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教案 (菁华5篇)

首页 / 教案 / | 2022-10-03 00:00:00 教案

六国论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理解:弊、率、完、患、暴、判、速、再、数等词语的意义。

  归纳: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了解使动用法。

  教学设想:

  本文不同于纯粹论史的文章,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学重点是理解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作者及背景,整体把握课文,研*一、二段。

  教学过程:

  1.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四川眉山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在文学上取得显著成就,是经过一番刻苦读书、认真作文的过程的。据他自述,少年时,他不爱学*,到了二十五岁,才开始知道读书。自以为比伙伴们学得好,但后来取古人之文一读,才觉得古人的“出言用意”都跟自己大不相同,于是下决心将过去所写的数百篇文章全部烧毁。然后,将《论语》《孟子》、韩愈的文章取来,终是诵读,读了七八年,才感到古代文章确实写得好。时间一久,读之益精,自己胸中也“害然以明”,但还未敢自出其言。又经过一番努力,胸中之言日益多,甚至不能控制自己,只好将它书写下来。到了这时,落笔为文,才“浑浑乎觉其来之不易矣”。这就是历史上关于苏洵焚稿、勤奋读书、刻苦作文的美谈。

  苏洵为文,成就显著。因此博得他同时代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以及著名文学家曾巩的好评。欧阳修指出:苏洵之文“博辩宏伟”。曾巩认为:苏洵之文“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

  三人(三苏)之文章,盛传于世。得而读之者,皆为之惊,或叹不可及,或慕而效之。自京师至于海隅障徼,学士大夫,莫不人知其名,家有其书。

  2.导语设计:

  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3.听课文录音,介绍背景,了解写作意图。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七雄争霸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即除秦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大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采取“远交*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六国论教案2

  一、导读目的

  高二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逻辑思维知识,形成了一定的概念、判断、推理的能力,也具备了一定的论辩说理的语感能力。但是,他们的论辩说理往往缺乏完整性和准确性,因而失之于片面性和简单化,同时,语言上又常常不注意分寸感。因而,讲授本文就要联系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多讲多导,在温*旧知的同时获取新知。为此,本文的精讲导读目的可以确定为:

  1、学*本文中例证、对比、分层、引用等论证方法。

  2、学*本文极有分寸的论证语言。

  3、理解作者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题的本意。

  二、导读重点

  1、运用逻辑思维的知识,探索本文严密的推理。

  2、多角度、多侧面地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求异思维。

  三、精讲提示

  1、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各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的?有什么特色?

  提示: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文章开头第一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第一个分论点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二个分论点是“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不仅紧扣题目、明确了论题,而且便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由论证,在结构上具有提挈下文、统摄全篇的主脑作用。两个分论点实际上是从正(第一个分论点)反(第二个分论点)两方面进一步揭示中心论点,使中心论点完备周密,在逻辑上站稳了脚。

  2、课文第二、三段分别论证了两个分论点,是怎样论证的?与中心论点的论证有什么关系?

  提示:课文第二段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作者主要是用事例和引用的方法,针对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弊端进行论证。先摆出秦“战胜而得”与诸侯“战败而亡”的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秦之所大欲”与“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的论断。否定了与论题相反的论点,既照应了开头,又为下文的进一步论证作好了准备。接下来,从“思厥先祖父”到“而秦兵又至矣”几句,虽是想象之辞,但形象地说明了诸侯之地得来不易,然而他们却“视之不甚惜”,为苟安一时,便轻易地拱手与人,这样,非但不能保全自己,反而加深了敌人的'侵吞欲壑,遗患无穷。接着,作者运用推理得出结论:由于“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诸侯就越地少国弱,而“侵之愈急”,暴秦就越地多国强,因而得出结论为“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而后下一肯定判断:终究发展到国家破灭是必然的。最后又引用古人的话“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作比喻论证,贴切恰当,既补充了上文的论证,又含有收束之意,而且使论证深入浅出,明白易晓,增强了说服力。

  这一段,是从正面直接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从而抓住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实质进行论证。所以,只要作者有力地、令人信服地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就从根本上论证了中心论点。

  课文第三段论证了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主要采用了分层论证的方法,针对齐、燕、赵三国不赂秦而破灭的情况进行论证。共分两层论证。第一层论齐国,虽“末尝赂秦”,但它亲*秦国而不联合五国,所以,五国一旦破灭,它就必然要被无厌的暴秦所迁灭。第二层分别论证“燕赵之君”的“义不赂秦”。这两国都能用兵守土抗秦,保全国家,但由于燕丹“以荆卿为计”,因而“始速祸焉”,导致灭亡;同样,由于赵国李牧被诛,用武不终,因而“邯郸为郡”,结果也是国家灭亡。不仅如此,而且燕赵两国“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智力孤危”没有援助,所以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战败而亡”的。作者层层推进地从齐燕赵二国破灭的结果推论其破灭的原因,有力地证明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分论点,否定了“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的疑问,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的正确,避免了逻辑上的漏洞,使论证完备周密,无懈可击。最后从“向使三国”到“或未易量”几句,以假设的原因得出假设的结果,归纳了第二、三段对两个分论点的论证,照应了开头。

  3、怎样理解第四、第五段?

  提示:本文二、三段已运用确凿的论据对中心论点作了严密的论证,使论点、论据、论证三者有机地统一了起来。但作者并没有就此辍笔,而是在第四段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正确主张,以此同史实相比照,形成矛盾,使人们在鲜明的对比中,认清孰是孰非。这是对中心论点的加深和补充,具有“豹尾”之妙。末段,作者又巧妙地运用类比论证,借古论

  今,透露出写这篇史论的本意。据史载,北宋王朝在景德元年曾与辽国(契丹)订立屈辱条约:每年给辽国十万两银,二十万匹绢,两国以白沟河为界,史称“澶渊之盟”。在宋仁宗庆历四年又与西夏议和,每年给西夏银七万二千两,绢十五万二千匹,茶三万斤。宋王朝的软弱屈辱政策,虽可苟安一时,但实际上却加速了它走向灭亡的进程。作者是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借六国赂秦来批评北宋王朝赂契丹、西夏的苟安政策。所以,最后一段才是作者写这篇史论的主旨所在。作者这样篇末点题,犹如画龙点睛,使主题得到了升华,给这篇史论赋予了强烈的战斗力量和现实意义。

  4、本文的论证语言有什么特色?

  提示:本文的语言除气势俊伟、古劲简练外,表现在论说语言的分寸感上。如“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败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交,或未易量”,提出与上文所论史实相反的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虽为假设,但又不妄下断语,表现了作者论述语言的准确性与分寸感,恰到好处。

  (这一点一定要给学生讲清、讲透,因为高二学生的论证说理往往欠妥,不注意分寸感,要莫言过其实,小题大作,要莫失之肤浅,浮光掠影。因此,一定要让学生注意说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千万不要片面化和简单化。)

  5、本文的论证虽然周密,但有些说理却欠妥当,你能找出来并加以分析吗?这样会不会影响中心论点的成立?为什么?

  提示:本文中的某些论述欠妥,正好可以用来启发、教育学生不要盲目相信书本,而要敢于质疑,善于独立思考、动脑分析。

  例如,课文第三段中论证燕国的灭亡是“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就是欠妥的。作者并没有抓住根本问题,而是撷取了一个偶然情况作为论据,把问题简单化了,难以令人置信。要知道,当时强秦灭燕,是历史的必然。只不过“以荆卿为计”加速了燕的灭亡罢了。从逻辑上说,作者是将必然的趋势当作或然的情况来论述,这在逻辑上讲不通,是违反客观实际的。所以说,这个论断是不妥的。再者,作者论六国灭亡,只论及赂秦的弊端及用武不终等等,却没有论及统治者的腐败无能这一根本问题,这是不全面不深刻的。

  当然,这是作者受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的结果。但正如本课“思考与练*一”中提示所说:“前人论史实,看法不一定正确,论述也不一定全面。但是本文能够抓住关键性的问题来论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这就是说,作者能根据其写作意图,提出论点,进行自圆其说的论证。况且,作者撰写此文的本意是对宋王朝屈辱妥协的政策进行讽诫,同时也是对统治者的委婉进说。因此,本文虽有不确之处,但论证说理纵横姿肆,严密紧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战斗性,仍不失为一篇脍炙人口的政论佳作。

六国论教案3

  [学*目标]

  1、学*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掌握本文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和一词多义

  3、能背诵全文,并准确地翻译重点语句和语段

  [学*重点]

  理解文章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学*难点]

  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学*课时]

  2课时

  [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

  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四川眉山三苏祠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二、作者介绍:

  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北宋著名散文家。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笺注》。

  三、解题:

  1、六国,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逐渐强大起来,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合纵”对抗秦国,但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被秦国“远交*攻”瓦解,相继灭亡。

  2、战国七雄地图(见课本)

  3、文体: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

  (1)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

  (2)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六国论》属于政论还是史论?——史论。

  四、写作背景: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比较软弱的一个王朝。宋太宗以后,国势就渐渐衰弱。宋朝初年,北边已经有敌国契丹,宋仁宗时,西边又出现了敌国西夏。宋朝受着这两个国家的威胁和侵犯,却不敢对他们进行坚决的抵抗,只想用屈服妥协的办法,向他们纳银输绢换取和*。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一○○四年),与契丹(后来称辽)缔结澶渊之盟,宋朝答应每年给契丹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一○四二年),契丹派使者到宋朝要求割给他们晋阳(现在山西省太原市)和瓦桥(在河北省雄县易水上)以南十县的土地,结果定盟由宋朝每年给契丹增加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庆历三年,西夏向宋朝上书请和,宋朝每年赠给西夏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宋朝这样一再向敌人屈服妥协,结果增加了敌人的财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带来无穷的后患,而实际上并不能换得和*。

  五、朗读课文,正音正字。

  率()赂()秦耶暴()霜露思厥()先祖父与()嬴

  洎()牧以谗诛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六、文本研读

  1、整体把握:速读课文,感知文体和文章内容,并梳理结构脉络

  明确:史论——叙述评论历史事实、总结历史教训、讽喻时政

  第一部分(第一、二节),提出论点,并作理性分析,从“不赂者”和“赂者”两方面论证论点。

  第二部分(第三、四节),以历史事实论证中心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

  第三部分(第五、六节)总结历史教训,点明写作目的。

  2、研读第一部分

  (1)重要词句:

  兵不利(兵器)赂秦而力亏(连词,承接)破灭之道(途径,引申为原因)六国互(交互,由此及彼,由彼及此)丧,率(全,都)赂秦耶不赂者以赂者丧(因为)

  盖(承接上文,表原因,“因为”)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2)文段分析:

  ①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②本部分从几个方面论述这一中心论点的?

  明确:

  A、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B、不赂者以赂者丧。

  ③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3、研读第二部分

  (1)重要词句:

  秦以(用)攻取之外其实(它的实际数目)百倍固()不在战

  思厥(其)先祖父(祖辈父辈)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然后()得一夕安寝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至于()颠覆,理固(本来)宜(应该)然()以地事()秦此言得()之()

  终继()五国迁灭()与()嬴而不助五国义(坚守正义,名作动词)不赂秦始()速(招致,动词)祸焉后秦击赵者再()

  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革灭()殆()尽

  智力()孤危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名爱其地

  刺客不行()胜负之数(命运),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2)文段分析:①这两段文字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

  明确:以历史事实论证中心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

  ②用一句话概括第3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③本段怎样论述赂秦的危害?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本节先总述秦国在攻取之外,接受韩、魏、楚献地的情况:“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后用比较的方法,指出秦受赂所得比战胜所得要大百倍,而三国赂秦所失比战败所失也要大百倍,可见赂秦带来的损失之大。再具体形象地描述赂秦者是怎样陷入“力亏”的境地“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写“奉之弥繁”“得一夕安寝”以后,秦兵又至的逼人情势,这样就自然地引出结论,揭示以地事秦的危害和必然后果。对比论证的方法。

  ④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⑤第四段中哪一句话能够概括齐国灭亡的原因?

  明确:“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⑥试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明确:共同点——形势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不同点——对抗秦国的方式不同

  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

  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

  ⑦请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

  明确:“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⑧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七、作业:

  背诵第1—4自然段,能默写并翻译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文本研读

  1、研读第三部分

  (1)重要词句:

  封()天下之谋臣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结构助词,无实义)不得下咽()也日()削月()割

  为(治理)国者无(不要)使为(被)积威之所劫(胁迫、挟持)哉

  而犹(还)有可(可以)以(凭)不赂而胜之(秦国)之(的)势苟(假如)以天下之()大六国破亡之故事(),是(这)又在六国下矣

  (2)文段分析:

  ①第五自然段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明确:第五自然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段,由评论六国灭亡,总结历史教训,过渡到规劝北宋统治者放弃屈辱求和的方针,把问题的分析由表层过渡到里层。“呜呼……以趋于亡”是承上,继续证明“弊在赂秦”的论点,并且为六国设图存之道:一是用谋臣,“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二是礼贤下士,“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三是六国联合,“并力西向”。用的是假设论证。具体的说,假如六国不赂秦而自强,而对秦齐心协力作战,那么,他们就不至于灭亡。现在六国害怕秦国而赂秦,因此,他们终于灭亡。段中连用“悲夫”、“呜呼”两个感叹词,表达惋惜之情,突出表明六国灭亡教训沉重。“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表达了这样的意图:“为国者”有两层含义,明指六国的统治者,暗指北宋的统治者,一语双关。由这句启下引出第六节,就很自然了。

  ②第六自然段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明确:作者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切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三、课文总结:

  文章在一个“赂”字上,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论述,论古即是论今。相隔千余年的事为什么能够放到一起来相提并论呢?因为作者找到一个切入口——历史与现实的共同点,六国与北宋皆是采取屈辱求和的对外的策略。本文以借古讽今的手法,运用对比、类比推理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的方法,充分论证了六国破亡的原因,劝谏北宋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以六国为借鉴,对辽、西夏的侵犯奋起反抗。苏洵《六国论》行文纵横恣肆,气势逼人,论断斩钉截铁,巧妙地使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语言朴素简劲,富有表现力。

  四、字词句梳理

  特殊句式: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3、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4、洎牧以谗诛

  5、赵尝五战于秦

  6、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词类活用:

  1、日割月削(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2、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3、义不赂秦(名词用作动词,坚守大义)

  4、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词用作动词,以礼相待)

  5、不能独完(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

  6、李牧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译为击退)

  “以”的用法:

  1、不赂者以赂者丧

  2、秦以攻取之外

  3、以地事秦

  4、洎牧以谗诛

  5、至丹以荆卿为计

  6、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7、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

  8、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9、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10、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五、作业:背诵全文

六国论教案4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解题,简介作者,通读课文,疏通文字。

  教学步骤

  1.解题:“六国论”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上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

  2.简介作者:苏洵,宋朝眉山人,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中著名散文家。苏洵为文,学《孟子》、《荀子》、贾谊、司马迁诸家,尤以《战国策》为主要楷模。

  3.课文通读:请两名学生分段朗读全文,教师正音。

  4.疏通文字:着重讲清下面加黑的词语:

  其实(其实际,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副词“其实”)思厥先祖父(他们的) 秦之所大欲(所字结构,可译为“最想得到的”) 子孙视之不甚惜(对待) 暴秦之欲无厌(满足) 强弱胜负已判矣(分) 终继五国灭(革、改变)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结交) 始祸焉(招致,类成语“不速之客”的速) 革灭殆尽之际(几乎) 以秦之心(侍奉) 从六国破灭之故事(从:跟随、重蹈;故事:旧事、前例)

  5.作业:熟读课文,掌握以上加黑的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课文分析(与《过秦论》作比较)。

  教学步骤

  1.课文分析:

  问:本文一共5段,可分成几个部分?每部分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明确: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段,提出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第二部分为2、3段,围绕中心论点,提出两个分论点——“赂秦而丧”、“不赂者以赂者丧”——分别论证;第三部分为4、5两段,总结六国破灭之教训,劝谕当朝统治者“无使为积威所劫”。

  问:课文最后一段,也用了比较法,请问比较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课文第5段也有两组比较,一组是明比,将“六国”与“秦”比,结果是秦强而六国弱,但六国当有不赂秦而战胜秦的可能。第二组比较是将“宋朝”与“契丹、西夏”比,是暗比。作者所处的宋代,正逢契丹、西夏等外患骚扰,宋朝统治者不是坚决抵御,而是割地赔款,然而从力量的比较上,统一的大宋远远强于边境小国的契丹、西夏,宋朝就更有战而胜之的可能。

  问:宋与契丹、西夏比,为何要暗比而不明说?

  明确:这正是苏洵散文的长处,行文至此,作者观点已十分明确,用旧事来讽喻今事,含蓄而又明晰,这是其散文具有《战国策》风格的体现。

  2.与《过秦论》作比较分析:

  问:《六国论》与《过秦论》两文比较,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明确:同,两者都是史论;都是借古讽今,用历史旧事来讽喻今事;两文最后都用了比较法来说明道理,劝谏统治者。异,两者的议论结构不一样,《六》文先提出论点,然后论证,《过》文先叙述历史过程,然后从中引出论点;两文劝谏当权者的内容不一样,《六》文主张坚决抵御外侮,《过》文劝说统治者施以仁政;两文语言形式不一样,《六》文以议论性语言为主,而《过》文以记叙性语言为主。

  3.集体朗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4.作业:①“思考和练*”三、四。②预*《伶官传序》。

六国论教案5

  一、导读目的

  高二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逻辑思维知识,形成了一定的概念、判断、推理的能力,也具备了一定的论辩说理的语感能力。但是,他们的论辩说理往往缺乏完整性和准确性,因而失之于片面性和简单化,同时,语言上又常常不注意分寸感。因而,讲授本文就要联系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多讲多导,在温*旧知的同时获取新知。为此,本文的精讲导读目的可以确定为:

  1、学*本文中例证、对比、分层、引用等论证方法。

  2、学*本文极有分寸的论证语言。

  3、理解作者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题的本意。

  二、导读重点

  1、运用逻辑思维的知识,探索本文严密的推理。

  2、多角度、多侧面地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求异思维。

  三、精讲提示

  1、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各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的?有什么特色?

  提示: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文章开头第一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第一个分论点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二个分论点是“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不仅紧扣题目、明确了论题,而且便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由论证,在结构上具有提挈下文、统摄全篇的主脑作用。两个分论点实际上是从正(第一个分论点)反(第二个分论点)两方面进一步揭示中心论点,使中心论点完备周密,在逻辑上站稳了脚。

  2、课文第二、三段分别论证了两个分论点,是怎样论证的?与中心论点的论证有什么关系?

  提示:课文第二段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作者主要是用事例和引用的方法,针对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弊端进行论证。先摆出秦“战胜而得”与诸侯“战败而亡”的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秦之所大欲”与“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的论断。否定了与论题相反的论点,既照应了开头,又为下文的进一步论证作好了准备。接下来,从“思厥先祖父”到“而秦兵又至矣”几句,虽是想象之辞,但形象地说明了诸侯之地得来不易,然而他们却“视之不甚惜”,为苟安一时,便轻易地拱手与人,这样,非但不能保全自己,反而加深了敌人的侵吞欲壑,遗患无穷。接着,作者运用推理得出结论:由于“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诸侯就越地少国弱,而“侵之愈急”,暴秦就越地多国强,因而得出结论为“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而后下一肯定判断:终究发展到国家破灭是必然的。最后又引用古人的话“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作比喻论证,贴切恰当,既补充了上文的论证,又含有收束之意,而且使论证深入浅出,明白易晓,增强了说服力。

  这一段,是从正面直接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从而抓住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实质进行论证。所以,只要作者有力地、令人信服地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就从根本上论证了中心论点。

  课文第三段论证了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主要采用了分层论证的方法,针对齐、燕、赵三国不赂秦而破灭的情况进行论证。共分两层论证。第一层论齐国,虽“末尝赂秦”,但它亲*秦国而不联合五国,所以,五国一旦破灭,它就必然要被无厌的暴秦所迁灭。第二层分别论证“燕赵之君”的“义不赂秦”。这两国都能用兵守土抗秦,保全国家,但由于燕丹“以荆卿为计”,因而“始速祸焉”,导致灭亡;同样,由于赵国李牧被诛,用武不终,因而“邯郸为郡”,结果也是国家灭亡。不仅如此,而且燕赵两国“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智力孤危”没有援助,所以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战败而亡”的。作者层层推进地从齐燕赵二国破灭的结果推论其破灭的原因,有力地证明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分论点,否定了“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的疑问,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的正确,避免了逻辑上的漏洞,使论证完备周密,无懈可击。最后从“向使三国”到“或未易量”几句,以假设的原因得出假设的结果,归纳了第二、三段对两个分论点的论证,照应了开头。

  3、怎样理解第四、第五段?

  提示:本文二、三段已运用确凿的论据对中心论点作了严密的论证,使论点、论据、论证三者有机地统一了起来。但作者并没有就此辍笔,而是在第四段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正确主张,以此同史实相比照,形成矛盾,使人们在鲜明的对比中,认清孰是孰非。这是对中心论点的加深和补充,具有“豹尾”之妙。末段,作者又巧妙地运用类比论证,借古论

  今,透露出写这篇史论的本意。据史载,北宋王朝在景德元年曾与辽国(契丹)订立屈辱条约:每年给辽国十万两银,二十万匹绢,两国以白沟河为界,史称“澶渊之盟”。在宋仁宗庆历四年又与西夏议和,每年给西夏银七万二千两,绢十五万二千匹,茶三万斤。宋王朝的软弱屈辱政策,虽可苟安一时,但实际上却加速了它走向灭亡的进程。作者是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借六国赂秦来批评北宋王朝赂契丹、西夏的苟安政策。所以,最后一段才是作者写这篇史论的主旨所在。作者这样篇末点题,犹如画龙点睛,使主题得到了升华,给这篇史论赋予了强烈的战斗力量和现实意义。

  4、本文的论证语言有什么特色?

  提示:本文的语言除气势俊伟、古劲简练外,表现在论说语言的分寸感上。如“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败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交,或未易量”,提出与上文所论史实相反的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虽为假设,但又不妄下断语,表现了作者论述语言的准确性与分寸感,恰到好处。

  (这一点一定要给学生讲清、讲透,因为高二学生的论证说理往往欠妥,不注意分寸感,要莫言过其实,小题大作,要莫失之肤浅,浮光掠影。因此,一定要让学生注意说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千万不要片面化和简单化。)

  5、本文的论证虽然周密,但有些说理却欠妥当,你能找出来并加以分析吗?这样会不会影响中心论点的成立?为什么?

  提示:本文中的某些论述欠妥,正好可以用来启发、教育学生不要盲目相信书本,而要敢于质疑,善于独立思考、动脑分析。

  例如,课文第三段中论证燕国的灭亡是“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就是欠妥的。作者并没有抓住根本问题,而是撷取了一个偶然情况作为论据,把问题简单化了,难以令人置信。要知道,当时强秦灭燕,是历史的必然。只不过“以荆卿为计”加速了燕的灭亡罢了。从逻辑上说,作者是将必然的趋势当作或然的情况来论述,这在逻辑上讲不通,是违反客观实际的。所以说,这个论断是不妥的。再者,作者论六国灭亡,只论及赂秦的弊端及用武不终等等,却没有论及统治者的腐败无能这一根本问题,这是不全面不深刻的。

  当然,这是作者受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的结果。但正如本课“思考与练*一”中提示所说:“前人论史实,看法不一定正确,论述也不一定全面。但是本文能够抓住关键性的问题来论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这就是说,作者能根据其写作意图,提出论点,进行自圆其说的论证。况且,作者撰写此文的本意是对宋王朝屈辱妥协的政策进行讽诫,同时也是对统治者的委婉进说。因此,本文虽有不确之处,但论证说理纵横姿肆,严密紧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战斗性,仍不失为一篇脍炙人口的政论佳作。


六国论教案 (菁华5篇)扩展阅读


六国论教案 (菁华5篇)(扩展1)

——《六国论》教案6篇

《六国论》教案1

  一、说教材

  《六国论》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第五单元。作为古代议论散文的名篇,《六国论》多年来是必修教材中的重要篇目,现在放到选修教材中,并非降低了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地位。叶圣陶曾说,课文不过是个例子。《六国论》作为一篇结构严谨,文思缜密,气势磅礴的史论文,能很好体现出古代散文名篇“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特点,这大概是编者将《六国论》放到选修教材中的一个原因。

  在教材中,《六国论》是作为赏析示例篇目出现的,除了课下对字词有较为详细的注释外,文后附录了关于这篇文章的背景、结构、创作意图的赏析文字。这就意味这这篇文章不能按照以往古文处理的方式来进行,除了必要字词句的积累,重心应该放在理清结构,疏通文脉,学以致用上,通过反复诵读文章,深入思考这篇文章的结构层级,然后将所学用到*时的议论文写作中。

  二、说学情

  作为高二的学生,他们已经积累的相当的文言文词汇及语法常识,再加上这篇文章没有晦涩难懂的词语,结合本单元的整体教学要求,以及应试需要,将这篇赏析文章的学*目的制定如下:

  三、学*目的

  根据这篇文章的特点以及高二学生的学情,我们确定了这篇文章的学*目标。

  1、积累重要实词和虚词,掌握本文出现的特殊句式,背诵全文。

  2、反复诵读,理清文章的论证结构,初步了解“起承转合”论证思路的特点。

  3、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体察作者爱国之情。

  之所以用“学*目标”而不用“教学目标”,就是突出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变“教学目标”为“学*目标”不只是形式上的一个改变,而是要切切实实的改变我们的教学理念。这几个学*目标尽管没有明确三维目标,但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已经蕴含在其中了。

  学*重点:积累实词,背诵课文,理清结构

  学*难点:理清结构,学以致用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自行解决重点词语,初步掌握文章内容。第二课时:反复诵读,理清结构,了解作者写作意图。

  四、说教法

  依据学*目的和高二学生学情分析,这篇文章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牢记重点实词,感受本文磅礴的论证气势。诵读是文言文教学中关键性的一环,声情并茂的吟诵,有助于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语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小组讨论法,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师生对话,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多媒体辅助法,提高课堂效率。

  五、说学法

  根据学生的文言文学*基础,再结合本文的课下注释以及文后的赏析示例,这篇课文应该以学生自主学*探究为主,教师启发点拨为辅。这也符合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学*理念。就本文而言,要充分相信学生自学能力,给足学生自行诵读、思考、查阅、讨论的时间,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使得能力能够得到相应的提高。

  学生的学*方法如下:1、自主预*法,2、诵读学*法,3、小组讨论法

  六、说教学过程

  本篇课文拟采用两课时学*,第一课时,学生自主预*,解决字词句,了解基本内容。本次说课,将以第二课时为主,具体步骤如下:

  (一)课堂引入——由《阿房宫赋》引入本文。

  1、 提问:在我们刚刚学*过的《阿房宫赋》中,杜牧也涉及到了六国灭亡的原因,请问是什么呢?

  明确:“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指出六国灭亡的原因跟秦国一样,就是剥削百姓奢侈享受。

  杜牧生活在唐朝末年,当时大唐王朝已经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但是统治阶级依然奢侈享受,无限度的剥削压榨百姓。杜牧的这篇文章就是总结历史教训,向当朝统治者敲警钟。用的是史论文章常见的手法,借古讽今。“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 提问:上一节课我们自学了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和课后赏析文字,也了解了《六国论》的写作意图,请结合背景谈谈认识。

  明确:苏洵创作这篇文章时,北宋王朝长期对契丹、西夏奉行以贿赂求苟安的政策,深谙“化干戈为玉帛”之道。苏洵对这种政策深感忧虑。这边文章的本意不再研究六国历史,而在于借古讽今,为北宋当局敲响警钟。这在文章最后一段表现得非常明显。以古为鉴,论当前正值,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是《阿房宫赋》和《六国论》共同特点。

  史实证明,杜牧和苏洵的担心不是多余,唐朝灭亡于农民起义,宋朝被金人驱赶到南方,都证明了杜牧和苏洵的预见。

  这样设计课堂引入的目的,既可以复*刚学*的内容,又可以教给学生一种比较阅读的方法,特别是关于灭亡原因的分析,这是深入了解作者创作意图的关键。由此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写作目的决定论证角度。

  (二)提问检查——检查并巩固第一课时学*效果。

  1、齐读课文。

  2、检查重点实词和虚词

  古今异义词

  (1)思厥先祖父 古:祖辈父辈 今:父亲的父亲

  (2)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以致 ,以至于今:表让步的连词

  (3)可谓智力孤危 古:智慧力量 今:智商

  (4)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旧事 今:一种文体

  重点实词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兵器)

  (2)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都,皆)

  (3)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结交)

  (4)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才招致)

  重要虚词——以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 因为

  ②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用

  ③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用

  ④洎牧以谗诛 因为

  3、重要句子翻译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

  译文: 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贿赂秦国导致力量亏损,这是灭亡的原因呀。

  (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译文: 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残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 (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楚楚了。以致于最后灭亡,这是理所当然的。

  4、特殊句式

  (1)判断句: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2)被动句:a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为国者无使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

  c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d洎牧以谗诛。

  (3)省略句:至丹以(派)荆卿(刺秦土)为计 举(之)以予人

  (4)状语后置:赵尝五战于秦。

  检查字词句是必须的,尽管这一课时重在学*结构,但是这一课的文言知识点非常丰富,《大纲》对学生的要求是:“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因此必须重视字词句的积累。

  (三)分析结构

  讨论:古人写文章是不分段落,我们看到的分段古文都是今人的理解。关于《六国论》的段落 层次,有人认为应该将第三段中的“向使三国各爱其地……或未易量”,同第四段“呜呼!……则吾恐秦人食之而不得下咽也”合为一段,作为全文的第四段。之后“悲夫”一直到最后为全文第五段。

  请同学们认真诵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这样划分有什么好处?

  明确:这种划分的最大好处就是层次更为清晰:

  第一段为全文总纲,提出总论点和分论点,解决了“是什么”的问题。这一段属于“起”。

  第二段和第三段分别论证两个分论点,回答了“为什么”。这两段属于“承”。

  第四段假设论证,行文一转,回答了“怎么办”。这一段属于“转”

  第五段收束全文,既照应了上文,又联系现实,明确了这篇文章的写作意图,回答了“为什么写”。这一段属于“合”。

  这个环节是这节课的学*重点,讨论目的并非是否定过去的分法,既然原来的段落层次多年没有人提出异议,就充分说明那种划分法是没有问题的。现在让学生讨论新的划分法的合理性,是为了引导学生学*议论文的常见结构——“起承转合”。

  作为准高三学生,议论文的常见结构是必须要能熟练运用的,而《六国论》就是教材中少有的典范议论文的代表。

  (四)学以致用

  这一环节结合学生*作来认识这种结构的好处。之所以选用刚刚写过的作文题本班学生*作,就是要让学生知道,文学大家的长处我们是可以学到的,对貌似高大上的“起承转合”不必畏惧,只要有意识的去学*,就可以很好的掌握这个结构。当熟练掌握这种结构后,就可以很好的加以变通,让文章显得更加灵活。

  展示作文题目——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湖北某中学一位同学的妈妈,为了不让孩子上网,拔了电源线。结果孩子用鼠标砸伤母亲,然后跳楼身亡。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学生李某某由于成绩不理想,被其父没收了手机。李某某找父亲索要手机未果,一怒之下,从自家11楼纵身跳下,当场身亡。两天后,李某母亲也绝望跳楼……

  学生为了捍卫上网和使用手机的权利,不惜以死相逼。面对这样的生死惨烈,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请结合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这是一篇任务驱动作文,本身就是针对现实发表的看法,下面这篇学生*作尽管分析得很浅显,但是因为运用了“起承转合”的结构,使得文章结构清晰,论证完整,还是可以博取阅卷老师的眼球。

  家庭惨剧,谁来负责?

  贾乐童

  *日,湖北发生一起家庭惨剧,一名学生因为母亲禁止上网而跳楼。无独有偶,北京一名学生李某因为父亲没收手机而跳楼。两起惨剧引发人们的热议,因家庭之争酿成的悲剧后果,到底由谁来负责?在我看来,双方都要负责,是他们的互不相让造成了悲剧的发生。

  (起,提出观点“是什么”)

  从学生方面说,我们正值逆反心理严重时期,再加上我们中的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试问,有几个不是从小被骄纵着长大?正因为如此,我们养成了任性的*惯,缺少对父母的理解。一旦我们的要求没有满足,就会冲动起来而不考虑后果。就拿惨剧中的两位同龄人来说,他们肯定是一时冲动,甚至只是为了吓唬一下父母。我想,他们在跳下去的那一刻肯定就反悔了,可是世上哪里有卖后悔药的?

  从家长方面说,父母不能及时觉察到自己孩子的心理变化,依然用过去的方法简单粗暴地对待自己的孩子。他们忘了,我们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他们也不是我们心目中的超级英雄了。事事干预,不再给我们创造哪怕一丁点的自由空间。但凡我们使用电脑和手机,即便是最正常的打电话和查资料,他们也依然像审讯犯人一样看待我们。长此下去,家庭大战怎能避免?

  当执拗的自以为是的家长遇上冲动逆反的我们。双方互不相让,兵戈相见,出现你死我活的而结局也就不新鲜了。

  (承,从两个方面论证观点“为什么”)

  其实,这样的悲剧完全可以避免。我们和家长不是生来就是敌人,我们有着血浓于水的亲情。为什么不能好好地坐下来谈一谈,难道争吵才是唯一的交流方式吗?台湾作家龙应台说:“所谓母子,母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龙应台的话告诉我们,父母没有必要总是约束孩子的一切。多么希望父母能够放开手中的绳套,多给我们一些自由的权利。 当然,作为子女的我们并不能因此就肆无忌惮的放纵自己,我们更应该换位思考,多体谅一下父母的不易。

  (转,从两个方面谈“怎么办”)

  我想,假如那两起悲剧中的家长和孩子都能相互让一下步,都能为对方考虑,惨剧或许可以避免。悲剧已经发生了,愿更多的家庭引以为戒。

  (五)作业

  1、背诵全文。2、修改*作,符合起承转合结构。

  设计目的:背诵是学*古文的最好方式,就《六国论》来说,无论字词句的积累,还是文章结构的深入理解,都需要通过背诵全篇来很好的夯实。第二课时的学*重点就是“起承转合”的学以致用,光说不练,学生很难真正掌握这种结构。结合一篇*作来修改,就可以很好的让学生来尝试这种结构。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很简单,突出本课时的主要内容——结构层次。

  六国论

  苏洵

  “是什么” ——提出问题——起

  “为什么” ——分析问题——承

  “怎么办” ——解决问题——转

  “为什么写”——联系现实——合

  八、说学后反思

  关于这一课,学生学*之后最大的收获有两点:第一,了解了起承转合结构的基本模式,对《六国论》结构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第二,了解了议论文,尤其是考场议论文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现实针对性。不足之处:一、时间不好掌控,一课时完成有困难。二、一厢情愿,有些急于求成,忽略了个别接受能力差的学生。

《六国论》教案2

  一、学*目标:

  (一)体会苏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二)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的方法。

  (三)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正确译文。

  1.实词,如:弊(名)赂(动)亏(动)与(动)判(形) 数(名)事(动)道(名)厥(代)速(动)等。

  2.虚词,如:率 盖 始 然则 向使 至于等。

  3.古今义容易弄混的词,如:其实 祖父 故事 至于等

  4.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省略句、被动句的翻译等。

  二、学*难点:

  (一)在阅读方面,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体会其严密的逻辑性是要点。

  (二)在基础知识方面,对一些句子的翻译是难点。

  如: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三、解题

  1、六国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为了独占天下,国与国之间经常进行战争。《六国论》的六国就是指的战国七雄中秦国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个国家,它们都被秦国一个个地击破而消灭了。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六国论》既是谈谈六国灭亡的道理。

  2、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诗书… …”),唐宋八大家之一. 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人称老苏,与儿子大苏(苏轼)、小苏(苏辙)并称三苏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四、写作背景

  作者所处的北宋王朝,对内专制集权,对外卑躬屈膝,内忧外患,始终不绝。北宋初期,西、北方边患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年年间,宋和辽与西夏开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外交上的妥协投降,北宋为求苟安,年年割地纳贡。而这样沉重的负担,全落在百始头上。国难当头,矛盾尖锐,苟洵针对这样的现实写作此文,用于讽喻宋王朝。

  五、读课文正音

  1、容易读错的字

  弊在赂(lù)秦 思厥(jué)先祖父

  暴(pù)霜露 如弃草芥(jiè)

  洎(jì)牧以谗诛 革灭殆(dài)尽

  2、多音字

  暴 bào 暴露 pù暴晒

  与 yǔ 与其 yù 参与

  为 wéi 行为 wèi 为了

  燕 yàn 燕子 yān燕国

  六、把握文章论证结构

  1.第1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本文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弊在赂秦”,接着从正反两个不同的角度,即“赂者”和“不赂者”,均受赂秦之害进行论证。“赂秦”的国家因“赂秦”而“力亏”;不赂秦的国家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不赂者以赂者丧”。最后总结,重申论点,“弊在赂秦”。

  2.第2段以“割城”为例,论证“赂秦”之弊。

  紧承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写韩、赵、魏三国把祖先艰难得到的土地轻易拱手送给秦国,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从而论证“弊在赂秦”的论点。

  3.第3段,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事实,进一步论证“弊在赂秦”。

  紧承第2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文中写齐、赵、燕三国虽“义不赂秦”,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从而论证“弊在路秦”的中心论点。

  4.第4段承上启下,提出“为国者”不要被敌国的“积威之所劫”的劝告。

  5.第5段,借时讽世,借古喻今,讽谏北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

  将六国的情况与北宋情况作对比,证明六国力量远弱于北宋,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点明本文主旨,即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七、研*课文

  (一)研*第一段:

  1、落实重要词句:

  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互(交互,引申为相伴)丧,率(全,都,一概)赂秦耶

  盖(副词,表猜测原因)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2、问题

  (1)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2)从几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

  明确:A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B 不赂者以赂者丧。

  (3)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3、背诵第一自然段。

  (二)、研*第二段:

  1、重点词语

  秦以(相当于“于”,在)攻取之外

  较(比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这)/实(实际上)百倍

  思厥(其)先祖(祖辈)/父(父辈) 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至于(到了……的结局)颠覆,理固(本来)宜(应该)然

  此言得(符合)之(上面的道理)

  2、问题

  (1)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2)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秦的危害?

  明确:A 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 B 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

  (3)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小结:文章开篇直接点出中心论点,紧接着分析六国破灭的原因一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所以追根结底:弊在赂秦。

  (三)、研*第三段:

  1、重要词句:

  迁灭:古代灭掉一个国家,要迁走该国的传国重器,如武王灭商,迁九鼎于洛邑。迁灭即灭亡。下文的“革灭”,革是除旧,也是灭亡的意思。

  义(坚守正义,名作动词用)不赂秦

  斯用兵之效(功效)也

  至丹以荆卿(表示对人的尊称)为计

  始速(招致,动词)祸焉

  向(先前)使(假使)三国名爱其地

  胜负之数(命运),存亡之理(道理)

  当(应当)与秦相较(抗衡),或未易量(估量)

  2、提问:

  (1)找出段中表述齐国灭亡的一句话。

  明确:“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2)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明确:共同点——形势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不同点——对抗秦国的方式不同

  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

  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

  (3)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

  明确:“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4)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齐读本段。

  (四)、研*第四段:

  1、重要词句

  并力西向(进军),则吾恐秦人食之(结构助词,无实义)不得下咽也。

  为(治理)国者无(不要)使(让自己)为(被)积威之所劫(胁迫、挟持)哉。

  2、提问:

  (1)前一层与上一段末句有怎样的关系?后一层有什么作用?

  明确:上一段末句从消极方面来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

  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

  “有如此之势”——承上启下

  (2)作者在本段连用了两个叹词,有什么作用?

  明确:呜呼——承接上段末尾,提出六国合力抗秦的主张。

  悲夫——又回到历史中,感叹六国破灭的可悲结局,抨击六国的政策。提出“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才是赂秦之根源。

  作用:表达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起到连接作用,在历史与现实间快速自由转移,引导读者理清思路。

  (3)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明确:作者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切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五)、研*第五段

  1、重要词句:

  而犹(还)有可(可以)以(凭)不赂而胜之(秦国)之(的)势。

  苟(假如)以天下之大,而从(追随)六国破亡之故事,是(这)又在六国下矣。

  2、提问:

  (1)第五自然段在全文论述中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本段议论的基础建立在作者自己对历史事实的分析上,源于历史,但又高于历史,讽谏北宋王朝面对外来侵略不要重蹈历史覆辙。

  八、写作特点:

  1.借古讽今,切中时弊。

  2.论点鲜明,论证严密。

  3.语言生动形象(2段中的形象语言)

  4.感情充沛,感染力强。

《六国论》教案3

  教学目的

  1.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辱的思想,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现实针对性。

  2.提高学生对古今异义词语的准确识别,运用的能力。

  3.学*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多种论证方法逐层论证的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们上学期曾学*过贾谊的《过秦论》,作者借评论秦的兴亡来告诫当时的封建统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上节课我们学*了《阿房宫赋》,杜牧就秦国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不顾人民死活,从而导致覆亡来讽时刺世。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学*《六国论》,看看作者苏洵这位封建时代的进步知识分子又在借评论六国灭亡来阐述什么样的政治主张。

  二、解题

  1.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汴京(现在河南开封),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二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的文章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他。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人竞相模仿。因此,苏洵将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祐集》

  苏洵精于散文,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父子三人合称“三苏”,并列入唐宋散文八大家。

  2.背景

  (1)六国灭亡的时代背景(幻灯)

  ①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前290年韩割武遂予秦

  前280年楚割汉北及上庸予秦

  前275年魏割温予秦

  前273年魏割南阳予秦

  ②秦灭六国时间

  前230年灭韩

  前225年灭魏

  前223年灭楚

  前222年灭赵、灭燕

  前221年灭齐

  ③六国抗秦大事年表

  前269年赵将赵奢击秦,大破之。

  前257年魏信陵君救赵,大破秦军。

  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军于河外。

  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被赵将李牧击退。

  前232年秦攻番吾,又被李牧击退。

  战国时代由于生产方式的变化,各诸侯国都开始进行改革,众多的改革中,唯有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成功,为秦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而六国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渐衰落,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终至灭亡。后来秦国用了8年的时间灭了六国,统一了天下。

  (2)苏洵所处的北宋的时代背景(幻灯)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盟”议定。北宋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4年),宋又被迫与辽订盟,每年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同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银十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

  作者所处的北宋王朝,对内专制集权,对外卑躬屈膝,内忧外患,始终不绝。北宋初期,西、北方边患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年年间,宋和辽与西夏开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外交上的妥协投降,北宋为求苟安,年年割地纳贡。而这样沉重的负担,全落在百始头上。国难当头,矛盾尖锐,苟洵针对这样的现实写作此文,用于讽喻宋王。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速读,熟悉课文。

  2.教师范读,正音,并提示学生注意朗读节奏。

  3.学生依书下注释,粗通文意,有疑问的地方勾画出来课堂提问。

  4.学生熟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1.对课文熟读成诵。

  2.课后练*二、三、四。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课后练*二、三、四

  二、把握文章论证结构

  1.第1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本文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弊在赂秦”,接着从正反两个不同的角度,即“赂者”和“不赂者”,均受赂秦之害进行论证。“赂秦”的国家因“赂秦”而“力亏”;不赂秦的国家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不赂者以赂者丧”。最后总结,重申论点,“弊在赂秦”。

  2.第2段以“割城”为例,论证“赂秦”之弊。

  紧承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写韩、赵、魏三国把祖先艰难得到的土地轻易拱手送给秦国,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从而论证“弊在赂秦”的论点。

  3.第3段,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事实,进一步论证“弊在赂秦”。

  紧承第2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文中写齐、赵、燕三国虽“义不赂秦”,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从而论证“弊在路秦”的中心论点。

  4.第4段承上启下,提出“为国者”不要被敌国的“积威之所劫”的劝告。

  5.第5段,借时讽世,借古喻今,讽谏北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

  将六国的情况与北宋情况作对比,证明六国力量远弱于北宋,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点明本文主旨,即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三、论证方法

  1.对比论证

  用攻战中秦之所得,诸侯之所失与赂秦中秦之所得、诸侯之所失对比,说明秦不用战争就能获得土地,六国不用战争就失去土地,因此六国最终灭亡,是历史必然,将秦与六国对比,将六国与六国对比,同样证明六国破亡为历史的必然。

  2.引证法

  引用苏代的话,证明“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的观点。

  3.例证法

  列举六国灭亡的史实,证明观点。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第三课时

  一、检查作业

  1.回顾全文的论证结构。

  2.检查背诵。

  二、结合课后苏辙《六国论》作比较阅读

  1.学生自读苏辙《六国论》。

  2.分组讨论两文异同。

  3.总结

  (1)相同点:

  两文都很重视韩魏两国在七国纷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苏辙认为“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因此六国应“厚韩亲魏”。苏洵也认为“以地事秦”中韩、魏两国最为突出,“为积威之所劫”,最终招致灭亡。

  (2)不同点

  ①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

  苏洵认为在于六国争相以地赂秦。苏辙认为在于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自相残杀。

  ②两篇文章的最终目的。

  苏辙就史论史,结尾只表示了悲痛的感情。苏洵是借古讽今,由论史转向论策,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策略。首先,不赂秦,不附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其次,“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些策略实际上也是对北宋朝廷说的。

  苏洵的忧国之心由此也可见一斑了。

  三、布置作业

  1.进一步落实背诵。

  2.归纳整理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及词类活用等现象。

  附:板书设计

  六国论

  苏洵

  一、解题

  1.关于苏洵

  二、分析论证结构

  三、论证方法

  1.对比论证

  2.引证法

  3.例证法

《六国论》教案4

  一、学*目标

  1、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辱的思想,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现实针对性,培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和“以史为鉴共创未来”的与时俱进精神

  2、通过听示范朗读和自由诵读相结合,找出并提出文言知识疑难点,在教师引导启发下,学生能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总结文言实、虚词、活用情况和句式特点

  3、了解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和灵活多样的论证方法

  二、学*重点

  1、掌握“兵、弊、互、率、完、暴、弥、至于、颠覆、再、殆、速、智力、不行、当、礼、故事、”的含义;归纳多义词“得、非、或、相、势”的义项;掌握文中重要虚词“而、之、以、为”的用法;总结归纳本文特殊句式和用法

  2、洞悉“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中心论点的内涵,了解苏洵如何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理清思路,弄清论点和论据的关系

  三、学*难点

  1、引导学生辩证看待文章“改造史例、为文造势、为文造情”的史论笔法

  四、课时安排

  二课时

  五、教学流程

  课前预*:

  教师在简单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下提出如下预*要求:

  1、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能读正文章中的字音、通顺熟练地读完全文

  2、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能理清句意,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基础知识,提出疑难问题

  预*作业主要在夜自*上完成,同学在预*过程中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举手提问,让学生自己完成文言文的疏通意在培养学生主动学*的能力讲课时教师除了补充些文言知识外,其他如实词、虚词、句式、翻译等文言知识均由提问学生(学生的覆盖面要大)、检查预*效果的形式来完成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2分钟)

  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入*,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

  “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 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菜喝酒,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 原来苏轼行的酒令是( 嬴政并吞六国)

  春秋战国时期是*政治、经济、文化的第一个大动荡、大碰撞,也是大融合时期七雄争霸并于秦,后世英杰多扼腕对这段历史,后人多有评说宋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苏轼和苏辙之父)就曾有过十分精辟的论述那就是《六国论》今天,就让我与大家一起来领略苏洵精辟与广博的分析

  二、 解题、作者简介(3分钟)

  1、六国: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为了独占天下,国与国之间经常进行战争六国就是指的战国七雄中秦国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个国家,它们都被秦国一个个地击破而消灭了“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

  2、“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散文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一般有两种,即政论文和史论文,政论文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史论文主要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提问:本文属于政论文还是史论文?

  (史论文)

  3、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诗书… …可谓是大器晚成”),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人称“老苏”,与儿子“大苏” (苏轼)、“小苏” (苏辙)并称三苏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联系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

  三、通读全文,读准字音

  请四个男生读课文,并请其他同学评价,纠正读音(5分钟)

  易读错的字:

  (1)弊在赂(lù)秦 (2)六国互丧(sàng)

  (3)率(shuài)赂秦耶(yé) (4)小则获邑(yì)

  (5)思厥(jué)先祖父 (6)暴(pù)霜露

  (7)暴秦之欲无厌( yàn) (8)草芥(jiè)

  (9)与(yǔ)嬴 (yíng) 而不助五国 (10)洎(jì)牧以谗诛(zhū)

  (11)革灭殆(dài)尽 (12)胜负之数(shù)

  (13)当(tǎng)与秦相较 (14)或未易量(liáng)

  (15)下咽( yàn) (16)悲夫 (fú)

  (17)为(wéi)秦人积威之所劫 (18)日削(xuē)月割

  (19)苟(gǒu)以天下之大 (20)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gùshì)

  四、整体把握文章论证结构(20分钟)

  全班齐读课文,要求在读的过程中找出文章中心论点及各段的主要内容

  1、提问:本文在开头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赂”何以使得六国破灭?

  答:第一种本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开门见山,鲜明简洁!并且接着强调“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是正面解释由于贿赂秦国导致实力亏损,才是被消灭的根本原因

  2、提问:联系课文后边的内容来看,“是不是所有的国家都贿赂了秦国呢?哪些国家没有贿赂秦国?“六国中“不赂者”因何破灭?(师补充介绍秦灭六国的顺序:秦灭韩——灭魏——灭楚——灭燕——灭赵——灭齐 )

  答:没有贿赂秦国的国家:齐、燕、赵没有贿赂的国家是因为贿赂的国家而灭亡的,因为“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失去了强大的援助,不能单独保存自己对抗强大的秦国老苏似乎早已料到读者会有如此疑问,于是紧接着从反面阐述了“不赂者”丧的原因,通过设问消除了读者的疑问,使总论点稳固、周密、无懈可击,同时也形成了总论点下的两个分论点

  3、提问:文章第三段围绕哪一个分论点展开?

  答:第3段以“割城”为例,论证“赂秦”之弊紧承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写韩、赵、魏三国把祖先艰难得到的土地轻易拱手送给秦国,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从而论证“弊在赂秦”的论点

  4、提问:文章第四段围绕哪一个分论点展开?

  答:第4段,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事实,进一步论证“弊在赂秦”紧承第2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文中写齐、赵、燕三国虽“义不赂秦”,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从而论证“弊在路秦”的中心论点

  5、提问:第五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作者评价六国的灭亡,意在阐述什么样的政治主张?

  答:第5段承上启下,提出“为国者”不要被敌国的“积威之所劫”的政治主张

  6、提问:第六段中作者为什么将六国的情况和北宋的情况做对比?师补充北宋当时的政治处境

  答:第6段,借时讽世,借古喻今,讽谏北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将六国的情况与北宋情况作对比,证明六国力量远弱于北宋,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点明本文主旨,即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历史与现实有时候是惊人地相似,一代又一代的“为国者”皆被敌人积威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敌苏洵睹之心忧,忧而思救,一个“赂”字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复辙,于是写下了这篇醒世文章

  7、总结:

  五、局部研*文章

  (一)第一、二小节:

  1、提问:解释词义(1分钟)

  (1)非兵不利 (2)战不善 (3)弊在赂秦 (4)赂秦而力亏

  (5)破灭之道也 (6)或曰 ( 7)六国互丧 (8)率赂秦耶

  (9)不赂者以赂者丧 (10)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教师补充 (2分钟)

  非:

  ①不是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六国论》)

  ②不对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

  ③无,没有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苟子·劝学》)

  或:

  ①或许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②有人、有的人 或曰:‘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③有时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说》)

  联系“莫”:

  ①没有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赤壁赋》)

  ②没有谁

  2、提问: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故曰:弊在赂秦也什么句式?(1分钟)

  答:典型的判断句式,也在古代汉语中只是表示判断语气的语气助词“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实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在古代汉语中用“亦”表示现代汉语中“也”的意思

  3、提问:翻译“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2分钟)

  答:“而“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道:原因,联系“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余嘉其能行古道”

  (二)第三小节:

  1、提问:解释词义 (2分钟)

  (1)秦以攻取之外 (2)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3)较秦之所得

  (4)其实百倍 (5)则秦之所大欲 (6)固不在战矣

  (7)思厥先祖父 (8)暴霜露,斩荆棘 (9)以有尺寸之地

  (10)子孙视之不甚惜 (11)举以予人 (12)然后得一夕安寝

  (13)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14)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15)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16)此言得之

  教师补充:(1分钟)

  得:

  ①动词,得到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六国论》)

  ②适宜,得当 此言得之 (《六国论》)

  ③找到 至德不得(《庄子·秋水》)

  ④捕获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捕蛇者说》)

  ⑥看到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桃花源记》

  2、提问:翻译(7分钟)

  (1)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3)则秦之所大欲,诸侯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4)思厥先袓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与人,如弃草芥(“以有尺寸之地”以字用法是苏教版语文教材的孤例,,但经常考举以与人,两种解释)

  六、结语(1分钟)

  苏洵这位充满忧患意识,关心国家命运的北宋散文家,开篇提出中心论点,以六国为喻,反复申述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弊在赂秦”,其结果是削弱自己,强大敌人,最终导致自己的灭亡这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文章的论证结构和具体研*了文章的一、二、三段的文言知识,然而针对“赂秦而力亏” “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两个分论点作者又是怎样进行论述的呢?我下节课继续学*请大家做好预*工作

  七、作业

  1、整理本文的文言基础知识,包括重要实词、虚词的含义,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及用法

  2、完成《学*与评价》(必修教材配套练*)语言基础及内容大意部分练*

《六国论》教案5

  一、学*目标

  1、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辱的思想,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现实针对性,培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和“以史为鉴共创未来”的与时俱进精神

  2、通过听示范朗读和自由诵读相结合,找出并提出文言知识疑难点,在教师引导启发下,学生能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总结文言实、虚词、活用情况和句式特点

  3、了解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和灵活多样的论证方法

  二、学*重点

  1、掌握“兵、弊、互、率、完、暴、弥、至于、颠覆、再、殆、速、智力、不行、当、礼、故事、”的含义;归纳多义词“得、非、或、相、势”的义项;掌握文中重要虚词“而、之、以、为”的用法;总结归纳本文特殊句式和用法

  2、洞悉“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中心论点的内涵,了解苏洵如何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理清思路,弄清论点和论据的关系

  三、学*难点

  1、引导学生辩证看待文章“改造史例、为文造势、为文造情”的史论笔法

  四、课时安排

  二课时

  五、教学流程

  课前预*:

  教师在简单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下提出如下预*要求:

  1、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能读正文章中的字音、通顺熟练地读完全文

  2、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能理清句意,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基础知识,提出疑难问题

  预*作业主要在夜自*上完成,同学在预*过程中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举手提问,让学生自己完成文言文的疏通意在培养学生主动学*的能力讲课时教师除了补充些文言知识外,其他如实词、虚词、句式、翻译等文言知识均由提问学生(学生的覆盖面要大)、检查预*效果的形式来完成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2分钟)

  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入*,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

  “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 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菜喝酒,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 原来苏轼行的酒令是( 嬴政并吞六国)

  春秋战国时期是*政治、经济、文化的第一个大动荡、大碰撞,也是大融合时期七雄争霸并于秦,后世英杰多扼腕对这段历史,后人多有评说宋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苏轼和苏辙之父)就曾有过十分精辟的论述那就是《六国论》今天,就让我与大家一起来领略苏洵精辟与广博的分析

  二、 解题、作者简介(3分钟)

  1、六国: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为了独占天下,国与国之间经常进行战争六国就是指的战国七雄中秦国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个国家,它们都被秦国一个个地击破而消灭了“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

  2、“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散文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一般有两种,即政论文和史论文,政论文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史论文主要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提问:本文属于政论文还是史论文?

  (史论文)

  3、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诗书… …可谓是大器晚成”),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人称“老苏”,与儿子“大苏” (苏轼)、“小苏” (苏辙)并称三苏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联系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

  三、通读全文,读准字音

  请四个男生读课文,并请其他同学评价,纠正读音(5分钟)

  易读错的字:

  (1)弊在赂(lù)秦 (2)六国互丧(sàng)

  (3)率(shuài)赂秦耶(yé) (4)小则获邑(yì)

  (5)思厥(jué)先祖父 (6)暴(pù)霜露

  (7)暴秦之欲无厌( yàn) (8)草芥(jiè)

  (9)与(yǔ)嬴 (yíng) 而不助五国 (10)洎(jì)牧以谗诛(zhū)

  (11)革灭殆(dài)尽 (12)胜负之数(shù)

  (13)当(tǎng)与秦相较 (14)或未易量(liáng)

  (15)下咽( yàn) (16)悲夫 (fú)

  (17)为(wéi)秦人积威之所劫 (18)日削(xuē)月割

  (19)苟(gǒu)以天下之大 (20)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gùshì)

  四、整体把握文章论证结构(20分钟)

  全班齐读课文,要求在读的过程中找出文章中心论点及各段的主要内容

  1、提问:本文在开头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赂”何以使得六国破灭?

  答:第一种本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开门见山,鲜明简洁!并且接着强调“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是正面解释由于贿赂秦国导致实力亏损,才是被消灭的根本原因

  2、提问:联系课文后边的内容来看,“是不是所有的国家都贿赂了秦国呢?哪些国家没有贿赂秦国?“六国中“不赂者”因何破灭?(师补充介绍秦灭六国的顺序:秦灭韩——灭魏——灭楚——灭燕——灭赵——灭齐 )

  答:没有贿赂秦国的国家:齐、燕、赵没有贿赂的国家是因为贿赂的国家而灭亡的,因为“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失去了强大的援助,不能单独保存自己对抗强大的秦国老苏似乎早已料到读者会有如此疑问,于是紧接着从反面阐述了“不赂者”丧的原因,通过设问消除了读者的疑问,使总论点稳固、周密、无懈可击,同时也形成了总论点下的两个分论点

  3、提问:文章第三段围绕哪一个分论点展开?

  答:第3段以“割城”为例,论证“赂秦”之弊紧承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写韩、赵、魏三国把祖先艰难得到的土地轻易拱手送给秦国,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从而论证“弊在赂秦”的论点

  4、提问:文章第四段围绕哪一个分论点展开?

  答:第4段,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事实,进一步论证“弊在赂秦”紧承第2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文中写齐、赵、燕三国虽“义不赂秦”,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从而论证“弊在路秦”的中心论点

  5、提问:第五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作者评价六国的灭亡,意在阐述什么样的政治主张?

  答:第5段承上启下,提出“为国者”不要被敌国的“积威之所劫”的政治主张

  6、提问:第六段中作者为什么将六国的情况和北宋的情况做对比?师补充北宋当时的政治处境

  答:第6段,借时讽世,借古喻今,讽谏北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将六国的情况与北宋情况作对比,证明六国力量远弱于北宋,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点明本文主旨,即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历史与现实有时候是惊人地相似,一代又一代的“为国者”皆被敌人积威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敌苏洵睹之心忧,忧而思救,一个“赂”字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复辙,于是写下了这篇醒世文章

  7、总结:

  五、局部研*文章

  (一)第一、二小节:

  1、提问:解释词义(1分钟)

  (1)非兵不利 (2)战不善 (3)弊在赂秦 (4)赂秦而力亏

  (5)破灭之道也 (6)或曰 ( 7)六国互丧 (8)率赂秦耶

  (9)不赂者以赂者丧 (10)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教师补充 (2分钟)

  非:

  ①不是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六国论》)

  ②不对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

  ③无,没有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苟子·劝学》)

  或:

  ①或许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②有人、有的人 或曰:‘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③有时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说》)

  联系“莫”:

  ①没有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赤壁赋》)

  ②没有谁

  2、提问: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故曰:弊在赂秦也什么句式?(1分钟)

  答:典型的判断句式,也在古代汉语中只是表示判断语气的语气助词“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实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在古代汉语中用“亦”表示现代汉语中“也”的意思

  3、提问:翻译“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2分钟)

  答:“而“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道:原因,联系“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余嘉其能行古道”

  (二)第三小节:

  1、提问:解释词义 (2分钟)

  (1)秦以攻取之外 (2)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3)较秦之所得

  (4)其实百倍 (5)则秦之所大欲 (6)固不在战矣

  (7)思厥先祖父 (8)暴霜露,斩荆棘 (9)以有尺寸之地

  (10)子孙视之不甚惜 (11)举以予人 (12)然后得一夕安寝

  (13)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14)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15)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16)此言得之

  教师补充:(1分钟)

  得:

  ①动词,得到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六国论》)

  ②适宜,得当 此言得之 (《六国论》)

  ③找到 至德不得(《庄子·秋水》)

  ④捕获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捕蛇者说》)

  ⑥看到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桃花源记》

  2、提问:翻译(7分钟)

  (1)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3)则秦之所大欲,诸侯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4)思厥先袓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与人,如弃草芥(“以有尺寸之地”以字用法是苏教版语文教材的孤例,,但经常考举以与人,两种解释)

  六、结语(1分钟)

  苏洵这位充满忧患意识,关心国家命运的北宋散文家,开篇提出中心论点,以六国为喻,反复申述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弊在赂秦”,其结果是削弱自己,强大敌人,最终导致自己的灭亡这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文章的论证结构和具体研*了文章的一、二、三段的文言知识,然而针对“赂秦而力亏” “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两个分论点作者又是怎样进行论述的呢?我下节课继续学*请大家做好预*工作

  七、作业

  1、整理本文的文言基础知识,包括重要实词、虚词的含义,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及用法

  2、完成《学*与评价》(必修教材配套练*)语言基础及内容大意部分练*

《六国论》教案6

  学*目标:

  1.诵读课文,理清思路。

  2.了解六国破灭的原因及作者借古讽今的意图,培养中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热情。

  教法设计:

  诵读法、分析讨论法

  教学步骤:

  一、检查预*:

  (一)说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武器

  2.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交替、一个接一个全都

  3.思厥先祖父。 他们

  4.子孙视之不甚惜。 看待

  5.与赢而不助五国。 亲附、亲*

  6.始速祸焉。 招致

  7.洎牧以谗诛。 等到、及

  8.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爱惜

  9.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通“倘”,如果

  10.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几乎

  11.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使.……退却

  (二)找出文中古今异义词,并说出其含义。

  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它的实际数量

  2.思厥先祖父。 祖辈、父辈

  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以致、以至于

  4.后秦击赵者再。 两次

  5.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智谋、力量

  6.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 旧事、前例

  7.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可以 凭、凭借

  (三)说出下列句式特点。

  1.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判断句

  2.洎牧以谗诛/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被动句

  3.赵尝五战于秦 介词结构后置

  4.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定语后置

  二、新课研讨:

  (一)1.(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历史上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请齐读全文,思考文中哪句话概括了六国破灭的原因?

  明确:“弊在赂秦”是六国灭亡的原因。作者排除“兵”“战”原因,归结到一个字“赂”上。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纲举目张。

  2.明确中心论点之后,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加以论述的?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后,接着从两个方面简要地阐释论点,一是从赂秦的国家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二是从不赂秦的国家说――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两点既是对中心论点的阐释,也是分论点。最后一句,回应开头,重申论点。(生读第一段,读出观点鲜明,肯定语气)


六国论教案 (菁华5篇)(扩展2)

——《六国论》教案 (菁华5篇)

《六国论》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文中出现的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2.能力目标:梳理文本思路结构,培养学生自主学*和合作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积累文言词语,理清文章思路。

  难点:体会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播放《秦始皇》电视剧中秦国统一六国的片段视频。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意味着持续五百多年的群雄争霸的春秋战国时代的终结。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所学知识,说说曾经称雄一时的韩、魏、楚、赵、燕、齐六个诸侯国,为什么会在短短十年的时间里相继灭亡?

  ……

  现在,我们来学*《六国论》,看看一千多年前的文学家苏洵的观点是什么。(板书:六国论)

  (二)梳理积累

  互助讨论学*。全班学生按四人一组分成若干个小组,先组内交流、讨论、解决课前预*时遇到的文言词句方面的问题。小组还有没弄明白的问题,再提出来师生一起讨论解决。

  翻译下列句子。提醒学生圈点句中的重要词语,注意特殊的文言句式。

  1.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

  2.为国者无使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被动句、省略句)

  3.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4.思厥先祖父,暴(于)霜露。(省略句)

  (三)诵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

  自由诵读课文,并快速阅读文后赏析。思考并回答问题。

  1.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如何提出论点的?

  明确:本文的论点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弊在贿秦”。 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2.提问: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论述这一中心论点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明确:一是“贿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分论点一),这是从贿秦的诸侯国来说的;二是“不贿者以贿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分论点二),这是从不贿秦的诸侯国来说的。 其作用是,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3.既然如此,赂秦的是哪几国呢?试据课文回答。

  据“燕赵之君……”和“齐人未尝赂秦”,可知“赂秦”仅指韩、魏、楚三国而言。)

  为什么作者不指名呢?(这是史实,尽人皆知,无须指名。)

  4.哪一段是论证赂秦的危害?作者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从哪些方面展开论证的?

  明确:第二段针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个分论点进行论证。(齐声朗读第二段);

  作者运用了对比论证:

  (1)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

  (2)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

  赂秦的危害是:“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5.齐国未尝赂秦,燕、赵两国也“义不赂秦”,可为什么也灭亡了?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灭亡的自身原因是:燕“以荆卿为计”,惹火烧身;赵“牧以谗诛”,自取。而苏洵认为的根本原因是:“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孤立无援,其灭亡是“诚不得已”。

  6.假如苏洵是战国时韩、魏、楚、齐、燕、赵六国的谋臣,你认为他会采取什么策略来对抗秦国,而保全自己?试结合文章作答。

  明确:(1)“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2)以赂秦之地封谋臣,礼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

  (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三)合作探究,讨论文本。

  再读文本,分组讨论:

  1.你同意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吗?试结合课文和相关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1)六国君主中了秦国的挑拨离间的诡计,不能“合纵”联合抗秦。

  (2)六国之间互相侵夺以及六国与秦的频繁战争,造成六国壮年劳动力的大量死亡,使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3)秦国具有雄厚的经济力量和优越的物质条件,能支持连年对外战争。

  (4)统一乃人心所向,老百姓厌倦了几百年的混战。

  ……

  从历史事实来看,六国破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并非像苏洵所论述的那样简单。

  2.你认为作者有什么样的写作意图? 你是从何得知的?试结合文本和时代背景进行分析。

  明确:从课文第五段和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可知,讽谏北宋王朝面对外来侵略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历史覆辙,这是作者的写作意图,也即是本文的主旨。作者将六国的情况和北宋的情况作对比,六国力量虽然比秦弱小,“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而北宋现在一统天下,力量强大,来劝谏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才是唯一出来。这是一种借古讽今的手法。

  (五)拓展延伸

  对于六国的灭亡,古今学者进行过许多分析和探讨,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文段,并回答问题。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宋]苏辙《六国论》)

  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嗟夫!自春秋以来,兵祸日炽;迄乎战国,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驱无辜之民,胼手胝足、暴骸中野,以终刘于虐乎?其必不尔矣!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后之论者,何厚于六国,而必为之图存也哉!([明]刘桢《六国论》)

  读了上述两段选文,你有何感想?试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对六国灭亡的看法。

  (六)作业布置

  课后,请同学们查阅相关资料,以“也谈六国灭亡”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附(一):板书设计(略)

  课堂实录

  师:“一门词客三父子”,这在我国文学史上是极其罕见的。除苏氏父子儿只有魏晋时期的曹氏父子三人。而父子三人的文章同写一题的,除苏氏父子外,再也找不出第二例了。这确实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

  苏询的《六国论)认为六国破灭的原因是赂秦。作者是怎样提出这个观点的?

  生:开门见山。

  师:对。是开门见山。。现在我们一起来背诵苏询《六国论)的第一段。

  生:齐背。)

  师:现在大家快速地默读发给大家的材料,找出体现文章观点所在的段落,并明确苏轼、苏辙二人的观点是什么。

  (生:默读。)

  (师:巡视。6分钟。)

  师:好,请暂停。现在哪位同学能告诉我,能体现苏拭《六国论》观点的句子在文章的第几段?

  生:在第一段。

  师:第一段的什么位置?

  生:在第一段的结尾。

  师:请你大声地念一遍。

  生:“吾考之世变,知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以速亡者,盖出于此,不可以不察也。”

  师:准确他说,应是“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盖出于此。”大家认为如何?

  生:对。

  师:好。你请坐。

  句子中的“此”,具体地指代什么?××你说。

  生:我认为应指代上一句的“锄而尽去之,则是无道也。”

  师:“锄而尽去之”中的“之”,又指代什么呢?

  生:应该是这段所说的“士”。

  师:XX说的对不对呀?

  生:(齐答)对。

  师:那么,对“士”这类人正确的做法应该怎样?

  生:(齐)“区处条理,使各安其处”。

  师:好。现在我们来看苏辙(六国论)认为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原因,亦即本文的论点在哪里?××,你来试试。

  生:也在第一段的结尾处,就是“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师:苏辙这里所说的.“当时之士”中的“士”,是和苏轼文中“皆争养土”中的“士”是一回事吗?

  生:我想应该不是。

  师:那“当时之士”中的“士”具体是指代什么呢?

  生:好象是这段开头说的“天下诸侯”。

  师:不是“好象”,就是“天下诸侯”。而前篇“争相养士”中的“士”是一个特殊的阶层,这个阶层中的人都各有专长,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知识分子。

  好。现在我们来作一个小结。如果说苏询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韩、魏、楚三国“赂秦”的话,那么,苏辙则认为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原因在于天下诸烽“不知天下之势”。这个“势”,一指韩、魏战略地位的重要,“韩、魏塞六国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二指天下诸侯“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莫知厚韩、亲魏以摈秦”。而苏轼在他的文章中则兼顾两个方面,一是六国久存,二是秦王朝速亡。其关键在于是否能正确的对待知识分子。简言之,老苏谈“赂秦”,大苏谈“养士”,而小苏谈“明势”。

  下面,我们再来看这两篇文间是如何分析问题的。除第一段外,两篇文章都各有三段文字对论点进行分析。请同学们快速地默看一遍。

  (生:默读课文。6分钟)

  师:差不多了吧?我们先看大苏是如何分析的。××同学,你来说说看。

  生:第三段是从秦的角度来分析的。

  师:请谈具体点,秦对“四人者”(知、勇、辩、力)采取什么措施?

  生:杀。

  师:对。文中有“堕名城,杀豪杰”的句子。接下去是什么?

  生:“散而归田亩”。

  师:“散而归田亩”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让四种人分散,回家乡种地。

  师:导致什么后果?

  生:陈涉起义。

  师:是不是可以这样说:秦对四种人不是杀就是分散他们,不任用他们,从而对他们失去控制,总之是处置不当,最终导致他们不甘“老死于布褐”便挺而走险,揭竿起义。

  生:是这样。

  师:那第二段呢?

  生:……

  师:好,你请坐。谁来补充?

  生:我认为第二段应是真面论述。只是重点在说“先王”,说“六国”的少一些。

  师:是这样。第三段从反面论述较详,第二段说到六国的就相对简略,结尾有一句是说结果的,是哪一句?

《六国论》教案2

  一、以学生活动为主,提供能让学生充分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环境,《六国论》公开课教案。努力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目标的统一。

  二、突出学生学*的自主性,通过自主学*与合作探究,培养文言文学*的能力。既重过程又重结果;既研学传统内容,又体现新课改精神。

  三、适当运用多媒体。

  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1.熟读课文,疏通句义,掌握字、词、句方面的文言知识要点。2.学*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方法逐层论证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断字义2.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写作目的。教学方法点拨、答疑、导引、讲解主要步骤 四步两场:四步:一是导入新课,自主感知课文;二是互相质疑解疑,相互合作学*;三是探究讨论,学*论证艺术;四是理解写作意图,小结课文。重点在“两场”:一场讨论(字、词、句疑难问题),一场争论(本文的论证有无漏洞)。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4:10战国时代,七国争雄称霸,秦由弱变强,吞并六国,统一天下。虽然七国纷争的硝烟已经散去,但历史的回声却永不消失,智者的思考也没有停止。面对这一段风云突变、狼烟四起的历史,尤其是对六国被秦灭掉的原因,历来论者就莫衷一是,那么,苏洵对此提出了怎样的观点,他又是怎样论证的呢?让我们带着积极思考探究的精神,去学*这一篇课文。学*这篇文章,我们主要落实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出示演示文稿画面:“学*目标”)

  二、下面先请同学在预*的基础上再大声把文本朗读一遍,在朗读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读准字音,读出语气,准确停顿。2.充分利用课下注释理解文义,尝试利用上下文语境推断字义。3.对疑难问题作好标记。(4:15)哪一位同学读一下第一段,来展示你不凡的朗读水*,教案《《六国论》公开课教案》。生读。生评。师点播①停顿:“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②语气:破灭之道也(肯定判断)③“率皆赂秦耶”:设问兼反问。提出此问的根据是齐、赵、燕三国未赂秦。④“盖失……”两句,用解释语气读。⑤“故曰……”读起来掷地有声,理由充足的肯定判断。(4:20)

  三、同学们在朗读的过程中,一定会发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请你先和四邻的同学讨论一下,如仍不能解决,提出来和同学一起探讨。在讨论的过程中要注意:涉及的文言现象积累在《文言知识积累卡》上,课上同学相互交流学*。检查预*(印发文言知识积累卡)交流成果(由公推代表交流积累成果)

  四、在解惑答疑的过程中。兼及字、词(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断字义)、句释疑解难(兼顾提及翻译的方法)(4:30)1.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在这篇文章中,针对六国灭亡,苏洵提出了怎样的观点, (出示演示文稿画面:“中心论点”)赂秦而力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不赂者以赂者丧

  五、探讨讨论行文思路学*本文论证艺术一是思考针对“赂者力亏,破灭之道也”的观点,作者又是怎样论证的呢?指名学生朗读文本对比论证(出示演示文稿画面:“论证方法”)(4:40)二是探究“不赂者以赂者丧”的观点的论证是充分有力的还是有漏洞的?“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我们应如何看待这些错误虽然从历史事实来看,六国破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不是象苏洵所论述的那样简单。但是从苏洵针对北宋存在的现实问题,从批判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主张团结抗敌的观点,是无可非议的。

  六、文本的题目是《六国论》,通过刚才我们的梳理,其实到此为止,作者已完成了《论六国》的写作意图,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四、五段呢?第四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第五段得出了什么结论?学生速读文本(出示演示文稿画面:“作用、结论”)(4:50)

  七、理解写作意图(出示演示文稿画面:“北宋地图”)(借古讽今、文章合为时而著、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怀)(出示演示文稿画面:“作用、结论”)(4:55)

  八、总结课堂“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从来不只是为后人留下骄傲的资本,也会留下警示与反思:大宋王朝如果一味的输币纳绢,那只是会积贫积弱,自取灭亡。这不也是《六国论》作者给大宋王朝的讽喻吗?

  九、

  作业:二选一1.进一步整理完善《文言知识积累卡》的内容。2.以《六国破灭之我见》为题,写一篇小文章。要求:1.观点鲜明,举例典型,分析简明。2.写200――300字。

《六国论》教案3

  一、导读目的

  高二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逻辑思维知识,形成了一定的概念、判断、推理的能力,也具备了一定的论辩说理的语感能力。但是,他们的论辩说理往往缺乏完整性和准确性,因而失之于片面性和简单化,同时,语言上又常常不注意分寸感。因而,讲授本文就要联系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多讲多导,在温*旧知的同时获取新知。为此,本文的精讲导读目的可以确定为:

  1、学*本文中例证、对比、分层、引用等论证方法。

  2、学*本文极有分寸的论证语言。

  3、理解作者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题的本意。

  二、导读重点

  1、运用逻辑思维的知识,探索本文严密的推理。

  2、多角度、多侧面地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求异思维。

  三、精讲提示

  1、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各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的?有什么特色?

  提示: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文章开头第一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第一个分论点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二个分论点是“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不仅紧扣题目、明确了论题,而且便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由论证,在结构上具有提挈下文、统摄全篇的主脑作用。两个分论点实际上是从正(第一个分论点)反(第二个分论点)两方面进一步揭示中心论点,使中心论点完备周密,在逻辑上站稳了脚。

  2、课文第二、三段分别论证了两个分论点,是怎样论证的?与中心论点的论证有什么关系?

  提示:课文第二段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作者主要是用事例和引用的方法,针对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弊端进行论证。先摆出秦“战胜而得”与诸侯“战败而亡”的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秦之所大欲”与“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的论断。否定了与论题相反的论点,既照应了开头,又为下文的进一步论证作好了准备。接下来,从“思厥先祖父”到“而秦兵又至矣”几句,虽是想象之辞,但形象地说明了诸侯之地得来不易,然而他们却“视之不甚惜”,为苟安一时,便轻易地拱手与人,这样,非但不能保全自己,反而加深了敌人的侵吞欲壑,遗患无穷。接着,作者运用推理得出结论:由于“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诸侯就越地少国弱,而“侵之愈急”,暴秦就越地多国强,因而得出结论为“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而后下一肯定判断:终究发展到国家破灭是必然的。最后又引用古人的话“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作比喻论证,贴切恰当,既补充了上文的论证,又含有收束之意,而且使论证深入浅出,明白易晓,增强了说服力。

  这一段,是从正面直接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从而抓住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实质进行论证。所以,只要作者有力地、令人信服地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就从根本上论证了中心论点。

  课文第三段论证了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主要采用了分层论证的方法,针对齐、燕、赵三国不赂秦而破灭的情况进行论证。共分两层论证。第一层论齐国,虽“末尝赂秦”,但它亲*秦国而不联合五国,所以,五国一旦破灭,它就必然要被无厌的暴秦所迁灭。第二层分别论证“燕赵之君”的“义不赂秦”。这两国都能用兵守土抗秦,保全国家,但由于燕丹“以荆卿为计”,因而“始速祸焉”,导致灭亡;同样,由于赵国李牧被诛,用武不终,因而“邯郸为郡”,结果也是国家灭亡。不仅如此,而且燕赵两国“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智力孤危”没有援助,所以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战败而亡”的。作者层层推进地从齐燕赵二国破灭的结果推论其破灭的原因,有力地证明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分论点,否定了“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的疑问,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的正确,避免了逻辑上的漏洞,使论证完备周密,无懈可击。最后从“向使三国”到“或未易量”几句,以假设的原因得出假设的结果,归纳了第二、三段对两个分论点的论证,照应了开头。

  3、怎样理解第四、第五段?

  提示:本文二、三段已运用确凿的论据对中心论点作了严密的论证,使论点、论据、论证三者有机地统一了起来。但作者并没有就此辍笔,而是在第四段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正确主张,以此同史实相比照,形成矛盾,使人们在鲜明的对比中,认清孰是孰非。这是对中心论点的加深和补充,具有“豹尾”之妙。末段,作者又巧妙地运用类比论证,借古论

  今,透露出写这篇史论的本意。据史载,北宋王朝在景德元年曾与辽国(契丹)订立屈辱条约:每年给辽国十万两银,二十万匹绢,两国以白沟河为界,史称“澶渊之盟”。在宋仁宗庆历四年又与西夏议和,每年给西夏银七万二千两,绢十五万二千匹,茶三万斤。宋王朝的软弱屈辱政策,虽可苟安一时,但实际上却加速了它走向灭亡的进程。作者是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借六国赂秦来批评北宋王朝赂契丹、西夏的苟安政策。所以,最后一段才是作者写这篇史论的主旨所在。作者这样篇末点题,犹如画龙点睛,使主题得到了升华,给这篇史论赋予了强烈的战斗力量和现实意义。

  4、本文的论证语言有什么特色?

  提示:本文的语言除气势俊伟、古劲简练外,表现在论说语言的分寸感上。如“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败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交,或未易量”,提出与上文所论史实相反的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虽为假设,但又不妄下断语,表现了作者论述语言的准确性与分寸感,恰到好处。

  (这一点一定要给学生讲清、讲透,因为高二学生的论证说理往往欠妥,不注意分寸感,要莫言过其实,小题大作,要莫失之肤浅,浮光掠影。因此,一定要让学生注意说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千万不要片面化和简单化。)

  5、本文的论证虽然周密,但有些说理却欠妥当,你能找出来并加以分析吗?这样会不会影响中心论点的成立?为什么?

  提示:本文中的某些论述欠妥,正好可以用来启发、教育学生不要盲目相信书本,而要敢于质疑,善于独立思考、动脑分析。

  例如,课文第三段中论证燕国的灭亡是“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就是欠妥的。作者并没有抓住根本问题,而是撷取了一个偶然情况作为论据,把问题简单化了,难以令人置信。要知道,当时强秦灭燕,是历史的必然。只不过“以荆卿为计”加速了燕的灭亡罢了。从逻辑上说,作者是将必然的趋势当作或然的情况来论述,这在逻辑上讲不通,是违反客观实际的。所以说,这个论断是不妥的。再者,作者论六国灭亡,只论及赂秦的弊端及用武不终等等,却没有论及统治者的腐败无能这一根本问题,这是不全面不深刻的。

  当然,这是作者受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的结果。但正如本课“思考与练*一”中提示所说:“前人论史实,看法不一定正确,论述也不一定全面。但是本文能够抓住关键性的问题来论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这就是说,作者能根据其写作意图,提出论点,进行自圆其说的论证。况且,作者撰写此文的本意是对宋王朝屈辱妥协的政策进行讽诫,同时也是对统治者的委婉进说。因此,本文虽有不确之处,但论证说理纵横姿肆,严密紧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战斗性,仍不失为一篇脍炙人口的政论佳作。

《六国论》教案4

  学*目标:

  1.诵读课文,理清思路。

  2.了解六国破灭的原因及作者借古讽今的意图,培养中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热情。

  教法设计:诵读法、分析讨论法

  教学步骤:

  一、检查预*:

  (一)说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武器

  2.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交替、一个接一个全都

  3.思厥先祖父。 他们

  4.子孙视之不甚惜。 看待

  5.与赢而不助五国。 亲附、亲*

  6.始速祸焉。 招致

  7.洎牧以谗诛。 等到、及

  8.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爱惜

  9.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通“倘”,如果

  10.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几乎

  11.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使.……退却

  (二)找出文中古今异义词,并说出其含义。

  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它的实际数量

  2.思厥先祖父。 祖辈、父辈

  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以致、以至于

  4.后秦击赵者再。 两次

  5.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智谋、力量

  6.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 旧事、前例

  7.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可以 凭、凭借

  (三)说出下列句式特点。

  1.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判断句

  2.洎牧以谗诛/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被动句

  3.赵尝五战于秦 介词结构后置

  4.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定语后置

  二、新课研讨:

  (一)1.(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历史上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请齐读全文,思考文中哪句话概括了六国破灭的原因?

  明确:“弊在赂秦”是六国灭亡的原因。作者排除“兵”“战”原因,归结到一个字“赂”上。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纲举目张。

  2.明确中心论点之后,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加以论述的?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后,接着从两个方面简要地阐释论点,一是从赂秦的国家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二是从不赂秦的国家说――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两点既是对中心论点的阐释,也是分论点。最后一句,回应开头,重申论点。(生读第一段,读出观点鲜明,肯定语气)

《六国论》教案5

  教学目标:

  1.学*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理解:弊、率、完、患、暴、判、速、再、数等词语的意义。

  归纳: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了解使动用法。

  教学设想:

  本文不同于纯粹论史的文章,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学重点是理解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作者及背景,整体把握课文,研*一、二段。

  教学过程:

  1.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四川眉山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在文学上取得显著成就,是经过一番刻苦读书、认真作文的过程的。据他自述,少年时,他不爱学*,到了二十五岁,才开始知道读书。自以为比伙伴们学得好,但后来取古人之文一读,才觉得古人的“出言用意”都跟自己大不相同,于是下决心将过去所写的数百篇文章全部烧毁。然后,将《论语》《孟子》、韩愈的文章取来,终是诵读,读了七八年,才感到古代文章确实写得好。时间一久,读之益精,自己胸中也“害然以明”,但还未敢自出其言。又经过一番努力,胸中之言日益多,甚至不能控制自己,只好将它书写下来。到了这时,落笔为文,才“浑浑乎觉其来之不易矣”。这就是历史上关于苏洵焚稿、勤奋读书、刻苦作文的美谈。

  苏洵为文,成就显著。因此博得他同时代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以及著名文学家曾巩的好评。欧阳修指出:苏洵之文“博辩宏伟”。曾巩认为:苏洵之文“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

  三人(三苏)之文章,盛传于世。得而读之者,皆为之惊,或叹不可及,或慕而效之。自京师至于海隅障徼,学士大夫,莫不人知其名,家有其书。

  (选自《苏明允哀词》)

  2.导语设计:

  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

  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3.听课文录音,介绍背景,了解写作意图。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七雄争霸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即除秦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大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采取“远交*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六国论教案 (菁华5篇)(扩展3)

——历史《三国鼎立》教案 (菁华5篇)

  [知识与能力]

  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

  [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

  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批判地继承曹操、诸葛亮的道德、精神;

  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重点]

  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

  [难点]

  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的史观。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方式与方法]

  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具]地图册、官渡、赤壁之战相关多媒体、三国鼎立图

  [授课过程]

  1、复*、提问上节内容

  2、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第21课三国鼎立,就是那像一个圆鼎的三条腿分

  立似的分布在*大地上的三国。今天我们共同讨论这课的内容。

  3、讲述新课:

  三国鼎立是哪三国?同学们是知道的,但未必清楚,请翻翻

  课本找到关于三国建立的那一段,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讲讲。

  220年曹丕建魏,都:洛阳;221年刘备建立蜀国,都:成都;

  222年孙权建立吴国,都:建业。

  [播放多媒体《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是非成败转头空,转头

  之间或得或失,这个道理突出的表现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两大战役中。

  这两大战役都有曹操这个主角,大概同学们对曹操也很有兴趣,先从课文中找出这两个战役的年代。(官渡之战在200年,赤壁之战在208年)相距仅八年的两战,曹操呢?前者以少胜多,后者以多败于少,这是为什么?请大家评论,我们先说说官渡之战。

  (留出一段时间让学生准备,后由学生发言,讲述故事。)

  208年,孙刘联军在长江边的赤壁与曹操对垒。请大家先谈一下在这一

  战中居于优势的曹操,弱点在哪里?赤壁之战经过、结果又如何?

  (先观看多媒体诗词大江东去……,后由学生发言)

  接下来我们一块了解魏蜀吴三国经济的发展情况。

  4、小结。展示课件知识点汇萃

  5、课堂讨论:戏曲中的曹操与历史中的曹操区别。播放多媒体资料,戏曲资料并展开讨论。

  最后由教师小结,指出如何评价曹操。

  (对于曹操的一生的评价是一个1000多年来争论不休的问题,曹操的人生哲学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但他爱惜人才,他从下层选拔,从敌方争取;他还重视文化,他本身也是一位大诗人,他统一北方,功劳是不可低估的。有人把他说成乱臣贼子,是不对的,谁有本事谁就应当称帝,罗贯中以汉朝为正统,在《三国演义》影响下,曹操就成了舞台上的白脸奸臣,这是不公*的。)

  6、作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曹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等基本史实,通过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了解史实,使学生能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曹操、诸葛亮等,提高历史地看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历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提高辩证地看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总结曹操在历所起的作用,对比《三国演义》里许绍对曹操的评语,“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之间的'差别,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史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确曹操统一北方以及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由割据走向局部统一,由混战趋向相对稳定的过程,因此是历史的进步。

  认识在三国鼎立形成的过程,曹操、诸葛亮、刘备、孙权等人起了重大的作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杰出人物对推动历史发展进程所起的作用。

  认识三国都重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使江南和西南地区得到了一定的开发。

  【教学重难点】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的史实、;如何看待三国分立这一局面,如何全面评价曹操、诸葛亮、孙权等历史人物。

  【导学过程】

  教师讲解与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

  【情景导入】

  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开篇语就是“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你认为这句话正确吗?从春秋战国到三国的史实是否验证了这一点?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东汉末年,为什么会涌现出像曹操、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赵云、孙权、周瑜等如此多的英雄豪杰?他们都有什么样的作为?对后世有什么样的影响?

  曹操、刘备和孙权都是叱咤风云的人物,而且有那么多的人才为他们出谋划策,为什么到头来却依然要三分天下呢?他们之间发生了哪些激战?

  三国是指哪三个*?分别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建立的?开国君主都是谁?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从这一课的学*中寻找答案吧。

  【自主预*】

  一、官渡之战

  1、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汉*名存实亡、为了地盘、人口等军阀进行混战,其中曹操和袁绍是地盘的两个军阀等内容。教师再引导:那么同是北方的两大军阀会怎么样呢?(打仗)从而引入官渡之战。

  曹操势力的逐渐强大的原因和举措,这也是官渡之战胜利的原因。让同学们谈一谈什么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唯才是举”、“屯田”,这些举措为曹操带来了什么好处?在学生讨论完,教师可以加以总结。

  2、官渡之战──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官渡之战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讲,同时展开讨论,为什么势力大的袁绍会输给势力弱的曹操。最后让学生明白:曹操之所以会胜利主要因为他礼贤下士会用人,人才的重要性。

  官渡之战的历史作用,应当着重强调: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二、赤壁之战

  1、赤壁之战前的形势

  出示《三顾茅庐》图,让学生讲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然后出示《赤壁之战示意图》,在图示的帮助下,讲解赤壁之战前的形势。

  208年,曹操率20多万人马南下。刘备兵力只有1万多人无力抵抗,形势十分紧急。在此情况下,他派诸葛亮东下面见孙权,提议联和抗曹。孙权决定抵抗,派周瑜为都督,鲁肃为参军校尉,率军3万联合刘备抗曹。联军不到5万人,双方在赤壁、乌林一带隔江对峙。

  2、赤壁之战

  指导学生利用对“赤壁之战”的了解和课文中的内容,展开“军事家评论赤壁之战”的活动,让学生以军事家评论的方式学*战争的过程、结果并探讨曹操失败的原因。

  三、三国鼎立

  1、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指导学生结合课文及课件图片了解,重点强调的是曹魏的建立者是曹丕而不是曹操。

  2、三国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①曹魏重视农耕

  结合曹操的举措,指出曹魏建立后继续采取重视大兴屯田。北方出现“家家丰足,仓库盈溢”的现象。

  ②诸葛亮治蜀

  总结诸葛亮治蜀的几个方面,着重指出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丝织业发达。

  ③吴国开发江南

  讲述吴国发展经济的情况,教师强调230年吴国的卫温曾到过夷洲,加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的联系。

  【合作探究】

  1、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弱胜强,为什么又在赤壁之战中失败了呢?赤壁之战后又形成了什么样的局面呢?

  2、你认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3、东汉名士评论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你认为曹操是什么样的人物?

  学生小组之间合作探究交流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课文的认识。

  【小结提升】

  三国是古今中外,英雄人物辈出的时期。若是是英雄,怎么能不懂三国。

  教 材 分 析

  1、课标:要求学生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本课简单介绍了两次重要的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这两次战役与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黄巾起义使得东汉*名存实亡,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官僚趁机扩张势力,形成割据,并为争夺地盘进行混战。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果明确,脉络清晰,易于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2、这节课主要介绍东汉*从分裂到局部出现统一的历史。三国鼎立是东汉末年各派军阀割据混战的必然结果, 三国鼎立的形成,在*形成了三个大范围的局部统一局面,为下一节课学*“西晋的统一”作出铺垫,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事件发展关系,体现了知识的延续性,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3、教材涉及到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知识结构呈开放性,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活动空间。

  学 情 分 析

  学情分析:

  1、很多学生看过小说《三国演义》或电视剧《三国演义》,对三国中的主要人物和主要故事情节比较熟悉,很容易进入历史情境;同时,学生在小学语文课中学过“赤壁之战”这篇课文,对赤壁之战的有关事件和人物也有一定的认识和评价。

  2、七年级的学生在智力方面,形象思维仍然起着重要作用,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虽然已经显著地发展起来,但是他们认识能力水*还不高,仍然带有片面性和表面性,学生很容易带着有色眼睛去看待历史,就很难客观地去评价历史。我们教育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去评价历史事件,这样的评价才是比较客观的。

  3、七年级学生对历史知识具有简单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同时在学*历史的时候比较活跃、好奇心比较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这些特点,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为完成本课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情基础。但是由于七年级学生的智力发展有限,自学能力比较差,几乎没有自觉总结反思的*惯,因此在以后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既要强调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要根据七年级学生的特点,通过设计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给他们创造自我表现机会,激发学生学*历史的兴趣,实施探究式、合作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在学*过程中形成合作学*、自主学*的好*惯,促进学生学*历史能力的提高。

  教 学 目 标

  1、知识目标

  ①引导学生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有哪些?在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的原因有哪些?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②通过学*本课内容,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认识。同时,通过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通过分析历史现象,得出事件本质的能力。

  ③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

  ④通过对历史事实和文艺作品中描述的情节进行比较,提高学生对历史事实和文艺创作的分辨能力。

  2、能力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创设情景、角色表演、讨论战争胜败原因、评价历史人物等方式,采用探究式、合作式、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 通过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每一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客观条件,但是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主观能动性也起了重要作用。

  ②通过对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分析和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看它是否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③学*历史使人获得智慧,通过本课学*对学生进行历史感悟教育、思想品德教育。

  [知识与能力]

  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

  [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

  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批判地继承曹操、诸葛亮的道德、精神;

  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重点]

  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

  [难点]

  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的史观。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方式与方法]

  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具]地图册、官渡、赤壁之战相关多媒体、三国鼎立图

  [授课过程]

  1、复*、提问上节内容

  2、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第21课三国鼎立,就是那像一个圆鼎的三条腿分

  立似的分布在*大地上的三国。今天我们共同讨论这课的内容。

  3、讲述新课:

  三国鼎立是哪三国?同学们是知道的,但未必清楚,请翻翻课本找到关于三国建立的那一段,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讲讲。

  220年曹丕建魏,都:洛阳;221年刘备建立蜀国,都:成都;

  222年孙权建立吴国,都:建业。

  [播放多媒体《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是非成败转头空,转头

  之间或得或失,这个道理突出的表现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两大战役中。

  这两大战役都有曹操这个主角,大概同学们对曹操也很有兴趣,先从课文中找出这两个战役的年代。相距仅八年的两战,曹操呢?前者以少胜多,后者以多败于少,这是为什么?请大家评论,我们先说说官渡之战。

  (留出一段时间让学生准备,后由学生发言,讲述故事。)

  孙刘联军在长江边的赤壁与曹操对垒。请大家先谈一下在这一战中居于优势的曹操,弱点在哪里?赤壁之战经过、结果又如何?

  (先观看多媒体诗词大江东去……,后由学生发言)

  接下来我们一块了解魏蜀吴三国经济的发展情况。

  4、小结。展示课件知识点汇萃

  5、课堂讨论:戏曲中的曹操与历史中的曹操区别。播放多媒体资料,戏曲资料并展开讨论。

  最后由教师小结,指出如何评价曹操。

  (对于曹操的一生的评价是一个1000多年来争论不休的问题,曹操的人生哲学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但他爱惜人才,他从下层选拔,从敌方争取;他还重视文化,他本身也是一位大诗人,他统一北方,功劳是不可低估的。有人把他说成乱臣贼子,是不对的,谁有本事谁就应当称帝,罗贯中以汉朝为正统,在《三国演义》影响下,曹操就成了舞台上的白脸奸臣,这是不公*的。)

  6、作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2)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

  (3)通过对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

  (4)通过对历史事实和文艺作品中描述的情节进行比较,提高学生对历史事实和文艺创作的分辨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创设情景、角色表演、设身处地、史实辩析、讲故事、讨论战争胜败原因、评价历史人物、三国代表介绍本国经济等方式,采用探究启发式教学,贴*学生最*发展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每一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客观条件,但是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主观能动性也起重要作用。

  (2)通过对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分析和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应该看它是否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3)历史使人智慧,通过本课学*对学生进行历史感悟教育、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学难点

  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影片情境,联系旧知,导入新课

  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把学生带入情境,在学生兴致勃勃地观看结束后,问:知道我们今天将要学*哪一课吗?学生响亮齐答:《三国鼎立》。那么,三国鼎立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呢?是哪三国?你知道吗?三国形成的历史与大家所熟知的哪些历史人物有关系呢?下面请大家猜想一下,好吗?(生答:曹操、诸葛亮、刘备…)

  二、合作探究,学*新知

  1、我们要探究三国形成的历史,得首先从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说起(课件显示《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大起义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他们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彼此长期混战。刀枪剑戟带给人民无尽的灾难和痛苦,同时也使北方的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人口集中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渴望早日结束战乱,过上和*安定的生活。那么,是谁顺应历史的潮流,是谁顺应人民的愿望,结束了这种战乱局面呢?(生答:曹操)

  2、曹操能谋善断,很有眼光,以统一天下为已任,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用诗抒发了自己远大的政治抱负。(课件显示曹操图像及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从这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曹操怀有雄心壮志,他要统一天下。

  3、(课件显示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曹操要统一天下,必先统一北方。而在北方的各派军阀中,实力最雄厚的是谁?其次是谁?(生看示意图作答)

  4、曹操要统一北方,必先击败实力雄厚的袁绍。那么,曹操的势力是如何发展壮大的呢?(课件显示曹操势力发展壮大的录音材料,让生分析)

  5、随着曹操势力的壮大,曹操与袁绍展开了决战,这就是著名的官渡之战。(动态显示《官渡之战形势图》)问:你能根据示意图上提示的交战时间、地点、交战双方、兵力对比、交战结果,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官渡之战吗?

  6、一起归纳:

  官渡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7、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打败了袁绍。那么,曹操为什么能以少胜多打败袁绍呢?


六国论教案 (菁华5篇)(扩展4)

——《六国论》原文及译文 30句菁华

1、与:亲附、亲*。

2、义:形容词作名词,坚持正义。

3、速:招致。

4、再:两次。

5、洎:及,等到。

6、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胜负存亡的命运。数,天数。理,命运。

7、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用。

8、礼:礼待。名为动。

9、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却。

10、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可以:可以凭借。

11、当[通“倘”,假如]与秦相较

12、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它的实际数目]亦百倍。

13、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旧事,前例],是又在六国下矣。

14、小[形作名,小的战果]则获邑,大[形作名,大的战果]则得城

15、是故燕虽小国而后[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之后]亡,

16、日削月[名作状,一天天,一月月]割,以趋于亡

17、有如此之势,而为[介词,被]秦人积威之所劫

18、秦以[介词,用]攻战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19、洎牧以[因为,介词]谗诛,邯郸为郡,

20、故不战而[转折连词]强弱胜负已判矣。

21、是故燕虽小国而[转折连词,却]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22、二败而[并列连词]三胜

23、惜其用武而[转折连词,却]不终也。

24、有如此之势,而[转折连词,却]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25、苟以天下之大,而[转折连词,却]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26、惜其[代词,代赵国,它]用武而不终也。

27、当与[介词,和]秦相较,或未易量。

28、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灭亡,动词)。

29、始(才,副词)速祸焉

30、非兵(兵器,名词).不利


六国论教案 (菁华5篇)(扩展5)

——论三国英雄作文通用十篇

  三国故有数不尽的英雄。献刀刺董卓的曹操、三气周瑜的诸葛亮、过五关斩六将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都是真英雄,其中我觉得令我佩服的无非是常山赵子龙。那我就给大家道三国英雄赵子龙!赵子龙,又叫赵云。

  据《三国志》记载:他身高八尺,姿颜雄伟,早年在郡衙当差。初*二年,袁绍称冀州牧后,与公孙瓒相争,常山郡人公推赵云为头目,率领大伙去投奔公孙瓒。也在这一年,刘备亦来投奔公孙瓒。刘备对赵云非常亲热,常给以帮助。赵云亦视刘备为长者,为知己,有心相依。经过几年的奔波和反复观察,赵云对公孙瓒的表现明显感到不满意,感到他胸无大志,不识大体,只顾自己,不是可以依靠的主人,便寻机离去。不久,赵云因兄丧请假回家。刘备知道他不会再回来了,依依不舍。赵云告辞时说,我终不会背叛您对我的恩德。建安五年春,刘备被曹操打败后去投袁绍。当时,刘备单身逃出,狼狈不堪。在邺城遇见赵云,与云同床眠卧,密派其外出招募队伍数百人,对外皆称刘左将军部曲。从此,赵云追随刘备,转战南北,终身不渝。

  建安十三年,刘备兵败,向南逃往江陵,曹操派麾下精骑快马追赶,终于在当阳长阪附*追上了刘备。此时情势危急,刘备便丢下妻儿,仅带着张飞、诸葛亮、赵云等数十骑向南逃逸,这时赵云却反而向北进入曹军势力之中。当时,有人看到赵云向北而去,因此对刘备说,赵云必定是向北投靠曹操去了。刘《三国演义》中的老年赵云-侯永生饰备闻言,用手戟掷那告状的人说:“子龙是不会弃我而去的。”不久之后,赵云果然怀抱刘备的幼子刘禅,保护着刘备的妻子甘夫人,三人都*安地回到刘备身边。之后,刘备便任命赵云为牙门将军。

  (张大可《三国史》:长阪之战,刘备丢失全部辎重和本部兵马,两个女儿被曹纯活捉。刘备的甘夫人及子刘禅,在赵云的奋力保护下才得脱险。三国英雄多又多。谁与赵云来争锋赵子龙我心中的龙。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诸葛亮足智多谋。草船借箭的故事中,周瑜容不过别人超过自己,强逼诸葛亮十日之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道:“何需十日,三日即可。”诸葛亮将船上堆满了草,曹操大军用弓箭将草船上射得像蜂窝一样,诸葛亮满载而归,将十万支箭一支不落交与周公。诸葛亮更有“巧借东风”、“智取荆州”等经典佳话传为美谈,都为刘备立下了赫赫战功。

  诸葛亮宽容大度。刘备与孙小妹成亲来到了东吴军中,将军中大权全都交与了诸葛亮,刘备为了让周瑜放松警惕,就假装整日饮酒作乐、终日昏昏沉沉,当赵子龙回归荆州时对关羽、张飞说:“主公已陷入他的温柔乡里了。”张飞便再也沉不住气:“军师,请允我带数百铁骑,去救回大哥。”诸葛亮忙道:“万万不行。”张飞不仅不听军师所言,而且态度大为不敬,甚至推翻案台,独自领大军前去。哪知刘备早已在孔明的精心安排下顺利达城,而与此同时,孔明也痛心地走在了辞行的路上了。得知自己鲁莽,错怪了军师,张飞关羽匆忙赶到河边把诸葛亮请回城去。诸葛亮哭笑不得,摇了摇头说,罢了罢了。

  诸葛亮忠心侍主。自从刘备三顾茅庐后,诸葛亮便与刘备东征西讨,出生入死。鲁肃、周瑜都想让诸葛亮为吴国所用,便让孔明兄长诸葛谨去劝说诸葛亮到吴国去,可没等诸葛瑾开口,诸葛亮反劝诸葛瑾为我主刘备辅佐大业。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诸葛亮《出师表》中的一句名言,也是他一生的写照。直到他咽下最后一口气前,仍在为国奋斗,他代表的正是中国人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也难怪有人说,看李密的《陈情表》不哭的是不孝,看诸葛亮的《出师表》不哭的是不忠呀!

  想必大家都看过《三国演义》吧,可在《三国演义》里到底谁才是真英雄呢?

  关于武功盖世,很讲义气,但他骄傲自满,不算真英雄;张飞勇猛无比,但缺少谋略、性情暴躁,也不能论英雄;曹操虽有谋略,但私心太重、奸诈狡猾,也并非真英雄。而孙权不图进取,周瑜嫉妒心强,他们都谈不上真英雄······

  然而在我心目中只有两个真英雄:一是诸葛亮,二是刘备,下面就来谈谈他们。

  话说诸葛亮在隆重立下安邦定国大志,勤学经邦济世的本领,未出山便知天下三分的大势,真是深谋远虑。他辅助刘备时做过许多惊天动地之事,比如“智取汉中”、“三气周瑜”、“七擒孟获”······其中,《草船借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空城计》等故事更说明了诸葛亮智勇双全、神机妙算。如此聪明的人,正有英雄本色,连聪明绝顶的周瑜都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还有刘备用人有方,也算真英雄。

  由此可见,《三国演义》中的真英雄非诸葛亮于刘备莫属了!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说到英雄,我就开始沉思了:到底谁才是真正的三国英雄呢?

  有人说曹操是真正的英雄。但是我觉得曹操是个奸雄。为什么这样说?我来给大家讲一个例子:《三国演义》第三十回:袁绍谋士许攸夜见曹操,跣迎先拜。攸曰:“公今军粮尚有几何?”操曰:“可支一年。”攸笑曰:“恐未必。”操曰:“有半年耳。”攸拂袖而起,趋步出帐曰:“吾以诚相投,而公见欺如是!岂吾所望哉!”操挽留曰:“军粮实可支三个月耳。”攸笑曰:“世人皆言孟德奸雄,今果然也。”操亦笑曰:“岂不闻‘兵不厌诈’?”遂附耳低言曰:“军中止有次月之粮。”攸大声曰:“休瞒我,粮已尽矣!”这可以算曹操是奸雄的一个铁证吧。

  我倒觉得诸葛亮是真正的英雄。因为诸葛亮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布八阵图、识魏延反骨、智取成都、七擒孟获、骂死王朗、空城计、七星灯等等,包括死后以木偶退兵、锦囊杀魏延。这些都说诸葛亮智慧力量的体现。

  至于其他人,我就说一下缺点:周瑜气量狭小,张飞勇有余而谋不足,关羽太骄傲,刘备无勇,智也不及孔明,司马懿智不如孔明,陆逊勇不足......总之,在我看来,三国英雄,诸葛亮一人而已。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从三国大乱到诸侯割据,又从三国鼎立到国家统一,它讲述了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演绎了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

  在作者罗贯中的生花妙笔下,《三国演义》拥有一个个引人入胜、娓娓动听的故事:热血沸腾的桃园三结义,英雄惜英雄的煮酒论英雄,欲擒故纵的七擒孟获、礼贤下士的三顾茅庐,勇冠三军的大战长坂坡……

  纵观三国,英雄人物更是数不胜数:神机妙算、料事如神的诸葛亮;有着英雄志、英雄气、英雄义的刘备;忠心耿耿、重情重义的关羽;粗中有细、骁勇善战的张飞;智勇过人、忠心为国的赵云……

  而其中,我最佩服的就是猛将张飞了。张飞怒吼长坂桥这一段我是看了又看。他不畏强敌,单枪匹马,就把曹操的军队给拦了下来。再大吼一声,如雷震耳,竟然把大将夏侯淳吓得肝胆俱裂,栽下马来,曹军更是后退奔走,溃不成军。真正是英雄中的英雄!

  三国英雄当是如此,古往今来,中国英雄更是数不胜数。每当奏**时,我们便举起右手在红旗下看着徐徐升起的**迎风飘扬。这时我便想起祖国的繁荣富强,人民的幸福生活来自不易,是千万革命英雄流血牺牲染红了***,换来的新中国。虽然无情的自然灾害曾不断地突袭:洪水、地震、禽流感、非典……但在灾害面前,我们华夏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挽救了一个又一个的生命。尤其是我们可亲可敬的中国人民***和白衣天使,在困难面前一个个勇往直前,冒着生命的危险,奋斗在这一场场无硝烟的战争的第一线。这些也真正是英雄中的英雄!

  读三国,看今天,识英雄。《三国演义》真是一部史学巨著。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去阅读这本书,了解三国,精通历史!

  泱泱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孕育出满天星斗般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诸葛亮六出祁山,七擒孟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关羽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可谓是天下无敌。可是又有谁能力盖群雄,天下无双呢?关云长狂妄自大,败走麦城,死于孙权之手;张飞脾气暴躁,贪杯误事,惨死于营帐之中;周瑜年少有为,却小肚鸡肠,被诸葛亮气死在了长江边;司马懿疑神疑鬼,优柔寡断,诸葛亮一个空城计就将他的四十万大军吓退了几十里,为后人所耻笑;吕布武艺高强,骁勇善战,但他三易其主,毫无信义,又贪酒好色,好大喜功,只是一个勇而无信的人。武功再高有用?智谋再多有何用?还不是照样惨死吗?

  那么,真正的英雄是谁呢?这个人就是论智谋,有智谋、论信用,有信用的蜀汉丞相——诸葛亮。他还未出茅庐之时,就已经知道了三分天下的事情。初出茅庐,便火烧新野,用计谋杀死了夏侯惇十几万大军,令刘备手下诸将都信服于他。后来赤壁之战又与孙权周瑜等群雄强强联手,用火攻箭射的方法再次杀退曹操几十万大军,使刘备从一个默默无闻,只能依附于其他大势力的无名后裔,一下子与曹操和孙权*起*坐。后来,由于曹魏过于狂妄,屡次南下攻打蜀汉边境,为了抵御曹魏的攻打,诸葛亮阵前谏后主,留下了忠心耿耿的《出师表》。虽然后来战争失败了,但是他不气馁,每日操练兵马,筹谋国事,养精蓄锐,蜀汉实力在他的苦心经营下日益增强。九年后,他又一次北伐攻打曹魏,于是又有了《后出师表》的留名,后来由于他北伐中过度辛劳,积劳成疾,最后死于五丈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了他一生的写照。

  “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诸葛亮便是如此之英雄!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各具其态,有长有短。这本名著塑造的人物不计其数,有宽厚仁义的刘备、足智多谋的诸葛亮、骁勇善战的关羽、心直口快的张飞,有心胸狭窄的周瑜、忠厚老实的鲁肃,还有老奸巨猾的曹操等等,一个个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在众多的三国名将里,最令我敬佩的英雄是赵云。他做为刘备手下的一员大将,文武双全,曾经一人冲杀曹操的几十万大军,被刘备称为一身是胆的孤身英雄。

  在樊城,刘备因兵力不足而撤**移襄阳,而曹操的军队快马加鞭,紧追不舍,把刘备的兵马打得七零八落。赵云自从与刘备冲散后,从晚上一直大战到第二天早晨,杀死无数曹兵,冲出了重围。这时,刘备的家眷找不到了,于是,他带领三四十人杀入乱军之中。赵云遇到曹军就战,遇到百姓就打听,终于在一群难民中发现了甘夫人。赵云将甘夫人扶上马,保护她杀出一条血路,把甘夫人安全送到长坂坡。赵云又杀进曹军中去寻找糜夫人和阿斗。迎面遇到曹操的背剑将军夏侯恩,赵云一枪将他挑下马来。之后,赵云在百姓的指点下找到了糜夫人和阿斗。此时,糜夫人身上已多处被刺伤,正抱着阿斗坐在一间破房子的墙根下。赵云急忙下马,说:“夫人,请快上马,我就算是步战也要把你们送出重围。”正说着,百姓忽然骚乱了起来,原来是一队曹军杀过来了。赵云催促糜夫人上马,糜夫人扭头一看,身旁有一口枯井,便把阿斗放在地上,投井自尽了。赵云见糜夫人死了,只好解开铠甲,把阿斗藏在怀里。刚要走,曹兵已到,曹操的四员大将马延、张郃、张南、焦触把赵云团团围住。赵云一手持枪,一手挥剑,左刺右砍,冲出重围,把阿斗护送到长坂坡上。赵云这一仗虽然打得很辛苦,但共杀死曹将五十多名。赵云的名字从此让曹军闻之丧胆。

  我敬佩赵云,因为他奋勇杀敌、锐不可当,是个胆气非凡的英雄!

  在无数的三国英雄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诸葛亮了,他在《三国演义》中可以说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诸葛亮,字孔明,南阳人士,号“卧龙”。他曾辅佐刘备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

  诸葛亮之所以让我印象深刻,就是因为他是一位足智多谋的天才军事家。比如说在“草船借箭”的故事中,他能够根据自然现象,巧用大雾天气。周瑜十分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一天周瑜在商议军事时提出让诸葛亮赶制10万枝箭。诸葛亮答应三天造好,立下了军令状。诸葛亮事后请鲁肃帮他借船、军士和草把子。第三天,诸葛亮请鲁肃一起去取箭。这天,大雾漫天,对面看不清人。天还不亮,诸葛亮下令开船,并让军士擂鼓呐喊。曹操只叫朝来船射箭。船两边都插满了箭。诸葛亮下令回师,这时曹操想追也来不及了。10万支箭“借”到了手。周瑜得知借箭的经过后长叹一声:我真不如他!还有,诸葛亮利用司马懿的多疑,巧施“空城计”,使司马懿误以为城内有伏军,使其撤下了十五万大军。

  诸葛亮不仅是一位天才的军事家,还是一位杰出的发明家。他为了解决大军粮草运输的困难,发明了“木牛流马”,使军粮运输的问题得以解决。“连弩”类似假设在兵车上的武器,是一种可以连续发射的弓箭,在当时是很厉害的武器,一次可以发射十枝箭,魏将张合就死于这种武器。这也是诸葛亮的发明之一。

  历史上许多人物对诸葛亮都有过高度评价。唐朝著名诗人杜甫曾对诸葛亮的事迹甚为欣赏,曾作过数首诗有关于诸葛亮的诗篇。当中《蜀相》中“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成为日后讲述诸葛亮一生的名句。

  每当听到“有勇有谋”“忠心不二”“武艺高强”这些词,我会不自禁地想到一个彪形大汉---关羽。关羽,字云长,及西蜀五虎上将之一,他曾经为刘备立下不少汗马功劳。

  “有勇”当关羽被毒箭射中后,华佗前来军营中疗伤,需割开皮肉,刮去骨中的毒药。刮骨疗毒之时,关羽照样边喝酒吃肉,边谈笑下棋,悠然自得,毫无疼痛之样,连眉头都没有皱一下,“有谋”当鲁肃宴请关羽交出荆州时,他单刀赴宴,最后安然无恙地离开宴请之地---临江亭,识破了鲁肃的阴谋诡计,暂时保住了荆州。

  “忠心不二”关羽被曹军困在下邳,待在曹营,曹操为他设宴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选送了十个美女,给他做了新战袍,还送了一匹赤兔马。如此情景,关羽依然一心向着刘备,毫不被金钱利益所迷惑,所动摇。最后,在麦城,被孙权抓获,可宁愿死,也不向东吴投降。他死得悲壮,死得豪烈,他拥有着忠肝义胆,精忠报国。

  “武艺高强”在曹营中,关羽得知哥哥刘备的就执意要走,他带着刘备的家属过东岭关、洛阳、汜水关、荥阳和黄河渡口关隘五个关卡斩六名大将,最后,与刘备等人团聚。在此之前,武艺超群己在关羽还是一名马弓手之时,就体现了出来,在与已杀死两名大将的华雄大战之前,曹操递了一杯热酒,关羽说要等到战完再喝,不久,他提着华雄的人头走进中军帐,那酒还是温的呢!,从这些战绩中,可以看出关羽非凡的武艺和莫大的勇气。

  在诸多三国人物中,关羽犹如一颗璀灿的明珠,格外耀眼,以至使我也为其神魂颠倒!

  梁山好汉和三国英雄都认为自己很厉害!

  于是他们要比赛看看谁更牛!第一场:及时雨宋江VS刘备坐在时光机上的宋江和刘备降落在南湖公园里,正好是春天。小草长出了新芽,他们手持武器,站在树芽上,经过300多回合大战,刘备渐渐抵挡不住了。但刘备还是奋力一博,使出*沙落燕。其实宋江早不行了,但由于面子问题始终没有说。终于,宋江挡不住了,跪在地上说:“大哥,歇歇行不,我快挂了,还是*局吧。”刘备欣然答应了

  第二场:入云龙公孙胜VS诸葛亮、夏天了,这天可真热啊!树上的知了也热得不行了,于是他俩便比赛求雨。比赛开始了,诸葛亮登上七星台,手举七星剑,向上天求雨,口中念念有词到:我送你投胎千里之外,你欠我10块……可是老天不作美,等了七八个时辰也没雨!公孙胜向前问满脸“大雨”的诸葛亮:“乍地拉?”“雨呢?我的雨呢?”“你在求雨前用什么牌子的洗澡液?”“无语牌的。”公孙胜却是很无语:“‘无语’不就是"无雨’吗?那怪求不出来。”诸葛亮笑着对他说:“谢你,我谢你全家,我谢你祖宗18代,下次一定改。”

  第三场大刀关胜VS关羽秋风杂着秋雨,两人行过礼仪后,两人同时拿起了青龙偃月大砍刀,一起拼杀了起来。可是过了好久好久,他们两就是没打完,没办法谁叫他们练得招数都一样呢。于是,他们两只好和好了,爷孙相认,满场欢喜。第四场黑旋风李逵VS张飞冬天到了,东风似虎狂阿!天气真是十分“冻”人呢。张飞和李逵都选文斗,可是两个人都是粗人,什么四书五经,兵法礼法,圣人训导,真是一窍不通。所以这场比赛又是*局。

  梁山和属国的人都认为,人各有长处和短处,应该互相帮助。


六国论教案 (菁华5篇)(扩展6)

——最新关于苏轼六国论的读后感优选【5】份

  怎样才能读好书?毫无疑问,一个好的时机非常重要,而暑假就是一个好的时机。走到书店,买了一本《苏轼传》,翻开了它,我仿似翻开了苏轼那传奇的一生……

  苏轼,南宋著名豪放派诗人,与其父和其弟:苏洵和苏辙合称三苏,被列进唐宋八大家之中。一门三杰,多么令人惊叹啊!苏洵没有考上进士,只得期盼两个儿子,不料两个儿子都那么争气,双双中举,这也是苏轼传奇而又不幸人生的开始。

  在王安石变法之前,苏轼有一段潇洒的时光,试问天性爱玩的他怎会安于寂寞?此时,兄弟、妻子都在身边,也许这是他一生中最快活的日子。在神宗上任,用王安石来变法后,他可就不是这么好过了,因为朝廷分为了保守派和新法派,两个派别之间斗争不断,苏东坡也时常受牵连,从这里调去那里,然后再去那里,要知道以前的交通可一点都不方便,这样的舟车劳顿也许只有乐天的苏东坡能受得了了,他的妻子王弗在这之前去世了,苏轼为纪念她而写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而在不久之后,他的父亲也去世了,这让苏东坡悲痛欲绝,回家为父亲和妻子守灵。在他人生中后段的日子也不好过,因为后来他与司马光在是否完全废除新法这个问题上有争议,在司马光去世后,与他一个派别的人就设计去陷害他,大发***,让苏东坡受了不少无妄之灾,著名的“明月几时有”也是在这个背景下完成的。晚年的苏东坡就更加凄苦了,被当时的皇帝一再贬职,永不升官,而且三个妻子都先他而去,这让人如何说苦!

  当然,苏轼的一生不可能都是悲苦的,他的诗书才华可是完全免检的,他的才气也让他拥有了很多朋友,在他受苦难的时候,可没少朋友来帮他。他与朋友佛印之间有许多趣事,还记得有一次在船上,他们出的对联“狗啃河上骨(和尚骨),水流东坡诗(尸)”,让我哈哈大笑,大喊妙绝了。东坡的另一个朋友陈季常也是大家很熟悉的人,因为“河东狮吼”就是从他怕老婆流传出来的。

  苏东坡可不只受朋友们的欢迎,他同样也是百姓爱戴的对象,对于一个会苦中作乐的人是不会悲观的。他每到一地都会尽量为百姓谋福祉,为百姓做事,深受百姓喜爱,从诗中“为报倾城随太守”就可以看出,这可不是因为他长得帅,是因为他心系百姓,当然,可能也与他的名气与才气有关。记得在书的后面还有这样一句话:“这就是他,一个悲天悯人的道德家,黎明百姓的好朋友,无可救药的乐天派!”

  看了《苏轼传》,仿佛经历了他的一生,往事历历在目,给人以启迪,又让人感慨无限。在书中还提到了这样一个传说:在苏轼出生时,旁边有座山一夜之间草木枯死,怎么救都是荒地,后来在苏轼去世一年之后,那座山又恢复了生机……这个传说给人无限遐想,也许是因为他吸取了那山的灵气了吧,所以他才这么出众……

  闲暇时,捧起一本书,你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六国论》是一篇非常有名的政论性文章,一共有三篇,我们常见的是苏洵的《六国论》。

  苏洵说:“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苏洵认为六国的破灭是因为贿赂秦国。有人说,难道六国的`破灭都是因为贿赂秦国吗?苏洵认为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秦国而灭亡,没有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失去了强大的援助,不能够独立生存。所以是因为问题在贿赂秦国。

  苏洵一语道破了六国的覆灭缘由,其实六国覆灭当然有很多原因,在这里苏洵认为贿赂秦国是六国灭亡的原因大概因为苏洵当时所处的年代正是宋辽和议的年代。当时宋朝和辽朝签订了檀渊之盟,宋朝每年都要给大量的金钱送给辽国。而这种情况和当时的秦国和山东六国的情况是非常相似。

  秦国一点点侵占六国的土地,小的成果是获得小城,大的结果是得到大城。秦国靠武力攻占的地方其实是非常小的。所以苏洵认为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战争,主要是因为贿赂秦国。苏洵说:“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六国的先祖披荆斩棘,才获得小小的地方。而六国的子孙不知道珍惜,都送给秦国,而且像丢掉草芥一样扔掉,今天割让五个城池,明天割让十座城池。以为能够有一夜的安寝。早上起来有发现秦军到了跟前。所以六国的灭亡是必然的,贿赂秦国就像抱着柴火去救火,柴烧不尽,或也不会灭。六国的地方有限,最终都灭亡了。

  有人说齐国没有贿赂秦国,为什么也灭亡了?苏洵认为齐国配合秦国,没有帮助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自然也不能避免。虽然燕赵两国开始不愿贿赂秦国,当时能够保住土地,所以燕国才得以最后灭亡,而赵国如果不是李牧被小人陷害,秦国也很难获打败赵国。而齐国当时还是非常强大,但是害怕秦国,所以没经过什么战争就投降了。

  读完《六国论》,虽然苏洵认为六国的灭亡是因六国贿赂秦国这个观点可能不完全正确。但是真的像苏洵那样说,六国团结一致也许真的不会那么快灭亡了。在宋朝虽然用钱保住了片刻的*安,但这种*安是不能持久的。

  今天的世界其实也是一样,像韩国,日本等一些国家,他们为了美国的保护,将大量的钱给美国。最后其实也没有得到什么保护。今天美国仍然是世界第一大国,我们虽然实力很强,但是仍然需要警惕。《六国论》给我一个很好的启示。

  本文的历史背景应从两个角度着眼:一是作者论述的六国灭亡那个历史时期的情况,借以了解作者立论的根据;二是作者所处的北宋时代的历史状况,借以明确作者撰写此文的针砭现实的意义及其写作上的特点。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就是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盛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又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国采取“远交*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随之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不从其他方面去论证,而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北宋建国以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五代军人乱政,因而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解除节度使的权力,派遣文臣做地方官,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由皇帝直接控制禁军,将地方的**、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为了防范武将军权过重,严令将帅不得专兵,甚至外出作战,也必须按皇帝颁发的阵图行事。将官经常轮换,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致使军队没有战斗力。这样的措施虽然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但是也造成军事上的衰颓。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到北宋中期,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的财政入不敷出。北宋**实行不限制兼并的政策,土地集中现象严重,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的专制腐败,军事上的骄惰无能,带来外交上的极端软弱。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

  苏洵写这篇文章并不是单纯地评论古代的历史事件,而是借古讽今,警告北宋王权不要采取妥协苟安的外交政策。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灭秦者,秦也,非汉也,是因其先以自灭,终将被他国所亡,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没有内因,也不会有外在发展的条件,

  内因才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可见内因是多么的重要,道德经上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由此观之,大到于国,小到于个人,皆先以修根而后固其身,

  我们都知道,秦灭了六国,统一了中国。是陈胜,吴广起义反秦在前,最后刘邦灭秦在后,创了大汉王朝。然而杜牧不这么认为,他认为把六国灭掉的不是秦,而是六国它们自己。打败秦国的也不是农民起义,而是秦自己!

  我认为自古历朝历代,都是内在政治混乱不堪所创造出的条件在先,而导致不是自乱自灭就是被他国所亡,想想,那个王朝的盛世,百姓能安居乐业,国家富强,周围的国家都怕,都不会欺负它。就是被欺负,也是欺负者自作自受。而最后,都是个个朝代先自己衰败下来,弱小得不堪一击,所以才被灭的。这难道不是自己的问题吗?如果它本来就是强大的,会被灭吗?

  大到一个国家兴亡,小到我们个人的成败得失,我们人人都会有失败,失败的原因都是自己造成的,无论别人怎么样,都是自己让自己失败的。你没有对方好,这就代表你有缺陷。别人可以安慰你,但你自己绝对不能安慰自己,所以我们要用正确的心态面对失败,越说别的人不对,其实自己就越是不对,而且会越来越不对,所以打败自己的,不是对手,而就是自己。老子说过,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自古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自生自灭,阴极反阳,阳极反阴,天之道也!虽然没有永久的朝代,但可以借鉴历代圣贤的教诲,延长和*的寿命!

  今读二苏《六国论》颇感新奇,曾不想这旧事之中还有这么多道道。不过,依我之见,二苏文章看似行文舒畅,合情合理,但考虑到当时的政治因素,就不难看出其中包涵了作者的政治思想。这也就影响了作者看待六国破亡事实的眼光,其文恐怕未点到实质。

  苏澈的《六国论》认为,六国灭亡在于不能联合魏韩,使力量未被团结。我说非也非也。

  在《过秦论》中就有提到六国曾在孟尝君、春申君、*原君、信陵君的合纵下“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这时的秦国又是怎样的呢?秦国“开关延敌”,这就不得了了。吓得诸侯“逡巡而不敢进”,于是“从散约败”。试想,十万之地,百万之师,这是必争的战斗,可诸侯却不能将“叩关而攻秦”坚持下去,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诸侯畏秦之势。六国虽然合纵,但各国都有本身利益的考虑,所以就造成了他们徘徊不定,导致对秦之势的惧怕,从而败北。诸侯畏秦之势,在史记中也有记载。说,秦围赵,*原君赴楚魏求援。结果楚王和魏王都有疑虑,不敢出兵。魏国的十万大军其实已压赵境,只秦国一句“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以拔赵,必移兵先击之”,使十万大军不敢越赵境一步。幸有信陵君假传魏王军令,毛遂拔剑威胁楚王,才得以救赵。

  那么苏洵的六国论又是怎么说的呢?苏洵说“六国破亡,弊在赂秦”。六国的灭亡在于用土地贿赂秦国。他的理由是贿赂秦国不仅使自己失去了强大的依靠,还使“暴秦之欲无厌”,从而走上了灭亡的道路。我说非也非也,这“六国破亡,弊在赂秦”的观点看似很有道理,但我们应该看深一些,问一句“为什么六国要赂秦?”当年秦攻赵,说,信陵君和春申君帅军击退了秦军,但还有后话。后话是赵向秦求和,赵国割地。看,秦军已被击退,困乏不已,按常理来讲赵国即使无力追击秦军,最次也应该是退守城池。他完全没有必要去赂秦,但赵国却向秦割地求和。以求一时之安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秦国之势在当时以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程度。故六国灭亡不在于赂秦,而在于惧怕秦国之势。

  秦以其势统一了天下,其实纵观当时之局,可得势者并非只有秦国。在当时可与秦较力者,还有齐、楚二国。此三国实力其实难分伯仲,只是秦国更懂得如何使自己在气势上压倒对手。在此,秦国的连横策略,便起到了削弱他国气势的作用。楚王因张仪一句笑言而破除了同齐国的联盟,又经过与秦魏齐之战,使之锐气大减,即而灭亡,起因受苏秦谗言,广树外敌,连年征战,致使其国力削弱,孤立无援,结果导致齐国气势锐减。此后,秦国以其无以可敌之气势占尽天时,地利,从而一统天下。

  由此,我们知道其实统一天下,并不一定要有过于强大的军队,有的应该是气势。商汤凭七百里的地方,统治了天下;周文王以百里之地,号令诸侯。凭的是什么?是气势!秦国有强大的气势,而诸侯畏惧它的气势,这就是六国灭亡的真正原因。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