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故事 (菁华6篇)

首页 / 故事 / | 2022-10-03 00:00:00 故事,诗歌

诗歌的故事1

  因诗得祸

  南北朝宋朝的谢灵运是个著名的山水诗人。

  他在永嘉(今浙江温州)当郡守时,有一年得了大病,病好以后登楼赋诗,作了有名的《登池上楼》,其中有两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不知什么人给打了"小报告",说这两句诗是含沙射影,攻击朝廷。理由嘛,据说是这样的:池塘,是蓄水的地方,水可以代表"王泽"(皇恩雨露),如今"生春草",必定没有水,那是影射皇恩不再浩荡了。按《诗经》所记载,一种虫子叫,就变一种气候;以此推广开来,鸟叫变了,气候也该变了,那么,园中柳树上"变鸣禽",就是影射江山要变。按这种"解释",谢灵运成了罪大恶极的人,皇上自然要缉拿。

  谢灵运拒捕反抗,在广州兵败被杀。肆意歪曲原意,无中生有加罪,酿成了诗祸。

诗歌的故事2

  扶风马与陇西牛

  隋朝的牛宏,是吏部的最高长官,有安排人事的权力。

  有个叫马敞的人,是候选的官,在朝里等待分配给一个官做。这马敞长得很难看,牛宏总看着他不顺眼,自然也没他的官做。有一天,牛宏侧身躺着吃水果,马敞进来了。牛宏身子连欠都没欠,照样吃他的东西,并且作诗嘲弄马敞:常闻扶风马,为言天上下;今见扶风马,得驴亦不假。意思是:常听说扶风马是名马,天上少有,地上难寻。

  今天一看,得了扶风马,跟得了一头驴也没什么区别,真让人失望。马敞在牛宏这儿天天受气,也没捞到什么好处。他豁出去了,马上对了一首诗:尝闻陇西牛,千石不用车句;今见陇西牛,卧地打草头。你说我是扶风(在陕西)马,我说你是陇西(在甘肃)牛;原听说陇西牛力气很大,拉千石(dàn)重物,也不需要在车辕前用车句(gōu)驾着;谁想今日一见,它只能卧在地上吃草,一点力气也没有。

  牛宏一听,惊异地坐起来,说:“原来你很有才,给你封个官儿吧!”

诗歌的故事3

  唐朝任蕃夜宿台州巾子峰禅寺,在寺墙上题诗“绝顶新秋生夜凉,鹤翻松露滴衣裳。前峰月映一江水,僧在翠微开竹房”。他走出几十里路后,觉得“半江水”要比“一江水”,更贴切,更贴合现实。忙回到寺院修改,谁知到了寺院,他发现早有人把“一”字改为“半”字了。

诗歌的故事4

  百里奚有一天要举行宴会 ,照例要有歌舞表演。恰好一个弹琴的乐师病倒 ,少了一个节目 ,这真急坏了礼仪官。消息传开后,想不到官府里新来的洗衣婆自告奋勇,说她会弹琴唱歌。礼仪官答应让她参加表演。宴会在热烈的气氛中进行。大小官员按次序就座,银亮的酒杯不断举起,舞女的绸带频频飘动,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轮到洗衣婆上场了,她边弹边唱一首《琴歌》 :"百里奚,五羊皮,忆别时,烹伏雌,炊扊扅,今日富贵忘我为?"百里奚听了第一句就觉得十分奇怪,听着,听着,他站起来,走向洗衣婆,扶起她,喃喃地说 :"夫人……你受苦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当年百里奚是虞国的大夫,虞国被晋国灭掉,百里奚也不了俘虏。晋献公把女儿嫁到秦国,百里奚和夫人被指定为随嫁的侍臣。百里奚心里很不愿意,中途带了夫人逃走,不料在楚国边境被楚人扣留。秦穆公听说百里奚流落楚国,就派人带了五张公羊皮向楚国交换百里奚。楚人得了五张公羊皮,只肯放百里奚一人 ,这样百里奚和夫人就被迫分开了 。分手那天 ,夫人把门闩劈断当木柴 ,烧了一只老母鸡让百里奚做路粮。百里奚到了秦国,被秦穆公重用。百里奚虽然富贵了 ,并没有忘记夫人 ,几次三番派人打听,都没有下落。不料今日一场宴会,两人竟得重逢,牵线搭桥的居然是一首《琴歌》。

诗歌的故事5

  正月初七那天,陈朝京城金陵(今江苏南京)仍然洋溢着春节的喜庆气氛,满朝的文官武将都来向陈后主朝拜。后主说:“有事报上来,无事就退朝。”一位老臣说:“北朝使者薛道衡去年冬天来访,已经两个月了,皇上还没接见他呢。”后主问:“他是干什么的?”老臣说 :“他是隋文帝的宠臣,北方大名鼎鼎的诗人 。”后主治国没本事,诗才倒有几分。他一听是诗人,便下旨召见。薛道衡上朝向后主叩拜,后主打量他一下,说 :“我们江东人都喜欢诗歌,听说你是诗人,何不献诗一首?”薛道衡不加思索地挥笔写道 :“入春才七日 ,离家已两年 。”随即高声一念,群臣顿时哄笑起来。“这也算诗吗?”后主恼火地说 :“谁讲他是诗人?真是徒有虚名 !”薛道衡对众人的无礼并不在意 ,只是淡淡地一笑 ,接着又挥毫写下两句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写毕再念,众人立即安静下来,后主细细玩味,认为确是好诗,于是客气地款待了他。群臣往日里听惯了陈词滥调,今天都感到耳目一新。原来薛道衡在《人日思归》这首诗中巧妙地利用辞旧迎新在时间上的跨度,又借北雁春归的物候特征,委婉而生动地表达了自己思念祖国的深情和急于北归的心愿 。诗句通俗自然 ,意味深长 ,给人“清水出芙蓉”的美感 。此后,这首诗就传诵开来了。

诗歌的故事6

  骆宾王是唐初著名的诗人。他小时候,就聪明过人,是个神童。 他7 岁那年,有一天,家中来了一位客人。酒饭之后,客人带着他到村边的池塘边上去玩 。此时 ,正是春天,柳绿桃红,清风美景,他们心中都非常畅快。走到池塘边上,见到一群白鹅在池塘中游来游去,有伸长脖子的,有洗刷羽毛的,自在极了。骆宾王常到这里来,也常见到这群鹅,每次他都坐着看好半天好半天的。客人想试试骆宾王的才学 ,就指着鹅群说 :“你以鹅为题,作一首诗,行吗?”骆宾王没多大功夫,就作好了,高声念道:鹅,鹅,鹅,曲颈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客人连连拍手,说 :“好诗!好诗 声传遍了家乡一带。 


诗歌的故事 (菁华6篇)扩展阅读


诗歌的故事 (菁华6篇)(扩展1)

——诗歌的故事9篇

诗歌的故事1

  北方有佳人

  汉朝有个艺人李延年,能歌善舞,而且常常唱一些自己创作或改编的歌曲,令人耳目一新。因此,汉武帝很喜欢他,每回宫中设宴,总要把他召来表演。这一天,皇宫里又是轻歌曼舞,丝竹声声。

  汉武帝一边开怀畅饮,一边观赏着宫女们翩翩的舞姿。过了一会儿,一个身材修长、相貌英俊的青年出场了,他就是李延年。皇帝微笑地看着他,今天李延年显得比往常更加神采奕奕,白净的脸上透着一层淡淡的红光。李延年向皇上请了安,就飘然起舞,引吭(háng)高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哦?”汉武帝放下酒杯,身子略略前倾,注意地听着。李延年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望着皇帝,继续唱道:“……宁(nìng)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一曲歌毕,余音袅袅。

  汉武帝惊叹道:“啊!世界上难道真有这样的美人吗?”显然,皇帝是被李延年的歌打动了。“禀告皇上,这位绝代佳人就是我的亲妹妹。”李延年看出皇帝的意思,不失时机地说。其实,李延年就是为了引荐妹妹,才作这首歌的。“快,快把她接到宫里来!”汉武帝急切地说。这样,李延年的妹妹就被召进宫去。皇帝一看,果然是一个美丽绝伦的女子,并且同她哥哥一样能歌善舞,心中便非常喜欢,对她倍加宠爱。

  这女子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李夫人”。她哥哥作的那首诗后来就叫《李延年歌》,“倾国倾城”也成了一个形容美貌女子的成语。

诗歌的故事2

  扶风马与陇西牛

  隋朝的牛宏,是吏部的最高长官,有安排人事的权力。

  有个叫马敞的人,是候选的官,在朝里等待分配给一个官做。这马敞长得很难看,牛宏总看着他不顺眼,自然也没他的官做。有一天,牛宏侧身躺着吃水果,马敞进来了。牛宏身子连欠都没欠,照样吃他的东西,并且作诗嘲弄马敞:常闻扶风马,为言天上下;今见扶风马,得驴亦不假。意思是:常听说扶风马是名马,天上少有,地上难寻。

  今天一看,得了扶风马,跟得了一头驴也没什么区别,真让人失望。马敞在牛宏这儿天天受气,也没捞到什么好处。他豁出去了,马上对了一首诗:尝闻陇西牛,千石不用车句;今见陇西牛,卧地打草头。你说我是扶风(在陕西)马,我说你是陇西(在甘肃)牛;原听说陇西牛力气很大,拉千石(dàn)重物,也不需要在车辕前用车句(gōu)驾着;谁想今日一见,它只能卧在地上吃草,一点力气也没有。

  牛宏一听,惊异地坐起来,说:“原来你很有才,给你封个官儿吧!”

诗歌的故事3

  止于不可不止

  唐朝开元十二年(724),祖咏参加朝廷的考试,那时是要考作诗的。这次考试的诗题是《终南望余雪》。祖咏再三推敲,只写了下面四句诗: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那时,考试的诗(试帖诗)是有规定的,在用韵上至少要用四个韵,句子至少要八句,可祖咏了写了两韵四句,就交了卷。主考官问他为什么不接着写,他说:“我的意思都写完了,再写势必成为废话。”他说得也对:四句诗写尽了终南山余雪的位置(阴岭)、高度(云端)、颜色及光洁度、对当地气候和人们生活的影响。这些,都是“望”中的种种感觉。一般来说,是恰到好处的。

  据说,主考官觉得这首诗非同一般,考生也有较为开阔的思想境界,虽然不合格式和规矩,还是属上乘之作。也就是这一年,祖咏考中了进士。

诗歌的故事4

  纪先生很小的时候,他既聪明又顽皮,常常让老师啼笑皆非(老师姓施);有一天,纪晓岚带着一只小黄鸟到学堂去玩,玩得正起劲的时候,施老师进来了;纪晓岚马上把鸟儿藏在墙上松脱的砖头后面,石老师也瞧见了,他故意装做不知道,就上他的课了。可是当施老师吟著诗句走到墙边时,突然用手把砖头往后推,可怜的鸟儿就活活的被压死了,老师还很得意的吟了一句: “细 羽 佳 禽 砖 后 死 ”

  纪晓岚想了想,说:“老师,我能不能给您对个下句?”老师还是很得意,说:“当然可以。” 纪晓岚说:“您念的是细羽佳禽,我给您对粗毛野兽,您的砖,我对石, 后我对先,死我对生,是: 粗 毛 野 兽 石 先 生”

  老师听了,知道纪晓岚是用谐音在骂他,鼻子都气歪了,但是,他又没对错嘛!

诗歌的故事5

  曹丕(p ī)和曹植是曹操的两个儿子,兄弟俩都很有文学才能,但弟弟曹植的才学更为突出,非常受曹操的宠爱,差点被立为太子,所以哥哥曹丕一直很嫉妒。曹丕做了皇帝以后,在一次宴会上,又听到许多大臣称赞曹植的才华,心里很不高兴。他想起父亲在世时总是夸奖弟弟聪明,便气不打一处来。他皱着眉头,心生一计,决定这回要好好治一治曹植。曹丕当着大家的面 ,对曹植道 :"大家都说你才思敏捷,不知是真的还是假的。现在我要你当众试一试,从你站着的地方跨出七步,在七步之内必须作诗一首--"说到这里,曹丕顿了一顿 ,随后加重语气 ,恶狠狠地警告道 :"如果诗作不成,嘿嘿嘿,那就要杀你的头!"曹植知道哥哥忌恨自己已久,但没想到骨肉同胞竟会如此心毒手辣。他很镇定地扫了大家一眼,应声道:"遵皇上之命,我就来试一试吧 。"然后他离开*位,边走边念 :"煮豆燃豆萁(豆秸 ),豆在釜(古代的炊事用具,相当于现在的锅 。)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七步走完,诗也作好啦!曹丕(魏文帝)心里明白,曹植是巧用豆和豆萁的关系,比喻自己和弟弟骨肉相残的狠心,不由得满脸通红,只好将曹植放了。

诗歌的故事6

  十九岁的谢朓(ti ǎo),长得英俊潇洒,诗写得清丽动人,很受文人雅士的赏识。史官王秀之慧眼识英才,向齐武帝推荐谢朓。武帝一见谢朓才貌出众,心中大喜,就封他做管理文书的官,并让他陪太子读书。可是好景不长 ,有人谋反篡位 ,杀了太子,谢朓受到牵连,被调离京都。暮春时节,谢朓依依不舍地告别友人,在黄昏时刻独自走出城门。郊外的旷野,起伏的群山,使他悲伤压抑的心情逐渐好转。他奋力登上一个山顶,只见桔红色的太阳挂在西边的'山头上,回头望去,高高低低的宫殿城楼,在金色的落日余辉映照下,显得格外富丽堂皇。一会儿,天边绚丽的晚霞铺展开来,就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织锦缎。山下,澄清的江水静静地安卧在田野上 ,犹如一匹柔滑光亮的白绢 。“ 真美啊 !”谢朓情不自禁地赞叹。接着,他微微摇晃着身体,吟出一首诗来 :“……白日丽飞甍(m éng ),参差皆可见;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这首《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主要是抒发诗人的思乡之情。过了好几年,梁武帝接位。一天,他读了谢朓这首诗,赞不绝口,尤其是“澄江静如练”这一句,他反复吟诵,就像品味醇厚的香茶,觉得满口有余香。他对大臣们说 :“三天不读谢诗,我就觉得口臭啦 !”唐朝大诗人李白也曾经作诗说: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诗歌的故事7

  唐朝初年,枣强县(今河北)有个县尉叫张怀庆。此人想作诗,又不下功夫,只是把别人的东西,或生拼硬凑,或改头换面,拿来当自己的作品。诗人李义府有首《堂堂词》:镂月成歌扇,裁云作舞衣。自怜回雪影,好取洛川归。张怀庆在每句前加两个字,就成了自己的作品:生情镂月成歌扇,出性裁云作舞衣。对镜自怜回雪影,来时好取洛川归。当时的名士张昌龄、郭正一的诗,也被他这样“处理”过,人们讥笑他,送了他两句话:生吞郭正一,活剥张昌龄。

诗歌的故事8

  唐代贞观年间,中原与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关系很融洽,各方面的往来都很频繁。一次,回纥王派缅伯高到长安,给唐朝皇帝进贡一只稀有的大天鹅。这时,天气已经很热了,缅伯高怕把天鹅热死,经常在有水的地方停下来,给它洗澡降温。这天,在陕西沔阳一个小湖里给天鹅洗澡,不料,一松手,天鹅突然展翅飞走,只丢下一片鹅毛。缅伯高痛哭一场,只好硬着头皮把这片鹅毛送进长安,献给唐太宗,还附了这样一首诗:天鹅贡唐朝,山高路又遥。沔阳湖失宝,倒地哭号号。上复唐天子,请饶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唐太宗见了物和诗,不但没有责备这位使者,反而安慰了他,把这片鹅毛珍贵地收藏起来。

诗歌的故事9

  正月初七那天,陈朝京城金陵(今江苏南京)仍然洋溢着春节的喜庆气氛,满朝的文官武将都来向陈后主朝拜。后主说:“有事报上来,无事就退朝。”一位老臣说:“北朝使者薛道衡去年冬天来访,已经两个月了,皇上还没接见他呢。”后主问:“他是干什么的?”老臣说 :“他是隋文帝的宠臣,北方大名鼎鼎的诗人 。”后主治国没本事,诗才倒有几分。他一听是诗人,便下旨召见。薛道衡上朝向后主叩拜,后主打量他一下,说 :“我们江东人都喜欢诗歌,听说你是诗人,何不献诗一首?”薛道衡不加思索地挥笔写道 :“入春才七日 ,离家已两年 。”随即高声一念,群臣顿时哄笑起来。“这也算诗吗?”后主恼火地说 :“谁讲他是诗人?真是徒有虚名 !”薛道衡对众人的无礼并不在意 ,只是淡淡地一笑 ,接着又挥毫写下两句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写毕再念,众人立即安静下来,后主细细玩味,认为确是好诗,于是客气地款待了他。群臣往日里听惯了陈词滥调,今天都感到耳目一新。原来薛道衡在《人日思归》这首诗中巧妙地利用辞旧迎新在时间上的跨度,又借北雁春归的物候特征,委婉而生动地表达了自己思念祖国的深情和急于北归的心愿 。诗句通俗自然 ,意味深长 ,给人“清水出芙蓉”的美感 。此后,这首诗就传诵开来了。


诗歌的故事 (菁华6篇)(扩展2)

——古代诗歌的故事 (菁华3篇)

古代诗歌的故事1

  一望无边的草原,在朝霞映照下,显得格外清新美丽。几辆马车装满了行李 ,即将启程。车边上,两个孩子哇哇哭叫,母亲搂着他们,眼泪扑簌簌直往下掉……一位汉朝官员轻轻地对那位母亲说 :“夫人,上路吧!”马车终于缓缓地前进了,夫人撩开车篷的后窗,凝望着越来越小的人影,泪水打湿了衣襟。这位母亲就是汉朝末年的女诗人蔡文姬。她在北方匈奴的草原上生活了十二年,今天曹操派人用重金把她赎回了汉朝。十二年前,朝廷大权被董卓把持,他勾结匈奴军队对汉朝百姓烧杀抢掠,迁都长安之时,还胁迫了许多百姓。不久,一部分董卓的乱军又被南匈奴打败,蔡文姬和大批妇女落入匈奴人手中,成为奴隶。后匈奴左贤王强迫文姬嫁给自己,并生了两个孩子。人在原,可文姬的心里日日夜夜思念着故乡啊!现在 ,曹操*定了中原 ,想起好友蔡邕的女儿还沦落匈奴,就向左贤王提出接回文姬。左贤王碍于曹操威势,只好同意,但不许文姬带走孩子。母子分离,这是多么残忍的事呀!蔡文姬在颠簸的马车上回忆起当年屈辱的经历:“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 ”;眼前不断摇晃着孩子哀哭的身影 :“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我尚未**,奈何不顾思 !”她仿佛听到孩子在责问 :“妈妈一向那么疼孩儿,今天怎么狠得下心丢下我们?”蔡文姬的《悲愤诗》写的就是这个悲惨的故事。后来 ,蔡文姬回到中原之后 ,在曹操的.主婚下嫁给了董祀。

古代诗歌的故事2

  南北朝梁朝诗人王籍《入若耶溪》诗中,有两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资料共享*台

《古代诗歌的故事大全》(https://www.unjs.com)。当时,人们认为这两句诗十分精彩,是"文外独绝"。可他的诗传到宋朝,有人产生了疑问:没有声音,才是幽静 ;鸟鸣有声 ,岂能幽静?于是认为应改为"一鸟不鸣山更幽 。"黄庭坚知道了,对这改诗的人说 :"经你这一改,就点金成铁了。"且不说五言与七言句式的不同,就意思来讲,鸟鸣说明人迹稀少 ,才显出山林的幽静来;倘若"一鸟不鸣 "死寂"了。

古代诗歌的故事3

  江淹是南北朝时梁朝的著名诗人、作家。小时候,家中贫寒,常受人欺凌,他便发愤读书,成为赫赫有名的少年才子。他写了不少好诗句,如:玉柱空掩露,金樽坐含霜。一闻苦寒奏,再使艳歌伤。——《望荆山》宁知霜雪后,独见松竹心。——《效古》可是后来他却写不出好诗文来了,人们说是“江郎才尽”。据说,江淹曾做过一个梦,梦中见到大诗人郭璞。郭璞说,我送你的五色笔,该还我了吧?江淹不得不送还五色笔。自此以后,他没有灵气十足的笔,便写不出好文章了。这当然是不可信的。江淹之所以“才尽 ”,是因为他出名以后,作了大官,脱离了生活,脱离了群众,没有了奋斗的精神。


诗歌的故事 (菁华6篇)(扩展3)

——赞美秋天的诗歌 (菁华6篇)

  一片秋天的叶子

  紧握秋的枝桠

  尽管惟有自己

  哪怕枝桠间横卧着同伴的尸体

  一片秋天的叶子

  悻悻的回归故里

  不想一觉不醒

  或者哀哀在长眠中逝去

  只想依同伴的余温回忆

  回忆曾经的自恋

  青涩 可也有几分得意

  回忆坠落时的果敢

  睿智 也许是必须

  回忆光线穿过枝桠时留下的诗句

  那是刻在时光隧道上的`甲骨

  是野花献出芳香的痕迹

  每片叶子都有属于自己灵魂的密码

  各自无法抵达各自灵魂的区域

  一片秋天的叶子

  一片分享收获

  享受季节的叶子

  在这个世界上

  惟有秋风能够送叶子一程

  在这个世界上

  惟有土地能收留叶子的躯体

  此时的叶子啊!

  没有理由不在秋凉中蛰伏

  没有理由不在严冬里沐浴

  那叶子生命的火把

  没有理由不在等待春的消息

  《秋天的声音》

  相拥取暖,凝望秋天

  摘一片北京香山的红枫

  别在秋意渐浓的胸襟

  绽放一朵没有花香的感觉

  谛听夏日生机盎然的

  余温传递着一个季节的智慧

  关于你的美

  毋须诠释

  落英纷纷

  重新抒写大地的个性与风格

  于是试着起草怡然自得的诗句

  那是和着秋天的声音

  当枯老的枝干上悬挂的黄叶随着微风飘落,

  当身着灰衣裳的布谷鸟儿唱起悲鸣的牧歌。

  当葡萄架上晶莹的珍珠堆满长长的串儿,

  当小池塘边调皮的青蛙漾起层层的水波,

  秋天,便悄悄地来了。

  秋天悄悄地来了,

  它是搭乘田野间忙碌的收割机来的呀!

  农民伯伯挥动金黄的秸秆向它招手,


诗歌的故事 (菁华6篇)(扩展4)

——赞美家乡的诗歌 (菁华6篇)

  是雾

  是尘

  雾中是我熟悉的故乡

  儿时笑语今何在

  梦中

  常念老故乡

  千回百转几周折

  见到故乡

  更断肠是雾

  是尘

  遍地是灰尘

  满山是荒草

  人去房空

  院子里杂草丛生

  寒风中

  迷雾里

  尽是萧瑟

  是雾

  是尘

  是雾噢

  踏着雾气

  思绪又回到儿时

  那时绿树成荫

  鸟儿鸣

  那时梯田层层

  谷穗沉

  那时炊烟袅袅

  欢笑声

  是雾

  是尘

  是雾更是尘

  听那隆隆机器声

  看那黑洞洞大矿井

  河干了

  房裂了

  欢声笑语不见了

  是雾 是尘

  朦朦胧胧看不清

  未来会怎样

  该担忧 该憧憬

  牵肠挂肚的故乡哦

  什么才是你的命运

  薄,轻过一片云彩

  游子的漂泊

  望断雁羽

  厚,重过一声叹息

  父母的牵挂

  坠落热泪

  《思念的故乡》

  在那不远的地方

  有座庄园让我遐想

  时常想起我可爱的故乡

  溪水潺潺静静的流昶

  人们享受着自然的风光

  如今已经变了模样

  勤劳实现了梦想

  枝繁叶茂迎风起舞

  满山回荡绿色的海洋

  夕阳洒下浓浓的桔红

  晚风送来轻轻的凉爽

  人们享受着自然的厚爱

  永远沉醉在自然的芬芳

  那里已是天国的画廊

  那里才是我思念的故乡

  《家乡》

  我的家乡,

  一个离我遥远的地方。

  那里春暖夏凉,

  有一条小河,

  四季碧波荡漾。

  我的家乡,

  一个四面环山的地方。

  那里大树高昂,

  有一个山岗,

  我曾在那歌唱。

  我的家乡,

  一个载满回忆的地方。

  那里的所有伴我成长,

  我想依偎在你的怀里,

  睡到下一个天亮!

  希望,从古老的白塔河上升起,

  像一朵莲花,托举整个季节的美丽。

  血脉,从北门大桥的桥基深处流淌;

  宽阔,是你崭新的臂膀,

  一方土地的振兴,正在你舒展的舞姿里,

  用智慧和汗水,来渲染点亮。

  我要歌唱,用我五音不全的嗓,

  我要舞蹈,用我稚嫩的步,

  我要赞美,用我拙劣的字,

  我要拥抱,用我并不宽阔的胸膛,

  我要涂抹喜悦的油彩,在这靓丽的新大桥上,

  跟众多的市民一道,抚摸畅想。

  因为我知道,因为我们都知道,

  从新河北路大桥通车的这天起,

  致富的大门,幸福的果实,繁荣的花朵,

  都已经跟着远航的货船,扬帆破浪。

  坐在老家门上

  坐在老家门上

  看空中云卷云舒

  瓦蓝的天空

  因为云越多而越深邃

  门前碗口粗的杏树上

  一头毛驴在咀嚼草香

  不知哪家的驴叫了一声

  这头驴也仰起脖子叫了叫

  一只白兔子

  像雪一样的白

  突然从我身旁跳过

  停了停,奔向草丛中

  几只鸡乱叫着


诗歌的故事 (菁华6篇)(扩展5)

——轻叩的诗歌 (菁华6篇)

  【活动内容】

  写简单的活动总结。

  【活动准备】

  带上自己活动过程中随时记下的点滴收获和体会以及活动前拟订的活动计划。

  【活动课时】

  一课时。

  【活动过程】

  1、同学们,本次综合性学*活动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之下,开展得比较成功,在这次活动中,我们走出了语文课堂,把语文学*的过程延伸到了其他课堂和学校以外的其他地方,在这样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中,大家都有了一些收获,今天,我们就把自己点滴的收获总结一下,让我们今后的活动开展得更好。

  2、还记得活动开始时我们自己拟订的计划吗?请大家将自己的活动计划浏览一遍,回忆本次活动的全过程,想想本次开展了哪些活动,哪些活动自己收获比较大,然后用5~8分钟的时间写一写。

  3、就象大家写的一样,这次活动我们有了不少的收获,同学们在活动过程中还记录了点滴体会,赶紧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交流。

  4、全班交流活动中的收获,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从知识和能力两方面谈。

  教师相机板书:

  诗歌的特点、诗歌的分类、朗诵的技巧、学*写诗、合作精神和组织、策划能力。

  5、接着刚才所写的活动过程,详细地写写自己活动中的收获。

  6、小组里交流总结,评选出优秀总结。

  【点评】

  这是学生第一次写活动总结,可适当放宽要求,重在引导学生回顾本次综合性学*活动的收获。

  一、活动的开展

  此次活动以书中所学知识为中心,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如:诗歌朗诵会、办手抄报、自己编辑诗集等。主要学*书中的唐诗、宋词、元曲,深入了解诗的内涵和诗人的心情,关于不同的题材、不同内容的诗歌,我们也搜集了不少。

  二、活动后的收获

  活动结束后,我们对诗歌的发展过程、读诗的方法等都有了更多的了解。比如:诗歌起源于我国古代的劳动号子、民歌。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它离现在已经有两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了。而西欧则是由古希腊的荷马。萨福和古罗马的维尔克。贺拉斯开启了诗歌创作之源。读诗的方法也有很多,如,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在脑海里描绘画面,丰富的联想,了解诗人的身世际遇等多种方法。

  这次活动后,我们还学到了诗中常用的三种表现手法:赋,直接陈述事物的表现手法;比,用比喻的手法描绘事物,表达感情;兴,托物起兴,借一事物开头,引起正题,描述事物和表现思想感情的写法。我还了解了可以概括一首诗词的中心的词或句叫作“诗眼”。学*完之后,心中又会有一种强烈的创作欲望,就想去创作诗,当一个“小诗人”。

  三、建议

  这次活动没有更多地让同学们搜集和了解诗歌,我对此有三点建议:一是让同学们多收集诗歌,在班上交流;二是让同学们自己创作诗歌让大家来评一评;三是可以在小组里合作出一本诗集,在班里传阅。

  希望我们的活动今后会更好!

  悄悄地,

  钻出大地。

  去打探:

  树绿的秘密,

  花开的消息。

  去经受:

  风的吹打,

  雨的冲刷。

  作者:项阳

  春天

  春姑娘

  慢慢地来到了大地,

  洒下一片春的信息。

  小草探出了头,

  小花绽开了笑脸,

  春笋钻出地面,

  孩子们也绽开了笑脸。

  春天的景象,

  让人陶醉。

  旭日东升

  你披着一身朝霞

  飞舞在百花中

  用尖尖的嘴巴

  吸吮着花中的甘霞

  吐出了甜甜的蜜糖

  夕阳西下

  你挂着五彩的晚霞

  提着满满一桶蜜

  踏着圆圈舞

  迎着柔柔的晚风


诗歌的故事 (菁华6篇)(扩展6)

——适合朗诵的诗歌 (菁华6篇)

  《拥抱春天》

  快乐的漂泊

  在柔柔的春风中,

  在柳树的绿叶中,

  在布谷鸟的叫声中,

  在花儿灿烂的脸上,

  我们看到了美丽的春天。

  春天是多情的,

  它用叶的浓情,花的娇艳和风的缠绵,

  为我们编织着迷人的梦境。

  春天是温馨的,

  艳阳灿烂,和风如织,春雨如乳,

  它在人们内心深处播撒希望的种子,

  酝酿着美丽的芬芳。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

  春天是耕耘的季节,

  春风在天空中飘过,

  带来一片希望,

  那含苞欲放的花朵,

  正把春天的故事诉说。

  春天里,我们每天的感受都是新鲜的,

  阳光明媚,鸟语花香。

  春天里,我们每天的心情都是激昂的,

  播种理想,播种希望!

  春天不仅仅是一个季节,

  也是一种心情。

  春天不仅仅是沉睡的万物开始复苏,

  也是人心灵的醒悟。

  看着荡漾的柳枝和千姿百态的花朵,

  你会想起什么,

  憧憬些什么,

  期待些什么?

  走进春天,

  让我们用喜悦感应春的气息,

  用欣慰感受春的温暖。

  让我们静静聆听春天的脚步,

  用灵魂来弹拨人生的琴弦,

  用热情来拥抱生命的春天!

  《预言》

  作者:何其芳

  这一个心跳的日子终于来临。

  你夜的叹息似的渐*的足音

  我听得清不是林叶和夜风的私语,

  麋鹿驰过苔径的细碎的蹄声。

  告诉我,用你银铃的歌声告诉我

  你是不是预言中的年轻的神?

  你一定来自温郁的南方,

  告诉我那儿的月色,那儿的日光,

  告诉我春风是怎样吹开百花,

  燕子是怎样痴恋着绿杨。

  我将合眼睡在你如梦的歌声里,

  那温馨我似乎记得,又似乎遗忘。

  请停下来,停下你长途的奔波,

  进来,这儿有虎皮的褥你坐,

  让我烧起每一个秋天拾来的落叶,

  听我低低唱起我自己的歌。

  那歌声将火光一样沉郁又高扬,

  火光将落叶的一生诉说。

  不要前行,前面是无边的森林,

  古老的树现着野兽身上的斑文,

  半生半死的藤蟒蛇样交缠着,

  密叶里漏不下一颗星。

  你将怯怯地不敢放下第二步,


诗歌的故事 (菁华6篇)(扩展7)

——诗歌的故事范文10份

  巧遇骆宾王

  唐代诗人宋之问,夜游杭州灵隐寺,只见月光皎洁,泉石互映,树影婆娑,不觉吟成一句:楼观东海日下一句,无论如何也想不出。这时,旁边一位老僧提醒他:“风景只在口头,何必向远方苦求?”宋之问听了,心中不高兴了。

  他想:在当今,除了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之外,说作诗,也就数我宋之问了,这老僧也居然来指点我?于是,他用有点讥讽的口吻问:“师父难道也会吟诗吗?”老僧手里摸着串珠,微微一点头:“老僧诗虽然不会作,但这句下联,我倒是已经替你想好了。”宋之问暗笑:我想了半天都想不出来,这和尚还有什么佳句呢?他便问道:“既然已经有了,那就说说看。”老僧一字一字地说给他:门对浙江潮宋之问大吃一惊,竟有这样好的句子!他连忙躬身施礼:“请问师父大名。”老僧迟疑片刻,说出三个字:“骆宾王。”原来,骆宾王曾随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兵败以后下落不明。

  其实,是隐居在灵隐寺,做了高僧。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写的一首古诗,大家一定都读过吧?也许你们并不知道,这首诗里还藏着一段故事呢!

  公元763年的一个春日,杜甫坐在书桌旁读书吟诗,思乡之情忽然被勾起。他喃喃地说:“唉,安史之乱什么时候才能*息呢?我什么时候才能回到自己的故乡呢?”想到这里,杜甫心生忧伤,便带着妻儿上街散心。

  走上大街后,杜甫发现人们个个兴高采烈、欢天喜地。正当杜甫纳闷之时,他的儿子发现了一张告示,看完后大声喊道:“唐王朝军队收复了蓟北!安史之乱*息了!天下太*了!”杜甫听完,喜极而泣,泪水打湿了衣裳。他猛然回头一看,妻子和儿子也一扫往日愁容,喜笑颜开。

  杜甫带着妻儿回家,胡乱把诗书收拾了一下,高兴得简直要发狂。他一边放声歌唱,一边大口喝酒,心想:大好春光,阳光明媚,我应该尽快回到故乡。于是他取出地图,小心翼翼地铺张开来,和妻子计划起返乡的行程。

  很快,他们一家人便踏上了归乡的路程。一路上,风景秀丽。天是明净无比的蔚蓝色,嵌着丝丝如絮的.白云;水是清澈透明的碧绿色,船行之处漾起层层碧波……在这春天美丽景物的陪伴下,杜甫一家纵情高歌,畅饮美酒,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突然,杜甫诗性大发,随口吟出了脍炙人口的诗句: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点金成铁

  南北朝梁朝诗人王籍《入若耶溪》诗中,有两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当时,人们认为这两句诗十分精彩,是"文外独绝"。

  可他的诗传到宋朝,有人产生了疑问:没有声音,才是幽静;鸟鸣有声,岂能幽静?于是认为应改为"一鸟不鸣山更幽。"黄庭坚知道了,对这改诗的人说:"经你这一改,就点金成铁了。"且不说五言与七言句式的不同,就意思来讲,鸟鸣说明人迹稀少,才显出山林的幽静来;倘若"一鸟不鸣"死寂"了。

  女童诗

  武则天当朝的时候,很重视提高妇女的地位。有一天,她问大臣们:“古今的神童多是男孩子,难道就没有女孩子吗?你们去找一找。”果然,找到了一个会写诗的7岁小女孩。

  武则天下令召见她,女孩的哥哥就把她送到京城。武则天亲自出题试她,果然是个神童,就要把她留在身边,让她哥哥自己回家去。临别那天,女孩流下泪吟了一首诗给哥哥: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飞。(离亭:在京城外。)所嗟人异雁,(嗟:jie,感叹。)不作一行归。

  意思是:在离亭可以看见远方云雾蒙蒙,*处黄叶纷纷,更令人感到难受的是,一行大雁从头上飞过,我和哥哥连大雁都不如,不能一路回家了。武则天听了,十分同情小女孩,说了一番勉励的话,也让她跟哥哥一起回去了。

  急风吹缓箭

  唐朝初年。三月初三,朝廷举行射箭比赛。皇帝坐在高台上,文武大臣身穿箭服,按官职大小,依次排队入场。比赛场内,远处排列着一排箭靶。箭靶上有的画着老虎,有的画着黑熊。边上一批乐师吹奏乐曲,根据比赛的进程,不断地变换曲调。比赛开始了。五个人一批,一字儿站开,每人取十支箭,一张弓。射中靶子的可领取皇上赏赐的奖品。

  随着“嘭、嘭……”的拉弓声、“嗖、嗖……”的箭飞声,人群里不时响起一声声喝彩。轮到宋国公萧王禹(yǔ)上场了。这位*时在朝廷上十分威严的御史大夫用尽力气,弓却只拉开一半,手一松,射出的箭晃晃悠悠的,还没飞到靶子前,就掉在地上了。宋国公再搭上一支箭,弓还是拉不足,箭飞了一半就落地了。好不容易,十支箭射完,支支不到靶子,引来一陈笑声。国公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威严扫地。站在边上的弘文馆学士、著名的书法家欧阳询强忍着,没笑出声来。一首讽刺诗在心中构成了:“急风吹缓箭,弱手驭(yù)强弓。

  欲高翻复下,应西还更东。十回俱著地,两手并擎(qíng)空。借问谁为此,乃应是宋公!”回家以后,欧阳询把这首诗写下来给几个朋友看,大家笑得前俯后仰,笑宋国公那一副狼狈相。

  纪先生很小的时候,他既聪明又顽皮,常常让老师啼笑皆非(老师姓施);有一天,纪晓岚带着一只小黄鸟到学堂去玩,玩得正起劲的时候,施老师进来了;纪晓岚马上把鸟儿藏在墙上松脱的砖头后面,石老师也瞧见了,他故意装做不知道,就上他的课了。可是当施老师吟著诗句走到墙边时,突然用手把砖头往后推,可怜的鸟儿就活活的被压死了,老师还很得意的吟了一句: “细 羽 佳 禽 砖 后 死 ”

  纪晓岚想了想,说:“老师,我能不能给您对个下句?”老师还是很得意,说:“当然可以。” 纪晓岚说:“您念的是细羽佳禽,我给您对粗毛野兽,您的砖,我对石, 后我对先,死我对生,是: 粗 毛 野 兽 石 先 生”

  老师听了,知道纪晓岚是用谐音在骂他,鼻子都气歪了,但是,他又没对错嘛!

  于谦小时候,束发两髻,有个和尚笑他: “牛头且喜生龙角”于谦马上回答: “狗嘴何曾出象牙” 但是于谦回家之后,告诉妈妈,妈妈马上帮他梳成三角;于谦出门又遇到那和尚,和尚又笑他: “三角如鼓架” 于谦就回答说: “一秃似擂槌” 和尚听了无言以对。

  话说清朝乾隆年间,广东有两个自认为很有才气的秀才,一李一宋,他俩结伴旅游,一路观山赏景,联诗对句,好不自在。游了半天,又累又渴,见前面树荫下有一位年逾古稀的和尚在纳凉,身边放一葫芦,便上前讨水喝。老和尚打量两人一眼说,两位贵姓?有水,不过要对对子,对得上方可饮水。两秀才欣然同意,并自报李、宋二姓。老和尚听罢,便将两人姓氏嵌入联说:李宋二先生,木头木脚。两秀才听毕,见对联是讥笑自己,对了半天也没对上,不仅得不到水喝,还讨了个没趣,怏怏而去。

  澄江静如练

  十九岁的谢朓(tiǎo),长得英俊潇洒,诗写得清丽动人,很受文人雅士的赏识。史官王秀之慧眼识英才,向齐武帝推荐谢朓。武帝一见谢朓才貌出众,心中大喜,就封他做管理文书的官,并让他陪太子读书。可是好景不长,有人谋反篡位,杀了太子,谢朓受到牵连,被调离京都。暮春时节,谢朓依依不舍地告别友人,在黄昏时刻独自走出城门。郊外的旷野,起伏的群山,使他悲伤压抑的心情逐渐好转。

  他奋力登上一个山顶,只见桔红色的太阳挂在西边的山头上,回头望去,高高低低的宫殿城楼,在金色的落日余辉映照下,显得格外富丽堂皇。一会儿,天边绚丽的晚霞铺展开来,就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织锦缎。山下,澄清的江水静静地安卧在田野上,犹如一匹柔滑光亮的白绢。“真美啊!”谢朓情不自禁地赞叹。接着,他微微摇晃着身体,吟出一首诗来:“……白日丽飞甍(méng),参差皆可见;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这首《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主要是抒发诗人的思乡之情。过了好几年,梁武帝接位。一天,他读了谢朓这首诗,赞不绝口,尤其是“澄江静如练”这一句,他反复吟诵,就像品味醇厚的香茶,觉得满口有余香。

  他对大臣们说:“三天不读谢诗,我就觉得口臭啦!”唐朝大诗人李白也曾经作诗说: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背景故事

  《赠汪伦》这诗中,蕴涵着一个美丽的故事,汪伦仰慕李白已久,因深知李白好饮酒,喜游历,就为李白捎去一封信,称当地有十里桃花,万家酒楼。李白听后,欣然前往。结果十里桃花变成了十里外的桃花渡口,万家酒楼实际是万氏开的酒楼。李白被汪伦盛情所感动,临别之时,写诗相赠,留下了千古名篇。

  当李白走时,汪伦借口没有陪同上船,李白不知,当船要开时仍不见汪伦,心中不免有点伤感,如此盛情相约,见过以后,自己了却了心愿,就不再把客人放在心上。李白正在猜疑,忽然,传来当地流传的民歌,河的**站满了送行的村民,一边用脚踏着节奏,一边高唱送别的小调。这样的场景是李白所料不及的',心情激动万分,非常感念汪伦为他如此兴师动众,费尽心机,所以,奋笔疾书,留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由衷感叹。这样的解读是有一定依据的,汪伦能用十里桃花,万家酒楼为由相约,足见他的智谋过人,也只有这样的人,才可能有一般人想象不到的别出心裁的送别形式。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