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吞能吐的森林》阅读答案3篇

首页 / 阅读答案 / | 2022-02-01 10:07:23 阅读答案,森林

《能吞能吐的森林》阅读答案1

  能吞能吐的森林

  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水旱灾害的作用非常大。据专家测算,一片10万亩面积的森林,相当于一个200万立方米的水库,这正如农谚所说的: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森林因这种特殊的吞吐功能而被科学家称之为吞水吐雨器。

  说起森林的功劳,那还多得很。它除了为人类提供木材及许多种生产生活的原料之外,在维护生态环境方面也是功劳卓著,它用另一种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孕育了人类。因为地球在形成之初,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很高,氧气很少,气温也高,生物是难以生存的。大约在4亿年以前,海里的先进植物登陆,陆地才产生了森林。森林慢慢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同时吐出新鲜氧气,调节气温,这才具备了人类生存的条件,地球上才最终有了人类。所以科学家又称森林是吞碳吐氧机。

  森林,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是地球的绿色之肺。森林维护地球生态环境的这种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是其他任何物体都不能取代的。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植树造林,并且保护好森林。目前,值得我们每个人关注的是地球的绿色之肺在日益萎缩。*200年间,地球上的森林已有三分之一以上被采伐和毁掉。而另一方面,由于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急剧增加。此消彼长,使得地球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主要表现为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甚至威胁人类生存。因为全球气候变暖,水分蒸发加快,改变了气流的循环,使气候变化加剧,从而引发热浪、飓风、暴雨、洪涝及干旱。

  为了使地球的这个能吞能吐的绿色之肺恢复健壮,以改善生态环境,抑制全球变暖,减少水旱等自然灾害,我们应该大力植树造林,使每一座荒山都绿起来。

  11.文中为什么将“森林”说成是“地球的绿色之肺”?(2分)

  12阅读第三段,概括说明地球的绿色之肺在日益萎缩的两个原因: (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第三段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14. 第三段中加点词语三分之一以上有什么作用? (2分)

  15.森林遭到破坏后,地球上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除了文中介绍的两个原因外,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还有很多。请举出两例。(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吞碳吐氧,调节空气。

  12、*200年间,地球上的森林已有三分之一以上被采伐和毁掉。另一方面,由于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急剧增加。

  13、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森林在调节空气和*衡生态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

  14、采取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地说明了森林被砍伐的数量之多,地球森林被破坏的严重程度。

  15、工业污水、废气的排放、城市化进程占用大量的耕地等。

《能吞能吐的森林》阅读答案2

  (1)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水旱灾害的作用非常大。据专家测算,一片10万亩面积的森林,相当于一个200万立方米的水库,这正如农谚所说的: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森林因这种特殊的吞吐功能而被科学家称之为吞水吐雨器。

  (2)说起森林的功劳,那还多得很。它除了为人类提供木材及许多种生产生活的原料之外,在维护生态环境方面也是功劳卓著,它用另一种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孕育了人类。因为地球在形成之初,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很高,氧气很少,气温也高,生物是难以生存的。大约在四亿年前,海里的先进植物登陆,陆地才产生了森林。森林慢慢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同时吐出新鲜的氧气,调节气温,这才具备了人类生存的条件,地球上才最终有了人类。所以科学家又称森林是吞碳吐氧机。

  (3)森林,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是地球的绿色之肺。森林维护地球生态环境这种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是其他任何物体都不能取代的。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植树造林,并且保护好森林。目前,值得我们每个人关注的是地球的绿色之肺在日益萎缩。*200年间,地球上的森林已有1/3以上被采伐和毁掉。而另一方面,由于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急剧增加。此消彼涨,使得地球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主要表现为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甚至威胁人类生存。因为全球气候变暖,水分蒸发加快,改变了气流的循环,使气候变化加剧,从而引发热浪、飓风、暴雨、洪涝及干旱。

  (4)为了使地球的这个能吞能吐的绿色之肺恢复健康,以改善生态环境,抑制全球变暖,减少水旱等自然灾害,我们应该大力植树造林,使每一座荒山都绿起来。

  题组一:

  1、第一段中画横线处文字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3分)

  2、文中将森林说成地球的绿色之肺,其理由是:(2分)

  3、第二段的说起森林的功劳,那还多得很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 ,

  第三段中地球上的森林已有1/3以上被采伐和毁掉一句中的1/3以上强调了:(2分)

  4、阅读选文第三段,回答下面两个问题。(4分)

  (1)找出造成地球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的原因。(2分)

  (2)试找出地球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带来的影响。(2分)

  5、我市正积极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和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市,作为攀枝花市的一员,阅读本文后你对攀枝花市的双创活动有什么好的建议?请用简要文字表述出来。(提出的建议不少于四条。)(4分)

  题组一答案:

  1、列数据引材料(引用说明) 打比方(比喻说明)(答对一个给1分,共3分)

  2、吸收二氧化碳,吐出氧气。(意思一致即可)(答对一点给1分,共2分)

  3、承上启下(过渡)森林破坏范围之大或数量之大(森林破坏严重)。(答对一空给1分,共2分)

  4、(1)原因:地球上的森林已有1/3被采伐和毁掉;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急剧增加。(答对一个原因给1分,共2分)(2)影响:严重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存;使气候变化加剧,从而引发热浪、飓风、暴雨、洪涝及干旱。(答对一方面给1分,共2分)

  5、(1)加大双创活动宣传力度,让全市人民增强环保意识,养成良好卫生*惯。(2)加快荒山绿化工作(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3)严格控制三废排放,还我市清水蓝天。(4)严格实施垃圾分装和回收制度,变废为宝。(只要建议合理,与双创活动相关即可给分。答对一条建议给1分,共4分)

  题组二:

  1.阅读全文,简洁地写出森林的两大功劳。

  (1)吞水吐雨器:

  (2)吞碳吐氧机:

  2.阅读第③段,概括说明地球的绿色之肺在日益萎缩的两个原因。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森林说成地球的绿色之肺,这是使用了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段画线句中的*200年间强调了___________,1/3以上强调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森林遭到破坏后,地球上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除了文中介绍的全球性气候变暖外,还有哪些方面的恶化?请举出两例。

  ①

  ②

  6.过度砍伐、无节制使用是森林资源遭到破坏的重要原因。20xx年武汉市*在全体市民中发起了禁止使用一次性木筷的活动,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积极拥护和支持。现请你根据*时的观察和思考,提一条保护森林资源的建议或拟一条含警示性的标语。

  题组二答案:

  1.①雨水多了,森林能贮水;雨水少时,人们可利用森林涵养水源。②森林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吐出新鲜氧气。(意思接*即可)

  2.①地球上的森林有三分之一以上被采伐和毁掉; ②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增加。

  3.打比方(或作比喻) 形象、具体地说明森林能吞能吐的特征和在维护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4.时间之短 破坏范围之大或数量之多

  5.示例:①水土流失②动物家园遭到破坏等。

  6.略。只要围绕保持森林提建议或拟标语即可。

《能吞能吐的森林》阅读答案3

  “能吞能吐”的森林

  (1)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水旱灾害的作用非常大。据专家测算,一片10万亩面积的森林,相当于一个200万立方米的水库,这正如农谚所说的:“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森林因这种特殊的“吞吐”功能而被科学家称之为“吞水吐雨器”。

  (2)说起森林的功劳,那还多得很。它除了为人类提供木材及许多种生产生活的原料之外,在维护生态环境方面也是功劳卓著,它用另一种“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孕育了人类。因为地球在形成之初,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很高,氧气很少,气温也高,生物是难以生存的。大约在四亿年前,海里的先进植物登陆,陆地才产生了森林。森林慢慢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同时吐出新鲜的氧气,调节气温,这才具备了人类生存的条件,地球上才最终有了人类。所以科学家又称森林是“吞碳吐氧机”。

  (3)森林,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是地球的绿色之肺。森林维护地球生态环境这种“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是其他任何物体都不能取代的。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植树造林,并且保护好森林。目前,值得我们每个人关注的是地球的绿色之肺在日益萎缩。*200年间,地球上的森林已有1/3以上被采伐和毁掉。而另一方面,由于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急剧增加。此消彼涨,使得地球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主要表现为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甚至威胁人类生存。因为全球气候变暖,水分蒸发加快,改变了气流的循环,使气候变化加剧,从而引发热浪、飓风、暴雨、洪涝及干旱。

  (4)为了使地球的这个“能吞能吐”的绿色之肺恢复健康,以改善生态环境,抑制全球变暖,减少水旱等自然灾害,我们应该大力植树造林,使每一座荒山都绿起来。

  1.第一段中画横线处文字运用的说明方法有哪几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的“说起森林的功劳,那还多得很”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

  第三段中“地球上的森林已有1/3以上被采伐和毁掉”一句中的“1/3以上强调了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选文第三段,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找出造成地球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地球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带来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台州市一直致力于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作为本市的一员,阅读本文后你对我市的”创卫“活动有什么好的建议?请用简要文字表述出来。(提出的建议不少于三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列数据 引材料(引用说明) 打比方(比喻说明)

  2.承上启下(过渡)森林破坏范围之大或数量之大(森林破坏严重)。

  3.(1)原因:地球上的森林已有1/3被采伐和毁掉;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急剧增加。

  (2)影响:严重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存;使气候变化加剧,从而引发热浪、飓风、暴雨、洪涝及干旱。

  4.(1)*加大环保立法。

  (2)让全市人民增强环保意识,养成良好卫生*惯。

  (3)加快荒山绿化工作(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4)严格控制“三废”排放,还我市清水蓝天。

  (5)严格实施垃圾分装和回收制度,变废为宝等等。

  (意对即可)


《能吞能吐的森林》阅读答案3篇扩展阅读


《能吞能吐的森林》阅读答案3篇(扩展1)

——《自给自足的人体生物能发电》阅读答案3篇

《自给自足的人体生物能发电》阅读答案1

  《给自足的人体生物能发电》,完成19-23题。(14分)

  自给自足的人体生物能发电

  ①随着煤炭、石油等资源的日趋枯竭,环境恶化日趋严重,一些科学家为了开发更多的新能源,已把研究课题转向人类自身的生物能这一领域,利用人体生物能发电现已初见成效。

  ②人体中存在着一些化学物质,它们之间在发生反应时会产生化学能量。像新陈代谢过程中,葡萄糖和氧分子的反应就有能量释放出来。若稍加利用,这种能量就可以转化为电能。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开始了人体生物电池的研究。

  ③据专家介绍,人体生物电池的电极是由两根长2厘米、直径约1/7000纳米的碳纤维制成,在每根碳纤维的外层还涂有一种聚合物,此外还有一种作为催化剂的葡萄糖氧化酶。聚合物的作用是将碳纤维与葡萄糖氧化酶连接成一个电路,而葡萄糖氧化酶则是用来加速葡萄糖与氧分子的化学反应。这种人体生物电池在37℃、pH为7.2的环境下工作,这很接*人体血液的温度和酸碱度。它产生的动力可以驱动一个监控糖尿病的小型传感器。

  ④人体生物能发电还有其他形式。当一个人坐着或站立时,就会持续产生重力势能。此时,若能采用特制的重力转换器就能将这种能转换成电能。美国有一家公司将发电装置埋在行人拥挤的公共场所,外面是一排踏板。当行人从踏板上走过时,体重压在踏板上,使与踏板相连的摇杆向另一个方向运动,从而带动中心轴旋转,启动与之相连的发电机。

  ⑤除此以外,人体生物能中的热能也可被利用。人每天都要散发大量的热能,而且是通过辐射传播出去。一般一个50千克重的成年人一昼夜所散发的热量约为2500千卡。利用人体的热能制成的温差电池,可以将人体的热能转换成电能。这种温差电池做得很精致,只要放在衣服口袋里就能工作。它可以起到电源的作用,给助听器、袖珍电视机、微型发电机等供电,可谓是自己发电自己使用。

  ⑥人体能源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没有污染。如此神奇的能源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充分利用它,便会为我们的社会节约更多的能源,希望这种新型的能源会越来越多地造福于人类。

  【小题1】.用‖在下面段落番号间划分这篇文章的结构。(2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小题2】.选文介绍了利用人体生物能发电的形式依次是 ,

  , 。(3分)

  【小题3】.研制人体生物电池依据的科学原理是什么?(3分)

  【小题4】.第④段使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小题5】.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据专家介绍,人体生物电池的电极是由两根长2厘米、直径约1/7000纳米的碳纤维制成,在每根碳纤维的外层还涂有一种作为催化剂的葡萄糖氧化酶。

  答案

  【小题1】① ‖ ② ③ ④ ⑤ ‖ ⑥

  评分说明:每划对一处得1分,共2分。

  【小题1】利用化学能发电、利用重力势能发电、利用热能发电。

  评分说明:依次答对一点得1分,共3分。

  【小题1】人体中存在着一些化学物质,它们之间在发生反应时会产生化学能量,若稍加

  利用就可以转化为电能。(2分)

  【小题1】举例子(1分) 通过列举美国一家公司将发电装置埋在行人拥挤的公共场

  所发电的例子,具体地说明了采用特制的重力转换器就能将重力势能转换成电能。(2分)

  【小题1】不能去掉(1分),据专家介绍增强了对人体生物电池电极说明的权威性和

  科学性,更具有说服力,去掉后,就不能体现其权威性,所以不能去掉。(2分)

《自给自足的人体生物能发电》阅读答案2

  ① 随着煤炭、石油等资源日趋枯竭,环境恶化日趋严重,一些科学家为了开发更多的.新能源,已把研究课题转向人类自身的生物能这一领域,利用人体生物能发电现已初见成效

  ② 人体中存在着一些化学物质,它们之间在发生反应时会产生化学能量。像新陈代谢过程中,葡萄糖和氧分子的反应就有能量释放出来若稍加利用,这种能量就可以转化为电能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开始了人体生物电池的研究。

  ③ 据专家介绍,人体生物电池的电极是由两根长2 厘米、直径约1 / 7000纳米的碳纤维制成,在每根碳纤维的外层还涂有一种聚合物,此外还有一种作为催化剂的葡萄糖氧化酶聚合物的作用是将碳纤维与葡萄糖氧化酶连接成一个电路,而葡萄糖氧化酶则是用来加速葡萄糖与氧分子的化学反应。这种人体生物电池在37℃ 、pH为7.2 的环境下工作,这很接*人体血液的温度和酸碱度它产生的动力可以驱动一个监控糖尿病的小型传感器。

  ④ 人体生物能发电还有其它形式。当一个人坐着或站立时,就会持续产生重力势能。此时,若能采用特制的重力转换器就能将这种能转换成电能。美国有一家公司将发电装置埋在行人拥挤的公共场所,外面是一排踏板。当行人从板上走过时,体重压在板上,使与踏板相连的摇杆向另一个方向运动,从而带动中心轴旋转,使与之相连的发电机启动。

  ⑤ 除此以外,人体生物能中的热能也可被利用。人每天都要散发大量的热能,而且是通过辐射传播出去。一般一个50千克重的成年人一昼夜所散发的热量约为2500千卡利用人体的热能制成的温差电池,可以将人体的热能转换成电能。这种温差电池做得很精致,只要放在衣服口袋里就能工作。它可以起到电源的作用,给助听器、袖珍电视机、微型发电机等供电,可谓是自己发电自己使用。

  ⑥ 人体能源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没有污染如此神奇的能源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充分利用它,便会为我们的社会节约更多的能源,希望这种新型的能源会越来越多地造福于人类。(选自《能源科学的奥秘》有改动)

  15 、选文介绍了哪几种利用人体生物能发电的形式?( 3 分)

  答:

  16 、研制人体生物电池依据的科学原理是什么?( 3 分)

  答:

  17 、选文第③ 段加点字“约”有什么作用?( 3 分)

  答:

  18 、选文第④ 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 分)

  答:

  19 、请从“节约能源”的角度,拟一则富有文采的宣传用语。(2 分)

  答:

  参考答案:

  15、利用化学能发电:利用重力势能发电;利用热能发电。

  16、人体中存在着一些化学物质,它们之间在发生反应时会产生化学能量,若稍加利用,这种能量就可以转化为电能。

  17、“约”宇表示估计,数目不确定(具体答更好),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18、举例子;具体说明采用特制的重力转换器就能将重力势能转换成电能。

  19、示例:水龙头旁的宣传用语:请不要让我伤心流泪!

《自给自足的人体生物能发电》阅读答案3

  阅读下面选文《自给自足的人体生物能发电》,完成15—19 题。(14分)

  ①随着煤炭、石油等资源日趋枯竭,环境恶化日趋严重,一些科学家为了开发更多的新能源,已把研究课题转向人类自身的生物能这一领域,利用人体生物能发电现已初见成效

  ②人体中存在着一些化学物质,它们之间在发生反应时会产生化学能量。像新陈代谢过程中,葡萄糖和氧分子的反应就有能量释放出来若稍加利用,这种能量就可以转化为电能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开始了人体生物电池的研究。

  ③据专家介绍,人体生物电池的电极是由两根长2 厘米、直径约1 / 7000纳米的碳纤维制成,在每根碳纤维的外层还涂有一种聚合物,此外还有一种作为催化剂的葡萄糖氧化酶聚合物的作用是将碳纤维与葡萄糖氧化 酶连接成一个电路,而葡萄糖氧化酶则是用来加速葡萄糖与氧分子的化学反应。这种人体生物电池在37℃ 、pH为7.2 的环境下工作,这很接*人体血液的温度和酸碱度它产生的动力可以驱动一个监控糖尿病的小型传感器。

  ④人体生物能发电还有其它形式。当一个人坐着或站立时,就会持续产生重力势能。此时,若能采用特制的重力转换器就能将这种能转换成电能。美国有一家公司将发电装置埋在行人拥挤的公共场所,外面是一排踏板。当行人从板上走过时,体重压在板上,使与踏板相连的摇杆向另一个方向运动,从而带动中心轴旋转,使与之相连的发电机启动。

  ⑤除此以外,人体生物能中的热能也可被利用。人每天都要散发大量的热能,而且是通 过辐射传播出去。一般一个50千克重的成年人一昼夜所散发的热量约为2500千卡利用人体的热能制成的温差电池,可以将人体的热能转换成电能。这种温差电池做得很精致,只要放在衣服口袋里就能工作。它可以起到电源的作用,给助听器、袖珍电视机、微型发电机等供电,可谓是自己发电自己使用。

  ⑥人体能源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没有污染如此神奇的能源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充分利用它,便会为我们的社会节约更多的能源,希望这种新型的能源会越来越多地造福于人类。

  (选自《能源科学的奥秘》有改动)

  15、选文介绍了哪几种利用人体生物能发电的形式?( 3 分)

  答:

  16、研制人体生物电池依据的科学原理是什么?( 3 分)

  答:

  17、选文第③ 段加点字“约”有什么作用?( 3 分)

  答:

  18、选文第④ 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 分)

  答:

  19、请从“节约能源”的角度,拟一则富有文采的宣传用语。(2 分)

  答:

  [参考答案]

  15、利用化学能发电:利用重力势能发电;利用热能发电。

  16、人体中存在着一些化学物质,它们之间在发生反应时会产生化学能量,若稍加利用,这种能量就可以转化为电能。

  17、“约”宇表示估计,数目不确定(具体答更好),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18、举例子;具体说明采用特制的重力转换器就能将重力势能转换成电能。

  19、示例:水龙头旁的宣传用语:请不要让我伤心流泪!


《能吞能吐的森林》阅读答案3篇(扩展2)

——《师说》阅读答案3篇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5—20题。

  (一)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

  (二)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师说》)

  15、下面文句中加点的实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不足为外人道也

  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C.人非生而知之者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16、下面文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朝济而夕设版焉

  B.则群聚而笑之 顺风而呼

  C.句读之不知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D.吾师道也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17、下列各文句中均含有古今异义词的一组是( )

  ①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③古之学者必有师 ④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⑤用心一也 ⑥师不必贤于弟子 ⑦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⑧吾从而师之

  A.①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⑤⑦⑧

  C.①②③④⑥⑧ D.①②③⑤⑥⑧

  18、下列文句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不拘于时,学于余

  C.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19、对下列句子当中加点字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吾从而师之 ②粪土当年万户侯 ③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⑤假舟辑者,非能水也 ⑥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⑦小学而大遗 ⑧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

  A.①②⑧∕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⑧∕⑥⑦

  C.①∕③④∕②⑤⑧∕⑥⑦ D.①∕③④⑧∕②⑤∕⑥⑦

  20、翻译上述文段中划线的文言语句。(4分)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2分)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2分)

  参考答案:

  15、C 16、B 17、D 18、C 19、B

  20、(1)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行千里;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能游水,却可以横绝长江黄河。(2分)

  (2)所以不论贫富贵贱,不论年长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2分)

  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完成9-11题。(9分)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选自韩愈《师说》)

  9.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吾师道也: 学*

  B. 是故无贵无贱:无论,不论

  C.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许多人

  D. 君子不齿:不屑一提

  10.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 则群聚而笑之

  不知东方之既白 到则披草而坐

  C.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D.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其皆出于此乎?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11.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翻译上文中的划线句。(2分)

  (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翻译下面其它课内语句。(3分)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

  参考答案:

  9.C(众人:常人、普通人)

  10.A(A取独;B表修饰/表承接;C那些/恐怕,表推测;D比/从)

  11.(1)现在士大夫们的见识竟然反比不上他们,这真让人奇怪啊!

  (2)何况我和你在江中捕鱼,在沙洲上打柴,和鱼虾做伴,以麋鹿为友。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及《师说》选段,完成小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①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②知其③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注释] ①道:学问,道理。 ②庸:岂,难道。 ③其:大概。

  (节选自韩愈《师说》)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4分)

  (1)无从致书以观 (2)礼愈至 (3)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4)吾从而师之


《能吞能吐的森林》阅读答案3篇(扩展3)

——《转身》阅读答案3篇

  ①一转身,那个动人的身影就不见了。在人海里,想再次打捞到她,再次与她相遇,哪怕匆匆一瞬,都是不可能了。

  ②在都市、在广场、在车站、在机场、在大街、在超市、在乡野、在人流聚散的地方,我曾经有这种感受:转身,就是永别。

  ③那一次我在北京火车站等车。在拥挤的人流里,我不小心踩了右边的年轻人。我正准备道歉或接受责备,却看见转过来一张文雅谦和的脸,他说:“对不起,我挡着你了。”我竟然被感动了,只顾欣赏这张善良、有教养的脸,只顾欣赏这江南的表情,却忘了对他说声谢谢,把诚挚的心情告诉他。当我忽然记起,正要张口表达,人潮猛然涌了过来,一转身,我已找不到他,只看见攒动的人头,闪动的各色衣服……

  ④还记得那年春天,我一人在秦岭深处行走,山路两旁开满野花:灯芯花、野草莓花、苜蓿花、蒲公英花……路下面的小河,清澈如镜,温柔如绸,淙淙的水声像母亲轻唤谁的乳名。四周的群山,一律被松树、柏树、桦树和茂密灌木覆盖。闻着花香,听着水声,看着山色,我恍然似已进古代,入了那“拈花微笑”的仙境。正在此时,迎面走来一位小女孩,她头上插了几朵野花,手里拿着一束菖蒲,好看的脸上满是羞涩,浑身洋溢着纯真的自然气息。但我不便过分地注意她,我怕她受到惊吓。于是我停下来,给她让路,然后静静地看她远去,欣赏着她的背影,却记不清她的眼睛和脸究竟是什么样子,匆匆的一瞥里只看到“好看”的朦胧感觉。也许,或者是一定的,我这一生只有这一次和她相遇了,只有这一次,在她还是小女孩的时候,我突然感到十分的失落和惆怅。怎么办呢?我想多看她一眼,看仔细些。我想在记忆里逼真地收藏一个像野花一样纯真的秦岭女孩。这也许是她一生里最生动的瞬间,我记起了泰戈尔的诗句:“你不知道你是多么美丽,你像花一样盲目。”我情不自禁地转过身来,沿着小女孩走的方向走着,走到山路转弯的地方,出现了个三岔路口。我已经无法知道小女孩走进了哪一条路径。就那么一转身,她消失在命运的路径,也许就是我此生永远都不能踏上的路径……

  ⑤冬天,已经很冷了,西伯利亚寒流远道而来,遭遇袭击的当然是穷人,最可怜的是乞丐。乞丐不多,但不多的乞丐也常常有力地触动和唤醒我们冬眠的良心。在南大街路口,我看见一位衣服褴褛的中年乞丐。我急忙赶回家,拿上我去年穿过的那件防寒服给他。可是来到南大街,已看不见他,于是我在东大街找他,又在北大街找他,都没有找到。最后我来到丁字路口,还是没有找到他,却遇到了一个老年乞丐,一转身,苦难转换了方向,交换了背影,但苦难的身份没有改变,都是苦难。于是我把防寒的衣服披在了这位贫苦的老人身上,希望他下降的体温能稍稍回升,希望降温的人性能稍稍回升。我由此想到亚洲的穷人,非洲的穷人,全世界的穷人,想到徘徊在文明大街上的那些孤苦身影,一转身,他们到哪里去了?而文明,你能否追上去,轻轻拉起那褴褛的衣襟,或者握着那空空的手,仔细看看他们的眼睛?他们到哪里去了,一转身?

  ⑥一转身,车窗外的河流已经不知去向;一转身,门前的那只鸟不见踪影;一转身,天上的那座虹桥已经悄然消失;一转身,水里的鱼已经没入深渊;一转身,父亲已经走远,新垒的坟上,墓草青青……

  ⑦旭日一转身变成落日,青丝一转身变成白发,爱情一转身变成婚姻,诗一转身变成散文,羊群一转身变成毛衣……等一等,等一等,能否再转回来?

  23.标题“转身”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2分)

  “转身”的深层含义是不管是自然的景物变化,还是人类的种种人生经历,它都不依你的意志为转移,自然地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这个变化常在你不知不觉中就发生了,短的就像你“转身”一样,身边的一切都不是从前了。我们要珍惜当下的人和事。不要给自己留遗憾。

  24.文中第④段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其表达作用。(3分)

  画线句子使用了排比、比喻和拟人。用排比表现了作者所见的春花多,水的清、柔、和谐;比喻、拟人的运用使自然的花、水充满灵性和感情,读来琅琅上口,意境优美,沁人心脾,回味悠长。

  25.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E ) (3 分)

  A.本文重点描写了三次“转身”的动人情景,分别为:在车站,善良的年轻人转身没人入群,我来不及道歉;秦岭深处,一个美丽的女孩转身消失在命运的路径;南大街路口,我想帮助的一位贫苦的中年乞丐转身而逝。

  B.第①段“在人海里,想再次打捞到她”一句中, “打捞”这个词用得极妙,与前文中的“人海”相呼应,说明人海茫茫,纵然可以寻找也不可能再找到她的影子。

  C.第②段“转身,就是永别”这句话,总括了作者个人的体验与感悟,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同时也自然地引出了下文。

  D.本文以作者的感情变化为线索,采取“概括——具体——概括” 的结构模式,表达出了对*的热切追求。

  E.本文主要采用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方式,深刻揭示了“转身”的内在意蕴,使文章的立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让人读之耳目一新。

  李汉荣

  ①一转身,那个动人的身影就不见了。在人海里,想再次打捞到她,再次与她相遇,哪怕匆匆一瞬,都是不可能了。

  ②在都市、在广场、在车站、在机场、在大街、在超市、在乡野、在人流聚散的地方,我曾经有这种感受:转身,就是永别。

  ③那一次我在北京火车站等车。在拥挤的人流里,我不小心踩了右边的年轻人。我正准备道歉或接受责备,却看见转过来一张文雅谦和的脸,他说:“对不起,我挡着你了。”我竟然被感动了,只顾欣赏这张善良、有教养的脸,只顾欣赏这江南的表情,却忘了对他说声谢谢,把诚挚的心情告诉他。当我忽然记起,正要张口表达,人潮猛然涌了过来,一转身,我已找不到他,只看见攒动的人头,闪动的各色衣服……

  ④还记得那年春天,我一人在秦岭深处行走,山路两旁开满野花:灯芯花、野草莓花、苜蓿花、蒲公英花……路下面的小河,清澈如镜,温柔如绸,淙淙的水声像母亲轻唤谁的乳名。四周的群山,一律被松树、柏树、桦树和茂密灌木覆盖。闻着花香,听着水声,看着山色,我恍然似已进古代,入了那“拈花微笑”的仙境。正在此时,迎面走来一位小女孩,她头上插了几朵野花,手里拿着一束菖蒲,好看的脸上满是羞涩,浑身洋溢着纯真的自然气息。但我不便过分地注意她,我怕她受到惊吓。于是我停下来,给她让路,然后静静地看她远去,欣赏着她的背影,却记不清她的眼睛和脸究竟是什么样子,匆匆的一瞥里只看到“好看”的朦胧感觉。也许,或者是一定的,我这一生只有这一次和她相遇了,只有这一次,在她还是小女孩的时候,我突然感到十分的失落和惆怅。怎么办呢?我想多看她一眼,看仔细些。我想在记忆里逼真地收藏一个像野花一样纯真的秦岭女孩。这也许是她一生里最生动的瞬间,我记起了泰戈尔的诗句:“你不知道你是多么美丽,你像花一样盲目。”我情不自禁地转过身来,沿着小女孩走的方向走着,走到山路转弯的地方,出现了个三岔路口。我已经无法知道小女孩走进了那一条路径。就那么一转身,她消失在命运的路径,也许就是我此生永远都不能踏上的路径……

  ⑤冬天,已经很冷了,西伯利亚寒流远道而来,遭遇袭击的当然是穷人,最可怜的是乞丐。乞丐不多,但不多的乞丐也常常有力地触动和唤醒我们冬眠的良心。在南大街路口,我看见一位衣服褴褛的中年乞丐。我急忙赶回家,拿上我去年穿过的那件防寒服给他。可是来到南大街,已看不见他,于是我在东大街找他,又在北大街找他,都没有找到。最后我来到丁字路口,还是没有找到他,却遇到了一个老年乞丐,一转身,苦难转换了方向,交换了背影,但苦难的身份没有改变,都是苦难。于是我把防寒的衣服披在了这位贫苦的老人身上,希望他下降的体温能稍稍回升,希望降温的人性能稍稍回升。我由此想到,亚洲的穷人,非洲的穷人,全世界的穷人,想到徘徊在文明大街上的那些孤苦身影,一转身,他们到那里去了?而文明,你能否追上去,轻轻拉起那褴褛的衣襟,或者握着那空空的手,仔细看看他们的眼睛?他们到那里去了,一转身?

  ⑥一转身,车窗外的河流已经不知去向;一转身,门前的那只鸟不见踪影;一转身,天上的那座虹桥已经悄然消失;一转身,水里的鱼已经没入深渊;一转身,父亲已经走远,新垒的坟上,墓草青青……

  ⑦旭日一转身变成落日,青丝一转身变成白发,爱情一转身变成婚姻,诗一转身变成散文,羊群一转身变成毛衣……等一等,等一等,能否再转回来?

  (选自《南方日报》20xx年9月13日,有删节)

  17.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第①段“在人海里,想再次打捞到她”一句中,“打捞”就是“寻找”的意思,它与“人海”相呼应,显得别致而生动。

  B.第②段“转身,就是永别”这句话,表达了一种颇为耐人寻味的人生感受,同时也自然地引起下文。

  C.第④段开头对“秦岭深处”一段山路环境的描写,暗示了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使得“秦岭女孩”“脸上满是羞涩”。

  D.从第⑤段的内容可以看出作者的处世态度:即使是对擦肩而过的陌生乞丐,也应给他们以力所能及的关爱。

  E.“旭日一转身变成落日,青丝一转身变成白发”,句中运用了夸张、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因人生苦短而生的惆怅。

  18.请结合上下文,说明④⑤段中两个画线句子的具体含义。(4分)

  (1)这也许是她一生里最生动的瞬间(2分)

  (2)一转身,苦难转换了方向,交换了背影,但苦难的身份没有改变,都是苦难。(2分)

  19.本文的③④⑤段和⑥⑦两段分别采用了不同的写法,请作具体说明。(4分)

  20.本文题目“转身”的具体含义是什么?作者借不同情境中的“转身”,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感悟?(6分)

  参考答案

  17.C、E(C错在“暗示了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使得秦岭女孩脸上满是羞涩”,应是“用环境的幽美,烘托秦岭女孩的纯真、自然”;E错在“形象地表达了人生苦短的惆怅”。)(每项2分)

  18.(1)在山色、水声和花香中,秦岭女孩保持着最纯真的表情,(美好的环境,美好的人情,1分),因而这时的她是最美丽的。(1分)

  (2)转眼间,作者身边只有一个老年乞丐,却找不到他要寻找的那个中年乞丐。(1分)然而,他们同样生活在贫寒与苦难中。(1分)

  19.文章的③④⑤段是详写。(1分)具体描述了作者与年轻乘客、秦岭女孩、和中年乞丐邂逅(短暂相遇)的经历。(1分)

  而⑥⑦两段是略写(概述),(1分)点出人生 “一转身”中发生的种种变化,是对前文详写的拓展。(1分)

  20.“转身”指的是人们在人生路途中与美好事物(1分)相逢机遇的短暂。(1分)(或答:失去美好事物的迅速)作者告诉人们:人生中任何美好的东西都是稍纵即逝的,(2分),因此要格外懂得珍惜。(1分),(语言表达,1分)

  学会转身【董建昌】

  ①一个木匠丢了一块手表,几个热心的邻居一起帮他找,他们将地上的刨花、工具箱,以及木匠身上的每一个口袋都翻烂了也没有找到,结果却让一个孩子找到了。木匠很惊讶,问那孩子是怎么找到的。孩子说,很简单啊!你知道,手表是有声音的,我只是在你们都安静下来的时候坐到刨花旁听,然后沿着声音的方向走过去,就找到了。

  ②事实上,在遇到困难时只要稍稍转个身,我们看到的就会是一个崭新的天空,就像丢失在刨花里的那块表,大人们翻烂了刨花,找遍了工具箱,甚至木匠的口袋,都没能找到,而那个孩子只是换了一个寻找的角度,即凭借手表指针“嘀嗒、嘀嗒”的走动声就轻易地找到了。

  ③换个角度看问题,往往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卡耐基说:“一个人要想让自己的生活愉快、自在,在事业上取得重大的成就,学会变通是很重要的。”一次,爱迪生让助手帮助自己测量一下一个梨形灯泡的容积。助手接过后,立即开始了工作,他一会儿拿游标卡尺测量,一会儿在稿纸上计算,后来甚至还动用了一些复杂的数学公式。可几个小时过去了,他忙得满头大汗,还是没有算出结果。就在助手搬出大学里学过的知识,准备再一次计算灯泡的容积时,爱迪生进来了。爱迪生看到助手面前摆满了各种工具书和身旁的那一堆稿纸,立刻就明白了怎么回事。于是,他拿起灯泡,朝里面倒满水,递给助手说:“你去把灯泡里的水倒进量杯里,就会得出我们所需要的答案。”这时,忙得满头大汗的助手才恍然大悟:自己想的太复杂了。看来,学会变通,善于让自己的思维转身是很重要的。

  ④是的,我们很多人就像爱迪生的助手一样,做事不知道变通,结果是花费了很多力气,到头来却一事无成。遇到看似难解的问题,学会换一种思维,从不同角度看,这样,“无法解决”的问题就变得简单化了,而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⑤1916年,美国犹他州的小镇准备修建一座银行。镇长买好了地,备好了建筑图纸,可最后在砖头上出现了问题。因为,从盐湖城用火车运砖过来,每磅要2.5美元。这个价格远远超出了镇里的预算。后来,大家又想了许多种货运方式,甚至包括空运都不行。就在人们束手无策的时候,不知谁说了句,邮寄砖啊!结果是,包裹每磅邮费是1.05美元,比火车便宜了一半多。

  ⑥这样,小镇的居民很骄傲地拥有了他们的第一家银行。更为有趣的是,这个故事后来还被西点军校作为案例选入了教材,用来诠释一条校训:要保持“头脑简单”,敢于去干所谓“办不到”的事情。

  ⑦通过邮局邮寄货物,这无疑是最常见的运输方式,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常见、简单而又便捷的方式,很多人就是想不到。为什么呢?他们就是将简单问题复杂化了。把最复杂的变成最简单的,才是最高明的(达芬奇语)。细想,我们生活中我们缺少的,不正是达芬奇说的这种将问题简单化的思维嘛。

  ⑧同一件事,如果依照同样的*惯思维去运作,肯定不会有新的改变。但若能改变一下固有的思维方式,转个身,用不同的方法去开拓,自然会结出不同的硕果。学会转身,学会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从而把看似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你就会发现人生其实好简单,成功其实离你也并不远。

  (选自《演讲与口才》,有改动)

  小题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能吞能吐的森林》阅读答案3篇(扩展4)

——万能的鞋作文3篇

  有一种蛇怪蜥蜴,它可以在水上行走。我在网上查找有关资料后才知道它的脚掌大且轻,速度又快,脚掌下会拍打出泡泡。我还查了为什么壁虎可以飞檐走壁,后来才知道因为它脚掌上有五个吸盘,所以可以飞檐走壁。顿时,我决定长大后要发明一种不仅可以水上行走和飞檐走壁,而且还可以飞行的鞋子。

  我发明的鞋子分为两种,一种是普通版,可以连接电脑随机更改颜色;另一种是限量版,它和变色龙一样,可以根据地形随机更改它的外观。

  鞋子的用途呢?普通版有四个按钮,分别有不同的功能。第一个:它可以让人们在水上行走;第二个:它还可以让人们飞檐走壁呢!第三个则是恢复按钮;第四个是加速按钮。限量版的鞋子有五个按钮,前四个按钮的功能和普通版的一样,最后一个比较特殊,是隐形功能的按钮。水上行走按钮是在东西飘到水面上很远距离时用的。飞檐走壁按钮是当你钥匙丢家里时,你可以爬进去拿。加速按钮是你被人追杀时用的。隐形按钮,则可以让你躲过追杀。

  我相信我长大后一定可以发明出这种鞋子。

  2077年,我当了科学家,发明了一双神奇的鞋子。这双鞋子看起来跟普通的鞋没什么两样,只是多了几个按钮,但你穿上它就会感到它的神奇。

  鞋子上的按钮分别是:红色按钮、黄色按钮、绿色按钮、紫色按钮和蓝色按钮。红色按钮可以长出一对雪白的翅膀,蓝色按钮可以立刻让翅膀不停摆动,让人们悬浮在空中。而绿色按钮可以启动火箭*,从而达到快速到达目的地。黄色的按钮可以调节鞋内的温度。如果在飞行途中你饿了,按一下紫色按钮,它就会蹦出你想要的食物。

  有一天,我想去非洲,于是,我穿上那双鞋子,依次按了:红色按钮——蓝色按钮——绿色按钮;并对神奇的鞋子说:“目的地,非洲。出发!”转眼间就来到一个很热的地方。我来到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我看见小松鼠在林间蹦来跳去,时不时向左右两边看看,好像在寻找食物。忽然,一声狼吼打破了此时原本沉静的森林,鸟儿惊恐地向高处飞。一群狼映入了我的眼帘,那群狼飞快地向我奔来,我不慌不忙地依次按了:红色按钮——蓝色按钮——绿色按钮,并大声说:“目的地,*浙江小周实验室,出发!”转眼间,我又回到了实验室。

  虽然这只是幻想,但我也希望梦想成真!

  我上学的路上会经过一个十字路口,那里总是排着长长的车龙,坐在驾驶室里的司机,一脸的不耐烦,在那儿不时地按一下喇叭。他们有的急着送孩子去上学,有的急着赶飞机高铁,还有的急着去上班……每当看到这个情形,我就想着如果能发明一种多功能鞋子,能代替汽车,那该多好啊!那样不仅能减轻交通拥堵,还能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降低噪音。

  我设想的多功能鞋子的外观看起来就是一双普通的鞋子,可以做成各种颜色,各种款式。不过,它们一定有一个共同点,鞋底比普通鞋子稍稍厚了一些,那是因为藏了许多东西:有迷你轮子,有喷气孔,还有气垫……它的鞋面虽然看起来跟普通的鞋子的材质一样,但是,其实是一种柔软的太阳能板,能够随时接受太阳的能量,为快速行走提供续航。

  既然说是多功能鞋子,那么一定得有好几种功能吧。首先,一定得有一个普通鞋子的功能,那就是能穿着它在陆地上行走。如果你走累了的话,那么你就跟它说一声:“切换到滑轮模式”,这时语音感应技术会让鞋子接受到你的指令,鞋底就会各伸出两个轮子,行驶到你指定的地方。其次,是水上行走功能。如果你需要跨越湖泊或河流,你只需要对它说一声“切换到水上滑行模式”。

  这时,鞋底会出现一个充满气的气垫,使你能轻易地站立在水面上,鞋后跟会打开一个小小的喷气孔,推着你前进,让你过一把“轻功水上漂”的.瘾,也省去了乘船的麻烦。最重要的就属空中飞行功能了,遇到赶时间的时候,你只需要对它说:“启动飞行功能”,这时鞋底的喷气孔就会打开,再说一声:“起飞!”,这样你就能像电影中的钢铁侠一样在空中自由地飞行,再也不用忍受塞车的烦恼了。当然,你也不需要担心有撞上的风险,因为鞋子的四周装有迷你雷达,能敏锐地检测到障碍物,及时调整飞行方向。

  这双鞋子是不是很神奇呢!你一定很想拥有吧,那从现在开始就让我们努力学*知识,终有一天,梦想一定会照进现实。


《能吞能吐的森林》阅读答案3篇(扩展5)

——伊索寓言读个人阅读心得万能3篇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一部享誉世界的寓言集,它以简短的小故事,深刻地总结了人们许多生活经验和道德教训,其鲜明的形象,生动的比喻,发人深省的警句,带个读者很多乐趣和启迪。

  《伊索寓言》的故事有龟兔赛跑,披着羊皮的狼,给猫系铃铛。等等许多有趣的故事。

  《伊索寓言》这本书我很早就看过了,它不同于其他的故事,它不是随笔,而是每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中都含有一个寓意深刻的道理,每个故事的人物都很奇特,如凶狠的大灰狼,温顺的绵羊,都是《伊索寓言》的人物。

  其中我最喜欢《农夫和蛇》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农夫看见了一条冻僵的蛇,觉得很可怜,就用身体去温暖它。而蛇由于农夫的帮助,渐渐复苏了,并狠狠咬了农夫一口。这个故事就在教育我,有着一颗怜悯之心是对的,但也要分别好坏,如果因为一时的同情,而害了自己,那就大错特错了,这就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呀!

  但但这一个小故事就让我领悟了这么深的道理,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去读这本书呢?

  暑假里我看了许多有趣的书,有《海蒂》,有《伊索寓言》,还有《昆虫记》等等。在这些书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伊索寓言》这本书。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生活在公元前六世纪左右,又有非凡的智慧和哲思。他就是(古希腊)伊索。他将动物为主角的拟人手法,走遍世界各地,将寓言故事传播到整个世界。

  这本书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母猴与小猴”,主演讲了:一只母猴生了一对双胞胎。但母猴却很偏心,她只宠爱的的,整天抱在怀里,特被爱护。对哥哥呢,嫌弃得不得了。日子一天一天过下去,又到小猴学爬树的时候了,可是母猴怕弟弟受伤不让它学,一天母猴把猴弟弟抱得太紧而死了,它哥哥却身强体壮什么都会。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过分的关心和宠爱对我们的健康成长是很不利的。

  其实每个故事后面都会写着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知识。《老鼠开会》告诉我们:想出一个好主意也许不难,实现它就不那么容易了;《黄鼠狼变少女》告诉我们:本性恶劣的人,即使外形变了,但本性还是很难改的。《公牛与车轴》告诉我们:那些交换的特别响的人,往往干活少,而那些不作声的人,往往承担着全部责任,完成着最重要的任务。

  寓言大师伊索的文章,会让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它可以培养我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更能让我感受到生活的真谛,领略到生活的智慧,想象的魅力和做人的道理。读一篇寓言,我就好象长大了一岁,又积累到了一点经验,对生活看得更透彻了。

  寓言是一个魔袋,虽然很小,却能拿出很多东西;寓言是一个魔豆,虽然很小,却能长成参天大树;寓言是一个魔杖,虽然很短,却能变出很多宝物……寓言很美,美在简洁,美在内涵,美在语句。

  寓言就像一位老师,教书育人;寓言就像一块警告牌,提示我们做好少年;寓言就像一个大喇叭,时刻提醒着我们先行。《伊索寓言》这本书让我爱不释手,也使我受益匪浅。寓言里包括着人们所有的真、善、美。我们要永远做一个讲文明、讲道德的好少年,像这寓言故事一样,永不后退!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