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人生边上》读后感 (菁华5篇)

首页 / 读后感 / | 2022-10-03 00:00:00 读后感,人生

《写在人生边上》读后感1

  《人为什么活着》,一本稻盛和夫探析经营哲学的书,却渗透了很多人生哲学。其实也是在之后才明白,或许这本书,它本来就应取名为《人就应怎样活着》。

  人为什么活着?就应怎样活着?其实在某些方面,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是能够互通的,虽然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法准确地面面俱到地回答。但看完这本书,至少有一个原先就有的观点被再次巩固和强化,那就是:勤奋努力地工作,用乐观用心、与人为善的心态好好活着。

  首先一点,勤奋。按稻盛和夫书中的定义来说:劳动的.目的不应仅取得粮食、免于饥饿,也是为了锻炼人类的心智,如果每个人都勤奋努力,就能够培养出完美的心智,让人变得更完美。

  我认同这个观点,我们都不完美,但都能够努力让自我更完美,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想,努力劳动在给我们带来物质回报的同时,确实带来了精神上的收获,虽然在劳动的过程中,我们不免抱怨、烦恼,情绪郁闷,但当事情过去后再回头看,或许这其实也是一个修炼心智的过程,正是因为有好多好多这样的抱怨和烦恼,我们才逐渐变得成熟,变得稳重,变得能独当一面了。

  当然,努力工作的过程中,我们也该持续用心乐观的心态,与人为善。稻盛和夫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要持续谦虚真诚的态度,尽量少掺杂个人主观意识,秉承他人之心看待所处的局面。

  拿我们的工作来说,总有人抱怨广告占用了太多版面,也听人说谁踩了谁的线,是谁在本该截稿的时候还没拿出稿子来,或者是谁不管稿件资料如何就只管把自我的稿子放在头条位置……这样的状况我们几乎天天碰见,摩擦也不少见。但如果在摩擦发生之前,我们能够尝试着将心比心,或是设身处地,有些摩擦和争议说不定就能避免。

  正如稻盛和夫所说,当一个人低落的情绪也会对一个人的健康造成很大的损害,乐观地看待每一件事情,不论结局如何,最起码我们赢得了经验和持续乐观的心态,因而心怀感恩、欣然理解这个考验。换句话来说,事已如此,生气并无用处,又何必拿别人的错惩罚自我?所以,还不如一笑而过。

  或许,我们能够学*作者避免烦恼的一些方法:

  1、如果有时间去烦恼,就比别人更加努力地工作;

  2、持续谦虚绝不骄傲;

  3、每一天自我反省,反省并不是意味着每一天烦恼一下;

  4、以知足、感恩之心而活;

  5、秉持利他之心而活。

  让我们以此共勉。

《写在人生边上》读后感2

  《写在人生边上》是钱钟书先生的散文集,共收入《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论文人》《读伊索寓言》《释文盲》等十篇作品。看到这些题目就打动了我的心,我自己何尝不是站在了人生的边上,自己心里的阴霾不能释怀,生活永远无法活的轻松自由,为了解开心中的谜团我就迫不及待地读起来。

  捧读此书心中无限感慨,在人生边上看人生的钱钟书,把人生看得更真切、更清晰,给人的感觉----风趣、幽默、又富有哲理。

  《写在人生边上》众多内容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论快乐》。钱先生的观点透彻、达观,让我明白快乐的本质。“永远快乐”是我们常挂在嘴边的愿望,但在先生眼中,这四个字是渺茫得不能实现,荒谬的不能成立的,就好像说“四方的圆形,静止的动作”同样自相矛盾。

  快乐在人生里,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更像跑狗场里引诱狗赛跑的电兔子,我们往往为短暂的快乐,要忍受许多痛苦,甚至用一生的时间来盼望和等待。

  我们希望它来,希望它留,希望它再来----这三句话概括了整个人类努力的历史。

  人类文明的进步发现了快乐是由精神来决定的,精神上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在我们当今时代,物质生活基本得到了满足,甚至有些人可以说是吃穿不愁,还有大把的钱可以挥霍,但他们就真的快乐吗?

  物质上不够富裕的人,却往往能够从普通的小事中体会到精神上的快乐。真正的快乐是内在的,它只有在人类的心灵里才能发现。我认为,钱钟书先生还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地对,那就是“人生虽不快乐,但仍能乐观”。

  每个人的生活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但我们可以选择乐观地面对生活,对生活采取积极的态度,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去寻找快乐,去享受快乐----即使快乐是转瞬即逝的,乐观地过一生人便会变得豁达,一切也会变得相对合理与美好;悲观地看世界,人生的苦痛就会变得越来越长,一切令人所厌恶的东西就会被放大。即使人生注定是不快乐的,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凭借自己的智慧乐观地过一生。

  书中许多章节像《说笑》《吃饭》《窗》《谈教训》我都反复阅读。特别是“写在人生边上”的注释填补了我许多时间上和心灵上的空白。我能从文中细品出很多生活的哲理,给了我众多的人生启示。特别是钱先生的观点是“人生虽不快乐,但仍能乐观”。

  所以我不得不说,钱钟书先生的《写在人生边上》真是在人生边上看人生!

《写在人生边上》读后感3

  《写在人生的边上》读后感在我真实的经历过无情的生死离别之后,真实的经历过冷酷的切肤之痛之后,我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奈。人的生命真的好脆弱,有如弱柳扶风般不堪一击!我曾经因为弟弟的离开,而头脑一片混乱,心里总被凄苦与迷惘困扰。这时候,朋友寄来一本书,钱钟书先生的《写在人生的边上》。

  第一篇文章尚未读罢,就被钱老先生犀利而幽默的文笔所折服。书不厚,读完却酣畅淋漓,很难想象这是一部出于四十年代的作品,跨越了七十年依旧耐人寻味。

  在他的文字里,我看到了自己。藏在文章里的棍子,突然的当头一棒,让自己清醒了许多。

  弟弟用生命的代价告诉我,我们的生命不是属于自己的。我含着泪,默默地告诉自己,为了爱着我的所有人,我要勇敢快乐地活着。

  人生就是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路途上会有很多站,很难有人可以至始至终陪着走完。当陪着你的人要下车时,即使不舍,也该心存感激,然后挥手道别。人和人之间就如过客一样,错过了,就擦肩而过了。过来了,就重新邂逅了。来来往往,缘缘分分,一路上有了得与失,就有了欢笑和痛苦。这里不是永远的失意和沉闷,还应该是坚强,乐观,勇敢,自信。人生真的很短,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短暂的人生而放弃对生命的追求。

  我始终不会或是真的没有这个能力去细细的评价一本书,去拆开来赏析。不过,钱老先生深厚幽默的文字功底和旁征博引横跨古今中外各种文章的深刻阅历,都是你不得不潜心读完它的理由。钱老先生就是一个富有

  幽默感的人。读他的文章,就犹如是他自己在我们面前娓娓道来,我们会在他睿智的文字里和他一起会心一笑,而不是哗众取宠。

  文字是亘古不变的东西,它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过气。钱老先生的文章就是如此。时过七十年,其中的幽默和深意一点不减,适用在了每一个时代的每一个阶层。

  看到钱老先生这一本大书,满满的一生和各色的批注,虽然这只是他人生这本大书边上的一瞥,却足见这一生是怎样的一生。

  写在人生的边上,写完这一生,回头,我们会是一本什么样的书?闭上眼睛,我对自己说,人生需要的是微笑和乐观!要微笑乐观的面对每一个人。我也告诉我认识的每一个人——要珍惜啊!要珍惜什么?不只是家庭,不只是父母,不只是朋友,要珍惜你现在拥有的一切。不要,千万不要在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趁现在都还来得及,给孩子一个亲吻,给爱人一个拥抱,给父母一声感谢,给朋友一个问候,给路人一个微笑,给自己一个安静。

  珍爱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就算我们的人生有些许的不快乐,我们仍然要微笑,乐观的度过一生!

《写在人生边上》读后感4

  一直想读钱钟书的《写在人上边上》,起因是读了他的《围城》,被他诙谐幽默的语言,深邃的思想所吸引;遂想多读他的作品,首选就是这本《写在人生边上》了。事实证明,没有选错;里面很多观点让我豁然。现在写着书评只是些许自己的见解,至于大师原意我就不多揣摩了,当然也不是我可以轻易揣摩出来的。

  书里主要的文章有《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窗》、《论快乐》、《说笑》、《吃饭》、《谈伊索寓言》、《谈教训》、《一个偏见》、《释文盲》、《论文人》等十篇。

  《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中,作者天马行空般将神话、中外名著糅合一起,用一个想象出的魔鬼的口吻说出自己心中所想。而丰富的内容也体现出作者的博闻。《窗》一文,也是多引用。讨论门与窗的关系更是妙,用趣味的例子举出门窗的区别,让人读来不禁失笑。门进来的是客人,光明正大的进来;而窗进来的,却是不顾及你的感受,而且会暂时成为屋子的主人。现实生活也是如此,你表面上的工作不一定是你所喜欢的,但是你下班后却孜孜不倦投入其中的工作却会是你的所爱。《吃饭》一文更是说出很多日常常见道理。如:“吃饭还有许多社交的功用,譬如联络感情、谈生意经等等,那就是“请吃饭”了。

  社交的吃饭种类虽然复杂,性质极为简单。把饭给自己有饭吃的人吃,那是请饭;自己有饭可吃而去吃人家的饭,那是赏面子。交际的微妙不外乎此。反过来说,把饭给予没饭吃的人吃,那是施食;自己无饭可吃而去吃人家的饭,赏面子就一变而为丢脸。这便是慈善救济,算不上交际了。”把吃饭和交际这种国内常见的现象说得如此透彻。吃饭本是一件简单的事,但是和交际混在一起,就变得复杂了,种种微不可言的关系。但是作者用一个简单例子就把这事说得清晰透彻。

  一本《伊索寓言》,我们读大多会说出和教科书上给的道理,但是作者却从另一个角度说出了自己的见解,就如凡事都是两面的,想多一步,或许好事就变成坏事了。如:“牛跟蛙的故事:母蛙鼓足了气,问小蛙道:“牛有我这样大么?”小蛙答说:“请你不要涨了,当心肚子爆裂!”这母蛙真是笨坯!她不该跟牛比伟大的,她应该跟牛比娇小。所以我们每一种缺陷都有补偿,吝啬说是经济,愚蠢说是诚实,卑鄙说是灵活,无才便说是德。因此世界上没有自认为一无可爱的女人,没有自认为百不如人的男子。这样,彼此各得其所,当然不会相安无事。”这是一个扬长避短的做法,但大多数却总是忽略自己的长处,用自己的短处去和人比,结果只会是自己吃苦头。当然还有很多有新颖的想法,篇幅所限就不多说。

  我们总是说那些抨击别人的人,说他们自己没做好却去抨击别人,说他们这样不好,但是钱先生却给了我们另一个说法,应该让这些人去抨击其他人。“所以不配教训人的人最宜教训人;愈是假道学愈该攻击假道学。假道学的特征可以说是不要脸而偏爱面子。依照莎士比亚戏里王子汉姆雷德(Hamlet)骂他未婚妻的话,女子化妆打扮,也是爱面子而不要脸。假道学也就是美容的艺术。”就如最厉害的敌人应是最了解自己的人,这样攻击起来,招招致命。里面也有关于道德的说法,听起来让人茅塞顿开。“没有道德的人犯罪,自己明白是罪;真有道德的人害了人,他还觉得是道德应有的代价。”就如同懂法律的人犯起法来,总会觉得自己是在做正义的事一样。

  书中还有很多经典的例子,它们生动有趣,而又将深刻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这就是一本好书所该有的。

《写在人生边上》读后感5

  不同的人对待任何事物总有不同的看法。因此,有人乐观地看待人生;有人悲观地面对人生,而我们应该乐观地看待人生,面对人生的一切。

  一看《写在人生边上》这个书名就让人摸不着头脑,但是你只要看看这本书的序就能懂一点,家事人生是一本大书,那末,下面的几篇散文只能算是写在人生边上的。这本书真大!一时不易有完,就是写过的边上也还留下好多空白。我们每个人对待自己的人生又能读懂多少?能在边上写上一些,算是不错了。

  人生不可能完全是快乐的,也不可能完全是痛苦的。我们的人生都是有苦有乐,只是我们如何去看待?乐观的人对待一切事物都会感觉是快乐的,而悲观的人对待一切事物都会觉得是痛苦的。即使我们不能完全乐观地对待一切,但我们可以在困难时苦中作乐。这样我们就可以感觉到自己的人生。

  《写在人生边上》与其称之为书,倒不如说是钱钟书先生一生的感悟。如先生所言,我目前所经历的生活既不是特别快乐,也不是很痛苦,只能算是**淡淡吧。对,**淡淡才是真,有哪个人可以辉煌一世?又有哪个人可以暗淡一辈子?人生的大起大落,换来的只不过是若有若无的虚名罢了,何必让自己受苦。

  钱先生的文字有些晦涩,有时看得我云里雾里迷迷糊糊摸不到头脑,但一旦看懂了,就像太阳赶走阴天,一下划开云雾,把我从里面揪出来,眼前一片清明。这集子里每一篇短文,都蕴含了钱先生独特的观点,并且巧妙地运用了生动的比喻,以幽默的手法,让我一步一步靠*他的世界。

  一篇一篇,一个字一个字,慢慢融化了,如养料一般灌溉在我的心田,却不急着与那里的土壤融为一体,一点点渗进去,滋润中夹杂着痛苦,让我慢慢的看清了眼前,看清了自己。读书的过程,有些迷茫,渐渐的清晰了,又有些胆怯,逐渐的变得勇敢起来,手捧着书页就像脚踏在坚实的土地上,脚上越来越重,心却渐渐充实起来,一点一点被从未见过的东西填满,无限满足。

  钱钟书先生在生活的细微之处,领悟到做人的道理,体验出人生百态。我只希望,我的人生边上不会只是空白,只要有些简单快乐的批注就够了。


《写在人生边上》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阅读


《写在人生边上》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1)

——写在人生边上读后感 (菁华5篇)

写在人生边上读后感1

  钱钟书写的文章,给人的感觉总是很风趣、很幽默,但是又很富有哲理。

  就说这个书名吧,,初看上去还真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这题目到底是啥意思呀?再看看钱钟书先生写的序,“假使人生是一部大书,那末,下面的几篇散文只能算是写在人生边上的。这本书真大!一时不易有完,就是写过的边上也还留下好多空白。”于是,恍然大悟。是呀,人生这本大书我们又能读懂多少呢?能在它边上写上些什么的,也算是不错了。

  我们学生们是还不够资格在人生的边上作批注的――至少我还没有这资格,因此只能在钱钟书先生这本《写在人生边上》的大作中选上这么一小段,叫做《论快乐》的议论的边上,写上一小段随感,也算是“随手在书边的空白上注几个字”吧。

  毕竟是个孩子,我从不觉得人生太长或是太短,因此,依照钱钟书先生的观点来看,我目前所经历的生活既不是特别快乐,也不是很痛苦,只能算是**淡淡吧。

  不过,**淡淡的人生可以是一种事实,但决不可以是一种观点。而且**淡淡的过一生其实也是不快乐的,因为**淡淡就是“沉闷”,就是“长时间”,就是“痛苦”。不过,“人生虽不快乐,但仍能乐观”确实是这样的,虽然钱钟书先生的一串论证,已证明人生不可能是永远快乐,甚至说“永远快乐”它“不但渺茫得不能实现,并且荒谬得不能成立”。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看,这些是属于物质范畴的,而意识是物质能动的反应,当然,不同的人,它的意识所反映出的物质世界是不同的,因此有人是乐观看人生,有人是悲观过一世,而我们理应乐观地对待人生。

  钱钟书先生将人生是不快乐的与我们应当乐观的看待人生这对矛盾称之为“这是人生对于人生观开的玩笑”,我还没有这么高的觉悟去理解这句话,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对矛盾是辩证统一的。既然人生注定是不快乐的,那么我们何不苦中作乐呢?至少精神上的快乐可以抵消一些物质上的痛苦,况且“快乐是由精神决定的”。这样一来,我们至少会感觉到什么是快乐。

  人生的痛苦正是由于它是漫长的,但也正是因为它是漫长的,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去寻找快乐,去感受快乐――即使快乐是转瞬即逝的,矛盾的双方是辩证统一的。乐观的过一生,人便会变得阔达,一切也会变得相对美好;悲观的看世界,本就痛苦的人生会变得愈加冗长,一切令人所厌恶的东西会被无限的放大。

  因此,虽然人生注定是不快乐的,我们仍能乐观地过一生。

写在人生边上读后感2

  写在人生边上》内容概要:《写在人生边上》是钱锺书先生的第一个散文集,写于四十年代,钱先生谦虚地说他的这几篇散文不过是如同*旧书上的眉批,补的是人生这部大书的空白……

  《写在人生边上》读后感,来自亚马逊卓越网网友:书的封面特别有文学、内涵的感觉。书里面包括了钱钟书一生仅有的几篇散文,超级经典,特别羡慕作者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于很*淡的语言中将道理刻画到入木三分,像一个武林高手,举手投足间,轻挥衣袖,已**于无形。如果你是个愤世嫉俗的人,看他的书会特别痛快,又嫉妒,怎么人家的针砭时弊就那么力量强大呢?钱钟书不愧是“幽默大师”,在此向作者致敬……

  写在人生边上的读后感,来自国美网上书店的网友:人生是一本大书,钱先生如是说。读这本《写在人生的边上》,感慨颇多。钱先生的文章,出经入典,妙语连珠,旁征博引,谐谑天成,微尘见大千,片言明百意,*静中显激越,恬适里含泼辣,熔精卓的见解与广博的知识于一炉,不愧是智慧的集大成者。《读<伊索寓言>》深含着对丑陋人性的犀利讽喻,《说文人》是对文人的心态含蓄的调侃,《说笑》是对“幽默文学”的冷嘲热讽,《谈教训》里对假道学抽骨剥筋的批判,《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又是不动声色地对世态万象的揭批……年轻人读这本书,通过钱先生的睿智,可以更好的了解人生,少走一些弯路,在人生的路上,多一些感悟……

写在人生边上读后感3

  钱钟书写的文章,给人的感觉总是很风趣、很幽默,但是又很富有哲理。

  就说这个书名吧,初看上去还真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这题目到底是啥意思呀?再看看钱钟书先生写的序,“假使人生是一部大书,那末,下面的几篇散文只能算是写在人生边上的。这本书真大!一时不易有完,就是写过的边上也还留下好多空白。”于是,恍然大悟。是呀,人生这本大书我们又能读懂多少呢?能在它边上写上些什么的,也算是不错了。

  我们学生们是还不够资格在人生的边上作批注的——至少我还没有这资格,因此只能在钱钟书先生这本《写在人生边上》的大作中选上这么一小段,叫做《论快乐》的议论的边上,写上一小段随感,也算是“随手在书边的空白上注几个字”吧。

  毕竟是个孩子,我从不觉得人生太长或是太短,因此,依照钱钟书先生的观点来看,我目前所经历的生活既不是特别快乐,也不是很痛苦,只能算是**淡淡吧。

  不过,**淡淡的人生可以是一种事实,但决不可以是一种观点。而且**淡淡的过一生其实也是不快乐的,因为**淡淡就是“沉闷”,就是“长时间”,就是“痛苦”。不过,“人生虽不快乐,但仍能乐观”确实是这样的,虽然钱钟书先生的一串论证,已证明人生不可能是永远快乐,甚至说“永远快乐”它“不但渺茫得不能实现,并且荒谬得不能成立”。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看,这些是属于物质范畴的,而意识是物质能动的反应,当然,不同的人,它的意识所反映出的物质世界是不同的,因此有人是乐观看人生,有人是悲观过一世,而我们理应乐观地对待人生。

  钱钟书先生将人生是不快乐的与我们应当乐观的看待人生这对矛盾称之为“这是人生对于人生观开的玩笑”,我还没有这么高的觉悟去理解这句话,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对矛盾是辩证统一的。既然人生注定是不快乐的,那么我们何不苦中作乐呢?至少精神上的快乐可以抵消一些物质上的痛苦,况且“快乐是由精神决定的”。这样一来,我们至少会感觉到什么是快乐。

  人生的痛苦正是由于它是漫长的,但也正是因为它是漫长的,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去寻找快乐,去感受快乐——即使快乐是转瞬即逝的,矛盾的双方是辩证统一的。乐观的过一生,人便会变得阔达,一切也会变得相对美好;悲观的看世界,本就痛苦的人生会变得愈加冗长,一切令人所厌恶的东西会被无限的放大。

  因此,虽然人生注定是不快乐的,我们仍能乐观地过一生。

写在人生边上读后感4

  假期有幸读到了《一个偏见》这篇杂文,深深为钱钟书先生丰富渊博的学识与幽默含蓄的谈吐所折服,于是又拜读了《写在人生边上》这本书。刚一读,立刻“眼不释卷”,花了三四个个小时,总算是粗读了一遍,有些小的看法不吐不快。钱钟书写的文章,给人的感觉总是很风趣、很幽默,可是又很富有哲理。

  “文如其人”,这句话用在钱先生身上实在适宜可是了,钱先生的文采就如同宝剑的锋芒一般,一旦出鞘,便是明晃晃让人胆寒。

  读钱先生的作品很费脑神经,不下苦功夫不行,奇怪的是,有时候你很认真去阅读,却发现作者不知所云,不是人家的功夫不到家,而是自我的天资太差,正如他的夫人杨绛先生所说的,钱先生的作品有些很晦涩,读者很少,有些通俗一些,可是仍然不是畅销作品。乍一听,觉得似乎有些在故弄玄虚,实际上就是自我的水*不到家,看书如同牛听琴一般无用。本文由一齐去留学修改整理

  我以为,钱先生更多是为了抒发才气而进行创作,至于读者是否能够全盘理解,就要看自我的脑子是不是能够跟上他天马行空的思维方式,以及他取之即用而又不留画工的学识了。

  知识是死的,是僵化的,可是到了钱先生笔下,就成了活灵活现的桥段,每一个引用都让人觉得身临其境,然后赞叹巧妙。可是这种对于细节的过度关注和描述,往往成为后人诟病钱先生的一个理由,认为他“掉书袋”,并且小题大做。可是这正是钱氏风格,即“于细微处见真章”,而这种风格,不是将知识变成积木般熟练的把玩,而是将它们化成了血与灵魂,融在了人生里;若不是大家,怎有如此的智慧呢?

  这集子里每一篇短文,都蕴含了钱先生独特的观点,并且巧妙地运用了生动的比喻,以幽默的手法,让读者透过思考来理解他的思想。《写在人生边上》,这个名字,确实也取得巧妙。作者将人生比喻为一本书,将一部分人比喻作书评家或批评家,而另一些人则为消遣者。这样的比喻,已然是出人意料,而十分贴切。

  将欢乐与黑暗应对立起来的《论欢乐》与《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实际上描述了他的一种思想,即欢乐是相对而短暂的,而那些失望苦闷虚伪才是贯穿人生的真正主题,而这种颓废美,正是钱先生在他所有作品都暗暗透漏的思想。

  《伊索寓言》为著名的儿童读物,但作者却认为,寓言将孩子教得更简单,灌输完美社会的假象,可事实上**的世界中,却并非如此黑白分明,进而批评社会中的虚伪行为。

  《谈教训》中写道“我常奇怪,天下何以有这许多人,自告奋勇来做人类的义务导师,天天发表文章,教训人类。”反映了先生对于假道学的一贯鄙视,也证明了他性格中确实看不起为人师者,就如同当年在清华之狂语“清华园中,无人配做我钱某人的教师。”

  我认为钱先生是个敏感而仔细观察的人,他的生活中充斥着智慧的火花,他却很少从大处着手,反而愿意在生活的细微之处,领悟到做人的道理,体验出人生百态。有谁能说人生不是一本大书呢?

写在人生边上读后感5

  花了大半天的功夫,读完杨绛先生的大作《走在人生边上——自问自答》,感触良多。此书是杨先生在96岁高龄写完的,可见她是多么的勤奋。此书虽然不算太厚,才四万多字,但是凝结着一代学人在人生暮年对真理、对生与死、对命运、对人生价值的追问和思考。

  众所周知,杨先生是大学者钱钟书的夫人,她也是著名的翻译家、作家。前些年,杨先生创作的长篇小说《洗澡》和回忆录《我们仨》为广大读者所熟悉,去年商务印书馆推出了这本《走在人生的边上》后,立刻在读者中引起阅读旋风,我就此书印象最深的方面谈谈感受。

  多年前,钱钟书先生写过一本《写在人生边上》,堪称经典。若干年后,杨先生写《走在人生的边上》,也是一本思想性、可读性极强的书。两本书像双子座,在*读书界风光无限。钱钟书杨绛夫妇在专业追求、兴趣爱好等方面都有共同性,可谓志同道合。他们从牵手结婚到人生晚年,一路风风雨雨走过,实为不易。此书的副标题是“自问自答”,很谦虚,丝毫没有高人一等的架势,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看出杨先生在晚年孜孜不倦的求索身影。此书中,注释部分将*占去全书一半的篇幅,这在当代出版的图书中是不多见的。一般书(古籍除外)注释部分都是书的附属部分,而此书每篇注释都一段尘封的往事,是对正文部分人生思考的鲜活例证。每篇注释可单独成篇。比如:阿菊闯祸、劳神父、三叔叔的恋爱等篇幅,本身可当作都好散文拿来读。

  一般而言,睿智的老人都喜好对神鬼、人性、灵魂、天命、礼貌等问题进行深思,杨先生也不例外。对于这些问题,杨先生都有自我的见解。在书的前言部分,杨先生的开篇就直指“死”字,她写道:我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再往前去,就是“走了”,“去了”,“不在了”,“没有了”。中外一例,都用这种种词儿软化那个不受欢迎而无可避免的“死”字。杨先生在九十多岁的高龄,能洒脱地应对将来不可避免的“死”,是一种超我的人生境界。

  自从我们社会的思想意识全部被唯物论一统江湖后,关于神鬼问题讨论就很少见到了。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研究我们的难题,已经成为大家普遍的思维模式。人到了必须的年龄,不思考这些问题好像不太可能,何况像杨先生这样的知识分子。她在“神和鬼的问题”一文中,谈到了“唯心”和迷信并不能划上等号。比如人们都讲信念,信念是一个心中抽象的概念,人们看得着吗?毫无疑问,信念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我们还是需要信念,不能没有信念。还有,我们经常说大自然有规律,一代代的科学家都发现了许多规律。但之后证实一些规律是错误的,务必推翻。这样看来,规律可能是不全面的,能够突破,能够补充。在文中,杨先生还回忆自我小时候找算命先生算命的事。她已经走在人生的边上,70多年前,算命先生准确测算家中之遭遇的事情,她还记忆犹新。算命先生可能不明白什么现代科学真理,就是根据《易经》《周易》能推算命运的起伏。这是为什么?这个问题到此刻她还想不通。

  书中,杨先生谈到了“修身之道”。人的身体需要锻炼,人的品德需要修炼。她说:人的躯体是肉做的,不能捶打,不能火烧。但是人的灵性良心,愈炼愈强。孔子强调修身,并且也指出了修身之道。灵性良心锻炼肉体,得有适宜的方法,肉体需要的“饮食男女”,不得满足,人就会病死;强烈的感情不得发泄,人就会发疯。灵性良心在管制自我的时候,的宽容,许可身心和谐。克制自我,当恰如其分。所谓“齐之以礼,和之以乐”,就是用礼乐来调节、克制、并疏导。这番话很有道理,要想成为堂堂君子,务必经过磨练,同时要有很大的自制力。没有这两点,人的德行不可能提高到一个高的层次。

  《走在人生的边上》是杨绛先生晚年的人生诸多问题的集中思考,书中的很多问题,都是人们务必思考和应对的问题,不可回避。像这样的智慧之书,也不是我一两天就能够全能读懂,以后要常常翻阅,不断寻找人生的秘密。


《写在人生边上》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2)

——《人生哲思录》读后感 (菁华5篇)

  年初的时候购得此书,在这将*一年的时间里,这本书一直在我床头陪伴着我,每天或每两天读一篇。渐渐地,这种阅读成了睡前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种阅读对于生活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洗礼。曾经看到有人给这本书这样的评价“读了这本书,她使粗暴的人变得温柔;使懦弱的人变得坚强;使无主心骨的人变得有主见;使破碎的心重新得到吻合;使矛盾的双方重新言归于好;使……”的确,《人生哲思录》就是有这样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魅力。

  起初是被书的封面所吸引——简约,淡定从容的风格,让人感受到一种内在的*静与充实。打开书本,周国*先生用最*凡的语言把一些经过深思熟虑的生活感悟呈现在你面前,你会突然发现那些人生哲思是如此贴切的表述着你的情感,你的经历,你的精神家园……

  在这么短短一篇中要细谈此书给我的震憾与感动,那真的是天方夜潭了。这里我只能挑几个给我印象特别深刻的词,也是书中的几个短篇书题,来谈下自己的感受。

  《独处》——“独处是灵魂生长的必要空间,在独处时,我们从别人和事务中抽出身来,回到了自己”。

  我也喜欢一个人周末沐浴在阳光下悠然看书喝茶的感觉,也渴望一个人住在大山里没有电话骚扰没有熟人滔滔不绝地交流自己安安静静地呆着的感觉。在家的时候,喜欢经常体会外面下着雨坐在窗户下,看着外面绿油油的树木和庄稼。非常同意周先生的这句话“一种缺乏交往的生活是一种缺陷,一种缺乏独处的生活则简直是一种灾难。”可是现在的生活总体来说还是一种群居生活,现在的人们总是缺乏了些许独处的机会,我总觉得这是很大的遗憾。正如周先生在书中所述“太热闹的生活始终有一个危险,就是被热闹所占有,渐渐误以为热闹就是生活,热闹之外别无生活,最后真的只剩下了热闹,没有了生活”。直到今天,我仍然记得当时念到这段话时的震惊。

  《沟通》——“我相信,一颗优秀的灵魂,即使永远孤独,永远无人理解,也仍然能从自身的充实中得到一种满足,它在一定意义上是自足的。但是,前提是人类和人类精神的存在,人类精神的基本价值得到肯定。唯有置身于人类中,你才能坚持对于人类精神价值的信念,从而有精神上的充实自足。优秀灵魂的自爱其实源于对人类精神的泛爱……”

  这是《人生哲思录》第259页关于“沟通”这一主题中的一段话,我想这里谈到了,人离不开人类,一个人再独特,再独立,你依然离不开人类这个种族,因为个人的精神的独特都缘于对人类精神价值的追求,离开了人类群体,你的独特的精神价值就失去了根,失去了存在的理由,虽然,有很多人能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独特精神,正是依赖于它对人类精神的不断探索,谁也不能保证你找到了人类精神的全部,人类的精神需要每个人根据自己独特的视角去发现,去展现。

  一个人的价值与整个人类的价值连在一起,才能散发出其魅力。只有一个个独特的个体精神才能丰富和完善整个人类的精神领域,所以,个人的存在依赖于整个人类的存在,依赖于整个人类精神价值的存在和认同,人类的精神价值同样离不开独特个体的价值的展现和发挥,试想如果没有诸子百家的百花齐放,怎能拓展出不同的思想领域。怎能启发我们后人、沿着不同的方向去发现人类精神的秘密。谁又能保证或预言你就是人类全部精神的发现者。既然无法保证,任何人都有权利也有可能通过不同的视角寻找人类精神。所以,你再优秀,也不要以为自己是上帝,是如来,是天神,怀有你自己的独特性就足矣。尊重别人的独特性。

  《超脱》——周国*先生提倡人需要重视精神活动,需要给自己的心灵或精神留有一定的空间,而不是每时每刻都被琐事所占据。他不反对事业和忙碌,但需要与自己从事的事情适时适当地保持一定的“距离”,我就是我,遭遇是遭遇。我自己也非常喜欢的一个诗句是“荣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很有意境,也很佩服主人的韬略。

  超脱是要与忙碌保持一定的“距离”,距离产生美;给心灵一些空间和时间,来回味体会自己最*做的事情。但超脱又不能过于深刻,完全脱离于忙碌和世俗,游离于人间肤浅之外,甚至遁入空门,也不是最佳境界和结果。

  《自足》——讲的也是空灵。和作者一样,我的性格也是两个方面;一个好动,想尝试各种新鲜和好奇,想体验人生各种可能;一个好静,经常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反省。记得好长时间的*惯是晚上睡觉之前回忆自己一天的事情,分析得失和利弊,有日省吾身的*惯。

  阅读一本好书,就等于在和一个灵魂沟通。很多特立独行的人走了,但他留下了他的思想,启迪着后人,我想即使在当代他没有感觉到它的思想被认同,但他仍然坚信,仍然有一种期望,有朝一日,能与人沟通。书面文字可以引人深思,可以让自己更有思想。

  最后想以书中这样一段话来结尾:“孤独中有大快乐,沟通中也有大快乐,两者都属于灵魂。一颗灵魂发现、欣赏、享受自己所拥有的财富,这是孤独的快乐。如果这财富也被另一颗灵魂发现了,便有了沟通的快乐。所以,前提是灵魂的富有。对于灵魂空虚之辈,不足以言这两种快乐。”

  不断丰富自己的灵魂吧!你会享受到最大的快乐!

  “单纯的人也许傻,复杂的人才会蠢”。——题记

  也许,当你手捧一本好书时,你的心才会静下来;当你真正地看透了作者的内心,你的精神才会得到提升。我的确找到了这样一本好书《人生哲思录》,它以*实的语言,引经据典,道出人生一个个哲学——生与死,爱与孤独,享受与创造。这些最*凡但又最难理解的东西。

  一开始刚看到这本书时,我便盯着这五个大字看——人生哲思录。提起哲学,总觉得晦涩难懂,枯燥无味,读哲学书不会有多大收获。于是,我便带着这份喜忧参半的心情随意翻了一下书,本想着一目十行的看完,但却被一句话打动“如果痛苦,只因为你在乎,愈在乎就愈痛苦。只要不在乎,就一根毫毛也伤不了。”这句话,好像并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言语的修饰,却能字字打动我,令人回味无穷。

  也许,我们看过许多高谈阔论的书或者文章,作者在书中夸张的写来写去,用上高深的道理或虚假的情感,只为陈述一个众人皆知的事实,乍读无趣,细细咀嚼更是乏味至极,但周国*的《人生哲思录》却如同一枚青橄榄,初尝味道酸涩,久嚼后方觉得满口清香。读这本书,总会有一种对生命淡然的感觉,很真实,也很享受,字里行间充斥着是作者独特的见解和真挚的感情,不浮夸,不做作,但也足够撼动人心、“我从来不把成功看作是人生的主要目标,觉的只有活出真性情才是没有虚度了人生。所谓真性情,一面是对个性和内在精神价值的看重;另一方面是对外在功利的看清。”这是我很喜欢的一句话,虽然以我们现在的年龄不足以完全看透,但是对于作者来说,做到这点着实不易,一个人有追求成功的欲望是好的,但不能把它作为生活的全部。因为功名毕竟是件衣裳,穿着它虽然觉得光鲜亮丽,但只有自己知道究竟想要什么,是精神上的自我安慰还是心灵上的追求,每每读这本书,都像在和自己的灵魂进行对话,使人愉悦。他的文字像是清凉的薄荷叶,抚慰我的心灵,又像是炎炎夏日里的一杯可乐,让我从头至尾清淡透顶,带来沁人心脾的快乐。

  《人生哲思录》这本书和我们的生活那么贴*,像作者所说的“为自己写作,也就是为每一个与自己面临和思考着同样问题的人写作。”作者既没有盲目的传达乐观情绪,也不愤世嫉俗地批判现实,而且理性的,积极的解释了人生哲学,读起来不会觉得乏味无趣。

  作为一名高中生,我们也许无法对书中的内容做好百分之百的理解,但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有益的信息来充实自己,因为只有从现在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我们才不会让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我们没有时间等待,父母没有时间等。

  如果说有谁的文字能让我感到像是在与其安静地交流,那就是周国*笔下的一段段人生哲思。

  我们随意地生活,也许很多人都不曾真正静下来去思考关于精神、关于灵魂的问题。而这些容易被我们忽略的就是藏于喧闹生活之下的哲学。

  正如周国*所说的:“每个人需要哲学的程度,或说与哲学之关系密切的程度,取决于他对精神生活看重的程度。”当我每每反复问自己无止境的为什么,在不断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我偶然读到了周国*的文章。

  因为产生了太过强烈的共鸣而使我更加安静地沉浸在他的话语里。品味着,思索着。

  他的文字像是清凉的薄荷叶,安抚隐于我心中,摩挲过久而日益焦灼的疑问,这让我更加体会他所说的:“哲学不是公共事业,而是属于私人灵魂的事。

  从周国*的文字里,不仅能让我感到抚慰人心的力量,也能感受到他性格中的内敛,心底里的喜静。

  “和别人混在一起时,我向往孤独。孤独时,我又向往看到我的同类。孤独和喧嚣都难以忍受。如果一定要忍受,我宁可选择孤独。”多么*和的`文字,安静地渗入我的心,感觉就像阖着眼坐在作者一旁,听他慢慢道来他的感受,浸润着我太过相似的同感。他教会了我如何去真正体会自己的所感所受。他没有*铺直叙的大道理,有的只是他对自己心中所感的真实写照,所以我总是能在他的文字里寻得一份心底的宁静。

  学会与自己交谈,听自己说话——就这样去学会深刻。

  周国*的文章里让我感受最深刻的莫过于安静的心境,这种安静包含了很多东西,也被容于很多不同的方面,比如:孤独、寂寞、独处,那几处最为强烈的地方。

  这些透着冷冽气息的词语兴许会让人退避三舍,会被认为是一种糟糕处境的象征。其实不然,能够真正体会到独处背后的深义者,实则已达到了一种别致的心境。有些特殊的感受不易于传达,有些因为内容独特而不能交流。

  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我看到周国*写下:“在舞曲和欢笑声中,我思索人生。在沉思和独处中,我享受人生。”这样的语句时,会有如会旧友,如逢知己的思绪激荡的感慨。他的文笔随意、简单,却连贯得像是面对面的交谈。

  他的文章并不旨在给我们的哲学问题一个标准化的答案,而是让我们随他慢慢地走完这个发问和探究的过程,我们在此之中渐渐*静,思绪更为清朗,同时始终处于对根本问题思考的活泼状态。

  周国*的人生哲思是朴素的,他在给我们带来安静的思考的同时,也同样告诉我们哲学并不是深不可测的东西。哲学永远是单纯的。正因如此,哲学才会被赋予终极与永恒的定义,才会成为对永恒之谜的永恒探索。

  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个体,唯有安静地思考与体验才能引导我们踏上各自中的朝圣路。

  《人生哲思录》就是有这样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魅力。

  起初是被书的封面所吸引——简约,淡定从容的风格,让人感受到一种内在的*静与充实。打开书本,周国*先生用最*凡的语言把一些经过深思熟虑的生活感悟呈现在你面前,你会突然发现那些人生哲思是如此贴切的表述着你的情感,你的经历,你的精神家园……

  在这么短短一篇读后感中要细谈此书给我的震憾与感动,那真的是天方夜潭了。这里我只能挑几个给我印象特别深刻的词,也是书中的几个短篇书题,来谈下自己的感受。

  “单纯的人也许傻,复杂的人才会蠢”。

  ——题记

  也许,当你手捧一本好书时,你的心才会静下来;当你真正地看透了作者的内心,你的精神才会得到提升。我的确找到了这样一本好书《人生哲思录》,它以*实的语言,引经据典,道出人生一个个哲学——生与死,爱与孤独,享受与创造......这些最*凡但又最难理解的东西。

  一开始刚看到这本书时,我便盯着这五个大字看——人生哲思录。提起哲学,总觉得晦涩难懂,枯燥无味,读哲学书不会有多大收获。于是,我便带着这份喜忧参半的心情随意翻了一下书,本想着一目十行的看完,但却被一句话打动“如果痛苦,只因为你在乎,愈在乎就愈痛苦。只要不在乎,就一根毫毛也伤不了。”这句话,好像并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言语的修饰,却能字字打动我,令人回味无穷。

  也许,我们看过许多高谈阔论的书或者文章,作者在书中夸张的写来写去,用上高深的道理或虚假的情感,只为陈述一个众人皆知的事实,乍读无趣,细细咀嚼更是乏味至极,但周国*的《人生哲思录》却如同一枚青橄榄,初尝味道酸涩,久嚼后方觉得满口清香。读这本书,总会有一种对生命淡然的感觉,很真实,也很享受,字里行间充斥着是作者独特的见解和真挚的感情,不浮夸,不做作,但也足够撼动人心、

  “我从来不把成功看作是人生的主要目标,觉的只有活出真性情才是没有虚度了人生。所谓真性情,一面是对个性和内在精神价值的看重;另一方面是对外在功利的看清。”这是我很喜欢的一句话,虽然以我们现在的年龄不足以完全看透,但是对于作者来说,做到这点着实不易,一个人有追求成功的欲望是好的,但不能把它作为生活的全部。因为功名毕竟是件衣裳,穿着它虽然觉得光鲜亮丽,但只有自己知道究竟想要什么,是精神上的自我安慰还是心灵上的追求,每每读这本书,都像在和自己的灵魂进行对话,使人愉悦。他的文字像是清凉的薄荷叶,抚慰我的心灵,又像是炎炎夏日里的一杯可乐,让我从头至尾清淡透顶,带来沁人心脾的快乐。

  《人生哲思录》这本书和我们的生活那么贴*,像作者所说的“为自己写作,也就是为每一个与自己面临和思考着同样问题的人写作。”作者既没有盲目的传达乐观情绪,也不愤世嫉俗地批判现实,而且理性的,积极的解释了人生哲学,读起来不会觉得乏味无趣。

  作为一名高中生,我们也许无法对书中的内容做好百分之百的理解,但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有益的信息来充实自己,因为只有从现在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我们才不会让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我们没有时间等待,父母没有时间等......


《写在人生边上》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3)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菁华5篇)

  因为看一个人读此书,而知道此书;因为听到一个人说书好,而想拥有此书;因为特殊的机缘,而拥有此书。

  其实,这本书在我这已经搁置了很长一段时间了。原因有三:一是买书不如借书,陆续看了很多别人的书,这种富有是自家书不能给予的;二是手中可供选择的书太多,挑来选去中,它总会成为舍去的;三是觉得深奥,需要定心定性地研读,过早接触怕是打击了刚刚建立的读书信心。

  其实,这些也都是借口。对于哲学,我是颇有“慧根”的。在唐山师院两年的脱职进修中,“逻辑学”这门课程考试全年级只有两个满分,我就是其中之一。这样的成绩恐怕也是不多见的吧,惹得苑老师亲自到班里来非要亲眼见一见如此通灵的学生这足足让我美了一个学年。

  但是将哲学与人生放在一起,这是第一次。当决定捧起《哲学与人生》这本书时,我就抱定了“啃下去”的决心。人到四十,真是该思考人生的时候了。

  就是怀揣着这样的小心思,我踏上了哲学与人生之旅。走进去,才发觉这是一片绿洲,自然地吸引我前行,一路前行。

  随着阅历的增长和心态的成熟,感觉这样的一本书应该成为每一个中年人的人生必修课。此时的我们,工作、生活都处于一个“瓶颈期”,不谈家庭,不论孩子,我们还有没有自己呢?……

  周六聚完餐回到宿舍,稍微收拾了一下,就开始看《哲学与人生》那本书,这也是毛概老师推荐的书之一。

  这本书的作者是台湾的书,听说这本书还被列为“高等学校哲学通识教学指导专家推荐用书”

  哲学,高中时学了一点点理论,到底是该如何定义,恐怕要对不起老师了。当年的老师是个帅气十足的女老师,很有激情的,总是干劲十足的。是个好老师,只可惜,我的智商实在不高,无法理解老师的许多话。对于哲学这么大的话题我就不下结论了。在拜读《哲学与人生》之前,我还真没有深究过,在这里有必要先熟悉一下哲学的定义:哲学的原意是“爱智”。哲学作为一门学问,原来只是一种生活态度,就是保持好奇的天性,探询一切事物的真相。“生命是丰富的,但对每个人来说,都只能活在当下。”加油珍惜每一天……

  有人或许会问,“学哲学有什么用?又不能当饭吃。”的确,学哲学是不能当饭吃,但学了后却能知道“吃饭是为了什么?”学哲学可以让人变得明智,活得更有动力“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可以没有丰富的物质享受,可以没有良好的制度,却不能没有正确的理念”。在解释这句话之前,先讲这句话“文化有三个层次:器物层次、制度层次、理念层次。”那么这句话和上面这句话有什么关系呢?打个比方,现代人都讲究快乐,做什么事都是以是否快乐为前提。物质的提高和科学的迅速发展是否能证明社会的进步?即使在寝食无忧的生活里,人们是否就能快乐呢?有了一千万想两千万,有了两千万想五千万,人的欲望用无止境,追求不到时就永远在没有边界的痛苦里轮回。人是否快乐和物质没有关系。经济和科学属于器物层次,器物不能代表文化。制度也是一样。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活的人就比生活在社会主义下的人快乐,社会主义的人一定比封建社会的人快乐,我看不一定。想想你自己你比资本主义国家的人快乐么?

  鲁迅先生曾说,“不值得读两遍的书便一遍也不值得去读。”然而现在人们读的书多是只够读一遍的书,书虽然多却很能挑出一两本有品味的,值得读两遍的书来,但《哲学与人生》却是例外。

  傅先生在自序中说到:“哲学脱离人生是空洞的,人生脱离哲学是盲目的。”因此,看这本书与其说是学点哲学知识,不如说是通过它来审视自己的人生。作者用通俗的语言将西方哲学与*哲学的精髓提炼了出来,并贯之以自己的思想,给我们上了一堂又一堂生动,精深的课;在这里,我们不但会看到历史哲学大师的思想,而且会感悟到许多以前从未想过的东西。相信看过此书的人肯定能看透人生许多事情,看淡人生许多哲学课。在这里,我们得到的不仅是哲学的全部精华,更重要的是生命的本质和名利和挫折。

  “人的经验有时候需要概念才能展现内涵”。一个人假设碰到一种情况或一种经验,但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他不知道这种情况和经验是什么,也无法去处理,没有体会也没有心得,更没有感知力,不久以后就忘了。即使再有相同的遭遇,也缺少先前的心得作为对照,几十年的人生虽然经历很多,但用言语表达出来却很少,对自己的一生很漠然,很无视,仿佛一生都是很苍白的,生命力的乏弱使他感受不到生命的快乐和痛苦。

  对于作者的某些观点或许我不是太赞同,但由于此书谈论的是人生,对于人生,本来就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可提供,正如作者引用爱因斯坦的话说,“一个人对于宇宙和人生,一定要存在敬畏的心。因为其中充满了许多奥秘,而这些奥秘永远不能被解释清楚。”既然是奥秘,那最重要的就是思想的互动,更何况傅先生说的许多东西又是那么精辟呢,我们只能虚心请教,虚心学*。

  书中有一段话挺喜欢的正好摘录下来,做为对自己的勉励,同时也作为文章的结尾吧!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是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提出的。他认为:思想形**的伟大。人只不过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但他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因而,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

  因为看一个人读此书,而知道此书;因为听到一个人说书好,而想拥有此书;因为特殊的机缘,而拥有此书。

  其实,这本书在我这已经搁置了很长一段时间了。原因有三:一是买书不如借书,陆续看了很多别人的书,这种富有是自家书不能给予的;二是手中可供选择的书太多,挑来选去中,它总会成为舍去的;三是觉得深奥,需要定心定性地研读,过早接触怕是打击了刚刚建立的读书信心。

  其实,这些也都是借口。对于哲学,我是颇有“慧根”的。在唐山师院两年的脱职进修中,“逻辑学”这门课程考试全年级只有两个满分,我就是其中之一。这样的成绩恐怕也是不多见的吧,惹得苑老师亲自到班里来非要亲眼见一见如此通灵的学生。这足足让我美了一个学年。

  但是将哲学与人生放在一起,这是第一次。当决定捧起《哲学与人生》这本书时,我就抱定了“啃下去”的决心。人到四十,真是该思考人生的时候了。

  就是怀揣着这样的小心思,我踏上了哲学与人生之旅。走进去,才发觉这是一片绿洲,自然地吸引我前行,一路前行。

  随着阅历的增长和心态的成熟,感觉这样的一本书应该成为每一个中年人的人生必修课。此时的我们,工作、生活都处于一个“瓶颈期”,不谈家庭,不论孩子,我们还有没有自己呢……

  “人活着,就是要以身体作为基础,开出心智的花朵,结成灵性的善果。”这是我听到的最直白的将“身心灵”和谐共一的话。身体健康是必要的,心智成长是需要的,灵性修养是重要的。对人、对物,忍受、接受都不是我们的初衷,享受才是我们追求的境地。

  读毕,掩卷而思,由衷折服于先哲。是他们让我们叹为观止的同时,开始不停地追问与思索:人,应该怎样活着。

  人生,于我们重要的不是你做了“什么”事,而是你“如何”做这件事。

  《哲学与人生》这本书,一路读过来虽然是懵懵懂懂,但思考已开始,并将永不停歇。他时定会再来细细研读、细细品味。但“善度一生”的航向已清晰,并激励我不断向前……

  鲁迅曾说,不值读二遍的书便一遍也不值去读。殊不知如今大家阅读书籍多是就够读一遍的书,书尽管多却很能挑出来一两本有品位的,非常值得读二遍的书来,但《哲学与人生》确是除外。

  在捧读《哲学与人生》以前,我都真沒有细究过,在这儿必须先了解一下哲学的定义:社会学的本意真爱智。社会学做为一门大学问,原先仅仅一种生活观念,便是维持好奇心的本性,探寻一切事情的实情。

  傅先生在自序中便说,社会学摆脱人生道路是裂缝的,人生道路摆脱理念是盲目跟风的。因而,看该书与其说学点社会学专业知识,倒不如说是根据它来审视自己的人生道路。创作者用通俗化的語言将西方哲学与*思想史的精粹提炼出了出去,并贯之以自身的观念,让我们到了一堂又一堂栩栩如生,精工细作的课;在这儿,大家不仅会见到历史时间哲学大师的观念,并且会领悟到很多之前从没想过的物品。坚信看了该书的人毫无疑问能看透一切很多事儿,看透人生道路很多社会学课。在这儿,大家获得的不但是社会学的所有精粹,更关键的是生命的本质和名与利和挫败。

  人的工作经验有时必须定义才可以呈现内函。一个人假定遇到一种状况或一种工作经验,但却没法用语言来描述,他不晓得这类状况和工作经验是啥,也没法去解决,沒有感受都没有体会心得,更沒有感受力,不久以后就忘记了。即便 还有同样的遭受,也缺乏此前的体会心得做为对比,几十年的人生道路尽管历经许多,但用语言表现出来却非常少,对自身的一生很冷漠,很忽视,好像一生全是很惨白的,活力的乏弱使他体会不上性命的开心和痛楚。

  人们的楷模,应该是这些让彼此如此普普通通的,拥有 很多苦恼的人都能效法的。她们使我们明白:苦恼不值担忧,由于能磨炼出聪慧;身亡不值担心,担心的是不知道为什么而死。这很非常值得大家思索,如今大家多把有着很多钱财和化学物质的人作为自身的超级偶像,以致于很多人 接纳文化教育的目地便是为了更好地赚钱。实际上越大不一定越高兴。傅先生详细介绍存在主义时,一个人越来越不是自己。由于有着越多,越没有时间做好自己。在详细介绍道教时又说,一个人若多思多欲就不太可能开心,由于冲动沒有考虑会痛楚,一旦考虑以后,又长出大量冲动,大量痛楚。

  一个人活当今世界,能够沒有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能够沒有优良的规章制度,却不可以沒有恰当的核心理念。化学物质的提升和科学研究的快速发展趋势是不是能证实社会发展的发展?即便 在寝食安心的日常生活里,大家是不是就能开心呢?拥有一千万想几千万,拥有几千万想五千万,人的本性用无止尽,追求完美不上时就始终在沒有界限的痛楚里循环。而颜回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回不堪其优,也不改其乐也可以能够更好地证实了即便 在化学物质极其贫乏的社会发展里,人也是能够开心的。显而易见,人是不是开心和化学物质没有关系。经济发展和科学研究归属于器皿层级,器皿不可以意味着文化艺术。规章制度也是一样。在资产阶级规章制度下日常生活的人就比日常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下的人开心,社会主义社会的人一定比*封建社会的人开心,我觉得不一定。

  针对创作者的一些见解也许我不绝赞成,但因为该书讨论的是人生道路,针对人生道路,本就没有一个固定不动的回答可出示,如同创作者引入牛顿得话说,一个人针对宇宙空间和人生道路,一定要存有敬畏之心的心。由于在其中充满了很多秘密,而这种秘密始终不可以被表述清晰。即然是秘密,那最重要的便是观念的互动交流,何况傅先生说的很多物品也是那麼恰当呢?

  书里有一段话我是我最喜欢的,也在这里摘抄出来,作为对自身的鼓励,也做为文章内容的末尾吧!当真实用理性思考工作经验以后,就能了解自身应当怎样做,了解哪一种人生道路更为理想,也更合适自身。理想化意味着对于将来,社会学的思索便是要令人可以过去、如今、将来三个時间整体观中连贯起来,让自身的性命已不仅仅珍惜当下那一片片断断,刹那生灭的全过程中罢了。

  这本书是我高中时买的,那时没钱买正版书,就到旧书店淘盗版书,正巧,就碰着了这本封面写着《周国*人生哲思录》的书。周国*在我们读高中的时候,以一本《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一举获得我们的亲睐,他睿智、理性、深刻,是我的偶像。可这本书买回来我还来得及看,就高中毕业了,读大学时偶尔翻翻,觉得理论东西太多,淡然无味。直到去年寒假回家又发现了这本一直没读的书,才开始阅读。说来好笑,读这本书时的感受跟读周国*其他作品的感受很不一样,但是因为这是周国*老师的书,是我偶像的书,所以一直就耐着性子读下去,居然也有所得。直到有一天,大概看到一半左右,实在太疑惑了,就翻开前言,想看看这本书到底是个什么目的和思路。结果发现,这本书封面是《周国*人生哲思录》,内容却是《傅佩荣哲学与人生》。周国*还为这本书写了推荐语。我哑然失笑。

  其实单单这个过程,就给我一个启示。正如同低年级的孩子崇拜老师一样,我们崇拜着比我们智慧的人。当孩子从心底里佩服你,崇拜你时,你才有可能将知识灌输于他,将智慧传授于他。所以,当老师,尤其是低年级孩子的老师,首先要让孩子佩服你,崇拜你。就如同周国*之对于我们。

  但是崇拜是容易让人盲目,让人失去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一味地接受。一旦这种盲目崇拜某一天被打破,那么后果就是怀疑,加倍的怀疑,直至成为一种反叛式的怀疑。就像孩子正在经历叛逆期。真正的智者不会让他的崇拜者出现叛逆,因为他知道,被人崇拜并不是他想要的,成为思想的引导者,智慧的领路人,才是他想要的。就像傅佩荣老师,在书中多次提醒我们,要有自己的思考,要不断地怀疑。他小心翼翼地培育萌发出来的怀疑,直到他的崇拜者能够独立在求知的道路上前行,越走越远。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老师就扮演着这样的一位“智者”,不断告诉孩子,要有自己的想法,要有疑问,要思考,直到将孩子领到求知的路上。

  接下来就谈谈这本书带给我的东西。

  《哲学与人生》是傅佩荣自己编写的一本哲学教材。因为是教材,所以本书的体例非常清楚,共十四章,概括来说,分别阐释了什么是哲学,哲学指导下的思想方法,人性的真相,西方哲学起源、发展和哲学代表思潮,*哲学起源、发展和代表思潮,哲学与宗教、艺术、教育、文化之间的碰撞。在每一章里,作者都从各个方面进行介绍、结合实际生活进行分析,

  最后得出结论。正如书名那样,这本书紧密结合人生实际,用哲学指导人生,又在人生中不断发展哲学。

  哲学原意为“爱智”,亦即爱好智慧。作者解释道:爱好智慧不等于拥有智慧,而是代表一种追求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特色就是要保持心灵的开放,不停地质疑与询问。我们知道,这是一个迅速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和思想观念都是日新月异。正是如此,才出现两代人之间的不合,青少年愈演愈烈的叛逆,以及同代人、不同代人之间的不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想要不落后于时代,多一点理解少一点代沟,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心灵的开放,不断吸取新的知识,新观念,跟上时代的步伐。我很佩服能够适应电子产品的老人们,佩服一生追求知识的人,对于他们来说,接受并适应他们新的事物,是他们的智慧,是对生活的积极热情,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人常常被自己的经验所局限,被一时的欢愉和利益蒙蔽双眼。这就要求用理性的思维去判断分析。作者告诉我们,不停地追问自己:“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我?我该是什么样子?”能够帮助我们反思自我,确定人生路该怎么走。当然,人生是需要体验的。在不断地体验中印证价值,随着生命的成长,他的经验将越来越丰富,并且对人生的体验以及对价值的掌握也会越来越深刻和准确。

  傅先生首先用三句话来描述何谓哲学:(一)哲学就是培养智慧;(二)哲学就是发现真理;(三)哲学就是印证价值。接着他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所谓“培养智慧”是指人们超越感性的限制,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达到完整和根本的境界;所谓“发现真理”是指人们去掉重重遮蔽,发现客观事物的真相;所谓“印证价值”是指人们凭借自身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印证真理的价值所在。那么如何提升哲学素养呢?

  首先,培养思考的*惯。有思考的人是自己生命的主宰。很多人容易受外界情况变化而影响自己心情,天气好就心情好事事都好,天气不好就心情不好事事不好,这就是容易受外界影响。很多人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喜怒哀乐都写在脸上。这也是缺乏理性思考的结果。有思考的人则表现出理性和冷静。怎么样才能养成思考*惯呢?作者举了牛顿的例子。苹果如果掉在我们头上,我们只会*以为常,心态不好的骂一句,心态好的吃之大吉;苹果掉在牛顿的头上,牛顿却从中发现了万有定律。如果把所有事情都视为理所当然,就无法养成思考的*惯。作者告诉我们,如果对任何情况都能够加以考虑,就会发现不是所有事情都如此,也不是事情会一直如此,这样就会在很多看似理所当然的事情中找到新的可能性。这让我想到电影《雪国列车》里的一片段:列车里的警察持枪对着要暴力的人,副手骂他们“把这没用的东西拿开”,这句话所有人忽略了,但暴力的青年领袖从这句话中得知:警察的枪里早已没用子弹了,他们早就用完了。这是善于思考的典型。

  掌握整体观点。这就是对任何事情都要从不同角度思考,|久而久之,就可以超越自己的成见,思想也更加圆融。年轻人都喜欢有棱有角,不喜欢圆融,我自己也是。有棱有角的个性适合辩论,也适合钻牛角尖;容易彰显与众不同,也容易闭门造车,听不进别人的合理建议。还好的是,圆融和棱角并不完全对立,个性和听从别人建议也并不矛盾。我们要学*的是在二者之间找到*衡。

  确立价值取向。在这个世界上,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或做人处世的风格,不过,经由学*与成长,我们可以进行修正及调整,然后选择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叫做价值取向。价值取向既然是一种选择,就一定要有所取舍,如果我选择了某些价值,那么势必要放弃另外一些。由此可知,选择价值时是需要勇气的,人不可能什么都要,也不可能讨好每一个人。有些人崇拜偶像,一个人崇拜什么样的偶像,是有一定道理的,这反映出他内心的一种需求,反映出他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可惜的是很多人是盲目崇拜。知道自己的价值观是正确的,就应该坚持到底,不轻易改变,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如果一个人什么代价都不愿付出,随便放弃自己的价值观,他的一生想要快乐的活着,是不可能的事情。 最后,要力求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人一生都要努力去追求的。当然,我们不必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因为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所有他听到过的德行,那岂不是满街都是圣人了吗?人都会犯错误,因此只能努力追求知行合一,选择一种价值之后不断地印证,让自己对自己越来越满意。知识的范围是无限的,即使你皓首穷经,一辈子也无法把天地下的书读完,人一生所能学到的只是很少一部分知识。并且,如果你学到一些知识,却不能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那么就算学的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我们学*知识后,就要懂得消化,并融会贯通才是“知”“行”合一。

  写到这里,我想用傅先生的一句话来作个小结:离开人生,哲学是空洞的;离开哲学,人生是盲目的。哲学决非一种枯燥的东西,它可以引人入胜,就象人生的照明灯,让我们知道该往哪里走。所以读一点哲学书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是大有好处的。

  感谢傅先生在让我领略到哲学风采的同时为我指明了清晰的道路:我需要提升自己的哲学素养。以正确的价值取向为指导,将思考变成自己的一种*惯,做事从多方面考虑,运用所学。我想,那样的生活会很有意义的。


《写在人生边上》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4)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汇总10篇

  这本书是杨绛先生在九十多岁高龄时的著作。鬼神,灵魂与肉身这些在中国民间中议论千年不断的东西出现在这本书中。杨绛先生想明白自己留在身后的是什么,前面等着她的又是什么。《走到人生边上》的前言中,杨绛先生这样写道:“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了,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么都没有了吗?当然,我的躯体火化了,没有了,我的灵魂呢?灵魂也没有了吗?”从这一段话可以知道,杨绛先生的这本书分两个部分,一个是人生的价值,一个是灵魂的去向。

  杨绛先生提出人生的价值在于灵魂对肉体的支配。这两者在同一个个体中相互斗争又相互统一。人的本性中包含的懒,贪,色等七恶,七恶与人的灵性良心背道而驰。所以这两者相遇时,人就会出现各种烦恼忧虑,若处理不当自会有一些心理的问题。而当人的肉体经过千锤百炼拥有足够的灵性良心时,人就会要求自己不断的完善自身,驱动自己追求更有意义的人生。所以人生在世遇到的一切困难需要我们坦然面对,因为人肉体上的磨练会得到灵魂价值上的累加,灵魂的价值长久不灭。

  “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了,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么都没有了吗?”这是杨绛先生在本书前言中所写的一段话。

  《走到人生边上》,是杨绛先生在九十六岁高龄时所写的一本关于人生感悟的书。滚滚红尘,显然杨先生已经走得够久,时间正在从她的身上碾过去。对于人生,她也有自己的丰富经历。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对于生命的哲思,对于探讨人生终极问题的思考还不够,我希望通过杨先生对生命的解读,来找寻自我的价值。

  本书分两部分,一半论文,一半散文;一半讲理,一半讲故事,用故事当理论的“注释”。前半部分,充满了杨绛先生对于鬼神、人生、命运、生与死、灵与肉等根本问题的思考。自序第一段写到:我是从医院前门出来的。如果由后门太*间出来,我就是“回家”了。这样充满智慧与幽默的文字,读上去引人发笑的同时,也有着对生命的深刻反思。

  而在本书的注释部分,杨绛先生用故事来构建她自己的世界。看似寻常的故事,其实有着她自己的人生智慧。《劳神父》、《孔子的夫人》等几篇文章,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带来的美感,朴实的文字流露出的是漫长人生的*凡。《记比邻双鹊》,看似写的是喜鹊一家,实则是通过对小鹊的死亡,传达出对自己亲人离世的深切感怀。像杨绛先生这样一个沉醉在精神世界里的人,她和她的生活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而亲人的`离世,则让她的精神世界有所坍塌,她也在用一生来修补她自己遭受的创伤。*淡的叙述,不加修饰的白描,更加感人至深。《胡思乱想》这一篇,读完确实引人深思。作为一名年*百岁的老人,死亡是自己时时刻刻可以感知、触摸到的,而要如何去面对死亡,杨绛先生似乎也在文中给了我们一个满意的回答。《她的自述》延续了杨绛先生一贯的白描写法,通过想对奶奶讲的话,给读者铺开了一条时间通道,把读者带到了当时的场景中去。并用这样的故事和描写,解答众人对于命运的问题,让读者与她的思想进行碰撞。而最后的那一句“我活一辈子是为啥呀”,更是将读者的感悟牵引到了秀秀身上,引发读者相同的思考,你我的人生命途又何尝能走出这样的道路呢?

  感谢杨绛先生,在又老又病又忙的人生边缘上,为世人完成了这本书,解答了世人的疑惑。读完本书,我更是有了深刻的认同。

  《走到人生边上》是杨绛先生在96岁高龄之时的著作,其首次坦陈自己对于命运、人生、生死、灵与肉、鬼与神等根本问题的思考。并以多篇精彩随笔对自己的看法加以佐证。此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杨绛先生对鬼与神、关于人、灵与肉等问题的思考与认知。第二部分是是有多篇散文组成的。

  对于这本书我所感受到的是对杨绛先生的敬意。作为一位96岁高龄老人,在躺在医院病床上时还在思考。我在她的身上看到了与大部分中国女性老人不同的人性光辉。

  在中国,我看到太多年老的老人在老了以后每天就是打麻将、唠家常、东家长西家短,要不就是做家务。好似他们的生活千篇一律,就这样在我看来毫无意义的一天又一天的过,然后等到生命的尽头。如果真的就是这样过活倒也算是舒心的吧。

  但是,我所看到的可不只是这样。往往伴随着的是,身体的疾病、奋不顾身的扎入后一辈的生活中,比如带孙子,管下一代。要么就是觉得孩子不孝啊之类的。当我的身边大部分都是这样的老人时,我便思考若我有朝一日变老了,我会变成他们这样吗?若是这样有何意义?大部分的生活都奉献给了家庭,孩子。然后对孩子说我这么苦这么累都是因为你啊。弄得孩子又无奈又气愤。

  为什么喜欢杨绛先生?因为在她的身上,她的人生经历中让我感受到活着可以这么好,这么有希望。如今杨绛先生一百多岁了,岁月的风尘难掩她的风华。我的手机中保留了她头发花白却任然埋头书中认真写作的照片。这一幕非常打动我。我希望能当我老去的时候,我可以像她一样,充实淡然的朝天国进发。

  这本书是杨绛先生在九十多岁高龄时的著作。鬼神,灵魂与肉身这些在中国民间中议论千年不断的东西出现在这本书中。杨绛先生想明白自己留在身后的是什么,前面等着她的又是什么。《走到人生边上》的前言中,杨绛先生这样写道:“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了,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么都没有了吗?当然,我的躯体火化了,没有了,我的灵魂呢?灵魂也没有了吗?”从这一段话可以知道,杨绛先生的这本书分两个部分,一个是人生的'价值,一个是灵魂的去向。

  杨绛先生提出人生的价值在于灵魂对肉体的支配。这两者在同一个个体中相互斗争又相互统一。人的本性中包含的懒,贪,色等七恶,七恶与人的灵性良心背道而驰。所以这两者相遇时,人就会出现各种烦恼忧虑,若处理不当自会有一些心理的问题。而当人的肉体经过千锤百炼拥有足够的灵性良心时,人就会要求自己不断的完善自身,驱动自己追求更有意义的人生。所以人生在世遇到的一切困难需要我们坦然面对,因为人肉体上的磨练会得到灵魂价值上的累加,灵魂的价值长久不灭。

  认识杨绛先生还要从钱钟书先生说起。我自幼学疏识浅,随着人潮读过几本书,最经典的就是围城——六七遍的读。书中的人物写活了,每有经典话语流出,我激动不已。到现在品味的就是真实,仿佛身边的人一样活灵活现没有一丝隐藏,能写出这样优秀作品的人背后的家庭就勾人寻味。杨绛先生九十六岁了,在书中前言说道——就像书名一样,此时人老黄昏,往后看,生活了一辈子,往前看,还有什么呢?

  我最*很喜欢读有生活经历的有名望的文人的感言,尤其是到这个岁数,照我看来已经是人精了,人活到这个岁数还有什么看不透的呢?亲人都已离去,孤独一人已活了*十年的优点——不堪放弃思考。杨绛先生破费笔墨的讲述了人的肉体和动物的肉体并没有区别,有别的只有思想了。肉体只是思想的载体,两者能否在这一生中配合得好,要取决于思想——也就是灵魂。这样讲大家是能接受的,人不是孤独能存在的,不管是肉体还是灵魂都需要有愉悦有痛苦这是其中的过程,那么人锻炼的是什么呢?是灵魂。越捶打越硬的应该是灵魂,肉体可以恢复,灵魂倒下了恢复就难了。

  最*儿子在上一个课外班,是从美国引进的儿童美术式智力启发教育课程,每一星期一节课一百元。我在国企上班,这几年好多了,曾听说以前因不能接受内退的人大发雷霆之怒,警察来了都不好使,说是制度惹得祸我赞成,但有些人因意志被打垮了这是事实。回过来说儿子上课,培养的是什么呢?我到认为从另一方面是讲述知识是这样可以学到的,可以多角度多层面地看问题,对人生是有好处的。我到认为这是学*的关键,如果儿子通过学*有了这方面的进步,学费没有白教。也有的家长是赶场子,上完英语课来上此课程,我认为不必,语言学是靠思想认识一起走的,这么被动的学*,作用不是很大。

  人生此行的目的是什么呢?个人回答不一,杨绛先生也在试图解释这一切,到头来烟灰飞灭不符存在能留下什么——只是一些好的名声罢了,还能有什么?九十六的先生说自己愚蠢过,自私过,也好面子,人之常情这是人所不能逃脱的,区别的是付之于现实的不同。谁又是完人,这天底下没有这样的人,将来也不会存在,完美的事物根本不存在。人生走到这个岁数只能是忏悔啦,写出来的目的是为了让现在的人能提早知明,不至于事后后悔,老话说:没有吃后悔药的。

  照这个说法,到了关键时候灵魂能做肉体的主吗?你比如说:杨绛先生在上海看到街边拉扯路边一个身穿粗布短褂的小伙子,小伙子起初有点扭捏,可是越来越逐渐放弃了抵抗,透过小伙子的眼神,杨先生知道肉体战胜了灵魂。很有点现实意义。灵魂和肉体的结合最终是灵魂战上风的。那就说是能把握得住,自己能控制住自己,要是肉体占了上风,风花雪月床上风光啦。这与伦理道德是相悖的,那时是顾不上的,先来了再说,以后再说以后。等到栽了跟头,哭天抹泪说悔不该岂不是晚了点。最*我们单位有两位老总,因了,交代问题时,说了很多风流韵事,数一数竟有百人之多,可怕,道德上也说不过去,面对下一代也能下的手。看到他们在审判台上的照片,痛苦流涕地说:辜负了党的培养,笑话,那个时候你这些哪里去了!插个笑话说明,杨绛先生是看透了当今的弊病,来就此说明的。

  人生本来苦难,生下来就大哭不止,至今没听说过有大笑的,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该珍惜每一寸光阴。是凡有过经历的总结人生的都会说这样的话,此证明人生是很短暂的,我们应当善待时间,善待生活。

  杨绛先生九十六的高龄还能写出如此锐利的东西,真是让人敬佩。每个个体感悟不同,认识不同,体会就不同,要想真正把此书吃到肚子里,只有亲自看此书了。

  《走到人生边上》这本书杨绛先生在96岁高龄时的创作,前半部分的自问自答的形式,先探讨了神鬼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全书的大前提,如果不对大自然怀有敬畏之心,不尊重大自然的客观规律,那么之后的灵魂、命运、信仰等问题根本无从谈起。接着杨绛先生对本书所谈的“人”进行了界定,即人世间每一个具体的人。并且每次谈到一个新问题的时候都会先进性定义,如“灵魂”、“个性”、“本性”、“灵性良心”等。并且有问有答,内容层层递进,绝没有随意的篇章,逻辑严密清晰。这本书不是学术论文,但是杨绛先生却依然以作学术论文的态度和严谨对待。

  如果问及崇拜的偶像,我必答杨绛先生无疑。在她身上总能看到闪光点。胡河清曾赞叹:“钱锺书、杨绛伉俪,可说是当代文学中的一双名剑。钱锺书如英气流动之雄剑,常常出匣自鸣,语惊天下;杨绛则如青光含藏之雌剑,大智若愚,不显刀刃。”杨绛先生一生在探寻的过程中审视自我,关注内心,不让生活拿走自己的想法,磨*其棱角,还要保持对自我的肯定与欣赏,保持对人生的努力与坚持,所以她的人生自带光环,闪闪发光。

  花了一天的时间读完这本《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对杨绛先生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有了更多的钦佩。

  首先,该书是在杨绛先生96岁时写成,也许很多人在这个年纪,已经病卧于床,无心学术,抑或是早已命归西天,去了另一个世界。可又正是这个年纪,正是走到人生边上的时候,对人生的感慨也是最多的,杨绛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下这一本书。

  人活在世上的价值到底有什么?杨先生在书中不止一次的思考这个问题。杨先生在书的一开头就提到了死的问题,按着中国的抑或是世界其他地方的传统,说死都是不好的,可不提不代表不用面对。人类惧怕死亡,是普遍的规律,所以有很多淡化死亡的说法,有说去往天堂的,有说去往西天的,但天堂和西天在如今的科学下不都不复存在了吗?

  对于人生一世到底有何价值,杨绛先生提出,重要的不是一个人在他或她的一生中作出了多大贡献,而是本身身为人、身为万物之灵这件事就很重要。人只有认识到自己真正价值所在,才不会因建功立业而沾沾自喜,也不会因默默无闻而自怨自艾。

  书中也提到了对善恶的思考,性善和性恶,两个矛盾的方面,一直被人所争论。现在或许大都相信性恶论,于是出现各种各样的"信任危机",就拿我们来说,好逸恶劳就是我们经常表现出来的恶。不到最后关头绝不完成任务甚至到了最后关头也完不成,这种现象叫"懒癌",在多少人身上,懒癌体现得淋漓尽致。而杨先生在书中则是从人的本性出发,提出人的灵性良心是主宰着人之善恶的关键。灵性良心占上风,人们就可克制住小我,控制住贪逸的本性,灵性良心被弃置,那这个人的良心也就输了,内心的欲望膨胀,往往变成极恶之人诸如希特勒,墨索里尼之类。本性是好的,才改的好,本性就是恶的,怎样也变不回好的,这也是我自己认同的。

  我庆幸我还走在人生的中央,很多问题可以从现在开始重新思考。我也相信我们的本性是好的,是可以改过来的,是可以变勤奋的。

  点评:一本书,一个话题,一点收获,足矣。

  《走到人生边上》是杨绛先生在96岁高龄之时的著作,其首次坦陈自己对于命运、人生、生死、灵与肉、鬼与神等根本问题的思考。并以多篇精彩随笔对自己的看法加以佐证。此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杨绛先生对鬼与神、关于人、灵与肉等问题的思考与认知。第二部分是是有多篇散文组成的。

  对于这本书我所感受到的是对杨绛先生的`敬意。作为一位96岁高龄老人,在躺在医院病床上时还在思考。我在她的身上看到了与大部分中国女性老人不同的人性光辉。

  在中国,我看到太多年老的老人在老了以后每天就是打麻将、唠家常、东家长西家短,要不就是做家务。好似他们的生活千篇一律,就这样在我看来毫无意义的一天又一天的过,然后等到生命的尽头。如果真的就是这样过活倒也算是舒心的吧。

  但是,我所看到的可不只是这样。往往伴随着的是,身体的疾病、奋不顾身的扎入后一辈的生活中,比如带孙子,管下一代。要么就是觉得孩子不孝啊之类的。当我的身边大部分都是这样的老人时,我便思考若我有朝一日变老了,我会变成他们这样吗?若是这样有何意义?大部分的生活都奉献给了家庭,孩子。然后对孩子说我这么苦这么累都是因为你啊。弄得孩子又无奈又气愤。

  为什么喜欢杨绛先生?因为在她的身上,她的人生经历中让我感受到活着可以这么好,这么有希望。如今杨绛先生一百多岁了,岁月的风尘难掩她的风华。我的手机中保留了她头发花白却任然埋头书中认真写作的照片。这一幕非常打动我。我希望能当我老去的时候,我可以像她一样,充实淡然的朝天国进发。

  一位百岁老人的人生感悟,向前是人生清零的边界,向后是这一生的酸甜苦辣,书中所写的关于肉身与灵魂的看法,关于人间百态的点滴感悟,凡此道来的娓娓话语都值得我们去深思。

  关于生命的思考,杨绛先生本人也在苦苦追寻,肉身在不断衰老,而灵魂却在不断升华,当身体走向尽头的时候,灵魂又该如何安放?个体的生命是有限的,而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生命是无止境的。

  关于教育,杨绛先生认为好的教育应该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而不是耳提面命式的,她本人的成长历程及女儿的成长都是最好的印证。关于婚姻,杨绛先生认为无论何时相互理解都是首要的,夫妻首先应该是知心朋友,若不知心,怎会久伴。

  生命是一条孤独的河流,每一程都会有志同道合的伙伴。对于我来说,二十多岁的年纪,谈一辈子太长,谈人生阅历太浅,能做好的只是坚定脚下的路,无愧于那一份赤子之心,走在人生边上,启迪心灵,走在人生路上,回首不忘初心。

  这本书是杨绛先生在九十多岁高龄时的著作。鬼神,灵魂与肉身这些在中国民间中议论千年不断的东西出现在这本书中。杨绛先生想明白自己留在身后的是什么,前面等着她的又是什么。《走到人生边上》的前言中,杨绛先生这样写道:“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了,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么都没有了吗?当然,我的躯体火化了,没有了,我的灵魂呢?灵魂也没有了吗?”从这一段话可以知道,杨绛先生的.这本书分两个部分,一个是人生的价值,一个是灵魂的去向。

  杨绛先生提出人生的价值在于灵魂对肉体的支配。这两者在同一个个体中相互斗争又相互统一。人的本性中包含的懒,贪,色等七恶,七恶与人的灵性良心背道而驰。所以这两者相遇时,人就会出现各种烦恼忧虑,若处理不当自会有一些心理的问题。而当人的肉体经过千锤百炼拥有足够的灵性良心时,人就会要求自己不断的完善自身,驱动自己追求更有意义的人生。所以人生在世遇到的一切困难需要我们坦然面对,因为人肉体上的磨练会得到灵魂价值上的累加,灵魂的价值长久不灭。

  一位百岁老人的人生感悟,向前是人生清零的边界,向后是这一生的酸甜苦辣,书中所写的关于肉身与灵魂的看法,关于人间百态的点滴感悟,凡此道来的娓娓话语都值得我们去深思。

  关于生命的思考,杨绛先生本人也在苦苦追寻,肉身在不断衰老,而灵魂却在不断升华,当身体走向尽头的时候,灵魂又该如何安放?个体的`生命是有限的,而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生命是无止境的。

  关于教育,杨绛先生认为好的教育应该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而不是耳提面命式的,她本人的成长历程及女儿的成长都是最好的印证。关于婚姻,杨绛先生认为无论何时相互理解都是首要的,夫妻首先应该是知心朋友,若不知心,怎会久伴。

  生命是一条孤独的河流,每一程都会有志同道合的伙伴。对于我来说,二十多岁的年纪,谈一辈子太长,谈人生阅历太浅,能做好的只是坚定脚下的路,无愧于那一份赤子之心,走在人生边上,启迪心灵,走在人生路上,回首不忘初心。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