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文《太阳》教案汇总五篇

首页 / 教案 / |

  小学语文课文《太阳》教案 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第四段。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番茄太阳”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感悟“明明”美好的童心对“我”的感染,有感情地读好课文中的人物语言。

  4.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用乐观的心态看待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做个开朗乐观、热爱生活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

  走*明明,知道她是一个漂亮、聪明和富有爱心的小女孩,感悟三个“番茄太阳”的含义。

  预*作业:

  1.将课文分成三段,归纳段意,并能说出分段的理由。

  2.课题上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3.课文种几次提到“番茄太阳”,它们各有怎样的意思?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激疑导入

  1.出示课题:番茄太阳。

  这篇文章的题目很有意思,能引起读者的强烈的好奇心。见了课题,你想问什么?

  2.学生自由提问。

  3.大家读了课题,一定会惊讶,大家见过番茄,也见过太阳,但番茄太阳是什么样子呢?这两个毫不相干的事物怎么会联系在一起呢?课文为什么要用“番茄太阳”做题目呢?学了这篇课文以后,大家一定会明白。

  二、初读课文,理清线索

  1.检查预*情况

  (1)交流对生字词的学*情况。重点正音:亲戚(第一声);字形:盲(理解:无目就是盲人)、蔬与疏、慌区别;献

  (2)抽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带些感情。

  (3)再读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按时间顺序理清线索)

  (1.生活的艰难,让“我”的心情很灰暗,但是每当我看到菜场上一位爱笑的盲童的被父亲拉着手,通过触摸认识各种蔬菜的情景,“我”便感到温暖起来。

  2.明明问“我”太阳是怎样的,爸爸告诉她太阳像番茄一样,明明称太阳为番茄太阳。

  3.明明要去做角膜移植,临别时她说要把她的脚给“我”,“我”被她善良的心感动了。)

  2.练*用几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合作探究,初步理解“番茄太阳”

  1.番茄,太阳这是一个怎样的奇妙组合呢?自由朗读课文,找找“番茄太阳”这个奇妙的组合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在哪里?找出句子,用线画出。

  2.组织交流。

  (1)根据学生回答依次出示句子。

  ①明明一面用手摸一面笑:“真的吗?太阳像番茄吗?那我就叫它番茄太阳。”

  ②看着她的笑脸,觉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阳”。

  ③红红的“番茄太阳”一直挂在我的'心中,温暖着我的心。

  (2)自读出示的三句话,请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三个“番茄太阳”的理解。

  引导学生理解第一句话中的“番茄太阳”指明明心中的太阳,第二句话指明明的笑脸。第三句话的理解有一定难度。

  3.过渡:第三句话中的“番茄太阳”似乎不明白,下节课,让我们走*明明与作者,看看这一直挂在我心中的“番茄太阳”到底是什么?

  四、作业

  熟读课文;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

  1.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2.课文中三次出现过“番茄太阳”,前两次分别是什么意思呢?

  二、精读感悟。

  1.上堂课,我们对第三句话中的“番茄太阳”似乎不明白,今天就让我们走*明明与作者,看看这一直挂在我心中的“番茄太阳”到底是什么?

  2.让我们先去了解一下明明吧!相信通过上堂课的学*,文中的主人公明明一定给你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印象,说说她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通过哪些词句,感受到她的这些特点的。

  3.学生自读,做批注。

  4.学生交流

  (1)虽然失明,却是个漂亮的女孩。

  出示:如果不是盲童,明明挺漂亮的:……笑起来像个天使。

  (2)活泼开朗:尽管小女孩的命运坎坷,生下来就没有看到过色彩斑斓的世界,但是她从不哀怨,依然那么爱笑。

  出示:每次从菜场经过都能……特别爱笑。明明一面用手摸一面笑……太阳。明明咯咯的笑声……追着人走。看着她的笑脸……“番茄太阳”。那个正午我坐……天使般的笑脸。

  重点理解并体会这句比喻句的好处:明明咯咯的笑声银铃样清脆,一串一串地追着人走。(明明爱笑,笑声特别感人。)

  读好每一句话,感悟明明乐观开朗,向往光明的生活态度。

  (3)机灵聪明

  1.能通过触摸认识许多蔬菜;2.通过拐杖的声音认识了我;3.喜欢提各种问题。

  出示:有一次,……走路的吗?明明好奇地问……她问我许多奇怪的问题

  读好每一句话,感悟明明热爱生活的态度。

  (4)善良,有爱心的孩子:虽然她自己是个盲童,但是她还愿意帮助“我”,愿意把她的脚给我。

  出示:我弯下腰……给你,好不好?

  读好这句话,感悟明明的关爱他人。

  5.就是这样一位可爱的盲童,深深地影响着“我”,使“我”的心境发生了变化。再细读课文,看看作者的心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灰暗——自己是个残疾人,生活很困难。

  温暖——尽管盲童一家生活并不富裕,而且家中还有一位残疾的孩童,但是他们并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情景,让我感动温暖。

  心疼——小女孩那么漂亮,那么可爱,可是命运对她却是那么不公,双眼什么也看不见,所以作者觉得心疼。

  快乐——明明的开朗,对生活的乐观感染着我,让我也变得快乐起来。

  重点体会这句比喻句的好处:明明像小屋里的光线,带给了我许多快乐。(原先我的心房是灰暗无比的,是明明的笑声给我带来了快乐,使我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喜欢——明明的聪明、明明的可爱,让我喜爱上了她。

  感动——明明的善良深深打动了我,虽然她并不知道把腿给别人意味着什么,但她是诚心诚意的,拥有一颗真诚的爱心,她将好心人的关爱毫不做作地传给了我,让我感受到了人世间的温暖,让我觉得红红的“番茄太阳”挂在了我的心中。

  重点感悟细节描写:她的小嘴呼出的温热气息拂过我的面颊,我的泪哗地一下子流了下来。

  6.小练笔:读到这儿,你知道作者的心声吗?请你帮她尽情地倾吐吧!

  补写:她的小嘴呼出的温热气息拂过我的面颊,我的泪哗地一下子流了下来

  7.文章学到这儿,你觉得第三个“番茄太阳”是什么?

  (是明明真诚的爱心,美好的心灵。)

  这颗爱心中包含着什么?(热爱生活,关爱他人)

  8.相机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是:明明虽然离开了我,但是她对生活乐观的态度,她那美好的心灵,就像灿烂的太阳一样,温暖着我的心。

  9.通读全文,说说课文为什么要以“番茄太阳”为题?

  三、作业

  读一读《飞吧,断翅的小鸟》,互相谈谈感受。

  小学四年级语文《番茄太阳》教学反思

  《番茄太阳》这篇课文以我的见闻为主线,按时间发展的顺序,叙述了盲童明明的言行举止,描绘她的音容笑貌,同时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了对明明的喜爱之情。课文的篇幅较长,有三条主线:“我”的心情变化、明明的笑声、“番茄太阳”的含义。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循着主线,通过多次的前后比较,让学生感悟明明美好的童心对我的感染。

  主线一:“我”的心情变化。我在布置学生预*课文时,让学生完成《补充*题》上的第三(1)题:读一读描写“我”的心情变化的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我的心情变化,根据变化进行排列:灰暗——温暖——喜欢——快乐——感动,然后在检查预*情况中进行全班交流,并在交流的基础上找出相关语句进行品读,是学生对作者的心理变化有了进一步的体会了解。

  主线二:明明的笑声。“女孩安静地坐着,说话声音细细柔柔,特别爱笑。”“小女孩一面用手摸,一面咯咯地笑,妈妈也在旁边笑。”“明明咯咯的笑声银铃样清脆,一串一串地追着人走。”明明的童心、童真、童趣给了“我”鼓舞和感染,给我带来这样好的心情变化。明明的乐观、自强、开朗又是通过她的几次笑声表现出来的。

  主线三:“番茄太阳”的含义。让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三处“番茄太阳”的含义。第一处:明明听了爸爸的话,用手摸了番茄后,感到天上的太阳就像番茄。这是指太阳。第二处:“我”看到明明的笑脸就像明明心中的“番茄太阳”那么美丽。这是指明明的笑脸。第三处:“我”听了明明的话,心里受到了巨大的震撼,因此,觉得明明的童真爱心就像“番茄太阳”一样温暖而美好。这是指盲童明明真诚的爱心——美好的心灵。

  学完这篇课文以后,我被明明感动了,学生们也被明明感动了,他们知道了人生也像月饼一样,要有各种丰富的滋味才能圆满起来,更何况在人生的路上,有那么多的人在感动着你,在关爱着你,一如那可爱的明明,那永远挂在心中的“番茄太阳”。

  小学语文课文《太阳》教案 2

  【教材简析】

  《太阳》是一篇科普短文,文章采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介绍了和太阳相关的一些知识,说明太阳和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我们要让学生在课文学*中增长自然知识,学*用联系的眼光看待自然界,激发学*自然科学的兴趣。同时接触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阅读说明文。

  【教材处理】

  《太阳》这样的说明文,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不难理解。如果按照常规的教学方法,逐句逐段地阅读分析,课堂气氛会显得枯燥乏味,学生提不起兴趣。为此,我采取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终通过阅读去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学*课文,从而激发学生学*课文、探索自然的兴趣,并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导学目标】

  (一)学生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差不多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4.初步学*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二)教师技能重点训练目标

  1.组织引导学生学*的策略与技能。

  2.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策略与技能。

  3.利用各种媒体教学的策略与技能。

  4.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的策略与技能。

  【导学重点】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了解太阳的特点,体会课文怎样运用举例子和列数字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特点的。

  【导学难点】

  了解太阳的特点,体会课文怎样运用举例子和列数字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特点的。

  【切入点】

  太阳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说它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

  【导学方法】

  1.激发兴趣 2.自主识字 3.朗读感悟 4.合作探究

  【导学时间】

  2课时:每课时40分钟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朗读感悟,了解太阳的特点。

  第二课时: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学*生字词。

  【导学准备】

  1.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等。

  2.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太阳的资料。

  【导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激励学生展示收集的资料,与同学互相交流,教师观察发现学生对太阳的了解程度。

  2.教师讲述《后羿射日》的神话故事,让学生质疑:太阳能不能用箭射下来?为什么?太阳离我们有多远,有多大,有多热?

  3.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学生展示了收集的资料后,对太阳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对神话故事进行质疑,带着疑问进入文本的学*,学生兴趣盎然;组织引导学生学*的策略与技能。】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要求,学生自学:①自读课文,把生字新词画出来,并练*读正确。注意氏读shì ,不读sì ;兽读shòu ,不读sòu ;殖读zhí ,不读zí ;蔬读shū ,不读sū ;较读jiào ,不读jiǎo;②读通句子、课文。

  2.出示含有生字的词语,指名让学生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

  3.小组练读课文。小组商议读的形式,可以齐读、轮读,在组内互相正音。

  4.各小组轮流朗读课文,看哪一组读得正确、流利。可以小组齐读、开火车读,或派代表朗读,读后进行评议。

  【设计意图:学生带着自学要求学*生字,并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为全体参与创造机会,从而激励学生自主学*生字;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策略与技能。】

  5.默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6.师小结:《太阳》这篇课文就是围绕它的特点以及与我们的关系这两方面来写的。现在我们就先来学*太阳的特点。

  三、朗读感悟,了解特点

  1.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多次的朗读,对课文已有了大致的了解,那谁知道课文的哪些自然段是讲太阳的特点的?

  2.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1~3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把太阳的这些特点写清楚、写明白的,然后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特点认真阅读。

  3.合作学*。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结组,讨论课文是怎样把太阳的特点写清楚、写具体的。教师深入小组参与讨论,并发现问题,引导合作学*的有效进行。

  4.汇报交流。

  ①学*远的小组汇报,教师就汇报适时引导,播放课件。

  看课件做口头练*: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引导学生发现通过列数字、举例子来进行具体说明,其中这些数字要精确、有科学依据。

  ②学*大的小组汇报,教师相机播放课件。

  看课件,说体会:左边是130万个地球,右边是一个太阳,中间以等号连接。教师总结并鼓励学生发现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③学*热的小组进行汇报。

  要求这一组学生在听完前两组汇报后,说得要有条理,适当引导说出列数字、打比方和举例子来说明的方法。

  【设计意图: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利用各种媒体教学的策略与技能。】

  5.指导朗读,深入体悟太阳特点及表达方法。

  ①自己练*朗读感兴趣的段落,要读出太阳的特点。

  ②同学们都了解了太阳的特点,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第13自然段,好好感受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四、总结

  【作业设计】

  必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选做:

  课外阅读有关太阳的知识,可阅读书籍,也可网上浏览。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

  1.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太阳的什么特点,谁来说说?

  2.导语:那么,距离我们那样遥远的太阳,又和我们人类有着怎样的密切关系呢?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的第4~8自然段,画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一句话。

  3.学生自主阅读,勾画句子,进行汇报。

  二、朗读感悟

  1.认真阅读第4~8自然段,小组里交流对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的理解。

  2.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及生活实际,再想想对这句话的理解。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语文学*,能激发学生学*的兴趣,提高语文学*的效率;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策略与技能。】

  三、全班交流

  1.引导学生畅所欲言,汇报自己的阅读体会,不必考虑发言内容是否符合课文叙述顺序;可以用课文中的语句,也可以运用搜集到的资料和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说明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2.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没有太阳就没有人类生存所需的一切,就没有自然气候的变化,就没有地球上的一切生命,自然也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3.引导学生读读课后资料袋的内容和选读课文《妙不可言的位置》,增加对太阳的了解。

  4.指导背诵课文的最后一段落。

  ①课件出示课文的最后一段落,学生练*读出对太阳的赞美之情。

  ②进行多种形式的比赛朗读。

  ③在熟读的情况下,指导学生将课文的最后一段落背诵下来。

  【设计意图:读是语文教学的目标,同样也是重要方法和手段。语文课堂教学应坚持以读为本,并且要有效地突出读的目的性、层次性,让学生在多形式和多层次的读书活动中,理清思路,感受语言,体会情感,丰富学生的认知和体验;组织引导学生学*的策略与技能。】

  四、指导书写生字词

  1.出示生字卡片,生开火车读,齐读。

  2.学生观察这些字的特点,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识记生字,并给生字扩词。

  3.教师范写,边写边强调要注意的重点笔画(抵,不要少写一点;氏,不要多写一点;兽,下面是口不要写成曰或田;疗字下面不要写成子;庄字不要写成压,也不要把厂写成广。)。

  4.学生练*写字,写完后,同桌交流评价,写得好的全班展示。

  5.读写词语。

  【设计意图:要帮助学生形成这样的认识一写字就要把每一个字都写好,并通过评比、展示来激发学生书写生字的兴趣】

  五、总结

  1.我们对太阳既熟悉,又陌生,因为我们对它的真实情况知道得很少,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它,揭开它的奥秘。有的问题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找答案,有的问题我们可以从网上查询,有的问题现在还是一个谜,要等同学们长大后去探索。老师相信,只要同学们主动学*,将来一定能用更先进的科学技术,让太阳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2.下面,让我们怀着赞美、感激之情来读读课文(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作业设计】

  必做:

  1.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书写生字词。

  选做:

  练*写《太阳的自述》,向人们介绍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地球

  远

  大

  热

  太阳

  关系密切

  小学语文课文《太阳》教案 3

  学*目标:

  1、会认写“彤陪霞趁”四个生字;正确读写“红彤彤晚霞”等五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进行背诵。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各国儿童的团结友爱,以及只有全世界人民和睦相处,加强信任和理解,人类才有更美好的明天,感受诗歌的快乐氛围。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朗读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拟人写法,感受诗歌特有的语言魅力。

  课前准备:

  1、搜集与太阳有关的资料。

  2、课件生字卡片

  3、小黑板

  前置作业:

  1、多读几遍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然后同桌相互读一读下面的词语,互助互教。

  红彤彤晚霞陪伴戏水扬起浪花

  2、再读课文,想一想:诗的每小节各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

  3、精读课文,想象一下,说说:太阳在不同的国家里都做了什么?为什么说太阳是大家的?在小组内交流读了课文后的感想。

  4、我想对别的国家里的小朋友说:-------------------------------------------

  教学流程:

  一、激趣质疑:

  我们知道,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所以,太阳是属于你的,属于我的,属于全世界的,属于我们大家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诗歌------(板书课题:太阳是大家的齐读课题,重读“大家”)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前置作业,明确12项内容,提出学*要求,学生自主读书,完成任务,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学*情况。

  2、小组内检查交流学*效果,(互教互助,补充,注重本组内的被帮扶者)

  3、汇报检查:

  (1)出示生字卡片,小黑板: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指导写字:学生观察教师指导“霞”“彤”学生练写。

  三、精读感悟

  (一)出示前置作业,明确34项内容的任务,提出学*要求,学生自主学*。

  (二)小组交流: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议一议。

  (三)班内交流汇报:

  1、汇报交流问题3,引导想象太阳在不同的'国家里都做了哪些好事?相机引导学生朗读,结合自然现象,引导学生体会“太阳是大家的”。

  (1)学生汇报:一天中太阳做了哪些好事?(师板书)

  (2)让我们到文中去看看太阳做的好事吧!(课件:第二段---学生齐读)引导朗读,体会:

  .她把金光往鲜花上洒,这一洒,你仿佛看到了一个个什么画面?(学生说一说)

  .是呀,有了太阳,才有鲜花竞相开放的快乐,谁再来美美地读读此句(展示读)

  .“她把小树往高处拔”,这一“拔”,让你又想到了什么画面?(学生说一说)

  .是呀,太阳带给鲜花小树勃勃生机,那就让我们把这两句连起来读读吧。

  .最有意思的就是太阳陪着咱们玩了,谁去过海边?去海边都干什么了?齐读这一句“她陪小朋友---浪花”……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是呀,有了太阳,鲜花争奇斗艳,小树茁壮成长,小朋友无比快乐。让我们带着她们的欢乐再一起读读这一节吧!(学生齐读)

  .太阳属于花草树木,属于我们每一个小朋友,所以我们说(太阳是大家的)。

  (3)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学着第二小节的写法进行续说。

  教师引导:太阳除了为人们做好事,还为我们带来了什么?让我们来返读第一小节.

  2、研读第一小节:(齐读)

  (1)(课件出示:这就是红彤彤的晚霞。)多么鲜艳的颜色啊!太阳将她那一抹金光洒在天空,让朵朵白云变成了-----(红彤彤的晚霞),天空被染红了,白云也被染红了,多美呀!让我们到文中去欣赏吧!请同学们再自由读读第一节。

  (2)汇报读(评价),再读读。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老师范读,学生谈谈感受。

  老师引导:是啊!老师在朗读的时候,眼前仿佛就看到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谁也看到了?说说看。(学生说一说)

  (4)看到美景再一起读一读。(学生齐读)

  教师小结:太阳把这美景献给了大家,给予了大地的光和色彩。所以,我们说(太阳是大家的)。

  3、研读三四小节:

  过渡:忙碌了一天的太阳,她也会和我们一样进入甜美的梦乡吗?请小声读读诗歌的三四小节。(学生小声读)。太阳进入梦乡了吗?太阳趁小朋友睡觉的时候去干什么了?(去别的国家,为别的国家的小朋友带去快乐)

  (1)研读第三小节:

  太阳就要从西山落了,你的心情怎么样?(独自感受读)

  她到别的国家去干什么?(做好事)让我们带着高兴的心情读读第三节。

  .是呀,太阳多辛苦呀,她不仅要在我们国家做好事,还要在其他很多的国家去做好事。(还想到了什么?)

  .是呀,太阳要走到世界上很多的国家去,世界各地的小朋友生长在同一片蓝天下,享受着同一个太阳带来的温暖,所以我们说(太阳是大家的)

  (2)研读第四节:

  A过渡:太阳是属于全世界的,太阳之所以要到别的国家去,是因为(齐读第四节)

  B如果能把“也有”读好,就更能让大家明白。(再齐读)

  C.听了你们的朗读,我的感受就更深刻了!是呀,他们多么渴望太阳早点去呀,多么渴望太阳给他们带去生机,带去幸福。让我们有感情地读一读(末三句)

  D太阳将温暖带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所以我们说(太阳是大家的)让我们把三四节连起来读读。

  是呀,全世界的小朋友都在等她,盼她。你们看,现在别的国家的小朋友都来了,你想对别的国家的小朋友说什么?(完成前置作业4)(抽生说,再写,汇报)

  四、情感升华:

  1.太阳一定会把光明与温暖送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去,让我们把这美好的心愿化成动情地朗读吧!(齐读诗歌)

  2.孩子们,太阳是属于地球上的一草一木,属于全世界每一个人,让我们共同祝愿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都能分享到太阳下相同的温暖,相同的爱!让和*永驻人间!

  五、作业超市

  我要把这首诗背下来。(必做)

  我想抄写这首诗中感兴趣的诗句。(必做)

  我要续写诗歌的2小节和4小节。(选做)

  小学语文课文《太阳》教案 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正确读写“钢铁、繁殖、蔬菜、煤炭、水蒸气、杀菌、预防、治疗”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人类与太阳的密切关系,激发学*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启发谈话,质疑问难。

  (1)出示画有太阳的电脑课件或一幅太阳图。

  (2)同学们,你们认识它是谁吗?(它是太阳公公)

  (3)板书课题

  (4) 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问它吗?

  生:太阳公公,你离我们有多远?

  生:太阳公公,你有多大年纪了?

  生:太阳公公,你有多热?

  生:太阳公公,你为什么每天从东方升起来,从西方落下去,能不能改变路线呢?

  ……

  (5)同学们向太阳公公提了许多问题,有些问题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有些问题同学们可以用课外时间从科普读物中了解;有些问题现在还没有答案,等同学们长大后去探索。那么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哪些有关太阳的知识呢?让我们一起来学*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要求

  (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生字词多拼读两遍,把课文读通,不通顺的地方再读一遍。

  (2)标出自然段序号,勾画课文介绍了有关太阳的哪些知识。

  2、学生按要求自读。

  3、汇报交流自读情况:

  (1)抽读生字词卡片,纠正学生容易读错的字音,如细菌(j&n),不要读成j(n等。

  (2)抽生轮读课文,生生互相纠正,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评价,对于读得不好的同学要多鼓励。

  (3)说一说课文介绍了有关太阳的哪些知识。

  (学生自由说,说得不全面的地方,其他同学可作补充,认为说得不正确的地方,可相互纠正。)

  教师:概括起来讲,课文围绕太阳讲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太阳的特点,二是太阳与我们人类的密切关系。下面我们来深入学*介绍太阳特点的这部分课文。

  三、深究课文(1-3自然段)

  1、教师引导:这部分课文,每一个自然段介绍了太阳一个方面的特点,谁来概括一下课文写了太阳哪几方面的特点?

  (远、大、热)

  2、默读1-3自然段,思考:课文是用哪些方法把太阳的这些特点说清楚的?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在书上做上标记。

  3、小组内讨论、交流,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来,准备在全班交流时向其他小组请求帮助。

  4、全班讨论交流,合作解疑,教师适当点拨引导。

  (1)讨论交流对第一自然段的理解

  ①第一自然段为了把太阳离我们很远这一特点说清楚,运用了哪些方法?

  生:“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这是用具体数字来说明太阳离地球很远。

  生:“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句话即运用了具体数字,同时还用了假设的方法来说明太阳离我们很远。

  ②通过读第1自然段,你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请提出来。

  生:第1自然段讲的是太阳离我们很远,可开头却先讲了一个古代传说,我不明白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师:谁能对这个问题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让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教师点拨:课文开头引用这个神话是为了要引出太阳离地球很远这个知识,使文章生动有趣,吸引读者往下看。

  生:老师,我不明白“其实”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如果学生提不出这个问题,由教师提问)

  (“其实”,表示下面要说的是实际情况。在这里表示转折,由传说转向事实。)

  教师:“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这句话什么意思?(这么远,箭射不到。)这里为什么不用肯定的语气,而用反问的语调呢?(用反问句强调它的远。)(让学生在读中体会。)

  ③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要说出太阳离我们“远”这一特点。

  (2)讨论交流第二自然段

  ①第二自然段讲太阳很大,运用了作比较、列举数字的方法。“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这是拿地球与太阳作比较,用具体数字来说明,突出太阳体积之大。

  “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是“因为离地球太远了”。这不仅说明太阳很大,而且对第一自然段讲的太阳离我们很远,作了补充说明。

  ②指导读第二自然段,读出太阳“大”这一特点。

  (3)讨论交流第三自然段

  ①第三自然段讲太阳会发光、发热,温度非常高,运用了比喻和具体数字的说明方法。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用“火球’作比喻,把太阳的形状及会发光、发热的特点写了出来。

  “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六千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运用具体数字来充分说明太阳“温度非常高”这个特点。

  ②指导朗读,读出太阳热的特点。

  5、小结

  (1)视频演示《太阳的基本情况》,学生观察体会太阳的远、大、热的特点。

  (2)教师小结

  作者在介绍太阳的特点时,运用了数字、假设、比较、比喻等方法,把太阳远、大、热三个方面的知识说得很具体、通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今后在说明事物时要注意学*运用这些方法。

  6、扮演太阳公公,作一番比较详细的自我介绍,练说《太阳的自述》,把太阳的特点说清楚。

  四、布置作业

  练*《太阳的自述》。

  第二课时

  一、复*引入

  课文的1-3自然段讲了太阳哪几方面的特点?

  二、探究4-8自然段

  1、默读4-8自然段,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讲太阳和地球的关系非常密切的,是怎样进行说明的。

  (让学生自读自悟,边读边思考,遇到问题试着自己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在书上做上标记。)

  2、在四个人的小组内交流、讨论自读情况。

  3、全班交流,合作解疑,教师点拨、引导。

  (1)课文是从太阳同动植物、同人类生活的关系、太阳同气象的关系以及太阳同防治疾病的关系这几方面来讲太阳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的。

  ①第四自然段讲太阳和动植物及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太阳与动植物的关系是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说明的:“如果有了太阳……、如果没有太阳……”

  太阳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是从吃的、穿的、烧的三个方面举例进行说明的。

  ②第五、六自然段讲太阳和气象的关系,是通过云、雨、雪、风的形成来说明的。

  ③第七自然段讲了太阳和防治疾病的关系。

  ④第八自然段总起来说太阳和人类的关系。是从正反两方面来说明的。

  第一句“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这是从正面说。

  第二句“如果没有太阳……自然也不会有人”。这是从反面说。

  在从正反两个方面说的基础上,又把上面所有的内容归结为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2)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说说你对“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的理解。

  ①集体讨论交流。

  ②视频演示《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学生感受世界的美丽可爱,体会所有这一切都与太阳有着密切的关系。

  (3)研讨:太阳与地球的密切关系同它本身的特点有何联系?

  (太阳大、温度高、距离远的特点,是形成美丽可爱世界的根本原因,如果这三个条件中缺少任何一个,太阳和地球的关系就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密切。)

  4、朗读4-8自然段。

  5、扮演太阳,练说《太阳的自述》。

  (1)教师引导:上节课同学们扮演太阳公公,介绍了太阳的特点。这节课同学们继续扮演太阳,介绍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为的是让更多的人知道: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2)小组内练*说。

  (3)班上展示说。

  三、总结全文

  1、指名朗读全文。

  2、总结:《太阳》这篇课文集中介绍了有关太阳的知识,是从它具有的特征和它与地球的关系两方面来具体讲的。通过这一课的学*,我们还知道了列举数字、作比较、假设、打比方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四、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在四个人的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记忆本课生字的。

  2、教师重点指导“蒸”“蔬”等字的书写。

  3、读写词语。

  五、拓展延伸

  练*写《太阳的自述》,向人们介绍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课外阅读有关太阳的知识,可阅读书籍,也可网上测览。

  教案点评:

  本课的重点是:读懂课文,了解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难点是:理解课文中所阐述的有关太阳的知识,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说明事物的。为很好地解决教学重难点,教师从启发谈话引入新课,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激发学*兴趣,引导学生抓住课文重点进行深入的探究,在交流中相机指导,在学生大致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视频演示,加深对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布置学生通过书刊和网络搜集、了解有关太阳的知识。通过自读自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形式对课文进行深入的探究。

  探究活动

  收集有关太阳的资料,并根据课文某一方面的内容,选好一个专题。如,“万物生长靠太阳”,出一期手抄报或黑板报、墙报。

  小学语文课文《太阳》教案 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犹豫”、“**”、“无可奈何”“一本正经”,学*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爱迪生从小遇到问题就积极动脑、动手、用智慧解救了妈妈。

  3、能力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搜集信息以及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爱迪生从小遇到问题就积极动脑、动手、找办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爱迪生用镜面反向油灯灯光的用意。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

  2、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亲*人物。

  1、你们喜欢什么人,为什么?这个人是谁?认识吗?(看爱迪生的照片)

  喜欢他吗?他有哪些故事?(生:爱迪生孵鸡蛋的故事)

  2、今天我们共同学*第15课,这也是爱迪生的一个有趣的故事。(齐读课文)

  二、品读感悟。

  1.瞧,课文中的词语朋友来看望你们了,会读吗?

  出示词语:医生 请来 需要 手术 急性阑尾炎。

  犹豫 ** 无可奈何 焦急

  智慧 自豪 一本正经 发明

  (指名读、齐读)

  2、一些词语朋友走了,留下了这几个词语,你能用上这几个词语说一两句话吗?

  3、你们刚刚说的就是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师:假如当时你在场,看到这种情况,你会说些什么?(同桌讨论一下)

  4、这种情况,做手术是最好的办法。可是做手术却遇到了困难。读读这句话。(出示第2自然段的第一句话)遇到了什么困难?(指名说)

  5、此时在场的人有什么表现?请同学们默读第2自然段,划出在场人表现的句子或词语。现场有哪些人?(相机板书:爸爸、妈妈、医生、爱迪生)

  6、此时你最想体会谁的心情?

  (1)、体会爸爸的心情。(师:爸爸的心情怎样?)理解词语“无可奈何”

  (师:“无”是什么意思?“无可奈何”就是什么意思?)

  (2)、体会妈妈的心情。(师:妈妈的心情怎样?)理解词语“**”(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字的偏旁,都是口字旁,然后教学生推测出词语的意思),请学生表演一下。

  (3)、体会医生的心情。(师:医生的心情怎样?)理解词语“犹豫”。

  医生为什么犹豫?

  (4)、体会爱迪生的心情。(师:爱迪生的心情怎样?)你从课文中哪里看出爱迪生很焦急?(“攥”是怎样的动作?谁来表演一下?指出:紧紧的握拳)

  师:(听钟表声)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爱迪生的手心攥出了汗水。从这儿你体会到了什么?(紧张,担心,着急)如果手术不能马上进行,就意味着?(指名说)

  师:我们的心都好像被揪住了,我们每个人都在为妈妈的安危担心,让我们读一读者揪心的场面。(出示第2自然段的前面3句话)

  指名读,齐读。

  7、当爸爸无可奈何的搓着手的时候,当妈妈痛苦的'**时,当医生犹豫时,爱迪生紧紧在焦急吗?他还在?(相机板书:想办法)你从课文哪里看出来的?(出示:突然,爱迪生说“我想出办法来了”。)你体会到爱迪生什么心情?(兴奋、高兴、激动)你能读出高兴的心情吗?

  指名读,齐读。

  8、到底爱迪生了什么办法?自由度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爱迪生是怎样做的?可以用上“先……然后……接着……最后……”

  指名说(相机板书画图)

  师:这个方法好吗?好在哪里?

  师:在危机时不慌张,还能想出这样的办法,这就叫“急中生智”。(板书:急中生智)难怪医生做完手术,这样夸奖爱迪生(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学生齐读)

  9、从这件事中,爱迪生体会到了照明对手术来说是多么重要,在他的心里还有一个更美好的心愿。读了课文这一自然段,你就知道了。(出示第4自然段)从他的话中,你有什么发现吗?(两个“太阳”)

  完成补充*题第三题,第2小题。

  三、指导写字。

  指导书写“简”、“急”。

  观察字形。什么结构?写的时候注意什么?


小学语文课文《太阳》教案汇总五篇扩展阅读


小学语文课文《太阳》教案汇总五篇(扩展1)

——语文课文太阳教案优选【10】篇

  语文课文太阳教案 1

  一、课前问候:

  师:同学们好!生:(学生的声音很小,参差不齐)

  师:该怎么称呼,怎么问候?生:

  师:听说你们都很聪明,喜欢帮助别人,帮张老师一个忙。一日,我去郊游,一虫子飞进老师的耳朵,怎么办?

  生:往里捅(这个办法哪儿不好?讨论)

  生:引出来(怎么引起来)

  师:用灯往里照,不伤害小虫,让老师感动。

  二、出示课题:

  《番茄太阳》

  1、这个课题什么意思?

  2、老师写的课题与书上写的有什么不同?

  (从细节着眼,帮助学生理解课题)

  三、检查预*

  1、围绕明明、阿姨展开故事,你再读课文时带着什么心情?

  (1)感动。教师注意听学生的回答,里面一个关联词用得好因为所以接下来用这样的句式因为所以说一说。

  (此处既是句式的训练,又训练学生读出文章的多种感受)

  (2)心酸。

  (3)可怜。

  (4)师:你有什么高兴的吗?(教师帮助学生拓展)

  (5)同情。

  (6)心痛。

  2、真不简单,读了几遍课文就有这么多的感受。今天,我们学*这篇课文,看一看我们有没有新的感受体验。

  四、新授:

  1、老师来自河南洛阳,花中之王牡丹的故乡。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牡丹图,牡丹,是中国的国花,老师想把它送给书中的人物,你觉得我会送给谁?为什么?

  (提领而顿,百毛皆顺)

  老师没主意,你们帮帮我,先不忙,打开课文,我们来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读书,然后说送给谁。在文中找出根据,等会说得有理有据。老师送你们八个字: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2、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1)应该送给阿姨

  学生发言,教师评价:你体会到她心情的变化了!

  1)文中有一段写到她看到明明后,她什么心情?读

  2)再读这一段

  3)明明见过自己的样子吗?现在明明就在你面前,你告诉她长得什么样子?学生读

  4)对于一个五岁,双目失明的孩子,你应该怎么告诉她?再来

  (指导学生读出真实的感受,走进文本)

  (2)应该送给白衣天使。

  (3)应该送给爸爸。

  1)文章几处写爸爸的?

  2)出现了两次,都有一个相同的地方,就是在做一个相同的一件事情,什么事情?

  3)爸爸仅仅是在叫女儿认识事物吗?除了认识物体还有什么?比如明明坐在饭桌前,碗,怎么教孩子?比如拿起筷子,爸爸会怎么说?比如看到桌子,爸爸又会怎么说?明明认识事物都要靠别的器官来认识,她一次就认识了吗?

  4)我想说一句话,爸爸是明明的的(眼睛)

  5)你觉得这位父亲怎样?

  6)读文章的第三自然段,自读。

  7)有一个词语必须注意到,才能把这节读好。

  来回耐心

  8)读爸爸的话。学语文重要的方法是读书。把心放进去,爸爸怎么和一个五岁的小女孩说话。

  (指导学生朗读)你爱你的女儿吗?再来读一读。

  谁能做这个父亲,对着一个盲童,我们说的时候要怎样?柔、慢

  当我们读课文时,是不是都要响亮?不是。

  (4)应给送给捐献角膜的人

  (5)应该送给明明

  1)在书上找根据

  2)读。明明献腿的部分

  3)把你的感动读出来。同学们,把心放进去才能读好。

  4)当他俯在你耳边说话时,当他说把自己的双腿给阿姨时,你会怎么想?

  一个从未见过光明的孩子,在自己有了一点儿健全的机会时,又要把双腿送给别人,这是一般的爱心吗?

  教师范读:老师读明明的话,你们读旁白,体会。

  (6)应该送给妈妈

  如果你概括妈妈每次出现的表现,用一个字概括一下

  笑

  什么样的笑

  老师在读这篇文章时,想到,五年前,爸爸妈妈肯定有一个约定,你知道什么吗?

  爸爸妈妈要的是一个不仅眼睛健全,心灵更要健全的孩子。

  五、总结

  全文用一个字总结爱

  只要心中有的人,才能体会到别人的爱。希望你们向明明那样,做一个番茄太阳!

  语文课文太阳教案 2

  教学目标:

  1、学*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义。

  2、初读课文,了解各段大意,理清段意。

  3、讲读课文(13)学*太阳的远、大、热三大特点。

  教学重、难点:体会列数字、比较等写作手法的好处。

  课前准备:幻灯、字卡、有关文字投影。学生收集太阳系行星、和睦后、恒星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板书课题。

  二、交流预*成果:

  1、字词方面:

  兽(shou)繁殖(zhi)蔬菜(shu)估计(gu)

  杀菌(jun)煤炭(tan)水蒸气(shui)治疗(liao)

  2、

  词义:

  传说:人们口头流传的关于某个人或事的叙述。

  估计:对事物所作的大概推断。

  繁殖:繁育,生殖后代。

  寸草不生:连一寸小草也不生长,形容荒凉。

  三、自渎课文,说说各段的大意。

  (一)

  1、太阳远。

  2、太阳大。

  3、太阳热。

  4、太阳与我们的关系密切。

  5、太阳与风雪的关系。

  6、太阳与风。

  7、太阳与杀菌。

  8、太阳与地球。

  (二)

  文章共分两大部分:

  第一段(13):介绍太阳远、大、热的三大特点。

  第二段(48):介绍了太阳与人类、地球的密切关系。

  四、

  读第一自然段。

  a)出示幻灯;后羿射日。故事导入,这个故事是真的吗?为什么?文中那些地方(词句)可以看出。

  b)生自由读,找出答案汇报。

  (1)传说、其实(师出示相关段落,圈出字词。)

  (2)太阳与地球相距:150000000公里。(板书)

  步行,日夜不停地走:3500年。

  坐飞机:20几年。

  (3)箭哪能射得到呢?(反问句)

  箭根本射不到。

  c)师结:为了说明太阳与我们遥远,这一段利用许多数字来说明,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后羿射日只是个传说,这种说明方法叫列数字。指导朗读。出示一段没有数字的文字作比较,体会列数字的好处。

  五、讲读二、三自然段

  师导:明方法除了列数字,还有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等方法,文章在介绍太阳的大、热这两大特点时,是怎么写的,分组讨论学*后交流。

  a)太阳的热。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板书)

  (找出相应的句子,练*朗读,读中体会。)

  b)太阳的大。用了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的方法。

  (找出句子,读中体会。)

  六、分组朗读太阳的几大特点,深入体会说明方法的好处。

  七、用上本课的说明方法,向大家介绍你课外了解到的有关太阳系中的行星、恒星的特点。分小组交流、练说,各组选代表交流。

  八、作业:

  课后运用本课学到的说明方法,介绍一样事物。

  板书:

  10、太阳

  说明方法:列数字

  打比方

  举例子

  作比较

  远:150000000公里

  大:1300000个地球

  地球

  表面:6000度

  钢铁

  热:

  中心:18000000度

  火球

  语文课文太阳教案 3

  【教学目标】

  1、认识“彤、陪”2个生字,会写“彤、霞、陪、趁”4个生字,正确读写“红彤彤、晚霞、浪花、睡觉、睡梦”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懂得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太阳是大家的,人类应友好相处。

  【课前准备】

  懂得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太阳是大家的,人类应友好相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教师导入:

  我知道同学们特别喜欢猜谜语。现在老师来说一条谜语,大家可要认真听,动脑筋猜啊!有位长寿老公公,天亮从东来出工。他把光明给世界,还把温暖洒人间。要问公公在哪里,请你仔细看画中。

  2、学生猜谜,教师引导。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读一读:

  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画一画:

  画出本课生字,多读几遍。

  3、认一认:

  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4、帮一帮:

  四人为一小组互读课文,互相帮助指正。

  5、比一比:

  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读课文,比一比哪个小组读得正确、流利。

  三、朗读感悟

  1、读一读:

  自由读文,想一想这首诗告诉了我们什么,把不明白的地方画出来。

  2、帮一帮:

  小组内同学互相说一说读了这首诗知道了什么,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共同研究。

  3、说一说:

  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感悟诗句中所蕴含的意思,并结合第二小节,启发学生说一说太阳做了哪些好事。除诗中所写的之外,太阳还做了哪些好事?指导学生仿照诗句进行补充,如:

  她使庄稼茁壮成长,

  她使动物有了温暖的家;

  她陪着小朋友在学校学*,

  听他们充满童趣的谈话。

  4、朗读最后一节,结合插图,说说这一节的意思:

  ⑴ 从对别的国家的小朋友等待太阳、盼望太阳的描写中,感受太阳是大家的;

  ⑵ 太阳是大家的,人和人是*等的,各国人民要友好相处。

  5、议一议:

  提出在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讨论。

  语文课文太阳教案 4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其中会写“叶、早、那、才、您、安、静”7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五颜六色”等词语的意思。

  德育目标

  感受太阳花的美丽,陶冶情操,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

  掌握7个生字的音、形、义,理解“五颜六色”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

  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太阳花的美丽,增强美感陶冶情操。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小朋友你们喜欢花吗?见过什么花?请你接受这种花的样子

  2、今天老师带你们去观察太阳花。

  板书:13 太阳花

  3.你们看到这个题目,想到了什么?

  4、学生质疑:太阳花是什么样的花?为什么叫太阳花?

  5、小朋友提的好,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学*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不读错字不添字)

  2、同桌互读,边读根据上述问题在课文中找到答案。

  3、指名回答,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一共有4个)

  4、抽四名学生分段的赛读。

  三、读读议议

  1、课文主要讲太阳花的什么?

  2、太阳花是什么样子?

  3、为什么叫太阳花?

  四、出示一、二类字词学生认读

  1、出示生字

  2、学生根据拼音认读

  强调:“晨”“晒”“照”等字读翘舌音。

  “早”“才”读*舌音。

  “含”“呵”的声母都是“h”。.

  “嫩”“那”“您”的声母都是“n”。

  3、指名认读,开火车,抽读,分组读。

  4、在课文中用自己喜欢的呼号,标出一、二类字。

  5、在课后的一、二类生字中标上拼音。

  五、总结

  第二课时

  一、复*

  1、认读生字词

  2、指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二、学*课文

  1、学*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a 看图(出示幻灯)

  太阳花是什么样的形状?

  太阳花是什么样的颜色?

  太阳花是什么样的姿态?

  b 图文对应

  自由读课文;

  分组讨论,课文是怎样把太阳花的花瓣、叶子和茎写具体的;

  理解“五颜六色”谁能用它说一句话;

  c 再读课文感悟太阳花的美

  过度:太阳花不但美,还有与众不同的特点,到底是什么特点呢?

  2、学*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a 指名学生分别读三、四自然段

  b 这种花为什么叫太阳花?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c 结合课文内容填空

  因为太阳升起,花儿( ),太阳( ),花儿( ),太阳( ),花儿( ),所以这种花叫( )。

  d 分组读第三、四自然段

  e 指导朗读

  第三自然段要读得欢快、活泼,突出太阳花范读、领蓬勃向上的特点。

  读、指名第四自然段读得稍轻、缓慢,体会太阳花随读着太阳下山安静入睡的意境。

  3、拓展延伸

  你知道一些什么花?它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

  三、作业

  任意观察一种花的形状、颜色,并写出一段话。

  板书设计:

  早上:乐呵呵地开放

  太阳花 中午:太阳越晒越艳

  傍晚:安安静静地睡觉

  第三课时

  一、复*导入新课

  1、出示一、二类生字词

  2、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二、学*一类字的写法及意义

  1、出示一类字

  叶、早、才、您、安、静、那

  2、在课文中找出出示的一类字,并根据课文内容进一步理解

  3、口头扩词

  叶:树叶 叶片 叶子 竹叶

  早:早上 早晨 迟早 早饭

  才:人才 天才 刚才 才到

  您:您好 您们 是您 您的

  安:安心 ** 安全 安装

  静:动静 安静 静悄悄

  那:那好 那里 那样

  4、识记生字

  a “叶”“早”“才”“您”“安”与“十”“日”“木”“你”“女”等熟字比较

  b “那”字的第五笔是“横撇弯钩”

  c “静”字左窄右宽,第十二笔要出头

  三、课堂练*

  1、描红临摹

  2、抄写生字词

  四、课堂总结

  语文课文太阳教案 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摄”等4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抵”等9个字和“寸草不生”等9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默读课文,能梳理课文条理,把握内容要点,说说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太阳。

  3、能找出太阳对人类作用的有关句段,用自己的话说说太阳对人类的作用。

  4、读指定的句子,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运用哪些方法介绍太阳,以及这样写的好处,初步了解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重点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4。

  难点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3、4。

  教学准备:

  教师:

  “摄”等4个会认读的字的字卡,教学课件。

  学生:

  每人一套“摄”等4个会认读字字卡。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释题,明确课文主要教学目标

  (一)阅读单元导读,明确单元主要教学目标

  1、出示任务:默读单元导读的两段话,借助背景图,联系课文,想一想,这个单元学*的是关于什么内容的课文?这个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有哪些?分别用不同的符号标示出来。

  2、反馈指导。(课件出示单元导读)

  预设:

  这个单元学*的课文都是说明性的课文。

  这个单元的主要学*目标有:一个是阅读的目标,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一个是*作的目标,搜集资料,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一种事物介绍清楚。

  3、小结:对了。这个单元是*作学*的单元,要学*的课文都是说明性的课文,学*这些课文,我们不但要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还要运用这些说明方法介绍说明一种事物。

  (二)导入,释题,明确课文主要教学目标

  1、导语:那么,我们就进入这个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的学*,看看我们要学*的第一篇说明性课文要向我们介绍什么事物,好吗?

  板书课题:16太阳

  2、齐读课题。

  3、释题。

  提问:同学们,通过课题,我们可以知道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什么事物吗?(指名回答。预设:通过题目,我们可以知道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的事物是太阳)

  4、明确课文主要教学目标。

  导语:通过课题,我们知道课文向我们介绍的事物是太阳。那么,是怎样向我们介绍太阳的呢?让我们学*了这课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确通顺了,了解了课文内容,进行有关的实践训练就都知道了。

  二、指导预*

  (一)布置预*

  出示预*任务:

  (1)轻声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拼读字上的音节,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朗读下来。

  (2)读完课文后,把会认读的字词圈画出来,借助拼音,把生字词读准。

  (3)朗读课文,注意做到读准、读通顺课文。

  (二)反馈指导

  1、课件出示会认读的生字词(注音)。通过个别指名检查等方法,指导读准生字读音。

  2、说说哪个生字容易读错,指导读准音难字。预设:“摄”“殖”。

  3、课件出示会写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词“摄氏、粮食、地区、杀菌”,复*认读。

  提示:会认读的字词和会写的字词中红色的字,学*完课文,就要求正确书写。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评议是否读准、读通顺。

  三、梳理课文条理,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内容要点

  (一)梳理课文条理,了解课文内容

  1、出示任务: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太阳,然后用“‖”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概括各部分主要意思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采用读中理解,理解中读的策略进行)

  预设: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主要意思:太阳离我们很远,它很大,是个大火球,温度很高。(板书:距离远体积大温度高)追问:概括地说,这一部分讲了太阳的什么?(指名回答。预设:这一部分讲了太阳的一些特点。)(板书:特点)

  第二部分:第4—7自然段;主要意思: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第三部分:第8自然段;主要意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追问:这一部分最后的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指名回答。预设:这句话的含义是说: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这是从哪个角度说太阳与我们的关系的?(指名回答。预设:这是从反面的角度说太阳与我们的关系的)

  (二)把握课文内容要点

  1、导语:梳理了课文条理,概括了课文各个部分的主要意思,你能说说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太阳的吗?

  出示任务:说说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太阳的。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预设:

  课文先从太阳与我们关系密切的特点这方面介绍:讲了太阳与地球距离远,它体积大和温度高。然后从太阳与我们的关系十分密切这方面介绍:先从正面讲与我们关系非常密切,再从反面说与我们关系密切。

  四、认识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一)通过例子认识了解

  1、导语:我们梳理了课文的条理,概括了各部分的主要意思,知道了课文是从与我们关系密切的特点和与我们关系密切两个方面介绍太阳的。那么,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介绍太阳的呢?我们先看几个例子。

  出示任务:(课件出示两组句子)读读这两组句子,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两组中的B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介绍太阳的,说说用上这样的说明方法的好处是什么。

  第一组:

  A、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

  B、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第二组:

  A、太阳非常非常大。

  B、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个体操作,四人小组交流。

  2、反馈指导。(采用读中理解,理解中读的策略进行)

  预设:

  第一组:(课件出示图片)

  说明方法:

  列数字和举例子。

  好处:

  列数字: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的距离长度;三千五百年,用具体的人走路的时间,和二十几年,用飞机飞行的时间,用这样的数字准确具体写出了太阳离我们地球的距离远的特点。

  举例子:用人走路和飞机飞行的例子,就把太阳离我们地球的距离远的特点具体形象地写了出来,让读者一读就清楚明白。

  第二组:(课件出示图片)

  说明方法:

  列数字、作比较。

  好处:通过约一百三十万个的球与一个太阳的数字比较,能让读者很直观地感受到太阳的大。

  (二)通过其他句子进一步认识了解

  1、导语:我们通过具体的例子认识了解了一些基本的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和作比较,初步知道了用这些说明方法说明介绍的好处。课文中还有用这样的方法进行说明介绍的,你能找出来,说说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以及这样写的好处吗?出示任务:默读课文,找一找用上基本的说明方法进行说明介绍的语句,做上记号。然后想一想,这些语句各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用上这样的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预设:

  (1)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

  好处:用五千多摄氏度这样的数字,以及钢铁碰到变成气体的例子,把太阳温度高这个特点具体清楚并形象地写了出来,让读者一读就清楚明白。

  (2)写太阳和我们关系密切的语句(太多了不一一例出)。

  说明方法:举例子。

  好处:通过具体的事例把太阳和我们关系密切具体形象写出来,让读者一读就清楚明白。

  五、小结

  列数字,就是通过列出数字来介绍说明;作比较,就是通过把要介绍说明的事物与另一个大家比较熟知的事物相比进行介绍说明;举例子: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具体的事例进行介绍说明。

  第二课时

  一、复*

  (一)复*会认读的字和会写的字

  课件出示会认读的字和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指名认读,齐读。

  (二)复*上一节课学*的有关内容

  提问:上一节课我们给课文《太阳》划分了部分,概括了各部分的主要意思,谁能说说各部分的主要意思?课文在介绍说明太阳与我们关系密切的特点时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在介绍说明太阳与我们关系密切时,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以上问题指名回答并形成板书。预设:见上一课教学过程。)

  二、说说太阳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

  1、导语: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的内容,认识和了解了一些基本的说明方法,这节课我们要进行说话的学*训练。

  出示任务:默读课文第二、三部分,想一想:为什么说太阳和我们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给有关句段做上记号,然后用上课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注意做到尽量用自己的话说,内容完整符合原意,语句通顺连贯。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预设:

  先汇报有关语句,然后才说话。

  有关语句:

  有了太阳,……埋在地层底下变成的。

  追问:这个句段写了什么来说明太阳和我们关系密切的?(指名回答。预设:这个句段写了植物、动物,我们吃的、穿的和用的方面来说明太阳和我们关系密切)(板书:植物动物吃的穿的用的)

  地面上的水被太阳……就变成雨或雪落下来。

  太阳晒着地面,……成为风。

  追问:这两个句段写了什么来说明太阳和我们关系密切的?(指名回答。预设:这两个句段写了气候方面来说明太阳和我们关系密切)(板书:气候)

  太阳光有杀菌的作用……治疗疾病。

  追问:这个句段写了什么来说明太阳和我们关系密切的?(指名回答。预设:这个句段写了预防和治疗疾病方面来说明太阳和我们关系密切)(板书:预防治疗)

  说话:指名两三个学生说,用以上三个标准评议;评议后个体根据评议再练说,再反馈指导。

  三、“初试身手”审题明要求

  (一)复*唤醒

  1、提问:通过学*,我们知道课文运用了一些基本的说明方法,把太阳的特点和与我们人类的密切关系、这些抽象复杂的事物说得清楚明白。谁能说说通过课文的学*知道了哪些基本的说明方法?举例说说。

  2、反馈指导。

  预设:

  列数字;例句: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

  作比较;例句: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举例子:例句: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二)审题明要求

  1、导语:

  在阅读单元导读的时候,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个单元是学**作的单元,通过课文的学*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并运用这些基本的说明方法介绍说明一种事物。现在,我们学*了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就要准备尝试运用基本的说明方法学*介绍说明事物了。请翻开课文70页。

  出示任务:阅读“初试身手”的两个题目,想一想,题目分别要求我们写什么?有些什么具体要求?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预设:

  (1)题目1:

  尝试写的内容:写身边的一个事物;具体要求:试着运用多种方法说明它的特征。

  追问:要初试身手写好身边的一个事物,在写之前要做什么呢?(指名回答。预设:要通过观察,了解这个事物的特征。)

  (2)小结:对了,要介绍说明清楚一个事物,首先就要通过观察,从一些方面了解这个事物的特征,这样才有材料写。

  (3)题目2:

  尝试写的内容:把课文《白鹭》的第2—5自然段改写成一段说明性文字;具体要求:要查找资料来改写,然后体会两种写法的不同。

  追问:要根据什么来查找白鹭的资料呢?(指名回答。预设:要根据课文《白鹭》第2—5自然段的内容来查找白鹭的资料。)

  (4)小结:要改写好,关键是要根据第2—5自然段的内容,来查找白鹭相关的资料。无论是第1题的观察,还是第2题的查找资料,都要适当做好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四、会认读的字认字的评价与词语表词语读记

  (一)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二)认字评价(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关注学*慢的学生)

  (三)课件示词语表词语,自由读记

  (四)反馈读记(注:关注学*慢的学生)

  五、写字教学

  (一)字形教学

  1、课件示会写的字,读一遍。

  2、观察字形,思考容易与学过的哪个字混淆,同桌说一说。

  3、反馈指导。

  指名说并板书,然后读一读:

  例:殖(繁殖) 植(植物) 粮(粮食) 娘(大娘) 菌(杀菌) 茵(绿茵茵)

  (二)写字指导

  1、观察并说说字的各部件相互位置,笔画的变形、退让、延伸等。

  2、各写一个,反馈评议。

  3、按评议对照修改,然后每个字再写两个。

  六、总结(学*状况和知识能力点,具体见教学过程)

  七、写字练*和抄写词语表词语

  作业设计:

  1、把自己说的太阳和我们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的话写下来。

  2、观察身边的一个事物和查找白鹭的有关资料,准备初试身手。

  语文课文太阳教案 6

  小学四年级语文《番茄太阳》课文

  那年,我来到了这座城市,临时租住在一栋灰色的旧楼房里,生活很艰难,心情灰暗无比。

  附*一个小型菜市场,一对年轻夫妻带着个女孩儿守着摊位。那女孩5岁左右,是个盲童。每次从菜场经过都能看到那家人,夫妻俩忙碌,女孩安静地坐着,说话声音细细柔柔,特别爱笑。

  我去菜场差不多总是中午,这时摊上没什么人,那位年轻的父亲拉着小女孩的手,在面前各种蔬菜上来回抚摸,耐心地说:“这是黄瓜,长长的,皮上有刺;豆角呢,扁扁的,光滑点;番茄很好看,圆圆的……”女孩一面用手摸,一面咯咯地笑,妈妈也在旁边笑。

  每次看到这一幕,我的心就觉得温暖起来。

  时间久了,就和这家人熟了。小女孩叫明明,生下来眼睛就看不见。听亲戚说城里大医院可以换角膜,让孩子复明,父母就带着孩子到城里来了。

  如果不是盲童,明明挺漂亮的:乌黑的头发,象牙色的皮肤,精致的眉毛,笑起来像个天使。看着她,让人隐隐心疼。

  有一次,明明突然问我:阿姨,你是用双拐走路的吗?我一愣,这聪明的孩子,她一定听出了我拐杖的声音。

  接连下了几场雨,终于晴了。阳光很好,碧空如洗,树叶绿得发亮,明明的妈妈感叹道:“天气真好啊!”

  “是啊!太阳总算出来了。”我说。

  明明好奇地问:“阿姨,太阳是什么样的?”

  我想了想,说“太阳很温暖,很大很圆。早晨和傍晚是红色的……”我忽然想到明明根本不可能知道颜色,就住了口,不知道该怎么说下去。

  明明的爸爸挑了一个大大的番茄放在明明手上,说:“太阳就是这样的,你摸摸看。”

  明明一面用手摸一面笑:“真的吗?太阳像番茄吗?那我就叫它番茄太阳。”明明咯咯的笑声银铃样清脆,一串一串地追着人走。

  日子过得很快,明明像小屋里的光线,带给我许多快乐。她问我许多奇怪的问题,比如天上的云怎么飘的,雨什么形状……我耐心地回答着她,看着她的笑脸,觉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阳。”

  有一天我去买菜,明明的妈妈高兴地告诉我,他们要走了,有人为明明捐献了眼角膜,医生说复明的机会很大。

  要走的时候,明明轻轻地拉住了我的袖子说:“阿姨,你过来,我和你说句话。”我弯下腰,她附在我的耳边轻声说:阿姨,妈妈说我的眼睛是好心人给我的,等我好了,等我长大了,我把我的腿给你,好不好?”她的小嘴呼出的温热气息拂过我的面颊,我的泪哗地一下子流了下来。

  那个正午我坐在窗口,看城市满街的车来车往,眼前总浮现出明明天使般的笑脸。如同一轮红红的“番茄太阳”一直挂在我的心中,温暖着我的心。

  小学四年级语文《番茄太阳》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第四段。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番茄太阳”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感悟“明明”美好的童心对“我”的感染,有感情地读好课文中的人物语言。

  4.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用乐观的心态看待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做个开朗乐观、热爱生活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走*明明,知道她是一个漂亮、聪明和富有爱心的小女孩,感悟三个“番茄太阳”的含义。

  预*作业:

  1.将课文分成三段,归纳段意,并能说出分段的理由。

  2.课题上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3.课文种几次提到“番茄太阳”,它们各有怎样的意思?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激疑导入

  1.出示课题:番茄太阳。

  这篇文章的题目很有意思,能引起读者的强烈的好奇心。见了课题,你想问什么?

  2.学生自由提问。

  3.大家读了课题,一定会惊讶,大家见过番茄,也见过太阳,但番茄太阳是什么样子呢?这两个毫不相干的事物怎么会联系在一起呢?课文为什么要用“番茄太阳”做题目呢?学了这篇课文以后,大家一定会明白。

  二、初读课文,理清线索

  1.检查预*情况

  (1)交流对生字词的学*情况。重点正音:亲戚(第一声);字形:盲(理解:无目就是盲人)、蔬与疏、慌区别;献

  (2)抽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带些感情。

  (3)再读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按时间顺序理清线索)

  (1.生活的艰难,让“我”的心情很灰暗,但是每当我看到菜场上一位爱笑的盲童的被父亲拉着手,通过触摸认识各种蔬菜的情景,“我”便感到温暖起来。

  2.明明问“我”太阳是怎样的,爸爸告诉她太阳像番茄一样,明明称太阳为番茄太阳。

  3.明明要去做角膜移植,临别时她说要把她的脚给“我”,“我”被她善良的心感动了。)

  2.练*用几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合作探究,初步理解“番茄太阳”

  1.番茄,太阳这是一个怎样的奇妙组合呢?自由朗读课文,找找“番茄太阳”这个奇妙的组合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在哪里?找出句子,用线画出。

  2.组织交流。

  (1)根据学生回答依次出示句子。

  ①明明一面用手摸一面笑:“真的吗?太阳像番茄吗?那我就叫它番茄太阳。”

  ②看着她的笑脸,觉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阳”。

  ③红红的“番茄太阳”一直挂在我的心中,温暖着我的心。

  (2)自读出示的三句话,请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三个“番茄太阳”的理解。

  引导学生理解第一句话中的“番茄太阳”指明明心中的太阳,第二句话指明明的笑脸。第三句话的理解有一定难度。

  3.过渡:第三句话中的“番茄太阳”似乎不明白,下节课,让我们走*明明与作者,看看这一直挂在我心中的“番茄太阳”到底是什么?

  四、作业

  熟读课文;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

  1.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2.课文中三次出现过“番茄太阳”,前两次分别是什么意思呢?

  二、精读感悟。

  1.上堂课,我们对第三句话中的“番茄太阳”似乎不明白,今天就让我们走*明明与作者,看看这一直挂在我心中的“番茄太阳”到底是什么?

  2.让我们先去了解一下明明吧!相信通过上堂课的学*,文中的主人公明明一定给你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印象,说说她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通过哪些词句,感受到她的这些特点的。

  3.学生自读,做批注。

  4.学生交流

  (1)虽然失明,却是个漂亮的女孩。

  出示:如果不是盲童,明明挺漂亮的:……笑起来像个天使。

  (2)活泼开朗:尽管小女孩的命运坎坷,生下来就没有看到过色彩斑斓的世界,但是她从不哀怨,依然那么爱笑。

  出示:每次从菜场经过都能……特别爱笑。明明一面用手摸一面笑……太阳。明明咯咯的笑声……追着人走。看着她的笑脸……“番茄太阳”。那个正午我坐……天使般的笑脸。

  重点理解并体会这句比喻句的好处:明明咯咯的笑声银铃样清脆,一串一串地追着人走。(明明爱笑,笑声特别感人。)

  读好每一句话,感悟明明乐观开朗,向往光明的生活态度。

  (3)机灵聪明1.能通过触摸认识许多蔬菜;2.通过拐杖的声音认识了我;3.喜欢提各种问题。

  出示:有一次,……走路的吗?明明好奇地问……她问我许多奇怪的问题

  读好每一句话,感悟明明热爱生活的态度。

  (4)善良,有爱心的孩子:虽然她自己是个盲童,但是她还愿意帮助“我”,愿意把她的脚给我。

  出示:我弯下腰……给你,好不好?

  读好这句话,感悟明明的关爱他人。

  5.就是这样一位可爱的盲童,深深地影响着“我”,使“我”的心境发生了变化。再细读课文,看看作者的心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灰暗——自己是个残疾人,生活很困难。

  温暖——尽管盲童一家生活并不富裕,而且家中还有一位残疾的孩童,但是他们并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情景,让我感动温暖。

  心疼——小女孩那么漂亮,那么可爱,可是命运对她却是那么不公,双眼什么也看不见,所以作者觉得心疼。

  快乐——明明的开朗,对生活的乐观感染着我,让我也变得快乐起来。

  重点体会这句比喻句的好处:明明像小屋里的光线,带给了我许多快乐。(原先我的心房是灰暗无比的,是明明的笑声给我带来了快乐,使我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喜欢——明明的聪明、明明的可爱,让我喜爱上了她。

  感动——明明的善良深深打动了我,虽然她并不知道把腿给别人意味着什么,但她是诚心诚意的,拥有一颗真诚的爱心,她将好心人的关爱毫不做作地传给了我,让我感受到了人世间的温暖,让我觉得红红的“番茄太阳”挂在了我的心中。

  重点感悟细节描写:她的小嘴呼出的温热气息拂过我的面颊,我的泪哗地一下子流了下来。

  6.小练笔:读到这儿,你知道作者的心声吗?请你帮她尽情地倾吐吧!

  补写:她的小嘴呼出的温热气息拂过我的面颊,我的泪哗地一下子流了下来

  7.文章学到这儿,你觉得第三个“番茄太阳”是什么?

  (是明明真诚的爱心,美好的心灵。)

  这颗爱心中包含着什么?(热爱生活,关爱他人)

  8.相机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是:明明虽然离开了我,但是她对生活乐观的态度,她那美好的心灵,就像灿烂的太阳一样,温暖着我的心。

  9.通读全文,说说课文为什么要以“番茄太阳”为题?

  三、作业

  读一读《飞吧,断翅的小鸟》,互相谈谈感受。

  小学四年级语文《番茄太阳》教学反思

  《番茄太阳》这篇课文以我的见闻为主线,按时间发展的顺序,叙述了盲童明明的言行举止,描绘她的音容笑貌,同时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了对明明的喜爱之情。课文的篇幅较长,有三条主线:“我”的心情变化、明明的笑声、“番茄太阳”的含义。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循着主线,通过多次的前后比较,让学生感悟明明美好的童心对我的感染。

  主线一:“我”的心情变化。我在布置学生预*课文时,让学生完成《补充*题》上的第三(1)题:读一读描写“我”的心情变化的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我的心情变化,根据变化进行排列:灰暗——温暖——喜欢——快乐——感动,然后在检查预*情况中进行全班交流,并在交流的基础上找出相关语句进行品读,是学生对作者的心理变化有了进一步的体会了解。

  主线二:明明的笑声。“女孩安静地坐着,说话声音细细柔柔,特别爱笑。”“小女孩一面用手摸,一面咯咯地笑,妈妈也在旁边笑。”“明明咯咯的笑声银铃样清脆,一串一串地追着人走。”明明的童心、童真、童趣给了“我”鼓舞和感染,给我带来这样好的心情变化。明明的乐观、自强、开朗又是通过她的几次笑声表现出来的。

  主线三:“番茄太阳”的含义。让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三处“番茄太阳”的含义。第一处:明明听了爸爸的话,用手摸了番茄后,感到天上的太阳就像番茄。这是指太阳。第二处:“我”看到明明的笑脸就像明明心中的“番茄太阳”那么美丽。这是指明明的笑脸。第三处:“我”听了明明的话,心里受到了巨大的震撼,因此,觉得明明的童真爱心就像“番茄太阳”一样温暖而美好。这是指盲童明明真诚的爱心——美好的心灵。

学完这篇课文以后,我被明明感动了,学生们也被明明感动了,他们知道了人生也像月饼一样,要有各种丰富的滋味才能圆满起来,更何况在人生的路上,有那么多的人在感动着你,在关爱着你,一如那可爱的明明,那永远挂在心中的“番茄太阳”。

  语文课文太阳教案 7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摄”等4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抵”等9个字和“寸草不生”等9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默读课文,能梳理课文条理,把握内容要点,说说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太阳。

  3、能找出太阳对人类作用的有关句段,用自己的话说说太阳对人类的作用。

  4、读指定的句子,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运用哪些方法介绍太阳,以及这样写的好处,初步了解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重点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4。

  难点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3、4。

  教学准备:

  教师:“摄”等4个会认读的字的字卡,教学课件。

  学生:每人一套“摄”等4个会认读字字卡。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释题,明确课文主要教学目标

  (一)阅读单元导读,明确单元主要教学目标

  1、出示任务:默读单元导读的两段话,借助背景图,联系课文,想一想,这个单元学*的是关于什么内容的课文?这个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有哪些?分别用不同的符号标示出来。

  2、反馈指导。(课件出示单元导读)

  预设:

  这个单元学*的课文都是说明性的课文。

  这个单元的主要学*目标有:一个是阅读的目标,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一个是*作的目标,搜集资料,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一种事物介绍清楚。

  3、小结:对了。这个单元是*作学*的单元,要学*的课文都是说明性的课文,学*这些课文,我们不但要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还要运用这些说明方法介绍说明一种事物。

  (二)导入,释题,明确课文主要教学目标

  1、导语:那么,我们就进入这个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的学*,看看我们要学*的第一篇说明性课文要向我们介绍什么事物,好吗?

  板书课题:16太阳

  2、齐读课题。

  3、释题。

  提问:同学们,通过课题,我们可以知道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什么事物吗?(指名回答。预设:通过题目,我们可以知道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的事物是太阳)

  4、明确课文主要教学目标。

  导语:通过课题,我们知道课文向我们介绍的事物是太阳。那么,是怎样向我们介绍太阳的呢?让我们学*了这课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确通顺了,了解了课文内容,进行有关的实践训练就都知道了。

  二、指导预*

  (一)布置预*

  出示预*任务:

  (1)轻声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拼读字上的音节,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朗读下来。

  (2)读完课文后,把会认读的字词圈画出来,借助拼音,把生字词读准。

  (3)朗读课文,注意做到读准、读通顺课文。

  (二)反馈指导

  1、课件出示会认读的生字词(注音)。通过个别指名检查等方法,指导读准生字读音。

  2、说说哪个生字容易读错,指导读准音难字。预设:“摄”“殖”。

  3、课件出示会写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词“摄氏、粮食、地区、杀菌”,复*认读。

  提示:会认读的字词和会写的字词中红色的字,学*完课文,就要求正确书写。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评议是否读准、读通顺。

  三、梳理课文条理,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内容要点

  (一)梳理课文条理,了解课文内容

  1、出示任务: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太阳,然后用“‖”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概括各部分主要意思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采用读中理解,理解中读的策略进行)

  预设: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主要意思:太阳离我们很远,它很大,是个大火球,温度很高。(板书:距离远体积大温度高)追问:概括地说,这一部分讲了太阳的什么?(指名回答。预设:这一部分讲了太阳的一些特点。)(板书:特点)

  第二部分:第4―7自然段;主要意思: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第三部分:第8自然段;主要意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追问:这一部分最后的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指名回答。预设:这句话的含义是说: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这是从哪个角度说太阳与我们的关系的?(指名回答。预设:这是从反面的角度说太阳与我们的关系的)

  (二)把握课文内容要点

  1、导语:梳理了课文条理,概括了课文各个部分的主要意思,你能说说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太阳的吗?

  出示任务:说说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太阳的。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预设:

  课文先从太阳与我们关系密切的特点这方面介绍:讲了太阳与地球距离远,它体积大和温度高。然后从太阳与我们的关系十分密切这方面介绍:先从正面讲与我们关系非常密切,再从反面说与我们关系密切。

  四、认识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一)通过例子认识了解

  1、导语:我们梳理了课文的条理,概括了各部分的主要意思,知道了课文是从与我们关系密切的特点和与我们关系密切两个方面介绍太阳的。那么,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介绍太阳的呢?我们先看几个例子。

  出示任务:(课件出示两组句子)读读这两组句子,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两组中的B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介绍太阳的,说说用上这样的说明方法的好处是什么。

  第一组:

  A、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

  B、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第二组:

  A、太阳非常非常大。

  B、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个体操作,四人小组交流。

  2、反馈指导。(采用读中理解,理解中读的策略进行)

  预设:

  第一组:(课件出示图片)

  说明方法:

  列数字和举例子。

  好处:

  列数字: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的距离长度;三千五百年,用具体的人走路的时间,和二十几年,用飞机飞行的时间,用这样的数字准确具体写出了太阳离我们地球的距离远的特点。

  举例子:用人走路和飞机飞行的例子,就把太阳离我们地球的距离远的特点具体形象地写了出来,让读者一读就清楚明白。

  第二组:(课件出示图片)

  说明方法:

  列数字、作比较。

  好处:通过约一百三十万个的球与一个太阳的数字比较,能让读者很直观地感受到太阳的大。

  (二)通过其他句子进一步认识了解

  1、导语:我们通过具体的例子认识了解了一些基本的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和作比较,初步知道了用这些说明方法说明介绍的好处。课文中还有用这样的方法进行说明介绍的,你能找出来,说说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以及这样写的好处吗?出示任务:默读课文,找一找用上基本的说明方法进行说明介绍的语句,做上记号。然后想一想,这些语句各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用上这样的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预设:

  (1)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

  好处:用五千多摄氏度这样的数字,以及钢铁碰到变成气体的例子,把太阳温度高这个特点具体清楚并形象地写了出来,让读者一读就清楚明白。

  (2)写太阳和我们关系密切的语句(太多了不一一例出)。

  说明方法:举例子。

  好处:通过具体的事例把太阳和我们关系密切具体形象写出来,让读者一读就清楚明白。

  五、小结

  列数字,就是通过列出数字来介绍说明;作比较,就是通过把要介绍说明的事物与另一个大家比较熟知的事物相比进行介绍说明;举例子: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具体的事例进行介绍说明。

  第二课时

  一、复*

  (一)复*会认读的字和会写的字

  课件出示会认读的字和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指名认读,齐读。

  (二)复*上一节课学*的有关内容

  提问:上一节课我们给课文《太阳》划分了部分,概括了各部分的主要意思,谁能说说各部分的主要意思?课文在介绍说明太阳与我们关系密切的特点时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在介绍说明太阳与我们关系密切时,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以上问题指名回答并形成板书。预设:见上一课教学过程。)

  二、说说太阳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

  1、导语: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的内容,认识和了解了一些基本的说明方法,这节课我们要进行说话的学*训练。

  出示任务:默读课文第二、三部分,想一想:为什么说太阳和我们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给有关句段做上记号,然后用上课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注意做到尽量用自己的话说,内容完整符合原意,语句通顺连贯。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预设:

  先汇报有关语句,然后才说话。

  有关语句:

  有了太阳,……埋在地层底下变成的。

  追问:这个句段写了什么来说明太阳和我们关系密切的?(指名回答。预设:这个句段写了植物、动物,我们吃的、穿的和用的方面来说明太阳和我们关系密切)(板书:植物动物吃的穿的用的)

  地面上的水被太阳……就变成雨或雪落下来。

  太阳晒着地面,……成为风。

  追问:这两个句段写了什么来说明太阳和我们关系密切的?(指名回答。预设:这两个句段写了气候方面来说明太阳和我们关系密切)(板书:气候)

  太阳光有杀菌的作用……治疗疾病。

  追问:这个句段写了什么来说明太阳和我们关系密切的?(指名回答。预设:这个句段写了预防和治疗疾病方面来说明太阳和我们关系密切)(板书:预防治疗)

  说话:指名两三个学生说,用以上三个标准评议;评议后个体根据评议再练说,再反馈指导。

  三、“初试身手”审题明要求

  (一)复*唤醒

  1、提问:通过学*,我们知道课文运用了一些基本的说明方法,把太阳的特点和与我们人类的密切关系、这些抽象复杂的事物说得清楚明白。谁能说说通过课文的学*知道了哪些基本的说明方法?举例说说。

  2、反馈指导。

  预设:

  列数字;例句: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

  作比较;例句: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举例子:例句: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二)审题明要求

  1、导语:在阅读单元导读的时候,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个单元是学**作的单元,通过课文的学*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并运用这些基本的说明方法介绍说明一种事物。现在,我们学*了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就要准备尝试运用基本的说明方法学*介绍说明事物了。请翻开课文70页。

  出示任务:阅读“初试身手”的两个题目,想一想,题目分别要求我们写什么?有些什么具体要求?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预设:

  (1)题目1:

  尝试写的内容:写身边的一个事物;具体要求:试着运用多种方法说明它的特征。

  追问:要初试身手写好身边的一个事物,在写之前要做什么呢?(指名回答。预设:要通过观察,了解这个事物的特征。)

  (2)小结:对了,要介绍说明清楚一个事物,首先就要通过观察,从一些方面了解这个事物的特征,这样才有材料写。

  (3)题目2:

  尝试写的内容:把课文《白鹭》的第2―5自然段改写成一段说明性文字;具体要求:要查找资料来改写,然后体会两种写法的不同。

  追问:要根据什么来查找白鹭的资料呢?(指名回答。预设:要根据课文《白鹭》第2―5自然段的内容来查找白鹭的资料。)

  (4)小结:要改写好,关键是要根据第2―5自然段的内容,来查找白鹭相关的资料。无论是第1题的观察,还是第2题的查找资料,都要适当做好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四、会认读的字认字的评价与词语表词语读记

  (一)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二)认字评价(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关注学*慢的学生)

  (三)课件示词语表词语,自由读记

  (四)反馈读记(注:关注学*慢的学生)

  五、写字教学

  (一)字形教学

  1、课件示会写的字,读一遍。

  2、观察字形,思考容易与学过的哪个字混淆,同桌说一说。

  3、反馈指导。

  指名说并板书,然后读一读:

  例:殖(繁殖) 植(植物) 粮(粮食) 娘(大娘) 菌(杀菌) 茵(绿茵茵)

  (二)写字指导

  1、观察并说说字的各部件相互位置,笔画的变形、退让、延伸等。

  2、各写一个,反馈评议。

  3、按评议对照修改,然后每个字再写两个。

  六、总结(学*状况和知识能力点,具体见教学过程)

  七、写字练*和抄写词语表词语

  作业设计:

  1、把自己说的太阳和我们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的话写下来。

  2、观察身边的一个事物和查找白鹭的有关资料,准备初试身手。

  语文课文太阳教案 8

  【教学目标】

  1、认识“彤、陪”2个生字,会写“彤、霞、陪、趁”4个生字,正确读写“红彤彤、晚霞、浪花、睡觉、睡梦”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懂得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太阳是大家的,人类应友好相处。

  【课前准备】

  懂得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太阳是大家的,人类应友好相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教师导入:

  我知道同学们特别喜欢猜谜语。现在老师来说一条谜语,大家可要认真听,动脑筋猜啊!有位长寿老公公,天亮从东来出工。他把光明给世界,还把温暖洒人间。要问公公在哪里,请你仔细看画中。

  2、学生猜谜,教师引导。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读一读:

  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画一画:

  画出本课生字,多读几遍。

  3、认一认:

  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4、帮一帮:

  四人为一小组互读课文,互相帮助指正。

  5、比一比:

  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读课文,比一比哪个小组读得正确、流利。

  三、朗读感悟

  1、读一读:

  自由读文,想一想这首诗告诉了我们什么,把不明白的地方画出来。

  2、帮一帮:

  小组内同学互相说一说读了这首诗知道了什么,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共同研究。

  3、说一说:

  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感悟诗句中所蕴含的意思,并结合第二小节,启发学生说一说太阳做了哪些好事。除诗中所写的之外,太阳还做了哪些好事?指导学生仿照诗句进行补充,如:

  她使庄稼茁壮成长,

  她使动物有了温暖的家;

  她陪着小朋友在学校学*,

  听他们充满童趣的谈话。

  4、朗读最后一节,结合插图,说说这一节的意思:

  ⑴ 从对别的国家的小朋友等待太阳、盼望太阳的描写中,感受太阳是大家的;

  ⑵ 太阳是大家的,人和人是*等的,各国人民要友好相处。

  5、议一议:

  提出在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讨论。

  语文课文太阳教案 9

  教学内容:

  学*课文《太阳》、认字12个。

  教学目标:

  1、熟读并理解课文内容;

  2、熟读本课应认识的12个字;

  3、巩固学过的字、渗透性识字;

  4、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课前准备:学生画一幅《我最喜欢的太阳》的画;

  老师准备:课文插图、生字卡片、《后羿射日》录像带、录音带。

  师:板书课题《太阳》。今天,我们学*课文《太阳》,齐读课题三遍。

  生:齐读《太阳》三遍。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太阳吗?

  生:喜欢!〈齐声〉

  师:你们把自己“心中最喜欢的太阳”带来了吗?

  生:带来了!〈齐声〉学生争先恐后举起了自己画的“心中最喜欢的太阳”。

  师:你们心中的太阳真美呀!你们先在小组中交流自己“心中最喜欢的太阳”,告诉小伙伴,你最喜欢什么样的太阳?

  生:四人一小组,每个人分别指着自己的画,用语言描述“最喜欢的太阳”

  师:〈在巡视一周后〉挑选了几幅有特色的学生作品,用实物投影形式,在全班进行展示,并请这几幅画的小作者在全班描述“最喜欢的太阳”。

  ――刘睿轩同学说:“我希望一年四季有不同的太阳。春天,太阳是绿绿的;夏天,太阳是火红火红的;秋天,太阳是金黄金黄的;冬天,太阳是银白色的。”……

  ――彭子懿同学们:“我最喜欢拿手机的太阳,如果天气太热了,我给他打个电话,他就在家休息;天气太凉了,我就打电话让他出来。”……

  ――傅培成同学说:“我最喜欢大海上的太阳。因为,大海上的太阳最美,最美。”……

  ――还有的同学说:“我喜欢太阳,因为太阳带给我们光明和温暖,是太阳把世界照得更加美丽。”

  ……

  师:〈给这几位同学奖励了小红花。并让学*小组长根据小组学*交流情况,给小组内学生奖励。〉

  〈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书中插图〉老师也画了一幅“心中最喜欢的太阳”,你们想知道老师喜欢什么样的太阳吗?

  生:想!〈齐声〉

  师:配乐朗读课文《太阳》。

  你们知道老师喜欢什么样的太阳吗?

  生:说出了课文内容。

  师:〈根据学生说的内容,分别在黑板上出示诗句〉。指读课文《太阳》后,让学生自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

  生:自读、圈生字。

  师:同桌互读,解决不认识的字。

  生:按上述要求进行。

  师:会读课文的同学举手,〈会读的很多,举手的同学很多〉,会读的同学请站起来一起朗读。不会读的同学指着课文跟读。

  生:按上述要求进行。

  师:请坐。小组内学*本课生字。

  生:四人小组有秩序学*。

  师:巡视学生学*情况后,“开火车”,出示生字卡片,抽查认字情况。

  生:生字学生掌握较好。

  师:齐读课文。〈让学生看着黑板〉

  这篇课文这么美,可惜太短了,我给这首诗加了一句,你们听行吗?“在画纸上,太阳是从同学们的笔尖跑出来的。”……

  生:〈笑了〉,可以,可以!

  师:有谁愿意帮老师把这首诗再写下去?

  生:〈纷纷举手,唯恐落后〉

  有的说:“在沙漠里,太阳从沙子里钻出来的”。……

  有的说:“在山里,太阳是从山坡上爬出来的。”……

  还有同学说:“在书中我看到,太阳是一颗恒星。”……

  师:同学们,不但会画太阳,而且还写了关于太阳的诗。回家你把自己续编的诗,请爸爸、妈妈写在你的资料本上。有关太阳的资料很多,你们找到了些什么?

  生:学生纷纷举手,交流自己的资料。包括谜语、歌曲、儿歌、科学知识、图片、故事等。

  师:给搜集到资料的同学们奖励“小星星”。

  同学们找到了这么多的资料,在活动课上,我们还要进行交流,希望同学继续搜集、整理、充实有关《太阳》的资料,下面是老师找到的一个小资料,请同学们观看。

  播放录像片《后羿射日》。

  生:学生饶有兴趣的观看,直到下课铃响了。

  语文课文太阳教案 10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正确读写“钢铁、繁殖、蔬菜、煤炭、水蒸气、杀菌、预防、治疗”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人类与太阳的密切关系,激发学*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启发谈话,质疑问难。

  (l)出示画有太阳的电脑课件或一幅太阳图。

  (2)同学们,你们认识它是谁吗?(它是太阳公公)

  (3)板书课题

  (4) 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问它吗?

  生:太阳公公,你离我们有多远?

  生:太阳公公,你有多大年纪了?

  生:太阳公公,你有多热?

  生:太阳公公,你为什么每天从东方升起来,从西方落下去,能不能改变路线呢?

  ……

  (5)同学们向太阳公公提了许多问题,有些问题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有些问题同学们可以用课外时间从科普读物中了解;有些问题现在还没有答案,等同学们长大后去探索。那么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哪些有关太阳的知识呢?让我们一起来学*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要求

  (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生字词多拼读两遍,把课文读通,不通顺的地方再读一遍。

  (2)标出自然段序号,勾画课文介绍了有关太阳的哪些知识。

  2.学生按要求自读。

  3.汇报交流自读情况:

  (1)抽读生字词卡片,纠正学生容易读错的字音,如细菌(j&n),不要读成j(n等。

  (2)抽生轮读课文,生生互相纠正,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评价,对于读得不好的同学要多鼓励。

  (3)说一说课文介绍了有关太阳的哪些知识。

  (学生自由说,说得不全面的地方,其他同学可作补充,认为说得不正确的地方,可相互纠正。)

  教师:概括起来讲,课文围绕太阳讲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太阳的特点,二是太阳与我们人类的密切关系。下面我们来深入学*介绍太阳特点的这部分课文。

  三、深究课文(l-3自然段)

  1.教师引导:这部分课文,每一个自然段介绍了太阳一个方面的特点,谁来概括一下课文写了太阳哪几方面的特点?

  (远、大、热)

  2.默读l-3自然段,思考:课文是用哪些方法把太阳的这些特点说清楚的?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在书上做上标记。

  3.小组内讨论、交流,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来,准备在全班交流时向其他小组请求帮助。

  4.全班讨论交流,合作解疑,教师适当点拨引导。

  (l)讨论交流对第一自然段的理解

  ①第一自然段为了把太阳离我们很远这一特点说清楚,运用了哪些方法?

  生:“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这是用具体数字来说明太阳离地球很远。

  生:“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句话即运用了具体数字,同时还用了假设的方法来说明太阳离我们很远。

  ②通过读第1自然段,你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请提出来。

  生:第1自然段讲的是太阳离我们很远,可开头却先讲了一个古代传说,我不明白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师:谁能对这个问题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让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教师点拨:课文开头引用这个神话是为了要引出太阳离地球很远这个知识,使文章生动有趣,吸引读者往下看。

  生:老师,我不明白“其实”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如果学生提不出这个问题,由教师提问)

  (“其实”,表示下面要说的是实际情况。在这里表示转折,由传说转向事实。)

  教师:“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这句话什么意思?(这么远,箭射不到。)这里为什么不用肯定的语气,而用反问的语调呢?(用反问句强调它的远。)(让学生在读中体会。)

  ③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要说出太阳离我们“远”这一特点。

  (2)讨论交流第二自然段

  ①第二自然段讲太阳很大,运用了作比较、列举数字的方法。“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这是拿地球与太阳作比较,用具体数字来说明,突出太阳体积之大。

  “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是“因为离地球太远了”。这不仅说明太阳很大,而且对第一自然段讲的太阳离我们很远,作了补充说明。

  ②指导读第二自然段,读出太阳“大”这一特点。

  (3)讨论交流第三自然段

  ①第三自然段讲太阳会发光、发热,温度非常高,运用了比喻和具体数字的说明方法。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用“火球’作比喻,把太阳的形状及会发光、发热的特点写了出来。

  “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六千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运用具体数字来充分说明太阳“温度非常高”这个特点。

  ②指导朗读,读出太阳热的特点。

  5.小结

  (1)视频演示《太阳的基本情况》,学生观察体会太阳的远、大、热的`特点。

  (2)教师小结

  作者在介绍太阳的特点时,运用了数字、假设、比较、比喻等方法,把太阳远、大、热三个方面的知识说得很具体、通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今后在说明事物时要注意学*运用这些方法。

  6.扮演太阳公公,作一番比较详细的自我介绍,练说《太阳的自述》,把太阳的特点说清楚。

  四、布置作业

  练*《太阳的自述》。

  第二课时

  一、复*引入

  课文的l-3自然段讲了太阳哪几方面的特点?

  二、探究4-8自然段

  1.默读4-8自然段,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讲太阳和地球的关系非常密切的,是怎样进行说明的。

  (让学生自读自悟,边读边思考,遇到问题试着自己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在书上做上标记。)

  2.在四个人的小组内交流、讨论自读情况。

  3.全班交流,合作解疑,教师点拨、引导。

  (l)课文是从太阳同动植物、同人类生活的关系、太阳同气象的关系以及太阳同防治疾病的关系这几方面来讲太阳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的。

  ①第四自然段讲太阳和动植物及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太阳与动植物的关系是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说明的:“如果有了太阳……、如果没有太阳……”

  太阳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是从吃的、穿的、烧的三个方面举例进行说明的。

  ②第五、六自然段讲太阳和气象的关系,是通过云、雨、雪、风的形成来说明的。

  ③第七自然段讲了太阳和防治疾病的关系。

  ④第八自然段总起来说太阳和人类的关系。是从正反两方面来说明的。

  第一句“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这是从正面说。

  第二句“如果没有太阳……自然也不会有人”。这是从反面说。

  在从正反两个方面说的基础上,又把上面所有的内容归结为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2)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说说你对“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的理解。

  ①集体讨论交流。

  ②视频演示《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学生感受世界的美丽可爱,体会所有这一切都与太阳有着密切的关系。

  (3)研讨:太阳与地球的密切关系同它本身的特点有何联系?

  (太阳大、温度高、距离远的特点,是形成美丽可爱世界的根本原因,如果这三个条件中缺少任何一个,太阳和地球的关系就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密切。)

  4.朗读4-8自然段。

  5.扮演太阳,练说《太阳的自述》。

  (1)教师引导:上节课同学们扮演太阳公公,介绍了太阳的特点。这节课同学们继续扮演太阳,介绍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为的是让更多的人知道: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2)小组内练*说。

  (3)班上展示说。

  三、总结全文

  1.指名朗读全文。

  2.总结:《太阳》这篇课文集中介绍了有关太阳的知识,是从它具有的特征和它与地球的关系两方面来具体讲的。通过这一课的学*,我们还知道了列举数字、作比较、假设、打比方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四、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在四个人的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记忆本课生字的。

  2.教师重点指导“蒸”“蔬”等字的书写。

  3.读写词语。

  五、拓展延伸

  练*写《太阳的自述》,向人们介绍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课外阅读有关太阳的知识,可阅读书籍,也可网上测览。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课的重点是:读懂课文,了解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难点是:理解课文中所阐述的有关太阳的知识,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说明事物的。为很好地解决教学重难点,教师从启发谈话引入新课,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激发学*兴趣,引导学生抓住课文重点进行深入的探究,在交流中相机指导,在学生大致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视频演示,加深对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布置学生通过书刊和网络搜集、了解有关太阳的知识。通过自读自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形式对课文进行深入的探究。

  探究活动

  收集有关太阳的资料,并根据课文某一方面的内容,选好一个专题。如,“万物生长靠太阳”,出一期手抄报或黑板报、墙报。


小学语文课文《太阳》教案汇总五篇(扩展2)

——小学语文课文《赵州桥》教案汇总5篇

  小学语文课文《赵州桥》教案 1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正确书写“隋朝、参加、雄伟、全部、创举、减轻、冲击力、重量”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4、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难点是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

  教学准备:课件、音乐、词语卡片,学生课前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出课题。

  1、出示谜语:老师这里有一个谜语,请大家来猜猜。

  2、能说说你认识的桥吗?

  3、大家知道赵州桥吗?谁来介绍一下?(出示相关资料,说说自己在这段话里发现了哪些信息。)

  4、板书课题,学生书空课题:今天就让我们到赵州桥去游览一番。

  二初读课文,学*生词。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画出生词。

  2、学生交流生词:

  (1)齐读

  (2)小老师领读

  (3)词语速记一分钟(出示重难点词语加深记忆)

  (4)赛读

  三再读课文,理解分析。

  1、默读课文,思考:赵州桥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画出相应的句子或词语。

  2、学生交流:

  雄伟、美观(板书)

  (1)你从那看到了赵舟桥的雄伟?谁来读一读。

  桥长、宽、建材、形状特点。(教师板画)

  (2)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这样写行不行?(结合学生的交流,随机进行。)出示课件,出示对比句,引导学生感知数字描写的作用。

  “如果现在建一座这样的桥你认为会怎样建?”

  (3)能自豪的读一读吗?来试一试?(个别学生读)学生点评。

  (4)大家想读吗?那就让我们骄傲自豪的读出来。(指导朗读)

  (5)出示句子,师读提问: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谁来读读下面这几句话?

  (6)你发现了什么?他说明赵州桥怎样?(坚固)

  (7)没有桥墩还会坚固吗?看到这里你想说点什么?(激发学生自豪的情感)

  你能用“既——————又”说句话吗?

  (8)“我们的祖先多么伟大!让我们骄傲的读出来!男生读给女生听。”(指导朗读)

  (9)赵舟桥的美观又体现在那呢?谁来读一读?

  (10)那一句让你印象深刻?你感受到了什么?(美)那你就美美的读给大家听一听。

  (11)出示图片,学生欣赏读。

  (12)师:是呀,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齐读、男声读、女声读、师生读)

  (13)出示填空,引导学生背诵。(个别学生背、同桌互背。)

  (12)游览赵州桥之后,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你想对赵州桥说点什么?(引导学生夸桥————夸人)

  把你心中的感受写出来。

  (13)出示最后一段

  “赵舟桥不但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而且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读(生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四拓展延伸:

  1出示资料,了解更多的桥。

  2我们家乡也有古建筑,大家一起去了解他的历史,也来写一写。

  《赵州桥》第一次教学片段案例

  刘方华

  在这次的“同研一节课”活动中我选了《赵州桥》一课。经过仔细的准备开始了第一次示范教学课。进程一直按着我的设想有序地进行着,学生学*的兴趣也是较为高涨,知识掌握的程度较好。但其中还是存在一些不足,如在进行阅读分析地二自然段时,效果不是太理想。

  师:你从那里看到了赵州桥的雄伟?

  生:桥长五十多米。

  生: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生: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地进行了板书。

  师:从这些数字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生:赵州桥很大、很长。

  生:赵州桥很雄伟、很壮观。

  生:老师,50多米有多长?

  原先的预设并没有考虑到学生对数字概念的模糊性,以为学生在二年级已经接触了长度单位,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但此时学生的疑问反映出了自己在准备课时的不充分性,以至于学生再此产生了质疑,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质量和目标的完成。

  因此,在进行第二次示范教学时进行了改动。再根据学生回答得内容相应地将板书进行改进,结合教师板画形象直观的在画中体现数字与赵州桥的特征。简洁明了,又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生活中熟知的物体进行长度比较,问题简单的迎刃而解,效果较好。

  经过前两次的教学实践,《赵州桥》的课堂教学日益完善。在第三次实践中,有一处教学环节在完成课堂教学之后发现处理得不是太妥当。具体如下:

  师:“创举”是什么意思?

  生:创造出新的东西。

  生:作出新的东西。

  师:在这里把“创举”换成“创造”可不可以?

  生:不可以

  师:能说出理由吗?

  ……

  学生对于这两个词语并没有很正确地进行理解区分,在这里我出示了两组词语的注解。

  师:看了解释,你认为这里改用什么?

  生:“创举”

  师:为什么说他是一个创举呢?

  生:因为它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石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其始,学生在读透着一段话的时候已经明了了“创举”的含义,虽然不能很清楚地说出来,也能区分出“创举”和“创造”的异同,因此,没有必要在这里浪费时间,进行换词练*,重点因该放在引导学生的自豪感,体会我们祖先的伟大之处。另外,在此处,出现的关联词“既————又”因该着重地引导学生进行说话练*。

  小学语文课文《赵州桥》教案 2

  教学目标

  1、能找出重点词句,正确理解第2和第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学会本课15个生字,理解17个词语的意思。

  3、能照样子,用“不但……而且……”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4、知道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它的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学会15个生字,理解17个词语意思;能抓住重点词句,正确理解一段话的主要意思。

  教学难点:

  用“不但……而且……”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语。

  2、知道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二)教学过程

  1、启发谈话。

  谁还记得《南京长江大桥》这篇课文是怎样介绍这座大桥的?指名说说南京长江大桥的结构特点。

  (南京长江大桥有9个大桥墩,22孔引桥,大桥分两层。底层是铁路,铺双轨。上层是公路,两侧是人行道。)

  这座现代化的桥梁是1968年建成通车的。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介绍我国古代的石桥,名叫赵州桥。

  zhàozhōu

  板书:

  赵州桥

  2、指导预*。

  (1)读课题。注童读准zhàozhōu这两个翘舌音。

  (2)轻声读课文。拼读生字音节,联系上下文想想新词的意思。(3)用部首查字法查“创、固、慧、遣”等字。

  3、检查预*。

  (1)指名认读生字,讲讲词语意思。(2)指名回答结果。(3)指名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什么。

  4、指导学*第l自然段。

  (1)阅读本单元“学*提示”,明确本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抓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2)指名读第1自然段,教师在图上指出赵州桥的位置。

  (3)课文是围绕哪个重点词语来叙述的?(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4)说说“世界闻名”的章思。跟这个重点词语有关的词语还有哪些?(“隋朝”“已经有1300多年了”)

  小结:

  以上这些词语是赵州桥“世界闻名”的原因之一。

  5、练*作业。

  (1)抄写生字。重点指导“减、慧”书写的间架结构。注意“减”字的偏旁是两点,“慧”字上面部分中间不要加竖。

  (2)完成作业本1、2题。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第2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知道赵州桥的设计是建桥史上的一个创举。

  (二)教学过程

  1、复*生字。

  2、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

  3、指导阅读第2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思考:这段中的重点词句是什么?(“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个创举。”)

  (2)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

  (5句话)第1句写了什么?

  (桥面又长又宽);第1句写了什么?(全都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第3句写什么?(写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第4句写什么?{这一句揭示了“这种设计”的作用);第5句写什么?(点明了为什么说“这种设计在建桥史是一个创举”)

  教师小结:因为“这种设计”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是世界建桥史上从未有过的,所以说它“是一个创举”。

  4、完成作业本第5题。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第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能照样子,用“不但……而且……”把两句话合并成—句话。

  3、知道赶州桥世界闻名,它的设计是建桥史上的一个创举,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才干而自豪。

  (二)教学过程

  1、听写生字词语,写好后同桌同学互批、有错误的进行订正。

  2、读第3自然段、让学生划出这段的重点词句(“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3句话)第1句写了什么,这一句起了什么作用?(这一句是承上启下,引出了赵州桥建筑的又一特点:美观)第2、3句写了什么?(第2、第3句是以“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来具体说明它的“美观”)第2句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列举了一些龙的图案,具体说明桥的“美观”。

  启发学生说说这一段是围绕哪一句话的意思来写的、怎样写出桥的美观。根据重点词句让学生说说这一自然段的主要童思。

  3、读第4自然段。

  板书:宝贵的历史遗产

  讨论:联系上面3个自然段,说说什么地方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的才干,哪里告诉我们是宝贵的历史遗产。

  (设计独特,坚固、美观,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建桥年代久远,至今已有1300多年。这是前人留下的,所以是宝贵的历史遗产。)

  4、重点指导“不但……而且……”关联词语的运用。

  5、教师总结:赵州桥不但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而且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6、完成《作业本》3、4、6题。

  小学语文课文《赵州桥》教案 3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雄伟、坚固、美观”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理解赵州桥设计的独创性及其作用。

  3、初步学会抓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说话能力和思维能力;并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的方法。

  4、感受赵州桥的神奇美丽,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热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感受赵州桥的神奇美丽,指导学生运用重点词理解一段话的方法学*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赵州桥的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届题,质疑导入

  同学们,我国有许多世界闻名的古代建筑,能说说吗?今天我们要走进古代建筑与桥梁有关。这座桥没有万里长城恢弘气势,也没有北京故宫的金碧辉煌,但它却是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赵州桥。(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桥的宝贵

  自由朗读课文,说说面对赵州桥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叹?

  三.品读感悟,读懂“宝贵

  (一)学*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想想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了赵州桥的哪些信息?(地点、桥名、设计建造者、年代)

  2.你能把这四方面内容用自己的话来说清楚吗?还能怎么说?(变换词序)

  总结:有时句子中的词语颠来倒去,能合成不同形式的句子,但是句子的意思不变。

  3.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点评朗读:同学们在读的时候为什么强调了“1300多年”?体会“历史悠久”)

  4.质疑:1300多年,这的确是悠久的历史了。但我们知道在赵州桥之前肯定还有过很多很多桥。而它们为什么没成为宝贵的历史遗产呢?看样子,只是说年代久远这一点并不能完全说明赵州桥的宝贵,我们还得继续探究下去。

  (二)学*第二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二段,思考这段主要讲什么?

  2为什么说赵州桥非常雄伟?或者说从哪儿可以看出它雄伟。

  生:“桥长50多米,有9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1)读这句话,说一说从哪些关键词可以体会出赵州桥非常雄伟?(长50多米,9米多宽)

  (2)估一估我们的教室有多长?赵州桥至少有几个我们教室这样的长度?(8.9米左右,5.6个教室长)

  (3)足足有5.6个我们这样的教室的长度,赵州桥长不长?一起读,读出赵州桥的雄伟。(齐读)

  (4)在今天,科技和经济都迅速发展的今天,别说是五六十米长的桥,就算是五六百米,五六千米,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们有推土机,起重机,搅拌机,我们有钢筋,有水泥,有混凝土,然而赵州桥呢?它又是怎样的呢?(全部用石头砌成)

  (5)没有搅拌机的轰鸣,没有吊车的巨臂,也没有钢筋混凝土的浇筑,有的只是一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们身背一块一块的大石头,建筑着这50多米长,9米多宽的大桥。你想说点什么?(对劳动人民的赞颂,对赵州桥的赞颂)

  (6)一齐读出赵州桥的雄伟,读出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崇敬吧。

  3.这段中有个长句子,挺难读,谁想来挑战一下?

  出示语段: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1)指名读,正音

  (2)这段中有没有你不懂的词语?

  理解“创举”:从来没有过的举动。前人没有这样做过。

  (3)“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这里的“这种设计”是指哪种设计呢?用横线在文中划出来。(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只有一个大桥洞,大桥洞顶上左右两边各有两个小桥洞

  (4)课文是怎么介绍这种设计的作用的?

  ①指名读找到的句子。

  ②课文的这一句话清楚地介绍了“这种设计”的作用。作者用什么词把几个作用连接在一起?(既……又……)

  ③“既……又……”是一组关联词语,它能把有关联的两方面内容连接起来。你能用“既……又……”说句话吗?

  (5)也正是这种设计使赵州桥巍然屹立于洨河之上一千多年。师:同学们,想象一下,在1400年的岁月里成千上万的人曾经在这座桥上来了又去,可是它还是那么坚强,只是稍微显得陈旧了些。一次次的洪水曾经从它的身上流过,人们都为它担惊受怕,但是它还是稳稳地站在那里,可见,这是一座什么样的桥。板书:坚固(雄伟的旁边)老师在课前找到这样一个资料:这种敞肩拱的设计,直到公元1883年,欧洲才迟迟拉开序幕,比我们已经整整晚了一千多年。对此,你又想说点什么呢?

  (5)读出大桥的坚固与雄伟,读出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敬佩之情吧。齐读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起〉。节省了石料。

  (三)学*第三自然段

  1赵州桥还是一座什么样的桥?

  生:美观。

  2:把那句话读一读,

  3: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句话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好在哪儿?告诉我们上面讲到了坚固,下面要讲美观。在这里起了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我们写作文时也要注意过渡,否则会让人感觉很突然。

  4:赵州桥不仅很坚固,它的栏板上还有许多精美的图案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认真听(播放配有音乐的具体描写图案的几句话),仔细地感受与想象。

  有的刻着两条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5:你的眼前似乎出现了什么?

  6:你们对于龙的动作、形象体会得那么好,读一读,你一定会对语言也有所感悟。(读)

  谁想读给大家听。

  生1:读得不够流畅。

  师评价:我已经模模糊糊地看到栏杆上的图案了,谁能让我看得再清楚一些,这么不自信,再练*一下。

  生2:正确、流利,但感情还欠缺一点。

  师评价:我看到图案上的龙了,谁能让这些龙动起来?

  生3:再指生读。(同学们请闭上眼睛认真听他读)读得声情并茂。

  师:我看到了龙正在嬉戏呢!你们看到了吗?让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这座桥不但坚固,起(配乐七度)

  这么生动的画面,让我们把它永远留在脑海里吧。试着背下来,看谁能成为今天的背诵大王。自背——指生背(看课件)——齐背(看图)

  师:1400多年前,就能刻画出如此惟妙惟肖的图案,可见,赵州桥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四总结全文

  课文学完了,大家有什么收获?印象最深的词语记下来。

  师总结:赵州桥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桥,是一座雄伟坚固的桥,是一座非常美观的桥。它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小学语文课文《赵州桥》教案 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2.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

  3.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点

  初步感知说明文条理性强、用语精确的文体特点。指导学生运用重点词理解一段话的方法学*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赵州桥设计的独创性及其作用。

  课前准备

  师生课前收集“赵州桥”资料、图片,学生认真预*课文。

  教学方法:引导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对我国的古代建筑有哪些了解呢(学生回答如:长城、颐和园、故宫、河南少林寺等)今天我们来欣赏一座古代的桥梁建筑—-赵州桥。(板书:赵州桥)注意“州”的写法。让我们听着这首歌走*赵州桥。(放河北的民歌小放牛)

  二、讲授新课

  (一)整体感知

  1.读课文,找三个学生分别读课文的前三个自然段,第四自然段一起读。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2.分享文中词语(看图片)学生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爪”的读法,前爪、爪子。

  3.(出示图片)探究:

  (1)赵州桥是一座怎样的桥用横线画出来。

  (2)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用波浪线画出来。

  前后四人一小组讨论交流,找学生回答。

  (板书:世界文明、雄伟、坚固、美观)

  (二)学*第一自然段。

  1.学生读第一自然段。问:你从这一自然段中了解到赵州桥的哪些信息呢让学生回答。

  2.资料提供

  让学生了解:赵州桥为什么叫安济桥(出示图片)与学生交流“济”字。

  (三)学*第二自然段。

  1.让学生找一找能感受出赵州桥雄伟的句子。学生读,与教室比较让学生实际感受赵州桥的长、宽和跨度,来体会赵州桥的雄伟。这里用到了什么(板书:数字)

  2.让学生找出能感受赵州桥坚固的句子,读一读。

  出示语段: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1)指名读,正音

  (2)这段中有没有你不懂的词语

  理解“创举”:从来没有过的举动。前人没有这样做过。

  (3)“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这里的“这种设计”是指哪种设计呢用横线在文中划出来。(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就是这样的设计,使赵州桥非常坚固。

  这句话中每个词都有它的作用,无法将任何一个删除。(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4)同学们,仔细地看看这座桥,开动你们的脑筋想一想,赵州桥这样的设计,有什么作用

  (5)课文是怎么介绍这种设计的作用的

  ①指名读找到的句子。

  ②课文的这一句话清楚地介绍了“这种设计”的作用。作者用什么词把几个作用连接在一起(既……又……)

  ③“既……又……”是一组关联词语,它能把有关联的两方面内容连接起来。你能用“既……又……”说句话吗

  感受“坚固”

  (1)师:一种建筑物能在世上存留几百年,已经很不容易了,而赵州桥却存留了1400多年。想像一下,这1400多年的岁月里,赵州桥会经历哪些磨难

  (2)交流想象

  总结:据统计,这1400多年,它经历了10次大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1963年的特大洪水已经淹到拱桥的龙嘴处,据当地的老人说,站在桥上都能感觉桥身很大的晃动。人们担心拱桥会毁,然而它依然安稳地横卧在洨河上。赵州桥如此坚固,这都得归功于它巧妙的设计啊!读到这里,你除了感叹桥的坚固,还在感叹什么(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让我们怀着对桥的赞美,对劳动人民的崇敬,再来读读这句话: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四)学*第三自然段

  1.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我们来读读第三自然段。

  2.课文从哪方面来说明这座桥十分美观(从桥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来说明美观。)

  3.课文中主要写了哪些精美的图案

  (1)学生的回答:有的……有的……还有的……

  师:这些都是“龙”的图案,再读一读这几幅精美的画面,相信你能从这些句子中感受到更多。

  理解:“相互缠绕”、“相互抵着”、“回首遥望”、“双龙戏珠”。

  (2)这么美的石栏让我们来作出评价语:赵州桥栏板上的图案______,构思_______,雕刻技术_______,堪称______,让人_________(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真实__________(好到语言都无法形容)。

  (3)能工巧匠们把龙雕刻活了,作者把石龙写活了,你能把这些文字读活了吗读一读桥上这些精美的图案。

  (4)用有的……有的……还有的……造句

  4.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写了赵州桥的“坚固”而第三自然段写了桥的“美观”。文中哪句话把“坚固”和“美观”两个内容连接起来请大家用波浪线把它划下来。(认识过渡句,了解过渡句的作用。)

  (五)赞美劳动人民

  1.(指板书:赵州桥历史悠久b、赵州桥雄伟坚固c、赵州桥造型美观,同学们,我们把着三段话连在一起,变成一段话。请把这一段话跟课文最后一段联系起来读一读,你读懂了些什么生自由发言)

  教师引读:所以,我们在赞叹赵州桥的巧妙设计和精致美观时,在赞美李春的了不起时,我们更应该赞美和感谢劳动人民,没有劳动人民就没有赵州桥。让我们自豪地说(读第四自然段);赵州桥,与其说是由一块块的石板和条石筑成的,不如说是一个个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的结晶。让我们自豪地对全国人民说(读第四自然段);让我们骄傲地对全世界说(读第四自然段)。

  2.同学们,凡是游览过赵州桥的人,无不赞不绝口,“百尺高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这是明代诗人祝万祉赞美安济桥的名句。此时此刻,面对雄伟坚固,奇巧精美的赵州桥,你想怎么夸它(指名说)

  (六)总结

  这篇课文介绍了赵州桥的历史、雄伟坚固和美观,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小学语文课文《赵州桥》教案 5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

  3、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4、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生字的记忆和理解,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1、你们看见过哪些桥?

  2、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座一千三百年前的桥。教师板书:赵州桥

  3、师:通过预*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样子、地方、什么时间、设计者、材料)

  二、自读课文

  1、带着问题读课文。

  (1)读准字音、句子。

  (2)了解课文大意。

  2、学生自学,教师巡堂

  3、检查自学情况

  (1)开火车读生字。

  (2)指名读新词。

  三、初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

  1、指名分段读课文,指名评价。

  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介绍了什么?

  每个自然段各讲了什么内容?可以怎样分段?(三)

  3、学生可同桌交流。

  4、课文中有哪些词语不理解?同桌交流,指名汇报。

  四、指名读第一段,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

  五、指导书写

  1、观察,说说要注意什么?

  2、师范些,生练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

  2、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3、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

  教学过程:

  一、复*检查

  1、认读生字、新词,你知道哪些词语的意思?

  2、课文讲了什么?分哪几个方面讲?

  二、学*课文

  1、学*第二段:

  (1)赵州桥为什么世界闻名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二段。一边看课文,一边看书上的插图,弄清赵州桥在设计上有哪些特点。

  学生默读、勾画。

  (2)出示赵州桥图,特别的地方是什么呢?

  A、这座桥没有桥墩,只有拱形的大桥洞。指名读。

  B、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指名读。

  C、师:为什么说“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以前的桥从来都没有设计过桥身上加小桥洞,赵州桥却有了,并能减轻冲击力,节省石料。)

  结合练*:用“既……又……”造句

  教师见机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3)赵州桥还有什么特点?指名读第3段。

  A、第一句话好在哪里?

  既总结了前一个自然段的内容是写赵州桥的坚固,又提示大家这个自然段要讲的是赵州桥的美观。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是一个过渡句。

  B、赵州桥的美观体现在哪些地方?

  找出写这些雕刻很美的句子读读。

  仿照课文写句子。

  借助图片,让学生较形象的了解赵州桥栏板上的美丽图案。

  C、师:这段话中有两个分号,表示连接的三个句子间的并列关系,并列地写出了三种龙的样子。最后一句是前几句的总的说明,这种写作手法是“先分后总”。

  如果把最后一句调到前面去,请同学读一读是否可以?这里的写作手法是“先总后分”。

  三、结尾升华

  1、师:一个普普通通的石匠,他和广大劳动人民一起建造了这样一座桥,而且这座桥建造在远离今天一千三百多年前,举世闻名,课文是怎样夸它的?指名读。

  你们想夸一夸他们吗?(这充分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赞扬了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

  2、带着这种感受自由再读课文。

  四、指导背诵

  你喜欢那一段?能试着背一背吗?

  五、课后拓展

  除了赵州桥外,你们还知道我国有哪些闻名世界的建筑?我们的家乡有哪些古建筑?

  板书设计:

  19 赵州桥

  世界闻名

  雄伟、坚固、美观

  智慧 才干 历史遗产


小学语文课文《太阳》教案汇总五篇(扩展3)

——语文课文《口技》教案汇总五篇

  语文课文《口技》教案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言词汇、朗读、背诵课文。

  2、训练学生能自渎文言文。

  3、体会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4、感受口技这一民间艺术的魅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民间艺人的艺术魅力,心中升腾对祖国民族精粹艺术的骄傲之感。

  过程与方法:

  这是一篇文言文,首先要教会学生理解翻译全文,在此基础上对本文突出的写法:正侧面相结合的手法,加以赏析。

  教学重点:

  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翻译课文。

  2、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授课时间:5.16

  课前准备:

  1、学生听录音,练*朗读课文,做到准确、流畅、有感情。练*中要重点注意下列字音:

  齁(hōu)声中间(jiàn)许许(hǔ)几(jī)欲先走

  2、学生自己尝试解释字词义,疏通课文大意,将自己不会的问题标记出来。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我们经常在电视节目中相声、小品中感受过口技这种表演技艺,口技的魅力是无穷的。大家可以回想并解说一下哪位演员非常擅长这一方面的表演。(学生讨论后发言)今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林嗣环笔下的口技艺人其技艺如何高超。

  二、整体感知

  1、明确学*目标

  2、检查预*:

  分别找高、中、低层次的学生朗读课文,学生评析。(如果读得好,可进行下一环节教学,否则,可再由几个同学试读,进行练*,教师做朗读指导。)

  三、疏通文意

  1、学生将预*时不懂的字、词、句翻译提出来,四人一小组讨论交流,形成统一意见。

  2、学生提出小组未解决的问题,全班同学讨论交流,解决重点疑难问题。

  3、教师检查课文翻译,每一小组抽查一人进行班级文章翻译接龙游戏。如出现问题教师可进行指导。

  4、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以往学过的知识出发,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检查重点词义。

  (1)会宾客大宴

  (2)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3)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4)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座。

  (5)虽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6)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四、精读研讨

  1、口技艺人表演的两个场面是什么?

  2、遥闻深巷中犬吠这一处是怎样以动写静、表现深夜寂静气氛的?

  3、文中多次描写听众的反应,这些描写有何效果?

  4、文中前后两次把极简单的`道具交代得清清楚楚,这对文章的结构和表现口技表演者的技艺有什么作用?

  5、课文怎样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

  四人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共同明确:

  1、一是一个四口之家在深夜由睡而醒、由醒复睡的情形;二是发生在这个家庭附*的一场大火灾的情形。

  2、这犬吠声是远远听到的,并且是从深巷中传来的,这就营造出夜深人静的氛围,烘托深夜的寂静气氛,又是使一户人家由妇人初醒到全家喧闹做铺垫。

  3、具有侧面烘托,表现口技之善的作用。

  4、首尾照应,使文章结构保持完整,同时具有侧面烘托,表现口技之善的作用。

  5、本文描写口技表演,抓住了表演者和听众两方面:一方面描写口技人的表演,直接表现其高超技艺,这是正面描写;另一方面写听众的神态、动作,以听众的反应烘托其高超技艺,这是侧面描写。此外,首尾两次清楚交代极简单的道具,也是侧面描写。

  五、学生背诵课文

  教师指导背诵:可用作者写文章的思路来指导学生背诵,注意首段与末段相照应的结构特点,中间三段每段都先写艺人所模拟的音响,后写听众的反应,这些可作为背诵的词语线索。

  六、作业

  背诵并默写课文,默写时要求学生配上与课文内容相符合的简单插图,用正楷或行楷做一期文言文书法作品,参加班级书法展。

  语文课文《口技》教案 2

  1、教学目标

  ⑴了解与《口技》有关的知识,了解作者林嗣环等文学常识;理解课文内容,领略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理解、积累“会、少、间、名、奋、毕、几”等文言词语,体会文中描摹音响的词语(如:作作索索、力拉、呼呼、许许等),辨析表示时间的词语(如:少顷、既而、是时、未几、忽、俄而等);顺畅朗读全文。

  ⑵学*本文层次清楚、首尾照应、言简意赅的记叙方法;体会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表现手法;揣摩语言,赏析文中对口技表演者高超技艺的生动描述。

  ⑶感受我国古代民间艺术的精湛奇妙,激发热爱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弘扬民族文化的精神。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口技”表演条理井然、细腻生动的记叙与描写。

  难点:多方面表现口技表演者高超技艺的写法。

  3、教学方法

  根据本文叙述流畅描写生动的特点,拟用以下几种方法实施教学:

  诵读体悟法;译述品评法;讨论置疑法;拓展探究法。

  4、教学时间

  两课时。

  5、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录音机及示范朗读带。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相关知识,反复诵读课文,掌握文言字词,理清叙述思路,努力译述课文。

  教学步骤:

  1、导语激趣

  (录音机播放口技表演的磁带)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什么?用你的语言简单描述一下。(学生描述老师点评)是啊,阳光明媚的春光中鸟儿欢快的百啭千啼,汩汩流淌的山间小溪,青青草地上羊儿咩咩的叫声,还有牧童悠扬的笛声,多么美好动人的春光图阿!其实这是口技演员运用口腔发声技巧,借助简单道具,模仿出自然界的各种声音,惟妙惟肖,妙不可言。今天,我们学*清代林嗣环写的《口技》,透过生动的文字描绘,去感**彩的口技表演,相信你会有身临其境之感,你会领略到这种传统技艺的无比美妙。

  2、走进文本

  ⑴预*检查,反馈自学情况。

  ①多媒体显示,给加点字注音。

  少顷(shǎo)呓语(yì)曳(yè)屋许(hǔ)许声几(jī)欲叱(chì)犬吠(fèi)中间(jiàn)

  语文课文《口技》教案 3

  一、学*目标:

  1、把握课文内容,惊叹我过古代口技艺术的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体会作者从多方面表现表演者的高超技艺的写法。

  3、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积累、认读、理解、鉴赏与评价等能力

  二、教学设想

  1、本文虽是一篇文言文,但是在掌握了重点词语的前提上,借助注释学生不难通读全文,而且较容易被口技艺人带入奇妙的声音世界。

  2、通过自读→讨论→点拨式的教学方法,抓住重点问题:即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区别与各自的作用。

  3、运用表演的方法进一步了解民间艺人的高超技艺。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醒木一响,老师上场”(教师可以利用教学用具黑板擦演示一下,以引起学会的注意)同学们,在自己的记忆中搜索一下,一般是什么人会用到这种醒木?……升堂断案的县官,那叫惊堂木。古代艺人表演用到的开场道具,例如说书的,还有我们今天要来认识的这位--京中善口技者。

  2、交流预*所得。

  (1)字

  (2)词:归纳一下文中表示“一会儿”的时间副词

  (3)全文内容摘要

  描写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三个场面:

  一家四口人由梦而醒(第2自然段)

  一家人由醒而梦(第3自然段)

  火起后众人的惊乱惶恐(第4自然段)

  (4)一句话说出你读后感受

  为口技艺术的魅力所折服

  惊叹表演者高超的技艺

  3、梳理课文

  紧接着预*交流环节的第4进行提问:

  作者是怎样表现口技者高超技艺的?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边读边找出技艺高超的证据来(三分钟)

  找出以后,小组讨论,看看自己找出来的是正面描写还是侧面描写。讨论以后,交流结果:

  (1)第一段中“京中有善口技者”这一句交代口技表演者技艺高(正面)如果我们采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找出其中一个字来说明技艺高,应该是哪个字?

  明确:“善”,统领全篇,全文的内容情节都是围绕“善”来展开的。

  四个“一“,极力渲染道具之简单,以衬托后面所介绍的艺人技艺之高超。

  (2)第二段中:第一阶段的表演(正面描写--“遥闻……众妙必备”

  “遥闻”,说明声音之远,“欠伸”、“呓语”则在*前,表明了声音由远及*,由外到内,由小到大,由少到多,表现了事情发生在深夜,人们熟睡之后,“犬吠”烘托了夜深人静的气氛,也成为一家人醒来的缘由。接着便写一家四口人逐次醒来,孩子哭闹,大人喂奶,呵斥的声音,摹写了由一种声音的表演转到几种声音的混合表演,掀起了表演的第一次高潮,排比句式“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鸣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摹写五种声音,造成一种奇妙的效果。

  (3)第三段中:表演本身(正面描写)“夫鼾声起……梦中咳嗽”

  写一家人醒后又入睡的过程,把听众由喧闹声引入夜深人静的境界。这段写一家四口人渐渐由醒而睡,又用鼠声衬托这种宁静,既充满生活气息,又有情节上突兀变化,由起先的喧闹陡然落为*静,也为下一个情节积势蓄力,暗示必将有更猛烈的情形出现,表演效果(从侧面表现):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4)第四段中:全文高潮(正面描写)

  前两句先写起火和一家人的初步反应,接着便把声音由卧室引到室外,由一家人变成众多人,表现了火势发展之迅猛,然而又对火场中的声音作了集中的描写。“中间”“又夹”说明了许多声音相互搀杂。

  观众表现(侧面)“于是……几欲先走”

  (5)第五段中:观众表现,五个“一”连用,与开头照应(侧面描写)

  4、假若把文中这些侧面描写的部分去掉,同学们看,好不好?

  侧面描写的衬托作用,使文章的表现手法富于变化,增强感染力。

  5、文中的这些侧面描写又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文中的侧面描写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场面表演中观众的反应“伸颈”“侧目”,听得入神,被表演吸引

  “微笑”“默叹”对表演者的赞赏,进入情境

  “意少舒”“稍稍正坐”几个字说明观众融入情境

  “无不变色离*……”“几欲先走”已完全进入情境

  失去了自持能力。二是首尾两段对道具和气氛的描写。

  6、拓展训练

  (1)你会模仿小动物(如鸟、猫、鸡、鸭子等)、乐器或其他事物的声音吗?

  7、作业:

  练笔: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写一篇200字的小文章,描写你所看过的一段精彩演出。

  语文课文《口技》教案 4

  【教学目的】

  1、德育点:领悟口技艺术的魅力和表演者高超的技艺,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2、能力点:理解课文描写层次的有条不紊;理解文章精彩的场面描写。

  3、知识点:揣摩语言,掌握一些文言词汇;侧面描写。

  【教学重点】

  1、锻炼学生看图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理清文章的思路。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描写层次的有条不紊。

  2、理解文章精彩的场面描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自然界中有的动物能模仿人的语音。比如鹦鹉能学人说话。那么人能模仿其他事物的声音吗?下面请大家听听这些声音。这些都是人口模仿出来的。很奇妙吧!口技表演就是一门奇妙的艺术。不信?好,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口技》这篇课文。

  二、导读课文

  1、听课文的朗读。

  2、齐读课文:

  ⑴高声朗读,熟悉课文情节;

  ⑵体会课文语言特点。

  3、正音:

  让学生自主找出读错了的字词,学生质疑完成正音,体现生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

  4、再读课文。

  三、解读课文──看图说话

  (开展小组活动完成)

  1、让学生观察画面,看图概括文章内容。课文讲了些什么呢?

  ⑴尽量扣准图片及课文内容进行流利的口头表达。

  ⑵适当进行点评。

  2、好,那同学们想想,课文描写了几个场景呀?三个场景。哪三个?

  3、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些场景的呀?通过声音的描写。请在文中画出所描写到的声音。(学生口头作答)

  4、听到这些声音,听众们的反应如何?

  第2段:“伸颈”、“侧目”、“微笑”、“默叹”

  第3段:“意少舒,稍稍正坐”

  第4段:“无不变色离*,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让听众们如此入迷的口技表演,口技人有些什么特别的表演道具吗?

  5、课文首尾。

  ⑴请男女生各一位同学分别朗读这两段。

  ⑵文章首尾都写到了表演道具是“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这不是重复吗?当然不是。那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二者既有呼应作用,更主要的区别在于:开头以交代道具为主,为下文作铺垫;结尾再次强调道具的简单,称赞了表演者的高超技艺,让人对这场表演回味不已。

  四、归结文章的主旨

  1、课文通过描写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展示了口技艺术的魅力和赞扬了口技艺人高超的技艺,显示出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2、同学们想一想:在你的身边有没有深厚的中华文化呢?(学生自由发言)

  【教学反思】

  1、遵循课改的教学理念和学校快乐教学的原则,我从备课开始就关注我所要面对的教学对象,用心备课的同时也认真地备人。因而这堂课教学目标完成得较好。我通过课文的教学,让学生对文章行文的流畅和精彩的场景描写有了初步的体验;也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民间艺术的高超精湛,激发了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敬意。

  2、不足之处:

  ⑴有一个问题向学生提出时,我措辞有不够精准之处,以致让学生在回答时有一些小偏差。

  ⑵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时,我有急于道出的心理倾向。

  ⑶我上课还不很老练,有一些紧张,没能做好挥洒自如。

  ⑷教学机智尚待加强,我在处理课堂中学生出现的突发性事件的应变不好。

  语文课文《口技》教案 5

  教学目标:

  理解文言词语,学*摹状的说明方法;熟读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侧面描写的运用;数词直接修饰名词的特殊用法。

  教学难点:

  侧面描写的作用;古今词义、用法的异同。

  教学性质:

  讲读课。

  简要的步骤如下:

  (一)介绍“口技”,导入新课。

  (二)通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三)思考问题,分析课文,并注意文言知识点。

  1.文中哪一句话是全文内容的概括?

  2.第1段交代了什么,作用何在?

  3.文章怎样从正面和侧面表现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的?

  4.文章描写了几个场面,各是什么?由同学朗读,体会意境。

  5.结尾有何特点?

  6.本文侧面描写的作用何在?

  (四)完成课后练*第1—3题,串讲知识点。

  (五)归纳.写作特点。

  (六)练*背诵。

  (七)布置作业。


小学语文课文《太阳》教案汇总五篇(扩展4)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12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

  3、理解课文,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聪明智慧的人才可能拥有精彩人生。

  教学重点:结合家庭不幸、艰难谋生的情节,理解感悟主人翁的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热爱学*、要强好胜、不甘命运驱使、富有理想的性格。

  教学难点:抓住生活“再艰苦再劳累,……跟父亲读书”等细节体会主人公热爱学*、要强好胜的性格。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前先学

  1、阅读全文,读准字音,理解生词,注意做好记号。

  2、查资料,了解夏洛蒂.勃朗特。

  3、查资料,了解作品《简.爱》,了解它们的大概内容。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感悟形象。

  1、师:关于夏洛蒂,文中对她有一个比喻。

  2、学生回答: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

  3、问:为什么会打这样的比喻?她和仙人掌的命运有什么相同?

  4、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5、交流:

  仙人掌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中,仍然可以生存。夏洛蒂遭遇到不幸,最终还是成功了。

  6、问:她遇到了那些方面的不幸?哪些语句让你体会到出境的艰难?

  7、学生自由读课文。

  二、再读课文,感悟品质

  1、交流:遇到哪些方面的不幸?

  2、回答:家庭生活上和创作上。

  3、说说主人公遭遇了怎样的家庭不幸。

  (1)学生找出语句读一读

  (2)面对这些不幸,主人公是怎样艰难谋生的呢?

  用笔把表现主人公艰难谋生的词句画下来,多读几遍,交流感受,体会其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物性格。

  (3)抓住“洗衣、、烧饭、缝缝补补、拾柴、捡破烂”等词体会主人公为生活而忙碌奔波的形象,感受主人公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人物性格。

  抓住生活“再艰苦再劳累,……跟父亲读书”等细节体会主人公热爱学*、要强好胜的性格。

  抓住“始终没有停止过写作尝试,……幸运之门”等细节,体会主人公不甘命运驱使、富有理想的性格。

  4、结合立志写作、遭遇打击的情节,理解感悟主人公百折不挠的性格。

  (1)朗读第三、四自然段,交流感受。在写作的道路上,夏洛蒂遇到的挫折

  (2)重点阅读第三自然段,体会夏洛蒂向骚塞请教前后不同的心情。

  (3)指导有感情朗读这两个自然段,体会吓洛蒂的坚强性格。

  (4)理解感悟主人公不服输的性格。

  面对这些沉重的打击,夏洛蒂服输了吗?你从那里看出来?

  (5)结合孜孜不倦、敲开文学圣殿的大门的有关情节,理解感悟主人公

  为改变命运所表现出来的勤奋和坚强毅力。夏洛缔有没有通过写小说实现自己的理想,敲开幸运之门呢?她是如何敲开的?

  (6)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感受主人公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取得成功的喜悦。

  三、回归整体、感悟成功

  1、交流对课题“小草和大树”的理解,为什么以此为题?

  领会题目通过鲜明对比抓住读者,进一步体会主人公与命运和世俗偏见抗争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追求理想的性格。

  2、回顾课文整体把握“小草”成长为“大树”的艰辛历程,交流夏洛缔取得成功的人生启示

  3、你体会到什么,用一句话概括。

  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

  小草

  家庭不幸,艰难谋生

  立志写诗,遭遇打击

  反思权衡,开拓新路

  孜孜不倦,敲开文学圣殿的大门

  【教学目标】

  1、认识“央、瓦”等13个生字。会写“央、交”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的变化。

  3、有热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感情。

  【教学重点】

  学*生字词,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学会本课的生字,感受祖国首都的美丽。

  【用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想】

  从小就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祖国的心脏。从北京传出来的声音,响遍神州大地。世界各国人民的眼睛,也越来越多的聚焦于北京。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让他们爱北京、以北京为豪。在学*时我打算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北京了解了哪些,在放幻灯片,让学生对北京古老而现代的景观有所了解,再进入本文的学*。生字的学*还是发挥小组的作用,有小组长带领读一读、说一说、记一记,再通过读短文检查。课文的朗读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的作用读通、读顺、读的有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说说北京,导入新课

  1、说说你知道的北京。

  2、课件出示:美丽的北京。

  展现北京古老的文明和现代的文明:*广场、立交桥、颐和园、故宫、中华世纪坛……

  请同学们认真观看。说说你看到的北京。

  3、北京多美呀!今天,我们一起出发去北京游玩。

  二、初读识字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检查学生认读情况:

  ⑴学生用生字卡片互相检查。

  ⑵课件出示词语:

  中央城市旁边花坛祖国庄严图案立交桥

  风景优美绿树成阴高楼大厦名胜古迹

  ①学生自读;

  ②小老师领读;

  ③开火车读。

  ⑶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正音。

  ⑷给生字找朋友。

  三、朗读欣赏,悟情

  1、请同学们听老师读读课文,想一想,你感受到了什么。

  2、读读想想说说:哪些地方写出了北京的美,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

  3、请同学们读读课文,把你觉得最想读的地方划出来,再读给你的同桌听,并和他说与说你为什么想读。

  4、你觉得哪些地方不明白?你还想知道哪些关于北京的事情?

  5、指名朗读课文,大家评议,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四、实践活动

  北京的景色如此美丽,让我们动手把它画下来,再加上自己的想象,画一幅想象画,并配上一、两句赞美的话。

  第二课时

  一、展示交流,复*巩固

  1、在小组内展示、交流自己画的想象画。

  2、课件出示课后读读记记中的词语:

  绿树成阴鲜花盛开风景优美

  来来往往高楼大厦名胜古迹

  ⑴自己读读这些词语。

  ⑵同桌互相读一读。

  ⑶全班齐读。

  ⑷开火车朗读。

  3、拼词游戏。

  4、自由选择词语练*说话。

  二、我会写

  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书写的字:

  央市优坛国交旁阴城图

  1、读准这些字的音。

  2、仔细观察这些生字在田字格里的占位,同桌互相说一说。

  3、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学生仔细观察,并书空练*。

  4、描红仿写。

  三、练*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并背给小组长听

  四、拓展活动

  说说知道的北京新变化。

  【教学后记】

  学生对北京非常向往,课件展示了北京的名胜古迹、新风貌等风景,学生一看就激发了自豪感,因此,在学*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的读出课文。在布置作业时,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培养想象力,这种练*须继续加强训练。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能区别多音字“哄”、“吗”的读音,理解11个新词的意思,能区别“走失”和“丢失”的不同意思。

  2、能仿照例句,把不完整的因果句补充完整。

  3、初步学会预*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4、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商人走失的那只骆驼的样子的,懂得遇事仔细观察,抓住事物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教学点与难点

  1、让学生初步学会预*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理解老人通过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推理的过程;能用因果倒装句式正确地把老人的推理过程说出来。

  2、培养学生预*课文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和*时多观察,勤思考的好*惯。

  三、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能区别多音字“哄”、“吗”的读音。

  3、能区别“走失”和“丢失”的不同意思。

  4、初步学会预*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

  (1)投影骆驼图后问:这是什么动物?谁能说说骆驼是一种怎样的动物?

  (2)投影“从前有个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问:“走失”是什么意思?可以换成“丢失”吗?

  (3)商人走失了骆驼,于是就发生了一个“找骆驼”的故事,出示:13找骆驼

  (4)看了课题,你想知道那些问题?

  2、引导质疑

  (1)听课文录音,想想刚才提的问题,那些听了录音就解决了。

  (2)今天老师还要教给大家一种新的预*课文的本领。出示“阅读提示”,通过学*“提示”,明确本单元学*的重点是“学*课文,学会提出不懂的问题”。

  (3)指导预*课文的方法与步骤。

  ①读通课文,读准生字的音;注意多音字的读音;分析生字的形,记住字形。

  ②划出由生字组成的新词,想想新词的意思。把不理解的词语写在作业本上。

  ③再读课文,在不理解的句子和内容下划上“—”线,打上“?”。

  3、反馈交流,评析学生提出的问题。

  (1)认读生字卡片。

  (2)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对有价值的问题要及时表扬肯定,对“偏题”要妥善处理

  ,正确引导。

  (3)紧扣阅读训练重点及学生预*前、后提出的问题进行小结。

  4、完成作业。

  (1)《作业本》题2。

  (2)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本课生字,理解有关词语。

  2、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商人走失的那只骆驼的情况的。并能仿照例句,把不完整的因果句式补充完整。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1、检查生字,听写生字。

  2、学*课文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想想这一段主要讲什么。

  (2)这段主要讲什么?从那里看出商人的心理很着急?用着急的语气读读商人的话。

  3、学*2—9自然段。

  (1)布置自学。要求:①轻声朗读2—9自然段。②同桌讨论:老人知道商人丢失的那只骆驼有那些特征?老人说得对吗?你从哪儿看出来?

  (2)反馈

  ①让学生用“老人知道商人丢失的那只骆驼

  ”的句式说出骆驼的三个特征,先分三句说,后综合起来说。

  ②商人三次回答老人的话是怎样说的?

  ③比较“是的”、“不错”、“对极了”的异同,说说商人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④“忿忿”是什么意思?商人的心情为什么会转喜为怒?该怎样读出“忿忿”的语气来?

  (3)分角色朗读2—9自然段。

  4、学*第10自然段。

  (1)默读第10自然段

  ,思考:老人并没见过商人的骆驼,可却能那么准确地说出骆驼的特征,这是为什么?请把老人得出结论的依据找出来。

  (2)“不紧不慢”是什么意思?

  (3)请用“不紧不慢”的语气说说老人的话。

  (4)练*用因果句式说写句子。

  5、作业:(1)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2)抄写词语。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遇事要仔细观察,抓住事物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2、继续进行因果句式的说话训练。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1、复*。

  (1)听写词语。

  (2)分角色朗读1—9自然段。

  (3)请你用不紧不慢的语气,仿照例句回答商人的疑问。

  2、继续学*第10自然段。

  (1)齐读“至于……顺着它的脚印去找”句。

  (2)理解“至于”的意思。

  (3)仿照例句说话。

  3、学*第11自然段。

  (1)齐读第11自然段,看看商人找到骆驼了没有。

  (2)“果然”是什么意思?“果然”说明了什么?

  4、总结。

  (1)老人为什么能帮助商人找到骆驼,你从这个故事中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2)通过这一课的学*,你还知道了什么?

  5、课堂练*:《作业本》3、4、5题。

  教学目标:

  1、继续练*独立识字的能力,歌声教学设计及反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引导学生体会小姑娘面对困境时那种勇敢、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继续学*课文(师手指课题,生齐读)《歌声》。

  2、考考同学们对生词的掌握情况(多媒体出示词语)

  2、通过上节课的学*,我们知道了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体会“绝望”。

  1、①触礁了,船沉了,哪个自然段在写船沉了?

  生:第一段

  ②这时人们是什么心情?边读第1段边从书中找一个最准确的词语来概括。

  生:绝望。(师板书:绝望)

  2、①什么是绝望?(没有一点希望)

  ②孩子们,这里所说的没有希望和我们*时所说的没有希望相同吗?

  生:不同

  ③那这里所说的没有希望,绝望是什么意思?(没有生存的希望了,快死了)

  ④请你读出这个词的意思来!

  3、人们绝望了,为什么人们绝望了?请听老师读第1段,边听边想。(多媒体配乐,师范读第1段)

  4、生交流“绝望”的语句。抓重点词语,品读并感悟。

  5、①孩子们,让我们亲眼去看看这场灾难吧!

  (多媒体放录像,师配画外音:这是历史上一个真实的`故事。一艘轮船不幸触礁了,只听“轰”的一声巨响,船身一下子被剖开了一个大口子,海水凶猛地涌进了船舱,顷刻间,大人、小孩奔跑着、叫喊着、哭泣着,人们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都束手无策,人们惊慌失措,任凭海水无情地把他们吞没。船沉了,人们纷纷落入了水中,海水猛烈地击打着人们,人们在冰冷刺骨的海水里拼命地挣扎着,呼救着,大家都在艰难地寻找着能让自己获救的东西,可是什么也没有。)

  ②刚才我们看到了这场灾难,轮船触礁沉没了,海水卷走了许多人,此时,你心情怎么样?

  让我们再一次用心去体会那些绝望的人们的心情吧!拿起书,和老师一起读读第1自然段。(师引读第1自然段)

  三、体会歌声如何给人力量

  1、马金纳绝望了,老师也绝望了,而且我还不会游泳,就在这时(播放歌曲《loving you》)

  2、当你在大海上孤立无助的时候,听到这样的歌声,你会有什么感受?

  3、那马金纳又有什么感受,又是怎么做的?从课文中找出句子。(引出第二自然段)

  4、做词语“顿时”的替换练*。

  四、体会小姑娘唱歌的句子

  1、这美妙的歌声又是谁唱的?

  2、好,请你们默读第3自然段,用波浪线勾出小姑娘唱歌的句子,教学反思《歌声教学设计及反思》。(生默读勾画,师巡视)

  3、生汇报(多媒体出示:一个不满10岁的小姑娘在她们中间,正在高声歌唱。她一次又一次从浪花中冒出头来,用手抹一抹脸上的海水,又唱起来。)自己读读这两句话,想一想,你从这两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再把你体会到的,说给自己听一听。(生读句说体会,师巡视)

  师:孩子们,请你们想想,这个小姑娘在唱歌时会遇到哪些困难?

  4、刚才你们把这两句话体会得很好!(多媒体出示:一个不满10岁的小姑娘在她们中间,正在高声歌唱。她一次又一次从浪花中冒出头来,用手抹一抹脸上的海水,又唱起来。)现在就把你们对小姑娘不同的感受送到句子里,自己读读吧!

  生:(自由读)一个不满10岁的小姑娘在她们中间,正在高声歌唱。她一次又一次从浪花中冒出头来,用手抹一抹脸上的海水,又唱起来。

  五、体会歌声的作用。

  1、孩子们,人们得救了吗?(得救了)得救啦!让我们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读。(多媒体出示:终于,一艘小艇追寻着歌声驶来了!)

  (生齐读)

  2、老师这儿还有一个句子,你们比一比,有什么不同?

  多媒体出示:终于,一艘小艇追寻着歌声驶来了!

  一艘小艇追寻着歌声驶来了!

  3、所有游过来的人都得救了。大家从内心感谢这位小姑娘,为什么?

  (师引读课文最后一段相关语句)

  生:(齐读)是她,用自己的歌声,给人们增添了勇气和力量,是歌声救了大家。

  4、①小姑娘用歌声救了大家,如果她不唱歌,人们就会像录象中那样的悲惨!所以,这不是一般的歌声,这是希望的歌声,(师板书:希望)这是生命的歌声,因为它给了人们勇气和力量。(师板书:勇气和力量)绝望了的人们才会像小姑娘一样坚持了下来,等到了救生艇。这歌声多么令人难忘呀!让我们记住这歌声吧!有感情地再读课题。(生有感情地齐读课题:歌声)

  ②人们终于获救了,假如你就是船上的一个人,你会怎么样感谢小姑娘?让我们对着她说吧!6、孩子们,就让我们再一次怀着感激的心情,再读读最后一段吧!(生齐读最后一段)

  五、总结。是呀!小姑娘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没有绝望,没有放弃,她仍然顽强地高声歌唱,最终才获得了生的希望。我们的一生中也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和不幸,当我们真正面对它们的时候,要像小姑娘一样,充满希望,不要放弃,不要退缩,要勇敢地面对一切……

  板书设计:

  歌声

  绝望勇气和力量希望

  教学反思

  掩卷反思,自觉本课教学最大的收获是通过多媒体和教师的语言为学生创设情境,尽可能让学生穿越时空的阻隔,走进文本,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例如:在学*第一段时,在学生观看了沉船的视频后,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此时,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个落水者,你最期望看到什么?”“海岸!”“救生船”“小岛”……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与人物进行深度对话,看人物所看,想人物所想,真正走进了文本。

  另外,本课的教学也非常读的训练。通过齐读、默读、分组读、指名读、引读和重点品读等多种诵读形式,让学生与文本发生碰撞,在读中去品味语言,在读中去体味情感。例如:在品读描写小姑娘唱歌的语句时,通过自由读学生体会到这些句子最能表现小姑娘的坚强与乐观,然后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词语。

  能力目标:

  1、有感情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 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3、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

  情感目标: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

  重点:

  1、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

  2、积累语言。

  难点:

  通过个性化的阅读,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朱自清简介及朱自清作品。

  2、搜集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文章、名言、警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 学生交流课前所搜集到的有关时间的名言警句。

  2、 听了这些名言警句,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3、揭题:80多年前有一位年轻的作家也和我们有着一样的.感怀,于是他写下了散文《匆匆》(板书课题,读题。)这位作家就是——朱自清、(板书:朱自清)

  1、 你了解朱自清吗?(生简介作者)

  过渡: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朴素、精炼,文笔清新如如水,自然如风,令人回味无穷。在今天我们所要学*的文章里,他是怎样来抒发他的情怀呢?

  设计意图:师生谈话,学生汇报课前收集的有关时间的诗词、名言、朱自清的生*,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筛选信息的能力,由此也巧妙地引导学生进入本文自主阅读的状态。

  二、整体感知,读中悟学

  1、 整体感知:录音朗诵《匆匆》。

  听了朗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文章,不仅要读通、读顺,还要读懂文中的每个自然段。

  (1) 老师选择几个难度的自然段指名学生朗读,师生评议,正音。

  (2)每个自然段分别说了什么?

  (3) 文中作者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媒体映示句子: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3、指导有侧重点地读好问句。

  (1)指名读。要求:读出自己的疑惑。

  (2)假如要强调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该怎么读?指名读、齐读。

  (3)小结方法: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要求就有不同的读法和感受。

  设计意图:紧扣题眼,用不同的语气朗读重点语句,通过不同角度的朗读,引导学生获取不同的体验,引发联想,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并且获得一些学*语文的方法。

  三、 细读探究,品味感悟

  1、课文中,作者以他细腻而独特的笔触,具体形象地描述了日子的来去匆匆,请同学们细细读读课文的第2、3自然段,找出有关的语句,读读品品,并在旁边做些批注,写写自己的感受。

  2、学生自读自悟。

  设计意图: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在这一环节指导学生自主朗读,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品味,在读读写写中探究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受到情感熏陶。

  3、交流,随机映示语句,相机指导朗读。

  (1)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A、指名几声读,谈体会。(在交流中了解作者运用比喻的写作方法,形象地写出了自己八千多个日子无声无息地消失了。)

  B、请读的出色的学生介绍为什么能读得好,让学生们明白怎样读进文字中去。

  C、小结方法:朗读时展开丰富的想象,并融入自己的感受,就能把文章读好。

  D、运用上述方法朗读这句话。

  设计意图:教学时一方面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内容,并且又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学生自己朗读喜欢或感受深刻的句子,有自己的独特体会,真正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而师生共同研读讨论重点句段,有利于解决重难点,也体会了课堂的互动。

  (2)于是——洗手时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时,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圈画:“水盆”“饭碗”“双眼”下面加点。)

  A、读了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B、学生评议:他读得怎样?听了同学的朗读,你还想到了什么?

  C、读出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学*语文的目的不只是了解内容,也不仅是一时一地的同感,更重要的是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在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老师不断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读后的感受,创设不同的情景引导学生说话,落实了读的训练的同时指导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3)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一次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A、教师范读,你能体会到什么?是你想到了那些时光飞逝的词?

  B、时间能”跨”能“飞”,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谁也能把日子的这种飞逝的感觉读出来?和老师比一比。指名读。

  C、男女生赛读。

  D、喜欢这个句子的同学站起来读。设计意图:该环节为学生创设了个性化阅读的时空,尊重学生在学*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重视学生的自主多元感悟,重视学生朗读中谈体会和朗读中的师生评价、交流,真正达到有感情朗读的要求。

  四、配乐齐读,深化情感

  1、学生配乐读第2、3自然段,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受。

  2、此刻让我们再来回味文章开头的问句,你是否有新的体会呢?再读。

  设计意图:抓住文中的设问句在课堂首、尾的运用,既起到了首尾呼应的作用,又对理解文章的内涵起到了很好的帮忙。

  五、总结全文

  既然日子这样容易匆匆而逝,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再来品味,寻找答案。

  六、作业

  1、课外读一读《跟时间赛跑》。

  2、协议据有关珍惜实间的句子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3、读一读朱自清的其他散文如《荷塘夜色》《春》等著名的散文,学*积累优美的语言。

  设计意图: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教师要注意拓宽学*资源,使课内外有机的融合,创造性的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得段落。

  3解作者对时间流逝得伤感以及珍惜时间得感受,唤起学生得生活体验,体会时间得稍纵即逝。

  4感受语文得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得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

  2积累语言,学*作者得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整体感知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很美,很有意境。同学们想听吗?(讲述故事《虚度得日子》)同学们,你倾听出什么?谁能告诉我?

  (浪费时间,不再回来)

  你说得真好。是啊,时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刘庆不会也不能让时间倒流。今天我们就来学*由伟大得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散文家朱自清写得一篇关于时间得优美散文:匆匆(板书课题)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课前同学们进行预*,你来告诉我,读几遍课文?你呢?

  很好,下面有请三位同学读一遍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看他们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读完,谁能评价一下他们读得怎么样?

  你说得真好,你能读读这句话吗?

  3、读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谁能说一下?

  4、小结:

  同学们做得非常好,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得出自己得体会。收获真不少。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好,同学们,再读课文,你会有更多得发现。

  二、精读课文,感受作者情感

  1、选择自己喜欢得读书方式(如轮读,小组读,默读等)来读课文。

  师范读(配乐朗诵)

  2、划分层次,再读课文

  我们得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是有人偷走他们罢:

  那是谁?

  又藏在何处呢?

  是他们自己逃走罢:

  现在又到哪里呢?

  3、生再读课文(配乐)

  非常好,能体会散文得意境,诗一样得语言。

  你体会到什么?有什么发现?

  A、句子

  B、词

  C、段落

  读第三段,你觉得哪些句子能体现匆匆呢?(交流讨论)

  洗手得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

  吃饭得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

  默默时,便又从凝然得双眼前过去

  4、小结:

  同学们做得真好,能做到边积累边运用,全体训练,从而感悟时间得匆匆。作者又发出怎样得感慨和叹息呢?(徘徊、叹息)是啊,不能只是徘徊和叹息,他决定不能白走这一遭。我们呢?我们能吗?

  对,不能。

  三、拓展延伸,情感倾诉

  1、同学们,有一篇文章也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今天我推荐给大家!

  (补充《时间布》)

  2、老师寄语:

  时间得宝贵就在于它得一去不复返,请珍惜生命中得每一段时光吧!

  3、同学们,课下还可以搜集一些关于珍惜时间得名言警句,上课时我们再交流。谢谢大家。

  教材分析

  这篇略读课文描写了家乡山林中一眼美丽的清泉,写出了泉水的深和绿及冒不完的水泡。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观赞美之情,表达了对家乡热爱的感情。

  课文是按珍珠泉的所在位置,潭水的四周和泉水涌动的特点,以及”我”对家乡泉水喜爱的顺序写的。全文共六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第五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部分。课文开始交待珍珠泉的位置。第二自然段描写泉水四周的景物,由石头镶嵌,青苔、绿草、野花环绕,就像一个大花环。泉水色绿且深,清可见底。第三自然段讲从潭底冒出的水泡,在阳光下呈现一串串多彩的珍珠。第四、五自然段讲这就是自己家乡的珍珠泉,表达了家乡孩子对珍珠泉的喜爱之情。本课表达上的特点是抓住有特点的景物,描写细腻生动,用词优美。同时对家乡的感情充溢其间,富于感染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感悟读、做句子卡片等方法体会抓特点表述景物的方法,同时积累课文优美语言。

  3.读中欣赏、感悟珍珠泉的美,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及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品味珍珠泉的美。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抓特点表述景物的方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基本操作程序 教学调整

  一、揭题导入:

  师板书课题:珍珠泉

  师:小朋友们,学了前面的课文,我们感受到了燕子的可爱,

  荷花的美好,知道了不同的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作者用手中的妙笔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大自然的美好景物,那么珍珠泉又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好好地去领略一番吧,

  二、初读课文,质疑、解疑

  1.生自由读课文,理解字词。(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解决不懂的字词)

  2.梳通文脉

  ⑴整体感知课文的写作顺序

  ⑵重点了解课文写珍珠泉的是哪几个自然段?(课文2.3.4自然段)指说这3个自然段依次介绍的内容。(师随机板书)

  三、咀嚼珍珠泉的水泡,感受水泡的特点

  ⑴师:读了课文,令你感受最深的是珍珠泉的什么呢?(指说)

  (重点品读第三自然段,感受珍珠泉水泡的可爱、活泼)

  ⑵生自由读第三自然段,划出写水泡最有趣的是句子。

  ⑶交流:

  出示:开始,水泡很小,摇晃着越升越高,越来越大,最后在水面绽开了,在扑哧一笑中消失了!

  师:喜欢吗?你最喜欢它哪一点(引导学生抓住 “小、越升越高、越来越大”这几个词感受水泡的变化。)

  师:原来水泡还是在变化的呢?真有趣!

  ⑷师顺势引导学生从”摇晃、绽开、扑哧一笑”这几个词语中感受水泡的可爱、有趣、调皮……

  师:这些小水泡就像我们小朋友一样可爱,作者是把它们当作人来写了。小水泡多么活泼啊,你仿佛看到它们在干什么呢?(指说)这么活泼、可爱的小水泡就要在扑哧一笑中消失了,作者可真有点舍不得啊,谁能通过朗读把可爱的小水泡留在我们的教室里呢?(指读)

  齐读:可爱的小水泡们,一起读。

  ⑸作者不仅看到了水泡的样子,还听到了水泡的声音呢。课文中表示水泡声音的词是哪个?(一嘟噜一嘟噜)谁能把好听的声音带给大家?(指读 “一嘟噜一嘟噜”)现在你能把这个句子来读好吗?(指读)

  最有趣的,当然是那晶亮的、饱满的、一嘟噜一嘟噜从潭底冒出来的水泡了。

  ⑹师:小水泡的声音好听,样子好看,把这么可爱的小水泡送给你的同桌吧,把这两个句子读给同桌听。(同桌读)

  最有趣的,当然是那晶亮的、饱满的、一嘟噜一嘟噜从潭底冒出来的水泡了。开始,水泡很小,摇晃着越升越高,越来越大,最后在水面绽开了,在扑哧一笑中消失了。

  ⑺师:小水泡不但在变化,而且在阳光的照射下,还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呢。找到写水泡颜色的句子,读读。

  出示:

  有时候,透过密密的树叶,太阳筛下一束束金光,照在水面上,照在正升起的水泡上,一直照到潭底青褐色的石头上。水面和潭底,金色的光斑和银色的光斑交错着;水泡闪亮闪亮的,射出红的光,黄的光,绿的光,紫的光……多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啊!

  一 、导入新课。

  朗诵诗句,同学们判断是描写哪个季节的诗句:

  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冬: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秋: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夏: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同学们,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像春的妩媚,夏的妖娆,秋的丰盈,冬的纯洁,韵味各异。你们喜欢四季的哪个季节呢?

  喜欢春天的同学举手我看看?夏天呢?秋天?冬天?

  不论你喜欢哪个季节,今天,老师和大家携手共同走进梁衡的夏季,体悟当代作家梁衡的《夏》让我们感到的夏的紧张、热烈和急促。那是一个流金的岁月,那是一个火热的季节——夏。 (板书课题《夏》)

  二、检查预*,积累基础知识。

  1、全体同学朗诵课文。

  要求:注意读准字音,声音洪亮,读出感情。

  2、检查预*:正音及文学常识。

  (1)芊芊细草 轻飞曼舞 春日溶溶,秋波澹澹 闲情逸致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2)梁衡简介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体味作者思想感情。

  1、作者对“夏”充满怎样的思想感情?(要求:在文中找出依据)(板书)

  明确:喜欢和赞美。“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2、作者用什么样的结构安排全文的?

  明确:总分总的结构。

  (全班回答,师生共同梳理。)先总概括了夏天的特点,总领下文;下文再紧扣“热烈、紧张、急促”三个特点来写;最后再总交代了不歌颂春花秋月,而赞美夏天的其中原因,直抒胸臆。

  教学内容

  《画》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一首古诗。课文有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山水相映,鸟语花香的美感。课文以“画”这个谜底为中心,抓住山水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图文对应,妙趣横生。在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教学目标]

  1.认识“远、看、*、听、春、还”六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古诗大致意思,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和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学*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设计理念]

  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在新课程、新教材、新理念的指引下,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学*古诗,品味古诗,探究其趣味,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学*兴趣,使学生充实起来,“灵秀起来”。学生是语文学*的主人,语文教学的人本思想,意味着对每个学生学*个性的尊重。教学中,应让每个孩子自由地读、自由地学、自由地感受、自由地表达、学生有了自由、才会有灵性。课堂上,我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诗句,自由选择喜欢的方式读书,引导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学会倾听、学会汲取、学会欣赏,从而产生思维的撞击、情感的交流、知识的共享和心灵的震撼。*文字博大精深的美唤起他们去探究学*中华古文化的主动性,催化了学生情感,使他们真正成为学*的主人。

  应把握“古诗诵读”这一课型教学的尺度,即重点是识字和熟读成诵,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多读,要读准每个字的字音,要把每行诗读通顺,要读好整首古诗直至能熟读成诵。学生主要通过多读和结合看图,以及教师适当的诗意描述,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悟诗的意境美。教师还应恰当创设出诗境,让学生通过多读体会美、欣赏美、评价美,以至于自己表达美、创设美。

  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刚人学的一年级小朋友,自我约束能力差,老师如若引导不当,会使他们产生厌倦情绪。因此,课堂上把游戏寓于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如本节课开课的猜谜语游戏,识字过程中的开火车、猜字的游戏等等,让学生学*情绪高涨,为他们创设了一个生动活泼、轻松和谐的.学*环境,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活动中去,感受学语文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都猜过谜语吗?谁来出个谜语给大家猜?

  (学生兴趣盎然地玩猜谜语的游戏)同学们真聪明,老师也请你们猜个谜语(出示古诗),它是一首谜语诗(板书:古诗诵读),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学完古诗,你们一定能猜出谜底。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1.请大家翻开书92页,自由读诗,注意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2.(出示小黑板)这六个字你们会认吗?先自己在下面读一读吧!

  3.谁想读给大家听一听?(学生自主选择读宇,重点指导读好前鼻音“*”、后鼻音“听”)

  4.读得很好,去掉拼音朋友也能读这么好吗?咱们开火车比赛来读一读吧1

  5.猜字游戏:老师藏一张字卡在身后,让学生猜是哪个字宝宝这么调皮,在和大家玩捉迷藏的游戏。(学生在游戏中巩固生字的读音)

  三、再读古诗,读通诗句

  1.生字读得这么好,相信大家再读古诗时一定能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自己在下面读一读。

  2.同座互读、评,指名全班读、评。

  3.全班齐读。

  四、品读词句,领悟诗境

  1.学生自由读诗,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行多读几遍,并读给同座听。

  2.根据学生学*的情况调整教法,学生喜欢读哪一句,就指导学生读好哪一句。导读方法如下:

  “远看山有色”,演示“山”的分解图片,师描绘远山:远远看去,一座座青色的山峰连绵起伏,多美呀!谁能把这行诗读得很美呢?

  “*听水无声”,演示“水”的分解图片,师述:哗哗的流水从山间流出,请一位同学上台来听流水的声音,其他同学把耳朵贴在书上听一听,能听到流水的声音吗?为什么?(画上的水)。那么,这一行该怎么读呢?

  “春去花还在”,演示“花”分解图片,师述:春天到了,百花盛开,现在春天过去了,花怎么还在开放呢?(画上的花)。谁能把这一句读好呢?

  “人来鸟不惊”,演示“鸟”的分解图片,师述:枝头上站着一只可爱的小鸟,咱们来跟它打个招呼吧。请一个同学上来,和下面的同学一起说:“嗨,小鸟,你好呀!”哎呀,小鸟不理我们,这是怎么回事呀?(画上的鸟)。谁会读这行诗?

  3.四行诗都读好了吗?现在我们把整首诗连起来读一读。

  练读,指名读,齐读,看图读,引读。

  4.让学生猜出谜底:画。(板书课题,齐读)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

  五、积累诗句,熟读成诵

  1.学生再来欣赏一下这幅美丽的画,配乐,学生边看图边吟诵。

  2.学生在学*小组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好这首诗吧!

  (小组合作多种形式练读)

  3.小组学*成果展示。

  4.熟读成诵。(背诵时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山、水、花、鸟”来背。)

  六、课外延伸,再现情境

  1.师:(充满激情地)这首诗可真有趣呀,短短几十个字就描绘了这么美的一幅景象。你们还知道哪些有趣的诗吗?(学生扩展背诗,激发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

  2.回家请爸爸妈妈猜今天学的谜语诗,如果猜对了,就画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送给他们作为奖励,并搜集更多古诗参加下周班级开展的“古诗诵读会”。

  教学目标:

  1、继续练*独立识字的能力,歌声教学设计及反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引导学生体会小姑娘面对困境时那种勇敢、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继续学*课文(师手指课题,生齐读)《歌声》。

  2、考考同学们对生词的掌握情况(多媒体出示词语)

  2、通过上节课的学*,我们知道了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体会“绝望”。

  1、①触礁了,船沉了,哪个自然段在写船沉了?

  生:第一段

  ②这时人们是什么心情?边读第1段边从书中找一个最准确的词语来概括。

  生:绝望。(师板书:绝望)

  2、①什么是绝望?(没有一点希望)

  ②孩子们,这里所说的没有希望和我们*时所说的没有希望相同吗?

  生:不同

  ③那这里所说的没有希望,绝望是什么意思?(没有生存的希望了,快死了)

  ④请你读出这个词的意思来!

  3、人们绝望了,为什么人们绝望了?请听老师读第1段,边听边想。(多媒体配乐,师范读第1段)

  4、生交流“绝望”的语句。抓重点词语,品读并感悟。

  5、①孩子们,让我们亲眼去看看这场灾难吧!

  (多媒体放录像,师配画外音:这是历史上一个真实的故事。一艘轮船不幸触礁了,只听“轰”的一声巨响,船身一下子被剖开了一个大口子,海水凶猛地涌进了船舱,顷刻间,大人、小孩奔跑着、叫喊着、哭泣着,人们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都束手无策,人们惊慌失措,任凭海水无情地把他们吞没。船沉了,人们纷纷落入了水中,海水猛烈地击打着人们,人们在冰冷刺骨的海水里拼命地挣扎着,呼救着,大家都在艰难地寻找着能让自己获救的东西,可是什么也没有。)


小学语文课文《太阳》教案汇总五篇(扩展5)

——五年级语文课文莫高窟教案3篇

  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走进敦煌莫高窟这一艺术宝库,了解莫高窟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赏读、积累课文介绍莫高窟的优美词语、句段,初步感知文章排比句式的语言魅力。

  3、了解作者点面结合、用词精准的写作特色。

  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莫高窟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学生的文化底蕴。

  2、积累优美语段,熟读成诵。

  3、感知课文的写作方法与特色,能迁移运用。

  教学准备:

  1、学生:通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搜集介绍莫高窟的文字和图片。

  2、教师: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导语:在祖国的西北,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蕴藏着一颗璀璨的明珠,(板书:一颗明珠)它就是我们昨天新学的课文——(读题)莫高窟。

  2、复*词语:这些词你能读正确吗?

  断崖绝壁、举世闻名、神态各异、慈眉善目、威风凛凛

  惟妙惟肖、啧啧赞叹、精妙绝伦、宏伟瑰丽、漫天遨游

  3、读了这些词,你能说说课文主要描写了莫高窟哪三方面的内容?(有精妙绝伦的彩塑,有宏伟瑰丽的壁画,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适时板书)

  4、你抓住了课文的哪两句话?

  (1)出示过渡句:莫高窟里不仅有精彩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这句话的作用是——承上启下,前半句是第二小节的内容,后半句是第三小节的内容。

  (2)出示: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

  师:抓住段落中提纲挈领的话,可以帮助我们理清课文的层次。

  过渡:作者又是如何突出彩塑的精彩绝伦、壁画的宏伟瑰丽呢?是这节课的学*目标。

  二、深入探究

  1、彩塑

  (1)请一个同学读第二小节,其他同学思考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指名回答并出示: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师:作者概括点明了彩塑的特点——个性鲜明、神态各异。彩塑有多少尊?(两千多尊)作者能面面俱到,一一写来吗?(不能)作者怎么写的?谁来读。

  (2)出示: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

  作者用了什么句式?让你感受到什么?

  朗读指导并评价::把结构相同的短语进行排比,句式整齐,读来很有气势,增强了感染力,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了彩塑的个性鲜明。板书:运用排比。

  作者仿佛用摄像机给我们呈现了三个分镜头,(示图)展示出了菩萨的特点是——慈眉善目,天王的特点——威风凛凛,力士的特点——强壮勇猛,你看,作者用一个词就形象地表现出了一尊彩塑的特点,用词多么精准。(板书:用词精准)让我们读出彩塑各自的特点。

  作者的三个分镜头可以说是一闪而过,是一个概括的面的描写,(板书:面)让我们感受到了——彩塑得多,而且——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3)作者为了突出彩塑的特点,还对准一个独特壮观的卧佛拍了个特写镜头,引读第四句:有一尊卧佛长达——……

  16米有多长,我们把他竖起来,一层楼有3米多,大概几层楼高?真是壮观,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寥寥数语就把卧佛的特点细致传神地描绘出来了,这是一个点的描写。(板书:点)

  朗读指导并评价:让我们一起读出卧佛的特点。

  (4)作者点面结合(板书:结合)去写这两千多尊彩塑,让我们走*他们,感受他们的气息。(读三、四句)

  由这两句不难想象到所有的这些彩塑都是精致巧妙,绝无仅有,这叫“精妙绝伦”。看到这儿,你会如何赞叹?(适时理解“啧啧赞叹”)你们称赞的到底是谁?(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

  师:作者最后自然地以游人的赞叹作为总结,齐读第二小节最后一句。

  (5)出示: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慈眉善目威风凛凛

  强壮勇猛神态安详

  惟妙惟肖啧啧赞叹

  文章写这两千多尊彩塑,用了一连串精准的四字词语,才形象地突出了彩塑的特点。让我们把这些四字词语积累背诵下来。

  (6)指导背诵:引导学生把积累的四字词语填入课文第二自然段中。

  出示: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这些彩塑(),()。有()的菩萨,有()的天王,还有()的力士。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看到这一尊尊()的彩塑,游人无不()。

  (7)示四幅相应的图,师引背。

  师总结:作者运用了排比句式,点面结合地来写,而且用词精准,从而突出了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特点。

  过渡:莫高窟除了有两千多尊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2.壁画

  (1)作者同样运用了这些写作方法,请大家自己读第三自然段,看看作者运用了哪些排比句,如何体现出“点面结合、用词精准“的特点,可以圈画批注。

  (2)学生自读后交流第一句排比句式:

  ◆出示: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

  A用了“有……有……还有……”的排比句式,让你感受到什么?(不仅句式整齐,而且感受到壁画内容的丰富多彩)这样的壁画有多大的面积?(四万五千多*方米)相当于我们的体育馆有100多个。真是宏伟瑰丽啊。读中体会。

  B作者选取了一些壁画,拍摄了一组分镜头,(示图)这是概括的“面”的描写。

  C出示:()佛教故事

  ()神佛形象

  ()民间生活

  ()自然风光

  请学生把括号里的词语填好后,问:你体会到什么?(用词精准)朗读体会。

  引读——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在这些壁画中,飞天是艺术成就最高的,作者浓墨重彩地来描写,这是一个“点”的描写。

  ◆出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

  A这句又用了什么排比句式?(有的……有的……)而且分别用两个四字词语列举了飞天的优美造型,课文一口气用了几个“有的”?你体会到什么?(飞天造型得多)还从哪里体会到?(成百上千、一个省略号)

  朗读指导并评价:飞天的姿态万千,真让人身临其境,眼花缭乱啊。

  B用词的精准又体现在哪里?

  出示: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花篮,()鲜花;有的怀()琵琶,轻()银弦;有的()身子,自天而();有的彩带(),漫天();有的()双臂,翩翩()……

  请学生把括号里的词语填好后,问:你体会到什么?(动词的精准,突出了飞天的姿态万千、妩媚动人)

  让我们图文结合,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准,欣赏飞天万千的姿态。(出示五幅飞天造型图)

  过渡:这就是敦煌的飞天,敦煌宏伟瑰丽的壁画。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3)激**感,朗读体会。

  这么精美的文字值得我们积累背诵。出示填空,指导背诵。

  ◆学生练背。

  莫高窟除了有两千多尊()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方米()的壁画。壁画的内容(),有()佛教故事的,有()神佛形象的,有()民间生活的,还有()自然风光的。壁画上的飞天,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指名四个同学分句背。

  ◆示相应的图,师引背。

  3.藏经洞

  引读过渡: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

  (1)请同学们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想像:它以前是怎样的?现在是怎样的?

  (2)学生读课文。

  (3)学生交流,适时指导:请你再读这一句:“洞里曾藏有……”,从这个“曾”字读出来什么?(藏经洞里曾经藏有丰富的藏品,封存着*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和艺术辉煌,如今都没有了;帝国主义的野蛮与无耻。)板书:曾经辉煌。

  这数万多的珍贵文物都到哪里去了?(出示一段话,学生阅读)


小学语文课文《太阳》教案汇总五篇(扩展6)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 (菁华5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会背诵。

  2、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真挚感情。

  3、通过本课学*,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惯。

  重点难点:

  理解诗意,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诗人所表达的真挚感情。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自读自悟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诗人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导语:祖国的文化博大精深,而古诗更以它意境深远、含义深刻、琅琅上口的独特艺术魅力受到人们喜爱,你们喜欢古诗吗?

  哪位同学能背背你最喜欢的一首古诗。(请学生背背)

  看到同学们背得那么起劲,老师也想背一背自己喜欢的一首诗,欢迎我吗?(老师背诵《泊船瓜洲》)

  2、揭题:刚才老师背的就是今天我们一起学*的这首诗《泊船瓜洲》。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了解大意

  1、结合文中的“预*”,读读古诗,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2、引出学*古诗的方法。(1、知诗人,解诗题;2、释词语,明诗意;3、入诗境,悟诗情)

  三、运用方法,学*古诗

  (一)知诗人,解诗题

  1、你们知道王安石吗?

  (学生交流搜集到的资料,教师作适当补充)

  2、你是怎么理解这个题目的?

  过渡:诗人把船停泊在瓜洲这个地方,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请你跟自己喜欢的同学一起学*,用你们喜欢的方式学*,可以学前两句,也可以学后两句,还可以整首学,看你们能知道些什么。

  (二)释词语,明诗意

  1、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教师巡视与学生交换意见。

  2、汇报学*情况。

  3、引导学生了解京口、瓜洲、钟山三地的位置关系。

  4、指导朗读一、二句。

  隔着一条江、又隔着几重山,作者的家乡*在咫尺,可见思乡之情切,看谁能读出诗人思乡之情切。(比较读、自己读、齐读等)

  5、重点理解:又绿、何时

  6、指导朗读三、四句。

  江南的春风又一次吹绿了长江*,这时候的家乡春暖花开、满眼新绿、生机勃勃,家乡是如此之美,但作者却发出了无奈的长叹:明月啊明月,你什么时候照着我回故乡呢?请同学们试读出诗人的无奈之情。(找小伙伴互相评价读,个别读,齐读)

  7、试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8、交流所知道的资料:作者的家乡*在咫尺,思想之情切,为什么不能回家乡?

  (三)入诗境,悟诗情

  1、配乐(古筝乐)朗诵全诗。

  2、体会“绿”字的妙用。

  (1)你认为哪一句诗写得最美?哪个字用得最好?

  (2)据说诗人开始时不是用“绿”字,同学们想想诗人可能用过哪些字?

  (3)讨论:诗人为什么选择了“绿”字?

  (4)师归纳:这个“绿”字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把江南的风景写活了,其他字只写了春天的到来,而“绿”字用在这里仿佛是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幅春风吹过江南一下变绿的画面,尽情地表达了作者对江南家乡的热爱和家乡美景的思念。

  3、配乐(古筝乐)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一个“绿”字表达了眼前一片景,心中无限情,一个“绿”字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情,使《泊船瓜洲》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让我们再读读这首名诗吧。

  4、背诵。

  四、总结延伸

  1、思乡是人类恒古不变的情怀,许多诗人的诗中都表达了这种情思,《泊船瓜洲》就是一篇思乡名诗。

  2、你还知道哪首思乡诗,背给大家听听。

  五、布置作业

  1、背诵《泊船瓜洲》。

  2、用学*古诗的方法自学《游子吟》。

  板书设计: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又绿 思念故乡

  何时

  一 、导入新课。

  朗诵诗句,同学们判断是描写哪个季节的诗句:

  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冬: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秋: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夏: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同学们,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像春的妩媚,夏的妖娆,秋的丰盈,冬的纯洁,韵味各异。你们喜欢四季的哪个季节呢?

  喜欢春天的同学举手我看看?夏天呢?秋天?冬天?

  不论你喜欢哪个季节,今天,老师和大家携手共同走进梁衡的夏季,体悟当代作家梁衡的《夏》让我们感到的夏的紧张、热烈和急促。那是一个流金的岁月,那是一个火热的`季节——夏。 (板书课题《夏》)

  二、检查预*,积累基础知识。

  1、全体同学朗诵课文。

  要求:注意读准字音,声音洪亮,读出感情。

  2、检查预*:正音及文学常识。

  (1)芊芊细草 轻飞曼舞 春日溶溶,秋波澹澹 闲情逸致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2)梁衡简介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体味作者思想感情。

  1、作者对“夏”充满怎样的思想感情?(要求:在文中找出依据)(板书)

  明确:喜欢和赞美。“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2、作者用什么样的结构安排全文的?

  明确:总分总的结构。

  (全班回答,师生共同梳理。)先总概括了夏天的特点,总领下文;下文再紧扣“热烈、紧张、急促”三个特点来写;最后再总交代了不歌颂春花秋月,而赞美夏天的其中原因,直抒胸臆。

  课前谈话:

  师:(出示一足球)同学们喜欢足球吗?玩过吗?关于足球你还知道什么?(在涉及课文的关键地方教师要强调。比如禁区、点球、带球突破、射门等等。)教师相机板书:射门

  师:请同学们来欣赏一些精彩的进球录像剪辑。(学生看,教师边解说球员带球射门,守门员边防被射门,而这精彩的一面仅是几十秒的时间。)

  一、揭示课题,引导质疑

  多精彩的一瞬间,有个足球爱好者是这样描述的(课件出示文章第一段)。学生齐读明白:射门进球对球员来说是一种激昂雄浑的体验,对球迷来说也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

  然后教师导入,可是在一次很重要的比赛中,一位非常优秀的世界级球星却两次放弃了射门的机会。

  把课题补充完,强调放弃。然后学生读题质疑。

  估计会问:

  这个球员是谁?

  是哪一场球赛?

  他为什么要放弃射门机会?(在什么情况下)

  最后比赛结果怎么样?……

  二、重点研读,体悟情感

  抓住两次放弃射门来研读。

  第一次:

  1.激励学生学学体育节目主播,把这段话变成一段现场解说。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说。可以合作说,也可以现场演示,也可以朗读,只要充分去读,爱读就可以了。

  3.展示学*情况

  4.理解福勒为什么放弃了射门。引导学生分析当时情况(相机出示课件上的主要句子),想象福勒一脚射出后的结果。教师相机补充:一个优秀的球员抽脚射门的力度最少也达每小时120公里。最大的是贝克汉姆达每小时15*公里。

  5.再次感情朗读体会

  6.联系自己谈感受,福勒该不该放弃(学生可能会观点不一,但是不要求统一)师:福勒在完成百分之九十动作时收回了脚,这是在极短时间做出的决定,你们有过类似情况吗?事后对自己的决定满意吗?而福勒呢?他对自己的'决定后悔吗?

  第二次:篇幅较短,所以朗读解决。

  1.老师指导多次朗读。

  2.再次讨论:

  福勒应不应该放弃这次射门机会?学生再辩。老师借机讲述一些体育精神如“更快更高更强”“重在参与”和现实中一些弄虚作假所带来的后果。明白体育比赛的真正要义是什么。

  3.再次朗读。

  三、延伸拓展,升华情感

  1.创境激情:再次让学生用敬仰的目光注视福勒的相片,然后以不同角色向福勒说一句话:福勒的球迷、教练、队友、西曼等等;

  2.展示体育比赛中其他相关的例子。

  板书:

  责在对方

  放弃射门 人性美

  免伤对手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