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教案汇总十篇

首页 / 教案 / |

  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教案 1

  [教学目标]

  1.认识“咕、咚、熟”等12个生字,会写“吓、怕、跟”等7个生字。

  2.通过图片、形声字或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猜字、认字,把故事读正确、读流利。

  3.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能根据课后问题找出相关信息进行推断。

  4.初步懂得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从。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识字、写字,了解故事内容。

  难点:

  能根据课文内容作简单推断。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教师把一块石头扔进事先准备好的水桶中)听,这是什么声音?(咕咚、咕咚)(板书:咕咚)对,就是这个声音吓跑了好多动物呢!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那就和老师一起去森林王国看看吧。

  二、自主读文,培养自主学*能力

  1.出示自读要求,学生根据要求自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不认识的字,猜猜它们的读音。

  2.不会读的字词借助拼音读准确。

  3.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1)齐读、指名读、开火车认读。

  (2)教师巡视检查学生认字情况。

  (3)借助连环画,图文对应学*,读懂故事内容。(或根据学生已有的读连环画的经验——“段落之间有空行”来判断逐步梳理文本信息。)

  三、借助插图,学*第1~4自然段

  1.出示课文插图一,学*第1、2自然段:

  (1)小兔子怎么了?从课文哪个自然段可以看出来?(第2自然段)

  (2)谁听见了小兔子的喊声?(小猴子)他又是怎么做的?

  出示:他一边跑一边大叫:“不好啦,不好啦,‘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

  (3)“咕咚”是什么?

  (4)听到他们的喊声,还有谁也跟着跑起来了?

  出示:狐狸呀,山羊啊,小鹿哇,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

  2.出示课文插图二,学*第3~4自然段:

  (1)根据这些动物们的表情,猜猜他们会说些什么。(学生大胆想象)

  (2)引导学生朗读第1~4自然段,体会小动物们害怕的`心情。2.哪些动物是跟着兔子跑的?

  3.小动物们一边跑一边叫是因为。

  四、学*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吓”“怕”“跟”三个生字,组词,观察结构。

  (1)三个字均为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

  (2)“跟”字复*足字旁笔画的变化,右边第一笔横折起笔与足字旁齐*。

  2.教师范写,讲解要点。(“吓”左窄右宽,“怕”左窄右宽,足字旁最后一笔是提。)

  3.学生书空,描红,书写练*。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

  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教案 2

  [教学目标]

  1.认识“咕、咚、熟”等12个生字,会写“吓、怕、跟”等7个生字。

  2.通过图片、形声字或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猜字、认字,把故事读正确、读流利。

  3.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能根据课后问题找出相关信息进行推断。

  4.初步懂得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从。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识字、写字,了解故事内容。

  难点:

  能根据课文内容作简单推断。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教师把一块石头扔进事先准备好的水桶中)听,这是什么声音?(咕咚、咕咚)(板书:咕咚)对,就是这个声音吓跑了好多动物呢!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那就和老师一起去森林王国看看吧。

  二、自主读文,培养自主学*能力

  1.出示自读要求,学生根据要求自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不认识的字,猜猜它们的读音。

  2.不会读的字词借助拼音读准确。

  3.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1)齐读、指名读、开火车认读。

  (2)教师巡视检查学生认字情况。

  (3)借助连环画,图文对应学*,读懂故事内容。(或根据学生已有的读连环画的经验——“段落之间有空行”来判断逐步梳理文本信息。)

  三、借助插图,学*第1~4自然段

  1.出示课文插图一,学*第1、2自然段:

  (1)小兔子怎么了?从课文哪个自然段可以看出来?(第2自然段)

  (2)谁听见了小兔子的.喊声?(小猴子)他又是怎么做的?

  出示:他一边跑一边大叫:“不好啦,不好啦,‘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

  (3)“咕咚”是什么?

  (4)听到他们的喊声,还有谁也跟着跑起来了?

  出示:狐狸呀,山羊啊,小鹿哇,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

  2.出示课文插图二,学*第3~4自然段:

  (1)根据这些动物们的表情,猜猜他们会说些什么。(学生大胆想象)

  (2)引导学生朗读第1~4自然段,体会小动物们害怕的心情。2.哪些动物是跟着兔子跑的?

  3.小动物们一边跑一边叫是因为。

  四、学*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吓”“怕”“跟”三个生字,组词,观察结构。

  (1)三个字均为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

  (2)“跟”字复*足字旁笔画的变化,右边第一笔横折起笔与足字旁齐*。

  2.教师范写,讲解要点。(“吓”左窄右宽,“怕”左窄右宽,足字旁最后一笔是提。)

  3.学生书空,描红,书写练*。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

  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教案 3

  教学目的

  1.凭借汉语拼音和插图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做什么事,不应该盲目地跟别人跑,而要问个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

  2.朗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重点

  1.读懂课文,并能悟出寓意。

  2.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

  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准备

  4幅插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设疑。

  今天我们学*第17课咕咚,这是一篇阅读课。随后板书课题。咕咚是什么东西?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们想不想知道?请同学们打开书,读一读课文就会知道了。

  二、指导朗读课文,可按整体——部分——整体三步来指导。

  (一)从整体指导读课文。

  1.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一遍课文,标出自然段。

  2.对照插图读一遍课文,找出课文共讲了几种小动物,能按出场顺序说出来。

  3.同桌共读一遍课文,读后互相讨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分段指导读课文。可带着课后问题读,读后再回答。

  1.指名读第1~2段。

  (1)师问:咕咚指的是什么?

  生答:咕咚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

  (2)师问:木瓜掉进湖里的声音怎样?从哪可以看出来?生答:这声音很大很重。因为木瓜熟了,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的。

  (3)师问:兔子为什么跑?(课后第1题)

  生答:兔子听见这又大又响的咕咚声很害怕,吓跑了。

  (4)指导看第一幅插图。说说图意。

  举例: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还没有沉到湖底,溅起的水花还没有落下来,兔子已经撒腿跑了。它很害怕,一边跑还一边喊:“不好了,‘咕咚’可怕极了。”

  2.指名读3~4段。

  (1)师问:小猴子为什么也跟着跑?他还说了什么?(课后第2题)

  生答:小猴子听了兔子的话也跟着跑起来。他说:“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呀!”

  (2)师问:还有谁都跟着跑起来?(课后第3题)他们又喊叫什么?

  生答:听了猴子的话,狐狸、山羊、小鹿都跟着跑起来。他们一边跑一边叫:“快逃命啊,‘咕咚’来了!”

  (3)请三个同学分别把兔子、小猴子和大伙喊叫的话读一读,并说说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最后一问比较难,老师可做提示。

  生答:有很多话都是越传越走样。因为他们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说的,而他们的理解不一定对。他们不是有意造谣来吓唬人的。

  (4)指导看插图(二)。说出图意。

  举例:很多野兽都跟着跑起来,它们全张着嘴喊叫,面带惊慌的表情。

  3.指名读第5段。

  (1)师问:大象跑没跑?他是怎样跑的?

  生答:大象也跟着跑起来。他是看见其他的动物跑,他也跟着跑起来。

  (2)师问:野牛为什么没有跑?他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课后第4题)

  生答:因为野牛不知道“咕咚”是什么,它在哪里,所以它没有跑。

  野牛拦住大象和其他动物,追问谁看见“咕咚”了。结果谁都没看见“咕咚”是什么,兔子只是说它听见的,“咕咚”在那边的湖里。

  (3)指导看插图(三),并说说图意。

  举例:野牛在前面,非常沉着冷静地拦住大家,追问谁看见“咕咚”了。

  4.指导朗读6~7段。

  (1)师问:他们来到湖边看见什么?听到什么?生答:他们来到湖边看见正好又有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听见“咕咚”的声音。

  (2)师问:最后大伙儿为什么都笑了?(课后第5题。)生答:因为大伙都明白“咕咚”是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不是什么可怕的怪物,真相大白了,它们感到自己的行动十分的可笑。

  (3)指导看插图(四),并说说图意。

  举例:大家的表情各不相同。野牛在严肃地讲道理,兔子看清“咕咚”是什么了,不再惊慌;老山羊一边听野牛讲话,一边思考;狐狸、小猴子和小鹿已经感到可笑了。

  (三)让学生读全篇课文,并回答问题。

  1.大家齐读一遍课文。

  2.师问:你读了这篇童话,懂得了什么?

  生答:我懂得做什么事,不应该盲目的跟别人跑,听信谣传,而要问个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

  板书设计:

  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教案 4

  教学目的要求:

  1.能借助汉语拼音和插图,读懂课文。

  2.理解课文,知道遇事要弄清事实真相,先问为什么,不要盲目地跟着别人跑的道理。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弄明白“咕咚”到底是什么东西,以及兔子听到“咕咚”声拔腿就跑,许多动物也跟着瞎跑的原因,最后野牛怎样给大家解除了误会。

  难点是理解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做什么事,不应该盲目地跟着别人跑,而要问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

  教具准备:

  课文插图、配乐录音、卡片、小黑板。

  教学思路:

  先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接着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逐段阅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所揭示的道理;最后用以“扶”带“放”的方法指导学生学*自读课文《小牛站起来了》。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上新课前,老师想出个问题考考大家:一个木桶中,装了满满的一桶水,假如你们把一块石子扔进水中,这时会发出什么声音呢?(咚,咕咚。)(板书:咕咚)就是这声音,曾经吓跑过好几种动物呢!你们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想)好,老师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一篇新课文,这篇课文的题目就叫《咕咚》。

  2.这是一篇阅读课文。这篇课文到底讲了什么事呢?下面请听录音。

  二、听全篇课文的朗读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要求:仔细听,认真想,故事中的“咕咚”是什么?故事中讲了哪几种动物?(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故事中讲了小兔、小鹿、小猴、狐狸、山羊、大象和野牛这些动物)

  三、借助汉语拼音,再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标好自然段的序号。

  2.画出你不理解的字、词。

  3.指名朗读课文,进行朗读指导。

  4.出示小黑板,思考回答问题。

  全文共有____个自然段,____幅图,讲了____听到“咕咚”的声音,没有弄明白,拔腿就跑,后来____、____、____、____、____也跟着跑,只有____没有跟着跑。帮助大伙儿弄清了真相的事。

  四、指导看图,说清图意。

  出示课文中的一、二、三、四幅挂图,要求学生按照“谁、在干什么、为什么这样”的顺序,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图意参考:

  1.兔子听到木瓜熟后掉进湖里的“咕咚”声,吓了一跳,拔腿就跑。

  2.听到兔子的叫喊,小猴、小鹿、狐狸、山羊也跟着跑。

  3.大象也跟着跑。野牛拦住了大伙儿,问“咕咚”在哪里,谁看见了?

  4.兔子领着大家来到湖边,弄清了“咕咚”是什么,大家都笑了。

  五、小结过渡。

  刚才,老师和大家听了录音,读了课文,看了插图,同学们对《咕咚》这篇课文所讲的故事有了初步的了解。这篇课文中,兔子听到“咕咚”声为什么拔腿就跑,其它几种动物为什么也跟着就跑,野牛为什么拦住它们,故事的结果怎样?这些问题你们想知道吗?(想)老师下一堂课再和大家一起继续学*。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你们知道“咕咚”是什么?

  2.这篇课文讲了什么事情,它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下面我们继续学*课文。

  二、阅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1.(出示挂图1)这幅图讲了什么?(小兔听到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咕咚”声,吓了一跳,拔腿就跑)

  2.小兔为什么跑?(它认为咕咚可怕极了)

  3.它有没有仔细看一下?(没有)

  4.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发出“咕咚”一声,这声音太响了,胆子很小的兔子听到这个声音会怎么样?(害怕)

  5.从哪儿可以看出来?(吓了一跳、拔腿就跑、边跑边叫)(随机理解:拔腿就跑)

  6.它边跑边叫,对谁叫?叫什么?(对小猴叫:“不好了,‘咕咚’可怕极了。”理解:这里的“咕咚”是指一种东西的名称)

  7.指导朗读:“不好了,‘咕咚’/可怕极了!”(注意停顿、重音、语气)

  三、阅读课文三、四自然段。

  1.(出示挂图2)这幅图讲了什么?(听了兔子的叫喊,小猴、小鹿、狐狸、山羊也跟着跑起来了。)

  2.小猴为什么也跟着跑?从哪儿看出来的?(小猴听了兔子的叫声,认为“咕咚”追它们来了。从小猴子边跑边叫:“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可以看出)

  3.““咕咚”追它们来了,小猴子心里会怎样?(非常害怕)

  4.指导朗读:“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注意语气、停顿、重音。句中第二个“不好了”和“快跑哇”音要读得重一些,调要拉得长一点)

  5.小猴子那可怕的.叫声,震动了整个森林。这一下森林里可热闹了。听!(放第四自然段的配乐朗读录音)

  6.这一自然段中讲到了哪些动物?它们怎么样?“大伙儿”指谁?(有狐狸、山羊、小鹿。它们也跟着跑起来,边跑边叫:“快逃命啊,‘咕咚’来了!”“大伙儿”指狐狸、山羊、小鹿)

  7.它们为什么叫“快逃命啊”?(它们认为“咕咚”是一种可怕的东西,要来吃它们了)

  8.比较“兔子”“小猴”“大伙儿”说的话。它们讲的话相同吗?不同在哪里?(小兔子只是说“咕咚”可怕极了;小猴子认为“咕咚”追它们来了;其它的动物以为“咕咚”吃它们来了。它们把“咕咚”越传越厉害)

  9.分角色朗读“兔子”“小猴”“大伙儿”说的话。

  10.就这样,很*常的一声“咕咚”声,由于动物们的误解、误传,它成了一种很怪的动物,吓坏了森林中的许多动物,它们一个跟一个跑起来,就连大象也怎样了?(跟着跑起来)

  四、阅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1.(出示挂图3)这幅图讲了什么?(野牛拦住大伙儿问“咕咚”在哪里?谁看见了?)

  2.野牛为什么没有跑?它是怎样做的呢?(野牛想搞清楚“咕咚”是什么。它拦住了大伙儿)

  3.(出示“拦住”一词)你会做“拦”的动作吗?野牛是怎么拦的?(让学生通过演示理解)

  4.野牛拦住了大象和大伙儿后是怎样问的?(指导学生用“先问____,再问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问____”的句式回答。)

  5.分角色朗读“野牛”的问话和“大象”“兔子”的答话。

  五、阅读课文六、七自然段。

  1.(出示挂图4)这幅图讲了什么?(大伙儿知道“咕咚”的真相后,笑了)

  2.大伙儿是怎样知道事情真相的呢?(出示课文第六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指导学生比较朗读后思考:

  (1)木瓜为什么会自己掉下来?(木瓜熟透了)

  (2)木瓜掉进湖里为什么会发出很响的声音?(从高高的树上掉下来撞击水面)

  (3)“咕咚”究竟是什么?(“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所发出的声音)

  3.知道了“咕咚”的真相后,它们都怎样呢?(大伙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

  4.这里的“大伙儿”指谁?为什么都笑了?(“大伙儿”指:兔子、小猴、小鹿、狐狸、山羊、大象。它们知道了“咕咚”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弄清了事情的真相后,觉得自己刚才的行动十分可笑,所以笑了)

  5.这时候,它们会想些什么呢?(诱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如:小猴想:我以后要向野牛学*,不再瞎跟着别人跑,而要问个为什么,弄清事情真相)

  六、总结课文。

  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兔子听到“咕咚”的响声,没有弄明白,就边跑边叫“咕咚”非常可怕。小猴子听了兔子的话,跟着跑起来,并且叫大家也快跑。狐狸、山羊、小鹿听到后,一边跑一边叫大家逃命。大象看见了也跟着跑起来。野牛却不这样。他拦住大家问“咕咚”在哪里,谁看见了。最后兔子领着大家来到湖边,弄清了事情真相。

  2.在这个故事中,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在这个故事中,我喜欢野牛,因为它遇到事情不慌张,能先问个为什么,不盲目地跟着别人跑。我不喜欢兔子、小猴子、山羊、狐狸、小鹿、大象,因为它们遇事不先问为什么,别人怎么说,也跟着别人怎么说;别人怎么做,也跟着别人怎样做)

  3.我们同学们以后遇到事情应怎么办?(遇事先问个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

  第三课时

  一、复述故事。

  1.学生分小组试讲故事。

  2.小组推选代表上讲台讲故事。

  二、表演故事。

  以八个同学为一组,戴好“木瓜”和“兔子”等七种动物的头饰,在音乐声中进行表演。

  三、辅导学生自学自读课本第19课《小牛站起来》。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指名朗读,老师纠正读音。

  (2)读了这篇课文,想想课文告诉了我们一件什么事情?(小牛没有听乌龟的劝告,不怕摔跤,终于学会站起来了的事。)

  2.对照插图,找出与图相对应的自然段。

  (1)指名说说每幅图讲了什么内容?

  参考图意:

  ①小牛学站起来,几次摔跤,乌龟劝它别学了,小牛没有听从。

  ②不怕摔跤的小牛不仅站起来了,而且还在练*走路呢!

  (2)根据图意找出相应的自然段。(1—4自然段;5—7自然段)

  3.指名读课后问题,思考回答:

  (1)小牛是怎样站起来的?(小牛不怕摔跤,不盲目地相信别人的话,通过反复练*,终于站了起来。)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告诉我们遇到困难不要害怕,失败了不要灰心,不要盲目地相信别人的话,只要通过努力,就能克服困难,获得成功。)

  板书:

  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教案 5

  《咕咚》是一个生动有趣的经典童话故事,内容生动,幽默动感十足。落入水中的东西发出的声音,吓坏了但小的小老鼠,他的奔逃引了了群体的慌张,顿时乱做一团,最终发现是自己吓坏了自己!在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基础了,让不要惊慌,而要沉着,要先了解事情发生的原因,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猜测、观察、动作模仿等方式,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2、引导幼儿感受故事中动物的情绪并学说:"快逃!快逃!咕咚来啦!"

  3、体验师生共同表演故事的快乐。

  活动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的动物的情绪,学会对话:"快逃!快逃!咕咚来啦!"活动难点:

  体验动物逃跑时的紧张情绪。

  活动准备:

  1、绘本ppt,故事中的动物形象大图一套,小图片与幼儿人数一样。

  2、情景表演(一只小老鼠正在散步,听到"咕咚"声,吓了一跳,逃跑了,边跑边喊"快逃!快逃!咕咚来啦!)活动过程:

  一、情景表演导入(一只胆小的.老鼠正在散步,忽然听到"咕咚",吓了一跳逃跑了,边跑边喊"快逃!快逃!咕咚来啦!")提问:

  刚才的小老鼠怎样了? (逃跑)它为什么要逃跑呢? (害怕)它害怕什么呢? (咕咚)"咕咚"会是谁呢? (幼儿猜测)

  二、幼儿观看ppt,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师:小老鼠跑着跑着,会遇到谁呢?他们说了些什么?

  我们一一看。

  观看第一页(兔子听到老鼠叫喊声一起逃跑)——小老鼠跑啊跑,它遇到了谁呢?

  ——它遇到小兔子说到什么呢?

  ——小老鼠对小兔子说了什么?

  ——小兔子听到喊声怎么了?

  观看第二页(狐狸逃跑)——这是谁呀?谁来学学狐狸的样子?

  观看第三页(狐狸被吓的和小老鼠、兔子、一起逃跑)——狐狸听到了什么声音?

  ——他为什么也要逃跑呀?

  ——他们逃跑时,又会遇到哪些动物呢?

  观看第三页(小羊、小猪、斑马都被吓到一起逃跑)——他们见到小羊(小猪、斑马)对他(们)说了什么呢?

  我们一起来说说。(快逃!快逃!咕咚来啦!)——有谁发现了这群小动物?他会怎么做呢?让我们来看看吧!

  教师播放第四五页,和幼儿一起观察,理解故事内容。引导幼儿观察大熊并学学他的动作。再模仿小动物们紧张的样子。

  ——小动物们跟在大熊后面干什么呢?

  ——"咕咚"会是谁呢?(幼儿自由发言)

  三、讨论并理解故事内容。

  师:让大熊带着小动物去找"咕咚"我们来想想,小老鼠吓得往前跑时,碰见了谁?说了些什么?

  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出示相应的动物形象图片(大)鼓励幼儿模仿绘本中动物的表情及语言:"快逃!快逃!咕咚来啦!"教师播放最后画面(苹果掉到水中)——咕咚到底是谁啊?

  ——"咕咚"可怕吗?小动物们为什么害怕呢?

  四、幼儿选择相应的角色表演故事。

  在表演过程中,教师及时表扬声音和表情到位的幼儿并提示幼儿:如果不记得自己何时出场,可以借助线索图。

  根据实情况,可以再说几次,让幼儿体验和同伴一起表演的快乐。

  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教案 6

  《咕咚》是一篇童趣盎然、情节曲折的童话故事,这个故事教育学生:听到或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动脑想想或去实地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随别人。在教学本课时,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低年级学生还是以玩为主,抓住学生这一年龄特征,在导入新课时,我先模仿动物的叫声,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声音。接着再故做神秘地发出“咕咚”的声音,再让学生猜猜这是什么声音,从而引入课文学*。这课的导入方式是为了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并营造一种将阅读期待。

  2、文本的意义,只有在学生主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才能产生,在教学时我着力让学生参与有感情朗读、看图想像、即兴表演、动作模仿等活动,让他们能从各自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引领学生深入课文,使学生与文本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对话关系,使他们由读文、看图进入悟境、悟情、悟理的阅读境界。

  研究课《咕咚》反思

  《咕咚》是第二册一篇图文并茂的童话故事。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内容浅易易懂,很适合低年级学生学*。那么,如何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学训练课,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思维,提高语言能力,陶冶思想情操呢?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指导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设疑引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的动力。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心理特点,形象有趣,富有悬念性的东西最能吸引其注意力。于是,我采用了实物作了一个实验,用木瓜在高空仍进

  水桶里,发出咕咚的声音,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什么声音,你想知道吗?接着板书:咕咚,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这样,学生的学*兴趣提高了,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

  二、图文结合,感知课文内容

  根据低年级学生认知事物的特点,我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图文结合,帮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听录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3 幅图,把3 幅图连起来问: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图文对照

  ,学生自学讨论:哪些自然段写了1 、2 、3 幅图。这样图文对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讨论自学,很快地理解了课文的意思以及它们的联系,并能看着图,用自己的话把课文的意思说出来。

  三、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

  本文的重点是通过朗读训练让学生加深对课文中心意思的理解。我让学生在看懂图意,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当听到咕咚声音时,小兔、小猴、狐狸、大象、野牛等怎样做?谁做的对?为什么?接着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抓住重点,因势利导,指导朗读,如:小猴儿,大伙儿说的活要读出惊慌紧张的语气;野牛说的话应不慌不忙,表现它做事不盲目,不跟别人跑,弄清事实真相。这样,通过多次反复朗读品味课文,充分调动学生学*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学的能力。

  四、角色演评,渗透德育

  童话故事的教**用“角色演评”的方法,不但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使学生对童话隐含的思想因素得到内化和升华。教学《咕咚》这篇课文时,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展开想象,进行角色表演。表演前,强调对角色的理解,注意角色的语言、动作、神态;表演后,可让学生进行角色独白,并对角色进行评点,使学生在有趣的表演和评点中,发展思维,提高语言能力,陶冶思想情操,教育学生要学*野牛做事弄清事实真相的精神。

  以上指导方法的结合运用,我的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也发展了思维,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同时情操也得到陶冶。

  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教案 7

  教学要求

  1、会认“咕、咚”等13个生字,会写“吓、怕”等7个生字。

  2、能根据学过的方法猜测生字的读音,进而把课文读熟、读懂。

  3、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课后问题找出相关信息进行推断。知道遇事要弄清事实真相,先问为什么,不要盲目跟从的道理。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

  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遇事要弄清事实真相,先问为什么,不要盲目跟从的道理。

  教学

  课时两课时。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教学课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背景图片,猜一猜:小动物们为什么要奔跑?

  2、引入新课,板书题目,齐读题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并在课文中标出生字、新词。

  2、自主识字,交流识字方法。说说自己记住了哪些生字,是怎么记住的。

  3、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4、全班交流。

  5、指名分段读课文,纠正读音。

  6、再读课文,完成填空。

  全文共有个自然段,讲了听到“咕咚”的声音,没有弄明白,拔腿就跑,后来、也跟着跑,只有没有跟着跑,帮助大伙弄清了事情真相的故事。?

  三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认读生字。

  吓怕跟家羊象都

  2、指导观察生字特点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重点指导“家、象、都”的笔顺和书写。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仿写。

  4、展示书法作品,进行讲评。

  学生在自主的氛围中学*,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这种由课堂走向生活的学*方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孩子们的'探究欲望,充分调动孩子们学*的积极性。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遇事要弄清事实真相,先问为什么,不要盲目跟从的道理。

  与课文相关的情境图,教学课件。

  一复*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齐读。

  吓怕跟家羊象都

  2、指名分段读课文。

  二朗读感悟

  1、学*课文第1、2自然段。

  (1)(出示挂图1)这幅图讲了什么?自由读第1、2自然段。

  (2)兔子为什么跑?(他认为“咕咚”可怕极了)

  (3)他有没有仔细观察一下究竟发生了什么?(没有)

  (4)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咕咚”一声,这声音太响了。胆子很小的兔子听到这个声音有什么表现?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5)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

  2、学*第3、4自然段。

  (1)(出示挂图2)这幅图讲了什么?

  (2)小猴子为什么也跟着跑?从哪儿看出来的?

  (3)小猴子的心情怎么样?

  (4)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不好啦,不好啦,“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

  (5)自由读第5自然段,看看这一自然段中讲到了哪些动物?他们怎么样?

  (6)动物们为什么叫“快逃命啊”?

  (7)比较“兔子”“小猴子”“大伙”说的话。他们讲的话相同吗?不同在哪里?

  (8)分角色朗读“兔子”“小猴子”“大伙”说的话。

  (板书:木瓜吓跑动物们)

  3、学*课文第5自然段。

  (1)(出示挂图3)这幅图讲了什么?

  (2)野牛为什么没有跑?他是怎样做的呢?

  (3)你会做“拦”的动作吗?野牛是怎么拦的?(让学生通过动作演示理解)

  (4)野牛拦住了大象后是怎样问的?

  (板书:野牛拦住)

  (5)分角色朗读“野牛”的问话和“大象”“兔子”的答话。(板书:问原因)

  4、学*课文第6、7自然段。

  (1)自由读第6、7自然段。

  (2)木瓜为什么会自己掉下来?(木瓜熟透了)

  (3)木瓜掉进湖里为什么会发出很响的声音?(因为木瓜是从高高的树上掉下来的,所以声音很响)

  (4)“咕咚”究竟是什么?(“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所发出的声音)

  (5)知道了“咕咚”的真相后,动物们都怎样呢?为什么大伙都笑了?

  (6)这时候,动物们会想些什么呢?

  三表演故事

  1、小组内练*分角色表演。

  2、找两组在班内进行表演。

  四总结全文

  1、在这个故事中,你喜欢谁?为什么?

  2、今后我们遇到类似的事情应该怎么办?

  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教案 8

  教学要求

  1、会认“咕、咚”等13个生字,会写“吓、怕”等7个生字。

  2、能根据学过的方法猜测生字的读音,进而把课文读熟、读懂。

  3、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课后问题找出相关信息进行推断。知道遇事要弄清事实真相,先问为什么,不要盲目跟从的道理。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

  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遇事要弄清事实真相,先问为什么,不要盲目跟从的道理。

  教学

  课时两课时。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教学课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背景图片,猜一猜:小动物们为什么要奔跑?

  2、引入新课,板书题目,齐读题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并在课文中标出生字、新词。

  2、自主识字,交流识字方法。说说自己记住了哪些生字,是怎么记住的。

  3、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4、全班交流。

  5、指名分段读课文,纠正读音。

  6、再读课文,完成填空。

  全文共有个自然段,讲了听到“咕咚”的声音,没有弄明白,拔腿就跑,后来、也跟着跑,只有没有跟着跑,帮助大伙弄清了事情真相的故事。?

  三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认读生字。

  吓怕跟家羊象都

  2、指导观察生字特点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重点指导“家、象、都”的笔顺和书写。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仿写。

  4、展示书法作品,进行讲评。

  学生在自主的氛围中学*,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这种由课堂走向生活的学*方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孩子们的探究欲望,充分调动孩子们学*的积极性。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遇事要弄清事实真相,先问为什么,不要盲目跟从的道理。

  与课文相关的情境图,教学课件。

  一复*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齐读。

  吓怕跟家羊象都

  2、指名分段读课文。

  二朗读感悟

  1、学*课文第1、2自然段。

  (1)(出示挂图1)这幅图讲了什么?自由读第1、2自然段。

  (2)兔子为什么跑?(他认为“咕咚”可怕极了)

  (3)他有没有仔细观察一下究竟发生了什么?(没有)

  (4)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咕咚”一声,这声音太响了。胆子很小的兔子听到这个声音有什么表现?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5)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

  2、学*第3、4自然段。

  (1)(出示挂图2)这幅图讲了什么?

  (2)小猴子为什么也跟着跑?从哪儿看出来的?

  (3)小猴子的心情怎么样?

  (4)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不好啦,不好啦,“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

  (5)自由读第5自然段,看看这一自然段中讲到了哪些动物?他们怎么样?

  (6)动物们为什么叫“快逃命啊”?

  (7)比较“兔子”“小猴子”“大伙”说的话。他们讲的话相同吗?不同在哪里?

  (8)分角色朗读“兔子”“小猴子”“大伙”说的话。

  (板书:木瓜吓跑动物们)

  3、学*课文第5自然段。

  (1)(出示挂图3)这幅图讲了什么?

  (2)野牛为什么没有跑?他是怎样做的呢?

  (3)你会做“拦”的动作吗?野牛是怎么拦的?(让学生通过动作演示理解)

  (4)野牛拦住了大象后是怎样问的?

  (板书:野牛拦住)

  (5)分角色朗读“野牛”的问话和“大象”“兔子”的答话。(板书:问原因)

  4、学*课文第6、7自然段。

  (1)自由读第6、7自然段。

  (2)木瓜为什么会自己掉下来?(木瓜熟透了)

  (3)木瓜掉进湖里为什么会发出很响的声音?(因为木瓜是从高高的树上掉下来的,所以声音很响)

  (4)“咕咚”究竟是什么?(“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所发出的声音)

  (5)知道了“咕咚”的真相后,动物们都怎样呢?为什么大伙都笑了?

  (6)这时候,动物们会想些什么呢?

  三表演故事

  1、小组内练*分角色表演。

  2、找两组在班内进行表演。

  四总结全文

  1、在这个故事中,你喜欢谁?为什么?

  2、今后我们遇到类似的事情应该怎么办?

  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教案 9

  教学目的

  1.凭借汉语拼音和插图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做什么事,不应该盲目地跟别人跑,而要问个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

  2.朗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重点

  1.读懂课文,并能悟出寓意。

  2.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

  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准备

  4幅插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设疑。

  今天我们学*第17课咕咚,这是一篇阅读课。随后板书课题。咕咚是什么东西?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们想不想知道?请同学们打开书,读一读课文就会知道了。

  二、指导朗读课文,可按整体——部分——整体三步来指导。

  (一)从整体指导读课文。

  1.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一遍课文,标出自然段。

  2.对照插图读一遍课文,找出课文共讲了几种小动物,能按出场顺序说出来。

  3.同桌共读一遍课文,读后互相讨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分段指导读课文。可带着课后问题读,读后再回答。

  1.指名读第1~2段。

  (1)师问:咕咚指的是什么?

  生答:咕咚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

  (2)师问:木瓜掉进湖里的声音怎样?从哪可以看出来?生答:这声音很大很重。因为木瓜熟了,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的。

  (3)师问:兔子为什么跑?(课后第1题)

  生答:兔子听见这又大又响的咕咚声很害怕,吓跑了。

  (4)指导看第一幅插图。说说图意。

  举例: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还没有沉到湖底,溅起的水花还没有落下来,兔子已经撒腿跑了。它很害怕,一边跑还一边喊:“不好了,‘咕咚’可怕极了。”

  2.指名读3~4段。

  (1)师问:小猴子为什么也跟着跑?他还说了什么?(课后第2题)

  生答:小猴子听了兔子的话也跟着跑起来。他说:“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呀!”

  (2)师问:还有谁都跟着跑起来?(课后第3题)他们又喊叫什么?

  生答:听了猴子的话,狐狸、山羊、小鹿都跟着跑起来。他们一边跑一边叫:“快逃命啊,‘咕咚’来了!”

  (3)请三个同学分别把兔子、小猴子和大伙喊叫的话读一读,并说说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最后一问比较难,老师可做提示。

  生答:有很多话都是越传越走样。因为他们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说的,而他们的理解不一定对。他们不是有意造谣来吓唬人的。

  (4)指导看插图(二)。说出图意。

  举例:很多野兽都跟着跑起来,它们全张着嘴喊叫,面带惊慌的表情。

  3.指名读第5段。

  (1)师问:大象跑没跑?他是怎样跑的?

  生答:大象也跟着跑起来。他是看见其他的动物跑,他也跟着跑起来。

  (2)师问:野牛为什么没有跑?他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课后第4题)

  生答:因为野牛不知道“咕咚”是什么,它在哪里,所以它没有跑。

  野牛拦住大象和其他动物,追问谁看见“咕咚”了。结果谁都没看见“咕咚”是什么,兔子只是说它听见的,“咕咚”在那边的湖里。

  (3)指导看插图(三),并说说图意。

  举例:野牛在前面,非常沉着冷静地拦住大家,追问谁看见“咕咚”了。

  4.指导朗读6~7段。

  (1)师问:他们来到湖边看见什么?听到什么?生答:他们来到湖边看见正好又有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听见“咕咚”的声音。

  (2)师问:最后大伙儿为什么都笑了?(课后第5题。)生答:因为大伙都明白“咕咚”是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不是什么可怕的怪物,真相大白了,它们感到自己的行动十分的可笑。

  (3)指导看插图(四),并说说图意。

  举例:大家的表情各不相同。野牛在严肃地讲道理,兔子看清“咕咚”是什么了,不再惊慌;老山羊一边听野牛讲话,一边思考;狐狸、小猴子和小鹿已经感到可笑了。

  (三)让学生读全篇课文,并回答问题。

  1.大家齐读一遍课文。

  2.师问:你读了这篇童话,懂得了什么?

  生答:我懂得做什么事,不应该盲目的跟别人跑,听信谣传,而要问个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

  板书设计:

  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教案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的主体。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的意识和*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因此,教学中,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良好的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字,如部件组合法、字理识字法、字族识字法、谜语等,通过同桌或小组讨论、交流自主识字。同时采用指导观察法,充分利用插图,以图带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整个环节以朗读贯穿始终,加深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1、导入:同学们,在森林里的蘑菇屋内,住着一位可爱的朋友,(多媒体课件出示:一只小兔子)大家看小兔子的表情,想到了一个什么词语?(吃惊、害怕等)听,他在说什么呢?

  2、课件播放并出示小兔子的话:小朋友们,“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呀!

  3、教师导学:小兔子为什么害怕“咕咚”,“咕咚”又是什么?我们一起去森林里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好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咕咚”这两个字的特点,发现规律。(都是口字旁的字)引导学生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

  设计意图:好的开端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因此,运用直观、形象的画面创设愉悦、有趣的课堂教学情境,既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规律,又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

  二、游戏闯关,认识生字

  1、教师设置闯关游戏,(课件出示:咕咚探秘之旅)第一关——“神奇果树林”。要求:认真听老师范读课文,圈出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自己拼读,读准字音。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圈画生字:咕、咚、熟、掉、吓、鹿、逃、命、象、野、拦、领。

  3、引导学生利用字卡,同桌之间可以用喜欢的方式交流生字。如:

  (1)你读一个字,我读一个字。

  (2)抢答读字,看谁读得准确。

  4、学生汇报后,教师指导难读、易错的字音。

  (1)翘舌音:熟shú。

  (2)后鼻音:咚dōnɡ、命mìnɡ、象xiànɡ、领lǐnɡ。

  (3)整体认读音节:野yě。

  5、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认读生字。

  6、出示课件,开始闯关,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选出一名同学,读果子树上的字宝宝。

  7、小结:顺利过关的小组很棒,大家看,这棵果树硕果累累,所有的生字果子变成了一架飞机,我们坐着飞机来到第二关——“课文堡垒”!(课件出示:生字果子汇聚成一架飞机飞到第二关。)

  设计意图:运用闯关的形式,激发学生学*生字的兴趣,能极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识字效果。同时,形成相互学*、共同探讨、相互帮助的学*氛围。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课件出示第二关闯关要求:把课文读通顺,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不重复;知道“咕咚”是什么,故事中讲了几种小动物,分别是什么。

  2、明确要求后,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3、再次指导学生小组内互相读课文,你读一段,我读一段,认真倾听,互相评价。

  4、小组内评选出读得最棒的同学一起去闯关。

  (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选择其中一个自然段读给同学们听。

  (2)请回答问题:“咕咚”是什么?故事中讲了几种小动物,分别是什么?(“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故事中讲了小兔、小鹿、小猴、狐狸、山羊、大象和野牛这些动物。)

  5、小结:各个组的同学们真的很棒。看,我们的“课文堡垒”被攻破了。(课件出示)我们跟随小兔子一起去下一关吧!

  设计意图:在生字闯关成功的基础上,回归到读文。既让孩子们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又激发了读文的兴趣。把课文读正确、通顺,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为理解课文内容做准备。

  四、方法识记,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第三关:书写大赢家。要求:先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记住这些字并把它们写好。

  2、课件出示:

  (1)跟。

  ①引导学生说一说如何记住这个字,利用字族识字的方法记忆。

  ②指导学生观察“跟”的特点,它的笔画较多,需要注意右边是“艮”。

  ③教师范写,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然后学生书空、描红,每字对比书写两个。

  ④组词,说话。

  (2)谜语:撇刀头下一扁口,一撇穿口往外走,弯钩里面两小撇,一撇一捺在外头。

  ①出示谜底:象

  ②教师引言:“象”是个象形字,本课还有一个象形字“羊”,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象”字和“羊”字的演变过程。(课件出示字的演变过程)

  ③引导学生观察教师范写,指出注意的地方:“象”中“口”里的撇是一笔写下来的,“羊”三个横之间的距离是一样的。

  ④组词:盲人摸象、气象万千、亡羊补牢、羊肠小道。

  3、师生评价,优秀作品展示,顺利过关。

  设计意图:低年级写字教学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关系到学生终身发展的基本功。教学中,在对生字充分认读、课文内容大致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记字、写字,从而达到学生写出规范、整洁的汉字的目的。

  五、课堂小结,总结收获

  这节课我们的收获可真不少,一起闯过“神奇果树林”“课文堡垒”和“书写大赢家”三个关卡,既认识了12个生字,又能把生字写得漂亮、端正,大家真棒!那课文中,小兔子听到“咕咚”声为什么拔腿就跑?其他动物为什么也要跑呢?野牛又是怎么做的呢?故事的结果怎样呢?你们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下节课,我们继续和小兔子一起探索“咕咚”的秘密。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引领学生回忆本节课的学*内容,同时又引出下节课要学*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为下节课的教学进行良好的铺垫。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巩固字词

  1、教师激励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新词。同时随机指导学生抓住个别词语说一句话。

  2、导学:通过上节课的学*,大家知道什么是“咕咚”吗?小兔子听到“咕咚”声为什么拔腿就跑,其他动物为什么也要跑呢,野牛又是怎么做的呢?这篇课文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秘之旅。(课件出示:咕咚。)

  设计意图:回顾上节课的生字、新词,以及课文的整体内容,既是对整篇课文学*的整体把握,又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

  二、深入感知,指导朗读

  教师指导图文结合学*,本课共有四幅图,要求学生指出每幅图和哪些自然段相对应。

  (一)阅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出示图1),引导学生说出这幅图上的内容。(小兔听到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咕咚”声,吓了一跳,拔腿就跑。)

  2、指名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抓住重点词语:吓了一跳、拔腿就跑、一边跑一边叫,体会小兔子害怕的心理。学生可以结合图片理解重点词语,也可以通过表演动作来理解。

  3、指导学生观察“吓、掉”两个字,加深记忆。

  4、教师提问:小兔子边跑边叫,对谁叫?叫什么?(对小猴叫:“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理解:这里的“咕咚”是指一种东西的名称。)

  5、指导朗读:“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注意停顿、重音、语气。)

  (二)阅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1、(出示图2)引导学生接着观察图上的内容。(听了兔子的`叫喊,小猴、狐狸、山羊、小鹿也跟着跑起来了。)

  2、指名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小猴子的动作和语言,体会小猴子盲目害怕的心理。

  3、指导朗读:“不好啦,不好啦,‘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注意语气、停顿、重音。句中第二个“不好啦”和“快跑哇”要读得重一些,调要拉得长一点。)

  4、过渡:小猴子的叫声,震动了整个森林。这下森林里可热闹了。听!(放第四自然段的配乐朗读录音课件。)

  5、指名汇报:这一自然段中“大伙”都有谁,他们是如何做的。(有狐狸、山羊、小鹿。他们也跟着跑起来,一边跑一边叫:“快逃命啊,‘咕咚’来了!”)

  6、课件出示“鹿”的字理演变图,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都知道哪些鹿。(梅花鹿、驯鹿等,也可课件出示几种鹿的图片。)

  7、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动物们为什么跟着兔子一起跑。

  8、引导学生比较“兔子”“小猴”“大伙儿”说的话。它们讲的话相同吗?不同在哪里?(课件出示话语。)(小兔子只是说“咕咚”可怕极了;小猴子认为“咕咚”追他们来了;其他的动物以为“咕咚”吃他们来了。他们把“咕咚”越传越厉害。)

  9、课件出示“逃”,引导学生说出以“兆”为字族的字,如:桃、挑、跳等,并一起总结儿歌加以区分。“兆”字加“提手”,挑三拣四挑不够;“兆”字加“足字”,跳来跳去真快活;“走之”伴“兆”字,赶快逃走藏起来;“木”和“兆”字做朋友,鲜桃结在树枝头。

  10、分角色朗读“兔子”“小猴”“大伙儿”说的话。

  11、过渡:就这样,很*常的“咕咚”声,由于动物们的误解、误传,它成了可怕的怪物,吓坏了森林中的许多动物,他们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就连大象这么庞大的动物也跟着跑起来。

  (三)阅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1、(出示图3)引导学生猜猜图中的小动物们在干什么。指名读第五自然段。(野牛拦住了小动物们,讨论“咕咚”。)

  2、结合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野牛”,扩词“野”,认识“里字旁”。

  3、指名演示“拦”的动作,体会“提手旁”的字的用法。

  4、说话练*:指导学生用“先问……再问……最后问……”的句式,表答野牛的问话。

  5、引导学生体会野牛问话的语气。(野牛说的话的语气应不慌不忙。)

  6、分角色朗读“野牛”的问话和“大象”“兔子”的答话。

  (四)阅读课文第六、七自然段。

  1、(出示图4)引导学生观察最后一幅图,小动物们在干什么?(大伙儿知道“咕咚”的真相后,笑了。)

  2、(出示课文第六自然段和第七自然段),师生齐读课文第六、七自然段。

  3、教师引问:知道了“咕咚”的真相,其实“咕咚”就是熟了的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所发出的声音,大家都笑了,为什么都笑了?(他们知道了“咕咚”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弄清了事情的真相后,觉得自己刚才的行为十分可笑,所以笑了。)指导学生再读,读出可笑的语气。

  4、引导学生说出“熟”的反义词是“生”。

  5、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小动物们都会想些什么?如,小猴想:我以后要向野牛学*,不再偏听偏信,遇事会多动脑筋,弄清事情真相。

  设计意图:在朗读时,根据学生的理解水*,要求学生步步上升。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联系实际想象说话,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三、整体回顾,拓展延伸

  1、引导学生再次看图,回顾整篇文章,思考从中有怎样的收获。

  2、引导学生和文中的小动物进行对话,并模仿表演。

  3、最后引导学生知道以后遇到事情应怎么办。(遇事先问个为什么,弄清事情真相。)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与生活相联系,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观,拓展了学生的语文学*空间。

  四、仔细观察,指导书写

  1、出示“花瓶开花”游戏:“吓、怕、都、家”。

  2、小组讨论: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呢?(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编儿歌等方法。)

  3、观察字形,指出需要注意的地方。

  4、师范写,生描红、书写。教师巡视,注意学生写字姿势。

  5、展示学生的字,生生互评。

  6、用生字组词,说话。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自主学*,教师参与到其中适当点拨、评价,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字,学生的兴趣更加浓厚,师生互动更为融洽,效果显著。

  五、课堂总结,领悟道理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跟随小兔子了解了“咕咚”的真相,希望我们以后听到或遇到任何事情时,一定要动脑筋想想或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随别人,这样,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

  设计意图:通过本节课的学*,领悟其中的道理,使课堂与学生的生活和情感体验有效地结合。

  板书设计

  咕咚

  害怕、逃跑——————笑了

  遇事要动脑筋,弄清事情真相

  教学反思

  首先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的动力。因此,教师采用创设一个童话情境,引起学生思考什么是“咕咚”,这样,学生的学*兴趣就提高了,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其次根据低年级学生认知事物的特点,教师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图文结合,帮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讨论自学,很快地理解了课文的意思以及它们的联系,并能看着图,用自己的话把课文的意思说出来。最后抓住重点语句,指导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学的能力。


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教案汇总十篇扩展阅读


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教案汇总十篇(扩展1)

——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教案实用十份

  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教案 1

  活动目标

  1,欣赏理解故事内容,能复述主要故事情节,并进行表演,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表现力。

  2,懂得遇事要问清楚弄明白了再行动。

  3,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4,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难点

  1,能根据图来复述故事;

  2,让幼儿懂得遇事要问清楚弄明白了再行动。

  活动准备

  故事图片,头饰(小兔、狐狸、猴子、老虎、熊、狮子),录有各种声音的磁带。

  活动过程

  1.放录音带。幼儿听一听磁带中有什么声音?学一学这种声音,并说一说这种声音是什么发出的。

  小朋友们听过“咕咚”的声音吗?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听了故事《咕咚》就知道了。

  2.教师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让幼儿初步感受故事内容。

  故事的`名字是什么?故事中有谁?发生了什么事?

  3.出示故事图片。教师再次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全面理解故事情节,学会角色对话。

  ① 小兔住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小兔为什么拔腿就跑?

  ② 遇到了谁?狐狸说什么?小兔怎么回答?狐狸怎么样?

  ③ 路上它们又遇到了谁?小猴说什么?狐狸怎么回答的?猴子怎么想的?又怎么做的?

  ④ 后来又遇到了谁?它们怎么说的?大家怎么做的?

  ⑤ 最后,它们碰到了谁?说了些什么?“咕咚”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4.幼儿完整欣赏故事,学会故事中的语句。(如:拔腿就跑、慌慌张张、一边跑一边喘气、上气不接下气、东瞧瞧西望望。)

  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教案 2

  《咕咚》是一篇童趣盎然、情节曲折的童话故事,这个故事教育学生:听到或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动脑想想或去实地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随别人。在教学本课时,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低年级学生还是以玩为主,抓住学生这一年龄特征,在导入新课时,我先模仿动物的叫声,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声音。接着再故做神秘地发出“咕咚”的声音,再让学生猜猜这是什么声音,从而引入课文学*。这课的导入方式是为了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并营造一种将阅读期待。

  2、文本的意义,只有在学生主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才能产生,在教学时我着力让学生参与有感情朗读、看图想像、即兴表演、动作模仿等活动,让他们能从各自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引领学生深入课文,使学生与文本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对话关系,使他们由读文、看图进入悟境、悟情、悟理的阅读境界。

  研究课《咕咚》反思

  《咕咚》是第二册一篇图文并茂的童话故事。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内容浅易易懂,很适合低年级学生学*。那么,如何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学训练课,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思维,提高语言能力,陶冶思想情操呢?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指导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设疑引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的动力。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心理特点,形象有趣,富有悬念性的`东西最能吸引其注意力。于是,我采用了实物作了一个实验,用木瓜在高空仍进

  水桶里,发出咕咚的声音,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什么声音,你想知道吗?接着板书:咕咚,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这样,学生的学*兴趣提高了,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

  二、图文结合,感知课文内容

  根据低年级学生认知事物的特点,我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图文结合,帮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听录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3 幅图,把3 幅图连起来问: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图文对照

  ,学生自学讨论:哪些自然段写了1 、2 、3 幅图。这样图文对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讨论自学,很快地理解了课文的意思以及它们的联系,并能看着图,用自己的话把课文的意思说出来。

  三、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

  本文的重点是通过朗读训练让学生加深对课文中心意思的理解。我让学生在看懂图意,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当听到咕咚声音时,小兔、小猴、狐狸、大象、野牛等怎样做?谁做的对?为什么?接着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抓住重点,因势利导,指导朗读,如:小猴儿,大伙儿说的活要读出惊慌紧张的语气;野牛说的话应不慌不忙,表现它做事不盲目,不跟别人跑,弄清事实真相。这样,通过多次反复朗读品味课文,充分调动学生学*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学的能力。

  四、角色演评,渗透德育

  童话故事的教**用“角色演评”的方法,不但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使学生对童话隐含的思想因素得到内化和升华。教学《咕咚》这篇课文时,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展开想象,进行角色表演。表演前,强调对角色的理解,注意角色的语言、动作、神态;表演后,可让学生进行角色独白,并对角色进行评点,使学生在有趣的表演和评点中,发展思维,提高语言能力,陶冶思想情操,教育学生要学*野牛做事弄清事实真相的精神。

  以上指导方法的结合运用,我的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也发展了思维,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同时情操也得到陶冶。

  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教案 3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了《咕咚》一文,谁知道“咕咚”是什么?小动物们听到“咕咚”都是什么反应?(学生举手回答问题)

  二、借助插图,学*第5~7自然段

  1.出示第三幅插图,学*第5自然段。

  (1)小动物们知道“咕咚”来了,全都吓得逃跑了,只有野牛没有跑,他把大伙儿拦住了,我们看看野牛是怎么说的。自己读读第5自然段。

  (2)出示第5自然段,找找这些话分别是谁说的。用不同颜色的笔标示出来。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3)自由读第5自然段,把小动物们的对话读清楚。

  2.出示第四幅插图,学*第6~7自然段。

  (1)听了野牛的.话,兔子领着大家来到了湖边。他们看到了什么呢?我们赶快读读第6自然段。

  (2)读了第6自然段,谁来说说大家看到了什么?你们知道“咕咚”是什么了吗?

  (3)读第7自然段,想一想:为什么大伙都笑了?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只小动物,在亲眼见到什么是“咕咚”后,你心里会想什么呢?(引导学生明白这个“笑”既是虚惊一场的笑,也是不好意思地笑)

  3.小结:通过这件事,动物们懂得了以后要向野牛学*,不再偏听偏信,遇事多动脑筋,弄清事情真相的道理。

  三、整体回顾,拓展延伸

  1.回顾课文,思考有哪些收获。

  2.分角色进行模仿表演。

  3.知道以后遇到事情先问为什么,弄清事情的真相。

  四、复*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家”“羊”“象”“都”四张生字卡片。

  “家”和“象”撇画较多,梳理笔顺。

  家:,10笔。

  象:,11笔。

  “都”字左宽右窄,左高右低,相互错位。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描红,书写练*。

  3.教师巡堂指导。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到了森林王国,认识了很多新朋友。我们以后做事要向野牛学*,听了别人说的话也要动脑筋思考,别人说得对还是错。回去以后我们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吧。

  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教案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的主体。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的意识和*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因此,教学中,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良好的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字,如部件组合法、字理识字法、字族识字法、谜语等,通过同桌或小组讨论、交流自主识字。同时采用指导观察法,充分利用插图,以图带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整个环节以朗读贯穿始终,加深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1、导入:同学们,在森林里的蘑菇屋内,住着一位可爱的朋友,(多媒体课件出示:一只小兔子)大家看小兔子的表情,想到了一个什么词语?(吃惊、害怕等)听,他在说什么呢?

  2、课件播放并出示小兔子的话:小朋友们,“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呀!

  3、教师导学:小兔子为什么害怕“咕咚”,“咕咚”又是什么?我们一起去森林里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好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咕咚”这两个字的特点,发现规律。(都是口字旁的字)引导学生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

  设计意图:好的开端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因此,运用直观、形象的画面创设愉悦、有趣的课堂教学情境,既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规律,又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

  二、游戏闯关,认识生字

  1、教师设置闯关游戏,(课件出示:咕咚探秘之旅)第一关——“神奇果树林”。要求:认真听老师范读课文,圈出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自己拼读,读准字音。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圈画生字:咕、咚、熟、掉、吓、鹿、逃、命、象、野、拦、领。

  3、引导学生利用字卡,同桌之间可以用喜欢的方式交流生字。如:

  (1)你读一个字,我读一个字。

  (2)抢答读字,看谁读得准确。

  4、学生汇报后,教师指导难读、易错的字音。

  (1)翘舌音:熟shú。

  (2)后鼻音:咚dōnɡ、命mìnɡ、象xiànɡ、领lǐnɡ。

  (3)整体认读音节:野yě。

  5、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认读生字。

  6、出示课件,开始闯关,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选出一名同学,读果子树上的字宝宝。

  7、小结:顺利过关的小组很棒,大家看,这棵果树硕果累累,所有的生字果子变成了一架飞机,我们坐着飞机来到第二关——“课文堡垒”!(课件出示:生字果子汇聚成一架飞机飞到第二关。)

  设计意图:运用闯关的形式,激发学生学*生字的兴趣,能极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识字效果。同时,形成相互学*、共同探讨、相互帮助的学*氛围。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课件出示第二关闯关要求:把课文读通顺,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不重复;知道“咕咚”是什么,故事中讲了几种小动物,分别是什么。

  2、明确要求后,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3、再次指导学生小组内互相读课文,你读一段,我读一段,认真倾听,互相评价。

  4、小组内评选出读得最棒的同学一起去闯关。

  (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选择其中一个自然段读给同学们听。

  (2)请回答问题:“咕咚”是什么?故事中讲了几种小动物,分别是什么?(“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故事中讲了小兔、小鹿、小猴、狐狸、山羊、大象和野牛这些动物。)

  5、小结:各个组的同学们真的很棒。看,我们的“课文堡垒”被攻破了。(课件出示)我们跟随小兔子一起去下一关吧!

  设计意图:在生字闯关成功的基础上,回归到读文。既让孩子们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又激发了读文的兴趣。把课文读正确、通顺,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为理解课文内容做准备。

  四、方法识记,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第三关:书写大赢家。要求:先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记住这些字并把它们写好。

  2、课件出示:

  (1)跟。

  ①引导学生说一说如何记住这个字,利用字族识字的方法记忆。

  ②指导学生观察“跟”的特点,它的笔画较多,需要注意右边是“艮”。

  ③教师范写,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然后学生书空、描红,每字对比书写两个。

  ④组词,说话。

  (2)谜语:撇刀头下一扁口,一撇穿口往外走,弯钩里面两小撇,一撇一捺在外头。

  ①出示谜底:象

  ②教师引言:“象”是个象形字,本课还有一个象形字“羊”,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象”字和“羊”字的.演变过程。(课件出示字的演变过程)

  ③引导学生观察教师范写,指出注意的地方:“象”中“口”里的撇是一笔写下来的,“羊”三个横之间的距离是一样的。

  ④组词:盲人摸象、气象万千、亡羊补牢、羊肠小道。

  3、师生评价,优秀作品展示,顺利过关。

  设计意图:低年级写字教学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关系到学生终身发展的基本功。教学中,在对生字充分认读、课文内容大致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记字、写字,从而达到学生写出规范、整洁的汉字的目的。

  五、课堂小结,总结收获

  这节课我们的收获可真不少,一起闯过“神奇果树林”“课文堡垒”和“书写大赢家”三个关卡,既认识了12个生字,又能把生字写得漂亮、端正,大家真棒!那课文中,小兔子听到“咕咚”声为什么拔腿就跑?其他动物为什么也要跑呢?野牛又是怎么做的呢?故事的结果怎样呢?你们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下节课,我们继续和小兔子一起探索“咕咚”的秘密。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引领学生回忆本节课的学*内容,同时又引出下节课要学*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为下节课的教学进行良好的铺垫。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巩固字词

  1、教师激励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新词。同时随机指导学生抓住个别词语说一句话。

  2、导学:通过上节课的学*,大家知道什么是“咕咚”吗?小兔子听到“咕咚”声为什么拔腿就跑,其他动物为什么也要跑呢,野牛又是怎么做的呢?这篇课文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秘之旅。(课件出示:咕咚。)

  设计意图:回顾上节课的生字、新词,以及课文的整体内容,既是对整篇课文学*的整体把握,又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

  二、深入感知,指导朗读

  教师指导图文结合学*,本课共有四幅图,要求学生指出每幅图和哪些自然段相对应。

  (一)阅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出示图1),引导学生说出这幅图上的内容。(小兔听到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咕咚”声,吓了一跳,拔腿就跑。)

  2、指名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抓住重点词语:吓了一跳、拔腿就跑、一边跑一边叫,体会小兔子害怕的心理。学生可以结合图片理解重点词语,也可以通过表演动作来理解。

  3、指导学生观察“吓、掉”两个字,加深记忆。

  4、教师提问:小兔子边跑边叫,对谁叫?叫什么?(对小猴叫:“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理解:这里的“咕咚”是指一种东西的名称。)

  5、指导朗读:“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注意停顿、重音、语气。)

  (二)阅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1、(出示图2)引导学生接着观察图上的内容。(听了兔子的叫喊,小猴、狐狸、山羊、小鹿也跟着跑起来了。)

  2、指名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小猴子的动作和语言,体会小猴子盲目害怕的心理。

  3、指导朗读:“不好啦,不好啦,‘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注意语气、停顿、重音。句中第二个“不好啦”和“快跑哇”要读得重一些,调要拉得长一点。)

  4、过渡:小猴子的叫声,震动了整个森林。这下森林里可热闹了。听!(放第四自然段的配乐朗读录音课件。)

  5、指名汇报:这一自然段中“大伙”都有谁,他们是如何做的。(有狐狸、山羊、小鹿。他们也跟着跑起来,一边跑一边叫:“快逃命啊,‘咕咚’来了!”)

  6、课件出示“鹿”的字理演变图,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都知道哪些鹿。(梅花鹿、驯鹿等,也可课件出示几种鹿的图片。)

  7、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动物们为什么跟着兔子一起跑。

  8、引导学生比较“兔子”“小猴”“大伙儿”说的话。它们讲的话相同吗?不同在哪里?(课件出示话语。)(小兔子只是说“咕咚”可怕极了;小猴子认为“咕咚”追他们来了;其他的动物以为“咕咚”吃他们来了。他们把“咕咚”越传越厉害。)

  9、课件出示“逃”,引导学生说出以“兆”为字族的字,如:桃、挑、跳等,并一起总结儿歌加以区分。“兆”字加“提手”,挑三拣四挑不够;“兆”字加“足字”,跳来跳去真快活;“走之”伴“兆”字,赶快逃走藏起来;“木”和“兆”字做朋友,鲜桃结在树枝头。

  10、分角色朗读“兔子”“小猴”“大伙儿”说的话。

  11、过渡:就这样,很*常的“咕咚”声,由于动物们的误解、误传,它成了可怕的怪物,吓坏了森林中的许多动物,他们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就连大象这么庞大的动物也跟着跑起来。

  (三)阅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1、(出示图3)引导学生猜猜图中的小动物们在干什么。指名读第五自然段。(野牛拦住了小动物们,讨论“咕咚”。)

  2、结合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野牛”,扩词“野”,认识“里字旁”。

  3、指名演示“拦”的动作,体会“提手旁”的字的用法。

  4、说话练*:指导学生用“先问……再问……最后问……”的句式,表答野牛的问话。

  5、引导学生体会野牛问话的语气。(野牛说的话的语气应不慌不忙。)

  6、分角色朗读“野牛”的问话和“大象”“兔子”的答话。

  (四)阅读课文第六、七自然段。

  1、(出示图4)引导学生观察最后一幅图,小动物们在干什么?(大伙儿知道“咕咚”的真相后,笑了。)

  2、(出示课文第六自然段和第七自然段),师生齐读课文第六、七自然段。

  3、教师引问:知道了“咕咚”的真相,其实“咕咚”就是熟了的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所发出的声音,大家都笑了,为什么都笑了?(他们知道了“咕咚”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弄清了事情的真相后,觉得自己刚才的行为十分可笑,所以笑了。)指导学生再读,读出可笑的语气。

  4、引导学生说出“熟”的反义词是“生”。

  5、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小动物们都会想些什么?如,小猴想:我以后要向野牛学*,不再偏听偏信,遇事会多动脑筋,弄清事情真相。

  设计意图:在朗读时,根据学生的理解水*,要求学生步步上升。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联系实际想象说话,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三、整体回顾,拓展延伸

  1、引导学生再次看图,回顾整篇文章,思考从中有怎样的收获。

  2、引导学生和文中的小动物进行对话,并模仿表演。

  3、最后引导学生知道以后遇到事情应怎么办。(遇事先问个为什么,弄清事情真相。)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与生活相联系,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观,拓展了学生的语文学*空间。

  四、仔细观察,指导书写

  1、出示“花瓶开花”游戏:“吓、怕、都、家”。

  2、小组讨论: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呢?(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编儿歌等方法。)

  3、观察字形,指出需要注意的地方。

  4、师范写,生描红、书写。教师巡视,注意学生写字姿势。

  5、展示学生的字,生生互评。

  6、用生字组词,说话。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自主学*,教师参与到其中适当点拨、评价,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字,学生的兴趣更加浓厚,师生互动更为融洽,效果显著。

  五、课堂总结,领悟道理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跟随小兔子了解了“咕咚”的真相,希望我们以后听到或遇到任何事情时,一定要动脑筋想想或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随别人,这样,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

  设计意图:通过本节课的学*,领悟其中的道理,使课堂与学生的生活和情感体验有效地结合。

  板书设计

  咕咚

  害怕、逃跑——————笑了

  遇事要动脑筋,弄清事情真相

  教学反思

  首先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的动力。因此,教师采用创设一个童话情境,引起学生思考什么是“咕咚”,这样,学生的学*兴趣就提高了,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其次根据低年级学生认知事物的特点,教师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图文结合,帮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讨论自学,很快地理解了课文的意思以及它们的联系,并能看着图,用自己的话把课文的意思说出来。最后抓住重点语句,指导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学的能力。

  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教案 5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学*重点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了解课文内容。

  学前准备1.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

  2.自学字词,熟读课文。(学生)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图画导入。(用时:5分钟)

  1.设疑:你们知道“咕咚”是什么吗?

  2.教师导言:东西掉进水里会发出咕咚的响声,可就是这个响声却把兔子、狐狸、猴子、小鹿吓得撒腿就跑,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第20课《咕咚》。师板书课题并教读:咕咚

  3.认读生字“咕、咚”,师相机讲解:这两个字可以组成“咕咚”一词,像这样表示声音的词叫象声词。1.生边听老师导言边思考

  2.齐读课题,认读生字“咕、咚”。并举例像这样表示声音的象声词。

  1.认读生字。

  dōnggū

  咚咕

  2.我会说象声词。

  例:咕咚

  二、初读课文,学*生字。(用时:15分钟)

  1.引导自由读课文,提出要求:

  (1)读准字音,不会读的想办法解决。

  (2)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要多读几遍。

  (3)标出自然段序号。

  2.组织同桌互读,互相帮助。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并评价。

  4.组织采用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5.检查生字学*情况。

  1.自由读课文,完成初读要求。

  2.同桌互读课文。

  3.分自然段读课文。

  4.采用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5.全班汇报生字学*情况。

  (1)说一说用哪种方法,识记了哪些生字,哪些生字可以用同一种识记方法。

  (2)积极参与课堂识字活动,巩固识记。

  3.给下列生字注音。

  ()()()

  熟鹿命

  ()()()

  野拦领

  4.我会组词。

  掉:

  吓:

  跟:

  羊: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用时:10分钟)

  1.引导齐读课文,启发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组织同桌互相说一说。

  3.组织全班交流。

  1.齐读课文,回答问题。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5.看课文插图,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指导写字。(用时:10分钟)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字有什么特点?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2.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要点。

  3.组织学生描红、临写。

  4.组织全班展示。1.认真观察要求会写的生字,交流书写要注意的问题。

  2.仔细观察教师范写,跟着书写。

  3.描红、临写。

  4.全班展示。

  6.我会写。

  家象都

  7.写笔顺。

  家:

  象:

  教学反思

  兴趣是学生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的动力。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心理特点,形象有趣、富有悬念性的东西最能吸引其注意力。于是,在这节课前,我采用了实物做了一个实验,把木瓜从高空扔进水桶里,发出咕咚的声音,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什么声音?你想知道吗?接着板书:咕咚。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这样,学生的学*兴趣提高了,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

  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教案 6

  [教学目标]

  1.认识“咕、咚、熟”等12个生字,会写“吓、怕、跟”等7个生字。

  2.通过图片、形声字或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猜字、认字,把故事读正确、读流利。

  3.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能根据课后问题找出相关信息进行推断。

  4.初步懂得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从。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识字、写字,了解故事内容。

  难点:

  能根据课文内容作简单推断。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教师把一块石头扔进事先准备好的水桶中)听,这是什么声音?(咕咚、咕咚)(板书:咕咚)对,就是这个声音吓跑了好多动物呢!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那就和老师一起去森林王国看看吧。

  二、自主读文,培养自主学*能力

  1.出示自读要求,学生根据要求自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不认识的字,猜猜它们的读音。

  2.不会读的字词借助拼音读准确。

  3.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1)齐读、指名读、开火车认读。

  (2)教师巡视检查学生认字情况。

  (3)借助连环画,图文对应学*,读懂故事内容。(或根据学生已有的读连环画的经验——“段落之间有空行”来判断逐步梳理文本信息。)

  三、借助插图,学*第1~4自然段

  1.出示课文插图一,学*第1、2自然段:

  (1)小兔子怎么了?从课文哪个自然段可以看出来?(第2自然段)

  (2)谁听见了小兔子的喊声?(小猴子)他又是怎么做的?

  出示:他一边跑一边大叫:“不好啦,不好啦,‘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

  (3)“咕咚”是什么?

  (4)听到他们的喊声,还有谁也跟着跑起来了?

  出示:狐狸呀,山羊啊,小鹿哇,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

  2.出示课文插图二,学*第3~4自然段:

  (1)根据这些动物们的表情,猜猜他们会说些什么。(学生大胆想象)

  (2)引导学生朗读第1~4自然段,体会小动物们害怕的心情。2.哪些动物是跟着兔子跑的?

  3.小动物们一边跑一边叫是因为。

  四、学*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吓”“怕”“跟”三个生字,组词,观察结构。

  (1)三个字均为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

  (2)“跟”字复*足字旁笔画的变化,右边第一笔横折起笔与足字旁齐*。

  2.教师范写,讲解要点。(“吓”左窄右宽,“怕”左窄右宽,足字旁最后一笔是提。)

  3.学生书空,描红,书写练*。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

  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教案 7

  教学要求

  1、会认“咕、咚”等13个生字,会写“吓、怕”等7个生字。

  2、能根据学过的方法猜测生字的读音,进而把课文读熟、读懂。

  3、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课后问题找出相关信息进行推断。知道遇事要弄清事实真相,先问为什么,不要盲目跟从的道理。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

  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遇事要弄清事实真相,先问为什么,不要盲目跟从的道理。

  教学

  课时两课时。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教学课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背景图片,猜一猜:小动物们为什么要奔跑?

  2、引入新课,板书题目,齐读题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并在课文中标出生字、新词。

  2、自主识字,交流识字方法。说说自己记住了哪些生字,是怎么记住的。

  3、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4、全班交流。

  5、指名分段读课文,纠正读音。

  6、再读课文,完成填空。

  全文共有个自然段,讲了听到“咕咚”的声音,没有弄明白,拔腿就跑,后来、也跟着跑,只有没有跟着跑,帮助大伙弄清了事情真相的故事。?

  三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认读生字。

  吓怕跟家羊象都

  2、指导观察生字特点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重点指导“家、象、都”的笔顺和书写。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仿写。

  4、展示书法作品,进行讲评。

  学生在自主的氛围中学*,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这种由课堂走向生活的学*方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孩子们的探究欲望,充分调动孩子们学*的积极性。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遇事要弄清事实真相,先问为什么,不要盲目跟从的道理。

  与课文相关的情境图,教学课件。

  一复*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齐读。

  吓怕跟家羊象都

  2、指名分段读课文。

  二朗读感悟

  1、学*课文第1、2自然段。

  (1)(出示挂图1)这幅图讲了什么?自由读第1、2自然段。

  (2)兔子为什么跑?(他认为“咕咚”可怕极了)

  (3)他有没有仔细观察一下究竟发生了什么?(没有)

  (4)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咕咚”一声,这声音太响了。胆子很小的兔子听到这个声音有什么表现?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5)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

  2、学*第3、4自然段。

  (1)(出示挂图2)这幅图讲了什么?

  (2)小猴子为什么也跟着跑?从哪儿看出来的?

  (3)小猴子的心情怎么样?

  (4)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不好啦,不好啦,“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

  (5)自由读第5自然段,看看这一自然段中讲到了哪些动物?他们怎么样?

  (6)动物们为什么叫“快逃命啊”?

  (7)比较“兔子”“小猴子”“大伙”说的话。他们讲的话相同吗?不同在哪里?

  (8)分角色朗读“兔子”“小猴子”“大伙”说的话。

  (板书:木瓜吓跑动物们)

  3、学*课文第5自然段。

  (1)(出示挂图3)这幅图讲了什么?

  (2)野牛为什么没有跑?他是怎样做的呢?

  (3)你会做“拦”的动作吗?野牛是怎么拦的?(让学生通过动作演示理解)

  (4)野牛拦住了大象后是怎样问的?

  (板书:野牛拦住)

  (5)分角色朗读“野牛”的问话和“大象”“兔子”的答话。(板书:问原因)

  4、学*课文第6、7自然段。

  (1)自由读第6、7自然段。

  (2)木瓜为什么会自己掉下来?(木瓜熟透了)

  (3)木瓜掉进湖里为什么会发出很响的声音?(因为木瓜是从高高的树上掉下来的,所以声音很响)

  (4)“咕咚”究竟是什么?(“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所发出的声音)

  (5)知道了“咕咚”的真相后,动物们都怎样呢?为什么大伙都笑了?

  (6)这时候,动物们会想些什么呢?

  三表演故事

  1、小组内练*分角色表演。

  2、找两组在班内进行表演。

  四总结全文

  1、在这个故事中,你喜欢谁?为什么?

  2、今后我们遇到类似的事情应该怎么办?

  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教案 8

  教学目的要求:

  1.能借助汉语拼音和插图,读懂课文。

  2.理解课文,知道遇事要弄清事实真相,先问为什么,不要盲目地跟着别人跑的道理。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弄明白“咕咚”到底是什么东西,以及兔子听到“咕咚”声拔腿就跑,许多动物也跟着瞎跑的原因,最后野牛怎样给大家解除了误会。

  难点是理解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做什么事,不应该盲目地跟着别人跑,而要问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

  教具准备:

  课文插图、配乐录音、卡片、小黑板。

  教学思路:

  先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接着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逐段阅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所揭示的道理;最后用以“扶”带“放”的方法指导学生学*自读课文《小牛站起来了》。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上新课前,老师想出个问题考考大家:一个木桶中,装了满满的一桶水,假如你们把一块石子扔进水中,这时会发出什么声音呢?(咚,咕咚。)(板书:咕咚)就是这声音,曾经吓跑过好几种动物呢!你们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想)好,老师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一篇新课文,这篇课文的题目就叫《咕咚》。

  2.这是一篇阅读课文。这篇课文到底讲了什么事呢?下面请听录音。

  二、听全篇课文的朗读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要求:仔细听,认真想,故事中的“咕咚”是什么?故事中讲了哪几种动物?(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故事中讲了小兔、小鹿、小猴、狐狸、山羊、大象和野牛这些动物)

  三、借助汉语拼音,再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标好自然段的序号。

  2.画出你不理解的字、词。

  3.指名朗读课文,进行朗读指导。

  4.出示小黑板,思考回答问题。

  全文共有____个自然段,____幅图,讲了____听到“咕咚”的声音,没有弄明白,拔腿就跑,后来____、____、____、____、____也跟着跑,只有____没有跟着跑。帮助大伙儿弄清了真相的事。

  四、指导看图,说清图意。

  出示课文中的一、二、三、四幅挂图,要求学生按照“谁、在干什么、为什么这样”的顺序,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图意参考:

  1.兔子听到木瓜熟后掉进湖里的“咕咚”声,吓了一跳,拔腿就跑。

  2.听到兔子的叫喊,小猴、小鹿、狐狸、山羊也跟着跑。

  3.大象也跟着跑。野牛拦住了大伙儿,问“咕咚”在哪里,谁看见了?

  4.兔子领着大家来到湖边,弄清了“咕咚”是什么,大家都笑了。

  五、小结过渡。

  刚才,老师和大家听了录音,读了课文,看了插图,同学们对《咕咚》这篇课文所讲的故事有了初步的了解。这篇课文中,兔子听到“咕咚”声为什么拔腿就跑,其它几种动物为什么也跟着就跑,野牛为什么拦住它们,故事的结果怎样?这些问题你们想知道吗?(想)老师下一堂课再和大家一起继续学*。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你们知道“咕咚”是什么?

  2.这篇课文讲了什么事情,它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下面我们继续学*课文。

  二、阅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1.(出示挂图1)这幅图讲了什么?(小兔听到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咕咚”声,吓了一跳,拔腿就跑)

  2.小兔为什么跑?(它认为咕咚可怕极了)

  3.它有没有仔细看一下?(没有)

  4.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发出“咕咚”一声,这声音太响了,胆子很小的兔子听到这个声音会怎么样?(害怕)

  5.从哪儿可以看出来?(吓了一跳、拔腿就跑、边跑边叫)(随机理解:拔腿就跑)

  6.它边跑边叫,对谁叫?叫什么?(对小猴叫:“不好了,‘咕咚’可怕极了。”理解:这里的“咕咚”是指一种东西的名称)

  7.指导朗读:“不好了,‘咕咚’/可怕极了!”(注意停顿、重音、语气)

  三、阅读课文三、四自然段。

  1.(出示挂图2)这幅图讲了什么?(听了兔子的叫喊,小猴、小鹿、狐狸、山羊也跟着跑起来了。)

  2.小猴为什么也跟着跑?从哪儿看出来的?(小猴听了兔子的叫声,认为“咕咚”追它们来了。从小猴子边跑边叫:“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可以看出)

  3.““咕咚”追它们来了,小猴子心里会怎样?(非常害怕)

  4.指导朗读:“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注意语气、停顿、重音。句中第二个“不好了”和“快跑哇”音要读得重一些,调要拉得长一点)

  5.小猴子那可怕的叫声,震动了整个森林。这一下森林里可热闹了。听!(放第四自然段的配乐朗读录音)

  6.这一自然段中讲到了哪些动物?它们怎么样?“大伙儿”指谁?(有狐狸、山羊、小鹿。它们也跟着跑起来,边跑边叫:“快逃命啊,‘咕咚’来了!”“大伙儿”指狐狸、山羊、小鹿)

  7.它们为什么叫“快逃命啊”?(它们认为“咕咚”是一种可怕的东西,要来吃它们了)

  8.比较“兔子”“小猴”“大伙儿”说的话。它们讲的话相同吗?不同在哪里?(小兔子只是说“咕咚”可怕极了;小猴子认为“咕咚”追它们来了;其它的动物以为“咕咚”吃它们来了。它们把“咕咚”越传越厉害)

  9.分角色朗读“兔子”“小猴”“大伙儿”说的话。

  10.就这样,很*常的一声“咕咚”声,由于动物们的误解、误传,它成了一种很怪的动物,吓坏了森林中的许多动物,它们一个跟一个跑起来,就连大象也怎样了?(跟着跑起来)

  四、阅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1.(出示挂图3)这幅图讲了什么?(野牛拦住大伙儿问“咕咚”在哪里?谁看见了?)

  2.野牛为什么没有跑?它是怎样做的呢?(野牛想搞清楚“咕咚”是什么。它拦住了大伙儿)

  3.(出示“拦住”一词)你会做“拦”的动作吗?野牛是怎么拦的?(让学生通过演示理解)

  4.野牛拦住了大象和大伙儿后是怎样问的?(指导学生用“先问____,再问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问____”的句式回答。)

  5.分角色朗读“野牛”的问话和“大象”“兔子”的答话。

  五、阅读课文六、七自然段。

  1.(出示挂图4)这幅图讲了什么?(大伙儿知道“咕咚”的真相后,笑了)

  2.大伙儿是怎样知道事情真相的呢?(出示课文第六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指导学生比较朗读后思考:

  (1)木瓜为什么会自己掉下来?(木瓜熟透了)

  (2)木瓜掉进湖里为什么会发出很响的声音?(从高高的树上掉下来撞击水面)

  (3)“咕咚”究竟是什么?(“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所发出的声音)

  3.知道了“咕咚”的'真相后,它们都怎样呢?(大伙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

  4.这里的“大伙儿”指谁?为什么都笑了?(“大伙儿”指:兔子、小猴、小鹿、狐狸、山羊、大象。它们知道了“咕咚”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弄清了事情的真相后,觉得自己刚才的行动十分可笑,所以笑了)

  5.这时候,它们会想些什么呢?(诱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如:小猴想:我以后要向野牛学*,不再瞎跟着别人跑,而要问个为什么,弄清事情真相)

  六、总结课文。

  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兔子听到“咕咚”的响声,没有弄明白,就边跑边叫“咕咚”非常可怕。小猴子听了兔子的话,跟着跑起来,并且叫大家也快跑。狐狸、山羊、小鹿听到后,一边跑一边叫大家逃命。大象看见了也跟着跑起来。野牛却不这样。他拦住大家问“咕咚”在哪里,谁看见了。最后兔子领着大家来到湖边,弄清了事情真相。

  2.在这个故事中,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在这个故事中,我喜欢野牛,因为它遇到事情不慌张,能先问个为什么,不盲目地跟着别人跑。我不喜欢兔子、小猴子、山羊、狐狸、小鹿、大象,因为它们遇事不先问为什么,别人怎么说,也跟着别人怎么说;别人怎么做,也跟着别人怎样做)

  3.我们同学们以后遇到事情应怎么办?(遇事先问个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

  第三课时

  一、复述故事。

  1.学生分小组试讲故事。

  2.小组推选代表上讲台讲故事。

  二、表演故事。

  以八个同学为一组,戴好“木瓜”和“兔子”等七种动物的头饰,在音乐声中进行表演。

  三、辅导学生自学自读课本第19课《小牛站起来》。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指名朗读,老师纠正读音。

  (2)读了这篇课文,想想课文告诉了我们一件什么事情?(小牛没有听乌龟的劝告,不怕摔跤,终于学会站起来了的事。)

  2.对照插图,找出与图相对应的自然段。

  (1)指名说说每幅图讲了什么内容?

  参考图意:

  ①小牛学站起来,几次摔跤,乌龟劝它别学了,小牛没有听从。

  ②不怕摔跤的小牛不仅站起来了,而且还在练*走路呢!

  (2)根据图意找出相应的自然段。(1—4自然段;5—7自然段)

  3.指名读课后问题,思考回答:

  (1)小牛是怎样站起来的?(小牛不怕摔跤,不盲目地相信别人的话,通过反复练*,终于站了起来。)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告诉我们遇到困难不要害怕,失败了不要灰心,不要盲目地相信别人的话,只要通过努力,就能克服困难,获得成功。)

  板书:

  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教案 9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了《咕咚》一文,谁知道“咕咚”是什么?小动物们听到“咕咚”都是什么反应?(学生举手回答问题)

  二、借助插图,学*第5~7自然段

  1.出示第三幅插图,学*第5自然段。

  (1)小动物们知道“咕咚”来了,全都吓得逃跑了,只有野牛没有跑,他把大伙儿拦住了,我们看看野牛是怎么说的。自己读读第5自然段。

  (2)出示第5自然段,找找这些话分别是谁说的。用不同颜色的笔标示出来。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3)自由读第5自然段,把小动物们的对话读清楚。

  2.出示第四幅插图,学*第6~7自然段。

  (1)听了野牛的话,兔子领着大家来到了湖边。他们看到了什么呢?我们赶快读读第6自然段。

  (2)读了第6自然段,谁来说说大家看到了什么?你们知道“咕咚”是什么了吗?

  (3)读第7自然段,想一想:为什么大伙都笑了?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只小动物,在亲眼见到什么是“咕咚”后,你心里会想什么呢?(引导学生明白这个“笑”既是虚惊一场的笑,也是不好意思地笑)

  3.小结:通过这件事,动物们懂得了以后要向野牛学*,不再偏听偏信,遇事多动脑筋,弄清事情真相的道理。

  三、整体回顾,拓展延伸

  1.回顾课文,思考有哪些收获。

  2.分角色进行模仿表演。

  3.知道以后遇到事情先问为什么,弄清事情的真相。

  四、复*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家”“羊”“象”“都”四张生字卡片。

  “家”和“象”撇画较多,梳理笔顺。

  家:,10笔。

  象:,11笔。

  “都”字左宽右窄,左高右低,相互错位。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描红,书写练*。

  3.教师巡堂指导。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到了森林王国,认识了很多新朋友。我们以后做事要向野牛学*,听了别人说的话也要动脑筋思考,别人说得对还是错。回去以后我们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吧。

  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教案 10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了《咕咚》一文,谁知道“咕咚”是什么?小动物们听到“咕咚”都是什么反应?(学生举手回答问题)

  二、借助插图,学*第5~7自然段

  1.出示第三幅插图,学*第5自然段。

  (1)小动物们知道“咕咚”来了,全都吓得逃跑了,只有野牛没有跑,他把大伙儿拦住了,我们看看野牛是怎么说的。自己读读第5自然段。

  (2)出示第5自然段,找找这些话分别是谁说的'。用不同颜色的笔标示出来。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3)自由读第5自然段,把小动物们的对话读清楚。

  2.出示第四幅插图,学*第6~7自然段。

  (1)听了野牛的话,兔子领着大家来到了湖边。他们看到了什么呢?我们赶快读读第6自然段。

  (2)读了第6自然段,谁来说说大家看到了什么?你们知道“咕咚”是什么了吗?

  (3)读第7自然段,想一想:为什么大伙都笑了?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只小动物,在亲眼见到什么是“咕咚”后,你心里会想什么呢?(引导学生明白这个“笑”既是虚惊一场的笑,也是不好意思地笑)

  3.小结:通过这件事,动物们懂得了以后要向野牛学*,不再偏听偏信,遇事多动脑筋,弄清事情真相的道理。

  三、整体回顾,拓展延伸

  1.回顾课文,思考有哪些收获。

  2.分角色进行模仿表演。

  3.知道以后遇到事情先问为什么,弄清事情的真相。

  四、复*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家”“羊”“象”“都”四张生字卡片。

  “家”和“象”撇画较多,梳理笔顺。

  家:,10笔。

  象:,11笔。

  “都”字左宽右窄,左高右低,相互错位。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描红,书写练*。

  3.教师巡堂指导。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到了森林王国,认识了很多新朋友。我们以后做事要向野牛学*,听了别人说的话也要动脑筋思考,别人说得对还是错。回去以后我们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吧。


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教案汇总十篇(扩展2)

——语文一年级下册《咕咚》教案实用5篇

  语文一年级下册《咕咚》教案 1

  一、 教学目的:

  1、能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随文认识“猪、应、该、粗、神、鹅、翅、膀、漂、加、立、刻、结”14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立、次、加、角、些、画”7个字,学*两个新偏旁;

  3、学生在阅读中应学会尊重事实,遇事多动脑子想想,有自己的主见,不能盲目的随从别人的意见。

  二、教学重点:

  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字

  三、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朗读,读出课文中角色的语气,在朗读中使学生明白为什么小猪最终把小花猫画成了一只大怪物。

  四、教学安排:两课时

  五、教学准备课件、画、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一、教师激趣:一向懒惰的小猪爱上了画画,今天,它画了幅画,许多小动物们都来看,我们也去课文里瞧瞧它画了啥?

  二、出示课题:小猪画画(齐读课题)

  学生认识课题中的“猪”字,并读准翘舌音。

  三、听故事,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范读课文

  四、学生自读课文

  师:小朋友想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朋友听吗?

  学生自己借助拼音将课文读通顺、读懂。把课文中的生字画出来多读几遍。

  五、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由结果探究原因

  师:谁能说说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指导学生把话说简要地完整(小猪听了小松鼠、小山羊、小白鹅的话,把一只可爱的小松鼠画成了一只大怪物。)板书:可爱

  教师出示“结果”(一张大怪物的画)随机认识词语“结果”、“一张”板书:大怪物

  师问:小猪为什么会画这么一只怪物呢?

  生:(因为小猪听了小松鼠、小山羊、小的鹅的建议)

  2、学*2、3自然段

  小松鼠给小猪提了什么建议?

  生读小松鼠的话。

  教师出示课件:小松鼠

  师:你觉得小松鼠的尾巴长得怎么样?

  生:小松鼠的尾巴确实又大又好看。

  小松鼠这时是在炫耀自己的长处,你们想想哪些词语要读得重一些?

  学生思索后再读

  “你看,我的尾巴又大又好看,应该把猪的尾巴画大一些?

  学生集体练*读

  出示词语卡认识:应该 大些

  师:小猪认真想过小松鼠的话吗?

  生:没有。

  师:你是从哪个词知道的?

  学生

  通过课文语句理解“马上”一词:“马上”说明小猪心里想了吗?

  生:小猪想都不想,拿起笔就画。

  学生用“马上”一词练*说话

  看图认识词语:又大又粗

  3、小组合作学*第三、四自然段。

  教师提出学*要求:讨论一下课文怎样读,小山羊的话对吗?为什么?

  出示课件,检查学*效果:

  推荐朗读小能手读小山羊的话。

  师:你为什么把多神气读得重呀?

  生:小山羊的角的确很神气,它在夸耀自己的长处,挺骄傲的。所以语气在自己的长处上要重一些。

  随机认识词语“神气”“一对角”

  师:小山羊的话对不对?为什么?

  生回答

  师:小猪想过小山羊的话吗?你从哪个词知道?

  学生找了出“连忙”一词。

  师:这个词和前面所学的哪个词意思相*?

  学生练*用“连忙”说句话。

  4、学生自学5、6自然段

  指名学生读小白鹅的话。

  出示课件,教师引导理解小白鹅的心理:小白鹅最欣赏的就是它的翅膀,可眼见小猪的画上没有自己最美的部分,又急又得意。

  学生再读,师生评议

  你看,我的翅膀多漂亮,给猫加上一对翅膀该多美呀!

  认识词语:一对翅膀 漂亮 加上

  师:小猪还是没作过多的细想,就怎样做?

  学生了解近义词:连忙、马上、立刻

  5、学生通过连忙、马上、立刻帮助小猪分析画成大怪物的原因。

  6、请学生把自己的意见说给小猪听。

  7、给动画片配音分角色朗读。

  语文一年级下册《咕咚》教案 2

  教学要求

  1、会认“咕、咚”等13个生字,会写“吓、怕”等7个生字。

  2、能根据学过的方法猜测生字的读音,进而把课文读熟、读懂。

  3、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课后问题找出相关信息进行推断。知道遇事要弄清事实真相,先问为什么,不要盲目跟从的道理。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

  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遇事要弄清事实真相,先问为什么,不要盲目跟从的道理。

  教学

  课时两课时。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教学课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背景图片,猜一猜:小动物们为什么要奔跑?

  2、引入新课,板书题目,齐读题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并在课文中标出生字、新词。

  2、自主识字,交流识字方法。说说自己记住了哪些生字,是怎么记住的。

  3、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4、全班交流。

  5、指名分段读课文,纠正读音。

  6、再读课文,完成填空。

  全文共有个自然段,讲了听到“咕咚”的声音,没有弄明白,拔腿就跑,后来、也跟着跑,只有没有跟着跑,帮助大伙弄清了事情真相的故事。?

  三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认读生字。

  吓怕跟家羊象都

  2、指导观察生字特点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重点指导“家、象、都”的笔顺和书写。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仿写。

  4、展示书法作品,进行讲评。

  学生在自主的氛围中学*,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这种由课堂走向生活的学*方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孩子们的探究欲望,充分调动孩子们学*的积极性。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遇事要弄清事实真相,先问为什么,不要盲目跟从的道理。

  与课文相关的情境图,教学课件。

  一复*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齐读。

  吓怕跟家羊象都

  2、指名分段读课文。

  二朗读感悟

  1、学*课文第1、2自然段。

  (1)(出示挂图1)这幅图讲了什么?自由读第1、2自然段。

  (2)兔子为什么跑?(他认为“咕咚”可怕极了)

  (3)他有没有仔细观察一下究竟发生了什么?(没有)

  (4)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咕咚”一声,这声音太响了。胆子很小的兔子听到这个声音有什么表现?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5)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

  2、学*第3、4自然段。

  (1)(出示挂图2)这幅图讲了什么?

  (2)小猴子为什么也跟着跑?从哪儿看出来的?

  (3)小猴子的心情怎么样?

  (4)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不好啦,不好啦,“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

  (5)自由读第5自然段,看看这一自然段中讲到了哪些动物?他们怎么样?

  (6)动物们为什么叫“快逃命啊”?

  (7)比较“兔子”“小猴子”“大伙”说的话。他们讲的话相同吗?不同在哪里?

  (8)分角色朗读“兔子”“小猴子”“大伙”说的话。

  (板书:木瓜吓跑动物们)

  3、学*课文第5自然段。

  (1)(出示挂图3)这幅图讲了什么?

  (2)野牛为什么没有跑?他是怎样做的呢?

  (3)你会做“拦”的动作吗?野牛是怎么拦的?(让学生通过动作演示理解)

  (4)野牛拦住了大象后是怎样问的?

  (板书:野牛拦住)

  (5)分角色朗读“野牛”的问话和“大象”“兔子”的答话。(板书:问原因)

  4、学*课文第6、7自然段。

  (1)自由读第6、7自然段。

  (2)木瓜为什么会自己掉下来?(木瓜熟透了)

  (3)木瓜掉进湖里为什么会发出很响的声音?(因为木瓜是从高高的树上掉下来的,所以声音很响)

  (4)“咕咚”究竟是什么?(“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所发出的声音)

  (5)知道了“咕咚”的真相后,动物们都怎样呢?为什么大伙都笑了?

  (6)这时候,动物们会想些什么呢?

  三表演故事

  1、小组内练*分角色表演。

  2、找两组在班内进行表演。

  四总结全文

  1、在这个故事中,你喜欢谁?为什么?

  2、今后我们遇到类似的事情应该怎么办?

  语文一年级下册《咕咚》教案 3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认读4个字。认识“四点底”。

  2、会读指定的词语。能用“热闹”写一句话。

  3、朗读课文。背诵第四自然段。

  4、能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讲听。

  教学重点:

  1、学会8个生字。认识“四点底”。

  2、读课文。背诵第四自然段。

  教学难点:明白大家笑的原因。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5个生字。

  2、在初读时学*读书方法,对识字有一定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5个生字。学*读书方法

  教学难点:写字

  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

  (一)轻轻读第8课,不认识的字读准拼音,你能读几遍就读几遍。

  用手势向老师汇报你读了几遍课文。

  (二)画出生字词语

  (三)迅速用笔标好自然段的序号。

  讨论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4个)

  (四)分自然段找学生读课文,比比谁听得最认真。

  读后大家评议。

  三、读词语:

  用不同形式读下列词语。

  吓坏逃跑热闹大伙儿

  熟了正巧木瓜哈哈笑

  四、学*生字:

  (一)出示生字卡片,读字扩词。

  吓逃跟哈跑

  你用什么记住这些字?

  学生分析字形,用熟字学新字。

  (二)学生选字向大家汇报记字的方法。

  “吓”一个人被吓得张开了嘴。

  (三)观察田字格中字的重要笔画、间架结构。

  (四)描一个写两个。

  五、巩固练*:

  (一)出示生字卡片读字。

  (二)读词语:

  六、作业:

  读课文。抄写生字。

  课后反思:在生字的教学中学生学*的很快,而且记忆的也很好,方法比较巧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第四自然段。能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讲听。

  2、以读为主,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别人说的话要动脑筋想一想。

  3、学会3个生字。认识“四点底”。

  4、会读指定的词语,能够用热闹写句子。

  教学重点:

  学会3个生字。认识“四点底”。

  读课文。背诵第四自然段。

  教学难点:

  明白大家笑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课文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6、咕咚来了板书课题:

  二、学*课文

  (一)自读课文,说说咕咚是什么?你是从哪知道的?

  (二)第一次兔子只听见咕咚声,没看见是什么就吓坏了,拔腿就跑后来怎样呢?指名读第二段

  问:其他小动物听到兔子的喊声是怎样做的?

  师:森林中有那么多的小动物,你想当谁,学一学。

  师生共同表演这一段,体会森林中的热闹与骚乱。

  (三)大象走出来了,是怎么做的?在书上画出大象说的话,读一读。

  大家明白真相后是怎样做的?

  (四):遇到事情要了解是怎么回事,动脑筋想一想,不要只听别人的话。

  三、学*讲故事

  四、指导用“热闹”写一句话

  (一)出示句子“这下子可热闹了,动物们全跟着跑起来,边跑边喊:“快逃命啊,咕咚来了!”

  读书中例句结合上下文说说怎样热闹

  (二)说说自己见到哪热闹:自由市场、商场、车站、会场、赛场等

  读句子,想一想哪些地方或在什么情况下很热闹?指生说一说。

  填句子:下课了,很热闹。

  我来到,看见这里很热闹。

  八、作业:

  (一)用“热闹”写一个句子。

  (二)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讲给家长听。

  语文一年级下册《咕咚》教案 4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了《咕咚》一文,谁知道“咕咚”是什么?小动物们听到“咕咚”都是什么反应?(学生举手回答问题)

  二、借助插图,学*第5~7自然段

  1.出示第三幅插图,学*第5自然段。

  (1)小动物们知道“咕咚”来了,全都吓得逃跑了,只有野牛没有跑,他把大伙儿拦住了,我们看看野牛是怎么说的。自己读读第5自然段。

  (2)出示第5自然段,找找这些话分别是谁说的。用不同颜色的笔标示出来。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3)自由读第5自然段,把小动物们的对话读清楚。

  2.出示第四幅插图,学*第6~7自然段。

  (1)听了野牛的话,兔子领着大家来到了湖边。他们看到了什么呢?我们赶快读读第6自然段。

  (2)读了第6自然段,谁来说说大家看到了什么?你们知道“咕咚”是什么了吗?

  (3)读第7自然段,想一想:为什么大伙都笑了?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只小动物,在亲眼见到什么是“咕咚”后,你心里会想什么呢?(引导学生明白这个“笑”既是虚惊一场的笑,也是不好意思地笑)

  3.小结:通过这件事,动物们懂得了以后要向野牛学*,不再偏听偏信,遇事多动脑筋,弄清事情真相的道理。

  三、整体回顾,拓展延伸

  1.回顾课文,思考有哪些收获。

  2.分角色进行模仿表演。

  3.知道以后遇到事情先问为什么,弄清事情的真相。

  四、复*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家”“羊”“象”“都”四张生字卡片。

  “家”和“象”撇画较多,梳理笔顺。

  家:,10笔。

  象:,11笔。

  “都”字左宽右窄,左高右低,相互错位。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描红,书写练*。

  3.教师巡堂指导。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到了森林王国,认识了很多新朋友。我们以后做事要向野牛学*,听了别人说的话也要动脑筋思考,别人说得对还是错。回去以后我们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吧。

  语文一年级下册《咕咚》教案 5

  [教学目标]

  1.认识“咕、咚、熟”等12个生字,会写“吓、怕、跟”等7个生字。

  2.通过图片、形声字或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猜字、认字,把故事读正确、读流利。

  3.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能根据课后问题找出相关信息进行推断。

  4.初步懂得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从。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识字、写字,了解故事内容。

  难点:

  能根据课文内容作简单推断。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教师把一块石头扔进事先准备好的水桶中)听,这是什么声音?(咕咚、咕咚)(板书:咕咚)对,就是这个声音吓跑了好多动物呢!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那就和老师一起去森林王国看看吧。

  二、自主读文,培养自主学*能力

  1.出示自读要求,学生根据要求自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不认识的字,猜猜它们的读音。

  2.不会读的字词借助拼音读准确。

  3.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1)齐读、指名读、开火车认读。

  (2)教师巡视检查学生认字情况。

  (3)借助连环画,图文对应学*,读懂故事内容。(或根据学生已有的读连环画的经验——“段落之间有空行”来判断逐步梳理文本信息。)

  三、借助插图,学*第1~4自然段

  1.出示课文插图一,学*第1、2自然段:

  (1)小兔子怎么了?从课文哪个自然段可以看出来?(第2自然段)

  (2)谁听见了小兔子的喊声?(小猴子)他又是怎么做的?

  出示:他一边跑一边大叫:“不好啦,不好啦,‘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

  (3)“咕咚”是什么?

  (4)听到他们的喊声,还有谁也跟着跑起来了?

  出示:狐狸呀,山羊啊,小鹿哇,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

  2.出示课文插图二,学*第3~4自然段:

  (1)根据这些动物们的表情,猜猜他们会说些什么。(学生大胆想象)

  (2)引导学生朗读第1~4自然段,体会小动物们害怕的心情。2.哪些动物是跟着兔子跑的?

  3.小动物们一边跑一边叫是因为。

  四、学*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吓”“怕”“跟”三个生字,组词,观察结构。

  (1)三个字均为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

  (2)“跟”字复*足字旁笔画的变化,右边第一笔横折起笔与足字旁齐*。

  2.教师范写,讲解要点。(“吓”左窄右宽,“怕”左窄右宽,足字旁最后一笔是提。)

  3.学生书空,描红,书写练*。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


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教案汇总十篇(扩展3)

——一年级下册《咕咚》教案汇总五篇

  一年级下册《咕咚》教案 1

  教学目的要求:

  1.能借助汉语拼音和插图,读懂课文。

  2.理解课文,知道遇事要弄清事实真相,先问为什么,不要盲目地跟着别人跑的道理。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弄明白“咕咚”到底是什么东西,以及兔子听到“咕咚”声拔腿就跑,许多动物也跟着瞎跑的原因,最后野牛怎样给大家解除了误会。

  难点是理解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做什么事,不应该盲目地跟着别人跑,而要问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

  教具准备:

  课文插图、配乐录音、卡片、小黑板。

  教学思路:

  先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接着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逐段阅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所揭示的道理;最后用以“扶”带“放”的方法指导学生学*自读课文《小牛站起来了》。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上新课前,老师想出个问题考考大家:一个木桶中,装了满满的一桶水,假如你们把一块石子扔进水中,这时会发出什么声音呢?(咚,咕咚。)(板书:咕咚)就是这声音,曾经吓跑过好几种动物呢!你们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想)好,老师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一篇新课文,这篇课文的题目就叫《咕咚》。

  2.这是一篇阅读课文。这篇课文到底讲了什么事呢?下面请听录音。

  二、听全篇课文的朗读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要求:仔细听,认真想,故事中的“咕咚”是什么?故事中讲了哪几种动物?(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故事中讲了小兔、小鹿、小猴、狐狸、山羊、大象和野牛这些动物)

  三、借助汉语拼音,再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标好自然段的序号。

  2.画出你不理解的字、词。

  3.指名朗读课文,进行朗读指导。

  4.出示小黑板,思考回答问题。

  全文共有____个自然段,____幅图,讲了____听到“咕咚”的声音,没有弄明白,拔腿就跑,后来____、____、____、____、____也跟着跑,只有____没有跟着跑。帮助大伙儿弄清了真相的事。

  四、指导看图,说清图意。

  出示课文中的一、二、三、四幅挂图,要求学生按照“谁、在干什么、为什么这样”的顺序,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图意参考:

  1.兔子听到木瓜熟后掉进湖里的“咕咚”声,吓了一跳,拔腿就跑。

  2.听到兔子的叫喊,小猴、小鹿、狐狸、山羊也跟着跑。

  3.大象也跟着跑。野牛拦住了大伙儿,问“咕咚”在哪里,谁看见了?

  4.兔子领着大家来到湖边,弄清了“咕咚”是什么,大家都笑了。

  五、小结过渡。

  刚才,老师和大家听了录音,读了课文,看了插图,同学们对《咕咚》这篇课文所讲的故事有了初步的了解。这篇课文中,兔子听到“咕咚”声为什么拔腿就跑,其它几种动物为什么也跟着就跑,野牛为什么拦住它们,故事的结果怎样?这些问题你们想知道吗?(想)老师下一堂课再和大家一起继续学*。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你们知道“咕咚”是什么?

  2.这篇课文讲了什么事情,它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下面我们继续学*课文。

  二、阅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1.(出示挂图1)这幅图讲了什么?(小兔听到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咕咚”声,吓了一跳,拔腿就跑)

  2.小兔为什么跑?(它认为咕咚可怕极了)

  3.它有没有仔细看一下?(没有)

  4.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发出“咕咚”一声,这声音太响了,胆子很小的'兔子听到这个声音会怎么样?(害怕)

  5.从哪儿可以看出来?(吓了一跳、拔腿就跑、边跑边叫)(随机理解:拔腿就跑)

  6.它边跑边叫,对谁叫?叫什么?(对小猴叫:“不好了,‘咕咚’可怕极了。”理解:这里的“咕咚”是指一种东西的名称)

  7.指导朗读:“不好了,‘咕咚’/可怕极了!”(注意停顿、重音、语气)

  三、阅读课文三、四自然段。

  1.(出示挂图2)这幅图讲了什么?(听了兔子的叫喊,小猴、小鹿、狐狸、山羊也跟着跑起来了。)

  2.小猴为什么也跟着跑?从哪儿看出来的?(小猴听了兔子的叫声,认为“咕咚”追它们来了。从小猴子边跑边叫:“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可以看出)

  3.““咕咚”追它们来了,小猴子心里会怎样?(非常害怕)

  4.指导朗读:“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注意语气、停顿、重音。句中第二个“不好了”和“快跑哇”音要读得重一些,调要拉得长一点)

  5.小猴子那可怕的叫声,震动了整个森林。这一下森林里可热闹了。听!(放第四自然段的配乐朗读录音)

  6.这一自然段中讲到了哪些动物?它们怎么样?“大伙儿”指谁?(有狐狸、山羊、小鹿。它们也跟着跑起来,边跑边叫:“快逃命啊,‘咕咚’来了!”“大伙儿”指狐狸、山羊、小鹿)

  7.它们为什么叫“快逃命啊”?(它们认为“咕咚”是一种可怕的东西,要来吃它们了)

  8.比较“兔子”“小猴”“大伙儿”说的话。它们讲的话相同吗?不同在哪里?(小兔子只是说“咕咚”可怕极了;小猴子认为“咕咚”追它们来了;其它的动物以为“咕咚”吃它们来了。它们把“咕咚”越传越厉害)

  9.分角色朗读“兔子”“小猴”“大伙儿”说的话。

  10.就这样,很*常的一声“咕咚”声,由于动物们的误解、误传,它成了一种很怪的动物,吓坏了森林中的许多动物,它们一个跟一个跑起来,就连大象也怎样了?(跟着跑起来)

  四、阅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1.(出示挂图3)这幅图讲了什么?(野牛拦住大伙儿问“咕咚”在哪里?谁看见了?)

  2.野牛为什么没有跑?它是怎样做的呢?(野牛想搞清楚“咕咚”是什么。它拦住了大伙儿)

  3.(出示“拦住”一词)你会做“拦”的动作吗?野牛是怎么拦的?(让学生通过演示理解)

  4.野牛拦住了大象和大伙儿后是怎样问的?(指导学生用“先问____,再问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问____”的句式回答。)

  5.分角色朗读“野牛”的问话和“大象”“兔子”的答话。

  五、阅读课文六、七自然段。

  1.(出示挂图4)这幅图讲了什么?(大伙儿知道“咕咚”的真相后,笑了)

  2.大伙儿是怎样知道事情真相的呢?(出示课文第六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指导学生比较朗读后思考:

  (1)木瓜为什么会自己掉下来?(木瓜熟透了)

  (2)木瓜掉进湖里为什么会发出很响的声音?(从高高的树上掉下来撞击水面)

  (3)“咕咚”究竟是什么?(“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所发出的声音)

  3.知道了“咕咚”的真相后,它们都怎样呢?(大伙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

  4.这里的“大伙儿”指谁?为什么都笑了?(“大伙儿”指:兔子、小猴、小鹿、狐狸、山羊、大象。它们知道了“咕咚”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弄清了事情的真相后,觉得自己刚才的行动十分可笑,所以笑了)

  5.这时候,它们会想些什么呢?(诱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如:小猴想:我以后要向野牛学*,不再瞎跟着别人跑,而要问个为什么,弄清事情真相)

  六、总结课文。

  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兔子听到“咕咚”的响声,没有弄明白,就边跑边叫“咕咚”非常可怕。小猴子听了兔子的话,跟着跑起来,并且叫大家也快跑。狐狸、山羊、小鹿听到后,一边跑一边叫大家逃命。大象看见了也跟着跑起来。野牛却不这样。他拦住大家问“咕咚”在哪里,谁看见了。最后兔子领着大家来到湖边,弄清了事情真相。

  2.在这个故事中,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在这个故事中,我喜欢野牛,因为它遇到事情不慌张,能先问个为什么,不盲目地跟着别人跑。我不喜欢兔子、小猴子、山羊、狐狸、小鹿、大象,因为它们遇事不先问为什么,别人怎么说,也跟着别人怎么说;别人怎么做,也跟着别人怎样做)

  3.我们同学们以后遇到事情应怎么办?(遇事先问个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

  第三课时

  一、复述故事。

  1.学生分小组试讲故事。

  2.小组推选代表上讲台讲故事。

  二、表演故事。

  以八个同学为一组,戴好“木瓜”和“兔子”等七种动物的头饰,在音乐声中进行表演。

  三、辅导学生自学自读课本第19课《小牛站起来》。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指名朗读,老师纠正读音。

  (2)读了这篇课文,想想课文告诉了我们一件什么事情?(小牛没有听乌龟的劝告,不怕摔跤,终于学会站起来了的事。)

  2.对照插图,找出与图相对应的自然段。

  (1)指名说说每幅图讲了什么内容?

  参考图意:

  ①小牛学站起来,几次摔跤,乌龟劝它别学了,小牛没有听从。

  ②不怕摔跤的小牛不仅站起来了,而且还在练*走路呢!

  (2)根据图意找出相应的自然段。(1—4自然段;5—7自然段)

  3.指名读课后问题,思考回答:

  (1)小牛是怎样站起来的?(小牛不怕摔跤,不盲目地相信别人的话,通过反复练*,终于站了起来。)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告诉我们遇到困难不要害怕,失败了不要灰心,不要盲目地相信别人的话,只要通过努力,就能克服困难,获得成功。)

  板书:

  一年级下册《咕咚》教案 2

  《咕咚》是一篇童趣盎然、情节曲折的童话故事,这个故事教育学生:听到或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动脑想想或去实地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随别人。在教学本课时,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低年级学生还是以玩为主,抓住学生这一年龄特征,在导入新课时,我先模仿动物的叫声,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声音。接着再故做神秘地发出“咕咚”的声音,再让学生猜猜这是什么声音,从而引入课文学*。这课的导入方式是为了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并营造一种将阅读期待。

  2、文本的意义,只有在学生主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才能产生,在教学时我着力让学生参与有感情朗读、看图想像、即兴表演、动作模仿等活动,让他们能从各自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引领学生深入课文,使学生与文本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对话关系,使他们由读文、看图进入悟境、悟情、悟理的阅读境界。

  研究课《咕咚》反思

  《咕咚》是第二册一篇图文并茂的童话故事。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内容浅易易懂,很适合低年级学生学*。那么,如何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学训练课,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思维,提高语言能力,陶冶思想情操呢?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指导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设疑引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的动力。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心理特点,形象有趣,富有悬念性的东西最能吸引其注意力。于是,我采用了实物作了一个实验,用木瓜在高空仍进

  水桶里,发出咕咚的`声音,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什么声音,你想知道吗?接着板书:咕咚,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这样,学生的学*兴趣提高了,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

  二、图文结合,感知课文内容

  根据低年级学生认知事物的特点,我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图文结合,帮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听录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3 幅图,把3 幅图连起来问: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图文对照

  ,学生自学讨论:哪些自然段写了1 、2 、3 幅图。这样图文对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讨论自学,很快地理解了课文的意思以及它们的联系,并能看着图,用自己的话把课文的意思说出来。

  三、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

  本文的重点是通过朗读训练让学生加深对课文中心意思的理解。我让学生在看懂图意,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当听到咕咚声音时,小兔、小猴、狐狸、大象、野牛等怎样做?谁做的对?为什么?接着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抓住重点,因势利导,指导朗读,如:小猴儿,大伙儿说的活要读出惊慌紧张的语气;野牛说的话应不慌不忙,表现它做事不盲目,不跟别人跑,弄清事实真相。这样,通过多次反复朗读品味课文,充分调动学生学*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学的能力。

  四、角色演评,渗透德育

  童话故事的教**用“角色演评”的方法,不但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使学生对童话隐含的思想因素得到内化和升华。教学《咕咚》这篇课文时,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展开想象,进行角色表演。表演前,强调对角色的理解,注意角色的语言、动作、神态;表演后,可让学生进行角色独白,并对角色进行评点,使学生在有趣的表演和评点中,发展思维,提高语言能力,陶冶思想情操,教育学生要学*野牛做事弄清事实真相的精神。

  以上指导方法的结合运用,我的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也发展了思维,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同时情操也得到陶冶。

  一年级下册《咕咚》教案 3

  教学目的要求:

  1.能借助汉语拼音和插图,读懂课文。

  2.理解课文,知道遇事要弄清事实真相,先问为什么,不要盲目地跟着别人跑的道理。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弄明白“咕咚”到底是什么东西,以及兔子听到“咕咚”声拔腿就跑,许多动物也跟着瞎跑的原因,最后野牛怎样给大家解除了误会。

  难点是理解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做什么事,不应该盲目地跟着别人跑,而要问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

  教具准备:

  课文插图、配乐录音、卡片、小黑板。

  教学思路:

  先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接着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逐段阅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所揭示的道理;最后用以“扶”带“放”的方法指导学生学*自读课文《小牛站起来了》。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上新课前,老师想出个问题考考大家:一个木桶中,装了满满的一桶水,假如你们把一块石子扔进水中,这时会发出什么声音呢?(咚,咕咚。)(板书:咕咚)就是这声音,曾经吓跑过好几种动物呢!你们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想)好,老师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一篇新课文,这篇课文的题目就叫《咕咚》。

  2.这是一篇阅读课文。这篇课文到底讲了什么事呢?下面请听录音。

  二、听全篇课文的朗读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要求:仔细听,认真想,故事中的“咕咚”是什么?故事中讲了哪几种动物?(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故事中讲了小兔、小鹿、小猴、狐狸、山羊、大象和野牛这些动物)

  三、借助汉语拼音,再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标好自然段的序号。

  2.画出你不理解的字、词。

  3.指名朗读课文,进行朗读指导。

  4.出示小黑板,思考回答问题。

  全文共有____个自然段,____幅图,讲了____听到“咕咚”的声音,没有弄明白,拔腿就跑,后来____、____、____、____、____也跟着跑,只有____没有跟着跑。帮助大伙儿弄清了真相的事。

  四、指导看图,说清图意。

  出示课文中的一、二、三、四幅挂图,要求学生按照“谁、在干什么、为什么这样”的顺序,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图意参考:

  1.兔子听到木瓜熟后掉进湖里的“咕咚”声,吓了一跳,拔腿就跑。

  2.听到兔子的叫喊,小猴、小鹿、狐狸、山羊也跟着跑。

  3.大象也跟着跑。野牛拦住了大伙儿,问“咕咚”在哪里,谁看见了?

  4.兔子领着大家来到湖边,弄清了“咕咚”是什么,大家都笑了。

  五、小结过渡。

  刚才,老师和大家听了录音,读了课文,看了插图,同学们对《咕咚》这篇课文所讲的故事有了初步的了解。这篇课文中,兔子听到“咕咚”声为什么拔腿就跑,其它几种动物为什么也跟着就跑,野牛为什么拦住它们,故事的结果怎样?这些问题你们想知道吗?(想)老师下一堂课再和大家一起继续学*。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你们知道“咕咚”是什么?

  2.这篇课文讲了什么事情,它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下面我们继续学*课文。

  二、阅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1.(出示挂图1)这幅图讲了什么?(小兔听到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咕咚”声,吓了一跳,拔腿就跑)

  2.小兔为什么跑?(它认为咕咚可怕极了)

  3.它有没有仔细看一下?(没有)

  4.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发出“咕咚”一声,这声音太响了,胆子很小的兔子听到这个声音会怎么样?(害怕)

  5.从哪儿可以看出来?(吓了一跳、拔腿就跑、边跑边叫)(随机理解:拔腿就跑)

  6.它边跑边叫,对谁叫?叫什么?(对小猴叫:“不好了,‘咕咚’可怕极了。”理解:这里的“咕咚”是指一种东西的名称)

  7.指导朗读:“不好了,‘咕咚’/可怕极了!”(注意停顿、重音、语气)

  三、阅读课文三、四自然段。

  1.(出示挂图2)这幅图讲了什么?(听了兔子的叫喊,小猴、小鹿、狐狸、山羊也跟着跑起来了。)

  2.小猴为什么也跟着跑?从哪儿看出来的?(小猴听了兔子的叫声,认为“咕咚”追它们来了。从小猴子边跑边叫:“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可以看出)

  3.““咕咚”追它们来了,小猴子心里会怎样?(非常害怕)

  4.指导朗读:“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注意语气、停顿、重音。句中第二个“不好了”和“快跑哇”音要读得重一些,调要拉得长一点)

  5.小猴子那可怕的叫声,震动了整个森林。这一下森林里可热闹了。听!(放第四自然段的配乐朗读录音)

  6.这一自然段中讲到了哪些动物?它们怎么样?“大伙儿”指谁?(有狐狸、山羊、小鹿。它们也跟着跑起来,边跑边叫:“快逃命啊,‘咕咚’来了!”“大伙儿”指狐狸、山羊、小鹿)

  7.它们为什么叫“快逃命啊”?(它们认为“咕咚”是一种可怕的东西,要来吃它们了)

  8.比较“兔子”“小猴”“大伙儿”说的话。它们讲的话相同吗?不同在哪里?(小兔子只是说“咕咚”可怕极了;小猴子认为“咕咚”追它们来了;其它的动物以为“咕咚”吃它们来了。它们把“咕咚”越传越厉害)

  9.分角色朗读“兔子”“小猴”“大伙儿”说的话。

  10.就这样,很*常的一声“咕咚”声,由于动物们的误解、误传,它成了一种很怪的动物,吓坏了森林中的许多动物,它们一个跟一个跑起来,就连大象也怎样了?(跟着跑起来)

  四、阅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1.(出示挂图3)这幅图讲了什么?(野牛拦住大伙儿问“咕咚”在哪里?谁看见了?)

  2.野牛为什么没有跑?它是怎样做的呢?(野牛想搞清楚“咕咚”是什么。它拦住了大伙儿)

  3.(出示“拦住”一词)你会做“拦”的动作吗?野牛是怎么拦的?(让学生通过演示理解)

  4.野牛拦住了大象和大伙儿后是怎样问的?(指导学生用“先问____,再问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问____”的句式回答。)

  5.分角色朗读“野牛”的问话和“大象”“兔子”的答话。

  五、阅读课文六、七自然段。

  1.(出示挂图4)这幅图讲了什么?(大伙儿知道“咕咚”的真相后,笑了)

  2.大伙儿是怎样知道事情真相的呢?(出示课文第六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指导学生比较朗读后思考:

  (1)木瓜为什么会自己掉下来?(木瓜熟透了)

  (2)木瓜掉进湖里为什么会发出很响的声音?(从高高的树上掉下来撞击水面)

  (3)“咕咚”究竟是什么?(“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所发出的声音)

  3.知道了“咕咚”的真相后,它们都怎样呢?(大伙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

  4.这里的“大伙儿”指谁?为什么都笑了?(“大伙儿”指:兔子、小猴、小鹿、狐狸、山羊、大象。它们知道了“咕咚”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弄清了事情的真相后,觉得自己刚才的行动十分可笑,所以笑了)

  5.这时候,它们会想些什么呢?(诱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如:小猴想:我以后要向野牛学*,不再瞎跟着别人跑,而要问个为什么,弄清事情真相)

  六、总结课文。

  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兔子听到“咕咚”的响声,没有弄明白,就边跑边叫“咕咚”非常可怕。小猴子听了兔子的话,跟着跑起来,并且叫大家也快跑。狐狸、山羊、小鹿听到后,一边跑一边叫大家逃命。大象看见了也跟着跑起来。野牛却不这样。他拦住大家问“咕咚”在哪里,谁看见了。最后兔子领着大家来到湖边,弄清了事情真相。

  2.在这个故事中,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在这个故事中,我喜欢野牛,因为它遇到事情不慌张,能先问个为什么,不盲目地跟着别人跑。我不喜欢兔子、小猴子、山羊、狐狸、小鹿、大象,因为它们遇事不先问为什么,别人怎么说,也跟着别人怎么说;别人怎么做,也跟着别人怎样做)

  3.我们同学们以后遇到事情应怎么办?(遇事先问个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

  第三课时

  一、复述故事。

  1.学生分小组试讲故事。

  2.小组推选代表上讲台讲故事。

  二、表演故事。

  以八个同学为一组,戴好“木瓜”和“兔子”等七种动物的头饰,在音乐声中进行表演。

  三、辅导学生自学自读课本第19课《小牛站起来》。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指名朗读,老师纠正读音。

  (2)读了这篇课文,想想课文告诉了我们一件什么事情?(小牛没有听乌龟的劝告,不怕摔跤,终于学会站起来了的事。)

  2.对照插图,找出与图相对应的自然段。

  (1)指名说说每幅图讲了什么内容?

  参考图意:

  ①小牛学站起来,几次摔跤,乌龟劝它别学了,小牛没有听从。

  ②不怕摔跤的小牛不仅站起来了,而且还在练*走路呢!

  (2)根据图意找出相应的自然段。(1—4自然段;5—7自然段)

  3.指名读课后问题,思考回答:

  (1)小牛是怎样站起来的?(小牛不怕摔跤,不盲目地相信别人的话,通过反复练*,终于站了起来。)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告诉我们遇到困难不要害怕,失败了不要灰心,不要盲目地相信别人的话,只要通过努力,就能克服困难,获得成功。)

  板书:

  一年级下册《咕咚》教案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的主体。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的意识和*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因此,教学中,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良好的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字,如部件组合法、字理识字法、字族识字法、谜语等,通过同桌或小组讨论、交流自主识字。同时采用指导观察法,充分利用插图,以图带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整个环节以朗读贯穿始终,加深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1、导入:同学们,在森林里的蘑菇屋内,住着一位可爱的朋友,(多媒体课件出示:一只小兔子)大家看小兔子的表情,想到了一个什么词语?(吃惊、害怕等)听,他在说什么呢?

  2、课件播放并出示小兔子的话:小朋友们,“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呀!

  3、教师导学:小兔子为什么害怕“咕咚”,“咕咚”又是什么?我们一起去森林里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好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咕咚”这两个字的特点,发现规律。(都是口字旁的字)引导学生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

  设计意图:好的开端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因此,运用直观、形象的画面创设愉悦、有趣的课堂教学情境,既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规律,又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

  二、游戏闯关,认识生字

  1、教师设置闯关游戏,(课件出示:咕咚探秘之旅)第一关——“神奇果树林”。要求:认真听老师范读课文,圈出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自己拼读,读准字音。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圈画生字:咕、咚、熟、掉、吓、鹿、逃、命、象、野、拦、领。

  3、引导学生利用字卡,同桌之间可以用喜欢的方式交流生字。如:

  (1)你读一个字,我读一个字。

  (2)抢答读字,看谁读得准确。

  4、学生汇报后,教师指导难读、易错的字音。

  (1)翘舌音:熟shú。

  (2)后鼻音:咚dōnɡ、命mìnɡ、象xiànɡ、领lǐnɡ。

  (3)整体认读音节:野yě。

  5、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认读生字。

  6、出示课件,开始闯关,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选出一名同学,读果子树上的字宝宝。

  7、小结:顺利过关的小组很棒,大家看,这棵果树硕果累累,所有的生字果子变成了一架飞机,我们坐着飞机来到第二关——“课文堡垒”!(课件出示:生字果子汇聚成一架飞机飞到第二关。)

  设计意图:运用闯关的形式,激发学生学*生字的兴趣,能极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识字效果。同时,形成相互学*、共同探讨、相互帮助的学*氛围。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课件出示第二关闯关要求:把课文读通顺,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不重复;知道“咕咚”是什么,故事中讲了几种小动物,分别是什么。

  2、明确要求后,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3、再次指导学生小组内互相读课文,你读一段,我读一段,认真倾听,互相评价。

  4、小组内评选出读得最棒的同学一起去闯关。

  (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选择其中一个自然段读给同学们听。

  (2)请回答问题:“咕咚”是什么?故事中讲了几种小动物,分别是什么?(“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故事中讲了小兔、小鹿、小猴、狐狸、山羊、大象和野牛这些动物。)

  5、小结:各个组的同学们真的很棒。看,我们的“课文堡垒”被攻破了。(课件出示)我们跟随小兔子一起去下一关吧!

  设计意图:在生字闯关成功的基础上,回归到读文。既让孩子们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又激发了读文的兴趣。把课文读正确、通顺,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为理解课文内容做准备。

  四、方法识记,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第三关:书写大赢家。要求:先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记住这些字并把它们写好。

  2、课件出示:

  (1)跟。

  ①引导学生说一说如何记住这个字,利用字族识字的方法记忆。

  ②指导学生观察“跟”的特点,它的笔画较多,需要注意右边是“艮”。

  ③教师范写,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然后学生书空、描红,每字对比书写两个。

  ④组词,说话。

  (2)谜语:撇刀头下一扁口,一撇穿口往外走,弯钩里面两小撇,一撇一捺在外头。

  ①出示谜底:象

  ②教师引言:“象”是个象形字,本课还有一个象形字“羊”,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象”字和“羊”字的演变过程。(课件出示字的演变过程)

  ③引导学生观察教师范写,指出注意的地方:“象”中“口”里的撇是一笔写下来的,“羊”三个横之间的距离是一样的。

  ④组词:盲人摸象、气象万千、亡羊补牢、羊肠小道。

  3、师生评价,优秀作品展示,顺利过关。

  设计意图:低年级写字教学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关系到学生终身发展的基本功。教学中,在对生字充分认读、课文内容大致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记字、写字,从而达到学生写出规范、整洁的汉字的目的。

  五、课堂小结,总结收获

  这节课我们的收获可真不少,一起闯过“神奇果树林”“课文堡垒”和“书写大赢家”三个关卡,既认识了12个生字,又能把生字写得漂亮、端正,大家真棒!那课文中,小兔子听到“咕咚”声为什么拔腿就跑?其他动物为什么也要跑呢?野牛又是怎么做的呢?故事的结果怎样呢?你们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下节课,我们继续和小兔子一起探索“咕咚”的秘密。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引领学生回忆本节课的学*内容,同时又引出下节课要学*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为下节课的教学进行良好的铺垫。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巩固字词

  1、教师激励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新词。同时随机指导学生抓住个别词语说一句话。

  2、导学:通过上节课的学*,大家知道什么是“咕咚”吗?小兔子听到“咕咚”声为什么拔腿就跑,其他动物为什么也要跑呢,野牛又是怎么做的呢?这篇课文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秘之旅。(课件出示:咕咚。)

  设计意图:回顾上节课的生字、新词,以及课文的整体内容,既是对整篇课文学*的整体把握,又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

  二、深入感知,指导朗读

  教师指导图文结合学*,本课共有四幅图,要求学生指出每幅图和哪些自然段相对应。

  (一)阅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出示图1),引导学生说出这幅图上的内容。(小兔听到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咕咚”声,吓了一跳,拔腿就跑。)

  2、指名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抓住重点词语:吓了一跳、拔腿就跑、一边跑一边叫,体会小兔子害怕的心理。学生可以结合图片理解重点词语,也可以通过表演动作来理解。

  3、指导学生观察“吓、掉”两个字,加深记忆。

  4、教师提问:小兔子边跑边叫,对谁叫?叫什么?(对小猴叫:“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理解:这里的“咕咚”是指一种东西的名称。)

  5、指导朗读:“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注意停顿、重音、语气。)

  (二)阅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1、(出示图2)引导学生接着观察图上的内容。(听了兔子的叫喊,小猴、狐狸、山羊、小鹿也跟着跑起来了。)

  2、指名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小猴子的动作和语言,体会小猴子盲目害怕的心理。

  3、指导朗读:“不好啦,不好啦,‘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注意语气、停顿、重音。句中第二个“不好啦”和“快跑哇”要读得重一些,调要拉得长一点。)

  4、过渡:小猴子的叫声,震动了整个森林。这下森林里可热闹了。听!(放第四自然段的配乐朗读录音课件。)

  5、指名汇报:这一自然段中“大伙”都有谁,他们是如何做的。(有狐狸、山羊、小鹿。他们也跟着跑起来,一边跑一边叫:“快逃命啊,‘咕咚’来了!”)

  6、课件出示“鹿”的字理演变图,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都知道哪些鹿。(梅花鹿、驯鹿等,也可课件出示几种鹿的图片。)

  7、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动物们为什么跟着兔子一起跑。

  8、引导学生比较“兔子”“小猴”“大伙儿”说的话。它们讲的话相同吗?不同在哪里?(课件出示话语。)(小兔子只是说“咕咚”可怕极了;小猴子认为“咕咚”追他们来了;其他的动物以为“咕咚”吃他们来了。他们把“咕咚”越传越厉害。)

  9、课件出示“逃”,引导学生说出以“兆”为字族的字,如:桃、挑、跳等,并一起总结儿歌加以区分。“兆”字加“提手”,挑三拣四挑不够;“兆”字加“足字”,跳来跳去真快活;“走之”伴“兆”字,赶快逃走藏起来;“木”和“兆”字做朋友,鲜桃结在树枝头。

  10、分角色朗读“兔子”“小猴”“大伙儿”说的话。

  11、过渡:就这样,很*常的“咕咚”声,由于动物们的误解、误传,它成了可怕的怪物,吓坏了森林中的许多动物,他们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就连大象这么庞大的动物也跟着跑起来。

  (三)阅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1、(出示图3)引导学生猜猜图中的小动物们在干什么。指名读第五自然段。(野牛拦住了小动物们,讨论“咕咚”。)

  2、结合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野牛”,扩词“野”,认识“里字旁”。

  3、指名演示“拦”的动作,体会“提手旁”的字的用法。

  4、说话练*:指导学生用“先问……再问……最后问……”的句式,表答野牛的问话。

  5、引导学生体会野牛问话的语气。(野牛说的话的语气应不慌不忙。)

  6、分角色朗读“野牛”的问话和“大象”“兔子”的答话。

  (四)阅读课文第六、七自然段。

  1、(出示图4)引导学生观察最后一幅图,小动物们在干什么?(大伙儿知道“咕咚”的真相后,笑了。)

  2、(出示课文第六自然段和第七自然段),师生齐读课文第六、七自然段。

  3、教师引问:知道了“咕咚”的真相,其实“咕咚”就是熟了的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所发出的声音,大家都笑了,为什么都笑了?(他们知道了“咕咚”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弄清了事情的真相后,觉得自己刚才的行为十分可笑,所以笑了。)指导学生再读,读出可笑的语气。

  4、引导学生说出“熟”的反义词是“生”。

  5、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小动物们都会想些什么?如,小猴想:我以后要向野牛学*,不再偏听偏信,遇事会多动脑筋,弄清事情真相。

  设计意图:在朗读时,根据学生的理解水*,要求学生步步上升。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联系实际想象说话,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三、整体回顾,拓展延伸

  1、引导学生再次看图,回顾整篇文章,思考从中有怎样的收获。

  2、引导学生和文中的小动物进行对话,并模仿表演。

  3、最后引导学生知道以后遇到事情应怎么办。(遇事先问个为什么,弄清事情真相。)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与生活相联系,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观,拓展了学生的语文学*空间。

  四、仔细观察,指导书写

  1、出示“花瓶开花”游戏:“吓、怕、都、家”。

  2、小组讨论: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呢?(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编儿歌等方法。)

  3、观察字形,指出需要注意的地方。

  4、师范写,生描红、书写。教师巡视,注意学生写字姿势。

  5、展示学生的字,生生互评。

  6、用生字组词,说话。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自主学*,教师参与到其中适当点拨、评价,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字,学生的兴趣更加浓厚,师生互动更为融洽,效果显著。

  五、课堂总结,领悟道理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跟随小兔子了解了“咕咚”的真相,希望我们以后听到或遇到任何事情时,一定要动脑筋想想或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随别人,这样,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

  设计意图:通过本节课的学*,领悟其中的道理,使课堂与学生的生活和情感体验有效地结合。

  板书设计

  咕咚

  害怕、逃跑——————笑了

  遇事要动脑筋,弄清事情真相

  教学反思

  首先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的动力。因此,教师采用创设一个童话情境,引起学生思考什么是“咕咚”,这样,学生的学*兴趣就提高了,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其次根据低年级学生认知事物的特点,教师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图文结合,帮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讨论自学,很快地理解了课文的意思以及它们的联系,并能看着图,用自己的话把课文的意思说出来。最后抓住重点语句,指导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学的能力。

  一年级下册《咕咚》教案 5

  [教学目标]

  1.认识“咕、咚、熟”等12个生字,会写“吓、怕、跟”等7个生字。

  2.通过图片、形声字或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猜字、认字,把故事读正确、读流利。

  3.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能根据课后问题找出相关信息进行推断。

  4.初步懂得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从。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识字、写字,了解故事内容。

  难点:

  能根据课文内容作简单推断。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教师把一块石头扔进事先准备好的水桶中)听,这是什么声音?(咕咚、咕咚)(板书:咕咚)对,就是这个声音吓跑了好多动物呢!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那就和老师一起去森林王国看看吧。

  二、自主读文,培养自主学*能力

  1.出示自读要求,学生根据要求自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不认识的字,猜猜它们的读音。

  2.不会读的字词借助拼音读准确。

  3.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1)齐读、指名读、开火车认读。

  (2)教师巡视检查学生认字情况。

  (3)借助连环画,图文对应学*,读懂故事内容。(或根据学生已有的读连环画的经验——“段落之间有空行”来判断逐步梳理文本信息。)

  三、借助插图,学*第1~4自然段

  1.出示课文插图一,学*第1、2自然段:

  (1)小兔子怎么了?从课文哪个自然段可以看出来?(第2自然段)

  (2)谁听见了小兔子的喊声?(小猴子)他又是怎么做的?

  出示:他一边跑一边大叫:“不好啦,不好啦,‘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

  (3)“咕咚”是什么?

  (4)听到他们的喊声,还有谁也跟着跑起来了?

  出示:狐狸呀,山羊啊,小鹿哇,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

  2.出示课文插图二,学*第3~4自然段:

  (1)根据这些动物们的表情,猜猜他们会说些什么。(学生大胆想象)

  (2)引导学生朗读第1~4自然段,体会小动物们害怕的心情。2.哪些动物是跟着兔子跑的?

  3.小动物们一边跑一边叫是因为。

  四、学*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吓”“怕”“跟”三个生字,组词,观察结构。

  (1)三个字均为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

  (2)“跟”字复*足字旁笔画的变化,右边第一笔横折起笔与足字旁齐*。

  2.教师范写,讲解要点。(“吓”左窄右宽,“怕”左窄右宽,足字旁最后一笔是提。)

  3.学生书空,描红,书写练*。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


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教案汇总十篇(扩展4)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5篇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5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一、巩固字词

  抽读生字卡片;读字组词;有选择地组词造句。

  二、细读课文,促进感悟

  1、学生自由读全文,想想每一小节分别写了什么。

  2、全班交流,分小节学*课文。

  (一)教学第一小节。

  1、指名读课文。

  2、说说这一节写了什么?当你看到或摸到这小小的、凉凉的鸟蛋时,你有什么感受?把自己的感受讲出来。

  3、指导朗读。师生共同评议,引导学生把鸟蛋“小小的”、“凉凉的”、“我”拿着鸟蛋“真好玩”的感觉读出来。

  (二)教学第二小节。

  1、指名读。说说学懂了什么。(如: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

  讨论:为什么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有条件的可出示或播放小鸟破壳而出的图片或课件)

  2、指导朗读。

  (1)此时的鸟妈妈发现鸟蛋不见了,会怎么样?(读词语:焦急不安)

  (2)启发想象:假如你就是鸟妈妈,你会怎么做?

  练*读出鸟妈妈焦急不安的语气。

  (三)教学第三小节。

  学生朗读理解后,让学生边读边演,师生共同评议学生表演中出现的闪光点及不足之处,并加以指导或引导(教师范读),读出“我”送还小鸟时小心翼翼的样子。

  (四)教学第四小节。

  1、学生读理解后,质疑。(如:为什么“我”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

  启发想象:假如你就是课文中的我,当你的耳边传来鸟儿叽叽喳喳的叫声,抬头仰望蓝天,能看见什么?

  2、指导朗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师生评议

  三、借助想象,升华感情

  1、学生齐读全文。交流:你喜欢课文中的“我”吗?为什么?

  2、喜欢读这篇课文吗?为什么?再读,体会诗歌的韵味。

  四、写字指导

  1、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掌握以下重点:

  (1)写好口字旁——“听、唱”。

  (2)写好“走之”。

  (3)写好“向”字的半包围结构上包下的形式。

  2、学生练*书写生字。

  五、实践活动

  小调查:保护鸟类。

  为了了解有关鸟儿更多的知识,组织学生在课外去寻找关于鸟儿的各种资料等,包括图片、实物等,然后在班内交流。

  教学目标:

  1、助拼音会读课文中的带读字:“加”、“偏”、“旁”、“认”、“结”、“构”、“读”、“写”、“词”、“语”、“扩”、“句”、“吹”、“扶”。

  2、6个生字:“江”、“法”、“树”、“倒”、“苗”、“字”。认识偏旁:三点水、木字头、单人旁、草字头、宝盖头。知道生字的结构:“江”、“法”是左右结构,“树”、“倒”是左中右结构,“苗”、“字”是上下结构。

  3、根据生字组词。根据生字造句。

  4、举例加偏旁可以构成生字(如;“红”、“好”)以便加深加偏旁构成汉字的方法的印象。

  5、生在识字过程中,了解汉字的一些构字规律,逐步掌握识字的方法。

  教学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挂图一副,写有生字与词语、句子、偏旁、笔画的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初读课文,学*新偏旁和生字词。

  教学过程 :

  一、复*检查,导入 新课

  1、卡片“开火车”认读笔画:“横”、“撇折”、“竖”、“横撇”、“竖弯钩”、“提”、“横”“折”。

  2、第一课生字。

  3、告诉学生:前一课我们学了《合起来,认一认》。知道了两个单独的汉字合在一起可以构成一个新汉字。今天我们要学*新课《加偏旁,认一认》。

  这一课我们要学的是一个偏旁加上一个汉字可以构成一个新汉字。

  二、看卡片认字

  引导学生看卡片,卡片上写有偏旁:三点水、木字头、单人旁、草字头、宝盖头;熟字:“工”、“去”、“对”、“到”、“田”、“子”。

  三、字词教学

  1、根据拼音,认读教学字与带读字。

  2、由教师带读,学生跟读,同时指出学生读错的字词。

  3、师生共同分析字形,理解字意。

  “江”:是由那两个部分组成的?(左边是三点水旁,右边是工字,合起来读江,长江的江,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江。)

  告诉学生这是左右结构的字,然后让学生书空“江”。

  “法”:是由那两个部分组成的?(左边是三点水旁,右边是去字,合起来读法。)

  告诉学生这是左右结构的字,然后让学生书空“法”。

  “树”:是由那两个部分组成的?(左边是木字旁,中间是又字,右边是寸字,合起来读树。)

  告诉学生这是左中右结构的字,然后让学生书空“树”。

  “倒”:是由那两个部分组成的?(左边是单人旁,中间是至字,右边是立刀旁合起来读倒。)

  告诉学生这是左中右结构的字,然后让学生书空“倒”。

  “苗”:是由那两个部分组成的?(上面是草字头,下面是田字,合起来读苗。)

  告诉学生这是上下结构的字,然后让学生书空“苗”。

  “字”:是由那两个部分组成的?(上面是宝盖头,下面是子字,合起来读字。)

  告诉学生这是上下结构的字,然后让学生书空“字”。

  4、总结生字的结构,归纳出字形结构相同的字。

  5、学生读一遍偏旁、生字、词语、以加深印象。

  四、书写指导

  重点指导“树”、“倒”。因为这两个字笔画较多。

  注:学*基础较好的班级,新偏旁和新笔画的教学,可以出示拼音。让学生运用拼音自己学会,以增强自信和学*兴趣。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生字、词语、句子,让学生用生字组词,进行练*以进一步巩固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复*检查

  1、学生朗读课文一遍。

  2、认读偏旁、生字和词语。

  3、生指出生字的结构,并且指出那些字的结构是相同的。

  二、词组教学。重点是“江”、“树”、“苗”。

  利用生字进行组词,并完成课后练*3

  “江”除了组成词语“长江”之外,还可以组成什么词语。

  “树”除了组成词语“大树”之外,还可以组成什么词语。

  “苗”除了组成词语“禾苗”之外,还可以组成什么词语。

  三、朗读句子,加深对生字的印象

  1、读句子“大风吹倒了小树。”“我把小树扶了起来。”

  2、让学生按照这种方式利用其他生字进行造句,以便加深对生字的印象。

  四、回顾全文,揭示课题

  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学*的课文是“加偏旁,认一认”。这篇课文是教我们一个汉字加上一个偏旁可以构成一个新的汉字。这是我们汉字构成中的一条规律。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认识许多汉字。

  五、练*指导

  让学生在练*中举出其它加偏僻构成新汉字的例子(例如:“红”,“好”)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轻声的读法。

  3、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惯,理解为什么把垃圾称为“失物”。

  教学重点: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轻声的读法。

  教学难点: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惯,理解为什么把垃圾称为“失物”。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激趣,导入课文

  (出示课文插图2,遮去老师所在的部分)小朋友,你们看,今天一年级一班的同学排着队去植物园参观。看看图,你想知道什么?那么带着问题先去读读课文。读课题,读准“失”的字音。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读文,标出自然段,给难读的字做上记号,多读几遍。

  2、同桌交流读文,注意读准字音。

  3、全班交流。学生互相提醒容易读错的字,引导学生读准生字的音:“才”是*舌音;“准”、“双”、“专”是翘舌音;“请”、“同”是后鼻音。

  4、学生自由识字。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当小老师领读.你认识哪个就读哪个,同时介绍一下自己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

  (2)交流识字的方法。不认识的字,在课堂上用什么方法记?

  三、再读课文,学*提问

  1、自由读课文1——4自然段。

  2、小组合作学*,说说在1——4自然段中读懂了什么。

  3、尝试给小伙伴提一个或几个问题,可用上“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词,其他同学试着回答。

  四、感情朗读,练*说话

  1、四人小组合作朗读。(齐读、轮读等多种形式)

  2、出示“同学们围着园林工人张爷爷,听他介绍每一种花草树木,听得可专心了。”

  (1)请学生划一划句中带有生字的三个词语并读读。

  (2)“专心”是怎么样的?举个例子说说或用“专心”说句话。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个句子。

  3、看课文插图1,引导学生将第3自然段读得欢快些。

  4、读第四自然段,引导学生读出严肃的语气。

  5、练*(任选一题)

  (1)用“准备”说句话。

  (2)用上刚认识的生字说话,用得越多越好。

  五、自主发现,指导书写

  1、出示“同、工、专”三个字,再读记。

  2、自由发现,掌握写法。

  (1)看:三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提醒同学该怎么写才漂亮。

  (2)记:提出需要老师指导的字。老师示范写,其中“专”第三笔是竖折折,不能拆为两笔,书写时,要把竖写得向左斜一些;“同”包围部分要往上写。

  (3)描:在书上描一描。

  (4)写:各练二个字。老师巡视,个别指导。

  3、展示学生写的字,师生共同评议。

  一、教材分析:

  《夏夜多美》向我讲述了一个生动的童话故事:夏天的夜晚,一只小蚂蚁掉进池塘,朋友们帮助它回到了家。课文插图与课文内容紧密配合,图文并茂。语言生动优美,极富童趣,读了这篇课文想念孩子们能感受到夏夜的景色美,小动物们助人为乐的精神更美。

  二、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正确书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师生共同感受夏夜的景色美,助人为乐的精神更美。学会关心别人。

  三、教学重点:

  在读书交流中体会夏夜多美,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难点:

  从小动物们帮助小蚂蚁回家的过程中感受助人为乐的精神美。

  五、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图片、小动物们和睡莲的画像、星星。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情景导入。

  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你知道老师最喜欢哪个季节吗?我最喜欢夏天,并且最最喜欢夏天的夜晚。请看(出示夏夜美丽幻灯片)。夜空中无数颗星星眨着他们亮晶晶的小眼睛,闪烁出迷人的光芒。公园里,静悄悄地,所有的小动物都已进入了甜甜地梦乡。就在这个美丽的夏夜,公园的池塘里发生了一个美丽的故事。想知道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吗?(想)那就赶快地读一读15课:夏夜多美。

  在读之前老师要给你们两条读书建议:

  1、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故事中都有谁?

  2、遇到读不准的字音或读不通的句子,就停下来多读几遍,直到读通为止。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师:课文中都有谁?

  2、生:睡莲、小蚂蚁、蜻蜓、萤火虫(师根据生的回答贴上他们的图片)。

  3、师: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4、生:一只小蚂蚁不小心掉进池塘,睡莲姑姑救了小蚂蚁。蜻蜓和萤火虫把小蚂蚁送回了家。

  5、师:在你们读书的时候,有四个调皮的词宝宝偷偷的跑出来,迷了路回不了家了。你们愿意帮忙,把他们送回家吗?(愿意)你愿意送谁?请大声地喊出它的名字。(分别把蚂蚁,蜻蜓,睡莲,萤火虫贴到相应的位置)

  6、师:我这里还有一群有趣的字宝宝,它看见你们都这么聪明,就想和你们做一个有趣的游戏,你们愿意吗?(愿意)那听清楚他们的要求:看见他们之后,立即喊出他们的名字,并用一个动作或表情把他们的意思表示出来。(师分别出示哭、着急、趴下、睁眼)

  7、师:现在他们想请两名同学到前面来演,谁敢来?下面的同学当好小小导演,喊出他们的名字,让这两位同学做出动作。(师出示谢谢、弯腰、爬)

  8、师:调皮的词宝宝丢掉了自己的朋友,自己一个人偷偷地跑出来了,看,你们还认识他们吗?(开火车,南北挑战赛)

  (三)品读课文,感悟夏夜的景色美、助人为乐的精神更美。

  认识了有趣的生字宝宝,相信你们读起课文来会更有感情的,更流利的。(分别请生读1、2、3、4、5自然段)后重点处理静悄悄、感激,连声。

  1、师:我怎么没听出静悄悄的感觉呀?谁能读出静悄悄的感觉?(生读)你能像他这样读一读吗?现在咱们的教室就可以用静悄悄来形容。 师:我听到了一个词(出示感激)谁认识这个词?生读谁能用感激说一句话?

  2、生:我很感激我的爸爸。

  3、师:睡莲救了小蚂蚁,小蚂蚁也很感激睡莲姑姑,那可不是一般的感激而是非常感激(出示非常感激)齐读。所以小蚂蚁连声向睡莲姑姑说谢谢。连声说谢谢是怎么说?

  4、生:就是连着说了好几声。那你来表演一下。(找两三位同学起来连声说谢谢您睡莲姑姑)

  5、师:那咱们来表演一下连声说。我来当睡莲姑姑,你来当小蚂蚁。(生对此非常感兴趣,表演地也非常好)

  6、师:睡莲姑姑不但救了小蚂蚁,而且非常热情地邀请小蚂蚁:“今晚就在这住下吧,你们瞧,夏夜多美呀!”(出示幻灯片生赞叹啊多美呀!)

  7、把你看到的美 用一句完整的话说给小蚂蚁听听,看谁说的话,能让小蚂蚁住下来。(师引导生说一句完整的话)

  8、生:我看到了夜空中有无数颗小星星眨着他们亮晶晶的小眼睛 生:睡莲姑姑的花瓣好美。

  9、生:荷叶青青的,圆圆的好美。

  10、生:水草,河水很美 。

  11、师:你们把夏夜说的这么美,小蚂蚁被你们留下来吗?(没有)

  12、师:小蚂蚁是怎么说的?

  13、生:我得回家,要不,爸爸妈妈会着急的。

  14、师:多懂事的小蚂蚁呀!

  15、师:是呀,天都这么黑了,小蚂蚁还没回家,你们想象一下他的爸爸妈妈现在正在干什么?

  16、生:正在着急地到处寻找小蚂蚁。

  17、师:是呀,他的爸爸妈妈该有多着急呀,现在如果你是那只小蚂蚁你会住下来吗?(不会)

  18、师:那么就让我们大声地、坚决地对睡莲姑姑说(出示:不!我得回家。要不,爸爸妈妈会着急的。)齐读两次

  19、师:看来小蚂蚁是真的想回家,可睡莲姑姑哪也去不了,没办法送小蚂蚁回家,怎么办呢?请同学们快速地读一读课文的8——12自然段,看谁来帮忙了?(生读书)

  20、师:谁来帮忙了?(小蜻蜓)你愿意当小蜻蜓送小蚂蚁回家吗?(愿意) 师:那就请你用小蜻蜓的话向睡莲姑姑表表你的决心吧。(出示:让我来送小蚂蚁吧)

  21、师:谢谢你热心的小蜻蜓。(和生握手)还有热心的小蜻蜓愿意帮忙?那你也来表表你的决心吧!

  22、生:让我来送小蚂蚁吧。

  23、师:也谢谢你。还有愿意帮忙的吗?都愿意呀。那就让我们一起大声地对睡莲姑姑说。

  24、生:让我来送小蚂蚁吧。

  25、师:可是,我有点胆心,天这么黑,你们能行吗?这时,谁飞来了? 生:萤火虫。

  26、师:你愿意当萤火虫吗?(愿意)你打算怎么帮忙?

  27、生:我来给他们照亮。

  28、师:请你也以萤火虫的话表表你的决心吧!(出示:我来给你们照亮) 生:我来给你们照亮。

  29、师:谢谢你,热心的萤火虫。还有热心的萤火虫愿意帮忙吗?(生都举起手来)你们都愿意帮忙呀,都是热心的好孩子。那就让我们一起大声对小蜻蜓和小蚂蚁说:(师手指大屏幕)

  30、生:我来给你们照亮!

  31、师:这下,睡莲姑姑可以放心地让他们送小蚂蚁回家了。在这美丽的夏夜,你认为还有哪些小动物可送他们回家?

  32、生:蝴蝶、燕子、小鱼、乌龟、大雁??

  33、师:有这么多热心的小伙伴都来帮助小蚂蚁,小蚂蚁可乐坏了。看,(出示幻灯片)小蚂蚁爬上“飞机”,“飞机”起飞了,萤火虫在前面。

  教学目标:

  1、复*巩固本单元的生字57个,正确书写24个生字。复*部首“言字旁”、“绞丝旁”、“足字旁”、“走之底”,并且积累相关的字和词语。

  2、正确、熟练朗读课文。熟读课后词语及句子。背诵古诗。

  3、根据音节正确拼读词语,正确地将量词和名词进行搭配。

  4、正确朗读歇后语。

  教学过程:

  一、复*字词

  1、认读每课后面的生字,正音,说说部首,记记结构,并组词。

  2、辨析词组

  跳()低()退()披()芽()

  挑()底()腿()坡()穿()

  3、写出带有下列部首的字。

  言字旁:_____

  绞丝旁:_____

  足字旁:_____

  走之底:_____

  二、句式训练。

  1、例:小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

  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小蝌蚪长着()、(),甩着()。小蝌蚪先长出(),再长出(),最后()变短了,变成了一只()。

  2、大青蛙长着()嘴巴,()腿,头顶上鼓着两只(),披着(),露出()的(),捉起虫来()。

  3、蜘蛛在农庄的篱笆上(),()、()、()、()、()叫它玩耍,它都没(),忙着(),最后它织了一张漂亮的,逮住了()的苍蝇。

  4、()爱听奉承话,结果上了()的当。

  5、熊猫是我们国家的()。熊猫妈妈接到了孩子们从()横滨、()巴黎、()纽约打来的电话,大熊猫把人民的()送到了世界()。

  四、背诵古诗。

  五、给下列词语加上拼音。

  捉虫羽毛清晨抽出身边

  脑袋追赶摆动一束旁边

  六、默写词语。

  七、朗读课文。

  八、完成练*卷。

  教后反馈:

  根据课文填空有难度,主要是学困生,没有认真思考的*惯,对题目长一点,就没有耐心读,因此在指导学生审题上,我下了一定的功夫和时间进行训练和指导。其他基础题,完成情况较好。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作为(1~2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要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要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地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语言的特点”和阅读的乐趣。

  教材分析:

  本课是课本第十单元——雨中的第二篇主题课文。《美丽的彩虹》是一篇充满儿童情趣的小儿歌,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描绘出雨后彩虹的美丽景象。文中主要写了几位小朋友看见彩虹而触发的一连串想象,通过丁丁和冬冬的诉说以及弟弟和妹妹的问话写了彩虹的美丽,大自然的美丽。整篇儿歌分为6小节,每一个小节浅显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在学*中又渗透了自然小常识,因此学起来学生很有兴趣。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熟读课文,讨论交流,体会彩虹之美,展开丰富的想象,体会诗歌的语言美。

  2.认字13个,继续运用多种方法识字。

  3.会写6个字,能按笔顺写字,写得正常、端正。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本课生字,并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感受彩虹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方法:

  讨论法、谈话法

  教学策略: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

  师:老师很高兴看到每个孩子都是精神饱满的。为了奖励大家,老师带来了一则谜语,你们想猜一猜吗?

  请注意听:“天上有座彩桥,不用水泥和木料,只好看不好走,太阳公公把它造”。谁知道是什么?(彩虹,提醒学生把话说完整)

  你们和这位同学想得是不是一样的?你们真会动脑筋,猜对了,答案就是彩虹。(板书“彩虹”,齐读两遍)我们都知道彩虹是在大自然里的现象,今天洪老师把彩虹请到了我们的教室里,咱们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图片)一道彩虹出现在瀑布旁。(出示图片)一道彩虹在蓝天上高高地挂着。(出示图片)湖边也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看到这些彩虹,你的心里有什么感受呢?

  (美丽)这位同学在由衷地赞叹彩虹美丽。老师听到很多小朋友都在不由自主地赞叹彩虹是美丽的,今天洪老师就请来了一个词语娃娃和彩虹交朋友。这个词语是什么呢?真聪明。同学们你们用读来告诉老师是怎样的彩虹?(指读课题“美丽的彩虹”)

  我们的好朋友丁丁和冬冬看到这美丽的彩虹他们也来了,他们还写下了一首动听的小诗,来表达此时高兴的心情,咱们一起去分享一下吧,好不好?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师:同学们请你们轻轻地翻开书本58页,洪老师真高兴看到有许多小朋友已经快速翻开课本并且坐端正了。洪老师建议你们用你们的小手指指着听,如果听到了你预*时圈出来的字,你就要听得更加仔细。准备好了吗?

  (播放音乐,朗读给学生听)

  2.师:同学们,你们刚才听得非常仔细,看来你们和洪老师一样,都被这首美丽的小诗给吸引住了,是吗?想不想学一学呀?那下面,老师就请你用小手指着来读一读这首小诗,如果你遇到了不认识的字,要听清要求,你可以问一问,猜一猜或者查一查。现在开始。

  3. 师:好,小朋友们都很认真。(我要表扬这位同学,他刚才用xx的办法解决了一个字,其他小朋友在遇到不认识的字的时候,也可以用这种方法。)看到我们的小朋友读得这么认真,我们的彩虹朋友非常高兴,它特意把我们诗歌的每一个小节都请到了我们的屏幕上,它想看看你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会不会读了。

  4.师:(出示第一小节)谁来试一试?其他孩子眼睛看好大屏幕,认真听一听他读的每一个字是不是读准了?(请生评价)你读得不错,其他小朋友给他一点掌声吧。

  在这一小节里面,藏着三个穿红色衣服的词语,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他们,老师来看哪位小朋友坐得最直,老师请他来跟这两个词语打招呼。

  (出示:雨过天晴 强调后鼻音 指名读,小组比赛读)小朋友们一遍读得比一遍好。还有一个穿红色衣服的词语,它一出现,咱们马上叫出它的名字。(出示彩虹)真不错,我们连起来读一读第一小节。同学们都读准了字音,如果能读得再流畅一点,就更好了。

  5.师:第2小节又要出场了,老师看到x和y大组的孩子举手特别积极,请x组的同学一起来读一读。(其他大组清楚问题来了没有?看谁的耳朵最灵,真能干)

  我们这一小节的词语也穿上了红色的衣服,瞧,它是谁?我请一个能把她读准的小朋友来把它读一读。(出示:神奇 指名读,纠正,男生女生比赛读)还有一个穿红色衣服的词语,你们想不想认识?(出示:遥远 如何记住?)

  现在请同学们连起来读一读。

  6.师:另外两个大组,现在该你们来展示自己了。(出示第3小节)其他大组来评价一下我们这两个大组。下次读的时候我们要记住这位小朋友给我们的小建议,相信会读得更好。(强调“一定”是后鼻音)

  (出示:仙女)这个词语谁认识?(指名读,全班读)我希望你们能像洪老师这样大声,有精神地读一读。谁想再来试一试?看到小朋友们这么有精神,又有一个词语宝宝穿上红衣服和大家打招呼了。洪老师希望大家能和老师一样大声准确的读一读这个词语。(出示:戴上)

  请一位孩子把这一节连起来读一读。一定不要读得妥妥拉拉。(指名读)其他小朋友看着大屏幕,仔细听一听。(引导评价 他读得怎么样?给他一点掌声)

  7.师:看到丁丁和冬冬和美丽的彩虹遇见时,有这么多好问题,小弟弟也忍不住来问问彩虹了,小弟弟的问题老师请我们班的男生一起来读一读。我们要学着xxx一样,男生做好准备。(评价字音)

  (出示:顶上)男生一定要当好小老师,读准字音,再把这个词读一读。女生也来试一试。男生再来当当小老师(出示:滑下),女生也来读一读。你是怎么记住这个 “滑”字的呢?这个女生读得可认真了,眼睛一直都是盯着我们的大屏幕,没有离开过。来,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这两个词语。

  8.师:小妹妹说的话,请我们的女孩子一起来读一读,希望你们和我们的男孩子们一样读得这么好。(女生读)我想我们的男孩子已经有人发现我们女孩子的小优点了是不是?我们要有善于发现别人优点的眼睛。

  9.师:只剩下最后一个小节了,想读的同学请举手。我们的小朋友真积极,老师把这次表现的机会给全班每一位同学,把手放下,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这个小节里面有两个词语特别难,敢来挑战它们的孩子,当它出现的时候马上读两遍。一个是(出示:颜色)另一个是(出示:越来越淡)。

  10.师:同学们,我们的这首小诗又回到了我们课文里面,我们连起来读一遍课文,感受一下彩虹的美丽。(生齐读 强调个别词的读音 特别是前后鼻音)

  三、再读课文

  1.师:听到小朋友们读得这么通顺,我们的彩虹朋友特意委托洪老师来向大家提问,看你们能不能够用朗读来回答。请大家翻开书。

  2.师:看好第一小节,雨过天晴天空出现了什么?(生读)真好,一道彩虹怎样挂在天空?谁来读一读(生读)老师听你读觉得这道彩虹挂得不够高。谁再来读一读?(生读)我觉得挂得有点高了,谁再来读一读。(生读)读得真好,老师好像看到彩虹高高挂在天空上了。全班来一起读一读。

  3.师:看到这美丽的彩虹,丁丁说了些什么?咱们一起读一读。(生齐读)丁丁说,彩虹是一座神奇的什么?请用朗读来回答老师。(生读)彩虹多像一座桥呢!一起来读读彩虹是一道怎么样的桥?(生读)咱们连起来说说,彩虹是什么?

  丁丁看到这座什么桥想做什么?谁来读读。银河离我们多远呀,所以我们说是遥远(出示 遥远 表示非常远)孩子们,丁丁觉得这座桥非常神奇,你们能不能把它读出神奇的感觉来呢?全班一起试一试。老师已经感受到了彩虹的神奇。

  4.师:听到丁丁说的话,冬冬又说了些什么呢?老师请女生来读一读冬冬的话。(齐读)冬冬把彩虹比作了什么?冬冬把彩虹想象地这样美丽,孩子们你们能不能用你们的声音把彩虹也读得这么美丽呢?全班女生一起读一读。(齐读)你们把彩虹读得真美。

  5.师:看到了这么神奇而又美丽的彩虹,我们的小弟弟就有不少问题。咱们一起来好奇地问一问。(生齐读)小弟弟把弯弯的彩虹当做什么了呢?(滑梯)他想滑到哪里去?(男生女生比赛读,读出疑问的语气)

  6.师:丁丁觉得彩虹像一座桥,冬冬觉得彩虹像一条项链,小弟弟还觉得彩虹像一座滑梯。现在我们就站在彩虹的面前,你觉得彩虹像什么呢?老师喜欢爱动脑筋的小朋友。(注意引导说完整的话)说到了彩色,老师感受到了彩虹的色彩很美。/说得好,形状有点像一条围巾。

  现在洪老师也想来说说咱们的彩虹像什么,你们想不想听一听。

  7.师:小妹妹也有很多问题,谁来扮演小妹妹好奇地问一问?(指名读)那是谁让彩虹这样美丽?(请生回答)是谁为它画了七彩衣?(请生回答)谁有这样巨大的笔?(请生回答)

  彩虹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补充知识)

  8. 师:孩子们你们看,我们的彩虹一直在天空高高挂着,它有点累了,想回家了。(出示最后一段)彩虹的颜色有什么变化呢?这一次你们能不能用你们的声音把彩虹送回家呢?(生齐读)瞧!彩虹真的回家了呢!你们想邀请彩虹再来做客吗?请同学们翻开课本再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请你们有感情地朗读,说不定彩虹听见你们读得很好听又回来了,老师为你们配上音乐。

  四、巩固生字词

  1.师:同学们,我们如果还想看到彩虹还需要攀登上一座小山,到达山顶以后,我们就能见到彩虹了。登山小能手,请你们坐直举起手指来挑战一下。(出示 晴 神奇 遥远 戴 渐渐 颜色 顶 滑)

  2.师:现在我们来到了山顶,同学们我们抬起头来看,谁来了?你们高兴吗?我们的彩虹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生字和大家交朋友,你们认识它吗?(出示 巨)有谁知道它的'结构?看看说对了没有?(半包围结构)这个字的笔顺有点特别,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的小手指可以跟着一起书空。(巨:横、横折、横、竖折)记住了吗?我们一起来书空一下。现在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巨”在田字格里面的位置,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怎么把这个字写好看。翻开课本59面,老师说一笔小朋友们描一笔。边描边观察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师教写,生书写)有哪个热心的小朋友来给我们的“巨”字交朋友,组词语?

  五、总结

  同学们,彩虹是那样的美丽动人,从地的这一端跨到那一端,犹如花朵编织的彩带,缀在蓝天的裙襟上。赤,橙,黄,绿,青,蓝,紫,多么迷人。它把世界上一切柔和的颜色凝固在天空中。仿佛把我们带进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灿烂夺目。

  你们想把这道美丽的彩虹再一起美美地读一遍吗?边读可以边按照自己的想象加上动作,这样彩虹朋友一定也会夸你读得好。让我们起立读一读,用自己最美妙的声音把美丽的彩虹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六、布置作业

  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一读、背一背这篇课文,好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巩固本课生字、词语。指导学生书写,写好一个“练”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小牛的话并背诵。

  过程与方法:

  借助课件,创设情境,通过结合上下文,角色体验、朗读等方式,帮助学生展开想象,入情入境,读懂小牛的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白遇到困难不退缩,坚持到底的道理。

  教学重点:

  巩固字词,指导书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小牛的话并背诵。明白遇到困难不退缩,坚持到底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整体把握课文

  1、今天我们来继续学*第15课,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教师板书)小牛站起来了齐读课题。再读课题:1、读出谁站起来了。2、读出小牛怎么样了?

  2、快看,谁来了?这头小牛给我们带来了上节课我们认识的字词朋友,谁来跟它们打打招呼?(逐一出示字词)全班齐读。

  3、通过上节课的学*,谁能说说在你心中,这是一头怎样的小牛?你们和他的理解一样吗?你们同意他的意见吗?(勇敢、坚强、不怕困难)板书

  (二)“练*”贯穿全文

  1、教师出词卡:小牛那么坚强那么勇敢,是靠“练*”获得的。

  2、它到底是怎样练*站的呢,同学们自己小声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一想。

  (1)学生找出写小牛练*站的句子。教师出词卡:"摇摇晃晃"这个词谁来读读?你们做做动作,来告诉我什么是摇摇晃晃?小牛为什么小牛会摇摇晃晃的?(四条腿很软)教师出词卡:四条腿很软谁来读读?能读得再软一些吗?

  (2)刚出生的小牛“四条腿很软”,那么它们练*站立时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来看一看(视频)

  (3)走进学生中询问;“这头小牛,你摔了多少跤?”

  (4)引发学生想象,“小牛们,你们摔了这么多跤都没站起来,你现心里怎么想的?(帮助学生体会站起来真难)追问怕不怕摔跤?(学生一定会说不怕)

  (5)师赞叹:真是一头不怕困难的小牛!

  (6)勇敢的小牛们,带着你们的理解自己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师评:小牛,你刚出生,四条腿软软的,一点儿都使不上劲儿,站起来可真难啊!你能再读读吗?老师听出来了,站起来真难啊!谁再来读读。你摔了那么多跤,都不怕,老师真佩服你啊!跟你身边的小伙伴读读,让他知道你是一头不怕困难的小牛!(在老师的启发下,带领学生一步步深入角色。)

  3、小牛们,就在你们一次次练*站的过程中,看谁来了!师带上头饰以乌龟的身份劝说小牛们(小牛娃,算了吧!站不起来不要紧,像我这样在地上爬,多稳当啊!)

  (1)文中小牛是怎么说的,投影出小牛的话(自读、你读懂了什么啊? “她”指的是谁啊?) (哪只小牛来对我说一说啊)师追问:小牛,你怕摔跤吗?(不怕)再大声地说一说。你相信妈妈的话吗?能再说一说吗?师:多么坚强的小牛,多么有自信心的小牛,谁再说一说。还有谁想说说啊,都想说,老师带上头饰再劝:(小牛们,算了吧!站不起来不要紧,像我这样在地上爬,多稳当啊!)示意全班一起回答。

  (2)乌龟看到你们这么坚定,笑了笑,慢慢爬走了。小牛们你们现在又会去做什么,(继续练*站)又遇到什么困难?(小牛摔疼了、小牛摔破流血了、天黑了,下雨了等等)这时一只小蝴蝶飞来了,心疼地说:“小牛娃,看你们练得满头大汗,身上都摔破流血了,别练了!”你们怎么回答啊:(教师指屏幕示意:-------)生:妈妈告诉-------填空:妈妈告诉我,她小时候也是,才站起来的。谁怕,谁就永远不会。一只小蚂蚁走来说:“小牛娃,要下雨了,会淋湿的,快回家吧!”(教师指屏幕示意:-------)生:妈妈告诉-------填空:妈妈告诉我,她小时候也是,才。谁怕,谁就。

  (3)看来,不论遇到什么困难,你们心中都始终装着妈妈的话,现在,让我们再次用最坚定的语气,来告诉别人你们不怕困难的决心吧!(背诵妈妈的话)师:“是的,谁怕摔跤,谁就永远不会站起来走路。只要坚信妈妈的话你们一定能成功!”

  师:第二天,乌龟又爬到那片草地上,惊奇地看见---?(生接读)此时乌龟会说些什么?(指名说)表达对小牛的赞美

  (三)、回归全文总结提升

  1、通过刚才的学*,让我们更加感觉到这是一头勇敢、坚强、不怕困难的小牛。(感悟

  小牛不怕困难的精神)

  2.孩子们,其实你们也象小牛一样勇敢、坚强。想一想,在短短几年里你们克服了许多困难学会了走路、说话,尤其在这一年里你们还学会了许多知识和做人的道理。通过努力,上个月,我们还获得了五星班集体的称号,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发自内心地为你自己鼓鼓掌吧。

  (四)、指导书写

  师:“练*”的“练”字笔画多,不容易写好看,今天我们也学小牛不怕困难的精神,用心的写一个“练”字,比比谁写得最漂亮?谁从整体来观察观察这个字。哪一笔的位置需要提醒大家注意?写一个。投影展示同学的字

  (五)扩展阅读,丰富积累。

  作业:《语文读本》中有一篇文章叫《蜘蛛结网》,文中的蜘蛛,和小牛一样有不怕困难的精神,希望你们回家去认真读一读相信你们会有更大的收获。

  板书:

  15小牛站起来了

  勇敢坚强

  教学目标:

  1、认识“团”、“量”等12个生字,会写“谁”、“怕”等6个字。

  2、朗读谜语,边读边想,能说出自己是怎么猜出来的。

  3、收集谜语和自编谜语的兴趣。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掌握“遇”、“尊”难认字的字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谈话导入: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同学最喜欢动脑筋的了,所以这节课李老师特别为你们准备了动脑筋的游戏——猜谜语。(课件出示上学期学过的造字内容:“鱼羊——鲜”等)同学们不但脑筋灵活,而且记忆力还很好呢,这些字谜我们在什么时候见过?

  2、好,热身活动结束了,现在老师就来点难的谜语给你们猜。

  二、学第一个谜语课件出示第一个谜语:

  1、读谜面:

  (1)、请同学们轻声读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就借助拼音认识它。

  (2)、谁会读这条谜语了?教同学们读一读。(小组读、个人读、小老师带读)

  2、理解意思:这条谜语说的是什么意思?如果我要同学们表演出来,需要几个人?为什么?应该怎样站?

  3、猜谜底:

  (1)、谁来猜猜谜底?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猜?

  (2)、我们来看看谁猜得对呢?(让学生把谜底写在旁边。)

  (3)、哪些同学猜错了,说说你猜错的原因。

  (4)、多有意思的字谜呀!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吧!一边读,一边回想谜底是怎样猜出来的。

  4、你在读字谜时认识了哪几个字?

  (1)指名说。(出示:团、量、跟、谁)

  (2)小老师带读。

  (3)交流识字方法,组词。

  5、总结猜谜方法:第二个谜语就要来了,让我们想想怎样把谜语猜出来吧。(课件出示:动

  脑筋,猜谜语,先读读,再想想,谜底藏在谜面里。仔细观察抓特征,结合起来想仔细。看谁识字多,请他当小老师带读。)

  三、学第二个谜语

  1、出示第二个谜语,自读。小老师教读。 2、逐句读读猜猜。

  (1)、读了第一句想到了什么? (左右结构)

  (2)、你可以做个什么手势表示“相遇”呢?“起凉风”是什么时候?读到“左右相遇起凉风”时你怎么想?

  (3)、什么喜欢及时雨?什么最怕水来攻?

  (4)、连起来想想,猜猜谜底。

  3、揭晓谜底“秋”,看看猜对没有。从哪些词语可以肯定左边是“禾”字?

  4、再来读读这个成语,回想一下猜谜的过程吧。

  5、在这则谜语中认识了哪些生字?(相、遇、及、怕、攻、凉、最)

  6、再跟老师念念猜谜语的儿歌。

  四、学第三个谜语:有信心猜出第三个谜语吗?

  1、借助拼音读读。

  2、小老师带读。

  3、我们来看看谜语说了什么。提示理解词语:“尊重”、“互相”、“令人感动”、“万里无云”、“纯洁透明”。

  4、你怎样来猜这个谜语?

  (1)、点拨出示:情、清、请、精、晴、睛,你发现了什么?再读谜语,你又想到了什么?

  (2)、猜到谜底了吗?怎么猜出来的?随学生回答板书。

  5、猜不出时出示老师改编过的谜语:有“言”互相尊重,有“心”令人感动,有“日”万里无云,有“水”纯净透明。

  6、有什么发现?喜欢哪种说法?领读这则谜语。(来、至、到的意思差不多。)

  7、在这则谜语里学了哪些生字?小老师教读。

  五、再读课文。

  1、这三个谜语有趣吗?课后,你打算说给谁来猜一猜?

  2、还想不想猜谜语?(有时间就猜,没时间提醒学生复*猜谜语方法,下一节课再猜。)

  八、板书设计

  识字五

  众秋、请、情、日、青、晴、清

  一年级下册语文《炎帝种谷》讲了什么知识内容?同学们知道如何学*?

  教学目标:

  1.识“炎、靠、集、充、饥、灿、谷、粒、植、稻、*、保、农”13个生字;会写“方、农、*、给、金、食、谷、完”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一边看图,一边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感受炎帝的美好品质,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随文理解词语,学*自主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有关炎帝的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动漫”激趣,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是什么?(动画片)今天,老师有份特殊的礼物要送给大家,你们想不想要呀?(想要)此时学生的胃口已被吊起,心情处于兴奋状态,及时出示课件,播放“动漫”。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学*《炎帝的传说》这篇课文。

  2.出示课件(炎帝影像),板书课题。介绍炎帝。

  二、自读课文,学*生字

  1.自由朗读课文,用圆圈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子音,并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生字新词,比比看谁读得正确。

  3.再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三、检测自读效果

  1.出示会认的字:“炎靠充饥灿稻*谷粒集植保农”。指名读生字、新词,齐读,打乱顺序读,开火车读。

  2.出示会写的字,指名认读、齐读,扩词并用个别词语练*说话。

  3.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注重评价。

  四、图文结合,再读课文,了解文意

  1.逐图观察,先说说图上画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

  2.观察完一幅图,再把相应的自然段读一读。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五、指导写字

  1.出示“*方农给”4个生字并指名认读。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位置及特点,并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3.教师示范,重点指导“方”和“农”的笔顺。

  4.学生练*书写,教师个别指导。

  六、巩固练*

  1.找朋友。(连一连,再读一读。)

  炎充靠稻*采种农保

  饥热谷着民集地障植

  2.照样子说词语(ABB式的)。

  例:金灿灿

  绿()黄()静()

  白()蓝()红()

  第二课时

  一、复*引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了炎帝的传说这一课,现在谁来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呢?(让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看图读读,说说:

  齐读第一自然段,看图一。理解:传说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看图二。理解:庄稼、充饥

  自由读第三自然段,看图三。理解:金灿灿、谷粒

  齐读第四自然段,看图四。理解:稻穗

  自由读第五、六自然段,看图六。理解:采集、收获、食物、方法

  齐读第七自然段,看图七。理解:保障“神农”

  2.讨论:人们为什么样称炎帝为“神农”

  3.引导朗读,组织讨论,说说自己的看法;相机板书重点;最后归纳答案。

  读第三、四自然段,师生小结,板书:炎帝仔细观察。

  读第五、六自然段,师生小结,板书:亲自试种,有收获教给种植方法。

  反复读第七自然段,师生小结,板书:人们生活有保障,尊称炎帝为“神农”。

  引导归纳:炎帝仔细观察鸟儿吃剩的稻粒,在地上结出了稻穗后,他便函亲自试种,获得了丰收。炎帝把种植方法教给大家,从此人们生活有了保障,所以尊敬地称炎帝为“神农”。

  三、总结拓展:

  1.读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什么?

  2.把炎帝的故事,说给小朋友听一听。

  3.读一读:金灿灿金灿灿的阳光照亮了大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写田字格里的4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认识新笔画“横折弯钩”

  2、正确认读11个生字。

  3、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合作学*的优势,学生在互帮互学中熟记生字。

  2、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质疑问难,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及表达的情感。

  3、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增加学生阅读量,开阔学生视野,积累词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增强学生学*的信心。

  2、培养学生互助友爱的精神和合作的意识。

  教学设计: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故事导入,了解课文内容。

  1、播放朗读录音,加上适当的配乐,让学生边听边思考、边记忆。

  2、用自己的语言在小组里讲一讲刚才听到的故事。大家相互补充,比比谁讲得完整又准确。

  3、教师要对表达有困难的学生特别关注,搞清楚困难的原因,是没集中精力听故事还是语言表达能力欠缺。在以后的教学中要特别指导这部分学生。

  4、揭题:刚才这个动听的故事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新课文《树和喜鹊》。

  5、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自己读准,并标上记号。

  2、反复读课文,重点识记不认识的字。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1)用“我来当小老师”“介绍我的好朋友”等方式让学生互帮互学。

  (2)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普遍认读有困难的生字。

  三、自读自悟--质疑问难--小组交流--全班师生交流

  1、学生自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在四个人小组中交流,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3、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疑难所在,以便具体指导。

  4、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下列语句。

  (1)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孤单”是什么意思。树和喜鹊为什么会感到孤单?

  (2)你有过这种经历吗?自己一个人,周围没有朋友,也没有家人,当时自己是怎么想的?感觉如何?

  (3)“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让学生在交流中理解:是什么原因使树和喜鹊变得快乐起来了?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这句话。

  四、书写生字,巩固生字。

  1、书写

  (1)学生自己书写。

  (2)班内交流书写时发现的应注意的问题。

  (3)教师根据情况具体指导

  2、通过编故事,复*、巩固生字。

  学生随意挑选一些学过的生字、词语,用这些生字、词语编故事。

  五、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你有过像树和喜鹊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吗?展开讨论交流。

  六、作业:扩展阅读

  学生在课下搜集“有朋友才会有快乐,有友爱才会有幸福”这些内容的散文、诗歌等,并谈谈自己的感受,说说更喜欢怎么玩?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学生听故事的过程就是梳理思路的过程。

  根据学生认知水*的个别差异,教师做到因材施教。

  这一环节给了学生充分的自读课文时间,学生在反复读书的基础上达到通顺、流畅。

  让学生当“小老师”来互帮互学生字的设计,调动了学生积极识字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自信的信心,并在合作学*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尊重学生独特的心理感受,让学生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谈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让学生更进一步感受到没有伙伴和朋友的生活才会孤独。

  理解“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这句话,很自然的也就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相信学生,给他们自主识字、写字的机会,并在合作交流中互帮互学,教师适时查缺补漏,指导方法,师生、生生达到共识。

  这一环节的设计,学生在兴趣极浓的情境表演中既巩固了所学的生字,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小培养学生搜集材料、整理知识的好*惯。

  教学目标:

  1、学*本课6个一类生字,会认12个二类生字。学*新的笔画横钩,学*三个部首:宝盖儿、月字旁、单人旁。

  2、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3、大概了解课文蕴涵的道理:朋友之间应该多看别人的优点,才能相处融洽,感到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1、会写6个一类字。学*新的笔画横钩。学*三个部首:宝盖儿、月字旁、单人旁。

  2、背诵课文:领悟文中的道理。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投影仪、图片。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读课文,学*三个一类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第8版块——《伙伴》,谁知道伙伴是什么意思呢?在班级里你和谁是伙伴?今天,我们的课堂里来了两组小动物——猫和狗,鸭和鹅,哪一组小动物是伙伴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二、新课:

  1、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指读,齐读,男女生分句读。

  2、学*生字。

  它:上下结构,共5画,它们。

  学*新笔画:横钩。领读,书空。

  学*新部首:宝盖儿。领读,书空。

  们:左右结构,共6画,我们、他们、你们。

  单人旁儿是人字的变形,一般都表示与人有关的。如:你、他。“们”是个形声字,左表意,右表声。课文中“它们”指的是谁?(猫和狗)

  朋:左右结构,共8画。朋友。谜语:两个月。

  3、复*巩固。

  (1)、开火车读、指读、齐读一、二类生字。

  (2)、猜字游戏。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后三个生字,大概了解课文蕴涵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生字、部首、笔画。

  二、学*生字。

  友:独体字,共4画,朋友、友谊、友好、友爱。书空

  齐:上下结构,共6画,书空

  巴:尾巴、巴掌、巴士。书空

  三、理解课文内容,练*朗读。

  1、拍手背诵课文。齐读课文。

  2、你喜欢猫和狗,还是鸭和鹅?为什么?

  3、为什么猫和狗不是好朋友?

  4、小结:猫和狗只看到了别人的缺点,而看不到别人的优点,所以才会吵起来。而同学们也是一样,应该多看别人的优点,这样才能象小白鸭和小白鹅一样,成为好朋友。

  四、齐读生字、指导书写。

  作业:把课文读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它朋友齐们巴

  (它们)(朋友) (尾巴)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对话时的不同语气,了解课文内容。

  3.激发学生学*兴趣,能让学生认识到做对别人有用的事,感到最快乐。学会关心他人。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语气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妈妈的话,懂得做对别人有用的事最快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课件出示:快乐)指名读词,问:你们知道这个词的意思吗?谁能通过读这个词让大家感受到这个词的意思?

  (课件出示“最快乐”)指名读,生评价

  (课件出示:做什么事最快乐?)指名读。

  动物王国里的小青蛙一直都在思考这个问题,你们想帮他寻找答案吗?师: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学*第六课做什么事最快乐,跟老师板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己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把自然段的序号标出来。

  2.汇报一下,这篇课文共几个自然段?同桌互读正音

  3.小组内轮读课文

  4.小组汇报朗读成果。

  三、再读学文

  1.指名读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一画小青蛙的这个问题都问了哪些小动物。生读。

  2.汇报:(啄木鸟、蜜蜂、水牛、妈妈)

  3.请同学们快速在文中找一找,啄木鸟、蜜蜂、水牛都是怎样回答小青蛙的呢?(课件出示相应图片)

  通过他们的话我们知道了,啄木鸟最喜欢捉虫,水牛最喜欢耕地,蜜蜂最喜欢采蜜。(边说边板书)

  4.这些事都是他们最喜欢做的事情,那就请同学们读一读他们所说的话,读出他们做这些事时的快乐心情。

  5.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最喜欢做的事情呢?想象一下你们做最喜欢的事情的时候什么心情,多快乐啊?谁愿意站起来读一读?生评价

  6.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分角色朗读,一会在全班展示中,将会选出读得最有感情的同学和老师一起分角色读。

  7.师生分角色读文:介绍双引号,问: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青蛙

  8.小青蛙听了小动物的话后发现同样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小动物们的回答都不一样呢?于是他回家请教了妈妈,妈妈是怎样说的呢?

  指名读妈妈的话,问:你是怎样理解妈妈的话的呢?什么才是有用的事?你会做有用的事吗?

  四、知识拓展

  课件出示:小青蛙跳到( )问( ):“( ),做什么事最快乐?”( )说:“( )最快乐。”

  板书设计:

  6 做什么事最快乐

  啄木鸟 捉虫子

  水 牛 耕地

  蜜 蜂 采蜜

  妈 妈 做对别人有用的事

  就会觉得最快乐

  一、复*导入。

  1、师:小朋友,想去梅花山看梅花吗?先来读一读该课的词语,读对了词语,咱们就去看梅花。

  2、(课件出示生字词)

  “开火车”读生词,齐读生词。

  二、精读课文。

  1、过渡:现在,就让咱们跟随小作者去看梅花吧。

  2、学*第一自然段。

  ⑴出示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出示课件)

  红笔标出:“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指名读句子。

  自由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边读边想)

  评:在教学过程中教予学生读书的方法,引导学生变机械的阅读为思考性的阅读

  ⑵小朋友,你们读了这句话想到了什么?说说看。

  指名说。师生交流:(出示课件)

  ①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

  “盛开”完全开放,“你挨着我,我挨着你”是说花非常之多之密,“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是说花儿色彩绚丽,开遍山坡。

  ②“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晶莹透亮”写出梅花的光亮可爱,“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写出梅花的香味雅而不俗,沁人心脾。联想到那首王安石的《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暗香有来。“暗香”就是指这淡淡的清香。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用红笔标出“片片”、“清香”、“淡淡”、“彩云”、“晶莹特亮”、“挨着”。

  评: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学生生动化的语言,教师机智地引导,让学生从文本对话中再现生动形象的梅花山画面,“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在自己的眼中构建了一个美丽的梅花山,更好地辅助学生理解课文,读好课文。

  ⑶指导朗读

  ①师:小朋友们想象中的梅花上可真是美不胜收阿!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播放配音录像)

  评:先在文本对话中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行自我艺术世界的构建,再给学生以视觉的冲击,完善艺术世界的构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②“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出示课件)

  梅花多吗?美吗?

  自由读,指名读。

  教师范读。

  自由练读,指名读。

  ③想不想和老师比一比朗读第一自然段?

  教师配乐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读,配乐齐读。


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教案汇总十篇(扩展5)

——一年级语文下册春笋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春笋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年级语文下册春笋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3个生字,理解新词。

  2.理解课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3.了解春笋能冲破重重阻碍,不断向上生长,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教学重、难点:

  精读第二自然段,通过朗读、表演,体会春笋顽强生长的品质。

  教学用具:

  鲜笋、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巩固

  1.小朋友们,上一节课我们把《春笋》的课文读通顺了,还学会了几个生字,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学得怎么样?有信心的小朋友就大胆地举起小手。

  2.出示词语:春雷唤醒冲破泥土掀翻石块冒出来浅褐色,裹着娃娃迎着春风生长嫩生生笑声外衣(开火车读)

  3.这节课老师带大家一起去看看春笋是怎样生长的。

  二、精读、体会

  1.精读第一段。

  (1)春笋原本睡在又黑又冷的泥土里,那么是谁把它唤醒的呢?它又是怎样从泥土里出来的呢?(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2)谁唤醒了春笋?是的,让我们一起来仔细听听春雷公公的声音吧。[播放:雷声]

  (3)你觉得这雷声怎么样?这么响的雷声,怪不得能把在泥土里睡觉的春笋给唤醒呢!(点击:唤醒)

  (4)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指导朗读第一句)

  (5)它们醒过来了吗?从哪儿看出来的?(点击:冒出来)

  它们从地里冒出来时劲儿可大了!看得出来吗?(点击:冲破掀翻)

  冒出来的春笋多吗?是一起冒出来的吗?哪个词语说明了这些?(点击:一个一个)

  (6)这些春笋冒出地面时气势强大,生命力多顽强呀!我们一起来读好这句话,好吗?小朋友们朗读时尤其要抓住这几个描写春笋顽强生长的动词。(板书:冲破掀翻冒出来)(自由练读第二句话)

  (7)指名读,集体评议。

  (8)齐读第一自然段。

  (9)这一自然段把春笋在春雷公公的唤醒下冒出泥土的情景写得多生动呀!

  我们来试着把它背下来吧,好吗?老师给你们一些帮助。(出示填空,学生借助填空自由试背)

  (10)指名背诵,要带着感情。

  (11))现在,我们都来做小春笋,好不好?边背诵第一段,边做动作。快,蹲到地上。

  2.精读第二自然段。

  (1)小春笋冒出来了,它们长什么样儿,是怎样生长的呢?(出示第二自然段)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2)[出示实物]看,它是什么颜色的?谁来剥剥它的外衣?[学生体验剥笋]哎呀,这衣服穿得可真多,一层一层的,包得多紧啊,课文中用了那个词?(点击:裹)

  请小朋友们看看周围这些高大的竹子,和它们相比,这些刚从泥土里冒出来的小春笋可真像……(娃娃)它们是多么娇嫩,多么可爱呀!书上说是怎样的娃娃呀?(点击:嫩生生)

  (3)你喜欢这嫩生生的娃娃吗?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指名读第一句)。

  (5)小春笋冒出了地面,是怎样生长的呢?请大家再好好读读第二自然段。

  (6)小春笋长了几节?长长停下来了没有?向哪儿长?是啊,它们就是这样一节,……(边做手势)真是蓬勃向上,永不满足!

  (7)能读好这两句话吗?(指名读)

  (8)它们怎么会长得这么好,这么有力呀?(指名读相应的句子)

  是啊,被春风吹一吹,很舒服,就向上——长一长,被阳光照一照,好暖和,就又向上长一长,在春雨里“咕嘟咕嘟”喝了个饱,就又向上长一长。春笋就是这样一节,一节,又一节。向上,向上,再向上。(板书:向上向上再向上)

  (7)这么嫩生生的小春笋最后长成这么又高又壮的竹子,真不简单,此时你想对春笋说些什么呢?

  (8)我们连起来读好这一段,好吗?先自己试一试吧。

  (9)指名比赛读,齐读。

  四、教学生字

  1.我发现交了节节向上的小春笋做好朋友啊,我们的小朋友们也变得更加好学上进了,真好!下面一起来学写3个生字,好吗?

  2.出示生字:笑节再

  3.自学生字笔顺,指名书空生字。(重点强调“笑”的下面不是“天”,“再”的笔顺)

  4.教师范写一遍,强调笔画的运笔和位置,学生按照正确笔顺进行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五、布置作业

  1.《*字册》上生字描红。

  2.朗读下发的短文《笋娃娃》。

  板书设计:

  春笋

  冒出来再向上

  掀翻向上

  冲破向上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4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

  3.了解春笋具有战胜重重困难、不断向上生长的顽强生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第二自然段写了春笋节节向上、茁壮成长的情景,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读”、“悟”体会春笋顽强生长的品质和蓬勃向上的气势。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听!这是什么声音?看!什么长出来了?(媒体演示春雷、春雨声中春笋纷纷破土而出的画面)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指导读准*、翘舌音)

  3.知道春笋长什么样吗?

  4.想知道它们怎么钻出来,怎么长大的吗?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初读课文。

  (1).同桌识读生字表内的生字和绿线内的生字。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检查初读。

  (1).出示词语。

  (2).学生认读。

  A.自由读。

  B.指名认读,相机正音。

  C.小老师领读。

  3.再读课文,逐句读通。

  (1).再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读完后标好自然段。

  (2).把你喜欢的一段读给大家听。(根据实际情况,师生共同评议,随机纠错)

  (3).请读得好的学生介绍方法。

  (4).学生三读课文,要求读得连贯、流利、不漏字、不添字。

  (5).齐读课文。

  三、精读课文,入境入情

  1.细读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

  (2).学生观察,教师述说:“轰隆隆“的`春雷唤醒了沉睡的大地。瞧!笋娃娃醒来了!覆盖在身上的泥土多厚啊,可春笋把它们冲破了!压在身上的石块多重啊,可春笋把它们掀翻了!春笋一个一个,你追我赶,终于冒出了地面,这是多么强大的生命力啊!(媒体演示春笋从地里钻出来的情景)

  (3).小组合作,再读课文。

  (4).春雷公公是怎样唤醒小春笋的?如果还是叫不醒,可以请谁帮忙?(知道学生用各种拟声词演一演)

  (5).小春笋是怎样钻出来的?指导学生演一演春笋破土而出的动作。小春笋睁开眼睛一看,呀!它看到了什么?会说些什么?(指导学生找好朋友互相说一说,演一演)

  (6).指导朗读。

  A.教师范读。

  B.学生表演诵读。

  2.细读第二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

  (2),笋娃娃多可爱呀!(引导学生感知“裹”、“浅褐色”、嫩生生“)

  (3).指导朗读:如果让拟抱一抱这个白白胖胖的娃娃,你会感到怎样?

  (4).看着图,你感受到了什么?(媒体演示春笋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茁壮成长的情景)

  (5).指导朗读第二、三句。A.学生自由读。B.指名读,师生从语态、表情、情感等方面进行评价。C.配乐齐读。

  3.回归整体,指导诵读。

  (1).配乐齐读。

  (2).你能用自己的话来夸夸小春笋吗?

  (3).指导背诵。A.媒体演示,教师范背,学生小声跟背。B.同桌互相演诵。C.指名试背。D.配乐齐背。

  四、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1.抽读生字卡片。

  2.口头组词、扩词。

  3.识记字形,认识新偏旁:

  冲、破:采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

  声、笑:采用比较的方法识记。

  4.按笔顺描红。

  5.完成《*字册》上的作业。

  一、复*导入

  (一)词语复*

  师:小朋友,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可爱的春笋。(齐读课题)还和一些生字娃娃交上了朋友,让我们来和它们打个招呼吧。先在心里读一读。(出示词卡)

  师:我的火车就要开。

  1、冲破泥土

  2、掀翻石块

  3、裹着

  4、迎着(后鼻音到位)

  师:迎字的后鼻音,你读得很到位!

  师:读这两个词语的时候,要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生:“着”是轻声。

  师:你还知道哪些词语,以“着”结尾也读轻声?

  生:跳着,笑着,跑着,哭着,叫着……

  师:原来以“着”结尾读轻声的词,好多都是表示动作的词呢。


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教案汇总十篇(扩展6)

——《阳光》一年级语文教案汇总十篇

  课前透视 《阳光》这篇课文以抒情的笔调,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阳光给万物带来的生机与美丽。课文共有五个自然段,只有第二自然段是三句话,其它各段都是一句话,最后一自然段点明文章的主题:阳光像金子,阳光比金子更宝贵。课文插图色彩明丽,文本部分语言流畅,富有童真童趣,贴*儿童生活,能引起孩子们感受阳光的强烈愿望,生发对大自然无限热爱和珍惜的思想感情。 学生每天都在阳光的陪伴下生活成长,但是却常常忽略了阳光的存在。

  能留意阳光、感觉到阳光的时候并不多。所以教学本课,要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大自然、亲*大自然,创设情境,让他们体会到阳光的美好和宝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树立导学意识,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学*和创造的热情。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两种笔画和1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和练*朗读。

  信息资料

  1、生字卡片、课件或挂图、乐曲磁带、《种太阳》歌曲磁带。

  2、丝绸被面或围巾。

  3、课前布置学生观察阳光,充分地感受阳光。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想象:教师播放音乐(带有鸟鸣水声的舒缓乐曲)。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教师抒情描述:清晨,一轮金色的太阳从东方慢慢地升起来,阳光立刻洒遍了田野、高山和小河,啊!阳光,你早!听,鸟儿唱起了欢快的歌!看,禾苗、小树、小河在向阳光招手!我拉开窗帘,哎呀,阳光一下子跳进了我的家!我想和阳光握手,阳光用它那温热的大手抚摸我的小手心!同学们,请睁开你明亮的小眼睛,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板书课题) (音乐最具感染力。和谐的音符与优美的文字,给孩子们创设了乐于接受的情境,活泼民主的课堂氛围。让他们在想象的空间里思绪飞扬,在独特的感受中畅所欲言,点燃他们求知的欲望,)

  2、感受:同学们,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到外面去寻找阳光、感觉阳光的温暖好吗?(带领学生到室外,指导学生寻找,哪里有阳光?阳光下都有什么?你在阳光下有什么感觉?回到课内交流,揭示课题。) (大自然的奥秘无穷无尽。把学生带进大自然中去仔细观察、体验,让他们身临其境,激发了学生学*的兴趣。让学生在生活中积累语文,并且感受到有大自然的可爱和美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对话*台 欣赏 播放课件,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让学生感受课文的文本美,与大自然的美互相呼应。) 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认识它。 (培养学生边看书边动手、动口的*惯,自己解决读书中遇到的困难。)

  2、我们要认识哪些生字,你能告诉大家吗?(指名读生字,认识几个就读几人个。) (识字要有一个过程,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循序渐进。)

  3、哪些字在字音和字形上容易出错或与别的字混淆你能当小老师提醒大家一下吗?(注意提示认识新偏旁阝。)

  4、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小组内互考,如果谁遇到不认识的字其它同学要想办法帮忙教会他。练*开火车认读生字。

  5、游戏:猜猜猜。(看老师的口形,猜猜发的是什么音,看谁的生字卡片举得快,猜得对。) (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时间,充分让学生自学小组学汇报学,在学*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朗读

  1、自由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读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汇报读:指名读、组内读。

  3、接力读:每人读一自然段,比比谁读得好。

  4、选择读:你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 (以读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学*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对朗读的评价。)

  写字

  1、出示生字也、长。指导认读,用也练*说话。

  2、小组讨论:观察田字格中的字,说说这两个字的笔顺和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汇报:提示:长字的第一笔是撇,第二笔竖提是新笔画,注意区别它和竖勾有什么不同。

  4、教师范写。

  5、学生在描红的基础上临写,想写几个就写几个,每个字都要尽量让自己满意。(教师个别指导。)

  6、选出自己认为最满意的字组内评议。 (练字贵在精,而不在多。既要有数量上的要求,更要有质量上的要求。教师要详细指导写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要求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都要尽量写好。)

  第二课时 对话*台 导入

  1、游戏:找朋友。(给生字宝宝找到它的拼音朋友。)

  2、开火车读全文。

  读悟

  1、引读第一自然段。问:你读懂了什么?金子该怎样读?

  2、太阳出来了,它有什么作用呢?(指名说)在阳光的照射下万物发生了哪些变化呢?(播放课件或出示挂图)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小组讨论) (1)、汇报。 (2)、从更绿了、更高了、长长的这几个词中,你知道了什么?这几个词该怎样读? (3)、你见过锦缎吗?(出示课件和锦缎,让学生说说感觉。) (直观的实物展示和课件相结合,加强了对难点句子的理解,使学生在独特的体验中体会到课文的语言美,激发学生用优美的语言去朗读的热情。) (4)、男女生赛读第二自然段。

  3、自由练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闭眼想象阳光跳进家里,照在你身上的感觉。 (学生是学*的主人,创设情境,让他们充分地体会阳光,在读中悟出阳光的美好。)

  4、阳光这么可爱,请你捉点阳光保存下来。(给学生自由活动和发言的机会,让他们体会为什么捉不住阳光,为什么阳光比金子更宝贵。) (激励学生自主学*的意识,增强学*语文的成就感。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懂得阳光是捉不住的,阳光比金子更宝贵。)

  熟读

  1、多种方式练读课文,边读边相互指出优缺点。(集体读、个人读、分组读、领读、对读、当小老师读)

  2、配乐朗读。(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以读为本,读中悟情,读中积累,读中评议。)

  背诵

  1、闭上眼睛想象课文的情景和阳光照在自己身上的感觉,边想象边练*背诵。

  2、加上自己的理解和体验,带动作表演。(配乐) 小结 阳光给了我们生命,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它比金子更宝贵,我们要珍惜阳光,在阳光的照耀下健康幸福地成长! 练* 1、出示课后读读说说,自由练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口头组词。

  3、你还认识哪些日字旁的字?

  写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字山、出。引导观察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2、学*新的笔画竖折,书空。

  3、范写。(山的第一笔是丨,要写在竖中线上;出字的第三笔是长竖而不是由两个山组成的,也要写在竖中线上。)

  4、描红,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学生作品。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良好*惯,教会学生写字的方法,加强个别指导,让学生在写字中体会到汉字的美。)

  实践

  1、讨论:题目是假如没有阳光,世界将会怎么样?鼓励学生课下想办法搜集材料,利用班会时间展示、交流。

  2、绘画:用自己的.彩笔描绘阳光。(播放歌曲《种太阳》) (这两项活动在教学中可任选其一。) 伴教锦囊 太阳 太阳,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行星的光和热的源泉。

  教材分析:

  《棉鞋里的阳光》是一篇充满家庭温暖的短文,文章贴*儿童的生活,是儿童身边真真切切能感受到的事情。文章语言朴实纯真,深受学生喜爱。但文章散发出的浓浓亲情,关心长辈与现在独生子女的行为有一定的差距,学生一下子难以领悟。另外,课文中出现的人物对话较多,且第一次出现了叙述语置后的形式,学生也难以理解。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妈、午、放、合、收”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棉花被阳光晒了会变暖和”的知识,懂得关心老人。

  教学时间:2课时

  过程预设: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师板书“阳光”,指读。你知道哪些关于阳光的知识?

  师:小朋友,世界上万物的生长都离不开太阳公公,阳光宝宝就是太阳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它给咱们带来了什么?(温暖、光明)

  2、今天我们要来学*一篇关于阳光的课文《棉鞋里的阳光》,(补充完整课题)指读、齐读课题。

  3、学*生字“棉”。课题中的“棉”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生字,刚才小朋友读得很正确,谁还能给它找一找朋友?(学生说到“棉被”时,学*生字“被”。)

  4、结合“被”字的意思,学*衣字旁,帮助学生发现规律:凡是和衣服有关的字,一般都用衣字旁。要提醒学生注意,衣字旁有两点,它是由“衣”字变化来的。

  5、再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分别用奇怪、有趣等语气再读课题)

  棉鞋里怎么会有阳光呢?咱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感知性阅读,学*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标一标自然段序号。

  2、再读课文,用“0”圈出文中的生字,读一读,记一记,同桌交流生字识记情况。

  3、生字教学:

  (1)课件出示本文的生字词(带有拼音),自由读,小老师领读,齐读。

  照、收、脱、躺、合、晒、盖、摆

  棉被、眼睛、中午

  (2)去掉拼音,同桌互读,指名读。

  (3)全班交流:你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个生字?

  第一行词全部是表示动作的词,让小朋友边读边用动作来演一演,表示自己对字义的理解。

  “午”—“牛”区别。

  谜语:①一条白毛巾,挂在木头上(棉)。②家中人一口(合)。

  4、再读课文,同桌互选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读一读,指名读。

  5、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发现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梳理:

  关于课文人物的:小峰、妈妈和奶奶

  关于课文事件的:妈妈给奶奶晒棉被,小峰给奶奶晒棉鞋。

  关于课文主旨的:小峰和妈妈都很关心奶奶、爱奶奶。

  关于课文知识的:晒过阳光,棉花能变得很暖和。

  三、指导书写

  1、今天我们要学*写好4个字,会读吗?出示“妈、奶、放、收”,指名读。

  2、师范写这几个字,引导学生观察写这几个时要注意什么?请小老师说说该怎样才能写好?写这几个字时有什么发现?

  3、师点拨:“妈、奶”二字都有女字旁,应指导女字旁的写法:

  (1)笔顺要适当提醒一下;

  (2)其中的横变为提,书写时不能超出右边的撇。另外,“马”字的第二笔是“竖折折钩”“及”字的第二笔是“横折折撇”,这两个都是一笔写成的,要提醒学生注意。

  “放、收”二字中都有反文旁,要从下列几方面指导书写:

  (1)反文旁是4笔写成;

  (2)第一个撇要靠上,横的起笔处应在撇的下端;

  (3)第二撇的起笔处应在横的右端;

  (4)捺要写得舒展开。

  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

  5、请学生把自己写得最漂亮的字给大家看,互相评价。

  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其中的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读中了解动词,能正确地使用动词。

  4.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阳光的顽皮可爱,知道阳光无处不在,世界因为充满阳光才绚丽多姿。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读中体会阳光的顽皮可爱,了解阳光无处不在。

  课时划分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读中感悟阳光的顽皮可爱。

  重点难点

  读中体会阳光的顽皮可爱,了解阳光无处不在。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太阳图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5)

  1.小朋友们,你们抬头看天都能看见些什么东西呢?

  2.猜谜语游戏。

  3.今天呀,老师带你们去认识一个顽皮的小弟弟,它是谁呢?(出示太阳图,板书课题)

  4.知道读题,认读生字“阳”。

  二、设疑导读,自学生字(15)

  1.读了题目你们有什么问题?

  2.出示要求,学生自读课文,学*生字。

  自由读课文,圈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把生字拼一拼,读一读。读给同桌的小朋友听,看谁读得好。交流一下自己是记住这些生字的?

  3.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集体纠错,集体读。

  全部开火车读。

  学生自由地说说怎样识记这些生字。

  4.检查读文的情况。

  (1)教师范读后,学生评议。

  (2)让学生学着老师的样自由大声地读一读课文。

  (3)指名反馈读,学生评议。

  (4)小组读。

  (5)全班小朋友齐读。


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教案汇总十篇(扩展7)

——语文一年级下册设计教案(十)份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认识1个偏旁。

  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周围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2.有一只小动物也说世界多美好呀,板书课题。

  ⑴读准也的音,是翘舌音不是*舌音。

  ⑵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后,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4.你们问题的答案就在书中,下面我们来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2.再读课文,把生字词和小节号画出来。

  3.检查自学效果。(出示生字词)

  ⑴自己读读生字词,想想:在字音上你有什么要提醒同学的?

  ⑵正音。

  ⑶指名读词,开火车读,齐读。把生字词带入课文再读一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4.指名读词,开火车读,齐读。

  三、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1.再指名朗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中世界多美呀是哪只小动物说的?

  2.它是什么情况下说的?

  3.你也能像刚才阿姨一样,把这篇课文读给大家听吗?

  1).自读,指读,赛读。

  2).全班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

  书读得好,字也能写得好。

  1.出示生字卡片,巩固生字读音。

  教学羊字头。

  2.看课后笔顺表,自学生字的笔顺并描红。

  3.反馈检查世、美的笔顺。

  1).指导写字。

  2).师范写四个字,生描红、临写。

  3).生写剩余的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3.了解小鸡孵化的过程,同时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具:挂图、生字卡片、绿茵茵的绒布。

  教学过程

  一、复*

  1.抽读生字卡片。

  2.世界多美呀是谁说的?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二、细读第一自然段

  1.自读第一自然段。

  2.读完后,你知道了什么?

  3.谁能用先后说说小鸡在蛋壳里的活动?

  4.它怎会夜大为世界是黄色的呢?它认为世界美丽吗?

  5.渗透小鸡在鸡蛋里怎样孵化的小知识。指导有感情朗读。

  6.你现在能不看书,为我们的电视配音吗?指导背诵。

  三、细读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2.课文告诉我们什么呢?

  3.你怎么知道小鸡啄壳很吃力的?能读出这种吃力的语气吗?

  4.小鸡看见了什么?

  ⑴(出示句子)它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⑵句中哪些词是表示颜色的?

  ⑶蓝湛湛表示什么颜色?同学们,你们看看这绿茵的树木看上去怎么样?

  5.看到这么美的景色,假如你现在是蛋壳中的小鸡,你会怎么说?怎么做?

  6.那么让我们把美丽的景色记下来。

  7.指导有感情地背诵。

  四、细读第三自然段

  1.蛋壳中的小鸡跟你们一们,迫不及待地钻出来!

  2.听完后,你感受到小鸡非常想出来吗?

  3.你还体会到了什么?

  4.你们能把小鸡这种急切、兴奋的心情读出来吗?

  5.现在,我们也来做只小鸡,做做出壳的动作。

  五、细读第四自然段

  1.是呀,小鸡看到如此美丽的世界后,会说些什么?

  2.齐读第四自然段。

  3.谁愿意当当这只小鸡来赞一赞这美丽的世界?

  4.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

  5.指导有感情背诵课文。

  六、总结

  1.学完课文后,你收获了什么?

  2.齐声有感情朗读课文。

  3.让我们把这么美的课文用脑记下来吧!

  黑乎乎

  板书:16世界多美呀!蓝湛湛

  绿茵茵爱大自然

  碧澄澄

  (二)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了解小鸡孵化过程,热爱大自然。

  2.学会本课生字鸡、美,认识新偏旁:羊字头

  教学重难点:朗读背诵;识字。

  教学具准备:课件,板贴字卡:睡醒说啄看撑叫站

  教学过程:课前:听音游戏:听到什么,就做一做,说一说。

  (课件声音:打呼噜、敲门、电话铃声、牛叫、狗叫、掌声)听到了掌声,你想到了什么?

  一.声音导入,课文复*。

  竖起小耳朵,你听到了什么?(小鸡叫声)(板贴:小鸡)它在说什么呀?(板贴:说)啊,世界多美呀!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世界多美呀》。板书:世界多美呀

  1.齐读课题。指导读题。还能读得更美吗?

  2.复*词语,课文主要内容。①指名领读:蹲着孵小鸡站了起来叽叽黄乎乎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世界美丽蛋壳儿很久②打乱秩序去音节读词,做小弹簧。

  3.师述,板贴。小朋友,母鸡蹲着孵小鸡,一蹲蹲了许多天。小鸡在哪儿呢?(蛋壳里)(板画:)看!蛋壳里的小鸡先是睡着的,后来它醒了,看见四周(黄乎乎的)(板贴:睡醒)小鸡想:整个世界都是黄色的呀!那怎么又会说世界多美呀?世界到底怎么美呢?

  二.朗读感悟,拓展练*。

  1.翻书P99自读课文。

  2.世界到底怎么美呢?你是从课文哪儿知道的呀?(小鸡出壳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3.交流,学*第二自然段。指名读。

  ⑴你读懂了什么?(板贴:啄)

  ⑵出示第二句,小鸡啄壳怎么读呢?指读。红字标出:啄呀啄呀、很久、才、小小的洞眼谁能猜出老师为什么要大家特别注意这些词?说明小鸡啄壳怎么样呢?指读。师范读。为什么要这么读?(小鸡力气小,啄起来很吃力,啄蛋壳的时间很长,不容易。)自练读,齐读。

  ⑶出示第三句句子。指读。这句话中哪几个词是表示颜色的?(蓝、绿、碧)(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出示两句话,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呢?{它看见天空是蓝的,树木是绿的,小河是碧的。{它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很好听,对呀,就像嘣嚓嚓!这么好听的词语应该怎么读呢?喜欢的站起来读。好的句子要读得好听。

  ①大家仔细看一看,哪一个是蓝湛湛的天空课件:淡蓝、深蓝(深蓝)说话训练:还有什么景物也是蓝湛湛的?(海水)

  ②小朋友,你们看看这绿茵茵的草地,和绿茵茵的树木有什么相同吗?再摸摸看,有什么感觉?(毛绒绒的,绿中还有点黄)

  ③快看这两条小河,哪一条是碧澄澄的?为什么?(绿而清澈见底)(课件:清澈见底的小河、绿而浑浊的小河)口语训练:小鸡在洞眼里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你在哪儿也看到过这样的景色?怎么想,怎么做呢?(板贴:看)我在看见。

  ⑷拓展练*。小朋友,大自然的美,不是只有蓝湛湛的天空、绿茵茵的树木、碧澄澄的小河,其实它无处不在,而且就在我们的身边。还能找到更多的美吗?

  ①补充句子练*:()是红的。()是金的。()是黄的。()是嫩的。()是白的。()是亮的。

  ②小组讨论交流。谁能说得更美?

  4.学*第三自然段。啊,这么美丽的世界,小鸡想(原来世界这么美丽呀!)它真想快点出来,好好瞧一瞧!多么快乐的小鸡呀!想不想分享小鸡出壳的快乐?那我们来读一读,演一演。

  ①找小伙伴或老师,合作表演。

  ②齐做小鸡。准备好了吗?(板贴:撑叫站)

  ③说话训练:小鸡们终于出壳啦!(板画:)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吗?摸到了什么吗?想说什么?小鸡可真会观察。

  5.师引读第四自然段。叽叽,叽叽,小鸡们,你们是在说:(世界多美呀蓝湛湛的,绿茵茵的,碧澄澄的。)(这么美的世界怎么读呀,小鸡们再读一遍。)

  三.指导背诵,整体感知。

  1.师述:小鸡由睡到醒,看到世界是黄色的,又在蛋壳上啄了一个洞后看到了美丽的世界到用翅膀一撑,叽叽叽地叫着站了起来。小朋友发现了没有,这其实是小鸡(孵化的经过)。谁能按着小鸡出壳的顺序把课文说出来?

  2.课文动画播放,师生齐背。好,我们来试一试,老师和大家一起来比赛。背不出的可以看看下面的字,如果想配上动作就更好了。看看哪一只小鸡呀,最可爱!

  四.学*生字,布置作业。

  1.学*生字鸡、美。小鸡看到的世界这么美。今天呀,它还想来看看我们小朋友是写字美不美,漂不漂亮。出示两个字。怎么来记?

  美羊大为美

  ①先仔细看电脑老师写,看清每个笔画的位置和笔顺。学生书空。

  ②上下结构,羊字头。师范写,生书空。谁想教大家写?老师也跟你写。

  鸡

  ①电脑示范,书空。

  ②师范写,学生书空。鸡,左右结构,左边右边,现在变为好朋友了,很谦让,又的捺缩为了点。左窄右宽。第6笔竖折折钩,转折处顿笔,竖钩向左斜。

  2.拿笔写,书上描红。田字格本。课件播放(配乐风景)小鸡也来看小朋友的写字姿势了,它还托老师给姿势端正、写字漂亮的小朋友礼物呢!

  3.布置作业:课后画出你眼中美丽的世界,可以配上一两句话或照片,布置板报。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搜集谜语,培养搜集资料的能力和*惯。

  2、通过自编谜语,学*观察与思考,抓住事物的特征。

  3、在猜谜语的过程中,训练学生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主动与人交往合作,同时认识新字。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猜谜语的过程中,训练学生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主动与人交往合作,同时认识新字。

  难点:清楚地表达自己猜谜时的思考过程。

  三、教学过程

  ㈠、了解准备情况,复*,导入本课

  1、今天这节课我们开个猜谜会。小朋友的谜语卡片准备好了吗?检查。

  2、你们准备的是哪一方面的谜语呢?

  小朋友准备的谜语真多,我们这里都像个谜语王国了。今天我们就在谜语王国里游玩,看看谁是猜谜能手。

  3、你会猜谜了吗?

  ㈡、教师示范,说说收集谜语的过程

  1、老师在投影仪上出示自己收集到的谜语,介绍自己收集谜语的过程,并念出谜面。2、老师在投影仪上出示自编谜语,介绍自编谜语的过程,是抓住了什么特点(不说出谜底),并念出谜面。

  3、在老师念谜语的过程中,你认识了几个字?

  4、同桌互相介绍谜语的收集和制作情况。

  ㈢、师生对话,作猜谜示范

  1、我读你猜。老师主动交流:走到一个同学面前,有礼貌地说:“请你猜猜我的谜语吧。”

  2、师生对话。了解猜谜时的思考过程,或指出猜谜时考虑得不对的地方,不断提示,最后猜出。

  3、你读我猜。出示另一张谜语卡,请一生上来示范怎样去猜别人的谜语。这时,该怎样说。

  4、老师请猜出的小朋友在猜中者一栏中签名,并夸奖说:“祝贺你猜对了。请签上你的名字吧。”还可以怎样夸奖别人?

  ㈣、开展猜谜活动

  组织猜谜活动,播放轻松欢乐的音乐。

  参与部分猜谜活动,进行个别指导。

  ㈤、评出猜谜能手

  根据签名情况,评出十个猜谜能手,发给标志。

  ㈥、教学效果测评

  自己评价学*的效果:猜出了多少谜语,跟多少人主动交往,认识了多少个新字,夸奖自己。

  对认得多的给以表扬。

  ㈦、拓展性学*

  1、课后与同学交流,继续猜谜、识字,签上自己的名字。谁的收获大,进行奖励。

  2、认为哪个自编谜语最有意思,说说自己的意见。语文组长收集意见向老师汇报。然后对这些谜语的作者给予表扬。

  教学目标:

  1.会认“霜、吹、落”等生字,能正确、规范地书写“春、风、冬”等生字,认识“雨、阝”等部首。

  2.正确拼读“春风、夏雨、秋霜、冬雪”等词语,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3.能主动收集与四季相关的词语。

  4.认识四季,留心观察四季中的自然现象,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教学重点:认识本课生字,正确读写会写字。

  教学难点:了解四季特征及现象,积累相关词语。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认读课本第三页词语。

  二、看图识词,感知四季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春天,以及春天的特点。现在让我们来认识其他季节吧。哪位同学来说一说你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喜欢这个季节?这个季节里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呢?(学生自由回答)

  2.观察“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图片,让孩子们结合图片再说一说“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结合学生所说,出示词语:

  春风 夏雨 秋霜 冬雪

  春风吹 夏雨落 秋霜降 冬雪飘

  3.教师讲解词语及四季特点,出示四季不同景色、现象的图片,让学生具体感知每个季节的不同特点。

  4.教师让学生试读所出示的词语,并找出难读音节。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着重引导学生读准“霜、吹、降”三个字,记忆“春、风、冬、雪”四个生字。

  霜:shuāng,翘舌音,后鼻音,注音时不要漏掉介母“u”。

  吹:chuī,翘舌音,韵母为“uī”。

  降:jiàng,后鼻音,多音字,另一个读音为“xiáng”。

  春:chūn,翘舌音,上部有三横,不能遗漏;部首为“日”。

  5.学生齐读词语,开火车读词语。

  6.让学生找出词语中的动词“吹、落、降、飘”,并让学生也照样子说一说。

  三、复*生字词,学*新知

  1.出示全部生字,引导学生复*会认字,读准字音。

  2.学*新部首“雨、阝、风”,并说一说还认识哪些带有该部首的字

  3.引导学生复*会写字,能用生字组词语。

  四、回顾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了有关春夏秋冬四季的词语和各种现象,只要同学们留心观察,就能感受到每个季节独特的美。那么请同学们课后去收集一些与四季相关的词语,读一读,记一记吧。

  五、作业布置

  六、板书设计

  识字1 春夏秋冬

  春夏秋冬

  青草--池草青

  红花--山花红

  游鱼--鱼出水

  飞鸟--鸟入林

  春--春风吹

  夏--夏雨落

  秋--秋霜降

  冬--冬雪飘

  教学目标:

  1.正确拼读“青草、红花、游鱼”等词语,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2.了解春天的特征。

  3.学会留心观察四季中的自然现象,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教学重点:认识本课生字,正确读写会写字。

  教学难点:了解四季特征及现象,积累相关词语。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儿歌导入,引入情境

  1.出示儿歌,引入课文。

  春天到,春天到,小草探头问声好。夏天到,夏天到,大肚青蛙呱呱叫。秋天到,秋天到,苹果柿子枝头闹。冬天到,冬天到,小伙伴们穿棉袄。

  2.同学们,儿歌中提到了哪几个季节?同学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板书课题“春夏秋冬”,用红色粉笔圈出“春”字)

  3.跟老师读一读,背一背刚才的儿歌。

  二、看图识词,感知春天

  1.同学们,现在是春天了。你们发现春天都有哪些变化吗?(学生举手回答)

  2.出示课文图片,让学生结合图片再来说一说刚刚同学们的回答是否正确。根据学生的回答,相继出示课本中的词语:

  青草 红花 游鱼 飞鸟

  池草青 山花红 鱼出水 鸟入林

  3.教师引导学生读词语,让学生找出词语中的生字。

  (游、池、花、飞、入)

  4.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着重引导学生记忆“花、飞、入”三个生字。

  5.指导学生齐读词语,点名读词语,举手读词语。

  6.词语读熟后,教师讲解词语所表示的春天的现象,引导学生观察春天会有哪些变化,有哪些现象,并让学生再次说一说他们所观察到的现象,说说他们眼中的春天。

  三、课堂练*

  1.照样子,写出几个春天出现的事物。

  如:燕子、草芽

  2.指导书写生字“花、飞、入”。

  3.请用“花”字组几个词语。

  一、 教学目标

  1、 学**惯:

  (1) 继续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养成良好的读书*惯。

  (2) 继续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惯。

  (3) 培养专心听讲、积极发言的良好*惯。

  2、 汉语拼音:

  (1) 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普通话。

  (2) 能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并抄写音节,在四线格上写得正确、工整。

  3、 识字写字:

  (1) 准确认读483个生字。

  (2) 掌握本册课本安排的75个常用偏旁。

  (3) 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98个,做到书写正确、规范,姿势端正,卷面整洁。

  4、 口语交际:

  (1) 能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听懂老师的提问和同学的回答。

  (2) 能看图说一句完整的话或几句连贯的话。

  (3) 能按照要求用几句连贯的话讲一件简单的事情。

  5、 阅读:

  (1) 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2) 认识句号、问号、感叹号,能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等不同的语气。能正确读出长句子中的停顿。

  (3) 朗读、背诵指定的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4) 正确地复述课文,语句连贯。

  (5) 能想像课文所描述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二、 教材安排:

  本册教材由识字和课文两种类型组成,都注了音。识字安排了两个单元 ,课文安排了六个单元,每单元后面安排了一个综合练*。

  1、关于识字

  识写分流是本册安排生字的一个特点。小学低年级的识字量,过少,会拖阅读、写作的后腿;太多,则会增加学生的负担。采用识写分流{即多识少写}的方法,就能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多识一些字,从而缓解了识字与读写之间的矛盾。

  全册生字分两个途径安排,一是随课文分散识字,每课安排生字918个,其中要求写的810个;二是集中在识字中安排,每课安排生字1018个,其中要求写的为810个。

  识字课采用以下三种形式:

  (1)词串识字。

  [教学内容]

  《绿娃娃》是一篇很有趣的儿童诗,诗歌内容比较贴*儿童的生活,它以一个乡村孩子在上学路上的所见为线索,用诗的语言向我们描述了树叶、秋苗、小草这些绿娃娃的勃勃生机,展现了大自然中绿色植物的生命力。从而引导孩子们去留心观察身边充满活力的生命个体,激发孩子们对大自然、对生命的热爱之情。

  [设计理念]

  这是一首短小可爱的诗,语言简洁流畅,学生读起来容易琅琅上口,也正因为此,学生不容易根据自己的体会有滋有味地读好。那么如何让低年级的孩子在读中加深理解,在理解中读出自己的感受呢?大量研究表明:当学*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贴*时,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积极性就越高,学*兴趣就越浓。所以,本课教学中,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人手,通过语言描述和CAI课件引导学生不断将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文本内容建立联系,唤起他们切身的生活体验,使学生内心与文本内容产生情感共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

  教学目标:

  1.学会“吹、秋、苗、齐、队、伍、处、家”8个字,会认”娃、怀、排、迎、悄、路、陪、伴“8个字,认识1个偏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感受到大自然中万事万物都和小朋友一样在茁壮成长,激发学生爱自然,爱生命的感情。

  教学重点:

  1.掌握要求学会和会认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1.通过课文的学*,感受到大自然中万事万物都和小朋友一样在茁壮成长,激发学生爱自然,爱生命的感情。

  教学准备:生字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总课时数:2课时

  授课时间: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每天早晨在上学的路上都看到些什么?向大家介绍一下吧!

  2.有一个小朋友在上学的路上看见了好多“绿娃娃”。板书课题,读题。

  3.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赶快去看看吧!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文,圈画生字。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生字,记住字音。

  3.小组交流,用大家喜欢的方式读生字词。

  三、情景交融,朗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看看乡村的小朋友在上学的路上看见了哪些绿娃娃,用铅笔做上记号。

  2.指名回答。教师板书:树叶,秋苗,小草。

  3.树叶、秋苗、小草都是绿娃娃,他们都在干什么呢?我们先去看看树叶娃娃吧!

  (一)学*第1节。

  1.自渎第1节,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指导朗读第一句话。引导学生联想和妈妈在一起时的温暖、幸福的感觉,表达快乐的感受。

  (边读课文,边联想和妈妈在一起的情景,就能读出树叶娃娃快乐的心情了。)

  3.树叶娃娃在大树妈妈怀里长大,多高兴啊。看,风儿一吹,它就鼓起掌来。谁来读一读第2句话。指名读,指导朗读。

  4.齐读第一节。

  秋苗娃娃在干什么呢?请同学们读读第2节,边读边想。

  (二)学*第二节。

  1.同桌互相读第2节,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秋苗娃娃迎着阳光在说什么悄

  悄话呢?请你们再读读第2节,边读边想。

  3.指导朗读第2节。

  树叶娃娃在大树妈妈的怀里长大,秋苗娃娃在田野妈妈的怀里长大,那你们猜一猜,小草娃娃的好妈妈是谁呢?我们下节课接着学*。

  四、作业

  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第二课时

  总课时数:2课时

  授课时间:

  一、复*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复*生字。


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教案汇总十篇(扩展8)

——一年级语文下册《要下雨了》教案汇总五篇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13个生字,学写4个生字,积累词语“弯着腰、阴沉沉、潮湿”等。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读好对话中问句和感叹句。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读好对话中问句和感叹句。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导入课题

  1、出示天气阴沉沉和电闪雷鸣的图片,让学生说词语或者句子。

  2、孩子们看看这图,天就要……板书:要下雨了

  3、你们知道下雨前,小动物们会做些什么吗?下面就让我们跟着小白兔一起去探索大自然的秘密吧。

  二、检查预*,掌握学情

  1、昨天晚上,老师已经布置了大家预*课文,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同学们的预*情况吧。

  2、检查学生预*情况:(1、微信截图,一句带过;2、小组展示)

  (1)借助微信视频展示孩子们预*情况,小结字词与句子朗读预*情况;

  (2)出示词语,课堂检查孩子们识字情况;

  (3)展示预*卡,请同学上台评价完成情况。

  三、创设情境,随文识字。

  孩子们的预*都很认真,陈老师给你们点赞。大自然的秘密就隐藏在我们的课文里,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出发吧。你们准备好了吗?

  (一)探索秘密第一站:看图说话

  1、看图说话:出示图片,说故事里有谁?他在哪?在做什么?

  小白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天阴沉沉的,小白兔直起身子,伸了伸腰。

  (1)出示图片,请同学们说说小白兔在干什么。

  (2)要点:

  小白兔在干什么?——小白兔/在割草。

  小白兔在哪里割草?——小白兔/在山坡上/割草。

  小白兔怎么样在山坡上割草?——小白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

  (3)随文识字,认识词语:腰、坡、沉、直、伸,提醒“直”的笔画。

  (4)学生自己练*一边读一边做动作,请做得好的小组上台

  展示。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词语,圈画动物名称。

  (1)自己读课文,把课文中出现的小动物名称圈出来。

  (2)交流课文中除了小兔子都有哪些小动物。(板书燕子、小鱼、蚂蚁)

  (二)探索第二站:我能把问句、感叹句读好。

  我刚才仔细观察了一下,我发现孩子们读书都很认真,表情也很丰富,真棒!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出示ppt:

  1、小白兔大声喊:“燕子,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

  燕子边飞边说:“要下雨了,空气很潮湿,虫子的翅膀沾了

  小水珠,飞不高。我正忙着捉虫子呢!”

  (1)认识“呀”和“呢”,出示句子,让学生填写。(“呀”表示疑问,“呢”表示动作正在进行,还表示疑问以及确定的语气。)

  (2)读出“大声喊”以及小兔子心中的疑问的样子。

  (3)识记“潮湿”,观察偏旁,联系生活说一说还有哪些地方有“潮湿”现象。(瓷砖上冒汗、可以在玻璃上写字、地板湿滑),给潮湿造句。

  (4)师生合作读。

  2、小白兔跑过去,问:“小鱼,小鱼,今天怎么有空出来呀?”

  小鱼说:“要下雨了,水里闷得很,我们到水面上来透透气。小白兔,你快回家吧,小心淋着雨。”

  (1)体会小兔子“跑过去”的'心情。(半信半疑)

  (2)留意语助词“吧”,表示赞同,推测、命令、请求等语气,请学生联系生活用“吧”说句子。

  (3)认读“闷”,请孩子来说说如何记住这个字。观察字形发现与“心”有关,通过溯源了解发现一颗心被关在门内,所以很憋闷。

  (4)男女分角色读。

  4、朗读对话。出示3段对话。

  (1)同桌互读。

  (2)男生女生分角色读。

  (3)小组里分角色读。

  (4)小组上台展示读。

  (三)探索第三站:我能把语气词写正确。

  1、孩子们真是口才了得,把语气助词“呀吗呢吧”读得很到位(出示四个生字),但不知孩子们是不是能把这几个字写得比读的还好?有没有信心向大家展示你的书法?

  2、请孩子们观察四个生字,找出共同点(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口字旁),再观察口字旁的书写位置以及右边字的位置。

  3、师提醒口字旁在左边略小,书写在左上格,封口压在横压在横中线上。“呢”重点指导第7笔撇收笔在竖中线,第8笔竖弯钩贴*竖中线起笔。

  3、出示课件里的生字书写,按照笔顺书空。

  4、请同学在书本上写一写。

  5、师随机拍照上传展示学生作品。

  (四)探索第四站:感知课文内容,

  1、通过童话故事,告诉我们大自然的秘密,这样的文章,我们称为“科普童话”。

  2、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要下雨了,燕子、小鱼、蚂蚁会有不同的表现,其实在大自然中还有很多动物有预报天气的本领呢。例如蜘蛛预报天气,蜘蛛会赶在下雨前结个竖着的网,因为*挂着的蜘蛛网容易被水冲坏。

  四、教师总结学*内容

  孩子们,是不是很有趣呢?大自然还有很多秘密,请大家回家去收集更多动物预报天气的秘密,下节课我们再一起来分享吧。

  今天的探索之旅先暂时告一段落,同学们再见。

  一、复*检查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出示生字卡检查读音并组词。

  二、分析字形并记忆

   1.小组交流记字方法。

  2.说说识记方法。

  (1)读生字。(开火车接读生字)

  (2)扩词。(比一比,看谁组的词多)

  三、指导书写(重点指导三个双人旁的`字)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