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教案通用10篇

首页 / 化学教案 / |

  高二化学教案 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乙炔的重要化学性质和主要用途;

  2.使学生了解炔烃的结构特征、通式和主要的性质;

  教学重点

  乙炔的结构和主要性质。

  教学难点

  乙炔分子的三键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教学方法

  1.通过制作乙炔的球棍模型认识乙炔分子的碳碳叁键结构;

  2.实验验证乙炔的化学性质;

  3.类比、分析得出炔烃的结构特征、通式和主要性质。

  教学过程

  前面我们将C2H6分子的球棍模型中去掉两个氢原子小球,在碳碳原子之间又连了一根小棍,得到了乙烯的含双键的共*面结构,现在如果通过反应使C2H4分子中再失去两个氢原子,得到的这种C2H2分子的球棍模型。

  碳碳原子以叁键形式结合。两个碳原子和两个氢原子在一条直线上。

  这个分子就是乙炔分子。在该分子里两个碳原子之间有3个共用电子对,即以叁键形式结合,据此,请大家写出乙炔分子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

  按要求书写乙炔分子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并由一名学生上前板演:

  一、乙炔分子的结构和组成

  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

  C2H2H-C≡C-H乙炔分子的比例模型

  二、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CaC2+2H2OC2H2↑+Ca(OH)2

  乙炔可以通过电石和水反应得到。实验中又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投影显示]实验室制乙炔的几点说明:

  ①实验装置在使用前要先检验气密性,只有气密性合格才能使用;

  ②盛电石的试剂瓶要及时密封,严防电石吸水而失效;

  ③取电石要用镊子夹取,切忌用手拿电石;

  ④作为反应容器的烧瓶在使用前要进行干燥处理;

  ⑤向烧瓶里加入电石时,要使电石沿烧瓶内壁慢慢滑下,严防让电石打破烧瓶;

  ⑥电石与水反应很剧烈,向烧瓶里加水时要使水逐滴慢慢地滴下,当乙炔气流达到所需要求时,要及时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停止加水;

  电石是固体,水是液体,且二者很易发生反应生成C2H2气体。很显然C2H2的生成符合固、液,且不加热制气体型的特点,那是不是说就可以用启普发生器或简易的启普发生器来制取乙炔呢?

  ⑦实验室中不可用启普发生器或具有启普发生器原理的实验装置作制备乙炔气体的实验装置。主要原因是:

  a.反应剧烈,难以控制。

  b.当关闭启普发生器导气管上的活塞使液态水和电石固体分离后,电石与水蒸气的反应还在进行,不能达到"关之即停"的目的。

  c.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启普发生器是厚玻璃仪器,容易因受热不均而炸裂。

  d.生成物Ca(OH)2微溶于水,易形成糊状泡沫,堵塞导气管与球形漏斗。

  该如何收集乙炔气呢?

  乙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6,与空气比较接*,还是用排水法合适。

  熟悉和体会有关乙炔气体制备的注意事项及收集方法,并由两名学生上前按教材图5-14乙炔的制取装置图组装仪器,检查气密性,将电石用镊子小心地夹取沿*底烧瓶内壁缓慢滑下,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水一滴一滴地缓慢滴下,排空气后,用排水法收集乙炔气于一大试管中。

  由几个学生代表嗅闻所制乙炔气的气味。

  请大家根据乙炔分子的结构和所收集的乙炔气来总结乙炔具有哪些物理性质?

  三、乙炔的性质

  1.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ρ=1.16g/L、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实际上纯的乙炔气是没有气味的,大家之所以闻到特殊难闻的臭味是由于一般所制备得到的乙炔气中常含有PH3、H2S等杂质造成的。

  根据乙炔、乙烯和乙烷的分子结构特点,预测乙炔该有哪些化学性质?

  [小组讨论]乙烷分子中两个碳原子的价键达到饱和,所以其化学性质稳定;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而双键中有一个键不稳定,易被打开,所以容易发生加成反应和聚合反应;乙炔分子中两个碳原子以叁键形式结合,碳原子也不饱和,因此也应该不稳定,也应能发生加成反应等。

  大家所推测的究竟合理不合理,下边我们来予以验证。

  [演示实验5-7](由两名学生操作)将原反应装置中导气管换成带玻璃尖嘴的导管,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使水缓慢滴下,排空气,先用试管收集一些乙炔气验纯,之后用火柴将符合点燃纯度要求的乙炔气体按教材图5-14所示的方法点燃。观察现象:点燃条件下,乙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明亮而伴有浓烈的黑烟。

  乙炔可以燃烧,产物为H2O和CO2,在相同条件下与乙烯相比,乙炔燃烧的更不充分,因为碳原子的质量分数乙炔比乙烯更高,碳没有得到充分燃烧而致。

  (补充说明)乙炔燃烧时可放出大量的热,如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氧炔焰温度可达3000℃以上,因此可用氧炔焰来焊接和切割金属。

  2.乙炔的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a.燃烧2CH≡CH+5O24CO2+2H2O

  检验其能否被酸性KMnO4溶液所氧化。

  [演示实验5-8](另外两名学生操作)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水缓慢滴下,将生成的乙炔气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观察现象:片刻后,酸性KMnO4溶液的紫色逐渐褪去。

  由此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乙炔气体易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前边的学*中提到由电石制得的乙炔气体中往往会含有硫化氢、***等杂质,这些杂质也易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实验中如何避免杂质气体的干扰?

  可以将乙炔气先通过装有NaOH溶液(或CuSO4溶液)的洗气瓶而将杂质除去。

  b.易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演示实验5-9]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水缓慢滴下,将生成的乙炔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观察现象:溴的四氯化碳中溴的颜色逐渐褪去。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可以反应且生成无色物质,那么它们之间的反应属于什么类型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从时间上来看是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迅速还是乙炔与之褪色迅速?

  (回答)乙烯褪色比乙炔的迅速。

  这说明了什么事实?乙炔的叁键比乙烯的双键稳定。

  应注意乙炔和溴的加成反应是分步进行的,可表示如下:

  (2)加成反应

  乙炔除了和溴可发生加成反应外,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与氢气、氯化氢等发生加成反应。

  高二化学教案 2

  思路分析: 观察反应前后 的化合价的变化: 。CuSCN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十分清楚,则化合价的变化更不易一一找出,另外氧元素的化合价也发生了变化。因此,该题不宜使用一般方法配*,因SCN- 和HCN中元素化合价较复杂,做起来较麻烦,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地电子总数和还原剂失电子总数是相等的这一规律。根据题中已知条件设未知系数求算。

  设 计量数为 , 计量数为 ,根据得失电子数相等,有7x=5y。

  所以x:y=5:7,代入后用观察法确定其它物质计量数,最后使各项计量数变为整数,得:10、14、21、10、10、14、7、16。

  注:解本题是依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和还原剂失电子总数是相等的这一规律。本题若用确定元素化合价变化进行配*,需确定 中 为+1价,S为-2价,1个 应当失去 ,可得相同结果,但做起来较麻烦。

  启示: 因中学阶段学生学*的化学反应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每一个反应都了解的很透彻,抓住氧化还原反应的配*依据,即可找到解题的切入点。

  例3 在强碱性的热溶液中加入足量硫粉,发生反应生成 -和 。生成物继续跟硫作用生成 和 。过滤后除去过量的硫,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强碱液后再通入足量的 , 跟 反应也完全转化为 。

  (1)写出以上各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若有a mol硫经上述转化后,最终完全变为 ,至少需 和 的物质的量各是多少?

  (3)若原热碱液中含 6mol,则上述a mol硫的转化过程里生成的 中的 值为多少?

  选题目的:该题以信息的形式给出已知条件,是培养学生学会提炼题中信息作为解题依据的能力;锻炼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学会学*方法;复*巩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等知识在解题中的应用。

  解析:

  (1)① ② ③

  ④

  (2)从氧化还原电子得失关系看,电子得失均在硫元素之间进行。

  从 ,失电子;从 ,得电子。

  所以 完全转化为 所失电子数与 转化为 所得电子数相等,即:

  amol amol

  由 守恒, 完全转化为 需 和 。

  (3)原热碱液中含 ,则反应①中消耗 。根据反应①、②、③,有 ,所以 。

  启示: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服从氧化还原反应规律,这是思考问题的基本方法。凡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要考虑得失电子守恒规律的合理应用。

  高二化学教案 3

一、对教材的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的离子键内容,是在学*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后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对分子结构知识的学*,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对物质结构理论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从而揭示化学反应的实质,也为今后更深层次的学*化学奠定基础。

2、教材内容的分析

教材是通过复*初中学过的活泼的金属钠跟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氯气起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氯化钠的过程,对这段知识进行复*,同时予以拓宽加深,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离子键的概念,并引出电子式及用其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3、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点:

①离子键;

②电子式的书写及用其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节教材涉及的化学基本概念较多,内容抽象。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虽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还是易于接受感性认识。

三、教学目标的确立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并结合《新课标》的内容标准:认识化学键的含义,知道离子键的形成。我确定了以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

1.掌握离子键的概念。

2.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并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本节课的学*学生会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

2.学生能掌握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化学反应的本质的好奇心;

2、通过离子键的形成过程的分析,学生可以获得怀疑、求实、创新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根据知识本身的难易程度再结合学生的理解水*和我对学*内容的理解,我确定了一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

①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概念。

②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

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五、教法与学法分析

根据教材内容我将运用实验演绎法,归纳总结法,提问引导法来实施教学。

我将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使用讨论总结,板书演绎,*题巩固的学*方法来学*,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六、教学设计的程序

提出问题→实验(钠和氯气的反应)→进行表征性抽象→再进行原理性抽象→得出结论(离子键的定义)→离子键的实质→离子化合物的概念→构成离子键的粒子的特点→电子式书写及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实例→反思与评价程序进行教学。

  高二化学教案 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油脂的存在、组成、结构、重要性质和用途;

  2、了解肥皂的成份、工业制取原理和过程;

  3、认识油脂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进行科普教育;

  4、指导运用旧知认识新知的方法,训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油脂氢化、水解的基本原理;结构决定性质原理的应用

  教学用品:投影仪、试管、胶头滴管、猪油、菜籽油、溴水、高锰酸钾溶液等

  教学思路与设想:

  由于本节处于高二有机化学的最后,既具有探索新知,又具有运用旧知的作用。因此,本节教学从复*旧知识入手,由生活中的现象展开,采用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多回忆、多思考、多动笔,共同研讨中实现教学目标。按照油脂的存在组成结构 性质 用途为线索,最后总结重点知识、练*巩固结束课程。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教学意图

  1、请与出甘油及几种已学的高级脂肪酸的结构式(教师巡查)

  2、甘油与硬脂酸等能反应吗?试与出有关反应方程式。(一个学生板演,教师不作评价)

  1、硬脂酸甘油酯的结构(同右栏) O

  2、酯的通式:R—C—O--R/

  来自于: 酸 醇

  其它高级脂肪酸也可发生类似的反应。从它们的结构看,应属于 ? 类物质。它们是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动物脂肪、植物油的成份统称油脂。这节课就来探讨油脂的有关化学知识。

  课题,并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156~157 序言部分

  ·学生书写后,同桌交换指正。

  CH2—OH C17H35COOH(硬脂酸)

  CH—OH C17H33COOH(油酸)

  CH2—OH C15H31COOH(软脂酸)

  ·学生回答后,书写反应式:

  CH2

  —OH

  CH—OH +3C17H35COOH

  CH2—OH

  CH2OCOC17H35

  CHOCOC17H35 +3H2O

  CH2OCOC17H35

  ·观察投影订正写法,并与酯的通式比较。

  ·回答“酯类”。区别“脂”与“酯”的不同

  ·与生活中所见的实物相联系

  ·默读教材,对油脂作初步了解油和脂肪的区别

  检查对已学知识掌握的准确性。调节课堂气氛。为“油脂”的结构作铺垫。

  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状态

  进入新课

  一、油脂的结构和组成

  要求学生根据上述分析试写出油脂的通式。O

  通式:R1—C--O—CH2

  R2—C—O—CH

  R3—C—O—CH2

  通式中R1-、R2-、R3-可以相同吗?一定相同吗?——教师不作评价,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157“油脂的组成与结构”之第一、二段后回答上述问题。

  单甘油酯——烃基相同

  混甘油酯——烃基不同

  烃基饱和呈固态;烃基不饱和则呈液态

  ·试写通式

  ·订正各自的写法结果,作笔记

  ·带着疑问默读后,回答:

  烃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

  ·作笔记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抓住事物共同特征的能力

  启发思考、调用旧知以获取新知,为“油脂氢化”埋下伏笔

  二、油脂的性质

  (1)炒菜时油脂遇水有什么现象?衣服上沾染油怎样清洗效果好?

  (2)它们体现了油脂怎样的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

  油脂不溶于水,密度小于水(在0.9~0.95g/cm3之间),易溶于有机溶剂等.

  向猪油(或菜籽油)中分别加水和汽油的实验;指出工业上用有机溶剂提取植物油。

  从油脂的结构看,它们可能具有哪些化学性质?

  ·回忆生活中的感性认识,议论:不溶于水——浮于水面上——熔化过程中挥发——有的有香味——用汽油清洗好……

  ·一同学总结,其他同学补充.

  ·记笔记

  ·联想酯的通性及萃取原理

  ·思考并回答(联系酯的通性)

  训练学生“透过现象发现本质”的能力和*惯,激发学*兴趣和热情

  帮助学生建立知识间的联系

  进行合理的推理

  2、化学性质

  ①溴水分别与猪油、菜籽油作用;② KMnO4溶液分别与猪油、菜籽油作用

  实验现象是 ? ; 这是因为 ? ;它表明油脂具有 ? 性质。

  天然油脂是多种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的混合物,由于高级脂肪酸的烃基不饱和而呈液态,因此,这样的油脂兼有烯烃的性质。

  2.1、油脂的氢化

  要求学生试写油酸甘油酯(单甘油酯)与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加成反应的方程式。

  C17H33COOCH2 C17H35COOCH2

  C17H33COOCH+3H2 C17H35COOCH

  C17H33COOCH2 C17H35COOCH2

  不饱和烃基(液态) 饱和烃基(固态)

  自制“硬化油的用途”胶片(内容略)

  加成反应主要发生在油酸的烃基上,油脂由液态转变成固态,因此称为油脂的硬化,产物称为人造脂肪(硬化油)。硬化油的性质稳定、不易变质、便于运输。可以生产肥皂、硬化油、甘油、人造奶油等。

  ·观察实验现象。

  ·自由起立回答:①菜籽油可使溴水及KMnO4溶液褪色,表明它具有不饱和烃基;②猪油使溴水褪色(可能是由于萃取作用)、遇KMnO4溶液分层却没有明显现象,表明烃基饱和

  ·学生静听,把熟悉的知识与现象串联起来,深化认识。

  ·(在提示加成比例后)试写

  ·学生记,分析反应前后的变化。

  ·看投影,

  听讲述,

  记摘要,

  理解油脂硬化的意义与实际应用。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敢于表现自我的精神,以及总结结论的表达能力

  训练迁移运用知识的能力

  准确掌握油脂氢化反应的实质和特点

  进行科普教育,体会化工生产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如前述油脂属于酯类,那么它应该具有酯类通性的 ? 性

  2.2 油脂的水解

  酯类水解的条件, 要求写出硬脂酸甘油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的反应方程式。

  ① 酸性条件下的水解

  C17H35COO-CH2

  C17H35COO-CH +3H2O ……

  C17H35COO-CH2

  硬脂酸甘油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硬脂酸和甘油。强调该条件下的水解是可逆的。

  怎样才能使油脂的水解进行的非常彻底呢?

  方案的可行性——加碱——使生成物中的酸减少,促使反应物完全消失。

  ② 碱性条件下的水解

  C17H35COO-CH2

  C17H35COO-CH +3NaOH ……

  C17H35COO-CH2

  (留空格写“皂化反应”)

  硬脂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生成硬脂酸的盐和甘油。强调该条件下的水解是不可逆的,反应能够进行到底。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称为“——皂化反应”。

  ·议论,果断地做出判断——油脂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回忆乙酸乙酯在无机酸作用下的水解。两个学生板演,其它学生在下面写后师生共查(系数、连接符号等)。

  ·订正写法,作笔记

  ·设想多种方案,互相讨论方案的可行性。

  ·辨别NaOH作为反应物和作为反应条件时反应式写法的不同。

  ·静听,记笔记,认识皂化反应。

  是本节内容的重点

  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检查学生书写的准确性

  训练学生发散想象及评价能力。超前认识可逆反应的*衡与移动知识

  肥皂的制取

  要求学生阅读相关内容,并回答问题:肥皂制取的过程有哪些?

  肥皂制取过程的四阶段,并投影讲析(投影内容及讲析内容略):

  皂化 盐析 分离 加工成型

  水浴 加NaCl 加填充料等

  1、洗涤剂的洗涤原理。

  2、油脂在人体内的消化和利用。

  ·阅读课本肥皂的制取,总结制取过程的步骤。

  ·静听,作简要笔记

  ·静听,思考理解有关内容;

  ·与生物知识相衍接。

  培养学生提炼知识线索的阅读自学能力

  介绍化工生产,进行科普教育,了解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拓展知识

  ·看黑板发言

  培养自学与总结能力

  随堂检测练*

  1、(1) 和 统称油脂,其结构可表示为 。

  若油脂中不饱和烃基相对含量 ,则熔点较高,例如 。

  反之,则熔点较低。

  (2)、液态油生成固态油脂,要在 条件下,用油与 ? 反应

  2、(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油脂不属于酯类; B 油脂兼有酯类和烯烃的性质; C 油脂的氢化又叫油脂的硬化;D 油脂属于混合物

  (2)下列物质中能使溴水褪色的且有沉淀生成的是:

  A乙烯 B油酸 C苯酚 D丁炔

  (3)油脂皂化后的混合物分离,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A 萃取胜B蒸馏 C过滤D盐析

  3、某同学说“酯的碱性水解是皂化反应”对吗?

  4.使1mol乙酸乙酯和1mol油脂完全水解,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读题,选择(判断)结论。

  ·在教师的引导下订正结论

  巩固知识,促进理解,检查本节课教学效果

  P162*题3、4、、6

  附:板书设计 第六节 油脂(属于酯类)

  一、 油脂的组成与结构 2.1 油脂的氢化 副板书:

  R1-C-O-CH2 单甘油酯-烃其相同 …… 1、脂与酯的区别

  R2-C-O-CH è 混甘油酯-烃基不相同 2.2 油脂的水解&

  nbsp; 2、油和脂肪

  R3-C-O-CH2 烃基饱和时呈固态, ①酸性时 3、洗涤剂

  不饱和时呈液态 …… 4、油脂与营养

  二、油脂的性质 ②碱性时

  1、物理性质 ……

  …… ___皂化反应

  2、化学性质 肥皂的制取:……

  

  高二化学教案 5

  目的要求:掌握中和滴定的原理

  初步学会滴定管的正确操作]

  了解中和滴定的全过程,为学生进行定量实验打下基础。

  重点难点:中和滴定的操作

  教学过程:

  引入

  化学定量分析的方法很多,而滴定法是其中最基本、最简单的一种,但是滴定的手段有很多种,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采用不同的滴定方法(如: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络合滴定),而酸碱滴定是滴定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掌握此种滴定法是化学定量分析的重要手段。

  板书

  第五节 酸碱中和滴定

  一.一.酸碱中和滴定

  1.原理

  提问

  (1)在一定量的碱溶液中,滴加酸,正好中和时,碱和酸应该有什么定量关系?

  引出

  H+ + OH == H2O(中和反应实质)

  n(H+)== n(OH-)

  根据此种关系,我们可以通过酸碱相互反应来测知未知液浓度

  (2)不同酸碱的定量关系

  HCl + NaOH === NaCl + H2O

  1mol 1mol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1mol 2mol

  H3PO4 + 3NaOH ==== Na3PO4 + 3H2O

  1mol 3mol

  (3) 溶质的物质的量(mol)=物质的量浓度(mol/L)x溶液体积(L)

  n = cV

  阅读

  在酸碱中和反应中,使用一种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溶液跟未知浓度的碱或酸溶液完全中和,测出二者的`体积,根据化学方程式中酸和碱的物质的量的比值,就可以计算出碱或酸的溶液浓度。

  例题1

  在未知浓度氢氧化钠溶液0.23L,需加入0.11mol/L的盐酸溶液0.29L才能完全中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板书

  (1) (1) 定义:用已知物质的量的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

  (在化工生产和化学实验中,经常需要知道某种酸或减的标准浓度,例如:在实验室有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溶液,怎样测定他们的准确浓度呢?这就需要利用上述酸碱中和反应中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来测定。)

  高二化学教案 6

  【目的要求】 :

  1. 使学生认识烷烃同系物在组成、结构式、化学性质上的共同点以及物理性质随分子里碳原子数目的递增而变化的规律性;

  2. 掌握饱和链烃、烃基的概念和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写法和命名方法;

  3. 通过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有机物的性质和结构间的关系。

  【重、难点】 :

  烷烃的性质、同分异构体的写法及烷烃的命名方法。

  【教学方法】 :

  实例引导,分析讨论,讲练结合,总结归纳。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 引入 〗:投影下面四组物质,对比结构上的不同:

  乙烷 丙烷

  环丙烷 环丁烷

  乙烯 丙烯

  乙炔 丙炔

  从中引出碳碳单键、双键、三键以及键的饱和与不饱和。

  〖 投影 〗: [思考讨论]

  1、具有什么结构特点的烃叫烷烃?它与环烷烃如何区分?

  2、甲烷、乙烷、丙烷……是按什么来命名的?其各兄弟在结构上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

  3、如何理解同系物的内涵?乙烷和环丙烷;环丙烷和丁烯是同系物吗?(给出结构式)如何表达烷烃和环烷烃分子的通式?

  4、分析课本76页的表中数据,烷烃各同系物的物理性质如何递变?为什么?你认为它们的化学性质与甲烷相比如何?为什么?

  5、什么叫烃基?什么叫烷基?两者从属关系如何?

  〖 学生活动 〗:阅读课本,了解相关知识。

  〖 师生活动 〗:学生回答,教师讲解并引导归纳。

  1、烷烃结构特点:C-C单键,每个C原子的化合价都充分利用;

  4、明确物理性质递变决定于范德华力,随碳原子增多,分子量增大,范德华力增大。化学性质与甲烷相似,因为结构相似。

  (第二课时)

  〖 引入 〗:复*同系物概念

  〖 解释 〗:同分异构

  〖 师生活动 〗:教师以球棍模型展示,通过切、接、转与学生讨论分析甲烷、乙烷和丙烷,得出结论:无同分异构

  教师以球棍模型展示,通过切、接、转与学生讨论分析丁烷,得出结论:有同分异构;指导阅读课本 77页,对比正丁烷和异丁烷的熔沸点和密度说明两者是不同的物质;

  判断 是否为第三种不同的.结构,说明C-C

  键可旋转,不能受*面书写限制。

  〖 学生活动 〗:以碳架表示,练*书写戊烷的同分异构体

  〖 教师讲解 〗:分析评价学生书写正误,引导认识主链和支链以及给碳原子编号确认支链位置。

  〖 学生活动 〗:以碳架表示,练*书写己烷的同分异构体

  〖 师生活动 〗:学生总结书写不重复的方法,教师归纳为:

  ( 1)找主链

  (2)找对称碳

  (3)有序书写(最长直链 1支链 2支链……)

  〖 投影 〗:碳原子数为 1—20的烷烃相应的同分异构体数,说明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之一。要求会写7个碳原子以内的烷烃的同分异构体。

  碳原子数

  同分异构体数

  1

  1

  2

  1

  3

  1

  4

  2

  5

  3

  6

  5

  7

  9

  8

  18

  9

  35

  10

  75

  11

  159

  12

  355

  13

  802

  14

  1858

  16

  10359

  20

  366319

  (第三课时)

  〖 提问 〗:目前我们已经学*了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如何区分这四个概念?(对象是什么和区别点如何)

  〖 投影 〗: [练*]:下列各组物质属于同位素的是 ;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属于同系物的是 ;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

  ( 1)O 2 和O 3

  ( 2) 35 17 Cl和 37 17 Cl

  ( 3)CH 3 CH 3 和CH 3 CH 2 CH 2 CH 3

  ( 4)金刚石和石墨

  ( 5)氕、氘、氚

  ( 6)CH 3 CH 2 CH 2 CH(CH 3 )CH 2 CH 3 和CH 3 CH 2 CH(CH 3 )CH(CH 3 )CH 3

  〖 师生活动 〗:学生练*、回答,教师评价

  〖 投影 〗:下列物质的碳架表示了几种不同结构?

  其一氯取代物有几种?正戊烷 呢?

  〖 学生活动 〗:

  1、阅读课本有机物的命名方法,然后练*下面物质给命名

  2、总结命名方法和步骤

  〖 教师总结 〗:命名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

  (第四课时)

  〖 投影 〗:有关知识的综合运用

  1、 有机物分子式的推算及结构的确定

  2、 有机物命名的正误判断

  3、 气态烷烃燃烧后体积的变化及计算

  (1) 纯净烷烃的燃烧

  (2) 混合烷烃的燃烧

  〖 例题分析 〗: 《学*指导》 55页4题;56页2、3题;57页10题

  〖 总结 〗: [规律]:

  1、 根据题意——算分子量——确定分子式——确定结构式

  (1) 根据各元素含量和分子量,求分子式

  (2) 根据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通式,求分子式

  (3) 根据烃的通式和分子量,求分子式

  2、 常见错误:

  ( 1)主链找错;

  (2)支链定位错……

  3、 ( 1)纯净烷烃的燃烧:H原子数为4时,燃烧后体积不变;大于4时,体积变大;小于4时,体积变小

  ( 2)求*均分子量——十字交叉法。

  〖 教后记 〗:

  1、多让学生自己活动,从中学会分析总结知识规律。

  2、教材处理上可以先讲命名方法,再讲同分异构知识,讲同分异构时可结合命名进行练*。

  3 、除注意讲练结合以外,还要课外多练*,学生才能熟练掌握。

  高二化学教案 7

  氨、铵盐(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2)掌握铵盐的性质和铵离子的鉴别方法。

  (3)理解氨和铵的异同。

  2.能力和方法目标

  (1)通过氨气的实验制法学*,提高实验设计能力。

  (2)通过氨、铵盐性质的综合运用,提高推理能力。

  (3)通过有关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结论的分析,提高观察能力和解释能力。

  [ 教学重点、难点] 铵离子的.鉴定。

  [ 教学过程]

  见课件[氨、铵盐(二)ppt文件]

  [ 巩固练*]

  1.四支试管分别充满O 2 、 NO 2 、 Cl 2 、 NH 3四种气体,把它们分别倒立于盛有下列各种液体的水槽中,发生的现象如下图所示,其中充满Cl 2的试管是()。

  答案:C 。

  2.白色固体A的水溶液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把A装入试管中充分加热,A全部消失,同时产生白烟和紫色蒸汽。将加热生成的烟气通过浓热的NaOH溶液,紫色消失,但有无色气体。将这无色气体通过硫酸溶液,无色气体明显减少,再将剩余的无色气体在空气中点燃,产物生成水。由此上事实推知:

  A的化学式应该是xxxxxxxxxxxxxx;A受热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是xxxxxxxxx 。

  答案:NH 4 I;2 NH 4 I=2NH 3 +I 2 +H 2 。

  3.用一种白色固体A和一种黄色固体B做如下实验:① A与等物质的量的一元强酸和一元强碱都能完全作用,依次生成有毒气体C和极易溶于水的气体D 。② B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气体E 。 E与C反应又生成B 。③将D通入滴有石蕊的水中,溶液呈蓝色,再通入E,过量时溶液由蓝变红。④将E与空气混合通入装有催化剂的灼热的玻璃管,气体出口处有白雾生成。

  则(填化学式)A是xxxxxxxxx,B是xxxxxxxx,C是xxxxxxxx,D是xxxxxxx,E是xxxxxxxx 。

  答案:A是NH 4 HS,B是S,C是H 2 S,D是NH 3,E是SO 2 。

  4.从某物质A的水溶液出发有下面所示的一系列变化:

  (1)写出A~F物质的化学式。

  (2)写出E → F的化学方程式:xxxxxxxxxxxx 。

  (3)鉴别物质F中阴离子的方法是xxxxxxx 。

  答案:

  (1)各物质的化学式为:A是(NH 4 ) 2 SO 3,B是(NH 4 ) 2 SO 4,C是SO 2,D是NH 3,E是K 2 SO 3,F是K 2 SO 4 。

  (2)K 2 SO 3 +Br 2 +H 2 O=K 2 SO 4 +2HBr 。

  (3)F中的阴离子是硫酸根离子,可以加盐酸、 BaCl 2溶液来鉴别。

  高二化学教案 8

  一、说教材

  1、本章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在化学*衡之前有溶解*衡(初中),在化学*衡之后有电离*衡和水解*衡,很显然,化学*衡在这一系列的*衡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之一。通过对本章的学*,既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溶解*衡和硫酸、硝酸工业生产的化学原理的理解,又为以后学*电离*衡理论和水解*衡奠定基础。

  2、本节教材简析

  本节教材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化学*衡状态;第二部分影响化学*衡的条件、化学*衡移动;第三部分勒沙特列原理。

  其中第一部分是基础是核心,教材是在简单介绍固体溶解*衡的基础上引出跟可逆反应对应的化学*衡并以CO和H2O蒸汽在1升容器中发生的可逆反应为对象,在分析、讨论的前提下引出化学*衡状态的概念及其特征,为第二部分内容的教学打下理论基础,过渡自然,给出知识的先后顺序合理,介绍知识采取以老(溶解*衡)带新(化学*衡)的办法降低了知识的难度。所以,第一部分教材的编排,问题的处理,完全符合人类认识事物的总规律,教学时必须遵守。

  而后一部分"影响化学*衡的条件"采取先吃定心丸(即直接给出定义)后用实验证明的办法,我认为这个顺序有其不足之外,而将实验验证放在化学*衡移动定义之前,先以实验产生既定事实,之后再抽象归纳出概念较好。列宁说过:"从生动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所以,先通过实验现象找出规律,然后再在此基础上由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化学*衡移动"的定义来,很自然地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完成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3、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大纲》的要求、教材编排意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初步掌握化学*衡和化学*衡状态的特征;初步掌握浓度、压强、温度等外界条件对化学*衡的影响。

  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素质教育目标——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4、重点及难点的确定

  学*的目的在于应用,对化学*衡移动原理的学*很重要,但最终学生必须用该理论来解决实际化学*衡移动的问题,所以"浓度、压强、温度等外界的条件对化学*衡的影响"是本节课的重点。由于学生对勒沙特列原理的字面含意"*衡将向着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的理解有较大的难度,故而对该原理中重点字词"减弱这种改变"的理解、剖析进而加以掌握是本节的难点。

  二、说教法

  古希腊生物家普罗塔弋说过这样一句话:"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我觉得,我们在教学时必须特别注意这一点,即不能将学生当作容器来对待,在确定教学方法时,必须遵守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训令,结合教材及学生的实际准备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启发式,并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不断设疑,析疑,解疑。

  2、对涉及原理的解释,力求用实物投影或计算机模拟的电化教学手段加以解决,即遵守直观性教学的原则。

  采用方法1,有利于学生掌握从现象到本质,从已知到未知逐步形成概念的学*方法,有利于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采用方法2,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知识,且能使他们的认识过程遵守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一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并能提高他们对概念的理解能力。

  三、说学法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现代的教学,应以发现为重点,确实帮助学生学会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教会学生"如何思考,怎样学*"。

  结合本教材的特点及所设计的教学方法,指导大多数学生用"发现"的方法开展学*活动。同时还应注意不要忽视那些个性特征很强的`学生,一定要指导他们用不同的方法展开学*活动。

  为了不使我们的学法指导活动落空,我们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时力求把教师的讲授转变为启发诱导,把学生的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探索,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促使学生动眼看、动手做、动口说、动脑想,使学生的学*过程和认识过程统一为一个整体。

  四、说教学程序

  1、巧妙复*,引入正题

  打破传统问答式的复*方式,应用计算机模拟化学*衡建立的过程及化学*衡的特征。

  (这样做可以克服传统复*枯燥乏味的缺点,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求知欲。更重要的是将不可用肉眼观察到的微观粒子之间的化学反应,以实物模拟的形式直观地展示出来,变抽象为直观。)

  2、精心设疑,实验探究

  设问当外界条件改变时,已经建立的化学*衡会不会发生什么变化?

  (这样不仅开门见山地将本节研究的中心问题提了出来,而且使学生为之一动,此时,他们会在心中想"化学*衡在外界条件改变时到底会不会发生变化呢?"从而激发起他们对新问题的求知兴趣。

  在这种情境和氛围中,由教师分别分次演示实验1—4、1—5、1—6,其中实验1—4、1—5放在投影仪上去做。

  这样可以增大实验的可见度)

  此时只分析讨论条件改变时,*衡变还是不变的问题,变如何变,为什么这样变?通过讨论得出相应的结论。

  关于温度对化学*衡的影响,先让学生进行预测,后用实验论证的方式开展教学。

  (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分析实质,深化认识

  通过实验得出结论之后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再次设疑:"为什么当外界条件改变时上述化学*衡会发生移动呢?这些变化有什么规律呢?"

  这些问题只要教师稍加点拨,或经学生互相讨论,大多数同学都可以从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这一角度加以理解,并顺利得出化学*衡移动的定义。

  (这样做可使学生感觉到,通过实验,他们发现化学*衡可能移动,更重要的是通过分析抽象,概括知道了化学*衡在外界条件改变时为什么移动,既从直观到抽象,即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产生认识上质的飞跃,使他们的思维加深。)

  4、联系实际,加深理解

  在学*了化学*衡移动之后,要联系实际,给出反馈题,启发学生思考。并由他们自己做出正确答案,以加深对化学*衡移动原理的理解和认识。

  (让学生做反馈练*的目的,用于检查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发现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以便制定弥补的措施,在辅导时进一步完善教学活动)。

  高二化学教案 9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高二化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学*目标

  1、掌握原电池实质,原电池装置的特点,形成条件,工作原理

  2、了解干电池、铅蓄电池、锂电池、燃料电池

  3、了解金属的电化学腐蚀

  二、知识重点、难点

  原电池原理、装置特点、形成条件、金属的电化学腐蚀

  三、教学过程

  引入:你知道哪些可利用的能源?电池做为能源的一种,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它利用了哪些原理?你知道金属是如何生锈的吗?

  新授: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

  实验:4-15:①将锌片插入稀硫酸中报告实验现象。

  ②将铜片插入稀硫酸中报告实验现象。

  ③将与铁锌铜片相互接触或用导线连接起来插入稀硫酸中报告实验现象。

  ④在③中把锌片和铜片之间连上电流计,观察其指针的变化。

  结论:①锌片能和稀硫酸迅速反应放出H2

  ②铜片不能和稀硫酸反应

  ③铜片上有气体生成

  ④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说明在两金属片间有电流产生

  结论:什么是原电池?(结论方式给出)它的形成条件是什么?

  原电池定义: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形成条件:①两个电极

  ②电解质溶液

  ③形成闭合电路

  讨论:1、Zn|H2SO4|Cu形成装置后有电流产生,锌片上发生了什么反应?铜片上发生了什么反应?(可以取锌片周围的溶液用NaOH溶液鉴别;取铜片上生成的气体检验。)

  结论:在锌片周围有锌离子生成;铜片上生成的是H2

  讨论:可能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俩金属片上的反应式的.书写。

  结论:在Zn上:Zn–2e-=Zn2+

  在Cu上:2H++2e-=H2

  Zn失去电子?流出电子?通过导线--?Cu--电解质中的离子获得电子。

  我们把:流出电子的一电极叫负极;电子流入的一极叫做正极。

  两极反应的本质:还是氧化还原反应,只是分别在两极进行了。

  负极失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正极得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实验:分别用两个铜片和两个锌片做上述实验④。

  结论:两种情况下电流计不发生偏转,说明线路中无电流生成,铜片上无气体生成。即两电极必须是活泼性不同的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能导电)。

  高二化学教案 10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用化合价升降法配*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配*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技能。

  情感目标

  通过对各种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不同配*方法的介绍,对学生进行辩证思维的训练。

  教学建议

  教学重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的原则和步骤。

  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的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教材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是正确书写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侧重理科学生所应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配*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方法有多种,本节介绍的“化便谷升降法”就是其中的一种。

  教材从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引入,说明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可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配*,但对于较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配*不太方便,进而引出用“化合价升降法”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

  本节教材通过三个典型的例题,对三种不同类型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细致分析;介绍了三种不同的配*方法,培养了学生灵活看待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能力,训练了学生的辩证思维。

  教材还通过问题讨论,将学生易出错误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用配*时应遵循的原则—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进行分析判断,强化了配*的关键步骤—使反应前后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的原则,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教法建议

  教学中应注重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利用学生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和接触的一些氧化还原反应,学*本节内容。教学中应采用精讲精练、讲练结合的方法,使学生逐步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配*方法。不能使学生一步到位,随意拓宽知识内容。

  1.通过复*,总结配*原则

  教师通过以学生学*过的某一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为例,引导学生分析电子转移及化合价的变化,总结出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原则—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

  2.配*步骤

  [例1]、[例2]师生共同分析归纳配*基本步骤:

  (1)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分别标出变价元素的化合价,得出升降数目。

  (2)使化合价升高与化合价降低的总数相等(求最小公倍数法)

  (3)用观察的方法配*其它物质的化学计算数(包括部分未被氧化或还原的原子(原子团)数通过观察法增加到有关还原剂或氧化剂的化学计量数上),配*后把单线改成等号。

  该基本步骤可简记作:划好价、列变化、求总数、配化学计量数。

  [例3]在一般方法的基础上采用逆向配*的方法。属于经验之谈,是对学生辩证思维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为使学生较好地掌握配*技能,建议在分析完每个例题后,补充针对性问题,强化技能训练,巩固所学知识。

  另外,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可组织学生结合教材中的“讨论”、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配*要满足原子个数守恒、电荷守恒、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然后组织学生进行适当练*加以巩固。通过设置该“讨论”内容,巩固了氧化还原反应配*的知识,强化了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在学*化学中的重要作用。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可补充配*的另一种方法—离子一电子法,以及不同化合价的同种元素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确定方法:氧化产物中的被氧化元素的价态不能高于还原产物中被还原元素的价态。

  如: (浓)— 氧化产物是 而不是 或 ,还原产物是 而不是 。 氧化产物 的还原产物 。

  典型例题

  例1 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未配*化学方程式为:

  ,请配*方程式。

  选题目的:复*巩固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一般配*方法,当使用一般配*方法有困难时可用其它方法配*。拓宽视野,达到简化配*方法的目的。此题适于任何学生。

  解析:一般可根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关系

  5NH4NO3 ==== 2HNO3+ 4N2↑+ 9H2O

  升高3×5

  降低5×3

  为了简化配*过程,也可通过反应物中氮元素的*均化合价及变化关系

  5/2NH4NO3 —— HNO3+ 2N2↑+ 9/2H2O ===>5NH4NO3 === 2HNO3+ 4N2↑+ 9H2O

  N:+1——→+5 升高4×1

  2N:(+1—→0)×2 降低2×2

  注:在配*此题时一定要注意,氮元素的化合价不能出现交叉现象

  解答: 5、2、4、9。

  启示:对于同种物质中同种元素价态不清或同种物质中同种元素的价态不同时,只需根据化合价法则,找出元素的相应化合价,抓住质量守恒、电子守恒,就可正确配*。

  例2 已知 在下列反应中失去7mol电子,完成并配*下列化学方程式: 选题目的:加强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依据是化合价升降(电子转移)总数相等。”的理解。此题作为提高能力可介绍给学*程度较好的学生。


高二化学教案通用10篇扩展阅读


高二化学教案通用10篇(扩展1)

——化学教案优选【10】篇

  化学教案 1

  一、教学章节

  第一节 分子

  二、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

  (1) 分子的概念

  (2) 分子概念的运用

  (3) 混合物和纯净物

  2、能力目标

  通过对物质及变化的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相互联系的分析推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德育目标

  通过对分子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教育和辩证地看问题的思维方法教育。

  三、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

  1、重点

  (1) 关于分子定义的建立以及对分子行为的微观想象的形成。

  (2) 通过对分子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逐步培养学生辩证统一的思想方法。

  2、难点

  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并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

  3、疑点

  (1) 如何解释“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2) 混合物与混合物有何区别?

  4、解决办法

  联系生活实际,启发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发挥想象力,使学生思维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相互对比的角度深入到微观领域,同时结合学生回忆物质在空气和纯氧气中燃烧的不同,讨论、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教育学生用科学的角度来分析认识问题,为以后学*打下牢固地认识基础,树立正确的思想方法。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安排

  水、酒精

  量筒(200Ml)2个;碘球;试管夹;酒精灯;火柴

  六、教学步骤

  (一)分子

  [新课引入]我们进入花园或饭店附*,就会闻到花或饭菜的气味;湿的衣服经过晾晒就会干燥;糖块放在水中,会逐渐消失,而水有了甜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再来看两个演示实验]

  1、实验[3—1]碘的受热和冷却

  现象:固体碘受热变成蒸气,碘蒸汽遇冷又变成固体碘。

  2、100L酒精和100 L水混合在一起。

  现象:混合后,酒精和水的总体积小于200L 。

  [结论]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分子在不停运动和分子间有间隔距离。

  [板书]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分子在不停运动和分子间有间隔距离。

  [讲述]在碘受热和冷却的过程发生物理变化,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构成碘的碘分子没有发生改变。例如:水变成水蒸气时,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水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蔗糖溶于水,蔗糖分子和水分子也没有发生变化,他们的化学性质也没有发生变化。

  [板书]2、在变化中,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为无力变化。

  [讲述]在氧气的化学性质中学过五个化学反应:碳与氧气的反应,在变化过程中,碳和氧气的分子都发生了变化,变成了二氧化碳分子,这种在变化中,分子发生了变化,不再保有原来分子特性的变化。为化学变化。

  [板书]在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为化学变化。

  [讲述]那么,如何把分子从化学角度作一个定义呢?

  [回答]+[板书]3、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讲述]我们叫分子,用肉眼是不可以看得到的,人们只有通过科学仪器。比如:电子显微镜。把分子放大几十万倍,才可以观察到分子的图像。分子是微观的`,它的质量非常小,水分子的质量大约是3*10-26g。

  [讨论]那分子还可以再分吗?

  [回答]分子可以再分是说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分子起了变化,变成了别种物质的粒子。

  但从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这一点来说分子又是不可分的整体粒子,因为分子再分就不是原来物质的分子了。

  [讨论]物质三态相互转化的本质:

  气态时,分子间距离最大,液态,固态。

  [板书]4、①分子的体积很小,质量非常小。

  ②分子是不断地运动的。

  ③分子间有一定间隔,“三态”。

  ④有些物质是由分子直接构成的。

  ⑤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二)混合物和纯净物:

  [讲述]在研究任何一种物质的性质时,都必须取用纯净物,比如在研究氧气的性质时,铁在纯氧中燃烧可以看到火星四射,光彩夺目的现象,可是在空气中,铁不燃烧。这就是由于空气中约有4/5的氮气,影响了氧气的性质。

  什么是纯净物,混合物。

  1、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反应,混合物里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例如:空气

  2、纯净物是一种物质组成的。例如:氧气、氮气

  [讲述]我们在这里所讲的纯与不纯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通常所指的纯净物指的是含杂质很少的具有一定纯度的物质。我们只是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是不纯物质变为比较纯的物质。

  例如:用作半导体材料的硅,就是从含硅的矿物里制得的。经提纯,硅的质量百分数可达,99,999,999,999%(11个9)这种硅叫做高纯硅。

  化学教案 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及在实验室中制取氯气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使学生掌握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3.使学生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4.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演示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氯气的化学性质及实验室制法。

  2.氯离子的性质。

  ●教学难点

  氯气的化学性质。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及氯气的化学性质(与水、碱的反应)。

  第二课时:氯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与金属、非金属单质的反应、氯离子的检验)。

  教学用具

  第一课时:投影仪、氯气制取装置一套、集气瓶、大烧杯、蓝色石蕊试纸、水、有色布条、氢氧化钠溶液。

  第二课时:投影仪、集满氯气的集气瓶、酒精灯、火柴、坩埚钳、尖嘴弯管、制氯气的装置一套、铜丝、镁条、锌粒、稀硫酸、氯化钠溶液、稀盐酸、氯化钾溶液、硝酸银溶液、碳酸钠溶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言]前面我们学*了碱金属元素的有关知识,知道碱金属是几种在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上都具有一定相似性的金属元素,本章,我们来学*几种在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上都具有一定相似性的.非金属元素——卤素,它们包括氟、氯、溴、碘、砹五种元素。

  [板书]第四章 卤素

  [讲解]在卤素形成的单质中,最主要的是18世纪70年代的瑞典化学家舍勒首先发现并制得的氯气。本节课我们就来学*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和它的一些化学性质。

  [板书]第一节 氯气

  一、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投影]已知氯气是一种有毒的、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它能溶于水,可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并能与NaOH溶液反应。

  实验室制氯气的反应方程式如下: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请根据以上信息利用下列仪器和试剂,设计实验室制取氯气的装置。

  仪器:烧瓶、分液漏斗、双孔橡皮塞、导管、橡皮管、玻璃片、集气瓶、烧杯、石棉网、铁

  架台(带铁夹)、酒精灯。

  [上述仪器若能用绘图表示,效果更好]

  试剂:浓盐酸、二氧化锰(固体)、氢氧化钠溶液、蓝色石蕊试纸、水。

  [讲解]一套完整的制气装置应包括:

  1.气体发生,2.气体净化,3.气体收集,4.尾气吸收四个部分,请大家以此为依据进行设计。

  [学生讨论、分析,老师总结并板书]

  △[板书]原理: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收集:向上排空气法

  验满: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尾气吸收:NaOH溶液

  [讲解]根据实验室制氯气的反应原理。制得的氯气中可能混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有关氯气的净化,我们留待后续课中讨论解决,下面我们按我们的设计方案来制取两瓶氯气。

  [教师连接好制取氯气的装置,请学生上台收集两瓶氯气,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氯气的颜色]

  [过渡]我们刚刚制得的氯气有哪些性质呢?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认识氯气的化学性质。

  [板书]二、氯气的化学性质

  [演示实验4—4,Cl2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

  [设问]干布条不褪色,湿布条褪色,说明了什么?

  [结论]说明Cl2和水反应生成了具有漂白作用的新物质。

  [板书]1.氯气与水的反应

  [讲解]氯气可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

  [板书]Cl2+H2O=====HCl+HClO

  [补充实验]把盐酸滴在干燥的有色布条上,不褪色。

  [讲解]由上面的实验可知,干燥的氯气与盐酸都不具有漂白性,因此具有漂白作用的一定是次氯酸。

  [设问]次氯酸有哪些重要的性质和用途呢?请大家阅读课本中的有关内容,找出答案。

  [板书]次氯酸不稳定,见光易分**出氧气。

  光照

  2HClO=====HCl+O2↑

  有强氧化性,可用来漂白、杀菌、消毒。

  [讲解并板书]HClO是具有强氧化性的弱酸,可用来杀菌消毒:HClO====H++ClO-

  [设问]Cl2溶于水是否全部和水反应?怎样证明?

  [补充实验]在上面收集有Cl2的集气瓶中注入少量水,振荡,与另一瓶氯气的颜色相比较,并把所得溶液颜色与纯水的颜色相比较(可在瓶后衬一张白纸,现象更明显)。

  [讲解]注入水后,集气瓶中的黄绿色变浅,说明氯气溶于水。溶液为黄绿色,而Cl-、HClO及ClO-无色,所以说明氯水中含有大量的氯气分子。由此可知,氯气溶于水时,仅有少量的氯气与水发生了反应。

  常温下,1体积的水约溶解2体积的氯气。

  思考:氯水为何要现用现制,并保存在棕色的细口瓶中?

  [过渡]刚才我们制氯气时,用于吸收尾气的是NaOH碱溶液,说明Cl2是可与碱反应的。

  [板书]2.氯气与碱的反应

  [补充实验]把少量NaOH溶液注入另一瓶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黄绿色全部消失,所得溶液无色。

  [讲解]Cl2可与NaOH溶液充分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NaCl和NaClO。

  [板书]Cl2+2NaOH====NaCl+NaClO+H2O

  [引导学生从Cl2与H2O的反应来理解该反应]

  [教师]请大家根据上式,写出Cl2与Ca(OH)2溶液的反应。

  [板书]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讲解]上述反应就是工业上生产漂粉精的原理,是通过Cl2与石灰乳作用制成的。其中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

  思考:次氯酸具有漂白作用,为什么不用HClO直接漂白,而要转换成次氯酸盐?漂白色粉末漂白的原理是什么?

  [引导学生看书,得出结论]

  [板书]Ca(ClO)2+CO2+H2O====CaCO3↓+2HClO

  [设问]上述反应说明了H2CO3与HClO的酸性强弱顺序如何?Ca(ClO)2能与HCl反应吗?写出反应方程式,漂白色粉末应怎样保存才能不很快失效?

  [板书]Ca(ClO)2+2HCl=====CaCl2+2HClO

  [学生回答]

  [小结]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氯气与水和碱的反应。

  [投影]课后思考题:

  1.实验室制Cl2为何不用Ca(OH)2溶液来吸收尾气?

  2.分析在氯水中都含有哪些粒子?

  3.用湿润蓝色石蕊试纸检验Cl2时,为何试纸的颜色先变红,后变白?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化学教案 3

  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创设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做科学”的学*过程中,了解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学*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教材分析与处理:

  本节内容分两部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性质。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为第一部分,相对较为独立;从整套教材的编写上来看,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是唯一安排的气体制取的实验,因此要从探究过程中抽取气体制取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教学重点: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难点:

  催化剂

  教学思路:

  创设情景,初识氧气,引出气体的制取→了解气体制取的一般步骤,探究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仪器装置和反应条件→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尝试设计其他的制氧装置。

  教学用具:

  试管(3只)、酒精灯、锥形瓶、长径漏斗、带导管的橡皮塞、乳胶管、集气瓶、水槽、盖玻片;30%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人造沸石、芹菜、火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初识氧气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创设情景,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创设情景]

  在屏幕上循坏播放选取的与氧气有关的图片:运动会场上燃烧的火炬、火箭的发射、潜水员带着氧气瓶在潜水、抢救危急病人、光合作用、腐烂的葡萄,引导学生回答:氧气是我们身边熟悉的物质,它跟世间万物如影随形,你对它有哪些了解呢?

  [学生交流]

  氧气可供给呼吸,氧气可支持燃烧,氧气能使物品腐烂,氧气能发射火箭……

  [设问,引出下文]

  那你还想知道与氧气有关的什么知识呢?

  [生答]

  1.我想知道氧气是如何发射火箭的。

  2.我想知道氧气怎么使食物腐烂的。

  3.我想知道氧气还有什么用途。

  4.我想知道氧气是如何制得的。

  [过渡]

  看来同学们想知道得还很多,这节课我们先来看一看如何在实验室里制取一瓶氧气?然后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二、如何制取氧气(核心部分)

  设计意图:通过试验,探究如何在试验室里制取氧气,并形成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

  如果让你到实验室制取一瓶氧气,你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师生共同分析]

  反应原理

  仪器装置

  验满方法

  收集方法

  [师问]

  我们就按这四步学*如何制取氧气。根据已有的知识,请你说出得到氧气的方法有哪些?

  [学生交流]

  电解水

  从空气中分离氧气

  光合作用

  [师问]

  上述方法适合在实验室中制取氧气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

  消耗电能;操作复杂;难于控制……不适合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

  [老师总结]

  [引出下文]

  在实验室里,通常采用30%的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氧气。在什么条件下可制取氧气呢?根据老师提供的探究报告,请同学们来探究一下。

  化学教案 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理**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介绍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意识; 通过学*和查阅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及世界能源储备和开发; 通过布置研究性课题,进一步认识化学与生产、科学研究及生活的紧密联系。

  能力目标

  通过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

  在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的现在,开发利用新能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借此培养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扩展是很难得的。注意科学开发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是第一章第三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可以讲是高中化学理论联系实际的开篇,它起着连接初高中化学的纽带作用。本节教学介绍的理论主要用于联系实际,分别从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和能量变化等不同反应类型、不同反应过程及实质加以联系和理解,使学生在感性认识中对知识深化和总结,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教法建议

  以探究学*为主。教师是组织者、学*上的服务者、探究学*的引导者和问题的提出者。建议教材安排的两个演示实验改为课上的分组实验,内容不多,准备方便。这样做既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和调动学生探究学*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教师不能用化学课件代替化学实验,学生亲身实验所得实验现象最具说服力。教学思路:影像远古人用火引入课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学生实验验证和探讨理论依据→确定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讨论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和保护环境→能源的展望和人类的进步→布置研究学*和自学内容。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教学重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教学难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观点的建立。能量的“储存”和“释放”。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影像:《远古人用火》01/07

  [过渡]北京猿人遗址中发现用火后的炭层,表明人类使用能源的历史已非常久远。

  [板书]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过渡] 化学反应中能量是怎样变化的?

  [学生分组实验]请学生注意

  ①操作方法;

  ②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③总结实验结论;

  ④写出化学方程式。

  (1)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同时试管温度升高,说明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化学反应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

  (2)混合搅拌后,玻璃片和小烧杯粘在一起,说明该反应吸收了大量的热,使水温降低结成冰。化学反应方程式: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结论]

  放热反应:化学上把有能量放出的化学反应叫做放热反应。

  如 CH4(g)+2O2(g)CO2(g)+2H2O(l)

  吸热反应:化学上把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叫做吸热反应。

  如 C(s)+H2O(g)CO(g)+H2(g)

  [讨论] 现代人怎样利用化学反应?

  结论:现代人利用化学反应主要是①利用化学反应中释放出的`能量;②利用化学反应制取或合成新物质。

  [板书]二、燃料燃烧的条件和环境保护

  [学生分组讨论](1)燃料充分燃烧条件?(2)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的缺点?

  [结论]

  (1)使燃料充分燃烧需要考虑两点:①燃烧时要有足够多的空气;②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空气不足:①浪费资源;②产生大量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危害人体健康。

  空气过量:过量空气会带走部分热量,浪费能源。

  增大接触面:改变燃料的状态。如固体燃料粉碎、将液体燃料以雾状喷出、固体燃料液化等。

  (2)大量使用化石燃料:①能引起温室效应;②会造成化石燃料蕴藏量的枯竭;③煤燃烧排放二氧化硫,导致酸雨;④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烟尘。

  [板书]三、现代能源结构和新能源展望

  [讨论] 现代人怎样利用化学反应中释放出的能量?

  结论:人类所需要能量,绝大部分是通过化学反应产生。主要是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或它们的制品燃烧所产生的。

  [讲述]现代能源结构。

  1999年我国化石燃料和水电能源的消耗结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水电

  比例:76.2%,16.6%,2.1%,5.1%

  [讲述]我国化石燃料与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对比。

  石油储量/1×1010t

  天然气储量/1×1010m3

  煤炭/1×1010t

  北美

  5.6

  8.4

  262.9

  西欧

  3.4

  6.1

  99.3

  日本

  1.0

  前苏联

  8.3

  42.5

  241.0

  中东

  54

  24.2

  中国

  2.4

  0.8

  99.0

  [讨论]我国能源结构的缺点和新能源展望(环保、防止能源危机)。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结论]得出以下结构。

  [阅读]能源与人类进步。

  请学生阅读教材22——23页。

  [本节课的总结和评价]——根据实际完成的情况和教学效果而定。

  [尾声]《太阳能》05/34

  教学手段:

  设计思想:教师应从课堂的知识传输者和灌输者,变为组织者、学*上的服务者、探究学*的引导者和问题的提出者。

  板书设计:

  化学教案 5

  一.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观察身边有哪些材料,了解它们的主要性能与应用;

  2. 根据已有经验讨论比较棉、毛、合成纤维的优缺点;

  3. 探究棉、毛、合成纤维与酸、碱作用及燃烧时的现象;

  4. 探究鉴别棉、毛、合成纤维的方法及辨别羊毛制品真伪的方法;

  5. 了解聚乙烯与聚氯乙烯的`不同用途,探究两者的鉴别方法;

  6. 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以及白色污染的治理方法。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 知道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特点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 知道废弃的材料对自然环境造成的污染及其危害,提出可能解决污染的合理措施;

  3. 实验探究纯棉纤维、羊毛纤维、化学纤维,聚乙烯及聚氯乙烯等常见材料的鉴别方法。

  难点

  实验探究纯棉纤维、羊毛纤维、化学纤维,聚乙烯及聚氯乙烯等常见材料的鉴别方法。

  三. 具体内容

  1. 材料的发展过程

  2. 材料的分类

  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合成材料、复合材料。

  3. 金属材料

  包括纯金属和各种合金。

  (1)金属材料的发展历程

  古代——*代工业——现代工业

  (2)常见金属材料及应用

  球墨铸铁(Fe、C、Si、Mn)——可代替钢

  锰钢(Fe、C、Mn)——钢轨、自行车架、**装甲、挖掘机铲斗

  不锈钢(Fe、Cr、Ni)——医疗器械、炊具

  黄铜(Cu、Zn)——机器零件、仪表、日用品

  青铜(Cu、Sn)——轴承、齿轮等

  白铜(Cu、Ni)——钱币、代替银饰品

  焊锡(Sn、Pb)——焊接金属

  硬铝(Al、Cu、Mg、Si)——火箭、飞机、轮船等

  18黄金(Au、Ag、Cu)——金饰品、钱币

  18白金(Au、Cu、Ni、Zn)——金饰品

  铂金(Pt)——铂金饰品

  4. 无机非金属材料

  分为传统材料和新型材料。

  传统材料:陶瓷、玻璃、水泥

  新型材料:新型陶瓷、光导纤维等

  5. 合成材料

  包括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1)合成纤维

  纤维分为:天然纤维、人造纤维、合成纤维

  天然纤维:吸水性、透气性好

  合成纤维:强度高、耐磨、弹性好、耐腐蚀

  四、总结

  化学教案 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理**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介绍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意识; 通过学*和查阅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及世界能源储备和开发; 通过布置研究性课题,进一步认识化学与生产、科学研究及生活的紧密联系。

  能力目标

  通过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

  在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的现在,开发利用新能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借此培养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扩展是很难得的。注意科学开发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是第一章第三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可以讲是高中化学理论联系实际的开篇,它起着连接初高中化学的纽带作用。本节教学介绍的理论主要用于联系实际,分别从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和能量变化等不同反应类型、不同反应过程及实质加以联系和理解,使学生在感性认识中对知识深化和总结,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教法建议

  以探究学*为主。教师是组织者、学*上的服务者、探究学*的引导者和问题的提出者。建议教材安排的两个演示实验改为课上的分组实验,内容不多,准备方便。这样做既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和调动学生探究学*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教师不能用化学课件代替化学实验,学生亲身实验所得实验现象最具说服力。教学思路:影像远古人用火引入课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学生实验验证和探讨理论依据→确定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讨论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和保护环境→能源的展望和人类的进步→布置研究学*和自学内容。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教学重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教学难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观点的建立。能量的“储存”和“释放”。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影像:《远古人用火》01/07

  [过渡]北京猿人遗址中发现用火后的炭层,表明人类使用能源的历史已非常久远。

  [板书]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过渡] 化学反应中能量是怎样变化的?

  [学生分组实验]请学生注意

  ①操作方法;

  ②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③总结实验结论;

  ④写出化学方程式。

  (1)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同时试管温度升高,说明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化学反应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

  (2)混合搅拌后,玻璃片和小烧杯粘在一起,说明该反应吸收了大量的.热,使水温降低结成冰。化学反应方程式: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结论]

  放热反应:化学上把有能量放出的化学反应叫做放热反应。

  如 CH4(g)+2O2(g)CO2(g)+2H2O(l)

  吸热反应:化学上把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叫做吸热反应。

  如 C(s)+H2O(g)CO(g)+H2(g)

  [讨论] 现代人怎样利用化学反应?

  结论:现代人利用化学反应主要是①利用化学反应中释放出的能量;②利用化学反应制取或合成新物质。

  [板书]二、燃料燃烧的条件和环境保护

  [学生分组讨论](1)燃料充分燃烧条件?(2)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的缺点?

  [结论]

  (1)使燃料充分燃烧需要考虑两点:①燃烧时要有足够多的空气;②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空气不足:①浪费资源;②产生大量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危害人体健康。

  空气过量:过量空气会带走部分热量,浪费能源。

  增大接触面:改变燃料的状态。如固体燃料粉碎、将液体燃料以雾状喷出、固体燃料液化等。

  (2)大量使用化石燃料:①能引起温室效应;②会造成化石燃料蕴藏量的枯竭;③煤燃烧排放二氧化硫,导致酸雨;④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烟尘。

  [板书]三、现代能源结构和新能源展望

  [讨论] 现代人怎样利用化学反应中释放出的能量?

  结论:人类所需要能量,绝大部分是通过化学反应产生。主要是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或它们的制品燃烧所产生的。

  [讲述]现代能源结构。

  1999年我国化石燃料和水电能源的消耗结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水电

  比例:76.2%,16.6%,2.1%,5.1%

  [讲述]我国化石燃料与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对比。

  石油储量/1×1010t

  天然气储量/1×1010m3

  煤炭/1×1010t

  北美

  5.6

  8.4

  262.9

  西欧

  3.4

  6.1

  99.3

  日本

  1.0

  前苏联

  8.3

  42.5

  241.0

  中东

  54

  24.2

  中国

  2.4

  0.8

  99.0

  [讨论]我国能源结构的缺点和新能源展望(环保、防止能源危机)。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结论]得出以下结构。

  [阅读]能源与人类进步。

  请学生阅读教材22——23页。

  [本节课的总结和评价]——根据实际完成的情况和教学效果而定。

  [尾声]《太阳能》05/34

  教学手段:

  设计思想:教师应从课堂的知识传输者和灌输者,变为组织者、学*上的服务者、探究学*的引导者和问题的提出者。

  板书设计:

  化学教案 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及在实验室中制取氯气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使学生掌握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3.使学生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4.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演示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氯气的化学性质及实验室制法。

  2.氯离子的性质。

  ●教学难点

  氯气的化学性质。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及氯气的化学性质(与水、碱的反应)。

  第二课时:氯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与金属、非金属单质的反应、氯离子的检验)。

  教学用具

  第一课时:投影仪、氯气制取装置一套、集气瓶、大烧杯、蓝色石蕊试纸、水、有色布条、氢氧化钠溶液。

  第二课时:投影仪、集满氯气的集气瓶、酒精灯、火柴、坩埚钳、尖嘴弯管、制氯气的装置一套、铜丝、镁条、锌粒、稀硫酸、氯化钠溶液、稀盐酸、氯化钾溶液、硝酸银溶液、碳酸钠溶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言]前面我们学*了碱金属元素的有关知识,知道碱金属是几种在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上都具有一定相似性的金属元素,本章,我们来学*几种在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上都具有一定相似性的非金属元素——卤素,它们包括氟、氯、溴、碘、砹五种元素。

  [板书]第四章 卤素

  [讲解]在卤素形成的单质中,最主要的是18世纪70年代的瑞典化学家舍勒首先发现并制得的氯气。本节课我们就来学*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和它的一些化学性质。

  [板书]第一节 氯气

  一、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投影]已知氯气是一种有毒的、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它能溶于水,可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并能与NaOH溶液反应。

  实验室制氯气的反应方程式如下: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请根据以上信息利用下列仪器和试剂,设计实验室制取氯气的装置。

  仪器:烧瓶、分液漏斗、双孔橡皮塞、导管、橡皮管、玻璃片、集气瓶、烧杯、石棉网、铁

  架台(带铁夹)、酒精灯。

  [上述仪器若能用绘图表示,效果更好]

  试剂:浓盐酸、二氧化锰(固体)、氢氧化钠溶液、蓝色石蕊试纸、水。

  [讲解]一套完整的制气装置应包括:

  1.气体发生,2.气体净化,3.气体收集,4.尾气吸收四个部分,请大家以此为依据进行设计。

  [学生讨论、分析,老师总结并板书]

  △[板书]原理: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收集:向上排空气法

  验满: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尾气吸收:NaOH溶液

  [讲解]根据实验室制氯气的反应原理。制得的氯气中可能混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有关氯气的净化,我们留待后续课中讨论解决,下面我们按我们的设计方案来制取两瓶氯气。

  [教师连接好制取氯气的装置,请学生上台收集两瓶氯气,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氯气的颜色]

  [过渡]我们刚刚制得的氯气有哪些性质呢?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认识氯气的化学性质。

  [板书]二、氯气的化学性质

  [演示实验4—4,Cl2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

  [设问]干布条不褪色,湿布条褪色,说明了什么?

  [结论]说明Cl2和水反应生成了具有漂白作用的新物质。

  [板书]1.氯气与水的反应

  [讲解]氯气可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

  [板书]Cl2+H2O=====HCl+HClO

  [补充实验]把盐酸滴在干燥的有色布条上,不褪色。

  [讲解]由上面的实验可知,干燥的氯气与盐酸都不具有漂白性,因此具有漂白作用的一定是次氯酸。

  [设问]次氯酸有哪些重要的性质和用途呢?请大家阅读课本中的有关内容,找出答案。

  [板书]次氯酸不稳定,见光易分**出氧气。

  光照

  2HClO=====HCl+O2↑

  有强氧化性,可用来漂白、杀菌、消毒。

  [讲解并板书]HClO是具有强氧化性的弱酸,可用来杀菌消毒:HClO====H++ClO-

  [设问]Cl2溶于水是否全部和水反应?怎样证明?

  [补充实验]在上面收集有Cl2的集气瓶中注入少量水,振荡,与另一瓶氯气的颜色相比较,并把所得溶液颜色与纯水的颜色相比较(可在瓶后衬一张白纸,现象更明显)。

  [讲解]注入水后,集气瓶中的黄绿色变浅,说明氯气溶于水。溶液为黄绿色,而Cl-、HClO及ClO-无色,所以说明氯水中含有大量的氯气分子。由此可知,氯气溶于水时,仅有少量的氯气与水发生了反应。

  常温下,1体积的水约溶解2体积的氯气。

  思考:氯水为何要现用现制,并保存在棕色的细口瓶中?

  [过渡]刚才我们制氯气时,用于吸收尾气的是NaOH碱溶液,说明Cl2是可与碱反应的。

  [板书]2.氯气与碱的反应

  [补充实验]把少量NaOH溶液注入另一瓶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黄绿色全部消失,所得溶液无色。

  [讲解]Cl2可与NaOH溶液充分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NaCl和NaClO。

  [板书]Cl2+2NaOH====NaCl+NaClO+H2O

  [引导学生从Cl2与H2O的反应来理解该反应]

  [教师]请大家根据上式,写出Cl2与Ca(OH)2溶液的反应。

  [板书]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讲解]上述反应就是工业上生产漂粉精的原理,是通过Cl2与石灰乳作用制成的。其中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

  思考:次氯酸具有漂白作用,为什么不用HClO直接漂白,而要转换成次氯酸盐?漂白色粉末漂白的原理是什么?

  [引导学生看书,得出结论]

  [板书]Ca(ClO)2+CO2+H2O====CaCO3↓+2HClO

  [设问]上述反应说明了H2CO3与HClO的酸性强弱顺序如何?Ca(ClO)2能与HCl反应吗?写出反应方程式,漂白色粉末应怎样保存才能不很快失效?

  [板书]Ca(ClO)2+2HCl=====CaCl2+2HClO

  [学生回答]

  [小结]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氯气与水和碱的反应。

  [投影]课后思考题:

  1.实验室制Cl2为何不用Ca(OH)2溶液来吸收尾气?

  2.分析在氯水中都含有哪些粒子?

  3.用湿润蓝色石蕊试纸检验Cl2时,为何试纸的颜色先变红,后变白?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化学教案 8

  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创设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做科学”的学*过程中,了解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学*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教材分析与处理:本节内容分两部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性质。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为第一部分,相对较为独立;从整套教材的编写上来看,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是唯一安排的气体制取的实验,因此要从探究过程中抽取气体制取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教学重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难点:催化剂

  教学思路:创设情景,初识氧气,引出气体的制取→了解气体制取的一般步骤,探究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仪器装置和反应条件→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尝试设计其他的制氧装置。

  教学用具:试管(3只)、酒精灯、锥形瓶、长径漏斗、带导管的橡皮塞、乳胶管、集气瓶、水槽、盖玻片;30%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人造沸石、芹菜、火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初识氧气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创设情景,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创设情景]在屏幕上循坏播放选取的与氧气有关的图片:运动会场上燃烧的火炬、火箭的发射、潜水员带着氧气瓶在潜水、抢救危急病人、光合作用、腐烂的葡萄,引导学生回答:氧气是我们身边熟悉的物质,它跟世间万物如影随形,你对它有哪些了解呢?

  [学生交流]氧气可供给呼吸,氧气可支持燃烧,氧气能使物品腐烂,氧气能发射火箭……

  [设问,引出下文]那你还想知道与氧气有关的什么知识呢?

  [生答]

  1. 我想知道氧气是如何发射火箭的。

  2. 我想知道氧气怎么使食物腐烂的`。

  3. 我想知道氧气还有什么用途。

  4. 我想知道氧气是如何制得的。

  ……

  [过渡]看来同学们想知道得还很多,这节课我们先来看一看如何在实验室里制取一瓶氧气?然后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二、如何制取氧气(核心部分)

  设计意图:通过试验,探究如何在试验室里制取氧气,并形成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让你到实验室制取一瓶氧气,你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师生共同分析]

  l 反应原理

  l 仪器装置

  l 验满方法

  l 收集方法

  [师问]我们就按这四步学*如何制取氧气。根据已有的知识,请你说出得到氧气的方法有哪些?

  [学生交流]

  l 电解水

  l 从空气中分离氧气

  l 光合作用

  ……

  [师问]上述方法适合在实验室中制取氧气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消耗电能;操作复杂;难于控制……不适合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

  [老师总结,引出下文]在实验室里,通常采用30%的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氧气。在什么条件下可制取氧气呢?根据老师提供的探究报告,请同学们来探究一下。

  化学教案 9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实例了解化合价的涵义;了解常见元素,原子团化合价;能够根据元素的化合价写出化学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的化合价。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知识形成规律性认识的能力,在课堂练*中培养巩固学生应用概念认识新事物的能力。

  情感目标

  在学*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中,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教育。渗透定组成定律的基本思想。形成从现象到本质,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方法。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化合价是初中化学要求达到了解水*的基础知识,前面学过的有关化学式和物质结构初步知识,尤其是有关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形成的知识是给出化合价的依据。学生掌握本节知识将对以后各章的学*均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第八章酸、碱、盐的学*。本节课是初中化学知识链中的重要一环,所以应高度重视本节课教与学。

  教法建议

  从复*NaCl和HCl的形成入手,探究MgCl2和H2O的形成过程。学生分组探究:据Mg、Cl、H、O原子结构示意图来分析Mg与Cl,H与O之间是如何形成化合物的。提出问题:(1)Mg、Cl、H、O这四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多少?(2)Mg与Cl,H与O各是靠什么形成化合物的?(3)在MgCl2和H2O中原子个数比各是多少?使学生明确:元素在相互化合时,反应物原子的'个数比总是一定的。如果不是这个数目比,就不能使构成离子化合物的阴、阳离子和构成共价化合物分子的原子的最外电子层达到稳定结构,也就不能形成稳定的化合物。所以元素间相互形成化合物时,各元素原子数目之间必是一个一定的简单整数比。元素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这种性质叫化合价。即化合价的实质是元素的一个原子在与其它元素的原子化合时,得失电子或共用电子对数目。用表格展示元素化合价的判断:

  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数目

  一个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

  一个原子共用电子对数

  正价

  一个原子失去电子的数目

  电子对偏离的原子

  负价

  一个原子得到电子的数目

  电子对偏向的原子

  元素的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相互化合时的数目,所以,在单质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让学生明白,元素的化合价与原子的结构有关。化合价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的联系。

  熟记常见元素化合价和原子团的化合价,是运用好化合价的前提。建议可采用顺口溜强化记忆。然后加强课堂训练,通过实际运用在不断联系中达到熟记的程度。根据已知元素的化合价,写出物质的化学式;或根据物质的化学式,计算出元素的化合价。要做到讲练结合,让学生在练*中去体会化合价与化学式的相互关系。掌握好元素的化合价与化学式的相互关系,可摆脱以前死记硬背物质化学式的现象;使书写客观存在的化合物化学式的能力,达到了一个飞越的程度。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在化学研究的实践中,必须通过具体实验确知某化合物的存在和测定了它的组成成分,才能根据元素的化合价写出它的化学式。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

  熟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了解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

  教学难点:化合价概念的建立。

  教学过程:

  复*提问:

  写出氯化钠,氯化氢的化学式。为什么是一个钠原子和一个氯原子结合,一个氢原子与一个氯原子结合?(从原子结构角度考虑)

  写出镁,氯,氢,氧四种原子结构示意图

  投影:

  探究问题:镁和氯;氢与氧是如何形成化合物的?

  分组讨论,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1)Mg,Cl,H,O这四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多少?

  (2)Mg与Cl,H与O各是靠什么形成特定的化合物的?

  (3)在氯化镁,水分子中,原子个数比各是什么?能否随意改动化合物中的原子个数?

  小结:氯化镁失去镁最外层两个电子形成Mg2+,Cl得电子形成Cl-,相反电荷的离子互相作用,形成离子化合物MgCl2。在水分子中,一个氧原子提供两个电子分别与两个氢原子提供的两个电子形成两对共用电子对,形成稳定的共价化合物水。据原子结构,元素的原子在结合时,原子个数是一定的,不能随意改动。这是元素形成化合物时的一种性质。这种性质就是元素的化合价。

  化学教案 10

  知识目标

  了解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

  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衡以及浓度等条件对电离*衡的影响。

  能力目标

  通过演示电解质导电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探索能力。

  通过区分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能力。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情感目标

  在分析强弱电解质的同时,体会结构和性质的辩证关系。

  由电解质在水分子作用下,能电离出阴阳离子,体会大千世界阴阳共存,相互对立统一,彼此依赖的和谐美。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共分为三部分: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弱电解质的电离*衡,以及电离*衡常数。其中电离*衡常数在最新的教学大纲中已不再要求。

  教材从初中溶液的导电性实验以及高一电离等知识入手,重点说明强电解质在水中全部电离,而弱电解质在水中部分电离,溶液中既有离子,又有分子。

  同时,教材中配合图画,进一步说明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转入到对弱电解质电离*衡的讨论。这部分内容是本章知识的核心和后面几节教学的基础,也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关于外界条件对电离*衡的影响,是本节的难点,教材并没有具体介绍,而是采用讨论的方式,要求学生自己应用*衡移动原理来分析,这样安排是因学生已具备讨论该问题的基础,而且通过讨论,更调动学生学*的主动性、积极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及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法建议

  关于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

  建议以复*相关内容为主,进而说明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

  1.课前复*

  组织学生复*高一有关强、弱电解质以及化学键的知识。

  着重复*:

  (l)强、弱电解质概念,以及哪类物质是电解质,哪类物质是强电解质,哪类物质是弱电解质;

  (2)离子键、极性键。

  2.课堂教学

  建议采用回忆、讨论、归纳总结的方法组织教学。首先,引导学生回忆电解质的概念并结合实例依据电解质电离程度的大小将其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然后再组织学生结合实例讨论各强、弱电解质中的主要化学键,从而得出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

  关于弱电解质的电离*衡的教学:

  这既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建议教学中运用化学*衡知识及学*方法来学*本内容,并注意加强教学的直观性。重点介绍下面问题。

  l.弱电解质电离*衡的建立

  从弱电解质溶液中既存在弱电解质分子、又存在其电离出的离子这一事实出发,对弱电解质(如醋酸)溶于水时各微粒变化情况展开讨论,使学生明确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可逆的。然后,引导学生联系化学*衡建立的条件,结合课本中图3-3(可制成挂图),讨论电离*衡的建立。强调指出当弱电解质分子的电离速率等于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的速率时,电离过程就达到*衡状态。有条件的学校可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

  2.电离*衡状态的特征

  重点分析醋酸的电离*衡,与化学*衡的`特征相类比,归纳出电离*衡的特征:

  (l)电离*衡是动态*衡——“动”。

  (2)在电离*衡状态时,溶液中分子和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定”。

  (3)电离*衡是相对的、暂时的,当外界条件改变时,*衡就会发生移动——“变”。

  3.外界条件对电离*衡的影响

  利用教材中的讨论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应用*衡移动原理,分析外界条件的变化对电离*衡的影响,使学生深刻认识影响电离*衡的因素,并了解*衡移动原理的使用范围。

  最后,练*电离方程式的书写,重点强调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中要用可逆号、多元弱酸的电离要分步写。


高二化学教案通用10篇(扩展2)

——高考化学教案通用5篇

  高考化学教案 1

【课程目标】

1、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

2、会应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简易原电池。

【教材分析】

生活在现代社会,学生对“电”有着丰富而强烈的感性认识。当学生了解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的原因,并感受了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过程后,会对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的转化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能量转换角度看,本节课程内容是对前一节课中“一种能量可以转化为另一种能量,能量是守恒的;化学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它同样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和电能等”论述的补充和完善。从反应物之间电子转移角度看,原电池概念的形成是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拓展和应用。从思维角度看,“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思想,是对“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思维方式的反思和突破。

【学情分析】

中学生对“电”的内容的认识不仅来源于生活经验,而且来源于学科学*。在生活经验方面,不仅接触了火力发电(或水利发电),而且接触了干电池等化学电源;在学科学*方面,学生不仅接触了摩擦起电,而且还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了电能,此外还学*了关于电的初步知识(如电源的正负极、电压和电流等内容),因此对电并不陌生。此外,高中《化学1》已较为系统的学*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也学*了钠、镁、铝、铁等有关的金属知识,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内容。这些经验基础为本课的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为本节的学*做了知识、能力上的准备。

同时原电池是高中化学学科体系的核心知识之一,它的教学是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的延伸与应用,也是后续电化学知识的基础。原电池的教学是体现学科交叉,科学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好素材。学生在第一节学*了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关系,本节课则学*化学能转化为另外一种能量即电能,由于电化学知识是学生首次接触的新领域,存在着强烈的好奇心和陌生感,因此一个好的开端十分重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原电池的概念、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同时掌握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2)通过学生设计完成原电池构成条件的实验,学*实验研究的方法。

(3)能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运用。

2、过程与方法

(1)分析火力发电的原理及利弊,建立“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新思路,通过对氧

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的分析,提出实现新思路的各种推测和猜想等,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2)通过实验和科学探究,对比、归纳,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化学能与电能转化的学*,使学生认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对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发展学生学*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

(2)通过原电池形成条件的探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科学态度和方法,体会实验在化学

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原电池的概念、工作原理及形成条件

教学难点通过对原电池实验的研究,引导学生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

本质,以及这种转化的综合利用价值。

  高考化学教案 2

一、教材分析:

可采用对比的方法,说明化学方程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理解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为什么要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H的“+”与“-”以及为什么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可以用分数等,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重视对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以及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技能的训练,注意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的规范化。

二、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2、能力目标:通过讨论、分析、对比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学、勤于思考的态度,树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四、学情分析:

热化学方程式是学*热化学的重要工具,教材从化学方程式只能表明反应物分子转化为生成物分子时原子重新组合的情况,而不能表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这个局限入手,说明介绍热化学方程式的必要性及热化学方程式的定义,重点介绍了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化学方程式与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化学键知识联系紧密,通过学*,要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技能。

五、教学方法:对比、归纳、总结等方法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准备:预*课本上相关的知识,完成课前预*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实物投影仪,课前预*学案,课内探究学案。

  高考化学教案 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原电池的概念、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同时掌握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2)通过学生设计完成原电池构成条件的实验,学*实验研究的方法。

(3)能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运用。

2、过程与方法

(1)分析火力发电的原理及利弊,建立“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新思路,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的分析,提出实现新思路的各种推测和猜想等,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2)通过实验和科学探究,对比、归纳,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化学能与电能转化的学*,使学生认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对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发展学生学*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

(2)通过原电池形成条件的探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科学态度和方法,体会实验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原电池的概念、工作原理及形成条件

教学难点通过对原电池实验的研究,引导学生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

本质,以及这种转化的综合利用价值。

【教学方法】

利用实验探究、问题讨论、启发、对比、归纳等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一起参与学*,充分调动学生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高考化学教案 4

实验目的

1、通过让学生亲自做钠及化合物性质的实验,使学生加强对碱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的认识。

2、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焰色反应检验钠和钾及其化合物。

3、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实验重点

1、通过实验巩固对钠及化合物性质的认识。

2、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与思考。

实验难点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初步培养其设计实验和评价实验的能力。

实验用品

试管、试管夹、烧杯、胶头滴管、铁架台、酒精灯、药匙、滤纸、粗玻璃管(10mm×10mm),带导管的橡皮塞、铂丝、蓝色钴玻璃、铝箔、火柴、小刀、水槽、镊子、蒸发皿、细长玻璃管、脱脂棉、气球。

钠、Na2O2、Na2CO3、NaHCO3、CuSO45H2O、KCl的固体及溶液、BaCl2溶液、稀盐酸、酚酞试液、澄清的石灰水。

实验形式

单人单组

实验过程

[引入]本章我们主要学*了钠及化合物性质。本节课我们通过具体的实验来对这些知识加以巩固。

[板书]实验三碱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师]本节课我们主要进行以下实验内容。

[板书]一、钠的性质。

1、钠与水反应。

2、钠在空气中燃烧。

二、过氧化钠的性质。

1、Na2O2与水的反应。

2、Na2O2与CO2的反应。

三、Na2CO3与NaHCO3的性质。

1、NaHCO3的不稳定性。

2、Na2CO3、NaHCO3与酸的反应。

3、Na2CO3与NaHCO3的鉴别。

四、用焰色反应检验Na+、K+、Cu2+。

[提问]1、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时,试管中为什么不能有气体?

2、在NaHCO3加热分解的实验时,为什么要先将导管移出烧杯,然后再熄灭酒精灯?

3、做好焰色反应的关键是什么?

[注意]:

1、不要用手直接接触金属钠。

2、实验中所取钠块不得超过黄豆粒大小。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思考]:

1、如果将钠与盐酸溶液反应,钠是置换水中的H,还是置换HCl中的H?

2、一开始我们发现Na用煤油保存,经过以上一系列的对钠的性质的研究,你能说出为什么吗?

4、用盐的固体或溶液做焰色反应的实验时,何者现象更明显?

[布置作业]填写好本次的`实验报告,并能熟练地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高考化学教案 5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探究化学反应实质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全面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化学的兴趣和情感。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3、对学生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

教学难点::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

教学方法:设疑、实验、讨论、讲解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过程:

[引言]上节课我们学*了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还有一种重要的分类方法,即将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统称为离子反应。下面我们就来学*这种反应。

教学过程:

[板书]第二节离子反应

[提问]下列物质中哪些能导电?为什么能导电?

石墨、蔗糖溶液、酒精溶液、K2SO4溶液、Cu、NaOH溶液、盐酸

[小结]①石墨、铜能导电,因为其中有自由移动的电子存在。

②盐酸、NaOH溶液、K2SO4溶液能导电,因为它们的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存在。

[追问]在盐酸、NaOH溶液、K2SO4溶液里的自由移动的离子是怎样产生的?可通过什么方法证明溶液中存在离子?

[小结]①电离产生,其过程可用电离方程式来表示。

②可通过溶液导电性来检验。

[思考]物质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电离呢?

[板书]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等。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如蔗糖、酒精等。

[讲解]电解质、非电解质是根据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否导电对化合物的一种分类。[讨论]下列物质中哪些是电解质?

Cu、NaCl固体、NaOH固体、K2SO4溶液、CO2、蔗糖、NaCl溶液、H2O、酒精。

[小结]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电解质应是化合物。而Cu则是单质,K2SO4与NaCl溶液都是混合物。

②电解质应是一定条件下本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而CO2能导电是因CO2与H2O反应生成了H2CO3,H2CO3能够电离而非CO2本身电离。所以CO2不是电解质。

③酸、碱、盐、水是电解质,蔗糖、酒精为非电解质。

注意点:

⑴溶于水或熔化状态;注意:“或”字

⑵溶于水和熔化状态两各条件只需满足其中之一,溶于水不是指和水反应;

⑶化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对于不是化合物的物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设问]相同条件下,不同种类的酸、碱、盐溶液的导电能力是否相同?

[演示实验]观察:五种电解质HCl、NaOH、NaCl、CH3COOH、NH3.H2O溶液的导电性是否相同?并分析结果。

(结果:相同条件下,不同种类的酸、碱、盐溶液的导电能力不相同)

[讲述]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大小决定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数。而当溶液体积、浓度和离子所带的电荷数都相同的情况下,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数目,导电能力强的溶液里的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一定比导电能力弱的溶液里的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多。

比较以上五种溶液,显然,在CH3COOH、NH3·H2O溶液中的自由移动离子数目较少。[设问]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电解质的电离程度)


高二化学教案通用10篇(扩展3)

——高考复*化学教案通用五篇

  高考复*化学教案 1

一、教材

1、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作为主要线索贯穿在整个高中化学教学中,这是教材体系的总体安排,新教材除了以物质结构知识统帅整个化学教材外,还以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来组织教材。其原因是化学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对人类十分重要。能源又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人们目前使用的能源大多是化学反应产生的,又通过化学反应来利用能量,因此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充分利用能源的方法,更可促使学生找到新能源以及确保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本节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即放热反应、吸热反应;二为燃料的充分燃烧的条件。教材内容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反映了化学的发展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如把一些问题放在社会的大背景下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了解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等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经济效益观念,以有利于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和学以致用。如放热反应中的热量的利用,煤的燃烧,如何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减少污染,开发新能源等。

3、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了解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学*资料的查找,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理解信息并得出结论的自学能力。又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对学生进行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教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辨证唯物主义思想,通过化学实验的创新激发学生学*化学的兴趣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通过设置家庭小实验和研究性学*活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4、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难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观点的建立

二、说方法

因为大纲对本节的要求都是A层次要求,我们可尝试通过设计开放性问题情境和实验情境,使具有不同思维优势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中来,通过自由表达各自观点来感受成功的喜悦,同时在小组讨论和合作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又使学生体会到合作的必要与快乐,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

改变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方式,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体现教材改革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培养学生终身学*的能力。

三、说程序

本节内容学生在初中已积累了一定的基础知识,且内容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当今家喻户晓的话题,学生很易于发挥,是学生把广泛兴趣与中心兴趣有机结合,同时培养自学能力的较好内容。

首先提前1~2天要求学生预*好本节内容并设计好问题上报教师,教师提前把问题按思维发展的过程提炼出几个核心问题,通过问题串连课堂,通过问题鼓动学生踊跃小组合作讨论,发表各组见解,不断完整问题的答案。主要问题如下:

1)化学反应有用吗?化学反应都有用吗?举例说明。

有些有用、有些有害。

2)化学反应都伴有能量变化吗?这里所指的能量你有何认识的吗?

一定。能量可能热能、光能、化学能。

3)化学反应常常伴随热量的变化,你有体会吗?为什么化学反应中会有吸热和放热现象?学生猜想,教师总结。

强调“常常”,并非一定。做好实验是建立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概念的关键。

①新旧物质组成结构不同,本身具有能量不同。

②反应中能量守恒。

③反应物生成物若以热量形式表现为放热或吸热。

∑E(反应物)>∑E(生成物)------放热反应(能量释放)

∑E(反应物)<∑E(生成物)------吸热反应(能量贮存)

④反应的吸放热与反应本身是否需要加热无关。

媒体演示非常形象直观,便于理解。

4)人类现阶段是如何利用能源?利用这些能源有何利弊?举例说明.

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电力、水力、太阳能等等.

5)你认为如何来提高煤等燃料的燃烧?

从燃烧的条件上分析,充分燃烧放热多:足量空气(适量);增大接触面(固、液→气).

6)人类很多时候在利用反应放热,是否有利用反应吸热?

充分利用"家庭小实验"进行探究性实验.

7)阅读课后"资料",你有何认识?

为何要发生伊拉克战争?我国为何要实施西气东送?西电东输?

媒体演示"能源的储量"、"可开采年限"

8)人类利用能源可分为哪几个时代?

利用课后"阅读",体会到人类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对未来充满信心。

本节作业:调查家庭所用燃料的性能、价格、燃烧产物对环境的影响及提高燃烧效率的措施。通过作业培养学生研究性学*的能力。

  高考复*化学教案 2

教学重点:

1.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与水解*衡移动。

2.盐类水解的应用。

教学难点:盐类水解的应用。

教学设计:

【复*】师生共同复*巩固第一课时相关知识。

(1)根据盐类水解规律分析

醋酸钾溶液呈 性,原因 ;

氯化铝溶液呈 性,原因 ;

(2)下列盐溶于水高于浓度增大的是

A. B. C. D.

【设疑】影响盐类水解的内在因素有哪些?

【讲解】主要因素是盐本身的性质。

组成盐的酸根对应的酸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碱性就越强, 越高。

组成盐的阳离子对应的碱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酸性就越强, 越低。

【设疑】影响盐类水解的外界因素主要有哪些?

【讲解】

(1)温度:盐的水解是吸热反应,因此升高温度水解程度增大。

(2)浓度:盐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

盐浓度越大,水解程度越小。

(3)外加酸碱能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例如水解呈酸性的盐溶液加入碱,就会中和溶液中的 ,使*衡向水解方向移动而促使水解,若加酸则抑制水解。

【设疑】如何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

【讲解】根据盐的组成及水解规律分析。“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作为常规判断依据。

分析: 溶液是显酸性?还是显碱性?为什么? 溶液是显酸性?还是显碱性?为什么?

【设疑】如何比较溶液中酸碱性的相对强弱?

【讲解】“越弱越水解”

例题:分析 溶液与 溶液的碱性强弱?

∵ 的酸性比 酸性强。

∴ 水解程度大于 水解程度。

∴ 溶液碱性强于 溶液碱性。

【设疑】如何比较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

【讲解】电解质水溶液K存在着离子和分子,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定量关系,也存在量的大小关系。

(1)大小比较:

①多元弱酸溶液,根据多元酸分步电离,且越来越难电离分析。如:在 溶液中,

;

②多元弱酸正盐溶液,根据弱酸根分步水解分析。如:在 溶液中,

;

③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的比较要看溶液中其他离子对其影响因素。

④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比较,要进行综合分析,要考虑电离、水解等因素。

(2)定量关系(恒等式关系)

①应用“电荷守恒”分析:

电解质溶液呈电中性,即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如 溶液中,阳离子有 和 ,阴离子有 , , ,根据电荷守恒原理有:

②应用“物料守恒”方法分析。

电解质溶液中某一组份的原始浓度(起始浓度) 应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之和。如:

晶体 中,

在 溶液中:

【例题】在 溶液中存在的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D.

【讲解】溶液中存在二个守恒关系

a.电荷守恒,即

………………(1)

b.物料守恒,即晶体中:

在溶液中S元素存在形式有三种: , 及

∴ …………………………………(2)

将(2)-(1)得

综上分析,关系正确的有A.C.D。答案:[B]

随堂练*

1.在 溶液中存在的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2.为了除去 酸性溶液中的 ,可在加热搅拌下加入一种试剂过滤后,再加入适量盐酸,这种试剂是( )

A. B. C. D.

3.下列各物质中,指定微粒的物质的量为1:1的是( )

A. 中的 和 B. 的纯水中 和

C. 中电子和中子 D.明矾溶液中 与

4.下列溶液加热蒸干后,不能析出溶质固体的是( )

A. B. C. D.

总结、扩展

1.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及其影响原理。

2.盐类水解知识的应用:

(1)配制某些盐溶液,如配制澄清 溶液。

(2)除去溶液中某些杂质离子。如除去 溶液中混有的 。

3.扩展

泡沫灭火剂包括 溶液(约1mol/L), 溶液(约1mol/L)及起泡剂。使用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溶液和 溶液的体积比约是 。若用等体积、等浓度的 溶液代替 溶液,在使用时喷不出泡沫,这是因为 ;若用固体 代替 溶液,在使用时也喷不出泡沫,这是因为 。泡沫灭火器内的玻璃筒里盛硫酸铝溶液,铁筒里盛碳酸氢钠溶液,不能把硫酸铝溶液盛在铁筒里的原因是 。

板书设计:

1.水解的一般规律

(1)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可作为盐溶液性质(酸性或碱性)的常规分析方法。

(2)越弱越水解。

①碱越弱,对应阳离子水解程度越大,溶液酸性越强,对应弱碱阳离子浓度越小。

②酸越弱,酸根阴离子水解程度越大,溶液碱性越强,对应酸根离子浓度越小。

(3)水解是微弱的。

(4)都强不水解。

2.外界条件对盐水解的影响

(1)温度(实验1)

(2)溶液的酸、碱性(实验2)

3.盐类水解利用

(1)应用水解知识,配制某些盐溶液。如配制澄清 溶液。方法:加酸( ),抑制 水解。

(2)除去溶液中某些杂质离子:如 溶液中混有杂质 。方法:加热,促使 水解,使生成 除去。

4.典型例题

5.扩展

探究实验

本节教学中以“是否盐溶液都显中性?”为设问,以实验探究形式引入教学,在本节课后,也可做进一步的探究活动,如:在了解正盐溶液的酸碱性的本质后,提出问题“酸式盐的水溶液是否都显酸性?”

用pH试纸分别测 NaHSO4、 NaHSO3、 NaHCO3三种溶液的pH值,找出答案,并讨论分析原因。

分析:结果是有的酸式盐显酸性,有的酸式盐却显碱性,运用所学知识,通过讨论分析,拓宽知识面,活跃学生思维。

探究*题

一题多变

原题 :在氯化铵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Cl-]>[NH4+]>[H+]>[OH-] (B) [NH4+]>[ Cl-]>[H+]>[OH-]

(C) [ Cl-]=[NH4+]>[H+]>[OH-] (D) [NH4+]=[ Cl-]>[H+]>[OH-]

变题一:100毫升0.1摩/升盐酸与50毫升0.2摩/升氨水溶液混和,在所得溶液中( )

(A) [Cl-]>[NH4+]>[H+]>[OH-] (B) [NH4+]>[Cl-]>[H+]>[OH-]

(C) [Cl-]=[NH4+]>[H+]>[OH-] (D) [NH4+]=[Cl-]>[H+]>[OH-]

变题二:将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和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 [NH4+]>[Cl-]>[H+]>[OH-] (B) [NH4+]>[Cl-]>[OH-]>[H+]

(B) [Cl-]>[NH4+]>[H+]>[OH-] (D) [Cl-]>[NH4+]>[OH-]>[H+]

变题三:一种一元强酸HA溶液加入一种碱MOH反应后,溶液呈中性,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

(A)加入的碱过量 (B)酸与碱等物质的量混和

(C)生成的盐不水解 (D)反应后溶液中[A-]=[M+]

答案:

A;A;B;D。

点拨:通过改变设问角度,改变化学过程,改变或增减已知条件,能大大提高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深刻性。一题多变有效的两种形式为:⑴对同一知识点,按思维层次递进一题多变。⑵对同一知识点进行题型变换和条件变换。

上题中,按照思维层次的递进原则进行设计,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高考复*化学教案 3

【学*目标】:

1、 了解分类的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学会对具体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从

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学*重点】:

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分类法:

定义:分类法是把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不同的种类,然后分门别类地加以说明的一种方法。 关键:找出正确的分类标准。

讨论:以下物质的分类方式,依据是什么?

1、??Na2CO3,Ba(OH)2?H2,O2,CO2 2、? ?Mg,CuO?AgCl,Mg(OH)2,CaCO3

?Fe,H2,I23、? NaOH,HSO,KSO2424?

小结:一般确定分类标准可从物质的 、 、 和 等方面考虑。 分类方法1:单一分类法——根据某一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

练*1:世界上超过3000万种物质如何研究?请根据学过的分类知识将物质分类,并将下列物质归类:

Si、 Na2CO3 、CO2 、NaOH 、粗盐、Al(OH)3 、 Al 、

空气、CuO、HCl、H2、H2SO4、BaSO4

练*2:请对初中化学中学*过的化学反应类型进行分类。

分类方法2:树状分类法——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的方法。

思考1:初中学过那些有关物质类别的概念?

思考2:请大家用已有知识对上述概念进行分类,并用图示把这些概念的相互关系表示出来?

??是否是同种元素组成纯净物????????????物质?组成成分是否单一??????? ?混合物???

练*3:按照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纯净物进行分类,作出树状分类图。选择合适的物质填在对应的类别里。

O2 Cu H2SO4 Ba(OH)2 KNO3 CO2 空气 含镁60%的MgO

分类方法3:交叉分类法——对事物按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

思考:对于同一事物,如果站在不同的角度,所属类型是否一样?

练*4:对于Na2SO4 、Na2CO3、K2SO4、K2CO3这几种盐如何分类?

由于一种分类方法所依据的标准有一定的局限,往往采用多种分类方法,来弥补单一分类方法的不足,其中一种是交叉分类法。

交叉分类法练*: 按物质所属类型连线:

Na2SO4 硫酸盐

Na2CO3 碳酸盐

K2SO4 钠盐

K2CO3 钾盐

练*5:如果根据酸的分子里是否含有氧原子,可以把酸分成含氧酸和无氧酸两类;根据酸分子电离时所能生成氢离子的个数,可以把酸分成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等,请用盐酸、硝酸、氢硫酸、硫酸制作一张交叉分类图。

练*6:请模仿酸对以下的碱进行分类:

NaOH Ba(OH)2 KOH Cu(OH)2 Fe(OH)3 Mg(OH)2

写出分类标准和结果(可能有多种结果)

总结: 分类一般步骤:确定分类标准选择分类方法 得出正确的分类

练*7、每组中都有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在分类上或性质上不同,试分析每组中物质的组成规律或性质特点,将这种物质找出来,并说明理由。

(1)NaCl K2CO3 Na2SO4 NaHCO3

(2)O2 CO H2 Mg

(3)CO2 SO3 CO CaO

(4)生锈铁钉 氨水 蓝矾 含镁60%MgO

  高考复*化学教案 4

教学内容分析:

学生具备了离子键、离子半径、离子化合物等基础知识,本节直接给出氯化钠、氯化铯晶胞,然后在科学探究的基础上介绍影响离子晶体结构的因素,通过制作典型的离子晶体模型来进一步理解离子晶体结构特点,为学*晶格能作好知识的铺垫。

教学目标设定:

1.掌握离子晶体的概念,能识别氯化钠、氯化铯、氟化钙的晶胞结构。

2.学会离子晶体的性质与晶胞结构的关系。

3.通过探究知道离子晶体的配位数与离子半径比的关系。

4.通过碳酸盐的热分解温度与阳离子半径的自学,拓展学生视野。

教学重点难点

1.离子晶体的物理性质的特点

2.离子晶体配位数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方法建议:分析、归纳、讨论、探究

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1.什么是离子键?什么是离子化合物?

2.下列物质中哪些是离子化合物?哪些是只含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

Na2ONH4ClO2Na2SO4NaClCsClCaF2

3.我们已经学*过几种晶体?它们的结构微粒和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分别是什么?

[板书]离子晶体

[展示]NaCl、CsCl晶体模型

[板书]阴、阳离子通过离子键形成离子晶体

离子晶体定义:由阳离子和阴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晶体

注:(1)结构微粒:阴、阳离子

(2)相互作用:离子键

(3)种类繁多:含离子键的化合物晶体:强碱、活泼金属氧化物、绝大多数盐

(4)理论上,结构粒子可向空间无限扩展

[思考]下列物质的晶体,哪些属离子晶体?离子晶体与离子化合物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干冰、NaOH、H2SO4、K2SO4、NH4Cl、CsCl

[投影]离子晶体的物理性质及解释

性质解释硬度()熔沸点()溶于水()熔融()离子晶体溶解性差异较大:NaCl、KNO3、(NH4)2SO4_______

BaSO4、CaCO3_______

[板书]离子晶体中离子键的配位数(C.N.)

  高考复*化学教案 5

一、教材

该部分内容出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乙醇”这一部分涉及的内容有:乙醇的物理性质、乙醇的化学性质、乙醇的结构。在教学时要注意从结构的角度适当深化学生对乙醇的认识,建立有机物“(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认识关系,使学生了解学*和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方法,形成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渡: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

二、学情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乙醇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乐于去探究物质的奥秘,因此本节课从科学探究和生活实际经验入手,充分利用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反应,再从结构角度深化认识。通过这样的设置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

(过渡: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烃的衍生物;认识到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能说出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写出乙醇的结构。

【过程与方法】

通过乙醇的结构和性质的学*,建立“(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模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乐趣,逐步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过渡:根据新课标要求与教学目标,我确定了如下的重难点:)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乙醇的化学性质。

【难点】建立乙醇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

(过渡:为了解决重点,突破重点,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讲授法

(过渡:好的教学方法应该在好的教学设计中应用,接下来我将重点说明我的教学过程。)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包括了四个环节: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巩固提升、小结作业。我将会这样展开我的教学:

环节一:导入新课

在这一环节中我会以“乙醇汽油的利与弊”为话题,请学生谈一谈他们的想法,引发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警醒,培养学生的辩证意识。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意识到乙醇是一种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的有机物,引入对乙醇的学*。

环节二:新课讲授

在这一环节中需要讲解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乙醇的物理性质

我会让学生通过观察乙醇的颜色、状态、气味,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得出结论。这一设计可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概括的能力。

在讲解乙醇的化学性质之前,我会首先提问学生乙醇的分子式是什么,它的结构又是怎样的。既然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是有所关联的,那么能否通过探究物质的性质推知物质的结构呢,从而进入接下来的学*。

2.乙醇的化学性质

教材涉及了两个性质:与钠的反应、氧化反应。

(1)乙醇与钠的反应

我会首先请学生观看乙醇与钠反应的视频,并请学生根据这一实验现象判断产物是哪种气体。接下来提出钠与烃不能反应,请学生判断乙醇分子中的氢的连接方式与烃分子中的氢的连接方式是否相同。接着让学生根据乙醇的分子式写出乙醇可能的结构简式,并最终通过小组讨论确定乙醇的结构简式为。在这里我会指出—OH即为羟基。

在此基础上,我会让学生对比乙醇和乙烷的结构简式有何不同,由此建立乙醇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从中提出烃的衍生物的概念,并且说明之前学*的卤代烃、硝基苯都属于烃的衍生物,

物质的结构和性质有着极其紧密的关联,我会请学生思考为什么乙醇和乙烷的化学性质不同,乙醇与钠反应的本质是什么,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引出有关官能团的学*,由此建立有机物“结构—性质”的学*模式。

(2)乙醇的氧化反应

首先请学生写出乙醇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思考乙醇还能不能发生其他的氧化反应。接着请学生自主实验3-3,观察实验现象,根据教材判断生成的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什么,铜丝的作用是什么。并且通过分析铜丝先变黑后变红的过程写出由乙醇生成乙醛的化学方程式:

在这里我会详细讲解在乙醇生成乙醛的过程中,乙醇分子内的化学键是如何断裂的,由此提出新的问题,如果醇经催化氧化能生成醛,醛应该具有怎样的结构。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请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其他的有关乙醇、乙醛、乙酸相互转化的信息。

环节三:巩固提升

在这一环节我会请学生完成学案上有关乙醇的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环节四:小结作业

化学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学*的结果,还要关心学生学*的过程。课程最后,我会请学生回答本堂课的收获有哪些,可以回答学到了哪些知识,也可以回答学*的感受。

我也会给学生布置开放性的作业,比如将本节课的知识应用于生活生产中,或者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这一作业的设置也能够体现出化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无处不在。

七、板书设计

最后说一下我的板书,板书内容包括乙醇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乙醇的化学性质有2个,我将其提纲挈领地反映在板书里,便于学生清楚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高二化学教案通用10篇(扩展4)

——初三化学教案6篇

  【学*目标】

  1、在认识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的基础上,学会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和格式,理清解题思路,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初步认识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对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意义

  【情境导入】

  氢气是未来的理想能源,人们正在探索一种光解反应器,装载入汽车中,可直接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作为汽车能源。那么,同学们能否计算出加满一桶水18千克,能让汽车跑多远呢?首先应弄清楚的是:18千克水能分解产生多少氢气?

  【回顾反思】

  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

  以上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1) ;

  (2) ;

  (3) 。

  【探求新知】

  (1)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电解水过程中分子之间的定量关系:水分子、氢分子、氧分子间的质量比恒等于 ∶ ∶ 。

  (2)从宏观的角度分析电解水过程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水、氢气、氧气之间的质量比恒等于 ∶ ∶ 。

  【归纳小结】

  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等于化学反应方程式各物质的 与相应 乘积之比。

  【讨论交流】

  1.如果有36g水通电完全分解,可生成多少克氢气

  2.如果要生成16g氧气需电解多少克水?

  【归纳小结】根据化学方式计算的解题步骤:

  (1) ;(2) (3) ;(4) ;(5) ;(6) 。

  【实际应用】根据前面你掌握的计算方法,尝试解决下列问题。

  1.工业上通过电解Al2O3制金属铝,反应方程式为2Al2O3通电4Al++3O2↑。如果加工一个铝锅需要1kg铝,至少需电解多少千克Al2O3?

  1. 氢气是未来理想的汽车燃料,1kg氢气就能供一辆功率为50kw的汽车跑大约100 km。水是氢之源,找到合适的催化剂,即可利用光能分解水制取氧气。一桶水大约18kg,请你自编一道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并解答。

  自编题目:

  。

  解答:

  【能力提高】饲养观赏鱼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增进人们对生活的热爱。空运观赏鱼是必须密封,为了解决鱼的吸氧问题,可在鱼箱的水中投入过氧化钙(化学式为CaO2)。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的方程式为:2CaO2+2H2O=2Ca(OH)2+O2↑。若每只鱼箱每天需耗氧气52.8g,则需要投入过氧化钙多少克?

  化学素养评价5—4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Fe:56 C:12 Ca:40 Cl:35.5 Na:23

  ( )1.4克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为:

  A、38克 B、 36克 C、 34克 D、240克

  ( )2.铁在纯氧中完全燃烧生成四氧化铁,那么铁 氧气 四氧化铁的质量比为:

  A、56:32:232 B、56:16:232 C、56:64:232 D、168:64:232

  ( )3.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关于这种物质的组成描述正确的是:

  A.该物质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B.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氯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C.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该物质的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

  ( )4.在4A+5B = 4C+6D反应中,已知34gA与80gB完全反应生成了54gD。若已知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68 B.34 C.17 D.51

  ( )5.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a和b是反应物,d可能是催化剂。

  B.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4.64g

  C.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a、b二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

  D.若物质a与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则反应中a与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

  6.现有一杯过氧化氢溶液680克,其溶质质量分数为10%,求含过氧化氢多少克?

  7.68克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可以制得多少克氧气?

  8.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可以制氧气,若混合后生成了9.6克氧气,请问需要10%的过氧化氢溶液多少克

  9.实验室用石灰石(主要成分为CaCO3)跟盐酸反应的方法制取二氧化碳.今要制取4.4克二氧化碳,如用含杂质20%的石灰石作药品,需要这种石灰石的质量为多少?

  10.实验室用石灰石(主要成分为CaCO3)跟盐酸反应的方法制取二氧化碳.现有200克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与500克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试求: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2)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11. 100 g稀盐酸恰好跟100 g 16%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求:(1)生成氯化钠的质量:(2)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2.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某炼铁厂的生铁(已知生铁中的杂质不与酸反应,铁与盐酸能反应:Fe+2HCl= FeCl2+H2↑)现有16克生铁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了0.4克氢气,试求:生铁中铁的质量分数?

  一、 设计思路

  空气是学生在化学课上接触到的第一种物质,学生们在生活中可以从不同的途径获取有关空气的知识,因此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是什么”不是学*的重点和难点。我们都知道氧气的发现在化学史和科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不仅因为推翻了错误的燃素学说,给整个化学领域造成翻天覆地的变化,还因为研究过程中的实验方法的多样性和科学性。因此“空气”的重要意义在于能够提供一种化学情境,使学生开始了解化学的历史以及化学作为一个学科的意义,了解科学探索的过程,同时受到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思维方式、实验方法、探究方法的熏陶并逐步学*这些比知识更鲜活的经验。

  本节课的设计思想是在科学史的情境中,让学生进行探究的学*,培养学生的分析性、实用性、创造性三元思维,同时了解人类认识事物的曲折过程以及科学家的探索精神。教学流程是:

  温故知新,了解空气重走科学路,探究空气组成的历史对空气组成的实验设计实践上升为理论

  探究是指利用丰富的史料,学生通过阅读、分析材料初步认识到科学家的实验模式,提出问题和假设,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体会科学的探究过程,并能够模仿此过程完成自己对空气组成的探究实验、做出报告。

  二、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联系自然界的生命活动,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通过课堂演示实验,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通过实验及实验分析,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石灰石的用途。

  能力目标

  学*通过实验认识物质性质的方法;

  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从生活视角观察二氧化碳的存在及用途,再从社会视角分析其使用,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关系;

  联系生命活动,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通过对温室气体之一的二氧化碳的介绍,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建议

  知识讲解指导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建议以探索式学*为主,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而不是教师先讲二氧化碳的性质,然后做实验验证给学生看。

  2.讲授方法上,建议以谈话法为主,引导学生观察,与学生讨论每一点二氧化碳的具体性质。

  3.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在强调不可燃性和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同时,单独列出二氧化碳的不可燃性和一般情况下不支持燃烧的性质,有利于学生理解灭火这一二氧化碳重要用途。

  4.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学生并不陌生。但不宜一次就讲到二氧化碳与碳酸钙反应得到碳酸氢钙,这样只会使难点集中,增加学生学*难度。

  课堂引入指导

  方法一:*来地球上气温正在逐渐升高,什么原因使能地球气温如此变化呢?这就是二氧化碳在作怪。今天我们就来学*二氧化碳的性质。

  方法二:据纸报道,某农村一户农民挖了一口井,约十四、五米,因民工施工时在井下烧火照明,而家人不知。一日,其大女儿想看看井下是否有水,于是沿梯而下,结果很久不见动静,上面的二女儿及邻居一男孩亦跟下去,结果三人身亡于井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悲

  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教材分析:

  二氧化碳作为气态化合物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无论呼入的新鲜空气还是呼出的浊气中都含有二氧化碳。虽然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有了一些二氧化碳的知识,但都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通过这节教学,将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与前面的物质学*联系起来,织成知识网。通过本节的学*,完善并提高学生对二氧化碳在自然界、在生命活动中作用的认识。

  在氧气、氢气后学*二氧化碳,从学*程序来说对学生并不陌生。如学*物质从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入手,到物质的用途学*。物理性质主要学*色、味、态、溶解性、密度、熔沸点等内容。二氧化碳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物质。教学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其熟悉的知识激发学*兴趣、提高学*信心,挖掘学生的主动性进行学*。

  此节教学的重点是二氧化碳的性质知识的教学。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对学生形成知识的重要作用。实验探究对激发学生学*兴趣、提高学生学*能力均有重要作用。

  本节知识的教学难度不大,多数内容都为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或在小学自然、初中生物学科中已经接触过的知识。教学中应充分意识到这一点选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教学建议:

  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在学生学*物质性质、形成化学知识的重要作用。利用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

  根据学校情况(生源、实验条件)不同,采用开放程度不同的实验探究法学*二氧化碳的性质。

  采取小组讨论式学*模式。

  联系实际生活、生产学*二氧化碳。

  课程结束指导

  引导学生依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学*二氧化碳的用途从用途复*二氧化碳的性质。

  课外实验指导

  二氧化碳性质实验有条件时可以用干冰来制备,这样能避免用盐酸与石灰石制它的氯化氢气的干扰,使学生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认识更清楚。建议补充二氧化碳溶解性实验,用U型管做,并为讲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打下良好基础且过渡自然。

  教学设计方案1

  教学过程:

  【引言】

  在某农村,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家挖了一口井,很深,大约有十四、五米,因为施工人员在施工时曾在井内烧火,而家人不知。一日,其大女儿想看看井下是否有水,于是沿梯而下,结果很久不见动静,上面的二女儿及邻居一男孩亦跟了下去,结果三人身亡于井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悲剧呢?是谁在作案呢?

  原来是二氧化碳在作怪。今天我们来学*二氧化碳。

  在空气中,二氧化碳占0.03%,如果超过1%,就对人类有害处,4%~5%人会感到气喘头痛眩晕,10%的含量人就会窒息死亡。

  【板书】第三节 二氧化碳的性质

  一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展示】一瓶二氧化碳的气体。

  【演示】

  如图:两只纸口袋保持*衡,向其中一直口袋中倒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现象。

  【讲解】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比空气重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是1.977克/升。比空气重。刚才我们介绍的致人死亡的井的底部有较大量的二氧化碳,引起密度大,因此,难于扩散。

  【提问】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如何?举例说明。

  【小结】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气体,压强越大,溶解得就越多,如:汽水、啤酒就是高压溶入较多的二氧化碳所形成的。如果将温度降低至-78.5℃(101千帕),气体二氧化碳就变成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其含义是“外形似冰,熔化无水”直接变成二氧化碳气体。

  【板书】二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演示】

  两支燃着的蜡烛都熄灭,且下面的火焰先灭。

  【提问】由此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回答后,老师归纳)

  【板书】1.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

  (进一步解释上述事故的发生及蜡烛熄灭的原因)

  【讲解】在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等处一定要防止二氧化碳含量过高而危及生命。

  【提问】怎样测试菜窖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过高?

  (学生讨论后归纳)

  【讲解】在菜窖里做一个灯火实验,如果灯火熄灭或燃烧不旺,说明二氧化碳含量高,人不要进去。

  【演示】

  【现象】紫色石蕊试液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后颜色变红,加热后红色褪去,又恢复紫色。

  【讲解】二氧化碳溶解在水里生成碳酸(H2CO3),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液变红。碳酸不稳定,加热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板书】2.和水反应:

  H2O+CO2==H2CO3

  【演示】


高二化学教案通用10篇(扩展5)

——初三化学教案 (菁华5篇)

  一、教学理念

  通过探究式的教学活动设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在学*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中体会成功的快乐,并培养学生探索的兴趣。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常识进行教学情景的创设,使得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并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去认识和感知化学学*的奥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二氧化碳,掌握其重要的化学性质,了解其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懂得设计实验来验证物质性质的方法。

  (3)学会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的现象,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去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3)经过亲自动手实验,让学生懂得二氧化碳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二氧化碳的密度以及水溶性进行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思维的严密性。

  (2)通过用浸过石蕊溶液的小花来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对化学学*的持续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1.二氧化碳的密度和水溶性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以及碳酸的不稳定性。

  四、教学策略

  1.学生在前面的学*中已经多次接触和了解过二氧化碳的一些性质,因此教师在引入时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总结和归纳,这样,除了可以培养学生的整理归纳能力以外,还可以避免重复与罗嗦。

  2.教材首先介绍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然后讲二氧化碳的性质,这就使得教师不得不把二氧化碳的性质(密度比空气大和可溶于水)在讲解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时就直接告诉学生。而在课题3学*二氧化碳的性质时,为了使这一教学重点得以突出,教师配合课本120页的*题4设计了一个学生探究活动──让学生对“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和可溶于水”的性质进行实验设计。

  3.对本课题的两个探究学*活动设计各有侧重:探究活动1: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和可溶于水,把重点放在了实验的设计方面,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有关问题设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可以回到家里继续进行实验求证;探究活动2: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则更侧重了实验的实施过程和对有关现象的分析以及由此可得出的结论等,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两个实验探究活动都铺设了巧妙的阶梯:对探究活动1采用了先演示实验后给出提示的方法,对探究活动2则采用了填写表格的形式,从而使得学生的探究活动得以顺利的开展。

  五、教学准备

  1.教师的准备:CAI多媒体课件、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软塑料瓶(500 mL、350 mL)2瓶或以上、阶梯蜡烛、火柴、小烧杯(装水)等。

  2.学生分组实验的用品准备:大试管、单孔橡皮塞、导气管(直角型的、直的)、橡胶导管、药匙、酒精灯、小木条、火柴、集气瓶(2个)、玻璃片(2片)、小烧杯、镊子、浸过石蕊试液的小花(每小组4朵)、稀盐酸、醋酸等。

  3.学生准备:分好四人合作的学*小组并复*学过的有关二氧化碳的性质。

  六、教学过程

  附:学生学*资料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

  课堂小探究

  1.请你根据课本p114页实验6-5和实验6-6的构想,设计一些实验来证明:(可画图)

  (1)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2)二氧化碳可溶解于水

  2.根据四朵浸有石蕊试液的小花在不同条件下颜色的变化,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生成物

  生活事例链接

  1.北方的农村,许多人家里都设有地窖用来贮存蔬菜。由于 致使里面含有大量的 气体,因此,人们在进入地窖之前,往往会做一个“灯火实验”:就是把燃着的 先放入地窖里,如果看到 ,证明里面聚有大量的 气体,不宜进入;当看到 ,证明里面的 气体较少,可以进去。

  2.为了让用石灰浆抹的墙壁快点干燥,人们常在室内生个炭火盆,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开始放炭火盆时,墙壁反而变潮湿了?

  3.在意大利有一个奇怪的山洞,人称“死狗洞”。人如果牵着一只狗进去的话,狗很快就会昏迷,但人却安然无恙,你能猜想这是为什么吗?

  课后小探究

  家庭小实验:请你利用家庭中的一些小物品来制造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并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比较,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原料。

  2.通过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3.通过比较,归纳实验室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4.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课型:新授课(学生实验探究活动课)

  教学方法:分组实验法、实验探究法。

  教学过程

  我们前面探究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今天我们来探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请同学们把昨天发的探究方案拿出来。

  同学交流“探究方案”上的参考信息。

  1.探究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理想原料

  2.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探究方案”中各组实验操作时具体的装置:(可用自荐仪器,也可选用桌上给定的某些仪器。注:学生事先不知道桌上给定有哪些具体仪器。)

  每组桌上均有的仪器:玻璃导管、橡皮管、集气瓶、玻璃片、水槽

  每组桌上提供的不同仪器分别为:

  第一组:烧杯、过滤漏斗

  第二组:烧杯、破试管、铜丝、单孔橡皮塞

  第三组:U型管、单孔橡皮塞、铁架台(带铁夹)、橡皮塞

  第四组:*底烧瓶、单孔橡皮塞

  第五组:锥形瓶、双孔橡皮塞、分液漏斗

  第六组:试管,单口橡皮赛、铁架台(带铁夹)

  第七组:锥形瓶、双孔橡皮塞、长颈漏斗


高二化学教案通用10篇(扩展6)

——化学教案《氧气的性质》 (菁华3篇)

  教学目标

  1、 初步学会制取氧气的方法。

  2、 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

  3、 学*探究气体性质的方法。

  4、 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培养学*化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制法

  教学难点:有关氧气性质的实验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实验用品

  教学过程

  探究目标:

  1、探究最适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2、明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提出问题:

  1、如何选择最适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依据是什么?

  2、如何收集一瓶氧气?

  3、如何检验一瓶氧气已收集满?

  收集资料:

  1、回顾一下,写出你所知道的制氧气的一种方法。

  2、自然界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情境创设:下列谜语是什么物质呢?

  无影无形摸不着,火焰见它跳的高。

  呼吸作用它参加,动物生长离不了。

  你一定猜到了是氧气。氧气如此重要,你一定想自己动手制取氧气吧?

  设计实验并进行验证:

  步骤和方法 现象 分析和结论

  取A、B、C三支试管,分别加入3-5ml的过氧化氢溶液。

  1、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A试管口,观察现象。

  2、 在B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B试管口,观察现象。

  3、 在C试管中加入几块沸石(或瓷片),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C试管口,观察现象。

  是否明显有气泡产生?

  速度快还是慢?

  木条

  是否明显有气泡产生?

  速度快还是慢?

  木条

  是否明显有气泡产生?

  速度快还是慢?

  木条

  比较三种方法,你认为最适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是

  依据是

  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一瓶氧气。

  1、 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在广口瓶内先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再通过长颈漏斗添加过氧化氢溶液。

  2、 收集氧气。

  先将集气瓶中盛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然后倒立在水槽中。当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地放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等瓶里的水排完以后,在水里用玻璃片盖住瓶口,把集气瓶移出水面,正放在桌面上。

  实验时 (有或没有)气泡冒出

  收集到的氧气是 色 的气体

  判断一瓶氧气已收集满的依据是

  实验时,填加长颈漏斗的优点是

  实验过程中,长颈漏斗的底部必须液封在液面以下的原因

  当导管口刚开始有气泡地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这是因为

  分析归纳: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实验中,加入二氧化锰(或沸石),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那么二氧化锰(或沸石)在此实验中起什么作用呢?

  交流与反思: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O2 :

  反应物 ,状态 ,条件 ,

  收集方法 , 。

  知识应用:

  1、常温下,某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收集该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向上排空气法 (B)排水法(C)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D)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2、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产生氧气,分液漏斗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根据下图所示回答问题:

  (1)分液漏斗中放入的物质是 ,锥形瓶中放入的物质是 ;

  (2)写出该方法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

  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装置 (填字母);

  (3)某同学在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B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原因是 。

  探究课题:氧气的性质

  探究目标:

  1、探究氧气的物理性质

  2、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

  提出问题:

  1、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为什么应瓶口向上放在桌面上?

  2、 中鱼儿能生存,说明水中氧气的溶解性是不溶于水还是不易溶于水?

  3、 如何证明一瓶气体是氧气?

  收集资料:

  1、抢救病人的时候要用到氧气,说明氧气具有 性质。

  2、家里生炉子时,用扇子煽,炉火越扇越旺,说明氧气具有性质。

  做出假设: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的气体。

  —:实验目的;

  1.初步教学生学会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的装配连接方法和气密性的检查;

  2.要求学生.学会实验室制取的气体的方法,会用排水法集气法收集气体;

  3.学*研究氧气性质的方法;

  二:教学器材的认识与清点:

  1、仪器:大试管、单孔橡皮塞、橡皮管、玻璃导管、集气瓶、玻璃片、水槽(附集气架)、铁架台(附铁夹)、镊子、酒精灯、火柴、木块、棉花

  2、药品; 高锰酸钾、木炭、细铁丝、澄清石灰水

  三:实验步骤:如何制取氧气的七步骤中注意事项中问题有学生回答。

  1、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双手握住试管观察玻璃管内水柱变化;

  2、装:将药品高锰酸钾用纸槽送入试管里,在试管口放小团棉花,装好带导管的橡皮塞;

  3、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铁夹应夹在离试管口的1/3处,试管口应(略倾斜);

  4、点:点燃酒精灯,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先来回移动酒精灯,使试管受热均匀后,再将火焰集中在药品处由前往后加热。

  5、收:当气泡连续、均匀地冒出时,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收集气体。(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采用向下排水法收集气体更纯净”。

  6、离:将导管移开水槽。

  7、熄:用酒精灯帽熄灭酒精灯。(注意:操作顺序不能颠倒否则试管里吸入水试管破裂)以防止水槽水倒流热的试管里面使试管炸裂。

  四:学*研究氧气性质的方法;

  收集两瓶气体:收集气体时玻璃片粗糙的接触瓶口。

  ①一瓶留有水做铁丝燃烧实验----提示学生回答

  ②观察木炭复燃

  五:要提示*

  六:实验完毕整理仪器保持清洁,完成实验记录单。

  严老师实验课条理清晰、目的明确,实验课的实验步骤细节提示很到位,突出实验教学的重难点;学生操作很积极但两人配合的不是很好,有个别组实验完成的好效果很高。

  一、学*目标

  1、掌握实验室和工业上获得氧气的方法。

  2、通过本实验操作过程,练*仪器的装配、物质的加热、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收集气体和检验气体等基本操作。

  3、了解氧气的性质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实验用品:

  锥形瓶、带导管的双孔橡皮塞、长颈漏斗、试管(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集气瓶、玻璃片、水槽、燃烧匙、棉花、高锰酸钾、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木炭、铁丝

  三、预*感知

  1、要获得氧气,你知道有什么方法?

  2、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两种方法)

  3、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主要根据和来选择。收集装置根据来选择。

  4、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5、给试管加热时,有哪些不正确的操作会使试管炸裂?

  6、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你能用什么方法将氧气装在集气瓶中?

  7、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怎样使收集到的气体基本不含氮气?

  8、如何检验气体?

  四、教学过程

  (一)氧气的获得

  1、阅读课本P36三、氧气的获得第一自然段,回答下列2个问题:

  (1)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2)工业上获得氧气的原理依据

  方法步骤

  2、预*课本P36活动与探究,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明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几个问题:

  方法:

  药品:

  原理:

  实验室制取氧气装置及仪器:

  步骤:

  收集方法及原因:

  验满方法:

  检验方法:

  高锰酸钾制氧气时注意事项:

  ①固定试管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②加热时要先预热试管再集中在有药品的部位加热

  ③收集时,开始排出的是空气,不宜立即收集

  ④实验完毕,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

  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3、预*课本P34,用收集到的氧气分别做木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根据实验填写实验

  反应物

  生成物

  化学反应表达式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木炭及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有什么实验现象?


高二化学教案通用10篇(扩展7)

——九年级化学教案范本10份

教学目的

知识: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并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有所认识。

能力: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了解空气的组成及空气污染与防治。

教学方法

实验探讨法、课堂讨论启发式讲解法。

教学用具

仪器:钟罩、水槽、燃烧匙、单孔橡皮塞、集气瓶、烧杯、乳胶管、导管、双孔橡皮塞、弹簧夹、酒精灯。

药品:红磷、水。

其它:火柴。

教学过程

附1:课堂练*一

1.空气中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在100升空气里氮气的体积大约是( )

A.78升  B.78%  C.21升  D.21%

3.空气中氧气与氮气的体积比约为( )

A.4∶1   B.1∶4   C.1∶5   D.4∶5

附2:课堂练*二

4.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 )

A.一类  B.两类   C.三类  D.四类

5.造成大气污染的有害气体是( )

A.氮气、氧气        B.稀有气体、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二氧化硫    D.氮气、二氧化碳

6.下列情况一般不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A.煤燃烧生成的烟      B.汽车排气生成的烟雾

C.人呼出的二氧化碳     D.放鞭炮产生的烟雾

7.被污染了的空气会严重地损害_____的健康,影响_____的生长,造成对自然资源及建筑物等的破坏。

8.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必须要充分认识_____的重要性,注意消除_____以保障人类的健康和保护自然资源。

附3:课堂练*答案

1.B  2.A   3.B   4.B   5.C   6.C

7.人体 作物  8.保护环境 污染源

附4:随堂检测

1.将下列数据(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序号填入有关物质后面的括号内。

A.78% B.21% C.0.94% D.0.03%

(1)二氧化碳( ) (2)氧气( ) (3)氮气( ) (4)稀有气体(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B.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占21%,氮气占78%

C.在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气体一定是空气

D.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它是由空气一种成分组成

3.桌子上放一个空烧杯,烧杯内( )

A.是氮气 B.是氧气 C.是空气 D.没有物质

4.证明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 )

A.法国的拉瓦锡 B.瑞典的舍勒 C.英国的道尔顿 D.英国的普利斯特里

5.下列排放到空气中的物质,不使空气受到污染的是( )

A.煤燃烧产生的烟  B.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

C.汽车排出的尾气  D.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

  九年级化学教案 2

课题:元素周期表①

[知识与技能]:1、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2、了解周期、主族序数和原子结构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学有关周期表的结构的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热情,培养学生的学*兴趣。

[教学重难点]:周期表的结构;周期、主族序数和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有100多种元素组成,这些元素性质不同,有的性

质活泼,易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有的性质不活泼,不易与其他元素形成化

合物,等等。为什么他们性质不同?他们之间存在着什么联系?为解决以上问

题,我们今天学*元素周期表。

[板书]: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提问]:有那位同学知道到目前位置人类已发现了多少种元素?

[学生回答]:112种,投影元素周期表,那么元素周期表是谁发现呢?

[指导阅读]:门捷列夫图象

[思考与教流]:门捷列夫发现元素不是一群乌合之众,而是像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按照

严格的命令井然有序地排列着,怎么排列的呢?

[讲解分析]: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把当时已发现的'60多种元素按其相对原子

质量由大到小依次排列,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一个纵行,通过分类归纳,

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开创了化学历史新纪元;教师把元素周期表的挂图挂

于黑板上ぃ下面我们就来学*元素周期表的有关知识。

[板书]:一、元素周期表

[设问]: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在发现原子的组

成及结构之后,人们发现,原子序数与元素的原子结构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

[板书]: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思考与教流]:1.画出1-18号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2.认真分析、观察原子结构上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

3.将上述1-18号元素排列成合理的元素周期表,说明你编排的理由。

[板书]:(一)、元素周期表编排原则:

1、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友排列。

2、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个横行。

3、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个纵行。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请大家阅读书本第5页的内容。

[板书]:(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设问]:数一数元素周期表有多少个横行?多少个纵行?

[学生回答]:(数后回答)有7个横行,18个纵行。

[教师精讲]:对。我们把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一个横行称作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称作

一族。下面,我们先来认识元素周期表中的横行——周期。

[板书]:1、周期

[教师精讲]: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请大家阅读课本P5的有关内容。

[设问]:把不同的元素排在同一个横行即同一个周期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回答]:依据为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顺序排列在一个横行里。

[设问]:周期序数与什么有关?

[归纳小结]: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课堂反馈]:1、已知碳、镁和溴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它们分别位于第几周期?为什么?

[学生回答]:碳有两个电子层,位于第二周期,镁有三个电子层,位于第三周期;溴有

四个电子层,位于第四周期。

[教师精讲]: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1、2、3周期称为短周期,4、5、6周期称为长周

期,第7周期称为不完全周期,因为一直有未知元素在发现。

[

[过渡]:学完元素周期表中的横行——周期,我们再来认识元素周期表中的纵行——族。

[板书]:2、.族

[设问]:请大家数一下,周期表**有多少个纵行?

[学生回答]:18个。

[设问]:在每一个纵行的上面,分别有罗马数字Ⅰ、Ⅱ、……及A、B、0等字样,

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

[学生回答]:族序数,A表示主族,B表示副族。

[设问]:什么是主族?什么是副族?

[归纳小结]: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构成的族,叫做主族;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

的族,叫做副族。

[设问]:元素周期表**有多少个主族?多少个副族?

[学生回答]:7个主族、7个副族。

[设问]:零族元素都是什么种类的元素?为什么把它们叫零族?

[学生回答]:零族元素均为稀有气体元素。由于它们的化学性质非常不活泼,在通常状

况下难以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把它们的化合价看作为零,因而叫做零族。

[设问]:第Ⅷ族有几个纵行?

[学生回答]:3个。

[设问]:分析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到ⅡB之间的元素名称,它们的偏旁部首有什么特

点?说明什么?

[教师精讲]:其偏旁均为“金”,说明它们均为金属。很正确。元素周期表的中部从ⅢB

族到ⅡB族10个纵行,包括了第Ⅷ族和全部副族元素,共六十多种元素,通称

为过渡元素。因为这些元素都是金属,所以又把它们叫做过渡金属。

[设问]:主族元素的族序数与什么有关?

[学生回答]: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教师精讲]:周期表中还有些族还有一些特别的名称。例如:第IA族:碱金属元素

第VIIA族:卤族元素0族:稀有气体元素

[课堂反馈]:2、完成下列表格:

3、已知某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判断其位于第几周期,第几族?

[总结]:最后我们用一句话来概括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三短三长一全;七主七副Ⅷ和零。

[作业]:P11:1、2

  九年级化学教案 3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2、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3、能调查或收集有关酸雨对生态环境和建筑物危害的资料及当地空气质量周(日)报或相关信息,能初步分析这一时段空气质量变化的原因。

  4、形成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2、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3、形成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

  同学们,你们家里做饭时用的是什么燃料?我们烧水时为什么要开窗或开换气扇?走在路上,一辆汽车从你身边经过你有什么感觉?

  燃料的使用,给人们的生活提供能量、带来方便的同时,却对环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一)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

  三大化石燃料是什么?煤中含有哪些元素?煤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这些气体对空气和我们的生活环境造成什么影响呢?(观察图7-28)

  那么,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酸雨对环境有什么影响?破坏植被、腐蚀建筑物、影响人体身体健康。(观察图7-29和图7-30)

  [活动与探究]: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比较在“水”和“so2加水”中的“植物叶子或果皮”、“镁条或锌粒”、“大理石或石灰石”有什么不同。

  1、分别产生的现象。

  2、产生的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为了防止酸雨带来的危害,采取的措施有哪些?(组织学讨论)

  (二)汽车用燃料的燃烧:

  汽车使用的燃料有哪些?主要是汽油和柴油。

  汽油和柴油燃烧时产生的尾气中主要含有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大气污染物,严重危胁着我们的健康。

  如何才能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指导学生读书p141。

  简单介绍压缩天然气(cng)、液化石油气(lpg)。

  化石燃料对空气造成的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有害气体和烟尘。

  解决空气污染的根本方法就是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

  (三)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

  你所知道的清洁燃料有哪些?

  1、乙醇(俗称酒精):可再生能源。

  是由高梁、玉米和薯类经过发酵、蒸馏等过程得到的。

  c2h5oh+3o2=2co2+3h2o

  乙醇作为燃料有哪些优势?放热量大,无污染,可再生。

  简单介绍乙醇汽油的优点: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2.氢气:

  你对氢气作为一种清洁燃料的认识有哪些?

  (氢气本身无毒、极易燃烧、放热量大、燃烧产物是水)

  氢气虽然是最清洁的燃料,但上于氢气的制取成本主和贮存困难,作为燃料暂时还不能广泛使用。目前,对氢能源的开发已取得了很大进展,随着科技的发展,氢气终将会成为主要能源之一。

  [组织讨论]

  (课本第143页讨论内容)

  [组织阅读]

  其实,我国在许多年以前就已经开始努力寻找新的办法同时开发新的能源来改善大气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了。比如著名的“西气东输”。

  [组织讨论]

  3.现代社会对能量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化学反应提供的能量已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我国各地区及世界各国也都在利用和开发新的能源。你知道有哪些能源是可被人类利用的'吗?(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水能、潮汐能等)

  [出示能源图片]

  这些能源的利用,不但可以部分解决化石燃料面临耗尽的问题,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希望同学们将来长大了,能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到开发和利用更理想更实用的清洁能源方面,为人类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作出自己的贡献。

  [课堂小结]

  谈谈这节课你的收获?

  教学目标

  联系自然界的生命活动,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通过课堂演示实验,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通过实验及实验分析,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石灰石的用途。

  能力目标

  学*通过实验认识物质性质的方法;

  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从生活视角观察二氧化碳的存在及用途,再从社会视角分析其使用,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关系;

  联系生命活动,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通过对温室气体之一的二氧化碳的介绍,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建议

  知识讲解指导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建议以探索式学*为主,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而不是教师先讲二氧化碳的性质,然后做实验验证给学生看。

  2.讲授方法上,建议以谈话法为主,引导学生观察,与学生讨论每一点二氧化碳的具体性质。

  3.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在强调不可燃性和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同时,单独列出二氧化碳的不可燃性和一般情况下不支持燃烧的性质,有利于学生理解灭火这一二氧化碳重要用途。

  4.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学生并不陌生。但不宜一次就讲到二氧化碳与碳酸钙反应得到碳酸氢钙,这样只会使难点集中,增加学生学*难度。

  课堂引入指导

  方法一:*来地球上气温正在逐渐升高,什么原因使能地球气温如此变化呢?这就是二氧化碳在作怪。今天我们就来学*二氧化碳的性质。

  方法二:据纸报道,某农村一户农民挖了一口井,约十四、五米,因民工施工时在井下烧火照明,而家人不知。一日,其大女儿想看看井下是否有水,于是沿梯而下,结果很久不见动静,上面的二女儿及邻居一男孩亦跟下去,结果三人身亡于井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悲

  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教材分析:

  二氧化碳作为气态化合物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无论呼入的新鲜空气还是呼出的浊气中都含有二氧化碳。虽然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有了一些二氧化碳的知识,但都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通过这节教学,将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与前面的物质学*联系起来,织成知识网。通过本节的学*,完善并提高学生对二氧化碳在自然界、在生命活动中作用的认识。

  在氧气、氢气后学*二氧化碳,从学*程序来说对学生并不陌生。如学*物质从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入手,到物质的用途学*。物理性质主要学*色、味、态、溶解性、密度、熔沸点等内容。二氧化碳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物质。教学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其熟悉的知识激发学*兴趣、提高学*信心,挖掘学生的主动性进行学*。

  此节教学的重点是二氧化碳的性质知识的教学。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对学生形成知识的重要作用。实验探究对激发学生学*兴趣、提高学生学*能力均有重要作用。

  本节知识的教学难度不大,多数内容都为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或在小学自然、初中生物学科中已经接触过的知识。教学中应充分意识到这一点选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教学建议:

  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在学生学*物质性质、形成化学知识的重要作用。利用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

  根据学校情况(生源、实验条件)不同,采用开放程度不同的实验探究法学*二氧化碳的性质。

  采取小组讨论式学*模式。

  联系实际生活、生产学*二氧化碳。

  课程结束指导

  引导学生依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学*二氧化碳的用途从用途复*二氧化碳的性质。

  课外实验指导

  二氧化碳性质实验有条件时可以用干冰来制备,这样能避免用盐酸与石灰石制它的氯化氢气的干扰,使学生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认识更清楚。建议补充二氧化碳溶解性实验,用U型管做,并为讲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打下良好基础且过渡自然。

1、实验室药品:不能用手接触,不要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更不能尝药品的味道。

2、做完实验,用剩药品:不得抛弃,也不得放回原瓶。

3、取用液体药品时把瓶塞打开不要正放在桌面上,瓶上的标签应向着手心,不应向下,放回原处时的标签不应向里。

4、如果皮肤上不慎洒上浓硫酸,不得先用水冲洗,应先根据情况迅速用布擦去,再用水冲洗;若万一眼睛里溅进了酸或碱,切不可用手揉眼,应及时想办法处理。

5、称量药品时,不能把称量物直接放在托盘上,也不能把称量物放在右盘上,加砝码时不要用手去拿。

6、用滴管添加液体时,不要把滴管伸入量筒或试管,或接触筒壁或试管壁。

7、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不得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得少于容积的1/3。

8、不得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对点另一只酒精灯,熄来时不得用嘴去吹。

9、给物质加热时不得用酒精灯的内焰和焰心。

10、给试管加热时,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切不可使试管口对着自己或旁人,液体的体积一般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1/3。

11、给烧瓶加热时不要忘了垫上石棉网

12、用坩埚或蒸发皿加热完后,不要直接用手去拿,应用坩埚钳夹取。

13、过滤液体时,漏斗里的液体绵液面不要高于滤纸的边缘,经免杂质进入滤液。

14、使用玻璃容器加热时,不要使玻璃容器的底部跟灯芯接触,以免容器破裂,烧得很热的玻璃容器不要用冷水冲洗或放在桌面上,以免破裂。

15、在烧瓶口塞橡皮塞时,切不可把烧瓶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烧瓶

  九年级化学教案 6

  【学*目标】

  (1)空气成分的探究实验

  (2)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

  (3)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学*重点】

  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探究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

  【学*难点】

  初步理解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

  【前预*】

  1.你对空气有哪些了解和认识?(如有什么样的外观?性质?含有哪些成分等)

  2.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的操作是怎样的?胶头滴管吸取液体的原理?

  3.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入充满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三个集气瓶,有什么现象发生?体现了它们的.什么性质?

  4.生活中你见过或知道哪些污染空气的现象存在?

  【课堂探究】

  【自主学*1】

  我们同学现在对空气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在二百多年以前,人们对空气却知之甚少。最初,人们对于物质为什么能够燃烧着迷,激发了好多人的研究兴趣,于是一些科学家对于“燃烧的本质”展开探究,经过若干科学家的不懈努力,这一奥秘逐渐被揭开,空气的成分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下面让我们沿着科学家的足迹,步入空气成分的探究中吧。

  阅读本第26页的内容,思考完成以下问题:

  1.在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中主要有什么操作,出现了哪些现象?

  2.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中得出了什么结论?

  【实验探究】

  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完成下面表格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将燃烧匙中的过量红磷点燃迅速放入集气瓶中

  反应停止,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

  【交流讨论】

  请同学们结合本内容和小组讨论,共同完成下列内容:

  1.写出该反应的字表达式

  2.总结实验结论

  3.总结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并讨论若操作不当可能引起怎样的后果?

  4.在拉瓦锡试验中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而在我们的实验中,为什么空气的体积减少小于1/5 ?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

  【自主学*2】

  阅读第27页内容,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1.空气中的各成分及其所占的体积分数。

  2.找出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3.判断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还是纯净物,并说明依据。

  空气 海水 氧气 石灰水 冰水混合物 冰

  【自主学*3】

  阅读本第28—30页内容,完成下面问题:

  1.空气中相对稳定的三种气体是?它们都有哪些主要用途?

  成分主要性质主要用途

  氧气

  氮气

  稀有气体

  2. 什么可以造成空气污染?有何危害?如何防治?

  3. 绿色化学的主要特点:

  (1)充分利用资和能,采用 的原料;

  (2)在 的条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向环境排放废物;

  (3)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

  (4)生产出有利于 、社区安全和 的环境友好的产品;

  注: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头消除污染。

  【有效训练】

  1. 空气的成分以 和 为主,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它大约占空气体积的百分比是 ;含量居第二位的气体是 ,它大约占空气体积的百分比是 。

  2. 夏天从冰箱中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这说明空气中含有( )

  a.二氧化硫 b.稀有气体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3.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用右图所示的装置完成。下列步骤的先后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先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②用燃烧着的火柴检验瓶内剩余气体时,火柴熄灭,说明主要是氮气

  ③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人瓶内,并把塞子塞紧

  ④冷却到室温

  ⑤打开弹簧夹,水压入集气瓶中,并接*集气瓶中原空气体积的1/5

  ⑥先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

  ⑦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a.⑦⑥②⑤④③① b.⑦⑥③②⑤①④

  c.⑦⑥①③④⑤② d.⑦⑥①③②④⑤

  4.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蒸馏水 b.雪碧饮料 c.河水 d.洁净的空气

  5. 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净化后的空气、五氧化二磷

  b.水和冰混合、澄清石灰水

  c.生锈的铁钉、海水

  d.二氧化碳、液态氧气

  6. 稀有气体过去曾被人们称做“惰性气体”是因为( )

  a.稀有气体在空气中含量少

  b.稀有气体用途广泛

  c.稀有气体性质不活泼

  d.稀有气体非常宝贵

  7. 节日里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内填充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8. 下列活动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动植物的呼吸

  b.工厂烟囱排放的烟尘

  c.汽车行驶排放的尾气

  d.焚烧麦秆产生的烟

  9. 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空气的净化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气体组中的各种气体都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二氧化硫 一氧化碳 二氧化氮

  b.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氮气

  c.氧气 二氧化碳 氮气

  d.氮气 氧气 一氧化碳

  10. 氮气的下列用途中,主要不是利用其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是()

  a.焊接金属时用氮气作保护气

  b.灯泡中充氮以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

  c.食品包装时充氮以防腐

  d.医疗上用液氮作冷冻麻醉剂

  【后提升】

  1.如果在本实验中用蜡烛代替红磷,可不可以?为什么?

  2.小明和小红对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充气包装的小面包产生了兴趣,在这种小面包的塑料袋内气体充的鼓鼓的,像一个个“小枕头”。他们认为这样包装主要是为了食品能长时间保鲜。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小明猜是二氧化碳,小红猜是氮气。

  ①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判断小明的猜想是否正确,写出操作步骤。

  ②如果小明的猜想正确,现象应该是什么?

  教学目标

  ⒈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知道石油炼制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⑵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⒉过程与方法: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及注意环保问题。

  教学重难点

  ⒈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

  ⒉化学变化中能量的变化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引入课题

  播放生活中的图片,设问:

  1、 家庭中炒菜、做饭、洗浴等使用什么燃料?

  2、 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使用什么燃料?

  3、炼钢厂、热点厂等常使用什么燃料?

  (配以多媒体播放煤、石油、天然气的形成过程)

  边看边联系已有生活经验,思考:

  柴、煤、煤气。.。

  汽油、柴油。.。

  煤

  阅读教材,观看录像,回答问题。

  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 使学生联系生活,关心生活从已有的经验入手,引出新知识,强调在学*中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了解生活,了解社会,知道燃料的种类、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和用途。

  知识拓展

  1、煤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2、煤分解的产物有哪些?

  3、煤分解这个过程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播放录像:煤的用途

  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1、 混合物

  2、 焦碳、煤焦油、煤气

  3、 化学变化,因为反应前是碳,反应后生成新物质:焦碳、煤焦油、煤气

  激发学生学*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

  1、石油可以直接用作燃料吗?为什么不把石油直接用作燃料?

  2、石油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为什么?

  3、石油是根据什么原理进行炼制的?

  播放录像:石油的用途

  介绍石油的用途。

  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1、不可以,因为这样会浪费资源,不经济,不科学,应该综合利用。

  2、混合物,因为其中含有多种成分。

  3、根据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来分离,是物理变化。

  让学生说出石油炼制的各产品与其用途用。

  激发学生学*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

  过渡

  投影图片:海上采油和天然起在燃烧

  引出天然气

  让学生知道:天然气主要是由碳和氢组成的气态碳氢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是甲烷。

  煤、石油、天然气都是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过几亿年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所以被称为化石燃料,它们是不可再生的。

  1、人类大量开采,将使化石燃料最终被耗尽。

  2、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因此一定要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

  目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认识分子、原子的概念和特性。

  2、过程与方法:

  (1)学*运用日常生活现象与课本理论相结合的方式,用课本理论来解释日常现象。

  (2)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学*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实验所得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与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教育和辩证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教育。

  重点:

  1、分子和原子概念的形成。

  2、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难点:

  1、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并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

  2、如何理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

  3、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方法:

  实验探究

  手段:

  多媒体教学

  实验准备:

  烧杯、量筒、水、品红、浓氨水、酒精

  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请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思考以下问题:

  (1)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在常温下会减少,如果受热减少得更快,为什么?

  (2)为什么走到花园或酒店的附*,往往会闻到花或酒的香气?

  (3)湿衣服为什么经太阳晒后会变干?

  (4)糖块放在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甜味,这是什么原因?

  (5)中国古代认为事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行构成?你是认为怎样认为的?

  2、讲授新课:

  [实验3-2] 品红溶于水

  现象:品红逐渐向水中扩散。但时间较长后才扩散均匀。

  提问:为什么品红能在水中扩散?

  明确:学者经过反复的实验和探究,提出了物质都是由不连续的微小粒子组成的设想。这些微小的粒子是什么呢?科学事实证明:这些微小的粒子就是我们本课题将要学的分子和原子。

  一、分子和原子的存在和基本性质(板书)

  板书:

  1、分子是真实存在的。

  2、分子的特性

  提问:我们能用肉眼或普通的显微镜看到分子吗?那怎样才能看到分子呢?

  讲解:用肉眼或普通的显微镜都不能观察到分子,必须用比较先进的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可见分子是一种非常小的粒子,如果拿水分子与乒乓球相比,就好像拿乒乓球与地球相比。分子虽然很小但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结论1:分子质量很小,体积很小。

  探究活动1:

  操作:1、在试管中加入蒸镏水,再加入酚酞试液

  现象:溶液仍为无色

  操作:2、在试管中加入浓氨水,再加入酚酞试液

  现象:溶液变为红色

  操作:3、将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观察12分钟。

  现象:烧杯a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而烧杯b中的酚酞溶液仍为无色。

  结论2、分子在做不停的运动。处于永恒的运动中,温度越高,运动的速度越快。

  解释:

  (1)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在常温下会减少,如果受热减少得更快,为什么?

  (2)走到花园或酒店的附*,往往会闻到花或酒的香气?

  (3)湿衣服为什么经太阳晒后会变干?

  (4)糖块放在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甜味,这是什么原因?

  活动探究2、酒精与水混合

  操作:用100毫升的量筒分别量取100毫升水和酒精,相混合后,观察所得溶液体积是否等于200毫升?

  现象:100毫升酒精与100毫升水混合后,所得溶液体积小于200毫升。

  讨论: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结论3:分子之间有间隔。

  解释:

  (1)为什么物质存在固、液、气三种状态?

  (2)为什么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3)夏天自行车的气为什么不能打得太足?

  (4)铁路上的铁轨之间为什么留些空隙?

  总结:略

  作业:昌*练*册,课后*题。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1、复*旧识:

  氨气、水、糖等物质都是由什么微粒构成?

  2、情景引入:

  提问:分子是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它能不能再分割?如果能分割,那分子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回答:分子不是最小的粒子,分子由原子构成的。

  展示:水分子、氧气分子,氢气分子的模型。

  3、讲授新课:

  二、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板书)

  讨论:

  1、从分子的角度看,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

  2、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试分析在这个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变化情况,推论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还是原子?

  [学生讨论,选择学生代表来陈述讨论结果]

  讲解:1、分子的观点(板书)

  提问:物理变化的实质是什么?

  回答:物理变化的实质是没有新物质产生,发生变化的只是物质的状态和形状。

  追问:这变化中分子本身有没有变化?

  回答: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有变化。

  小结:可见,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变化。(板书)

  提问: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什么?在这些变化中分子本身有没有变化?

  回答:略

  小结: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其他的物质的分子。(板书)

  讨论:那么,根据分子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的特征,我们应如何给分子下一个定义?

  小结:由此可见,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板书:分子的概念

  2、原子的观点(板书)

  展示:水分子分解的微观实质。

  提问: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发生变化,只是重新组合。

  结论1: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而原子没有发生变化。

  结论2:原子: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结论3:化学变化的实质:

  思考: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那分子是不是一定比原子大?

  讲解:尽管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但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只有分子与构成这种分子的原子相比,分子才比原子大。但毫无关系的分子和原子,则无法说谁大谁小。

  总结:略

  练*:课后*题

  作业:昌*练*册

  课后反思:

教学目标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初步了解有关氮气和稀有气体的一些主要用途。

2.了解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以及如何加强对空气污染的防治。

教学重点

1.通过实验了解空气的组成。

2.介绍空气污染的严重危害,以增加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用品

水槽、钟罩、燃烧匙、酒精灯、红磷。

教学过程

(提问)

①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电灯发光(物理变化)爆炸(举例说明,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②判断下列例子哪个是描述性质?哪个是表述变化的?

(讲解)通常镁燃烧,酒精燃烧都是在空气中进行的。

(提问)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板书)第一节 空气

一、空气的组成和用途

(演示)实验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提问)①实验现象

②为什么红磷燃烧时只消耗钟罩内气体的1/5,而不是全部呢?

(阅读)课本有关内容,并简介人类对氧气的认识过程。

(板书)

二、空气的污染和防治

1.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①煤燃烧产生的烟雾

②石油化工排放的烟雾

③汽车排气形成的烟雾

2.造成污染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

3.防止和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

①工业三废的回收与处理

②提高汽油、柴油质量

(讲解)

1.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造成“温室效应”对自然界的影响。

2.臭氧“空洞”的形成──对自然界的影响等。

[作业] 略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