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歌的教案 (菁华3篇)

首页 / 教案 / | 2022-11-09 00:00:00 教案

姓氏歌的教案1

  活动目标:

  1、诵读《姓氏歌》,了解*人的传统姓氏文化。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2、通过诵读《姓氏歌》认识生字。

  3、学生展示诵读《姓氏歌》的成果。

  教学重点:

  采用多种方法诵读《姓氏歌》,正确、规范姓氏读法。教学课时:2课时

  活动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活动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我国的经典诗文有哪些,你们知道吗?

  学生讨论交流。

  (出示课件:告诉学生,我国的经典诗文有《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论语》等。

  二、诵读汇报:

  (出示《百家姓》课件。)

  1、集体齐读《百家姓》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冯陈褚卫蒋沈韩杨

  朱秦尤许何吕施张

  孔曹严华金魏陶姜

  有多少同学愿意参与都可以,能说多少说多少

  三、交流姓氏故事

  提示:谁知道*姓氏的来历呢?其实每一个姓氏背后都有一个传说。

  谁愿意告诉大家,你知道哪一个姓氏的故事呢?

  1、同桌商量、准备交流

  2、老师引入故事话题

  1)教师讲张氏背后的故事吧。

  在很久远的过去,皇帝的第五个儿子的儿子挥很聪明,喜好狩猎,发明了弓箭,被任命为弓正,赐姓张;此外,晋国大夫解张,字张侯,他的子孙也称为张氏。

  张姓氏的名人有:西汉大臣张良;东汉科学家张衡、书法家张芝和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伟大作品。

  四、游戏活动

  1、出示课件,让学生读一读(边拍手边读《姓氏歌》)你姓什么?我姓李。什么李?木子李。

  他姓什么?他姓张。什么张?弓长张。

  古月胡,口天吴。双口吕,言午许。

  三横王,草头黄。立早章。双人徐。

  耳东陈,禾木程。*人,百家姓。

  2、介绍自己知道的姓氏

  1)介绍前,老师先要提出要求。要求同学在介绍时,声音要洪亮,吐字要清楚,面带微笑看着全体同学来介绍

  2)开火车,来介绍。

  3)同学评一评,谁介绍的好。

  4)同学之间交流一下自己知道的有关*姓氏的一些趣事。

  4、观看有关*《百家姓》的表演唱视频。

  5、活动总结:同学们,*的古代传统文化,流传至今。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课外阅读中,学到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

  6、结束语:

  大家一起来说:不管我们姓什么,我们都是*人!

  第二课时

  1、听课文录音,边听边画出要求认识的生字,自由练读。

  2、指名朗读句子,注意停顿。

  3、播音乐,加动作,自由轻声读课文。

  4、按顺序出示词语卡片,齐读课文。

  5、指导书写生字

  (1)指名朗读,正音。

  (2)通过多种方式反复识记生字。

  (3)多媒体出示田字格生字“午、古、王”

  学生观察思考:这三个字是什么结构?(独体结构)比较其书写特点。

  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4)多媒体出示田字格中“李、吴、双”引导学生观察、描红、临写、扩词

  6、知道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7、完成课后练*

  读读:自由朗读、同桌互读、正音纠错

  演演:教师说动物名称,学生做动作

  背背:自由练背,积累词语。

  (三)布置作业

  抄写课后读读记记的词语

  背诵课文

  板书:姓氏歌

  不管我们姓什么,我们都是*人!

  *人,百家姓。

姓氏歌的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识儿歌中的12个生字,书写7个汉字。

  2、培养学生对姓氏文化的兴趣,了解有关百家姓的小知识,区分读音相*的姓氏的不同写法。

  3、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并练*背诵课文。

  4、结合学生自身的姓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

  难点:

  激发学生对姓氏文化的兴趣。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结合学生姓氏,精彩导入

  1.教师请同学们拿己课前准备好的姓名卡片,说说自己姓什么,叫什么名字。

  2.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名字分为两个部分,姓和名,通常情况下,名字中的第一个字就是姓。(相机指导生字“姓”的书写:左右结构,女加生,“女”字在作偏旁时,第三笔横画改为提画,不能出头。)

  3.板书课题:姓氏歌,指名学生朗读,注意正音:“姓”是后鼻音,“氏”是整体认读音节,并与“低”加以区分。

  二、学*课文第一小节,自学

  1.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主朗读课文第一小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

  (1)指名学生朗读第一、二句,相机出示词语卡片“什么” 、 “李”,指名学生认读,注意正音:“什”是前鼻音,“么”读轻声;“李”是边音,相机交流“李”的识记方法:上下结构,木加子。

  (2)指名学生朗读第三、四句,出示词语卡片“张”,强调“张”是翘舌音,交流识字方法:弓加长,张。

  (3)指名学生朗读第五句,出示词语卡片“古” “吴” “双”,指名学生认读,交流识字方法,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3.再读第一小节,巩固识字。

  (1)学生再次自由朗读第一小节,将这一小节中出现的姓氏用笔圈出来,和同位交流。

  (2)指名学生朗读第一小节,汇报出现的姓氏,教师相机板书:李、张、胡、吴、徐、许。

  (3)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4)重点区别“胡”和“吴” 、 “徐”和“许” 。师质疑:引导学生发现这两组姓氏读音很接*,当别人没有听清是姓“胡”还是姓“吴”,是姓“徐”还是姓“许”的时候,该怎么办呢?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适当:可以通过字形的不同组合来加以区分。学生再次朗读:“古月胡,口天吴,双人徐,言午许。 ”(微课展示)

  4.游戏巩固。摘苹果送朋友:将六个姓氏卡片剪成苹果状,贴在黑板上,指名学生上黑板摘苹果,苹果反面写的是什么姓氏,读出来,送给班级姓该姓氏的同学。

  5.练*熟读并背诵。

  (1)学生再次练*朗读第一小节。

  (2)多种形式朗读:指名读,同位一问一答读,拍手读,男女生对读,全班齐读。

  (3)指名学生背诵,全班齐背。

  三、书写指导

  1.出示第一小节要求会写的字:什、么、双,指名学生认读,口头组词。

  2.学生自主观察字形,交流识记方法,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3.师范写讲解:“什”左右结构,要写得左窄右宽;“双”左右相同,左边略小,又字的捺画变成点画。生观察书空。

  4.学生自主描红、仿写,教师巡视指导,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

  5.交流反馈,评议提高。

  四、作业

  1、连一连,组成有关姓氏的汉字。木弓口讠彳古长天子月午余

  2、给下列汉字加个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女()十()又()

  五、精准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生活中的一些常见姓氏,区分了它们的字形,还学*了写字。课下,请同学们继续了解自己的家人还有哪些姓氏,我们下节课一起来分享。

  第二课时

  一、复*旧知,精彩导入

  1.出示生字词卡片:姓氏、什么、张、胡、吴、徐、许,指名认读。

  2.说说自己班上还有哪些不同的姓氏,师相机板书。

  3.师过渡:我们的姓氏有很多,古人曾经编过一本书,叫《百家姓》,里面收集了常见的姓氏,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

  二、学*课文第二小节,自学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第二小节,注意读准字音。

  2.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

  (1)指名学生朗读第二小节。

  (2)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相机正音,并出示词语卡片:、赵、钱、孙、周、郑、王、东方、上官,指名学生认读,强调:“赵、周”是翘舌音,“王、方”是后鼻音。

  (3)全班齐读第二小节。

  3.巩固识字。

  (1)学生再次朗读第二小节,画出其中的姓氏,再读一读。

  (2)指名学生交流第二小节中出现了哪些姓氏,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适时张贴相关卡片: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诸葛、东方、上官、欧阳。

  (3)再次打乱顺序,指名学生认一认这些姓氏,并说说自己的家人或同学有哪些人是这个姓。(微课展示)

  (4)鼓励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记住这些字形的,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并渗透一定的识字方法。如:“赵、钱、孙”都可以用第一小节的汉字组合法来识记;“周”是半包围结构,里面是“土”加“口”;“王”是“三”字中间加一竖。

  4.了解单姓和复姓。

  (1)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黑板上这些姓氏有什么不同。

  (2)指名学生交流,教师:的姓氏中,大部分是一个字,也有两个字的.,如:东方、欧阳、上官等,这样的姓叫复姓。

  5.游戏进一步巩固:师出示一张姓氏卡片,班上是这个姓氏的小朋友站起来,大声说:示例:我姓钱,金钱的钱。

  6.朗读并背诵第二小节:生自由朗读第二小节,通过拍手读感受其中的节奏,练*背诵。

  三、适当拓展,激发兴趣

  1.师过渡:通过刚才的学*,我们知道的姓氏有很多,除了课文中提到的姓氏,你们还知道哪些姓氏呢?

  2.学生自主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相机板书,拓展学生的识字量。

  板书设计:

  1、识字2、姓氏歌

  常见姓氏:李、张、胡、吴、徐、许

  《百家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单姓)

  诸葛、东方、上官、欧阳(复姓)

姓氏歌的教案3

  活动目标:

  1、诵读《姓氏歌》,了解*人的传统姓氏文化。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2、通过诵读《姓氏歌》认识生字。

  3、学生展示诵读《姓氏歌》的成果。

  教学重点:

  采用多种方法诵读《姓氏歌》,正确、规范姓氏读法。教学课时:2课时

  活动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活动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我国的经典诗文有哪些,你们知道吗?

  学生讨论交流。

  (出示课件:告诉学生,我国的经典诗文有《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论语》等。

  二、诵读汇报:

  (出示《百家姓》课件。)

  1、集体齐读《百家姓》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冯陈褚卫蒋沈韩杨

  朱秦尤许何吕施张

  孔曹严华金魏陶姜

  有多少同学愿意参与都可以,能说多少说多少

  三、交流姓氏故事

  提示:谁知道*姓氏的来历呢?其实每一个姓氏背后都有一个传说。

  谁愿意告诉大家,你知道哪一个姓氏的故事呢?

  1、同桌商量、准备交流

  2、老师引入故事话题

  1)教师讲张氏背后的故事吧。

  在很久远的过去,皇帝的第五个儿子的儿子挥很聪明,喜好狩猎,发明了弓箭,被任命为弓正,赐姓张;此外,晋国大夫解张,字张侯,他的子孙也称为张氏。

  张姓氏的名人有:西汉大臣张良;东汉科学家张衡、书法家张芝和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伟大作品;还有现代*爱国将领张学良等。

  四、游戏活动

  1、出示课件,让学生读一读(边拍手边读《姓氏歌》)你姓什么?我姓李。什么李?木子李。

  他姓什么?他姓张。什么张?弓长张。

  古月胡,口天吴。双口吕,言午许。

  三横王,草头黄。立早章。双人徐。

  耳东陈,禾木程。*人,百家姓。

  2、介绍自己知道的姓氏

  1)介绍前,老师先要提出要求。要求同学在介绍时,声音要洪亮,吐字要清楚,面带微笑看着全体同学来介绍

  2)开火车,来介绍。

  3)同学评一评,谁介绍的好。

  4)同学之间交流一下自己知道的有关*姓氏的一些趣事。

  4、观看有关*《百家姓》的表演唱视频。

  5、活动总结:同学们,*的古代传统文化,流传至今。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课外阅读中,学到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

  6、结束语:

  大家一起来说:不管我们姓什么,我们都是*人!

  第二课时

  1、听课文录音,边听边画出要求认识的生字,自由练读。

  2、指名朗读句子,注意停顿。

  3、播音乐,加动作,自由轻声读课文。

  4、按顺序出示词语卡片,齐读课文。

  5、指导书写生字

  (1)指名朗读,正音。

  (2)通过多种方式反复识记生字。

  (3)多媒体出示田字格生字“午、古、王”

  学生观察思考:这三个字是什么结构?(独体结构)比较其书写特点。

  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4)多媒体出示田字格中“李、吴、双”引导学生观察、描红、临写、扩词

  6、知道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7、完成课后练*

  读读:自由朗读、同桌互读、正音纠错

  演演:教师说动物名称,学生做动作

  背背:自由练背,积累词语。

  (三)布置作业

  抄写课后读读记记的词语

  背诵课文

  板书:姓氏歌

  不管我们姓什么,我们都是*人!

  *人,百家姓。


姓氏歌的教案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姓氏歌的教案 (菁华3篇)(扩展1)

——《姓氏歌》教案 (菁华5篇)

《姓氏歌》教案1

  设计说明

  这是一篇有关姓氏的儿歌,第一节通过问答的方式,告诉了我们一些常见姓氏的写法,第二节列举了一些*姓氏。整首儿歌节奏感强,通过诵读极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是《语文课程标准》着力强调的基本理念。因此,本节课设计,教师以自主交流、游戏互动为方式,努力将学生的识字愿望与《语文课程标准》理念相结合,引导学生"学*独立识字"。同时,在识字的过程中熟读成诵,这样不仅积累了姓氏知识,还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师生)

  2.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诵读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百家姓》音频文件,学生进行跟读。

  2.说说自己姓什么。在播放的音频文件中听到了吗?

  3.揭示课题,并板书。

  4.随文识字:"姓"。

  (1)根据拼音读准字音,注意读好后鼻音。

  (2)学生交流怎么记这个生字。(可以用部首+熟字的方法;也可以用形*字比较的方法。)

  (3)组词。

  (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教师提醒写字注意点:"姓"的女字旁,横要写得短,注意避让,右边的"生"横画要稍微短些,第一横起笔在横中线上。

  (5)生描红。

  设计意图:开课伊始,节奏感强的《百家姓》诵读一下子让学生充满好奇,充满兴趣,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教学内容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顺势随文识写生字,有效地提高识字的数量和质量,也有效地促进了儿童语言的发展。

  二、自主学*,了解儿歌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儿歌,找到文中的生字圈出来,遇到读不准的生字,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反复读几遍。

  2.指名朗读,集体订正后齐声诵读。

  3.小组合作。

  (1)自由朗读儿歌,一边读一边想:儿歌一共几个小节?从中读懂了什么?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同伴。

  (2)还有不懂的地方,在旁边做上记号。

  4.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5.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设计意图:儿歌内容简单,教师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小组合作,互动交流中获得对儿歌内容的大致理解,但是对于第二小节中出现的复姓,学生会有疑难,因此需要引导学生质疑,渗透"学贵有疑"的思想。

  三、开展游戏,趣味诵读

  (一)诵读第一节。

  1.指名朗读第一节。

  2.齐读第一节。

  3.了解第一节的姓氏介绍方法。

  出示:

  什么李?木子李。

  什么张?弓长张。

  古月胡,口天吴,

  双人徐,言午许。

  (1)说说发现了什么。(通过把字拆开的方式来介绍姓氏。)

  (2)出示几个姓,让学生尝试拆解。如"章-立早章""吕-双口吕""林-双木林""陈-耳东陈""黄-草头黄"等。

  (3)齐读第一节。

  (4)同桌用玩拍手游戏的方式朗读第一节。

  4.采用不同的方法讲述。

  (1)除了拆字法,还有什么方法也能讲清自己的姓氏呢?

  (2)照样子说一说。

  出示:你姓什么?我姓方。

  什么方?方向的方。

  ①师生问答。

  ②学生同桌之间游戏问答。

  5.齐读第一节,背诵第一节。

  (二)诵读第二节。

  1.引读:

  师:*姓氏有很多--

  生: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指导读好"郑"字,它的韵母是后鼻音。

  2.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姓氏,接一接。

  3.出示第四、五行,认识复姓。

  (1)跟着老师读好复姓。

  (2)教师介绍复姓。

  (3)学生补充自己知道的复姓。

  (4)教师补充常见的复姓。

  4.指名读第二节。

  5.齐读第二节,背诵第二节。

  (三)比赛朗读,加深记忆。

  1.个人挑战赛。

  2.男生女生集体比赛。

  3.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的意识和*惯。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采用拍手游戏、朗读比赛等形式寓教于乐,可以让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兴趣。

  四、合作学*,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张""赵""钱",学*新部首。

  (1)指名朗读生字。

  (2)介绍部首:"弓、走、钅"。

  (3)说说一个字在做部首时和原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2.出示生字:么、国、方、什、双、王……说说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快速记住它们。

  3.小组合作交流。

  预设:

  国:四四方方一个框,里面住着小玉儿。(猜谜法)

  方:"放学"的"放"去掉反文旁,就是方。(熟字拆解法)

  双:又又成双。(部件组合法)

  王:王王王,王嘉成的王。(介绍班级同学姓氏法)

  …………

  4.出示字卡,学生领读、自由读、小组读、开火车读。

  5.比一比,看谁组的词语多。(把生字进行组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学*,在小组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对多种识记生字的方式的肯定,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从而达到对字形字义的整体识记。

  五、指导书写,掌握笔顺

 1.复*写字姿势。("三个一")

  2.动画演示生字的笔顺,学生一边观察一边用右手模仿书空。

  3.观察例字:看一看,每一个笔画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4.教师范写,请同学们当小老师给老师讲一讲每一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遇到学生说不准的地方,教师重点讲解。

  (如:国--方框儿要稍微大一些,竖画要直,"玉"字要写得小,里面的一竖写在竖中线上;双--两个"又"在写的时候要注意变化,左边的捺要变成点,稍稍比右边的"又"小;王--笔画少,注意竖写在竖中线上,第二横要写在横中线上,稍短,第三横最长,稳稳托住上面的笔画。)

  5.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书写。(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6.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7.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鼓励学生多观察,掌握生字的写法。

  设计意图:本环节采用动画演示、课本观察、集中讲解、教师示范、自由练写等方法指导学生书写,并针对关键笔画进行了反复强调,使学生准确掌握每一个汉字的.书写,为后续的书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反思

  1.趣味诵读,激发学生学*兴趣。

  本课我采用了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朗读教学。通过师生问答游戏,生生问答游戏,你来说我来猜,开展朗读比赛等富有趣味的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也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感受到本课的韵律与节奏。同时,在采用不同方法问答的时候,能让学生用多种方式识记生字,在充分的诵读中,不仅解决了背诵任务,同时也对祖国的姓氏产生了兴趣,从而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本课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学*小组的合作学*,通过交流不同的识字方法,使学生牢固地记住了生字,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学*生字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汉字的兴趣。

《姓氏歌》教案2

  教科书分析:

  1.课文采用歌谣的体裁,运用对问对答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了我国常见的一些姓氏,不但为学生识字提供了一个轻松愉快的语言环境,巧妙地让学生了解到一种识字方法――合一合(两个字合成一个新字),而且让学生初步感知古老的中华传统文化之一――姓氏文化。课文内容就是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学生学*理解。

  2.课文插图是一个古代小男孩遥望天空出现的一些姓氏,形象地告诉学生我国的姓氏源远流长,是古老的中华传统文化之一。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姓氏”,认识一些常见的姓,激发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之一姓氏文化的兴趣。

  3.认识偏旁弓字旁、走字旁、金字旁,能正确认读“姓”等12个生字新词。

  4.能正确读写“姓”等7个生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和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5.能仿照课后例子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姓。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正确认读“姓”等12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姓”等7个生字。

  教学难点:

  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姓氏”,认识一些常见的姓。

  教学准备:

  教师:“姓”等12个会认读字字卡,“姓”等7个会写字的田字格字卡;课文图画PPT。

  学生:每人一套“姓”等12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目标

  (一)易混字音的拼读

  1. PPT出示下面汉字和音节:

  qīng蛙、qīn人;星xīng、xīn里;

  出示任务:自由读词语,注意读准读音。

  2. 反馈指导:指名读,相机指导。齐读。

  小结:读准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读准舌尖前音和翘舌音,有助于读准字音,帮助我们纠正地方音。

  (二)复*会写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词。

  1. PPT出示有关字词:什么 双木林 ** 地方

  出示任务:自由读读这些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2. 反馈指导:指名读,相机正音。齐读。

  3.小结:这些红色字体的字,我们学*完课文,就要求能正确书写了。

  (三)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目标。

  导语:同学们,我们学*了识字课文《春夏秋冬》,了解了四季各有的气象现象和欣欣向荣的春天的一些事物现象。今天学*另一篇识字课文,请看老师板书课文题目。

  1.老师板书题目:②姓氏歌(“姓氏”注音)

  2.出示任务:自己借助拼音读准题目。

  3.反馈指导:指名读题目;订正后全班齐读课题。

  3.释题,明确主要学*目标。

  过渡语:同学们,读了课题目,从课题我们知道这篇识字课文是一首歌谣,是一首关于“姓氏”的歌谣。“姓氏”是指什么呢?我们读了课文就知道了。学*这篇识字课文,不但要知道“姓氏”指什么,还要学*这一课文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确通顺,并且背诵下来。

  二、学*朗读课文

  (一)借助汉语拼音读准课文。

  1.出示任务: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字上面的音节把它读准。

  个体读,同桌互读互纠。

  2. 反馈指导:指名分小节在班级上朗读,相机正音。

  3. 出示任务:在朗读课文,注意刚才纠正的读音,做到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

  个体读,同桌互读互纠。

  4. 反馈指导:指名分小节在班级上朗读,师生共同按要求评议;一个读完评议一个。

  5.小结:朗读做到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是最基本的要求。

  (二)学*把课文读通顺。

  1.导语:课文是一首歌谣,歌谣的朗读讲究的是节奏。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这首歌谣意思的理解,尝试通过打拍子的方式,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尝试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个体朗读,同桌互读交流。

  2.反馈指导:指名分小节在班级上朗读,师生共同按要求评议;一个读完评议一个。

  3.自由练*朗读后,全班一起击掌打拍子朗读。

  4.小结:歌谣的朗读要讲究节奏,就像我们歌唱一样,所以我们一般可以采用击掌这样的方式打拍子来朗读。

  三、学*会认读的字和新的偏旁

  (一)学*会认读的字。

  1.导语:同学们真会朗读!那么,这课会认读的字宝宝单独拿出来,你能把它们都正确认读吗?

  出示任务:在课文中圈画出会认读的字,然后借助汉语拼音读准。

  2.反馈指导:

  (1)订正会认的字的圈画。

  (2)出示会认的字字卡(注音),指名拼读(学*速度中等的2―3个学生)相机指导(含音难字读音指导)。

  (3)全班齐拼读。

  3.会认的'字口头组词。

  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字在生活中,它们会和哪个字宝宝组成词语的呢?同桌说一说。

  4.反馈指导。

  ①逐一反馈,学生组词正确的,就以字卡为中心板书成词语;如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则把这个词语板书在副板书位置,以示区别和纠正。

  ②如果学生组的词语是日常常用词语,可相机让学生口头用词语说一句话。(注意说话数量的把控,不要喧宾夺主。)

  ③将学生组的词语带读一、两遍。

  ④小结:同学们真用心,能在生活中知道那么多的词语,其实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我们可以通过生活认识很多字,知道很多词语的。

  (二)学*新的偏旁。

  1.导语: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不少偏旁,也知道偏旁表示一定范围的意义,能帮助我们学*生字。今天,我们又要学*新的偏旁,请同学们在双横线会认读的字里找一找,我们要通过哪些字学*什么新偏旁?

  2. 反馈指导:

  张(“弓”“长”)弓字旁

  赵(“走”“?”)走字旁

  钱(“钅”“戋”)金字旁

  3.小结讲解:同学们找得真准确!是“张”字的弓字旁、“赵”字的走字旁和“钱”字的金字旁。(一边通过PPT演示,一边讲解)带弓字旁的字,大多与弓有关。如“张”字的本义是上弓弦,“弯”字的本义是拉开弓,从而引申出弯曲的意思;带走字旁的字大多与行走有关,如“赵”字的本义是快步走,“起”字是表示站起身子才能走的意思,即战旗、起来的意思;带金字旁的字,大多与金属有关,“钱”字的本义是指一种用金属制成的农具,后来才指货币。

  4.PPT示,齐读一遍:

  “张”字――“弓”,弓字旁

  “赵”字――“走”,走字旁

  “钱”字――“钅”,金字旁

  5.小结:今天我们又交了三个偏旁新朋友:雨字头和双耳旁。这些偏旁朋友作用可大了,他们表示一定范围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更多的字宝宝,可以帮助我们牢记字宝宝。

  四、背诵课文

  1.导语:掌握了会认读的字,我们就能把课文读得更好了,也能尝试背诵课文了。

  出示任务:继续用击掌的方式有节奏地朗读课文,尝试把课文背诵下来。

  个体练*,同桌互背互纠。

  2.反馈指导。

  指名背诵指导后,全班一起击掌背诵。

  五、会认读的字认字的初步评价

  1.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2.游戏认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

  六、图文结合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课文内容,激发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之一姓氏文化的兴趣

  (一)了解“姓氏”,做问答游戏。

  1.提问:读了课文,同学们,你们知道“姓氏”是指什么吗?(预设:“姓氏”指的是姓名中的姓)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句子中知道这个意思的?(预设:你姓什么?我姓李。他姓什么?他姓张。)

  小结:“姓氏”现在就指我们姓名中的“姓”,课题《姓氏歌》就是关于我们的姓的歌谣的意思。

  2.做问答游戏。

  (1)自由读题目,了解游戏方法。

  出示任务:自由读“照样子做问答游戏”,想一想:除了歌谣中用到的利用两个字合一合的方法介绍自己的姓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介绍?

  反馈预设:可以用词语中的字介绍。

  (2)同桌做游戏,指名同桌展示。

  (3)说说班里同学的姓。

  (二)看图,简介我国姓氏渊源,激发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之一姓氏文化的兴趣。

  1.导语:那么我国的姓是怎么来的?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PPT示课文插图)

  出示任务:观察这幅图,想一想:图画中的小男孩是什么时候的孩子?他在干什么?

  同桌交流后反馈。预设:古时候的小男孩;他在观看天空上出现的姓。

  2.提问:根据这幅图,你猜猜我国的姓是怎么来的?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学生猜测后作以下简介,PPT出示。)

  简介:我国的姓氏起源自很久很久的远古时代,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形成我们现在的姓。例如,陈姓是古帝舜的后裔的姓。公元前一千多年的周武王灭商后,追封先贤遗民,封舜的后裔与陈(地名,今河南淮阳),国号陈,其后子孙均以陈为姓。又如,赵姓缘起自远古少氏。后在公元前一千多年的西周周穆王赐少氏十三代孙造父赵城,获得赵姓。

  (三)了解课文其他内容。

  提问:通过歌谣,你还了解到我国姓氏的哪些知识呢?你是从哪些句子了解到的?

  预设:1.姓有单个字的,也有两个字的;(句子:第2小节)2.不止歌谣中讲到的,还有很多很多(句子:*姓氏有很多。以及省略号)

  小结:同学们真会读书。我国姓氏除了有一个字的、两个字的,还有多个字的呢。比如我国的末代皇帝溥仪,他就姓“爱新觉罗”四个字。我国的姓氏的确很多很多,有一本书《中华姓氏书法大词典》,就收集了10129个姓氏。

  小结:同学们,我国的姓氏是不是历史很悠久?还蕴藏着很多的知识呢?有兴趣了解你们自己的姓是怎么来的,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吗?姓氏里有些什么故事呢?让我们回家查查资料,了解了解吧。

  七、会认读的字认字的评价

  1.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2.游戏认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关注学*慢的学生。)。

  八、写字指导

  (一)字形教学。

  1.PPT示会写的字,读一遍。

  2.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然后班级交流。(学生在说记法中说到的形*字、音*字,组词板书在副板书位置,以帮助区别字形细部,知记字形。)

  (二)指导书写。

  1.根据结构给这些会写的字分类。独体字:王、方、么;左右结构:姓、什、双;全包围结构:国。

  2.指导 “王”“方”“么”的书写。(学生提笔写字前,提示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以下相同,不再重复。)

  (1)指名说说笔画笔顺,订正后全体一起书空说笔画笔顺。

  (2)观察并说说“王”“方”“么”各笔画起止位置。

  (3)范写“王”“方”“么”,分别提示各笔画起止。

  (4)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1.指导“姓” “双”“什”的书写。

  (1)仔细观察,说说字各部件的占位和书写要注意的笔画。

  (2)分别范写“姓”“什”“双”,提示:“姓”“双”,左右部件占位大致相等,右边部件书写稍宽;“姓”的女字旁长点变短点,“生”字最后一横穿插“女”字短点下方;“双”字左边“又”字捺变点,右边“又”字撇穿插到点的下方。

  (3)学生分别分组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2.指导“国”的书写。

  (1)观察并说说“国”书写要注意的笔画和笔顺。

  (2)范写“国”,提示:“国”字外的方框是长方形,左竖比右竖短点,五横三竖要等距。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九、会写字书写练*

  十、总结(学*状况和知识能力点)

  作业设计:

  1.朗读和背诵课文。

  2.有兴趣的查找我国姓氏资料。

  板书设计:

《姓氏歌》教案3

  教科书分析:

  1.课文采用歌谣的体裁,运用对问对答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了我国常见的一些姓氏,不但为学生识字提供了一个轻松愉快的语言环境,巧妙地让学生了解到一种识字方法――合一合(两个字合成一个新字),而且让学生初步感知古老的中华传统文化之一――姓氏文化。课文内容就是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学生学*理解。

  2.课文插图是一个古代小男孩遥望天空出现的一些姓氏,形象地告诉学生我国的姓氏源远流长,是古老的中华传统文化之一。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姓氏”,认识一些常见的姓,激发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之一姓氏文化的兴趣。

  3.认识偏旁弓字旁、走字旁、金字旁,能正确认读“姓”等12个生字新词。

  4.能正确读写“姓”等7个生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和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5.能仿照课后例子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姓。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正确认读“姓”等12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姓”等7个生字。

  教学难点:

  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姓氏”,认识一些常见的姓。

  教学准备:

  教师:“姓”等12个会认读字字卡,“姓”等7个会写字的田字格字卡;课文图画PPT。

  学生:每人一套“姓”等12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目标

  (一)易混字音的拼读

  1. PPT出示下面汉字和音节:

  qīng蛙、qīn人;星xīng、xīn里;

  出示任务:自由读词语,注意读准读音。

  2. 反馈指导:指名读,相机指导。齐读。

  小结:读准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读准舌尖前音和翘舌音,有助于读准字音,帮助我们纠正地方音。

  (二)复*会写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词。

  1. PPT出示有关字词:什么 双木林 ** 地方

  出示任务:自由读读这些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2. 反馈指导:指名读,相机正音。齐读。

  3.小结:这些红色字体的字,我们学*完课文,就要求能正确书写了。

  (三)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目标。

  导语:同学们,我们学*了识字课文《春夏秋冬》,了解了四季各有的气象现象和欣欣向荣的春天的一些事物现象。今天学*另一篇识字课文,请看老师板书课文题目。

  1.老师板书题目:②姓氏歌(“姓氏”注音)

  2.出示任务:自己借助拼音读准题目。

  3.反馈指导:指名读题目;订正后全班齐读课题。

  3.释题,明确主要学*目标。

  过渡语:同学们,读了课题目,从课题我们知道这篇识字课文是一首歌谣,是一首关于“姓氏”的歌谣。“姓氏”是指什么呢?我们读了课文就知道了。学*这篇识字课文,不但要知道“姓氏”指什么,还要学*这一课文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确通顺,并且背诵下来。

  二、学*朗读课文

  (一)借助汉语拼音读准课文。

  1.出示任务: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字上面的音节把它读准。

  个体读,同桌互读互纠。

  2. 反馈指导:指名分小节在班级上朗读,相机正音。

  3. 出示任务:在朗读课文,注意刚才纠正的读音,做到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

  个体读,同桌互读互纠。

  4. 反馈指导:指名分小节在班级上朗读,师生共同按要求评议;一个读完评议一个。

  5.小结:朗读做到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是最基本的要求。

  (二)学*把课文读通顺。

  1.导语:课文是一首歌谣,歌谣的朗读讲究的是节奏。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这首歌谣意思的理解,尝试通过打拍子的方式,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尝试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个体朗读,同桌互读交流。

  2.反馈指导:指名分小节在班级上朗读,师生共同按要求评议;一个读完评议一个。

  3.自由练*朗读后,全班一起击掌打拍子朗读。

  4.小结:歌谣的朗读要讲究节奏,就像我们歌唱一样,所以我们一般可以采用击掌这样的方式打拍子来朗读。

  三、学*会认读的字和新的偏旁

  (一)学*会认读的字。

  1.导语:同学们真会朗读!那么,这课会认读的字宝宝单独拿出来,你能把它们都正确认读吗?

  出示任务:在课文中圈画出会认读的字,然后借助汉语拼音读准。

  2.反馈指导:

  (1)订正会认的字的圈画。

  (2)出示会认的字字卡(注音),指名拼读(学*速度中等的2―3个学生)相机指导(含音难字读音指导)。

  (3)全班齐拼读。

  3.会认的字口头组词。

  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字在生活中,它们会和哪个字宝宝组成词语的呢?同桌说一说。

  4.反馈指导。

  ①逐一反馈,学生组词正确的,就以字卡为中心板书成词语;如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则把这个词语板书在副板书位置,以示区别和纠正。

  ②如果学生组的词语是日常常用词语,可相机让学生口头用词语说一句话。(注意说话数量的把控,不要喧宾夺主。)

  ③将学生组的词语带读一、两遍。

  ④小结:同学们真用心,能在生活中知道那么多的词语,其实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我们可以通过生活认识很多字,知道很多词语的。

  (二)学*新的偏旁。

  1.导语: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不少偏旁,也知道偏旁表示一定范围的意义,能帮助我们学*生字。今天,我们又要学*新的偏旁,请同学们在双横线会认读的字里找一找,我们要通过哪些字学*什么新偏旁?

  2. 反馈指导:

  张(“弓”“长”)弓字旁

  赵(“走”“?”)走字旁

  钱(“钅”“戋”)金字旁

  3.小结讲解:同学们找得真准确!是“张”字的弓字旁、“赵”字的走字旁和“钱”字的金字旁。(一边通过PPT演示,一边讲解)带弓字旁的字,大多与弓有关。如“张”字的本义是上弓弦,“弯”字的本义是拉开弓,从而引申出弯曲的意思;带走字旁的字大多与行走有关,如“赵”字的本义是快步走,“起”字是表示站起身子才能走的意思,即战旗、起来的意思;带金字旁的字,大多与金属有关,“钱”字的本义是指一种用金属制成的农具,后来才指货币。

  4.PPT示,齐读一遍:

  “张”字――“弓”,弓字旁

  “赵”字――“走”,走字旁

  “钱”字――“钅”,金字旁

  5.小结:今天我们又交了三个偏旁新朋友:雨字头和双耳旁。这些偏旁朋友作用可大了,他们表示一定范围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更多的字宝宝,可以帮助我们牢记字宝宝。

  四、背诵课文

  1.导语:掌握了会认读的字,我们就能把课文读得更好了,也能尝试背诵课文了。

  出示任务:继续用击掌的方式有节奏地朗读课文,尝试把课文背诵下来。

  个体练*,同桌互背互纠。

  2.反馈指导。

  指名背诵指导后,全班一起击掌背诵。

  五、会认读的字认字的初步评价

  1.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2.游戏认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

  六、图文结合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课文内容,激发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之一姓氏文化的兴趣

  (一)了解“姓氏”,做问答游戏。

  1.提问:读了课文,同学们,你们知道“姓氏”是指什么吗?(预设:“姓氏”指的是姓名中的姓)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句子中知道这个意思的?(预设:你姓什么?我姓李。他姓什么?他姓张。)

  小结:“姓氏”现在就指我们姓名中的“姓”,课题《姓氏歌》就是关于我们的姓的歌谣的意思。

  2.做问答游戏。

  (1)自由读题目,了解游戏方法。

  出示任务:自由读“照样子做问答游戏”,想一想:除了歌谣中用到的利用两个字合一合的方法介绍自己的姓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介绍?

  反馈预设:可以用词语中的字介绍。

  (2)同桌做游戏,指名同桌展示。

  (3)说说班里同学的姓。

  (二)看图,简介我国姓氏渊源,激发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之一姓氏文化的兴趣。

  1.导语:那么我国的姓是怎么来的?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PPT示课文插图)

  出示任务:观察这幅图,想一想:图画中的小男孩是什么时候的孩子?他在干什么?

  同桌交流后反馈。预设:古时候的小男孩;他在观看天空上出现的姓。

  2.提问:根据这幅图,你猜猜我国的姓是怎么来的?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学生猜测后作以下简介,PPT出示。)

  简介:我国的'姓氏起源自很久很久的远古时代,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形成我们现在的姓。例如,陈姓是古帝舜的后裔的姓。公元前一千多年的周武王灭商后,追封先贤遗民,封舜的后裔与陈(地名,今河南淮阳),国号陈,其后子孙均以陈为姓。又如,赵姓缘起自远古少氏。后在公元前一千多年的西周周穆王赐少氏十三代孙造父赵城,获得赵姓。

  (三)了解课文其他内容。

  提问:通过歌谣,你还了解到我国姓氏的哪些知识呢?你是从哪些句子了解到的?

  预设:1.姓有单个字的,也有两个字的;(句子:第2小节)2.不止歌谣中讲到的,还有很多很多(句子:*姓氏有很多。以及省略号)

  小结:同学们真会读书。我国姓氏除了有一个字的、两个字的,还有多个字的呢。比如我国的末代皇帝溥仪,他就姓“爱新觉罗”四个字。我国的姓氏的确很多很多,有一本书《中华姓氏书法大词典》,就收集了10129个姓氏。

  小结:同学们,我国的姓氏是不是历史很悠久?还蕴藏着很多的知识呢?有兴趣了解你们自己的姓是怎么来的,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吗?姓氏里有些什么故事呢?让我们回家查查资料,了解了解吧。

  七、会认读的字认字的评价

  1.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2.游戏认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关注学*慢的学生。)。

  八、写字指导

  (一)字形教学。

  1.PPT示会写的字,读一遍。

  2.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然后班级交流。(学生在说记法中说到的形*字、音*字,组词板书在副板书位置,以帮助区别字形细部,知记字形。)

  (二)指导书写。

  1.根据结构给这些会写的字分类。独体字:王、方、么;左右结构:姓、什、双;全包围结构:国。

  2.指导 “王”“方”“么”的书写。(学生提笔写字前,提示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以下相同,不再重复。)

  (1)指名说说笔画笔顺,订正后全体一起书空说笔画笔顺。

  (2)观察并说说“王”“方”“么”各笔画起止位置。

  (3)范写“王”“方”“么”,分别提示各笔画起止。

  (4)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1.指导“姓” “双”“什”的书写。

  (1)仔细观察,说说字各部件的占位和书写要注意的笔画。

  (2)分别范写“姓”“什”“双”,提示:“姓”“双”,左右部件占位大致相等,右边部件书写稍宽;“姓”的女字旁长点变短点,“生”字最后一横穿插“女”字短点下方;“双”字左边“又”字捺变点,右边“又”字撇穿插到点的下方。

  (3)学生分别分组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2.指导“国”的书写。

  (1)观察并说说“国”书写要注意的笔画和笔顺。

  (2)范写“国”,提示:“国”字外的方框是长方形,左竖比右竖短点,五横三竖要等距。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九、会写字书写练*

  十、总结(学*状况和知识能力点)

  作业设计:

  1.朗读和背诵课文。

  2.有兴趣的查找我国姓氏资料。

  板书设计:

《姓氏歌》教案4

  教材内容

  第二册第一单元(识字)第2课

  教学内容

  课本P4P5

  教学目标

  (核心目标前加★号)

  1、诵读《姓氏歌》,了解*人的传统姓氏文化。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2、通过诵读《姓氏歌》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部首“弓、钅”。

  3、通顺、流利、有节奏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采用多种方法诵读《姓氏歌》,正确、规范姓氏读法

  教学难点 通过诵读《姓氏歌》认识生字

  教具准备 课件,百家姓资料、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导学设计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教学任务 1、诵读《姓氏歌》,了解*人的传统姓氏文化。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2、通过诵读《姓氏歌》,认识12个生字、认识部首“弓、钅”。

  3、通顺地朗读课文。

  教学环节 教学预设(提问设计) 小组任务 修改补充

  揭题导入

  导学反馈

  用时:3分钟

  一、启发谈话,导入活动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我国的经典诗文有哪些,你们知道吗? (出示课件:告诉学生,我国的经典诗文有《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论语》等。

  二、诵读汇报: (出示《百家姓》)

  1、集体齐读《百家姓》

  赵 钱 孙 李 周 吴 郑 王

  冯 陈 褚 卫 蒋 沈 韩 杨

  朱 秦 尤 许 何 吕 施 张

  孔 曹 严 华 金 魏 陶 姜

  ……有多少同学愿意参与都可以,能说多少说多少 学生讨论交流。

  精讲点拨

  用时:27分钟 一、自主学*,了解儿歌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儿歌,找到文中的生字圈出来,遇到读不准的 生字,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反复读几遍。

  2.指名朗读,集体订正后齐声诵读。

  3.小组合作。 (1)自由朗读儿歌,一边读一边想:儿歌一共几个小节?从中读懂了 什么?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同伴。 (2)还有不懂的地方,在旁边做上记号。

  4.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5.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二、开展游戏,趣味诵读

  (一)诵读第一节。

  1.指名朗读第一节。

  2.齐读第一节。

  3. 了解第一节的姓氏介绍方法。 出示: 什么李?木子李。 什么张? 弓长张。 古月胡,口天吴, 双人徐,言午许。

  (1)说说发现了什么。(通过把字拆开的方式来介绍姓氏。)

  (2)出示几个姓,让学生尝试拆解。如“章—立早章”“吕—双口吕”“林— 双木林”“陈—耳东陈”“黄—草头黄”等。

  (3)齐读第一节。

  (4)同桌用玩拍手游戏的方式朗读第一节。 4.采用不同的方法讲述。

  (1)除了拆字法,还有什么方法也能讲清自己的姓氏呢?

  (2)照样子说一说。 出示:你姓什么?我姓方。 什么方?方向的方。

  ①师生问答。

  ②学生同桌之间游戏问答。

  5.齐读第一节,背诵第一节。

  (二)诵读第二节。

  1.引读: 师:*姓氏有很多—— 生:赵、钱、孙、李,周、吴、 郑、王。 指导读好“郑”字,它的韵母是后鼻音。

  2.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姓氏,接一接。

  3.出示第四、五行,认识复姓。

  (1)跟着老师读好复姓。

  (2)教师介绍复姓。

  (3)学生补充自己知道的复姓。

  (4)教师补充常见的复姓。

  4.指名读第二节。

  5.齐读第二节,背诵第二节。

  (三)比赛朗读,加深记忆。

  1.个人挑战赛。

  2.男生女生集体比赛。

  3.齐读课文。

  三、合作学*,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张”“赵”“钱”,学*新部首。 (1)指名朗读生字。 (2)介绍部首:“弓、走、钅”。 (3)说说一个字在做部首时和原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2.出示生字:么、国、方、什、双、王 ……说说有什么好方法可以 快速记住它们。 3.小组合作交流。 预设: 国:四四方方一个框,里面住着小玉儿。

  四、活动总结:同学们,*的古代传统文化,流传至今。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课外阅读中,学到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

  当堂训练

  巩固拓展

  用时:5分钟 一、完成课后练*

  读读:自由朗读、同桌互读、正音纠错

  做游戏:师生互动,说姓氏

  例:你姓什么?我姓张。什么张,弓长张。

  介绍自己姓什么,可以用不同方法。

  说说你还知道什么姓?

  达标检测

  用时:

  作业设计

  完成《同步精练》部分*题

  2、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姓氏歌

  木子李

  弓长张

  古月胡……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第 课时)

  教学任务 通过诵读《姓氏歌》,巩固上节课认识的12个生字。学会写7个生字背诵课文。

  教学环节 教学预设(提问设计) 小组任务 修改补充

  揭题导入

  导学反馈

  用时:5分钟 复旧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检查认字。

  2、齐读课文

  精讲点拨

  用时:15分钟 一、指导书写生字

  (1)指名朗读,正音。

  (2)通过多种方式反复识记生字。

  (3)多媒体出示田字格生字“姓、什、双”

  学生观察思考:这三个字是什么结构?(左右结构)

  比较其书写特点。

  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多媒体出示田字格中“王、方、么”引导学生观察结构、书写要领、描红、临写、扩词

  出示“国”,回顾结构、部首并组词

  有感情、节奏地朗诵课文。

  当堂训练

  巩固拓展

  用时:15分钟 书写生字,完成练*

  达标检测

  用时: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木子——( ) 弓长——( ) 古月——

  ( )

  口天——( ) 子小——( ) 言午——

  ( )

  作业设计

  1、《好字行天下》

  2、《同步精练》

  板书设计 姓氏歌

  木子李 姓 什 么 双 国 王 方

  弓长张

  古月胡…………

《姓氏歌》教案5

  设计说明

  这是一篇有关姓氏的儿歌,第一节通过问答的方式,告诉了我们一些常见姓氏的写法,第二节列举了一些*姓氏。整首儿歌节奏感强,通过诵读极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是《语文课程标准》着力强调的基本理念。因此,本节课设计,教师以自主交流、游戏互动为方式,努力将学生的识字愿望与《语文课程标准》理念相结合,引导学生"学*独立识字"。同时,在识字的过程中熟读成诵,这样不仅积累了姓氏知识,还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师生)

  2.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诵读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百家姓》音频文件,学生进行跟读。

  2.说说自己姓什么。在播放的音频文件中听到了吗?

  3.揭示课题,并板书。

  4.随文识字:"姓"。

  (1)根据拼音读准字音,注意读好后鼻音。

  (2)学生交流怎么记这个生字。(可以用部首+熟字的方法;也可以用形*字比较的方法。)

  (3)组词。

  (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教师提醒写字注意点:"姓"的女字旁,横要写得短,注意避让,右边的"生"横画要稍微短些,第一横起笔在横中线上。

  (5)生描红。

  设计意图:开课伊始,节奏感强的《百家姓》诵读一下子让学生充满好奇,充满兴趣,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教学内容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顺势随文识写生字,有效地提高识字的数量和质量,也有效地促进了儿童语言的发展。

  二、自主学*,了解儿歌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儿歌,找到文中的生字圈出来,遇到读不准的生字,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反复读几遍。

  2.指名朗读,集体订正后齐声诵读。

  3.小组合作。

  (1)自由朗读儿歌,一边读一边想:儿歌一共几个小节?从中读懂了什么?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同伴。

  (2)还有不懂的地方,在旁边做上记号。

  4.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5.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设计意图:儿歌内容简单,教师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小组合作,互动交流中获得对儿歌内容的大致理解,但是对于第二小节中出现的复姓,学生会有疑难,因此需要引导学生质疑,渗透"学贵有疑"的思想。

  三、开展游戏,趣味诵读

  (一)诵读第一节。

  1.指名朗读第一节。

  2.齐读第一节。

  3.了解第一节的姓氏介绍方法。

  出示:

  什么李?木子李。

  什么张?弓长张。

  古月胡,口天吴,

  双人徐,言午许。

  (1)说说发现了什么。(通过把字拆开的方式来介绍姓氏。)

  (2)出示几个姓,让学生尝试拆解。如"章-立早章""吕-双口吕""林-双木林""陈-耳东陈""黄-草头黄"等。

  (3)齐读第一节。

  (4)同桌用玩拍手游戏的方式朗读第一节。

  4.采用不同的方法讲述。

  (1)除了拆字法,还有什么方法也能讲清自己的姓氏呢?

  (2)照样子说一说。

  出示:你姓什么?我姓方。

  什么方?方向的方。

  ①师生问答。

  ②学生同桌之间游戏问答。

  5.齐读第一节,背诵第一节。

  (二)诵读第二节。

  1.引读:

  师:*姓氏有很多--

  生: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指导读好"郑"字,它的韵母是后鼻音。

  2.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姓氏,接一接。

  3.出示第四、五行,认识复姓。

  (1)跟着老师读好复姓。

  (2)教师介绍复姓。

  (3)学生补充自己知道的复姓。

  (4)教师补充常见的复姓。

  4.指名读第二节。

  5.齐读第二节,背诵第二节。

  (三)比赛朗读,加深记忆。

  1.个人挑战赛。

  2.男生女生集体比赛。

  3.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的意识和*惯。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采用拍手游戏、朗读比赛等形式寓教于乐,可以让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兴趣。

  四、合作学*,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张""赵""钱",学*新部首。

  (1)指名朗读生字。

  (2)介绍部首:"弓、走、钅"。

  (3)说说一个字在做部首时和原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2.出示生字:么、国、方、什、双、王……说说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快速记住它们。

  3.小组合作交流。

  预设:

  国:四四方方一个框,里面住着小玉儿。(猜谜法)

  方:"放学"的"放"去掉反文旁,就是方。(熟字拆解法)

  双:又又成双。(部件组合法)

  王:王王王,王嘉成的王。(介绍班级同学姓氏法)

  …………

  4.出示字卡,学生领读、自由读、小组读、开火车读。

  5.比一比,看谁组的词语多。(把生字进行组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学*,在小组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对多种识记生字的方式的肯定,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从而达到对字形字义的整体识记。

  五、指导书写,掌握笔顺

 1.复*写字姿势。("三个一")

  2.动画演示生字的笔顺,学生一边观察一边用右手模仿书空。

  3.观察例字:看一看,每一个笔画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4.教师范写,请同学们当小老师给老师讲一讲每一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遇到学生说不准的地方,教师重点讲解。

  (如:国--方框儿要稍微大一些,竖画要直,"玉"字要写得小,里面的一竖写在竖中线上;双--两个"又"在写的时候要注意变化,左边的捺要变成点,稍稍比右边的"又"小;王--笔画少,注意竖写在竖中线上,第二横要写在横中线上,稍短,第三横最长,稳稳托住上面的笔画。)

  5.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书写。(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6.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7.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鼓励学生多观察,掌握生字的写法。

  设计意图:本环节采用动画演示、课本观察、集中讲解、教师示范、自由练写等方法指导学生书写,并针对关键笔画进行了反复强调,使学生准确掌握每一个汉字的书写,为后续的书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反思

  1.趣味诵读,激发学生学*兴趣。

  本课我采用了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朗读教学。通过师生问答游戏,生生问答游戏,你来说我来猜,开展朗读比赛等富有趣味的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也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感受到本课的韵律与节奏。同时,在采用不同方法问答的时候,能让学生用多种方式识记生字,在充分的诵读中,不仅解决了背诵任务,同时也对祖国的姓氏产生了兴趣,从而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本课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学*小组的合作学*,通过交流不同的识字方法,使学生牢固地记住了生字,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学*生字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汉字的兴趣。


姓氏歌的教案 (菁华3篇)(扩展2)

——姓氏歌的教案(五)份

  姓氏歌的教案 1

  活动目标:

  1、诵读《姓氏歌》,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2、通过诵读《姓氏歌》认识生字。

  3、学生展示诵读《姓氏歌》的成果。

  教学重点:

  采用多种方法诵读《姓氏歌》,正确、规范姓氏读法。教学课时:2课时

  活动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活动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我国的经典诗文有哪些,你们知道吗?

  学生讨论交流。

  (出示课件:告诉学生,我国的经典诗文有《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论语》等。

  二、诵读汇报:

  (出示《百家姓》课件。)

  1、集体齐读《百家姓》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冯陈褚卫蒋沈韩杨

  朱秦尤许何吕施张

  孔曹严华金魏陶姜

  有多少同学愿意参与都可以,能说多少说多少

  三、交流姓氏故事

  提示:谁知道中国姓氏的来历呢?其实每一个姓氏背后都有一个传说。

  谁愿意告诉大家,你知道哪一个姓氏的故事呢?

  1、同桌商量、准备交流

  2、老师引入故事话题

  1)教师讲张氏背后的故事吧。

  在很久远的过去,皇帝的第五个儿子的儿子挥很聪明,喜好狩猎,发明了弓箭,被任命为弓正,赐姓张;此外,晋国大夫解张,字张侯,他的子孙也称为张氏。

  张姓氏的名人有:西汉大臣张良;东汉科学家张衡、书法家张芝和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伟大作品;还有现代***爱国将领张学良等。

  四、游戏活动

  1、出示课件,让学生读一读(边拍手边读《姓氏歌》)你姓什么?我姓李。什么李?木子李。

  他姓什么?他姓张。什么张?弓长张。

  古月胡,口天吴。双口吕,言午许。

  三横王,草头黄。立早章。双人徐。

  耳东陈,禾木程。中国人,百家姓。

  2、介绍自己知道的姓氏

  1)介绍前,老师先要提出要求。要求同学在介绍时,声音要洪亮,吐字要清楚,面带微笑看着全体同学来介绍

  2)开火车,来介绍。

  3)同学评一评,谁介绍的好。

  4)同学之间交流一下自己知道的有关中国姓氏的一些趣事。

  4、观看有关中国《百家姓》的表演唱视频。

  5、活动总结:同学们,中国的古代传统文化,流传至今。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课外阅读中,学到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6、结束语:

  大家一起来说:不管我们姓什么,我们都是中国人!

  第二课时

  1、听课文录音,边听边画出要求认识的生字,自由练读。

  2、指名朗读句子,注意停顿。

  3、播音乐,加动作,自由轻声读课文。

  4、按顺序出示词语卡片,齐读课文。

  5、指导书写生字

  (1)指名朗读,正音。

  (2)通过多种方式反复识记生字。

  (3)多媒体出示田字格生字“午、古、王”

  学生观察思考:这三个字是什么结构?(独体结构)比较其书写特点。

  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4)多媒体出示田字格中“李、吴、双”引导学生观察、描红、临写、扩词

  6、知道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7、完成课后练*

  读读:自由朗读、同桌互读、正音纠错

  演演:教师说动物名称,学生做动作

  背背:自由练背,积累词语。

  (三)布置作业

  抄写课后读读记记的词语

  背诵课文

  板书:姓氏歌

  不管我们姓什么,我们都是中国人!

  中国人,百家姓。

  姓氏歌的教案 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12个生字,正确认读新词语,会写7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

  2、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中国姓氏。能照样子做问答游戏,了解班里同学的姓氏。

  4、初步了解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认读12个生字,正确认读新词语,会写7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

  2、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照样子做问答游戏,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活动

  一、导入新课

  1、问:谁会背诵《百家姓》?

  2、谈话:你姓什么?请你写一写。

  3、板书课题,指导认读、书写"姓",辨析:姓、性。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检查:带音节生字。

  3、检查:去掉音节生字,交流识字方法,着重是合一合方法。

  师生对答,如:木子李,口天吴等。

  4、辨析:王、玉、主。

  5、指导写字:王。

  三、再读课文

  1、指名逐句朗读,要求:读通顺。

  2、采用多种形式练*朗读,要求读流利。

  3、教师范读,圈出课文中的姓氏。认读。

  4、交流:班里的同学都有哪些姓氏?练*句式说话:

  我知道班里的同学有的姓(),有的姓(),还有的姓()。

  5、师生问答方式朗读课文,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相机讲解:单姓,复姓。并再举几个例子。

  四、指导写字

  1、认读:方。组词,造句。

  2、辨析:方、万、放。

  3、指导书写:方。

  五、布置作业

  找一找自己的亲人、朋友都是什么姓氏。

  第二课时

  教学活动

  一、复*导入

  1、认读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

  二、练*说话

  1、朗读课文前两行:你姓什么?我姓李。什么李?木子李。

  问:你发现什么?

  仿照例子说话。

  2、出示三四两行:他姓什么?他姓张。什么张?弓长张。

  同法练*。

  3、小结:介绍自己姓什么,可以用不同的方法。

  三、指导背诵

  1、采用多种方式练*朗读。

  2、熟读成诵。

  四、指导写字

  1、认读:什、么、双、国。

  2、写字指导。

  五、布置作业

  1、和家人做有关姓氏的问答游戏。

  2、诵读《百家姓》。

  姓氏歌的教案 3

  教学目标

  1、认识儿歌中的12个生字,书写7个汉字。

  2、培养学生对姓氏文化的兴趣,了解有关百家姓的小知识,区分读音相*的姓氏的不同写法。

  3、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并练*背诵课文。

  4、结合学生自身的姓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

  难点:

  激发学生对姓氏文化的兴趣。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结合学生姓氏,精彩导入

  1.教师请同学们拿己课前准备好的姓名卡片,说说自己姓什么,叫什么名字。

  2.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名字分为两个部分,姓和名,通常情况下,名字中的第一个字就是姓。(相机指导生字“姓”的书写:左右结构,女加生,“女”字在作偏旁时,第三笔横画改为提画,不能出头。)

  3.板书课题:姓氏歌,指名学生朗读,注意正音:“姓”是后鼻音,“氏”是整体认读音节,并与“低”加以区分。

  二、学*课文第一小节,自学

  1.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主朗读课文第一小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

  (1)指名学生朗读第一、二句,相机出示词语卡片“什么” 、 “李”,指名学生认读,注意正音:“什”是前鼻音,“么”读轻声;“李”是边音,相机交流“李”的识记方法:上下结构,木加子。

  (2)指名学生朗读第三、四句,出示词语卡片“张”,强调“张”是翘舌音,交流识字方法:弓加长,张。

  (3)指名学生朗读第五句,出示词语卡片“古” “吴” “双”,指名学生认读,交流识字方法,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3.再读第一小节,巩固识字。

  (1)学生再次自由朗读第一小节,将这一小节中出现的姓氏用笔圈出来,和同位交流。

  (2)指名学生朗读第一小节,汇报出现的姓氏,教师相机板书:李、张、胡、吴、徐、许。

  (3)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4)重点区别“胡”和“吴” 、 “徐”和“许” 。师质疑:引导学生发现这两组姓氏读音很接*,当别人没有听清是姓“胡”还是姓“吴”,是姓“徐”还是姓“许”的时候,该怎么办呢?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适当:可以通过字形的不同组合来加以区分。学生再次朗读:“古月胡,口天吴,双人徐,言午许。 ”(微课展示)

  4.游戏巩固。摘苹果送朋友:将六个姓氏卡片剪成苹果状,贴在黑板上,指名学生上黑板摘苹果,苹果反面写的是什么姓氏,读出来,送给班级姓该姓氏的同学。

  5.练*熟读并背诵。

  (1)学生再次练*朗读第一小节。

  (2)多种形式朗读:指名读,同位一问一答读,拍手读,男女生对读,全班齐读。

  (3)指名学生背诵,全班齐背。

  三、书写指导

  1.出示第一小节要求会写的字:什、么、双,指名学生认读,口头组词。

  2.学生自主观察字形,交流识记方法,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3.师范写讲解:“什”左右结构,要写得左窄右宽;“双”左右相同,左边略小,又字的捺画变成点画。生观察书空。

  4.学生自主描红、仿写,教师巡视指导,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

  5.交流反馈,评议提高。

  四、作业

  1、连一连,组成有关姓氏的汉字。木弓口讠彳古长天子月午余

  2、给下列汉字加个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女()十()又()

  五、精准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生活中的一些常见姓氏,区分了它们的字形,还学*了写字。课下,请同学们继续了解自己的家人还有哪些姓氏,我们下节课一起来分享。

  第二课时

  一、复*旧知,精彩导入

  1.出示生字词卡片:姓氏、什么、张、胡、吴、徐、许,指名认读。

  2.说说自己班上还有哪些不同的姓氏,师相机板书。

  3.师过渡:我们的姓氏有很多,古人曾经编过一本书,叫《百家姓》,里面收集了常见的姓氏,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

  二、学*课文第二小节,自学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第二小节,注意读准字音。

  2.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

  (1)指名学生朗读第二小节。

  (2)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相机正音,并出示词语卡片:、赵、钱、孙、周、郑、王、东方、上官,指名学生认读,强调:“赵、周”是翘舌音,“王、方”是后鼻音。

  (3)全班齐读第二小节。

  3.巩固识字。

  (1)学生再次朗读第二小节,画出其中的姓氏,再读一读。

  (2)指名学生交流第二小节中出现了哪些姓氏,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适时张贴相关卡片: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诸葛、东方、上官、欧阳。

  (3)再次打乱顺序,指名学生认一认这些姓氏,并说说自己的家人或同学有哪些人是这个姓。(微课展示)

  (4)鼓励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记住这些字形的,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并渗透一定的识字方法。如:“赵、钱、孙”都可以用第一小节的汉字组合法来识记;“周”是半包围结构,里面是“土”加“口”;“王”是“三”字中间加一竖。

  4.了解单姓和复姓。

  (1)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黑板上这些姓氏有什么不同。

  (2)指名学生交流,教师:的姓氏中,大部分是一个字,也有两个字的.,如:东方、欧阳、上官等,这样的姓叫复姓。

  5.游戏进一步巩固:师出示一张姓氏卡片,班上是这个姓氏的小朋友站起来,大声说:示例:我姓钱,金钱的钱。

  6.朗读并背诵第二小节:生自由朗读第二小节,通过拍手读感受其中的节奏,练*背诵。

  三、适当拓展,激发兴趣

  1.师过渡:通过刚才的学*,我们知道的姓氏有很多,除了课文中提到的姓氏,你们还知道哪些姓氏呢?

  2.学生自主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相机板书,拓展学生的识字量。

  板书设计:

  1、识字2、姓氏歌

  常见姓氏:李、张、胡、吴、徐、许

  《百家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单姓)

  诸葛、东方、上官、欧阳(复姓)

  姓氏歌的教案 4

  活动目标:

  1、诵读《姓氏歌》,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2、通过诵读《姓氏歌》认识生字。

  3、学生展示诵读《姓氏歌》的成果。

  教学重点:

  采用多种方法诵读《姓氏歌》,正确、规范姓氏读法。教学课时:2课时

  活动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活动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我国的经典诗文有哪些,你们知道吗?

  学生讨论交流。

  (出示课件:告诉学生,我国的经典诗文有《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论语》等。

  二、诵读汇报:

  (出示《百家姓》课件。)

  1、集体齐读《百家姓》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冯陈褚卫蒋沈韩杨

  朱秦尤许何吕施张

  孔曹严华金魏陶姜

  有多少同学愿意参与都可以,能说多少说多少

  三、交流姓氏故事

  提示:谁知道中国姓氏的来历呢?其实每一个姓氏背后都有一个传说。

  谁愿意告诉大家,你知道哪一个姓氏的故事呢?

  1、同桌商量、准备交流

  2、老师引入故事话题

  1)教师讲张氏背后的故事吧。

  在很久远的过去,皇帝的第五个儿子的儿子挥很聪明,喜好狩猎,发明了弓箭,被任命为弓正,赐姓张;此外,晋国大夫解张,字张侯,他的子孙也称为张氏。

  张姓氏的名人有:西汉大臣张良;东汉科学家张衡、书法家张芝和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伟大作品;还有现代***爱国将领张学良等。

  四、游戏活动

  1、出示课件,让学生读一读(边拍手边读《姓氏歌》)你姓什么?我姓李。什么李?木子李。

  他姓什么?他姓张。什么张?弓长张。

  古月胡,口天吴。双口吕,言午许。

  三横王,草头黄。立早章。双人徐。

  耳东陈,禾木程。中国人,百家姓。

  2、介绍自己知道的姓氏

  1)介绍前,老师先要提出要求。要求同学在介绍时,声音要洪亮,吐字要清楚,面带微笑看着全体同学来介绍

  2)开火车,来介绍。

  3)同学评一评,谁介绍的好。

  4)同学之间交流一下自己知道的有关中国姓氏的一些趣事。

  4、观看有关中国《百家姓》的表演唱视频。

  5、活动总结:同学们,中国的古代传统文化,流传至今。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课外阅读中,学到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6、结束语:

  大家一起来说:不管我们姓什么,我们都是中国人!

  第二课时

  1、听课文录音,边听边画出要求认识的生字,自由练读。

  2、指名朗读句子,注意停顿。

  3、播音乐,加动作,自由轻声读课文。

  4、按顺序出示词语卡片,齐读课文。

  5、指导书写生字

  (1)指名朗读,正音。

  (2)通过多种方式反复识记生字。

  (3)多媒体出示田字格生字“午、古、王”

  学生观察思考:这三个字是什么结构?(独体结构)比较其书写特点。

  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4)多媒体出示田字格中“李、吴、双”引导学生观察、描红、临写、扩词

  6、知道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7、完成课后练*

  读读:自由朗读、同桌互读、正音纠错

  演演:教师说动物名称,学生做动作

  背背:自由练背,积累词语。

  (三)布置作业

  抄写课后读读记记的词语

  背诵课文

  板书:姓氏歌

  不管我们姓什么,我们都是中国人!

  中国人,百家姓。

  姓氏歌的教案 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姓、氏、李、张、古、吴、赵、钱、孙、周、王、官”12个生字;认识弓字旁、金字旁。

  3、会写“姓、什、么、双、国、王、方”7个生字,知道笔画顺序,会组词。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己先读一读课文,不认识的字读一读拼音。

  2、老师教读,男生读、女生读,全班齐读。

  3、说一说班上的同学还有哪些姓氏?女兆姚、西早覃、口十叶、尸出屈、龙共龚、山隹崔、言午许、黄色的黄、符号的符、田地的田、国王的王、方向的向、队伍的伍??

  4、做课本上的问答游戏。

  二、熟读词语、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1、板书词语:“姓氏、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古月胡、上官、双方、国王、什么”。(加粗字体是书本上要求必须认识的字)

  2、老师教读,请学生上台来教读。

  3、老师随机抽取几个字指一指,认识会读的同学站起来大声读出来。看谁反应最快。

  4、根据笔顺歌自己想一想笔画顺序是怎样的?请四个同学

  上台来,把“姓、什、么、双、方、国、王”七个字的笔顺写在黑板上,其余同学就在书本上,把这四个字按照笔顺写在田字格中。

  (笔顺歌: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里再封口。)

  5、说一说“张”“钱”“徐”“国”都是什么偏旁呢?弓字旁、金字旁、双人旁、国字框。

  6、把黑板上的词语一起来读一遍,会读了的就擦掉,较难的词语就留在黑板上,可以多读两遍。

  7、全班一起齐读课文。

  三、课堂练*。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木子——()弓长——()古月——

  ()

  口天——()子小——()言午——

  ()

  2、根据笔画顺序,写出下列字的笔顺。

  姓:,共()画;

  什:,共()画;国:,共()画;方:,共()画;


姓氏歌的教案 (菁华3篇)(扩展3)

——《放牛歌》教案3篇

  歌曲《放牛歌》是一首民歌风的创作歌曲。2/4拍,五声徵调式,一段体结构。

  歌曲欢快活泼,很有朝气。有趣的是聪明的作曲家采用模仿笛声的小过门作为乐句的加花补充,使得歌曲演唱难度小,听起来还很丰满。在歌唱中,我们仿佛感到小牧童吹着小笛、骑着牛儿兴致勃勃把家回的情景,活生生地出现在人们面前。

  教学目标

  1. 启发学生带者愉悦的的心情演唱活泼欢快的歌曲《放牛歌》

  2. 通过乐器伴奏、演唱、舞蹈等形

  《放牛歌》不仅易唱,有趣味,而且用音节省,音域也只有六度,实在是适宜低年龄学生演唱的好儿歌。

  表演《放牛歌》

  教学基本要求

  1.提示学生注意听觉与视觉相结合,即:看着课本中图形谱对于歌曲高低长短的提示,感受歌曲旋律的进行,感受歌曲旋律的轻松、愉快。

  2.跟着歌曲录音,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3.提示学生,没有歌词的旋律是间奏部分,用锣、鼓、镲伴奏。

  4.编创动作表演《放牛歌》.

  编创与活动

  1.本课的编创与活动应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用自己学过的乐器,为歌曲《放牛歌》编创锣、鼓、镲的伴奏。

  2.提示学生分组进行锣、鼓、镲的节奏编创。

  如:前两处两间奏可用:

  最后一处用:

  教师尽量使用学生编创的节奏,加以调整、使用,以调动学生编创的积极性。

  1.教师出示鼓、镲。

  2.请学生想像怎样演奏。

  3.学生展示自己的演奏方法。

  4.教师鼓励学生的想象,并演示正确的演奏方法。

  5.鼓励学生用鼓、镲为歌曲伴奏。

  6.学生有唱、有奏。

  7.教师评价,小结.

  教学目标:

  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放牛歌》,并试着在歌曲间奏中加入打击乐器的伴奏,感受为歌曲伴奏的愉快,让学生感受可爱而有趣的牧童形象、

  教学重点:

  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放牛歌》。

  教学难点:

  利用在歌曲间奏中加入打击乐器的伴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双响筒、三角铁、电子琴

  教学过程:

  师生问好

  出示课件,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观察,图上都有些什么,引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老师就来教大家一首表现放牛孩子的歌,名字就叫《放牛歌》。”

  新课教学:

  演唱歌曲《放牛歌》。

  1、听歌曲范唱,让学生说一说歌曲的所表达情绪。(欢快、活泼、高兴的)

  2、教师按节奏问歌词:

  X x |x x x|

  (师)笛儿怎样吹

  x x | x x x|

  (生)笛儿悠悠吹

  x x | x x x|

  (师)云儿怎样飞

  x x | x x x|

  (生)云儿轻轻飞

  3、出示节奏:(1) ×× ××|×× ×|

  要求:A让学生自己练*;B分别按老师的要求拍手,拍手时,身体左右摆动。

  4、初学歌曲。师生接龙唱这首歌2—3遍,教师唱歌曲旋律,学生在拍好间奏节奏的基础上,熟悉歌曲旋律。

  (师):“笛儿悠悠吹,”(生):×× ××|×× ×|

  (师):“云儿轻轻飞,”(生):×× ××|×× ×|

  (师):“骑着牛儿趟着水,”(生):×× ×|

  (师):“赶着夕阳把家回,把家回。”

  要求:学生按节奏练*的要求与老师合作,动作整齐、熟练后,师生互换,即学生唱歌,老师拍手。教师注意随时纠正学生唱错的地方。

  5、能完整唱歌曲。

  (1)边读下面的儿歌边出示反复记号‖::‖,让学生知道反复记号的用法,知道这首歌应唱两遍。

  “两个士兵两头站,瞪着眼睛互相看,

  要问他有啥作用,回头再去唱一遍。”

  (2)要求学生找出书中标记的反复记号,提问:“同学们,这首歌要唱几遍呀?(两遍)”

  (3)学生注意倾听老师演唱的第二遍结尾,提问:“第二遍的结尾和第一遍的结尾有什么不同?”(请个别学生说一说:第一遍的结尾音低,第二遍的结尾音高。)跟随老师唱一唱,区分两遍结尾的不同。

  (3)“同学们,你能完整的演唱这首歌吗吗?”(交给学生,老师退出)学生完整演唱这首歌2-3遍直至熟练。

  表现歌曲

  1、出示打击乐器双响筒:“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新的打击乐器——双响筒”。

  (1)给学生简单介绍双响筒的材质,形状,再让学生听一听所发出声音的特点等。

  (2)让学生听一听双响筒两个筒声音有什么不同(有高低之分)。

  (3)演奏方法介绍:举起左手,手心向内做八字,拇指短,在左代表低音筒;食指长,在右代表高音筒。拿到双响筒,先听声音的高低,将低音筒转至左边,高音筒放在右边。

  (4)学生用手做模拟练*,老师有规律的、有节奏地说“左、右”“高、低”学生跟随做相应的动作至熟练。

  2、用打击乐器为歌曲《放牛歌》伴奏。

  (1)学生演唱歌曲《放牛歌》,老师按“左左右右左左右”敲击双响筒为歌曲伴奏,,学生跟随老师用手势模拟敲击。

  (2)请个别学生上台演奏双响筒。

  (3)请同学们选一些长音乐器参加伴奏(如三角铁或碰钟)讨论:长音乐器不宜频繁敲击,一句敲击一下即可,再选一些同学上台演奏三角铁或碰钟。

  (4)那些同学还想表演这首歌曲呢?(可将剩余的同学分为两组,一组唱歌,一组表演)

  (5)小结:表现歌曲的方法多种多样,同学们,你能用几样来表现歌曲呢?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唱了歌曲《放牛歌》,回家后用各种表演方法唱给爸爸妈妈听,好吗?下课!”

  资源文件列表:

  一:教学内容

  1:复*:牧童

  2、唱:放牛歌

  3、创编与活动:露一手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放牛歌》的学*,使学生了解山村大自然的风景。

  2、技能目标:用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放牛歌》,并且通过这首歌的学*充分发挥学生的创编等技能。

  3、情感目标:通过《放牛歌》的学*,使学生感受民歌风谣的特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三、教材分析:

  1、《放牛歌》是一首轻快活泼的民歌风谣的歌曲,不同的音符出现的频率较高,较难。

  2、这首歌出现了音乐知识反复记号,在教唱时不要求学生掌握但要知道其意思。

  3、通过演唱这首歌曲,使学生了解山村自然景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用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

  2、教学难点:a掌握1613│2─│1655│6─│

  b尝试用器乐舞蹈书画等艺术手法来表现此首音乐。

  、教学工具:

  场景道具、铅笔、毛笔、纸、水彩笔、墨水、打击乐器、民族乐器、教学道具(云、歌谱、小板凳、黑板、笛子、教学磁带、录音机)。

  、教学方法:情景法、尝试法、听唱法、分析比较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姓氏歌的教案 (菁华3篇)(扩展4)

——一年级下册《姓氏歌》教学设计3篇

  设计说明

  这是一篇有关姓氏的儿歌,第一节通过问答的方式,告诉了我们一些常见姓氏的写法,第二节列举了一些*姓氏。整首儿歌节奏感强,通过诵读极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是《语文课程标准》着力强调的基本理念。因此,本节课设计,教师以自主交流、游戏互动为方式,努力将学生的识字愿望与《语文课程标准》理念相结合,引导学生"学*独立识字"。同时,在识字的过程中熟读成诵,这样不仅积累了姓氏知识,还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师生)

  2.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诵读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百家姓》音频文件,学生进行跟读。

  2.说说自己姓什么。在播放的音频文件中听到了吗?

  3.揭示课题,并板书。

  4.随文识字:"姓"。

  (1)根据拼音读准字音,注意读好后鼻音。

  (2)学生交流怎么记这个生字。(可以用部首+熟字的方法;也可以用形*字比较的方法。)

  (3)组词。

  (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教师提醒写字注意点:"姓"的女字旁,横要写得短,注意避让,右边的"生"横画要稍微短些,第一横起笔在横中线上。

  (5)生描红。

  设计意图:开课伊始,节奏感强的《百家姓》诵读一下子让学生充满好奇,充满兴趣,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教学内容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顺势随文识写生字,有效地提高识字的数量和质量,也有效地促进了儿童语言的发展。

  二、自主学*,了解儿歌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儿歌,找到文中的生字圈出来,遇到读不准的生字,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反复读几遍。

  2.指名朗读,集体订正后齐声诵读。

  3.小组合作。

  (1)自由朗读儿歌,一边读一边想:儿歌一共几个小节?从中读懂了什么?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同伴。

  (2)还有不懂的地方,在旁边做上记号。

  4.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5.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设计意图:儿歌内容简单,教师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小组合作,互动交流中获得对儿歌内容的大致理解,但是对于第二小节中出现的复姓,学生会有疑难,因此需要引导学生质疑,渗透"学贵有疑"的思想。

  三、开展游戏,趣味诵读

  (一)诵读第一节。

  1.指名朗读第一节。

  2.齐读第一节。

  3.了解第一节的姓氏介绍方法。

  出示:

  什么李?木子李。

  什么张?弓长张。

  古月胡,口天吴,

  双人徐,言午许。

  (1)说说发现了什么。(通过把字拆开的方式来介绍姓氏。)

  (2)出示几个姓,让学生尝试拆解。如"章-立早章""吕-双口吕""林-双木林""陈-耳东陈""黄-草头黄"等。

  (3)齐读第一节。

  (4)同桌用玩拍手游戏的方式朗读第一节。

  4.采用不同的方法讲述。

  (1)除了拆字法,还有什么方法也能讲清自己的姓氏呢?

  (2)照样子说一说。

  出示:你姓什么?我姓方。

  什么方?方向的方。

  ①师生问答。

  ②学生同桌之间游戏问答。

  5.齐读第一节,背诵第一节。

  (二)诵读第二节。

  1.引读:

  师:*姓氏有很多--

  生: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指导读好"郑"字,它的韵母是后鼻音。

  2.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姓氏,接一接。

  3.出示第四、五行,认识复姓。

  (1)跟着老师读好复姓。

  (2)教师介绍复姓。

  (3)学生补充自己知道的复姓。

  (4)教师补充常见的复姓。

  4.指名读第二节。

  5.齐读第二节,背诵第二节。

  (三)比赛朗读,加深记忆。

  1.个人挑战赛。

  2.男生女生集体比赛。

  3.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的意识和*惯。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采用拍手游戏、朗读比赛等形式寓教于乐,可以让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兴趣。

  四、合作学*,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张""赵""钱",学*新部首。

  (1)指名朗读生字。

  (2)介绍部首:"弓、走、钅"。

  (3)说说一个字在做部首时和原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2.出示生字:么、国、方、什、双、王……说说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快速记住它们。

  3.小组合作交流。

  预设:

  国:四四方方一个框,里面住着小玉儿。(猜谜法)

  方:"放学"的"放"去掉反文旁,就是方。(熟字拆解法)

  双:又又成双。(部件组合法)

  王:王王王,王嘉成的王。(介绍班级同学姓氏法)

  …………

  4.出示字卡,学生领读、自由读、小组读、开火车读。

  5.比一比,看谁组的词语多。(把生字进行组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学*,在小组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对多种识记生字的方式的肯定,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从而达到对字形字义的整体识记。

  五、指导书写,掌握笔顺

  1.复*写字姿势。("三个一")

  2.动画演示生字的笔顺,学生一边观察一边用右手模仿书空。

  3.观察例字:看一看,每一个笔画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4.教师范写,请同学们当小老师给老师讲一讲每一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遇到学生说不准的地方,教师重点讲解。

  (如:国--方框儿要稍微大一些,竖画要直,"玉"字要写得小,里面的一竖写在竖中线上;双--两个"又"在写的时候要注意变化,左边的捺要变成点,稍稍比右边的"又"小;王--笔画少,注意竖写在竖中线上,第二横要写在横中线上,稍短,第三横最长,稳稳托住上面的笔画。)

  5.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书写。(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6.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7.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鼓励学生多观察,掌握生字的写法。

  教学目标

  1、诵读《姓氏歌》,了解*人的传统姓氏文化。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2、通过诵读《姓氏歌》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部首“弓、钅”。

  3、通顺、流利、有节奏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采用多种方法诵读《姓氏歌》,正确、规范姓氏读法。

  2、了解姓氏。

  教学准备、资料百家姓资料、PPT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诵读《姓氏歌》,了解*人的传统姓氏文化。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2、通过诵读《姓氏歌》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部首“弓、钅”。

  3、通顺、流利、有节奏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采用多种方法诵读《姓氏歌》,正确、规范姓氏读法。

  2、了解姓氏。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设计与步骤各环节目标

  一、启发谈话,导入活动

  二、诵读汇报

  三、交流姓氏故事

  四、游戏活动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我国的经典诗文有哪些,你们知道吗?

  学生讨论交流。

  (出示课件:告诉学生,我国的经典诗文有《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论语》等。

  (出示《百家姓》课件。)

  1、集体齐读《百家姓》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冯陈褚卫蒋沈韩杨

  朱秦尤许何吕施张

  孔曹严华金魏陶姜

  ……

  有多少同学愿意参与都可以,能说多少说多少

  提示:谁知道*姓氏的来历呢?其实每一个姓氏背后都有一个传说。

  谁愿意告诉大家,你知道哪一个姓氏的故事呢?

  1、同桌商量、准备交流

  2、老师引入故事话题

  1)教师讲张氏背后的故事吧。

  在很久远的过去,皇帝的第五个儿子的儿子挥很聪明,喜好狩猎,发明了弓箭,被任命为弓正,赐姓张;此外,晋国大夫解张,字张侯,他的子孙也称为张氏。

  张姓氏的名人有:西汉大臣张良;东汉科学家张衡、书法家张芝和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伟大作品;还有现代*爱国将领张学良等。

  1、出示课件,让学生读一读(边拍手边读《姓氏歌》)

  你姓什么?我姓李。什么李?木子李。

  他姓什么?他姓张。什么张?弓长张。

  古月胡,口天吴。双人徐,言午许。

  *姓氏有很多,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诸葛、东方,

  上官、欧阳......

  2、介绍自己知道的姓氏

  1)介绍前,老师先要提出要求。要求同学在介绍时,声音要洪亮,吐字要清楚,面带微笑看着全体同学来介绍

  2)开火车,来介绍。

  3)同学评一评,谁介绍的好。

  4)同学之间交流一下自己知道的有关*姓氏的一些趣事。

  4、观看有关*《百家姓》的表演唱视频。

  5、活动总结:同学们,*的古代传统文化,流传至今。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课外阅读中,学到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

  6、结束语:

  大家一起来说:不管我们姓什么,我们都是*人!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姓氏歌》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部首“弓、钅”。

  2、有节奏、熟练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采用多种方法诵读《姓氏歌》,正确、规范姓氏读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设计与步骤

  一、听课文复旧导入

  二、出示字卡、识字认字

  三、布置作业

  1、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画出要求认识的生字,自由练读。

  2、指名朗读句子,注意停顿。

  3、播音乐,加动作,自由轻声读课文。

  4、按顺序出示词语卡片,读生字、组词,齐读课文。

  5、指导书写生字

  (1)指名朗读,正音。

  (2)通过多种方式反复识记生字。

  (3)多媒体出示田字格生字“姓、什、双”

  学生观察思考:这三个字是什么结构?(左右结构)

  比较其书写特点。

  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4)多媒体出示田字格中“王、方、么”引导学生观察结构、书写要领、描红、临写、扩词

  (5)出示“国”,回顾结构、部首并组词

  6、有感情、节奏地朗诵课文。

  7、完成课后练*

  读读:自由朗读、同桌互读、正音纠错

  做游戏:师生互动,说姓氏

  例:你姓什么?我姓张。什么张,弓长张。

  介绍自己姓什么,可以用不同方法。

  说说你还知道什么姓?

  背背:自由练背,积累词语。

  抄写课后读读记记的词语。

  教学目标

  1.诵读《姓氏歌》,了解*人的传统姓氏文化。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2.通过诵读《姓氏歌》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部首“弓、钅”。

  3.通顺、流利、有节奏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采用多种方法诵读《姓氏歌》,正确、规范姓氏读法。

  2.了解姓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作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儿歌第一小节中的6个生字,书写“姓,什、么、双”4个汉字。了解常见的姓氏,区分读音相*的姓氏的不同写法。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第一小节并练*背诵。

  3.结合学生自身的姓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教学重点:

  朗读韵文,结合句子认识姓氏,并正确书写汉字。

  教学难点:

  在生活中认识姓氏。

  教学准备:

  了解周围人的姓氏。教师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结合学生姓氏,谈话导入


姓氏歌的教案 (菁华3篇)(扩展5)

——姓氏的研究报告 (菁华3篇)

  我曾了解到许多人姓王,这引起了我追溯其源头的兴趣。它的历史是怎样的.?为什么会逐渐壮大?现在王姓的数量占人口的比例是多少?针对这些问题,我要展开调查和研究。

  1、王姓人口数量。

  2、王姓的先祖。

  3、王姓的名人。

  4、王姓的名人故事。

  王姓数量资料:王姓是*的大姓之一,排列第二,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七点四一,分布很广。

  王姓先祖和发展:王姓先祖都是商代、周代国君的后裔,都是王族,当时称“王家”,后世子孙就以王为姓。

  王姓历史名人:王充、王羲之、王勃、王维、王安石、王夫之等。

  名人故事:王羲之书法笔势雄健、潇洒,从小勤学苦练,最终取得成就,风格自成一派,作品一直为后代临摹。“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就是赞颂王羲之的书法的。

  1、王姓最初源自商周时代名门望族。先祖有好几支,如商代王子比干,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战国时魏国的信陵君,都是王族,被称为“王家”,其子孙就以王为姓。

  2、王姓在我国汉族人口占很大比例,是我国第二大姓氏,百家姓中排列第八位,占汉族人口约百分之七点四一。

  3、王姓历代涌现出许多名人。如东汉的哲学家、思想家王充,晋代“书圣”王羲之,唐代著名诗人王勃、王维,北宋的政治家、改革家曾主持变法的著名诗人王安石,清代思想家王夫之。他们都是后人瞻仰的榜样。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学校有不少同学姓张,我有好几个邻居也姓张。“张”姓是怎么来的?历史上姓张的名人有哪些?现在的“张”姓是不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姓氏?带着这些问题,我对“张”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网上搜查

  2、查看书籍

  3、请教他人

  4、其他方法

  三、资料整理

  “张”字的来源:

  张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张挥为该姓始祖。历史上,西汉时期张耳被刘邦封为赵王,张耳的十七世孙张轨(255年——314年)建立前凉国。

  历史名人:

  1、张衡(78年—139年),字*子。汉族,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在东汉历任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间相等职。

  2、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3、张飞(165年-221年)字益德(《华阳国志》作翼德),幽州涿郡(今河北涿州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他勇武过人,与关羽并称为“万人敌”。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

  现状:

  当代,张姓的人口已达到*8500万,为全国第三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6.79%。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张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呈上升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山东、河北三省,大约占张姓总人口的27.5%,其次分布于江苏、四川、安徽、辽宁、黑龙江、湖北六省,又集中了28.5%。河南居住了张姓总人口的10.1%,为当代张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以长江为界的高比率的北方张姓区和低比率的南方张姓区。

  四、研究结论

  1、“张”源于姬姓,出自上古黄帝之子挥,属于以职官称谓为氏。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

  2、姓“张”的名人有:张仪、张良、张角、张衡、张飞、张自忠、张天佑……

  3、20xx年,我国户籍人口最多的姓氏是“李”,排名第二的是“王”,排名第三的就是“张”了。

  一、问题的提出

  我看过课本上关于李姓的调查报告以后,对姓氏感了兴趣,想知道“张”姓是怎么来的?历史上姓张的名人有哪些?现在的“张”姓是不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姓氏?于是,我决定对张氏的历史和现状做一次调查。

  二、研究方法

  1、上网浏览。

  2、询问家长。

  3、查阅书籍。

  三、资料整理

  张姓来源

  1、出自黄帝之后挥。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黄帝少昊青阳氏弟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由此可知,曾经是重要武器弓的发明者挥,其后有以张为姓氏的。是为河北张氏。

  2、出自黄帝姬姓的后代,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其子孙以字命氏,也称张氏。又载,张氏世仕晋,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后,除部分留在原地外,大部分随着三国迁都而迁移。是为山西、河北、河南之张氏。

  3、出自赐姓或他姓、他族改姓。世居云南的*酋长龙佑那,于三国时被蜀相诸葛亮赐姓张,以后其子孙便以张为氏。魏国大将张辽本姓聂,后改为张氏。还有一些少数民族改姓张氏的。

  历史名人

  张骞:西汉外交家,陕西城固人。两次出使西域,建立起了我国与中亚各国的友好往来。

  张衡:东汉科学家、文学家,河南南阳人。他在天文上一改”盖天说”,提出”浑天说”,绘制星象图,发明”浑天仪”、”地震仪”等。

  张仲景:东汉医学家,河南镇*人。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伤寒杂病论》,造福人民,为后人尊为医圣。

  张飞:三国时名将。为蜀国五虎上将,战长坂名震于时。传与刘备、关羽结义于桃园,世称桃园三结义,被后世所传诵。

  张择端北宋画家,传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图》。

  张大千:著名画家。

  现状

  张姓人口约为7800万,占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七点一,是当今*第三大姓。

  四、研究结论

  1、在历史的长河中,张姓人才辈出。有汉初大臣张良、唐朝名相张九龄、晋代文学家张翰、现代国画家张大千、清代词画家张子祥、宋代诗人张耒、西汉外交家张骞、东汉文学家、科学家张衡。

  2、张姓出自皇帝之后代挥。得姓始祖:张挥。黄帝少昊青阳氏第五子,自幼聪明过人,爱动脑筋。他从星星的组合中得到了启发,发明了弓。于是黄帝封挥为制造弓的官叫“弓正。”

  3、张姓是*三大姓氏之一,据统计,张姓人口数量已接*一亿。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