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安德烈》优秀读后感 (菁华5篇)

首页 / 读后感 / | 2022-10-03 00:00:00 读后感,亲爱的

《亲爱的安德烈》优秀读后感1

  在这我上小学高年级的时候,发现自己与父母之间的谈话越来越少;与父母越来越疏远;与父母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淡化。在早上起床后对父母只说“爸爸妈妈早上好。”然后就做自己的事情齿。吃饭时自己犹如与父母通常都是一言不发。犹如与父母站在同一块冰山上,最后这块冰山不知被什么?是两代人的代沟;还是因为父母工作太忙,自己从幼儿园开始就一个人呆在学校里,除了星期六和星期天很少与父母谈话。最后慢慢得与父母疏远,慢慢得与与父母的感情淡化……

  到了初一我的成绩很不理想,父母帮我找了一位家教,当时我只是默认。补*了一段时间,那位家教知道我与父母的感情不好,便给了我一本书叫《亲爱的安德烈》……

  在这本书中写了作者龙应台在儿子安德烈14岁的时候离开了欧洲,去了台北任职,在等到她回来的时候安德烈已经是18岁的小伙子。龙应台觉得与儿子之间有了一座无形的墙。她感到儿子爱她,但并不喜欢她。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30年;也是两国人。中间隔着东西文化龙应台觉定一定要认识18岁的安德烈。于是龙应台与安德烈用了三年的时间互相通信。就这样他们进入了对方的世界和心灵。因此龙应台在人生中认识了第一个18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到了自己的母亲。

  在我读完这本书后自己深有体会,觉得自己应该与父母多多交流向父母诉说自己的心里的痛苦和快乐…在书中第16封信中写到每个人都会有自己藏在心中的'小镇以及自己最重要的东西,像我觉得自己最重要的不是父母而是朋友和藏在心中那最令我感到舒适感到快乐感到不寂寞的小镇,也许这算不上是一个小镇,一个家,但是却令我感到一种特别的眷恋。也许以后你要永远告别这个小镇,永远离开你的那些朋友,也许你和他们还没有深交,也许以后,他们将从你的人生中完全消失。但是人生永远就是这样,一条道路往前走…现在就应该回想自己拥有的美好时光,把回忆拥在心里,让它温暖自己的心。自己是要向前走,但是要记得自己是从哪里来。而对于一个渴望父母把自己看做一个**的人千万不要嫌自己的父母啰嗦,因为他们永远都是为你好,为你的将来考虑,而且他们永远都是你最亲爱的人!

《亲爱的安德烈》优秀读后感2

  母亲是当你与整个世界为敌,她也会默默支持守护着你的女人。母亲是当你漂泊到世界尽头,她也会不断寄出一封封家书的女人。母亲是当你受到伤害,她会用你最爱吃的糖醋小排安慰你的女人。母亲是当你无数次跌倒,在一旁不断加油,看着你自己慢慢爬起来,越走越稳,笑中带泪的女人。

  而母亲却也是将要看着你成长,坚强,然后和她分离的女人。读《亲爱的安德列》,深深体悟到了作为母亲对孩子的爱,掩卷之后,不由泪流满面。想到了龙应台对孩子的用心之真挚,也想到了天下所有母亲对于孩子的爱。我的妈妈是一个很风趣很幽默的人,她曾经对我说我是一个更年期的小孩,而她是一个青春期的母亲。的确,有时候我对她实在是太暴躁了,面对她的叮咛和嘱咐,我只会一边摇头一边说不。而她呢,她始终怀着一颗少女的心,用最诚挚的爱来对待我,即使我对她发脾气,她也只会笑呵呵的看着,因为——我是她的女儿,是她血肉相连,用生命的力量孕育出来的骨肉啊。所以她只是那么看着我,用心,用爱来温暖我,引导我面对这峥嵘世界,然后看着我抽身离去,长大后只是偶尔来一个电话,吃一顿饭,她就会很满足。想来天下母亲都是如此,甘愿不求回报的默默付出,默默坚持,默默守候,默默离开。很喜欢书的封底,是恬淡的龙应台微笑的样子。

  再优秀强悍的女人,在孩子面前,也只是一个焦虑地帮助他在迷途中寻找出口的*凡母亲,她放下自己所有的`尊严,忍受孩子对自己的嘲笑,只是为了,重新找回这个属于自己的孩子。

《亲爱的安德烈》优秀读后感3

  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你得从头学起,你得放空自己。三年时间,母亲与孩子书信交流,构成了这本书。

  问我,瞭我,但是不要判我。“问、瞭”,是孩子喜欢、能接受的交流方式,但父母擅长的往往是“判”。交流变成说教,孩子选择闭嘴。父母与孩子间,交流戛然而止。

  由于时代、文化、品味不同,父母与孩子的代沟不可避免,如何减少因代沟产生的冲突,需要学*,需要抱着理解、沟通的心态,相互尊重。我可以不喜欢你的爱好和选择,但我尊重、理解你的爱好和选择。对父母,这样做很难,但有效。

  父母,特别是母亲,应该早早明白,“孩子”是一个个人、一个“别人”,早已不是你的“孩子”,可是,要让抱着、奶着、护着孩子长大的母亲学会“放手”,把孩子当某个程度的“别人”,不容易啊!

  孩子最初面对这个世界,需要母亲。随着孩子渐渐长大,母亲需要做的,就是站在原地,看着孩子离开。对母亲来说,这个过程是痛苦的,充满不舍。但是母亲退出,孩子才能成长、独立。

  雏鹰离开巢穴,方能学会振翅高飞。父母子女一场,终究是渐行渐远的旅途。正如泰戈尔所言:“让我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着你,而又给你光辉灿烂的自由。”

《亲爱的安德烈》优秀读后感4

  “你18岁时,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最遗憾的事情是什么?你跟父母会聊天吗?”在一年的班主任生活中,很多学生会问我这些问题,而那时他们与父母的交流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关系甚至处于冰点。于是,我决定和学生共读一本书《亲爱的安德烈》。

  这本书的作者是台湾作家龙应台。她是一位激烈的文学战士,被誉为华人最有力的一支笔;她也是一位敏感的母亲,有两个叛逆而独立的混血儿子。《亲爱的安德烈》是龙应台与他的大儿子安德烈互通书信的集结,全书共收录了36封书信。这36封书信呈现了母子两代人心灵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对个体思想意识的影响,记录了两代人试图消除隔阂与冲突所做出的努力,也为中西文化的碰撞提供了一个清晰而生动的范例。

  在序言中,作者说“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你得从头学起。你得放空自己。”无论是谁,我们的18岁或许都似曾相识,信奉理想,渴望自由。但面对我们18岁的学生或者孩子时,我们却总是以后来人的立场与身份与他们不*等地沟通。他们会抗拒、会挣扎,甚至开始逃避。生活中很多18岁的子女与父母的现状正如作者所说“就像水上浮萍一样各自荡开,从此天涯淡泊”,我们更需要的是共同努力地去做尝试。让我们去再次认识人生里一个十八岁的人,他们也第一次认真去认识自己的父母。不管是通过书信、交谈还是游戏等形式,我们需要去寻找一个沟通孩子与父母的纽带。

  想想自己的18岁,忙碌而紧张的高中时期,我与父母都是早出晚归地碰面。我们之间的对话好像也都是围绕着“想吃什么?”“今天学*怎么样?”“考试怎么样?”诸如此类的关心与问候。现在的学生情况也同样类似,父母更多的关注孩子的学*。似乎对孩子的情绪、爱好、心愿少有了解。更别说深度的交谈与了解,更有甚者,一言不合可能和父母好几天不说话。“我才知道,多少父母与儿女同处一室却无话可谈,他们深爱彼此却互不认识,他们向往接触却找不到桥梁,渴望表达却没有语言。”而在《亲爱的安德烈》中,母子两代人,两国人交谈的话题可以如此广泛、直接,没有说教,而是袒露心声。从“作为德国人在德国队比赛时,会为他们加油吗?”探讨孩子对历史、对国家的认识,从一部关于阶级跟贫富差异、社会公义的电影探讨生活中的两种道德,从一晚上的新闻事件谈到对于民主理想主义的看法,从香港与德国的咖啡馆谈到文化,从对彼此的提问谈到死亡与未来。我想如果你想更全面地去了解一个人,那么不妨尝试着针对一个问题,不仅仅是你问我答,而是交互式沟通交流,也许就会有意外的收获。

  十八岁的烦恼如果不是什么关乎生死大事之类,就一定是一些芝麻小事,但是却会影响一整天的心情。家长们会像说鸡汤文一样告诉我们,我们需要学会*衡,可是既要体贴到别人的感受,又要照顾到自己的立场,是很难的事情。但这是我们一生中要学会应付的烦恼,因为我们思想独立但却是社会化群体中的人。对于未来,我们需要将龙应台的话牢记于心。“对我最重要的,不是你是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而在现代生活的架构里,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可能给你快乐?第一,它给你意义,第二,它给你时间。你的工作是你觉得有意义的,你的工作不绑架你使你成为工作的俘虏,容许你去充分体验生活,你就比较可能是快乐的。当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漫长的人生,不论是高考、考研、就业、升职还是恋爱、婚姻、家庭等,你都要在*凡的生活中找到真正的自己,认清生活的本质。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还是“自己”二字。而那些十八岁的路,无论有哪些高人指点,帮你避过多少的深坑艰险,还是得靠自己走一走。

  安德烈和妈妈龙应台的通信就是我们生活的望远镜和放大镜,让我们看到了远方的天空,也窥测到了生活中的不易与*凡。我们十八岁的问题,在这里也能寻找到合适的答案。我们也慢慢用泪水与离开去懂得: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

  在这世上,生而为人都是第一次,何况他们是第一次做父母,我们也是第一次当儿女,其实我们都是在长大。当儿女的因父母而幸运,当父母的因子女而骄傲。这些路,是我们必须独自去走的!

《亲爱的安德烈》优秀读后感5

  几许,无论在什么时代,写信可以变成一件稀缺的事,但它永远都不能是一件不再重要的事。——《看天下》

  因为工作关系,龙应台在儿子安德烈十四岁时离开欧洲到台北,等龙应台再次回到儿子身边时他已十八岁,四年没有在一起的生活使他们之间有了一堵无形的墙,她发现儿子爱她却并不喜欢她。所以,她决定彼此写信来了解对方。《亲爱的安德烈》就是龙应台与安德烈写给彼此的三十五封信所编成的书,信里包括了讲述时代差距,*期生活,新闻观点……

  对于《亲爱的安德烈》中的三十五封信,我是如此震惊。在这科技急速发展的时代,手机、*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已成为人们交流的工具,还有多少人用信来交流?别说三十五封信,大概一封信也不愿意写吧。到底是为什么让他们能够写出三十五封信呢?

  “我们是两代人,中间隔个三十年。我们也是两国人,中间隔个东西文化”这对普通人来说或许是难以跨越的鸿沟,在经历几次无果后就放弃了。但龙应台和安德烈却通过写信的方式,跨越了鸿沟,进入对方的生活、世界与心灵。龙应台说“我没想到出书,也没想到有没有读者,我只有一个念头,透过这个方式,我或许可以进入一个十八岁的人的世界”。最后,她成功了,她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在没有看这本书以前,我觉得看别人的信枯燥无味,家书更是会让我烦燥不堪,但看了这本书以后,我发现这些信是一对母子心灵相贴的过程,如此神奇而富有真情,让我能透过这个方式,找到与父母了解沟通的方法,能让很多读者寻求心灵深处的慰籍。它们让我第一次觉得,信,拥有强大的力量。

  古时,信承载着或是父母对儿女的牵挂,或是游子对故乡的思念,或是对战前战士们的鼓励……正因如此,才有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爱情是友谊的精华,书信是爱情的妙药”等名句,极言书信的珍贵。

  而今,游子因为有了电话,不再热切地盼望书信的到来,传达信息不过几秒钟的事;恋人因为有了火车,不再担心长时间没见面导致感情冷却而分手,相见不过一张车票的事;人们因为有了科技,不再那么重视书信,也许写信也不过是一时兴起的玩笑。这一切的一切,难道表示我们不再需要书信了吗?当然不。游子因为有了电话,不再有像“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样的诗句;恋人因为有了火车,不再有像“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样的诗句;人们因为有了科技,不再有更多感人肺腑的美丽诗句,这难道是一种好现象吗?或许,现在的科技时代并不是一个完全美好的时代,我们依旧需要书信,让人们创作出更多的诗句,让世界不变成一个没有诗人的世界。

  再者,当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人的信息也变的随意,感情不增反减。而信比所有科技更能表达出人们的.真情实意。在写信时,会比*时发短信更认真地写,生怕出了差错,这时,信上的字能表现出写信之人的心情,感情也更加真实、浓厚。龙应台和安德烈也因此,能够更快地认识对方,更深刻地了解对方,更贴切的感受彼此的爱。所以,信不只是单单的一张纸,它也是一种语言,它有足够的力量连结相隔万里的人的感情,甚至相隔两代的人的心灵。

  望所有人,能够执笔,认真诚挚,书一封信,不论给谁。


《亲爱的安德烈》优秀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阅读


《亲爱的安德烈》优秀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1)

——亲爱的安德烈优秀读后感 (菁华5篇)

亲爱的安德烈优秀读后感1

  在上一个学期,郝老师曾带我们做过一次“读书漂流”活动。这使我深深爱上了作家龙应台的作品,尤其是《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一个中年接*老年的女人与她成年的儿子之间3年的通信。

  这本书的语言直接到让人感到一种痛彻心扉的感觉。龙应台与她的儿子带着不同的心态写信,两人之间的感情不断地在变化。我看到了一位努力深入儿子内心,想要打开那扇无形大门的母亲。与这位伟大的母亲相对的是一个青年对不母亲的不屑与桀骜,可随着母亲的渐渐深入,儿子的态度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开始所谓的为了稿费而写,直到纯属是想要与母亲交谈而已。

  书中的一个个深奥的问题,敲打着我的心灵,或许我从未想过如此复杂的国家、信念、家人之间的那层不明的关系,可作者龙应台却看透了这一层关系。用龙应台在书中的一句话叫:我是一个难民的女儿,是一个灵魂的'漂泊者,那也许是文学的美好境界,却是生活的痛楚。

  想想现实生活中的我,虽然懂得那些孝敬父母懂事的大道理,却永远也做不到,父母的一句关心,会被我当成唠叨。我只顾着自己的花样年华,却不顾父母的日渐老去。总以为自己很聪明,到头来才发现那个聪明,其实是愚笨。我们总是不顾一切的大步向目标走去,丝毫不知道在背后,有着一双关切的眼睛,有一双渴望的眼睛,等着你回头来看看她。

  龙应台用她优美具有色彩的语言向我描述了父母的无奈与辛酸,让我懂得,无论你走到哪里,总有一个家,在等着你。

亲爱的安德烈优秀读后感2

  亲爱的安德烈,一本母子三年互通书信的书。然而这本书中的交谈却并非日常琐事,更多的是一种对文化,对人生,对社会,对民主制度的思考与探讨。母亲与儿子之间的探讨。

  虽然我的母亲她在我心中永远伟大,无人可取代。但是我是有些许羡慕安德烈,能有可作为知己的母亲。让我惊讶的是,安德烈在他20岁的年纪,竟有如此的思想。民主与自由,这也是他与身在德国的朋友经常谈论的话题。然而在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到处是迷惘,沉沦,麻木的青年一代,包括我自己,总认为政治离我太远,自由,又是什么东西。也许是一直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已经*以为常。什么是自由?能交谈,能旅游,能运动,能选择,这就是自由吗?可是言论自由,选举自由,我们没有。然而,没有言论自由,对于我们大多数来说,仍然不算是什么坏事,我们无所谓,是因为我们根本没有思想的自由,社会也并没有鼓励我们青少年去思考我们的制度,我们的社会希望的是,你接受,*惯并服从这个制度吧。当一个社会禁锢了人们的言论,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这个社会还能发展吗?不是死水一潭吗?

  文化,是个很沉重的东西,沉重的文化,决定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格调。经历了纳粹之后的德国,是严谨,低调的,同时又深深忏悔的。人们甚至不愿意去触碰那段历史。我想至少这点,让我对这个日耳曼民族深深的喜爱,深深的敬仰。对于纳粹所犯下的罪行,他们能够深深忏悔,并一直牢记于心。日本与之相比,又如何。

  我们的文化呢?*的文化是什么?身处国外,我能引以自豪的是什么?我想,只有我们悠久的5000的历史了。可是悠久的历史并不是我们的文化,历史已成过往,历史沉淀下来的有什么?我看到的是我们青年一代的中庸,隐忍,浮躁,麻木,没有思想。甚至我自己都活在迷茫与麻木中。没有了思想的文化,没有了思想的社会,多么可怕!

  人文关怀这点是龙应台,这位曾经的*长,一直在书中反复提到的。人文关怀,是什么?我个人的看法是,是在一种文化下,人与人之间的`那种和谐的交流,社会对身处此社会之下的人们的一种态度。百度如此解释,“人文关怀,一般认为发端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人的个性**和自由*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等。”接下来是长篇累牍的社会主义下的人文关怀政策,当然少不了领袖的人文关怀,再配上人文关怀图片。个性的自由**,尊重人的理性思考,这些,在我们*可以看到吗?主流媒体每天将那些毫无意义的新闻以及评论以各种方式灌入我们脑中,充斥我们的视线,麻木我们的思想。谈何思想的自由**,又谈何尊重理性思考?我们的.人民缺乏批判性,缺乏质疑与反抗性,这不都是在*这个社会制度的人文关怀下的结果吗?

  最*突然悟了一句话: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张爱玲说这句话时是以一颗女人的心态,在见过无数次的个性签名以及转载后,让我觉得这句话是在很酸很腻。现在想来,这句话说的很对。因为体会过痛苦,受过创伤,所以懂得深受苦难的人。因为懂得,所以有悲悯之心,所以以这颗慈悲之心去关怀他人。若普天下人人可以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想来这世间便多了许多和谐,少了许多伤痛。

亲爱的安德烈优秀读后感3

  这句话印在《亲爱的安德烈》的封面上,也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时,觉得十分个性:一个儿子对自己的母亲说这样的话,难道不怕她悲哀么?之后我才明白,安德烈但是是想拥有一个成年人应当拥有的自由,只是他的言语比较直率罢了。东西方文化对自由、独立的明白的巨大差异使成长在德国的安德烈对自己的*母亲有着诸多不满和疑惑。

  那自由又是什么呢?难道就是书中提到的“性、药、摇滚乐”?绝对不是。如果整天沉浸在那样的“自由”中,只会使人不断地堕落。因此安德烈也说,“性、药、摇滚乐”只是一种隐喻,暗指生命中的种种乐趣。我想安德烈所想要的自由,就应就是每一天都能感受到这种乐趣,并且无忧无虑地去享受。

  是啊,谁不想拥有自由,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青少年,在即将成年的时候,在似懂非懂之际。但是又有多少人在得到自由后能很好地管理好自己的?我觉得就应不多吧。毕竟自控潜质但是一项极其高深的技能。因此也才会有那么多人觉得自己拥有的自由是父母的施舍。但是反过来想想,当我们成为家长后,我们会不管自己的孩子,给他们100%的自由吗?有职责心的人必须会说“NO”的吧。

  就我个人来说,我对自己所拥有的自由还是很满意的。正因我觉得随着我的成长,我拥有的自由也在不断增多。比如我上小学的时候,爸妈总是要限制我看电视的时刻,因此在那时我是不敢随便碰电视遥控器的。当我上了初中后,爸妈对我在看电视方面就很少管了,正因我已经能合理安排看电视的时刻了。又比如前不久爸妈才给我买了第一个手机,他们也是认为我有潜质控制自己,才放心地这样做的。在我有了手机后,他们也从来但是问我用手机的状况,我对此也很满意。因此我觉得自由虽然——像安德烈说的那样——是天生的权利,但是需要父母好好控制。我认为父母就就应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孩子适当的自由,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渐渐放宽管理。而不是什么都把孩子管得很死,成年后放任不管。

  在我看来,安德烈真的是一个很幸运的人。从书中我总能读到安德烈的自由,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我总是在想,要是我也能有他这般的生活,我必须会十分满足的。但是我却又从书中读到了许多安德烈对母亲龙应台的不满,不满母亲的多管闲事,不满母亲的“无知”。我觉得安德烈似乎对自由的要求过高了一些,或许也没有,只但是又是东西方的文化差异?

  自由其实有很多种,但我觉得最复杂的自由,就是父母给予孩子的自由。这自由是父母想给却又不想给的,也是孩子最想得到的。父母在给予孩子自由时,总是附带着许许多多、这样那样的情感。虽然我身边大部分朋友的家长都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渐渐放宽管理的,但也有少数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给予很多自由,等孩子长大后反而管得很死,真是令人费解。因此我也很推荐那些内心矛盾很大的父母或孩子来看看这本书,必须会获益匪浅的。

亲爱的安德烈优秀读后感4

  《亲爱的安德烈》是龙应台与她18岁的儿子之间的36封书信的集子,内容涉及人生观、

  价值观、世界观甚至性和恋爱。

  我按照自己的理解,把这本书划分成认同和归属、清狂等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认同和归属。这是两个怎样的词汇呢?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我对于认同的定义仅仅局限于一个人或一件事物的看法,或者说是一种感觉。但在阅读这本书之后,我发现,自己的看法竟是如此的幼稚可笑!我生活在杭州,这个美丽的城市。在这个城市中很少发生自然灾害。但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城市实在是太过安逸,以至于当我听说唐山大地震,5。12大地震等等灾害发生的时候,我是如此的麻木。我的反应让我感到极度的羞愧!每次在电视上看到某个地方又发生了灾害,我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每次灾害发生之后都会有那么多感人的故事?为什么只有在受灾之后才开始进行防范?为什么人性道德这种本就该存在的东西现在竟变成了奢侈品?在这里,人们生活都极其的安逸,这直接导致了现在的我们不知道如何在社会中生存,甚至不会烧饭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在我们的心中根本没有对自己明确的定义!我能干什么?我会干什么?这两个问题谁能准确而又自信的回答呢!

  龙应台在这本书中不仅讲述了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讲述了这个社会的生存法则以及处世态度。

  “清狂”与“轻狂”,这是两个读音完全相同的词汇,但所包含的意思却完全不同!“轻狂”的意思是轻佻,自傲;“清狂”的意思却是放荡不羁。一个贬义一个褒义。“清狂”在古人的诗词中早有明确的定义。在杜甫的《杜游》中曾有这样一句话:“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清狂的人不会被家庭羁绊;不会为责任束缚;更不会为自己的野心左右……“清狂”与“自由”。自由是我们90后一直在追求的!我们一直都希望不会被家长管束,不会被老师管束,希望能够自己决定要做什么和不要做什么。每当我们的家长要管束我们的时候,我们常常会这样对父母说:“老妈,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我自己知道该怎么做的!干嘛总是想管着我?给我点自由的空间好不好!”但是,我们从未想过,现在的我们还太年轻,我们各种观念尚未成熟。我们这种希望是不被允许的!在我们长辈的心中,现在的放任自由就意味着在将来的社会竞争中放弃角逐!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我们如若放弃角逐就会被社会淘汰,淘汰就意味着被社会抛弃甚至是死亡!所以,体谅一下父母,体谅一下自己的将来吧。不要再叛逆了,这样做没有多大的意义,只是在浪费时间而已。

  道德,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词汇。正如我在前文所提到的,在古时候被定义为道德底线的东西在现在已然被抛弃了。我们不会因为有人正在挨饿就将自己餐盘中的东西吃得一干二净,也不会因为有地方发生旱灾就改变自己的生活*惯。停水一两个小时就令我们抱怨个不停。当然了,这些并不是意味着我们没有道德,只是因为时代的变化改变了我们的道德底线。古时候的道德是如此重要,我们耳熟能详的道德故事非常多。从前,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为人之本。百事孝为先,在古代,不孝是会被杀头的。不孝,不遵从父母之命即为不孝。而现在已经频繁发生。与父母顶嘴,欺骗长辈更是变成了家常便饭!但社会已然如此,我们能改变什么,我们也不需要改变什么。

  《亲爱得安德烈》,一本好书,在这本书中有一句话尤其令我印象深刻:“我们自己心里得痛苦不会因为这个世界有更大或者更“值得”得痛苦而变得微不足道,对我们自己来说,每一次痛苦都是绝对的,真实的,很重要,但也很痛!每一次的受伤都是人生的必修课!”

  一本书,几行字,只是对生命的感悟。因为我阅读,我成长。

亲爱的安德烈优秀读后感5

  这本书是我去表姐家玩,在她家的书柜里看到的,姐夫是一个高中的语文老师,极力推荐这本书,说他的学生看了都很有感触。拿回来看了之后还真有不少收获。

  这本书主要是讲安德烈十四岁的时候,龙应台离开欧洲,返回台湾,就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长。等她卸任回到儿子身边,安德烈已是一个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十八岁的小伙子,坐在桌子另一边,有一点“冷”地看着妈妈。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三十年;他们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没关系,但龙应台一定要认识成熟的大学生安德烈。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时间互相通信。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收入此书的的三十多封书信,感动了无数被“亲子”之间隔阂与冲突深深困扰着的读者。本书为读者弭*代沟、跨越文化阻隔、两代人沟通交流带来了全新的思维和方法。

  *时生活中也听到很多w家长在抱怨自己的小孩不懂事,不努力,而孩子们也抱怨家长不理解他们,甚至觉得自己的父母都落后了,跟不上时代,从而引发了一些不愉快的家庭事件,有的孩子还离家出走。

  在我身边就有一些很真实的例子,所以看到这本书我就特有感触,好像是把钥匙打开心中的锁,因为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不合会给家庭带来很大的伤害,亲人变成敌人真的让人无法想象。从这本书中我看到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等、尊重,我想这是现在很多*家长很难做到的,他们往往以爱的名义去剥夺孩子的自由,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是为了孩子,所以就应该听他们的,否则就视为不听话,不懂事。

  我个人觉得这反而会让孩子有叛逆心理或者会觉得压力很大,好像做的一些努力都是为别人,很被动,当这种压力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选择逃离,也就引发了一系列的悲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很难说谁对谁错,只是缺少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其实人与人之间都应该做到这一点。在这本书中还让我看到了两个字用心,用心去做一件事情,用心去体会,用心去发现,就会有很多意外的收获。希望这本书会给你们也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感觉。


《亲爱的安德烈》优秀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2)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0篇

  今年暑假在妈妈的推荐下,我选择了龙应台的人生三书——《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和《目送》来阅读,其中令我感触最深的是《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

  《亲爱的安德烈》是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和她的儿子安德烈两个人之间的36封家书。我和妈妈一起认真地阅读了这本书,读完后,我们还互相交流了感想,让彼此更加了解了对方的想法。就如同龙应台所说的:“我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他也认识了自己的母亲。”读了这本书,我站在妈妈的角度理解了妈妈的良苦用心,妈妈也开始站在我的立场上认识了我的世界。

  “对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是否有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这句话是龙应台写给她儿子的,我跑去厨房问正在做饭的妈妈:“如果我以后没有你们所期望的那么优秀,没有考上理想的`高中,理想的大学,长大后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过着*庸的生活,你们会不会对我很失望,很讨厌我?”

  妈妈听了我的话之后很惊讶,放下了手的活,耐心地对我说:“孩子,你是我们的女儿,无论以后你选择了哪条路,我们都会支持你。你不用与别人比,而是应该与自己较量,不管你是否有成就,只要你尽了最大的努力去拼搏了去争取了,超越了自己,你也就会无怨无悔了,我们就会很开心,失望可能会有一些,但你永远都会是父母的宝贝父母的骄傲啊!”

  爸爸妈妈才是世界上最懂自己、最爱自己的人啊!其实妈妈说的话与大作家龙应台所写的又有什么区别呢?

  “‘*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己比。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安德烈,千山万水走到最后,还是‘自己’二字。因此,你当然更没有理由去跟你的上一代比,或者为了符合上一代对你的想象而活。”读到这里,我似乎更加理解了妈妈的内心。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也经常与妈妈谈心,但经常不欢而散,总是聊两句就吵了起来,因为妈妈总是不自觉地把话题转向了学*或中考,我听多了就很不耐烦,就与妈妈争辩,妈妈的脾气也很急躁,所以**脆就不聊了,然后谁也不理谁。其实我也能理解妈妈,因为父母的急躁也是由现在的社会风气决定的,爸爸曾给我说过:“其实不是我们想逼你,而是现在的社会就是如此。如果你不学*,而别人在学,你就会在这场竞争中被别人淘汰,被这个社会抛弃,将来你就不会有好的工作,爸爸妈妈陪不了你一辈子,如果有一天,父母离开了你,我们只是希望你能有一技之长,不需要依赖任何人,靠自己的能力,快乐的生活下去。”同样的,我也在这本书中找到了类似的一段话:“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真的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在读完这本书以后,我和妈妈心*气和的进行了一次心灵沟通,我发现妈妈的观点,几乎和龙应台的观点如出一辙,通过龙应台写给安德烈的信,我如此深刻的理解了父母的一片苦心。妈妈也向我道了歉,检讨了自己,因为她通过安德烈写给龙应台的回信,进入了我的世界,原谅了我的叛逆。

  我又带着一颗感恩的心,重温了这本《亲爱的安德烈》,也正是这本心灵鸡汤般的家书,让我和妈妈又一次认识了彼此!

  龙先生的《孩子你慢慢来》中的安安才几岁,一个刚开始做母亲的妈妈充满欣喜和好奇的看着儿子的成长,岁月悠悠,可爱的安安已长成亲爱的安德烈,在《亲爱的安德烈》中,母子的书信交流,龙应台对正处于叛逆的青春期孩子的教育给我深刻的启示。

  读了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我有一种找到了知音的感觉,更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的描写,那些在我独到的见解令我耳目一新,书中那个既有**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此书中作者讨论的话题包罗万象,例如对感情世界的迷惑、自我价值的追结、对全球化的看法及讨论,也有读者的回应引申出人省思的议论。不仅动人,而且涤荡人的胸怀啊!

  现实生活中,孩子的教育问题令多少人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压抑?身为教师的我也不知道如何去触动孩子的心灵,《亲爱的安德烈》中母子之间的睿智对话,触及了我的神经。

  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对孩子的尊重和肯定是多么的重要: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非常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老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择服从。难道在*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们随身携带的物件?*人之所以不肯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差异。

  其中最令我感动的篇章是《给河马刷牙》,内容是作者安德烈对他的母亲说:“我觉得我将来的事业一定比不上你和爸爸……,要接受一个事实,那就是,你有一个极其*庸的儿子。”而龙应台回答:“对我而言,最重要的不是你是否有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我要你用功读书,不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能拥有有选择的权利……”“*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己比。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千山万水走到最后,还是“自己”二字。读完这一段,龙应台对要求儿子读书的精辟诠释,带出另一种想法,“用功读书”其实是让自己有更好、更多的选择权。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而不是为了谋生,这才会在心中产生成就感,而成就感会给我们快乐。为了传递这一信息,我也特意让女儿也读一读这本书,特别是对于龙应台关于“读书”的精辟见解,我们母子之间还进行了一次讨论:想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竞争能力,就必须努力学好本领。为了将来的快乐,今天必须用功读书。看来“用功读书”并不是我们*孩子的“专利”,我们崇羡的西方人要用功读书。

  不是每个母亲都能象龙应台这样成功、这样睿智地与孩子交流的。如果你仔细地读这本书,会发现在太多的时候,那位认真的母亲,正在努力与孩子建立一种相互信任。在《亲爱的安德烈》中,龙应台不再有《孩子你慢慢来》中满溢的幸福和满足,更多的是在面对一个叛逆的青春期孩子时,用尽可能不伤及他感情的措辞去限制他的错误举止,用尽可能让他感觉到信任的委婉语言给他的生活和学*带去帮助和指导……所以,在我看来,龙应台的成功,就在她用一颗充满母爱的赤诚之心,坦诚地面对已经成年的孩子渐行渐远的那份不安,走进孩子的生活、心灵和世界,为孩子的成长减少一分迷茫。

  《亲爱的安德烈》一书所包含到的内容可谓包罗万象,大到严肃的人生观、价值观,小到微不足道的生活细节,在三十多封书信中,说实话,里面涉及到政治内容和文化内容让我收获颇多。但更让我感动的龙云台的良苦用心。

  龙先生的《孩子你慢慢来》中的安安才几岁,一个刚开始做母亲的妈妈充满欣喜和好奇的看着儿子的成长,岁月悠悠,可爱的安安已长成亲爱的安德烈,在《亲爱的安德烈》中,母子的书信交流,龙应台对正处于叛逆的青春期孩子的教育给我深刻的启示。

  读了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我有一种找到了知音的感觉,更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关联的描述,那些在我独到的`见解令我耳目一新,书中那个既有**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在此书中作者讨论的话题包罗万象,例如对感情世界的迷惑、自我价值的追结、对全球化的看法及讨论,也有读者的回应引申出人省思的议论。不仅仅动人,而且涤荡人的胸怀啊!

  现实生活中,孩子的教育问题令多少人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压抑?身为教师的我也不知道如何去触动孩子的心灵,《亲爱的安德烈》中母子之间的睿智对话,触及了我的神经。

  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对孩子的尊重和肯定是多么的重要: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十分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老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取服从。难道在*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们随身携带的物件?*人之因此不肯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差异。

  其中最令我感动的篇章是《给河马刷牙》,资料是作者安德烈对他的母亲说:“我觉得我将来的事业必须比不上你和爸爸……,要理解一个事实,那就是,你有一个极其*庸的儿子。”而龙应台回答:“对我而言,最重要的不是你是否有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我要你用功读书,不正因我要你跟别人比,而是正因我期望你将来能拥有有选取的权利……”“*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己比。

  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千山万水走到最后,还是“自己”二字。读完这一段,龙应台对要求儿子读书的精辟诠释,带出另一种想法,“用功读书”其实是让自己有更好、更多的选取权。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而不是为了谋生,这才会在心中产生成就感,而成就感会给我们快乐。

  为了传递这一信息,我也特意让女儿也读一读这本书,个性是对于龙应台关于“读书”的精辟见解,我们母子之间还进行了一次讨论:想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就务必具备必须的竞争潜质,就务必发奋学好本领。为了将来的快乐,这天务必用功读书。看来“用功读书”并不是我们*孩子的“专利”,我们崇羡的西方人要用功读书。

  首先,通过这本书,我感受到了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书中我总能读到安德烈的自由,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似乎从出生开始,我们的人生就已经被计划好了,我们需要好好学*,需要考上一所好大学,于是,老师、学校、家长、社会……身边的所有的环境都充斥着这种思想。这种思想就像空气一样时时刻刻围绕在我们的周围,伴随着我们的成长。但是,相比于安德烈,我们失去的真的很多。安德烈将“性、药、摇滚乐”看做一种隐喻,暗指生命中的种种乐趣。我想安德烈是自由的,他每天都能感受到这种自由乐趣,并且无忧无虑地去享受。生在*,饱尝着东方文化,我们确实不能像西方孩子,像安德烈一样的生活,有他那样的经历。但是我却想说的是,人生苦短,活的洒脱奔放而不留遗憾,才不枉来人间走这一遭。这也是我从这本书中读到的。

  其次,更多的是我在这本书中感受到了两代人之间的隔阂和鸿沟,也感受到了父母了解和认识自己**子女的渴望,更感受到了父母对于子女不离不弃的、贯穿始终的爱。其实在我们身边,包括我在内,有多少人和自己的父母交流甚少,缺乏适当的形式和机会,以至于两代之间形成了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我们会发现,虽然自己以成家,却发现自己越长大越孤单,渐渐的不愿意和父母分享更多的东西,反而身边的`朋友或许比父母更加的了解自己。我们不断的接触更新的事物,渐渐的从父母的世界中远去,偶尔的电话也是例行公事一般的枯燥无味。“最*好吗?”“还好啦。”“钱还够用吗?”“够。”仅此而已。我们都感觉到了这种变化,但是却没有人愿意或者留心是不是应该改变一些。我想,我们的父母养我们长大**,绝对不想看到的是这样的一种结局。

  读这本<亲爱的安德烈>后让我深思,而且指导我如何面对每天在学校遇到的12岁左右的学生。每个学生就是一本书,是作为老师一日就得不断翻阅的书,而且是永远不会重复的书。这些书读得好不好,就看做老师的爱心、智慧及艺术了。好的老师应该是一名好的读者,龙应台告诉我们,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你得从头学起。你得放空自己。那么对我们来说,认识一群性格各异的12岁的人,我们该怎么办呢?在我看来,我们首先得蹲下来,而且得将自己杯子中的水倒掉,只有倒空我们自己,才能有空间去倾听他们的想法。现代传媒迅猛发展,而世界发展日趋多元,很多事物并非只有一个答案。所以不要带着标准答案与学生讨论,因为人人都不喜欢被说服。而且我们要善于抓住机会进行有效沟通。在沟通时,我们应该把80%的时间用于倾听他们的诉说,同时注意不要以权威自居对他们发号施令。我想,只要我们努力去改变,我们和父母、父子、师生之间也会建立起一座通往对方世界的桥梁。雨后的彩虹,就会在桥梁的上空,绽放!

  亲爱的爸妈:

  您们好!

  说实话,信的第一句便把我纠结坏了。我该问好吗?这样的正式,会不会让你们紧张?我该称“您”们吗?这样的尊敬,是不是不符合我们相处的日常?我该称“你”们吗?这样的随意,怕不怕在外人面前“没面子”?唉,三个问句,将自己连细枝末节都要纠结犹豫的天性暴露无遗,也揭示了,我对你们其实没那么了解。(爸妈,我决定用“你们”,这是我真实的声音)

  爸妈,你们知道龙应台和安德烈吗?知道他们间有书信往来吗?绝对不知道!不用问了!我们间的谈话,仅限于衣食住行,尤其以“饿冷渴”为最。我们几乎不谈政治、历史、文化的东西,这些东西,与爸爸有关、与妈妈有关、与我有关;但是,与爸、妈和我,无关。嗄?什么意思?天晓得!

  当然,我们会一起吃饭、看新闻、越来越少的逛街散步,你们也会问起我的工作、关心我的身体以及未来的打算等等,但都被我三言两语“打发”,或者**话题。机智如我,尴尬如我们。我知道,我们都潜藏着对彼此的爱意,但要说出、表达出,总觉得难以适从,叫人好生羞涩。典型的*式父母和*式儿女。

  爸爸妈妈,为加深了解,让我来采访一下你们:

  问题一:爸妈,你们年轻时有过梦想吗?是什么呢?如今已经年过半百,梦想实现了吗?

  问题二:你们过往这几十年,最骄傲的事是什么?最委屈的事是什么?

  问题三:你们都不曾读过大学,感到可惜吗?

  问题四:如果有一次乘坐“时光机”的机会,你们最想到哪个时间点?是过去,还是未来?抑或,你们缺乏这样的想象力?

  问题五:我的外公外婆、爷爷奶奶,是你们儿时的第一个偶像吗?你们觉得,你们是我儿时的偶像吗?你们有偶像吗?任何领域都好。

  问题六:你们的女儿,也就是我,令你们自豪吗?叫你们难过吗?自豪与难过,孰轻孰重?你们对我的期许是什么?往昔二十多年,我达到过吗?

  问题七:你们最好的朋友是谁?保持联系吗?你们如果聚在一起,会聊什么?

  问题八:爸妈,你们因为什么而结婚?

  问题九:爸妈,你们*常交流,除了儿女子孙,还有什么?

  问题十:爸妈,喜欢网上购物吗?

  问题十一:如果你们去旅行,会去哪里?

  问题十二:对于未来,你们向往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半生浮沉的你们,现今又恐惧什么?

  ……

  爸爸妈妈,我对你们有许多好奇的问题,希望你们能回答,又担忧你们看到,勾起唏嘘和伤怀。

  唉,郑板桥至理名言:难得糊涂!别回答了,距离才产生美,就继续糊里糊涂生活吧!

  不孝女

  敬上

  人与人之间,有语言,但是没有交流。这句话真是让我感触很深。龙应台是一名作家,但更是一名苦口婆心的普通母亲,她以最朴实无华的言语打动儿子安德烈的内心深处,用温柔的口吻。坚定的语气,诉说*籍的妈妈为什么会这么想,这么做,不为说服,只是要诚实表达心中感受。

  于丹〈论语〉心得里面有这样一段论述:"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看了这本书,我看到了他们之间如此坦诚的交流。他们母子以书信的方式进入了对方的生活、心灵和世界。这是一种很好的寻求母子沟通的方式,同时反映了当代青年与母亲之间的代沟,不同年代的教育和经历反映出来了不同的理念。

  读后不由我想起来我与学生的沟通,在学生的教育中,交流和理解是沟通的关键,一味强求命令式的教育必然失败,对于成长中特别是逆反期的学生如何因循诱导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老师的压力,家长的攀比,就业的压力,我也曾经为学生饱受煎熬与不安,在面对面交流产生抵触情绪时也采用过书信的交流,但效果甚微。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只有用自己的行为来感化孩子,没有特权让学生听自己的,让学生按自己的模式去生活和思考, "成长只是在独立与放手之间" 。

  与学生个体的课外交流的内容包括学*、生活以及今后的工作等方方面面,无论是书本上有的还是没有的,无论是学科知识还是其它方面的,无论是答疑还是教师的有意引导,一般有较强的针对性、目的性和现实性,都能为学生的素质提高与能力的发展服务。我们的教育目的就是要发展学生的专业能力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协调地融人到社会群体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学生总是很敏感的,教师渗透在交流中的真心与关爱,会很容易被感受得到,并对其内心产生震撼:既然教师在课外都那么关心、爱护与帮助自己,没有理由把教师拒之于心灵的门外。学生认同了教师,就会乐意接受教师的教导,亲其师,信其道。"现在一些学生厌学、偏学,不服管教,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无论是何种原因,良好的师生关系、适当的师生交流,都可以有效改变学生的不良情绪,把他们引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来。

  教师的人格魅力及待人处世的良好*惯,会自然而然地影响着学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使学生终身受益。在历届毕业生的就业跟踪中发现,那些善于交流、善于鼓励又具有爱心 、责任心的教师,其教出的学生较受社会的欢迎, 所取得的成就也相对较高。其实,国外大量的实践与研究早已表明,学生和教师的关系,影响着学生多方面的行为表现,对健全学生人格、培养他们对社会适应能力产生深远的影响。

  此外,随着交流量的增大,交流的'面也自然会扩大,涉及到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更贴*生活、贴*现实,有助于遏制"高分低能"的现象。

  有人曾疑惑,成长真的只是在在独立与放手之间吗?让我们尝试着缩短心与心的距离,让我们师生靠得*些,再*些。

  《傅雷家书》是父子书信集,而本书则是一本母子书信集,母亲也是作家,是*的母亲和其德国的儿子教育理念碰撞录。

  母亲是台湾作家龙应台,儿子安德烈则是一个德国青年,母亲带着八分的认真与二分的知性怀疑,儿子存着二分黑色幽默,三分玩世不恭和五分真诚。我本是抱着不情愿去看这本书,当看到1/4时,忽然间我有一种找到了知音的感觉,更有一种彻悟,书中对孩子与父母的描写,那种无比新奇而又见解独到的教育方式,让我耳目一新。


《亲爱的安德烈》优秀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3)

——优选《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3篇

  《亲爱的安德烈》细细品读此书,发觉其少了一分《傳雷家书》的严肃,多了一分眷恋,多了一抹亲情。这样的书,令人爱不释手。年龄、国藉、环境、文化背景,这一道道难越的障碍下,却是三年的海上旗语,却是36封书信散文,却是理性与感性的碰撞,却是东西文化的差异的体现。

  他们在自由散漫的气氛里讨论着城乡差距,讨论着欧洲与*的人人思维与集体思维,讨论着种族认同及归属,讨论着理性的香港是否有文化。可以他在她面前抽烟,可以在她对面述说恋爱与学校的苦恼,可以忘记这令人厌烦的辈份关系,进行一次次的心与心的交流。

  亲情之爱,人生之爱,能拥有一位可以倾听你的心声的母亲,足矣。安德列是何其幸运,有一个努力进入他世界的母亲,能在二十几岁的年纪体会亲情与人生的大爱。

  这是许多人一生都不会有的,他们不知连结的重要性,只能例行公事般的交往,只能在电话里进行那寥寥无几的问候,只能用那与生俱来的本能去爱对方,去爱一个你并不认识,只是在一个屋檐下相处了十多年的一个陌路人。这样的爱,是我们期待的吗?

  作为轻狂桀骜的零零后,我们用最新的手机,穿最潮的衣服,听最燃的音乐,自以为早已站在世界的最高点,自以为这是属于我们的时代,飘飘然的我们想飞上天与太阳肩并肩,却忘了是谁一直在拼尽全力将我们顶到如今的高度,获得当下的一切。

  亲情之爱,人生之爱,我们与父母永远都有连结,自呱呱落地时,脐带便是那有形的丝线,将弱小的我们与父母相连;如今,我们长大**,却对父母的落后嗤之以鼻。再深的代沟也可以消除!龙应台与安德列相隔那么远都能重新相拥,只是相隔几十年的我们很快便能连结。去打一通两分钟的电话,去发一条“我爱你”的短信,去录一个有着我们笑脸的视频,去那冻结在长年累月的沉默里的隐忍内敛的爱。亲情之爱,人生之爱,我们也能在最初的大碰撞和冲击中探索到令人怀念的亲情,能重新握住那宽厚的大手,令人心安,能重新依偎在她的怀里,能吃着她做的小菜,像小时候那样,拉着她不断地叫着:“妈咪,我爱你!”

  在这36封书信里,龙应台认识了人生第一个十八岁的人,而安德列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在这36封信中,有那娓娓道来时的鞭辟入里的精妙绝伦,有思考,有感动,有震撼,有探讨。

  亲情之爱,人生之爱。有你在我身旁,听我讲着那鸡毛蒜皮的小事。一生足矣。

  《亲爱的安德烈》是著名作家龙应台和儿子安德烈用三年时间互通书信的结集。36封家书呈现了母子两代人心灵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对个体思想意识的影响。在信中,安德烈“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认真”;龙应台“有八分认真,二分知性怀疑”。安德烈对龙应台“嘲笑有加”;龙应台对安德烈“认真研究”。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就是眼看着这个自己深爱的`孩子越走越远,而且他的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有时候父母总是不计代价的付出,孩子走远了,又觉得无限荒凉和凄然。其实每个人都知道,在我们的心里,没有人能取代父母的位置,他们对我们的付出,对我们的爱,我们其实全都牢牢的记在了心里。我们也愿意用最大的爱去回报,只是,请允许我用自己的方式。我愿意把我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拿来让我的妈妈过上相对充裕的生活,去享受自己想要的精神或物质,这样我会得到一种莫大的快乐和满足;但我不愿意听她唠叨一分钟,我觉得这不是不爱,只是因为我们不是能在语言交流上取得愉悦的人。如果说她在说,我在听,我不违心的告诉你,那仅仅是出于礼貌和孝敬。

  当然,我觉得龙应台和安德烈,也有些其他的原因。

  比如说,龙应台从政。我是有点很难理解一个母亲和儿子的书信谈论的都是国家大事,世界,国家,民族,公*,自由,正义,很像是政治家们在探讨议论人类的发展,时局的走向;这跟我看《傅雷家书》的感觉不太一样。我想对龙应台来说这可能是职业*惯思维定势,但对安德烈来说,他只是个人主义的自由惯了的年轻人,有几分热情,几分牵强,就很难说清了。

  比如说,也有安德烈的原因。父母都是有成就的名人,而且长时间不在身边,从小过着优裕的生活,十几岁周游了半个世界。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孩子是独立、自由、无忧而任性的人。他会放纵自己沉迷于自己的喜好,比如说朋友、音乐、足球、啤酒,而不愿意拿一点点时间来敷衍任何人。

  我不知道通过这样的方式,他们是否达到了最终的目的,消除了心灵上的隔离;还是只是一个母亲一次有些痴心有些偏执的努力,其实在我的心里,我觉得可能没有。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作者龙应台用她优美的语言向我们描述了父母的无奈和辛酸,还有和孩子之间的沟通交流的方式,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她给她儿子安德烈的第一封信“十八岁那一年”。

  因为这一封信让我看到了一个想深入孩子内心,想真正了解孩子,想打开那扇神秘的、无形的大门的母亲。而那时虽然我们懂得了孝敬父母,却也还是远远不够的,不是吗?从这封信中间我看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被母亲爱着的孩子是幸福的,我们也都和安德烈有过相似的经历和感触,比如:父母的关心,可能被不懂事的我们嫌弃,被我们当做唠叨,不想去听。

  当我看完这本书,我看到安德烈的变化,他从无奈的跟妈妈说几句,就觉得没什么话可以跟妈妈说,还觉得很厌烦,到最后主动的想跟他妈妈多说话,多交流。想想现实中的我,虽然懂得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但是行动上却做不到对父母的关心。

  通过这本书我也知道了自己应该理解父母的苦心,好好学*,不让父母担心和烦心。


《亲爱的安德烈》优秀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4)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6篇

  我有开明的父母,生活,学*,社会,国家,世界,我们之间无话不谈。有的时候亲密无间,不像是*传统的子女父母之间的关系。倒更像是朋友。但是如今的朋友关系也是有代价的。他们从未干涉过我,但在对保送、高考与否;选择哪所大学这件事情上,他们完全把我的意愿否定,将我的梦想束之高阁,让我面对现实。然而在我进入大学之后,我才真正体会到和梦想背离的痛苦的现实。如今的我仍然奔着梦想前进,并且因为大学父母为我做的选择,让我的追梦之路更加曲折,漫长。看到现在的我,我的父母应该是有遗憾和愧疚吧。所以现在他们对我的选择并不一味干涉。他们只要我对现实有清醒认识,对未来有明确规划,并且按部就班一步一个脚印。我父母的转变,是以我的妥协和痛苦为代价的。我有过埋怨。然而在看了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之后,我才明白其实大多数父母都会有这样一个对孩子不信任,想让自己的意志凌驾于孩子之上的阶段。而这样强权的方式,可能会打击孩子的自信,放缓孩子成长的速度,甚至让孩子处于痛苦之中。

  “认为自己年长,吃的盐比孩子吃的米都多,走的桥比孩子走的路都多”的心态不只是父母专有的。身为老师的我们,可能也会不经意间陷入这样的思想状态。我们常常跟孩子讲应该怎么怎么做。然后用我们亲身的经验当例子说服他们,期待把他们引导我们认为的'正道上来。但是孩子听的时候就算觉得万般正确,听了之后仍然走自己的老路子。

  我有一个要参加保送考的孩子。各方面能力都听不错,就是做听力的时候没有读题目、预测问题的*惯,导致听力完成情况和她实际能力很是不符。我不知道讲了多少次:“一定要拿到听力题目之后,审选项。再通过选项对问题进行预测,这样听的时候才有指向性。即便是听力一开始就开始做笔记,效果仍然是不好的。这是考听力不是考速记,并且我们没办法把每一个字都记下来.”这样的话,讲到我自己都觉得自己都快成祥林嫂了。这孩子*惯还是没改。

  首先我要说,这对母子的关系可够铁的。“亲爱的安德烈”“亲爱的MM”,哦,天哪!也许他们老外写信在名称前都必须写个“亲爱的”,总之在十年以内,我和妈妈还不会出现这种称呼。

  安德烈和我还是有些共同点的,我承认,我比他年轻一点,他比我帅很多。然后,我们都拥有一种令人懊恼的东西————过盛的母爱!就像她搞不懂在十六岁时,他妈上厕所前还要问他要不要也去上一下厕所一样。我也搞不懂为什么,再过一个月就要满十三岁的我,每次过马路妈妈还要强制性拉我的手,所以使尽全力把手抽出我妈的手掌心成为了每次过马路的必修课。

  我并不贪心,说真的我妈要是有龙应台大妈的一半就很好,因为她已经认识到了给予孩子自由的空间,而我娘却把我完全当作幼儿园小朋友来照顾。

  看了他们母子三十多封信,我感觉那不像是母子通信,而是两位老友在闲谈,又是表达政治立场又是闲扯时尚。龙大妈倒也强大,脏话脏字都敢往上放!尽管这种母子关系比起那种“儿啊!注意身体!”“娘啊!您辛苦了!”之类的要怪许多,但就我而言,我更向往前者,原因很明显,那更适合当代少年,不是吗?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主要是作者龙应台和她的儿子安德烈之间的36封书信,母子俩分隔两地,一个在台湾,一个在德国。文化的差异、时空距离使得他们的关系变得日益陌生。母亲渴望关心孩子,了解孩子,但孩子长大了,作为一个成年人,开始有自己的见解与思考,使得母子间隔阂越来越大,她不晓得该如何掌握住她与儿子之间的联系。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她邀请儿子安德烈以通信方式与她合写一个专栏,通信内容涉及两人对历史的看法,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对社会的思考等一系列反映两代人、不同地区的人不同的思维方式,读来耐人寻味。

  其中最令我感动的篇章是《给河马刷牙》,内容是安德烈对他的母亲说:“我几乎可以确定我不太可能有爸爸的成就,更不可能有你的成就。我可能会变成一个很普通的人,有很普通的学历,很普通的职业,不太有钱,也没有名。一个最最*庸的人。”而龙应台回答:“对我最重要的,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当我们所有做父母的看着自己的孩子逐渐的长大**,心中都是由衷的高兴的,但说真的对他们的忧虑也是在慢慢增加的,因为他们进入青春期后会变得非常的自尊、敏感和叛逆,对父母语重心长的建议和忠告表现出强烈的反感和不以为然,这些都会让父母感到担忧和痛苦,不可否认,年代不同了,条件不同了,社会价值观变化了,两代人之间的代沟是客观存在的,青春期出现的叛逆性也是正常的。多么希望我们做父母的都能静下心来好好地读一读这本《亲爱的安德烈》,看看安德烈快乐的生活,学学龙应台那样贴心的母亲,面对一个叛逆的青春期孩子时,用尽可能不伤及他感情的措辞去限制他的错误举止,用尽可能让他感觉到信任的委婉语言给他的生活和学*带去帮助和指导

  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对孩子的尊重和肯定是多么的重要。

  周末,闲暇之余,我看起了很久之前的买的亲爱的安德烈,之所以会买这本书,还是因为好奇,没想到,当我翻开亲爱的安德烈后,我就被这本书吸引了。

  “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

  这句话印在《亲爱的安德烈》的封面上,也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时,觉得非常奇怪:一个儿子对自己的母亲说这样的话,难道不怕她伤心么?后来我才明白,安德烈不过是想拥有一个成年人应当拥有的自由,只是他的言语比较直率罢了。东西方文化对自由、独立的理解的巨大差异使成长在德国的安德烈对自己的*母亲有着诸多不满和疑惑。

  那自由又是什么呢?难道就是书中提到的“性、药、摇滚乐”?绝对不是。如果整天沉浸在那样的“自由”中,只会使人不断地堕落。所以安德烈也说,“性、药、摇滚乐”只是一种隐喻,暗指生命中的种种乐趣。我想安德烈所想要的自由,应该就是每天都能感受到这种乐趣,并且无忧无虑地去享受。

  是啊,谁不想拥有自由,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青少年,在即将成年的时候,在似懂非懂之际。但是又有多少人在得到自由后能很好地管理好自己的?我觉得应该不多吧。毕竟自控能力可是一项极其高深的技能。所以也才会有那么多人觉得自己拥有的自由是父母的施舍。可是反过来想想,当我们成为家长后,我们会不管自己的孩子,给他们100%的自由吗?有责任心的人一定会说“NO”的吧。

  就我个人来说,我对自己所拥有的自由还是很满意的。因为我觉得随着我的成长,我拥有的自由也在不断增多。比如我上小学的时候,爸妈总是要限制我看电视的时间,因此在那时我是不敢随便碰电视遥控器的。当我上了初中后,爸妈对我在看电视方面就很少管了,因为我已经能合理安排看电视的时间了。又比如前不久爸妈才给我买了第一个手机,他们也是认为我有能力控制自己,才放心地这样做的。在我有了手机后,他们也从来不过问我用手机的情况,我对此也很满意。所以我觉得自由虽然像安德烈说的那样是天生的权利,但是需要父母好好控制。我认为父母就应该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孩子适当的自由,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渐渐放宽管理。而不是什么都把孩子管得很死,成年后放任不管。

  在我看来,安德烈真的是一个很幸运的人。从书中我总能读到安德烈的自由,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我总是在想,要是我也能有他这般的生活,我一定会非常满足的。可是我却又从书中读到了许多安德烈对母亲龙应台的不满,不满母亲的多管闲事,不满母亲的“无知”。我觉得安德烈似乎对自由的要求过高了一些,或许也没有,只不过又是东西方的文化差异?

  自由其实有很多种,但我觉得最复杂的自由,就是父母给予孩子的自由。这自由是父母想给却又不想给的,也是孩子最想得到的。父母在给予孩子自由时,总是附带着许许多多、这样那样的情感。虽然我身边大部分朋友的家长都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渐渐放宽管理的,但也有少数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给予很多自由,等孩子长大后反而管得很死,真是令人费解。

  我希望推介这本亲爱的安德烈给每个人读一读,一定会受益匪浅的。

  我们原来也可能在他十八岁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样各自荡开,从此天涯淡泊,但是我们做了不同的尝试——我努力了,他也回报以同等的努力。我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他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日后的人生旅程,当然还是要飘萍离散——人生哪里有恒长的厮守?但是三年的海上旗语,如星辰凝望,如月色满怀,我还奢求什么呢?

  ——龙应台《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

  《亲爱的安德烈》是龙应台女士和他的儿子安德烈依靠书信体共同完成的两代人的对话:东方文明与西方价值观的'碰撞;成年母亲和80后儿子的思维分歧;还有便是一个普通母亲对于分开多年的孩子的内心关照。如果安德烈的母亲不是龙应台,而是一个普通的大学教授,或许这些靠电缆计算机才得以实现的沟通交流不会产生这么广大的影响;如果这对母子之间不是中间隔着三十年,并且隔着东西文化,或许这些交流就不会有如此深远的意义;如果这些多年来的书信没有集结成册对外销售,或许那会是*文坛的一笔损失和*社会的莫大遗憾。

  这是一个五十岁的母亲和十八岁的儿子之间的对话,是一个“自以为成熟理性”的人和“被认为年少轻狂”的人的对话。

  一、爱与不爱

  “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可以不必了。”

  老师对学生似乎也永远有一种这样的以爱作借口的不爱,比如说我们常听常说的“这是为你好”,因此而不沟通不解释的种种,并没有把学生当成能思考,有主见的人。

  《傅雷家书》是父子书信集,而本书则是一本母子书信集,母亲也是作家,是*的母亲和其德国的儿子教育理念碰撞录。

  母亲是台湾作家龙应台,儿子安德烈则是一个德国青年,母亲带着八分的认真与二分的知性怀疑,儿子存着二分黑色幽默,三分玩世不恭和五分真诚。我本是抱着不情愿去看这本书,当看到1/4时,忽然间我有一种找到了知音的感觉,更有一种彻悟,书中对孩子与父母的描写,那种无比新奇而又见解独到的教育方式,让我耳目一新。

  书中的安德烈对生活充满乐趣,几乎天天听歌、开派对、旅行等等这些我们*孩子想也不敢想的生活方式。再来看看我们的一天,早晨早早起床、没完没了的课内与课外作业等等。另一方面,小安每次遇到了挫折,妈妈来安慰他,成功时,亲朋好友都为他送去衷心祝贺;但我们取得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甚至与家长的期望还相差许多,这就是东西方教育的差距。

  这本书中随处可见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安德烈是土生土长的德国青年,除了出生在台湾,其他方面已经很难同*扯上关系。在这样一个德国青年的眼里,台湾是这样的:“我不关心台湾的过去,不关心淡水河的鱼虾是如何灭绝的,不关心在一个不民主的地区人们如何为争取民主而努力,我也不关心德国的未来将走向何方,我自己又将以什么为以后生活的凭依,我只关心自己每天是不是开心,是不是活得有想法有创意。”我想这样的孩子如果活在*,不用问一定会被父母一通斥责然后令其痛改前非。如果他是一个普通的孩子也就算了,但是这就是龙应台的儿子?台北文化局局长、国际知名教授的儿子?我原以为龙应台会像*常家长那样对待自己的孩子,但她却说:“他是一个自由的人,是我生命中相遇的‘另一个人’,我无权强令他做什么,只能和他朋友似的交谈。”这种话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我们的父母的口中说出。我觉得安德烈妈妈的语气不像总统也像首相了,竟然这样和自己的母亲说话,而龙应台只是倾听,只是思考,与自己的孩子如朋友一般交流,他们这种火星撞地球的交流让我再一次地感到震撼。

  从书中,我看到了另一种教育方式,另一种教育理念。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同时也作为一个有同样年龄儿子的母亲,书中可借鉴之处太多了。我们对孩子的管教实在太多了,以我们所谓的经验为孩子制定了太多的条条框框,还美其名曰为了孩子好。我们的教育其实就是一条流水线,出来的是“一模一样的产品”,而不是不拘一格的人才。孩子们的创意给我们教没有了,许多的问题只有对和错,是和不是这两种答案。这本书,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去认真地读,去认真地思考。它比《傅雷家书》还有更现实的教育意义。


《亲爱的安德烈》优秀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5)

——教师《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菁华3篇)

  人与人之间,有语言,但是没有交流。这句话真是让我感触很深。龙应台是一名作家,但更是一名苦口婆心的普通母亲,她以最朴实无华的言语打动儿子安德烈的内心深处,用温柔的口吻。坚定的语气,诉说*籍的妈妈为什么会这么想,这么做,不为说服,只是要诚实表达心中感受。

  于丹〈论语〉心得里面有这样一段论述:"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看了这本书,我看到了他们之间如此坦诚的交流。他们母子以书信的方式进入了对方的生活、心灵和世界。这是一种很好的寻求母子沟通的方式,同时反映了当代青年与母亲之间的代沟,不同年代的教育和经历反映出来了不同的理念。

  读后不由我想起来我与学生的沟通,在学生的教育中,交流和理解是沟通的关键,一味强求命令式的教育必然失败,对于成长中特别是逆反期的学生如何因循诱导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老师的压力,家长的攀比,就业的压力,我也曾经为学生饱受煎熬与不安,在面对面交流产生抵触情绪时也采用过书信的交流,但效果甚微。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只有用自己的行为来感化孩子,没有特权让学生听自己的,让学生按自己的模式去生活和思考, "成长只是在独立与放手之间" 。

  与学生个体的课外交流的内容包括学*、生活以及今后的工作等方方面面,无论是书本上有的还是没有的,无论是学科知识还是其它方面的,无论是答疑还是教师的有意引导,一般有较强的针对性、目的性和现实性,都能为学生的素质提高与能力的发展服务。我们的教育目的就是要发展学生的专业能力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协调地融人到社会群体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学生总是很敏感的,教师渗透在交流中的真心与关爱,会很容易被感受得到,并对其内心产生震撼:既然教师在课外都那么关心、爱护与帮助自己,没有理由把教师拒之于心灵的门外。学生认同了教师,就会乐意接受教师的教导,亲其师,信其道。"现在一些学生厌学、偏学,不服管教,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无论是何种原因,良好的师生关系、适当的师生交流,都可以有效改变学生的不良情绪,把他们引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来。

  教师的人格魅力及待人处世的良好*惯,会自然而然地影响着学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使学生终身受益。在历届毕业生的就业跟踪中发现,那些善于交流、善于鼓励又具有爱心 、责任心的教师,其教出的学生较受社会的欢迎, 所取得的成就也相对较高。其实,国外大量的实践与研究早已表明,学生和教师的关系,影响着学生多方面的行为表现,对健全学生人格、培养他们对社会适应能力产生深远的影响。

  此外,随着交流量的增大,交流的面也自然会扩大,涉及到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更贴*生活、贴*现实,有助于遏制"高分低能"的现象。

  有人曾疑惑,成长真的只是在在独立与放手之间吗?让我们尝试着缩短心与心的距离,让我们师生靠得*些,再*些。

  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地对着背影既欢喜,又悲伤,想要追回拥抱却不敢声张的人。

  ——题记

  一位母亲,看着子女发表“独立宣言”,问那些常人不愿提起的问题,是什么感受?一位母亲,只能在后头张望子女的越来越小的背影,揣摩那地*线有多远,是什么感受?一位母亲,望着子女的坚实的身躯想要拥抱却不敢声张,是什么感受?

  读《亲爱的安德烈》,我想,我知道了!

  这是一位名为龙应台的母亲和她的十八岁儿子的故事……

  有这样一次,安德烈问他的母亲“怎么面对‘老’?”“会希望我记住你吗?”这两句话给我的触动是深刻的。人会老去吗?我问自己,答案想必已经知道,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的我看到这个问题有些愣,很可怕吧。我惊讶于安德烈的问题,但更惊讶于龙应台的回答:“老”就是放在药盒里那色彩缤纷的药片;“老”就是上楼到一半忘了自己是要上还是要下;“老”就是不说话时发出像咖啡机煮滚喷气的声音;“老”就是饿了吃不下累了睡不着,坐下去站不起来,记得的都已不存在,存在的都已不记得……

  书中的安德烈已经长大了,成年了,可是龙应台这位母亲对他的爱却没有变,只不过换了一种方式,她开始学着认识名为十八岁的儿子,书中里提到人生就像旅行,前半部分是*原,和朋友嬉戏打闹父母的陪伴下慢慢长大,后半部分是荆棘,需要一个人小心前行,在安德烈路途前半部分有龙应台的陪伴,但是以需要她耐心的等待,把焦急藏在身后,在后面不停地张望着安德烈,那越来越远的,越来越小的背影,揣摩着那地*线有多远?怎么一下子就看不见了?看到那坚实的身躯不畏艰险的在前,想要拥抱他,却不敢声张。

  进入高中的我应该也将踏入人生路途中的荆棘地了吧,该脱离父母的怀抱,奔向这缭乱的世界,尽管这样,我也是不会忘记的是谁在跋涉中给予我一*休息之地,爱和希望。使我们充满勇气和力量,让心中永存着热度和光,不去畏惧前方的荆棘。更不会忘记在走远之后,回头抱一抱那在后头张望着,想去拥抱却不敢声张的你们……

  当合上《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时,我总有种想再读一遍的想法。《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是一人为人母的中年女人和她已成年的儿子通了3年的36封信。通信的时间,总让我感慨。

  “我要认识这个十八岁的人”。这是龙应台与她的儿子安德烈写信的初衷。而一开始,安德烈,这个完全不想与母亲交谈的人,完全是为了赚稿费,才写信的。因此,他们俩就抱着不同的心态通信着。即使安德烈不是真正想写信,但龙应台却想走进儿子的内心,想让安德烈与自己的关系得到缓解,想认真研究自己的儿子。然而,母亲细腻的言语,也让安德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安德烈到最后,通信的目地仅仅是为了与母亲交谈。当然,他们彼此认识了对方。

  龙应台有的地方,让我感触很深,面对着自己儿子的不耐烦、不想说,她并没有以逼迫的方式去做。即使自己的几行文字只能换来儿子的三言两语,但她仍旧字字引导,希望安德烈能多说一点。她只是想了解自己的儿子。这是何等伟大的母爱啊。

  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他们为了我们付出了很多。自己就算日日夜夜汗流浃背,操心不已,但为了孩子,又有何怨言?如何孝敬父母,使他们舒心,我们都知道。端一杯茶,捶一下背,说一句话,等等。但是,在*时的生活中,又有谁能时刻想到这些,并经常去做。而父母对我们的关心,我们却会把它当做唠叨,当做耳旁风,不去理会,有时还嫌烦,与父母顶嘴。我们长大了,只顾着与朋友玩,只顾着去享受自己的美好时光,却总是遗忘了抚养我们长大,为我们担心的父母,他们正在渐渐老去,一日不如一日。我们能给予父母最好的回报,就是像儿时一样,常陪陪他们,多在他们身边,与他们聊聊天。

  想到这儿,我不禁为自己有时因心情不舒畅,而惹父母生气,让他们伤心的事感到羞愧。从此以往,我将时刻控制好自己的`心情,多体谅父母的难处,理解父母的用心,并多多地去帮他们做些我力所能及的事情,争取不让父母担心。

  《亲爱的安德烈》中,让我看到了母爱的呈现。父母的地方,就是家,一个不论你身在何处,却长伴与你的家。父母,多伟大。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