晰,坎坷中也会自然……什么对我来说好像都有了答案。事情分不出好坏了,因为好的会让我知道思考的正确,从而坚持;坏的会变为财富帮助我更快的成长……真不知道如何谈出我的收获,以下选择前天所看内容(第五六章),择其要义浅谈一点感受。

  ……看完孔子、墨子和杨朱部分之后,我突然感觉到古人和我们现人是一样的,当一件事物的真理出现之前,都是根据需要和自我认知,阐述自我之见,然后在互相认知和反驳中,在时间的推移和历史发展中,慢慢缕清或者整合出新的理论!历史证明,发展和进步就是在否定和探索中见证从而前进的。

  孔子的思想,正名(名实相符,履行各自责任和义务)、仁义(仁指一切德性的总和。义指事之宜,即应该。43页)、忠恕(忠:推己及人的肯定方面;恕,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44页)、知命(知天命,努力后的顺其自然)……孔子强调“忠恕之道”,也就是“絮矩之道”,以本人自身的尺度来调节本人的行为。用现在的话说,强调内在修养。

  孔子之后的墨子就第一个反对孔子!理由是:儒者不相信天鬼存在,天鬼不悦。儒者厚葬,父母死后实行三年之丧,把人们的财富和精力都浪费了。儒者强调音乐造成同样的后果。儒者相信前定的命运,造**们懒惰把自己委之于命运(墨子没有真正理解好孔子所说的命)。墨子哲学的中心概念是“兼爱”,“有福同享,有祸同当”,天下的每个人都应该同等的,无差别的爱别的一切人。孔子是文雅的君子,儒者几乎都是贵族阶级;墨子是战斗的传教士,是武士,是*民。他们的社会背景不同。墨子实行“兼爱”,力求统一。他除了利用宗教的制裁(天志和明鬼),还利用政治制裁!要有国家和国君,是天地的意志来设立的,一朝权在手,就把令来行。墨子的名言“上同而不下比”,意思是说永远同意上面的',切莫依照下边的。墨子最早提出了国家的起源,主张统一,要不然人都会回到自然状态……

  墨子之后杨朱,生于墨子和孟子之间,是道家第一个阶段的代表人,他又反对墨子的兼爱主张!他的基本观念是“为我”“轻物重生”!……再之后的孟子很厉害,他提出“人性本善”(仁义礼智,四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和政治哲学(人是政治动物,只有圣人才能够成为真正的王。王道注重内德,霸道注重外力)。孟子高于孔子的地方,是将个人修养推广到治国的政治方面。在孔子那里,忠恕还只是内圣之道,经过孟子的扩展,忠恕又成为外王之道。

  看到“孟子”部分,我很激动,似乎有曾经看到西方哲学史中读到“康德”的部分……阅读我国哲学发展史,目及所至,在彼此的冲突中,到孟子阶段时,使我仿佛见到黎明时的曙光,前进发展了一大步。

  中国哲学简史的读后感 4

  读这本书居然还给我一个意料之外的收获。

  前段时间,我读毛姆的一些小说,《月亮与六便士》、《刀锋》之类的。里面的主人公都抛弃了世俗世界的道德标准,没有寻找工作,没有娶妻生子(或者抛妻弃子),去追求生命的其他意义。对于这样的人生经历,我无法完全赞同,更不能体会主人公的心境。

  偶然之间,这本中国哲学简史解答了我一个重要的疑惑:毛姆主角们的行为,到底是应受推崇还是该当鄙夷?

  追求事业与婚姻是社会告诉我们应当做的事情,那么的理所应当,以至于很少有人会想为什么需要这么做。要是粗浅地一想,事业带给我们地位和收入,婚姻带给我们心灵的.安宁,这可能是一个美满人生应有的样子。

  再仔细想想,这也许是充分条件,但不一定是必要条件。从最根本来说,人生追求的并不是事业和婚姻本身,而是通过这些事情,发现的人生真谛。毛姆的主人公因没通过寻常路找到真谛,而受到了大家的歧视与非议,但是他们比一般人都要快乐。

  更多的时候,我们往往忘记了寻找真谛的初衷,而是停留在了发展事业和维系婚姻的表象。尽管现在我依然不能全盘接受小说人物的决定,但至少有了思考与探索的方向。哲学的存在帮我反思,使我检视了生命中很多「不必要的」假设和与生俱来的设定。

  十分庆幸,这本冯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是简史而不是简介,书中更强调的是哲学思想的渊源与脉络。正如书中所说:

  哲学史的作用是告诉我们:过去的哲学家们说了些什么,他们说这些话时是什么意思,而不是我们认为这些话应当意味着什么。

  中国哲学简史的读后感 5

  冯友兰先生说过,他对哲学的理解便是对人生系统的反思。人若是活着,那必定会思考,而这种思考就是反思。

  中国有许许多多的哲学家,之所以被称为哲学家,是因为他们都对他们的人生进行了系统的反思。如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他对自己一生的教育教学、人生探索进行反思,最终才有了《论语》这本儒家经典。

  道家老子认为:一个人如果想要成就某件事,他就要把自己放在成就事情的对面;如果他想保持任何事情,就要承认在事情之中已经有了它自身的对立面。这是老子对为人处世中总结的道理。

  反思是促进思想的原因。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颁令以儒学为国家正统之学。而儒学也吸收了不少其他各家的思想。汉武帝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是因为他对儒学进行了思考,所以儒学才得到了大的弘扬。

  反思亦是成功的果实。牛顿会发现万有引力,那是因为他思考了为什么苹果会砸中他,而不是飞上天。若是没有思考,又怎会成功?

  人生亦如此,没有反思的人生是无色的',就如阴雨的天空,没有太阳的照耀变得灰蒙蒙的,没有亮丽的光彩。

  可见,反思对于我们来说有多么重要,从出生起一直到死亡的那一秒,我们的大脑都是在思考的。尽管细微,但它却证明了我们的生命存在!

  书的最后一句话让我感触很深,“人往往需要说很多话,才能归入潜默。”都说沉默是金,而在成为“金”之前,必定会不沉默,甚是疯狂。在光鲜艳丽的成功背后,必定要尝尽苦难,历尽黑暗,这样才能最终抵达成功,拥抱光明。

  冯友兰先生写下这句话的时候,也有思考,而我在赏析这句话的时候,也有思考。这足以说明,人们说每一句话,写每一个字都是会思考,反思的。

  总而言之,反思必定会是人生中最重要的!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范文10份(扩展4)

——时间简史读后感10篇

  突发奇想,想挑战自己。我竟然从长长的书架上取下了这本《时间简史》。一扇通向宇宙奥秘的窗户随之向我打开。

  史蒂夫·霍金,那个在轮椅上以一种奇怪姿势坐着,身体只有极少部分可以动的男人,却在思考着我们的宇宙。

  在他之前,还有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伽利略、亚里士多德……

  人们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去认识这个宇宙,尽管我们对于这个宇宙来说甚至连大海里的一滴水都算不上。

  这本书给我的感慨不仅仅是惊讶于宇宙的神奇,还发现了自己的渺小。*时对物理数学不屑一顾的我从翻开书的第一页就碰了钉子。

  我臣服于他们天马行空但却又切合实际的猜想。

  举个例子,你也许从没思考过速度这个问题,至少是深入地思考过。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猜想。

  在一列飞驰火车上打乒乓球,假设击球者为观察者A,他向另一个球手击出球的速度假设是10km/h。这便是观察者A看见的速度。假若这是铁轨旁站着一个人,假设为观察者B,而且这时火车的速度为80km/h,那么观察者B看到的速度又是多少呢?显而易见是90km/h。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不同的'观察者对物体的速度的感知是不同的!而且对那个物体本身并没有改变什么,我们甚至可以看远些!地球也在自转和围绕太阳公转,那么那个颗球的速度对于一个在月亮上的观察者C来说又是多少呢?也许会比音速还快得多呢!速度到底究竟取决于什么呢?

  不得不说,世界很神奇,而这些科学家却更为厉害,从这些*常的事件中发现神奇。

  也许你会觉得有些糊涂了现在。

  不过还有更玄的呢!

  在众多科幻电影、图片中,黑洞都被幻想成了一个洞,但事实并非如此。我觉得黑洞依然是一个球状的,是质量无比大,密度无比大的球状,那是恒星的最终结局,并且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和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物体的引力由它的质量和密度决定。对于恒星坍缩而成的黑洞那么它的引力自然是无比的大!

  更恐怖的是,光是被人们看作粒子或者波,所以光同样也会受到引力的吸引,所以在黑洞连光也无法逃逸,会被强大的引力吸想黑洞。

  这篇我觉得根本算不上是读后干,我只是想把我说的一点点写出来,甚至还有许多是错的。

  现在每当我翻开《时间简史》我都会一次我的观点,感觉在接受一次洗礼,人类智慧的洗礼!

  夜晚抬起头将视线投向广阔而深邃的天空,深邃的蓝黑色天空像一个神秘的漩涡。宇宙是多么的浩瀚,它到底有没有边界。黑洞是多么恐怖而神奇,掉进里面的东西究竟会去向那里。时间是多么的无穷,逝去的时间到底魂归何处。这些疑问常常充斥着我的脑海。直到读了《时间简史》,我对这些问题终于有了一些更深层次的了解。

  在科学文明的21世纪,如果有人说宇宙是一个乌龟驮着的*板,也许三岁的孩子也会觉得可笑,可是我们对宇宙究竟了解多少呢?早在公元前340年,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论天》一书中,就已经能够对于地球是一个圆球而不是一块*板这一论点提出两个很好的论据。亚里士多德认为地球是不动的,太阳 月亮 行星和恒星都以圆周为轨道围绕着它转动。他相信这些,是由于神秘的原因,他感到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而且圆周运动最为完美。托勒密模型也为预言天体在天空的位置提供了相当精密的系统。然而,1514年一位名叫尼古拉·*的教士提出了一个更简单的模型,他的观念是,太阳是静止地位于中心。后来,两位天文学家——德国的约翰斯·开普勒和意大利的伽利雷·伽利略开始公开支持*的理论,尽管它所预言的轨道还不能完全与观测相符合。……从龟背驼*板的理论,到地心说,再到日心说,人类对于宇宙的了解可谓越来越科学话。但宇宙仍是一个深不可测的名词,宇宙到底如何开始,它到底有没有尽头,这些问题只有经过科学家的继续探索,才有可能得出结论。

  科学的事例和科学的专业术语,这本书让只有浅薄物理知识的我读的有些吃力,但依旧深深为它而着迷。同时也对这本书的作者,史蒂芬·霍金产生的了解的欲望。霍金,这个21岁便被禁锢在轮椅上,却用他的智慧征服了全世界的人。他不能写字,看书必须依赖于一种翻书页的机器,读文献时必须让人将每一页摊*在一张大办公桌上,然后他驱动轮椅如蚕吃桑叶般地逐页阅读。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写出了享誉世界的《时间简史》。他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身体的不幸让霍金体会到了地狱般的煎熬,然而他却以孜孜不倦的科学精神在自己的地域中缔造了人类的天堂。不幸中的大幸,正如霍金本人自述:“幸亏我选择了理论物理学,因为研究它用头脑足矣。”

  作为一名高中生,我们拥有健康的身体,更应该为了科学探索而努力。我们应当如这本书中一样,看待事物要用科学的眼光,在生活中善于观察,遇到问题大胆假设小心论证。也许我们无法超越霍金、*等伟大的科学家,但我们可以在思考和探索中提升自己。

  《时间简史》是一本好书,在这个盲目的世界里给我带来了科学的清醒。它的各种深奥之处自然是我无法完全体会的,但它所描绘的宇宙、时间、空间却深深的震撼了我。

  《时间简史》一书是大科学家史蒂芬。霍金的名著,自一九八八年初版以来,已成为全球科学着作的里程碑。它被翻译成四十多种文字,销售了一千万册,成为世界出版史上的奇观。有如我们当年读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科学的终极目标在于提供一个简单的理论去描述一个高深莫测的现象。霍金的学生、《时间简史》的中文译者吴忠超曾写道:“他(霍金)象一个孩子,一个好奇的孩子,喜欢问最基本的问题,我为什么是我?时间是什么?我们从何而来,又往何处去?”他把宇宙本性最前沿的知识,通俗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有日月星辰的奥妙,才有时间的历史。读《时间简史》,不仅使你了解到时间的起源与形成,更应懂得这位伟大科学家在时间畅想曲的后面,还有更多未竟的音符。

  时间是每个人的终身伴侣。从少年到老年,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时间里穿过。有悲伤,也有欣慰;有眼泪,也有欢娱;有失败,也有成功。时间的痕迹刻在脸上,也刻在心里。如果把人生比作壮丽的舞台,那么舞台上戏剧的演出水*不会仅仅取决于空间因素,还会有赖于时间条件;如果把度过生命的历程比作攀登岁月的长城,那么时间战略、时间信念、时间素质将决定攀登者的行进速度;如果把宝贵的生命比作闪闪发光的星星,那么星星的光源必然是长时间生命热能的聚集。

  时间也是一部年龄的哲学。富兰克林曾说:“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大发明家爱迪生,在他七十九岁时,自豪而风趣地对人们宣布“我已经是一百三十五岁的人了。”这是因为他积攒了超出常人多倍的时间财富。十六岁至六十岁,爱迪生通常每天工作十八到二十小时,六十岁以后,每天仍工作十六个小时。如按*常人一生活动和工作的时间来计算,他的生命已成倍延长了。所以七十九岁加成了一百三十五岁。其实,人的一生真要无端的浪费许多时间,从指缝间、从酒杯下、从无聊中。但我们并不经意,总觉得时间还长着呢!于是乎“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这样的生活就缩短了你我的生命。年龄的加减法,加入的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时光,减去的是挥霍空耗的`岁月。

  我现在老了,懊恼自己年轻时尚不努力。但我羡慕现在的年轻人,因为人生的黄金时代是青年时期。青春的火花、友谊的暖流、生命的欢乐一起涌来,事业开始了最初的跋涉,人生扬起了破浪的风帆,生活领域急剧地展开,工作课题骤然增多。但我要用一个老者的身份,真切地告诫年轻的朋友们,真正生命的春天,是随着理想种子的播下而来临的。生活的海洋并不像碧波涟漪的西子湖,随着时间的流动,它有时*静如镜,有时浪花飞溅,有时巨浪冲天……只有把握自己命运的人,才能创造生命的辉煌。

  今日之日不可延留,昨日之日不能呼返。这位蜷缩在轮椅上、能与上帝对话的史蒂芬。霍金,似乎在《时间简史》中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

  由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创作的科学巨著《时间简史》,包括黑洞、宇宙的起源和命运、宇宙图像、空间和时间、宇宙膨胀、不确定性原理等内容,为了能让科普的效果最佳化,霍金以尽可能浅显易懂的语言地介绍了远星系、粒子、黑洞、反物质等相关知识,并阐述了宇宙的起源、空间和时间以及相对论等经典命题。

  在读过这本书之后,发现虽然霍金虽然已经尽可能地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描述,让更多的人可以容易理解,但是也有很多地方读起来比较难于理解,而且会发现学过的大学物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为理解他的一些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对我们理解这本书有极大的益处。

  读完《时间简史》后,我印象最深的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奇点理论。在这个理论中,认为在宇宙大爆炸之前,整个宇宙是浓缩成一个点的,而这个点,就称之为奇点。它被认为是这个宇宙的开端。而这个奇点正是霍金和另一位科学家罗杰·彭罗斯利用数学计算得出的,他们两人创立了现代宇宙论的数学结构理论。第二方面是无边界宇宙模型。结合了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霍金提出了有限无边界宇宙。这个模型我们应该怎么理解?

  以地球为例,它是有限的,可是当我们在地球上一直向一个方向前进,却永远也走不到尽头,这就是无边界的的体现。第三个,黑洞是有辐射的。一个物体质量越大,引力也就越大。一般一个恒星在衰老之后,由于引力而收缩到一个体积很小,但是引力很大的状态时,就形成了黑洞。不过,有温度的物质就会发射粒子,可是黑洞引力非常大,粒子怎么逃脱呢?关于这个矛盾的问题,霍金认为,黑洞也是有辐射的,不过辐射不是从黑洞里面发射出来的,而是从黑洞的边缘,边缘空虚的空间。这里产生的负离子会被黑洞吸收,但是一些运气比较好的正离子可以逃出黑洞。处于外面的我们,就会发现黑洞有辐射。这个辐射也被称之为霍金辐射。

  这些科学理论,极大地丰富了我的课外精神生活,也增加了我对科学的兴趣,相信在《时间简史》的感召下,有更多的人会变得热爱科学,热爱探索。

  从古至今,人们一直致力于探究宇宙的本源和归宿:宇宙究竟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它有一个开端吗?如果有的话,在此之前发生了什么时间的本质是什么?它会到达一个终点吗?

  因为未知,所以探索,因为宇宙没有人知道它究竟有什么秘密,没有人知道在其他星球上是否还有别的生物宇宙,就像是一个迷,而正是因为这么多未知,科学家们才会研究,才会探索,才会使世界越来越进步,神秘莫测的黑洞宇宙大爆炸,这些字眼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吧,从刚开始的好奇到现在充满了兴趣,我想要知道隐藏在黑洞背后的秘密到底是什么?我想要指导时间,有没有开端空间?有没有边界?

  正是因为未知,我们才会探索,而这本书让我懂得了探索的重要性,因为科学家们的不断探索,我们才会知道那么多的理论,正是因为科学家们的不断探索,我们的国家才会越来越繁荣富强。

  作为学生,我们更要探索,因为知识是无穷尽的,我们要不断进取,不断创新,开拓眼界,只有这样,以后我们才能在社会上站稳脚跟,只有这样,以后我们才能为祖国奉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向史蒂芬霍金在爱因斯坦之后,通过对黑洞红红一集微波背景辐射等的探索研究,融合了量子理论,提出了他金融的垄断宇宙是有限的,但无法找到边际多么伟大的成就啊,我们应该学会用科学的眼光衡量一切,不盲目,不迷信,应该相信科学。

  读完这本书后,我更加懂得了探索的重要性,同样我也明白了未知的意义,如果不是未知,我们还会去探索吗?这本书围绕着时间这个核心展开,探究他,我们去遨游微观和宏观的奇异领域,却仍是遥远的心细神秘的黑洞及王子和自然的力夸克反物质理解膨胀的宇宙不确定性原理,时间箭头时间旅行吉大统一理论,我相信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带着求知的渴望去找事物的本质源头,我们就能懂得的知识越来越多,我们的生活也会随之更加丰富多彩!

  浩瀚的宇宙、神秘的地球,以及那些目前为止人类尚不足以弄明白的事物总是像磁铁般地吸引着有着强烈好奇心的人们。无论是年少的还是年长的,人们总是去不断的学*,为的是能更好地了解我们周围的各种事物。身为二十一世纪新一代的青年,我们有责任也更有义务去学*、了解、研究我们所处的环境。为此出于强烈的好奇心,利用暑假难得的机会我认真地读了霍金先生写的《时间简史》一书,读完之后掩卷长思,细细的领略其中的哲理,让人耳目一新。

  就我而言,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唯物论者,对于那些神怪之类的说法很是反感,而对于能用科学理论解释奇异事物的书刊杂志便很感兴趣。对于霍金先生写的这本《时间简史》便很是有一口气看完的冲动,但是由于自己认知水*有限,不得不一字一句地慢慢理解,可仍然还是有不少地方弄不明白。也难怪就连霍金先生在某一场合也曾说过,能够读懂全书的每一句话的人,就已经够格攻读引力物理博士学位了。虽说只学到了点皮毛,但对自己的知识面还是个很大的扩充并对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了不小的提高,这让我不觉得对霍金先生深厚的学术造诣敬佩不已。

  首先,这本书是以普及科学知识为目的的著作,他教会了我们如何正确地看待世界以及我们周围的许许多多的奇异的事情,让我们学会了用科学的眼光来看待事物,而不是遇到难懂的事物就盲目的相信迷信之类的歪理邪说。任何事情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就比如人人讨厌的蚊子,我想没有一个人会同意上帝创造蚊子这种生物,但是它又的确是我们地球生物圈中的一分子,肯定有它存在的道理,我们不能因为自我的关系而剥夺另一种生物存在的权利。看待事物要用科学的眼光,同样对待学*我们也要用科学的方法。怎么说呢,科学史上的每一个重大发现无不都是科学家们大胆假设小心论证而发现的,因此在学*方面我们也应该贯彻这种思想方法,不仅是在学*计划的制定上而且也应该在学*方法的应用上。一个周全的严密的学*计划对于学*的时间安排是十分合理的,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是有句谚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而好的学*方法,将有助你的听课、自学,以及课后的复*、预*,这些对于大学生而言是相当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们能养成这样一种好的*惯,对于将来工作会有相当大的帮助。今后的社会是一个快速发展,信息广泛交流的人才展示*台,而严密的思维逻辑以及科学的做事方法便是其中的两件法宝,可以帮你在茫茫人海中脱颖而出,在人生的舞台上尽情地展现自我,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其次,过去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任何事情我都把它想得很完美。因此很长一段时间,我对那些试图证明世界绝对准则的文章很感兴趣。尤其在学*方面体现得相当明显,对于我而言,每学到一个新的知识的时候,都感到莫名的兴奋,因为他们能用很简单的几个公式来指导我们生产和生活方面的种种问题,感到很是神奇,因此对科学家们很是崇拜。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才发现世界远不是我想象得那么简单,几个“公式”就能涵盖。概括的来说,简单中孕育着变化,而变化中又体现着规律。人们总是在不断地,想方设法地去寻找那“隐藏”的规律。很幸运的是,某些规律被我们发现了,但更多的还是未知的事物。世界到底有没有绝对准则?还是仅仅是个巧合?所有的问题我们目前尚还不得而知。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们不断的探索才有可能解开这一个一个的谜团。而对于我们来说,它给我们的启发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就像是学*,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无法在学*上达到最高峰,因为没有最高峰。你有的只能是不断的去和别人竞争,和自己较劲,唯有此你才能在自己的学*上取得好成绩。同样,工作中也是如此,成功的企业者他们比*常人多的就是一个强烈的竞争意识。在当今激烈的社会环境下,“适者生存”,谁都不想被社会所淘汰,谁都想有所作为,那么竞争就在所难免,这也会不断的促使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一举两得。

  再次,就是读完了全书之后,脑中一直萦绕着许许多多的问题。宇宙到底有没有过大爆炸?宇宙到底是否曾经是一个无限小的点?宇宙到底是不是在无限的膨胀还是最后会坍缩,还是最后趋于稳定?宇宙到底在时间上要不要有个开端?宇宙是无限的还是有尽头?到底广义相对论正不正确?人类到底还能在创造出什么样的理论去解决什么样的难题?人类能否发明出时光机回到过去或是来到未来?2222年人类的科技又将会达到什么样的地步?人类最远能到达宇宙的什么地方?黑洞到底是什么样的?难道光速真的就是速度的极限,以致于黑洞成为人类无法逾越的鸿沟?物质的最小部分又是什么?……所有的问题接踵而来,让人应接不暇。但是这种种的问号又是那么的有趣,那么的吸引我们的目光,让人浮想联翩。可能这一切一切的问题,你或许现在就能给出一个“满意”的答案,可是谁又能知道,你给出的答案或许就像是从比萨斜塔上落下的那两个不等重的铁球不同时落地的“真理”呢?可能仅仅在当时的情境下被人们所认可,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将会有更多的伽利略站出来,告诉你不是这样的;也会有更多的'哈勃望远镜向你展示,原来宇宙真的并不像你想象中的那样,而是真真切切的正如你眼前所视,此时你可能会有所迷惑,到底什么才是真理?没有人能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正如没有人能预测你的未来会怎么,一切都要交给时间。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就能进行太空旅行,或许仍然在浩瀚的宇宙面前无所适从……

  浩瀚的宇宙中,有太多的迷团。它们就像磁石一样牢牢地吸引着我们,使我们十分渴望却难以探索这些迷团。就这样出现了一位思想巨人,他就是史蒂芬.霍金。这个假期我幸拜读了他的著作《时间简史》。

  当我翻开书时,它果然立刻深深地吸引了我。书中作者在描述“相对论”、“弯曲空间”这些理论时,措词精确、深入浅出、幽默风趣,丝毫没有给人一种乏味的感觉。

  更加精彩的是书中还有很多精美插图能够帮忙我们读懂它。并且还附有作者对未来宇宙的大胆猜测和推想。优美的词仿佛又使我们置身于宇宙之中,目睹宇宙大爆炸,恒星的生辰与毁灭……俗话说“听君一*言、胜读十年书”,可我发此刻看完《时间简史》后,书中的知识与精髓更是胜读“十年书”。

  再谈谈本书的作者斯帝芬.霍金,《轮椅上的巨人》就是说霍金的。他因患“渐冻症”被襟固在一把轮椅上40多年之久,但他身残志坚克服了身体的缺陷而成为了国际之“超星”,他不能写字,甚至不能说话,但他超越了“大爆炸”、“相对论”、“量子学”等论理,迈入了浩大的宇宙中。尽管他那么无助的坐在轮椅上,但他的思想却越过了地球飞向了宇宙。

  约翰.弥乐顿讲得没错:头脑是他自我的住处,他在其中制造天堂的地狱。让我们记住《时间简史》,它对我们终身有莫大帮忙,我们将受益匪浅。

  《时间简史》的作者是被人称为宇宙之王的.史蒂芬·霍金。他是一个残疾人,他不可以说话,而且头只能朝右边倾斜,肩膀也是左底右高,双手紧紧并在当中,两制脚则朝内扭曲,而且霍金他还被长期禁锢在轮椅上,这样的残疾人居然能写出一本在全世界都拥有无数读者的科学著作。就这一点,我就很佩服他。

  霍金小时候很聪明,他竟然发现了八种进入房间的方法;又有一次,霍金和小朋友们找到了一些碎零件,霍金利用这些碎零件组成了一台简易电脑,电脑在当时可是个稀罕玩物,霍金也因此出了名。这也是我敬佩他的原因。

  在《时间简史》里面,我最喜欢的是《宇宙是什么图像》,我开始认为宇宙就是个大圆球,现在发现我错了,宇宙年很大,大得不可估计。宇宙里有恒星及八大行星,太阳系,还有黑洞。我最害怕的就是黑洞,霍金说“黑洞只是四维空间中的一种气流,这种气流受到压迫后,形成了一种旋涡,这种旋涡能吸走任何东西,由于它又黑又像洞,所以叫黑洞。”如果黑洞吸多了,就会爆炸,里面的东西就会喷出来,就会有一次世界灾难。我真害怕,黑洞把我也吸进去。当我看到《时间简史》的内容时,还有些不懂,我才明白:要好好学*,才能懂得这深奥的知识,才能认识这个神奇的世界。全靠她那不屈不饶的心啊!像这些都是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的象征啊!我们一定要记住!

  从识字以来,我读过很多书:《西游记》《俄罗斯童话》《上下五千年》……然而,现在五年级的我有些不满足于这些书了,开始对《前世今生》《时间简史》一类讲述哲理、科学的书兴趣盎然。虽然初看上去,这些书枯燥无味,但是细细品味,却常常引发我无限的思考与遐想。下面,来说说我读《时间简史》的故事吧。

  第一遍读《时间简史》时,我只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大都是跳读,略去了那些艰涩难懂的部分,只看有趣的内容。但即使这样,仍觉得无聊,先后也只是翻了两页,便束之高搁了。

  直到有一天,无聊的我,抱着好奇的心,再次打开了那本黑色封面的《时间简史》,低下头,静心地品味起来。我随手握起铅笔,点点划划,慢慢记下自己的疑问,一跃而出的灵感……咦!什么时候那些黑白的文字渐渐生动了起来?慢慢地,我被带入了一个科学的世界:与亚里士多德观赏水、火、土、木几颗星星的变化;与托勒密一起钻研宇宙中心的秘密;与*、伽利略一起用真理、事实来推翻错误的理论……一页一页,我认识了伟大的发明家爱因斯坦,坚持真理的伽利略,发现地心引力的牛顿;我了解了反粒子、对偶性、小圆周、光子的概念……与此同时,我也提出了不少疑问:宇宙的中心到底是什么?是不是每颗行星的小圆周都是一样的?在恒星光谱中,什么颜色代表最热,什么颜色代表最冷?行星与恒星各是怎么形成的?……一堆数不清的疑问,让我不断地查电脑,翻阅其它工具书,甚至用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像唐僧念经一样在爸妈耳边不停地问,问到二老大声喝斥也浑然未醒。无尽的问题萦绕在我的脑海,挥之不去。我对《时间简史》的兴趣也更加浓厚了。看到后面,不少先前的疑问迎刃而解,那种豁然开朗的滋味让我欲罢不能。

  有时候我也会自己去做试验。我尝试和伽俐略一样,从楼上同时扔下两个质量相差很大的瓶子,看看它们是否同时落地;当看到书上说:“飞船在太空中直线飞行,路径影子投到地球上的二维影相就显明是弯曲着”时,我也尝试着用铅笔在地球仪上测试;读到“视差”这一段时,我也试过坐在车上看远处一点也不动的太阳……那时的我,竟也感受点儿“科学疯子”的味道。

  在读完《时间简史》后,更多的书成为了我的阅读目标:《果壳中的宇宙》《玛雅历法》《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感谢《时间简史》为我打开了科学探索的大门!有时候,我也想过,以小学的水*来读这一类书,是不是太困难,太“不求甚解”了呢?因此,我开始放慢速度读,一点一点“煮”着读,思考研究着读。

  这几本书便成了我无声的老师,将知识一点一点地送给我,引领我走向神秘的科学世界。虽然深奥难懂,但是依旧情有独钟。

  逆时和超时,在大家看来,无非是两个新词,根本无法实现。但是,假设在宇宙中有虫洞存在,两者就有可能实现。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范文10份(扩展5)

——冯友兰*哲学简史读后感3篇

  在工作闲暇,我见缝插针读了冯友兰先生的《*哲学简史》。*历史浩淼,各个时期思想家数不胜数,各种思想各有所异,又有某种必然的相通。读完后没有对某种思想的深切认同,亦没有对某种思想的强烈反对。有些思想似是似非,深奥难解,读后仍深感理解不够到位,于是记忆便逐渐恢复模糊。闭起眼再做回味,有两点似乎和哲学本身并无大关系的特点却记忆犹新。

  首先是本书的框架。作者几乎开门见山的将*哲学以内容做了分类,并告诉了读者每种思想的起源,尽管借用的是汉代学者刘歆的话——-儒家者留盖出于文士,墨家者留盖者出于武士,道家者留盖出于隐者,名家者留盖出于辩者……接下来便按章节将各种思想娓娓道来。这种分类更让人感到*哲学的历史悠久和广博。可以看出,*哲学早在两三千年前的春秋战国就形成了各个学派,并且已经比较成熟,而西方的哲学鼻祖苏格拉底及其思想的出现已比我们的祖先整整晚了几百年;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祖先的思想可以用“百家争鸣”来形容,而西方哲学早期出名的无非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三代而已,只有文艺复兴后的西方*代哲学才可跟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媲美。但西方有学者竟声称“*并无哲学,即使所谓的哲学也太过功利”。真想把四库全书硬塞到这些人的脑子里,然后他们就可以闭嘴了。

  其次是作者对哲学著作被翻译的态度。原文表明这种态度用了四个字“语言障碍”。意思是任何哲学著作只要被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就好比馒头被嚼碎后味给他人,其中的味道已全无,那是语言本身的一种障碍。我颇同意这种翻译所带来的让人痛心的后果,而这又是人类传播不同语言的文明所必须要采取的方式。或许这四个字被说成是“语言缺陷”更准确些。语言的确有着非常强的专一性,一种语言对应着一种思维模式,一种语言对应着一种文化。任何一种语言所表达的东西如被翻译成另一种语言,都是一种极大的错位。尽管这是现行唯一可行的不同语言间文化的传播方式,我还是无法接受。我以为,不光是哲学,包括其他一些领域也类似,尤其主观性较强的学科,犹如文学,宗教,同样不能被翻译,最好去读原著。

  这么多年,我所读过被翻译的外国著作极少,能想起来的也就是大学时代所读的`村上春树的一些作品,什么《挪威森林》《舞舞舞》《寻羊冒险记》……有些连名字现在都已忘却,还有一些晦涩的西方哲学。读这些书时,总会觉得别扭,总怀疑自己的所感所悟和原著会有差别。曾经尝试着去读原版的英文书籍,尽管自己英语水*还基本能胜任,但只能勉强了解表面的意思,远没有读汉语书籍的那种意味深长,淋漓酣畅。时日已久,便慢慢丧失了对外国著作的兴趣。这是我的一点小遗憾,西方的语言和思维一定有着其自身的优势,否则,西方人在*代也不会发展如此迅猛,也不会无论从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均超越了国人。很羡慕林语堂,钱钟书那样学贯中西的鸿儒,这些精通外语的大师在思维上的活跃和深刻,可能是我们常人所无法体会的。在十八九岁的时候我有个愿望,我希望自己能有机会去学*德语,并精通地掌握,然后就可以去贪婪地阅读德语哲学著作了,因为在那个年龄,康德,黑格尔,马克思,尼采,叔本华,海德格尔是我佩服崇拜的哲学家,尽管当时对于他们的著作,我连两成都无法读懂,越是这样,便越发产生崇拜和敬畏之情。但当时学*压力大,博大的物理学在大学四年里消耗了我的大量精力,那个诱人的愿望也慢慢化为泡影。

  事隔多年,还有很多东西被这本书唤醒,但印象最深的便是其清晰的结构以及作者对语言和翻译的态度,这也是我所读过所有哲学史中最难忘的一本。

  对*哲学,我一向抱着“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的态度。因为其浩瀚的思想,让人产生敬畏之心。当我捧起这本《*哲学简史》时,这种感觉顿时释然。此书的作者,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并没有使用令人望而生畏的专业术语,而是以深入浅出的语言进行讲述,让人一读之后,欲罢不能。

  冯友兰先生对哲学“入世”与“出世”的剖析让人心境豁然开朗。佛家说,生是人生苦痛的根源。柏拉图说,肉体是灵魂的监狱。这些归结起来仿佛是说,欲得到最高的成就,必须脱离尘罗世网,必须脱离社会,甚至脱离“生”。这种哲学,即普通所谓“出世的哲学”。另有一种哲学,注重社会中的人伦世务。这种哲学只讲道德价值,不会讲或不愿讲超道德价值,即普通所谓“入世的哲学”。

  有人认为,儒家是入世哲学的代表,并举例证明。孔子有个学生问死的意义,孔子回答说:“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孟子说:“圣人,人伦之至也。”(《孟子·离娄上》)照字面讲这句话是说,圣人是社会中的道德完全的人。

  从表面上看,*哲学是入世的。因为*哲学所注重的是社会,不是宇宙;是人伦日用,不是地狱天堂;是人的今生,不是人的来世。但冯友兰先生指出,从更广更深的角度而言,这种看法有失公允。

  *哲学中的一个主要流派道家认为,生命是个赘疣,是个瘤,死亡是除掉那个瘤。即使是儒家,也有“出世“的成分。儒家所指的圣人,是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行动上道德完美的人。他的人格是所谓“内圣外王”的人格,内圣,是其内在的修养成就;外王,就是其在社会上的功用。只不过儒家和道家的侧重点不同,儒家重“名教”(把各种社会关系规范化),道家贵“自然”(顺事物和人的本性);儒家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道家讲“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儒家讲究三纲五常,道家讲求修身养性。

  儒家“游方之内”显得比道家入世;道家“游方之外”,显得比儒家出世。这两种思想看来相反,其实却相辅相成,使*人在入世和出世之间,取得较好的*衡。入世哲学是强心剂,出世哲学是清醒剂,入世哲学使人关注社会价值,出世哲学使人关心自我的超越价值,入世哲学使人振奋,出世哲学使人安逸。入世和出世互补,进退相宜,这是*人从入世和出世哲学中获得的人生智慧。

  冯友兰先生在“*哲学的精神”中分析道,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升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在为功名利禄所累和人心浮躁的今天,*哲学思想也许是慰藉心灵的一剂良药。歌手李娜在出家时说过四句话:“人有四种境界:一是衣食住行,那是人的原始阶段;二是职业、仕途、名誉、地位;三是文化、艺术、哲学;四是宗教。只有进入第四种境界,人生才闪出亮点。”进入第四种境界闪现人生亮点,对于我们凡人而言,未免有些要求过高和不太现实,但通过对哲学的修养来实现对人生较高层级的领悟,找到精神的家园,确是每个人人生的一种使命。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言:“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须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

  一、为什么读哲学史?

  人们常说:读史使人明智。了解一个事物需要看他形成发展演变的整个过程,才能更透彻地了解他的现在。现在我们*人的观念一定与古代哲学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我今年暑假选读了一本冯友兰的《*哲学简史》。

  二、介绍冯友兰。

  冯友兰,世界公认的*现代哲学家。六十多年前,冯友兰先生在美国大学开讲座,向西方人讲授*传统文化。其英文讲稿整理后写成《*哲学简史》。半个多世纪以来,《*哲学简史》不仅一直是世界许多大学学**哲学的通用教材,更成为许多西方人了解*思想文化的入门书,可以说是历久弥新。

  这本书用二十余万字的篇幅讲述几千年*哲学史,选材精当,文笔精妙,深入浅出,以有限的篇幅打通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其中充满睿智与哲人洞见,正如冯先生自己所说“小景之中,形神自足”。所以说,冯友兰先生的《*哲学简史》是学**哲学,特别是*哲学史的最好选择之一。

  现在本书被列入北大学生应读书目,同时还被确定为“语文新课标深阅读丛书”之一。与《傅雷家书》、《美的历程》并称为“学生三书”。

  三、现在我向大家汇报一下我的读书所得。

  (一)哲学的作用

  哲学是对人生的系统的反思,以前我们都学过,他教我们世界观方法论,让人感觉到它正确的无懈可击,很高深,也很枯燥,离我们的距离很远。再加上现代社会专业知识日益精确化,专家们对越来越少的东西知道得越来越多,而哲学家对越来越多的东西知道得越来越少。在这样的背景下,学哲学还有用吗?

  关于哲学的功用是什么,冯友兰先生有这样的见解:“哲学不报告任何事实,所以不能用具体的、物理的方法解决任何问题。例如,它既不能使人长生不老,也不能使人致富不穷。可是它能够给人一种观点,从这种观点可以看出生死相同、得失相等。从实用的观点看,哲学是无用的。哲学能给我们一种观点,而观点可能很有用。用庄子的话说,这是‘无用之用’。”这种“无用之用”在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使人成为理想的人而不是成为不得已而羁绊于某种职业的人。

  (二)*哲学产生的背景

  1、地理环境

  在古代*人的心目中,世界就是他们生活的这片土地,因此古人常说“普天之下”“四海之内”。从孔子的时代直到十九世纪末,*的思想家们从来没有海上冒险的经历。对比之下,而海洋国家的思想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出生在海洋国家,漫游列岛。其思想肯定与*思想家有不同。

  大陆国家的人们,生活方式容易倾向于顺乎自然,他们爱慕自然,谴责人为,不喜欢变革。而海洋国家的人们,情况则迥然不同。他们有根多的机会见到语言、风俗都不同的人们。他们*惯于变化,对新奇事物并不惧怕。

  2、经济环境

  *是大陆国家,中华民族向来依靠农业维持生存,在一个农业国家里财富的首要基础是土地,以前我们都把“耕种之术”作为国家的要务。*古代哲学家也都强调农业是立国之本,商业则被看作立国之末端,所以咱们国家以前一般是重农轻商。

  但海洋国家靠贸易维持繁荣,他们首先是商人。商人要和账目的抽象数字打交道,所以他们发展了数学和数学思维,因此他们使用的语言非常明晰。而*哲学家则*惯于用格言、警句、比喻、举例来说理,给人们留下无限的想象余地。

  3、家族制度

  农民只有靠士地为生,土地是不能移动的,这就是说,由于经济的原因,一家几代人都要生活在一起。这样就发展起来了*的家族制度,它无疑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组织得很好的制度之一。儒家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便是这种家族制度的理想化。比如说重亲情,重血缘关系等。

  希腊人生活在海洋国家,靠商业维持其繁荣。他们根本上是商人。商人也就是城里人。他们的活动需要他们在城里住在一起。所以他们的社会组织形式,不是以家族共同利益为基础,而是以城市共同利益为基础。由于这个原故,希腊人就围绕着城邦而组织其社会,与*社会制度形成对照,*社会制度可以叫做家邦,因为在这种制度之下,邦是用家来理解的。在一个城邦里,社会组织不是独裁的,因为在同一个市民阶级之内,没有任何道德上的有理由认为某个人应当比别人重要,或高于别人。但是在一个家邦里,社会组织就是独裁的,分等级的,因为在一家之内,父亲的权威天然地高于儿子的权威。

  4、反者道之动。

  即咱们所说的“物极必反”。*人深信这一理论,因此经常提醒自己要“居安思危”,另一方面,既使处于极端困难之中,也不要失望。抗日战争时期、内战时期的电影中,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黑暗即将过去,黎明马上来临。”黎明之前最黑暗的时刻“等。正是这种信仰形成的意志,帮助*人民度过了这场战争。

  5、对自然的理想化。

  农民时刻和自然打交道,他们爱慕自然,谴责人为,道家最后将这种思想发展到极致,即主张“天人合一”。

  以上就是冯先生所总结的*哲学产生的主要背景。在这块土地上孕育出了孔、孟、老、庄、墨子、荀子、韩非子等大思想家。

  需要指出的是,科学的发展已经战胜了地理的限制,今天的*已不再是封闭的“四海之内”。*的经济基础也发生了变化,已经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所以*传统的哲学思想,除一部分具有持久的价值以外,很多已经不适应当前的社会环境。因此在未来的改革中,*哲学史必会抛弃许多过去的意识形态,形成自己新的哲学思想。

  (三)境界说的意义

  冯先生认为人的各种行动带来了人生的各种意义,这些意义的总体构成了他所说的“人生境界”。它们从低到高的层次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社会风俗*惯而生活。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所做的并没有什么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的自然境界。

  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他可以做些事,其后果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为了自己的好处。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功利境界。

  做事为义不为利的境界,他们是真正有道德的人,所做的都合乎道德,这种人生境界即为道德境界。

  超越世俗,自同与大全的境界是天地境界。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可能就是我们所说的圣人。

  在这四种人生境界中,前两种是人的自然状态,后两种是人应有的生命状态:前两种境界来自天然,后两种境界则是人的心灵所创造的。按照*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是为了帮助人达到后两种人生境界。

  通过境界学说的阐述,冯先生指明了*儒家哲学主要倡导和期望的是升华人心灵的境界,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理想。冯先生一再强调哲学的功用就是“提高人的心灵境界”,其最理想的高度就是“天地境界”。

  其实哲学并不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学问,实际上它就深深的蕴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并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密不可分。

  为了让我们每个人能够生活的更加自信,能够获得更高品质的生活都来关心哲学研究哲学吧!

  在读这本书时,虽然很多地方反复读好几遍,也不得要领。但我时时会有捡拾散落珍珠的感觉,处处受到启发,所以最后我郑重地向大家推荐这本书《*哲学简史》。作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范文10份(扩展6)

——《*哲学简史》读后感6篇

  一、 本书简述

  这本书从结构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哲学的研究对象,背景、方法论进行了分析;第二部门按照时间顺序对先秦诸家开始到新道家、新儒家、佛教思想等主要观点和相互之间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对西方哲学对*哲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本书进行了总结,

  二、 收获和感悟

  一是以人为本。作者介绍哲学是对人生的系统的反思的思想。这和以往接触的哲学不同,以往学*的哲学中,强调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等问题,过于抽象,很难和个人生活联系起来,并和自己的人生意义联系起来。而从对人生的系统反思这个角度出发,让我们对哲学的功用和意义有了深刻的了解。特别是对人的四种境界的划分,让我们对哲学的妙用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二是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做过人生的反思和总结。如年末,对自己一年的生活、经历的事情、阅读的书籍等等进行总结。发现其中的问题,进行下一步的计划,但很多这种反思总结中,多数流于流水账,对为啥这样做?这样做是受何种观念影响?这种观念从何而来?都知之甚少。

  三是发现每个人受固有环境和社会流行观念的影响巨大。例如*农业社会的特点,让*人喜爱直觉思维,比如我们的绘画、我们的音乐、书法,都是世界直接形式的模仿。思想中的中庸,否极泰来等观念,都和*农业社会的生活方式有紧密联系。

  这不仅让我们反思,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受什么观念的影响。或者说,是什么观念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我们已经知道我们的生活方式,其在历史上,已经有千万次人都经历过了,但如何才能发现自己观念的局限性?如何知道是那些观念在影响或决定我们的生活呢?

  四是如何改变自己的观念,这里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格物致知,就是每天学*新的知识,一种是领悟,真诚地去做事,达到心和宇宙统一起来,所谓致良知的方法,一种是敬,抱持者对世界的敬爱的态度,来生活。

  例如前一阶段看一本书上,一个志愿者到利比亚去工作,通过其工作经历,他人生的观念发生很大的变化,已经不局限于单纯的原来,医院、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方式;()他在了解这个世界的过程中,观念已经发生很大变化。

  五是哲学为啥重要。哲学就是通过思维找基本规律。哲学是最高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下面还有N层的东西,如基本方法、普遍方法、逻辑、技能等。学*哲学就要以兴趣和实用为导向,定下你的目标,要让哲学成为你的思考方式,想要让自己具备触类旁通、解决问题、正确决策、创新等重要能力,非读哲学不可。

  例如,我们学*数学就知道,数字是一种抽象,函数是对数学规律的抽象,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建立数学模型,这是另一层次的抽象,在此基础上,还有数学哲学和系统动力论,是对数学的更高层次的抽象。

  七是学*哲学的方法

  认识哲学,了解哲学,懂得哲学的体系和逻辑原理,并将这一原理运用到实际的思考之中。学*哲学需要技能+意识+学*材料。如批判性思维是意识的储备,可以帮助你迸发学*热情,形式逻辑是技能的储备。

  如在管理理论学*中,通过管理理论的发展,可以在理论中找到共同之处,看到人的思维的轨迹;如我们可以发现杜邦分析和麦肯锡方法对应的形上学;罗杰斯的心理咨询方法对应的存在主义‘达尔文的系统动力论对应的马克思等等。在设计研究中,有设计方法论,仿生设计学等等。再如笛卡尔建立了普遍数学,只以顺序和量化关系为考察对象

  八是新学到的一些哲学知识。一是 哲学的方法论,负的方法,和正的方法,其中正的方法,是数学的方法、逻辑分析的方法;负的方法是采用不是什么的方法。由于哲学的反思的性质,它最终必须思想从逻辑上说不可能成为思想的对象的“某物”。这种思想对象用负的方法可能更加清楚。二是 *哲学中的修养方法,无外乎诚和敬。通过诚对待思想,敬对待世界的终极理念,来不断完善自己,实现天人合一的。三是哲学的根本之争,是观念论和实在论的争论;

  三、 精华摘录

  P2 哲学家必须对于人生反思的思想,然后有系统地表达他的思想,人生论、宇宙论、知识论都是从这个类型的思想产生的;

  P4 哲学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指关于实际的信息),而在于提高精神的境界,达到超乎现世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的价值;

  P6*哲学的价值在于,成为圣人,圣人的最高成就是个人与宇宙的同一;

  结庐在人间,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P24 *哲学的方法论,概念的类型有两种,一种用直觉得到;一种用假设得到的;直觉得到的概念有三种可能的类型,已区分的审美连续体概念,不定的或未区分的连续体概念,区分的概念

  P43孔子强调仁和义。义是指事之宜,即应该;仁强调,不光是指魔一种特殊德性,而是指一切德性的总和;

  忠,肯定方面是指己之所欲亦施于人;否定方面是指,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知命,是指承认世界本来存在的必然性,对于外在的成败也就无所萦怀;

  P47孔子三十而立,是指他这时候懂得了礼,言行都很得当;四十而不惑,是指他这时候已成为知者,50,60而知天命,是指认识到超道德的价值。

  P82惠施 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发现了超乎形象的世界;

  P103 获得幸福的方法庄子,自由发展我们的自然本性,可以使我们得到一种相对幸福;

  圣人由于对万物自然本性有理解,他的心就不受世界变化的影响。用这种方法,他就不依赖外在事物,因而他的幸福也就不受外界事物的限制;可以说已经得到绝对幸福。

  P153 法家韩非子。势:是指权利,权威;法:是指法律法制;术是指办事用人的方法和艺术,也就是政治手腕;

  P222 新道家。圣人高度理解万物之性,所以他的心不受万物变化的影响。他以理化情

  P232 佛学的一般概念,宇宙的心的概念,和形上学的'负的方法;

  觉悟的确切意义。是指个人与宇宙的心的统一,或者说与所谓的佛性的同一;

  中道宗的方法,所谓二谛义。第一层次,普通人以万物为实有,而不知无。第二层次,说万物是有,但是说万物是无也是片面的;事实上,有就是无;应当说不片面的中道,在于理解万物非有非无;第四层次,中道在于不片面,意味着进行区别,而一切区别的本身就是片面的。

  这个否定一切,就可以达到庄子哲学中的坐忘,佛家称之为涅槃;

  P267新儒家。自然界的规律是不是人心(或宇宙的心)创造的;这历来是柏拉图的实在论和康德的观念论争论的主题

  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

  廊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时豪雄;

  哲学的推理,形上学的推理,其出发点是经验中有某事物存在。

  哲学史对于人生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由于他的反思的性质,它最终必须思想从逻辑上说不可能成为思想的对象的“某物”

  人生的境界。可以概括为四个,自然境界。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他社会的风俗*惯。、功利境界。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

  道德境界。还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踏实社会的一员。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情;天地境界。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

  四、 哲学入门书籍推荐

  1. 反哲学入门

  2. 思想的力量

  3. 西方哲学简史

  4. 大问题

  5. 你的第一本哲学书

  6. 哲学的慰藉

  7. 哲学浅说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