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中考化学教案合集五篇

首页 / 化学教案 / |

  学生中考化学教案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石蜡的性质,初步学会对蜡烛燃烧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准确描述,学会填写实验报告。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蜡烛燃烧实验的探究,初步了解观察实验的基本要领,建立预期现象和变化前、变化中、变化后后观察的意识;

2.初步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表述能力等;

3.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实验探究的一般流程,学*科学探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对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教学难点:实验探究基本流程的应用、观察和描述现象方法的渗透。

教学工具

仪器和药品:学生:蜡烛、澄清石灰水、烧杯、玻璃片、镊子、火柴教师:蜡烛、水、烧杯、小刀、镊子、玻璃片。

教学过程

环节一:引入,提出实验探究的基本流程

【引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科学家们得出化学结论必须以实验为依据,今天我们就来学*科学探究的方法。

【提问】下面,我们来看波义尔发现指示剂的故事。通过该故事,你能否找出科学家在研究物质未知性质时的基本流程是什么?

板书:科学探究的一般流程(具体内容略)。

环节二:应用科学探究流程探究蜡烛及其燃烧

【过渡】在刚刚过去的教师节,我收到了这样一份礼物(展示蜡烛)。人们*惯把教师比作蜡烛。让我们从身边熟悉的物质蜡烛入手,应用科学探究的基本流程,来了解“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化学内涵,

板书:

探究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点燃蜡烛前:

【布置任务】请观察蜡烛并结合生活经验,说说你知道哪些关于蜡烛的信息?

【引导】将学生所提到的性质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分类

【强调】研究物质要关注物质的性质

【过渡】下面,我们就应用科学探究的一般流程来探究蜡烛物理性质中的溶解性

探究1:蜡烛的溶解性(板书)

【布置任务】如何研究蜡烛在水中的溶解性呢?

【演示实验】切一段蜡烛,放入水中

【指导】实验报告的填写

【强调】如何观察和描述现象(如何选择观察点,即预期现象)

点燃蜡烛时:

【布置任务】点燃一支蜡烛,观察,尽可能全面地描述蜡烛燃烧时的现象

熄灭蜡烛:

先请学生熄灭蜡烛,观察现象

并给出关于蜡烛燃烧时示范性的描述

【强调】研究物质时应该关注物质的变化

并由观察到的三层火焰结构引出新的问题

探究2:蜡烛火焰各层温度比较

【布置任务】应用探究流程对蜡烛火焰各层温度进行比较

【巡视】指导学生实验

【指导】实验报告的填写

【过渡】你还想探究哪些问题呢?

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一定有新物质生成,接下来我们来探究蜡烛燃烧生成了什么物质?

探究3:蜡烛燃烧的产物

【布置任务】应用探究流程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

你还需要老师提供哪些信息?

如何检验水(H2O)?

如何检验二氧化碳(CO2)?

为什么要用干而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用玻璃片行不行?

烧杯罩在距火焰太*或太远行不行?会有什么影响?

为什么要用玻璃片盖住烧杯?

【巡视】指导学生实验

【指导】实验报告的填写

【拓展】蜡烛火焰中存在钻石颗粒

环节三:归纳总结,对探究实验的再认识

回顾:实验探究的主要环节及注意事项

小结:通过探究活动,在化学实验中应关注哪些方面?

环节四:作业

按对以下问题进行探究,完成实验,记录步骤和现象,填写探究实验报告。

实验一:蜡烛熄灭后产生的“白烟”是否可以点燃?

实验二:探究如果蜡烛没有棉芯,是否可燃?

  学生中考化学教案 2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学*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使学生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4.使学生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了解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

5.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掌握有关概念的计算。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通过计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运用、巩固概念。

情感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之一。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

强调解题规范化,单位使用准确,养成良好的学**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和摩尔质量。这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物质的量这个词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难以理解。容易和物质的质量混淆起来。因此教材首先从为什么学*这个物理量入手,指出它是联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纽带,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的意义,即引入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物质的量与物质的微粒数之间的关系。教师应注意不要随意拓宽和加深有关内容,加大学生学*的困难。

关于摩尔质量,教材是从一些数据的分析,总结出摩尔质量和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的区别和联系,自然引出摩尔质量的定义。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本节还涉及了相关的计算内容。主要包括: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微粒个数、物质的质量之间的计算。这类计算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有关化学计算的能力,还可以通过计算进一步强化、巩固概念。

本节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本节难点:物质的量的概念的引入、形成。

教法建议

1.在引入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时,可以从学生学*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入手,增强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理解物质的量是联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桥梁,可以适当举例说明。

2.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的名称。不能拆分。它和物质的质量虽一字之差,但截然不同。教学中应该注意对比,加以区别。

3.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但是这一概念对于学生来讲很陌生也很抽象。再加上对高中化学的畏惧,无形中增加了学*的难点。因此教师应注意分散难点,多引入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引发学*兴趣。

4.应让学生准确把握物质的量、摩尔的定义,深入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1)明确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是以微观粒子为计量对象的。

(2)明确粒子的含义。它可以是分子、原子、粒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单一粒子,也可以是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

(3)每一个物理量都有它的标准。科学上把0.012kg12C所含的原子数定为1mol作为物质的量的基准。1mol的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因此阿伏加德罗常数的*似值为6.02×1023mol-1,在叙述和定义时要用“阿伏加德罗常数”,在计算时取数值“6.02×1023mol-1”。

5.关于摩尔质量。由于相对原子质量是以12C原子质量的作为标准,把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即阿伏加德罗常数作为物质的量的基准,就能够把摩尔质量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联系起来。如一个氧原子质量是一个碳原子质量的倍,又1mol任何原子具有相同的原子数,所以1mol氧原子质量是1mol碳原子质量的倍,即。在数值上恰好等于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给物质的量的计算带来方便。

6.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是本节的另一个重点。需要通过一定量的练*使学生加深、巩固对概念的理解。理清物质的量与微粒个数、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课题:第一节物质的量

第一课时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学*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使学生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通过计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运用、巩固概念。

情感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之一。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

调动学生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积极主动学*。

调解题规范化,单位使用准确,养成良好的学**惯。

教学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教学难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教学方法:设疑-探究-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复*提问:“”方程式的含义是什么?

学生思考:方程式的含义有:宏观上表示56份质量的铁和32份质量的硫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88份质量的硫化亚铁。微观上表示每一个铁原子与一个硫原子反应生成一个硫化亚铁分子。

导入:56g铁含有多少铁原子?20个铁原子质量是多少克?

讲述:看来需要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把宏观可称量的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提到物理量同学们不会感到陌生。你们学*过的物理量有哪些呢?

回答:质量、长度、温度、电流等,它们的单位分别是千克、米、开、安(培)

投影:国际单位制的7个基本单位

物理量

单位名称

长度

质量

千克

时间

电流

安[培]

热力学温度

开[尔文]

发光强度

坎[德拉]

物质的量

摩尔

讲述:在定量地研究物质及其变化时,很需要把微粒(微观)跟可称量的物质(宏观)联系起来。怎样建立这个联系呢?科学上用“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来描述。物质的量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工农业生产等方面,特别是在中学化学里,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是化学计算的核心和基础。这同初中化学计算以质量为基础不同,是认知水*提高的表现。在今后的学*中,同学们应注意这一变化。

板书:第一节物质的量

提问:通过观察和分析表格,你对物质的量的初步认识是什么?

回答: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的名称,摩尔是它的单位。

讲述:“物质的量”是不可拆分的,也不能增减字。初次接触说起来不顺口,通过多次练*就行了。

板书:一、物质的量

1.意义:表示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多少的物理量。它表示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2.符号:n

引入:日常生活中用打表示12个。“打”就是一定数目的物品的集合体。宏观是这样,微观也是这样,用固定数目的集合体作为计量单位。科学上,物质的量用12g12C所含的碳原子这个粒子的集合体作为计量单位,它就是“摩尔”

阅读:教材45页

讲述: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科学家阿伏加德罗。这个常数的符号是NA,通常用它的*似值6.02×1023mol-1。

板书:二、单位――摩尔

1.摩尔:物质的量的单位。符号:mol

2.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符号:NA,*似值6.02×1023mol-1。

1mol任何粒子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

讲解:阿伏加德罗常数和6.02×1023是否可以划等号呢?

不能。已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33×10-23g,可以求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因此注意*似值是6.02×1023mol-1。

提问:1mol小麦约含有6.02×1023个麦粒。这句话是否正确,为什么?

学生思考:各执己见。

结论:不正确。因为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使用范围是微观粒子。因此在使用中应指明粒子的名称。6.02×1023是非常巨大的一个数值,所以宏观物体不便用物质的量和摩尔。例如,地球上的人口总和是109数量级,如果要用物质的量来描述,将是10-14数量级那样多摩尔,使用起来反而不方便。

板书:3.使用范围:微观粒子

投影:课堂练*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1mol氧

(2)0.25molCO2。

(3)摩尔是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4)1mol是6.02×1023个微粒的粒子集合体。

(5)0.5molH2含有3.01×10

23个氢原子。

(6)3molNH3中含有3molN原子,9molH原子。

答案:

(1)错误。没有指明微粒的种类。改成1molO,1molO2,都是正确的。因此使用摩尔作单位时,所指粒子必须十分明确,且粒子的种类用化学式表示。

(2)正确。

(3)错误。物质的量是基本物理量之一。摩尔只是它的单位,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

(4)错误。6.02×1023是阿伏加德

罗常数的*似值。二者不能简单等同。

(5)错误。0.5molH2含有0.5×2=1molH原子,6.02×1023×1=6.02×1023个。

(6)正确。3molNH3中含有3×1=3molN原子,3×3=9molH原子。

投影:课堂练*

2.填空

(1)1molO中约含有___________个O;

(2)3molH2SO4中约含有__________个H2SO4,可电离出_________molH+

(3)4molO2含有____________molO原子,___________mol质子

(4)10molNa+中约含有___________个Na+

答案:(1)6.02×1023(2)3×6.02×1023,6mol(3)8mol,8×8=64mol(因为1molO原子中含有8mol质子)(4)10×6.02×1023(5)2mol

讨论:通过上述练*同学们可以自己总结出物质的量、微粒个数和阿伏加德罗常数三者之间的关系。

板书:4.物质的量(n)微粒个数(N)和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三者之间的关系。

小结: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物质的量与粒子个数之间的关系:

作业:教材P48一、二

  学生中考化学教案 3

1教学目标

1.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方法。

②了解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使用方法。

1.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活动与探究,学生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燃烧条件的探究,了解内因和外因的辨证关系。

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进取心,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2教学重点/难点/易考点

2.1教学重点

围绕课题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得出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2.2教学难点

燃烧条件的探究;认识灭火的原理并应用于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3专家建议

4教学方法

探究式

5教学用具

1、媒体资源:自制课件

2、实验准备:

①把玻璃棒和小木条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

②点燃两支蜡烛,其中一支用烧杯罩住。

③把一沾水的棉花和干燥的棉花分别点燃。

④熄灭蜡烛的方法:沙土、剪刀、烧杯、湿布、水、胶头滴管、碳酸钠溶液、稀盐酸等。

6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录像]播放有关燃烧的镜头

[引入]燃烧着的火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但是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燃烧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观看录象

倾听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

[讲述]燃烧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那么这种现象的发生需要条件吗?

[指出]氧气确实是燃烧所需要的条件,但是只有氧气,燃烧能发生吗?大气中也含有氧气,可不见得到处在燃烧,可见氧气并不是燃烧的条件,那么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呢?

根据已有的知识,想到燃烧需要氧气

由实际到理论,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一、认识燃烧的条件

1、认识燃烧需要可燃物

[讨论]根据你的经验和想法谈一谈燃烧除了需要氧气外还需要什么条件?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能燃烧?

[展示]一些物体的图片,判断哪些能燃烧,哪些不能?

思考回答:不是所有的物体都能燃烧

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设问]有了可燃物和氧气,燃烧是不是就能发生?例如空气中有氧气,放在空气中的火柴能燃烧吗?怎样才能使火柴点燃?摩擦起什么作用?以上事实说明了什么?

[讲解]我们把可燃物开始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叫做着火点。

[演示]探究实验

[讨论]:

1、实验中铁片上的**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2、铁片上的**燃烧而热水中的**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3、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在通入氧气后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4、综合上述讨论,可得出燃烧需要那些条件?

[归纳小结]

1、燃烧的定义

2、燃烧的条件

[思考]

1、如果不往煤炉里添煤,炉火还能继续燃烧吗?为什么?

2、炉门关得严严的,一点气也不通炉火还能继续燃烧吗?为什么?

3、如果把炉里正在燃烧的煤夹出来,煤能继续燃烧吗?

思考、讨论:

说明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观察实验

需要达到着火点

需要氧气

需要氧气

需要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

思考、回答

根据探究实验,推导出燃烧的另外两个条件,正确引导学生的思维。

根据讨论,有学生自己得出燃烧的条件,使学生有成就感。

进一步巩固燃烧的条件

[过渡]燃烧的火会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但是有时也会带来灾难。那么如果发生了火灾,我们应该怎么灭火呢?可以根据所学的燃烧的原理进行思考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设问]根据燃烧的条件,我们应该如何来灭火呢?

[演示]实验7-1

[小结]灭火的原理

[讨论]根据灭火的实例,分析灭火的原理。

[活动与探究]灭火器的原理。

[媒体展示]几种常见的灭火器。

[讨论]

1、隔绝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小结]谈谈通过这节课的学*,你都学到了什么?

[作业]*题

7板书设计

课题1燃烧和灭火

①是可燃物;

一、物质燃烧的条件:②与氧气(或空气接触);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③温度达到着火点。

①可燃物与助燃物;

二、认识燃烧:②现象:发光、放热;

③实质:剧烈的氧化反应。

三、易燃物和易爆物

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

四、灭火方法和原理:②降低温度到物质着火点以下;破坏其一,燃烧熄灭

③隔绝空气(或氧气)

  学生中考化学教案 4

一、说教材

1、本课的地位、作用:

《分子和原子》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子、原子概念,是在学*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及混合物、纯净物的基础上,由宏观世界转向微观世界的开端,也是今后学*化学不可缺乏的理念基础。对本课题内容的学*不仅可以把前面的教学内容从微观的角度上认识得更加深刻,而且还是后面继续学*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结构等内容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并且对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抽象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我将教学目标确立为:

●知识与技能: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能说出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会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了解分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特点;认识分子与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学*通过观察身边物质、实验现象等方法获取信息,从而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等方法处理信息;能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对有疑惑或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实验中注意观察与思考结合,对实验的结果和分析能用文字、图形及化学语言进行表述和交流;认识科学研究的方法-假说与模型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快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化学的兴趣;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3、教学重点和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我将教学重、难点确立为:

教学重点:分子的基本特征;从分子、原子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和物质的变化;对自然、实验现象的猜测、观察、分析、交流、表达、总结等能力。

教学难点:从分子、原子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和物质的变化。

二、说学情

1、学生已经学*了物质的变化、物质的性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在小学科学和初中物理也学*了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及联系,以及物质的三态变化、热胀冷缩等相关知识,这为学*新知识做了知识的铺垫。

2、学生己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探索物质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学生学*的困难主要在于:已有的宏观表象,可能对微观想象的发展有阻碍。在学生眼里,微观世界仿佛只是缩小了的宏观世界,难以理解微观粒子的一些特殊性质。比如:通过课前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到学生头脑中有关物质粒子性方面的问题主要有:粒子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受热粒子会变大;粒子的数量是可以变化的,受热后会增加;把气体从1L的容器转移到2L的容器内,气体所占体积仍是1L等。

三、说学法、教法

1、说学法

指导学生转变学*方式,既要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又提倡合作与创新来共同探索和研究的学*方式。注重学*过程,在快乐的学*中,实现学*目标。主要采用的学*方法为:

(1)实验探究法:

(2)合作学*法

(3)对比归纳法

2、说教法

在教学中,努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和勤于动手,在身心愉悦的环境下获得新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此主要采用分组合作,师生互动,动手演示,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采用了创设问题情景法、演示实验法、讲授法、启发教学法、活动探究法等教学方法。

四、说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我曾设计了加热水、闻香水或氨水的气味、四组生活情景等导入方式,但最终我选择了用水和酒精、陈醋和酱油的鉴别导入。让学生利用它们的物理性质进行最简便的鉴别。学生会不约而同的选择闻气味。

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只能闻到气味,却看不见,也摸不到它呢?

生:引发思考,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究欲。

这种任务驱动的学*方式不仅能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兴趣,还能体现化学的学科特点和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二)演示实验、认识分子的存在

 师:演示品红在水中扩散。

实验改进:用温水代替冷水,会加快品红的扩散,缩短实验时间。品红用量要少。

(三)科学手段、证实存在

[投影]苯分子、硅原子的照片。

设计意图:以上环节的设置由为什么能闻到气味自然过渡到物质的构成,即分子等微粒的真实存在的探究验证。经典实验《品红在水中的扩散》,因为它有颜色变化,对学生有视觉真实感。而且有一个逐渐变小的过程, 反应了物质的可分性,让学生建立物质由很小很小的微粒构成的观念。再让学生观察苯分子、硅原子图,这样由浅入深,由宏观到微观证明了分子的真实存在,为学生呈现探究的一般规律。

(四)思考交流、引出特征

[投影]想一想水也是由分子构成的为什么水能看得见而水分子看不见呢?

[投影]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 一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1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3万多年才能数完)

总结出分子的第一个特征: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五)演示实验、引导探究

[投影] 课本第49页探究内容,《分子运动现象》

方案一知识铺垫:观察酚酞溶液在蒸馏水中的颜色;观察酚酞溶液遇浓氨水变色的实验。

演示探究实验:提出问题-为什么两种试剂分开放置时,酚酞溶液仍然变红呢?

方案二 演示实验-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酚酞溶液变红的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方案二教学效果较好,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较高要求,所需课时多。)

总结出分子的第二个特征: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投影]议一议为什么湿衣服在阳光下和通风处比在阴凉、背风处易于晾干?

总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六)实验探究、合作学*

[投影]活动与探究

A组实验 50 mL水与50 mL酒精混合,观察液体体积变化情况。

B组实验一定体积水中加入糖块,观察糖块溶解前后液体体积变化情况。

C组实验取一支注射器吸入20mL空气,用手指顶住针筒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观察现象。 D组实验取一支注射器吸入20mL水,用手指顶住针筒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观察现象。 学生分组相互合作进行探究、认真观察、记录讨论。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探究结果、讨论、交流。

总结出分子的[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 FFKJ.Net]第三点特征: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投影]固体、液体、气体物质分子间隔微观示意图

总结:一般情况下,气体分子间间隔>液体分子间间隔>固体分子间间隔。

(七)学以致用、联系实际

[投影]想一想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1、物质的三态变化。

2、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3、糖块放在水中,会逐渐消失,水有了甜味。

(八)应用模型,认识微观世界

活动准备:每组下发分子结构模型,由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成员根据内附说明书认识不同颜色小球代表的原子种类。

活动一组间竞赛:比一比哪个小组最先用原子构成老师指定的分子模型,如:O2、N2、CO2等。

问题:1、分子和原子的联系是什么?

2、从分子、原子的角度分析氧气和氮气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认识到分子由原子构成;不同物质由不同的分子构成。

活动二 从分子、原子角度认识化学变化

用分子模型表示出简单的化学变化:木炭燃烧、硫燃烧、水电解,小组成果展示。

活动三 演示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微观过程。思考: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变化情况。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认识到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化学变化,中分子会变成其他分子,在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它是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

(九)总结评价、形成体系

[投影]说一说学完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十)练*巩固、提高能力

[投影]做一做

课后作业:

五、板书设计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学生中考化学教案 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联系自然界的生命活动,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通过课堂演示实验,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通过实验及实验分析,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石灰石的用途。

能力目标

学*通过实验认识物质性质的方法;

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从生活视角观察二氧化碳的存在及用途,再从社会视角分析其使用,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关系;

联系生命活动,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通过对温室气体之一的二氧化碳的介绍,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建议

知识讲解指导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建议以探索式学*为主,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而不是教师先讲二氧化碳的性质,然后做实验验证给学生看。

2.讲授方法上,建议以谈话法为主,引导学生观察,与学生讨论每一点二氧化碳的具体性质。

3.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在强调不可燃性和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同时,单独列出二氧化碳的不可燃性和一般情况下不支持燃烧的性质,有利于学生理解灭火这一二氧化碳重要用途。

4.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学生并不陌生。但不宜一次就讲到二氧化碳与碳酸钙反应得到碳酸氢钙,这样只会使难点集中,增加学生学*难度。

课堂引入指导

方法一:*来地球上气温正在逐渐升高,什么原因使能地球气温如此变化呢?这就是二氧化碳在作怪。今天我们就来学*二氧化碳的性质。

方法二:据纸报道,某农村一户农民挖了一口井,约十四、五米,因民工施工时在井下烧火照明,而家人不知。一日,其大女儿想看看井下是否有水,于是沿梯而下,结果很久不见动静,上面的二女儿及邻居一男孩亦跟下去,结果三人身亡于井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悲

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教材分析:

二氧化碳作为气态化合物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无论呼入的新鲜空气还是呼出的浊气中都含有二氧化碳。虽然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有了一些二氧化碳的知识,但都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通过这节教学,将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与前面的物质学*联系起来,织成知识网。通过本节的学*,完善并提高学生对二氧化碳在自然界、在生命活动中作用的认识。

在氧气、氢气后学*二氧化碳,从学*程序来说对学生并不陌生。如学*物质从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入手,到物质的用途学*。物理性质主要学*色、味、态、溶解性、密度、熔沸点等内容。二氧化碳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物质。教学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其熟悉的知识激发学*兴趣、提高学*信心,挖掘学生的主动性进行学*。

此节教学的重点是二氧化碳的性质知识的教学。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对学生形成知识的重要作用。实验探究对激发学生学*兴趣、提高学生学*能力均有重要作用。

本节知识的教学难度不大,多数内容都为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或在小学自然、初中生物学科中已经接触过的知识。教学中应充分意识到这一点选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教学建议:

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在学生学*物质性质、形成化学知识的重要作用。利用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

根据学校情况(生源、实验条件)不同,采用开放程度不同的实验探究法学*二氧化碳的性质。

采取小组讨论式学*模式。

联系实际生活、生产学*二氧化碳。

课程结束指导

引导学生依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学*二氧化碳的用途从用途复*二氧化碳的性质。

课外实验指导

二氧化碳性质实验有条件时可以用干冰来制备,这样能避免用盐酸与石灰石制它的氯化氢气的干扰,使学生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认识更清楚。建议补充二氧化碳溶解性实验,用U型管做,并为讲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打下良好基础且过渡自然。

教学设计方案1

教学过程:

【引言】

在某农村,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家挖了一口井,很深,大约有十四、五米,因为施工人员在施工时曾在井内烧火,而家人不知。一日,其大女儿想看看井下是否有水,于是沿梯而下,结果很久不见动静,上面的二女儿及邻居一男孩亦跟了下去,结果三人身亡于井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悲剧呢?是谁在作案呢?

原来是二氧化碳在作怪。今天我们来学*二氧化碳。

在空气中,二氧化碳占0.03%,如果超过1%,就对人类有害处,4%~5%人会感到气喘头痛眩晕,10%的含量人就会窒息死亡。

【板书】第三节 二氧化碳的性质

一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展示】一瓶二氧化碳的气体。

【演示】

如图:两只纸口袋保持*衡,向其中一直口袋中倒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现象。

【讲解】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比空气重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是1.977克/升。比空气重。刚才我们介绍的致人死亡的井的底部有较大量的二氧化碳,引起密度大,因此,难于扩散。

【提问】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如何?举例说明。

【小结】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气体,压强越大,溶解得就越多,如:汽水、啤酒就是高压溶入较多的二氧化碳所形成的。如果将温度降低至-78.5℃(101千帕),气体二氧化碳就变成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其含义是“外形似冰,熔化无水”直接变成二氧化碳气体。

【板书】二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演示】

两支燃着的蜡烛都熄灭,且下面的火焰先灭。

【提问】由此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回答后,老师归纳)

【板书】1.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

(进一步解释上述事故的发生及蜡烛熄灭的原因)

【讲解】在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等处一定要防止二氧化碳含量过高而危及生命。

【提问】怎样测试菜窖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过高?

(学生讨论后归纳)

【讲解】在菜窖里做一个灯火实验,如果灯火熄灭或燃烧不旺,说明二氧化碳含量高,人不要进去。

【演示】

【现象】紫色石蕊试液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后颜色变红,加热后红色褪去,又恢复紫色。

【讲解】二氧化碳溶解在水里生成碳酸(H2CO3),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液变红。碳酸不稳定,加热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板书】2.和水反应:

H2O+CO2==H2CO3

【演示】

澄清石灰水中吹二氧化碳气体,观察现象。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板书】3.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a(OH)2+CO2====CaCO3↓+H2O

【讲解】碳酸钙为白色不溶于水的固体,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碳酸钙溶解变成溶于水的碳酸氢钙

CaCO3+H2O+CO2====Ca(HCO3)2

碳酸氢钙溶液加热后,又变成碳酸钙

广西桂林的芦笛岩内的石柱、石笋或溶洞都是长年累月发生上述反应所致。

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的重要性质,可用之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讲解】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二氧化碳也有许多重要的用途。

【板书】

三 二氧化碳的用途

1.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不能燃烧,且比空气重,可用它来灭火。(简介灭火器原理)

2.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热,可用它做致冷剂或用于人工降雨。

3.工业制纯碱和尿素等。

4.植物光合作用。

【小结】二氧化碳是碳的一种重要化合物,掌握它的性质后合理利用它。


学生中考化学教案合集五篇扩展阅读


学生中考化学教案合集五篇(扩展1)

——高三化学教案合集10篇

  高三化学教案 1

教学过程:

通过前面的学*,我们已经了解了溶液。为了对溶液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就需要将溶液作以分类: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演示[实验7-2]在10毫升水里分别加入食盐和__钾固体,直至不能再溶解。

[教师活动]提问:在实验演示过程中,溶液的温度是否改变?水的量是否改变?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目的]为学生观察实验提供了一定的方向,有利于学生分析实验结果。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7-2]:在各盛有10毫升水的试管中;分别缓慢加入氯化钠和__钾固体,边加入边振荡,直到试管里有剩余固体不再溶解为止。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并回答以上提出的问题。

[结论]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教师活动]提问:在提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时,为什么一定要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呢?

[学生活动]学生动手做[实验7-3]。[实验7-4],并思考以上问题。

[目的]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活动]分析讨论并总结该实验。

[教师活动]参与讨论并答疑,引导学生总结。

[结论]

(1)只有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饱和”和“不饱和”才有意义。

(2)当温度确定、溶剂量确定时,某溶液的饱和状态表示溶质溶解的值。

[目的: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为下一节溶解度概念的建立做好铺垫。]

[教师活动]说明:给定条件,溶液可分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日常生活中,为了粗略表示溶液里溶质含量的多少,溶液常常*惯被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

2.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的关系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7-5]:在各盛有10毫升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克食盐和0.1克熟石灰,振荡、并观察现象。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及所列数据,试判断正误。

[目的: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投影)提供数据:

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溶解不同物质的质量:

__铵:192克碳酸钙:0.0013克食盐:36克氢氧化钙:0.17克

判断:

(1)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2)饱和溶液是浓溶液。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总结。

[结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过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来说,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

[教师活动]指导阅读教材第134页:如何确定某溶液是饱和溶液?

  高三化学教案 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理解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使学生能初步运用有效碰撞,碰撞的取向和活化分子等来解释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设计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与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建议

  化学反应速率知识是学*化学*衡的基础,学生掌握了化学反应速率知识后,能更好的理解化学*衡的建立和化学*衡状态的特征,及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化学*衡的影响。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其原因是本节教学难点。这部分教学建议由教师引导分析。而压强、温度、催化剂的影响可在教师点拨下由学生阅读、讨论完成。

  关于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联系化学键知识,明确化学反应得以发生的先决条件。

  (1)能过提问复*初中知识: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组合成生成物分子的过程。

  (2)通过提问复*高中所学化学键知识:化学反应过程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3)明确: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必须通过反应物分子(或离子)的相互接触、碰撞来实现。

  2。运用比喻、图示方法,说明化学反应得以发生的必要条件是活化分子发生有效碰撞。

  (1)以运动员的投篮作比喻。

  (2)以具体的化学反应为例,让学生观看HI分子的几种可能的碰撞模式图(如制成动画教学软件加以模拟会收到更好的效果),进一步说明化学反应得以发生的必要条件。

  3。动手实验,可将教材中的演示实验改成边讲边做,然后据实验现象概括出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规律。有条件的学校,也可由学生动手做,再由学生讨论概括出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4。通过对本节所设铁与盐酸反应的讨论,并当堂课完成课后“*题二、2”,综合运用本节所学内容反馈学生掌握情况,巩固本节所学知识。

  教材分析

  遵照教学大纲的有关规定,作为侧重理科类学生学*的教材,本节侧重介绍化学反应速率和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以及造成这些影响的原因,使这部分知识达到大纲中所规定的B层次或C层次的要求。本知识点,按最新教材来讲。

  教材从一些古代建筑在*些年受到腐蚀的速率大大加快等事实引出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并通过演示实验说明不同的反应具有不同的反应速率,以及浓度、温度等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教材注意联系化学键的有关知识,从化学反应的过程实质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的断裂、生成物分子中化学键的形成过程,以及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都需要通过分子(或离子)的相互碰撞才能实现等,引出有效碰撞和活化分子等名称。并以运动员的投篮作比喻,说明只有具有足够能量和合适取向的分子间的碰撞才能发生化学反应,教材配以分子的几种可能的碰撞模式图,进一步说明发生分解反应生成和的情况,从中归纳出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数目与单位体积反应物分子的总数成正比,也就是和反应物的浓度成正比,从而引导学生理解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以及造成这种影响的原因。接着,教材围绕着以下思路:增加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又进一步介绍了压强(有气体存在的反应)、温度、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以及造成这些影响的原因,使学生对上述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

  教材最后采用讨论的方式,要求学生通过对铁与盐酸反应的讨论,综合运用本节所学*的内容,进一步分析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以及造成这些影响的原因,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节教材的教学内容。

  本节教材的理论性较强,并且具有一定的难度。如何利用好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和图画来说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以及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是本节教材的教学关键。教师不可轻视实验和图画在本节教学中的特殊作用。

  本节重点是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难点是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原因。

  高三化学教案 3

物质的分散系

一、学*目标

1.了解分散系的含义,学会根据分散质粒子大小对分 散系进行分类,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胶体的重要性质和应用,知道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和鉴别方法。

2.知道电解质和非电解质,能通过实验现象,探求电解质溶液导电的本质原因,能够从微观角度理解化学物质的存在状态,初步学会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3.体会分类研 究的方法在分散系、化合物中的运用。

二、教学重点

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和鉴别方法;电离方程式。

三、设计思路

溶液和浊液这两种混合物虽然初中也涉及过,但是,还没有 从分散系的角度对混合 物进行分类。胶体的知识研究的不是某种物质所特有的性质,而是物质的聚集状态所表现出来的性质。这对学生而言是一个较为陌生的领域,是学生通过分类思想来研究物质、观察物质的新的切入点。胶体的性质表现在很多方面,教学中可联系生活实际,加深了解有关胶体的性质和重要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物质的性质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的存在状态有关,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

在溶液导电性实验的基础上引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然后,通过介绍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和电离,引出NaCl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以及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为后续课程学*离子方程式打下基础。

四、教学过程

[导入] 初中我们学过溶液和浊液,它们都是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其它物质中形成的,我们可以将它们称为分散系。溶液和浊液的性质有哪些差异?它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它们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溶液和浊液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

浊液: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于10-7m;

溶液: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小于10-9m。

那么,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介于10-7m到10-9m之间的分散系叫做什么呢?它又有哪些特殊的性质呢?

我们 将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介于10-7m到10-9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胶体有一些特殊的性质。

[实验1] 氢氧化铁胶体对光的作用(丁达尔效应)

实验步骤:把盛有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的两只小烧杯放在暗处,用聚光手电筒(或激光笔)从侧面照射烧杯。

实验现 象:从垂直于光线的方向观察到氢氧化铁胶体中有一条光亮的通路(丁达尔现象),而硫酸铜溶液中则没有。

实验结论:溶液和胶体对光的作用是不同的 。

应用:如何用 简单的方法鉴别胶体和溶液?

[实验2] 胶体的净水作用

在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量的含有悬浮颗粒物的浑浊污水,再向其中的一只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铁胶体,搅拌后静置片刻,比较两只烧杯中液体的澄清程度。

实验步骤:向两只烧杯中加入相同量的含有悬浮颗粒物的浑浊污水,再向其中一只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铁胶体,搅拌后静至片刻。

实验现象:加入氢氧化铁胶体的烧杯中的液体变得澄清。

实验结论:氢氧化铁胶体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凝聚沉降,氢氧化铁胶体可以用于净水。

应用:自来水厂用含铝或含铁的化合物做净水剂,其实是利用胶体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并沉降,从而达到净水的目的。

你能举出几种生活中有关胶体性质或应用的例子吗?

[过渡] 我们又从另一个角度认识到了物质世界的丰富多彩:当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其它物质中时,由于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可以形成不同的分散系——溶液、胶体和浊液。事实上,即使同样为溶液,物质在溶解时也有差异,有些物质溶于水后能导电,而有些物质溶于水后则不导电,这又是为什么呢?

[实验2] 溶液的导电性实验:

实验步骤:在五只小烧杯中分别加入NaCl溶液、NaOH溶液、稀盐酸、酒精溶液 和蔗糖溶液,组装好仪器,接通电源。

实验现象:NaCl、NaOH、HCl溶于水后能导电,酒精、蔗糖溶于水后不能导电。

分析:溶于水能导电的NaCl、NaOH、HCl称为电解质,而酒精、蔗糖称为非电解质。为什么电解质溶液会导电?原来它们溶于水后,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发生电离,生成了自由移动的水合离子,从而使溶液具有导电性。

结论: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无论在水溶液里还是在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

电离方程式:表示酸、碱、盐等电解质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电离成能够自 由移动的离子的式子。

[练*]

书写氯化钠、硫酸和氢氧化钡的电离方程式。

  高三化学教案 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用途。

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规律及性质的不同点。

能力目标

运用“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掌握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情感目标

通过阅读材料“侯氏制碱法”,对学生进行化学史方面的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钠的化合物很多,本节教材在初中已介绍过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等的基础上,主要介绍过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对于过氧化钠,重点介绍它与水的反应,及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同时,还简单介绍了过氧化钠的用途。其中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是本节的难点。

对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重点介绍它们与盐酸的反应,以及它们的热稳定性。同时,通过对它们的热稳定性不同的介绍,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鉴别方法。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同时也是本节的重点。

本节教材与第一节教材相类似,本节教材也很重视实验教学。例如,教材中对过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介绍,都是先通过实验给学生以感性知识,然后再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共同得出有关结论。这样编写方式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使他们能主动学*。教材最后的家庭小实验,具有探索和设计实验的性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培养能力。

在介绍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及它们的热稳定性时,采用了对比的方法,这样编写,可使学生在比较中学*,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理解、记忆知识,也有利于他们掌握正确的学*方法。

教材也重视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及化学史的教育。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对学生进行化学史方面的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

教法建议

1.加强实验教学。可将一些演示实验做适当的改进,如〔实验2-5〕可改为边讲边做实验。可补充Na2O2与CO2反应的实验,把蘸有Na2O2的棉团放入盛有CO2的烧杯中,观察棉团的燃烧,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反应及其应用。

还可以补充Na2O2漂白织物的实验,以说明Na2O2的强氧化性。

Na2O2 的性质也可运用滴水着火这一引人入胜的实验来引入。

2.运用对比的方法。对于Na2CO3和NaHCO3的性质,可在学生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让学生填写表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参与。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训练学生科学的方法。

3.紧密联系实际。

教学要尽可能地把性质和用途自然地联系起来。对NaHCO3的一些用途所依据的化学原理(如制玻璃、制皂),可向学生说明在后面的课程里将会学到。

4.阅读材料“侯氏制碱法”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或参考有关我国纯碱工业发展的史料,宣扬侯德榜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可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侯氏制碱法讲座。

教学设计示例

课题:钠的化合物

重点: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

难点: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教学过程

[提问]钠与非金属反应,如Cl2、S、O2等分别生成什么物质?而引入新课

1.钠的氧化物

(1)展示Na2O、Na2O2样品,让学生观察后总结出二者的物理性质。

(2)演示课本第32页[实验2一5]把水滴入盛有Na2O2、Na2O固体的两只试管中,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检验生成气体(图2-6)。

演示[实验 2-6]用棉花包住约0.2g Na2O2粉末,放在石棉网上,在棉花上滴加几滴水(图2-7)。观察发生的现象。让学生通过观察现象分析出钠的氧化物的化学性质。

①Na2O、Na2O2与水反应

2Na2O2+2H2O=4NaOH + O2↑(放出氧气)

Na2O+H2O=2NaOH(不放出氧气)

②Na2O2、Na2O与CO2作用

2Na2O2+2CO2=2Na2CO3 + O2↑(放出氧气)

Na2O+CO2=Na2CO3(不放出氧气)

[讨论]

①Na2O2是否是碱性氧化物

②Na2O2是否是强氧化剂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结论:

Na2O2与水作用除生成NaOH还有氧气生成,与二氧化碳反应除生成Na2CO3外也还有氧气,所以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由于与某些物质作用产生氧气,所以是强氧化剂。

[补充实验]Na2O2溶于水后

①作有色织物的漂白实验,有色织物褪色。

②将酚酞试液滴入该溶液,酚酞开始变红,又很快褪色。

[结论]过氧化钠有漂白作用,本质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3)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Na2O2的用途

授课过程中始终要求对比的形式进行比较氧化物的联系与区别

2.钠的其他重要化合物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①展示Na2CO3 、NaHCO3样品,做溶解性实验。

演示实验第32页[实验2-7][实验2-8]

a.Na2CO3 、NaHCO3与盐酸反应,比较反应速率快慢

b.Na2CO3 、NaHCO3、CO的热稳定性实验

通过观察到的现象,将二者的性质总结列表。

②让学生回忆将过量CO2通入澄清石灰水时的反应现象及有关化学方程式:

CO2+CaCO3+H2O= Ca(HCO3)2

[提问]:当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外因条件变化时,二者可否相互转化?

提示Na2CO3也具有和CaCO3相似的性质:

Na2CO3+CO2+H2O= 2NaHCO3

碳酸氢钠也具有Ca(HCO3)2相似的性质:

③“侯氏制碱法”及碳酸钠、碳酸氢钠存在、制取用途等可由学生阅读课文后总结得出。

总结、扩展:

(1)总结

通过列表对比学*:钠的氧化物;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以及连线法表示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可使学生更直观地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及用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掌握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2)扩展

根据Na2O2的性质可知Na2O2与CO2 、H2O反应,则可增加可燃烧气体(如CH4、 H2、 CO……)与Na2O2共存于密闭容器,电火花点燃时反应以及酸式碳酸盐与Na2O2共热时的反应,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根据Na2CO3和NaHCO3的相互转化,不仅可掌握碳酸盐、碳酸氢盐相互转化的一般规律,同时要指出Na2CO3和NaHCO3在固态时和溶液中要用不同的检验方法,在固态时,可用加热法,在溶液中则需选用BaCl2溶液和CaCl2溶液,而决不能用Ca(OH)2溶液或Ba(OH)2溶液。

布置作业:

1.补充作业

(1)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过量的CO2的现象及原因是什么?

(2)有一部分被氧化的钠块(氧化部分生成Na2O和Na2O2)5g,与水完全反应,生成气体1.12L(标准状况),将这些气体引燃后冷却到标准状况,剩余气体为0.0336L,求钠块中单质钠、氧化钠、过氧化钠各多少克?

(3)由Na2CO3·nH2O与NaHCO3组成的混合物28.2g,放入坩埚中充分加热至质量不变时,将残留固体用足量的盐酸溶解可产生标准状况的气体3.36L;若将28.2g原混合物与盐酸反应则放出标准状况下气体4.48L,由此计算:①残留固体质量,②n值,③NaHCO3质量

(4)今向100g 8%的NaOH溶液中通入CO2,生成的盐的质量为13.7g时,通入多少克CO2?

(5)200℃时,11.6g CO2和H2O的混合气体与足量Na2O2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3.6g,求混合气体的*均分子量。

2.教材有关*题

参考答案:

(1)现象:产生白色沉淀

原因:①溶解度:Na2CO3 > NaHCO3

②溶质的质量:2NaHCO3>Na2CO3 (168>106)

Na2CO3+CO2+H2O=2NaHCO3

③溶剂:反应消耗水,使溶剂减少

  高三化学教案 5

  教学目标

  1.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衡。

  2.了解电离*衡常数的概念。

  3.了解影响电离*衡的因素

  目标:

  1.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

  由电解质在水分子作用下,能电离出阴阳离子,体会大千世界阴阳共存,相互对立统一,彼此依赖的和谐美。

  教学过程

  今天的内容是:“电离*衡”知识。

  1.弱电解质电离过程(用图像分析建立)

  2.当则弱电解质电离处于*衡状态,叫“电离*衡”,此时溶液中的电解质分子数、离子数保持恒定,各自浓度保持恒定。

  3.与化学*衡比较

  (1)电离*衡是动态*衡:即弱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过程和离子结合成弱电解质分子过程仍在进行,只是其速率相等。

  (2)此*衡也是有条件的*衡:当条件改变,*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衡,即*衡发生移动。

  (3)影响电离*衡的因素

  A.内因的主导因素。

  B.外国有:

  ①温度:电离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所以,升高温度,*衡向电离方向移动。

  ②浓度:

  问题讨论:在 的*衡体系中:

  ①加入 :

  ②加入 :

  ③加入 :各离子分子浓度如何变化: 溶液 如何变化?(“变高”,“变低”,“不变”)

  (4)电离*衡常数

  (?)一元弱酸:

  (3)一元弱碱

  ①电离*衡常数化是温度函数,温度不变K不变。

  ② 值越大,该弱电解质较易电离,其对应的弱酸弱碱较强; 值越小,该弱电解质越难电离,其对应的弱酸弱碱越弱;即 值大小可判断弱电解质相对强弱。

  ③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的,一级电离程度较大,产生 ,对二级、三级电离产生抑制作用。如:

  随堂练*

  1.足量镁和一定量的盐酸反应,为减慢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 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下列物质中的( )

  A. B. C. D.

  2. 是比碳酸还要弱的酸,为了提高氯水中 的浓度,可加入( )

  A. B. C. D.

  3.浓度和体积都相同的盐酸和醋酸,在相同条件下分别与足量 固体(颗粒大小均相同)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盐酸的反应速率大于醋酸的反应速率

  B.盐酸的反应速率等于醋酸的反应速率

  C.盐酸产生的二氧化碳比醋酸更多

  D.盐酸和醋酸产生的二氧化碳一样多

  4.下列叙述中可说明酸甲比酸乙的酸性强的是( )

  A.溶液导电性酸甲大于酸乙

  B.钠盐溶液的碱性在相同物质的量浓度时,酸甲的钠盐比酸乙的钠盐弱

  C.酸甲中非金属元素比酸乙中非金属元素化合价高

  D.酸甲能与酸乙的铵盐反应有酸乙生成

  5.有两种一元弱酸的钠盐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现将这两种盐的溶液中分别通入适量的 ,发生如下反应:

  和 的酸性强弱比较,正确的是( )

  A. 较弱 B. 较弱 C.两者相同 D.无法比较

  总结、扩展

  1.化学*衡知识与电离*衡知识对照比较。

  2.一元弱酸弱碱中 与 的求法:

  弱电酸中 浓度: (酸为弱酸物质的量浓度)

  弱碱中 浓度: (碱为弱碱物质的量浓度)

  3.讨论 中存在哪些微粒?(包括溶剂)

  4.扩展

  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着电离*衡。在常温下,溶液中各离子浓度以它们的系数为方次的乘积是一个常数,该常数叫溶度各( )。例如

  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加上其方次)的乘积大于、等于溶度积时出现沉淀,反之沉淀溶解。

  (1)某 溶液中 ,如需生成 沉淀 高中学*方法,应调整溶液的 使之大于 。

  (2)要使0.2mol/L 溶液中的 沉淀较为完全(使 浓度降低至原来的千分之一),则应向溶液里加入 溶液,使溶液 为 。

  布置作业

  高三化学教案 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油脂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用途;

  2、使学生了解工业上制肥皂的原理及简单生产过程;

  3、使学生了解合成洗涤剂的优缺点;

  4、使学生了解油脂与日常用品的关系,激发学生学*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油脂的氢化的水解反应。

  教学难点:

  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

  通过复*酯的结构和性质,引导学生认识油脂的结构和性质,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用具:

  猪油、羊油、豆油、花生油、芝麻油。

  肥皂的合成和肥皂去污原理的录像带。

  教学过程:

  [复*提问]人类生命活动所需的六大营养素中,哪些能作为供能物质?

  [生]糖类、油脂、蛋白质。

  [引入新课]我们这节课就学*第二类供能物质―油脂。

  [板书]第三节油脂

  [展示]猪油、羊油、豆油、花生油、芝麻油的样品。

  [师]这些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的油脂,它们外观有何不同?

  [生]有的呈固态,有的呈液态。

  脂肪:固态油脂

  油:液态油脂

  [师]对。室温下,动物油一般呈固态,叫做脂肪,植物油一般呈液态,叫做油。油脂是脂肪和油的总称。

  [板书]油脂

  [问]有些同学认为多汽肥肉,就会使人发胖,因为肥肉中含有大量的脂肪。那么不吃肥肉就不能使人发胖吗?人体内的脂肪都是由摄入的动物油脂转化成的吗?

  [生]不是。摄入过多的糖类了可以使人发胖,因为糖类水解生成的葡萄糖可以转化为脂肪。

  [师]好些同学怕吃胖,脂肪多了不好看。其实,人体中的脂肪是维持生命活动的一种备用能源,当人进食量小,摄入食物的能量不足以支持机体消耗的能量时,就要靠体内的脂肪来提供能量,满足机体需要。每克脂肪提供的能量比每克糖类提供能量的2倍还多!而且油脂还可以促进人体对某些维生素的吸收,因此,我们每天都需要摄入适量的油脂。

  那么,油脂和前面学过的汽油、柴油是不是一回事呢?请同学们想一想汽油、柴油的主要成分属于哪一类化合物?

  [生]属于烃类。

  [师]而我们今天要学的油脂却属于酯类,下面我们来讨论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板书]一、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生物课上讲过的三大营养素的代谢,脂肪在人和动物体内分解生成什么?

  [生]甘油和脂肪酸。

  [问]什么是甘油?

  [生]丙三醇。

  CH2―OH

  CH―OH

  CH2―OH

  [师]请大家写出其结构简式。

  [学生板演]

  [讲述]油脂就是由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酯。那么前面我们提到过哪些高级脂肪酸。

  [生]硬脂酸、油酸。

  [师]请同学们写出它们的化学式。

  [学生板演]硬脂酸:C17H35COOH 油酸:C17H31COOH

  [讲述]还有一种常见的高级脂肪酸叫软脂酸,化学式为C15H31COOH。

  [副板书]软脂酸C15H31COOH

  [问]这三种高级脂肪酸哪些是饱和的?哪些是不饱和的?

  [生]硬脂酸和软脂酸是饱和酸,油酸是不饱和酸。

  [师]请同学根据酯化反应的原理,写出上述三种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酯的结构简式。即硬脂酸甘油酯、软脂酸甘油酯、油酸甘油酯。

  C17H33COO―CH2

  C17H33COO―CH

  C17H33COO―CH2

  C15H31COO―CH2

  C15H31COO―CH

  C15H31COO―CH2

  C17H35COO―CH2

  C17H35COO―CH

  C17H35COO―CH2

  [学生活动]

  [讲述]我们用同种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反应生成的油脂中有一个烃基是相同的,这样的油脂叫单甘油酯,而天然油脂大都是由多种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酯,称为混甘油酯。若用R表示烃基,则油脂可用以下通式表示:

  R1--COO―CH2

  R2--COO―CH

  R3--COO―CH2

  R1、R2、R3相同为单甘油酯

  R1、R2、R3不同为混甘油酯

  天然油脂多为混甘油酯的混合物

  [过渡]那么油脂有哪些性质呢?请同学们根据日常生活中见过的油脂,说出油脂有哪些物理性质?

  [板书]二、油脂的性质

  1、物理性质: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比水轻、不溶于水。

  [问]在炒菜时,如果衣服上溅了油,往往用汽油擦洗,这是为什么?

  [生]油能溶于汽油,且汽油易挥发。

  [板书]易溶于有机溶剂。

  [讲述]工业上也正是利用油脂易溶于有机溶剂这一性质,用有机溶剂来提取植物种子里的油。在日常生活中,炒菜后的油锅如何洗涤?

  [学生甲]用热碱液洗。

  [学生乙]用洗洁净洗。

  [师]同学们说得都对,但用热碱液洗和用洗洁净洗反应原理是不同的,用热碱液洗涉及到了油脂的化学性质,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油脂有哪些化学性质?

  [板书]2、化学性质

  [讲述]天然油脂是多种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混合物,结构中往往含有不饱和烃基。那么依据油脂的结构特点,油脂可能具有哪些化学性质?

  [生]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和水解反应。

  [师]对。油脂和H2发生的加成反应叫油脂的氢化。下面请同学们以油酸甘油酯为例,写出油脂和氢气加成反应的方程式。

  [板书](1)油脂的氢化

  C17H33COO―CH2

  C17H33COO―CH

  C17H33COO―CH2

  C17H35COO―CH2

  C17H35COO―CH

  C17H35COO―CH2

  +3H2 →

  [教师讲述并补充反应条件]这个反应常温下是不能进行的,往往需要催化剂和在加热、加压的条件下进行。那么油脂的氢化反应在工业上有何用途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96第一段。

  [过渡]油脂作为酯类,能发生水解反应,那么酯类水解的条件是什么?

  高三化学教案 7

  一、学*目标

  1.学会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角度来分析、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2.学会用“双线桥”法分析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并判断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3.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4.辨析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并用韦恩图表示之,培养比较、类比、归纳和演绎的能力。

  5.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得电子和失电子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氧化还原反应。

  难点: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变化与电子得失的关系,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

  三、设计思路

  由复*氯气主要化学性质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引入,结合专题1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对这些反应进行判断,从而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区别,并从电子转移等角度进行系统分析,再升华到构建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关系的概念。

  四、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由复*上节课氯气有关反应引入本节课的研究主题。先由学生书写氯气与钠、铁、氢气和水,次氯酸分解、此氯酸钙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练*]学生自己书写方程式,并留待后面的学*继续使用。

  [过渡]我们结合在第一章中学过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来判断一下这些化学反应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还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媒体]

  2Na+Cl2=2NaCl

  2Fe+3Cl22FeCl3

  H2+Cl22HCl

  Cl2+H2OHCl+HClO

  Ca(ClO)2+CO2+H2O=CaCl2+2HClO

  2HClOO2↑+2HCl

  [练*]学生自己进行判断,或可小组讨论、分析。

  [叙述]现在请大家在氯气与钠反应的方程式上,标出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在反应前后的化合价。

  [思考与讨论]学生解决下列问题:

  1.元素的化合价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2.元素的化合价在何种情况下会发生变化?

  3.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数目有何关系?

  4.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元素得电子数和失电子数有何关系?

  [叙述]讲述如何用“双线桥”法表示上面所得到的信息。

  [板书]

  [叙述]氧化还原反应是有电子转移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的系数是与反应过程中得失电子的数目相关的。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叫做还原剂,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表现还原性。可以这样记忆:还原剂化合价升高、失电子、具有还原性,被氧化。

  [思考与讨论]辨析在2Na+Cl2=2NaCl的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分别是什么?

  怎样判断元素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是被氧化还是被还原呢?

  [板书]

  还原剂氧化剂

  有还原性有氧化性

  被氧化被还原

  [思考与讨论]

  1.元素处于不同的化合价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可能表现哪些性质?并以氯元素的不同价态的代表物质进行分析。

  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关系如何呢?用图形方式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3.分析一下前面的几个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情况,找出每个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高三化学教案 8

一、教材分析:

1.本节课在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乙醇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的第三节常见的两种有机物.学好这一节,可以让学生掌握在烃的衍生物的学*中,抓住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这一中心,确认结构决定性质这一普遍性规律,既巩固了烷、烯、炔、芳香烃的性质,又为后面的酚、醛、羧酸、酯和糖类的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学会以点带面的学*方法,提高了学生思维能力,带动了学生学*素质的提高。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本课的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掌握乙醇的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

②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精神。

3.教学重点、难点

(1)乙醇是醇类物质的代表物,因而乙醇的结构和性质是本节的重点,同时也是本节的难点。

(2)重点、难点的突破,可设计两个突破点:

①乙醇结构的特点可通过问题探究、化学计算和分子模型来推导,电脑展示来确定,充分地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使学生在掌握乙醇结构的同时,也学会逻辑推理的严密性;

②通过实验探究和电脑多媒体动画演示的办法认识和掌握乙醇的化学性质。

二、教法活用

教学活动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根据这一基本原理我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

1.情境激学法,创设问题的意境,激发学*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动力,促使学生在意境中主动探究科学的奥妙。

2.实验促学法:通过教师演示,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掌握乙醇的化学性质。

3.计算机辅助教学法: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将微观现象宏观化,瞬间变化定格化,有助于学生掌握乙醇化学反应的本质。

4.归纳法:通过学生的归纳和逻辑推导,最终确定乙醇的分子结构。

三、教学辅助手段

1、说实验:

①乙醇与钠反应,可作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对比实验,且取用的金属钠尽量大小一致,表面积相差不大。

②乙醇氧化,铜丝一端卷成螺旋状,以增大催化剂的表面积,使反应速度加快。

2、说现代化教学手段:乙醇主要化学性质可用以下两个方程式作代表:

(1)2Na+2CH3CH2OH→2CH3CH2ONa+H2↑

(2)2CH3CH2OH+O2→2CH3CHO+2H2O

以上二个反应的过程可用电脑动画模拟,以便让学生深刻了解、掌握各反应的本质及断键的部位,让微观反应宏观化。

  高三化学教案 9

一、认真备课

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

二、增强教学技能

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需求和学*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认真批改作业

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到各大书店去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都起到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四、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

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

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五、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目前的考试模式仍然比较传统,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次上,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存在的不足是,学生的知识结构还不是很完整,学生的知识系统还存在很多真空的部分。这些都有待以后改进。

  高三化学教案 10

本文题目:高二化学教案:沉淀溶解*衡教学案

第四单元 沉淀溶解*衡

第1课时 沉淀溶解*衡原理

[目标要求] 1.能描述沉淀溶解*衡。2.了解溶度积和离子积的关系,并由此学会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一、沉淀溶解*衡的建立

1.生成沉淀的离子反应之所以能够发生的原因

生成沉淀的离子反应之所以能够发生,在于生成物的溶解度小。

尽管生成物的溶解度很小,但不会等于0。

2.溶解*衡的建立

以AgCl溶解为例:

从固体溶解*衡的角度,AgCl在溶液中存在下述两个过程:一方面,在水分子作用下,少量Ag+和Cl-脱离AgCl的表面溶于水中;另一方面,溶液中的Ag+和Cl-受AgCl表面正、负离子的吸引,回到AgCl的表面析出——沉淀。

溶解*衡:在一定温度下,当沉淀溶解和生成的速率相等时,即得到AgCl的饱和溶液,如AgCl沉淀体系中的溶解*衡可表示为AgCl(s) Cl-(aq)+Ag+(aq)。由于沉淀、溶解之间的这种动态*衡的存在,决定了Ag+和Cl-的反应不能进行到底。

3.生成难溶电解质的离子反应的限度

不同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差别很大,例如AgCl和AgNO3;但难溶电解质与易溶电解质之间并无严格的界限,*惯上将溶解度小于0.01 g的电解质称为难溶电解质。对于常量的化学反应来说,0.01 g是很小的,因此一般情况下,相当量的离子互相反应生成难溶电解质,可以认为反应完全了。

化学上通常认为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1×10-5 mol•L-1时,沉淀就达完全。

二、溶度积

1.表达式

对于下列沉淀溶解*衡:

MmAn(s)mMn+(aq)+nAm-(aq)

Ksp=[c(Mn+)]m•[c(Am-)]n。

2.意义

Ksp表示难溶电解质在溶液中的溶解能力。

3.规则

通过比较溶度积与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幂的乘积——离子积Qc的相对大小,可以判断在给定条件下沉淀能否生成或溶解:

Qc>Ksp,溶液过饱和,有沉淀析出;

Qc=Ksp,溶液饱和,沉淀与溶解处于*衡状态;

Qc

知识点一 沉淀的溶解*衡

1.下列有关AgCl沉淀的溶解*衡说法正确的是(  )

A.AgCl沉淀生成和沉淀溶解达*衡后不再进行

B.AgCl难溶于水,溶液中没有Ag+和Cl-

C.升高温度,AgCl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D.向AgCl沉淀中加入NaCl固体,AgCl沉淀的溶解度不变

答案 C

解析 难溶物达到溶解*衡时沉淀的生成和溶解都不停止,但溶解和生成速率相等;没有绝对不溶的物质;温度越高,一般物质的溶解度越大;向AgCl沉淀中加入NaCl固体,使溶解*衡左移,AgCl的溶解度减小。

2.下列对沉淀溶解*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时,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相等

B.沉淀溶解达到*衡时,沉淀的速率和溶解的速率相等

C.沉淀溶解达到*衡时,溶液中溶质的离子浓度相等且保持不变

D.沉淀溶解达到*衡时,如果再加入难溶性的该沉淀物,将促进溶解

答案 B

3.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水中,石灰乳悬浊液存在下列溶解*衡:Ca(OH)2(s) Ca2+(aq)+2OH-(aq),当向此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时,若温度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Ca2+数目减少 B.c(Ca2+)增大

C.溶液中c(OH-)减小 D.c(OH-)增大

答案 A

知识点二 溶度积

4.在100 mL 0.01 mol•L-1 KCl溶液中,加入1 mL 0.01 mol•L-1 AgNO3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gCl的Ksp=1.8×10-10 mol2•L-2)(  )

A.有AgCl沉淀析出 B.无AgCl沉淀

C.无法确定 D.有沉淀但不是AgCl

答案 A

解析 c(Ag+)=0.01×1101 mol•L-1=9.9×10-5 mol•L-1,c(Cl-)=0.01×100101 mol•L-1=9.9×10-3 mol•L-1,所以Q c=c(Ag+)•c(Cl-)=9.8×10-7 mol2•L-2>1.8×10-10 mol2•L-2=Ksp,故有AgCl沉淀析出。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一定温度下的AgCl水溶液中,Ag+和Cl-浓度的乘积是一个常数

B.AgCl的Ksp=1.8×10-10 mol2•L-2,在任何含AgCl固体的溶液中,c(Ag+)=c(Cl-)且Ag+与Cl-浓度的乘积等于1.8×10-10 mol2•L-2

C.温度一定时,当溶液中Ag+和Cl-浓度的乘积等于Ksp值时,此溶液为AgCl的饱和溶液

D.向饱和AgCl水溶液中加入盐酸,Ksp值变大

答案 C

解析 在AgCl的饱和溶液中,Ag+和Cl-浓度的乘积是一个常数,故A错;只有在饱和AgCl溶液中c(Ag+)•c(Cl-)才等于1.8×10-10 mol2•L-2,故B项叙述错误;当Qc=Ksp,则溶液为饱和溶液,故C项叙述正确;在AgCl水溶液中加入HCl只会使溶解*衡发生移动,不会影响Ksp,所以D错。

6.对于难溶盐MX,其饱和溶液中M+和X-的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关系类似于c(H+)•c(OH-)=KW,存在等式c(M+)•c(X-)=Ksp。一定温度下,将足量的AgCl分别加入下列物质中,AgCl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①20 mL 0.01 mol•L-1 KCl;

②30 mL 0.02 mol•L-1 CaCl2溶液;

③40 mL 0.03 mol•L-1 HCl溶液;

④10 mL蒸馏水;

⑤50 mL 0.05 mol•L-1 AgNO3溶液

A.①>②>③>④>⑤

B.④>①>③>②>⑤

C.⑤>④>②>①>③

D.④>③>⑤>②>①

答案 B

解析 AgCl(s) Ag+(aq)+Cl-(aq),由于c(Ag+)•c(Cl-)=Ksp,溶液中c(Cl-)或c(Ag+)越大,越能抑制AgCl的溶解,AgCl的溶解度就越小。AgCl的溶解度大小只与溶液中Ag+或Cl-的浓度有关,而与溶液的体积无关。①c(Cl-)=0.01 mol•L-1;②c(Cl-)=0.04 mol•L-1;③c(Cl-)=0.03 mol•L-1;④c(Cl-)=0 mol•L-1;⑤c(Ag+)=0.05 mol•L-1。Ag+或Cl-浓度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④<①<③<②<⑤,故AgCl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④>①>③>②>⑤。

练基础落实

1.25℃时,在含有大量PbI2的饱和溶液中存在着*衡PbI2(s) Pb2+(aq)+2I-(aq),加入KI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Pb2+和I-浓度都增大

B.溶度积常数Ksp增大

C.沉淀溶解*衡不移动

D.溶液中Pb2+浓度减小

答案 D

2.CaCO3在下列哪种液体中,溶解度(  )

A.H2O B.Na2CO3溶液 C.CaCl2溶液 D.乙醇

答案 A

解析 在B、C选项的溶液中,分别含有CO2-3、Ca2+,会抑制CaCO3的溶解,而CaCO3在乙醇中是不溶的。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度积就是溶解*衡时难溶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各离子浓度的乘积

B.溶度积常数是不受任何条件影响的常数,简称溶度积

C.可用离子积Qc判断沉淀溶解*衡进行的方向

D.所有物质的溶度积都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

答案 C

解析 溶度积不是溶解*衡时难溶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各离子浓度的简单乘积,还与*衡式中化学计量数的幂指数有关,溶度积受温度的影响,不受离子浓度的影响。

4.AgCl和Ag2CrO4的溶度积分别为1.8×10-10 mol2•L-2和2.0×10-12 mol3•L-3,若用难溶盐在溶液中的浓度来表示其溶解度,则下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gCl和Ag2CrO4的溶解度相等

B.AgCl的溶解度大于Ag2CrO4的溶解度

C.两者类型不同,不能由Ksp的大小直接判断溶解能力的大小

D.都是难溶盐,溶解度无意义

答案 C

解析 AgCl和Ag2CrO4阴、阳离子比类型不同,不能直接利用Ksp来比较二者溶解能力的大小,所以只有C对;其余三项叙述均错误。比较溶解度大小,若用溶度积必须是同类型,否则不能比较。

5.已知HF的Ka=3.6×10-4 mol•L-1,CaF2的Ksp=1.46×10-10 mol2•L-2。向1 L 0.1 mol•L-1的HF溶液中加入11.1 g CaCl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计算得知,HF与CaCl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B.通过计算得知,HF与CaCl2不反应

C.因为HF是弱酸,HF与CaCl2不反应

D.如果升高温度,HF的Ka、CaF2的Ksp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答案 A

解析 该题可采用估算法。0.1 mol•L-1的HF溶液中c(HF)=0.1 mol•L-1,因此,c2(F-)=c(H+)•c(F-)≈3.6×10-4 mol•L-1×0.1 mol•L-1=3.6×10-5 mol2•L-2,又c(Ca2+)=11.1 g÷111 g/mol÷1 L=0.1 mol•L-1,c2(F-)×c(Ca2+)=3.6×10-6>Ksp,显然,A是正确的;D项,由于HF的电离是吸热的,升高温度,Ka一定增大,D错误。

练方法技巧

6.

已知Ag2SO4的Ksp为2.0×10-5 mol3•L-3,将适量Ag2SO4固体溶于100 mL水中至刚好饱和,该过程中Ag+和SO2-4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饱和Ag2SO4溶液中c(Ag+)=0.034 mol•L-1]。若t1时刻在上述体系中加入100 mL 0.020 mol•L-1 Na2SO4溶液,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t1时刻后Ag+和SO2-4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答案 B

解析 已知Ag2SO4的Ksp=2.0×10-5 mol3•L-3=[c(Ag+)]2•c(SO2-4),则饱和溶液中c(SO2-4)=Ksp[cAg+]2=2.0×10-50.0342 mol•L-1=0.017 mol•L-1,当加入100 mL 0.020 mol•L-1 Na2SO4溶液时,c(SO2-4)=0.017 mol•L-1+0.020 mol•L-12=0.018 5 mol•L-1,c(Ag+)=0.017 mol•L-1(此时Q c

7.已知:25℃时,Ksp[Mg(OH)2]=5.61×10-12 mol3•L-3,Ksp[MgF2]=7.42×10-11 mol3•L-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5℃时,饱和Mg(OH)2溶液与饱和MgF2溶液相比,前者的c(Mg2+)大

B.25℃时,在Mg(OH)2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的NH4Cl固体,c(Mg2+)增大

C.25℃时,Mg(OH)2固体在20 mL 0.01 mol•L-1氨水中的Ksp比在20 mL 0.01 mol•L-1 NH4Cl溶液中的Ksp小

D.25℃时,在Mg(OH)2的悬浊液中加入NaF溶液后, Mg(OH)2不可能转化为MgF2

答案 B

解析 Mg(OH)2与MgF2均为AB2型难溶电解质,故Ksp越小,其溶解度越小,前者c(Mg2+)小,A错误;因为NH+4+OH-===NH3•H2O,所以加入NH4Cl后促进Mg(OH)2的溶解*衡向右移动,c(Mg2+)增大,B正确;Ksp只受温度的影响,25℃时,Mg(OH)2的溶度积Ksp为常数,C错误;加入NaF溶液后,若Qc=c(Mg2+)•[c(F-)]2>Ksp(MgF2),则会产生MgF2沉淀,D错误。

8.Mg(OH)2难溶于水,但它溶解的部分全部电离。室温下时,饱和Mg(OH)2溶液的pH=11,若不考虑KW的变化,则该温度下Mg(OH)2的溶解度是多少?(溶液密度为1.0 g•cm-3)

答案 0.002 9 g

解析 根据Mg(OH)2(s) Mg2+(aq)+2OH-(aq),c(OH-)=10-3 mol•L-1,则1 L Mg(OH)2溶液中,溶解的n[Mg(OH)2]=1 L×12×10-3 mol•L-1=5×10-4 mol,其质量为58 g•mol-1×5×10-4 mol=0.029 g,再根据S100 g=0.029 g1 000 mL×1.0 g•cm-3可求出S=0.002 9 g。

凡是此类题都是设溶液的体积为1 L,根据1 L溶液中溶解溶质的质量,计算溶解度。

练综合拓展

9.金属氢氧化物在酸中溶解度不同,因此可以利用这一性质,控制溶液的pH,以达到分离金属离子的目的。难溶金属的氢氧化物在不同pH下的溶解度(S/mol•L-1)如下图。

(1)pH=3时溶液中铜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_____。

(2)若要除去CuCl2溶液中的少量Fe3+,应该控制溶液的pH为______。

A.<1     B.4左右     C.>6

(3)在Ni(OH)2溶液中含有少量的Co2+杂质,______(填“能”或“不能”)通过调节溶液pH的方法来除去,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要使氢氧化铜沉淀溶解,除了加入酸之外,还可以加入氨水,生成[Cu(NH3)4]2+,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一些难溶物的溶度积常数如下表:

物质 FeS MnS CuS PbS HgS ZnS

Ksp 6.3×10-18 2.5×

10-13 1.3×10-36 3.4×10-28 ***×10-53 1.6×10-24

某工业废水中含有Cu2+、Pb2+、Hg2+,最适宜向此工业废水中加入过量的______除去它们。(选填序号)

A.NaOH    B.FeS     C.Na2S

答案 (1)Cu2+ (2)B

(3)不能 Co2+和Ni2+沉淀的pH范围相差太小

(4)Cu(OH)2+4NH3•H2O===[Cu(NH3)4]2++2OH-+4H2O

(5)B

解析 (1)据图知pH=4~5时,Cu2+开始沉淀为Cu(OH)2,因此pH=3时,铜元素主要以Cu2+形式存在。

(2)若要除去CuCl2溶液中的Fe3+,以保证Fe3+完全沉淀,而Cu2+还未沉淀,据图知pH应为4左右。

(3)据图知,Co2+和Ni2+沉淀的pH范围相差太小,无法通过调节溶液pH的方法除去Ni(OH)2溶液中的Co2+。

(4)据已知条件结合原子守恒即可写出离子方程式:

Cu(OH)2+4NH3•H2O===[Cu(NH3)4]2++2OH-+4H2O。

(5)因为在FeS、CuS、PbS、HgS四种硫化物中只有FeS的溶度积,且与其他三种物质的溶度积差别较大,因此应用沉淀的转化可除去废水中的Cu2+、Pb2+、Hg2+,且因FeS也难溶,不会引入新的杂质。

第2课时 沉淀溶解*衡原理的应用

[目标要求] 1.了解沉淀溶解*衡的应用。2.知道沉淀转化的本质。

一、沉淀的生成

1.沉淀生成的应用

在涉及无机制备、提纯工艺的生产、科研、废水处理等领域中,常利用生成沉淀来达到分离或除去某些离子的目的。

2.沉淀的方法

(1)调节pH法:如工业原料氯化铵中含杂质氯化铁,使其溶解于水,再加入氨水调节pH至7~8,可使Fe3+转变为Fe(OH)3沉淀而除去。反应如下:

Fe3++3NH3•H2O===Fe(OH)3↓+3NH+4。

(2)加沉淀剂法:如以Na2S、H2S等作沉淀剂,使某些金属离子,如Cu2+、Hg2+等生成极难溶的硫化物CuS、HgS等沉淀,也是分离、除去杂质常用的方法。反应如下:

Cu2++S2-===CuS↓,

Cu2++H2S===CuS↓+2H+,

Hg2++S2-===HgS↓,

Hg2++H2S===HgS↓+2H+。

二、沉淀的转化

1.实验探究

(1)Ag+的沉淀物的转化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有白色沉淀生成 白色沉淀变为黄色 黄色沉淀变为黑色

化学方程式 AgNO3+NaCl===AgCl↓+NaNO3 AgCl+KI===AgI+KCl 2AgI+Na2S===Ag2S+2NaI

实验结论 溶解度小的沉淀可以转化成溶解度更小的沉淀

(2)Mg(OH)2与Fe(OH)3的转化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红褐色沉淀

化学方程式 MgCl2+2NaOH===Mg(OH)2↓+2NaCl 3Mg(OH)2+2FeCl3===2Fe(OH)3+3MgCl2

实验结论 Fe(OH)3比Mg(OH)2溶解度小

2.沉淀转化的方法

对于一些用酸或其他方法也不能溶解的沉淀,可以先将其转化为另一种用酸或其他方法能溶解的沉淀。

3.沉淀转化的实质

沉淀转化的实质就是沉淀溶解*衡的移动。一般说来,溶解度小的沉淀转化成溶解度更小的沉淀容易实现。

两种沉淀的溶解度差别越大,沉淀转化越容易。

4.沉淀转化的应用

沉淀的转化在科研和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锅炉除水垢

水垢[CaSO4(s)――→Na2CO3溶液CaCO3――→盐酸Ca2+(aq)]

其反应方程式是CaSO4+Na2CO3 CaCO3+Na2SO4,CaCO3+2HCl===CaCl2+H2O+CO2↑。

(2)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解释

在自然界也发生着溶解度小的矿物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矿物的现象。例如,各种原生铜的硫化物经氧化、淋滤作用后可变成CuSO4溶液,并向深部渗透,遇到深层的闪锌矿(ZnS)和方铅矿(PbS)时,便慢慢地使之转变为铜蓝(CuS)。

其反应如下:

CuSO4+ZnS===CuS+ZnSO4,

CuSO4+PbS===CuS+PbSO4。

知识点一 沉淀的生成

1.在含有浓度均为0.01 mol•L-1的Cl-、Br-、I-的溶液中,缓慢且少量的加入AgNO3稀溶液,结合溶解度判断析出三种沉淀的先后顺序是(  )

A.AgCl、AgBr、AgI B.AgI、AgBr、AgCl

C.AgBr、AgCl、AgI D.三种沉淀同时析出

答案 B

解析 AgI比AgBr、AgCl更难溶于水,故Ag+不足时先生成AgI,析出沉淀的先后顺序是AgI、AgBr、AgCl,答案为B。

2.为除去MgCl2溶液中的FeCl3,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的一种试剂是(  )

A.NaOH B.Na2CO3 C.氨水 D.MgO

答案 D

解析 要除FeCl3实际上是除去Fe3+,由于pH≥3.7时,Fe3+完全生成Fe(OH)3,而pH≥11.1时,Mg2+完全生成Mg(OH)2,所以应加碱性物质调节pH使Fe3+形成Fe(OH)3;又由于除杂不能引进新的杂质,所以选择MgO。

3.要使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Pb2+沉淀,可用硫酸盐、碳酸盐、硫化物等作沉淀剂,已知Pb2+与这些离子形成的化合物的溶解度如下:

化合物 PbSO4 PbCO3 PbS

溶解度/g 1.03×10-4 1.81×10-7 1.84×10-14

由上述数据可知,选用沉淀剂为(  )

A.硫化物 B.硫酸盐

C.碳酸盐 D.以上沉淀剂均可

答案 A

解析 PbS的溶解度最小,沉淀最彻底,故选A。

知识点二 沉淀的转化

4.向5 mL NaCl溶液中滴入一滴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一滴KI溶液并振荡,沉淀变为黄色,再滴入一滴Na2S溶液并振荡,沉淀又变成黑色,根据上述变化过程,分析此三种沉淀物的溶解度关系为(  )

A.AgCl=AgI=Ag2S B.AgCl

C.AgCl>AgI>Ag2S D.AgI>AgCl>Ag2S

答案 C

解析 沉淀溶解*衡总是向更难溶的方向转化,由转化现象可知三种沉淀物的溶解度关系为AgCl>AgI>Ag2S。

5.已知如下物质的溶度积常数:FeS:Ksp=6.3×10-18 mol2•L-2;CuS:Ksp=6.3×10-36 mol2•L-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温度下,CuS的溶解度大于FeS的溶解度

B.同温度下,向饱和FeS溶液中加入少量Na2S固体后,Ksp(FeS)变小

C.向含有等物质的量的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2S溶液,最先出现的沉淀是FeS

D.除去工业废水中的Cu2+,可以选用FeS作沉淀剂

答案 D

解析 A项由于FeS的Ksp大,且FeS与CuS的Ksp表达式是相同类型的,因此FeS的溶解度比CuS大;D项向含有Cu2+的工业废水中加入FeS,FeS会转化为更难溶的CuS,可以用FeS作沉淀剂;B项Ksp不随浓度变化而变化,它只与温度有关;C项先达到CuS的Ksp,先出现CuS沉淀。

练基础落实

1.以MnO2为原料制得的MnCl2溶液中常含有Cu2+、Pb2+、Cd2+等金属离子,通过添加过量难溶电解质MnS,可使这些金属离子形成硫化物沉淀而除去。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可推知MnS具有的相关性质是(  )

A.具有吸附性

B.溶解度与CuS、PbS、CdS等相同

C.溶解度大于CuS、PbS、CdS

D.溶解度小于CuS、PbS、CdS

答案 C

2.当氢氧化镁固体在水中达到溶解*衡Mg(OH)2(s) Mg2+(aq)+2OH-(aq)时,为使Mg(OH)2固体的量减少,须加入少量的(  )

A.MgCl2 B.NaOH C.MgSO4 D.NaHSO4

答案 D

解析 若使Mg(OH)2固体的量减小,应使Mg(OH)2的溶解*衡右移,应减小c(Mg2+)或c(OH-)。答案为D。

3.已知常温下:Ksp[Mg(OH)2]=1.2×10-11 mol3•L-3,Ksp(AgCl)=1.8×10-10 mol2•L-2,Ksp(Ag2CrO4)=1.9×10-12 mol3•L-3,Ksp(CH3COOAg)=2.3×10-3 mol•L-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等体积混合浓度均为0.2 mol/L的AgNO3溶液和CH3COONa溶液一定产生CH3COOAg沉淀

B.将0.001 mol/L的AgNO3溶液滴入0.001 mol/L的KCl和0.001 mol/L的K2CrO4溶液中先产生Ag2CrO4沉淀

C.在Mg2+为0.121 mol/L的溶液中要产生Mg(OH)2沉淀,溶液的pH至少要控制在9以上

D.向饱和AgCl水溶液中加入NaCl溶液,Ksp(AgCl)变大

答案 C

4.已知下表数据:

物质 Fe(OH)2 Cu(OH)2 Fe(OH)3

Ksp/25 ℃ 8.0×10-16 mol3•L-3 2.2×10-20 mol3•L-3 4.0×10-38 mol4•L-4

完全沉淀时的pH范围 ≥9.6 ≥*** 3~4

对含等物质的量的CuSO4、FeSO4、Fe2(SO4)3的混合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向该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最先看到红褐色沉淀 ②向该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最先看到白色沉淀 ③向该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氯水,并调节pH到3~4后过滤,可获得纯净的CuSO4溶液 ④在pH=5的溶液中Fe3+不能大量存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 C

练方法技巧

5.含有较多Ca2+、Mg2+和HCO-3的水称为暂时硬水,加热可除去Ca2+、Mg2+,使水变为软水。现有一锅炉厂使用这种水,试判断其水垢的主要成分为(  )

(已知Ksp(MgCO3)=6.8×10-6 mol2•L-2,Ksp[Mg(OH)2]=5.6×10-12 mol3•L-3)

A.CaO、MgO B.CaCO3、MgCO3

C.CaCO3、Mg(OH)2 D.CaCO3、MgO

答案 C

解析 考查沉淀转化的原理,加热暂时硬水,发生分解反应:Ca(HCO3)2=====△CaCO3↓+CO2↑+H2O,Mg(HCO3)2=====△MgCO3↓+CO2↑+H2O,生成的MgCO3在水中建立起*衡:MgCO3(s) Mg2+(aq)+CO2-3(aq),而CO2-3发生水解反应:CO2-3+H2O HCO-3+OH-,使水中的OH-浓度增大,由于Ksp[Mg(OH)2]

6.某温度时,B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衡曲线如图所示。提示:BaSO4(s)Ba2+(aq)+SO2-4(aq)的*衡常数Ksp=c(Ba2+)•c(SO2-4),称为溶度积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提示:BaSO4(s) Ba2+(aq)+SO2-4(aq)的*衡常数Ksp=c(Ba2+)•c(SO2-4),称为溶度积常数。

A.加入Na2SO4可以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

B.通过蒸发可以使溶液由d点变到c点

C.d点无BaSO4沉淀生成

D.a点对应的Ksp大于c点对应的Ksp

答案 C

解析 由溶度积公式可知,在溶液中当c(SO2-4)升高时,c(Ba2+)要降低,而由a点变到b点c(Ba2+)没有变化,A错;蒸发浓缩溶液时,离子浓度都升高,而由d点变到c点时,c(SO2-4)却没变化,B错;d点落在*衡图象的下方,说明Ksp>c(Ba2+)•c(SO2-4),此时是未饱和溶液,无沉淀析出,C正确;该图象是BaSO4在某一确定温度下的*衡曲线,温度不变,溶度积不变,a点和c点的Ksp相等,D错。

练综合拓展

7.已知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溶解*衡:

MmAn(s) mMn+(aq)+nAm-(aq)

Ksp=[c(Mn+)]m•[c(Am-)]n,称为溶度积。

某学*小组欲探究CaSO4沉淀转化为CaCO3沉淀的可能性,查得如下资料:(25℃)

难溶电

解质 CaCO3 CaSO4 MgCO3 Mg(OH)2

Ksp 2.8×10-9

mol2•L-2 9.1×10-6

mol2•L-2 6.8×10-6

mol2•L-2 1.8×10-12

mol3•L-3

实验步骤如下:

①往100 mL 0.1 mol•L-1的CaCl2溶液中加入100 mL 0.1 mol•L-1的Na2SO4溶液,立即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向上述悬浊液中加入固体Na2CO3 3 g,搅拌,静置,沉淀后弃去上层清液。

③再加入蒸馏水搅拌,静置,沉淀后再弃去上层清液。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由题中信息知Ksp越大,表示电解质的溶解度越______(填“大”或“小”)。

(2)写出第②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第③步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补充第④步操作及发生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大

(2)Na2CO3+CaSO4===Na2SO4+CaCO3↓

(3)洗去沉淀中附着的SO2-4

(4)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完全溶解并放出无色无味气体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教材新增加的内容,题目在设计方式上为探究性实验,既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又注重了探究能力的考查。由Ksp表达式不难看出其与溶解度的关系,在硫酸钙的悬浊液中存在着:CaSO4(aq)===SO2-4(aq)+Ca2+(aq),而加入Na2CO3后,溶液中CO2-3浓度较大,而CaCO3的Ksp较小,故CO2-3与Ca2+结合生成沉淀,即CO2-3+Ca2+===CaCO3↓。既然是探究性实验,必须验证所推测结果的正确性,故设计了③④步操作,即验证所得固体是否为碳酸钙。

8.(1)在粗制CuSO4•5H2O晶体中常含有杂质Fe2+。

①在提纯时为了除去Fe2+,常加入合适的氧化剂,使Fe2+转化为Fe3+,下列物质可采用的是______。

A.KMnO4 B.H2O2 C.氯水 D.HNO3

②然后再加入适当物质调整溶液pH至4,使Fe3+转化为Fe(OH)3,调整溶液pH可选用下列中的______。

A.NaOH B.NH3•H2O C.CuO D.Cu(OH)2

(2)甲同学怀疑调整溶液pH至4是否能达到除去Fe3+而不损失Cu2+的目的,乙同学认为可以通过计算确定,他查阅有关资料得到如下数据,常温下Fe(OH)3的溶度积Ksp=1.0×10-38,Cu(OH)2的溶度积Ksp=3.0×10-20,通常认为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1.0×10-5 mol•L-1时就认定沉淀完全,设溶液中CuSO4的浓度为3.0 mol•L-1,则Cu(OH)2开始沉淀时溶液的pH为______,Fe3+完全沉淀[即c(Fe3+)≤1.0×10-5 mol•L-1]时溶液的pH为______,通过计算确定上述方案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

答案 (1)①B ②CD (2)4 3 可行

(2)Ksp[Cu(OH)2]=c(Cu2+)•c2(OH-),则c(OH-)=3.0×10-203.0=1.0×10-10(mol•L-1),则c(H+)=1.0×10-4 mol•L-1,pH=4。

Fe3+完全沉淀时:Ksp[Fe(OH)3]=c(Fe3+)•c3(OH-),则c(OH-)=31.0×10-381.0×10-5=1.0×10-11 mol•L-1。此时c(H+)=1×10-3 mol•L-1,pH=3,因此上述方案可行。


学生中考化学教案合集五篇(扩展2)

——初中化学教案合集5篇

  初中化学教案 1

  一、教学背景与定位

  课型:新授课一课时

  学生信息分析:经过一年的化学学*,学生对元素化合物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学*方法,如:实验观察、归纳总结、宏观和微观相结合分析等等。其中实验探究方面的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本单元酸和碱的知识实验较多,且现象比较明显,学生在实验探究方面的能力加强了,很多重要的知识就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加以解决。

  教学起点分析:在前两节的学*中,学生已经知道盐酸能与大理石、碱反应,又知道酸溶液中存在H+,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酸还有哪些性质?如何探究这些性质?这些问题都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和现象中逐步引出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如铁锈、水垢等的除去,让学生感知酸的其它化学性质,激发学生对酸的性质探究的兴趣。

  教学方式:观察总结、实验探究、交流合作

  二、教学资源与设备

  仪器:试管、镊子、药匙、多媒体展示台

  药品:浓硫酸、浓盐酸、稀盐酸、镁条、铜丝、木炭、生锈铁钉、氧化铜、碳酸钙、氯化铜溶液、氯化钡溶液

  三、教学设计方案

  四、教学流程

  1、根据化学方程式归纳总结酸的化学性质。

  2、分析酸的化学性质的实质是H+参与反应,总结出酸相似的化学性质。

  操作探究

  通过蘸有浓硫酸的玻璃棒在空气中的温度变化,让学生设计稀释浓硫酸的方法,理解其原因。

  利用多媒体展台,把浓盐酸和浓硫酸的标签进行对比,学生通过交流归纳总结浓硫酸和浓盐酸的主要物理性质;使用浓酸应注意的问题。

  活动天地

  引入新课

  铁制品生锈、水壶底部产生水垢等都是令人讨厌的现象,利用酸的性质,这些问题都可迎刃而解,酸有哪些性质?

  练*使用化学用语

  实验探究

  1、第一组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探究稀盐酸的主要化学性质。

  2、第二组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探究稀硫酸的主要化学性质。

  总结归纳

  多识一点

  介绍几种其它常见酸如碳酸、硝酸、醋酸、磷酸等的化学式;试总结它们的化学性质。

  初中化学教案 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计算。

  (2)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练*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通过由易到难的题组和一题多解的训练,开阔思路,提高解题技巧,培养思维能力,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进行思维及审题、分析、计算能力。

  (2)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的含义的分析及计算,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的学风。

  (3)认识到定量和定性研究物质及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的,质和量是统一的辩证观点。

  二、教学重点

  1.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要规范化。

  三、教学难点:

  训练和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思维的科学方法。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根据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含义,可以知道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存在数量关系。而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常涉及到量的计算,例如,用一定量的原料最多可以生产出多少产品?制备一定量的产品最少需要多少原料?等等。通过这些计算,可以加强生产的计划性。并有利于合理地利用资源,而这些计算的进行都需要根据化学方程式。本节就是从“量”的角度来研究化学方程式的汁算的。

  [板书]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教师]前面我们学过根据化学式的简单计算,今天我们进步学*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如何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呢?计算时有哪些步骤和方法呢?请看例题1。

  [投影]展示例题1

  [例题1]加热分解6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分析]这道题是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来求生成物的质量,即已知原料的质量求产品的质量。我们一起来看课本中的解题步骤。

  [讲解并板书]

  解:设加热分解6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

  2KMnO4 K2MnO4+MnO2+O2↑

  2×158 32,

  x= =0.6 g。

  答:加热分解6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0.6 g氧气。

  [思考]根据刚才对例题1的阅读和讲解说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分为几步?

  [教师总结并板书]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

  (1)设未知量;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

  (3)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4)列出比例式,求解;

  (5)简明地写出答案。

  [讲解并补充]刚才同学们总结出了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接下来我就一些问题进行补充。

  (1)设未知量时一定要注意质量单位,已知量和未知量单位不一致的,一定要进行单位换算。单位必须一致才能计算。

  [追问]此计算题该如何进行呢?请同学们先试着做一做。

  (学生练*,教师巡视,发现步骤和格式上的错误及时纠正)

  解:设需要氯气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氢气体的质量为y。

  (2)写出方程式一定要注意配*,而且要注意方程式的完整,反应条件、气体和沉淀的符号要注意标明,不完整的方程式计算时是要扣分的。

  (3)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写在相应化学式的下面,一定要注意用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化

  学式前面的系数,已知量和未知量写在相应相对分子质量的下边。

  (4)比例式有两种列法,可以横列也可以纵列。例题1中采用的是纵列,即;

  还可以采用横列,即2×158:32=6 g:x。一般情况下采用纵列比较好,因为有时题中所给的质量数字会和相对分子质量有某种关系,从而使得计算简单。如用158 g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可以制得多少克氧气?采用纵列法得计算非常简便。

  计算结果的小数位保留按题中要求进行,若题中没有要求,又得不到整数时,一般保留一位小数,如例题1中就是。

  [教师]在实际运算过程中,我们往往需要把过程再简化些,具体格式可以参照下面的例题2。

  [例题2]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10 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

  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 CaO+CO2↑

  100 56

  x 10 t

  x= =18 t。

  答:需要碳酸钙18 t。

  [教师]根据上述两例可知,已知反应物的质量可以求生成物的质量,已知生成物的质量也可求出反应物的质量,那么,假如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可不可以求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或者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可不可以求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呢?

  我们一起来看P100的课堂练*。

  [投影]展示课堂练*

  [课堂练*]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燃烧100 g氢气需要氯气多少克?生成

  氯化氢气体多少克?

  [提问]题中是已知什么求什么?(反应物或者生成物)

  [学生分析、讨论]

  [回答]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求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和生成物的质量。

  H2+Cl2 2HCl

  2 71 73

  100g x y。

  答:需要氯气3550 g,生成氯化氢气体3650 g。

  [讲解](1)因为此题有两问,所以一个未知数设为x,另一个未知数设为y。

  (2)仍和前面例题一样,写出并配*化学方程式,列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已知量、未知量,并写在相应化学式的下面。

  (3)不管有几个未知数,列比例式和前面例题一样。根据已知量求出一个未知量,另一个未知量可以根据已知量求出,也可以根据求出的未知量来求。如此题中氯化氢气体的质量也可以这样求出:=

  代入x=3550 g,

  =,

  解得y=3650 g。

  [总结]由此可知,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可以计算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同理,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也可以计算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可见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共有四种类型。

  [板书]2.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四种类型:

  ①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

  ②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

  ③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求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

  ④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求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

  [提问]通过前面例题的讲解,大家总结一下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要领是什么?关键是什么?

  [学生思考]

  [教师总结并板书]

  3.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三个要领和三个关键。

  三个要领:①步骤要完整;

  ②格式要规范;

  ③得数要准确。

  三个关键:①准确书写化学式;

  ②化学方程式要配*;

  ③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教师]根据前面的例题和理论知识,请同学们进行练*。

  [投影]展示下列练*

  [练*]1.用氢气还原氧化铜,要得到6.4 g铜,需要多少克氧化铜?

  2.5.6 g铁跟足量的稀硫酸起反应,可制得氢气多少克?(Fe+H2SO4====FeSO4+H2↑)

  3.12 g镁与足量稀盐酸起反应,可制得氯化镁和氢气各多少克?(Mg+2HCl====MgCl2+H2↑)

  [学生练*]

  [注意事项]

  ①化学方程式反映的是纯物质问的质量关系,因此遇到不纯物,要先把不纯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才能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②计算中注意单位统一(必须是质量单位,如果是体积,须根据密度换算)。

  [小结]通过本节内容学*,我们知道了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过程、步骤、方法,同时也懂得了化学计算题是从“量”的方面来反映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它与侧重于从性质角度去研究和理解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的。所以说化学计算题包括化学和数学两个因素,两个因素同时考虑,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布置作业]*题5、6、7、8

  板书设计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

  ①根据题意设未知数;

  ②写出化学方程式;

  ③求有关物质质量比,写出已知量、未知量;

  ③列比例式,求解;

  ④简明写出答案。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四种类型:

  ①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

  ②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

  ③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求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

  ④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求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

  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三个要领和三个关键

  三个要领:①步骤要完整;②格式要规范;③得数要准确。

  三个关键:①准确书写化学式;②化学方程式要配*;③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考题回顾

  1.(20xx年天津市中考题)已知在反应3A+2B====2C+D中,反应物A、B的质量比为

  3:4,当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共140 g时,消耗B的质量为__________g。

  2.(20xx年四川省中考题)煅烧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100 t,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吨?若石灰石中的杂质全部进入生石灰中,可得到这样的生石灰多少吨?

  初中化学教案 3

  本堂课外用本女、分女论分析化学反当,引出化学反当除了量的变化外,还无量的变化。通过设问,转入新的课题研究,使教学形成师生同步。以演示考试考试和学生考试考试架设桥梁,边察看,边思虑,组织学生处置问题,从而过渡到本课的课题──量量守恒定律。又通过提出问题和学生会商,把学问利用于新的情景,让学生加深理解量量守恒定律的寄义。

  [引言]品类无限的元素形成数不清的物量,你们晓得哪类元素形成的物量品类最多吗?那类元素是第六号元素──碳,碳和碳的化合物不只同我们的`日常糊口无灭慎密的联系,并且它们正在国*易*经济外也拥无相当主要的地位。为此本章将进修碳和碳的化合物。

  【教师勾当】采用例如的体例,把碳本女例如成建建用的砖,把金刚石、石墨例如成用砖盖成的建建物,指出两类建外形不合,*稳程度也具无差同,并绘出简单的图形。通过笼统的例如,协帮学心理解金刚褪锾荚拥呐帕胁煌那句话外的环节词语。

  [讲解]正在鼓风处碳和氧气充实反当生成二氧化碳,正在两头层里,二氧化碳和火热的碳反当生成一氧化碳,发生的蓝色火焰是一氧化碳燃烧发生的。火焰旺时火焰呈红色,碳和氧气反当后间接生成二氧化碳。加新煤后,炉温降低,火焰呈蓝色,碳和氧气反当生成一氧化碳。也就是说,碳和氧气反当无两类情况,教案《初中化学教案初外化学教案大全(外》。

  本章次如果较为全面、完零地进修碳及其化合物的学问,内容包罗物量的构成、结构、性量、制法、用途和辨别等方面。从进修研究物量的角度看,本章具无典型性;从本章正在全书外的地位看,具无承先启后的做用,拥无主要的地位。

  【投影】会商:1.量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外的根基纪律,也是天然界外的遍及纪律。它认为,物量只能彼此转化,而不能肆意覆灭或创生。可是,当人们正在赞毁蜡烛高尚量量的时候常说:照亮别人倜鹆俗约,那里所说的扑灭本人,可否指物量肆意的覆灭呢?若何注释?

  "↑""↓"号的利用范围:正在反当物外无气态物量加入反当,若是生成物外无气体,则正在气体物量的化学式左边要注"↑"号;正在溶液外进行的化学反当,反当物无难溶性物量加入反当,若是生成物外无固体难溶性物量生成,正在固体物量的化学式左边要注"↓"号。(强调要防行随便乱标)

  [引言]从考试考试可见,铅笔芯的次要成份──石墨取玻璃刀上的金刚石不但长相不合,它们的⑵也不一样,概况上看石墨和金刚石是两类不相关的物量,然而它们的构成元素却是不异的,都是由碳元素构成的单量。

  [讲解]我们晓得结构决定性量,性量不合结构较着不合,它们正在结构上的不合,是因为碳本女陈列的体例不合,就比如用同样的砖块可以或许建建不合气概的建建物。至于碳本女如何陈列形成的就是金刚石,如何陈列就形成石墨将正在此后的进修外再研究。

  【讲述】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在峦瓜拢寤钠逵邢嗤姆肿邮考试考试测得电解时发生的氢气和氧气,体积比约为2∶1,可以或许认为水电解时发生的氢气和氧气的分女数目约为2W初中化学教案初外化学教案大全(外58;1。氢和氧的分女都是双本女分女,所以可猜测1个水分女外氢、氧本女个数比也约为2∶1。

  从碳的本女结构可以或许看出,最外层只要4个电女,正在化学反当外既不容难得电女,也不容难掉电女。所以正在凡是情况下,碳的化学性量很不变。把持阿谁性量,可以或许用墨汁或碳素墨水书写或绘制字画,年深日久都不会褪色。但随灭温度的升高,碳的化学勾当性大大加强。

  初外化学教案[讲述]点燃前,纸筒内是纯净的氢气。拿掉小孔上的纸团,点燃。此时是纯净的氢气正在空气外燃烧。但随灭反当的继续,氢气越来越少,筒内压强降低,空气便进入筒内。此时筒内是氢气和氧气的同化气。因为大量氢气分女和氧气分女接触,反其时正在短时间内放出大量热。若是是一个广口容器,那么气体冲出容器、发生爆鸣。若是是一个密闭或小口容器,就会发生爆炸。

  初中化学教案初外化学教案大全(外,【小结】那节课进修了水的构成。水是人类贵重的天然资流,它是维持生物保留、营制协调生态情况必不成少的物量。水能制福于人类,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我们既要充实合理把持、开辟和庇护水资流,初中化学教案又要防止果水而惹起的天灾人祸。

  初中化学教案 4

  一、教学目标要求与教学重难点

  课题1内容主要是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盐以及盐的命名、种类和用途。初步学会粗盐提纯和鉴定碳酸根离子的方法。能判断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以及复分解反应的类型及发生条件。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了解制碱先驱―――――候德榜,激发爱国热情和学*激情。几种常见盐的性质及应用。本节重点是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反应―――复分解反应,过滤、蒸发等分离提纯物质的基本操作技能。

  二、教材内容分析及难点突破方法

  本课题是从盐的用途认识氯化钠,由此引出粗盐提纯,学*蒸发操作,熟练溶解、过滤操作;认识碳酸盐性质和用途,了解含有碳酸根和碳酸氢根的盐的检验方法,概括出复分解反应的概念,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学会判断酸碱盐之间是否反应,掌握盐的化学性质。

  重点突破:理解复分解反应的本质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学生熟练书写常见酸与盐、碱与盐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播放flash动画,动态演示复分解反应概念中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加强对复分解反应实质的理解,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的准确书写能力。难点突破:学生结合已有的学*体会归纳出酸与盐、Na2CO3与Ca(OH)

  1、酸与碱发生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通过合作探究实验:NaOH能与CuSO4或FeCl3反应、NaCl与AgNO

  2、Na2SO4与BaCl2都能发生反应,并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有这些已知反应的生成物特点,归纳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播放flash动画,从微观角度形象、动态地演示复分解反应发生所具备的条件,加深学生对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条件的判断,突破教学难点。

  第一课时先对盐类进行分类和命名,让学生建立起盐的概念。第二课时介绍常见盐氯化钠的提取,复*过滤的操作,认识蒸发这一实验操作;第三课时继续介绍常见盐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并掌握鉴别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的鉴别方法;第四课时对复分解反应条件进行探究并总结盐类的性质。

  三、教学设计过程

  1、课题引入

  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图片,引出盐的组成特点及化学性质,分析归纳熟悉的酸与盐、碱与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特点,引出复分解反应的概念。

  2、直观形象,突破重难点

  初三的学生,已具有了一些理解感悟能力,为了能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不同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学*器官,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感悟度。通过flash动画,动态展示复分解反应概念中“相互交换成分”是如何进行的,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加强对复分解反应实质的理解,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的准确书写能力。因此,我设计了两个环节来突破重难点:

  3、归纳总结

  通过书写常见盐的化学方程式与置换反应的特点的比较,总结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归纳出复分解反应类型。

  4、实验探究

  通过CuSO4与NaOH、FeCl3与NaOH、AgNO3与NaCl、Na2SO4与BaCl2实验探究,观察现象,分析、得出结论,碱与盐、盐与盐发生反应有沉淀生成,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有了感性认识,将感性认识转化成理论知识,突破难点。同时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必须要“尊重客观事实”、“化学知识以实验为基础”的道理,提高学生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认识。

  5、拓展提高

  通过教学设计中的具体练*,在巩固复分解反应相关知识的同时,增强学生对知识系统与综合应用的能力,提高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的准确书写能力。*题的设计由易到难,体现了复分解反应知识的层次性和系统性,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渗透化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初中化学教案 5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离子反应》是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内容,本节课着重介绍“酸、碱、盐在水中的电离”。这在中学阶段基础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了物质的分类,这为过渡到本节课的学*起到了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后面《氧化还原反应》内容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本节内容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了解电离,电解质的概念;能用电离方程式表达常见、典型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并从电离理论的角度认识酸、碱、盐;通过酸、碱、盐的本质探究,感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更深的层面研究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意义,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电解质的判断、电离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二、说学情

  对于高一年级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虽然对化学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积累,但程度参差不齐,差别较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强烈的好奇心,虽然处于抽象思维阶段,但本节概念比较抽象,应适当增加实验和电脑动画以使微观离子的活动变得直观。

  三、说教法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实际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法为指导发现法、微观演示法。

  四、说学法

  根据本节课实际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学法为分组讨论法、实验探究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将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探究。探究活动为:让每组学生根据所提供的物质(铜片、石墨、氯化钠固体、氯化钠溶液、无水酒精、蔗糖、蔗糖溶液、蒸馏水、自来水、硫酸溶液)进行思考并动手操作,怎样才能使灯泡亮起来?通过小组内统一分工、互相协作,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探究、学会组内交流评价,参与评价。

  探究结束之后,各组推荐一位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把本组的做法边用实物投影展示,边进行介绍。动员全班同学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对每小组展示的成果进行综合评价,找出本组的优缺点,确定最佳小组,并说出最佳的理由。通过此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成果。

  (二)新授

  引导学生利用上节课所学的分类方法,对导电材料进行分类。然后引导学生从纯净物和混和物、单质与化合物等分类标准对能导电的物质进行分类,从而引出电解质概念。在此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分类的标准,学会分类。

  之后,让每组学生通过自主学*的方式来理解电解质的定义,把自己的理解与其它组员交流,

  组内形成统一意见,举手发言。我引导学生总结,并对学生的说法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与学生交流。同时为了加深对电解质定义的理解,让学生说出开始呈现的'物质哪些是电解质。结合学生回答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对学生开展评价,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电解质概念。(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等。)

  提出梯度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课本相关内容。问题1:氯化钠是电解质,为什么氯化钠固体不导电,而它在水溶液中或者在熔化状态下能导电呢?利用flash课件展示氯化钠固体不导电,在水溶液中或者在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本质。从而引出电离的概念,像NaCl这样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时,离解成能够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同时强调电离的条件有2个:溶于水或受热熔化,酸、碱、盐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时都能发生电离。)

  问题2:如何来表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生成了自由移动的离子呢?从而引出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学生先自主学*,然后开展组内讨论,提出预设。让学生走上讲台试着书写电离方程式,教师对学生书写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纠正。学生阅读课本,学*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注意点(写电离方程式,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通过自主学*、不断探究,培养学生热爱化学的积极情感,激发学生学*化学的兴趣。

  分析盐酸、硫酸、硝酸的电离的特点,推导出酸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请学生写出NaOH、KOH、Ba(OH)2的电离方程式。

  NaOH=Na++OH-

  KOH=K++OH-

  Ba(OH)2=Ba2++2OH-

  学生通过分析上述电离的特点,总结出碱的概念。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OH-的化合物。

  接着进行探究学*,请学生写出Na2SO4、KNO3、NH4Cl的电离方程式。

  Na2SO4=2Na++SO42-

  KNO3=K++NO3-

  NH4Cl=NH4++Cl-

  引导学生分析上述电离的特点,总结出盐的定义,即,电离时能生成金属阳离子(包括NH4+)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三)小结

  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发言,自主概括本节课内容(电解质、电离的概念,需要掌握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知道酸、碱、盐的定义)。通过学生的回答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并调整教学策略。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1-4题

  2.书写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1)硫酸钠溶液(2)氯化铁溶液(3)硫酸铝溶液(4)氢氧化钡溶液

  六、说板书设计

  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1.电解质:水溶液、熔融状态

  2.电解质的电离

  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H+的化合物叫做酸。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OH-的化合物叫做碱。

  盐:电离时能生成金属阳离子(包括NH4+)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学生中考化学教案合集五篇(扩展3)

——学生高三化学教案(精选5篇)

  学生高三化学教案 1

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和开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描述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石油液化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

2.列举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燃料的选用来培养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信息加工能力。

2.通过讨论,形成良好的学**惯和学*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燃料对环境影响的学*来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体会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通过实验和讨论逐步养成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实践的科学精神。

数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1.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

2.新能源、新燃料的开发和利用。

难点:1.对燃料燃烧产物的分析。

2.新能源、新燃料的开发和利用。

教学过程

一、导课(约5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年来人类患呼吸道疾病和皮肤病的数量在逐年增加,南极的冰川融化也在加速,这是为什么呢?回答:是因为空气污染,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提出人们关心的问题,用一连串的问题增强学生回顾学过的知识和新的悬念

提问:那么又是什么污染了我们呼吸的空气呢?是什么使全球变暖呢?思考,回答:是一些有害气体污染了空气;二氧化碳过多形成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

提问:那么这些有害气体,以及造成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学生可能回答不出此问题,思考,急于知道答案。

引入新课:(板书:课题三使用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进入课堂情境。

二、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约30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展示幻灯片,把问题给学生,展示答案思考、回答相关的问题回顾学过的知识

给学生发放实验药品及器材,展示学生要做的实验1和实验2进行探究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回答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展示酸雨的成因及危害观看幻灯片增加感性认识

提问:酸雨可能对环境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可采取怎样的防止和保护措施?思考、回答问题(酸雨可能会破坏植物的生长,腐蚀建筑等;减少工业废气的排放)。通过实验联系实际

小结:煤燃烧都能产生什么?各引起什么样的后果?一边听问题,一边思考并集体回答善于归纳总结

汽车尾气的污染、相关的问题思考,回答知识的联系

提问:那么如何来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呢?分组讨论,总结归纳防治措施:

知识的由于

小结:总结展示产生污染的原因:思考、并想有关内容学生养成归纳总结知识的*惯

三、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约10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导设问:既然煤和石油在燃烧时都会对空气造成污染,那么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呢?思考,回答:可以开发一些新的环保燃料替代煤和石油。增加悬念

提问:在实验室我们常常用酒精作为获取热量的燃料,因为酒精燃烧不但方便,而且还不会产生有毒气体,那么试想一下我们可不可以用酒精来替代煤和石油呢?思考,回答:如果酒精的制取方便,又能够大量生产,酒精就可以作为一种新燃料替代石油或煤。知识之间的联系

展示相关的幻灯片,酒精使用不利的一面是什么?引导学生写出化学方程式,思考问题培养学生书写化学用语的能力

引出氢气也是一种环保燃料,让学生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写出化学方程式。

讨论:与乙醇作比较,看看哪种燃料更清洁?但它的使用又受什么的限制?思考客观的看待问题

联系实际:我们可以直接利用自然界中已存在的哪些新能源呢?联想我们跟前的讨论,思考,回答:我们可以利用太阳能,这样既环保,又节约能源;青铜峡水电厂就是利用了自然界中的水能。联系实际

放映一些有关太阳能、水力发电、风力发电的幻灯片,使学生认识新能源,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观看幻灯片,受到启发和鼓舞。增强感性认识

情感交流

这堂课里,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触?

板书设计

  学生高三化学教案 2

一、教材分析: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上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和应用的科学。要研究物质的宏观性质,必须从微观粒子入手,才能寻找到原因。化学学科涉及分子、离子、原子、质子、中子、核外电子等多种微观粒子,但最重要的是原子。只要了解了原子的结构,才可以进一步了解分子、离子结构,进而深入认识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在初中,学生已初步了解了一些化学物质的性质,因此有必要让学生进入微观世界,探索物质的奥秘。通过本节了解原子构成、核素、同位素概念,了解质子数、中子数和质量数间的关系,为后续周期律的学*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明确质量数和AZX的含义。

2.认识核素、同位素等概念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

提高同学们辨别概念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原子结构的研究,激发学生从微观角度探索自然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明确质量数和AZX的含义。

难点:认识核素、同位素等概念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

同学们在初中已经有了关于原子结构的知识,所以这节课原子表示方法比较容易接受,但对于核素同位素的概念是新知识。

五、教学方法:学案导学

六、课前准备:

学生学*准备:导学案

教师教学准备:投影设备

七、课时安排: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案填写,总结疑惑点(主要以学生读答案展示的方式)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构成物质的微粒还有离子、分子等),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都都与原子结构密切相关,同种原子性质和质量都相同。那么原子能不能再分?原子又是如何构成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有关原子的几个概念。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核素和同位素

1、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在原子的中心,由带正电的质子与不带电的中子构成,带负电的电子绕核作高速运动。也就是说,质子、中子和电子是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在原子中,原子核带正电荷,其正电荷数由所含质子数决定。

(1)原子的电性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质量数: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的数值,叫质量数。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3)离子指的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带正电荷的粒子叫阳离子,带负电荷的粒子叫阴离子。

当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是阳离子,带正电荷;

当质子数(核电核数<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是阴离子,带负电荷。

  学生高三化学教案 3

学*目标

1.理解化学实验方案设计时的内容﹑方法﹑要求。

2.学会设计化学实验方案及科学评价实验方案。

学*过程

一、学*探究活动

阅读课本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完整的化学实验方案一般包括的内容是:

(2)设计一个化学实验哪些方面入手

(3)设计化学实验时应遵循哪几项要求

二、总结与评价

【总结】

1.实验方案内容一般包括:名称﹑目的﹑原理﹑用品﹑步骤﹑现象记录及结果处理﹑问题和讨论。

2.设计实验方案时,应选择安全性好﹑药品易得﹑操作简便﹑装置简单﹑现象明显的方案。

【评价】

1.实验室用氨气还原氧化铜的方法测定铜的*似原子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uO+2NH3======N2+3Cu+2H2O

(1)如果选用测定反应物CuO和生成物H2O的质量[m CuO、m H2O]的方法进行测定,请用图示所列仪器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仪器连接的顺序为 (用字母编号表示,仪器可重复使用)。d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完毕时,观察到a中的现象是 。

②列出计算Cu的原子量的表达式: 。

③下列情况将使测定结果偏大的是 。

A.CuO末全部还原的Cu B.部份CuO受潮

C.CuO 混有Cu D.部份CuO还原为Cu2O

(1)如果仍采用上述仪器装置,其他方案可选用测定的物理量有 。

A.m Cu和mCuO B.m N2和m H2O

C.m Cu和m H2O D.m NH3和m H2O

2.右图是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乙醇与氢卤酸反应的实验装置图。

在烧瓶A中放入一些新制的无水CuSO4粉末,并加入约20mL无水乙醇,锥形瓶B盛放浓盐酸,分液漏斗C和广口瓶D中分别盛浓H2SO4,干燥管F中填满碱石灰,烧杯作水浴噐。

当打开分液漏斗C的活塞后,由于浓H2SO4缓缓流入B中,则D中的导管口有气泡产生,过几分钟后,无水CuSO粉末由无色变蓝色,此时水浴加热后,将F端逸出的气体点燃,发生特殊的绿色火焰。试回答:

(1)B中逸出的主要气体是 原因是 。

(2)D广口瓶的作用是 ;E管的作用是 。

(3)F管口点燃的气体是(填化学式) ,生成其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瓶中无水CuSO4变蓝的原因是 。

(5)由A中发生反应的事实,可推断出的结论是 __。

  学生高三化学教案 4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醇、酚、醛、羧酸等极为重要的烃的衍生物的化学性质、相互转化关系;

2、在熟练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挖掘题给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讲解】

一、官能团:基团指化合物分失去某种原子或原子团剩余部分,而官能团是一类特殊的基团,通常指主要决定有机物分子化学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常见官能团有:—X、

O O

—NO2、—OH、—CHO、—C—OH、—NH2、 C=C 、—CC —、[R—C—(酰基)、R—

O

C—O—(酰氧基)、R—O—(烃氧基)]等。

O O O

思考:1、H—C—OH应有几种官能团?(4种、 —C— 、—OH、—C—OH、—CHO)

OH

2、 —CHO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常见)

CH=CH—COOH

(提示:属于酚类、醛类、羧酸类、烯烃类)

二、卤代烃(R—X)

1、取代(水解)反应 R— X+H2O NaOH R—OH+HX 来源:Z_k.Com]

这两个反应均可用于检验卤代烃中卤素原子,检验时一定要用硝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

三、乙 醇

H H

1、分子结构 H—C—C—O—H 用经典测定乙醇分子结构的实验证明

④ H ③ H ② ①

2、化学性质:(1)活泼金属(Na、Mg、Al等)反应。根据其分子结构,哪个化学键断裂?反应的基本类型?Na分别与水和乙醇反应哪个更剧烈?乙醇钠水溶液呈酸性还是碱性?

(2)与氢卤酸反应——制卤代烃 (分析乙醇分子中几号键断裂)

NaBr+H2SO4+C2H5OH △ CH3CH2Br+NaHSO4+H2O

思考:该反应用浓还是较浓的H2SO4?产物中NaHSO4能否写成Na2SO4?为什么?

(较浓,不能,都有是因为浓H2SO4的强氧化性,浓度不能太大,温度不能太高)

(3)氧化反应:①燃烧——现象?耗氧量与什么烃燃烧耗氧量相同?

②催化氧化(脱氢):CH3CH2OH —H2 CH2CHO +O2 CH3COOH

(式量46) (式量44) (式量60)

即有一个—CH2OH最终氧化为—COOH式量增大14

③强氧化剂氧化——KMnO4/H+褪色

(4)脱水反应:①分子间脱水——浓H2SO4、140℃(取代反应)

②分子内脱水——浓H2SO4、170℃(消去反应)

以上两种情况是几号键断裂?

思考:下列反应是否属于消去反应:

A、CH2=CH→CHCH+HX B、CH2—CH—COOH→CH2=C—COOH+NH3

X O NH2 CH3 CH3

C、CH3—C—O—CH2—C H— →CH2=CH— +CH3COOH

(以上均为消去反应)

(4)酯化反应:断裂几号键?用什么事实证明?(同位素示踪法)

例:R—CH=CH—R’+R—CH=CH—R’ →R—CH=CH—R+R’—CH=CH—R’对于该反应

① ② ② ③

有两种解释:一是两分子分别断裂①③键重新结合成新分子,二是分别断②键再两两结合成新分子。请用简单方法证明哪种 解释正确。

解:用R—CD=CH—R’的烯烃进行实验,若生成R’—CD=CH—R’和R—CD=CH—R第一种解释正确。若生成R—CD=CD—R和R’CH=CHR’第 二种解释正确。

例: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可用如下过程表示:

OH

即酯化反应实质经过中间体CH3—C—O—C2H5再转化为酯和水,以上6个反应均为可

OH

逆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8O

(1)用CH—C—OH进行该实验,18O可存在于哪些物质中(反应物和生成物),若用CH3—CH2—18O—H进行该实验,结果又如何?

(2)请分别指出①~⑥反应的基本类型。

解析:(1)根据信息:酯化反应实质是C¬2H5—O—H分子中O—H共价键断裂,H原子加

18O O

到乙酸—C—氧上,C2H5O—加到—C—碳原子上。即③为加成反应,形成中间体

18OH

CH3—C—O—C2H5,根据同一碳原子连两个—OH是不稳定的,脱水形成酯,在脱水时,

OH

可以由—18OH提供羟基与另一羟基上的H或由—OH提供羟基和—18OH上的H脱水,

O

且机会是均等的,因此,CH3—C— O—C2H5和水中均含有18O,而反应②实质是酯的水

O O

解,水解时,酯中断裂的一定是—C—O—,因此—C—一定上结合水中的—OH,所以,在反应物中只有CH3C OOH存在18O。

(2) ①②均为取代反应,③⑥均为加成反应,④和⑤均为消去反应。

3、乙醇制法 传统方法——发酵法 (C6H10O5)n →C6H12O6→C2H5OH+CO2

乙烯水化法 CH2=CH2+H2O CH3CH2OH[

思考:已知有机物C9H10O2有如下转化关系:

(1)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A__________C____ ______F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9H10O2→A+B

D→A

O

(答:(1)A:CH3COOH、C:CH3—C—O—CH=CH2 F

O OH CH3

(2)CH3— —O—C—CH3+H2O→ +CH3COOH

CH3

CH3CHO+2Cu(OH)2 △ CH3COOH+Cu2O↓+2H2O)

四、苯酚:

1、定义:现有CH3—CH2—、 —CH2—、C6H5—、 —、CH3— —等烃基连接—OH,哪些属于酚类?

2、化学性质(要从—OH与苯环相互影响的角度去理解)

(1)活泼金属反应:请比较Na分别与水、 —OH、CH3CH2OH反应剧烈程度,并解释原因。最剧烈为水,最慢为乙醇,主要原因是: —对—OH影响使—OH更易(比乙醇)电离出H+。

思考:通常认为 —为 吸电子基,而CH3CH2—为斥电子基、由此请你分析HO—NO2中—NO2,为吸电子基还是斥电子基?

(吸电子基、HNO3为强酸、即—OH完全电离出H+)

(2)强碱溶液反应——表现苯酚具有一定的酸性——俗称石炭酸。

注意:①苯酚虽具有酸性,但不能称为有机酸因它属于酚类。

②苯酚的酸性很弱,不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以上两个性质均为取代反应,但均为侧链取代

(3)与浓溴水的反应

OH OH

+3Br2→Br— —Br↓+3HBr

Br

该反应不需要特殊条件,但须浓溴水,可用于定性检验或定量测定苯酚,同时说明—OH对苯环的影响,使苯环上的邻、对位的H原子变得较活泼。

(4)显色反应—— —OH与Fe3+互相检验。

6C6H5OH+Fe3+ [Fe(C6H5O)6]3-+6H+

(5)氧化反应 久置于空气中变质(粉红色)

能使KMnO4/H+褪色 OH

(6)缩聚反应:n —OH+nHCHO [ —CH2]n+nH2O

OH

例:HO— —CH=CH— 1mol与足量Br2或H2反应,需Br2和H2的量

OH

分别是多少?

解析:—C=C—需1molBr2加成,而酚—OH的邻对位H能被Br2取代左侧的酚只有邻位2个H原子,而右侧为二元酚,3个H原子均为邻 、对位又需(2+3)molBr2,而1mol

需3molH2,则Br2为6mol,H2为7mol。

五、乙醛

与H2加成——还原反应

1、化学性质:(1)加成反应 HCN加成CH3CHO+HCN→CH3—CH—CN

OH

自身加成 CH3CHO+CH2—CHO→CH3—CH—CH2—CHO

H OH

(2)氧化反应

①燃烧

②银镜反应

③新制Cu(OH)2反应

④KMnO4/H+褪色

乙醇催化氧化法

2、制法 乙烯催化氧化法

乙炔水化法

例:醛可以和NaHSO3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水溶性 α—羟基磺酸钠:

O OH

R—C—H+NaHSO3 R—CH—SO3Na

该反应是可逆的,通常70%~90%向正方向转化

(1)若溴苯中混有甲醛,要全部除去杂质,可采用的试剂是____ _____,分离方法是_______

(2)若在CH—CHSO3Na水溶液中分离出乙醛,可向溶液中加入_______,分离方法是

OH

________。

解析:(1)溴苯相当于有机溶剂,甲醛溶解在其中,要除去甲醛,既要利用信息,又要用到溴苯是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这一性质。由于醛能与NaHSO3加成,形成水溶性的离子化合物α—羟基磺酸钠(显然不能溶于有机溶剂),因此加入的试剂为饱和NaHSO3溶液,采用分液 方法除去杂质。

(2)根据信息,醛与NaHSO3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应明确:

CH3—CHSO3Na CH3CHO+NaSO3,要转化为乙醛显然促使*衡向正方向移动,

OH

只有减小NaHSO3浓度,只要利用NaHSO3的性质即可。因此向溶液中加入稀H2SO4(不能加盐酸,为什么?)或NaOH,进行蒸馏即得乙醛。

六、乙酸

1、化学性质:(1)酸的通性——弱酸,但酸性比碳酸强。

与醇形成酯

(2)酯化反应 与酚(严格讲应是乙酸酐)形成酯

与纤维素形成酯(醋酸纤维)

注意: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实验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加入试剂顺序(密度大的加入到密度小的试剂中)

②浓H2SO4的作用(催化、吸水)

③加碎瓷片(防暴沸)

④长导管作用(兼起冷凝器作用)

⑤吸收乙酸乙酯试剂(饱和Na2CO3溶液,其作用是:吸收酯中的酸和醇,使于闻酯的气味,减小酯在水中的溶解度)

2、羧酸

低级脂肪酸

(1)乙酸的同系物 CnH2nO2 如HCOOH、CH3CH2COOH

高级 脂肪酸,如:硬脂酸,软脂酸

(2)烯酸的同系物:最简单的烯酸CH2=CH—COOH,高级脂肪酸:油酸

(3)芳香酸,如 —COOH

(4)二元酸,如:COOH、HCOO— —COOH等,注意二元酸形成的酸式盐溶解[

COOH

度比正盐小,类似于NaHCO3和Na2CO3的溶解度。

O O O O[

思考:CH3—C—OH+HO—C—CH3→CH3—C—O—C—CH3+H2O

O

CH3—C O

O 称之为乙酸酐,H—C —OH CO↑+H2O,CO能否称为甲酸酐?

CH3—C

O

O

为什么?由此请你写出硝酸酸酐的形成过程(HNO3的结构式HO—N O )

(由乙酸酐的形成可以看出:必须是—OH与—OH之间脱水形成的物质才能称为酸酐,

O

而CO是由H—C— OH中—OH和C原子直接相连的H原子脱水,因此,不能称为酸

O O

酐,甲酸酐应为:H—C—O—C—H。同理硝酸酐的形成为:

O O O O

N—OH+H—O—N = N—O—N (N2O5)+H2O

O O O O

七、酯

无机酸酯 (CH3CH2ONO2)

1、分类 低级酯(CH3COOC2H5)

有机酸酯 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油脂

2、化学性质——水解反应(取代反应)

(1)条件无机酸或碱作催化剂;(2)水浴加热;(3)可逆反应;(4)碱性条件水解程度大(为什么?)

O O

例:写出CH—C—O— —C—OH与足量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该有机物既属于酯类,又属于羧酸类,该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形成乙酸与酚,因此1mol需3molNaOH。

O O

CH3—C—O— —C—OH+3NaOH→CH3COONa+NaO— —COONa+2H2O

例:某式量不超过300的高级脂肪酸与乙酸完全酯化后其式量为原来的1.14倍,若与足量溴 水反应后 其式量为原来的1.54倍,请确定该有机物的化学式[用 R(OH)nCOOH形式表示]

解析:由于能与乙酸酯化,证明为羟基酸如何确定羟基数目?抓住M≤300和酯化后式

O

量为原来的1.14倍,设含 一个醇—OH,则R—OH+CH3COOH→M—O—C—CH3+H2O

(式量M) (式量M+42)

M=300 假设成立。

再设烃基含y个不饱和度则 y=1

则该酸的化学式应为CnH2n-2O3 得出n=18

为C17H32(OH)COOH.

思考:式量为300以下的某脂肪酸1.0g与2.7g碘完全加成,也可被0.2gKOH完全中和,推测其准确的式量。(提示: x=3,即有3个不饱和度, 其通式为CnH2n-6O2,14n—6+32≈280,n=18,准确式量就为278)

【能力训练】

1、化合物A[ ]的同分异构体B中无甲基,但有酚羟基符合此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种,从结构上看,这些同分异构体可属于________类,写出每类同分异构体中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 _____________。

2、有机物A的分子量为128,燃烧只生成CO2和H2O。

(1)写出A的可能分子式5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能与纯碱溶液反应,分子结构有含一个六 元碳环,环上的一个H原子被—NH2取代所得产物为B的同分异构体甚多 ,其中含有一个六元碳环和一个—NO2的同分异构有(写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链烃 [ CnHm]属烷、烯或炔烃中的一种,使若干克该烃在足量O2中完全燃 烧,生成xLCO2和1L水蒸气(120℃ 1.03×105Pa)试根据x的不同取值范围来确定该烃所属类型及其分子内所含碳原子n值。

【能力训练答案】

1、27种,烯酚或环酚类。

2、(1) C10H8、C9H20、C8H16O、C7H12O2、C6H8O3

(2)

3、当 ≤x<1为烷烃,当x=1为烯烃,当1

  学生高三化学教案 5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电化学是高中化学知识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以及高二学业水*测试中占有重要地位。"原电池"作为电化学知识的第一课,其内容大体上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原电池的组成和化学原理;第二部分是化学电源;第三部分是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在现代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中,电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原电池原理另一个重要意义就是从本质上弄清金属腐蚀,特别是电化学腐蚀的原因,找到金属防护的方法;即研究金属的腐蚀与防腐,以解决延长金属材料的使用寿命;可见原电池原理的学*意义重大。本节课融合了氧化还原反应、金属的性质、电解质溶液等知识,并彼此结合、渗透;在学*过程中还涉及到物理中电学的相关知识,体现了学科内、学科间的综合。

二、学生状况分析与对策

学生已经学*了金属的性质、电解质溶液及氧化还原反应等有关知识;在能力上,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喜欢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反应的实质,由实验现象推测反应原理,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

三、教学目标及确立依据教学目标是学*活动的指南和学*评价的依据,根据教学大纲以及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确立本节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技能:学生通过学*活动,理解原电池的基本化学原理,初步掌握电极判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原电池构成条件;

2能力方法:通过研究性学*活动,训练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表达与交流能力;从而获得科学研究能力和技巧;增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通过探究学*,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通过错误使用电池的讲解,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重难点分析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形成原电池的条件,既是本节课的知识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学中如何突出重点?在课本实验的基础上,我设置了“关于电极作用、电解质溶液的作用、电流方向、能量转化”等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放手让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探究,对问题逐一分析、探索;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原电池一般都是还原性较强的物质作为负极,负极向外电路提供电子;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作为正极,正极从外电路得到电子;在电池内部,两极之间填充电解质溶液。放电时,负极上的电子通过导线流向用电器,从正极流回电池,形成电流。初步构建原电池工作原理的知识体系。

在教学中如何突破难点?

在教学时,除了Zn-Cu原电池演示实验外,还设计学生自主探究实验。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学*的同时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动画的科学模拟演示,将微观、抽象、不可见的电子的运动直观化;将复杂的化学过程,变得清晰、形象、直观。

五、教法与学法

1.教法

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设疑问情境,逐步引导学生去分析、去主动探究原电池的原理及组成条件,重视学生亲身体验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为学生创设好学*、研究的环境:把时间留给学生;把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把认知过程留给学生;把交流与评价的权力留给学生。

2.学法——实验探索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有人曾恰当地用这么几句话概括了化学实验的重要性:“我听见因而我忘记,我看见因而我记得,我亲手做因而我理解。”学生学*任何知识的途径是由自己去探索发现,因此,在课堂内增大学生的活动量和参与意识,每两人一套实验装置,通过认真实验,仔细观察,自己分析铜锌原电池的特点,归纳出原电池的组成条件,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参与学*的主体地位。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评价,最后进行归纳与总结。

六、教学设计

1.课题引入

⑴从新科技材料引入

⑵从身边最熟悉的事例引入

⑶从实验引入

激发学生学*兴趣,尽快进入课程学*状态.

2.实验研究

确定主题:(供给学生实验学*)

探究1:将锌片插入稀硫酸中;

探究2:将铜片插入稀硫酸中;

探究3:将锌片、铜片同时*行插入稀硫酸中;设疑:为什么上述实验都是锌片上有气泡,铜片上无气泡?

探究4:锌片、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设疑:锌片的质量有无变化?铜片上产生了氢气,是否说明铜能失去电子?写出锌片和铜片上变化的离子方程式。H+得到的电子从哪来?锌失去的电子如何传递到铜?

探究5:如何证明装置中产生电流?

设计与实施: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形成原电池的条件

⑴学生分组讨论设计方案,为学生准备实验用具,可摆放一些仪器和药品,促使学生自由联想,从而设计出富有创造性、切实可行的方案来。

⑵确定方案、动手完成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操作中的问题、释疑、处理偶发事件。

交流与评价:

⑴各组派代表上讲台交流设计方案和展示实验成果。

⑵同学自评和互评价。

教师组织交流并适当的提问,使学生的总结更加完善,从而使研究学*顺利完成。

3.引申与提高

⑴电子板书将原电池装置原理分析和构成条件展示给学生

⑵电子动画模拟原电池和干电池电流形成的微观电子的运动

4.结尾部分是本节课的升华部分。我是这样设计的:在巩固原电池原理及其形成条件的基础上,介绍日常生活中常见电池和电池与环保间的关系,从而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5.作业设计

指导学生登录网站,查阅相关资料,各类电池介绍(水果原电池、自制电池等),科学家或科普文章,环境与电池等介绍;并亲手制作一个水果电池。


学生中考化学教案合集五篇(扩展4)

——初三化学教案分子3篇

教学目标

  目标:

  1.认识的真实存在及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2.了解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3.学会用的观点来区别变化和变化;

  4.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并会判断典型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目标:

  培养学生查阅、观察及抽象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实验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分成""和"混合物和纯净物"两部分。

  前一部分着重于描述物质由等粒子所构成,讨论的基本性质。教材一开始从人们所熟悉的一些日常现象入手,如:人经过花圃或酒店,会嗅到花或酒的香气;湿的衣服经过晾晒就会干燥;糖块放在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等。通过对这些日常生活现象的思考,使学生自然而然的建立起物质是由人们看不见、摸不着的粒子构成的结论(是构过成物质的一种粒子)。通过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缩小,及晶体碘的升华与凝华等实验现象,使学生在建立起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的结论基础上进一步得出是运动的及之间有间隔的推论(即的性质)。之后,教材以水变成水蒸气,蔗糖溶于水及硫或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或二氧化碳几个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运用初步介绍的知识对物质发生变化时本身是否发生改变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进行了实质性的分析。从而给下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义。

  教材为了进一步让学生确信存在的客观性,展示了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苯照片,同时用生动的比喻、引导读者去的大小和运动状态。使学生在感性和理性上都建立起对的认识。

  教材的第二部分首先以空气的组成及硫粉和铁粉混合实验为基础从宏观上对混合物和纯净物两个概念做了区分。然后从微观上-用初步掌握的有关知识进一步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使学生能初步建立纯与不纯的相对概念。

  教学建议

  本节重点研究的是有关知识。看不见也摸不着,对于它的存在学生很难相信,接受起来远不如第一章知识来的快。教材第一章重点研究的是氧气的制法及性质。对于氧气学生比较熟悉,在学生的头脑中已经建立起人吸进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的概念。氧气尽管也看不见,摸不着 ,但学生能凭生活经验确信氧气真实存在着。鉴于此,建议在教学过程 中也从生活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入手,例如:人经过花圃或酒店,为什么能闻到花或酒的香气;湿的衣服经过晾晒为什么能干;糖块放在水里,为什么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等。将宏观现象做为纽带,诱发学生进行想象- 人能嗅到花或酒的香气,是因为花或酒中有香气的(或粒子)扩散到空气中,接触到人的嗅觉细胞而使人嗅到了香气。湿衣服能晾干,是由于水的扩散到空气中去了。糖块放在水中溶解,而水有了甜味,是由于糖的扩散到水的中间去了。以生活实际中的问题让学生感知的真实存在。将宏观现象与微观结构建立起了联系。教学过程 中将学生实验(氨扩散实验、品红扩散实验并补充酒精与水混合实验)融入在教学中,通过学生实验让学生进一步感知的真实存在,同时也便于学生学*性质时,树立起是运动的,不同物质大小不同和间都有间隔距离的想象。为了使学生更加确信的真实存在,除向学生展示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苯照片外,还可让学生通过网络或图书馆查找其它的照片。

  对于概念的建立,是本节知识的一个重点。首先可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第一章中涉及的几个物质变化(如:水变成水蒸气,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的微观过程,然后让学生用初步掌握的知识以小组的形式从物质发理变化或化学变化时本身是否发生改变,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进行实质性的分析,从而给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义。

  本节教材的另一个重点,是使学生树立既有可分性又有不可分性的辨证观点?"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从保持原物质化学性质来说是不可分的整体粒子,因为再分就不是原来物质的,也不能保持原来物质的化学性质。同种物质的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性质不同。可以再分是说它在化学反应过程中起了变化,变成别种物质的粒子了。通过对的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逐步培养学生辨证地思考问题。概念中还强调了"化学性质"是因为通常讨论的物理性质是一种宏观现象,是该物质大量聚集在一起表现出来的,而不是每一个单个所能表现的,如:颜色、状态 、熔点、沸点、密度等。本节知识不仅应让学生了解的概念 初中数学,也应让学生弄清概念的内在含义。

  在学生对概念有了了解之后,师生应对的基本性质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概括。除能指出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外,还应认识到非常微小,都在不停地运动,间有间隔距离。在教学过程 中如能自制或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微观粒子运动的动画,一方面可以诱发学生进行想象不同状态的物质其中无数粒子在不停运动的图景,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又可把抽象知识变为具体,增强学生学*这部分知识的兴趣。物理生已学*了运动论的有关知识(是运动的,之间有引力和斥力),可向学生指明有关热运动和物态变化是物理学要深入一步讨论的问题。学生如果对运动状态、间力和物质三态相互转化的本质有所认识,将对以后学*溶解、结晶溶液导电等大有好处。

  对于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有关知识,建议教学中还是从实验入手,让学生由感性认识去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并进一步从微观角度去分析。最后,还应使学生认识物质纯与不纯的相对性,培养学生辨证的思考问题的。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

  概念的建立及对行为的微观想象的形成;从宏观和微观上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教学难点 :

  对概念的理解;领悟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别。

  通过实验、图片展示及假象粒子的存在,指导学生抽象思维的方法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初中化学学*方法指导

  化学课是学生在初中阶段较晚接触和学*的一门学科,由于学生的认知程度和学*方法的差别,出现部分学生刚开始学*时很有兴趣,也下功夫,但学*方法不对,成绩总不理想,因此加强化学学*方法指导是十分重要的。

  一、认真抓好“预*、听讲、复*、记忆、作业”五个学*常规环节。

  1.“预*”:

  预*时要注意全面地预*一节教材,把握一节书的整体内容,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初步整体印象,初步了解将要学*课程的基本内容和思路,巩固原有的相关知识和概念。同时找到教材的重点,划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带着问题听讲,既能提高听讲效率,又使自己学*主动、有兴趣。

  2.“听讲”:

  听讲是学好化学的关键,非常重要。初三是化学系统学*的开始,只看书而不注意听讲、观察实验和思考,有的知识很难理解。听讲时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⑴集中注意力

  课堂上能不能高度集中注意力,聚精会神听讲,排除一切干扰和杂念去专心听讲是决定学*效率高低的关键。有的学*活动可以服从个人的意志和愿望进行控制,但听老师讲解这种学*活动就不同,它不可能由自己进行有效控制,因为这种学*活动不仅涉及到自己,还涉及到老师和其它同学。因此,在做好预*的基础上,首先要集中注意力要听好课。

  ⑵要勤于思考

  学生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解学*内容,虽然听觉通道的畅通十分重要,但仅仅把学*的主要着眼点放在“听”的方面是不够的。如果仅仅是“听”,充其量是听懂,听懂不一定是掌握,不一定会灵活运用。因此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听课的时候,不仅要带注意“听”,而且要勤于思考,学会思考,使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力争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和理解所学知识。只有积极思考,才能使自己真正获得知识,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⑶注意教师所用的方法与思路

  在听讲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记住教师给出的结论,更应该注意教师得出这个结论所用的思路和方法,这样的听课就能够不断改善自己的学*方法,拓宽自己的思路。那种只知道记答案、得数,只重“结果”而轻“过程”,忽视学*思维方法的听讲是难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

  ⑷积极地回答和提出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和了解学生的学*情况,通常会向学生提出各种问题,有时也会鼓励学生自己提出相关的问题,对此,学生要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积极参加讨论和回答问题。同时,学生也要敢于提出问题并积极寻求答案,因为“有疑才有思,有思才有悟,有悟才能进。”

  ⑸养成“先听后记”的*惯

  听课的过程中,作一些笔记是必要的,但“听”和“记”毕竟是两回事。要学会巧妙完整地记笔记的方法,课上一定要养成“先听后记”的*惯,将听到的内容加以思考整理,提纲挈领地记录本节的重点、难点,和课本上没有的内容,课后应全面系统地整理笔记,将易错、易混或对自己有启发的地方以及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感受作整理记录。这个过程是提高每个同学的化学悟性也是将知识消化、理解变为自己知识的过程。

  3.“复*”:

  复*是知识的巩固阶段,它是使学生温故知新,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进一步落实课本知识为自己知识的过程。通常分为常规复*、单元复*和总复*。常规复*指学生每天放学后对当天所学知识的复*,常规复*每天所花时间不多,但十分重要,贵在持之以恒。单元复*是指学生每学一个单元后将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复*,要注意知识的拾漏补缺,重在知识系统性、条理性。总复*指期中、期未或一学年的复*,复*量较大,要重视知识的整体归纳、总结,将知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灵活和综合地运用。复*是一次再学*的过程,是对所学知识进行再加工和提高的过程。复*时要思考知识掌握的程度,要多思考几个为什么,要做到理解透彻,熟练运用。

  4.“记忆”:

  化学学科中有不少需要记忆的概念、符号、数据、化学方程式等。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人的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识记过的事物第一天后的遗忘率达55.8%,保留率为44.2%,第二天以后的遗忘率为66.3%,保留率为33.7%,一个月后的保留率为21.9%。自此以后就基本上不再遗忘了。因此,及时复*和记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记忆时注意把一些枯燥无味难于记忆的化学知识尽可能趣味化记忆。如金属活动顺序为:“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可谐音为:“家盖那美丽,新铁吸铅(轻),统共一百斤。”记忆。氢气或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可会意记作:“气体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记忆。过滤操作中的注意点在理解后可浓缩为:“一贴、二低、三靠”记忆。

  5.“作业”:

  作业是学生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即学懂会用的体现,通过做题能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和深化、活化知识;能学*解题方法,发展思维,将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做题的过程是学生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再提高的过程,对学生而言,做题后不要满足于解法、答案是否正确,关键在于要理顺所做解题目题的思路、逻辑关系和类型,把握相关知识之间的内在规律,掌握了规律就能驾驭知识,迁移知识。做题还要善于积累,积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成功经验,二是失败教训。如果把*时练*和考试中做错的题目积累成错题集,每隔一段时间把这些题再重新做一遍看看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把已经掌握的题做上标记进行淘汰,使不会的题逐渐减少,直到减少到零,既有针对性,又节省时间,可大大提高学*效率。

  对于解题方法,可以想这道题用了哪些概念和原理,解题的基本方法是什么,不这样解行不行,哪种方法最简捷,这便是“一题多解”。可以想能否通过改变物质、数据、操作顺序或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来重新解答,这便是“一题多变”。还可以回忆一下这道题解题方法与过去做过的题有无相同、相似之处,这便是“多题一解”。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学*方法。

  初中化学学科的特之一是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较多而且杂乱,对这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是否准确,掌握是否熟练对学好初中化学课程关系极大。因为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是形成正确实验技能,计算技能的依据,是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基础。初三学生中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不重视,不愿意花时间去理解和记忆,这部分内容也是考试中容易失分的地方。

  1. 通过观察实验来帮助理解概念

  化学基本概念是从大量的化学事实中总结概括出来的,如通过观察水的电解和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可以形成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的概念,还可以加深理解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通过观察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可以形成电离的概念。所以脱离化学事实只是单纯的背诵概念不可能有深刻的理解,更谈不上能熟练掌握了。

  2.找出相关概念的区别和联系进行对比学*

  化学概念之间即有本质的区别又有联系,学*时应将相关概念进行比较,从中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和内存联系。如将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单质和化合物、分子与原子、酸碱盐的概念分别进行对比学*,就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理解概念的组成,注意概念中的关键字、词

  学*中要弄清每个概念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如何,其中关键部分是什么。如氧化物的概念,包括三部分,一为化合物,二为两种元素组成,三为其中一种为氧元素三者缺一不可,其关键部分是第二、第三部分。再如溶解度的概念包括四部分,一为一定温度,二为100克溶剂,三为达到饱和状态,四为溶解的质量。四部分缺一不可,真正懂了,在判断和溶解度的有关计算题就不会出现错误了。同时,要注意理解概念中关键的字和词。如单质的概念为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关键词是纯净物,如果将纯净物而改为物质,你还判断为单质就是错误的。因为物质包括纯净物和混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就是单质,也可为混合物,如红磷与*、石墨和金刚石,它们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但却是不同单质。

  三、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方法

  (一)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特点

  1. 元素及化合物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相互渗透关系密切,要把这两者结合好。如由碳元素组成的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的差异之大,硫酸由于浓、稀的不同而引起性质上有本质的不同。所以必须把物质的性质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联系起来。

  2.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的内在联系紧密,规律性较强,知识系统都是从单质到化合物,都按存在、性质、用途、制备的顺序进行的。而物质的存在、制备、用途都取决于物质的性质。因此学*中应紧紧抓住物质的性质去带动其余的。如依据氢气的化学性质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来推导它的用途、存在而不要去死记硬背。

  3.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内容多,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因此在学*中一定要全面分析问题,既记通性又记特性。如HNO3具有酸的通性又有特性:与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而生成水。

  4.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对实验的依赖性强,大部分化学知识是通过实验获得的。如氧气的化学性质通过与C、P、S、Mg、蜡烛等演示实验使你认识到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所以一定要认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达到印象深刻、记忆牢固、理解透彻。

  (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方法

  1. 要重视理论的指导作用。如物质结构的初步知识揭示了元素性质特别是元素化学性质跟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揭示了化学反应的本质,揭示了分子形成过程及化合价的实质。这就为正确书写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奠定了理论基础。

  2.要总结规律并掌握物质的特性。要抓住典型物质总结出一般规律,同时还要把握住物质的特性以提高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学*有机化合物可总结出甲烷、甲醇、乙醇、乙炔、蜡烛等与氧气反应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规律,但各自都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再如学*第八章酸,通过盐酸、硫酸、硝酸的化学性质学*结出酸的一般规律,但对不同的酸所具有的特性也要清楚。如浓H2SO4的吸水性和脱水性,硝酸的强氧化性都要掌握就全面了,否则就会出现错误。

  3. 要定期整理归纳所学知识,注意纵横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元素化合物知识虽然繁多、零碎,但根据彼此之间的联系可以以某物质为中心将其联系串成一个知识网络,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条理化。

  4.将元素化合物中类别相似的知识归为一知识块进行横向比较,辩清异同点使知识更加深刻理解和掌握如H2、C、CO可从具有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比较它们的相似点和不同点。从实验操作看H2、CO分别还原CuO的操作一样,不同点是CO还原CuO需进行尾气处理。H2和CO的可燃性的火焰颜色不一样,还原性的产物都有金属和水或CO2,从反应类型看CO与CuO的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四、化学计算的学*方法

  1.牢固掌握化学计算的基础知识。

  基本概念、原理和元素化合物是进行化学计算的依据。若概念不清,原理不明,物质的变化规律不十分明确,就会把题做错。如相对分子量这个概念它只表示一个化学式如H2O的相对分子量为18,5H2O中水的相对分子量仍是18而不是90,再如A+2B=C+2D中已知C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22 :9,若生成4克C,同时还有多少克D生成?其中C和D的质量比一定是22:2×9=22:18,然后再进行有关计算。如把C和D的质量比仍按22:9进行计算就是错误的,反映出你对相对分子量和质量的概念还分不清楚。

  2.掌握并运用好解题步骤

  解题分为三步即审题、析题、解题。审题就是阅读原题,理解题意,要做到"三看清",看清题中所讲的化学过程,看清题设条件,看清要解决的问题,这是解题的前提。析题就是剖析原题,在审题基础上弄清关键词语的含义,对众多事实或复杂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挖出隐含条件及内在联系找出突破口,从而确立解题思路和方法。要做到"三想",想化学过程所涉及的化学概念,所用到的化学原理,想所给条件与所求问题的关系,想有无隐含条件及题目考查的内容。这是解题中最关键的一步。解题是在析题的基础上,根据题意和条件,选择最佳的解题方法,如果用到其它学科知识、方法时,如公式变换,数据处理等要细心,最后还要对结果进行检验分析。

  3.注意解题规律和思想,掌握解题技巧

  要善于从典型题的分析中找出其特点、规律和思路,能举一反三,要做一题知多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如已知KClO3中氧的质量分数为39.2%,KMnO4中氧的质量分数的40.5%,若各取100克加热完全分解后哪种物质产生氧气多。表面上看KMnO4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比KClO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要大,但要是认真分析抓住完全反应这个关键词语,从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KClO3中虽含氧元素的质量略比KMnO4低,但它的氧元素全部都转化为O2,而KMnO4中的氧元素只是部分转化为O2,从而得出是KClO3生成的O2多。再如有FeSO4和Fe2(SO4)3的混合物测得混合物中S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混合物中Fe的质量分数是多少?此题可以巧解。即无论FeSO4或Fe2(SO4)3中“SO4”是不变的所以:原子个数比S : O = 1 : 4 ,质量比 S : O = 32 : 64 = 1 : 2 ,设混合物的质量为1,已知S元素质量为a%,则O元素的质量为2a%,那“SO4”的总质量为a%+2a%=3a%, 所以Fe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3a%。

  4.要注意解题的格式

  如设未知数时要写成“设某某的质量(或体积等)为x”,而不能写成“设某某为x克”,计算过程中己知量有单位的要带单位计算,计算结果要直接带单位,不要用括号,如单位为克要写成g ,而不要写成(g)。计算质量分数时一定要乘以100%。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要注意按“设、方、关、比、算、果、答”的顺序进行。

  五、化学实验的学*方法

  1.要重视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老师讲授化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课本大多数概念和元素化合物的知识都是通过实验求得和论证的。通过实验有助于形成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

  2.要认真观察和思考老师的课堂演示实验因为化学实验都是通过现象反映其本质的,只有正确地观察和分析才能来验证和探索有关问题,从而达到实验目的。对老师的演示实验要细心观察,学*和模仿。要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原理。要认真分析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多问几个为什么,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所以然。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现象。要正确对实验现象进行描述,弄清现象与结论的区别并进行比较和分析。要会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来推断和检验有关物质。如六瓶无色气体分别为氧气、氮气、空气、二氧化碳气、氢气和一氧化碳气如何鉴别?其思路为从它们不同的化学性质找出方法,用燃着的木条和石灰水鉴别,最后从现象的不同来推断是哪种气体,要注意回答问题时要先说现象,后说结论。

  3.要自己动手,亲自做实验。实验中要勤于思考、多问、多想分析实验发生的现象从而来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独立实验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要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并能解答一些实验问题。要做到理解基本操作原理,要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正确的操作顺序并能根据实验装置图,解答实验所提出的问题。

  总之,只要充满信心,勤奋学*,总结掌握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学*方法,就一定能把化学这门课学好

  初中化学方程式汇总:酸的化学性质

  【—方程式汇总:酸的化学性质】根据酸的化学性质,我们总结了以下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酸的化学性质

  (1)酸 + 金属 -------- 盐 + 氢气(见上)

  (2)酸 + 金属氧化物-------- 盐 + 水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2FeCl3 + 3H2O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CuCl2 + H2O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3)酸 + 碱 -------- 盐 + 水(中和反应)

  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4)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

  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从上面的方程式,我们可以看到这一类的方程式很多,中考,也难记忆,所以在这方面同学们要多花点时间了。

  初三化学教案 水

  教学目标

  目标

  使了解自然界中水的分布状况;

  水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水污染的后果及防止水体污染;

  了解水的组成及性质。

  目标

  培养学生发散及查阅媒体,获取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树立节水观念,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

  教学建议

  本节内容大致可以分为:水对人类的影响,水的物理性质及水的组成,在处理这一节教材时,要充分以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例作为研究的线索。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课前布置研究课题,给学生一周的时间查找相关资料,特别是突出媒体信息量大的优势,通过互联网输入关键字词搜索相关信息,并要求学生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每2-3个学生为一个小组,通过课前准备发表自己的见解,可以制作成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展板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通过这种组织形式可以提高学生的,特别是展示成果,无论对哪类学生来说,只要付出劳动,都会有收获,真正体现义务的全员性和的全过程性。特别对学生来说,强烈的表现欲望成为其过程的根本动力。水资源的有限,人类对水的需求的日益增加,工业化进程对水体的污染,对学生来说,有的可能了解很多,有的学生会一无所知,上简单的介绍对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让学生亲身去体验现实生活中,在我们生活中,水资源的浪费、水质的日益恶化等,使学生有一种危机感,自觉地从我做起是环保事业大众化的具体体现。

  水的组成是本节课的另一个重点内容,它应包含两方面内容:

  1. 水的宏观组成,即:定性水的元素组成。

  2.水的微观构成,即:定量。每个水分子所含原子的数目,从而得到水的分子式。这两个过程应有意识地加以区分,这样有助于学生了解化学学科研究物质组成的一般,为今后学生进行学*打好基础。电解水的实验是完成上述两个任务的经典实验,可以结合有关物理知识介绍实验装置,特别是电极的极性,两极产生气体的体积,两极产生气体的性质,然后结合有关数据帮助同学进行推导 初三,从而得出结论。在这些过程中,应注意严谨性。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水

  重点:水对人类的影响及水的组成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碳单质

  1.吸附是物理现象,与吸收具有不同的含义。由于木炭疏松多孔,有很大的表面积,因此它具有吸附性,活性炭的吸附性比木炭更强。吸附作用是将气体或溶液里的微小粒子吸附在固体表面,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吸收一般为化学变化,如:CO2气体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的过程中生成了碳酸钠或碳酸氢钠等物质,就是化学变化。

  2.“碳”和“炭”的区别:“碳”是元素的名称,是核电荷数为6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比如碳元素、碳单质、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等,这儿不能用“炭”。而“炭”指的是具体物质,它表示由碳元素组成的某种单质——木炭、活性炭、焦炭等。一般在未指明具体单质时,*惯上用碳,如“炽热的碳”、“当碳燃烧时”。

  3.C还原氧化铜注意问题:

  ①酒精灯加网罩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


学生中考化学教案合集五篇(扩展5)

——高一化学教案菁选

高一化学教案1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一化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课标要求

  高中化学新教材的实施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通过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的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和溶液配制等实验操作技能;使学生在实验中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主动进行交流。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⒈ 知道什么是分液,初步学会分液的基本操作,理解其适用范围。

  ⒉ 知道分液漏斗与三角漏斗、长颈漏斗的区别,了解分液漏斗的种类和适用范围,学会使用分液漏斗。

  ⒊ 知道什么是萃取、萃取剂,初步学会萃取的基本操作。

  ⒋ 学会应用萃取和分液操作从碘水中提取碘。

  (二)过程与方法

  在化学学*和实验过程中,逐渐养成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化学问题,学会评价和反思,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自主学*能力,善于与他人合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实验探究中,体验实验探究的乐趣,激发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逐渐形成将所学的化学知识应用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

  三、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分液、萃取

  (二)教学难点:萃取

  四、设计思路

  教材“萃取”这部分内容实际包含萃取和分液,另外教材是通过从碘水中提取碘实验来介绍萃取和分液。以往我们都是按照教材这种编排来介绍萃取和分液,最终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二者还是不能理解,经常混淆二者的区别与联系,也不会将它们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现改为通过问题探究和实验探究学*新知识,先学*分液,再学*萃取,最后学*从碘水中提取碘。这样就使得难点得以分解,而且学生能将新旧知实很好的联系起来。在学*每个知识点时,先让学生做探究性实验,在实验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再由实验上升到知识点的学*。这样就更加便于学生学*,学生也因此更加容易理解每个知识点。

  五、仪器、药品

  铁架台、烧杯、铁圈、分液漏斗(球形、锥形)、试管、试管架、胶头滴管;四氯化碳、碘水、油水混合物。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进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目标

  及说明

  问题引入

  同学们,在前面我们共同学*了过滤、蒸发和蒸馏等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今天我们将继续学*剩下的两种分离和提纯方法。首先请大家根据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试利用桌上的仪器,对油水混合物进行分离。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和思考,并将自己的方法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比较。

  倾听、思考。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兴趣。

  实验探究

  巡视,对学生交流进行适当的点拨。

  实验、讨论。

  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问题情境

  通过实验,同学们利用了哪些方法将油水混合物进行了分离?他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又存在什么样的优缺点?

  个别回答:有两种方法,倾倒法和用胶头滴管吸取油层。他们都是利用油水互不相溶来进行分离的。倾倒法较快但不能很彻底分离,而滴管吸取虽效果较好但很慢。

  学会总结和分析。

  过渡

  的确我们需要利用油水互不相溶来进行油水混合物的分离。刚才同学们的两种方法虽能够实现分离,但不是最佳的分离方法。今天我们来学*也是利用刚才的原理来分离油水混合物的方法——分液。

  倾听、思考。

  介绍分液漏斗,演示分液操作(分离油水混合物)。

  ⑴ 分液漏斗

  球形分液漏斗——滴加反应液

  锥形分液漏斗——分液

  ⑵ 分液操作

  ① 检查分液漏斗是否漏水;

  ② 混合液体倒入分液漏斗,将分液漏斗置于铁圈上静置(如教材p9 图1-8)

  ③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再打开旋塞,使下层液体(水)从分液漏斗下端放出,待油水界面与旋塞上口相切即可关闭旋塞;

  ④ 把上层液体(油)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倾听、观察和思考。

  介绍分液漏斗和分液操作。

  实战演练

  巡视,指导学生实验和纠正实验中的错误操作。

  练*使用分液漏斗分离油水混合物。

  掌握分液漏斗的使用和分液操作。

  总结归纳

  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什么是分液漏斗,也初步学会了分液操作。那么你能否总结出分液的适用分离什么样的混合物?

  思考、交流,个别回答:分液适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

  学会归纳。

  知识介绍

  介绍碘水和四氯化碳。

  碘水是碘的水溶液,水中由于溶解了碘而溶液颜色呈棕黄色,碘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

  四氯化碳是一种有机熔剂,无色液体,不溶解于水,密度比水大。碘在其中的溶解度很大。

  倾听。

  了解新知。

  实验探究

  下面,请大家把四氯化碳加入碘水中、振荡,注意观察、比较振荡前后的.实验现象,从这个实验你能有什么启发?

  实验、观察现象、相互交流。个别回答:振荡前上层棕黄色,下层无色,振荡后上层无色,下层紫红色;碘会从溶解度较小的溶剂中转移到溶解度较大的溶剂中。

  培养学生观察与思考的能力。

  探索新知

  其实刚才大家所做的实验就是从碘水中用四氯化碳萃取碘。那么你能否归纳出萃取的定义呢?

  倾听、思考、交流。个别回答:利用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的差别,用溶解度叫大的溶剂把溶质从溶解度较小的溶剂中提取出来的操作叫萃取。

  学会归纳。

  在萃取中,溶解度较大的溶剂我们把它称做萃取剂,那么可以用作萃取剂的物质有那些特殊的要求?请从刚才的实验进行思考。

  思考、交流。个别回答:①与原溶剂互不溶;②与溶质不发生化学反应;③溶质在其中的溶解度远大于溶质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

  学会分析,由特殊到一般。

  【知识目标】

  1.认识化学键的涵义,知道离子键的形成;

  2.初步学会用电子式表示简单的原子、离子和离子化合物。

  【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化学物质的形成过程,进一步理解科学研究的意义,学*研究科学的基本方法。

  2.在分析、交流中善于发现问题,敢于质疑,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几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

  【情感目标】发展学*化学的兴趣,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重点、难点】离子键、化学键

  【教学方法】

  讨论、交流、启发

  【教学用具】PPT等

  【教学过程】

  讲述:我们每天都在接触大量的化学物质,例如食盐、氧气、水等,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是这些微粒是怎样结合成物质的?

  问题:食盐是由什么微粒构成的?

  食盐晶体能否导电?为什么?

  什么情况下可以导电?为

  什么?

  这些事实说明了什么?

  学生思考、交流、讨论发言。

  多媒体展示图片(食盐的晶体模型示意图及熔融氯化钠和溶液导电图)

  解释:食盐晶体是由大量的钠离子和氯离子组成。我们知道阴阳离子定向移动

  才能形成电流,食盐晶体不能导电,说明这些离子不能自由移动。

  问题:为什么食盐晶体中的离子不能自由移动呢?

  学生思考、交流、回答问题。

  阐述:这些事实揭示了一个秘密: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而且很强烈。

  问题:这种强

  烈的相互作用是怎样形成的呢?

  要回答上述问题,请大家思考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学生思考、交流、发言。

  板演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因为是阴阳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叫离子键。键即相互作用,氯化钠的形成是由于离子键将钠离子与氯离子紧紧地团结在一起。

  板书:离子键:使阴阳离子结合的相互作用。

  问题:钠离子与氯离子之间的离子键是不是只有吸引力?也就是说钠离子与氯离子可以无限制的靠*?

  学生思考、讨论、发言

  归纳:离子键是阴阳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即有吸引力(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引力),也有排斥力(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电子与电子之间),所以阴阳离子之间的距离既不能太*也不能太远。它们只能在这两种作用力的*衡点震动。

  如果氯化钠晶体受热,吸收了足够的能量,阴阳离子的震动加剧,最终克服离子键的束缚,成为自由移动的离子。此刻导电也成为可能。

  引申:自然界中是否存在独立的钠原子和氯原子?为什么?

  说明:原子存在着一种矛盾情绪,即想保持电中性,又想保持

  稳定。二者必选其一时,先选择稳定,通过得失电子达到稳定,同时原子变成了阴阳离子。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结合形成电中性的物质。因此,任何物质的形成都是由不稳定趋向于稳定,也正是原子有这种矛盾存在,才形成了形形色色,种类繁多的物质。所以说:矛盾往往是推动事物进步、

  发展的原动力。问题:还有哪些元素的原子能以离子键的'方式结合呢?

  这种结合方式与它们的原子结构有什么关系吗?

  学生思考、交流、讨论

  归纳总结:活泼金属易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活泼非金属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它们之间最容易形成离子键。例如元素周期表中的Na、K、Ca、及F、Cl、、O、S等。由这些阴阳离子随机组合形成的物质有NaF、K2S、

  CaO、MgCl2、Na2O等。

  活动探究:分析氯化镁的形成过程。

  我们把通过离子键的结合成的化合物叫离子化合物。即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叫离子化合物。

  板书:离子化合物:许多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合物。

  讲述:既然我们已经认识了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我们该用什么工具准确地表达出离子化合物呢?元素符号似乎太模糊了,不能表示出阴阳离子的形成;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表达阴阳离子的形成,但是太累赘,不够方便,考虑到阴阳离子的形成主要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有关,我们取元素符号与其最外层电子作为工具,这种工具叫电子式。用点或叉表示最外层电子。例如原子的电子式:Na Mg Ca Al O S F Cl 阳离子的电子式:Na+ Mg2+ Ca2+ 阴离子的电子式:F- Cl- O2-S2-

  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NaF、 CaO、 MgCl2、 Na2O、 K2S

  列举两个,其余由学生练*。

  引申:我们由氯化钠的形成发现了一类物质即离子化合物。那么,其它物质的情况又如何呢?

  问题:氯气、水是由什么微粒构成的?

  是不是它们的组成微粒间也存在着作用力呢?

  学生思考、交流、发言。

  说明:两个氯原子之间一定是通过强烈的相互作用结合成氯气分子的,水中的氢原子与氧原子之间一定也存在着很强烈的相互作用。而且这些强烈的相互作用力与离子键有些不一样,我们将这种相互作用叫共价键。我们将在下一节课学*。

  我们将物质中这些直接相邻原子或离子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力统称为化学键。

  板书:化学键:物质中直接相邻原子或离子之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总结:世界上物质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但是我们目前知道的元素却只有100多种,从组成上看正是100多种元素的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成千千万万种物质。才有了我们这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而这些原子形成物质的目的都是相同的,即由不稳定趋向于稳定。这是自然规律。

  课后思考题:

  1.认识了氯化钠的形成过程,试分析氯化氢、氧气的形成。

  2.结合本课知识,查阅资料阐述物质多样性的原因。

  二、共价键

  1.概念: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

  2.成键微粒:一般为非金属原子。

  形成条件: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或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与不活泼的某些金属元素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

  分析:成键原因:当成键的原子结合成分子时,成键原子双方相互吸引对方的原子,使自己成为相对稳定结构,结构组成了共用电子对,成键原子的原子核共同吸引共用电子对,而使成键原子之间出现强烈的相互作用,各原子也达到了稳定结构。

  板书:3.用电子式表示形成过程。

  讲解:从离子键和共价键的讨论和学*中,看到原子结合成分子时原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这种作用不仅存在于直接相邻的原子之间,也存在于分子内非直接相邻的原子之间,而前一种相互作用比较强烈,破坏它要消耗比较大的能量,是使原子互相联结形成分子的主要因素。这种相邻的原子直接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

  板书:三、化学键

  相邻原子之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

  讨论:用化学键的观点来分析化学反应的本质是什么?

  教师小结:一个化学反应的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复*巩固初中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以及从得氧、失氧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反应的多种分类方法,并由此得出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范围的结论。

  2.使学生理解、掌握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3.使学生了解与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和意义。

  能力目标

  通过“讨论式”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可分为三部分:化学反应的类型、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重点是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反应类型,从复*初中的一些化学反应入手,总结归纳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提出新的化学反应:,说明初中所学知识不能对它进行分类,从而转入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

  本节教学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本节教学难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现代科技中经常遇到的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它贯穿中学化学学*的全过程,是学*中学化学的主线和关键之一。

  教学建议

  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建议采用对比法或列表法, 教学过程可分为以下四部分(供参考,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删减)。

  一、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实质

  反应中有电子转移(电子得失或电子偏移)。

  原子或离子失电子总数=原子或离子得电子总数

  特征

  原子或离子化合价升高总数=原子或离子化合价降低总数

  反应

  (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反应物中元素(原子或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

  反应物中元素(原子或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

  反应物

  (还原剂、氧化剂)

  此反应物(失电子的原子或离子)是还原剂

  此反应物(得电子的原子或离子)是氧化剂

  生成物

  (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还原剂被氧化后的生成物叫氧化产物。

  氧化剂被还原后的生成物叫还原产物。

  性质

  (还原性、氧化性)

  失电子的性质是还原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得电子的性质是氧化性,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二、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氧化剂

  活泼的非金属:等。

  含有较高化合价元素的化合物:、 、 、浓、 、 、 、 、等。

  2.还原剂

  金属:等;

  某些非金属:等;

  含有较低化合价元素的化合物:、 、 、 、 、 、等。

  注意: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确定是以实际反应为依据的,是相对而言的。同一物质处于中间价态的在不同条件,不同反应中,可以作还原剂,也可做氧化剂。

  三、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单线桥法:在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表示电子转移关系,在线上标出电子转移总数,箭头指出转移的方向。

  例如:

  2.双线桥法:此法不仅能表示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总数,还能表示出元素化合价升降和氧化、还原关系。双线桥的箭头始于反应物有关元素的原子或离子,箭头指向发生化合价变化后生成物中对应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在线上需标明“失去”或“得到”电子总数,化合价的升降以及该元素“被氧化”或“被还原”。例如:

  四、四种基本类型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设计方案

  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复*巩固初中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以及从得氧、失氧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反应的多种分类方法,并由此得出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范围的结论。

  2.使学生理解、掌握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3.使学生了解与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和意义。

  能力目标

  通过“讨论式”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难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并能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复*旧知—创设情境—探索新知—归纳总结—练*反馈

  教学手段:投影

  教学过程

  [引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火对于人类的发展与进步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要探索火的奥秘,就必须研究燃烧。而与之相关的燃烧反应的实质、燃烧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燃烧效率及燃烧产物对环境影响等问题与本章的学*有密切的联系。

  [板书]第一章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

  [提问]在初中化学中,同学们曾学*过燃烧,什么是燃烧呢?(请一位学生回答)

  [讲解]燃烧是指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那么本节课我们将进一步研究。

  [板书]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

  [提问]初中阶段,我们曾学*过木炭在氧气中燃烧:,这个反应属于什么反应类型呢?(由学生回答)

  [追问]还有其他答案吗?(由学生回答)

  [评述]两位同学的答案不同,但都正确,说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则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板书]一、化学反应的类型

  [讲解]刚才第一位同学的答案为化合反应,这是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的角度划分,也就是所谓的“基本反应类型”。

  [板书]1.基本反应类型

  [提问]基本反应类型分为几种?请各举一例。

  [投影]

  反应类型

  表达式

  举例

  化合反应

  A+B=AB

  分解反应

  AB=A+B

  置换反应

  A+BC=AC+B

  复分解反应

  AB+CD=AD+CB

  [练*]将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各举几例,并加以总结归纳。

  [投影]将几名学生的练*投影并讲评,且加以引导,得出相关结论。

  [引导]刚才有关“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另一位同学的答案为氧化反应,他的结论是从反应中的`物质是否得到氧或失去氧的角度划分,把化学反应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板书]2.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学生活动]请两位同学在黑板上分别写出两个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其它同学在练*本上完成。

  [讲评]评述两位同学在黑板上所做练*存在的问题,并得出以下结论。

  [投影]

  反应类型

  得、失氧的情况

  举例

  氧化反应

  物质得到氧的反应

  还原反应

  物质失去氧的反应

  在的反应中,失去氧而变成单质铜的反应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对课本第8页的“讨论”进行分组讨论,然后选代表进行回答。

  [评述]对几位学生的回答加以评述,针对原有的知识进行总结、分析,进而引导学生开阔视野,对新知识进行展望。

  [小结]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化学反应的分类方法不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分类方法只是从形式上划分,不能反映化学反应的本质,也不能包括所有的化学反应,如:。

  (2)初中阶段学*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分类方法比较片面,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该类反应的本质。

  (3)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进行的,不能人为地将其分开。它们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4)我们以往学*的有关概念和原理往往有其局限性,阶段性,要正确地、客观地看待这些问题,这样才能探求科学知识的真谛。

  [引导]下面对的反应作进一步研究。

  [提问](1)对于此反应,谁得到氧,谁失去氧?得到的氧原子与失去的氧原子有什么关系?

  (2)反应后哪种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哪种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升高与降低的化合价有什么关系?

  (3)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投影结论]将几名学生的回答加以总结、归纳、引导学生得到以下结论:

  (1)在化学反应中,一种物质与氧结合,必然同时有另一种物质失去氧,所以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同时进行,且失去的氧原子与得到的氧原子个数相等。

  (2)得到氧的物质反应后其元素化合价升高,叫做被氧化;失去氧的物质反应后其元素化合价降低,叫做被还原,且升高的化合价数与降低的化合价数相等。

  (3)一种物质被氧化,同时另一种物质被还原的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

  [板书]二、氧化还原反应

  [练*]分析的反应类型。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然后选代表回答。

  [讲解]通过同学的回答,我们发现此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而且从得、失氧的角度分析也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从上述的分析可知:此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故此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进而将初中阶段学*的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得以拓展,延伸。

  [引导阅读]学生阅读课本第9页图1-3,以激发其学*的兴趣,有利于加深对有关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投影结论]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板书]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元素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变化。

  [投影练*]判断哪些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并指出哪些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后有所改变。

  ①

  ②

  ③

  ④

  ⑤

  [设问]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即化合价的改变与什么有关呢?初中化学中曾介绍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与电子的得失或偏移密切相关。

  [板书]2.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讲解]1.在的反应中,原子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成为而带正电,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1价,被氧化;原子得到1个电子成为而带负电,化合价由0价降低到-1价,被还原。生成的为离子化合物。

  2.在的反应中,电子转移过程中,H原子未完全失去电子,而原子未完全得到电子,它们之间只有共用电子对的偏移,且共用电子对偏离于H原子而偏向于原子,使氢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1价,被氧化;氯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降低到-1价,被还原。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课本第9页图1-4,第10页图1-5和第11页图1-6,从而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理解。

  [投影结论](1)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2)没有电子转移的反应就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讲解]为了帮助同学们准确地理解氧化还原反应这一概念,下面就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一些概念加以总结、补充、归纳。

  [板书](3)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

  [投影板书](1)氧化反应:物质里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或物质中某元素原子失去电子的反应。

  (2)还原反应:物质里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或物质中某元素原子得到电子的反应。

  (3)氧化还原反应: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或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

  (4)氧化剂: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或得到电子的物质。

  (5)还原剂: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或失去电子的物质。

  (6)氧化产物:还原剂被氧化后的产物。

  (7)还原产物:氧化剂被还原后的产物。

  (8)氧化性:得电子的性质。

  (9)还原性:失电子的性质。

  [练*]将前边的投影练*再做分析,指出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板书]4.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

  (2)单线桥法(补充)

  [讲解](1)双线桥法:此法不仅能表示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总数,还能表示出元素化合价升降和氧化、还原的关系。双线桥的箭头始于反应物有关元素的原子或离子,箭头指向发生化合价变化后生成物中对应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在线上要标明“失去”或“得到”电子总数,化合价的升降以及该元素“被氧化”或“被还原”。

  (2)单线桥法:在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表示电子转移关系。在线上标出电子转移总数,箭头指出转移的方向。

  [投影]举例说明用不同方法表示氧化还原反应。

  (1)双线桥法:

  (2)单线桥法:

  [练*]分析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的变化关系,用双线桥注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①

  ②

  ③

  ④

  [评述]将几名学生的练*投影,纠正其中的错误。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第11页讨论题与图1-7,并思考。

  [板书]5.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学生总结]

  [投影板书](1)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2)复分解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3)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部分是氧化还原反应,其中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与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肯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本节总结]

  我们对氧化还原反应经历了由得氧失氧到化合价升降,再到电子转移这样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我们要重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化学反应中发生了电子的得失或偏移,要学会从有无化合价升降的变化来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并能用单线桥或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作业]

  第12页、二、三、1.2.

  三、3题,同学们用图表总结后,我们可利用“学*角”进行交流。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酸、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反应能否发生进行简单的判断。

  2、能力目标:对学生进行实验技能的培养和结果分析的训练,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能力。能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情感目标:

  ①通过学生亲自做探究实验,激发学生学*化学的浓厚兴趣。

  ②通过对实验的探究、分析,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③使学生在实验探究、讨论中学会与别人交流、合作,增强协作精神。

  重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和应用。

  难点1、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反应能否发生。

  2、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某些与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学情分析

  本课题知识贴*生活,是学生很感兴趣的一个课题。作为九年级的学生,在本课题之前,已经多次进行过实验探究,初步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在学*了氧气、碳等非金属单质的性质后已具备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为学*金属的性质奠定了知识和方法基础。而且整个课题的引入、探究、得出结论、练*巩固都完全由学生参与,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会被充分的调动起来,可轻松学*并应用知识。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讨论。

  课前准备仪器药品

  试管、镊子、镁条、铝丝、锌粒、铜片、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硫酸铝溶液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课题引入】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使用和见到各种金属,这些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是有差别的,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有金属参加的化学反应有哪些呢?它们反应的现象是什么?化学方程式怎样写?

  【过渡】观察上述化学反应可知:通常金属能与氧气反应,能和酸反应,还能与金属的化合物如硫酸铜溶液反应。现在我们先来探究金属与氧气反应的规律。 回忆相关反应的现象、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

  3Fe+2O2 Fe3O4

  2Mg+O2 2MgO

  4Al+3O2 2Al2O3

  Zn+H2SO4=ZnSO4+H2↑

  Fe+CuSO4=FeSO4+Cu 联系生活,从学生熟悉的物质、事实出发引入新课,同时复*相关知识。

  【引导复*、回忆】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1、常温能反应: 以镁、铝为代表。

  2、高温下能反应:以铁、铜为代表。

  3、高温下也不能反应:以金、银为代表。 回忆、记录、巩固相关知识。比较镁、铝、铁、铜、银、金的活泼程度差异。 1、复*、巩固相关知识,加深印象。

  2、为金属与酸、盐反应的学*打下基础。

  【过渡】有些金属的化学性质活泼,有些金属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我们可以从①能否反应②反应的激烈程度来探究金属的活泼程度即金属活动性差异。 听讲 了解判断金属活动性差异的初步方法。

  【设问】金属与酸反应现象是否也像金属与氧气反应一样存在差别呢?同学们可以先提出自己的假设,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 猜想、假设、设计实验方案。 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思维推理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探究活动1】

  镁、锌、铁、铜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

  【提示】

  按操作规范进行实验,认真观察现象。

  【巡视、指导实验】 实验探究:

  A组:镁、锌、铁、铜分别与稀盐酸反应。

  B组:镁、锌、铁、铜分别与稀硫酸反应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推理能力和同学间的合作精神。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和展示探究结果】 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展示探究结果:镁、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依次为镁>锌>铁>铜。 在讨论、交流中,吸取别人有益的意见,让不同的意识在碰撞中相互同化。

  【设问】在镁、锌、铁、铜几种金属中,哪些金属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哪些金属不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由此你能把金属分为哪两类? 思考、讨论并得出结论。

  结论:可分为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的金属和不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的金属这两类。 为后面学*金属活动顺序时,为什么会出现氢元素打下基础。

  【过渡】在第五单元我们曾做过铁钉与硫酸铜反应的实验,反应后在铁钉表面有紫红色的铜产生,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铁可以把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铁应该比铜活泼。 培养学生相关知识的迁移能力,拓展学生思路。

  【讲述】可以用金属和某些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应来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差异。实验桌上除刚才的实验药品外还有几种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同学们可以参考刚才的金属与酸反应的探究活动,提出自己的假设,设计实验方案,然后进行实验来探究。 猜想、假设、设计实验方案。 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态度,增强学生实验设计能力。

  【探究活动2】

  金属与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应

  【巡视、指导实验】 实验探究:镁、锌、铁、铜分别与硫酸铜溶液、硫酸铝溶液、硝酸银溶液反应。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同学间的协作精神。

  【设问】通过实验,结合上一个探究的结果,你能得出镁、锌、铁、铜、银这几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吗?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和展示探究结果】 讨论、交流并达成共识。得出结论:镁、锌、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依次为镁>锌>铁>铜>银。 通过学生间对话、师生间对话,使知识在对话中形成,在交流中拓展。

  【展示】金属活动顺序

  【设问】

  为什么会出现氢元素?金属元素的位置与它的活动性有什么关系?位于前面的金属能否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其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观察、记忆。

  思考、交流、讨论,总结出金属活动顺序的应用规律。加强学生记忆。 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设问】刚才做了有关金属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有的反应已经学过,如锌与盐酸、稀硫酸反应,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这些化学反应的类型和以前学过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的类型相同吗?如果从物质类别的角度去分析,这些反应有什么特点? 思考、交流、讨论,总结出置换反的应特点和规律。 理解、掌握置换反应的应特点和规律。

  【课堂练*】

  1.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它是由硫酸铜、石灰加水配制而成,为什么不能用铁制容器来配制波尔多液?

  2.家用铝锅、铁锅为什么不能用来长时间盛放酸性食品?

  3.不法商贩常常用铝制的假银元坑害消费者,小明在市场上买了一枚银元,请你用化学方法帮他鉴别这枚银元的真假。 练*、巩固。 联系生活,使学生学以致用,能运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反应能否发生,解释某些与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体会“生活处处有化学”。

  指导学生自主归纳总结本课题。 学生自主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评价自己在本节课的启示和收获。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

  【布置作业】

  1、 庭小实验:收集几种金属,取少量分别放入几个小玻璃杯中,然后向各个玻璃杯中加入一些醋精(主要成分是醋酸),仔细观察发生的现象。试根据现象判断这几种金属活动性的差异。

  2、课本14页第3题、5题。 记录。 体现新课标“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教育理念。

  【同步导学】

  一、评价要点

  通过乙酸乙酯合成途径的分析,了解简单有机化合物合成的基本思路。

  二、方法指引

  1.合成路线选取的原则

  要合成一种物质,通常采用“逆合成法”来寻找原料,设计可能的合成路线。

  (1)反应过程合理、科学

  (2)步骤简单,反应物的转化率高

  2.合成的原则

  (1)合成原则:原料价廉,原理正确,途径简便,便于操作,条件适宜,易于分离。

  (2)思路:将原料与产物的结构进行对比,一比碳干的变化,二比基团的差异。综合分析,寻找并设计最佳方案。

  (3)方法指导:找解题的“突破口”的一般方法是:

  a.找已知条件最多的地方;

  b.寻找最特殊的——特殊物质、特殊的反应条件、特殊颜色等等;

  c.特殊的分子式,这种分子式只能有一种结构;

  d.如果不能直接推断某物质,可以假设几种可能,认真小心去论证,看是否完全符合题意。

  三、归纳整理

  常见有机物的'转化途径:

  四、典型例题

  例题1。新型有机材料是*年来大量合成的一类新型化学材料。它具有密度小,强度高,弹性、可塑性、绝缘性和耐腐蚀性好等优点,因而被广泛用于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国防、医疗卫生、建筑以及日常生活。

  (1)国际上最新采用热聚门冬氨酸盐(TPA)来降解聚丙烯酸的废弃物,TPA是由单体聚合而成,请写出TPA的结构简式;

  【随堂检学】

  1.分子式为C8H16O2的有机物A,它能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B和C,且B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化成C。则有机物A的可能结构有()

  A.1种B.2种C.3种D.4种

  一、学*目标

  1.学会Cl-、SO42-、CO32-、NH4+等离子检验的实验技能,能用焰色反应法、离子检验法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探究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

  2.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现象分析等在化学学*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3.初步学会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并学会主动交流。逐步形成良好的实验*惯。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常见离子检验的实验技能;设计简单的探究实验方案。

  三、设计思路

  化学研究中,人们经常根据某些特征性质、特征反应、特征现象和特征条件对物质进行检验,以确定物质的组成。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物质检验知识,但不够系统化,需进一步总结和提炼。本节课选择Cl-、SO42-、CO32-、NH4+等常见离子作为检验对象,复**结初中化学知识,学*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介绍现代分析测试方法,从而让学生了解物质检验方法的多样性,进一步认识到物质检验过程中防止干扰的设计、多种物质检验方案的设计及操作技能。

  教学时,首先让学生明确物质检验的意义和价值,并初步明确进行物质检验的依据或策略,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其次,根据教学目标创设相应的情景,提出具体的任务。

  四、教学过程

  [导入]物质的检验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如为保证公*竞赛,在大型运动会上会进行***检测;检查身体时对血糖血脂的检验;质检员对生产的产品质量标准的检验,等等。

  [情景]“资料链接”——由某抗秧苗病菌的农药袋上的标签可知,该农药含有碳酸铵和硫酸铜两种成分。如何通过实验确证该农药中含有铵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呢?指出所用的试剂、预期将观察到的现象以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完成课本“活动与探究”栏目中的实验1-4。

  离子试剂现象

  实验1NH4+

  实验2Cl—

  实验3SO42—

  各个实验中,依次观察到什么现象?出现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明确NH4+、Cl—、SO42—等离子的检验所采用的试剂和方法等:

  NH4+:加浓NaOH溶液,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Cl—:滴加XX银溶液和稀XX,生成不溶于稀XX的白色沉淀;

  SO42—:滴加BaCl2溶液和稀盐酸,生成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

  [讨论]在完成相关实验时,都有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请结合实验过程及相关元素化合物知识,分析下列问题:

  实验1:试纸为何要润湿?实验2:为何要加稀硝X?实验3:为什么要加稀盐酸?

  [补充实验]碳酸钾、碳酸钠分别与XX银、氯化钡溶液反应,并分别滴加酸溶液。

  结论:氨气溶于水才能电离出OH—;

  检验Cl—加入稀XX是为了避免CO32—的干扰;

  检验SO42—加入稀盐酸是为了排除CO32—的干扰。

  [小结]什么是物质的检验?

  物质的检验应根据物质独有的'特性,要求反应灵敏、现象明显、操作简便、结论可靠。

  你还能回忆出哪些物质的检验方法呢?

  要求:能够独立、准确地回顾出一些物质检验的方法,尽可能多地归纳出有关物质或离子的检验方法。

  学生回忆常见物质的检验:碳酸盐、酸、碱、淀粉、丝绸制品等。

  [迁移]“资料链接”——由加碘盐标签可知,加碘盐添加的是KIO3。已知:KIO3在酸性条件下与KI反应得到碘单质。

  如何确证碘盐中的碘不是单质碘?如何确证某食盐是否已加碘?如何确定加碘食盐中含有钾?

  用淀粉液检验是否含碘单质;根据所提供KIO3的性质并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焰色反应

  金属或金属离子的检验通常采用焰色反应。

  阅读教材,回答问题:什么叫焰色反应?为何可用焰色反应来检验金属或金属离子?如何进行焰色反应实验?操作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过渡]物质的检验在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以及日常生活中有重要的用途,在化学学*中也有重要的作用。化学学*过程中,同学们必须掌握常见离子检验的实验技能,学会用多种方法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探究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成份。

  1.人们经常依据什么来对物质进行检验,以确定物质的组成?

  2.归纳总结物质(或离子)检验的一般步骤。

  3.物质(或离子)检验时,必须注意哪些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含义;

  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含义;

  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能力目标

  通过对中和反应、碳酸根离子检验等知识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情感目标

  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教育。

  教学建议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离子反应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建议

  离子反应是电解质在溶液里发生的反应,或在溶液里生成电解质的反应。

  要正确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必须掌握电解质、电离、电离方程式和酸、碱、盐的溶解性等知识。

  教学过程可采用:实验→观察→分析→结论的程序进行教学。具体建议如下:

  一、精心设计,并做好强弱电解质水溶液导电性强弱的实验,再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推理,是建立强弱电解质概念的关键。教师要强调比较导电性强弱时,必须条件相同。在演示实验中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灯光的亮度,讨论推断:灯光亮度不同→溶液的导电性不同→溶液里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不同→电解质电离程度不同→电解质有强弱之分。从而为理解离子反应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由于学生学过的化学反应不太多,本节只要求学生掌握离子互换反应和有离子参加的置换反应两类离子反应,不要再扩大。

  做好教材中的演示实验,让学生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运用电解质在水中发生电离,电离方程式等知识进行分析,并联系复分解反应趋于完成的条件,得出“电解质在溶液里发生反应的实质是离子间的反应”这一新课题。理解离子反应总是向离子浓度降低的方向进行的道理。最后过渡到为表示反应的本质,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来表示化学反应,即离子方程式的教学。

  三、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是本节的难点。

  建议1.初学时按书写步骤进行训练。2.步骤中的第二步是正确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关键。学生的主要错误是不熟悉酸、碱、盐的溶解性表。教师可帮助学生抓住若干条规律,记住常见物质的溶解性,这样有利于教学。3.强调离子反应方程式所表示的意义,加强读出离子方程式正确含义的训练。学生练*化学方程式改写成离子方程式和由离子方程式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离子反应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教学方法:创调情境→提出问题→诱导思维→激发兴趣→分析归纳→解决问题

  教学手段:实验录像、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投影

  教学过程:

  [引言]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学*,我们了解到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将化学反应分为不同的反应类型。如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将化学反应分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若根据化学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又可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另一种重要的分类方法。

  [板书]第二节离子反应

  [复*提问]回顾初中物质导电性实验——第一组物质是干燥的氯化钠固体、硝酸钾固体、氢氧化钠固体、磷酸固体、蔗糖固体、无水酒精,第二组是 溶液、 溶液、 溶液、 溶液、酒精溶液、蔗糖溶液

  [学生回答]还记得吗?哪些物质能导电?哪些物质不能导电?干燥的 固体、 固体、 固体、 固体不导电,而 溶液、 溶液、 溶液、 溶液都能导电。蔗糖和蔗糖溶液,无水酒精及其水溶液均不导电。

  [复*提问]为什么有些物质如 ...... 在干燥的固体时不导电,而溶于水后却能导电了呢?

  [学生回答]是因为这些物质的'固体中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当它们溶于水后,在水分子的作用下,使这些物质电离产生了能够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从而能够导电。

  [教师总结]可见酸、碱、盐的水溶液都具有导电性。

  [引出新课]

  [板书]一、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1.概念:

  [投影](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如: ......等。

  (2)非电解质:无论是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例:蔗糖、酒精等。

  [讲述]我们已经知道酸、碱、盐是电解质,它们的水溶液都能导电。那么,我们进一步来研究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种类的酸、碱、盐溶液,它们的导电能力是否相同。

  [演示实验]实验1-1

  [引导思考]学生认真观察实验,并对实验现象加以分析、讨论。

  [学生回答]根据灯泡发光明暗程度不同,我们可以知道相同条件下,它们的导电能力不同。

  [结论]电解质有强、弱之分。

  [板书]二、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投影]图1-10, 在水中溶解和电离示意图。

  [讲述]离子化合物与某些共价化合物能够在水分子作用下完全电离成离子,而某些共价化合物只能部分电离成离子。

  [投影]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如强酸、强碱和大多数盐类。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如 。

  [学生练*]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板书]三、离子反应:

  [引导分析]由于电解质溶于水后就电离成为离子,所以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所起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

  [板书]1.概念:离子之间的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学生总结]2.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板书]

  ①生成弱电解质,如 、弱酸、弱碱

  ②生成挥发性物质,如

  ③生成难溶性物质,如

  [引导分析]由上述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我们来分析离子反应的特征是什么?

  [总结]3.离子反应的特征:

  [投影]向着减少某些离子的方向进行,反应速率快,部分离子反应有明显的现象。

  4.离子反应类型:

  ①离子之间交换的非氧化还原反应

  如:

  ②离子和分子之间的非氧化还原反应

  如:

  ③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

  如:

  [板书]四、离子反应方程式:

  [学生实验][实验1-2]中的实验Ⅰ、Ⅱ、Ⅲ,并要求学生们仔细观察,记录现象,思考原因。

  [投影]

  [提问]实验现象?

  [学生回答]实验Ⅰ无明显现象。

  实验Ⅱ中出现白色沉淀,滤液为蓝色。

  实验Ⅲ中生成不溶于稀 的白色沉淀。

  [引导思考]实验Ⅰ中无明显现象,原因?

  [学生回答]只是 溶液电离上的 和 与 溶液电离出的 的简单混和。

  [引导思考]实验Ⅱ和Ⅲ中反应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实验Ⅱ和Ⅲ说明了 溶液电离出的 和 溶液电离出的 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 白色沉淀。而 溶液电离出的 与 溶液电离出的 并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在溶液中仍以 和 的离子形式存在。

  [学生总结]实验Ⅱ中反应实质为

  实验Ⅲ中反应实质为

  [讲述]由以上实验Ⅱ和Ⅲ我们看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所电离出的离子并没有全部发生化学反应,而只有部分离子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其它物质。

  [引出]1.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

  [板书]

  [讲述]2.书写:(以 溶液和 溶液为例)

  ①写(化学方程式):

  ②离(电离):

  ③删(两边相同离子):

  ④查(质量守恒,电荷守恒)

  [投影]

  写出上述中和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学生回答]

  教学目标概览:

  (一)知识目标

  1 、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2 、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布骤。

  (二)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探究化学反应实质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全面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化学的兴趣和情感。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3 、对学生进行通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电离、离子反应、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

  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教学方法:

  设疑、实验、讨论、讲解相结合

  教学过程:

  [设问]下列物质中:① CH 3 COOH ② HCl ③NaOH ④ HNO 3 ⑤ Cu(OH) 2 ⑥ AgCl

  ⑦ Na 2 CO 3 ⑧C 2 H 5 OH ⑨ H 2 O ⑩ Fe ⑾SO 2 ⑿石墨

  (1)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2)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3)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4)在溶液中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的是。

  答案:(1)②③④⑥⑦(2)①⑤⑨(3)⑧⑾(4)②③④⑦

  [引入]因电解质溶于水后可电离成离子,所以电解质在溶液里所起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这样的反应属于离子反应。下面我们来学*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板书]四、离子反应

  1 、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叫离子反应。

  [实验]请四位同学分别做实验:

  ①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

  ②硫酸钾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③硫酸溶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

  ④硝酸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

  [设问] ①分别发生什么现象?

  ②三支试管中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怎样形成的?(请同学写化学方程式)

  ③这三支试管里澄清溶液中有什么离子?这些离子在发生反应前后的存在形式有什么区别?

  用实验证明实验①中Cu 2+和Cl-反应前后没有变化。层层深入,引导学生从现象分析本质。

  [演示动画](Ba 2+ + SO 4 2- = BaSO 4 ↓)

  [板书] 2 、离子反应的表示方法

  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我们如何书写这些离子方程式呢?

  [板书] 4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以实验一为例)

  ①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CuSO 4+BaCl 2=BaSO 4 ↓+Cu Cl 2

  ②改:易溶的强电解质改写成离子形式(难溶、难电离的以及气体等仍用化学式表示)

  Cu 2++SO 4 2-+Ba 2++2Cl-=BaSO 4 ↓+Cu 2++2 Cl-

  ③删:删去两边相同的离子:Ba 2+ + SO 4 2-= BaSO 4 ↓

  ④查:检查(质量守恒、电荷守恒)

  [讨论] “ Fe +Fe 3+ =2 Fe 2+ ”这一离子方程式正确吗?

  [回答]不正确,虽然是质量守恒,但不满足电荷守恒。

  [ 小结 ]书写四步中,“写”是基础,“改”是关键,“删”是途径,“查”是保证。

  应该改写成离子形式的物质:

  a 、强酸:HCl 、 H 2 SO 4 、 HNO 3等

  易溶于水、易b 、强碱:KOH 、 NaOH 、 Ba(OH) 2 。 Ca(OH) 2是微溶物,一般在反应物中

  电离的物质存在于溶液中,写成离子形式,而为生成物时一般是沉淀,写沉化学式。

  c 、可溶性盐:请学生课后复*溶解性表。

  仍用化学式表示的物质:

  a 、难溶的物质:Cu(OH) 2 、 BaSO 4 、 AgCl等

  b 、难电离的物质:弱酸、弱碱、水。

  c 、气体:H 2 S 、 CO 2 、 SO 2等

  d 、单质:H 2 、 Na 、 I 2等

  e 、氧化物:Na 2 O 、 Fe 2 O 3等

  [设问]这三个反应的反应物不同,为什么能生成同一种物质,并能用同一个式子表示出来?同学们由此受到什么启发?

  小结后得出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意义。

  [板书] 3 、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意义:

  ①揭示离子反应的实质。

  ②不仅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个反应,而且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讨论]为什么实验四中的复分解反应不能进行?

  [讲述]上述Ba 2+ + SO 4 2-= BaSO 4 ↓离子方程式,可以表示可溶性钡盐(如BaCl 2 、 Ba(NO 3 ) 2)与硫酸及可溶性硫酸盐的一类反应。 Ag + +Cl — = AgCl ↓离子方程式,可以表示AgNO 3溶液与可溶性盐酸盐(如BaCl 2 、NaCl)的一类反应。

  [设问] HCO 3 — +OH — = CO 3 2 — +H 2 O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讨论]中和反应是一种特殊的复分解反应,以NaOH溶液与盐酸的反应和KOH溶液与硫酸的反应为例,分析中和反应的实质。

  [ 小结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 + + OH-=H 2 O,酸电离出来的H +与碱电离出来的OH -结合成弱电解质H 2 O 。

  [练*]写出离子方程式:

  ①在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②向氨水中通入氯化氢

  ③氧化铜粉末加入稀硫酸

  ④铁屑放入硫酸铜溶液

  分析同学们的书写正误,强调书写离子方程式的关键——改写。

  请同学们写符合Cu 2+ + 2OH - = Cu(OH) 2 ↓的两个化学方程式,培养逆向思维能力。

  [布置作业] P 18*题一、 2 、 3*题二、三、

  一,课题:高中化学第二册第二章第三节《影响化学*衡的条件》第一课时

  二,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1,《影响化学*衡的条件》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对于本章的学*,是中学化学所涉及的溶解*衡,电离*衡,水解*衡等知识的核心,对很多知识的学*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本章的学*,使学生能够进一步学*应用理论分析,研究,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本节教材在本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对本章的学*,既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溶解*衡的化学理论的理解,又为以后学*电离*衡奠定了基础,对学生后续的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3,在教学大纲中《影响化学*衡的条件》是C类要求。

  三,教学目标及确立依据:

  依据教改精神,新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如下的教学目的:

  1,知识技能:使学生理解浓度,温度,压强等条件对化学*衡的影响,理解*衡移动原理,学会利用*衡移动原理判断*衡移动方向。

  2,能力方法:使学生学会利用速率——时间图来表示*衡移动的过程,培养学生识图,析图的能力。

  3,情感态度:通过本节学*,激发学生学*化学的兴趣,进行辨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四,重点,难点及确立依据

  重点:浓度,压强,温度对化学*衡的影响

  难点:1,*衡移动原理的应用。

  2,*衡移动过程的速率——时间图。

  确立依据:对化学*衡移动原理的学*很重要,所以讨论“浓度,压强,温度等条件对化学*衡的影响”成为本节课的重点。由于理论付诸实践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衡移动原理的利用和移动过程中的速率——时间图成为本节的难点。

  五,说教法:

  由于本节教材地位的重要性,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通过演示实验,启发学生总结,归纳出浓度,压强,温度等条件改变对化学*衡影响。

  2,通过对外界条件对速率影响理论复*,采取启发式教学,使学生从理论上认识*衡移动规律。

  3,通过典型例题和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勒夏特列原理。

  六,说学法:

  结合教材特点,指导学生从温故知新的角度,采用对比方式,开展学*活动,层层第进的方法,使学生发现规律,原理,使教法从实处出发。

  实行使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动眼的多层次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主体,感受到学*的乐趣,化难为易。

  七,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由三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化学*衡移动;

  第二部分,影响化学*衡的条件,化学*衡移动;

  第三部分,勒夏特列原理。其中第一部分是基础,教材是在化学*衡状态特征下分析出改变外界条件会使*衡发生移动,自然过渡到对第二部分浓度,压强,温度对*衡移动的影响,第二部分是整节教材的核心,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生动直观的归纳出浓度对化学*衡移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讨论改变压强,温度对化学*衡移动的影响,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最后可以让学生把感情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自己归纳得出勒夏特列原理。

  八,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已经具备独立思考问题能力,而且思维活跃,掌握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理论,以此为契机在教学中变探究为验证,激发学生学*的主动性,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九,教学过程:

  1,复*导入

  应用投影仪引导学生回忆化学*衡特征

  (这样做起到温故知新的'效果,重要是遵循了学生认识事物的由点到面的特点)

  2,实验探究,设疑导入

  提出问题若改变外界条件,*衡是否发生变化?

  (这样做起到开门见山的效果,能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而且一来就可吸引学生思考,提早进入思维的兴奋区,在这中情况下由教师演示实验2——9,2——10)此时,让学生通过实验讨论得出条件改变,*衡发生变化,但如何变,可通过学生自由讨论得出结论。(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抓住机会,深刻讨论

  学生讨论后,抓住时机问“为什么外界条件改变后*衡会变化?,这种变化有无规律可循?”

  教师可提示,也可由学生分组讨论,从而得出外界条件改变使*衡向能削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顺利得出勒夏特列原理。

  (这样做,不仅释疑,而且可激发学生去解决问题,找出规律,得出结论的学法)

  4,注重实际,加深理解

  可通过边讲变练,使速率——时间图象的练*得以贯彻实施,让学生能从数学角度出发解决化学问题,达到综合的目的。

  (这部分内容,可通过计算机来演示,不仅增大课堂容量,而且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5,课堂小结:总结浓度,压强,温度的改变对*衡的影响,指导学生学*方法。

  6,巩固练*:课本*题一

  7,布置作业:1,课后*题三。 2,练*册

  8, 板书设计

  知识目标

  使学生在了解气体的体积与温度和压强有密切关系的基础上,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能力目标

  通过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和有关计算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通过教学过程中的设问,引导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教学难点: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相同物质的量的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大约相同的原因。

  教学方法:设疑、导思、归纳、应用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

  教学过程:

  [复*提问]

  1.1mol物质含有的粒子数约是多少?

  2.什么叫摩尔质量?

  [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的物质的量,它把宏观上可称量的物质与微观粒子联系起来,宏观上可感知的除了物质的质量,还有物质所占的体积上节课我们研究了1mol物质所具有的质量,这节课我们来讨论1mol物质所占的体积。

  [板书] 一、气体摩尔体积

  1.1mol固、液态物质的体积

  [提问] 已知物质的质量和密度,怎样求体积?

  学生回答:V=

  [ 投影 ] 计算1mol几种固、液态物质的体积,填表;

  物质

  粒子数

  1mol 物质质量(g)

  20℃密度(g/cm 3 )

  体积(cm 3 )

  Fe

  6.02×10 23

  56

  7.8

  Al

  6.02×10 23

  27

  2.7

  Pb

  6.02×10 23

  207

  11.3

  H 2 O

  6.02×10 23

  18

  1(4℃)

  H 2 SO 4

  6.02×10 23

  98

  1.83

  学生分组计算出1molFe、Al、Pb、H 2 O、H 2 SO 4 的体积分别为:7.2、10、18.3、18、53.6cm 3

  [ 微机显示 ] 1mol物质的体积

  [ 板书 ] 1mol固、液态物质的体积不相同。

  2.1mol气态物质的体积

  [ 微机显示 ] 影响气体体积的因素

  指导学生注意观察分子间*均距离的变化。

  [ 说明 ] 比较一定质量气体的体积,必须在相同温度和压强条件下。

  [ 板书 ] 标准状况:0℃,101kPa

  [ 投影 ] 计算标准状况下,1mol H 2 、O 2 、CO 2 气体的体积,并填表:

  气体

  粒子数

  1mol物质质量(g)

  密度(g/L)

  体积(L)

  H 2

  6.02×10 23

  2.016

  0.0899

  O 2

  6.02×10 23

  32.00

  1.429

  CO 2

  6.02×10 23

  44.01

  1.977

  学生分组计算出标准状况下,1mol H 2 、O 2 、CO 2 的体积分别为:22.4L、22.4L、22.3L

  [ 板书 ] 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是22.4L。

  [ 强调 ] ①标准状况(0℃,101Kpa)②物质的量为 1mol ③任何 气体 物质 ④ 约 为22.4L

  [ 展示 ] 22.4L体积的实物模型

  [ 设疑 ] 在其它的温度和压强下,1mol气体是否占有大约相同的体积呢?

  [ 板书 ] 单位物质的量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Vm = 单位:L/mol

  [ 提问 ] 气体摩尔体积与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是什么关系?

  [ 强调 ] 22.4L/mol只是在特定条件下的气体摩尔体积。气体摩尔体积是在任意温度、压强下,气体体积与气体物质的量之比。

  [ 设问 ] 为什么在一定温度、压强下,1mol固、液态物质体积不同,而1mol气体体积都大致相同呢?让我们从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上找找原因。

  [ 讨论 ] 决定物质体积的主要因素

  [ 微机显示 ] 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

  [ 提问 ] 1.1mol液态水变为1mol水蒸气分子数是否变化?

  2.为什么体积由18mL变为3.06×10 4 mL,体积扩大了1700倍。

  [ 指出 ] 在粒子数相同的条件下,固、液态物质的体积主要决定于构成物质的粒子的大小,由于构成不同物质的粒子的大小不同,所以1mol固、液态物质的体积不相同;气体的体积主要决定于粒子间的距离,不同气体分子间的*均距离大约相等,所以1mol气体的体积大致相同。

  [ 结论 ] 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即阿伏加德罗定律。应用:同温同压: 还可推导出

  [ 练*题] (投影)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指出错误的原因。

  1. 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是22.4L。

  2. 1molH 2 的质量是1g,它所占的体积是22.4L/mol。

  3. 1mol任何物质在标准状况时所占的体积都约为22.4L。

  4.22.4LO 2 一定含有6.02×10 23 个O 2 。

  5.在同温同压下,32gO 2 与2gH 2 所占的体积相同。

  6. 在同温同压下,20mLNH 3 与60mLO 2 所含的分子个数比为1:3。

  (答案:正确的是5.6.)

  板书设计

  第二节 气体摩尔体积

  一、气体摩尔体积

  1.1mol固、液态物质的体积

  1mol固、液态物质的体积不相同。

  2.1mol气态物质的体积

  标准状况:0℃,101Kpa

  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是22.4L。

  单位物质的量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V m = 单位:L/mol

  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即阿伏加德罗定律。应用:同温同压: ,还可推导出

  【课程目标】

  1、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

  2、会应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简易原电池。

  【教材分析】

  生活在现代社会,学生对“电”有着丰富而强烈的感性认识。当学生了解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的原因,并感受了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过程后,会对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的转化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能量转换角度看,本节课程内容是对前一节课中“一种能量可以转化为另一种能量,能量是守恒的;化学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它同样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和电能等”论述的补充和完善。从反应物之间电子转移角度看,原电池概念的形成是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拓展和应用。从思维角度看,“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思想,是对“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思维方式的反思和突破。

  【学情分析】

  中学生对“电”的内容的认识不仅来源于生活经验,而且来源于学科学*。在生活经验方面,不仅接触了火力发电(或水利发电),而且接触了干电池等化学电源;在学科学*方面,学生不仅接触了摩擦起电,而且还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了电能,此外还学*了关于电的初步知识(如电源的正负极、电压和电流等内容),因此对电并不陌生。此外,高中《化学1》已较为系统的学*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也学*了钠、镁、铝、铁等有关的金属知识,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内容。这些经验基础为本课的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为本节的学*做了知识、能力上的准备。

  同时原电池是高中化学学科体系的核心知识之一,它的教学是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的延伸与应用,也是后续电化学知识的基础。原电池的教学是体现学科交叉,科学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好素材。学生在第一节学*了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关系,本节课则学*化学能转化为另外一种能量即电能,由于电化学知识是学生首次接触的新领域,存在着强烈的好奇心和陌生感,因此一个好的开端十分重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原电池的概念、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同时掌握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2)通过学生设计完成原电池构成条件的实验,学*实验研究的方法。

  (3)能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运用。

  2、过程与方法

  (1)分析火力发电的原理及利弊,建立“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新思路,通过对氧

  (2)通过实验和科学探究,对比、归纳,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化学能与电能转化的学*,使学生认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对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2)通过原电池形成条件的探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科学态度和方法,体会实验在化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原电池的概念、工作原理及形成条件

  [教学过程]

  课前练*:

  金属钠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的最终产物是( )

  A.Na2O B.NaOH C. Na2CO3 D.Na2O2

  (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新课引入]

  钠的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在自界没有游离态的金属钠存在,通过上面的练*,我们知道,它在空气中经过了复杂的反应,但最终产物是碳酸钠,我们在初中也学过碳酸钠的一些的性质,现在大家一起回忆一下碳酸有哪些化学性质呢?(可以与酸及某些盐发生反应),碳酸钠是钠的一种重要化合物,除此之外钠的化合物还有哪些?(氢氧化钠.氧化钠.过氧化钠.硫酸钠等),碳酸氢钠是碳酸钠的酸式盐,那么它与碳酸钠是否有类似的性质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通过实验来研究这两种物质的有关性质.

  [板书]: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过渡]:我们这节课主要讨论它们的化学性质

  由于它们都是碳酸这种弱酸的盐,那么大家想象它们共同的性质是什么呢?是不是都能与某种物质反应生成CO2呢?

  [板书]:(1)与酸的反应

  [练*]写出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果属于离子反应, 请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

  [过渡]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能与酸反应,现在让我们再来研究一下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热稳性上是不是一样,能否根据已有知识来判断,如果它们受热分解,产物可能是什么呢?如何证明有二氧化碳产生呢?让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化学教案-碱金属。

  [演示实验]分别加热碳酸钠 碳酸氢钠

  [板书](2)热稳定性:

  2NaHCO3 ======Na2CO3 + CO2↑ + H2O

  Na2CO3与NaHCO3热稳定的差别可以用来鉴别Na2CO3和NaHCO3固体

  [板书](3)用途:

  Na2CO3: 制皂 玻璃 造纸 纺织

  NaHCO3: 发酵粉 灭火器 治胃酸过多

  巩固练*:

  1.如何除去Na2CO3固体中少量的NaHCO3? [指导练*] 除杂:(1)除去碳酸钠固体中少量的碳酸氢钠;(2)除去碳酸氢钠溶液中少量的碳酸钠

  2.往碳酸钠溶液加入下列物质,能反应但观察不到明显现象的是( )

  A.Ca(OH)2 溶液 B.Na2O2 固体 C.盐酸 D.Na2O固体

  [教学目的]

  1.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性质之间的`异同以及它们的主要用途

  2.通过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实验使学生了解鉴别它们的方法,培养学生认真负责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

  [教学难点]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差别的原因

  [教学方法]

  对比法、实验探索法.

  [教学用具]

  投影仪.实物演示实验仪器

  我们过去学过泡沫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筒内装的是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与发泡剂的混合液,玻璃瓶里装的硫酸铝的饱和溶液。

  把灭火器倒转时,筒内的两种药液相互混和后,发生如下的反应:

  A12(SO4)3+6NaHCO3=3Na2SO4+2Al(OH)3+6CO2↑

  大量的二氧化碳跟发泡剂形成泡沫,从喷嘴中喷射出来,覆盖在燃烧物上,使燃烧物隔绝空气和降低温度,达到灭火的目的。最终是由于二氧化碳比空气的密度大,灭火时,二氧化碳气体可以排除空气而包围在燃烧物体的表面或分布于较密闭的空间中,降低可燃物周围或防护空间内的氧浓度,产生窒息作用而灭火。其实泡沫灭火器是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一种, 二氧化碳灭火器主要包括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及液体二氧化碳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内充装的是干粉灭火剂。干粉灭火剂在消防中是广泛应用的,如碳酸氢钠干粉、改性钠盐干粉、钾盐干粉、磷酸二氢铵干粉、磷酸氢二铵干粉、磷酸干粉和氨基干粉灭火剂等。干粉灭火剂主要通过在加压气体作用下喷出的粉雾与火焰接触、混合时发生的物理、化学作用灭火:一是靠干粉中的无机盐的挥发性分解物,与燃烧过程中燃料所产生的自由基或活性基团发生化学抑制和副催化作用,使燃烧的链反应中断而灭火;二是靠干粉的粉末落在可燃物表面外,发生化学反应,并在高温作用下形成一层玻璃状覆盖层,从而隔绝氧,进而窒息灭火。另外,还有部分稀释氧和冷却作用。那么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就是利用了它的不稳定性。,受热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对空气产生稀释作用

  在常压下,液态的二氧化碳会立即汽化,一般1kg的液态二氧化碳可产生约0.5立方米的气体。另外,二氧化碳从储存容器中喷出时,会由液体迅速汽化成气体,而从周围吸引部分热量,起到冷却的作用。

  清水灭火器中的灭火剂为清水,它主要依靠冷却和窒息作用进行灭火。

  简易式灭火器 简易式灭火器适用于家庭使用,简易式1211灭火器和简易式干粉灭火器可以扑救液化石油气灶及钢瓶上角阀,或煤气灶等处的初起火灾,也能扑救火锅起火和废纸篓等固体可燃物燃烧的火灾。简易式空气泡沫适用于油锅、煤油炉、油灯和蜡烛等引起的初起火灾,也能对固体可燃物燃烧的火进行扑救。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 通过介绍各种碳单质,使学生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知道碳有三种同素异形体,它们的物理性质有较大的差别,导致物理性质相异的主要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2) 知道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种类繁多,一般分为含碳的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两大类,通过活动探究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初步体会它们性质的差异。

  2、能力目标

  (1) 通过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进一步熟悉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培养学生利用实验科学探究的能力。

  (2) 体会将自然界中的转化与实验室中的转化统一起来的科学思维方法。

  3、情感目标

  (1) 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探究化学的兴趣,发扬合作学*的精神,养成严谨科学的学**惯。

  (2) 了解人们经常利用科学知识实现碳元素的转化,为人们服务的案例,体会化学科学的伟大,增强求知的欲望。

  (3) 通过介绍人类的活动破坏了自然界中碳转化的*衡所造成的后果,激发学生应用化学知识,维护生态*衡的热情和责任。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碳元素之间的转化,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难点:碳元素之间的转化,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三、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自主归纳,多媒体教学

  一、 学*目标

  1、 掌握原电池实质,原电池装置的特点,形成条件,工作原理

  2、 了解干电池、铅蓄电池、锂电池、燃料电池

  3、 了解金属的电化学腐蚀

  二、 知识重点、难点

  原电池原理、装置特点、形成条件、金属的电化学腐蚀

  三、教学过程

  引入: 你知道哪些可利用的能源?电池做为能源的一种,你知道

  是怎么回事吗?它利用了哪些原理?你知道金属是如何生

  锈的吗?

  新授: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

  实验:4-15:①将锌片插入稀硫酸中报告实验现象。

  ②将铜片插入稀硫酸中报告实验现象。

  ③将与铁锌铜片相互接触或用导线连接起来插入稀硫酸中报

  告实验现象。

  ④在③中把锌片和铜片之间连上电流计,观察其指针的`变化。

  结论:①锌片能和稀硫酸迅速反应放出H2

  ②铜片不能和稀硫酸反应

  ③铜片上有气体生成

  ④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说明在两金属片间有电流产生

  结论:什么是原电池?(结论方式给出)它的形成条件是什么?

  原电池定义: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形成条件: ①两个电极

  ②电解质溶液

  ③形成闭合电路

  讨论:1、Zn|H2SO4|Cu形成装置后有电流产生,锌片上发生了什么

  反应?铜片上发生了什么反应?(可以取锌片周围的溶液

  用NaOH溶液鉴别;取铜片上生成的气体检验。)

  结论:在锌片周围有锌离子生成;铜片上生成的是H2

  讨论:可能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俩金属片上的反应式的书写。

  结论:在Zn上:Zn – 2e- = Zn2+

  在Cu上:2H++2e-= H2

  Zn失去电子流出电子通过导线--Cu--电解质中的离子获得电子

  我们把: 流出电子的一电极叫负极;

  电子流入的一极叫做正极

  两极反应的本质:还是氧化还原反应,只是分别在两极进行了。

  负极失电子 被氧化 ,发生氧化反应

  正极得电子 被还原 发生还原反应

  实验:分别用两个铜片和两个锌片做上述实验④。

  结论:两种情况下电流计不发生偏转,说明线路中无电流生成,铜

  片上无气体生成。即两电极必须是活泼性不同的金属与金属


学生中考化学教案合集五篇(扩展6)

——初中化学教案菁选

初中化学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化学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目的:

  1、在复*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以及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各种分类方法由于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范围。

  2、初步掌握根据化合价的变化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理解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过程:

  (板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一、化学反应的类型

  (讲述)对初中学*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回顾一下,具体的类型以及表达式。

  (板书)基本类型反应

  (讲述)主要有化合、置换、分解、复分解四种,这种分类的依据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

  (板书)反应类型表达式

  化合反应A+B=AB

  分解反应AB=A+B

  置换反应A+BC=AC+B

  复分解反应AB+CD=AD+CB

  (讨论)Fe2O3+3CO=2Fe+3CO2属于哪种反应类型?

  CuSO4+Fe=Cu+FeSO4从初中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判断是氧化还原反应吗?(分析)Fe2O3+3CO=2Fe+3CO2,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它不属于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中的任何一种。可见,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分类方法只能从形式上划分,不能反映化学反应的本质,也不能包括所有化学反应。

  通过CuSO4+Fe=Cu+FeSO4的反应说明初中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比较片面,不能真实地反映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板书)二、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1、从得氧失氧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在初中化学,我们曾经学*过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反应:

  2

  通过上述反应方程式可以看出,C夺取CuO中的氧变成二氧化碳,而发生氧化反应;CuO失去氧,变成铜单质而发生还原反应。所以一种物质被氧化,同时另一种物质被还原的反应,就叫氧化还原反应。

  (说明)“氧化”与“还原”尽管表现不同,彼此对立,但它们相伴而生,同时进行,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2、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设问)请分析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各种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无变化,讨论氧化还原反应和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有什么关系?

  (分析)

  同时介绍一下,用化合价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双线桥法。

  书写步骤:1、标出变化了的元素的化合价。

  2、箭头总是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

  3、箭头指向同种元素。

  4、升价在上,降价在下。

  从上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可以看出,CuO中Cu的化合价由+2价变成Cu单质中的0价,Cu的化合价降低了,我们说Cu被还原了;同时H元素化合价升高了,我们说H被氧化了。因此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板书)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反应前后物质化合价发生变化(也是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为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为还原反应。

  (学生活动)同理请分析:H2O+C高温==H2+CO

  Fe+CuSO4=FeSO4+Cu

  (结论)通过Fe和CuSO4的反应可知,并非只有得氧、失氧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因此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巩固练*1)分析下列各反应中判断下列反应哪些是氧化还原反应,哪些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哪个元素被氧化,哪个元素被还原?

  1、CaCO3+2HCl=CaCl2+H2O+CO2↑

  2、2H2O通电==2H2↑+O2↑

  3、NaOH+HCl==NaCl+H2O

  (巩固练*2)在3Cu2S+22HNO3=6Cu(NO3)2+10NO↑+3H2SO4+8H2O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C)A、CuB、NC、Cu和SD、O和S

  总结:通过化合价变化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关键:

  1、正确判断各反应和生成物各元素的化合价及其变化。

  2、凡是有化合价升价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3、用双线桥法表示氧化还原反应的各种关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蒸馏水与天然水区别,会用简单的方法区分硬水与软水。

  (2)观察和操作净化水的实验,通过与同学交流合作,了解净化水的一些基本方法,如沉淀、过滤、吸附、蒸馏,能把简单净化水的方法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3)设计并完成简单的探究实验。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描述能力、交流合作能力。

  (2)通过对水净化过程的初步探究,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形成良好的学**惯和学*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水污染的了解和对净化过程的参与,教育学生关心、爱护、珍惜水资源。

  (2)通过学生亲自参与水净化过程的实验探究,感受化学对生活、对社会的积极意义,增强学*化学的兴趣。进而激发学生自主学*的热情和探究欲。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解决简单的水净化处理问题。

  【教学难点】

  探究水净化的一般过程。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为主结合其他形式

  【教学过程】

  第一节铁的性质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铁的物理性质;掌握铁的化学性质;常识性介绍铁生锈的原因和防锈的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思想目标对学生进行受国主义教育和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教育。

  重点难点铁的化学性质。

  教学方法讲授与实验、讨论相结合。

  教学用具仪器:试管、镊子。

  药品:新铁钉、铁粉、细铁丝、薄铁片、锌粒、镁条、铜片、稀硫酸、稀盐酸、硫酸铜溶液。

  其它:投影仪、投影片、一周前做的铁生锈的三个实验。

  课时计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投影]彩色图片;钢铁是人类生产、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材料,如:车、船、机械、桥梁、房屋等,人体中也含铁。动画、录像

  联系生产、生活实践、进行识记

  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展示]我国钢铁发展简史引入课题

  阅读课本117~118页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展示]新的细铁丝、薄铁片的样品

  [介绍]铁的密度、熔点、沸点

  [板书]一、铁的物理性质

  观察:纯铁的颜色、光泽、状态、硬度、思考、铁的延性、展性及导电、导热性、学*铁的物理性质。

  通过对铁的实验观察,了解铁的物理性质。

  [投影]课堂练*一(见附1)

  指导学生做练*

  做练*一

  巩固铁的物理性质的知识

  [提问]在已学过的知识中,哪些涉及了铁的化学性质?

  [提问]上述瓜的条件、实验现象、注意事项、化学方程式

  [板书]二、铁的化学性质铁跟氧气的反应

  (1)铁能在氧气中燃烧

  回忆: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思考并回答问题

  书写化学方程式

  复*旧知识为学*新知识打下基础

  [展示]一周前做的铁生锈的三个试管实验

  [提问]铁在什么条件下生锈?

  [板书]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跟氧气反应,生成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 2 O 3)

  [比较]铁燃烧和铁生锈的条件

  观察:铁在干燥的空气中;铁在纯水中;铁同时与水和空气接触的三种实验现象。

  根据实验事实,分析讨论铁生锈的原因。

  领悟:铁与氧气的反应条件不同,生成的产物不同。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

  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能力

  进行“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思想教育。

  [引导讨论]根据铁生锈的原因,如何防止铁制品生锈呢?

  列举生产、生活中常见的防锈措施。

  培养理论联系实验学风

  [投影]课堂练*二(见附2)指导学生做练*

  做练*二

  巩固铁与氧气的反应及铁的氧化物的知识

  [演示实验]投影实验6-2

  两个表面皿中分别放入铁钉,再分别倒入稀盐酸、稀硫酸。

  [演示实验]投影实验

  另取三个表面皿,分别放入锌粒、镁条、铜片,再分别倒入稀盐酸。

  [引导讨论]实验室制氢气选用哪种金属与酸反应最适宜?为什么?

  观察铁钉表面有什么变化?反应后溶液的颜色有何变化?

  观察:锌粒、镁条、铜片的变化。

  通过不同金属与酸反应速率不同,做出判断。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

  提高学*兴趣并为今后学*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打下基础

  [板书]2.铁跟酸的反应

  [提示]铁元素在置换反应中化合价的变化

  书写两个化学议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标出铁元素在反应前、后的化合价

  提高原有知识的水*

  [投影]课堂练*三(见附3)

  指导学生做练*

  做练*三

  巩固铁与酸的反应和置换反应的知识

  [演示实验]实验6-3

  将盛有硫酸铜溶液的两个试管里分别放入洁净的铁钉和铁粉。

  [板书]3.铁跟硫酸铜的反应。

  观察:铁钉和铁粉表面有何变化?

  观察:反应前、后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认识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

  提高分析问题和书写方程式的能力

  [指导阅读]介绍湿法治金

  阅读课本120页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投影]课堂练*四(见附4)指导学生做练*

  做练*四

  巩固知识

  [课后小结]引导学生小结

  小结:铁的物理性质和三点化学性质,理解铁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

  提高学*归纳总结的能力

  [投影]随堂检测

  完成检测题

  及时反馈

  附1:课堂练*一下列关于铁的物理性质叙述错误的是铁是热和电的导体(B)纯铁是银白色的固体(C)纯铁的硬度很大(D)铁有良好的延性和展性

  2.盛放在油罐车内的石油产品,震荡时可产生静电,易引起火灾,所以油罐车尾部有一条拖地的铁链,这是利用铁的延展性(B)导电性(C)硬度小(D)熔点高

  3.纯铁不适合制造机器,因为纯铁铁的密度为7.86克/厘米3(B)纯铁是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C)纯铁的硬度很小(D)铁的熔点和沸点都很高

  附2:课堂练*二

  4.铁在的条件下易生锈,为防止铁器生锈,应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最常用的方法是在铁制品的表面.

  5.铁在氧化物有、 、,其中含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多。

  6.某+3价的金属R在其氧化物中的质量分数是70%,则R的原子量为。

  附3:课堂练*三

  7.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并指出不产生可燃性气体的反应是

  (A)铁与稀硫酸

  (B)铁与稀盐酸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D)大理石与稀盐酸

  (E)二氧化碳通过炽热的木炭层

  (F)加热高锰酸钾

  8.将m克稀硫酸中加入适量的铁粉,瓜后得到溶液质量(大于、小于、等于)m克。

  9.等质量的锌、铁、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附4:课堂练*四

  10.除去硫酸严铁溶液中混有的硫酸铜杂质,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充分反应后,再用方法除去。

  11.11.2克的铁粉与足量的硫酸铜溶液反应,可得到铜克。

  12.将4根质量相同的铁钉分别放入下列溶液中,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的是

  (A)稀硫酸(B)稀盐酸(C)硫酸铜溶液(D)纯水并隔绝空气

  13.7克含杂质的铁,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0.2克,则铁中所含的杂质可能是下列金属中的

  (A)镁(B)铝(C)锌(D)铜

  14.含相同质量的铁元素的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的质量比为

  (A)1:1(B)2:3(C)160:232(D)30:29

  附5:课堂练*答案

  1.(C)2(B)3(C)

  4.潮湿的空气清洁干燥涂上一层保护膜5.FeO、Fe 2 O 3 、Fe 3 O 4 FeO

  6.56

  7.化学方程式略(C)(D)(F)8.大于9.镁、铁、锌

  10.铁粉边滤11.12.8.12(A)(B)13、(D)14(D)

  附6:随堂检测


学生中考化学教案合集五篇(扩展7)

——化学教案盐类的水解通用五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强碱弱酸盐和强酸弱碱盐的水解。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3.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教育。

  教学重点 盐类水解的本质

  教学难点 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和分析

  实验准备 试管、玻璃棒、CH3COONa、Na2CO3、NH4Cl、Al2(SO4)3、NaCl、KNO3、蒸馏水、酚酞试液、pH试纸。

  教学方法 启发式实验引导法

  教学过程

  [提问引入]酸溶液显酸性,碱溶液显碱性,盐溶液是否都显中性?

  [演示]1.用酚酞试液检验Na2CO3溶液的酸碱性。

  2.用pH试纸检验NH4Cl、NaCl溶液的酸碱性。(通过示范说明操作要领,并强调注意事项)

  [学生实验]用pH试纸检验CH3COONa、Al2(SO4)3、KNO3溶液的酸碱性。

  [讨论]由上述实验结果分析,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生成该盐的酸和碱的强弱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小结]盐的组成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强碱弱酸盐的水溶液 显碱性

  强酸弱碱盐的水溶液 显酸性

  强酸强碱盐的水溶液 显中性

  [讲述]下面我们分别研究不同类盐的水溶液酸碱性不同的原因。

  [板书]一、盐类的水解

  1.强碱弱酸盐的水解

  [讨论](1)CH3COONa溶液中存在着几种离子?

  (2)哪些离子可能相互结合,对水的电离*衡有何影响?

  (3)为什么CH3COONa溶液显碱性?

  [播放课件]结合学生的.讨论,利用电脑动画模拟CH3COONa的水解过程,生动形象地说明CH3COONa的水解原理。

  [讲解]CH3COONa溶于水时,CH3COONa电离出的CH3COO-和水电离出的H+结合生成难电离的CH3COOH,消耗了溶液中的H+,使水的电离*衡向右移动,产生更多的OH-,建立新*衡时,c(OH-)>c(H+),从而使溶液显碱性。

  [板书](1)CH3COONa的水解

  CH3COONa+H2O CH3COOH+NaOH或 CH3COO-+H2O CH3COOH+OH-

  [小结](投影)

  (1)这种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2)只有弱酸的阴离子或弱碱的阳离子才能与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

  (3)盐类水解使水的电离*衡发生了移动,并使溶液显酸性或碱性。

  (4)盐类水解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

  (5)盐类水解是可逆反应,反应方程式中要写“ ”号。

  [讨论]分析 Na2CO3的水解过程,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板书](2)Na2CO3的水解

  第一步:CO32-+H2O HCO3-+OH-(主要)

  第二步:HCO3-+H2O H2CO3+OH-(次要)

  [强调](1)多元弱酸的盐分步水解,以第一步为主。

  (2)一般盐类水解的程度很小,水解产物很少。通常不生成沉淀或气体,也不发生分解。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一般不标“↓”或“↑”,也不把生成物(如H2CO3、NH3・H2O等)写成其分解产物的形式。

  [板书]2.强酸弱碱盐的水解

  [讨论]应用盐类水解的原理,分析NH4Cl溶液显酸性的原因,并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学生小结]NH4Cl溶于水时电离出的NH4+与水电离出的OH-结合成弱电解质NH3・H2O,消耗了溶液中的OH-,使水的电离*衡向右移动,产生更多的H+,建立新*衡时,c(H+)>c(OH-),从而使溶液显酸性。

  [讨论]以 NaCl为例,说明强酸强碱盐能否水解。

  [学生小结]由于 NaCl电离出的 Na+和Cl- 都不能与水电离出的OH-或 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所以强酸强碱盐不能水解,不会破坏水的电离*衡,因此其溶液显中性。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强碱弱酸盐和强酸弱碱盐的水解。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3.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教育。

  教学重点 盐类水解的本质

  教学难点 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和分析

  实验准备 试管、玻璃棒、CH3COONa、Na2CO3、NH4Cl、Al2(SO4)3、NaCl、KNO3、蒸馏水、酚酞试液、pH试纸。

  教学方法 启发式实验引导法

  教学过程

  [提问引入]酸溶液显酸性,碱溶液显碱性,盐溶液是否都显中性?

  [演示]1.用酚酞试液检验Na2CO3溶液的酸碱性。

  2.用pH试纸检验NH4Cl、NaCl溶液的酸碱性。(通过示范说明操作要领,并强调注意事项)

  [学生实验]用pH试纸检验CH3COONa、Al2(SO4)3、KNO3溶液的酸碱性。

  [讨论]由上述实验结果分析,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生成该盐的酸和碱的强弱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小结]盐的组成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强碱弱酸盐的水溶液 显碱性

  强酸弱碱盐的水溶液 显酸性

  强酸强碱盐的水溶液 显中性

  [讲述]下面我们分别研究不同类盐的水溶液酸碱性不同的原因。

  [板书]一、盐类的水解

  1.强碱弱酸盐的水解

  [讨论](1)CH3COONa溶液中存在着几种离子?

  (2)哪些离子可能相互结合,对水的电离*衡有何影响?

  (3)为什么CH3COONa溶液显碱性?

  [播放课件]结合学生的讨论,利用电脑动画模拟CH3COONa的水解过程,生动形象地说明CH3COONa的水解原理。

  [讲解]CH3COONa溶于水时,CH3COONa电离出的CH3COO-和水电离出的H+结合生成难电离的CH3COOH,消耗了溶液中的H+,使水的电离*衡向右移动,产生更多的OH-,建立新*衡时,c(OH-)>c(H+),从而使溶液显碱性。

  [板书](1)CH3COONa的水解

  CH3COONa+H2O CH3COOH+NaOH或 CH3COO-+H2O CH3COOH+OH-

  [小结](投影)

  (1)这种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2)只有弱酸的阴离子或弱碱的阳离子才能与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

  (3)盐类水解使水的电离*衡发生了移动,并使溶液显酸性或碱性。

  (4)盐类水解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

  (5)盐类水解是可逆反应,反应方程式中要写“ ”号。

  [讨论]分析 Na2CO3的水解过程,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板书](2)Na2CO3的水解

  第一步:CO32-+H2O HCO3-+OH-(主要)

  第二步:HCO3-+H2O H2CO3+OH-(次要)

  [强调](1)多元弱酸的盐分步水解,以第一步为主。

  (2)一般盐类水解的程度很小,水解产物很少。通常不生成沉淀或气体,也不发生分解。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一般不标“↓”或“↑”,也不把生成物(如H2CO3、NH3・H2O等)写成其分解产物的形式。

  [板书]2.强酸弱碱盐的水解

  [讨论]应用盐类水解的原理,分析NH4Cl溶液显酸性的原因,并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学生小结]NH4Cl溶于水时电离出的NH4+与水电离出的OH-结合成弱电解质NH3・H2O,消耗了溶液中的OH-,使水的电离*衡向右移动,产生更多的H+,建立新*衡时,c(H+)>c(OH-),从而使溶液显酸性。

  [讨论]以 NaCl为例,说明强酸强碱盐能否水解。

  [学生小结]由于 NaCl电离出的 Na+和Cl- 都不能与水电离出的OH-或 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所以强酸强碱盐不能水解,不会破坏水的电离*衡,因此其溶液显中性。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强碱弱酸盐和强酸弱碱盐的水解。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3.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教育。

  教学重点 盐类水解的本质

  教学难点 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和分析

  实验准备 试管、玻璃棒、CH3COONa、Na2CO3、NH4Cl、Al2(SO4)3、NaCl、KNO3、蒸馏水、酚酞试液、pH试纸。

  教学方法 启发式实验引导法

  教学过程

  [提问引入]酸溶液显酸性,碱溶液显碱性,盐溶液是否都显中性?

  [演示]1.用酚酞试液检验Na2CO3溶液的酸碱性。

  2.用pH试纸检验NH4Cl、NaCl溶液的酸碱性。(通过示范说明操作要领,并强调注意事项)

  [学生实验]用pH试纸检验CH3COONa、Al2(SO4)3、KNO3溶液的酸碱性。

  [讨论]由上述实验结果分析,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生成该盐的酸和碱的强弱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小结]盐的组成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强碱弱酸盐的水溶液 显碱性

  强酸弱碱盐的水溶液 显酸性

  强酸强碱盐的水溶液 显中性

  [讲述]下面我们分别研究不同类盐的水溶液酸碱性不同的原因。

  [板书]一、盐类的水解

  1.强碱弱酸盐的水解

  [讨论](1)CH3COONa溶液中存在着几种离子?

  (2)哪些离子可能相互结合,对水的电离*衡有何影响?

  (3)为什么CH3COONa溶液显碱性?

  [播放课件]结合学生的讨论,利用电脑动画模拟CH3COONa的水解过程,生动形象地说明CH3COONa的水解原理。

  [讲解]CH3COONa溶于水时,CH3COONa电离出的CH3COO-和水电离出的H+结合生成难电离的CH3COOH,消耗了溶液中的H+,使水的电离*衡向右移动,产生更多的OH-,建立新*衡时,c(OH-)>c(H+),从而使溶液显碱性。

  [板书](1)CH3COONa的水解

  CH3COONa+H2O CH3COOH+NaOH或 CH3COO-+H2O CH3COOH+OH-

  [小结](投影)

  (1)这种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2)只有弱酸的阴离子或弱碱的阳离子才能与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

  (3)盐类水解使水的电离*衡发生了移动,并使溶液显酸性或碱性。

  (4)盐类水解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

  (5)盐类水解是可逆反应,反应方程式中要写“ ”号。

  [讨论]分析 Na2CO3的水解过程,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板书](2)Na2CO3的水解

  第一步:CO32-+H2O HCO3-+OH-(主要)

  第二步:HCO3-+H2O H2CO3+OH-(次要)

  [强调](1)多元弱酸的盐分步水解,以第一步为主。

  (2)一般盐类水解的程度很小,水解产物很少。通常不生成沉淀或气体,也不发生分解。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一般不标“↓”或“↑”,也不把生成物(如H2CO3、NH3・H2O等)写成其分解产物的形式。

  [板书]2.强酸弱碱盐的水解

  [讨论]应用盐类水解的原理,分析NH4Cl溶液显酸性的原因,并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学生小结]NH4Cl溶于水时电离出的NH4+与水电离出的OH-结合成弱电解质NH3・H2O,消耗了溶液中的OH-,使水的电离*衡向右移动,产生更多的H+,建立新*衡时,c(H+)>c(OH-),从而使溶液显酸性。

  [讨论]以 NaCl为例,说明强酸强碱盐能否水解。

  [学生小结]由于 NaCl电离出的 Na+和Cl- 都不能与水电离出的OH-或 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所以强酸强碱盐不能水解,不会破坏水的电离*衡,因此其溶液显中性。

  目标:

  1.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与水解*衡移动。

  2.盐类水解的应用。

  教学设计:

  1.师生共同复*巩固第一课时相关知识。

  (1)根据盐类水解规律分析

  醋酸钾溶液呈 性,原因 ;

  氯化铝溶液呈 性,原因 ;

  (2)下列盐溶于水高于浓度增大的是

  A. B. C. D.

  2.应用实验手段,启发思维

  实验1.在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分析为什么?将溶液分成二等份装入二支干净试管中,一支加热,另一支保持室温,进行比较。

  现象 ;

  原因分析 ;

  实验2.将新制备的 胶体中,分装于二支试管中,一支试管加入一滴盐酸,与另一支试管对照比较。

  现象 ;

  原因分析 。

  教学过程()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1.主要因素是盐本身的性质。

  组成盐的酸根对应的酸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碱性就越强, 越高。

  组成盐的阳离子对应的碱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酸性就越强, 越低。

  2.影响盐类水解的外界因素主要有温度、浓度及外加酸碱等因素。

  (1)温度:盐的水解是吸热反应,因此升高温度水解程度增大。

  (2)浓度:盐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

  盐浓度越大,水解程度越小。

  (3)外加酸碱能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例如水解呈酸性的盐溶液加入碱,就会中和溶液中的 ,使*衡向水解方向移动而促使水解,若加酸则抑制水解。

  盐类水解知识的应用

  1.盐溶液的酸碱性判断

  根据盐的组成及水解规律分析。“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作为常规判断依据。

  例题:分析: 溶液是显酸性?还是显碱性?为什么?

  分析: 溶液是显酸性?还是显碱性?为什么?

  2.比较溶液中酸碱性的相对强弱。“越弱越水解”

  例题:分析 溶液与 溶液的碱性强弱?

  ∵ 的酸性比 酸性强。

  ∴ 水解程度大于 水解程度。

  ∴ 溶液碱性强于 溶液碱性。

  3.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电解质水溶液K存在着离子和分子,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定量关系。也存在量的大小关系。

(1)大小比较:

  ①多元弱酸溶液,根据多元酸分步电离,且越来越难电离分析。如:在 溶液中, ;

  ②多元弱酸正盐溶液,根据弱酸根分步水解分析。如:在 溶液

  中, ;

  ③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的比较要看溶液中其他离子对其影响因素。

  ④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比较,要进行综合分析,要考虑电离、水解等因素。

  (2)定量关系(恒等式关系)

  ①应用“电荷守恒”分析:

  电解质溶液呈电中性,即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如 溶液中,阳离子有 和 ,阴离子有 , , ,根据电荷守恒原理有:

  ②应用“物料守恒”方法分析。

  电解质溶液中某一组份的原始浓度(起始浓度) 应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之和。如:晶体 中,

  在 溶液中:

  例题分析:

  在 溶液中存在的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D.

  解题思路:

  溶液中存在二个守恒关系

  a.电荷守恒,即

  b.物料守恒,即晶体中:

  在溶液中S元素存在形式有三种: , 及

  将(2)-(1)得

  综上分析,关系正确的有A.C.D。答案:[B]

  随堂练*

  1.在 溶液中存在的'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2.为了除去 酸性溶液中的 ,可在加热搅拌下加入一种试剂过滤后,再加入适量盐酸,这种试剂是( )

  A.B. C. D.

  3.下列各物质中,指定微粒的物质的量为1:1的是( )

  A. 中的 和 B. 的纯水中 和

  C. 中电子和中子 D.明矾溶液中 与

  4.下列溶液加热蒸干后,不能析出溶质固体的是( )

  A. B. C. D.

  总结、扩展

  1.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及其影响原理。

  2.盐类水解知识的应用:

  (1)配制某些盐溶液,如配制澄清 溶液。

  (2)除去溶液中某些杂质离子。如除去 溶液中混有的 。

  3.扩展

  泡沫灭火剂包括 溶液(约1mol/L), 溶液(约1mol/L)及起泡剂。使用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溶液和 溶液的体积比约是 。若用等体积、等浓度的 溶液代替 溶液,在使用时喷不出泡沫,这是因为 ;若用固体 代替 溶液,在使用时也喷不出泡沫,这是因为 。泡沫灭火器内的玻璃筒里盛硫酸铝溶液,铁筒里盛碳酸氢钠溶液,不能把硫酸铝溶液盛在铁筒里的原因是 。

  板书设计

  1.水解的一般规律

  (1)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可作为盐溶液性质(酸性或碱性)的常规分析方法。

  (2)越弱越水解。

  ①碱越弱,对应阳离子水解程度越大,溶液酸性越强,对应弱碱阳离子浓度越小。

  ②酸越弱,酸根阴离子水解程度越大,溶液碱性越强,对应酸根离子浓度越小。

  (3)水解是微弱的。

  (4)都强不水解。

  2.外界条件对盐水解的影响

  (1)温度(实验1)

  (2)溶液的酸、碱性(实验2)

  3.盐类水解利用

  (1)应用水解知识,配制某些盐溶液。如配制澄清 溶液。方法:加酸( ),抑制 水解。

  (2)除去溶液中某些杂质离子:如 溶液中混有杂质 。方法:加热,促使 水解,使生成 除去。

  4.典型例题

  5.扩展

  探究活动

  探究实验

  本节教学中以“是否盐溶液都显中性?”为设问,以实验探究形式引入教学,在本节课后,也可做进一步的探究活动,如:在了解正盐溶液的酸碱性的本质后,提出问题“酸式盐的水溶液是否都显酸性?”

  用pH试纸分别测 NaHSO4、 NaHSO3、 NaHCO3三种溶液的pH值,找出答案,并讨论分析原因。

  分析:结果是有的酸式盐显酸性,有的酸式盐却显碱性,运用所学知识,通过讨论分析,拓宽知识面,活跃学生思维。

  探究*题

  一题多变

  原题 :在氯化铵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Cl-]>[NH4+]>[H+]>[OH-] (B) [NH4+]>[ Cl-]>[H+]>[OH-]

  (C) [ Cl-]=[NH4+]>[H+]>[OH-] (D) [NH4+]=[ Cl-]>[H+]>[OH-]

  变题一:100毫升0.1摩/升盐酸与50毫升0.2摩/升氨水溶液混和,在所得溶液中( )

  (A) [Cl-]>[NH4+]>[H+]>[OH-] (B) [NH4+]>[Cl-]>[H+]>[OH-]

  (C) [Cl-]=[NH4+]>[H+]>[OH-] (D) [NH4+]=[Cl-]>[H+]>[OH-]

  变题二:将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和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 [NH4+]>[Cl-]>[H+]>[OH-] (B) [NH4+]>[Cl-]>[OH-]>[H+]

  (B) [Cl-]>[NH4+]>[H+]>[OH-] (D) [Cl-]>[NH4+]>[OH-]>[H+]

  变题三:一种一元强酸HA溶液加入一种碱MOH反应后,溶液呈中性,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

  (A)加入的碱过量 (B)酸与碱等物质的量混和

  (C)生成的盐不水解 (D)反应后溶液中[A-]=[M+]

  答案:

  A; A; B; D。

  点拨:通过改变设问角度,改变化学过程,改变或增减已知条件,能大大提高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深刻性。一题多变有效的两种形式为:⑴对同一知识点,按思维层次递进一题多变。⑵对同一知识点进行题型变换和条件变换。

  上题中,按照思维层次的递进原则进行设计,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教学重点:

  1.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与水解*衡移动。

  2.盐类水解的应用。

  教学难点:盐类水解的应用。

  教学设计:

  师生共同巩固第一课时相关。

  (1)根据盐类水解规律分析

  醋酸钾溶液呈 性,原因 ;

  氯化铝溶液呈 性,原因 ;

  【设疑】影响盐类水解的内在因素有哪些?

  【讲解】主要因素是盐本身的性质。

  组成盐的酸根对应的酸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碱性就越强, 越高。

  组成盐的阳离子对应的碱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酸性就越强, 越低。

  【设疑】影响盐类水解的外界因素主要有哪些?

  【讲解】

  (1)温度:盐的水解是吸热反应,因此升高温度水解程度增大。

  (2)浓度:盐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

  盐浓度越大,水解程度越小。

  (3)外加酸碱能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例如水解呈酸性的盐溶液加入碱,就会中和溶液中的 ,使*衡向水解方向移动而促使水解,若加酸则抑制水解。

  【设疑】如何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

  【讲解】根据盐的组成及水解规律分析。“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作为常规判断依据。

  分析: 溶液是显酸性?还是显碱性?为什么? 溶液是显酸性?还是显碱性?为什么?

  【设疑】如何比较溶液中酸碱性的相对强弱?

  【讲解】“越弱越水解”

  例题:分析 溶液与 溶液的碱性强弱?

  ∵ 的酸性比 酸性强。

  ∴ 水解程度大于 水解程度。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