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潜《谈美》的读书笔记范文5份

首页 / 读书笔记 / |

  朱光潜《谈美》的读书笔记 1

  读完朱光潜的《谈美》,让我对美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画家提笔作画,一展丹青,他们用水墨雕砌的琼楼玉宇,是人们口中的艺术品;隐士不问名利,在绝境桃花源里,在后院梅花香中,淡泊宁静,致远,这本身就是极富美感的生活。不朽的人向阳而活,向死而生,他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他的一生也是美好的。

  我们谈美,谈雕像画卷的一笔一画,那每一分景象,又折射出作者的品性,而作者的作品集又展露了他们的一生。

  美,是可以给予人精神支持的。若不是那五颜六色的召唤,穷困潦倒的凡高怎会毕其一生献于艺术?无论是斑斓胜于光影的星空,还是满面太阳的笑靥的向日葵,都是美的代名词。凡高为着它们,穷尽了一生的苦痛,依然无惧风雨。我相信美是灵魂的解药,在深陷泥潭时,它将披荆斩棘,为低处的泥沼种下花草。

  疫情期间,很多的艺术家、歌唱家为白衣天使们献出自己的作品。奋战一线,生死间忙碌,他们得到的慰藉不再是一粥一宿,而是直击内心的美。这一种美用最精致的形态给予世间安宁幸福。

  在向往高洁清廉之士时,我们其实是在向往一种***的世界。“决不为五斗米折腰”而晨起耕耘、带月而归的闲适,“明朝散发弄偏舟”的浪漫,“九万里风鹏正举”的.一种无畏与大气磅礴。这一种对生活春暖花开始终抱有爱的真挚。我们推崇的风流风骨,是对生活的苛刻,也是对美的砥砺。全由一种“无所为而为”的心态,才能将臃冗的一生待尽,“慢慢走,欣赏啊!”

  像用52HZ的歌唱的鲸鱼,一生的诉说只给懂它的人听,像高山流水遇知音,像所谓鲍叔牙管仲之交……人一生不过须臾之间,只为了“一骑红尘妃子笑”,好像也是值得的。这一种真心,比起所谓功名利禄,在某个不朽的人心中,要珍贵的多。

  美,是对人生的选择。

  在艺术、生命中,不吝惜时间一两分,由心而生的前程似锦,将自己托付于一切美;于深夜中创造星子,去辨析“无所为而为”的真实,感受慢处的凉意,传播处世的美好。

  这一生,慢慢走,欣赏啊!

  朱光潜《谈美》的读书笔记 2

  什么是美?这是一个很基本的问题,但毫无意外地,我们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它的确切答案。其实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美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每个人对于美都有不同的定义。在《谈美书简》中,朱光潜先生给了我们一个答案,虽然这个答案不一定正确,但至少比毫无头绪要高明许多。

  许多人都认为,看过去舒服的就是美的,也许更深一层,会说心灵美也是一种美。但所有的这些都比较浅显的,而深入研究,又是望尘莫及的事了。通常我们对于美、美感、美的规律、美的范畴等等这些问题感到很深奥,也研究甚少,关于这些问题,朱光潜先生在此书中都一并回复了,而且回复的很详尽,对于思想,文学,方法,理论等等也有详细的陈述。对于美,我们看到的都是片面的,也可以说成的表面的,而看完这本书,我对于美则有了全新的看法,这也是读此书的收获吧。

  这本书是以信件的方式组成的,大多都是给读者的回信。(这一点,书中也有提到过)因此也就比较浅显易懂。在“知识链接”一栏中,编者提到了许多有关学术方面的美的知识。这让我们也提前了解了一些有关美的知识。

  虽然此书不是一本完整的美学著作,却也从一些很重要很关键的角度对美学的入门者的`问题进行了解答,而且在很多方面都很有帮助。

  例如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一文中,作者比较具体、完整地讲解了在文学与戏剧作品中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他首先回顾了这一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进而指出,典型人物是能够体现社会历史发展的某些规律并且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人物形象,而典型环境则是典型人物所处的能够反映社会历史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具体情景和背景。典型人物应生活在典型环境中,而不能与环境相脱节。在这里,共性是通过个性来表现的,是在特殊中显示一般。文学之所以能在偶然性中见出必然性,是与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一理论分不开的。(此段有些摘录于原文)

  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在此也就不一一详谈了。

  朱光潜先生信奉“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委给旁人。”“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该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委到想象中另一地位去做。”这是朱光潜先生不尚空谈,脚踏实地的治学精神的体现。这很值得我们青少年去学*。

  朱光潜《谈美》的读书笔记 3

  本书作者朱光潜,字孟实。他90岁生涯的大部分都贡献给了中国的美学事业,所以晚年的他被尊称为“美学老人”。

  朱光潜的《谈美》写于1932年,由著名的开明书店出版。在此之前,他写过一本《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用书信的形式,漫谈文艺、美学、哲学、道德、政治等问题,发人思考,指点迷津,在青年中引起很大反响,成为重印了30多次的畅销书。但这本书主要谈的是人生修养,还没有充分展示朱光潜的美学思想。于是,作为《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姊妹篇,朱光潜以“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为副标题,写作了这本《谈美》。

  作者是怀着一种崇高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来写这本不厚的小册子的,他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和明白如话的语言把高深的美学问题讲得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从而起到了净化读者心灵、提升一代青年精神境界的作用。而我,读了这本书后同样受益匪浅。

  美是联想所产生的吗?作者借用牛希济的两句词“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指出“许多通常被认为美感的经验其实并非美感”,而是“实际人的态度,在艺术本身以外求它的价值”。由萋萋芳草,联想到绿罗裙,也可以由一件古董,联想到金钱,并不是所有的联想,都是美的。纯粹的美,永远是一种“专注”,离开了专注,就已经离开了美了。

  讲解了基本的美学观念之后,作者又进一步跟我们谈了艺术与游戏、艺术与想象、创造、情感等方面的问题。告诉我们艺术创造除了想象之外,还需要情感。

  艺术创造除了想象之外,还需要情感。作者借司空图《诗品》中的一句话“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指出:“诗人于想象之外又必有情感”,“情感是综合的要素,许多本来不相关的意象如果在情感上能调协,便可形成完整的有机体”。“意象”是朱光潜美学理论的重要概念,这里情感的作用十分突出。没有情感的统帅,想象也许会杂乱纷纭,有了情感的主导,则纲举目张,“意”与“象”合了。

  朱自清先生说:“孟实先生引读者由艺术走入人生,又将人生纳入艺术之中。这种‘宏观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值得学者深思。文艺理论当有以观其会通,局于一方一隅,是不会有真知灼见的。”我认为确实如此,通过他的讲解,我真正认识了美,欣赏了美,发现了美。他的见解也的确“人性化”。

  学术界有人指出:“朱光潜对美学的理解可以说是非常之深,他对西方美学的介绍,在《谈美》中已经达到了一代大师的化境。”

  我认为学*美学也好,学*艺术也好,关键不在能否掌握一两种技能,而是要看我们能否达到一种境界。若能够达到朱光潜先生所崇尚的“艺术化的人生”,恐怕可以说今生无愧。

  朱光潜《谈美》的读书笔记 4

  “人生莫要大汗淋漓埋头向前,也当时不时停下来,慢慢走,欣赏路两边的风景”,因桥梁而入美学,朱光潜老先生的《谈美》,当为小玄子的美学第一课。

  01、缘起

  最先知道朱光潜作为美学家是在高中教室的图书角,教语文的班主任是美学硕士,在教室的窗台上开辟了图书角,放置了中外文学(美学)书籍,其中就有朱的著作(具体是哪一本记不清了)。最先注意到《谈美》这本书,也是因了朱光潜先生的名号,这本书是先生于1932年(时年35岁,算是人生早期阶段)著作的一部谈论美学的书籍,书不算厚,197页,其中讲述了中国的古典美,又引用西方美学家的观点谈鉴赏美,读来不像一般哲学书那般苦涩难懂,也不像一般美学书张口闭口引经据典,非要有厚实的文学基础才能读得顺心遂意,《谈美》这本书就像作者在序言中所说,以一种跟小辈人谈话的方式进行,作者说在著书前不需动辄读十几本参考书,就以最*常的语言和聊天的方式来听谈论生活中的美,文学中的美,让从未接触过理论美学的工科生深深沉浸其中,惊喜于先生的文笔和当中所蕴含的思想。

  02、转合

  拿到这本书,打开目录便被序列一到十五的标题惊艳到了,其中有谈论对审美三种不同态度篇朴实如“我们对于一颗古松的三种态度”,也有谈论美感和联想且自带意境的诗句“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也有谈论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关系篇目的“依样画葫芦”。不同于理科课本中纯属解释概念的标题,用朴实命题、古诗、经典名句、俗语做标题,参差不齐的表述形式,视觉上本身就形成了一种美感,借他语以言己意,又是一美!首先要想用他人之语表己之思想,你得理解到他人之语的深刻含义,他人通过这段语言想表达出自己什么样的思想,之后你要用自己的情感去理解他人的思想,再将其融为一体并以一种大众认可为美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不就是最简单的一种美的形成过程吗?(对标题美的初步看法)

  对于书中的观点我不是都认可,只针对其中感兴趣的几点,谈论一下我的看法,简单做一下笔记。第一篇谈论对美三种态度的末尾的一句话,让我很受触动,写的很有文采,朱自清作的序中也曾提到这句,下面我们简单来看看这句话。

  “悠悠的过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们所以还能认识出来这漆黑的天空者,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所散步的几点星光。朋友,让我们珍重这几点星光!让我们也努力散步几点星光去照耀和那过去一般漆黑的未来。”

  这里看起来很有意思,漆黑的天空代指世间一切未知的混沌状态,把思想家对于世界的看法和艺术家基于世界现实所创造的艺术看做几点星光,比喻很是贴切,也说明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是那一点点,后面又说珍惜这些星光,自己也要去散布星光,这种发掘未知的贡献精神是我们应当去学*的。但这结论未免又有些绝对,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概念是否有些缩小化,有以偏概全的嫌疑,或许一切可欣赏可表达者皆可称为思想家和艺术家。

  我们对美的追求古已有之。原始先民用于做饭的炊具,其上面的花纹令今人都叹为观止。炊具满足了为人的基本生存需求提供了辅助,但花纹却不是必须的,没有花纹也并不影响人的生存,是否从这一表现中看到原始人对美的追求?按照书中的观点,这种美是最基础的物质美,是不需要系列复杂的情感和方法。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想,先民们看到了美丽的花纹并将其内化使心情愉悦,产生了对这些饰有花纹陶罐的喜欢,由物之美上升到内心情感的愉悦喜爱,或许这已经不是最基础的物质美了吧。

  接着先生在第一章谈论对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其实是人对美的三种态度,古松是美的载体,单纯的谈美未免让人觉得空泛,古松给了美以具体的表现形式,美又是古松的表观显现,就像我们的这门课,我们要学结构美学,而桥梁就是载体,我们要在不同的桥梁中去欣赏结构美学。回到文中,作者以木商、植物学家和画家三种人来表述人在不同状况下对这棵古松的三种态度,用以表现美的实用性、科学性和艺术性,而不能单纯理解为这三种人只能按照自己的职业思维去看这颗古松,如果非要这般解释也未免太过于武断。三种人划分只是以他们的职业为依据,但除去职业外,他们都是一个个体,可以欣赏美的个体,木商在思考这颗古松的价值时未必不会考虑到古松的苍劲挺拔,未必不知道树的根枝丫等结构,只是每个人由于自己的生活经验,在看到一个事物发表意见时最容易从自己生活中得到的先验知识出发。如果给定美的话题,让上述的三种人谈论这颗古松,三人的看法未必可见高低。这里我想说,每个人都有欣赏美的眼睛,只是生活的经验让人容易从接*当前生活状态的角度出发,而艺术家恰好是从事艺术审美的工作,他的出发点较之于他人距离美便*了很多。

  第一章篇末,先生提到“许多轰轰烈烈的英雄和每人都过去了,许多轰轰烈烈的成功和失败也都过去了,只有艺术作品真正是不朽的。”有列举曹孟德和秦始皇的例子加以说明,其实我是不大认同他的观点的。曹明德和秦始皇是历史上真人真事,是人便会有生死,是事便会有始末,历史的流转和朝代的更迭使之然。而先生所说的艺术作品则是他们形象和精神的载体,他们肉体早已化为碳水尽归自然,而他们的事迹流传千古给无数人以激励和警醒,当朝子民的记载让他们的事迹得以让千百年后的我们知晓,感受曹孟德舳舻千里、旌旗蔽空的豪迈气势,感受秦始皇一统六国、始制文字、统一度量衡时的雄心与壮志。此般情景因被人记录而成为“艺术”,我们今人看到再根据自己的经验想象那年那人那景,借彼之言抒自己的情感,我们便感到了美。所以我们能单纯把此段要描述的艺术和历史割裂开来看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论述了“艺术是主观的,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但是它一定要经过几分客观化”,以此说明艺术和实际人生是有距离的。对于前面的观点我从未涉足,但对后面艺术和人生的距离有几点简单的看法。拿生活中的例子来看,人们经常会喜欢影视作品中扮演“好人”的演员,而讨厌其中扮演坏人的演员,这个现象带有一点移情作用,演员刻画人物形象很到位,因此我们便将对角色的情感带入到演员本身,像是艺术对生活的外延。但也有新闻报道观众因对扮演坏人角色深恶痛疾而上升到对演员的人身攻击,这种行为本身已经超出了艺术的范畴,艺术的美已经被生活的带入所破坏。演员刻画坏人的形象深入骨髓,说明演员的表演功力深厚,我们欣赏“坏人”的表现来感受表演的魅力,这是一种美的体验,但当我们把艺术现实生活化后,艺术与现实不再有距离,艺术便被现实生活的基本生存需求和不受控的情感赶出了美的世界。

  03、终

  读朱先生的《谈美》,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惊奇。在枯燥的理工科学*中偶尔体验一下文人墨客的情怀,感受诗词歌赋中的风花雪月,以第三视觉去看哲人的争辩,岂不妙哉?记得有一章中写艺术的移情于景,写到王昌龄的《长信怨》,写到“奉帚*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写班婕妤团扇之用意,写王昌龄又用团扇之意,读完这一章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初中语文老师费九牛二虎之力给你讲象征讲抽象,撑着脑袋听到头晕晕也没能明白什么是象征什么是抽象,读完这段文字,便有“原来是这个样子啊”的感叹!不求一本书能读懂美学,看透美的哲理,但希望能以这本书为起点,拓展自己的阅读范围和眼界,能够在现实生活中体验书中所写美学的魅力,让生活变得不再仅仅是柴米油盐那么简单,即使是仅仅有柴米油盐也可以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的深度,应书中最后一章先生的提议,人生莫要大汗淋漓埋头向前,也当时不时停下来,慢慢走,欣赏路两边的风景!

  朱光潜《谈美》的读书笔记 5

  纵观朱光潜先生的《谈美》,大致分为了三个板块,其一是谈对美的欣赏,其二是讲美的创造,最后引申到了人生的艺术化,朱光潜先生本人也认为这是他自己最重要的理论。这本书看完后,对人生与艺术,自己与美有了自己的感悟。

  书中开篇就解释了谈美的原因,“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要做到“免俗”。而探讨现如今美的意义,或者是美学的意义,有一个很著名的观点就是现代美学的美育,美学可以把人的存在纳入形式表达的方法,审美的本质就在于让人的存在变得更加美好,意味着唯有通过审美教育才能真正获得对人生的的深层把握。以我所学,美育能够成为可能的基础,是因为艺术主要就是负担人的感性认知以及美感意识的水*的职责。而审美之所以如此重要,就在于通过艺术的审美教育,才能摆脱生命的慵常性,复苏被现实麻痹的感知,重新领悟到生命的真谛。而现在的社会是一个被技术统治的时代,艺术成为了消费文化的一部分,在这种大潮里,唯有通过美育获得存在的感知,得到真正的本真。

  在对美的欣赏上,首先是态度问题,对一颗古松不同的身份会有不同的感悟,而无论何种感悟都是带有个人的主观,这也体现出艺术与人生之间存在着紧密地联系。“极*常的知觉都带有几分创造性;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的成分。”引出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仔细观察生活,确是如此,生活中极*常的东西都带有我们自己的主观意识,看到公寓旁边与楼齐高的参天大树,我们可能*以为常,而当我用审美的观点去看待它,它又是那么的特别。站在树底下观之,只觉望不到树尖,树干上都是风霜的痕迹,凹凸不*,却带有一种古朴美;有次站在楼顶观之,别有一番景象,居高临下,它是那么的孤立,独树一帜,显示出傲然挺立之感,不畏寒冬,心中不觉对此敬佩。当时正值我背书背的很烦闷,忽觉树都能如此不畏环境的艰难,何况人呢。我想这就是审美给我带来的精神上的体验。

  艺术与实际人生也是有距离的,而艺术与极端的写实主义不相容。他说“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他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艺术本来就是弥补人生和自然缺陷的。”在许多文学作品中,本来现实的结局完满的,而改写成文学作品后,去掉了完美,给了他一个不完美的结局,这就在于这样使得悲剧更深入人心,能够起到更大的艺术效果。我们感悟艺术作品的时候,也要记得这个适当的距离,书中的古希腊和中国旧戏的角色往往戴面具,穿高跟鞋,表演时的声调不像*常,这都体现距离。而这个是适当的距离,距离太远变成无法理解,而太*则不像是艺术。所以朱光潜先生说“一般人不能把切身的经验放在一种距离以外去看,所以情感尽管深刻,经验尽管丰富,终不能创造艺术。”要以主观的参与者退变为客观的观赏者。

  朱光潜先生也谈到了几点对许多人对美感的误解。美学不是享乐主义,而这个享乐指的是快感,我们欣赏一件作品时候的快感,愉悦之感,并不就是美感。“美感有普遍性,快感没有普遍性。”“美感与实用活动无关,而快感则起于实际要求的满足。”这个也解释了我心中的的疑问,对于一件事物的喜欢,并不能说明这个事物是美的,正如“实验美学”的人做的实验,问受验者喜欢哪些颜色、条纹,而艺术上部分之和并不等于全体,每者的一切,透析写作缘由,社会背景等,这可能会在无意之中磨灭了美。“遇到文艺作品如果始终持批评的态度,则我是我而作品是作品,我不能沉醉在作品里面,永远得不到真正的美感的经验。”或许对待作品,我们应该不掺加杂质,以本真之心去看待,这样也能更好地阅读作品,得到其中的真谛。

  在美的创作上,朱光潜先生谈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艺术游戏说。“艺术的雏形就是游戏。游戏之中就含有创造和欣赏的心理活动。”我觉得这在一定程度上把艺术变得更加具体化。游戏和艺术一样是把欣赏的意象加以客观化,使它成为一个具体的情境。也是一种“想当然耳”的勾当,游戏也带有移情作作用,把死板的宇宙看成活跃的生灵,是在现实世界之外另造一个理想世界来安慰情感。这可能是受到*勒认为人有一种游戏冲动,这是以美为对象的艺术创造冲动。但是有浓厚的“乌托邦”色彩。同时,也使艺术成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工具,承担了太多的“说教”功能和“神圣”色彩,弱化了游戏的实践性、对话性和非功利性等。总之,我认为在美的创作上,朱光潜先生提到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十分正确。以前看过一段话说,读书有什么用,还不如拿读书的钱出去旅行,古有“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接着就有人回复说,你不读书,即使行了万里路也只是一个邮差。说的不无道理,心中没有知识的储备,更不会说对美有任何感悟。现在的我们,应该打好基础,多充实自己,不管是知识上,还是能力上。正如书中所说,灵感是突如其来,出于作者自己意料之外的,是不由自主的、突如其来的。“不过灵感的培养正不必限于读书。人只要留心,处处都是学问。”这就要求我们要注意观察生活,也就是对美的欣赏上说的有一双审美的眼睛。要留心观察生活,对生活中的事物要有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最后朱光潜先生说道人生的艺术化。以上见解可观之艺术与人生的关系紧密,朱光潜先生也认为“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而他也把人生分为了实际人生和整个人生。实际人生只是整个人生中的一部分,艺术与人生都有一种完整性,都是以“情趣”为本体的生命精神的显现。朱光潜先生说,艺术的生活就是本色的生活,我想这里的本色是指的有趣的,有源头涉水的生活,而不是机械的、干枯的生活,而是显露人生真性情的生活。

  艺术和生活的创造之中都含有欣赏,朱光潜先生说:“善于生活者则彻底认真,不让一尘一芥妨碍整个生命的和谐。”而我们对于生活也要怀有一定的严肃性,正如前文所说,在持出世精神与做入世事业之间、在超脱人生与淑世主义之间的圆融。或者说,严肃与豁达尖山的艺术与人生态度,还喻示着道德精神与审美主义的同一性。我觉得这种豁达的精神很值得学*,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会过度的在乎我们自己的得失,斤斤计较,殊不知这是在丧失生活的乐趣。

  而朱光潜先生说的阿尔卑斯山谷公路边的标牌:“慢慢走,欣赏啊!”许多人在这车水马龙的世界里生活,恰如乘坐在疾驰而过的汽车上,“慢慢走”有的人认为是以时间换空间,把实用的人暂时变成审美的人,把路旁的风景变成审美的对象。“欣赏啊”,就是完成一次完满的审美经验,体验到真正的“美”。现实世界名缰利锁,人生很难自由超脱,而我们可以怀着美感的纯粹意象的世界,看淡我们名利得失和利害关系,做一个纯粹的本真的人,即使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做到,我们也可以在自己心中找到自己的*衡点。从心中开始做一个本真的人,找到我们自己人生与艺术的联系。


朱光潜《谈美》的读书笔记范文5份扩展阅读


朱光潜《谈美》的读书笔记范文5份(扩展1)

——朱光潜《谈美书简》读书笔记6篇

朱光潜《谈美书简》读书笔记1

  这是朱光潜先生在83岁高龄写给青年的美学入门读物《谈美书简》。朱光潜先生是*现代美学的代表人物,是开拓者和创新者,在美学领域是全国的权威,他主张美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阐明了美和美感的规律、美范畴等一系列问题。

  在前言中,朱光潜告诉我们怎样学美学,但我认为更重要的在于,他对我们人生观的引导,如在前言中朱光潜写到“正路并不一定是一条**坦坦的直路,难免有些曲折和崎岖险阻,要绕一些弯,甚至难免误入歧途。哪个重要的科学实验一次就能成功呢?“失败者成功之母”。失败的教训一般比成功的经验更有益”……这些都呈现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什么是美?这是一个很基本的问题,但毫无意外地,我们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它的确切答案。其实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美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每个人对于美都有不同的定义。在《谈美书简》中,朱光潜先生给了我们一个答案,虽然这个答案不一定正确,但至少比毫无头绪要高明许多。

  许多人都认为,看过去舒服的就是美的,也许更深一层,会说心灵美也是一种美。但所有的这些都比较浅显的,而深入研究,又是望尘莫及的事了。通常我们对于美、美感、美的规律、美的范畴等等这些问题感到很深奥,也研究甚少,关于这些问题,朱光潜先生在此书中都一并回复了,而且回复的很详尽,对于思想,文学,方法,理论等等也有详细的陈述。对于美,我们看到的都是片面的,也可以说是表面的,而看完这本书,我对于美则有了全新的看法,这也是读此书的收获吧。

朱光潜《谈美书简》读书笔记2

  这是朱光潜先生在83岁高龄写给青年的美学入门读物《谈美书简》。朱光潜先生是*现代美学的代表人物,是开拓者和创新者,在美学领域是全国的权威,他主张美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阐明了美和美感的规律、美范畴等一系列问题。

  在前言中,朱光潜告诉我们怎样学美学,但我认为更重要的在于,他对我们人生观的引导,如在前言中朱光潜写到“正路并不一定是一条**坦坦的直路,难免有些曲折和崎岖险阻,要绕一些弯,甚至难免误入歧途。哪个重要的科学实验一次就能成功呢?“失败者成功之母”。失败的教训一般比成功的经验更有益”这些都呈现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什么是美?这是一个很基本的问题,但毫无意外地,我们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它的确切答案。其实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美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每个人对于美都有不同的定义。在《谈美书简》中,朱光潜先生给了我们一个答案,虽然这个答案不一定正确,但至少比毫无头绪要高明许多。

  许多人都认为,看过去舒服的就是美的,也许更深一层,会说心灵美也是一种美。但所有的这些都比较浅显的,而深入研究,又是望尘莫及的事了。通常我们对于美、美感、美的规律、美的范畴等等这些问题感到很深奥,也研究甚少。

  关于这些问题,朱光潜先生在此书中都一并回复了,而且回复的很详尽,对于思想,文学,方法,理论等等也有详细的`陈述。对于美,我们看到的都是片面的,也可以说是表面的,而看完这本书,我对于美则有了全新的看法,这也是读此书的收获吧。

朱光潜《谈美书简》读书笔记3

  这是朱光潜先生在83岁高龄写给青年的美学入门读物《谈美书简》。朱光潜先生是*现代美学的代表人物,是开拓者和创新者,在美学领域是全国的权威,他主张美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阐明了美和美感的规律、美范畴等一系列问题。

  在前言中,朱光潜告诉我们怎样学美学,但我认为更重要的在于,他对我们人生观的引导,如在前言中朱光潜写到“正路并不一定是一条**坦坦的直路,难免有些曲折和崎岖险阻,要绕一些弯,甚至难免误入歧途。哪个重要的科学实验一次就能成功呢?“失败者成功之母”。失败的教训一般比成功的经验更有益”,这些都呈现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什么是美?这是一个很基本的问题,但毫无意外地,我们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它的确切答案。其实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美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每个人对于美都有不同的定义。在《谈美书简》中,朱光潜先生给了我们一个答案,虽然这个答案不一定正确,但至少比毫无头绪要高明许多。

  许多人都认为,看过去舒服的就是美的,也许更深一层,会说心灵美也是一种美。但所有的这些都比较浅显的,而深入研究,又是望尘莫及的事了。通常我们对于美、美感、美的规律、美的范畴等等这些问题感到很深奥,也研究甚少,关于这些问题,朱光潜先生在此书中都一并回复了,而且回复的很详尽,对于思想,文学,方法,理论等等也有详细的陈述。对于美,我们看到的都是片面的,也可以说是表面的,而看完这本书,我对于美则有了全新的看法,这也是读此书的收获吧。

朱光潜《谈美书简》读书笔记4

  什么是“美”?用莎翁的话说:“这是一个问题。”

  但毫无疑问,没有人知道答案,包括历史上任何时期的任何一位大师。他们耗尽毕生的精力也只是在人类对美的认知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见解,但却从未揭开“美”的面纱。其实在我看来,“美”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因为很少会有人对美的认知完全相同。也就是说,“美”是无定义的。在《谈美书简》中,朱光潜先生引用了他的一位“老朋友”(我怀疑是作者本人)给“美”下的定义,并对其刻板和迂腐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朱光潜先生也是反对套用空洞的抽象概念去给“美”铸一座密不透风的牢笼的。

  在朱光潜先生看来“人是审美的主体,人在改造客观世界时也改造了人本身,人在审美中具有最高的意义,美离不开人。”同时,美也是属于社会价值范畴,它的适用主体是人。这便是说我们要去认识美。

  那么我们该如何认识美呢?我的观点是:不需要定义,只需要感受。

  但在感受美的过程中,我们要找到正确的方法。在这一点上,朱光潜先生给了我们十分重要的提示,那便是既要把握对“美”的理性认识,又要注重对“美”感性认识。我认为美是客观存在的,但我们决不能只强调美的客观性而将审美与人的思考力、情感与意识割裂开来。审美活动应是一种实践活动,同时因为它具有目的性并且与人类的情感息息相关,所以审美必然要从主观与客观两个角度去进行。否则,就如“形而上学”一样,以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认识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孤立的,永远不变的。这显然与主客观结合的审美以及感性与理性的*衡相矛盾。认识美和感受美一方面要求我们学*一些美学知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注重审美实践,多去参加各种艺术展览,多与他人交流自己对美的看法。在审美的过程中,探求美的真谛未必是我们最终的追求,但享受这个美妙的过程却是我们每个人都必不可少的经验。

  而对于《谈美书简》这本书,朱光潜先生以耐心的口吻,以一位长者的身份用信件的方式,将自己*生对美学感悟向我们娓娓道来,并对一些重要而关键的问题向美学的入门者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因而这本书相比较其他美学著作易懂。他在美学问题上对我们的帮助不仅是思想上的,也是方法上的。

朱光潜《谈美书简》读书笔记5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

  我们在进行艺术教育时,常常想的是如何在教授一些美学知识、规律等的同时,逐渐培养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进而敞开心胸地感受美、灵动地创造美。

  其实,作为教师,在认识学生方面何尝不需要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呢。

  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书简》中曾举过一个例子:对于园里那一棵古松,在木材商、植物学家和画家眼里,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在木材商看来,它不过是一棵做某事价值多少钱的木料;在植物学家眼里,它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然而画家却认为它是一棵苍翠挺拔的古树。接下来三个人的反应态度也不一致――木材商在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植物学家马上就会想到要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树的异点,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而画家却只是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它的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的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

  我赞同三者眼中对古松的不同状态和不同定位,我更推崇把三者的视角进行综合,更多方位、更多角度地去审视、去构思、去塑造眼前的事物。就如我们作为教师,可以如植物学家一般根据学生的生活环境、学*现状等去判断学生的优势与不足,分析其成因;如画家般去感受学生的个性、体味学生的品格和趣味、挖掘学生不被他人察觉的闪光点;如木材商那样规划学生的前途、思忖学生的发展方向、培养目标。那样,不同的学生才真正地在教师的眼中鲜活起来、立体起来。我们在进行教育教学的同时,才能真正地本着"关爱学生"的原则开展与实施。

  就如,有的教师能针对不同学生的优势或特长,安排相对应的工作,使得学生不断地树立自信心,转而在其他方面也有座提高。又如:我们在教学活动的设计过程中,要尽量多的给予学生尝试、锻炼、讨论、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从不同的活动中展示自己,让教师全方位地了解学生,发现学生多样的"美";再针对学生的特点,也可以量身定做地安排一些学*活动,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获得更多的学*方法。在我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曾尝试过多种形式的师生合作示范:仅在语言上进行交流;在绘画方面进行合作;综合语言交流与绘画合作等等。不论哪一种形式,学生在参与教师示范的过程中,都能积极开动脑筋,主动思维,大胆地发表着自己的见解与想法。许多想法由于学生间的差异,会形成教师也想不到的奇思妙想,从而迸发与碰撞出更精妙的思维的火花,学生们的个性因此而得到张扬,学生的生命在教师的呵护与培养中得到发展。

  师生的共同示范中,学生亦在教师的配合下,乐于多方面、多角度地思维;在教师的鼓励下,更投入地更专注地进行创作与表现,使得美术课堂中的示范环节也成为了提高学生生命的质量,满足学生心智成长需要,促进学生生命价值体现的一个良好途径。

  只有热爱生活,才会享受人生,才能活出精彩,因为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美,为他们搭建更多展示美的舞台,他们的美才能逐渐累积、融合、幻化出更耀眼的光彩。

  《谈美书简》采用书信体形式,娓娓道来,作为启蒙式的书籍,将许多深奥的美学知识通俗化,亲切自然。是*现代美学家朱光潜在八十二岁高龄的情况下写就的"暮年心血"之作,既是朱老对自己漫长美学生涯和美学思想的一次回顾和整理,也是"给来信未复的朋友们",尤其是青年朋友们的一次回复。

  从书中还可以看出朱老很关心民族、国家的现实与命运,尤其关心青年在现实中的为人处世和道德修养,每位读者只有静下心来,细细地品味与思考,才能领会作者的深层思想。

  朱老在书中主张的是要积极地投入现实生活,而不能逃避人生,同时又要以一种审美的心态去面对现实生活,这样才能给现实人生增添美好的色彩。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繁忙紧张的工作氛围中,我们也不妨借用朱老提倡的生活态度,才能更主动、积极地投入工作,才能以审美的眼光去了解与发现每一位学生,才能放松地思维、进行发散性思维,在新的教育改革大潮中有所创新,有所进步。

朱光潜《谈美书简》读书笔记6

  《谈美书简》,是朱光潜先生一部谈美学的论著。朱光潜先生在美学界的造诣这里无需过多赘述,他是我国研究美学的始祖,一代美学大师。通读完后,首先的感觉是朱先生知识的渊博,旁征博引,学贯中西。在他的书中,古今中外的文献引用得极多,而且所引用的英法德等国关于美的论述都是他最早翻译过来的。

  其实粗读一篇,我真没有弄明白到底什么是美。虽然他通篇都在介绍什么是美,从心理学角度、从哲学角度、从自然科学角度去研究、论证美的本质意义。但是我读的还是一头雾水,因为朱先生的思想是那么的深邃;眼光是那么犀利;观点是那么独到。都说读书就是读者和作者心与心的交流,我只觉得朱先生穿着一身长马褂,在某个黄昏的清风中,向我娓娓道来,像一切得道智者一样,他持才并不傲物,从容淡泊,虚怀若谷。对我而言,朱先生只能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来形容了。

  那么,到底是什么美?

  什么是美?朱光潜先生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对于一个严谨的科学研究者或者说是理论研究者,简单草率地定义某种事物,总不免会把读者引入歧途甚至会怡笑大方。伟人如柏拉图也曾犯下把人定义成没有羽毛动物的错误,留下了千古笑柄。美不完全是事物的属性,不能科学定性地定义。譬如我们说水,这是可以严格定义的,凡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化合而成的物质就是水,这个不会因为不同人有不同看法而改变。

  然而我们很多人对美的定义其实都是成为美的条件,我们说脚长的女人比脚短的女人要美,对称的比散乱的要美,但这都是成为美的条件,但具备这些条件的不一定就是美。正如空气含有水分是雨的条件,但空气中的水分却不是雨。因此有人问圣·奥古斯丁:“什么是时间?”,他回答:“你不问我,我本来很清楚地知道他是什么,你问我,我倒觉得茫然了”。

  美不能定义,又不是事物固有的属性,那就没有研究价值了吗?朱先生告诉我们,美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事物属性,当我们见到美的事物时,大多数人还是会觉得那是美的。但是研究判别美,不仅要在物本身着眼,同时还要着重观赏者在所观赏物中见到的价值去研究。通俗一点讲,就是美不仅在物,而且在心,在物为刺激,在心为感受。世界上没有天生自在,俯首即拾的美,凡是美都要经过心灵的创造,所以美学研究的理论,不仅要讲艺术,而且要讲心理。作者用了十七章的篇幅在讲美,我才疏学浅,读了多遍亦只是管中窥豹,不能全面真正理解作者所阐述的理论。刚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和大多数人一样都有一个疑问,自已认为美就是美,了解那么多有意义吗?

  那么,为什么要研究美?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攀登过山,游玩过水,欣赏过画,背颂过诗文,当我们发现某处景色让我们心情愉悦时,我们会说,这里真美;当我们读到某处诗文让我们身临其*时,我们会说这首诗真美;当我们读到某篇文章让我们长期心灵的桎梏、精神的困顿豁然开朗的.时候,我们会说这篇文章真美。我们在说美的时候,其实都只是一个随性的判断,靠得是自己粗疏的经验,至于为什么会觉得美,我们都没有意识进行仔细的考量。我们要欣赏、判断美,其实是不能离开理论支撑的。如果我们没有决定怎么才是美,就没有理由说这幅画比那幅画更美;如果我们没有明白艺术的本质,就没有理由说这件是艺术品,那件作品不是艺术品。只有当我们明白美的本质的时候,才能使欣赏和创造的过程得着更准确的力量。

  对于读这本讲哲学,讲心理学的理论书籍,读起来非常费力。要来只是想了解一下,但是被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一以贯之的努力精神所感染,觉得不认真读完都是对不起作者所付出的努力和自己白白流失的青春。作者在整篇文章中,每论到一个观点,都列举了十几个思想流派的主流观点,然后自己不轻易的判断某种观点的对错,也不轻易接受某种观点。在以过自己认真思索、艰苦探索的之后,提出自己的见解。

  因此,他在《谈美》中说到写此书时“要先看几十部书才敢下笔写一章”。这让我想起,他在这本书附录《作者自传》中提到的一件事情,在作者年*花甲的时候,还努力去学*俄文,并且可以达到读写的程度。前些年,我在某本书上看到北大王选在60多岁的时候,再去学计算机程序语言,并成功开发出汉字排版软件,打破了国外对汉字排版领域多年的垄断,被誉为“当代毕昇”。在这里不是想说他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故事,而是觉得我现在还很年轻,悲观、懒惰的情绪时常在缠绕着我。每当一看到《谈美书简》摆在我面前时,自不觉汗流夹背。


朱光潜《谈美》的读书笔记范文5份(扩展2)

——朱光潜《谈美》的读书笔记 (菁华3篇)

朱光潜《谈美》的读书笔记1

  “人生莫要大汗淋漓埋头向前,也当时不时停下来,慢慢走,欣赏路两边的风景”,因桥梁而入美学,朱光潜老先生的《谈美》,当为小玄子的美学第一课。

  01、缘起

  最先知道朱光潜作为美学家是在高中教室的图书角,教语文的班主任是美学硕士,在教室的窗台上开辟了图书角,放置了中外文学(美学)书籍,其中就有朱的著作(具体是哪一本记不清了)。最先注意到《谈美》这本书,也是因了朱光潜先生的名号,这本书是先生于1932年(时年35岁,算是人生早期阶段)著作的一部谈论美学的书籍,书不算厚,197页,其中讲述了*的古典美,又引用西方美学家的观点谈鉴赏美,读来不像一般哲学书那般苦涩难懂,也不像一般美学书张口闭口引经据典,非要有厚实的文学基础才能读得顺心遂意,《谈美》这本书就像作者在序言中所说,以一种跟小辈人谈话的方式进行,作者说在著书前不需动辄读十几本参考书,就以最*常的语言和聊天的方式来听谈论生活中的美,文学中的美,让从未接触过理论美学的工科生深深沉浸其中,惊喜于先生的文笔和当中所蕴含的思想。

  02、转合

  拿到这本书,打开目录便被序列一到十五的标题惊艳到了,其中有谈论对审美三种不同态度篇朴实如“我们对于一颗古松的三种态度”,也有谈论美感和联想且自带意境的诗句“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也有谈论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关系篇目的“依样画葫芦”。不同于理科课本中纯属解释概念的标题,用朴实命题、古诗、经典名句、俗语做标题,参差不齐的表述形式,视觉上本身就形成了一种美感,借他语以言己意,又是一美!首先要想用他人之语表己之思想,你得理解到他人之语的深刻含义,他人通过这段语言想表达出自己什么样的思想,之后你要用自己的情感去理解他人的思想,再将其融为一体并以一种大众认可为美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不就是最简单的一种美的形成过程吗?(对标题美的初步看法)

  对于书中的观点我不是都认可,只针对其中感兴趣的几点,谈论一下我的看法,简单做一下笔记。第一篇谈论对美三种态度的末尾的一句话,让我很受触动,写的很有文采,朱自清作的序中也曾提到这句,下面我们简单来看看这句话。

  “悠悠的过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们所以还能认识出来这漆黑的天空者,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所散步的几点星光。朋友,让我们珍重这几点星光!让我们也努力散步几点星光去照耀和那过去一般漆黑的未来。”

  这里看起来很有意思,漆黑的天空代指世间一切未知的混沌状态,把思想家对于世界的看法和艺术家基于世界现实所创造的艺术看做几点星光,比喻很是贴切,也说明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是那一点点,后面又说珍惜这些星光,自己也要去散布星光,这种发掘未知的贡献精神是我们应当去学*的。但这结论未免又有些绝对,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概念是否有些缩小化,有以偏概全的嫌疑,或许一切可欣赏可表达者皆可称为思想家和艺术家。

  我们对美的追求古已有之。原始先民用于做饭的炊具,其上面的花纹令今人都叹为观止。炊具满足了为人的基本生存需求提供了辅助,但花纹却不是必须的,没有花纹也并不影响人的生存,是否从这一表现中看到原始人对美的追求?按照书中的观点,这种美是最基础的物质美,是不需要系列复杂的情感和方法。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想,先民们看到了美丽的花纹并将其内化使心情愉悦,产生了对这些饰有花纹陶罐的喜欢,由物之美上升到内心情感的愉悦喜爱,或许这已经不是最基础的物质美了吧。

  接着先生在第一章谈论对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其实是人对美的三种态度,古松是美的载体,单纯的谈美未免让人觉得空泛,古松给了美以具体的表现形式,美又是古松的表观显现,就像我们的这门课,我们要学结构美学,而桥梁就是载体,我们要在不同的桥梁中去欣赏结构美学。回到文中,作者以木商、植物学家和画家三种人来表述人在不同状况下对这棵古松的三种态度,用以表现美的实用性、科学性和艺术性,而不能单纯理解为这三种人只能按照自己的职业思维去看这颗古松,如果非要这般解释也未免太过于武断。三种人划分只是以他们的职业为依据,但除去职业外,他们都是一个个体,可以欣赏美的个体,木商在思考这颗古松的价值时未必不会考虑到古松的苍劲挺拔,未必不知道树的根枝丫等结构,只是每个人由于自己的生活经验,在看到一个事物发表意见时最容易从自己生活中得到的先验知识出发。如果给定美的话题,让上述的三种人谈论这颗古松,三人的看法未必可见高低。这里我想说,每个人都有欣赏美的眼睛,只是生活的经验让人容易从接*当前生活状态的角度出发,而艺术家恰好是从事艺术审美的工作,他的出发点较之于他人距离美便*了很多。

  第一章篇末,先生提到“许多轰轰烈烈的英雄和每人都过去了,许多轰轰烈烈的成功和失败也都过去了,只有艺术作品真正是不朽的。”有列举曹孟德和秦始皇的例子加以说明,其实我是不大认同他的观点的。曹明德和秦始皇是历史上真人真事,是人便会有生死,是事便会有始末,历史的流转和朝代的更迭使之然。而先生所说的艺术作品则是他们形象和精神的载体,他们肉体早已化为碳水尽归自然,而他们的事迹流传千古给无数人以激励和警醒,当朝子民的记载让他们的事迹得以让千百年后的我们知晓,感受曹孟德舳舻千里、旌旗蔽空的豪迈气势,感受秦始皇一统六国、始制文字、统一度量衡时的雄心与壮志。此般情景因被人记录而成为“艺术”,我们今人看到再根据自己的经验想象那年那人那景,借彼之言抒自己的情感,我们便感到了美。所以我们能单纯把此段要描述的艺术和历史割裂开来看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论述了“艺术是主观的,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但是它一定要经过几分客观化”,以此说明艺术和实际人生是有距离的。对于前面的观点我从未涉足,但对后面艺术和人生的距离有几点简单的看法。拿生活中的例子来看,人们经常会喜欢影视作品中扮演“好人”的`演员,而讨厌其中扮演坏人的演员,这个现象带有一点移情作用,演员刻画人物形象很到位,因此我们便将对角色的情感带入到演员本身,像是艺术对生活的外延。但也有新闻报道观众因对扮演坏人角色深恶痛疾而上升到对演员的人身攻击,这种行为本身已经超出了艺术的范畴,艺术的美已经被生活的带入所破坏。演员刻画坏人的形象深入骨髓,说明演员的表演功力深厚,我们欣赏“坏人”的表现来感受表演的魅力,这是一种美的体验,但当我们把艺术现实生活化后,艺术与现实不再有距离,艺术便被现实生活的基本生存需求和不受控的情感赶出了美的世界。

  03、终

  读朱先生的《谈美》,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惊奇。在枯燥的理工科学*中偶尔体验一下文人墨客的情怀,感受诗词歌赋中的风花雪月,以第三视觉去看哲人的争辩,岂不妙哉?记得有一章中写艺术的移情于景,写到王昌龄的《长信怨》,写到“奉帚*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写班婕妤团扇之用意,写王昌龄又用团扇之意,读完这一章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初中语文老师费九牛二虎之力给你讲象征讲抽象,撑着脑袋听到头晕晕也没能明白什么是象征什么是抽象,读完这段文字,便有“原来是这个样子啊”的感叹!不求一本书能读懂美学,看透美的哲理,但希望能以这本书为起点,拓展自己的阅读范围和眼界,能够在现实生活中体验书中所写美学的魅力,让生活变得不再仅仅是柴米油盐那么简单,即使是仅仅有柴米油盐也可以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的深度,应书中最后一章先生的提议,人生莫要大汗淋漓埋头向前,也当时不时停下来,慢慢走,欣赏路两边的风景!

朱光潜《谈美》的读书笔记2

  读完朱光潜先生的《谈美》,感觉这部书不像是在谈深奥的美学,而更像是一部介绍美、鼓励年轻人去发现美、创造美的书。朱光潜先生在这部书里面所提到的美,也并非完全是哲学意义上的“审美”,而是更多的在探讨自然美、艺术美、人生美,这些我们在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美的事物。

  朱光潜先生开篇就开始谈如何发现美。究竟美在哪里?究竟什么是美?人和人的看法多有不同。正如书中提到的关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的问题所展示出来的,画家认为是美的古松,在植物学家与商人眼中却只不过是一株客观实在的,实用的植物。按照朱光潜先生在书中所说,正是因为植物学家与木商不能够跳出他们的专业的实用范畴才不能发现古松自然的“盘屈如龙蛇的弦纹以及它的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这种观点很有道理,可能也就是常说的“审美无功利”的通俗易懂的说法。但是,等到后面又谈到创造美的部分时,这种观点未免又有一点片面了。

  “许多轰轰烈烈的英雄和美人都过去了,许多轰轰烈烈的成功和失败也都过去了,只有艺术品真正是不朽的。”的确,真正的艺术品自然会永垂不朽,但如果脱离了孕育它的历史环境,再伟大的艺术品也是无从产生,更别提什么永垂不朽了。朱光潜先生如此说,当然是为了纠正人们对于审美无用的误解。说动人心魄的历史于我们无意义而《短歌行》于我们亲切,其实是漫长的时间已经把厚重的历史和我们的实用的范畴远远的疏离开来,让我们有机会以身处之外的心理来享受历史的跌宕起伏。艺术品作为一种对历史的记录或演绎,为我们带来美的享受。这种美的享受大概不是当年历史的亲历者所能感受到的。

  当局者迷,旁边者清。优秀的艺术作品应该是既有主观又有客观,或者说既要有作者的情感又要能跳出情感来客观审视。朱光潜先生在书中也多次提到,虽然艺术来自于生活,但是艺术所用的情感却并不是生糙而是经过反省的。书中说,“艺术家在写切身的情感时,都不能同时站在这种情感中过活,必定把它加以客观化,必定由站在主位的尝受者退为站在客位的观赏者”。也就是说,在艺术家亲身经历人生的大起与大落之时是无法将这种情感客观的表现出来,而非要等“痛定思痛”,心绪得以跳出之时才能够将自己的情感作为材料进行加工和创作,产生艺术品。而这种由主观到客观的过程,也即是摆脱实用性的过程。

  当然,除去艺术家的亲身经历,还有很多优秀的艺术作品是基于虚构的人生感受。既然没有实际的亲身经历可以跳出,就需要艺术家能够将自己融入所要刻画人的心境与生活中去,去获得主观的情感已获得可以客观刻画的材料。美的艺术的创作,既不可过于主观而物我不分,也不可绝对客观而令作品趣味索然。

  此时说到底,发现美的过程即是脱离实用性、逐渐走向客观的过程。人事景物,脱离了我们的日常实用,其中所蕴含的美感才有机会被我们所发现。

  既然发现了美,就要去欣赏美。我们常常感到,自然风景是不变的,可是人与人对它的感受却千差外别。这种对于事物的审美差异,正如朱光潜先生书中所说,始于我们在欣赏时的“移情作用”的差异。我们之所以对于同一审美对象有着不同的审美感受,首先是因为我们由于不同的心境和经历,对于物产生了不同的心理活动。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我们心情愉快时看秋风扫落叶或许会对自然的变化赞叹不已,而当我们心灰意冷时恐怕再见此情此景只会徒增心中的悲凉。根据书中的观点,我们的移情作用往往是带有无意的模仿。我们听舒缓的音乐感觉舒缓;听雄壮的节拍会感觉心潮澎湃。我们之所以会因为不同的音乐产生截然不同的情感,不是因为音乐本身有高低、长短、急缓、宏纤之分,而是因为我们在聆听舒缓的音乐时心思不由自主的模仿曲调节拍进行舒缓的活动,进而勾起了我们记忆里面某种舒缓的人生体验,从而让我们产生了所谓的“共鸣”。

  因此,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的那样,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的反照。我们虽在移情中模仿着外物,却也在模仿中加入自己的体验,也在进行着某种创作,而这种创作产生了我们千差万别的审美体验。

  然而,我们什么时候知道我们是在审美呢?审美的过程似乎就像在做梦。我们在做梦时通常不会意识到梦境,只有等梦醒之后才隐约对之前的梦境有所唏嘘。同样的,我们对于一件艺术作品的欣赏越入迷,我们就越难觉察到自己是在欣赏它,也难以察觉自己在审美中所享受的快乐。这种感受似乎与上面的“审美脱离实用”以及“客观”的原则相悖,因为既然我们已经沉浸在对作品的欣赏中,又如何断言我们已经和作品脱离了实用的关系了呢?

  朱光潜先生谈到美感有两个要素:一是目前意象和实际人生中也有一种适当的距离,二是在观赏这种意象时,我们处于聚精会神以至于物我两忘的境界,所以于无意之中以我的情趣移注于物,以物的姿态移注于我。要说明这两点,就要分明“快感”与“美感”二者。正如之前所说,我们欣赏艺术作品感到满足,喝水、饮食异能感到满足,这二者之满足究竟有什么不同,是区分“美感”与“快感”的关键所在。根据朱光潜先生的观点,我们因为满足实用的需要而产生的快感总是与体验同时发生的。也就是说我们觉得某种饭菜可口,这种体验只是发生在我们品尝这种食物的过程之中。相反的,我们从欣赏艺术作品所获得的满足却发生在我们欣赏艺术作品的行为之后。“在聚精会神之中忘记自我”,也正是指在审美的过程中脱离了我们的实际人生从而进入到一种拜托了物质实用的“物我两忘”境界了。这样看来,我们欣赏艺术作品而获得美的满足也的确是一种脱离了主观与实用的感受。

朱光潜《谈美》的读书笔记3

  俗语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自古以来,人们就自然而然的在不断的追求美,无论是外表的美,还是心灵的美,只要能被认可为美的东西,就是值得追逐的。不仅如此,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也在不断的加深对美的理解,对美的解读也在变化。但无论怎么变,美的核心却是始终如一的。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就有一本叫做《谈美》的书,以自己的认识来谈对美的理解。而这里的美,当然不仅仅是外表的美丽了。“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情”,这是作者朱光潜为人的准则也是全书的一个基本观点,我认为本书<谈美>的一个落脚点就在于如何来“出世”。就像他自己说的,他是在谈论美学的基本思想,在此基础上将“美”推及到人生万象,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便是“独立之美”。

  在作者第一封信中所举的古松的例子,就是如此。庭院中的一颗古松,我们可以有三种不同的角度去看它,即以一种实用者的角度,如木匠;以科学家的客观角度,如植物学家,另一种则是以美学家的角度去观察。在三种不同的角度中,实用家想的是如何才能把这颗古松做成精美的家具,或者是一件精致的艺术品,而科学家所想的则是这颗孤松的年龄,属类等,这两者都在无意间把外在的意向同自己的行业,学识等联系起来,都把古松当作一块踏脚石,由它跳到和它有联系的各种事物上去,但是美学家则是把古松独立于自我之外,从第三旁观者的角度去看,以直觉去体味。独立性体现在人格的独立、思想的独立,只有用独立的人格和思想,才能在世间作为一个真正的“人”而存在,否则就如没有灵魂的提线木偶一般,多么的可悲。但在如今的社会里,能真正“独立”却又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在学校,有一整套的教学计划,所有的老师学生都必须按部就班的按照这个计划来,每一个题老师都会教给你好几种解答方法,每做一件事老师都会告诉你哪些可以想,哪些不能想。进入社会就更是如此了,过于的特立独行只能带来异样的眼光,而这样的后果就是你被排挤在他们的圈子之外。多少人在工作之余有思考过,他这一整天重复的行为对他的人生、对这个世界有什么意义。我们的社会只不过在一群机器的操作下循环往复罢了。

  我们在这本书中看到了积极的讯号,在对美的追逐中,我们的生命也会变得绚丽多彩。在我们的生活中,永远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有坎坷,特别是我们这些刚涉世的“学生娃”,无论是生活或是事业,都是刚起步的时候,总免不了碰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困顿,总会感觉到为什么幸运之神为何总是远离你,你的前途,你的生活,被蒙上了一层厚厚的尘雾,让你不知何为,不只为何,迷茫、困顿、沮丧、郁闷时常伴随着你我,但如果此时你能以一种美学的态度去观察这个世界,这种生活,这种状态,恰如一剂清凉剂,你就会发现一种全新的角度,全新的境界,你把你自己从你的生活中孤立出去,以第三人的角度去看你的生活,去欣赏,因为只有如此,你才能不受实际的切身的利害的牵绊,就能安闲自在的玩味于另一人的生活,并从中的得到美感。

  你可曾遇到过“美”敲响你家的门?你能够欣然的将美接*家门么?别想了,真正的美只存在于未来,只存在于我们积极的生活态度中。所以,对美心存敬畏之心,愿意穷尽一生,把“美”当成一种梦想来追逐,永远也不要停下追逐美的脚步。


朱光潜《谈美》的读书笔记范文5份(扩展3)

——朱光潜先生的《谈美》读书笔记(5)份

  朱光潜先生的《谈美》读书笔记 1

  什么是“美”?用莎翁的话说:“这是一个问题。”

  但毫无疑问,没有人知道答案,包括历史上任何时期的任何一位大师。他们耗尽毕生的精力也只是在人类对美的认知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见解,但却从未揭开“美”的面纱。其实在我看来,“美”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因为很少会有人对美的认知完全相同。也就是说,“美”是无定义的。在《谈美书简》中,朱光潜先生引用了他的一位“老朋友”(我怀疑是作者本人)给“美”下的定义,并对其刻板和迂腐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朱光潜先生也是反对套用空洞的抽象概念去给“美”铸一座密不透风的牢笼的。

  在朱光潜先生看来“人是审美的主体,人在改造客观世界时也改造了人本身,人在审美中具有最高的意义,美离不开人。”同时,美也是属于社会价值范畴,它的适用主体是人。这便是说我们要去认识美。

  那么我们该如何认识美呢?我的观点是:不需要定义,只需要感受。

  但在感受美的过程中,我们要找到正确的方法。在这一点上,朱光潜先生给了我们十分重要的提示,那便是既要把握对“美”的理性认识,又要注重对“美”感性认识。我认为美是客观存在的,但我们决不能只强调美的客观性而将审美与人的思考力、情感与意识割裂开来。审美活动应是一种实践活动,同时因为它具有目的性并且与人类的情感息息相关,所以审美必然要从主观与客观两个角度去进行。否则,就如“形而上学”一样,以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认识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孤立的,永远不变的。这显然与主客观结合的审美以及感性与理性的*衡相矛盾。认识美和感受美一方面要求我们学*一些美学知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注重审美实践,多去参加各种艺术展览,多与他人交流自己对美的看法。在审美的过程中,探求美的真谛未必是我们最终的追求,但享受这个美妙的过程却是我们每个人都必不可少的经验。

  而对于《谈美书简》这本书,朱光潜先生以耐心的口吻,以一位长者的身份用信件的方式,将自己*生对美学感悟向我们娓娓道来,并对一些重要而关键的问题向美学的入门者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因而这本书相比较其他美学著作易懂。他在美学问题上对我们的帮助不仅是思想上的,也是方法上的。

  朱光潜先生的《谈美》读书笔记 2

  *日读朱先生的《谈美》,颇为喜爱,感觉收获颇多。对于《谈美》其精辟、客观的分析和论证实为欣赏。

  《谈美》全书共有15个话题,也就是15封信首先他先提出了美感涵养的问题,用我们的话来说便是免俗。这是对利害圈和物欲要有一些逾越,有一些精神的拜托,有一些理想与情趣,此中艺术活动就可以起到这种逾越利害干系的作用,在无所为而为中污染心灵,得到品德精神的提拔。

  鄙谚讲:距离孕育发生美。卖火柴小女孩读后感其实朱老师在此明白的指出了艺术和生存的距离。真实世界包围了雾、雪或雨就容易给人们另外一种遐想,其形态使真实世界同你我之间孕育发生了距离,因此有了从古到今的诗情画意等及赋美感的意境。所谓:艺术泉源于生存又高于生存。应该也是此中原理。艺术是主观的情趣、感觉,而又有些客观的控制和计划在此中,太过接*真实容易使人孕育发生功利心,太过主观也不容易让人明白,毕竟艺术是给人们欣赏的。

  谈美读后感不同艺术各有其不同的表现形式,如同京剧有唱、念、坐、打。相声有说、学、逗、唱。等其有规矩的表演方式,是经过人们多年在舞台上磨砺总结出的表演形式,而这些形式是经过人们运用艺术纪律如夸张、变形等方式,拉开同现实生存的距离,而其内容又不脱离生存。

  人们对于熟*的事物总是容易纰漏它的美,因为太过熟识没有了距离感和神秘感,容易从现实生存中的利害干系出发看眼前的事物,而奇怪的、不相识的事物有距离感就容易孕育发生美感,这也如同《围城》般的效果,我看你的好,你看我的好,无非是因为有距离,有神秘感而迸收回美感,使人向往。如此所谓:**者迷,观看者清。

  一天的时光转瞬即逝,而就在本日,我度过了一个故意义的时光。我读完了第一三封信。然而通过这第一三封信,我对美有了一个深入的认识,这便是朱光潜老师在八三岁那年写给青年的美学认识读物《谈美》。

  朱光潜先生的《谈美》读书笔记 3

  正如朱自清在《序》中所讲,这本书帮你把东鳞西爪拼凑起来的美学知识改编成正式军队。

  本书写作时正值“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出兵东三省,轰炸淞沪时。在《开场话》中,作者开宗明义,“我坚信中国社会闹得如此之糟,不完全是制度的问题,是大半由于人心太坏”,“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所以作者写信给青年人“谈美”。作者以为,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超乎利害关系而独立,可以帮人跳出现实世界的网罗。

  全书从美感是什么,美感不是什么,美的创造和人生的艺术化四个角度展开论述。

  美感是什么

  作者首先区分了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三种态度。作者认为,对人而言,一件事物并不是固定的东西,它的形象反映了观者的性格情趣。专持美感的态度时,才能见到美。“注意力的集中(脱净了意志和抽象思考的直觉),意象的孤立绝缘(不考虑它的使用价值及其与其它事物的联系)是美感态度的最大特点”。

  人之所以要旅行,是因为可以暂时跳出现实的生活,从而和实际人生维持一种适当的距离,这是唤醒审美意识的关键所在。“艺术本来是弥补人生和自然的缺陷的”。“从道德的观点来谈文艺”,或者谈“文以载道”,“是把艺术硬拉回到现实的世界里去”。

  “所谓美感经验,其实不过是在聚精会神之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已”,即“宇宙的人情化”。所以我们从“云飞泉跃,山鸣谷应”中体验到美。专注于美时,人是极自由的,因为不受实用目的的牵绊。此时,既是在欣赏美,也是在创造美。

  美感不是什么

  罗金斯说,“我从来没有见过一座希腊女神雕像,有一位血色艳丽的英国姑娘的一半美“。这是混淆了美感和快感。二者的区别在于,快感起于实际的需要。美感经验是直觉的而不是反省的,美感所伴的快感,在当时都不觉得,到过后才回忆起来。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多数人觉得一件事物美时,都是因为它能唤起甜美的联想“,此时的联想,偏离了起于直觉的美感,在艺术本身以外求它的价值了。

  了解和欣赏是互相补充的,但是,考证和批评是欣赏美之外的活动,可以看作欣赏的准备工作。抱着“批评的态度”去读书是出于实用目的的,而欣赏的态度则是“把我放在作品里面去分享它的生命”。

  关于自然美,法国画家德拉库瓦说:“自然只是一部字典而不是一部书。”美感是人心和外物互动的结果,所以自然不美,被你艺术化(人情化和理想化)的自然才美。自然的丑也可以生出不朽的美来,比如波德莱尔的诗。

  美的创造

  “艺术是把死板的宇宙看成活跃的生灵”,是模糊自己和物的界限,是于现实世界外另造一个理想世界。艺术创作是把欣赏的意象加以客观化,姜夔有句“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他是先从自然中见出这种意境,然后拿这九个字把它翻译出来。

  “艺术的创造必须有欣赏者”,所以需要合适的媒介和技巧,把自己欣赏到的情趣表达出来。

  技巧之一便是想象。通过想象将抽象的概念翻译成具体的意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远比“贫富不均”动人。想象可分为分想和联想。通过分想,从一团记忆中抽出最具表现力的少数意象。联想则可以使人变成物,使物变**,使抽象得以具体化。发生和抉择的依据则是情感,“许多本来不相关的意象,如果在情感上能协调,便可形成完整的有机体”。情感使得艺术家可以创造个人体验之外的形象,使我们可以欣赏艺术家的作品。“这种心灵感通中我们可以见出宇宙生命的联贯”。

  有了情感和合适的意象,就需要相应的形式来表达。诗适合遣兴表情,散文适合叙事说理,作家对于自己无法完全理解说明的东西往往会用小说来表达。创造应当遵循艺术的规律,但是正如曹公借林妹妹玉口所言,“第一是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

  创造首先要欣赏到意境,再把意境传达出来让帮人领略。这传达的关键便是“手能从心”,手要从心就需要从模仿开始学*、训练。“凡是艺术家都须有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匠人。他要有诗人的妙悟,要有匠人的手腕”。

  关于天才和灵感,作者以为,天才是一个人的本钱,有人用小本钱做成了大买卖,有人有大本钱却挥霍一空。“灵感是潜意识中的工作在意识中的收获”,灵感是悉心培养的结果。

  人生的艺术化

  “实际人生”只是人生的一个片段,“整个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美之所以为美,全在美的形象本身,不在它对于人群的效用”,“真理在离开实用而成为情趣中心时就已经是美感的对象了”。“艺术是情趣的活动”,“情趣愈丰富,生活也愈美满“,所以,“慢慢走,欣赏啊!”

  朱光潜先生的《谈美》读书笔记 4

  《谈美》全书共有一五个话题,也便是一五封信。首先他先提出了“美感涵养”的问题,用我们的话来说便是“免俗”。这是对“利害圈”和物欲要有一些逾越,有一些精神的拜托,有一些理想与情趣,此中艺术活动就可以起到这种逾越利害干系的作用,在“无所为而为”中污染心灵,得到品德精神的提拔。

  鄙谚讲:“距离孕育发生美”。其实朱老师在此明白的指出了艺术和生存的距离。真实世界包围了雾、雪或雨就容易给人们另外一种遐想,其形态使真实世界同你我之间孕育发生了距离,因此有了从古到今的诗情画意等及赋美感的意境。所谓:艺术泉源于生存又高于生存。应该也是此中原理。艺术是主观的情趣、感觉,而又有些客观的控制和计划在此中,太过接*真实容易使人孕育发生功利心,太过主观也不容易让人明白,毕竟艺术是给人们欣赏的。

  不同艺术各有其不同的表现形式,如同京剧有唱、念、坐、打。相声有说、学、逗、唱。等其有规矩的表演方式,是经过人们多年在舞台上磨砺总结出的表演形式,而这些形式是经过人们运用艺术纪律如夸张、变形等方式,拉开同现实生存的距离,而其内容又不脱离生存。

  人们对于熟*的事物总是容易纰漏它的美,因为太过熟识没有了距离感和神秘感,容易从现实生存中的利害干系出发看眼前的事物,而奇怪的、不相识的事物有距离感就容易孕育发生美感,这也如同《围城》般的效果,我看你的好,你看我的好,无非是因为有距离,有神秘感而迸收回美感,使人向往。如此所谓:“**者迷,观看者清”。

  一天的时光转瞬即逝,而就在本日,我度过了一个故意义的时光。我读完了第一三封信。然而通过这第一三封信,我对美有了一个深入的认识,这便是朱光潜老师在八三岁那年写给青年的美学认识读物《谈美》。

  朱光潜先生的《谈美》读书笔记 5

  俗语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自古以来,人们就自然而然的在不断的追求美,无论是外表的美,还是心灵的美,只要能被认可为美的东西,就是值得追逐的。不仅如此,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也在不断的加深对美的理解,对美的解读也在变化。但无论怎么变,美的核心却是始终如一的。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就有一本叫做《谈美》的书,以自己的认识来谈对美的理解。而这里的美,当然不仅仅是外表的美丽了。“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情”,这是作者朱光潜为人的准则也是全书的一个基本观点,我认为本书<谈美>的一个落脚点就在于如何来“出世”。就像他自己说的,他是在谈论美学的基本思想,在此基础上将“美”推及到人生万象,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便是“独立之美”。

  在作者第一封信中所举的古松的例子,就是如此。庭院中的一颗古松,我们可以有三种不同的角度去看它,即以一种实用者的角度,如木匠;以科学家的客观角度,如植物学家,另一种则是以美学家的角度去观察。在三种不同的角度中,实用家想的是如何才能把这颗古松做成精美的家具,或者是一件精致的艺术品,而科学家所想的则是这颗孤松的年龄,属类等,这两者都在无意间把外在的意向同自己的行业,学识等联系起来,都把古松当作一块踏脚石,由它跳到和它有联系的各种事物上去,但是美学家则是把古松独立于自我之外,从第三旁观者的角度去看,以直觉去体味。独立性体现在人格的独立、思想的独立,只有用独立的人格和思想,才能在世间作为一个真正的“人”而存在,否则就如没有灵魂的提线木偶一般,多么的可悲。但在如今的社会里,能真正“独立”却又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在学校,有一整套的教学计划,所有的老师学生都必须按部就班的按照这个计划来,每一个题老师都会教给你好几种解答方法,每做一件事老师都会告诉你哪些可以想,哪些不能想。进入社会就更是如此了,过于的特立独行只能带来异样的眼光,而这样的后果就是你被排挤在他们的圈子之外。多少人在工作之余有思考过,他这一整天重复的行为对他的人生、对这个世界有什么意义。我们的社会只不过在一群机器的操作下循环往复罢了。

  我们在这本书中看到了积极的讯号,在对美的追逐中,我们的生命也会变得绚丽多彩。在我们的生活中,永远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有坎坷,特别是我们这些刚涉世的“学生娃”,无论是生活或是事业,都是刚起步的时候,总免不了碰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困顿,总会感觉到为什么幸运之神为何总是远离你,你的前途,你的生活,被蒙上了一层厚厚的尘雾,让你不知何为,不只为何,迷茫、困顿、沮丧、郁闷时常伴随着你我,但如果此时你能以一种美学的态度去观察这个世界,这种生活,这种状态,恰如一剂清凉剂,你就会发现一种全新的角度,全新的境界,你把你自己从你的生活中孤立出去,以第三人的角度去看你的生活,去欣赏,因为只有如此,你才能不受实际的切身的利害的牵绊,就能安闲自在的玩味于另一人的生活,并从中的得到美感。

  你可曾遇到过“美”敲响你家的门?你能够欣然的将美接*家门么?别想了,真正的美只存在于未来,只存在于我们积极的生活态度中。所以,对美心存敬畏之心,愿意穷尽一生,把“美”当成一种梦想来追逐,永远也不要停下追逐美的脚步。


朱光潜《谈美》的读书笔记范文5份(扩展4)

——《数学之美》读书笔记 (菁华5篇)

  《数学之美》是一本领域相关的数学概念书,生动形象地讲解了关于数据挖掘、文本检索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可以作为数据挖掘、文本检索的入门普及书。另外,就像作者吴军老师提到的,关键是要从中学到道————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仅仅是术。书中也启发式的引导读者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道。

  下面记录一下自己读这本书的一些感想:

  第一章《文字和语言vs数字和信息》:文字和语言中天然蕴藏着一些数学思想,数学可能不仅仅的是一门非常理科的知识,也是一种艺术。另外,遇到一个复杂的问题时,可能生活中的一些常识,一些简单的思想会?给你带来解决问题的灵感。

  第二章《自然语言处理————从规则到统计》:试图模拟人脑处理语言的模式,基于语法规则,词性等进行语法分析、语义分析的自然语言处理有着很大的复杂度,而基于统计的语言模型很好的解决了自然语言处理的诸多难题。人们认识这个过程,找到统计的方法经历了20多年,非常庆幸我们的前辈已经帮我们找到了正确的方法,不用我们再去苦苦摸索。另外,这也说明在发现真理的过程中是充满坎坷的,感谢那些曾经奉献了青春的科学家。自己以后遇到问题也不能轻易放弃,真正的成长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事情不可能一帆风顺的,这是自然界的普遍真理吧!

  第三章《统计语言模型》:自然语言的处理找到了一种合适的方法———基于统计的模型,概率论的知识开始发挥作用。二元模型、三元模型、多元模型,模型元数越多,计算量越大,简单实用就是最好的。对于某些不出现或出现次数很少的词,会有零概率问题,这是就要找到一数学方法给它一个很小的概率。以前学概率论的时候觉的没什么用,现在开始发现这些知识可能就是你以后解决问题的利器。最后引用作者本章的最后一句话:数学的魅力就在于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第四章《谈谈中文分词》:中文分词是将一句话分成一些词,这是以后进一步处理的基础。从开始的查字典到后来基于统计语言模型的分词,如今的中文分词算是一个已经解决的问题。然而,针对不同的系统、不同的要求,分词的粒度和方法也不尽相同,还是针对具体的问题,提出针对该问题最好的方法。没有什么是绝对的,掌握其中的道才是核心。

  第五章《隐马尔科夫模型》:隐马尔科夫模型和概率论里面的马尔科夫链相似,就是该时刻的状态仅与前面某几个时刻的状态有关。基于大量数据训练出相应的隐马尔科夫模型,就可以解决好多机器学*的问题,训练中会涉及到一些经典的算法(维特比算法等)。关于这个模型,没有实际实现过,所以感觉好陌生,只是知道了些概率论讲过的原理而已。

  第六章《信息的度量和作用》:信息论给出了信息的度量,它是基于概率的,概率越小,其不确定性越大,信息量就越大。引入信息量就可以消除系统的不确定性,同理自然语言处理的大量问题就是找相关的信息。信息熵的物理含义是对一个信息系统不确定性的度量,这一点与热力学中的熵概念相同,看似不同的学科之间也会有着很强的相似性。事务之间是存在联系的,要学会借鉴其他知识。

  第七章《贾里尼克和现代语言处理》:贾里尼克是为世界级的大师,不仅在于他的学术成就,更在于他的风范。贾里尼克教授少年坎坷,也并非开始就投身到自然语言方面的研究,关键是他的思想和他的道。贾里克尼教授治学严谨、用心对待自己的学生,对于学生的教导,教授告诉你最多的是“什么方法不好”,这很像听到的一句话“我不赞同你,但我支持你”。贾里克尼教授一生专注学*,最后在办公桌前过世了。读了这章我总结出的一句话是“思想决定一个人的高度”。在这章中对于少年时的教育,以下几点值得借鉴:1、少年时期其实没有必要花那么多时间读书,他们的社会经验、生活能力以及在那时树立起的志向将帮助他们一生。2、中学时花大量时间学会的内容,在大学用非常短的时间就可以读完,因为在大学阶段,人的理解力要强很多。3、学*(和教育)是一个人一辈子的过程。4、书本的内容可以早学,也可以晚学,但是错过了成长阶段却是无法补回来的。

  第八章《简单之美————布尔代数和搜索引擎的索引》:布尔是19世纪英国的一位中学教师,但他的公开身份是啤酒商,提出好的思想的人不一定是大师。简单的建立索引可以根据一个词是否在一个网页中出现而设置为0和1,为了适应索引访问的速度、附加的信息、更新要快速,改进了索引的建立,但原理上依然简单,等价于布尔运算。牛顿的一句话“(人们)发觉真理在形式上从来是简单的,而不是复杂和含混的”。做好搜索,最基本的要求是每天分析10—20个不好的搜索结果,积累一段时间才有感觉。有时候,学*、处理问题,可以从不好的方面入手,效果可能更好。

  第九章《图论和网络爬虫》:图的遍历分为“广度优先搜索(Breadth—First Search,简称BFS)”和“深度优先搜索(Depth—First Search,简称DFS)。互联网上有几百亿的网页,需要大量的服务器用来下载网页,需要协调这些服务器的任务,这就是网络设计和程序设计的艺术了。另外对于简单的网页,没必要下载。还需要存储一张哈希表来记录哪些网页已经存储过(如果记录每个网页的url,数量太多,这里可以用后面提到的信息指纹,只需要一个很多位的数字即可),避免重复下载。另外,在图论出现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实际需求的图只有几千个节点,那时图的遍历很简单,人们都没有怎么专门研究这个问题,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图的遍历一下子有了用武之地,很多数学方法就是这样,看上去没有什么用途,等到具体的应用出来了一下子开始派上大用场了,这可能就是世界上很多人毕生研究数学的原因吧。一个系统看似整体简单,但里面的每个东西都可能是一个复杂的东西,需要很好的设计。

  第十章《PageRank————Google的民主表决式网页排名技术》:搜索返回了成千上万条结果,如何为搜索结果排名?这取决与两组信息:关于网页的质量信息以及这个查询和每个网页的相关性信息。PageRank算法来衡量一个网页的质量,该算法的思想是如果一个网页被很多其他网页所链接,说明它收到普遍的承认和信赖,那么它的排名就高。谷歌的创始人佩奇和布林提出了该算法并用迭代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PageRank在Google所有的算法中依然是至关重要的。该算法并不难,可是当时只有佩奇和布林想到了,为什么呢?

  第十一章《如何确定网页和查询的相关性》:构建一个搜索引擎的四个方面:如何自动下载网页、如何建立索引、如何衡量网页的质量以及确定一个网页和某个查询的相关性。搜索关键词权重的科学度量TF—IDF,TF衡量一个词在一个网页中的权重,即词频。IDF衡量一个词本身的权重,对主题的预测能力。一个查询和该网页的相关性公式由词频的简单求和变成了加权求和,即TF1*IDF1 + TF2*IDF2 + 。。。 + TFN*IDFN。看似复杂的搜索引擎,里面的原理竟是这么简单!

  第十二章《地图和本地搜索的最基本技术——有限状态机和动态规划》:地址的解析依靠有限状态机,当用户输入的地址不太标准或有错别字时,希望进行模糊匹配,提出了一种基于概率的有限状态机。通用的有限状态机的程序不是很好写,要求很高,建议直接采用开源的代码。图论中的动态规划问题可以用来解决两点间的最短路径问题,可以将一个“寻找全程最短路线”的问题,分解成一个个寻找局部最短路线的小问题。有限状态机和动态规划问题需要看相关的算法讲解,才能深入理解,目前对其并未完全理解。

  第十三章《Google AK—47的设计者——阿米特·辛格博士》:辛格坚持选择简单方案的一个原因是容易解释每一个步骤和方法背后的道理,这样不仅便于出了问题时查错,而且容易找到今后改进的目标。辛格要求对于搜索质量的改进方法都要能说清楚理由,说不清楚理由的改进即使看上去有效也不会采用,因为这样将来可能是个隐患。辛格非常鼓励年轻人要不怕失败,大胆尝试。遵循简单的哲学。

  第十四章《余弦定理和新闻的分类》:将新闻根据词的TF—IDF值组成新闻的特征向量,然后根据向量之间的余弦距离衡量两个特征之间的相似度,将新闻自动聚类。另外根据词的不同位置,权重应该不同,比如标题的词权重明显应该大点。大数据量的余弦计算也要考虑很多简化算法。

  第十五章《矩阵运算和文本处理中的两个分类问题》:将大量的文本表示成文本和词汇的矩阵,然后对该矩阵进行奇异值SVD分解,可以得到隐含在其中的一些信息。计算余弦相似度的一次迭代时间和奇异值分解的时间复杂度在一个数量级,但计算余弦相似度需要多次迭代。另外,奇异值分解的一个问题是存储量大,而余弦定理的聚类则不需要。奇异值分解得到的结果略显粗糙,实际工作中一般先进行奇异值分解得到粗分类结果,在利用余弦计算得到比较精确地结果。我觉得这章讲的SVD有些地方不是很清楚,已向吴军老师请教了,等待回信。

  第十六章《信息指纹及其应用》:信息指纹可以作为信息的唯一标识。有很多信息指纹的产生方法,互联网加密要使用基于加密的伪随机数产生器,常用的算法有MD5或者SHA—1等标准。信息指纹可以用来判定集合相同或基本相同。YouTobe就用信息指纹来反盗版。128位的指纹,1。8*10^19次才可能重复一次,所以重复的可能性几乎为0。判定集合是否相同,从简单的逐个比对到利用信息指纹,复杂度降低了很多很多。启发我们有时候要用变通的思想来解决问题。

  第十七章《由电视剧《暗算》所想到的——谈谈密码学的数学原理》:RSA加密算法,有两个完全不同的钥匙,一个用于加密,一个用于解密。该算法里面蕴含着简单但不好理解的数学思想。信息论在密码设计中的应用:当密码之间分布均匀并且统计独立时,提供的信息最少。均匀分布使得敌人无从统计,而统计独立能保证敌人即使知道了加密算法,也不能破译另一段密码。

  第十八章《闪光的不一定是金子——谈谈搜索引擎反作弊问题》:把搜索反作弊看成是通信模型,作弊当做是加入的噪声,解决噪声的方法:从信息源出发,增强排序算法的抗干扰能力;过滤掉噪声,还原信息。只要噪声不是完全随机并且前后有相关性,就可以检测到并消除。作弊者的方法不可能是随机的,且不可能一天换一种方法,及作弊是时间相关的。因此在搜集一段时间的作弊信息后,就可以将作弊者抓出来,还原原有的排名。一般作弊都是针对市场份额较大的搜索引擎做的,因此,一个小的搜索引擎作弊少,并不一定是它的反作弊技术好,而是到它那里作弊的人少。

  第十九章《谈谈数学模型的重要性》:早期的行星运行模型用大圆套小圆的方法,精确地计算出了所有行星运行的轨迹。但其实模型就是简单的椭圆而已。一个正确的数学模型应该在形式上是简单的;一个正确的模型可能开始还不如一个精雕细琢过的错误模型来的准确,但是,如果我们认定大方向是对的,就应该坚持下去;大量准备的数据对研发很重要;正确的模型可能受到噪声干扰,而显得不准确,这是不应该用一种凑合的修正方法来弥补它,要找到噪声的根源,这也许能通往重大的发现。

  第二十章《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谈谈最大熵模型》:对一个随机事件预测时,当各种情况概率相等时,信息熵达到最大,不确定性最大,预测的风险最小。最大熵模型的训练非常复杂,需要时查看资料做进一步的理解。

  第二十一章《拼音输入法的数学原理》:输入法经历了以自然音节编码,到偏旁笔画拆字输入,再回归自然音节输入的过程。任何事物的发展,螺旋式的回归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一种升华。输入法的速度取决于编码的场地*寻找这个键的时间。传统的双拼,记住编码太难,寻找每个键的时间太长,并且增加了编码上的歧义。根据香农第一定理可以计算理论上每个汉字的*均最短码长。全拼不仅编码*均长度较少,而且根据上下文的语言模型可以很好的解决歧义问题。利用统计语言模型可是实现拼音转汉字的有效算法,而且可以转换为动态规划求最短路径问题。如今各家输入法的效率基本在一个量级,进一步提升的关键就在于建立更好的语言模型。可以根据每个用户建立个性化的语言模型。输入的过程本身就是人和计算机的通信,好的输入法会自觉或者不自觉的的遵循通信的数学模型。要做出最有效的输入法,应该自觉使用信息论做指导。

  第二十二章《自然语言处理的教父马库斯和他的优秀弟子们》:将自然语言处理从基于规则到基于统计,贡献最大的两个人,一个是前面介绍的贾里尼克教授,他是一个开创性任务;另一个是将这个方法发扬光大的米奇·马库斯。马库斯的贡献在于建立了造福全世界研究者的宾夕法尼亚大学LDC语料库以及他的众多优秀弟子。马库斯的影响力很大程度上是靠他的弟子传播出去的。马库斯教授有很多值得钦佩的地方:给予他的博士研究生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的自由,高屋建瓴,给学生关键的指导;宽松的管理方式,培养各有特点的年轻学者;是一个有着远见卓识的管理者。他的学生为人做事风格迥异,但都年轻有为,例如追求完美的迈克尔·柯林斯和寻求简单美的艾克尔·*。大师之所以能成为大师,肯定有着一些优秀的品质和追求。

  第二十三章《布隆过滤器》:判断一个元素是否在一个集合当中时,用到了布隆过滤器,存储量小而且计算快速。其原理是:建立一个很长的二进制,将每个元素通过随机数产生器产生一些信息指纹,再将这些信息指纹映射到一些自然数上,最后在建立的那个很长的二进制上把这些自然数的位置都置为1。布隆过滤器的不足之处是它可能把不在集合中的元素错判成集合中的元素,但在某些条件下这个概率是很小的,补救措施是可以建立一个小的白名单,存储那些可能误判的元素。布隆过滤器背后的数学原理在于完全随机的数字其冲突的可能性很小,可以用很少的空间存储大量的信息,并且由于只进行简单的算术运算,因此速度非常快。《编程珠玑》中第一章的那个例子就是布隆过滤器的思想。开阔思维,寻找更好更简单的方法。

  第二十四章《马尔科夫链的扩展——贝叶斯网络》:贝叶斯网络是马尔科夫链的扩展,由简单的线性链式关系扩展为网络的关系,但贝叶斯网络仍然假设每一个状态只与它直接相连的状态相关。确定贝叶斯网络的拓扑结构和各个状态之间相关的概率也需要训练。在词分类中,可以建立文章、主题和关键词的贝叶斯网络,用来得到词的分类。贝叶斯网络的训练包括确定拓扑结构和转移概率,比较复杂,后者可以参考最大熵训练的方法。贝叶斯网络导出的模型是非常复杂的。

  第二十五章《条件随机场和句法分析》:句法分析是分析出一个句子的句子结构,对于不规则的句子,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是很复杂的,而浅层的句法分析在很多时候已经可以满足要求了。条件随机场就是进行浅层句法分析的有效的数学模型。条件随机场与贝叶斯网络很像,不用之处在于,条件随机场是无向图,而贝叶斯网络是有向图。条件随机场的训练很复杂,简化之后可以参考最大熵训练的方法。对于条件随机场的详细参数及原理还不理解。

  第二十六章《维特比和他的维特比算法》:维特比算法是一个动态规划算法,凡是使用隐马尔科夫模型描述的问题都可以用它来解码。维特比算法采用逐步渐进的方法,计算到每步的最短距离,到下步的最短距离只用接着本步的计算即可,相比穷举法,大大缩短了计算的时间,并且基本可以实现实时的输出,这看似简单,但在当时确是很了不起的。维特比并不满足停留在算法本身,他将算法推广出去,并应用到了实际中,创立了高通公司,成为了世界上第二富有的数学家。高通公司在第二代移动通信中并不占很强的市场地位,而其利用CDMA技术霸占了3G的市场,可见远见的洞察力是多么的重要。

  第二十七章《再谈文本分类问题——期望最大化算法》:该章讲的其实就是K均值聚类问题,设置原始聚类中心,然后不断迭代,直至收敛,将每个点分到一个类中。其实隐马尔科夫模型的训练和最大熵的训练都是期望最大化算法(EM)。首先,根据现有的模型,计算各个观测数据输入到模型中的计算结果,这个过程称为期望值计算过程,或E过程;接下来,重新计算模型参数,以最大化期望值,这个过程称为最大化的过程,或M过程。优化的目标函数如果是个凸函数,则一定有全局最优解,若不是凸函数,则可能找到的是局部最优解。在以后的一些问题求解过程中,应该考虑其是否是EM问题,也可以考虑参考这种思想,不断迭代以优化目标的过程。

  第二十八章《逻辑回归和搜索广告》:雅虎和百度的竞价排名广告并不比谷歌的根据广告的预估点击率来客观的推送广告收入多。点击预估率有很多影响因素,一种有效的方法是逻辑回归模型,逻辑回归模型是一种将影响概率的不同因素结合在一起的指数模型。其训练方法和最大熵模型相似。同样不是很理解其具体内涵。

  第二十九章《各个击破和Google云计算的基础》:分而治之,各个击破是一个很好的方法,Google开发的MapReduce算法就应用了该方法。将一个大任务分成几个小任务,这个过程叫Map,将小任务的结果合并成最终结果,这个过程叫Reduce,该过程如何调度、协调就是工程上比较复杂的事情了。可见大量用到的、真正有用的方法往往简单而又朴实。

  附录《计算复杂度》:计算机中复杂度是以O()来表示的,如果一个算法的计算量不超过N的多项式函数,则称算法为多项式函数复杂度的(P问题),是可以计算的。若比N的多项式函数还高,则是非多项式问题,实际上是不可计算的。非多项式问题中一种非确定的多项式问题(简称NP),是科学家研究的焦点,因为现实中好多问题都是NP问题。另外还有NP—Complete问题(NP问题可以在多项式时间内规约到该问题)和NP—Hard问题,对于这两种问题,需要简化找到*似解。

  整体上,《数学之美》这本书让我了解了很多文本处理,数据挖掘相关的知识,学到了很多。其中,简单美以及一些科学家的大师风范让我印象深刻!书中提到的一些思想(即道)让我受益匪浅!

  《数学之美》是一本领域相关的数学概念书,生动形象地讲解了关于数据挖掘、文本检索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可以作为数据挖掘、文本检索的入门普及书。另外,就像作者吴军老师提到的,关键是要从中学到道----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仅仅是术。书中也启发式的引导读者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道。

  下面记录一下自己读这本书的一些感想:

  第一章《文字和语言vs数字和信息》:文字和语言中天然蕴藏着一些数学思想,数学可能不仅仅的是一门非常理科的知识,也是一种艺术。另外,遇到一个复杂的问题时,可能生活中的一些常识,一些简单的思想会给你带来解决问题的灵感。

  第二章《自然语言处理----从规则到统计》:试图模拟人脑处理语言的模式,基于语法规则,词性等进行语法分析、语义分析的自然语言处理有着很大的复杂度,而基于统计的语言模型很好的解决了自然语言处理的诸多难题。人们认识这个过程,找到统计的方法经历了20多年,非常庆幸我们的前辈已经帮我们找到了正确的方法,不用我们再去苦苦摸索。另外,这也说明在发现真理的过程中是充满坎坷的,感谢那些曾经奉献了青春的科学家。自己以后遇到问题也不能轻易放弃,真正的成长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事情不可能一帆风顺的,这是自然界的普遍真理吧!

  第三章《统计语言模型》:自然语言的处理找到了一种合适的方法---基于统计的模型,概率论的知识开始发挥作用。二元模型、三元模型、多元模型,模型元数越多,计算量越大,简单实用就是最好的。对于某些不出现或出现次数很少的词,会有零概率问题,这是就要找到一数学方法给它一个很小的概率。以前学概率论的时候觉的没什么用,现在开始发现这些知识可能就是你以后解决问题的利器。最后引用作者本章的最后一句话:数学的魅力就在于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第四章《谈谈中文分词》:中文分词是将一句话分成一些词,这是以后进一步处理的基础。从开始的查字典到后来基于统计语言模型的分词,如今的中文分词算是一个已经解决的问题。然而,针对不同的系统、不同的要求,分词的粒度和方法也不尽相同,还是针对具体的问题,提出针对该问题最好的方法。没有什么是绝对的,掌握其中的道才是核心。

  第五章《隐马尔科夫模型》:隐马尔科夫模型和概率论里面的马尔科夫链相似,就是该时刻的状态仅与前面某几个时刻的状态有关。基于大量数据训练出相应的隐马尔科夫模型,就可以解决好多机器学*的问题,训练中会涉及到一些经典的算法(维特比算法等)。关于这个模型,没有实际实现过,所以感觉好陌生,只是知道了些概率论讲过的原理而已。

  第六章《信息的度量和作用》:信息论给出了信息的度量,它是基于概率的,概率越小,其不确定性越大,信息量就越大。引入信息量就可以消除系统的不确定性,同理自然语言处理的大量问题就是找相关的信息。信息熵的物理含义是对一个信息系统不确定性的度量,这一点与热力学中的熵概念相同,看似不同的学科之间也会有着很强的相似性。事务之间是存在联系的,要学会借鉴其他知识。

  第七章《贾里尼克和现代语言处理》:贾里尼克是为世界级的大师,不仅在于他的学术成就,更在于他的风范。贾里尼克教授少年坎坷,也并非开始就投身到自然语言方面的研究,关键是他的思想和他的道。贾里克尼教授治学严谨、用心对待自己的学生,对于学生的教导,教授告诉你最多的是“什么方法不好”,这很像听到的一句话“我不赞同你,但我支持你”。贾里克尼教授一生专注学*,最后在办公桌前过世了。读了这章我总结出的一句话是“思想决定一个人的高度”。

  在这章中对于少年时的教育,以下几点值得借鉴:

  1、少年时期其实没有必要花那么多时间读书,他们的社会经验、生活能力以及在那时树立起的志向将帮助他们一生。

  2、中学时花大量时间学会的内容,在大学用非常短的时间就可以读完,因为在大学阶段,人的理解力要强很多。

  3、学*(和教育)是一个人一辈子的过程。

  4、书本的'内容可以早学,也可以晚学,但是错过了成长阶段却是无法补回来的。

  第八章《简单之美----布尔代数和搜索引擎的索引》:布尔是19世纪英国的一位中学教师,但他的公开身份是啤酒商,提出好的思想的人不一定是大师。简单的建立索引可以根据一个词是否在一个网页中出现而设置为0和1,为了适应索引访问的速度、附加的信息、更新要快速,改进了索引的建立,但原理上依然简单,等价于布尔运算。牛顿的一句话“(人们)发觉真理在形式上从来是简单的,而不是复杂和含混的”。做好搜索,最基本的要求是每天分析10-20个不好的搜索结果,积累一段时间才有感觉。有时候,学*、处理问题,可以从不好的方面入手,效果可能更好。

  第九章《图论和网络爬虫》:图的遍历分为“广度优先搜索(Breadth-FirstSearch,简称BFS)”和“深度优先搜索(Depth-FirstSearch,简称DFS)。互联网上有几百亿的网页,需要大量的服务器用来下载网页,需要协调这些服务器的任务,这就是网络设计和程序设计的艺术了。另外对于简单的网页,没必要下载。还需要存储一张哈希表来记录哪些网页已经存储过(如果记录每个网页的url,数量太多,这里可以用后面提到的信息指纹,只需要一个很多位的数字即可),避免重复下载。另外,在图论出现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实际需求的图只有几千个节点,那时图的遍历很简单,人们都没有怎么专门研究这个问题,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图的遍历一下子有了用武之地,很多数学方法就是这样,看上去没有什么用途,等到具体的应用出来了一下子开始派上大用场了,这可能就是世界上很多人毕生研究数学的原因吧。一个系统看似整体简单,但里面的每个东西都可能是一个复杂的东西,需要很好的设计。

  第十章《PageRank----Google的民主表决式网页排名技术》:搜索返回了成千上万条结果,如何为搜索结果排名?这取决与两组信息:关于网页的质量信息以及这个查询和每个网页的相关性信息。PageRank算法来衡量一个网页的质量,该算法的思想是如果一个网页被很多其他网页所链接,说明它收到普遍的承认和信赖,那么它的排名就高。谷歌的创始人佩奇和布林提出了该算法并用迭代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PageRank在Google所有的算法中依然是至关重要的。该算法并不难,可是当时只有佩奇和布林想到了,为什么呢?

  第十一章《如何确定网页和查询的相关性》:构建一个搜索引擎的四个方面:如何自动下载网页、如何建立索引、如何衡量网页的质量以及确定一个网页和某个查询的相关性。搜索关键词权重的科学度量TF—IDF,TF衡量一个词在一个网页中的权重,即词频。IDF衡量一个词本身的权重,对主题的预测能力。一个查询和该网页的相关性公式由词频的简单求和变成了加权求和,即TF1*IDF1+TF2*IDF2+...+TFN*IDFN。看似复杂的搜索引擎,里面的原理竟是这么简单!

  第十二章《地图和本地搜索的最基本技术——有限状态机和动态规划》:地址的解析依靠有限状态机,当用户输入的地址不太标准或有错别字时,希望进行模糊匹配,提出了一种基于概率的有限状态机。通用的有限状态机的程序不是很好写,要求很高,建议直接采用开源的代码。图论中的动态规划问题可以用来解决两点间的最短路径问题,可以将一个“寻找全程最短路线”的问题,分解成一个个寻找局部最短路线的小问题。有限状态机和动态规划问题需要看相关的算法讲解,才能深入理解,目前对其并未完全理解。

  第十三章《GoogleAK-47的设计者——阿米特·辛格博士》:辛格坚持选择简单方案的一个原因是容易解释每一个步骤和方法背后的道理,这样不仅便于出了问题时查错,而且容易找到今后改进的目标。辛格要求对于搜索质量的改进方法都要能说清楚理由,说不清楚理由的改进即使看上去有效也不会采用,因为这样将来可能是个隐患。辛格非常鼓励年轻人要不怕失败,大胆尝试。遵循简单的哲学。

  第十四章《余弦定理和新闻的分类》:将新闻根据词的TF-IDF值组成新闻的特征向量,然后根据向量之间的余弦距离衡量两个特征之间的相似度,将新闻自动聚类。另外根据词的不同位置,权重应该不同,比如标题的词权重明显应该大点。大数据量的余弦计算也要考虑很多简化算法。

  第十五章《矩阵运算和文本处理中的两个分类问题》:将大量的文本表示成文本和词汇的矩阵,然后对该矩阵进行奇异值SVD分解,可以得到隐含在其中的一些信息。计算余弦相似度的一次迭代时间和奇异值分解的时间复杂度在一个数量级,但计算余弦相似度需要多次迭代。另外,奇异值分解的一个问题是存储量大,而余弦定理的聚类则不需要。奇异值分解得到的结果略显粗糙,实际工作中一般先进行奇异值分解得到粗分类结果,在利用余弦计算得到比较精确地结果。我觉得这章讲的SVD有些地方不是很清楚,已向吴军老师请教了,等待回信。

  第十六章《信息指纹及其应用》:信息指纹可以作为信息的唯一标识。有很多信息指纹的产生方法,互联网加密要使用基于加密的伪随机数产生器,常用的算法有MD5或者SHA-1等标准。信息指纹可以用来判定集合相同或基本相同。YouTobe就用信息指纹来反盗版。128位的指纹,1.8*10^19次才可能重复一次,所以重复的可能性几乎为0。判定集合是否相同,从简单的逐个比对到利用信息指纹,复杂度降低了很多很多。启发我们有时候要用变通的思想来解决问题。

  第十七章《由电视剧《暗算》所想到的——谈谈密码学的数学原理》:RSA加密算法,有两个完全不同的钥匙,一个用于加密,一个用于解密。该算法里面蕴含着简单但不好理解的数学思想。信息论在密码设计中的应用:当密码之间分布均匀并且统计独立时,提供的信息最少。均匀分布使得敌人无从统计,而统计独立能保证敌人即使知道了加密算法,也不能破译另一段密码。

  第十八章《闪光的不一定是金子——谈谈搜索引擎反作弊问题》:把搜索反作弊看成是通信模型,作弊当做是加入的噪声,解决噪声的方法:从信息源出发,增强排序算法的抗干扰能力;过滤掉噪声,还原信息。只要噪声不是完全随机并且前后有相关性,就可以检测到并消除。作弊者的方法不可能是随机的,且不可能一天换一种方法,及作弊是时间相关的。因此在搜集一段时间的作弊信息后,就可以将作弊者抓出来,还原原有的排名。一般作弊都是针对市场份额较大的搜索引擎做的,因此,一个小的搜索引擎作弊少,并不一定是它的反作弊技术好,而是到它那里作弊的人少。

  第十九章《谈谈数学模型的重要性》:早期的行星运行模型用大圆套小圆的方法,精确地计算出了所有行星运行的轨迹。但其实模型就是简单的椭圆而已。一个正确的数学模型应该在形式上是简单的;一个正确的模型可能开始还不如一个精雕细琢过的错误模型来的准确,但是,如果我们认定大方向是对的,就应该坚持下去;大量准备的数据对研发很重要;正确的模型可能受到噪声干扰,而显得不准确,这是不应该用一种凑合的修正方法来弥补它,要找到噪声的根源,这也许能通往重大的发现。

  第二十章《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谈谈最大熵模型》:对一个随机事件预测时,当各种情况概率相等时,信息熵达到最大,不确定性最大,预测的风险最小。最大熵模型的训练非常复杂,需要时查看资料做进一步的理解。

  第二十一章《拼音输入法的数学原理》:输入法经历了以自然音节编码,到偏旁笔画拆字输入,再回归自然音节输入的过程。任何事物的发展,螺旋式的回归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一种升华。输入法的速度取决于编码的场地*寻找这个键的时间。传统的双拼,记住编码太难,寻找每个键的时间太长,并且增加了编码上的歧义。根据香农第一定理可以计算理论上每个汉字的*均最短码长。全拼不仅编码*均长度较少,而且根据上下文的语言模型可以很好的解决歧义问题。利用统计语言模型可是实现拼音转汉字的有效算法,而且可以转换为动态规划求最短路径问题。如今各家输入法的效率基本在一个量级,进一步提升的关键就在于建立更好的语言模型。可以根据每个用户建立个性化的语言模型。输入的过程本身就是人和计算机的通信,好的输入法会自觉或者不自觉的的遵循通信的数学模型。要做出最有效的输入法,应该自觉使用信息论做指导。

  第二十二章《自然语言处理的教父马库斯和他的优秀弟子们》:将自然语言处理从基于规则到基于统计,贡献最大的两个人,一个是前面介绍的贾里尼克教授,他是一个开创性任务;另一个是将这个方法发扬光大的米奇·马库斯。马库斯的贡献在于建立了造福全世界研究者的宾夕法尼亚大学LDC语料库以及他的众多优秀弟子。马库斯的影响力很大程度上是靠他的弟子传播出去的。马库斯教授有很多值得钦佩的地方:给予他的博士研究生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的自由,高屋建瓴,给学生关键的指导;宽松的管理方式,培养各有特点的年轻学者;是一个有着远见卓识的管理者。他的学生为人做事风格迥异,但都年轻有为,例如追求完美的迈克尔·柯林斯和寻求简单美的艾克尔·*。大师之所以能成为大师,肯定有着一些优秀的品质和追求。

  第二十三章《布隆过滤器》:判断一个元素是否在一个集合当中时,用到了布隆过滤器,存储量小而且计算快速。其原理是:建立一个很长的二进制,将每个元素通过随机数产生器产生一些信息指纹,再将这些信息指纹映射到一些自然数上,最后在建立的那个很长的二进制上把这些自然数的位置都置为1。布隆过滤器的不足之处是它可能把不在集合中的元素错判成集合中的元素,但在某些条件下这个概率是很小的,补救措施是可以建立一个小的白名单,存储那些可能误判的元素。布隆过滤器背后的数学原理在于完全随机的数字其冲突的可能性很小,可以用很少的空间存储大量的信息,并且由于只进行简单的算术运算,因此速度非常快。《编程珠玑》中第一章的那个例子就是布隆过滤器的思想。开阔思维,寻找更好更简单的方法。

  第二十四章《马尔科夫链的扩展——贝叶斯网络》:贝叶斯网络是马尔科夫链的扩展,由简单的线性链式关系扩展为网络的关系,但贝叶斯网络仍然假设每一个状态只与它直接相连的状态相关。确定贝叶斯网络的拓扑结构和各个状态之间相关的概率也需要训练。在词分类中,可以建立文章、主题和关键词的贝叶斯网络,用来得到词的分类。贝叶斯网络的训练包括确定拓扑结构和转移概率,比较复杂,后者可以参考最大熵训练的方法。贝叶斯网络导出的模型是非常复杂的。

  第二十五章《条件随机场和句法分析》:句法分析是分析出一个句子的句子结构,对于不规则的句子,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是很复杂的,而浅层的句法分析在很多时候已经可以满足要求了。条件随机场就是进行浅层句法分析的有效的数学模型。条件随机场与贝叶斯网络很像,不用之处在于,条件随机场是无向图,而贝叶斯网络是有向图。条件随机场的训练很复杂,简化之后可以参考最大熵训练的方法。对于条件随机场的详细参数及原理还不理解。

  第二十六章《维特比和他的维特比算法》:维特比算法是一个动态规划算法,凡是使用隐马尔科夫模型描述的问题都可以用它来解码。维特比算法采用逐步渐进的方法,计算到每步的最短距离,到下步的最短距离只用接着本步的计算即可,相比穷举法,大大缩短了计算的时间,并且基本可以实现实时的输出,这看似简单,但在当时确是很了不起的。维特比并不满足停留在算法本身,他将算法推广出去,并应用到了实际中,创立了高通公司,成为了世界上第二富有的数学家。高通公司在第二代移动通信中并不占很强的市场地位,而其利用CDMA技术霸占了3G的市场,可见远见的洞察力是多么的重要。

  第二十七章《再谈文本分类问题——期望最大化算法》:该章讲的其实就是K均值聚类问题,设置原始聚类中心,然后不断迭代,直至收敛,将每个点分到一个类中。其实隐马尔科夫模型的训练和最大熵的训练都是期望最大化算法(EM)。首先,根据现有的模型,计算各个观测数据输入到模型中的计算结果,这个过程称为期望值计算过程,或E过程;接下来,重新计算模型参数,以最大化期望值,这个过程称为最大化的过程,或M过程。优化的目标函数如果是个凸函数,则一定有全局最优解,若不是凸函数,则可能找到的是局部最优解。在以后的一些问题求解过程中,应该考虑其是否是EM问题,也可以考虑参考这种思想,不断迭代以优化目标的过程。

  第二十八章《逻辑回归和搜索广告》:雅虎和百度的竞价排名广告并不比谷歌的根据广告的预估点击率来客观的推送广告收入多。点击预估率有很多影响因素,一种有效的方法是逻辑回归模型,逻辑回归模型是一种将影响概率的不同因素结合在一起的指数模型。其训练方法和最大熵模型相似。同样不是很理解其具体内涵。

  第二十九章《各个击破和Google云计算的基础》:分而治之,各个击破是一个很好的方法,Google开发的MapReduce算法就应用了该方法。将一个大任务分成几个小任务,这个过程叫Map,将小任务的结果合并成最终结果,这个过程叫Reduce,该过程如何调度、协调就是工程上比较复杂的事情了。可见大量用到的、真正有用的方法往往简单而又朴实。

  附录《计算复杂度》:计算机中复杂度是以O()来表示的,如果一个算法的计算量不超过N的多项式函数,则称算法为多项式函数复杂度的(P问题),是可以计算的。若比N的多项式函数还高,则是非多项式问题,实际上是不可计算的。非多项式问题中一种非确定的多项式问题(简称NP),是科学家研究的焦点,因为现实中好多问题都是NP问题。另外还有NP-Complete问题(NP问题可以在多项式时间内规约到该问题)和NP-Hard问题,对于这两种问题,需要简化找到*似解。

  整体上,《数学之美》这本书让我了解了很多文本处理,数据挖掘相关的知识,学到了很多。其中,简单美以及一些科学家的大师风范让我印象深刻!书中提到的一些思想(即道)让我受益匪浅!

  读完本书,第一感受:次奥!原来数学如此多的原理模型概念都可以用去解决各种IT技术问题啊。特别是语言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这类问题完全就是建立在数学原理之上的。总之,这本书就是用非常深入浅出的话去说明如何用数学方法去解决计算机的各种工程问题。这是一本讲道,而不是术的书。 要完全读懂这本书,我觉得至少需要掌握这三门课:高等数学,离散数学,还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唉..我当初数学学得太水了,还挂了高数啊...有好的概念没看懂,以后有时间在好好看吧。如果想搞计算机研究的话,数学基础必不可少,别总在抱怨各种数学课上的东西一辈子都用不着。

  发现作者对人类自然发展的认识非常深,其从语言,文字,数学的产生发展,信息的传播记录得出了这个结论:信息的产生传播接收反馈,和今天最先进的通信在原理上没有任何差别。就算是科学上最高深的技术,那也是模拟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基本原理。

  我们今天使用的十进制,就是我们扳手指扳了十次,就进一次位。而玛雅文明他们数完了手指和脚指才开始进位,所以他们用的是二十进制。实际上*数字是古印度人发明的,只是欧洲人不知道这些数字的真正发明人是古印度,而就把这功劳该给了“二道贩子”*人。

  语言的数学本质

  任何一种语言都是一种编码方式,比如我们把一个要表达的意思,通过语言一句话表达出来,就是利用编码方式对头脑中的信息做了一次编码,编码的结果就是一串文字,听者则用这语言的解码方法获得说话者要表达的信息。

  自然语言处理模型

  计算机是很笨的,他们唯一会做的就是计算。自然语言处理在数学模型上是基于统计的,说一个句子是否合理,就看看他出现的可能性大小如何,可能性就是用概率来衡量,比如一个句子,出现的概率为1/10^10,另一个句子出现的概率为1/10^20,那么我们就可以说第一个句子比第二个句子更加合理。当然这要求有足够的观测值,他有大数定理在背后支持。

  最早的中文分词方法

  这句话:“同学们呆在图书馆看书”,如何分词?应该是这样:同学们/呆在/图书馆/看书.最先的方法是北航一老师提出的查字典方法,就是把句子从左道右扫描一遍,遇到字典里面出现的词就标示出来,遇到复合词如(北京大学)就按照最长的分词匹配,遇到不认识的字串就分割成单个字,于是中文的分词就完成了。但是这只能解决78成的分词问题,但是“像发展*家”这种短语它是分不出来的。后来大陆用基于统计语言模型方法才解决了。

  隐含马可夫模型(没这么看懂)

  一直被认为是解决打多数自然语言处理问题最为快速有效的方法,大致意思是:随机过程中各个状态的概率分布,只与他的前一个状态有关。比如对于天气预报,我们只假设今天的气温只与昨天有关而与前天没有关系,这虽然不完美,但是以前不好解决的问题都可以给出*视值了。

  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观点:

  小学生和中学生其实没有必要花那么多时间去读书,其觉得最主要的是孩子们的社会经验,生活能力,和那时候树立起来的志向,这将帮助他们一生。而中学生阶段花很多时间比同伴多读的课程,在大学以后可以用非常短的时间就可以读完。因为在大学阶段,人的理解能力要强很多,比如中学要花500小时才能搞明白的内容,大学可能花100小时就搞定了。学*和教育是一个人一辈子的事情,很多中学成绩好的人进入大学后有些就表现不太好了,要有不断学*的动力才行。

  余弦定理和新闻分类

  我在新浪干过一年多新闻,这篇认真看了一篇,很吃惊原理cos x与新闻分析也有关系啊。google的新闻服务是由计算机自动整理分类的。而传统的媒体如门户网站是让编辑读懂新闻,找到主题,再分类分级别的,真苦逼啊...计算机自动分类原理是这样:如一篇新闻有10000个词,组成一个万维向量,这个向量就代表这篇新闻,可以通过某种算法表达这个新闻主题的类型,如果两个向量的方向一致,说明对应的新闻用词一致,方向可用夹角表示,夹角可用余弦定理表示,所以当夹角的余弦值接*于1时,这两篇新闻就可以归为一类了。

  没看懂的东西:

  布尔代数:布尔代数把逻辑学和数学合二为一,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视角看世界...

  网络爬虫的基本原来是利用了图论的广度优先搜索和深度优先搜索...

  搜索引擎的结果排名用了稀疏矩阵的计算...

  地图最基本的计算是利用了有限状态机和图论的最短路径...

  密码学原理,最大熵模型,拼音输入法的数学模型,布隆过滤器,贝叶斯网络等等...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发展规律,当我们认识了规律后,应当在生活工作中遵循规律,希望大家透过IT规律的认识,可 以举一反三的总结学*认识规律,这样有助于自己的境界提升一个层次。

  任何问题总是能找到相应的准确数学模型,一个正确的数学模型在形式上应当是简单的,一个好的方法在形式上应当也是简单的。简单才是美。

  我在想,为什么我们要学*数学?也许这个问题成年人有一万个答案,可是当我们第一次走进教室,学*数学的时候,大概率还是个孩子,你怎么跟一个孩子解释为什么要学*数学呢?我把这个问题抛给了一个朋友,他说:“为了提高思维逻辑能力,这是我初中老师在第一节数学课上告诉我们的”。或者一位5岁的小朋友又会问:“什么是逻辑能力呢?”

  也许从出生第一天,我们就一直在被动的接收一些东西,父母的劝导,老师的.传授,可5岁的孩子还是会把玩具散落一地,6岁的孩子仍然会因为父母不给买玩具而嗷嗷大哭,无论你怎么劝导一个人,怎么劝诫一个人,他可能仍然会犯你认为会出现的错误。我记得有位教育专家这么说:“你告诉宝宝他把玩具弄坏了,就等于丢了10个棒棒糖”,从此以后这个宝宝可能会更加珍惜玩具。这个方法很简单,但是貌似最有效。数学是什么?数学不就是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么?

  现在我们再回答前面的问题:为什么我要学*数学?我们可以这么跟5岁的小朋友说:“妈妈给你10元钱,让你买酱油,酱油7元、棒棒糖1元一个,剩下的钱你可以买几个棒棒糖?”或许想吃棒棒糖的就会苦思冥想一番,或许未来妈妈真的给他10元钱去买酱油,结果回来就变成了一瓶酱油和3个棒棒糖。或者再过一段时间,这位小朋友会选择6元的酱油,因为可以获得4个棒棒糖了。他这么计算着:7+3和6+4都可以等于10,那么如果要必须买酱油的情况下,1+9也可以等于10。我们都知道也有1元的袋装酱油,于是9个棒棒糖到手了。任何知识的魅力都在于自我的发现,只有你对它产生了无限的兴趣,你就会不断的发现它的美,《数学之美》也可以变成《物理之美》。

  有些人会说,上面的例子是利益驱动型,不是兴趣驱动型,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你能指望他向**那样:“我需要的不是物质世界,我需要的是精神世界?”5岁宝宝最喜欢做得事情就是在吃和玩上面,请问,成年人不也是如此么?这就是天性。只不过成年人的自控能力足够大罢了。

  我们回到书本上,这本书是否合适自己?如果没有专业的数学知识,很难读懂。但是它又有着无限的魅力,让你不自觉的读下去,为什么?因为“数学之美”,虽然大多数人看不懂里面的公式,但是能够明白数学能解决的问题:概率统计学能够解决自然语言处理、布尔代数能解决搜索引擎的问题、有限状态机和动态规划能解决地图问题、向量+特征向量+余弦定理能解决自动新闻分类问题、最大熵模型解决金融问题,看着看着我就莫名的产生了一种想要学*算法的冲动,这不就是本书的意义所在么?

  最*看了这本《数学之美》,不得不感叹一句,可惜早已身不在起点。

  我读书的时候,数学成绩一直都很好,虽然离开学校已经10多年,自觉当初的知识还是记得很多,6~7年前再考线性代数和概率论,还是得到了很高的分数。不过我也和大部分人一样,觉得数学没有太多用处,特别是高中和大学里面学的,那些三角函数,向量,大数定律,解析几何,除了在考试的题目里面用一下,*时又有什么地方可以用呢?

  看了《数学之美》,惊叹于数学的浩瀚和简单,说它浩瀚,是因为它的分支涵盖了科学的方方面面,是所有科学的理论基础,说它简单,无论多复杂的问题,最后总结的数学公式都简单到只有区区几个符号和字母。

  这本书介绍数学理论在互联网上的运用,*时我们在使用互联网搜索或者翻译功能的时候,时常会感叹电脑对自己的了解和它的聪明,其实背后的原理就是一个个精美的算法和大量数据的训练。那些或者熟悉或者陌生的数学知识(联合概率分布,维特比算法,期望最大化,贝叶斯网络,隐形马尔可夫链,余弦定律,etc),一步步构建了我们现在所赖以生存的网上世界。

  之所以觉得自己早已身不在起点,是因为上面这些数学知识,早已经不在我的知识框架之内,就算曾经学过,也不过是囫囵吞枣一样的强记硬背,没有领会过其中的真正意义。而今天想重头在来学一次,其实已经不可能了。且不说要花费多少的精力和时间,还需要的是领悟力。而这一些,已经不是我可以简单付出的。

  不像物理、化学需要复杂的实验来验证,很多数学的证明,几乎只要有一颗聪明的头脑和无数的草稿纸,可是光是这颗聪明的头脑,就可以阻拦掉很多人。有人说多读书就会聪明,我不否认,书本的确会提供很多知识,可是不同的人读同一本书也会有不同的收货,这就限制于每个人的知识框架和认知水*。就如一个数学功底好过我的人,看这本书,就会更容易理解里面的公式和推导出这些公式的其他运用点,而我,只能站在数学的门口,感叹一句,它真的好美吧。


朱光潜《谈美》的读书笔记范文5份(扩展5)

——《雅舍谈吃》读书笔记 (菁华5篇)

  阳光灿烂的午后,不想理解炙热阳光的最好的办法,就是窝在工位上看看书。碰巧*期单位为了丰富我们的业余生活采购了一批新书,新书的墨香吸引了众多同事,我到的时候已经略晚,书架上的书已被翻乱,突然视线被一本雅致的淡蓝的书给吸引,正是梁实秋的《雅舍谈吃》。写作不像一般的食谱,也不是一般的散文诗集,更像杂文,十分随意。打开一看先是一排的菜名和食材:火腿、酸梅汤与糖葫芦、煎馄饨等等。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主要讲雅舍谈吃,第二部分讲谈吃拾遗。

  对于前半部分,梁先生的文字不是简单的介绍做法,而是透过结合古诗词和由来以及食材的挑选以及简单的做法。

  就如咖喱鸡这道菜,原先我大约明白咖喱是由很多香料混合的,但是并不明白咖喱的黄色来自于郁金根。

  原先咖喱的意思的不是香料而是调味酱,成分有十到八种的香料,小茴香、郁金根、胡荽。

  书中引用了超多的古诗词,如说到笋的时候,就引用了《诗·大雅·韩奕》和《唐书·百官志》中相关文词,我也不禁对作者的古诗词储备量感到敬佩。

  书中也有透过形象地描述场景,将当时的景象透过文字栩栩如生的呈此刻读者眼前,比如书中写汤包时:

  两个不相识的人据一张桌子吃包子,其中一位一口咬下去,包子里的一股汤汁直飚过去,把对面客人喷了个满脸花。肇事的这一位并未觉察,低头猛吃。对面那一位很沉得住气,不动声色。堂倌在一旁看不下去,赶快拧了一个热手巾把送了过去,客徐曰:“不忙,他还有两个包子没吃完理。”读完我不经扑哧笑出声来。

  谈吃拾遗

  我也喜欢梁先生对于谈吃拾遗的随谈,国内也好,国外也好,从喝茶、请客到饭前祈祷。从圆桌与筷子到吃相,从吃在美国到再谈“*吃”。梁先生生在大户人家,他八十多年的人生岁月里所接触到的餐桌礼仪以及吃的文化都呈此刻了我们的面前。正如先生说的,“我不曾对饮食有过研究,只因我连续吃了八十多年,没间断”。

  梁先生这本*载的主要是对那些*凡的食材,日常的美食的杂谈。先生对这些日常美食的惦念,反映出老人的思乡之情,正如他自我说言:“偶因怀乡,谈美味以寄兴;聊为快意,过屠门而大嚼。”

  有人说梁先生这个作品是那个年代的《舌尖上的*》,在我看来,越是*凡的食材越是能让普通人引起共鸣。人的内心深处都会有那样一个关于味蕾的记忆,有的人半辈子都在找寻记忆中的味道:远在他乡求学打工的游子,对家的思念有时候就寄托在食物上。正是因为国人这种对吃的追求,在如今的市场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以“家乡味”冠名的“老底子味道”的餐馆才能如雨后春笋般的破土而生,门庭若市。

  张爱玲在散文《谈吃与画饼充饥》里说:“报刊上谈吃的文字很多,也从来不嫌多。*人好吃,我觉得是值得骄傲的,因为是一种最基本的生活艺术。”作为一个饮食大国,有多少国人拜倒在了美食的“衣裙”下?文人墨客更是甘之如饴。

  《雅舍谈吃》是梁实秋先生一生在饮食文化方面才华的集中展示,作者梁实秋只是站在文人的视野,回忆在老北京大街小巷里吃过的的各种小吃。文章从生活中最*凡的“吃”谈起,以食材为题,用字浅显而隽永。

  梁实秋先生是公认的华语世界中的一代文化宗师之一,他的许多文学作品都流播海内外,被人们赞为经典。梁实秋在抗战爆发后辗转来到重庆北碚,在村子里租了一间小房子,苦中做乐,称其为雅舍,于是以雅舍为专题开始写作。雅舍即成为一种体裁。其中“雅舍小品”更是他的代表作,先后印行了三百多版。

  看完《雅舍谈吃》,让我在对美食垂涎之外,更多的是感慨。该书并不是美食家的食谱,梁实秋没有像美食家如数家珍般道出各种美味的菜肴,随便从中挑出一篇文章,基本上梁实秋先生对那一美味的起源来历,历史典故,相关诗词,原产地,以及哪里哪里的最正宗不过,哪里哪里最有特色不过,味道如何如何……都说得头头是道。梁实秋笔下的很多食材并不都是珍贵的,更多的是充满了烟火气息的*民食物,他也很少正面讲述食物的味道,却让人感受得到那滋味的美好。这份美好并不只是美食带来的,而是作者在食材中弥漫着深沉的情感。一提到鱼丸,梁实秋便会忆起喷香喷香的故乡鱼丸,“......幼时这一幕闹剧印象太深,一提到鱼丸就回忆起来了”这些都使他齿颊留香,空余旧事萦绕心头;想起北*的烤羊肉就馋涎欲滴,怀想不已。

  由此看来,梁实秋并不是就吃谈吃,而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文中的各种吃食不过是梁实秋寄托思乡之情的载体而已。他不直接怀乡,字里行间却流露出浓浓的乡愁与故国人情。在这本书中,不仅让人看见美食,看见感情,也看见生命。

  我在舌尖上品味梁实秋,品出的不光是美食,亦是人生各种说不尽的愁滋味。

  《雅舍谈吃》作者梁实秋,一代散文大师,他自嘲嘴馋,一生中写下无数谈吃的文章,这些文章带有浓浓的故土情怀,是名家谈吃中的经典作品。作为吃货一枚的我,肯定是不会错过这些精致美味的。便是购得一款细细品味研读——这细致描写的字里行间,大师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舌尖上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故乡的味道和记忆的味道。

  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序言、集内文、集外文、结束。

  其中集内文共五十七个篇章,大都以菜品名称为标题:火腿、醋溜鱼、烤羊肉、烧鸭……都是大伙儿*日里常见且又耳熟能详的各式菜品。

  方才读上第一篇,便被文中详实的描写给吸引住了,勾起了吃货的馋虫,口舌生津,咂舌欲吃——“色白而腴,味脆且鲜”,仅仅就此八个字,将西施舌具象地呈现在我们读者的眼前。我看到的是一份白嫩丰腴、喷香绵长的色香味形俱佳的神品。文中还引经据典告知读者们该菜品原料的品类,产地,并附上清诗一首颂咏食材的好味道。

  大师的作品读起来很亲切,字间里都散发出鲜美诱人的气息。大师的作品也特别的接地气,从食材的选择、烹饪的技法、品尝后的口感一应俱全、面面俱到。如狮子头的那一章节,看过之后,我立即按照大师文中所述,购得食材,谨按步骤,一一制作,果然成就一道好菜品,并获得了家人们的赞许,也令我得瑟了好些天。真是书中自有美食来。

  《雅舍谈吃》堪称民间美食大全,文中小吃大菜各式各样,五花八门无所不谈,充分展现了“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真谛!大师的文字运用精致精美,每每读之画面感极为强烈,看了让人谗言欲滴,遇上了较为简单的操作方法,我便是觅得食材,照文中提示捣拾一番,也是别有趣味,成功者居多,使人特别地有成就感,好似在大师的指导下,完成了一份美业。

  大师告诉我们,吃,要馋着吃,才是最好的'!饭吃八分饱,有胃口的吃,才是最好的。大师与寻常的吃货不同,他比寻常吃货更高一级,寻常吃货是大快朵颐,风卷残云;而他却是慢慢地吃,优雅地吃。他品的不仅仅是食物本身,他还吃出了食物的好地方、好故事。又如火腿一章中就引出了火腿的历史根源,《东阳县志》云:“熏蹄,俗谓火腿,其实烟熏,非火也……”以其县志告知读者哪为原产地,其制作工艺等等,如是。

  大师的文字生动而又颇具情趣。美妙的吃食总是离不开人,在豆汁儿那一篇文章中,大师的描述使人穿越文字,重回北*城:“卖力气的苦哈哈,一脸的渍泥儿,坐小板凳儿,围着豆汁儿挑子,啃豆腐丝儿卷大饼,喝豆汁儿就咸菜儿,固然是自得其乐。”一幅生动的吃食物场景就在那“坐”、“围”、“啃”、“喝”中活跃起来,犹如置身其中,忍不住也叫上一碗豆汁儿吮吸起来。

  读罢此书,只会惊叹于大师的通古博今,学贯中西,虽为谈吃食之文,却向读者传递了许多古今中外的草根生活和文化传承,无论是名酒茶楼,还是农家小菜,零食小贩,无不娓娓而谈,无贵无贱,无偏无颇,各有千秋。看似讲吃的,实则是讲文化、历史、渊源还有传承。

  《雅舍谈吃》一本好书,一本谈吃的好书,一本高级的谈吃的好书,一本有深度的高级的谈吃的好书!

  张爱玲在散文《谈吃与画饼充饥》里说:“报刊上谈吃的文字很多,也从来不嫌多。*人好吃,我觉得是值得骄傲的,因为是一种最基本的生活艺术。”作为一个饮食大国,有多少国人拜倒在了美食的“衣裙”下?文人墨客更是甘之如饴。

  《雅舍谈吃》是梁实秋先生一生在饮食文化方面才华的集中展示,作者梁实秋只是站在文人的视野,回忆在老北京大街小巷里吃过的的各种小吃。文章从生活中最*凡的“吃”谈起,以食材为题,用字浅显而隽永。

  梁实秋先生是公认的华语世界中的一代文化宗师之一,他的许多文学作品都流播海内外,被人们赞为经典。梁实秋在抗战爆发后辗转来到重庆北碚,在村子里租了一间小房子,苦中做乐,称其为雅舍,于是以雅舍为专题开始写作。雅舍即成为一种体裁。其中“雅舍小品”更是他的代表作,先后印行了三百多版。

  看完《雅舍谈吃》,让我在对美食垂涎之外,更多的是感慨。该书并不是美食家的食谱,梁实秋没有像美食家如数家珍般道出各种美味的菜肴,随便从中挑出一篇文章,基本上梁实秋先生对那一美味的起源来历,历史典故,相关诗词,原产地,以及哪里哪里的最正宗不过,哪里哪里最有特色不过,味道如何如何……都说得头头是道。梁实秋笔下的很多食材并不都是珍贵的,更多的是充满了烟火气息的*民食物,他也很少正面讲述食物的味道,却让人感受得到那滋味的美好。这份美好并不只是美食带来的,而是作者在食材中弥漫着深沉的情感。一提到鱼丸,梁实秋便会忆起喷香喷香的故乡鱼丸,“幼时这一幕闹剧印象太深,一提到鱼丸就回忆起来了”这些都使他齿颊留香,空余旧事萦绕心头;想起北*的烤羊肉就馋涎欲滴,怀想不已。

  由此看来,梁实秋并不是就吃谈吃,而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文中的各种吃食不过是梁实秋寄托思乡之情的载体而已。他不直接怀乡,字里行间却流露出浓浓的乡愁与故国人情。在这本书中,不仅让人看见美食,看见感情,也看见生命。

  我在舌尖上品味梁实秋,品出的不光是美食,亦是人生各种说不尽的愁滋味。

  民以食为天,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说法。粗俗点,吃喝拉撒睡,吃喝也是排在前位的,可见,饮食在我们生活中所占的重要位置。梁实秋先生的这部《雅舍谈吃》中介绍的各种食物或说菜式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的,毕竟都是基于他的亲身经历,与他的生活,他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他用一种轻松、有趣,具有故事性的手法带我们走进他的那个时代,尝到那个社会的味道。

  翻开书,看到目录上那一排排的菜名,什么水晶虾饼、锅烧鸡、瓦块鱼、烧饼油条,真真把人的馋虫都勾出来了。特别是在深夜,看着书,更觉胃里的空虚,真是体会到书里不断强调的“馋”。人有口腹之欲,其实是一种生活幸福的表现,所以做一名吃货,有着对美食的追求,就像作者一样,于*淡生活中收获点滴温暖和美好,亦不乐哉?

  每一小篇对美食的介绍描述,都让读者跟随作者追忆到他的以前,那是一个个他与亲人、好友及他生活中存在的人关于美食的回忆和故事。有母亲在儿时给做的核桃酪,有和先君在东兴楼吃饭时的醉酒,有和多位好友聚会时一桌三十元的酒*,食物因为有了人的联系,而充满了人情味。想想以后,因为一道菜而忆起一个人,食物已不仅仅是食物,是感情的纽带,另一端系着的是回忆中的人,也许是不在人世的人,再无机会共食一道菜,共饮一盅酒。

  这样的食物是温暖的,是别有滋味的,纵使再无机会一膏馋吻,我相信,那味道始终留香齿颊间。


朱光潜《谈美》的读书笔记范文5份(扩展6)

——谈读书读书笔记范文5份

  这段时间我看了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受益非浅。 特级教师魏书生教书令人惊讶:他担任实验中学校长与**兼任两个班的班主任,承担两个班的语文教学,一年*均外出开会达4个月之久,却从不请人代上一节语文课,他学期之初即进行期未考试,一学期教材他用30多课时就讲完了;他不批作业,不改作文,但他的学生在升学成绩却能比重点中学*均高7.8分……面对这一切,我赞叹不已。魏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丰富的事例,讲述了他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举措,即民主加科学。魏老师认为师生之间的关系要融洽,使学生乐于接受你的教育,发展每一位学生的人性、善性,其实就是因材施教,用他的话说就是“在学*上、课堂上不搞齐步走。”思索之余写下几句与大家交流。

  一、爱的教育 伟大的人格

  崇高而无私的爱心,是魏书生身上熠熠闪光的灯塔。照亮了学生内心深处颓废、阴暗的角落。他有着海洋般宽广的胸怀,能容纳和理解学生所有的错误。因而,他从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公*、公正地善待每一个学生,从不偏私。对待学生的错误,从不体罚,而是让学生唱歌或做件好事来改正错误。在充满爱的教育中,真正体现出他在学生心目中伟大的地位。学生怎能不受到感动,不受到爱的熏陶呢?学生从内心深处信服、崇敬和爱戴他,所以,能够主动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在魏老师伟大人格魅力熏陶下,学生才能胸怀坦荡、光明磊落。才会敢于承认自己的所作所为,这足以说明,老师的典范作用及伟大人格的写照。

  他爱自己的事业,更爱自己的学生,他用满腔的爱,来谱写着人生光辉灿烂的篇章。难怪有人会说:魏老师具有着“神”的思想品格!他当之无愧!

  二、教师要有务实的品德,强壮的生命支柱

  教师的良好品德情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发展有很强的感召力。它不仅影响一个人的学生时代,还可能影响他们的一生。教师要务实,把师德规范内化为自身内心信念,化作行为品质并时时处处以此支配自己的行动。只有给予学生爱,让学生感受到爱,体会到被爱之乐,他们才会学着去爱别人。

  人要全面的看待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不足。要使自己顶天立地,有所发展,有所作为,必须建立自己强壮的生命支柱。学*、热爱、研究、享受都是生命的支柱。为师者只有达到厚积薄发,游刃有余的境界,才能应变不惊,胜任教师职业。面对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二十一世纪的挑战,面对多层次素质人才的呼唤,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提高教育科研能力。而惟一的途径就是学*、学*再学*。教师只有严谨治学,勤练基本功,方能精于教书而不失职!

  三、指导学生创新

  每一个学生都有敏锐眼睛,他们好奇好探索,正因为有强烈的好奇和探索的欲望,就像**一样有了欲望创新也就从这开始了。我们既不能忽视学生正确认识,又不能忽视学生的个体发展。

  对于我们小学教师来说,我们的目的并不在于结果,在于过程。让学生在学*过程中学会合作、自主、探究的学*方法。培养勤奋好学的精神,养成自尊、自信的心态。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问题,解决疑难,发展自身内在的能力,也就是情感与价值观教育与语文知识与技能教学相结合。使教学过程充满“活力”和“刺激”使学生能主动,活泼、愉快地进行教学活动,从而达到既传授知识,又开发智力。

  四、养成少说多于做的好*惯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德治教,身教重与言教是教师必须牢记在心,实践在身的,要少说多干、养成*惯。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无小节,节节皆楷模。学生往往把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作为自己学*的内容,教师要从言行到举止,处处带头做到最好,以利于潜移默化地感染、教育学生。

  1、读书有三种态度。

  一种是绝对信从的态度,凡是书上说的话就是天经地义。一种是批判的态度,用现实生活来检验,凡是对现实生活有益处的,取它,否则就不取又一种是随随便便的态度,从书上学到些什么,用来装点自已,以便同人家谈闲天的时候可以应付,不致受人家讥笑,认为一窍不通。

  2、要知道处理现实生活是目的,读书只是达到这个目的的许多手段之一。

  随想:叶老先生针对当时学者不顾国家兴亡,仍要青年安心读书的现实,表达了不满。原因很简单,关于读书叶老认为只是处理现实生活的一种手段,不是全部。国陷厄运时,每个青年应为国效力,拯救危亡,而不是再醉心读书,这才是真正爱国。当此时,救国危亡与读书相比,前者更为重要。人存于世,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所以,首先要处理读书和面临要解决问题的矛盾。如何处理?当然应以生活实际为主,家庭、个人面临大问题要解决,如果不直视问题,只顾读书,显然是逃避,显然毫无责任感,必被人鄙视。

  但是,现实中的我们,虽生活无大忧,也有许多不读书,这自然是不应提倡和效法的。至于为何不读,原因也很多,但大致有二,一为无价值,二为心不安。无价值便是读书无用,更看重现实的名利,更看重投机钻营,自然不会读书。至于心不安,是因人心易浮,或浮于灯红酒绿,声色犬马,或浮于无聊的抱怨、牢骚,甚或浮于不知所为。心不安,自然不能读下书去。

  而关于读书,叶老也提出了三种态度,绝对信从,批判,随随便便。每个人要读书,认为读书有用,能安下心去读,还要思考思考属于叶老所说的哪种态度。态度可以骗过别人,甚至可以骗过自己,但是却骗不过结果。最终,读书会在我们的精神深处留下印记,是被书所愚,是与书戏,还是与书共生长,全在于我们读书的初心。边读边思,边思边行,生命会在读书中不断丰润。作者:吴金程

  ☆ [美]海伦.杜卡斯 巴纳希.霍夫曼 编选.李宏昀译.爱因斯坦谈人生[M].复旦大学出版社,20xx.

  本书作者海伦.杜卡斯曾担任爱因斯坦的秘书,爱因斯坦去世后一直是爱因斯坦档案的保管者。霍夫曼博士曾是爱因斯坦的合作者,并曾同杜卡斯女士合写过爱因斯坦的权威传记《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创造者和叛逆者》。本书给读者展示了伟人的另一面:他不仅是伟大的科学家,他也是伟大的人。

  *“我名气越大,人就越笨。”5(感悟:名利是精神负担,为名利所羁绊就会让人迷失方向,阻塞思维。)

  * 爱因斯坦对自己的人生有着清晰的认识和规划,他在年方十六时写了一篇题为《我对未来的计划》的作文,内容如下:11-12

  快乐的人满足于现状,不大为未来考虑。而另一方面,年轻人总喜欢大胆地畅想未来。对一个严肃认真的年轻人来说,尽可能准确地为自己树立人生目标,是十分自然的事情。

  如果我有幸通过考试,我将到苏黎世的联邦工艺学院学*。在那里我将用四年时间学*数学和物理。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自然科学这些分支的教授,我喜爱的是其中理论性的部分。

  握制订这样的计划,理由如下:首先,我个人擅长抽象思维和数学思维,不善于幻想和实践。再者,我的心愿也促使我作出上述选择。这很自然:人总是喜欢做他擅长的事情。此外,科学工作有一定的独立性,这也让我颇感称心。

  * 1927年3月,爱因斯坦反对把他的讲课稿发表在《自然科学》杂志上,他向编辑强调:“我不赞成发表这些内容,因为课程的原创性不够。人的对自己严格要求。应当尽可能地把不重要的东西全都删去,不然就不要指望别人来阅读自己的作品。”21

  * 爱因斯坦毫不介意那些关于他的无耻的谣言和胡诌,他说:“时间是个筛子,重要的东西多半都会漏过网眼落入遗忘的深渊;而被时间挑剩下的,往往仍是些陈词滥调罢了。”“只要涉及我,即便是小声嘀咕都会变成嘹亮的军号。”22

  * 爱因斯坦强调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寒伧的,他说:“在大自然面前——以及在学生面前,以为理论物理学家是多么的寒伧!”26(感悟:爱因斯坦反对孤立的探索个人的生活意义,而要置于整个人类的生活目的去努力。同时,也不要孤立的探索整个社会或作为整个的个人有何目的或意义,而要思考作为整体的自然界有何目的或意义。)

  * 爱因斯坦在回答一位大学生关于“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的长信时说道:“要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这个问题合理而且重要。我个人认为,答案是这样的: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满足大家的欲望和需要,并建立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这就需要大量的自觉思考和自我教育。”29-30

  * 爱因斯坦回答一位年轻人关于如何处理与父母的冲突的来信时说道:“我得坦率地说,就那些决定孩子们人生方向的重大决策而言,我不赞同父母施加影响。这种事应该由孩子自己说了算。不过,当你想要作出你父母并不赞成的抉择时,你得扪心自问:我的内心深处是否已经足够独立,使得我能够在违反父母意愿的同时不丧失内在的均衡宁静?如果你对此没有把握,那么我不鼓励你采取下一步行动。以上就是你作出选择的唯一依据。”31

  * 在关于经验和理论的关系上,爱因斯坦强调:“没有经验作基础,我们掌握不了真理。然而,当我们探索得愈深入,理论愈包罗万象,决定理论的所必需的经验知识就会愈来愈少。”33他还认为,理论才能“击中事物内核”,因此,“物理学家不能满足于遵循现象、单纯从现象来思考问题;他必须运用推理,探究事物的深层形式。”33

  * 爱因斯坦认为,对“美好自由的生活”的向往自古有之,而这炽热的愿望“只有在对世界万物的爱和理解中”才可能实现。他在给邻居家的女儿的纪念册上写道:“啊,年轻人,你们可知道,人类并不是从你们这一代才开始向往美好自由的生活?你们可知道,历代先辈们都同你们有着一样的渴望——然而总是有种种困扰仇恨令他们纷纷碰壁?你们可知道,只有在对世间万物的爱和理解中,这般炽热的愿望才可能实现?无论男女老幼、飞禽走兽、树木花草还是日月星辰,在爱和理解中,让它们的欢乐成为你的欢乐,它们的痛楚成为你的痛楚。睁开眼睛,敞开心扉,伸出双手;不要像祖先们那样,贪婪地沉溺于历史的毒酒中。让整个大地都成为你的祖国吧,这样你的一切努力都将成为福祉流布四方。”

  34(感悟:爱因斯坦对人类的赤子之心苍天可见!)

  * 爱因斯坦坦诚自己有着宗教情感,但他也认为很难相信“凭借祈祷、凭借向超自然的上帝表达愿望就能影响事物。”他相信:“世间发生的一切都有自然规律决定,人类行为也是如此。”他的宗教情怀与一般人所笃信的宗教大不相同,他是建立在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之上的,“任何一位认真从事科学研究的人都深信,有那么种精神显现在宇宙规律中——它远远超越了人的精神,面对它,能力有限的我们应当谦卑敬畏。”37

  爱因斯坦给孩子们的圣诞贺卡中写道:“请学会从别人的幸福快乐中感受自己的幸福,而不要通过同类相残的无聊冲突来获得幸福!只要你们心中能够容下这一线天良,你们生活的重负就会变轻松,起码会变得容易忍受;你们就能耐心而无畏地找到生活之路,把欢声笑语带到四面八方。”38

  爱因斯坦深信艺术发展与科学成就之间存在非常紧密的联系,他说:“当世界不再是我们个人欲求的对象,当我们以自由人的身份欣赏、追问、探究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就进入了艺术与科学的领域。如果用逻辑的语言来组织描绘所见所闻,那么我们从事的就是科学。如果传达印象所假借的形式没法用理智来知觉却能被直觉所领悟,那么我们从事的便是艺术。这两者的共同之处,就是对超越个人利害与意志之物的热爱与献身。”43

  爱因斯坦强调“宗教情感”,但超越了“神”和“上帝”的束缚,他说:“我不相信个体能够永生。我认为伦理道德是人类自己的事,无需什么超越于人类之上的权威。”45“用逻辑把握深奥错综的关系,这种体验也能造就宗教情感,但它和我们通常所说的宗教不同。它是对物质宇宙所表现出的系统结构的敬畏。我们不会因此而塑造出一个人形的神,会向我们提要求、会对我们这些个体生命感兴趣。在这种宗教情绪中,没有意志,没有目标,没有必须,有的仅仅是存在。正因为如此,像我们这样的人才会认为伦理道德是纯属人间的事,尽管它对人类来说最为重要。”83-84

  “我不信仰人格化的上帝,我也从未否认过这一点,我一向说得清清楚楚。如果我身上有什么可以称之为宗教性的东西,那就是对迄今科学所能揭示世界结构的无限敬畏。”51

  爱因斯坦认为:“肉体和灵魂并不是不同的两件事物,它们只是接受同一事物的不同方式罢了。”44因此,他反对神秘主义,强调“脱离肉体的灵魂概念是空洞而没有意义的。”47

  “智慧并非来自学历,而来自终身不懈的探寻追求。”

  “如果一个人不满足于表面现象而要深入探索,那么这项工作就是艰难的。”53(感悟:让人感受轻松的工作,实际上停留在表面现象,是肤浅的工作。)

  爱因斯坦认为,“任何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不可能产生于雄心壮志或单纯的责任感;它只能产生于对人、对客观事物的爱和献身。”54(感悟:客观责任难以真正激发人内心的冲动,而主观责任激发内心的源动力。一切都必须建立在爱的基础上,大爱的基础上!)

  爱因斯坦说:“上了年纪的人,倘若能够为年轻一代的奋发有为感到欢乐,那么他自己也能重新焕发活力。”61(感悟:作为老师,学生的上进心和活力也会激发老师们的上进心和活力。)

  爱因斯坦说:“和摇摆与恐惧和希望之间的年轻人相比,年长的人距离永恒更*。我们上了年纪的人,更能体验那种最纯粹的真与美。” 61(感悟:只有对人性深刻理解的人,最求“最纯粹的真与美”,才能成为“挣脱枷锁的自由人”。)

  德国有句谚语:“每个人都用自己的鞋丈量。” 爱因斯坦评价说:“这句话的要点,当然是说,人总是根据自己的标准来衡量他人,即以己之心度人之腹。”64(感悟:每个人对他人的评价和解读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标准去衡量的,很少有人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理解别人,这是人与人之间误会和偏见的根源所在。)

  爱因斯坦寄语年轻人:“千万别把学*视为义务。学*是个令人羡慕的机会,使你们能够领略精神领域中美的**力量;它不仅足以自娱,而且能使你们将来为之工作的社会受益。”67(感悟:怎样看待学*?古人有“为己之学”和“为人之学”的分野,今人有外在动力和内在动力之分。不要把学*视为获取财富和名利的手段,而要把学*视为使人精神**和情感充盈的途径,因此学*是人追求自由的内在需求。)

  爱因斯坦说:“科学研究真是绝妙的工作,前提是人无须靠他维持生计。用来谋生的工作,应该是自己有充分把握的那种。只有当我们无须对任何人负责的时候,科学事业才会妙趣横生。”67(感悟:人的创造力在什么时候才能迸发?心灵自由的时创造力才会喷薄而出。当然,创造性工作本身也是一种乐趣,而不是奴役。另外,爱因斯坦认为谋生的工作未必与自己的爱好和事业完全对等,他自己提出狭义相对论时他是瑞士联邦专利局的职员,而他敬仰的哲学家斯宾诺莎以磨镜片卫生。)

  爱因斯坦说:“选择工作不能光看自己内心满意与否,还得看它是否被公认为有益于大众。不然的话,即使你要求得再微不足道,你也是寄生虫。”(感悟:从心理学讲。这是在强调社会性动机的重要性。)

  爱因斯坦一方面强调人与人之间是*等的,“每个人都是人类,无论他是美国人还是德国人,犹太教徒还是异教徒。”另一方面他也悲叹:“令人悲哀的是,以国民身份和文化传统为依据的划分依然在当代生活中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72(感悟:对个体的尊重就是对整个人类的尊重,也就是对自己的尊重。站在你面前的人不仅仅是叫“张三”或“李四”的具体的人,还是整个人类。人与人之间之所以不*等,其根源就在于身份文化造成的等级划分。)

  爱因斯坦说:“我无法想象一个人格化的上帝,他直接影响个体的行动,或亲自审判自己创造的生物。我无法做这样的想象,尽管现代科学已经对机械因果律提出了一定程度的质疑。我的宗教情感,只是对那无限高明的宇宙精神的欣赏、崇拜。我们这孱弱而稍纵即逝的理解力仅能把现实揭示出小小的一点,而宇宙精神就反应在这小小的一点上。伦理道德固然极其重要——但这仅是对我们而言,并非对上帝。”79

  爱因斯坦把自己描绘为唯理论的皈依者——数学简洁性(这就是他所说的“美”)的追随者,是在审美冲动的驱使下,去审视日常经验,然后喜出望外地发现和解释。

  爱因斯坦的科学灵感的主要源泉是他的宗教信念,即“对简洁、美和宇宙之崇高性的信念”。81

  爱因斯坦认为:“客观世界中的交错纷纭,都可以通过简单的逻辑概念来理解、把握。”83

  爱因斯坦认为:“紧靠知识和技艺不足以让人类过上幸福而有尊严的生活。人类完全有理由把高尚道德标准的践行者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者之上。”84

  怎样对待过去的伟人?爱因斯坦告诫道:“不要为多少世纪以来诞生在你们国土上的伟人而自鸣得意——这可不是你们的功劳。还是想想吧,你们是如何对待他们的,又是如何遵循他们的教导的。”85(感悟:郁达夫在纪念鲁迅的中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奴隶之邦,一个有英雄而不知尊重英雄的民族则是不可救药的生物之群。”这与爱因斯坦的想法是一致的,尊重伟人和英雄不是以其沾沾自喜,更重要的是遵循他们的教导。)

  爱因斯坦认为,“音乐并不影响工作。这两者都是从同一个渴望之源汲取营养,而且它们给人的慰藉是互补的。”94这从爱因斯坦快演奏小提琴,热爱巴赫和莫扎特等18世纪音乐家的作品等兴趣可以得到印证。

  爱因斯坦认为,“只有把整个身心全部奉献给自己事业的人,才可能成为真正的大师。”94

  爱因斯坦强调,“有些人生来就是孤独者,你懂的,因为你也是。”(感悟:享受和品味孤独,孤独不是坏事,能够*静地对待孤独反而说明其内心是十分强大的。)

  爱因斯坦说:“当今人们的伦理道德之所以沦丧到如此令人发指的地步,主要是因为由于生活的机械化和非人性化——这是科学和技术思维发展的一个灾难性的副产品。”99“我越来越把厚道和博爱置于一切之上……所有这些被吹捧的技术进步——我们的所谓文明——就如同病态罪犯手中的利斧。”107(感悟:技术理性带来的弊端连科学家都忍不住了!)

  爱因斯坦认为,“对于人类来说,通向伟大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亲历苦难之路。”105

  爱因斯坦借鉴威廉.布什(Wilhel Busch)把节制定义为“节制,就是‘不做’各种事而得到的快乐”,他把宽容定义为:“宽容就是那些*惯、信念、品味异于自己者的品质、观点和行动作出友好的评价。”他还强调:“宽容并非对他人的行为和感受漠不关心,理解和同情必须是题中应有之义……”108

  爱因斯坦强调独立人格的重要性,他说:“任何高尚伟大的成就,艺术也好,科学也罢,无不出自独立的人格。当文艺复兴是个人可以不受束缚地发展自己的时候,欧洲文化才从沉闷的停滞中取得最重要的突破性进展。”108

  关于国家和个体的关系,爱因斯坦认为:“为了确保个人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安全,国家固然是必要的。但是,倘若国家变成主体、个人沦为唯命是从的工具,那么一切好的价值就沦丧殆尽。”108“只有当社会足够开明,个人可以自由发展自己的能力的时候,人类社会才能取得有价值的成就。”109

  爱因斯坦强调:“我自己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111

  爱因斯坦强调:“人类最重要的努力,莫过于在实践中为道德而战。我们的内心*衡甚至存在本身都有赖于此。只有实践中的道德才能给生命以美丽和尊严。”“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让道德成为活生生的动力,并使人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道德不应该建立在神话或权威之上,否则,对于神话或权威之合法性的质疑,会令健全的判断及行为沦落无根。”115

  诺贝尔奖获得者马克思.冯.劳伦在爱因斯坦六十寿辰时给他写的贺卡中写道:“你站在自己的命运之上。”129

  一位因被人错认为是男孩的女孩给爱因斯坦写信诉苦,爱因斯坦回到说道:“我并不在意你是女孩,但关键是你自己不要在意。”135 (感悟:对于别人的非议、误会和偏见,不要苦恼和在意。《诗经》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人的一生不可能被所有人完全理解和认同的。)

  莱奥.贝克是犹太学者领袖,与纳粹德国作坚决斗争,爱因斯坦十分认同他,赞美道:“你从不恐惧,也从无怨恨。这样的人才堪为我们效仿的楷模。身处由自己一手造就的苦难中的人类,能够从你身上获得安慰。”1954年3月17日,贝克在祝贺爱因斯坦75岁生日的贺信中说道:“在那些对道德存在与否的追问只能得到‘否’的回答的日子里,当人性概念都遭到深切质疑的时候,我有幸想起了你,顿时感到内心恢复了*静和力量。多少个日日夜夜,你站在我的心中对我说话。”141(感悟:一来可以看出爱因斯坦对美好人性的追求和崇仰。另一方面可以认识到“知己”的价值和标准,即“你站在我心中对我说话”,这是知己的最高境界。)

  爱因斯坦说:“好的和高尚的人往往孤独——而且必须如此——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自己的空气中自由呼吸。”143

  爱因斯坦十分强调道德的重要性,他说:“归根结底,一切人类价值的基础在道德。”158

  本书译者李宏昀认为,“今人热衷于求异,无意求是,这无疑造成了各种混乱。”157

  本书译者李宏昀认为,“每一个人都需要珍惜来自生命本身的思想收获,并尽最大的努力让这种感悟深入下去,他会因此越来越快乐,逐渐体验到发自生命深处的那种愉悦,这种愉悦是其他任何愉悦都无法替代的,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在大家的推荐下,我拿起了魏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书,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和反思下,我又一次深深地感受到了做老师的不容易,要做一名大家都爱戴的老师就更不容易了。

  魏老师说过:"我是属于愿意当班主任的那类老师。做教师而不去当班主任,那真失去了增长能力的机会,吃了大亏。"我踏上工作岗位已经九年半了,其中七年半的时间我当起了班主任,在与孩子们相处的阶段,我发现我在孩子们的心目中是伟大的,是什么都知道的知识丰富的老师,他们会模仿你的一言一行,因此在与他们的相处,让我感受到了自我的价值,但是,看了魏老师的书后,我发现其实在做班主任的这份工作中隐含着很多的学问,只有你不断的摸索,尝试,你才会进步,才会提高自身的能力,让你在做班主任的工作时,轻松又成功。

  其次,魏老师在管理班级的理念就是*等民主,我发现这一点我和他颇有相似之处,我们喜欢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有人格的个体,与他们商量和讨论班级管理,学*,生活等各方面的事情,读书笔记大全《《班主任工作漫谈》读书笔记800字》。但我还是存在很多的不足,应该像魏老师学*的就是不管孩子情况如何,管理地如何,我缺乏了及时的反馈制度,就算有也是建立在老师的基础上,我应该让孩子们观察孩子们的管理,让孩子们来反馈他们自己的表现,这样我相信在班级管理时会更加完善,对孩子树立主人翁意识也会更加有效。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