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文化交流活动总结6篇

首页 / 活动总结 / | 2022-09-28 00:00:00 活动总结,中学

中学文化交流活动总结1

  在刚刚结束的20xx年寒假,我们来到了美国索罗马学院进行校际交流活动。我们游览了当地的风景名胜,体验了美国学生的生活,对美国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

  抵达旧金山后,来接我的是host family的女主人。第一次见面,我就被她的热情和真诚深深打动了。在周末的几天里,我们在host family家里,学做一些美式的食品,参加美国家庭的传统活动,游览当地的一些博物馆,可以说是尽可能地体验到了当地的生活。我印象最深刻的活动还是在女主人朋友家里参加的一个super Bowl party,这是为朋友们集体观看美式橄榄球超级碗这一盛大赛事而举行的。在比赛过程中,我们一边看比赛一边用餐。周围的人们有的忙于准备饭菜,有的和很久不见的朋友聊天,但多数人还是专心致志地看着比赛,时而爆发出极热烈的欢呼声和掌声。在比赛的间歇,电视台播出了许多广告,但这些广告并不像我们以前看到的那样令人昏昏欲睡,而是一些极具创意的广告。大家似乎把广告也当成一种电视节目,津津有味地看着。通过这个美国传统的活动,我感受到了当地人的热情和创造力。

  在一周的工作日里,我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在索罗马学院参加了学校的课程。每走进一间教室,都听到美国同学们热情的问候,看到他们友善的微笑,有的同学甚至和我们说“你好”。我们参加了学校的.中文课,选修中文的美国同学们用中文向我们做了自我介绍,听得出他们花了很多功夫来准备。后来我们又和选修中文的同学们及学校的乐队一起,在欢迎仪式上为索罗马学院的同学们唱了两首中文歌。最终的演出在我看来很成功,但我认为与美国同学一次练*这两首歌的过程才是最令我难忘的。我们还得到机会自己选择参加一两门课程,于是我去上了他们的人文课和物理课,体验了他们轻松而不失规则的课堂氛围。

  在市区的一段时间里,使我感受最深的还是人们的友好。每走进一家商店,店员都会微笑着说“hi,how are you”,他们并不真是要你回答,这只是一句热情的问候。临走时他们总会说“have a good day”,给每一位来到这里的人送去一份祝福。有一次一位店员问我从哪里来,我说我来自*,他马上很兴奋地说“你好”,还说他现在正在学中文。这种友善,使我在那里的一段时间里从不会因为身处异国他乡而感到难以与人交流。

  美国之行,让我感到这个假期格外充实。虽然回来已有一段时间。但这段不*凡的经历依然令我记忆犹新。

中学文化交流活动总结2

  有些情感是难以用于言表达的。

  我不希望这成为一篇游记,或是被称为总结;这里所记录的只是我在那十五六天里的心情和想法,我宁愿把这称为随笔,或是杂感。

  我初到美国的时候还是有些紧张的。这种紧张不是由于听不听得懂英语,或是吃不吃得惯西餐,这也是我回国之后被问到最多的问题,而是由于一种未知,一种介于相异与相同之间的未知。我们常对外出的人说,要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多看看他们与我们不同的地方,但这也正是最令我们矛盾的——我们一方面害怕差异太多,而自己难以融入,一方面又怕没什么差别,仿佛只是进了一条讲英语的唐人街。但后来我发现其实并没有必要紧张——我有一个老友一样的counterpart,九位可爱的同学,以及不时能让我听到亲切的母语的老师们。

  这种紧张感随着我在Park City的生活而逐渐消失,紧随而来的是一种惊异。我原先认为Park City只会是很小的一座城,认为那里会成天下雪;我原先认为他们的学校不会很大,认为上的课会颇有难度;我原先认为住在他家交流会很成问题,认为他们的家庭会像我们的一样严肃;我原先认为我会好几天倒不过时差;我原先认为滑雪会很容易;我原先认为他们会认真地做好计划,带我们四处游览参观,就像我们做的一样——可惜我错了。于是我感到惊异,惊异于Park City远比我想象中的要开阔,惊异于这里的积雪只有一两英尺厚,惊异于他们的学校甚至要比我们的更加敞亮,惊异于他的数学课最多只有初中的难度,惊异于我竟爱上了那个爱说爱笑地家庭,惊异于我竟适应了那里的生活,惊异于滑雪让我栽的跟头,惊异于那里*乎透明的天空,惊异于他们甚至没有为我们的到来特意准备些什么。于是我不再惊异了——因为我在他们的生活中看到了真正的生活。

  生活本来很简单,只是活在*,活在高速运作的大城市中的我们把它搞复杂了。我们本没必要提前想得太多——那只是些无用的枷锁,反而让生活变的僵硬而缺少生气——开车在街上闲逛,饿了就去吃一点甜食或是曲奇,想去见朋友就先开车到他家,想去滑冰就去滑,不用管会不会摔跤,想吃冰淇淋就尽管吃,不必用冬天搪塞自己,这就是生活。

  住在哪里,天气如何,讲什么语言,都不过是生活的外在形式,而真谛则在于用什么样的心来面对生活。到了一个新地方,可以看到差异,只不过差异使我们区分出界限,而共性则让彼此的生活交融起来。既然都喜欢滑雪,就无所谓谁说的是是么语言,既然都喜欢热心人,就不必在乎我楼上那家是不是比他隔壁的邻居要更加友善。生活的外在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个环境里想要做些什么。在这十几天里,我们或许结识了几位一生的朋友,于是谁住在Park City,谁住在京北,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我刚回国时心情也是有些紧张的,不是因为开学,或是作业和考试。我恐怕回国后,又要重新融入那种*乎疯狂运转的生活之中。*的高速高效的生活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种艺术,因为人们总能想出办法挤出哪怕一两秒的时间。走在路上,随处可以听到汽车鸣笛,催促前面的“笨车”开快一点,或是按照鸣笛者的意愿或是想方法拐弯、掉头或是停车——这是在美国很难听到的;长途飞机上,人们总是*惯在飞机停稳前的最后几秒多做些事情,比如在听到提示音前就匆忙取走行李,早早地等候在门口——这与美国人宁愿多等几分钟大相径庭。我们的民众总是充满创造力,因为人们总能想到各种方法来破坏规则,或者至少是钻空子,而不是简单地服从;比起美国人更多地想到自己,我们则更多地思考社会、党派或是国家,只不过是美国人考虑的是如何做好自己,而我们考虑的是如何让社会更好地迎合自己的需求。这样说来,其实我们的国民才是真正的追求自由——而且是在其他人都想象不到的时间和地点追求自由,比如在海关试图逃避行李抽检。

  此时此刻,和我前面所说的恰恰相反,我们的国民的生活异乎寻常的简单,在自由和规则面前,我们毫不犹豫地选择随心所欲的生活,于是我只能把这归结为:不会生活。我们在该放下的时候想得太多,却又在一些不能妥协的问题上随心所欲,这也就是我们与他们的差异,同时也是我们与自由之间的距离。

  有限制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这虽然不是我的信条,但话还是有道理的。

  从美国回来后的几个晚上我都睡不好,我怀念那里的`天空,怀念带给我感悟和感动的人和事,怀念那些共性带来的美好;我希望它们都是真真切切存在的,而且是不会轻易改变的,但同时我又希望这十几天只是一场梦,希望一切都只是虚构的,这样我便不会因为差异而感到难过和自责。就像我在告别晚宴上所说的,共性是交流的基础,同时也是友谊的基础——我们在“同”中体会交流的美好,又在“异”中看到现实的差距。我们与他们之间的异同,就如同此地与彼地的时差一样,而我们能做的,或是痛苦地铭记,或是轻易地淡忘,除此之外再无他法。

中学文化交流活动总结3

  回到北京,回到正常生活中来,所经历的变得有些虚幻了,有时看着周围发生的一切常规的事情,我甚至会怀疑美国之旅是否是真实存在的。静下心来,回想这些天所发生的一切,我觉得自己很幸运,有这样好的一个机会去体验不同的人生经历,现在记录下那些打动我的细节,希望能珍藏每一份感动。

  学*篇

  去之前我就已经想象了很多,尤其是想象参观美国高校的激动。可真正去的时候期盼的激动被冲淡了许多,去Uc Berkeley时我们走着走着就已经走在了校园中,没有想象中的恢弘的大门。原来就只是这样啊,感觉和邻家公园没什么两样。而我真正感受到浓厚的学术氛围是当我们走进图书馆时,一个个或许不同肤色的学生认认真真地看书学*,非常的安静。木制家具,古色古香的气息扑面而来,在图书馆里能感受到这文化的厚重。以及那座塔,从上俯瞰校园的感觉难以忘却,中午的敲钟表演非常精彩,悠扬的钟声在这校园中游荡着。 去斯坦福的感受更加强烈些,斯坦福的教学楼更密更新,地上红砖白纹,满眼绿色,在这样的校园中学*想必会让人心旷神怡。我们是学生导游带领参观的,从他的口中,我们了解到了斯坦福大气的学术环境,没有所谓的为了个人利益而独占研究的人,但有为了学生发展而给学生们提供无数良好机会的老师。

  那位学生导游外向阳光的形象代表了一批优秀多才多艺的学生。到斯坦福不是去看什么著名景观,而是去寻找动力,用世界高校的氛围激励自己。来到这人才聚集的地方,看看生命的可能性,增加了内心中的.动力。不管梦想是什么,我们都离梦想更*了一步。 在索罗马学院中跟着他们上课,有些感触。Humanities(就是英语+历史)很棒,我们正好赶上他们的一场辩论。题目大概是辩论是否应该牺牲部分的人的幸福去成就其他人的幸福,我感觉他们的思想角度非常的高,这体现了他们美国人从小就注重培养人的思维。他们数理化的课程不是很难。物理课上,老师为了让同学们知道人的速度可以达到5m/s,在课堂上直接让同学跑步计时验证。这种求实的精神让我们动容。 参加了一次他们的*,最后宣布通知时,是每一个想要通知事情的老师同学自己排队,几秒钟之内就在礼堂前部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这是我们从未见过的。充分体现了人人*等的精神。

  生活篇

  在美国,人们的午餐大多是三明治汉堡类的快餐,不过随着时代发展,现在在美国也有中式快餐,也有很多老外去吃。 在校园中时,每一个见到我们的同学都会热情地跟我们打招呼,或是微笑或是说“Hello” “Hi”。在超市中陌生人之间也会和友好地打招呼。我在那里充分感受到了美国人民的友好热情。 我在和host family相处过程中了解了美国人的生活,吃完饭后他们有时会坐在一起看美剧,聊天,非常融洽。一家五口人少有矛盾,三个孩子做家务都有明确的分工。 一天下午,在校园里,我独自去图书馆等待伙伴完成乐队练*。自己坐在那儿,听着周围的学生说着英语聊着我听不懂的内容,突然生出一种孤独的感觉,觉得人有时不得不一个人孤独,好悲凉的现实,想到如果自己独自留学在外,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事情,这需要勇气与独立。此时此刻,我听不懂周围的人说的话,亲人朋友远在他乡,无人倾诉,无人陪伴。这很能锻炼人更加坚强与独立吧,也让我意识到自己的自立能力还不是很强。

  娱乐篇

  去了洛杉矶的好莱坞环球影城,迪士尼。有几点感受:他们无论做什么事很细很认真,即使很小的一个细节也会非常地用心,这让我们叹服。第二点就是有时应该敢于冒险,尽管冒险有可能带来意料之外的后果。胆小的我以前过山车之类的项目是避而远之的,这次出于心中埋藏已久的一点勇气,我尝试了很多刺激类的游戏,带来了完全不一样的感受啊。 游览旧金山时,看到有街头表演的艺人,他把塑料桶当作鼓来敲,非常自在。这样也是一种很精彩的生活方式呀。 这次来美国收获很多,不虚此行。对于那些感悟我希望珍藏在心里,把在美国看到的优良品质都发扬光大。

中学文化交流活动总结4

  在刚刚结束的20xx年寒假,我们来到了美国索罗马学院进行校际交流活动。我们游览了当地的风景名胜,体验了美国学生的生活,对美国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

  抵达旧金山后,来接我的是host family的女主人。第一次见面,我就被她的热情和真诚深深打动了。在周末的几天里,我们在host family家里,学做一些美式的食品,参加美国家庭的传统活动,游览当地的一些博物馆,可以说是尽可能地体验到了当地的生活。我印象最深刻的活动还是在女主人朋友家里参加的一个super Bowl party,这是为朋友们集体观看美式橄榄球超级碗这一盛大赛事而举行的。在比赛过程中,我们一边看比赛一边用餐。周围的人们有的忙于准备饭菜,有的和很久不见的朋友聊天,但多数人还是专心致志地看着比赛,时而爆发出极热烈的欢呼声和掌声。在比赛的间歇,电视台播出了许多广告,但这些广告并不像我们以前看到的那样令人昏昏欲睡,而是一些极具创意的广告。大家似乎把广告也当成一种电视节目,津津有味地看着。通过这个美国传统的活动,我感受到了当地人的热情和创造力。

  在一周的工作日里,我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在索罗马学院参加了学校的课程。每走进一间教室,都听到美国同学们热情的问候,看到他们友善的微笑,有的同学甚至和我们说“你好”。我们参加了学校的中文课,选修中文的美国同学们用中文向我们做了自我介绍,听得出他们花了很多功夫来准备。后来我们又和选修中文的同学们及学校的乐队一起,在欢迎仪式上为索罗马学院的同学们唱了两首中文歌。最终的演出在我看来很成功,但我认为与美国同学一次练*这两首歌的过程才是最令我难忘的。我们还得到机会自己选择参加一两门课程,于是我去上了他们的人文课和物理课,体验了他们轻松而不失规则的课堂氛围。

  在市区的一段时间里,使我感受最深的还是人们的友好。每走进一家商店,店员都会微笑着说“hi,how are you”,他们并不真是要你回答,这只是一句热情的问候。临走时他们总会说“have a good day”,给每一位来到这里的人送去一份祝福。有一次一位店员问我从哪里来,我说我来自*,他马上很兴奋地说“你好”,还说他现在正在学中文。这种友善,使我在那里的一段时间里从不会因为身处异国他乡而感到难以与人交流。

  美国之行,让我感到这个假期格外充实。虽然回来已有一段时间。但这段不*凡的经历依然令我记忆犹新。

中学文化交流活动总结5

  大年初八,拖着重重的行囊,离开了家,告别了春节的温暖。坐在开往机场的车上,遐想着大洋彼岸的模样,期盼着很多美好,可是,留恋还是要比期待要多。很快,登上了飞机。那个时候,哪里会想到,十五天后再次登上飞机时,心中的不舍和那时相比会有着一样的分量。

  洛杉矶,一个只在我想象中的城市,之前对它没有一点了解。本以为,它会向京北一样——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一片繁华的灯火。可它却像一条乡间溪流,静静流淌,不沾染一丝喧嚣。放眼望去,没有突起的高楼,只是零零散散地落着一栋栋一层小楼,形状风格各不相同,尽显随意与自由。“呼——吸——”,空气中有一种自然的海洋的气息,潮湿,清新,让人倍感舒爽。马路两旁,时常会看到像椰子树一般的棕榈树,使人有置身海滩的感觉。

  溪水缓缓流过心田,难忘那沁人心脾的随性与清新。

  旧金山,你好!

  见到你的第一面,就喜欢上了你,很喜欢,很喜欢。

  喜欢你像小镇一般的布局。一条条街道上,各种美国本土小商店,各种特色小餐馆,涂成五颜六色的小房子——视线之内,可以看到天空的蓝,樱花的粉,土壤的棕,云朵的白,糖果的橘……但并不杂乱,依然清新、随意。你像小镇,在海的拥抱中安然地睡着。

  喜欢你温暖得让人融化的友好。不管进入哪种店铺,或大或小,或新或旧,里面的服务人员都会很真挚的看着我,嘴角自然地上翘,露出极其灿烂的笑容,轻轻问到“今天过得怎么样?有什么可以帮忙?” 记得有一天,走在市中心的大路上,传来阵阵鼓声,那是一个衣衫褴褛的黑人,深凹的眼窝,眼睛瞪得很大很大。他用两根破旧的鼓槌,敲着身前的油漆桶和旁边的电线杆,眼睛不断抬起扫视路上的行人,示意他们给予经济帮助。我不敢靠*,他的样子让我觉得他会找我的麻烦,我很害怕,尽力不去看他,以防与他对视。这时,两个四五岁的小孩凑到他身旁,一男一女,那么可爱。小女孩拿起一根鼓槌,认真地敲着电线杆,与他合奏。让我更加意外的是,他们的父母就在孩子身旁,他们没有强硬地把孩子拽走,而是站在孩子身后,微笑着,向表演者点头示意。过后,母亲在那人身旁放了些钱,微笑着,拉着孩子的小手,离开。那个微笑,让我感触颇深,这才是真正的友好,真正的善良。

  喜欢你的环保。来到你这里,学会了一个单词——carpool,就是拼车的意思。每天和接待家庭的学生一起拼车上下学,带给了我从没有过的体验。早上和下午,拼车的同学们都会在指定地点按时集合,三四个人一辆车,由家长轮流接送。在车上,大家评价着正在播放的歌曲,聊着当天发生的事情,畅快地交流。拼车,给学生们提供了更好的交流机会,更重要的是,降低了汽车的利用率,减少了汽车尾气的排放,对防止环境污染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环保意识,还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对家庭垃圾的较为细致的分类,城市覆盖率很高的绿化等等。我想是普遍的环保意识,让你那么美吧。

  喜欢你的校园。那么美丽的校舍,那么有趣的老师,那么轻松愉悦的课堂,那么丰富多彩的课后活动,让青春在校园中尽情地舞动着、欢笑着。

  旧金山,我好喜欢你。

  不想说再见。这十多天里,我融入到了美国那与*不同的文化中,*惯了耳旁一声声“excuse me”,*惯了京北时间二十二点起床,*惯了开车在蜿蜒的山路上身体的摇摆,*惯蔚蓝的天空。

  可生活还是要继续的,不是么?我只好怀着满满的留恋,朝向原来的方向,大步向前。这十五天,会永远是我心底一份无比美好的回忆。

中学文化交流活动总结6

  美国,这个地方,在十几天前,对于我来说还只是地图上的一个图形、新奇的行政区划分方式以及航海家的惊奇发现。

  出发之前,我无疑是兴奋的,脑海中构建出无数个美国的样子。这些迷梦般的景象里有着欧式的古典、京北的新潮、云南的风光……一切的一切都是美好的。

  坐在缓缓降落在LA的飞机上,我的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腔——不是因为坐飞机带来的恐惧,而是即将踏上美国土地的兴奋。下飞机,过海关……一切都按部就班的进行着,除了机场的工作人员是外国人之外,我几乎找不到美国和*的区别。在洛杉矶的几天里,我们在旅游景点间穿梭,满眼都是*人。我甚至还碰见了几个初中、小学的同学!在感叹世界真小、*人真是世界景观的同时,我的心里还是有些失望,以至于嘴里抱怨着:“咱这是出国了?这哪里是美国!”

  但一切似乎又变得不同了,不那么繁忙的街道上,只能见到飞驰的汽车,行人少之又少;即使是在城市里,空气依旧是那么清新。之前的幻想似乎是破灭了,美国的大地上,没有像欧洲一样古老的建筑,没有像云南一样秀丽的山水,也没有像京北一样随处都是崭新的建筑。但这才是美国呀!不像任何其他地方一样。而美国又有什么呢?

  美国有的是陈旧建筑里的先进科技,有的是允许市中心有“纸盒广场”存在的宽容,有的是面对陌生人时热情的笑脸。

  三天后,我们告别了两人一屋的宾馆,住进我们在美国的家,我们的host family。当Ricki和Mark笑着问我是不是张蕴时,我心中尚存着即将住进陌生人家里的恐惧,在他们的笑脸中融化了。坐在车的后座上,听他们飞快的讲着美国的文化,他们的生活……“美国”突然从一个符号、一个“京北郊区似的”的地方真正变成了一个国度,一片生活着与我们完全不同的人的土地。看着窗外的农场、酒庄还有各种奇奇怪怪的树木、形形色色的小房子。这是一个和*完全不同的地方。

  与Izzy在一起的第一个周末,我们去了市中心。说实话,旧金山真的是个神奇的地方。所谓市中心,就是临*渔人码头的那一片丘陵。从金门大桥上下来,从自由岛旁驶过,在渔人码头停下,我们坐cable car上山。说是上山,其实也不光是往上走,一路上cable car就像是减了速的过山车,只差没在空中来个“转体三百六”!这时,忽然想起京北的市中心——一马*川的*广场,庄严的*……都与眼前连地基都倾斜着的一排排民居、一栋栋高楼不同。由于位于地震带上,京北常见的高楼大厦在加州仿佛销声匿迹了,只有市中心才会有大财团建些抗震的高楼,而围绕着它们的风格迥异的小房子也成了一道特殊的风景。我还有幸见到了西海岸著名的游轮——伊丽莎白号,像一座海上的*式大酒店,停靠在码头上,仿佛是码头的延伸。

  这十三天无疑是充实的,美国的形象一天天的丰满起来,即使我对美国的了解依然只是片面的,但她却又立体了起来,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符号。四月,我们将迎来美国学生的回访,我相信四中的人文气息也会使他们心中属于*的符号变成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


中学文化交流活动总结6篇扩展阅读


中学文化交流活动总结6篇(扩展1)

——中学文化交流活动总结 (菁华5篇)

中学文化交流活动总结1

  在刚刚结束的20xx年寒假,我们来到了美国索罗马学院进行校际交流活动。我们游览了当地的风景名胜,体验了美国学生的生活,对美国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

  抵达旧金山后,来接我的是host family的女主人。第一次见面,我就被她的热情和真诚深深打动了。在周末的几天里,我们在host family家里,学做一些美式的食品,参加美国家庭的传统活动,游览当地的一些博物馆,可以说是尽可能地体验到了当地的生活。我印象最深刻的活动还是在女主人朋友家里参加的一个super Bowl party,这是为朋友们集体观看美式橄榄球超级碗这一盛大赛事而举行的。在比赛过程中,我们一边看比赛一边用餐。周围的人们有的忙于准备饭菜,有的和很久不见的朋友聊天,但多数人还是专心致志地看着比赛,时而爆发出极热烈的欢呼声和掌声。在比赛的间歇,电视台播出了许多广告,但这些广告并不像我们以前看到的那样令人昏昏欲睡,而是一些极具创意的广告。大家似乎把广告也当成一种电视节目,津津有味地看着。通过这个美国传统的活动,我感受到了当地人的热情和创造力。

  在一周的工作日里,我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在索罗马学院参加了学校的课程。每走进一间教室,都听到美国同学们热情的问候,看到他们友善的微笑,有的同学甚至和我们说“你好”。我们参加了学校的.中文课,选修中文的美国同学们用中文向我们做了自我介绍,听得出他们花了很多功夫来准备。后来我们又和选修中文的同学们及学校的乐队一起,在欢迎仪式上为索罗马学院的同学们唱了两首中文歌。最终的演出在我看来很成功,但我认为与美国同学一次练*这两首歌的过程才是最令我难忘的。我们还得到机会自己选择参加一两门课程,于是我去上了他们的人文课和物理课,体验了他们轻松而不失规则的课堂氛围。

  在市区的一段时间里,使我感受最深的还是人们的友好。每走进一家商店,店员都会微笑着说“hi,how are you”,他们并不真是要你回答,这只是一句热情的问候。临走时他们总会说“have a good day”,给每一位来到这里的人送去一份祝福。有一次一位店员问我从哪里来,我说我来自*,他马上很兴奋地说“你好”,还说他现在正在学中文。这种友善,使我在那里的一段时间里从不会因为身处异国他乡而感到难以与人交流。

  美国之行,让我感到这个假期格外充实。虽然回来已有一段时间。但这段不*凡的经历依然令我记忆犹新。

中学文化交流活动总结2

  本次出访美国索罗马学院虽说只有短短14天的时间,但现在细细想来,却有很多的收获与感悟。

  美国的文化核心是什么,这一问题的答案,我在一抵达美国机场之后就立刻有了答案。美国人的文化核心,是他们好像与生俱来的幽默感与自由的思想。美国人欣赏幽默与智慧的言谈,所以,即使是在美国海关这种严肃的地方,检察官也会和我们开开玩笑,甚至抱怨工作的辛苦。这其间便可一窥美国文化特点。

  接待我的伙伴是一个很有特点也很纯粹的美国男孩squid,他的名字是他自己取的,虽然他有非常随性的衣着和发型,但是squid是一个很喜欢古典音乐,并且办事非常严谨的人。和他相处让我收获很多。

  美国的学*生活并非我想象的那么轻松,同样有大量的作业和阅读任务,不过有一点与*不同,索罗马学院很强调轻松的学*氛围,并不提倡以作业来达到学*的目的;而更多的是以课堂的讲解来实现更佳的效果。每一个索罗马的学生都有很高的学*热情,对自己喜欢的科目会付出很多的努力,仅仅以squid为例,他喜欢吹小号,每周二他都会花整整五个小时去练*,并且每周六都会参加三个小时的合练。正是这种精神造就了索罗马学院小斯坦福的称号。

  周末我与接待家庭一同去了斯坦福大学,感触很深,这所自由之风劲吹的学院,有极高的人文素养与浓郁的学术氛围,每一个学生都有他自己的特点,但是刻苦与创新同在的学术思想是他们共同的勋章。斯坦福的科学思考与学术追求没有禁区,但是他们对技术应用的禁区却是十分清楚,不论何种发明,并不只为美利坚所用,这就是斯坦福的理念。

  斯坦福外围,就是举世闻名的硅谷,当初斯坦福大学捐出*一千英亩的土地为校友开创公司之用,硅谷由此产生,并有了今天的辉煌。斯坦福的校园所洋溢着的自由,并不意味着学生可以为所欲为,而是追求自由的学术与知识,追求思想的自由。他们不追求所谓的财富与名声,但是从斯坦福中却走出来28位亿万富翁,9位美联邦最高法院的大法官,有6位来自斯坦福。不必追求成功,只追求卓越,这样,成功自会尾随而来。这就是我在斯坦福学到的。

  在美国的两周,也算是见到了美国的各色人等,美国也有贫富差距,成功也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但是美国的成功的定义和*的大相径庭,并非财富能代表一切,智慧是美国人所更看重的,这一点从美国人日常开玩笑就可以看出来,他们喜欢用一些双关语,而不是用一些涉及他人隐私的话题来取乐。

  这次美国之行,让我见识了另一种文化,另一种意识形态。受益匪浅。

中学文化交流活动总结3

  美国,这个地方,在十几天前,对于我来说还只是地图上的一个图形、新奇的行政区划分方式以及航海家的惊奇发现。

  出发之前,我无疑是兴奋的,脑海中构建出无数个美国的样子。这些迷梦般的景象里有着欧式的古典、京北的新潮、云南的风光……一切的一切都是美好的。

  坐在缓缓降落在LA的飞机上,我的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腔——不是因为坐飞机带来的恐惧,而是即将踏上美国土地的兴奋。下飞机,过海关……一切都按部就班的进行着,除了机场的工作人员是外国人之外,我几乎找不到美国和*的区别。在洛杉矶的几天里,我们在旅游景点间穿梭,满眼都是*人。我甚至还碰见了几个初中、小学的同学!在感叹世界真小、*人真是世界景观的同时,我的心里还是有些失望,以至于嘴里抱怨着:“咱这是出国了?这哪里是美国!”

  但一切似乎又变得不同了,不那么繁忙的街道上,只能见到飞驰的汽车,行人少之又少;即使是在城市里,空气依旧是那么清新。之前的幻想似乎是破灭了,美国的大地上,没有像欧洲一样古老的建筑,没有像云南一样秀丽的山水,也没有像京北一样随处都是崭新的建筑。但这才是美国呀!不像任何其他地方一样。而美国又有什么呢?

  美国有的是陈旧建筑里的先进科技,有的是允许市中心有“纸盒广场”存在的宽容,有的是面对陌生人时热情的笑脸。

  三天后,我们告别了两人一屋的宾馆,住进我们在美国的家,我们的host family。当Ricki和Mark笑着问我是不是张蕴时,我心中尚存着即将住进陌生人家里的恐惧,在他们的笑脸中融化了。坐在车的后座上,听他们飞快的讲着美国的文化,他们的生活……“美国”突然从一个符号、一个“京北郊区似的”的地方真正变成了一个国度,一片生活着与我们完全不同的人的土地。看着窗外的农场、酒庄还有各种奇奇怪怪的树木、形形色色的小房子。这是一个和*完全不同的地方。

  与Izzy在一起的第一个周末,我们去了市中心。说实话,旧金山真的是个神奇的地方。所谓市中心,就是临*渔人码头的`那一片丘陵。从金门大桥上下来,从自由岛旁驶过,在渔人码头停下,我们坐cable car上山。说是上山,其实也不光是往上走,一路上cable car就像是减了速的过山车,只差没在空中来个“转体三百六”!这时,忽然想起京北的市中心——一马*川的*广场,庄严的*……都与眼前连地基都倾斜着的一排排民居、一栋栋高楼不同。由于位于地震带上,京北常见的高楼大厦在加州仿佛销声匿迹了,只有市中心才会有大财团建些抗震的高楼,而围绕着它们的风格迥异的小房子也成了一道特殊的风景。我还有幸见到了西海岸著名的游轮——伊丽莎白号,像一座海上的*式大酒店,停靠在码头上,仿佛是码头的延伸。

  这十三天无疑是充实的,美国的形象一天天的丰满起来,即使我对美国的了解依然只是片面的,但她却又立体了起来,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符号。四月,我们将迎来美国学生的回访,我相信四中的人文气息也会使他们心中属于*的符号变成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

中学文化交流活动总结4

  有些情感是难以用于言表达的。

  我不希望这成为一篇游记,或是被称为总结;这里所记录的只是我在那十五六天里的心情和想法,我宁愿把这称为随笔,或是杂感。

  我初到美国的时候还是有些紧张的。这种紧张不是由于听不听得懂英语,或是吃不吃得惯西餐,这也是我回国之后被问到最多的问题,而是由于一种未知,一种介于相异与相同之间的未知。我们常对外出的人说,要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多看看他们与我们不同的地方,但这也正是最令我们矛盾的——我们一方面害怕差异太多,而自己难以融入,一方面又怕没什么差别,仿佛只是进了一条讲英语的唐人街。但后来我发现其实并没有必要紧张——我有一个老友一样的counterpart,九位可爱的同学,以及不时能让我听到亲切的母语的老师们。

  这种紧张感随着我在Park City的生活而逐渐消失,紧随而来的是一种惊异。我原先认为Park City只会是很小的一座城,认为那里会成天下雪;我原先认为他们的学校不会很大,认为上的课会颇有难度;我原先认为住在他家交流会很成问题,认为他们的家庭会像我们的一样严肃;我原先认为我会好几天倒不过时差;我原先认为滑雪会很容易;我原先认为他们会认真地做好计划,带我们四处游览参观,就像我们做的一样——可惜我错了。于是我感到惊异,惊异于Park City远比我想象中的要开阔,惊异于这里的积雪只有一两英尺厚,惊异于他们的学校甚至要比我们的更加敞亮,惊异于他的数学课最多只有初中的难度,惊异于我竟爱上了那个爱说爱笑地家庭,惊异于我竟适应了那里的生活,惊异于滑雪让我栽的跟头,惊异于那里*乎透明的天空,惊异于他们甚至没有为我们的到来特意准备些什么。于是我不再惊异了——因为我在他们的生活中看到了真正的生活。

  生活本来很简单,只是活在*,活在高速运作的大城市中的我们把它搞复杂了。我们本没必要提前想得太多——那只是些无用的枷锁,反而让生活变的僵硬而缺少生气——开车在街上闲逛,饿了就去吃一点甜食或是曲奇,想去见朋友就先开车到他家,想去滑冰就去滑,不用管会不会摔跤,想吃冰淇淋就尽管吃,不必用冬天搪塞自己,这就是生活。

  住在哪里,天气如何,讲什么语言,都不过是生活的外在形式,而真谛则在于用什么样的心来面对生活。到了一个新地方,可以看到差异,只不过差异使我们区分出界限,而共性则让彼此的生活交融起来。既然都喜欢滑雪,就无所谓谁说的是是么语言,既然都喜欢热心人,就不必在乎我楼上那家是不是比他隔壁的邻居要更加友善。生活的外在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个环境里想要做些什么。在这十几天里,我们或许结识了几位一生的朋友,于是谁住在Park City,谁住在京北,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我刚回国时心情也是有些紧张的,不是因为开学,或是作业和考试。我恐怕回国后,又要重新融入那种*乎疯狂运转的生活之中。*的高速高效的生活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种艺术,因为人们总能想出办法挤出哪怕一两秒的时间。走在路上,随处可以听到汽车鸣笛,催促前面的“笨车”开快一点,或是按照鸣笛者的意愿或是想方法拐弯、掉头或是停车——这是在美国很难听到的;长途飞机上,人们总是*惯在飞机停稳前的最后几秒多做些事情,比如在听到提示音前就匆忙取走行李,早早地等候在门口——这与美国人宁愿多等几分钟大相径庭。我们的民众总是充满创造力,因为人们总能想到各种方法来破坏规则,或者至少是钻空子,而不是简单地服从;比起美国人更多地想到自己,我们则更多地思考社会、党派或是国家,只不过是美国人考虑的是如何做好自己,而我们考虑的是如何让社会更好地迎合自己的需求。这样说来,其实我们的国民才是真正的追求自由——而且是在其他人都想象不到的时间和地点追求自由,比如在海关试图逃避行李抽检。

  此时此刻,和我前面所说的恰恰相反,我们的国民的生活异乎寻常的简单,在自由和规则面前,我们毫不犹豫地选择随心所欲的生活,于是我只能把这归结为:不会生活。我们在该放下的时候想得太多,却又在一些不能妥协的问题上随心所欲,这也就是我们与他们的差异,同时也是我们与自由之间的距离。

  有限制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这虽然不是我的信条,但话还是有道理的。

  从美国回来后的几个晚上我都睡不好,我怀念那里的天空,怀念带给我感悟和感动的人和事,怀念那些共性带来的美好;我希望它们都是真真切切存在的,而且是不会轻易改变的,但同时我又希望这十几天只是一场梦,希望一切都只是虚构的,这样我便不会因为差异而感到难过和自责。就像我在告别晚宴上所说的,共性是交流的基础,同时也是友谊的基础——我们在“同”中体会交流的美好,又在“异”中看到现实的差距。我们与他们之间的异同,就如同此地与彼地的时差一样,而我们能做的,或是痛苦地铭记,或是轻易地淡忘,除此之外再无他法。

中学文化交流活动总结5

  本次出访美国索罗马学院虽说只有短短14天的时间,但现在细细想来,却有很多的收获与感悟。

  美国的文化核心是什么,这一问题的答案,我在一抵达美国机场之后就立刻有了答案。美国人的文化核心,是他们好像与生俱来的幽默感与自由的思想。美国人欣赏幽默与智慧的言谈,所以,即使是在美国海关这种严肃的地方,检察官也会和我们开开玩笑,甚至抱怨工作的辛苦。这其间便可一窥美国文化特点。

  接待我的伙伴是一个很有特点也很纯粹的美国男孩Squid,他的名字是他自己取的,虽然他有非常随性的衣着和发型,但是Squid是一个很喜欢古典音乐,并且办事非常严谨的人。和他相处让我收获很多。

  美国的学*生活并非我想象的那么轻松,同样有大量的作业和阅读任务,不过有一点与*不同,索罗马学院很强调轻松的学*氛围,并不提倡以作业来达到学*的目的;而更多的是以课堂的讲解来实现更佳的效果。每一个索罗马的学生都有很高的学*热情,对自己喜欢的科目会付出很多的努力,仅仅以Squid为例,他喜欢吹小号,每周二他都会花整整五个小时去练*,并且每周六都会参加三个小时的合练。正是这种精神造就了索罗马学院小斯坦福的称号。

  周末我与接待家庭一同去了斯坦福大学,感触很深,这所自由之风劲吹的学院,有极高的人文素养与浓郁的学术氛围,每一个学生都有他自己的特点,但是刻苦与创新同在的学术思想是他们共同的勋章。斯坦福的科学思考与学术追求没有禁区,但是他们对技术应用的禁区却是十分清楚,不论何种发明,并不只为美利坚所用,这就是斯坦福的理念。

  斯坦福外围,就是举世闻名的硅谷,当初斯坦福大学捐出*一千英亩的土地为校友开创公司之用,硅谷由此产生,并有了今天的辉煌。斯坦福的校园所洋溢着的自由,并不意味着学生可以为所欲为,而是追求自由的学术与知识,追求思想的自由。他们不追求所谓的财富与名声,但是从斯坦福中却走出来28位亿万富翁,9位美联邦最高法院的大法官,有6位来自斯坦福。不必追求成功,只追求卓越,这样,成功自会尾随而来。这就是我在斯坦福学到的。

  在美国的两周,也算是见到了美国的各色人等,美国也有贫富差距,成功也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但是美国的成功的定义和*的大相径庭,并非财富能代表一切,智慧是美国人所更看重的,这一点从美国人日常开玩笑就可以看出来,他们喜欢用一些双关语,而不是用一些涉及他人隐私的话题来取乐。

  这次美国之行,让我见识了另一种文化,另一种意识形态。受益匪浅。


中学文化交流活动总结6篇(扩展2)

——中学文化交流活动总结 (菁华5篇)

中学文化交流活动总结1

  在刚刚结束的20xx年寒假,我们来到了美国索罗马学院进行校际交流活动。我们游览了当地的风景名胜,体验了美国学生的生活,对美国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

  抵达旧金山后,来接我的是host family的女主人。第一次见面,我就被她的热情和真诚深深打动了。在周末的几天里,我们在host family家里,学做一些美式的食品,参加美国家庭的传统活动,游览当地的一些博物馆,可以说是尽可能地体验到了当地的生活。我印象最深刻的活动还是在女主人朋友家里参加的一个super Bowl party,这是为朋友们集体观看美式橄榄球超级碗这一盛大赛事而举行的。在比赛过程中,我们一边看比赛一边用餐。周围的人们有的忙于准备饭菜,有的和很久不见的朋友聊天,但多数人还是专心致志地看着比赛,时而爆发出极热烈的欢呼声和掌声。在比赛的间歇,电视台播出了许多广告,但这些广告并不像我们以前看到的那样令人昏昏欲睡,而是一些极具创意的广告。大家似乎把广告也当成一种电视节目,津津有味地看着。通过这个美国传统的活动,我感受到了当地人的热情和创造力。

  在一周的工作日里,我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在索罗马学院参加了学校的课程。每走进一间教室,都听到美国同学们热情的问候,看到他们友善的微笑,有的同学甚至和我们说“你好”。我们参加了学校的.中文课,选修中文的美国同学们用中文向我们做了自我介绍,听得出他们花了很多功夫来准备。后来我们又和选修中文的同学们及学校的乐队一起,在欢迎仪式上为索罗马学院的同学们唱了两首中文歌。最终的演出在我看来很成功,但我认为与美国同学一次练*这两首歌的过程才是最令我难忘的。我们还得到机会自己选择参加一两门课程,于是我去上了他们的人文课和物理课,体验了他们轻松而不失规则的课堂氛围。

  在市区的一段时间里,使我感受最深的还是人们的友好。每走进一家商店,店员都会微笑着说“hi,how are you”,他们并不真是要你回答,这只是一句热情的问候。临走时他们总会说“have a good day”,给每一位来到这里的人送去一份祝福。有一次一位店员问我从哪里来,我说我来自*,他马上很兴奋地说“你好”,还说他现在正在学中文。这种友善,使我在那里的一段时间里从不会因为身处异国他乡而感到难以与人交流。

  美国之行,让我感到这个假期格外充实。虽然回来已有一段时间。但这段不*凡的经历依然令我记忆犹新。

中学文化交流活动总结2

  本次出访美国索罗马学院虽说只有短短14天的时间,但现在细细想来,却有很多的收获与感悟。

  美国的文化核心是什么,这一问题的答案,我在一抵达美国机场之后就立刻有了答案。美国人的文化核心,是他们好像与生俱来的幽默感与自由的思想。美国人欣赏幽默与智慧的言谈,所以,即使是在美国海关这种严肃的地方,检察官也会和我们开开玩笑,甚至抱怨工作的辛苦。这其间便可一窥美国文化特点。

  接待我的伙伴是一个很有特点也很纯粹的美国男孩squid,他的名字是他自己取的,虽然他有非常随性的衣着和发型,但是squid是一个很喜欢古典音乐,并且办事非常严谨的人。和他相处让我收获很多。

  美国的学*生活并非我想象的那么轻松,同样有大量的作业和阅读任务,不过有一点与*不同,索罗马学院很强调轻松的学*氛围,并不提倡以作业来达到学*的目的;而更多的是以课堂的讲解来实现更佳的效果。每一个索罗马的学生都有很高的学*热情,对自己喜欢的科目会付出很多的努力,仅仅以squid为例,他喜欢吹小号,每周二他都会花整整五个小时去练*,并且每周六都会参加三个小时的合练。正是这种精神造就了索罗马学院小斯坦福的称号。

  周末我与接待家庭一同去了斯坦福大学,感触很深,这所自由之风劲吹的学院,有极高的人文素养与浓郁的学术氛围,每一个学生都有他自己的特点,但是刻苦与创新同在的学术思想是他们共同的勋章。斯坦福的科学思考与学术追求没有禁区,但是他们对技术应用的禁区却是十分清楚,不论何种发明,并不只为美利坚所用,这就是斯坦福的理念。

  斯坦福外围,就是举世闻名的硅谷,当初斯坦福大学捐出*一千英亩的土地为校友开创公司之用,硅谷由此产生,并有了今天的辉煌。斯坦福的校园所洋溢着的自由,并不意味着学生可以为所欲为,而是追求自由的学术与知识,追求思想的自由。他们不追求所谓的财富与名声,但是从斯坦福中却走出来28位亿万富翁,9位美联邦最高法院的大法官,有6位来自斯坦福。不必追求成功,只追求卓越,这样,成功自会尾随而来。这就是我在斯坦福学到的。

  在美国的两周,也算是见到了美国的各色人等,美国也有贫富差距,成功也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但是美国的成功的定义和*的大相径庭,并非财富能代表一切,智慧是美国人所更看重的,这一点从美国人日常开玩笑就可以看出来,他们喜欢用一些双关语,而不是用一些涉及他人隐私的话题来取乐。

  这次美国之行,让我见识了另一种文化,另一种意识形态。受益匪浅。

中学文化交流活动总结3

  美国,这个地方,在十几天前,对于我来说还只是地图上的一个图形、新奇的行政区划分方式以及航海家的惊奇发现。

  出发之前,我无疑是兴奋的,脑海中构建出无数个美国的样子。这些迷梦般的景象里有着欧式的古典、京北的新潮、云南的风光……一切的一切都是美好的。

  坐在缓缓降落在LA的飞机上,我的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腔——不是因为坐飞机带来的恐惧,而是即将踏上美国土地的兴奋。下飞机,过海关……一切都按部就班的进行着,除了机场的工作人员是外国人之外,我几乎找不到美国和*的区别。在洛杉矶的几天里,我们在旅游景点间穿梭,满眼都是*人。我甚至还碰见了几个初中、小学的同学!在感叹世界真小、*人真是世界景观的同时,我的心里还是有些失望,以至于嘴里抱怨着:“咱这是出国了?这哪里是美国!”

  但一切似乎又变得不同了,不那么繁忙的街道上,只能见到飞驰的汽车,行人少之又少;即使是在城市里,空气依旧是那么清新。之前的幻想似乎是破灭了,美国的大地上,没有像欧洲一样古老的建筑,没有像云南一样秀丽的山水,也没有像京北一样随处都是崭新的建筑。但这才是美国呀!不像任何其他地方一样。而美国又有什么呢?

  美国有的是陈旧建筑里的先进科技,有的是允许市中心有“纸盒广场”存在的宽容,有的是面对陌生人时热情的笑脸。

  三天后,我们告别了两人一屋的宾馆,住进我们在美国的家,我们的host family。当Ricki和Mark笑着问我是不是张蕴时,我心中尚存着即将住进陌生人家里的恐惧,在他们的笑脸中融化了。坐在车的后座上,听他们飞快的讲着美国的文化,他们的生活……“美国”突然从一个符号、一个“京北郊区似的”的地方真正变成了一个国度,一片生活着与我们完全不同的人的土地。看着窗外的农场、酒庄还有各种奇奇怪怪的树木、形形色色的小房子。这是一个和*完全不同的地方。

  与Izzy在一起的第一个周末,我们去了市中心。说实话,旧金山真的是个神奇的地方。所谓市中心,就是临*渔人码头的`那一片丘陵。从金门大桥上下来,从自由岛旁驶过,在渔人码头停下,我们坐cable car上山。说是上山,其实也不光是往上走,一路上cable car就像是减了速的过山车,只差没在空中来个“转体三百六”!这时,忽然想起京北的市中心——一马*川的*广场,庄严的*……都与眼前连地基都倾斜着的一排排民居、一栋栋高楼不同。由于位于地震带上,京北常见的高楼大厦在加州仿佛销声匿迹了,只有市中心才会有大财团建些抗震的高楼,而围绕着它们的风格迥异的小房子也成了一道特殊的风景。我还有幸见到了西海岸著名的游轮——伊丽莎白号,像一座海上的*式大酒店,停靠在码头上,仿佛是码头的延伸。

  这十三天无疑是充实的,美国的形象一天天的丰满起来,即使我对美国的了解依然只是片面的,但她却又立体了起来,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符号。四月,我们将迎来美国学生的回访,我相信四中的人文气息也会使他们心中属于*的符号变成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

中学文化交流活动总结4

  有些情感是难以用于言表达的。

  我不希望这成为一篇游记,或是被称为总结;这里所记录的只是我在那十五六天里的心情和想法,我宁愿把这称为随笔,或是杂感。

  我初到美国的时候还是有些紧张的。这种紧张不是由于听不听得懂英语,或是吃不吃得惯西餐,这也是我回国之后被问到最多的问题,而是由于一种未知,一种介于相异与相同之间的未知。我们常对外出的人说,要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多看看他们与我们不同的地方,但这也正是最令我们矛盾的——我们一方面害怕差异太多,而自己难以融入,一方面又怕没什么差别,仿佛只是进了一条讲英语的唐人街。但后来我发现其实并没有必要紧张——我有一个老友一样的counterpart,九位可爱的同学,以及不时能让我听到亲切的母语的老师们。

  这种紧张感随着我在Park City的生活而逐渐消失,紧随而来的是一种惊异。我原先认为Park City只会是很小的一座城,认为那里会成天下雪;我原先认为他们的学校不会很大,认为上的课会颇有难度;我原先认为住在他家交流会很成问题,认为他们的家庭会像我们的一样严肃;我原先认为我会好几天倒不过时差;我原先认为滑雪会很容易;我原先认为他们会认真地做好计划,带我们四处游览参观,就像我们做的一样——可惜我错了。于是我感到惊异,惊异于Park City远比我想象中的要开阔,惊异于这里的积雪只有一两英尺厚,惊异于他们的学校甚至要比我们的更加敞亮,惊异于他的数学课最多只有初中的难度,惊异于我竟爱上了那个爱说爱笑地家庭,惊异于我竟适应了那里的生活,惊异于滑雪让我栽的跟头,惊异于那里*乎透明的天空,惊异于他们甚至没有为我们的到来特意准备些什么。于是我不再惊异了——因为我在他们的生活中看到了真正的生活。

  生活本来很简单,只是活在*,活在高速运作的大城市中的我们把它搞复杂了。我们本没必要提前想得太多——那只是些无用的枷锁,反而让生活变的僵硬而缺少生气——开车在街上闲逛,饿了就去吃一点甜食或是曲奇,想去见朋友就先开车到他家,想去滑冰就去滑,不用管会不会摔跤,想吃冰淇淋就尽管吃,不必用冬天搪塞自己,这就是生活。

  住在哪里,天气如何,讲什么语言,都不过是生活的外在形式,而真谛则在于用什么样的心来面对生活。到了一个新地方,可以看到差异,只不过差异使我们区分出界限,而共性则让彼此的生活交融起来。既然都喜欢滑雪,就无所谓谁说的是是么语言,既然都喜欢热心人,就不必在乎我楼上那家是不是比他隔壁的邻居要更加友善。生活的外在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个环境里想要做些什么。在这十几天里,我们或许结识了几位一生的朋友,于是谁住在Park City,谁住在京北,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我刚回国时心情也是有些紧张的,不是因为开学,或是作业和考试。我恐怕回国后,又要重新融入那种*乎疯狂运转的生活之中。*的高速高效的生活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种艺术,因为人们总能想出办法挤出哪怕一两秒的时间。走在路上,随处可以听到汽车鸣笛,催促前面的“笨车”开快一点,或是按照鸣笛者的意愿或是想方法拐弯、掉头或是停车——这是在美国很难听到的;长途飞机上,人们总是*惯在飞机停稳前的最后几秒多做些事情,比如在听到提示音前就匆忙取走行李,早早地等候在门口——这与美国人宁愿多等几分钟大相径庭。我们的民众总是充满创造力,因为人们总能想到各种方法来破坏规则,或者至少是钻空子,而不是简单地服从;比起美国人更多地想到自己,我们则更多地思考社会、党派或是国家,只不过是美国人考虑的是如何做好自己,而我们考虑的是如何让社会更好地迎合自己的需求。这样说来,其实我们的国民才是真正的追求自由——而且是在其他人都想象不到的时间和地点追求自由,比如在海关试图逃避行李抽检。

  此时此刻,和我前面所说的恰恰相反,我们的国民的生活异乎寻常的简单,在自由和规则面前,我们毫不犹豫地选择随心所欲的生活,于是我只能把这归结为:不会生活。我们在该放下的时候想得太多,却又在一些不能妥协的问题上随心所欲,这也就是我们与他们的差异,同时也是我们与自由之间的距离。

  有限制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这虽然不是我的信条,但话还是有道理的。

  从美国回来后的几个晚上我都睡不好,我怀念那里的天空,怀念带给我感悟和感动的人和事,怀念那些共性带来的美好;我希望它们都是真真切切存在的,而且是不会轻易改变的,但同时我又希望这十几天只是一场梦,希望一切都只是虚构的,这样我便不会因为差异而感到难过和自责。就像我在告别晚宴上所说的,共性是交流的基础,同时也是友谊的基础——我们在“同”中体会交流的美好,又在“异”中看到现实的差距。我们与他们之间的异同,就如同此地与彼地的时差一样,而我们能做的,或是痛苦地铭记,或是轻易地淡忘,除此之外再无他法。

中学文化交流活动总结5

  本次出访美国索罗马学院虽说只有短短14天的时间,但现在细细想来,却有很多的收获与感悟。

  美国的文化核心是什么,这一问题的答案,我在一抵达美国机场之后就立刻有了答案。美国人的文化核心,是他们好像与生俱来的幽默感与自由的思想。美国人欣赏幽默与智慧的言谈,所以,即使是在美国海关这种严肃的地方,检察官也会和我们开开玩笑,甚至抱怨工作的辛苦。这其间便可一窥美国文化特点。

  接待我的伙伴是一个很有特点也很纯粹的美国男孩Squid,他的名字是他自己取的,虽然他有非常随性的衣着和发型,但是Squid是一个很喜欢古典音乐,并且办事非常严谨的人。和他相处让我收获很多。

  美国的学*生活并非我想象的那么轻松,同样有大量的作业和阅读任务,不过有一点与*不同,索罗马学院很强调轻松的学*氛围,并不提倡以作业来达到学*的目的;而更多的是以课堂的讲解来实现更佳的效果。每一个索罗马的学生都有很高的学*热情,对自己喜欢的科目会付出很多的努力,仅仅以Squid为例,他喜欢吹小号,每周二他都会花整整五个小时去练*,并且每周六都会参加三个小时的合练。正是这种精神造就了索罗马学院小斯坦福的称号。

  周末我与接待家庭一同去了斯坦福大学,感触很深,这所自由之风劲吹的学院,有极高的人文素养与浓郁的学术氛围,每一个学生都有他自己的特点,但是刻苦与创新同在的学术思想是他们共同的勋章。斯坦福的科学思考与学术追求没有禁区,但是他们对技术应用的禁区却是十分清楚,不论何种发明,并不只为美利坚所用,这就是斯坦福的理念。

  斯坦福外围,就是举世闻名的硅谷,当初斯坦福大学捐出*一千英亩的土地为校友开创公司之用,硅谷由此产生,并有了今天的辉煌。斯坦福的校园所洋溢着的自由,并不意味着学生可以为所欲为,而是追求自由的学术与知识,追求思想的自由。他们不追求所谓的财富与名声,但是从斯坦福中却走出来28位亿万富翁,9位美联邦最高法院的大法官,有6位来自斯坦福。不必追求成功,只追求卓越,这样,成功自会尾随而来。这就是我在斯坦福学到的。

  在美国的两周,也算是见到了美国的各色人等,美国也有贫富差距,成功也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但是美国的成功的定义和*的大相径庭,并非财富能代表一切,智慧是美国人所更看重的,这一点从美国人日常开玩笑就可以看出来,他们喜欢用一些双关语,而不是用一些涉及他人隐私的话题来取乐。

  这次美国之行,让我见识了另一种文化,另一种意识形态。受益匪浅。


中学文化交流活动总结6篇(扩展3)

——交流活动新闻稿6篇

  4月13日下午6点,药学院在青岛大学西校区图书馆报告厅召开考研经验交流会,20xx级药学班班长竺爱琴同学主持会议,药学院院长王克威教授,药学院党委副*李政、药剂学教授孙勇老师莅临会议并讲话,药学院20xx级考研代表、全体20xx级和三十名余名20xx级同学参加了此次会议。

  作为长江学者人才引进的王克威院长介绍了药学院当前的师资力量和科研条件,分析了学院以及各专业的发展前景,解答了同学们关于药理学研究方向与就业情况等方面的问题,鼓励同学们考研深造。他表示,青岛大学药学院正全面引进学科顶尖人才,加强与名校的合作与交流,希望广大师生共同奋斗,打造*一流药学院。

  作为药学院药剂学学科带头人,孙勇教授重点介绍了药剂学的研究方向与就业情况,并建议同学们在本科阶段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实验,夯实专业基础,为考研和就业做好准备。

  药学院李政副*指出,药学院自20xx年以来,考研率由原来不到30%逐步提高到今年的60%以上,20xx级药学的考研成绩再创新高。他给同学们分析了20xx年考研和就业形势,督促同学们确立目标,努力进取,为本科时代划上圆满的句号。

  20xx级的优秀学生代表们结合自己考研经历通过演讲和交流讨论分享了自己考研过程的点点滴滴,重点围绕报考学校与专业、学硕与专硕,复*计划与技巧,推荐用书,复试与调剂等问题为学弟学妹提供解答。

  代振凤学姐,考取北京大学,她表示,考几大化学的同学,一定要尽早开始复*,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并养成学*的*惯。可以在网上搜集一些讲课视频,配合着课本学*,重点在于牢牢地掌握课本,今年北大的题型有很大变动,做到烂熟于心,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朱丹丹、李成婧、吴伟学姐,考取*药科大学,她们用生动的ppt,为同学们推荐了复*所用的课本和资料。其中朱丹丹学姐还为大家分享了政治的复*经验,在参加考研班之余,买一些押题与冲刺题目强化练*。

  倪毓浩学姐,考取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她在开考前不到两个月,感觉自己的复*状态不理想,理智地将志愿由复旦大学改为了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交流会上,她用亲身经历告诉同学们如何把握好心态,正确评估自己,以便做出及时的调整。

  张芳芳学姐,考取山东大学,她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复*技巧,并提到了关于调剂的问题。

  葛瑞芬学姐,考取青岛大学,英语成绩87分,她重点向大家介绍了英语的复*技巧。考研英语,单词很重要,她建议大家积累并背诵真题里出现的考研词汇,以便提高复*效率

  通过考研经验交流会的举行,20xx级的同学明确了考研目标,低年级学生汲取了考研知识和技巧,了解和掌握了学院及专业的发展态势和考研深造的必要性,树立了把自己培养成为高层次人才的目标,营造了药学院良好的学*氛围,体现了高年级学生和低年级学生传、帮、带的优良传统。

  4月7日12:30在C2-301进行了由闫芳老师主讲的创业大赛交流会,由院创业就业部组织承办。以港湾的蚊子为话题轻松开场,幽默有趣。

  闫芳老师从创业大赛、主要赛事,如何撰写商业计划书,如何准备项目路演三个方面进行讲解。老师精心的准备和细致的讲解,通过港湾学院的成功事例以及其他高校的事例来鼓励同学们多发现,多创新。由浅到深,从各个方面进行讲解,让在场的所有怀揣梦想的想创业的同学受益匪浅,热情高涨。

  老师寄予了同学们很高的厚望,同学们也有信心不令老师失望。时长一个多小时的交流会,相信一定会令同学们更上一层楼,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20xx新生学*经验交流”会于20xx年10月份举行。学生优秀代表李磊、张丹丹、*智颖、张盛楠等介绍学*经验,与新生面对面交流。此次学*经验交流会由三全学院学生会学*科研部主办,20xx级专科班承办。会议地点在正学楼第四大教室。

  李磊、张丹丹、*智颖、张盛楠同学多次发表论文、获得国家奖学金以及各种竞赛奖项。他们分别从新生的角色转变,抓专业,注实践,阔视野,宽思维等方面介绍了自己大学学*生活期间的经验与所得。并且,新生一定要有坚定的目标以及矢志不渝的信念,勤思考,重修养。交流会上,新生积极交流,总结自己入校来遇到的困难,体现出特有的学*热情以及生活激情。新生提问将本次学*经验交流会推向高潮。

  活动终了,大一新生纷纷表示“很有收获”,大二的同学也从大一新生身上看到了“激情,活力与曾经遗忘的梦想”,彼此间的认识与友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我相信,本次新老生交流会只是一个成功的开始,在以后的学*生活中,12级专科班学生定会组织更多的活动,在合作*同进步,共同成长。

  20xx年6月8日,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在学术一厅、八教101和111教室按考研方向分三场成功举办了考研经验交流会。学院所有领导、教研室老师、班主任、辅导员、20名成功考研生以及600名低年级学生参加了本次考研经验交流会。

  在交流会上,考研取得优异成绩的几位同学从自身考研经历出发,围绕如何选取专业和院校、制定复*计划、调整心态以及复试中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谈了自己的亲生体验和感受。考取的赵欢强调独立思考的重要性,选取专业和院校时不能盲从,并建议同学们不要只局限于与考研专业相关的书籍,应多读不同类型的书,拓宽视野。考取用“勤奋”“计划”“心态”三个关键词总结自己的成功。她从“真题”、“笔记”等具体问题着手,叮嘱同学们要仔细研究真题题型,揣测出题动机。到会的其他几位考研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也就复试技巧等方面与同学们交流了自己的考研感受。

  之后自由提问阶段,大家就如何选择考研专业,选择什么样的培训班以及复*备战过程中遇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如何解决等等问题向高知辉学长寻求意见建议,高知辉同学耐心地为同学们做了解答,并且还向同学们推荐了一些优秀的教辅资料。

  最后,大会主持人做了总结发言。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对考研成功的24位同学表示祝贺;其次对在场学生提出了几点要求和希望,希望同学们做好大学人生规划,早准备、早实践;要有毅力、有韧性、会坚持;要摆正心态、正视最终结果;希望同学们考研路上要有认真踏实的态度、迎难而上的品格、坚持不懈的努力。

  沟通*,青春飞扬——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美国亚利桑那州克朗凯特新闻传播学院师生交流活动顺利举行。

  5月15日,由雷诺兹国家财经新闻中心*安德鲁·莱奇教授与知名公共关系专家吴旭教授率领的美国亚利桑那州克朗凯特新闻传播学院16人学生代表团到达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校区,与我院20名学生代表展开交流活动,拉开了为期一周的访问交流活动的序幕。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党总支副*徐永老师以及公共关系学系教师焦妹老师参加了欢迎见面会。

  会上徐永老师发表了欢迎致辞,表达了对代表团到访的热烈欢迎并且对我院的状况做了简要介绍。他在致辞中提到我院一向致力于培养国际复合型人才,坚持走“小规模”招生路线,为社会输送了一批批既能够用英语流利表达自我想法,又能够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人才。我院下设的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公共关系学等专业各具特色,其中公共关系学的特色尤为显著。与其他校园不同的是,我校的公共关系学专业下设于管理学院而非新闻传播学院,意在指出该专业更加强调公共关系的管理职能和策略职能,着重培养学生在管理的高度,运用公共关系的知识和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期望各位学生代表能够不虚此行,有所收获。

  稍后,代表团负责人安德鲁·莱奇教授也对徐永老师的热情欢迎以及焦妹老师对于此次行程的周到安排表示感谢。他在讲话中提到此次交流活动已经是在两所学院之间展开的第二次交流活动了。他本人参加了第一次的交流活动,对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学生们的优秀表现印象颇深。他相信此次交流活动必须会顺利举行,也期望两学院能够继续展开相关合作交流活动,搭建两学院学生之间的友谊之桥。

  最后,徐永老师向安德鲁·莱奇教授与吴旭教授赠送了我院精心准备的富有*特色的礼品。礼品典雅精致,应得学生代表的阵阵赞叹。

  会后,在此次活动主要联系人焦妹老师的带领下,亚利桑那州克朗凯特新闻学院学生代表团与我院20名同学代表进行了长达三个小时的交流活动。由于没有语言上的障碍,双方学生代表很快就彼此熟识,对双方共同喜欢的话题进行交流,进而成为了朋友。在这三个小时的活动当中,我院学生代表带领这些年轻的美国朋友参观了秀丽的松江校区,畅谈心目当中的“*梦”,并互换联系方式。同学们惊奇的发现,虽然彼此*时身处地球两端,但是却有这么多的共同之处,都是那么热情并执着的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奋斗。活动之后,同学们对这些远道而来的美国朋友依依不舍,期望以后还能够参加类似的活动,结识更多的国际友人。

  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一向坚持不懈的努力为同学们搭建国际交流*台,拓展同学们的国际视野。此次交流活动只是众多交流活动当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相信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必须会有更多的国际友人走到同学们身边,也会有更多的同学走向世界,展示我院的风采!

  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新闻稿

  为响应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开展研究生学风建设月活动,航海学院于2013年11月5日早上9点,在航海学院201会议室成功举行了一次国际学术交流会。本次会议由航海学院陈景东教授主持,邀请到了xxx做了一篇题为xxx精彩的学术报告。

  xxx在报告中介绍了他的学术成果和科研经验,与在座的老师和同学针对学术问题做了很多深入的探讨和交流。最后他鼓励和邀请广大同学能够去xxx参加暑期校园进行学术学*和交流。

  本次学术交流会拓展了研究生的国际视野,激发了研究生的创新热情,增强了研究生国际间的合作意识。


中学文化交流活动总结6篇(扩展4)

——读书交流活动总结最新范文

读书交流活动总结最新范文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段的学*、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它可以给我们下一阶段的学*和工作生活做指导,不如我们来制定一份总结吧。那么总结有什么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书交流活动总结最新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到一本好书,就如同邂逅一位伟大的老师,举办一次成功的读书活动必将带动更多的人投身读书的行列。下面就我系动漫班举行的读书交流会这一活动做一总结。在这次交流会上,我们主要达成了以下共识。

  一、营造书香氛围。

  班级是学生成长的摇篮,要让学生走上阅读之路,首先要在班级中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用环境来引导学生走入“书香”。班级的书香氛围营造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利用好板报这一有效宣传窗口。用心出好每期的黑板报。其次建设好班级专栏,给学生一个更好的展示空间,让学*生活变得活泼生动而充满生趣。

  二、开展多彩活动。

  在营造好班级氛围的同时,我们更多的是思考把学生引导阅读道路上来。每两周一次的围绕阅读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如:美文诵读竞赛、讲故事比赛、读书交流活动、心得传阅活动、主题演说等。通过这些不同形式的活动的开展,在班级中形成浓郁的阅读氛围,引领学生走上阅读之路,从心底里爱上阅读。

  三、引领阅读之路。

  通过活动竞赛、氛围营造等来引导学生走上成功的阅读之路。

  1、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读书。

  告诉小学生要读书,那么作为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明确的问题——为什么要读书?于是我就让小学生去大千世界、名人名家中去寻求答案吧。

  英国人喜欢说——书籍是伟大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培根——历史使人聪明,诗歌使人富于想象,数学使人精确,自然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和修辞学使人善辩。总之,读书能陶冶个性。高尔基热情洋溢地说——热爱书籍吧,书籍能帮助你们生活,能像朋友一样帮助你们在那使人眼花缭乱的思想感情中,理出一个头绪来,它能教会你们去尊重别人也尊重自己,它将以热爱世界,热爱人的感情,来鼓舞你们的智慧和心灵。师生养成良好的阅读*惯,至关重要。

  2、教给学生知道读什么书。

  是啊,书籍浩如烟海,让学生有选择地读,该读什么呢?引导孩子爱读书,读好书是每个教师应尽的责任。在这个学期中,几乎每人都精读了《中国神话传说》、《十万个为什么》《名人故事》等书。在课外,孩子们更是天文地理,海阔天空任其遨游,很多同学一个学期的时间读了十本书不止,可谓收获颇丰。

  3、时间保障学生读好书

  在怎样读书方面我们有自己的具体做法:

  (1)保证有书读

  每位同学除了借阅班级“图书角”中的图书外,在班委的带领下自发起来,每人把自己家中的喜欢的图书带到教室,进行“图书漂流”,保证了每个孩子都有书读。

  (2)保证读书时间

  每天早上学生到校是20分钟的“晨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共诵要求背诵的诗歌,让孩子们在书香中开启新的一天。

  (3)保证读书交流会

  我们每周有一节读书时间,这个时间要充分利用好。让学生进行交流,可以讲自己喜欢的书中片段,可以朗读一段自己喜欢的文章,可以来谈一谈自己的读书感受,还可以对大家一起读过的书展开讨论。交流了,认识才会更深刻;展示了,理解才会更深入。

  读书立志,让书籍成为我们成长的基石,让书香溢满我们的童年!读书交流会上,同学们表示将在以后的学*生活中再接再厉,读更多的好书,获取更多的知识。

  学校本就是读书的地方,读书不仅仅能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还能活跃思维,启迪智慧。为了推进学校书香学校的建设,培养师生良好的读书*惯,又配合x月23日的世界读书日,经学校领导同意,把xx月定为“读书月”,开展一系列的读书活动,也取得了必须的成效。

  读书月从筹划、开展活动到成果展示历经两个多月,活动项目多,参与人数多,影响也较大。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领导高度重视。

  在教研室提出“读书月”构想时,王朝兴校长就充分给予肯定,并要求教研室立刻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并且在最短时间制定出方案。有了王校长的指示,我们在制定方案时就有了信心。

  二、组织有条不紊。

  教研室作为方案的制定者和具体落实者,首先确定了组织机构,决定由语文科组和书香学校建设研究课题小组共同来承办活动。在3月中旬就召开了相关人员的会议,把任务分配下去,并且制定了时间表,要求各负责人务必在要求的时间完成相关的工作,开展相关活动。3月下旬,由谭丽、玉钰负责的读书月活动方案初稿拟定,由黄子真教师负责的**下诗歌朗诵资料整理并且印刷出来,发至各班。x月第二个星期一,由德育处庄冬莹主任负责的读书专题班会如期开展。x月中旬,再一次召开有关负责教师开会,了解各自活动的进程,并且督促完成。x月28日,为展示会作最终的准备。x月29日,在总务处、团委、德育处的大力支持下,成功举办读书展示会。x月18日晚,读书月的最终一项活动——名家讲坛在王淑洁教师的努力下,请来了湛师宋立民教授来开讲座,到此,读书月的活动全部结束。在活动过程中,各位负责的教师都能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让活动顺利开展,体现出了良好的素质。异常是陈华珠教师。在所有的活动中,她要负责的资料是最多的。我只是给了一个主题,具体资料由她去安排。陈教师召集了各学科社团负责人,安排了任务,又亲自设计场地,设计活动方式。使得展示会那天各大社团的有奖答题成为全场亮点。还有童碧梧教师

  负责的是手抄报的展示,江栋教师负责的是优秀摘抄的展示,全淑琴副主任负责好书推荐活动,都吸引了不少学生参观。

  三、资料丰富,师生重视。

  本次读书月活动本来拟定涉及十多项资料:**下诗歌朗诵,“五个一”读书专题班会,读书手抄报评比,优秀读书笔记展示,好书推荐,阅读分享会,读书辩论会,阅读竞赛,名家讲坛,读书征文竞赛等。之后因场地和时间限制,阅读分享会只在个别班举行,读书辩论会也推迟到适合的机会再举办,而其他的项目都已完成。

  **下诗歌朗诵是一个很好的营造学校书香氛围的活动方式,这几周在班主任和语文教师的努力下,学生都能好好背诵。异常是初中和高一年级,我看到有几个班都把诗歌抄在黑板上,班主任特意强调,甚至在周一的早上集中升旗之前,还要求学生大声背诵。这都体现了我们教师的重视。

  展出的手抄报悬挂在学校里,在x月29日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童碧梧教师很用心,也很会指导。

  好书推荐采用的是临时粘贴便利贴的方式,可是,在此之前,全淑琴主任就布置了作业,所以在展板上贴出的最优秀的十个好书推荐便利贴她的班上就有7个。

  优秀摘抄展示自始至终都有不少学生围观。他们细细翻阅那些摘抄本,用供给的纸条写下对摘抄者的赞美和鼓励。做得最好的摘抄是高一(6)班的学生。如果教师们也能去看看,翻阅一下他们的摘抄,你们也会十分感慨与感动的。

  学科社团的阅读竞赛活动以采集盖印的方式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每个社团负责人都精心准备了闯关题目,团委阮湛慧**安排的高一(11)班的志愿者十分认真尽职尽责辅助各位社团负责人,做好场地安排、盖印、抽奖的工作。

  名家大讲坛因为王淑洁教师的关系有幸请来宋立民教授,使得讲座规格高,影响大。

  四、遗憾与不足

  虽然总的来说,首届读书月活动还是比较成功,可是还是留下一些遗憾,还存在很多不足。

  首先是宣传不够。教师们不大了解读书月有些什么活动,甚至连主要承办活动的语文科的许多教师都还不清楚,这不能不说是我们工作的失误。

  第二是活动的设计还是不够全面。比如说针对初中学生的活动设计,针对教师的活动设计。

  第三是参与面还不是很广。读书本来是一种很养心养性的事,教师们*时也认为学生读书太少,应当创造条件让他们多读书,可是真正要求安排学生去开展读书活动的时候,教师们觉得时间不够用。读书手抄报仅有三个班的学生交,优秀摘抄也仅有几个班的。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才有春满园。如果教师们都能发动学生参与,我想我们必须能看到更多精彩的作品呈此刻我们眼前。

  虽然,读书月过去了,但我期望读书的活动不会停止,期望学校每周都会有冲天的朗朗读书声想起,让周围的人们明白,这是一个真正读书的地方,是一个盈满书香的学校。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创设“书香校园〞的读书气氛,丰富广阔学生的学*生活,促进学生“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让学生与书为友,和书作伴,使读书成为一种*惯,成为一种生活,成为一种兴趣。我校大力宣传,开展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一、搭建读书*台,多渠道为孩子提供优良图书。

  1、图书馆的建设

  我校的图书馆虽然面积不大,但名著,报刊,杂志种类齐全。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借阅图书,甚至有许多老师自觉地领着孩子在图书馆进行有意义的阅读,充分的利用了图书馆的便利条件,让学生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

  2、班级图书角的建设

  由于条件限制,我们手中的图书,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大量的、多元化的阅读需求。为营造读书气氛,我们学校利用小班化的建设在各班级都建立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图书角,因为班级是学生学*、交流、阅读的主阵地。建议同学们“为班级献上一、二本书〞的活动。我们利用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图书的必要性。并建议家长为班级捐赠图书,丰富每个班级的读书角。还让他们支持子女购置书报,为孩子们定期买书,催促孩子们看书。在保证一定图书量的根底上,我们提倡生生互动,学生把看过的书互相调换阅读;班班互动,同年级图书角的图书定期交流,横向交流,资源共享。

  3、积极宣传营造良好的家庭读书气氛

  阅读能力是一个人终生学*的根底和最大的本钱。

  学校是孩子学*成长的地方,家庭是孩子栖息的港湾,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学校是孩子一生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各自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二者结合起来,相辅相成,将对孩子一生的成长,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利用家长会,开展亲自共读等活动,建议每个家庭亲子共读做到以下几点:

  1、家长要以身作则,自己也应该有阅读*惯。

  2、替孩子创造一个很好的阅读*惯,如:有自己的书房、书桌、书架等。

  3、家长要为孩子买一些书,也可与朋友交换书看。


中学文化交流活动总结6篇(扩展5)

——校际交流活动总结范本10份

  20xx年11月17日下午,江苏省常熟市校长代表团来我校交流,申伟英校长、黄春霞副校长热情接待了来访校长,并陪同参观了校园。参观过程中,校长代表团成员被校园里充满人文情怀和极富教育意义的文化气息所深深吸引,对独具附小办学理念――“每个孩子都是VIP”的特色校园环境设计由衷赞叹。

  活动由谢珊珊老师主持,观摩了钟燕、韦姗姗、王燕�S三位老师的微课,使大家对我校“多元目标、课程融合”的教育教学理念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

  最后申校长携黄春霞副校长和钟燕教导副主任对我校课程建设――“多元目标、课程融合、素养培育”作了详细介绍。校长团成员对我校严谨、规范的校园管理和充满创新理念的课程建设赞赏有加,希望以后能够加强联系和合作,以互相提高、共同为教育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本次活动,在促进了校际之间的交流学*的同时,也增进了同行之间的友谊,达到了共同提高的目的。

  为促进我校教师教学水*和学校管理水*的进一步提高,搭建教师、学校相互学*、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共同提高的*台,经研究,决定,特制订本学期计划。

  1、召开联*会议,研究和建立交流工作关系。

  根据校际交流的工作安排和工作要求,参与交流学校的双方领导和具体负责该项管理工作的干部在在每学年第一个月份召开联*会议,研究和商讨两个学校之间的交流与教师对**流的各项具体事宜。根据双方学校的实际情况发展的基本要求,落实交流的具体的项目,进行交流工作的可行性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确立年度的工作方案和工作安排。

  2、签订工作协议,建立工作关系。

  按照交流学校的管理工作的规范和要求,双方学校在第二个月份,按照交流的工作的基本要求,签订双方学校交流的协议书,形成工作关系,本着“定期互访、教学研讨、开设讲座、学生共建、信息互享”的宗旨,按照规划的方案,和双方学校的教学的实际要求启动工作项目。双方学校本着双方互动的要求,落实好启动协议内容的各项管理与准备的工作,为协议的落实创造积极的条件。

  3、落实定期互访、开展教学研讨、提高教学成效。

  根据双方学校议定的工作和具体的安排,每学期安排三次教学互访的活动,通过说课、公开课、评课等活动,研讨新课程的实施的经验与教训,研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的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工作。提高双方学校教师驾驭新课程的基本能力。

  4、落实学生共建,倡导学生携手,开展帮扶活动。

  在双方学校的学生之中,开展共建活动。各自学校提供和建立学生交流与共建的*台,通过书信访问、共结对子、学*帮扶等活动,建立双方学校的学生的联系渠道。每学年双方学校各自提供100名学生的名单,共学生自由选择,双向互动,建立联系。切实落实学生共建的`工作机制。在学生共建的基础上,在双方学校的学生中积极倡导开展学生携手活动。在学生的思想、学*、生活中结成互帮互助关系,通过思想问题交流、学*经验交流、学*资料交流、生活困难扶助等模式,深化学生共建的成果。

  根据交流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发动学生学生开展捐助贫困学生的活动。

  5、落实信息共享,帮助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双方协调发展。

  在双方学校的校园网的基础上,开通双方学校联系渠道,提供专用*台以沟通双方学校的信息。在信息互享、资料交流、问题研讨、教研互动上提供各自的方便。同时开放各自校园网的论坛作为交流的基本形式。6、召开交流会

  全体教师共同参与,一个学校利用一天时间展示、开放本校学校管理、课堂教学工作。另一学校到展示学校自主听课、参观、与相关人员交流、学*。

  各展示学校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学校交流内容包括校长学校工作汇报、参观功能室、档案展示、学校工作展示、教师课堂教学开放(随堂听课)、学校管理过程开放(随访交流)等方面内容。展示学校提前准备好工作汇报、各种宣传展板等,为听课教师准备听课桌凳等必备工具,张贴学校*面图(标明各室位置)及课程表、授课表,全天开放学校管理与课堂教学,各处室负责人全天值班,交流、解答参观人员问题,全体教师准备好备课、作业等常规材料,按常态上课。

  我校自建校以来,为加强学校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我校教师课堂教学水*,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和丹寨民高举行了校际交流活动。现将本次活动所见所闻收获总结如下几点:

  1.整个丹寨民高校园中,放眼望去,校园几乎没有一点垃圾,而且没有一个垃圾箱,显示出了该学校*时良好的养成教育效果。

  2.在学校硬件方面建设上,学校正在进行基础设置的完善建设中,田径足球场、体育馆等,整个学校处在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之中。

  3.在民族文化特色建设上,学校在音乐杨正能、美术潘星名老师带头下,学校聘请地方专业的苗族文化教师来发展本校的民族特色教育,特别是在苗族芦笙舞和苗族蜡染上是我感到深深的震撼。

  4.学校举行的各项教研活动方面,各教师积极参与,积极听课评课和进行教学反思。特别是在本次交流活动中,丹民高安排了各个科目的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都让我校每一位教师深受教育,收获良多。我通过参加听评了潘星名老师的美术公开课后,深切的感受到丹寨民高不光狠抓学校的民族文化特色教育和特长生训练,对美术课堂教学也抓的很紧,尽管他们每班要两个星期才有一节美术课。在听了潘星名老师一堂课后,也深深的为潘老师深厚的美术功底和扎实的专业知识所震撼。

  5.特长生培训方面也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

  美术特长方面,学校分了三个画室分别给三个年级的学生进行美术特长训练,三个美术老师轮流对学生进行训练,特别是高三的特长生,可以在晚上时间进行个人特长训练,以更好的面对艺术高考;

  音乐特长方面,学校准备了四间琴房,每间各备一架钢琴,另外有古筝十多架,这些都为音乐特长生的训练提供了良好的训练环境;

  在体育特长训练上,学校有一专门的体育体能训练教室,各种体育训练设施一应俱全,为体育特长生的高考备考提高了良好的训练条件。总之,在特长生培训上,整个学校有各位领导的强力支持,有各位专业老师的细心指导,再加上学生的努力刻苦训练,学校在特长生的培养上取得的优异的成绩。

  由于时间的关系,校级教研活动,从主持人、执教教师、评课教师还是停留在汇报与听记的状态上,缺乏交流与辩论的过程,对于执教教师的一些做法一知半解,对于评课教师的建议也是一知半解。尽管如此,这也足够让我看到了距离,足够让我明白了差距,我将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扎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执教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上好每一节高效的课做不懈的努力。

  ——*定四中小学部校际交流活动总结 按照*定县教育局《关于组织开展“一年帮一校”活动的通知》,我校精心制定校际交流活动方案,根据方案组织优秀骨干教师于11月27日到岔口联校岳家庄学校进行课堂教学展示,并与该校领导教师进行了联合教研,坦诚交换了意见。校际交流为教师走出去开阔眼界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了*台,促进了我校教师教研水*的整体提高,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活动的收获

  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尹瑜福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整个活动的指导和监督;王彦红副校长为副组长,负责活动计划的制定和教学活动的统筹规划;教导处成员为组员,负责活动的具体实施。

  2、磨课有序开展。

  为使活动取得良好效果,我校从开学起就制定了*定四中小学部与岳家庄学 校年度教学帮扶工作计划,制定校际交流活动方案。本学期活动的指导思想主要是以课堂教学为研究载体,零距离地接触课堂教学。应岳家庄学校领导要求,本次课堂观摩语文课的教学内容是指导孩子如何写读后感。作文教学如何实效开展可以说是语文教师最头疼的一件事,为保证本次活动认真、扎实、有效地开展,我们选派我校骨干教师市级教学能手王素云担任本次语文教学示范课的任务。课前,充分发挥了年级组的`团结协作作用,王素云多次在组内试讲、研课、磨课提高了校本教研的时效性,为校际交流活动做准备。同时,参与交流的教师针对课例《木笛》,认真解读了课文,带着自己的思考参与校际交流活动。也促进教师专业水*的提升。

  3、促进了骨干教师教学水*的提高。

  本次校际交流活动中,我校选派了五六年级的骨干教师全程参与听课教研活动。课后与岳家庄学校的领导和老师进行了联合教研活动,在浓厚的研讨氛围中,老师们不仅参与了教研的过程,也享受了教研的成果。教师既研究了课堂、研究了学生,也研究了自己。

  4、对高效课堂有了另一个角度的认识。

  通过校际教研活动,打破了校际壁垒,就“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了不

  断的探讨、实践、总结。我校通过摸索,在试验年级初步确定了以导学案的方式构建高效课堂模式。我们认为高效课堂更多的是一种理念,教师是高效课堂的总舵手,应该做一个智能型、反思型的教师,促进学生学*,学会,乐学。我校骨干教师在理念上有了改变,决心在落实高效理念的基础上不断探索适宜的课堂教学模式。

  5、开展了网上评课、议课活动。

  我校教师的教学设计传到了我校的邮箱里,工作室里,供我校教师进行研讨。网络教研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更多的同行参与其间,领略着网络教研的乐趣。

  二、存在的问题

  1、教师在教学研讨活动中理论层面的知识比较少,需要继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做到理论实践共提高。

  2、覆盖面不够。本次校际教研活动大部分是学校骨干教师参加,优势发挥不够,只是简单利用了教师资源。其他教师参与的机会相对少。

  20xx年11月6日,在xxx旗教研室的指导下,xxx镇中心小学、好力保中心学校、xxx中心学校、xxx中心学校联合举办的校际交流活动在xxx镇中心小学举行,拉开了四所兄弟学校之间校际交流活动的又一篇章。

  本次交流,xxx镇中心校的朱xx、侯xx、王x、隋xx四位老师各展示了一节课。其中朱老师展示的一节五年级数学《解方程》,体现我校“以学定教,当堂达标”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侯丽颖老师展示的是大单元教学法中的一节阅读分享展示课《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王建老师展示的是低年级自主识字课《自主识字乐乐乐》,隋老师展示的是五年级英语《对话教学》,从不同学科、不同年段与兄弟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展开研讨。

  四节课准备充分,讲授精彩,得到了教研室领导和听课老师的一致赞誉。并在教研室领导的引领下,进行了后续的讨论交流。其他三所兄弟学校的同仁们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同时也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大家也就一些细节做了探讨。各方均感收获颇丰,达到了共嬴。

  相信教研室推出的校际交流活动,一定能推动全旗各校的教研能力,使教研活动真正达到同发展,共提高。

  按照凌海市教育局文件精神,我校精心制定方案,根据方案组织优秀骨干教师于11月27日到凌海市第一小学听课,并与第一小学领导教师进行了联合教研,坦诚交换了意见。校际交流为教师走出去开阔眼界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了*台,促进了我校教师教研水*的真题提高,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活动的收获

  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王学德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整个活动的指导和监督;李东丹副校长为副组长,负责活动计划的制定和教学活动的统筹规划;教导处成员为组员,负责活动的具体实施。

  2、磨课有序开展。

  为使活动取得良好效果,我校从开学起就制定了校本教研活动计划,精心组织了骨干教师的示范课,新教师的亮相课,认真、扎实、有效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水*的提升。充分发挥了年级组的团结协作作用,上课教师在组内研课,磨课提高了校本教研的时效性,为校际交流活动做准备。针对第一小学的《黄昏的蝉》,参与交流的教师认真解读了课文,带着自己的思考参与校际交流活动。

  3、促进了骨干教师教学水*的提高。

  本次校际交流活动中,我校选派了三四年级的骨干教师全程参与听课教研活动。课后与第一小学的领导和老师进行了联合教研活动,在浓厚的研讨氛围中,老师们不仅参与了教研的过程,也享受了教研的成果。教师既研究了课堂、研究了学生也研究了自己。

  4、对高效课堂有了另一个角度的认识。

  通过校际教研活动,打破了校际壁垒,就“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了不断的探讨、实践、总结。我校通过摸索,在试验年级初步确定了以导学案的`方式构建高效课堂模式。第一小学的高效课堂更多的是一种理念,促进学生学*,学会,乐学。我校骨干教师在理念上有了改变,决心在落实高效理念的基础上不断探索适宜的课堂教学模式。

  5、开展了网上评课、议课活动。

  第一小学上课教师的教学设计传到了我校的邮箱里,公共群里,供我校教师进行研讨。网络教研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更多的同行参与其间,领略着网络教研的乐趣。

  二、存在的问题

  1、教师在教学研讨活动中理论层面的知识比较少,需要继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做到理论实践共提高。

  2、覆盖面不够。本次校际教研活动大部分是学校骨干教师参加,优势发挥不够,只是简单利用了教师资源。其他教师参与的机会相对少。

  3、活动的形式和气氛有待提高。可能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校级教研活动,评课教师还是停留在汇报与听记的状态上,缺乏交流与辩论的过程,对于执教教师的一些做法一知半解。对于评课教师的建议也是一知半解。

  校际交流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展示的*台,我校参与晋华片区的校际教研联合体以来,在晋华小学示范校的引领下,教师的课堂教学水*有了显著的提高,11月底我校积极参加片区的教研活动,精心打造的语文、数学、英语、美术、计算机五节课,受到了评课专家的好评,一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课堂教学水*有了整体提高。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 活动的收获

  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

  在整个联合体的研讨活动中,学校领导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第一线,李海燕校长负责数学、计算机,业务副校长负责语文、美术,市首*教师孙剑负责英语,从备课、讲课到一次次的修改评课,全程参与。为校际交流活动的有效开展起了好的带头作用。

  2、片区磨课有序开展。

  为使活动取得良好效果,我校承担了片区的数学、科学、音乐、体育共计12课时的磨课活动。在活动中学校精心组织安排,力争为作课教师提供最好的设备和最优质的服务,为兄弟学校教师在我校的磨课活动顺利进行提供了物质保障。在磨课的研讨活动中,各校教师积极参与,提高了校本教研的时效性。

  3、优秀教师的辐射作用得到发挥。

  本次校际教研活动的执教者,绝大部分是各校的骨干教师,在对他们的课堂教学进行观、评、议的过程中,也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在浓厚的研讨氛围中,老师们不仅参与了教研的过程,也享受了教研的成果。教师既研究了课堂、研究了学生也研究了自己。

  4、“三步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深入人心。

  通过校际教研活动,打破了校际壁垒,就“三步导学”的教学模式进行了不断的探讨、实践、总结。“三步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教研主题不断深入,并被广泛应用。不仅促进了教师业务水*的提高,还为校与校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台,实现了资源共享。

  5、开展了网上评课、议课活动。

  片区要求骨干教师的教学设计要上传到学校或自己的博客,相同学科的教师在网上进行评课活动,网络教研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更多的同行参与其间,领略着网络教研的乐趣。写博客、看博客、评博客成了教师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

  二、 存在的问题

  1、教师在教学研讨活动中理论层面的知识比较少,需要继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做到理论实践共提高。

  2、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有待提高。本次校际教研活动大部分是学校骨干教师的比拼,优势发挥不够,只是简单利用了教师资源。

  3、活动的形式和气氛有待提高。可能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校级教研活动,从主持人、执教教师、评课教师还是停留在汇报与听记的状态上,缺乏交流与辩论的过程,对于执教教师的一些做法一知半解。对于评课教师的建议也是一知半解。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校际协作教研为*台,以优秀教师为主导,以学案教学为研究载体,零距离地接触课堂教学,面对面地与教师互动,努力提高我校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协作目的通过听课评课、相互学*、研讨、协作和共享等方式,使先进经验得到推广,优质资源实现共享,从而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道路上双赢互惠,均衡发展。

  三、组织机构组长:曹兆军

  副组长:朱振连冯佩良吴国清鲍志军

  组员:沈*辉张继辉陈欢刘好张磊曹元*靳洪泽李辉吴以桩陈玲张威威

  四、活动主题

  听课、讲座,学*观摩,打造高效课堂

  五、活动时间

  20xx年11月24日-25日

  六、活动程序

  1、观摩课

  2、集体研讨

  召开研讨会,组织与会人员谈听课感受,针对主题研讨交流,就展示课教学达成共识。

  3、专题讲座

  七、活动安排:

  1、课务安排沈*辉刘好(语文学科联络)陈玲(英语学科联络)

  2、学生安排张威威(八年级8班7班)

  3、环境卫生张威威(清洁区)曹元*(宿舍)李辉(餐厅、厕所)各年级主任(教室)

  4、文化宣传吴国清沈*辉(横幅、靠牌、彩旗)

  5、后勤保障鲍志军李辉吴以桩熊为伦

  6、会场布置陈欢

  7、考勤冯佩良

  8、摄像冯佩良

  9、上课期间学生管理

  九年级张奇猛戚超袁金凤佟秀梅八年级张威威仲波陈艳蔡江猛七年级靳洪泽顾文娟张成振

  10、交流教师张继辉张磊

  八、活动要求

  1、周四第2、3节课为课堂教学观摩时间,除参与管理学生的.教师其余全部在四楼多功能室参加听课。


中学文化交流活动总结6篇(扩展6)

——香港文化交流活动的感想作文400字范本5份

  8月7日,我和朋友去了美丽好玩的迪士尼,其中,最令我难忘的当属“飞越太空山”了。

  飞越太空山就在太空飞碟旁边,朋友一见到这个游戏,眼睛里好像发出了光,拉着我直奔向里面排队,在排队的过程中,我看了游戏介绍,却令我惶恐:乘坐速度惊人的过山车不断扭动…我几次的想逃出排队,可是我排到了最里面,逼得走投无路了,只好硬上了。我们坐上了过山车,进入了黑暗的世界,车慢慢地走,里面布置得很精致,有无数的小星星和小星球等,仿佛自己到了真正的宇宙,那时我想:其实这个游戏也没有我想象得那么恐怖。可是,我错了,接下来,过山车慢慢往上,然后突然急速掉头往下滑,此时你就不是坐着,而是站着,到后来,就更加的刺激了,车不断地急速拐弯,让我们不停地尖叫,有的小朋友哭了,有的小朋友喊着要回家,有的小朋友差点吓晕了,甚至连有些大人都害怕,我呢,就把眼睛闭上,在把整个头低下,握紧扶手,放声大叫,这时,我心想:天啊!好恐怖,我一定要抓稳了,千万别掉下去,过山车,你快点到终点吧!“啊,谢天谢地,终于停下来了。”我说。我下了车,好像喝醉了酒一样,腿脚站不稳,脸比天上的云还苍白,好像还有几颗星星在我头顶上转,心都快跳出来了,整个人过了几秒钟才清醒过来。就因为这样,这个游戏是我印象深刻。

  不过,当我玩完飞越太空山的时候,我还是有收获的,就是让自己的心脏有了更大承受刺激的能量。

  今天,爷爷和奶奶还有弟弟和我一起去香港海洋公园玩,我坐一个小时的公交汽车,终于来到了香港海洋公园了。

  一进海洋公园的大门,弟弟急着要说去坐观览车,我们排了一会队,就到我们玩了,我们登上了一个观览车,我非常着急想快点开始。起飞了!我非常兴奋地喊了一声:“起飞了!”观览车在空中走着,我往下看,哇!茫茫的大海是多么漂亮啊!我又听到了大家玩耍的呼喊声。我们上山了,往下看,是一个森林,如果掉落下去不知会不会有老虎呢!奶奶说她一开始坐这观览车到现在脚都软了呢!

  我们到站了,爷爷说带我们去海洋剧场,我们去了海洋剧场找了座位坐下后,表演开始了。潜水员出来站在舞台上,海豚从铁门出来了,海豚给我们游了一圈,另一只海豚游了一会儿,忽然,从水里往上一跳,哇!真好看!海豚游到潜水员面前,潜水员给了一些食物海豚,潜水员向我们挥挥手,海豚也像潜水员那样的动作。哈!海豚真可爱!潜水员下了水,海豚居然可以再水下推潜水员走,哈,真有趣!潜水员上岸后,给食物海豚,海豚一下水,就在水下跳上水面旋转了一个180度的圈。真是让人不可思议!

  看完了海豚表演,我们还看了海狮表演……我们参观了许多地方的鱼呢!今天,我们去了香港海洋公园,香港海洋公园,能让我们在哪感受到大海的那一种种美!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很高兴可以跟着你们一起“游”香港”我面带着笑容,对我的团员说明香港的观光景点,每位团员都专注的听我说话,可见他们很期待这次的香港之旅。

  旅行的第一天,天气格外凉爽,令人心旷神怡,我带着他们到拥挤的市区逛逛,并向他们介绍香港的高楼,我带领着他们到最顶端的景观台,想要让他们感受一览无遗的感觉,让他们抒发*时工作的紧张与压力。站在景观台上,地面上的一切都变小了,让人联想起儿时的回亿,手上拿着小小的玩具车,穿梭在积木盖成的城市中,十分有趣。

  接下来的旅程中,我带他们到太*山踏青,让他们沉溺在大自然中,聆听鸟鸣,抒解*时在都市中的疲劳,也让他们认识植物和小动物。爬完山后,我带他们到山旁的村庄游玩,一只又一只古灵精怪的村民出来迎接我们,各种奇异的商品令人爱不释手,我想要让他们买些纪念品,带回去送给亲朋好友。

  “岁月如梭”,转眼间,这一趟“香港行”已经进入尾声,看着每一位成员都带着满足的笑容,令我十分感动。分离的时刻来临了,我依依不舍的向每一位团员说再见,莫名地,悲伤从我心里缓缓的散发出来……

  今天,是我盼望已久的的1月20日——香港游的日子。

  清晨,我和家人一起乘坐汽车到香港。一到香港,展现我们眼前的是座繁华、整洁、有序的`现代化大都市。到处都是高楼大厦,最矮的也有十来层,高的就更不用说了。香港的街道并不宽,但汽车很多,速度也很快,不过你可以放心地过马路。因为香港同胞不论是司机还是行人,都很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人行道上,投币电话、自动取款机随处可见。香港的街道非常洁净,连一块纸屑都很难看见。

  我早就听说香港有东方之珠的美称,夜景很迷人。来到香港的第三天晚上,导游带我们来到太*山观看香港夜景。从山上往下看,只见山下灯火通明,星光灿烂。灯光有的如同节日的礼花一般,一会儿散开,一会儿合拢;有的像一朵鲜花,发出美丽柔和的光芒。家家户户都亮着灯,也给夜景增添了绚丽柔和的光彩。工作了一天的人们悠闲地出来散步、购物、看赛马、去品茶,到处都充满了欢笑,充满了生机。三天的旅游很快就结束了,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香港。

  这次香港游,使我有机会领略了东方之珠的风采。遥祝香港未来更加繁荣兴旺。

  暑假最后几天了,妈妈说带我去香港玩。因为我长这么大没有见过大都市。我和妈妈还有妈妈的朋友一家一起坐船去香港。

  经过两个小时多一点时间,我们到达香港。在船上我还晕晕呼呼,下了船我就生龙活虎了。我发现路虽然不宽,但路上的车很有秩序,两边的高楼大厦让我眼睛都看不过来了。到了晚上,我们去星光大道那里听音乐会。看海面多么*静,心也会*静下来。听着音乐,看着高楼大厦和海水。灯光随着音乐而闪烁着。多开心呀,觉得香港真好。音乐会听完了。妈妈给我买两个纪念品就会酒店休息了。

  第二天,我们去吃了早餐。我们去海洋公园玩。到海洋剧场开放时,我们排队坐过山缆车去看海豚和海狮表演。坐上缆车时,我妈妈心里很害怕,我和朋友兴致勃勃看外面的风景。到了海洋剧场。我们找好座位等看海豚、海狮表演。表演开始了。一群聪明可爱的海狮、海豚和一班训练员呈现一个关于梦想和海洋的故事。

  因为,我要坐下午的船回去,妈妈说今天的游玩结束了。我和朋友很不开心。想再游玩一天。妈妈说让我们学*好一点,长大在香港读大学。经常在这里玩呀!


中学文化交流活动总结6篇(扩展7)

——国际文化交流家长感言通用5篇

  从20xx年日本之行3月份第一次离开自己依赖和成长的家及最亲的人去到日本做文化交流学生,到20xx年2月份回到自己的祖国、温馨的家和母校。将*一年的时间里,我收获了许多也成长了许多。

  出国前的培训和辅导使我受益匪浅,出国后接待家庭无微不至的关爱更令我倍受感动。在学*期间,日本的老师、同学和很多志愿者都给予了我无私的帮助,这一切都令我终身难忘。在一年的时间里,我也参加了很多有趣的活动。学校的体育祭,文化祭,修学旅行,日本afs组织的夏令营,英语演讲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都是在国内所体验不到的。通过这些活动,我不仅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更懂得了友爱和关心别人。

  在学校,我加入了料理部,一开始什么都不懂,大家却还是很耐心的教我,渐渐的我也学会了不少料理~真的很感谢那些同学。

  在快走的时候,同学还邀请我去弓道部体验一下,虽然只有一天短短的时光,但还是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样的东西在中国是没有的,我会将这美好的记忆永远珍藏。

  同样,我也体会到了什么叫”独在异乡为异客”,在日本,做什么事情买什么东西都要自己独立思考,这也使我增强了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和理财的观念。

  在日本,我也认识了许多来自各国他乡的好朋友,与他们增进了友谊,交流了文化,很感谢afs组织给我提供了一个这样宝贵的学*和体验生活的机会。如果有机会,我也一定会为afs,为国际交流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孩子在外交流了一年。作为家长,从开始的忐忑不安到后来的欣慰。孩子让我们看到了她的成长。独身子女的家庭,家长都分外地舍不得,我们更是如此。当初的选拔,都是她自己决定的,我们不反对,同时也不支持。但是,后来我们发现,一切都是值得的。期间,孩子经常得来电话,和我们交流,发现我们要说的话更多了。AFS 给予了许多的支持。谢谢AFS 给了她这样一个机会吧。 开朗了许多,少了份羞涩,多了份成熟。 同时我们也了解到,在匈牙利的生活,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上,都遇到了挫折,这是难免的,但她也一一得克服了。在克服困难的时候,她多了份坚定。AFS 给了她快乐的.交流年,认识了朋友,成长了许多。

  在我眼里,丁可是个性格活泼开朗、兴趣爱好广泛,特别喜好文体类:体育更是爱篮球。从小球不离手,所崇拜的偶像—迈克尔乔丹,但也只是偶尔练练,未成正果。空余时间喜欢很哼上几首流行歌曲,听起来倒也惟妙惟肖,其水*与《绝对唱响》相比,感觉毫不逊色,如果有机会参加“超级男声”定能有所展示。

  为了增加其人生的阅历,也通过自身的努力层层筛选如愿的成为三中与美丽的北欧国家—芬兰交流小大使,共同创建友谊之桥。在异国他乡既了解两国间的历史、文化、*俗的差异,有增加了彼此之间的民间的交流。经过在芬兰一年的生活、学*和锻炼,发现其最明显的进步是思想成熟很多,生活自理能力增强,学*方法明确,对未来充满美好憧憬。

  我的希望是:再经过两年三中的校园生活学*,通过学校和老师的教育,自身的不断努力,掌握和积累更多知识,以较为理想的成绩给学校和自己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孩子在外交流了一年。作为家长,从开始的忐忑不安到后来的欣慰。孩子让我们看到了她的成长。独身子女的家庭,家长都分外地舍不得,我们更是如此。当初的选拔,都是她自己决定的,我们不反对,同时也不支持。但是,后来我们发现,一切都是值得的。期间,孩子经常得来电话,和我们交流,发现我们要说的话更多了。AFS 给予了许多的支持。谢谢AFS 给了她这样一个机会吧。 开朗了许多,少了份羞涩,多了份成熟。 同时我们也了解到,在匈牙利的生活,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上,都遇到了挫折,这是难免的,但她也一一得克服了。在克服困难的时候,她多了份坚定。AFS 给了她快乐的交流年,认识了朋友,成长了许多。

  在我眼里,丁可是个性格活泼开朗、兴趣爱好广泛,特别喜好文体类:体育更是爱篮球。从小球不离手,所崇拜的偶像―迈克尔乔丹,但也只是偶尔练练,未成正果。空余时间喜欢很哼上几首流行歌曲,听起来倒也惟妙惟肖,其水*与《绝对唱响》相比,感觉毫不逊色,如果有机会参加“超级男声”定能有所展示。

  为了增加其人生的阅历,也通过自身的努力层层筛选如愿的成为三中与美丽的北欧国家―芬兰交流小大使,共同创建友谊之桥。在异国他乡既了解两国间的历史、文化、*俗的差异,有增加了彼此之间的民间的交流。经过在芬兰一年的生活、学*和锻炼,发现其最明显的进步是思想成熟很多,生活自理能力增强,学*方法明确,对未来充满美好憧憬。

  我的希望是:再经过两年三中的校园生活学*,通过学校和老师的教育,自身的不断努力,掌握和积累更多知识,以较为理想的成绩给学校和自己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时尚之都”米兰,充满古典气息的罗马,素有“水城”之称的威尼斯,浪漫的维罗纳......

  在经过了几个月的等待和激动中,9月7日,我离开了生活了16年的家,独自开始了我的意大利之旅。

  我去的是意大利南部一个美丽的小岛——西西里。

  如果说意大利的大陆像一只靴子的话,那么,西西里岛就像是靴子下的那颗足球。

  那天,各国交流生在罗马第一次见面,相比而言,那时候的我们显得拘谨多了,仅仅只是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交流。很快地,刚熟悉起来的我们又一次面临着分别,去往每个人所在的城市。在卡塔尼亚的机场,因为在来之前只见过接待家庭的照片,一直担心他们认不出我,我也认不出他们,于是一直伸着脑袋在接机的人群中找来找去。后来接待弟弟还调侃我,说,第一次见到我的时候,我就像个猴子一样一脸焦急地一直左顾右盼。

  家庭篇

  我的家庭起初是一个六口之家,后来,接待哥哥去了俄罗斯交流,接待姐姐去维罗纳上大学,家里就剩下了我和接待弟弟两个小孩。虽然弟弟有时很淘气,但是我们相处地也很融洽,我会做中国菜给他们吃,接待妈妈和奶奶也教我做提拉米苏和披萨。

  学校篇

  我所在的是一所语言学校,几乎每个班20几个学生,教室也不是很大,不过西西里的人都很热情。记得开学第一天的时候,接爸带我去教室,我很紧张地坐在第一张(因为只有那个位置是空的)那个时候是一个英语老师在,老师就大概地介绍了我,课也不上了,旁边的同学就问我问题(说的是意大利语)汗,我只好一脸茫然地看着她,然后英语老师解释我不会讲意大利语,然后又问我会不会法语,德语,西班牙语(因为他们在学校学这些)然后我回答不会,只会英语。然后就变成了,同学问,老师翻译,我回答,老师再翻译。大多数问题我都忘了,唯一只记得他们问中国人吃不吃老鼠,狗。。。。。我只能说大多数中国人是不吃的。可是这样的热情显然没有维持很久,慢慢地,他们*惯了班级里有个不同肤色,不同发色,不会讲意大利语的中国人。由于交流很困难,除了同桌其他人很少和我讲话(同桌英语不错)这种情况在我后来学了意大利语之后有所好转。

  虽然交流很少,但是我时常会受到照顾,他们会通过谷歌翻译把想要说的话告诉我,再加上一些肢体语言。

  朋友篇

  我在意大利最好的朋友其实应该算是同是交流生的泰国女生和美国女生,也许是有着相依为命的心情,我们在一起常常有很多话说,再加上我们彼此的接待家庭也是朋友关系,所以我们相处地时间反而比较多,而跟我同班的同学都不跟我住同一个城市,公交车又太贵,所以出去不是很方便。

  总之,我很感谢AFS给了我这一次交流的机会,让我成长了很多,认识了很多,这一年的经历是我最宝贵的财富。也特别志愿者们和老师们尽心尽力的帮助,如果有机会,我想成为一名志愿者,以后也同样去帮助有需要的同学。

  AFS加油!所有的AFSer加油!

  天是蓝的,空气是清新的,这是我对丹麦的第一映像。不夸张的说,我当时浮躁的心情一下子开朗了起来,我觉得我的丹麦生活会是一帆风顺的,是美好的。但是1个月后,接踵而至的问题打破了我的幻想――语言交流、行为*惯、文化差异、处世之道等,就像一座座大山挡在我面前。当时我才开始理解以前语文课本中离家作者的“思乡”之情,而我也感觉到了,并且一度要被压垮,想要回头,回去中国。

  父亲说,尊重自己的选择,他们永远是我的后盾,于是我开始醒悟,在中国时怨天尤人,来到了丹麦又觉得不顺心,错在我而不是社会,于是我开始适应、融入。不过我觉得第一个家庭与我已经有了一层隔阂,继续呆下去进展会很慢,于是我开始调节自己,从第一个家庭脱离出来后迅速的融入了第二个家庭,地区主任说“smilebacktomyface,goodforyou”我笑笑,当时我是很怨恨第一个家庭,但是如今想想我不是应该感谢他们么,是他们让我知道如何在丹麦生存;知道了人在屋檐下的感觉;知道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因为有了他们我才能开开心心地度过接下来的8个月。

  新的生活随着换了家庭也拉开了新的序幕。

  在家中,我主动承担了餐前餐后餐具摆放、收回的工作,并且帮助住家妈妈洗碗烘干,周六周日帮助打扫;有时需要帮忙修剪花草,搬运东西等,我也会笑着提出帮忙,这是劳动方面。正餐过后,我会与住家父母一同看新闻、看连续剧,喝茶聊天,倒也快活,这是在之前住家没有感受到的。与住家哥哥、他女友一起玩游戏,感情也增进不少。最让人难忘的还是过节,西方的春节――圣诞!看到住家拿到我精心挑选的礼物之后的欢乐,我也喜从中来。当然我也收到了各种各样精美的礼物,得到了和本来毫不相关的一家人共同用餐的机会,那种愉悦,是之前从未感受到的。

  *常走亲访友,他们也愿意与我交流,谈论中丹的异同、关系等。在学校,我主动帮助同学数学化学上的问题,上课一起讨论,中午与他们一起吃午饭,周末一起去购物,有空一起玩游戏,也能与同学打成一片,与之前“丹麦学生不愿意与人交朋友”的言论大相径庭。

  当然,让我难忘的事情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只是,通过我与丹麦人的交流,以及参与庆祝他们的节日,我了解到了非常多的东西,我也是重大收获之一吧。

  开心的日子总是有限的,因为第二个家庭算是暂住家庭,并且距离学校太远,所以在afs找到另一个愿意接待的家庭以后我难以拒绝afs的好意,起初我是忧心忡忡,担心到时候会和在第一个家庭遇到的情况一样,但其实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当我适应了一种生活之后,我的行为、思想都会参照这个套路走下去,在与第三个家庭的相处过程中,我觉得更得心应手,我甚至把自己当做这个家庭的一员,没有拘束。当然接下来的生活也是顺顺利利,基本没有磕绊。

  我是幸运的,有如此开明的父母,在背后支持我;也遇到了好的联系人,在前方引导我,又遇到了好的家庭锻炼了我,接纳了我;当然也要感谢afs给我提供这个机会和在丹麦的支持!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