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教案实用二十篇

首页 / 教案 / |

  《兰亭集序》教案 1

  教学目标

  1.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2.了解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

  3.背诵全文,掌握“修、期、致、临、次”等词的多义性。

  教学重点

  1.了解由这次**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2.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1.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2.对文中多义词具体义项的确定,如“一”在“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数量词)“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整个)“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把……看作一样),“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一样、相同)等四个句子中的意义。

  教具准备

  投影仪 投影胶片 录音机 教学磁带 《兰亭集序》摹本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要点]

  了解王羲之及其作品。放录音范读,领会句法上骈散并行,以散为主的特征,朗读课文,结合注释,把握文意,了解本文作为宴游诗的特征。

  [教学步骤]

  一、导语

  浙江的绍兴兰渚山是美丽的地方。当年越王勾践曾经在这里种过兰花。尽管兰花多且香,但过了季节,很难寻觅。不过由于有了王羲之的“修禊”仪式(古代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这是古代的一朝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戏、并举祈、消灾的仪式。),东晋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谢安、孙绰等41人就在此**,他们曲水流觞,引酒赋诗,各抒怀抱,最后有王羲之作序总述其事。王羲之不但文章写的好,又善书法,有书圣之称,于是兰亭,(兰渚之亭)流芳万古,大大超过了兰草的清香,。就让我们共同欣赏吧。

  二、作者简介

  学生读注解①。教师作补充:魏晋时期在中国抒发艺术的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王羲之书写的《乐毅论》《黄庭坚》等楷书作品称“书之圣”,行草《兰亭集序》被后世书法家誉为“行书第一”。为官至右军参军,世称王右军。因与扬州刺史不和称病离郡,放情山水,弋钓自娱,以寿终,后人辑有《王右军集》2卷。相传王羲之7岁学书,12岁读前人笔论。少时曾学卫铄,自以为学得不差。后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锺繇等名家书法,又在洛阳看到蔡邕写的石经及张昶《华岳碑》,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及。于是遍学众碑,从此书艺大进。创造了妍美流便的新风格,把草书推向全新的境界。他的行草书最能体现雄逸流动的艺术美。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后世誉之为书圣。前人对他的评价“飘如游云,矫如惊龙”“天机流布,挺然秀出”。

  三、解题

  序也写着“叙”或称“引”,犹如今日的“引言”、“前言”。 “序”一般写在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称为“跋”或“后序”。 序是一种文体,有两种。一是赠序,一是书序。后者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内容多是介绍书的内容和特色、成书经过,写书目的等。有的*似论说文,有的*似记叙文,有的则如说明文,还有的写法上同散文笔调,这一类的多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兰亭集序》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

  四、放录音、正音学生听录音一遍。教师强调一些字的读音。投影:多音字:会稽(kuài jī) 感慨系之(xì) 曾不知老之将至(zēng)通假字:趣舍万殊(通“趋”) 古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通“犹”)

  五、朗读课文,体会本文句法骈散并行,以散为主的特征。

  六、品读课文,结合注释,熟悉文意,并思考:本文和一般的书序有什么不同,找出与《兰亭集》有关的语句。明确:一般的书序介绍成书的经过、出版意旨、编次体例或作者情况等,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作为书序,本文介绍了作诗缘由(因修禊而“群贤毕至”)、作诗情形(“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成书经过(“列序时人,录其所述”)、本书意义(“后之览者,亦将有敢于斯文”)。本文由宴游活动谈到生死观,善于借题发挥,论及人生的意义。这便是《兰亭集序》与一般书序的不同之处。

  七、布置作业

  熟读全文,把握各段大意,完成思考练*一。

  第 二 课 时

  [教学要点]采用诵读教学法,以指导学生诵读为主。

  包括两部分内容:

  ① 对课文内容作简单的分析,以期尽快形成背诵思路。

  ②语气揭示。难点突破,引导学生理解本文貌似消极悲观实则积极的人生感慨,归纳总结一词多义。[教学步骤]一、学生齐读全文,检查多音字、通假字的掌握情况二、分析理解,指导诵读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 本文写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以及变化?明确:由乐而生痛,言痛而生感,终了而言悲,全文感情起伏,情真意切。

  2、 分小组讨论,给文章划分段落部分,概括要点。明确并板书:第一部分:点叙宴集盛况(乐)第二部分:抒发人生感慨(痛)第三部分:交代作序目的(悲)

  四、赏析课文

  (一)第一段:

  (1)以课文的第一部分为主,看作者在表达自己的心境时从哪几个方面写的?明确:时间:永和九年 暮春之初地点:会稽山阴之兰亭风景: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清流急湍 天气气清 惠风和畅 人物: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盛况:列坐其次 一觞一咏 畅叙幽情感受:信可乐也写法:写景抒情 叙议结合 作者用简洁雅致、妙趣天成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 赏析: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铿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

  赏析:引以为流觞曲水…… 文人都是高雅之士,因此,他们的.聚会免不了酒与诗\,酒是感情的催化剂,诗\是情感的产品,他流觞曲水(把盛酒的杯放在水面上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前面,谁就取来饮酒),于是诗兴大发,他们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兴,然而可以畅叙幽情,各抒怀抱。 似乎时光倒转,回到兰亭**上,仿佛看到了这些雅士间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千古美谈。直到今天,每年三月三日,有许多书法家、画家、文学家都会汇集此地,流觞曲水,借古人之地,抒现代人的豪情。 赏析: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俯……。 乘着快意,信步登上兰亭的最高处。作者仰看,世界是如此阔大,宇宙是如此浩渺;俯视,大自然万物是如此繁茂昌盛,生机盎然。王羲之,纵展 目力,开畅胸怀,要把大自然的美景尽收眼底。使自己的感官得到最大的享受,尽享人生的快乐。 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的畅快。

  (2)学生尝试背诵第一段。 理清背诵思路:记叙了**的时间、地点、事由、人物,由“此地有崇山峻岭”引出四周环境及场面的铺叙,最后由“是日也”领起描写游人的心境,抒发**的心情。要求:学生体会作者状物写景言简意赅、妙趣天成的特点,感受作者快乐的心境。请学生摘录写景句。

  (二)学*第二段。

  了解作者的心境的变迁。人们常说: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天下没有不散的筵*,看看在接下来的一段中,又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一个字痛。 痛苦?痛心?痛惜?悲痛?不忙作答,先看作者是因何而痛? 俯仰:指社会人事的应酬进退相联。 人要真实地生活在现实里,总要与各种人、事打交道,这就是世俗生活。如何面对世俗生活,作者概括了两类不同的人生态度。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把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室内畅谈。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地生活。 这两种人生态度可取吗?能否有更积极的人生态度,比如,就着自己的才华,到社会上去施展人生的抱负? 讲析:王处的时代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此,他们有一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

  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写道:虽趣舒殊,静噪不同,当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是胜景不常,胜筵难再\,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 况修短随化,…… 况且人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无论寿命的长短,其结果是殊途同归,终期于尽,人总是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这种痛是痛什么?是痛惜之情,是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痛惜尝试背诵第二段

  (三)朗读并分析第三自然段。

  找出表达其情况的词:悲 悲与痛\是一样的情感吗?不一样,让我们先来看看他为什么悲?悲什么? 作者为什么悲,与他的人生观有着密切的关系,找出这句话:固知…… 佛教、道教徒总是把生死看得很虚无、很超脱,他们一生死生,齐彭殇,可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士大夫当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可这种生活观在我看来是何等的虚伪可笑。正因为我对生命是如此的珍惜,因此,每贤者……。我悲古人,因为我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对生命的体验是何其相似;我亦悲后人,后之观今,亦由今之视昔\,后人读我的文章,犹如我读古人的文章一样,他询问古今,发出悲叹。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更加深刻感人。 人类社会从古至今迈进了多少年,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今非昔比,但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体验却是一致的,王羲之也正是道出了这种千古同悲,才如此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关于兰亭诗兰亭诗的内容,或抒写山水游赏之乐,表现山水审美的情趣;或由山水直接抒发玄理。写游赏的乐趣,包括山水之美、饮酒之乐、临流赋诗之雅兴,其中心内容是在美好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中得到审美愉悦。如王羲之:“欣此暮春,和气载柔。咏彼舞雩,异世同流。”“虽无丝与竹,玄泉有清声。虽无啸与歌,咏言有馀馨。”孙统:“时禽吟长涧,万籁吹连峰。”还有一些诗是写在山水陶冶中忘记忧愁。如王玄之:“松竹挺岩崖,幽涧激清流。萧散肆情志,酣畅豁滞忧。”王徵之:“散怀山水,萧然忘羁。”王蕴之:“散豁情志畅,尘缨忽已捐。”这一部分内容,大致相当于王羲之《兰亭集序》前半部分的意思。在山水游览中体认玄理的作品,如王羲之:“仰望碧天际,俯磐绿水滨。寥朗无观,寓目理自陈。……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这是从山水游赏中体悟到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力量。谢安:“万殊混一理,安复觉彭殇。”则是抒发万物浑

  四,不辨彭殇的玄理。

  兰亭诗标志着诗人已开始留意山水审美,并从山水中体悟玄理。这种尝试预示着山水诗将要兴起。兰亭雅集对中国文人生活情趣有重大影响,同时对诗歌流派的形成也有推动作用。理清背诵思路:首先,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从而加深自己的感慨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联系当前,批判当前士大夫“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现了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再接着,把目光转向未来,逼出“后之视今,亦由今视昔”两句,并发出“悲乎”的慨叹。巧妙地把话题引到诗集的编著及其意义上来,以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总结全文。

  [延伸阅读]

  将王羲之《兰亭诗》和《兰亭集序》对读,《兰亭集序》中的自然之景和诗中的自然之景诗如何对应的,这些自然之景是纯粹客观的自然之物吗?教师可把《兰亭诗》打印分发给学生。《兰亭诗》其一仰视碧天际,俯瞰渌水滨。寂阒无涯观,寓目理自陈。大哉造化工,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诗中的“仰视碧天际”对应《序》中“仰观宇宙之大”“天朗气清”。诗中“俯瞰渌水滨”对应《序》中“俯查品类之盛”“清流激湍”。诗中“无涯观”“万殊”“群籁”对应《序》中“崇领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惠风暖日”。这些景物并非客观存在之景,而是贯注了诗人心性的情致化景物,从诗中最后一句来看,宇宙万物虽有差别,但它们给作者的感受都是崭新的、可爱的。集体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背诵。

  五、探究性阅读训练思考

  课文对老之将至,人生无常慨叹不已,情调有些低沉,但作者的积极情绪又无不蕴含其中,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学生分组讨论。明确:本文第一自然段作者对这次宴集环境的描述素淡雅致,摄其神韵,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些斗看出作者快乐的心情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第二自然段,虽然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大发感慨,但字里行间暗含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正因为作者对人生忧患有清新的认识,才可扬长避短,在有限人生中进行无限的价值创造。第三自然段,作者在尽述古人、今人、后人慨叹人生无常的同时,批判了庄周“一死生”“齐彭殇”的虚无主义,当然应该看作是积极的。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

  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魏晋时期通常被认为是我国历史上人的自觉和文的自觉的时代。魏晋人对自身和外在于人的客观世界都有深广精微的体认和探求,这使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充溢着浓郁的人生意识和宇宙情调。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记下了与会者的千古风流。时至今日捧读,仍恻然动人。

  六、小结

  《古文观止》评《兰亭集序》 清人吴楚材、吴调侯选注的《古文观止》如此评《兰亭集序》: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而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但逸少旷达人,故虽苍凉感叹之中,自有无穷逸趣。

  七、布置作业

  1、 背诵全文。

  2、 完成《考之韵》本文练*

  《兰亭集序》教案 2

  教学目标

  1、掌握“次”、“修”、“与”、“因” 等重要的文言词语;积累一些写景的句子。

  2、提高诵读文言文的能力,培养语感;学会比较,质疑与思考。

  3、体会认识作者的人生观,提高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水*。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重要的文言词语,学会联想与比较,在“语境”中对其意义确认。

  2、理清文章结构,提高诵读能力。

  3、领会王羲之在文中的哲学思考与人生认识。

  教学设想

  1、如此美文,诵读至关重要。准备高雅的古琴、古筝曲《高山流水》配乐诵读。

  2、通过联想、比较的方法,来阐释文体、积累词语、拓宽视野。

  3、多媒体配合。

  背景资料

  (一)作家作品

  1.王羲之

  王羲之 (303~361)东晋书法家、文学家。字逸少。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祖籍琅邪(今山东临沂)。初为秘书郎,征西将军庾亮引为参军,累迁长史。后拜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复授护军将军,迁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因与扬州刺史王述不和,称病离郡,放情山水,弋钓自娱。以寿终。世称王右军。原有集10卷,已佚。张溥辑有《王右军集》2卷,见《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相传王羲之7岁学书,12岁读前人笔论。少时曾学卫铄,自以为学得不差。后渡江北游名山,见到李斯、曹喜、锺繇、梁鹄等著名书法家的书迹,又在洛阳看到蔡邕书写的石经及张昶《华岳碑》,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及。于是遍学众碑,从此书艺大进。王羲之所处的时代,楷书逐渐成熟,草书得到发展。他在此基础上,又博采众长,一变汉、魏以来质朴淳厚的书风,而创造了妍美流便的新风格,把草书推向全新的境界。他的行草书最能表现雄逸流动的艺术美。《晋书》说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由于他在书法上的成就和贡献,被后世誉为书圣。

  2.关于王羲之的逸闻

  王羲之,字逸少,琅琊临沂(山东临沂)人。著名书法家,亦能诗文。郗鉴派人到丞相王导家造女婿,王家子弟知道后都显得拘谨,只有王多之坦腹躺在东床上,毫不在意,于是被选中。《世说新语·雅量》:“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王导)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此正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

  王羲之曾看到一个老大娘卖竹扇,就在竹扇上写了五个字。结果扇价骤增,人人争买。过了几日,老大娘又拿扇来,王羲之笑而不答。《晋书·王羲之传》:“羲之尝在聚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老姥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

  王羲之曾写《黄庭经》,换取山**士的好鹅。何法盛《晋中兴书》:“山**士养群鹅,羲之意甚悦。道士云:‘为写《黄庭经》,当举群相赠。’乃为写讫,笼鹅而归。”按,《晋书·王羲之传》说王羲之写的是《道德经》。

  有人把王羲之《兰亭集序》比作石崇《金谷诗序》,又把他与石崇并论。王听说后颇有喜色。《世说新语·企羡》:“王右军得人以《兰亭集序》方《金谷诗序》,又以己敌石崇,甚有欣色。”

  王羲之和谢安共登冶城,王举夏禹王和周文王的勤于政务,批评当世的虚谈废务,浮文妨要。谢却有高世之志,反对其说,认为秦二世而亡,并非清谈所致。

  许询就宿于丹阳尹刘候处,床帐新丽,饮食丰美。刘、许两位名士乐此安逸,言语中俗情流露。王羲之讥讽说:“如果上古高士巢、许通稷、契,当不会有此类话。”二人听了都有愧色。

  谢安曾对王羲之说中年后对哀乐很敏感,与亲友别,常数日不快。羲之谓人至晚年,自然如此,正要靠音乐陶冶性情。《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语王右军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欣乐之趣。’”

  王徽之放达不羁,在官而不理政务。有次桓冲叫他料理官务,他却拿着药悠闲地看西山云气。

  王徽之非常喜爱竹子,以至认为不能一天没有此君。《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世说新语·简傲》亦载:“王子猷爱行过吴中,见一士大夫家,极有好竹。主已知子猷当往,乃洒扫施设,在听事坐相待。王肩舆径造竹下,讽啸良久。主已失望,犹冀还当通,遂直欲出门。主人大不堪,便令左右闭门不听出。王更以此赏主人,乃留坐,尽欢而去。”

  王献之(344—386),字子敬,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王羲之第七子。工书法,尤以行草擅名。与其父王羲之齐名,并称“二王”。亦能诗文。王献之死,其兄王徽之去吊丧,取献之琴弹,因悲伤而弦不中调,便将琴摔在地上,叹息“人琴俱亡”,不久亦病死。《世说新语·伤逝》:“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索好琴,使径人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二)背景资料

  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幽雅,是当时名流雅士时常**的地方。

  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上巳节),“初渡浙还有终焉之志”的王羲之,曾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修禊之礼,举行过一次盛大的风雅**,参加的名士,有“东山再起”的司徒谢安、“掷地作金石声”的辞赋家孙绰,潜心物外的高僧支遁等四十一人。这天天气很好,名士们分坐在溪水两旁,饮酒赋诗。他们做曲水流殇之饮,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诸名爵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五十一岁的王羲之,用蚕茧纸、鼠须笔,兴乐而书,完成一篇“兴于诗叙”的妙文。手稿凡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写得既遒媚,又飘逸,各个字势纵横变化,如花乱飞,但转左侧右,无一处相抵触,好比以线穿珠,大小参差,而不失其重心,特别是「之」字,写了二十多个不同的样子,达到艺术的多样与统一。

  王羲之写这篇叙时,已经喝醉了酒,下笔如有神助,醒后自己也感到惊异;他日更书数十本,比起原来的这一稿本,终莫能及。稿本珍藏在王家,到了唐初为太宗所得,尊为「天下第一行书」,并命虞世南、欧阳询、褚怀良等临写了几本。 被呼为「行书之龙」的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在古代书迹里,像一盏灿烂的明灯,照耀着东晋以来我国书体的前进道路。

  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玄学盛行,对士人的思想,生活以及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很复杂的影响。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东晋时期,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很盛,是玄言文学泛滥之时。

  汉武帝行幸河东,中流与群臣欢饮,自作《秋风辞》:“横中流兮扬素波,萧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奈老何!”魏文帝《与朝歌令吴质书》叙在与吴质等人宴乐之后:“乐往哀来,怆然伤怀。余顾而言:‘斯乐难常’足下之徒,咸以为然。”西晋石崇《金谷诗叙》亦在与众人宴乐之后说:“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可见从汉魏以来,人们因欢聚由乐生悲的感慨是屡见不鲜的。俗话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大家难得一聚,是快事、乐事;但有聚就有散,分离诀别更容易使人伤怀!再说相聚是困难的、短暂的,分散是容易的,也是长久的。本来这种聚散两依依的情形已使人感慨万端,再由此使人联想到人生无常、生死相隔,怎不使人悲从中来。

  虽然文中流露出很浓重的“修短随化”的消极情绪,但作者能够驳斥“一死生”“齐彭殇”的虚妄,一反“清虚寡欲,尤善玄言”的风气和追求骈体的形式主义之气,揭示生老病死的自然和必然,抒写了一篇情真语笃,朴素自然的优美散文,这在东晋老庄思想泛滥的时代是较为难得的,《兰亭集序》不但在东晋文坛上占有一*之地,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三)关于文体特点

  《兰亭集序》是一篇序言。“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

  不论是古代还是今天,都有一种叫作“序”的文章,比如描述文人雅集的《兰亭集序》、记述高阁盛宴的《滕王阁序》、自勉励人的《送东阳马生序》、交待写作因由的《〈呐喊〉自序》,等等。

  序,到底是一种什么文体呢?它又有哪些种类和特点呢?

  现代人所说的序,是一种写在书或诗文前面、申述其写作因由、内容、体例等事项的应用文体,也写作“叙”或“绪”。上文所举的《〈呐喊〉自序》以及本文后面所附的张岱年先生的序都属于这一类。

  可是,古代的情况和现在有所不同,古人所说的序包含的意思比今天要丰富得多。

  早在西汉就出现了序,司马迁的《史记·太史公自序》开其滥觞。班固所著的《汉书》中有《叙传》、扬雄的《法言》中有《言序》。早期的序并不都写在文章的前面,而是单篇文章序于前,整部书则序于后,直到梁代萧统《昭明文选》等书才把序一律放在了前面,后面类似序的文章称作“后序”或“跋”。

  在序的家族中还有“小序”、“引”等变体。所谓“小序”就是诗文前叙述感兴或缘起的短序。明代人徐师曾的《文体明辨》中说:“小序者,序其篇章之所由作,对大序而名之也。”“引”也是一种简短的序,《文体明辨》中解释说,“唐以后始有此体,大略如序而稍为短简。”柳宗元曾作过《霹雳琴赞引》的文章。

  跋,也称“题跋”、“跋尾”或“书后”。清代姚鼐的《古文辞类纂》:“题跋者,简编之后语也,凡经传子史诗文图书之类,前有序引,后有后序,可谓尽矣,其后览者,或因人之请求,或因感而有得,则复撰词以缀于末简,而总谓之题跋。”跋出现于唐代,时称“题某后”或“读某”,如李翱的《题燕太子丹后》、韩愈的《读荀子》。欧阳修最早称这种文章为跋,其《集古录》有“跋尾”若干篇,附在他珍藏的碑文之后。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属于“序跋”之序,但它并没有紧紧停留于对《兰亭集》的写作因由、过程、作者等情况的泛泛交待,而是将写景抒情和深邃的人生哲理密切地交融起来,成就了一篇极富艺术美感和思想启迪价值的千古至文。在序这种应用文中有如此成就,是令人赞叹的。

  赠序,是一种与序有密切关系但也有很大不同的.一种散文,它是专门为了送别亲友而写的以述友谊、叙交游、道惜别为主的文辞。就起源而言,赠序是由诗文之序演化而来的,古人饯别时,饮酒赋诗,诗篇多了,就由在场的人作序,叙其缘起。但,清代的姚鼐认为赠序类者,乃“老子曰:‘君子赠人以言’”之意,所以在他所编的《古文辞类纂》中单独列出“赠序”一类。赠序晋代已有,如傅玄的《赠扶风马钧序》、潘尼的《赠李二郎诗序》等,唐代赠序最为兴盛。对广大的中学同学来说,最熟悉的赠序是明代宋濂所作的《送东阳马生序》。

  另外,还有一个看似与序跋之序有关,实则毫无干系的名词——序论。序论不是文体,而是议论文开头的提出问题部分。它和本论、结论构成议论文的基本框架。

  (四)有关文化常识

  流觞曲水:古人的一种游艺项目,众人坐在环曲的溪水边,把酒杯放在水面上任其漂动,停于某人处,即取而饮之,或吟咏诗赋来代替。

  修禊:古代的一种风俗。于三月第一个巳日(上巳日)欢聚水滨,歌舞娱神,祈祷幸福,消除“妖邪”。到了王羲之生活的时代,许多文人名士借此机会,歌舞欢宴,游春享乐。禊,祭祀的礼节。

  彭殇:指生命的长短。彭,彭祖,传说中的人物,据说活了八百岁。殇,未成年而死。

  含活用词句:“映带左右”、“一觞一咏”、“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会稽:郡名,今浙江省北部和江苏省东南部一代地方。

  这篇文章语言清新,朴素自然,其中有些词语今天已经发展成了成语: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天朗气清、游目骋怀、世殊事异、感慨系之、放浪形骸。

  教学过程

  (一)通过书法作品《兰亭集序》导入课文。

  1、你知道王羲之是在什么状态下创作出《兰亭集序》的吗?

  2、由书法美来领略文采美。

  (二)学生对照注释自读课文

  1、朗读

  2、评价。(读得好不好, 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关键在 :准确与流畅;把握展示作者的情感。)

  (三)配乐,古琴曲《高山流水》。教师范读。

  1、提出思考题:分别用一个字(词)来概括每段的意思。

  2、教师范读。

  3、播放录音带。

  (四)揣摩鉴赏文本

  1、第一段可用哪一个词加以概括(可在文字中寻找)

  明确:乐

  2、哪些东西信可“乐”呢?

  明确: 景——美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山)

  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水)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天)

  人——贤—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事——雅— 一觞一咏

  3、联想、比较、拓展:

  ① 引入丘迟《与陈伯之书》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② 两人同写暮春江南,景物特点有什么不同?

  明确:丘迟之景,勃勃生机,活泼热烈。意在唤起身处北方的陈伯之的思乡之情;羲之之景,清俊高雅,有超凡脱俗之韵。

  ③ 讲到“人贤”,引入刘禹锡《陋室铭》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意在表明,美景配贤人(赏心悦目,良辰美景)。

  4、学生试背第一段,教师示范背诵

  5、朗读第2段,用哪一个词概括本段?

  明确:痛

  6、“痛”在何处?

  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谈玄悟道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归隐山林 情随事迁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痛

  7、引入范仲淹《岳阳楼记》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比较他们的精神境界。

  8、学生试背第二段,教师示范背诵。

  9、学生朗读第三段,用一个词概括本段:

  明确:悟

  10、有人说本文流露出了作者某些消极的情绪,如文中有 ,

  为证。但作者对人生的态度到底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呢?(“悟”出了什么?)

  明确: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否定“老庄”的背后是对人生的肯定(王羲之,被称为“书圣”,他是有所作为的)

  11、学生试背,教师示范背诵。

  (五)基础知识(字词)的教学穿插在文本鉴赏之中,但可注意让学生联想旧知识,阅读工具书。如:

  修 邹忌修八尺有余 《邹忌讽齐王纳谏》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核舟记》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岳阳楼记》

  修守战之具 《过秦论》

  茂林修竹 《兰亭集序》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兰亭集序》

  因 因利乘便 《过秦论》

  因河为池 《过秦论》

  不如因善遇之 《鸿门宴》

  因人之力而敝之 《烛之武退秦师》

  因寄所托 《兰亭集序》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形态 《核舟记》

  现在有: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陋就简,因材施教等。

  (六)听录音:

  1、再次体会文本内容

  2、配乐,同学们边读边背课文

  附: 板书设计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景美

  乐 人贤

  事雅

  痛 或取诸怀抱……(谈玄悟道)

  或因势所托……(归隐山林) 终期于尽

  悟 一死生……

  齐彭殇 ……

  作业

  1、根据示范整理总结有关文言词语:与、次、期、临、致、或、

  2、背诵课文

  名句默写检查设计:

  ① 写出《兰亭集序》中写景的短语

  ② 《兰亭集序》中道出古今人们普遍共同感受的句子

  流露出作者消极情绪的句子

  但作者还是积极向上的,从 可以看出。

  《兰亭集序》教案 3

  师:同学们,我们中国有许多的传统艺术,如篆刻、国画、京剧、书法等等,这些传统艺术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我们今天所学的《兰亭集序》就既是书法瑰宝,又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师:我们首先来欣赏一下这幅书法作品。

  (放映幻灯片,局部放大)

  同学们感觉怎么样?

  生1:我感觉这幅字画总体上比较有气势,有劲有骨,给人感觉比较整齐。

  师:说得不错。问大家一个问题,这部书法作者是谁?

  生齐:王羲之。

  师:大家会写吗?找一学生板书作者,其他学生在本子上写,注意“羲”字的写法。

  (一学生出错,找另一学生纠错。)

  师:王羲之是什么时期的人物?我们除了可以叫他王羲之,还可以称呼他什么?同学们知道吗?

  生2:王右军。

  师:为什么称他为王右军呢?

  生2:因为他曾经官至王右丞将军。

  师:很好。还有呢?

  生3:还可以称他“书圣”。

  师:为什么?

  生3:因为他喜欢书法,并且书法的成就很高。

  师:很好,以后提到书圣大家要知道是王羲之,还可以称呼什么?

  生4:逸少。

  师:对,他字逸少,对于这些名人我们要多了解相关的信息。请把这些名字写在课本教材中的作者简介下面。

  师:今天我们采用诵读的方式来学*这篇文章,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读百遍,这节课我们读四遍,*时我们学*古文采用四步诵读法:

  (放映幻灯片)出示:

  四步诵读法:初读,读准字音;

  再读,读懂句意;

  三读,读出感情;

  最后读出心得。

  让每一遍读书都有目的,每一遍读书都有收获。

  师:我们开始诵读《兰亭集序》,第一遍诵读,大家听录音,边听边校正自己的读音、句读错误,划出自己有疑问的字词。

  (听录音,学生跟读)

  师:好,听完录音,大家哪个地方有疑问,请举手?

  生1:老师,课文第一段第一行中,录音把会稽(kuàijī)读成(huìjī)。是怎么回事?

  师:你听得很仔细,刚才录音读了一个古音(guìjī),这里我们可以按照课本注解读(kuàijī)。还有疑问吗?请举手?

  生2:第一段最后一句“俯察”如何理解?

  师:知道“俯”是什么意思吗?

  生2:不知道。

  师:注意前边有一句话:“仰观宇宙之大”,知道“仰观”是什么意思嘛?

  生2:是“仰头看”的意思。

  师:文言文中讲究前后对应,你根据“仰观”的意思猜猜“俯察”是什么意思。

  生2:“俯察”应该是“俯身观察”的意思。

  师:很好。大家还有疑问吗?

  生4:倒数第二段,“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中的“痛哉”如何理解?

  师:你先根据上下文推断一下。

  生4:是“痛快”吧?

  师:大家有不同意见吗?

  生5:我认为是“痛苦”,因为上文说的是人生苦短,不可能解释成“痛快”。

  师:不错,要注意通过文章的上下文来推断。还有其他疑问吗?

  生6:第二段中“虽趣舍万殊”中“虽”应翻译为“虽然”还是“即使”?

  师: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哪位同学回答这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生7:我认为应翻译为“虽然”,因为前面已经提到两种情况,这里表示转折。

  师:很好,“虽”在古文中有两种解释:“虽然”、“即使”,表示两种不同的关系,一种表示转折,一种表示假设。要根据文意来判断。

  师:还有别的疑问吗?

  生8:第一段“仰观宇宙之大”中的“宙”是时间的意思,“时间”如何去“观”?

  师:好,这位同学钻研得很仔细,把“宇宙”分开来解释了,这种钻研精神值得表扬。但是古文的理解有时候是无法做到这样细的,这里应理解为“观察大大的宇宙”。

  师:好,大家提了很多问题了,我也提一个问题:“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中的“俯仰”与“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中的“俯仰”,意思一样吗?

  生9:我想是不一样的。前者是“低头抬头”的意思,后者做了引申,“低头抬头之间”,是“时间短暂”的.意思。

  师:对,后者的意思是从前者抽象出来的,表示人生的短暂。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就提问到这儿,下面进行第二遍的诵读。这一遍的任务是,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学生大声诵读)

  师:好,读完了,找一位同学说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生1:我喜欢“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这是一段环境的描写,很少几个字就写了山、水、竹、清泉,写得很美。

  师:好,分析得很好,还有吗?

  生2:“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在这样葱幽的环境里,诗人饮酒赋诗,畅叙幽情确实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而且可以看出诗人淡雅的志趣。

  师:淡雅的志趣?改一改。

  生2:优雅的志趣。

  师:不错。还有吗?哪位同学再说?

  生3:“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这几句话对仗比较工整,语句整齐,而且展现出作者旷达的胸怀,还可以看出作者快乐的心情。

  师:很好,这位同学说出了这篇文章语言的特点:整齐(板书)。我们知道王羲之时期骈文比较多,这篇文章整齐中又有变化,这是对骈文的突破。除了“整齐”,语言还有什么特点,比如刚才有同学说短短几句话就写出了山、水、林、清泉等等,这是语言的什么特点?

  生齐说:简洁、简练。

  师:对,这表现出了语言的简洁。

  板书:

  简洁

  师:下面我们来诵读第三遍。大家齐读课文,每一段找出一个字概括作者的感情。

  (学生齐读)

  师:好,找一个字概括作者的感情,谁说说?

  生1:第一段是“乐”,第二段是“痛”,第三段是“悲”。

  板书:

  乐──痛──悲

  师:既然有这三段感情,我们在读的时候能否将这种感情和文章结合起来,我们找同学再读一遍,将这三种感情读出来。老师也想读,我喜欢读“痛”的感情,再找两位同学读第一段和第三段,读出那种“乐”与“悲”的情感。

  (学生朗读第一段)

  (教师朗读第二段,感情真挚到位)

  (学生鼓掌)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第三段)

  (比前一位同学朗诵得好,学生鼓掌)

  师:大家把文章的感情读了出来,我们一起看看第一段作者为何而乐,为何而痛,为何而悲?

  生1:第一段中写景色十分优美、许多贤人在一起**饮酒作诗,所以作者十分高兴。

  师:好,我们一起总结一下作者欢乐的原因。刚才说到“美景乐事”(板书),还有别的吗?

  板书:

  美景乐事

  生2:聚会的人都很优秀。

  师:能用两个字概括一下吗?

  生2:可以说“人杰”。

  师:不错。

  板书:

  人杰

  生3:还有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所以作者感到快乐。

  师:这里是指天气好,用一个词概括一下。

  生3:是“良辰”。

  师:联系前者所说,作者感到高兴主要因素是:良辰美景、人杰事雅。那他感到痛苦的因素是?

  生3:作者想到人生短短几十年,人生易逝,不仅感到痛苦。

  师:不错,选几个字就是人生苦短,好景不长。

  板书:

  人生易逝

  师:为什么感到悲伤呢?

  生4:作者看到古人死去,自己感到悲伤,想到自己死后,后来人也会感到悲伤,人类摆脱不了死的命运,由此感到悲伤。

  师:好,王羲之想到人生苦短,好景不长的痛苦,是一代一代人都会有的。人类的生死之叹,永无休止,所以感到悲伤。

  师:王羲之以哲人的眼光看人生,提出一个最朴素、最深刻的命题──人总是要死的。我们每生活一天,就向死亡迈进一步。老师有一个疑问,我们到底应不应该想这个问题,想到这个问题我们又该怎样去面对?我感觉今天我们学*这篇文章,必须对生命进行一次思考:王羲之面对美景,先是快乐,继而悲痛,还想到了死亡。这是不是有些消极悲观?怎么评价这种思想?

  生1:这并不是一种消极的观点,作者在良辰美景面前能够有一种理性的思考,正如作者所说人生是短暂的,好景是易逝的。我们不能沉溺于乐事之中,要对自己的状态做一下思考,要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掌声)

  师:这位同学很理性,在快乐面前我们要有些理性的思考。那位同学再谈谈自己的观点?

  生2:作者在感叹人生苦短,是在告诉我们要珍惜现在的时光,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师:刚才两位同学的发言和老师不谋而合,于我心有戚戚焉。确实,王羲之的悲叹不等于悲观,历史上留下叹声的人往往也留下了不朽的业绩,他们凭借自己的精神与成就获得了永恒的生命。谁能举个例子?

  生3:苏轼发出了“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悲叹,但是他却为人类留下了无数精美的篇章。

  生4:李白留下了“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的悲叹,但是他吞吐出盛唐华章。

  师:很好,“吞吐”两个字用的特别好,符合李白豪放的性情。还有吗?

  生2:文天祥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的悲叹,却留下了永垂青史的忠心。

  师:找位同学评价一下,是否合适?

  生3:不是很合适,文天祥表达的是“人生自古谁无死”,他不怕死,而作者悲叹人生太短暂。

  师:好,文天祥发出的不是悲叹,而是豪言壮语。

  师:同学们,在这样一个清冷的上午,我们一起聆听了王羲之关于人生的悲叹,但悲叹不等于悲观。人类虽然无法改变死亡的命运,但是人类的精神却可以永照千古。老师最喜欢第三段中的一句话:“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后来的人看我们,就象我们看过去的人一样。今天,我和同学们在这样一个时刻,一起聆听了王羲之面对生命的悲叹。王羲之虽然死去了,但他的书法艺术却永远散发着魅力。他为我们留下了千古不朽的《兰亭集序》,我们,又该为我们的后人留下什么呢?这是这节课我留给大家思考的问题。

  师:最后,让我们再诵读一遍课文,体味王羲之的人生态度。

  (师生齐读最后一段)

  (下课)

  《兰亭集序》教案 4

  【教学目标】

  1、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2、了解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

  3、背诵全文,掌握修、期、致、临、次等词的多义性。

  【教学重点】

  1、了解由这次**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2、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1、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2、对文中多义词具体义项的确定。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浙江的绍兴兰渚山是美丽的地方。当年越王勾践曾经在这里种过兰花。尽管兰花多且香,但过了季节,很难寻觅。不过由于有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兰亭──兰渚之亭则流芳万古,大大超过了兰草的清香。下面让我们共同欣赏《兰亭集序》吧。

  二、作者介绍

  学生读注释①。

  教师补充:

  1、魏晋,是中国书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出现了一批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即其中最有盛名的一位。他有书圣的美称。他不仅长书法,也长诗文。字和文都任意而行,得自然之趣,风格潇洒放脱。

  书法作品《兰亭集序》最为有名,它被后世评论者誉为行书第一,那么它到底是什么样的面貌呢──请看插图。古人评价:飘如游云,矫如惊龙。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美,也读出我们中国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只可惜,我们看到的只是临摹本,其真迹已经失传。据说被李世民带到地下了。

  王羲之的诗文以《兰亭集序》最出色。从注释我们已经知道,它是诗歌集子的序。集子中的诗文艺术性不高,但是集子的序却脍炙人口,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它吧。

  2、了解序的体裁特点:

  明确:序是一种文体,有两种。一是赠序,一是书序。后者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内容多是介绍书的内容和特色、成书经过,写书目的等。有的*似论说文,有的*似记叙文,有的则如说明文,还有的写法上同散文笔调,这一类的多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兰亭集序》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

  三、听课文朗读录音,读后提出需要注意的字音。

  多媒体显示:

  癸丑修禊流觞会稽 游目骋怀趣舍万殊齐彭殇感慨系之 若合一契曾不知老

  学生自由朗读。

  (要求:注意文章语气、节奏、字音。)

  四、疏通字词

  1、重要词语:

  ⑴ 实虚词: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 信可乐也 取诸怀抱

  或因寄所托 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

  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 以之兴怀 修短随化

  喻之于怀 故列叙时人

  ⑵ 通假字:虽趣舍万殊

  ⑶ 活用词: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2、多义词:

  ⑴ 乃重修岳阳楼 邹忌修八尺有余 内修政理 茂林修竹 修禊事也

  ⑵ 终期于尽 度已失期 不期修古 行有期年

  ⑶ 其致一也 齐心一力以致臣节 致市民 聚万货颇有野致

  ⑷ 临文嗟悼 把酒临风 曹公已临其境 哀临三日

  ⑸ 列坐其次 引次江北 破军次之 贤能不待次而举

  ⑹ 所以游目骋怀 所以兴怀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吾知所以拒子矣

  ⑺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3、成语及常用语:

  ⑴ 游目骋怀:开怀。

  ⑵ 放浪形骸:行为放纵,不受世俗礼法束缚。

  ⑶ 情随事迁:思想感情随着情况变迁而发生变化。

  4、常识:

  ⑴ 纪年法:岁在癸丑(干支纪年)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帝王年号)

  赵惠文王16年(王公纪年)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年号干支并用)

  ⑵ 暮春:孟春、仲春、季春。

  ⑶ 修禊:在风俗,临水为祭,消除不祥,选在三月三日。

  五、再读课文

  六、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力求背诵。

  2、如何评价作者的生死观。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朗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本文写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以及变化?

  2、分小组讨论,给文章划分段落部分,概括要点。

  3、总结文章的意思。

  三、赏析课文

  1、第一段:

  ⑴ 以课文的第一部分为主,看作者在表达自己的心境时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时间:永和九年,暮春。

  地点:兰亭。

  风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人物:群贤,少长。

  盛况:流觞曲水。

  感受:信可乐也。

  ⑵ 尝试背诵第一段,理清背诵思路。

  2、学*第二段,了解作者的心境的变迁。

  3、朗读并分析第三自然段,理清背诵思路。

  集体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背诵。

  4、学生齐读课文三遍,背诵。

  四、小结

  五、全文小结

  【考考你】

  1、为下列句中加粗的字选出正确的.义项

  ⑴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

  A、全部 B、毕竟 C、完结 D、毕备

  ⑵ 曾不知老之将至( )

  A、竟然 B、曾经 C、通增 D、从前

  ⑶ 或取诸怀抱( )

  A、有的人 B、有的时候 C、或者 D、间或

  ⑷ 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

  A、陈列 B、陈述 C、陈旧 D、通阵

  2、下列各句加粗词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B、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C、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D、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E、何不委心任去留

  3、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聘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抬头观览浩渺的天地,低头审视繁多的物类,借凭它们纵目浏览,舒展胸怀,足以尽情地享受着和听的乐趣,确实很愉快啊。

  B、俯仰一世──很快地就度过一生。

  C、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才知道一生一死都是虚假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D、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等到他对所向往的事物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转移,感慨就随之而生了。

  4、阅读全文把握文意,请找出不正确的一项( )

  A、王羲之他们在风景幽绝的兰亭宴饮,是含有这么一个游戏:把酒杯盛酒放在溪水之中,让它随水飘流。杯子停下来时,坐在*处的人就应取觞饮酒。

  B、全文前半部分叙兰亭宴集情景,是实写,以乐字为基调;后半部分抒发宴集之后的感触,是虚写,以一个悲字为基调。

  C、文中作者批判了庄子死生一体的虚幻世界观,认为生是生,死是死,不能等同看待。

  D、作者谈对人生的感触,从宴集发端,由今人及于古人,再及于后人。在深沉的慨叹之中,暗含着对人生的厌倦和冷漠。

  5、创新能力训练阅读李白的《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完成下题: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李之芳国,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速。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作,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⑴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万物之逆旅也逆 旅:旅店。

  B、古人秉烛夜游 秉:持,拿。

  C、群季俊秀 季:兄弟中排行第四或最小的,此指弟弟。

  D、而浮生若梦浮 生:轻生。

  ⑵ 下列对文章的解释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一篇同《兰亭集序》一样,也属于宴集序。标题概括了文章的基本内容:回答了什么人(作者与从弟)什么时候(春夜)、什么地方(桃李园)、干什么(宴饮)等问题。

  B、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以,缘故。意为:古人(嫌人生太短)夜里拿着烛光游玩,实在是有缘故(有道理)啊。

  C、大块假我以文章,大块指天地;文章,绚烂的文采。即广阔的天地给我提供了如此绚丽灿烂的大好春光。岂能辜负!表现了作者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

  D、惠连是人名,很有才华,十岁就能写诗作文;康乐指谢灵运,南朝诗人。作者用此赞扬诸位堂弟人才俊秀,谦称自己不如谢灵运。表现作者与弟弟们畅叙天伦之乐的喜悦之情。

  【学科渗透训练】

  迎着将要落山的太阳,小李看见对面过来一辆两匹马拉的大车,只见车上坐着两个人:一个手拿渔杆,一个挎着大弓。觉得很有趣,于是跑过去问。

  您二位姓什么?只见拿渔杆的人随手抓起一条大鱼,站起身,对着夕阳高高举起说:我就姓这个!接着拿大弓的人把肩上的大弓使劲儿拉开后回答:看,这就是我的姓!驾车的老汉一看这二位,乐着说:您责问了,我的姓嘛。一指前面的两匹马。

  小李一下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本想和这几位搭讪,没想到会这样。

  请你帮助小李想一想,这三位各姓什么?

  【延伸阅读】

  将王素之《兰亭诗》和《兰亭集序》对比阅读,《兰亭集序》中的自然之景和诗中的自然之景是如何对应的,这些自然之景是纯粹客观的自然之物吗?

  《兰亭诗》其一:仰视碧天际,俯瞰原水滨。寂阔无涯观,寓目理自陈。大哉造化工,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资料补充】

  ⑴ 《晋书·王羲之传》:

  王羲之(321~379)字逸少,王旷之子,王敦、王导之侄,东晋初太兴四年生,太元四年卒,年五十八岁,少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复授护国将军,又推迁不拜。扬州刺史殷浩遗书,劝使应命,乃拜护军。又苦求宣城郡,不许,以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羲之素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度浙江,便有终老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那里,谢安未仕时也住那里。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特撰此序,以申其志。

  ⑵ 《古文观止》评《兰亭集序》:

  清人吴楚材、吴调侯选注的《古文观止》如此评《兰亭集序》: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而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但逸少旷达人,故虽苍凉感叹之中,自有无穷逸趣。

  《兰亭集序》教案 5

  【教学目的】

  1、学*本文,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及旷达胸怀。

  2、通过朗读训练,体会本文清丽流畅、骈散结合的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

  2、本文写景、抒情、叙事和议论相结合的特点。

  【教学课时】

  1课时。

  第一课

  一、导语设计

  多媒体显示:

  书法是起源于我国的一种艺术形式。在我国书法史上,涌现出许许多多的书法大家,如并称二王的王羲之、王信之,有颜筋柳骨之称的颜真卿、柳公权等。他们为我们留下了一件件美不胜收的书法精品,丰富了我们的生活,陶冶了我们的情操。现在,我们来欣赏一件素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书法作品,它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兰亭集序》,书法上也称《兰亭序》。

  二、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生朗读课文注释①。

  提醒学生注意课后小短文。

  《兰亭集》中的诗,到了现在,除了搞专门研究的人外,一般人了解甚少,而王羲之这篇序却声名远播,流传千古,除了它书法上的极高成就外,恐怕也有其内容上的原因。我们今天不妨就来一起学**羲之这篇文质俱佳的《兰亭集序》。

  三、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多媒体显示:兰亭和兰亭有关的幻灯片)

  我们先来看几幅有关图片,然后一起听老师朗读课文,同学们可一边听朗读,注意句读和语气,一边整体感知品味这篇课文。

  三、朗读品味,分析内容

  1、齐读课文第一段,分析:

  问:这一段作者记叙了兰亭盛会,同学们找找看,这一段写了哪些内容?

  答:交代了**的时间、地点、与会者等。并有写景、叙事和抒情。

  进一步明确写景、叙事和抒情的语句。

  (略)

  再明确层次。

  (层次不必过细,只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而已。)

  归纳第一段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乐。

  再读课文第一段,要求读准句读、读出语气,师略作点评。

  2、个别朗读课文第二段,分析:

  学生归纳第二段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痛。

  问:作者为什么感到痛?

  (要求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答: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问:作者提出了一个什么样的观点?

  答:死生亦大矣。

  师点评:在享受了难得的聚会和快乐后,作者深切地感受到再圆满的团聚终要离散,再自足的幸福终要破灭,再坚强的生命终要走向灭亡。面对这铁一般冰冷的自然规律,作者不由得感叹死生亦大矣。

  3、个别朗读第三段,分析内容:

  学生归纳第三段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悲。

  问:作者为什么感到悲?

  生讨论。

  师归纳:承上文死生亦大矣之痛而来,古人、今人、后者三者都对这同一话题有同样的感慨,都逃避不了生命终将殒灭这一规律,所以王羲之感到悲,这也反映了魏晋时代由于玄学盛行,士大夫们多崇尚老庄思想,很多人都笃信死生一彭殇齐,意志消沉,不求进取。这种思想对王羲之不能没有影响。

  但王羲之还说出了一句话,它是整篇文章的亮点所在──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作者认为生就是生,死就是死,二者不得等量齐观,其中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点实事,不宜空谈玄理。这也反映了王羲之的旷达性格。

  4、分析本文特色:

  本文是一篇书序,却这样借题发挥,阐明了自己的生死观,书序能这样写吗?

  多媒体显示:

  序:序,一般写在著作正文之前,有作者自己写的,多说明写书的的缘由、目的和经过。也有别人写的,多介绍或评论本书的内容,也作叙文。

  本文中也有一些语句反映了书序的特点。

  (要求学生寻找并读出。)

  多媒体显示:

  作诗缘由──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成书经过──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编集目的'──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学生所读内容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明确。)

  多媒体显示:

  明·徐师曾《文体明辩》《尔雅》云:序,绪也。字亦作叙,言其善叙事理,次第有序,若丝之绪也。其为体有二,一曰议论,二曰叙事。

  明确:这段话表明书序也可以议论,也可叙事,即可以借题发挥。

  小结:本文的妙处正在这借题发挥上,因而显得立意高远,王羲之用324字,既写出了兰亭盛会之乐,又由此生发议论,谈到死生之大,进而谈到了自己的人生态度。

  多媒体显示:

  乐,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痛,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悲,后之视今,亦由古之视今。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说到这儿,我们不由得想起了作家王瑶的一句话我们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于是就设法增加它的密度(多媒体幻灯片),这句话说的也正是在有生之年要让自己的生命更精彩。

  多媒体显示:

  我们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于是就设法增加它的密度。

  ──王瑶

  五、课内拓展延伸

  1、课内尝试背诵第一段。

  2、学生交流自己的人生态度。

  3、集体诵读课文。

  六、作业

  背诵全文,进一步领会本文的佳处。

  《兰亭集序》教案 6

  学*目标

  知识: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的意义。

  能力:1.理清课文内容层次

  2.理解作者的生死观。

  情感:正确认识作者对人生悲欢无常、终归于尽的深沉感慨,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由这次**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难点: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教法设计

  1.第一段本文语言精练、朴素、优美,教学时把重点放在体味语言特色上,由语言美去体悟自然美,体会作者乐山乐水的心情。要多读(可采取听读、范读、齐读、个人读、分组读形式)读到情随声出,自然成诵。

  2、第二、三自然段作者由乐转悲,对人的生死问题的议论富有哲理性,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所以强调课前预*。预*要求:(1)反复朗读,参照注解,初步理解文意,扫除阅读障碍。(2)提出疑难问题

  教学过程

  导入:东晋时人评论其书法笔势为“飘如游云,矫若惊龙” ,意思是像浮云一样飘逸,像惊龙一样矫捷。笔墨是一个人才情气质和性格的流露和暗示,这些线条可以说是魏晋时代风貌和气度的形象再现。下面,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他的作者,请学生读注解1。(解释为何是唐摹本:因唐太宗生前太喜爱这帖,死时把它作为殉葬品,埋入昭陵,从此真迹永绝于世)那么这篇作品其文学内蕴如何呢?悠悠千载之后,我们只能从序文本身去探究了。(板书文题)

  范读。全文共有三段,试从每段中找出最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字眼。

  全文感情起伏,情真意切,我们就以此感情的变化为线索,走进王羲之的情感世界。

  第一段共有五句话,主要记叙了什么事件?作者三如何记叙这次兰亭**的盛况的?

  (请学生依次朗读每一句话,然后概括出每句话的要点。)

  请摘录本段写景句,体会作者写景状物言简意赅,妙趣天成的特点,感受作者快乐的心境。

  兰亭地处“会稽山阴”,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主体是山水。其山如何?“崇”与“峻”是本色形容,而“茂林修竹”四字遂赋予山岭盎然生气;其水如何?“清”与“激”亦为本色形容,而“映带左右”四字方使流水神采飞动。王羲之笔下写竹,只言其修而弃其绿,写水,只言其清而弃其碧,色调的淡雅。

  再看天气,“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天宇清朗,和风吹拂:在这里没有“草长莺飞”春意闹,也没有“姹紫红开遍”的艳丽,只有清风拂面,水声泠泠;在这里物我同化,是非顿消,心境澄明。信可乐也,更乐的是可以与知己好友品酒论诗,尽情抒发内心的情思,欢声笑语,久久不绝,以致感到人为的管弦之声亦属多余了。

  此情此景,作者感到赏心悦目,他如何表达?

  明确:“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指起头来看到宇宙的广大,低下头看到万物的繁多,借此来放开眼界,舒畅胸怀,尽情享受耳听和眼观的乐趣,真是快活啊。)

  仰观宇宙,俯察万物,是极视觉之娱;竹木萧萧,流水潺潺,是尽听觉之乐。信可乐也。

  小结一下。

  王实甫的《西厢记》里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说明人生有四大美事:良辰、美景 、赏心、乐事。本文段共六句话,四美俱全,五美齐臻,足可乐也。 作者在此段中极力营造素淡、雅致的格调,即使喜悦,也不过分显露,可以说是作者从容淡雅的心境所致。如此心境之下,王羲之又怎会发出岂不痛哉的感慨呢?

  作者紧承上文的“乐”字,由乐而忧,由生而死,围绕生死重大问题展开议论,抒发感慨。

  由乐转悲,看似突兀,却也顺理成章。(幻灯补充资料)

  作者由眼前的兰亭相聚的欢乐,推想到普天下之友朋相处的情境:世上没有不散的宴*,情随事迁,喜欢的会不再喜欢,拥有的会不再拥有,再圆满的团聚终要离散,再自足的幸福终要破灭,进而想到生命短暂,深切感悟到,再坚强的生命终要死亡。

  生命短促,一切终究会曲终人散,面对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由生离到死别,自然乐极而生悲,令人痛心。这种情感变化是十分正常的`。在这个古今人共同面临的无奈面前 ,作者不由发出“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的感叹。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诵第二段的内容,注意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

  下面请学生朗诵第三段,注意思考两个问题。

  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作者编集《兰亭集》的由来是什么?目的又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1. 东晋时人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意志消沉,不求进取,认为人生无常,生死等同。(出示幻灯片)先概括东晋时期的这种风尚,再谈为何会有这种思想。作者批判了时人的人生虚化的思想,认为生就是生,死即死,不可等同视之。

  2.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为使后人也对今天的所为所思“兴怀”)“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以便“后之览者”也会“有感于斯文”。作者把昔人昔文、今人今文以及后人有感串联起来,既巧妙地交代了诗集的由来,说明了编集的目的。

  也把目光投向了宇宙的深处,由己悲人,这是作者超越了人生无常之同的理性思考,这种深刻的“千古同悲”让我们从感伤的背后,发现了作者对短暂生命的珍惜。正如文中所叙,既然人生如此短暂,此次聚会的有关情景就应记录下来,能使后人了解今人的情怀,也感触到我的情志。

  下面就让我们把全文集体朗诵一遍。

  讨论:60年代中期、郭沫若先生曾发起一场关于《兰亭》真伪问题大讨论。他认为字体、文本都不是王氏原貌,理由之一是文章前面写极乐,突然转为悲痛,悲得太没道理了。你认为呢?

  由乐转悲,看似突兀,却也顺理成章。作者由眼前的兰亭相聚的欢乐,推想到普天下之友朋相处的情境:世上没有不散的宴*,情随事迁,喜欢的会不再喜欢,拥有的会不再拥有,再圆满的团聚终要离散,再自足的幸福终要破灭,进而想到生命短暂,深切感悟到,再坚强的生命终要死亡。生命短促,一切终究会曲终人散,面对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由生离到死别,自然乐极而生悲,令人痛心。

  这种情感变化是十分正常的。

  教师补充:古希腊史学之父希罗多德在其《历史》中提供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伟大的波斯王克谢尔克谢斯,率领波斯历史上最大的一支远征军向希腊进军,在阿比多斯海湾,他检阅全军。他的陆军遮天蔽地,他的水师布满海湾,他感到荣耀,感到幸福。

  但随后他又伤感起来,而且潸然泪下,对他叔父说:“当我想到人生短暂,想到再过一百年后,这支浩荡的大军中没有一个人还能活在世间,便感到一阵突然的悲哀。”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描写聚会欢乐后转入悲伤的,典型的有:汉武帝行幸河东,中流与群臣对饮,自作《秋风辞》,也说:“欢乐极兮哀情多,小壮几时兮奈老何!”道出了这种现象的正常和普遍。

  讨论:作者的悲哀之情是否是消极悲观?

  1、这是悲观的。相比之下,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刘禹锡的“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而不消沉,不黯然,积极进取,乐观旷达。英国大哲学家罗素,在他的一篇散文《论老之将至》中,也将生死这个永恒的主题升华到了壮阔高远的境界:“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应该像河水一样——开始是细小的,被限制在狭窄的**之间,然后热烈地冲过巨石,滑下瀑布。

  渐渐地,河道变宽了,河岸扩展了,河水流得*稳了。最后河水流入了海洋,不再有明显的间断和停顿,而后便毫无痛苦地摆脱了自身的存在”。能够这样理解自己一生的人将不会因害怕死亡而痛苦,因为他所珍爱的一切都将继续存在下去。

  2、第二种观点:这种悲哀,这种对时间和死亡的恐惧并不必然导向消极悲观。性格刚强的曹操同样有“人生几何”的感叹,但是它最后导致的不是消极无为而是一统天下的豪情壮志。《兰亭集序》在忧生叹逝中包含着对美的幻灭的悼惜,它否定老庄“一死生,齐彭殇”,认为生即生,死即死,有生之年应做点事,不应空谈玄理,表现出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本文第一段,从作者对兰亭盛会的描述中不难看出作者快乐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第二段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打法感慨,但字里行间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第三段中批判了“一生死”“齐彭殇”的虚无主义,这在玄谈盛行的东晋也是难能可贵的。

  引申拓展:需要说明的是,对死亡的恐惧和忧虑,历来是中外文学和哲学所关注的重要话题,莎士比亚的《王子复仇记》中有名的一句台词“生还是死,是一个问题。”

  “人生苦短”又是我们古人难以解开的心结。(出示幻灯片)《古诗十九首》中有“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汉武帝有“少壮几时奈老何”的慨叹;李白也曾感慨“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天地是万物的旅舍,光阴是百代不停的过客,而浮荡不定的人生像一场大梦,能有多少欢乐?);苏轼也感慨“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但陶渊明“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刘禹锡的“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无不表达出了不消沉,不黯然,积极进取,乐观旷达。鲁迅先生于“绝望和深渊”中“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为中华民族挺起了不屈的脊梁,他们在经受着人生局限性的同时,依然努力地创造出了瑰丽的生命华章。

  讲了那么多古人的看法,下面请大家来谈谈你是怎样认识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验?

  就像一首歌中唱的那样,天地悠悠过客匆匆,潮起又潮落,自然不可逆转,就让我们在有限的生命之旅也努力书写生命的华章。

  《兰亭集序》教案 7

  教学目标

  1、掌握“次”、“修”、“与”、“因” 等重要的文言词语;积累一些写景的句子。

  2、提高诵读文言文的能力,培养语感;学会比较,质疑与思考。

  3、体会认识作者的人生观,提高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水*。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重要的文言词语,学会联想与比较,在“语境”中对其意义确认。

  2、理清文章结构,提高诵读能力。

  3、领会王羲之在文中的哲学思考与人生认识。

  教学设想

  1、如此美文,诵读至关重要。准备高雅的古琴、古筝曲《高山流水》配乐诵读。

  2、通过联想、比较的方法,来阐释文体、积累词语、拓宽视野。

  3、多媒体配合。

  背景资料

  (一)作家作品

  1.王羲之

  王羲之 (303~361)东晋书法家、文学家。字逸少。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祖籍琅邪(今山东临沂)。初为秘书郎,征西将军庾亮引为参军,累迁长史。后拜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复授护军将军,迁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因与扬州刺史王述不和,称病离郡,放情山水,弋钓自娱。以寿终。世称王右军。原有集10卷,已佚。张溥辑有《王右军集》2卷,见《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相传王羲之7岁学书,12岁读前人笔论。少时曾学卫铄,自以为学得不差。后渡江北游名山,见到李斯、曹喜、锺繇、梁鹄等著名书法家的书迹,又在洛阳看到蔡邕书写的石经及张昶《华岳碑》,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及。于是遍学众碑,从此书艺大进。王羲之所处的时代,楷书逐渐成熟,草书得到发展。他在此基础上,又博采众长,一变汉、魏以来质朴淳厚的书风,而创造了妍美流便的新风格,把草书推向全新的境界。他的行草书最能表现雄逸流动的艺术美。《晋书》说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由于他在书法上的成就和贡献,被后世誉为书圣。

  2.关于王羲之的逸闻

  王羲之,字逸少,琅琊临沂(山东临沂)人。著名书法家,亦能诗文。郗鉴派人到丞相王导家造女婿,王家子弟知道后都显得拘谨,只有王多之坦腹躺在东床上,毫不在意,于是被选中。《世说新语·雅量》:“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王导)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此正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

  王羲之曾看到一个老大娘卖竹扇,就在竹扇上写了五个字。结果扇价骤增,人人争买。过了几日,老大娘又拿扇来,王羲之笑而不答。《晋书·王羲之传》:“羲之尝在聚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老姥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

  王羲之曾写《黄庭经》,换取山**士的好鹅。何法盛《晋中兴书》:“山**士养群鹅,羲之意甚悦。道士云:‘为写《黄庭经》,当举群相赠。’乃为写讫,笼鹅而归。”按,《晋书·王羲之传》说王羲之写的是《道德经》。

  有人把王羲之《兰亭集序》比作石崇《金谷诗序》,又把他与石崇并论。王听说后颇有喜色。《世说新语·企羡》:“王右军得人以《兰亭集序》方《金谷诗序》,又以己敌石崇,甚有欣色。”

  王羲之和谢安共登冶城,王举夏禹王和周文王的勤于政务,批评当世的虚谈废务,浮文妨要。谢却有高世之志,反对其说,认为秦二世而亡,并非清谈所致。

  许询就宿于丹阳尹刘候处,床帐新丽,饮食丰美。刘、许两位名士乐此安逸,言语中俗情流露。王羲之讥讽说:“如果上古高士巢、许通稷、契,当不会有此类话。”二人听了都有愧色。

  谢安曾对王羲之说中年后对哀乐很敏感,与亲友别,常数日不快。羲之谓人至晚年,自然如此,正要靠音乐陶冶性情。《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语王右军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欣乐之趣。’”

  王徽之放达不羁,在官而不理政务。有次桓冲叫他料理官务,他却拿着药悠闲地看西山云气。

  王徽之非常喜爱竹子,以至认为不能一天没有此君。《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世说新语·简傲》亦载:“王子猷爱行过吴中,见一士大夫家,极有好竹。主已知子猷当往,乃洒扫施设,在听事坐相待。王肩舆径造竹下,讽啸良久。主已失望,犹冀还当通,遂直欲出门。主人大不堪,便令左右闭门不听出。王更以此赏主人,乃留坐,尽欢而去。”

  王献之(344—386),字子敬,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王羲之第七子。工书法,尤以行草擅名。与其父王羲之齐名,并称“二王”。亦能诗文。王献之死,其兄王徽之去吊丧,取献之琴弹,因悲伤而弦不中调,便将琴摔在地上,叹息“人琴俱亡”,不久亦病死。《世说新语·伤逝》:“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索好琴,使径人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二)背景资料

  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幽雅,是当时名流雅士时常**的地方。

  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上巳节),“初渡浙还有终焉之志”的王羲之,曾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修禊之礼,举行过一次盛大的风雅**,参加的名士,有“东山再起”的司徒谢安、“掷地作金石声”的辞赋家孙绰,潜心物外的高僧支遁等四十一人。这天天气很好,名士们分坐在溪水两旁,饮酒赋诗。他们做曲水流殇之饮,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诸名爵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五十一岁的王羲之,用蚕茧纸、鼠须笔,兴乐而书,完成一篇“兴于诗叙”的妙文。手稿凡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写得既遒媚,又飘逸,各个字势纵横变化,如花乱飞,但转左侧右,无一处相抵触,好比以线穿珠,大小参差,而不失其重心,特别是「之」字,写了二十多个不同的样子,达到艺术的多样与统一。

  王羲之写这篇叙时,已经喝醉了酒,下笔如有神助,醒后自己也感到惊异;他日更书数十本,比起原来的这一稿本,终莫能及。稿本珍藏在王家,到了唐初为太宗所得,尊为「天下第一行书」,并命虞世南、欧阳询、褚怀良等临写了几本。 被呼为「行书之龙」的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在古代书迹里,像一盏灿烂的明灯,照耀着东晋以来我国书体的前进道路。

  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玄学盛行,对士人的思想,生活以及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很复杂的影响。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东晋时期,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很盛,是玄言文学泛滥之时。

  汉武帝行幸河东,中流与群臣欢饮,自作《秋风辞》:“横中流兮扬素波,萧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奈老何!”魏文帝《与朝歌令吴质书》叙在与吴质等人宴乐之后:“乐往哀来,怆然伤怀。余顾而言:‘斯乐难常’足下之徒,咸以为然。”西晋石崇《金谷诗叙》亦在与众人宴乐之后说:“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可见从汉魏以来,人们因欢聚由乐生悲的感慨是屡见不鲜的。俗话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大家难得一聚,是快事、乐事;但有聚就有散,分离诀别更容易使人伤怀!再说相聚是困难的、短暂的,分散是容易的,也是长久的。本来这种聚散两依依的情形已使人感慨万端,再由此使人联想到人生无常、生死相隔,怎不使人悲从中来。

  虽然文中流露出很浓重的“修短随化”的消极情绪,但作者能够驳斥“一死生”“齐彭殇”的虚妄,一反“清虚寡欲,尤善玄言”的风气和追求骈体的形式主义之气,揭示生老病死的自然和必然,抒写了一篇情真语笃,朴素自然的优美散文,这在东晋老庄思想泛滥的时代是较为难得的,《兰亭集序》不但在东晋文坛上占有一*之地,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三)关于文体特点

  《兰亭集序》是一篇序言。“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

  不论是古代还是今天,都有一种叫作“序”的文章,比如描述文人雅集的《兰亭集序》、记述高阁盛宴的《滕王阁序》、自勉励人的《送东阳马生序》、交待写作因由的《〈呐喊〉自序》,等等。

  序,到底是一种什么文体呢?它又有哪些种类和特点呢?

  现代人所说的序,是一种写在书或诗文前面、申述其写作因由、内容、体例等事项的应用文体,也写作“叙”或“绪”。上文所举的《〈呐喊〉自序》以及本文后面所附的张岱年先生的序都属于这一类。

  可是,古代的情况和现在有所不同,古人所说的序包含的意思比今天要丰富得多。

  早在西汉就出现了序,司马迁的《史记·太史公自序》开其滥觞。班固所著的《汉书》中有《叙传》、扬雄的《法言》中有《言序》。早期的序并不都写在文章的前面,而是单篇文章序于前,整部书则序于后,直到梁代萧统《昭明文选》等书才把序一律放在了前面,后面类似序的文章称作“后序”或“跋”。

  在序的家族中还有“小序”、“引”等变体。所谓“小序”就是诗文前叙述感兴或缘起的短序。明代人徐师曾的《文体明辨》中说:“小序者,序其篇章之所由作,对大序而名之也。”“引”也是一种简短的序,《文体明辨》中解释说,“唐以后始有此体,大略如序而稍为短简。”柳宗元曾作过《霹雳琴赞引》的文章。

  跋,也称“题跋”、“跋尾”或“书后”。清代姚鼐的《古文辞类纂》:“题跋者,简编之后语也,凡经传子史诗文图书之类,前有序引,后有后序,可谓尽矣,其后览者,或因人之请求,或因感而有得,则复撰词以缀于末简,而总谓之题跋。”跋出现于唐代,时称“题某后”或“读某”,如李翱的《题燕太子丹后》、韩愈的《读荀子》。欧阳修最早称这种文章为跋,其《集古录》有“跋尾”若干篇,附在他珍藏的碑文之后。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属于“序跋”之序,但它并没有紧紧停留于对《兰亭集》的写作因由、过程、作者等情况的泛泛交待,而是将写景抒情和深邃的人生哲理密切地交融起来,成就了一篇极富艺术美感和思想启迪价值的千古至文。在序这种应用文中有如此成就,是令人赞叹的。

  赠序,是一种与序有密切关系但也有很大不同的一种散文,它是专门为了送别亲友而写的以述友谊、叙交游、道惜别为主的文辞。就起源而言,赠序是由诗文之序演化而来的,古人饯别时,饮酒赋诗,诗篇多了,就由在场的人作序,叙其缘起。但,清代的姚鼐认为赠序类者,乃“老子曰:‘君子赠人以言’”之意,所以在他所编的《古文辞类纂》中单独列出“赠序”一类。赠序晋代已有,如傅玄的《赠扶风马钧序》、潘尼的《赠李二郎诗序》等,唐代赠序最为兴盛。对广大的中学同学来说,最熟悉的赠序是明代宋濂所作的《送东阳马生序》。

  另外,还有一个看似与序跋之序有关,实则毫无干系的名词——序论。序论不是文体,而是议论文开头的提出问题部分。它和本论、结论构成议论文的基本框架。

  (四)有关文化常识

  流觞曲水:古人的一种游艺项目,众人坐在环曲的溪水边,把酒杯放在水面上任其漂动,停于某人处,即取而饮之,或吟咏诗赋来代替。

  修禊:古代的一种风俗。于三月第一个巳日(上巳日)欢聚水滨,歌舞娱神,祈祷幸福,消除“妖邪”。到了王羲之生活的.时代,许多文人名士借此机会,歌舞欢宴,游春享乐。禊,祭祀的礼节。

  彭殇:指生命的长短。彭,彭祖,传说中的人物,据说活了八百岁。殇,未成年而死。

  含活用词句:“映带左右”、“一觞一咏”、“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会稽:郡名,今浙江省北部和江苏省东南部一代地方。

  这篇文章语言清新,朴素自然,其中有些词语今天已经发展成了成语: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天朗气清、游目骋怀、世殊事异、感慨系之、放浪形骸。

  教学过程

  (一)通过书法作品《兰亭集序》导入课文。

  1、你知道王羲之是在什么状态下创作出《兰亭集序》的吗?

  2、由书法美来领略文采美。

  (二)学生对照注释自读课文

  1、朗读

  2、评价。(读得好不好, 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关键在 :准确与流畅;把握展示作者的情感。)

  (三)配乐,古琴曲《高山流水》。教师范读。

  1、提出思考题:分别用一个字(词)来概括每段的意思。

  2、教师范读。

  3、播放录音带。

  (四)揣摩鉴赏文本

  1、第一段可用哪一个词加以概括(可在文字中寻找)

  明确:乐

  2、哪些东西信可“乐”呢?

  明确: 景——美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山)

  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水)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天)

  人——贤—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事——雅— 一觞一咏

  3、联想、比较、拓展:

  ① 引入丘迟《与陈伯之书》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② 两人同写暮春江南,景物特点有什么不同?

  明确:丘迟之景,勃勃生机,活泼热烈。意在唤起身处北方的陈伯之的思乡之情;羲之之景,清俊高雅,有超凡脱俗之韵。

  ③ 讲到“人贤”,引入刘禹锡《陋室铭》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意在表明,美景配贤人(赏心悦目,良辰美景)。

  4、学生试背第一段,教师示范背诵

  5、朗读第2段,用哪一个词概括本段?

  明确:痛

  6、“痛”在何处?

  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谈玄悟道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归隐山林 情随事迁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痛

  7、引入范仲淹《岳阳楼记》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比较他们的精神境界。

  8、学生试背第二段,教师示范背诵。

  9、学生朗读第三段,用一个词概括本段:

  明确:悟

  10、有人说本文流露出了作者某些消极的情绪,如文中有 ,

  为证。但作者对人生的态度到底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呢?(“悟”出了什么?)

  明确: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否定“老庄”的背后是对人生的肯定(王羲之,被称为“书圣”,他是有所作为的)

  11、学生试背,教师示范背诵。

  (五)基础知识(字词)的教学穿插在文本鉴赏之中,但可注意让学生联想旧知识,阅读工具书。如:

  修 邹忌修八尺有余 《邹忌讽齐王纳谏》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核舟记》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岳阳楼记》

  修守战之具 《过秦论》

  茂林修竹 《兰亭集序》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兰亭集序》

  因 因利乘便 《过秦论》

  因河为池 《过秦论》

  不如因善遇之 《鸿门宴》

  因人之力而敝之 《烛之武退秦师》

  因寄所托 《兰亭集序》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形态 《核舟记》

  现在有: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陋就简,因材施教等。

  (六)听录音:

  1、再次体会文本内容

  2、配乐,同学们边读边背课文

  附: 板书设计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景美

  乐 人贤

  事雅

  痛 或取诸怀抱……(谈玄悟道)

  或因势所托……(归隐山林) 终期于尽

  悟 一死生……

  齐彭殇 ……

  作业

  1、根据示范整理总结有关文言词语:与、次、期、临、致、或、

  2、背诵课文

  名句默写检查设计:

  ① 写出《兰亭集序》中写景的短语

  ② 《兰亭集序》中道出古今人们普遍共同感受的句子

  流露出作者消极情绪的句子

  但作者还是积极向上的,从 可以看出。

  《兰亭集序》教案 8

  【复*目标】

  1、 复*本课的重点文言基础知识及翻译重点句子。

  2、 记诵全文。

  【复*流程】

  一注音(5分)

  癸(ɡuǐ)丑 会(kuài)稽 修楔(xì) 激湍(tuān)流觞(shāng) 管弦(xián)

  游目骋(chěng)怀 齐彭殇(shāng) 晤(wù)言一室之内 趣(qū)舍万殊

  一死生为虚诞(dàn) 曾(cēng)不知老之将至 若合一契(qì) 放浪形骸(hái)

  嗟(jiē)悼(dào) 感慨系(xì)之

  二、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10分)

  1、群贤毕至(全) 2、少长咸集(都)

  3、清流激湍(流势很急的水) 4、亦足以畅叙幽情(深藏的感情)

  5、是日也,天朗气清(代词,这) 6、信可乐也(诚,确实)

  7、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交好)(低头仰头,比喻很短的时间)

  8、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依,随着) 9、虽趣舍万殊(进取与退让)(不同)

  10、感既系之矣(附着) 11、不能喻之于怀(晓,懂得)

  12、每览昔人兴感之由(原因)

  13、列坐其次(排列) 14、列叙时人(一个个地)

  1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通“故”所以,因此)(看作一样)(是)

  16、齐彭殇为妄作(看作相等) 17、或取诸怀抱(之于)

  18、晤言一室之内(对面谈话) 19、曾不知老之将至(乃,竟)

  20、向之所欣(向来) 21、未尝不临文嗟悼 (面对着)

  三、一词多义 (15分)

  次:(1)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旁边水边) (2)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次一等)

  (3)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 有序的排列) (4)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驻扎)

  (5)余船以次俱进 (次序)

  致:(1)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到达,最后所达到的结果)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

  (3)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得到)

  (4)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招致)

  (5)肃宣权旨,致殷勤之意。(表示、表达 )

  (6)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用尽)

  修:(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高 )

  (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寿命长)

  (3)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学* 进步)

  (4)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办好)

  (5)乃重修岳阳楼 (修建)

  (6)修守战之具(整治、治办)

  盛:(1)虽无丝足管弦之盛(多,这里是“热闹”的意思)

  (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繁多)

  (3)胜地不常,盛宴难再(盛大)

  (4)今又盛寒,马无稿草(程度深,极,非常)

  期:(1)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期限)

  (2)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期望、要求)

  (3)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时间期限)

  (4)期年之后(一周年)

  (5)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约定)

  (6)外无期功强*之亲(服丧一年)

  于:(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介词,在)

  (2)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对于)

  (3)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至,及,到)

  (4)不能喻之于怀(在)

  (5)亦将有感于斯文(对)

  所以:(1)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的原因 )

  (2)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用来……)

  (3)吾知所以距子者,吾不言(……方法 )

  之:(1)曾不知老之将至(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

  (2)及其所之既倦(动词 往 达到 )

  (3)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助词表定语后置 )

  (4)每览昔人兴感之由(助词 的)

  (5)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代词,指代“向之所欣。。。。已为陈迹”)

  (6)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7)晤言一室之内(助词 的)

  以:

  (1)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因,介词)

  (2)引以为流觞曲水(介词,把)

  (3)足以极视听之娱(用来)

  (4)舟遥遥以轻飏(连词 相当于“而”,修饰)

  (5)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介词 把、拿 )

  (6)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动词 用,任用)

  (7)日以尽矣,荆轲岂无意哉( 副词 通“已”,已经 )

  (8)不赂者以赂者丧(因为)

  (9)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用)

  (10)君臣固守以窥周室(连词,目的)

  三 、翻译句子(6分)

  1、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译文)

  2、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译文)

  3、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译文)

  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译文)

  四、名句默写(7分)

  1、(20xx福建卷10年天津卷)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

  2、(20xx重庆卷)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________________ 。

  3、(20xx山东卷20xx重庆卷20xx安徽卷)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4、(20xx安徽卷)__________________ ,少长咸集。

  5、(10年江西卷北京卷)或取诸怀抱,___________________;或因寄所托,________。

  6、(20xx山东卷)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_______________,俯察品类之盛。

  7、(20xx四川卷)_______________,齐彭殇为妄作。

  五、翻译划横线的句子(7分)

  申屠敦之鼎

  洛阳布衣申屠敦①有汉鼎②一,得于长安深川之下。云螭斜错③,其文烂如④也。西邻鲁生见而悦焉,呼金工象而铸之。淬⑤以奇药,穴地藏之者三年。土与药交蚀,铜质已化,与敦所有者略类。一旦,持献权贵人,贵人宝之,飨宾而玩之。敦偶在坐,心知为鲁生物也,乃曰:“敦亦有鼎,其形酷肖是,第不知孰为真耳。”权贵人请观之,良久曰:“非真也。”众宾次第咸曰:“是诚非真也。”敦不*,辨数⑥不已。众共折辱⑦之,敦噤不敢言,归而叹曰:“吾今然后知势之足以变易是非也。”龙门子闻而笑日:“敦何见之晚哉?士之于文亦然。” (选自明?宋濂《宋学士文集》)

  [注释]①申屠敦:复姓申屠。这是作者虚构的人物。②鼎:古代的炊具,三足两耳。后演变为工艺品。⑧云螭(chī)斜错:云与螭(兽名,外形像龙而无角)互相掩映交错。④其文烂如:它的花纹斑斓。⑤淬(cuì):金属烧热后浸在水中或油中。⑥辨数:多次争辩。辨,通“辩”。⑦折辱:挖苦。

  1、 (2分)译文:

  2、 (3分)译文:

  3、 (2分)译文:

  译文:洛阳有个*民叫申屠敦的有一个汉朝的鼎,是在长安的一个深深的山谷底下得到的。(这个鼎外形)云和螭互相掩映交错,花纹斑斓。西边有个姓鲁的人看见了这个鼎非常喜欢,找了铸金的工匠仿照它的样子铸一个鼎。铸的.时候浸泡在稀奇的药水中冷却,还在地下挖了个洞埋了三年。泥土和药水都腐蚀着鼎,铜的本质已经产生了变化,和申屠敦的大体相似了。一天,鲁生把鼎献给了一个有权势的贵人,贵人很珍视这个鼎,宴请宾客并赏玩这个鼎。申屠敦恰巧也在宴*上,心里知道这是鲁生的东西,于是就说:“我也有一个鼎,它的外形跟这个很像,只是不知道哪个是真的。”权贵的人请他把鼎拿来让他辨别,(权贵人)看了很久说:“不是真的。”那些宾客一个接一个地都说:“确实不是真的。”申屠敦忿忿不*,争辩个不停。大家都挖苦嘲笑申屠敦,敦就不敢说话了,回去感慨地说:“我经历这事之后才知道权势足够用来改变是非了。”龙门子听了笑着说:“申屠敦怎么这么晚才明白这个道理啊?读书人评价文章也是这样啊。”

  《兰亭集序》教案 9

  一、 说教材

  教材简析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这篇序言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而且其文在思想、语言上也具有独特的价值,二者相得益彰,共同确立了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作为一篇书序,文章由叙事而写景,感物抒怀,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2、本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学*有这样的要求“通过阅读和鉴赏,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渊远流长,陶冶性情,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此文入选新教材正体现了这一理念,学生若能很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就能认识深沉的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对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很有帮助,同时又能感受我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对提高语文素养大有益处。

  3、教学目标

  第五单元的文言文学*魏晋散文,这一时期的散文抒情色彩浓郁,尤其是王羲之的文章文风清淡,这篇《兰亭集序》中的写景句子更是美不胜收,“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如此简洁雅净的语言是极好的诵读材料,所以我把背诵定为教学目标之一;另外,我所执教的是一个*行班,学生虽有一定的文言学*基础但仍很薄弱,且本学期文言文难度较之上学期有很大提升,学生还需要积累一定的文言知识,根据该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序文的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等词的意义;背诵全文。

  (2) 能力目标:体会文章精练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3) 情感目标:理解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4、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只要求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而《兰亭集序》是一篇自读课文,文下有注释,学生可自己借助注释和工具,理解词句含义,教师只需对个别难句略做点拨即可,据此我将该课的教学重点定为:(1)了解课文中的词类活用以及归纳“修、期、致、临、次”等词的义项;(2)背诵全文。

  课文二三自然段的感情由乐转悲,对人的生死这一问题的议论富有哲理性,学生由于经历浅,多数未经历过生死,对其中表达的生死观不能很好理解,所以将理解在文章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和认识深沉感叹中蕴含的积极情绪定为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教师要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慎重地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用两课时,采用诵读法、点拨法进行教学。

  诵读法。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反复诵读,从而更深的领悟文章内容和体会的思想感情。

  2、点拨法。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点拨法” 能启发学生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学*中,我主要点拨的是难句以及感情变化的线索,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三、说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探究。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

  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借助工具书、课本注释初步疏通文意,力求做到准确、通顺地翻译课文,以此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2、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诵读,同时,在教学中,让学生质疑,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相互提出难句质疑;

  3、用归纳法归纳文中的特殊文言现象。从上学期开始,我一直让学生学会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

  四、教具准备

  录音机、课文朗诵带;2、有关兰亭和王羲之书法的图片、资料

  五、说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又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的导入能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由于本课是位书法家,故以提问的方式导入:“大家是否喜爱中国的毛笔书法?你们最喜欢谁的书法?”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然后引导学生欣赏课本前页的插图,欣赏《兰亭集序》摹本,由此引出课题。

  (二) 简介

  欣赏完插图后,再出示王羲之的其他书法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其书法“飘若游云,矫如惊龙”的特点,同时简介和文章体裁特点,扩充学生的相关知识,完成教学目标(1)中对序文特点的了解。

  (三) 整体感知,朗读全文

  通过播放课文朗诵带,让学生注意字音和语调、语气,初步感受〈〈兰亭集序〉〉的语言特色。听完录音后,再让学生齐声朗读一遍,教师相机作诵读指导,这一环节是教法和学法的落实。

  (四) 小组合作,逐段疏通文意

  由学生四人小组共同合作,结合课文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教师巡视点拨,比如第一段中的: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应掌握以下实词:

  修:做。 禊事 :禊,一种祭礼。古时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禊事,古代一种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游,并进行祈福消灾的仪式。

  2、“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处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毕:都。 咸:都 。 修:长、高。 映带:映衬,围绕。

  3、“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引以为流觞曲水:引,引导。引(之),省略宾语“之”,清流激湍。流觞,把酒杯浮在水面上,循水而下,流于谁前,谁来取饮。曲水,引水环曲为渠。( 展示流觞曲水的图片资料)。

  盛,盛大。 觞,古代喝酒的器具,这里解释为饮酒。(名词作动词)

  咏,用诗词来赞颂或叙述,指作诗。 以,来。

  4、“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是,指示代词,这。 惠风,和风。

  5、“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 所以,用来。 极,穷尽。 娱,乐趣。 信,实在。

  其余段落不一一赘述,此环节还可让学生找出难句相互讨论,讨论不决,推举一同学指出疑词难句,教师集中加以讲解。如此,教师重在点拨省时省力,学生积极参与,手脑并用。 此外,课文中出现的“流觞曲水”这样的字词学生理解可能有困难,所以展示课前准备的有关兰亭**的图片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文中自然美,并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使原本枯燥的课变得生动有趣,使抽象的背景知识更为直观和便于理解。在欣赏的过程中,学生轻松的.掌握了文言知识。这既完成了教学目标(1)(2)(3),同时又突破了重点难点,也是对学法的落实。

  (五)小结并布置作业

  对小组合作疏通文意的情况进行总结,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找出感情变化的线索,(2)归纳文中文言知识,完成课后练*三。第一课时的作业重积累,对基础差的学生必不可少,又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整理能力;同时通过反复的朗读,让学生自己去揣摩文章的妙处,为下节课鉴赏评价奠定基础。

  第二课时

  (一) 学生齐读课文,检查字音的掌握情况

  (二) 分析课文,理清思路

  由学生找出感情变化的句子或字词,教师根据回答点拨各段大意 :全文共三个自然段,第一段叙述兰亭**的盛况,写出了宴集的时间、地点、相聚的缘由、参加人员、环境及景物、天气和宴集的感受。对这次宴集环境的描述简洁雅致,如“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信可乐也”,这些看出快乐的心情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这是文章的第一部分,以一个“乐”字为基调;

  第二自然段,由兰亭**联想到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即便为人处世方法各异,静躁不同,但当 “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随着时间的推移,又都是 “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表议论,推进到生死的大问题,抒发了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无奈和 “死生亦大矣”的沉痛感慨。虽然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大发感慨,但字里行间仍然暗含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第三自然段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批判当前士大夫阶层中“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虚无主义思想,这在玄谈之风盛行的东晋时代是有积极意义的,体现了积极的人生观。接着文章以“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的慨叹,将话题巧妙地引到诗集的编成及其意义上来,交代了作序的目的。

  第二、三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二部分,写宴集以后的感慨,这部分以一个“悲”字为基调。

  同时,板书全篇思路,引导学生根据板书尝试背诵,这是对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的再落实。

  (三)问题研讨(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课文对老之将至、人生无常感叹不已,情调有些低沉,但的积极情绪又无不暗含其中,你怎么看这一问题?学生可结合自己的人生观自由发言,各抒己见,以此突破难点即理解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其中蕴涵的积极情绪。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对课文知识进行梳理,便于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作业:(1)背诵全文(2)搜集有关王羲之和《兰亭集序》的资料,相互交流。第二课时的作业是对课文内容的延伸和拓展,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五、板书设计

  板书应简洁美观,概括性强,故将板书设计为: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时间 :暮春之初

  地点 :兰亭

  事由 :修褉事也

  人物 :群贤必至,少长咸集

  (一)兰亭盛会 环境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乐

  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事件 :流觞曲水,畅叙幽情

  天气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感受 :信可乐也

  欣于所遇 所之既倦

  向之所欣 已为陈迹 死生亦大矣

  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 悲

  (二)会后感慨

  昔人兴感 若合一契

  时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兰亭集序》教案 10

  教学目标

  1.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2.了解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

  3.背诵全文,掌握“修、期、致、临、次”等词的多义性。

  教学重点

  1.了解由这次**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2.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1.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2.对文中多义词具体义项的确定,如“一”在“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数量词)“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整个)“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把……看作一样),“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一样、相同)等四个句子中的意义。

  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胶片《兰亭集序》摹本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王羲之及其作品。放录音范读,领会句法上骈散并行,以散为主的特征,朗读课文,结合注释,把握文意,了解本文作为宴游诗的特征。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初中阶段我们学过不少写景状物的诗作,想必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大家还记得吧,师生一起诵读: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挞送青来。

  诗人描写景物时,毕其形传其神,一水多情地呵护着绿田,两山像从远处奔腾而来,来不及敲门便捧上一片青翠。

  今天,我们学*的这篇文章,也摹景状物,但手法却别具一格,言简而神具,这就是王羲之以书中神品称著于世的《兰亭集序》

  二、作者简介

  选一学生读注解①。

  教师略作补充:魏晋时期在中国抒发艺术的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王羲之书写的《乐毅论》《黄庭坚》等楷书作品称“书之圣”,行草《兰亭集序》被后世书法家誉为“行书第一”。

  出示王羲之《兰亭集序》摹本,正如前人对他的评价“飘如游云,矫如惊龙”“天机流布,挺然秀出”。

  三、放录音、正音

  学生听录音一遍。

  教师强调一些字的读音。

  投影:

  多音字:会稽(kuagrave;ijī)感慨系之(xigrave;)曾不知老之将至(zēng)

  通假字:趣舍万殊(通“趋”)古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通“犹”)

  四、朗读课文,体会本文句法骈散并行,以散为主的特征。

  五、品读课文

  结合注释,熟悉文意,并思考:本文和一般的书序有什么不同,找出与《兰亭集》有关的语句。

  明确:一般的书序介绍成书的经过、出版意旨、编次体例或作者情况等,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作为书序,本文介绍了作诗缘由(因修禊而“群贤毕至”)、作诗情形(“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成书经过(“列序时人,录其所述”)、本书意义(“后之览者,亦将有敢于斯文”)。

  本文由宴游活动谈到生死观,善于借题发挥,论及人生的意义。这便是《兰亭集序》与一般书序的不同之处。

  六、布置作业

  熟读全文,把握各段大意,完成思考练*一。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采用诵读教学法,以指导学生诵读为主。包括两部分内容:①对课文内容作简单的分析,以期尽快形成背诵思路。②语气揭示。难点突破,引导学生理解本文貌似消极悲观实则积极的人生感慨,归纳总结一词多义。

  [教学步骤]

  一、学生齐读全文,检查多音字、通假字的掌握情况

  二、分析理解,指导诵读

  1.选一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要求学生体会作者状物写景言简意赅、妙趣天成的特点,感受作者快乐的心境。

  要求学生摘录写景句,明确: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朗读语调提示:“永和九年……修禊事也”以中速读。下文有关**的文句应以清新明快的语调读出,特别重读“乐”,以体现作者快乐的心境。

  理解背诵思路:记叙了**的时间、地点、事由、人物,由“此地有崇山峻岭”引出四周环境及场面的铺叙,最后由“是日地”领起描写游人的心境,抒发**的心情。

  学生尝试背诵。

  2.齐读第二自然段,要求学生体会作者心境的变迁。

  朗读语调提示:作者以从容沉稳的气势稍一收拢,便转到全文的主旨上来,探索人生哲理,发表对人生忧乐和生死问题的看法,故应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重读的词语有“死生亦大矣”中的“大”,“岂不痛哉!”以“”调读出慨叹语气,重读“痛”。

  理清背诵思路:由兰亭**联想到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即便为人处世方法各异,静躁不同,但从中提示了人生忧患的来源。首先来自生命本体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及其“所之既倦”“感慨系之矣”。其次来自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定,难以依持,即“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第三来自个体生命的短暂有限,即“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最后以“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作结。

  学生背诵第二自然段。

  3.选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

  理清背诵思路: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转入对人生世事的深入抒写,批判当前士大夫“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现了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随之又发出“后之视今,亦由今视昔,悲乎”的慨叹,可见作者对人生敏锐、深刻的感受中有一份对人生特别的热爱和执著,接着作者交代了《兰亭集》的成因“后之览者,亦将有敢于斯文”,总结全文。

  朗读指导:“固知/一/死生/为/荒诞,齐/彭殇/为/妄作。”读出节拍,读出批判语气,“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乎!”缓缓吐出,重音为“悲”,以后的句子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

  集体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背诵。

  4.学生齐读课文三遍,背诵。

  三、探究性阅读训练

  思考:课文对老之将至,人生无常慨叹不已,情调有些低沉,但作者的积极情绪又无不蕴含其中,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学生分组讨论。

  明确:本文第一自然段作者对这次宴集环境的描述素淡雅致,摄其神韵,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些斗看出作者快乐的心情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

  第二自然段,虽然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大发感慨,但字里行间暗含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正因为作者对人生忧患有清新的.认识,才可扬长避短,在有限人生中进行无限的价值创造。

  第三自然段,作者在尽述古人、今人、后人慨叹人生无常的同时,批判了庄周“一死生”“齐彭殇”的虚无主义,当然应该看作是积极的。

  四、小结

  魏晋时期通常被认为是我国历史上人的自觉和文的自觉的时代。魏晋人对自身和外在于人的客观世界都有深广精微的体认和探求,这使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充溢着浓郁的人生意识和宇宙情调。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记下了与会者的千古风流。时至今日捧读,仍恻然动人。

  五、词语解难

  课后思考练*第三题中有5个实词,归纳其一词多义,力求在动态的语境中辨析词义。

  学生逐一明确。

  教师归纳总结。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①修

  例句 出处 释义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岳阳楼记》 修建、修造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过秦论》 治理、整治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答司马谏议书》 修订、修改

  邹忌修八尺有余 《邹忌讽齐王纳谏》 高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兰亭集序》 长

  ②期

  例句 出处 释义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史记·陈涉世家》 期限

  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 《大铁椎传》 约定时限

  上不顺天,下不惠民,征敛无期,求索无厌 《吕氏春秋》 限度

  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 《察今》 期望、企求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战国策》 (jī)满、周,一周年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兰亭集序》 至、及

  ③致

  例句 出处 释义

  皖师欲结欢于宁南,致敬亭于幕府 《柳敬亭传》 送、送达

  一篇之中,三致意焉 《屈原贾生列传》 表示、表达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劝学》 到达

  家贫,无以致书以观 《送东阳马生序》 获得、得到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过秦论》 招致、引来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孔雀东南飞》 致使、使得

  专心致志 成语 极、尽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兰亭集序》 情趣、情致

  ④临

  例句 出处 释义

  把酒临风,其喜气洋洋者矣 《岳阳楼记》 面对、迎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兰亭集序》 面对、引申阅读

  居高临下 成语 从高处往低处看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出师表》 将要

  ⑤次

  例句 出处 释义

  1.贤能不待次而举 《荀子·王制》 等次

  2.陈胜吴广皆次而行 《陈涉世家》 按次序

  3.凡用兵之法……全军位上,破军次之 《孙子兵法》 在排列上次一等

  4.师退,次于召陵 《左传·僖公》 临时驻扎

  5.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夜篝火 《陈涉世家》 行军途中的驻地

  6.列座其次 《兰亭集序》 旁边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写一段话,把“崇山峻岭”“清流激湍”“游目骋怀”“情随事迁”五个词用进去,描写恰当,内容要合理,不少于400字。

  [板书设计]

  写景状物

  记会

  畅叙幽情

  欣于所遇,及其既倦

  兰亭集序慨叹向之所欲,已为陈迹死生亦大矣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昔人兴感,若合一契

  明意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览者

  [延伸阅读]

  将王羲之《兰亭诗》和《兰亭集序》对读,《兰亭集序》中的自然之景和诗中的自然之景诗如何对应的,这些自然之景是纯粹客观的自然之物吗?

  教师可把《兰亭诗》打印分发给学生。

  《兰亭诗》其一

  仰视碧天际,俯瞰渌水滨。

  寂阒无涯观,寓目理自陈。

  大哉造化工,万殊莫不均。

  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诗中的“仰视碧天际”对应《序》中“仰观宇宙之大”“天朗气清”。

  诗中“俯瞰渌水滨”对应《序》中“俯查品类之盛”“清流激湍”。

  诗中“无涯观”“万殊”“群籁”对应《序》中“崇领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惠风暖日”。

  这些景物并非客观存在之景,而是贯注了诗人心性的情致化景物,从诗中最后一句来看,宇宙万物虽有差别,但它们给作者的感受都是崭新的、可爱的。

  《兰亭集序》教案 11

  教学目标

  1.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2.了解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

  3.背诵全文,掌握“修、期、致、临、次”等词的多义性。

  教学重点

  1.了解由这次**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2.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1.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2.对文中多义词具体义项的确定,如“一”在“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数量词)“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整个)“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把……看作一样),“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一样、相同)等四个句子中的意义。

  教具准备

  投影仪 投影胶片 录音机 教学磁带 《兰亭集序》摹本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要点]

  了解王羲之及其作品。放录音范读,领会句法上骈散并行,以散为主的特征,朗读课文,结合注释,把握文意,了解本文作为宴游诗的特征。

  [教学步骤]

  一、导语

  浙江的绍兴兰渚山是美丽的地方。当年越王勾践曾经在这里种过兰花。尽管兰花多且香,但过了季节,很难寻觅。不过由于有了王羲之的“修禊”仪式(古代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这是古代的一朝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戏、并举祈、消灾的仪式。),东晋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谢安、孙绰等41人就在此**,他们曲水流觞,引酒赋诗,各抒怀抱,最后有王羲之作序总述其事。王羲之不但文章写的好,又善书法,有书圣之称,于是兰亭,(兰渚之亭)流芳万古,大大超过了兰草的清香,。就让我们共同欣赏吧。

  二、作者简介

  学生读注解①。教师作补充:魏晋时期在中国抒发艺术的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王羲之书写的《乐毅论》《黄庭坚》等楷书作品称“书之圣”,行草《兰亭集序》被后世书法家誉为“行书第一”。为官至右军参军,世称王右军。因与扬州刺史不和称病离郡,放情山水,弋钓自娱,以寿终,后人辑有《王右军集》2卷。相传王羲之7岁学书,12岁读前人笔论。少时曾学卫铄,自以为学得不差。后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锺繇等名家书法,又在洛阳看到蔡邕写的石经及张昶《华岳碑》,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及。于是遍学众碑,从此书艺大进。创造了妍美流便的新风格,把草书推向全新的境界。他的行草书最能体现雄逸流动的艺术美。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后世誉之为书圣。前人对他的评价“飘如游云,矫如惊龙”“天机流布,挺然秀出”。

  三、解题

  序也写着“叙”或称“引”,犹如今日的“引言”、“前言”。 “序”一般写在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称为“跋”或“后序”。 序是一种文体,有两种。一是赠序,一是书序。后者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内容多是介绍书的内容和特色、成书经过,写书目的等。有的*似论说文,有的*似记叙文,有的则如说明文,还有的写法上同散文笔调,这一类的多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兰亭集序》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

  四、放录音、正音学生听录音一遍。教师强调一些字的'读音。投影:多音字:会稽(kuài jī) 感慨系之(xì) 曾不知老之将至(zēng)通假字:趣舍万殊(通“趋”) 古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通“犹”)

  五、朗读课文,体会本文句法骈散并行,以散为主的特征。

  六、品读课文,结合注释,熟悉文意,并思考:本文和一般的书序有什么不同,找出与《兰亭集》有关的语句。明确:一般的书序介绍成书的经过、出版意旨、编次体例或作者情况等,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作为书序,本文介绍了作诗缘由(因修禊而“群贤毕至”)、作诗情形(“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成书经过(“列序时人,录其所述”)、本书意义(“后之览者,亦将有敢于斯文”)。本文由宴游活动谈到生死观,善于借题发挥,论及人生的意义。这便是《兰亭集序》与一般书序的不同之处。

  七、布置作业

  熟读全文,把握各段大意,完成思考练*一。

  第 二 课 时

  [教学要点]采用诵读教学法,以指导学生诵读为主。

  包括两部分内容:

  ① 对课文内容作简单的分析,以期尽快形成背诵思路。

  ②语气揭示。难点突破,引导学生理解本文貌似消极悲观实则积极的人生感慨,归纳总结一词多义。[教学步骤]一、学生齐读全文,检查多音字、通假字的掌握情况二、分析理解,指导诵读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 本文写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以及变化?明确:由乐而生痛,言痛而生感,终了而言悲,全文感情起伏,情真意切。

  2、 分小组讨论,给文章划分段落部分,概括要点。明确并板书:第一部分:点叙宴集盛况(乐)第二部分:抒发人生感慨(痛)第三部分:交代作序目的(悲)

  四、赏析课文

  (一)第一段:

  (1)以课文的第一部分为主,看作者在表达自己的心境时从哪几个方面写的?明确:时间:永和九年 暮春之初地点:会稽山阴之兰亭风景: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清流急湍 天气气清 惠风和畅 人物: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盛况:列坐其次 一觞一咏 畅叙幽情感受:信可乐也写法:写景抒情 叙议结合 作者用简洁雅致、妙趣天成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 赏析: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铿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

  赏析:引以为流觞曲水…… 文人都是高雅之士,因此,他们的聚会免不了酒与诗\,酒是感情的催化剂,诗\是情感的产品,他流觞曲水(把盛酒的杯放在水面上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前面,谁就取来饮酒),于是诗兴大发,他们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兴,然而可以畅叙幽情,各抒怀抱。 似乎时光倒转,回到兰亭**上,仿佛看到了这些雅士间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千古美谈。直到今天,每年三月三日,有许多书法家、画家、文学家都会汇集此地,流觞曲水,借古人之地,抒现代人的豪情。 赏析: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俯……。 乘着快意,信步登上兰亭的最高处。作者仰看,世界是如此阔大,宇宙是如此浩渺;俯视,大自然万物是如此繁茂昌盛,生机盎然。王羲之,纵展 目力,开畅胸怀,要把大自然的美景尽收眼底。使自己的感官得到最大的享受,尽享人生的快乐。 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的畅快。

  (2)学生尝试背诵第一段。 理清背诵思路:记叙了**的时间、地点、事由、人物,由“此地有崇山峻岭”引出四周环境及场面的铺叙,最后由“是日也”领起描写游人的心境,抒发**的心情。要求:学生体会作者状物写景言简意赅、妙趣天成的特点,感受作者快乐的心境。请学生摘录写景句。

  (二)学*第二段。

  了解作者的心境的变迁。人们常说: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天下没有不散的筵*,看看在接下来的一段中,又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一个字痛。 痛苦?痛心?痛惜?悲痛?不忙作答,先看作者是因何而痛? 俯仰:指社会人事的应酬进退相联。 人要真实地生活在现实里,总要与各种人、事打交道,这就是世俗生活。如何面对世俗生活,作者概括了两类不同的人生态度。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把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室内畅谈。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地生活。 这两种人生态度可取吗?能否有更积极的人生态度,比如,就着自己的才华,到社会上去施展人生的抱负? 讲析:王处的时代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此,他们有一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

  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写道:虽趣舒殊,静噪不同,当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是胜景不常,胜筵难再\,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 况修短随化,…… 况且人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无论寿命的长短,其结果是殊途同归,终期于尽,人总是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这种痛是痛什么?是痛惜之情,是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痛惜尝试背诵第二段

  (三)朗读并分析第三自然段。

  找出表达其情况的词:悲 悲与痛\是一样的情感吗?不一样,让我们先来看看他为什么悲?悲什么? 作者为什么悲,与他的人生观有着密切的关系,找出这句话:固知…… 佛教、道教徒总是把生死看得很虚无、很超脱,他们一生死生,齐彭殇,可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士大夫当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可这种生活观在我看来是何等的虚伪可笑。正因为我对生命是如此的珍惜,因此,每贤者……。我悲古人,因为我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对生命的体验是何其相似;我亦悲后人,后之观今,亦由今之视昔\,后人读我的文章,犹如我读古人的文章一样,他询问古今,发出悲叹。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更加深刻感人。 人类社会从古至今迈进了多少年,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今非昔比,但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体验却是一致的,王羲之也正是道出了这种千古同悲,才如此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关于兰亭诗兰亭诗的内容,或抒写山水游赏之乐,表现山水审美的情趣;或由山水直接抒发玄理。写游赏的乐趣,包括山水之美、饮酒之乐、临流赋诗之雅兴,其中心内容是在美好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中得到审美愉悦。如王羲之:“欣此暮春,和气载柔。咏彼舞雩,异世同流。”“虽无丝与竹,玄泉有清声。虽无啸与歌,咏言有馀馨。”孙统:“时禽吟长涧,万籁吹连峰。”还有一些诗是写在山水陶冶中忘记忧愁。如王玄之:“松竹挺岩崖,幽涧激清流。萧散肆情志,酣畅豁滞忧。”王徵之:“散怀山水,萧然忘羁。”王蕴之:“散豁情志畅,尘缨忽已捐。”这一部分内容,大致相当于王羲之《兰亭集序》前半部分的意思。在山水游览中体认玄理的作品,如王羲之:“仰望碧天际,俯磐绿水滨。寥朗无观,寓目理自陈。……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这是从山水游赏中体悟到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力量。谢安:“万殊混一理,安复觉彭殇。”则是抒发万物浑

  四,不辨彭殇的玄理。

  兰亭诗标志着诗人已开始留意山水审美,并从山水中体悟玄理。这种尝试预示着山水诗将要兴起。兰亭雅集对中国文人生活情趣有重大影响,同时对诗歌流派的形成也有推动作用。理清背诵思路:首先,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从而加深自己的感慨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联系当前,批判当前士大夫“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现了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再接着,把目光转向未来,逼出“后之视今,亦由今视昔”两句,并发出“悲乎”的慨叹。巧妙地把话题引到诗集的编著及其意义上来,以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总结全文。

  [延伸阅读]

  将王羲之《兰亭诗》和《兰亭集序》对读,《兰亭集序》中的自然之景和诗中的自然之景诗如何对应的,这些自然之景是纯粹客观的自然之物吗?教师可把《兰亭诗》打印分发给学生。《兰亭诗》其一仰视碧天际,俯瞰渌水滨。寂阒无涯观,寓目理自陈。大哉造化工,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诗中的“仰视碧天际”对应《序》中“仰观宇宙之大”“天朗气清”。诗中“俯瞰渌水滨”对应《序》中“俯查品类之盛”“清流激湍”。诗中“无涯观”“万殊”“群籁”对应《序》中“崇领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惠风暖日”。这些景物并非客观存在之景,而是贯注了诗人心性的情致化景物,从诗中最后一句来看,宇宙万物虽有差别,但它们给作者的感受都是崭新的、可爱的。集体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背诵。

  五、探究性阅读训练思考

  课文对老之将至,人生无常慨叹不已,情调有些低沉,但作者的积极情绪又无不蕴含其中,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学生分组讨论。明确:本文第一自然段作者对这次宴集环境的描述素淡雅致,摄其神韵,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些斗看出作者快乐的心情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第二自然段,虽然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大发感慨,但字里行间暗含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正因为作者对人生忧患有清新的认识,才可扬长避短,在有限人生中进行无限的价值创造。第三自然段,作者在尽述古人、今人、后人慨叹人生无常的同时,批判了庄周“一死生”“齐彭殇”的虚无主义,当然应该看作是积极的。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

  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魏晋时期通常被认为是我国历史上人的自觉和文的自觉的时代。魏晋人对自身和外在于人的客观世界都有深广精微的体认和探求,这使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充溢着浓郁的人生意识和宇宙情调。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记下了与会者的千古风流。时至今日捧读,仍恻然动人。

  六、小结

  《古文观止》评《兰亭集序》 清人吴楚材、吴调侯选注的《古文观止》如此评《兰亭集序》: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而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但逸少旷达人,故虽苍凉感叹之中,自有无穷逸趣。

  七、布置作业

  1、 背诵全文。

  2、 完成《考之韵》本文练*

  《兰亭集序》教案 12

  【教学目标】

  1.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2.了解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

  3.背诵全文,掌握“修、期、致、临、次”等词的多义性。

  【教学重点】

  1.了解由这次**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2.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1.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2.对文中多义词具体义项的确定。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浙江的绍兴兰渚山是美丽的地方。当年越王勾践曾经在这里种过兰花。尽管兰花多且香,但过了季节,很难寻觅。不过由于有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兰亭——兰渚之亭则流芳万古,大大超过了兰草的清香。下面让我们共同欣赏《兰亭集序》吧。

  二、作者介绍 学生读注释(1)。

  教师补充:

  1、魏晋,是中国书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出现了一批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即其中最有盛名的一位。他有“书圣”的美称。他不仅长书法,也长诗文。字和文都任意而行,得自然之趣,风格潇洒放脱。

  书法作品《兰亭集序》最为有名,它被后世评论者誉为“行书第一”,那么它到底是什么样的面貌呢——请看插图。古人评价:“飘如游云,矫如惊龙。”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美,也读出我们中国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只可惜,我们看到的只是临摹本,其真迹已经失传。据说被李世民带到地下了。

  王羲之的诗文以《兰亭集序》最出色。从注释我们已经知道,它是诗歌集子的序。集子中的诗文艺术性不高,但是集子的序却脍炙人口,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它吧。

  2、了解序的体裁特点明确:序是一种文体,有两种。一是赠序,一是书序。后者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内容多是介绍书的内容和特色、成书经过,写书目的等。有的*似论说文,有的*似记叙文,有的则如说明文,还有的写法上同散文笔调,这一类的`多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兰亭集序》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

  三、听课文朗读录音(校园网语文第一册),读后提出需要注意的字音。

  癸丑 修楔 流觞 游目骋怀 趣舍万殊 齐彭殇 会稽 感慨系之 若合一契 曾不知老

  然后学生自由朗读,要求:注意文章语气、节奏、字音。

  四、疏通字词

  1、重要词语

  a.实虚词 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 信可乐也 取诸怀抱 或因寄所托 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 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 以之兴怀 修短随化 喻之于怀 故叙时人

  《兰亭集序》教案 13

  【教学目标 】

  1、 学*本文,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及旷达胸怀;

  2、 通过朗读训练,体会本文清丽流畅、骈散结合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 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

  2、 本文写景、抒情、叙事和议论相结合的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

  [导语 设计]:

  在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史上,魏晋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一方面汉隶发展至魏晋,基本奠定了汉字形态;另一方面,真、行、草书又得到长足发展。就在这一时期,诞生了一位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世誉为“书圣”,他书写的《乐毅论》、《黄庭经》等楷书作品世称“书之圣”,他的行草书被尊为“草之圣”,他写的行草《兰亭集序》被后世书家誉为“行书第一”,他就是王羲之。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以书法艺术名扬百世的[《兰亭集序》]

  《兰亭集》中的诗,到了现在,除了搞专门研究的人外,一般人了解甚少,而王羲之这篇序却声名远播,流传千古,除了它书法上的极高成就外,恐怕也有其内容上的原因。我们今天不妨就来一起学**羲之这篇文质俱佳的《兰亭集序》

  [背景简介]

  王羲之有“书圣”之美称,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他和众多名士共四十一人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出示图片)。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记下了他们的千古风流,王羲之为这些诗作的书序《兰亭集序》,更以其文采书艺双绝而脍炙人口。

  今天我们不仅欣赏到其书法美,还要跟大家一起来欣赏其文章的美。

  [课文学*三步法]:

  第一步:学生朗读,圈点、勾画疑难点。

  第二步:老师答疑解难。

  第三步:强调重点知识:

  1、基础知识点:

  ⑴

  ⑵

  ⑶

  ⑷

  ⑸

  ⑹

  2、内容分析:

  [板书设计 ]

  全文共3个自然段,分为三部分:

  第1自然段为第一部分,介绍时地,美景及活动。——乐

  第2自然段为第二部分,抒发人生的思考。——痛

  第3自然段为第三部分,简述写作缘由。——悲

  ⑴、讲读课文第一段,分析:

  这一段作者记叙了兰亭盛会,同学们找找看,这一段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交代了**的时间、地点、与会者等。并有写景、叙事和抒情

  进一步明确写景、叙事和抒情的语句:

  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铿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的自然风光:

  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花溅玉。

  在如此充满诗情画意的美景面前,文人雅士们能不饮酒赋诗吗: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

  酒,是感情的催化剂。诗,是情感的产品。他流觞曲水,于是诗兴大发,他们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兴,然而可以“畅叙幽情”,各抒怀抱。

  接下来,乘着快意,信步登上兰亭的最高处。作者仰看,世界是如此阔大,宇宙是如此浩渺;俯视,大自然万物是如此繁茂昌盛,生机盎然。王羲之,纵展 目力,开畅胸怀,要把大自然的美景尽收眼底。使自己的感官得到最大的享受,尽享人生的快乐: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俯……

  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的畅快。

  总结第一段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乐

  ⑵、讲读课文第二段,分析:

  学生归纳第二段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痛

  问:作者为什么感到“痛”?(要求用原文中的话回答: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问:作者提出了一个什么样的观点?(死生亦大矣)

  师点评:在享受了难得的聚会和快乐后,作者深切地感受到再圆满的团聚终要离散,再自足的幸福终要破灭,再坚强的生命终要走向灭亡。面对这铁一般冰冷的自然规律,作者不由得感叹“死生亦大矣”

  ⑶、讲读第三段,分析:

  学生归纳第三段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悲

  问:作者为什么感到“悲”?

  生讨论,师归纳(承上文“死生亦大矣”之“痛”而来,古人、今人、后者三者都对这同一话题有同样的感慨,都逃避不了生命终将殒灭这一规律,所以王羲之感到悲,这也反映了魏晋时代由于玄学盛行,士大夫们多崇尚老庄思想,很多人都笃信“死生一”“彭殇齐”,意志消沉,不求进取。这种思想对王羲之不能没有影响。

  但王羲之还说出了一句话,它是整篇文章的亮点所在——“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作者认为生就是生,死就是死,二者不得等量齐观,其中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点实事,不宜空谈玄理。这也反映了王羲之的旷达性格。)

  ⑷、分析本文特色:

  本文是一篇书序,却这样借题发挥,阐明了自己的生死观,书序能这样写吗?

  明确:序,一般写在著作正文之前,有作者自己写的,多说明写书的的缘由、目的和经过。也有别人写的,多介绍或评论本书的内容,也作叙文。)

  本文中也有一些语句反映了书序的特点:

  作诗缘由——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成书经过——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编集目的——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明徐师曾《文体明辩》《尔雅》云 : “序,绪也。” 字亦作“叙”,言其善叙事理,次第有序,若丝之绪也。其为体有二,一曰议论,二曰叙事。

  明确:这段话表明书序也可以议论,也可叙事,即可以借题发挥。

  小结:本文的妙处正在这借题发挥上,因而显得立意高远,王羲之用324字,既写出了兰亭盛会之乐,又由此生发议论,谈到“死生之大”,进而谈到了自己的人生态度:

  乐: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痛: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悲:后之视今,亦由古之视今。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我认为王羲之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

  说到这儿,我们不由得想起了作家王瑶的一句话“我们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于是就设法增加它的密度”。这句话说的也正是在有生之年要让自己的生命更精彩。

  文章最后一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我们今天读他的文章,是“后之贤者”,应该有许多新的感悟。结合历史人物,谈谈你是怎样认识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验?

  《兰亭集序》教案 14

  教学目的

  1、领会本文的思想内容,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正确评价作者的生死观。

  2、学*本文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感受幽远的文思,清新的辞采。

  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情感思路,了解文章内容,揣摩作者的感情。

  2、了解书序体裁的特色和本文在写景方面的特点。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联系时代背景,理解文中流露出的有关生死的人生态度。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

  浙江的绍兴兰渚山是美丽的地方。当年越王勾践曾经在这里种过兰花。尽管兰花多且香,但过了季节,很难寻觅。不过由于有了书圣王羲之的“修禊”仪式(古代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这是古代的一朝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戏、并举祈、消灾的仪式。),东晋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谢安、孙绰等41人就在此**,他们曲水流觞,引酒赋诗,各抒怀抱,最后有王羲之作序总述其事。兰渚之亭,即兰亭,因此成为了流芳万古的文人圣地,多少文人墨客纷纷来到这里,吟诗作画,抒情遣怀。现在便成了绍兴一处极具的旅游名胜。

  (伴着音乐,展示兰亭美景)

  二、随着音乐,教师朗读全文。

  要求:注意文章语气、节奏、字音。

  刚才老师读的就是传唱至今的《兰亭集序》,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篇美文。

  三、文体简介(有关“序跋”)

  序也写着“叙”或称“引”,犹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有对作者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称为“跋”或“后序”。这类文章,按内容分别书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以叙事为主、夹叙夹议的,不多见;抒情成分较多的序,多半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例如本文。(投影内容)

  四、作者介绍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文学家。字逸少。官至右军参军,世称王右军。因与扬州刺史不和称病离郡,放情山水,弋钓自娱,以寿终,后人辑有《王右军集》2卷。

  相传王羲之7岁学书,12岁读前人笔论。少时曾学卫铄,自以为学得不差。后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锺繇等名家书法,又在洛阳看到蔡邕写的石经及张昶《华岳碑》,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及。于是遍学众碑,从此书艺大进。创造了妍美流便的新风格,把草书推向全新的境界。他的行草书最能体现雄逸流动的艺术美。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后世誉之为书圣。

  (投影欣赏王羲之“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书法作品)

  五、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欣赏配乐朗读,在课前预*的前提下,熟悉抑扬顿挫的朗读,并尝试体察《兰亭集序》的写作思路与诗人的情感变化。从文中找出能概括作者的情感变化的几个词。

  明确:“乐”、“痛”、“悲”。(学生可能很难找出这三个词)

  2、请一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要求同学们摘录其中写景句 ,用文中的语句概括作者心境

  明确:写景句: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作者心境:信可乐也

  3、集体默读,细细研读,品味作者在表达自己的心境时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明确:

  地胜: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事趣:流觞曲水,一觞一咏

  时美: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兴雅:仰观俯察,游目骋怀

  补充:写法上注重写景抒情,叙议结合。

  4、有一小组齐声朗读第二段,思考作者的心境变迁,为何有如此变迁?

  明确:有“信可乐也”,转而“岂不痛哉”,原因在于“死生亦大矣”。

  补充提示:王处的时代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此,他们有一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写道:虽趣舒殊,静噪不同,当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胜景不常,胜筵难再,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死生之大,岂不痛哉?

  人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无论寿命的长短,其结果是殊途同归,终期于尽,人总是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5、联系文章内容,积极思考作者如何得出“死生亦大矣”这一观点?

  明确:由兰亭**联想到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即便为人处世方法各异,静躁不同,但从都中提示了人生忧患的来源。首先来自生命本体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及其“所之既倦”“感慨系之矣”。其次来自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定,难以依持,即“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接着笔锋一转,由生说到死“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提出个体生命的短暂有限,多让人心痛,至此,作者得出“死生之大”的观点是水到渠成。

  6、请一同学朗读第三段,体会作者心境的变化?(齐声回答)

  明确:悲夫!

  7、深入思考,作者因何而悲,为何而悲?

  明确:为此而悲:1、我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对生命的体验是若合一契 (死生亦大矣); 2、士大夫们大多意志消沉,不求进取 ,崇尚虚无(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所以作者悲为古人、为时人、亦为后人(后之视今,亦由今视昔,悲乎!)补充提示: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作者由乐而生痛,言痛而生感,终了而言悲,情真意切。这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

  8、小结

  明确:王羲之在文中表现出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

  9、组织学生齐声朗读三遍,一遍读顺,二遍读熟,三遍读情。

  六、概括本文的句法特点

  明确:骈散并行,以散为主。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写一段话,把“崇山峻岭”“清流激湍”“游目骋怀”“情随事迁”五个词用进去,描写恰当,内容要合理,不少于400字。

  八、延伸班阅读

  将王羲之《兰亭诗》和《兰亭集序》对读,《兰亭集序》中的自然之景和诗中的自然之景诗如何对应的,这些自然之景是纯粹客观的自然之物吗?《兰亭诗》仰视碧天际,俯瞰渌水滨。寂阒无涯观,寓目理自陈。大哉造化工,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兰亭集序》教案 15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一些古汉语知识, 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感受作者兰亭盛会之乐和聚散之悲, 学*作者对于人生的积极态度。

  3.揣摩本文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和感情发展的线索安排, 领悟一点为文之道。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几处词类活用现象和“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等难句。

  2.情景交融和感情线索。

  3.作者对庄子“一死生、齐彭殇”虚妄论调的批判。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由“入木三分”的成语故事导入新课先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 我们现在形容文章言论深刻有力, 可以用上一个什么成语?

  明确:“入木三分”。

  设问: 它的出处和原意怎样呢?

  明确: 我国最著名的大书法家, 人称“书圣”的王羲之,唐朝张怀灌著的《书断》里, 记有他的一个故事:“王羲之书祝版, 工人削之, 笔入木三分。”所谓“祝版”, 是古时的祭祝文字, 都写在木板上, 所以叫“祝版”。因为他笔力强健, 落笔有劲, 所以深透入木。因此形容书法用笔功力之深, 谓之“入木三分”。后来也可形容文章言论深刻有力。

  讲解: 王羲之, 东晋会稽( 今浙江绍兴) 人, 曾做过“右军将军”, 世称王右军。他写的《兰亭集序》( 板书课题) , 流传至今, 即所谓“兰亭字贴”, 是我国书法艺术的瑰宝。《兰亭集序》不仅书法出众, 而且文章本身也为人所称道。下面我们就要学*这篇文章。

  二、释题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 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朋友以及儿子、侄子共四十一人在兰亭聚会, 饮酒赋诗, 事后把诗汇编成集, 王羲之为这本诗集作了序。( 序是一种文体, 放在书的前面或后面) 题目意思是“兰亭**的诗集的序”。它是古代诗序中的名篇。

  三、点拨字词句, 疏通文意

  1.点拨字词句。

  本文文字简练, 有的字句有一定难度。课文注释中有的, 这里不再重复, 没有而又需要理解的, 稍作补充解释并归类如下。

  实词: 毕、咸: 都/信: 实在/趣: 同“趋”/曾: 竟/ “所之”的“之”: 到, 引申为“经历”/嗟悼: 感叹忧伤/固: 才/致: 意趣

  词类活用:“一觞一咏”的“觞”: 喝酒( 名动) /极: 尽情享受( 形动) / “一死生”的“一”: 看成一样( 意动) / “齐彭殇”的“齐”: 看成相等( 意动)

  省略句: 引以为流觞曲水:“引”后省“之”( 省宾语) /或因寄所托:“因”后省“之”( 省宾语) /晤言一室之内:“言”后省“于”( 省介词)

  难句:

  ( 1) 引以为流觞曲水: 把它引来作为漂流酒杯的环曲的渠水。

  ( 2) 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 人的寿命长短, 顺从自然规律, 听凭造化安排, 终归有穷尽的时候。

  ( 3)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现在才知道, 把死亡和生存看成一样是荒诞的, 把长寿和短命看成相等也是胡乱造作的。

  2.学生根据注释自由朗读课文。

  3.学生自荐口译全文。( 由三人完成, 每人一段, 共三段)

  四、思想内容分析( 学生讨论, 教师点拨。下第五步骤同)

  第一段: 写兰亭盛会, 贯穿并突出一个“乐”字。( 划横线处板书, 下同)

  开头总叙盛会的时间、地点、原因。紧接着连连写出令人可乐之事: 名士济济聚首兰亭, 一乐也; 山水环绕, 境界清幽,二乐也; 饮酒赋诗, 畅叙幽情, 三乐也; 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四乐也; 仰观俯察, 游目骋怀, 五乐也。末尾“信可乐也”一句方才点出“乐”字。短短一百多字, 简洁流畅, 生动自然, 使盛会如画卷般展现眼前, 洋溢着欢快的气氛, 优雅的情趣。

  第二段: 抒发人生感慨, 即盛事不常, 修短随化, 同足感慨。贯穿并突出一个“悲”字。

  开头一句, 点明人生的短暂, 紧接着指出, 人虽取舍动静不同, 但都难免为“欣于所遇”的乐和“所之既倦”的忧所左右, 前者则“快然自足, 不知老之将至”, 后者则又“情随事迁, 感慨系之矣”。再接下去进一步慨叹人对“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 人生短暂, 终有穷尽之时) ”的无可奈何。最后“岂不痛哉”一句方才点出一个“悲”字。这种情调, 无可否认带有士族阶级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 但我们也应看到它积极的一面, 那就是劝勉人们必须珍惜时间和人生。唯其如此, 对“俯仰之间, 已为陈迹”的“向之所欣”, 才会“兴怀”, 对“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的短促人生, 才有“痛”感。“况”字的转折,正是这种情绪的最好说明。

  第三段: 承上文议论抒情, 进一步写感想, 阐明作序缘由, 贯串并突出一个“感”字。

  这段前半, 从对“昔人兴感之由”的分析中, 发表了一个富有思想价值的论断:“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庄子的“一死生”、“齐彭殇”是什么东西呢?《庄子·齐物论》说:“方生方死, 方死方生。”( 方, 两船并行, 引申为两事物并存)意思是生的同时就是死, 死的同时就是生, 死生同时在于一体, 没有区别。这就是所谓“一死生”。《齐物论》又说:“莫寿于殇子, 而彭祖为夭。”( 没有比夭亡的儿童更长寿的, 而活了八百岁的彭祖是短命的) 意思是彭祖同更长寿的事物相比, 显得命短, 殇子同更短命的事物相比, 显得寿长。这就是所谓“齐彭殇”。“一死生”“齐彭殇”虽然指出了事物的相对性, 含有一点辩证的因素, 但却夸大了事物的相对性, 否定了生死寿夭之间的本质区别。庄子的这一思想是和他的无为即有为, 无为而治的虚无主义思想核心是一脉相承的。东晋玄学清谈之风盛行, 士大夫喜欢剽窃老庄唾余, 而王羲之力斥庄子“一死生”“齐彭殇”的看法为虚诞妄作, 言下之意认为, 尽管人生短暂, 但仍然应该而且可以有所作为。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再接下来, 作者明确交代作序缘由是以供后人兴怀, 这种为人生而作文的思想, 无论在当时和现在, 都是有积极意义的。写法上, 这段首尾照应, 突出了一个“感”字。

  五、艺术技巧鉴赏

  1.表现手法。

  先看三段之间的关系: 第一段写景, 是描写, 第二、三段是议论。描写是议论的基础, 为议论提供依据, 议论是描写( 写景) 的必然发展和深化。而无论描写还是议论, 都兼用了抒情笔调。因此, 本文突出的表现手法是: 缘景生情, 情景交融。作者是怎样挖掘散文中“情”的因素呢? 请看……

  2.线索安排。

  三段依次抒发“乐”——“悲”——“感”, 无不注入了作者浓烈的感情, 体现了作者感情的发展变化, 这就是本文的线索。这条感情主线非常醒目, 成了统率全文的神, 它不仅使文章脉络分明, 中心突出, 而且能以情动人, 具有诗的韵味。这是作者谋篇布局、线索安排的匠心所在。

  3.语言表达。

  句式骈散结合, 读来音韵铿锵而又不觉得刻板一块; 用语朴实清新, 一扫当时雕辞琢句的浮艳文风。

  由于上述艺术技巧的运用, 本文就像一篇优美的散文诗, 成为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佳作, 与他的书法作品相得益彰, 辉耀古代文坛。

  六、作业

  1.熟读本文, 进一步提高对文章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的鉴赏水*, 领悟一点为文之道。

  2.搜集自己以往的作文, 编成一本*作集, 为它题写书名并撰写一篇自序。

  《兰亭集序》教案 16

  教学目标

  1、 学*本文,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及旷达胸怀;

  2、 通过朗读训练,体会本文清丽流畅、骈散结合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 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

  2、 本文写景、抒情、叙事和议论相结合的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导语设计]:

  在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史上,魏晋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一方面汉隶发展至魏晋,基本奠定了汉字形态;另一方面,真、行、草书又得到长足发展。就在这一时期,诞生了一位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世誉为“书圣”,他书写的《乐毅论》、《黄庭经》等楷书作品世称“书之圣”,他的行草书被尊为“草之圣”,他写的行草《兰亭集序》被后世书家誉为“行书第一”,他就是王羲之。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以书法艺术名扬百世的[《兰亭集序》]

  《兰亭集》中的诗,到了现在,除了搞专门研究的人外,一般人了解甚少,而王羲之这篇序却声名远播,流传千古,除了它书法上的极高成就外,恐怕也有其内容上的原因。我们今天不妨就来一起学**羲之这篇文质俱佳的《兰亭集序》

  [背景简介]

  王羲之有“书圣”之美称,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他和众多名士共四十一人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出示图片)。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记下了他们的千古风流,王羲之为这些诗作的书序《兰亭集序》,更以其文采书艺双绝而脍炙人口。

  今天我们不仅欣赏到其书法美,还要跟大家一起来欣赏其文章的美。

  [课文学*三步法]:

  第一步:学生朗读,圈点、勾画疑难点。

  第二步:老师答疑解难。

  第三步:强调重点知识:

  1、基础知识点:

  ⑴

  ⑵

  ⑶

  ⑷

  ⑸

  ⑹

  2、内容分析:

  [板书设计]

  全文共3个自然段,分为三部分:

  第1自然段为第一部分,介绍时地,美景及活动。——乐

  第2自然段为第二部分,抒发人生的思考。——痛

  第3自然段为第三部分,简述写作缘由。——悲

  ⑴、讲读课文第一段,分析:

  这一段作者记叙了兰亭盛会,同学们找找看,这一段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交代了**的时间、地点、与会者等。并有写景、叙事和抒情

  进一步明确写景、叙事和抒情的语句:

  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铿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的自然风光:

  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花溅玉。

  在如此充满诗情画意的美景面前,文人雅士们能不饮酒赋诗吗: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

  酒,是感情的催化剂。诗,是情感的产品。他流觞曲水,于是诗兴大发,他们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兴,然而可以“畅叙幽情”,各抒怀抱。

  接下来,乘着快意,信步登上兰亭的最高处。作者仰看,世界是如此阔大,宇宙是如此浩渺;俯视,大自然万物是如此繁茂昌盛,生机盎然。王羲之,纵展 目力,开畅胸怀,要把大自然的美景尽收眼底。使自己的感官得到最大的享受,尽享人生的快乐: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俯……

  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的畅快。

  总结第一段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乐

  ⑵、讲读课文第二段,分析:

  学生归纳第二段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痛

  问:作者为什么感到“痛”?(要求用原文中的.话回答: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问:作者提出了一个什么样的观点?(死生亦大矣)

  师点评:在享受了难得的聚会和快乐后,作者深切地感受到再圆满的团聚终要离散,再自足的幸福终要破灭,再坚强的生命终要走向灭亡。面对这铁一般冰冷的自然规律,作者不由得感叹“死生亦大矣”

  ⑶、讲读第三段,分析:

  学生归纳第三段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悲

  问:作者为什么感到“悲”?

  生讨论,师归纳(承上文“死生亦大矣”之“痛”而来,古人、今人、后者三者都对这同一话题有同样的感慨,都逃避不了生命终将殒灭这一规律,所以王羲之感到悲,这也反映了魏晋时代由于玄学盛行,士大夫们多崇尚老庄思想,很多人都笃信“死生一”“彭殇齐”,意志消沉,不求进取。这种思想对王羲之不能没有影响。

  但王羲之还说出了一句话,它是整篇文章的亮点所在——“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作者认为生就是生,死就是死,二者不得等量齐观,其中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点实事,不宜空谈玄理。这也反映了王羲之的旷达性格。)

  ⑷、分析本文特色:

  本文是一篇书序,却这样借题发挥,阐明了自己的生死观,书序能这样写吗?

  明确:序,一般写在著作正文之前,有作者自己写的,多说明写书的的缘由、目的和经过。也有别人写的,多介绍或评论本书的内容,也作叙文。)

  本文中也有一些语句反映了书序的特点:

  作诗缘由——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成书经过——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编集目的——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明徐师曾《文体明辩》《尔雅》云 : “序,绪也。” 字亦作“叙”,言其善叙事理,次第有序,若丝之绪也。其为体有二,一曰议论,二曰叙事。

  明确:这段话表明书序也可以议论,也可叙事,即可以借题发挥。

  小结:本文的妙处正在这借题发挥上,因而显得立意高远,王羲之用324字,既写出了兰亭盛会之乐,又由此生发议论,谈到“死生之大”,进而谈到了自己的人生态度:

  乐: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痛: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悲:后之视今,亦由古之视今。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我认为王羲之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

  说到这儿,我们不由得想起了作家王瑶的一句话“我们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于是就设法增加它的密度”。这句话说的也正是在有生之年要让自己的生命更精彩。

  文章最后一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我们今天读他的文章,是“后之贤者”,应该有许多新的感悟。结合历史人物,谈谈你是怎样认识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验?

  [基础知识达标训练]:

  1.下面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诞(dàn) 癸(kuí) 殊(shú) 峻(jùn)

  B.殇(shāng) 稽(jī) 骸(hái) 晤(wù)

  C,悼(dǎo) 禊(xì) 骋(chěng) 契(qì)

  D.嗟(jiē) 觞(shāng) 湍(tuān) 曲(qǔ)水

  2.下列词语中加黑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群贤毕至(全) 少长咸集(都) 茂林修竹(修整) 清流急湍(急流的水)

  B.畅叙幽情(幽深内藏) 人之相与(交好) 崇山峻岭(高) 暂得于己(短暂,一时)

  C.感既系之(附着) 修短随化(变化) 终期于尽(至,及) 向之所欣(过去,从前)

  D.喻之于怀(比喻) 其致一也(情趣) 列坐其次(排列) 列叙时人(一个个地)

  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B.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C.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D.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4.下列句中加黑词语与现代汉语语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引以为流觞曲水

  B.列坐其次

  C.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D.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5.与例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或取诸怀抱。

  A.亮身率诸军攻祁山。 B.投诸渤海之尾

  C.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D.告诸往而知来者。

  6.运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天朗气清,惠风和畅B.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C.清流激湍,映带左右D.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7-11题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已,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7.给下列各句加黑词选择恰当的义项

  ①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

  A.原因 B.凭借 C.就着 D.由于

  ②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A.修饰 B.整治 C.高,长 D .美好

  ③曾不知老之将至()

  A.竟 B.曾经 C.重叠 D.连……都

  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

  A.朝向 B.奔向 C.从前 D.假如

  8.对下列句式判断正确的是( )

  ①岂不痛哉②死生亦大矣③当其欣于所遇④则与斗卮酒

  A.①感叹句②感叹句③宾语前置句④陈述句

  B.①反问句②判断句③介宾结构后置④省略句

  C.①反问句②判断句③陈述句④宾语前置句

  D.①感叹句②反问句③介宾结构后置④省略句

  9.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A.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译文)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拘束,放纵无拘地生活。

  B.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译文)面对古人那些文章我总是感叹悲伤,可总是不能表达出来。

  C.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译文)原先兴盛的,转眼之间,已成为旧迹。

  D.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译文)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

  10.对“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的含义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 )

  A.后来者读这次**的诗文,也会产生感慨。

  B.后来的人读我的文章,也会由此而产生很多感想。

  C.后世的读者读这次**的诗文,也会与我有同感。

  D.后世的读者读我的文章,也会被我的文章所感动。

  11.判断下列各句对错,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语段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是一篇书序。序,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为著述的前言。本语段内容突出了书序的特点。

  B.本语段一开头就出现了一个阔大的境界:“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但这并不显得突然:“人之相与”,指人际交往,是个普遍性命题,也包括这次兰亭之会在内;“俯”“仰”二字在这里用的是它们合义,表示时间过得很快。这包含着人怎样在人群中度过一生这一问题,由此而引发作者的感慨,可谓自然之极。

  C.“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这种人人都有的情怀说明了—个事实:不管生活方式有怎样的不同,人总是留恋于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事物,也就是留恋于有生之乐。

  D.“死生亦大矣”,是作者的基本观点,作为书序,以此来概括一篇之意,这正是本文作者见解高远之处。

  参考答案:

  1.B 2.B 3.C 4.D 5.B 6.B 7.①C ②C ③A 8.B 9.B 10.C 11.A

  《兰亭集序》教案 17

  学*目标

  知识: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的意义。

  能力:1.理清课文内容层次

  2.理解作者的生死观。

  情感:正确认识作者对人生悲欢无常、终归于尽的深沉感慨,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由这次**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难点: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教法设计

  1.第一段本文语言精练、朴素、优美,教学时把重点放在体味语言特色上,由语言美去体悟自然美,体会作者乐山乐水的心情。要多读(可采取听读、范读、齐读、个人读、分组读形式)读到情随声出,自然成诵。

  2、第二、三自然段作者由乐转悲,对人的`生死问题的议论富有哲理性,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所以强调课前预*。预*要求:(1)反复朗读,参照注解,初步理解文意,扫除阅读障碍。(2)提出疑难问题

  教学过程

  导入:东晋时人评论其书法笔势为“飘如游云,矫若惊龙” ,意思是像浮云一样飘逸,像惊龙一样矫捷。笔墨是一个人才情气质和性格的流露和暗示,这些线条可以说是魏晋时代风貌和气度的形象再现。下面,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他的作者,请学生读注解1。(解释为何是唐摹本:因唐太宗生前太喜爱这帖,死时把它作为殉葬品,埋入昭陵,从此真迹永绝于世)那么这篇作品其文学内蕴如何呢?悠悠千载之后,我们只能从序文本身去探究了。(板书文题)

  范读。全文共有三段,试从每段中找出最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字眼。

  全文感情起伏,情真意切,我们就以此感情的变化为线索,走进王羲之的情感世界。

  第一段共有五句话,主要记叙了什么事件?作者三如何记叙这次兰亭**的盛况的?

  (请学生依次朗读每一句话,然后概括出每句话的要点。)

  请摘录本段写景句,体会作者写景状物言简意赅,妙趣天成的特点,感受作者快乐的心境。

  兰亭地处“会稽山阴”,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主体是山水。其山如何?“崇”与“峻”是本色形容,而“茂林修竹”四字遂赋予山岭盎然生气;其水如何?“清”与“激”亦为本色形容,而“映带左右”四字方使流水神采飞动。王羲之笔下写竹,只言其修而弃其绿,写水,只言其清而弃其碧,色调的淡雅。

  再看天气,“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天宇清朗,和风吹拂:在这里没有“草长莺飞”春意闹,也没有“姹紫红开遍”的艳丽,只有清风拂面,水声泠泠;在这里物我同化,是非顿消,心境澄明。信可乐也,更乐的是可以与知己好友品酒论诗,尽情抒发内心的情思,欢声笑语,久久不绝,以致感到人为的管弦之声亦属多余了。

  此情此景,作者感到赏心悦目,他如何表达?

  明确:“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指起头来看到宇宙的广大,低下头看到万物的繁多,借此来放开眼界,舒畅胸怀,尽情享受耳听和眼观的乐趣,真是快活啊。)

  仰观宇宙,俯察万物,是极视觉之娱;竹木萧萧,流水潺潺,是尽听觉之乐。信可乐也。

  小结一下。

  王实甫的《西厢记》里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说明人生有四大美事:良辰、美景 、赏心、乐事。本文段共六句话,四美俱全,五美齐臻,足可乐也。 作者在此段中极力营造素淡、雅致的格调,即使喜悦,也不过分显露,可以说是作者从容淡雅的心境所致。如此心境之下,王羲之又怎会发出岂不痛哉的感慨呢?

  作者紧承上文的“乐”字,由乐而忧,由生而死,围绕生死重大问题展开议论,抒发感慨。

  由乐转悲,看似突兀,却也顺理成章。(幻灯补充资料)

  作者由眼前的兰亭相聚的欢乐,推想到普天下之友朋相处的情境:世上没有不散的宴*,情随事迁,喜欢的会不再喜欢,拥有的会不再拥有,再圆满的团聚终要离散,再自足的幸福终要破灭,进而想到生命短暂,深切感悟到,再坚强的生命终要死亡。

  生命短促,一切终究会曲终人散,面对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由生离到死别,自然乐极而生悲,令人痛心。这种情感变化是十分正常的。在这个古今人共同面临的无奈面前 ,作者不由发出“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的感叹。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诵第二段的内容,注意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

  下面请学生朗诵第三段,注意思考两个问题。

  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作者编集《兰亭集》的由来是什么?目的又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1. 东晋时人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意志消沉,不求进取,认为人生无常,生死等同。(出示幻灯片)先概括东晋时期的这种风尚,再谈为何会有这种思想。作者批判了时人的人生虚化的思想,认为生就是生,死即死,不可等同视之。

  2.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为使后人也对今天的所为所思“兴怀”)“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以便“后之览者”也会“有感于斯文”。作者把昔人昔文、今人今文以及后人有感串联起来,既巧妙地交代了诗集的由来,说明了编集的目的。

  也把目光投向了宇宙的深处,由己悲人,这是作者超越了人生无常之同的理性思考,这种深刻的“千古同悲”让我们从感伤的背后,发现了作者对短暂生命的珍惜。正如文中所叙,既然人生如此短暂,此次聚会的有关情景就应记录下来,能使后人了解今人的情怀,也感触到我的情志。

  下面就让我们把全文集体朗诵一遍。

  讨论:60年代中期、郭沫若先生曾发起一场关于《兰亭》真伪问题大讨论。他认为字体、文本都不是王氏原貌,理由之一是文章前面写极乐,突然转为悲痛,悲得太没道理了。你认为呢?

  由乐转悲,看似突兀,却也顺理成章。作者由眼前的兰亭相聚的欢乐,推想到普天下之友朋相处的情境:世上没有不散的宴*,情随事迁,喜欢的会不再喜欢,拥有的会不再拥有,再圆满的团聚终要离散,再自足的幸福终要破灭,进而想到生命短暂,深切感悟到,再坚强的生命终要死亡。生命短促,一切终究会曲终人散,面对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由生离到死别,自然乐极而生悲,令人痛心。

  这种情感变化是十分正常的。

  教师补充:古希腊史学之父希罗多德在其《历史》中提供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伟大的波斯王克谢尔克谢斯,率领波斯历史上最大的一支远征军向希腊进军,在阿比多斯海湾,他检阅全军。他的陆军遮天蔽地,他的水师布满海湾,他感到荣耀,感到幸福。

  但随后他又伤感起来,而且潸然泪下,对他叔父说:“当我想到人生短暂,想到再过一百年后,这支浩荡的大军中没有一个人还能活在世间,便感到一阵突然的悲哀。”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描写聚会欢乐后转入悲伤的,典型的有:汉武帝行幸河东,中流与群臣对饮,自作《秋风辞》,也说:“欢乐极兮哀情多,小壮几时兮奈老何!”道出了这种现象的正常和普遍。

  讨论:作者的悲哀之情是否是消极悲观?

  1、这是悲观的。相比之下,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刘禹锡的“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而不消沉,不黯然,积极进取,乐观旷达。英国大哲学家罗素,在他的一篇散文《论老之将至》中,也将生死这个永恒的主题升华到了壮阔高远的境界:“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应该像河水一样——开始是细小的,被限制在狭窄的**之间,然后热烈地冲过巨石,滑下瀑布。

  渐渐地,河道变宽了,河岸扩展了,河水流得*稳了。最后河水流入了海洋,不再有明显的间断和停顿,而后便毫无痛苦地摆脱了自身的存在”。能够这样理解自己一生的人将不会因害怕死亡而痛苦,因为他所珍爱的一切都将继续存在下去。

  2、第二种观点:这种悲哀,这种对时间和死亡的恐惧并不必然导向消极悲观。性格刚强的曹操同样有“人生几何”的感叹,但是它最后导致的不是消极无为而是一统天下的豪情壮志。《兰亭集序》在忧生叹逝中包含着对美的幻灭的悼惜,它否定老庄“一死生,齐彭殇”,认为生即生,死即死,有生之年应做点事,不应空谈玄理,表现出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本文第一段,从作者对兰亭盛会的描述中不难看出作者快乐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第二段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打法感慨,但字里行间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第三段中批判了“一生死”“齐彭殇”的虚无主义,这在玄谈盛行的东晋也是难能可贵的。

  引申拓展:需要说明的是,对死亡的恐惧和忧虑,历来是中外文学和哲学所关注的重要话题,莎士比亚的《王子复仇记》中有名的一句台词“生还是死,是一个问题。”

  “人生苦短”又是我们古人难以解开的心结。(出示幻灯片)《古诗十九首》中有“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汉武帝有“少壮几时奈老何”的慨叹;李白也曾感慨“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天地是万物的旅舍,光阴是百代不停的过客,而浮荡不定的人生像一场大梦,能有多少欢乐?);苏轼也感慨“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但陶渊明“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刘禹锡的“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无不表达出了不消沉,不黯然,积极进取,乐观旷达。鲁迅先生于“绝望和深渊”中“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为中华民族挺起了不屈的脊梁,他们在经受着人生局限性的同时,依然努力地创造出了瑰丽的生命华章。

  讲了那么多古人的看法,下面请大家来谈谈你是怎样认识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验?

  就像一首歌中唱的那样,天地悠悠过客匆匆,潮起又潮落,自然不可逆转,就让我们在有限的生命之旅也努力书写生命的华章。

  《兰亭集序》教案 18

  设计说明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作为书法作品,历来为人推崇,被尊为“墨皇”,亦有“天下第一行书”之誉。其实,作为入选教材,文章也是文辞优美,识见高远,至今脍炙人口,熠熠生辉。而作为一篇文言文来教学,如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妥善处理好文言关系,打破传统机械的先“言”后“文”教学模式,却值得探讨研究。鉴于此,笔者以“文言融生”(详见拙文《文言文教学:行于文言之中》)为教学理念指导,试图将“因言释文”和“因文悟言”相结合,尝试另辟一条文言文教学之蹊径。下面设计则拟从这一角度作如是探讨。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写景言情时关键词语(重点文言词语)的作用及影响。(“因言释文”)

  2.在了解兰亭宴会的基础上,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人生思考的哲理性。(“因文悟言”)

  3.了解本文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行文笔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素有“书圣”美誉的王羲之不仅擅长书法,也长诗文。书法作品《兰亭集序》被后世评论者誉为“行书第一”(出示临摹图),只可惜我们看到的是临摹本,据说其真迹已随唐太宗葬入昭陵而失传。但是,作为散文佳作的《兰亭集序》却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真可谓是“文质双绝”。下面,我们就来一同欣赏这篇文章。

  二、审读课题

  提问:《兰亭集序》这一标题如何断句?(或问:这是一种什么文体?在文中哪几句话能看出来?)

  明确:“兰亭/集序”还是“兰亭集/序”? A.会于会集山阴之兰亭。B.后之览者,亦。C.故列叙时人。

  (掌握“序”这种文体:书序与赠序区分;为下文“兰亭**”展开垫本)

  三、朗读文章,研*文本

  1.朗读课文,提问:既然《兰亭集序》是一篇序文,它与通常序文有不同之处吗?

  明确:作为书序,除了具备一般书序介绍写作缘由、成书过程和本书意义外,最大的不同是:文章由事及理,从一次宴会上升到对生死的思考。

  2.文中作者是如何从一次宴会上升到对生死的思考的?(或者问:作者的情感变化的过程是怎样的?)

  明确:这篇作品的情感变化流程是一个由“乐---痛---悲”的过程。作品也是以作者的情感为主线来建构的。

  接下来具体研读作者是怎样表达三种不同情感的。默读第一自然段。

  (一)第一段

  1.提问:本文记叙了这次兰亭**盛况,这是一个怎样的**?何以见得?最好用原文回答。

  明确:良辰—美景--佳处—乐事:“信可乐也”。师生共同研*如下:

  良辰:“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即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结合“癸丑”,简介古代干支纪年及相关知识。

  佳处:“会嵇山阴”即浙江诏兴,兰亭在诏兴兰诸山,当年勾践曾经在那种过兰花所以就以此为名为兰亭。

  乐事:“修禊事也”。“修禊事也”,禊事,类似于云南傣族的泼水节。这种祭礼要挑个黄道吉日,古人规定三月上旬的“巳”为修禊日。但魏以后用三月三日,不用“巳日”(提问:春天在古代分几个阶段?明确:孟--仲--暮)。

  人物:群贤毕至,少长咸集。重点落实“咸”字。

  美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解释词语并板书)

  重点落实研*“修竹”、“清流”。

  明确: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铿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

  2.赏析:“引以为流觞曲水”

  我国古代有流觞而饮、吟诗歌赋之雅俗,因此,贤士聚会免不了“酒”与“诗”,“酒”是感情的催化剂,“诗”是情感的产品。流觞曲水(把盛酒的杯放在水面上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前面,谁就取来饮酒),于是诗兴大发,贤士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兴,然而可以"畅叙幽情",各抒怀抱。同时教师补充“滥觞”一词:江河发源处水浅,仅能浮起酒杯。后来比喻事物的起源、开始。

  3.出示"流觞曲水"图片:要求学生展开想象,做一段宴会场景描写,然后与原文两相比较,从中理解一些文言词语的'文化意味。

  明确:看到这幅图,似乎时光倒转,回到兰亭**上,仿佛看到了这些雅士间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千古美谈。直到今天,每年三月三日,有许多书法家、画家、文学家都会汇集此地。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惠风”:“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洲。”只有春风才算得是惠风,和风。)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要求学生翻译此句,并能分析“俯”“仰”所指,同时体会这两个骈散结合的句子)

  总结:有人说,自然是心灵的风景。的确,自然是人心灵的外化,诗人和艺术家笔下的“风景”,往往不是纯粹的客观外在物,而是贯注了诗人和艺术家心情的情致化之景,是主客观交融的产物。中国传统美学和哲学都特别强调天人和一,天人感应,相互交流与相互共鸣。自然的存在与人类息息相关,它体现人的精神生活,展示人的精神品格。

  (二)第二段

  人们常说:“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天下没有不散的筵*”。第一段宴会描写是如此欢快自在、酣畅淋漓。为何这一段却让我们咀嚼到痛感呢?

  1.提问:接下来一段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一个字。

  明确:“痛”-----这是痛心?痛惜?悲痛?先不忙作答,看看作者因何而痛?

  人要真实地生活在现实里,总要与各种人、事打交道,这就是世俗生活。如何面对世俗生活,作者概括了两类不同的人生态度:

  其一是“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把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室内畅谈。)

  其二是“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地生活。)

  2.提问:这两种人生态度可取吗?能否有更积极的人生态度,譬如就着自己的才华,到社会上去施展人生的抱负?

  赏析:王羲之所处时代是“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而,有的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写道:“虽趣舒殊,静噪不同,当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

  3.重点研*以下语句,深度明确作者的“痛”是什么?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是“胜景不常,胜筵难再”,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

  “况修短随化,” 况且人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无论寿命的长短,其结果是殊途同归。自然是自在、自足无外求的,而人生需要外在的事物来满足。自然是永恒的,人生却如此短暂且欲望无止尽,而更多时候是“心想而事不成”,这样“人生的矛盾”又是绵绵无尽的。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这种“痛”是痛什么?----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痛惜。

  (三)第三段

  前面两段分别讲到了“乐”“痛”,那么接下来作者的感情会有怎样的延伸转变呢?(请一学生朗诵,师生感受作者字里行间的情感)

  1.理清本段的思路。

  明确:首先,作者陈述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转入对人生的深入书写,这与当时的社会风气有关,随后作者发出“后之视”的感叹。最后交代了作品的成因,总结全文。

  2.提问:很多人都说这段以“悲”为感情基调,那么到底是不是真的“悲”呢?重点研*以下几句:

  “每览”一句:每看到古人对死生发出感慨的原因都像契那样感触相合,我就为此悲伤感叹,也说不出是什么原因。

  “若合一契”一句:像符契那样相合。“契”是古人借贷的一种凭证,从其甲骨文字形可一目了然。(写出甲骨文用刀在木上刻字,古人把它分成两半合起来就是凭验)

  “一死生”和“齐彭殇”一句:这里“一”“齐”是同义词,都是“把什么看作一样”的意思。“一 ”和“齐”都是庄子的看法,“彭祖”(活到3800岁懂得养生之道,所以把他当作长寿的代名词)。

  “后之”一句:后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从前一样真是可悲啊!

  教师总结:钱钟书曾说:“目光放远,万事且悲。”魏晋时代,由于社会的黑暗,现实残酷,人们便转向了内心世界的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说,魏晋时代人们的精神是最**最自由的。*代“生命情调”、“宇宙意识”的哲学思想,都是从其超脱的境界里萌芽而来。他们对时间和死亡的恐惧,并没有必然导向消极悲观,反而起更强烈的创造冲动,以扎实的现实努力,来抗拒人生的“空无”。就这一段而言,可以说,虽然王羲之在尽述古人、今人和后人之后,慨叹了人生的无常,但是他的这种慨叹,不是消沉,不是沉寂,而是一种奋起和抗争。

  三、课文总结

  “在山**上走,如在画中游”。读罢《兰亭集序》,那掩映其间的森森林木,那穿插云霄的处处绿竹,还有那清幽水中自在嬉戏的鹅群,也许会在某一天“复活”在你的头脑中,激活起你对那个时代文化的深沉遐思。也难怪有人这么说:欣赏《兰亭集序》一文,亦如欣赏其书法作品一样:夏饮甘泉,神清气爽;秋日登高,天晴气朗;严冬围炉,温暖如春。

  《兰亭集序》教案 19

  教学要点:

  1、有感情地诵读全文,并能背诵

  1、体会作者由乐到悲的思想感情。

  教学要求:

  一、导入课文

  书法是中国的国粹,先请同学们欣赏一幅书画作品:王羲之的《兰亭序帖卷》。

  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美,也读出我们中国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王羲之有书圣之美称,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他和众多名士共四十一人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出示图片)。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记下了他们的千古风流,王羲之为这些诗作的书序《兰亭集序》,更以其文采书艺双绝而脍炙人口。

  二、听录音(再出示碑贴全文)

  三、自由读

  四、赏析第一段

  本文记叙了这次兰亭**的盛况,让我们先来看,这是怎样的一个**?

  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铿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

  文人都是高雅之士,因此,他们的聚会免不了酒与诗,酒

  是感情的催化剂,诗是情感的产品,他流觞曲水(把盛酒的杯放在水面上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前面,谁就取来饮酒),于是诗兴大发,他们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兴,然而可以畅叙幽情,各抒怀抱。

  接下来,乘着快意,信步登上兰亭的最高处。作者仰看,世界是如此阔大,宇宙是如此浩渺;俯视,大自然万物是如此繁茂昌盛,生机盎然。王羲之,纵展目力,开畅胸怀,要把大自然的美景尽收眼底。使自己的感官得到最大的享受,尽享人生的快乐。

  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的畅快。

  五、再读第一段。

  六、范读第二段,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一个字“痛”。

  作者因何而痛?

  “俯仰”:指社会人事的应酬进退相联。

  人要真实地生活在现实里,总要与各种人、事打交道,这就是世俗生活。如何面对世俗生活,作者概括了两类不同的人生态度。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把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室内畅谈。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地生活。

  这两种人生态度可取吗?能否有更积极的人生态度,比如,就着自己的才华,到社会上去施展人生的抱负?

  讲析:王处的时代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此,他们有的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写道:“虽趣舍万殊,静噪不同,当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是“胜景不常,胜筵难再”,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

  《兰亭集序》教案 20

  1.学*作者敢于冲破时俗,否定当时流行的庄子“一死生,齐彭殇”观点,语文教案-《兰亭集序》。

  2.体味本文叙议结合、直抒胸臆的特色。

  3.积累文中的一些常用文言实词。

  《学*重点》

  仔细揣摩本文景与情的.关系。

  《教学过程》

  (-)研读步骤

  步骤一:课前预*。

  1.查字典,解决生、难字的读音,能顺利诵读;

  2.查注释,疏通文意,掌握课文中的一些常用文言词语;

  3.了解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

  步骤二:课文分析。

  1.体味文章以情御景的写作风格;

  2.体味本文回环曲折地抒发感情的特点。

  (二)问题探究

  1.作者写兰亭的景色突出什么特征,与作者的情有何关系?

  文章写兰亭景色突出“淡雅”的特征,三月的江南,山间水渚之间,绿树成映,鲜花吐艳,但在作者笔下,所有浓艳之物皆不见踪影,唯山、水、林、竹、天、风而已,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兰亭集序》》。看山,言其“崇”“峻”而舍其青翠;绘竹,言其“修”而舍其绿;写水,言其“清”而舍其碧;叙气候,亦“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而已。一切尽显淡雅,而这景物正是作者淡雅心境的客观反照。东晋之时,玄学盛行,名士们对山水的欣赏,不仅“目寓”,而且“神游”,到自然中去,并认真观察思考,不只是怡情养性,还可以“明理”和“悟道”。

  2.文中“信可乐也”句“乐”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从字面上看来,“乐”的具体内容一是同道相逢,二是环境幽雅,三是气候宜人;但更深层次的“乐”在于作者在此情此景中对大自然的一种领悟,“观宇宙之大”,“察品类之盛”,大自然神奇的造化,使自然界的一切均等地享受大自然的恩赐,置身于自然中,往往使人物我两忘达到“道”的最高境界。

  3.第二自然段中“岂不痛哉”是缘何而痛?

  第二自然在前面极写宴集之乐后引出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兰亭宴集,自然快乐,但终有期限,聚会难而短,分离易而长。由此想到了人生。人生一世,各有所好,有的“晤言一室之内”,有的“放浪形骸之外”,或静或动,“暂得于心”,但随着时境的变化,心境也随之而发生变化,“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痛”由此而生。

  4.全文在亦“乐”亦“痛”之中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怀?


《兰亭集序》教案实用二十篇扩展阅读


《兰亭集序》教案实用二十篇(扩展1)

——《兰亭集序》教案10篇

《兰亭集序》教案1

  【教学目的】

  1、学*本文,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及旷达胸怀。

  2、通过朗读训练,体会本文清丽流畅、骈散结合的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

  2、本文写景、抒情、叙事和议论相结合的特点。

  【教学课时】

  1课时。

  第一课

  一、导语设计

  多媒体显示:

  书法是起源于我国的一种艺术形式。在我国书法史上,涌现出许许多多的书法大家,如并称二王的王羲之、王信之,有颜筋柳骨之称的颜真卿、柳公权等。他们为我们留下了一件件美不胜收的书法精品,丰富了我们的生活,陶冶了我们的情操。现在,我们来欣赏一件素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书法作品,它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兰亭集序》,书法上也称《兰亭序》。

  二、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生朗读课文注释①。

  提醒学生注意课后小短文。

  《兰亭集》中的诗,到了现在,除了搞专门研究的人外,一般人了解甚少,而王羲之这篇序却声名远播,流传千古,除了它书法上的极高成就外,恐怕也有其内容上的原因。我们今天不妨就来一起学*羲之这篇文质俱佳的《兰亭集序》。

  三、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多媒体显示:兰亭和兰亭有关的幻灯片)

  我们先来看几幅有关图片,然后一起听老师朗读课文,同学们可一边听朗读,注意句读和语气,一边整体感知品味这篇课文。

  四、朗读品味,分析内容

  1、齐读课文第一段,分析:

  问:这一段作者记叙了兰亭盛会,同学们找找看,这一段写了哪些内容?

  答:交代了*的时间、地点、与会者等。并有写景、叙事和抒情。

  进一步明确写景、叙事和抒情的语句。

  (略)

  再明确层次。

  (层次不必过细,只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而已。)

  归纳第一段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乐。

  再读课文第一段,要求读准句读、读出语气,师略作点评。

  2、个别朗读课文第二段,分析:

  学生归纳第二段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痛。

  问:作者为什么感到痛?

  (要求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答: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问:作者提出了一个什么样的观点?

  答:死生亦大矣。

  师点评:在享受了难得的聚会和快乐后,作者深切地感受到再圆满的团聚终要离散,再自足的幸福终要破灭,再坚强的生命终要走向灭亡。面对这铁一般冰冷的自然规律,作者不由得感叹死生亦大矣。

  3、个别朗读第三段,分析内容:

  学生归纳第三段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悲。

  问:作者为什么感到悲?

  生讨论。

  师归纳:承上文死生亦大矣之痛而来,古人、今人、后者三者都对这同一话题有同样的感慨,都逃避不了生命终将殒灭这一规律,所以王羲之感到悲,这也反映了魏晋时代由于玄学盛行,士大夫们多崇尚老庄思想,很多人都笃信死生一彭殇齐,意志消沉,不求进取。这种思想对王羲之不能没有影响。

  但王羲之还说出了一句话,它是整篇文章的亮点所在──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作者认为生就是生,死就是死,二者不得等量齐观,其中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点实事,不宜空谈玄理。这也反映了王羲之的旷达性格。

  4、分析本文特色:

  本文是一篇书序,却这样借题发挥,阐明了自己的生死观,书序能这样写吗?

  多媒体显示:

  序:序,一般写在著作正文之前,有作者自己写的,多说明写书的的缘由、目的和经过。也有别人写的,多介绍或评论本书的内容,也作叙文。

  本文中也有一些语句反映了书序的特点。

  (要求学生寻找并读出。)

  多媒体显示:

  作诗缘由──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成书经过──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编集目的──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学生所读内容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明确。)

  多媒体显示:

  明·徐师曾《文体明辩》《尔雅》云:序,绪也。字亦作叙,言其善叙事理,次第有序,若丝之绪也。其为体有二,一曰议论,二曰叙事。

  明确:这段话表明书序也可以议论,也可叙事,即可以借题发挥。

  小结:本文的妙处正在这借题发挥上,因而显得立意高远,王羲之用324字,既写出了兰亭盛会之乐,又由此生发议论,谈到死生之大,进而谈到了自己的人生态度。

  多媒体显示:

  乐,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痛,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悲,后之视今,亦由古之视今。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说到这儿,我们不由得想起了作家王瑶的一句话我们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于是就设法增加它的密度(多媒体幻灯片),这句话说的也正是在有生之年要让自己的生命更精彩。

  多媒体显示:

  我们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于是就设法增加它的密度。

  ──王瑶

  五、课内拓展延伸

  1、课内尝试背诵第一段。

  2、学生交流自己的人生态度。

  3、集体诵读课文。

  六、作业

  背诵全文,进一步领会本文的佳处。

《兰亭集序》教案2

  学*目标

  知识: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的意义。

  能力:

  1、理清课文内容层次

  2、理解作者的生死观。

  情感:正确认识作者对人生悲欢无常、终归于尽的深沉感慨,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由这次*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难点: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教法设计

  1、第一段本文语言精练、朴素、优美,教学时把重点放在体味语言特色上,由语言美去体悟自然美,体会作者乐山乐水的心情。要多读(可采取听读、范读、齐读、个人读、分组读形式)读到情随声出,自然成诵。

  2、第二、三自然段作者由乐转悲,对人的生死问题的议论富有哲理性,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所以强调课前预*。预*要求:(1)反复朗读,参照注解,初步理解文意,扫除阅读障碍。(2)提出疑难问题。

  教学过程

  导入:东晋时人评论其书法笔势为“飘如游云,矫若惊龙”,意思是像浮云一样飘逸,像惊龙一样矫捷。笔墨是一个人才情气质和性格的流露和暗示,这些线条可以说是魏晋时代风貌和气度的形象再现。下面,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他的作者,请学生读注解1。(解释为何是唐摹本:因唐太宗生前太喜爱这帖,死时把它作为殉葬品,埋入昭陵,从此真迹永绝于世)那么这篇作品其文学内蕴如何呢?悠悠千载之后,我们只能从序文本身去探究了。(板书文题)

  范读。全文共有三段,试从每段中找出最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字眼。

  全文感情起伏,情真意切,我们就以此感情的变化为线索,走进王羲之的情感世界。

  第一段共有五句话,主要记叙了什么事件?作者三如何记叙这次兰亭*的盛况的?

  (请学生依次朗读每一句话,然后概括出每句话的要点。)

  请摘录本段写景句,体会作者写景状物言简意赅,妙趣天成的特点,感受作者快乐的心境。

  兰亭地处“会稽山阴”,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主体是山水。其山如何?“崇”与“峻”是本色形容,而“茂林修竹”四字遂赋予山岭盎然生气;其水如何?“清”与“激”亦为本色形容,而“映带左右”四字方使流水神采飞动。王羲之笔下写竹,只言其修而弃其绿,写水,只言其清而弃其碧,色调的淡雅。再看天气,“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天宇清朗,和风吹拂:在这里没有“草长莺飞”春意闹,也没有“姹紫红开遍”的艳丽,只有清风拂面,水声泠泠;在这里物我同化,是非顿消,心境澄明。信可乐也,更乐的是可以与知己好友品酒论诗,尽情抒发内心的情思,欢声笑语,久久不绝,以致感到人为的管弦之声亦属多余了。

  此情此景,作者感到赏心悦目,他如何表达?

  明确:“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指起头来看到宇宙的广大,低下头看到万物的繁多,借此来放开眼界,舒畅胸怀,尽情享受耳听和眼观的乐趣,真是快活啊。)

  仰观宇宙,俯察万物,是极视觉之娱;竹木萧萧,流水潺潺,是尽听觉之乐。信可乐也。

  小结一下。

  王实甫的《西厢记》里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说明人生有四大美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本文段共六句话,四美俱全,五美齐臻,足可乐也。作者在此段中极力营造素淡、雅致的格调,即使喜悦,也不过分显露,可以说是作者从容淡雅的心境所致。如此心境之下,王羲之又怎会发出岂不痛哉的感慨呢?

  作者紧承上文的“乐”字,由乐而忧,由生而死,围绕生死重大问题展开议论,抒发感慨。

  由乐转悲,看似突兀,却也顺理成章。(幻灯补充资料)

  作者由眼前的兰亭相聚的欢乐,推想到普天下之友朋相处的情境:世上没有不散的宴*,情随事迁,喜欢的会不再喜欢,拥有的会不再拥有,再圆满的团聚终要离散,再自足的幸福终要破灭,进而想到生命短暂,深切感悟到,再坚强的生命终要死亡。生命短促,一切终究会曲终人散,面对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由生离到死别,自然乐极而生悲,令人痛心。这种情感变化是十分正常的。在这个古今人共同面临的无奈面前,作者不由发出“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的感叹。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诵第二段的内容,注意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

  下面请学生朗诵第三段,注意思考两个问题。

  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作者编集《兰亭集》的由来是什么?目的又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1、东晋时人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意志消沉,不求进取,认为人生无常,生死等同。(出示幻灯片)先概括东晋时期的这种风尚,再谈为何会有这种思想。作者批判了时人的人生虚化的思想,认为生就是生,死即死,不可等同视之。

  2、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为使后人也对今天的所为所思“兴怀”)“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以便“后之览者”也会“有感于斯文”。作者把昔人昔文、今人今文以及后人有感串联起来,既巧妙地交代了诗集的由来,说明了编集的目的。也把目光投向了宇宙的深处,由己悲人,这是作者超越了人生无常之同的理性思考,这种深刻的“千古同悲”让我们从感伤的背后,发现了作者对短暂生命的珍惜。正如文中所叙,既然人生如此短暂,此次聚会的有关情景就应记录下来,能使后人了解今人的情怀,也感触到我的情志。

  下面就让我们把全文集体朗诵一遍。

  讨论:60年代中期、郭沫若先生曾发起一场关于《兰亭》真伪问题大讨论。他认为字体、文本都不是王氏原貌,理由之一是文章前面写极乐,突然转为悲痛,悲得太没道理了。你认为呢?

  由乐转悲,看似突兀,却也顺理成章。作者由眼前的兰亭相聚的欢乐,推想到普天下之友朋相处的情境:世上没有不散的宴*,情随事迁,喜欢的会不再喜欢,拥有的会不再拥有,再圆满的团聚终要离散,再自足的幸福终要破灭,进而想到生命短暂,深切感悟到,再坚强的生命终要死亡。生命短促,一切终究会曲终人散,面对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由生离到死别,自然乐极而生悲,令人痛心。

  这种情感变化是十分正常的。

  教师补充:古希腊史学之父希罗多德在其《历史》中提供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伟大的波斯王克谢尔克谢斯,率领波斯历史上最大的一支远征军向希腊进军,在阿比多斯海湾,他检阅全军。他的陆军遮天蔽地,他的水师布满海湾,他感到荣耀,感到幸福。但随后他又伤感起来,而且潸然泪下,对他叔父说:“当我想到人生短暂,想到再过一百年后,这支浩荡的大军中没有一个人还能活在世间,便感到一阵突然的悲哀。”在*古典文学中,描写聚会欢乐后转入悲伤的,典型的有:汉武帝行幸河东,中流与群臣对饮,自作《秋风辞》,也说:“欢乐极兮哀情多,小壮几时兮奈老何!”道出了这种现象的正常和普遍。

  讨论:作者的悲哀之情是否是消极悲观?

  1、这是悲观的。相比之下,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刘禹锡的“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而不消沉,不黯然,积极进取,乐观旷达。英国大哲学家罗素,在他的一篇散文《论老之将至》中,也将生死这个永恒的主题升华到了壮阔高远的境界:“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应该像河水一样——开始是细小的,被限制在狭窄的*之间,然后热烈地冲过巨石,滑下瀑布。渐渐地,河道变宽了,河岸扩展了,河水流得*稳了。最后河水流入了海洋,不再有明显的间断和停顿,而后便毫无痛苦地摆脱了自身的存在”。能够这样理解自己一生的人将不会因害怕死亡而痛苦,因为他所珍爱的一切都将继续存在下去。

  2、第二种观点:这种悲哀,这种对时间和死亡的恐惧并不必然导向消极悲观。性格刚强的曹操同样有“人生几何”的感叹,但是它最后导致的不是消极无为而是一统天下的豪情壮志。《兰亭集序》在忧生叹逝中包含着对美的幻灭的悼惜,它否定老庄“一死生,齐彭殇”,认为生即生,死即死,有生之年应做点事,不应空谈玄理,表现出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本文第一段,从作者对兰亭盛会的描述中不难看出作者快乐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第二段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打法感慨,但字里行间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第三段中批判了“一生死”“齐彭殇”的虚无主义,这在玄谈盛行的东晋也是难能可贵的。

  引申拓展:需要说明的是,对死亡的恐惧和忧虑,历来是中外文学和哲学所关注的.重要话题,莎士比亚的《王子复仇记》中有名的一句台词“生还是死,是一个问题。”

  “人生苦短”又是我们古人难以解开的心结。(出示幻灯片)《古诗十九首》中有“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汉武帝有“少壮几时奈老何”的慨叹;李白也曾感慨“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天地是万物的旅舍,光阴是百代不停的过客,而浮荡不定的人生像一场大梦,能有多少欢乐?);苏轼也感慨“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但陶渊明“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刘禹锡的“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无不表达出了不消沉,不黯然,积极进取,乐观旷达。鲁迅先生于“绝望和深渊”中“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为中华民族挺起了不屈的脊梁,他们在经受着人生局限性的同时,依然努力地创造出了瑰丽的生命华章。

  讲了那么多古人的看法,下面请大家来谈谈你是怎样认识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验?

  就像一首歌中唱的那样,天地悠悠过客匆匆,潮起又潮落,自然不可逆转,就让我们在有限的生命之旅也努力书写生命的华章。

  教学杂谈

  〖“大语文”阅读与“大语文”作文〗

  艺术欣赏“大语文”阅读的有效延伸”。艺术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我们所说的艺术是指除了单纯以文字表达思想、情感以外的一切艺术门类,包括戏剧、电影、音乐、书法、绘画等。艺术是人类精神的家园,这些门类是阅读教学的有效的一翼,学会对艺术的欣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艺术不仅仅是阅读教学的有效延伸,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构成。

  现代音像技术的发展,把各种艺术引向课堂己便得非常便捷。艺术欣赏和文本阅读相结合,经典视象和经典名著同时进行,这不仅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阅读想象的真切感受,同时也会激发学生的创造。比如我们在教读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时,用多媒体教学的手段,让学生欣赏其书法艺术,这对了解其文本内涵,培养学生纯正的文学情感,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单纯的音乐、绘画、电影等艺术欣赏,同样应作为“大语文”阅读的重要构成。

  〖创新是语文教师的灵魂〗

  在20xx年德州市教学能手比赛时执教的王羲之《兰亭集序》,不仅引领学生感受作者面对生命短暂而抒发的“乐──痛──悲”的情感跌宕,而且从文化、生命、民族的视角探讨了对生命的敬畏以及人生价值问题,这节课既把握了文言文教学的基础性,又给学生思想情感的熏陶和美的净化,受到了在评委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生活──语文教学的引领者〗

  新课程以全方位的视点,到倡导大语文观,走大语文路,为学生终身学*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精神底子”。奠定一种读书的境界,这境界就是语文知识从生活中来,运用到生活中去。王国维把读书分为三种境界,“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诗词的境界,是读书的境界,又是生活的境界。

  宋人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感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精神的凝结;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长啸“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胜”是一种天人合一的顿悟;王勃在《滕王阁序》里怅然:“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是一种放眼宇宙,辨识有穷与无穷之间哲理的伟大胸怀和气魄;苏轼在《赤壁赋》中喟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在有限与无限之间彻悟了生命的本源。*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是一种宏伟志向,又是语文与生活水**融的情状,这境界又让人联想到语文教学“问渠那得清如惟有源头活水来”,对语文的追寻,对生活的追问,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语文是生活精髓的提炼,生活是语文的反光镜。

  教学思路与教后反思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新教材的编写提出了如下要求:“要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要有助于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山东人民版高中语文新教材根据这一要求,加大了选文中古代优秀文学作品的比例,这对于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增加学生的传统文化积淀有很大的作用。在这样一种新的形势之下,如何有效地开展文言文教学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对于文言文教学,我曾经以教师讲解为主,不重视学生诵读,因为文言文有讲头,其中的实词、虚词、句式、情感、理趣等等,都可以讲出很多“东西”来。这种教学方法并不是不受学生欢迎,不少学生还很爱听老师“侃”,但这种做法却不能使学生真正喜欢文言文本身,他们喜欢的只是其中的所谓文化。发现这个问题后,我在教学中感到了一种“舍本逐末”的尴尬。

  于是我参照新课标精神尝试改变文言文教学思路,从由教师讲解变成让学生诵读,从重视翻译到重视感悟。我把自己的思考设计为“文言文四步诵读法”:一读读准字音,二读读懂句意,三读读出情感,四读品味评价。《兰亭集序》的教学,基本上就是按照这一思路进行的。

  《兰亭集序》是一篇文言散文。文章写景语言简洁,议论语言深刻。作者借助富于韵味的文言语言,极富魅力地表达了当时人们的生存体验。考虑到公开课的时间因素,我把这节课的诵读设计为四步:

  第一遍诵读:

  听录音,小声跟读,完成以下任务:

  1、边听边校正自己的字音、句读错误。

  2、勾画出自己有疑问的字词,读完后讨论。

  第二遍诵读:

  自由诵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第三遍诵读:

  齐读,从每一段中找出一个字概括作者的心情。

  第四遍诵读:

  带着感情诵读,在朗读中分别体现出欢乐、痛苦、悲伤的感情。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第一段中,作者欢乐的因素有哪些?第二段中他为何而痛?第三段中他又为何而悲?

  这样,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读书,每一遍诵读都有目的,每一遍诵读都有任务。通过诵读,使学生身临历史情境,直入文本深处,切身体验“此景此情”,与作者进行面对面地沟通与交流,产生心灵之间的感染与共鸣,从而在更深的层次上感悟文本、感悟人生。

  采取诵读的教学方法后,我发现,许多过去需要讲解的知识在诵读中就解决了。比如实词的意思,这节课中,有学生不懂“俯察品类之盛”的“俯察”的意思,就另有学生告诉了她自己总结的规律:文言文句式整齐,通过和上文“仰观宇宙之大”中“仰观”二字对比,就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俯察”的意思。再比如虚词的用法,如果让教师来讲解“也、哉、夫”表达不同语气的知识,哪里比得上在诵读中感受“信可乐也!”“岂不痛哉!”“悲夫!”三句话中的情感更自然呢?

  可以说,诵读是学*文言文的一把钥匙,一把重要的钥匙,一把不可替代的钥匙。学生在诵读中就能够有所感知,就能够增加积累,就能够形成语感。当然,这节课还有很多缺憾,而我感到最大的缺憾,就是因为时间原因没有展开更充分的诵读活动,如果学生在这节课中能够当堂背诵全文,那么,即使没有分析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也是一节成功的“文言课”。

  另外,新课标强调从历史发展和现代观念两个角度评价文章内容,积淀文化底蕴,汲取民族智慧,所以,分析王羲之的人生观,也应该是学*本文的一个任务,但这只能是一个次要的任务,是建立在对文本的充分理解基础上的任务。

《兰亭集序》教案3

  一、教学目的

  ㈠ 知识目标

  1.背诵全文,掌握“修、期、致、临、次”等词的多义性。

  2.领会本文的思想内容,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正确评价作者的生死观。

  ㈡ 能力目标

  学*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协作手法,感受幽远的文思,清新的辞采。

  ㈢ 德育目标

  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㈠教学重点

  1.了解由这次*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2.了解书序体裁的特色,学*本文在写景方面的特点。

  3.背诵全文。

  ㈡教学难点

  1.启发学生联系时代背景,理解文中流露出的有关生死的人生态度。认识作者深沉感叹 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2.对文中多义词具体义项的确定,如“一”在“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数量词)“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整个)“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把……看作一样),“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一样、相同)等四个句子中的意义。

  三、教学时数:2课时。

  四、教学内容与步骤

  ㈠ 导入

  浙江的绍兴兰渚山是美丽的地方。当年越王勾践曾经在这里种过兰花。尽管兰花多且 香,但过了季节,很难寻觅。不过由于有了王羲之的“修禊”仪式(古代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这是古代的一朝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戏、并举祈、消灾的仪式。),东晋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谢安、孙绰等41人就在此*,他们曲水流觞,引酒赋诗,各抒怀抱,最后有王羲之作序总述其事。王羲之不但文章写的好,又善书法,有书圣之称,于是兰亭,(兰渚之亭)流芳万古,大大超过了兰草的清香,。就让我们共同欣赏吧。

  (展示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帖卷》,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书法艺术的美,也读出我们*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

  ㈡ 朗读

  配乐朗读(教师范读)

  要求:注意文章语气、节奏、字音。

  学生齐读。(教师订正)

  (1)朗读语调提示:“永和九年……修模事也”以中速读。下文有关*的文句应以清新明快的语调读出,特别重读“乐”,以体现作者快乐的心境。

  (2)朗读指导:··固知/一/死生/为/荒诞,齐/彭殇/为/妄作。”读出节拍,读出批判语气,··后之视今,亦由分之现昔,悲乎/缓缓吐出,重音为‘·悲’,,以后的句子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

  ㈢ 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了解序的题材特点

  明确:

  序是一种文体,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有的*似论说文,有的*似记叙文,有的则如说明文,还有的写法上同散文笔调,这一类的多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兰亭集序》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

  2、本文写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以及变化?

  明确:

  由乐而生痛,言痛而生感,终了而言悲,全文感情起伏,情真意切。我们就以此感情的变化为线索,走进兰亭,走*王羲之的感情世界。

  3、分小组讨论,给文章划分段落部分,概括要点。

  明确:第一部分:叙宴集盛况

  第二部分:发人生感慨

  第三部分:明作序要旨

  ㈣ 赏析课文

  1、以课文的第一部分为主,看作者在表达自己的心境时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明确:

  时间:永和九年暮春之初

  风景: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清流急湍 天气气清 惠风和畅

  人物:群贤少长 列坐其次 一觞一咏 畅叙幽情

  感受:信可乐也

  写法:写景抒情叙议结合

  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铿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于是诗兴大发,他们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兴,然而可以畅叙幽情,各抒怀抱。我们仿佛看到了这些雅士间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千古美谈。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的畅快。

  2、学生尝试背诵第一段。

  理清背诵思路:记叙了*的时间、地点、事由、人物,由“此地有崇山峻岭”引出四周环境及场面的铺叙,最后由“是日地”领起描写游人的心境,抒发*的心情。

  要求:学生体会作者状物写景言简意赅、妙趣天成的特点,感受作者快乐的心境。请学生摘录写景句。

  3、学*第二段,了解作者的心境的变迁。

  明确:

  王处的时代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此,他们有一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写道:虽趣舒殊,静噪不同,当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胜景不常,胜筵难再,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死生之大,岂不痛哉?

  人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无论寿命的长短,其结果是殊途同归,终期于尽,人总是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4、朗读并分析第三自然段。

  理清背诵思路:

  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转入对人生世事的深入抒写,批判当前士大夫“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现了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随之又发出“后之视今,亦由今视昔,悲乎"的慨叹。可见作者对人生敏锐、深刻的感受中有一份对人生特别的热爱和执著,接着作者交代了《兰亭集》的成因“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总结全文。作者的悲,与他的人生观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看佛教、道教徒总是把生死看得很虚无、很超脱,他们一生死生,齐彭殇,可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士大夫当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可这种生活观在我(王羲之)看来是何等的虚伪可笑。正因为我对生命是如此的珍惜,因此,每览昔者兴感之由”,我悲古人,因为我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对生命的体验是何其相似;我亦悲后人,后之观今,亦由今之视昔,后人读我的文章,犹如我读古人的文章一样,作者询问古今,发出悲叹。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而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的,更加深刻感慨。

  人类社会从古至今迈进了多少年,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今非昔比,但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体验却是一致的,王羲之也正是道出了这种千古同悲,才如此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5、集体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背诵。

  6、学生齐读课文三遍,背诵。

  小结:

  我认为王羲之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

  (1)文章作者之真伪

  观点一:作者不是王羲之。清人李文田首先提出这一观点,并阐述了几点理由。郭沫若也赞同此说,并就“夫人之相与”之增段补充论据,然后进一步考证说,《兰亭序》是王羲之七代孙、陈代永兴寺僧人智永所为。

  观点二:作者就是王羲之。高二适引用证据反驳郭沫若的观点,章士钊也引用资料来证明《兰亭集序》的作者就是王羲之。

  (2)书法作者之真伪

  观点一:作者不是王羲之。南宋姜夔率先质疑,李文田则从书体上否定定武本《兰亭》为王羲之笔迹,郭沫若更是斩钉截铁地断定是假的,并进一步推断,“这个墨迹本应该就是智永所写的稿本”。

  观点二:作者就是王羲之。高二适等人著文反驳,认为郭沫若以两块刚出土的石碑而断定东晋只有隶书一种字体,是“孤证不立,偏难概全”。

  详情请看《语文学*》20xx年第8期陆精康先生的《〈兰亭序〉疑案录》。

  2.《晋书·王羲之传》

  王羲之(321——379)字逸少,王旷之子,王敦、王导之侄,东晋初太兴四年生,太元四年卒,年五十八岁,少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复授护国将军,又推迁不拜。扬州刺史殷浩遗书,劝使应命,乃拜护军。又苦求宣城郡,不许,以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羲之素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度浙江,便有终老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那里,谢安未仕时也住那里。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特撰此序,以申其志。

  (引自《汉魏六朝散文选》,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3.《古文观止》评《兰亭集序》

  清人吴楚材、吴调侯选注的《古文观止》如此评《兰亭集序》: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而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但逸少旷达人,故虽苍凉感叹之中,自有无穷逸趣。

《兰亭集序》教案4

  教学目的

  一、指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领悟作者对人生重大问题的深切感慨。

  二、指导学生体会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及行文的巧妙。

  三、指导学生品味本文精练优美、朴素清新的.语言。

  教学设想

  一、安排两课时。

  二、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朗读环节,指导学生在把握文意、理清思路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三、结合课后练*(一)的回答,达到教学目的(一)、(二),应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四、利用预*效果教学,避免逐字、逐句、逐段*均主义的讲解,重点突出一些疑难字、词、句,主要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教师适当点拨。

  五、介绍阅读课外文学作品《腾王阁序》,比较两文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水*。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简介作家作品,引导学生参看书下注释(1),教师可补充以下内容:王羲之,有“书圣”之称,也长于诗文,字和文任意而行,得自然之妙,风格潇洒放脱。王羲之曾经一度做官,他关怀国事,在政治上曾有积极用世的一面,后辞官归田,以山水为娱,好服食养性,胸怀旷达,为时人敬重。

  “序”是一种文体,写在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性文字。古人宴集时,常一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个作序,《兰亭集序》即是脍炙人口的诗序名篇,其思想和辞藻都是很有代表性的,从中可以看出东晋一部分士大夫文人的生活情趣、思想修养、精神状态和文学造诣。

  二、朗读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听清文章语气、节奏和读音。出示小黑板,指一名学生读准下列生字:

  癸(guǐ)丑 修楔(xì) 流觞(shāng) 游目骋(chěng)怀 趣(qū)舍万殊 齐彭殇(shāng)

  2.学生齐读。要求读准字音,在预*初读的基础上,加深对课文的印象。

  3.默读全文。要求学生参阅注释,理解文章大意,提出预*时不能解决的字词句,教师答疑或学生讨论。应特别强调理解“俯仰”一词在文中的意义,“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句子含义。

  三、整体感知作品,理清文章思路

  讨论:全文有三段,每一段的内容要点是什么?(分别用六个字来概括。)学生发言后,明确本文层次,板书:

  (一)记叙兰亭盛况;

  (二)抒发人生感慨;

  (三)交代作序目的。

  四、讨论第一段内容

  完成课后练*(一)中的(1),教学的同时要求学生试背诵。

  提问:本段共有六句话,作者是如何记叙这次兰亭聚会的盛况的?指名学生依次朗读每一句的内容,然后概括出每句话的内容要点。板书明确:

  (一)记叙兰亭盛会:

  (1)时间:“永和……癸丑……暮春……”

  地点:“……兰亭……”

  目的:“修禊事也”

  (2)人物:“群贤……少长……”

  (3)环境:“此地有……,又有……” ,

  (4)活动:“引以为流觞曲水……”

  (5)天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6)感受:“……信可乐也。”

  讲析过程中,给定短暂时间强化记忆,然后指名学生根据板书内容提示,试背诵。

  讨论:这段文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发言后,明确:写景抒情,叙议结合。如叙说“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列坐其次。”下面紧接着引申而论“虽无丝竹之盛,……亦足以畅叙幽情”;下面也同样是叙议结合:“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由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得出这样的结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讨论:这段话语言有什么特点?

  教师明确:记叙性文字言简意赅,如开头总叙,只25个字就交代清楚了兰亭*的时间、地点、目的,表现出高超的语言技巧;写景的文字精练优美,朴素清新。

  五、布置作业

  1.背诵第一段;

  2.预*思考:作者是如何围绕乐忧生死等人生重大问题展开议论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第二课时

  一、集体背诵第一段

  简要复*第一段内容,导人新课。

  二、讨论第二段内容

  1.教师领读或学生齐读。

  2.“俯仰”一词在这一段中两次出现,意思是否相同?引导学生参看注释,理解这两句话的含义。

  3.本段教学有一定难度,应先指名学生串讲大意。

  4.提问:这段话作者是围绕什么主题展开议论的?是如何逐步展开的?学生发言后,明确:作者承上文的“乐”字,由乐而忧,由生而死,围绕人生重大问题抒发感慨。

  5.结合课后练*(一)中的(2),讨论这段话的议论与上一段的叙事有何联系。讲析:首句“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是承上段“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而言;也是承上“仰观宇宙之大,俯察晶类之盛”中的“俯仰”二字推开一步的说法。下面承此句论述了两种人:一种是“晤言一室之内”倦于涉猎游玩的,一种是“放浪形骸之外”寄情山水的。他们虽然“取舍”“静躁”不同,但当“欣于所遇”时都是“不知老之将至”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又都是情随事迁,令人感慨的。作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表议论,推进到生死的大问题,抒发了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无奈和“死生亦大矣”的沉痛感慨。

  板书: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晤言一室之内(静)

  或放浪形骸之外(躁)

  欣于所遇(快然自足) 情随事迁(感慨系之)

  况修短随化 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6.齐读。指导学生在板书提示下试背诵。

  三、讨论第三段

  交代作序目的,引起后人感怀。

  1.指名学生朗读。

  2.讨论:结尾部分从“临文嗟悼”说到“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发言后,明确:这段议论中饱含感情,写出了阅读昔人兴感之作时内心苦闷伤感与古人产生共鸣。作者接上文“死生亦大矣”提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观点,认为“有生就有死”,对于生死说得如此痛切,虽有悲观消极情绪,但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批判了老庄哲学中的虚无主义世界观。

  3.如何理解这篇书序行文的巧妙?学生讨论后明确:作者写供后人阅读的《兰亭集序》,却先写阅读昔人兴感之作,由“今之视昔”想到“后之视今”亦是如此,为使后人也对今天的所为所思“兴怀”,所以“列叙时人,录其所述”,以便“后之览者”也会“有感于斯文”。作者把昔人昔文、今人今文以及后人有感串联起来,巧妙地交代了诗集的由来,说明了编集的目的。

  4.全班齐读。

  四、归纳总结

  本文先绘声绘色地记叙了兰亭*的盛况,接着叙志抒怀,抒发了对人生的无限感慨。语言清新朴实,叙议结合,在雕章琢句、华而不实的文风充斥文坛的当时,显得尤为可贵。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课后练*三。

  3.比较阅读:课外阅读《腾王阁序》,比较与本文在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

  (郭玲 《高中语文第一册教案》人民教育出版社 延边教育出版社)

《兰亭集序》教案5

  教学要点:

  1、有感情地诵读全文,并能背诵

  1、体会作者由乐到悲的思想感情。

  教学要求:

  一、导入课文

  书法是*的国粹,先请同学们欣赏一幅书画作品:王羲之的《兰亭序帖卷》。

  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书法艺术的美,也读出我们*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王羲之有书圣之美称,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他和众多名士共四十一人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出示图片)。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记下了他们的千古风流,王羲之为这些诗作的书序《兰亭集序》,更以其文采书艺双绝而脍炙人口。

  二、听录音(再出示碑贴全文)

  三、自由读

  四、赏析第一段

  本文记叙了这次兰亭*的盛况,让我们先来看,这是怎样的一个*?

  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铿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

  文人都是高雅之士,因此,他们的聚会免不了酒与诗,酒

  是感情的催化剂,诗是情感的产品,他流觞曲水(把盛酒的杯放在水面上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前面,谁就取来饮酒),于是诗兴大发,他们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兴,然而可以畅叙幽情,各抒怀抱。

  接下来,乘着快意,信步登上兰亭的最高处。作者仰看,世界是如此阔大,宇宙是如此浩渺;俯视,大自然万物是如此繁茂昌盛,生机盎然。王羲之,纵展目力,开畅胸怀,要把大自然的美景尽收眼底。使自己的感官得到最大的享受,尽享人生的快乐。

  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的畅快。

  五、再读第一段。

  六、范读第二段,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一个字“痛”。

  作者因何而痛?

  “俯仰”:指社会人事的应酬进退相联。

  人要真实地生活在现实里,总要与各种人、事打交道,这就是世俗生活。如何面对世俗生活,作者概括了两类不同的人生态度。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把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室内畅谈。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地生活。

  这两种人生态度可取吗?能否有更积极的人生态度,比如,就着自己的才华,到社会上去施展人生的抱负?

  讲析:王处的时代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此,他们有的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写道:“虽趣舍万殊,静噪不同,当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是“胜景不常,胜筵难再”,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

《兰亭集序》教案6

  教学目标:

  1、积累整合文言知识,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方法。

  2、了解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认识作者在乐、悲、痛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诵读全文,并能背诵。

  2、体会作者由“乐”到“悲”再“痛”的思想感情及其变化。

  教学难点: 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整体感知,熟读课文,理清思路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既是书中极品,又是文中上品。据历史记载,唐太宗千方百计搜觅真迹,并日夜赏玩临摹之,以至形成了宫廷上下竞相临书的盛况。唐太宗驾崩,此真迹又作为殉葬品埋入地下,后来此墓被盗,真迹永远失踪,成为千古恨事。我们现在所见的是唐代摹本。(让学生看教材中《兰亭集序》书法作品)从摹本可以判断“书中极品”的评价绝非妄言。而此文为什么又被称为“文中上品”呢?它为什么跨越千年依然动人呢?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作为文学作品的《兰亭集序》的魅力所在。

  二、展示学*目标

  三、解题

  1、走*作者

  王羲之(公元321~379,一说303~361),字逸少,东晋琅邪临沂人。是东晋也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书法家。出身于士族名门,是东晋政治家王导的从子。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早年从卫夫人学*书法,后多鉴前代名家书法,博采众长,备精诸体,有“书圣”之称。书法刻本以《乐毅论》《兰亭序》《十七帖》为著。其子王献之也是书法名家。父子齐名,世称“二王”“二圣”。王羲之在诗文写作上也是高手。东晋文坛盛行骈文,王羲之是少数仍沿用散文写作,或以散驭骈的作家之一。其文风清洗,不尚辞藻而多情致。

  2、背景介绍

  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玄学盛行,对士人的思想,生活以及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很复杂的影响。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东晋时期,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很盛,是玄言文学泛滥之时。但王羲之一反“清虚寡欲,尤善玄言”的风气和追求骈体的*之气,抒写了一篇情真语笃,朴素自然的优美散文《兰亭集序》,不但在东晋文坛上占有一*之地,而且在*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幽雅,是当时名流雅士时常*的地方。 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上巳节),王羲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修禊之礼,举行过一次盛大的风雅*,参加的名士,有“东山再起”的司徒谢安、“掷地作金石声”的辞赋家孙绰,潜心物外的高僧支遁等四十一人。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诸名爵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

  3、文体知识 《兰亭集序》是一篇序言。“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

  四、整体感知

  (1)字音辨识 癸guǐ丑 修禊xì 流觞shāng 激湍tuān 形骸hái 游目骋chěng怀 齐彭殇shāng 嗟悼 jiēdào 会kuāi稽jī 感慨系xì之 通假字:趣舍万殊 悟言一室之内

  (2)听录音,请学生分别划出三个段落中表达作者情感的词来(“乐”“痛”“悲”),划出不懂的字词句来。

  3、感知作品,理清思路 根据文章的情感变化,划分文章段落层次。

  教师明确:第一段(1、2自然段):记叙兰亭*的盛况 第二段(3自然段):抒发人生感慨

  第三段(4自然段):交代作序目的

  五、教学小结

  六、布置作业:预*1、2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研*1、2自然段,探究乐在何处

  一、复*巩固、温故知新

  1、齐诵课文 2、回顾思路

  二、研*第一部分,即1、2自然段

  1、迅速浏览课文,然后合上课本,凭记忆按提示查找内容要点

  如:时间:“永和……癸丑……暮春……” 地点:“……兰亭……”

  人物:“群贤……少长……” 环境:“此地有……,又有……”

  活动:“引以为流觞曲水……” 天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感受:“……信可乐也”

  2、摘录本段写景句,体会作者写景状物言简意赅,妙趣天成的特点,感受作者快乐的心境。

  学生明确: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清流激湍 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

  3、课堂练*:模拟想象你便是其中一文士,请你用散文化的语言将景物和你的感受诉诸笔端。

  教师点拨:本段中作者无论“摹”山范水,还是“描”竹画树,都极其简约。想那阳春三月的江南该是鲜花吐芳,姹紫嫣红。此段中作者却只选山、水、林、竹、天。写山岭,从高耸、横亘状其势;写竹林,从茂密、参天绘其形;写溪水,着眼于水清流急,回环相映之态;写晴天,写煦风,仿佛景物皆着感情色彩。如此美景,在良辰、乐事的氛围中,给人带来的是愉悦,是欢欣,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春天气息和游人如织的快乐场面。

  4、提示学生朗诵时注意语调要清新明快,充满欢欣,优雅之情调。按照提示每组选代表朗读。

  5、学生讨论、交流

  (1)有人将本段之“乐”总结为“五乐”,你能找出来并加以总结说明吗?

  (作者依据什么说这次聚会“信可乐也”?“信可乐也”在第1部分中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在这一段中作者描述了这次聚会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这是一乐;而聚会是在“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可谓良辰,是为二乐;聚会之地“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可谓景美,是为三乐;宴会之中“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可谓情真,是为四乐;而“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可谓极视听之娱,是为五乐。作者感到人贤、辰良、景美、情真、赏心五事齐臻,所以认为这次聚会,“信可乐也”。“信可乐也”一句是对聚会情景的总结,突出了情感的主旋律——“乐”。

  (2)本段末句“信可乐也”能否改成“信可乐矣”?请阐述理由。

  明确:“信可乐也”不可改为“信可乐矣”。因为用“也”语气*缓,笔势沉稳;而用“矣”语气激越,笔端情感外露。仔细揣摩第1段中描述景物只在山、水、林、竹,而舍鲜花吐芳;就是写林写竹,只言“茂”“修”,而弃其绿、碧、翠,极力营造素淡、雅致的格调。兰亭*本是赏心乐事,但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并不过分显露,这是他气节高爽、性格沉稳的表现。

  (3)讨论:这段话语言有什么特点?

  教师明确:记叙性文字言简意赅,如开头总叙,只25个字就交代清楚了兰亭*的时间、地点、目的,表现出高超的语言技巧;写景的文字精练优美,朴素清新。

  三、当堂训练:尝试着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四、课堂小结:

  暮春三月,莺飞草长,天气晴朗,春风和煦,不可不谓之“良时”;会稽山阴,清幽兰亭,茂林修竹,山环水绕,不可不谓之“美景”;时贤名流,志趣相投,不可不谓之“贤人”;曲水流觞,饮酒赋诗,不可不谓之“雅事”;仰观俯察,游目骋怀,不可不谓之“乐心”:这实在是人生之乐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的畅快,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美谈佳话。千年以降,我们依然能感受到这些文人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

  五、预*作业

  1、预*第3、4自然段,想一想作者为何而“痛”?又为何而“悲”?

  2、如何理解“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研*3、4自然段,理解作者的生死观。整理本课文言知识

  一、 复*巩固、导入新课

  1、暮春三月,草长莺飞,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茂林修竹,清流潺潺,胜友云集,曲水流觞,泼墨挥毫,赋诗饮酒,不亦乐乎!可作者的感情怎么变成了“痛”呢?他由眼前的美景、盛会想到什么了呢?请同学们大声朗读第二段,看看作者的心思到哪儿去了。

  2、检测1、2自然段的文言知识

  二、展示学*目标

  三、研*第3自然段 1、全班齐读第3段,理清文章思路

  提问一:请合上课本串讲本段大意 提问二:这段话作者围绕什么主题展开讨论的?

  明确:乐忧生死等人生重大问题 提问三:作者为何而痛?

  一痛惜情随事迁,美好消逝;二痛生命有限,终期于尽。

  2、诵读提示:作者以从容沉稳的气势稍一收拢,便转到全文的主旨上来,探索人生哲理,发表对人生忧乐和生死问题的看法,以理论为主,故应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重读的词语有“死生亦大矣”中的“大”,“岂不痛哉”中的“痛”。末句以降调慨叹语气收束。

  请按照上述提示,每组选代表诵读

  四、研*第三段,即4自然段

  1、熟读课文,理清背诵思路 这段议论中包含感情,请理清作者的感情发展脉络。

  问题(1)当前士大夫的人生观是怎样的?

  (2)你认为作者赞同他们的人生观吗?为什么?

  明确:由读昔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转入对世事的深入抒写,批判当前士大夫“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现了作者抗拒人生虚幻的执着努力,随之又发出“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乎”的慨叹,可见作者对人生敏锐、深刻的'感受中一份对人生特别的热爱和执着,接着作者交代了《兰亭集》的成因“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既然人生变化如此迅疾,此次宴会的情况就该记录下来,使将来之人了解作者心中的感慨。随着感情变化的步步推进,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是作者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

  2、朗读语调提示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读出节拍,读出批判语气。“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乎”缓缓吐出,重音为“悲”,以后的句子以和 缓低沉的语调读出。

  挑选学生按照以上提示朗诵

  五、合作探究

  1、谈谈你对“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一句的认识。

  明确:作者认为人不管以怎样的方式活着,生命都在不知不觉中逝去,而寿命的短长只能听凭造化,最终归于结束。所以生就是生,活着能享受乐趣,死就是死,死后一切皆无,活着和死去是人生大事,二者不可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

  2、第四自然段,作者发出“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乎”的慨叹,那么作者究竟为何而“悲”呢?

  明确:一悲古人生死感慨,“我”深有同感;二悲今人一死生齐彭殇的虚妄;三悲后人叩问今人,可谓千古一悲!文章由“我”的个体之“痛”和“悲”,推己及人更加深刻感人。人类社会从古到今,迈进了多少年,然而人类对生命本质的体验何其相似!真是古今同痛,千古同悲!

  六、探究性阅读训练

  有人认为作者在文中阐述了他的生死观,是他的旷达性格使然;但他毕竟生活在国事日衰的东晋时期,士大夫们大多意志消沉,不讲求进取,对他也不能说毫无影响,因此文中出现了低沉的调子,例如“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你如何理解呢?请发表你的观点

  背景介绍: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屡屡发生。士大夫自危而无奈,寄情山水,啸傲山野,思想消极,行动无为,感觉生命就像浮萍之于水,随波荡漾,飘到哪里是哪里,生死无常。于是东晋时期,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很盛,所谓“一死生”“齐彭殇”,死就是生,生就是死,即玄理之一。受社会思潮影响,东晋文学创作内容消沉,逃避现实、出世入仙的情调很浓,是玄言文学泛滥之时。

  在这种背景下,王羲之在文中描绘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还能批判当时盛行的虚无思想,实际上就是眷念人生、热爱生命的表现。他在书法上的执著努力和卓越成就也是对抗人生虚无的体现。诚所谓“消极其表,执著其里”,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小结: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知人论世,是把握文章主旨的利器。

  七、随堂演练:归纳整理文言知识

  1、通假字 趣舍万殊(“趣”通“趋”,趋向,取向) 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面对面)

  2、一词多义

  修:茂林修竹(高)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长) 乃重修岳阳楼(修建 ) 修守战之具(整治)

  期: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至,及) 期年之后(周,期年:一周年)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约定)

  致: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趣,情致辞)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招致)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

  临:未尝不临文嗟悼(面对,引申为阅读)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迎)

  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面对)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

  次: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旁边)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下一等)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按次序)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行军途中的驻地)

  3、词类活用

  映带左右(环绕,名作动) 流觞曲水(使动用法,使……流;使(水)弯曲)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形容词作名词,贤才;年少的人和年长的人)

  所以游目骋怀(使……游,使……骋,动词作使动) 固知一死生(看作一样,数量词意动)

  齐彭殇为妄作(齐:形容词意动,看作相等。) 一觞一咏(名作动,喝酒)

  4、古今异义

  列坐其次 古义:这个地方 今义:次一等的。 俯察品类之盛 古义: 万物。 今义:物品的种类。

  或取诸怀抱 古义:思想抱负 今义: 怀里抱着

  所以游目骋怀 古义:用来……的…… 今义:连词,表示因果关系。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夫人”古义: “夫”用在段首引发议论,是发语词,可不译。“人”,人们 今义: 对已婚女子的尊称 “俯仰”古义: 形容时间短暂 今义:低头抬头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义:这篇文章 今义:文雅;文化或文人

  5、特殊句式

  仰视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定语后置) 会于会稽山兰亭(介词结构后置句)

  当其欣于所遇(介词结构后置句) 亦将有感于斯文(介词结构后置句)

  晤言(于)一室之内(省略介词“于”) 引以(之)为流觞曲水(省略介词宾语“之”) 死生亦大矣(判断句)

  八、课堂小结

  魏晋时期通常被认为是我国历史上人的自觉和文的自觉的时代。魏晋人对自身和外在于人的客观世界都有深广精微的体认和探求,这使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充溢着浓郁的人生意识和宇宙情调。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记下了与会者的千古风流。语言清新朴实,叙议结合,在雕章琢句、华而不实的文风充斥文坛的当时,显得尤为可贵。

  九、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兰亭集序》教案7

  教学设想

  教学重点

  理清课文线索,了解文章内容,揣摩作者的感情。

  了解书序体裁的特色,学*本文在写景方面的特点。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联系时代背景,理解文中流露出的有关生死的人生态度。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导入

  浙江的绍兴兰渚山是美丽的地方。当年越王勾践曾经在这里种过兰花。尽管兰花多且香,但过了季节,很难寻觅。不过由于有了王羲之的修禊仪式(古代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这是古代的一朝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戏、并举祈、消灾的仪式。),东晋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谢安、孙绰等41人就在此*,他们曲水流觞,引酒赋诗,各抒怀抱,最后有王羲之作序总述其事。王羲之不但文章写的好,又善书法,有书圣之称,于是兰亭,(兰渚之亭)流芳万古,大大超过了兰草的清香,。就让我们共同欣赏吧。

  (展示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帖卷》,

  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书法艺术的美,也读出我们*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

  朗读

  配乐朗读(教师范读)

  要求:注意文章语气、节奏、字音。

  学生齐读。(教师订正)

  (1)朗读语调提示:永和九年修模事也以中速读。下文有关*的文句应以清新明快的语调读出,特别重读乐,以体现作者快乐的心境。

  (2)朗读指导:··固知/一/死生/为/荒诞,齐/彭殇/为/妄作。读出节拍,读出批判语气,··后之视今,亦由分之现昔,悲乎/缓缓吐出,重音为·悲,,以后的句子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

  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

  了解序的题材特点

  明确:

  序是一种文体,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有的*似论说文,有的*似记叙文,有的则如说明文,还有的写法上同散文笔调,这一类的多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兰亭集序》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

  2、

  本文写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以及变化?

  明确:

  由乐而生痛,言痛而生感,终了而言悲,全文感情起伏,情真意切。

  我们就以此感情的变化为线索,走进兰亭,走*王羲之的感情世界。

  3、

  分小组讨论,给文章划分段落部分,概括要点。

  明确:第一部分:叙宴集盛况

  第二部分:发人生感慨

  第三部分:明作序要旨

  赏析课文

  1、以课文的第一部分为主,看作者在表达自己的心境时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明确:

  时间:永和九年

  暮春之初

  风景: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清流急湍

  天气气清

  惠风和畅

  人物:群贤少长

  列坐其次

  一觞一咏

  畅叙幽情

  感受:信可乐也

  写法:写景抒情

  叙议结合

  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铿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于是诗兴大发,他们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兴,然而可以畅叙幽情,各抒怀抱。我们仿佛看到了这些雅士间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千古美谈。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的畅快。

  2、学生尝试背诵第一段。

  理清背诵思路:记叙了*的时间、地点、事由、人物,由此地有崇山峻岭引出四周环境及场面的铺叙,最后由是日地领起描写游人的心境,抒发*的心情。

  要求:学生体会作者状物写景言简意赅、妙趣天成的特点,感受作者快乐的心境。请学生摘录写景句。

  3、学*第二段,了解作者的心境的变迁。

  明确:

  王处的时代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此,他们有一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写道:虽趣舒殊,静噪不同,当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胜景不常,胜筵难再,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死生之大,岂不痛哉?

  人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无论寿命的长短,其结果是殊途同归,终期于尽,人总是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4、朗读并分析第三自然段。

  理清背诵思路:

  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转入对人生世事的深入抒写,批判当前士大夫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现了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随之又发出后之视今,亦由今视昔,悲乎"的慨叹。可见作者对人生敏锐、深刻的感受中有一份对人生特别的热爱和执著,接着作者交代了《兰亭集》的成因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总结全文。作者的悲,与他的人生观有着密切的关系,从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看佛教、道教徒总是把生死看得很虚无、很超脱,他们一生死生,齐彭殇,可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士大夫当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可这种生活观在我(王羲之)看来是何等的虚伪可笑。正因为我对生命是如此的珍惜,因此,每览昔者兴感之由,我悲古人,因为我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对生命的体验是何其相似;我亦悲后人,后之观今,亦由今之视昔,后人读我的文章,犹如我读古人的文章一样,作者询问古今,发出悲叹。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而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的,更加深刻感慨。

  人类社会从古至今迈进了多少年,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今非昔比,但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体验却是一致的,王羲之也正是道出了这种千古同悲,才如此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5、集体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背诵。

  6、学生齐读课文三遍,背诵。

  小结

  我认为王羲之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

  相关资料

  1。《兰亭集序》真*辩论

  《兰亭集序》(又称《兰亭序》)出自唐代房玄龄编撰的《晋书》,而此前收录晋文最完备的《文选》竟未见此文,这与《兰》文的历史地位很不相称。同时刘义庆《世说新语》中梁代刘孝标注引的王羲之《临河序》与《兰亭集序》文字上有出入。于是就此引发了一场《兰亭集序》真*辩论。

  (1)

  文章作者之真伪

  观点一:作者不是王羲之。清人李文田首先提出这一观点,并阐述了几点理由。郭沫若也赞同此说,并就夫人之相与之增段补充论据,然后进一步考证说,《兰亭序》是王羲之七代孙、陈代永兴寺僧人智永所为。

  观点二:作者就是王羲之。高二适引用证据反驳郭沫若的观点,章士钊也引用资料来证明《兰亭集序》的作者就是王羲之。

  (2)书法作者之真伪

  观点一:作者不是王羲之。南宋姜夔率先质疑,李文田则从书体上否定定武本《兰亭》为王羲之笔迹,郭沫若更是斩钉截铁地断定是假的,并进一步推断,这个墨迹本应该就是智永所写的稿本。

  观点二:作者就是王羲之。高二适等人著文反驳,认为郭沫若以两块刚出土的石碑而断定东晋只有隶书一种字体,是孤证不立,偏难概全。

  详情请看《语文学*》20xx年第8期陆精康先生的《〈兰亭序〉疑案录》。

  2。《晋书·王羲之传》

  王羲之(321379)字逸少,王旷之子,王敦、王导之侄,东晋初太兴四年生,太元四年卒,年五十八岁,少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复授护国将军,又推迁不拜。扬州刺史殷浩遗书,劝使应命,乃拜护军。又苦求宣城郡,不许,以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羲之素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度浙江,便有终老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那里,谢安未仕时也住那里。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特撰此序,以申其志。

  (引自《汉魏六朝散文选》,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3。《古文观止》评《兰亭集序》

  清人吴楚材、吴调侯选注的《古文观止》如此评《兰亭集序》: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而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但逸少旷达人,故虽苍凉感叹之中,自有无穷逸趣。

  4。王羲之《兰亭诗》(其三)及前人评点

  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仰望碧天际,俯磐渌水滨。寥朗无涯观,寓目理自陈。大矣造化工,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谭元春:寓目理自陈,适我无非新二语,真是通识所发,非一意孤高绝俗之流。(《古诗归》)

  钟惺:七贤胸中恐逊此原委。(《古诗归》)

  陈祚明:旷达之旨,射洪古诗中多此等语,易流宋人。(《采菽堂古诗选》)

  沈德潜:不独序佳,诗亦清超越俗,寓目理自陈,适我无非新,非学道有得者,不能言也。(《古诗源》)

  牟愿相:王逸少传诗不多,其《兰亭》一篇,如苏仙高屋,翘视群儿小澥(《草堂杂论诗》

  (摘自《魏晋南北朝诗精品》,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

  前人

  张玉谷读了上面的《兰亭诗》(其三)后这样与《兰亭集序》作比较阅读:即序中仰观宇宙数句意。寓目理陈,贴视说,群籁、适我贴听说。只渌水滨,略带兰亭,绝不粘滞,诗境清越。

  【延伸阅读】

  将王素之《兰亭诗》和《兰亭集序》对比阅读,《兰亭集序》中的自然之景和诗中的自然之景是如何对应的,这些自然之景是纯粹客观的自然之物吗?

  《兰亭诗》其一

  仰视碧天际,俯瞰原水滨。

  寂阔无涯观,寓目理自陈。

  大哉造化工,万殊莫不均。

  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诗中的仰视碧天际对应《序》中仰现宇宙之大天朗气清。诗中俯瞰泳水滨对应《序》中俯察品类之盛清流激湍。诗中无涯观万殊群籁对应《序》中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惠风暖日这些景物并非客观存在之景,而是贯注了诗人心性的情致化景物,从诗中最后一句来看,宇宙万物虽有差别,但它们给作者的感受都是崭新的、可爱的。

《兰亭集序》教案8

  教学目标:

  1、积累整合文言知识,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方法。

  2、了解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认识作者在乐、悲、痛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诵读全文,并能背诵。

  2、体会作者由“乐”到“悲”再“痛”的思想感情及其变化。

  教学难点: 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整体感知,熟读课文,理清思路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既是书中极品,又是文中上品。据历史记载,唐太宗千方百计搜觅真迹,并日夜赏玩临摹之,以至形成了宫廷上下竞相临书的盛况。唐太宗驾崩,此真迹又作为殉葬品埋入地下,后来此墓被盗,真迹永远失踪,成为千古恨事。我们现在所见的是唐代摹本。(让学生看教材中《兰亭集序》书法作品)从摹本可以判断“书中极品”的评价绝非妄言。而此文为什么又被称为“文中上品”呢?它为什么跨越千年依然动人呢?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作为文学作品的《兰亭集序》的魅力所在。

  二、展示学*目标

  三、解题

  1、走*作者

  王羲之(公元321~379,一说303~361),字逸少,东晋琅邪临沂人。是东晋也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书法家。出身于士族名门,是东晋政治家王导的从子。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早年从卫夫人学*书法,后多鉴前代名家书法,博采众长,备精诸体,有“书圣”之称。书法刻本以《乐毅论》《兰亭序》《十七帖》为著。其子王献之也是书法名家。父子齐名,世称“二王”“二圣”。王羲之在诗文写作上也是高手。东晋文坛盛行骈文,王羲之是少数仍沿用散文写作,或以散驭骈的作家之一。其文风清洗,不尚辞藻而多情致。

  2、背景介绍

  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玄学盛行,对士人的思想,生活以及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很复杂的影响。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东晋时期,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很盛,是玄言文学泛滥之时。但王羲之一反“清虚寡欲,尤善玄言”的风气和追求骈体的*之气,抒写了一篇情真语笃,朴素自然的优美散文《兰亭集序》,不但在东晋文坛上占有一*之地,而且在*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幽雅,是当时名流雅士时常*的地方。 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上巳节),王羲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修禊之礼,举行过一次盛大的风雅*,参加的名士,有“东山再起”的司徒谢安、“掷地作金石声”的辞赋家孙绰,潜心物外的高僧支遁等四十一人。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诸名爵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

  3、文体知识 《兰亭集序》是一篇序言。“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

  四、整体感知

  (1)字音辨识 癸guǐ丑 修禊xì 流觞shāng 激湍tuān 形骸hái 游目骋chěng怀 齐彭殇shāng 嗟悼 jiēdào 会kuāi稽jī 感慨系xì之 通假字:趣舍万殊 悟言一室之内

  (2)听录音,请学生分别划出三个段落中表达作者情感的词来(“乐”“痛”“悲”),划出不懂的字词句来。

  3、感知作品,理清思路 根据文章的情感变化,划分文章段落层次。

  教师明确:第一段(1、2自然段):记叙兰亭*的盛况 第二段(3自然段):抒发人生感慨

  第三段(4自然段):交代作序目的

  五、教学小结

  六、布置作业:预*1、2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研*1、2自然段,探究乐在何处

  一、复*巩固、温故知新

  1、齐诵课文 2、回顾思路

  二、研*第一部分,即1、2自然段

  1、迅速浏览课文,然后合上课本,凭记忆按提示查找内容要点

  如:时间:“永和……癸丑……暮春……” 地点:“……兰亭……”

  人物:“群贤……少长……” 环境:“此地有……,又有……”

  活动:“引以为流觞曲水……” 天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感受:“……信可乐也”

  2、摘录本段写景句,体会作者写景状物言简意赅,妙趣天成的特点,感受作者快乐的心境。

  学生明确: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清流激湍 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

  3、课堂练*:模拟想象你便是其中一文士,请你用散文化的语言将景物和你的感受诉诸笔端。

  教师点拨:本段中作者无论“摹”山范水,还是“描”竹画树,都极其简约。想那阳春三月的江南该是鲜花吐芳,姹紫嫣红。此段中作者却只选山、水、林、竹、天。写山岭,从高耸、横亘状其势;写竹林,从茂密、参天绘其形;写溪水,着眼于水清流急,回环相映之态;写晴天,写煦风,仿佛景物皆着感情色彩。如此美景,在良辰、乐事的氛围中,给人带来的是愉悦,是欢欣,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春天气息和游人如织的快乐场面。

  4、提示学生朗诵时注意语调要清新明快,充满欢欣,优雅之情调。按照提示每组选代表朗读。

  5、学生讨论、交流

  (1)有人将本段之“乐”总结为“五乐”,你能找出来并加以总结说明吗?

  (作者依据什么说这次聚会“信可乐也”?“信可乐也”在第1部分中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在这一段中作者描述了这次聚会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这是一乐;而聚会是在“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可谓良辰,是为二乐;聚会之地“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可谓景美,是为三乐;宴会之中“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可谓情真,是为四乐;而“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可谓极视听之娱,是为五乐。作者感到人贤、辰良、景美、情真、赏心五事齐臻,所以认为这次聚会,“信可乐也”。“信可乐也”一句是对聚会情景的总结,突出了情感的主旋律——“乐”。

  (2)本段末句“信可乐也”能否改成“信可乐矣”?请阐述理由。

  明确:“信可乐也”不可改为“信可乐矣”。因为用“也”语气*缓,笔势沉稳;而用“矣”语气激越,笔端情感外露。仔细揣摩第1段中描述景物只在山、水、林、竹,而舍鲜花吐芳;就是写林写竹,只言“茂”“修”,而弃其绿、碧、翠,极力营造素淡、雅致的格调。兰亭*本是赏心乐事,但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并不过分显露,这是他气节高爽、性格沉稳的表现。

  (3)讨论:这段话语言有什么特点?

  教师明确:记叙性文字言简意赅,如开头总叙,只25个字就交代清楚了兰亭*的时间、地点、目的,表现出高超的语言技巧;写景的文字精练优美,朴素清新。

  三、当堂训练:尝试着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四、课堂小结:

  暮春三月,莺飞草长,天气晴朗,春风和煦,不可不谓之“良时”;会稽山阴,清幽兰亭,茂林修竹,山环水绕,不可不谓之“美景”;时贤名流,志趣相投,不可不谓之“贤人”;曲水流觞,饮酒赋诗,不可不谓之“雅事”;仰观俯察,游目骋怀,不可不谓之“乐心”:这实在是人生之乐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的畅快,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美谈佳话。千年以降,我们依然能感受到这些文人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

  五、预*作业

  1、预*第3、4自然段,想一想作者为何而“痛”?又为何而“悲”?

  2、如何理解“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研*3、4自然段,理解作者的生死观。整理本课文言知识

  一、 复*巩固、导入新课

  1、暮春三月,草长莺飞,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茂林修竹,清流潺潺,胜友云集,曲水流觞,泼墨挥毫,赋诗饮酒,不亦乐乎!可作者的感情怎么变成了“痛”呢?他由眼前的美景、盛会想到什么了呢?请同学们大声朗读第二段,看看作者的心思到哪儿去了。

  2、检测1、2自然段的文言知识

  二、展示学*目标

  三、研*第3自然段 1、全班齐读第3段,理清文章思路

  提问一:请合上课本串讲本段大意 提问二:这段话作者围绕什么主题展开讨论的?

  明确:乐忧生死等人生重大问题 提问三:作者为何而痛?

  一痛惜情随事迁,美好消逝;二痛生命有限,终期于尽。

  2、诵读提示:作者以从容沉稳的气势稍一收拢,便转到全文的主旨上来,探索人生哲理,发表对人生忧乐和生死问题的看法,以理论为主,故应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重读的词语有“死生亦大矣”中的“大”,“岂不痛哉”中的“痛”。末句以降调慨叹语气收束。

  请按照上述提示,每组选代表诵读

  四、研*第三段,即4自然段

  1、熟读课文,理清背诵思路 这段议论中包含感情,请理清作者的感情发展脉络。

  问题(1)当前士大夫的人生观是怎样的?

  (2)你认为作者赞同他们的人生观吗?为什么?

  明确:由读昔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转入对世事的深入抒写,批判当前士大夫“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现了作者抗拒人生虚幻的执着努力,随之又发出“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乎”的慨叹,可见作者对人生敏锐、深刻的感受中一份对人生特别的热爱和执着,接着作者交代了《兰亭集》的成因“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既然人生变化如此迅疾,此次宴会的情况就该记录下来,使将来之人了解作者心中的感慨。随着感情变化的步步推进,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是作者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

  2、朗读语调提示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读出节拍,读出批判语气。“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乎”缓缓吐出,重音为“悲”,以后的句子以和 缓低沉的语调读出。

  挑选学生按照以上提示朗诵

  五、合作探究

  1、谈谈你对“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一句的认识。

  明确:作者认为人不管以怎样的方式活着,生命都在不知不觉中逝去,而寿命的短长只能听凭造化,最终归于结束。所以生就是生,活着能享受乐趣,死就是死,死后一切皆无,活着和死去是人生大事,二者不可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

  2、第四自然段,作者发出“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乎”的慨叹,那么作者究竟为何而“悲”呢?

  明确:一悲古人生死感慨,“我”深有同感;二悲今人一死生齐彭殇的虚妄;三悲后人叩问今人,可谓千古一悲!文章由“我”的个体之“痛”和“悲”,推己及人更加深刻感人。人类社会从古到今,迈进了多少年,然而人类对生命本质的体验何其相似!真是古今同痛,千古同悲!

  六、探究性阅读训练

  有人认为作者在文中阐述了他的生死观,是他的旷达性格使然;但他毕竟生活在国事日衰的东晋时期,士大夫们大多意志消沉,不讲求进取,对他也不能说毫无影响,因此文中出现了低沉的调子,例如“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你如何理解呢?请发表你的观点

  背景介绍: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屡屡发生。士大夫自危而无奈,寄情山水,啸傲山野,思想消极,行动无为,感觉生命就像浮萍之于水,随波荡漾,飘到哪里是哪里,生死无常。于是东晋时期,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很盛,所谓“一死生”“齐彭殇”,死就是生,生就是死,即玄理之一。受社会思潮影响,东晋文学创作内容消沉,逃避现实、出世入仙的情调很浓,是玄言文学泛滥之时。

  在这种背景下,王羲之在文中描绘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还能批判当时盛行的虚无思想,实际上就是眷念人生、热爱生命的表现。他在书法上的执著努力和卓越成就也是对抗人生虚无的体现。诚所谓“消极其表,执著其里”,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小结: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知人论世,是把握文章主旨的利器。

  七、随堂演练:归纳整理文言知识

  1、通假字 趣舍万殊(“趣”通“趋”,趋向,取向) 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面对面)

  2、一词多义

  修:茂林修竹(高)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长) 乃重修岳阳楼(修建 ) 修守战之具(整治)

  期: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至,及) 期年之后(周,期年:一周年)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约定)

  致: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趣,情致辞)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招致)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

  临:未尝不临文嗟悼(面对,引申为阅读)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迎)

  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面对)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

  次: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旁边)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下一等)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按次序)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行军途中的驻地)

  3、词类活用

  映带左右(环绕,名作动) 流觞曲水(使动用法,使……流;使(水)弯曲)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形容词作名词,贤才;年少的人和年长的人)

  所以游目骋怀(使……游,使……骋,动词作使动) 固知一死生(看作一样,数量词意动)

  齐彭殇为妄作(齐:形容词意动,看作相等。) 一觞一咏(名作动,喝酒)

  4、古今异义

  列坐其次 古义:这个地方 今义:次一等的。 俯察品类之盛 古义: 万物。 今义:物品的种类。

  或取诸怀抱 古义:思想抱负 今义: 怀里抱着

  所以游目骋怀 古义:用来……的…… 今义:连词,表示因果关系。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夫人”古义: “夫”用在段首引发议论,是发语词,可不译。“人”,人们 今义: 对已婚女子的尊称 “俯仰”古义: 形容时间短暂 今义:低头抬头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义:这篇文章 今义:文雅;文化或文人

  5、特殊句式

  仰视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定语后置) 会于会稽山兰亭(介词结构后置句)

  当其欣于所遇(介词结构后置句) 亦将有感于斯文(介词结构后置句)

  晤言(于)一室之内(省略介词“于”) 引以(之)为流觞曲水(省略介词宾语“之”) 死生亦大矣(判断句)

  八、课堂小结

  魏晋时期通常被认为是我国历史上人的自觉和文的自觉的时代。魏晋人对自身和外在于人的客观世界都有深广精微的体认和探求,这使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充溢着浓郁的人生意识和宇宙情调。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记下了与会者的千古风流。语言清新朴实,叙议结合,在雕章琢句、华而不实的文风充斥文坛的当时,显得尤为可贵。

  九、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兰亭集序》教案9

  1.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2.了解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

  3.背诵全文,掌握“修、期、致、临、次”等词的多义性。

  教学重点

  1.了解由这次*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2.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1.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2.对文中多义词具体义项的确定,如“一”在“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数量词)“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整个)“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把……看作一样),“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一样、相同)等四个句子中的意义。

  教具准备

  投影仪

  投影胶片

  《兰亭集序》摹本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王羲之及其作品。放录音范读,领会句法上骈散并行,以散为主的特征,朗读课文,结合注释,把握文意,了解本文作为宴游诗的特征。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初中阶段我们学过不少写景状物的诗作,想必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大家还记得吧,师生一起诵读: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挞送青来。

  诗人描写景物时,毕其形传其神,一水多情地呵护着绿田,两山像从远处奔腾而来,来不及敲门便捧上一片青翠。

  今天,我们学*的这篇文章,也摹景状物,但手法却别具一格,言简而神具,这就是王羲之以书中神品称著于世的《兰亭集序》

  二、作者简介

  选一学生读注解。

  教师略作补充:魏晋时期在*抒发艺术的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王羲之书写的《乐毅论》《黄庭坚》等楷书作品称“书之圣”,行草《兰亭集序》被后世书法家誉为“行书第一”。

  出示王羲之《兰亭集序》摹本,正如前人对他的评价“飘如游云,矫如惊龙”“天机流布,挺然秀出”。

  三、放录音、正音

  学生听录音一遍。

  教师强调一些字的读音。

  投影:

  多音字:会稽(kuàijī)

  感慨系之(xì)

  曾不知老之将至(zēng)

  通假字:趣舍万殊(通“趋”)

  古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通“犹”)

  四、朗读课文,体会本文句法骈散并行,以散为主的特征。

  五、品读课文,结合注释,熟悉文意,并思考:本文和一般的书序有什么不同,找出与《兰亭集》有关的语句。

  明确:一般的书序介绍成书的经过、出版意旨、编次体例或作者情况等,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作为书序,本文介绍了作诗缘由(因修禊而“群贤毕至”)、作诗情形(“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成书经过(“列序时人,录其所述”)、本书意义(“后之览者,亦将有敢于斯文”)。

  本文由宴游活动谈到生死观,善于借题发挥,论及人生的意义。这便是《兰亭集序》与一般书序的不同之处。

  六、布置作业

  熟读全文,把握各段大意,完成思考练*一。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采用诵读教学法,以指导学生诵读为主。包括两部分内容:①对课文内容作简单的分析,以期尽快形成背诵思路。②语气揭示。难点突破,引导学生理解本文貌似消极悲观实则积极的人生感慨,归纳总结一词多义。

  教学步骤:

  一、学生齐读全文,检查多音字、通假字的掌握情况

  二、分析理解,指导诵读

  1.选一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要求学生体会作者状物写景言简意赅、妙趣天成的特点,感受作者快乐的心境。

  要求学生摘录写景句,明确: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朗读语调提示:“永和九年……修禊事也”以中速读。下文有关*的文句应以清新明快的语调读出,特别重读“乐”,以体现作者快乐的心境。

  理解背诵思路:记叙了*的时间、地点、事由、人物,由“此地有崇山峻岭”引出四周环境及场面的铺叙,最后由“是日地”领起描写游人的心境,抒发*的心情。

  学生尝试背诵。

  2.齐读第二自然段,要求学生体会作者心境的变迁。

  朗读语调提示:作者以从容沉稳的气势稍一收拢,便转到全文的主旨上来,探索人生哲理,发表对人生忧乐和生死问题的看法,故应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重读的词语有“死生亦大矣”中的“大”,“岂不痛哉!”以“

  ”调读出慨叹语气,重读“痛”。

  理清背诵思路:由兰亭*联想到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即便为人处世方法各异,静躁不同,但从中提示了人生忧患的来源。首先来自生命本体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及其“所之既倦”“感慨系之矣”。其次来自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定,难以依持,即“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第三来自个体生命的短暂有限,即“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最后以“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作结。

  学生背诵第二自然段。

  3.选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

  理清背诵思路: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转入对人生世事的深入抒写,批判当前士大夫“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现了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随之又发出“后之视今,亦由今视昔,悲乎”的慨叹,可见作者对人生敏锐、深刻的感受中有一份对人生特别的热爱和执著,接着作者交代了《兰亭集》的成因“后之览者,亦将有敢于斯文”,总结全文。

  朗读指导:“固知/一/死生/为/荒诞,齐/彭殇/为/妄作。”读出节拍,读出批判语气,“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乎!”缓缓吐出,重音为“悲”,以后的句子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

  集体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背诵。

  4.学生齐读课文三遍,背诵。

  三、探究性阅读训练

  思考:课文对老之将至,人生无常慨叹不已,情调有些低沉,但作者的积极情绪又无不蕴含其中,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学生分组讨论。

  明确:本文第一自然段作者对这次宴集环境的描述素淡雅致,摄其神韵,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些斗看出作者快乐的心情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

  第二自然段,虽然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大发感慨,但字里行间暗含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正因为作者对人生忧患有清新的认识,才可扬长避短,在有限人生中进行无限的价值创造。

  第三自然段,作者在尽述古人、今人、后人慨叹人生无常的同时,批判了庄周“一死生”“齐彭殇”的虚无主义,当然应该看作是积极的。

  四、小结

  魏晋时期通常被认为是我国历史上人的自觉和文的自觉的时代。魏晋人对自身和外在于人的客观世界都有深广精微的体认和探求,这使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充溢着浓郁的人生意识和宇宙情调。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记下了与会者的千古风流。时至今日捧读,仍恻然动人。

  五、词语解难

  课后思考练*第三题中有5个实词,归纳其一词多义,力求在动态的语境中辨析词义。

  学生逐一明确。

  教师归纳总结。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①修

  例句

  出处

  释义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岳阳楼记》

  修建、修造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过秦论》

  治理、整治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答司马谏议书》

  修订、修改

  邹忌修八尺有余

  《邹忌讽齐王纳谏》

  高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兰亭集序》

  长

  ②期

  例句

  出处

  释义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史记·陈涉世家》

  期限

  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

  《大铁椎传》

  约定时限

  上不顺天,下不惠民,征敛无期,求索无厌

  《吕氏春秋》

  限度

  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

  《察今》

  期望、企求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战国策》

  (jī)满、周,一周年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兰亭集序》

  至、及

  ③致

  例句

  出处

  释义

  皖师欲结欢于宁南,致敬亭于幕府

  《柳敬亭传》

  送、送达

  一篇之中,三致意焉

  《屈原贾生列传》

  表示、表达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劝学》

  到达

  家贫,无以致书以观

  《送东阳马生序》

  获得、得到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过秦论》

  招致、引来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孔雀东南飞》

  致使、使得

  专心致志

  成语

  极、尽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兰亭集序》

  情趣、情致

  ④临

  例句

  出处

  释义

  把酒临风,其喜气洋洋者矣

  《岳阳楼记》

  面对、迎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兰亭集序》

  面对、引申阅读

  居高临下

  成语

  从高处往低处看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出师表》

  将要

  ⑤次

  例句

  出处

  释义

  1.贤能不待次而举

  《荀子·王制》

  等次

  2.陈胜吴广皆次而行

  《陈涉世家》

  按次序

  3.凡用兵之法……全军位上,破军次之

  《孙子兵法》

  在排列上次一等

  4.师退,次于召陵

  《左传·僖公》

  临时驻扎

  5.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夜篝火

  《陈涉世家》

  行军途中的驻地

  6.列座其次

  《兰亭集序》

  旁边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写一段话,把“崇山峻岭”“清流激湍”“游目骋怀”“情随事迁”五个词用进去,描写恰当,内容要合理,不少于400字。

  [板书设计

  ]

  写景状物

  记会

  畅叙幽情

  欣于所遇,及其既倦

  兰亭集序

  慨叹

  向之所欲,已为陈迹

  死生亦大矣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昔人兴感,若合一契

  明意

  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览者

  延伸阅读:将王羲之《兰亭诗》和《兰亭集序》对读,《兰亭集序》中的自然之景和诗中的自然之景诗如何对应的,这些自然之景是纯粹客观的自然之物吗?

  教师可把《兰亭诗》打印分发给学生。

  《兰亭诗》其一

  仰视碧天际,俯瞰渌水滨。

  寂阒无涯观,寓目理自陈。

  大哉造化工,万殊莫不均。

  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诗中的“仰视碧天际”对应《序》中“仰观宇宙之大”“天朗气清”。

  诗中“俯瞰渌水滨”对应《序》中“俯查品类之盛”“清流激湍”。

  诗中“无涯观”“万殊”“群籁”对应《序》中“崇领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惠风暖日”。

  这些景物并非客观存在之景,而是贯注了诗人心性的情致化景物,从诗中最后一句来看,宇宙万物虽有差别,但它们给作者的感受都是崭新的、可爱的。

《兰亭集序》教案10

  1.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2.了解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

  3.背诵全文,掌握“修、期、致、临、次”等词的多义性。

  教学重点

  1.了解由这次*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2.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1.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2.对文中多义词具体义项的确定,如“一”在“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数量词)“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整个)“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把……看作一样),“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一样、相同)等四个句子中的意义。

  教具准备

  投影仪

  投影胶片

  《兰亭集序》摹本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王羲之及其作品。放录音范读,领会句法上骈散并行,以散为主的特征,朗读课文,结合注释,把握文意,了解本文作为宴游诗的特征。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初中阶段我们学过不少写景状物的诗作,想必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大家还记得吧,师生一起诵读: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挞送青来。

  诗人描写景物时,毕其形传其神,一水多情地呵护着绿田,两山像从远处奔腾而来,来不及敲门便捧上一片青翠。

  今天,我们学*的这篇文章,也摹景状物,但手法却别具一格,言简而神具,这就是王羲之以书中神品称著于世的《兰亭集序》

  二、作者简介

  选一学生读注解。

  教师略作补充:魏晋时期在*抒发艺术的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王羲之书写的《乐毅论》《黄庭坚》等楷书作品称“书之圣”,行草《兰亭集序》被后世书法家誉为“行书第一”。

  出示王羲之《兰亭集序》摹本,正如前人对他的评价“飘如游云,矫如惊龙”“天机流布,挺然秀出”。

  三、放录音、正音

  学生听录音一遍。

  教师强调一些字的读音。

  投影:

  多音字:会稽(kuàijī)

  感慨系之(xì)

  曾不知老之将至(zēng)

  通假字:趣舍万殊(通“趋”)

  古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通“犹”)

  四、朗读课文,体会本文句法骈散并行,以散为主的特征。

  五、品读课文,结合注释,熟悉文意,并思考:本文和一般的书序有什么不同,找出与《兰亭集》有关的语句。

  明确:一般的书序介绍成书的经过、出版意旨、编次体例或作者情况等,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作为书序,本文介绍了作诗缘由(因修禊而“群贤毕至”)、作诗情形(“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成书经过(“列序时人,录其所述”)、本书意义(“后之览者,亦将有敢于斯文”)。

  本文由宴游活动谈到生死观,善于借题发挥,论及人生的意义。这便是《兰亭集序》与一般书序的不同之处。

  六、布置作业

  熟读全文,把握各段大意,完成思考练*一。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采用诵读教学法,以指导学生诵读为主。包括两部分内容:①对课文内容作简单的分析,以期尽快形成背诵思路。②语气揭示。难点突破,引导学生理解本文貌似消极悲观实则积极的人生感慨,归纳总结一词多义。

  教学步骤:

  一、学生齐读全文,检查多音字、通假字的掌握情况

  二、分析理解,指导诵读

  1.选一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要求学生体会作者状物写景言简意赅、妙趣天成的特点,感受作者快乐的心境。

  要求学生摘录写景句,明确: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朗读语调提示:“永和九年……修禊事也”以中速读。下文有关*的文句应以清新明快的语调读出,特别重读“乐”,以体现作者快乐的心境。

  理解背诵思路:记叙了*的时间、地点、事由、人物,由“此地有崇山峻岭”引出四周环境及场面的铺叙,最后由“是日地”领起描写游人的心境,抒发*的心情。

  学生尝试背诵。

  2.齐读第二自然段,要求学生体会作者心境的变迁。

  朗读语调提示:作者以从容沉稳的气势稍一收拢,便转到全文的主旨上来,探索人生哲理,发表对人生忧乐和生死问题的看法,故应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重读的词语有“死生亦大矣”中的“大”,“岂不痛哉!”以“

  ”调读出慨叹语气,重读“痛”。

  理清背诵思路:由兰亭*联想到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即便为人处世方法各异,静躁不同,但从中提示了人生忧患的来源。首先来自生命本体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及其“所之既倦”“感慨系之矣”。其次来自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定,难以依持,即“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第三来自个体生命的短暂有限,即“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最后以“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作结。

  学生背诵第二自然段。

  3.选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

  理清背诵思路: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转入对人生世事的深入抒写,批判当前士大夫“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现了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随之又发出“后之视今,亦由今视昔,悲乎”的慨叹,可见作者对人生敏锐、深刻的感受中有一份对人生特别的热爱和执著,接着作者交代了《兰亭集》的成因“后之览者,亦将有敢于斯文”,总结全文。

  朗读指导:“固知/一/死生/为/荒诞,齐/彭殇/为/妄作。”读出节拍,读出批判语气,“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乎!”缓缓吐出,重音为“悲”,以后的句子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

  集体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背诵。

  4.学生齐读课文三遍,背诵。

  三、探究性阅读训练

  思考:课文对老之将至,人生无常慨叹不已,情调有些低沉,但作者的积极情绪又无不蕴含其中,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学生分组讨论。

  明确:本文第一自然段作者对这次宴集环境的描述素淡雅致,摄其神韵,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些斗看出作者快乐的心情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

  第二自然段,虽然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大发感慨,但字里行间暗含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正因为作者对人生忧患有清新的认识,才可扬长避短,在有限人生中进行无限的价值创造。

  第三自然段,作者在尽述古人、今人、后人慨叹人生无常的同时,批判了庄周“一死生”“齐彭殇”的虚无主义,当然应该看作是积极的。

  四、小结

  魏晋时期通常被认为是我国历史上人的自觉和文的自觉的时代。魏晋人对自身和外在于人的客观世界都有深广精微的体认和探求,这使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充溢着浓郁的人生意识和宇宙情调。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记下了与会者的千古风流。时至今日捧读,仍恻然动人。

  五、词语解难

  课后思考练*第三题中有5个实词,归纳其一词多义,力求在动态的语境中辨析词义。

  学生逐一明确。

  教师归纳总结。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①修

  例句

  出处

  释义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岳阳楼记》

  修建、修造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过秦论》

  治理、整治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答司马谏议书》

  修订、修改

  邹忌修八尺有余

  《邹忌讽齐王纳谏》

  高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兰亭集序》

  长

  ②期

  例句

  出处

  释义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史记·陈涉世家》

  期限

  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

  《大铁椎传》

  约定时限

  上不顺天,下不惠民,征敛无期,求索无厌

  《吕氏春秋》

  限度

  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

  《察今》

  期望、企求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战国策》

  (jī)满、周,一周年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兰亭集序》

  至、及

  ③致

  例句

  出处

  释义

  皖师欲结欢于宁南,致敬亭于幕府

  《柳敬亭传》

  送、送达

  一篇之中,三致意焉

  《屈原贾生列传》

  表示、表达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劝学》

  到达

  家贫,无以致书以观

  《送东阳马生序》

  获得、得到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过秦论》

  招致、引来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孔雀东南飞》

  致使、使得

  专心致志

  成语

  极、尽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兰亭集序》

  情趣、情致

  ④临

  例句

  出处

  释义

  把酒临风,其喜气洋洋者矣

  《岳阳楼记》

  面对、迎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兰亭集序》

  面对、引申阅读

  居高临下

  成语

  从高处往低处看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出师表》

  将要

  ⑤次

  例句

  出处

  释义

  1.贤能不待次而举

  《荀子·王制》

  等次

  2.陈胜吴广皆次而行

  《陈涉世家》

  按次序

  3.凡用兵之法……全军位上,破军次之

  《孙子兵法》

  在排列上次一等

  4.师退,次于召陵

  《左传·僖公》

  临时驻扎

  5.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夜篝火

  《陈涉世家》

  行军途中的驻地

  6.列座其次

  《兰亭集序》

  旁边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写一段话,把“崇山峻岭”“清流激湍”“游目骋怀”“情随事迁”五个词用进去,描写恰当,内容要合理,不少于400字。

  [板书设计

  ]

  写景状物

  记会

  畅叙幽情

  欣于所遇,及其既倦

  兰亭集序

  慨叹

  向之所欲,已为陈迹

  死生亦大矣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昔人兴感,若合一契

  明意

  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览者

  延伸阅读:将王羲之《兰亭诗》和《兰亭集序》对读,《兰亭集序》中的自然之景和诗中的自然之景诗如何对应的,这些自然之景是纯粹客观的自然之物吗?

  教师可把《兰亭诗》打印分发给学生。

  《兰亭诗》其一

  仰视碧天际,俯瞰渌水滨。

  寂阒无涯观,寓目理自陈。

  大哉造化工,万殊莫不均。

  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诗中的“仰视碧天际”对应《序》中“仰观宇宙之大”“天朗气清”。

  诗中“俯瞰渌水滨”对应《序》中“俯查品类之盛”“清流激湍”。

  诗中“无涯观”“万殊”“群籁”对应《序》中“崇领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惠风暖日”。

  这些景物并非客观存在之景,而是贯注了诗人心性的情致化景物,从诗中最后一句来看,宇宙万物虽有差别,但它们给作者的感受都是崭新的、可爱的。


《兰亭集序》教案实用二十篇(扩展2)

——《兰亭集序》 教案3篇

《兰亭集序》 教案1

  教学目标

  1.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2.背诵全文,掌握“修、期、致、临、次”等词的多义性。

  一.作家作品

  1.王羲之

  王羲之 (303~361)东晋书法家、文学家。字逸少。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祖籍琅邪(今山东临沂)。初为秘书郎,征西将军庾亮引为参军,累迁长史。后拜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复授护军将军,迁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因与扬州刺史王述不和,称病离郡,放情山水,弋钓自娱。以寿终。世称王右军。原有集10卷,已佚。张溥辑有《王右军集》2卷,见《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相传王羲之7岁学书,12岁读前人笔论。少时曾学卫铄,自以为学得不差。后渡江北游名山,见到李斯、曹喜、锺繇、梁鹄等著名书法家的书迹,又在洛阳看到蔡邕书写的石经及张昶《华岳碑》,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及。于是遍学众碑,从此书艺大进。王羲之所处的时代,楷书逐渐成熟,草书得到发展。他在此基础上,又博采众长,一变汉、魏以来质朴淳厚的书风,而创造了妍美流便的新风格,把草书推向全新的境界。他的行草书最能表现雄逸流动的艺术美。《晋书》说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由于他在书法上的成就和贡献,被后世誉为书圣。

  2.关于王羲之的逸闻

  王羲之,字逸少,琅琊临沂(山东临沂)人。著名书法家,亦能诗文。郗鉴派人到丞相王导家造女婿,王家子弟知道后都显得拘谨,只有王多之坦腹躺在东床上,毫不在意,于是被选中。《世说新语·雅量》:“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王导)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此正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

  王羲之曾看到一个老大娘卖竹扇,就在竹扇上写了五个字。结果扇价骤增,人人争买。过了几日,老大娘又拿扇来,王羲之笑而不答。《晋书·王羲之传》:“羲之尝在聚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老姥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

  王羲之曾写《黄庭经》,换取山**士的好鹅。何法盛《晋中兴书》:“山**士养群鹅,羲之意甚悦。道士云:‘为写《黄庭经》,当举群相赠。’乃为写讫,笼鹅而归。”按,《晋书·王羲之传》说王羲之写的是《道德经》。

  有人把王羲之《兰亭集序》比作石崇《金谷诗序》,又把他与石崇并论。王听说后颇有喜色。《世说新语·企羡》:“王右军得人以《兰亭集序》方《金谷诗序》,又以己敌石崇,甚有欣色。”

  王羲之和谢安共登冶城,王举夏禹王和周文王的勤于政务,批评当世的虚谈废务,浮文妨要。谢却有高世之志,反对其说,认为秦二世而亡,并非清谈所致。

  许询就宿于丹阳尹刘候处,床帐新丽,饮食丰美。刘、许两位名士乐此安逸,言语中俗情流露。王羲之讥讽说:“如果上古高士巢、许通稷、契,当不会有此类话。”二人听了都有愧色。

  谢安曾对王羲之说中年后对哀乐很敏感,与亲友别,常数日不快。羲之谓人至晚年,自然如此,正要靠音乐陶冶性情。《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语王右军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欣乐之趣。’”

  王徽之放达不羁,在官而不理政务。有次桓冲叫他料理官务,他却拿着药悠闲地看西山云气。

  王徽之非常喜爱竹子,以至认为不能一天没有此君。《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世说新语·简傲》亦载:“王子猷爱行过吴中,见一士大夫家,极有好竹。主已知子猷当往,乃洒扫施设,在听事坐相待。王肩舆径造竹下,讽啸良久。主已失望,犹冀还当通,遂直欲出门。主人大不堪,便令左右闭门不听出。王更以此赏主人,乃留坐,尽欢而去。”

  王献之(344—386),字子敬,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王羲之第七子。工书法,尤以行草擅名。与其父王羲之齐名,并称“二王”。亦能诗文。王献之死,其兄王徽之去吊丧,取献之琴弹,因悲伤而弦不中调,便将琴摔在地上,叹息“人琴俱亡”,不久亦病死。《世说新语·伤逝》:“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索好琴,使径人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二.背景资料

  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幽雅,是当时名流雅士时常*的地方。

  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上巳节),“初渡浙还有终焉之志”的王羲之,曾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修禊之礼,举行过一次盛大的风雅*,参加的名士,有“东山再起”的司徒谢安、“掷地作金石声”的辞赋家孙绰,潜心物外的高僧支遁等四十一人。这天天气很好,名士们分坐在溪水两旁,饮酒赋诗。他们做曲水流殇之饮,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诸名爵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五十一岁的王羲之,用蚕茧纸、鼠须笔,兴乐而书,完成一篇“兴于诗叙”的妙文。手稿凡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写得既遒媚,又飘逸,各个字势纵横变化,如花乱飞,但转左侧右,无一处相抵触,好比以线穿珠,大小参差,而不失其重心,特别是「之」字,写了二十多个不同的样子,达到艺术的多样与统一。

  王羲之写这篇叙时,已经喝醉了酒,下笔如有神助,醒后自己也感到惊异;他日更书数十本,比起原来的这一稿本,终莫能及。稿本珍藏在王家,到了唐初为太宗所得,尊为「天下第一行书」,并命虞世南、欧阳询、褚怀良等临写了几本。 被呼为「行书之龙」的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在古代书迹里,像一盏灿烂的明灯,照耀着东晋以来我国书体的前进道路。

  两晋政治恐怖,统治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玄学盛行,对士人的思想,生活以及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很复杂的影响。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东晋时期,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很盛,是玄言文学泛滥之时。

  汉武帝行幸河东,中流与群臣欢饮,自作《秋风辞》:“横中流兮扬素波,萧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奈老何!”魏文帝《与朝歌令吴质书》叙在与吴质等人宴乐之后:“乐往哀来,怆然伤怀。余顾而言:‘斯乐难常’足下之徒,咸以为然。”西晋石崇《金谷诗叙》亦在与众人宴乐之后说:“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可见从汉魏以来,人们因欢聚由乐生悲的感慨是屡见不鲜的。俗话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大家难得一聚,是快事、乐事;但有聚就有散,分离诀别更容易使人伤怀!再说相聚是困难的、短暂的,分散是容易的,也是长久的。本来这种聚散两依依的情形已使人感慨万端,再由此使人联想到人生无常、生死相隔,怎不使人悲从中来。

  虽然文中流露出很浓重的“修短随化”的消极情绪,但作者能够驳斥“一死生”“齐彭殇”的虚妄,一反“清虚寡欲,尤善玄言”的风气和追求骈体的*之气,揭示生老病死的自然和必然,抒写了一篇情真语笃,朴素自然的优美散文,这在东晋老庄思想泛滥的时代是较为难得的,《兰亭集序》不但在东晋文坛上占有一*之地,而且在*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三.关于文体特点

  说 序

  《兰亭集序》是一篇序言。“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

  不论是古代还是今天,都有一种叫作“序”的文章,比如描述文人雅集的《兰亭集序》、记述高阁盛宴的《滕王阁序》、自勉励人的《送东阳马生序》、交待写作因由的《〈呐喊〉自序》,等等。

  序,到底是一种什么文体呢?它又有哪些种类和特点呢?

  现代人所说的序,是一种写在书或诗文前面、申述其写作因由、内容、体例等事项的应用文体,也写作“叙”或“绪”。上文所举的《〈呐喊〉自序》以及本文后面所附的张岱年先生的序都属于这一类。

  可是,古代的情况和现在有所不同,古人所说的序包含的意思比今天要丰富得多。

  早在西汉就出现了序,司马迁的《史记·太史公自序》开其滥觞。班固所著的《汉书》中有《叙传》、扬雄的《法言》中有《言序》。早期的序并不都写在文章的前面,而是单篇文章序于前,整部书则序于后,直到梁代萧统《昭明文选》等书才把序一律放在了前面,后面类似序的文章称作“后序”或“跋”。

  在序的家族中还有“小序”、“引”等变体。所谓“小序”就是诗文前叙述感兴或缘起的短序。明代人徐师曾的《文体明辨》中说:“小序者,序其篇章之所由作,对大序而名之也。”“引”也是一种简短的序,《文体明辨》中解释说,“唐以后始有此体,大略如序而稍为短简。”柳宗元曾作过《霹雳琴赞引》的文章。

  跋,也称“题跋”、“跋尾”或“书后”。清代姚鼐的《古文辞类纂》:“题跋者,简编之后语也,凡经传子史诗文图书之类,前有序引,后有后序,可谓尽矣,其后览者,或因人之请求,或因感而有得,则复撰词以缀于末简,而总谓之题跋。”跋出现于唐代,时称“题某后”或“读某”,如李翱的《题燕太子丹后》、韩愈的《读荀子》。欧阳修最早称这种文章为跋,其《集古录》有“跋尾”若干篇,附在他珍藏的碑文之后。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属于“序跋”之序,但它并没有紧紧停留于对《兰亭集》的写作因由、过程、作者等情况的泛泛交待,而是将写景抒情和深邃的人生哲理密切地交融起来,成就了一篇极富艺术美感和思想启迪价值的千古至文。在序这种应用文中有如此成就,是令人赞叹的。

  赠序,是一种与序有密切关系但也有很大不同的一种散文,它是专门为了送别亲友而写的以述友谊、叙交游、道惜别为主的文辞。就起源而言,赠序是由诗文之序演化而来的,古人饯别时,饮酒赋诗,诗篇多了,就由在场的人作序,叙其缘起。但,清代的姚鼐认为赠序类者,乃“老子曰:‘君子赠人以言’”之意,所以在他所编的《古文辞类纂》中单独列出“赠序”一类。赠序晋代已有,如傅玄的《赠扶风马钧序》、潘尼的《赠李二郎诗序》等,唐代赠序最为兴盛。对广大的中学同学来说,最熟悉的赠序是明代宋濂所作的《送东阳马生序》。

  另外,还有一个看似与序跋之序有关,实则毫无干系的名词——序论。序论不是文体,而是议论文开头的提出问题部分。它和本论、结论构成议论文的基本框架。

  四.有关文化常识

  流觞曲水:古人的一种游艺项目,众人坐在环曲的溪水边,把酒杯放在水面上任其漂动,停于某人处,即取而饮之,或吟咏诗赋来代替。

  修禊:古代的一种风俗。于三月第一个巳日(上巳日)欢聚水滨,歌舞娱神,祈祷幸福,消除“妖邪”。到了王羲之生活的时代,许多文人名士借此机会,歌舞欢宴,游春享乐。禊,祭祀的礼节。

  彭殇:指生命的长短。彭,彭祖,传说中的人物,据说活了八百岁。殇,未成年而死。

  含活用词句:“映带左右”、“一觞一咏”、“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会稽:郡名,今浙江省北部和江苏省东南部一代地方。

  这篇文章语言清新,朴素自然,其中有些词语今天已经发展成了成语: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天朗气清、游目骋怀、世殊事异、感慨系之、放浪形骸。

  五.译文

  永和九年,即癸丑年,三月之初,(名士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为的是到水边进行消灾求福的活动。许多有声望有才气的人都来了,有年轻的,也有年长的。这里有高大的山和险峻的岭,有茂密的树林和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水急流,(在亭的)左右辉映环绕。把水引到(亭中)的环形水渠里来,让酒杯飘流水上(供人们取饮)。人们在曲水旁边排列而坐,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可是)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足以痛快地表达各自幽雅的情怀。这一天,天气晴朗,和风轻轻吹来。向上看,天空广大无边,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这样来纵展眼力,开阔胸怀,穷尽视和听的享受,实在快乐啊!

  人们彼此相处,一生很快就度过。有的人喜欢讲自己的志趣抱负,在室内(跟朋友)面对面地交谈;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不受任何约束,放纵地生活。尽管人们的爱好千差万别,或好静,或好动,也不相同,(可是又都有这样的体验:)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间很自得,快乐而自足,竟不觉得衰老即将到来;待到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当前的境况而变化,感慨油然而生,以前感到欢快的事顷刻之间变为陈迹了,仍然不能不因此感慨不已,何况人寿的长短随着造化而定,最后一切都化为乌有。古人说:“死和生也是件大事啊!”怎能不悲痛呢?

  每当我看到前人发生感慨的原由,(跟我所感慨的)如同符契那样相合,总是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心里又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我)这才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从前一样,真是可悲啊!因此我—一记下参加这次聚会的人,抄录了他们的诗作。尽管时代不同情况不同,但人们的情致却是一样的。后代的读者读这本诗集也将有感于生死这件大事吧。

  六.概括分析

  1.内容结构

  一般的书序介绍成书的经过、出版意旨、编次体例或作者情况等,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作为书序,本文介绍了作诗缘由(因修禊而“群贤毕至”)、作诗情形(“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成书经过(“列序时人,录其所述”)、本书意义(“后之览者,亦将有敢于斯文”)。本文由宴游活动谈到生死观,善于借题发挥,论及人生的意义。这便是《兰亭集序》与一般书序的不同之处。

  全文共三个自然段,可分为前后两部分,第一段为第一部分,叙述兰亭宴集的情况,写出了宴集的时间、地点、相聚的缘由、参加人员、*地的地理环境及景物、当日天气和宴集的感受,是实写,以一“乐”字为基调;第二、三自然段是第二部分,写宴集以后的感慨,是虚写,这部分则以一“悲”字为基调。

  第一自然段里作者无论模山范水还是描竹画树,都达到了简而不能再简的地步,真可谓惜墨如金,想那阳春三月的江南山间水渚该有多少鲜花吐芳,姹紫嫣红,而此文中,作者却紧锁浓香艳颜,些许不流注笔端,进入作者视角的只在于山、水、林、竹、天、风而已。就是写那翠绿欲滴的树林、竹子,也只言其“茂”,言其“修”,而弃其绿,弃其碧,弃其翠,极力造成一种素淡、雅致的格调。兰亭宴本是良辰美景中的赏心乐事,但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从不过分表露,笔端的兴奋字眼从不轻易滑落,只在尾处以“信可乐也”四字表出,但仍保持着笔势之从容沉稳,可见文字格调的淡雅正是作者人格性情的体现。

  第二自然段分为两层。第一层叙述,作者首先从兰亭*联想到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周旋应时,尽管因人不同,人们做事处世的方法千差万别,但人们的观点无外乎有两种,一种是“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另一种则是当对所遇事物产生厌倦时,感情随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无端的感慨就产生了。第二层,针对人生的这种感情变化,用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发表感慨议论论。人们对于自己先前喜欢的事物转瞬变为历史的陈迹这件事尚且感慨万端,何况对于随着世界的变化人们难免一死这件事呢?这里的“向之所欣”指的应该是兰亭*这件事,这样前后文就自然联系起来了。

  第三自然段分三步推进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一步,紧接上段结尾的“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于第三自然段一开头就用孔子的话总说生死大事,提到生死这件大事是令人悲伤的。第二步,作者从古人遗留下来的文章看到古人也为人生变化而兴叹生悲,这和今人为人生的变化兴叹生悲完全相同,甚至比今人更加伤感,这使作者的心情久久不得开解。第三步,作者推测未来人的感情变化也必和古今人一样,等到现在的一切成为历史的陈迹,未来人也会像我们现在一样临今人之文而感叹,如此无情的变迁再次引起作者的感慨。最后一步作者点出写作此序的主旨:既然人生变化如此迅速,此次宴集的情况就该记录下来,以免湮灭不彰,同时也使将来之人了解作者心中的感触。随着感情变化的步步推进,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这与上文的乐生之意恰好相合。

  2.情感思路

  第一自然段,记叙了*的时间、地点、事由、人物,由“此地有崇山峻岭”引出四周环境及场面的铺叙,最后由“是日地”领起描写游人的心境,抒发*的心情。本文第一自然段作者对这次宴集环境的描述素淡雅致,摄其神韵,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些斗看出作者快乐的心情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

  第二自然段,由兰亭*联想到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即便为人处世方法各异,静躁不同,但从中提示了人生忧患的来源。首先来自生命本体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及其“所之既倦”“感慨系之矣”。其次来自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定,难以依持,即“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第三来自个体生命的短暂有限,即“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最后以“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作结。第二自然段,虽然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大发感慨,但字里行间暗含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正因为作者对人生忧患有清新的认识,才可扬长避短,在有限人生中进行无限的价值创造。

  第三自然段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转入对人生世事的深入抒写,批判当前士大夫“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现了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随之又发出“后之视今,亦由今视昔,悲乎”的慨叹,可见作者对人生敏锐、深刻的感受中有一份对人生特别的热爱和执著,接着作者交代了《兰亭集》的成因“后之览者,亦将有敢于斯文”,总结全文。第三自然段,作者在尽述古人、今人、后人慨叹人生无常的同时,批判了庄周“一死生”“齐彭殇”的虚无主义,当然应该看作是积极的。

  3.深刻理解

  重新把握《兰亭集序》

  长期以来,人们在解读这篇杰作时,要么指责它情调消极,要么泛泛而论,未能揭示它内蕴的精神。

  魏晋时期通常被认为是我国历史上人的自觉和文的自觉的时代。魏晋人对人自身的外在于人的客观世界都有深广精微的体认和探求,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中充溢着浓郁的人生意识和宇宙情调,从这一角度去解读,能使我们更趋*于文本的内在精神。

  (一)澄怀者眼里的自然。本文开头以简净雅洁,铿锵有致的语言写出兰亭宴集之时优美的环境和融和的天气,这些景物,清澈明朗,晶莹亮丽,生机盎然,反复吟咏,读者的心胸也会变得灵秀爽快。

  这里的自然是经过王羲之心灵漱涤过的自然,是澄怀者眼里的自然。王羲之以高洁脱俗的情怀、美好自由的心灵去领悟客观世界,自然在他的眼里就有了活泼的生机和灵性。

  (二)深情者眼里的自然。《兰亭集序》主旨在于探索人生哲理,发表对人生忧乐和生死问题的看法,即所谓“畅叙幽情”。深情的人对事物往往别有一种敏锐、深刻的感受,对人生更有一份特别的热爱执著。

  文中王羲之思考并揭示了人生忧患的来源,首先来自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定,难以依恃,其次来自个体生命的短暂有限,第三来自生命本体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他的这种认识、关注,使人们对探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保持敏感和热情,使人们对生命的优长和局限拥有清醒的认识,从而扬长避短,在有限的人生中进行无限的价值创造,因此这种喟叹不能认为是消极的。

《兰亭集序》 教案2

  一、说教材

  教材简析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为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山水游记一般不只是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往往包含抒情或说理的成分,或表达物我两忘的喜忧,或抒发时不我待的忧思,或倾诉怀才不遇的愤懑。阅读这一类的文章,一要欣赏其中描绘的自然风光,二要联系作者身世和时代背景,品味作者抒发的感情和文章寄寓的感情和旨趣。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因为对于教材的深入解读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这是一篇精讲课文,需要重点学*并掌握。

  这篇序言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而且其文在思想、语言上也具有独特的价值,二者相得益彰,共同确立了它在*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作为一篇书序,文章由叙事而写景,感物抒怀,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作者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学*有这样的要求“通过阅读和鉴赏,体会*文化的博大精深、渊远流长,陶冶性情,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此文入选教材正体现了这一理念。

  二、学情分析

  知识层面上:高一学生具有一定文言知识,但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尚浅。

  情感层面上:由于生活经历较少、阅历较浅,对文中表达的哲理和情感难以准确把握。

  经过高一第一学期的学*,虽然有所提高,但是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依然存有畏难情绪,且本学期文言文难度较之上学期有很大提升,学生还需要继续积累一定的文言知识,此文正体现了这一理念。不仅如此,学生若能很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能认识作者深沉的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对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很有帮助,同时又能感受我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对提高语文素养大有益处。

  三、教学目标

  高一学生需要积累一定的文言知识,根据该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序文的特点,掌握“修、期、致、临、次”等实词的意义、“之”“于”“所”“夫”等重点虚词的含义、特殊文言句式,背诵全文。

  (2)能力目标:体会文章精练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3)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四、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对作者感情变化的把握,以及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理解和掌握,背诵全文,是本文教学重点。

  难点:课文三、四自然段作者的感情由乐到痛到悲,对人的生死这一问题的议论富有哲理性,由于学生经历浅,多数未经历过生死,对其中表达的生死观不能很好理解,所以将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和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蕴含的积极情绪定为教学难点。

  五、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

  教师要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慎重地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用两课时,采用诵读法、点拨法进行教学。

  (1)诵读法。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反复诵读,从而更深的领悟文章内容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点拨法。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点拨法”能启发学生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学*本文中,我主要点拨的是难句以及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2、说学法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探究。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

  (1)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借助工具书、课本注释初步疏通文意,力求做到准确、通顺地翻译课文,以此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2)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诵读,同时,在教学中,让学生质疑,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相互提出难句质疑;

  (3)用归纳法归纳文中的特殊文言现象。让学生学会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

  六、说教学程序

  接下来,我将重点说一说我的教学过程这一环节,也是整个说课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我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五个环节:

  (一)新课导入:故事、图片导入

  在*书法史上,有一件谜一样的珍宝,它就是王羲之书写的《兰亭集序》。关于这幅绝世珍品的下落,传说很多,比较统一的说法是,它被唐太宗李世民带入了墓中。我们在责怪这位自私皇帝的同时,还能感到一丝欣慰,因为尚有唐朝书法家欧阳询、褚遂良等摹写的兰亭帖流传于世。我们在鉴赏书法美的同时,也不要忘了欣赏其文描写的兰亭胜景,品味作者在景中寄寓的人生哲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千古名篇《兰亭集序》。

  (二)作者简介

  欣赏完插图后,再出示王羲之的其他书法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其书法“飘若游云,矫如惊龙”的特点,同时简介作者和文章体裁特点,扩充学生的相关知识,完成教学目标(1)中对序文特点的了解。

  (三)整体感知,朗读全文

  通过播放课文朗诵带,让学生注意字音和语调、语气,初步感受《兰亭集序》的语言特色。听完录音后,再让学生齐声朗读一遍,教师作诵读指导,这一环节是教法和学法的落实。

  (四)小组合作,逐段疏通文意25分钟

  由学生四人小组共同合作,结合课文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教师巡视点拨。选择重点知识进行简单疏导讲解。

  1、重要的文言实词:会、修、至、少、集、引、列、坐、次、无、盛、足、叙、幽、是、和、游、极、信、可、悟、寄、托、趣、殊、遇、暂、得、将、及、迁、系、向、兴、短、期、尽、由、合、临、悼、喻、固、一、齐、作、视、悲、痛、录、述、致、斯等。

  2、重要的文言虚词:之、于、也、以为、其、虽、所以、诸、夫、或、因、所、曾、既、已、犹、况、岂、哉、每、若、未尝、故、者等。

  3、通假字:趣舍万殊(“趣”通“趋”,意为“往、取”)亦由今之视昔(“由”通“犹”,意为“像”)

  4、词类活用A、形容词作名词:群贤毕至(贤,意为“有才有德的人”)

  少长咸集(少长,意为“少者”)无丝竹管弦之盛(盛,意为“热闹的场面”)

  5、古今异义

  6、特殊句式

  A、判断句

  B、倒装句

  C、省略句

  (五)小结并布置作业

  对小组合作疏通文意的情况进行总结,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找出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

  (2)归纳文中文言知识,完成课后练*二。第一课时的作业重积累,对基础差的学生必不可少,又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整理能力;同时通过反复的朗读,让学生自己去揣摩文章的妙处,为下节课鉴赏评价奠定基础。

  第二课时

  (一)学生齐读课文,检查字音的掌握情况3分钟

  (二)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理清思路,点同学回答,然后进行补充5分钟

  第1、2段为第一部分,主要是叙事、写景,先叙述*的时间、地点,然后渲染出兰亭优美的自然环境。在这里足以“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可以自由地观察、思考,满足人们目视耳闻的需求。这里正是与会“畅叙幽情”、尽兴尽欢的绝好处所。这些描写都富有诗情画意,作者的情感是轻松愉快的。

  第3、4段为第二部分,主要是抒情、议论,作者由美景妙时引发出乐与忧、生与死的感慨。他认为人生的快乐是有极限的,待快乐得到满足时,就会感觉兴味索然。往事转眼间便成为历史,人到了生命的尽头就会死亡。作者由“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认识,产生了一种珍惜时间、眷恋生活、热爱文明的思考。虽然文中的寿夭、生死不能自由决定,从而有些伤感,但作者仍然认识到盛衰、生死是必然的。人生无常,时不我待,故著文留传后世,以承袭前人,启示来者。

  (三)问题研讨(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1、文章第1、2段概述了兰亭*的情况,说说作者为什么会有“信可乐也”的感受。

  原因有四点:一、前来聚会的人多,“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二、聚会的地点环境优美,“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三、聚会时的活动高雅有趣,“流觞曲水”是文人雅士喜欢的游乐形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四、聚会时天气晴朗,正值春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可以“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

  2、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第3段议论的中心问题。想一想作者的感情怎样由“乐”转而为“痛”?(答案做参考,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第3段议论的中心问题是生死观问题。

  作者由开始时“兴可乐也”的感觉,联想到人的两种不同的生存状态。美丽的山水、尽情的欢娱,可以令人忘记烦忧,“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但是,不知不觉中时光已经流逝,“不知老之将至”,等到时过境迁后,往日的美好已经成为陈迹,人不能永远保有美好的记忆。想到此处作者不免感慨横生,引出人生苦短的悲叹。“死生亦大矣”,自然转而为“痛”。

  3、“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

  作者认为人不管以怎样的方式活着,生命都在不知不觉中逝去,而寿命的短长只能听凭造化,最终归于结束。所以生就是生,活着能享受乐趣;死就是死,死后一切皆无。活着和死去是人生大事,二者不可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

  (四)分析体会语言特点

  1、品味生动、准确的语言

  如:“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一句中“一觞一咏”四个字,写出兰亭*上的两种主要活动:饮酒和赋诗。文字简洁,情态生动传神,尤其是两个“一”字,巧妙写出了与会者快乐的神态。

  2、体会工整、华丽的对偶

  如:“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前句写遥看宇宙,思绪飞扬;后者写回望大地,万物葱茏,心潮澎湃。感情美与形式美达到高度统一。

  3、品味骈散结合、错落有致的语言特点

  第三段文字写出,尽管人们的生存方式不相同,但思想却是相通的:热爱快乐,为流逝的欢乐时光伤感。句子形式灵活,有骈句,如“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节奏明快,有音乐美;其他多是散句,长短不一,错落中见精致。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古文观止》评《兰亭集序》:“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然逸少旷达人,故于苍凉感叹之中,亦有无穷逸趣。”东晋名士崇尚老庄,爱谈玄理,大多思想虚无,不务实际,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他们消极无为,认为人生像浮萍随波逐流,漂到哪里就是哪里,死了就死了,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作者对这种“一死生”“齐彭殇”的思想作了委婉的批评。他借古人的话说“死生亦大矣”,又说“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明了对生死问题的看重。

  课后作业:

  1、生死问题,历来是中外文学和哲学所关住的重要话题。收集其他名人对生死的看法,然后谈谈自己生死的感触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李清照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藏克家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说:“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2、根据自己的兴趣查找资料了解魏晋时期文人的思想、风尚和文化环境。

  七、课堂总结

  我们一起聆听了王羲之那穿越了1600多年时光的对于人生的一声深深的悲叹,体验了古人关于生死问题的思考。是的,我们人类确实无法改变死亡的命运,但是,我们的精神却可以光照千古!“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后来的人看我们,就象我们看过去的人一样!王羲之虽然已经作古千年,但他的《兰亭集序》却永远散发着迷人的魅力,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那么,我们,又该为我们的后人留下点什么呢?这是同学们读《兰亭集序》应该留下的永远的思考。最后,让我们再随着音乐诵读一遍全文,体味王羲之这一声深深的悲叹…

《兰亭集序》 教案3

  学*目标

  知识: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的意义。

  能力:

  1、理清课文内容层次

  2、理解作者的生死观。

  情感:正确认识作者对人生悲欢无常、终归于尽的深沉感慨,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由这次*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难点: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教法设计

  1、第一段本文语言精练、朴素、优美,教学时把重点放在体味语言特色上,由语言美去体悟自然美,体会作者乐山乐水的心情。要多读(可采取听读、范读、齐读、个人读、分组读形式)读到情随声出,自然成诵。

  2、第二、三自然段作者由乐转悲,对人的生死问题的议论富有哲理性,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所以强调课前预*。预*要求:

  (1)反复朗读,参照注解,初步理解文意,扫除阅读障碍。

  (2)提出疑难问题。

  教学过程

  导入:东晋时人评论其书法笔势为“飘如游云,矫若惊龙”,意思是像浮云一样飘逸,像惊龙一样矫捷。笔墨是一个人才情气质和性格的流露和暗示,这些线条可以说是魏晋时代风貌和气度的形象再现。下面,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他的作者,请学生读注解

  1(解释为何是唐摹本:因唐太宗生前太喜爱这帖,死时把它作为殉葬品,埋入昭陵,从此真迹永绝于世)那么这篇作品其文学内蕴如何呢?悠悠千载之后,我们只能从序文本身去探究了。(板书文题)

  范读。全文共有三段,试从每段中找出最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字眼。全文感情起伏,情真意切,我们就以此感情的变化为线索,走进王羲之的情感世界。第一段共有五句话,主要记叙了什么事件?作者三如何记叙这次兰亭*的盛况的?

  (请学生依次朗读每一句话,然后概括出每句话的要点。)

  请摘录本段写景句,体会作者写景状物言简意赅,妙趣天成的特点,感受作者快乐的心境。

  兰亭地处“会稽山阴”,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主体是山水。其山如何?“崇”与“峻”是本色形容,而“茂林修竹”四字遂赋予山岭盎然生气;其水如何?“清”与“激”亦为本色形容,而“映带左右”四字方使流水神采飞动。王羲之笔下写竹,只言其修而弃其绿,写水,只言其清而弃其碧,色调的淡雅。再看天气,“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天宇清朗,和风吹拂:在这里没有“草长莺飞”春意闹,也没有“姹紫红开遍”的艳丽,只有清风拂面,水声泠泠;在这里物我同化,是非顿消,心境澄明。信可乐也,更乐的是可以与知己好友品酒论诗,尽情抒发内心的情思,欢声笑语,久久不绝,以致感到人为的管弦之声亦属多余了。

  此情此景,作者感到赏心悦目,他如何表达?

  明确:“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指起头来看到宇宙的广大,低下头看到万物的繁多,借此来放开眼界,舒畅胸怀,尽情享受耳听和眼观的乐趣,真是快活啊。)

  仰观宇宙,俯察万物,是极视觉之娱;竹木萧萧,流水潺潺,是尽听觉之乐。信可乐也。

  小结一下。

  王实甫的《西厢记》里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说明人生有四大美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本文段共六句话,四美俱全,五美齐臻,足可乐也。作者在此段中极力营造素淡、雅致的格调,即使喜悦,也不过分显露,可以说是作者从容淡雅的心境所致。如此心境之下,王羲之又怎会发出岂不痛哉的感慨呢?

  作者紧承上文的“乐”字,由乐而忧,由生而死,围绕生死重大问题展开议论,抒发感慨。

  由乐转悲,看似突兀,却也顺理成章。(幻灯补充资料)

  作者由眼前的兰亭相聚的欢乐,推想到普天下之友朋相处的情境:世上没有不散的宴*,情随事迁,喜欢的会不再喜欢,拥有的会不再拥有,再圆满的团聚终要离散,再自足的幸福终要破灭,进而想到生命短暂,深切感悟到,再坚强的生命终要死亡。生命短促,一切终究会曲终人散,面对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由生离到死别,自然乐极而生悲,令人痛心。这种情感变化是十分正常的。在这个古今人共同面临的无奈面前,作者不由发出“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的感叹。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诵第二段的内容,注意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

  下面请学生朗诵第三段,注意思考两个问题。

  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作者编集《兰亭集》的由来是什么?目的又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1、东晋时人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意志消沉,不求进取,认为人生无常,生死等同。(出示幻灯片)先概括东晋时期的这种风尚,再谈为何会有这种思想。作者批判了时人的人生虚化的思想,认为生就是生,死即死,不可等同视之。

  2、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为使后人也对今天的所为所思“兴怀”)“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以便“后之览者”也会“有感于斯文”。作者把昔人昔文、今人今文以及后人有感串联起来,既巧妙地交代了诗集的由来,说明了编集的目的。也把目光投向了宇宙的深处,由己悲人,这是作者超越了人生无常之同的理性思考,这种深刻的“千古同悲”让我们从感伤的背后,发现了作者对短暂生命的珍惜。正如文中所叙,既然人生如此短暂,此次聚会的有关情景就应记录下来,能使后人了解今人的情怀,也感触到我的情志。

  下面就让我们把全文集体朗诵一遍。

  讨论:60年代中期、郭沫若先生曾发起一场关于《兰亭》真伪问题大讨论。他认为字体、文本都不是王氏原貌,理由之一是文章前面写极乐,突然转为悲痛,悲得太没道理了。你认为呢?

  由乐转悲,看似突兀,却也顺理成章。作者由眼前的兰亭相聚的欢乐,推想到普天下之友朋相处的情境:世上没有不散的宴*,情随事迁,喜欢的会不再喜欢,拥有的会不再拥有,再圆满的团聚终要离散,再自足的幸福终要破灭,进而想到生命短暂,深切感悟到,再坚强的生命终要死亡。生命短促,一切终究会曲终人散,面对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由生离到死别,自然乐极而生悲,令人痛心。

  这种情感变化是十分正常的。

  教师补充:古希腊史学之父希罗多德在其《历史》中提供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伟大的波斯王克谢尔克谢斯,率领波斯历史上最大的一支远征军向希腊进军,在阿比多斯海湾,他检阅全军。他的陆军遮天蔽地,他的水师布满海湾,他感到荣耀,感到幸福。但随后他又伤感起来,而且潸然泪下,对他叔父说:“当我想到人生短暂,想到再过一百年后,这支浩荡的大军中没有一个人还能活在世间,便感到一阵突然的悲哀。”在*古典文学中,描写聚会欢乐后转入悲伤的,典型的有:汉武帝行幸河东,中流与群臣对饮,自作《秋风辞》,也说:“欢乐极兮哀情多,小壮几时兮奈老何!”道出了这种现象的正常和普遍。

  讨论:作者的悲哀之情是否是消极悲观?

  1、这是悲观的。相比之下,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刘禹锡的“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而不消沉,不黯然,积极进取,乐观旷达。英国大哲学家罗素,在他的一篇散文《论老之将至》中,也将生死这个永恒的主题升华到了壮阔高远的境界:“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应该像河水一样——开始是细小的,被限制在狭窄的*之间,然后热烈地冲过巨石,滑下瀑布。渐渐地,河道变宽了,河岸扩展了,河水流得*稳了。最后河水流入了海洋,不再有明显的间断和停顿,而后便毫无痛苦地摆脱了自身的存在”。能够这样理解自己一生的人将不会因害怕死亡而痛苦,因为他所珍爱的一切都将继续存在下去。

  2、第二种观点:这种悲哀,这种对时间和死亡的恐惧并不必然导向消极悲观。性格刚强的曹操同样有“人生几何”的感叹,但是它最后导致的不是消极无为而是一统天下的豪情壮志。《兰亭集序》在忧生叹逝中包含着对美的幻灭的悼惜,它否定老庄“一死生,齐彭殇”,认为生即生,死即死,有生之年应做点事,不应空谈玄理,表现出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本文第一段,从作者对兰亭盛会的描述中不难看出作者快乐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第二段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打法感慨,但字里行间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第三段中批判了“一生死”“齐彭殇”的虚无主义,这在玄谈盛行的东晋也是难能可贵的。

  引申拓展:需要说明的是,对死亡的恐惧和忧虑,历来是中外文学和哲学所关注的重要话题,莎士比亚的《王子复仇记》中有名的一句台词“生还是死,是一个问题。”

  “人生苦短”又是我们古人难以解开的心结。(出示幻灯片)《古诗十九首》中有“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汉武帝有“少壮几时奈老何”的慨叹;李白也曾感慨“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天地是万物的旅舍,光阴是百代不停的过客,而浮荡不定的人生像一场大梦,能有多少欢乐?);苏轼也感慨“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但陶渊明“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刘禹锡的“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无不表达出了不消沉,不黯然,积极进取,乐观旷达。鲁迅先生于“绝望和深渊”中“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为中华民族挺起了不屈的脊梁,他们在经受着人生局限性的同时,依然努力地创造出了瑰丽的生命华章。

  讲了那么多古人的看法,下面请大家来谈谈你是怎样认识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验?

  就像一首歌中唱的那样,天地悠悠过客匆匆,潮起又潮落,自然不可逆转,就让我们在有限的生命之旅也努力书写生命的华章。

  教学杂谈

  〖“大语文”阅读与“大语文”作文〗

  艺术欣赏“大语文”阅读的有效延伸”。艺术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我们所说的艺术是指除了单纯以文字表达思想、情感以外的一切艺术门类,包括戏剧、电影、音乐、书法、绘画等。艺术是人类精神的家园,这些门类是阅读教学的有效的一翼,学会对艺术的欣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艺术不仅仅是阅读教学的有效延伸,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构成。

  现代音像技术的发展,把各种艺术引向课堂己便得非常便捷。艺术欣赏和文本阅读相结合,经典视象和经典名著同时进行,这不仅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阅读想象的真切感受,同时也会激发学生的创造。比如我们在教读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时,用多媒体教学的手段,让学生欣赏其书法艺术,这对了解其文本内涵,培养学生纯正的文学情感,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单纯的音乐、绘画、电影等艺术欣赏,同样应作为“大语文”阅读的重要构成。

  〖创新是语文教师的灵魂〗

  在20xx年德州市教学能手比赛时执教的王羲之《兰亭集序》,不仅引领学生感受作者面对生命短暂而抒发的“乐──痛──悲”的情感跌宕,而且从文化、生命、民族的视角探讨了对生命的敬畏以及人生价值问题,这节课既把握了文言文教学的基础性,又给学生思想情感的熏陶和美的净化,受到了在评委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生活──语文教学的引领者〗

  新课程以全方位的视点,到倡导大语文观,走大语文路,为学生终身学*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精神底子”。奠定一种读书的境界,这境界就是语文知识从生活中来,运用到生活中去。王国维把读书分为三种境界,“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诗词的境界,是读书的境界,又是生活的境界。

  宋人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感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精神的凝结;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长啸“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胜”是一种天人合一的顿悟;王勃在《滕王阁序》里怅然:“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是一种放眼宇宙,辨识有穷与无穷之间哲理的伟大胸怀和气魄;苏轼在《赤壁赋》中喟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在有限与无限之间彻悟了生命的本源。*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是一种宏伟志向,又是语文与生活水**融的情状,这境界又让人联想到语文教学“问渠那得清如惟有源头活水来”,对语文的追寻,对生活的追问,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语文是生活精髓的提炼,生活是语文的反光镜。

  教学思路与教后反思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新教材的编写提出了如下要求:“要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要有助于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山东人民版高中语文新教材根据这一要求,加大了选文中古代优秀文学作品的比例,这对于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增加学生的传统文化积淀有很大的作用。在这样一种新的形势之下,如何有效地开展文言文教学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对于文言文教学,我曾经以教师讲解为主,不重视学生诵读,因为文言文有讲头,其中的实词、虚词、句式、情感、理趣等等,都可以讲出很多“东西”来。这种教学方法并不是不受学生欢迎,不少学生还很爱听老师“侃”,但这种做法却不能使学生真正喜欢文言文本身,他们喜欢的只是其中的所谓文化。发现这个问题后,我在教学中感到了一种“舍本逐末”的尴尬。

  于是我参照新课标精神尝试改变文言文教学思路,从由教师讲解变成让学生诵读,从重视翻译到重视感悟。我把自己的思考设计为“文言文四步诵读法”:一读读准字音,二读读懂句意,三读读出情感,四读品味评价。《兰亭集序》的教学,基本上就是按照这一思路进行的。

  《兰亭集序》是一篇文言散文。文章写景语言简洁,议论语言深刻。作者借助富于韵味的文言语言,极富魅力地表达了当时人们的生存体验。考虑到公开课的时间因素,我把这节课的诵读设计为四步:

  第一遍诵读:

  听录音,小声跟读,完成以下任务:

  1、边听边校正自己的字音、句读错误。

  2、勾画出自己有疑问的字词,读完后讨论。

  第二遍诵读:

  自由诵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第三遍诵读:

  齐读,从每一段中找出一个字概括作者的心情。

  第四遍诵读:

  带着感情诵读,在朗读中分别体现出欢乐、痛苦、悲伤的感情。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第一段中,作者欢乐的因素有哪些?第二段中他为何而痛?第三段中他又为何而悲?

  这样,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读书,每一遍诵读都有目的,每一遍诵读都有任务。通过诵读,使学生身临历史情境,直入文本深处,切身体验“此景此情”,与作者进行面对面地沟通与交流,产生心灵之间的感染与共鸣,从而在更深的层次上感悟文本、感悟人生。

  采取诵读的教学方法后,我发现,许多过去需要讲解的知识在诵读中就解决了。比如实词的意思,这节课中,有学生不懂“俯察品类之盛”的“俯察”的意思,就另有学生告诉了她自己总结的规律:文言文句式整齐,通过和上文“仰观宇宙之大”中“仰观”二字对比,就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俯察”的意思。再比如虚词的用法,如果让教师来讲解“也、哉、夫”表达不同语气的知识,哪里比得上在诵读中感受“信可乐也!”“岂不痛哉!”“悲夫!”三句话中的情感更自然呢?

  可以说,诵读是学*文言文的一把钥匙,一把重要的钥匙,一把不可替代的钥匙。学生在诵读中就能够有所感知,就能够增加积累,就能够形成语感。当然,这节课还有很多缺憾,而我感到最大的缺憾,就是因为时间原因没有展开更充分的诵读活动,如果学生在这节课中能够当堂背诵全文,那么,即使没有分析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也是一节成功的“文言课”。

  另外,新课标强调从历史发展和现代观念两个角度评价文章内容,积淀文化底蕴,汲取民族智慧,所以,分析王羲之的人生观,也应该是学*本文的一个任务,但这只能是一个次要的任务,是建立在对文本的充分理解基础上的任务。


《兰亭集序》教案实用二十篇(扩展3)

——兰亭集序教案6篇

兰亭集序教案1

  师:同学们,我们*有许多的传统艺术,如篆刻、国画、京剧、书法等等,这些传统艺术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我们今天所学的《兰亭集序》就既是书法瑰宝,又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师:我们首先来欣赏一下这幅书法作品。

  (放映幻灯片,局部放大)

  同学们感觉怎么样?

  生1:我感觉这幅字画总体上比较有气势,有劲有骨,给人感觉比较整齐。

  师:说得不错。问大家一个问题,这部书法作者是谁?

  生齐:王羲之。

  师:大家会写吗?找一学生板书作者,其他学生在本子上写,注意“羲”字的写法。

  (一学生出错,找另一学生纠错。)

  师:王羲之是什么时期的人物?我们除了可以叫他王羲之,还可以称呼他什么?同学们知道吗?

  生2:王右军。

  师:为什么称他为王右军呢?

  生2:因为他曾经官至王右丞将军。

  师:很好。还有呢?

  生3:还可以称他“书圣”。

  师:为什么?

  生3:因为他喜欢书法,并且书法的成就很高。

  师:很好,以后提到书圣大家要知道是王羲之,还可以称呼什么?

  生4:逸少。

  师:对,他字逸少,对于这些名人我们要多了解相关的信息。请把这些名字写在课本教材中的作者简介下面。

  师:今天我们采用诵读的方式来学*这篇文章,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读百遍,这节课我们读四遍,*时我们学*古文采用四步诵读法:

  (放映幻灯片)出示:

  四步诵读法:初读,读准字音;

  再读,读懂句意;

  三读,读出感情;

  最后读出心得。

  让每一遍读书都有目的,每一遍读书都有收获。

  师:我们开始诵读《兰亭集序》,第一遍诵读,大家听录音,边听边校正自己的读音、句读错误,划出自己有疑问的字词。

  (听录音,学生跟读)

  师:好,听完录音,大家哪个地方有疑问,请举手?

  生1:老师,课文第一段第一行中,录音把会稽(kuàijī)读成(huìjī)。是怎么回事?

  师:你听得很仔细,刚才录音读了一个古音(guìjī),这里我们可以按照课本注解读(kuàijī)。还有疑问吗?请举手?

  生2:第一段最后一句“俯察”如何理解?

  师:知道“俯”是什么意思吗?

  生2:不知道。

  师:注意前边有一句话:“仰观宇宙之大”,知道“仰观”是什么意思嘛?

  生2:是“仰头看”的意思。

  师:文言文中讲究前后对应,你根据“仰观”的意思猜猜“俯察”是什么意思。

  生2:“俯察”应该是“俯身观察”的意思。

  师:很好。大家还有疑问吗?

  生4:倒数第二段,“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中的“痛哉”如何理解?

  师:你先根据上下文推断一下。

  生4:是“痛快”吧?

  师:大家有不同意见吗?

  生5:我认为是“痛苦”,因为上文说的是人生苦短,不可能解释成“痛快”。

  师:不错,要注意通过文章的上下文来推断。还有其他疑问吗?

  生6:第二段中“虽趣舍万殊”中“虽”应翻译为“虽然”还是“即使”?

  师: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哪位同学回答这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生7:我认为应翻译为“虽然”,因为前面已经提到两种情况,这里表示转折。

  师:很好,“虽”在古文中有两种解释:“虽然”、“即使”,表示两种不同的关系,一种表示转折,一种表示假设。要根据文意来判断。

  师:还有别的疑问吗?

  生8:第一段“仰观宇宙之大”中的“宙”是时间的意思,“时间”如何去“观”?

  师:好,这位同学钻研得很仔细,把“宇宙”分开来解释了,这种钻研精神值得表扬。但是古文的理解有时候是无法做到这样细的,这里应理解为“观察大大的宇宙”。

  师:好,大家提了很多问题了,我也提一个问题:“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中的“俯仰”与“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中的“俯仰”,意思一样吗?

  生9:我想是不一样的。前者是“低头抬头”的意思,后者做了引申,“低头抬头之间”,是“时间短暂”的意思。

  师:对,后者的意思是从前者抽象出来的,表示人生的短暂。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就提问到这儿,下面进行第二遍的诵读。这一遍的任务是,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学生大声诵读)

  师:好,读完了,找一位同学说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生1:我喜欢“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这是一段环境的描写,很少几个字就写了山、水、竹、清泉,写得很美。

  师:好,分析得很好,还有吗?

  生2:“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在这样葱幽的环境里,诗人饮酒赋诗,畅叙幽情确实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而且可以看出诗人淡雅的志趣。

  师:淡雅的志趣?改一改。

  生2:优雅的志趣。

  师:不错。还有吗?哪位同学再说?

  生3:“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这几句话对仗比较工整,语句整齐,而且展现出作者旷达的胸怀,还可以看出作者快乐的心情。

  师:很好,这位同学说出了这篇文章语言的特点:整齐(板书)。我们知道王羲之时期骈文比较多,这篇文章整齐中又有变化,这是对骈文的突破。除了“整齐”,语言还有什么特点,比如刚才有同学说短短几句话就写出了山、水、林、清泉等等,这是语言的什么特点?

  生齐说:简洁、简练。

  师:对,这表现出了语言的简洁。

  板书:

  简洁

  师:下面我们来诵读第三遍。大家齐读课文,每一段找出一个字概括作者的感情。

  (学生齐读)

  师:好,找一个字概括作者的感情,谁说说?

  生1:第一段是“乐”,第二段是“痛”,第三段是“悲”。

  板书:

  乐──痛──悲

  师:既然有这三段感情,我们在读的时候能否将这种感情和文章结合起来,我们找同学再读一遍,将这三种感情读出来。老师也想读,我喜欢读“痛”的感情,再找两位同学读第一段和第三段,读出那种“乐”与“悲”的情感。

  (学生朗读第一段)

  (教师朗读第二段,感情真挚到位)

  (学生鼓掌)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第三段)

  (比前一位同学朗诵得好,学生鼓掌)

  师:大家把文章的感情读了出来,我们一起看看第一段作者为何而乐,为何而痛,为何而悲?

  生1:第一段中写景色十分优美、许多贤人在一起*饮酒作诗,所以作者十分高兴。

  师:好,我们一起总结一下作者欢乐的原因。刚才说到“美景乐事”(板书),还有别的吗?

  板书:

  美景乐事

  生2:聚会的人都很优秀。

  师:能用两个字概括一下吗?

  生2:可以说“人杰”。

  师:不错。

  板书:

  人杰

  生3:还有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所以作者感到快乐。

  师:这里是指天气好,用一个词概括一下。

  生3:是“良辰”。

  师:联系前者所说,作者感到高兴主要因素是:良辰美景、人杰事雅。那他感到痛苦的因素是?

  生3:作者想到人生短短几十年,人生易逝,不仅感到痛苦。

  师:不错,选几个字就是人生苦短,好景不长。

  板书:

  人生易逝

  师:为什么感到悲伤呢?

  生4:作者看到古人死去,自己感到悲伤,想到自己死后,后来人也会感到悲伤,人类摆脱不了死的命运,由此感到悲伤。

  师:好,王羲之想到人生苦短,好景不长的痛苦,是一代一代人都会有的。人类的生死之叹,永无休止,所以感到悲伤。

  师:王羲之以哲人的眼光看人生,提出一个最朴素、最深刻的命题──人总是要死的。我们每生活一天,就向死亡迈进一步。老师有一个疑问,我们到底应不应该想这个问题,想到这个问题我们又该怎样去面对?我感觉今天我们学*这篇文章,必须对生命进行一次思考:王羲之面对美景,先是快乐,继而悲痛,还想到了死亡。这是不是有些消极悲观?怎么评价这种思想?

  生1:这并不是一种消极的观点,作者在良辰美景面前能够有一种理性的思考,正如作者所说人生是短暂的,好景是易逝的。我们不能沉溺于乐事之中,要对自己的状态做一下思考,要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掌声)

  师:这位同学很理性,在快乐面前我们要有些理性的思考。那位同学再谈谈自己的观点?

  生2:作者在感叹人生苦短,是在告诉我们要珍惜现在的时光,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师:刚才两位同学的发言和老师不谋而合,于我心有戚戚焉。确实,王羲之的悲叹不等于悲观,历史上留下叹声的人往往也留下了不朽的业绩,他们凭借自己的精神与成就获得了永恒的生命。谁能举个例子?

  生3:苏轼发出了“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悲叹,但是他却为人类留下了无数精美的篇章。

  生4:李白留下了“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的悲叹,但是他吞吐出盛唐华章。

  师:很好,“吞吐”两个字用的特别好,符合李白豪放的性情。还有吗?

  生2:文天祥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的悲叹,却留下了永垂青史的忠心。

  师:找位同学评价一下,是否合适?

  生3:不是很合适,文天祥表达的是“人生自古谁无死”,他不怕死,而作者悲叹人生太短暂。

  师:好,文天祥发出的不是悲叹,而是豪言壮语。

  师:同学们,在这样一个清冷的上午,我们一起聆听了王羲之关于人生的悲叹,但悲叹不等于悲观。人类虽然无法改变死亡的命运,但是人类的精神却可以永照千古。老师最喜欢第三段中的一句话:“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后来的人看我们,就象我们看过去的人一样。今天,我和同学们在这样一个时刻,一起聆听了王羲之面对生命的悲叹。王羲之虽然死去了,但他的书法艺术却永远散发着魅力。他为我们留下了千古不朽的《兰亭集序》,我们,又该为我们的后人留下什么呢?这是这节课我留给大家思考的问题。

  师:最后,让我们再诵读一遍课文,体味王羲之的人生态度。

  (师生齐读最后一段)

  (下课)

兰亭集序教案2

  教学目标:

  1.领会本文的思想内容,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正确评价作者的生死观。

  2.学*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协作手法,感受幽远的文思,清新的辞采。

  教学重点 :

  1.理清课文线索,了解文章内容,揣摩作者的感情。

  2.了解书序体裁的特色,学*本文在写景方面的特点。

  教学难点 :

  启发学生联系时代背景,理解文中流露出的有关生死的人生态度。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用幻灯片展示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帖卷》, 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书法艺术的美,也读出我们*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那么,你们知道王羲之是在什么状态下创作出《兰亭集序》的吗?

  据说,王羲之写这篇序时,已经喝醉了酒,下笔如有神助,醒后自己也感到惊异;他日更书数十本,比起原来的这一稿本,终莫能及。稿本珍藏在王家,到了唐初为太宗所得,尊为“天下第一行书”,并命虞世南、欧阳询、褚怀良等临写了几本。 被呼为“行书之龙”的王羲之的《兰亭序帖卷》,在古代书迹里,像一盏灿烂的明灯,照耀着东晋以来我国书体的前进道路。

  而《兰亭集序》则是脍炙人口的诗序名篇,其思想和辞藻都是很有代表性的,从中可以看出东晋一部分士大夫文人的生活情趣、思想修养、精神状态和文学造诣。现在,就让我们共同欣赏吧。

  二、朗读课文,了解大意: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听清文章语气、节奏和读音。出示小黑板,指一名学生读准下列生字:

  癸(guǐ)丑 修楔(xì) 流觞(shāng) 游目骋(chěng)怀 趣(qū)舍万殊 齐彭殇(shāng)

  2.学生齐读。要求读准字音,在预*初读的基础上,加深对课文的印象。

  3.默读全文。要求学生参阅注释,理解文章大意,然后指名学生试译课文。

  三、教师讲析课文:

  1)、讲析第一段:(修禊)之乐。 思考: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记叙兰亭盛会的?

  第一句:时间、地点、*的原因。

  ⑴. 古代纪年方法:年号纪年和干支纪年

  所谓"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个字,"地支"则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这十二个字。纪年的方法,从"天干"中的"甲"开始,配"地支"中的"子"依次搭配,得出: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等等六十个组合,俗称作"六十花甲"。这种"天干地支"纪年法,六十年为一周期。

  如:2001年是庚辰年;2002年是辛巳年;…… 2010年是庚寅年。

  ⑵. 修禊:*古代民间的一种风俗,古人视季春三月是万物萌生的时节,早在周代,人们在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到河边以香草浸水沐浴,祛病除邪,《诗经》、《周礼》中都有记载。孔子的得意门生曾点将春禊视为其志,得到孔子的赞赏。"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三国魏以后春禊定在三月三,活动内容也改为在水边宴饮、赋诗等。

  第二句:交待与会者

  第三句:写兰亭周围地形环境

  ⑴. 带:名词动用,像衣带一样围绕

  第四句:写宴饮之乐

  ⑴. 流觞曲水:也称为"曲水流觞",春禊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引溪水进入弯曲的水渠,人们坐在水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即取饮。觞系古代盛酒器具,即酒杯。通常为木制,小而体轻,底部有托,可浮于水中。也有陶制的,两边有耳,又称“羽觞”,因其比木杯重,玩时则放在荷叶上,使其浮水而行。 曲:使动,使(水)弯曲

  ⑵. 次:旁边

  ⑶. 一:一些,一点

  ⑷. 幽情:深藏内心的感情

  第五句:天气

  第六句:作者的主观感受。

  ⑴.仰观,俯察: 古人观照自然、人生的两种方式。

  ⑵.所以:用来

  ⑶.游目骋怀:纵展眼力,开阔胸怀。

  ⑷.极:穷尽

  ⑸.娱:乐趣

  ⑹.信:实在,诚

  整段译文:

  永和九年,即癸丑年,三月之初,(名士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为的是到水边进行消灾求福的活动。许多有声望有才气的人都来了,有年轻的,也有年长的。这里有高大的山和险峻的岭,有茂密的树林和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水急流,(在亭的)左右辉映环绕。把水引到(亭中)的环形水渠里来,让酒杯飘流水上(供人们取饮)。人们在曲水旁边排列而坐,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可是)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足以痛快地表达各自幽雅的情怀。这一天,天气晴朗,和风轻轻吹来。向上看,天空广大无边,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这样来纵展眼力,开阔胸怀,穷尽视和听的享受,实在快乐啊!

  情感思路:

  第一自然段,记叙了*的时间、地点、事由、人物,由“此地有崇山峻岭”引出四周环境及场面的铺叙,最后由“是日地”领起描写游人的心境,抒发*的心情。本段中作者对这次宴集环境的描述素淡雅致,摄其神韵,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可看出作者快乐的心情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

  第二课时

  一、讲析第二段::(死生)之痛。 思考:本段作者的观点是什么?是如何逐层阐述的?

  第一句:眼前聚会盛况,引起人生感悟。

  ⑴.与:结交,交往

  ⑵.俯仰:社会人事周旋应酬

  第二句:两种生活态度:"晤言一室"与"放浪形骸"

  ⑴.或:有的人

  ⑵.晤言:对面交谈

  ⑶.因:就着

  ⑷.放浪:放纵无拘束

  第三句:两种生活感受:"快然自足"与"感慨系之"

  ⑴.趣:通"趋",往,追求

  ⑵.曾:竟,乃

  ⑶.老之将至:"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子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⑷.之:往,到达

  ⑸.系:附着

  第四句:过渡深化:生之无常--死之无奈

  ⑴.向:以前

  ⑵.俯仰:时间很短

  ⑶.犹:尚且

  ⑷.之:代事,指"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⑸.况:何况

  ⑹.修短:寿命长短

  ⑺.期:至,及

  第五、六句:得出"死生亦大"的结论,令人悲痛。

  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庄子?德充符》)

  整段译文:

  人们彼此相处,一生很快就度过。有的人喜欢讲自己的志趣抱负,在室内(跟朋友)面对面地交谈;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不受任何约束,放纵地生活。尽管人们的爱好千差万别,或好静,或好动,也不相同,(可是又都有这样的体验:)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间很自得,快乐而自足,竟不觉得衰老即将到来;待到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当前的境况而变化,感慨油然而生,以前感到欢快的事顷刻之间变为陈迹了,仍然不能不因此感慨不已,何况人寿的长短随着造化而定,最后一切都化为乌有。古人说:“死和生也是件大事啊!”怎能不悲痛呢?

  情感思路:

  第二自然段,由兰亭*联想到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即便为人处世方法各异,静躁不同,但从中提示了人生忧患的来源。首先来自生命本体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及其“所之既倦”“感慨系之矣”。其次来自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定,难以依持,即“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第三来自个体生命的短暂有限,即“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最后以“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作结。第二自然段,虽然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大发感慨,但字里行间暗含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正因为作者对人生忧患有清新的认识,才可扬长避短,在有限人生中进行无限的价值创造。

  二、讲析第三段:(今昔)之悲  思考:作者因何而悲?编辑兰亭诗集的目的是什么?

  第一句:指出古今兴感相同这一现象

  ⑴.若合一契:(古人兴感之由)象符契一样相合

  ⑵.不能喻之于怀:心里却不明白是什么原因(为何叹息悲伤?)

  第二句:批驳"死生一体"的观点,解释"兴感之由"。

  ⑴.固:本来

  ⑵.一死生:把死和生看作一体

  齐彭殇:把长命和短命等同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 (《庄子?齐物论》)

  第三句:死生之大,千古同慨,人们将永远处于困境之中。

  ⑴.由:通“犹”,如同

  第三、四句:指出结集的目的:引起后人对这个问题的关注与共鸣。

  ⑴.述:陈述,创作

  ⑵.所以:……的原因

  ⑶.致:情趣

  整段译文:

  每当我看到前人发生感慨的原由,(跟我所感慨的)如同符契那样相合,总是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心里又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我)这才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从前一样,真是可悲啊!因此我一一记下参加这次聚会的人,抄录了他们的诗作。尽管时代不同情况不同,但人们的情致却是一样的。后代的读者读这本诗集也将有感于生死这件大事吧。

  情感思路:

  第三自然段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转入对人生世事的深入抒写,批判当前士大夫“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现了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随之又发出“后之视今,亦由今视昔,悲乎”的慨叹,可见作者对人生敏锐、深刻的感受中有一份对人生特别的热爱和执著,接着作者交代了《兰亭集》的成因“后之览者,亦将有敢于斯文”,总结全文。第三自然段,作者在尽述古人、今人、后人慨叹人生无常的同时,批判了庄周“一死生”“齐彭殇”的虚无主义,这应该看作是积极的。

  三、 解析文体特点:

  不论是古代还是今天,都有一种叫作“序”的文章,比如描述文人雅集的《兰亭集序》、记述高阁盛宴的《滕王阁序》、自勉励人的《送东阳马生序》、交待写作因由的《〈呐喊〉自序》,等等。

  “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 跋,也称“题跋”、“跋尾”或“书后”。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属于“序跋”之序,但它并没有仅仅停留于对《兰亭集》的写作因由、过程、作者等情况的泛泛交待,而是将写景抒情和深邃的人生哲理密切地交融起来,成就了一篇极富艺术美感和思想启迪价值的千古至文。在序这种应用文中有如此成就,是令人赞叹的。

  早在西汉就出现了序,司马迁的《史记?太史公自序》开其滥觞。早期的序并不都写在文章的前面,而是单篇文章序于前,整部书则序于后,直到梁代萧统《昭明文选》等书才把序一律放在了前面,后面类似序的文章称作“后序”或“跋”。

  赠序,是一种与序有密切关系但也有很大不同的一种散文,它是专门为了送别亲友而写的以述友谊、叙交游、道惜别为主的文辞。就起源而言,赠序是由诗文之序演化而来的,古人饯别时,饮酒赋诗,诗篇多了,就由在场的人作序,叙其缘起。但,清代的姚鼐认为赠序类者,乃“老子曰:‘君子赠人以言’”之意,所以在他所编的《古文辞类纂》中单独列出“赠序”一类。赠序晋代已有,如傅玄的《赠扶风马钧序》、潘尼的《赠李二郎诗序》等,唐代赠序最为兴盛。对广大的中学同学来说,最熟悉的赠序是明代宋濂所作的《送东阳马生序》。

  四、探究性学*:

  晋人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世所称道的序文名篇,读这篇文章我们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第一段的末尾作者说“信可乐也”,而第二段的末尾却说“岂不悲哉”一乐一悲,情感反差如此之大,这是为什么呢?

  文章开篇,叙述雅集的时间、地点、人物、天气以及环境,着色轻淡,用词浅切。一切如清风流水,发诸自然。此时此地,风景秀丽,山辉川媚,作者仰观俯察,景情宜人,于是感万物昂盎,宇宙博大。欢愉之情,溢于言表。

  “常恐春去又惜春”,人的感情总是复杂的。面对如此良辰美景,作者不由联想到人生短促,美景难再。其情感由欢乐而转低沉,就显得很自然了。

  如果兰亭*仅限于文人的欢宴,则它断然不会成为千古美谈;如果王羲之之笔仅触及宴会表面的奕奕情畅,也不会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于是文章的第二段发生转折,喟叹人生几何,“俯仰一世”,或畅叙寄情,或玩物寄托,岂不知“老之将至”,深感韶华春短,壮志难酬,乐极而生悲。可以说,文章由美景之乐到人生之哀的转化,是主题的深化。舍此,文章有何可取之处?

  深究感慨之因,与汉帝国崩溃后,儒家思想统治瓦解,政治社会陷入混乱不无关系。大局的不*稳加深了人们对生命得不到保障的恐慌,而晋代名士尤甚。他们感到时光飘忽,人生短促,生,乐莫大焉;死,哀莫深焉。于是,即使沉醉诗酒、潇洒淡然,及时明了“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也无法摆脱“死”给内心带来的煎熬。同时,作者仕途的坎坷,知音的难觅也加深了对这种体验的深切体会。

  接下去的第三段,作者又站在时间之轴的现时基点上,将心中所思所感推及人类:昔人兴感,已契我心;“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诗人情感也由悲而壮,由悲而怒。人事倏忽天道绵绵,这是永远无法克服的矛盾,而玄学家的所谓“一死生”、“齐彭殇”不过是无稽之谈。

  统观全文,作者在从自足无外求的自然里得到愉悦的同时,又从中感受到悲哀,进而联想到社会风气,结合生活积淀,造就了起伏的情感变化,最终于深郁中揭示对生命深厚的指著与眷恋。

  在情与景的关系中,我们一般的认识就是“情景交融”——情感与景物取同一色调。“黄昏古道”、“寒秋霜林”常常用以寄托孤寂、悲哀等消极情感;“阳春白雪”、“鲜花明月”等往往被融进欢快、喜悦等积极情感。事实上并不尽然,文学作品中常有以美景写悲情者,除本文外,还有“黛玉葬花”的故事。这是本文从写法对我们的一点启示。

  长期以来,人们在解读这篇杰作时,要么指责它情调消极,要么泛泛而论,未能揭示它内蕴的精神。

  魏晋时期通常被认为是我国历史上人的自觉和文的自觉的时代。魏晋人对人自身的外在于人的客观世界都有深广精微的体认和探求,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中充溢着浓郁的人生意识和宇宙情调,从这一角度去解读,能使我们更趋*于文本的内在精神。

  澄怀者眼里的自然。本文开头以简净雅洁,铿锵有致的语言写出兰亭宴集之时优美的环境和融和的天气,这些景物,清澈明朗,晶莹亮丽,生机盎然,反复吟咏,读者的心胸也会变得灵秀爽快。

  这里的自然是经过王羲之心灵漱涤过的自然,是澄怀者眼里的自然。王羲之以高洁脱俗的情怀、美好自由的心灵去领悟客观世界,自然在他的眼里就有了活泼的生机和灵性。

  深情者眼里的自然。《兰亭集序》主旨在于探索人生哲理,发表对人生忧乐和生死问题的看法,即所谓“畅叙幽情”。深情的人对事物往往别有一种敏锐、深刻的感受,对人生更有一份特别的热爱执著。

  文中王羲之思考并揭示了人生忧患的来源,首先来自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定,难以依恃,其次来自个体生命的短暂有限,第三来自生命本体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他的这种认识、关注,使人们对探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保持敏感和热情,使人们对生命的优长和局限拥有清醒的认识,从而扬长避短,在有限的人生中进行无限的价值创造,因此这种喟叹不能认为是消极的。

兰亭集序教案3

  学*目标

  知识: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的意义。

  能力:

  1、理清课文内容层次

  2、理解作者的生死观。

  情感:正确认识作者对人生悲欢无常、终归于尽的深沉感慨,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由这次*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难点: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教法设计

  1、第一段本文语言精练、朴素、优美,教学时把重点放在体味语言特色上,由语言美去体悟自然美,体会作者乐山乐水的心情。要多读(可采取听读、范读、齐读、个人读、分组读形式)读到情随声出,自然成诵。

  2、第二、三自然段作者由乐转悲,对人的生死问题的议论富有哲理性,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所以强调课前预*。预*要求:(1)反复朗读,参照注解,初步理解文意,扫除阅读障碍。(2)提出疑难问题。

  教学过程

  导入:东晋时人评论其书法笔势为“飘如游云,矫若惊龙”,意思是像浮云一样飘逸,像惊龙一样矫捷。笔墨是一个人才情气质和性格的流露和暗示,这些线条可以说是魏晋时代风貌和气度的形象再现。下面,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他的作者,请学生读注解1。(解释为何是唐摹本:因唐太宗生前太喜爱这帖,死时把它作为殉葬品,埋入昭陵,从此真迹永绝于世)那么这篇作品其文学内蕴如何呢?悠悠千载之后,我们只能从序文本身去探究了。(板书文题)

  范读。全文共有三段,试从每段中找出最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字眼。

  全文感情起伏,情真意切,我们就以此感情的变化为线索,走进王羲之的情感世界。

  第一段共有五句话,主要记叙了什么事件?作者三如何记叙这次兰亭*的盛况的?

  (请学生依次朗读每一句话,然后概括出每句话的要点。)

  请摘录本段写景句,体会作者写景状物言简意赅,妙趣天成的特点,感受作者快乐的心境。

  兰亭地处“会稽山阴”,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主体是山水。其山如何?“崇”与“峻”是本色形容,而“茂林修竹”四字遂赋予山岭盎然生气;其水如何?“清”与“激”亦为本色形容,而“映带左右”四字方使流水神采飞动。王羲之笔下写竹,只言其修而弃其绿,写水,只言其清而弃其碧,色调的淡雅。再看天气,“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天宇清朗,和风吹拂:在这里没有“草长莺飞”春意闹,也没有“姹紫红开遍”的艳丽,只有清风拂面,水声泠泠;在这里物我同化,是非顿消,心境澄明。信可乐也,更乐的是可以与知己好友品酒论诗,尽情抒发内心的情思,欢声笑语,久久不绝,以致感到人为的管弦之声亦属多余了。

  此情此景,作者感到赏心悦目,他如何表达?

  明确:“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指起头来看到宇宙的广大,低下头看到万物的繁多,借此来放开眼界,舒畅胸怀,尽情享受耳听和眼观的乐趣,真是快活啊。)

  仰观宇宙,俯察万物,是极视觉之娱;竹木萧萧,流水潺潺,是尽听觉之乐。信可乐也。

  小结一下

  王实甫的《西厢记》里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说明人生有四大美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本文段共六句话,四美俱全,五美齐臻,足可乐也。作者在此段中极力营造素淡、雅致的格调,即使喜悦,也不过分显露,可以说是作者从容淡雅的心境所致。如此心境之下,王羲之又怎会发出岂不痛哉的感慨呢?

  作者紧承上文的“乐”字,由乐而忧,由生而死,围绕生死重大问题展开议论,抒发感慨。

  由乐转悲,看似突兀,却也顺理成章。(幻灯补充资料)

  作者由眼前的兰亭相聚的欢乐,推想到普天下之友朋相处的情境:世上没有不散的宴*,情随事迁,喜欢的会不再喜欢,拥有的会不再拥有,再圆满的团聚终要离散,再自足的幸福终要破灭,进而想到生命短暂,深切感悟到,再坚强的生命终要死亡。生命短促,一切终究会曲终人散,面对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由生离到死别,自然乐极而生悲,令人痛心。这种情感变化是十分正常的。在这个古今人共同面临的无奈面前,作者不由发出“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的感叹。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诵第二段的内容,注意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

  下面请学生朗诵第三段,注意思考两个问题。

  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作者编集《兰亭集》的由来是什么?目的又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1、东晋时人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意志消沉,不求进取,认为人生无常,生死等同。(出示幻灯片)先概括东晋时期的这种风尚,再谈为何会有这种思想。作者批判了时人的人生虚化的思想,认为生就是生,死即死,不可等同视之。

  2、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为使后人也对今天的所为所思“兴怀”)“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以便“后之览者”也会“有感于斯文”。作者把昔人昔文、今人今文以及后人有感串联起来,既巧妙地交代了诗集的由来,说明了编集的目的。也把目光投向了宇宙的深处,由己悲人,这是作者超越了人生无常之同的理性思考,这种深刻的“千古同悲”让我们从感伤的背后,发现了作者对短暂生命的珍惜。正如文中所叙,既然人生如此短暂,此次聚会的有关情景就应记录下来,能使后人了解今人的情怀,也感触到我的情志。

  下面就让我们把全文集体朗诵一遍。

  讨论:60年代中期、郭沫若先生曾发起一场关于《兰亭》真伪问题大讨论。他认为字体、文本都不是王氏原貌,理由之一是文章前面写极乐,突然转为悲痛,悲得太没道理了。你认为呢?

  由乐转悲,看似突兀,却也顺理成章。作者由眼前的兰亭相聚的欢乐,推想到普天下之友朋相处的情境:世上没有不散的宴*,情随事迁,喜欢的会不再喜欢,拥有的会不再拥有,再圆满的团聚终要离散,再自足的幸福终要破灭,进而想到生命短暂,深切感悟到,再坚强的生命终要死亡。生命短促,一切终究会曲终人散,面对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由生离到死别,自然乐极而生悲,令人痛心。

  这种情感变化是十分正常的。

  教师补充:古希腊史学之父希罗多德在其《历史》中提供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伟大的波斯王克谢尔克谢斯,率领波斯历史上最大的一支远征军向希腊进军,在阿比多斯海湾,他检阅全军。他的陆军遮天蔽地,他的水师布满海湾,他感到荣耀,感到幸福。但随后他又伤感起来,而且潸然泪下,对他叔父说:“当我想到人生短暂,想到再过一百年后,这支浩荡的大军中没有一个人还能活在世间,便感到一阵突然的悲哀。”在*古典文学中,描写聚会欢乐后转入悲伤的,典型的有:汉武帝行幸河东,中流与群臣对饮,自作《秋风辞》,也说:“欢乐极兮哀情多,小壮几时兮奈老何!”道出了这种现象的正常和普遍。

  讨论:作者的悲哀之情是否是消极悲观?

  1、这是悲观的。相比之下,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刘禹锡的“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而不消沉,不黯然,积极进取,乐观旷达。英国大哲学家罗素,在他的一篇散文《论老之将至》中,也将生死这个永恒的主题升华到了壮阔高远的境界:“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应该像河水一样——开始是细小的,被限制在狭窄的*之间,然后热烈地冲过巨石,滑下瀑布。渐渐地,河道变宽了,河岸扩展了,河水流得*稳了。最后河水流入了海洋,不再有明显的间断和停顿,而后便毫无痛苦地摆脱了自身的存在”。能够这样理解自己一生的人将不会因害怕死亡而痛苦,因为他所珍爱的一切都将继续存在下去。

  2、第二种观点:这种悲哀,这种对时间和死亡的恐惧并不必然导向消极悲观。性格刚强的曹操同样有“人生几何”的感叹,但是它最后导致的不是消极无为而是一统天下的豪情壮志。《兰亭集序》在忧生叹逝中包含着对美的幻灭的悼惜,它否定老庄“一死生,齐彭殇”,认为生即生,死即死,有生之年应做点事,不应空谈玄理,表现出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本文第一段,从作者对兰亭盛会的描述中不难看出作者快乐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第二段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打法感慨,但字里行间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第三段中批判了“一生死”“齐彭殇”的虚无主义,这在玄谈盛行的东晋也是难能可贵的。

  引申拓展:需要说明的是,对死亡的恐惧和忧虑,历来是中外文学和哲学所关注的重要话题,莎士比亚的《王子复仇记》中有名的一句台词“生还是死,是一个问题。”

  “人生苦短”又是我们古人难以解开的心结。(出示幻灯片)《古诗十九首》中有“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汉武帝有“少壮几时奈老何”的慨叹;李白也曾感慨“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天地是万物的旅舍,光阴是百代不停的过客,而浮荡不定的人生像一场大梦,能有多少欢乐?);苏轼也感慨“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但陶渊明“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刘禹锡的“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无不表达出了不消沉,不黯然,积极进取,乐观旷达。鲁迅先生于“绝望和深渊”中“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为中华民族挺起了不屈的脊梁,他们在经受着人生局限性的同时,依然努力地创造出了瑰丽的生命华章。

  讲了那么多古人的看法,下面请大家来谈谈你是怎样认识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验?

  就像一首歌中唱的那样,天地悠悠过客匆匆,潮起又潮落,自然不可逆转,就让我们在有限的生命之旅也努力书写生命的华章。

  教学杂谈

  〖“大语文”阅读与“大语文”作文〗

  艺术欣赏“大语文”阅读的有效延伸”。艺术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我们所说的艺术是指除了单纯以文字表达思想、情感以外的一切艺术门类,包括戏剧、电影、音乐、书法、绘画等。艺术是人类精神的家园,这些门类是阅读教学的有效的一翼,学会对艺术的欣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艺术不仅仅是阅读教学的有效延伸,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构成。

  现代音像技术的发展,把各种艺术引向课堂己便得非常便捷。艺术欣赏和文本阅读相结合,经典视象和经典名著同时进行,这不仅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阅读想象的真切感受,同时也会激发学生的创造。比如我们在教读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时,用多媒体教学的手段,让学生欣赏其书法艺术,这对了解其文本内涵,培养学生纯正的文学情感,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单纯的音乐、绘画、电影等艺术欣赏,同样应作为“大语文”阅读的重要构成。

  〖创新是语文教师的灵魂〗

  在20xx年德州市教学能手比赛时执教的王羲之《兰亭集序》,不仅引领学生感受作者面对生命短暂而抒发的“乐──痛──悲”的情感跌宕,而且从文化、生命、民族的视角探讨了对生命的敬畏以及人生价值问题,这节课既把握了文言文教学的基础性,又给学生思想情感的熏陶和美的净化,受到了在评委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生活──语文教学的引领者〗

  新课程以全方位的视点,到倡导大语文观,走大语文路,为学生终身学*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精神底子”。奠定一种读书的境界,这境界就是语文知识从生活中来,运用到生活中去。王国维把读书分为三种境界,“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诗词的境界,是读书的境界,又是生活的境界。

  宋人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感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精神的凝结;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长啸“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胜”是一种天人合一的顿悟;王勃在《滕王阁序》里怅然:“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是一种放眼宇宙,辨识有穷与无穷之间哲理的伟大胸怀和气魄;苏轼在《赤壁赋》中喟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在有限与无限之间彻悟了生命的本源。*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是一种宏伟志向,又是语文与生活水**融的情状,这境界又让人联想到语文教学“问渠那得清如惟有源头活水来”,对语文的追寻,对生活的追问,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语文是生活精髓的提炼,生活是语文的反光镜。

  教学思路与教后反思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新教材的编写提出了如下要求:“要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要有助于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山东人民版高中语文新教材根据这一要求,加大了选文中古代优秀文学作品的比例,这对于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增加学生的传统文化积淀有很大的作用。在这样一种新的形势之下,如何有效地开展文言文教学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对于文言文教学,我曾经以教师讲解为主,不重视学生诵读,因为文言文有讲头,其中的实词、虚词、句式、情感、理趣等等,都可以讲出很多“东西”来。这种教学方法并不是不受学生欢迎,不少学生还很爱听老师“侃”,但这种做法却不能使学生真正喜欢文言文本身,他们喜欢的只是其中的所谓文化。发现这个问题后,我在教学中感到了一种“舍本逐末”的尴尬。

  于是我参照新课标精神尝试改变文言文教学思路,从由教师讲解变成让学生诵读,从重视翻译到重视感悟。我把自己的思考设计为“文言文四步诵读法”:

  一读读准字音,

  二读读懂句意,

  三读读出情感,

  四读品味评价。

  《兰亭集序》的教学,基本上就是按照这一思路进行的。

  《兰亭集序》是一篇文言散文。文章写景语言简洁,议论语言深刻。作者借助富于韵味的文言语言,极富魅力地表达了当时人们的生存体验。

  考虑到公开课的时间因素,我把这节课的诵读设计为四步:

  第一遍诵读:

  听录音,小声跟读,完成以下任务:

  1、边听边校正自己的字音、句读错误。

  2、勾画出自己有疑问的字词,读完后讨论。

  第二遍诵读:

  自由诵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第三遍诵读:

  齐读,从每一段中找出一个字概括作者的心情。

  第四遍诵读:

  带着感情诵读,在朗读中分别体现出欢乐、痛苦、悲伤的感情。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第一段中,作者欢乐的因素有哪些?第二段中他为何而痛?第三段中他又为何而悲?

  这样,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读书,每一遍诵读都有目的,每一遍诵读都有任务。通过诵读,使学生身临历史情境,直入文本深处,切身体验“此景此情”,与作者进行面对面地沟通与交流,产生心灵之间的感染与共鸣,从而在更深的层次上感悟文本、感悟人生。

  采取诵读的教学方法后,我发现,许多过去需要讲解的知识在诵读中就解决了。比如实词的意思,这节课中,有学生不懂“俯察品类之盛”的“俯察”的意思,就另有学生告诉了她自己总结的规律:文言文句式整齐,通过和上文“仰观宇宙之大”中“仰观”二字对比,就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俯察”的意思。再比如虚词的用法,如果让教师来讲解“也、哉、夫”表达不同语气的知识,哪里比得上在诵读中感受“信可乐也!”“岂不痛哉!”“悲夫!”三句话中的情感更自然呢?

  可以说,诵读是学*文言文的一把钥匙,一把重要的钥匙,一把不可替代的钥匙。学生在诵读中就能够有所感知,就能够增加积累,就能够形成语感。当然,这节课还有很多缺憾,而我感到最大的缺憾,就是因为时间原因没有展开更充分的诵读活动,如果学生在这节课中能够当堂背诵全文,那么,即使没有分析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也是一节成功的“文言课”。

  另外,新课标强调从历史发展和现代观念两个角度评价文章内容,积淀文化底蕴,汲取民族智慧,所以,分析王羲之的人生观,也应该是学*本文的一个任务,但这只能是一个次要的任务,是建立在对文本的充分理解基础上的任务。

兰亭集序教案4

  教学目标:

  1、积累整合文言知识,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方法。

  2、了解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认识作者在乐、悲、痛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诵读全文,并能背诵。

  2、体会作者由“乐”到“悲”再“痛”的思想感情及其变化。

  教学难点: 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整体感知,熟读课文,理清思路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既是书中极品,又是文中上品。据历史记载,唐太宗千方百计搜觅真迹,并日夜赏玩临摹之,以至形成了宫廷上下竞相临书的盛况。唐太宗驾崩,此真迹又作为殉葬品埋入地下,后来此墓被盗,真迹永远失踪,成为千古恨事。我们现在所见的是唐代摹本。(让学生看教材中《兰亭集序》书法作品)从摹本可以判断“书中极品”的评价绝非妄言。而此文为什么又被称为“文中上品”呢?它为什么跨越千年依然动人呢?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作为文学作品的《兰亭集序》的魅力所在。

  二、展示学*目标

  三、解题

  1、走*作者

  王羲之(公元321~379,一说303~361),字逸少,东晋琅邪临沂人。是东晋也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书法家。出身于士族名门,是东晋政治家王导的从子。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早年从卫夫人学*书法,后多鉴前代名家书法,博采众长,备精诸体,有“书圣”之称。书法刻本以《乐毅论》《兰亭序》《十七帖》为著。其子王献之也是书法名家。父子齐名,世称“二王”“二圣”。王羲之在诗文写作上也是高手。东晋文坛盛行骈文,王羲之是少数仍沿用散文写作,或以散驭骈的作家之一。其文风清洗,不尚辞藻而多情致。

  2、背景介绍

  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玄学盛行,对士人的思想,生活以及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很复杂的影响。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东晋时期,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很盛,是玄言文学泛滥之时。但王羲之一反“清虚寡欲,尤善玄言”的风气和追求骈体的*之气,抒写了一篇情真语笃,朴素自然的优美散文《兰亭集序》,不但在东晋文坛上占有一*之地,而且在*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幽雅,是当时名流雅士时常*的地方。 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上巳节),王羲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修禊之礼,举行过一次盛大的风雅*,参加的名士,有“东山再起”的司徒谢安、“掷地作金石声”的辞赋家孙绰,潜心物外的高僧支遁等四十一人。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诸名爵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

  3、文体知识 《兰亭集序》是一篇序言。“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

  四、整体感知

  (1)字音辨识 癸guǐ丑 修禊xì 流觞shāng 激湍tuān 形骸hái 游目骋chěng怀 齐彭殇shāng 嗟悼 jiēdào 会kuāi稽jī 感慨系xì之 通假字:趣舍万殊 悟言一室之内

  (2)听录音,请学生分别划出三个段落中表达作者情感的词来(“乐”“痛”“悲”),划出不懂的字词句来。

  3、感知作品,理清思路 根据文章的情感变化,划分文章段落层次。

  教师明确:第一段(1、2自然段):记叙兰亭*的盛况 第二段(3自然段):抒发人生感慨

  第三段(4自然段):交代作序目的

  五、教学小结

  六、布置作业:预*1、2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研*1、2自然段,探究乐在何处

  一、复*巩固、温故知新

  1、齐诵课文 2、回顾思路

  二、研*第一部分,即1、2自然段

  1、迅速浏览课文,然后合上课本,凭记忆按提示查找内容要点

  如:时间:“永和……癸丑……暮春……” 地点:“……兰亭……”

  人物:“群贤……少长……” 环境:“此地有……,又有……”

  活动:“引以为流觞曲水……” 天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感受:“……信可乐也”

  2、摘录本段写景句,体会作者写景状物言简意赅,妙趣天成的特点,感受作者快乐的心境。

  学生明确: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清流激湍 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

  3、课堂练*:模拟想象你便是其中一文士,请你用散文化的语言将景物和你的感受诉诸笔端。

  教师点拨:本段中作者无论“摹”山范水,还是“描”竹画树,都极其简约。想那阳春三月的江南该是鲜花吐芳,姹紫嫣红。此段中作者却只选山、水、林、竹、天。写山岭,从高耸、横亘状其势;写竹林,从茂密、参天绘其形;写溪水,着眼于水清流急,回环相映之态;写晴天,写煦风,仿佛景物皆着感情色彩。如此美景,在良辰、乐事的氛围中,给人带来的是愉悦,是欢欣,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春天气息和游人如织的快乐场面。

  4、提示学生朗诵时注意语调要清新明快,充满欢欣,优雅之情调。按照提示每组选代表朗读。

  5、学生讨论、交流

  (1)有人将本段之“乐”总结为“五乐”,你能找出来并加以总结说明吗?

  (作者依据什么说这次聚会“信可乐也”?“信可乐也”在第1部分中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在这一段中作者描述了这次聚会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这是一乐;而聚会是在“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可谓良辰,是为二乐;聚会之地“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可谓景美,是为三乐;宴会之中“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可谓情真,是为四乐;而“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可谓极视听之娱,是为五乐。作者感到人贤、辰良、景美、情真、赏心五事齐臻,所以认为这次聚会,“信可乐也”。“信可乐也”一句是对聚会情景的总结,突出了情感的主旋律——“乐”。

  (2)本段末句“信可乐也”能否改成“信可乐矣”?请阐述理由。

  明确:“信可乐也”不可改为“信可乐矣”。因为用“也”语气*缓,笔势沉稳;而用“矣”语气激越,笔端情感外露。仔细揣摩第1段中描述景物只在山、水、林、竹,而舍鲜花吐芳;就是写林写竹,只言“茂”“修”,而弃其绿、碧、翠,极力营造素淡、雅致的格调。兰亭*本是赏心乐事,但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并不过分显露,这是他气节高爽、性格沉稳的表现。

  (3)讨论:这段话语言有什么特点?

  教师明确:记叙性文字言简意赅,如开头总叙,只25个字就交代清楚了兰亭*的时间、地点、目的,表现出高超的语言技巧;写景的文字精练优美,朴素清新。

  三、当堂训练:尝试着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四、课堂小结:

  暮春三月,莺飞草长,天气晴朗,春风和煦,不可不谓之“良时”;会稽山阴,清幽兰亭,茂林修竹,山环水绕,不可不谓之“美景”;时贤名流,志趣相投,不可不谓之“贤人”;曲水流觞,饮酒赋诗,不可不谓之“雅事”;仰观俯察,游目骋怀,不可不谓之“乐心”:这实在是人生之乐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的畅快,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美谈佳话。千年以降,我们依然能感受到这些文人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

  五、预*作业

  1、预*第3、4自然段,想一想作者为何而“痛”?又为何而“悲”?

  2、如何理解“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研*3、4自然段,理解作者的生死观。整理本课文言知识

  一、 复*巩固、导入新课

  1、暮春三月,草长莺飞,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茂林修竹,清流潺潺,胜友云集,曲水流觞,泼墨挥毫,赋诗饮酒,不亦乐乎!可作者的感情怎么变成了“痛”呢?他由眼前的美景、盛会想到什么了呢?请同学们大声朗读第二段,看看作者的心思到哪儿去了。

  2、检测1、2自然段的文言知识

  二、展示学*目标

  三、研*第3自然段 1、全班齐读第3段,理清文章思路

  提问一:请合上课本串讲本段大意 提问二:这段话作者围绕什么主题展开讨论的?

  明确:乐忧生死等人生重大问题 提问三:作者为何而痛?

  一痛惜情随事迁,美好消逝;二痛生命有限,终期于尽。

  2、诵读提示:作者以从容沉稳的气势稍一收拢,便转到全文的主旨上来,探索人生哲理,发表对人生忧乐和生死问题的看法,以理论为主,故应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重读的词语有“死生亦大矣”中的“大”,“岂不痛哉”中的“痛”。末句以降调慨叹语气收束。

  请按照上述提示,每组选代表诵读

  四、研*第三段,即4自然段

  1、熟读课文,理清背诵思路 这段议论中包含感情,请理清作者的感情发展脉络。

  问题(1)当前士大夫的人生观是怎样的?

  (2)你认为作者赞同他们的人生观吗?为什么?

  明确:由读昔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转入对世事的深入抒写,批判当前士大夫“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现了作者抗拒人生虚幻的执着努力,随之又发出“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乎”的慨叹,可见作者对人生敏锐、深刻的感受中一份对人生特别的热爱和执着,接着作者交代了《兰亭集》的成因“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既然人生变化如此迅疾,此次宴会的情况就该记录下来,使将来之人了解作者心中的感慨。随着感情变化的步步推进,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是作者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

  2、朗读语调提示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读出节拍,读出批判语气。“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乎”缓缓吐出,重音为“悲”,以后的句子以和 缓低沉的语调读出。

  挑选学生按照以上提示朗诵

  五、合作探究

  1、谈谈你对“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一句的认识。

  明确:作者认为人不管以怎样的方式活着,生命都在不知不觉中逝去,而寿命的短长只能听凭造化,最终归于结束。所以生就是生,活着能享受乐趣,死就是死,死后一切皆无,活着和死去是人生大事,二者不可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

  2、第四自然段,作者发出“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乎”的慨叹,那么作者究竟为何而“悲”呢?

  明确:一悲古人生死感慨,“我”深有同感;二悲今人一死生齐彭殇的虚妄;三悲后人叩问今人,可谓千古一悲!文章由“我”的个体之“痛”和“悲”,推己及人更加深刻感人。人类社会从古到今,迈进了多少年,然而人类对生命本质的体验何其相似!真是古今同痛,千古同悲!

  六、探究性阅读训练

  有人认为作者在文中阐述了他的生死观,是他的旷达性格使然;但他毕竟生活在国事日衰的东晋时期,士大夫们大多意志消沉,不讲求进取,对他也不能说毫无影响,因此文中出现了低沉的调子,例如“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你如何理解呢?请发表你的观点

  背景介绍: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屡屡发生。士大夫自危而无奈,寄情山水,啸傲山野,思想消极,行动无为,感觉生命就像浮萍之于水,随波荡漾,飘到哪里是哪里,生死无常。于是东晋时期,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很盛,所谓“一死生”“齐彭殇”,死就是生,生就是死,即玄理之一。受社会思潮影响,东晋文学创作内容消沉,逃避现实、出世入仙的情调很浓,是玄言文学泛滥之时。

  在这种背景下,王羲之在文中描绘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还能批判当时盛行的虚无思想,实际上就是眷念人生、热爱生命的表现。他在书法上的执著努力和卓越成就也是对抗人生虚无的体现。诚所谓“消极其表,执著其里”,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小结: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知人论世,是把握文章主旨的利器。

  七、随堂演练:归纳整理文言知识

  1、通假字 趣舍万殊(“趣”通“趋”,趋向,取向) 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面对面)

  2、一词多义

  修:茂林修竹(高)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长) 乃重修岳阳楼(修建 ) 修守战之具(整治)

  期: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至,及) 期年之后(周,期年:一周年)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约定)

  致: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趣,情致辞)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招致)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

  临:未尝不临文嗟悼(面对,引申为阅读)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迎)

  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面对)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

  次: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旁边)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下一等)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按次序)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行军途中的驻地)

  3、词类活用

  映带左右(环绕,名作动) 流觞曲水(使动用法,使……流;使(水)弯曲)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形容词作名词,贤才;年少的人和年长的人)

  所以游目骋怀(使……游,使……骋,动词作使动) 固知一死生(看作一样,数量词意动)

  齐彭殇为妄作(齐:形容词意动,看作相等。) 一觞一咏(名作动,喝酒)

  4、古今异义

  列坐其次 古义:这个地方 今义:次一等的。 俯察品类之盛 古义: 万物。 今义:物品的种类。

  或取诸怀抱 古义:思想抱负 今义: 怀里抱着

  所以游目骋怀 古义:用来……的…… 今义:连词,表示因果关系。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夫人”古义: “夫”用在段首引发议论,是发语词,可不译。“人”,人们 今义: 对已婚女子的尊称 “俯仰”古义: 形容时间短暂 今义:低头抬头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义:这篇文章 今义:文雅;文化或文人

  5、特殊句式

  仰视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定语后置) 会于会稽山兰亭(介词结构后置句)

  当其欣于所遇(介词结构后置句) 亦将有感于斯文(介词结构后置句)

  晤言(于)一室之内(省略介词“于”) 引以(之)为流觞曲水(省略介词宾语“之”) 死生亦大矣(判断句)

  八、课堂小结

  魏晋时期通常被认为是我国历史上人的自觉和文的自觉的时代。魏晋人对自身和外在于人的客观世界都有深广精微的体认和探求,这使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充溢着浓郁的人生意识和宇宙情调。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记下了与会者的千古风流。语言清新朴实,叙议结合,在雕章琢句、华而不实的文风充斥文坛的当时,显得尤为可贵。

  九、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兰亭集序教案5

  [自读导言]

  1.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2.引导学生了解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掌握本文叙述、议论和抒情巧妙结合的写作特点。

  3.背诵全文,了解课文中的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修”“期”“致”“临”“次”等词的多义性。

  [解说]

  1.本文是一篇书序,而要被作序的书是因宴集赋诗结集而成,因而这篇序言并没有像一般书序那样把写作的重点放在对书的内容和特点的介绍上,而是把笔力集中在由这次*而引起的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上,所以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是学好这篇课文的关键。又因为本文有一定的消极色彩,所以教学中必须正面引导学生认识在作者深沉的感叹中的积极情绪。这是全文学*的难点。

  2.两晋时期,骈丽藻饰之风盛行,而本文作者却以这种朴素自然的散句为主的形式出现实属难能可贵,这种朴素自然的形式恰好与作者真实可感的思想达成完美和谐的统一,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这一点。

  3.背诵全文是本单元和本课的具体要求,所以必须督促学生去完成。词类活用、省略句式和词的多义性是本课较为明显的语言现象,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积累。

  [自读程序]

  一、解题,弄清本文体裁和内容的关系,总体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基调,突破重点。

  二、介绍背景,根据本文所述内容,从更远的背景着眼,讲清*古典文学作品中描述聚会欢乐后,因感人生无常而转悲的写法,并非始于《兰亭集序》,而是由来已久,突破难点。

  三、熟读、背诵课文,理清思路,划分层次,然后采用导学、提问、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水*,随机控制教学进程,解决课文中的重要问题。

  [解说]

  1.根据高中语文第一册教材对文言文学*的总体要求和本单元的具体要求可知,本课学*的重点是对课文思想内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其前提是必须弄清写作背景和社会背景。(知人论世)

  2.弄清了创作缘由,学生们自然会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达到熟读背诵,而后顺利划分出层次结构。

  3.本篇课文篇幅较短,完全可采用导学式教学,也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达到对每一层、每一句话的理解。

  [自读点拨]

  1.题目与写作背景

  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幽雅,是当时名流雅士时常*的地方。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二日,五十一岁的王羲之(当时任会稽内史)邀请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兰亭聚会,他们做曲水流殇之饮,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诸名爵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

  2.理清思路,把握全文感情基调。

  全文共三个自然段,可分为前后两部分,第一段为第一部分,叙述兰亭宴集的情况,写出了宴集的时间、地点、相聚的缘由、参加人员、*地的地理环境及景物、当日天气和宴集的感受,是实写,以一“乐”字为基调。第二、三自然段是第二部分,写宴集以后的感慨,是虚写,这部分则以一“悲”字为基调。全文这种由乐转悲的写法原因有二:第一,符合一般人的心理发展变化规律。大家难得一聚,是快事、乐事,但有聚就有散,因为“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再说相聚是困难的、短暂的,分散是容易的,也是长久的,本来这种聚散两依依的情形已使人感慨万端,再由此使人联想到人生无常、生死相隔,怎不使人悲从中来。第二,这种写法有其历史源渊:当年汉武帝行幸河东,中流与群臣欢饮,自作《秋风辞》:“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奈老何!”魏文帝《与朝歌令吴质书》叙在与吴质等人宴乐之后:“乐往哀来,怆然伤怀。余顾而言:‘斯乐难常’足下之徒,咸以为然。”西晋石崇《金谷诗叙》亦在与众人宴乐之后说:“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可见从汉魏以来,人们因欢聚由乐生悲的感慨是屡见不鲜的,那么《兰亭集序》如此用笔就不足为怪了。

  3.从第一自然段用词的简约、格调的淡雅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性情。

  第一自然段里作者无论模山范水还是描竹画树,都达到了简而不能再简的地步,真可谓惜墨如金,想那阳春三月的江南山间水渚该有多少鲜花吐芳、姹紫嫣红开遍,而此文中,作者却紧锁浓香艳颜,些许不流注笔端,进入作者视角的只在于山、水、林、竹、天、风而已。就是写那翠绿欲滴的树林、竹子,也只言其“茂”、言其“修”,而弃其绿、弃其碧、弃其翠,极力造成一种素淡、雅致的格调。兰亭宴集本是良辰美景中的赏心乐事,但作者内的喜悦之情从不过分表露,笔端的兴奋字眼从不轻易滑落,只在结尾处以“信可乐也”四字表出,但仍保持着笔势之从容沉稳,可见文字格调的淡雅正是作者人格性情的体现。

  4、第二自然段分为几层,以及与前文怎样联系。

  第二自然段分为两层:第一层叙述。作者首先从兰亭*联想到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周旋应时,尽管因人不同,人们做事处世的方法千差万别,但人们的观点无外乎有两种:一种是“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已,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另一种则是当对所遇事物产生厌倦时,感情随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无端的感慨就产生了。第二层,针对人生的这种感情变化,用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发表感慨议论。人们对于自己先前喜欢的事物转瞬变为历史的陈迹这件事尚且感慨万分,何况对于随着世界的变化人们难免一死这件事呢?这里的“向之所欣”指的应该是兰亭*这件事,这样前后文就自然联系起来了。

  5.第三自然段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怎样一步步推进的。

  第一步,紧接上段结尾的“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于第三自然段一开头就用孔子的话总说生死大事,提到生死这件大事是令人悲伤的。第二步,作者从古人遗留下来的文章看到:古人也为人生变化而兴叹生悲,这和今人为人生的变化兴叹生悲完全相同,甚至比今人更加伤感,这使作者的心情久久不得开解。第三步,作者推测未来人的感情变化也必和古今人一样,等到现在的一切成为历史的陈迹,未来人也会像我们现在一样临今人之文而感叹,如此无情的变迁再次引起作者的感慨。最后一步作者点出写作此序的主旨:既然人生变化如此迅速,此次宴集的情况就该记录下来,以免湮灭不彰,同时也使将来之人了解作者心中的感触。随着感情变化的步步推进,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这与上文的乐生之意恰好相合。

  6.为什么说“一生死”、“齐彭殇”是“虚诞”、“妄作”。

  这一观点出自《庄子·齐物论》,庄子认为生和死是相对的,“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像细胞的新陈代谢。但他夸大了这个相对,否定了生和死的区别,所以,生死相等说是荒谬的。他又认为活了八百岁的彭祖和未成年就死去的人没什么差别,因为长短是相对的,但他同样夸大这种相对性,否定了寿夭的区别,所以是胡说。其次从第三段的内容看,作者先引用孔子的话说生死是人生的大事,接着分别写古人、今人和后人无不对生死这一人生大事感慨万端,对人生无常悲恨不已,那么既然古往今来人们无一例外都为人生无常兴叹生悲,庄子的死生一样、寿夭等同的说法还是虚妄荒诞之辞吗?

  [解说]

  讲清写作背景和有关社会背景是打开学*《兰亭集序》大门的金钥匙,其他几个问题则是根据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而设置,理解好这几个问题,就能更好地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了。

  [自读思考]

  1.第一自然段中关于天气情况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2.由第一自然段的“乐”到第二自然段转“悲”其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3.从原文找出两句话来说明“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杯,其致一也。”

  4.用最精练的话概括第三自然段的层意:

  第一层引用孔子的话总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写古人、今人_____________;

  第三层写后人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层概括作序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

  5.填空下文

  两晋时期,骈俪藻饰之风已经盛行。本文在修辞上_________藻饰,________典故;在句法上__________兼行而以___________为主,这种朴素自然的形式与其________构成了和谐统一,确实是一篇“不类常流”的佳作。

  6.课文对老之将至,人生无常感叹不已,情调有些低沉,但作者的积极情绪又无不暗含其中,你怎么看待这一问题。

  答案提示:

  1.文中对天气的描写起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承上是说上文的地理环境、景物、人们的活动如果没有“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天气,便都不会呈现出欢快的气氛;就启下而言,由“天”、“气”而及于下文之“宇宙”,显得紧密而自然。

  2.“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3.“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后人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4.生死是人生大事;对生死的感慨;对生死的感慨;使后人了解“我”的感触

  5.不尚不堆砌骈散散内容

  6.从第一自然段中作者对此次宴集环境的描述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是快乐的,“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如,信可乐也”道出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第二自然段,虽然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促大发感慨,但字里行间、深沉的慨叹之中,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从而与第一自然段的乐生之旨相一致。第三自然段,作者在尽述古人、今人、后人慨叹人生无常的同时,批判了庄周“一生死”、“齐彭殇”的虚无主义思想,这在玄谈之风盛行的东晋时代是非常有积极意义的。

兰亭集序教案6

  教学目标:

  1. 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2. 了解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

  3. 背诵全文,掌握“修、期、致、临、次”等词的多义性。

  教学重点;

  1. 了解由这次*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2. 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1. 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2. 对文中多义词的确定。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神舟六号已经升空,英雄们已经凯旋归回。大家都很感觉很高兴,*的很多贫困学生更是感到兴奋。为什么他们也那么兴奋?因为,我们国家将又有一批款项投入到希望工程中来!钱是从哪里来的呢?答案是:从神州6号中来。原来,这次随着神州6号一起升空和返回的的还有一幅国画。这幅国画可谓书法、画艺双绝!它是由毛笔书法和泼墨山水画两部分组成。现在这件艺术品即将用来拍卖,所得到的款项都将全部用来资助希望工程,专家们估计这件作品价值将上千万!!

  为什么这次选择的是这样的一件艺术品,而不是其他的东西呢?其实只要我们细想了一下就不难其中的原因了!“物以稀为贵”,书法和山水画是我们*的国粹,在世界这么多的国度中是独一无二的。所以,选择国画也就名正言顺,理所当然了。

  相比*的山水画一直受到西方油画挑战的状况,*毛笔书法的表现更是优异!我国书法有着比山水画更加悠久的历史,在这么的一段遥远漫长的历史中,明星、巨星更是璀璨纷呈。

  问:有哪位同学可以罗列出几位这样的人物?

  答:……(导出王曦之,再导出《兰亭集序》)。

  (若无,则如下继续)……

  问:其实还有一些大人物居然让你们给忽略了,有哪位可以补充一下?

  答:王曦之……(继续追问,导出他的作品兰亭序)

  (若无,则如下继续)……

  提醒:其实他就是王----曦----之(语气停顿,缓慢,起到提示作用)

  问:有谁可以简单介绍一下王曦之的有关作品?

  答:……(导出兰亭序)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和大家一起欣赏的人物,一起欣赏的作品。

  (板书:作品:《兰亭集序》 作者:王羲之)结束导入部分。

  二、作者题目介绍

  刚刚同学们讲到了王羲之的书法,他是魏晋时期的书法家。魏晋是*书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出现的一批著名的书法家。王是其中最有盛名的一位。他有“书圣”的美称。不仅擅长书法,也长诗文。

  书法作品《兰亭集序》最为有名,被后世评论者誉为“行书第一”,它到底是什么摸样的呢?请看插图。(学生看图)古人用八个字来形容它“飘如浮云,矫如惊龙。”同学们从这副精美的书法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我国书法艺术的美,*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只可惜我们看到的只是临摹本它的真迹已经失传。据说是被李世民带到地下去了。

  《兰亭集序》作为书法作品出名作为诗文它是王最出色的一篇。同学们看注释一,从注释我们知道它是诗歌集子的序。集子中的诗文艺术性不高,但是集子的序却脍炙人口千古传诵。既然它这么有名那我们接下来就来了解一下共同来欣赏这篇续。

  三、朗读 思路

  我们现在正式开始课文内容的学*,刚才老师已经介绍了王羲之,他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兰亭集序》是他的代表作它之所以能流传千古,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字写的好,这篇作品的文采也很棒,堪称“文质双绝”。作品的特色表现在两个方面,这也是我们这节课学*的重点内容。

  1. 作者复杂的感情变化。

  2. 骈散结合的写作特点。

  那我们来欣赏以下这篇作品,请同学们在欣赏的过程中能体会一下这两个特点,并考虑一个问题——作品中作者的感情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变化过程。

  朗读课文

  刚大家都欣赏了这篇课文,应该都有一定的体会。现在请一位同学就刚刚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提问)

  确实这篇作品的情感变化流程如**同学说的是一个由乐到痛再到悲的过程。作品也是以作者的情感为主线来建构的,那我们现在具体来看看作者到底怎样表达这三种不同的情感,请大家快速默读第一自然段。

  四、第一段

  第一段讲什么呢?讲文章的事由,事由是什么呢?是“修禊事也”,“禊”是什么呢?我们看注释5,“修禊事也”,就是做禊事,这有点像云南傣族的泼水节哟。当然这种祭礼也要挑个黄道吉日不能随便,古人很讲究的规定三月上旬的“巳”为修禊日。但魏以后用三月三日不用“巳日”关于干支纪年,我们上节课就已经熟练掌握了,这里我就不重复了。

  春天在古代分几个阶段?(提问)(孟,仲,暮)

  之初就是阴历三月初。所以我们课间交代的聚会时间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就是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

  地点“会嵇山阴”即浙江诏兴,兰亭在诏兴兰诸山,当年勾践曾经在那种过兰花所以就以此为名为兰亭。

  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锵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的自然风光。都有些什么呀?(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解释词语并板书)

  文中人物有哪些啊?

  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群咸”包括谁啊?(注释)这些人都是些什么人,其中都是些有名望的大家所以说是“群咸”。

  接下来看,“流殇曲水,列坐其次,丝竹管弦,畅叙幽情等”的注释。(丝是弦类竹是管类的)

  “是日也”判断句(是 代词)天朗气清就是天气清朗。

  “惠风”解释,(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指杭州当汴洲〈南宋 林升〉)所以只有春风才算得是惠风,和风。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两个句子骈散结合的好句(提问翻译)

  向上可以看到(学生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向下有崇山峻岭等,王尽收眼底能不发出“信可乐也”吗?

  五、第二段

  接着看下一段,古代文人*多儒墨客在*上留下千古诗篇。我们看在盛宴过后王发出怎样的感慨?

  第一段描写宴会是如此的快乐、自在、酣畅、淋漓。为何这段却让我们咀嚼到痛感呢?其实“好花不常开”人也一样,曲终人散都会有伤感存在,这是作者自然情感的流露。

  古人讲究起承转合的模式那么这里体现在哪呢?(提问)(仰观句与夫人句)作者生活的年代是什么样的?(时代背景插入)

  “静,躁”两种生活态度的句子(提问)由此有了三种人生的感觉。

  欣于所遇(快然自足)

  情随事迁(感慨系之)

  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由兰亭*联想到现今人们处世方法各异,静躁不同,但当“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所以感慨系之,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大发感慨“岂不痛哉”。

  六、第三段

  本文的前面两段分别讲到了“乐”“痛”,那么接下来作者的感情会有怎样的延伸转变呢?现在我们看下第三段。

  很多人都说这段以“悲”为感情基调,那么到底是不是呢?(请位同学朗诵一下这段,其他同学认真感受作者的感情。

  从文中哪可知“悲”呢?(提问)(“悲夫”)

  好我们来具体感受一下:“每览”句,每看到古人对死生发出感慨的原因都像契那样感触相合,我就为此悲伤感叹,也说不出是什么原因。

  “若合一契”像符契那样相合。“契”是古人借贷的一种凭证,我们从它的甲骨文字形可以一目了然。(写出甲骨文 用刀在木上刻字,古人把它分成两半合起来就是凭验)

  “固知”句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一死生”把死生看作一样,“齐彭殇”把长寿和短命看作一样。这里“一”“齐”是同义词,都是把 **看作一样“的意思。

  “一 齐“都是庄子的看法,“彭祖”解释(活到3800岁懂得养生之道所以把他当作长寿的代名词。

  接下看下两句“后之”后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从前一样真是可悲啊!

  “虽世”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人们的思想情趣一样的。

  “其致一也”(提问致的用法)(情趣 情致)

  “后之”句,读这诗集也将有感于死生这件大事。

  通过初步了解我们知道这段的主要思路是这样的:首先,作者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转入对人生的深入书写,这与当时的社会风气有关。我们知道在东晋很长时期里,士大夫普遍情绪萧条、不思进取,作者借此批判他们的消极思想。这充分体现王抗拒人生虚幻执着努力,随后发出“后之视”的感叹。

  接着交代作品的成因“后之览、、、”总结全文。综观全段,显然作者在尽述古人,今人后人慨叹人生无常的同时,批判了庄周“一死生”“齐彭殇”的虚无主义,他的精神当然应该看作是积极的。

  七、课文总结

  同学们,刚才咱们已经用了将*一节课的时间学* 《兰》这篇文章,在这节课即将结束的两三分钟的时间里,我们再来体会一下这千古传诵的奇文带给我们心灵上的美感。

  《兰》它只是一个序,序是一种文体,一般写在正文之前。他分自序和他序,(板书)

  所谓自序就是作者自己写的,介绍成书的原由,目的,和经过(板书)

  问:《兰》是自序还是他序?

  显然,在这篇自序里,王说明了写书的缘由,目的,经过。请大家思考一下,在文中哪几句话写出了这三个要素?A同学,请你说一下他的成书原由(会于会集山阴之兰亭。

  那他的目的又何在呢,B同学,请你回答一下(后之览者,亦,)好,请坐

  C同学,请你说一下他的成书经过(故列叙时人。。)

  好,大家回答的都很好

  序这种文体,既可议论,也可叙事,即借题发挥,王由文人在一起吟诗作赋的乐笔锋一转,写到对人生态度思考的痛,既而写到成书的悲。可以说,这三种思想感情情绪是越来越低沉的,但思想深度却是逐渐升高的,因而显得立意高远。大家想想,为什么在常人眼里一次无限愉悦的聚会,王会想到人生态度的悲呢,这种悲有从何而来的,这种悲是不是就是悲观悲叹呢?显然不是,大家知道,王生活在国事日渐衰落的东晋时代,那个时代,士大夫们崇尚老庄思想,意志消沉,不求进取。这让王感到悲哀,他会悲叹。但这种悲叹正是他旷达性格的反映,正因为他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充满了追求,才会对庸庸碌碌的岁月的流逝产生悲叹。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那些富于创造价值的杰出人物,你比如说三国时的曹操,他在他的饿诗中写到:人生几何去日苦多,对酒当歌,譬如朝露。读起来,让你觉得对人生充满了悲凉的意味,苦长乐短的哀愁,但是,你是不是说曹操就因此而成为庸庸碌碌的*庸之辈呢。显然不是。这些例子在*历史的长河中举不胜举

  文章最后一句写到: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我们今天读他的文章应该是后之览者,老师希望大家学完这篇课文之后,结合一下历史上的人物,思考以下自己的饿人生,怎样看待你的饿生命,对待你的生活。我们说,当一个人开始学会思考的时候就意味着他开始成熟了。在座的同学们,你们思考过这些问题吗,你们要怎样对待你的有限的生命呢,想重于泰山还是要轻于鸿毛呢,你们要在庸庸碌碌中悲叹岁月的流失还是要对酒当歌,意气风发的建功立业? 好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了,下面做下课堂测验

  八、随堂测试

  学*文言文,主要学*它的字、词、句。也就是字音字义、词类活用、文言句式。我们刚学*完〈〈兰〉〉接着我们做几道题来温*一下:(练*)

  通过对这篇的学*,我们感慨于死生之大,仿佛把心融入了作者飞舞的书法中,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多看多想,有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加的丰盛,正如今句话说的好。“我们可以活的*凡,但不可以活得庸俗。

  好,我们这堂课到此结束,下课。


《兰亭集序》教案实用二十篇(扩展4)

——《兰亭集序》教案6篇

  【教学目标】

  1、文言字、词、句教学,读懂文章内容,并能成诵。

  2、领会作者“乐”、“痛”、“悲”情绪变化后面的生命感慨。

  3、把握文章融叙事、描写、抒情、议论为一炉的写法。

  【教材分析】

  1、本单元所选皆山水游记散文,此类文章一般不只是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它往往包含着抒情与说理的成分。

  具体到本文,作者借由眼前“乐”事,想到生命短暂,故而有了“痛”感,并进一步想到“前人”、“后人”对“生死”的共同感慨,由此生出了“万古同悲”之叹(无论过去,还是将来,人的生命终将归于寂灭,此乃亘古不变之规律,故悲)。当然,教学本文也不能忽略作者表达的积极情绪。

  这是本文教学难点(不是重点),不可不引导学生体会。

  2、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部分载有“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的说法,字、词、句教学是本文教学的一个重点。

  3、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载有“古代诗文……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惯”的说法,鼓励学生多读是本文教学的另一个重点。

  【教学重点】

  1、字、词、句教学,如“岁、虽、所以、引、信、相与、兴、或、向”等,帮助学生读懂文章。

  2、诵读教学,提示学生抓住文中表示感情变化的关键词语,如“乐、痛、悲”,以此带动对全文的理解背诵。

  【教学难点】

  1、领会作者“乐”、“痛”、“悲”情绪变化后面的生命感慨。

  2、把握本文融叙事、描写、抒情、议论于一炉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

  1、反复诵读:音频朗读、集体朗读、教师范读。

  2、字、词、句等文言知识教学以学生质疑、师生解疑方式展开。

  3、以“讨论法”引导学生领会作者在文章中的情绪变化。

  【教学准备】

  1、音频朗读材料、视频介绍材料、课件。

  2、预*作业

  ①了解作者、作品,能用自己的话介绍作者、作品。

  ②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教辅),读懂文章内容,翻译文章一遍。

  ③找出文章表示作者情感变化的关键词,尝试体会作者情感变化的内在原因。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一则新闻(视频),王羲之《妹至帖》仅17个字,拍出2400万元。

  一则典故(幻灯片),《兰亭序》作了唐太宗的随葬品。

  足证王羲之无愧“书圣”称号。

  二、常识简介:作者、作品

  1、请1位同学用自己的语言介绍作者。

  2、用幻灯片展示王羲之书法艺术,点到即止。

  3、视频短片拓展视野,学生更好理解本文写作的来龙去脉。

  三、听音频范读(正音)

  1、要求学生标出生字词的读音。

  2、生字词注音。

  癸(guǐ)丑修楔(xì)事清流激湍(tuān)

  流觞(shāng)曲水形骸(hái)游目骋(chěng)怀

  趣(q)舍万殊若合一契(qì)齐彭殇(shāng)

  四、配乐集体朗读(理清思路,整体把握情感)

  1、要求学生找出文中表示作者情感变化的三个关键词,领会作者情感的变化,并思考作者情感变化的脉络与原因。

  2、合作学*,讨论并领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1)邻桌讨论。

  (2)学生展示。

  (3)教师明确:

  情感变化:乐→→痛→→悲

  因时、地、景、人、物、事而乐;

  因生命短暂、人生易老而痛;

  因“前人”、“后人”对“生死”的感慨相同,故生“万古同悲”之叹(无论过去,还是将来,人的生命终将归于寂灭,此乃亘古不变之规律,故悲)。

  五、教师示范朗读(详解1、2语段字、词、句)

  1、同学指出1、2段不解的字、词、句。

  2、师生共同解决学生提出的字、词、句问题。

  3、教师幻灯片展示重点字、词、句。

  ①重点实词(黑体字):

  岁在癸丑

  茂林修竹

  引以为流觞曲水

  列坐其次

  足以畅叙幽情

  足以极视听之娱

  ②重点虚词(黑体字):

  信可乐也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所以游目骋怀

  ③词类活用(黑体字):

  少长咸集(形容词作名词)

  所以游目骋怀(动词的使动用法)

  ④特殊句式: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状语后置)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判断句,判断目的)

  引以为流觞曲水(省略句,省略介词的宾语)

  列坐其次(省略句,省略介词)

  六、学生再次齐读全文(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说明:如果时间不够,本环节略去。

  七、小结本课时

  1、同学们大体知道了王羲之其人其事和本文写作的来龙去脉。

  2、同学们初步领会了作者“乐”、“痛”、“悲”情绪变化后面的生命感慨。

  3、我们详细解读了1、2自然段,读懂了这两个语段的内容。

  八、布置作业

  1、以文中三个关键词为纽带,背诵全文。

  2、借助课下注释,读懂文章3、4段内容。

  3、思考作者在文中表达的积极情感。

  附1、板书设计

  附2:第二课时主要内容

  1、反复诵读文章。

  2、解析3、4自然段的字、词、句,读懂语段内容。

  3、完整领会作者“乐”、“痛”、“悲”情绪变化后面的生命哲思。

  3、理解文章融叙事、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的写法。

  1、导入:记得孔子有一次和子路、曾皙,冉有等几位学生一起谈论志向问题。当问到曾皙时,曾皙答道“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曾皙的春风沂水大得孔子赞赏。那请同学们想一想,在这春风沂水的三月,在那崇山峻岭的茂林修竹之中,亲密的朋友携手而来,*地促膝侃侃而谈,那该是何等怎样的乐事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穿过时光的长河,走进那兰亭,一起学*羲之的《兰亭集序》。

  (过渡句:《兰亭集序》一篇山水游记散文,就让我们一起去认识王羲之其人及其写作背景。)

  2、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的三月三日,王羲之和当时的名士谢安,孙绰、支遁等四十一人,*于会稽郡山阴的兰亭,在水边游赏嬉戏。他们一起流觞饮酒,感兴赋诗,畅叙幽情。在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诸名爵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兰亭集序》。

  (提问:什么是序呢?)

  明确:一般放在书或者文集的前面,是说明书籍著述或者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有对作者的作品进行评论,或者就有关问题进行研究阐发。

  (过渡句:《兰亭集序》不仅是一幅书法极品,誉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称,更是散文中的佳品,今天我们学*这篇课文,主要是通过诵读、理解去探究文字的丰富的内涵。)

  3、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们认真听一下录音。

  (要求:注意文章的语气、停顿、字音)

  2、学生齐读

  (指导学生的朗读)

  (过渡句:关于文言文的学*,对于文意的理解,首先应该是字词的理解,下面,请同学们阅读第一段,并尝试翻译,请特别注意老师用不同颜色标注出的字词及划线部分。)

  4、再读课文,读懂文意

  梳理字词

  5、品读课文,读出情感

  (过渡句:字词的梳理,可以说是为我们理解文意打下了一个基础,那么接下来我们请男生读一读第一段,其他同学认真听,并勾画出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

  明确:乐

  作者为何而乐呢?

  1、良辰:暮春之初

  农历一、二、三月为春季,暮春也就是三月。

  南北朝丘迟在《与陈伯之书》中说:“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想以江南暮春之美景,故国之思激发屈膝事敌的陈伯之翻然悔悟。可见,暮春三月是人间最美的一段时光。

  2、美景:山、水、天气

  比较王羲之笔下春景与其他文人笔下的的春景的不同: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韩愈《晚春》

  明确:

  《忆江南》和《晚春》写的是花红水绿,尽显春色之浓艳;

  《兰亭集序》:映入眼帘的只有山、水、竹、天、风而已,可以说,真是洗尽铅华。写竹,只言其“修”而舍其翠绿,写水,只言其“清”而弃其碧波,尽显春色之素淡、雅致、清幽,这样的山水,正可以韬养宁静淡泊的心性。清风拂面,水声泠泠,在这里,足以让人心境澄明,心旷神怡,物我同化。

  3、乐事:修禊事也,流觞曲水之饮

  (提问:对于王羲之等人来说可乐的事仅仅在于“修禊事”吗?要求:在原文中找出相对应的句子)

  我国古代文人有流觞而饮,吟诗作赋之雅俗。贤士聚会免不了酒与诗,就是感情的催化剂,诗是感情的产品。流觞曲水,贤士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乐,亦足以把内心深处的感情都表达出来。


《兰亭集序》教案实用二十篇(扩展5)

——兰亭集序赏析合集十篇

  《兰亭集序》与《逍遥游》,皆是穿透“宇宙之大”“品类之盛”,去追索心中的那片灿烂星空。后者重在放下名利等尘俗羁绊,追求绝对自由的境界,而前者则重在思考“俯仰一世”之间,抒发对生命局限性的深刻而凝重的感慨,对人类永远无法摆脱这种局限性的悲惜。“乐”“痛”“悲”三段三字,写自然,论死生,结构清晰,情脉明朗,情切意深,耐人寻味。

  然而读到施蛰存的《批〈兰亭序〉》,顿觉芒刺在背。施先生分析得一针见血,反观我读《兰亭集序》不仅不能细察见微,反而却是心情愉悦,既感惭愧,又觉耐人寻味。但一想,施先生也是给学生“讲过几十遍”,也曾讲完后对学生赞不绝口地说:“好!好文章!”时,心也就释然些了。可如何给学生讲呢?困扰人心的问题。*读《中国青年报》中一篇题为《小学语文教科书需要一场手术》的文章,觉得有说不出的味道来,高中语文教材中到底有多少蒙蔽代代人的“权威”呢?——杜牧的《阿房宫赋》,好,但经反复考古证实,阿房宫压根就没建成,那“赋”是杜牧想像出来,我辈要考要背。还有多少呢?愿我们都如施先生一样,不信书,敢挑刺,少点奴性,多点个性。

  王羲之的《兰亭序》,尽管它来历不明,聚讼纷纭,至少在唐朝以后,总可以算是古文名篇了吧?不过,这一名篇,还是靠唐太宗李世民的吹捧,在书法界中站住了脚,在文章家的观感里,它似乎还没有获得认可。许梿的《六朝文絜》、王文濡的《南北朝文评注读本》都不选此文,可知这两位六朝文专家,都不考虑这篇文章。曾国藩的《经史百家杂钞》也不收此文。可知这篇文章在*代的盛行,作为古文读物,还是姚惜抱的《古文辞类纂》和吴氏昆仲的《古文观止》给它提拔起来的。

  我在中学时,国文教师已经给我讲过这篇文章,可惜我早已记不起老师如何讲法。自己当国文教师时,也给学生讲过几十遍,也记不起当时我如何讲法。大约都是跟着各种注释本,一句一句地讲下去。讲完之后,赞不绝口地,对学生说:“好!好文章!”

  从“向之所欣”到“悲夫”这一段文章,是全文主题思想所在,可是经不起分析。我和那位女教师逐句讲,逐句分析,结论是对这段名文下了十二字评语:“七拼八凑,语无伦次,不知所云。”

  请看:“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这是说人生短促,一瞬之间,一切都过去了,使人不能不感伤。底下接着却说:“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这是说:何况寿命长短,都随大化(自然)决定,归根结底,都是同归于尽。这一节的思想是和上一节对立的,既然知道人寿长短,同归于尽,为什么还会感伤于人生之短促?这个“况”字怎么加得上去?

  再接下去,却说:“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这个古人是谁?是孔仲尼。不是真的孔仲尼,真的孔仲尼没有说过这句话。“死生亦大矣”,见《庄子·德充符》,作者抬出一个假设的孔仲尼来和一个跛脚驼背的王老做论辩的对立面。王老的思想代表庄周,对于人的生命认为无论寿夭,同归于尽。孔仲尼却认为人的死生,关系很重大,尽管长寿和短命,同是终尽,但这是从同的现象看,如果从不同的现象看,死生的意义就不同了。

  “死生亦大矣”,虽然不是孔仲尼真的说过,但在一部《论语》中,也可以找到注释。“未知生,焉知死?”可见孔子在生死之间,更重视“生”。他要解决、求知的是人的生存问题,而无暇考虑死亡问题。“仁者寿”,可见孔子并不以为“修短随化”,人的善良品德可以延长生命。颜渊早死,孔子哀恸道:“天丧予。”天使我大受损失。可知人的生与死,有时也是一个重大的得失问题。

  把“死生亦大矣”这一句的意义讲明白,就可以发现这一句写在“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之下,简直无法理解作者的思维逻辑。底下还加一句“岂不痛哉!”我们竟不知道他“痛”的是什么?

  更奇怪的是,接下去又来一句:“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我们再看上文:“俯仰之间,已为陈迹。”这是一种兴感之由。“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这是又一种兴感之由。

  “死生亦大矣。”这也是一种兴感之由。明明是三种兴感之由,至少包括庄、孔两派的人生观,怎么会“若合一契”呢?再读下去,见到一句“不能喻之于怀”,刚才读过一句“不能不以之兴怀”,只隔了一行,就出现重复句法,亦是修辞学的毛病。前半篇文章中有“丝竹管弦”,已经被宋朝人批评过,这里一句,还没有人指出,顺便在此批一下。不过,这不是大问题,姑且存而不论。

  下面来了一个惊人的句子:“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为妄作。”上文“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二句用的是肯定语气,这不是“一死生,齐彭”的观点吗?隔了二行,却说这个观点是“虚诞”和“妄作”,岂不是自相矛盾?

  接下去,又避开了上文的论点,说道:“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我们无法揣摩作者“悲”的是什么?因为今昔二字在上文没有启示。今是什么?“已为陈迹”吗?昔是什么?“向之所欣”吗?或者,“今昔”指“死生”吗?一般的注释,都说:今是今人,昔是古人。那么,作者所悲的是:一代一代的人,同样都有“前不见古人”的悲哀。大约作者之意,果然如此,不过应该把今昔释为今人今事与古人古事。但这两句和上文十多句毫无关系,连接不上,依文义只能直接写在“向之所欣”四句之下。因此,这中间十多句全是杂凑,迷乱了主题,岂非“语无伦次,不知所云”?

  这件事,已过去二十多年了。今天看神龙本《兰亭帖》,忽然想起旧事。因略有空闲,故秉笔记之。反正我已快要“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用不到再“明哲”了。

  文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和王羲之等人**的乐趣,抒发了作者盛事不常、“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感叹。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所以《兰亭集序》才成为名篇佳作。全文共三段。

  文章首段记叙兰亭聚会盛况,并写出与会者的深切感受。先点明聚会的时问、地点、缘由,后介绍与会的人数之多,范围之广,“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接着写兰亭周围优美的环境。先写高远处:“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再写*低处“清流激湍”;然后总写一笔:“映带左右”。用语简洁。富有诗情画意。在写景的基础上,由此顺笔引出临流赋诗,点出盛会的内容为“一觞一咏”,“畅叙幽情”,“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这是反面衬托之笔,以加张表达赏心悦目之情。最后指出盛会之日正逢爽心恰人的天时,“天朗气清”为下文的“仰观”、“俯察”提供了有利条件;“惠风和畅”又与“暮春之初”相呼应。此时此地良辰美景,使“仰观”、“俯察”,“游目骋怀”、“视听之娱”完全可以摆脱世俗的苦恼,尽情地享受自然美景,抒发自己的胸臆。至此,作者把与会者的感受归结到“乐”字上面。笔势疏朗简净,毫无斧凿痕迹。

  文章第二段,阐明作者对人生的看法,感慨人生短哲,盛事不常,紧承土文的“乐”字,引发出种种感慨。先用两个“或”字,从正反对比分别评说“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的两种不同的具体表现,一是“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一是“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然后指出这两种表现尽管不同,但心情却是一样的。那就是“当其欣于所遇”时,都会“快然自足”,却“不知老之将至”。这种感受,正是针对正文“游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的聚会之乐而发,侧重写出乐而忘悲。接着由“欣于几所遇”的乐引出“情随事迁”的优,写出乐而生忧,发出“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慨叹、文章至此,推进到生死的大问题。最后引用孔了所说的“死生亦大矣”一句话来总结全段,道出了作者心中的“痛”之所在。

  最后一段说明作序的缘由。文章紧承上文“死生亦大矣”感发议论,从亲身感受谈起,指出每每发现“昔人兴感之由”和自己的兴感之由完全一样,所以“未尝不临文嗟悼”,可是又说不清其中原因。接着把笔锋转向了对老庄关于“一生死”,“齐彭祖”论调的批判,认为那完全是“虚诞”和“妄作”。东晋时代的文人士大夫崇尚老庄,喜好虚无土义的清谈,庄子认为自然万物“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庄子·齐物论》),且把长寿的彭祖和夭折的儿童等同看待,认为“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作者能与时风为悖。对老庄这种思想的大胆否定,是难能可贵的,然后作者从由古到今的事实中做了进一步的推断:“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基于这种认识,所以才“列叙时人,录其所述”,留于后人去阅读。尽管将来“事殊事异”,但“所以兴怀。其一致也”。这就从理论上说清了所以要编《兰亭诗集》的原因。最后一句,交代了写序的目的,引起后人的感怀。文字收束得直截了当,开发的情思却绵绵不绝。

  这篇序言疏朗简净而韵味深长,突出地代表了王羲之的散文风格。且其造语玲珑剔透,琅琅上口。是古代骈文的精品。《兰亭集序》在骈文的几个方面都有所长。在句法上,对仗整齐,句意排比,如“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仰观宇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两两相对,音韵和谐,无斧凿之痕,语言清新、朴素自然。属于议论部分的文字也非常简沽,富有表现力,在用典上也只用“齐彭荡”和“修楔事”这样浅显易储的典故,这样朴素的行文与东晋对代雕章琢句,华而不实的文风形成鲜明对照。

  这篇文章体现了王羲之积极入世的人生观,和老庄学说主张的无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文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和王羲之等人**的乐趣,抒发了作者盛事不常、“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感叹。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所以《兰亭集序》才成为名篇佳作。全文共三段。

  文章首段记叙兰亭聚会盛况,并写出与会者的深切感受。先点明聚会的时问、地点、缘由,后介绍与会的人数之多,范围之广,“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接着写兰亭周围优美的环境。先写高远处:“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再写*低处“清流激湍”;然后总写一笔:“映带左右”。用语简洁。富有诗情画意。在写景的基础上,由此顺笔引出临流赋诗,点出盛会的内容为“一觞一咏”,“畅叙幽情”,“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这是反面衬托之笔,以加张表达赏心悦目之情。最后指出盛会之日正逢爽心恰人的天时,“天朗气清”为下文的“仰观”、“俯察”提供了有利条件;“惠风和畅”又与“暮春之初”相呼应。此时此地良辰美景,使“仰观”、“俯察”,“游目骋怀”、“视听之娱”完全可以摆脱世俗的苦恼,尽情地享受自然美景,抒发自己的胸臆。至此,作者把与会者的感受归结到“乐”字上面。笔势疏朗简净,毫无斧凿痕迹。

  文章第二段,阐明作者对人生的'看法,感慨人生短哲,盛事不常,紧承土文的“乐”字,引发出种种感慨。先用两个“或”字,从正反对比分别评说“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的两种不同的具体表现,一是“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一是“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然后指出这两种表现尽管不同,但心情却是一样的。那就是“当其欣于所遇”时,都会“快然自足”,却“不知老之将至”。这种感受,正是针对正文“游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的聚会之乐而发,侧重写出乐而忘悲。接着由“欣于几所遇”的乐引出“情随事迁”的优,写出乐而生忧,发出“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慨叹、文章至此,推进到生死的大问题。最后引用孔了所说的“死生亦大矣”一句话来总结全段,道出了作者心中的“痛”之所在。

  最后一段说明作序的缘由。文章紧承上文“死生亦大矣”感发议论,从亲身感受谈起,指出每每发现“昔人兴感之由”和自己的兴感之由完全一样,所以“未尝不临文嗟悼”,可是又说不清其中原因。接着把笔锋转向了对老庄关于“一生死”,“齐彭祖”论调的批判,认为那完全是“虚诞”和“妄作”。东晋时代的文人士大夫崇尚老庄,喜好虚无土义的清谈,庄子认为自然万物“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庄子·齐物论》),且把长寿的彭祖和夭折的儿童等同看待,认为“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作者能与时风为悖。对老庄这种思想的大胆否定,是难能可贵的,然后作者从由古到今的事实中做了进一步的推断:“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基于这种认识,所以才“列叙时人,录其所述”,留于后人去阅读。尽管将来“事殊事异”,但“所以兴怀。其一致也”。这就从理论上说清了所以要编《兰亭诗集》的原因。最后一句,交代了写序的目的,引起后人的感怀。文字收束得直截了当,开发的情思却绵绵不绝。

  这篇序言疏朗简净而韵味深长,突出地代表了王羲之的散文风格。且其造语玲珑剔透,琅琅上口。是古代骈文的精品。《兰亭集序》在骈文的几个方面都有所长。在句法上,对仗整齐,句意排比,如“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仰观宇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两两相对,音韵和谐,无斧凿之痕,语言清新、朴素自然。属于议论部分的文字也非常简沽,富有表现力,在用典上也只用“齐彭荡”和“修楔事”这样浅显易储的典故,这样朴素的行文与东晋对代雕章琢句,华而不实的文风形成鲜明对照。

  这篇文章体现了王羲之积极入世的人生观,和老庄学说主张的无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原文

  永和(1)九年,岁在癸gui(三声)丑,暮春(2)之初,会于会(kuài)稽(3)山阴之兰亭,修禊(xì)(4)事也。群贤(5) 毕至(6),少长(zhǎng)(7)咸(8)集。此地有崇山峻岭(9),茂林修竹(10),又有清流激湍(11),映带(12)左右,引以为流觞 (shāng)曲水(13),列坐其次(14)。虽无丝竹管弦之盛(15),一觞一咏(16),亦足以畅叙幽情(17)。

  是日也(18),天朗气清,惠风(19)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20),所以(21)游目骋(22)怀,足以极(23)视听之娱,信(24)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25)。或取诸(26)怀抱,晤言(27)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28)。虽趣舍万殊(29),静躁(30)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31)自足,不知老之将至(32);及其所之既倦(33),情随事迁(34),感慨系之(35)矣。向(36)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37),犹不能不以之兴怀(38),况修短随化(39),终期(40)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41),岂不痛哉!

  鉴赏

  文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和王羲之等人**的乐趣,抒发了作者盛事不常、“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感叹。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所以《兰亭集序》才成为名篇佳作。全文共三段。

  文章首段记叙兰亭聚会盛况,并写出与会者的深切感受。先点明聚会的时问、地点、缘由,后介绍与会的人数之多,范围之广,“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接着写兰亭周围优美的环境。先写高远处:“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再写*低处“清流激湍”;然后总写一笔:“映带左右”。用语简洁。富有诗情画意。在写景的基础上,由此顺笔引出临流赋诗,点出盛会的内容为“一觞一咏”,“畅叙幽情”,“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这是反面衬托之笔,以加张表达赏心悦目之情。最后指出盛会之日正逢爽心恰人的天时,“天朗气清”为下文的“仰观”、“俯察”提供了有利条件;“惠风和畅”又与“暮春之初”相呼应。此时此地良辰美景,使“仰观”、“俯察”,“游目骋怀”、“视听之娱”完全可以摆脱世俗的苦恼,尽情地享受自然美景,抒发自己的胸臆。至此,作者把与会者的感受归结到“乐”字上面。笔势疏朗简净,毫无斧凿痕迹。

  文章第二段,阐明作者对人生的'看法,感慨人生短哲,盛事不常,紧承上文的“乐”字,引发出种种感慨。先用两个“或” 字,从正反对比分别评说“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的两种不同的具体表现,一是“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一是“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然后指出这两种表现尽管不同,但心情却是一样的。那就是“当其欣于所遇”时,都会“快然自足”,却“不知老之将至”。这种感受,正是针对正文“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的聚会之乐而发,侧重写出乐而忘悲。接着由“欣于其所遇”的乐引出“情随事迁”的忧,写出乐而生忧,发出“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慨叹、文章至此,推进到生死的大问题。最后引用孔子所说的“死生亦大矣”一句话来总结全段,道出了作者心中的“痛”之所在。

  最后一段说明作序的缘由。文章紧承上文“死生亦大矣”感发议论,从亲身感受谈起,指出每每发现“昔人兴感之由”和自己的兴感之由完全一样,所以“未尝不临文嗟悼”,可是又说不清其中原因。接着把笔锋转向了对老庄关于“一生死”,“齐彭殇”论调的批判,认为那完全是“虚诞”和“妄作”。东晋时代的文人士大夫崇尚老庄,喜好虚无土义的清谈,庄子认为自然万物“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庄子·齐物论》),且把长寿的彭祖和夭折的儿童等同看待,认为“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作者能与时风为悖。对老庄这种思想的大胆否定,是难能可贵的,然后作者从由古到今的事实中做了进一步的推断:“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基于这种认识,所以才“列叙时人,录其所述”,留于后人去阅读。尽管将来“事殊事异”,但“所以兴怀。其一致也”。这就从理论上说清了所以要编《兰亭诗集》的原因。最后一句,交代了写序的目的,引起后人的感怀。文字收束得直截了当,开发的情思却绵绵不绝。

  这篇序言疏朗简净而韵味深长,突出地代表了王羲之的散文风格。且其造语玲珑剔透,琅琅上口。是古代骈文的精品。《兰亭集序》在骈文的几个方面都有所长。在句法上,对仗整齐,句意排比,如“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仰观宇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两两相对,音韵和谐,无斧凿之痕,语言清新、朴素自然。属于议论部分的文字也非常简沽,富有表现力,在用典上也只用“齐彭殇”和“修楔事”这样浅显易储的典故,这样朴素的行文与东晋对代雕章琢句,华而不实的文风形成鲜明对照。

  这篇文章体现了王羲之积极入世的人生观,和老庄学说主张的无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兰亭集序》,又题为《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诗序》等。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三月三日,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会聚兰亭,赋诗饮酒。王羲之将诸人名爵及所赋诗作编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这篇序文就是《兰亭集序》。此序受石崇《金谷诗序》(见后)影响很大,其成就又远在《金谷诗序》之上。

  文章首先记述了**的时间、地点及与会人物,言简意赅。之后描绘兰亭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周围景物,语言简洁而层次井然。描述景物,从大处落笔,由远及*,转而由*及远,推向无限。先写崇山峻岭,渐写清流激湍,再顺流而下转写人物活动及其情态,动静结合。然后再补写自然物色,由晴朗的碧空和轻扬的春风,自然地推向寥廓的宇宙及大千世界中的万物。意境清丽淡雅,情调欢快畅达。兰亭宴集,真可谓“四美俱,二难并”。

  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有聚合必有别离,所谓“兴尽悲来”当是人们常有的心绪,尽管人们取舍不一样,性情各异。刚刚对自我所向往且最终获致的东西感到无比欢欣时,但刹那之间,已为陈迹。人的生命也无例外,所谓“不知老之将至”(孔子语)、“老冉冉其将至兮”(屈原语)、“人生天地间,奄忽若飙尘”(《古诗十九首》),这不能不引起人的感慨。每当想到人的寿命不论长短,最终归于寂灭时,更加使人感到无比凄凉和悲哀。如果说前一段是叙事写景,那么这一段就是议论和抒情。作者在表现人生苦短、生命不居的感叹中,流露着一腔对生命的向往和执着的热情。

  魏晋时期,玄学清谈盛行一时,士族文人多以庄子的“齐物论”为口实,故作放旷而不屑事功。王羲之也是一个颇具辩才的清谈文人,但在政治思想和人生梦想上,王羲之与一般谈玄文人不一样。他曾说过:“虚谈废务,浮文妨要”(《世说新语・言语篇》)在这篇序中,王羲之也明确地指斥“一死生”、“齐彭殇”是一种虚妄的人生观,这就明确地肯定了生命的价值。

  这篇文章具有清新朴实、不事雕饰的风格。语言流畅,清丽动人,与魏晋时期模山范水之作“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文心雕龙・明诗篇》)迥然不一样。句式整齐而富于变化,以短句为主,在散句中参以偶句,韵律和谐,乐耳动听。

  在结构和章法上以情感为线索,叙中有情,以情说理。第一段在清丽的境界中,着重写一“乐”字,由乐而转入沉思,引出第二段的“痛”字,在经过一番痛苦的思考后,不觉感到无限的悲哀,最终以一“悲”字作结。情感色彩迥乎不一样,前后过渡却妥帖自然。

  作者以其精妙绝伦的书法书写这篇文章,真迹据说被李世民置其墓中,但从唐人的摹本中,仍可见其“龙跳虎卧”的神采。《禊帖》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说:“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大或小,随手所如,皆入法则。”

  《兰亭集序》原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成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谮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困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生死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兰亭集序》翻译

  永和九年,岁星在癸丑,三月初三日,我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举行祓禊活动。许多著名人士统统来了,年轻的和年长的都聚集在一起。这专访有高峻的山岭主,茂盛的树林,外长的竹子。还有澄清的急流,在左右映衬环绕,引来作为流觞的曲水。大家依次坐在水边,虽然没有琴、瑟、箫、笛演奏的盛况,但边喝酒边赋诗,也足够畅叙衷情。这一天,天色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抬头看到天空的广阔,低头看到万物的众多,藉此放眼观赏,开畅胸怀,可以尽情享受耳目的乐趣,确实是欢乐的。

  人与人的相处,时间很短暂。有的把自己的抱负倾吐出来,和朋友在一间房屋里谈论;有的凭借爱好的事物寄托志趣,过着放纵性情的生活。虽然各人谋求的和抛弃的千差万别,性格的安静和浮躁也不一样,可是当他们对接触到的事物感到高兴,被自己暂取得,就愉快地自满起来,不知道衰老即将来到。等到他们对谋求或者取得的事物已经厌倦了,尽情就随着事物的改变而改变,感慨也随之而来了。从前所喜欢的,在极短的时间内已经变为陈旧的事物,还不能不因此而产生感慨。何况寿命长短,跟着自然界变化,终究要走向结束。古人说:“死生也是一件大事啊。”难道不令人悲痛吗!

  每次我看到从前人产生感慨的原因,同我们好像契约一样相合,没有不对着前人的文章悲伤感叹,可是心里又不明白会这样。本来就知道把死和生看作一样是虚妄的,把长寿和短命看成等同是荒诞的。后来的人看现在,也象现在的人看从前一样,这是多么可悲啊!所以我把与会的人一个一个地记下来,并且把他们所作的诗抄录下来。虽然时代不同,事情也两样,但是人们产生感慨的原因,那情景还是一样的。后代阅读的人,也会对这些诗文有所感慨吧。

  《兰亭集序》作品赏析

  本文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和王羲之等人**的乐趣,抒发了作者盛事不常、“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感叹。作者先交代**的时间、地点和原因,接着描写兰亭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等景色以及与会者的高雅之举和乐趣,由此抒发作者的人生感受,最后点明写序的缘由,“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本文通篇着眼“死生”二字,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当时盛行的“一死生”“齐彭殇”的老庄哲学观点,于悲伤感慨中透露出对生活的热爱。

  【原文】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7]。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8];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9]。虽趣舍万殊[10],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11]。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12]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13],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14],齐彭殇为妄作[15]。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乎!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注释】

  [1]永和:晋穆帝年号,345—356年。[2]会(kuài快)稽:郡名,包括今浙江西部、江苏东南部一带地方。山阴:今浙江绍兴。[3]修禊(xì细):古代*俗,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定为三月三日),人们群聚于水滨嬉戏洗濯,以祓除不祥和求福。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4]群贤:指谢安等三十二位与会的名流。[5]少长:指王凝之等九位与会的本家子弟。[6]流觞曲水:用漆制的酒杯盛酒,放入弯曲的水道中任其飘流。杯停在某人面前,某人就引杯饮酒。这是古人一种劝酒取乐的方式。[7]俯仰一世:很快地过了一生。俯仰,低首抬头之间,形容时间短暂。[8]晤言:面对面谈话。《晋书·王羲之传》、《全晋文》均作“悟言”,指心领神会的妙悟之言。亦通。[9]放浪形骸之外:行为放纵不羁,形体不受世俗礼法所拘束。[10]趣舍:同“取舍”。[11]老之将至:语出《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12]死生亦大矣:语出《庄子·德充符》。[13]契:符契,古代的一种信物。在符契上刻上字,剖而为二,各执一半,作为凭证。[14]一死生:把死和生看作一回事。语出《庄子·德充符》:“以死生为一条。”又《庄子·大宗师》:“孰知生死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为友矣。”[15]齐彭殇:把高寿的彭祖和短命的殇子等量齐观。彭,彭祖,相传为颛顼帝的玄孙,活了八百岁。殇,指短命夭折的人。《庄子·齐物论》:“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

  【翻译】

  晋穆帝永和九年,这是癸丑年。暮春三月初,我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进行修禊活动。众多的贤能之士都来参加,年轻的年长的都聚集在一起。这地方有高山峻岭,茂密的树林和挺拔的翠竹,又有清澈的溪水,急泻的湍流,波光辉映萦绕在亭子左右。把水引来作为飘流酒杯的弯曲水道,大家列坐在水边,虽然没有音乐伴奏而稍显冷清,可是一面饮酒一面赋诗,也足以酣畅地抒发内心的感情。这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拂拂,温暖舒畅。抬头仰望宇宙空间之广大,低首俯察万物种类之繁多,因而放眼纵览,舒展胸怀,也足以尽情享受所见所闻的乐趣,确实是很快活的啊。

  人们互相交往,转瞬间度过一生。有的人襟怀坦荡,在家里与朋友倾心交谈;有的人把情趣寄托在某些事物上,不受世俗礼法拘束而纵情游乐。虽然人们对生活的取舍千差万别,性情也有沉静和急躁的差异,但当他们遇到欢欣的事情,心里感到暂时的得志,就喜悦满足,竟没想到人生衰老的暮年会很快来临。等到他们对生*所追求的事物已经厌倦,心情也随着而起变化,感慨就跟着发生了。从前所感到欢欣的,顷刻之间已成为往事,对这些尚且不能不深有感触。更何况人的寿命长短,随着各种原因而有变化,但终有穷尽的一天。古人说:“死生也是人生一件大事啊!”这岂不很可悲哀吗!

  我每次看到前人兴怀感慨的原因,与我所感叹的总象符契一样相合,没有一次不对着这些文章而叹息悲伤,心里却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我一向认为把死和生当作一回事是错误的,把长寿和短命等量齐观也是荒谬的。后世人看现代人,正如现代人看古代人一样,可悲啊!因此我一一记下这次兰亭**者的名字,抄录下他们吟咏的诗篇。即使时代会不同,世事会变化,但人们抒**怀的原因,其基本点是一致的。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些诗文产生一番感慨。

  【赏析】

  《兰亭集序》记叙的是东晋时期清谈家们的一次大**,表达了他们的共同意志。文章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文笔腾挪跌宕,变化奇特精警,以适应表现富有哲理的思辨的需要。全文可分前后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主要是叙事、写景,先叙述**的时间、地点。然后点染出兰亭优美的自然环境:山岭蜿蜒,清流映带;又风和日丽,天朗气清,仰可以观宇宙之无穷,俯可以察万类之繁盛。在这里足以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可以自由地观察、思考,满足人们目视耳闻的需求。这里正是与会者畅叙幽情、尽兴尽欢的绝好处所。这些描写都富有诗情画意,作者的情感也是*静、闲适的。

  后一部分,笔锋一转,变为抒情、议论,由欣赏良辰美景、流觞畅饮,而引发出乐与忧、生与死的感慨,作者的情绪顿时由*静转向激荡。他说:人生的快乐是极有限的,待快乐得到满足时,就会感觉兴味索然。往事转眼间便成为了历史,人到了生命的尽头都是要死的。由乐而生悲,由生而到死,这就是他此时产生的哲理思辨。他认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从而进一步深入地探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并产生了一种珍惜时间、眷恋生活、热爱文明的思考。寿夭、生死既是一种人力不能左右的自然规律,他在文中就难免流露出一种感伤情绪。但到篇末作者的情绪又趋于*静,他感到人事在变迁,历史在发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正因人生无常,时不我待,所以他才要著文章留传后世,以承袭前人,以启示来者。

  综观全篇,本文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和王羲之等人**的乐趣,抒发了作者盛事不常、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感叹。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所以《兰亭集序》才成为千古盛传的名篇佳作。

  《兰亭集序》,又题为《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诗序》等。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三月三日,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会聚兰亭,赋诗饮酒。王羲之将诸人名爵及所赋诗作编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这篇序文就是《兰亭集序[3]》。此序受石崇《金谷诗序》影响很大,其成就又远在《金谷诗序》之上。《兰亭集序》.

  文章首先记述了**的时间、地点及与会人物,言简意赅。接着描绘兰亭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周围景物,语言简洁而层次井然。描写景物,从大处落笔,由远及*,转而由*及远,推向无限。先写崇山峻岭,渐写清流激湍,再顺流而下转写人物活动及其情态,动静结合。然后再补写自然物色,由晴朗的碧空和轻扬的春风,自然地推向寥廓的宇宙及大千世界中的万物。意境清丽淡雅,情调欢快畅达。兰亭宴集,真可谓四美俱,二难并。

  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有聚合必有别离,所谓兴尽悲来当是人们常有的心绪,尽管人们取舍不同,性情各异。刚刚对自己所向往且终于获致的东西感到无比欢欣时,但刹那之间,已为陈迹。人的生命也无例外,所谓不知老之将至(孔子语)、老冉冉其将至兮(屈原语)、人生天地间,奄忽若飙尘(《古诗十九首》),这不能不引起人的感慨。每当想到人的寿命不论长短,最终归于寂灭时,更加使人感到无比凄凉和悲哀。如果说前一段是叙事写景,那么这一段就是议论和抒情。作者在表现人生苦短、生命不居的感叹中,流露着一腔对生命的向往和执着的热情。

  魏晋时期,玄学清谈盛行一时,士族文人多以庄子的齐物论为口实,故作放旷而不屑事功。王羲之也是一个颇具辩才的清谈文人,但在政治思想和人生理想上,王羲之与一般谈玄文人不同。他曾说过:虚谈废务,浮文妨要(《世说新语·言语篇》)在这篇序中,王羲之也明确地指斥一死生、齐彭殇是一种虚妄的人生观,这就明确地肯定了生命的价值。

  这篇文章具有清新朴实、不事雕饰的风格。语言流畅,清丽动人,与魏晋时期模山范水之作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文心雕龙·明诗篇》)迥然不同。句式整齐而富于变化,以短句为主,在散句中参以偶句,韵律和谐,乐耳动听。

  总之,这篇文章体现了王羲之积极入世的人生观,和老庄学说主张的无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后人以启迪、思考。

  文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和王羲之等人**的乐趣,抒发了作者盛事不常、“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感叹。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所以《兰亭集序》才成为名篇佳作。全文共三段。

  文章首段记叙兰亭聚会盛况,并写出与会者的深切感受。先点明聚会的时问、地点、缘由,后介绍与会的人数之多,范围之广,“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接着写兰亭周围优美的环境。先写高远处:“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再写*低处“清流激湍”;然后总写一笔:“映带左右”。用语简洁。富有诗情画意。在写景的基础上,由此顺笔引出临流赋诗,点出盛会的内容为“一觞一咏”,“畅叙幽情”,“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这是反面衬托之笔,以加张表达赏心悦目之情。最后指出盛会之日正逢爽心恰人的天时,“天朗气清”为下文的“仰观”、“俯察”提供了有利条件;“惠风和畅”又与“暮春之初”相呼应。此时此地良辰美景,使“仰观”、“俯察”,“游目骋怀”、“视听之娱”完全可以摆脱世俗的苦恼,尽情地享受自然美景,抒发自己的胸臆。至此,作者把与会者的感受归结到“乐”字上面。笔势疏朗简净,毫无斧凿痕迹。

  文章第二段,阐明作者对人生的看法,感慨人生短哲,盛事不常,紧承土文的“乐”字,引发出种种感慨。先用两个“或”字,从正反对比分别评说“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的两种不同的具体表现,一是“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一是“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然后指出这两种表现尽管不同,但心情却是一样的。那就是“当其欣于所遇”时,都会“快然自足”,却“不知老之将至”。这种感受,正是针对正文“游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的聚会之乐而发,侧重写出乐而忘悲。接着由“欣于几所遇”的乐引出“情随事迁”的优,写出乐而生忧,发出“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慨叹、文章至此,推进到生死的大问题。最后引用孔了所说的'“死生亦大矣”一句话来总结全段,道出了作者心中的“痛”之所在。

  最后一段说明作序的缘由。文章紧承上文“死生亦大矣”感发议论,从亲身感受谈起,指出每每发现“昔人兴感之由”和自己的兴感之由完全一样,所以“未尝不临文嗟悼”,可是又说不清其中原因。接着把笔锋转向了对老庄关于“一生死”,“齐彭祖”论调的批判,认为那完全是“虚诞”和“妄作”。东晋时代的文人士大夫崇尚老庄,喜好虚无土义的清谈,庄子认为自然万物“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庄子·齐物论》),且把长寿的彭祖和夭折的儿童等同看待,认为“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作者能与时风为悖。对老庄这种思想的大胆否定,是难能可贵的,然后作者从由古到今的事实中做了进一步的推断:“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基于这种认识,所以才“列叙时人,录其所述”,留于后人去阅读。尽管将来“事殊事异”,但“所以兴怀。其一致也”。这就从理论上说清了所以要编《兰亭诗集》的原因。最后一句,交代了写序的目的,引起后人的感怀。文字收束得直截了当,开发的情思却绵绵不绝。

  这篇序言疏朗简净而韵味深长,突出地代表了王羲之的散文风格。且其造语玲珑剔透,琅琅上口。是古代骈文的精品。《兰亭集序》在骈文的几个方面都有所长。在句法上,对仗整齐,句意排比,如“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仰观宇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两两相对,音韵和谐,无斧凿之痕,语言清新、朴素自然。属于议论部分的文字也非常简沽,富有表现力,在用典上也只用“齐彭荡”和“修楔事”这样浅显易储的典故,这样朴素的行文与东晋对代雕章琢句,华而不实的文风形成鲜明对照。

  这篇文章体现了王羲之积极入世的人生观,和老庄学说主张的无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兰亭集序》这篇文章,昭明文选里没有登录,古文观止里却赫然在目,这是很令人不解的地方,而《世说新语》里虽有录入,却比现在的《兰亭集序》少了二百多个字,也留下一个大疑问。所以,在郭沫若先生为此大打笔墨官司之后,我们确实很难在文章内容上作什么评价。

  “死生亦大矣”,是对六朝明理的沉痛反对,“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是对老庄清谈的无情挞伐,这些思想即便是后人附会,我们也可以记到王右军的头上,因为凭右军的性情和作为,是完全可以担当这样的责任的。

  可惜的是孙绰、谢安等诸多高明之辈,他们在兰亭上写的诗,却被一纸序文遮蔽到毫无光彩,连陪衬都很勉强,这真让我们扼腕叹息。所以,我有时不免想,如果遇见子安或逸少这样的人,尽量还是少说话,留个名头,甘心情愿地做一片绿叶也算是幸运的了。

  魏晋书画艺术,从“形神兼备”发展到“离形神似”,讲求自然,顺乎神理,既有道家的“飘逸”,又有儒家的“文质”,是华美与质朴的相结合,后来又将它上升到“得意忘形”的境界,使书画艺术从对外在客观世界的表现转向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的抒发。[]王羲之就是晋代书法的杰出代表,后世尊为“书圣”,其《兰亭序》法帖也被尊崇为“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集序》教案实用二十篇(扩展6)

——兰亭集序经典教案赏析(精选5篇)

  教学目标:

  1. 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2. 了解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

  3. 背诵全文,掌握“修、期、致、临、次”等词的多义性。

  教学重点;

  1. 了解由这次**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2. 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1. 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2. 对文中多义词的确定。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神舟六号已经升空,英雄们已经凯旋归回。大家都很感觉很高兴,中国的很多贫困学生更是感到兴奋。为什么他们也那么兴奋?因为,我们国家将又有一批款项投入到希望工程中来!钱是从哪里来的呢?答案是:从神舟六号中来。原来,这次随着神舟六号一起升空和返回的的还有一幅国画。这幅国画可谓书法、画艺双绝!它是由毛笔书法和泼墨山水画两部分组成。现在这件艺术品即将用来拍卖,所得到的款项都将全部用来资助希望工程,专家们估计这件作品价值将上千万!!

  为什么这次选择的是这样的一件艺术品,而不是其他的东西呢?其实只要我们细想了一下就不难其中的原因了!“物以稀为贵”,书法和山水画是我们中国的国粹,在世界这么多的国度中是独一无二的。所以,选择国画也就名正言顺,理所当然了。

  相比中国的山水画一直受到西方油画挑战的状况,中国毛笔书法的表现更是优异!我国书法有着比山水画更加悠久的历史,在这么的一段遥远漫长的历史中,明星、巨星更是璀璨纷呈。

  问:有哪位同学可以罗列出几位这样的人物?

  答:……(导出王曦之,再导出《兰亭集序》)。

  (若无,则如下继续)……

  问:其实还有一些大人物居然让你们给忽略了,有哪位可以补充一下?

  答:王曦之……(继续追问,导出他的作品兰亭序)

  (若无,则如下继续)……

  提醒:其实他就是王----曦----之(语气停顿,缓慢,起到提示作用)

  问:有谁可以简单介绍一下王曦之的有关作品?

  答:……(导出兰亭序)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和大家一起欣赏的人物,一起欣赏的作品。

  (板书:作品:《兰亭集序》 作者:王羲之)结束导入部分。

  二、作者题目介绍

  刚刚同学们讲到了王羲之的书法,他是魏晋时期的书法家。魏晋是中国书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出现的一批著名的书法家。王是其中最有盛名的一位。他有“书圣”的美称。不仅擅长书法,也长诗文。

  书法作品《兰亭集序》最为有名,被后世评论者誉为“行书第一”,它到底是什么摸样的呢?请看插图。(学生看图)古人用八个字来形容它“飘如浮云,矫如惊龙。”同学们从这副精美的书法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我国书法艺术的美,中国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只可惜我们看到的只是临摹本它的真迹已经失传。据说是被李世民带到地下去了。

  《兰亭集序》作为书法作品出名作为诗文它是王最出色的一篇。同学们看注释一,从注释我们知道它是诗歌集子的序。集子中的诗文艺术性不高,但是集子的序却脍炙人口千古传诵。既然它这么有名那我们接下来就来了解一下共同来欣赏这篇续。

  三、朗读 思路

  我们现在正式开始课文内容的学*,刚才老师已经介绍了王羲之,他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兰亭集序》是他的代表作它之所以能流传千古,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字写的好,这篇作品的文采也很棒,堪称“文质双绝”。作品的特色表现在两个方面,这也是我们这节课学*的重点内容。

  1. 作者复杂的感情变化。

  2. 骈散结合的写作特点。

  那我们来欣赏以下这篇作品,请同学们在欣赏的过程中能体会一下这两个特点,并考虑一个问题――作品中作者的感情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变化过程。

  朗读课文

  刚大家都欣赏了这篇课文,应该都有一定的体会。现在请一位同学就刚刚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提问)

  确实这篇作品的情感变化流程如**同学说的是一个由乐到痛再到悲的过程。作品也是以作者的情感为主线来建构的,那我们现在具体来看看作者到底怎样表达这三种不同的情感,请大家快速默读第一自然段。

  四、第一段

  第一段讲什么呢?讲文章的事由,事由是什么呢?是“修禊事也”,“禊”是什么呢?我们看注释5,“修禊事也”,就是做禊事,这有点像云南傣族的泼水节哟。当然这种祭礼也要挑个黄道吉日不能随便,古人很讲究的规定三月上旬的“巳”为修禊日。但魏以后用三月三日不用“巳日”关于干支纪年,我们上节课就已经熟练掌握了,这里我就不重复了。

  春天在古代分几个阶段?(提问)(孟,仲,暮)

  之初就是阴历三月初。所以我们课间交代的聚会时间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就是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

  地点“会嵇山阴”即浙江诏兴,兰亭在诏兴兰诸山,当年勾践曾经在那种过兰花所以就以此为名为兰亭。

  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锵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的自然风光。都有些什么呀?(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解释词语并板书)

  文中人物有哪些啊?

  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群咸”包括谁啊?(注释)这些人都是些什么人,其中都是些有名望的大家所以说是“群咸”。

  接下来看,“流殇曲水,列坐其次,丝竹管弦,畅叙幽情等”的注释。(丝是弦类竹是管类的)

  “是日也”判断句(是 代词)天朗气清就是天气清朗。

  “惠风”解释,(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指杭州当汴洲〈南宋 林升〉)所以只有春风才算得是惠风,和风。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两个句子骈散结合的好句(提问翻译)

  向上可以看到(学生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向下有崇山峻岭等,王尽收眼底能不发出“信可乐也”吗?

  五、第二段

  接着看下一段,古代文人**多儒墨客在**上留下千古诗篇。我们看在盛宴过后王发出怎样的感慨?

  第一段描写宴会是如此的快乐、自在、酣畅、淋漓。为何这段却让我们咀嚼到痛感呢?其实“好花不常开”人也一样,曲终人散都会有伤感存在,这是作者自然情感的流露。

  古人讲究起承转合的模式那么这里体现在哪呢?(提问)(仰观句与夫人句)作者生活的年代是什么样的?(时代背景插入)

  “静,躁”两种生活态度的句子(提问)由此有了三种人生的感觉。

  欣于所遇(快然自足)

  情随事迁(感慨系之)

  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由兰亭**联想到现今人们处世方法各异,静躁不同,但当“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所以感慨系之,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大发感慨“岂不痛哉”。

  六、第三段

  本文的前面两段分别讲到了“乐”“痛”,那么接下来作者的感情会有怎样的延伸转变呢?现在我们看下第三段。

  很多人都说这段以“悲”为感情基调,那么到底是不是呢?(请位同学朗诵一下这段,其他同学认真感受作者的感情。

  从文中哪可知“悲”呢?(提问)(“悲夫”)

  好我们来具体感受一下:“每览”句,每看到古人对死生发出感慨的原因都像契那样感触相合,我就为此悲伤感叹,也说不出是什么原因。

  “若合一契”像符契那样相合。“契”是古人借贷的一种凭证,我们从它的甲骨文字形可以一目了然。(写出甲骨文 用刀在木上刻字,古人把它分成两半合起来就是凭验)

  “固知”句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一死生”把死生看作一样,“齐彭殇”把长寿和短命看作一样。这里“一”“齐”是同义词,都是把 **看作一样“的意思。

  “一 齐“都是庄子的看法,“彭祖”解释(活到3800岁懂得养生之道所以把他当作长寿的代名词。

  接下看下两句“后之”后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从前一样真是可悲啊!

  “虽世”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人们的思想情趣一样的。

  “其致一也”(提问致的用法)(情趣 情致)

  “后之”句,读这诗集也将有感于死生这件大事。

  通过初步了解我们知道这段的主要思路是这样的:首先,作者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转入对人生的深入书写,这与当时的社会风气有关。我们知道在东晋很长时期里,士大夫普遍情绪萧条、不思进取,作者借此批判他们的消极思想。这充分体现王抗拒人生虚幻执着努力,随后发出“后之视”的感叹。

  接着交代作品的成因“后之览、、、”总结全文。综观全段,显然作者在尽述古人,今人后人慨叹人生无常的同时,批判了庄周“一死生”“齐彭殇”的虚无主义,他的精神当然应该看作是积极的。

  七、课文总结

  同学们,刚才咱们已经用了将*一节课的时间学* 《兰》这篇文章,在这节课即将结束的两三分钟的时间里,我们再来体会一下这千古传诵的奇文带给我们心灵上的美感。

  《兰》它只是一个序,序是一种文体,一般写在正文之前。他分自序和他序,(板书)

  所谓自序就是作者自己写的,介绍成书的原由,目的,和经过(板书)

  问:《兰》是自序还是他序?

  显然,在这篇自序里,王说明了写书的缘由,目的,经过。请大家思考一下,在文中哪几句话写出了这三个要素?A同学,请你说一下他的成书原由(会于会集山阴之兰亭。

  那他的目的又何在呢,B同学,请你回答一下(后之览者,亦,)好,请坐

  C同学,请你说一下他的成书经过(故列叙时人。)

  好,大家回答的都很好

  序这种文体,既可议论,也可叙事,即借题发挥,王由文人在一起吟诗作赋的乐笔锋一转,写到对人生态度思考的痛,既而写到成书的悲。可以说,这三种思想感情情绪是越来越低沉的,但思想深度却是逐渐升高的,因而显得立意高远。大家想想,为什么在常人眼里一次无限愉悦的聚会,王会想到人生态度的悲呢,这种悲有从何而来的,这种悲是不是就是悲观悲叹呢?显然不是,大家知道,王生活在国事日渐衰落的东晋时代,那个时代,士大夫们崇尚老庄思想,意志消沉,不求进取。这让王感到悲哀,他会悲叹。但这种悲叹正是他旷达性格的反映,正因为他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充满了追求,才会对庸庸碌碌的岁月的流逝产生悲叹。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那些富于创造价值的杰出人物,你比如说三国时的曹操,他在他的饿诗中写到:人生几何去日苦多,对酒当歌,譬如朝露。读起来,让你觉得对人生充满了悲凉的意味,苦长乐短的哀愁,但是,你是不是说曹操就因此而成为庸庸碌碌的*庸之辈呢。显然不是。这些例子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举不胜举

  文章最后一句写到: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我们今天读他的文章应该是后之览者,老师希望大家学完这篇课文之后,结合一下历史上的人物,思考以下自己的饿人生,怎样看待你的饿生命,对待你的生活。我们说,当一个人开始学会思考的时候就意味着他开始成熟了。在座的同学们,你们思考过这些问题吗,你们要怎样对待你的有限的生命呢,想重于泰山还是要轻于鸿毛呢,你们要在庸庸碌碌中悲叹岁月的流失还是要对酒当歌,意气风发的建功立业? 好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了,下面做下课堂测验

  八、随堂测试

  学*文言文,主要学*它的字、词、句。也就是字音字义、词类活用、文言句式。我们刚学*完〈〈兰〉〉接着我们做几道题来温*一下:(练*)

  通过对这篇的学*,我们感慨于死生之大,仿佛把心融入了作者飞舞的书法中,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多看多想,有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加的丰盛,正如今句话说的好。“我们可以活的*凡,但不可以活得庸俗。

  好,我们这堂课到此结束,下课。

  教学目的

  1、领会本文的思想内容,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正确评价作者的生死观。

  2、学*本文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感受幽远的文思,清新的辞采。

  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情感思路,了解文章内容,揣摩作者的感情。

  2、了解书序体裁的特色和本文在写景方面的特点。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联系时代背景,理解文中流露出的有关生死的人生态度。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

  浙江的绍兴兰渚山是美丽的地方。当年越王勾践曾经在这里种过兰花。尽管兰花多且香,但过了季节,很难寻觅。不过由于有了书圣王羲之的“修禊”仪式(古代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这是古代的一朝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戏、并举祈、消灾的仪式。),东晋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谢安、孙绰等41人就在此**,他们曲水流觞,引酒赋诗,各抒怀抱,最后有王羲之作序总述其事。兰渚之亭,即兰亭,因此成为了流芳万古的文人圣地,多少文人墨客纷纷来到这里,吟诗作画,抒情遣怀。现在便成了绍兴一处极具的旅游名胜。

  (伴着音乐,展示兰亭美景)

  二、随着音乐,教师朗读全文。

  要求:注意文章语气、节奏、字音。

  刚才老师读的就是传唱至今的《兰亭集序》,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篇美文。

  三、文体简介(有关“序跋”)

  序也写着“叙”或称“引”,犹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有对作者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称为“跋”或“后序”。这类文章,按内容分别书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以叙事为主、夹叙夹议的,不多见;抒情成分较多的序,多半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例如本文。(投影内容)

  四、作者介绍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文学家。字逸少。官至右军参军,世称王右军。因与扬州刺史不和称病离郡,放情山水,弋钓自娱,以寿终,后人辑有《王右军集》2卷。

  相传王羲之7岁学书,12岁读前人笔论。少时曾学卫铄,自以为学得不差。后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锺繇等名家书法,又在洛阳看到蔡邕写的石经及张昶《华岳碑》,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及。于是遍学众碑,从此书艺大进。创造了妍美流便的新风格,把草书推向全新的境界。他的行草书最能体现雄逸流动的艺术美。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后世誉之为书圣。

  (投影欣赏王羲之“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书法作品)

  五、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欣赏配乐朗读,在课前预*的前提下,熟悉抑扬顿挫的朗读,并尝试体察《兰亭集序》的`写作思路与诗人的情感变化。从文中找出能概括作者的情感变化的几个词。

  明确:“乐”、“痛”、“悲”。(学生可能很难找出这三个词)

  2、请一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要求同学们摘录其中写景句 ,用文中的语句概括作者心境

  明确:写景句: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作者心境:信可乐也

  3、集体默读,细细研读,品味作者在表达自己的心境时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明确:

  地胜: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事趣:流觞曲水,一觞一咏

  时美: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兴雅:仰观俯察,游目骋怀

  补充:写法上注重写景抒情,叙议结合。

  4、有一小组齐声朗读第二段,思考作者的心境变迁,为何有如此变迁?

  明确:有“信可乐也”,转而“岂不痛哉”,原因在于“死生亦大矣”。

  补充提示:王处的时代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此,他们有一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写道:虽趣舒殊,静噪不同,当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胜景不常,胜筵难再,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死生之大,岂不痛哉?

  人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无论寿命的长短,其结果是殊途同归,终期于尽,人总是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5、联系文章内容,积极思考作者如何得出“死生亦大矣”这一观点?

  明确:由兰亭**联想到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即便为人处世方法各异,静躁不同,但从都中提示了人生忧患的来源。首先来自生命本体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及其“所之既倦”“感慨系之矣”。其次来自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定,难以依持,即“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接着笔锋一转,由生说到死“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提出个体生命的短暂有限,多让人心痛,至此,作者得出“死生之大”的观点是水到渠成。

  6、请一同学朗读第三段,体会作者心境的变化?(齐声回答)

  明确:悲夫!

  7、深入思考,作者因何而悲,为何而悲?

  明确:为此而悲:1、我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对生命的体验是若合一契 (死生亦大矣); 2、士大夫们大多意志消沉,不求进取 ,崇尚虚无(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所以作者悲为古人、为时人、亦为后人(后之视今,亦由今视昔,悲乎!)补充提示: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作者由乐而生痛,言痛而生感,终了而言悲,情真意切。这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

  8、小结

  明确:王羲之在文中表现出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

  9、组织学生齐声朗读三遍,一遍读顺,二遍读熟,三遍读情。

  六、概括本文的句法特点

  明确:骈散并行,以散为主。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写一段话,把“崇山峻岭”“清流激湍”“游目骋怀”“情随事迁”五个词用进去,描写恰当,内容要合理,不少于400字。

  八、延伸班阅读

  将王羲之《兰亭诗》和《兰亭集序》对读,《兰亭集序》中的自然之景和诗中的自然之景诗如何对应的,这些自然之景是纯粹客观的自然之物吗?《兰亭诗》仰视碧天际,俯瞰渌水滨。寂阒无涯观,寓目理自陈。大哉造化工,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教学要点:

  1、有感情地诵读全文,并能背诵。

  2、体会作者由"乐"到"悲"的思想感情。

  教程要求:

  一、导入课文 问:大家是否喜爱中国的毛笔书法? 书法是中国的国粹,先请同学们欣赏一幅书画作品:王羲之的《兰亭序帖卷》。 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美,也读出我们中国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王羲之有"书圣"之美称,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他和众多名士共四十一人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出示图片)。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记下了他们的千古风流,王羲之为这些诗作的书序《兰亭集序》,更以其文采书艺双绝而脍炙人口。 今天我们不仅欣赏到其书法美,还要跟大家一起来欣赏其文章的美。

  二、听录音(再出示碑贴全文)

  三、自由读

  四、赏析第一段 本文记叙了这次兰亭**的盛况,让我们先来看,这是怎样的一个**? 时间、地点、事由、人物、景 析: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铿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 析:"引以为流觞曲水……" 文人都是高雅之士,因此,他们的聚会免不了"酒"与"诗","酒"是感情的催化剂,"诗"是情感的"产品",他流觞曲水(把盛酒的杯放在水面上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前面,谁就取来饮酒),于是诗兴大发,他们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兴,然而可以"畅叙幽情",各抒怀抱。 出示"流觞曲水"图片,伴白: 看到这幅图,似乎时光倒转,回到兰亭**上,仿佛看到了这些雅士间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千古美谈。直到今天,每年三月三日,有许多书法家、画家、文学家都会汇集此地,流觞曲水,借古人之地,抒现代人的豪情。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俯……"。 接下来,乘着快意,信步登上兰亭的最高处。作者仰看,世界是如此阔大,宇宙是如此浩渺;俯视,大自然万物是如此繁茂昌盛,生机盎然。王羲之,纵展 目力,开畅胸怀,要把大自然的美景尽收眼底。使自己的感官得到最大的享受,尽享人生的快乐。 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的畅快。

  五、再读第一段。(女生读)

  六、范读第二段,人们常说:"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天下没有不散的筵*,看看在接下来的一段中,又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一个字"痛"。 痛苦?痛心?痛惜?悲痛?不忙作答,先看作者是因何而痛? "俯仰":指社会人事的应酬进退相联。 人要真实地生活在现实里,总要与各种人、事打交道,这就是世俗生活。如何面对世俗生活,作者概括了两类不同的人生态度。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把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室内畅谈。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地生活。 这两种人生态度可取吗?能否有更积极的人生态度,比如,就着自己的才华,到社会上去施展人生的抱负? 讲析:王处的时代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此,他们有一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写道:"虽趣舒殊,静噪不同,当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是"胜景不常,胜筵难再",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 "况修短随化,……" 况且人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无论寿命的长短,其结果是殊途同归,"终期于尽",人总是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这种"痛"是痛什么?是痛惜之情,是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痛惜。

  七、指导全文诵读。(个别读,男生集体诵读)

  八、赏析第三自然段。 找出表达其情况的词:"悲" "悲"与"痛"是一样的情感吗?不一样,让我们先来看看他为什么"悲"?"悲"什么? 作者为什么"悲",与他的人生观有着密切的关系,找出这句话:"固知……" 佛教、道教徒总是把生死看得很虚无、很超脱,他们"一生死生,齐彭殇",可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士大夫当"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可这种生活观在我看来是何等的虚伪可笑。正因为我对生命是如此的珍惜,因此,"每贤者……"。我"悲"古人,因为我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对生命的体验是何其相似;我亦"悲"后人,"后之观今,亦由今之视昔",后人读我的文章,犹如我读古人的文章一样,他询问古今,发出悲叹。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更加深刻感人。 人类社会从古至今迈进了多少年,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今非昔比,但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体验却是一致的,王羲之也正是道出了这种"千古同悲",才如此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读最后一段。

  九、朗读。

  十、小结全文: 作者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乐"。可大凡美景盛事,都极易引发人的愁思和感慨,面对兰亭美景,不由得兴尽悲来,感慨万千,进而展开议论,抒发了"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之情,由己悲人,沟通古今。全文情景交融,文简而意深,不愧为千古名篇。 十一、尾声: 文章最后一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我们今天读他的文章,是"后之贤者",应该有许多新的感悟。结合历史人物,谈谈你是怎样认识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验? 我认为王羲之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 我叫江海这是我一篇获奖教案,希望你能喜欢。

  教学目的

  1、 指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意图,领悟作者对人生重大问题的深切感慨。

  2、 指导学生体会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手法及行文的巧妙。

  3、 指导学生品味精练优美、朴素清新的语言。

  教学设想

  一、安排两课时。

  二、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朗读环节,指导学生在把握文意、理清思路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三、结合课后练*(一)的回答,达到教学目的(一)、(二),应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四、利用预*效果教学,避免逐字、逐句、逐段*均主义的讲解,重点突出一些疑难字、词、句,主要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教师适当点拨。

  五、介绍阅读课外文学作品《腾王阁序》,比较两文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水*。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简介作家作品,引导学生参看书下注释(1),教师可补充以下内容:王羲之,有“书圣”之称,也长于诗文,字和文任意而行,得自然之妙,风格潇洒放脱。王羲之曾经一度做官,他关怀国事,在政治上曾有积极用世的一面,后辞官归田,以山水为娱,好服食养性,胸怀旷达,为时人敬重。

  “序”是一种文体,写在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性文字。古人宴集时,常一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个作序,《兰亭集序》即是脍炙人口的诗序名,其和辞藻都是很有代表性的,从中可以看出东晋一部分士大夫文人的生活情趣、修养、状态和文学造诣。

  二、朗读

  1. 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听清文章语气、节奏和读音。出示小黑板,指一名学生读准下列生字:

  癸(guǐ)丑修楔(xì)流觞(shāng)游目骋(chěng)怀趣(qū)舍万殊齐彭殇(shāng)

  2.学生齐读。要求读准字音,在预*初读的基础上,加深对课文的印象。

  3.默读全文。要求学生参阅注释,理解文章大意,提出预*时不能解决的字词句,教师答疑或学生讨论。应特别强调理解“俯仰”一词在文中的意义,“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句子含义。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