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克牌王国》幼儿园大班数学游戏活动教案汇总5篇

首页 / 教案 / |

  《扑克牌王国》幼儿园大班数学游戏活动教案 1

  活动目标:

  1、能与同伴协商、分工,合作完成活动任务。

  2、通过测量、比较面积的大小,初步体验面积守恒。

  3、能积极尝试和比较主动地学*。

  活动准备:

  场地布置:面积大小相同、形状不同底块场地。

  物质准备:塑胶板70块记录单、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给每个幼儿人手5块塑胶板,让幼儿用塑胶板自主地拼图。然后,请幼儿根据拼出的场地的形状,想想它们分别像什么?再请幼儿比较这些场地的面积大小。

  2、引导幼儿讨论:你们拼出的场地的'面积大吗?让幼儿通过铺垫子去发现5块场地是否一样大。

  二、操作活动:

  给5块场地铺垫子并记录用了多少块板。

  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出示记录单,引导幼儿将操作结果记录下来。

  通过给不同的场地铺垫子,比较结果发现5块场地面积的大小。

  三、活动评价:初步体验面积守恒。

  1、幼儿分组介绍操作过程和结果:你是和哪些小朋友合作的?怎样合作?分别给哪些场地铺垫子的?用了多少块垫子?

  2、引导幼儿比较自己或别人的操作结果,并讨论:你认为着5块场地一样大吗?为什么?

  小结:大家都用一样大小的垫子去铺场地,虽然场地的形状不一样,但每一块场地都是用了12块垫子,说明这5块场地一样大。

  活动反思:

  每每与孩子闲聊时,总会时不时地听到孩子们说:“老师,你看,这棵树多高呀。”“老师,我长大了,以前好多衣服都不能穿了。”“老师,小学的操场比我们幼儿园的大。”等等。每当这时,我总会不由自主地问问:有什么办法知道它们到底有多高,多大呢?孩子们的答案是多样的.。有用尺子,绳子、木棍等量,还有的小朋友想出用倒影来量。所有的这一切都说明了孩子对测量有一定的兴趣和认识。这次的数学活动:“铺垫子”,帮助幼儿更好的了解了这些长度、高度,培养了幼儿对测量产生兴趣,尝试借助工具测量周围物体,进一步了解测量在生活中的应用。在活动中是应让幼儿带着问题去测量,还是让他们在测量中发现问题?如果他们不能从中自己发现问题,这是这个活动上下来发现的问题。

  《扑克牌王国》幼儿园大班数学游戏活动教案 2

  数学活动:

  蚕豆

  活动目标:

  1、了解蚕豆的生长过程。

  2、能根据蚕豆的不同特征学*5的组成,并作特征标记。

  3、在活动中能积极参与,细心作业。

  活动准备:

  1、课件:蚕豆;

  2、排序卡5份;

  3、蚕豆5篮;

  4、作业卡5种;

  5、点、数

  牌每人一张;

  6、音乐:“挪威舞曲”“找朋友”。

  活动程序:

  (一)蚕豆一生——了解蚕豆的生长过程。

  过渡语:软软的泥土里睡着一粒种子宝宝,你认识它吗?

  1、看课件提问:小蚕豆是怎样长大的?

  2、小组合作进行蚕豆生长过程的排序。

  3、看课件了解蚕豆的生长过程。

  4、用动作随音乐表现蚕豆的生长过程。

  5、用歌曲演唱蚕豆的一生。

  评析:在这个环节中,通过课件、身体动作、图片排序、歌词演唱等多种形式使幼儿清晰地掌握了蚕豆的生长过程。

  (二)蚕豆分家——学*5的分成。

  过渡语:小蚕豆长大后变老了,变成了蚕豆的种子,农民伯伯就把它们采下来,剥出来。

  1、比较观察:蚕豆种子有什么不一样吗?

  2、分类记录:帮助蚕豆宝宝来分家。

  (1)请幼儿介绍和猜测作业纸的做法。

  (2)幼儿自选作业:

  难度一:看图分类并记录和作标记。

  难度二:根据特征标记把蚕豆宝宝送回家。

  难度三:分类盒分类记数。

  难度四:分类粘贴记数。

  难度五:分类记数并做标记。

  3、讲评作业。

  评析:各种难度和做法给了各种层次和能力的`幼儿以选择的机会,他们还根据蚕豆的

  许多不同进行分类,无形中又学*了5的组成,又学*了制作特征标记,幼儿的收获很多。

  (三)蚕豆游戏——复*5的组成。

  过渡语:我们帮助了蚕豆分了家,它要和我们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呢?

  1、游戏玩法:每人先把卡片贴在胸前,随音乐找朋友,要找和自己相应的卡片合起

  来是5,然后一起玩炒蚕豆的娱乐游戏。

  2、交换牌子再进行游戏。

  3、老师出示炒熟的蚕豆:蚕豆炒熟了,我们一起到外面去吃好吃的蚕豆吧!

  总评:首先整个活动围绕蚕豆,把科学和数学巧妙结合在一起,实现了领域内的有机

  整合;其次整个活动体现了幼儿自主性、主动性,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另外,活

  动还体现了趣味性、游戏化的教学风格,使幼儿学*得自然、轻松。

  活动延伸:

  1、根据作业情况进行纠正或交换作业卡进行活动。

  2、在自然角继续观察蚕豆的生长过程,并学*照顾蚕豆。

  《扑克牌王国》幼儿园大班数学游戏活动教案 3

  【活动目标】

  1、运用编译、破解等游戏方式,复*巩固20以内加法、相邻数。

  2、复*10以内的合成,锻炼幼儿运用逆向思维的方式进行运算。

  3、初步了解个和十,知道十个1是10。

  4、引发幼儿学*的兴趣。

  5、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准备】

  闯关指示、每位幼儿1—10两套扑克牌,铅笔,纸条。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欢迎小朋友来到扑克牌王国,扑克牌王国今天将要举行盛大的舞会。邀请小朋友们一起去参加。那小朋友知不知道扑克牌家族都有谁呢?

  二、基本部分。

  (一)教师引导幼儿闯第一关。

  1、教师讲述闯关条例,引导幼儿闯关。

  2、请你来破解开起扑克牌王国的.大门密码,密码第一位是7和9的相邻数,密码的第二位是4+2的得数,第三位密码是4和6的相邻数,第四位密码是3+2+4的得数,请你读出密码是多少?

  3、我们看看密码到底是多少?

  4、教师幼儿一起验证密码的对错。

  (二)教师引导幼儿闯第二关。

  1、请你用扑克牌很快的摆出以下数字,14、26、35、48、59。

  2、幼儿摆牌,教师巡回知道。

  3、提问幼儿是怎样摆牌的?

  4、提问26、35、48、59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三)教师引导幼儿闯第三关。

  1、请小朋友们用两张牌摆出20。

  2、请小朋友们用三张牌摆出20。

  3、请小朋友们用四张牌摆出20。

  4、请小朋友们用五张牌摆出20。

  【活动结束】

  一起来参加扑克牌王国的舞会,随着音乐来跳舞吧!

  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领域的活动来得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的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在发展。于是就要求老师在组织指导活动中要多花心思。

  《扑克牌王国》幼儿园大班数学游戏活动教案 4

  一、活动目标:

  1、复*8的组成,理解8的第一、二组加减含义,会根据算式算出得数。

  2、对加减运算感兴趣,在游戏情境中体验快乐。

  3、书写和表达、动手操作相结合,积极参加数学加减活动。

  二、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气球上打印7的组成;背景小鸡的家、8的一二组加减(活动的、书写的、游戏的)、记号笔、抹布、花娃娃、夹子、数字1—8

  经验准备:学过8的组成,对7以内加减有一定理解。

  三、活动过程:

  (一) 复*8的`组成(情境——庆祝小鸡搬家)

  游戏:放气球(歌曲问答:气球上面有题目,我们大家来放气球,8可以分成1和几,1和几组成8……)

  (二) 集体学*8的第一组加减(情境新房子里的小鸡的颜色不一样、小鸡去玩)

  1、 根据颜色不同,幼儿理解1只红小鸡和7只黄小鸡合起来是8只

  引导列式计算1+7=8

  2、 把小鸡位置进行交换,幼儿感知小鸡总数不变的道理(巩固理解加法交换律)

  引导列式7+1=8

  3、 分别以1只小鸡去玩和7只小鸡去玩,引导孩子列式8—1=7和8—7=1,理解减法含义。

  4、 共同整理朗诵。

  (三) 探索学*8的第二组加减(情境:看花,为小鸡家门前的花娃娃打扮:用夹子扎辫子)

  1、为花娃娃打扮;根据上面的算式,请你用夹子帮忙算出得数,既扎好了辫子又算出了得数。请大家试一试。

  2、 把花娃娃送到相应的花园里。(如2+6= 送到8号花园)

  3、 孩子的经验作一整理。引发:你为花娃娃扎了几个辫子?为什么?

  得出:2+6=8、6+2=8、8—2=6、8—6=2

  4、 小结:8的第二组加减。

  (四)总结活动

  1、 看看花娃娃有没有哭。(评价对错)

  延伸活动:

  区域活动中进行练*加减,学做小博士。

  《扑克牌王国》幼儿园大班数学游戏活动教案 5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能在对称图形身上找出对称轴。

  2.通过操作,创作表现对称美,在操作中探索发现。

  3.感受周围事物的对称美,提高审美意识、体验创造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图片:蝴蝶24,剪刀。

  2.长方形,正方形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理解对称概念,初步感受对称美

  1.出示图片:蝴蝶,感知理解对称。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些图片给小朋友看,你们想看吗?

  你觉得这些图片好看吗?你发现这些图片奇妙的地方了吗?

  (幼儿互相议论。)

  2.教师小结:原来,这些图案的左边和右边都是一模一样的,像这种左右两边形状、大小、颜色

  都一样的,我们就叫它“对称”。

  3.教师出示一张图片,演示图形对折。

  (1)教师:那么把这些对称的图形对折,会怎么样呢?对折后一样齐的`,我们叫做“重合”--出示字卡"重合

  (2)重合后,我们发现中间有一条折线,它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对称轴”

  4.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图片,感受对称美

  (1)出示蝴蝶风筝、、面具(脸谱)、飞机等感知对称,寻找对称轴。

  提问:它们对称吗?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它们是对称的?对称轴在哪里?)

  (2)为什么人们要把这些东西造成是对称的呢?看起来对称的东西怎么样?

  (*衡感、整齐、美观)

  二、寻找身边的对称物品,巩固理解对称含义。

  1.出示实物若干(望远镜、梳子、衣服、镜子等)

  提要求:选一件对称的物品。

  2.幼儿介绍自己的物品,说说为什么自己觉得它是对称的?对称轴在哪里?

  (引导幼儿发现对折后能重合,即是对称)

  三、幼儿操作,创作表现对称美。

  1.出示作品(眼镜)

  教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它对称吗?你们知道还有什么是对称的吗?

  2.幼儿操作,探索用纸片折叠对称图形。

  四、结束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班里的小朋友都很能干,不但认识了解了对称,还能自己动手折叠对称的图形,

  在我们身边还有好多好多对称的物品,今天我们也回家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是对称的,明天来告诉老师好吗?


《扑克牌王国》幼儿园大班数学游戏活动教案汇总5篇扩展阅读


《扑克牌王国》幼儿园大班数学游戏活动教案汇总5篇(扩展1)

——大班数学有趣的扑克牌教案 (菁华5篇)

大班数学有趣的扑克牌教案1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感受数学的有趣,通过大牌管小牌的游戏使幼儿区分数字的大小。

  2、能根据牌面花色、颜色及数字等不同,将扑克牌进行分类、“组队”,并能进行创造性的思维,能对扑克牌进行有规律的排序、接龙。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小朋友在家里面有过玩扑克牌的经验

  物质准备:

  两副扑克牌、一块黑板、一面小鼓

  活动过程:

  一、介绍好玩的扑克牌

  出示扑克牌吸引幼儿的注意,同时教师简单介绍扑克牌。

  分析:通过此环节吸引幼儿的注意,使得幼儿关注本次的活动,为活动的正常开展做好铺垫。

  二、游戏:大牌管小牌

  1、请每个小朋友都抽取三张牌,并听老师讲解游戏规则

  游戏:教师敲小鼓和小朋友共同说儿谣,听到老师说:一、二出牌的时候才能出牌,大牌的小朋友赢牌。要求输牌的小朋友给赢牌的'孩子捶背、或背一下等。

  分析:这个环节的安排,一方面是让小朋友在操作前有明确的目标,内心有一种要解决问题的动力,他们更愿意投入学*。另一方面也有一个难易的递进,如会玩扑克牌比较大小,然后在进行比较难的按着花色给扑克牌分类排序

  三、给四种花色的扑克牌分类和排序

  1、教师边说儿谣边发扑克牌并请小朋友数数每人发了几张扑克牌。

  2、请找手里面有四种花色尖的拿给老师。老师说我们把这个尖当作1。我们要一起

  玩一个按花色接龙的游戏。

  3、教师讲解规则,幼儿游戏。

  分析:这个活动,改变了以往数学活动单一操作练*的形式,而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为中止,让幼儿在生活化的游戏中拓展数学经验,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四、幼儿分小组给两种花色的扑克牌排序接龙。

  幼儿分组探索,进行互相合作和解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并参与到幼儿活动中来。

  分析:这个环节是对上一个环节的检验和提升,并在活动中教师能够真正的观察到孩子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更进一步的对分类和排序有充分的理解和认知。

  活动延伸:

  1、请小朋友回到家里和家长玩扑克牌游戏

  2、请小朋友思考并尝试还有哪些排序的方法。

  活动反思:

  数学活动是比较抽象的,教师能把抽象的数学生活化并让幼儿在玩中学数学,在生活中体验数学的快乐这是非常难得的。扑克牌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能有这么多的数学的奥秘,是教师注意观察生活,并把生活中的数学提升到课堂,幼儿在这种趣味数学活动中不仅学到到数学知识,也会自觉地的寻找生活中数学发现,这是非常重要的学*体验。扑克牌简便轻巧,玩起来千变万化,引人入胜,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学*数学的兴趣。通过操作扑克,来玩数学游戏,幼儿能在扑克牌中,了解很多很多的数学游戏和数学奥秘。教师通过扑克游戏,将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游戏化,使孩子玩得轻松,学得愉快。

大班数学有趣的扑克牌教案2

  反思:

  本次活动的题材来自于早期教育美术版中提到的一个操作创意“百变趣味扑克牌”,它用插接的方法把扑克牌拼接成许多有趣的造型,我觉得比较有趣。于是我便添加上了活动目标,赋予活动流程,把该操作活动设计成一个艺术创意活动。之后在与邓老师的交流中,她告诉我他们班的孩子有很多都很会玩扑克牌,建议我去了解一下孩子的玩法,后来我发现孩子们还会用一种折叠的方法拼搭扑克牌,于是我把早期教育上提到的插接法和小朋友的折叠法都吸收到该活动中,力求通过更多方法的启发让班内的孩子们玩出更多的创意。于是我把活动第一目标定位能有创意地用拼、搭、插的方法设计出各种造型。在备课过程中,我发现一个作品的完成离不开耐心细致,一步一步的努力,这个活动不仅要锻炼孩子的创意更需要提升这种创意背后的精神即耐心、合作、细致、踏实……于是我把在操作时体现耐心、合作、细致精神作为第二目标。接下来是我对本次执教之后的一点反思:

  1、 活动内容过于满、多,把本次活动定位两课时较为合适。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在后面两个环节,第一、二部分如果作为课前准备,或者干脆作为第一课时去完成,这样后面两个环节能更有效的去达到活动制定的目标。

  2、 在细节处理上还必须花功夫。比如我在示范的时候,我发现让孩子看着我做完一个作品比较费时,毕竟一个活动更多的实践留给孩子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听课老师建议我在教育准备的时候做完一个成品,这样可以示范完基本步骤后,直接出示成品,既清楚又明了。

  3、用不同的方式拼搭出不同的扑克牌造型,玩的就是一种创意的精神,每次在教导孩子的时候,我自己也在不断地自我学*、向孩子学*。我们说创意学不来,

  但是创意的精神是可以学*的,创意的能力是可以练*的,比如扑克牌这个东西,我相信还可以执教一堂数学活动,比如10以内加减、组成等,还可以设计成一个艺术活动,比如欣赏各式各样的扑克牌造型,设计扑克牌造型等,甚至是音乐活动用扑克牌打节奏……换一种方法,换一个角度,创意之花无处不在。

  活动目标:

  1、能有创意地用拼、搭、插的方法设计出各种造型。

  2、在操作时体现耐心、合作、细致精神。

  3、能够用简单的语言介绍自己的作品。

  重难点:

  能有创意地用拼、搭、插的方法设计出各种造型。

  活动准备:

  扑克牌每人一副、剪刀等。扑克牌造型图片。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了解扑克牌

  1、今天我们带来了什么?(牌)他们是怎么样的?

  2、现在我们要来玩一玩牌,你会怎么玩?

  二、尝试拼搭

  1、今天我们要换一种方法玩扑克牌,把扑克牌拼一拼、搭一搭做出许多有趣的造型(比如飞机、火车等等),你会吗?我们一起试一试吧。

  2、交流尝试的体验:我拼了什么?我搭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方法启发

  1、教师展示扑克牌造型的图片,上次我们一起玩了扑克牌,还拼搭出了许多有趣的图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图片,看看它像什么?它是怎么做出来的?

  2、教师演示操作的方法。

  3、请高手幼儿上来表演精彩的扑克拼搭技艺。

  二、幼儿创意

  1、尝试老师提示的方法或者用更多的方法拼搭出扑克牌造型。

  2、交流展示

  3、小组合作再次操作。

  延伸:课后孩子们自由活动的时间让孩子们自主玩拼搭。

大班数学有趣的扑克牌教案3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感受数学的有趣,通过大牌管小牌的游戏使幼儿区分数字的大小。

  2、能根据牌面花色、颜色及数字等不同,将扑克牌进行分类、“组队”,并能进行创造性的思维,能对扑克牌进行有规律的排序、接龙。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小朋友在家里面有过玩扑克牌的经验

  物质准备:

  两副扑克牌、一块黑板、一面小鼓

  活动过程:

  一、介绍好玩的扑克牌

  出示扑克牌吸引幼儿的注意,同时教师简单介绍扑克牌。

  分析:通过此环节吸引幼儿的注意,使得幼儿关注本次的活动,为活动的正常开展做好铺垫。

  二、游戏:大牌管小牌

  1、请每个小朋友都抽取三张牌,并听老师讲解游戏规则

  游戏:教师敲小鼓和小朋友共同说儿谣,听到老师说:一、二出牌的时候才能出牌,大牌的小朋友赢牌。要求输牌的小朋友给赢牌的孩子捶背、或背一下等。

  分析:这个环节的安排,一方面是让小朋友在操作前有明确的目标,内心有一种要解决问题的动力,他们更愿意投入学*。另一方面也有一个难易的递进,如会玩扑克牌比较大小,然后在进行比较难的按着花色给扑克牌分类排序

  三、给四种花色的扑克牌分类和排序

  1、教师边说儿谣边发扑克牌并请小朋友数数每人发了几张扑克牌。

  2、请找手里面有四种花色尖的拿给老师。老师说我们把这个尖当作1。我们要一起

  玩一个按花色接龙的游戏。

  3、教师讲解规则,幼儿游戏。

  分析:这个活动,改变了以往数学活动单一操作练*的形式,而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为中止,让幼儿在生活化的游戏中拓展数学经验,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四、幼儿分小组给两种花色的扑克牌排序接龙。

  幼儿分组探索,进行互相合作和解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并参与到幼儿活动中来。

  分析:这个环节是对上一个环节的检验和提升,并在活动中教师能够真正的观察到孩子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更进一步的对分类和排序有充分的理解和认知。

  活动延伸:

  1、请小朋友回到家里和家长玩扑克牌游戏

  2、请小朋友思考并尝试还有哪些排序的方法。

  活动反思:

  数学活动是比较抽象的,教师能把抽象的数学生活化并让幼儿在玩中学数学,在生活中体验数学的快乐这是非常难得的。扑克牌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能有这么多的数学的奥秘,是教师注意观察生活,并把生活中的数学提升到课堂,幼儿在这种趣味数学活动中不仅学到到数学知识,也会自觉地的寻找生活中数学发现,这是非常重要的学*体验。扑克牌简便轻巧,玩起来千变万化,引人入胜,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学*数学的兴趣。通过操作扑克,来玩数学游戏,幼儿能在扑克牌中,了解很多很多的数学游戏和数学奥秘。教师通过扑克游戏,将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游戏化,使孩子玩得轻松,学得愉快。

大班数学有趣的扑克牌教案4

  设计思路:

  大班幼儿对扑克牌应该是比较熟悉的,他们会一些比较简单的扑克牌的游戏,但是扑克牌与生活中的数学是否有联系,他们对此知识经验还比较零散,需要我们老师给幼儿提升。同时,通过扑克牌的分类和排序的游戏,不仅可以增进幼儿学*的兴趣,同时也可以拓展幼儿的数学经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纲要》中指出: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又要有一定的挑战性。而扑克牌是幼儿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从中挖掘数学学*的元素,也符合了纲要中提到的,教学内容既要贴*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经验和视野的原则。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感受数学的有趣,通过大牌管小牌的游戏使幼儿区分数字的大小。

  2、能根据牌面花色、颜色及数字等不同,将扑克牌进行分类、“组队”,并能进行创造性的思维,能对扑克牌进行有规律的排序、接龙。

  经验准备:小朋友在家里面有过玩扑克牌的经验

  物质准备:两副扑克牌、一块黑板、一面小鼓

  活动过程:

  一、介绍好玩的扑克牌

  出示扑克牌吸引幼儿的注意,同时教师简单介绍。

  分析:通过此环节吸引幼儿的注意,使得幼儿关注本次的活动,为活动的正常开展做好铺垫。

  二、游戏:大牌管小牌

  1、请每个小朋友都抽取三张牌,并听老师讲解游戏规则

  游戏:教师敲小鼓和小朋友共同说儿谣,听到老师说:一、二出牌的时候才能出牌,大牌的小朋友赢牌。要求输牌的小朋友给赢牌的孩子捶背、或背一下等。

  分析:这个环节的安排,一方面是让小朋友在操作前有明确的目标,内心有一种要解决问题的动力,他们更愿意投入学*。另一方面也有一个难易的递进,如会玩扑克牌比较大小,然后在进行比较难的按着花色给扑克牌分类排序

  三、给四种花色的扑克牌分类和排序

  1、教师边说儿谣边发扑克牌并请小朋友数数每人发了几张扑克牌。

  2、请找手里面有四种花色尖的拿给老师。老师说我们把这个尖当作1。我们要一起玩一个按花色接龙的游戏。

  3、教师讲解规则,幼儿游戏。

  分析:这个活动,改变了以往数学活动单一操作练*的形式,而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为中止,让幼儿在生活化的游戏中拓展数学经验,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四、幼儿分小组给两种花色的扑克牌排序接龙。

  幼儿分组探索,进行互相合作和解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并参与到幼儿活动中来。

  分析:这个环节是对上一个环节的检验和提升,并在活动中教师能够真正的观察到孩子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更进一步的对分类和排序有充分的理解和认知。

  五、活动延伸

  1、请小朋友回到家里和家长玩扑克牌游戏

  2、请小朋友思考并尝试还有哪些排序的方法。

  案例评析:

  数学活动是比较抽象的,教师能把抽象的数学生活化并让幼儿在玩中学数学,在生活中体验数学的快乐这是非常难得的。扑克牌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能有这么多的'数学的奥秘,是教师注意观察生活,并把生活中的数学提升到课堂,幼儿在这种趣味数学活动中不仅学到到数学知识,也会自觉地的寻找生活中数学发现,这是非常重要的学*体验。扑克牌简便轻巧,玩起来千变万化,引人入胜,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学*数学的兴趣。通过操作扑克,来玩数学游戏,幼儿能在扑克牌中,了解很多很多的数学游戏和数学奥秘。教师通过扑克游戏,将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游戏化,使孩子玩得轻松,学得愉快。

大班数学有趣的扑克牌教案5

  【活动目标】

  1、认识扑克牌,能根据扑克牌的特征进行分类

  2、通过猜数游戏,发展幼儿的逆向思维及思维的流畅性、敏捷性

  3、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协作完成任务的能力

  4、感受操作活动带来的快乐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点】

  通过观察,发现扑克牌的特征,并根据其特征进行分类

  【活动难点】

  根据扑克牌的不同特征进行接龙游戏,并有一定的合作意识

  【活动过程】

  一、认识扑克牌

  1、引入活动

  (1)小朋友,看,这是什么?(扑克牌)

  (2)老师给你们每组发了一副扑克牌(除J、Q、K),请你们观察一下,看看扑克牌上都有什么?它们有什么规律?(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发现规律)

  (3)教师可适时引导:扑克牌上有什么?(数字)都是些几啊?那除了数字,还有什么颜色呢?(红色、黑色)相同的颜色,图案一样吗?(梅花、方块、红桃、黑桃)

  小结:每副扑克牌都是有顺序的,按数字1—10排列,同样的数字上有四种图案:扑克牌上的图案数量和数字是相对应的。

  2、分类游戏

  (1)教师:原来扑克牌上有不同的数字,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图案。那我们今天就来玩分一分的游戏,好吗?

  (2)请每位幼儿拿10张扑克牌,找到特征,进行分类

  (3)幼儿操作

  (4)请幼儿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鼓励幼儿想出不同的分法)

  二、扑克牌接龙(小组合作游戏)

  1、每位幼儿10张扑克牌,小组共同商量,进行扑克接龙

  2、建议:

  (1)按两种颜色

  (2)按四种图案

  (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4)按单双数

  (5)以小组合作的形式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小组代表介绍接龙规律

  三、扑克猜数(两人合作游戏)

  1、教师:接下来我们来玩扑克猜数的游戏,需要两个好朋友共同合作,你们想玩吗?

  2、介绍游戏规则:

  一名幼儿手拿"1—10"同一花色的扑克牌,把扑克牌洗好,另一名幼儿任意抽去一张,藏起来,第一名幼儿猜猜藏起来的是哪一张牌

  3、教师示范,幼儿共同寻找方法

  4、幼儿操作,轮流游戏

  【活动延伸】

  游戏《扑克站起来》

  教师:扑克牌还有很多玩法,还可以神奇的站起来呢!请小朋友们回去之后试一试怎样让扑克牌站起来,好吗?

  【活动反思】

  数学活动是比较抽象的,教师能把抽象的数学生活化并让幼儿在玩中学数学,在生活中体验数学的快乐这是非常难得的。扑克牌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能有这么多的数学的奥秘,是教师注意观察生活,并把生活中的数学提升到课堂,幼儿在这种趣味数学活动中不仅学到到数学知识,也会自觉地的寻找生活中数学发现,这是非常重要的学*体验。扑克牌简便轻巧,玩起来千变万化,引人入胜,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学*数学的兴趣。通过操作扑克,来玩数学游戏,幼儿能在扑克牌中,了解很多很多的数学游戏和数学奥秘。教师通过扑克游戏,将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游戏化,使孩子玩得轻松,学得愉快。


《扑克牌王国》幼儿园大班数学游戏活动教案汇总5篇(扩展2)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有趣的扑克牌》 (菁华3篇)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有趣的扑克牌》1

  【活动目标】

  1、认识扑克牌,能根据扑克牌的特征进行分类

  2、通过猜数游戏,发展幼儿的逆向思维及思维的流畅性、敏捷性

  3、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协作完成任务的能力

  4、感受操作活动带来的快乐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点】

  通过观察,发现扑克牌的特征,并根据其特征进行分类

  【活动难点】

  根据扑克牌的不同特征进行接龙游戏,并有一定的合作意识

  【活动过程】

  一、认识扑克牌

  1、引入活动

  (1)小朋友,看,这是什么?(扑克牌)

  (2)老师给你们每组发了一副扑克牌(除J、Q、K),请你们观察一下,看看扑克牌上都有什么?它们有什么规律?(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发现规律)

  (3)教师可适时引导:扑克牌上有什么?(数字)都是些几啊?那除了数字,还有什么颜色呢?(红色、黑色)相同的颜色,图案一样吗?(梅花、方块、红桃、黑桃)

  小结:每副扑克牌都是有顺序的,按数字1-10排列,同样的数字上有四种图案:扑克牌上的图案数量和数字是相对应的。

  2、分类游戏

  (1)教师:原来扑克牌上有不同的数字,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图案。那我们今天就来玩分一分的游戏,好吗?

  (2)请每位幼儿拿10张扑克牌,找到特征,进行分类

  (3)幼儿操作

  (4)请幼儿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鼓励幼儿想出不同的分法)

  二、扑克牌接龙(小组合作游戏)

  1、每位幼儿10张扑克牌,小组共同商量,进行扑克接龙

  2、建议:(1)按两种颜色(2)按四种图案(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4)按单双数(5)以小组合作的形式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小组代表介绍接龙规律

  三、扑克猜数(两人合作游戏)

  1、教师:接下来我们来玩扑克猜数的游戏,需要两个好朋友共同合作,你们想玩吗?

  2、介绍游戏规则:

  一名幼儿手拿"1-10"同一花色的扑克牌,把扑克牌洗好,另一名幼儿任意抽去一张,藏起来,第一名幼儿猜猜藏起来的是哪一张牌

  3、教师示范,幼儿共同寻找方法

  4、幼儿操作,轮流游戏

  【活动延伸】

  游戏《扑克站起来》

  教师:扑克牌还有很多玩法,还可以神奇的站起来呢!请小朋友们回去之后试一试怎样让扑克牌站起来,好吗?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有趣的扑克牌》2

  【活动思路】

  幼儿非常喜欢玩扑克牌,这种材料又简单易取。而且幼儿对扑克牌百玩不厌,于是我设计了本节课,把数学教育融入其中,通过玩游戏,能使幼儿掌握初步的数学知识,发展幼儿智力,培养幼儿学*数学的兴趣。

  【活动目的】

  1、培养幼儿按特征分类的能力

  2、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玩法】

  两人各拿牌若干,数量尽量相同,若按数字分类,则分别把1—10分开放。若按花色分类,则把方块、梅花、红桃、黑桃分开放。两人同时开始,分的又快又对者为胜。

  【活动规则】

  两人的牌单独放,以备检查对错。

  【活动反思】

  数学活动是比较抽象的,教师能把抽象的数学生活化并让幼儿在玩中学数学,在生活中体验数学的快乐这是非常难得的。扑克牌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能有这么多的数学的奥秘,是教师注意观察生活,并把生活中的数学提升到课堂,幼儿在这种趣味数学活动中不仅学到到数学知识,也会自觉地的寻找生活中数学发现,这是非常重要的学*体验。扑克牌简便轻巧,玩起来千变万化,引人入胜,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学*数学的兴趣。通过操作扑克,来玩数学游戏,幼儿能在扑克牌中,了解很多很多的数学游戏和数学奥秘。教师通过扑克游戏,将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游戏化,使孩子玩得轻松,学得愉快。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有趣的扑克牌》3

  【活动思路】

  幼儿非常喜欢玩扑克牌,这种材料又简单易取。而且幼儿对扑克牌百玩不厌,于是我设计了本节课,把数学教育融入其中,通过玩游戏,能使幼儿掌握初步的数学知识,发展幼儿智力,培养幼儿学*数学的兴趣。

  【活动目的】

  1、培养幼儿按特征分类的能力

  2、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玩法】

  两人各拿牌若干,数量尽量相同,若按数字分类,则分别把1—10分开放。若按花色分类,则把方块、梅花、红桃、黑桃分开放。两人同时开始,分的又快又对者为胜。

  【活动规则】

  两人的`牌单独放,以备检查对错。

  【活动反思】

  数学活动是比较抽象的,教师能把抽象的数学生活化并让幼儿在玩中学数学,在生活中体验数学的快乐这是非常难得的。扑克牌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能有这么多的数学的奥秘,是教师注意观察生活,并把生活中的数学提升到课堂,幼儿在这种趣味数学活动中不仅学到到数学知识,也会自觉地的寻找生活中数学发现,这是非常重要的学*体验。扑克牌简便轻巧,玩起来千变万化,引人入胜,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学*数学的兴趣。通过操作扑克,来玩数学游戏,幼儿能在扑克牌中,了解很多很多的数学游戏和数学奥秘。教师通过扑克游戏,将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游戏化,使孩子玩得轻松,学得愉快。

  小百科:扑克,代指两种含义:一是指纸牌(playing cards);二是泛指以用纸牌这种游戏道具来玩的游戏,称为扑克游戏,如德州扑克。


《扑克牌王国》幼儿园大班数学游戏活动教案汇总5篇(扩展3)

——大班数学扑克牌教案范文五份

  大班数学扑克牌教案 1

  设计思路:

  大班幼儿对扑克牌应该是比较熟悉的,他们会一些比较简单的扑克牌的游戏,但是扑克牌与生活中的数学是否有联系,他们对此知识经验还比较零散,需要我们老师给幼儿提升。同时,通过扑克牌的分类和排序的游戏,不仅可以增进幼儿学*的兴趣,同时也可以拓展幼儿的数学经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纲要》中指出: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又要有一定的挑战性。而扑克牌是幼儿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从中挖掘数学学*的元素,也符合了纲要中提到的,教学内容既要贴*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经验和视野的原则。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感受数学的有趣,通过大牌管小牌的游戏使幼儿区分数字的大小。

  2、能根据牌面花色、颜色及数字等不同,将扑克牌进行分类、“组队”,并能进行创造性的思维,能对扑克牌进行有规律的排序、接龙。

  经验准备:小朋友在家里面有过玩扑克牌的经验

  物质准备:两副扑克牌、一块黑板、一面小鼓

  活动过程:

  一、介绍好玩的扑克牌

  出示扑克牌吸引幼儿的注意,同时教师简单介绍。

  分析:通过此环节吸引幼儿的注意,使得幼儿关注本次的活动,为活动的正常开展做好铺垫。

  二、游戏:大牌管小牌

  1、请每个小朋友都抽取三张牌,并听老师讲解游戏规则

  游戏:教师敲小鼓和小朋友共同说儿谣,听到老师说:一、二出牌的时候才能出牌,大牌的小朋友赢牌。要求输牌的小朋友给赢牌的孩子捶背、或背一下等。

  分析:这个环节的安排,一方面是让小朋友在操作前有明确的目标,内心有一种要解决问题的.动力,他们更愿意投入学*。另一方面也有一个难易的递进,如会玩扑克牌比较大小,然后在进行比较难的按着花色给扑克牌分类排序

  三、给四种花色的扑克牌分类和排序

  1、教师边说儿谣边发扑克牌并请小朋友数数每人发了几张扑克牌。

  2、请找手里面有四种花色尖的拿给老师。老师说我们把这个尖当作1。我们要一起玩一个按花色接龙的游戏。

  3、教师讲解规则,幼儿游戏。

  分析:这个活动,改变了以往数学活动单一操作练*的形式,而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为中止,让幼儿在生活化的游戏中拓展数学经验,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四、幼儿分小组给两种花色的扑克牌排序接龙。

  幼儿分组探索,进行互相合作和解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并参与到幼儿活动中来。

  分析:这个环节是对上一个环节的检验和提升,并在活动中教师能够真正的观察到孩子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更进一步的对分类和排序有充分的理解和认知。

  五、活动延伸

  1、请小朋友回到家里和家长玩扑克牌游戏

  2、请小朋友思考并尝试还有哪些排序的方法。

  案例评析:

  数学活动是比较抽象的,教师能把抽象的数学生活化并让幼儿在玩中学数学,在生活中体验数学的快乐这是非常难得的。扑克牌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能有这么多的数学的奥秘,是教师注意观察生活,并把生活中的数学提升到课堂,幼儿在这种趣味数学活动中不仅学到到数学知识,也会自觉地的寻找生活中数学发现,这是非常重要的学*体验。扑克牌简便轻巧,玩起来千变万化,引人入胜,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学*数学的兴趣。通过操作扑克,来玩数学游戏,幼儿能在扑克牌中,了解很多很多的数学游戏和数学奥秘。教师通过扑克游戏,将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游戏化,使孩子玩得轻松,学得愉快。

  大班数学扑克牌教案 2

  活动目标:

  1.知道1、3、5、7、9是单数,2、4、6、8、10是双数,理解单双数的概念。

  2.能从身边事物中发现单双数。

  3.对单双数感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扑克牌卡片、糖果、圆卡片、小纸箱、1-10数字卡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

  (1)大象开了一家糖果超市非常有意思,里面的所有糖果都要用卡片来换,两张卡片就换一颗糖,请小朋友看看你有几张卡片,能换几颗糖?

  请幼儿先数一数自己有几张卡片,然后自由的换糖果。在换购游戏中体验、感知单双数。

  (2)师:你有几张卡片?换了几颗糖?还有卡片多吗?

  小结:1.3.5.7.9这样两个两个地数,总会剩下一个的.数叫单数;2.4.6.8.10这样两个两个的数,最后都能凑成2个2个的数叫双数。

  (3)出示1——10的扑克牌卡片,让幼儿判断其单、双数。

  2.初步感知单双数

  (1)两两结对:幼儿取卡黏贴在身上,取到单数卡的幼儿找单数卡幼儿做朋友,取到双数卡的幼儿找双数卡的幼儿做朋友。单数与单数,双数与双数,幼儿两两结对在音乐声中走秀表演,音乐停止,教师检查幼儿是否找到自己的单、双数朋友。

  (2)击鼓取数:

  游戏规则:幼儿伴随铃鼓声传递小箱子,当铃鼓声停止时,箱子在谁的手上谁就从箱里摸出一张数字卡,大声地报出什么数字、是双数还是单数。

  活动延伸

  找找生活中的单双数。

  大班数学扑克牌教案 3

  目的:

  1、通过给扑克牌找错,巩固幼儿数物对应的知识。

  2、通过比较5以内的数量,尝试用添1或去1的方法,使数物保持相等。

  准备:每人三幅牌(一幅牌只有图案没有数字,一幅牌只有数字没有图案,另一幅有数字,但图案与数字不符)每张桌上放1~10的'数字粘纸、印章若干

  过程:

  一、说说看看扑克牌

  1、猜猜老师带来了什么?(出示扑克牌)

  2、看看扑克牌上有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扑克牌上有数字、图案,并找出图案与数字相符)

  二、理牌

  1、建议幼儿把打乱的牌理一理。

  2、说说分出了几幅牌?

  三、找一找、添一添

  1、看看这些牌上缺了什么?

  2、请幼儿把错的牌加以修正。(建议幼儿一幅一幅牌分别修正)

  3、出示既有数字又有图案的牌,错在哪里?(请幼儿自己看看,运用添1或去1的方法使牌上的数物相等。)

  四、相互交流

  1、说说你找到了哪些错误?怎么修改的?

  2、修改完成后找个朋友一起玩牌。

  大班数学扑克牌教案 4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感受数学的有趣,通过大牌管小牌的游戏使幼儿区分数字的大小。

  2、能根据牌面花色、颜色及数字等不同,将扑克牌进行分类、“组队”,并能进行创造性的思维,能对扑克牌进行有规律的排序、接龙。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小朋友在家里面有过玩扑克牌的经验

  物质准备:

  两副扑克牌、一块黑板、一面小鼓

  活动过程:

  一、介绍好玩的扑克牌

  出示扑克牌吸引幼儿的注意,同时教师简单介绍扑克牌。

  分析:通过此环节吸引幼儿的注意,使得幼儿关注本次的活动,为活动的正常开展做好铺垫。

  二、游戏:大牌管小牌

  1、请每个小朋友都抽取三张牌,并听老师讲解游戏规则

  游戏:教师敲小鼓和小朋友共同说儿谣,听到老师说:一、二出牌的时候才能出牌,大牌的小朋友赢牌。要求输牌的小朋友给赢牌的孩子捶背、或背一下等。

  分析:这个环节的安排,一方面是让小朋友在操作前有明确的目标,内心有一种要解决问题的动力,他们更愿意投入学*。另一方面也有一个难易的递进,如会玩扑克牌比较大小,然后在进行比较难的按着花色给扑克牌分类排序

  三、给四种花色的扑克牌分类和排序

  1、教师边说儿谣边发扑克牌并请小朋友数数每人发了几张扑克牌。

  2、 请找手里面有四种花色尖的拿给老师。老师说我们把这个尖当作1。我们要一起

  玩一个按花色接龙的游戏。

  3、教师讲解规则,幼儿游戏。

  分析:这个活动,改变了以往数学活动单一操作练*的形式,而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为中止,让幼儿在生活化的游戏中拓展数学经验,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四、幼儿分小组给两种花色的扑克牌排序接龙。

  幼儿分组探索,进行互相合作和解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并参与到幼儿活动中来。

  分析:这个环节是对上一个环节的检验和提升,并在活动中教师能够真正的观察到孩子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更进一步的对分类和排序有充分的理解和认知。

  活动延伸:

  1、请小朋友回到家里和家长玩扑克牌游戏

  2、请小朋友思考并尝试还有哪些排序的方法。

  活动反思:

  数学活动是比较抽象的,教师能把抽象的数学生活化并让幼儿在玩中学数学,在生活中体验数学的快乐这是非常难得的。扑克牌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能有这么多的数学的奥秘,是教师注意观察生活,并把生活中的数学提升到课堂,幼儿在这种趣味数学活动中不仅学到到数学知识,也会自觉地的寻找生活中数学发现,这是非常重要的学*体验。扑克牌简便轻巧,玩起来千变万化,引人入胜,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学*数学的兴趣。通过操作扑克,来玩数学游戏,幼儿能在扑克牌中,了解很多很多的数学游戏和数学奥秘。教师通过扑克游戏,将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游戏化,使孩子玩得轻松,学得愉快。

  大班数学扑克牌教案 5

  【活动目标】

  1、认识扑克牌,能根据扑克牌的特征进行分类

  2、通过猜数游戏,发展幼儿的逆向思维及思维的流畅性、敏捷性

  3、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协作完成任务的能力

  4、感受操作活动带来的快乐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点】

  通过观察,发现扑克牌的特征,并根据其特征进行分类

  【活动难点】

  根据扑克牌的不同特征进行接龙游戏,并有一定的合作意识

  【活动过程】

  一、认识扑克牌

  1、引入活动

  (1)小朋友,看,这是什么?(扑克牌)

  (2)老师给你们每组发了一副扑克牌(除J、Q、K),请你们观察一下,看看扑克牌上都有什么?它们有什么规律?(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发现规律)

  (3)教师可适时引导:扑克牌上有什么?(数字)都是些几啊?那除了数字,还有什么颜色呢?(红色、黑色)相同的颜色,图案一样吗?(梅花、方块、红桃、黑桃)

  小结:每副扑克牌都是有顺序的,按数字1-10排列,同样的数字上有四种图案:扑克牌上的图案数量和数字是相对应的。

  2、分类游戏

  (1)教师:原来扑克牌上有不同的数字,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图案。那我们今天就来玩分一分的游戏,好吗?

  (2)请每位幼儿拿10张扑克牌,找到特征,进行分类

  (3)幼儿操作

  (4)请幼儿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鼓励幼儿想出不同的分法)

  二、扑克牌接龙(小组合作游戏)

  1、每位幼儿10张扑克牌,小组共同商量,进行扑克接龙

  2、建议:

  (1)按两种颜色

  (2)按四种图案

  (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4)按单双数

  (5)以小组合作的形式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小组代表介绍接龙规律

  三、扑克猜数(两人合作游戏)

  1、教师:接下来我们来玩扑克猜数的游戏,需要两个好朋友共同合作,你们想玩吗?

  2、介绍游戏规则:

  一名幼儿手拿"1-10"同一花色的扑克牌,把扑克牌洗好,另一名幼儿任意抽去一张,藏起来,第一名幼儿猜猜藏起来的'是哪一张牌

  3、教师示范,幼儿共同寻找方法

  4、幼儿操作,轮流游戏

  【活动延伸】

  游戏《扑克站起来》

  教师:扑克牌还有很多玩法,还可以神奇的站起来呢!请小朋友们回去之后试一试怎样让扑克牌站起来,好吗?

  活动反思:

  数学活动是比较抽象的,教师能把抽象的数学生活化并让幼儿在玩中学数学,在生活中体验数学的快乐这是非常难得的。扑克牌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能有这么多的数学的奥秘,是教师注意观察生活,并把生活中的数学提升到课堂,幼儿在这种趣味数学活动中不仅学到到数学知识,也会自觉地的寻找生活中数学发现,这是非常重要的学*体验。扑克牌简便轻巧,玩起来千变万化,引人入胜,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学*数学的兴趣。通过操作扑克,来玩数学游戏,幼儿能在扑克牌中,了解很多很多的数学游戏和数学奥秘。教师通过扑克游戏,将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游戏化,使孩子玩得轻松,学得愉快。


《扑克牌王国》幼儿园大班数学游戏活动教案汇总5篇(扩展4)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玩转扑克牌》教学设计 (菁华3篇)

  课程分析

  新《纲要》科学领域中提出了:幼儿对周围事物和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大班的孩子对外界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他们常常会问许多的为什么,为什么积木会站起来?纸牌为什么站不起来?为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设计了本次活动。整个活动以“朵拉”带我们进入扑克牌城堡“为线索,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不断闯关挑战,幼儿从一开始在做做、玩玩中探索让扑克牌站起来的多种方法,到合作搭扑克牌高楼,充分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

  课程目标

  1.探索让扑克牌站立的方法,如:折、卷等。

  2.能用折叠、*铺等多种技能搭扑克牌高楼,并发现如何搭得又高又稳的方法。

  3.积极参与探索,体会合作游戏的快乐。

  课程准备电子白板课件、数量充足的扑克牌

  课程过程

  第一环节:动画导入,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播放动画,引出扑克牌王国。幼儿观看动画。

  第二环节:自由操作,探索让扑克牌站立的方法。

  1.师:如何让这么普通的扑克牌在不依靠任何东西的情况站立起来呢?

  2.播放扑克牌魔法视频。

  第三环节:分组尝试,探索搭楼房的方法。

  1.师:请小朋友用15张扑克牌搭一座扑克牌楼房。

  2.出示幼儿的作品并和幼儿总结评价。

  3.小结:分享搭楼房的方法,没有折过的扑克牌可以帮助我们搭楼房,起到支撑的作用。1.幼儿尝试自主搭楼房。

  2.幼儿评价自己的建筑作品。

  第四环节:整合多种技能,合作搭扑克牌高楼。

  1.师:这次我们要来挑战一下,两两合作,搭出又高又稳的扑克牌高楼。大家先可以相互讨论一下,两个人可以怎样合作,还要想一想怎样搭,才能使楼房又高又稳?当一组的红蓝两队都完成挑战后,先评选出一组又高又稳的建筑作品。

  2.请每组获胜的幼儿讲述获胜的理由。

  3.在四组获胜队伍中投票选出最后的总冠军。

  第五环节:欣赏视频,拓展搭建思路。

  师:扑克牌城堡大门后还有一个小秘密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闯关挑战的总冠军开启扑克牌城堡的大门,幼儿观看动画。

  课程反思

  在第一关的闯关环节,幼儿对于让扑克牌站立起来的方法,想法比较单一,通过及时捕捉上传功能,让幼儿掌握了别人的一些不同方法,第一关结束播放魔发视频,为第二关的开展铺垫了一些搭建楼房的技巧,故在第二关操作环节中,开展的比较顺利,及时表扬鼓励又增加了幼儿闯关的自信与乐趣。第三关在与同伴一起合作搭高楼的过程中幼儿感受到科学活动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扑克牌巩固对6以内数的认识,并进行排序活动。

  2、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3、在对唱的过程中注意倾听同伴的声音,及时接唱。

  4、通过图片理解歌词内容,并能根据歌词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

  【教学准备】

  1、课前知识的准备:幼儿已认识扑克牌的四种花色。

  2、画有4种花色的旅行社。

  3、每组一副只保留四种花色的1—6的扑克牌,及操作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扑克牌。

  师:今天我做大导游,你们做小导游,我们要带团出去旅行啦!看看,今天我们要带谁去旅行呢?(出示扑克牌的四种花色)

  二、介绍扑克牌,了解扑克牌的四种花色。

  介绍时先说花色再说数字:黑桃2、红心3、梅花4、方块5。请幼儿来介绍。

  三、给扑克牌去旅行社报名。

  1、师:这些扑克牌们等着你们为他去旅行社报名能,怎么报名呢?

  (出示四种花色的旅行社)原来,有四个旅行社(黑桃旅行社、红心旅行社等)哦,黑桃的扑克牌要报在黑桃的旅行社等,而且都要排在小旗的后面

  2、幼儿从椅子下面拿出一张扑克牌

  师:下面请你们把这些扑克牌请出来,然后跟扑克牌花型说说话问:请你来说说你的扑克牌什么样的(说了就请个别幼儿给扑克牌报名)

  3、分花色进行报名

  师:来,黑桃扑克牌来报名吧。(接下来是谁啦,红心、梅花、方块)

  4、将有报错旅行社的扑克牌纠正

  5、给混乱的扑克牌进行排序

  (1)师:哦,我发现每队旅行社的游客有点混乱,怎样排才有顺序呢?请小朋友和好朋友说说,教师巡回倾听幼儿的交流。请个别幼儿说怎么排(出示大小标记)

  (2)请个别幼儿上来给混乱的扑克牌从小到大进行排序

  四、幼儿操作活动

  师:滴滴滴,旅行社的大巴车开来了,看看大巴车有什么标记(花色、大小标记),你要根据上面的花色、大小标记带领扑克牌乘上相应的车子,带领你的扑克牌乘车去吧。(幼儿操作)

  五、展示作品、带车出发。

  师:来,你们的扑克牌都乘上车了吗?我们排好队,我来检查一下,上对车的我们出发吧!(幼儿和老师在教室走一圈)。

  六、来到城堡进行闯关游戏。

  师:我们来到城堡,先把你的大巴车赶快停好,看看停车场的标记,你的大巴车要停在那个位置。停的时候要看清花色哦。

  师:车都停好了吗?让我来看看,要到城堡里去玩先要进行闯关游戏,我们来闯第一关吧。

  猜牌:第一关:2、3、4、5、?第二关:3、?、5第三关:3、?、?、?第四关:?、3、?、5

  【活动反思】

  数学活动《做纸牌》贴*幼儿生活,是一个趣味性强、操作性强并且受到幼儿喜欢的活动。因此班中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能理解8以内的实际意义,也感知了等量物体不同的空间排列形式。

  通过活动的开展,我觉得此活动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有仍需调整一些地方。我先说说值得肯定的地方吧。通过3到8大扑克牌的出示,数一数、说一说,有效的帮助了幼儿理解8以内数的实际意义。通过画有与数字相等数量图案纸牌的出示,交流、小结,帮助幼儿了解操作要求,并在个别幼儿的示范操作中,清楚操作要求。制作纸牌时,大部分幼儿都能根据数字盖出相应数量的印章,体验到了成功制作纸牌的乐趣。活动中各个环节清楚,要求明确,操作性强。可是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如盖出来的印章颜色太淡,不方便展示交流,最好还是用勾线笔画点子比较好;请个别幼儿操作示范时,最好先请一能力较强的幼儿,再请能力中等的幼儿示范操作,更有利幼儿清楚操作要求。

  同时,对此活动,我也存在一些疑惑:怎样让幼儿更好的感知等量物体不同的空间排列形式。活动中,我似乎讲的不够具体。

  【活动目标

  1、认识扑克牌,能根据扑克牌的`特征进行分类

  2、通过猜数游戏,发展幼儿的逆向思维及思维的流畅性、敏捷性

  3、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协作完成任务的能力

  4、感受操作活动带来的快乐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点

  通过观察,发现扑克牌的特征,并根据其特征进行分类

  【活动难点

  根据扑克牌的不同特征进行接龙游戏,并有一定的合作意识

  【活动过程

  一、认识扑克牌

  1、引入活动

  (1)小朋友,看,这是什么?(扑克牌)

  (2)老师给你们每组发了一副扑克牌(除J、Q、K),请你们观察一下,看看扑克牌上都有什么?它们有什么规律?(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发现规律)

  (3)教师可适时引导:扑克牌上有什么?(数字)都是些几啊?那除了数字,还有什么颜色呢?(红色、黑色)相同的颜色,图案一样吗?(梅花、方块、红桃、黑桃)

  小结:每副扑克牌都是有顺序的,按数字1-10排列,同样的数字上有四种图案:扑克牌上的图案数量和数字是相对应的。

  2、分类游戏

  (1)教师:原来扑克牌上有不同的数字,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图案。那我们今天就来玩分一分的游戏,好吗?

  (2)请每位幼儿拿10张扑克牌,找到特征,进行分类

  (3)幼儿操作

  (4)请幼儿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鼓励幼儿想出不同的分法)

  二、扑克牌接龙(小组合作游戏)

  1、每位幼儿10张扑克牌,小组共同商量,进行扑克接龙

  2、建议:(1)按两种颜色(2)按四种图案(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4)按单双数(5)以小组合作的形式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小组代表介绍接龙规律

  三、扑克猜数(两人合作游戏)


《扑克牌王国》幼儿园大班数学游戏活动教案汇总5篇(扩展5)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测量》(精选5篇)

  设计意图:孩子们在户外观察秋天的景色时,对大树的外形特征产生了兴趣,荣寅宸与毛坚在讨论小花园里的雪松有多高、有多粗?尤阳与王浩在争论雪松和谷树谁长得高?谁长的粗?为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从他们的兴趣出发,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测量,所以设计了这一活动。

  活动目标:

  1、各种材料、各种方法测量树,知道树干有高矮、粗细等。

  2、初步学*测量及记录的方法。

  环境创设:

  1、户外。

  2、长短绳子、各种尺、记录纸、笔、竹竿等,地上画有刻度线。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用目测的方法观察树,用语言简单表述出树的不同。

  1、小花园里的树真多,你知道他们的名字吗?

  2、这些树长得一样吗?怎么不一样?

  二、组织幼儿开展讨论,寻找测量树干粗细的方法。

  1、刚才小朋友说树干有粗细,哪棵粗?哪棵细?你是怎么知道的?

  2、有没有办法知道××到底有多少粗?××有多少细呢?

  幼儿讨论:用手环抱、尺量、绳子量……

  三、幼儿自由选择各种材料测量雪松后交流:

  1、粗细:

  (1)用什么材料测量?有多少粗?什么方法测量的?

  (2)怎样知道测出来的数字是多少?

  (3)为什么测量出的粗细不一样?

  2、高矮:

  (1)小花园里哪棵树最高?有多高?你怎么知道?怎么记录?

  (2)瓜子黄杨树长得高不高?怎么测?

  (3)龙柏长得不高不矮,有什么方法测量?

  用钢卷尺直接测量;用竹竿等替代物量,然后竹竿放地上用尺量。

  四、小小树医生

  1、医生每年都要给小朋友体检,量量身高和胸围。现在请你们来做树医生,给这些树检查身体。幼儿每人选择一棵树进行高矮、粗细的测量,并把数字记录在记录表上。

  2、互相交流记录结果。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实践学*自然测量,初步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2、使幼儿知道量具的长短与测量的结果有关,量具越长,测的次数越少,量具越短,测的次数越多。

  3、初步培养幼儿互相合作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1、在活动室内布置一张模拟地图,从各个城市通向北京。

  2、各种自然测量的工具(笔、积木、筷子、布条、纸条等)

  3、记录测量次数的纸、笔。

  三、活动流程:

  导入活动→学*测量→幼儿操作→体验不同测量结果

  四、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组织幼儿游戏:我的火车就要开,熟悉全国各地地名。

  2、学*自然测量。

  (1)教师请个别幼儿测量从一个城市到北京的距离,并引导幼儿讨论出正确的测量方法:测量时,测量工具要和起点对齐,在测量工具的另一头用笔做个记号,第二次测量时,要从记号开始接下去量。

  (2)教师与一位幼儿合作,再次进行测量,并做好测量次数的记录,最后说出测量结果。

  (3)幼儿自由结伴,选择测量工具和测量线路进行测量,教师进行观察,适时进行辅导。

  (4)请部分幼儿说一说测量的结果。

  3、体验测量工具的长短与测量结果的关系。

  (1)教师提问:“我用两种不同的测量工具测同一条线路,测出的结果是一样的吗?”

  (2)请两位幼儿进行实践操作,引导幼儿比较测量结果的数目为什么不同,说出用长的工具量出来的次数少,用短的工具量出来的次数多。

  4、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在区角活动中使用各种不同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比较各种不同的结果。

  活动目标:

  1、乐意用测量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体验测量在生活的应用。

  2、在探索比较中学*正确的测量方法,初步认识测量工具和测量结果的关系。

  3、在活动中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及判断能力。

  4、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用等长的量具一一排列摆放进行测量的经验。

  2、长短不一的学具如:尺子、绳子、小棒、积塑、纸条等;笔、测量记录表等

  3、布置白雪公主的家的活动场景:小床若干、桌子等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参观《白雪公主》故事场景,设置问题情境引起幼儿测量兴趣。

  引入:春天到了,白雪公主想把小矮人的家打扮一新,但是她遇到了难题,你们愿意帮助她吗?

  二、幼儿尝试解决问题--量地砖,探索正确测量的方法。

  1、引导思考:白雪公主想为小矮人的家里铺上地砖,怎样清楚的告诉瓷砖厂的工人地砖的大小?

  2、幼儿尝试用相同的工具测量。

  3、引导幼儿比较测量的结果,探讨发现测量的正确方法。

  讨论:选择相同的工具测量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方法:找准起点,沿边线测量,用笔(拇指)画个记号,首尾相连。

  三、幼儿尝试解决问题--量床,探索发现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的关系。

  1、思考:白雪公主想为小矮人的小床做新的床套,怎么知道床套的宽度和长度?

  2、教师介绍测量记录表。

  3、幼儿自主选择测量工具测量。

  师巡回观察了解幼儿测量的情况;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工具进行测量,记录。

  4、引导幼儿交流测量的结果,并初步认识测量工具和测量结果的关系,积累测量经验。

  讨论:量相同的位置测量结果一样吗?为什么?

  小结:测量工具越长,测得的结果越小;测量工具越短,测得的结果越大。

  四、活动延伸:引导选择自己感兴趣的2-3种测量工具给周围生活中的物品测量,积累测量经验。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学*自然测量,初步掌握测量的方法,激发幼儿参与测量的兴趣。

  2、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测量工具来测量周围物体,在探索比较中发现测量工具和测量结果的关系。

  3、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1、长度不同的筷子、铅笔、吸管等。

  2、若干张记录表格。

  3、粉笔若干。

  4、魔箱和宝藏图。

  活动过程:

  1、以游戏“看谁跳得远”引入活动,激发孩子学*的兴趣。

  2、学*测量方法。

  (1)自主探索测量方法。

  要求幼儿人人动手,运用测量工具(筷子),测量桌子的长度。

  测量结束,鼓励幼儿把自己的测量方法和想法与老师、同伴们交流。

  (2)教师示范正确的测量方法。

  测量时,筷子的一头要对齐桌子的边角,在筷子的另一头用粉笔画一条短线作记号,第二次测量的时候要从记号的开始处接下去量,边量要边数,一根筷子,两根筷子,……最后就能记住桌子长度有多少根筷子长。同时强调测量工具(筷子)必须沿着边测量。


《扑克牌王国》幼儿园大班数学游戏活动教案汇总5篇(扩展6)

——幼儿园大班数学好朋友教案汇总5篇

  教学目标:

  1、在熟悉歌曲旋律的基础上,借助图谱,学*歌曲好朋友。

  2、根据故事情节仿编歌曲,尝试创编说唱部分,感受改编歌曲的快乐。

  3、知道好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有了好东西能一起分享。

  4、喜欢参加音乐教学,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5、对音乐教学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教学准备:

  1、经验准备:熟悉歌曲《自由飞翔》。

  2、物质准备:白板课件(含故事和歌曲)、伴奏音乐、图谱。

  教学过程:

  (一)结合生活经验,引导幼儿尝试编创歌曲RAP。

  1、教师自我介绍,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好朋友。

  2、结合幼儿回答编创儿歌。

  3、出示RAP节奏谱,尝试有节奏说唱:一起游戏笑哈哈,一起歌唱乐悠悠,团结友爱手儿拉着手,我们大家都是朋友。

  (二)欣赏故事,学唱歌曲第一段。

  1、熟悉故事内容。

  (1)播放课件,幼儿欣赏故事第一部分。

  (2)播放课件,幼儿欣赏故事第二部分。

  (3)完整学唱歌曲第一段。

  (三)根据故事情节,仿编歌曲。

  1、借助图谱,了解故事情节,仿编歌曲。

  2、演唱歌曲仿编部分。

  (四)完整演唱歌曲,感受改编歌曲的快乐教师:好朋友会互帮互助,好朋友有了好东西会一起分享,这就是我们的好朋友 ,我们把这首好朋友歌一起来唱一唱吧!

  (五)拓展经验,了解生活中的其它好*惯。

  教师:好朋友之间会互帮互助,有了好东西会一起分享,好朋友之间会想念着对方,有了好朋友,我们的心情会变得更快乐!

  教学延伸:

  1、区域教学:提供关于好朋友的图书和图片等,供幼儿理解学*。

  2、游戏教学:指导幼儿在游戏教学能和同伴一起分享,互相谦让。

  3、家园共育:引导幼儿与同伴做好朋友,并知道好朋友之间应该互帮互助,团结友爱。

  教学反思:

  通过对一年级课程《好朋友》的授课来看,我的反思大致有一下几点:

  一、教学准备

  首先,从备课上,这节课的备课准备比较仓促,无论是从导入环节的设计还是从新授课的设计上都没有特别大的亮点,在教案的编写上调理略显清晰,但还是存在不合理的地方,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衔接不是特别的自然,原本想借鉴一些网上优秀教案整合起来的,最后却弄得支离破碎,在上课的过程中也显得很是吃力。

  二、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这节课的导入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教授童谣《找朋友》让孩子们拍手读童谣,并找到自己的好朋友,我会选择表现好的孩子,大家一起说出他的名字,并成为大家的好朋友。这样设计不仅引发孩子们学*的兴趣,而且还能激励上课过程中表现好的孩子们,并对他们做出及时的鼓励,让学生们心中树立起榜样意识。这一环节在授课的时候没有很好地把握时间,在找朋友的时候浪费的时间有点多,所以导致后面的`授课过程很仓促。

  2、新授课环节:在这一环节,我还是采用了原始的三听三唱的方式进行教学,但是又在此环节上进行了一些创新。在初听部分首先让孩子们初步感知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在心中形成歌曲的整体印象,为进一步欣赏歌曲做好准备。复听环节紧接着提出问题,让孩子们在歌曲中寻找答案,提高孩子们欣赏音乐的能力,并能够学会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一环节中的不足是,应该让孩子们在欣赏歌曲的时候,运用身体语言感受歌曲,比如加上拍手跺脚的动作,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解决歌曲中的难点部分。

  在学生的学唱环节上,不再采用以往的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方法,而是让学生试着跟着录音一起演唱,进而提高学生的学唱能力,然而这样的授课方式学生们还是普遍不能接受,因为一年级的孩子还达不到跟唱的能力,所以在以后的教唱环节中,还是需要慢慢的一点点的渗入到孩子们的学*当中,因为采用了这种跳跃式的教唱方法,所以很多孩子在最后合唱的时候还是只能模仿演唱,不能独立演唱。从而导致这节课在学唱的时候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略显得吃力。

  三、拓展部分:

  在这一部分我采用了孩子们用肢体表演的方式进行的,让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加入自己的动作大胆的表演。目的是让孩子们在律动中学*,在快乐中进步。虽然这节课是一节唱歌课,但是在一年级的音乐课中还是要求孩子们做到“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在这堂课中有太多的不足与失误,自己在以后还应该多加努力,多听别的老师上课,弥补自己不足的地方,让自己变得优秀。有了第一的失败,就会有更多的成功,让我在失败中更快的成长起来,更何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教育目标;

  1、熟悉故事内容,初步理解什么是好朋友,感受友情的温暖和美好。

  2、初步引导幼儿在身边中寻找好朋友,并激励幼儿勇敢讲述。

  3、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教学准备;

  大书一本,自制图片若干,《找朋友》音乐带,阅读光盘。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课题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好朋友?你有哪些好朋友呢?你和朋友在一起时会做什么?引导幼儿从身边的同伴来拓展(限本班,外貌、特征或其他均可),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图片说了那些好朋友,他们间发生了那些事情?

  2、 出示图片,逐页分享交流。

  (1)、第1页;图片上有谁?请幼儿讲讲小朋友们在做什么?他们玩的怎样?这样像他们那样经常开心在一起玩可以成为好朋友。好朋友还可以是谁?

  (2)、第25页直接猜图,请幼儿看图说说好朋友还可以是谁?说说他们在一起时表情怎样?心情怎样?教师梳理内容整理句子(好朋友可以是_____)。

  (3)、第57页观看图片,请幼儿说说好朋友在一起时喜欢做什么?教师带领幼儿边表演内容边整理句子(好朋友喜欢一起_______)。

  (4)、第89页观看图片,请幼儿谈谈自己伤心难过时好朋友是怎样安慰你的?你有困难时好朋友怎样帮助你?教师整理句子。

  (5)、第10页;观看图片,请幼儿说说和好朋友吵架时的心情。

  (5)、第11页:请幼儿看图说说他们吵架后怎么样了,说说如果自己遇到这样的问题应该怎样解决?教师和幼儿一起观察、分享图画中两个好朋友和好后,受到好朋友游戏邀请时的快乐心情。

  3、出示大书,欣赏"领读光碟"朗读一遍,集体有感情跟着老师读一遍。

  4、总结分享;故事里说了那些好朋友?让幼儿知道好朋友除了可以是自己班中的好伙伴,还可以是大人、动物、玩具等,你还有那些好朋友?如果你的好朋友遇到困难或伤心了,身为好朋友,你应该怎么做?

  5、音乐游戏"找朋友",教学结束。

  教学反思:

  1、本次教学是分享阅读读本《好朋友》的第一课时,也是本学期分享阅读课中最难的'读本。教学中孩子们的积极性高,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围绕画面的信息大胆想象,大胆举手回答问题。课堂气氛浓,孩子们能积极发言,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2、老师能根据读本的情节分三部份进行,层层深入导出好朋友的事情。能抓住读本的难点和重点开展。


《扑克牌王国》幼儿园大班数学游戏活动教案汇总5篇(扩展7)

——幼儿园大班数学测量远*教案汇总五篇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测量工具来测量周围物体,在探索比较中发现测量工具和测量结果的关系。

  2、了解测量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幼儿参与测量的兴趣。

  3、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初步的测量经验。

  2、尺子、绳子、软尺、吸管、小棒、短积木、铅笔、筷子、纸卡段、盒子、书等物品。

  3、记录表、水彩笔、磁性板。

  活动过程:

  一、引题:提出任务

  今天小朋友来当“小小测量员”,用三种不同的工具来测量相同的一条边,并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二、、探索:分组测量并记录

  1、幼儿两人自由结伴协商、自主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来测量物体同一条边。

  2、教师巡回观察、倾听、了解幼儿测量的情况。

  3、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工具进行测量,并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三、分享:交流测量的过程和结果

  1、将各组幼儿的测量记录表张贴在磁性板上,幼儿边看边交流,讨论测量的过程和结果。

  2、引导幼儿分析记录结果,说说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并在分析比较中获得用不同测量工具测量同一条边测量结果不同的经验。

  四、游戏:问答竞赛小游戏,启发幼儿再次测量。

  1、测量黑板的长边,用什么工具量的次数最少(或最多)?为什么?试一试。

  2、测量活动室长度有三种长短不同的工具,选取什么工具测量速度最快?为什么?试一试。

  3、如果没有这些工具,我们还能用什么办法来测量活动室的长度?试一试。

  五、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再次尝试探索用各种不同的工具来测量物体的高度、远*等。

  一、活动目标:

  了解测量的概念、条件和方法,形成比较的概念。

  二、活动准备:

  塑料绳、卡纸、纸绳、皮尺等。

  三、活动过程:

  1、情景引入:小朋友都上班了,家都长了一岁了,今年我还发现小朋友都长高了。

  2、设置疑问:但是你们知道哪位小朋友最高呢?有的小朋友说他最高,有的小朋友却说他最高,你用什么方法能准确的知道它是最高的呢?

  3、幼儿猜想及记录:请幼儿以玩游戏的方式猜想哪位小朋友最高,在他的名字后面贴上他猜想的最高的小朋友,并填上他选择的工具。

  4、验证:请每位幼儿找一位好朋友进行测量,并把测量结果贴到记录纸上进行比较。

  5、活动延伸:我们想比较某件事物的长短光靠目测是不准确的,要用比较的方法才能准确的'知道。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一样。

  6、引发新问题:我们的高度通过小朋友的聪明才智现在知道了谁最高,你们猜猜他的腿是不是也是最长的呢?

  一、活动目标

  1、学*用天*测量物体的轻重。

  2、理解物体的轻重是相对的。

  3、知道物体的小与轻重不一定成正比。

  二、重点与难点

  1、理解物体轻重的相对性。

  2、理解物体小与轻重不一定成正比。

  三、材料与环境创设

  1、材料:分类盒、天*、积木、弹子、雪花片等物品。

  2、环境创设:在数学区中放置各种供测量的物品和天*。

  四、设计思路

  本内容有两个难点。对于理解物体轻重的相对性这难点,设计首先通过分类活动提示问题,使原来重的一类物体中产生轻的物体,轻的物体中产生重的物体。同时通过设问促使幼儿思考、解答。其次,安排排序活动让幼儿进一步感知、体验、助他们理解。

  第二个难点是理解物体小与轻重的关系。幼儿对物体小与轻重的关系总是认为在的物体是重的,小的物体是轻的。因此,设计通过游戏让幼儿在猜错的过程中纠正原先的想法,形成正确的观念即物体的小与轻重不一定成正比。

  五、活动流程

  分类>讨论>分类>游戏>排序

  1、通过分类活动积累有关特体轻重的感性经验。

  (1)在数学区中提供天*和各种物品。物品放在盒子里,每个盒子里放两件物品。

  (2)要求幼儿将物品按轻重分类,即将每个盒子里的物品按轻重分别放入有轻重标记的盒子里。

  2、通过讨论确定区别轻重的方法。

  (1)出示两件物品,提问: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这两件东西哪个重哪个轻?

  (2)出示轻重差别很小的两样东西,讨论用手掂量和用天*哪种方法更好。

  3、通过分类活动理解物体轻重的相对性。

  (1)幼儿每人取两件物品,用天*称出轻重后放入相应的分类盒中。

  (2)从标有重或轻的盒子里取出两件物品,提问:这两样东西都是重的?然后放在天*上,让幼儿思考,解答其中的原因。

  4、通过游戏理解的东西不一定是重的,小的东西不一定是轻的。

  出示小不同的物体让幼儿猜哪个轻哪个重。然后用天*验证。如:盒子里放棉花,小盒子里放铁块。

  5、通过排序活动进一步理解物体轻重的相对性。

  让幼儿在数学区中将三个以上的物体按轻重排序,并作好记录。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测量工具来测量周围物体,在探索比较中发现测量工具和测量结果的关系。

  2、了解测量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幼儿参与测量的兴趣。

  3、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初步的'测量经验。

  2、尺子、绳子、软尺、吸管、小棒、短积木、铅笔、筷子、纸卡段、盒子、书等物品。

  3、记录表、水彩笔、磁性板。

  活动过程:

  一、引题:提出任务

  今天小朋友来当“小小测量员”,用三种不同的工具来测量相同的一条边,并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二、、探索:分组测量并记录

  1、幼儿两人自由结伴协商、自主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来测量物体同一条边。

  2、教师巡回观察、倾听、了解幼儿测量的情况。

  3、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工具进行测量,并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三、分享:交流测量的过程和结果

  1、将各组幼儿的测量记录表张贴在磁性板上,幼儿边看边交流,讨论测量的过程和结果。

  2、引导幼儿分析记录结果,说说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并在分析比较中获得用不同测量工具测量同一条边测量结果不同的经验。

  四、游戏:问答竞赛小游戏,启发幼儿再次测量。

  1、测量黑板的长边,用什么工具量的次数最少(或最多)?为什么?试一试。

  2、测量活动室长度有三种长短不同的工具,选取什么工具测量速度最快?为什么?试一试。

  3、如果没有这些工具,我们还能用什么办法来测量活动室的长度?试一试。

  五、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再次尝试探索用各种不同的工具来测量物体的高度、远*等。

  活动目标:

  1、学*用目测和自然测量的方法,比较、区别物体的远*,并会用表格的形式进行记录。

  2、初步感知同样的距离,使用的测量工具不同,测得的.数量也不同,训练思维的相对性。

  3、感受测量的乐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图纸和记录表,记号笔。

  2、操作材料:人手一张操作纸,一支笔。每桌一份操作材料(围棋子、方积木、吸管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你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故事里谁赢了?”

  教师:“兔子不服气,今天约了乌龟进行三项全能比赛,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二、目测远*。

  第一场:游泳比赛。

  比赛规则:一分钟,谁游得远,谁就获胜。!、快思、礁网出处!

  教师:“谁游得远?”“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小结:“用眼睛一下子就能看出来谁远谁*,这种测量方法叫目测。”

  现学现用。

  第一局:乌龟获胜。

  三、第一次操作:比较远*。

  第二场:跑步比赛。

  1、介绍跑道及跑步规则。

  2、教师:“一分钟到了,谁跑得远?你为什么这么猜?”

  教师:“弯道中,目测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正确。怎么准备知道跑了多远?”

  “可以用什么量?”

  介绍尺子。

  介绍棋子测量。

  3、幼儿操作。

  4、交流。

  教师:“谁远?为什么?”

  教师小结:“比较远*时,要用同一种工具进行测量,测得的数字,说明这段距离远;测得的数字小,说明这段距离*。”

  第二局:兔子获胜。

  四、第二次操作:同一距离不同工具。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