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学生观后感范本五份

首页 / 观后感 / |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学生观后感 1

  “鸟巢”深情依依,北京爱意融融。

  熊熊燃烧了12天的圣火,在国家体育场缓缓熄灭,气势恢宏的北京2008年残奥会落下帷幕。我们对本届残奥会的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祝贺,向残奥会运动员、教练员和志愿者表示崇高敬意,向出色完成援奥任务的军队和**部队官兵表示亲切慰问!

  北京2008年残奥会,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参与面最广、打破纪录最多的一次残疾人体育盛会。147个国家和地区,4000多名运动员,数十万志愿者,凝聚在残奥会的旗帜下,用生命的激情共同奏响了“超越、融合、共享”的和谐乐章。精彩纷呈的竞技,绚丽多姿的文化,美轮美奂的表演,如沐春风的微笑,周到细致的服务,永远定格在世界人民心中。中国以无比卓越的奉献,兑现了“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的承诺,实现了“有特色、高水*”的目标,在残奥运动历史上竖起了一座巍峨的丰碑。

  生命彰显力量。这座丰碑,镌刻着超越自我的生命辉煌。赛场上,人们目光所及是残缺,但残缺的肢体所迸发的力量格外震撼人心。他们的成绩也许无法与健全人相比,但对生命极限的挑战毫不逊色。那一幕幕特殊的超越,无不让人为之动容;那一场场顽强的拼搏,无不让人为之感奋;那一个个纪录的刷新,无不让人为之欢呼。残疾人运动员以超乎寻常的意志,展示了自信的风采,收获了奋斗的硕果,谱写了生命的壮歌。

  精神寓于运动。这座丰碑,折射着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比赛中,人们记住的不仅是一张张生动的面孔,更是一串串动人的故事;人们感佩的不仅是优异的成绩,更是成绩背后的精神。残疾人运动员实现的每一次超越,都让生命少一声叹息,让世界多一分坚强;获得的每一块奖牌,都蕴含着信念和勇气,体现着意志和品质。他们用自己不懈的努力和拼搏,诠释了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憧憬、对理想的追求;他们身上始终透射出的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更给人以无穷的力量。

  爱心营造和谐。这座丰碑,闪耀着共融共享的人性光辉。残奥会不仅是残疾人欢聚的盛会,也是残疾人群体与社会交流的*台。残奥会场馆内外,无障碍设施彰显尊重和关爱,人性化服务体现*等和理解;随处可见的“微笑圈”无声地传递着友善,排山倒海的加油声真实地表达了敬意;失利后的互相安慰交换着温暖和坚毅,倒地时的互相扶持定格为动人瞬间。这是残疾人彼此间的激励,也是残疾人与健全人的融合,更是人类心相印、情相拥、爱相守的见证。

  在本届残奥会上,我国残疾人运动员不负众望,顽强拼搏,勇攀高峰,金牌总数和奖牌总数都位居第一,取得了比赛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为祖国赢得了崇高荣誉。他们对残奥宗旨的实践和残奥精神的弘扬,充分体现了我国8300多万残疾人的精神风貌,反映了我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的巨大成就,展示了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进步。

  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保障残疾人权利、尊重残疾人价值、改善残疾人状况、发挥残疾人作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北京2008年残奥会的圆满成功,不仅让世界聆听到中国社会文明进步的铿锵足音,而且为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必将进一步唤起全社会对残疾人的关心爱护,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历史进程,让残疾人与健全人在社会大家庭里相互交融,在迈向未来的征途上携手共进。

  圣火必将延续,超越永无止境。残奥会是短暂的,但给人的启示是深刻的;赛场胜负是一时的,但自强不息精神是永恒的。全军和**部队广大官兵要大力弘扬残奥精神,在各自岗位上挑战自我,追求卓越,为八一军旗增辉添彩!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学生观后感 2

  今天是北京2008年残奥会开幕的日子。

  首先是欢迎仪式:一群穿着五彩服的卡通玩偶出现在我的眼前,慢慢地,他们变成了一座“彩虹桥”,十分好看。到选手入场了:147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名残奥会选手,走进欢乐的鸟巢。他们有的坐着轮椅,有的架着拐杖,有的靠人扶持,有的双目失明……但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是一片灿烂的笑容。

  动人的一幕出现在德国代表团入场时。选手们步入场地,笑向观众,并亮出了一面写有四个汉字“北京你好!”的德国**。547名中国代表队出场了,全场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开始表演了,首先是《太阳鸟》:“太阳鸟”飞向一位盲人歌手,盲人歌手唱起了:《天域》。《星星,你好》:舞台的中央,320名聋人姐姐穿着洁白的裙子,翩翩起舞,用手语对着天空说:“星星,你好!”《永不停跳的舞步》:百名聋人舞蹈家,用灵动的双手,“跳”着酷似芭蕾的舞步,轻盈欢快地旋转、跳跃。她们中间有一位身着白色芭蕾舞裙的小姑娘,坐在轮椅上用双手翩翩起舞。她就是“芭蕾女孩”—李月。她跟“芭蕾王子”一起翩翩起舞……

  最后,韩红阿姨和刘德华叔叔一起唱起主题歌:《和梦一起飞》。

  最激动人心的一刻即将到来,33岁的侯斌叔叔用自己的手臂,将轮椅和身体一同拉起,一点点向上攀升,全场观众的加油声伴随他一直攀升到39米高处的主火炬燃点,他伸手向前,点燃主火炬。顿时,全场沸腾!天空放出美丽的烟花。

  明天我们等待着中国健儿再创辉煌!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学生观后感 3

  东京残奥会即将于24日开幕,中国代表团分批陆续抵达东京。251名中国残奥健儿将在残奥会的舞台上展示自己,他们不为打败对手而来,而是为超越自我而来。

  超越自我需要梦想来点燃。残奥会是残疾人运动员实现梦想的舞台,有人的梦想是夺冠,有人的梦想是破纪录,而有人的梦想只是站在赛场上。54岁的轮椅乒乓球运动员张岩已是第五次参加残奥会,曾夺得过两枚金牌。尽管巅峰状态已过,但他没有放弃,这五年他更加努力,为的就是能再次站在残奥会的舞台上。失去双臂的游泳运动员王金刚,在伦敦残奥会和里约残奥会上获得两枚铜牌,这一次,他渴望新的突破。

  超越自我需要有拼搏精神。在奥运会的舞台上,只有顽强拼搏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许多残疾人运动员说,他们拼搏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登上领奖台,更是为了战胜自己、超越自我。大部分残奥运动员都经历过人生的低谷,是体育为他们插上了翅膀,让他们找到了方向,只有不断地拼搏,才能将这双翅膀锻造得更加强壮。

  超越自我需要有坚持的韧性。参加东京残奥会的中国选手中,年龄的56岁,有些运动员已经为此坚持了20多年。张岩从2000年开始进行轮椅乒乓球的正规训练,21年来他从未松懈,转动轮椅的左手上布满老茧,而这些老茧也是换了一层又一层。张岩说,年轻的时候就是一门心思冲击金牌,现在是享受比赛,享受乒乓球给他带来的自信和快乐。

  超越自我需要热爱来加持。生命因热爱而精彩,许多残疾人因为爱上了一项运动而改变命运。短跑运动员李露从小热爱跑步,尽管缺了一侧小臂,但与同龄人相比,她依然跑得很快。小学六年级时,当地残联找到她,让她成为一名运动员。从此,奔跑为李露插上了翅膀,她不断突破自我,获得亚洲冠军、世界冠军,终于在2016年夺得残奥会金牌。这一次,她向卫冕发起冲击。李露说,她热爱跑步,是奔跑让她这个农村小姑娘走向了世界舞台。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学生观后感 4

  体育馆外并没有喧哗,除了那“咚咚”在地上的脚步声,一片寂静,可到了入口,我才感受到馆内就像一个压缩机,把所有音量存储着,再一下放大……纵目望去,四周环视,汹涌的人群就像一**又一**的海浪,运动员则是浪头,让人们忽坐忽站。

  这丝毫不逊色于正规的国际奥运会,一样有漫天飞舞、层叠的彩旗,有激动人心的呐喊,更主要的有超出常人的残疾人一颗颗身残志坚、不卑不亢的心。

  在所有人都为跑步、轮椅竞速等令人兴奋的项目呐喊时,我发现在女子掷铁饼赛场中她的身影是那么美。她是一个盲人,戴着黑黑的眼罩,从年纪上看比我们大不了多少,身材有些略微偏胖,手臂粗壮而结实,鼻子高高的,嘴巴挺长、大,那*黑色的长发像随意垂下的绿叶,自然的美。她拼搏时的力量却让我大吃一惊。

  她的双手在白色防滑粉中摩擦。她眉头紧皱着,右手不断朝着指定方向摆臂,让肌肉发挥最大力量,可却迟迟没有甩出……我想到了她眼前的那一片无尽的漆黑。她以前或许也看见过美吧,知道一切都那么宝贵……这时,她的右手已划出了最大幅度,身体向前45°倾斜,猛地一用力,铁饼飞了出去,像长有翅膀一样越飞越远,在大半个场地外坠地,我拼命地为她鼓掌,好像赢得了世界,即使她看不见自己的成绩,但两颗心灵早已触碰!

  我懂了,这一切我们都应去尊敬,尊敬冬天墙角一株独自开放的梅花,尊敬一小片翠绿枝叶,尊敬这个世界,去感受虽然残疾但坚强、乐观的心!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学生观后感 5

  “我会拼尽全力,努力站上最高领奖台为国争光。”1月16日,到达张家口崇礼万龙滑雪场后,将出战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的景县籍高山滑雪运动员张梦秋,第一时间给景县的母亲高立敏打来电话,*和的声音中透露着自信。

  “她永远是我们的骄傲。”谈起身残志坚的女儿,高立敏满脸自豪。

  今年刚刚20岁的张梦秋,有着6年运动员职业生涯。14岁时,因患小儿脑性瘫痪导致身体具有一定运动功能障碍的她,成为了河北省残疾人冬季项目队的一名运动员,专攻高山滑雪项目。因为身体原因,她的反应速度要比其他人略慢一些。教练讲解的动作要领,别人一个小时就能学会的动作,对于张梦秋来说需要花两三倍的时间才能掌握。但她不服输,在教练的耐心指导下,刻苦训练,反复琢磨技术动作,最终熟练掌握了各项技巧,取得骄人的成绩。2017-2018雪季,张梦秋开始在全国比赛中崭露头角,并入选了国家集训队。从2019年开始,她在新西兰南半球杯、残奥高山滑雪世界杯等国际大赛中斩获6枚金牌,2021年更成为第十一届全国残运会和亚残运会高山滑雪项目的三冠王。

  在母亲眼里,梦秋是一个开朗、坚强,勇于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人,一路走来也有着很多的不容易。梦秋曾说:“我的梦想就是站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的最高领奖台”。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6年来,张梦秋绝大部分时间呆在寒冷的训练场,一遍遍做好教练要求的动作,一个个完成好安排的计划。长时间的训练和比赛,也给梦秋带来身体上的伤病,但她仍专心训练,毫不放松。多年以来取得的各种优异成绩,都离不开她的努力与坚持。

  “一年回家一趟,非常想她,但想到她能为国争光,我也特别理解。”高立敏透露,2021年,梦秋仅仅回到老家景县7天,其它时间便全心备战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每周训练6天,每天坚持在雪道上滑行6个小时,想家时只能打电话回来。每次打电话,面对母亲“注意休息”的叮嘱,她也总是语调轻松地叫大家放心,从未抱怨过训练辛苦或有压力。

  “一直以来,我们全家人都很支持梦秋,也很关注她的历次比赛进程。”高立敏表示,梦秋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比赛当天,全家人将会通过手机、电视等渠道关注她的比赛,为她加油鼓劲,自己也会提前准备好女儿最喜欢吃的美食,等她赛完回家团聚。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学生观后感范本五份扩展阅读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学生观后感范本五份(扩展1)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心得观后感范本10份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心得观后感 1

  北京冬残奥会各项筹备工作中,都彰显着“两个冬奥同样精彩”的办赛理念及“以运动员为主”的人文关怀。

  科学防疫稳步推进,个性化防疫满足特殊需求。进入冬奥会向冬残奥会的转化期,届时将会有大量人员出入境,对此,北京奥组委已做好完备的防疫措施。除了借鉴冬奥会期间的有效防疫经验外,北京奥组委还考虑到了冬残奥会参赛人员的特殊情况,实施人性化的防疫政策:对于体温调节有异常的残疾运动员,奥组委将提前准备材料的审核和备案;对于可能不能佩戴口罩、需要佩戴防护面屏的情况,奥组委也将提前进行标注……科学防疫结合个性化防疫,北京疫情防控的随机应变将为冬残奥会的举办再发力。

  后勤保障强大有序,为冬残奥会运动员做好全方位服务。在筹办工作当中,相关工作人员、志愿者正接受冬残奥知识和工作技能培训。与此同时,考虑到冬残奥会运动员的特殊需求,将增设轮椅、矫形器以及假肢维修中心等保障特需;技术维修服务中心也将于比赛前及比赛期间免费为残奥会运动员提供运动器材和生活辅具的维修服务。医疗方面,奥组委精准制定医疗救治方案,针对每个场馆比赛运动损伤的特点以及残奥运动员的特殊情况,专门配置了不同专业学科的医务人员,真正实现了“一场一策”的医疗保障。全方位的后勤保障将助力运动员安心、顺利参赛,在冬奥赛场尽情演绎属于自己的精彩!

  深化无障碍运行流线,尽显细心和人性化。三个赛区的冬残奥村在设计和建设中,为了在统一服务标准的同时减少转换工作量、降低运行成本,在开放区域实现了无障碍设施的全覆盖。而且,进入转换期,还将在原有的无障碍设施基础上进行整体提升,深化场馆内外的无障碍流线:改造无障碍客梯、*缓的轮椅坡道以及无障碍卫生间,增设无障碍看台、显眼的引导标识以及可调节高度的多功能置物台等等,以满足不同残疾运动员的需求。每一处的新增与改造都致力于细心与人性化的服务,彰显北京冬残奥会浓浓的人文关怀。

  北京冬奥会正在步入尾声,北京冬残奥会即将拉开帷幕,筹备工作正稳步推进,无障碍理念将点亮冬残奥会人文关怀的光芒。通过冬残奥会,北京将创造一个更加包容的社会,传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心得观后感 2

  2004年9月,钦州市残疾人运动员张小玲在雅典举行的第12届残奥会上,一举夺得女子乒乓球单打和女子团体两枚金牌,实现了残奥会“五连冠”。这一壮举将载入中国体育史册,也为钦州体育发展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张小玲是广西钦州人,从小便酷爱乒乓球运动,十一二岁时在钦州已经小有名气。一天,电视里一个场面吸引了她:中国乒乓球运动健儿在嘹亮的**声中,迎着冉冉升起的***举起了胸前的金牌……她心中突然冒出一个想法:“我要好好地练球,也要当世界冠军!”

  天有不测风云,19岁时,张小玲因腿病延误治疗被迫截肢。手术后,她仍然坚持刻苦练*,决心要用双手扼住命运的喉咙。张小玲是个倔强、不服输的人,从1985年参加广西残疾人运动会起,为了实现自己“一定要拿第一名”的信念,她几乎是拼命地苦练。

  高位截肢的张小玲,为了实现自己的奥运金牌梦,拖着残腿与假肢开始了残酷的“搏斗”。因为练球,张小玲的残端和假肢接触的地方经常磨破出血,甚至曾将一条钛合金的假肢练断成两截。20年来,张小玲换过的假肢有13条,残腿被假肢磨损的.肉体厚度超过4公分!

  工夫不负有心人。在教练、队友的帮助以及自身不懈努力下,张小玲取得了一次次骄人的成绩,实现了“五连冠”的梦想。她真不愧是我们国家优秀的运动员,家乡人民的骄傲!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心得观后感 3

  10日晚,北京残奥会场地自行车男子项目的比赛正在进行。澳大利亚的电视台解说员语速越来越快,甚至来不及喘气,语速堪比运动员车轮旋转的速度。随着两组运动员几乎同时冲过终点线,解说员的声音终于*缓下来,屏息的观众也终于可以跟着喘口气了。

  残奥会带给人们的是同样吸引人的体育比赛,观众可以从中获得同样的快感。这样精彩的体育比赛,与健全人参加的比赛别无二致。澳大利亚残奥会运动员卡特里娜·维博日前在北京说:“我希望大家都能看看残奥会比赛,有人认为残奥会重在参与,竞赛次之,但我要说,残奥会跟其他任何运动一样,每个运动员只有奋力拼搏才能成为佼佼者,残奥会一样有兴奋和失望。”

  今年31岁的澳大利亚田径运动员卡特里娜,18岁时被当作有前途的球类选手进行培养。但不久后她患了轻度脑瘫,便转战田径赛场,至今已在三届残奥会上获得3枚金牌、3枚银牌和1枚铜牌。从健全人到残疾人,从奥运会到残奥会,卡特里娜体会更多。她说,残奥会是真正的体育比赛,只不过运动员碰巧身有残疾而已,但他们训练的艰苦比以前更甚。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残奥会正在吸引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在澳大利亚,20年前残奥运动员甚至没有队服,而且要自己支付旅费。现在运动员们不仅得到**和社会的大量资金支持,而且还可以获得更好的教练指导。媒体也比以前更关注残奥会,电视转播时长增加了,报纸特写也是栩栩如生。这一切,都与运动员在赛场上奋力拼搏,献给世界同样精彩的比赛密不可分。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心得观后感 4

  16天前,东京奥运会在掌声中落幕。圣火余温犹在,24日,伴随着残奥会的开启,全世界的目光回到东京。“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将在未来12天里,由4403名残疾人运动员在东京湾畔再度演绎。

  时隔57年,残奥会回到东京,东京也成为历第一个两次举办夏季残奥会的城市。夜幕低垂,微风徐徐,当时针走过八点,一场关于“风”的开幕式就此拉开。东京新国立竞技场的大屏幕中出现了一位位残疾人运动员,伴随着他们铿锵有力的舞动,一片片羽毛在空中扬起,展现了残疾人运动员遇到挫折时的坚韧和面对困难时的勇气。

  此时,竞技场化身为一座“帕拉机场”,包括23名残疾人在内的100名机场“工作人员”涌进场内。音乐响起,伴随他们富有节奏的舞姿,倒计时开始。从十归零,绚烂的烟火点燃了东京的夜空,一场属于残疾人运动员的狂欢正式开始。

  “塔台”一声令下,“帕拉机场”变得活跃起来,场内的泵、弹簧、杠杆开始运转。当一切就绪,大型人偶随之舞动。不久,舞台的中央竖起一根圆柱,一名装有假肢的男孩迎面奔跑而来,男孩的奔跑产生了巨大的风能,让蓝色、绿色、红色三股弧形气球从不同的方向飘进场内,最终汇聚成国际残奥委会标志。

  在动感的音乐声中,难民代表队首先进入场内,随后按照日文发音顺序,各代表团依次亮相,未来两届残奥会的东道主法国、美国以及本届残奥会的举办国日本最后三个进入场内。

  别具匠心的`是,在投影的配合下,每当一个代表团出现,都会有一股不同颜色的风带“吹”过舞台中央。无论性别、肤色、种族,每一位运动员的脸上,都洋溢着热情的笑容。环顾体育场四周,滚动屏幕上打出了每一位参赛者的名字,这在奥运历尚属首次。

  在女子轮椅射箭运动员周佳敏、男子肢残田径运动员王浩两位旗手的带领下,中国代表团统一着装、佩戴**,挥舞着***,唱着《红旗飘飘》,第98个走入场内。

  入场仪式结束,五颜六色的风带再次从四面八方袭来,在舞台上有规律地舞动,吹向每个角落。一束束烟花喷涌而出,再次照亮东京的墨色苍穹。

  在运动员的注视下,开幕式的主角——一架单翼小飞机驶入场内。在一位女童的演绎下,残缺的小飞机时常仰望蔚蓝的天空,梦想能像同类一样在空中自由飞行,但是由于只有一只翅膀,她一度失去了飞翔的勇气。可在朋友们的一番鼓励下,她重拾信心,放下彷徨,最终逆风而上,直冲云霄。故事的主题也契合了本次残奥会开幕式的理念——我们拥有翅膀。

  生活或许会令我们失去双翼,但这不妨碍我们为了梦想再次插上飞翔的翅膀。

  灯光隐去,火炬入场。在三位火炬手的努力下,炽热的火焰熊熊燃起。这是一道光,点亮人心。这是一团火,温暖人间!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心得观后感 5

  9月6日晚8点,残奥会开幕式,在鸟巢。当然,我和祺祺都没有亲临现场。

  彼时,她在奶奶家,我在朋友家。我不知道她在干啥,当然,后来知道了,她是在看开幕式。8点开始的时候呢,我正在鏖战拖拉机,但是,由于我搭档极为不专心,一心想看开幕式的原因,敌人以摧枯拉朽的速度解决了我们。从7点半到9点半,居然只用了2个小时,就搞定了我们这一方。于是,我带着无比沮丧的心情踏上了回家的汽车!

  不过,我后来认为,这是一次极为英明的决策。因为,我赶上了看开幕式的后一段,呵呵。虽然只看了后一段,但我觉得,相比起来,夏奥会的开幕式让人激动,而这次残奥会的开幕式则更让我感动。

  因为,从节目策划本身、从演员的姿态表情,无一不露出人性之美:真实、*静、勇敢、坚韧、向往、希望......也许并不震撼,却在*和之中展现出人与自然圆润的、流动的和谐,就像那些小卡通人,看上去笨笨的,却洋溢着生命周而复始的活力;就像那些海面上飞翔的海鸥,传递着爱和希望的讯息。看残奥会的开幕式,你会觉得在动作之中充满了静谧,在残缺之中充满了完美,而在这动静之间、圆缺之间,生命获得原始的诠释,给我们繁杂的内心注入一股清泉,让我们脆弱的灵魂获得一份坚强。

  次日,我接祺祺回家的路上,下了城铁之后,问她看过开幕式没有,她高兴地说:“我看了!”而且,更令我惊讶的是,我还以为她除此之外别无话说,就像我以前问她看杂技、看夏奥会开幕式之后记得什么,有什么感触时她总是不发一言一样,她这次说出了一连串的话,而且逻辑清楚,表述准确,有情景再现,也有观后感言。

  小美女是这样说的:“妈妈,开幕式上有个四川来的小姐姐,她的这支腿在地震中没有了,就剩下这支腿(附带了比划动作),她还说要跳舞,说要成为一个舞蹈家。她真勇敢。”我接着说:“恩,真是好顽强呀。”小美女马上反应过来说:“小姐姐真勇敢,真坚强!”我俯下身,由衷地说:“祺祺,你用的‘坚强’比妈妈用的‘顽强’更切合实际,用的好!”小美女还给我描述了青蛙舞,我因为没看过,不知道她说的是不是青蛙,周一上班后看到介绍,果然有青蛙舞,看来祺祺所说非虚。

  正因为祺祺的反应,更让我有理由相信,残奥会的开幕式的确不错,能让一个不到5岁的小朋友都能记住内容和所要表达情感的开幕式,又怎么会不好呢?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心得观后感 6

  残奥会上有许许多多的感人画面,这些画面让每一个看了的人都深受感触,我见过一位残疾姑娘,她用一只手臂做到了常人用两只手都很难做到的事情。她的名字叫娜塔莉娅帕蒂卡,一个天生右下臂残疾的坚强姑娘,一个被誉为为乒乓球而生的波兰“维纳斯”。13日是帕蒂卡在本届奥运会的首次高调“出镜”,她代表波兰队与中国香港队进行女团小组赛的第一轮比赛,虽然最终以微弱分差惜败。但比赛中,这位独臂女侠还是赢得了全场的尊敬和掌声。在波兰排名第三、世界排名第147位的帕蒂卡,从7岁起就迷上了乒乓球,11岁参加残奥会,15岁赢得2004年雅典残奥会乒乓球冠军。今年她还在世乒赛首轮小组赛中打败了世界排名第六的新加坡名将李佳薇,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虽然帕蒂卡最终没有取得本届奥运会女单的入场券,但她却得以代表波兰乒乓球女队参加女团比赛,同时也力求在残奥会上捍卫金牌。作为残疾运动员,帕蒂卡用别样的美丽诠释着体育运动的真谛,也感动着世人。她是多么的坚强啊,仅仅一只手臂。它还能坚持打乒乓球,她这种精神是多么值得我们学*啊!

  场上,残疾人运动员之间是对手,胜负就在彼此的竞争之间。但——他们在奉献高水*竞赛的同时,也在演绎着彼此关爱、相互欣赏。

  场上,裁判员是铁面无私的“法官”,决定着比赛的走向。但——他们在严格执裁的同时,更用一颗关爱的心对待顽强拼搏的残疾人运动员们。

  积极向上,自强不息,顽强拼搏,这正是残奥会的运动会员们所体现的运动精神!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心得观后感 7

  残奥会将于3月4日至13日举行,为期10天。届时运动员将参加两个大类中6个运动项目共78个不同竞赛项目的争夺:

  雪上运动:高山滑雪、越野滑雪、冬季两项和单板滑雪。

  冰上运动:残疾人冰球和轮椅冰壶。

  这些赛事将在北京、延庆和张家口三个赛区的六个场馆内举行。其中两个场馆——国家体育馆(残疾人冰球)和国家游泳中心(轮椅冰壶) -是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和残奥会的遗留场馆。

  首先是欢迎仪式:一群穿着五彩服的卡通玩偶出现在我的眼前,慢慢地,他们变成了一座“彩虹桥”,十分好看.到选手入场了:147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名残奥会选手,走进欢乐的鸟巢。他们有的坐着轮椅,有的架着拐杖,有的靠人扶持,有的双目失明……但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是一片灿烂的笑容。

  动人的一幕出现在德国代表团入场时。选手们步入场地,笑向观众,并亮出了一面写有四个汉字“北京你好!”的德国**。547名中国代表队出场了,全场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开始表演了,首先是《太阳鸟》:“太阳鸟”飞向一位盲人歌手,盲人歌手唱起了:《天域》。《星星,你好》:舞台的中央,320名聋人姐姐穿着洁白的裙子,翩翩起舞,用手语对着天空说:“星星,你好!”<<永不停跳的舞步:百名聋人舞蹈家,用灵动的双手,“跳”着酷似芭蕾的舞步,轻盈欢快地旋转、跳跃.她们中间有一位身着白色芭蕾舞裙的小姑娘,坐在轮椅上用双手翩翩起舞。她就是“芭蕾女孩”—李月。她跟“芭蕾王子”一起翩翩起舞……

  最后,韩红阿姨和刘德华叔叔一起唱起主题歌:《和梦一起飞》。

  最激动人心的一刻即将到来,33岁的侯斌叔叔用自己的手臂,将轮椅和身体一同拉起,一点点向上攀升,全场观众的加油声伴随他一直攀升到39米高处的主火炬燃点,他伸手向前,点燃主火炬。顿时,全场沸腾!天空放出美丽的烟花。

  明天我们等待着中国健儿再创辉煌!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心得观后感 8

  2021年8月24日,也就是东京奥运会圣火熄灭16天后,东京残奥会开幕式在奥林匹克体育场举行,我早早就等在电视机前准备观看开幕式的盛况了!

  开幕式以帕拉机场繁忙的工作场景作为开头,帕拉就是英语残奥会的意思。好多架飞机的影子不断汇聚在一起,代表了全世界的残奥运动员从世界各地赶来这里参加比赛。然后镜头转向体育馆大屏幕,开场之后播放了一段短片,短片里,参加竞赛的残奥运动员奔跑起步产生了风,风把羽毛和绸带吹上了天空,天空中羽毛和绸带悠扬的飞动着,时而顺风时而逆风,象征着残奥运动员的坚韧和战胜逆境的能力。通过电视解说我明白了,这里出现的飞翔的羽毛也呼应了这次开幕式的主题——我们拥有翅膀!随后镜头又转回了体育馆里的帕拉机场,伴随着一声哨响,工作人员们开始了忙碌起来,他们成功地让螺旋桨转动起来,产生了风,三种气球随风升起,组成了国际残奥会的会徽。这个表演真的太有创意了,令人印象深刻!

  接下来的运动员入场仪式,最令人期待最振奋人心的时刻当然是中国代表团入场的时候了!看到我们的旗手虽然坐着轮椅,还精神奕奕得高举**入场,真是令人感动!听解说介绍他们都是两枚金牌的获得者,真的很厉害呢!看到那么多运动员代表我们国家出战,真的由衷地觉得我们国家越来越强大,我真的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与骄傲!

  看完整个开幕式表演,我还沉浸在激动兴奋之中,我已经有点迫不及待地想看明年在我们国家举行的冬奥会开幕式了!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心得观后感 9

  相信很久以后,人们依然会记得——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最后一棒火炬手、坐在轮椅上的田径运动员侯斌,握一条垂直于地面的绳索向上攀爬,攀爬……当主火炬熊熊燃烧,美丽圣火映亮夜空,全场沸腾……这一刻,人们看到了精神的力量;这一刻,人们再次读到了:坚强。

  在残奥会这个舞台上,几乎每个运动员都是一个坚强人生故事的持有者——种子未落沃土而落罅隙,当其不屈地穿过岩缝绽放绿色,一抹新绿足以辉映春天;身体虽已外在残缺,但坚强的攀登让生命如圣火般蓬勃热烈。

  记得看过一篇文章写一只鹰飞翔的过程:一只鹰,一步步向山的顶端爬去,翅膀被泥沙污水刮擦,步履蹒跚,很是狼狈。但当它终于来至最高处的一块岩石时,展翅飞去,雄姿万里……

  是啊,不管怎样,鹰都要从高处起飞。恰如人,用坚强,成就生命的高度。

  而用生命诠释什么是坚强成就高度的例子太多太多:霍金轮椅上的美丽人生,海伦黑暗中寻求光明,司马迁隐忍后重于泰山的鸿篇巨制……而生活中对于坚强的呼唤与需要几乎是普适性的:升学,事业,失恋,甚至生老病死等等。人们赞美这些如鹰一般有着坚强品格与意志的人,人们仰视号称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的胡杨木一样的坚强灵魂,这些赞美与仰视都是一种心甘情愿的精神向往。

  记得前一阵采访备战本届残奥会的雅典残奥冠军李端时,他说:“奥运会比完了是逗号,残奥会比完了是惊叹号。当一个人只有一条腿,还在奋力向前跑;坐在轮椅上还在向前冲,这不仅仅是一次比赛,更是一种精神。”这样一次盛会,在比赛外更给了人们寻常生活外一个机会,可以更真切、直观地感受什么是坚强以及由此带来的精神震撼与提升。这也许是比金牌更为可贵的。

  走过黑暗与沉重才更明白坚强的含义。在人们的常态人生中,坚强作为励志的语词,也许常挂嘴边,但更多的是浮在人生表面。一场残奥,将坚强的精神意义直观外现,或可成为健全人心灵的鸡汤甚至于心理不甚健全者一剂心灵补剂与良药。正如联合国卫生组织对人的健康的定义一样: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即身体与精神的双重健康。人们需要心灵的这些营养。所以,残奥会,不仅是体育对人自身自然的改造,一种物化的对象性活动,而更应体现出一种人类灵魂的高贵、社会的人文关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事实上,坚强不仅是个人品性,文化特质,更是民族品格,国家脊梁。从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到改革开放后腾飞的新中国,一部中国*现代史大写着“坚强”。长征精神,抗洪精神……此次汶川地震中展现出的震不垮的民族精神都是中华民族坚强民族品性的依次展现。伟大的中国人民和伟大的中华民族共同汇集的坚强之力必将让祖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更加繁荣昌盛。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心得观后感 10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都是这样,非不能为也,盖因不去为也。比如,失去双臂以后还能夺得游泳金牌;没有一条腿,仍然能够参加正常人的奥运会并且获得不错的名次;双目失明,同样能在绿茵场上驰骋;连生活自理都十分困难,却是运动场上的骄子。他们没有菲尔普斯那样辉煌,也没有博尔特那样闻名于世,但当他们出现在北京残奥会的赛场上时,所有人都不禁为之动容。也许,我们还记不住他们的名字,但他们的身影已经深深镌刻在我们心里。通过他们,我们突然对人生以及世界有了新的认识:只要你想做,你努力去做,就没有不能做到的事情。

  残奥会就是这样在赛场之外让我们收获很多。扪心自问,比起他们,我们拥有健全的身躯,但或许少了永不放弃的努力。

  就像一句著名的广告词说的那样,世间“一切皆有可能”,其关键就是你敢不敢想,敢不敢做,能不能付出超出常人的汗水和决心。

  无论是在电视屏幕上还是在报纸上,残奥会就是这样走进我们的视野,给了所有人一个全新的感受。这些天,身边的人无论熟悉的还是陌生的,谈起残疾人运动员,谈起残奥会,每个人都露出肃然起敬的神情,许多人都若有所思地对过往的生活进行一番心灵的拷问。

  这就是残奥会与奥运会的不同之处,这就是为什么两个奥运会同样精彩的道理。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学生观后感范本五份(扩展2)

——北京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范文五份

  北京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1

  从北京残奥会报道传出最多的一个词是“梦想”。曾经勇敢地和命运拔过河的残疾运动员们,正在北京、在全世界的面前淋漓尽致地展示生命的梦想——这梦想不独属于他们自己,更属于我们,属于全人类。

  11岁的李月,双足点地时拥有的芭蕾梦想,并没有因被汶川地震残忍地夺去一条腿而破灭。在残奥会开幕的夜晚,李月成了童话中拥有更多足尖的'芭蕾小公主。

  轮椅网球选手董福利,7岁时唐山地震夺去了父亲的生命和自己的右腿,19岁时照顾她的母亲病故,后来与她相依为命的丈夫又车祸身亡……似乎失去了一切的她,在苦难中的唯一梦想是:“重新获得快乐和成功,绝对能!”

  瑞士女孩乌秀拉酷爱登山,在阿尔卑斯山攀冰时因保险栓从冰壁脱落,她坠下深渊……失去下肢的她,欢乐地走出生命的深渊,在手动自行车的训练与比赛之外,还在实现更辉煌的梦想:设计低能耗的环保建筑。

  李月、董福利、乌秀拉……他们梦想实现的那一幕幕,是人类所有历史收藏中、是我们所有记忆中最美妙、最动人的一瞬。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是在帮助我们、帮助人类实现一个数千年来志士仁人共同追求的和谐梦想——人人*等,大同世界。

  是的,所有的生命都需要尊重,都拥有梦想,都渴望精彩。我们知道,还有更多的李月、董福利和乌秀拉,更多没能参加北京残奥会的残疾人,他们的梦想还可能是一朵朵没有盛开的花朵,他们还在等待雨露阳光。

  中国有8300万残疾人,这是一个极其惊人的数字。*均每五六个家庭,就有一个残疾人。感谢北京残奥会,使我们更加深切地关注这个庞大群体的生存状态和他们的梦想。残疾人火炬手金晶说过一个感受:在国外,大街上经常可以看到残疾人;在国内,上街的残疾人并不多。

  “中国的残疾人为什么不愿意出门?”个沉重的问号,在北京残奥会之后,非常值得我们思考。试想:不出门的残疾人,如何去圆他们的梦想?

  或者可以解析一下他们不爱出门的几个缘由:

  ——由于社会保障机制的不健全,如果家有残疾人,父母和家庭就背上了沉重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负担。许多残疾人的生活还相当窘迫,没有面对阳光的勇气和心境。

  ——无障碍设施仍然严重欠缺。北京残奥会使北京成了一个无障碍的城市,但对全国而言,为残疾人提供的“无障碍”环境仍然严重不足。残疾人出门障碍重重,他们只能选择居守家中。

  ——社会对残疾人的接纳度不够。如果有残疾人上街,他会吸引众多的目光,这目光中有怜悯、好奇、惊异,甚至可能有鄙夷。他们要有多大的勇气,才能走出家门,面对如此打量呢?

  北京残奥会还有几天就结束了,它不应该只是一场转瞬即逝的盛宴,而应该是对全民的一次思想启蒙与洗礼。希望它带来的“残奥效应”,能让我们重新审视并完善面对残疾人的社会保障体制,重新审视并完善自己的心灵与观念。

  北京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2

  冬残奥会吉祥物是雪容融。

  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的灯笼造型源于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产品设计专业本科生姜宇帆对家乡年味儿的印象。小姑娘的家在位于小兴安岭深处的黑龙江省伊春市嘉荫县,每逢过年,这座小县城都会被浓浓的节日氛围包裹,街巷楼宇间,红红的灯笼高高挂起,是最常见的景象。

  灯笼的创意入围前十,不过专家们给出的意见却是“仅保留原创属性,重新设计形象”。这就意味着,整体形象设计几乎要从零开始。

  同样出于保密需要,设计团队将位于学校校园后侧居民区中的一间吉艺专家公寓作为工作室,这间100多*方米的公寓,见证了冬残奥会吉祥物诞生的全过程。

  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视觉传达系主任吴轶博说,在前期修改阶段,她每周都要来冬奥组委提交修改方案,在方案“深加工”的7个多月里,她从长春往返北京的次数多达30多次,从首都机场到首钢的“两点一线”成了她对北京的最深印象。

  吉艺设计团队面临的任务除了为灯笼形象加入多样化属性,将其拟人化,赋予其生命,还要将其与奥运结合,这需要多方面的学*。

  于是,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教学副院长金巍特意买了个灯笼挂在工作室,让团队成员每天观察,每天琢磨。与此同时,所有团队成员把冬奥组委的宣讲录像看了一遍又一遍,还上网查询,“恶补”奥运及相关知识,感悟和寻找奥运文化与中国文化的融合点。“这对我们是一个宝贵经验。”金巍说。

  2月下旬,北京冬奥组委专家组经讨论研究决定,取消中国结的进一步修改,让团队主攻灯笼形象的完善设计。到4月初,灯笼形象已基本确定,吉艺设计团队需要递交完整的文化阐释方案。

  “这个阶段也是团队最迷茫和煎熬的阶段。”郭春方说,“一开始是将吉祥物的属性与鹿结合,我们尝试过加鹿角、红鼻头,但是一方面形象要做得漂亮,另一方面也要考虑文化阐释,大概有*1个月的时间,我们做了各种尝试,感觉路走不通了。”

  设计团队每天都在不断尝试和自我否定之间徘徊,就在这一胶着阶段,修改专家组感受到了团队的迷茫,并及时地给予了指导和帮助。

  在双方多次沟通和尝试之下,鹿的属性被放弃,体现“双奥之城”的天坛、鸽子、长城,以及与冬奥相连的如意(冬奥会跳台滑雪场地又名“雪如意”)等元素出现在了吉祥物的形象中。

  设计会有灵感闪现的刹那,但更多的是反复修改完善。雪容融面部的雪块勾勒出它的脸庞,为了最真实的效果,设计团队在冬天专门往墙上随意扔了许多雪堆,之后再把墙上的形态具象化;而为了展现雪容融红红的脸庞、弯弯的嘴角,团队也做了许多微调。

  “团队在修改的时候就考虑到后期应用,尽可能多地增加应用的延展性,比如道路两旁和广告牌的展示效果,还有衍生品的效果,像台灯、手表等等,都在我们考虑范畴。”吴轶博说,“灯笼本身是可以发光的,可以带来温暖、传递力量,这和冬残奥会的理念非常契合。”

  北京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3

  “今夜的星星比任何时候都要多,我在星光下显得格外美丽!

  贯彻两个奥运“同样举办、同样精彩”的精神。事实上,中国实现这一承诺不仅有着深刻的人文观照为内核,更有着现实的背景作推动力。

  四个月前,中国经历了四川大地震的洗礼。整个抗灾救援过程中高扬“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旗帜,值得全体中国人,乃至全人类的永远铭记,必然进入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书写。同年,在中国举办人道主义盛会——残奥会,这场在全体中国人对人道精神有着深刻体会背景下举办的盛会,不啻一次人性升华的仪式。

  对于大地震后的中国,残奥会更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影响。如何鼓舞、帮助“汶川一代”心灵、肢体受创的国民自强不息、融入新生活,是***和全社会要面对的重大课题。残奥会的举办无疑将从物质到精神上为中国留下一笔丰厚的财产。

  除了为主办城市留下大批的无障碍设施,一种更加先进的、国际化的残疾人观,在中国社会掀起文明风暴,这将可能提升中国社会人文关怀的整体水*,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大有裨益。

  残奥会对于人类文明的意义,更是毫不逊于奥运。她倡导回归人类的发展、人性的光辉,以及人道主义的伟大。*等、尊重、博爱的精神之光,通过残奥会大力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残奥会已经给出了现代文明的更新更高的标准,即看一个国家、一座城市是否现代化,要看是否能让残疾人自由的旅行其间。

  北京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4

  北京残奥会圣火2008年8月28日点燃,这标志着北京残奥会大幕徐徐拉开。

  经历过奥运会的辉煌和激烈竞争以及色彩纷呈的画面,有些人对残奥会或许会觉得比赛的观赏性要降低不少。残疾人和正常人的体育竞技自然有所区别,但是相同的是,他们也在追求“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崇高目标。

  其实,你只要稍微了解一些残疾人运动员的经历,了解他们比正常人付出了更多的汗水和泪水,你的心头就会不由自主地发颤,你的眼泪就会夺眶而出,你就会由衷的承认,他们,就是生活中的强者。

  每一个参加残奥会的运动员,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人生坎坷。他们中有些人是先天残疾,有些人是后天不幸遭遇各种各样从天而降的灾难,在经历过生命的低谷之后,他们无一例外地选择了站起来,迎接生命的挑战。残疾人运动员,几乎百分之百的都不是职业选手。因此,他们一没有充裕的时间去进行训练,二缺乏资金的保障去购置训练器材和服装等必需用品。他们付出的努力除了身体上与正常运动员的差距外,还有许许多多令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但是,他们坚持了下来,并走到今天,走到奥运会的赛场。

  “鸟巢”、“水立方”,因为有残奥运动员,而同样精彩。对待残疾人运动员,我们应该付出更多的爱,他们不仅是我们的兄弟姐妹,而且是我们学*的榜样。他们的自强不息,他们敢于做生活中的强者,都奏出了一曲高亢激越的生命交响曲的宏伟乐章。

  残奥会,除了精彩的比赛,我们还能读到无数催人泪下、催人奋进的故事。我们更深地体会到:爱,应该献给每一个人;爱,时时刻刻在我们心里;爱,温暖着生活的每一天。只要有爱,我们这个世界,我们人类的生活,一定会更美好。

  北京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5

  前天晚上我看了残奥会开幕式后,让我有了很大的感想。

  今天,妈妈因为手痛,所以不能帮我洗衣服,也不能帮我们洗碗了,便叫我帮她的忙。 刚开始我非常不愿意,心想:“这事为什么让我来做?为什么不让爸爸做?”可是,转念一想:“我得学一学残疾人运动员那永不屈服的精神,想《弟子规》里所说的‘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于是我便洗起了衣,刷起了碗。

  当我做完这些事的时候,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了。这时我才知道妈妈每天做家务是多么的辛苦,而我却只顾着玩,从来不知道要帮忙。看着这些残疾人运动员,我的脸火辣辣的,我是一个有手有脚的健全人,可残疾人运动员却强过我十倍,因为,我们认为他们做不到的事,他们都努力去做,而我一碰到自己认为做不到的事情就放弃了。

  现在,我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人不能好吃懒做,要学*残疾人运动员那永不屈服的精神。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学生观后感范本五份(扩展3)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个人观后感范文五份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个人观后感 1

  熊猫“冰墩墩”和灯笼“雪容融”是一对好朋友,为了准备参加迎新年的滑雪比赛,他们相约去皇后滑雪场训练。

  这次,他们要一起完成团体滑雪越野赛!他们信心十足,在训练的时候铆足了劲儿,把一同训练的其他选手甩得远远的。“冰墩墩”沾沾自喜地说道:“就凭我们的实力,冠军就是小菜一碟!”话音刚落只听扑通一声,刚才还美滋滋的“冰墩墩”现在已经人仰马翻地摔在雪堆里。原来“冰墩墩”根本没有注意到小伙伴“雪容融”发出的雪道变化提醒,因为突然出现的冰棱路段而失去了*衡,卷起一簇雪雾直接冲到了赛道边上的护网和雪堆上。已经滑出一段的“雪容融”赶紧运用*行式急刹车停下来,掉头赶回来帮助“冰墩墩”,“雪容融”说:“加油,墩儿,没关系!”,稍作检查后,两个小伙伴又飞快地滑起来了。

  有了这个教训,“冰墩墩”再也不轻敌骄傲了,反而更加刻苦地训练,每天都是第一个开始训练,最后一个收队离场。正式比赛的日子到了,“冰墩墩”和“雪容融”以出色的成绩如愿取得了新年滑雪赛的冠军!两个小伙伴高兴地拥抱在一起,相约在奥运赛场上继续夺冠!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个人观后感 2

  相信很久以后,人们依然会记得——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最后一棒火炬手、坐在轮椅上的田径运动员侯斌,握一条垂直于地面的绳索向上攀爬,攀爬……当主火炬熊熊燃烧,美丽圣火映亮夜空,全场沸腾……这一刻,人们看到了精神的力量;这一刻,人们再次读到了:坚强。

  在残奥会这个舞台上,几乎每个运动员都是一个坚强人生故事的持有者——种子未落沃土而落罅隙,当其不屈地穿过岩缝绽放绿色,一抹新绿足以辉映春天;身体虽已外在残缺,但坚强的攀登让生命如圣火般蓬勃热烈。

  记得看过一篇文章写一只鹰飞翔的过程:一只鹰,一步步向山的顶端爬去,翅膀被泥沙污水刮擦,步履蹒跚,很是狼狈。但当它终于来至最高处的一块岩石时,展翅飞去,雄姿万里……

  是啊,不管怎样,鹰都要从高处起飞。恰如人,用坚强,成就生命的高度。

  而用生命诠释什么是坚强成就高度的例子太多太多:霍金轮椅上的美丽人生,海伦黑暗中寻求光明,司马迁隐忍后重于泰山的鸿篇巨制……而生活中对于坚强的呼唤与需要几乎是普适性的:升学,事业,失恋,甚至生老病死等等。人们赞美这些如鹰一般有着坚强品格与意志的人,人们仰视号称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的胡杨木一样的`坚强灵魂,这些赞美与仰视都是一种心甘情愿的精神向往。

  记得前一阵采访备战本届残奥会的雅典残奥冠军李端时,他说:“奥运会比完了是逗号,残奥会比完了是惊叹号。当一个人只有一条腿,还在奋力向前跑;坐在轮椅上还在向前冲,这不仅仅是一次比赛,更是一种精神。”这样一次盛会,在比赛外更给了人们寻常生活外一个机会,可以更真切、直观地感受什么是坚强以及由此带来的精神震撼与提升。这也许是比金牌更为可贵的。

  走过黑暗与沉重才更明白坚强的含义。在人们的常态人生中,坚强作为励志的语词,也许常挂嘴边,但更多的是浮在人生表面。一场残奥,将坚强的精神意义直观外现,或可成为健全人心灵的鸡汤甚至于心理不甚健全者一剂心灵补剂与良药。正如联合国卫生组织对人的健康的定义一样: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即身体与精神的双重健康。人们需要心灵的这些营养。所以,残奥会,不仅是体育对人自身自然的改造,一种物化的对象性活动,而更应体现出一种人类灵魂的高贵、社会的人文关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事实上,坚强不仅是个人品性,文化特质,更是民族品格,国家脊梁。从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到改革开放后腾飞的新中国,一部中国*现代史大写着“坚强”。长征精神,抗洪精神……此次汶川地震中展现出的震不垮的民族精神都是中华民族坚强民族品性的依次展现。伟大的中国人民和伟大的中华民族共同汇集的坚强之力必将让祖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更加繁荣昌盛。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个人观后感 3

  坚强之美、超越之美、残缺之美,在残奥会的赛场上时时处处绽放着奇异的光芒!他们让我们看到了进取、超越、希望和梦想,也让我们更深刻体会了“精神寓于运动”的理念。这是残奥会给残疾人运动员带来了美丽,残疾人运动员更因残奥会向世界释放了他们残缺的美丽。

  诚然,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做一个肢体健全、心智健康的人,但我们更应该把目光投向那些残疾人、那些社会的弱势群体,给他们以尊重和帮助,给他们以施展才华和超越梦想的舞台,这就是残奥之美带给我们深刻的启示。

  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党和国家的一件大事,同时也是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通过北京冬奥盛会,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展现阳光、富强、开放、充满希望的国家形象,有助于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的内外部舆论环境。正因此,我们不仅要办好盛会,也要以受众听得懂、听得进、听得明白的方式,讲好中国再次与奥林匹克结缘的动人故事。

  我们要讲好各国奥运健儿激情拼搏的故事。冬奥会开幕日益临*,全球冰雪健儿正争分夺秒,为梦想冲刺。中国冰雪“金牌之师”国家短道速滑队已经实现满额参赛;17岁小将苏翊鸣在大跳台世界杯美国斯廷博特站比赛中夺得男子单板滑雪金牌,创造了中国滑雪新的历史;两届冬奥会花样滑冰男单冠军、日本运动员羽生结弦,期待在北京挑战高难度的四周半跳动作……7个大项、15个分项、109个小项,世界顶尖的冬季项目运动员将会聚在中国,向世界呈现精彩的冰雪竞技。无论是否站上领奖台,拼搏就是最动人的故事。这些故事,共同组成了奥林匹克运动熠熠生辉的精神底色。深入挖掘这些故事,将激励更多人用奋斗成就梦想。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个人观后感 4

  观赏完本届冬奥会的开幕式之后,我陶醉其中,五光十色的光影渲染了整个会场,虽然是冬奥,但是春天的脚步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画龙点睛的冰五环、不一样的大雪花缀满了世界各国的名字,浪漫抒情就像浓妆重彩的水墨画。其中最为悬念和大胆的环节莫过于开幕式的点火部分,以往的奥运点火部分,都是精心筹划,为世界留下了久久的回忆,运动员远距离射箭点燃奥运圣火、空中飞人点火、高科技激光点火、奥运名人点火。看完北京冬奥开幕式的点火后,是惊艳、是释然、是回归,在世界日益倡导低碳环保的当下,搞一个出其不意的大场面点火固然可以带给观众一个震撼,但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动作,由中国运动员将最后一棒火炬放在火炬台上,围绕其中的大雪花有各国名字刻在上面,太出人意料了,不点而点,非大火而是微火代表永恒绵长、生生不息,是载入史册的仪式,简朴的才是最真的。

  让世界期待接下来运动员的表演吧!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个人观后感 5

  前不久,张艺谋打造的冬奥会开幕式、闭幕式用中国式的文化,震撼了全球观众,因此大家也对冬残奥开闭幕式非常期待。

  3月4日北京冬残奥会将正式开幕,据央视新闻消息,冬残奥开闭幕式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就绪,今晚将进行演出前的最后一次彩排。

  据介绍,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将以“生命的绽放”为主题,在80分钟左右的时长内,秉持残健融合的理念,通过十多个场上环节,在温暖、感动的氛围中,展现残疾人对“更美好的生活、更包容的世界”的不懈追求。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表示:已经跟冬奥开幕闭幕不一样,冬奥还是冰雪蓝,而我们是这样的一种五彩斑斓的感觉,表达出热烈的情感、打动人心的情感来,而这个特点恰巧是冬残奥会最能达到的。

  张艺谋强调:“我们加班加点把这场开幕式充满感情的这个点突出,也许我们就成功了。”

  据悉,本次冬残奥会开幕式汇聚了来自全国多地、各行各业的参演人员。

  其中,残疾人占比为30%,主创团队运用仿真排练技术,提高排练效率,突显人文关怀,通过将残健融合的理念贯穿于内容和形式当中,阐释自强不息、同心与共的精神内核。

  让我们的社会形成普遍尊重、关爱、帮助残疾人的社会风气。

  冬季残奥会自1976年举行以来,至2018已经举办了12届,参赛运动员总人数接*4000人。比赛项目有高山滑雪、越野滑雪、冰上雪橇球、轮椅体育舞蹈等4个大项,每个大项中又包括若干小项。中国2002年首次参加冬季残奥会,当时共派出4名运动员参加了高山滑雪和越野滑雪,取得一个第六名的成绩。

  冬季残奥会截至2018年已举办过第12届,第2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有许多受伤的士兵和普通人试图重新参加滑雪活动,残疾人冬季体育运动逐渐发展起来。早期的残疾人冬季体育运动先驱有奥地利失去双腿的塞普·茨维克纳格,他用假肢从事滑雪运动。

  后来滑雪运动器材设计方面出现了革新,例如创造出了使用拐杖的三板滑雪(three-track skiing)1.1独腿运动员单脚穿一只滑雪板,再使用分别装配有小滑雪板的双拐,这样雪地上便留下了三条痕迹。

  这一器材的革命导演了1948年2月奥地利17名残疾人参加的第一次滑雪比赛。广大残疾人滑雪爱好者十分欢迎这项比赛,于是翌年在奥地利的巴德加施泰因(Badgastein)举行了首届奥地利3板滑雪锦标赛。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学生观后感范本五份(扩展4)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的观后感 (菁华5篇)

  *又惊艳了世界。

  2022年的`冬残奥会开幕式在万众瞩目下终于呈现了。这次的开幕式与2008年相比截然不同,这一次没有了锣鼓喧天的红色,取而代之的是冰清玉洁的白色;没有整齐划一的千人团体操,只有天真烂漫的几百少年。经过时间沉淀的中华文化更加具有历史韵味,内涵更加丰富。

  当传统立意与冬奥会相碰,*人便使这场盛会更加浪漫。因此,这次的倒计时别出心裁地以二十四节气开始,当每一帧唯美的画面从我眼前闪过,我更加坚定了中华的文化自信。当画面定格在立春时,我知道新的希望永远存在,它永远不会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消逝。

  各国代表团按笔画顺序依次入场。引导员手举雪花形状的.引导牌带领世界各国依次入场,蓝白相间的`礼服,古典云纹的配饰,清新而又不失优雅,使人眼前一亮。最后雪花形状的引导牌被聚拢成一个更大的雪花,以橄榄枝围拱,这让“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口号深入人心。

  最使我自豪的是奥运火炬的点燃方式,当两名火炬手将火炬放入矩形雪花中间时,并没有出现想象中的熊熊圣火,仍是只有那束来自希腊的小小火焰在燃烧,这是北京冬奥会绿色、低碳、可持续原则的真正体现。这次的点燃方式简约却不简单,它燃烧着全世界的激情、热爱和浪漫。

  同呼吸共命运,北京冬残奥会充分体现了这一里面。在奥利匹克精神的照耀下,人类定能携手前进,走向未来。

  2008年北京的秋天格外斑斓。当人们还在收获着奥运盛典的丰厚馈赠时,彰显人性光辉与生命尊严的08年北京残奥会又如约而至。

  相聚在北京残奥会的体育健儿,以出色的竞技水*和昂扬的精神风貌,演绎着残疾人与健全人“同属一个世界,共求美好梦想”的深刻主题,传扬着“超越·融合·共享”的鲜明理念。*相继奉献给世界的两个奥运同样精彩,也带来别样的启迪和感奋。

  顾拜旦歌赞,奥林匹克精神是一所培养高尚情操和纯洁心灵的学校。在残奥会赛场上,将被世人永远铭记的那一幕幕特殊的“超越”,让所有参与者、观看者更强烈地感受到陶冶情操、荡涤心灵的震撼和力量。肢残运动员艰难地搏击水浪冲向终点时的欢呼,脑瘫运动员躺在推床上双臂奋力擎起杠铃时的呐喊,昭告着他们不畏身体缺憾、付出比常人更多艰辛挑战极限的生理超越。“我不能选择命运,但可以选择对待命运的态度”,“悲剧不在于没有实现目标,而在于没有目标”,残疾人运动员的这些人生箴言,宣示着他们冲决歧视偏见、渴望*等参与社会的`心理超越。他们的人生因自强不息、追求卓越而焕发异彩,比金牌更闪光的精神境界的超越,更动人心魄、更催人奋进。

  残疾是人类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地付出的一种社会代价。当今全球残疾人总数约6.5亿。以空前规模笑迎五大洲朋友的残奥会,确切地说,是更完整意义上的人类体育庆典。“融合”,不仅标志着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华灿烂文明的又一次雄伟交汇,而且凸显着残疾人与健全人和谐共融、携手同行的厚重人文蕴涵。赛场内外,志愿者手腕上的“微笑圈”无声地传递着理解和友善,铿锵的*语汇“加油”成为通用的“国际语言”。加拿大记者评述:“*正拥抱整个世界,每个人再次在奥林匹克大家庭中赢得真诚的微笑和尊重。”“融合”理念的传播,将唤起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更深体认和倍加珍视,汇聚起推动世界和*进步、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强大力量。

  残奥会为残疾人实现梦想、放飞希望提供了广阔天地。残疾人与健全人一样追求瑰丽梦想,追求生命价值。北京残奥会倡导的“共享”理念,响亮地传达了残疾人共享社会文明成果、共创人类美好未来的共同心声。残疾人在体育竞赛中的优异表现以及在其他领域的骄人业绩,无可辩驳地证明,他们同样是书写历史、创造历史的主人。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理解、尊重、帮助残疾人这个最需要社会关爱的群体,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国际社会的崇高职责。国外网站载文说:“北京残奥会显示出*以集体主义寻求和谐与共享理想的巨大而有效的努力。”“联合国人权奖”、“联合国残疾人十年特别奖”、“联合国和*使者奖”,记录着*推进残疾人事业、践行“共享”理念的强劲足音。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播种的季节。丰收的最大喜悦永远属于播种者。

  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在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盛会的气氛更为浓厚。场馆内随处可见的残奥标识和无障碍设施 冬残奥村里无处不在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员,以及训练场上紧张备战的`运动员和教练员,无不在向我们发出一个讯息,冬残奥会,我们准备好了!

  “从冬奥会到冬残奥会只有短短十几天的转换时间,这些天来同事们加班加点,进行了景观标识更换、雪场赛道调整、无障碍设施设置等多项工作,只为能在开幕前完成所有准备。火种传递爱与自强不息的精神,双奥之城已准备好践行冰雪的约定。 “一起向未来”,这是北京冬残奥会向世界发出的声音。

  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即将精彩亮相。世界的目光将再次聚焦国家体育场“鸟巢”。北京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透露,冬残奥会开幕式与冬奥会开闭幕式不一样。“冬奥会是冰雪蓝,而这次是五彩斑斓的感觉,表达一种热烈的、打动人心的情感。”

  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导演沈晨则“剧透”称,开幕式的倒计时环节值得期待,同时会徽展示环节将出乎所有人意料,会用一个不同且感人的方式呈现。据悉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以“生命的绽放”为主题,将在8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通过10多个场上环节展现残疾人的故事。本次冬残奥会开幕式汇聚了来自全国多地、各行各业的参演人员,其中残疾人占比为30%。

  主创团队运用仿真排练技术提高排练效率,凸显人文关怀。通过将残健融合的理念贯穿于内容和形式当中,阐释自强不息、同心与共的精神内核。据悉,开幕式从始至终无论是舞美空间、视觉空间还是表演空间都在强调“同心圆”的概念。“‘同心圆’本身是一个*古老的文化概念,而且还有非常好的寓意。团结、友谊、*等对于残健共融的这届冬残奥会开幕式,是最重要的亮点。”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于3月4日至13日举行。96名*选手将亮相,追逐梦想、挑战极限残奥运动员们,值得更多关注和掌声,让我们一起关注,北京冬残奥会赛程,为残奥运动员们加油!

  昨天是一个激动人心时刻,冬奥会在北京鸟巢如约举行,20:00点我便守在手机,寸步不离。

  24节气中,首位的立春成了本次比赛的倒计时,随着一个个数字,比赛开始。

  在欢迎会上出现了一根根小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得正是这一个个顽强的小草。

  最后各国代表用用纷出场,有土耳其、瑞典……那一个个充满精神气的奥运健儿们,成了奥运会上最闪亮的星,紧接着*队出场了,他们穿着红色队服,让人想到一句话,最燃还是*红。

  这一次我们国家的吉祥物——冰墩墩,祥征着我们的国家国宝,最是让人们喜爱。

  *奥运健儿们,每一个拼搏的瞬间都是英雄,希望奥运健儿们能够洒热汗,挥热血。祝我们的奥运健儿们在冬奥会上取得圆满成功。

  二月,多么的好,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因为它是万物的新开始,也是冬奥会的开始。2022年2月4日晚上八点整,我坐在了电视旁,看着那随风飘扬的*,感到无比的骄傲。

  看,正向我们走来的,是*代表团,*代表团出场人数一共是387人。他们身穿红衣,高举**。如果信念有颜色,那就是*红。

  她们*时的刻苦训练,是换来了今天的成就感。赛场上的精彩节目,是用那无数的汗水夺来的。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是他们值得拥有的,我们只看到他们轻松的一面,却没有看到他们埋头苦干的一面,因为这就是*的力量。在这里,我为我们*的运动健儿们加油,你是我们*人的骄傲,我相信,以你们的实力,肯定能夺到冠军的。加油,运动健儿们!

  后面出场的一些国家被我所感动到了,有一些国家只有一两个人出场,但是他们代表的是一个整体,一个国家。但是他们今天站到这里,已经是非常伟大的了,因为他们会努力的去拼一把,为自己的国家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祝*北京冬奥会能圆满成功,加油!运动健儿们。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学生观后感范本五份(扩展5)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优选【十】份

  那天晚上,北京2008年残奥会圣火,以无法阻挡的人性魅力,在梦想之巢——中国国家体育场燃起。那一刻,伴随着美丽的焰火,北京被点亮,中国被点亮,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被点亮,每一个人——你和我的心灵之域里,也随之洒满人性光辉。

  在六日晚北京二零零八残奥会开幕式上,被三百二十名聋哑姑娘用手语和肢体语言纯美演绎。从这一刻起的十二天时间里,北京残奥会将以生命的名义,与已经闭幕的北京奥运会共同创造出一届真正完整的奥运会。 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的格言说:“精神寓于运动。”是的,在入场运动员那一张张快乐的脸上,我们看到了格外迷人的朝气蓬勃,看到了独立、自信、坚毅、乐观的高贵品格,看到了积极参与、珍视荣誉、追求超越的体育精神。那一刻,透过残疾人运动员灿烂的笑容,我们同时也正照耀着自己的心灵,照耀着自己的精、气、神。

  多么美好的日子呀!我虽然没有能够亲眼在北京鸟巢一睹开幕式的风采,但是,我在家里的电视机里看到了,多么激动人心啊,让别人也看到了我们中国的美丽,让大家看清了我们中国,真是太骄傲了呀!

  不论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还是一个即将实现的梦想,这场“歌唱生命的创造力、人性和伟大的人道主义”的奥运盛会都值得期待。残奥会圣火已经燃起,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请让我们关心每一场赛事,关心每一个运动员,以我们最大的热情、最真挚的感动。让笑容更加灿烂,让掌声更加热烈,为残疾人运动员激情喝彩,就是为我们自己激情喝彩。为残疾人运动员高喊加油,就是为我们自己高喊加油!

  感动中国,感动二零零八,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美好和光明!

  熊猫“冰墩墩”和灯笼“雪容融”是一对好朋友,为了准备参加迎新年的滑雪比赛,他们相约去皇后滑雪场训练。

  这次,他们要一起完成团体滑雪越野赛!他们信心十足,在训练的时候铆足了劲儿,把一同训练的其他选手甩得远远的。“冰墩墩”沾沾自喜地说道:“就凭我们的实力,冠军就是小菜一碟!”话音刚落只听扑通一声,刚才还美滋滋的“冰墩墩”现在已经人仰马翻地摔在雪堆里。原来“冰墩墩”根本没有注意到小伙伴“雪容融”发出的雪道变化提醒,因为突然出现的冰棱路段而失去了*衡,卷起一簇雪雾直接冲到了赛道边上的护网和雪堆上。已经滑出一段的“雪容融”赶紧运用*行式急刹车停下来,掉头赶回来帮助“冰墩墩”,“雪容融”说:“加油,墩儿,没关系!”,稍作检查后,两个小伙伴又飞快地滑起来了。

  有了这个教训,“冰墩墩”再也不轻敌骄傲了,反而更加刻苦地训练,每天都是第一个开始训练,最后一个收队离场。正式比赛的日子到了,“冰墩墩”和“雪容融”以出色的成绩如愿取得了新年滑雪赛的冠军!两个小伙伴高兴地拥抱在一起,相约在奥运赛场上继续夺冠!

  北京残奥会是残疾人运动员享受体育的节日。从这几天的比赛情况来看,残疾人运动员的竞技水*提高了,参与范围拓宽了,残疾人体育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重视和认可。

  赛场上,选手们争金夺银,精彩异常;赛场外,运动员们的故事让无数残疾人朋友深受鼓舞。北京残奥会不仅仅是残疾人运动员为国争光的舞台,更是扩大残疾人体育影响的绝好时机。

  9月13**子200米T36级别比赛中,德国姑娘尼科莱齐克夺得了一枚银牌。年仅19岁的她跑出了个人本赛季的最好成绩。她在接受采访时特别提到:“体育有助于我身体的康复,提升了我对未来的自信心。”

  9月11日男子铁饼F35/36级别比赛结束后,铜牌获得者雷金纳德·贝内德讲述了他对体育的感情:“很小的时候,当医生告诉我,我的腿将慢慢萎缩并无法站立时,我很绝望。是体育救了我的腿,救了我的命。”类似的感受还能听到许多许多。

  在生活中,时常可以听到有人在受伤后通过锻炼帮助恢复的事例,其实对于残疾人来说也是如此。尼科莱齐克和贝内德都是先天性残疾,他们说:“家人和朋友总是鼓励我们接触体育,他们把我们‘赶’出家门。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动作协调多了,心情也愉快多了。”

  有专家研究表明,体育有利于残疾人增强适应力,防止或降低抑郁,增加自信心,减少隐居式生活,获得乐趣等。在对一些残疾人运动员的调查中发现,有90%左右的残疾人运动员认为体育活动和锻炼使身体能力知觉有比较大的提高;93.1%的人认为体育活动使他们的心理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变化;93.4%的人认为活动后与活动前相比,自信心有所提高。

  我们相信,通过北京残奥会,体育运动将会在残疾人中间进一步得到普及,今后将会有更多的残疾人参与运动,残奥会比赛将会越来越精彩。

  残奥会将于3月4日至13日举行,为期10天。届时运动员将参加两个大类中6个运动项目共78个不同竞赛项目的争夺:

  雪上运动:高山滑雪、越野滑雪、冬季两项和单板滑雪。

  冰上运动:残疾人冰球和轮椅冰壶。

  这些赛事将在北京、延庆和张家口三个赛区的六个场馆内举行。其中两个场馆――国家体育馆(残疾人冰球)和国家游泳中心(轮椅冰壶) -是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和残奥会的遗留场馆。

  首先是欢迎仪式:一群穿着五彩服的卡通玩偶出现在我的眼前,慢慢地,他们变成了一座“彩虹桥”,十分好看.到选手入场了:147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名残奥会选手,走进欢乐的鸟巢。他们有的坐着轮椅,有的架着拐杖,有的靠人扶持,有的双目失明……但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是一片灿烂的笑容。

  动人的一幕出现在德国代表团入场时。选手们步入场地,笑向观众,并亮出了一面写有四个汉字“北京你好!”的德国**。547名中国代表队出场了,全场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开始表演了,首先是《太阳鸟》:“太阳鸟”飞向一位盲人歌手,盲人歌手唱起了:《天域》。《星星,你好》:舞台的中央,320名聋人姐姐穿着洁白的裙子,翩翩起舞,用手语对着天空说:“星星,你好!”<<永不停跳的舞步:百名聋人舞蹈家,用灵动的双手,“跳”着酷似芭蕾的舞步,轻盈欢快地旋转、跳跃.她们中间有一位身着白色芭蕾舞裙的小姑娘,坐在轮椅上用双手翩翩起舞。她就是“芭蕾女孩”―李月。她跟“芭蕾王子”一起翩翩起舞……

  最后,韩红阿姨和刘德华叔叔一起唱起主题歌:《和梦一起飞》。

  最激动人心的一刻即将到来,33岁的侯斌叔叔用自己的手臂,将轮椅和身体一同拉起,一点点向上攀升,全场观众的加油声伴随他一直攀升到39米高处的主火炬燃点,他伸手向前,点燃主火炬。顿时,全场沸腾!天空放出美丽的烟花。

  明天我们等待着中国健儿再创辉煌!

  我国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全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没有我们中国参加的奥运会,不是世界的奥运会;没有我们中国承办的奥运会,也不是完整的奥运会。只要一谈起奥林匹克运动会,我们中国人肯定是满满的自豪感。

  历史上,我们中国很早就出使国外,如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大家都知道,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可是你知道我们的国宝“出使”过国外吗?

  2008年,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在我国首都北京成功举办,中国以51枚金牌居金牌榜首,是奥运历史上首个登上金牌榜首的亚洲国家,这让我们中国人更加骄傲、自豪。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将在北京举行。去年9月17日,发布了冬奥和残奥吉祥物。

  北京冬奥会吉祥物是“冰墩墩”,冬残奥会吉祥物是“雪容融”,他们还有自己的英文名字呢。冰墩墩是一只胖乎乎的大熊猫,他头部外壳装饰彩色光环,整体看起来就像一个航天员。别看他胖乎乎的,他的寓意可深着呢,他寓意创造非凡、探索未来。雪容融是以红灯笼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你看她身体发着光,寓意点亮梦想、温暖世界。我相信,会有更多残疾人会被点亮心灯,变得坚强起来。

  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是国际性的盛会,是中国和外国友好往来的舞台,也是中国全面走向世界、融入全球的桥梁。我们相信这两个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能促进中外友好交流合作,让本次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成功,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

  北京残奥会是残疾人运动员享受体育的节日。从这几天的比赛情况来看,残疾人运动员的竞技水*提高了,参与范围拓宽了,残疾人体育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重视和认可。

  赛场上,选手们争金夺银,精彩异常;赛场外,运动员们的故事让无数残疾人朋友深受鼓舞。北京残奥会不仅仅是残疾人运动员为国争光的舞台,更是扩大残疾人体育影响的绝好时机。

  9月13**子200米T36级别比赛中,德国姑娘尼科莱齐克夺得了一枚银牌。年仅19岁的她跑出了个人本赛季的最好成绩。她在接受采访时特别提到:“体育有助于我身体的康复,提升了我对未来的自信心。”

  9月11日男子铁饼F35/36级别比赛结束后,铜牌获得者雷金纳德·贝内德讲述了他对体育的感情:“很小的时候,当医生告诉我,我的腿将慢慢萎缩并无法站立时,我很绝望。是体育救了我的腿,救了我的命。”类似的感受还能听到许多许多。

  在生活中,时常可以听到有人在受伤后通过锻炼帮助恢复的事例,其实对于残疾人来说也是如此。尼科莱齐克和贝内德都是先天性残疾,他们说:“家人和朋友总是鼓励我们接触体育,他们把我们‘赶’出家门。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动作协调多了,心情也愉快多了。”

  有专家研究表明,体育有利于残疾人增强适应力,防止或降低抑郁,增加自信心,减少隐居式生活,获得乐趣等。在对一些残疾人运动员的调查中发现,有90%左右的残疾人运动员认为体育活动和锻炼使身体能力知觉有比较大的提高;93.1%的人认为体育活动使他们的心理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变化;93.4%的人认为活动后与活动前相比,自信心有所提高。

  我们相信,通过北京残奥会,体育运动将会在残疾人中间进一步得到普及,今后将会有更多的`残疾人参与运动,残奥会比赛将会越来越精彩。

  “我会拼尽全力,努力站上最高领奖台为国争光。”1月16日,到达张家口崇礼万龙滑雪场后,将出战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的景县籍高山滑雪运动员张梦秋,第一时间给景县的母亲高立敏打来电话,*和的声音中透露着自信。

  “她永远是我们的骄傲。”谈起身残志坚的女儿,高立敏满脸自豪。

  今年刚刚20岁的张梦秋,有着6年运动员职业生涯。14岁时,因患小儿脑性瘫痪导致身体具有一定运动功能障碍的她,成为了河北省残疾人冬季项目队的一名运动员,专攻高山滑雪项目。因为身体原因,她的反应速度要比其他人略慢一些。教练讲解的动作要领,别人一个小时就能学会的动作,对于张梦秋来说需要花两三倍的时间才能掌握。但她不服输,在教练的耐心指导下,刻苦训练,反复琢磨技术动作,最终熟练掌握了各项技巧,取得骄人的成绩。2017-2018雪季,张梦秋开始在全国比赛中崭露头角,并入选了国家集训队。从2019年开始,她在新西兰南半球杯、残奥高山滑雪世界杯等国际大赛中斩获6枚金牌,2021年更成为第十一届全国残运会和亚残运会高山滑雪项目的三冠王。

  在母亲眼里,梦秋是一个开朗、坚强,勇于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人,一路走来也有着很多的不容易。梦秋曾说:“我的梦想就是站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的最高领奖台”。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6年来,张梦秋绝大部分时间呆在寒冷的训练场,一遍遍做好教练要求的动作,一个个完成好安排的计划。长时间的训练和比赛,也给梦秋带来身体上的伤病,但她仍专心训练,毫不放松。多年以来取得的各种优异成绩,都离不开她的努力与坚持。

  “一年回家一趟,非常想她,但想到她能为国争光,我也特别理解。”高立敏透露,2021年,梦秋仅仅回到老家景县7天,其它时间便全心备战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每周训练6天,每天坚持在雪道上滑行6个小时,想家时只能打电话回来。每次打电话,面对母亲“注意休息”的叮嘱,她也总是语调轻松地叫大家放心,从未抱怨过训练辛苦或有压力。

  “一直以来,我们全家人都很支持梦秋,也很关注她的历次比赛进程。”高立敏表示,梦秋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比赛当天,全家人将会通过手机、电视等渠道关注她的比赛,为她加油鼓劲,自己也会提前准备好女儿最喜欢吃的美食,等她赛完回家团聚。

  所有参加残奥会的运动员,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自强奋斗的故事,每一个人都有一段艰难前行的经历。终于,他们成功了,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们为了成功付出了多少汗水甚至鲜血。他们曾经一次次地摔倒,但每次摔倒,都是他们继续前行的起点,他们是真的勇士,百折不挠就是最贴切的写照。

  残奥精神包含着一种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赛场内外,残疾人以不屈的毅力,挑战和超越生命的极限,奏响了生命的最强音,以自我素质的提高和自身价值的实现,获得人们的尊重,而不是同情和怜悯。同时也教育人们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用积极进取的态度点燃生命的激情。

  “超越、融合、共享”,简单的六个汉字,概括了48年残奥会运动史的真谛。在世界的共同努力下,残奥运动已经成为世界和*的象征。残奥运动发展到今天,对于所有残疾人运动员来说,不再仅仅是对奖牌的向往,更多的是对超越自我和坚忍不拔精神的追求;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举办一场残奥会也不再仅仅是展现该国运动员实力、水*,更重要的是展现一个国家对残疾人事业的关注和发展情况;对于整个奥林匹克运动来说,不仅仅是为了汇集世界各国残疾人运动员参与到竞技中来,更多的是为了进一步推动整个人类和*、友谊、进步的进程。

  相信很久以后,人们依然会记得――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最后一棒火炬手、坐在轮椅上的田径运动员侯斌,握一条垂直于地面的绳索向上攀爬,攀爬……当主火炬熊熊燃烧,美丽圣火映亮夜空,全场沸腾……这一刻,人们看到了精神的力量;这一刻,人们再次读到了:坚强。

  在残奥会这个舞台上,几乎每个运动员都是一个坚强人生故事的持有者――种子未落沃土而落罅隙,当其不屈地穿过岩缝绽放绿色,一抹新绿足以辉映春天;身体虽已外在残缺,但坚强的攀登让生命如圣火般蓬勃热烈。

  记得看过一篇文章写一只鹰飞翔的过程:一只鹰,一步步向山的顶端爬去,翅膀被泥沙污水刮擦,步履蹒跚,很是狼狈。但当它终于来至最高处的一块岩石时,展翅飞去,雄姿万里……

  是啊,不管怎样,鹰都要从高处起飞。恰如人,用坚强,成就生命的高度。

  而用生命诠释什么是坚强成就高度的例子太多太多:霍金轮椅上的美丽人生,海伦黑暗中寻求光明,司马迁隐忍后重于泰山的鸿篇巨制……而生活中对于坚强的呼唤与需要几乎是普适性的:升学,事业,失恋,甚至生老病死等等。人们赞美这些如鹰一般有着坚强品格与意志的人,人们仰视号称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的胡杨木一样的坚强灵魂,这些赞美与仰视都是一种心甘情愿的精神向往。

  记得前一阵采访备战本届残奥会的雅典残奥冠军李端时,他说:“奥运会比完了是逗号,残奥会比完了是惊叹号。当一个人只有一条腿,还在奋力向前跑;坐在轮椅上还在向前冲,这不仅仅是一次比赛,更是一种精神。”这样一次盛会,在比赛外更给了人们寻常生活外一个机会,可以更真切、直观地感受什么是坚强以及由此带来的精神震撼与提升。这也许是比金牌更为可贵的。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学生观后感范本五份(扩展6)

——2022最新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优选【五】份

  “我会拼尽全力,努力站上最高领奖台为国争光。”1月16日,到达张家口崇礼万龙滑雪场后,将出战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的景县籍高山滑雪运动员张梦秋,第一时间给景县的母亲高立敏打来电话,*和的声音中透露着自信。

  “她永远是我们的骄傲。”谈起身残志坚的女儿,高立敏满脸自豪。

  今年刚刚20岁的张梦秋,有着6年运动员职业生涯。14岁时,因患小儿脑性瘫痪导致身体具有一定运动功能障碍的她,成为了河北省残疾人冬季项目队的一名运动员,专攻高山滑雪项目。因为身体原因,她的反应速度要比其他人略慢一些。教练讲解的动作要领,别人一个小时就能学会的动作,对于张梦秋来说需要花两三倍的时间才能掌握。但她不服输,在教练的耐心指导下,刻苦训练,反复琢磨技术动作,最终熟练掌握了各项技巧,取得骄人的成绩。2017-2018雪季,张梦秋开始在全国比赛中崭露头角,并入选了国家集训队。从2019年开始,她在新西兰南半球杯、残奥高山滑雪世界杯等国际大赛中斩获6枚金牌,2021年更成为第十一届全国残运会和亚残运会高山滑雪项目的三冠王。

  在母亲眼里,梦秋是一个开朗、坚强,勇于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人,一路走来也有着很多的不容易。梦秋曾说:“我的梦想就是站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的最高领奖台”。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6年来,张梦秋绝大部分时间呆在寒冷的训练场,一遍遍做好教练要求的动作,一个个完成好安排的计划。长时间的训练和比赛,也给梦秋带来身体上的伤病,但她仍专心训练,毫不放松。多年以来取得的各种优异成绩,都离不开她的努力与坚持。

  “一年回家一趟,非常想她,但想到她能为国争光,我也特别理解。”高立敏透露,2021年,梦秋仅仅回到老家景县7天,其它时间便全心备战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每周训练6天,每天坚持在雪道上滑行6个小时,想家时只能打电话回来。每次打电话,面对母亲“注意休息”的叮嘱,她也总是语调轻松地叫大家放心,从未抱怨过训练辛苦或有压力。

  “一直以来,我们全家人都很支持梦秋,也很关注她的历次比赛进程。”高立敏表示,梦秋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比赛当天,全家人将会通过手机、电视等渠道关注她的比赛,为她加油鼓劲,自己也会提前准备好女儿最喜欢吃的美食,等她赛完回家团聚。

  “五——四——三——二——一。”当9月6日残奥会的烟花燃放到:“1”时,我们全家欢呼了起来,精彩的残奥会开幕式开始了。

  祥云飘飘,圣火熊熊,以天、地、人和谐为主线的北京线奥会会徽处处可见,残奥会“福牛乐乐”正向我们走来。动听的歌声,优美的舞蹈,美轮美奂的意境,这些可都是残疾人艺术家们辛苦的杰作。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美,让大家对生命有了更真切的感受。

  天地静默,夜凉如水,乐声响起。全世界的目光,都随着光柱,投射在一个名叫李月的女孩身上。她在汶川大地震中失去了左腿,可她不想舞蹈的梦想屈从于残酷的命运,她得到了无数敬重生命与梦想的人们的帮助,她终在全世界面前,重新起舞。

  而我们每个同学都应该感到无比的幸福:因为我们有美丽的校园,有和蔼可亲的老师;因为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好心人一直在关心着我们,帮助着我们,我们同学中就有许多同学获得过别人的帮助;更重要是,我们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可以用眼睛观看五彩缤纷的世界;用耳朵聆听美妙悦耳的音乐,用嗓子唱出婉转动听的歌声……可是他们,有的生活在一片黑暗中,有的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有的却无法表达自己的感情……但是他们身残志不残,坚强地面对现实。

  让我们“关注残奥会,关爱残疾人”。其实我们少吃一点零食,少买一件衣服,让我们用节约下来的一点钱,建更多的残疾人工厂,让残疾人们做力所能及的工作,让他们自食其力,真正地“站立”起来。

  让我们行动起来,为残疾人创造一个无障碍的世界吧!让残疾人与正常人共同和谐地,生活在这个美好的世界上。

  相信很久以后,人们依然会记得——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最后一棒火炬手、坐在轮椅上的田径运动员侯斌,握一条垂直于地面的绳索向上攀爬,攀爬……当主火炬熊熊燃烧,美丽圣火映亮夜空,全场沸腾……这一刻,人们看到了精神的力量;这一刻,人们再次读到了:坚强。

  在残奥会这个舞台上,几乎每个运动员都是一个坚强人生故事的持有者——种子未落沃土而落罅隙,当其不屈地穿过岩缝绽放绿色,一抹新绿足以辉映春天;身体虽已外在残缺,但坚强的攀登让生命如圣火般蓬勃热烈。

  记得看过一篇文章写一只鹰飞翔的过程:一只鹰,一步步向山的顶端爬去,翅膀被泥沙污水刮擦,步履蹒跚,很是狼狈。但当它终于来至最高处的一块岩石时,展翅飞去,雄姿万里……

  是啊,不管怎样,鹰都要从高处起飞。恰如人,用坚强,成就生命的高度。

  而用生命诠释什么是坚强成就高度的例子太多太多:霍金轮椅上的美丽人生,海伦黑暗中寻求光明,司马迁隐忍后重于泰山的鸿篇巨制……而生活中对于坚强的呼唤与需要几乎是普适性的:升学,事业,失恋,甚至生老病死等等。人们赞美这些如鹰一般有着坚强品格与意志的人,人们仰视号称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的胡杨木一样的坚强灵魂,这些赞美与仰视都是一种心甘情愿的精神向往。

  记得前一阵采访备战本届残奥会的雅典残奥冠军李端时,他说:“奥运会比完了是逗号,残奥会比完了是惊叹号。当一个人只有一条腿,还在奋力向前跑;坐在轮椅上还在向前冲,这不仅仅是一次比赛,更是一种精神。”这样一次盛会,在比赛外更给了人们寻常生活外一个机会,可以更真切、直观地感受什么是坚强以及由此带来的精神震撼与提升。这也许是比金牌更为可贵的。

  走过黑暗与沉重才更明白坚强的含义。在人们的常态人生中,坚强作为励志的语词,也许常挂嘴边,但更多的是浮在人生表面。一场残奥,将坚强的精神意义直观外现,或可成为健全人心灵的鸡汤甚至于心理不甚健全者一剂心灵补剂与良药。正如联合国卫生组织对人的健康的定义一样: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即身体与精神的双重健康。人们需要心灵的这些营养。所以,残奥会,不仅是体育对人自身自然的改造,一种物化的对象性活动,而更应体现出一种人类灵魂的高贵、社会的人文关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事实上,坚强不仅是个人品性,文化特质,更是民族品格,国家脊梁。从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到改革开放后腾飞的新中国,一部中国*现代史大写着“坚强”。长征精神,抗洪精神……此次汶川地震中展现出的震不垮的民族精神都是中华民族坚强民族品性的依次展现。伟大的中国人民和伟大的中华民族共同汇集的坚强之力必将让祖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更加繁荣昌盛。

  北京残奥会开幕式盛况再现:圣火刚在“鸟巢”点燃,由衷的赞美之声就响彻环球。世人不仅为这场“视觉盛宴”的“宏伟绚丽”、“梦幻诗意”所倾倒,更为其张扬的坚毅顽强、折射的人性光辉所震撼。如此精彩的开场,无疑将使残奥会史上规模空前的这次盛会,得到空前的关注;无疑将激励残奥健儿们创造出空前的佳绩,在今后的十几天里写下辉煌的篇章。同时,也无疑会像北京奥运会那样,给中国、给世界留下丰厚的遗产。

  其实,不须待北京残奥会的大幕落下,这笔巨大的“遗产”已然铺陈在我们面前,已然在造福千家万户。

  残奥会已进入奥林匹克大家庭*50年,在残奥赛场上,残疾人运动员像身体健全的运动员一样,品味竞争之烈,欣赏体育之美,点亮理想之光,分享运动之乐,用摄人心魄的勇气极大地丰富了奥林匹克重在参与的*等精神。但由于对比赛设施要求不同等原因,同年同城举办的两个奥运会,一直采用各自筹办的方式。北京是第一个执行国际奥委会和国际残奥委会协议的举办城市,不仅开一个组委会同时筹办两个奥运会之先河,而且响亮地提出“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的口号,从而在“奥运会历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国际残奥委会**克雷文语)上镌刻了令人振奋的内容。

  7年来,正是“两个奥运”的同时筹办,极大地推进了北京乃至全中国城市的无障碍设施建设,使残疾人出行更加便利。这期间,北京市出台了《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条例》,新建城市道路、公共设施普遍配套建设了无障碍设施;无障碍设施重点改造项目达6000多项,投入资金6亿多元。据统计,2001年以来,北京市共实施了1.4万多项无障碍改造项目,无障碍设施建设总量相当于过去20年的总和。

  “两个奥运”的同时筹办,不仅让北京市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也让全北京乃至全国人民对残疾人的生活和保障关注度持续“升温”。根据中国残联公布的数字,2007年,全国通过实施一批重点康复工程,使535.9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顺利完成中国残联专项彩票公益金残疾人康复项目任务,19万贫困残疾人受益;全国已竣工并投入使用的各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共计2125个,在建项目共计285个,筹建项目共计318个。在鼓励促进残疾人就业方面,去年7月起又对政策作出调整,大幅度扩展了享受税收优惠的单位,明确规定了“国家实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制度”。当年,全国城镇新安排39.2万残疾人就业,农村残疾人就业达到1696.5万人。

  由此可见,中国倾力奉献的“两个奥运,同样精彩”,就是要以生命的名义,创造出真正*等、完整的人类盛会,让高贵的人性在世界畅行无阻。

  而这一举措,在过去的7年里,已经带动中国社会对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予以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提升了中国社会人文关怀的整体水*,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

  如今,北京残奥会比赛已全面展开,可以肯定地说,4000余残奥选手的奋勇拼搏,将带来一场自强不息、引发人们深化对生命思考的“精神盛会”,必将对更多的残疾人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对全社会关爱残疾人的文明新风产生更强劲的促进作用。

  残奥赛场上夺奖的喜讯频频传出,雄浑壮美的中国**在日本国土上频频响起,骄傲欣喜之余,那一幕幕竞赛场面又让人心疼不已。每块奖牌的背后,都蕴涵着一首自强壮美的诗篇。或许身体残缺无法改变,但他们用自强不息的精神主宰了自己不完美的人生。

  那失去三肢,仅靠一条瘦弱的腿游完全程的游泳选手;那双目失明却苦练球技听声辨位的最佳前锋;那先天性残疾却敢于挑战勇于追逐的长跑者……一次又一次对命运发起的挑战,赢来的,不仅仅只是观众们的欢呼,更是铸就了一篇中华民族勇于斗争、不甘落后的壮丽史诗。身体的缺陷让他们在追梦的道路上艰难重重,但是他们不甘命运、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是我们的榜样;他们悦纳缺陷、正视困难并迎难而上的勇气令吾辈动容!

  越能支配自己对命运的态度,命运对你支配的力量就越弱。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一位改变女孩命运的校长以及一千八百名从这里走出大山、走进大学的女孩,华坪女高创下了一段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传奇。“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瞰*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这段誓词是对华坪女高精神的最佳诠释,更是激励女高学生从落寞中奋起,自贫困里觉醒。虽人各有命,但自强不息的信念越坚定,逆天改命的胜算就越大。

  越能向着目标奋发努力,挫折对他的阻碍就越小。回首沧桑岁月,凡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重彩一笔的英雄,有哪一位没有经历过挫折?有哪一位不是从困境中涅槃,于激流中坚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虽历经磨难,但仍坚持“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秉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信念,孤自航行,与鲨鱼缠斗的桑迪亚哥毫不畏惧、奋起反击。心存高山,必能“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胸怀山河,定能“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我辈青年当奋起行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征程中立大志,行实事。我们可以输在起点,但一定要赢在终点。为理想而努力的我们,定不会任命运的风肆意拨动,而要如他们以残缺之翼,乘风破浪,展翅九霄,成就不凡。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学生观后感范本五份(扩展7)

——冬残奥会开幕式优秀观后感(5)份

  “龙抬头”,再启程!

  今夜,残奥会的火种时隔14年再度点亮千年古都,续写“双奥之城”的荣耀;

  今夜,“鸟巢”时隔12天再迎盛大聚会,2022年初的冰雪盛会终现生命绽放。

  世界目光聚焦于此,灿烂星辉照耀前方。在冬残奥会精神的感召下,“精神寓于运动”的残奥理念与“*等、参与、共享”的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理念在此相融相汇,书写成一篇自强不息、突破自我、残健融合的动人故事。

  鸟巢上空,夜空中星光闪烁。场地中央,洁白的冰面也渐渐幻化成闪烁的星海,浮现出过往12届冬残奥会的光辉历史。从瑞典恩舍尔兹维克到韩国*昌,世界残疾人冰雪运动员宛如点点星光,在冬残奥会赛场实现生命价值,演绎人生精彩。

  最终,画面定格在“2022中国北京”,北京冬残奥会如期而至。此后的9天赛期里,北京冬残奥会不仅将成为来自五湖四海的残疾运动员展示竞技水*和精神风貌的*台,更将为促进奥林匹克事业和残疾人事业发展作出新贡献。

  英雄无言,热爱有声。

  8名残健融合护旗手护送***入场,他们是中国残疾人运动员以及为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做出贡献的代表,视力残疾人们在仪式旗台两侧无伴奏合唱《我和我的祖国》。随后**升起,**奏响,现场的听力残疾人们也用手语“演唱”**。

  赤诚爱国心,浓浓家国情。在无声、无色的世界里,他们的赤子之情同样浓烈。这一刻,《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从他们炽热的心间流淌而出,成为中国促进残疾人*等参与和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的缩影。

  不仅如此,伴随着《歌唱祖国》的旋律,东道主中国代表团步入场内。本届冬残奥会,96名中国运动员将参加6个大项73个小项的角逐。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运动员全部为业余选手,他们也成为广大残疾人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推动实现“健康中国”的生动写照。

  一枚国际残奥委会标志,出现在一位盲人手中。不同于以往冬残奥会开幕式,国际残奥委会标志的展示方式,这枚小小的会徽“无形”却深深烙印在更多残疾人的心中。运动点燃希望,拼搏成就梦想,此刻最小的会徽也以向世界发出“改变始于体育”的号召。

  浪漫延续,希望长存,“大雪花”造型的火炬台再一次呈现在观众面前。身为最后一棒火炬手的盲人运动员李端,在火炬台前小心摸索着火炬接口,将“飞扬”火炬插入雪花火炬台,期间全场掌声雷动,洪亮的“加油”响彻鸟巢。

  这一刻,在鸟巢中央“微火”的映衬下冬残奥会开幕式更显温情。而无论是开幕式倒计时、文艺表演和点火瞬间,象征团结、友谊、共融的“同心圆”概念贯穿始终,也让关注着这场盛会的人不断感受“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人文情怀。

  如果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中24节气倒计时、天上奔涌而落的黄河之水,在鸟巢上空绽放的“迎客松”烟花,尽显“中国式浪漫”;今夜,全部由残疾人参演的《同在蓝天下》,残健融合的舞者绘出一张绚丽笑脸,国家体育场则共同唱响生命的赞歌。

  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实现完美交接,背后是筹办工作“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的运筹帷幄。2月20日,北京冬奥会圆满落下帷幕。此后的短短12天内,北京冬奥组委在场馆建设和运营、竞赛组织、疫情防控、赛事服务保障等方面顺利完成冬残奥会的转换工作。

  “两个奥运、同样精彩”,最终,完美、感人的开幕式成为中国兑现这项庄严承诺的崭新起点。此后的9天时间内,来自五湖四海的冬残奥运动健儿汇聚于此,发扬拼搏精神、展现自强不息风貌,共同组成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残奥盛会的拼图。

  在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冬残奥圆舞曲》表演中,包括失聪女孩魏菁阳在内的90名舞者,用动人的舞蹈艺术将一片雪花的故事娓娓道来。

  冬残奥会开幕式导演沈晨这样解读《冬残奥圆舞曲》:“在我们的认知里,自然界每一片雪花都是无声的,但是它落在地上,就在改变着世界,就是有声的。我们的听障舞者,他们用舞蹈艺术奏响无声的交响,创造出最灿烂的、带有生命质感的美丽瞬间。”

  对于魏菁阳来说,舞蹈改变了她的人生。

  这是她第三次参加残奥会的演出,此前她曾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参与《永不跳停的舞步》的舞蹈演出,在2018年*昌冬残奥会闭幕式上参与了“北京8分钟”的舞蹈演出。

  魏菁阳1岁时发烧导致耳聋,从小就对声音没有任何概念。2005年春节和父母一起收看央视春晚时,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表演的《千手观音》给小菁阳带来了极大的触动,她的心中升腾起一个小小的梦想。12岁时,魏菁阳如愿加入了中国残疾人艺术团,通过舞蹈,她更能够感觉到生活当中的美妙与温暖。

  谈及再一次参加残奥会演出的感受,魏菁阳表示:“从2008年北京残奥会到现在,十多年时间过去,我们的国家以及每一个人都发生了很大改变,我不仅仅是见证者,也是亲历者。”

  “在这么多年的变化里面,我看到国家的残疾人事业越来越好,残疾人的生活也越来越好,这一次参加的文艺表演与以往两次也有很大不同,这一次我们与健全人共同演出,这种融合的形式让我感觉到特别温暖。”魏菁阳说。

  《冬残奥圆舞曲》的编曲拍子碎、舞蹈动作的流动性也比较大,对于听障舞者来说,要把每一个动作和音乐严丝合缝地卡准是十分困难的。与此同时,舞者之间也要形成很好的默契才能有好的演出效果。

  如何让健全人与残疾人更好地融合在一起?魏菁阳认为这并没有成为一个问题。一方面,手语老师们充当了她们和健全人沟通的桥梁;另一方面,许多健全舞者也会利用课余时间来和她们学*手语,让彼此的交流更加顺畅、更加亲*。

  经过无数个日日夜夜的排练,她们形成了一种特殊的默契,“在表演过程中,我也能感受到健全人传递的节奏信息,比如在表演过程中,健全人一个呼吸或一个神态,我们就知道什么时候该动了。”

  正因如此,才有了最终90个人跳成1个人一样的完美效果。

  “改变始于体育。”开幕式上,洁白的冰面渐渐幻化成闪烁的星海,浮现过往12届冬残奥会的光辉历史;现场听力残疾人们以手语演“唱”旋律,表达埋藏心间的拳拳深情;不同残疾人家庭的故事真情演绎,传递着绵绵不绝的爱和温暖;盲人运动员在坚持不懈地摸索中点燃火炬,燃起了所有人的梦想和希望……从真挚的情感、浪漫的色彩,到动情的氛围、无障碍的环境,无不饱含着残疾人群体对更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对更包容世界的无尽向往。

  自古以来,奥林匹克运动承载着人类对和*、团结、进步的美好追求。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主义是将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种人生哲学。”这种哲学思想同样突出地体现在残疾人体育之中,体现在残奥运动之中。从1976年在瑞典举行第一届冬残奥会至今,无数残疾人运动员挑战极限、超越自我,展现人生的昂扬和顽强,展现体育的精神与魅力,奏响了一曲生生不息的生命赞歌。

  雪花纷飞,不会因翅膀受伤停下。开幕式的舞台上,800多名参演人员中约有30%是残疾人;志愿服务岗位上,19名代表性强、有专业能力、具有奉献精神的残疾人默默坚守。自不用说,在追求梦想的竞技场上,一段段百折不挠的人生故事、一个个奋勇拼搏的顽强身影、一次次锲而不舍的艰难突破,用饱满的精神和不屈的品格照亮梦想之美、精神之美、生命之美,诠释人生的价值和奋斗的意义。

  世界大同,天下一家。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等成员。残疾人体育是残疾人增强体质、康复身心、参与社会、实现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人们认识残疾人潜能与价值、促进社会和谐共进的独特渠道。我们相信,北京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必将向世界展示残疾人自强不息、奋力拼搏的精神风貌,必将把和*、友谊、关爱的种子播撒在更多人的.心中,为残疾人赢得更多真诚、理解与尊重。

  这一刻,来自世界各地的残疾人运动员手相牵、心相连,分享体育运动的激情、欢乐与友谊;今夜,全世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满怀美好未来的憧憬、梦想和希望——

  让我们携手奋进,让我们相约未来!

  北京冬奥会闭幕不到半月,璀璨的烟花再次点亮“鸟巢”上空,来自世界各国和地区的朋友们在冬残奥会的感召下汇聚在一起,共享这一充满希望、拼搏精神、自强风采和团结友谊的残疾人冰雪盛会。

  温暖的情感缓缓流淌,浪漫的色彩交相辉映,动情的氛围渐渐升腾……悠扬歌声和曼妙舞姿中,生命绽放的动人瞬间无不传递着坚毅勇敢的力量。

  改变始于体育,世界聚焦这一刻,我们期待之后的每一刻……

  绽放激情,冬残奥运动员不畏艰难圆梦赛场

  场地中央,洁白的冰面渐渐幻化成闪烁星海。过往12届冬残奥会的光辉历史,在灿烂星辉中一一闪过。最终画面在“2022北京”定格,现场观众屏息凝神。

  残奥高山滑雪、残奥冰球、轮椅冰壶等六大项目的运动员承载着冲破阻碍、突破自我的梦想,从现场雪道疾驰而下。当冰壶脱离推杆,标线随之一格格推进。“10、9、8……3、2、1”,在全场观众的倒数声中,冰壶入垒,属于全球冬残奥运动员的激情盛会就要开启。

  在北京冬残奥会会徽衬托下,46个参赛代表团踏雪道而来,憨态可掬的吉祥物“雪容融”和标兵志愿者热情舞蹈欢迎八方来宾。这是有史以来参赛运动员人数最多的冬残奥会之一,也是女性运动员人数最多的一届冬残奥会。他们中有经验丰富的老运动员,也有初次参加残奥赛事的“00后”;有些来自高手如云竞争激烈的冰雪强国,也有些运动员的家乡气候炎热常年无雪。

  “我练*滑雪已经5年了,最*3年都在参加正式比赛,冬残奥会是我最高的梦想舞台,为了来到这里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英国运动员亚历克斯曾遇意外,右腿不幸被截肢,在滑雪中,他找到了新的人生“赛道”。

  尽管曾在生命中遭遇不幸,残奥运动员们仍自强不息,不断突破自我,创造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他们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排除万难终于登上冬残奥舞台,冰雪梦想照进现实。

  伴随着熟悉的《歌唱祖国》乐曲,中国冬残奥运动员郭雨洁、汪之栋执鲜艳***,引领中国体育代表团入场。中国队本次派出96名运动员参与全部六个大项的比赛,这对于冬残奥项目起步较晚的中国队是巨大的跨越和突破。从2002年初征冬残奥会,到2018年在*昌实现冬残奥会金牌“零的突破”,所有中国运动员不畏艰难,以期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在家门口创下新的奇迹。

  “中国人民热情好客,为不同国家(地区)的运动员搭建了充分展示残奥运动魅力的舞台。”国际残奥委会**安德鲁·帕森斯说,他们将通过体育运动展示人性最光辉的一面。

  当紫色“雪花”在夜空唯美绽放,我们共同期待代表着勇气、毅力和不屈的冬残奥运动员,在未来9天的冬残奥赛场上,挥洒激情,展示顽强拼搏、超越自我的风采。

  绽放愿景,残健融合携手共筑和谐世界

  这场开幕式的参演人员里,约三分之一是残疾人,他们用质朴的表演讲述着自己的故事。排演过程中,残疾人表演者和健全人表演者彼此扶持、互帮互助。团结、友谊、共融,残健融合在各个细节里得以深刻体现。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视力残疾人悠扬的歌声在场内缓缓荡漾。残疾人运动员和为残疾人事业做出贡献的8名代表,护旗入场。虽然其中有人坐着轮椅,但他们步调一致,坚定向前。当**冉冉升起,现场听力残疾人用手语“演唱”**,表达对祖国的拳拳深情。无声,却让人听到嘹亮。

  随着舞台光影流转,来自各行各业、残健融合的普通人伴随跳跃的音符,演绎出生命中的动人时刻。

  盲人女孩用一只红灯笼点亮生命之光、幸福的一家人放飞梦想、肢残的母亲喜悦地盼到女儿归来。

  涟漪、浪潮、群鸟飞翔……场地中的盲文如同像素点,在变化中形成生命蓬勃的意象,最终定格为中英双语的“改变始于体育”,而残奥会正是改变的有力证明。

  2015年至2021年,中国开展的冬残奥会大项由两个拓展到六个,运动员由不足50人发展至*千人,社会中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参与冰雪运动。为打造无障碍环境,北京冬残奥会三个赛区的基础设施做出数十万处提升;全国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中有81%的出入口、56%的服务柜台、38%的厕所进行了无障碍建设和改造,中国8500万残疾人的生活将从中受益。

  一位盲人的手掌上映出了国际残奥委会标志,经过手手相传,印在了每个人的掌心。他们中有肢残的公益活动志愿者、运动员、医生,有视力残疾的模特、小学生,也有残疾人与健全人携手的夫妻和双胞胎兄弟……残健共融的人们相互鼓励支持,情感在此汇聚交融,温暖世界。

  这是历届残奥会与冬残奥会在“国际残奥委会标志展示”环节中呈现出的最小标志,聚众“小”才能成真“大”。人们将残奥精神铭刻在心里,生生不息,它将感召着越来越多的残疾人通过体育去改变。

  作为改变的新起点,这届冬残奥会将为世界友人提供一个沟通、交流、分享的*台,它将成为一条纽带,将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命运的人们汇聚在一起,为共筑更加和谐的世界携手向前。

  绽放梦想,和“我们这百分之十五”一起共赴美好未来

  现场屏幕上,残疾人讲述着被称为“特殊人群”的困扰。事实上,占全球人口15%的12亿残疾人并不“特别”,他们也能从事多彩职业,探索生命的各种可能。只有将他们当作普通一员,才能打破彼此间的隔阂。开幕式上,无论是残奥运动员还是残疾人表演者,都各自怀揣梦想,绚烂绽放。

  伴随盲人管乐团现场奏响国际残奥委会会歌,会旗庄严升起。护旗入场的8名持旗手中,有6名残奥运动员。像他们一样,来自世界的数百名残疾人运动员将用梦想照耀冬残奥赛场,绽放出精彩的人生篇章,更激发“我们这百分之十五”向阳而生,循梦而行。

  短片画面中,可爱的盲童满怀希望,用手中画笔蘸取多彩颜料,绘就出一幅绚丽的笑脸,映照在舞台上。当《冬残奥圆舞曲》缓缓响起,听障舞者们倚在雪花状凳子上慢慢滑行。听障舞者、健全舞者和手语老师的娴熟配合,继续讲述着冬奥会“雪花”的故事。雪花无声,但每一片落在地上都在改变世界。

  浪漫的旋律里,画中的色彩在场地中央如溪流汇海,似灿烂朝霞,喷薄挥洒,残健共融的舞者们用生命之光为盲童照亮梦想。无声的交响,创造出无数残障人士心中更加美丽绚烂的世界。

  燃烧的火种,从残奥运动发源地英国曼德维尔采集,来到中国,连同采集自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的8处火种汇聚成北京冬残奥会官方火种。“鸟巢”内,8位残疾人运动员火炬手满怀“一起向未来”的憧憬,透过手中的火炬,传递出爱与希望。

  最后一棒火炬手、盲人运动员李端一步步走向“大雪花”造型的主火炬台,用他最有温度的感官能力——触摸,轻抚一片片小雪花。现场安静下来,观众仿佛能感受到他在触摸世界,认知世界。几经摸索,火炬终于插入主火炬台。一簇微光,烛照世界。

  满载梦想的烟花点亮夜空,缤纷绽放。北京冬残奥会在纯洁、温暖、多彩中开幕。

  “雪花,雪花,开在阳光下……”《雪花》的动人歌声再次响彻“鸟巢”。现场所有表演者和观众用手语和欢呼表达着“一起向未来”的愿望,共同祝福这个充满温情的春天,祈愿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春回大地的意境中,包含“我们这百分之十五”的全人类,满怀梦想,将在冬残奥历史上书写新的荣光。

  3月4日晚8时,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拉开帷幕。开幕式以“生命的绽放”为核心内容,再次延续冬奥会“一片雪花的故事”。更令人难忘的是,开幕式的点火环节,在残奥会的历史上首次完成了盲人点火的壮举,这也是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传递给世界的力量。

  随着冬残奥会开幕式开始,**入场环节,8名残健融合的持旗手组成护旗方阵,他们是中国残疾人运动员代表和为残疾人事业做出贡献的代表。旗台两侧,24名大学生深情唱响《我和我的祖国》迎接**。

  升旗仪式进行时,当现场观众齐唱**,场边的听力残疾人们用手语“演唱”**的一幕催人泪下,他们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爱国之情,在无声的世界里,表达着对祖国的热爱。

  随着雪容融前进的脚步,一条冰雪赛道在脚下延展。赛道展开,“欢迎”的字样越发醒目,运动员入场仪式开始。中国代表团旗手由运动员郭雨洁、汪之栋担任,郭雨洁2004年3月出生,越野滑雪兼冬季两项运动员。汪之栋2000年7月出生,他是一名冰球运动员。

  本届冬残奥会,是中国代表团第6次参加冬残奥会,也是参赛规模最大、运动员人数最多、参赛项目最全的一届冬残奥会。中国代表团总人数217人,其中运动员96人,他们将参加冰壶、冰球、高山滑雪、单板滑雪、越野滑雪和冬季两项全部6个大项73个小项的角逐,在所有中国运动员中,有85人首次参加冬残奥会。

  备受关注的点火环节,盲人运动员李端是最后一棒火炬手,他在雪花火炬台上摸索着点燃主火炬,虽然过程并不顺利,但全场掌声雷动,洪亮的“加油”响彻鸟巢,这一幕令人动容。还是那片“大雪花”,还是那束微火,从冬奥会到冬残奥会,冬残奥开幕式历史上首次盲人点火,赋予了这次点火仪式更多的意义。北京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导演沈晨表示:“残奥会开幕式还没有用过盲人来点火,最后会发现他走上点火台的那一瞬间,他将用他最大的感官能力,触摸,他在摸着每一片雪花,当他最后寻找到这个空间的时候,把残奥的主火炬缓缓地对进孔里,当他对进孔眼的那一瞬间,大家会感受到,他其实是在触摸这个世界,认知这个世界。当火焰燃烧的那一瞬间,仿佛他在用内心燃烧着整个天地,点亮了整个天地。”作为盲人,点火的难度可想而知,但是李端自信地表示:“我不只是代表我自己,而是代表所有的运动员和残疾人运动员,我要把这些运动员和全国8500万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展现出来,我特别激动,也特别有信心。”

  除了点火仪式令人难忘,冬残奥会的会徽展示同样让人印象深刻。此次北京冬残奥会的导演团队,采取以小见大的独特方式,凝聚残奥精神。冬残奥会的会徽被画在了一位盲人手中,虽然他看不见,但是会徽烙印在他心里。当它呈现以后,旁边所有的残疾人把手张开,他们和手上画有会徽的演员一起,展现了残奥精神、历届残奥人的努力、智慧和拼搏,历届冬残奥会上最小的会徽,很好地诠释了中国人的用心。

  一个月前的2月4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正值立春。而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则即将遇上惊蛰。在这个昭示生命力勃发的节气即将到来之前开幕,也象征着残疾人运动员闪耀的生命之光。从3月5日开始,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将进入正式比赛日程。在为期9天的比赛中,冬残奥运动员们将在赛场上比拼技艺、挑战自我、绽放生命的光彩。我们也预祝他们取得佳绩,为世界献上更多的温暖、感动和力量!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