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设计

首页 / 化学教案 / | 2022-11-15 00:00:00 [db:标签-标题]

化学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化学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化学教学设计1

  【学海导航】

  1、了解物质的聚集状态以及聚集状态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2、理解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

  3、理解气体摩尔体积概念,以及与气体,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

  【学*方法】

  通过课堂老师的讲解,课前、课后多看书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学*过程】

  〖问题创设1〗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固体有一定的形状,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固定的体积;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气体容易被压缩,而固体、液体不宜被压缩。

  为什么固体、液体和气体物质的某些性质存在差异?与这些物质的微观结构有何联系?

  一、物质的聚集状态、结构和性质

  通过学生讨论,指导学生阅读表1—3:

  物质的聚集状态微观结构微粒的运动方式宏观性质

  固体

  液体

  气体

  〖问题创设2〗通过前面学*,知1mol不同物质的质量不同,那么,1mol不同物质的体积是否相同?。

  〖学生活动〗思考,并通过计算填表1—4:

  物质摩尔质量/g·mol—1密度1mol物质的体积

  Al 26.98 2.70g·cm—3

  Fe 55.85 7.86 g·cm—3

  H2O 18.02 00.998 g·cm—3

  C2H5OH 46.07 0.789 g·cm—3

  H2 2.016 0.0899 g·cm—3

  N2 28.02 1.25 g·cm—3

  CO 28.01 1.25 g·cm—3

  二、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

  1、因素:

  ①条件(温度、压强);

  ②微粒数目多少;

  ③微粒本身大小;

  ④微粒间的距离等。

  2、在一定温度和压强时:

  (1)1moL固体或液体体积;

  由于,所以体积。

  (2)(1)1moL气体体积;

  而气体,所以。

  三、气体摩尔体积

  1、定义:将气体所占的体积称为气体摩尔体积,用符号" "表示。

  2、注意点:①研究对象为气体;②单位;③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

  3、气体体积(V)、气体摩尔体积(Vm)、物质的量(n)三者关系:

  【例1】13。0g锌与足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最多可收集到多少体积(标状)的氢气?

  【练*1】计算在标况下,至少需要多少体积的氢气与足量的氧气反应才能生成18g水。

  〖思考〗

  使用22。4 L·mol—l应注意哪些问题?请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改正。

  (1)在标准状况下,1molH2SO4的体积约是22.4L。

  (2)1molCO2的体积约为22.4L。

  (3)1molCO2和lmolCO所含的分子数相同,所占的体积也相同。

  (4)标准状况下,O2的体积约为22.4L。

  (5)1molH2在20℃时体积一定大于22.4L。

  (6)1molCO2和CO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所占体积约是22.4L。

  (7)当某气体的体积为22.4L时,它一定处于标准状况下。

  高一()班姓名学号成绩

  【达标训练】可不要做错噢!

  1、相同状况下,下列气体所占体积最大的是

  A、80g SO2 B、16g O2 C、32g H2S D、3g H2

  2、标准状况下,将1g氦气、11g二氧化碳和4g氧气混合,该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

  A、8.4L B、11.2L C、14.0L D、16.8L

  3、在相同条件下,下列各组气体中,分子数一定相同的是

  A、14g N2和32g O2 B、34g NH3和4g H2

  C、2L CO2和2L H2O D、11。2L O2和0。5mol O2

  4、有下列物质:①0。5mol NH3 ②标准状况下22。4L He ③4℃时9mL H2O ④0。2mol H3PO4按所含的原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④③② B、④③②① C、②③④① D、 ①②③④

  5、等体积的两容器内,一个盛一氧化氮NO,另一个盛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若容器内温度、压强相同,则两容器内所盛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A、原子总数B、质子总数

  C、分子总数D、质量

  6、448mL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质量为1。28g,该气体的摩尔质量约为

  A、64g B、64 C、64g/mol D、32g/mol

  7、a mol氢气分子和a mol氦气分子一定具有相同的

  A、原子数B、物质的量C、质子数D、体积

  8、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含有NA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1。2L

  B、 25℃,1。01×105Pa,64g S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A

  C、在常温常压下,11。2L Cl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物质聚集状态教案

  D、在标准状况下,11。2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9、如果a g某气体中含有分子数目为b,则c 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

  A。 B。 C。 D。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mol就是气体摩尔体积

  B、非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不可能为22。4L

  C、标准状况下22。4L任何气体都含有约6。02×1023个分子

  D、1mol H2和O2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L

  11、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的理想气体,影响其所占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A、分子直径的大小B。分子间距离的大小

  C、分子间引力的大小D。分子数目的多少

  12、氢气、氧气、氮气各10g,在标准状况**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13、A、B两种金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是8:9。将两种金属单质按物质的量之比为3:2组成1。26g混合物。将此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溶液反应,放出1。344L(标准状况)氢气。若这两种金属单质在反应中生成氢气的体积相等,则A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__,B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__。

  14、标准状况下,CO2和CO的混合气体15g,体积为10。08L,则此混合气体中CO2和CO的物质的量各是多少?

  【奥赛链接】普通班可不做,重点班必做

  13、由二氧化碳、氢气、一氧化碳组成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则该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氢气、一氧化碳的体积比为()

  A。29∶8∶13 B。22∶1∶14 C。13∶8∶13 D。26∶16∶15

  14、(1)森林是大自然的清洁器,一亩森林一昼夜可吸收62kg二氧化碳,呼出49kg氧气,即在标准状况下吸收____________L二氧化碳,合_______________个二氧化碳分子;呼出__________L的氧气,合____________个氧分子。

  (2)一定量的液态化合物XY2,在一定量的O2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为:XY2(液)+ 3O2(气)= XO2(气)+ 2YO2(气)冷却后,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生成物的体积是672mL,密度是2。56g/L,则:

  ①反应前O2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__。

  ②化合物XY2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XY2分子中X、Y两元素的质量之比为3:16,则X、Y两元素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写元素符号)。

化学教学设计2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以很大的比重,构成了现代中学化学教材的主体内容。由于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大量叙述性材料为特征,它的学*是一种掌握事实的学*,易于产生兴趣,却难于保持注意;易于理解,却难于运用。致此,本人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归纳了如下三个设计要求:

  一、元素化合物课要充分利用基础理论的指导作用。

  揭示知识内在联系

  以叙述性材料为主的学*内容,有知识分散。记忆量大等特点。及时将知识横向比较、纵向联系,将元素化合物知识联线结网。对于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对于防“散”治“乱”,是很有效的。但是,结构化的知识是要有理论作基础的。因此,在进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设计时,要有意识地用学生能接受的化学理论作为灵魂,将具体的化学事实统帅起来。

  高中化学的教材顺序,以元素周期表为界,“表前元素”的学*采用归纳法,从个别到一般,将元素性质的理解向原子结构、向元素递变规律的方向归纳:而“表后元素”的学*,则采用演绎法,从一般到个别,用元素周期表的理论知识指导各分族具体的元素性质学*,这是高中化学无机部分教学的基本思路。在有机化学部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观点应贯串始终。一些比较成功的元素化合物课的教学设计,无不体现理论的指导作用。例如“硝酸”,整节课可以以氧化还原为主线,从硝酸中氮的化合价人手,以稀浓硝酸氧化性强弱比较连接各教学环节,最后归结出几个氧化还原的规律,在这条主线贯串和组织下,一个个精彩的实验很自然地将硝酸的化学性质铺展开。高二化学中的“乙醛”,可以自始至终紧扣住“结构决定性质”,从醛基的结构入手去分析乙醛的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以后又多处回应。不难看出,这些课的教学设计之所以显得结构清晰紧凑,化学理论在这起了关键的作用。虽然着“墨”不多,但灵魂却无处不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要设计得“形散意不散”,理论的灵魂作用至关重要。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设计中要抓住性质这个重点,而化合物的存在状态、制法和用途都与性质是直接相关的,或者说由性质所决定的。

  以性质为核心再跟用途、存在、制法密切联系,则知识就不会显得太零碎,也不会感到枯燥。事物之间会存在一些内在的联系,元素化合物的教学设计中就必须揭示出这种联系。一些设计不成功的课往往是仅注重了事实的罗列和堆砌,而忽略了对事实的内部联系做深刻揭示,最终将“学化学”引向了“背化学”的死胡同。

  除了“基本理论指导”和“以性质为中心”这两条线索外,元素化合物学*中的第三条线索就是相关物质之间的相互衍变关系。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线索在到了复*时才加以总结归纳,是不够的,要将这些线索从第一节起,就或明或暗地渗透于学*的全过程,这也是元素化合物课设计成功与否的一个标志。

  二、元素化合物课的教学设计要以实验为基础

  元素化合物的教学如果离开实验、标本、模型和其它直观手段,仅凭教师的口述和板书,就无法获得生动准确的感性知识。

  这样,学生只有生硬地记忆,随着所学内容的增多,就越来越杂乱,顾此失彼,从而频频发生错误。如果在教学中注意加强化学实验和其它直观教学手段的施用,让学生们注意观察、积极思考、正确描述。就能使学生清楚、准确地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这样做还能增强学生的学*兴趣,强化学生的形象思维。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这些重要的知识。但是,怎样才能充分利用化学实验,设计好元素化合物课的教学呢首先。实验的设计与组合要能深刻地揭示反应规律,有利于掌握化学事实。例如,高一化学“氮气”一节中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其中NO2与水的反应是教学难点。采用下面设计:先从氮的化合价引出氮的五种价态的氧化物。介绍其颜色后演示实验:一瓶无色的NO上倒放一空瓶,抽走其瓶口玻片,NO与空气混和,立即出现红棕色;向其中一瓶加入少量水,盖上玻片,稍振荡,瓶内红棕色消失,再抽开玻片,瓶口上方又出现红棕色。启发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完成化学方程式,这样,由于实验设计和组合的合理,学生大多能自行总结出NO和NO2的重要化学性质,而其中的难点内容,NO2与水反应的产物中还有NO,也由于实验设计的巧妙而被顺利地突破了。接着再进一步,通过实验去深化对反应规律的认识:两瓶无色气体(分别是NO和空气)、两瓶红棕色气体(分别是NO2和溴蒸气),要求用最简便的方法鉴别。这样的一段教学设计显然是成功的,实验在其中充分显示了获取知识的功能。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物质的性质,使学生顺利突破了重点难点,训练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其次。实验要能激发、调动学生思维。这种激发,可以是学*欲望和兴趣层面上的。也可以是在创设问题情景较高层面上的。“氨的性质”一节中氨与酸的反应,普通中学根据学生特点。可设计成学生动手的趣味实验“空瓶生烟”来激发他们的兴趣;而由重点中学教师设计的铜与稀硝酸反应,在让学生在向稀酸中加铜片前,先加放少量的碳酸钠粉末,这种似乎“不合常理”的小小改动。却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思维,“逼”着学生去思考为什么。为什么要加Na2CO3(为了排走试管内空气)为什么要排空气(NO易与氧化合)为什么能排气(CO2比空气重)这样一来,大大增加了其思维容量,一个普通的验证实验就变得不普通了,实验启迪思维的功能也就充分体现了。化学实验在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中的重要性,是无论怎样强调都不过分的。实验设计与实验教学的水*,直接标志着元素化合物课的设计水*,没有一些别具心裁的实验设计,元素化合物课的设计很难达到优秀的水*。

  三、元素化合物课要尽可能紧密地联系社会、联系实际

  这是这类课设计的又一个规律,元素化合物的知识若不和实际结合,将成为空中楼阁。无论是为了提高学生兴趣,还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无论是为了基础知识的学*。

  还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都很有必要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体现“化学与社会”这个命题。重视元素化合物与社会、生活、环境、科技的密切联系,才能通过元素化合物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热爱科学的情感,对科学的关注程度是现代人的重要标志之一。高一的“氮气”,在学*了NO、N02性质后联系“雷雨与庄稼”,联系汽车引擎点火时产生氮氧化物的环境问题,联系酸雨,联系硝酸的生产。在“乙醛”的学*中,在醛的氧化反应后联系制镜小史、联系糖尿病的检验。既生动又强化了知识的运用。在设计“氨和铵盐”时,从素质教育的观点出发,将整个课时的教学设计放到化肥这样一个背景中进行,能在元素化合物知识中有机地渗透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学*化学的兴趣,使他们能关心环境、能源、材料、卫生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应该成为这一类课设计时重要的教学目标。这是素质教育给我们提出的新课题。联系实际,重点要放到知识的运用上。引导学生在课外模拟攻关,都是一些成功的设计,这种让学生在更高层面上的联系实际,在运用知识过程中开发思维,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去思考分析问题的意念,在元素化合物课的设计中是值得提倡的。

  这里以《氨的性质》教学设计(华南师大附中王季常、曾汉泰设计)为例,说明元素化合物知识这一类课的设计。

  教学过程如下(学*背景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等略去):

  [引入]观察一个实验(氨的喷泉实验),并打开桌面上的浓氨水,闻闻氨气的气味。 [设问]观察到什么现象:

  ①形成喷泉;

  ②烧杯中溶液仍为无色,而烧瓶中溶液为红色;

  ③烧瓶未充满。

  [设问]通过现象:

  ①我们曾学*了什么物质也可以形成喷泉(联系旧知识HC1)

  ②为何形成喷泉(极易溶于水)

  ③为何极易溶于水(由相似相溶原理以及水为极性分子,得出氨分子也呈极性)

  ④从上述结论,能否得出氨分子的结构(学生推导出氨分子NH3的四个原子一定不是在同一个*面上。而会形成三角锥形的分子结构)。

  [分析]我们一起分析氨溶于水的另外两个现象,请大家思考以下问题:

  ①为何形成红色溶液(利用“酚酞遇碱变红”,推断出一定有OH-产生)

  ②烧瓶中的OH-来源于什么物质(从现象得出,新产生的OH--定不是来源于水,因为烧杯中滴有酚酞的水并未变红,也不可能来源于氨,那么只能来源于NH3·H2O )。

  ③如何书写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运用质量守恒,学生即可写出,老师只需提示NH3·H2O为弱碱,注意可逆符号即可) [练*]训练题(巩固性训练,略)(说明:以上氨与水反应的性质是在实验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通过主动、积极思维得出的,这样,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的观察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学*迁移的能力也能充分表现出来)。

  [学生实验]我们刚学*了氨与水的反应,那么氨与其它物质是否会反应呢下面自己来做一个实验:NH3与酸(盐酸、硫酸、硝酸)的反应。

  [讨论]为何出现白烟写出反应方程式。(说明:由于整个过程是由学生通过自己观察现象,发现滴有浓盐酸和浓硝酸的上方出现白烟,而浓硫酸上方没有。自己作出解释,自己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因而课堂气氛活跃)。

  [演示实验]用爱氏试剂法检验肉类新鲜程度。

  取约10ml的爱氏试剂,置于锥形瓶中,搅匀,并立即塞上下方插有一根细铁丝的橡皮塞,铁丝下端弯曲成钩,可挂住肉样(肉样须不沾管壁,并距液面1-2cm)。若肉样已不新鲜,就有NH3存在,于数秒内即有NH4CI生成,可观察到白烟出现。

  [思考]白烟出现是否可以表明肉已经不新鲜(说明:在学生实验基础上,增加演示实验——用爱氏试剂法检查市场上猪肉是否新鲜,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总结]以上反应氨分子中N、H元素未变价。

  [过渡]回忆HX和H2S的化学性质,分析它们为什么具有还原性。

  [设问]从NH3中N、H元素的化合价,判断NH,是否也会像HX、H一样具有还原性[学生实验]NH,的催化氧化(将锥形瓶置于浓氨水上方,收集少许氨气,然后将铜丝在酒精灯上烧至红热,迅速插人有少许氨气的锥形瓶中)。(说明:学生动手做“氨的催化氧化”实验时,预计会出现三种不同的情况:

  a.出现红棕色。

  b.出现白烟。

  c.实验失败,未能观察到任何现象。

  为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刻意追求实验现象的统一,不回避可能出现的各种实验现象,可有意把三种不同实验现象摆到讲台上,请学生解释,促进学生深人思考)。本课在实施时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讨论气氛高涨。分析出现红棕色原因时,有的学生说“NH3被O2直接氧化为NO2,故出现红棕色”;马上有学生纠正“NH3被02氧化为NO,NO再被O2氧化为NO2”;分析出现白烟时,有的说“白烟一定为NH4NO3”,马上有学生说出为何产生NH4NO3。特别是分析何种原因导致实验失败时,有的说“锥形瓶不够干燥,使瓶中氨气溶于水中”;有的说“铜丝不够红热,达不到反应温度”,有的说“铜丝表面有杂质,使催化剂难以发挥作用”,有的说“收集氨气的时间短,致使氨气太少,反应不够充分”,有的说“收集氨气的时间太长,致使氨气太多,氧气太少,同样使反应不够充分”,甚至有的说“收集氨气时间刚好,氧气恰好反应完全,使生成的NO不能进一步反应生成NO2故观察不到红棕色”他们还纷纷用化学反应方程式来解释自己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指出:我们希望成功,但我们并不忌讳失败,失败了,要找到失败原因,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科学,从而使学生切实体会到“科学来不得半点的虚假”)。

  [讲述]“氨的催化氧化”是工业生产硝酸的基础,工业中产生的NO和NO2等大量尾气必须用碱液吸收以免污染环境。广州环境污染仍较严重,有的地方酸雨频率已达90%,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一项紧迫的社会问题。

  [学生]情绪受到感染,自觉用烧碱溶液对瓶内气体进行处理。 [过渡]除了氧气可以氧化氨之外,是否还有其他氧化剂可以氧化氨呢[设问]回忆HX(HF除外)、H2S被氯气氧化的实验,想一想,氨气能否被氯气氧化[演示实验]氨气和氯气反应的实验(预先用两个干燥的锥形瓶收集一瓶氨气和一瓶氯气,实验时将两个试剂瓶口对好,抽去玻片,上下摇匀)。

  [讲述]氯碱工业中常用浓氨水检查是否有氯气的泄漏。

  [练*]运用相似性以及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出现白烟),书写其反应方程式。 [设问]回忆还原CuO的实验,高温时NH,能否还原CuO呢[演示实验]NH3还原CuO实验(实验装置与H2还原Cu0实验相似) [练*]根据相似性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试管口出现水滴,试管底部出现红色物质),书写其反应方程式。

  [课堂小结及布置作业](略)从以上《氨的性质》教学设计中,我们看看是怎样体现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设计要求的。

  首先,作为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的基础,实验在设计中的作用是很明显的:氨与水反应这个性质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悟”出来的;氨的催化氧化这个难点内容,是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在教师精心设计放手实施的问题情境(异常实验现象的分析、争辩)中自己突破的。

  其次,化学理论作为元素化合物知识学*内在灵魂的作用也十分明显:用物质结构的知识指导学*氨的水溶性和弱碱性,用元素周期表的知识和氧化还原的知识指导学*氨的还原性,这样的学*揭示了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元素化合物课有足够的深度。至于联系社会。联系实际,更是本设计一大特点,结合氨与酸的反应,启发学生设计如何检验猪肉是否新鲜,当时新闻媒体恰好在对少数黑心肉贩私售死猪肉的事件曝光,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如此紧密结合,很自然创设出一个成功的问题情境。可见,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把握住这三点,就能从内容的选取和组织上反映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课型特征和设计要求,只要在实施时能用以人为本的学生主体观为主导,又具备了熟练的教学技能,就可以上出精彩的元素化合物课来。

化学教学设计3

  初中化学优秀教学设计:燃烧和灭火

  课题:燃烧和灭火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燃烧的条件,认识探究问题的方法

  2、认识对比实验在化学学*中的作用

  3、体会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对化学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增强日常生活中防范灾害的意识,并注意采取安全措施

  教学重点:

  1、认识燃烧的条件

  2、认识灭火的原理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小组讨论

  课前准备:大烧杯镊子 药匙 试管 胶塞 红磷**热水

化学教学设计4

  一、知识技能

  1.理解化学能与电能之间转化的实质。

  2.掌握化学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它同样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应物之间电子的转移的探究,理解原电池的形成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的拓展和运用。

  三、情感价值观

  感悟研制新型电池的重要性以及化学电源可能会引起的环境问题,形成较为客观、正确的能源观,提高开发高能清洁燃料的意识。

  探究重点

  初步认识原电池概念、原理、组成及应用。

  探究难点

  通过对原电池实验的研究,引导学生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以及这种转化的综合利用价值。

  探究过程

  【实验探究引入课题】

  实验步骤

  现象

  1、锌片插入稀硫酸

  2、铜片插入稀硫酸

  3、锌片和铜片上端连接在一起插入稀硫酸

  【问题探究】

  1、锌片和铜片分别插入稀硫酸中有什么现象发生?

  2、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现象又怎样?为什么?

  3、锌片的质量有无变化?溶液中c(H+)如何变化?

  4、锌片和铜片上变化的反应式怎样书写?

  5、电子流动的方向如何?

  【引入】

  电能是现代社会中应用最广泛,使用最方便、污染最小的一种二次能源,又称电力。例如,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手提电脑、手机、相机、摄像机……这一切都依赖于电池的应用。那么,电池是怎样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呢?这就让我们用化学知识揭开电池这个谜。

  【板书】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

  【板书】一、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

  【板书】1、燃煤发电的过程

  【板书】2、燃烧的本质──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氧化剂与还原剂之间发生电子转移的过程,电子转移引起化学键的重新组合,伴随着体系能量的变化。要使氧化还原反应释放的能量不通过热能而直接转化为电能,就要设计一种装置,使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区域进行。如果要把可产生的电能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起来,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重要知识点──原电池,这种装置可以将氧化还原反应的能量储存起来,类似于水库的蓄能。

  【板书】3、原电池原电池实验探究

化学教学设计5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化学式的含义,掌握化学式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在学*如何依照规律书写常见单质和简单化合物的化学式的过程中,通过讨论交流,活动探究,提高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望,培养学*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知道化学式的含义。

  【难点】

  知道化学式及其中所含数字所表示的微观含义。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我们在之前已经了解了元素可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那么我们前面学*的氧气、二氧化碳这些由元素组成的各种单质和化合物怎样来表示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进入今天的内容。

  环节二:新课讲授

  1.化学式的概念

  【教师投影】氧气O2、氯化钠NaCl、氢氧化钠NaOH、盐酸HCl、稀硫酸H2SO4、硫酸钡BaSO4。

  【教师提问】这些用元素符号表示的式子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学生回答】用元素符合和数字表示。

  【教师引导】我们把这种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的式子叫化学式。

  2.化学式的意义

  【教师提问】刚才那些化学式都表示了什么意义呢?

  【学生回答】表示了一种物质。

  【教师提问】如何理解化学式是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教师投影】水的微观图

  【学生回答】从图中可以看出H2O可以表示水这种物质。

  【教师引导】以水为例,说说化学式H2O的各种意义。

  【学生回答】表示水这种物质,由两种物质组成,由氢氧两种原子够成。

  【教师引导】(1)表示一种物质:水;

  (2)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

  (3)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一个水分子;

  (4)表示物质的分子构成: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教师提问】符号H、2H、H2、2H2表示什么意义?

  【学生回答】H:氢元素或一个氢原子;2H:2个氢原子;H2:氢气(一种物质)、一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2H2:2个氢气分子。

  【提出问题】这些数字表示什么意义?

  【学生回答】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前面的数字表示该种类的个数

  3.化学式的书写规则

  【提出问题】从卡片中找出哪些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哪些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并进行分类?

  【小组讨论】单质:(1)金属:铜Cu、铁Fe;(2)固态非金属:碳C、磷P;(3)稀有气体:氦He、氖Ne;(4)双原子分子:氧气O2、氢气H2;其余都是化合物。

  【提出问题】这些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式有何特点?

  【学生回答】稀有气体、金属或固态非金属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非金属气体单质需要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出分子中所含的原子个数。

  【提出问题】在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时,除了要知道该化合物含有的元素种类及不同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之外,还需要注意什么?

  【学生回答】(1)当组成元素原子个数比是1时,1省略不写;(2)氧化物化学式书写时,一般氧元素符号写在右边,另一个元素符号写在左边。

  【提出问题】KCl、Fe3O4分别如何读?,对于简单的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如何读?

  【学生回答】KCl氯化钾,Fe3O4“四氧化三铁”;化合物读法:一般从右向左读“某化某”,如KCl氯化钾,有时还要读出化学式中元素原子个数,例如Fe3O4“四氧化三铁”

  环节三:巩固提高

  2N2表示什么及SO2的读法是什么?

  环节四:小结作业

  请学生回答本堂课的收获。

  布置作业: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化学式,预*下节课有关化合价的知识内容。

  四、板书设计

化学教学设计6

  一、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电化学是高中化学知识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以及高二学业水*测试中占有重要地位。"原电池"作为电化学知识的第一课,其内容大体上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原电池的组成和化学原理;第二部分是化学电源;第三部分是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在现代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中,电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原电池原理另一个重要意义就是从本质上弄清金属腐蚀,特别是电化学腐蚀的原因,找到金属防护的方法;即研究金属的腐蚀与防腐,以解决延长金属材料的使用寿命;可见原电池原理的学*意义重大。本节课融合了氧化还原反应、金属的性质、电解质溶液等知识,并彼此结合、渗透;在学*过程中还涉及到物理中电学的相关知识,体现了学科内、学科间的综合。

  二、 学生状况分析与对策

  学生已经学*了金属的性质、电解质溶液及氧化还原反应等有关知识;在能力上,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喜欢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反应的实质,由实验现象推测反应原理,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

  三. 教学目标及确立依据

  教学目标是学*活动的指南和学*评价的依据,根据教学大纲以及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确立本节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技能:学生通过学*活动,理解原电池的基本化学原理,初步掌握电极判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原电池构成条件;

  2能力方法:通过研究性学*活动,训练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表达与交流能力;从而获得科学研究能力和技巧;增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通过探究学*,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通过错误使用电池的讲解,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重难点分析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形成原电池的条件,既是本节课的知识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学中如何突出重点?在课本实验的基础上,我设置了“关于电极作用、电解质溶液的作用、电流方向、能量转化”等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放手让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探究,对问题逐一分析、探索;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原电池一般都是还原性较强的物质作为负极,负极向外电路提供电子;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作为正极,正极从外电路得到电子;在电池内部,两极之间填充电解质溶液。放电时,负极上的电子通过导线流向用电器,从正极流回电池,形成电流。初步构建原电池工作原理的知识体系。

  在教学中如何突破难点?

  在教学时,除了Zn-Cu原电池演示实验外,还设计学生自主探究实验。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学*的同时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动画的科学模拟演示,将微观、抽象、不可见的电子的运动直观化;将复杂的化学过程,变得清晰、形象、直观。

  五、教法与学法

  1.教法

  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设疑问情境,逐步引导学生去分析、去主动探究原电池的原理及组成条件,重视学生亲身体验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为学生创设好学*、研究的环境:⑴把时间留给学生;⑵把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⑶把认知过程留给学生;⑷把交流与评价的权力留给学生。

  2.学法——实验探索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有人曾恰当地用这么几句话概括了化学实验的重要性:“我听见因而我忘记,我看见因而我记得,我亲手做因而我理解。”学生学*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探索发现,因此,在课堂内增大学生的活动量和参与意识,每两人一套实验装置,通过认真实验,仔细观察,自己分析铜锌原电池的特点,归纳出原电池的组成条件,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参与学*的主体地位。 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评价,最后进行归纳与总结。

  六、教学设计

  1. 课题引入

  ⑴从新科技材料引入

  ⑵从身边最熟悉的事例引入

  ⑶从实验引入

  激发学生学*兴趣,尽快进入课程学*状态.

  2.实验研究

  确定主题:(供给学生实验学*)

  探究1:将锌片插入稀硫酸中;

  探究2:将铜片插入稀硫酸中;

  探究3:将锌片、铜片同时*行插入稀硫酸中;设疑:为什么上述实验都是锌片上有气泡,铜片上无气泡?

  探究4:锌片、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设疑:①锌片的质量有无变化?②铜片上产生了氢气,是否说明铜能失去电子?③写出锌片和铜片上变化的离子方程式。④H+得到的电子从哪来?⑤锌失去的电子如何传递到铜?

  探究5:如何证明装置中产生电流?

  设计与实施: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形成原电池的条件

  ⑴学生分组讨论设计方案,为学生准备实验用具,可摆放一些仪器和药品,促使学生自由联想,从而设计出富有创造性、切实可行的方案来。

  ⑵确定方案、动手完成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操作中的问题、释疑、处理偶发事件。

  交流与评价:

  ⑴各组派代表上讲台交流设计方案和展示实验成果。

  ⑵同学自评和互评价。

  教师组织交流并适当的提问,使学生的总结更加完善,从而使研究学*顺利完成。

  3.引申与提高

  ⑴电子板书将原电池装置原理分析和构成条件展示给学生

  ⑵电子动画模拟原电池和干电池电流形成的微观电子的运动

  4.结尾部分是本节课的升华部分。我是这样设计的:在巩固原电池原理及其形成条件的基础上,介绍日常生活中常见电池和电池与环保间的关系,从而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5、作业设计

  指导学生登录网站,查阅相关资料,各类电池介绍(水果原电池、自制电池等),科学家或科普文章,环境与电池等介绍;并亲手制作一个水果电池。

化学教学设计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复*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b.学**结规律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b.学*通过对化学计算问题类型的对比分析,对信息的归纳处理,获取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通过老师和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学*化学的浓厚兴趣,发展求知欲和总结激情。

  b.使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与别人交流、合作,增强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分析

  1.内容分析

  金属和酸以及金属和盐反应时,物质之间质量量的关系有一定的规律性,如果学生掌握了这个规律,对于高中阶段的学*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2.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化学计算

  教学难点:设计“问题”和总结规律。

  三、教学对象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事物的认识正处于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时期,讨论、总结是激发他们学*兴趣的最好方法。因此,可以用“总结――讨论”的教学模式,完成对金属活动性的认识以及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学中会”。

  四、学生分析

  学生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鉴别能力,能够做一些简单的总结,能够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按照一定的思路完成制订的学*任务。学生对于计算问题比较不擅长于独立完成,缺乏信心。

  五、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师生总结讨论的教学方法。

  1.教师教法方面:提出讨论的问题,创设问题情景;认可学生的研究行为并鼓励学生尝试;引导学生的研究过程;提高学生分析、概括和提升研究结果、得出结论的能力。

  2.学生学法方面:通过猜想、合作交流、搜集与处理信息,获得知识,并在技能、情感与态度方面得到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的发展和学*。

  六、教学策略

  1.以讨论交流为链节,以问题的解决建构知识的阶梯,多层次获取规律与结论。

  2.利用学*的合作与竞争意识,以小组为单位,组内合作探究,组间互动评价,使学生才智展示与评价激励和谐发展,创设积极探究的氛围,形成严谨的思维品质。

  七、教学过程

  复*导入

  师:前面我们学*了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它们是如何排列的?

  生:(回答)

  教师对学生回答做出评价,把正确的顺序写在黑板上。

  问题激疑

  1.在上面的排列中,那些可以置换出酸当中的氢?枚举出来。

  2.在上面的排列中枚举出可以在水溶液中置换出银和铁的金属。

  3.等质量金属(镁、铝、锌、铁)跟足量酸反应,放出氢气由多至少的顺序,你能计算出来吗?

  师生互动

  教学片断:

  师:化学计算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生:书写化学方程式、配*、写出已知数、标出未知数,对齐列比例式,计算。

  师:在上述的题目中,没有要求我们根据何种酸来计算,请男同学计算硫酸和这些金属的反应结果;女生使用盐酸来计算,计算完毕交流一下。

  男生女生:顺序为al>mg>fe>zn。

  概括提升、得出结论

  通过所有同学的计算,可知:等质量金属(镁、铝、锌、铁)无论跟跟足量常见的酸反应,放出氢气由多至少的顺序都一样为al>mg>fe>zn。

  拓展自我

  请你动脑筋,设计问题情景,证明如下的规律:

  在金属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中:

  a.等质量的不同酸跟足量的金属反应,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放出氢气越多。

  b.等质量的同种酸跟足量的不同金属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

化学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①掌握物质的量的概念及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意义。

  ②掌握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质量及其相互换算。

  ③理解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掌握溶解度的计算。

  教学重点: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教学难点:

  溶解度、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的换算

  教学方法:

  分析引导法、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基础知识精析

  一、基本概念

  1.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所含微粒数多少的物理量。符号:n;单位:mol。

  2.摩尔: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

  【注意】:在理解概念时,不能按字面理解成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数量是多少,它是一个专用名词,而简称摩,符号为mol。“物质的量”仅由于构成物质的微粒种类很多,用“物质的量”来表示物质时,必须指明微粒的名称,如1mol氢原子、1mol氢分子、1mol氢离子,也可用化学式表示为lmolH、l mol H2、1 mol H+等。此外,“物质的量”还可用来表示某些结构微粒的特定组合,如由Na+与Cl-按1:l特定组合构成的NaCI晶体,可表示为1molNaCl。

  【思考】1 mol NaCl和1 mol HCl所含的粒子总数相同吗?

  答案:不相同,因为NaCl是离子化合物,组成微粒是Na+和Cl-,而HCl是共价化合物,组成微粒是HCl分子。

  3、阿伏加德罗常数:12g 12C中所含碳原子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其*似值为6.02×1023加载中...)。符号:NA;单位:mol—

  【思考】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与6.02×1023完全相同吗?

  答案:不相同;原因是NA是指1 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即12 g12C中含有的原子数,是一个真实值,而6.02×1023是一个实验值,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似值。

  【说明】:阿伏加德罗常数和原子量标准均为人为规定的,如果它们发生改变,则原子量、分子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均发生改变;但是,质量、微粒数目、密度、体积等客观因素却不会改变。

  【讨论】:假设12C的原子量为24,以24克12C所含有的碳原子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数据肯定不变的是:

  ①氧气的溶解度 ②44克CO2的体积 ③气体摩尔体积 ④摩尔质量 ⑤相对分子质量 ⑥阿伏加德罗常数 ⑦物质的量 ⑧气体的密度 ⑨物质的量浓度 ⑩质量分数

  答案:①、②、⑧、⑩。

  4.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具有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摩尔质量。符号:M;单位:g/mol

  5.气体摩尔体积:在一定条件下,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符号:Vm;单位:L/mol。

  ①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

  ②决定物质体积的因素:粒子数目、粒子大小、粒子间距。

  【思考】标准状况下,1 mol气体的体积是22.4 L,如果当1 mol气体的体积是22.4 L时,一定是标准状况吗?

  答案:不一定;因气体的体积与温度、压强和气体的分子数有关,标准状况下,22.4 L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 mol。

  6.物质的量浓度:

  以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的溶液的浓度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符号:c(B);单位:mol·L-。

  【注意】:

  ①要用溶液的体积,单位是升,而不是溶剂的体积。

  ②溶质一定要用“物质的量”来表示。如给出的已知条件是溶质的质量或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或微粒数,应根据有关公式换算为“物质的量”。

  ③带有结晶水的物质作为溶质时,其“物质的量”的计算,用带有结晶水物质的质量除以带有结晶水物质的摩尔质量即可。

  ④同一溶液,无论取出多大体积,其各种浓度(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质量分数、离子浓度)均不变。

  二、基本关系

  1.物质的量与离子数目: n=加载中...

  2.物质的量与质量: n=加载中...

  3.物质的量与气体体积: n=加载中...

  4.物质的量浓度: c(B)=加载中...

  5.混合气体的*均式量: M(*均)=加载中...

  6.气体密度与式量: M=p×Vm (注意:密度的单位为g·L-1,多用于标准状况下的计算。)

  三、基本规律

  1.摩尔质量与式量关系规律:

  1摩尔任何物质的质量都是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等于其式量。

  2.阿伏加德罗定律:

  (1)定律: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注意】:①使用范围:气体;②使用条件:相同的温度和压强。

  (2)重要推论:

  ①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的体积之比都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加载中...=加载中...

  ②同温同容下,任何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加载中...=加载中...

  ③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式量之比。

  加载中...=加载中...

  ※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加载中...=加载中...;克拉伯龙方程:加载中...=加载中...

  3.物质反应的计算规律:

  ①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在化学方程式中计量系数之比。

  ②在同温同压下,参加反应的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在化学方程式中计量系数之比。

  【方法与技巧】

  一、阿伏加德罗常数应用的六个陷阱

  题组一 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条件及物质的聚集状态

  1.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2.24 L 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NA (×)

  (2)常温下11.2 L甲烷气体含有的甲烷分子数为0.5NA (×)

  (3)标准状况下,22.4 L己烷中含共价键数目为19NA (×)

  (4)常温常压下,22.4 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 (20xx·新课标全国卷,9D)

  题组二 物质的量或质量与状况

  2.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常温常压下,3.2 g O2所含的原子数为0.2NA (√)

  (2)标准状况下,18 g H2O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为NA (√)

  (3)常温常压下,92 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6NA (√)(20xx·新课标全国卷,9C)

  题组三 物质的微观结构

  3.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4.5 g SiO2晶体中含有的硅氧键的数目为0.3NA (√)

  (2)30 g甲醛中含共用电子对总数为4NA (√)

  (3)标准状况下,22.4 L氦气与22.4 L氟气所含原子数均为2NA (×)

  (4)18 g D2O所含的电子数为10NA (×)

  (5)1 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A (×)

  (6)12 g金刚石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2NA (√)

  (7)12 g石墨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1.5NA (√)

  (8)31 g**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1.5NA (√)

  题组四 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数目的判断

  4.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0.1 L 3.0 mol·L-1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H的数目为0.3 NA (×)

  (2)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KCl溶液中,阴、阳离子数目之和均为2NA (×)

  (3)0.1 mol·L-1的NaHSO4溶液中,阳离子的数目之和为0.2NA (×)

  (4)25 ℃、pH=13的1.0 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A (×)

  题组五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与“隐含反应”

  5.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2 mol SO2和1 mol O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混合物的分子数为2NA (×)

  (2)标准状况下,22.4 L NO2气体中所含分子数目为NA (×)

  (3)100 g 17%的氨水,溶液中含有的NH3分子数为NA (×)

  (4)标准状况下,0.1 mol 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

  题组六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的判断

  6.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5.6 g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3NA (×)

  (2)0.1molZn与含0.1molHCl的盐酸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A (×)

  (3)1 mol 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转移的电子数为NA (√)

  (4)1 mol Na2O2与足量C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

  (5)向FeI2溶液中通入适量Cl2,当有1 mol Fe2+被氧化时,共转移的电子的数目为NA (×)

  (6)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NA (×)

  【突破陷阱】

  1.只给出物质的体积,而不指明物质的状态,或者标准状况下物质的状态不为气体,所以求解时,一要看是否为标准状况下,不为标准状况无法直接用22.4 L·mol-1(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求n;二要看物质在标准状况下是否为气态,若不为气态也无法由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求得n,如CCl4、水、液溴、SO3、己烷、苯等常作为命题的干扰因素迷惑学生。

  2.给出非标准状况下气体的物质的量或质量,干扰学生正确判断,误以为无法求解物质所含的粒子数,实质上,此时物质所含的粒子数与温度、压强等外界条件无关。

  3.此类题型要求同学们对物质的微观构成要非常熟悉,弄清楚微粒中相关粒子数(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及离子数、电荷数、化学键之间的关系。常涉及稀有气体He、Ne等单原子分子,Cl2、N2、O2、H2等双原子分子,及O3、P4、18O2、D2O、Na2O2、CH4、CO2等特殊物质。

  4.突破此类题目的陷阱,关键在于审题:

  (1)是否有弱离子的水解。

  (2)是否指明了溶液的体积。

  (3)所给条件是否与电解质的组成有关,如pH=1的H2SO4溶液c(H+)=0.1 mol·L-1,与电解质的组成无关;0.05 mol·L-1的Ba(OH)2溶液,c(OH-)=0.1 mol·L-1,与电解质的组成有关。

  5.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注意一些“隐含的可逆反应反应”,如:

  (1)2SO2+O2催化剂△2SO3 2NO2??N2O4

  N2+3H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3

  (2)Cl2+H2O??HCl+HClO

  (3)NH3+H2O??NH3·H2O??NH+OH-

  6.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目的判断是一类典型的“陷阱”,突破“陷阱”的关键是:

  (1)同一种物质在不同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

  如①Cl2和Fe、Cu等反应,Cl2只做氧化剂,而Cl2和NaOH反应,Cl2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

  ②Na2O2与CO2或H2O反应,Na2O2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而Na2O2与SO2反应,Na2O2只做氧化剂。

  (2)量不同,所表现的化合价不同。

  如Fe和HNO3反应,Fe不足,生成Fe3+,Fe过量,生成Fe2+。

  (3)氧化剂或还原剂不同,所表现的化合价不同。

  如Cu和Cl2反应生成CuCl2,而Cu和S反应生成Cu2S。

  (4)注意氧化还原的顺序。

  如向FeI2溶液中,通入Cl2,首先氧化I-,再氧化Fe2+,所以上述题(5)中转移的电子数目大于NA。

  〖板书设计〗 基础知识精析

  一、基本概念

  二、基本关系

  1.物质的量与离子数目: n=加载中... 2.物质的量与质量: n=加载中...

  3.物质的量与气体体积: n=加载中... 4.物质的量浓度: C(B)=加载中...

化学教学设计9

  课题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

  修改与创新

  教学

  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复*和巩固初中学*过的金属的化学知识,

  2、了解金属钠在不同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

  3、了解铝箔在空气中加热的变化情况及其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体验金属性质的探究,增强学生学*化学的兴趣,重视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

  2、认识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将其应用于今后学*的全过程中,发挥科学思想方法在科学教育中的作用。

  3、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实验*惯和科学态度。

  教学重、

  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钠与空气反应的产物的不同

  教学难点:钠、铝在空气中加热的实验现象的解释

  教学

  过程

  预*探究(学生用)

  1、自然界中的绝大多数金属都是以化合态存在的。通常情况下,活泼金属单质能够与非金属、 盐 、酸、氧化物等发生反应。

  根据教材图3—2有关金属化学性质的一些实验,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点燃

  (1)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 2Al+3CuSO4===Al2(SO4)3+3Cu ; (2)在空气中点燃2Mg+O2=====2MgO

  (3)铜丝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Cu+2AgNO3===Cu(NO3)2+2Ag;(4)镁条放入稀盐酸Mg+2HCl====MgCl2+H2↑;

  2、钠的表面呈银白 色,有金属光泽,用小刀可切开,说明硬度小 (质软),钠在坩埚中加热,很快熔化成一个闪亮的小球,说明钠熔点低,钠燃烧时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色固体,现在,我们知道钠与氧气反应的产物有两种,它们是氧化钠和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中氧的化合价为 —1价,在钠燃烧的反应中,氧化剂是 O2 ,还原剂是钠;钠很活泼,一般保存在煤油中,钠的密度比煤油 大 。

  3、铁、镁、铝等常见金属化学性质比金属钠不活泼,通常能存放于空气中,其原因是铁在干燥的空气中很难跟氧气发生化学反应,镁、铝等金属的表面容易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金属与氧气进一步反应;这些金属在加热条件下,与氧气也能剧烈反应,甚至燃烧。

  互动课堂

  (一)情景激思(教师用)

  【引入】五千年前,人类进入青铜器时代,三千年前进入铁器时代,20世纪铝合金成为仅次于铁的金属材料。金属在人类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生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金属和它的化合物有着截然不同的性质,例如:铝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具有金属的通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高温可以燃烧,而氧化铝却耐高温,为什么呢?本章我们就来讨论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它们的化合物。首先我们先探究几种重要金属的化学性质。

  【强调】本节的课标是: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等金属的主要性质。

  【板书】: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二)合作探究(师生共用)

  【思考与交流】金属有哪些共同的化学性质?1、举例说明金属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

  点燃

  2、图3-2是一些化学反应的照片,请分析这些化学反应,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学生活动】思考与交流并板演。

  【教师总结】2Al+3CuSO4===Al2(SO4)3+3Cu 2Mg+O2=====2MgO

  Cu+2AgNO3===Cu(NO3)2+2Ag Mg+2HCl====MgCl2+H2↑

  【推进新课】今天我们首先来讨论金属与非金属单质---氧气的反应。

  【板书】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讲述】在初中我们已经知道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Fe3O4,而铁在空气中生锈的产物是红棕色的铁锈,成分为Fe2O3.这说明反应条件与产物有很大的关系,那么钠与氧气反应,又是怎样的呢?

  【学生探究】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讨论其化学性质。

  【点拨】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板书】(一)、金属钠(Na)

  1.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学生小结】

  【演示】 :,并观察图3—4。

  【提问】1、通过实验的观察,你能不能简单描述出钠有哪些物理性质呢?

  2、放置一会儿,新切开的钠表面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学生回答】

  【板书】2.钠的物理性质: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热、电的良导体,质软,密度小,熔点低。

  【教师总结】对,新切开的表面逐渐变暗,是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了白色的固体----氧化钠。

  【板书】 3.钠的化学性质:(1)与氧气反应:4Na+ O2 ===2Na2O(白色)

  (判断其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分别是哪一种物质)

  【过渡】如果将钠在空气中加热,会有怎样的实验现象?是否与刚才的一样?

  【教师演示】:

  【提问】钠在空气中燃烧有哪些实验现象呢?

  【学生回答】

  点燃

  【教师讲述】刚才我们知道氧化钠是一种白色的固体,而现在燃烧的产物却是淡黄色固体,可见钠在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不是氧化钠,它是钠和氧形成的另外一种化合物,我们把它称为过氧化钠。

  【板书】 2Na+ O2 ====== Na2O2(淡黄色)

  (判断其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分别是哪一种物质)

  【反问】对金属钠与氧气在这两种情况下的反应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1.反应物相同,反应条件不同,产物就不同,因此在化学反应中一定要注意反应的条件。

  2.金属钠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故保存钠时应隔绝空气。

  3.在氧化钠和过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同,氧化钠中为—2价,过氧化钠中为—1价。初步推断过氧化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探究】钠除了能和非金属单质O2反应外,还能和哪些非金属单质反应?初中时学过钠能跟谁反应?

  (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Na与Cl2的反应)

  点燃

  【板书】(2)钠与氯气反应:2Na+Cl2=====2NaCl

  【教师强调】钠还可以和硫单质反应,甚至发生爆炸,生成Na2S。

  【板书】(3)钠与硫反应:2Na+S====Na2S

  【教师小结】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与空气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生成不同的氧化物, 钠在上述反应中,化合价均由0价变为+1价,这是由于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之故,因此,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具有还原性,是一种强还原剂

  【教师讲述】除了金属钠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外,其他活泼金属也可以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在金属的表面形成氧化膜,有的氧化膜疏松,不能保护内层金属,如铁表面的铁锈;有的氧化膜致密,可以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继续氧化,如镁、铝表面的氧化层。所以,在点燃镁条前,常用砂纸打磨,这样点燃起来更容易些。铝的情况如何呢?既然铝易与氧气反应,那为什么我们可用铝锅来烧饭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探究铝与氧气的反应。

  【学生演示科学探究1】用坩埚钳钳住一块铝片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

  【生描述实验现象】 逐渐熔化,失去光泽,但不滴落

  【讲解】 铝的熔点 为665℃ ,氧化铝的熔点 为20xx℃,铝表面的致密氧化膜包在铝的外面,所以熔化了的液态铝不会落下。

  【提问】如果我们去掉氧化膜再加热,有什么现象呢?

  【学生演示科学探究2】用坩埚钳钳住一块用砂纸打磨过的铝片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

  【描述实验现象】加热萎缩但熔化的铝仍不滴落

  【师生共同分析原因】磨去氧化膜的铝片在空气中很快又形成一层新的氧化膜

  【板书】(二)铝与氧气的反应: 4Al+3O2 点燃 2Al2O3 纯氧中: 空气中:

  【提问】从这两个科学探究中,可以得到怎么样的结论呢?

  【小结】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形成致密氧化膜而稳定存在于空气中,日用铝制品可以较长时间使用。

  【回顾】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图片、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设问】能否看出金属的活动性和金属与氧气反应的条件、剧烈程度有什么关系?

  【小结】可以看出: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与氧气反应就越易进行,如钠露置空气中就氧化;金属活动性越弱,与氧气发生反应时反应条件较高,如铁在空气中不能被点燃。俗语说“真金不怕火炼”就说明金在加热条件下不与氧气反应。

  【总结】请根据今天所学*内容填写下列表格:

  金属

  反应条件

  反应现象

  氧化物的颜色

  化学方程式

  钠

  常温/加热

  常温下生成白色固体;

  加热时能燃烧,燃烧时火焰呈黄色,生成的固体呈淡黄色

  Na2O:白色

  Na2O2:淡黄色

  4Na + O2 ==== 2Na2O

  2Na + O2 Na2O2

  铝

  加热

  氧化铝:白色

  4Al+3O2 2Al2O3

  铁

  纯氧\点燃

  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物质

  四氧化三铁:黑色

  3Fe+2O2 Fe3O4

  铜

  加热

  加热有黑色物质生成

  氧化铜:黑色

化学教学设计10

  三维目标: 授课人:董 xx

  知识与技能:①通过实验探究,掌握铝与碱溶液的反应原理。

  ②了解两性氢氧化物及氧化物。

  ③通过实验现象的讨论、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①加强实验教学,按照观察、思考、分析、交流等方式进行教学。

  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行实践活动。

  情感、态度①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严格求实的科学态度。

  与价值观②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报效祖国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铁与水蒸气及铝与碱溶液的反应原理。

  教学难点:铁与水蒸气及铝与碱溶液的反应原理。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2课时

  [复*]金属钠与氧气及水的反应方程式。

  三、金属与盐反应

  【分析】金属由于活动性不同,排在前面的金属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混合物中置换出来。

  请同学们写出铁与硫酸铜反应、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

  [设问]很多金属能与酸反应,但大多数金属却不能与碱起反应,有没有遇到碱时能发生反应的金属,铝遇到碱时能不能发生反应呢?

  [实验3-4]在2支试管里各加入5mlHCl和5 mL浓NaOH溶液,再分别放入一小段铝片,观察实验现象。过一段时间后,用点燃的木条分别放在2支试管口,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现象] 都有气泡产生,试管口点燃都燃烧。

  [板书]四、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练*]写出以上反应的离子化学方程式,并指出该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2Al + 2OH -+ 2H2O === 2AlO2 -+ 3H2↑

  [思考与交流]①Al与NaOH水溶液的反应中Al显示什么性质?上述反应产物中的NaAlO2是如何产生的?

  Al显还原性,因其化合价升高。以上反应不是一步反应,而是多步反应的结果:2Al+6H2O=2Al(OH)3+3H2↑,Al(OH)3+NaOH=NaAlO2+2H2O,因而只有水为氧化剂。

  ②Mg比Al活泼,Mg能否与NaOH水溶液发生反应?

  Al与碱溶液反应是因为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的原因,Mg(OH)2属于碱,因而不反应。

  [思考]实验中为何开始慢,随后逐渐加快?

  [讲述]盐酸及氢氧化钠先与表面的氧化铝保护膜反应,保护膜破坏后才与铝反应。

  [思考]铝制餐具为何不能蒸煮或长期盛放酸碱咸物质?小结:金属单质在反应中都是化合价从0价升为正价,所以金属单质具有较强的还原性。由于大多数金属单质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所以在自然界中多以化合态存在,只有少数金属如金可以以单质形式存在。

  [实践活动]小结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堂练*]向一金属铝的易拉罐内充满CO2,然后向罐内注入足量NaOH溶液,立即用胶布严封罐口,过一段时间后,罐壁内凹而瘪,再过一段时间后,瘪了的罐壁重新鼓起,解释上述变化的实验现象:

  (1)罐壁内凹而瘪的原因: ,反应方程式: 。

  (2)罐壁重新鼓起的原因: ,反应方程式: 。

  解答:(1)是因为CO2与NaOH反应生成Na2CO3,使得罐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2)是因为过量的NaOH与铝罐反应生成H2,使罐内气压等于或大于外界大气压;小结:几种重要金属的常见反应的产物

  钠镁铝铁铜

  氧气Na2O;Na2O2MgOAl2O3Fe3O4CuO

  氯气NaClMgCl2AlCl3FeCl3CuCl2

  硫Na2SMgSAl2S3FeSCu2S

  水NaOHMg(OH)2—Fe3O4—

  盐酸NaClMgCl2—FeCl2—

  氢氧化钠NaOH—NaAlO2——

  [作业]1、阅读:科学视野—金属钛 2、P54 3、4、5、6、7

  〖板书设计〗三、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1、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2、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性质:

  Al2O3+2NaOH=2NaAlO2+H2O

  Al(OH)3+NaOH=NaAlO2+2H2O

  〖教后记〗

化学教学设计11

  这次参加了山东师大国培学*,通过学*,自己的思想、教育观念得到提高,教育技能得到增强,教育的理念得到了更新。

  一、重视化学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化学的兴趣

  化学对于初三学生来讲是一门新学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较强,对变幻莫测的化学实验现象往往有浓厚的兴趣。

  我以后要认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兴趣盎然的观察能活跃学生的思想,形成积极思考的氛围,从而使学生学到化学知识。讲催化剂概念、氧气、氢气、性质时,演示实验尤为重要。如在讲氧气的鉴别时,我没有先讲鉴别方法,而是用一个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两个集气瓶中,让学生由观察到的现象得出鉴别氧气的方法。其次是指导学生做好每一个学生实验。学生自己实验时兴趣较高,为了避免学生动手的盲目性,我要因势利导,把单纯的兴趣转化成对学*知识的乐趣,成为学*的动力。我还要注意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操作方法,指导他们分析实验现象,书写实验报告。

  1.重视演示实验。

  在演示实验过程中,我不仅要通过自己熟练规范的操作过程,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更要有的放矢地教会学生观察什么、怎样观察、怎样记录观察结果,避免学生观察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引导学生按照“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顺序有步骤有计划地观察,然后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逻辑分析和判断,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2.增加自主实验内容。

  把课堂上的一些演示实验让学生动手时,学生的兴趣浓厚,实验结束时,往往意犹未尽,必要时我可顺着学生的热情,补充一些自主实验,给学生一些参与的机会,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实验能力,而且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3.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探究素材。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和可能,力求把探究学*深入到每一节课和每一个具体的教学内容中,不局限于学*教材内容后的“再探究”,充分体现探究性学*的宗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4.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究实验。探究实验是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有效方法。因此,在教

  学中,我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另外还要指导学生做好选做实验及家庭小实验。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结合本校实际,尽可能地做一些有意义的实验。

  二、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和知识分化点,进一步强化学生学*化学的兴趣

  初中化学的难点及知识分化点有:化学用语、溶液的计算、无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一个学生即使兴趣较高,一旦几次被难倒,兴趣也会大减,从而影响学*成绩,所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和知识分化点很重要。例如化学用语中元素符号、化学式,采取分批识记,从绪言开始,日积月累;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给他们“五查”:一查分子式写是否对,二查配*是否正确,三查“等号”有没有写,四查条件有没有标注,五查该画的“↑”或“↓”有没有画;将常见元素的化合价、编成口诀帮他们识记;对于溶液的计算,重点授以方法,让他们多练,尽可能地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出公式、规律;对于零碎的化学知识,我帮助总结。这样有助于学生记忆及掌握,不至于使学生感到难,从而使他们的学*兴趣不减。

  三、本次学*,给自己带来许多感悟。

  一是我要关爱每一个学生,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既要关心学生的学*生活,帮助他们积极主动地发展自己;又要关心学生的精神生活,懂得做人的道理。只要我真心地爱每一个学生,并且让他们感受到这种爱,学生就会以极大的努力朝着我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二是随着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我,就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和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那种只具有传统专业知识的我不再受到学生的喜爱。新时代的我必须是具有全面的能力,仅仅能教好专业课已经远远不行了。现在的教育要求我在教学当中要有趣味性,能调动广大同学的积极性与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动机,这样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要给学生一碗水,我要有一桶水”的时代已经过去,现代教育不仅要求我要有一桶水,而且还必须是一桶新鲜的水,是一桶流动的“活水”,因此不断更新观念,加强学*,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是我具有广博知识和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前提。活到老真还得学*到老!树立终身学*的理念。

  三是我要拥有*和的心态,要力争做一位阳光我,积极乐观地看待生活和工作。选择了老师这个职业,那么我们就要好好珍惜,把这个职业做好,不仅要把它看作是一份职业,更要把它当做自己的事业来追求、来奉献。在这份事业的追求与奉献中找到工作的乐趣,实现幸福的人生。

化学教学设计12

  一、教材分析

  本章以分类为中心,介绍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的分类。第二节《离子反应》从有无离子参加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第一课时学*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情况,并从电离的角度深化酸、碱、盐的定义,水到渠成的转入离子反应的讨论。第二课时从概念出发,结合探究实验总结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本节内容在中学阶段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在中学化学中要学*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都可能涉及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学好这一节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既巩固了前面已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后面元素化合物知识、电解质溶液的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本节课之前,对溶液的导电性,电解质的概念、复分解反应的概念等知识已有一定的认识,知道电解质在溶液中能电离出离子,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知道酸、碱、盐的溶解性。但是学生刚进高一,元素化合物知识不丰富,电离理论初步接触,因此本节知识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

  学生正处在15、16岁的年龄阶段,好奇心较强,兴趣不太稳定,逻辑思维正在日趋发展中,在知识学*上仍需借助感性材料的支持。

  根据以上分析及《化学新课程标准》,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和教学方法如下: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含义。

  2、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3、使学生掌握简单的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交流、发言、实验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给学生科学的方法,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通过实验,体验了实验是学*化学和探究化学过程的重要途径。

  2、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之善于观察,敢于实践。

  3、通过讨论与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反思的*惯。发扬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分享实验探究成功后的喜悦之情。感受同学间的相互合作与取得成功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离子反应的实质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难点:实验现象的分析、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四、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计算机辅助教学

  难点突破:

  1、精心设计实验:将教材实验设计为4个学生为一组的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使每个学生参与到获得知识的过程中,能分享实验探究成功后的喜悦之情。感受同学间的相互合作与取得成功的关系。

  2、利用计算机软件的动画模拟实验,引导学生进行全面观察,理解微观本质,使抽象知识变得更形象,便于学生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突破难点。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是本节课的难点。为突破该难点,我做如下设计:初学时让学生按书写步骤进行训练。第二步是正确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关键和难点。学生的主要错误是不熟悉,不知道也不熟悉哪些能改写成离子,哪些不能改写离子,要指导学生复*酸、碱、盐的溶解性(课本第110页)。采用自学、反馈练*、纠正错误的方法,使同学们对自己所犯的错误得到及时的纠正。并且要将书写难点分散到其他教学环节,在学*离子反应的意义时,设计练*4个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在得出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时,设计练*3个书写。

  五、学*方法

  采用实验探究与交流活动相结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培养学生交流的*惯。

  六、、教学准备

  1、实验仪器:试管、试管架、胶头滴管、毛刷。

  2、实验药品:05mol/LCuSO4溶液、05mol/LKCl溶液、酚酞溶液、05mol/LBaCl2溶液、1mol/LNaOH溶液、1mol/LHCl溶液、05mol/LNa2CO3溶液。

  3、学生准备:4人一组进行实验。

  七、教学过程

  总体构思:

  教学序: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探究→实验研究→引导分析→引导归纳→巩固练*

  学*序:明确问题→实验研究→分析现象→形成概念→理解应用

化学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初步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和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

  4.培养学生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初步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和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

  教学工具

  大烧杯、小烧杯、品红液、酚酞液、浓氨水、胶头滴管、针筒、投影仪、多媒体电脑等。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引入]生活中你经常碰到这种事: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在常温下逐渐减少了,如果拿去加热会减少得更快;当你漫步在果园,便有一阵阵果香飘来;当你把紫色高锰酸钾晶体丢人水中,水就会变成紫色,但我们肉眼却看不到高锰酸钾晶体的存在等等,大家是否想过原因呢?

  [演示实验J教材中(实验3-2)o

  [观察]品红溶液逐渐扩散,最后溶解在水中,烧杯中的溶液经振荡后变成浅红色。

  师:为什么敞口容器中的水会减少?加热后减少得更快?为什么品红滴到静置的水中能逐渐扩散呢?

  [学生讨论]水慢慢变干了,实际上是水微粒蒸发到空气中;我们闻到果香味,是看不见的果子微粒分散在空气中。

  师:同学们都说得对。这样的问题很久以前就引起一些学者的兴趣,他们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物质是由不连续的微小的粒子组成的。后来,这个大胆的设想随着科技的进步得到了验证。

  [小结]由课本图3-6和图3-7分析得出:

  1.物质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口(科学仪器直接观察)。

  2.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

  师:分子除了有一定的质量,还存在哪些性质呢?(从现象说明)o

  生1:从品纽的扩散、水的蒸干……等现象说明分子微粒是在不断运动。

  生2:从水受热蒸发加快这一现象,说明分子微粒在受热情况下,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这也说明分子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

  生3:闻到香味也可以说明分子微粒在不断运动。

  师:回答得很好!分子除了在不断运动外,还有哪些特点?

  生,:当水加热至100℃,水变成水蒸气,说明水分子间的间距拉大;在O℃时结成冰,呈固态,说明水分子的间距拉*;这一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一定间隔。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从生活经验、日常现象中,从前人探究中,我们通过自己的分析、推理得出分子的一些特点,归纳如下(投影):

  (1)分子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很小)。

  (2)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3)分子间存在一定的间隔。

  师:这3个特点中第2、3两点是你们通过对现象的分析、推理得出的,那么你能不能用个实验证明你的观点呢?

  (分组实验,重点探究特点2:分子是在不断运动。)

  二、实验探究

  [演示实验](教师在学生探究实验前先做个演示实验)

  在一试管中加入lOmL无色的浓氨水,然后滴入2~3滴无色酚酞试剂,观察现象,得出结论,作为信息提供给同学们。

  [现象]溶液呈红色。

  [结论]氨水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岔

  [实验内容]探究分子特点之一——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着。

  [实验方案1]在一只小烧杯中加入10ml。水,然后滴入2~3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实验方案2]在一只试管A中加入lOml。水,然后滴人2~3滴酚酞试液;另取一支试管B中加入10ml。的浓氨水,然后用带寻管塞子塞好.并用橡胶管连接,如图所示,观察现象。

  [实验方案3]如右图所示,A、B两烧杯中装有无色酚酞试液;另取一个C烧杯加入约5mL的浓氨水。然后用一个大烧杯罩住,观察现象(约5分钟后)。

  教师评价学生的方案,从理论上推测结论,完成下表:

  师:同学们亲自进行实验究话动,通过实验,我们归结出以下几点

  1.氨水会挥发出许多微小颗粒并扩散到空气中,所以最先打开瓶塞时,我们都闻到了刺鼻的气味;(亲自体验得出。)

  2.氨水中的氮分子不断运动,;扩散到含有酚酞的溶液中,使酚酞变红;

  3.说明构成氨气酌氮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日常生活中,许多事实证明了这二点,请同学们在小组中讨论并举例说明.

  [讨论]从分子的角度看,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教师讲解,然后小结本节的内容。.)

  [讲解]水的蒸发,是水分子微粒受热蒸发,从液态分子微粒变成气态分子或粒,水分子(H2O)本身没有变化。一个水分子(H2 0)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构成的。如图:藏骚,水的化学性质也没有变化,所以水的蒸发过程是属于物理变化;而水的分解不一样如下图所示)

  (水分子分解示意图)

  从图中看出,水电解时,水分子变成了新的分子——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有了新的分子生成,这一变化是化学变化。水分子不再保持水的化学性质,因此说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强调这一句话)

  [讨论]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这一句话应如何理解7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最后一段,然后举例。)

  [讲解]下面的图示表示***的受热分解过程

  (投影)。

  (***分子分解示意图)

  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原子没有发生变化。例如,***分子分解成氧原予和汞原子,氧原子无论存在于水中、氧气中.还基在***分子中始终是氧原子。可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成更小的粒子:因此‘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课后小结

  师:本节课我们学*了分子和原子,利用实验探究验证了分子的特点。现将本课题总结如下:

  1.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分子存在着以下特点:

  (1)分子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2)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3)分子间存在一定的间距。

  3.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4.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可以相互结合形成分子。

化学教学设计14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糖类的组成、种类、来源,及对生命活动的作用。

  (2)学会用碘水(或碘酒)检验淀粉,学会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葡萄糖。

  (3)知道糖类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知道淀粉或纤维素与葡萄糖之间的相互转化。

  (4)知道油脂的组成,富含油脂的食物以及常见的油脂。知道油脂对生命活动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行阅读,掌握资料收集与讨论的学*方法,培养归纳、总结能力。

  (2)通过实验,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及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对食品营养的关注意识,养成合理膳食的*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糖类、油脂的化学元素组成及其在人体内的变化和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

  【难点】

  葡萄糖的检验方法及淀粉的检验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

  [教师]*几年微商行业迅速崛起,同学们都知道微商吧?

  [学生]笑嘻嘻的议论并回答。

  [教师]据统计,*几年微商们卖的减肥产品非常畅销。现在有些女中学生,为了赶潮流,在青春期就刻意减肥,有的已造成严重贫血和营养不良。

  [提问]大家如何看待减肥这件事呢?

  [学生]回答提问,自由发挥。

  [教师]提出科学合理减肥的观点,讲述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并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兴趣。

  (二)新课教学

  1。糖类

  [教师]指导学生自行阅读课本并回答下列问题:

  (1)常见的糖类有哪些?

  (2)糖类的组成元素有什么?

  (3)糖类对人体的作用是什么?

  (4)糖类的消化过程是怎样的?

  [学生]阅读课本,并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那么,如何检验食物中含有葡萄糖或淀粉呢?

  [演示实验]在试管中加入2ml10%NaOH溶液,滴加4~5滴5%CuSO4溶液,混合均匀,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再加入几滴10%葡萄糖溶液,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片刻后出现砖红色沉淀。

  [学生实验]在有少量面粉的蒸发皿上滴加2至3滴碘水,淀粉遇单质碘显蓝色。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观察归纳出葡萄糖和淀粉的检验方法。

  2。油脂

  [教师]指导学生自行阅读课本并回答下列问题:

  (1)常见的油脂有哪些?

  (2)油脂主要含哪些元素?

  (3)油脂对人体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阅读教材并回答:

  (1)有的来自于植物的种子,有的来自于动物的组织器官。通常人们将室温下呈液态的脂肪为油(植物油),室温下呈固态的脂肪为脂(动物油)。常见油脂包括:豆油、花生油、菜油、猪油、牛油等。

  (2)油脂的主要成分里含碳、氢、氧等元素。

  (3)油脂在人体内经过酶的作用,部分经过氧化提供能量,另一部分被人体吸收供代谢需要。

  (三)巩固提高

  自行网上搜集、阅读食物酿酒的资料。

  (四)小结、作业

  略。

化学教学设计15

  1、学*任务分析

  学*任务分析即学*需要分析,这是教学设计模式中首先要进行的内容,它是指学*者目前的学*状态(教学问题的起始状态)水*与期望达到的学*状态(教学问题的终态)水*之间的差距分析。期望达到的学*状态主要是由教学大纲和学*内容所决定的。教师通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对教学大纲进行分析,以明确某一知识点的学*任务,即学生学什么。

  2、教材内容分析

  教材内容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载体,教材内容的分析是教学设计的基础。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就是要明确教师教什么、所教内容在整个化学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这部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与其他知识之间的联系、在社会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所具有的功能和价值、知识教学的深度、广度、重点、难点以及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如实验条件、课件、*题)等进行分析。

  3、学生特征分析

  学生特征分析主要是指学生在学*化学新内容之前的生活经验和经历。这些经验和经历将影响学生的化学学*,甚至在学*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学*迁移现象。学生特征分析包括: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现有的学*能力、学*态度等。在教学设计中要坚持以学生为学*的中心,满足学生的学*要求,从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出发分析,不仅要了解学生具有哪些影响学生学*的一般因素,具有哪些学*新知识所需要的初始知识技能,而且还要分析学生用原有的认知结构将会怎样地去认识新的知识和对新内容的情感态度,了解学生在学*过程中哪些学生能适应,哪些学生不能适应,学生“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和“怎样做”等。

  4、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是要解决教什么(或学什么)、达到什么水*的问题,它是在学*任务分析、教材内容分析和学生特征分析基础上,分析教材内容中的学*结构与学生原有的学*结构之间的差距,提出教学过程中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它为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提供了依据,也为教学的组织、教学的评价提供了依据。教学目标应该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来制定,突出综合性。

  5、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策略是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教学模式,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体现教学策略的灵活性,即同一教学内容,可以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我们可以依照新课程理念、依据学生和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最适合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学法指导等


化学教学设计扩展阅读


化学教学设计(扩展1)

——关于化学教学设计

关于化学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化学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化学教学设计1

  【学*目标】

  1.掌握Na2O Na2O2 和 Na2CO3 NaHCO3 的性质。

  2.了解焰色反应及常见金属的特征焰色。

  【学*重点】

  Na2O Na2O2 Na2CO3 NaHCO3性质。

  【新授知识】

  阅读教材55—57页

  一.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实验3--5】

  把水滴入盛有少量Na2O2固体的试管中,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现象 ;用手轻摸试管外壁,感觉 ,说明反应是 热反应;向试管中溶液滴入酚酞溶液,现象 。

  性 质 氧化钠(Na2O) 过氧化钠(Na2O2)

  制备

  色、态

  氧元素的化合价

  与水反应

  与CO2反应

  用途 不作要求

  二.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物质 Na2CO3 NaHCO3

  俗名

  色、态

  水溶性

  水溶性大小:

  酸碱性

  酸碱性强弱:

  热稳定性

  稳定性强弱:

  与HCl反应

  同浓度的溶液与盐酸反应速率比较:

  与NaOH反应

  相互转化

  三.焰色反应

  1.定义:很多 或它们的 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这在化学上叫焰色反应。

  2.实验步骤:

  (1)将铂丝(或光洁无锈的 )放在酒精灯外焰灼烧,至与原来的火焰颜色 时为止。

  (2)用铂丝蘸取Na2CO3溶液,在外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为 色。

  (3)将铂丝用 洗净后,在外焰上灼烧至没有颜色时,再蘸取K2CO3溶液作同样的实验,此时要透过 观察。

  3.应用:离子检验(鉴别钠,钾等金属或其离子)节日燃放的烟花。

  【限时作业】

  1.关于Na2CO3和NaHCO3性质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水中溶解性:Na2CO3

  C.同浓度溶液与足量酸反应的速度:Na2CO3

  D.Na2CO3不能转化成NaHCO3,而NaHCO3能转化为Na2CO3

  2. 焰色反应每次实验都要用试剂洗净铂丝,这种试剂是( )

  A. Na2CO3溶液 B. NaOH溶液 C.硫酸 D.稀盐酸

  3.在蔬菜生长过程中,常喷洒农药防治虫害.据有关专家介绍,用碱性溶液或清水浸泡,可使残留在蔬菜上的农药的毒性降低,因此,买来的蔬菜在实用前最好用稀碱水或清水浸泡一段时间,浸泡蔬菜时可加入适量( )

  A .纯碱 B.白酒 C.白糖 D.食醋

  4.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不能生成NaOH的是( )

  A.Na和H2O B.Na2O2和H2O C.Ca(OH)2和Na2CO3 D.Ca(OH)2和NaCl

关于化学教学设计2

  第一节 重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1、2课时)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是性质相反的一对物质。

  2.使学生掌握重要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常见反应。

  3.对学生进行矛盾的对立统一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教学重点】

  氧化剂、还原剂与元素化合价的关系,重要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常见反应。

  【教学难点】

  重要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常见反应。

  【教具准备】

  试管、胶头滴管、滤纸。

  饱和氯水、饱和NaBr溶液、饱和KI溶液、铁粉、浓硫酸、稀硫酸、溪水、KSCN溶液、浓硝酸。

  【教学方法】

  复*、归纳法及实验、分析、总结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重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第二课时 重要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常见反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言】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等有关知识是在什么时候开始学*的吗?通过高一的学*,大家对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知识已经有了较好基础,今天我们将进一步学*重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板书】第一节 重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提问】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变化的特征是什么?实质是什么?什么物质是氧化剂?什么物质是还原剂?

  【投影】(师生共同完成)

  【练*】在 3Cu+8HNO3(稀)= 3Cu(NO3)2+2NO↑+4H2O的反应中,还原剂是 ,氧化剂是 ,还原产物是 ,氧化产物是 ,4 mol HNO3参加反应,其中被还原的是 mol。用“双线桥”表示该反应。

  【过渡】在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里,除了用箭头表明反应前后同一元素原子的电子转移外,还可以用箭头表示不同元素原子的电子转移,即“单线桥”。

  【板书】一、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关于化学教学设计3

  【课程目标】

  1、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

  2、会应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简易原电池。

  【教材分析】

  生活在现代社会,学生对“电”有着丰富而强烈的感性认识。当学生了解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的原因,并感受了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过程后,会对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的转化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能量转换角度看,本节课程内容是对前一节课中“一种能量可以转化为另一种能量,能量是守恒的;化学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它同样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和电能等”论述的补充和完善。从反应物之间电子转移角度看,原电池概念的形成是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拓展和应用。从思维角度看,“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思想,是对“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思维方式的反思和突破。

  【学情分析】

  中学生对“电”的内容的认识不仅来源于生活经验,而且来源于学科学*。在生活经验方面,不仅接触了火力发电(或水利发电),而且接触了干电池等化学电源;在学科学*方面,学生不仅接触了摩擦起电,而且还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了电能,此外还学*了关于电的初步知识(如电源的正负极、电压和电流等内容),因此对电并不陌生。此外,高中《化学1》已较为系统的学*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也学*了钠、镁、铝、铁等有关的金属知识,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内容。这些经验基础为本课的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为本节的学*做了知识、能力上的准备。

  同时原电池是高中化学学科体系的核心知识之一,它的教学是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的延伸与应用,也是后续电化学知识的基础。原电池的教学是体现学科交叉,科学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好素材。学生在第一节学*了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关系,本节课则学*化学能转化为另外一种能量即电能,由于电化学知识是学生首次接触的新领域,存在着强烈的好奇心和陌生感,因此一个好的开端十分重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原电池的概念、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同时掌握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2)通过学生设计完成原电池构成条件的实验,学*实验研究的方法。

  (3)能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运用。

  2、过程与方法

  (1)分析火力发电的原理及利弊,建立“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新思路,通过对氧

  (2)通过实验和科学探究,对比、归纳,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化学能与电能转化的学*,使学生认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对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2)通过原电池形成条件的探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科学态度和方法,体会实验在化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原电池的概念、工作原理及形成条件

关于化学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2.通过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实验,使学生了解鉴别它们的方法。

  3.使学生认识对比的学*方法。

  4.使学生学会归纳,总结。

  5.通过了解侯德榜制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na2o2的性质。

  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

  教学难点:过氧化钠和水、二氧化碳的反应。

  教学用具

  投影仪、小试管、大试管、小烧杯、脱脂棉、胶头滴管、酒精灯、火柴、气球、小烧杯、铁架

  台、镊子,na2o2、na2co3、nahco3固体,nahco3、bacl2溶液,稀盐酸、澄清的石灰水、水、酚酞试剂。

  课时安排:共1课时

  第一课时:钠的氧化物:氧化钠与过氧化钠

  教学过程

  [设问]有人打电话119,意味着有什么事情发生?

  [学生]有火情发生。

  [设问]这时,我们首先想到用什么灭火呢?

  [学生]水、灭火器等。

  [讲解]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是由于反应产生了比空气重且一般不支持燃烧的二氧化碳。而今天,我却要用水和二氧化碳来点火,大家相信吗?

  [演示实验2—6]蘸有na2o2的脱脂棉与水的反应。

  [补充实验]在一个盛有少量碳酸钠固体的小烧杯中加入盐酸,并用镊子夹取蘸有过氧化钠粉末的脱脂棉伸入烧杯,脱脂棉剧烈燃烧。

  [补充实验]也可以用此法:用脱脂棉包一定量的过氧化钠,请学生用玻璃管吹气,过一段时间,棉花就会剧烈燃烧,所以也叫“吹气生火”

  [设问]发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展示过氧化钠]

  [教师]原来,是这种叫做过氧化钠的化合物在起作用。

  [引入新课]由于钠的性质活泼,其化合物的种类繁多,用途也广。本节课我们就来学*钠的化合物。

  [板书]第二节钠的化合物

  [板书]一、过氧化钠

  [教师]由刚才的实验我们可知,na2o2可与h2o和co2发生化学反应,它们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什么?

  [演示实验2—5]把水滴入盛有na2o2的试管中,检验生成的气体,并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讲解]由刚才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和溶液变红可推知,na2o2与水反应后生成了相应的碱naoh和o2,请大家写出该反应的反应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学生活动]

  [教师板书]2na2o2+2h2o====4naoh+o2↑

  [讲解]na2o2与co2反应时也生成了o2(支持了脱脂棉的燃烧),同时生成了na2co3。na2o2

  [板书]2na2o2+2co2====2na2co3+o2↑

  [补充实验]在盛有少量酚酞试液的试管中逐渐加入na2o2粉末,振荡。

  [学生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讲解]上述实验说明了na2o2具有漂白性。实际应用中,我们常用其来漂白织物、麦秆、羽毛等。

  [投影思考题]1.呼吸面具中常用na2o2来做供氧剂,说明理由。

  2.na2o2应怎样保存?

  设问:na2o2与盐酸反应产物呢?学生完成

  [学生活动]2na2o2+4hcl====4nacl+o2↑+2h2o

  [过渡]同样是由钠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na2o,却有着与na2o2不同的性质。

关于化学教学设计5

  一、设计思路

  本课题包括化学式、化合价和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三部分内容,“化学式”这部分内容属于化学用语教学,在研究物质组成、构成的基础上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连接而成的式子即化学式。

  本节内容即是对前一部分知识的总结,同时也为学好化合价打下了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在教学时采取分散法完成该内容的教学,对于化学式的定义较容易理解,因此可将其放在预*中自主学*,为了更好的理解化学式表示的意义,可借助模型,通过形象的事物加深学生的理解以便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也要利于突破化学式的意义这个教学重点。对于单质的化学式的书写方法可通过书写常见单质的化学式进行分类总结。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式及其意义。能用化学式表示一些物质的组成。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物展示,理解化学式及数字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对物质从宏观到微观的认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科学的想象力。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化学式的写法、读法、意义。

  2、难点:化学式周围数字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 实物展示启发、归纳分析

  五、学情分析

  本课题的内容比较抽象,教材首先讲述了化学式的概念,以学生最熟悉的纯净物——水为例,介绍了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虽然在前面的学*中,学生已具有了有关元素符号的知识,用元素符号来表示某种元素,学生兴致很高;但是,对于物质能否用专门的符号来表示呢?学生比较茫然,因此通过实物展示以及讨论探究的方式进行,学生更易接受。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展示

  1.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

  钠铜锌铝镁铁 硫磷碳氦氖 氢氧氮氟

  2.请写出这些物质的化学符号。

  (1)红磷(2)硫(3)二氧化碳(4)氧气(5)水(6)过氧化氢(7) 氧hua汞(8)四氧化三铁

  (二)课堂探究

  新课导入:同学们刚才写的这些化学符号像CO2、H2O等就叫化学式,本节课我们

  就来学*化学式。

  活动与探究一、化学式的定义:

  师:请同学们结合老师刚才介绍的和教材中83页1、2自然段内容总结出化学式的定义并完成导学案中的讨论

  生:完成导学案中的内容。

  1、 化学式是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2、讨论: ①任何物质都有化学式吗?

  ②同种物质可以有不同的化学式吗?

  3、练*:用你手中的气球可以表示出哪些物质的化学式?

  活动与探究二、化学式的意义。

  师:回忆元素符号有哪些意义以Fe、O为例。那么化学式有哪些意义呢?以H2O

  为例看看你能说出几条?

  生:总结归纳。

  师:请用你手中的气球表示出水的化学式,看看能否帮到你呢?

  生:总结出化学式的意义。

  化学式能表示:①某种物质 ②该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

  ③表示某种物质的一个分子 ④还表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构成。 师:请用球摆出CO2的化学式,并说出有哪些意义。

  生: 回答

  知识补充:Fe、NaCl 这两个化学式有哪些意义?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活动与探究三:化学式周围数字的意义。

  师:用你手中的球还能摆出哪些形状,它们有什么意义呢?

  生:练*,然后摆出H、2H、H2、2H2并说出意义。

  巩固练*:说出屏幕上显示的图示表示什么?

  ①元素符号前边的数字表示 原子的个数

  ②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 分子的个数

  ③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数字表示 一个分子中该原子的个数。

  ④化学式周围的数字只要大于1时就只具有 微观 (填“宏观”“微观”) 活动与探究四: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

  给出一些常见的单质引导学生总结其读法与写法

  有些单质由原子构成 写法:用 元素符号 直接表示

  读法:直接读出元素名称。

  由分子构成的单质 写法:用“Xn”表示

  读法:元素名称后一般加“气”字

  根据HgO、 SO2、 Fe3O4 NaCl KCl 的写法和读法总结出化合物的写法和读法。

  写法:氧化物 氧在后 ,金属左 非金属右 ,原子个数比为1时“1”省略 读法: 某化某

  练*:请摆出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同桌写出并读出该化学式。

  生:完成屏幕上显示的题。

  (三)课堂小结:通过对化学式的学*,你有哪些收获呢?

  (四)课堂检测:检验一下你真的收获这些了么?

  完成屏幕上显示的内容。

  (五)挑战中考:

  展示*三年的中考题,看看学生是否能挑战成功

  (六)布置作业:“我”的化学式是H2O,向不认识“我”的人介绍一下“我”自己。

  七、板书设计: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八、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初中化学学*时碰到的一个难点,很重要但难掌握.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在保证教学三维目标完成的情况下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为了降低初中化学难度,让学生用气球摆出常见物质的化学式,这样更容易表述其意义。

  九、教学点评

  单欣 葫芦岛市建昌县初中教育研训部化学教研员

  本节课的优点:采用了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自主探究,教师点拨引导。应用了自制的教学工具,气球上标注了元素符号,并用气球摆出了一些物质的化学式。突破了难点,突出了重点。缺点:设计的内容过多,时间安排上前松后紧。

  李广金 娘娘庙中学副校长兼初三化学教师

  本节课的优点:学生动的较多,课堂比较活跃,教师只是起到了引导作用,做到了学生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缺点讲解*题时应更深入一些,争取使大多数学生都能接受。

关于化学教学设计6

  【教材版本】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课标分析】

  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教材从化学键入手,说明化学健与能量的密切联系,揭示了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本质原因,然后分析了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储存与吸、放热的关系,为后面“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奠定基础。第二部分,教材通过三个实验说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形式,引出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术语。第三部分,教材为了开阔学生的科学视野,图文并茂的说明了生物体内生命活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能源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使学生在更广阔的背景下认识能源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系,认识化学技术在其中的重大,甚至关键的作用。

  通过化学能与热能的学*,学生将对化学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开发新能源中的'作用与贡献有初步认识;初步树立起科学的能源观;这将增进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与情感,体会化学学*的价值。

  【学情分析】

  学*者是高中一年级学生,通过在初中的学*,他们对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这一现象已经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概念。在这堂课中他们要初步明确产生这一现象的本质原因什么,就是要求他们要从感性认识升级为较为理性的认识,这就要求他们要有化学键的概念,而在上一章他们刚刚学*过,所以接受本堂课的内容对他们来说就显得比较轻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之间的关系;

  2、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吸放热反应的概念,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过程与方法:

  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挥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质疑、思考,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化学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反思提高的能力;

  2、有参与化学活动的热情,将化学能与热能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树立正确的能源观;

  【教学重点】

  用化学键、物质总能量大小、物质稳定性来解释和判断吸、放热反应。

  【教学难点】

  实验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理性思考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深层微观本质。

关于化学教学设计7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说出离子键的概念;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能够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用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学生的抽象思维得到发展,综合概括能力得到提高,学会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宏观到微观的研究过程,逐渐养成科学的探究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离子键、离子化合物的概念。

  【难点】

  离子键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通过学*元素的知识,思考氯化钠是由哪几种元素组成的?

  【学生回答】钠元素和氯元素。

  【提出问题】钠原子和氯原子是如何形成氯化钠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环节二:新课讲授

  1.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播放视频】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

  【提出问题】观察实验现象,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

  【学生观察并回答】金属钠在氯气中剧烈燃烧,产生很浓的白烟。

  【提出问题】思考产生的白烟是什么,如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一过程?

  【学生回答】产生的白烟是氯化钠固体,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Na+Cl2=2NaCl。

  【提出问题】如何从原子的角度分析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学生回答+教师解释】氯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有7个,钠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有1个,要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钠原子会失去一个电子,氯原子会得到1个电子。由此可知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变成Na+,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变成Cl-,Na+和Cl-共同构成氯化钠晶体。(教师结合原子结构示意图板书或者动画的方式进行讲解。)

  【教师讲述】利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讲解原子的电子式如何书写。)

  2.离子键

  【提出问题】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氯化钠晶体的构成粒子是什么?

  【学生回答】氯离子和钠离子。

  【提出问题】既然氯化钠晶体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说明阴、阳离子的电荷并没有中和,这说明阴、阳离子之间存在哪些作用力?

  【学生回答】阴阳离子结合在一起,彼此的电荷不会中和,说明阴阳离子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说明阴阳离子之间除了吸引力之外还存在排斥力。

  【教师引导】这种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称为离子键。

  3.离子化合物

  【教师提问】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称为离子化合物。观察以下的化合物中哪些属于离子化合物?

  MgO、Na2S、NaCl、Na2SO4、NaNO3、NH4Cl、(NH4)2SO4

  【学生回答】MgO、Na2S、NaCl、Na2SO4、NaNO3

  【教师补充】NH4Cl、(NH4)2SO4也属于离子化学物。

  【教师总结】离子化合物存在于:

  (1)活泼金属(指第一和第二主族的金属元素)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指第六和第七主族的元素)间形成的化合物。

  (2)金属元素与酸根离子之间形成的化合物(酸根离子如硫酸根离子SO42-、硝酸根离子NO3-、碳酸根离子CO32-等等)。

  (3)铵根离子(NH4+)和酸根离子之间,或铵根离子与非金属元素之间,例如NH4Cl、NH4NO3。(4)NaH、KH等活泼金属氢化物。

  环节三:巩固提升

  【提出问题】如何用电子式表示Na2S的形成过程。

  解析:用电子式表示如下,教师要强调带有相同电荷的离子分开来写。

  环节四:小结作业

  请学生回答本堂课的收获有哪些,可以回答学到了哪些知识,也可以回答学*的感受。

  布置作业:元素的原理除了可以通过离子键形成物质之外,还可以通过什么形成物质?预*下一节课的内容。

关于化学教学设计8

  【学*目标】

  1.掌握Al2O3 、Al(OH)3的两性。

  2.掌握Al(OH)3的制备方法。

  【学*重点】

  Al2O3、Al(OH)3的两性。 2.Al(OH)3的制备方法。

  【新授知识】

  阅读教材57—59页

  1.氧化铝

  (1)物理性质: Al2O3 溶于水;熔点 ,能有效地保护内层金属。

  用途:氧化铝是 的原料,也是一种较好的 材料。

  (2)化学性质: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改成离子方程式。

  Al2O3和HCl ,

  Al2O3和NaOH ,

  结论:Al2O3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强碱反应,因此Al2O3是 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既能和 反应生成盐和水,又可以和 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2.氢氧化铝

  【讨论】

  在硫酸铝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然后将溶液分为三份

  现象 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一分中加入盐酸

  一份中加入NaOH溶液

  一份中加入氨水

  氢氧化铝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①与酸的反应

  ②与强碱的反应

  结论:Al(OH)3 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强碱反应,因此Al(OH)3是 氢氧化物。

  ③Al(OH)3的不稳定性

  Al(OH)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讨论】

  1.能否用氧化铝制备氢氧化铝?为什么?

  2.如果实验室用Al2(SO4)3与碱反应制备Al(OH)3,选择NaOH溶液还是氨水为好?为什么?

  (3)Al(OH)3制备

  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限时作业】

  1.下列关于Al2O3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可制耐火材料 B.铝制品耐用的原因是表面被氧化为Al2O3

  C.Al2O3易溶于氨水中 D.Al2O3易溶于KOH溶液中

  2.下列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物质是 ( )

  ①Al2O3 ②MgO ③NaHCO3 ④Al(OH)3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把少量金属钠投入到足量的氯化铝溶液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析出金属铝 B.产生白色沉淀 C.产生红褐色沉淀 D.产生无色气体

  4. 某无色透明溶液能与铝作用放出氢气, 此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

  A. Cl-、SO42-、Na+、K+

  B. K+、ClO-、Na+、NO3-

  C. HCO3-、Na+、NO3-、K+

  D. NO3-、Ba2+、Cl-、NH4+

  5. 两份铝屑,第一份与过量的盐酸反应,第二份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比为1:2,则第一份与第二份铝屑的质量比为 ( )

  A、1:1 B、1:2 C、1:3 D、1:4

  6.将0.1 molAl投入到3 mol/L NaOH溶液100mL 中,充分反应后,再滴加1mol/L H2SO4溶液120mL,最后的结果是( )

  A、得到澄清透明的溶液 B、溶液的pH<7

  C、溶液的pH>7 D、再加入NaOH溶液会产生大量沉淀


化学教学设计(扩展2)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化学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理解和描述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学会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的化学变化。

  2、利用微粒观点,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微观分析,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和实质。

  3、通过学生合作设计、交流实验方案,动手实验,初步学*用实验、观察法定量研究化学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和实践能力。

  4、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能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惯和学*方法。

  5、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乐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6、通过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史,让学生知道科学的发展是曲折而漫长的,学*科学家一丝不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物质是永恒存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材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一课在初中化学体系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学*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分子和原子的初步知识,对化学反应中物质发生了质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还具体学*了氧气有关的化学反应,这些知识都为本节教学提供了知识基础。本节课的教学将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去研究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为化学方程式的教学以及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做好理论准备,因此本节课学*的质量守恒定律,对全部初中化学的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定律,新课标中要求达到“理解”的层次。本课题教学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总结出质量守恒定律,并运用化学反应的实质解释和分析“质量守恒定律”的根本原因,让学生体会科学知识的探究方法。通过学生参与“质量守恒定律”的整个实验探究过程,使学生从被动的听课者成为主动参与各项学*的探究者,并学会获取信息、加工信息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和品质。

  三、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上看,初中学生对化学的学*还处于启蒙阶段,这就需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逐步形成终身学*的意识和能力。从知识储备来看,通过前面的学*,学生对物质的微观构成有了一定的认识,初步建立了微粒观;对化学反应也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化学变化一定生成新物质,能判断出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知道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是不变的。从能力水*上看,学生已经初步学会一些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并可以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但是学生没有从定量的角度认识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也没有把原子不变跟物质总质量不变联系起来,我们可以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的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意义。

  2、能够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的化学变化。

  3、学生能用微观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如何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的原因,从而达到从定量角度理解化学反应。

  2、学生能用微观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五、教法和学法

  教法:情境教学、比较分析、启发引导

  学法:实验探究、分组讨论、归纳总结

  六、教学过程

  导入:

  1、创设情境,激思引趣

  我们身边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化学变化,食物的消化、身体的成长、呼吸作用等,蜡烛燃烧也是我们身边常见的化学变化。

  情景再现:点燃蜡烛

  问:关于蜡烛燃烧你有哪些了解?

  这些都属于定性研究,蜡烛燃烧是一个化学变化,这节课我们从定量的角度来研究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是怎样变化的?

  展示本节课学*目标。

  认真听老师介绍。认识化学变化的重要性。

  从化学的角度观察蜡烛燃烧这个化学变化。

  学生从生成物、宏观现象等来描述这个变化。

  仔细阅读本节课的学*目标。

  设疑创景,激发引学。

  联系生活实际,以学生身边的化学变化为例,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的积极性,让学生初步认识定性、定量是研究化学变化的两个角度,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

  目标指导学生后面的学*。

  新授:

  提出问题,建立猜想。

  提出问题: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是怎样变化的呢?

  初步猜想: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做出猜想。

  “权威”对比,进一步引发认知的矛盾冲突:

  (1)1673年波义耳的燃烧实验,结果质量增加。

  (2)1756年罗蒙诺索夫煅烧金属后质量不变。

  (3)1774年拉瓦锡的燃烧实验,结果质量不变。

  根据老师的问题说出自己的想法:不变、变大或变小。

  根据科学家的实验结果,对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真正产生疑问。

  引发猜想,认知冲突。

  让学生大胆参与并阐明自己观点,教师适时激励评价,激发学生的信心和勇气。

  通过化学史的学*,让学生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产生过程,感受化学家的探究历程,通过科学家的实验结果,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质量是否守恒的欲望。

  2、实验探究,收集证据

  (1)引导思考,明确思路

  让学生思考:通过实验探究反应前后质量变化需要考虑的方面

  (2)设计方案,合作探究

  可供选择的三个反应:

  1、**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2、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

  3、盐酸和大理石(主要成分: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3)展示交流,互相评价

  组织学生小组的成果展示和交流,鼓励小组之间互相评价和改进方案。

  教师演示:探究**在空气中燃烧前后物质总质量变化。

  (4)小组合作,实验探究:

  一组:探究铁钉跟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变化。

  二组:探究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前后总质量的变化。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实验情况拍照上传。

  学生独立思考,积极说出自己的想法,师生一起明确研究的思路。

  学生小组合作设计三个实验的方案,可以利用老师准备的仪器和用品,也可以自己创新,把方案记录在学案上。

  小组代表交流方案的设计思路、步骤或者装置图。

  学生仔细观察现象

  根据分组,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实验探究。

  动手动脑,合作探究

  通过实验思路的整理为后面实验方案设计奠定基础,突破分组实验中的障碍。

  使学生个人探究与他人的经验互相借鉴和补充,培养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

  让学生在交流中思维碰撞和创新,使实验方案不断优化,学*成果不断地丰富和提升。

  防止学生做**实验出现意外。

  培养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能力,同时在实验中培养学生合作学*的意识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为后面的展示交流保留资料。

  3、展示交流,获得结论

  (1)小组汇报,展示交流

  教师组织学生小组汇报展示实验结果,教师适时评价,并激发小组间的“矛盾”,鼓励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2)大家找茬,反思评价

  针对实验结果有误差,组织学生开展反思评价。

  (3)获得结论,总结提升

  总结:有气体的反应必须密闭,气球或注射器可以缓冲。

  汇报小组探究成果,评价老师上传的照片。

  对于有些小组实验的失败,找出原因,进行反思和评价。

  展示成果,共同进步

  培养学生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发展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4、对比分析,正确认识

  以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为例引导学生一起分析反应前后的质量,对比获得结论。

  同理,让学生写出**与氧气反应、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的质量守恒关系,组织交流。进一步归纳出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突出重点。

  分析反应前后称量的质量,得出质量守恒关系,获得结论: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分析三个反应中的等量关系,深入理解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关系。

  5、学以致用,加深理解

  科学家发现质量守恒定律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1)波义耳与质量守恒定律失之交臂的原因。

  (2)蜡烛燃烧质量减少的原因。

  学生交流,纷纷发表观点,学*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的化学变化。

  情感教育,持续发展

  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一丝不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6、求异探新,发展思维

  为什么宏观上一切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呢?

  播放:“水电解”实验“化学变化中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动画课件。

  教师适当点拨,突破难点。

  总结: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事物及其变化的本质。

  学生观看动画、讨论、归纳小结。

  由学生总结出质量守恒的根本原因。

  知识迁移,开拓创新

  通过师生问答等形式,使互动交流达到高潮,使问题得到逐步明晰和解决,使知识得到构建。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感觉到知识的掌握不再是艰涩难懂的,而是充满乐趣的探索过程,让学生充满快乐感和成就感。

  7、畅谈收获,总结提升

  教师对本节进行总结提升:

  质量守恒定律是物质不灭定律的一种表现,是化学反应的基本定律之一,它告诉我们利用化学方法只能改变物质的成分而不能改变物质的质量。

  这节课我们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学*了质量守恒定律,并从宏观微观两个角度认识了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和实质,质量守恒定律属于化学变化的定量研究,我们也可以定性研究化学变化,定性、定量是科学研究的两个不同角度。

  学生从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畅谈自己的收获,体验成功。

  让学生树立了信心与勇气,使每位学生学有所得。

  8、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列现象

  ①古人幻想“点石成金”,你认为可能吗?试解释之。

  ②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质量比细铁丝质量大。

  (2)请到图书馆或互联网,查阅资料,进一步链接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史,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2

  一、教材

  该部分内容出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乙醇”这一部分涉及的内容有:乙醇的物理性质、乙醇的化学性质、乙醇的结构。在教学时要注意从结构的角度适当深化学生对乙醇的认识,建立有机物“(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认识关系,使学生了解学*和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方法,形成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渡: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

  二、学情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乙醇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乐于去探究物质的奥秘,因此本节课从科学探究和生活实际经验入手,充分利用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反应,再从结构角度深化认识。通过这样的设置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

  (过渡: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烃的衍生物;认识到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能说出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写出乙醇的结构。

  【过程与方法】

  通过乙醇的结构和性质的学*,建立“(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模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乐趣,逐步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过渡:根据新课标要求与教学目标,我确定了如下的重难点:)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乙醇的化学性质。

  【难点】建立乙醇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

  (过渡:为了解决重点,突破重点,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讲授法

  (过渡:好的教学方法应该在好的教学设计中应用,接下来我将重点说明我的教学过程。)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包括了四个环节: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巩固提升、小结作业。我将会这样展开我的教学:

  环节一:导入新课

  在这一环节中我会以“乙醇汽油的利与弊”为话题,请学生谈一谈他们的想法,引发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警醒,培养学生的辩证意识。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意识到乙醇是一种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的有机物,引入对乙醇的学*。

  环节二:新课讲授

  在这一环节中需要讲解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乙醇的物理性质

  我会让学生通过观察乙醇的颜色、状态、气味,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得出结论。这一设计可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概括的能力。

  在讲解乙醇的化学性质之前,我会首先提问学生乙醇的分子式是什么,它的结构又是怎样的。既然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是有所关联的,那么能否通过探究物质的性质推知物质的结构呢,从而进入接下来的学*。

  2.乙醇的化学性质

  教材涉及了两个性质:与钠的反应、氧化反应。

  (1)乙醇与钠的反应

  我会首先请学生观看乙醇与钠反应的视频,并请学生根据这一实验现象判断产物是哪种气体。接下来提出钠与烃不能反应,请学生判断乙醇分子中的氢的连接方式与烃分子中的氢的连接方式是否相同。接着让学生根据乙醇的分子式写出乙醇可能的结构简式,并最终通过小组讨论确定乙醇的结构简式为。在这里我会指出—OH即为羟基。

  在此基础上,我会让学生对比乙醇和乙烷的结构简式有何不同,由此建立乙醇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从中提出烃的衍生物的概念,并且说明之前学*的卤代烃、硝基苯都属于烃的衍生物,

  物质的结构和性质有着极其紧密的关联,我会请学生思考为什么乙醇和乙烷的化学性质不同,乙醇与钠反应的本质是什么,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引出有关官能团的学*,由此建立有机物“结构—性质”的学*模式。

  (2)乙醇的氧化反应

  首先请学生写出乙醇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思考乙醇还能不能发生其他的氧化反应。接着请学生自主实验3-3,观察实验现象,根据教材判断生成的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什么,铜丝的作用是什么。并且通过分析铜丝先变黑后变红的过程写出由乙醇生成乙醛的化学方程式:

  在这里我会详细讲解在乙醇生成乙醛的过程中,乙醇分子内的化学键是如何断裂的,由此提出新的问题,如果醇经催化氧化能生成醛,醛应该具有怎样的结构。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请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其他的有关乙醇、乙醛、乙酸相互转化的信息。

  环节三:巩固提升

  在这一环节我会请学生完成学案上有关乙醇的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环节四:小结作业

  化学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学*的结果,还要关心学生学*的过程。课程最后,我会请学生回答本堂课的收获有哪些,可以回答学到了哪些知识,也可以回答学*的感受。

  我也会给学生布置开放性的作业,比如将本节课的知识应用于生活生产中,或者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这一作业的设置也能够体现出化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无处不在。

  七、板书设计

  最后说一下我的板书,板书内容包括乙醇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乙醇的化学性质有2个,我将其提纲挈领地反映在板书里,便于学生清楚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3

  一、初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过程

  学*可以认为是一个信息加工过程,教学就是要在这一过程中对学生的学*施加影响(执行控制)。因此,教学应完成三项任务:

  (1)明确某一学*任务的始态和终态;

  (2)为学生对信息进行加工提供指导性帮助;

  (3)对加工产品提供准确的测量和评价,以使学*者得到更全面的反馈。

  一个比较完整的教学过程可以表述如下,初中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也不例外,只是各环节的具体内容与其它知识构成的教学不尽相同:

  1环节:

  确定教学起点:学生原有水*——知识、技能、态度。分析教学任务:本次教学中,学生需要学*的新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发展,以及这三者间的动态关系,分析可由学生本次学*终点目标逆推至学生原有的水*。

  陈述教学目标:根据对教学任务的分析,提出本次教学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本次教学的教学目标,可以参考教参上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但教师要制定出明确的质和量的要求。

  几点说明:

  a.教学目标陈述的应该是学生学*后应达到的结果,而不是描述教师应做什么或做了什么。(教师做什么,应体现在下面的环节中。)

  b.教学目标的陈述,无论在‘质’上还是在‘量’上,都要十分明确、具体:在什么基础上,在什么条件下(或经过哪几个步骤),得到质和量上的什么结果。不能用含糊和不切实际的语言来陈述。

  c.教学目标中应体现出学*结果的认知层次。

  设计有效教学技术等三个环节是并列的,它们依据上面三个环节工作的结果,对教学进行综合设计。实质上是根据对象和任务提出教学上的相应对策。教学管理也体现了教学的组织性和程序性。

  测量与评价环节对学生是提供学*结果和反审认知的。

  2反馈信息,对教师是提供教学效果的反馈,以便积累教学经验和作好补救教学的准备。

  二、初中化学新课程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内容与构成

  1.初中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本内容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知识的骨架,中学化学的其它知识构成都是在它上面展开和认识的。它是中学化学基本的、重要的教学内容。

  初中化学教学中涉及具体化学物质约20多种:

  典型物质:如,O 2、H 2、C、Al、Fe、H 2O、CO 2、NaOH、H 2SO 4;

  重点介绍的物质:如,CO、HCl、Na 2CO 3、CaCO 3;一般认识的物质:如,C 60、CaO、Al 2O 3、NaCl、NaHCO 3。

  还有若干属于一般了解的:如,N 2、Cu、油脂、维生素、糖、蛋白质;。

  2.中学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构成

  中学元素化合物知识研究具体的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较多,研究金属及其化合物相对较少,原因可能是金属的性质更相似一些。研究单质较多一些,研究化合物相对较少一些,原因可能是单质的性质更具有元素的典型性。对典型物质的研究一般是分几次完成,每次各有侧重点,逐渐形成对某物质的全面认识。

  3.初中化学研究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点:典型物理性质、重要化学性质、制法(实验室制法为主)、用途;也有结构和存在的内容,但不多。

  初中元素化合物知识以物质分类为线索交叉展开:空气——氧气(混合物——纯净物)水— —氢气、氧气(化合物——单质)碳——石墨、金刚石(单质——同素异形体)碳——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单质——化合物)金属(单质)—铁、铝

  酸、碱、盐(化合物)— H 2SO 4、HCl、NaOH、Ca(OH) 2、Na2CO 3、CaCO 3

  可表述为图表(分类)初中元素化合物知识多以归纳方式进行研究;如:氢气、碳、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三、初中化学新课程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策略

  1.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育功能和价值

  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决不单单是使学生知道和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它的教学还涉及思想方法、价值和情感、。等方面的教育。实践与理论的关系、对立统一规律、自然界与人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例如:二氧化碳的重要性质(观察——初步认识——考察分析——深入认识;方法论)

  故事:在意大利靠*那不勒斯的格罗多得根有一个石灰岩的峡谷。有一个人带着他的狗走进了峡谷,很快狗就晕倒了,人倒安然无恙。人向四周看了看,并没有发现什么,但当人弯下腰去救狗时,人也头晕了。

  2.基于建构观念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策略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学*并不是个体获得越来越多外部信息的过程,而是学到越来越多有关他们认识事物的程序,即建构了新的认知图式。

  课例分析:《谁偷了我肥料》。

  由一个教学案例来说明教学中要渗透建构观、结构观、发展观。上海吕彩玲《金刚石、石墨和C60》从物性延伸、过渡到化性;下面再从明显的可燃性深入到还原性,还要把可燃性和还原性统一为碳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这样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回忆开始对单质碳用途的描述;讨论用途与性质的关系,开始形成。性质——用途——存在——制法的认知结构(关系)。这一认知结构既包括了认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本框架,也包括了认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联系和发展途径。 总结本节内容[概括物性、化性(可燃性),形成表格]。

  3.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中实验教学的使用与创新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中的实验教学既是为了深化对元素化合物的认识,也是认识化学事物的重要方法,且实验本身也是学*的内容。使用与创新要依据元素化合物知识讨论的侧重点,要突出要点。

  四、学生学*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常见障碍及问题解决不要死记硬背,注意对元素化合物知识进行归纳、比较。

  注意直观、形象化,在真实情境中进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

  课例分析

  新课程背景下的元素化合物教学突出实验教学,加强对典型反应和现象的感知,注重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使学生逐步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定的知识网络,而不是孤立的死记硬背有关物质的性质等。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元素化合物教学的特点是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方式,从身边的化学物质入手学*有关物质构成和变化的知识,然后应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社会生活问题,即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其中,科学探究和STS教育贯彻整个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中。本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上述元素化合物教学的特点。

  课例分析《物质的酸碱性》

  本教学设计较好的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实现了三维教学目标的融合,体现了学*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特别突出了教学情景设计和实验的应用。具体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优点:

  (1)用生活场景视频创设问题情景引入,贴*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兴趣、利用原有认识的局限和错误引出研究的问题。

  (2)通过探究实验认识物质的酸碱性。

  (3)收集身边物质进行酸碱性的检验,及时反馈,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关注身边的化学。

  (4)谈身边物质酸碱性在生活中的应用,从化学的视角认识身边的物质,渗透新课程理念,同时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活动评价方式。

  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

  ⑴课题名称

  ⑵本节(单元)课教学的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⑶教学背景分析包括学*内容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技术准备,以及前期教状况、问题、对策等说明。

  ⑷本课教学目标设计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重难点的确定,教学内容的安排等。

  ⑸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本部分是教学设计的核心,要求把教学内容、教学进程、学生活动、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及教学指导策略表达清楚,可附教学流程图。

  由于教学设计都是已经实施后的教学过程,因而文字资料中还要包括教学反思。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来谈谈如何体现这些基本要求。

  ⒈如何确定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的确立,需要依据新课程理念和教学策略,提出本节课的设计思路。

  人教版九年级义务教育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一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⒉如何进行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背景分析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是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教师需要结合具体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取舍和处理,以适合教学时间。第二是对学生情况进行分析,这是重点也是难点,教师需要从三方面考虑,即已知:先前经验;学*动机;教学目标。

  案例分析:《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师简明扼要的列举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重点突出并通过课前调查,了解学生的先前经验(知识掌握情况),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突出的核心观念,做到教学有的放矢。

  ⒊如何确定教学目标

  确立合适的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设计中起着举纲导向的作用。合适的教学目标需要从三个维度来具体表达,即在知识与技能层面,说明学什么;在过程与方法层面,说明怎么学(怎么做);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说明为什么学。同时要体现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使教学目标的设计建立在三个维度有机整合的可操作性、可测量的目标系统之上。

  案例分析:云南曲靖段亚鹏《二氧化碳的性质》

  本节课教学目标的设计从三个维度整体考虑,全面具体,要求明确,可操作性强。特别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针对本节课实际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几点要求,针对性强,便于实施。同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使学生能够明确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怎么去学,从而易于实施,落实和评价。

  ⒋如何进行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设计

  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涉及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师活动的设计、学生活动的设计、教学意图的设计、教学资源的设计等几个内容范畴,其核心是活动的设计,基于新课程要求的活动设计应体现为方法而教为策略而教的思想。

  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的表达形式可以多样化,既可采取表格式也可采取文字叙述式,但更多的是采取表格式。

  案例分析:戴雯婷《竹子中的奥秘》

  ⒌如何进行学*效果评价设计

  学*效果评价设计旨在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结果及其影响结果的课堂教学要素(变量)的评价设计。这种设计需要将学*结果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起来。将三维目标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多种形式的检测,如纸笔测验、活动表现、观察记录等,借助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的双重作用,来全面测查学生的学*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以便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调控教学过程。

  案例分析:

  ⒍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旨在介绍本节课与以往课的不同与特色之处。及什么地方做的好好在哪本节课的教学特色是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怎么改进

  对教学设计未来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教学设计,即是教师备案这一教学环节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重要基础,使其教学活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是教学取得最佳时效、实现教学创新的重要保证。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2.知道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关系密切。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具体的事例,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学*化学的价值。

  2.通过小组合作学*、讨论交流,培养良好的学**惯和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亲*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

  2.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二、教学重点

  1.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2.培养学生亲*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

  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四、教学准备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教学课件。

  实验用品:事先用酚酞溶液写好“化学”字样并晾干的滤纸,事先用酚酞溶液画好“小笑脸”并晾干的滤纸,稀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浓氨水。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识目标:了解水资源现状,认识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明确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2)技能目标:通过课前查阅资料,锻炼了学生收集整理材料的能力;

  通过网络查阅资料,有助于引导学生正确的应用网络资源,熟用信息技术的运用;

  通过课堂展示,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合作意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地调查、查阅文献、网上搜索等方法,收集有关水资源及其利用、保护等信息;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提炼和归纳,写成研究性报告并能在课堂上展示出来。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水资源现状。

  (2)强化学生的爱水、节水意识,改掉自己的不良用水*惯。

  (3)在活动中增强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初步建立关心社会、为社会作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4)使学生初步树立为社会进步而努力学*化学的志向。

  【学情分析】

  1、初三学生思维水*有了飞速发展,具有一定的思维概括与统整能力,但这种能力的发展仍不成熟,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与帮助。

  2、初三学生已经学会必须的计算机操作技术:打字技能、会使用网络查找资料,会用Word编辑文档,会用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能较好的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剪辑并写出文稿。

  3、通过*一个月的学*,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分析解决具体问题。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题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教材主要介绍了两部分内容:一是水资源现状,二是水资源保护。

  水资源现状。一方面从储量上说明水的丰富,另一方面从可直接利用的淡水量上说明水的短缺,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水资源状况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而且还可以强化学生的爱水、节水意识。

  水资源保护是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两个角度介绍的,阐述不多,以图、表代替文字。节约水和水污染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宣传、报道资料非常丰富,所以书中只给出了学生最基本,最主要的概念和思路,具体内容留待学生在课外的一些活动中自己去寻求并获得。这样既体现了本课题最基本的教育目的,又给教师的发挥和学生的探索留下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教学重点】

  1.认识到爱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

  2.通过研究性式学*,得出切实可行的爱护水资源的措施。

  【教学难点】

  学生在汇报过程中对语言准确性的把握、节奏的控制。

  【教法与学法】

  (1)小组协作研究学*

  (2)多媒体展示探究结果

  【课前准备】

  1、向学生明确活动意义,制定计划,小组自主选择研究主题

  2、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调查:参观污水处理厂,调查前山河整治前后并写成研究性调查报告

  3、指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并写成问卷调查报告

  4、学生将自主获得的信息以手抄报的形式展出并相互学*

  5、带领学生创设微信公众号,传播节水意识。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闻视频引入] 20xx年9月28日,美国航天局(NASA)宣布:火星表面有液态水存在,有评论称未来人类有可能移居火星。

  [思考]水是生命的源泉,人对水的需要仅次于氧气。

  利用新闻将话题引到水资源上来。让学生体会水的重大意义。

  [过渡]课前各小组已自主选择了水资源的相关课题进行研究,,这节课我们就边思考边听取大家的研究汇报:

  [展示]出示问卷调查结果---相对世界其它国家,你认为我国水资源现处于何种状态?(认识各不相同)水资源的自然分布现状在不同区域到底是怎样的呢?

  我们请第一组的同学带来他们的研究调查报告:水资源的自然分布现状。

  [思考]用一句话概括全球、全国的水资源现状

  [思考]水资源的现状

  第一组同学用PPT讲解,讲述全世界,全国,全省,全市的分布现状,最后概括出全球的水资源现状。

  学生回答

  全球总水储量大,但可用的少全国总水量丰富,但人均水量少

  对课前研究性学*的结果进行展示汇报,并归纳总结,使知识内容系统化。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从而提高学*化学的兴趣。

  该小组采用对网络资料的整理,补充了一系列数据,让人感受到水资源的匮乏。

  [思考]水资源可用的、人均水量是如此的稀少,那人类在利用的过程中状况是怎样的呢?

  第二组同学选了水污染作为调研课题

  [思考]针对第二组的调查和大家提出的现象,大家先提建议

  然后听第三组的调查报告

  学生回答

  水浪费、水污染、水的不合理开发

  第二组同学用微课的形式展示他们的调查,讲述了三大污染源,并举例说明不同的污染对人类的危害。

  第三小组对水污染进行防治,简单介绍污水处理流程,用珠海前山河作为实例说明。

  该小组采用图片和文字并配上音乐,让人对污染的现状深受震撼。

  该小组采用亲身实践的学*方法,亲身参观污水处理厂感受污水处理流程。

  [过渡]刚才同学们还提到了一个普遍的现象是水浪费,接下来请听第六组同学给我们带来的调查报告。

  第六组同学讲解水浪费的情况,从周边的生活延伸,生活中水浪费的现象以图片视频的形式呈现,第五组黄文新提供技术支持设计问卷调查,探究水浪费背后的原因。

  小组讨论互动,比赛

  各小组派代表上黑板展示讨论结果,小组内可以上去补充。写完后组序互换,每组派代表队黑板展示内容予以点评。

  第七组同学用小组录制的视频展示节水的方法。

  该小组从实际生活出发,照片资料丰富,调查数据切实可靠,引发同学思考。

  该小组采用DV实录,采用现身说法,很具借鉴意义。

  [拓展]请课后设计一句爱护水资源的广告,届时我们会投票选出既有创意又有警醒意义的贴在学校公共场所,让我们把爱护水资源的意识传播到更多的地方,感染更多的人。

  最后呼吁大家和我们一起关注水、爱护水资源,这是我们班做的微信公众号,一起做护水卫士!

  让学生将爱护水资源的意识继续深入推广,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板书设计】 爱护水资源

  一、水资源现状 二、措施

  1、自然分布现状

  2、人类使用现状

  水浪费 节约用水

  水污染 防止水体污染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6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盐酸的化学性质及酸的通性,在本册课程的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对酸的化学性质的学*,可以为碱和盐的化学性质的学*打下基础,完善无机物之间的关系网络。同时探究酸化学性质的学*方法,可以为碱的学*提供知识基础和学法帮助。本节课十分鲜明的体现的新课程改革的特点,通过合作学*、小组讨论、实验探究的方法获得感性认识,代替了枯燥的概念性的文字叙述,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小组合作能力。常见的酸与日常生活,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学生今后参加社会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

  从知识基础上来看,通过前面的学*,学生认识了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物理性质。但是,酸究竟是一类什么样的物质,酸的组成、结构和性质有何特点,这些在学生的头脑中不够清楚。这节课就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酸的化学性质的学*,强化对酸的认知。从对盐酸、硫酸两种特殊物质的学*,推广到这一类物质上。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学会记录并分析实验现象;

  2、通过交流讨论,总结酸的通性及原因,了解酸与其它物质反应的基本原理,并能用化学方程式表述盐酸和硫酸的化学性质与化学变化。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学会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通过反思与交流,学会运用比较,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进一步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培养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盐酸的化学性质及酸的通性;

  难点:对酸的化学性质的探究及酸的通性的理解。

  【教学方法】

  教法:讲解法、指导教学法。学法:实验探究法、合作学*法。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7

  化学是初三学生刚接触的一门课,我相信只要师生齐心协力,一定可以将化学学好。在过去的教学工作中,让我收获最大的是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对于每一位教师而言,发现问题、并从问题和困惑中去寻求解决的办法是自身提高工作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而要走通这条途径就必须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的反思——总结成功的经验、探寻失败的教训!

  我在教学工作中的反思有以下几点:

  一、备课要被学生,才能讲好每一节课。备课是教师课前所作的准备工作。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它既有明确的意义又有大致的范围,因此上课前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可以通过认真备课来了解教学大纲、熟悉教材、收集和组织材料,更应从备课活动中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减少教学时的不确定感,找到一个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教学质量就会显著提高。 教学实践中,我更多的是从教材、教参出发来进行备课,很少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此在教学中时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当我自认为讲解分析清楚的时候,学生却不知所云、鸦雀无声;当我自认为内容简单、不必强调时,学生却常在此出现错误;当我自认为学生在考试中能取得较好成绩的时候,学生的成绩却让我惨不忍睹。经过反思,我认为在教学中应加以改进,备课环节更注重“备学生”。我发现我所教这三个班的学生大多数缺乏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更缺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他们更多的是寄希望于老师直接的讲解。这一点与正在实施的“课程标准”中对学生能力培养目标是背道而驰的。要让学生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就得先让他们学会主动思考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的陈述应少,提问应多,学生思考与回答问题的机会就多了。让学生在不经意中树立这种观念——想知道为什么,不能再坐等老师的讲解,自己要先行思考。对于后进生,我将教学要求适当降低、教学进度适当减缓、课后作业量适当减少,让他们觉得这门课程并不难学、并能保持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二、老师幽默,学生有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兴趣是我们教师工作的动力基础,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学*兴趣,不断提高调节课堂气氛的能力,要敢于和学生说笑话。天南的、地北的、国内的、国外的、与化学有关的、无关的。有的学生说水是由h2 和o2组成的,我说“那坏了,h2 和o2是气体喝一口你就飘忽,喝一杯水是不是就有坐飞机的感觉,如果喝的再多可能就会飞向美国了。同学们想,如果在空中点火抽一支烟,什么结果?”,同学们吆喝“爆炸”,因为h2 和o2遇火可能发生爆炸,我说那只有唱“伤心太*洋”的份了,生哈哈大笑。学生要喜欢这课,肯定要先喜欢老师,如果哪位老师很幽默,学生肯定喜欢与他交流。喜欢老师,就会主动接*老师,肯定会增强学生学*的信心。

  三、用教师的激情点燃学生学*热情。热爱所教的学科,要找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找一种与学生分享快乐的感觉;用某老师的话说“用教师的激情点燃学生学*热情。”

  四、抓住每一个教育的契机,不放过任何一个教育的最佳机会。如: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在上第一节化学课时要用最短的时间认识所教的所有学生,下课后不看花名册能认识各位学生。 “张三,你很聪明” ,“李四,第二节课你就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王五,……”,实在没有话说,就“认识你很高兴”,利用这短短的5分钟,让学生知道老师很了解他们,加强了师生间的联系。 再如:老师检查目标作业时,有的学生自信地说“老师,你看”,有的则说“没问题!”,再看部分没有做完作业的同学只有不好意思的份了,老师则说“很多同学作业写得很好,老师都很受鼓舞,一定尽心教好同学们,你不受鼓舞吗?下次作业你能主动给老师看看吗?”

  五、课堂设计悬念,扑捉学生亮点。课堂教学要有悬念,要利用问题或问题组给学生提供闪光的机会,让学生告诉学生。如:10毫升水和10毫升酒精混合体积如何?猜一猜,有猜大的,有猜等于的,有说不知道的,但有许多学生说“小于”,而且还能说的同学们心服口服,一个小问题就能增强好强心、好奇心,达到激励学生的目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学*兴趣。再如:下课前留一些新颖、难度较大的小题目,告诉学生“老师等待着你的结果”,往往是当天就有许多学生在课间围着老师,“答案是几?”“我做的对不对?”,热情特别高。

  六、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师的教学要有特点,形成规矩,并且要引导学生尽快适应教师的`教法。①新课堂堂清,让学生感受到学*的轻松、愉快。最笨的办法:讲完后领学生集体读一遍、集体背一遍、个别学生再检查一遍。②课前作业必检查,哪怕写一个或几个关键字,也能显现出对知识的掌握程度。③*题讲评课,要求学生拿起笔,把题目种的关键字、关键次划出来,把牵扯到的计算式子列出来,答案自然就明确了,下次再见到类似的题目,眼睛肯定会一亮。教有规矩,学有方圆。在学生适应老师后,他们就知道了老师要讲那一个题、以哪一种物质为例、甚至说哪句话,表现出学生较强的主动性。如:在讲化合价时,九年级六班一名男同学不等老师开口就一边聚首,一边对同学说“老师肯定要问谁把化合价标在题目上”,真是说道老师的心里去了,很高兴,因为学生知道老师要求他们做什么,知道老师喜欢什么。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适应老师,走在教师的前面,占领学*的主动权,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七、每节课后必反思。一节课有很多问题或情景,课堂上的效果不一定与我们设计的一样,那么我们就应该反思一下原因,记下这节课的不足,为以后的每堂课做好准备。

  总之,作为一位老师,无论多忙都应该先反思自己一节课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成长,在不足中寻找自己的失误,成就自己,成就学生。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8

  一、教材分析

  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铁的性质是现行教材(人教版)第六章第一节内容。在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了非金属元素氧、氢、碳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学*了本章内容之后,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将较为完整,同时本节内容的学*也为第八章中金属活动性顺序和酸、碱、盐的知识奠定基础,而且本节内容贴*生活实际,可丰富学生的知识,开拓视野。

  2.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A.了解铁的物理性质,掌握铁的化学性质。

  B.学会铁制品的一般防锈方法。

  (2)过程和方法目标

  A.通过小组合作进行研究性学*,使学生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初步学会运用对比、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并用化学语言进行表述,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

  B.通过符合认识规律的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学**惯和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A.通过探究性学*,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兴趣,并树立珍惜资源、合理利用资源的观念。

  B.通过宣化钢铁公司的发展史及我国钢铁史的学*,增强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学好化学的志向。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铁的化学性质

  (2)难点:A.钢铁制品锈蚀条件的探究

  B.学生对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及教材处理

  1.学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铁制品已是司空见惯,对铁的一些物理性质也有所了解。因此,对于铁的物理性质,可采用以生活中常见的铁制品入手,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分析、讨论、归纳。关于铁的化学性质,在本章之前已经学过了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铁与酸的反应,在学*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时也曾接触,则可用温故知新的方法加以引导,进一步学*。

  2.教材处理及意图

  (1)课前布置学生调查宣化钢铁公司生产发展情况,钢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我国的钢铁发展史及产量情况等资料的收集。每一组推选一人课堂发言,教师评价总结后转入铁的性质学*。这样处理能使学生自主认识身边常见物质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了解化学与社会、技术的相互联系,学会收集处理信息,同时增强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铁的物理性质主要通过讨论题的形式完成,教师选取生活中的钢铁制品为例,由学生讨论各应用了铁的哪些物理性质。在此过程中指导学生学*认识金属物理性质的一般顺序和方法。

  (3)铁的化学性质采取引导;探究的教学模式。例如,在学*铁跟氧气的反应时,在学生了解铁丝在纯氧中能够燃烧但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回忆在空气中点燃镁条的实验,探究铁镁两种金属跟氧气反应时的条件的差别,得出镁比铁活泼的结论。在学*铁与酸反应时,由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导入,学生亲自动手做锌、铁、铜与酸混合的实验,探究锌、铁、铜的活泼性差异。学*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时,则通过一个新奇的实验导入:一把明亮的小刀浸入硫酸铜溶液,片刻取出,铁刀变成了铜刀,引导学生分析其中奥妙,探究反应的实质。如上的教材处理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观察现象;比较分析;归纳结论;总结规律的过程,获得主动发现的快感,增强了学*兴趣。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9

  知识目标:

  1、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2、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无素组成的,它的化学式是H2O

  科学素养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钻研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确定组成水的成分元素,引出氢气实验器村,学生电源1只,霍夫曼水电解器1只,玻璃水槽1个,长导线2根,小试管两支,酒精灯1个,火柴1盒,木条1根。

  教学过程:

  复*讨论:

  研究性学*,调查本县的空气,水源等污染情况,同学们调查情况如何,互相展示成果,污染现状如何,污染原因有哪些,应如何消除或减少污染。

  参考要点:

  ①污染形势较为严峻。

  ②污染原因

  a工业“三废”

  b农业生产上不合理施用农药,化肥的污染。

  c生活上的污染

  ③消除或减少污染的建议

  a严控工业“三废”

  b严控农业上的污染

  c严控生活上的污染

  设问导入: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它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是单质还是化合物?

  讲 述: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地球表面积的约3/4为水覆盖,地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被称之为“水球”。水与我们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例如,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这就需要我们搞清楚有关水的知识,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水的组成。

  板书课题:水的组成

  讲 述:下面大家一起来观察玻璃水槽中的水你能得出哪些有关水的物理性质?

  学生讨论:小组汇报

  要 点:

  1、无色无味液体

  2、在/0/KPa时,凝固点是O℃沸点是100℃

  3、40℃时密度最大,为1g/cm3

  4、水结成冰时,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学生实验:研究水的组成(实验3-1)

  经过实验,学生得到下列结论

  给水通电一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气体体积大约为1:2学生如若测得数字误差较大,应要求他们重做,以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生实验:(实验3-2)验证正负极气体的属性,判断是何种气体。

  要 点:正极气体具有助燃性,是氢气, 负极气体能燃烧,是氢气

  电解水的表达式:水通电,氧气+氢气属于分解反应,学生结合上述实验结论讨论水的组成。

  要 点:∵VH2:VO2=2:1 ρH2:ρO2=0.899g/L:429g/L

  ∴mH2:mo2=

  查相对原子质量,可知H-1,O-16

  ∴在水中,氢原子数:氧原子数= : =2:1

  即在每个水分子牛,氢原子数,氧原子数2:1

  所以水分子为HzO

  引导学生观察书P49图3-4,让学生讨论图的科学含义:

  要 点:形象地说明了水的组成,进一步验证了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分裂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巩固练*。

  课堂小结:

  1、水的物理性质

  2、水的组成H2O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10

  一、引入:

  思考与交流:我们学过哪些分类概念呢?

  二、课堂教学:

  ※纯净物和混合物

  (一)问题、任务引领(PPT出示下列问题)

  讨论①:

  1、什么是纯净物?什么是混合物?你是怎样区分的?请你各举2个例子。

  2、找出下列物质中的纯净物与混合物,并说出你的判断依据。

  ①空气②氯化钠③液氧④氢氧化钠

  ⑤铁⑥赤铁矿⑦干冰⑧铝合金

  属于纯净物的有:;属于混合物的有:

  (二)自主学*

  1、学生自主做题,教师巡视指导。

  2、分小组讨论答案或结果。

  (三)展示交流

  教师指名小组代表回答问题。

  (四)教师小结:以表格形式归纳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关系。

  ※单质、化合物、氧化物

  (一)问题、任务引领(PPT出示下列问题)

  讨论②:

  1、什么是单质?什么是化合物?什么是氧化物?

  2、你能快速找出下列物质中的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吗?

  ①Fe ② Na2CO3 ③H2 ④CaO

  ⑤SO2⑥KNO3⑦ KCI ⑧CaCO3

  (1)属于单质的有,化合物的有,氧化物的有

  (2)怎样区分一种纯净物是单质还是化合物?

  单质是由组成的;化合物是由组成的。

  (二)自主学*

  1、学生自主做题,教师巡视指导。

  2、分小组讨论答案或结果。

  (三)展示交流

  教师指名学生回答问题,有质疑的地方,让其他学生补充解答(充当小老师)(四)教师小结:以表格、填空形式归纳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关系。

  ※氧化物

  1、概念:由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

  2、分类:氧化物

  ※酸、碱、盐

  (一)问题、任务引领(PPT出示下列问题)

  讨论③:给下列纯净物分类,并说出分类依据。

  ①盐酸②氯化钠③熟石灰④氢氧化钠

  ⑤硫酸铜⑥硫酸⑦氯化钾⑧碳酸

  属于酸的有:;属于碱的有:;属于盐的有:

  你的判断依据:酸是由组成,

  碱则是由组成,盐是由组成。

  (二)自主学*

  1、学生自主做题,教师巡视指导。

  2、分小组讨论答案或结果。

  (三)展示交流

  教师指名学生回答问题,有质疑的地方,让其他学生补充解答(充当小老师)。

  (四)教师小结:以表格形式归纳酸、碱、盐的关系。

  三、※小结:

  物质分类知识网络图。

  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归结小结物质分类知识网络图。

  ※能力检测:(PPT出示相关练*)

  ※中考怎样考?(PPT出示相关题型)

  ※结束。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11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2、通过探究学*认识燃烧发生的条件过程和方法:

  1、通过活动与探究,学*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2、通过探究学*认识燃烧发生的条件,培养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信息加工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引导学生自主研究,学*对现象,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认识燃烧的条件;认识灭火的基本原理;掌握灭火的常用措施;了解常见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

  2、以化石燃料的利用为载体,体会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感受化学对改善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二、重点:

  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三、难点:

  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四、教学方法:

  实验、归纳、练*设计相结合。

  五、教学过程:

  课题1燃烧和灭火第一课时:

  播放视频资料:火灾燃烧现场….

  引入在研究氧气的化学性质时,我们知道许多物质可以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在本节中,我们将学*燃烧、燃烧的条件、灭火的方法及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提问:请同学们把自己学*过的或生活中了解的2~3个燃烧事例及其燃烧现象填写在表4-1中,并与大家交流、讨论。

  讨论:物质燃烧的有哪些共同特征?其反应实质是什么呢?(特征——发光、发热;实质——剧烈的氧化反应)

  小结:通常的燃烧就是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呢?我们来进行一个探究实验。

  演示:在烧杯中放入半杯80℃左右的热水,在烧杯上放一块薄铜片,在铜片的两端分别放一小粒**和一小堆红磷,烧杯热水中放一小块**,过一会儿后铜片上**燃烧起来而红磷和热水中**不燃烧。提问:通过对上述实验进行分析,可燃物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够燃烧?

  分析:红磷和**都是可燃物,铜片上**达到了着火点且与氧气接触,所以燃烧;铜片上红磷与氧气接触但没能达到着火点,所以不燃燃烧;热水中**达到着火点,但不与氧气接触,也不燃烧。板书:

  一、燃烧的条件

  (1)可燃物

  (2)要与氧气接触

  (3)可燃物要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小结: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设问: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若缺少一个就不能燃烧。当发生了火灾时,应如何灭火呢?讲解:灭火的原理是由燃烧的条件决定的,即破坏燃烧的条件之一,就可以灭火。可见,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同一问题,两者不是相互割裂的。

  板书: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原理一:将可燃物与氧气隔绝。原理二:将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原理三:移走(隔离)可燃物

  讨论:下列情况下各自灭火的方法及采用这些方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小黑板灭火的方法采用这些方法的主要目的实验室熄灭酒精灯吹灭蜡烛森林火灾熄灭天然气灶油锅着火练*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12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初中化学第三章“水氢”的内容可划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水和氢气,第二部分为原子结构知识的扩展。对于第一部分而言,教材第一节以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为题,讨论了水与工农业生产等的紧密关系,在学生了解了水污染产生的严重后果和防止水源污染的重要意义之后,就应该对水作进一步认识,但教材只讲了水的物理性质和水的组成,把水的化学性质分散到以后的其他章节中去,而把本节重点放在分析水的组成。教材的编排还注重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本节是在学*了原子、分子、元素、单质、化合物等概念基础上编排的,因此,通过本节的学*,巩固和加深了这些知识。通过实验现象引出的氢气,又为学*氢气的性质作出铺垫。

  2.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

  a、使学生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b、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使学生认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了解水的化学式;

  c、通过本节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子、原子等概念及相互关系,并可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②能力目标:

  a、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

  b、培养学生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探究能力。

  ③德育目标:

  a、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无限可分性教育,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

  b、通过观看有关水资源和水的污染的录像,增强环保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

  ①教学重点:电解水的实验和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确定组成水的成分元素。

  ②教学难点: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电解水,即从宏观现象转向微观分析。

  二、说教学

  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直观的实验,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过程如下:

  1.以问题导入新课,简洁明了在讲授新课前,通过计算机展示出两个联系实际的问题,然后进入新课。

  2.归纳出水的物理性质展示一杯水,培养学生从观察中发现问题,学生结合教材探究出水的物理性质。

  3.分析实验现象,探究水的组成,进行微观解释(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课件展示出一组富有探

  好学教育:

  究性的问题,引出水的组成这个重要知识点。因此,作好演示实验尤其关键(展示实验),书第48页,这是未改进的演示实验,实验效果不直观,效果不好;这是改进后的实验,使实验效果更清晰、更直观,更便于学生主动根据实验进行探究。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出水的电解产物――氧气和氢气,然后学生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也很容易探究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水属于化合物,重点知识得以解决。

  (展示课件)分析了水的组成后,接着展示电解水的微观解释图片,将微观过程进行宏观模拟,从讨论中发现,问题得到解决,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难点也得以突破。

  4.课堂练*巩固,达标检测

  5.观看录相:有关水资源及其污染

  三、说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坚持“教与学、知识与能力的辨证统一”和“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原则,博采演示教学法、课件展示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等诸方法之长,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组织,并体现以下特点: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重点改进了演示实验,利用实物投影将实验投在屏幕上,将实验加以放大,实验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包括实验装置、步骤、现象都展现在每一个学生眼前,使实验效果更清晰、更直观,让每个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突出了重点。

  2.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通过课件展示出一组富有探究性的问题(如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水属于哪类物质?水分子是由什么构成的?),给学生创造思维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分析,最后探究得出结论。自制电解水的微观解释图片,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将微观过程进行宏观模拟,化枯燥为生动,从而降低了学*难度,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学生也为其形式之新颖,从而产生乐学情绪,激发了他们以探究为特征的求知欲望。

  3.加大教学密度:

  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做到高密度的学*知识,大信息量的优化处理,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利用文字闪动,图象移动,颜色变换的手段,不仅容量更大,速度更快,效果也更好。为了增强学生对水的分布和水的污染的感性认识,课上选择一段“有关水资源和水污染”的录像,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4.优化教学过程:

  计算机以其独特的功能创造良好的思维情景,培养探究能力,发展智力,教师、计算机、学生形成一个有机的组合。通过计算机不仅能学懂、学会、学活、学精,而且能促使学生乐学、善学、勤学、活学,师生共同进入教与学的自觉状态和最佳状态,增加了课堂教学的活力,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

  总之,我在设计本课教学程序时,力求符合探究学*的三个特征:(1)学*者由问题或设计任务出发;(2)

  好学教育:

  学*者通过观察、假设、实验等探究活动提出自己的解释;(3)学*者通过表达和交流,检验或修正自己的解释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13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那种依靠增加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做法,显然是违背了教学规律,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妨碍提高全民族素质这一总目标的实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为中心。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课堂教学应该抓好每一个环节。

  一、教学目的、任务明确具体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要以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打好基矗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有着广泛的联系,对于我国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师组织一堂课,首先要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目的任务是教学的纲,教学目的、任务一要具体明确,二要全面恰当,在知识技能方面明确哪些应该理解,哪些应该掌握。在能力、思想品德方面,通过哪些内容、活动或练*,培养哪些能力和思想品德。一堂课,一方面有主要的一两项目的。如学*新知识,或进行某种技能训练。同时,要全面考虑发展双基和教育的各项任务以及能力的培养,如何贯穿在学*知识、技能的过程中。

  二、知识教学优化

  现行的化学教材是面向全国的。它只是根据教学大纲提出一般的教学内容。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地传授,是收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的。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真学*大纲,钻研教材。钻研教材不仅是对教材的理解、领会、还包括对教材的加工处理。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教学条件,(实验设备、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及自身的教学经验驾驭教材。注意知识、技能、能力的相互联系和前后照应,并根据学*迁移的原理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一方面从旧知识引出新知识,促进新知识的学*。另一方面学*新知识时,还要注意为以后学*作好辅垫。课堂教学要突出重点,重点概念要使学生透彻理解,重点的技能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要形成一个有主有次,有详有略,前后有序,张驰适宜的知识结构。

  课堂知识教学是由教师的语言和板书表现出来的。教师能否掌握语言艺术,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语言规范准确能使学生得到严格的训练,形成一丝不苟的学风。反之,讲课模棱两可,实验结论似是而非,将使知识的本来面目全非。因此教学语言应字斟句酌,完全符合学科知识,不允许有半点疏漏。此外教师语言还要求既精练、丰富、生动活泼,又有幽默感,同时还要速度适中,这样可以增添课堂活跃气氛,减少疲劳,激发兴趣。

  三、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是使教学过程达到优化的一种推动力。

  化学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科的特点出发。初中生学*化学,往往反映内容多,杂乱,理不出头绪,要记的东西多,容易忘。学生刚刚开始学*化学时,对实验现象兴趣很浓,但并没有因此形成稳定发展的内在动机,也不晓得应该怎样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想问题,更不会联系自己熟悉的事物和现象去想问题,不重视记忆、理解重要的事实、述语和原理、造成知识上的脱节,甚至学*水*分化,所以教师要有针对性地下功夫,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情境,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最主要的是激发和发展学生探索、求知的内在动机。

  比如,在绪言课教学中,演示镁带燃烧,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生动的实验现象,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共同点?表明了什么道理?应当得出什么结论?并在这一认识过程中,从学*方法上给学生以启迪,初中学生关于化学的准备知识是薄弱的,加以化**动形态较物理运动形态更复杂、更抽象、一般难以直接地、简明地重现,这就给学生化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再加上初中阶段的学*内容,因受学*水*的限制,描述性知识偏多,概念多,而且集中,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随时向学生指明需要记忆的内容,记忆的方法,要努力化难为易,多联系学生熟悉的常识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多设计一些生动形象化的教学方式,多引导学生议论、讨论和练*。在学生认识水*的基础上,引导得出结论,上升为概念和理论。初中学生一般不大讲究学*方法,或*惯于按照学语文、数学的方法来学*化学,这就需要化学教师从一开始就运用典型实例,给学生以指导,要结合实验或实物来记忆物质的性质,变化的条件,以及反应后的产物。要注意联系对比,从个别中概括出一般,从个性分析出共性。比如,学*过氧气的物理性质以后,要给学生点明,学*和记忆的顺序,即按色、态、味、嗅、溶解性、密度、熔沸点的顺序,虽然不一定求全,但有个记忆和再现的顺序,就便于联想和回忆;当学*氢气的物理性质时可以提示学生联系氧气的物理性质来学*、记忆。再比如,当学*到有关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浓度的计算时,学生往往*惯于按数学计算的思路,急于代公式求解,这时教师要把住方向,要引导学生把注意力先集中到充分理解概念或原理上,在明确了计算依据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找准相关项(量)的关系后,再求解。在这里的关键是明确正确的解题思路,掌握符合逻辑的解题格式和方法。

  四、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方法。因此,一定要重视实验教学,教师的演示实验一定要直观、显明、省时、准确、安全。学生实验一定要课前准备好,课上教师组织、指导好。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和指导者,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又是学*与发展的主体。教师的教要落实到学生的学上。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学形式,教师的一堂课不能只满足合乎科学性、系统性,还必须看到学生是否有了获得知识的动力,学生是否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进行思考和学*,是否处在积极的智力活动中。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初步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和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

  4.培养学生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初步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和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

  教学工具

  大烧杯、小烧杯、品红液、酚酞液、浓氨水、胶头滴管、针筒、投影仪、多媒体电脑等。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引入]生活中你经常碰到这种事: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在常温下逐渐减少了,如果拿去加热会减少得更快;当你漫步在果园,便有一阵阵果香飘来;当你把紫色高锰酸钾晶体丢人水中,水就会变成紫色,但我们肉眼却看不到高锰酸钾晶体的存在等等,大家是否想过原因呢?

  [演示实验J教材中(实验3-2)o

  [观察]品红溶液逐渐扩散,最后溶解在水中,烧杯中的溶液经振荡后变成浅红色。

  师:为什么敞口容器中的水会减少?加热后减少得更快?为什么品红滴到静置的水中能逐渐扩散呢?

  [学生讨论]水慢慢变干了,实际上是水微粒蒸发到空气中;我们闻到果香味,是看不见的果子微粒分散在空气中。

  师:同学们都说得对。这样的问题很久以前就引起一些学者的兴趣,他们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物质是由不连续的微小的粒子组成的。后来,这个大胆的设想随着科技的进步得到了验证。

  [小结]由课本图3-6和图3-7分析得出:

  1.物质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口(科学仪器直接观察)。

  2.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

  师:分子除了有一定的质量,还存在哪些性质呢?(从现象说明)o

  生1:从品纽的扩散、水的蒸干……等现象说明分子微粒是在不断运动。

  生2:从水受热蒸发加快这一现象,说明分子微粒在受热情况下,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这也说明分子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

  生3:闻到香味也可以说明分子微粒在不断运动。

  师:回答得很好!分子除了在不断运动外,还有哪些特点?

  生,:当水加热至100℃,水变成水蒸气,说明水分子间的间距拉大;在O℃时结成冰,呈固态,说明水分子的间距拉*;这一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一定间隔。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从生活经验、日常现象中,从前人探究中,我们通过自己的分析、推理得出分子的一些特点,归纳如下(投影):

  (1)分子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很小)。

  (2)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3)分子间存在一定的间隔。

  师:这3个特点中第2、3两点是你们通过对现象的分析、推理得出的,那么你能不能用个实验证明你的观点呢?

  (分组实验,重点探究特点2:分子是在不断运动。)

  二、实验探究

  [演示实验](教师在学生探究实验前先做个演示实验)

  在一试管中加入lOmL无色的浓氨水,然后滴入2~3滴无色酚酞试剂,观察现象,得出结论,作为信息提供给同学们。

  [现象]溶液呈红色。

  [结论]氨水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岔

  [实验内容]探究分子特点之一——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着。

  [实验方案1]在一只小烧杯中加入10ml。水,然后滴入2~3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实验方案2]在一只试管A中加入lOml。水,然后滴人2~3滴酚酞试液;另取一支试管B中加入10ml。的浓氨水,然后用带寻管塞子塞好.并用橡胶管连接,如图所示,观察现象。

  [实验方案3]如右图所示,A、B两烧杯中装有无色酚酞试液;另取一个C烧杯加入约5mL的浓氨水。然后用一个大烧杯罩住,观察现象(约5分钟后)。

  教师评价学生的方案,从理论上推测结论,完成下表:

  师:同学们亲自进行实验究话动,通过实验,我们归结出以下几点

  1.氨水会挥发出许多微小颗粒并扩散到空气中,所以最先打开瓶塞时,我们都闻到了刺鼻的气味;(亲自体验得出。)

  2.氨水中的氮分子不断运动,;扩散到含有酚酞的溶液中,使酚酞变红;

  3.说明构成氨气酌氮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日常生活中,许多事实证明了这二点,请同学们在小组中讨论并举例说明.

  [讨论]从分子的角度看,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教师讲解,然后小结本节的内容。.)

  [讲解]水的蒸发,是水分子微粒受热蒸发,从液态分子微粒变成气态分子或粒,水分子(H2O)本身没有变化。一个水分子(H2 0)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构成的。如图:藏骚,水的化学性质也没有变化,所以水的蒸发过程是属于物理变化;而水的分解不一样如下图所示)

  (水分子分解示意图)

  从图中看出,水电解时,水分子变成了新的分子——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有了新的分子生成,这一变化是化学变化。水分子不再保持水的化学性质,因此说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强调这一句话)

  [讨论]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这一句话应如何理解7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最后一段,然后举例。)

  [讲解]下面的图示表示***的受热分解过程

  (投影)。

  (***分子分解示意图)

  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原子没有发生变化。例如,***分子分解成氧原予和汞原子,氧原子无论存在于水中、氧气中.还基在***分子中始终是氧原子。可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成更小的粒子:因此‘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课后小结

  师:本节课我们学*了分子和原子,利用实验探究验证了分子的特点。现将本课题总结如下:

  1.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分子存在着以下特点:

  (1)分子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2)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3)分子间存在一定的间距。

  3.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4.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可以相互结合形成分子。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15

  一、教学目标

  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了解某些元素(如钙、铁、锌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懂得一些生活常识。

  初步学会运用多种手段(特别是网络)查找资料,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获取有用信息;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分享。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初步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与营养保健方面的重大贡献。

  二、重点和难点

  无机盐的生理功能,即一些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可现场上网的课件,随时上网查阅资料。

  2、调查市场上有哪些补钙、补锌、补碘、补硒和补铁等的保健药剂或营养补剂出售,查看它们的标签或说明书,了解它们的主要成分,上课带来。

  3、收集几种不同品牌和不同产地的食盐包装袋、牛奶瓶(或牛奶袋),上课带来。

  四、教材分析

  课题2包括人体的元素组成和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两部分内容,着重叙述了组成无机盐的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如钙、钠、钾),同时教材还以表格的形式列出了铁、锌、硒、碘、氟几种元素的生理功能。教材指出了微量元素分必需元素、非必需元素和有害元素三类,而必需元素也有一个合理摄入量问题,摄入过多、过少均不利于人体健康。这将使学生认识到,对含某些元素的营养补剂要科学地、辩证地看待。

  五、教学设计

  活动一:观察与思考

  屏幕投影学生观看三幅图片,思考病人得了哪种疾病说(或猜)出疾病名称。第一幅:;第二幅:;第三幅:。(根据学生回答逐一显示图片和疾病名称:粗脖子病、佝偻病、龋齿)

  思考你知道引起这种疾病的原因吗引出课题课题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阅读教材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97~P101内容,并思考下面的问题。

  ①组**体自身的元素约有多少种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哪一种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哪一种这些元素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

  ②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划分的依据它们对人体有什么作用(学生阅读和课堂交流)投影一人体中元素的存在形式

  小结能够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而且有些元素是构**体组织的重要材料。

  过渡下面着重讨论钙、碘、铁、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投影二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阅读教材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95~P97内容。并积极讨论:

  1.钙

  (1)根据自己查阅的资料,谈谈你对钙元素的认识。交流汇报学生将自己课外查阅的资料在班上进行交流展示。(如果学生准备的资料不是很充分,教师此时可利用自己制作的课件,现场连接到相关网站演示,同时告诉学生查阅资料的方法。

  角色扮演课前精心挑选一名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课堂上出其不意地演出如下一幕:一位“老人”突然从教室后走向讲台,在跨上讲台时,故意摔了一跤,“老人”痛得呲牙咧嘴地坐在讲台上,用双手捂住一只腿(作痛苦状),口里自言自语:“怎么又把腿摔断了”教师乘机提出如下问题:老年人为什么容易骨折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自然地转入到怎样科学补钙上来。

  问题情景如何科学饮用牛奶你知道生产商用什么方法来保存鲜奶吗学生讨论后投影:喝牛奶的误区常见的有:

  ①饮袋奶、不加热。袋奶采用75 ℃左右的巴氏灭菌法,没有高温瞬间灭菌彻底,故袋奶中残留有细菌,因此,喝袋奶必须煮开了再喝。

  ②空腹喝牛奶。空腹饮牛奶会使肠蠕动增加,牛奶在胃内停留时间缩短,营养素不能被充分吸收利用。因此,喝牛奶最好与馒头、面包、玉米粥、豆类等同食。

  ③食物搭配不当。牛奶不宜与含鞣酸的饮食同吃,如浓茶、柿子等,这些食物易与牛奶反应结块成团,影响消化。牛奶与香菇、芹菜、银耳等配合食用,对健康大有益处。

  ④饮奶时间安排不当。喝牛奶以每天早、晚为宜。清晨饮奶能充分补充人体能量;晚上睡前喝奶具有安神催眠功效。

  投影将学生带来的牛奶袋、牛奶盒和牛奶瓶等实物上的图案和说明文字投影到屏幕上。同时教师将收集到的琳琅满目的各种补钙品补充投影到屏幕上。

  问题情景阅读屏幕上情景素材:

  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含钙丰富而又易被人体吸收的奶及奶制品目前尚未走上大多数国人的餐桌,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国人饮食上通常是以含钙量很低的素食为主,基本上不能保证钙的供应。这种膳食结构和饮食*惯使得国人缺钙确实成为一个普遍现象。设问是否有一种既能照顾城镇,又能兼顾农村居民的补钙措施谈谈你的“金点子”。说说你选择这种措施的理由是什么。(分组讨论,达成共识)投影你我共识:

  ①安全、有效──安全第一。

  ②经济又实惠──买得起。

  ③生活化、长期化──每天都吃。

  补钙措施:食用钙盐(盐中加钙)。

  小结:人体每日必须摄入足够量的钙。幼儿和青少年缺钙会得佝偻病和发育不良,老年人缺钙会骨质疏松,容易骨折。

  过渡那么,如果人得粗脖子病,又是由什么元素引起的呢(共同学*第二种元素──碘)

  2.碘

  交流展示碘元素对人体有哪些重要作用

  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教师将其实物投影到屏幕上。投影碘有“智力元素”的美誉,碘和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等一样是作为一种营养素而存在于人体,它在人体内的含量仅有25~50毫克(*均35毫克),为身体重量的两百万分之一,属于70余种微量元素的一种,尽管含量极低,却是人体各个系统特别是神经系统发育所不可缺少的。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不可缺乏的重要原料。甲状腺激素具有影响肌体代谢、生长发育,特别是脑发育的生理作用。因此,如果甲状腺功能异常,分泌激素过量或不足,势必对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造成很大影响,导致种种疾病的发生,如较常见的甲状腺问题。问题预防碘缺乏病最根本的措施是什么通过讨论得出补碘的有效途径是食用含碘食盐。

  活动二:讨论并交流

  1、你家里炒菜做饭使用铁锅还是铝锅用什么锅较好谈谈你选择的理由。

  2、教材P101练*与应用:根据你所知道的知识连线。

  3、通过对碘、钙、铁、锌、硒五种元素的学*,请你用一句广告词来反映其重要作用。要求通俗上口,特点鲜明,字数少。

  五、反思与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收获、体会、方法)投影学生小结,屏幕投影。

  人体由50多种元素组成,其中含量较多的有11种,它们占人体质量的99.95%。

  无机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很大,它们能够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有的还是构**体组织的重要材料。

  物极必反,凡事都应有一个“度”,元素的摄入不应过量。知道了怎样科学饮用牛奶。

  有些商品标签上蕴含有丰富的化学知识,学会了怎样看商品标签上的信息。

  投影关注健康,珍爱生活,用科学把握生命。

  六、课外作业(任选一题):

  1、收集有关微量元素氟、钠和钾与人体健康关系的资料,并了解人体是如何摄取这些物质的。

  2、查阅资料,我国有哪几种主要的地方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3、对伊战争如箭在弦,武器核查仍在继续,战争给人们的创伤实在太多太多。1991年海湾战争中曾使用了贫铀弹。请你查阅资料,了解什么是贫铀弹对人体究竟有什么伤害对此你有何感想。


化学教学设计(扩展3)

——化学教学设计菁选

化学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化学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化学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了解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了解人体中元素的存在形式,知道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认识到只有均衡膳食才能更好的维持人体的元素*衡。

  过程与方法:

  通过与同学讨论、查阅资料,了解钙、铁、锌、碘等营养元素的食物来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题学*,更加注意*常的饮食营养搭配,改掉偏食、挑食、不吃蔬菜等不良

  *惯。

  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辩证地看待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微量元素对人体的作用及适宜摄入量。

  难点:将所学知识上升为意识,再将意识转化为行为。

  三、设计思路:

  从补钙的生活经验,从电视中经常看到有关补钙、补锌和补铁等广告,以此为基础对于本课题内容应该不难理解。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学*时不够重视。

  四、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黄金搭档”广告视频

  【讲解与过渡】广告语中的钙、铁、锌、硒是元素。(引入课题)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一人体中的化学元素

  【指导阅读】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55,并出示下列问题:

  1.人体中常量元素有哪些,哪几种含量较高主要以什么形式存在

  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什么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什么

  3.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区别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仔细阅读课本,认识教材上图表的内容,思考并回答有关问题。 【教师点评并讲解】人体中含量超过%的为常量元素,含量在%以下的为微量元素,它们能够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而且有些元素是构**体组织的重要材料。

  一人体中的`化学元素1常量元素2微量元素【讲解】氧、钙是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常见的主要有铁、锌、碘、硒等。 【过渡】猜字谜

  【学生活动】讨论,思考,回答

  【教师讲解】

  常量元素钙钠钾

  微量元素铁锌硒氟碘

  有害元素铅镉汞(介绍水俣病痛痛病)

  课堂练*

  一、人体中的化学元素

  常量元素(含量大于%):O,C,H,N,Ca,P,K,S,Na,Cl,Mg微量元素(含量小于%):Fe,Zn,F,I,Se(硒)

  二、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常量元素:钙钠钾

  2.微量元素:铁锌硒氟碘3.有害元素:铅镉汞

  五教学反思:

  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本节课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也是非常密切的,通过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感悟化学知识的重要性。本节课的教学大量用到学生分组讨论,紧紧围绕课程标准确立三维目标,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对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能够做出解释。

化学教学设计2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饱和溶液的涵义

  2、 了解溶解度的涵义,初步学*绘制和查阅溶解度曲线。

  过程与方法

  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涵义,并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对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溶解度的学*,让学生关注与溶解度有关的日常现象,如:鱼池缺氧和增氧等,感受化学对改善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教学重点:建立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

  教学难点:溶解度概念的形成。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 多媒体

  课 题:2课时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一杯水中能溶解多少氯化钠呢?物质能不能无限制的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一定量的水中究竟能不能无限制的溶解溶质呢?我们还是让事实说话。

  讲授新课:

  [活动与探究一]

  操作

  往20mL水中

  加入5gNaCl

  再加入5gNaCl

  再加入5mL水

  现象

  结论

  [活动与探究二]

  操作

  现象

  结论

  加入5g硝酸钾搅拌

  再加5g硝酸钾搅拌

  ……

  加热

  再加5g硝酸钾搅拌

  冷却

  提问: 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什么吗?这个实验事实说明了什么?

  小结:说明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是无法无限溶解某种溶质的。而随着外界条件(温度、溶剂的量等)的改变,情况又发生了变化。

  讲解: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已经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饱和溶液,反之则是不饱和溶液。

  引导分析:在这个实验中你还能得出什么结论?(从改变温度、溶剂的量引起溶解情况发生的改变上来分析)

  小结:饱和与不饱和是相对而言的,在一定程度上它们是可以互相转变的。

  只有在指明“一定量溶剂里”和“在一定温度下”“饱和”和“不饱和”才有确定的意义。

  媒体播放:海水晒盐的过程

  总结:略

  作业:新学案

  教后:

  第二课时:

  讨论:P35页——在上面的活动与探究中,用的水都是20mL,其中溶解氯化钠和硝酸钾的质量是否相同?

  分析、讨论:由此可见,当要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情况时,最好要注意什么?除此之外,还要附加什么条件?

  设问:用一杯水和一盆水来分别溶解糖和食盐,你能判断糖和食盐谁溶解得多吗?

  小结:我们把一定温度下,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溶解度。

  讨论: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这句话如何理解?

  分析:溶解度四要素: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质量。

  阅读:P36页:溶解度的相对大小。理解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

  P37页:资料

  讨论:为什么用银器皿盛放的食品不易腐败?

  讲解:我们用实验的方法可以测出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读表:P36页表9—1

  指导绘图:根据表9—1,绘制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讨论〈投影〉:

  1.绘制的溶解度曲线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2.从绘制的溶解度曲线上查出上述几种物质在25℃和85℃时的溶解度 。

  3.从溶解度曲线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小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

  过渡:前面我们所讲的都是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那么气体是

  否也有这样的特点呢?

  讨论:1.P38页讨论

  2.烧开水时,锅底有很多小气泡,为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小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和压强

  讨论:如何增加养鱼池水中的含氧量?

  小结:学完本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你能用我们所学到的知识解决什么问题吗?

  课堂练*:课后*题

化学教学设计3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以很大的比重,构成了现代中学化学教材的主体内容。由于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大量叙述性材料为特征,它的学*是一种掌握事实的学*,易于产生兴趣,却难于保持注意;易于理解,却难于运用。致此,本人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归纳了如下三个设计要求:

  一、元素化合物课要充分利用基础理论的指导作用。

  揭示知识内在联系

  以叙述性材料为主的学*内容,有知识分散。记忆量大等特点。及时将知识横向比较、纵向联系,将元素化合物知识联线结网。对于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对于防“散”治“乱”,是很有效的。但是,结构化的知识是要有理论作基础的。因此,在进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设计时,要有意识地用学生能接受的化学理论作为灵魂,将具体的化学事实统帅起来。

  高中化学的教材顺序,以元素周期表为界,“表前元素”的学*采用归纳法,从个别到一般,将元素性质的理解向原子结构、向元素递变规律的方向归纳:而“表后元素”的学*,则采用演绎法,从一般到个别,用元素周期表的理论知识指导各分族具体的元素性质学*,这是高中化学无机部分教学的基本思路。在有机化学部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观点应贯串始终。一些比较成功的元素化合物课的教学设计,无不体现理论的指导作用。例如“硝酸”,整节课可以以氧化还原为主线,从硝酸中氮的化合价人手,以稀浓硝酸氧化性强弱比较连接各教学环节,最后归结出几个氧化还原的规律,在这条主线贯串和组织下,一个个精彩的实验很自然地将硝酸的化学性质铺展开。高二化学中的“乙醛”,可以自始至终紧扣住“结构决定性质”,从醛基的结构入手去分析乙醛的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以后又多处回应。不难看出,这些课的教学设计之所以显得结构清晰紧凑,化学理论在这起了关键的作用。虽然着“墨”不多,但灵魂却无处不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要设计得“形散意不散”,理论的灵魂作用至关重要。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设计中要抓住性质这个重点,而化合物的存在状态、制法和用途都与性质是直接相关的,或者说由性质所决定的。

  以性质为核心再跟用途、存在、制法密切联系,则知识就不会显得太零碎,也不会感到枯燥。事物之间会存在一些内在的联系,元素化合物的教学设计中就必须揭示出这种联系。一些设计不成功的课往往是仅注重了事实的罗列和堆砌,而忽略了对事实的内部联系做深刻揭示,最终将“学化学”引向了“背化学”的死胡同。

  除了“基本理论指导”和“以性质为中心”这两条线索外,元素化合物学*中的第三条线索就是相关物质之间的相互衍变关系。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线索在到了复*时才加以总结归纳,是不够的,要将这些线索从第一节起,就或明或暗地渗透于学*的全过程,这也是元素化合物课设计成功与否的一个标志。

  二、元素化合物课的教学设计要以实验为基础

  元素化合物的教学如果离开实验、标本、模型和其它直观手段,仅凭教师的口述和板书,就无法获得生动准确的感性知识。

  这样,学生只有生硬地记忆,随着所学内容的增多,就越来越杂乱,顾此失彼,从而频频发生错误。如果在教学中注意加强化学实验和其它直观教学手段的施用,让学生们注意观察、积极思考、正确描述。就能使学生清楚、准确地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这样做还能增强学生的学*兴趣,强化学生的形象思维。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这些重要的知识。但是,怎样才能充分利用化学实验,设计好元素化合物课的教学呢首先。实验的设计与组合要能深刻地揭示反应规律,有利于掌握化学事实。例如,高一化学“氮气”一节中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其中NO2与水的反应是教学难点。采用下面设计:先从氮的化合价引出氮的五种价态的氧化物。介绍其颜色后演示实验:一瓶无色的NO上倒放一空瓶,抽走其瓶口玻片,NO与空气混和,立即出现红棕色;向其中一瓶加入少量水,盖上玻片,稍振荡,瓶内红棕色消失,再抽开玻片,瓶口上方又出现红棕色。启发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完成化学方程式,这样,由于实验设计和组合的合理,学生大多能自行总结出NO和NO2的重要化学性质,而其中的难点内容,NO2与水反应的产物中还有NO,也由于实验设计的巧妙而被顺利地突破了。接着再进一步,通过实验去深化对反应规律的认识:两瓶无色气体(分别是NO和空气)、两瓶红棕色气体(分别是NO2和溴蒸气),要求用最简便的方法鉴别。这样的一段教学设计显然是成功的,实验在其中充分显示了获取知识的功能。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物质的性质,使学生顺利突破了重点难点,训练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其次。实验要能激发、调动学生思维。这种激发,可以是学*欲望和兴趣层面上的。也可以是在创设问题情景较高层面上的。“氨的性质”一节中氨与酸的反应,普通中学根据学生特点。可设计成学生动手的趣味实验“空瓶生烟”来激发他们的兴趣;而由重点中学教师设计的铜与稀硝酸反应,在让学生在向稀酸中加铜片前,先加放少量的碳酸钠粉末,这种似乎“不合常理”的小小改动。却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思维,“逼”着学生去思考为什么。为什么要加Na2CO3(为了排走试管内空气)为什么要排空气(NO易与氧化合)为什么能排气(CO2比空气重)这样一来,大大增加了其思维容量,一个普通的验证实验就变得不普通了,实验启迪思维的功能也就充分体现了。化学实验在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中的重要性,是无论怎样强调都不过分的。实验设计与实验教学的水*,直接标志着元素化合物课的设计水*,没有一些别具心裁的实验设计,元素化合物课的'设计很难达到优秀的水*。

  三、元素化合物课要尽可能紧密地联系社会、联系实际

  这是这类课设计的又一个规律,元素化合物的知识若不和实际结合,将成为空中楼阁。无论是为了提高学生兴趣,还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无论是为了基础知识的学*。

  还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都很有必要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体现“化学与社会”这个命题。重视元素化合物与社会、生活、环境、科技的密切联系,才能通过元素化合物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热爱科学的情感,对科学的关注程度是现代人的重要标志之一。高一的“氮气”,在学*了NO、N02性质后联系“雷雨与庄稼”,联系汽车引擎点火时产生氮氧化物的环境问题,联系酸雨,联系硝酸的生产。在“乙醛”的学*中,在醛的氧化反应后联系制镜小史、联系糖尿病的检验。既生动又强化了知识的运用。在设计“氨和铵盐”时,从素质教育的观点出发,将整个课时的教学设计放到化肥这样一个背景中进行,能在元素化合物知识中有机地渗透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学*化学的兴趣,使他们能关心环境、能源、材料、卫生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应该成为这一类课设计时重要的教学目标。这是素质教育给我们提出的新课题。联系实际,重点要放到知识的运用上。引导学生在课外模拟攻关,都是一些成功的设计,这种让学生在更高层面上的联系实际,在运用知识过程中开发思维,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去思考分析问题的意念,在元素化合物课的设计中是值得提倡的。

  这里以《氨的性质》教学设计(华南师大附中王季常、曾汉泰设计)为例,说明元素化合物知识这一类课的设计。

  教学过程如下(学*背景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等略去):

  [引入]观察一个实验(氨的喷泉实验),并打开桌面上的浓氨水,闻闻氨气的气味。 [设问]观察到什么现象:

  ①形成喷泉;

  ②烧杯中溶液仍为无色,而烧瓶中溶液为红色;

  ③烧瓶未充满。

  [设问]通过现象:

  ①我们曾学*了什么物质也可以形成喷泉(联系旧知识HC1)

  ②为何形成喷泉(极易溶于水)

  ③为何极易溶于水(由相似相溶原理以及水为极性分子,得出氨分子也呈极性)

  ④从上述结论,能否得出氨分子的结构(学生推导出氨分子NH3的四个原子一定不是在同一个*面上。而会形成三角锥形的分子结构)。

  [分析]我们一起分析氨溶于水的另外两个现象,请大家思考以下问题:

  ①为何形成红色溶液(利用“酚酞遇碱变红”,推断出一定有OH-产生)

  ②烧瓶中的OH-来源于什么物质(从现象得出,新产生的OH--定不是来源于水,因为烧杯中滴有酚酞的水并未变红,也不可能来源于氨,那么只能来源于NH3·H2O )。

  ③如何书写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运用质量守恒,学生即可写出,老师只需提示NH3·H2O为弱碱,注意可逆符号即可) [练*]训练题(巩固性训练,略)(说明:以上氨与水反应的性质是在实验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通过主动、积极思维得出的,这样,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的观察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学*迁移的能力也能充分表现出来)。

  [学生实验]我们刚学*了氨与水的反应,那么氨与其它物质是否会反应呢下面自己来做一个实验:NH3与酸(盐酸、硫酸、硝酸)的反应。

  [讨论]为何出现白烟写出反应方程式。(说明:由于整个过程是由学生通过自己观察现象,发现滴有浓盐酸和浓硝酸的上方出现白烟,而浓硫酸上方没有。自己作出解释,自己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因而课堂气氛活跃)。

  [演示实验]用爱氏试剂法检验肉类新鲜程度。

  取约10ml的爱氏试剂,置于锥形瓶中,搅匀,并立即塞上下方插有一根细铁丝的橡皮塞,铁丝下端弯曲成钩,可挂住肉样(肉样须不沾管壁,并距液面1-2cm)。若肉样已不新鲜,就有NH3存在,于数秒内即有NH4CI生成,可观察到白烟出现。

  [思考]白烟出现是否可以表明肉已经不新鲜(说明:在学生实验基础上,增加演示实验——用爱氏试剂法检查市场上猪肉是否新鲜,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总结]以上反应氨分子中N、H元素未变价。

  [过渡]回忆HX和H2S的化学性质,分析它们为什么具有还原性。

  [设问]从NH3中N、H元素的化合价,判断NH,是否也会像HX、H一样具有还原性[学生实验]NH,的催化氧化(将锥形瓶置于浓氨水上方,收集少许氨气,然后将铜丝在酒精灯上烧至红热,迅速插人有少许氨气的锥形瓶中)。(说明:学生动手做“氨的催化氧化”实验时,预计会出现三种不同的情况:

  a.出现红棕色。

  b.出现白烟。

  c.实验失败,未能观察到任何现象。

  为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刻意追求实验现象的统一,不回避可能出现的各种实验现象,可有意把三种不同实验现象摆到讲台上,请学生解释,促进学生深人思考)。本课在实施时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讨论气氛高涨。分析出现红棕色原因时,有的学生说“NH3被O2直接氧化为NO2,故出现红棕色”;马上有学生纠正“NH3被02氧化为NO,NO再被O2氧化为NO2”;分析出现白烟时,有的说“白烟一定为NH4NO3”,马上有学生说出为何产生NH4NO3。特别是分析何种原因导致实验失败时,有的说“锥形瓶不够干燥,使瓶中氨气溶于水中”;有的说“铜丝不够红热,达不到反应温度”,有的说“铜丝表面有杂质,使催化剂难以发挥作用”,有的说“收集氨气的时间短,致使氨气太少,反应不够充分”,有的说“收集氨气的时间太长,致使氨气太多,氧气太少,同样使反应不够充分”,甚至有的说“收集氨气时间刚好,氧气恰好反应完全,使生成的NO不能进一步反应生成NO2故观察不到红棕色”他们还纷纷用化学反应方程式来解释自己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指出:我们希望成功,但我们并不忌讳失败,失败了,要找到失败原因,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科学,从而使学生切实体会到“科学来不得半点的虚假”)。

  [讲述]“氨的催化氧化”是工业生产硝酸的基础,工业中产生的NO和NO2等大量尾气必须用碱液吸收以免污染环境。广州环境污染仍较严重,有的地方酸雨频率已达90%,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一项紧迫的社会问题。

  [学生]情绪受到感染,自觉用烧碱溶液对瓶内气体进行处理。 [过渡]除了氧气可以氧化氨之外,是否还有其他氧化剂可以氧化氨呢[设问]回忆HX(HF除外)、H2S被氯气氧化的实验,想一想,氨气能否被氯气氧化[演示实验]氨气和氯气反应的实验(预先用两个干燥的锥形瓶收集一瓶氨气和一瓶氯气,实验时将两个试剂瓶口对好,抽去玻片,上下摇匀)。

  [讲述]氯碱工业中常用浓氨水检查是否有氯气的泄漏。

  [练*]运用相似性以及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出现白烟),书写其反应方程式。 [设问]回忆还原CuO的实验,高温时NH,能否还原CuO呢[演示实验]NH3还原CuO实验(实验装置与H2还原Cu0实验相似) [练*]根据相似性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试管口出现水滴,试管底部出现红色物质),书写其反应方程式。

  [课堂小结及布置作业](略)从以上《氨的性质》教学设计中,我们看看是怎样体现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设计要求的。

  首先,作为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的基础,实验在设计中的作用是很明显的:氨与水反应这个性质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悟”出来的;氨的催化氧化这个难点内容,是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在教师精心设计放手实施的问题情境(异常实验现象的分析、争辩)中自己突破的。

  其次,化学理论作为元素化合物知识学*内在灵魂的作用也十分明显:用物质结构的知识指导学*氨的水溶性和弱碱性,用元素周期表的知识和氧化还原的知识指导学*氨的还原性,这样的学*揭示了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元素化合物课有足够的深度。至于联系社会。联系实际,更是本设计一大特点,结合氨与酸的反应,启发学生设计如何检验猪肉是否新鲜,当时新闻媒体恰好在对少数黑心肉贩私售死猪肉的事件曝光,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如此紧密结合,很自然创设出一个成功的问题情境。可见,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把握住这三点,就能从内容的选取和组织上反映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课型特征和设计要求,只要在实施时能用以人为本的学生主体观为主导,又具备了熟练的教学技能,就可以上出精彩的元素化合物课来。

化学教学设计4

  一、燃烧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

  2、铁在氧气中燃烧:

  3、铜在空气中受热:

  4、铝在空气中燃烧:

  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

  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一氧化碳燃烧:

  11、甲烷燃烧

  12、酒精燃烧:

  13、加热高锰酸钾:(实验室制氧气原理1)

  14、过氧化氢分解:

  15、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

  16、生石灰溶于水:

  17、氧化碳可溶于水:

  18、镁燃烧:

  19、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20、氢气还原氧化铜

  21、镁还原氧化铜

  23、碳充分燃烧:

  24、木炭还原氧化铜:

  25、焦炭还原氧化铁:

  26、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27、碳酸不稳定而分解:28。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29、高温煅烧石灰石(工业制二氧化碳):

  30、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鉴别二氧化碳):

  3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32、一氧化碳的可燃性:

  33、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灭火器的原理):

  34、锌和稀盐酸35。铁和稀盐酸

  36、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二、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KClO3、KCl、、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HgO、红磷

  4、硫:淡黄色

  6、(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

  7、(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

  三、化学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6、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7、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8、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四、初中化学中的“三”

  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5、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即(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3)稀有气体元素。

  6,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1)FeO、(2)Fe2O3、(3)Fe3O4。

  7、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问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8、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9、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10、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11、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12、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煤干馏(化学变化)的三种产物:焦炭、煤焦油、焦炉气

  13、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14、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15、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16、三大气体污染物:SO2、CO、NO2

  17、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

  18、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1)不用手接触药品;(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3)不尝药品的味道。

  19、可以直接加热的三种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另外还有燃烧匙)

  20、质量守恒解释的原子三不变:种类不改变、数目不增减、质量不变化

  21、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的三种气体:H2、CO、CH4(实际为任何可燃性气体和粉

  22、原子中的三等式: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五,基本反应类型:

  1、化合反应:多变一2、分解反应:一变多

  3、置换反应:一单换一单4、复分解反应:互换离子

  六,实验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

  “茶(查)、庄(装)、定、点、收、利(离)、息(熄)”

  “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盛装药品,连好装置

  “定”试管固定在铁架台“点”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收”收集气体“离”导管移离水面

  “熄”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2、注意事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

  ②药品*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

  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

  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

  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

  ⑦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

  ⑧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3、氧气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4、用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步骤:

  “一通、二点、三灭、四停、五处理”

  “一通”先通氢气,“二点”后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三灭”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四停”等到室温时再停止通氢气;“五处理”处理尾气,防止CO污染环境。

  5、电解水的实验现象:

  “氧正氢负,氧一氢二”:正极放出氧气,负极放出氢气;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为1:2。

  6、组成地壳的元素:养闺女(氧、硅、铝)

  7、原子最外层与离子及化合价形成的关系:

  “失阳正,得阴负,值不变”:原子最外层失电子后形成阳离子,元素的化合价为正价;原子最外层得电子后形成阴离子,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价;得或失电子数=电荷数=化合价数值。

  8、过滤操作: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

  “二低”:(1)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2)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1)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2)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3)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中部

  9、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

  ①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②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③滤纸破损

  10、实验中的规律:

  ①凡用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都选用高锰酸钾制O2装置(固固加热型);

  凡用固体与液体反应且不需加热制气体的都选用双氧水制O2装置(固液不加热型)。

  ②凡是给试管固体加热,都要先预热,试管口都应略向下倾斜。

  ③凡是生成的气体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的,都可用排水法收集。

  凡是生成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的,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凡是生成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的,都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④凡是制气体实验时,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导管应露出橡皮塞1—2ml,铁夹应夹在距管口1/3处。

  ⑤凡是用长颈漏斗制气体实验时,长颈漏斗的末端管口应插入液面下。

  ⑥凡是点燃可燃性气体时,一定先要检验它的纯度。

  ⑦凡是使用有毒气体做实验时,最后一定要处理尾气。

  ⑧凡是使用还原性气体还原金属氧化物时,一定是“一通、二点、三灭、四停”

  11、催化剂:一变二不变(改变物质的反应速率,它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变的物质是催化剂)

  氧化剂和还原剂:得氧还,失氧氧(夺取氧元素的物质是还原剂,失去氧元素的物质是氧化剂)

  七、燃烧和灭火

  1、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

  (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

  2、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

  (1)消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3、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八、空气的成分和组成

  空气成分O2N2CO2稀有气体其它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21%78%0。03%0。94%0。03%

  九、药品的取用

  1、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粉末状及小粒状药品:用药匙或V形纸槽②块状及条状药品:用镊子夹取

  2、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液体试剂的倾注法:

  取下瓶盖,倒放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标签应向着手心,(以免残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拿起试剂瓶,将瓶口紧靠试管口边缘,缓缓地注入试剂,倾注完毕,盖上瓶盖,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②少量液体的取用,滴管

  2、药品取用的总原则

  ①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

  液体以1~2mL为宜。

  多取的试剂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乱丢,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指定的容器内。

  ②“三不”:任何药品不能用手拿、舌尝、或直接用鼻闻试剂(如需嗅闻气体的气味,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

  十、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十一、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1/3处。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1/3处;

  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

  十二、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

  (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化学教学设计5

  一、设计思路(第一节课)

  1、教材分析

  苯、芳香烃安排在苏教版必修2《化学》,先直接给出苯的分子式和结构式,通过分析、假设,进一步用实验验证苯的分子结构;再给出苯的物理性质和苯的结构特征:苯分子中的六个碳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键角均为120°,六个c和六个h共十二个原子共*面。在这基础上指出苯的化学性质特点是:比烯烃稳定,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其中列举了苯与溴、硝酸的反应;用文字介绍了苯与氢气能反应。最后通过“科学史话”栏目介绍了苯的研究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从整体上看,教材内容体现了课程要求和认识物质的规律。于是我将“苯分子的结构”这一教学内容设计成为探究性活动,从中学*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思想,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学情分析

  在苯之前,学生已学*了饱和烃与不饱和烃典型代表物质的性质,烷烃的代表物质甲烷,不饱烃以乙烯和乙炔为代表。认识了烷烃的特征反应是取代反应。乙烯和乙炔碳碳双健、碳碳叁键的特征反应是加成反应,而且能根据有机结构理论写出简单的同分异构体。这为探究苯的结构并根据苯的结构推测苯的性质打下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说出苯的主要物理性质;了解苯的结构特点及证明方法;理解苯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会认识物质物理性质的一般方法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辨证关系;培养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苯结构的认识及苯的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

  教学难点:苯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苯的性质与饱和烃、不饱和烃性质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

  五、教学程序的设计与安排

  1、导入新课:播放编制好的录音: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对苯的发现:19世纪,欧洲许多国家都使用煤气照明。煤气通常是压缩在桶里贮运的,人们发现这种桶里总有一种油状液体,但长时间无人问津。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对这种液体产生浓厚的兴趣,他花了整整五年时间提取这种液体,从中得到了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

  设计意图:以史为鉴,渗透化学史教育,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和学*动机,又引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求情感。

  2、实验探究苯的物理性质

  [实验]

  (1)在一试管中倒入1ml苯,观察苯的颜色与状态,认识苯在常温下的颜色和状态;

  (2)再向试管中加入3ml水,振荡后静置,观察发生的现象。振荡,发现溶液浑浊,静置分层,说明苯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3)往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ml酒精,振荡,溶液不分层,说明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增强学生对苯的感性认识,学会从现象中分析得出结论,加深对苯的物理性质的认识。

  [思考]有三只失去标签的试剂瓶,装有苯、水、酒精,不用其它任何试剂,你能鉴别它们吗?

  3、苯分子结构的探究

  (1)苯分子式的确定

  设计情景:法拉第发现苯以后,法国化学家日拉尔立即对苯的组成进行测定,他发现苯仅有碳、氢两种元素组成,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2。 3 %,苯蒸气的密度为同温同压下乙炔的3倍,你能确定苯的分子式吗?

  设计意图:运用以前甲烷分子式确定的方法来解决此问题,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迁移能力,另外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对一种未知有机物分子式确定的常用方法。

  (2)由分子式对结构的推测,尝试书写苯可能的结构

  思考题:

  1、c6h6与饱和的烷烃相比,差多少个h?

  2、如只含有c = c,应该有多少个双键?如果只含有c ≡c,应该有多少个三键?

  3、根据“碳四价学说”和“碳链学说”以及我们学的烷烃、烯烃和炔烃中其结构式书写的经验,请你写出苯分子可能的链状结构简式?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对1、2两小题思考,是为后面第3小题的分析埋下伏笔,以降低学生解决问题的难度。

  [组织学生讨论]分组讨论后由小组代表写出可能的结构简式:

  ①。 ch ≡c —ch2 —ch2 —c ≡ch

  ②。 ch3 —c ≡c —c ≡c —ch3

  ③。 ch2 = ch—ch = ch—c ≡ch

  ④。 ch ≡c —ch(ch3)—c ≡ch

  ⑤。 ch2 = c = c = ch—ch = ch2

  ⑥。??

  经过讨论:a~e式都符合要求,但e式含累积双键,明确告诉学生不稳定,a~d式较合理。

  [故意设疑]到底是哪一种,难道四种都有可能,通过什么样的措施才能进行验证?这时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学生自然地想到含c = c和c ≡c的物质可用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验证。

  (3)苯分子链状结构的否定

  [学生实验] 1、试管中加入2ml苯,滴几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后静置。不褪色。

  2、试管中加入2ml苯,加入1ml溴水,振荡后静置。溴水分两层,

  上层橙红色,下层无色,发生了萃取现象。

  [学生小结]苯不能使酸性的kmno4溶液和溴水褪色,说明苯分子中不含c = c和c ≡c,上述结构都不合理。

  设计意图:事实胜于雄辩,通过实验使学生对苯的链状结构进行否定,并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4)讲解凯库勒式的由来

  凯库勒式的发现史:凯库勒一直在想着怎样在教材中写苯的结构这一难题,然而百思不得其解,只好停笔,偎炉休息。他面对炉中飘忽不定的'火苗陷入了沉思,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朦胧之中,凯库勒仿佛觉得有一些碳原子在自己的面前跳起舞来,它们排成蛇的形状,一会儿在火焰中翻滚,一会儿卷曲起来,突然,原子“蛇”的头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形成一个环状,不停地旋转起来。凯库勒猛然惊醒,根据梦中受到的启示,他迅速画起苯的封闭式结构式来。经过若干次的修正,最后他决定用六角环状结构来描述苯的分子结构。德国化学家凯库勒由于揭开这个谜而名垂青史。

  设计意图:通过化学史的介绍,让学生学会倾听,对重大化学成就进行情绪体验,对伟大的化学家杰出成就表示崇敬,激发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

  (5)引导学生对苯分子结构的正确认识

  ①、引导学生对凯库勒式的正确认识;

  老师板书凯库勒式,提问学生从结构与性质的联系角度来分析凯库勒式,学生自然会产生认知冲突:从凯库勒式中看出含有不饱和键,应能使溴水和酸性的kmno4溶液褪色,这与前面实验事实相矛盾。老师趁机解释对凯库勒式认识。

  ②、展示苯的球棍模型和比拟模型以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

  ③、科学认识苯的结构;

  [投影]现代科学对苯分子的结构研究:

  1。苯分子为*面六边形结构,分子中的六个碳原子和六个氢原子均在同一*面

  2。各个键角都是120°

  3。苯分子中碳碳键的键长为1。40 ×10 — 10m,介于单键(1。54 ×10 — 10m)和双键(1。33 ×10 — 10m)之间

  〔引导学生推理得出结论〕根据结构决定性质,从现代科学对苯分子的结构研究可以得出:

  苯分子里6个c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特殊(独特)的键。应该既具有饱和烃的性质,又具有不饱烃的性质。

  六、设计反思

  “苯”一节内容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方式,通过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让学生亲自参与探究、发现和实验,逐步形成一种在学*中善于质疑、乐于探索、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在课堂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讨论成了课堂生活的常态,小组学*成了学生开展课堂探究性学*的主要途径。同时在这样的教学中老师真正扮演了一个情景创设者、组织者、指导者、有效调控者的角色,老师为学生创建一种开放的学*环境,创设了一连串环环相扣创造性的问题,为学生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机会,通过一节课内容的学*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提升,学生质疑探究的欲望得到激发,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所学知识进行了意义建构。因此在探究式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责任不但没有削弱,反而加重了,在新课改中教师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化学教学设计6

  一、教学背景

  《甲烷》内容选择于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 这一节是学生在中学阶段第一次接触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的有关内容,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烃是一切有机物的主体,而甲烷作为烷烃的第一个最简单的分子,学生对他的理解将直接影响到今后对各种有机物的理解,因此本节内容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有机物的学*方法有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初中化学就介绍了甲烷的燃烧反应和一些主要的用途,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也介绍了部分物质结构的知识,为学好本节内容提供了前提条件。

  本节课将主要介绍以甲烷为代表的烃的分子结构、性质和主要用途,以及它们的性质与分子结构的关系,让学生掌握好甲烷这一节的知识,能为学生学*烃及烃的衍生物等有机内容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甲烷的分子组成、结构特征、主要化学性质(燃烧反应和取代反应);

  (二)教学难点:取代反应的概念和实质。

  四、教学用具

  甲烷的分子结构模型(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甲烷氯代反应的试剂和仪器一套、高锰酸钾溶液;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多媒体辅助、讨论、讲解、练*

  六、教学过程

  [投影]可燃冰、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等图片,并进行如下讲解。

  [小结]天然气是一种高效、低耗、洁净的新能源。我国已探明储量居世界第19位。天然气水合物,也就是可燃冰,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能源物质。据科学家估计,全球天然气水合物的碳储量是全球石油与天然气储量的两倍。如果能开发利用,那将是人类莫大的福音。甲烷是天然气,沼气和煤矿坑道气的主要成分。

  但同时甲烷也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他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0倍,且在大气中的浓度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我们知道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想要很好的利用甲烷的优势为我们的生活服务,首先,就必须对甲烷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揭题]板书: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板书]一、甲烷的分子组成和分子结构

  1、分子组成:CH4

  [提问] 碳原子需要形成___对共用电子对才能达到八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氢原子欲形成两个 甲烷分子结构模型:球棍模型、比例模型

  [学生活动]完成课本P60实践活动并小结甲烷分子的结构特点

  [板书]3、分子结构特点:正四面体型结构,呈高度对称状,而且C—H键比较牢固。

  [过渡]至此,我们对甲烷的结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甲烷的结构决定了甲烷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呢?这是本节课的重点。

  [板书]二、甲烷的性质

  [展示]贮存甲烷气体的装置,并结合甲烷的式量,让学生判断甲烷的部分物理性质。

  1. 对于一种并不是很了解的化学物质,我们研究它的化学性质一般从哪些方面分析?

  2. 甲烷能高锰酸钾溶液、溴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氧气、氯气等物质反应吗?

  3. 如何设计上述实验?

  [探究活动]根据以上预测,分别设计甲烷能否与高锰酸钾溶液、溴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氧气、氯气反应的探究性实验。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后汇报讨论结果

  [演示实验]将氯气通入高锰酸钾溶液中

  [设问]1.点燃甲烷前应注意什么?

  2.如何定性检验甲烷的产物? 点燃 [学生活动]上台板演:CH4 + 2O2→CO2+2H2O

  [板书]2、化学性质

  ⑴甲烷较稳定,不与水、高锰酸钾溶液、溴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等物质反应。

  ⑵甲烷的氧化反应: CH4+ 2 O2点燃 →CO2+2H2O

  [过渡]甲烷除了在点燃条件下跟氧气反应外,还会在光照情况下跟氯气反应。

  [演示实验]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边引导学生观看实验现象,边提示学生在观察重点实验现象时思考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讲授]取代反应的概念及原理并引导学生分析概念部分的关键词,

  [投影]电脑模拟的甲烷的球棍模型和氯气的取代反应的动画

  [板书]⑶取代反应取代反应的概念: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的反应叫取代反应。光 氯气与甲烷的取代反应方程式CH4+Cl2 → CH3Cl+HCl

  [提问]CH4与Cl2反应后产物有几种?哪些是有机化合物?哪种产物最多?

  [学生活动]完成一氯甲烷与氯气进一步反应的方程式

  [投影]随堂巩固练*

  [投影]甲烷的三点利用及图片

  [课堂小结]甲烷的化学性质通常情况下比较稳定,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燃烧反应、取代反应和热解反应。它主要取决于甲烷稳定的正四面体结构。取代反应是甲烷的特征反应。 七、布置作业:

  1、完成课本P65课后*题1、2、3、5、6

  2、查阅资料,从反应形式、反应条件、反应的方向和可逆性等几个方面比较取代反应和我们学*过的置换反应有什么区别?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引入通过介绍我国实施的“西气东输”工程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选材贴*学生生活实际和国民经济建设实际,激发学生学*有机化学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学*有机化学“有趣、实用”的思想情感,让学生能以比较兴奋高昂的情绪开始本节课的学*。

  在介绍甲烷的分子结构时,首先从甲烷分子的组成引入学生对物质结构知识的回忆,然后再利用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使学生在复*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在学*结构的基础上开始学*甲烷的性质,始终紧扣“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这一条主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有机化合物的学*方法。

  学*甲烷的性质时,利用学生探究活动、演示实验以及多媒体投影等多种教学手段,把微观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既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又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对本节课的学*重点取代反应的实质也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甲烷的性质的探究活动这一块要注意控制时间,否则很容易让这一块内容占用了大部分时间,而没有充分的时间来让学生理解取代反应的实质。

  本节课的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引导探究法,帮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与技能,去探索新的概念和规律,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教给学生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通过创设问题、讨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化学教学设计7

  一、教材

  该部分内容出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乙醇”这一部分涉及的内容有:乙醇的物理性质、乙醇的化学性质、乙醇的结构。在教学时要注意从结构的角度适当深化学生对乙醇的认识,建立有机物“(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认识关系,使学生了解学*和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方法,形成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渡: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

  二、学情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乙醇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乐于去探究物质的奥秘,因此本节课从科学探究和生活实际经验入手,充分利用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反应,再从结构角度深化认识。通过这样的设置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

  (过渡: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烃的衍生物;认识到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能说出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写出乙醇的结构。

  【过程与方法】

  通过乙醇的结构和性质的学*,建立“(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模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乐趣,逐步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过渡:根据新课标要求与教学目标,我确定了如下的重难点:)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乙醇的化学性质。

  【难点】建立乙醇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

  (过渡:为了解决重点,突破重点,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讲授法

  (过渡:好的教学方法应该在好的教学设计中应用,接下来我将重点说明我的教学过程。)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包括了四个环节: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巩固提升、小结作业。我将会这样展开我的教学:

  环节一:导入新课

  在这一环节中我会以“乙醇汽油的利与弊”为话题,请学生谈一谈他们的想法,引发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警醒,培养学生的辩证意识。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意识到乙醇是一种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的有机物,引入对乙醇的学*。

  环节二:新课讲授

  在这一环节中需要讲解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乙醇的物理性质

  我会让学生通过观察乙醇的颜色、状态、气味,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得出结论。这一设计可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概括的能力。

  在讲解乙醇的化学性质之前,我会首先提问学生乙醇的分子式是什么,它的结构又是怎样的。既然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是有所关联的,那么能否通过探究物质的性质推知物质的结构呢,从而进入接下来的学*。

  2、乙醇的化学性质

  教材涉及了两个性质:与钠的反应、氧化反应。

  (1)乙醇与钠的反应

  我会首先请学生观看乙醇与钠反应的视频,并请学生根据这一实验现象判断产物是哪种气体。接下来提出钠与烃不能反应,请学生判断乙醇分子中的氢的连接方式与烃分子中的氢的连接方式是否相同。接着让学生根据乙醇的分子式写出乙醇可能的结构简式,并最终通过小组讨论确定乙醇的结构简式为。在这里我会指出—OH即为羟基。

  在此基础上,我会让学生对比乙醇和乙烷的结构简式有何不同,由此建立乙醇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从中提出烃的衍生物的概念,并且说明之前学*的卤代烃、硝基苯都属于烃的衍生物,

  物质的结构和性质有着极其紧密的关联,我会请学生思考为什么乙醇和乙烷的化学性质不同,乙醇与钠反应的本质是什么,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引出有关官能团的学*,由此建立有机物“结构—性质”的学*模式。

  (2)乙醇的氧化反应

  首先请学生写出乙醇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思考乙醇还能不能发生其他的.氧化反应。接着请学生自主实验3—3,观察实验现象,根据教材判断生成的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什么,铜丝的作用是什么。并且通过分析铜丝先变黑后变红的过程写出由乙醇生成乙醛的化学方程式:

  在这里我会详细讲解在乙醇生成乙醛的过程中,乙醇分子内的化学键是如何断裂的,由此提出新的问题,如果醇经催化氧化能生成醛,醛应该具有怎样的结构。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请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其他的有关乙醇、乙醛、乙酸相互转化的信息。

  环节三:巩固提升

  在这一环节我会请学生完成学案上有关乙醇的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环节四:小结作业

  化学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学*的结果,还要关心学生学*的过程。课程最后,我会请学生回答本堂课的收获有哪些,可以回答学到了哪些知识,也可以回答学*的感受。

  我也会给学生布置开放性的作业,比如将本节课的知识应用于生活生产中,或者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这一作业的设置也能够体现出化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无处不在。

  七、板书设计

  最后说一下我的板书,板书内容包括乙醇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乙醇的化学性质有2个,我将其提纲挈领地反映在板书里,便于学生清楚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化学教学设计8

  一、教材分析

  1.本节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的第3节。初中介绍了离子的概念,学生知道钠离子与氯离子由于静电作用结合成化合物氯化钠,又知道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离子构成的,但并没有涉及到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以及化学键的概念。本节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从结构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从而揭示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对学生的微粒观和转化观较深层次的学*。为今后学*有机化合物、化学反应与能量打下基础。并通过这些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所以这一课时无论从知识性还是思想性来讲,在教学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2.从分类的角度上来看,前面有了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的分类,本节内容则是从物质的微观结构上进行分类,根据物质的成键方式,将化学键分为离子键和共价键(在选修3中再介绍金属键),共价键再分为极性键与非极性键。在教学中要注意与前面知识的联系,一是各种化学键与各类物质的关系,二是化学键变化与化学反应的关系。

  3.课标要求

  化学键的相关内容较多,教材是按照逐渐深入的方式学*,课标也按照不同的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本节的课标要求为:“认识化学键的涵义,知道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第三章《有机物》要求“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选修4《化学反应与能量》中要求“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中要求“能说明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了解晶格能的应用,知道晶格能的大小可以衡量离子晶体中离子键的强弱;知道共价键的主要类型,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认识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能根据有关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能说明简单配合物 的成键情况;知道金属键的涵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

  也就是说,在本节教学中,对化学键的要求并不高,教学中应当根据课标要求,注意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和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顺序及认知规律,降低难度,注意梯度。在电子式的教学中,不必用太多时间将各种物质电子式都要学生练*一遍,取几个典型的投影出来让学生知道书写时的注意事项就行了。并且交待学生不要花太多时间去钻复杂物质的电子式,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电子式的书写。要注意本节课概念较多,且概念又比较抽象,因此要注意教学手段的'科学使用,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功能,增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离子键的概念,知道常见物质形成的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了解形成离子键和共价键的简单规律;

  (2)知道电子式含义,能用电子式表示简单的物质及其形成过程;

  (3)了解键的极性;

  (4)了解共价键的概念,从化学键的变化角度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1-2钠与氯气反应的实验,得出感性认识,结合动画从微观模拟氯化钠的形成,建立离子键的概念,了解离子键的实质;通过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简单归纳出形成离子键的条件。

  (2)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强化对离子键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

  (3)通过P22思考与交流,并结合动画模拟演示,建立共价键的概念,了解共价键的实质和共价键的极性。并从原子得失电子能力角度简单归纳出共价键的形成条件;

  (4)通过P22表1-3、学与问等,巩固用电子式表示出共价键及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5)通过P23思考与交流,知道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区别;并且建立化学键的概念;

  (6)通过模拟演示氯化氢的形成,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键断裂与新键形成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

  (2)培养学生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像力;

  (3)培养学生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方法,从微观到宏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离子键、共价键、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概念理解;电子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离子键概念、共用电子对、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理解;物质变化中被破坏的化学键类型判断。

  四、课时建议

  第1课时:离子键

  第2课时:共价键

  五、教学流程

  1.离子键

  提出问题(分子、原子、离子是怎么构成物质的;物质种类多于元素种类原因)→实验(钠与氯气的反应)→表征性抽象(通过钠与氯气反应的结果得出结论)→原理性抽象(动画模拟氯化钠形成,得出离子键概念)→得出结论(离子键定义)→离子键形成条件→离子键形成条件→离子键的实质→构成离子键的粒子的特点→离子化合物概念→实例→反思与评价

  2.共价键

  复*离子键及氢气与氯气的反应→提出新问题(氯化氢的形成原因)→原理性抽象→得出结论(共价键定义)→用电子式表示共价键的方法→共价键的形成条件→构成共价键的粒子的特点→共价键的实质→共价化合物的概念→共价键的种类(极性键与非极性键)→离子健与共价键的概念辨析→归纳总结出化学键的定义→化学反应的实质→教学评价

  六、教学片段

  第一课时 离子键

  [设问引入]通过前面的学*我们已经知道,到目前为止,人类已经发现了一百多种元素,可是这一百多种元素却组成了数以千万计的物质,他们共同造就了我们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原子又是怎么形成分子或离子的?哪些物质由分子构成哪些物质由离子构成?本节课我们从微观上探究物质的构成。

  [板书] 第三节 化学键

  一、离子键

  [实验1-2]取一块绿豆大小的金属钠(切去氧化层),

  再用滤纸吸干上面煤油,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微热,

  待钠熔化成球状时,将盛有氯气的集气瓶倒扣在钠的上方。

  (如图所示)观察现象。

  学生完成表格

  现象 钠剧烈燃烧、集气瓶内产生大量白烟

  化学方程式 2Na+Cl2 2NaCl

  [提问]氯化钠是一个分子吗?

  [投影] NaCl的晶体样品、晶体结构模型。

  与Na+较*是Cl-,与Cl-较*是Na+,Na+ 与Na+、 Cl-与 Cl-未能直接相连;无数个Na+与 Cl-相互连接向空间无限延伸排列就形成了NaCl的晶体。

  [思考与讨论]

  1、请同学们写出Na和C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Na和Cl的原子结构是否稳定?通过什么途径才能达到稳定结构?

  2、请写出Na+ 和Cl-结构示意图,讨论钠离子与氯离子结合时微粒之间的作用力。

  [学生活动后投影]

  [学生回答] Na+带正电荷、Cl-带负电荷,它们所带电荷电性相反、相互吸引而靠*。

  [追问]他们可以无限靠*吗?

  [动画展示] 钠离子与氯离子靠*到一定程度时,静电引力与斥力*衡,离子之间有一定间距。

  [讲述] Na+ 与Cl-之间的作用力:①异性电荷之间的静电引力;②原子核外电子之间的静电斥力;③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静电斥力。当离子之间距离较大时,F引>F斥,离子不断靠*,靠*过程中,F斥逐渐增大,当到一定距离时,F引 = F斥 ,如果继续靠*,则F引 < F斥,将使两离子距离又增大,直到F引 = F斥。所以,氯化钠中, Na+ 与Cl-是保持一定的距离,静电吸引作用和静电排斥作用达到*衡,于是就形成了稳定的物质——氯化钠。任何事物都存在着矛盾的两方面,既对立又统一,氯化钠是阴阳离子的静电吸引作用和静电排斥作用的对立统一体。

  [板书]1、定义:带相反电荷离子这间的相互作用(静电作用)称为离子键。

  静电作用:F引 = F斥

  [讨论] 1、形成离子键的粒子是什么?这些粒子又是怎样形成的?它们的活泼性怎样?

  2、离子键的本质是什么?您是怎样理解的?

  3、NH4+与Cl-、CO32-能形成离子键吗?为什么?Na+与OH-、CO32-、SO42-呢?你还能举出哪些粒子可以形成离子键?根据氯化钠的形成,讨论离子键的形成原因、成键粒子、本质与形成条件

  [归纳小结]2、离子键的形成原因、成键粒子、本质与形成条件

  成键本质 成键原因 成键微粒 成键条件 实例

  静电作用 电子得失 阴阳离子 ①活泼金属元素与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即ⅠA、ⅡA和ⅥA、ⅦA之间易形成离子键。②离子也可是带电的原子团。 NaCl

  MgBr2

  NaOH

  3、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离子化合物

  [过渡] 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物质的形成较麻烦,由于化学反应中一般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发生变化,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也体现了原子结构的特点,我们只需要在元素符号周围把原子的最外层的电子表达出来就可以把原子的结构特点表达出来,这就是电子式。

  [讲述投影]二.电子式

  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 (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这种式子叫做电子式。

  1. 原子的电子式:

  H× Na ×Mg× Ca 等

  2. 离子的电子式:

  等

  3.化合物的电子式

  [投影、学生讨论] 下列电子式的书写是否正确,为什么?

  [反馈矫正] 1、错误 。如果是氧原子的电子式,就多了两个电子;如果是氧离子的电子式,则漏掉了括号和电荷。2、错误,Na原子失去了最外层上的电子,次外层变成了最外层,一般不把次外层上的电子表达出来,阳离子的离子符号就是它的电子式。

  3、错误,-2表示硫的化合价而不是硫离子带的电荷。4、错误,硫离子的电子式应该加上括号。5、错误,应该把Cl-的电子式写在Ca2+的电子式的两侧。6、错误,应该把Na+的电子式写在O2-的电子式的两侧。

  [思考与讨论]为什么氯化钙的化学式写成CaCl2 的形式,而它的电子式必须写成

  这样的形式?

  [答疑] CaCl2只表示氯化钙的化学组成和Ca2+与Cl-个数比例关系,电子式不仅表示组成和比例特点,还表示了离子键的特点,它表示的是Ca2+与Cl-以离子键的方式相结合,而不是Cl-与Cl-以离子键结合,如果把两个Cl-的电子式写在一起就容易引起混淆,所以应该把Cl-的电子式写在Ca2+的电子式的两侧。

  [讲解、投影]4.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

  [强调] 1.箭号不是等号。2.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要注意二标:标正负电荷、阴离子标[ ]。3.箭号右方相同的微粒不可以合并写。4.正负电荷总数相等。

  [小结]

  第一课时 共价键

  [复*提问]

  1.什么是离子键?哪些元素化合时可形成离子键?

  2.用电子式表示Na2S的形成过程。

  [1学生回答,2学生板书。教师点评]1.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叫离子键。活泼的金属元素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化合时形成离子键。

  2.

  [引入新课]活泼的金属元素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化合时形成离子键,那么非金属元素之间化合时,形成的化学键与离子键相同吗?

  [板书]二、共价键

  [讲解]以氢分子、氯分子、氯化氢分子的形成为例,分析化学键的形成过程。

  这些非金属原子结合时,电子不是从一个原子转移到另一个原子,而是在两个原子间共用,形成共用电子对。共用电子对在两个原子核周围运动,使每个原子都达到稳定结构。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共”是“共用”的意思,“价”指的是“价电子”。

  [板书]1、概念: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

  [投影] 非金属原子之间,一般是共价键结合。(不活泼的金属与非金属之间也可以是共价键,此类物质的成键情况,高中不做要求)。

  [板书]2.用电子式表示共价键的方法 (1)表示共价键

  [投影]表1-3一些以共价键形成的分子

  分子 电子式

  H2

  N2

  H2O

  CO2

  CH4

  [投影] 结构式:用一根短线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对,没有成键的电子不用写出来,这种式子叫结构式。

  如 H-H H-H Cl-Cl H-Cl O=C=O

  [学与问]用电子式表示H2O的形成过程。检查练*情况及时纠正,指出应注意的问题。

  [板书](2)表示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讲解] 用电子式表示共价键的形成过程的书写要点

  ① 左边写原子的电子式,中间用→连接,右边写分子的电子式;

  ② 不用箭头表示电子的偏移;

  ③ 相同原子不能合并在一起。

  [投影、归纳、分析] 共价键成键微粒、成键原因、成键本质和条件

  成键本质 成键原因 成键微粒 成键条件 实例

  共用电子对 原子有未成对电子 原子 ①非金属原子间②不活泼的金属与非金属原子之间 Cl2

  HCl

  [思考]由离子形成的化合物叫离子化合物,由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应当叫什么化合物?[学生回答后,板书]

  3.共价化合物:由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

  [思考讨论]在离子化合物中有没有共价键?在共价化合物中有没有离子键?

  [投影讲解]带电的原子团中,存在共价键,如OH- 。氢氧化钠中,钠离子与氢氧根离子以离子键结合;在氢氧根离子中,氢与氧以共价键结合。所在,在离子化合物中可以出现价键,但在共价化合物中不可能有离子键。

  [思考]不同元素的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是否相同?在相同元素与不同元素形成的共价键是否完全一样?

  [阅读教材P23第一段后回答]不同元素的原子吸收电子的能力不同。相同元素形成的共价键为非极性键,不同元素形成的共价键为非极性键。

  [板书]4.共价键分类:非极性键与极性键

  ①非极性键:同种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不偏向任何一方。

  ②极性键:不同种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一方

  [组织讨论]判断H-O-H、H-O-O-H 、O=C=O、O=O 、N≡N 存在的键是极性键还是非极性键?你从中能得出什么规律吗?

  [讨论后回答]

  只有极性键:H-O-H 、O=C=O

  只有非极性键:O=O 、N≡N

  即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H-O-O-H

  规律是:在单质分子中,同种原子形成共价键,电子对不偏移,为非极性键。

  在化合物分子中,不同种原子形成共价键,电子对发生偏移,为极性键。化合物分子中,如果是相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也为非极性键。

  [思考与交流]离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有什么区别?

  [投影归纳]

  实例 化学键 成键微粒 原子或离子之间共同点

  离子化合物 NaCl 离子键 Na+、Cl- 相邻离子或原子之间都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力,使它们结合在一起。

  NaOH 离子键 极性键 Na+、OH-形成离子键,OH-内部形成共价键

  Na2O2 离子键 非极性键 Na+、O22-形成离子键,O22-内部形成共价键

  共价化合物 HCl 极性键 原子

  H2O2 极性键 非极性键 原子

  [讲解]5、化学键: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通称为化学键。

  注意:①除稀有气体外,所有非金属单质中都存在共价键。与书写的化学式无关。如“C”表示单质时,并不说明碳是一个原子独立存在。②物质熔化时,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水”,只是分子之间距离拉开,分子内部没变,没有化学键的变化。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则要克服离子键。物质溶于水时,如果电离了,则要克服化学键。

  [思考]在化学反应中,化学键如何变化?

  [投影]氢气与氯气形成氯化氢的动画模拟过程。

  [交流、归纳]化学反应实质:反应物化学键的断裂和产物化学键的生成。

  [拓展]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化学键形成则会放出能量,化学反应的本质就是旧键断裂与新键形成的过程,因此化学反应必将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它们之间究竟是何关系?下一章我们会进一步研究。分子内部存在化学键,那么分子之间有什么样的作用力?对物质性质又有何影响?有兴趣的同学请自我提高:自学教材23页科学视野“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你会变得更加知识渊博。

  [投影总结]

  [板书计划]

  二、共价键

  1.概念: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共价键。

  2.用电子式表示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3. 共价化合物

  4.共价键分类:非极性键与极性键

  5.化学键: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

  化学反应实质:旧键断裂→新键形成

化学教学设计9

  一、教学设计理念:

  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体现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发现过程和对新知识的体验与探索,将认知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中引导学生懂得合作、讨论与交流,实践与探究,查阅资料等多种学*方法来解决问题,以此促使学生主动学*,提高学*的有效性。

  二、教学设计思路:

  关键是让学生形成清晰的元素概念。在原子结构信息的引导下,让学生发现它们的异同点,然后导出元素概念;再次呈现两组原子结构信息,让学生练*,并巩固元素的定义;接着自学地壳中、生物细胞中含量较大的几种元素,认识元素的存在,形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认识观;通过阅读元素符号的表格,归纳元素的简单分类;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最后,通过字母组合游戏、元素与健康、物质中的元素组成练*来加深本节课知识的学*。

  三、教学设计策略:

  1、从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和认知特点, 从学生存在的问题出发设计化学教学

  2、从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设计化学教学

  课题2 元素(第一课时)

  导学案设计

  一、教与学目标导航

  1、教学重点:掌握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记忆与书写,元素符号的意义。

  2、教学难点:元素概念的理解

  3、中考考点:元素的概念,常见元素符号记忆与书写,元素符号的意义。

  二、预*案

  ⑴ 什么是元素?找出元素定义中的关键词,并在书上圈划。 ⑵ 质子数为26、中子数为27的原子和质子数为26、中子数为26的原子是同种元素吗?

  ⑶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结构中的'( )部分 ,与中子数有无关系?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不同。

  ⑷ 读课本73页图4-4,了解不同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情况。在地壳中含量占前四位的元素( ),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 ) ,地壳中含量少,作物生长大量需要的元素是( ) ,所以作物要施肥。

  (5) 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三、教学案

  (一)自学质疑

  1、O2、O3、H2O、H2O2等物质中都含有相同的什么元素?

  2、O2、O3、H2O、H2O2等物质的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这些氧原子中什么是相同的?我们把质子数为8的一类原子统称为什么元素?

  3、H2、H2O、H2O2等物质的分子中都含有氢原子,这些氢原子中什么是相同的?我们把质子数为1的一类原子统称为什么元素?

  4、什么是元素?原子的什么决定了元素种类?

  5、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组成物质的元素有100多种,地壳中含量较高的前4位元素是哪些?生物中,海洋中含量较高的元素分别是哪些?

  6、图4-5中外国人遇到了什么问题?你想到了什么?

  7、书写元素符号的方法是什么?

  8、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有哪些?

  9、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二)交流展示

  元素的概念

  1.元素的种类由原子的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决定。

  2.地壳中的前4位元素是氧、硅、铝、铁

  3.国际上需要用统一的符号来表示各种元素-------- 元素符号

  4.元素符号书写方法

  5.元素符号的意义

  7.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三)互动探究

  1.对比观察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原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

  2.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四)精讲点拨

  1.化学变化中(分子会发生分裂),分子种类改变

  2.化学变化中(原子不会发生分裂),原子种类不变

  3.化学变化中(原子种类不变),元素种类不变

  4.元素是宏观概念,用于描述物质的组成,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原子是微观概念,用于描述物质或分子的构成,即讲种类又讲个数。

  (五)矫正反馈

  1.元素是宏观概念,是对物质的组成而言的。元素就是具有相同____________即____________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____________;不同种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

  2.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并说出理由。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是由一个氧元素和两个氢元素组成的

  B.水是由氧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

  C.水是由氧和氢两种单质组成的

  D.水分子是由氧分子和氢分子构成的

  (六)迁移运用

  课堂练*

  (一)元素符号组合游戏:请把它们变为你认识的元素符号。

  ABCMN

  a u e l g

  (二)试找一找,下述哪些物质里含有相同的元素?

  氧气(O2)、 水(H2O)、 过氧化氢(H2O2)、

  二氧化硫(SO2)、 氢气(H2)、 硫粉(S)

  (三)身边的元素——我们在看电视的时候,经常看到为健康劝人们进补的广告,这里的锌指的就是元素,像这样的元素你还知道哪些?

化学教学设计10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初中化学第三章“水氢”的内容可划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水和氢气,第二部分为原子结构知识的扩展。对于第一部分而言,教材第一节以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为题,讨论了水与工农业生产等的紧密关系,在学生了解了水污染产生的严重后果和防止水源污染的重要意义之后,就应该对水作进一步认识,但教材只讲了水的物理性质和水的组成,把水的化学性质分散到以后的其他章节中去,而把本节重点放在分析水的组成。教材的编排还注重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本节是在学*了原子、分子、元素、单质、化合物等概念基础上编排的,因此,通过本节的学*,巩固和加深了这些知识。通过实验现象引出的氢气,又为学*氢气的性质作出铺垫。

  2.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

  a、使学生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b、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使学生认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了解水的化学式;

  c、通过本节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子、原子等概念及相互关系,并可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②能力目标:

  a、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

  b、培养学生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探究能力。

  ③德育目标:

  a、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无限可分性教育,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

  b、通过观看有关水资源和水的污染的录像,增强环保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

  ①教学重点:电解水的实验和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确定组成水的成分元素。

  ②教学难点: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电解水,即从宏观现象转向微观分析。

  二、说教学

  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直观的实验,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过程如下:

  1.以问题导入新课,简洁明了在讲授新课前,通过计算机展示出两个联系实际的问题,然后进入新课。

  2.归纳出水的物理性质展示一杯水,培养学生从观察中发现问题,学生结合教材探究出水的物理性质。

  3.分析实验现象,探究水的组成,进行微观解释(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课件展示出一组富有探

  好学教育:

  究性的问题,引出水的组成这个重要知识点。因此,作好演示实验尤其关键(展示实验),书第48页,这是未改进的演示实验,实验效果不直观,效果不好;这是改进后的实验,使实验效果更清晰、更直观,更便于学生主动根据实验进行探究。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出水的电解产物――氧气和氢气,然后学生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也很容易探究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水属于化合物,重点知识得以解决。

  (展示课件)分析了水的组成后,接着展示电解水的微观解释图片,将微观过程进行宏观模拟,从讨论中发现,问题得到解决,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难点也得以突破。

  4.课堂练*巩固,达标检测

  5.观看录相:有关水资源及其污染

  三、说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坚持“教与学、知识与能力的辨证统一”和“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原则,博采演示教学法、课件展示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等诸方法之长,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组织,并体现以下特点: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重点改进了演示实验,利用实物投影将实验投在屏幕上,将实验加以放大,实验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包括实验装置、步骤、现象都展现在每一个学生眼前,使实验效果更清晰、更直观,让每个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突出了重点。

  2.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通过课件展示出一组富有探究性的问题(如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水属于哪类物质?水分子是由什么构成的?),给学生创造思维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分析,最后探究得出结论。自制电解水的微观解释图片,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将微观过程进行宏观模拟,化枯燥为生动,从而降低了学*难度,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学生也为其形式之新颖,从而产生乐学情绪,激发了他们以探究为特征的求知欲望。

  3.加大教学密度:

  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做到高密度的学*知识,大信息量的优化处理,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利用文字闪动,图象移动,颜色变换的手段,不仅容量更大,速度更快,效果也更好。为了增强学生对水的分布和水的污染的感性认识,课上选择一段“有关水资源和水污染”的录像,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4.优化教学过程:

  计算机以其独特的功能创造良好的思维情景,培养探究能力,发展智力,教师、计算机、学生形成一个有机的组合。通过计算机不仅能学懂、学会、学活、学精,而且能促使学生乐学、善学、勤学、活学,师生共同进入教与学的自觉状态和最佳状态,增加了课堂教学的活力,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

  总之,我在设计本课教学程序时,力求符合探究学*的三个特征:(1)学*者由问题或设计任务出发;(2)

  好学教育:

  学*者通过观察、假设、实验等探究活动提出自己的解释;(3)学*者通过表达和交流,检验或修正自己的解释

化学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比较了解几种碳单质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相同;

  通过实验,掌握单质碳的可燃性、还原性、稳定性。

  能力目标 通过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的设计,初步提高气体反应装置的设计能力;

  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碳单质的学*,了解同一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这些物质的物质性质和用途不同,但却有相同的化学性质,从而提高学*化学兴趣。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碳单质(金刚石、石墨、球碳等)是初中学生学*氧气、氢气之后首次全面学*的固态非金属单质。此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氧气、氢气学*的继续,同时为后面学*金属单质打下基础。

  碳单质有定型碳和无定型碳两类。金刚石、石墨是重要的定型碳,做重点介绍。从学生较熟悉的金刚石、石墨入手学*,而后介绍球碳,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由宜到难,由远及*,又熟悉到陌生,使学生在学*过程中体验化学与社会的`关系、体验化学科学的发展。

  另外,教材编排首先对碳的典型单质——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物理性质、用途进行学*,而后再简介无定型碳,最后安排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学*,旨在使学生从感性上理解碳单质结构不同,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教法建议

  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充分运用学生已学知识进行新知识的学*,已增长学生的知识链、能力链。如碳的化学性质中,关于碳还原性的教学,可提示学生在氢气还原氧化铜装置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从而自己设计出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这样的教学处理有利于学生提高探究能力,提高实验的设计能力。

  2.联系实际生活、联系科学研究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学*兴趣。运用网上资料拓展学生的学*空间。激发学生学*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善于观察身边的生活,从生活中学*化学。同时将所学化**用于社会中解决科学问题。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创新思维。

化学教学设计12

  一、深挖往届试题潜力,提高学生思维深度

  往届高考化学试题中大多数试题无论从知识角度,还是从思维层面都具有较高深度。但我觉得:有些试题还大有潜力可挖,通过把试题进行全面改造后加以训练,可以把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例1:一些氧化还原反应可设计成原电池。电池反应由两个半反应组成,两个半反应分别在两个电极上进行。例如:伏打电池的电池反应为:Zn+2H+=Zn2++H2↑两个电极反应为:

  负极Zn—2e=Zn2+

  正极2H++2e=H2↑铅蓄电池具有电压高,放电容量大,经济上较便宜,广泛用于汽车、拖拉机、轮船作启动与照明电源。已知:铅蓄电池充电完毕后,电池中硫酸的密度为ρ1,放电完毕后,溶液的密度变为ρ2。又铅蓄电池充电时的反应:

  2PbSO4+2H2OPb+PbO2+2H2SO4

  法拉第常数;F=96500C/mol。

  (1)写出铅蓄电池使用时所产生的总反应式及两电极上的半反应。

  (2)已知充、放电完毕后,溶液的密度是下列两个数据:1。10g·cm—3,相当于含14。35%(质量)的硫酸、1。28g·cm—3,相当于含36。87%(质量)的硫酸。请指出ρ1,ρ2分别对应于哪一个数据。

  (3)用什么方法可以确定什么时候该充电,什么时候该停止充电?

  (4)按方程式计算生成及消耗的水和硫酸的质量。

  (5)计算一个电容量为4。32×106C的蓄电池中需加多少硫酸?

  (6)对一个电容量为4。32×106C的蓄电池,计算充电和放电后硫酸溶液体积的差值。

  (7)用久了的铅蓄电池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为什么?

  说明:本题是笔者引导学生复*1996年高考化学试题中有关铅蓄电池的选择题后,参考一些资料,编拟的一道综合试题。该题考查生活中的铅蓄电池,其内容牵涉到化学中原电池、物理学中电学知识及环保方面的知识等,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跨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考查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流畅性、整体性和创造性。进行试卷讲评后,学生普遍感到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受益匪浅。现简答如下:

  (1)由题示可知:伏打电池的电池反应分为两个半反应,依据电池的充电、放电反应互为相反的过程,可得铅蓄电池的电池反应:

  Pb+PbO2+2H2SO42PbSO4+2H2O

  正极反应:

  PbO2+2H2SO4+2e=PbSO4+2H2O+SO42—

  负极反应:

  Pb+H2SO4—2e=PbSO4+2H+

  (2)从方程式看出:铅蓄电池放电时生成了水,溶液的密度降低;反之,充电时生成了H2SO4。因此,ρ1应该为1。28g·cm—3,相当于含36。87%(质量)的硫酸;ρ2应该为1。10g·cm—3,相当于含14。35%(质量)的硫酸。

  (3)该问题是在前两问基础上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的创新能力。由铅蓄电池的电动势和溶液的密度变化可想到两种方法:

  (a)测量电池电动势:放电时,电动势降至某额定限量即充电;充电时,电动势上升达某一额定限量即停止充电。

  (b)设法用比重计测定电解液比重。若充电时比重计的读数为ρ1时,则表明充电完成;若放电时比重计的读数为ρ2,则表明放电完成。

  (4)根据电池反应,每消耗2molH2SO4,即196gH2SO4,生成2mol水,即36g。

  (5)解题关键是求出反应中硫酸和水消耗和生成的量。根据电池的总电量、法拉第常数,可求出充、放电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再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式,解得开始时需加入硫酸的量为634。6g。

  (6)在前一问的基础上,求出充、放电后溶液的体积,即得该蓄电池中硫酸溶液的体积差为105。8cm3。

  (7)本问属环保问题。由于铅蓄电池笨重,抗震性差,有酸雾产生,需补水,一旦漏液会造成设备的腐蚀等问题。因此,用久了的铅蓄电池会发生漏液,铅污染环境等。

  二、变换试题设问角度,提高学生思维深度

  在传统的高考复*中,学生的思维会形成一定的定势,久而久之,这种定势会束缚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学生丧失创造力。因此,在新形势下的高考复*中,笔者在考题中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变化设问角度,使学生的思维经常处于激活状态中,以达到培养创造型、复合型人才的目的。

  例2:芒硝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广泛的用途。试回答:

  (1)我国广西某地蕴藏着一大型芒硝矿。从广西的地理环境看,该大型芒硝矿床应存在于地下浅层,还是地下深层?为什么?

  (2)芒硝可调节室内温度,科学家利用太阳能的方法之一是将装有芒硝的密闭聚乙烯管安装在房屋的外墙内,当太阳照射时,它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达到蓄热效果,使室内温度保持较低温度;晚上,它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放出,使室内保持温暖。请问这是为什么?请用方程式回答。从这个意义上讲,芒硝可作什么材料?

  (3)为测定Na2SO4和NaCl混合物中Na2SO4的质量分数,甲、乙两位学生按下列实验步骤进行实验:称量样品→溶解→加过量试剂A→过滤出沉淀B→洗涤沉淀→烘干称量→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果。

  a。实验时,甲学生选用AgNO3作试剂A,乙学生选用BaCl2溶液作试剂A。问哪一位学生所选用的试剂A不合理,为什么?

  b。以下都是在试剂A选择正确时进行的实验:检验加入的试剂A是否已过量的方法是______;若实验中测得样品质量为Wg,沉淀物质量为mg,请列出实验测定结果的计算式:Na2SO4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说明:本题是笔者引导学生复*第三章《硫、硫酸》专题时,通过参考一些资料独立编写的试题。本题以学力立意,主要考查硫酸盐的溶解性、结晶水合物得失结晶水所伴随的能量变化、硫酸根离子的检验等,但试题变化设问角度,以生产、生活实际为线索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且第3问能很好区分学生*常是否做过实验、做实验时积极思考,还是“照方抓药”。通过考试发现,学生做得极不理想,有80%的学生没有全部做对,这是笔者始料不及的。现简答如下:

  (1)地下深层。由于广西地处亚热带,气温高,雨水充沛,而芒硝溶于水,因此只有在地下深层才能存在。

  (2)Na2SO4·10H2ONa2SO4·nH2O+(10—n)H2O

  其中n<10。由于芒硝随环境温度的变化,会得失结晶水,在得失结晶水的.过程中伴随能量变化,因此,芒硝可作储能材料。

  (3)a。甲学生选用AgNO3溶液不合理。因为除生成AgCl沉淀外,还可能析出少量Ag2SO4沉淀,而且烘干沉淀时,AgCl将发生分解,使测定结果不准确;b。取上层反应清液,再加入BaCl2溶液,若不再生成沉淀,说明A过量;Na2SO4的质量分数略。

  三、精心点拨,层层推进,提高学生思维深度

  思维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只有在一些经典试题的消化和吸收过程中才能产生质的飞跃,即顿悟。因此,在复*过程中,只有对经典试题精心点拨,并由此引导学生解决新问题,才能在这种循环过程中,产生灵感,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3:有关物质有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A的浓溶液与单质B在加热时才发生反应①,A的稀溶液与足量B发生反应②,D的稀溶液与苯酚溶液混合后呈紫色。

  据此填写下列空白:

  (1)反应④的现象是_______;

  (2)写出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3)A浓溶液与单质B加热时能否产生G?为什么?(结合图给信息回答)。

  说明:本题是笔者引导学生综合复*时精心选择的试题,引导学生寻找解题的突破口是D为铁盐,因为D的稀溶液与苯酚溶液混合后呈紫色,从而确定B为Fe,A为硝酸,因而问题(1),(2)的答案很容易得出。由③知:2HNO3(浓)+NO=H2O+3NO2,因此,浓硝酸与铁加热时不能产生NO。试题讲解后意犹未尽,笔者又针对信息③出了下面的思考题:

  1、为什么金属与浓硝酸反应一般产生NO2气体,与稀硝酸反应产生NO气体呢?

  2、工业上制备硝酸时为什么只能得到稀硝酸呢?

  说明:本题是对例3中信息③的深化。通过认真分析信息③后,笔者指出:由于浓硝酸中有大量的硝酸分子,硝酸分子与NO分子能很快反应,生成NO2分子和水分子,因而金属与浓硝酸反应产生NO2气体,与稀硝酸反应产生NO气体;而工业上硝酸的制备是③的逆反应,是将NO2用水吸收得到的,若得到浓硝酸,生成的浓硝酸将会很快与生成的NO反应,重新生成NO2。通过上述分析,学生澄清了以前的模糊认识,加深了对信息③的认识:

  2HNO3(分子)+NO3NO2+H2O

  笔者针对例3中“铁盐溶液与苯酚溶液混合后呈紫色”的信息,还出了下面的思考题:

  铁盐溶液与苯酚溶液混合后呈紫色是由于发生了下面的反应:

  Fe3++6C6H5OH→[Fe(C6H5O)6]3—+6H+

  某学生把苯酚钠溶液逐滴加入氯化铁溶液中,试预测可能发生什么现象?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说明:学生此时的思维已完全被激活,在课堂上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最后在教师的点拨下形成了共识:由于苯酚具有弱酸性,苯酚钠具有强碱性,当把苯酚钠溶液逐滴加入氯化铁溶液中,引起Fe3+的水解*衡发生移动,产生红褐色的Fe(OH)3沉淀,反应为:

  3C6H5O—+Fe3++3H2O=Fe(OH)3↓+3C6H5OH

  生成的苯酚再与Fe3+发生反应,生成紫色的[Fe(C6H5O6)]3—,反应为:

  Fe3++6C6H5OH→6H++[Fe(C6H5O)6]3—

  最后,由于H+不断产生,酸性不断增强,生成的Fe(OH)3沉淀不断溶解:

  Fe(OH)3+3H+=Fe3++3H2O

  通过上面的训练,学生普遍感到思维能力提高了。由此笔者想到:信息题应该仅仅是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手段,老师更应该对题中信息进行深化,展开它丰富的内涵,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四、大胆探索,锐意创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在高考复*中,有人认为:试题做多了,学生能力自然就上来了,就能考出好成绩。笔者不敢苟同,很不赞同题海战术。我认为采用精讲精练,在深钻考纲和考题的基础上,编写一些知识点广而浅,灵活度高,思考空间大的试题,力求对试题求异求新,以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造性。

  以上是我在高考复*中就如何提高学生思维深度做出的一点探索、一点尝试,希望中学化学同仁能批评指正。

化学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并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有所认识。

  能力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查阅搜集资料的技能;表达与交流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材分析与建议

  初中生在学*化学之前,对空气和氧气已有较为丰富的常识。这些是他们以前积累的知识,但从化学学*的角度来看,就显得零碎、不够深入。课前应了解学生有关的具体知识情况,以便从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出发,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的外理教材及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

  课的开始,建议除检查学生对绪言重点内容的理解程度之外,还应检查他们掌握的有关空气常识的情况,以针对性的引起学生学*的动机。

  在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的演示实验时,不仅要使学生学*实验操作步骤和操作技术,还要指导锻炼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此外,要引导学生掌握这种科学的思维方式,并把它推广到其它实验。即把验证性的实验改成探究性的实验。先不把结果告诉学生,而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然后通过设计实验来研究此问题,并逐渐的解开疑点,找出答案。

  在通过实验推断空气组成成分的基础上,对于200年来,人类对空气认识的历史过程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当时的科学家是怎样进行科这研究的,应介绍他们所具有的抓住事物间的微小差异而做出判断的唯物主义观点和作风。使学生受到对任何事物都必须有一个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教育。同时也应叙述一下,从那时起,科学家把“天*”用于研究工作,使化学研究走向定量化。

  教材通过讲述空气对人类的危害和对自然资源的破坏,介绍了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教师应该有意齐全的积累一些有关大气污染事件的报道资料,尤其应对当地的环境污染情况作些调节器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有关大气污染的防治可作为课外讨论专题。

  在讲述过程中,也应介绍大气的自净作用。启发学生在各自的岗位承担起环保的义务。

  对稀有气体,通过简史介绍,启发学生科学研究新领域总是在不断发展,科学思维也不能是一成不变的。就接受新事物,在学*中适当发展求异思维,而不能盲目的接受甚至产生僵死或孤立片面的思想。在介绍稀有气体的用途时,可以演示稀有气体在放电管中的放电现象,以增另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他们学*化学的兴趣。

  本节课后,可介绍几种元素符号,以分散元素一节的教学难点。

  关于空气成分的教学:

  在知道空气是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它气体杂质组成的后,在本节中需注意,关于氧气,将在下一节学*,氮气将到高二学*,二氧化碳在本册第五章学*,本节不做深入学*。

  关于稀有气体,要指出过去,人们认为这些气体不和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曾叫它们“惰性气体”,但科技的发展,例这种“惰性”也不是绝对的。在一定条件下,有些稀有气体也能和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联系它的化学不活动性,介绍稀有气体的用途。

  关于污染的`形成,介绍一般来说,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整个大气本身有自净作用,但当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和杂质超过了大气的自净能力,就形成了污染。

  教学设计示例

  目的:

  1. 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

  2. 使学生认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3. 使学生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后果和防止污染的重要意义。

  4. 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查阅搜集资料的技能;表达与交流能力;为学生提供展示特长和才干的机会。

  重点:增强环保意识。

  课时:1课时

  准备:

  1. 搜集资料

  在本课前2~3周动员学生多方面搜集有关空气的素材,包括课外读物、科普书籍、杂志、报纸、照片、录像、漫画、实物等。例如:

  课外读物:环境知识读本、关于空气的知识、大气污染方面的文章

  照 片:风景地的蓝天、本地的晴天和污染天气、学生外出旅游、交通堵塞、工厂烟囱冒烟

  杂志(或照片):酸雨、太空、臭氧层空洞、水灾等照片

  漫 画:大气污染的严重后果

  剪 报:某一期的《大气质量周报》或《大气质量日报》、大气污染报道等

  录 像:空气、酸雨、保护臭氧层、温室效应

  2. 课外预*和调查

  结合搜集的素材,阅读课文,查阅有关资料,为在课堂上介绍有关知识做准备。

  3. 课前活动(见学生页)

  (1)[观察]烟气观测活动。

  (2) [小实验] 哪儿的尘土多?

  (3)[调查活动]交通流量与空气质量的关系。

  4. 布置教学环境 组织学生编写环境墙报、图片、漫画、小论文等,布置教室。

  教学过程:

  1. 引言

  教师用简明的语言说明本节课的意义及教学活动的方法。

  2. 观看录像《空气》

  3. 课堂展示

  学生按自选专题,根据课前的准备发言、讨论(一人中心发言,其他人补充)。

  4. 讨论(选择以下部分题目讨论)

  ● 你愿意在树林里还是愿意在室内活动?

  ● 吸烟会不会污染空气?

  ● 焚烧树叶、庄稼秸秆会不会污染空气?

  ● 有哪些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

  ● 家庭最主要的空气污染来自哪些活动?

  ● 每天开窗通风换气有什么好处?

  ● 新装修的居室有没有刺激性气味?

  ● 你能为保护空气质量做哪些事?

  5. 专题讨论“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

  6. 课堂小结 教师对学生发言及讨论作必要的补充,鼓励、表扬学生认真自学,积极探索,独立思考、勤于实践态度和方法。 实验的结果和结论并不重要,不要求有统一的结论,重要的是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及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7. 布置作业 指导举办关于大气的环境专刊、演讲比赛,组织野外活动、参观等。

  学生活动1:

  烟气观测活动

  在你居住地或学校附*有没有高大的烟囱?这些烟囱每天冒烟吗?冒几次?什么时间冒?冒出什么颜色的烟?是锅炉房的烟囱还是工厂的烟囱?如果是工厂的烟囱,这个工厂生产什么产品?记录烟囱冒烟的时间,烟的颜色等。如果能把烟囱冒烟的景象拍摄下来,则更能说明问题。

  高大x囱排烟的地点、时间、颜色、烟尘的浓度、所属工厂等记录在表1中。

  表1:烟气观测记录表

姓名 指导教师 学校 观测时间 观测地点 烟囱地点 所属工厂

排烟时间颜色浓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结果分析和建议

  学生活动2:

  哪儿的尘土多?

  把十块瓷砖(也可用玻璃片或在硬纸板上贴上透明胶带代替)的光亮面朝上分别放在十个不同地点,如居室、教室内、教室外的窗台上、操场上、树林里、公路边等。两三天后,用手指分别抹它们的表面(小心不要把手弄破),上面的尘土一样多吗?把实验结果记录在表2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表2 :尘土观察记录表

姓名 指导教师 学校 班级 观测季节 编号 地点 放置时间 两天后 四天后 灰尘多少的顺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结 果 分 析 和 建 议

  学生活动3:

  交通流量与空气质量的关系

  在一个十字路口统计每天机动车的流量(要注意交通安全)。注意观察记录以下问题: 什么时间车最多?哪类车最多?车的排气管有没有冒出黑烟?这时的空气有没有气味?夜间车辆少时空气有没有气味?记录统计情况。

  表3:交通流量记录表

姓名 指导教师 学校 班级 观测时间 观测地点

每分钟通过数量统计 绘制十字路口草图,标明车流方向及观察点位置  时间 行人 自行车 卧车 卡车  :  :  :  :  :  :  : 冒黑烟车种 空气质量 结果 分析 和 建议

  学生活动4:

  空气污染的原因

  活动步骤:

  1. 下表列出了造成空气污染的一些原因,你认为还有哪些原因,写在表中。

  2. 把下表剪开。

  3. 把剪开的纸条贴在菱形格中。把你认为重要的原因放在上边,相对次要的原因放在下边。

  4. 公布你的结果。

  5. 对全班结果进行统计,哪种是最主要原因?

汽车尾气 吸烟 燃烧含硫煤 焚烧树枝、树叶 冶炼厂排放废气 装修材料释放气体 炒菜、做饭 焚烧废旧塑料 天然气燃烧 食物腐烂 使用喷发胶类

  学生活动5:

  1.大气污染与防治

  2.“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

  3. 臭氧层受损

  4. 酸雨

  5.空气质量周报

  6.居室环境的污染和防治

化学教学设计14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说出离子键的概念;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能够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用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学生的抽象思维得到发展,综合概括能力得到提高,学会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宏观到微观的研究过程,逐渐养成科学的探究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离子键、离子化合物的概念。

  【难点】

  离子键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通过学*元素的知识,思考氯化钠是由哪几种元素组成的?

  【学生回答】钠元素和氯元素。

  【提出问题】钠原子和氯原子是如何形成氯化钠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环节二:新课讲授

  1.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播放视频】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

  【提出问题】观察实验现象,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

  【学生观察并回答】金属钠在氯气中剧烈燃烧,产生很浓的白烟。

  【提出问题】思考产生的白烟是什么,如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一过程?

  【学生回答】产生的白烟是氯化钠固体,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Na+Cl2=2NaCl。

  【提出问题】如何从原子的角度分析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学生回答+教师解释】氯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有7个,钠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有1个,要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钠原子会失去一个电子,氯原子会得到1个电子。由此可知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变成Na+,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变成Cl-,Na+和Cl-共同构成氯化钠晶体。(教师结合原子结构示意图板书或者动画的方式进行讲解。)

  【教师讲述】利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讲解原子的电子式如何书写。)

  2.离子键

  【提出问题】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氯化钠晶体的构成粒子是什么?

  【学生回答】氯离子和钠离子。

  【提出问题】既然氯化钠晶体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说明阴、阳离子的电荷并没有中和,这说明阴、阳离子之间存在哪些作用力?

  【学生回答】阴阳离子结合在一起,彼此的电荷不会中和,说明阴阳离子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说明阴阳离子之间除了吸引力之外还存在排斥力。

  【教师引导】这种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称为离子键。

  3.离子化合物

  【教师提问】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称为离子化合物。观察以下的化合物中哪些属于离子化合物?

  MgO、Na2S、NaCl、Na2SO4、NaNO3、NH4Cl、(NH4)2SO4

  【学生回答】MgO、Na2S、NaCl、Na2SO4、NaNO3

  【教师补充】NH4Cl、(NH4)2SO4也属于离子化学物。

  【教师总结】离子化合物存在于:(1)活泼金属(指第一和第二主族的金属元素)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指第六和第七主族的元素)间形成的化合物。(2)金属元素与酸根离子之间形成的化合物(酸根离子如硫酸根离子SO42-、硝酸根离子NO3-、碳酸根离子CO32-等等)。(3)铵根离子(NH4+)和酸根离子之间,或铵根离子与非金属元素之间,例如NH4Cl、NH4NO3。(4)NaH、KH等活泼金属氢化物。

  环节三:巩固提升

  【提出问题】如何用电子式表示Na2S的形成过程。

  解析:用电子式表示如下,教师要强调带有相同电荷的离子分开来写。

  环节四:小结作业

  请学生回答本堂课的收获有哪些,可以回答学到了哪些知识,也可以回答学*的感受。

  布置作业:元素的原理除了可以通过离子键形成物质之外,还可以通过什么形成物质?预*下一节课的内容。

  四、板书设计

化学教学设计15

  一、学*目标

  1、学会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角度来分析、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2、学会用“双线桥”法分析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并判断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3、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4、辨析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并用韦恩图表示之,培养比较、类比、归纳和演绎的能力。

  5、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得电子和失电子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氧化还原反应。

  难点: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变化与电子得失的关系,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

  三、设计思路

  由复*氯气主要化学性质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引入,结合专题1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对这些反应进行判断,从而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区别,并从电子转移等角度进行系统分析,再升华到构建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关系的概念。

  四、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由复*上节课氯气有关反应引入本节课的研究主题。先由学生书写氯气与钠、铁、氢气和水,次氯酸分解、此氯酸钙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练*]学生自己书写方程式,并留待后面的学*继续使用。

  [过渡]我们结合在第一章中学过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来判断一下这些化学反应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还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媒体]

  2Na+Cl2=2NaCl

  2Fe+3Cl22FeCl3

  H2+Cl22HCl

  Cl2+H2OHCl+HClO

  Ca(ClO)2+CO2+H2O=CaCl2+2HClO

  2HClOO2↑+2HCl

  [练*]学生自己进行判断,或可小组讨论、分析。

  [叙述]现在请大家在氯气与钠反应的方程式上,标出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在反应前后的化合价。

  [思考与讨论]学生解决下列问题:

  1、元素的化合价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2、元素的化合价在何种情况下会发生变化?

  3、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数目有何关系?

  4、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元素得电子数和失电子数有何关系?

  [叙述]讲述如何用“双线桥”法表示上面所得到的信息。

  [板书]

  [叙述]氧化还原反应是有电子转移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的系数是与反应过程中得失电子的数目相关的。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叫做还原剂,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表现还原性。可以这样记忆:还原剂化合价升高、失电子、具有还原性,被氧化。

  [思考与讨论]辨析在2Na+Cl2=2NaCl的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分别是什么?

  怎样判断元素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是被氧化还是被还原呢?

  [板书]

  还原剂氧化剂

  有还原性有氧化性

  被氧化被还原

  [思考与讨论]

  1、元素处于不同的化合价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可能表现哪些性质?并以氯元素的不同价态的代表物质进行分析。

  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关系如何呢?用图形方式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3、分析一下前面的几个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情况,找出每个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化学教学设计(扩展4)

——初三化学学科教学设计3篇

  教学目标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初步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理解化合反应的概念,初步学会判断化合反应的方法;了解氧化反应的概念及其反应的判断和氧气的用途。

  能力目标:

  通过对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及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通过判断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及对氧气化学性质的归纳,逐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氧气的制法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初步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反应原理;

  了解工业上从空气中提取氧气的基本原理;

  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理解分解反应的定义及其与化合反应的区别。

  能力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和迁移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及实验、分析、总结、理解运用的学*方法。

  教学建议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本节教材分为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三部分。

  这三部分应以氧气的性质为中心,因为物质的用途主要决定于该物质的性质。

  氧气物理性质教学建议

  关于物理性质的教学,教给学生一个认识物理性质的顺序,以便在以后学*其它物质的物理性质时,即观察的全面,又起到了对照的作用。使记忆更牢。

  物质的物理性质,其观察和描述的顺序与人的感觉器官所接受的信息量有关,最突出的是颜色,其次是形状,再是嗅觉、味觉,这样自然的形成一个描述物理性质的*惯顺序。

  关于溶解性,由于学生尚不了解溶解过程的实质,对这些基本上不跟水起化学反应的物质的溶解,只能先认为是物质的物理性质。有关氧气微溶于水的事实,可列举实际生活中的事例帮助理解。如许多水中生物呼吸靠的就是溶解在水中的氧气。或者让学生想想办法,做个家庭实验,如:用封闭和敞口的容器做水中养鱼的效果对比。

  氧气等气体的沸点和熔点都很低,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遇到的,是很难想象到的低温,教师应争取使学生看到液态空气、液氧、液氮做为改进教学的设想。或者至少也应争取看到录像片(液氧、液氮一般制氧厂都有生产,液氮在一般大医院用于冷冻疗法。)

  在气体密度教学上,注意①怎样测定气体密度?它与固体和液体有什么不同?②不同密度的气体为什么是混合均匀而不分层?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法、实验演示法

  学生:实验探究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初识氧气

  二、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

  1、通过提问让学生回忆物质有哪些性质

  2、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了解氧气的色、态、味

  三、氧气的化学性质

  1、学生自主探究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和空气中燃烧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体验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

  2、演示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的燃烧,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写文字表达式,并学会分析硫在氧气和空气中燃烧现象差异的原因

  3、演示铁在氧气和空气中的燃烧,观察实验现象并写出文字表达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实例了解化合价的涵义;了解常见元素,原子团化合价;能够根据元素的化合价写出化学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的化合价。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知识形成规律性认识的能力,在课堂练*中培养巩固学生应用概念认识新事物的能力。

  情感目标

  在学*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中,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教育。渗透定组成定律的基本思想。形成从现象到本质,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方法。

  教材分析

  化合价是初中化学要求达到了解水*的基础知识,前面学过的有关化学式和物质结构初步知识,尤其是有关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形成的知识是给出化合价的依据。学生掌握本节知识将对以后各章的学*均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第八章酸、碱、盐的学*。本节课是初中化学知识链中的重要一环,所以应高度重视本节课教与学。

  教法建议

  从复*NaCl和HCl的形成入手,探究MgCl2和H2O的形成过程。学生分组探究:据Mg、Cl、H、O原子结构示意图来分析Mg与Cl,H与O之间是如何形成化合物的。提出问题:(1)Mg、Cl、H、O这四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多少?(2)Mg与Cl,H与O各是靠什么形成化合物的?(3)在MgCl2和H2O中原子个数比各是多少?使学生明确:元素在相互化合时,反应物原子的个数比总是一定的。如果不是这个数目比,就不能使构成离子化合物的阴、阳离子和构成共价化合物分子的原子的最外电子层达到稳定结构,也就不能形成稳定的化合物。所以元素间相互形成化合物时,各元素原子数目之间必是一个一定的简单整数比。元素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这种性质叫化合价。即化合价的实质是元素的一个原子在与其它元素的原子化合时,得失电子或共用电子对数目。用表格展示元素化合价的判断:

  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数目

  一个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

  一个原子共用电子对数

  正价

  一个原子失去电子的数目

  电子对偏离的原子

  负价

  一个原子得到电子的数目

  电子对偏向的原子

  元素的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相互化合时的数目,所以,在单质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让学生明白,元素的化合价与原子的结构有关。化合价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的联系。

  熟记常见元素化合价和原子团的化合价,是运用好化合价的前提。建议可采用顺口溜强化记忆。然后加强课堂训练,通过实际运用在不断联系中达到熟记的程度。根据已知元素的化合价,写出物质的化学式;或根据物质的化学式,计算出元素的化合价。要做到讲练结合,让学生在练*中去体会化合价与化学式的相互关系。掌握好元素的化合价与化学式的相互关系,可摆脱以前死记硬背物质化学式的现象;使书写客观存在的化合物化学式的能力,达到了一个飞越的程度。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在化学研究的实践中,必须通过具体实验确知某化合物的`存在和测定了它的组成成分,才能根据元素的化合价写出它的化学式。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

  熟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了解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

  教学难点:化合价概念的建立。

  教学过程:

  复*提问:

  写出氯化钠,氯化氢的化学式。为什么是一个钠原子和一个氯原子结合,一个氢原子与一个氯原子结合?(从原子结构角度考虑)

  写出镁,氯,氢,氧四种原子结构示意图

  投影:

  探究问题:镁和氯;氢与氧是如何形成化合物的?

  分组讨论,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1)Mg,Cl,H,O这四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多少?

  (2)Mg与Cl,H与O各是靠什么形成特定的化合物的?

  (3)在氯化镁,水分子中,原子个数比各是什么?能否随意改动化合物中的原子个数?

  小结:氯化镁失去镁最外层两个电子形成Mg2+,Cl得电子形成Cl-,相反电荷的离子互相作用,形成离子化合物MgCl2。在水分子中,一个氧原子提供两个电子分别与两个氢原子提供的两个电子形成两对共用电子对,形成稳定的共价化合物水。据原子结构,元素的原子在结合时,原子个数是一定的,不能随意改动。这是元素形成化合物时的一种性质。这种性质就是元素的化合价。

  教学目标:

  1、通过水电解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2、能说出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常见物质。

  3、体会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氢气是一种理想能源的涵义。

  起点分析:在上节课学生已经了解到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变,本节继续采用学生熟悉的水作为载体,通过对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微观过程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反应的实质。

  教学重点:

  1、通过对水分解反应的微观解释,认识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分成了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

  2、通过水的分解和氢气的燃烧反应,了解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并能对学过的典型反应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

  1、知道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2、认识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教学方法:实验、讨论、交流

  媒体选择:多媒体系统,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水的三态变化是分子见的间隔和分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如果往水中通以直流电,情形是否会有不同呢?

  [活动天地]

  探究课题: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分解

  探究目标:

  1、通过实验,验证电解水的产物。

  2、通过电解水实验,进一步从分子、原子角度理解什么是化学变化。

  2、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提出问题:

  1、水中通以直流电,会有什么现象?

  2、水通电与水的三态变化是否属于同一种变化?

  收集资料:

  1、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

  做出假设:水通电后有新物质生成

  设计实验并进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中注满水,接通直流电源,观察两个电极和两支玻璃管内液面的变化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液面下降较,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液面下降较。

  2、用一根点燃的火柴接*液面下降较多的玻璃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

  该气体是

  3、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接*液面下降较小的玻璃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

  该气体是

  分析归纳:

  1、电解水是变化。

  2、水通电分解生成的两种物质是和,二者的体积比为。

  交流与反思: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填“有”或“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分子的和改变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构成反应物分子的重新组合成新的。

  知识应用:


化学教学设计(扩展5)

——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范文5份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书写方法。

  3.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和读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1)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2)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二)整体感知

  本节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采用从实验入手的讨论法导出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在进行书写配*的教学中,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又加深对化学方程式含义的理解和读写。

  (三)教学过程

  [复*提问]:前面我们学*了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理解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应注意哪些问题?

  [新课导入]:前面我们已经学*过元素、原子、分子、离子都可以用化学符号来表示,这些符号是化学最基础的语言,通称为“化学语言”。那么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用哪种“化学用语”表示呢?这将是我们本节要学*的内容——化学方程式。化学上有没有一种式子,既能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又能反映质量守恒这一特点呢?

  [板书]:一.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在文字表达式的基础上,用化学式表示该化学反应并把箭头改为等号,称之为化学方程式。

  [举例]:如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 + o2 === co2 12 32 44

  [讲解]:这个式子不仅表示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同时,通过相对分子质量还可以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关系,这就是说,每12份质量的c和32份质量的o2在点燃的条件下完全反应,能生成44份质量的co2。

  [提问]:那么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是不是只要把反应物和生成物都用化学式来表示就可以了呢?请看“氯酸钾受热分解”反应:kclo3 === kcl + o2能不能称作化学方程式,怎样才能使它成为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化学方程式呢?

  [板书]: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阅读课本第71-72页有关内容,组织学生讨论:

  (1)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哪些原则?

  (2)具体书写步骤是怎样的?(以氯酸钾受热分解为例)

  [学生活动]:阅读,讨论得出结论。

  [板书]:1.书写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二是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书写步骤:①根据实验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②配*化学方程式;

  ③注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和标明“↑”、“↓”。

  (说明“δ”、“↑”、“↓”等符号表示的意义。)

  [教师活动]:以“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为例,用“最小公倍数配*法”,讲请书写原则及配*方法。

  [学生活动]:学生练*配*、讨论分析出现的错误及注意事项。

  [提问]:①什么是化学方程式的配*,

  ②用最小公倍数配*法的步骤?

  ③为什么说质量守恒定律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理论基础?

  [目的意图]:加深理解,熟练掌握配*方法。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71页第三自然段。

  [板书]:三.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和读法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课本第71页第三自然段并讨论: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含义,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教师活动]:结合氯酸钾分解反应讲述化学方程式表示的质和量的意义及读法(说明“+”和“=”表示的意义)。

  [板书]:2kclo3 == 2kcl + 3o2↑

  2×(39+35.5+3×16) 2×(39+35.5) 3×16×2=245 =149 =96

  1.含义:[质]:表明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即反应进行的条件。

  [量]:表明了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2.读法:[质]: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量]:每245份质量的氯酸钾在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加热生成149份质量的氯化钾和96份质量的氧气。

  [学生活动]:相邻座位同学相互练*读法。

  [教师活动]:简单介绍奇数配偶法和观察法配*方法。

  [目的者图]: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的含义去理解和读写化学方程式。

  (四)总结、扩展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左写反应物,右写生成物;

  中间连等号,条件要注清;

  生成气体、沉淀,箭头要标明。

  2.最小公倍数配*法步骤:

  ①找出在反应式两边各出现过一次,并且两边原子个数相差较多或最小公倍数较大的元素作为配*的突破口。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