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建议》读书笔记 (菁华5篇)

首页 / 读书笔记 / | 2022-10-03 00:00:00 读书笔记,教师

《给教师建议》读书笔记1

  《学记》中说“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不知不觉,登上讲台已*二十年。教材越来越熟悉了,说话也越来越溜了,经常是打开课本就可以侃侃而谈,教育教学工作到了*淡带些许厌倦期。在工作室潘老师的推荐下,带着教而知困的疑惑,假期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

  翻开书卷,熟悉之感扑面而来。书中内容真实、质朴,没有华丽的词句,没有轰轰烈烈的案例,没有让人费解的说教。隔空隔世而来的苏先生像一位慈祥的老者,他讲的正是我们的故事,他描述的正是我们的学生,他拿起的就是我们的教材,他讨论的就是我们的课堂。对我有启发的地方实在太多,现就教师个人成长方面谈一点儿我的体会。

  体会一:“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他自己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记了32年。教学日记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的途径。我们每日看似*凡、单调、琐碎、重复的工作中,就蕴藏着某些重要的教育现象或教育规律。如果我们能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善于积累和反思,那我们就能慢慢学会处理学生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只有倾注了教师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活的思想,自己的个性,教学才最有效。

  体会二:世界上没有好的教育方法,只有适合的教育方式

  苏霍姆林斯基在第一个建议中提到,“我们作用于学生精神世界的最重要的工具是教师的话语、周围世界的美和艺术的美……”

  古人有一种说法:“乐人易,动人难。”也就是说,让人开心容易,要想感动人很难。其实我觉得,乐人和动人是语言的两种不同风格,幽默的极致也能动人,例如萧红的《祖父的园子》,当你读到:“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在捧腹大笑的同时,你的心里能不一阵波澜起伏吗?

  我想,一个语言贫乏单调、枯燥无味的教师吸引的学生恐怕也很有限。作为教师,我觉得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无论我们采用的是哪一种风格,只要能吸引学生就是成功的语言,教育的方法千万种,教师课堂语言的魅力也是引起学生的共鸣的好方法。

  体会三:读书,读书,再读书,把读书变成教师的精神需要

  在这本书中苏霍姆林斯基给我们讲了一个老教师上的一节公开课的事。区培训班的学员、区教育局视导员都来听课。课上的非常出色。听课的教师们和视导员本来打算写点记录,可是听得入了迷,竟连做记录也忘记了。有老师问上课的老师这节课准备了多长时间,他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而这节课的现场准备只有15分钟。怎样进行这样的准备呢?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把读书变成教师的精神需要。”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而在当前如此头绪繁多的工作面前,我们又难以静下心来读书。在学校里课多、作业多、材料多;在家又要照顾孩子,又要做家务,不能读书的理由太多。更多的时候我就是逼迫自己坐下来读几页书。一是为了学*知识,二是为学生和自己的孩子做个榜样。

  学校大力提倡学生多读书,我们老师更应该做榜样,在忙碌中挤时间捧起书本!试想,你只是单纯要求学生去看书,而自己却对书中内容一无所知,课堂上如何向学生传授知识?如何和学生讨论?如何与学生并进?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给教师的建议》就是这样一个源头,它充满着善意、真诚与灵气,它记述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忠诚与执着。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比之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书的年代有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它仍像“场及时雨”,滋润着一颗颗干渴的灵魂。它像与教师面对面一样,针对着教师的苦恼与困惑娓娓道来,常读常新,每次阅读都有新的收获与体验。

《给教师建议》读书笔记2

  对一个教师来说,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就是一种真正的备课。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是沧海之一粟。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教师要建立起自己的藏书,使之成为自己的老师,每天去向它们请教。那么,“每过一年,你的科学知识都变得更丰富”。工作若干年以后,“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一样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教师的每一节课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伟大著作中还精辟地揭示出一个读书的真理:学生智力的发展取决于阅读能力。“这几年的的教学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 “如果阅读对于学生成为通往知识世界的一个最重要的窗口,那就没有必要花费许多时间给学生补课了。”他认为,学*发生困难和形成差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一天到晚死啃教科书,“拼命使用他的记忆机器”。正因为“学生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都不阅读,那他就连教科书也读不好”。如果我们真的想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那就要“让他们走到学校图书馆的书架跟前去,让书籍从沉睡的巨人变成青年时代的挚友”!

  阅读优秀书籍是最好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这是苏霍姆林斯基为我们提供的又一重要教诲。他说:“我坚定地相信,少年的自我教育是从读一本好书开始的'。”“自己对自己谈话,诉诸自己的良心,这才是真正的自我教育。只有那从人类的道德财富中给自己找到榜样的人,只有那希望从这些财富中为自己的心灵吸取最宝贵的东西的人,才能达到思想和生活的崇高境界。我以为,只有当每一个青年都找到一本在他的一生中留下很深的痕迹的书时,才算达到了教育目的。” “书籍对少年来说,并不是真理的仓库,而是内心体验的源泉。”在他看来,一个人在少年时代和青少年时期读过哪些书,会影响甚至决定人的一生。

  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惯,而其中最重要的*惯应该是读书的*惯。学会读书,爱好阅读,是“学会学*”的最主要内容。而要让阅读成为学生的自觉*惯和精神需要,最重要的是教师。教师的读书风气能影响和带动学生的爱好。 “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断地丰富着,如果学生深信你今天所讲的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你的学生的精神需要。”当书籍成为教师的第一至爱的时候,喜爱读书便会成为学生的第一爱好。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师的读书爱好,决定着一所学校的校风。

  我坚信,做一个“学*型”的教师是教师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把学校办成学*的团体,是办学成功的必由之路。

《给教师建议》读书笔记3

  《给新教师的建议》是一册教师成长读本,由李镇西编著,西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四章,第一章,关于“基本素养”的建议;第二章,关于“师生关系”的建议;第三章,关于“课堂教学”的建议;第四章,关于“修生养性”的建议。全书系统、全面的阐述了一名新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以及和学生和谐互动、实现角色互换等问题,给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指明了工作方向,规划了美好的前景。很庆幸我能进入一个有着理智和科学领导团队的学校,在我即将踏入教师岗位的暑假伊始发给我这本书,让我能提前在心里预演了一下将要面临的工作。

  李镇西在书中序言部分说:“我认为,对一个教师来说,推动其教育事业发展的应该有两个轮子,一个叫做‘情感’,一个叫做‘思考’。教育情感使他热爱孩子,忘我地工作,并从中体验到奉献的自豪;教育思考使他明确自己的教育方向,科学而理性地设计、实施自己的教育,同时,不断地总结、提炼、升华自己的教育实践。”可见,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崇高的师德情感和积极学*思考都将成为我们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的关键。

  与以往一味宣扬无私奉献的论调不同,李镇西建议我们不是做一支默默流泪的蜡烛,而是成为一轮灿烂耀眼的太阳。而要达到这个境界,我们就必须要做反思型教师。那么,反思型教师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呢?古人的智慧早已对我们有所指引,曾子有云: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乎?所以,做反思型的教师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一省,为人谋而不忠乎?儿童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孩子是家庭的寄托,人才是社会前进的基础。“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基本责任,那么我们是否具备“传道、授业、解惑”的素质呢?俗语说,万丈高楼*地起,教书育人亦如盖楼。如果我们有建筑知识大厦的志向,那么首先我们要保证自己手上有足够多的知识砖块。如果我们没有胸怀像大海,有怎能带着学生领略到广阔之美。如果我们只是用自己仅有的那么点万古不变的老知识,囫囵着学生的课堂,那我们是不是就辜负了国家的寄托,家长的叮咛,社会的期待?

  所以,在踏入教师队伍的时候,我们就要有意识的参照优秀的老教师,反思自己的差距和不足,查漏补缺,不断的填补自己的短板。就像书中第一章的内容一样,我们要在不断学*中追求我们的理想,包括合理安排工作,保证阅读时间,让阅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在工作中继续锤炼教师的基本功;用教育随笔记录丰盈而真实的教育生活等。好学为要,我们只有不断增加自己的学识,对于学生、对于教育,我们才能称得上尽心尽力了。

  二省,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在今后的教学事业中,伴随我们一生的朋友,除了教导我们的师长和共同成长的同事,最重要的还是需要我们去爱、去教育的学生。而我们与这些朋友交往中的“信”,更多的体现在教学实践中。我所理解的教学实践,即为在对学生深度研究的基础上,全身心的投入到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投入到学生关怀当中,认认真真的做好日常事务。“春蝉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是一句空话,“一生奉献”也不仅仅是一句高声的宣言。我们在坚守教育这份事业的同时,更要坚守本书中的老师给我们的真诚建议,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不仅要有一颗和学生一起成长的心,还要坚守自己对学生的“信”、对家长和学校的 “信”,更要坚持自己对社会、对国家的“信”。

  三省,传而不*乎?关于教学的反思,是作为反思型教师的首要特征。我们应该随时反思:我所传授给学生的东西,是不是都是经过自己反复思考、演练确定为真的东西?我的教学准确吗?即使我所教授的知识是正确的,那么我所教授的知识适合我的学生的个性特征吗?即使是适合的知识,那么我所教授的方式,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吗?我的备课可以更出色吗?我的教学可以更精彩吗?这些问题我能在书中找到一些衡量的标准,比如: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精心备好每一堂课,上好第一堂课,怎样调动学生的课堂情绪,把讲台让给学生等,但更多的衡量标准,需要我们深入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去,不断的进行有效反思,才能总结出来。

  以上是我读完《给新老师的建议》这本书,对反思型教师的理解。

  在本书中,李镇西老师也给我们阐述了何谓反思型教师?他认为,反思型教师就是通过思考、解剖自己日常教育实践而不断超越和提升自己教育境界的教师。一个真正的反思型教师至少应该具备四个“不停”: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不停地思考。而且,这四点绝不是互相分离的,在反思型教师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不停地思考完全是融为一体的。其中,思考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和每一个环节。在教育实践中,我们的反思主要体现在,能够坚持对教育失误的反思、对教学实验的反思、对教育行为的反思、对教育现象的反思以及对教育理论的反思。正是这种“反思”,才是我们成为一个合格老师所必备的精神素养和职业品质。

  我曾经幻想过很多具体的老师形象,或端庄儒雅、娓娓道来,或光芒四射、谈吐幽默,也幻想着将来自己的学生对我的评价都是积极向上的。然而究竟要以怎样的姿态走上那光荣而神圣的三尺讲台,又将以怎样的心态迎接自己一生的事业,我一直在思索,很庆幸我在李镇西老师的这本书中找到了答案——在反思中成长。

《给教师建议》读书笔记4

  有句名言说得好:“书籍是人类的朋友,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错,的确是这样。好书犹如一泓清泉,不仅清澈明净,可当镜子映照自己,而且清爽甘冽,沁人心脾。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就是这样一本给人启迪,发人深思的好书。

  自从参加名师工作室之后,才想起该给自己充充电了,于是就从《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开始吧!在书中,这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理论家,为广大教师们提出了一百条建议,每一条建议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他精炼的语言、闪光的思想,既使我开阔了眼界,更引我深入地思考。

  从书中,我领悟到:教育重在师生间的相互信赖,而信赖取决于民主*等的沟通。我是一名小学教师,小学生虽然小,但也要尊重他们。只有尊重孩子,才能教育好孩子;没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教师应该学会“蹲下来跟孩子说话”,对孩子倾注全部热情,和孩子*等相处,给他们亲切感、安全感和信赖感。爱孩子,就要把自己当作孩子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用心灵来沟通心灵,用感情来赢得感情。我想:当老师们能真正做到这一点,孩子们能对我们说真心话、悄悄话的时候,我们的教育就已经成功了。

  苏霍姆林斯基还提出:“为什么在一年级就开始出现落伍的,考试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了二、三年级甚至有落伍得无可救药的学生呢?”是这些学生太笨,是他们上课不专心听讲,还是从教师自身寻找原因?作为教育者,我们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性?是否做到了面向每一个学生?学生再幼稚,也有他个人的思想,有他独特的思维和心灵。对那些“落伍”得“无可救药”的学困生,我们应该多一份关爱,多洒一些阳光。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到,对那些学*有困难的学生,要走到他们跟前,看看他们有什么困难,提出专门为他们准备的*题。学*差的学生脑力劳动效果如何,不能要他们光听别的学生流利的回答,记黑板上的资料,而要设法使他们独立思考,因为思考的过程已经包含对知识因素的利用,要促使他们在每一节课上,在脑力劳动之中哪怕获得一点进步也好。是啊!学困生是老师们最头疼的.,读了这本书,我仿佛顿时豁然开朗,知道开学后去怎么去对待我们班的这些“无可救药”的孩子们了。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善于在每个学生身上发现他的天赋和才能,为他们提供发展的条件,竭力做到使每个学生在每天中都感到有所成就,从而感到快乐,从中树立自豪感和自信心,感到自己并不比别人差,自己也有优点。对小学生,尤其是那些学*困难者,特别需要的不是失败,而是别人的肯定,老师的赏识和成功的体验,通过这些,才能促使他们产生一种内驱力,促使他们成就动机的发展,促使他们发现自己,看到自己潜在的力量和优点,从而满怀信心地不断争取成功。

  书中的每一条建议都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实践。今后我还会继续学*这本书中优秀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让自己的教学能力得到更大的提高。

《给教师建议》读书笔记5

  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的无可救药的,因而教师干脆对他放弃不管的学生呢?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

  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

  我们不妨打个比喻:让所有刚刚入学的7岁儿童都完成同一种体力劳动,例如去提水,一个孩子提了5桶就精疲力竭了,而另一个孩子却能提来20桶。如果你强迫一个身体虚弱的孩子一定要提够20桶,那么这就会损害他的力气,他到明天就什么也干不成了,说不定还会躺到医院里去。儿童从事脑力劳动所需要的力量,也是像这样各不相同的。一个学生对教材感知、理解、识记的快,在记忆中保持的长久而牢固;而另一个学生的脑力劳动进行的就完全不同:对教材的感知很慢,知识在记忆中保持的不久而且不牢固。虽然到后来(这是很常见的事),正是后一个学生在学*上、在智力发展上,比最初学*较好的那个学生取得了大的多的成就。可以把教学和教育的所有规律性都机械地运用到他身上的那种抽象的学生是不存在的。也不存在什么对所有学生都一律适用的在学*上取得成就的先决条件。学*上的成就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种相对的东西: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教师要善于确定:每一个学生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是教育技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能否保护和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自尊感,取决于教师对这个学生在学*上的个人成绩的看法。不要向儿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任何一门学科的任何教学大纲只是包含一定水*和一定范围的知识,而没有包含活生生的儿童。不同的儿童要达到这个知识的水*和范围,所走的道路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孩子在一年级时就已经能完全独立地读出和解出应用题,而另外一些孩子直到二年级末甚至三年级末才能做到这一点。教师应当善于确定:要通过怎样的途径,要经历什么样的阻碍和困难,才能引导儿童接*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水*,以及怎样才能在每一个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具体地实现教学大纲的要求。

  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这就是说,在学*中,无论就脑力劳动的内容(作业的性质),还是就所需的时间来说,都应当采取个别对待的态度。有经验的教师,在一节课上给一个学生布置2、3道甚至4道应用题,而给另一个学生只布置1道。这个学生做的是比较复杂的应用题,而另一个学生做的则是比较简单的。这个学生在完成语言的创造性作业(例如写作文),另一个学生则在学*文艺作品的片断。

  在这种做法下,所有的学生都在前进--有的人快一点,另一些人慢一些。儿童完成作业而得到评分时,从评分中看见了自己的劳动和努力,学*给他带来了精神上的满足和有所发现的欢乐。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和学生的相互关心与相互信任相结合。学生就不会把教师单纯地看成严厉的监督者,也不会把评分当成一种棍棒。他可以坦率地对教师说:某某地方我没有做好,某某地方我不会做。他的良心是纯洁的,他不可能去抄袭别人的作业或者考试时搞夹带。他想树立起自己的尊严。

  在学*中取得成就,--这一点,形象地说,乃是通往儿童心灵中点燃着“想成为一个好人”的火花的那个角落的一条蹊径。教师要爱护这条蹊径和这点火花。

  我有一个朋友伊·格·特卡琴柯,他是一位优秀的数学教师。他谈到自己备课的情况时说:“我周密地考虑每一个学生在上课时将做些什么。我给所有的学生都挑选出这样的作业,使他能在作业中取得成就。如果学生没有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前进哪怕是很小的一步,那么这堂课对他来说就是白费了。无效劳动--这大概是学生和老师可能遇到的莫大的严重危险。”

  让我们看看帕夫雷什中学教师阿·格·阿里辛柯和姆·阿·雷萨克的数学课吧。在解答应用题的时候(而解题占用上课的90%的时间),他们所教的班好像分成了好几个组。在第一组里,是学*最好的儿童,他们无需任何帮助就能很容易地解出任何应用题;其中还有一、两个学生能够即*口头解答,不需要做书面作业:教师刚刚读完条件,学生就举手要求回答。对这一部分学生来说,除了教学大纲规定的题目外,教师还要挑选一些超过大纲要求的*题:应当给这些学生的智慧以力所能及的、但并不轻松的、要求紧张地动脑的工作;有时候,需要给学生布置这样的*题,使他不能独立地解答出来,但是教师给予的帮助只能是以稍加指点和提示为限。

  第二组里是一些勤奋努力的学生,他们能很好地完成作业,是和进行一定程度的紧张的脑力劳动、探求和克服困难分不开的。教师们常说,这-部分学生是靠付出劳动和用功学*而取胜的,他们能顺利地学*,是因为他们勤奋用功和坚持不懈。

  第三组学生,能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完成中等难度的*题,但是对复杂的*题则有时解答不出。在他们做作业的过程中,对这些学生的帮助要有高度的教育技巧。

  第四组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很慢,解答也很慢。他们在一节课上所能完成的作业,要比第二组、第三组学生所做的少一半到2/3。但是教师无论如何不要催促他们。

  第五组是个别的学生,他们完全没有能力应付中等难度的*题。教师要为他们专门另选一些题目,始终只能指望他们在一节课上有所进步,哪怕一点点进步也好。

  这些组的学生并不是停滞不动、凝固不变的,凡是给人以成功的乐趣的脑力劳动,总是会收到发展学生能力的结果的。

  有些教师能够做到使他的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取得进步。应当去仔细看看这些学生在上课时的脑力劳动的情况。在这里,充满着上面所说的那种师生间相互体谅的气氛,有一种智力受到鼓舞的精神,每一个学生都在尽量靠自己的努力去达到目的。你从儿童的眼光里就能看出那种紧张地、专心致志地思考的神色:-会儿发出快乐的闪光(正确的答案找到了!),一会儿又在深沉地思索(从哪里入手来解决这道应用题呢?)。教师在这样的气氛里工作确是一种很大的享受。我亲爱的同行,请你相信:无论教师在这样的课堂上的劳动是多么紧张,他都会有喘息一下的时间,否则,要连上4、5节课是很难的。

  我在五至七年级教过几年数学。确实,这些和文学课、历史课交叉安排的数学课,对我来说是真正的休息。只要让每一个学生体验到取得成功的个人的、人格上的欢乐,那么这种课就不会把教师弄得心情焦躁、精疲力尽。教师不必紧张地等待着会发生不愉快的事,他不必去监视那些由于无事可做而不时地用调皮行为来“招待”教师的那些机灵而坐不安稳的孩子们,因为在这样的课上,他们的精力都被纳入了正当的轨道。如果教师善于把学生引进一种力所能及的、向他们预示着并且使他们得到成功的脑力劳动中去,就连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也能多么勤奋地、专心致志地学*啊!这些学生在紧张的劳动中显示他们那积极活动的精神,他们变得跟以前完全两样了,因为他们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更好地完成作业上。

  有些教师经常抱怨说,儿童在上课时调皮,做小动怍……这些话总使我觉得困惑莫解。

  如果你们,亲爱的同事们,能够认真地思考一番,怎样设法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在进行脑力劳动,那么上述的情况是绝不会发生的!


《给教师建议》读书笔记 (菁华5篇)扩展阅读


《给教师建议》读书笔记 (菁华5篇)(扩展1)

——《给教师建议》读书笔记 (菁华5篇)

《给教师建议》读书笔记1

  《学记》中说“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不知不觉,登上讲台已*二十年。教材越来越熟悉了,说话也越来越溜了,经常是打开课本就可以侃侃而谈,教育教学工作到了*淡带些许厌倦期。在工作室潘老师的推荐下,带着教而知困的疑惑,假期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

  翻开书卷,熟悉之感扑面而来。书中内容真实、质朴,没有华丽的词句,没有轰轰烈烈的案例,没有让人费解的说教。隔空隔世而来的苏先生像一位慈祥的老者,他讲的正是我们的故事,他描述的正是我们的学生,他拿起的就是我们的教材,他讨论的就是我们的课堂。对我有启发的地方实在太多,现就教师个人成长方面谈一点儿我的体会。

  体会一:“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他自己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记了32年。教学日记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的途径。我们每日看似*凡、单调、琐碎、重复的工作中,就蕴藏着某些重要的教育现象或教育规律。如果我们能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善于积累和反思,那我们就能慢慢学会处理学生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只有倾注了教师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活的思想,自己的个性,教学才最有效。

  体会二:世界上没有好的教育方法,只有适合的教育方式

  苏霍姆林斯基在第一个建议中提到,“我们作用于学生精神世界的最重要的工具是教师的话语、周围世界的美和艺术的美……”

  古人有一种说法:“乐人易,动人难。”也就是说,让人开心容易,要想感动人很难。其实我觉得,乐人和动人是语言的两种不同风格,幽默的极致也能动人,例如萧红的《祖父的园子》,当你读到:“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在捧腹大笑的同时,你的心里能不一阵波澜起伏吗?

  我想,一个语言贫乏单调、枯燥无味的教师吸引的学生恐怕也很有限。作为教师,我觉得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无论我们采用的是哪一种风格,只要能吸引学生就是成功的语言,教育的方法千万种,教师课堂语言的魅力也是引起学生的共鸣的好方法。

  体会三:读书,读书,再读书,把读书变成教师的精神需要

  在这本书中苏霍姆林斯基给我们讲了一个老教师上的一节公开课的事。区培训班的学员、区教育局视导员都来听课。课上的非常出色。听课的教师们和视导员本来打算写点记录,可是听得入了迷,竟连做记录也忘记了。有老师问上课的老师这节课准备了多长时间,他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而这节课的现场准备只有15分钟。怎样进行这样的准备呢?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把读书变成教师的精神需要。”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而在当前如此头绪繁多的工作面前,我们又难以静下心来读书。在学校里课多、作业多、材料多;在家又要照顾孩子,又要做家务,不能读书的理由太多。更多的时候我就是逼迫自己坐下来读几页书。一是为了学*知识,二是为学生和自己的孩子做个榜样。

  学校大力提倡学生多读书,我们老师更应该做榜样,在忙碌中挤时间捧起书本!试想,你只是单纯要求学生去看书,而自己却对书中内容一无所知,课堂上如何向学生传授知识?如何和学生讨论?如何与学生并进?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给教师的建议》就是这样一个源头,它充满着善意、真诚与灵气,它记述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忠诚与执着。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比之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书的年代有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它仍像“场及时雨”,滋润着一颗颗干渴的灵魂。它像与教师面对面一样,针对着教师的苦恼与困惑娓娓道来,常读常新,每次阅读都有新的收获与体验。

《给教师建议》读书笔记2

  对一个教师来说,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就是一种真正的备课。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是沧海之一粟。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教师要建立起自己的藏书,使之成为自己的老师,每天去向它们请教。那么,“每过一年,你的科学知识都变得更丰富”。工作若干年以后,“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一样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教师的每一节课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伟大著作中还精辟地揭示出一个读书的真理:学生智力的发展取决于阅读能力。“这几年的的教学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 “如果阅读对于学生成为通往知识世界的一个最重要的窗口,那就没有必要花费许多时间给学生补课了。”他认为,学*发生困难和形成差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一天到晚死啃教科书,“拼命使用他的记忆机器”。正因为“学生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都不阅读,那他就连教科书也读不好”。如果我们真的想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那就要“让他们走到学校图书馆的书架跟前去,让书籍从沉睡的巨人变成青年时代的挚友”!

  阅读优秀书籍是最好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这是苏霍姆林斯基为我们提供的又一重要教诲。他说:“我坚定地相信,少年的自我教育是从读一本好书开始的'。”“自己对自己谈话,诉诸自己的良心,这才是真正的自我教育。只有那从人类的道德财富中给自己找到榜样的人,只有那希望从这些财富中为自己的心灵吸取最宝贵的东西的人,才能达到思想和生活的崇高境界。我以为,只有当每一个青年都找到一本在他的一生中留下很深的痕迹的书时,才算达到了教育目的。” “书籍对少年来说,并不是真理的仓库,而是内心体验的源泉。”在他看来,一个人在少年时代和青少年时期读过哪些书,会影响甚至决定人的一生。

  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惯,而其中最重要的*惯应该是读书的*惯。学会读书,爱好阅读,是“学会学*”的最主要内容。而要让阅读成为学生的自觉*惯和精神需要,最重要的是教师。教师的读书风气能影响和带动学生的爱好。 “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断地丰富着,如果学生深信你今天所讲的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你的学生的精神需要。”当书籍成为教师的第一至爱的时候,喜爱读书便会成为学生的第一爱好。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师的读书爱好,决定着一所学校的校风。

  我坚信,做一个“学*型”的教师是教师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把学校办成学*的团体,是办学成功的必由之路。

《给教师建议》读书笔记3

  《给新教师的建议》是一册教师成长读本,由李镇西编著,西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四章,第一章,关于“基本素养”的建议;第二章,关于“师生关系”的建议;第三章,关于“课堂教学”的建议;第四章,关于“修生养性”的建议。全书系统、全面的阐述了一名新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以及和学生和谐互动、实现角色互换等问题,给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指明了工作方向,规划了美好的前景。很庆幸我能进入一个有着理智和科学领导团队的学校,在我即将踏入教师岗位的暑假伊始发给我这本书,让我能提前在心里预演了一下将要面临的工作。

  李镇西在书中序言部分说:“我认为,对一个教师来说,推动其教育事业发展的应该有两个轮子,一个叫做‘情感’,一个叫做‘思考’。教育情感使他热爱孩子,忘我地工作,并从中体验到奉献的自豪;教育思考使他明确自己的教育方向,科学而理性地设计、实施自己的教育,同时,不断地总结、提炼、升华自己的教育实践。”可见,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崇高的师德情感和积极学*思考都将成为我们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的关键。

  与以往一味宣扬无私奉献的论调不同,李镇西建议我们不是做一支默默流泪的蜡烛,而是成为一轮灿烂耀眼的太阳。而要达到这个境界,我们就必须要做反思型教师。那么,反思型教师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呢?古人的智慧早已对我们有所指引,曾子有云: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乎?所以,做反思型的教师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一省,为人谋而不忠乎?儿童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孩子是家庭的寄托,人才是社会前进的基础。“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基本责任,那么我们是否具备“传道、授业、解惑”的素质呢?俗语说,万丈高楼*地起,教书育人亦如盖楼。如果我们有建筑知识大厦的志向,那么首先我们要保证自己手上有足够多的知识砖块。如果我们没有胸怀像大海,有怎能带着学生领略到广阔之美。如果我们只是用自己仅有的那么点万古不变的老知识,囫囵着学生的课堂,那我们是不是就辜负了国家的寄托,家长的叮咛,社会的期待?

  所以,在踏入教师队伍的时候,我们就要有意识的参照优秀的老教师,反思自己的差距和不足,查漏补缺,不断的填补自己的短板。就像书中第一章的内容一样,我们要在不断学*中追求我们的理想,包括合理安排工作,保证阅读时间,让阅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在工作中继续锤炼教师的基本功;用教育随笔记录丰盈而真实的教育生活等。好学为要,我们只有不断增加自己的学识,对于学生、对于教育,我们才能称得上尽心尽力了。

  二省,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在今后的教学事业中,伴随我们一生的朋友,除了教导我们的师长和共同成长的同事,最重要的还是需要我们去爱、去教育的学生。而我们与这些朋友交往中的“信”,更多的体现在教学实践中。我所理解的教学实践,即为在对学生深度研究的基础上,全身心的投入到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投入到学生关怀当中,认认真真的做好日常事务。“春蝉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是一句空话,“一生奉献”也不仅仅是一句高声的宣言。我们在坚守教育这份事业的同时,更要坚守本书中的老师给我们的真诚建议,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不仅要有一颗和学生一起成长的心,还要坚守自己对学生的“信”、对家长和学校的 “信”,更要坚持自己对社会、对国家的“信”。

  三省,传而不*乎?关于教学的反思,是作为反思型教师的首要特征。我们应该随时反思:我所传授给学生的东西,是不是都是经过自己反复思考、演练确定为真的东西?我的教学准确吗?即使我所教授的知识是正确的,那么我所教授的知识适合我的学生的个性特征吗?即使是适合的知识,那么我所教授的方式,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吗?我的备课可以更出色吗?我的教学可以更精彩吗?这些问题我能在书中找到一些衡量的标准,比如: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精心备好每一堂课,上好第一堂课,怎样调动学生的课堂情绪,把讲台让给学生等,但更多的衡量标准,需要我们深入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去,不断的进行有效反思,才能总结出来。

  以上是我读完《给新老师的建议》这本书,对反思型教师的理解。

  在本书中,李镇西老师也给我们阐述了何谓反思型教师?他认为,反思型教师就是通过思考、解剖自己日常教育实践而不断超越和提升自己教育境界的教师。一个真正的反思型教师至少应该具备四个“不停”: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不停地思考。而且,这四点绝不是互相分离的,在反思型教师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不停地思考完全是融为一体的。其中,思考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和每一个环节。在教育实践中,我们的反思主要体现在,能够坚持对教育失误的反思、对教学实验的反思、对教育行为的反思、对教育现象的反思以及对教育理论的反思。正是这种“反思”,才是我们成为一个合格老师所必备的精神素养和职业品质。

  我曾经幻想过很多具体的老师形象,或端庄儒雅、娓娓道来,或光芒四射、谈吐幽默,也幻想着将来自己的学生对我的评价都是积极向上的。然而究竟要以怎样的姿态走上那光荣而神圣的三尺讲台,又将以怎样的心态迎接自己一生的事业,我一直在思索,很庆幸我在李镇西老师的这本书中找到了答案——在反思中成长。

《给教师建议》读书笔记4

  有句名言说得好:“书籍是人类的朋友,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错,的确是这样。好书犹如一泓清泉,不仅清澈明净,可当镜子映照自己,而且清爽甘冽,沁人心脾。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就是这样一本给人启迪,发人深思的好书。

  自从参加名师工作室之后,才想起该给自己充充电了,于是就从《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开始吧!在书中,这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理论家,为广大教师们提出了一百条建议,每一条建议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他精炼的语言、闪光的思想,既使我开阔了眼界,更引我深入地思考。

  从书中,我领悟到:教育重在师生间的相互信赖,而信赖取决于民主*等的沟通。我是一名小学教师,小学生虽然小,但也要尊重他们。只有尊重孩子,才能教育好孩子;没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教师应该学会“蹲下来跟孩子说话”,对孩子倾注全部热情,和孩子*等相处,给他们亲切感、安全感和信赖感。爱孩子,就要把自己当作孩子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用心灵来沟通心灵,用感情来赢得感情。我想:当老师们能真正做到这一点,孩子们能对我们说真心话、悄悄话的时候,我们的教育就已经成功了。

  苏霍姆林斯基还提出:“为什么在一年级就开始出现落伍的,考试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了二、三年级甚至有落伍得无可救药的学生呢?”是这些学生太笨,是他们上课不专心听讲,还是从教师自身寻找原因?作为教育者,我们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性?是否做到了面向每一个学生?学生再幼稚,也有他个人的思想,有他独特的思维和心灵。对那些“落伍”得“无可救药”的学困生,我们应该多一份关爱,多洒一些阳光。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到,对那些学*有困难的学生,要走到他们跟前,看看他们有什么困难,提出专门为他们准备的*题。学*差的学生脑力劳动效果如何,不能要他们光听别的学生流利的回答,记黑板上的资料,而要设法使他们独立思考,因为思考的过程已经包含对知识因素的利用,要促使他们在每一节课上,在脑力劳动之中哪怕获得一点进步也好。是啊!学困生是老师们最头疼的.,读了这本书,我仿佛顿时豁然开朗,知道开学后去怎么去对待我们班的这些“无可救药”的孩子们了。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善于在每个学生身上发现他的天赋和才能,为他们提供发展的条件,竭力做到使每个学生在每天中都感到有所成就,从而感到快乐,从中树立自豪感和自信心,感到自己并不比别人差,自己也有优点。对小学生,尤其是那些学*困难者,特别需要的不是失败,而是别人的肯定,老师的赏识和成功的体验,通过这些,才能促使他们产生一种内驱力,促使他们成就动机的发展,促使他们发现自己,看到自己潜在的力量和优点,从而满怀信心地不断争取成功。

  书中的每一条建议都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实践。今后我还会继续学*这本书中优秀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让自己的教学能力得到更大的提高。

《给教师建议》读书笔记5

  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的无可救药的,因而教师干脆对他放弃不管的学生呢?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

  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

  我们不妨打个比喻:让所有刚刚入学的7岁儿童都完成同一种体力劳动,例如去提水,一个孩子提了5桶就精疲力竭了,而另一个孩子却能提来20桶。如果你强迫一个身体虚弱的孩子一定要提够20桶,那么这就会损害他的力气,他到明天就什么也干不成了,说不定还会躺到医院里去。儿童从事脑力劳动所需要的力量,也是像这样各不相同的。一个学生对教材感知、理解、识记的快,在记忆中保持的长久而牢固;而另一个学生的脑力劳动进行的就完全不同:对教材的感知很慢,知识在记忆中保持的不久而且不牢固。虽然到后来(这是很常见的事),正是后一个学生在学*上、在智力发展上,比最初学*较好的那个学生取得了大的多的成就。可以把教学和教育的所有规律性都机械地运用到他身上的那种抽象的学生是不存在的。也不存在什么对所有学生都一律适用的在学*上取得成就的先决条件。学*上的成就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种相对的东西: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教师要善于确定:每一个学生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是教育技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能否保护和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自尊感,取决于教师对这个学生在学*上的个人成绩的看法。不要向儿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任何一门学科的任何教学大纲只是包含一定水*和一定范围的知识,而没有包含活生生的儿童。不同的儿童要达到这个知识的水*和范围,所走的道路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孩子在一年级时就已经能完全独立地读出和解出应用题,而另外一些孩子直到二年级末甚至三年级末才能做到这一点。教师应当善于确定:要通过怎样的途径,要经历什么样的阻碍和困难,才能引导儿童接*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水*,以及怎样才能在每一个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具体地实现教学大纲的要求。

  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这就是说,在学*中,无论就脑力劳动的内容(作业的性质),还是就所需的时间来说,都应当采取个别对待的态度。有经验的教师,在一节课上给一个学生布置2、3道甚至4道应用题,而给另一个学生只布置1道。这个学生做的是比较复杂的应用题,而另一个学生做的则是比较简单的。这个学生在完成语言的创造性作业(例如写作文),另一个学生则在学*文艺作品的片断。

  在这种做法下,所有的学生都在前进--有的人快一点,另一些人慢一些。儿童完成作业而得到评分时,从评分中看见了自己的劳动和努力,学*给他带来了精神上的满足和有所发现的欢乐。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和学生的相互关心与相互信任相结合。学生就不会把教师单纯地看成严厉的监督者,也不会把评分当成一种棍棒。他可以坦率地对教师说:某某地方我没有做好,某某地方我不会做。他的良心是纯洁的,他不可能去抄袭别人的作业或者考试时搞夹带。他想树立起自己的尊严。

  在学*中取得成就,--这一点,形象地说,乃是通往儿童心灵中点燃着“想成为一个好人”的火花的那个角落的一条蹊径。教师要爱护这条蹊径和这点火花。

  我有一个朋友伊·格·特卡琴柯,他是一位优秀的数学教师。他谈到自己备课的情况时说:“我周密地考虑每一个学生在上课时将做些什么。我给所有的学生都挑选出这样的作业,使他能在作业中取得成就。如果学生没有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前进哪怕是很小的一步,那么这堂课对他来说就是白费了。无效劳动--这大概是学生和老师可能遇到的莫大的严重危险。”

  让我们看看帕夫雷什中学教师阿·格·阿里辛柯和姆·阿·雷萨克的数学课吧。在解答应用题的时候(而解题占用上课的90%的时间),他们所教的班好像分成了好几个组。在第一组里,是学*最好的儿童,他们无需任何帮助就能很容易地解出任何应用题;其中还有一、两个学生能够即*口头解答,不需要做书面作业:教师刚刚读完条件,学生就举手要求回答。对这一部分学生来说,除了教学大纲规定的题目外,教师还要挑选一些超过大纲要求的*题:应当给这些学生的智慧以力所能及的、但并不轻松的、要求紧张地动脑的工作;有时候,需要给学生布置这样的*题,使他不能独立地解答出来,但是教师给予的帮助只能是以稍加指点和提示为限。

  第二组里是一些勤奋努力的学生,他们能很好地完成作业,是和进行一定程度的紧张的脑力劳动、探求和克服困难分不开的。教师们常说,这-部分学生是靠付出劳动和用功学*而取胜的,他们能顺利地学*,是因为他们勤奋用功和坚持不懈。

  第三组学生,能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完成中等难度的*题,但是对复杂的*题则有时解答不出。在他们做作业的过程中,对这些学生的帮助要有高度的教育技巧。

  第四组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很慢,解答也很慢。他们在一节课上所能完成的作业,要比第二组、第三组学生所做的少一半到2/3。但是教师无论如何不要催促他们。

  第五组是个别的学生,他们完全没有能力应付中等难度的*题。教师要为他们专门另选一些题目,始终只能指望他们在一节课上有所进步,哪怕一点点进步也好。

  这些组的学生并不是停滞不动、凝固不变的,凡是给人以成功的乐趣的脑力劳动,总是会收到发展学生能力的结果的。

  有些教师能够做到使他的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取得进步。应当去仔细看看这些学生在上课时的脑力劳动的情况。在这里,充满着上面所说的那种师生间相互体谅的气氛,有一种智力受到鼓舞的精神,每一个学生都在尽量靠自己的努力去达到目的。你从儿童的眼光里就能看出那种紧张地、专心致志地思考的神色:-会儿发出快乐的闪光(正确的答案找到了!),一会儿又在深沉地思索(从哪里入手来解决这道应用题呢?)。教师在这样的气氛里工作确是一种很大的享受。我亲爱的同行,请你相信:无论教师在这样的课堂上的劳动是多么紧张,他都会有喘息一下的时间,否则,要连上4、5节课是很难的。

  我在五至七年级教过几年数学。确实,这些和文学课、历史课交叉安排的数学课,对我来说是真正的休息。只要让每一个学生体验到取得成功的个人的、人格上的欢乐,那么这种课就不会把教师弄得心情焦躁、精疲力尽。教师不必紧张地等待着会发生不愉快的事,他不必去监视那些由于无事可做而不时地用调皮行为来“招待”教师的那些机灵而坐不安稳的孩子们,因为在这样的课上,他们的精力都被纳入了正当的轨道。如果教师善于把学生引进一种力所能及的、向他们预示着并且使他们得到成功的脑力劳动中去,就连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也能多么勤奋地、专心致志地学*啊!这些学生在紧张的劳动中显示他们那积极活动的精神,他们变得跟以前完全两样了,因为他们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更好地完成作业上。

  有些教师经常抱怨说,儿童在上课时调皮,做小动怍……这些话总使我觉得困惑莫解。

  如果你们,亲爱的同事们,能够认真地思考一番,怎样设法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在进行脑力劳动,那么上述的情况是绝不会发生的!


《给教师建议》读书笔记 (菁华5篇)(扩展2)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 (菁华5篇)

  说实话,我一直有看书的*惯,但不是看与教学有关的书,枯燥,乏味,这次,若不是学校把书摆在了眼前,我仍不会打开它们。这一打开,竟爱不释手。郑杰校长的这本《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每一篇文章,每一句话都写出了作为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的感悟和自我警醒。其中有一些话让我印象深刻。“不妨一读此书,这是一本无害的书”。郑杰在《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中第一句话,就从一种别样的角度吸引着我。教师首先是一个完整的人,他们应该有自己的精神空间,他们也要享受生活……这样的观点就把教师从“圣人”的位置上拉了下来。可以说,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心门,仿佛一位素未谋面的好友与自己促膝谈心,没有板着面孔的故作高深的说教,有的只是时而会心的一笑,掩卷沉思,满口余香,受益匪浅,尤其是以下两条建议让我感触颇深:

  一、教师要有静气

  教师要的是静气。就是要静下心来备每一堂课,静下心来批每一本作业,静下心来与每个孩子对话,静下心来研究学问,静下心来读几本书,静下心来总结规律,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言行和方式,静下心来细细的品位与学生在一起的分分秒秒,品尝其中的乐趣,品味其中的意义。我想郑杰所说的这种静气就是在拒绝了匠气、俗气和躁气之后能静下心来感悟生活,潜心工作。我们往往有这样的体验:只在孤独的时候才会想通一些东西,只有沉静下来,才能清晰的思考,才能沉淀自己的感情与思绪。而一切与教育相关的事情如果没有一个沉静的心态,没有一种*稳的心绪,是无法有较缜密而全面的思考的,当然也就不可能把教育工作做好,做精。教育是长期投资的事业,教师的工作需要扎扎实实的态度,任何热闹的包装、宣传、炒作,都不能代替实实在在的一天天的熏陶,一本本的作业,一句句的话语。静气才能*心,心一*,生活会是另外一种景致,工作也会是另外一种景致。静下心来,受益的是学生,受益的是你身边的每一个人,而最终受益的是你自己。

  二、登上人生幸福的三层楼

  幸福人人追求,只是每个人追求的目标和方式不同。有的人追求的是物质生活,在作者看来这是幸福的第一层楼。但物质生活是要靠自己努力才能获得的,而且对物质生活的追求需要人们为此付出代价。如果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一旦成为人的惟一目的时,人将会迷失自己。对于我们教师来说,物质生活都有了保障,*时大家在一起诉苦的不是什么经济困难问题,而是做教师的工作压力问题。现在学校领导、家长、社会对教师工作要求很高,学生也越来越难教,我们常常为此而苦恼。这时作者告诉我们要学会用艺术来“宣泄”,可以将音乐、美术、小说、电影等作为自己人生的精神导师,通过欣赏艺术来获得幸福感,忘却暂时的烦恼。其实更幸福的是创造艺术,对于我们教师来说,不仅要培养自己艺术的眼光和心灵,更应把教书当作是一种艺术创作。享受艺术生活就是作者所提出的幸福的'第二层楼:“单纯的物质生活其实是一片沙漠,精神生活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使人永葆年轻之心。”幸福的第三层楼是独立思想。巴尔扎克曾说:“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作为教师我们思考更多的应是教育人的问题,思考我为什么而教、怎样教的问题。在思考这些问题的同时,我们还要不断地探索,经常求教于书本和理论,进而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这就是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幸福的第三层楼。

  作者就是用这样一个浅显易懂的三层楼的比喻,告诉了我一个优秀教育者所追求的人生目标。这个比喻也像一面明镜,让我对照自己,令我惭愧:我常常徘徊于第一、二层楼之间;也令我奋进:我不能再徘徊不前,我应努力登上第三层楼。掩卷深思,我终于明白:做为一名教师,我工作是因为我热爱这事业,我教书是为在事业追求中找到自我的价值。工作时间越长,我越应该理解幸福的含义。

  《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这本书像一面镜子,真诚的表述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忠诚与执着。这本书充满了精气神,使它充满了善意,充满了真诚,充满了生命的灵气。值得我们细细地去品味,领悟它精髓所在,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书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启示,不是我一言半语所能说得完的。

  总之一句话:想当一名合格的教师,看书吧!

  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生的情感比作土地,把学生的智力比作种子,他说:“只关心种子而忘了耕地,等于撒下种子喂麻雀。”他还说:“学校里的学*不是毫无表情的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地进行心灵的接触。”这*话让我读懂了老师和学生之间重要的是情感交流,每一次心灵的碰撞都有利于建立和谐、轻松、愉快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老师和学生之间产生情感共鸣;有助于创设情意融融的情感氛围;使学生自觉地投入到学*活动中。

  在上周的英语课上,我深感情感交流的重要性,那天教学Lesson 10 一课,重点句型是“How many ……?”“There are ……”,从一开始,我就通过不少实物,一物接一物地替换教学,“How many books/pens/pencils are there?” 学生都答得不错,但当我让学生来提“How many ……?”这个问句时,很多学生都无法开口。我多次重复“Read after me.”,但只感到学生像驮着重物的骆驼一般,备受压抑,两眼无神,脸上无光,头越来越低,课根本无发继续下去。第二节课我来到另一个班,教学同样的内容,一个小小的变化使得这节课学生兴趣倍增,课堂上我发现学生也有不少的pens/books/rulers 等等,于是我请学生来考考Miss Zeng看Miss Zeng能不能猜出你手中有多少pens/books/rulers 等等。这一来,学生都非常踊跃,老师猜错了,同学猜对了,学生立刻体验到一种成功感,脸上光彩万千。同时“How many ……?”这个句型也就顺理成章地学好了。

  就这样,在一次次的真实的情感交流中,学生就觉得自己与老师是朋友,师生之间产生了情感共鸣,学生就很容易地主动走进了情意融融的学*活动中,正所谓 “英语教学应体现语言的交流,语言交流的精髓之处在于互通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还说;“要进入学生这个神秘之宫的大门,教师就必须在某种程度上变成孩子。”这堂课愉快完成了任务,是因为我变成了孩子,不再居高临下,蹲下身来以*视的眼光、*等的语言、亲*的心态与他们进行了交流与沟通。老师们,当你读到苏霍姆林斯基的这些名言,并将其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时,你会感觉到你和孩子已敞开心扉,那是一种多么和谐的*等与信任啊!

  在认真阅读了《给教师的建议》这本经典后,内心禁不住波涛汹涌,《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提起笔来,有些感慨,也有点激动,我发现我的手正在微微颤抖,这让我不由地想起自己第一次以教师的身份,站在三尺讲台上的样子,清楚地记得那一堂45分钟的课,课程过半,我的手和腿才停止了抖动。

  教师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职业?我常常这样问身为老师的自己,在不断的工作、学*和成长中,我凝炼出了这样几个等式。

  第一个等式:教师等于一个农夫。一样的春种秋收,一样的辛勤耕种;小苗破土而出,要有我们来不辞辛苦地灌溉滋润、悉心养护。秋天来到的时候,总是满心欢喜地期待它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就如同老师,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了热切的期望。

  第二个等式:教师等于一个厨师。厨师不能做一盘菜强迫谁来品尝,而是努力要把自己的拿手菜做得色、香、味俱全,于是就会有人慕名而来,争相品味,这就是老师。不是把知识强加给学生,而是要把课讲得有声有色,有点有面,有张有驰;调动学生自发学*的积极性,传授对他们最有用的、讲解他们最感兴趣的,交给他们最想要的。

  第三个等式:教师等于一个舵手。学海无涯,对于学生来说,不只是获得最有用的知识,面对成长,老师也不仅仅只是引导学生形成健康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于是在这条载着无数希望的航船上,我们甘心做一名舵手,带着莘莘学子的理想,指引他们不畏艰难风浪,坚定信仰,迎向收获的彼岸。

  最后一个等式:教师等于工程师。这几乎已经成为了教师的另一个代名词,从我的老师的老师那时候就已经开始这样说起。作为工程师的我们在完成怎样的一个设计呢?我们的作品有思想、有灵魂,有独到的品位,他们要求独立和个性,有属于自己的鲜明特点。所以工程师的设计就不能千篇一律,而是要不断创新、要与时俱进;这就要求设计思路要紧跟时代不会过时、不能落伍,要使我们的作品经得起考验,在任何时候都能够淋漓尽致地展现属于他们的优势。

  十年的工作经历,四个与教师有关的等式,我用它们对照言行,总结自己。幸福的感觉几乎每一天都在,从清晨的上课铃声响起,在悦耳的铃声中走进教室;推开教室的门走上讲台,从讲台上凝视那一张张纯真的笑脸;向他们问好,然后聆听他们真诚的回应。这就是我的一天,日复一日地积攒着这样的小幸福,然后沉淀为令一番大大的幸福,那就是——职业的幸福。

  职业生涯的第一堂课,看着孩子们稚嫩的小脸,我问自己,为什么我会选择教育这个专业?我是否会将它作为我的终身职业?我要怎样做,才能担得起“师”这样一个神圣地称谓。

  作为教师队伍中的一名新兵,我是幸运的,因为在前方这条弥漫着书香的路径上,已有许许多多勤勤恳恳、无私忘我的教育先行者,他们用温婉、含蓄的方式,深刻的诠释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行立教、以德立身”之精髓。让我懂得了作为“老师”,我们不仅仅是获得他人的尊重、信任和敬仰;更多的是要用真心、爱心、责任心来回报这一份情谊。

  如先行者般爱学生,要像母亲一样无私和不求索取;爱我们的学生,要像手足一样把心和他们贴得更*;爱我们的学生,要像朋友一样与他们风雨同舟;爱我们的学生,不溺爱不袒护,在他们跌倒时,鼓励他们勇敢的站起来!“人民教师”这光荣而神圣的称谓,它总能让我拥有无穷的力量,将一份希望与责任扛在肩上,倾尽我全部的生命让他们离各自的理想更*一些、更*一些!

  亲爱的同事们,今天我们不说辛苦,因为我们正收获着幸福;今天我们不言付出,因为我们已获得了最多的财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们无需表白。

  耕耘知识的沃野,兢兢业业、永不懈怠;三尺讲台、一生情愫,那里有我的精彩;直到双鬓斑白就算青春不在;只要有孩子叫上一声“老师”,再多的委屈我们都无憾!感谢人民赋予我们这神圣的职责,我会谨记这份嘱托,淡泊名利,安贫乐道。

  我的三尺讲台啊,是我人生最绚丽的舞台,我要与你、与你们一道。在这育人的大路上坚定地走下去!亲爱的老师们,让我们献身这阳光的事业吧,为花儿纵情绽放,为桃李处处芬芳,让教师的生命在奉献与耕耘中——熠熠闪光!

  《给教师的建议》一书系20世纪苏联教育经典译丛之一,由前苏联著名教育家B.A.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它是苏霍姆林斯基专为中小学教师而写的。译者根据我国的情况和需要,选择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精华部分,另从苏氏的其他著作里选择了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的精彩条目作为补充,全书仍有一百条,统称《给教师的建议》。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比之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书的年代有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过时,仍有很多值得学*的地方。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也引起了我的许多思考。

  印象最深的就是前一节《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作者在开头就提出了一个至今令许多老师头疼的问题: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得无可救药的,因而教师干脆对他放弃不管的学生呢?说起其中的原因,很多教师都归结为学生不知道学*或者脑子笨,家长不配合……而不是积极地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苏霍姆林斯基在提出问题后,直接了当地从教师的角度做了解释: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这让我想起了我国的教育家孔子所提出的“因材施教”。

  那到底该如何做到“因材施教”呢?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因材施教”,教师就必须对这“个别”“材”进行细致的了解,如学生的性格脾气、家庭背景、学*方式、思维特点等等,并且要运用到实际课堂中去,为不同的学生创造能发挥他们自身能力的学*情景,“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这样他们都会感觉到他们也是在不停地进步,才会“点燃起成为一个好人的火花。”

  针对这一点,做了思考。我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首先,是“察材”,就是了解和掌握受教育者的资质等情况。这是最关键的一环,是先决条件。如果不能察材,便会像“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了解一个学生,不能看他的分数,与他谈几次话判其是否是可造之材,这几乎就是武断。察材不仅重要,而且也不容易。我们必须全面而科学地察材。

  我们可以通过家访去了解学生。这是前辈老师留下的优良传统,是了解学生的有效方法之一。家访并不是班主任的专利,认课教师同样应该家访;学生入学时教师可以采取问卷调查和利用一系列测验来察材,旁敲侧击学生的素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也是察材的好方法。学生在参加活动时,最适合教师“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时教学时,教师也要时时留心,处处在意,尽可能进行双边的教学,也能了解学生。

  其次,在察材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这是使学生各自的材得以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施教的方法很多,但基本的应该是——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和均衡发展。对在学科某些方面资质高的学生采取正确的引导,使其能力得以顺利发展,并成为尖子。对学*各方面都感到吃力,表现得较为迟钝的学生,我们应该注意在察材中捕获他们资质中的某些“苗头”,针对这些“苗头”加以培育。坚持下去,相信这些学生,必定有大的提高。

  让我们一起去探索更适合现代教学的“因材施教”方法,使教学跟上素质教育的步伐,使教学极大地产生效力,使学生真正都能掌握知识、提高自身素质。

  说实话,我一直有看书的*惯,但不是看与教学有关的书,枯燥,乏味,这次,若不是学校把书摆在了眼前,我仍不会打开它们。这一打开,竟爱不释手。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每一篇文章,每一句话都写出了作为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的感悟和自我警醒。其中有一些话让我印象深刻。

  “不妨一读此书,这是一本无害的书”。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第一句话,就从一种别样的角度吸引着我。教师首先是一个完整的人,他们应该有自己的精神空间,他们也要享受生活……这样的观点就把教师从“圣人”的位置上拉了下来。可以说,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心门,仿佛一位素未谋面的好友与自己促膝谈心,没有板着面孔的故作高深的说教,有的只是时而会心的一笑,掩卷沉思,满口余香,受益匪浅,尤其是以下两条建议让我感触颇深:

  一、教师要有静气

  教师要的是静气。就是要静下心来备每一堂课,静下心来批每一本作业,静下心来与每个孩子对话,静下心来研究学问,静下心来读几本书,静下心来总结规律,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言行和方式,静下心来细细的品位与学生在一起的分分秒秒,品尝其中的乐趣,品味其中的意义。

  我想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这种静气就是在拒绝了匠气、俗气和躁气之后能静下心来感悟生活,潜心工作。我们往往有这样的体验:只在孤独的时候才会想通一些东西,只有沉静下来,才能清晰的思考,才能沉淀自己的感情与思绪。而一切与教育相关的事情如果没有一个沉静的心态,没有一种*稳的心绪,是无法有较缜密而全面的思考的,当然也就不可能把教育工作做好,做精。教育是长期投资的事业,教师的工作需要扎扎实实的态度,任何热闹的包装、宣传、炒作,都不能代替实实在在的一天天的熏陶,一本本的作业,一句句的话语。

  静气才能*心,心一*,生活会是另外一种景致,工作也会是另外一种景致。

  静下心来,受益的是学生,受益的是你身边的`每一个人,而最终受益的是你自己。

  二、登上人生幸福的三层楼

  幸福人人追求,只是每个人追求的目标和方式不同。有的人追求的是物质生活,在作者看来这是幸福的第一层楼。但物质生活是要靠自己努力才能获得的,而且对物质生活的追求需要人们为此付出代价。如果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一旦成为人的惟一目的时,人将会迷失自己。

  对于我们教师来说,物质生活都有了保障,*时大家在一起诉苦的不是什么经济困难问题,而是做教师的工作压力问题。现在学校领导、家长、社会对教师工作要求很高,学生也越来越难教,我们常常为此而苦恼。这时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要学会用艺术来“宣泄”,可以将音乐、美术、小说、电影等作为自己人生的精神导师,通过欣赏艺术来获得幸福感,忘却暂时的烦恼。其实更幸福的是创造艺术,对于我们教师来说,不仅要培养自己艺术的眼光和心灵,更应把教书当作是一种艺术创作。享受艺术生活就是作者所提出的幸福的第二层楼:“单纯的物质生活其实是一片沙漠,精神生活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使人永葆年轻之心。”

  幸福的第三层楼是独立思想。巴尔扎克曾说:“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作为教师我们思考更多的应是教育人的问题,思考我为什么而教、怎样教的问题。在思考这些问题的同时,我们还要不断地探索,经常求教于书本和理论,进而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这就是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幸福的第三层楼。

  苏霍姆林斯基就是用这样一个浅显易懂的三层楼的比喻,告诉了我一个优秀教育者所追求的人生目标。这个比喻也像一面明镜,让我对照自己,令我惭愧:我常常徘徊于第一、二层楼之间;也令我奋进:我不能再徘徊不前,我应努力登上第三层楼。

  掩卷深思,我终于明白:做为一名教师,我工作是因为我热爱这事业,我教书是为在事业追求中找到自我的价值。工作时间越长,我越应该理解幸福的含义。《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这本书像一面镜子,真诚的表述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忠诚与执着。这本书充满了精气神,使它充满了善意,充满了真诚,充满了生命的灵气。值得我们细细地去品味,领悟它精髓所在,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

  书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启示,不是我一言半语所能说得完的。总之一句话:想当一名合格的教师,看书吧!

  苏霍姆林斯基在《怎样对待学*有困难的儿童》一篇中说到,他在对儿童的脑力劳动和精神生活的研究以及多年的教育实践中得出一个结论,儿童在学*上有困难,绝大多数情况下的原因在于“儿童在童年早期所受的教育和他周围的条件不够好”。这里的早期教育和周围条件的衡量并非指家庭给儿童带来的物质条件水*,而是他的家庭是否给予他质疑、好奇、求知的机会。这也就是,学*有困难的儿童缺乏的往往是求知和钻研的精神的原因。

  那么对待这样的儿童,教师应该如何引导他们做出转变呢?以下是我针对“转变差生”这一主题拜读《给教师的建议》后的几点想法。

  一、发现他们求知或擅长的领域


《给教师建议》读书笔记 (菁华5篇)(扩展3)

——《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读书笔记 (菁华5篇)

  宋代词人苏东坡说过这样一句话:“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高尔基也曾说:“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手捧书籍,潜心阅读的身影,应是世间最美的姿态。

  今天,在我的读书分享开始之前,我想和大家讲述一个关于娜娜的故事。

  娜娜的故事

  “陈老师,看看你班的娜娜,地理课上又睡着了。”唉,记不清这是科任老师第几次跑来我的办公室告她的状了。

  娜娜,长得倒是挺不错的,白皙的皮肤,高挑的身材,活脱脱的美人胚。但是一上课,她的状态就令人头疼,逢课必睡,每睡不醒。至于她的学*成绩嘛,若是哪次考试能够考及格,那便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为此,多少次,我气急败坏地冲进教室。当着众多学生的面点她的`名,大声呵斥,甚至敲打她的桌子,把她的书翻倒在地。而今,历史还要重演吗?那么,之后呢,之后的之后……她依旧趴在桌子上,怎么办?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终不得其法。

  就在我踌躇焦虑之际,学校给我们八年级语文组送来了《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从此开启了我们快乐阅读的智慧之旅。通过我们语文组的这些活动,我们与伟大的教育家对话,汲取养分,解除困惑,走出迷茫。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老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她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时是一种乐趣,真是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与悲伤,了解他们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自己也曾是个孩子。”读到此处,我顿时心头一热,有了一种“众里寻她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

  于是,我从抽屉里取出一个纸杯,在办公室里倒上一杯热水,不动声色地来到娜娜身边,把她轻轻地唤醒,然后慢慢弯下身子,轻抚她的额头,对她低语:“娜娜哪不舒服呀?不舒服可一定要告诉老师,这样趴在桌子上,老师会很担心的。”

  听到我如此一反常态的话语,娜娜惊愕了,抬头望着我:“老师,我错了,我保证以后不会再犯!”“老师,相信你!”我坚定地笑了笑。

  有时候,教育很复杂;有时候,教育又很简单。简单到只需一句问候,一个关切的眼神。

  过去,我为孩子们无厘头的吵闹,各种大大小小的错误伤透了脑筋。我不喜欢这样,他们偏要这样。有时候,我不得不声色俱厉地予以禁止。但情况并未因我的急躁而好转。还好,我想起了这个故事。还好,我遇见了——《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

  写在最后

  书在左右,或信手闲翻,或倾心细读,或一笑而过,或反复品赏,芬芳盈口,满心余香。

  老师们,我们选择的工作,尽管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但未必就是我们生命的燃点,因为仅有外部的光和热是不够的,燃点的能量更多来自于内部。教育是个长期的过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教育却潜藏着巨大的魔力,那便是唤醒。我想需要被唤醒的不仅仅是学生,还有我们老师自己。教育的过程就是与学生分享自己阅读体验的过程,阅读到达哪里,教学就到达哪里,教师视野的边界就是教学的边界。教师思想的深度就是教师育人的厚度。

  让我们都做一个带有书香气息的老师吧,在书香里畅游,与文字无语相对,读它的渊博,它的哲理,它的睿智。漫漫教育路,因为读书,因为感悟,因为体验,我们知行合一,我们把读书和育人结合起来,这样我们才能走得更远,走得更稳!

  早在读大学的时候就了解过前苏联教育大师苏霍姆林斯基及他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可惜那时候人太浮躁、没有耐心,始终只是浮光掠影,囫囵吞枣般读了读,没有深切体会这本书的精髓。在这个特殊的假期里,我重新将目光投向苏霍姆林斯基,在捧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慢慢走进了这位教育大家,感受到他对教育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慢慢地从他的书本里感受到了教育的伟大,教育可以促使每一个生命*等而自由的发展;慢慢地我也有了一些收获与感悟。

  一、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脑力劳动中成功的乐趣。

  文中有这样的一段话“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会遇到落伍无可救药的,因而教师干脆对他放弃不管的学生呢?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

  因为个体性的差异,学生在认知、智力水*、学**惯等方面上的不同,所以,我们时常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后进生”。因为我们评断标准的一致,就显得这些后进生尤其的“格格不入”。这些学生往往会让我们老师很头疼,甚至会产生放弃的念头。那到底是怎么会导致他们越来越落伍呢?我想,可能是学*中一次次的挫败感吧,一次次的无力感吧!我的班级里,就有2个这样的学生,学*成绩一直提不上来,上课的时候提不起精神,昏昏欲睡地呆坐着。对待这些学生,我想我应该重新思考与反思一下对他们的要求,在制定学*任务的时候,应该要结合他们可以理解与掌握的层次,从小而简单的知识点入手,专门另选一些题目,期待他们在一节课上有所进步,哪怕一点点进步也好。这样在一次次小小的进步中,他们也能感受到成功的乐趣与喜悦,也能体会学*的快乐。

  二、学*不单是方法的学*,而是思想的学*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第42条建议——《怎样学*别的老师的经验》中指出“要知道,学*优秀经验,这并不是把个别的方法和方式机械地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优秀的教师学*,应当取得某种信念。”

  这一段话让我感受颇深,作为一名刚刚踏入这个行业的新手教师,在工作肯定需要积极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们学*。那么到底该怎么学*,我也是有些茫然的。记得一次期末考试,我们班学生的计算得分不高,学生计算能力不强,我着急地向老教师寻求解决之法,他们告诉我应该让学生多加练*,可以每天课前进行口算训练。接下来,我就在班上开始进行每日听算练*。但是一段时间过后,班上学生的计算能力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那时,我就有些迷茫,为什么我采用了他们的办法,可是效果并不佳呢?现在回想起来,我只是“照葫芦画瓢”,并没有深刻地去思考,没有去探究这个方法地本质是什么,只是机械地去用,也没有结合班级学生地实际情况。在日后的教学中,应该多去观察年长的老师们的做法,吸取他们的教育思想,并且要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分析,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著作中的每一条建议,对于我来说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作为一名好的教师,一定要多读多想,唯有多读书,读好书,才不致使自己的思维枯竭,读书是涵养水源,唯有此,才能“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早在读大学的时候就了解过前苏联教育大师苏霍姆林斯基及他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可惜那时候人太浮躁、没有耐心,始终只是浮光掠影,囫囵吞枣般读了读,没有深切体会这本书的精髓。在这个特殊的假期里,我重新将目光投向苏霍姆林斯基,在捧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慢慢走进了这位教育大家,感受到他对教育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慢慢地从他的书本里感受到了教育的伟大,教育可以促使每一个生命*等而自由的发展;慢慢地我也有了一些收获与感悟。

  一、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脑力劳动中成功的乐趣。

  文中有这样的一段话“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会遇到落伍无可救药的,因而教师干脆对他放弃不管的.学生呢?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

  因为个体性的差异,学生在认知、智力水*、学**惯等方面上的不同,所以,我们时常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后进生”。因为我们评断标准的一致,就显得这些后进生尤其的“格格不入”。这些学生往往会让我们老师很头疼,甚至会产生放弃的念头。那到底是怎么会导致他们越来越落伍呢?我想,可能是学*中一次次的挫败感吧,一次次的无力感吧!我的班级里,就有2个这样的学生,学*成绩一直提不上来,上课的时候提不起精神,昏昏欲睡地呆坐着。对待这些学生,我想我应该重新思考与反思一下对他们的要求,在制定学*任务的时候,应该要结合他们可以理解与掌握的层次,从小而简单的知识点入手,专门另选一些题目,期待他们在一节课上有所进步,哪怕一点点进步也好。这样在一次次小小的进步中,他们也能感受到成功的乐趣与喜悦,也能体会学*的快乐。

  二、学*不单是方法的学*,而是思想的学*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第42条建议——《怎样学*别的老师的经验》中指出“要知道,学*优秀经验,这并不是把个别的方法和方式机械地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优秀的教师学*,应当取得某种信念。”

  这一段话让我感受颇深,作为一名刚刚踏入这个行业的新手教师,在工作肯定需要积极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们学*。那么到底该怎么学*,我也是有些茫然的。记得一次期末考试,我们班学生的计算得分不高,学生计算能力不强,我着急地向老教师寻求解决之法,他们告诉我应该让学生多加练*,可以每天课前进行口算训练。接下来,我就在班上开始进行每日听算练*。但是一段时间过后,班上学生的计算能力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那时,我就有些迷茫,为什么我采用了他们的办法,可是效果并不佳呢?现在回想起来,我只是“照葫芦画瓢”,并没有深刻地去思考,没有去探究这个方法地本质是什么,只是机械地去用,也没有结合班级学生地实际情况。在日后的教学中,应该多去观察年长的老师们的做法,吸取他们的教育思想,并且要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分析,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著作中的每一条建议,对于我来说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作为一名好的教师,一定要多读多想,唯有多读书,读好书,才不致使自己的思维枯竭,读书是涵养水源,唯有此,才能“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说实话,我一直有看书的*惯,但不是看与教学有关的书,枯燥,乏味。但是当我打开《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本书时,竟爱不释手。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每一篇文章,每一句话都写出了作为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的感悟和自我警醒。其中有一些话让我印象深刻。

  “不妨一读此书,这是一本无害的书”。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第一句话,就从一种别样的角度吸引着我。教师首先是一个完整的人,他们应该有自己的精神空间,他们也要享受生活这样的观点就把教师从“圣人”的位置上拉了下来。可以说,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心门,仿佛一位素未谋面的好友与自己促膝谈心,没有板着面孔的故作高深的说教,有的只是时而会心的一笑,掩卷沉思,满口余香,受益匪浅,尤其是以下两条建议让我感触颇深:

  一、教师要有静气

  教师要的是静气。就是要静下心来备每一堂课,静下心来批每一本作业,静下心来与每个孩子对话,静下心来研究学问,静下心来读几本书,静下心来总结规律,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言行和方式,静下心来细细的品位与学生在一起的分分秒秒,品尝其中的乐趣,品味其中的意义。

  我想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这种静气就是在拒绝了匠气、俗气和躁气之后能静下心来感悟生活,潜心工作。我们往往有这样的体验:只在孤独的时候才会想通一些东西,只有沉静下来,才能清晰的思考,才能沉淀自己的感情与思绪。而一切与教育相关的事情如果没有一个沉静的心态,没有一种*稳的心绪,是无法有较缜密而全面的思考的,当然也就不可能把教育工作做好,做精。教育是长期投资的事业,教师的工作需要扎扎实实的态度,任何热闹的包装、宣传、炒作,都不能代替实实在在的一天天的熏陶,一本本的作业,一句句的话语。静气才能*心,心一*,生活会是另外一种景致,工作也会是另外一种景致。静下心来,受益的是学生,受益的是你身边的每一个人,而最终受益的是你自己。

  二、登上人生幸福的三层楼

  幸福人人追求,只是每个人追求的目标和方式不同。有的人追求的是物质生活,在作者看来这是幸福的第一层楼。但物质生活是要靠自己努力才能获得的,而且对物质生活的追求需要人们为此付出代价。如果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一旦成为人的惟一目的时,人将会迷失自己。

  对于我们教师来说,物质生活都有了保障,*时大家在一起诉苦的不是什么经济困难问题,而是做教师的工作压力问题。现在学校领导、家长、社会对教师工作要求很高,学生也越来越难教,我们常常为此而苦恼。这时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要学会用艺术来“宣泄”,可以将音乐、美术、小说、电影等作为自己人生的精神导师,通过欣赏艺术来获得幸福感,忘却暂时的烦恼。其实更幸福的是创造艺术,对于我们教师来说,不仅要培养自己艺术的眼光和心灵,更应把教书

  当作是一种艺术创作。享受艺术生活就是作者所提出的幸福的第二层楼:“单纯的物质生活其实是一片沙漠,精神生活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使人永葆年轻之心。”

  幸福的第三层楼是独立思想。巴尔扎克曾说:“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作为教师我们思考更多的应是教育人的问题,思考我为什么而教、怎样教的问题。在思考这些问题的同时,我们还要不断地探索,经常求教于书本和理论,进而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这就是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幸福的第三层楼。

  苏霍姆林斯基就是用这样一个浅显易懂的三层楼的比喻,告诉了我一个优秀教育者所追求的人生目标。这个比喻也像一面明镜,让我对照自己,令我惭愧:我常常徘徊于第一、二层楼之间;也令我奋进:我不能再徘徊不前,我应努力登上第三层楼。

  掩卷深思,我终于明白:做为一名教师,我工作是因为我热爱这事业,我教书是为在事业追求中找到自我的价值。工作时间越长,我越应该理解幸福的含义。《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这本书像一面镜子,真诚的表述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忠诚与执着。这本书充满了精气神,使它充满了善意,充满了真诚,充满了生命的灵气。值得我们细细地去品味,领悟它精髓所在,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

  书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启示,不是我一言半语所能说得完的。总之一句话:想当一名合格的教师,看书吧!

  在2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让我逐渐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崇高,也让我领悟到了作为教师的肩上的重担。

  最*一段期间,我有时间阅读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使我感受颇深。书中用了很多的事例和体会,把枯燥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阐述得生动、明白,读来令人倍感亲切、深受启发。

  有人说:读书足以移情,足以长才。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因为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假,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就是一次与大师的对话,与智者的交流,是一次难得的精神之旅,同时也会让人收获非浅。因此,教师要做到“机智”地处理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必须具备诸多素质和条件。

  首先,要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涵养师爱,以情促教。育人之道,爱心为先。高震东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教育未能触及人的灵魂,为能唤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成其为教育。要实现真正意义的教育,爱几乎是惟一的力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在什么条件下知识才能触动学生个人的精神世界,才能成为一个人所珍视的智力财富和道德财富呢?只有在这样的财富下——用形象的话来说,就是在知识的活的身体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畅流。”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想把自己的孩子交给怎样的老师来培育,你自己就做这样的老师吧!是的,老师,请把美好的笑容带到学校,把对人与对世界的良好期盼带到同事们和孩子们面前,像孩子一样瞪着好奇的眼睛清点知识;把游戏这一人类最古老的快乐的方式引入课堂;把那些用了好些年的训词换成赞美,换成幽默;把那些尘封在角落里的各种各样的表情丰富在脸上,用你的脚尖轻盈地点地,听脚步声在走廊里击起快乐的回响。那些特别的孩子孩子正是通过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来学*正确的;我们永远都不要绝望,是因为只要我们充满期待,他们或许很有希望。”“照亮学校的将永远不是升学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东西,而是圣洁瑰丽的师道精神,是一种对孩子的不染一丝尘埃的博大的爱,和对每个孩子作为无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悯。怀着爱与悲悯,我们不放弃,绝不放弃。让我们专著的神情告诉所有人,我们没有放弃。”从这些话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的重要性。其实后进生同优秀生一样他们都是祖国的希望。对于那些尚未开放的花朵,我们就应该倾注更多的耐心,倾注更多的温暖,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百花齐放才能迎来满园的春色!

  其次,要*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人格,严慈相济。教师要“目中有人”切实关怀每个学生,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个学生的成才提供机会。人性中最宝贵的是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赏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体验人生的价值,并提升这种价值,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成功的教育。要让孩子感到你是一棵大树,把绿阴覆盖在他们身上;让体罚和变相体罚远离文明的场所。当然,作为教书育人者,也不能对学生的不良现象放任自流,宽严有度才是爱,做到严慈相济。

  第三,要有敏捷的思维,开拓眼界、拓宽思路。机智地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实质就是或因势利导,或抛砖引玉,或移花接木,巧妙地把话题转移,摆脱眼前的窘境。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敏捷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才能左右逢源,化险为夷。


《给教师建议》读书笔记 (菁华5篇)(扩展4)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 (菁华5篇)

  说实话,我一直有看书的*惯,但不是看与教学有关的书,枯燥,乏味,这次,若不是学校把书摆在了眼前,我仍不会打开它们。这一打开,竟爱不释手。郑杰校长的这本《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每一篇文章,每一句话都写出了作为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的感悟和自我警醒。其中有一些话让我印象深刻。“不妨一读此书,这是一本无害的书”。郑杰在《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中第一句话,就从一种别样的角度吸引着我。教师首先是一个完整的人,他们应该有自己的精神空间,他们也要享受生活……这样的观点就把教师从“圣人”的位置上拉了下来。可以说,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心门,仿佛一位素未谋面的好友与自己促膝谈心,没有板着面孔的故作高深的说教,有的只是时而会心的一笑,掩卷沉思,满口余香,受益匪浅,尤其是以下两条建议让我感触颇深:

  一、教师要有静气

  教师要的是静气。就是要静下心来备每一堂课,静下心来批每一本作业,静下心来与每个孩子对话,静下心来研究学问,静下心来读几本书,静下心来总结规律,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言行和方式,静下心来细细的品位与学生在一起的分分秒秒,品尝其中的乐趣,品味其中的意义。我想郑杰所说的这种静气就是在拒绝了匠气、俗气和躁气之后能静下心来感悟生活,潜心工作。我们往往有这样的体验:只在孤独的时候才会想通一些东西,只有沉静下来,才能清晰的思考,才能沉淀自己的感情与思绪。而一切与教育相关的事情如果没有一个沉静的心态,没有一种*稳的心绪,是无法有较缜密而全面的思考的,当然也就不可能把教育工作做好,做精。教育是长期投资的事业,教师的工作需要扎扎实实的态度,任何热闹的包装、宣传、炒作,都不能代替实实在在的一天天的熏陶,一本本的作业,一句句的话语。静气才能*心,心一*,生活会是另外一种景致,工作也会是另外一种景致。静下心来,受益的是学生,受益的是你身边的每一个人,而最终受益的是你自己。

  二、登上人生幸福的三层楼

  幸福人人追求,只是每个人追求的目标和方式不同。有的人追求的是物质生活,在作者看来这是幸福的第一层楼。但物质生活是要靠自己努力才能获得的,而且对物质生活的追求需要人们为此付出代价。如果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一旦成为人的惟一目的时,人将会迷失自己。对于我们教师来说,物质生活都有了保障,*时大家在一起诉苦的不是什么经济困难问题,而是做教师的工作压力问题。现在学校领导、家长、社会对教师工作要求很高,学生也越来越难教,我们常常为此而苦恼。这时作者告诉我们要学会用艺术来“宣泄”,可以将音乐、美术、小说、电影等作为自己人生的精神导师,通过欣赏艺术来获得幸福感,忘却暂时的烦恼。其实更幸福的是创造艺术,对于我们教师来说,不仅要培养自己艺术的眼光和心灵,更应把教书当作是一种艺术创作。享受艺术生活就是作者所提出的幸福的'第二层楼:“单纯的物质生活其实是一片沙漠,精神生活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使人永葆年轻之心。”幸福的第三层楼是独立思想。巴尔扎克曾说:“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作为教师我们思考更多的应是教育人的问题,思考我为什么而教、怎样教的问题。在思考这些问题的同时,我们还要不断地探索,经常求教于书本和理论,进而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这就是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幸福的第三层楼。

  作者就是用这样一个浅显易懂的三层楼的比喻,告诉了我一个优秀教育者所追求的人生目标。这个比喻也像一面明镜,让我对照自己,令我惭愧:我常常徘徊于第一、二层楼之间;也令我奋进:我不能再徘徊不前,我应努力登上第三层楼。掩卷深思,我终于明白:做为一名教师,我工作是因为我热爱这事业,我教书是为在事业追求中找到自我的价值。工作时间越长,我越应该理解幸福的含义。

  《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这本书像一面镜子,真诚的表述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忠诚与执着。这本书充满了精气神,使它充满了善意,充满了真诚,充满了生命的灵气。值得我们细细地去品味,领悟它精髓所在,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书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启示,不是我一言半语所能说得完的。

  总之一句话:想当一名合格的教师,看书吧!

  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生的情感比作土地,把学生的智力比作种子,他说:“只关心种子而忘了耕地,等于撒下种子喂麻雀。”他还说:“学校里的学*不是毫无表情的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地进行心灵的接触。”这*话让我读懂了老师和学生之间重要的是情感交流,每一次心灵的碰撞都有利于建立和谐、轻松、愉快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老师和学生之间产生情感共鸣;有助于创设情意融融的情感氛围;使学生自觉地投入到学*活动中。

  在上周的英语课上,我深感情感交流的重要性,那天教学Lesson 10 一课,重点句型是“How many ……?”“There are ……”,从一开始,我就通过不少实物,一物接一物地替换教学,“How many books/pens/pencils are there?” 学生都答得不错,但当我让学生来提“How many ……?”这个问句时,很多学生都无法开口。我多次重复“Read after me.”,但只感到学生像驮着重物的骆驼一般,备受压抑,两眼无神,脸上无光,头越来越低,课根本无发继续下去。第二节课我来到另一个班,教学同样的内容,一个小小的变化使得这节课学生兴趣倍增,课堂上我发现学生也有不少的pens/books/rulers 等等,于是我请学生来考考Miss Zeng看Miss Zeng能不能猜出你手中有多少pens/books/rulers 等等。这一来,学生都非常踊跃,老师猜错了,同学猜对了,学生立刻体验到一种成功感,脸上光彩万千。同时“How many ……?”这个句型也就顺理成章地学好了。

  就这样,在一次次的真实的情感交流中,学生就觉得自己与老师是朋友,师生之间产生了情感共鸣,学生就很容易地主动走进了情意融融的学*活动中,正所谓 “英语教学应体现语言的交流,语言交流的精髓之处在于互通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还说;“要进入学生这个神秘之宫的大门,教师就必须在某种程度上变成孩子。”这堂课愉快完成了任务,是因为我变成了孩子,不再居高临下,蹲下身来以*视的眼光、*等的语言、亲*的心态与他们进行了交流与沟通。老师们,当你读到苏霍姆林斯基的这些名言,并将其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时,你会感觉到你和孩子已敞开心扉,那是一种多么和谐的*等与信任啊!

  在认真阅读了《给教师的建议》这本经典后,内心禁不住波涛汹涌,《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提起笔来,有些感慨,也有点激动,我发现我的手正在微微颤抖,这让我不由地想起自己第一次以教师的身份,站在三尺讲台上的样子,清楚地记得那一堂45分钟的课,课程过半,我的手和腿才停止了抖动。

  教师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职业?我常常这样问身为老师的自己,在不断的工作、学*和成长中,我凝炼出了这样几个等式。

  第一个等式:教师等于一个农夫。一样的春种秋收,一样的辛勤耕种;小苗破土而出,要有我们来不辞辛苦地灌溉滋润、悉心养护。秋天来到的时候,总是满心欢喜地期待它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就如同老师,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了热切的期望。

  第二个等式:教师等于一个厨师。厨师不能做一盘菜强迫谁来品尝,而是努力要把自己的拿手菜做得色、香、味俱全,于是就会有人慕名而来,争相品味,这就是老师。不是把知识强加给学生,而是要把课讲得有声有色,有点有面,有张有驰;调动学生自发学*的积极性,传授对他们最有用的、讲解他们最感兴趣的,交给他们最想要的。

  第三个等式:教师等于一个舵手。学海无涯,对于学生来说,不只是获得最有用的知识,面对成长,老师也不仅仅只是引导学生形成健康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于是在这条载着无数希望的航船上,我们甘心做一名舵手,带着莘莘学子的理想,指引他们不畏艰难风浪,坚定信仰,迎向收获的彼岸。

  最后一个等式:教师等于工程师。这几乎已经成为了教师的另一个代名词,从我的老师的老师那时候就已经开始这样说起。作为工程师的我们在完成怎样的一个设计呢?我们的作品有思想、有灵魂,有独到的品位,他们要求独立和个性,有属于自己的鲜明特点。所以工程师的设计就不能千篇一律,而是要不断创新、要与时俱进;这就要求设计思路要紧跟时代不会过时、不能落伍,要使我们的作品经得起考验,在任何时候都能够淋漓尽致地展现属于他们的优势。

  十年的工作经历,四个与教师有关的等式,我用它们对照言行,总结自己。幸福的感觉几乎每一天都在,从清晨的上课铃声响起,在悦耳的铃声中走进教室;推开教室的门走上讲台,从讲台上凝视那一张张纯真的笑脸;向他们问好,然后聆听他们真诚的回应。这就是我的一天,日复一日地积攒着这样的小幸福,然后沉淀为令一番大大的幸福,那就是——职业的幸福。

  职业生涯的第一堂课,看着孩子们稚嫩的小脸,我问自己,为什么我会选择教育这个专业?我是否会将它作为我的终身职业?我要怎样做,才能担得起“师”这样一个神圣地称谓。

  作为教师队伍中的一名新兵,我是幸运的,因为在前方这条弥漫着书香的路径上,已有许许多多勤勤恳恳、无私忘我的教育先行者,他们用温婉、含蓄的方式,深刻的诠释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行立教、以德立身”之精髓。让我懂得了作为“老师”,我们不仅仅是获得他人的尊重、信任和敬仰;更多的是要用真心、爱心、责任心来回报这一份情谊。

  如先行者般爱学生,要像母亲一样无私和不求索取;爱我们的学生,要像手足一样把心和他们贴得更*;爱我们的学生,要像朋友一样与他们风雨同舟;爱我们的学生,不溺爱不袒护,在他们跌倒时,鼓励他们勇敢的站起来!“人民教师”这光荣而神圣的称谓,它总能让我拥有无穷的力量,将一份希望与责任扛在肩上,倾尽我全部的生命让他们离各自的理想更*一些、更*一些!

  亲爱的同事们,今天我们不说辛苦,因为我们正收获着幸福;今天我们不言付出,因为我们已获得了最多的财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们无需表白。

  耕耘知识的沃野,兢兢业业、永不懈怠;三尺讲台、一生情愫,那里有我的精彩;直到双鬓斑白就算青春不在;只要有孩子叫上一声“老师”,再多的委屈我们都无憾!感谢人民赋予我们这神圣的职责,我会谨记这份嘱托,淡泊名利,安贫乐道。

  我的三尺讲台啊,是我人生最绚丽的舞台,我要与你、与你们一道。在这育人的大路上坚定地走下去!亲爱的老师们,让我们献身这阳光的事业吧,为花儿纵情绽放,为桃李处处芬芳,让教师的生命在奉献与耕耘中——熠熠闪光!

  《给教师的建议》一书系20世纪苏联教育经典译丛之一,由前苏联著名教育家B.A.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它是苏霍姆林斯基专为中小学教师而写的。译者根据我国的情况和需要,选择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精华部分,另从苏氏的其他著作里选择了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的精彩条目作为补充,全书仍有一百条,统称《给教师的建议》。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比之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书的年代有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过时,仍有很多值得学*的地方。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也引起了我的许多思考。

  印象最深的就是前一节《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作者在开头就提出了一个至今令许多老师头疼的问题: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得无可救药的,因而教师干脆对他放弃不管的学生呢?说起其中的原因,很多教师都归结为学生不知道学*或者脑子笨,家长不配合……而不是积极地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苏霍姆林斯基在提出问题后,直接了当地从教师的角度做了解释: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这让我想起了我国的教育家孔子所提出的“因材施教”。

  那到底该如何做到“因材施教”呢?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因材施教”,教师就必须对这“个别”“材”进行细致的了解,如学生的性格脾气、家庭背景、学*方式、思维特点等等,并且要运用到实际课堂中去,为不同的学生创造能发挥他们自身能力的学*情景,“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这样他们都会感觉到他们也是在不停地进步,才会“点燃起成为一个好人的火花。”

  针对这一点,做了思考。我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首先,是“察材”,就是了解和掌握受教育者的资质等情况。这是最关键的一环,是先决条件。如果不能察材,便会像“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了解一个学生,不能看他的分数,与他谈几次话判其是否是可造之材,这几乎就是武断。察材不仅重要,而且也不容易。我们必须全面而科学地察材。

  我们可以通过家访去了解学生。这是前辈老师留下的优良传统,是了解学生的有效方法之一。家访并不是班主任的专利,认课教师同样应该家访;学生入学时教师可以采取问卷调查和利用一系列测验来察材,旁敲侧击学生的素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也是察材的好方法。学生在参加活动时,最适合教师“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时教学时,教师也要时时留心,处处在意,尽可能进行双边的教学,也能了解学生。

  其次,在察材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这是使学生各自的材得以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施教的方法很多,但基本的应该是——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和均衡发展。对在学科某些方面资质高的学生采取正确的引导,使其能力得以顺利发展,并成为尖子。对学*各方面都感到吃力,表现得较为迟钝的学生,我们应该注意在察材中捕获他们资质中的某些“苗头”,针对这些“苗头”加以培育。坚持下去,相信这些学生,必定有大的提高。

  让我们一起去探索更适合现代教学的“因材施教”方法,使教学跟上素质教育的步伐,使教学极大地产生效力,使学生真正都能掌握知识、提高自身素质。

  说实话,我一直有看书的*惯,但不是看与教学有关的书,枯燥,乏味,这次,若不是学校把书摆在了眼前,我仍不会打开它们。这一打开,竟爱不释手。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每一篇文章,每一句话都写出了作为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的感悟和自我警醒。其中有一些话让我印象深刻。

  “不妨一读此书,这是一本无害的书”。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第一句话,就从一种别样的角度吸引着我。教师首先是一个完整的人,他们应该有自己的精神空间,他们也要享受生活……这样的观点就把教师从“圣人”的位置上拉了下来。可以说,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心门,仿佛一位素未谋面的好友与自己促膝谈心,没有板着面孔的故作高深的说教,有的只是时而会心的一笑,掩卷沉思,满口余香,受益匪浅,尤其是以下两条建议让我感触颇深:

  一、教师要有静气

  教师要的是静气。就是要静下心来备每一堂课,静下心来批每一本作业,静下心来与每个孩子对话,静下心来研究学问,静下心来读几本书,静下心来总结规律,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言行和方式,静下心来细细的品位与学生在一起的分分秒秒,品尝其中的乐趣,品味其中的意义。

  我想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这种静气就是在拒绝了匠气、俗气和躁气之后能静下心来感悟生活,潜心工作。我们往往有这样的体验:只在孤独的时候才会想通一些东西,只有沉静下来,才能清晰的思考,才能沉淀自己的感情与思绪。而一切与教育相关的事情如果没有一个沉静的心态,没有一种*稳的心绪,是无法有较缜密而全面的思考的,当然也就不可能把教育工作做好,做精。教育是长期投资的事业,教师的工作需要扎扎实实的态度,任何热闹的包装、宣传、炒作,都不能代替实实在在的一天天的熏陶,一本本的作业,一句句的话语。

  静气才能*心,心一*,生活会是另外一种景致,工作也会是另外一种景致。

  静下心来,受益的是学生,受益的是你身边的`每一个人,而最终受益的是你自己。

  二、登上人生幸福的三层楼

  幸福人人追求,只是每个人追求的目标和方式不同。有的人追求的是物质生活,在作者看来这是幸福的第一层楼。但物质生活是要靠自己努力才能获得的,而且对物质生活的追求需要人们为此付出代价。如果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一旦成为人的惟一目的时,人将会迷失自己。

  对于我们教师来说,物质生活都有了保障,*时大家在一起诉苦的不是什么经济困难问题,而是做教师的工作压力问题。现在学校领导、家长、社会对教师工作要求很高,学生也越来越难教,我们常常为此而苦恼。这时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要学会用艺术来“宣泄”,可以将音乐、美术、小说、电影等作为自己人生的精神导师,通过欣赏艺术来获得幸福感,忘却暂时的烦恼。其实更幸福的是创造艺术,对于我们教师来说,不仅要培养自己艺术的眼光和心灵,更应把教书当作是一种艺术创作。享受艺术生活就是作者所提出的幸福的第二层楼:“单纯的物质生活其实是一片沙漠,精神生活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使人永葆年轻之心。”

  幸福的第三层楼是独立思想。巴尔扎克曾说:“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作为教师我们思考更多的应是教育人的问题,思考我为什么而教、怎样教的问题。在思考这些问题的同时,我们还要不断地探索,经常求教于书本和理论,进而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这就是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幸福的第三层楼。

  苏霍姆林斯基就是用这样一个浅显易懂的三层楼的比喻,告诉了我一个优秀教育者所追求的人生目标。这个比喻也像一面明镜,让我对照自己,令我惭愧:我常常徘徊于第一、二层楼之间;也令我奋进:我不能再徘徊不前,我应努力登上第三层楼。

  掩卷深思,我终于明白:做为一名教师,我工作是因为我热爱这事业,我教书是为在事业追求中找到自我的价值。工作时间越长,我越应该理解幸福的含义。《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这本书像一面镜子,真诚的表述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忠诚与执着。这本书充满了精气神,使它充满了善意,充满了真诚,充满了生命的灵气。值得我们细细地去品味,领悟它精髓所在,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

  书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启示,不是我一言半语所能说得完的。总之一句话:想当一名合格的教师,看书吧!

  苏霍姆林斯基在《怎样对待学*有困难的儿童》一篇中说到,他在对儿童的脑力劳动和精神生活的研究以及多年的教育实践中得出一个结论,儿童在学*上有困难,绝大多数情况下的原因在于“儿童在童年早期所受的教育和他周围的条件不够好”。这里的早期教育和周围条件的衡量并非指家庭给儿童带来的物质条件水*,而是他的家庭是否给予他质疑、好奇、求知的机会。这也就是,学*有困难的儿童缺乏的往往是求知和钻研的精神的原因。

  那么对待这样的儿童,教师应该如何引导他们做出转变呢?以下是我针对“转变差生”这一主题拜读《给教师的建议》后的几点想法。

  一、发现他们求知或擅长的领域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刻认识到,不是所有的儿童都是适合走学好教科书这一条智力发展的道路的。班里有位男孩子,从一年级入学就从未得到过好的考试成绩,甚至连良好都排不上号,但是他看起来很努力。每一次来订正作业,每一次上课回答问题,他都非常使劲地想要表现好,但并不能如意。他因为一直得不到进步而充满了挫败感,甚至在家里流露出一些想要放弃的情绪。我明白他是无法用求知和钻研的精神、方法来应对教科书上的学*,于是我不再强加给他其他学生的学*要求,只要有一点点小小的进步我就努力地夸奖他,对待他学*上的错误也是耐下心来讲解。好在这样下来,虽然学*上并没有多少提升,但他不再有放弃的念头了。

  到了二年级,我关注到,他的体育成绩突显出来,于是我让他来担任体育委员一职,也仅仅希望他在班级队伍的管理上可以有所帮助。而在我意料之外的是,当他成为体育委员之后,他的体育成绩开始有了突飞猛进,尤其是跳绳,在二年级就可以跳到180甚至200个。我觉得,发现他体育这一领域的优秀让他担任体育委员这个决定,对他来说一定是意义重大的。

  二、不要吝啬对他们的称赞

  我们班里有位男生,兼具了学*困难和调皮捣蛋两个问题,这里暂且叫他小吴。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课堂上让学生对生字进行组词的环节是再普遍不过的了。但是我发现,一到这个环节,小吴举手就特别积极。我几乎可以感觉到他对站起来回答组词的渴望。

  我一开始以为他是难得遇到能够回答的问题,非要起来表现一番,于是我给他机会站起来组词,并随口给他一点鼓励和称赞;后来我观察到,我随口给予的称赞,也带动了一小部分学生的掌声,并且他们还会向小吴投去“你真棒你在进步你真不容易”的鼓励性的目光,而小吴在同学们的“簇拥”下笑得特别开心。于是我开始在课堂上多给予小吴一些简单问题的回答机会,越来越多的同学愿意鼓励他、给他小小的掌声,而他也变得愿意在学*上多花一点心思了。令我感到意外的还有,课下他也收敛了许多,不再像从前一样是办公室的常客了。


《给教师建议》读书笔记 (菁华5篇)(扩展5)

——《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读书笔记 (菁华5篇)

  宋代词人苏东坡说过这样一句话:“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高尔基也曾说:“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手捧书籍,潜心阅读的身影,应是世间最美的姿态。

  今天,在我的读书分享开始之前,我想和大家讲述一个关于娜娜的故事。

  娜娜的故事

  “陈老师,看看你班的娜娜,地理课上又睡着了。”唉,记不清这是科任老师第几次跑来我的办公室告她的状了。

  娜娜,长得倒是挺不错的,白皙的皮肤,高挑的身材,活脱脱的美人胚。但是一上课,她的状态就令人头疼,逢课必睡,每睡不醒。至于她的学*成绩嘛,若是哪次考试能够考及格,那便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为此,多少次,我气急败坏地冲进教室。当着众多学生的面点她的`名,大声呵斥,甚至敲打她的桌子,把她的书翻倒在地。而今,历史还要重演吗?那么,之后呢,之后的之后……她依旧趴在桌子上,怎么办?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终不得其法。

  就在我踌躇焦虑之际,学校给我们八年级语文组送来了《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从此开启了我们快乐阅读的智慧之旅。通过我们语文组的这些活动,我们与伟大的教育家对话,汲取养分,解除困惑,走出迷茫。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老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她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时是一种乐趣,真是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与悲伤,了解他们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自己也曾是个孩子。”读到此处,我顿时心头一热,有了一种“众里寻她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

  于是,我从抽屉里取出一个纸杯,在办公室里倒上一杯热水,不动声色地来到娜娜身边,把她轻轻地唤醒,然后慢慢弯下身子,轻抚她的额头,对她低语:“娜娜哪不舒服呀?不舒服可一定要告诉老师,这样趴在桌子上,老师会很担心的。”

  听到我如此一反常态的话语,娜娜惊愕了,抬头望着我:“老师,我错了,我保证以后不会再犯!”“老师,相信你!”我坚定地笑了笑。

  有时候,教育很复杂;有时候,教育又很简单。简单到只需一句问候,一个关切的眼神。

  过去,我为孩子们无厘头的吵闹,各种大大小小的错误伤透了脑筋。我不喜欢这样,他们偏要这样。有时候,我不得不声色俱厉地予以禁止。但情况并未因我的急躁而好转。还好,我想起了这个故事。还好,我遇见了——《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

  写在最后

  书在左右,或信手闲翻,或倾心细读,或一笑而过,或反复品赏,芬芳盈口,满心余香。

  老师们,我们选择的工作,尽管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但未必就是我们生命的燃点,因为仅有外部的光和热是不够的,燃点的能量更多来自于内部。教育是个长期的过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教育却潜藏着巨大的魔力,那便是唤醒。我想需要被唤醒的不仅仅是学生,还有我们老师自己。教育的过程就是与学生分享自己阅读体验的过程,阅读到达哪里,教学就到达哪里,教师视野的边界就是教学的边界。教师思想的深度就是教师育人的厚度。

  让我们都做一个带有书香气息的老师吧,在书香里畅游,与文字无语相对,读它的渊博,它的哲理,它的睿智。漫漫教育路,因为读书,因为感悟,因为体验,我们知行合一,我们把读书和育人结合起来,这样我们才能走得更远,走得更稳!

  早在读大学的时候就了解过前苏联教育大师苏霍姆林斯基及他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可惜那时候人太浮躁、没有耐心,始终只是浮光掠影,囫囵吞枣般读了读,没有深切体会这本书的精髓。在这个特殊的假期里,我重新将目光投向苏霍姆林斯基,在捧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慢慢走进了这位教育大家,感受到他对教育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慢慢地从他的书本里感受到了教育的伟大,教育可以促使每一个生命*等而自由的发展;慢慢地我也有了一些收获与感悟。

  一、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脑力劳动中成功的乐趣。

  文中有这样的一段话“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会遇到落伍无可救药的,因而教师干脆对他放弃不管的学生呢?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

  因为个体性的差异,学生在认知、智力水*、学**惯等方面上的不同,所以,我们时常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后进生”。因为我们评断标准的一致,就显得这些后进生尤其的“格格不入”。这些学生往往会让我们老师很头疼,甚至会产生放弃的念头。那到底是怎么会导致他们越来越落伍呢?我想,可能是学*中一次次的挫败感吧,一次次的无力感吧!我的班级里,就有2个这样的学生,学*成绩一直提不上来,上课的时候提不起精神,昏昏欲睡地呆坐着。对待这些学生,我想我应该重新思考与反思一下对他们的要求,在制定学*任务的时候,应该要结合他们可以理解与掌握的层次,从小而简单的知识点入手,专门另选一些题目,期待他们在一节课上有所进步,哪怕一点点进步也好。这样在一次次小小的进步中,他们也能感受到成功的乐趣与喜悦,也能体会学*的快乐。

  二、学*不单是方法的学*,而是思想的学*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第42条建议——《怎样学*别的老师的经验》中指出“要知道,学*优秀经验,这并不是把个别的方法和方式机械地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优秀的教师学*,应当取得某种信念。”

  这一段话让我感受颇深,作为一名刚刚踏入这个行业的新手教师,在工作肯定需要积极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们学*。那么到底该怎么学*,我也是有些茫然的。记得一次期末考试,我们班学生的计算得分不高,学生计算能力不强,我着急地向老教师寻求解决之法,他们告诉我应该让学生多加练*,可以每天课前进行口算训练。接下来,我就在班上开始进行每日听算练*。但是一段时间过后,班上学生的计算能力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那时,我就有些迷茫,为什么我采用了他们的办法,可是效果并不佳呢?现在回想起来,我只是“照葫芦画瓢”,并没有深刻地去思考,没有去探究这个方法地本质是什么,只是机械地去用,也没有结合班级学生地实际情况。在日后的教学中,应该多去观察年长的老师们的做法,吸取他们的教育思想,并且要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分析,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著作中的每一条建议,对于我来说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作为一名好的教师,一定要多读多想,唯有多读书,读好书,才不致使自己的思维枯竭,读书是涵养水源,唯有此,才能“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早在读大学的时候就了解过前苏联教育大师苏霍姆林斯基及他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可惜那时候人太浮躁、没有耐心,始终只是浮光掠影,囫囵吞枣般读了读,没有深切体会这本书的精髓。在这个特殊的假期里,我重新将目光投向苏霍姆林斯基,在捧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慢慢走进了这位教育大家,感受到他对教育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慢慢地从他的书本里感受到了教育的伟大,教育可以促使每一个生命*等而自由的发展;慢慢地我也有了一些收获与感悟。

  一、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脑力劳动中成功的乐趣。

  文中有这样的一段话“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会遇到落伍无可救药的,因而教师干脆对他放弃不管的.学生呢?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

  因为个体性的差异,学生在认知、智力水*、学**惯等方面上的不同,所以,我们时常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后进生”。因为我们评断标准的一致,就显得这些后进生尤其的“格格不入”。这些学生往往会让我们老师很头疼,甚至会产生放弃的念头。那到底是怎么会导致他们越来越落伍呢?我想,可能是学*中一次次的挫败感吧,一次次的无力感吧!我的班级里,就有2个这样的学生,学*成绩一直提不上来,上课的时候提不起精神,昏昏欲睡地呆坐着。对待这些学生,我想我应该重新思考与反思一下对他们的要求,在制定学*任务的时候,应该要结合他们可以理解与掌握的层次,从小而简单的知识点入手,专门另选一些题目,期待他们在一节课上有所进步,哪怕一点点进步也好。这样在一次次小小的进步中,他们也能感受到成功的乐趣与喜悦,也能体会学*的快乐。

  二、学*不单是方法的学*,而是思想的学*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第42条建议——《怎样学*别的老师的经验》中指出“要知道,学*优秀经验,这并不是把个别的方法和方式机械地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优秀的教师学*,应当取得某种信念。”

  这一段话让我感受颇深,作为一名刚刚踏入这个行业的新手教师,在工作肯定需要积极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们学*。那么到底该怎么学*,我也是有些茫然的。记得一次期末考试,我们班学生的计算得分不高,学生计算能力不强,我着急地向老教师寻求解决之法,他们告诉我应该让学生多加练*,可以每天课前进行口算训练。接下来,我就在班上开始进行每日听算练*。但是一段时间过后,班上学生的计算能力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那时,我就有些迷茫,为什么我采用了他们的办法,可是效果并不佳呢?现在回想起来,我只是“照葫芦画瓢”,并没有深刻地去思考,没有去探究这个方法地本质是什么,只是机械地去用,也没有结合班级学生地实际情况。在日后的教学中,应该多去观察年长的老师们的做法,吸取他们的教育思想,并且要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分析,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著作中的每一条建议,对于我来说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作为一名好的教师,一定要多读多想,唯有多读书,读好书,才不致使自己的思维枯竭,读书是涵养水源,唯有此,才能“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说实话,我一直有看书的*惯,但不是看与教学有关的书,枯燥,乏味。但是当我打开《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本书时,竟爱不释手。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每一篇文章,每一句话都写出了作为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的感悟和自我警醒。其中有一些话让我印象深刻。

  “不妨一读此书,这是一本无害的书”。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第一句话,就从一种别样的角度吸引着我。教师首先是一个完整的人,他们应该有自己的精神空间,他们也要享受生活这样的观点就把教师从“圣人”的位置上拉了下来。可以说,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心门,仿佛一位素未谋面的好友与自己促膝谈心,没有板着面孔的故作高深的说教,有的只是时而会心的一笑,掩卷沉思,满口余香,受益匪浅,尤其是以下两条建议让我感触颇深:

  一、教师要有静气

  教师要的是静气。就是要静下心来备每一堂课,静下心来批每一本作业,静下心来与每个孩子对话,静下心来研究学问,静下心来读几本书,静下心来总结规律,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言行和方式,静下心来细细的品位与学生在一起的分分秒秒,品尝其中的乐趣,品味其中的意义。

  我想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这种静气就是在拒绝了匠气、俗气和躁气之后能静下心来感悟生活,潜心工作。我们往往有这样的体验:只在孤独的时候才会想通一些东西,只有沉静下来,才能清晰的思考,才能沉淀自己的感情与思绪。而一切与教育相关的事情如果没有一个沉静的心态,没有一种*稳的心绪,是无法有较缜密而全面的思考的,当然也就不可能把教育工作做好,做精。教育是长期投资的事业,教师的工作需要扎扎实实的态度,任何热闹的包装、宣传、炒作,都不能代替实实在在的一天天的熏陶,一本本的作业,一句句的话语。静气才能*心,心一*,生活会是另外一种景致,工作也会是另外一种景致。静下心来,受益的是学生,受益的是你身边的每一个人,而最终受益的是你自己。

  二、登上人生幸福的三层楼

  幸福人人追求,只是每个人追求的目标和方式不同。有的人追求的是物质生活,在作者看来这是幸福的第一层楼。但物质生活是要靠自己努力才能获得的,而且对物质生活的追求需要人们为此付出代价。如果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一旦成为人的惟一目的时,人将会迷失自己。

  对于我们教师来说,物质生活都有了保障,*时大家在一起诉苦的不是什么经济困难问题,而是做教师的工作压力问题。现在学校领导、家长、社会对教师工作要求很高,学生也越来越难教,我们常常为此而苦恼。这时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要学会用艺术来“宣泄”,可以将音乐、美术、小说、电影等作为自己人生的精神导师,通过欣赏艺术来获得幸福感,忘却暂时的烦恼。其实更幸福的是创造艺术,对于我们教师来说,不仅要培养自己艺术的眼光和心灵,更应把教书

  当作是一种艺术创作。享受艺术生活就是作者所提出的幸福的第二层楼:“单纯的物质生活其实是一片沙漠,精神生活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使人永葆年轻之心。”

  幸福的第三层楼是独立思想。巴尔扎克曾说:“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作为教师我们思考更多的应是教育人的问题,思考我为什么而教、怎样教的问题。在思考这些问题的同时,我们还要不断地探索,经常求教于书本和理论,进而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这就是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幸福的第三层楼。

  苏霍姆林斯基就是用这样一个浅显易懂的三层楼的比喻,告诉了我一个优秀教育者所追求的人生目标。这个比喻也像一面明镜,让我对照自己,令我惭愧:我常常徘徊于第一、二层楼之间;也令我奋进:我不能再徘徊不前,我应努力登上第三层楼。

  掩卷深思,我终于明白:做为一名教师,我工作是因为我热爱这事业,我教书是为在事业追求中找到自我的价值。工作时间越长,我越应该理解幸福的含义。《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这本书像一面镜子,真诚的表述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忠诚与执着。这本书充满了精气神,使它充满了善意,充满了真诚,充满了生命的灵气。值得我们细细地去品味,领悟它精髓所在,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

  书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启示,不是我一言半语所能说得完的。总之一句话:想当一名合格的教师,看书吧!

  在2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让我逐渐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崇高,也让我领悟到了作为教师的肩上的重担。

  最*一段期间,我有时间阅读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使我感受颇深。书中用了很多的事例和体会,把枯燥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阐述得生动、明白,读来令人倍感亲切、深受启发。

  有人说:读书足以移情,足以长才。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因为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假,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就是一次与大师的对话,与智者的交流,是一次难得的精神之旅,同时也会让人收获非浅。因此,教师要做到“机智”地处理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必须具备诸多素质和条件。

  首先,要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涵养师爱,以情促教。育人之道,爱心为先。高震东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教育未能触及人的灵魂,为能唤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成其为教育。要实现真正意义的教育,爱几乎是惟一的力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在什么条件下知识才能触动学生个人的精神世界,才能成为一个人所珍视的智力财富和道德财富呢?只有在这样的财富下——用形象的话来说,就是在知识的活的身体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畅流。”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想把自己的孩子交给怎样的老师来培育,你自己就做这样的老师吧!是的,老师,请把美好的笑容带到学校,把对人与对世界的良好期盼带到同事们和孩子们面前,像孩子一样瞪着好奇的眼睛清点知识;把游戏这一人类最古老的快乐的方式引入课堂;把那些用了好些年的训词换成赞美,换成幽默;把那些尘封在角落里的各种各样的表情丰富在脸上,用你的脚尖轻盈地点地,听脚步声在走廊里击起快乐的回响。那些特别的孩子孩子正是通过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来学*正确的;我们永远都不要绝望,是因为只要我们充满期待,他们或许很有希望。”“照亮学校的将永远不是升学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东西,而是圣洁瑰丽的师道精神,是一种对孩子的不染一丝尘埃的博大的爱,和对每个孩子作为无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悯。怀着爱与悲悯,我们不放弃,绝不放弃。让我们专著的神情告诉所有人,我们没有放弃。”从这些话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的重要性。其实后进生同优秀生一样他们都是祖国的希望。对于那些尚未开放的花朵,我们就应该倾注更多的耐心,倾注更多的温暖,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百花齐放才能迎来满园的春色!

  其次,要*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人格,严慈相济。教师要“目中有人”切实关怀每个学生,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个学生的成才提供机会。人性中最宝贵的是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赏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体验人生的价值,并提升这种价值,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成功的教育。要让孩子感到你是一棵大树,把绿阴覆盖在他们身上;让体罚和变相体罚远离文明的场所。当然,作为教书育人者,也不能对学生的不良现象放任自流,宽严有度才是爱,做到严慈相济。

  第三,要有敏捷的思维,开拓眼界、拓宽思路。机智地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实质就是或因势利导,或抛砖引玉,或移花接木,巧妙地把话题转移,摆脱眼前的窘境。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敏捷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才能左右逢源,化险为夷。

  第四,要有丰富的学识。有句话: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我觉得不对,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一桶水远远不够,要开凿一眼泉,有了源头活水才能胜任今天的教学。”开凿一眼泉,就是教师要终身学*。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知识的更新程度是惊人的。在教育教学中涉猎的范围不能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还要走出课本,善于拓展相关的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融汇到教育教学活动中,保护学生爱问为什么的好*惯,让自己的课堂更充实、更丰富。如果教师能做到精通专业,又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并善于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原理,就能信手拈来,驰骋自如,找到偶发事件与教学任务之间的联系

  读书的生活是精彩的、高尚的、幸福的,教师更要把读书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并学以致用,时时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来支撑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给教师建议》读书笔记 (菁华5篇)(扩展6)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菁选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这时候,最关键的读书笔记怎么能落下!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书笔记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读完此书发现虽然现在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改变但苏霍姆林斯基那光辉的教育思想对现在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苏霍姆林斯基不愧为伟大的教育理论大师针对教师的困惑和不解好象与教师面对面地交流一样读完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本书一开始就提出了值得教师深思的问题:"为什么在一年级就开始出现落伍的考试不及格的学生 而到了二三年级甚至有落伍得无可救药的学生呢 "是这些学生太笨是他们上课不专心听讲还是从教师自身寻找原因

  因为曾经遇到过这样的学生所以我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作为教育者我们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性 是否做到了面向每一个学生 特别是弱势群体。学生再幼稚也有他个人的思想和情操有他独特的思维和心灵。他们不是我们恩赐或施展个人魅力的对象更不是等待我们塑造的苍白魂灵。我们应该多一份关爱多洒一些阳光给那些"落伍"得"无药可救"的后劲生。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到对那些学*有困难的'学生要走到他们跟前看看他们有什么困难提出专门为他们准备的*题。学*差的学生脑力劳动的效果如何不能要他们光听别的学生流利的回答记黑板上的内容而要设法使他们独立思考因为思考的过程已经包含对知识因素的利用。要促使他们在每一节课上在脑力劳动中哪怕获得一点点进步也好。

  本学期我拜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有个是十分精彩的比喻,我印象深刻,他说:“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这个比喻多么的贴切,它告诉我们每一个教师,要保护好学生脆弱的心灵,引导好学生健康成长,特别对于后进生,更应该多倾注精力,付出爱心。

  后进生因为各方面表现较差,常常在班级中遭人白眼。他们在同伴们中,找不到自尊,找不到自信,在老师面前,更是觉得自愧。每天在课堂上,看着别人高举的双手,他们也渴望能像优生一样,胸有成竹地回答问题,得到老师同学们或多或少的赞美的眼光。可是,他们不行,常常的出错让他们表现的机会越来越少。他们也是孩子,也渴望掌声和鲜花。于是,他们更多地做出各种举动,捣蛋,说怪话,扮鬼脸,欺负女孩子……以各种破坏性的举动赢得大家的注意,其实,他们也不喜欢自己如此。所以,每次遇到问题,教师的关爱和鼓励,信任和支持是他们进步的最佳武器。那么,怎样才算尊重差生呢?

  1、寻找闪光点。

  找出差生的特长,比如绘画很好,就多让他出出板报;热爱劳动的,就把集体劳动的指挥权交给他;喜爱运动的,就让他当当体育委员……

  2、不要每次都公布差生的成绩。

  既然跟“差”“后进”沾边,他们的成绩一般都很烂。所以,适当给给他们面子,保留一点他们的自尊,不在同学面前取笑他们可怜的成绩,他们有时反而会反思反思自己的不足。

  3、师生注意说话的分寸。

  教师要注意克制,哪怕后进生做出再惹人厌惹人烦的举动,教师也一定要用较有修养的语言,鼓励学生有错就改,而不是威吓体罚,以势压人,那样只会加深学生的叛逆,甚至破罐子破摔。

  当我们教师用爱的心态去对待学生的每一次过失,用爱的心态去等待学生的每一次进步,用爱的目光去关注学生们的每一个闪光点,用爱的心情去赞许学生的`每一份成功时,我们就赢得了学生们的心,就获得了教育的主动权。爱的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头。当学生们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如此可爱,他们的潜力是巨大的,无穷的!

  愿教师那暖暖的爱会让我们的后进生再生羽翼,教师那深深的爱会让我们的后进生象天使一样在我们的眼前飞起!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每天面对性格各异的学生,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教育难题。有些时候自己绞尽脑汁去想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由于自己的理论知识水*有限,所以一直都没有形成较好的解决对策。拜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书中很多的教育理论和方法给了我启发,而且书中举了很多例子,使我一直思考的问题得到了解决的`办法,这也燃起了我对读书以的热情。

  在书中的第28条建议中,提到了劳动的重要性。这里的劳动并不只是指干活,而是指动手操作。有时候教师说了一堂课可能也不及学生动手试一试,理解的扎实。所我们教师要转变观念,转变角色,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更多的采用动手操作的形式让学生更为直接的感受和体会,提高教学的效率。

  建议中第35条和第36条都是说如何培养学生记忆力。书中提到,学生的思维固然重要,但很多时候学生是在提取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所以,记忆力不管是对**还是对学生都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想想那些学*好的学生是不是都是记忆力特别强的呢?但是这种记忆力并不是指的死记硬背。这样只会把人变成傻瓜。他说:“依靠自身的努力和顽强的意志而获取的知识越多,逻辑的认识对学生的情绪领域触动得越深,那么记忆就越牢固,新的知识在意识中的安置就越有秩序和严整。”在这里,他特别强调了有理解的记忆。也就是说,在记忆的过程中,不随意记忆占的成分越大,他可能记忆的东西就越牢固。

  其实,书中的每一条建议都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实践。今后我还会继续去学*这本书中优秀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为己所用,让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得到更大的提高,从而影响每一个学生。

  早就从各种渠道听说过苏霍姆林斯基和他的这本《给教师的建议》,也曾对其中的内容有过涉猎,然而在自己真正拥有了这本早想拥有的“教育宝典”,怀着无比虔诚的心情认真拜读之时,心灵仍是受到了深深的震撼。

  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讲到“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只有学生喜欢上了某一学科,那么这些学生的天赋素质才会得到发展,他们的爱好、禀赋、才能、志向才能建立起来。我们也可以从图书、报纸的种种事实可以看到,一个人最终的研究或发展方向,都可能与他小时候所喜爱的那门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啊,作为老师,最希望的就是学生热爱你的学科,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兴趣学才可能学好!

  如何让学生喜欢你的学科呢?它所需要的条件太多了,教师靠高尚的人品,积极的智慧,高超的教育艺术吸引了学生,学生喜欢你,自然会爱乌及屋,从而喜欢了你教的'这门学科。

  怎样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英语课,是令多数英语老师费神的一个问题。课堂上的感受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积极性。“填鸭式”教育方法难以让学生进入学*之“门”,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其重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会怎样学*,要给学生创造最佳的学*环境,积极的学*气氛,愉快的课堂模式、轻松的学*心态,让学生获取最大限度的语言信息量。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活起来!

  活动课堂教学起始于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了一半”。融洽的师生关系为英语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肯定的心理倾向,因此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让学生情绪饱满地投入学*,获取知识。

  1、用微笑缩短师生距离

  当我走进课堂,我总是用亲切自然的微笑,拉开课堂教学的序幕。用微笑来问候他们,用微笑来激励他们,同样用微笑来提醒他们,我觉得微笑比严厉更能拉*师生关系,更能让他们培养出学*英语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让兴趣教学贯穿整个英语教学始终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让兴趣教学贯穿整个英语教学始终。因此想方设法让英语课情景化,戏剧化,让讲台变舞台、赛台,让学生在课堂“舞台”上大显身手,尽情地自我表现。使学生的学*热情被调动起来,使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将“寓教于乐”发挥到极致。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我们知道,学生的智力各有差异有的智力水*高,有的智力水*低,再加上一些非智力关系的影响,其接受能力和巩固能力肯定有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尊重学生,因人制宜,在教学中始终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坚持激励教学法,对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奖励,使他们树立信心,获得成就感。

  活的课堂教学需要依靠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是科学和艺术的完美结合。作为一名英语教师,个人的素质和教学特点是不完全相同的,要善于发挥自己的长处,充分利用英语教材的特点,有效地运用教学方法,将课堂教学搞活、让学生乐此不疲。

  1、表演对话

  小学的英语都是对话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的,所以我就利用表演的形式让他们试着走进想象中的情景中,发挥他们的想象,尽情地去表演,去理解、学*对话内容。表演能够加深他们的印象,营造一种欢乐和谐的教学氛围。真是“一箭双雕”啊。

  2、善用活动课

  在教学中适当安排一些英语活动课,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到一定的语言知识,培养一定的语言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生活过程中自然地运用语言,让英语课成为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的窗口。

  实践证明,只要有效地激活英语课堂教学,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

  到了初中和高中,出现学业落后、成绩不良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小学的时候,没有把那些好像是知识的“地基”的基础知识牢固地保持在记忆里,达到牢记终身的程度。

  小学教师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构筑一个牢固的知识的地基。

  首先要注意基本读写能力。在语言里,有20xx~2500个写法正确的字,它们是知识、读写能力的“骨架”。经验证明:如果儿童在小学里牢牢地记住了这些字,他就成了一个有读写能力的人。但是其意义不仅如此。在小学里获得的读写能力,又是学生到了中学后掌握知识的工具。

  游戏成分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400个修辞性的成语也是基础言语训练的一种独特的“骨架”。600个“童话用的”的词,也就是那些在儿童的童话里经常重复出现的'词,这是最低限度的词汇量。

  数学方面,在小学的四年级的教学里,孩子们要牢记这样一些运算,这里不仅包括乘法表,而且包括千数以内的最常使用的加、减、乘、除的运算题。这里还包括最典型的测量和量的变化。到了初中和高中,不要再让单调的运算塞满他们的头脑,而应当把尽可能多的智慧精力用到创造性劳动上去。

  全部工作都是建立在自觉地掌握教材的基础上,可是也不能不注意到:并不是一切东西都要解释的。

  我努力做到,使随意注意、随意识记跟不随意注意、不随意识记结合起来。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读书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母乳,读书可以修身、可以养性。

  所有的老师都知道,一二年级是小学时期打好基础的重要阶段。如何帮学生打好基础,是我一直以来不断探索的问题。在读过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时,困扰我许久的问题终于得以解决!

  如何打好学生的知识基础?

  分解基础知识,遵循记忆规律,减少学生负担。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充分利用童年时期灵活、敏感的记忆”,“不使学生负担过重”。他举的例子是怎样教学生记最基本的2500个词。他把这些词语分配到每日学3个,抄在本子上并记住。这个方法对我的生字教学有很重要的.启发。我马上把这种方法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具体作法是:每天一课生字,用一节课的时间去指导书写,课堂上多余的时间去练写,若能在放学前默写书空,则发送奖励卡片。当然还要随机抽查,“轮番轰炸”,遵循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把大块的任务分化到*时。这样把整本书的书写任务分解到每一天,学生轻松快乐地完成了学*任务。

  在轻松环境中*得。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多给孩子创造轻松快乐的课堂环境。在这点上他举的例子是让学生自我检查记忆,默写词语的方法。有时我会把课堂上需要掌握的字词出示在大屏幕,给一分钟时间记忆,再给三分钟时间默写。默写之后进行自我对照评价,同桌帮忙分析出错原因,紧接着进行第二次计时默写。在这样一个轻松的氛围中,孩子在毫无听写压力的环境中完成了识记要求。老师适时“缺*”,反而更有益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不依赖老师,也不受老师的制约和影响,可谓一举两得!

  古人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教师要勤读书,多读书,会读书,学以致用,使我们的明天比今天更有智慧,更有眼界,更有力量!

  很早以前我就知道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本书,只是一直以来都没有时间去看,或者说自己没给自己挤出那样的时间来学*。这个学期刚一开始,教育局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读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有了这个规定,也就有了一种无形的压力,有了这样的压力也就有了学*的动力。

  这学期我找到了这本早已听说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书,细读了我感兴趣的第2卷。这部文集,涉及内容很广,包含《年轻一代***信念的形成》、《怎样培养真正的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三部分内容。其中《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就将我的感受简单地说一下:

  世纪老人冰心曾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这是一句至理名言。读完这一百条建议我发现虽然现在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改变,但苏霍姆林斯基那光辉的教育思想对现在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苏霍姆林斯基不愧为伟大的教育理论大师,针对教师的困惑和不解,好象与教师面对面地交流,读后让人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书中作者以“建议”的新颖形式,恳切地与读者谈心,使人听来毫无刻板、说教之感。全书皆为经验之谈,涉及教师经常遇到的棘手问题,读来令人备感亲切、深受启发。读着此书,就好像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助,让我充满信心……

  在此书中作者提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女教师退休前,举办了一次隆重的'晚会。这位即将退休的女教师事实上还相当的年轻,她从20岁开始工作,到退休也不过45岁。为什么这么年轻就要退休呢?大家都不理解。奇怪的是,这位女教师连多工作一天都不愿意,恰好当她在学校工作满25年度那天离开工作。她的告别讲话,消除了所有的疑问。她说:“亲爱的朋友们,我离开是因为学校工作不是我喜爱的事业。我在这个工作中得不到满足,它没有给我任何乐趣。这是我的不幸,是我生活的悲剧。每天都盼望着课快些结束,喧哗声快些消失,可以一人独处。你们感到惊讶,一个45岁的妇女就离开了工作,而她的健康还很好。不,我的健康不好,已经受了内伤。受内伤是因为,工作没有给我乐趣。我的心脏病很重。劝告你们,年轻人,自己检验一下,如果工作没有给你们乐趣,那就离开学校,在生活中正确地判断自己,找一个心爱的职业。否则工作会使你们感到痛苦。”思考一下这个悲伤的故事。健康、情绪、充实的精神生活、创造性劳动的乐趣、从心爱的事业中得到满足,都是紧密联系、互相制约的。如果对教育事业没有无限度热爱而强迫自己去做这份工作,不仅教育不好孩子,还会给自己带来身心的损害;如果在教育工作中找不到半点的乐趣,那么这份工作简直就是一份煎熬,一份折磨。与此相反,如果是一位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在工作中找到了无穷的乐趣,并且发现了自己的价值,到么这种人生绝不会像那位女教师一样悲哀。这让我想起了曾经听过的一句歌词:因为爱,所以爱。在选择做老师之前,我们每个人都要先确定自己是不是真的热爱这份职业,这样才会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工作中的一个个难题。

  一本好书犹如一泓清泉,它能让你在困惑之时有醍醐灌顶之感,对我而言苏霍姆林斯基所写的那本著名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使我受益匪浅。我曾迷失过,我曾抱怨过,我曾逃避过,经历了五年的历练,我明白年轻不是我放纵的借口,而是我奋发的资本。

  一、年轻,一本认真的书

  我来不及认真地年轻,待明白过来时,只能选择认真地老去。——三毛

  《给教师100条建议》告诉我年轻不是让我们挥霍的,不是让我们放纵的,更不是让我们懈怠的,而应该是一本认真的书。

  以前我对计算教学的认识只停留在掌握计算法则,练*中强化法则的应用,达到熟练应用,准确计算的目的,课堂上不是特别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学生只是学会了算法。

  在深入学*研究后,我认为在教学《100以内加减法》这类计算教学时,就应该大量使用了数形结合、类比迁移的思想方法。课堂上把画图变成学生的主动需要,让学生自己看图、自己画一画,化抽象为形象。

  这样合理运用知识的迁移,以形助教,形象直观,让学生对算法和算理有了更加透彻的理解。在课堂结束的时候,可以带领大家总结了本节课所用的方法,给孩子加深了印象,这样孩子在分析类似问题时会更加有意识的去用这些方法,真正体现了数学思想在整节课中的灌输。

  总之,在“有形”的数学知识中,必定蕴含着“无形”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知识是一条明线,写在教材里;数学思想方法是一条暗线,体现在知识与技能的形成过程中,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方法是数学的行为,思想是数学的灵魂。不管是数学概念的建立,数学规律的发现,还是数学问题的解决,乃至整个“数学大厦”的构建,核心问题在于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和建立。所以在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切实把握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就能为我们的课堂点亮了一盏明灯,会获得高效教学的入场券。

  二、年轻,一本奉献的书

  “向阳花木易为开”,如果把我的学生们比作是花朵,那么,我甘愿做一颗太阳,一颗把光和热洒向每一位学生的太阳。作为一名教师,我对教书这一职业具有高度的热情,不为名利,不图回报,凭自己一颗火热的心认真做好每一件事。

  如果一个人鄙视、厌恶自己的工作,那么他必遭失败,要知道引导成功者的磁石,不是对工作的鄙视与厌恶,而是真挚、乐观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热情。

  是的,曾经书本上的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现在对我而言,已经是我人生的追求。

  三、年轻,一本体谅的书

  陶行知曾经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点灯、学微积分时才认出他们是当年的小学生。面对学生的错误,我们要学会体谅,而不是责备与批评。

  孩子就是孩子,是在身心各方面日渐成长走向成熟完善的未成年人,假如他生来就全知全会,他还需要我们老师施以教养干什么?事实上,他们身上肯定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所以才会犯错误,需要我们有爱心和耐心去鼓励他们纠正自己的缺点,提高自己的水*。

  越是年龄小的孩子,越是缺乏自我肯定的能力,需要借由他人的鼓励来肯定其自身价值。如果老师一看到孩子犯错误就斥责,必然会使孩子身心受压抑,久而久之,形成强烈的自卑感,对人对事变得被动。皮鞭不只会降低孩子的尊严,也会毁坏孩子的心灵,会在孩子的心灵中投下最阴暗的阴影。相反,如果我们能够*心静气地和孩子一块找到问题症结,并给与合理的期望,就能促进孩子自觉纠正过错,充满信心地去提高自己,完善自己。面对犯错误的孩子,我们不妨说一句:不要紧,下次努力就行了。

  年轻,不是我们挥霍的借口,而是我们努力的资本。新学期,让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

  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对于我们大学生而言,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而我们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正如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尽的时候。“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所以,读书吧,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他写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谈了一百条建议,读着此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助,让我充满信心……

  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条“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

  对啊!这段话发人深省,让我从本质领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奥秘。我不应该总是抱怨没有时间,抱怨事情太多。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们只是沧海一粟。明白了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抛到了一边。书中所举的'那个历史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他的成功之处就是用他的终身的时间在扩大自己的知识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关的。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

  古人云:“开卷有益”。常读书和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读《给教师的建议》,我想对自己及老师们说一句:读书,能使你的知识变得更丰富,若干年以后,“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一样了”。

  苏霍姆林斯基在《怎样对待学*有困难的儿童》一篇中说到,他在对儿童的脑力劳动和精神生活的研究以及多年的教育实践中得出一个结论,儿童在学*上有困难,绝大多数情况下的原因在于“儿童在童年早期所受的教育和他周围的条件不够好”。这里的早期教育和周围条件的衡量并非指家庭给儿童带来的物质条件水*,而是他的家庭是否给予他质疑、好奇、求知的机会。这也就是,学*有困难的儿童缺乏的往往是求知和钻研的精神的原因。

  那么对待这样的儿童,教师应该如何引导他们做出转变呢?以下是我针对“转变差生”这一主题拜读《给教师的建议》后的几点想法。

  一、发现他们求知或擅长的领域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刻认识到,不是所有的儿童都是适合走学好教科书这一条智力发展的道路的。班里有位男孩子,从一年级入学就从未得到过好的考试成绩,甚至连良好都排不上号,但是他看起来很努力。每一次来订正作业,每一次上课回答问题,他都非常使劲地想要表现好,但并不能如意。他因为一直得不到进步而充满了挫败感,甚至在家里流露出一些想要放弃的情绪。我明白他是无法用求知和钻研的精神、方法来应对教科书上的学*,于是我不再强加给他其他学生的学*要求,只要有一点点小小的'进步我就努力地夸奖他,对待他学*上的错误也是耐下心来讲解。好在这样下来,虽然学*上并没有多少提升,但他不再有放弃的念头了。

  到了二年级,我关注到,他的体育成绩突显出来,于是我让他来担任体育委员一职,也仅仅希望他在班级队伍的管理上可以有所帮助。而在我意料之外的是,当他成为体育委员之后,他的体育成绩开始有了突飞猛进,尤其是跳绳,在二年级就可以跳到180甚至200个。我觉得,发现他体育这一领域的优秀让他担任体育委员这个决定,对他来说一定是意义重大的。

  二、不要吝啬对他们的称赞

  我们班里有位男生,兼具了学*困难和调皮捣蛋两个问题,这里暂且叫他小吴。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课堂上让学生对生字进行组词的环节是再普遍不过的了。但是我发现,一到这个环节,小吴举手就特别积极。我几乎可以感觉到他对站起来回答组词的渴望。

  我一开始以为他是难得遇到能够回答的问题,非要起来表现一番,于是我给他机会站起来组词,并随口给他一点鼓励和称赞;后来我观察到,我随口给予的称赞,也带动了一小部分学生的掌声,并且他们还会向小吴投去“你真棒你在进步你真不容易”的鼓励性的目光,而小吴在同学们的“簇拥”下笑得特别开心。于是我开始在课堂上多给予小吴一些简单问题的回答机会,越来越多的同学愿意鼓励他、给他小小的掌声,而他也变得愿意在学*上多花一点心思了。令我感到意外的还有,课下他也收敛了许多,不再像从前一样是办公室的常客了。


《给教师建议》读书笔记 (菁华5篇)(扩展7)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菁选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范文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书笔记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书笔记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对于我们大学生而言,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而我们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正如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尽的时候。“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所以,读书吧,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他写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谈了一百条建议,读着此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助,让我充满信心……

  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条“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

  对啊!这段话发人深省,让我从本质领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奥秘。我不应该总是抱怨没有时间,抱怨事情太多。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们只是沧海一粟。明白了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抛到了一边。书中所举的那个历史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他的成功之处就是用他的'终身的时间在扩大自己的知识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关的。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

  古人云:“开卷有益”。常读书和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读《给教师的建议》,我想对自己及老师们说一句:读书,能使你的知识变得更丰富,若干年以后,“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一样了”。

  《给教师的推荐》一书是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为了解决中小学的实际问题,专门为中小学教师写的教育经典丛书。尽管这天的教育形势与苏霍姆林斯基写书的年代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他那闪光的思想,精炼的语言,对我们这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它就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我们一颗颗干渴的灵魂,它就像与教师应对面一样,针对教师的苦恼与困惑娓娓道来,常读常新,每次读都有新的收获和体验。

  翻开书,一百条推荐之首便是作者在反复的教导我们“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首先就要我们了解,每个孩子都是独立不一样的个体,在学校里,教师不就应“一视同仁”,尤其是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要个别对待。

  作者打了一个最形象的比喻:让所有刚刚入学的7岁儿童都完成同一种体力劳动,例如提水,有的孩子提了5桶就精疲力尽,有的孩子却能提20多桶,但是如果你要强迫一个身体虚弱的孩子必须要提20桶,那么这就会损害他的力气,他到明天就什么也干不成。儿童的脑力劳动所需要的力量,也是象这样各不相同的。读到这我不禁想到一个一向困绕我的问题:为什么在我所教授的学生中会有明显的优差生等级?

  为什么同时教授,有的学生能够很容易很完美的掌握,而有的学生却什么也学不会,此刻我最后明白原先我没有在备课中思考到孩子们的差异性,没有周密的思考到每一个学生在上课时将要做什么,没有因人而异,为他们挑选适合他们学*的资料,使他们取得一点小小的成就。原先就因为我这种欠缺思考的备课,使我的课堂中产生了很多的无效劳动,而无效劳动――这大概是学生和老师可能遇到的莫大的严重危险吧。正是苏霍姆林斯基首条解决了我初为人师的困惑。

  在读到“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段时,确实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共鸣。作为一名教师,的确发现时间总是不够用,每一天。

  作者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推荐:那就是读书,每一天不间断的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他鼓励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在热烈而紧张的劳动中抽出时间来逐渐地,一步步的积累精神财富,智力财富和教育的明智。他教育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要学*教育同行们的优秀经验,取得他们的优秀信念,深入思考优秀教师的经验,将有助于我们看到:在自我的实际工作中,要取得某种结果,都取决于哪些因素。

  读到这些推荐,突然很懊恼自我的消极,一向抱怨工作太忙,时间太少,而忽略了学*,忽略了读书,忽略了我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一粟这一简单的道理。以前雄心壮志的想过,要完善自我,但是现实的工作却成了我颓废最好的理由。为什么不能在闲暇之余读读手边的书,为什么不能在没有课的时候多去听听同行们的经验,为什么不能在晚上清闲的时候写写一天的教学日记,想想,时间真如流水就这样荒废了。

  书是知识的源泉,聪明的殿堂!它会给人气力,读书能够改变人生。读完了《给教师的推荐》,我不时地反思自我,提醒自我要把这些宝贵的经验转化成自我的工作方法,应用在自我的教学实践中。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应当主动地去学*。因为只有不断丰富自我的知识,才能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赢得自身的发展,才能提高自我的素质,这是作为一个‘真正的教师’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

  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的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闲暇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

  ---节选[教师应该用一辈子来备每一节课,做法就是不断地看书,不断地提升自己,而学生呢?如果看书能成为你“出自内心的需要”是你“对知识的渴求”,那么不仅仅是学业的提升,更是一种终身幸福的获得。]

  小学面临着许多重要任务,而其中占据首位的任务就是:要教会儿童学*。

  ----节选[如果这点在小学没有学会,那么初一教会学生学*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如果再拖到初二初三,恐怕学生和老师都要更吃力。我的学生有些是请了家教的,有时候我希望那些家教的老师在一对一地辅导他们的时候能给他们些方法上的点拨。]

  学生如果没有学会迅速地、有理解地、有表情地阅读和感知所读的东西,没有学会流利而正确无误地书写,那么,到了中年级和高年级,就谈不上顺利地学*,也就是说,教师就不得不没完没了地给学业落后的学生做“拔高”工作。在小学里,你要教会学生这样阅读: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

  几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一个能够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的学生比起不掌握这种乍看起来很简单的迅速阅读能力的学生来,就显得能够更迅速、更顺利地应付任何作业。

  我建议每一位教师:请你分析一下知识的内容,把其中那些要求学生牢牢记住和长远保持在记忆里的知识明确地划分出来。教学大纲里有一些“关键”的知识,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运用知识的能力,就取决于这些“关键”知识是否牢固。因此教师正确地确定这些知识的能力就十分重要。这里所说的“关键”,就是指反映本门学科特点的、重要的结论和概括、公式、规则、定理和规律性。在有经验的教师那里,学生都备有专门的本子,用来抄录那些必须熟记和牢固地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

  换句话说,学生要能牢固地识记公式、规则、结论及其他概括,他就必须阅读和思考过许多并不需要识记的材料。阅读应当跟学*紧密地联系起来。如果通过阅读能深入思考各种事实、现象和事物,它们又应当保持在记忆里的那些概括的基础,那么这种阅读就有助于识记。……学生从对材料本身的兴趣出发、从求知、思考和理解的愿望出发而阅读的东西越多,他再去识记那些必须熟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就会容易的多。

  有句名言说得好:“书籍是人类的朋友,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错,的确是这样。好书犹如一泓清泉,不仅清澈明净,可当镜子映照自己,而且清爽甘冽,沁人心脾。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就是这样一本给人启迪,发人深思的好书。

  自从参加名师工作室之后,才想起该给自己充充电了,于是就从《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开始吧!在书中,这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理论家,为广大教师们提出了一百条建议,每一条建议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他精炼的语言、闪光的思想,既使我开阔了眼界,更引我深入地思考。

  从书中,我领悟到:教育重在师生间的相互信赖,而信赖取决于民主*等的.沟通。我是一名小学教师,小学生虽然小,但也要尊重他们。只有尊重孩子,才能教育好孩子;没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教师应该学会“蹲下来跟孩子说话”,对孩子倾注全部热情,和孩子*等相处,给他们亲切感、安全感和信赖感。爱孩子,就要把自己当作孩子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用心灵来沟通心灵,用感情来赢得感情。我想:当老师们能真正做到这一点,孩子们能对我们说真心话、悄悄话的时候,我们的教育就已经成功了。

  苏霍姆林斯基还提出:“为什么在一年级就开始出现落伍的,考试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了二、三年级甚至有落伍得无可救药的学生呢?”是这些学生太笨,是他们上课不专心听讲,还是从教师自身寻找原因?作为教育者,我们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性?是否做到了面向每一个学生?学生再幼稚,也有他个人的思想,有他独特的思维和心灵。对那些“落伍”得“无可救药”的学困生,我们应该多一份关爱,多洒一些阳光。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到,对那些学*有困难的学生,要走到他们跟前,看看他们有什么困难,提出专门为他们准备的*题。学*差的学生脑力劳动效果如何,不能要他们光听别的学生流利的回答,记黑板上的资料,而要设法使他们独立思考,因为思考的过程已经包含对知识因素的利用,要促使他们在每一节课上,在脑力劳动之中哪怕获得一点进步也好。是啊!学困生是老师们最头疼的,读了这本书,我仿佛顿时豁然开朗,知道开学后去怎么去对待我们班的这些“无可救药”的孩子们了。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善于在每个学生身上发现他的天赋和才能,为他们提供发展的条件,竭力做到使每个学生在每天中都感到有所成就,从而感到快乐,从中树立自豪感和自信心,感到自己并不比别人差,自己也有优点。对小学生,尤其是那些学*困难者,特别需要的不是失败,而是别人的肯定,老师的赏识和成功的体验,通过这些,才能促使他们产生一种内驱力,促使他们成就动机的发展,促使他们发现自己,看到自己潜在的力量和优点,从而满怀信心地不断争取成功。

  书中的每一条建议都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实践。今后我还会继续学*这本书中优秀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让自己的教学能力得到更大的提高。

  《给教师的建议》是苏霍姆林斯基专为中小学教师而写的,全书有一百条。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它让我明白了原来学生这样教,会存在那些不足。那样教,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读后我思绪万千,久久不能*静,我为大师给我指引教学方向心中激动万分,同时,为自己过去的想法及一些做法而惭愧。

  第一个感受:爱学生。面对四五十个有着不同思想的孩子时,烦心的事就接踵而至。今儿张三和李四打架,明儿王五不写作业,后天家长说某某学生打了他的孩子……日复一日,一年又一年,没有一天消停过。渐渐地刚刚参加工作时的雄心壮志、耐性渐渐隐退,我甚至有时也怀疑自己是否能胜任教师这个职业?越来越觉得不会教书。可当我阅读了《给教师的建议》后,却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霍姆林斯基针对教师的困惑和不解,好象与教师面对面地交流一样,他的文章中使我懂得了:教师的职业就是要研究人,长期不断地深入人的精神世界。世界上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我们教师就是要做到使这个幼小的人的身上所具有的美好的、善良的人性的东西不受到压抑、伤害和扼杀。因此,每一个决心献身于教育的人,应当容忍儿童的弱点,缺点,甚至不良的嗜好。如果对这些弱点仔细地观察和思索,不仅用脑子,而且心灵去认识它们,那就会发现这些弱点是无关紧要的,是每个孩子年龄阶段所表现出应有的特征时,你会为自己生气、愤怒和加以惩罚的行为感到可笑。我们要理解儿童的行为,懂得儿童是一个经常在变化着的人。教师的心胸要宽广,做到把自己的心分给每一学生,在自己的心中应当有每个学生的欢乐和苦恼。参与学生的活动,让学生感觉老师是他们学*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分子。懂得这些对我有很大的启发,我带着这种对孩子的热忱投入到工作中去,前途不再迷茫,师生关系比以前更融洽。

  第二感受:尊重每位学生的特异性。在书中,苏霍姆林斯基高瞻远瞩,很明智地提出: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让孩子各方面得到和谐发展,这种和谐发展的前提又是对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尊重。“和谐的教育——这就是发现深藏在每一个学生内心的财富。教育的明智,就在于使每一个人在他的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中最充分地表现自己。”正如文中提到的语文老师尼娜彼特罗芙娜的学生米哈伊尔一样。尽管米哈伊尔在*时上课中让尼娜彼特罗芙娜气得脸色发白、双手颤抖,但当这个“两分生”——米哈伊尔很潇洒地为她修理好电视机后,尼娜彼特罗芙娜感到非常的难受,甚至是久久地坐着,哭着……尼娜彼特罗芙娜深深地感到自责:我们做教师的人,怎么会没有发觉,在我们认为无可救药的懒汉和毫无希望的“两分生”身上,在他们的心灵和双手里,还蕴藏着天才呢……这一事例不禁促发我深思:既然是在学校的“两分生”,还能很快成为一个技术很高的电视机修理工,我们在今后的教育对学生的评价中是否应该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其实,在我们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总会遇到这样的学生。如我班的黄涵同学,在学*上我用尽各种办法,都是“盲人点灯,白费蜡”,很是懊恼。但是我想到要尊重孩子的差异,同时也发现学生的优点,于是,观察中我发现她是我班最会扫地的学生,学*上她没有什么造就,但她将来准会是个优秀的保洁员。还有新转入的林梓仪,她刚转到我们班时我发现他语文基础差,上课不能专心听讲,但是,她妈妈说她在家很会做家务事,不要小看,她可是的家里的能手。与此同时,苏霍姆林斯基在本文中也旗帜鲜明地指出:如果教师和学校舆论唯一地根据分数来给一个人做出好的或者坏的结论,那他就不会努力去当一个好人。因为上课、掌握知识、分数——这只是人的精神生活的一个局部,只是许多领域的一个领域。人的心理和智能结构的发展水*,事实上无法单纯用纸笔工具准确地测量出来。传统的考试,主要是对学生认知水*的单项测量,由于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能以此对学生做出或优或劣的判定。考试的效力是有限的,考试结果——分数也并不能代表学生全部综合素质的发展水*。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日常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当尽可能地设计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这应该成为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第三点:多读书。我经常对家人说,当老师的我很忙,没有时间干家务活。对朋友说,当老师很累,整天忙。确实没有老师不抱怨自己的时间不够用的,天天是上课、改作业、备课辅导、谈话、开会、理论学*等等,连一分钟空闲的时间都没有。这里面除了没有很好地安排自己的时间而觉得时间不够用外,整天被迫着去做这些事,心累,恐怕问题还是出在疲于应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后面追着自己,简单的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没有主动去做。教师的任务比较繁重,时间总会在不知不觉中流淌,就看自己能不能把握得住了。谈到如何解决时间这个问题,苏霍姆林斯基举了这么一个例子:一位有三十年教龄的历史老师上了一届公开课,区培训班的学员和区教育局的指导员都来听课。课上的非常出色,听课的老师和指导员本来打算记一些记录,可是他们听的.入了迷,竟然连记录都忘记了,就像自己也变成了学生一样。这是多么令人惊叹啊!课后有一位教师问他:“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这位历史老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我只用了大约15分钟。”一辈子都在备课,这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啊。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确实,做教师的每天必须备课、上课、改作业、课外辅导……现在还要抽出时间来读书搞科研。带着这个问题,我阅读到书中所写:怎样进行呢,书中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建议: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在今后的日子里我要加大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是啊!我们应当在自己所教的那门学科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们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读了这些,我茅塞顿开,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和方面密切相关的.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这是我们安排时间时应该首先考虑清楚的!

  总之,这本书给我的感受很多,这本书不是只读一遍就可以的,它如酒,需要一遍遍细细品读。

  偶然从书店的角落中看到由前苏联著名教育家B·A·苏霍姆林斯基著的《给教师的建议》。扉页上写着: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利用这2个星期的假期细细的阅读一番,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通过假期中对这本书的阅读与学*,它让我明白了许多鲜明的教育观点,也有许多心灵感触,在此谈谈我的体会。

  它是20世纪苏联教育经典书籍之一,虽成旧,却给了我深刻的.回忆。

  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他写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一共谈了一百条建议,涉及到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并给出实例来加深真实感,更能引起我的共鸣。书中的理论为我指点迷津,对可能遇到的困难提出建议和措施,读了以后增加了信心。

  书中写到: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

  这段话发人深省,让我从本质领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奥秘。我不应该总是抱怨没有时间,抱怨事情太多,我应当在自己所教学的这门学科中,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成为入门的常识。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明白了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抛到了一边。书中所举的那个历史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他的成功之处就是用他的终身的时间在扩大自己的知识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关的。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

  "学*的愿望是一种精细而淘气的东西。形象地说,它是一枝娇嫩的花朵,有千万朵细小的根须在潮湿的土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着,给它提供滋养。我们看不见这些根须,但是我们悉心地保护它们,因为我们知道,没有它们,生命和美就会凋谢。"书中提到这个问题就是兴趣的培养,兴趣是学*的动力,是点燃智慧的火花。因为兴趣是学*成功的秘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础。

  联系教学中,一再地强调提高学生学*兴趣是关键;再联系生活中的自己,何尝不是兴趣产生动力。

  通过对《给教师的建议》一书的学*,确实获益良多。我准备把在书中学到的理论运用到新学期的教学中去,在工作和学*中争取不断的进步。

  儿童在学*中遇到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识往往变成了不能移动的重物,知识被积累起来似乎是“为了储备”,它们“不能进入周转”,在日常生活中得不到运用,而首先是不能用来去获取新的知识。

  这在实践中会导致什么结果呢?结果是知识脱离学生的精神生活,脱离他的智力兴趣。掌握知识变成了毫无乐趣可言的事,变成了为知识而知识。

  只有当知识变成精神生活的因素,吸引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和热情的时候,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识。

  当你深信孩子们已经清楚地理解了词、词组的丰富含意和情感色彩以后,你就建议他们自己讲述他们所看到和感受到的东西。

  不容置疑,是你的思想成了儿童创作和情感流露的推动力和源泉,因为你善于在儿童面前打开通往周围世界的窗口。但是儿童在这里并不是重述他们所听到的话;你的词、你的思想在他们的意识里发生了转换。儿童在学*思考,得到一种无可比拟的'思维的欢乐感,从认识中得到了享受。

  在备课的时候,正是要从这个观点对教材进行一番思考:要找出那些乍看起来不易觉察的“交集点”,即各种因果联系、时间联系、机能联系交叉集结的地方,因为疑问正是从这些联系中产生的,而疑问本身就是一种激发求知愿望的刺激物。

  你在思考《光合作用》的教材:各种意义联系相互交织的“交集点”究竟在哪儿呢?啊,就在这儿,最主要的“交集点”就是:无机物怎样变成了有机物。你在学生面前展开一幅动人心弦的神秘的图画:植物从空气和土壤中吸取无机质,而在自己的复杂的机体里把它们变成有机质。这个构成有机质的过程是怎么一回事呢?在植物机体这个非同寻常地复杂的实验室里,经过阳光的照射,把矿物肥料这种死的东西,变成了饱含汁液的番茄,变成了香气袭人的玫瑰花,究竟是经历了一番什么过程呢?

  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的无可救药的,因而教师干脆对他放弃不管的学生呢?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

  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

  我们不妨打个比喻:让所有刚刚入学的7岁儿童都完成同一种体力劳动,例如去提水,一个孩子提了5桶就精疲力竭了,而另一个孩子却能提来20桶。如果你强迫一个身体虚弱的孩子一定要提够20桶,那么这就会损害他的力气,他到明天就什么也干不成了,说不定还会躺到医院里去。儿童从事脑力劳动所需要的力量,也是像这样各不相同的。一个学生对教材感知、理解、识记的快,在记忆中保持的长久而牢固;而另一个学生的脑力劳动进行的就完全不同:对教材的感知很慢,知识在记忆中保持的不久而且不牢固。虽然到后来(这是很常见的事),正是后一个学生在学*上、在智力发展上,比最初学*较好的那个学生取得了大的多的成就。可以把教学和教育的所有规律性都机械地运用到他身上的那种抽象的学生是不存在的。也不存在什么对所有学生都一律适用的在学*上取得成就的先决条件。学*上的成就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种相对的东西: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教师要善于确定:每一个学生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这是教育技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能否保护和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自尊感,取决于教师对这个学生在学*上的个人成绩的看法。不要向儿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任何一门学科的任何教学大纲只是包含一定水*和一定范围的知识,而没有包含活生生的儿童。不同的儿童要达到这个知识的水*和范围,所走的道路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孩子在一年级时就已经能完全独立地读出和解出应用题,而另外一些孩子直到二年级末甚至三年级末才能做到这一点。教师应当善于确定:要通过怎样的途径,要经历什么样的阻碍和困难,才能引导儿童接*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水*,以及怎样才能在每一个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具体地实现教学大纲的要求。

  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这就是说,在学*中,无论就脑力劳动的内容(作业的性质),还是就所需的时间来说,都应当采取个别对待的态度。有经验的教师,在一节课上给一个学生布置2、3道甚至4道应用题,而给另一个学生只布置1道。这个学生做的是比较复杂的应用题,而另一个学生做的则是比较简单的。这个学生在完成语言的创造性作业(例如写作文),另一个学生则在学*文艺作品的片断。

  在这种做法下,所有的学生都在前进--有的人快一点,另一些人慢一些。儿童完成作业而得到评分时,从评分中看见了自己的劳动和努力,学*给他带来了精神上的满足和有所发现的欢乐。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和学生的相互关心与相互信任相结合。学生就不会把教师单纯地看成严厉的监督者,也不会把评分当成一种棍棒。他可以坦率地对教师说:某某地方我没有做好,某某地方我不会做。他的良心是纯洁的,他不可能去抄袭别人的作业或者考试时搞夹带。他想树立起自己的尊严。

  在学*中取得成就,--这一点,形象地说,乃是通往儿童心灵中点燃着“想成为一个好人”的火花的那个角落的一条蹊径。教师要爱护这条蹊径和这点火花。

  我有一个朋友伊·格·特卡琴柯,他是一位优秀的数学教师。他谈到自己备课的情况时说:“我周密地考虑每一个学生在上课时将做些什么。我给所有的学生都挑选出这样的作业,使他能在作业中取得成就。如果学生没有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前进哪怕是很小的一步,那么这堂课对他来说就是白费了。无效劳动--这大概是学生和老师可能遇到的莫大的严重危险。”

  让我们看看帕夫雷什中学教师阿·格·阿里辛柯和姆·阿·雷萨克的数学课吧。在解答应用题的时候(而解题占用上课的90%的时间),他们所教的班好像分成了好几个组。在第一组里,是学*最好的儿童,他们无需任何帮助就能很容易地解出任何应用题;其中还有一、两个学生能够即*口头解答,不需要做书面作业:教师刚刚读完条件,学生就举手要求回答。对这一部分学生来说,除了教学大纲规定的题目外,教师还要挑选一些超过大纲要求的*题:应当给这些学生的智慧以力所能及的、但并不轻松的、要求紧张地动脑的工作;有时候,需要给学生布置这样的*题,使他不能独立地解答出来,但是教师给予的帮助只能是以稍加指点和提示为限。

  第二组里是一些勤奋努力的学生,他们能很好地完成作业,是和进行一定程度的紧张的脑力劳动、探求和克服困难分不开的。教师们常说,这-部分学生是靠付出劳动和用功学*而取胜的,他们能顺利地学*,是因为他们勤奋用功和坚持不懈。

  第三组学生,能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完成中等难度的*题,但是对复杂的*题则有时解答不出。在他们做作业的过程中,对这些学生的帮助要有高度的教育技巧。

  第四组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很慢,解答也很慢。他们在一节课上所能完成的作业,要比第二组、第三组学生所做的少一半到2/3。但是教师无论如何不要催促他们。

  第五组是个别的学生,他们完全没有能力应付中等难度的*题。教师要为他们专门另选一些题目,始终只能指望他们在一节课上有所进步,哪怕一点点进步也好。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读书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母乳,读书可以修身、可以养性。

  所有的教师都知道,一二年级是小学时期打好根底的重要阶段。如何帮学生打好根底,是我一直以来不断探究的问题。在读过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时,困扰我许久的问题终于得以解决!

  如何打好学生的知识根底?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充分利用童年时期灵敏、敏感的记忆”,“不使学生负担过重”。他举的例子是怎样教学生记最根本的2500个词。他把这些词语分配到每日学3个,抄在本子上并记住。这个方法对我的生字教学有很重要的启发。我马上把这种方法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详细作法是:每天一课生字,用一节课的时间去指导书写,课堂上多余的时间去练写,假设能在放学前默写书空,那么发送奖励卡片。当然还要随机抽查,“轮番轰炸”,遵循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把大块的任务分化到*时。这样把整本书的书写任务分解到每一天,学生轻松快乐地完成了学*任务。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多给孩子创造轻松快乐的课堂环境。在这点上他举的例子是让学生自我检查记忆,默写词语的方法。有时我会把课堂上需要掌握的字词出示在大屏幕,给一分钟时间记忆,再给三分钟时间默写。默写之后进展自我对照评价,同桌帮助分析出错原因,紧接着进展第二次计时默写。在这样一个轻松的气氛中,孩子在毫无听写压力的环境中完成了识记要求。教师适时“缺*”,反而更有益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不依赖教师,也不受教师的制约和影响,可谓一举两得!

  古人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教师要勤读书,多读书,会读书,学以致用,使我们的明天比今天更有智慧,更有眼界,更有力量!

  《给教师的建议》是苏霍姆林斯基专为中小学教师而写的,全书有一百条。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它让我明白了原来学生这样教,会存在那些缺乏。那样教,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读后我思绪万千,久久不能*静,我为大师给我指引教学方向心中冲动万分,同时,为自己过去的想法及一些做法而惭愧。

  第一个感受:爱学生。面对四五十个有着不同思想的孩子时,烦心的事就接踵而至。今儿张三和李四打架,明儿王五不写作业,后天家长说某某学生打了他的孩子……日复一日,一年又一年,没有一天消停过。渐渐地刚刚参加工作时的雄心壮志、耐性渐渐隐退,我甚至有时也疑心自己是否能胜任教师这个职业?越来越觉得不会教书。可当我阅读了《给教师的建议》后,却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霍姆林斯基针对教师的困惑和不解,好象与教师面对面地交流一样,他的文章中使我懂得了:教师的职业就是要研究人,长期不断地深化人的精神世界。

  世界上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我们教师就是要做到使这个幼小的人的身上所具世界上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我们教师就是要做到使这个幼小的人的身上所具有的美妙的、仁慈的人性的东西不受到压抑、伤害和扼杀。因此,每一个决心献身于教育的人,应当容忍儿童的弱点,缺点,甚至不良的嗜好。假设对这些弱点仔细地观察和思索,不仅用脑子,而且心灵去认识它们,那就会发现这些弱点是无关紧要的,是每个孩子年龄阶段所表现出应有的特征时,你会为自己生气、愤怒和加以惩罚的行为感到可笑。我们要理解儿童的行为,懂得儿童是一个经常在变化着的人。教师的心胸要宽广,做到把自己的心分给每一学生,在自己的心中应当有每个学生的欢乐和苦恼。参与学生的活动,让学生感觉教师是他们学*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分子。懂得这些对我有很大的启发,我带着这种对孩子的热忱投入到工作中去,前途不再迷茫,师生关系比以前更融洽。第二感受:尊重每位学生的特异性。在书中,苏霍姆林斯基高瞻远瞩,很明智地提出: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让孩子各方面得到和谐开展,这种和谐开展的前提又是对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尊重。“和谐的教育——这就是发现深藏在每一个学生内心的财富。教育的明智,就在于使每一个人在他的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中最充分地表现自己。”正如文中提到的语文教师尼娜彼特罗芙娜的学生米哈伊尔一样。尽管米哈伊尔在*时上课中让尼娜彼特罗芙娜气得脸色发白、双手颤抖,但当这个“两分生”——米哈伊尔很潇洒地为她修理好电视机后,尼娜彼特罗芙娜感到非常的难受,甚至是久久地坐着,哭着……尼娜彼特罗芙娜深深地感到自责:我们做教师的人,怎么会没有觉察,在我们认为无可救药的懒汉和毫无希望的“两分生”身上,在他们的心灵和双手里,还蕴藏着天才呢……这一事例不禁促发我深思:既然是在学校的“两分生”,还能很快成为一个技术很高的电视机修理工,我们在今后的教育对学生的评价中是否应该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其实,在我们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总会遇到这样的学生。如我班的黄涵同学,在学*上我用尽各种方法,都是“盲人点灯,白费蜡”,很是懊恼。但是我想到要尊重孩子的差异,同时也发现学生的优点,于是,观察中我发现她是我班最会扫地的学生,学*上她没有什么造就,但她将来准会是个优秀的保洁员。还有新转入的林梓仪,她刚转到我们班时我发现他语文根底差,上课不能专心听讲,但是,她妈妈说她在家很会做家务事,不要小看,她可是的家里的能手。

  与此同时,苏霍姆林斯基在本文中也旗帜鲜明地指出:假设教师和学校言论唯一地根据分数来给一个人做出好的或者坏的结论,那他就不会努力去当一个好人。因为上课、掌握知识、分数——这只是人的精神生活的一个局部,只是许多领域的一个领域。人的心理和智能构造的开展程度,事实上无法单纯用纸笔工具准确地测量出来。传统的,主要是对学生认知程度的单项测量,由于无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能以此对学生做出或优或劣的断定。考试的效力是有限的,考试结果——分数也并不能代表学生全部综合素质的开展程度。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日常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当尽可能地设计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这应该成为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第三点:多读书。我经常对家人说,当教师的我很忙,没有时间干家务活。对朋友说,当教师很累,整天忙。确实没有教师不抱怨自己的时间不够用的,天天是上课、改作业、备课辅导、谈话、开会、理论学*等等,连一分钟空闲的时间都没有。这里面除了没有很好地安排自己的时间而觉得时间不够用外,整天被迫着去做这些事,心累,恐怕问题还是出在疲于应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后面追着自己,简单的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没有主动去做。教师的任务比较繁重,时间总会在不知不觉中流淌,就看自己能不能把握得住了。谈到如何解决时间这个问题,苏霍姆林斯基举了这么一个例子:一位有三十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届公开课,区培训班的学员和区教育局的指导员都来听课。课上的非常出色,听课的教师和指导员本来打算记一些记录,可是他们听的入了迷,竟然连记录都忘记了,就像自己也变成了学生一样。这是多么令人惊叹啊!课后有一位教师问他:“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这位历史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我只用了大约15分钟。”一辈子都在备课,这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啊。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确实,做教师的每天必须备课、上课、改作业、课外辅导……如今还要抽出时间来读书搞科研。带着这个问题,我阅读到书中所写:怎样进展呢,书中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建议:这就是读书,每天不连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在今后的日子里我要加大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假设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是啊!我们应当在自己所教的那门学科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根底知识,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们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根底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读了这些,我茅塞顿开,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和方面亲密相关的。教师进展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这是我们安排时间时应该首先考虑清楚的!

  总之,这本书给我的感受很多,这本书不是只读一遍就可以的,它如酒,需要一遍遍细细品读。

  偶然从书店的角落中看到由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著的《给教师的建议》。扉页上写着:假设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利用这2个星期的假期细细的阅读一番,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通过假期中对这本书的阅读与学*,它让我明白了许多鲜明的教育观点,也有许多心灵感触,在此谈谈我的。它是20世纪苏联教育经典书籍之一,虽成旧,却给了我深化的回忆。

  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理论的教育理论家。他写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一共谈了一百条建议,涉及到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并给出实例来加深真实感,更能引起我的共鸣。书中的理论为我指点迷津,对可能遇到的困难提出建议和措施,读了以后增加了信心。

  书中写到:每天不连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假设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

  这段话发人深省,让我从本质领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奥秘。我不应该总是抱怨没有时间,抱怨事情太多,我应当在自己所教学的这门学科中,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根底知识,成为入门的常识。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根底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明白了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抛到了一边。书中所举的那个历史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他的成功之处就是用他的终身的时间在扩大自己的知识海洋,持之以恒地进步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亲密相关的。教师进展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

  "学*的愿望是一种精细而淘气的东西。形象地说,它是一枝娇嫩的花朵,有千万朵细小的根须在潮湿的土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着,给它提供滋养。我们看不见这些根须,但是我们悉心地保护它们,因为我们知道,没有它们,生命和美就会凋谢。"书中提到这个问题就是兴趣的培养,兴趣是学*的动力,是点燃智慧的火花。因为兴趣是学*成功的秘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根底。

  联络教学中,一再地强调进步学生学*兴趣是关键;再联络生活中的自己,何尝不是兴趣产生动力。

  通过对《给教师的建议》一书的学*,确实获益良多。我准备把在书中学到的理论运用到新学期的教学中去,在工作和学*中争取不断的进步。

  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对于我们大学生而言,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而我们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正如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尽的时候。“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缺乏也”。所以,读书吧,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理论经历的教育理论家。他写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谈了一百条建议,读着此书,就好似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助,让我充满信心……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进步程度。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条“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

  对啊!这段话发人深省,让我从本质领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奥秘。我不应该总是抱怨没有时间,抱怨事情太多。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们只是沧海一粟。明白了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抛到了一边。书中所举的那个历史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他的成功之处就是用他的终身的时间在扩大自己的知识海洋,持之以恒地进步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亲密相关的。教师进展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

  古人云:“开卷有益”。常读书和常考虑,会使我们勇于和蔼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经历,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打破夯实根基。读《给教师的建议》,我想对自己及教师们说一句:读书,能使你的知识变得更丰富,假设干年以后,“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一样了”。

  《给教师的建议》是很早以前,我还在师专附小的时候,学校统一购置,统一发放的。说实话,当时看见这本书的时候,完全没有去翻开看看的欲望。书很厚,绿色的外壳,没有繁冗的装饰,封面印了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黑白像,一看就知道是一本理论性很强的书,或许是当时的我并没有对教育真正“开窍”,一本书一摆就是许多年。也许是“缘分”到了,去年书柜时又把它翻了出来,粗略一读,方有种如获至宝的感觉。

  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苏霍姆林斯基非常明确的提到教师的教育素养总结为三个素养:一是教师对所教学科的深化认识,二是掌握扎实的心理学知识,懂得儿童研究的方法,三是教师的语言修养。

  记得才参加工作时,有位老教师对我说:“要给学生一瓢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当时对这句话一知半解,教书多年后,才理解这句话说的不正是教师对所教学科的深化认识吗?而苏教师提出的教学大纲的知识应当是教师知识视野中的起码的入门知识,是沧海一粟,广博的知识还应从教学之外的书籍来。阅读,应当成为教师的一种专业需求,而非业余爱好。书中列举了一位历史教师说他用一辈子来准备一节课的例子,正是在向我们说明要当好一位教师,功夫应该是下在*时的。

  从事小学教育,因年龄的关系,我已经和学生有了很大的间隔,我总是*惯性的用**的思维去考虑孩子的问题,有时总不能明白孩子的喜怒哀乐从何而来。当想帮助他们理解一些看似很简单,但对他们来说很困难的知识时,无从下手。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我并没有用儿童的思维和心理去研究问题。有时,看一些优秀的教师上课,总是惊叹他们四两拨千斤的“神功”,精心去考虑,原来是他们独具的儿童视角使他们更能明白孩子们终究需要什么。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做一个孩子喜欢的教师,一定是要走进孩子的内心,读懂孩子的“晴雨表”,孩子认可了你,对于你教授的学科就有了喜欢的根底。

  语文,教授的是我们的母语。中国的语言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不但是人们日常交流的工具,更是文化传承的根基。语文教师假设能凝练自己的语言,用准确而富有诗意的语言教育教学,学生一定会在一种美的享受中获得更有效的知识积累。

  教师的“教育素养”决定了你将成为什么样的教师。你是什么样的教师决定了你的学生能获得多少“核心素养”,而“核心素养”决定了学生的知识底色。

  这本书给我的启示太多太多,但是我从每个建议中发现,遵守教育规律,遵守儿童成长过程中学*才能、思维才能等的开展规律,用心对待孩子,用心对待教育事业,我们也可以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具有重要影响意义的人。

  有句说得好:“书籍是人类的朋友,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错,确实是这样。好书犹如一泓清泉,不仅清澈明净,可当镜子映照自己,而且清爽甘冽,沁人心脾。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就是这样一本给人启迪,发人深思的好书。

  自从参加名师工作室之后,才想起该给自己充充电了,于是就从《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开始吧!在书中,这位具有30多年教育理论经历的理论家,为广阔教师们提出了一百条建议,每一条建议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他精炼的语言、闪光的思想,既使我开阔了眼界,更引我深化地考虑。从书中,我领悟到:教育重在师生间的互相信赖,而信赖取决于民主*等的沟通。我是一名小学教师,小学生虽然小,但也要尊重他们。只有尊重孩子,才能教育好孩子;没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教师应该学会“蹲下来跟孩子说话”,对孩子倾注全部热情,和孩子*等相处,给他们亲切感、*安感和信赖感。爱孩子,就要把自己当作孩子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用心灵来沟通心灵,用感情来赢得感情。我想:当教师们能真正做到这一点,孩子们能对我们说真心话、悄悄话的时候,我们的教育就已经成功了。

  苏霍姆林斯基还提出:“为什么在一年级就开始出现落伍的,考试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了二、三年级甚至有落伍得无可救药的学生呢?”是这些学生太笨,是他们上课不专心听讲,还是从教师自身寻找原因?作为教育者,我们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性?是否做到了面向每一个学生?学生再幼稚,也有他个人的思想,有他独特的思维和心灵。对那些“落伍”得“无可救药”的学困生,我们应该多一份关爱,多洒一些阳光。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到,对那些学*有困难的学生,要走到他们跟前,看看他们有什么困难,提出专门为他们准备的*题。学*差的学生脑力劳动效果如何,不能要他们光听别的学生流利的答复,记黑板上的资料,而要设法使他们独立考虑,因为考虑的过程已经包含对知识因素的利用,要促使他们在每一节课上,在脑力劳动之中哪怕获得一点进步也好。是啊!学困生是教师们最头疼的,读了这本书,我仿佛顿时豁然开朗,知道开学后去怎么去对待我们班的这些“无可救药”的孩子们了。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教师的任务,就是要擅长在每个学生身上发现他的天赋和才能,为他们提供开展的条件,竭力做到使每个学生在每天中都感到有所成就,从而感到快乐,从中树立自豪感和自信心,感到自己并不比别人差,自己也有优点。对小学生,尤其是那些学*困难者,特别需要的不是失败,而是别人的肯定,教师的赏识和成功的体验,通过这些,才能促使他们产生一种内驱力,促使他们成就动机的开展,促使他们发现自己,看到自己潜在的力量和优点,从而满怀信心地不断争取成功。

  书中的每一条建议都值得我们去考虑和理论。今后我还会继续学*这本书中优秀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让自己的教学才能得到更大的进步。

  《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是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为理解决中小学的实际问题,专门为中小学教师写的教育经典丛书。尽管这天的教育形势与苏霍姆林斯基写书的年代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他那闪光的思想,精炼的语言,对我们这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它就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我们一颗颗干渴的灵魂,它就像与教师应对面一样,针对教师的苦恼与困惑娓娓道来,常读常新,每次读都有新的收获和体验。

  翻开书,一百条推荐之首便是作者在反复的教导我们“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首先就要我们理解,每个孩子都是独立不一样的个体,在学校里,教师不就应“一视同仁”,尤其是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要个别对待。作者打了一个最形象的比喻:让所有刚刚入学的7岁儿童都完成同一种体力劳动,例如提水,有的孩子提了5桶就精疲力尽,有的孩子却能提20多桶,但是假设你要强迫一个身体虚弱的孩子必需要提20桶,那么这就会损害他的力气,他到明天就什么也干不成。儿童的脑力劳动所需要的力量,也是象这样各不一样的。读到这我不禁想到一个一向困绕我的问题:为什么在我所教授的学生中会有明显的优差生等级?

  为什么同时教授,有的学生可以很容易很完美的掌握,而有的学生却什么也学不会,此刻我最后明白原先我没有在备课中考虑到孩子们的差异性,没有周密的考虑到每一个学生在上课时将要做什么,没有因人而异,为他们挑选适宜他们学*的资料,使他们获得一点小小的成就。原先就因为我这种欠缺考虑的备课,使我的课堂中产生了很多的无效劳动,而无效劳动――这大概是学生和教师可能遇到的莫大的严重危险吧。正是苏霍姆林斯基首条解决了我初为人师的困惑。

  在读到“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段时,确实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共鸣。作为一名教师,确实发现时间总是不够用,每一天。作者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推荐:那就是读书,每一天不连续的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他鼓励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在热烈而紧张的劳动中抽出时间来逐渐地,一步步的积累精神财富,智力财富和教育的明智。他教育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要学*教育同行们的优秀经历,获得他们的优秀信念,深化考虑优秀教师的经历,将有助于我们看到:在自我的实际工作中,要获得某种结果,都取决于哪些因素。

  读到这些推荐,突然很懊恼自我的,一向抱怨工作太忙,时间太少,而忽略了学*,忽略了读书,忽略了我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根底知识,只是沧海一粟这一简单的道理。以前雄心壮志的想过,要完善自我,但是现实的工作却成了我颓废最好的理由。为什么不能在闲暇之余读读手边的书,为什么不能在没有课的时候多去听听同行们的经历,为什么不能在晚上清闲的时候写写一天的教学,想想,时间真如流水就这样荒废了。

  书是知识的源泉,聪明的殿堂!它会给人气力,读书可以改变人生。读完了《给教师的建议》,我不时地反思自我,提醒自我要把这些珍贵的经历转化成自我的工作方法,应用在自我的教学理论中。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应当主动地去学*。因为只有不断丰富自我的知识,才能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赢得自身的开展,才能进步自我的素质,这是作为一个‘真正的教师’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

  《学记》中说“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缺乏,教然后知困。”不知不觉,登上讲台已*二十年。教材越来越熟悉了,说话也越来越溜了,经常是翻开课本就可以侃侃而谈,教育教学工作到了*淡带些许厌倦期。在工作室潘教师的推荐下,带着教而知困的`疑惑,假期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

  翻开书卷,熟悉之感扑面而来。书中内容真实、质朴,没有华美的词句,没有轰轰烈烈的案例,没有让人费解的说教。隔空隔世而来的苏先生像一位慈祥的老者,他讲的正是我们的故事,他描绘的正是我们的学生,他拿起的就是我们的教材,他讨论的就是我们的课堂。对我有启发的地方实在太多,现就教师个人成长方面谈一点儿我的体会。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这些记录是考虑和创造的源泉。他自己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记了32年。教学日记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的途径。我们每日看似*凡、单调、琐碎、重复的工作中,就蕴藏着某些重要的教育现象或教育规律。假设我们能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擅长积累和反思,那我们就能渐渐学会处理学生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只有倾注了教师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活的思想,自己的个性,教学才最有效。

  苏霍姆林斯基在第一个建议中提到,“我们作用于学生精神世界的最重要的工具是教师的话语、周围世界的美和艺术的美……”古人有一种说法:“乐人易,动人难。”也就是说,让人开心容易,要想感动人很难。其实我觉得,乐人和动人是语言的两种不同风格,幽默的极致也能动人,例如萧红的《祖父的园子》,当你读到:“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在捧腹大笑的同时,你的心里能不一阵波澜起伏吗?我想,一个语言贫乏单调、枯燥无味的教师吸引的学生恐怕也很有限。作为教师,我觉得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无论我们采用的是哪一种风格,只要能吸引学生就是成功的语言,教育的方法千万种,教师课堂语言的魅力也是引起学生的共鸣的好方法。

  在这本书中苏霍姆林斯基给我们讲了一个老教师上的一节公开课的事。区培训班的学员、区教育局视导员都来听课。课上的非常出色。听课的教师们和视导员本来打算写点记录,可是听得入了迷,竟连做记录也忘记了。有教师问上课的教师这节课准备了多长时间,他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而这节课的现场准备只有15分钟。怎样进展这样的准备呢?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把读书变成教师的精神需要。”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而在当前如此头绪繁多的工作面前,我们又难以静下心来读书。在学校里课多、作业多、材料多;在家又要照顾孩子,又要做家务,不能读书的理由太多。更多的时候我就是逼迫自己坐下来读几页书。一是为了学*知识,二是为学生和自己的孩子做个典范。

  学校大力提倡学生多读书,我们教师更应该做典范,在繁忙中挤时间捧起书本!试想,你只是单纯要生去看书,而自己却对书中内容一无所知,课堂上如何向学生传授知识?如何和学生讨论?如何与学生并进?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给教师的建议》就是这样一个源头,它充满着好心、真诚与灵气,它记述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忠诚与执着。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比之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书的年代有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它仍像“场及时雨”,滋润着一颗颗干渴的灵魂。它像与教师面对面一样,针对着教师的苦恼与困惑娓娓道来,常读常新,每次阅读都有新的收获与体验。应该说对教育专著,我向来不感兴趣,始终认为哪些理论太枯燥、乏味,对我们的实际教育教学,没有太多的指导意义,然而暑假里拜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后,改变了我的想法,这位大教育家的思想深深吸引了我,让我深受触动。

  《给教师的建议》不仅是一部教育理论专著,而且是一部教育理论的百科全书,书中不仅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读罢此书,大大开阔了我的眼界,进步了我的教育教学的程度。下面就针对书中贯穿的观点谈谈我的考虑和体会。苏霍姆林斯基在《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一文中提到:一个教师要想不断地进步自己的教育技巧,只有持之以恒地读书,读书,再读书。读书应该成为教师的精神需要。读到此我开始反思自己,从教几年来真正读过的书有几本?每天不停地忙于备课、上课、修改,管理班级,总是抱怨没有时间读书,而闲暇时会抱着电视看个没完没了,或闷头大睡,而哪些教育书籍却安安静静地躺在书架上,早已落满了灰尘。只有在写论文或上公开课时,才想起找一点书来,看看有没有可以借鉴的文章,有没有可以参考的,此时,想一想实在是可悲!可怜!

  霍姆林斯基说:假设一个教师在刚参加工作的头几年里所具备的知识,与他要教给学生的知识的最低供需比例是10:1,那么到他有15年或20年教龄时,只有通过读书去获取知识,师生知识供需比例才可能到达20:1,30:1或50:1。教师不读书,就会越来越不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自己淘汰自己,冷静下来一想,觉得大师的话非常有道理,从教10于年来,自己每天都在重复着昨天的故事,面对着知识经济飞速开展的今天,深感自己的“老本‘真的已经不够用了。那么唯有读书才能让我们摆脱“坐吃山空”的为难境地!才能充实我们的头脑,提升我们的思想。

  让我们牢记大师的建议:书籍是教师的第一至爱。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应该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让我们做一个爱读书的人吧!

  假设你仔细阅读《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后,你会发现苏霍姆林斯基对阅读特别看重,他将阅读放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他说:“阅读应当成为吸引学生学好的重要发源地。”他还说:“一个有思想的人假设不反复阅读自己心爱的书就无法生活。”儿童的学*越困难,他在学*中遇到的似乎无法抑制的障碍就越多,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阅读能教给他考虑,而考虑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他还强调指出:可以在阅读的同时进展考虑,和在考虑的同时进展阅读的学生,就不会在学业上,而没有学业的现象,教师的工作就容易了……这样的句子在整册书中随处可见。

  那么从大师的这些话中,可以看出学生喜欢上阅读是何等的重要,读了大师的这些建议后,我对班里的同学进展了分析,觉得确实是这样的。拿到一篇文章后一般可以流利读下来的同学都是成绩比较好的,而等课文学好后也不能流利读下来的就是学*成绩不行的几位,看来阅读真的很重要,我想,这对我今后的教学是一种启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重视学生的阅读兴趣的激发和阅读才能的培养,要多布置阅读文章的作业,给同学们多讲讲故事,以此来引导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尤其是对学困生的辅导,将从阅读方面下手,进展新的尝试,从“根“上解决他们贫困的原因。阅读是开启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让阅读成为孩子的第一需要吧!在阅读的同时可以考虑,在考虑的同时可以阅读。这将是学生终身受益的法宝。

  给教师建议》这本书是我读过的第一本具有真正意义的教育理论专著,他让我爱不释手,让我不断地反思和重建自我,从书中,我们不难看到,苏霍姆林斯基对学生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与执着,他深爱着每一个学生,他关心着每一个成长的生命,他与学生朝夕相处,与他们一起活动,一起读书,一起旅行,理解他们的欢乐和痛苦,关心他们的成功和失败。学生在校期间的全部生活,都是他的研究对象。他曾32年如一日地写着自己的教育日记,所有所有的一切,带给我们的不是抱怨与痛苦,而是一种发自心底的幸福与成功。读到这些,审视自我,深感渺小,我们间隔苏霍姆林斯基竟然是那样的遥远。是的,爱是教育成功的秘诀,这句话我们不知重复了多少遍,可是我们饯行的又有多少呢?教育是一种精神活动,也是一种脑力劳动。我想,只有当教育者走进受教育者的心灵的时候,教育的价值才能真正表达出来。

  总之,读《给教师建议》一书,受益良多,其提醒了教育的真谛,其理论和精华只有细细地品位才能感悟和吸收。我想,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有选择地应用到自己的教学理论中,努力进步自己的教学技巧,同时我将听从霍姆林斯基的建议,每天不连续的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让读书将成为我心灵的自觉。六月份,我静下心来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这本书令我深深地感到:品一本好书,如同与一位高尚的人在交谈。这本书是苏霍姆林斯基专为中小学教师而写的。书中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比之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书的年代有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教育独到的见解,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仍然具有强烈的指导意义,仍有很多值得学*的地方。

  首先谈谈“因材施教”的问题。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常常会面对班里许多令人头疼的问题:为什么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的学生,教师干脆对他放弃不管呢?很多教师都从学生身上找原因,什么不知道学*了,脑子笨了,家长不配合等等;从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苏霍姆林斯基在提出问题后,直接了当地从教师的角度做理解释: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也就是缺乏“因材施教”。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因材施教”,教师就必须对这“个别”“材”进展细致的理解,如学生的性格脾气、家庭背景、学*方式、思维特点等等,并且要运用到实际课堂中去,为不同的学生创造能发挥他们自身才能的学*情景,“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这样他们都会感觉到他们也是在不停地进步,才会“点燃起成为一个好人的火花。”

  在阅读过程中,我从苏霍姆林斯基清新的笔调中读到了很多的东西,他没有空洞的理论训导,而是以提“建议”的形式,将他对教育的认识和体验与你娓娓道来。

  这本书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建议:那就是读书,每天不连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他认为:读书是节约教师时间有效的方法之一。读书笔记。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我*时不应该抱怨时间太少、事情太多。而应该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时间来丰富自己的知识。

  其次,“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这条建议也对我帮助很大。读了这本书后,我的观念转变了,从心底里认可了“后进生是可以转变的”这个道理,只是认为操作起来还是会相当困难。苏霍姆林斯基给一位后进生编了一本特别的*题集——《给思想不集中的儿童的*题集》,给她搜集了一套供她阅读的书籍,都是关于智力训练的。也从来没有给她补过课。后来,这位学生的学业成绩赶上来了,并成了一名高度纯熟的机床调整技师。苏霍姆林斯基这样的教育为她今后的一生打下了扎实的根底。我也从中得到启发,对这样的孩子,我们要注重训炼他们的思维,开展智力,为他们今后的不断学*提供动力。

  另外,这本书对我触动最大的是它字里行间洋溢出来的对学生的那种人性化的尊重与热爱。与现实生活中我们整天对待学生冷冰冰的态度鲜明的比照,也让我反思。

  《给新教师的建议》是一册教师成长读本,由李镇西编著,西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四章,第一章,关于“根本素养”的建议;第二章,关于“师生关系”的建议;第三章,关于“课堂教学”的建议;第四章,关于“修生养性”的建议。全书系统、全面的阐述了一名新教师应该具备的根本素养以及和学生和谐互动、实现角色互换等问题,给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指明了工作方向,规划了美妙的前景。很庆幸我能进入一个有着理智和科学指导团队的学校,在我即将踏入教师岗位的暑假伊始发给我这本书,让我能提早在心里预演了一下将要面临的工作。

  李镇西在书中序言局部说:“我认为,对一个教师来说,推动其教育事业开展的应该有两个轮子,一个叫做‘情感’,一个叫做‘考虑’。教育情感使他热爱孩子,忘我地工作,并从中体验到奉献的自豪;教育考虑使他明确自己的教育方向,科学而理性地设计、施行自己的教育,同时,不断地总结、提炼、升华自己的教育理论。”可见,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崇高的师德情感和积极学*考虑都将成为我们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的关键。

  与以往一味宣扬无私奉献的论调不同,李镇西建议我们不是做一支默默流泪的蜡烛,而是成为一轮灿烂耀眼的太阳。而要到达这个境界,我们就必需要做反思型教师。那么,反思型教师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呢?古人的智慧早已对我们有所指引,曾子有云: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乎?所以,做反思型的教师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一省,为人谋而不忠乎?儿童是国家将来的希望,孩子是家庭的寄托,人才是社会前进的根底。“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根本责任,那么我们是否具备“传道、授业、解惑”的素质呢?俗语说,万丈高楼*地起,教书育人亦如盖楼。假设我们有建筑知识大厦的志向,那么首先我们要保证自己手上有足够多的知识砖块。假设我们没有胸怀像大海,有怎能带着学生领略到广阔之美。假设我们只是用自己仅有的那么点万古不变的老知识,囫囵着学生的课堂,那我们是不是就辜负了国家的寄托,家长的叮咛,社会的期待?

  所以,在踏入教师队伍的时候,我们就要有意识的参照优秀的老教师,反思自己的差距和缺乏,查漏补缺,不断的填补自己的短板。就像书中第一章的内容一样,我们要在不断学*中追求我们的理想,包括合理安排工作,保证阅读时间,让阅读成为生活的一局部;在工作中继续锤炼教师的根本功;用教育随笔记录丰盈而真实的教育生活等。好学为要,我们只有不断增加自己的学识,对于学生、对于教育,我们才能称得上尽心尽力了。

  二省,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在今后的教学事业中,伴随我们一生的朋友,除了教导我们的师长和共同成长的同事,最重要的还是需要我们去爱、去教育的学生。而我们与这些朋友交往中的“信”,更多的表达在教学理论中。我所理解的教学理论,即为在对学生深度研究的根底上,全身心的投入到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投入到学生关心当中,认认真真的做好日常事务。“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是一句空话,“一生奉献”也不仅仅是一句高声的宣言。我们在坚守教育这份事业的同时,更要坚守本书中的教师给我们的真诚建议,言行一致、以身作那么。不仅要有一颗和学生一起成长的心,还要坚守自己对学生的“信”、对家长和学校的“信”,更要坚持自己对社会、对国家的“信”。

  三省,传而不*乎?关于教学的反思,是作为反思型教师的首要特征。我们应该随时反思:我所传授给学生的东西,是不是都是经过自己反复考虑、演练确定为真的东西?我的教学准确吗?即使我所教授的知识是正确的,那么我所教授的知识适宜我的学生的个性特征吗?即使是适宜的知识,那么我所教授的方式,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吗?我的备课可以更出色吗?我的教学可以更精彩吗?这些问题我能在书中找到一些衡量的标准,比方:制定实在可行的教学目的,精心备好每一堂课,上好第一堂课,怎样调动学生的课堂情绪,把讲台让给学生等,但更多的衡量标准,需要我们深化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去,不断的进展有效反思,才能总结出来。以上是我读完《给新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对反思型教师的理解。

  在本书中,李镇西教师也给我们阐述了何谓反思型教师?他认为,反思型教师就是通过考虑、解剖自己日常教育理论而不断超越和提升自己教育境界的教师。一个真正的反思型教师至少应该具备四个“不停”:不停地理论、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不停地考虑。而且,这四点绝不是互相别离的,在反思型教师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停地理论、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不停地考虑完全是融为一体的。其中,考虑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和每一个环节。在教育理论中,我们的反思主要表达在,可以坚持对教育失误的反思、对教学实验的反思、对教育行为的反思、对教育现象的反思以及对教育理论的反思。正是这种“反思”,才是我们成为一个合格教师所必备的精神素养和职业品质。

  我曾经梦想过很多详细的教师形象,或端庄儒雅、娓娓道来,或光芒四射、谈吐幽默,也梦想着将己的学生对我的评价都是积极向上的。然而终究要以怎样的姿态走上那荣耀而神圣的三尺讲台,又将以怎样的心态迎接自己一生的事业,我一直在思索,很庆幸我在李镇西教师的这本书中找到了答案——在反思中成长。

  作者在书中提到:“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的开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它们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那么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短短一段话,屡次出现“一致”“同样”的字眼,旨在向我们强调家校形成同步教育的重要性。学校和家庭只有思想同步,行动同步,教育效果才可能同步。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优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局部家长在家庭教育观念和家教做法上存在偏向……家长们对家庭教育认识不到位,使学校教育异常困难。如何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摆正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位置,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协同学校教育,共同促进学生安康开展,是当前最应该解决的问题。

  我觉得教师可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来帮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比方可以建立班级微信群、公众号等,做好方案,分为不同的板块,专门设立家校沟通板块,可在上面用心或转发一些教育经典语录或案例故事,适时转载一些优秀的育儿经,分享学生在学校的日常学*情景,这些做法无形中都会对家长起到引导作用。

  再就是做好家访工作。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进展线上或线下的个别家访,和家长交换意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学生进展一致的教育,使家长积极配合教师搞好家庭教育。

  另外要定期召开家长培训会或座谈会。指导家长如何搞好家庭教育,树立新的家庭教育理念,并配合学校搞好学校教育,以便更好地发挥教育功能和作用,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这些做法主要就是为了要增强家长的责任感,让家长明白家庭教育对孩子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自身肩负的重大责任,其次要转变家长陈旧的家庭教育观念和家庭教育方法。

  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只有家校形成合力,教育效果才可能是加法;只有家校经常联络,家长和学校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上统一思想,教育才能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学校与家长互相沟通、互相联络,保持学校与家庭教育的一致性,才能共同促进孩子们的安康成长。

  看过《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之后,带给我极大的启发和深深的感触,书中每条谈一个问题,即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是一本非常好的教育名著。苏霍姆林斯基在许多条建议中都提到,教师要进步自己的教育素养,就是要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化地考虑。确实,我们教师教给学生的那点根底知识,只是沧海一粟,教师要想进步自己的教育程度,在教学时游刃有余,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知识的储藏,使自己的知识海洋变得越来越宽广。只有读书,才能从知识的海洋里汲取营养,才能充实我们的头脑,提升我们的思想,才能让我们摆脱"坐吃山空"、"无物可教"的为难境地!"书中第二十二条讲到"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只有学生喜欢上了某一学科,那么这些学生的天赋素质才会得到开展,他们的爱好、禀赋、才能、志向才能建立起来。我们也可以从图书、报纸的种种事实可以看到,一个人最终的研究或开展方向,都可能与他小时候所喜欢的那门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络。

  是啊,作为教师,最希望的就是学生热爱你的学科,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兴趣学才可能学好!如何让学生喜欢你的学科呢?它所需要的条件太多了,教师靠高尚的人品,积极的智慧,高超的教育艺术吸引了学生,学生喜欢你,自然会爱乌及屋,从而喜欢了你教的这门学科。在这里,苏霍姆林斯基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他希望你去争取自己学生的思想和心灵,跟你的同事们——其他学科的教师来一番竞赛。在我们的教学中,总能看到这样的情景,上课前或下课后,学生快乐的围绕着教师身边,和教师交谈着自己的所见所闻或讨论着有关课堂上的问题。当然,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有些"你自己的学生",这些学生都是对你这门学科特别感兴趣的学生,以致于他们可能因为喜欢这门学科而会把这门学科当成自己将来从事研究的方向;但也有一些学生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他们对一切都感到漠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对待知识的态度上,最令人感到苦恼和感到担忧的,就是这种无动无衷的精神状态。

  那么如何点燃起这些学生"兴趣"的火花呢?教师一方面要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不断学*,进步课堂效率,是学生真正成为"自己的学生",使课堂成为学*知识的乐园。另外苏霍姆林斯基也给了我们建议:"接*那种无动于衷的头脑的最可行的途径就是考虑。

  只有靠考虑来唤醒考虑。"教师都要考虑,是什么促使某些学生变成了这个样子。有什么方法才能改变呢?在这里,苏霍姆林斯基让我们每一位教师要树立一个观念,那就是,要使一个人终于有一天发现自己是知识的主宰者,使他体验到一种驾驭和规律性的心情。用认识来鼓舞起人的精神——这就是说,要使思想跟人的自尊交融起来,这是给我们提出的第二十三条建议。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每天面对性格各异的学生,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教育难题。有些时候自己绞尽脑汁去想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由于自己的理论知识程度有限,所以一直都没有形成较好的解决对策。拜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书中很多的教育理论和方法给了我启发,而且书中举了很多例子,使我一直考虑的问题得到理解决的方法,这也燃起了我对读书以的热情。在书中的第28条建议中,提到了劳动的重要性。这里的劳动并不只是指干活,而是指动手操作。有时候教师说了一堂课可能也不及学生动手试一试,理解的扎实。所我们教师要转变观念,转变角色,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更多的采用动手操作的形式让学生更为直接的感受和体会,进步教学的效率。建议中第35条和第36条都是说如何培养学生记忆力。书中提到,学生的思维固然重要,但很多时候学生是在提取已有的知识经历解决问题。所以,记忆力不管是对**还是对学生都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想想那些学*好的学生是不是都是记忆力特别强的呢?但是这种记忆力并不是指的死记硬背。这样只会把人变成傻瓜。他说:“依靠自身的努力和顽强的意志而获取的知识越多,逻辑的认识对学生的情绪领域触动得越深,那么记忆就越结实,新的知识在意识中的安置就越有秩序和严整。”在这里,他特别强调了有理解的记忆。也就是说,在记忆的过程中,不随意记忆占的成分越大,他可能记忆的东西就越结实。

  其实,书中的每一条建议都值得我们去考虑和理论。今后我还会继续去学*这本书中优秀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为己所用,让自己的教育教学才能得到更大的进步,从而影响每一个学生。

  《给教师的建议》是很早以前,我还在师专附小的时候,学校统一购买,统一发放的。说实话,当时看见这本书的时候,完全没有去翻开看看的欲望。书很厚,绿色的外壳,没有繁冗的装饰,封面印了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黑白像,一看就知道是一本理论性很强的书,或许是当时的我并没有对教育真正“开窍”,一本书一摆就是许多年。也许是“缘分”到了,去年整理书柜时又把它翻了出来,粗略一读,方有种如获至宝的感觉。

  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苏霍姆林斯基非常明确的提到教师的`教育素养总结为三个素养:一是教师对所教学科的深刻认识,二是掌握扎实的心理学知识,懂得儿童研究的方法,三是教师的语言修养。

  记得才参加工作时,有位老教师对我说:“要给学生一瓢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当时对这句话一知半解,教书多年后,才理解这句话说的不正是教师对所教学科的深刻认识吗?而苏老师提出的教学大纲的知识应当是教师知识视野中的起码的入门知识,是沧海一粟,广博的知识还应从教学之外的书籍来。阅读,应当成为老师的一种专业需求,而非业余爱好。书中列举了一位历史老师说他用一辈子来准备一节课的例子,正是在向我们说明要当好一位教师,功夫应该是下在*时的。

  从事小学教育,因年龄的关系,我已经和学生有了很大的距离,我总是*惯性的用**的思维去思考孩子的问题,有时总不能明白孩子的喜怒哀乐从何而来。当想帮助他们理解一些看似很简单,但对他们来说很困难的知识时,无从下手。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我并没有用儿童的思维和心理去研究问题。有时,看一些优秀的老师上课,总是惊叹他们四两拨千斤的“神功”,精心去思考,原来是他们独具的儿童视角使他们更能明白孩子们究竟需要什么。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做一个孩子喜欢的老师,一定是要走进孩子的内心,读懂孩子的“晴雨表”,孩子认可了你,对于你教授的学科就有了喜爱的基础。

  语文,教授的是我们的母语。中国的语言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不但是人们日常交流的工具,更是文化传承的根基。语文教师如果能凝练自己的语言,用准确而富有诗意的语言教育教学,学生一定会在一种美的享受中获得更有效的知识积累。

  教师的“教育素养”决定了你将成为什么样的教师。你是什么样的教师决定了你的学生能获得多少“核心素养”,而“核心素养”决定了学生的知识底色。

  这本书给我的启示太多太多,但是我从每个建议中发现,遵守教育规律,遵守儿童成长过程中学*能力、思维能力等的发展规律,用心对待孩子,用心对待教育事业,我们也能够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具有重要影响意义的人。

  《学记》中说“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不知不觉,登上讲台已*二十年。教材越来越熟悉了,说话也越来越溜了,经常是打开课本就可以侃侃而谈,教育教学工作到了*淡带些许厌倦期。在工作室潘老师的推荐下,带着教而知困的疑惑,假期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

  翻开书卷,熟悉之感扑面而来。书中内容真实、质朴,没有华丽的词句,没有轰轰烈烈的案例,没有让人费解的说教。隔空隔世而来的苏先生像一位慈祥的老者,他讲的正是我们的故事,他描述的正是我们的学生,他拿起的就是我们的教材,他讨论的就是我们的课堂。对我有启发的地方实在太多,现就教师个人成长方面谈一点儿我的体会。

  体会一:“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他自己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记了32年。教学日记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的途径。我们每日看似*凡、单调、琐碎、重复的工作中,就蕴藏着某些重要的教育现象或教育规律。如果我们能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善于积累和反思,那我们就能慢慢学会处理学生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只有倾注了教师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活的思想,自己的个性,教学才最有效。

  体会二:世界上没有好的教育方法,只有适合的教育方式

  苏霍姆林斯基在第一个建议中提到,“我们作用于学生精神世界的最重要的工具是教师的话语、周围世界的美和艺术的美……”

  古人有一种说法:“乐人易,动人难。”也就是说,让人开心容易,要想感动人很难。其实我觉得,乐人和动人是语言的两种不同风格,幽默的极致也能动人,例如萧红的《祖父的园子》,当你读到:“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在捧腹大笑的同时,你的心里能不一阵波澜起伏吗?

  我想,一个语言贫乏单调、枯燥无味的教师吸引的学生恐怕也很有限。作为教师,我觉得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无论我们采用的是哪一种风格,只要能吸引学生就是成功的语言,教育的方法千万种,教师课堂语言的魅力也是引起学生的共鸣的好方法。

  体会三:读书,读书,再读书,把读书变成教师的精神需要

  在这本书中苏霍姆林斯基给我们讲了一个老教师上的一节公开课的事。区培训班的学员、区教育局视导员都来听课。课上的非常出色。听课的教师们和视导员本来打算写点记录,可是听得入了迷,竟连做记录也忘记了。有老师问上课的老师这节课准备了多长时间,他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而这节课的现场准备只有15分钟。怎样进行这样的准备呢?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把读书变成教师的精神需要。”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而在当前如此头绪繁多的工作面前,我们又难以静下心来读书。在学校里课多、作业多、材料多;在家又要照顾孩子,又要做家务,不能读书的理由太多。更多的时候我就是逼迫自己坐下来读几页书。一是为了学*知识,二是为学生和自己的孩子做个榜样。

  学校大力提倡学生多读书,我们老师更应该做榜样,在忙碌中挤时间捧起书本!试想,你只是单纯要求学生去看书,而自己却对书中内容一无所知,课堂上如何向学生传授知识?如何和学生讨论?如何与学生并进?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给教师的建议》就是这样一个源头,它充满着善意、真诚与灵气,它记述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忠诚与执着。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比之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书的年代有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它仍像“场及时雨”,滋润着一颗颗干渴的灵魂。它像与教师面对面一样,针对着教师的苦恼与困惑娓娓道来,常读常新,每次阅读都有新的收获与体验。

  那天说到:小学四年级左右有一个分水岭,学生之间的差距在此时拉开。有些学生永远地落后了。

  为什么?我所想到的一个重要因素:

  1、事实上,从四五年级开始,才真正开始展开对知识的学*,此前进行的,都是为学*知识做准备的“前知识”的学*和训练:拼音、识字、书写、阅读、思考力、专注力、纪律及自律……


《给教师建议》读书笔记 (菁华5篇)(扩展8)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优选【20】篇

  读完这本书,我对估算教学的价值有了深度的认识。

  估算,作为课程改革以来的新增内容,确实有它的价值。以前我在教学时对这部分内容感觉没有意义,有时让学生随便说一说,没有方法和技巧的点拨。有时还干脆不估,直接用笔算,让估算失去了价值。

  李玲老师在“数与代数”的名师视点部分对如何进一步认识并搞好估算教学给我们提出了三点建议:

  1、教师要把握好《课标》对估算的要求。《课标》明确指出要加强估算,并对估算作了具体要求:第一学段要“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等等。第二学段要“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惯;能用方格纸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等等。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各种资源,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估算,让学生在经历估算的过程中感受到估算的意义,逐步形成良好的数感。

  2、估算,应在具体情境中进行。估算应该尽量结合具体情境或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因为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这样更能训练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在估算教学时,要尽量避免为训练估算而出的单纯估算题目。尽量设计具有实际意义的和开放性的富有探究价值的估算题目,赋予估算以实际价值。例如,小明要拿100元钱为妈妈买生日礼物,一盒化妆品69元,一个发夹33元。他能同时买上这两件礼物吗?一般情况,学生会把69元看作70元,把33元看作30元。70元+30元=100元这样估出来的结果应该是“能买上这两件礼物”,事实上买这两件礼物需要102元,这就告诉学生有的问题需要往大里估,有的问题需要往小里估,具体问题应灵活处理。这样的题目,其间既有估算的训练,同时更有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

  3、估算教学,应加强方法、策略的指导。在估算教学时,应注意“放手”之后及时地“收”。“收”学生的新方法,“收”学生的新思路,“收”学生的新技巧。然后引导他们展开评价与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让他们不断掌握更多的估算方法和与技巧。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估算教学的目的,才能带给学生“估算”之外的更多“收获”。

  我要感谢《走进名师课堂》,它指导了我的数学课堂教学,变革了我的教育观念,提升了我的数学教学水*。

  前不久读了《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它是20世纪苏联教育经典译丛之一,由前苏联著名教育家BA苏霍姆林斯基著。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它让我明白了许多鲜明的教育观点,也有许多心灵感触,在此谈谈我的体会。

  “学*的愿望是一种精细而淘气的东西。形象地说,它是一枝娇嫩的花朵,有千万朵细小的根须在潮湿的土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着,给它提供滋养。我们看不见这些根须,但是我们悉心地保护它们,因为我们知道,没有它们,生命和美就会凋谢。” 书中提到这个问题就是兴趣的培养,兴趣是学生学*的动力,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没有兴趣的指引和铺垫,学生会觉得学*变得枯燥无味,产生厌学心理,从而影响教学的效果。

  “追求知识的愿望,是靠儿童的虽不轻松然而快乐的、诱人的、出于自愿劳动所创造的千万条根须日以继夜、不知疲劳的工作来滋养的。然而只有使力量的付出跟儿童的自尊感密不可分的时候,他的劳动才能成为快乐的、诱人的、自愿的劳动。必须使儿童感到自己是一个劳动者,使他为自己的努力所达到的劳动成果而感到自豪。培养自豪也就会意味着在儿童心灵中树立一种要成为思考者的愿望。”教学激发学生学*兴趣是重要的一环,从教学心理学角度上讲,如果抓住了学生的某些心理特征,对教学将有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兴趣的培养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兴趣能激发大脑组织加工,有利于发现事物的新线索,并进行探索创造,兴趣是学*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学生对学*有兴趣,对学*材料的反映也就是最清晰,思维活动是最积极最有效,学*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英语课,培养学生学*英语兴趣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外,更重要是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做为音乐老师应努力使学生热爱音乐,才能对学*有兴趣,只要有兴趣,才能学好音乐。因为兴趣是学*成功的秘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础,我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激发学生兴趣。 我认为人们对知识的认识和积累,都是通过观察实践而的不到的,没有观察也就没有丰富的想象,也不可能有正确的推理、概括和创造性,所以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去观察、去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即增加了音乐的趣味性,又创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音乐教学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主动积极的学*,才能有效的培养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知识智力兴趣关系密切,有意识的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热爱学*与情感,并对所教学科产生兴趣,因此,老师要教给学生学*方法,使他们运用正确的学*方法,顺利掌握知识,体验成功后的乐趣,增添学*兴趣,使设计的教法符合学生的学法,持之以恒地结合知识进行学*方法的指引和训练,使学生掌握求知识的钥匙,可以增添学*兴趣。

  摘抄

  1、能否保护和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自尊感,取决于教师对这个学生在学*上的个人成绩的看法。不要向儿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任何一门学科的任何教学大纲只是包含一定水*和一定范围的知识,而没有包含活生生的儿童。

  2、教师的时间和教学各阶段的相互依存性

  3、逐步养成儿童从事紧张的创造性脑力劳动的*惯

  4、让孩子们心里的诗的琴弦响起来

  5、带孩子们做环球“旅行”

  6、“思维课”――到自然界去“旅行”

  7、识字教学应当跟图画紧密结合起来

  8、必须教会少年阅读

  9、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10、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

  11、教师要把学生的脑力劳动放在注意的中心

  12、在课堂上怎样指导学生的脑力劳动

  13、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研究性学*法

  14、劳动和智力发展

  15、通过劳动发展学生的个人才能和爱好

  16、―般发展与掌握基本知识

  17、教学中的随意识记和不随意识记

  18、要敢于鼓励学生“超大纲”

  19、教学方法问题

  20、少年期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

  21、青年期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

  22、学生应当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

  23、教师,要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

  24、怎样对待学*有困难的儿童

  25、怎样教会头脑迟钝的学生解应用题

  26、一个“差生”的“思维的觉醒”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书中每条建议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教育教学中的实例,用*实生动的语言,娓娓道来。它不晦涩,通俗易懂,在朴实的语言和真实的故事中渗透进教育大师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虽然现在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改变,但苏霍姆林斯基那光辉的教育思想对现在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苏霍姆林斯基不愧为伟大的教育理论大师,他用30多年的时间向我们阐述了教育的真谛,他闪烁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如同一场及时雨,滋润着教育工作者干渴的心灵!书中的许多经验都值得我学*和反思。

  文章中有谈如何教书育人的,有谈如何关心后进生的,有谈如何提升自身素质的。其中第八十七条“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给我的启发最为深刻。“教育素养”首先是指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有深刻的认识。我所从事的工作是美术教育教学工作,那么我必须能够在美术这一学科中学*足够的知识,在美术的各个方面都要涉及到,了解学科的发展,清楚学科的动态。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的确是这样,只有当我的知识视野无比宽广时,在教育教学时,才能高瞻远瞩、才能改革创新、才能给予学生更多的知识。

  文中还多次提到,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就是要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静下心来,深入地思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那就是喜欢读书的精神。”

  新学期开学,会有很多变化。孩子转进转出,老师调进调出。最*,因这些变化引起了一位家长的诉求,着实让我对我们家长无度的爱而感慨万千。

  事例描述:因教育局人事调动,xx班两位带班老师均离开本园至外园工作,在即将开学的日子里,园长室对这一班级的孩子发了一个前期预告,告知家长这一变动,希望能得到家长的理解。在报名这一天,班中一家长还是以孩子不能接受两位新带班老师找到园方,反复针对园方的这一决定表示不满。这位家长如此的着急和处事的态度,不禁让我深深感到如今家长工作的难做,同时也让我想到了在《给幼儿教师的建议》中的一篇文章:要合理处理“家长投诉”。确实,现在的家长,在对待自己宝贝的.独苗的教育中,往往因为知识的缺乏或过于溺爱,导致产生家园教养的不一致。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站在科学教养、为孩子健康成长的角度上可以这样处理

  1、正面应对:对于园方不能规避的情况,明确答复家长回到原来状态是不可能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快帮助孩子适应变化,而不是一味地埋怨为何会有这样的变化。

  2、科学教导:从孩子成长的角度,帮助孩子学会正确的对待生活中突然发生的事件,并快速地适应,这是孩子今后适应社会生活的重要能力之一。当然,首先,在做到这一点前,家长要学会运用这一技能。如果家长都不能适应这种必然的变化,谈何教育引导好孩子。

  3、晓之以理:如果孩子确实因为这一变化而产生强烈的不适应,那么说明孩子缺乏一定的新环境交往能力、耐挫能力较弱、面对困难的解决能力较差,这些状况都会影响孩子健康全面发展,教师有必要与家长在今后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加以关注并多进行适应性教育,而不是让孩子回避一些变化。

  4、动之以情:从情感角度上理解家长焦虑的心情,并与家长共同承担起帮助孩子的责任,多关心帮助孩子,使其尽快适应新环境、新老师。

  让家长理解教养孩子需要有技巧、需要懂方法,一味地包办、过度地溺爱,最终受到伤害的还是自己的孩子,要相信老师专业的眼光和科学的教养方式,这样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

  闲暇时,我拜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受益匪浅。其中“教给儿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一建议给我印象深刻。

  卢梭的“寓教于乐”总让我困惑,我常常思考:究竟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中感到快乐,在快乐中学*呢?纵观今天背负着“升重点,考大学”沉重包袱。

  孩子们,他们哪还有心思去玩,哪里还有时间去乐呀!

  “一个人在求学时代最宝贵的财富就是自由支配的时间”,虽然减负已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我们仍能听到许多学生埋怨的声音,细问起来,原来,每天做完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回家还得完成家长的若干作业。邻居家的小男孩,放学回家很少出门活动,就连寒暑假也不例外,每天都关在小房间里做妈妈布置的什么《江苏正卷》、《课外补充阅读题》等*题集,碰到难题(特别是些联系生活谈感受的题目)必过来问我,细看一下整本*题集,无非是些常见的题目,好些题目与学校统一的练*册雷同,甚至一模一样,而真正能开发智力的题目寥寥无几,孩子就在这样每天练了又练的*题中荒废了自己美好的童年时光。“最宝贵的财富”也在不知不觉中浪费了。

  每每想到这儿,初为人母的我都会发誓将来要让自己的女儿从繁重的“家作”中**出来,我会和她做游戏,看她画画,欣赏她唱歌跳舞,引导她读书明理,带着她去看路边艺人奇妙的手艺……带着她认识大自然,认识社会学*在学校中看不到学不到的知识。

  在社会要求学校给学生减负的`同时,我们也呼吁各位家长给孩子减负。现在正是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年纪,正是他们好动好玩的年纪,如果每一位家长都能正确对待他们稚嫩的问题,欣赏他们童趣十足的举动,多给他们“最宝贵的财富”,我相信每个童年在记忆中都会是五彩缤纷的。

  说实话,我一直有看书的*惯,但不是看与教学有关的书,枯燥,乏味,这次,若不是学校把书摆在了眼前,我仍不会打开它们。这一打开,竟爱不释手。郑杰校长的这本《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每一篇文章,每一句话都写出了作为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的感悟和自我警醒。其中有一些话让我印象深刻。“不妨一读此书,这是一本无害的书”。郑杰在《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中第一句话,就从一种别样的角度吸引着我。教师首先是一个完整的人,他们应该有自己的精神空间,他们也要享受生活……这样的观点就把教师从“圣人”的位置上拉了下来。可以说,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心门,仿佛一位素未谋面的好友与自己促膝谈心,没有板着面孔的故作高深的说教,有的只是时而会心的一笑,掩卷沉思,满口余香,受益匪浅,尤其是以下两条建议让我感触颇深:

  一、教师要有静气

  教师要的是静气。就是要静下心来备每一堂课,静下心来批每一本作业,静下心来与每个孩子对话,静下心来研究学问,静下心来读几本书,静下心来总结规律,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言行和方式,静下心来细细的品位与学生在一起的分分秒秒,品尝其中的乐趣,品味其中的意义。我想郑杰所说的这种静气就是在拒绝了匠气、俗气和躁气之后能静下心来感悟生活,潜心工作。我们往往有这样的体验:只在孤独的时候才会想通一些东西,只有沉静下来,才能清晰的思考,才能沉淀自己的感情与思绪。而一切与教育相关的事情如果没有一个沉静的心态,没有一种*稳的心绪,是无法有较缜密而全面的思考的,当然也就不可能把教育工作做好,做精。教育是长期投资的事业,教师的工作需要扎扎实实的态度,任何热闹的包装、宣传、炒作,都不能代替实实在在的一天天的熏陶,一本本的作业,一句句的话语。静气才能*心,心一*,生活会是另外一种景致,工作也会是另外一种景致。静下心来,受益的是学生,受益的是你身边的每一个人,而最终受益的是你自己。

  二、登上人生幸福的三层楼

  幸福人人追求,只是每个人追求的目标和方式不同。有的人追求的是物质生活,在作者看来这是幸福的第一层楼。但物质生活是要靠自己努力才能获得的,而且对物质生活的追求需要人们为此付出代价。如果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一旦成为人的惟一目的时,人将会迷失自己。对于我们教师来说,物质生活都有了保障,*时大家在一起诉苦的不是什么经济困难问题,而是做教师的工作压力问题。现在学校领导、家长、社会对教师工作要求很高,学生也越来越难教,我们常常为此而苦恼。这时作者告诉我们要学会用艺术来“宣泄”,可以将音乐、美术、小说、电影等作为自己人生的精神导师,通过欣赏艺术来获得幸福感,忘却暂时的烦恼。其实更幸福的是创造艺术,对于我们教师来说,不仅要培养自己艺术的眼光和心灵,更应把教书当作是一种艺术创作。享受艺术生活就是作者所提出的幸福的第二层楼:“单纯的物质生活其实是一片沙漠,精神生活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使人永葆年轻之心。”幸福的第三层楼是独立思想。巴尔扎克曾说:“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作为教师我们思考更多的应是教育人的问题,思考我为什么而教、怎样教的问题。在思考这些问题的同时,我们还要不断地探索,经常求教于书本和理论,进而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这就是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幸福的第三层楼。

  作者就是用这样一个浅显易懂的三层楼的比喻,告诉了我一个优秀教育者所追求的人生目标。这个比喻也像一面明镜,让我对照自己,令我惭愧:我常常徘徊于第一、二层楼之间;也令我奋进:我不能再徘徊不前,我应努力登上第三层楼。掩卷深思,我终于明白:做为一名教师,我工作是因为我热爱这事业,我教书是为在事业追求中找到自我的价值。工作时间越长,我越应该理解幸福的含义。

  《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这本书像一面镜子,真诚的表述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忠诚与执着。这本书充满了精气神,使它充满了善意,充满了真诚,充满了生命的灵气。值得我们细细地去品味,领悟它精髓所在,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书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启示,不是我一言半语所能说得完的。

  总之一句话:想当一名合格的教师,看书吧!

  不久前,利用每晚睡前一小时的时间,自学了《给教师的101条建议》,这书留给我的感觉是:无论你是一位刚刚加入教师队伍的新手,还是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你都已经选择了世界上最伟大的一种职业:教师,那么就需要你耐心细致、身心投入、勇于奉献,拥有无私的爱心、非凡的个人魅力、自信且超群的能力。选择了教师这份工作,就意味着从此你将影响到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记住,教师的职责是帮助别人塑造未来,教师的影响将是永久且深远的。教师的肩上承担着多么高尚、多么令人肃然起敬的责任!

  《给教师的101条建议》这本书,这些建议给所有的新、老教师及时提供了迫切需要也本该得到的帮助和培训:为“教”和“学”提供即时而有效的'指导;为新教师提供各种实用的教学技巧;促进新教师和教师指导者之间更多的探讨和互动;为老教师提供有益的指导方法和案例;为任何有意于自身提高的教师提供了素材。是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和在反思中学会教育教学、学会成长的好教材。

  书中的建议简单易学、易于实践。书中的言语和比喻幽默、风趣。书中给教师提出了101条建议,每一条建议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在这本书里,安奈特用朴素的语言将自己教育教学中的案例向我们娓娓道来,让你觉察不出教育专著的干涩和乏味,理论与案例有机结合,读了让你回味无穷,意犹未尽。这些建议不论是对新教师还是老教师,在改善学生与老师的关系上产生迅速而有效的效果,使教学效果“立竿见影”。《给教师的101条建议》这本书,不仅给了我读书的乐趣,积累了知识,更是给了我很大的思想震撼和反思的空间,特别是《要明白教学工作的艰难》、《做到最好》等几篇文章更是引起了我深深地共鸣。

  正如书中所言,“教书育人需要努力和付出,有时候这条路相当的崎岖不*,你可能会不停的摔跟头,甚至还可能流血,但是付出最多的也是回报最多的,教书育人带给你的收获,远远超过你的付出。”自从我担任大2班的班主任以来,我时时刻刻在提醒自己,我要成为每个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心灵培养师,培养的好,每个幼儿有可能都是国家的栋梁,培养的不好,有可能会给社会、家庭带来不好的影响。因此从上任以来,我不断的利用一切机会充实自己,时刻提醒自己要做到最好,给学生作出好的榜样,正如书中说言“只有我们做到最好,学生们才有可能做到最好,只要全力以赴,我们的生活、别人的生活,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奇迹。”的确,大班这一年,在我和孩子的共同努力下,无论是学**惯、生活*惯还是文明礼貌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总之,学*《给教师的101条建议》让我收获很多,它给我的教育工作提供了很多帮助,让我的心灵滋养,心胸开阔,让我更加明白教师的一言一行时刻影响着幼儿,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因此,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更加积极的读书学*,充实自己,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给学生树立榜样,用最*凡和最有效的方式来关爱幼儿,使自己成为能影响他人,改变他人的老师,并在教育事业上取得成功。

  前段时间,我阅读了由前苏联作家建议,从多个角度对如何当好一名教师进行了阐释。本书第一条“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中,提到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得无可救药的,因而教师干脆对他放弃不管的学生呢?苏霍姆林斯基在提出该问题后,直接了当地从教师的角度做了解释: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

  实际上,苏霍姆林斯基在告诉我们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孩子没有智力差别,没有优劣之别,有的只是我们老师的教育方法的区别。这就要求我们要尊重每位学生的特异性。在书中,苏霍姆林斯提出: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让孩子各方面得到和谐发展,这种和谐发展的前提又是对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尊重。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应当尽可能地设计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这应该成为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还表现在教师教学的“因材施教”上。而要做到此点,教师就必须对这“个别”、“材”进行细致的了解,如学生的性格脾气、家庭背景、学*方式、思维特点等等,并且要运用到实际课堂中去,为不同的学生创造能发挥他们自身能力的学*情景,“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这样他们都会感觉到他们也是在不停地进步,才会“点燃起成为一个好人的火花”。此外,书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如作者谈到学生在课堂上开小差的问题,教师采取的措施是:“轻轻地走到他跟前,握住他的双手,把他从他那童年的美妙的独木船上引渡到全班学生乘坐的认识的快艇上来。”从教师采取的态度,轻轻,独木船等,可以看到教师是多么注意运用巧妙的手段来教育引导学生,同时既体现对学生的理解又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在集体教学中,教师的如此举动对促进良好的师生互动和情感建立是多么重要。又如,作者在谈到关于学生的学*兴趣问题时说,“你应当努力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兴趣的源泉,让他们在这个发现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劳动和成就,这件事本身就是兴趣的最重要的源泉之一。”细细琢磨,作者的策略在今天的教学中,也显得如此正确。

  的确,我们应该让儿童成为第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从中需要教师的不断扶植和巩固学生的这种愿望。儿童天生具有好奇、好问、好探究这一特性,教师要努力扮演学生学*过程中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我们要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注重学生的探究发现。

  站在如今时光的高度,俯望经历过的夏日,一个学期就快结束,那时为了应付初入教学时的胆怯,在网上浏览了一本《给教师的建议》,是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著有关教师教学的方法与建议。我带着众多疑惑开始阅读这本书,渐渐填补着我脑海里关于教学的空白。

  有句名言说得好:“书籍是人类的朋友,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错,的确是这样。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为了解决中小学的教育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他专为中小学教师写了一本《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书中给教师提出了一百条推荐,每一条推荐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是一本十分好的教育名著。阅读完《给教师的建议》之后,感触颇深,启发非浅。读完此书发现,虽然此刻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改变,但苏霍姆林斯基那光辉的教育思想对此刻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苏霍姆林斯基不愧为伟大的教育理论大师,针对教师的困惑和不解,好象与教师应对面地交流一样,读完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最*,利用空闲时间我读了《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收获不小,《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书心得。

  《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中提到了学会赞美,赏识。这不禁使我想到:赞美和赏识他人体现了一种智慧——你在欣赏他人的时候也在不断地提升和完善着自己的人格;赞美他人体现了一种美德。

  教育中,总有这样一些画面,学生的顽皮淘气,教师宽容笑对,节之有法;总有这样一些画面,学生贪玩懒散,教师坚持笑对,培养*惯;总有这样一些画面,学生心灵受伤,教师真诚笑对,*等交流,抚*创伤,点燃信心,托起希望……总有这样一些画面让我们感动,让我们发自内心地为之赞美!

  我们的学生年龄虽小,内心却也是丰富、敏感的。他们更需要教师的赞美,需要教师发自肺腑的真诚赞美赏识,愿学生在教师们的赞美和赏识中长大,愿老师们在赞美之中成熟、优秀。

  教师要有静气,就是要静下心来备每一堂课,静下心来批每一本作业,静下心来与每个孩子对话,静下心来研究学问,静下心来读几本书,静下心来总结规律,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言行和方式,静下心来细细的品位与学生在一起的分分秒秒……

  读着郑杰的这一百条新建议,我对自己的这一职业有了更新的认识,“完整的人”、“称职的员工”、“理性的教育者”、“自由职业”教师职业的这四重境界也将会是我求索路上不停的追求。

  前不久,每天抽出一些时间来阅读美国教育界知名作家安奈特·L·布鲁肖的《给教师的101条建议》。书中给教师提出了101条建议,每一条建议阐述了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感受颇深。就以下几点谈谈我的收获:

  一、建立一套有效的课堂纪律体系。

  课堂上须有一个纪律体系,即一套规章制度,一旦有学生违反了其中一条,须接受相应的处理。这个处理结果并不是教师在学生违反纪律时临时决定的,相反,它受到的恰恰是最初制定的纪律体系的约束。所以我们要建立一套有效的课堂纪律体系,并不断地完善,让每一位学生知道我们上的每一堂课除了在学*知识外,还有一套规章制度,让他们从小就知道做任何事都要按章程办。

  二、规划好自己的教学。

  我们每一位老师在上课前一般都会精心备课,写教案。教案中一般都会写出明确而又合理的教学目的。但是往往到上课,我们又会忘记告诉学生本课的学*目标。向学生简单陈述一下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可以帮助他们明确自己到底应该学些什么。如每节课开始时,告诉他们,“猜猜看,在今天的课上能学到什么?好吧,让我来告诉你们。”只有这样,我们才会知道自己要教什么,学生们才会知道要学什么。

  三、构建积极与和谐的师生关系。

  向学生祝贺生日;带着笑容迎接学生走进教室;向学*任务完成比较好的学生提出表扬;询问学生的爱好和兴趣这些可以随时提醒我们记起那些容易被忽略的事。多做几件这样的小事,学生们会因此有很大不同,而我们自然也会有所收获。

  四、影响力:永不消散的教师魅力

  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影响力,认识到自己将影响别人的生活;记住自己“最喜欢的老师”和“最不喜欢的老师”;一生的激励,建立一个“我与众不同”文件夹;让学生知道失败是学*的良机,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在这些影响力中,其中一生的激励对学生们来说比起知识更需要。我们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是重要的,但对他们的激励才能真正改变他们的一生。受到激励的人将会有更大的成就,只有知识而无激励,一个人将一事无成。书中结束部分,讲了一个一位老师如何不知不觉地改变了一个学生的生活的例子,这让我不禁联想到我以前学校曾承担一个关于“激励教育”的国家级研究课题,每年都列出了学校许多类似的成功案例。的确,影响力是永不消散的教师魅力。这本书带给我的思考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这不是一个终结点,而是为我打开了一扇门,从而使我对教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今天我读了《怎样把学生从事实引导到真理》一节。本节中提到“许多学生很好地记住(背会)了规则、定理、公式、结论,但是却不会实际运用自己的知识,有时候还简直并不理解他背会的东西的内容实质是什么。这种有害的现象特别明显地表现在语法、算术、代数、几何、物理、化学等科的学*中。”联想自己上学时的记忆对本节提到的这些话深以为然,特别赞同。初高中时,许多同学学*异常用功,效果却并不好,用老师的话来说,一换题型就错。现在想来,正应了本节所写,许多同学是“死记硬背地识记”。

  语文学科不同于算术、代数、几何、物理、化学等学科,被许多人认为只需努力抄写背诵即可,其实不然。例如,识记生字时,有些孩子用时用力多,但效果不好;有些孩子善于根据以往所学知识,总结规律,遇到新字结合经验,用时用力少,但记得牢固清晰。如识记“载”一字时,有些孩子能够根据“截”、“裁”、“栽”三字轻松解决上半部分的记忆,然后根据它的含义,解决下半部分的识记。而有些孩子则不利用已有的经验,把这个字当做一个全新的字来进行识记,用时用力多,却还容易出错。

  “识记(熟记)应当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你应当引导学生,通过理解(认识)、弄懂大量的事实、事物和现象以后再进行识记。”“有经验的教师在对儿童进行教学时,能使识记在思考的过程中进行。”“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并不让学生花专门的功夫去记诵规则和结论:对事实的思考,同时也就是对概括的逐步的识记。思考和熟记的统一表现得越鲜明,学生的`知识就越自觉,他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就越强。”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规律的东西,我们不能让孩子死记硬背这些东西,而引导孩子在思考、理解、操作的过程掌握它们。这是一项复杂的技术,要想熟练地使用,我必须多总结多揣摩。

  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对于我们大学生而言,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而我们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正如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尽的时候。“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所以,读书吧,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他写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谈了一百条建议,读着此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助,让我充满信心……

  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条“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

  对啊!这段话发人深省,让我从本质领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奥秘。我不应该总是抱怨没有时间,抱怨事情太多。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们只是沧海一粟。明白了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抛到了一边。书中所举的那个历史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他的成功之处就是用他的'终身的时间在扩大自己的知识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关的。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

  古人云:“开卷有益”。常读书和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读《给教师的建议》,我想对自己及老师们说一句:读书,能使你的知识变得更丰富,若干年以后,“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一样了”。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
  
  作为一名教师我时常思考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好教师,既能让家长孩子满意,又能让自己工作的顺心愉快。今日有幸拜读《给教师的建议》,使我受益匪浅。
  
  其中最让我收益的是其中的两个有效问题:第一,如何教育好犯错误的学生;第二,如何缓解教师的心理压力。
  
  作为教师我们如何对待学生,特别是我们如何对待犯有较严重错误的学生,又特别是我们如何对待特殊家庭的犯有较严重错误的学生。这个问题我想大多数老师都或多或少的遇到过,我自己也深有体会,每每遇到这种情况都感觉很是烦恼。“如果我们能够在对待学生的问题上与家长有充分、良好的协商和沟通”,很多不必要的问题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的确,“身为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并不仅仅限于对错误行为的矫正,更在于关注学生心灵和健康人格的成长,尤其是那些有特殊成长背景的孩子。也许那些顽劣的行为背后隐藏着的幼小心灵在畸形环境中所受到的伤害,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爱和宽容。”
  
  那么,如何才能给予犯错误的学生特别的关爱和宽容呢?“不体罚学生,不辱骂学生,不大声训斥学生,不羞辱、嘲笑学生,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不随意向家长告状。”这些看似寻常简单的话,实践起来却很有难度,教师也是人,也时常会情绪化的去处理一些事情,正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然而,如果我们以为这样教师就可以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使性意气的处理一些事情,那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师给学生的印象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倘若教师不能及时化解矛盾,时日一久,必酿大祸。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时的教学生活中多加注意,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始终把关爱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第一要务!
  
  诚然,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必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付出努力和汗水。但另一方面,教师也应得到理解和尊重。
  
  除了完成日常的教学工作,教师还要承受来自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正因为如此,“现在的中小学教师普遍感觉精神压力大,半数中小学教师有调换工作的念头”,“当教师越来越不容易,压力很大”已成为普遍性的重大的.生活和生存问题。那么,如何缓解教师的压力,让所有的教师都能轻装上阵呢?肖川告诉我们,“从社会的角度来看,我们需要将教师的地位提高到和社会对教师的要求相一致的高度。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是辩证的联系在一起的”。(m.mrnum.Com)“从责与权相统一的原则来看,只有把教师的社会地位提高到应有的高度,对教师的要求——敬业精神的要求、专业水*和教育能力的要求——才能理直气壮,才可以毫不含糊”。*年来,我国教师的社会地位有了显着提高,国家也在不断提高教师的薪资待遇,从这点上来说,国家没有忘记教师们的巨大贡献,社会也没有忘记教师们的辛勤付出!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时刻感受到学生和家长对我的殷切期望,也时刻体会到学校和社会对我的关怀和帮助,我相信通过不断努力,我一定能够成为一名称职的好老师!

  这段时间,我认真拜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不仅思想豁然开朗,更感叹它博大精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让我们终于找到了基础教育的源头。他生活的时代虽距今甚远,但他精炼的语言,闪光的思想,深入浅出的讲述,对我们来说仍是一场及时雨,滋润着我们干渴的灵魂,像与我们面对面交谈,针对我们在教学中的苦恼与困惑娓娓道来,给我们很多新的收获与体验,他的书不愧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我庆幸自己拥有它,犹如一杯浓茶,品一口浓香四溢,让人回味无穷,欲罢不能。我想他会一直是我教学中的良师,工作上的挚友。下面我就谈谈感触最深的几点:

  一、把基础知识保持在学生的记忆里

  是作者的一篇教学经验总结。“譬如你正准备教一年级。那就请你看看四年级的教学大纲,首先看语文和数学教学大纲,也要看看五年级的数学教学大纲。请你看看阅读本里有关历史、自然、地理的教材,再看看四年级的这些学科的教学大纲。请你把这些东西放在一起比较一下。请你想一想,要使学生以后的四年级和五年级顺利的学*,那么他在三年级时应该知道些什么。”这段话具体而有科学地论述了教师在完成某一年级的教学任务时,应该如何处理好钻研教材和了解相关年级和相关学科的教学内容的关系。怎样在一个全局的体系上来确定学科的教学目标、采用合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而真正做到这一条,在我们今天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