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教案合集10篇

首页 / 教案 / |

  六国论教案 1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强 暴的思想,六国论教案。

  2.结合单元知识短文,学*有关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知识。

  3.了解课文中部分文言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4.学*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方法逐层论证的方法。

  教学设想

  1.设计预*提纲,让学生通过自学自练疏通课文,了解和掌握课文的有关文言文字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以及作者写本文的时代背景。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通过朗读或复述有关内容,培养听、说能力。

  3.对于翻译常识以及如何分析课文的论证,教师以方法指导为重点,引导学生在练*中获取新知识。为此,要加强质疑方面的设计。

  4.视学生程度,可在程度较好的班级印发苏辙、李桢的《六国论》全文或片断,扩展阅读面,并作阅读比较指导,以加强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要点

  1.预*全文,落实教学设想1、2。

  2.研*课文第1自然段。

  导入新课

  上一课我们学*了贾谊的《过秦论》,作者治史致用,借评论秦的兴亡引出可资当时最高统治者借鉴以治国的历史经验。贾谊这种治史致用、关心国家命运的忧患意识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今天我们学*的《六国论》也是一篇史论,它的作者苏洵,也是一位充满忧患意识、关心国家命运的封建进步文人。关于苏洵,课文注释中已经有简括介绍,如果愿意进一步了解,可参看宋史本传(见附录)。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作者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是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说服力强,能切中时弊。欧阳修很赏识他的论文,在嘉祐年间,曾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城,文人竞相模仿。因此苏洵把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祐集》。课文《六国论》即选自《嘉祐集·权书》,原题《六国》,后世选本多题为《六国论》。“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

  苏洵的《六国论》到底切中了宋王朝的什么时弊?他在文中怎样通过评史来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这些主张有什么进步性和局限性?这是我们学*时要注意的。但《六国论》毕竟用文言写成,要读懂这篇文章,就必须注意文言词语的积累,明白词义的古今差别,对与今天不同的特殊句式该如何翻译等,在学*时也不可忽视。下面我们就来学*这篇课文。

  预*指导

  1.关于课文的“预*提示”。这是我们质疑的钥匙。“预*提示”共4小段。首段介绍了作者的写作动机,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六国论教案》。为对此加深理解,请认真阅读作者所处时代的背景介绍。同时,在阅读课文时了解作者分析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第2小段,介绍了论证特点。读课文时应思考作者使用了哪些历史事实,如何进行“充分分析”,文末又如何联系北宋实际的。

  第3小段,介绍了文章的结构。这对帮助我们理解文章内容很有作用,它实际上是全文的结构提纲。读课文时可以一一与之对照,细加体味。

  第4小段,是对本文写作特点的评价以及提醒我们读时要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去分析作者的观点。读时既要弄清其片面性,又要注意其进步性和今天可借鉴的有哪些方面。

  2.预*提纲:

  提纲力求体现课文“预*提示”的内容,但侧重于字词,未涉及的将在后面研*课文时处理。本提纲以学生自学自练为主。

  (1)听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课文,注意下面加黑字的读音,并与以前学过的字词作比较。

  ①六国互丧( ),率( )赂秦耶

  ②暴( )霜露 暴( )秦之欲无厌

  ③洎( )牧以镵( )诛

  ④胜负之数( ) 数( )吕师孟叔侄

  ⑤从( )六国破亡之故事 从( )散约败

  (2)在下面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以辨析形似字:

  ①与( )而不助五国也

  ②( )粮而景从

  ③悉使( )兵负草填之

  ④革灭( )尽之标

  ⑤( )然自得 ( )笑大方(《风景谈》)

  (3)有些文言词(或短语)与现代汉语常用的意义不同,翻译时要注意其区别。看课文注释,做课文后“思考和练*”四和以下的补充练*(提示:其现代汉语常用的意义可查《现代汉语词典》):

  ①六国互丧 ②思厥先祖父

  ③始速祸焉 ④至于颠覆

  (4)辨析加点字的意义:

  (5)文言句中若有一些省略成分,在翻译时常需要补出。试补出下面文言句中的省略成分(补在括号中),然后翻译。

  ①较秦之( )所得( ),与战胜( )而得者,( )其实( )百倍。

  ②( )奉之弥繁,( )侵之愈急。

  ③至丹以荆卿( )为( )计

  译文:①

  ②

  ③

  (6)有些文言句子的词序,在翻译时要改变。试译下面句子,说说如何改变。

  ①赵尝五战于秦

  ②其势弱于秦

  3.简介时代背景

  苏洵一生经历了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三世。北宋中叶以来,我国境内东北的契丹和西北的西夏奴隶主贵族的势力逐渐强大,成为北宋王朝的严重威胁。1004年,辽(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军在澶州城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于己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每年向辽纳白银10万两,丝绢20万匹。1042年,宋又在辽要挟割十县土地的情况下,应允每年增纳白银10万两,绢10万匹。1044年,宋又与西夏签约,每年纳白银7万两、绢15万匹,茶叶3万斤。而在此前的1006年,宋曾应允每年给西夏银万两、绢万匹、钱2万贯。苏洵反对这种屈辱求和,认为这和战国时六国“赂秦”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故以《六国论》向北宋统治者陈述政见。

  [附] 预*提纲参考答案

  (1)①sàng shuài ②pù bào ③jì chán ④shù shǔ ⑤cóng zòng

  (2)①嬴 ②赢 ③羸 ④殆 ⑤怡 贻

  (3)(古义见注释,练*“四”见“教参”,仅举今义)①互相,表示彼此对待的关系,

  六国论教案 2

  教学目的:

  1、掌握并积累文中重要字、词、句。

  2、理清全文的写作思路,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

  3、学*史论的常规写法和借古讽今的手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三字经》中有一句话:“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这个苏老泉,就是苏洵,号老泉。他二十七岁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潜心钻研。由于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晓畅,雄辩有力,深得欧阳修的赏识。嘉佑年间,欧阳修把他写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城,文人争相模仿,因此苏洵把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佑集”。课文《六国论》选自《嘉佑集·权书》。我们一起来学*《六国论》,看看苏洵是如何评论六国灭亡的。

  二、梳理重要字词句(更多注释翻译在书本上)

  文中重要实词有互、率、判、与、速

  古今异义、使动、名作状、

  句式:状后、被动、定后

  请同学翻译重要语句(勾画语句——同学思考斟酌——上黑板书写——师生共评)

  三、揭示写作目的

  (从文章最后一句话“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的翻译过渡)

  苏洵用这句话收束全文,有没有什么目的和意图呢?

  广阔的天下,指出谁的天下?为国者是谁?

  ——北宋,北宋当权者

  ——如果凭借北宋这么大的天下,采取下策,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比六国还不如了。采取下策,是什么样的策略?——像六国一样的,赂敌求和的妥协策略。

  苏洵说的是“苟”,如果,那现实情况呢?

  北宋建国后一百多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的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军事上骄堕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

  苏洵写作本文的年代(1004年),契丹大举进攻,直逼黄河北岸的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打了胜仗,北宋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了“渊之盟”,答应每年向辽缴纳白银10万两,丝绢20万匹。1042年,辽又向北宋索要晋阳瓦桥关以南10县土地,宋又只能答应每年加纳白银10万两,丝绢10万匹。1044年,为了停战求和,北宋由答应每年向西夏输纳白银10万两,丝绢10万匹,茶叶3万斤。

  这样*的结果,助长了侵略者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后患。

  苏洵说得委婉含蓄,实际上是在批评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软弱妥协的外交政策;警戒当权者要从六国赂秦求和,国力亏损,最终*亡国的历史事实中吸取教训,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说到底,苏洵评论六国的灭亡,是为了借古讽今,针砭时弊,阐明自己用兵抗敌的主张。

  苏洵在文中说,“苟”,如果,为什么不直接指出批评对象呢?

  委婉含蓄,把批判的锋芒收一收,便于统治者接受。

  当世社会动乱,妥协投降主义占上风,说得含蓄些既可以保护自己,又能使自己的主张广为流传。

  六国灭亡的原因已经分析得明了透彻了,就在一个“赂”字,这和北宋当世的状况惊人的相似,不言自明,照样能起到发人深省的效果。一个“赂”字把历史教训和现实时弊紧紧联系了起来。

  我们说,以史为鉴可知兴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借古讽今是史论常用的写法,《六国论》就是一篇史论,论的什么史,论的目的是什么,我们通过上面的学*都清楚了,接下来我们来分析分析,他是怎样论的,六国论的行文思路是怎样的?

  作者开门见山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个观点是这篇史论的中心论点,围绕着中心论点,作者从几个方面论证的?两个方面,“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两个方面就是两个分论点。

  一二两个小节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并提出两个分论点,引发下文的议论。

  接下来,围绕着两个分论点,作者结合具体的历史事实展开论述。

  第三段,围绕着第一个分论点,结合赂秦的韩、魏、楚三国灭亡的史实展开论证。对于三个赂秦的国家,作者分三个层次进行论证。

  第一个小层,“秦以攻取之外,……固不在战矣”对比双方土地消长,证实由于“赂”而造成的得失远远超过战争造成的得失,以割地赂秦的事实说明赂秦的危害之大,得出“固不在战矣”的结论。

  第二小层,“思厥先祖父,……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理固宜然”,割地求和造成自身国力日渐衰微,秦国的侵略野心愈来愈大,反而加速了自身的灭亡。赂秦求和适得其反,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第三小层,“古人云……此言得之”引用古人的话为证,形象的说明赂秦的危害。

  我们注意到,在论证过程中,作者用了对比论证方法,如把秦国得地的两种途径对比,赂者的失地的两种情况对比,总的说来是赂造成的土地得失和战争造成的土地得失进行对比,还有,祖先艰辛辟地和子孙轻易割地对比,赂者奉之弥繁和秦国侵之愈急进行对比,对比之中强调“赂”带来的亡国灭种的严重后果。

  其中,祖祖辈辈筚路蓝缕,艰辛开国得过程写得很形象,子孙后代软弱无能,割地求和的轻率以及被敌人步步紧逼狼狈尴尬的可怜相也进行了生动的描述。

  同时,也恰到好处地用了古人的话,增强了论证的力量,这种论证方法叫引用论证。

  第四段,围绕着第二个分论点,结合齐、燕、赵的史实来展开论述。

  对于不赂秦的齐、燕、赵三国,作者分层论证,也分了三个小层。

  第一小层,讲齐国灭亡的原因。五国灭亡了,齐国也不能独自保全。

  第二小层,合说燕、赵义不赂秦,敢于用兵抵抗,最终战败而亡,虽然有各自策略的失败,但原因主要是,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孤立无援,灭亡是诚不得已。

  第三小层,总说六国,提出假设,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进一步论述了“赂”秦的危害。

  其中,最明显的论证方法就是假设论证,或从另一个角度换个说法,也可以说是反面论证。

  三四两节论述是结合历史事实展开的,和一二节相比,可以发现是不同的,一二节在展开论证的时候,是分析其中的道理,如为什么弊在赂秦呢,其中的道理是,赂秦而力亏,国力亏损,逐步灭亡。不赂者以赂者丧,道理是失去了强大的援助,不能独自保存,被逐个歼灭了。我们把三四节这种论证方法叫事实论证,也叫事例论证看,而把一二节这种方法,叫道理论证。实际上,事实论证和道理论证经常结合使用。

  接下来,第5、6节,总结历史教训,点明写作意图。

  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是一个惨痛的历史教训。从假设的角度为六国提出救亡图存的策略,举贤任能,团结一心,同仇敌忾,共御外辱,这样能使秦国也心存忌惮,不敢轻举妄动。这也是从反面推进论证,为六国赂秦而亡感到痛心和惋惜,启示后人要吸取这个历史教训。

  最后一句从历史教训转到现实时弊,自然过渡,接下去,第6节,点名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

  (总结)作为一篇史论文,属于广义的议论文,本文论点鲜明,论证逐步推进,逻辑层次井然,论证方法多样,(要说明一下的是这些论证方法分类的标准并不完全统一),说理有力,

  作为史论,本文由评论历史到针砭时弊过渡自然,讽谏当朝统治者的写作意图委婉但并不隐晦,主张明确,立场鲜明,表现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强烈的社会责任心。

  因此本文是一篇比较典范的史论文,可供我们参考和借鉴。

  六国论教案 3

  一、导读目的

  高二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逻辑思维知识,形成了一定的概念、判断、推理的能力,也具备了一定的论辩说理的语感能力。但是,他们的论辩说理往往缺乏完整性和准确性,因而失之于片面性和简单化,同时,语言上又常常不注意分寸感。因而,讲授本文就要联系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多讲多导,在温*旧知的同时获取新知。为此,本文的精讲导读目的可以确定为:

  1、学*本文中例证、对比、分层、引用等论证方法。

  2、学*本文极有分寸的论证语言。

  3、理解作者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题的本意。

  二、导读重点

  1、运用逻辑思维的知识,探索本文严密的推理。

  2、多角度、多侧面地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求异思维。

  三、精讲提示

  1、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各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的?有什么特色?

  提示: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文章开头第一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第一个分论点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二个分论点是“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不仅紧扣题目、明确了论题,而且便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由论证,在结构上具有提挈下文、统摄全篇的主脑作用。两个分论点实际上是从正(第一个分论点)反(第二个分论点)两方面进一步揭示中心论点,使中心论点完备周密,在逻辑上站稳了脚。

  2、课文第二、三段分别论证了两个分论点,是怎样论证的?与中心论点的论证有什么关系?

  提示:课文第二段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作者主要是用事例和引用的方法,针对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弊端进行论证。先摆出秦“战胜而得”与诸侯“战败而亡”的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秦之所大欲”与“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的论断。否定了与论题相反的论点,既照应了开头,又为下文的进一步论证作好了准备。接下来,从“思厥先祖父”到“而秦兵又至矣”几句,虽是想象之辞,但形象地说明了诸侯之地得来不易,然而他们却“视之不甚惜”,为苟安一时,便轻易地拱手与人,这样,非但不能保全自己,反而加深了敌人的侵吞欲壑,遗患无穷。接着,作者运用推理得出结论:由于“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诸侯就越地少国弱,而“侵之愈急”,暴秦就越地多国强,因而得出结论为“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而后下一肯定判断:终究发展到国家破灭是必然的。最后又引用古人的话“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作比喻论证,贴切恰当,既补充了上文的论证,又含有收束之意,而且使论证深入浅出,明白易晓,增强了说服力。

  这一段,是从正面直接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从而抓住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实质进行论证。所以,只要作者有力地、令人信服地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就从根本上论证了中心论点。

  课文第三段论证了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主要采用了分层论证的方法,针对齐、燕、赵三国不赂秦而破灭的情况进行论证。共分两层论证。第一层论齐国,虽“末尝赂秦”,但它亲*秦国而不联合五国,所以,五国一旦破灭,它就必然要被无厌的暴秦所迁灭。第二层分别论证“燕赵之君”的“义不赂秦”。这两国都能用兵守土抗秦,保全国家,但由于燕丹“以荆卿为计”,因而“始速祸焉”,导致灭亡;同样,由于赵国李牧被诛,用武不终,因而“邯郸为郡”,结果也是国家灭亡。不仅如此,而且燕赵两国“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智力孤危”没有援助,所以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战败而亡”的。作者层层推进地从齐燕赵二国破灭的结果推论其破灭的原因,有力地证明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分论点,否定了“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的疑问,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的正确,避免了逻辑上的漏洞,使论证完备周密,无懈可击。最后从“向使三国”到“或未易量”几句,以假设的原因得出假设的结果,归纳了第二、三段对两个分论点的论证,照应了开头。

  3、怎样理解第四、第五段?

  提示:本文二、三段已运用确凿的论据对中心论点作了严密的论证,使论点、论据、论证三者有机地统一了起来。但作者并没有就此辍笔,而是在第四段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正确主张,以此同史实相比照,形成矛盾,使人们在鲜明的对比中,认清孰是孰非。这是对中心论点的加深和补充,具有“豹尾”之妙。末段,作者又巧妙地运用类比论证,借古论

  今,透露出写这篇史论的本意。据史载,北宋王朝在景德元年曾与辽国(契丹)订立屈辱条约:每年给辽国十万两银,二十万匹绢,两国以白沟河为界,史称“澶渊之盟”。在宋仁宗庆历四年又与西夏议和,每年给西夏银七万二千两,绢十五万二千匹,茶三万斤。宋王朝的软弱屈辱政策,虽可苟安一时,但实际上却加速了它走向灭亡的进程。作者是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借六国赂秦来批评北宋王朝赂契丹、西夏的苟安政策。所以,最后一段才是作者写这篇史论的主旨所在。作者这样篇末点题,犹如画龙点睛,使主题得到了升华,给这篇史论赋予了强烈的战斗力量和现实意义。

  4、本文的论证语言有什么特色?

  提示:本文的语言除气势俊伟、古劲简练外,表现在论说语言的分寸感上。如“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败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交,或未易量”,提出与上文所论史实相反的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虽为假设,但又不妄下断语,表现了作者论述语言的准确性与分寸感,恰到好处。

  (这一点一定要给学生讲清、讲透,因为高二学生的论证说理往往欠妥,不注意分寸感,要莫言过其实,小题大作,要莫失之肤浅,浮光掠影。因此,一定要让学生注意说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千万不要片面化和简单化。)

  5、本文的论证虽然周密,但有些说理却欠妥当,你能找出来并加以分析吗?这样会不会影响中心论点的成立?为什么?

  提示:本文中的某些论述欠妥,正好可以用来启发、教育学生不要盲目相信书本,而要敢于质疑,善于独立思考、动脑分析。

  例如,课文第三段中论证燕国的灭亡是“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就是欠妥的。作者并没有抓住根本问题,而是撷取了一个偶然情况作为论据,把问题简单化了,难以令人置信。要知道,当时强秦灭燕,是历史的必然。只不过“以荆卿为计”加速了燕的灭亡罢了。从逻辑上说,作者是将必然的趋势当作或然的情况来论述,这在逻辑上讲不通,是违反客观实际的。所以说,这个论断是不妥的。再者,作者论六国灭亡,只论及赂秦的弊端及用武不终等等,却没有论及统治者的腐败无能这一根本问题,这是不全面不深刻的。

  当然,这是作者受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的结果。但正如本课“思考与练*一”中提示所说:“前人论史实,看法不一定正确,论述也不一定全面。但是本文能够抓住关键性的问题来论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这就是说,作者能根据其写作意图,提出论点,进行自圆其说的论证。况且,作者撰写此文的本意是对宋王朝屈辱妥协的政策进行讽诫,同时也是对统治者的委婉进说。因此,本文虽有不确之处,但论证说理纵横姿肆,严密紧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战斗性,仍不失为一篇脍炙人口的政论佳作。

  六国论教案 4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解题,简介作者,通读课文,疏通文字。

  教学步骤

  1、解题:“六国论”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上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

  2、简介作者:苏洵,宋朝眉山人,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中著名散文家。苏洵为文,学《孟子》、《荀子》、贾谊、司马迁诸家,尤以《战国策》为主要楷模。

  3、课文通读:请两名学生分段朗读全文,教师正音。

  4、疏通文字:着重讲清下面加黑的词语:

  其实(其实际,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副词“其实”)思厥先祖父(他们的)秦之所大欲(所字结构,可译为“最想得到的”)子孙视之不甚惜(对待)暴秦之欲无厌(满足)强弱胜负已判矣(分)终继五国迁灭(革、改变)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结交)始速祸焉(招致,类成语“不速之客”的速)革灭殆尽之际(几乎)以事秦之心(侍奉)从六国破灭之故事(从:跟随、重蹈;故事:旧事、前例)

  5、作业:熟读课文,掌握以上加黑的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课文分析(与《过秦论》作比较)。

  教学步骤

  1、课文分析:

  问:本文一共5段,可分成几个部分?每部分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明确: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段,提出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第二部分为2、3段,围绕中心论点,提出两个分论点——“赂秦而丧”、“不赂者以赂者丧”——分别论证;第三部分为4、5两段,总结六国破灭之教训,劝谕当朝统治者“无使为积威所劫”。

  问:课文最后一段,也用了比较法,请问比较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课文第5段也有两组比较,一组是明比,将“六国”与“秦”比,结果是秦强而六国弱,但六国当有不赂秦而战胜秦的可能。第二组比较是将“宋朝”与“契丹、西夏”比,是暗比。作者所处的宋代,正逢契丹、西夏等外患骚扰,宋朝统治者不是坚决抵御,而是割地赔款,然而从力量的比较上,统一的大宋远远强于边境小国的契丹、西夏,宋朝就更有战而胜之的可能。

  问:宋与契丹、西夏比,为何要暗比而不明说?

  明确:这正是苏洵散文的长处,行文至此,作者观点已十分明确,用旧事来讽喻今事,含蓄而又明晰,这是其散文具有《战国策》风格的体现。

  2、与《过秦论》作比较分析:

  问:《六国论》与《过秦论》两文比较,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明确:同,两者都是史论;都是借古讽今,用历史旧事来讽喻今事;两文最后都用了比较法来说明道理,劝谏统治者。异,两者的议论结构不一样,《六》文先提出论点,然后论证,《过》文先叙述历史过程,然后从中引出论点;两文劝谏当权者的内容不一样,《六》文主张坚决抵御外侮,《过》文劝说统治者施以仁政;两文语言形式不一样,《六》文以议论性语言为主,而《过》文以记叙性语言为主。

  3、集体朗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4、作业:

  ①“思考和练*”三、四。

  ②预*《伶官传序》。

  六国论教案 5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解题,简介作者,通读课文,疏通文字。

  教学步骤

  1.解题:“六国论”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上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

  2.简介作者:苏洵,宋朝眉山人,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中著名散文家。苏洵为文,学《孟子》、《荀子》、贾谊、司马迁诸家,尤以《战国策》为主要楷模。

  3.课文通读:请两名学生分段朗读全文,教师正音。

  4.疏通文字:着重讲清下面加黑的词语:

  其实(其实际,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副词“其实”)思厥先祖父(他们的) 秦之所大欲(所字结构,可译为“最想得到的”) 子孙视之不甚惜(对待) 暴秦之欲无厌(满足) 强弱胜负已判矣(分) 终继五国灭(革、改变)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结交) 始祸焉(招致,类成语“不速之客”的速) 革灭殆尽之际(几乎) 以秦之心(侍奉) 从六国破灭之故事(从:跟随、重蹈;故事:旧事、前例)

  5.作业:熟读课文,掌握以上加黑的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课文分析(与《过秦论》作比较)。

  教学步骤

  1.课文分析:

  问:本文一共5段,可分成几个部分?每部分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明确: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段,提出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第二部分为2、3段,围绕中心论点,提出两个分论点——“赂秦而丧”、“不赂者以赂者丧”——分别论证;第三部分为4、5两段,总结六国破灭之教训,劝谕当朝统治者“无使为积威所劫”。

  问:课文最后一段,也用了比较法,请问比较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课文第5段也有两组比较,一组是明比,将“六国”与“秦”比,结果是秦强而六国弱,但六国当有不赂秦而战胜秦的可能。第二组比较是将“宋朝”与“契丹、西夏”比,是暗比。作者所处的宋代,正逢契丹、西夏等外患骚扰,宋朝统治者不是坚决抵御,而是割地赔款,然而从力量的比较上,统一的大宋远远强于边境小国的契丹、西夏,宋朝就更有战而胜之的可能。

  问:宋与契丹、西夏比,为何要暗比而不明说?

  明确:这正是苏洵散文的长处,行文至此,作者观点已十分明确,用旧事来讽喻今事,含蓄而又明晰,这是其散文具有《战国策》风格的体现。

  2.与《过秦论》作比较分析:

  问:《六国论》与《过秦论》两文比较,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明确:同,两者都是史论;都是借古讽今,用历史旧事来讽喻今事;两文最后都用了比较法来说明道理,劝谏统治者。异,两者的议论结构不一样,《六》文先提出论点,然后论证,《过》文先叙述历史过程,然后从中引出论点;两文劝谏当权者的内容不一样,《六》文主张坚决抵御外侮,《过》文劝说统治者施以仁政;两文语言形式不一样,《六》文以议论性语言为主,而《过》文以记叙性语言为主。

  3.集体朗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4.作业:①“思考和练*”三、四。②预*《伶官传序》。

  六国论教案 6

  学*目标

  1、理解:弊、率、完、暴、速、再、数、礼、宜、故事、颠覆等词语的含义。

  2、学*本文运用设分论点,并举例论证论点的方法。

  3、背诵课文,领悟借古讽今、对比论证等写法。

  学*重点、难点理解文章论证过程及方法。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

  作者简介:

  苏洵,字,号,“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与儿子、苏辙并称“”,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故事:苏轼二十岁时到京师去考进士,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入*,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

  “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

  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喝,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全都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

  同学们想想:苏轼行了个什么酒令?

  简介写作背景:

  1、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就是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秧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盛的六国却日益衰落。强秦向东夺取六国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又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国采取“远交*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

  2、北宋建国以后,对不断进犯东北、西北边境的契丹、西夏,一直采取妥协退让、屈辱求和的政策。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统治者每年都要向契丹、西夏纳币输绢以求苟安。针对这种情况,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评论战国时期六国灭亡的原因,说明“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讽谏北宋王朝以六国为鉴,不要为契丹、西夏“积威之所劫”,一味赂贿以求苟安,而要奋起御侮,积极谋求“不赂而胜之”之道。

  解题:

  1、六国,

  2、战国七雄地图(见课本)

  3、文体: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1)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2)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六国论》属于政论还是史论?

  正音正字

  暴霜露为国者小则得邑

  思厥先祖父与嬴洎牧以谗诛

  邯郸燕赵革灭殆尽

  胜负之数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二、整体把握

  速读课文,感知文体和文章内容,并梳理结构脉络

  三、具体研*课文

  研读第一部分

  ①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②本部分从几个方面论述这一中心论点的?

  ③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研读第二部分

  ①这两段文字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

  ②用一句话概括第3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③本段怎样论述赂秦的危害?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④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⑤第四段中哪一句话能够概括齐国灭亡的原因?

  ⑥试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⑦请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

  ⑧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研读第三部分

  ①第五自然段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②第六自然段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四、课文总结:

  文言知识点整理

  一、通假字

  1、暴秦之欲无厌

  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3、当与秦相较

  二、古今异义

  1、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2、思厥先祖父,

  3、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4、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5、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6、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7、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8、后秦击赵者再.

  三、词类活用

  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2、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3、小[形作名,小的战果]则获邑,大则得城

  4、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5、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6、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7、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8、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9、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

  10、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四、一词多义:

  为:1、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招致]祸焉。

  2、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3、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4、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以:1、不赂者以]赂者丧

  2、秦以]攻战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3、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4、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5、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6、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7、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8、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而: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3、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4、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5、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6、二败而三胜

  7、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8、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9、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表承接的连词]胜之之势

  10、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其:1、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

  2、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3、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4、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之:1、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2、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3、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4、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或:1、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与:1、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亡:1、诸侯之所亡,与战败所亡)者

  2、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向:1、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2、并力西向

  犹:1、以地事秦,犹动词,好象)抱薪救火

  2、良将犹在

  始:1、燕赵之君,始有远略

  2、始速祸焉

  终:1、终继五国迁灭

  2、惜其用武而不终

  兵:1、斯用兵之效也.

  2、非兵.不利

  3、其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得:1、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2、此言得之

  五、文言句式

  1、句: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洎牧以谗诛

  2、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3、句:较秦(受赂)所得与战胜而得者思厥先祖父,暴(于)霜露,斩荆棘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之)以予人(诸侯)奉之弥繁,(秦国)侵之愈急

  4、句:赵尝五战于秦(赵尝于秦五战)

  六国论教案 7

  教学目标:

  1. 学*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 理解:弊、率、完、患、暴、判、速、再、数等词语的意义。

  归纳: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了解使动用法。

  教学设想:

  本文不同于纯粹论史的文章,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学重点是理解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作者及背景,整体把握课文,研*一、二段。

  教学过程:

  1. 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四川眉山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在文学上取得显著成就,是经过一番刻苦读书、认真作文的过程的。据他自述,少年时,他不爱学*,到了二十五岁,才开始知道读书。自以为比伙伴们学得好,但后来取古人之文一读,才觉得古人的“出言用意”都跟自己大不相同,于是下决心将过去所写的数百篇文章全部烧毁。然后,将《论语》《孟子》、韩愈的文章取来,终是诵读,读了七八年,才感到古代文章确实写得好。时间一久,读之益精,自己胸中也“害然以明”,但还未敢自出其言。又经过一番努力,胸中之言日益多,甚至不能控制自己,只好将它书写下来。到了这时,落笔为文,才“浑浑乎觉其来之不易矣”。这就是历史上关于苏洵焚稿、勤奋读书、刻苦作文的美谈。

  苏洵为文,成就显著。因此博得他同时代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以及著名文学家曾巩的好评。欧阳修指出:苏洵之文“博辩宏伟”。曾巩认为:苏洵之文“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

  三人(三苏)之文章,盛传于世。得而读之者,皆为之惊,或叹不可及,或慕而效之。自京师至于海隅障徼,学士大夫,莫不人知其名,家有其书。

  (选自《苏明允哀词》)

  2.导语设计:

  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

  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3.听课文录音,介绍背景,了解写作意图。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七雄争霸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即除秦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大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采取“远交*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六国论教案 8

  教学目的

  1.了解史论中借古讽今的写法。

  2.学*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

  3.认识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弊在赂秦”。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文是一篇史论,但它的针对性很强,带有明显的政论色彩,不同于纯粹论史的文章如卢照邻的《三国论》、苏辙的《六国论》。从这个基本点出发,可以确定:

  教学重点是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对西夏、契丹侵略者的妥协政策。

  教学难点是它的史论内容,这是因为史论必须以史实为据,而它的叙史是高度概括的,这对历史知识不足的学生来说,肯定会有一定困难。

  2.教学方法。

  课文后的练*规定要背诵全文,自以采用诵读法为宜。

  但这种诵读不是机械般反复进行的。根据本文内容和布局的特点,除了应有的诵读准备如正音、疏通文义、品味语气等而外,最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掌握文章的理路,因为只有掌握了理路才能加快记诵的速度,并给学生的自行领悟创造条件;其次,教师还要讲述一点必要的史实,用来拨疑解惑。这样的指导和讲述应当是十分精要的,不要侵占学生练*诵读的时间。

  在完成诵读任务之后,为了使学生能进一步懂得文章立意和布局的道理,可以运用比较阅读法,将苏辙的同题文章拿来进行比较,让学生说说二者的异同。运用此法要注意两点:一是学生有较好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二是要认真做好准备工作,不得草率从事。

  3.课时安排:用了课时教读。

  预*安排

  1.对照注释阅读课文,粗知大意。

  2.朗读课文,主要是读好第1、2段,要求读音正确,能读出一点语气。

  第一课时

  一、概括介绍本文。

  教师指出:本文属于史论中的兴亡论,一开篇就提出了“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意即六国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以土地赂秦。这指的是战国下半期内的事,此前各国诸侯相互兼并,不存在“赂秦”的问题。秦自孝公(前361年至前338年在位)以后日渐强大,开始蚕食诸侯,才出现了“赂秦”的事。但也不是各国诸侯全都采用这种策略。从《廉颇蔺相如列传》和《信陵君窃符救赵》中便可以看出,赵、魏两国统治者对秦的态度是不相同的。

  问:试据《廉颇蔺相如列传》和《信陵君窃符救赵》说说赵魏两国对秦的不同表现在哪里。(赵采取抵抗的策略,魏则实行妥协。)在这篇课文中,作者是怎样评价赵的策略的?(“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问:既然如此,赂秦的是哪几国呢?试据课文回答。(据“燕赵之君……”和“齐人未尝赂秦”,可知“赂秦”仅指韩、魏、楚三国而言。)为什么作者不指名呢?(这是史实,尽人皆知,无须指名。)

  问:三国赂秦而另三国不赂秦,作者却说“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是不是以偏概全?(正因为有以偏概全之嫌,所以作者又提出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命题,这就变得全面了)。

  问:由此可见,“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包含着两个分论点,请说说是哪两个?(“赂秦而力亏”和“不赂者以赂者丧”。)

  问:文中哪一段是论证“赂秦而力亏”的?(第2段。)哪一段是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的?(第3段。)二者的顺序能颠倒吗?(不能。前者是主要的,后者是次要的。)

  问:第4段该是结论了,作者的结论是什么?(“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为积威之所劫”是什么意思?(长时期积累下来威势,即长期优势,这里是说“不要被敌方的长期优势所挟制”。)

  问:“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是个别结论(针对六国而言)还是一般性结论?

  结束语:正因为是一般性结论,由此又引出第5段,但此段涉及当时北宋的历史背景,留到下节课再说。现在我们已初步掌握了全文大意,可以练*背诵了。

  二、诵读第1段。

  1.诵读的准备。

  ①停顿:“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②语气:破灭之道也(肯定判断)

  ③补充史实:秦灭韩为前230年,灭魏前225年,灭楚前223年,灭燕灭赵前222年,灭齐前221年。“互丧”,先后相继灭亡。

  ④“率皆赂秦耶”:设问兼反问。提出此问的根据是齐、赵、燕三国未赂秦。

  ⑤“盖失……”两句,用解释语气读。

  2.诵读练*及检查。

  要求速背,只用3分钟(包括检查),因为前面正对此段的理路作过分析。

  3.归纳本段大意:提出本文中心论点,即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三、诵读第2段。

  1.诵读的准备。

  (1)补充注释

  ①“秦以攻取之外”——秦在攻占土地之外。以,同“于”(让学生从旧课文中找出例子:“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中的“以”)。以,当释为“在

  ”,课文注为“用、凭着”,误。

  ②“较秦之所得……其实亦百倍”——“较”,直贯全句。“所得”,指受赂得地。“百倍”,极言其多,不是确数。全句意即秦受赂得地为攻战得地之百倍,诸侯赂秦失地为战败失地之百倍。

  ③厥——同“其”。先秦典籍中用得较多,以后不常用。作者这里是有意用古字。

  ④“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这是形象的描述。秦在六国之西,不可能“四境”而至。

  ⑤然则——承上发下语,这里用法同“然而”,跟“可是”大致相当。

  ⑥判——形声兼会意。半,物中分。

  ⑦理固宜然——按理说,本当如此,即俗语“理所当然”。

  ⑧古人云——古人,指苏代。这话是对魏安釐王说的,当时魏安釐王接二连三地以地赂秦,苏代不同意这种做法。

  (2)找出本段中的论断

  (“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问:哪一个是主要的?(后一个。)说明理由。(照应开头“赂秦而力亏”。)“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跟这个论断是什么关系?(推论。)

  问:引古人语有什么作用?(旁证。)

  2.分层练*诵读及检查。

  ①开头至“固不在战矣”。提示:注意排比句式。行文先说事实后作论断。“则”,相当于“可见”。

  ②“思厥先祖父”至“而秦兵又至矣”。提示:议论文中亦可有形象的描绘。对比“先人”与“子孙”,包含着对赂秦政策的严厉批评。“今日”“明日”,极言割地之频繁;“五城”“十城”极言割地之多。

  ③“然则诸侯之地有限”至段末。提示:注意对偶句式、比喻写法。

  3.归纳本段大意;论证“赂秦而力亏”的论点,指出韩、魏、楚三国灭亡的原因。

  四、留作业。

  1.背诵第1、2段,准备诵读第3、4段。

  2.细读第3段,从中找出跟首段“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句话相照应的语句。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背诵第1、2段。

  二、诵读第3段。

  1.诵读的准备。

  (1)补充注释

  ①迁灭——古代灭掉一个国家,要迁走该国的传国重器,如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迁灭即灭亡。下文“革灭”,革是除旧,也是灭亡的意思。

  ②义不赂秦——守义而不赂秦,即坚持不赂秦的正确原则。

  ③斯用兵之效也——这(是)用兵的功效。斯,代词,这。

  ④“后秦击赵者再……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史记赵世家》:“(幽缪王迁)三年(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李牧率师与战肥下,却之。封牧为武安君。四年,秦攻番吾,李牧与之战,却之。……七年,秦人攻赵、赵大将李牧、将军司马尚将,击之。李牧诛,司马尚免,赵忽及齐将颜聚代之。赵忽军破,颜聚亡去。以王迁降。八年(前228年)十月,邯郸为秦(郡)。”文中的话即是这段史实的概括。再,两次。为郡,指邯郸成为秦的一个郡。(按:“秦实行郡县制。)

  ⑤向使——对过去的事作假定时用。

  ⑥“胜负之数,存亡之理”——“理”与“数”为互文,也是天数、命运的意思。(下一课《伶官传序》首句“盛衰之理”的“理”,义同此。)

  (2)层次分析

  教师提示:上段分析韩、魏、楚三国是合着说的,它们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相同的,即以地事秦。这段分析齐、赵、燕三国是分开说的,它们的灭亡原因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

  问:齐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与嬴而不助五国”“五国既丧,齐亦不免”)?哪一句是照应开头“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句话的?(“五国既丧”。)作者对秦持怎样的态度?(从“与嬴”一句可以看出作者的批评态度。)

  问:作者对燕、赵持怎样的态度呢?(有赞扬,有批评。)赞扬什么?(以武力对抗的政策。)批判什么?(批评燕用刺客计,批评赵错杀良将。)这二者是这二国灭亡的原因,但从根本上说,是怎样的原因?(“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这两句话是照应上文哪一句的?(“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小结:可见,作者这样来论述齐、燕、赵三国的灭亡,是为了证明本文的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

  问:作者这样论述了韩、魏、楚、齐、燕、赵六国灭亡的原因之后,就自然想到了他们的救亡之道,他是怎样为他们谋划的?(“三国各爱其他……良将犹在”。)为什么在此前要加“向使”二字?(因为事实已经成为过去,是不可能办到的。)注意“或未易量”一语,它说明什么?(不能轻易地断定谁胜谁负。)这告诉我们下判断切忌武断,要注意分寸。

  2.诵读练*并检查。

  诵读要求读出语气,如:

  “齐人未尝赂秦……何哉”中,不能用“也”替换“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中,“也”不能删。

  “齐亦不免矣”中,“矣”有讽刺意。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中,“也”有感叹意。

  “且燕赵处秦”中,“且”表推进一层之意。

  “向使……,则……”,要读得语意连贯。

  3.归纳本段大意:指出齐、燕、赵三国灭亡原因是“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论证了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

  三、诵读第4段。

  1.诵读的`准备。

  (1)句意辨析

  ①“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

  A秦人欲吞灭六国而不能

  B秦人惶恐之极,寝食不安

  (A 以“之”为代词,代六国,用比喻写法;B 以“之”为结构助词,无义,全句写实。)

  小结:B正确,解句要注意上下文,上句说“井力西向”,对秦造成极大威胁。

  ②“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从《过秦论》中找一段话来解释。(“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弱国入朝。)

  (2)层次分析

  问:“呜呼”和“悲夫”二语在这段话中有怎样的作用?(各领出一层意思。)它们各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呜呼”,惜其有良策而不用;“悲夫”,哀其结果之惨。)

  问:前一层跟上段末句是怎样的关系?(上段句末从消极方面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后一层有什么作用?(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

  问:《“有如此之势”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2.诵读练*并检查

  诵读指导:注意读出文势,抑扬分明(教师可以作示范诵读)。

  四、留作业。

  1.流畅地背诵前四段,准备诵读第5段。

  2.试拿苏辙的同题文章与本**比较,说说苏氏父子在六国问题上的见解有什么异同。

  附:苏辙《六国论》(全文印发,但只要求读懂划线部分)

  尝读《六国世家》(指《史记》),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以上第一段,“不知天下之势”为一篇纲领。)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出入要道),而蔽(护)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以上第二段,论述韩魏在战略上的重要地位。)

  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使归附)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睢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知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徧受其祸。

  (以上第三段,指出因韩魏附秦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排斥)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助)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引申为抵抗、对付)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以上最后一段,提出“厚韩亲魏”的策略,归纳六国灭亡的原因。)

  第三课时

  一、检查作业。

  背诵前四段,要求读出语气。

  这次检查带有巩固记忆的性质,时间可以稍长,可以让全班同学齐背,也可以指名个别学生背诵,最好教师也给学生作示范背诵。

  二、诵读第5段。

  1.导入本段,略讲时代背景。

  问:本段末句“苟以天下之大”是指什么说的?它跟上句“夫秦与六国皆诸侯”一句有什么联系?(“天下之大”指的是全国**,指北宋朝廷;“诸侯”指地方**。)“六国破亡之故事”又是指什么说的?(以土地事秦而求苟安,然终不免于灭亡。)

  问:这样来比较有什么意图?(全国**的力量自然大于地方**,更不应当对敌采取妥协的政策。)

  问:为什么不这样写,“苟以我大宋之大……”?(古人有为尊者讳的*惯。修辞中亦有“避讳”一格。)

  以下介绍时代背景:

  苏洵(1009——1066)经历了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三朝。当时辽崛起于北,西夏崛起于西北,时时进行侵略,给北宋朝廷造成极大的威胁。北宋朝廷为求苟安,对他们实行妥协退让,每年都要向他们交纳几十万银两和大量的绢。例如: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盟”议定。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4年),宋又被迫与辽订盟,每年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同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银七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

  尽管如此,辽和西夏的侵略活动仍未停止。苏洵此文就是针对这种情况写的。

  2.诵读练*。(快速练*)

  三、作者意图和写作方法分析。

  1.讨论:如果将第4段末句改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可有慎哉”,并删去第5段,文章也是完整的。这样做好不好?

  提示:可以从作者意图、文章布局和理路、重要的论断等方面进行考虑。

  方式:四人一小组。讨论后推代表发言。

  小结:六国灭亡原因各不相同,而以地赂秦者不过三国,作者巧妙地提出“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论断,这样就把灭亡的原因集中到“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上来了。至于为什么要“赂秦”,作者则直到最后才说出了最要紧的一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这叫做“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注意:苏辙同题文章中最紧要的一句是“不知天下之势”。)作者这样来论述问题是有极强的针对性,因为北宋正是为辽、西夏“积威之所劫”而年年纳币。如果删去“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之故事”,就看不出这一点了,这是违背作者的意图的。

  其次,从布局上看,本文是从论史逐步转向论策的。因此从第3段开始,先肯定燕、赵的“远略”,接着又批评了他们的错策。循此继进,作者又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的战略:第一步,不赂秦,不附于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第二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样的设想是为下文“不赂而胜之”一语作铺垫的。这个总体的战略设想也是针对北宋朝廷说的。如果删去第5段话,上面这些话就变成无的放矢了。这种写法就叫做“借古讽今”。

  2.运用比较法进一步领会作者意图。

  先讨论共同点(或相似点)。

  方式同前。

  小结:都很重视韩魏两国在七国纷争中的地位。苏辙明确地提出,“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因此,六国的正确策略应当是“厚韩亲魏以摈秦”。苏洵说的“弊在赂秦”也主要是指韩魏说的(这二国以地事秦最为突出),韩魏之所以“赂秦”,是因为与秦接壤,“为积威之所劫”。如果照苏辙说的“厚韩亲魏”的办法去做,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可见父子二人的基本立场是接*的。

  再讨论不同点。

  小结:苏洵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以地赂秦;苏辙则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自相残杀。苏洵是借古讽今,不是单纯论史,所以结尾谈到现实问题;苏辙是就史论史,结尾只表示了悲痛的感情——这是基本构思的不同。苏洵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议论的出发点(置于最后),苏辙以“不知天下之势”为议论的出发点(置于最前)——这是布局上的不同。

  讨论后,从头至尾读课文一遍。

  四、做课文后的练*第四、五题。

  附:

  第四题参考答案如下:(对教参答案有补充)

  1.A D都作介词用,相当于“由于”。

  2.A D都作动词用,相当于“成为”。

  3.A C D都作代词用

  第五题答案如下:

  1.C D

  2.A C

  3.B D

  4.B(帮助)(注:A、C、D均是“给予”之意)

  5.B(破裂)C(凋残)(注:本题中只有A、D相同)

  六国论教案 9

  教学设想

  以活动为主,提供能让学生充分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过程。努力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教学维度

  教材分析

  对高一学生来说,本文难点不多、主题明确,学生便于把握,较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但因为是一篇议论性文章,重在说理思辨,因而趣味性不强,较难出彩。

  基本构想

  突出课堂上学生的自主性,培养通过自主学*与合作探究摸索文言文学*的能力。既重过程又重结论。教授传统课文,既教授传统内容,又体现新课改精神。

  学*目标

  1.利用工具书自主疏通文字;

  2.文章大意把握与主旨归结;

  3.说理性文言文论证手法探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学*准备

  课前教师准备阅读材料。学生备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课前早读阅读材料:苏辙《六国论》节选,李桢《六国论》李选,史料《七国兴亡》,赞扬和批评《六国论》的文章各几段。

  教学方法

  1.教法:点拨答疑法、讲解法、导引法、检测法

  2.学法:自主学*法、讨论学*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我国古代的启蒙读物《三字经》中有这样的话:“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苏老泉就是苏洵。请生介绍作者。战国时代,七国争雄争霸,秦由弱变强,吞并六国,统一天下。这一段历史纵横捭阖,单是对六国被秦灭掉的原因,就有多种说法。同学们请看战国形势图。(出示多媒体画面:“秦灭六国”)

  那么,苏洵提出了怎样的观点,他又是怎样论证的呢?

  二、感知课文。同学们大声朗读一遍课文,再注意一下不易理解的字词,可以划下来。再指四名学生个别朗读一遍。

  三、组成学*小组。把自己发现的问题向本组成员提出,由本组成员互相解答。能够自己解决最好,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到全体同学面前,再讨论。

  师生共同讨论解答各小组未解决的问题。

  检查合作学*的效果 ,出示多媒体画面,生当 堂回答以下三方面的问题,老师评点。

  1.解释下面加线的词:

  第一部分:(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2)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3)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 (4)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5)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6)与嬴而不助五国也(7)燕赵之君,始有远略 (8)斯用兵之效也 (9)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10)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11)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12)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1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14)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小结:以上为实词,特点是数量多。译时要逐字落实,活用的要讲清用法,古今异义的要注意讲准确。学*方法是扩大阅读量,增强语感,积累。

  第二部分:(1)赂秦而力亏 (2)不赂者以赂者丧 (3)诸侯之所大欲 (4)盖失强援

  小结:以上为虚词,特点是数量少,用法活。学*方法是:积累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之不终也。

  ⑵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小结:翻译句子是能力,原则:尽量直译,辅以意译。

  四、(探)合作探究,学*本文的论证艺术:

  1.本文的一、二段在全文中有何地位?

  2.作者是怎样论证自己的观点的?下面的哪个段照应分论点一,哪个段照应分论点二?

  3.生齐读一、三段,分析作者论证证方法和思路。(正面引导,学*作者的论证艺术)

  生自由朗读二、四段,思考:对这个层次的论证,有两种观点(已印发给学生),一种认为论证严谨,有力,另一种认为论据不准确,不能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的观点,是苏洵写作的漏洞。你怎么看?生讨论,掀起高潮。

  师引导,明确:

  通过讨论,明确:议论文写作,要有内在的逻辑美。本文为典范的议论文,值得学*。也有不足。论据的不符合史实的地方,论点也太绝对。

  苏洵作为大文学家,难道没有这点历史知识吗,难道不知道写作文要紧紧围绕中心论点行文吗?请看“北宋的外交情况”(多媒体)

  生同讨论后明确:本文的借古讽今、高瞻远瞩不畏强敌的思想,形成文章的魅力;斩钉截铁、生动有力的语气,增添了文章的语言魅力。

  五、小结:七国的消烟已经散去,历史的回声永不消失,智者的思索不应停止。让我们带着积极思考探究的精神,去学*每一篇课文。作业:二选一:1。课个阅读苏辙的《六国论》原文及译文,分析其观点。

  2.选一个社会现象谈谈你的看法,可以模仿本文,也可以创新。

  六国论教案 10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文中出现的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2.能力目标:梳理文本思路结构,培养学生自主学*和合作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积累文言词语,理清文章思路。

  难点:体会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播放《秦始皇》电视剧中秦国统一六国的片段视频。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意味着持续五百多年的群雄争霸的春秋战国时代的终结。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所学知识,说说曾经称雄一时的韩、魏、楚、赵、燕、齐六个诸侯国,为什么会在短短十年的时间里相继灭亡?

  ……

  现在,我们来学*《六国论》,看看一千多年前的文学家苏洵的观点是什么。(板书:六国论)

  (二)梳理积累

  互助讨论学*。全班学生按四人一组分成若干个小组,先组内交流、讨论、解决课前预*时遇到的文言词句方面的问题。小组还有没弄明白的问题,再提出来师生一起讨论解决。

  翻译下列句子。提醒学生圈点句中的重要词语,注意特殊的文言句式。

  1.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

  2.为国者无使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被动句、省略句)

  3.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4.思厥先祖父,暴(于)霜露。(省略句)

  (三)诵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

  自由诵读课文,并快速阅读文后赏析。思考并回答问题。

  1.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如何提出论点的?

  明确:本文的论点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弊在贿秦”。 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2.提问: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论述这一中心论点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明确:一是“贿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分论点一),这是从贿秦的诸侯国来说的;二是“不贿者以贿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分论点二),这是从不贿秦的诸侯国来说的。 其作用是,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3.既然如此,赂秦的是哪几国呢?试据课文回答。

  据“燕赵之君……”和“齐人未尝赂秦”,可知“赂秦”仅指韩、魏、楚三国而言。)

  为什么作者不指名呢?(这是史实,尽人皆知,无须指名。)

  4.哪一段是论证赂秦的危害?作者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从哪些方面展开论证的?

  明确:第二段针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个分论点进行论证。(齐声朗读第二段);

  作者运用了对比论证:

  (1)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

  (2)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

  赂秦的危害是:“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5.齐国未尝赂秦,燕、赵两国也“义不赂秦”,可为什么也灭亡了?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灭亡的自身原因是:燕“以荆卿为计”,惹火烧身;赵“牧以谗诛”,自取。而苏洵认为的根本原因是:“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孤立无援,其灭亡是“诚不得已”。

  6.假如苏洵是战国时韩、魏、楚、齐、燕、赵六国的谋臣,你认为他会采取什么策略来对抗秦国,而保全自己?试结合文章作答。

  明确:(1)“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2)以赂秦之地封谋臣,礼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

  (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三)合作探究,讨论文本。

  再读文本,分组讨论:

  1.你同意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吗?试结合课文和相关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1)六国君主中了秦国的挑拨离间的诡计,不能“合纵”联合抗秦。

  (2)六国之间互相侵夺以及六国与秦的频繁战争,造成六国壮年劳动力的大量死亡,使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3)秦国具有雄厚的经济力量和优越的物质条件,能支持连年对外战争。

  (4)统一乃人心所向,老百姓厌倦了几百年的混战。

  ……

  从历史事实来看,六国破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并非像苏洵所论述的那样简单。

  2.你认为作者有什么样的写作意图? 你是从何得知的?试结合文本和时代背景进行分析。

  明确:从课文第五段和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可知,讽谏北宋王朝面对外来侵略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历史覆辙,这是作者的写作意图,也即是本文的主旨。作者将六国的情况和北宋的情况作对比,六国力量虽然比秦弱小,“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而北宋现在一统天下,力量强大,来劝谏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才是唯一出来。这是一种借古讽今的手法。

  (五)拓展延伸

  对于六国的灭亡,古今学者进行过许多分析和探讨,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文段,并回答问题。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宋]苏辙《六国论》)

  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嗟夫!自春秋以来,兵祸日炽;迄乎战国,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驱无辜之民,胼手胝足、暴骸中野,以终刘于虐乎?其必不尔矣!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后之论者,何厚于六国,而必为之图存也哉!([明]刘桢《六国论》)

  读了上述两段选文,你有何感想?试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对六国灭亡的看法。

  (六)作业布置

  课后,请同学们查阅相关资料,以“也谈六国灭亡”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附(一):板书设计(略)

  课堂实录

  师:“一门词客三父子”,这在我国文学史上是极其罕见的。除苏氏父子儿只有魏晋时期的曹氏父子三人。而父子三人的文章同写一题的,除苏氏父子外,再也找不出第二例了。这确实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

  苏询的《六国论)认为六国破灭的原因是赂秦。作者是怎样提出这个观点的?

  生:开门见山。

  师:对。是开门见山。。现在我们一起来背诵苏询《六国论)的第一段。

  生:齐背。)

  师:现在大家快速地默读发给大家的材料,找出体现文章观点所在的段落,并明确苏轼、苏辙二人的观点是什么。

  (生:默读。)

  (师:巡视。6分钟。)

  师:好,请暂停。现在哪位同学能告诉我,能体现苏拭《六国论》观点的句子在文章的第几段?

  生:在第一段。

  师:第一段的什么位置?

  生:在第一段的结尾。

  师:请你大声地念一遍。

  生:“吾考之世变,知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以速亡者,盖出于此,不可以不察也。”

  师:准确他说,应是“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盖出于此。”大家认为如何?

  生:对。

  师:好。你请坐。

  句子中的“此”,具体地指代什么?××你说。

  生:我认为应指代上一句的“锄而尽去之,则是无道也。”

  师:“锄而尽去之”中的“之”,又指代什么呢?

  生:应该是这段所说的“士”。

  师:XX说的对不对呀?

  生:(齐答)对。

  师:那么,对“士”这类人正确的做法应该怎样?

  生:(齐)“区处条理,使各安其处”。

  师:好。现在我们来看苏辙(六国论)认为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原因,亦即本文的论点在哪里?××,你来试试。

  生:也在第一段的结尾处,就是“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师:苏辙这里所说的“当时之士”中的“士”,是和苏轼文中“皆争养土”中的“士”是一回事吗?

  生:我想应该不是。

  师:那“当时之士”中的“士”具体是指代什么呢?

  生:好象是这段开头说的“天下诸侯”。

  师:不是“好象”,就是“天下诸侯”。而前篇“争相养士”中的“士”是一个特殊的阶层,这个阶层中的人都各有专长,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知识分子。

  好。现在我们来作一个小结。如果说苏询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韩、魏、楚三国“赂秦”的话,那么,苏辙则认为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原因在于天下诸烽“不知天下之势”。这个“势”,一指韩、魏战略地位的重要,“韩、魏塞六国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二指天下诸侯“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莫知厚韩、亲魏以摈秦”。而苏轼在他的文章中则兼顾两个方面,一是六国久存,二是秦王朝速亡。其关键在于是否能正确的对待知识分子。简言之,老苏谈“赂秦”,大苏谈“养士”,而小苏谈“明势”。

  下面,我们再来看这两篇文间是如何分析问题的。除第一段外,两篇文章都各有三段文字对论点进行分析。请同学们快速地默看一遍。

  (生:默读课文。6分钟)

  师:差不多了吧?我们先看大苏是如何分析的。××同学,你来说说看。

  生:第三段是从秦的角度来分析的。

  师:请谈具体点,秦对“四人者”(知、勇、辩、力)采取什么措施?

  生:杀。

  师:对。文中有“堕名城,杀豪杰”的句子。接下去是什么?

  生:“散而归田亩”。

  师:“散而归田亩”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让四种人分散,回家乡种地。

  师:导致什么后果?

  生:陈涉起义。

  师:是不是可以这样说:秦对四种人不是杀就是分散他们,不任用他们,从而对他们失去控制,总之是处置不当,最终导致他们不甘“老死于布褐”便挺而走险,揭竿起义。

  生:是这样。

  师:那第二段呢?

  生:……

  师:好,你请坐。谁来补充?

  生:我认为第二段应是真面论述。只是重点在说“先王”,说“六国”的少一些。

  师:是这样。第三段从反面论述较详,第二段说到六国的就相对简略,结尾有一句是说结果的,是哪一句?


六国论教案合集10篇扩展阅读


六国论教案合集10篇(扩展1)

——《六国论》教案6篇

《六国论》教案1

  一、说教材

  《六国论》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第五单元。作为古代议论散文的名篇,《六国论》多年来是必修教材中的重要篇目,现在放到选修教材中,并非降低了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地位。叶圣陶曾说,课文不过是个例子。《六国论》作为一篇结构严谨,文思缜密,气势磅礴的史论文,能很好体现出古代散文名篇“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特点,这大概是编者将《六国论》放到选修教材中的一个原因。

  在教材中,《六国论》是作为赏析示例篇目出现的,除了课下对字词有较为详细的注释外,文后附录了关于这篇文章的背景、结构、创作意图的赏析文字。这就意味这这篇文章不能按照以往古文处理的方式来进行,除了必要字词句的积累,重心应该放在理清结构,疏通文脉,学以致用上,通过反复诵读文章,深入思考这篇文章的结构层级,然后将所学用到*时的议论文写作中。

  二、说学情

  作为高二的学生,他们已经积累的相当的文言文词汇及语法常识,再加上这篇文章没有晦涩难懂的词语,结合本单元的整体教学要求,以及应试需要,将这篇赏析文章的学*目的制定如下:

  三、学*目的

  根据这篇文章的特点以及高二学生的学情,我们确定了这篇文章的学*目标。

  1、积累重要实词和虚词,掌握本文出现的特殊句式,背诵全文。

  2、反复诵读,理清文章的论证结构,初步了解“起承转合”论证思路的特点。

  3、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体察作者爱国之情。

  之所以用“学*目标”而不用“教学目标”,就是突出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变“教学目标”为“学*目标”不只是形式上的一个改变,而是要切切实实的改变我们的教学理念。这几个学*目标尽管没有明确三维目标,但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已经蕴含在其中了。

  学*重点:积累实词,背诵课文,理清结构

  学*难点:理清结构,学以致用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自行解决重点词语,初步掌握文章内容。第二课时:反复诵读,理清结构,了解作者写作意图。

  四、说教法

  依据学*目的和高二学生学情分析,这篇文章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牢记重点实词,感受本文磅礴的论证气势。诵读是文言文教学中关键性的一环,声情并茂的吟诵,有助于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语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小组讨论法,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师生对话,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多媒体辅助法,提高课堂效率。

  五、说学法

  根据学生的文言文学*基础,再结合本文的课下注释以及文后的赏析示例,这篇课文应该以学生自主学*探究为主,教师启发点拨为辅。这也符合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学*理念。就本文而言,要充分相信学生自学能力,给足学生自行诵读、思考、查阅、讨论的时间,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使得能力能够得到相应的提高。

  学生的学*方法如下:1、自主预*法,2、诵读学*法,3、小组讨论法

  六、说教学过程

  本篇课文拟采用两课时学*,第一课时,学生自主预*,解决字词句,了解基本内容。本次说课,将以第二课时为主,具体步骤如下:

  (一)课堂引入——由《阿房宫赋》引入本文。

  1、 提问:在我们刚刚学*过的《阿房宫赋》中,杜牧也涉及到了六国灭亡的原因,请问是什么呢?

  明确:“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指出六国灭亡的原因跟秦国一样,就是剥削百姓奢侈享受。

  杜牧生活在唐朝末年,当时大唐王朝已经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但是统治阶级依然奢侈享受,无限度的剥削压榨百姓。杜牧的这篇文章就是总结历史教训,向当朝统治者敲警钟。用的是史论文章常见的手法,借古讽今。“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 提问:上一节课我们自学了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和课后赏析文字,也了解了《六国论》的写作意图,请结合背景谈谈认识。

  明确:苏洵创作这篇文章时,北宋王朝长期对契丹、西夏奉行以贿赂求苟安的政策,深谙“化干戈为玉帛”之道。苏洵对这种政策深感忧虑。这边文章的本意不再研究六国历史,而在于借古讽今,为北宋当局敲响警钟。这在文章最后一段表现得非常明显。以古为鉴,论当前正值,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是《阿房宫赋》和《六国论》共同特点。

  史实证明,杜牧和苏洵的担心不是多余,唐朝灭亡于农民起义,宋朝被金人驱赶到南方,都证明了杜牧和苏洵的预见。

  这样设计课堂引入的目的,既可以复*刚学*的内容,又可以教给学生一种比较阅读的方法,特别是关于灭亡原因的分析,这是深入了解作者创作意图的关键。由此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写作目的决定论证角度。

  (二)提问检查——检查并巩固第一课时学*效果。

  1、齐读课文。

  2、检查重点实词和虚词

  古今异义词

  (1)思厥先祖父 古:祖辈父辈 今:父亲的父亲

  (2)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以致 ,以至于今:表让步的连词

  (3)可谓智力孤危 古:智慧力量 今:智商

  (4)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旧事 今:一种文体

  重点实词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兵器)

  (2)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都,皆)

  (3)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结交)

  (4)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才招致)

  重要虚词——以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 因为

  ②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用

  ③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用

  ④洎牧以谗诛 因为

  3、重要句子翻译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

  译文: 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贿赂秦国导致力量亏损,这是灭亡的原因呀。

  (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译文: 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残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 (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楚楚了。以致于最后灭亡,这是理所当然的。

  4、特殊句式

  (1)判断句: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2)被动句:a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为国者无使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

  c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d洎牧以谗诛。

  (3)省略句:至丹以(派)荆卿(刺秦土)为计 举(之)以予人

  (4)状语后置:赵尝五战于秦。

  检查字词句是必须的,尽管这一课时重在学*结构,但是这一课的文言知识点非常丰富,《大纲》对学生的要求是:“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因此必须重视字词句的积累。

  (三)分析结构

  讨论:古人写文章是不分段落,我们看到的分段古文都是今人的理解。关于《六国论》的段落 层次,有人认为应该将第三段中的“向使三国各爱其地……或未易量”,同第四段“呜呼!……则吾恐秦人食之而不得下咽也”合为一段,作为全文的第四段。之后“悲夫”一直到最后为全文第五段。

  请同学们认真诵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这样划分有什么好处?

  明确:这种划分的最大好处就是层次更为清晰:

  第一段为全文总纲,提出总论点和分论点,解决了“是什么”的问题。这一段属于“起”。

  第二段和第三段分别论证两个分论点,回答了“为什么”。这两段属于“承”。

  第四段假设论证,行文一转,回答了“怎么办”。这一段属于“转”

  第五段收束全文,既照应了上文,又联系现实,明确了这篇文章的写作意图,回答了“为什么写”。这一段属于“合”。

  这个环节是这节课的学*重点,讨论目的并非是否定过去的分法,既然原来的段落层次多年没有人提出异议,就充分说明那种划分法是没有问题的。现在让学生讨论新的划分法的合理性,是为了引导学生学*议论文的常见结构——“起承转合”。

  作为准高三学生,议论文的常见结构是必须要能熟练运用的,而《六国论》就是教材中少有的典范议论文的代表。

  (四)学以致用

  这一环节结合学生*作来认识这种结构的好处。之所以选用刚刚写过的作文题本班学生*作,就是要让学生知道,文学大家的长处我们是可以学到的,对貌似高大上的“起承转合”不必畏惧,只要有意识的去学*,就可以很好的掌握这个结构。当熟练掌握这种结构后,就可以很好的加以变通,让文章显得更加灵活。

  展示作文题目——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湖北某中学一位同学的妈妈,为了不让孩子上网,拔了电源线。结果孩子用鼠标砸伤母亲,然后跳楼身亡。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学生李某某由于成绩不理想,被其父没收了手机。李某某找父亲索要手机未果,一怒之下,从自家11楼纵身跳下,当场身亡。两天后,李某母亲也绝望跳楼……

  学生为了捍卫上网和使用手机的权利,不惜以死相逼。面对这样的生死惨烈,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请结合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这是一篇任务驱动作文,本身就是针对现实发表的看法,下面这篇学生*作尽管分析得很浅显,但是因为运用了“起承转合”的结构,使得文章结构清晰,论证完整,还是可以博取阅卷老师的眼球。

  家庭惨剧,谁来负责?

  贾乐童

  *日,湖北发生一起家庭惨剧,一名学生因为母亲禁止上网而跳楼。无独有偶,北京一名学生李某因为父亲没收手机而跳楼。两起惨剧引发人们的热议,因家庭之争酿成的悲剧后果,到底由谁来负责?在我看来,双方都要负责,是他们的互不相让造成了悲剧的发生。

  (起,提出观点“是什么”)

  从学生方面说,我们正值逆反心理严重时期,再加上我们中的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试问,有几个不是从小被骄纵着长大?正因为如此,我们养成了任性的*惯,缺少对父母的理解。一旦我们的要求没有满足,就会冲动起来而不考虑后果。就拿惨剧中的两位同龄人来说,他们肯定是一时冲动,甚至只是为了吓唬一下父母。我想,他们在跳下去的那一刻肯定就反悔了,可是世上哪里有卖后悔药的?

  从家长方面说,父母不能及时觉察到自己孩子的心理变化,依然用过去的方法简单粗暴地对待自己的孩子。他们忘了,我们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他们也不是我们心目中的超级英雄了。事事干预,不再给我们创造哪怕一丁点的自由空间。但凡我们使用电脑和手机,即便是最正常的打电话和查资料,他们也依然像审讯犯人一样看待我们。长此下去,家庭大战怎能避免?

  当执拗的自以为是的家长遇上冲动逆反的我们。双方互不相让,兵戈相见,出现你死我活的而结局也就不新鲜了。

  (承,从两个方面论证观点“为什么”)

  其实,这样的悲剧完全可以避免。我们和家长不是生来就是敌人,我们有着血浓于水的亲情。为什么不能好好地坐下来谈一谈,难道争吵才是唯一的交流方式吗?台湾作家龙应台说:“所谓母子,母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龙应台的话告诉我们,父母没有必要总是约束孩子的一切。多么希望父母能够放开手中的绳套,多给我们一些自由的权利。 当然,作为子女的我们并不能因此就肆无忌惮的放纵自己,我们更应该换位思考,多体谅一下父母的不易。

  (转,从两个方面谈“怎么办”)

  我想,假如那两起悲剧中的家长和孩子都能相互让一下步,都能为对方考虑,惨剧或许可以避免。悲剧已经发生了,愿更多的家庭引以为戒。

  (五)作业

  1、背诵全文。2、修改*作,符合起承转合结构。

  设计目的:背诵是学*古文的最好方式,就《六国论》来说,无论字词句的积累,还是文章结构的深入理解,都需要通过背诵全篇来很好的夯实。第二课时的学*重点就是“起承转合”的学以致用,光说不练,学生很难真正掌握这种结构。结合一篇*作来修改,就可以很好的让学生来尝试这种结构。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很简单,突出本课时的主要内容——结构层次。

  六国论

  苏洵

  “是什么” ——提出问题——起

  “为什么” ——分析问题——承

  “怎么办” ——解决问题——转

  “为什么写”——联系现实——合

  八、说学后反思

  关于这一课,学生学*之后最大的收获有两点:第一,了解了起承转合结构的基本模式,对《六国论》结构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第二,了解了议论文,尤其是考场议论文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现实针对性。不足之处:一、时间不好掌控,一课时完成有困难。二、一厢情愿,有些急于求成,忽略了个别接受能力差的学生。

《六国论》教案2

  一、学*目标:

  (一)体会苏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二)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的方法。

  (三)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正确译文。

  1.实词,如:弊(名)赂(动)亏(动)与(动)判(形) 数(名)事(动)道(名)厥(代)速(动)等。

  2.虚词,如:率 盖 始 然则 向使 至于等。

  3.古今义容易弄混的词,如:其实 祖父 故事 至于等

  4.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省略句、被动句的翻译等。

  二、学*难点:

  (一)在阅读方面,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体会其严密的逻辑性是要点。

  (二)在基础知识方面,对一些句子的翻译是难点。

  如: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三、解题

  1、六国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为了独占天下,国与国之间经常进行战争。《六国论》的六国就是指的战国七雄中秦国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个国家,它们都被秦国一个个地击破而消灭了。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六国论》既是谈谈六国灭亡的道理。

  2、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诗书… …”),唐宋八大家之一. 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人称老苏,与儿子大苏(苏轼)、小苏(苏辙)并称三苏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四、写作背景

  作者所处的北宋王朝,对内专制集权,对外卑躬屈膝,内忧外患,始终不绝。北宋初期,西、北方边患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年年间,宋和辽与西夏开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外交上的妥协投降,北宋为求苟安,年年割地纳贡。而这样沉重的负担,全落在百始头上。国难当头,矛盾尖锐,苟洵针对这样的现实写作此文,用于讽喻宋王朝。

  五、读课文正音

  1、容易读错的字

  弊在赂(lù)秦 思厥(jué)先祖父

  暴(pù)霜露 如弃草芥(jiè)

  洎(jì)牧以谗诛 革灭殆(dài)尽

  2、多音字

  暴 bào 暴露 pù暴晒

  与 yǔ 与其 yù 参与

  为 wéi 行为 wèi 为了

  燕 yàn 燕子 yān燕国

  六、把握文章论证结构

  1.第1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本文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弊在赂秦”,接着从正反两个不同的角度,即“赂者”和“不赂者”,均受赂秦之害进行论证。“赂秦”的国家因“赂秦”而“力亏”;不赂秦的国家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不赂者以赂者丧”。最后总结,重申论点,“弊在赂秦”。

  2.第2段以“割城”为例,论证“赂秦”之弊。

  紧承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写韩、赵、魏三国把祖先艰难得到的土地轻易拱手送给秦国,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从而论证“弊在赂秦”的论点。

  3.第3段,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事实,进一步论证“弊在赂秦”。

  紧承第2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文中写齐、赵、燕三国虽“义不赂秦”,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从而论证“弊在路秦”的中心论点。

  4.第4段承上启下,提出“为国者”不要被敌国的“积威之所劫”的劝告。

  5.第5段,借时讽世,借古喻今,讽谏北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

  将六国的情况与北宋情况作对比,证明六国力量远弱于北宋,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点明本文主旨,即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七、研*课文

  (一)研*第一段:

  1、落实重要词句:

  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互(交互,引申为相伴)丧,率(全,都,一概)赂秦耶

  盖(副词,表猜测原因)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2、问题

  (1)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2)从几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

  明确:A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B 不赂者以赂者丧。

  (3)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3、背诵第一自然段。

  (二)、研*第二段:

  1、重点词语

  秦以(相当于“于”,在)攻取之外

  较(比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这)/实(实际上)百倍

  思厥(其)先祖(祖辈)/父(父辈) 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至于(到了……的结局)颠覆,理固(本来)宜(应该)然

  此言得(符合)之(上面的道理)

  2、问题

  (1)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2)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秦的危害?

  明确:A 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 B 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

  (3)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小结:文章开篇直接点出中心论点,紧接着分析六国破灭的原因一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所以追根结底:弊在赂秦。

  (三)、研*第三段:

  1、重要词句:

  迁灭:古代灭掉一个国家,要迁走该国的传国重器,如武王灭商,迁九鼎于洛邑。迁灭即灭亡。下文的“革灭”,革是除旧,也是灭亡的意思。

  义(坚守正义,名作动词用)不赂秦

  斯用兵之效(功效)也

  至丹以荆卿(表示对人的尊称)为计

  始速(招致,动词)祸焉

  向(先前)使(假使)三国名爱其地

  胜负之数(命运),存亡之理(道理)

  当(应当)与秦相较(抗衡),或未易量(估量)

  2、提问:

  (1)找出段中表述齐国灭亡的一句话。

  明确:“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2)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明确:共同点——形势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不同点——对抗秦国的方式不同

  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

  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

  (3)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

  明确:“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4)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齐读本段。

  (四)、研*第四段:

  1、重要词句

  并力西向(进军),则吾恐秦人食之(结构助词,无实义)不得下咽也。

  为(治理)国者无(不要)使(让自己)为(被)积威之所劫(胁迫、挟持)哉。

  2、提问:

  (1)前一层与上一段末句有怎样的关系?后一层有什么作用?

  明确:上一段末句从消极方面来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

  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

  “有如此之势”——承上启下

  (2)作者在本段连用了两个叹词,有什么作用?

  明确:呜呼——承接上段末尾,提出六国合力抗秦的主张。

  悲夫——又回到历史中,感叹六国破灭的可悲结局,抨击六国的政策。提出“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才是赂秦之根源。

  作用:表达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起到连接作用,在历史与现实间快速自由转移,引导读者理清思路。

  (3)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明确:作者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切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五)、研*第五段

  1、重要词句:

  而犹(还)有可(可以)以(凭)不赂而胜之(秦国)之(的)势。

  苟(假如)以天下之大,而从(追随)六国破亡之故事,是(这)又在六国下矣。

  2、提问:

  (1)第五自然段在全文论述中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本段议论的基础建立在作者自己对历史事实的分析上,源于历史,但又高于历史,讽谏北宋王朝面对外来侵略不要重蹈历史覆辙。

  八、写作特点:

  1.借古讽今,切中时弊。

  2.论点鲜明,论证严密。

  3.语言生动形象(2段中的形象语言)

  4.感情充沛,感染力强。

《六国论》教案3

  教学目的

  1.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辱的思想,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现实针对性。

  2.提高学生对古今异义词语的准确识别,运用的能力。

  3.学*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多种论证方法逐层论证的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们上学期曾学*过贾谊的《过秦论》,作者借评论秦的兴亡来告诫当时的封建统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上节课我们学*了《阿房宫赋》,杜牧就秦国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不顾人民死活,从而导致覆亡来讽时刺世。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学*《六国论》,看看作者苏洵这位封建时代的进步知识分子又在借评论六国灭亡来阐述什么样的政治主张。

  二、解题

  1.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汴京(现在河南开封),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二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的文章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他。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人竞相模仿。因此,苏洵将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祐集》

  苏洵精于散文,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父子三人合称“三苏”,并列入唐宋散文八大家。

  2.背景

  (1)六国灭亡的时代背景(幻灯)

  ①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前290年韩割武遂予秦

  前280年楚割汉北及上庸予秦

  前275年魏割温予秦

  前273年魏割南阳予秦

  ②秦灭六国时间

  前230年灭韩

  前225年灭魏

  前223年灭楚

  前222年灭赵、灭燕

  前221年灭齐

  ③六国抗秦大事年表

  前269年赵将赵奢击秦,大破之。

  前257年魏信陵君救赵,大破秦军。

  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军于河外。

  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被赵将李牧击退。

  前232年秦攻番吾,又被李牧击退。

  战国时代由于生产方式的变化,各诸侯国都开始进行改革,众多的改革中,唯有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成功,为秦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而六国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渐衰落,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终至灭亡。后来秦国用了8年的时间灭了六国,统一了天下。

  (2)苏洵所处的北宋的时代背景(幻灯)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盟”议定。北宋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4年),宋又被迫与辽订盟,每年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同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银十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

  作者所处的北宋王朝,对内专制集权,对外卑躬屈膝,内忧外患,始终不绝。北宋初期,西、北方边患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年年间,宋和辽与西夏开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外交上的妥协投降,北宋为求苟安,年年割地纳贡。而这样沉重的负担,全落在百始头上。国难当头,矛盾尖锐,苟洵针对这样的现实写作此文,用于讽喻宋王。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速读,熟悉课文。

  2.教师范读,正音,并提示学生注意朗读节奏。

  3.学生依书下注释,粗通文意,有疑问的地方勾画出来课堂提问。

  4.学生熟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1.对课文熟读成诵。

  2.课后练*二、三、四。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课后练*二、三、四

  二、把握文章论证结构

  1.第1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本文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弊在赂秦”,接着从正反两个不同的角度,即“赂者”和“不赂者”,均受赂秦之害进行论证。“赂秦”的国家因“赂秦”而“力亏”;不赂秦的国家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不赂者以赂者丧”。最后总结,重申论点,“弊在赂秦”。

  2.第2段以“割城”为例,论证“赂秦”之弊。

  紧承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写韩、赵、魏三国把祖先艰难得到的土地轻易拱手送给秦国,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从而论证“弊在赂秦”的论点。

  3.第3段,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事实,进一步论证“弊在赂秦”。

  紧承第2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文中写齐、赵、燕三国虽“义不赂秦”,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从而论证“弊在路秦”的中心论点。

  4.第4段承上启下,提出“为国者”不要被敌国的“积威之所劫”的劝告。

  5.第5段,借时讽世,借古喻今,讽谏北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

  将六国的情况与北宋情况作对比,证明六国力量远弱于北宋,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点明本文主旨,即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三、论证方法

  1.对比论证

  用攻战中秦之所得,诸侯之所失与赂秦中秦之所得、诸侯之所失对比,说明秦不用战争就能获得土地,六国不用战争就失去土地,因此六国最终灭亡,是历史必然,将秦与六国对比,将六国与六国对比,同样证明六国破亡为历史的必然。

  2.引证法

  引用苏代的话,证明“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的观点。

  3.例证法

  列举六国灭亡的史实,证明观点。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第三课时

  一、检查作业

  1.回顾全文的论证结构。

  2.检查背诵。

  二、结合课后苏辙《六国论》作比较阅读

  1.学生自读苏辙《六国论》。

  2.分组讨论两文异同。

  3.总结

  (1)相同点:

  两文都很重视韩魏两国在七国纷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苏辙认为“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因此六国应“厚韩亲魏”。苏洵也认为“以地事秦”中韩、魏两国最为突出,“为积威之所劫”,最终招致灭亡。

  (2)不同点

  ①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

  苏洵认为在于六国争相以地赂秦。苏辙认为在于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自相残杀。

  ②两篇文章的最终目的。

  苏辙就史论史,结尾只表示了悲痛的感情。苏洵是借古讽今,由论史转向论策,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策略。首先,不赂秦,不附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其次,“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些策略实际上也是对北宋朝廷说的。

  苏洵的忧国之心由此也可见一斑了。

  三、布置作业

  1.进一步落实背诵。

  2.归纳整理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及词类活用等现象。

  附:板书设计

  六国论

  苏洵

  一、解题

  1.关于苏洵

  二、分析论证结构

  三、论证方法

  1.对比论证

  2.引证法

  3.例证法

《六国论》教案4

  一、学*目标

  1、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辱的思想,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现实针对性,培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和“以史为鉴共创未来”的与时俱进精神

  2、通过听示范朗读和自由诵读相结合,找出并提出文言知识疑难点,在教师引导启发下,学生能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总结文言实、虚词、活用情况和句式特点

  3、了解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和灵活多样的论证方法

  二、学*重点

  1、掌握“兵、弊、互、率、完、暴、弥、至于、颠覆、再、殆、速、智力、不行、当、礼、故事、”的含义;归纳多义词“得、非、或、相、势”的义项;掌握文中重要虚词“而、之、以、为”的用法;总结归纳本文特殊句式和用法

  2、洞悉“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中心论点的内涵,了解苏洵如何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理清思路,弄清论点和论据的关系

  三、学*难点

  1、引导学生辩证看待文章“改造史例、为文造势、为文造情”的史论笔法

  四、课时安排

  二课时

  五、教学流程

  课前预*:

  教师在简单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下提出如下预*要求:

  1、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能读正文章中的字音、通顺熟练地读完全文

  2、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能理清句意,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基础知识,提出疑难问题

  预*作业主要在夜自*上完成,同学在预*过程中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举手提问,让学生自己完成文言文的疏通意在培养学生主动学*的能力讲课时教师除了补充些文言知识外,其他如实词、虚词、句式、翻译等文言知识均由提问学生(学生的覆盖面要大)、检查预*效果的形式来完成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2分钟)

  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入*,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

  “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 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菜喝酒,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 原来苏轼行的酒令是( 嬴政并吞六国)

  春秋战国时期是*政治、经济、文化的第一个大动荡、大碰撞,也是大融合时期七雄争霸并于秦,后世英杰多扼腕对这段历史,后人多有评说宋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苏轼和苏辙之父)就曾有过十分精辟的论述那就是《六国论》今天,就让我与大家一起来领略苏洵精辟与广博的分析

  二、 解题、作者简介(3分钟)

  1、六国: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为了独占天下,国与国之间经常进行战争六国就是指的战国七雄中秦国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个国家,它们都被秦国一个个地击破而消灭了“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

  2、“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散文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一般有两种,即政论文和史论文,政论文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史论文主要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提问:本文属于政论文还是史论文?

  (史论文)

  3、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诗书… …可谓是大器晚成”),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人称“老苏”,与儿子“大苏” (苏轼)、“小苏” (苏辙)并称三苏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联系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

  三、通读全文,读准字音

  请四个男生读课文,并请其他同学评价,纠正读音(5分钟)

  易读错的字:

  (1)弊在赂(lù)秦 (2)六国互丧(sàng)

  (3)率(shuài)赂秦耶(yé) (4)小则获邑(yì)

  (5)思厥(jué)先祖父 (6)暴(pù)霜露

  (7)暴秦之欲无厌( yàn) (8)草芥(jiè)

  (9)与(yǔ)嬴 (yíng) 而不助五国 (10)洎(jì)牧以谗诛(zhū)

  (11)革灭殆(dài)尽 (12)胜负之数(shù)

  (13)当(tǎng)与秦相较 (14)或未易量(liáng)

  (15)下咽( yàn) (16)悲夫 (fú)

  (17)为(wéi)秦人积威之所劫 (18)日削(xuē)月割

  (19)苟(gǒu)以天下之大 (20)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gùshì)

  四、整体把握文章论证结构(20分钟)

  全班齐读课文,要求在读的过程中找出文章中心论点及各段的主要内容

  1、提问:本文在开头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赂”何以使得六国破灭?

  答:第一种本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开门见山,鲜明简洁!并且接着强调“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是正面解释由于贿赂秦国导致实力亏损,才是被消灭的根本原因

  2、提问:联系课文后边的内容来看,“是不是所有的国家都贿赂了秦国呢?哪些国家没有贿赂秦国?“六国中“不赂者”因何破灭?(师补充介绍秦灭六国的顺序:秦灭韩——灭魏——灭楚——灭燕——灭赵——灭齐 )

  答:没有贿赂秦国的国家:齐、燕、赵没有贿赂的国家是因为贿赂的国家而灭亡的,因为“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失去了强大的援助,不能单独保存自己对抗强大的秦国老苏似乎早已料到读者会有如此疑问,于是紧接着从反面阐述了“不赂者”丧的原因,通过设问消除了读者的疑问,使总论点稳固、周密、无懈可击,同时也形成了总论点下的两个分论点

  3、提问:文章第三段围绕哪一个分论点展开?

  答:第3段以“割城”为例,论证“赂秦”之弊紧承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写韩、赵、魏三国把祖先艰难得到的土地轻易拱手送给秦国,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从而论证“弊在赂秦”的论点

  4、提问:文章第四段围绕哪一个分论点展开?

  答:第4段,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事实,进一步论证“弊在赂秦”紧承第2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文中写齐、赵、燕三国虽“义不赂秦”,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从而论证“弊在路秦”的中心论点

  5、提问:第五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作者评价六国的灭亡,意在阐述什么样的政治主张?

  答:第5段承上启下,提出“为国者”不要被敌国的“积威之所劫”的政治主张

  6、提问:第六段中作者为什么将六国的情况和北宋的情况做对比?师补充北宋当时的政治处境

  答:第6段,借时讽世,借古喻今,讽谏北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将六国的情况与北宋情况作对比,证明六国力量远弱于北宋,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点明本文主旨,即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历史与现实有时候是惊人地相似,一代又一代的“为国者”皆被敌人积威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敌苏洵睹之心忧,忧而思救,一个“赂”字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复辙,于是写下了这篇醒世文章

  7、总结:

  五、局部研*文章

  (一)第一、二小节:

  1、提问:解释词义(1分钟)

  (1)非兵不利 (2)战不善 (3)弊在赂秦 (4)赂秦而力亏

  (5)破灭之道也 (6)或曰 ( 7)六国互丧 (8)率赂秦耶

  (9)不赂者以赂者丧 (10)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教师补充 (2分钟)

  非:

  ①不是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六国论》)

  ②不对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

  ③无,没有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苟子·劝学》)

  或:

  ①或许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②有人、有的人 或曰:‘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③有时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说》)

  联系“莫”:

  ①没有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赤壁赋》)

  ②没有谁

  2、提问: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故曰:弊在赂秦也什么句式?(1分钟)

  答:典型的判断句式,也在古代汉语中只是表示判断语气的语气助词“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实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在古代汉语中用“亦”表示现代汉语中“也”的意思

  3、提问:翻译“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2分钟)

  答:“而“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道:原因,联系“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余嘉其能行古道”

  (二)第三小节:

  1、提问:解释词义 (2分钟)

  (1)秦以攻取之外 (2)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3)较秦之所得

  (4)其实百倍 (5)则秦之所大欲 (6)固不在战矣

  (7)思厥先祖父 (8)暴霜露,斩荆棘 (9)以有尺寸之地

  (10)子孙视之不甚惜 (11)举以予人 (12)然后得一夕安寝

  (13)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14)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15)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16)此言得之

  教师补充:(1分钟)

  得:

  ①动词,得到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六国论》)

  ②适宜,得当 此言得之 (《六国论》)

  ③找到 至德不得(《庄子·秋水》)

  ④捕获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捕蛇者说》)

  ⑥看到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桃花源记》

  2、提问:翻译(7分钟)

  (1)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3)则秦之所大欲,诸侯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4)思厥先袓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与人,如弃草芥(“以有尺寸之地”以字用法是苏教版语文教材的孤例,,但经常考举以与人,两种解释)

  六、结语(1分钟)

  苏洵这位充满忧患意识,关心国家命运的北宋散文家,开篇提出中心论点,以六国为喻,反复申述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弊在赂秦”,其结果是削弱自己,强大敌人,最终导致自己的灭亡这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文章的论证结构和具体研*了文章的一、二、三段的文言知识,然而针对“赂秦而力亏” “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两个分论点作者又是怎样进行论述的呢?我下节课继续学*请大家做好预*工作

  七、作业

  1、整理本文的文言基础知识,包括重要实词、虚词的含义,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及用法

  2、完成《学*与评价》(必修教材配套练*)语言基础及内容大意部分练*

《六国论》教案5

  一、学*目标

  1、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辱的思想,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现实针对性,培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和“以史为鉴共创未来”的与时俱进精神

  2、通过听示范朗读和自由诵读相结合,找出并提出文言知识疑难点,在教师引导启发下,学生能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总结文言实、虚词、活用情况和句式特点

  3、了解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和灵活多样的论证方法

  二、学*重点

  1、掌握“兵、弊、互、率、完、暴、弥、至于、颠覆、再、殆、速、智力、不行、当、礼、故事、”的含义;归纳多义词“得、非、或、相、势”的义项;掌握文中重要虚词“而、之、以、为”的用法;总结归纳本文特殊句式和用法

  2、洞悉“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中心论点的内涵,了解苏洵如何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理清思路,弄清论点和论据的关系

  三、学*难点

  1、引导学生辩证看待文章“改造史例、为文造势、为文造情”的史论笔法

  四、课时安排

  二课时

  五、教学流程

  课前预*:

  教师在简单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下提出如下预*要求:

  1、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能读正文章中的字音、通顺熟练地读完全文

  2、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能理清句意,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基础知识,提出疑难问题

  预*作业主要在夜自*上完成,同学在预*过程中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举手提问,让学生自己完成文言文的疏通意在培养学生主动学*的能力讲课时教师除了补充些文言知识外,其他如实词、虚词、句式、翻译等文言知识均由提问学生(学生的覆盖面要大)、检查预*效果的形式来完成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2分钟)

  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入*,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

  “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 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菜喝酒,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 原来苏轼行的酒令是( 嬴政并吞六国)

  春秋战国时期是*政治、经济、文化的第一个大动荡、大碰撞,也是大融合时期七雄争霸并于秦,后世英杰多扼腕对这段历史,后人多有评说宋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苏轼和苏辙之父)就曾有过十分精辟的论述那就是《六国论》今天,就让我与大家一起来领略苏洵精辟与广博的分析

  二、 解题、作者简介(3分钟)

  1、六国: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为了独占天下,国与国之间经常进行战争六国就是指的战国七雄中秦国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个国家,它们都被秦国一个个地击破而消灭了“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

  2、“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散文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一般有两种,即政论文和史论文,政论文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史论文主要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提问:本文属于政论文还是史论文?

  (史论文)

  3、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诗书… …可谓是大器晚成”),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人称“老苏”,与儿子“大苏” (苏轼)、“小苏” (苏辙)并称三苏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联系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

  三、通读全文,读准字音

  请四个男生读课文,并请其他同学评价,纠正读音(5分钟)

  易读错的字:

  (1)弊在赂(lù)秦 (2)六国互丧(sàng)

  (3)率(shuài)赂秦耶(yé) (4)小则获邑(yì)

  (5)思厥(jué)先祖父 (6)暴(pù)霜露

  (7)暴秦之欲无厌( yàn) (8)草芥(jiè)

  (9)与(yǔ)嬴 (yíng) 而不助五国 (10)洎(jì)牧以谗诛(zhū)

  (11)革灭殆(dài)尽 (12)胜负之数(shù)

  (13)当(tǎng)与秦相较 (14)或未易量(liáng)

  (15)下咽( yàn) (16)悲夫 (fú)

  (17)为(wéi)秦人积威之所劫 (18)日削(xuē)月割

  (19)苟(gǒu)以天下之大 (20)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gùshì)

  四、整体把握文章论证结构(20分钟)

  全班齐读课文,要求在读的过程中找出文章中心论点及各段的主要内容

  1、提问:本文在开头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赂”何以使得六国破灭?

  答:第一种本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开门见山,鲜明简洁!并且接着强调“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是正面解释由于贿赂秦国导致实力亏损,才是被消灭的根本原因

  2、提问:联系课文后边的内容来看,“是不是所有的国家都贿赂了秦国呢?哪些国家没有贿赂秦国?“六国中“不赂者”因何破灭?(师补充介绍秦灭六国的顺序:秦灭韩——灭魏——灭楚——灭燕——灭赵——灭齐 )

  答:没有贿赂秦国的国家:齐、燕、赵没有贿赂的国家是因为贿赂的国家而灭亡的,因为“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失去了强大的援助,不能单独保存自己对抗强大的秦国老苏似乎早已料到读者会有如此疑问,于是紧接着从反面阐述了“不赂者”丧的原因,通过设问消除了读者的疑问,使总论点稳固、周密、无懈可击,同时也形成了总论点下的两个分论点

  3、提问:文章第三段围绕哪一个分论点展开?

  答:第3段以“割城”为例,论证“赂秦”之弊紧承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写韩、赵、魏三国把祖先艰难得到的土地轻易拱手送给秦国,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从而论证“弊在赂秦”的论点

  4、提问:文章第四段围绕哪一个分论点展开?

  答:第4段,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事实,进一步论证“弊在赂秦”紧承第2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文中写齐、赵、燕三国虽“义不赂秦”,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从而论证“弊在路秦”的中心论点

  5、提问:第五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作者评价六国的灭亡,意在阐述什么样的政治主张?

  答:第5段承上启下,提出“为国者”不要被敌国的“积威之所劫”的政治主张

  6、提问:第六段中作者为什么将六国的情况和北宋的情况做对比?师补充北宋当时的政治处境

  答:第6段,借时讽世,借古喻今,讽谏北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将六国的情况与北宋情况作对比,证明六国力量远弱于北宋,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点明本文主旨,即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历史与现实有时候是惊人地相似,一代又一代的“为国者”皆被敌人积威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敌苏洵睹之心忧,忧而思救,一个“赂”字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复辙,于是写下了这篇醒世文章

  7、总结:

  五、局部研*文章

  (一)第一、二小节:

  1、提问:解释词义(1分钟)

  (1)非兵不利 (2)战不善 (3)弊在赂秦 (4)赂秦而力亏

  (5)破灭之道也 (6)或曰 ( 7)六国互丧 (8)率赂秦耶

  (9)不赂者以赂者丧 (10)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教师补充 (2分钟)

  非:

  ①不是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六国论》)

  ②不对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

  ③无,没有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苟子·劝学》)

  或:

  ①或许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②有人、有的人 或曰:‘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③有时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说》)

  联系“莫”:

  ①没有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赤壁赋》)

  ②没有谁

  2、提问: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故曰:弊在赂秦也什么句式?(1分钟)

  答:典型的判断句式,也在古代汉语中只是表示判断语气的语气助词“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实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在古代汉语中用“亦”表示现代汉语中“也”的意思

  3、提问:翻译“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2分钟)

  答:“而“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道:原因,联系“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余嘉其能行古道”

  (二)第三小节:

  1、提问:解释词义 (2分钟)

  (1)秦以攻取之外 (2)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3)较秦之所得

  (4)其实百倍 (5)则秦之所大欲 (6)固不在战矣

  (7)思厥先祖父 (8)暴霜露,斩荆棘 (9)以有尺寸之地

  (10)子孙视之不甚惜 (11)举以予人 (12)然后得一夕安寝

  (13)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14)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15)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16)此言得之

  教师补充:(1分钟)

  得:

  ①动词,得到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六国论》)

  ②适宜,得当 此言得之 (《六国论》)

  ③找到 至德不得(《庄子·秋水》)

  ④捕获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捕蛇者说》)

  ⑥看到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桃花源记》

  2、提问:翻译(7分钟)

  (1)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3)则秦之所大欲,诸侯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4)思厥先袓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与人,如弃草芥(“以有尺寸之地”以字用法是苏教版语文教材的孤例,,但经常考举以与人,两种解释)

  六、结语(1分钟)

  苏洵这位充满忧患意识,关心国家命运的北宋散文家,开篇提出中心论点,以六国为喻,反复申述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弊在赂秦”,其结果是削弱自己,强大敌人,最终导致自己的灭亡这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文章的论证结构和具体研*了文章的一、二、三段的文言知识,然而针对“赂秦而力亏” “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两个分论点作者又是怎样进行论述的呢?我下节课继续学*请大家做好预*工作

  七、作业

  1、整理本文的文言基础知识,包括重要实词、虚词的含义,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及用法

  2、完成《学*与评价》(必修教材配套练*)语言基础及内容大意部分练*

《六国论》教案6

  学*目标:

  1.诵读课文,理清思路。

  2.了解六国破灭的原因及作者借古讽今的意图,培养中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热情。

  教法设计:

  诵读法、分析讨论法

  教学步骤:

  一、检查预*:

  (一)说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武器

  2.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交替、一个接一个全都

  3.思厥先祖父。 他们

  4.子孙视之不甚惜。 看待

  5.与赢而不助五国。 亲附、亲*

  6.始速祸焉。 招致

  7.洎牧以谗诛。 等到、及

  8.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爱惜

  9.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通“倘”,如果

  10.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几乎

  11.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使.……退却

  (二)找出文中古今异义词,并说出其含义。

  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它的实际数量

  2.思厥先祖父。 祖辈、父辈

  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以致、以至于

  4.后秦击赵者再。 两次

  5.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智谋、力量

  6.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 旧事、前例

  7.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可以 凭、凭借

  (三)说出下列句式特点。

  1.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判断句

  2.洎牧以谗诛/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被动句

  3.赵尝五战于秦 介词结构后置

  4.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定语后置

  二、新课研讨:

  (一)1.(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历史上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请齐读全文,思考文中哪句话概括了六国破灭的原因?

  明确:“弊在赂秦”是六国灭亡的原因。作者排除“兵”“战”原因,归结到一个字“赂”上。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纲举目张。

  2.明确中心论点之后,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加以论述的?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后,接着从两个方面简要地阐释论点,一是从赂秦的国家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二是从不赂秦的国家说――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两点既是对中心论点的阐释,也是分论点。最后一句,回应开头,重申论点。(生读第一段,读出观点鲜明,肯定语气)


六国论教案合集10篇(扩展2)

——《六国论》教案合集五篇

  《六国论》教案 1

  一、说教材

  《六国论》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第五单元。作为古代议论散文的名篇,《六国论》多年来是必修教材中的重要篇目,现在放到选修教材中,并非降低了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地位。叶圣陶曾说,课文不过是个例子。《六国论》作为一篇结构严谨,文思缜密,气势磅礴的史论文,能很好体现出古代散文名篇“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特点,这大概是编者将《六国论》放到选修教材中的一个原因。

  在教材中,《六国论》是作为赏析示例篇目出现的,除了课下对字词有较为详细的注释外,文后附录了关于这篇文章的背景、结构、创作意图的赏析文字。这就意味这这篇文章不能按照以往古文处理的方式来进行,除了必要字词句的积累,重心应该放在理清结构,疏通文脉,学以致用上,通过反复诵读文章,深入思考这篇文章的结构层级,然后将所学用到*时的议论文写作中。

  二、说学情

  作为高二的学生,他们已经积累的相当的文言文词汇及语法常识,再加上这篇文章没有晦涩难懂的词语,结合本单元的整体教学要求,以及应试需要,将这篇赏析文章的学*目的制定如下:

  三、学*目的

  根据这篇文章的特点以及高二学生的学情,我们确定了这篇文章的学*目标。

  1、积累重要实词和虚词,掌握本文出现的特殊句式,背诵全文。

  2、反复诵读,理清文章的.论证结构,初步了解“起承转合”论证思路的特点。

  3、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体察作者爱国之情。

  之所以用“学*目标”而不用“教学目标”,就是突出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变“教学目标”为“学*目标”不只是形式上的一个改变,而是要切切实实的改变我们的教学理念。这几个学*目标尽管没有明确三维目标,但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已经蕴含在其中了。

  学*重点:

  积累实词,背诵课文,理清结构

  学*难点:

  理清结构,学以致用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自行解决重点词语,初步掌握文章内容。第二课时:反复诵读,理清结构,了解作者写作意图。

  四、说教法

  依据学*目的和高二学生学情分析,这篇文章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牢记重点实词,感受本文磅礴的论证气势。诵读是文言文教学中关键性的一环,声情并茂的吟诵,有助于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语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小组讨论法,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师生对话,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多媒体辅助法,提高课堂效率。

  五、说学法

  根据学生的文言文学*基础,再结合本文的课下注释以及文后的赏析示例,这篇课文应该以学生自主学*探究为主,教师启发点拨为辅。这也符合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学*理念。就本文而言,要充分相信学生自学能力,给足学生自行诵读、思考、查阅、讨论的时间,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使得能力能够得到相应的提高。

  学生的学*方法如下:

  1、自主预*法,

  2、诵读学*法,

  3、小组讨论法

  六、说教学过程

  本篇课文拟采用两课时学*,第一课时,学生自主预*,解决字词句,了解基本内容。本次说课,将以第二课时为主,具体步骤如下:

  (一)课堂引入——由《阿房宫赋》引入本文。

  1、 提问:在我们刚刚学*过的《阿房宫赋》中,杜牧也涉及到了六国灭亡的原因,请问是什么呢?

  明确:“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指出六国灭亡的原因跟秦国一样,就是剥削百姓奢侈享受。

  杜牧生活在唐朝末年,当时大唐王朝已经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但是统治阶级依然奢侈享受,无限度的剥削压榨百姓。杜牧的这篇文章就是总结历史教训,向当朝统治者敲警钟。用的是史论文章常见的手法,借古讽今。“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 提问:上一节课我们自学了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和课后赏析文字,也了解了《六国论》的写作意图,请结合背景谈谈认识。

  明确:苏洵创作这篇文章时,北宋王朝长期对契丹、西夏奉行以贿赂求苟安的政策,深谙“化干戈为玉帛”之道。苏洵对这种政策深感忧虑。这边文章的本意不再研究六国历史,而在于借古讽今,为北宋当局敲响警钟。这在文章最后一段表现得非常明显。以古为鉴,论当前正值,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是《阿房宫赋》和《六国论》共同特点。

  史实证明,杜牧和苏洵的担心不是多余,唐朝灭亡于农民起义,宋朝被金人驱赶到南方,都证明了杜牧和苏洵的预见。

  这样设计课堂引入的目的,既可以复*刚学*的内容,又可以教给学生一种比较阅读的方法,特别是关于灭亡原因的分析,这是深入了解作者创作意图的关键。由此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写作目的决定论证角度。

  (二)提问检查——检查并巩固第一课时学*效果。

  1、齐读课文。

  2、检查重点实词和虚词

  古今异义词

  (1)思厥先祖父 古:祖辈父辈 今:父亲的父亲

  (2)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以致 ,以至于今:表让步的连词

  (3)可谓智力孤危 古:智慧力量 今:智商

  (4)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旧事 今:一种文体

  重点实词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兵器)

  (2)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都,皆)

  (3)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结交)

  (4)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才招致)

  重要虚词——以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 因为

  ②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用

  ③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用

  ④洎牧以谗诛 因为

  3、重要句子翻译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

  译文: 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贿赂秦国导致力量亏损,这是灭亡的原因呀。

  (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译文: 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残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 (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楚楚了。以致于最后灭亡,这是理所当然的。

  4、特殊句式

  (1)判断句: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2)被动句:a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为国者无使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

  c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d洎牧以谗诛。

  (3)省略句:至丹以(派)荆卿(刺秦土)为计 举(之)以予人

  (4)状语后置:赵尝五战于秦。

  检查字词句是必须的,尽管这一课时重在学*结构,但是这一课的文言知识点非常丰富,《大纲》对学生的要求是:“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因此必须重视字词句的积累。

  (三)分析结构

  讨论:古人写文章是不分段落,我们看到的分段古文都是今人的理解。关于《六国论》的段落 层次,有人认为应该将第三段中的“向使三国各爱其地……或未易量”,同第四段“呜呼!……则吾恐秦人食之而不得下咽也”合为一段,作为全文的第四段。之后“悲夫”一直到最后为全文第五段。

  请同学们认真诵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这样划分有什么好处?

  明确:这种划分的最大好处就是层次更为清晰:

  第一段为全文总纲,提出总论点和分论点,解决了“是什么”的问题。这一段属于“起”。

  第二段和第三段分别论证两个分论点,回答了“为什么”。这两段属于“承”。

  第四段假设论证,行文一转,回答了“怎么办”。这一段属于“转”

  第五段收束全文,既照应了上文,又联系现实,明确了这篇文章的写作意图,回答了“为什么写”。这一段属于“合”。

  这个环节是这节课的学*重点,讨论目的并非是否定过去的分法,既然原来的段落层次多年没有人提出异议,就充分说明那种划分法是没有问题的。现在让学生讨论新的划分法的合理性,是为了引导学生学*议论文的常见结构——“起承转合”。

  作为准高三学生,议论文的常见结构是必须要能熟练运用的,而《六国论》就是教材中少有的典范议论文的代表。

  (四)学以致用

  这一环节结合学生*作来认识这种结构的好处。之所以选用刚刚写过的作文题本班学生*作,就是要让学生知道,文学大家的长处我们是可以学到的,对貌似高大上的“起承转合”不必畏惧,只要有意识的去学*,就可以很好的掌握这个结构。当熟练掌握这种结构后,就可以很好的加以变通,让文章显得更加灵活。

  展示作文题目——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湖北某中学一位同学的妈妈,为了不让孩子上网,拔了电源线。结果孩子用鼠标砸伤母亲,然后跳楼身亡。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学生李某某由于成绩不理想,被其父没收了手机。李某某找父亲索要手机未果,一怒之下,从自家11楼纵身跳下,当场身亡。两天后,李某母亲也绝望跳楼……

  学生为了捍卫上网和使用手机的权利,不惜以死相逼。面对这样的生死惨烈,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请结合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这是一篇任务驱动作文,本身就是针对现实发表的看法,下面这篇学生*作尽管分析得很浅显,但是因为运用了“起承转合”的结构,使得文章结构清晰,论证完整,还是可以博取阅卷老师的眼球。

  家庭惨剧,谁来负责?

  贾乐童

  *日,湖北发生一起家庭惨剧,一名学生因为母亲禁止上网而跳楼。无独有偶,北京一名学生李某因为父亲没收手机而跳楼。两起惨剧引发人们的热议,因家庭之争酿成的悲剧后果,到底由谁来负责?在我看来,双方都要负责,是他们的互不相让造成了悲剧的发生。

  (起,提出观点“是什么”)

  从学生方面说,我们正值逆反心理严重时期,再加上我们中的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试问,有几个不是从小被骄纵着长大?正因为如此,我们养成了任性的*惯,缺少对父母的理解。一旦我们的要求没有满足,就会冲动起来而不考虑后果。就拿惨剧中的两位同龄人来说,他们肯定是一时冲动,甚至只是为了吓唬一下父母。我想,他们在跳下去的那一刻肯定就反悔了,可是世上哪里有卖后悔药的?

  从家长方面说,父母不能及时觉察到自己孩子的心理变化,依然用过去的方法简单粗暴地对待自己的孩子。他们忘了,我们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他们也不是我们心目中的超级英雄了。事事干预,不再给我们创造哪怕一丁点的自由空间。但凡我们使用电脑和手机,即便是最正常的打电话和查资料,他们也依然像审讯犯人一样看待我们。长此下去,家庭大战怎能避免?

  当执拗的自以为是的家长遇上冲动逆反的我们。双方互不相让,兵戈相见,出现你死我活的而结局也就不新鲜了。

  (承,从两个方面论证观点“为什么”)

  其实,这样的悲剧完全可以避免。我们和家长不是生来就是敌人,我们有着血浓于水的亲情。为什么不能好好地坐下来谈一谈,难道争吵才是唯一的交流方式吗?台湾作家龙应台说:“所谓母子,母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龙应台的话告诉我们,父母没有必要总是约束孩子的一切。多么希望父母能够放开手中的绳套,多给我们一些自由的权利。 当然,作为子女的我们并不能因此就肆无忌惮的放纵自己,我们更应该换位思考,多体谅一下父母的不易。

  (转,从两个方面谈“怎么办”)

  我想,假如那两起悲剧中的家长和孩子都能相互让一下步,都能为对方考虑,惨剧或许可以避免。悲剧已经发生了,愿更多的家庭引以为戒。

  (五)作业

  1、背诵全文。

  2、修改*作,符合起承转合结构。

  设计目的:背诵是学*古文的最好方式,就《六国论》来说,无论字词句的积累,还是文章结构的深入理解,都需要通过背诵全篇来很好的夯实。第二课时的学*重点就是“起承转合”的学以致用,光说不练,学生很难真正掌握这种结构。结合一篇*作来修改,就可以很好的让学生来尝试这种结构。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很简单,突出本课时的主要内容——结构层次。

  六国论

  苏洵

  “是什么” ——提出问题——起

  “为什么” ——分析问题——承

  “怎么办” ——解决问题——转

  “为什么写”——联系现实——合

  八、说学后反思

  关于这一课,学生学*之后最大的收获有两点:第一,了解了起承转合结构的基本模式,对《六国论》结构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第二,了解了议论文,尤其是考场议论文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现实针对性。不足之处:一、时间不好掌控,一课时完成有困难。二、一厢情愿,有些急于求成,忽略了个别接受能力差的学生。

  《六国论》教案 2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强 暴的思想,六国论教案。

  2.结合单元知识短文,学*有关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知识。

  3.了解课文中部分文言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4.学*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方法逐层论证的方法。

  教学设想

  1.设计预*提纲,让学生通过自学自练疏通课文,了解和掌握课文的有关文言文字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以及作者写本文的时代背景。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通过朗读或复述有关内容,培养听、说能力。

  3.对于翻译常识以及如何分析课文的论证,教师以方法指导为重点,引导学生在练*中获取新知识。为此,要加强质疑方面的设计。

  4.视学生程度,可在程度较好的班级印发苏辙、李桢的《六国论》全文或片断,扩展阅读面,并作阅读比较指导,以加强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要点

  1.预*全文,落实教学设想1、2。

  2.研*课文第1自然段。

  导入新课

  上一课我们学*了贾谊的《过秦论》,作者治史致用,借评论秦的兴亡引出可资当时最高统治者借鉴以治国的历史经验。贾谊这种治史致用、关心国家命运的忧患意识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今天我们学*的《六国论》也是一篇史论,它的作者苏洵,也是一位充满忧患意识、关心国家命运的封建进步文人。关于苏洵,课文注释中已经有简括介绍,如果愿意进一步了解,可参看宋史本传(见附录)。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作者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是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说服力强,能切中时弊。欧阳修很赏识他的论文,在嘉祐年间,曾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城,文人竞相模仿。因此苏洵把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祐集》。课文《六国论》即选自《嘉祐集·权书》,原题《六国》,后世选本多题为《六国论》。“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

  苏洵的《六国论》到底切中了宋王朝的什么时弊?他在文中怎样通过评史来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这些主张有什么进步性和局限性?这是我们学*时要注意的。但《六国论》毕竟用文言写成,要读懂这篇文章,就必须注意文言词语的积累,明白词义的古今差别,对与今天不同的特殊句式该如何翻译等,在学*时也不可忽视。下面我们就来学*这篇课文。

  预*指导

  1.关于课文的“预*提示”。这是我们质疑的钥匙。“预*提示”共4小段。首段介绍了作者的写作动机,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六国论教案》。为对此加深理解,请认真阅读作者所处时代的背景介绍。同时,在阅读课文时了解作者分析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第2小段,介绍了论证特点。读课文时应思考作者使用了哪些历史事实,如何进行“充分分析”,文末又如何联系北宋实际的。

  第3小段,介绍了文章的结构。这对帮助我们理解文章内容很有作用,它实际上是全文的结构提纲。读课文时可以一一与之对照,细加体味。

  第4小段,是对本文写作特点的评价以及提醒我们读时要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去分析作者的观点。读时既要弄清其片面性,又要注意其进步性和今天可借鉴的有哪些方面。

  2.预*提纲:

  提纲力求体现课文“预*提示”的内容,但侧重于字词,未涉及的将在后面研*课文时处理。本提纲以学生自学自练为主。

  (1)听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课文,注意下面加黑字的读音,并与以前学过的字词作比较。

  ①六国互丧( ),率( )赂秦耶

  ②暴( )霜露 暴( )秦之欲无厌

  ③洎( )牧以镵( )诛

  ④胜负之数( ) 数( )吕师孟叔侄

  ⑤从( )六国破亡之故事 从( )散约败

  (2)在下面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以辨析形似字:

  ①与( )而不助五国也

  ②( )粮而景从

  ③悉使( )兵负草填之

  ④革灭( )尽之标

  ⑤( )然自得 ( )笑大方(《风景谈》)

  (3)有些文言词(或短语)与现代汉语常用的意义不同,翻译时要注意其区别。看课文注释,做课文后“思考和练*”四和以下的补充练*(提示:其现代汉语常用的意义可查《现代汉语词典》):

  ①六国互丧 ②思厥先祖父

  ③始速祸焉 ④至于颠覆

  (4)辨析加点字的意义:

  (5)文言句中若有一些省略成分,在翻译时常需要补出。试补出下面文言句中的省略成分(补在括号中),然后翻译。

  ①较秦之( )所得( ),与战胜( )而得者,( )其实( )百倍。

  ②( )奉之弥繁,( )侵之愈急。

  ③至丹以荆卿( )为( )计

  译文:①

  ②

  ③

  (6)有些文言句子的词序,在翻译时要改变。试译下面句子,说说如何改变。

  ①赵尝五战于秦

  ②其势弱于秦

  3.简介时代背景

  苏洵一生经历了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三世。北宋中叶以来,我国境内东北的契丹和西北的西夏奴隶主贵族的势力逐渐强大,成为北宋王朝的严重威胁。1004年,辽(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军在澶州城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于己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每年向辽纳白银10万两,丝绢20万匹。1042年,宋又在辽要挟割十县土地的情况下,应允每年增纳白银10万两,绢10万匹。1044年,宋又与西夏签约,每年纳白银7万两、绢15万匹,茶叶3万斤。而在此前的1006年,宋曾应允每年给西夏银万两、绢万匹、钱2万贯。苏洵反对这种屈辱求和,认为这和战国时六国“赂秦”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故以《六国论》向北宋统治者陈述政见。

  [附] 预*提纲参考答案

  (1)①sàng shuài ②pù bào ③jì chán ④shù shǔ ⑤cóng zòng

  (2)①嬴 ②赢 ③羸 ④殆 ⑤怡 贻

  (3)(古义见注释,练*“四”见“教参”,仅举今义)①互相,表示彼此对待的关系,

  《六国论》教案 3

  教学目标:

  1. 学*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 理解:弊、率、完、患、暴、判、速、再、数等词语的意义。

  归纳: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了解使动用法。

  教学设想:

  本文不同于纯粹论史的文章,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学重点是理解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作者及背景,整体把握课文,研*一、二段。

  教学过程:

  1. 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四川眉山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在文学上取得显著成就,是经过一番刻苦读书、认真作文的过程的。据他自述,少年时,他不爱学*,到了二十五岁,才开始知道读书。自以为比伙伴们学得好,但后来取古人之文一读,才觉得古人的“出言用意”都跟自己大不相同,于是下决心将过去所写的数百篇文章全部烧毁。然后,将《论语》《孟子》、韩愈的文章取来,终是诵读,读了七八年,才感到古代文章确实写得好。时间一久,读之益精,自己胸中也“害然以明”,但还未敢自出其言。又经过一番努力,胸中之言日益多,甚至不能控制自己,只好将它书写下来。到了这时,落笔为文,才“浑浑乎觉其来之不易矣”。这就是历史上关于苏洵焚稿、勤奋读书、刻苦作文的美谈。

  苏洵为文,成就显著。因此博得他同时代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以及著名文学家曾巩的好评。欧阳修指出:苏洵之文“博辩宏伟”。曾巩认为:苏洵之文“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

  三人(三苏)之文章,盛传于世。得而读之者,皆为之惊,或叹不可及,或慕而效之。自京师至于海隅障徼,学士大夫,莫不人知其名,家有其书。

  (选自《苏明允哀词》)

  2.导语设计:

  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

  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3.听课文录音,介绍背景,了解写作意图。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七雄争霸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即除秦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大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

  秦采取“远交*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六国论》教案 4

  教学目的:

  1、掌握并积累文中重要字、词、句。

  2、理清全文的写作思路,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

  3、学*史论的常规写法和借古讽今的手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三字经》中有一句话:“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这个苏老泉,就是苏洵,号老泉。他二十七岁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潜心钻研。由于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晓畅,雄辩有力,深得欧阳修的赏识。嘉佑年间,欧阳修把他写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城,文人争相模仿,因此苏洵把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佑集”。课文《六国论》选自《嘉佑集·权书》。我们一起来学*《六国论》,看看苏洵是如何评论六国灭亡的。

  二、梳理重要字词句(更多注释翻译在书本上)

  文中重要实词有互、率、判、与、速

  古今异义、使动、名作状、

  句式:状后、被动、定后

  请同学翻译重要语句(勾画语句——同学思考斟酌——上黑板书写——师生共评)

  三、揭示写作目的

  (从文章最后一句话“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的翻译过渡)

  苏洵用这句话收束全文,有没有什么目的和意图呢?

  广阔的天下,指出谁的天下?为国者是谁?

  ——北宋,北宋当权者

  ——如果凭借北宋这么大的天下,采取下策,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比六国还不如了。采取下策,是什么样的策略?——像六国一样的,赂敌求和的妥协策略。

  苏洵说的是“苟”,如果,那现实情况呢?

  北宋建国后一百多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的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军事上骄堕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

  苏洵写作本文的年代(1004年),契丹大举进攻,直逼黄河北岸的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打了胜仗,北宋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了“渊之盟”,答应每年向辽缴纳白银10万两,丝绢20万匹。1042年,辽又向北宋索要晋阳瓦桥关以南10县土地,宋又只能答应每年加纳白银10万两,丝绢10万匹。1044年,为了停战求和,北宋由答应每年向西夏输纳白银10万两,丝绢10万匹,茶叶3万斤。

  这样*的结果,助长了侵略者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后患。

  苏洵说得委婉含蓄,实际上是在批评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软弱妥协的外交政策;警戒当权者要从六国赂秦求和,国力亏损,最终*亡国的历史事实中吸取教训,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说到底,苏洵评论六国的灭亡,是为了借古讽今,针砭时弊,阐明自己用兵抗敌的主张。

  苏洵在文中说,“苟”,如果,为什么不直接指出批评对象呢?

  委婉含蓄,把批判的锋芒收一收,便于统治者接受。

  当世社会动乱,妥协投降主义占上风,说得含蓄些既可以保护自己,又能使自己的主张广为流传。

  六国灭亡的原因已经分析得明了透彻了,就在一个“赂”字,这和北宋当世的状况惊人的相似,不言自明,照样能起到发人深省的效果。一个“赂”字把历史教训和现实时弊紧紧联系了起来。

  我们说,以史为鉴可知兴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借古讽今是史论常用的写法,《六国论》就是一篇史论,论的什么史,论的目的是什么,我们通过上面的学*都清楚了,接下来我们来分析分析,他是怎样论的,六国论的行文思路是怎样的?

  作者开门见山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个观点是这篇史论的中心论点,围绕着中心论点,作者从几个方面论证的?两个方面,“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两个方面就是两个分论点。

  一二两个小节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并提出两个分论点,引发下文的议论。

  接下来,围绕着两个分论点,作者结合具体的历史事实展开论述。

  第三段,围绕着第一个分论点,结合赂秦的韩、魏、楚三国灭亡的史实展开论证。对于三个赂秦的国家,作者分三个层次进行论证。

  第一个小层,“秦以攻取之外,……固不在战矣”对比双方土地消长,证实由于“赂”而造成的得失远远超过战争造成的得失,以割地赂秦的事实说明赂秦的危害之大,得出“固不在战矣”的结论。

  第二小层,“思厥先祖父,……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理固宜然”,割地求和造成自身国力日渐衰微,秦国的侵略野心愈来愈大,反而加速了自身的灭亡。赂秦求和适得其反,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第三小层,“古人云……此言得之”引用古人的话为证,形象的说明赂秦的危害。

  我们注意到,在论证过程中,作者用了对比论证方法,如把秦国得地的两种途径对比,赂者的失地的两种情况对比,总的说来是赂造成的土地得失和战争造成的土地得失进行对比,还有,祖先艰辛辟地和子孙轻易割地对比,赂者奉之弥繁和秦国侵之愈急进行对比,对比之中强调“赂”带来的亡国灭种的严重后果。

  其中,祖祖辈辈筚路蓝缕,艰辛开国得过程写得很形象,子孙后代软弱无能,割地求和的轻率以及被敌人步步紧逼狼狈尴尬的可怜相也进行了生动的描述。

  同时,也恰到好处地用了古人的话,增强了论证的力量,这种论证方法叫引用论证。

  第四段,围绕着第二个分论点,结合齐、燕、赵的史实来展开论述。

  对于不赂秦的齐、燕、赵三国,作者分层论证,也分了三个小层。

  第一小层,讲齐国灭亡的原因。五国灭亡了,齐国也不能独自保全。

  第二小层,合说燕、赵义不赂秦,敢于用兵抵抗,最终战败而亡,虽然有各自策略的失败,但原因主要是,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孤立无援,灭亡是诚不得已。

  第三小层,总说六国,提出假设,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进一步论述了“赂”秦的危害。

  其中,最明显的论证方法就是假设论证,或从另一个角度换个说法,也可以说是反面论证。

  三四两节论述是结合历史事实展开的,和一二节相比,可以发现是不同的,一二节在展开论证的时候,是分析其中的道理,如为什么弊在赂秦呢,其中的道理是,赂秦而力亏,国力亏损,逐步灭亡。不赂者以赂者丧,道理是失去了强大的援助,不能独自保存,被逐个歼灭了。我们把三四节这种论证方法叫事实论证,也叫事例论证看,而把一二节这种方法,叫道理论证。实际上,事实论证和道理论证经常结合使用。

  接下来,第5、6节,总结历史教训,点明写作意图。

  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是一个惨痛的历史教训。从假设的角度为六国提出救亡图存的策略,举贤任能,团结一心,同仇敌忾,共御外辱,这样能使秦国也心存忌惮,不敢轻举妄动。这也是从反面推进论证,为六国赂秦而亡感到痛心和惋惜,启示后人要吸取这个历史教训。

  最后一句从历史教训转到现实时弊,自然过渡,接下去,第6节,点名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

  (总结)作为一篇史论文,属于广义的议论文,本文论点鲜明,论证逐步推进,逻辑层次井然,论证方法多样,(要说明一下的是这些论证方法分类的标准并不完全统一),说理有力,

  作为史论,本文由评论历史到针砭时弊过渡自然,讽谏当朝统治者的写作意图委婉但并不隐晦,主张明确,立场鲜明,表现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强烈的社会责任心。

  因此本文是一篇比较典范的史论文,可供我们参考和借鉴。

  《六国论》教案 5

  一、学*目标

  1、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辱的思想,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现实针对性,培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和“以史为鉴共创未来”的与时俱进精神

  2、通过听示范朗读和自由诵读相结合,找出并提出文言知识疑难点,在教师引导启发下,学生能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总结文言实、虚词、活用情况和句式特点

  3、了解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和灵活多样的论证方法

  二、学*重点

  1、掌握“兵、弊、互、率、完、暴、弥、至于、颠覆、再、殆、速、智力、不行、当、礼、故事、”的含义;归纳多义词“得、非、或、相、势”的义项;掌握文中重要虚词“而、之、以、为”的用法;总结归纳本文特殊句式和用法

  2、洞悉“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中心论点的内涵,了解苏洵如何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理清思路,弄清论点和论据的关系

  三、学*难点

  1、引导学生辩证看待文章“改造史例、为文造势、为文造情”的史论笔法

  四、课时安排

  二课时

  五、教学流程

  课前预*:

  教师在简单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下提出如下预*要求:

  1、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能读正文章中的字音、通顺熟练地读完全文

  2、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能理清句意,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基础知识,提出疑难问题

  预*作业主要在夜自*上完成,同学在预*过程中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举手提问,让学生自己完成文言文的疏通意在培养学生主动学*的能力讲课时教师除了补充些文言知识外,其他如实词、虚词、句式、翻译等文言知识均由提问学生(学生的覆盖面要大)、检查预*效果的形式来完成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2分钟)

  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入*,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

  “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 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菜喝酒,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 原来苏轼行的酒令是( 嬴政并吞六国)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第一个大动荡、大碰撞,也是大融合时期七雄争霸并于秦,后世英杰多扼腕对这段历史,后人多有评说宋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苏轼和苏辙之父)就曾有过十分精辟的论述那就是《六国论》今天,就让我与大家一起来领略苏洵精辟与广博的分析

  二、 解题、作者简介(3分钟)

  1、六国: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为了独占天下,国与国之间经常进行战争六国就是指的战国七雄中秦国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个国家,它们都被秦国一个个地击破而消灭了“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

  2、“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散文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一般有两种,即政论文和史论文,政论文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史论文主要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提问:本文属于政论文还是史论文?

  (史论文)

  3、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诗书… …可谓是大器晚成”),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人称“老苏”,与儿子“大苏” (苏轼)、“小苏” (苏辙)并称三苏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联系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

  三、通读全文,读准字音

  请四个男生读课文,并请其他同学评价,纠正读音(5分钟)

  易读错的字:

  (1)弊在赂(lù)秦 (2)六国互丧(sàng)

  (3)率(shuài)赂秦耶(yé) (4)小则获邑(yì)

  (5)思厥(jué)先祖父 (6)暴(pù)霜露

  (7)暴秦之欲无厌( yàn) (8)草芥(jiè)

  (9)与(yǔ)嬴 (yíng) 而不助五国 (10)洎(jì)牧以谗诛(zhū)

  (11)革灭殆(dài)尽 (12)胜负之数(shù)

  (13)当(tǎng)与秦相较 (14)或未易量(liáng)

  (15)下咽( yàn) (16)悲夫 (fú)

  (17)为(wéi)秦人积威之所劫 (18)日削(xuē)月割

  (19)苟(gǒu)以天下之大 (20)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gùshì)

  四、整体把握文章论证结构(20分钟)

  全班齐读课文,要求在读的过程中找出文章中心论点及各段的主要内容

  1、提问:本文在开头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赂”何以使得六国破灭?

  答:第一种本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开门见山,鲜明简洁!并且接着强调“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是正面解释由于贿赂秦国导致实力亏损,才是被消灭的根本原因

  2、提问:联系课文后边的内容来看,“是不是所有的国家都贿赂了秦国呢?哪些国家没有贿赂秦国?“六国中“不赂者”因何破灭?(师补充介绍秦灭六国的顺序:秦灭韩——灭魏——灭楚——灭燕——灭赵——灭齐 )

  答:没有贿赂秦国的国家:齐、燕、赵没有贿赂的国家是因为贿赂的国家而灭亡的,因为“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失去了强大的援助,不能单独保存自己对抗强大的秦国老苏似乎早已料到读者会有如此疑问,于是紧接着从反面阐述了“不赂者”丧的原因,通过设问消除了读者的疑问,使总论点稳固、周密、无懈可击,同时也形成了总论点下的两个分论点

  3、提问:文章第三段围绕哪一个分论点展开?

  答:第3段以“割城”为例,论证“赂秦”之弊紧承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写韩、赵、魏三国把祖先艰难得到的土地轻易拱手送给秦国,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从而论证“弊在赂秦”的论点

  4、提问:文章第四段围绕哪一个分论点展开?

  答:第4段,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事实,进一步论证“弊在赂秦”紧承第2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文中写齐、赵、燕三国虽“义不赂秦”,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从而论证“弊在路秦”的中心论点

  5、提问:第五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作者评价六国的灭亡,意在阐述什么样的政治主张?

  答:第5段承上启下,提出“为国者”不要被敌国的“积威之所劫”的政治主张

  6、提问:第六段中作者为什么将六国的情况和北宋的情况做对比?师补充北宋当时的政治处境

  答:第6段,借时讽世,借古喻今,讽谏北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将六国的情况与北宋情况作对比,证明六国力量远弱于北宋,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点明本文主旨,即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历史与现实有时候是惊人地相似,一代又一代的“为国者”皆被敌人积威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敌苏洵睹之心忧,忧而思救,一个“赂”字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复辙,于是写下了这篇醒世文章

  7、总结:

  五、局部研*文章

  (一)第一、二小节:

  1、提问:解释词义(1分钟)

  (1)非兵不利 (2)战不善 (3)弊在赂秦 (4)赂秦而力亏

  (5)破灭之道也 (6)或曰 ( 7)六国互丧 (8)率赂秦耶

  (9)不赂者以赂者丧 (10)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教师补充 (2分钟)

  非:

  ①不是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六国论》)

  ②不对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

  ③无,没有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苟子·劝学》)

  或:

  ①或许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②有人、有的人 或曰:‘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③有时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说》)

  联系“莫”:

  ①没有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赤壁赋》)

  ②没有谁

  2、提问: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故曰:弊在赂秦也什么句式?(1分钟)

  答:典型的判断句式,也在古代汉语中只是表示判断语气的语气助词“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实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在古代汉语中用“亦”表示现代汉语中“也”的意思

  3、提问:翻译“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2分钟)

  答:“而“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道:原因,联系“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余嘉其能行古道”

  (二)第三小节:

  1、提问:解释词义 (2分钟)

  (1)秦以攻取之外 (2)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3)较秦之所得

  (4)其实百倍 (5)则秦之所大欲 (6)固不在战矣

  (7)思厥先祖父 (8)暴霜露,斩荆棘 (9)以有尺寸之地

  (10)子孙视之不甚惜 (11)举以予人 (12)然后得一夕安寝

  (13)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14)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15)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16)此言得之

  教师补充:(1分钟)

  得:

  ①动词,得到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六国论》)

  ②适宜,得当 此言得之 (《六国论》)

  ③找到 至德不得(《庄子·秋水》)

  ④捕获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捕蛇者说》)

  ⑥看到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桃花源记》

  2、提问:翻译(7分钟)

  (1)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3)则秦之所大欲,诸侯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4)思厥先袓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与人,如弃草芥(“以有尺寸之地”以字用法是苏教版语文教材的孤例,,但经常考举以与人,两种解释)

  六、结语(1分钟)

  苏洵这位充满忧患意识,关心国家命运的北宋散文家,开篇提出中心论点,以六国为喻,反复申述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弊在赂秦”,其结果是削弱自己,强大敌人,最终导致自己的灭亡这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文章的论证结构和具体研*了文章的一、二、三段的文言知识,然而针对“赂秦而力亏” “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两个分论点作者又是怎样进行论述的呢?我下节课继续学*请大家做好预*工作

  七、作业

  1、整理本文的文言基础知识,包括重要实词、虚词的含义,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及用法

  2、完成《学*与评价》(必修教材配套练*)语言基础及内容大意部分练*


六国论教案合集10篇(扩展3)

——六国论优秀教案合集5篇

  六国论优秀教案 1

  一、学*目标

  1. 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辱的思想,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现实针对性,培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和“以史为鉴共创未来”的与时俱进精神。

  2. 通过听示范朗读和自由诵读相结合,找出并提出文言知识疑难点,在教师引导启发下,学生能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总结文言实、虚词、活用情况和句式特点。

  3.了解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和灵活多样的论证方法

  二、学*重点

  1. 掌握“兵、弊、互、率、完、暴、弥、至于、颠覆、再、殆、速、智力、不行、当、礼、故事、”的含义;归纳多义词“得、非、或、相、势”的义项;掌握文中重要虚词“而、之、以、为”的用法;总结归纳本文特殊句式和用法。

  2. 洞悉“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中心论点的内涵,了解苏洵如何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理清思路,弄清论点和论据的关系。

  三、学*难点

  1.引导学生辩证看待文章“改造史例、为文造势、为文造情”的史论笔法。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流程

  课前预*:

  教师在简单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下提出如下预*要求:

  1. 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能读正文章中的字音、通顺熟练地读完全文。

  2. 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能理清句意,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基础知识,提出疑难问题。

  预*作业主要在夜自*上完成,同学在预*过程中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举手提问,让学生自己完成文言文的疏通意在培养学生主动学*的能力讲课时教师除了补充些文言知识外,其他如实词、虚词、句式、翻译等文言知识均由提问学生(学生的覆盖面要大)、检查预*效果的形式来完成。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2分钟)

  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入*,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

  “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 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菜喝酒,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第一个大动荡、大碰撞,也是大融合时期七雄争霸并于秦,后世英杰多扼腕对这段历史,后人多有评说宋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苏轼和苏辙之父)就曾有过十分精辟的论述那就是《六国论》今天,就让我与大家一起来领略苏洵精辟与广博的分析。

  二、 解题、作者简介(3分钟)

  1. 六国: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为了独占天下,国与国之间经常进行战争六国就是指的战国七雄中秦国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个国家,它们都被秦国一个个地击破而消灭了“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

  2.“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散文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一般有两种,即政论文和史论文,政论文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史论文主要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提问:本文属于政论文还是史论文?

  3.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诗书… …可谓是大器晚成”),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人称“老苏”,与儿子“大苏” (苏轼)、“小苏” (苏辙)并称三苏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联系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

  三、通读全文,读准字音

  请四个男生读课文,并请其他同学评价,纠正读音(5分钟)

  易读错的字:

  (1)弊在赂(lù)秦

  (2)六国互丧(sàng)

  (3)率(shuài)赂秦耶(yé)

  (4)小则获邑(yì)

  (5)思厥(jué)先祖父

  (6)暴(pù)霜露

  (7)暴秦之欲无厌( yàn)

  (8)草芥(jiè)

  (9)与(yǔ)嬴 (yíng) 而不助五国

  (10)洎(jì)牧以谗诛(zhū)

  (11)革灭殆(dài)尽

  (12)胜负之数(shù)

  (13)当(tǎng)与秦相较

  (14)或未易量(liáng)

  (15)下咽( yàn)

  (16)悲夫 (fú)

  (17)为(wéi)秦人积威之所劫

  (18)日削(xuē)月割

  (19)苟(gǒu)以天下之大

  (20)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gùshì)

  四.整体把握文章论证结构(20分钟)

  全班齐读课文,要求在读的过程中找出文章中心论点及各段的主要内容。

  1提问:本文在开头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赂”何以使得六国破灭?

  答:第一种本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开门见山,鲜明简洁!并且接着强调“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是正面解释由于贿赂秦国导致实力亏损,才是被消灭的根本原因。

  2.提问:联系课文后边的内容来看,“是不是所有的国家都贿赂了秦国呢?哪些国家没有贿赂秦国?“六国中“不赂者”因何破灭?(师补充介绍秦灭六国的顺序:秦灭韩——灭魏——灭楚——灭燕——灭赵——灭齐 )

  答:没有贿赂秦国的国家:齐、燕、赵没有贿赂的国家是因为贿赂的国家而灭亡的,因为“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失去了强大的援助,不能单独保存自己对抗强大的秦国老苏似乎早已料到读者会有如此疑问,于是紧接着从反面阐述了“不赂者”丧的原因,通过设问消除了读者的疑问,使总论点稳固、周密、无懈可击。

  3.提问:文章第三段围绕哪一个分论点展开?

  答:第3段以“割城”为例,论证“赂秦”之弊紧承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写韩、赵、魏三国把祖先艰难得到的土地轻易拱手送给秦国,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从而论证“弊在赂秦”的论点。

  4.提问:文章第四段围绕哪一个分论点展开?

  答:第4段,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事实,进一步论证“弊在赂秦”紧承第2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文中写齐、赵、燕三国虽“义不赂秦”,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从而论证“弊在路秦”的中心论点。

  5.提问:第五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作者评价六国的灭亡,意在阐述什么样的政治主张?

  答:第5段承上启下,提出“为国者”不要被敌国的“积威之所劫”的政治主张。

  6.提问:第六段中作者为什么将六国的情况和北宋的情况做对比?师补充北宋当时的政治处境。

  答:第6段,借时讽世,借古喻今,讽谏北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将六国的情况与北宋情况作对比,证明六国力量远弱于北宋,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点明本文主旨,即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历史与现实有时候是惊人地相似,一代又一代的“为国者”皆被敌人积威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敌苏洵睹之心忧,忧而思救,一个“赂”字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复辙,于是写下了这篇醒世文章。

  六国论优秀教案 2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的思想。

  2.结合单元知识短文,学*有关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知识。

  3.了解课文中部分文言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4.学*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方法逐层论证的方法。

  教学设想

  1.设计预*提纲,让学生通过自学自练疏通课文,了解和掌握课文的有关文言文字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以及作者写本文的时代背景。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通过朗读或复述有关内容,培养听、说能力。

  3.对于翻译常识以及如何分析课文的论证,教师以方法指导为重点,引导学生在练*中获取新知识。为此,要加强质疑方面的设计。

  4.视学生程度,可在程度较好的班级印发苏辙、李桢的《六国论》全文或片断,扩展阅读面,并作阅读比较指导,以加强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要点

  1.预*全文,落实教学设想1、2。

  2.研*课文第1自然段。

  导入新课

  上一课我们学*了贾谊的《过秦论》,作者治史致用,借评论秦的兴亡引出可资当时最高统治者借鉴以治国的历史经验。贾谊这种治史致用、关心国家命运的忧患意识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今天我们学*的《六国论》也是一篇史论,它的作者苏洵,也是一位充满忧患意识、关心国家命运的封建进步文人。关于苏洵,课文注释中已经有简括介绍,如果愿意进一步了解,可参看宋史本传(见附录)。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作者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是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说服力强,能切中时弊。欧阳修很赏识他的论文,在嘉祐年间,曾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城,文人竞相模仿。因此苏洵把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祐集》。课文《六国论》即选自《嘉祐集·权书》,原题《六国》,后世选本多题为《六国论》。“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

  苏洵的《六国论》到底切中了宋王朝的什么时弊?他在文中怎样通过评史来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这些主张有什么进步性和局限性?这是我们学*时要注意的。但《六国论》毕竟用文言写成,要读懂这篇文章,就必须注意文言词语的积累,明白词义的古今差别,对与今天不同的特殊句式该如何翻译等,在学*时也不可忽视。下面我们就来学*这篇课文。

  预*指导

  1.关于课文的“预*提示”。这是我们质疑的钥匙。“预*提示”共4小段。首段介绍了作者的写作动机。为对此加深理解,请认真阅读作者所处时代的背景介绍。同时,在阅读课文时了解作者分析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第2小段,介绍了论证特点。读课文时应思考作者使用了哪些历史事实,如何进行“充分分析”,文末又如何联系北宋实际的。

  第3小段,介绍了文章的结构。这对帮助我们理解文章内容很有作用,它实际上是全文的结构提纲。读课文时可以一一与之对照,细加体味。

  第4小段,是对本文写作特点的评价以及提醒我们读时要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去分析作者的观点。读时既要弄清其片面性,又要注意其进步性和今天可借鉴的有哪些方面。

  2.预*提纲:

  提纲力求体现课文“预*提示”的内容,但侧重于字词,未涉及的将在后面研*课文时处理。本提纲以学生自学自练为主。

  (1)听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课文,注意下面加黑字的读音,并与以前学过的字词作比较。

  ①六国互丧( ),率( )赂秦耶

  ②暴( )霜露 暴( )秦之欲无厌

  ③洎( )牧以镵( )诛

  ④胜负之数( ) 数( )吕师孟叔侄

  ⑤从( )六国破亡之故事 从( )散约败

  (2)在下面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以辨析形似字:

  ①与( )而不助五国也

  ②( )粮而景从

  ③悉使( )兵负草填之

  ④革灭( )尽之标

  ⑤( )然自得 ( )笑大方(《风景谈》)

  (3)有些文言词(或短语)与现代汉语常用的意义不同,翻译时要注意其区别。看课文注释,做课文后“思考和练*”四和以下的补充练*(提示:其现代汉语常用的意义可查《现代汉语词典》):

  ①六国互丧 ②思厥先祖父

  ③始速祸焉 ④至于颠覆

  (4)辨析加点字的意义:

  (5)文言句中若有一些省略成分,在翻译时常需要补出。试补出下面文言句中的省略成分(补在括号中),然后翻译。

  ①较秦之( )所得( ),与战胜( )而得者,( )其实( )百倍。

  ②( )奉之弥繁,( )侵之愈急。

  ③至丹以荆卿( )为( )计

  (6)有些文言句子的词序,在翻译时要改变。试译下面句子,说说如何改变。

  ①赵尝五战于秦

  ②其势弱于秦

  3.简介时代背景

  苏洵一生经历了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三世。北宋中叶以来,我国境内东北的契丹和西北的西夏奴隶主贵族的势力逐渐强大,成为北宋王朝的严重威胁。1004年,辽(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军在澶州城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于己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每年向辽纳白银10万两,丝绢20万匹。1042年,宋又在辽要挟割十县土地的情况下,应允每年增纳白银10万两,绢10万匹。1044年,宋又与西夏签约,每年纳白银7万两、绢15万匹,茶叶3万斤。而在此前的1006年,宋曾应允每年给西夏银万两、绢万匹、钱2万贯。苏洵反对这种屈辱求和,认为这和战国时六国“赂秦”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故以《六国论》向北宋统治者陈述政见。

  [附] 预*提纲参考答案

  (1)①sàng shuài ②pù bào ③jì chán ④shù shǔ ⑤cóng zòng

  (2)①嬴 ②赢 ③羸 ④殆 ⑤怡 贻

  (3)(古义见注释,练*“四”见“教参”,仅举今义)①互相,表示彼此对待的关系,

  六国论优秀教案 3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解题,简介作者,通读课文,疏通文字。

  教学步骤:

  1.解题:“六国论”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上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

  2.简介作者:苏洵,宋朝眉山人,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中著名散文家。苏洵为文,学《孟子》、《荀子》、贾谊、司马迁诸家,尤以《战国策》为主要楷模。

  3.课文通读:请两名学生分段朗读全文,教师正音。

  4.疏通文字:着重讲清下面加黑的词语:

  其实(其实际,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副词“其实”)思厥先祖父(他们的) 秦之所大欲(所字结构,可译为“最想得到的”) 子孙视之不甚惜(对待) 暴秦之欲无厌(满足) 强弱胜负已判矣(分) 终继五国迁灭(革、改变)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结交) 始速祸焉(招致,类成语“不速之客”的速) 革灭殆尽之际(几乎) 以事秦之心(侍奉) 从六国破灭之故事(从:跟随、重蹈;故事:旧事、前例)

  5.作业:熟读课文,掌握以上加黑的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课文分析(与《过秦论》作比较)。

  教学步骤:

  1.课文分析:

  问:本文一共5段,可分成几个部分?每部分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明确: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段,提出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第二部分为2、3段,围绕中心论点,提出两个分论点——“赂秦而丧”、“不赂者以赂者丧”——分别论证;第三部分为4、5两段,总结六国破灭之教训,劝谕当朝统治者“无使为积威所劫”。

  问:课文最后一段,也用了比较法,请问比较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课文第5段也有两组比较,一组是明比,将“六国”与“秦”比,结果是秦强而六国弱,但六国当有不赂秦而战胜秦的可能。第二组比较是将“宋朝”与“契丹、西夏”比,是暗比。作者所处的宋代,正逢契丹、西夏等外患骚扰,宋朝统治者不是坚决抵御,而是割地赔款,然而从力量的比较上,统一的大宋远远强于边境小国的契丹、西夏,宋朝就更有战而胜之的可能。

  问:宋与契丹、西夏比,为何要暗比而不明说?

  明确:这正是苏洵散文的长处,行文至此,作者观点已十分明确,用旧事来讽喻今事,含蓄而又明晰,这是其散文具有《战国策》风格的体现。

  2.与《过秦论》作比较分析:

  问:《六国论》与《过秦论》两文比较,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明确:同,两者都是史论;都是借古讽今,用历史旧事来讽喻今事;两文最后都用了比较法来说明道理,劝谏统治者。异,两者的议论结构不一样,《六》文先提出论点,然后论证,《过》文先叙述历史过程,然后从中引出论点;两文劝谏当权者的内容不一样,《六》文主张坚决抵御外侮,《过》文劝说统治者施以仁政;两文语言形式不一样,《六》文以议论性语言为主,而《过》文以记叙性语言为主。

  3.集体朗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4.作业:

  ①“思考和练*”三、四。

  ②预*《伶官传序》。

  六国论优秀教案 4

  教学目的:

  1、掌握并积累文中重要字、词、句。

  2、理清全文的写作思路,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

  3、学*史论的常规写法和借古讽今的手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三字经》中有一句话:“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这个苏老泉,就是苏洵,号老泉。他二十七岁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潜心钻研。由于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晓畅,雄辩有力,深得欧阳修的赏识。嘉佑年间,欧阳修把他写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城,文人争相模仿,因此苏洵把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佑集”。课文《六国论》选自《嘉佑集·权书》。我们一起来学*《六国论》,看看苏洵是如何评论六国灭亡的。

  二、梳理重要字词句(更多注释翻译在书本上)

  文中重要实词有互、率、判、与、速

  古今异义、使动、名作状、

  句式:状后、被动、定后

  请同学翻译重要语句(勾画语句——同学思考斟酌——上黑板书写——师生共评)

  三、揭示写作目的

  (从文章最后一句话“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的翻译过渡)

  苏洵用这句话收束全文,有没有什么目的和意图呢?

  广阔的天下,指出谁的天下?为国者是谁?

  如果凭借北宋这么大的天下,采取下策,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比六国还不如了。采取下策,是什么样的策略?——像六国一样的,赂敌求和的妥协策略。

  苏洵说的是“苟”,如果,那现实情况呢?

  北宋建国后一百多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的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军事上骄堕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

  苏洵写作本文的年代(1004年),契丹大举进攻,直逼黄河北岸的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打了胜仗,北宋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了“渊之盟”,答应每年向辽缴纳白银10万两,丝绢20万匹。1042年,辽又向北宋索要晋阳瓦桥关以南10县土地,宋又只能答应每年加纳白银10万两,丝绢10万匹。1044年,为了停战求和,北宋由答应每年向西夏输纳白银10万两,丝绢10万匹,茶叶3万斤。

  这样*的结果,助长了侵略者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后患。

  苏洵说得委婉含蓄,实际上是在批评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软弱妥协的外交政策;警戒当权者要从六国赂秦求和,国力亏损,最终*亡国的历史事实中吸取教训,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说到底,苏洵评论六国的灭亡,是为了借古讽今,针砭时弊,阐明自己用兵抗敌的主张。

  苏洵在文中说,“苟”,如果,为什么不直接指出批评对象呢?

  委婉含蓄,把批判的锋芒收一收,便于统治者接受。

  当世社会动乱,妥协投降主义占上风,说得含蓄些既可以保护自己,又能使自己的主张广为流传。

  六国灭亡的原因已经分析得明了透彻了,就在一个“赂”字,这和北宋当世的状况惊人的相似,不言自明,照样能起到发人深省的效果。一个“赂”字把历史教训和现实时弊紧紧联系了起来。

  我们说,以史为鉴可知兴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借古讽今是史论常用的写法,《六国论》就是一篇史论,论的什么史,论的目的是什么,我们通过上面的学*都清楚了,接下来我们来分析分析,他是怎样论的,六国论的行文思路是怎样的?

  作者开门见山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个观点是这篇史论的中心论点,围绕着中心论点,作者从几个方面论证的?两个方面,“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两个方面就是两个分论点。

  一二两个小节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并提出两个分论点,引发下文的议论。

  接下来,围绕着两个分论点,作者结合具体的历史事实展开论述。

  第三段,围绕着第一个分论点,结合赂秦的韩、魏、楚三国灭亡的史实展开论证。对于三个赂秦的国家,作者分三个层次进行论证。

  第一个小层,“秦以攻取之外,……固不在战矣”对比双方土地消长,证实由于“赂”而造成的得失远远超过战争造成的得失,以割地赂秦的事实说明赂秦的危害之大,得出“固不在战矣”的结论。

  第二小层,“思厥先祖父,……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理固宜然”,割地求和造成自身国力日渐衰微,秦国的侵略野心愈来愈大,反而加速了自身的灭亡。赂秦求和适得其反,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第三小层,“古人云……此言得之”引用古人的话为证,形象的说明赂秦的危害。

  我们注意到,在论证过程中,作者用了对比论证方法,如把秦国得地的两种途径对比,赂者的失地的两种情况对比,总的说来是赂造成的土地得失和战争造成的土地得失进行对比,还有,祖先艰辛辟地和子孙轻易割地对比,赂者奉之弥繁和秦国侵之愈急进行对比,对比之中强调“赂”带来的亡国灭种的严重后果。

  其中,祖祖辈辈筚路蓝缕,艰辛开国得过程写得很形象,子孙后代软弱无能,割地求和的轻率以及被敌人步步紧逼狼狈尴尬的可怜相也进行了生动的描述。

  同时,也恰到好处地用了古人的话,增强了论证的力量,这种论证方法叫引用论证。

  第四段,围绕着第二个分论点,结合齐、燕、赵的史实来展开论述。

  对于不赂秦的齐、燕、赵三国,作者分层论证,也分了三个小层。

  第一小层,讲齐国灭亡的原因。五国灭亡了,齐国也不能独自保全。

  第二小层,合说燕、赵义不赂秦,敢于用兵抵抗,最终战败而亡,虽然有各自策略的失败,但原因主要是,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孤立无援,灭亡是诚不得已。

  第三小层,总说六国,提出假设,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进一步论述了“赂”秦的危害。

  其中,最明显的论证方法就是假设论证,或从另一个角度换个说法,也可以说是反面论证。

  三四两节论述是结合历史事实展开的,和一二节相比,可以发现是不同的,一二节在展开论证的时候,是分析其中的道理,如为什么弊在赂秦呢,其中的道理是,赂秦而力亏,国力亏损,逐步灭亡。不赂者以赂者丧,道理是失去了强大的援助,不能独自保存,被逐个歼灭了。我们把三四节这种论证方法叫事实论证,也叫事例论证看,而把一二节这种方法,叫道理论证。实际上,事实论证和道理论证经常结合使用。

  接下来,第5、6节,总结历史教训,点明写作意图。

  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是一个惨痛的历史教训。从假设的角度为六国提出救亡图存的策略,举贤任能,团结一心,同仇敌忾,共御外辱,这样能使秦国也心存忌惮,不敢轻举妄动。这也是从反面推进论证,为六国赂秦而亡感到痛心和惋惜,启示后人要吸取这个历史教训。

  最后一句从历史教训转到现实时弊,自然过渡,接下去,第6节,点名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

  (总结)作为一篇史论文,属于广义的议论文,本文论点鲜明,论证逐步推进,逻辑层次井然,论证方法多样,(要说明一下的是这些论证方法分类的标准并不完全统一),说理有力,作为史论,本文由评论历史到针砭时弊过渡自然,讽谏当朝统治者的写作意图委婉但并不隐晦,主张明确,立场鲜明,表现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强烈的社会责任心。

  因此本文是一篇比较典范的史论文,可供我们参考和借鉴。

  六国论优秀教案 5

  学*目标

  1、理解:弊、率、完、暴、速、再、数、礼、宜、故事、颠覆等词语的含义。

  2、学*本文运用设分论点,并举例论证论点的方法。

  3、背诵课文,领悟借古讽今、对比论证等写法。

  学*重点、难点理解文章论证过程及方法。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

  作者简介:

  苏洵,字,号,“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与儿子、苏辙并称“”,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故事:苏轼二十岁时到京师去考进士,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入*,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

  “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

  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喝,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全都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

  同学们想想:苏轼行了个什么酒令?

  简介写作背景:

  1、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就是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秧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盛的六国却日益衰落。强秦向东夺取六国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又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国采取“远交*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

  2、北宋建国以后,对不断进犯东北、西北边境的契丹、西夏,一直采取妥协退让、屈辱求和的政策。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统治者每年都要向契丹、西夏纳币输绢以求苟安。针对这种情况,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评论战国时期六国灭亡的原因,说明“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讽谏北宋王朝以六国为鉴,不要为契丹、西夏“积威之所劫”,一味赂贿以求苟安,而要奋起御侮,积极谋求“不赂而胜之”之道。

  解题:

  1、六国,

  2、战国七雄地图(见课本)

  3、文体: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

  (1)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

  (2)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二、整体把握

  速读课文,感知文体和文章内容,并梳理结构脉络。

  三、具体研*课文

  研读第一部分

  ①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②本部分从几个方面论述这一中心论点的?

  ③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研读第二部分

  ①这两段文字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

  ②用一句话概括第3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③本段怎样论述赂秦的危害?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④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⑤第四段中哪一句话能够概括齐国灭亡的原因?

  ⑥试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⑦请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

  ⑧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研读第三部分

  ①第五自然段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②第六自然段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四、课文总结:

  文言知识点整理

  一、通假字

  1、暴秦之欲无厌

  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3、当与秦相较

  二、古今异义

  1、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2、思厥先祖父,

  3、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4、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5、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6、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7、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8、后秦击赵者再。

  三、词类活用

  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2、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3、小[形作名,小的战果]则获邑,大则得城

  4、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5、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6、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7、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8、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9、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

  10、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四、一词多义:

  为:

  1、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招致]祸焉。

  2、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3、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4、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以:

  1、不赂者以]赂者丧

  2、秦以]攻战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3、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4、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5、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6、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7、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8、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而:

  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3、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4、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5、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6、二败而三胜

  7、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8、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9、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表承接的连词]胜之之势

  10、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其:

  1、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

  2、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3、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4、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之:

  1、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2、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3、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4、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或:

  1、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与:

  1、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亡:

  1、诸侯之所亡,与战败所亡)者

  2、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向:

  1、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2、并力西向

  犹:

  1、以地事秦,犹动词,好象)抱薪救火

  2、良将犹在

  始:

  1、燕赵之君,始有远略

  2、始速祸焉

  终:

  1、终继五国迁灭

  2、惜其用武而不终

  兵:

  1、斯用兵之效也。

  2、非兵不利

  3、其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得:

  1、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2、此言得之

  五、文言句式

  1、句: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洎牧以谗诛。

  2、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3、句:较秦(受赂)所得与战胜而得者思厥先祖父,暴(于)霜露,斩荆棘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之)以予人(诸侯)奉之弥繁,(秦国)侵之愈急。

  4、句:赵尝五战于秦(赵尝于秦五战)


六国论教案合集10篇(扩展4)

——论记事作文合集10篇

  难忘的辩论会今天,我们班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会。主题是“开卷有益”,还是“开卷未必有益”。这次辩论会可算是针锋相对。认为“开卷有益”的为正方,人为“开卷未必有益”的为反方,我在正方。辩论会开始了,我方的王胜男打了头阵,雄心壮志的说:“古人云,开卷有益。确实,博览群书能使人拥有高深的学问,能言善辩,受人尊敬。”然后,反方的刑了立刻反驳到:“梨子吃了对我们的心脾有害,红枣吃了对牙齿有害,药吃了对我们有益,但也有坏处。”话音刚落,教室里响起了掌声。接下来,我方都在为这个问题挠头思考。

  突然,我放的马小立刻站起来回答:“读书养性,读书可以陶冶自己的情操。多读书还可以提高写作水*和理解阅读能力。”刚说完,我方立刻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反方王妍娥继续反驳道:“现在的同学可能都喜欢看武侠、言情之类的小说、书刊。有时会废寝忘食,手不释卷的程度,那他们的学*就会一落千丈。所以,我们人为开卷为必有益”掌声顿时响起。当我方正在七嘴巴舌地讨论时,我立刻站起来说:“我们都十一岁了,完全有自我识别能力,无益的书就不看。看书就看对自己有益的书,用正确的方法多看书,至于那写不良书刊完全可以不看。”教室里立刻响起掌声。

  然后,同学们都积极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同学们争得面红耳赤,各抒己见,不肯善罢甘休。可正在这时,下课铃响了,我门也结束了这场辩论会。这次辩论会,不仅让我们锻炼了口才,增长了知识,也对事物有了全面的认识和见解。这真是一场难忘的辩论会啊!

  在9月14日里,人民小学的班级,都在安安静静地上课,但唯独220班很热闹,原来他们班在举行一场“开卷是否有益”的辩论赛。

  辩论赛开始了,正方一号辩手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证明“开卷有益”,反方派出了一名辩手来反驳正方,他走上讲台,用洪亮的声音,把正方气势比了下去,正方辩手不服气,便于他你一言,我一句,争得热火朝天,突然正方一时语塞,说不出话了,我作为正方的五号辩手,心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我想举手,但我没有勇气。这时我们的救命稻草来了――于老师。

  于老师帮我们反驳了他们一句,他们被反驳得哑口无言,当我们要提前庆祝胜利时,反方又有一位辩手走上讲台,反击正方,这时,正方的三号辩手站了上去,让我们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希望他能为我们力挽狂澜,可是他也没有为我们反败为胜,结果很明显,反方是最后的赢家。

  辩论赛结束了,我在上台反驳的辩手身上看到了我不足的地方,那就是――勇气。

  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但也有人反对这个观点,“开卷未必有益”,今天,我们班就围绕这个话题,开展了一场激烈的辩论会。

  正方认为开卷有益,反方认为开卷未必有益。“辩论会正式开始”随着主持人的语音刚落,正方辩手李文凯用着洪亮的声音,神态自如地说:“对于读书的益处来讲,大能使人大彻大悟,奋发向上,走向光明,取得成功;小能使人认识几个字几个词,学会几种写作方法。这些都是读书的益处,是无法否认的。”说完,便得意洋洋的坐了下去。反方辩手汪汇还没等正方辩手李文凯坐下去,便给他泼了盆凉水,一双骨碌碌的眼睛瞪着李文凯,面红耳赤地说:“我反对正方1号辩手的观点。人们常说:‘开卷有益,看书有益’。但仔细一推敲,这种说法也不完全正确。如果我们对每一本书都感兴趣,那开卷也就未必有益了。现在的同学大都喜欢看武侠、言情之类的报刊,有时会达到手不释卷、废寝忘食的程度。他们一旦看书入了迷,便会做火入魔,上课一心只想着书中的人物、情节,没心思学*,成绩就会一落千丈。还有些同学被书中的一些情节所吸引,模仿书中的`人物,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这不是看书害了自己吗?所以开卷未必有益。”正方一时被问得张口结舌,哑口无言,个个愁眉苦脸、眉头紧锁。同学们各个心潮澎湃,目光全部集中到正反辩手们的身上,空气也觉得顿时凝聚了起来。正方辩手陈颖灵机一闪而过说:“博览群书能使人拥有高深的学问,能言善辩,受人尊敬。诗圣杜甫有句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杜甫博览过的书不可计数,在他写文章、作诗时一连串的好词好句便会从笔尖顺流而下,一篇篇的名诗佳作便流传千古,被人们传诵。所以,多读一些有益的书,时能帮助我们写出好文章的。人绝不能离开书。”正方辩手个个得意洋洋、扬眉吐气。辩论会愈来愈激烈。反方辩手徐永辉听后,便用手使劲拍下桌子,说:“我请反方辩手注意,开卷是否有益是要爱书的好坏而定的。*年来我们书刊市场上出现了许多好书,也有一些坏书,什么《马**》、《面子学》都是教人学坏书,对青少年无任何益处。”接着辩手们自由辩论,双方个个寸步不让,唇枪舌剑。

  我从这次辩论会中明白了“开卷未必有益”这一说法不是说多读书无益处,而是说读那些不健康的书对小学生没有什么好处,我们一定要读有益的书,不能读有损身心健康的书。

  这真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会啊!

  在初二的下半学期,我们全班同学一起观看了《失踪的女中学生》这部电影。观后对主人公王佳该不该出走这个间题有异议,于是,我们几个好朋友开展了,王佳该不该出走”的小型“辩论会”。

  首先持王佳应该出走观点的同学陈荣发言。她清了清嗓子,振振有词地说:“我认为王佳应该出走。导致王佳出走的直接原因是她的妈妈严重地伤害了她的自茸心,母女关系相当紧张。王佳出走,可以清醒一下头脑,对她妈妈也是一个教育,使她今后改变一下教育方法。再说我们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治安稳定,王佳出走,她的安全是不会出问题的。王佳出走的目的是寻找理解,是对的。”陈荣的发言使好几个人点头称赞。“好一张利嘴,”我心里暗暗发毛,定定神说:“我不同意‘陈荣同学的意见。我认为王佳不该出走。首先看她出走的原因,直接原因是母女关系紧张,再挖一下根源呢?是因为王佳早恋,而对方不同意,导致情绪消沉,被母亲知道后,母女发生矛盾,一气之下她离家而走。王佳在早恋问题上的做法是错误的。而她离家出走更说明她没有认识错误,从这方面讲她不应该出走。”我还要接下去说,旁边陈荣抢过话题,“那她妈妈那样谁受得了,”我笑了笑说:“那只是客观原因,只看客观原因而不看主观是容易产生错误认识的,我接下去说我的观点吧,刚才我是从原因上来分析的。现在从目的上看。陈荣说出走是为了寻找理解。难道让妈妈去理解王佳早恋吗?理解是双方面的。一味要别人理解你,而你不去理解别人,是不会得到真正的理解的。”蔡洁在一旁帮了腔。沉致了一会,她接着说:“现在设想一下王佳出走的后果。象电影里那样的机遇是很少见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但还存在坏人,你能保证她不出问题吗?”“王佳学*好,思想也不错,不会出事的。”一位同学说,“王佳学*好,思想好,这是她的优点,但决不是她的`护身符。”我有些激动地说:“决不能保证她不会受坏思想的侵蚀,王佳一走了之,她爸爸到处去找,浪费了财力、人力。和父母有一点矛盾就出走,社会会乱成什么样子。”我说完后,大家都不说话了。我觉得刚才有些失态,便笑着问陈荣:“还有什么高见。”她摇着头说:竺你们的意见挺好,可我认为王佳妈妈的教育方法,我们女学生接受不了。”我说:“是啊,教育问题,整个社会都在探讨。我想,对于我们孩子来讲应该体谅家长。如果我们一起努力,是会建立起同父母互相理解的桥梁的。”大家都在思考着……

  我们的小型“辩论会”结束了。不过它给我们留下了更多的息考。

  星期三上午,我们班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会。

  “辩论开始,本次辩论的题目是:开卷是否有益?”刘老师大声宣布道。

  首先由正方发言,李从越站起来:“我是正方的代表,我支持开卷有益!如果我们不读书,那怎么会从一年级升到五年级呢?”

  全班寂静了一会儿,又纷纷开始举手。

  刘老师点了侯林珂起来辩论。

  侯林珂很有信心地站起来:“我觉得开卷未必有益,有些人看武侠小说,看多了就走火入魔,模仿武侠小说里的人逞强好斗,有的会伤及生命甚至危害社会。”

  正方队员浦子仪没经过老师同意就激动地站起来辩驳:“我们看书不一定要看闲书,可以有选择地去读好书。”

  “老师,浦子仪的话正好证明了我们反方的观点――开卷未必有益,要有选择性地看好书哇!”我禁不住站起来答道。

  双方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外面的雨下得更大了,风把树枝吹得直摇晃。

  我们班上新转来的纪瑞翰站起来:“很多罪犯都是看了某些书受到诱惑,才走上犯罪道路的。”

  一阵冷风吹进教室,让我们全班打了个寒战。

  喻子溪激动地跳起来指着纪瑞翰:“那些罪犯是因为无知,书读少了没文化才犯罪的!”

  同学们激烈地辩论着。

  “我认为开卷有益,看书可以增长知识。”

  “开卷未必有益,如果看不健康的书,会影响人的思想,贪图享乐不思进取!”

  “开卷就是有益,不读书的话,国家就会落后!”

  ……

  刘老师把桌子一拍:“辩论结束!”

  全班同学惊诧地看着老师,马上坐好听老师总结。

  刘老师像法官似的宣布:“反方获胜!因为反方支持者居多,理由充足,正方许多问题都没回答上来,但是同学们,我畅议:现在你们是小学生,必须多读书,读好书!”

  “邹老师,到底什么时候开辩论赛啊?”我心情烦躁地问邹老师。“拖了都快一个星期了,到底还弄不弄啊?”

  “今天下午吧,看能不能抽出一节课来。”邹老师微笑着回答我,然后就径直往办公室走去。

  “耶耶耶!”我的心里一阵狂喜,期待着下午的到来。

  下午的.第一节课下课,邹老师就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大大的粉笔字——辩论赛。边上写着两行小字——“正方观点:谎言有碍诚信”。“反方观点:生活中有时需要善意的谎言”。同学们看到黑板上的几排字,一个个都乐开了花,七嘴八舌地讨论着。

  “咚咚咚——咚咚咚”

  一阵清脆的上课铃响起,同学们都欢呼着从走廊跑**室,安安静静地坐在自己的椅子上,期待邹老师的到来。

  邹老师终于来了。

  邹老师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利用这节课来办一次辩论赛。”同学们鼓起了掌,邹老师又接着说:“我们的‘反方’是1-4组,我们的‘正方’是5-6组。现在请正、反两方各推选4位辩手,然后由我来选4位大众评审。”

  我们反方的4位辩手分别是1辩“刘世康”、2辩“我”、3辩“汤明志”、和4辩“吉岚”。正方的4位辩手分别是“陈笑薇”、“谭紫芊”、“吕万琦”还有“罗英鹏”。

  邹老师选的大众评审分别是“谭璠冰”、“王梓舟”、“石亿元”、“谭旭”。

  辩论赛终于开始了。我们8位辩手都站到了讲台上,分成了两边。

  我们先是介绍、表明了我们各自的立场,然后由正方开始提问。正方提了一个问题,由我方的1辩来回答。1辩刘世康照着稿子一字不漏的念了一遍,回答好了这个问题。接下来是我提问。我感到非常紧张:“额…额…”我感觉心都跳到嗓子眼了。“请问正方辩手,你们的字里行间都表明‘谎言有碍诚信’。那你能说说有关于‘善意的谎言有碍诚信’的例子吗?”唉!终于说完了!心里的那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了。回答我的是吕万琦同学。她的回答很好,不过我觉得有一点偏题。在我们8个辩手里面,最牛的就属汤明志了。从头到尾,都是用自己写的稿子,真牛!最后我们双方都总结了自己的观点。辩论赛中的“辩论”就结束了。

  接下来要看4位大众评审打分了。我们都很紧张。

  分数算出来了。虽然我自己觉得我们反方会赢,但命运就是喜欢捉弄人,我们双方之间竟然只有“0.3”分的差距。反方输了。就在我们垂头丧气之时,邹老师说:“你们别忘了,我才是主考官。”接着在黑板上写上了给我们正、反两方打的分数:反方——8.3分,正方——0.8分。这惊人的高分帮我们扳回了一成,我们反败为胜了。“耶!耶!耶!”我们欢呼起来。

  邹老师总结了一下这次辩论赛,说:“今天的结果不是永久性的。所以,赢了的反方,不准骄傲;输了的正方,不准气馁……”

  我希望以后多开展一些类似的活动,祝我美梦成真吧!

  在这个周的星期四,我们班举行了一场精彩的辩论会。正方的观点是“羚羊木雕该送人”,反方的观点是“羚羊木雕不该送人”,我是反方。

  辩论会刚刚开始,我方的罗星雨立即站了起来提出了“羚羊木雕是父母送给孩子的礼物,倾注了父母的爱,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好好珍藏,特别是一些贵重的礼物,不能随便送人”。她刚一说完,我们反方就响起热烈的掌声,希望在气势上压倒对方。

  就在这时,正方的肖莉元同学站起来反驳道:“可是作者已经送给了万芳,如果要回来,那么,不就是不讲信用了吗?”。肖莉元同学一下子说出了一个我们无法反驳的理由,正方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看见罗星雨求救性的看向了大家,而大家都是摇摇头又锁紧眉头,开始冥思苦想。我一下子慌了神,这样下去我们必输呀!这时,我恰好看见黑板上写着“羚羊木雕该不该送”的大字,我灵机一动,站起来大声说道:“希望正方辩友不要跑题,我们辩论的是‘该不该送’,而不是‘该不该要回来’”。我方听到我的发言,就像看到救命稻草,二话不说,送给了我掌声。我听见了掌声,嘴角不禁往上翘翘,心里是满满的自豪。

  这下,正方不知道该怎么反驳了。只听见下面叽里呱啦的讨论声,可就是没有人站起来发言。过了好一会儿,陈佳怡同学站了起来对我反驳道:“可万芳帮了作者一次,作者是不是该感谢一下呢?”说完,她冲我挑挑眉,颇有挑衅的味道。这个问题我确实不知道该怎样回答,我的手心开始出汗,双手紧紧的抓住衣角。“既然是表达心意,送小东西不也行吗?难道友情不如金钱?”就在我慌乱时,突然响起了罗星雨的声音,这声音突然让我很安心,我便乘胜追击道:“难道对朋友的帮助就必须用昂贵的礼物来感谢吗?难道你会因为礼物不值钱就不和我做朋友了吗?”我说完后,陈佳怡抿着嘴,对我摇了摇头,没在对我提问,我便坐下了。

  在那之后,我们的辩论更激烈了,不过,不识趣的下课铃响了起来,终止了辩论。虽然我们的辩论胜负难分,不过,通过这次的辩论让我明白了友情不是用金钱衡量的'。同时也让我在辩论中获取了知识,锻炼了语言组织能力。

  难忘的辩论会今天,我们班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会。主题是“开卷有益”,还是“开卷未必有益”。这次辩论会可算是针锋相对。认为“开卷有益”的为正方,人为“开卷未必有益”的为反方,我在正方。辩论会开始了,我方的王胜男打了头阵,雄心壮志的说:“古人云,开卷有益。确实,博览群书能使人拥有高深的学问,能言善辩,受人尊敬。”然后,反方的刑了立刻反驳到:“梨子吃了对我们的心脾有害,红枣吃了对牙齿有害,药吃了对我们有益,但也有坏处。”话音刚落,教室里响起了掌声。接下来,我方都在为这个问题挠头思考。

  突然,我放的马小立刻站起来回答:“读书养性,读书可以陶冶自己的情操。多读书还可以提高写作水*和理解阅读能力。”刚说完,我方立刻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反方王妍娥继续反驳道:“现在的同学可能都喜欢看武侠、言情之类的小说、书刊。有时会废寝忘食,手不释卷的程度,那他们的学*就会一落千丈。所以,我们人为开卷为必有益”掌声顿时响起。当我方正在七嘴巴舌地讨论时,我立刻站起来说:“我们都十一岁了,完全有自我识别能力,无益的书就不看。看书就看对自己有益的书,用正确的方法多看书,至于那写不良书刊完全可以不看。”教室里立刻响起掌声。

  然后,同学们都积极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同学们争得面红耳赤,各抒己见,不肯善罢甘休。可正在这时,下课铃响了,我门也结束了这场辩论会。这次辩论会,不仅让我们锻炼了口才,增长了知识,也对事物有了全面的认识和见解。这真是一场难忘的辩论会啊!

  在这个周的星期四,我们班举行了一场精彩的辩论会。正方的观点是“羚羊木雕该送人”,反方的观点是“羚羊木雕不该送人”,我是反方。

  辩论会刚刚开始,我方的罗星雨立即站了起来提出了“羚羊木雕是父母送给孩子的礼物,倾注了父母的爱,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好好珍藏,特别是一些贵重的礼物,不能随便送人”。她刚一说完,我们反方就响起热烈的掌声,希望在气势上压倒对方。

  就在这时,正方的肖莉元同学站起来反驳道:“可是作者已经送给了万芳,如果要回来,那么,不就是不讲信用了吗?”。肖莉元同学一下子说出了一个我们无法反驳的理由,正方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看见罗星雨求救性的看向了大家,而大家都是摇摇头又锁紧眉头,开始冥思苦想。我一下子慌了神,这样下去我们必输呀!这时,我恰好看见黑板上写着“羚羊木雕该不该送”的大字,我灵机一动,站起来大声说道:“希望正方辩友不要跑题,我们辩论的是‘该不该送’,而不是‘该不该要回来’”。我方听到我的发言,就像看到救命稻草,二话不说,送给了我掌声。我听见了掌声,嘴角不禁往上翘翘,心里是满满的自豪。

  这下,正方不知道该怎么反驳了。只听见下面叽里呱啦的讨论声,可就是没有人站起来发言。过了好一会儿,陈佳怡同学站了起来对我反驳道:“可万芳帮了作者一次,作者是不是该感谢一下呢?”说完,她冲我挑挑眉,颇有挑衅的味道。这个问题我确实不知道该怎样回答,我的手心开始出汗,双手紧紧的抓住衣角。“既然是表达心意,送小东西不也行吗?难道友情不如金钱?”就在我慌乱时,突然响起了罗星雨的声音,这声音突然让我很安心,我便乘胜追击道:“难道对朋友的帮助就必须用昂贵的礼物来感谢吗?难道你会因为礼物不值钱就不和我做朋友了吗?”我说完后,陈佳怡抿着嘴,对我摇了摇头,没在对我提问,我便坐下了。


六国论教案合集10篇(扩展5)

——《论美》的教案合集五篇

  【教学目标】

  1、记住课文中的名言警句。

  2、提高学生文学作品的积累量,培养表达能力。

  3、讨论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关系,懂得把美好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相结合起来,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品味文章中有关“美”的论述。

  2、体会形象、深刻的名言警句。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美是人类永恒的话题。那么,究竟什么是美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学*英国哲学家培根的《论美》,品一品培根所谓的美。

  二、快速阅读课文,思考课文主旨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

  明确:本文着重论述了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问题。作者认为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三、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

  (学生讨论)

  明确:作者首先说到美德是最为重要的,但外形美和内在美往往不能统一,不能兼得,这时,作者提出不要因为外形美而放弃了内在美(像作者所举的这些人都是内外皆美的,但毕竟是少数)。为什么内在美比外在美重要呢?作者在第三、第四节中作了回答。作者将颜色之美、形体之美和行为之美(人的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进行比较,说明形体之美胜于颜色之美,优美的修养胜于形体之美。培根所说的有些老人显得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美,有些年轻人虽然美貌,但缺乏修养,正是为了证明内在修养胜于外在美。最后,总结出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四、积累名言警句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共同找出课文的名言警句)

  1、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明确:把美德比作宝石非常形象。这句话很有哲理,说明不要用一些华丽的无用的东西淹没了宝石的光辉。以此类比,美德如果是在一个容貌虽不姣丽,然而形体闲雅、气质庄严的身体内,那是最好的。不要因为外在的美而影响了内在的美。

  2、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最高的美是画家所无法表现的,因为它是难于直观的。

  明确:作者把美从低级到高级排列,颜色美、形体美、行动美、美之上者……德行美,由外在而内在,使人一目了然。

  3、美是不能制定规范的,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

  明确:美不可能有统一的规范,个体与一定的机遇和环境相适应,整体和谐,那就是美。

  4、晚秋的景色是最美好的。

  明确:晚秋的景色是一种成熟的美,具有最丰富的内在美,用晚秋景色打比方,说明有些老人因为具有丰富的内在修养,而显示出不同寻常的成熟美。

  5、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以保持的。

  明确:这里的美指外表的美丽,这句话用水果打比方,说明没有丰富的内涵而只有表面的美丽,是不可能长久的。

  五、再读课文,选做下面三题

  1、在文中找出让你感触最深的观点或言论,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古今中外皆可)谈谈你对这些观点的理解。

  2、在日常生活中“缺陷美”往往更真实可信,请你列举一个破碎的美丽的事例,谈谈你的看法。

  3、请用一句名言的形式说说自己对美的看法。

  六、小结

  再美的鲜花总会有凋谢的时候,形貌之美难以恒久不变,而内在美好比是钻石,是永不凋谢的花朵,如果两者不可兼得时,我们应该选择的是内在美。

  七、布置作业

  罗丹说过,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请你列举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其外表或者内心的美或丑,去证明文中作者所告诉我们的道理。参考篇目:《巴黎圣母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最后一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体味文章对美的论述,培养锤炼语言的意识。

  2、能力目标:品味美的内涵,能表达对美的理解。

  3、情感目标:形成对美的正确认识。

  教学重点及其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品味文中富有哲理的语言

  2、教学难点:感受美的内涵

  教学手段及其教学方法

  1、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2、教学方法:朗读法、引导法、讨论法

  课前准备:浏览课文,熟悉基本内容。

  教学课时:1课时

  第一课时(9-3-34)

  教学内容及其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需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去发现、去用心去感受,更需要我们去理性地思考,今天让我们随着英国大哲学家培根一起来《论美》。

  二、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思考:

  1、文章论了哪几种美?

  参考:形体之美、颜色之美、行为之美,美德。

  形体是一个人的整体形象,体形。颜色指五官相貌,主要是脸部,是局部的。而行为之美,指举手投足的动作神态,是后天的,是内在美的折射表现,

  2、作者认为这几种美是怎样的关系?由此,可以看出最高层次的美是哪一种美?

  参考:“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

  (行为之美,指举手投足的动作神态,是后天的,是内在美的折射表现,内在美重于外在美。所以在三者中最高)美德最美

  3、作者是采用哪些论证方法论证“美德最美”这个观点的?请举例说明。

  明确: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举例略。

  三、品味语言,制作格言卡

  培根的随笔,都是劝世箴言之类的短文。黑格尔曾指出:“培根拥有丰富的阅历,高度的想象,有力的机智,透彻的智慧”“他的话常常被人家引为格言”下面就请同学们再读课文,选取你认为最精彩的一句话做一张“美的格言卡”。

  1、出示格言卡

  美的格言卡

  格言: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赏析(推荐理由):以宝石为喻,说明一个人如果有了美好的德行,朴素的外表会使这美好的德行更加宝贵。

  2、组织学生制作、交流格言卡

  3、总结:通过格言卡的制作,我们发现这篇文章在语言上有么特点?

  要点:语言准确、精练、隽永、形象。

  美的格言卡预案

  美的格言卡

  格言:因为造物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再予彼。

  赏析(推荐理由):一个人既有外形美,又有内在美,是不容易的。

  美的格言卡

  格言:拉丁谚语说过:“晚秋的景色是最美好的。”

  赏析(推荐理由):晚秋的景色是一种成熟的美,具有最丰富的内在美。用晚秋景色打比方,说明有些老人,因为具有丰富的内在修养而显示出不同寻常的成熟美。

  美的格言卡

  格言: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以保持的。

  赏析(推荐理由):这里的美是指外表的美丽。这句话用水果打比方,说明没有丰富的内蕴而只有表面的美丽,是不可能长久的。

  四、凡人论美

  1、培根认为:美德最美。确实,一个人无论容貌如何,当有了美德,他身上就会散发出美丽的光芒。同学们,纵观古今中外,你们知道有哪一些名人因为他们的精神和美德而流芳百世吗?

  示例:如***,居里夫人,任长霞,刘翔等

  2、名人们因为美德更为后人所敬仰,可是美德并不只是名人们的专利,我们*凡的人有没有德行之美呢?有人说“美在于发现”,同学们,你发现我们的生活当中还有哪一些美呢?


六国论教案合集10篇(扩展6)

——三国演义读后感:读《三国演义》论英雄实用五篇

  "初读好书,如获良友;重读好书,如逢故知。"

  《古今贤文》中曾这样说道:"初读好书,如获良友;重读好书,如逢故知。"这一周我便拾起那本早已看过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清初的小说家、戏曲家一罗贯中。这本书以刘备、关羽、张飞和诸葛亮为中心人物,以拥刘反曹为主导思想,描绘了三国时期政治、军事、外交上的种种斗争。

  其中令我记忆最深的一回就是"草船借箭"了,尽管周瑜百般刁难诸葛亮,要求他三天内造出十万只箭,但诸葛亮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利用曹军的心理,很快便集齐了十万之多的箭,让我佩服的是诸葛亮足智多谋,他让我知道:面对别人的刁难,要冷静思考,想出对策,这样才会像诸葛亮一样胜利。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长篇章回体小说的鼻祖,因为读了这本书让我体会到了三国时期社会的腐朽和黑暗,谴责了统治者的残暴和丑恶,反映了百姓对统治者的爱憎以及对战争割据的反对,要求和*统一的愿望。

  刘备的仁爱待人、礼贤下士,诸葛亮的谦虚谨慎、足智多谋,张飞的胆识过人、气吞山河,关羽的正气凛然、赤胆忠心?这些我们都应该学*。《三国演义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千姿百态,各有所长,读过这本书之后,让我大开眼界让我懂得了人有所长,必有所短,不应以善小而不为,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

  听了我的感受你的心里是否也想来一探究竟呢!那就快去读一读这本书吧!

  寒假,我读了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这次详读让我对书中人物故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看法。

  书中内容丰富多彩,人物个性鲜明,故事鲜活生动,令我百看不厌。书中鲜明的刻画了孙权对庞统的以貌取人,刘备对百姓的仁慈宽厚,曹操在军事上奸诈自负,孔明在用兵上足智多谋,通过许许多多的故事让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第一章桃园三结义,三个有着共同愿望和目标的陌生人在桃园结义,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这一拜便是一生一世一条心,也正是这一条心,成就了刘备成就了蜀国,让我也明白做什么事情dou要重情重义,不忘初心。正如现在面对疫情,我们作为华夏儿女应该团结一致一条心,听从安排抗疫情,病毒终会被我们击退。

  十五章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让我学到了做人要谦虚,严于律己。

  孔明用计气周瑜至死,告诉我们广阔的胸襟是多么重要,看到比自己强的'人应虚心学*这样才能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这篇小说,教会我们如何待人处事及做人的道理。不愧是国之经典。

  如果要在《三国演义》里面的英雄人物中挑选出一位智勇双全、重情重义、敢做敢当,又有勇有谋的英雄的话,我觉得首选人物是——诸葛亮。

  如果一定要我说一个事例用来衬托诸葛亮这一位年少英雄的话,那么,我一定要说的就是——草船借箭了。

  有一次,周瑜因为心怀忌妒诸葛亮的才能和能力,所以叫诸葛亮特地来周瑜的帐篷里商议军事,说:“在水中打仗,用的武器是弓箭的话再好不过了,只不过现在军中十分的缺箭,请先生打造好十万支,军情紧急,还请您不要推缺!”

  “我知道,那一定是因为军情万分紧急,我愿立下军令状,三天之内若造不出十万支箭,我必定甘愿受军法处置!”诸葛亮说。没想到,狡猾的周瑜竟然要铁匠们全部都延迟,想要定诸葛亮的罪!

  还好诸葛亮事后找鲁肃借了三十余条快船,布置好一切后,第三天晚上四更的时候,秘密地把鲁肃请到了船里去取箭。到了曹军水塞后,靠*后以便受箭。一万多名弓箭手一起射箭,天空中的箭如雨下一般!

  到了雾散时,诸葛亮他们坐船回来了岸边,说明了情况后,周瑜感叹道:“叹气啊,我是真的不如诸葛啊!”

  这一个事例表现出了诸葛亮的有勇有谋,聪明无畏的气质,他就是我心目中最厉害最有才干的英雄。

  他是我的心目中的那一个聪明绝顶的英雄——诸葛亮,我会永远敬畏他的。但是,他的所作所为又何尝不让人敬佩呢!

  “长山有虎将,智勇匹关张。汉水功勋在,当阳姓字彰。两番扶幼主,一念答**。青史书忠烈,应流百世芳。”这首诗描写的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赵云。暑假里我看了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书中记载赵云是“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这几句话足以表达赵云的威风。既然威风凛凛,必有一番武将气概。

  浑身是胆、智勇双全

  在长坂坡时,赵云单骑救主,一小我在曹操百万大军中杀了个七进七出,救出幼主刘禅。赵云护送刘备,江东娶亲。一起上经历重重阻碍,最终成功娶亲回到荆州。这不仅体现了赵云的胆大,还体现了赵云。不顾自身的勇气和见义勇为的忠义。

  诸葛亮街亭失守,第一次北伐失败。赵云领兵断后。在萁谷退军时,用疑兵之计。不伤一兵一卒,全身而退。

  品德高尚

  赵云智取贵阳之后,太守提亲,在美貌和各种利益勾引下。他为了***家,为本身的品德不被玷辱,拒绝婚事。这是一件我们很难做到的事情。

  无论做前锋,照旧压粮官。他每次都任劳任怨的完成,无论对将帅,照旧士兵,他都等量齐观。也从来不摆架子。

  往往看了《三国演义》。第一个在脑海中闪过的人物就是赵云了。

  我最喜好赵云的英勇无畏,任劳任怨,对国家赤胆忠心的高尚品德。

  我们要学赵云的英勇无畏,热爱祖国。要坚信。我们的祖国是最好的。我们所有人都要变的顽强起来。那句话说得好。少年强,则中国强。我们也应该像赵云那样,让我们国家也变得富强起来。

  在今年的寒假里,我阅读了许多的书籍,其中就有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

  典人物。例如: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关羽、张飞······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关羽。

  关羽从桃园三结义后就一直跟随刘备,忠心不二,深受刘备信任。后来战败被生擒,不得不投降曹操。而曹操十分赏识关羽,不仅好生相待,还封关羽为偏将军。后来袁绍派大将颜良与淳于琼、郭图等攻白马,曹操率军救援,并让张辽和关羽做为前锋。关羽勇猛杀敌,还斩杀了颜良。战后,关羽被封为汉寿亭侯,赐予“赤兔马”,但还是想要离去。曹操知道关羽会离去,反而重加赏赐,想要留住他,关羽却留书告辞,回到刘备身边。由于没有得到曹操的手谕,所以一路之上遭到了拦阻,但关羽凭借一己之力,过五关,斩六将。我认为他的忠心十分感动我,我们也应该学*他的精神。

  通过这本书,我还学到了许多。我们应该像书中的英雄人物一样坚忍不拔,不怕困难,勇敢无畏,不自私自利、宽容大度······去学*他们的精神。这样我们读书才有价值,、有意义,如果只是随便看看,打发时间,那就无用了。而且书中情节刻画与描写十分生动,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展现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

  希望大家都可以阅读《三国演义》!


六国论教案合集10篇(扩展7)

——论失败作文合集五篇

  失败是成功之母!

  然而,失败者与成功者却常有两种截然相反的际遇:人们往往把鲜花和优美的诗篇向登上高峰的成功者抛掷;而给予失败者的常常是“无能与庸才”之“雅号”,继之而来的是冷嘲与热讽。总之,只要你是失败者,便是“狗熊”,不是英雄。

  领奖台上的鲜花总是为胜利者而备,而留给失败者的只有冷漠。其实失败者同样值得我们喝彩。

  鲁迅在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的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的脊梁。”那些在跑道上落后的竞技者不仅要忍受体力的疲惫,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外界鄙夷的目光和冷嘲热讽,无时无刻不再刺激着他们。他们能坚持比赛,需要坚强的意志。其实运动会上不可能每个人都得奖,但参与者总能学到*时训练中所学不到的经验和拼搏精神,这是旁观者无法深深体会的。积极参与,积极向困难挑战,就是可贵的表现,能成为参与者,就已经比不参与的人多了一份勇气。

  如果一个体质不强的人参与长跑,恐怕他的目标不一定是夺冠,而是考验自己的意志。因此,他只要跑完全程,我们就应该为他喝彩。在一次国际体操锦标赛上,一位著名选手失手落下单杠,竟放弃比赛,自动出局,这种表现才是不值得喝彩的。在同一赛场上俄罗斯的著名选手邦达科更不走运,跳马决赛中结结实实的坐到了地上。在观众的惊呼和哄笑中,年轻的他却一直坚持到比赛最后,主教练最后热情的拥抱他,为他鼓掌。

  芸芸众生,无论是你还是我都会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难。面对困难,不少人会放弃奋斗目标,变得消沉颓丧。然而,面对困难自强者早就知道这是人生道路上必须搬开的绊脚石,于是自强者接受命运的馈赠,更会去体验战胜困难超越自我的快乐。

  人之所以不同与其他动物,是因为人有思想、有意志、有信念。

  但我们面临挫折时,不仅要有一份“千磨万韧还坚劲”的雄心,更要有“决不可以一时之波澜,遂自毁其壮志”的信念。当然最要紧的还是要与自己奋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只要拿出不畏艰难,勇于超越自我的勇气,即使是所谓的弱者,最终也能实现属于自己的梦想。

  让我们为失败者喝彩,请对他轻轻说一声:“没关系,贵在参与”。一撇一捺互相支撑就成为人。和失败者共同承担痛苦,会使他的痛苦减轻一半;帮助失败者分析失败的原因,会使他向胜利转化。为失败者喝彩才是对他们不屈意志的鼓励;为失败者喝彩才是对他们顽强精神的赞许;为失败者喝彩才是对他们辛勤汗水的宽慰;为失败者喝彩才能让他们在失败中再度坚强。

  当我们向领奖台上的胜利者献花的时候,别忘了,也向失败者送去鼓励的喝彩声和阳光般的温暖。

  人这一生的道路不全是*坦的,总会有一些失败和挫折。

  面对失败,有人会一蹶不振,从此放弃自己的理想,不再去拼搏;有人会自甘堕落,甚至会因一时想不开走上不归路可是,当我们面对失败的时候,是否会有人想到,失败,是要笑着面对的。

  是的,就是笑对失败。

  人这一生哪,就是要跑起来,如果你不能跑,那咱就走着;如果不能走,就站着;不能站就坐着;如果连坐都不能,那就躺着。可是,人的一生唯独不能趴下!如果你趴下了,那就等于向失败举白旗。

  人生最大的光荣,不在于永不失败,而是在于能屡战屡败后却越战越勇。

  戴维曾说过:我的那些重要发现是受到失败的启发而获得的。的确,失败不应该成为颓丧、失志的原因,应该成为重振雄风的动力。失败了,我们不要抱怨,不要后悔,要去感谢失败。感谢它给了我们新鲜的刺激,感谢它给了我们前进的激情。感谢失败,因为只有经过万次的跌倒,才有最后的挺拔。

  一根钨丝,经历五万多次的试验,完成一百五十多本的实验笔记,一次次地笑对失败,才成就了爱迪生的举世敬仰;一克蓝色精灵,煎熬于三载寒暑,沥炼于七吨黑色沥青,一次次地笑对失败,才造就了玛丽居里的不朽传奇笑对失败者,生活也必将是对他微笑的。

  看看身边的90后,生活优越,意志薄弱。经历一点风雨就畏畏缩缩,遭遇一丝磕碰就哭哭啼啼,作为其中的一员,我倍感忧心忡忡。未来还有许多需要我们承担的责任,有许多需要我们面对的险滩,失败自然是必不可少的。经得起磨炼,受得住考验,方才有资格迎接不可预料的`人生。

  笑对失败,不是不在乎,而是敢担当。

  On Failure

  Everyone expects tO succeed in Whatever he/she does。Unfortunately no one is always successful in all his/her life,not even such great people as Marx, Mao, Madam Currle and Einstein。。Different people hold 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s failure。 Some people become discouraged and are even defeated by failure, while some other people learn lessons from failure and continue their efforts。

  There is no denying that failure is a bad thing, but "Bad things can turn to good things。"It all depends on how we deal with it。 If we are pessimistic, we will lose heart。 If we are optimistic, we will see hope。 I really have sympathy for those who, being badly hurt by failure, lose self-confidence and confidence in life。 However, I have even greater admiration for those who, being stimulated by failure, go on straight forward to achieve success。

  I believe in the saying "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If I fail, I will try again, If I fail again, i will try and try again。

  “没有暗礁,哪能激起美丽的浪花!”这句话是我从小到大长辈们一直告诉我的一件事。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我就时常告诉自己:“无论多辛苦,我一定要争取最好的成绩。”我抱着这样子的信念,顺利的得到许多次的奖项。然而,这样的结果使我开始骄傲。在四年级的最后一次月考的前一晚,我没读什么书,隔天却抱着满满的自信去考试。结果成绩出炉,第一次,我看到了满江红的考卷,我久久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我回到家,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开始无声的哭泣。妈妈悄悄的走进我的房间,轻拍着我的背,告诉我:“失败,并不丢脸。只要你知道错在哪里,并且改进,那才是最重要的!” 经过的这次的挫败,我明白了许多的道理。

  在人生的路程中,难免会有一些挫折,但重要的是:我们要勇敢的去面对事实,并且仔细检讨,不要再犯相同的错误。失败也是很好得垫脚石,他告诉我们如何省视自己,促使我们成长。失败越多,学*越多,距离成功之路也就不远了!

  Everyone expects to succeed in whatever he/she does. Unfortunately no one is always successful in all his / her life, not even such great people as Marx, Mao, Madam Currie and Einstein. Different people hold 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s failure. Some people become discouraged and are even defeated by failure, while some other people learn lessons from, failure and continue their efforts.

  There is no denying that failure is a bad thing, but "Bad things can turn to good things." It all depends on how we deal with it. If we are pessimistic, we will lose heart. If we are optimistic, we will see hope. I really have sympathy for those who, being badly hurt by failure, lose self confidence and confidence in life. However, I have even greater admiration for those who, being stimulated by failure, go on straight forward to achieve success.

  I believe in the saying "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 If I fail, I will try again, If I fail again. I will try and try again.


六国论教案合集10篇(扩展8)

——最新关于苏轼六国论的读后感优选【5】份

  怎样才能读好书?毫无疑问,一个好的时机非常重要,而暑假就是一个好的时机。走到书店,买了一本《苏轼传》,翻开了它,我仿似翻开了苏轼那传奇的一生……

  苏轼,南宋著名豪放派诗人,与其父和其弟:苏洵和苏辙合称三苏,被列进唐宋八大家之中。一门三杰,多么令人惊叹啊!苏洵没有考上进士,只得期盼两个儿子,不料两个儿子都那么争气,双双中举,这也是苏轼传奇而又不幸人生的开始。

  在王安石变法之前,苏轼有一段潇洒的时光,试问天性爱玩的他怎会安于寂寞?此时,兄弟、妻子都在身边,也许这是他一生中最快活的日子。在神宗上任,用王安石来变法后,他可就不是这么好过了,因为朝廷分为了保守派和新法派,两个派别之间斗争不断,苏东坡也时常受牵连,从这里调去那里,然后再去那里,要知道以前的交通可一点都不方便,这样的舟车劳顿也许只有乐天的苏东坡能受得了了,他的妻子王弗在这之前去世了,苏轼为纪念她而写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而在不久之后,他的父亲也去世了,这让苏东坡悲痛欲绝,回家为父亲和妻子守灵。在他人生中后段的日子也不好过,因为后来他与司马光在是否完全废除新法这个问题上有争议,在司马光去世后,与他一个派别的人就设计去陷害他,大发***,让苏东坡受了不少无妄之灾,著名的“明月几时有”也是在这个背景下完成的。晚年的苏东坡就更加凄苦了,被当时的皇帝一再贬职,永不升官,而且三个妻子都先他而去,这让人如何说苦!

  当然,苏轼的一生不可能都是悲苦的,他的诗书才华可是完全免检的,他的才气也让他拥有了很多朋友,在他受苦难的时候,可没少朋友来帮他。他与朋友佛印之间有许多趣事,还记得有一次在船上,他们出的对联“狗啃河上骨(和尚骨),水流东坡诗(尸)”,让我哈哈大笑,大喊妙绝了。东坡的另一个朋友陈季常也是大家很熟悉的人,因为“河东狮吼”就是从他怕老婆流传出来的。

  苏东坡可不只受朋友们的欢迎,他同样也是百姓爱戴的对象,对于一个会苦中作乐的人是不会悲观的。他每到一地都会尽量为百姓谋福祉,为百姓做事,深受百姓喜爱,从诗中“为报倾城随太守”就可以看出,这可不是因为他长得帅,是因为他心系百姓,当然,可能也与他的名气与才气有关。记得在书的后面还有这样一句话:“这就是他,一个悲天悯人的道德家,黎明百姓的好朋友,无可救药的乐天派!”

  看了《苏轼传》,仿佛经历了他的一生,往事历历在目,给人以启迪,又让人感慨无限。在书中还提到了这样一个传说:在苏轼出生时,旁边有座山一夜之间草木枯死,怎么救都是荒地,后来在苏轼去世一年之后,那座山又恢复了生机……这个传说给人无限遐想,也许是因为他吸取了那山的灵气了吧,所以他才这么出众……

  闲暇时,捧起一本书,你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六国论》是一篇非常有名的政论性文章,一共有三篇,我们常见的是苏洵的《六国论》。

  苏洵说:“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苏洵认为六国的破灭是因为贿赂秦国。有人说,难道六国的`破灭都是因为贿赂秦国吗?苏洵认为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秦国而灭亡,没有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失去了强大的援助,不能够独立生存。所以是因为问题在贿赂秦国。

  苏洵一语道破了六国的覆灭缘由,其实六国覆灭当然有很多原因,在这里苏洵认为贿赂秦国是六国灭亡的原因大概因为苏洵当时所处的年代正是宋辽和议的年代。当时宋朝和辽朝签订了檀渊之盟,宋朝每年都要给大量的金钱送给辽国。而这种情况和当时的秦国和山东六国的情况是非常相似。

  秦国一点点侵占六国的土地,小的成果是获得小城,大的结果是得到大城。秦国靠武力攻占的地方其实是非常小的。所以苏洵认为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战争,主要是因为贿赂秦国。苏洵说:“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六国的先祖披荆斩棘,才获得小小的地方。而六国的子孙不知道珍惜,都送给秦国,而且像丢掉草芥一样扔掉,今天割让五个城池,明天割让十座城池。以为能够有一夜的安寝。早上起来有发现秦军到了跟前。所以六国的灭亡是必然的,贿赂秦国就像抱着柴火去救火,柴烧不尽,或也不会灭。六国的地方有限,最终都灭亡了。

  有人说齐国没有贿赂秦国,为什么也灭亡了?苏洵认为齐国配合秦国,没有帮助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自然也不能避免。虽然燕赵两国开始不愿贿赂秦国,当时能够保住土地,所以燕国才得以最后灭亡,而赵国如果不是李牧被小人陷害,秦国也很难获打败赵国。而齐国当时还是非常强大,但是害怕秦国,所以没经过什么战争就投降了。

  读完《六国论》,虽然苏洵认为六国的灭亡是因六国贿赂秦国这个观点可能不完全正确。但是真的像苏洵那样说,六国团结一致也许真的不会那么快灭亡了。在宋朝虽然用钱保住了片刻的*安,但这种*安是不能持久的。

  今天的世界其实也是一样,像韩国,日本等一些国家,他们为了美国的保护,将大量的钱给美国。最后其实也没有得到什么保护。今天美国仍然是世界第一大国,我们虽然实力很强,但是仍然需要警惕。《六国论》给我一个很好的启示。

  本文的历史背景应从两个角度着眼:一是作者论述的六国灭亡那个历史时期的情况,借以了解作者立论的根据;二是作者所处的北宋时代的历史状况,借以明确作者撰写此文的针砭现实的意义及其写作上的特点。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就是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盛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又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国采取“远交*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随之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不从其他方面去论证,而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北宋建国以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五代军人乱政,因而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解除节度使的权力,派遣文臣做地方官,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由皇帝直接控制禁军,将地方的**、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为了防范武将军权过重,严令将帅不得专兵,甚至外出作战,也必须按皇帝颁发的阵图行事。将官经常轮换,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致使军队没有战斗力。这样的措施虽然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但是也造成军事上的衰颓。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到北宋中期,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的财政入不敷出。北宋**实行不限制兼并的政策,土地集中现象严重,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的专制腐败,军事上的骄惰无能,带来外交上的极端软弱。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

  苏洵写这篇文章并不是单纯地评论古代的历史事件,而是借古讽今,警告北宋王权不要采取妥协苟安的外交政策。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灭秦者,秦也,非汉也,是因其先以自灭,终将被他国所亡,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没有内因,也不会有外在发展的条件,

  内因才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可见内因是多么的重要,道德经上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由此观之,大到于国,小到于个人,皆先以修根而后固其身,

  我们都知道,秦灭了六国,统一了中国。是陈胜,吴广起义反秦在前,最后刘邦灭秦在后,创了大汉王朝。然而杜牧不这么认为,他认为把六国灭掉的不是秦,而是六国它们自己。打败秦国的也不是农民起义,而是秦自己!

  我认为自古历朝历代,都是内在政治混乱不堪所创造出的条件在先,而导致不是自乱自灭就是被他国所亡,想想,那个王朝的盛世,百姓能安居乐业,国家富强,周围的国家都怕,都不会欺负它。就是被欺负,也是欺负者自作自受。而最后,都是个个朝代先自己衰败下来,弱小得不堪一击,所以才被灭的。这难道不是自己的问题吗?如果它本来就是强大的,会被灭吗?

  大到一个国家兴亡,小到我们个人的成败得失,我们人人都会有失败,失败的原因都是自己造成的,无论别人怎么样,都是自己让自己失败的。你没有对方好,这就代表你有缺陷。别人可以安慰你,但你自己绝对不能安慰自己,所以我们要用正确的心态面对失败,越说别的人不对,其实自己就越是不对,而且会越来越不对,所以打败自己的,不是对手,而就是自己。老子说过,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自古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自生自灭,阴极反阳,阳极反阴,天之道也!虽然没有永久的朝代,但可以借鉴历代圣贤的教诲,延长和*的寿命!

  今读二苏《六国论》颇感新奇,曾不想这旧事之中还有这么多道道。不过,依我之见,二苏文章看似行文舒畅,合情合理,但考虑到当时的政治因素,就不难看出其中包涵了作者的政治思想。这也就影响了作者看待六国破亡事实的眼光,其文恐怕未点到实质。

  苏澈的《六国论》认为,六国灭亡在于不能联合魏韩,使力量未被团结。我说非也非也。

  在《过秦论》中就有提到六国曾在孟尝君、春申君、*原君、信陵君的合纵下“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这时的秦国又是怎样的呢?秦国“开关延敌”,这就不得了了。吓得诸侯“逡巡而不敢进”,于是“从散约败”。试想,十万之地,百万之师,这是必争的战斗,可诸侯却不能将“叩关而攻秦”坚持下去,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诸侯畏秦之势。六国虽然合纵,但各国都有本身利益的考虑,所以就造成了他们徘徊不定,导致对秦之势的惧怕,从而败北。诸侯畏秦之势,在史记中也有记载。说,秦围赵,*原君赴楚魏求援。结果楚王和魏王都有疑虑,不敢出兵。魏国的十万大军其实已压赵境,只秦国一句“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以拔赵,必移兵先击之”,使十万大军不敢越赵境一步。幸有信陵君假传魏王军令,毛遂拔剑威胁楚王,才得以救赵。

  那么苏洵的六国论又是怎么说的呢?苏洵说“六国破亡,弊在赂秦”。六国的灭亡在于用土地贿赂秦国。他的理由是贿赂秦国不仅使自己失去了强大的依靠,还使“暴秦之欲无厌”,从而走上了灭亡的道路。我说非也非也,这“六国破亡,弊在赂秦”的观点看似很有道理,但我们应该看深一些,问一句“为什么六国要赂秦?”当年秦攻赵,说,信陵君和春申君帅军击退了秦军,但还有后话。后话是赵向秦求和,赵国割地。看,秦军已被击退,困乏不已,按常理来讲赵国即使无力追击秦军,最次也应该是退守城池。他完全没有必要去赂秦,但赵国却向秦割地求和。以求一时之安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秦国之势在当时以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程度。故六国灭亡不在于赂秦,而在于惧怕秦国之势。

  秦以其势统一了天下,其实纵观当时之局,可得势者并非只有秦国。在当时可与秦较力者,还有齐、楚二国。此三国实力其实难分伯仲,只是秦国更懂得如何使自己在气势上压倒对手。在此,秦国的连横策略,便起到了削弱他国气势的作用。楚王因张仪一句笑言而破除了同齐国的联盟,又经过与秦魏齐之战,使之锐气大减,即而灭亡,起因受苏秦谗言,广树外敌,连年征战,致使其国力削弱,孤立无援,结果导致齐国气势锐减。此后,秦国以其无以可敌之气势占尽天时,地利,从而一统天下。

  由此,我们知道其实统一天下,并不一定要有过于强大的军队,有的应该是气势。商汤凭七百里的地方,统治了天下;周文王以百里之地,号令诸侯。凭的是什么?是气势!秦国有强大的气势,而诸侯畏惧它的气势,这就是六国灭亡的真正原因。


六国论教案合集10篇(扩展9)

——论三国议论文(5)份

  《三国演义》乃是一篇著名小说,里面的情景虽然大多数是虚构的,但里面的惊心动魄还是很好。小弟虽不才,但愿意说一说本人对三国的看法。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无疑是最受人关注,罗贯中无疑不诸葛亮神话了,诸葛亮虽有知天象,晓地理的本事但不得不说罗贯中把诸葛亮的运气写得太好了,比如在草船借箭中如果曹操射的是火箭那诸葛亮就惨了,但我不知道是该说是罗贯中故意的还是说曹操太笨。

  除了这一点诸葛亮还有一个特点~~预知未来,如在刘备去周瑜那里,那三个锦囊不得不令我折服,还有在他死后告诉姜维那几个办法让我无语,他为什么知道呢?对于诸葛亮就这点看法。

  曹操大概是在《三国演义》最不受欢迎的了,作为一个奸雄,他有抱负有理想但在最后他所建立的国家为他人做了嫁衣我不知道是应该说他傻还是说他没想到未来。

  孙权作为最后的胜利者,他建立的王国作为赢家我觉得他胜之不武,因为不是汉太差,而是人出了问题,如果不是张飞喝酒误事,如果不是刘备想为兄弟报仇,汉应该作为赢家。但没有那么多如果,汉朝灭亡还是主要是刘备的儿子乐不思蜀。

  以上就是我对《三国演义》的评论,欢迎大家评论。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片不休听着这动听的歌声,使我不由得想与大家论三国,论一下三国人物。

  首先,蜀军中的刘备,原为皇室后裔,胸怀大志,一心想中兴大汉。并且此人宽宏大量,求贤若渴,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共谋大业是何等的耐心与爱才啊,他的仁义受后人所敬佩。

  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等战将为蜀军之忠良,他们勇冠三军,忠勇双全。

  再说魏君曹操,是奸雄。此人野心大,做事果断而奸诈,挟天子以令诸侯之事便更加说明此人之奸。

  而魏军的`乐进、曹仁、李典、夏侯敦、张辽、典韦等大将则是曹操手下的忠将,他们武艺高强,忠于曹操;荀彧等谋士相当于曹操的左膀右臂。

  东吴的孙权头脑清晰,聪明。他手下的主力战将有吕蒙、太史慈、黄盖、甘宁、凌统等人;文有张昭、鲁肃,他们为东吴之崛起作出了巨大贡献。

  东汉末年,天下纷乱,群雄割据,各谋大业,天下英雄豪杰层出不穷,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到如今已有千年,回首过去,只留下无尽的感慨!

  话说这三国时期人物众多,个个都无与伦比,不是勇猛过人,就是足智多谋。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谁才是真正的三国英雄。

  吕布,能征善战,在三国中无人能敌,连关羽都要拜三拜,在这方面算是英雄。可惜他有勇无谋,贪图美色,最后被曹操和刘备所杀,在这方面他不算英雄。

  关羽,武艺过人,既有勇,又有谋,在三国中武艺第二,有“武圣”之美名,终身跟随刘备,从不“远走高飞”,在这方面算是英雄。可过于自信而败死麦城,在这方面他不算英雄。

  曹操,有一统天下之志,在这方面算是英雄。可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奸滑狡诈,是“奸雄”,在这方面他不算英雄。

  司马懿,足智多谋,跟诸葛亮有得一拼。他的儿子也是统一三国的人,在这方面算是英雄。可他胆小怕事,有十五万大军都不敢攻打诸葛亮的空城,错失了杀诸葛亮的好机会,在这方面他不算英雄。

  诸葛亮,才高八斗,能舌战群儒,经典战绩有:草船借箭、空城退司马,在这方面算是英雄。可他缺乏武艺,根本没有能护身的本领,在这方面他不算英雄。

  张飞,武艺过人,声如霹雳,曾在长坂坡吓退五万曹军,致使曹操的一员大将吓破胆而死,在这方面算是英雄。可他常因为喝酒误事,徐州丢失就是它的辉煌“战绩”,最后死于喝酒,在这方面他不算英雄。

  周瑜,武艺高超,计谋也不比徐庶差,在苦肉计中,周瑜巧让黄盖降于曹操,火攻曹营,使曹操败军华容道,在这方面算是英雄。可他心胸狭窄,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厉害,把自己给气死了,在这方面他不算英雄。

  三国英雄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只能算半个英雄。后人只有取其之长,补己所短,才能做到十全十美,“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东汉末年,群雄四起,逐鹿中原,天下大势再现合久必分之态。

  三足鼎立,孙权隔江遥望中原大地,仰问苍天:天下英雄谁敌手?自答曰:曹刘。

  曹操,可谓一代枭雄,令人佩服。他慧眼识英雄,青梅煮酒赞使君;他心狠手辣成霸业,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他足智多谋掌北方,挟天子以令诸侯;他用兵如神争霸王,百万雄兵战官渡;他阴险狡诈巧谋略,借刀崭关公,挥手破孙刘。

  哀哉!哀哉!拥百万之师,揽能人义士,却换得“子生父”之耻,原因何处?只怪他疑心太重,逃亡路上,只闻霍霍磨刀声,便狠心葬送十几个生命;赤壁之战,只闻蒋干片面之词,却痛杀两员水将,导致人心背离。

  刘备,可赞白手英雄,其才能令人臣服。他友接学士,桃源结义识志者;他能屈能伸,三顾茅庐请孔明;他举闲任能,升宠为督整治三军;他重情重义,大军北伐报弟仇;他高瞻远瞩,临崩托孤寄武侯。

  可惜!可惜!如此才能,却终究未完蜀汉大业,原因何在?只怪他意气用事,打破孙刘联盟,致使火烧连营,结果病魔缠身,壮志未遂身先死;只怪他错立阿斗招人怨,蜀汉**从此倾覆。

  277年,两晋一统三国,历史再现分久必合之势。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在历史长河中,一个个英雄挺立在风口浪尖之上,傲视群雄,时间流逝,烟尘也渐渐被埋在了历史长河中,从而一批批新的英雄此起彼伏,历史也不断被改变被刷新。

  相信,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自从在历史课上,我学了“三足鼎立”这一课后,我特别感兴趣,请大家和我一起回顾一下。

  官渡之战

  话说东汉末年,天下分裂,出现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王纲欲坠,他们混战不休。那时河南的曹操逐渐强大起来,北方的袁绍势力浩大,眼看曹操势力逐渐强大,是心不甘,情不愿,于是带了十万大军伐曹,袁绍军队的人马虽多,但养的`士兵多数属于废物,能舞刀弄枪的也就三、四来万,加上袁绍刚愎自用不听荀攸的劝告,在官渡曹操大败袁绍,袁绍带着残余人马逃回河北。这是我国历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称为“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自曹操消灭袁绍残余力量之后,逐渐统一了北方,便挥军南下。那时的蜀、吴两国势力不大,于是蜀国派诸葛亮前去游说孙权,联合抗曹。由于吴国大臣主张降曹的人占了3/4,诸葛亮那是谁啊?那是“天下绝顶聪明”之人,便舌战群臣,加上周瑜又助了诸葛亮一臂之力,说服了孙权,于是孙刘两家联合抗曹。曹军多为北方人,不*水战,就让军士把战船连在一起,成了“铁锁联舟”哪知人家诸葛亮用计精深,借来东风,火烧赤壁,毁了“铁锁联舟”,曹军多数被火烧死,溃不成军,连忙逃回了北方,不敢轻易南下。这次战役被称为“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

  自赤壁之战后,三国局势逐渐形成,此时三国都注意发展生产,魏国兴修水利工程,蜀国注重丝织业,吴国造船业发达,各国逐渐恢复了发展。成为历史上的“三国时期”。

  并入于魏

  天下之势有一相同之点,此乃《三国演义》中第一句话: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现在是分之已久,必合。公元280年,蜀国早已被灭,吴国也相继被灭,司马炎结束了混战局面,西晋建立。三国时期到此结束。

  几十年的三国时期非常短暂,却看出了各路英雄豪杰的雄心壮志,也看出了人之奸诈,三国时期也是一个辉煌时期,教给了我们不少的知识。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