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托物言志的名家散文 (菁华3篇)

  • 名家散文
  •   “这株梧桐,怕再也难得活了!”

      人们走过秃梧桐下,总这样惋惜地说。

      这株梧桐,所生的地点,真有点奇怪,我们所住的房子,本来分做两下给两家住的,这株梧桐,恰恰长在屋前的正中,不偏不倚,可以说是两家的分界牌。

      屋前的石阶,虽仅有其一,由屋前到园外的路却有两条——一家走一条,梧桐生在两路的中间,清荫分盖了两家的草场,夜里下雨,潇萧淅淅打在桐叶上的雨声,诗意也两家分享。

      不幸园里蚂蚁过多,梧桐的枝干,为蚂所蚀,渐渐的不坚牢了。一夜雷雨,便将它的上半截劈折,只剩下一根二丈多高的树身,立在那里,亭亭有如青玉。

    [阅读全文]...

2022-11-29 00:00:00
  • 名家散文欣赏 (菁华3篇)

  • 名家散文
  •   相信蜻蜓飞舞的旷野里有一首歌,这首歌跟碧碧的荷粉粉的莲无关,但是跟青春相关,因为春天把那个小秘密留在了夏季火辣辣的娇媚里;相信蜂蝶翩翩的花丛里有一首诗,这首诗跟默默的绿淡淡的紫无关,但是跟青春相关,因为颜色所能表达的情感都是青春的底色;相信彩虹的绚丽光环里有一个梦,那个梦和明媚的日皎洁的月无关,但是跟青春相关,因为光环里有那座繁华的城,那方熟稔的禾,那汪肆意流淌的水,那里有青春五色的魂魄。当心扉尽情敞开,空旷得把大地之外的大海也揽入了怀里时,一切美好都顺其自然地被接纳了进来......

      那个可以用来任意挥霍的年纪,人们叫它——青春。上苍给予了抱负,也给予了理想,所以有胆识让劝告走开,让折腾进来,幸福和灾难不屑一顾,尝尝苦痛,碰碰壁,折腾累了,大不了转一个大圈儿回到原地。没有什么可后悔的,更没有什么可埋怨的,转这个圈儿,就是为了给青春抒写波澜壮阔的诗篇。

      前些日对面那个穿着破破烂烂牛仔裤的男孩突然离家出走,为了梦想不辞而别,如今空空如也地归来了,几朝不见似乎成熟了许多。看到我一边问好,一边若无其事甚至有点幸灾乐祸轻唱着:“归来哟,归来哟,归来却空空行囊......”我想这是唱给我听的还是唱给他自己听的呢?噢,是唱给自信的青春听的,这是我悟出的最终答案。我不得不深深的感叹:丢掉负担、包袱过日子除了青春,还有哪一段光阴呀?孩子是不是离开家才能长大?

      北上广漂泊的眼泪有苦有甜,染上诗意的梦总在青春的记忆里。

      还记得那个不施粉黛的北漂女孩任月丽吗?出生于河北涿州一个农村家庭,父亲患有小儿麻痹症,行动不便,母亲是智障患者,来人不打招呼,有时候连自己的女儿都不认识,奶奶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家的重担就落到了16岁的女孩身上。她义无反顾背着吉他闯荡,带着青春上路,染着诗意地北漂。西单地铁的地下通道那首《天使的翅膀》还在网络里回旋,富有诗意的神话使她登上了中央电视台的音乐圣殿。还有那从建筑工地走向舞台的旭日阳刚,还有那个从田头地间走出来的无冕之王王二妮......青春的诱惑总是在富有诗意的故事里传唱。

    [阅读全文]...

2022-11-07 00:00:00
  • 名家散文特点 (菁华3篇)

  • 名家散文
  •   本文着重论述了朱自清散文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分类、散文体现的艺术风格,从构思情感语言进行了论述。朱自清先生散文语言优美流畅,朴素简洁,清新隽永。细腻委婉的景致观察和描写,精雕细刻的语言锤炼,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法,新颖别致的布局构思,融情于景,创造了一种情趣之美、景趣之美、希望之美,为新文*动作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白话散文的发展。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朱自清先生是一位诗人和散文家,又是一位著名学者。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不仅以描写见长,并且还在描写中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成就是很高的。在课本里最早接触先生脍炙人口的作品《背影》、《荷塘月色》等,都是一种美的享受,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朴素慎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朱自清先生有着驾御语言文字的高超技巧,他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底在作品中表现的淋漓尽致。细读先生的散文,让我们领略到语言美的魅力,使我们感受到美的熏陶。

      一、朱自清散文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朱自清先生是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成为一个进步的教授;由一个旧社会的狷者,成为一个民主的斗士。他走过了自己曲折的道路,称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号召我们“写朱自清颂”。朱自清先生是“五四”新文学的拓荒者和创业者之一,他对*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杰出的贡献,尤其在散文创作方面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成为现代文学史上有数的散文大师。先生精美的散文作品,已成为至今值得珍视的一份文化遗产。*现代散文的发展,以“五四”时期的成就为最高,影响最大,而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创作,又是这一时期实绩最大,成就最高的。

      朱自清先生从小深受私塾教育熏染,家教严格,养成其温和规矩的性格。他好读书不好交际,大学毕业后,长期在师范和中学教书,过的是*静清*而又师道尊严的生活,即使在成了大学教授之后也脱不了“土气”(叶圣陶、陈竹隐皆提到这点)。先生的生活缺少**大澜,缺少激烈地情感撞击,缺少灵魂撕咬的痛切,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日常生活的中和主义”,是“中性人生观”,这跟*古代的“温良恭俭让”、“发乎情,止乎礼”很*似。山水校园、诗酒唱和、教书著文,是朱自清先生一生典型的生活方式。先生的诗太过*凡与他的生活与性情太过*实相关,其成就在散文,实因五四新文学诸文体中惟散文与旧文学冲突最小,与他性情较为相融。朱自清先生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二百多万言。遗著编入《朱自清集》、《朱自清诗文选集》等。

    [阅读全文]...

2022-11-07 00:00:00
  • 名家散文劳动 (菁华5篇)

  • 名家散文
  •   每年过了端午节,家乡的小麦就要开镰,我和五弟也会考虑向单位告假,回老家帮母亲割麦子。母亲属虎,今年72岁高龄了,还领着我大哥,艰难地耕种着承包多年的土地,春种秋收,忙得不亦乐乎。如今还好,端午节放假三天,趁此机会回家,再东拼西凑,拖延几日,便能满足母亲的心愿。

      四月麦黄,五月麦香。帮父母割麦,是我多年的必修课程。因为每年麦收时节,往往正值学校放假,当学生也好,当老师也罢,都能有一段宽裕的时日。前些年,家乡人种植的冬小麦,都要到农历的六月初,才能收割。最*几年,或许小麦品种换优了,或许古老的节气前移了,反正麦收时间也有了变更。一进入五月,家乡的小麦,就都熟透了。火热的太阳底下,沉甸甸的麦穗,*展展铺满山前山后的田地,放眼望去,一片金黄,微风拂过,遍地芬芳。

      最早帮父母种地,是上初中的时候。那是八十年代初期,家乡刚刚推行责任制,人们也才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那时候,父母也还年青,劲头十足,信心百倍,再苦再累也不计较。不过,他们种得实在太多,真是忙得天昏地暗。麦收时,父亲带着母亲和大哥,天不明就上地,趁着夜里那点湿润,一刻不停的割麦打捆,要赶在太阳朗照之前,割完一块地。然后,顶着酷热,一*往家里背运。我们那儿都是山地,干活出门就上山爬坡,而且路程都比较远,最少也得三五里地。

      这样吃苦受累的活儿,父亲原本是不叫我和弟弟们干的,怕我们流汗,也怕把我们晒黑。五六月里的太阳,要多毒辣有多毒辣,小孩子的皮肉嫩,一会儿就晒得发红,发黑,要破皮。父母亲最担心的,还是下雨。已经成熟的麦子,遇上一场暴雨,就完蛋了。如果拖延几天,还会出芽,小麦出芽快,一出芽就成了麦糠。眼看着天要下雨了,父母便动员我们早早晚晚也上地去,帮帮他们,毕竟,多个人手,多份力量啊。

      我割麦子最怕扎把,就是割一小把,就要用麦秸秆扎住,便于后面打捆。早上还好点,太阳出来一晒,麦秸秆一折就断。扎把的时候,要稍稍吐点唾沫,湿润一下,还要用大拇指把麦秸秆折进去,才能弄牢靠。可是在太阳底下,口中干渴,连多余的唾沫星子都没有,再加上我手上没有劲儿,往往把麦秸秆折不进去,反复多次,就弄得手指甲底下红丝丝地渗出血来,还麻酥酥地痛。还有就是打捆,把遍地散乱的小把麦子集中起来,打成一人两手围起来那样大的麦捆。当然这事都是父亲或者大哥来完成,我试过几次,很吃力。因为打捆的时候,正是要收工的时间,太阳就像火球一样。

    [阅读全文]...

2022-10-03 00:00:00
  • 名家散文写雪 (菁华5篇)

  • 名家散文
  •   雪满山野,总令我想起国画里的留白。王摩诘画山而不见云,齐白石画虾而不见水,那留出的空白,便是云,是水。与西画比起来,国画手法最简洁,而意韵却最丰厚。每当雪至,五色杂陈的世界只剩下黑白两色,山川大地便成了落笔简约的国画,环境纯粹了许多,心灵也就跟着纯粹了许多。

      所以,雪来的时候,我的心中总是充盈着几许淡淡的欢愉。倘在山中,那感觉就更好。黎明于客舍醒来,心中纳罕天缘何亮得这般早,披衣行至院中,发现大雪早巳没膝。呼啸了一夜的北风不知何时戛然而止,空气清爽如琼浆,天气温静如睡熟的少女,崖上翠柯、溪上板桥、无一不穿上白袍,只有檐上麻雀,傻兮兮地挺立着,黑得可爱。

      于是,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便禁不住于口中滑脱而出,那种深透的意境遂将自己浑身浸透。这时的内心纯净得就像白纸,随时等待着思想的浓墨,滴染出幽美的图影。

      大雪封山,路是走不得了,喝罢老板娘亲熬的热汤,便于窗下慵读一卷《聊斋》这或许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行路罢。读得倦了,便再去访雪。周遭静无声息,而脚底踏出的咯吱声,好似雪地轻柔的言语,令我感到亲切和愉悦。

      我之看雪,是看它的银白空蒙,于无色中想像有色,于无形中揣测有形,于无生命中体味凛然的生命力,任思维的雪橇恰然划向岁月深处,去领略世界的无涯与多姿。有人写道:“能欣赏荒寒幽寂的人,必定具有一种特殊的素质,那是一种坚强的生命活力,那是一种桀骜不驯的人格力量。”古人常从孤寒寂寞之中酝酿出一种生命的诗情。北宋书院中,不乏以空山荒寺,寂寞无人之境为主题的画作。我曾在一家博物馆的《寒江独钓图》前伫立良久:沃雪千里,地老天荒,只有一只孤影,一叶篷舟,境界何其寂寥,然而我看到的不是生命的渺小与哀苦,相反,却是挺拔的灵魂与不屈的意志。一如明人胡应鳞所说:“独钓寒江雪,五字极闹”,这个“闹”字很刁,一下子就点化出了柳公《江雪》一诗中昂扬的活力。所谓的枯寂,不过是一种表象。君不见恍若轻绸的溪泉正在冰雪下面漾动,诱人的芭蕉正在雪天里挺立,而渚上小舟,亦正在无声中悠然地划行。或许,只有雪天的凄冷,方能反衬人心的温热;只有雪野的空旷,方能凸显生命的充实。那片苍茫空阔,并非一无所有,而是如国画中的留白,意味深远。我钦佩胡应鳞,他分明是将柳宗元心底的境界,玩味透彻了。

    [阅读全文]...

2022-10-03 00:00:00
  • 名家散文 (菁华5篇)

  • 名家散文
  •   《莫高窟》

      1

      莫高窟对面,是三危山。《山海经》记,“舜逐三苗于三危”。可见它是华夏文明的早期屏障,早得与神话分不清界线。那场战斗怎么个打法,现在已很难想像,但浩浩荡荡的中原大军总该是来过的。当时整个地球还人迹稀少,哒哒的马蹄声显得空廓而响亮。让这么一座三危山来做莫高窟的映壁,气概之大,人力莫及,只能是造化的安排。

      公元三六六年,一个和尚来到这里。他叫乐樽,戒行清虚,执心恬静,手持一枝锡杖,云游四野。到此已是傍晚时分,他想找个地方栖宿。正在峰头四顾,突然看到奇景:三危山金光灿烂,烈烈扬扬,像有千佛在跃动。是晚霞吗?不对,晚霞就在西边,与三危山的金光遥遥相对应。

      三危金光之迹,后人解释颇多,在此我不想议论。反正当时的乐樽和尚,刹那时激动万分。他怔怔地站着,眼前是腾燃的金光,背后是五彩的晚霞,他浑身被照得通红,手上的锡杖也变得水晶般透明。他怔怔地站着,天地间没有一点声息,只有光的流溢,色的笼罩。他有所憬悟,把锡杖插在地上,庄重地跪下身来,朗声发愿,从今要广为化缘,在这里筑窟造像,使它真正成为圣地。和尚发愿完毕,两方光焰俱黯,苍然幕色压着茫茫沙原。

    [阅读全文]...

2022-10-03 00:00:00
  • 冬天的名家散文3篇

  • 名家散文
  •   一直以来,用“秋水无痕”的网名上网,已经很多次,网友们都会善意地提醒我,说这个名字太伤感,说什么容易伤感,容易联想到冬天的寒冷。用网络语言来表达就是太“非主流”了。终于,还是没有去更改这个散发着些许忧伤气息的网名。名字么,不就是一个代号,犯得着产生那么多联想?

      小时候,常常和懂草医的爷爷到邻村劁猪骟羊或是医个断了胳膊、折了腿的牲口或者人,也常常在星光里回家。那时候,我就趴在爷爷的背上,看着远处黑黢黢的山,像是魑魅,手搂着爷爷的脖子就更紧了。这时候,爷爷总会说,你看,那边亮着灯的地方就是家了——那是咱家的火把。想到这,所有的惧怕都没有了,好像爷爷的脚步也更快了,与耳边呼啸而过的风声形成对比的是爷爷温暖的肩膀和家的灯火。这种感觉,在我成年后,还有很多次破梦而来,我想这种感觉只有在冬天里才会感觉更深刻。

      冬天,寒意的季节。参加工作了,在县城工作也有些时间了。县城的寒冷是人人皆知的。然而,我却更喜欢冬日的暖阳:清晨,踩着一地的清霜去上课。12点钟,从教室出来,阳光暖暖地照在身上,照着身边的一切。天,空旷,辽远这种感觉亦是非常惬意。

      有远方的朋友经常问我到香格里拉旅游什么时候最好。我回答他们:香格里拉四季皆成趣。如果你喜欢热闹和喧哗,不妨在夏天信马由缰,驰骋草原。如果你喜欢思考,不妨在冬天探访香格里拉。冬天的香格里拉,这样的一幅幅场景让我感动:一层积雪,覆盖了山川、草甸、小河,几头牦牛,艰难地扒开厚厚的积雪,寻找那些草根,在饥饿中迎来春暖花开。那是一种怎样的守望。

      在老家,每年春节,年轻人都会去看望村里的老人。老人们则会在客事处见面时相互直言不讳地表达这样的问候:又熬过一个冬天了。对于有了太多生存经验的'这些老人来说,熬过了一个冬天,应该说是一件幸事,应该是拍手称庆的。在我的记忆里面,好像红白喜事从来都是在腊月和正月里。年少的记忆里好像没有谁家在夏天里结过婚或者是死过人。老家最有文化的堂叔会说这么一句话:“三九四九,冻死老狗。”

    [阅读全文]...

2022-03-06 18:31:03
  • 写景的经典名家散文3篇

  • 名家散文
  •   十月的季气,秋高气爽,阳光灿烂,趁国庆长假,我来到森林公园散步,顺便放松一下压抑的工作心情。

      来到山下,抬头远望,见那山坡上的枫树林红得像一团团火。一丛丛,一簇簇,点缀在翠绿丛林之间,红绿相映,色彩鲜艳。像一幅绚丽的秋景画。山径曲幽,逶迤盘旋,拾级而上,步入了枫树林。林中阳光斑斓,树影摇曳,秋风飒飒,无数的枫叶,像雪片一样纷纷扬扬,漫季飘落下来。小小的枫叶飞舞在空中,像一只只红蝴蝶在翩翩起舞,又像一只只火红的鸟儿在展翅飞翔,你看,它们在风中打了几个旋,便悄悄地落在了地上。随手一伸,便有一片红叶飘落于掌中。拿住仔细端详,只见可爱的叶子火红火红的,呈手掌状,像熊熊燃烧的火柜,像美丽精致的王冠。更像金鱼的那小巧玲珑的尾巴,真是美不可言,用手抚摩,它的全身光滑细腻,像擦了油一样,通身发红发亮。粗粗的叶柄像小松鼠毛茸茸的尾巴。红色中透出绿意,白色的叶脉从叶柄中伸展出去,呈放射状,深深嵌在红红的叶面中,整片红叶红艳精美。

      缕缕阳光,穿过稀疏的枫叶,洒落在林间,金黄灿烂,枫叶如火如荼,它们相互辉映,我站在林中,仿佛我也变了红色的了,林外,秋风飒飒,吹得枫叶哗哗作响,枫叶便随风片片落下,飘落到我乌黑头发上,飘落到我穿着T恤衫的肩膀上,片片红叶,红得像火,红得像霞,红得像季际的火烧云。这不由我想起诗人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我爱秋季的枫叶,因为她有顽强的意志,无所畏惧的精神。在这肃杀的深秋里,百花凋零,树叶枯落,唯有她一枝独秀,熬过了春风的肆掠,夏雨的摧残,经严霜愈红愈鲜艳,那犹如火,如花,如降帐,如红巾的红叶,将人们仿佛又带回了繁花似锦的春季,给荒凉的大地增添了生机,把秋季妆扮得诗情画意。即使她随风飘落于地化作泥土,那也是为明年开出更美丽的花,“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泥土更护花”。

      秋季的枫叶是一幅画,不需要浓墨彩笔,如季边的彩霞,就能装点出秋季的浪漫,撑起秋季红色的梦。秋季的枫叶是一首诗,写出了深秋的生机盎然,写出了深秋的诗情画意,编织出了人们的绵绵情思。秋季的枫叶是一首歌,秋虫的私语和鸣唱,总在秋的枝头响起,飘荡在夕阳牧童的笛声里。秋季的枫叶是十月的诗言,它那似红色的雨浸透了深秋的湛蓝,给我们带来了五彩缤纷,色彩斑斓的美丽秋季。

    [阅读全文]...

2022-07-16 22:40:53
标签索引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