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歌教学设计菁选

首页 / 教学设计 / | 2023-03-14 00:00:00

姓氏歌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姓氏歌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姓氏歌教学设计 篇1

  课前解析

  《姓氏歌》是根据《百家姓》编写的韵文,一问一答,音韵和谐,朗朗上口。课文通过熟字加一加的方式,认识中国的姓氏,了解单姓和复姓,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学生在识字的同时,认识更多的姓氏,提升识字的乐趣和学*语文的兴趣。同时,能够学以致用,介绍自己的姓氏。

  关注课文:第一节:前4行,可以安排师生、男女生、同桌互相问答着读一读,在一问一答中,增添读的趣味性。后几句,可让学生拍着手读一读,增加朗读时的韵律感。

  第二节:本节由12个单姓和复姓组成。可以通过比较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单姓和复姓的不同。朗读时,要关注姓氏之间的停顿,以及单姓与复姓的节奏变化,姓氏之间不要粘连,读出节奏感。

  关注生字:本课要书写7个生字,学写偏旁“弓字旁、走字旁、金字旁”。其中3个独体字,3个左右结构的合体字,以及1个全包围结构的字。学*写“国”,可以回顾“回”字的书写,复*全包围的字“先外后内再封口”的书写顺序。“姓”在上册学*了“妈”的基础上,巩固女字旁的书写。

  关注词语:姓氏、张口、良好、花钱、孙子。可以结合生活积累认读这些词语。

  教学目标

  1、通过儿歌诵读,认识“姓、氏、李”等12个生字和弓字旁、走字旁、金字旁3个偏旁;会写“姓、什、么”等7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运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对中国的姓氏文化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

  识记12个生字,认识3个新偏旁,会写7个生字。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PPT、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姓、李”等5个生字,会写“姓、双”等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运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对中国的姓氏文化产生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拿出自己课前准备好的姓名卡片,说说自己姓什么,叫什么名字。那么,我们中国有多少姓氏呢?这节课我们就去了解一下吧。

  出示课件1:

  2、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名字分为两个部分,姓和名。通常情况下,名字中的第一个字就是姓。

  3、教师板书课题:2 姓氏歌

  4、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由学生熟悉的话题入手,通过介绍自己的姓氏,与即将学*的内容产生联系,点燃课堂活力,引发学生学*兴趣。)

  二、自主学*,了解儿歌

  1、教师范读: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读,把不认识的生字圈出来。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儿歌:请你自己读一读,遇到读不准的生字,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反复读几遍。

  3.学生齐读。

  4.小组合作。

  (1)提出要求:请你自己读读儿歌,一边读一边想,在文中你都知道哪些姓氏呢?告诉你的同桌吧。

  (2)提出要求: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在旁边做上记号,问问你的组员。

  5、教师指名读:其他同学当小老师,看着课文认真倾听,指出错误。

  6、提出要求: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设计意图:儿歌内容简单,教师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小组合作,互动交流中获得对儿歌内容的大致理解,渗透"学贵有疑"的思想。)

  三、精读课文,随文识字

  1、学生齐读第一节:好,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先一起来学*第一小节。请大家一起读一读第一小节,注意把字音读准确。

  2、教师引导:要想把课文读流利不容易,需要把课文里面这些字认清楚。你先试着读一读这些字吧。

  出示课件2:

  学生跟读:请你再跟老师读一遍。

  3、学*识字方法。

  教师提问:如果去掉拼音,你还认识它们吗?

  (1)识记“姓、李”:给生字组词,为它找个好朋友,我们会记得更牢。

  出示课件3:

  预设:姓,姓名;李,李树。

  学生跟读:请跟老师读一读。

  教师提问:同学们,还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记住它们呢?请大家认真观察,看看这两个字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点?

  预设:它们都是由两部分组成,每部分都是一个我们学过的生字。

  教师小结:我们可以通过“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变成三字儿歌就更方便了,同学们可以试一试。

  预设:女加上生是姓,我们可以说女生姓,那李就是木子李。

  出示课件4:

  (2)识记“张”:看“张”字。跟老师读——张,张开。“张”的偏旁是弓字旁,它由三笔组成。弓是古代兵器之一,由富有弹性弓臂和柔韧的弓弦构成,当把拉弦、张弓过程中积聚的力量在瞬间释放时,便可将弓弦上的箭或弹丸射向远处的目标。这就是弓。

  出示课件5:

  教师提问:我们怎么记住这个字呢?

  预设1:用“加一加”的方法弓加上长是张,我们可以说弓长张。

  预设2:变成三字歌:弓长张。

  出示课件6:

  教师小结:很好,刚才学*的方法现在就用上了,这就是学以致用。我们一起读一读吧。

  (3)识记“古、吴”:再看“古、吴”,你能为它们组词吗?

  预设:古,古代;吴,吴国。

  出示课件7:

  学生跟读:请跟着老师读一读。

  教师提问:同学们看“古”和“吴”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预设1:它们都是上下结构,两部分组成。

  预设2:它们都有“口”。“口”上面加“十”就是“古”;“口”下面加“天”就是“吴”。

  出示课件8:

  教师小结:我们可以说十口古,口天吴。

  学生跟读:请跟着老师读一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学*,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对多种识记生字的方式的肯定,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从而达到对字形字义的整体识记。)

  四、巩固练*,逐步提升

  1、教师指名读:看,同学们。这些生字宝宝又跑回课文里去啦,你还会读吗?谁想读?相信认真学*的你一定记得很熟,读得很准了。

  出示课件9:

  2、小游戏:接下来我们一起玩个问答游戏吧。

  (1)教师引导:先看看他们是怎么问答的。

  出示课件10、11:

  (2)师生问答:看明白了吗?下面有五个小同学,他们的姓都不一样。我来问你来回答。

  出示课件12:

  (3)同桌问答:同学们真是太棒了,相信你一定学会啦,和同桌一起玩一玩吧。

  3、学生自由读:刚才的游戏有趣吗?下面我们再把课文第一小节读一读吧。老师把拼音去掉,你会读吗?自己试一试。

  出示课件13: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朗读,可以对所学内容进行回顾;通过做游戏的方式巩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五、指导书写,掌握笔顺

  1、 识记“姓”:课文我们会读啦,接下来我们来学*生字。我们先看“姓”这个字。

  出示课件14:

  (1)教师讲解:“姓”是左右结构,它的偏旁是女字旁。书写时注意,女字旁的横倾斜,且不能出头。右边的“生”第一横写在横中线上,最后一行要长。

  (2)教师范写:姓。学生书空并在田字格本上进行练书写3遍。

  (3)教师提问:我们可以组什么词呢?

  预设:姓氏、姓名、百姓。

  2、 识记“双”:再来看“双”这个字。

  出示课件15:

  (1)教师讲解:“双”是左右结构,它的偏旁是又字旁。需要注意的是,第二笔是点,第四笔是捺,第二个横撇穿插到左下格。

  (2)教师范写:双。学生书空并在田字格本上进行练书写3遍。

  (3)教师提问:我们可以组什么词呢?

  预设:双手、一双、双人。

  3、识记“什”:接下来,我们学*“什么”的“什”。

  出示课件16:

  (1)教师讲解:“什”是左右结构,它的偏旁是单人旁。书写时要注意,“十”的横靠*单人旁的竖的起笔,在横中线上右行,竖靠竖中线的右侧,收笔处比单人旁底端略低。

  (2)教师范写:什。学生书空并在田字格本上进行练书写3遍。

  (3)教师提问:我们可以组什么词呢?

  预设:什么。

  4、识记“么”:学了“什么”的“什”,现在我们学*“么”。

  出示课件17:

  (1)教师讲解:“么”是独体字。书写时要注意,撇在竖中线上起笔,在横中线上收笔。撇折的折角不能太大,所以起笔的撇要倾斜一些,穿过中心。折笔处在左下格,略往上斜。

  (2)教师范写:么。学生书空并在田字格本上进行练书写3遍。

  (3)教师提问:我们可以组什么词呢?

  预设:什么、多么、怎么。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书写,加上教师适时的鼓励,让书写变得有趣,学*更有动力。当然,对于有难度的字,应该具体指导,带学生一起书空练写。)

  六、根据提示,背诵课文

  1、教师引导:同学们,今天我们读了课文,学了生字。下面我们试着背一背课文第一小节吧。请你根据提示试着背诵。

  出示课件18:

  2、改变形式:看看你背得对吗?再这样试一试吧。

  出示课件19:

  3、改变形式:你背对了吗?再这样背一背。相信同学们一定背得越来越好。

  出示课件20:

  (设计意图:根据不同提示,背诵课文。通过不同的填空形式,提高了趣味性,解决了背诵任务。)

  七、板书设计

  2 姓氏歌

  姓 双 什 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氏、赵”等5个生字,会写“国、王”等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运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对中国的姓氏文化产生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巩固,引出新知

  1、自由背诵,回顾课文:你们还记得上节课学*的《姓氏歌》第一小节吗?自己先背诵一遍吧。

  2、教师引导:大家背得真认真。同学们,我们中国的姓氏有很多。古人就曾经编过一本书,叫《百家姓》,里面收集了很多常见姓氏。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探索姓氏王国,一起来学*第二小节。

  出示课件21:

  3、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请你在拼音的帮助下,自己试着读一读课文,把课文中的字读正确。

  出示课件22:

  (2)教师范读:老师也想读一读,希望同学们认真听。

  (3)教师指名读:谁想读?3-5名学生读,注意正音。

  (4)师生合作读:现在老师读红色部分,你们读蓝色部分,我们一起读一读。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通过背诵帮助学生回顾上节课内容,进入情境,为本节课探索新知做铺垫。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可采用多种形式朗读的方法,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兴趣。)

  二、精读课文,随文识字

  1、教师提问:如果去掉拼音,你还认识它们吗?

  出示课件23:

  2、给生字组词:给生字组词,为它找个好朋友,我们会记得更牢。

  (1)教师提问:“氏”可以组什么词?

  预设:姓氏。

  (2)教师提问:“赵”可以组什么词?

  预设:赵国。

  教师拓展:赵姓在《百家姓》中排第一。说起姓赵的历史人物,三国时期的名将赵云大家一定都听说过,他还是我们河北正定人呢。赵云跟随刘备*30年,四处征战,常胜将军的形象被广为流传。

  出示课件24:

  (3)学生跟读:请你继续跟老师读。钱,花钱。孙,子孙。周,四周。王,王子。官,五官。

  出示课件25:

  3、学生讨论:同学们,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记住这些字呢?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吧。

  预设1:上节课我们用过的“加一加”的方法。“子”加上“小”是“孙”,我们可以说子小孙。

  预设2:还是孙悟空的孙。

  预设3:还可以编一个字谜:一个小孩子。谜底是孙。

  教师小结:“孙”可以用这些方法来识记。

  出示课件26:

  预设4:除了“加一加”的方法,我们还经常用到“减一减”的方法。

  识记“氏”:“纸”减去绞丝旁就是“氏”。

  出示课件27:

  预设5:我们可以用比较字形的方法。

  (1)识记“赵”:看“赵”这个字和我们学过的起床的“起”字长得很像。把“己”换成撇点就是“赵”。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偏旁叫走字旁。

  出示课件28:

  (2)识记“周”:再看“周”字,“周”和我们学过的用心的“用”字长得很像,把“用”里面的横横竖,换成土和口就是“周”字了。

  出示课件29:

  (3)识记“官”:“官”和我们学过的汉字的“字”长得很像,把下面的“子”换成一竖和两个口就是“官”。同学们,原来用比较字形的方法能记住这么多字呢。

  出示课件30:

  6、教师提问:你还有其他方法吗?

  预设:我还知道借助图片的方法。

  识记“钱”:接下来我们看“钱”字。古代的钱很多都是用金属做的,我们现在用的硬币也是金属做的。“钱”的偏旁是金字旁,金字旁的字大都与金属有关。

  出示课件31:

  7、提出要求:同学们,看。这些生字宝宝跑回课文里去了,你还会读吗?

  (1)学生自由读。

  (2)教师指名读。

  (3)学生齐读:相信认真学*的你一定记得很熟,读得很准啦。能不能试着再把全文读一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学*,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对多种识记生字的方式的肯定,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从而达到对字形字义的整体识记。)

  三、了解介绍姓氏的方法

  1、介绍单姓、复姓:接下来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些姓氏,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对,有的姓氏是一个字,有的姓氏是两个字。中国的姓氏中大部分是一个字,我们叫做单姓,也有两个字的,比如诸葛、东方、上官、欧阳,这样的姓叫复姓。同学们真了不起,认识了这么多姓氏。

  出示课件32:

  2、学*介绍姓氏的方法:那学了这篇课文,你都知道了哪些介绍姓氏的方法呢?

  预设:“加一加”的方法。我们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来介绍。

  教师提问:你能不能举个例子?

  预设:李,木子李;张,弓长张;胡,古月胡;吴,口天吴;孙,子小孙。

  教师追问:还有哪些姓氏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介绍呢?

  预设:吕,双口吕。

  出示课件33:

  教师提问:你还知道了哪些介绍姓氏的.方法呢?

  预设:“说偏旁”的方法。

  教师小结: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还可以用“说偏旁”的方法。“徐”的偏旁是双人旁,我们可以说双人徐。“许”的偏旁是言字旁,我们就说言午许。像这样“说偏旁”的方法还有刘,立刀刘。

  出示课件34:

  教师提问:还有什么好方法吗?

  预设:组词的方法。

  教师小结:除了这些方法,我们还可以用组词来介绍姓氏。比如,赵,我们可以说,我姓赵,赵国的赵。王,他姓王,王子的王。我们中国的姓氏是不是很有趣呀?

  出示课件35:

  3、小游戏:接下来,我们一起玩个小游戏吧。“孙”我们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这样介绍:你姓什么?我姓(孙)。什么(孙)?(子小孙)。我们也可以用组词的方法这样介绍:你姓什么?我姓(孙)。什么(孙)?(子孙的孙)。

  出示课件36:

  提出要求:相信,你一定学会了。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和同桌一起玩一玩吧。(介绍钱、周、方、林)

  出示课件37:

  4、回顾课文:刚才的游戏有趣吗?这次老师把拼音去掉,再试着读一读全文吧。

  出示课件38:

  (设计意图:第二小节中出现的复姓,学生会有疑问,因此需要引导学生进行了解。通过做游戏的方式巩固介绍姓氏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四、指导书写,掌握笔顺

  1、 识记“国”:课文我们会读啦,接下来我们来学*生字。我们先看“国”这个字。

  出示课件39:

  (1)教师讲解:“国”是全包围结构,它的偏旁是国字框。书写顺序是先外后内再封口,注意方框要写得方正,上下宽度要相等。玉的竖写在竖中线上,中间一横写在横中线上。

  (2)教师提问:我们可以组什么词呢?

  预设:国王、中国、全国。

  (3)教师范写:国。学生书空并进行练写。

  2、识记“王”:再来看“王”这个字。

  出示课件40:

  (1)教师讲解:“王”是独体字。需要注意的是,第二横写在横中线上,竖在竖中线上,三横之间的距离要相等,最后一横最长。

  (2)教师范写:王。学生书空并在田字格本上进行练写三遍。

  (3)教师提问:我们可以组什么词呢?

  预设:王子、大王、国王。

  3、识记“方”:最后看“方”。

  出示课件41:

  (1)教师讲解:“方”是独体字,书写时要注意,点写在竖中线上。横折钩要注意笔势的变化,起笔在中心点上,横要短,微微向右下方倾斜,钩要在竖中线上收笔。最后一笔的撇要舒展。

  (2)教师范写:方。学生书空并在田字格本上进行练写三遍。

  (3)教师提问:我们可以组什么词呢?

  预设:方正、四方、东方。

  (设计意图:本环节采用课本观察、集中讲解、教师示范、自由练写等方法指导学生书写,并针对关键笔画进行了反复强调,使学生准确掌握每一个汉字的书写,为后续的书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根据提示,背诵课文

  1、提出要求:同学们,今天我们在姓氏王国里学到了很多知识。下面我们就试着背一背第二小节吧。请你根据提示试着背诵。

  出示课件42:

  2、改变形式:看看你背得对吗?再这样试一试吧。

  出示课件43:

  3、改变形式:你背对了吗?加上第一小节,试着背一背全文吧。相信同学们一定背得越来越好。

  出示课件44:

  (设计意图:根据不同提示,背诵课文。通过不同的填空形式,提高了趣味性,解决了背诵任务。)

  六、布置作业,播放音乐

  1、作业。

  (1)背诵全文。

  (2)了解自己姓氏的故事。

  2、结束:最后让我们伴着《百家姓》的歌曲来结束今天的学*吧。

  出示课件45:

  (设计意图:通过课文的学*和联系实际,对姓氏有所了解,产生兴趣。)

  七、板书设计

  2 姓氏歌

  国 王 方

  教学反思:

  本课是根据传统蒙学读物《百家姓》编写成的韵语识字,将一些常用姓氏寓于朗朗上口的儿歌之中。要求教师教学时借助介绍姓氏达到识字的目的,同时鼓励学生运用于生活实践中。在教学中,我采用了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朗读教学。通过师生合作读,生生问答,填空等富有趣味的形式进行朗读,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也让学生活动中,感受到本课的韵律与节奏。同时,在采用不同方法问答的时候,能让学生用多种方式识记生字,在充分的诵读中,不仅解决了背诵任务,同时也对姓氏产生了兴趣。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学*小组的合作学*,通过交流不同的识字方法,使学生牢固地记住了生字,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学*生字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汉字的兴趣。

  姓氏歌教学设计 篇2

  学*目标:

  1.复*巩固本课的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传统姓氏文化中的复姓,感受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

  学前准备:

  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

  一、检查复*。(用时:3分钟)

  1.出示词语卡片,组织学生开火车复*上节课的词语。

  2.全班齐读姓氏歌。

  3.板书课题。

  1.开火车认读词语。

  2.齐读姓氏歌。

  3.齐读课题。

  8.听写词语。

  什么 一双

  二、品读课文。(用时:25分钟)

  1.听课文第二小节录音,边听边画出要求认识的生字,自由练读。

  2.指名朗读句子,注意停顿。

  3.播音乐,加动作,自由轻声读课文。

  4.按顺序出示词语卡片,齐读课文。

  5.认读词卡:

  赵 钱 孙 李 周 吴 郑 王 诸葛 东方 上官 欧阳

  6.讲解复姓。

  补充:司马 公孙 皇甫等等

  7.介绍自己知道的姓氏

  (1)介绍前,老师先要提出要求。要求同学在介绍时,声音要洪亮,吐字要清楚,面带微笑看着全体同学来介绍。

  (2)开火车,来介绍。

  (3)同学评一评,谁介绍得好。

  (4)同学之间交流一下自己知道的有关中国姓氏的一些趣事。

  (5)观看有关中国《百家姓》的演唱视频。

  8.指导书写生字“国”“王”“方”

  (1)指名朗读,正音。

  (2)师通过课件范写,学生练写,同桌交流,全班交流,并评价。

  1.齐读课文第二小节,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2.男女生分角色读第2小节。

  3.汇报自己了解的复姓

  4.介绍自己知道的.姓氏,同学评一评,谁介绍得好。

  5.观看有关中国《百家姓》的演唱视频。

  6.在课后田字格中书写生字“国”“王”“方”。

  7.同桌交流,全班交流。

  9.朗读第二小节,要求读得又好又快。

  10.我会连线。

  xìnɡ 赵

  zhānɡ 官

  zhào 姓

  sūn 张

  ɡuān 孙

  11.我会写。

  国 王 方

  12.生字变魔术。

  “玉”减一笔:__________

  “万”加一笔:__________

  三、朗读表演。(用时:7分钟)

  1.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给学生戴上头饰,组织学生姓氏歌朗读表演。

  3.组织全班评议。

  1.熟读课文,先在小组里合作准备和表演,然后在全班表演。

  2.戴上头饰,汇报朗读。

  3.全班评议。

  13.比一比,再组词。

  王( ) 玉( )

  万( ) 方( )

  四、拓展延伸。(用时:3分钟)

  1.知识拓展: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姓氏文化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要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

  2.引导学生说说:班里的同学有哪些姓。

  学生观看《弟子规》视频。

  14.观看《弟子规》,你的感受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总结全文。(用时:2分钟)

  1.活动总结:同学们,中国的古代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课外阅读中,学到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识。

  2.结束语:

  大家一起来说:不管我们姓什么,我们都是中国人!。

  1.学*方法的总结: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借助插图理解课文内容,读好角色说话的语气,表演好百家姓游戏。

  2.和父母一起收集生活中的姓氏。

  姓氏歌教学设计 篇3

  设计说明

  这是一篇有关姓氏的儿歌,第一节通过问答的方式,告诉了我们一些常见姓氏的写法,第二节列举了一些中国姓氏。整首儿歌节奏感强,通过诵读极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是《语文课程标准》着力强调的基本理念。因此,本节课设计,教师以自主交流、游戏互动为方式,努力将学生的识字愿望与《语文课程标准》理念相结合,引导学生"学*独立识字"。同时,在识字的过程中熟读成诵,这样不仅积累了姓氏知识,还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师生)

  2、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诵读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百家姓》音频文件,学生进行跟读。

  2、说说自己姓什么。在播放的音频文件中听到了吗?

  3、揭示课题,并板书。

  4、随文识字:"姓"。

  (1)根据拼音读准字音,注意读好后鼻音。

  (2)学生交流怎么记这个生字。(可以用部首+熟字的方法;也可以用形*字比较的方法。)

  (3)组词。

  (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教师提醒写字注意点:"姓"的女字旁,横要写得短,注意避让,右边的"生"横画要稍微短些,第一横起笔在横中线上。

  (5)生描红。

  设计意图:开课伊始,节奏感强的《百家姓》诵读一下子让学生充满好奇,充满兴趣,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教学内容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顺势随文识写生字,有效地提高识字的数量和质量,也有效地促进了儿童语言的发展。

  二、自主学*,了解儿歌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儿歌,找到文中的生字圈出来,遇到读不准的生字,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反复读几遍。

  2、指名朗读,集体订正后齐声诵读。

  3、小组合作。

  (1)自由朗读儿歌,一边读一边想:儿歌一共几个小节?从中读懂了什么?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同伴。

  (2)还有不懂的地方,在旁边做上记号。

  4、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5、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设计意图:儿歌内容简单,教师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小组合作,互动交流中获得对儿歌内容的大致理解,但是对于第二小节中出现的复姓,学生会有疑难,因此需要引导学生质疑,渗透"学贵有疑"的思想。

  三、开展游戏,趣味诵读

  (一)诵读第一节。

  1、指名朗读第一节。

  2、齐读第一节。

  3、了解第一节的姓氏介绍方法。

  出示:

  什么李?木子李。

  什么张?弓长张。

  古月胡,口天吴,

  双人徐,言午许。

  (1)说说发现了什么。(通过把字拆开的方式来介绍姓氏。)

  (2)出示几个姓,让学生尝试拆解。如"章-立早章""吕-双口吕""林-双木林""陈-耳东陈""黄-草头黄"等。

  (3)齐读第一节。

  (4)同桌用玩拍手游戏的方式朗读第一节。

  4、采用不同的方法讲述。

  (1)除了拆字法,还有什么方法也能讲清自己的姓氏呢?

  (2)照样子说一说。

  出示:你姓什么?我姓方。

  什么方?方向的方。

  ①师生问答。

  ②学生同桌之间游戏问答。

  5、齐读第一节,背诵第一节。

  (二)诵读第二节。

  1、引读:

  师:中国姓氏有很多--

  生: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指导读好"郑"字,它的韵母是后鼻音。

  2、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姓氏,接一接。

  3、出示第四、五行,认识复姓。

  (1)跟着老师读好复姓。

  (2)教师介绍复姓。

  (3)学生补充自己知道的复姓。

  (4)教师补充常见的复姓。

  4、指名读第二节。

  5、齐读第二节,背诵第二节。

  (三)比赛朗读,加深记忆。

  1、个人挑战赛。

  2、男生女生集体比赛。

  3、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的意识和*惯。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采用拍手游戏、朗读比赛等形式寓教于乐,可以让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兴趣。

  四、合作学*,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张""赵""钱",学*新部首。

  (1)指名朗读生字。

  (2)介绍部首:"弓、走、钅"。

  (3)说说一个字在做部首时和原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2、出示生字:么、国、方、什、双、王……说说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快速记住它们。

  3、小组合作交流。

  预设:

  国:四四方方一个框,里面住着小玉儿。(猜谜法)

  方:"放学"的"放"去掉反文旁,就是方。(熟字拆解法)

  双:又又成双。(部件组合法)

  王:王王王,王嘉成的王。(介绍班级同学姓氏法)

  …………

  4、出示字卡,学生领读、自由读、小组读、开火车读。

  5、比一比,看谁组的词语多。(把生字进行组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学*,在小组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对多种识记生字的方式的肯定,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从而达到对字形字义的整体识记。

  五、指导书写,掌握笔顺

  1、复*写字姿势。("三个一")

  2、动画演示生字的笔顺,学生一边观察一边用右手模仿书空。

  3、观察例字:看一看,每一个笔画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4、教师范写,请同学们当小老师给老师讲一讲每一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遇到学生说不准的地方,教师重点讲解。

  (如:国--方框儿要稍微大一些,竖画要直,"玉"字要写得小,里面的一竖写在竖中线上;双--两个"又"在写的时候要注意变化,左边的捺要变成点,稍稍比右边的"又"小;王--笔画少,注意竖写在竖中线上,第二横要写在横中线上,稍短,第三横最长,稳稳托住上面的笔画。)

  5、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书写。(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6、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7、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鼓励学生多观察,掌握生字的写法。

  设计意图:本环节采用动画演示、课本观察、集中讲解、教师示范、自由练写等方法指导学生书写,并针对关键笔画进行了反复强调,使学生准确掌握每一个汉字的书写,为后续的书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反思

  1、趣味诵读,激发学生学*兴趣。

  本课我采用了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朗读教学。通过师生问答游戏,生生问答游戏,你来说我来猜,开展朗读比赛等富有趣味的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也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感受到本课的韵律与节奏。同时,在采用不同方法问答的时候,能让学生用多种方式识记生字,在充分的诵读中,不仅解决了背诵任务,同时也对祖国的姓氏产生了兴趣,从而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本课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学*小组的合作学*,通过交流不同的识字方法,使学生牢固地记住了生字,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学*生字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汉字的兴趣。

  姓氏歌教学设计 篇4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第二小节,注意读准字音。

  2.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

  (1)指名学生朗读第二小节。

  (2)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相机正音,并出示词语卡片:中国、赵、钱、孙、周、郑、王、 东方、上官,指名学生认读,强调: “赵、周”是翘舌音, “王、方”是后鼻音。

  (3)全班齐读第二小节。

  3.巩固识字。

  (1)学生再次朗读第二小节,画出其中的姓氏,再读一读。

  (2)指名学生交流第二小节中出现了哪些姓氏,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适时张贴相关卡 片: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诸葛、东方、上官、欧阳。

  (3)再次打乱顺序,指名学生认一认这些姓氏,并说说自己的家人或同学有哪些人是这个 姓。(微课展示)

  (4)鼓励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记住这些字形的, 在此过程中, 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 并渗透一定的识字方法。如: “赵、钱、孙”都可以用第一小节的.汉字组合法来识记; “周” 是半包围结构,里面是“土”加“口” ; “王”是“三”字中间加一竖。

  4.了解单姓和复姓。

  (1)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黑板上这些姓氏有什么不同。

  (2)指名学生交流,教师小结:中国的姓氏中,大部分是一个字,也有两个字的,如:东 方、欧阳、上官等,这样的姓叫复姓。

  5.游戏进一步巩固:师出示一张姓氏卡片,班上是这个姓氏的小朋友站起来,大声说: 示例:我姓钱,金钱的钱。

  6. 朗读并背诵第二小节: 生自由朗读第二小节, 通过拍手读感受其中的节奏, 练*背诵。

  姓氏歌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姓、氏、李、张、古、吴、赵、钱、孙、周、王、官”12个生字;认识弓字旁、金字旁。

  3、会写“姓、什、么、双、国、王、方”7个生字,知道笔画顺序,会组词。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己先读一读课文,不认识的字读一读拼音。

  2、老师教读,男生读、女生读,全班齐读。

  3、说一说班上的同学还有哪些姓氏?

  4、做课本上的问答游戏。

  二、熟读词语、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1、板书词语:“姓氏、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古月胡、上官、双方、国王、什么”。(加粗字体是书本上要求必须认识的字)

  2、老师教读,请学生上台来教读。

  3、老师随机抽取几个字指一指,认识会读的同学站起来大声读出来。看谁反应最快。

  4、根据笔顺歌自己想一想笔画顺序是怎样的?请四个同学上台来,把“姓、什、么、双、方、国、王”七个字的笔顺写在黑板上,其余同学就在书本上,把这四个字按照笔顺写在田字格中。

  (笔顺歌: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里再封口。)

  5、说一说“张”“钱”“徐”“国”都是什么偏旁呢?弓字旁、金字旁、双人旁、国字框。

  6、把黑板上的词语一起来读一遍,会读了的`就擦掉,较难的词语就留在黑板上,可以多读两遍。

  7、全班一起齐读课文。

  三、课堂练*。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木子——()弓长——()古月——()

  口天——()子小——()言午——()

  2、根据笔画顺序,写出下列字的笔顺。

  姓:,共()画;

  什:,共()画;国:,共()画;方:,共()画;

  3、将下列字与正确的拼音连起来。

  gu shi wu xing guan qian zhao

  姓氏古吴赵钱官

  4、给下列字注音。

  ()()()()()

  张周官王姓

  5、齐读课文,背诵课文。

  四、家庭作业。

  1、用下列字组词,再用组的词造一个句子:姓、什、国、双、方。

  2、背诵课文。

  3、练*册。

  姓氏歌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诵读《姓氏歌》,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2.通过诵读《姓氏歌》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部首“弓、钅”。

  3.通顺、流利、有节奏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采用多种方法诵读《姓氏歌》,正确、规范姓氏读法。

  2.了解姓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作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儿歌第一小节中的6个生字,书写“姓,什、么、双”4个汉字。了解常见的姓氏,区分读音相*的姓氏的不同写法。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第一小节并练*背诵。

  3.结合学生自身的姓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教学重点:

  朗读韵文,结合句子认识姓氏,并正确书写汉字。

  教学难点:

  在生活中认识姓氏。

  教学准备:

  了解周围人的姓氏。教师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结合学生姓氏,谈话导入

  1.教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课前准备好的姓名卡片,说说自己姓什么,叫什么名字。

  2.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名字分为两个部分,姓和名,通常情况下,名字中的第一个字就是姓。(相机指导生字“姓”的书写:左右结构,女加生,“女”字在作偏旁时,第三笔横画改为提画,不能出头。)

  3.板书课题:姓氏歌,指名学生朗读,注意正音:“姓”是后鼻音,“氏”是整体认读音节,并与“低”加以区分。

  二、学*课文第一小节

  1.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主朗读课文第一小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

  (1)指名学生朗读第一、二句,相机出示词语卡片“什么”、“李”,指名学生认读,注意正音:“什”是前鼻音,“么”读轻声;“李”是边音,相机交流“李”的识记方法:上下结构,木加子。

  (2)指名学生朗读第三、四句,出示词语卡片“张”,强调“张”是翘舌音,交流识字方法:弓加长,张。

  (3)指名学生朗读第五句,出示词语卡片“古”“吴”“双”,指名学生认读,交流识字方法,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3.再读第一小节,巩固识字。

  (1)学生再次自由朗读第一小节,将这一小节中出现的姓氏用笔圈出来,和同位交流。

  (2)指名学生朗读第一小节,汇报出现的姓氏,教师相机板书:李、张、胡、吴、徐、许。

  (3)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4)重点区别“胡”和“吴”、“徐”和“许”。

  质疑:引导学生发现这两组姓氏读音很接*,当别人没有听清是姓“胡”还是姓“吴”,是姓“徐”还是姓“许”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适当小结:可以通过字形的不同组合来加以区分。

  学生再次朗读:“古月胡,口天吴,双人徐,言午许。”

  4.游戏巩固。

  摘苹果送朋友:将六个姓氏卡片剪成苹果状,贴在黑板上,指名学生上黑板摘苹果,苹果反面写的是什么姓氏,读出来,送给班级姓该姓氏的同学。

  5.练*熟读并背诵。

  (1)学生再次练*朗读第一小节。

  (2)多种形式朗读:指名读,同位一问一答读,拍手读,男女生对读,全班齐读。

  (3)指名学生背诵,全班齐背。

  三、书写指导

  1.出示第一小节要求会写的字:什、么、双,指名学生认读,口头组词。

  2.学生自主观察字形,交流识记方法,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3.师范写讲解:“什”左右结构,要写得左窄右宽;“双”左右相同,左边略小,又字的捺画变成点画。生观察书空。

  4.学生自主描红、仿写,教师巡视指导,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

  5.交流反馈,评议提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生活中的一些常见姓氏,区分了它们的字形,还学*了写字。课后,请同学们继续了解自己的家人还有哪些姓氏,我们下节课一起来分享。

  板书设计:

  2.姓氏歌

  李 张 胡 吴 徐 许

  姓氏歌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姓氏”,认识一些常见的姓,激发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之一姓氏文化的兴趣。

  3.认识偏旁弓字旁、走字旁、金字旁,能正确认读“姓”等12个生字新词。

  4.能正确读写“姓”等7个生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和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5.能仿照课后例子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姓。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正确认读“姓”等12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姓”等7个生字。

  教学难点:

  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姓氏”,认识一些常见的姓。

  教学准备:

  教师:“姓”等12个会认读字字卡,“姓”等7个会写字的田字格字卡;课文图画PPT。

  学生:每人一套“姓”等12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目标

  (一)易混字音的拼读

  1. PPT出示下面汉字和音节:

  qīng蛙、qīn人;星xīng、xīn里;

  出示任务:自由读词语,注意读准读音。

  2. 反馈指导:指名读,相机指导。齐读。

  小结:读准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读准舌尖前音和翘舌音,有助于读准字音,帮助我们纠正地方音。

  (二)复*会写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词。

  1. PPT出示有关字词:什么 双木林 ** 地方

  出示任务:自由读读这些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2. 反馈指导:指名读,相机正音。齐读。

  3.小结:这些红色字体的字,我们学*完课文,就要求能正确书写了。

  (三)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目标。

  导语:同学们,我们学*了识字课文《春夏秋冬》,了解了四季各有的气象现象和欣欣向荣的春天的一些事物现象。今天学*另一篇识字课文,请看老师板书课文题目。

  1.老师板书题目:②姓氏歌(“姓氏”注音)

  2.出示任务:自己借助拼音读准题目。

  3.反馈指导:指名读题目;订正后全班齐读课题。

  3.释题,明确主要学*目标。

  过渡语:同学们,读了课题目,从课题我们知道这篇识字课文是一首歌谣,是一首关于“姓氏”的歌谣。“姓氏”是指什么呢?我们读了课文就知道了。学*这篇识字课文,不但要知道“姓氏”指什么,还要学*这一课文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确通顺,并且背诵下来。

  二、学*朗读课文

  (一)借助汉语拼音读准课文。

  1.出示任务: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字上面的音节把它读准。

  个体读,同桌互读互纠。

  2. 反馈指导:指名分小节在班级上朗读,相机正音。

  3. 出示任务:在朗读课文,注意刚才纠正的读音,做到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

  个体读,同桌互读互纠。

  4. 反馈指导:指名分小节在班级上朗读,师生共同按要求评议;一个读完评议一个。

  5.小结:朗读做到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是最基本的要求。

  (二)学*把课文读通顺。

  1.导语:课文是一首歌谣,歌谣的朗读讲究的是节奏。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这首歌谣意思的理解,尝试通过打拍子的方式,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尝试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个体朗读,同桌互读交流。

  2.反馈指导:指名分小节在班级上朗读,师生共同按要求评议;一个读完评议一个。

  3.自由练*朗读后,全班一起击掌打拍子朗读。

  4.小结:歌谣的朗读要讲究节奏,就像我们歌唱一样,所以我们一般可以采用击掌这样的方式打拍子来朗读。

  三、学*会认读的字和新的偏旁

  (一)学*会认读的字。

  1.导语:同学们真会朗读!那么,这课会认读的字宝宝单独拿出来,你能把它们都正确认读吗?

  出示任务:在课文中圈画出会认读的字,然后借助汉语拼音读准。

  2.反馈指导:

  (1)订正会认的字的圈画。

  (2)出示会认的字字卡(注音),指名拼读(学*速度中等的2―3个学生)相机指导(含音难字读音指导)。

  (3)全班齐拼读。

  3.会认的字口头组词。

  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字在生活中,它们会和哪个字宝宝组成词语的呢?同桌说一说。

  4.反馈指导。

  ①逐一反馈,学生组词正确的,就以字卡为中心板书成词语;如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则把这个词语板书在副板书位置,以示区别和纠正。

  ②如果学生组的词语是日常常用词语,可相机让学生口头用词语说一句话。(注意说话数量的把控,不要喧宾夺主。)

  ③将学生组的词语带读一、两遍。

  ④小结:同学们真用心,能在生活中知道那么多的词语,其实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我们可以通过生活认识很多字,知道很多词语的。

  (二)学*新的偏旁。

  1.导语: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不少偏旁,也知道偏旁表示一定范围的意义,能帮助我们学*生字。今天,我们又要学*新的偏旁,请同学们在双横线会认读的字里找一找,我们要通过哪些字学*什么新偏旁?

  2. 反馈指导:

  张(“弓”“长”)弓字旁

  赵(“走”“?”)走字旁

  钱(“钅”“戋”)金字旁

  3.小结讲解:同学们找得真准确!是“张”字的弓字旁、“赵”字的走字旁和“钱”字的金字旁。(一边通过PPT演示,一边讲解)带弓字旁的字,大多与弓有关。如“张”字的本义是上弓弦,“弯”字的'本义是拉开弓,从而引申出弯曲的意思;带走字旁的字大多与行走有关,如“赵”字的本义是快步走,“起”字是表示站起身子才能走的意思,即战旗、起来的意思;带金字旁的字,大多与金属有关,“钱”字的本义是指一种用金属制成的农具,后来才指货币。

  4.PPT示,齐读一遍:

  “张”字――“弓”,弓字旁

  “赵”字――“走”,走字旁

  “钱”字――“钅”,金字旁

  5.小结:今天我们又交了三个偏旁新朋友:雨字头和双耳旁。这些偏旁朋友作用可大了,他们表示一定范围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更多的字宝宝,可以帮助我们牢记字宝宝。

  四、背诵课文

  1.导语:掌握了会认读的字,我们就能把课文读得更好了,也能尝试背诵课文了。

  出示任务:继续用击掌的方式有节奏地朗读课文,尝试把课文背诵下来。

  个体练*,同桌互背互纠。

  2.反馈指导。

  指名背诵指导后,全班一起击掌背诵。

  五、会认读的字认字的初步评价

  1.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2.游戏认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

  六作业设计:

  1.朗读和背诵课文。

  2.有兴趣的查找我国姓氏资料。

  姓氏歌教学设计 篇8

  学*目标:

  1.认识“姓、氏、赵、钱”等12个生字,会写“姓”“什”等7个生字。

  2.诵读《姓氏歌》,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学*重点采用多种方法诵读《姓氏歌》,正确、规范姓氏读法。

  教学重点:

  识记“姓、氏”等6个生字;书写“在、后”2个生字宝宝;发现生字的组合特点;正确朗读第一小节。

  教学难点:

  正确识记生字。

  学情分析:

  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是《语文课程标准》着力强调的基本理念。因此,本节课以自主交流、游戏互动为方式,努力将学生的识字愿望与《语文课程标准》理念相结合,引导学生"学*独立识字"。同时,在识字的过程中熟读成诵,这样不仅积累了姓氏知识,还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学前准备:

  1.课文录音。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3.预*课文,尝试朗读。(学生)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用时:3分钟)

  1.启发谈话,导入活动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我国的经典诗文有哪些,你们知道吗?

  学生讨论交流。(出示课件:告诉学生,我国的经典诗文有《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论语》等)出示课题。

  2.诵读汇报

  (出示《百家姓》课件)集体齐读《百家姓》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朱秦尤许何吕施张孔曹严华金魏陶姜……

  有多少同学愿意参与都可以,能说多少说多少。

  1.认真观看课件内容,自由交流问题。

  2.齐读课题。

  3.学生齐读《百家姓》。(不认识的字看拼音)

  4.说说自己知道的姓氏名称。

  5.讲讲自己知道的姓氏故事。

  1.说一说我国的经典诗文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课前查到了这些姓氏:

  ____ ____ _____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用时:20分钟)

  1.交流姓氏故事提示:谁知道中国姓氏的来历呢?其实每一个姓氏背后都有一个传说。

  (1)同桌商量、准备交流。

  (2)老师引入故事话题。

  (3)教师讲张氏背后的故事。

  在很久远的过去,黄帝的孙子挥很聪明,喜好狩猎,发明了弓箭,被任命为弓正,赐姓张;此外,晋国大夫解张,字张侯,他的子孙也称为张氏。张姓氏的`名人有:西汉大臣张良;东汉科学家张衡、书法家张芝和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伟大作品;还有*现代***爱国将领张学良等。

  2.游戏活动

  (1)出示课件,让学生读一读。(边拍手边读《姓氏歌》第一小节)

  你姓什么?我姓李。

  什么李?木子李。

  他姓什么?他姓张。

  什么张?弓长张

  古月胡,口天吴。

  双人徐,言午许。

  (2)组内比赛读,指名读,全班交流汇报。

  (3)学*第一小节的生字。

  ①认读生字卡

  ②选字组词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读清楚,读流利。

  2.与其他同学互相检查朗读情况。

  3.听教师读时注意不认识的字。

  4.自由拼读生字。

  5.按结构、偏旁、笔画数等给生字归类。

  6.同桌互读,并交流。

  7.巩固练*:

  (1)完成课后第2题。

  (2)认读词语:姓氏什么

  8.自读,同桌互读检查。

  3.给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姓(xìn xìnɡ)氏(sì shì)李(lǐ nǐ)张(zhānɡ zānɡ)

  4.连一连,把两个字合成一个字。

  女木弓口又

  子生天又长

  三、指导书写。(用时:15分钟)

  1.展示本小节书写生字:姓什么双

  2.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每个生字,看清偏旁和笔画,找一找不容易写好和容易写错的笔画。

  3.教师讲解书写要点。

  4.教师范写,弄清笔顺。

  5.指导学生描红,临写。

  6.组织展示。

  1.自由认读生字。

  2.认真观察每个生字,看清偏旁和笔画。

  3.掌握书写要点。

  4.仔细观察教师范写,跟着教师书写,记住书写要点。

  5.自由描红,临写。

  6.全班展示。

  5.看谁写得最好看。

  姓什么双

  6.按要求填空。

  “姓”的笔顺是_____。

  “么”共有______笔,第2笔是________。

  四、布置作业,课外实践。(用时:2分钟)

  1.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复*巩固认读生字。

  2.同桌之间做问答游戏。

  1.认真完成作业,小组内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2.每个生字写三个。

  7.辨字组词。

  星()姓()什()行()欢()双()

  姓氏歌教学设计 篇9

  活动目标:

  1、诵读《姓氏歌》,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2、通过诵读《姓氏歌》认识生字。

  3、学生展示诵读《姓氏歌》的成果。

  教学重点:

  采用多种方法诵读《姓氏歌》,正确、规范姓氏读法。教学课时:2课时

  活动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活动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我国的经典诗文有哪些,你们知道吗?

  学生讨论交流。

  (出示课件:告诉学生,我国的经典诗文有《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论语》等。

  二、诵读汇报:

  (出示《百家姓》课件。)

  集体齐读《百家姓》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冯陈褚卫蒋沈韩杨

  朱秦尤许何吕施张

  孔曹严华金魏陶姜

  有多少同学愿意参与都可以,能说多少说多少

  三、交流姓氏故事

  提示:谁知道中国姓氏的来历呢?其实每一个姓氏背后都有一个传说。

  谁愿意告诉大家,你知道哪一个姓氏的故事呢?

  1、同桌商量、准备交流

  2、老师引入故事话题

  教师讲张氏背后的故事吧。

  在很久远的过去,皇帝的第五个儿子的儿子挥很聪明,喜好狩猎,发明了弓箭,被任命为弓正,赐姓张;此外,晋国大夫解张,字张侯,他的子孙也称为张氏。

  张姓氏的名人有:西汉大臣张良;东汉科学家张衡、书法家张芝和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伟大作品;还有现代***爱国将领张学良等。

  四、游戏活动

  1、出示课件,让学生读一读(边拍手边读《姓氏歌》)你姓什么?我姓李。什么李?木子李。

  他姓什么?他姓张。什么张?弓长张。

  古月胡,口天吴。双口吕,言午许。

  三横王,草头黄。立早章。双人徐。

  耳东陈,禾木程。中国人,百家姓。

  2、介绍自己知道的.姓氏

  (1)介绍前,老师先要提出要求。要求同学在介绍时,声音要洪亮,吐字要清楚,面带微笑看着全体同学来介绍

  (2)开火车,来介绍。

  (3)同学评一评,谁介绍的好。

  (4)同学之间交流一下自己知道的有关中国姓氏的一些趣事。

  3、观看有关中国《百家姓》的表演唱视频。

  4、活动总结:同学们,中国的古代传统文化,流传至今。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课外阅读中,学到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5、结束语:

  大家一起来说:不管我们姓什么,我们都是中国人!

  第二课时

  1、听课文录音,边听边画出要求认识的生字,自由练读。

  2、指名朗读句子,注意停顿。

  3、播音乐,加动作,自由轻声读课文。

  4、按顺序出示词语卡片,齐读课文。

  5、指导书写生字

  (1)指名朗读,正音。

  (2)通过多种方式反复识记生字。

  (3)多媒体出示田字格生字“午、古、王”

  学生观察思考:这三个字是什么结构?(独体结构)比较其书写特点。

  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4)多媒体出示田字格中“李、吴、双”引导学生观察、描红、临写、扩词

  6、知道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7、完成课后练*

  读读:自由朗读、同桌互读、正音纠错

  演演:教师说动物名称,学生做动作

  背背:自由练背,积累词语。

  (三)布置作业

  抄写课后读读记记的词语

  背诵课文

  板书:姓氏歌

  不管我们姓什么,我们都是中国人!

  中国人,百家姓。

  姓氏歌教学设计 篇10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用时:3分钟)

  1、师生谈话,互相介绍自己姓什么。

  2、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其他姓。

  3、板书课题,指导朗读。

  1、说说自己姓什么。

  2、交流自己知道的其他姓氏。

  3、跟老师朗读课题,注意“姓”的韵母是后鼻音。

  1、我会读《百家姓》。赵 钱 孙 李周 吴 郑 王冯 陈 褚 卫蒋 沈 韩 杨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用时:10分钟)

  1、指导学生小组合作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小组合作情况。

  (1)指名朗读生字。相机正音。

  (2)开火车读。

  (3)齐读。

  (4)指导学生说说识记生字的方法。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两遍。

  2、找一找课文,圈出“姓”。

  3、小组合作,朗读课文。

  (1)小组内抽读生字,不认识的,互相帮助,看谁记得牢。

  (2)小组内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读,进行评议。

  (3)组内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比一比,编顺口溜,编儿歌等识字方法。)

  2、给下面的字注音。姓(  ) 氏(  )李(  ) 张(  )古(  ) 吴(  )赵(  ) 钱(  )孙(  ) 周(  )王(  ) 官(  )

  三、诵读课文,领会感悟(用时:15分钟)

  1、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组织拍手游戏进行问答,指导背诵。

  3、指导学生学*课文后,运用课后“照样子做问答游戏”的练*题中的方法介绍自己和别人的姓。(可以用把字拆分部件和组词的方法。)

  4、引导学生运用其他的方法进行介绍。

  5、引导学生质疑。认识复姓。

  6、指导学生朗读,知道省略号表示什么。

  7、总结。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师生进行拍手游戏,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3、在老师的指导下模仿句子来介绍。(先小组内,再班内交流。)

  (1)你姓什么?我姓张。什么张?弓长张。

  (2)你姓什么?我姓方。什么方?方向的方。

  4、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介绍。

  5、认识复姓,说说自己知道的.其他复姓。

  6、了解省略号表示还有很多这样的复姓。

  7、齐读,背诵。

  3、读一读下面的名字,圈出名字中的姓。曹操   诸葛亮东方朔  姚明***

  4、按照要求写一写。我还知道这些单姓: 我还知道这些复姓: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用时:10分钟)

  1、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字。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重点示范指导比较难写的字。(姓、国、双)

  3、教师范写生字。

  4、检查学生描红本。

  1、保持写字姿势正确。

  2、认读生字。

  3、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该怎样写好生字。

  4、说说这些字的笔顺。

  5、观察老师范写生字:姓、国、双,边看边书空。

  6、进行描红。

  7、投影仪展示,进行点评。

  5、读一读,写一写。五、布置作业,拓展知识(用时:2分钟)

  1、总结本课学*内容。

  2、布置作业。

  (1)制作姓氏卡。

  (2)认读《百家姓》。

  (3)了解姓氏背后的故事。

  1、说说本课的学*收获。

  2、制作姓氏卡:用彩色笔写出自己知道的姓,注上拼音,写好后在小组内交流认读。

  3、课后在家长的帮助下认读《百家姓》,了解姓氏背后的故事。

  6、说说自己的学*收获。教师批注

  姓氏歌教学设计 篇11

  一、学*1-4行

  1.自由读,指名读,随机正音。

  2.识记“李、张”两个姓氏。

  (1)读读,圈出这四行儿歌中介绍的两个姓。

  出示字卡:张、李,学生认读。

  (2)开展问答形式朗读:假如班级里有姓李和姓张的同学,可以请他们上台,与师生开展问答活动。

  第一遍,师问生答。

  师:你姓什么?

  生:我姓李。

  师:什么李?

  生:木子李。

  师:他姓什么?

  生:他姓张。

  师:什么张?

  生:弓长张。

  第二遍,同桌问答读或男女生问答读。

  设计意图:问问答答,这种互动活动式的朗读是低年级学生喜爱的朗读形式,同时也提示了介绍姓氏经常运用于与人交往的互动活动中。

  3.引导学生发现介绍姓氏的方法:说说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张、李”两个姓氏?

  “加一加”的方法:“弓+长”组成“张”,认识“弓字旁”;“木+子”组成“李”。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介绍姓氏的方法,既揭示了生字的识记方法,也为学生之后运用方法介绍自己的姓氏作好铺垫。

  二、学*5一6行

  1.读好句子,读准字音,注意:胡、吴的声母不同;许、徐的声调不同。

  2.圈出这两行儿歌中的姓氏读一读:胡、吴、许、徐。

  3.运用“加一加”的方法介绍。师问生答:

  什么胡?古月胡。

  什么吴?口天吴。

  什么许?言午许。

  4.出示“徐”字,师问生答:

  什么徐?双人徐。

  说一说:介绍“徐”姓的方法和其他三个姓氏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发现:“徐”是通过“说偏旁”的方法来介绍的.。

  5.拓展练*,运用“说偏旁”方法介绍下面的姓氏:

  何(单人何),刘(立刀刘),黄(草头黄)

  设计意图:在学*了“加一加”和“说偏旁”的方法介绍姓氏之后,进行拓展迁移,让学生联系生活,介绍姓氏,将所学的方法加以巩固,享受学有所成的乐趣。

  三、介绍自己的姓氏

  用上“加一加”和“介绍偏旁”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教师先请一位学生和老师一问一答地开展相互介绍,然后请学生自由组合互相介绍自己的姓氏。


姓氏歌教学设计菁选扩展阅读


姓氏歌教学设计菁选(扩展1)

——《姓氏歌》教学设计菁选

《姓氏歌》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姓氏歌》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姓氏歌》教学设计 篇1

  设计说明

  这是一篇有关姓氏的儿歌,第一节通过问答的方式,告诉了我们一些常见姓氏的写法,第二节列举了一些中国姓氏。整首儿歌节奏感强,通过诵读极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是《语文课程标准》着力强调的基本理念。因此,本节课设计,教师以自主交流、游戏互动为方式,努力将学生的识字愿望与《语文课程标准》理念相结合,引导学生"学*独立识字"。同时,在识字的过程中熟读成诵,这样不仅积累了姓氏知识,还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师生)

  2.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诵读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百家姓》音频文件,学生进行跟读。

  2.说说自己姓什么。在播放的音频文件中听到了吗?

  3.揭示课题,并板书。

  4.随文识字:"姓"。

  (1)根据拼音读准字音,注意读好后鼻音。

  (2)学生交流怎么记这个生字。(可以用部首+熟字的方法;也可以用形*字比较的方法。)

  (3)组词。

  (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教师提醒写字注意点:"姓"的女字旁,横要写得短,注意避让,右边的"生"横画要稍微短些,第一横起笔在横中线上。

  (5)生描红。

  设计意图:开课伊始,节奏感强的《百家姓》诵读一下子让学生充满好奇,充满兴趣,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教学内容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顺势随文识写生字,有效地提高识字的数量和质量,也有效地促进了儿童语言的发展。

  二、自主学*,了解儿歌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儿歌,找到文中的生字圈出来,遇到读不准的生字,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反复读几遍。

  2.指名朗读,集体订正后齐声诵读。

  3.小组合作。

  (1)自由朗读儿歌,一边读一边想:儿歌一共几个小节?从中读懂了什么?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同伴。

  (2)还有不懂的地方,在旁边做上记号。

  4.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5.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设计意图:儿歌内容简单,教师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小组合作,互动交流中获得对儿歌内容的大致理解,但是对于第二小节中出现的复姓,学生会有疑难,因此需要引导学生质疑,渗透"学贵有疑"的思想。

  三、开展游戏,趣味诵读

  (一)诵读第一节。

  1.指名朗读第一节。

  2.齐读第一节。

  3.了解第一节的姓氏介绍方法。

  出示:

  什么李?木子李。

  什么张?弓长张。

  古月胡,口天吴,

  双人徐,言午许。

  (1)说说发现了什么。(通过把字拆开的方式来介绍姓氏。)

  (2)出示几个姓,让学生尝试拆解。如"章-立早章""吕-双口吕""林-双木林""陈-耳东陈""黄-草头黄"等。

  (3)齐读第一节。

  (4)同桌用玩拍手游戏的方式朗读第一节。

  4.采用不同的方法讲述。

  (1)除了拆字法,还有什么方法也能讲清自己的姓氏呢?

  (2)照样子说一说。

  出示:你姓什么?我姓方。

  什么方?方向的方。

  ①师生问答。

  ②学生同桌之间游戏问答。

  5.齐读第一节,背诵第一节。

  (二)诵读第二节。

  1.引读:

  师:中国姓氏有很多--

  生: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指导读好"郑"字,它的韵母是后鼻音。

  2.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姓氏,接一接。

  3.出示第四、五行,认识复姓。

  (1)跟着老师读好复姓。

  (2)教师介绍复姓。

  (3)学生补充自己知道的复姓。

  (4)教师补充常见的复姓。

  4.指名读第二节。

  5.齐读第二节,背诵第二节。

  (三)比赛朗读,加深记忆。

  1.个人挑战赛。

  2.男生女生集体比赛。

  3.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的意识和*惯。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采用拍手游戏、朗读比赛等形式寓教于乐,可以让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兴趣。

  四、合作学*,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张""赵""钱",学*新部首。

  (1)指名朗读生字。

  (2)介绍部首:"弓、走、钅"。

  (3)说说一个字在做部首时和原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2.出示生字:么、国、方、什、双、王……说说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快速记住它们。

  3.小组合作交流。

  预设:

  国:四四方方一个框,里面住着小玉儿。(猜谜法)

  方:"放学"的"放"去掉反文旁,就是方。(熟字拆解法)

  双:又又成双。(部件组合法)

  王:王王王,王嘉成的王。(介绍班级同学姓氏法)

  …………

  4.出示字卡,学生领读、自由读、小组读、开火车读。

  5.比一比,看谁组的词语多。(把生字进行组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学*,在小组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对多种识记生字的方式的肯定,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从而达到对字形字义的`整体识记。

  五、指导书写,掌握笔顺

  1.复*写字姿势。("三个一")

  2.动画演示生字的笔顺,学生一边观察一边用右手模仿书空。

  3.观察例字:看一看,每一个笔画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4.教师范写,请同学们当小老师给老师讲一讲每一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遇到学生说不准的地方,教师重点讲解。

  (如:国--方框儿要稍微大一些,竖画要直,"玉"字要写得小,里面的一竖写在竖中线上;双--两个"又"在写的时候要注意变化,左边的捺要变成点,稍稍比右边的"又"小;王--笔画少,注意竖写在竖中线上,第二横要写在横中线上,稍短,第三横最长,稳稳托住上面的笔画。)

  5.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书写。(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6.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7.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鼓励学生多观察,掌握生字的写法。

  设计意图:本环节采用动画演示、课本观察、集中讲解、教师示范、自由练写等方法指导学生书写,并针对关键笔画进行了反复强调,使学生准确掌握每一个汉字的书写,为后续的书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反思

  1.趣味诵读,激发学生学*兴趣。

  本课我采用了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朗读教学。通过师生问答游戏,生生问答游戏,你来说我来猜,开展朗读比赛等富有趣味的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也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感受到本课的韵律与节奏。同时,在采用不同方法问答的时候,能让学生用多种方式识记生字,在充分的诵读中,不仅解决了背诵任务,同时也对祖国的姓氏产生了兴趣,从而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本课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学*小组的合作学*,通过交流不同的识字方法,使学生牢固地记住了生字,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学*生字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汉字的兴趣。

  共3页: 上一页123下一页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12个生字,正确认读新词语,会写7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

  2、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中国姓氏。能照样子做问答游戏,了解班里同学的姓氏。

  4、初步了解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认读12个生字,正确认读新词语,会写7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

  2、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照样子做问答游戏,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活动

  一、导入新课

  1、问:谁会背诵《百家姓》?

  2、谈话:你姓什么?请你写一写。

  3、板书课题,指导认读、书写"姓",辨析:姓、性。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检查:带音节生字。

  3、检查:去掉音节生字,交流识字方法,着重是合一合方法。

  师生对答,如:木子李,口天吴等。

  4、辨析:王、玉、主。

  5、指导写字:王。

  三、再读课文

  1、指名逐句朗读,要求:读通顺。

  2、采用多种形式练*朗读,要求读流利。

  3、教师范读,圈出课文中的姓氏。认读。

  4、交流:班里的同学都有哪些姓氏?练*句式说话:

  我知道班里的同学有的姓(),有的姓(),还有的姓()。

  5、师生问答方式朗读课文,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相机讲解:单姓,复姓。并再举几个例子。

  四、指导写字

  1、认读:方。组词,造句。

  2、辨析:方、万、放。

  3、指导书写:方。

  五、布置作业

  找一找自己的亲人、朋友都是什么姓氏。

  第二课时

  教学活动

  一、复*导入

  1、认读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

  二、练*说话

  1、朗读课文前两行:你姓什么?我姓李。什么李?木子李。

  问:你发现什么?

  仿照例子说话。

  2、出示三四两行:他姓什么?他姓张。什么张?弓长张。

  同法练*。

  3、小结:介绍自己姓什么,可以用不同的方法。

  三、指导背诵

  1、采用多种方式练*朗读。

  2、熟读成诵。

  四、指导写字

  1、认读:什、么、双、国。

  2、写字指导。

  五、布置作业

  1、和家人做有关姓氏的问答游戏。

  2、诵读《百家姓》。

  《姓氏歌》教学设计 篇2

  课前解析

  《姓氏歌》是根据《百家姓》编写的韵文,一问一答,音韵和谐,朗朗上口。课文通过熟字加一加的方式,认识中国的姓氏,了解单姓和复姓,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学生在识字的同时,认识更多的姓氏,提升识字的乐趣和学*语文的兴趣。同时,能够学以致用,介绍自己的姓氏。

  关注课文:第一节:前4行,可以安排师生、男女生、同桌互相问答着读一读,在一问一答中,增添读的趣味性。后几句,可让学生拍着手读一读,增加朗读时的韵律感。

  第二节:本节由12个单姓和复姓组成。可以通过比较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单姓和复姓的不同。朗读时,要关注姓氏之间的停顿,以及单姓与复姓的节奏变化,姓氏之间不要粘连,读出节奏感。

  关注生字:本课要书写7个生字,学写偏旁“弓字旁、走字旁、金字旁”。其中3个独体字,3个左右结构的合体字,以及1个全包围结构的字。学*写“国”,可以回顾“回”字的书写,复*全包围的字“先外后内再封口”的书写顺序。“姓”在上册学*了“妈”的基础上,巩固女字旁的书写。

  关注词语:姓氏、张口、良好、花钱、孙子。可以结合生活积累认读这些词语。

  教学目标

  1、通过儿歌诵读,认识“姓、氏、李”等12个生字和弓字旁、走字旁、金字旁3个偏旁;会写“姓、什、么”等7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运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对中国的姓氏文化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

  识记12个生字,认识3个新偏旁,会写7个生字。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PPT、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姓、李”等5个生字,会写“姓、双”等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运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对中国的姓氏文化产生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拿出自己课前准备好的姓名卡片,说说自己姓什么,叫什么名字。那么,我们中国有多少姓氏呢?这节课我们就去了解一下吧。

  出示课件1:

  2、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名字分为两个部分,姓和名。通常情况下,名字中的第一个字就是姓。

  3、教师板书课题:2 姓氏歌

  4、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由学生熟悉的话题入手,通过介绍自己的姓氏,与即将学*的内容产生联系,点燃课堂活力,引发学生学*兴趣。)

  二、自主学*,了解儿歌

  1、教师范读: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读,把不认识的生字圈出来。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儿歌:请你自己读一读,遇到读不准的生字,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反复读几遍。

  3.学生齐读。

  4.小组合作。

  (1)提出要求:请你自己读读儿歌,一边读一边想,在文中你都知道哪些姓氏呢?告诉你的同桌吧。

  (2)提出要求: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在旁边做上记号,问问你的组员。

  5、教师指名读:其他同学当小老师,看着课文认真倾听,指出错误。

  6、提出要求: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设计意图:儿歌内容简单,教师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小组合作,互动交流中获得对儿歌内容的大致理解,渗透"学贵有疑"的思想。)

  三、精读课文,随文识字

  1、学生齐读第一节:好,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先一起来学*第一小节。请大家一起读一读第一小节,注意把字音读准确。

  2、教师引导:要想把课文读流利不容易,需要把课文里面这些字认清楚。你先试着读一读这些字吧。

  出示课件2:

  学生跟读:请你再跟老师读一遍。

  3、学*识字方法。

  教师提问:如果去掉拼音,你还认识它们吗?

  (1)识记“姓、李”:给生字组词,为它找个好朋友,我们会记得更牢。

  出示课件3:

  预设:姓,姓名;李,李树。

  学生跟读:请跟老师读一读。

  教师提问:同学们,还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记住它们呢?请大家认真观察,看看这两个字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点?

  预设:它们都是由两部分组成,每部分都是一个我们学过的生字。

  教师小结:我们可以通过“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变成三字儿歌就更方便了,同学们可以试一试。

  预设:女加上生是姓,我们可以说女生姓,那李就是木子李。

  出示课件4:

  (2)识记“张”:看“张”字。跟老师读——张,张开。“张”的偏旁是弓字旁,它由三笔组成。弓是古代兵器之一,由富有弹性弓臂和柔韧的弓弦构成,当把拉弦、张弓过程中积聚的力量在瞬间释放时,便可将弓弦上的箭或弹丸射向远处的目标。这就是弓。

  出示课件5:

  教师提问:我们怎么记住这个字呢?

  预设1:用“加一加”的方法弓加上长是张,我们可以说弓长张。

  预设2:变成三字歌:弓长张。

  出示课件6:

  教师小结:很好,刚才学*的方法现在就用上了,这就是学以致用。我们一起读一读吧。

  (3)识记“古、吴”:再看“古、吴”,你能为它们组词吗?

  预设:古,古代;吴,吴国。

  出示课件7:

  学生跟读:请跟着老师读一读。

  教师提问:同学们看“古”和“吴”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预设1:它们都是上下结构,两部分组成。

  预设2:它们都有“口”。“口”上面加“十”就是“古”;“口”下面加“天”就是“吴”。

  出示课件8:

  教师小结:我们可以说十口古,口天吴。

  学生跟读:请跟着老师读一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学*,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对多种识记生字的方式的肯定,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从而达到对字形字义的整体识记。)

  四、巩固练*,逐步提升

  1、教师指名读:看,同学们。这些生字宝宝又跑回课文里去啦,你还会读吗?谁想读?相信认真学*的你一定记得很熟,读得很准了。

  出示课件9:

  2、小游戏:接下来我们一起玩个问答游戏吧。

  (1)教师引导:先看看他们是怎么问答的。

  出示课件10、11:

  (2)师生问答:看明白了吗?下面有五个小同学,他们的姓都不一样。我来问你来回答。

  出示课件12:

  (3)同桌问答:同学们真是太棒了,相信你一定学会啦,和同桌一起玩一玩吧。

  3、学生自由读:刚才的游戏有趣吗?下面我们再把课文第一小节读一读吧。老师把拼音去掉,你会读吗?自己试一试。

  出示课件13: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朗读,可以对所学内容进行回顾;通过做游戏的`方式巩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五、指导书写,掌握笔顺

  1、 识记“姓”:课文我们会读啦,接下来我们来学*生字。我们先看“姓”这个字。

  出示课件14:

  (1)教师讲解:“姓”是左右结构,它的偏旁是女字旁。书写时注意,女字旁的横倾斜,且不能出头。右边的“生”第一横写在横中线上,最后一行要长。

  (2)教师范写:姓。学生书空并在田字格本上进行练书写3遍。

  (3)教师提问:我们可以组什么词呢?

  预设:姓氏、姓名、百姓。

  2、 识记“双”:再来看“双”这个字。

  出示课件15:

  (1)教师讲解:“双”是左右结构,它的偏旁是又字旁。需要注意的是,第二笔是点,第四笔是捺,第二个横撇穿插到左下格。

  (2)教师范写:双。学生书空并在田字格本上进行练书写3遍。

  (3)教师提问:我们可以组什么词呢?

  预设:双手、一双、双人。

  3、识记“什”:接下来,我们学*“什么”的“什”。

  出示课件16:

  (1)教师讲解:“什”是左右结构,它的偏旁是单人旁。书写时要注意,“十”的横靠*单人旁的竖的起笔,在横中线上右行,竖靠竖中线的右侧,收笔处比单人旁底端略低。

  (2)教师范写:什。学生书空并在田字格本上进行练书写3遍。

  (3)教师提问:我们可以组什么词呢?

  预设:什么。

  4、识记“么”:学了“什么”的“什”,现在我们学*“么”。

  出示课件17:

  (1)教师讲解:“么”是独体字。书写时要注意,撇在竖中线上起笔,在横中线上收笔。撇折的折角不能太大,所以起笔的撇要倾斜一些,穿过中心。折笔处在左下格,略往上斜。

  (2)教师范写:么。学生书空并在田字格本上进行练书写3遍。

  (3)教师提问:我们可以组什么词呢?

  预设:什么、多么、怎么。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书写,加上教师适时的鼓励,让书写变得有趣,学*更有动力。当然,对于有难度的字,应该具体指导,带学生一起书空练写。)

  六、根据提示,背诵课文

  1、教师引导:同学们,今天我们读了课文,学了生字。下面我们试着背一背课文第一小节吧。请你根据提示试着背诵。

  出示课件18:

  2、改变形式:看看你背得对吗?再这样试一试吧。

  出示课件19:

  3、改变形式:你背对了吗?再这样背一背。相信同学们一定背得越来越好。

  出示课件20:

  (设计意图:根据不同提示,背诵课文。通过不同的填空形式,提高了趣味性,解决了背诵任务。)

  七、板书设计

  2 姓氏歌

  姓 双 什 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氏、赵”等5个生字,会写“国、王”等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运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对中国的姓氏文化产生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巩固,引出新知

  1、自由背诵,回顾课文:你们还记得上节课学*的《姓氏歌》第一小节吗?自己先背诵一遍吧。

  2、教师引导:大家背得真认真。同学们,我们中国的姓氏有很多。古人就曾经编过一本书,叫《百家姓》,里面收集了很多常见姓氏。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探索姓氏王国,一起来学*第二小节。

  出示课件21:

  3、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请你在拼音的帮助下,自己试着读一读课文,把课文中的字读正确。

  出示课件22:

  (2)教师范读:老师也想读一读,希望同学们认真听。

  (3)教师指名读:谁想读?3-5名学生读,注意正音。

  (4)师生合作读:现在老师读红色部分,你们读蓝色部分,我们一起读一读。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通过背诵帮助学生回顾上节课内容,进入情境,为本节课探索新知做铺垫。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可采用多种形式朗读的方法,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兴趣。)

  二、精读课文,随文识字

  1、教师提问:如果去掉拼音,你还认识它们吗?

  出示课件23:

  2、给生字组词:给生字组词,为它找个好朋友,我们会记得更牢。

  (1)教师提问:“氏”可以组什么词?

  预设:姓氏。

  (2)教师提问:“赵”可以组什么词?

  预设:赵国。

  教师拓展:赵姓在《百家姓》中排第一。说起姓赵的历史人物,三国时期的名将赵云大家一定都听说过,他还是我们河北正定人呢。赵云跟随刘备*30年,四处征战,常胜将军的形象被广为流传。

  出示课件24:

  (3)学生跟读:请你继续跟老师读。钱,花钱。孙,子孙。周,四周。王,王子。官,五官。

  出示课件25:

  3、学生讨论:同学们,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记住这些字呢?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吧。

  预设1:上节课我们用过的“加一加”的方法。“子”加上“小”是“孙”,我们可以说子小孙。

  预设2:还是孙悟空的孙。

  预设3:还可以编一个字谜:一个小孩子。谜底是孙。

  教师小结:“孙”可以用这些方法来识记。

  出示课件26:

  预设4:除了“加一加”的方法,我们还经常用到“减一减”的方法。

  识记“氏”:“纸”减去绞丝旁就是“氏”。

  出示课件27:

  预设5:我们可以用比较字形的方法。

  (1)识记“赵”:看“赵”这个字和我们学过的起床的“起”字长得很像。把“己”换成撇点就是“赵”。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偏旁叫走字旁。

  出示课件28:

  (2)识记“周”:再看“周”字,“周”和我们学过的用心的“用”字长得很像,把“用”里面的横横竖,换成土和口就是“周”字了。

  出示课件29:

  (3)识记“官”:“官”和我们学过的汉字的“字”长得很像,把下面的“子”换成一竖和两个口就是“官”。同学们,原来用比较字形的方法能记住这么多字呢。

  出示课件30:

  6、教师提问:你还有其他方法吗?

  预设:我还知道借助图片的方法。

  识记“钱”:接下来我们看“钱”字。古代的钱很多都是用金属做的,我们现在用的硬币也是金属做的。“钱”的偏旁是金字旁,金字旁的字大都与金属有关。

  出示课件31:

  7、提出要求:同学们,看。这些生字宝宝跑回课文里去了,你还会读吗?

  (1)学生自由读。

  (2)教师指名读。

  (3)学生齐读:相信认真学*的你一定记得很熟,读得很准啦。能不能试着再把全文读一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学*,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对多种识记生字的方式的肯定,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从而达到对字形字义的整体识记。)

  三、了解介绍姓氏的方法

  1、介绍单姓、复姓:接下来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些姓氏,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对,有的姓氏是一个字,有的姓氏是两个字。中国的姓氏中大部分是一个字,我们叫做单姓,也有两个字的,比如诸葛、东方、上官、欧阳,这样的姓叫复姓。同学们真了不起,认识了这么多姓氏。

  出示课件32:

  2、学*介绍姓氏的方法:那学了这篇课文,你都知道了哪些介绍姓氏的方法呢?

  预设:“加一加”的方法。我们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来介绍。

  教师提问:你能不能举个例子?

  预设:李,木子李;张,弓长张;胡,古月胡;吴,口天吴;孙,子小孙。

  教师追问:还有哪些姓氏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介绍呢?

  预设:吕,双口吕。

  出示课件33:

  教师提问:你还知道了哪些介绍姓氏的方法呢?

  预设:“说偏旁”的方法。

  教师小结: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还可以用“说偏旁”的方法。“徐”的偏旁是双人旁,我们可以说双人徐。“许”的偏旁是言字旁,我们就说言午许。像这样“说偏旁”的方法还有刘,立刀刘。

  出示课件34:

  教师提问:还有什么好方法吗?

  预设:组词的方法。

  教师小结:除了这些方法,我们还可以用组词来介绍姓氏。比如,赵,我们可以说,我姓赵,赵国的赵。王,他姓王,王子的王。我们中国的姓氏是不是很有趣呀?

  出示课件35:

  3、小游戏:接下来,我们一起玩个小游戏吧。“孙”我们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这样介绍:你姓什么?我姓(孙)。什么(孙)?(子小孙)。我们也可以用组词的方法这样介绍:你姓什么?我姓(孙)。什么(孙)?(子孙的孙)。

  出示课件36:

  提出要求:相信,你一定学会了。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和同桌一起玩一玩吧。(介绍钱、周、方、林)

  出示课件37:

  4、回顾课文:刚才的游戏有趣吗?这次老师把拼音去掉,再试着读一读全文吧。

  出示课件38:

  (设计意图:第二小节中出现的复姓,学生会有疑问,因此需要引导学生进行了解。通过做游戏的方式巩固介绍姓氏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四、指导书写,掌握笔顺

  1、 识记“国”:课文我们会读啦,接下来我们来学*生字。我们先看“国”这个字。

  出示课件39:

  (1)教师讲解:“国”是全包围结构,它的偏旁是国字框。书写顺序是先外后内再封口,注意方框要写得方正,上下宽度要相等。玉的竖写在竖中线上,中间一横写在横中线上。

  (2)教师提问:我们可以组什么词呢?

  预设:国王、中国、全国。

  (3)教师范写:国。学生书空并进行练写。

  2、识记“王”:再来看“王”这个字。

  出示课件40:

  (1)教师讲解:“王”是独体字。需要注意的是,第二横写在横中线上,竖在竖中线上,三横之间的距离要相等,最后一横最长。

  (2)教师范写:王。学生书空并在田字格本上进行练写三遍。

  (3)教师提问:我们可以组什么词呢?

  预设:王子、大王、国王。

  3、识记“方”:最后看“方”。

  出示课件41:

  (1)教师讲解:“方”是独体字,书写时要注意,点写在竖中线上。横折钩要注意笔势的变化,起笔在中心点上,横要短,微微向右下方倾斜,钩要在竖中线上收笔。最后一笔的撇要舒展。

  (2)教师范写:方。学生书空并在田字格本上进行练写三遍。

  (3)教师提问:我们可以组什么词呢?

  预设:方正、四方、东方。

  (设计意图:本环节采用课本观察、集中讲解、教师示范、自由练写等方法指导学生书写,并针对关键笔画进行了反复强调,使学生准确掌握每一个汉字的书写,为后续的书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根据提示,背诵课文

  1、提出要求:同学们,今天我们在姓氏王国里学到了很多知识。下面我们就试着背一背第二小节吧。请你根据提示试着背诵。

  出示课件42:

  2、改变形式:看看你背得对吗?再这样试一试吧。

  出示课件43:

  3、改变形式:你背对了吗?加上第一小节,试着背一背全文吧。相信同学们一定背得越来越好。

  出示课件44:

  (设计意图:根据不同提示,背诵课文。通过不同的填空形式,提高了趣味性,解决了背诵任务。)

  六、布置作业,播放音乐

  1、作业。

  (1)背诵全文。

  (2)了解自己姓氏的故事。

  2、结束:最后让我们伴着《百家姓》的歌曲来结束今天的学*吧。

  出示课件45:

  (设计意图:通过课文的学*和联系实际,对姓氏有所了解,产生兴趣。)

  七、板书设计

  2 姓氏歌

  国 王 方

  教学反思:

  本课是根据传统蒙学读物《百家姓》编写成的韵语识字,将一些常用姓氏寓于朗朗上口的儿歌之中。要求教师教学时借助介绍姓氏达到识字的目的,同时鼓励学生运用于生活实践中。在教学中,我采用了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朗读教学。通过师生合作读,生生问答,填空等富有趣味的形式进行朗读,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也让学生活动中,感受到本课的韵律与节奏。同时,在采用不同方法问答的时候,能让学生用多种方式识记生字,在充分的诵读中,不仅解决了背诵任务,同时也对姓氏产生了兴趣。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学*小组的合作学*,通过交流不同的识字方法,使学生牢固地记住了生字,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学*生字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汉字的兴趣。

  《姓氏歌》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姓、氏、李、张、古、吴、赵、钱、孙、周、王、官”12个生字;认识弓字旁、金字旁。

  3、会写“姓、什、么、双、国、王、方”7个生字,知道笔画顺序,会组词。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己先读一读课文,不认识的字读一读拼音。

  2、老师教读,男生读、女生读,全班齐读。

  3、说一说班上的同学还有哪些姓氏?女兆姚、西早覃、口十叶、尸出屈、龙共龚、山隹崔、言午许、黄色的黄、符号的符、田地的'田、国王的王、方向的向、队伍的伍??

  4、做课本上的问答游戏。

  二、熟读词语、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1、板书词语:“姓氏、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古月胡、上官、双方、国王、什么”。(加粗字体是书本上要求必须认识的字)

  2、老师教读,请学生上台来教读。

  3、老师随机抽取几个字指一指,认识会读的同学站起来大声读出来。看谁反应最快。

  4、根据笔顺歌自己想一想笔画顺序是怎样的?请四个同学

  上台来,把“姓、什、么、双、方、国、王”七个字的笔顺写在黑板上,其余同学就在书本上,把这四个字按照笔顺写在田字格中。

  (笔顺歌: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里再封口。)

  5、说一说“张”“钱”“徐”“国”都是什么偏旁呢?弓字旁、金字旁、双人旁、国字框。

  6、把黑板上的词语一起来读一遍,会读了的就擦掉,较难的词语就留在黑板上,可以多读两遍。

  7、全班一起齐读课文。

  三、课堂练*。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木子——()弓长——()古月——

  ()

  口天——()子小——()言午——

  ()

  2、根据笔画顺序,写出下列字的笔顺。

  姓:,共()画;

  什:,共()画;国:,共()画;方:,共()画;

  《姓氏歌》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诵读《姓氏歌》,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2、通过诵读《姓氏歌》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部首“弓、钅”。

  3、通顺、流利、有节奏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采用多种方法诵读《姓氏歌》,正确、规范姓氏读法。

  2、了解姓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作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儿歌第一小节中的6个生字,书写“姓,什、么、双”4个汉字。了解常见的姓氏,区分读音相*的姓氏的不同写法。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第一小节并练*背诵。

  3、结合学生自身的姓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教学步骤:

  一、结合学生姓氏,谈话导入

  1、教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课前准备好的姓名卡片,说说自己姓什么,叫什么名字。

  2、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名字分为两个部分,姓和名,通常情况下,名字中的第一个字就是姓。(相机指导生字“姓”的书写:左右结构,女加生,“女”字在作偏旁时,第三笔横画改为提画,不能出头。)

  3、板书课题:姓氏歌,指名学生朗读,注意正音:“姓”是后鼻音,“氏”是整体认读音节,并与“低”加以区分。

  二、学*课文第一小节

  1、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主朗读课文第一小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

  (1)指名学生朗读第一、二句,相机出示词语卡片“什么”、“李”,指名学生认读,注意正音:“什”是前鼻音,“么”读轻声;“李”是边音,相机交流“李”的识记方法:上下结构,木加子。

  (2)指名学生朗读第三、四句,出示词语卡片“张”,强调“张”是翘舌音,交流识字方法:弓加长,张。

  (3)指名学生朗读第五句,出示词语卡片“古”“吴”“双”,指名学生认读,交流识字方法,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3、再读第一小节,巩固识字。

  (1)学生再次自由朗读第一小节,将这一小节中出现的姓氏用笔圈出来,和同位交流。

  (2)指名学生朗读第一小节,汇报出现的姓氏,教师相机板书:李、张、胡、吴、徐、许。

  (3)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4)重点区别“胡”和“吴”、“徐”和“许”。

  师质疑:引导学生发现这两组姓氏读音很接*,当别人没有听清是姓“胡”还是姓“吴”,是姓“徐”还是姓“许”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适当小结:可以通过字形的不同组合来加以区分。

  学生再次朗读:“古月胡,口天吴,双人徐,言午许。”

  4、游戏巩固。

  摘苹果送朋友:将六个姓氏卡片剪成苹果状,贴在黑板上,指名学生上黑板摘苹果,苹果反面写的是什么姓氏,读出来,送给班级姓该姓氏的同学。

  5、练*熟读并背诵。

  (1)学生再次练*朗读第一小节。

  (2)多种形式朗读:指名读,同位一问一答读,拍手读,男女生对读,全班齐读。

  (3)指名学生背诵,全班齐背。

  三、书写指导

  1、出示第一小节要求会写的字:什、么、双,指名学生认读,口头组词。

  2、学生自主观察字形,交流识记方法,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3、师范写讲解:“什”左右结构,要写得左窄右宽;“双”左右相同,左边略小,又字的捺画变成点画。生观察书空。

  4、学生自主描红、仿写,教师巡视指导,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

  5、交流反馈,评议提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生活中的一些常见姓氏,区分了它们的字形,还学*了写字。课下,请同学们继续了解自己的家人还有哪些姓氏,我们下节课一起来分享。

  板书设计:

  2、姓氏歌

  李张胡吴徐许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儿歌第二小节中的6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国、王、方”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第二小节,背诵课文。

  3、了解有关百家姓的小知识,培养学生对姓氏文化的兴趣。

  教学步骤:

  一、复*旧知,谈话导入

  1、出示生字词卡片:姓氏、什么、张、胡、吴、徐、许,指名认读。

  2、说说自己班上还有哪些不同的姓氏,师相机板书。

  3、师过渡:我们中国的姓氏有很多,古人曾经编过一本书,叫《百家姓》,里面收集了常见的姓氏,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

  二、学*课文第二小节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第二小节,注意读准字音。

  2、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

  (1)指名学生朗读第二小节。

  (2)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相机正音,并出示词语卡片:中国、赵、钱、孙、周、郑、王、东方、上官,指名学生认读,强调:“赵、周”是翘舌音,“王、方”是后鼻音。

  (3)全班齐读第二小节。

  3、巩固识字。

  (1)学生再次朗读第二小节,画出其中的`姓氏,再读一读。

  (2)指名学生交流第二小节中出现了哪些姓氏,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适时张贴相关卡片: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诸葛、东方、上官、欧阳。

  (3)再次打乱顺序,指名学生认一认这些姓氏,并说说自己的家人或同学有哪些人是这个姓。

  (4)鼓励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记住这些字形的,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并渗透一定的识字方法。如:“赵、钱、孙”都可以用第一小节的汉字组合法来识记;“周”是半包围结构,里面是“土”加“口”;“王”是“三”字中间加一竖。

  4、了解单姓和复姓。

  (1)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黑板上这些姓氏有什么不同。

  (2)指名学生交流,教师小结:中国的姓氏中,大部分是一个字,也有两个字的,如:东方、欧阳、上官等,这样的姓叫复姓。

  5、游戏进一步巩固:师出示一张姓氏卡片,班上是这个姓氏的小朋友站起来,大声说:示例:我姓钱,金钱的钱。

  6、朗读并背诵第二小节:生自由朗读第二小节,通过拍手读感受其中的节奏,练*背诵。

  三、适当拓展,激发兴趣

  1、师过渡:通过刚才的学*,我们知道中国的姓氏有很多,除了课文中提到的姓氏,你们还知道哪些姓氏呢?

  2、学生自主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相机板书,拓展学生的识字量。

  3、师小结:古人也把常见的姓氏编成《百家姓》一书。师简介《百家姓》:此书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百家姓》并不是按照姓氏人口的多少来排序的。据最新的资料统计,“王李张刘”这四个姓氏的人最多。

  4、说说自己所知道的历史名人、现当代名人姓什么:学生自主交流,师适时板书。(预设:司马光姓司马,诸葛亮姓诸葛,***姓毛,***姓周,**姓朱,王二小姓王,等等。)

  四、指导生字书写

  1、出示第二小节要求会写的字:国、王、方,指名认读,口头组词。

  2、学生自主观察字形,交流识记方法和书写笔顺,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3、教师范写讲解:“国”是全包围结构,笔顺规则是先外后内再封口;“方”字的笔顺中,第三笔是横折钩,略呈仰势。学生观察书空。

  4、学生自主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

  5、交流反馈,评议提高。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百家姓》,知道中国姓氏有很多,其实,每一个姓氏都有自己的来历和故事,希望课下同学们能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上网去查一查自己姓氏的故事,你一定会有新的收获。

  板书设计

  2、姓氏歌

  常见姓氏:李、张、胡、吴、徐、许

  《百家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单姓)

  诸葛、东方、上官、欧阳(复姓)

  《姓氏歌》教学设计 篇5

  学*目标:

  1.复*巩固本课的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传统姓氏文化中的复姓,感受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

  学前准备:

  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

  一、检查复*。(用时:3分钟)

  1.出示词语卡片,组织学生开火车复*上节课的词语。

  2.全班齐读姓氏歌。

  3.板书课题。

  1.开火车认读词语。

  2.齐读姓氏歌。

  3.齐读课题。

  8.听写词语。

  什么 一双

  二、品读课文。(用时:25分钟)

  1.听课文第二小节录音,边听边画出要求认识的生字,自由练读。

  2.指名朗读句子,注意停顿。

  3.播音乐,加动作,自由轻声读课文。

  4.按顺序出示词语卡片,齐读课文。

  5.认读词卡:

  赵 钱 孙 李 周 吴 郑 王 诸葛 东方 上官 欧阳

  6.讲解复姓。

  补充:司马 公孙 皇甫等等

  7.介绍自己知道的姓氏

  (1)介绍前,老师先要提出要求。要求同学在介绍时,声音要洪亮,吐字要清楚,面带微笑看着全体同学来介绍。

  (2)开火车,来介绍。

  (3)同学评一评,谁介绍得好。

  (4)同学之间交流一下自己知道的有关中国姓氏的一些趣事。

  (5)观看有关中国《百家姓》的演唱视频。

  8.指导书写生字“国”“王”“方”

  (1)指名朗读,正音。

  (2)师通过课件范写,学生练写,同桌交流,全班交流,并评价。

  1.齐读课文第二小节,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2.男女生分角色读第2小节。

  3.汇报自己了解的复姓

  4.介绍自己知道的姓氏,同学评一评,谁介绍得好。

  5.观看有关中国《百家姓》的演唱视频。

  6.在课后田字格中书写生字“国”“王”“方”。

  7.同桌交流,全班交流。

  9.朗读第二小节,要求读得又好又快。

  10.我会连线。

  xìnɡ 赵

  zhānɡ 官

  zhào 姓

  sūn 张

  ɡuān 孙

  11.我会写。

  国 王 方

  12.生字变魔术。

  “玉”减一笔:__________

  “万”加一笔:__________

  三、朗读表演。(用时:7分钟)

  1.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给学生戴上头饰,组织学生姓氏歌朗读表演。

  3.组织全班评议。

  1.熟读课文,先在小组里合作准备和表演,然后在全班表演。

  2.戴上头饰,汇报朗读。

  3.全班评议。

  13.比一比,再组词。

  王( ) 玉( )

  万( ) 方( )

  四、拓展延伸。(用时:3分钟)

  1.知识拓展: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姓氏文化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要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

  2.引导学生说说:班里的`同学有哪些姓。

  学生观看《弟子规》视频。

  14.观看《弟子规》,你的感受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总结全文。(用时:2分钟)

  1.活动总结:同学们,中国的古代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课外阅读中,学到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识。

  2.结束语:

  大家一起来说:不管我们姓什么,我们都是中国人!。

  1.学*方法的总结: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借助插图理解课文内容,读好角色说话的语气,表演好百家姓游戏。

  2.和父母一起收集生活中的姓氏。

  《姓氏歌》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姓、氏、李、张、古、吴、赵、钱、孙、周、王、官”12个生字;认识弓字旁、金字旁。

  3、会写“姓、什、么、双、国、王、方”7个生字,知道笔画顺序,会组词。

  教学重难点

  1、采用多种方法诵读《姓氏歌》,正确、规范姓氏读法。

  2、了解姓氏。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己先读一读课文,不认识的字读一读拼音。

  2、老师教读,男生读、女生读,全班齐读。

  3、说一说班上的同学还有哪些姓氏?女兆姚、西早覃、口十叶、尸出屈、龙共龚、山隹崔、言午许、黄色的黄、符号的符、田地的田、国王的王、方向的'向、队伍的伍??

  4、做课本上的问答游戏。

  二、熟读词语、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1、板书词语:“姓氏、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古月胡、上官、双方、国王、什么”。(加粗字体是书本上要求必须认识的字)

  2、老师教读,请学生上台来教读。

  3、老师随机抽取几个字指一指,认识会读的同学站起来大声读出来。看谁反应最快。

  4、根据笔顺歌自己想一想笔画顺序是怎样的?请四个同学上台来,把“姓、什、么、双、方、国、王”七个字的笔顺写在黑板上,其余同学就在书本上,把这四个字按照笔顺写在田字格中。

  (笔顺歌: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里再封口。)

  5、说一说“张”“钱”“徐”“国”都是什么偏旁呢?弓字旁、金字旁、双人旁、国字框。

  6、把黑板上的词语一起来读一遍,会读了的就擦掉,较难的词语就留在黑板上,可以多读两遍。

  7、全班一起齐读课文。

  三、课堂练*。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木子——( )弓长——( )古月——

  ( )

  口天——( )子小——( )言午——

  ( )

  2、根据笔画顺序,写出下列字的笔顺。

  姓: ,共( )画;

  什: ,共( )画;国: ,共( )画;方: ,共( )画;

  3、将下列字与正确的拼音连起来。

  姓氏古吴赵钱官

  4、给下列字注音。

  ( )( )( )( )( )

  张周官王姓

  5、齐读课文,背诵课文。

  四、家庭作业。

  1、用下列字组词,再用组的词造一个句子:姓、什、国、

  双、方。

  2、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姓氏歌

  木子李 姓 什 么 双 国 王 方

  弓长张

  古月胡…………

  《姓氏歌》教学设计 篇7

  学*目标:

  1.认识“姓、氏、赵、钱”等12个生字,会写“姓”“什”等7个生字。

  2.诵读《姓氏歌》,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学*重点采用多种方法诵读《姓氏歌》,正确、规范姓氏读法。

  教学重点:

  识记“姓、氏”等6个生字;书写“在、后”2个生字宝宝;发现生字的组合特点;正确朗读第一小节。

  教学难点:

  正确识记生字。

  学情分析:

  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是《语文课程标准》着力强调的基本理念。因此,本节课以自主交流、游戏互动为方式,努力将学生的`识字愿望与《语文课程标准》理念相结合,引导学生"学*独立识字"。同时,在识字的过程中熟读成诵,这样不仅积累了姓氏知识,还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学前准备:

  1.课文录音。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3.预*课文,尝试朗读。(学生)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用时:3分钟)

  1.启发谈话,导入活动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我国的经典诗文有哪些,你们知道吗?

  学生讨论交流。(出示课件:告诉学生,我国的经典诗文有《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论语》等)出示课题。

  2.诵读汇报

  (出示《百家姓》课件)集体齐读《百家姓》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朱秦尤许何吕施张孔曹严华金魏陶姜……

  有多少同学愿意参与都可以,能说多少说多少。

  1.认真观看课件内容,自由交流问题。

  2.齐读课题。

  3.学生齐读《百家姓》。(不认识的字看拼音)

  4.说说自己知道的姓氏名称。

  5.讲讲自己知道的姓氏故事。

  1.说一说我国的经典诗文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课前查到了这些姓氏:

  ____ ____ _____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用时:20分钟)

  1.交流姓氏故事提示:谁知道中国姓氏的来历呢?其实每一个姓氏背后都有一个传说。

  (1)同桌商量、准备交流。

  (2)老师引入故事话题。

  (3)教师讲张氏背后的故事。

  在很久远的过去,黄帝的孙子挥很聪明,喜好狩猎,发明了弓箭,被任命为弓正,赐姓张;此外,晋国大夫解张,字张侯,他的子孙也称为张氏。张姓氏的名人有:西汉大臣张良;东汉科学家张衡、书法家张芝和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伟大作品;还有*现代***爱国将领张学良等。

  2.游戏活动

  (1)出示课件,让学生读一读。(边拍手边读《姓氏歌》第一小节)

  你姓什么?我姓李。

  什么李?木子李。

  他姓什么?他姓张。

  什么张?弓长张

  古月胡,口天吴。

  双人徐,言午许。

  (2)组内比赛读,指名读,全班交流汇报。

  (3)学*第一小节的生字。

  ①认读生字卡

  ②选字组词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读清楚,读流利。

  2.与其他同学互相检查朗读情况。

  3.听教师读时注意不认识的字。

  4.自由拼读生字。

  5.按结构、偏旁、笔画数等给生字归类。

  6.同桌互读,并交流。

  7.巩固练*:

  (1)完成课后第2题。

  (2)认读词语:姓氏什么

  8.自读,同桌互读检查。

  3.给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姓(xìn xìnɡ)氏(sì shì)李(lǐ nǐ)张(zhānɡ zānɡ)

  4.连一连,把两个字合成一个字。

  女木弓口又

  子生天又长

  三、指导书写。(用时:15分钟)

  1.展示本小节书写生字:姓什么双

  2.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每个生字,看清偏旁和笔画,找一找不容易写好和容易写错的笔画。

  3.教师讲解书写要点。

  4.教师范写,弄清笔顺。

  5.指导学生描红,临写。

  6.组织展示。

  1.自由认读生字。

  2.认真观察每个生字,看清偏旁和笔画。

  3.掌握书写要点。

  4.仔细观察教师范写,跟着教师书写,记住书写要点。

  5.自由描红,临写。

  6.全班展示。

  5.看谁写得最好看。

  姓什么双

  6.按要求填空。

  “姓”的笔顺是_____。

  “么”共有______笔,第2笔是________。

  四、布置作业,课外实践。(用时:2分钟)

  1.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复*巩固认读生字。

  2.同桌之间做问答游戏。

  1.认真完成作业,小组内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2.每个生字写三个。

  7.辨字组词。

  星()姓()什()行()欢()双()

  《姓氏歌》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儿歌中的 12 个生字,书写7 个汉字。

  2、 培养学生对姓氏文化的兴趣,了解有关百家姓的小知识,区分读音相*的姓氏的不同写法。

  3、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并练*背诵课文。

  4、结合学生自身的姓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

  难点:

  激发学生对姓氏文化的兴趣。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结合学生姓氏,精彩导入

  1.教师请同学们拿己课前准备好的姓名卡片,说说自己姓什么,叫什么名字。

  2.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名字分为两个部分,姓和名,通常情况下,名字中的.第一个字就是姓。 (相机指导生字“姓”的书写:左右结构,女 加生, “女”字在作偏旁时,第三笔横画改为提画,不能出头。 )

  3.板书课题:姓氏歌,指名学生朗读,注意正音: “姓”是后鼻音, “氏”是整体认读音 节,并与“低”加以区分。

  二、学*课文第一小节,自学

  1.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主朗读课文第一小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

  (1)指名学生朗读第一、二句,相机出示词语卡片“什么” 、 “李” ,指名学生认读,注意 正音: “什”是前鼻音, “么”读轻声; “李”是边音,相机交流“李”的识记方法:上下结构, 木加子。

  (2)指名学生朗读第三、四句,出示词语卡片“张” ,强调“张”是翘舌音,交流识字方 法:弓加长,张。

  (3)指名学生朗读第五句,出示词语卡片“古” “吴” “双” ,指名学生认读,交流识字方 法,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3.再读第一小节,巩固识字。

  (1)学生再次自由朗读第一小节,将这一小节中出现的姓氏用笔圈出来,和同位交流。

  (2)指名学生朗读第一小节,汇报出现的姓氏,教师相机板书:李、张、胡、吴、徐、许。

  (3)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4)重点区别“胡”和“吴” 、 “徐”和“许” 。 师质疑:引导学生发现这两组姓氏读音很接*,当别人没有听清是姓“胡”还是姓“吴” , 是姓“徐”还是姓“许”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适当:可以通过字形的不同组合来加以区分。 学生再次朗读: “古月胡,口天吴,双人徐,言午许。 ” (微课展示)

  4.游戏巩固。 摘苹果送朋友:将六个姓氏卡片剪成苹果状,贴在黑板上,指名学生上黑板摘苹果,苹 果反面写的是什么姓氏,读出来,送给班级姓该姓氏的同学。

  5.练*熟读并背诵。

  (1)学生再次练*朗读第一小节。

  (2)多种形式朗读:指名读,同位一问一答读,拍手读,男女生对读,全班齐读。

  (3)指名学生背诵,全班齐背。

  三、书写指导

  1.出示第一小节要求会写的字:什、么、双,指名学生认读,口头组词。

  2.学生自主观察字形,交流识记方法,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3.师范写讲解: “什”左右结构,要写得左窄右宽; “双”左右相同,左边略小,又字的 捺画变成点画。生观察书空。

  4.学生自主描红、仿写,教师巡视指导,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

  5.交流反馈,评议提高。

  四、作业

  1、连一连,组成有关姓氏的汉字。 木 弓 口 讠 彳 古 长 天 子 月 午 余

  2、给下列汉字加个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 女 ( ) 十 ( ) 又 ( )

  五、精准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生活中的一些常见姓氏,区分了它们的字形,还学*了写字。 课下,请同学们继续了解自己的家人还有哪些姓氏,我们下节课一起来分享。

  第二课时

  一、复*旧知,精彩导入

  1.出示生字词卡片:姓氏、什么、张、胡、吴、徐、许,指名认读。

  2.说说自己班上还有哪些不同的姓氏,师相机板书。

  3.师过渡:我们的姓氏有很多,古人曾经编过一本书,叫《百家姓》 ,里面收集了 常见的姓氏,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

  二、学*课文第二小节,自学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第二小节,注意读准字音。

  2.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

  (1)指名学生朗读第二小节。

  (2)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相机正音,并出示词语卡片:、赵、钱、孙、周、郑、王、 东方、上官,指名学生认读,强调: “赵、周”是翘舌音, “王、方”是后鼻音。

  (3)全班齐读第二小节。

  3.巩固识字。

  (1)学生再次朗读第二小节,画出其中的姓氏,再读一读。

  (2)指名学生交流第二小节中出现了哪些姓氏,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适时张贴相关卡 片: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诸葛、东方、上官、欧阳。

  (3)再次打乱顺序,指名学生认一认这些姓氏,并说说自己的家人或同学有哪些人是这个 姓。(微课展示)

  (4)鼓励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记住这些字形的, 在此过程中, 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 并渗透一定的识字方法。如: “赵、钱、孙”都可以用第一小节的汉字组合法来识记; “周” 是半包围结构,里面是“土”加“口” ; “王”是“三”字中间加一竖。

  4.了解单姓和复姓。

  (1)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黑板上这些姓氏有什么不同。

  (2)指名学生交流,教师:的姓氏中,大部分是一个字,也有两个字的,如:东 方、欧阳、上官等,这样的姓叫复姓。

  5.游戏进一步巩固:师出示一张姓氏卡片,班上是这个姓氏的小朋友站起来,大声说: 示例:我姓钱,金钱的钱。

  6. 朗读并背诵第二小节: 生自由朗读第二小节, 通过拍手读感受其中的节奏, 练*背诵。

  三、适当拓展,激发兴趣

  1.师过渡:通过刚才的学*,我们知道的姓氏有很多,除了课文中提到的姓氏,你 们还知道哪些姓氏呢?

  2.学生自主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相机板书,拓展学生的识字量。

  板书设计:

  识字2. 姓氏歌

  常见姓氏:李、张、胡、吴、徐、许

  《百家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单姓)

  诸葛、东方、上官、欧阳(复姓)

  《姓氏歌》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姓氏”,认识一些常见的姓,激发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之一姓氏文化的兴趣。

  3.认识偏旁弓字旁、走字旁、金字旁,能正确认读“姓”等12个生字新词。

  4.能正确读写“姓”等7个生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和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5.能仿照课后例子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姓。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正确认读“姓”等12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姓”等7个生字。

  教学难点:

  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姓氏”,认识一些常见的姓。

  教学准备:

  教师:“姓”等12个会认读字字卡,“姓”等7个会写字的田字格字卡;课文图画PPT。

  学生:每人一套“姓”等12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目标

  (一)易混字音的拼读

  1. PPT出示下面汉字和音节:

  qīng蛙、qīn人;星xīng、xīn里;

  出示任务:自由读词语,注意读准读音。

  2. 反馈指导:指名读,相机指导。齐读。

  小结:读准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读准舌尖前音和翘舌音,有助于读准字音,帮助我们纠正地方音。

  (二)复*会写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词。

  1. PPT出示有关字词:什么 双木林 ** 地方

  出示任务:自由读读这些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2. 反馈指导:指名读,相机正音。齐读。

  3.小结:这些红色字体的字,我们学*完课文,就要求能正确书写了。

  (三)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目标。

  导语:同学们,我们学*了识字课文《春夏秋冬》,了解了四季各有的气象现象和欣欣向荣的春天的一些事物现象。今天学*另一篇识字课文,请看老师板书课文题目。

  1.老师板书题目:②姓氏歌(“姓氏”注音)

  2.出示任务:自己借助拼音读准题目。

  3.反馈指导:指名读题目;订正后全班齐读课题。

  3.释题,明确主要学*目标。

  过渡语:同学们,读了课题目,从课题我们知道这篇识字课文是一首歌谣,是一首关于“姓氏”的歌谣。“姓氏”是指什么呢?我们读了课文就知道了。学*这篇识字课文,不但要知道“姓氏”指什么,还要学*这一课文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确通顺,并且背诵下来。

  二、学*朗读课文

  (一)借助汉语拼音读准课文。

  1.出示任务: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字上面的音节把它读准。

  个体读,同桌互读互纠。

  2. 反馈指导:指名分小节在班级上朗读,相机正音。

  3. 出示任务:在朗读课文,注意刚才纠正的读音,做到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

  个体读,同桌互读互纠。

  4. 反馈指导:指名分小节在班级上朗读,师生共同按要求评议;一个读完评议一个。

  5.小结:朗读做到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是最基本的要求。

  (二)学*把课文读通顺。

  1.导语:课文是一首歌谣,歌谣的朗读讲究的是节奏。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这首歌谣意思的理解,尝试通过打拍子的方式,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尝试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个体朗读,同桌互读交流。

  2.反馈指导:指名分小节在班级上朗读,师生共同按要求评议;一个读完评议一个。

  3.自由练*朗读后,全班一起击掌打拍子朗读。

  4.小结:歌谣的朗读要讲究节奏,就像我们歌唱一样,所以我们一般可以采用击掌这样的方式打拍子来朗读。

  三、学*会认读的字和新的偏旁

  (一)学*会认读的字。

  1.导语:同学们真会朗读!那么,这课会认读的字宝宝单独拿出来,你能把它们都正确认读吗?

  出示任务:在课文中圈画出会认读的字,然后借助汉语拼音读准。

  2.反馈指导:

  (1)订正会认的字的圈画。

  (2)出示会认的字字卡(注音),指名拼读(学*速度中等的2―3个学生)相机指导(含音难字读音指导)。

  (3)全班齐拼读。

  3.会认的字口头组词。

  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字在生活中,它们会和哪个字宝宝组成词语的呢?同桌说一说。

  4.反馈指导。

  ①逐一反馈,学生组词正确的,就以字卡为中心板书成词语;如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则把这个词语板书在副板书位置,以示区别和纠正。

  ②如果学生组的词语是日常常用词语,可相机让学生口头用词语说一句话。(注意说话数量的.把控,不要喧宾夺主。)

  ③将学生组的词语带读一、两遍。

  ④小结:同学们真用心,能在生活中知道那么多的词语,其实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我们可以通过生活认识很多字,知道很多词语的。

  (二)学*新的偏旁。

  1.导语: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不少偏旁,也知道偏旁表示一定范围的意义,能帮助我们学*生字。今天,我们又要学*新的偏旁,请同学们在双横线会认读的字里找一找,我们要通过哪些字学*什么新偏旁?

  2. 反馈指导:

  张(“弓”“长”)弓字旁

  赵(“走”“?”)走字旁

  钱(“钅”“戋”)金字旁

  3.小结讲解:同学们找得真准确!是“张”字的弓字旁、“赵”字的走字旁和“钱”字的金字旁。(一边通过PPT演示,一边讲解)带弓字旁的字,大多与弓有关。如“张”字的本义是上弓弦,“弯”字的本义是拉开弓,从而引申出弯曲的意思;带走字旁的字大多与行走有关,如“赵”字的本义是快步走,“起”字是表示站起身子才能走的意思,即战旗、起来的意思;带金字旁的字,大多与金属有关,“钱”字的本义是指一种用金属制成的农具,后来才指货币。

  4.PPT示,齐读一遍:

  “张”字――“弓”,弓字旁

  “赵”字――“走”,走字旁

  “钱”字――“钅”,金字旁

  5.小结:今天我们又交了三个偏旁新朋友:雨字头和双耳旁。这些偏旁朋友作用可大了,他们表示一定范围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更多的字宝宝,可以帮助我们牢记字宝宝。

  四、背诵课文

  1.导语:掌握了会认读的字,我们就能把课文读得更好了,也能尝试背诵课文了。

  出示任务:继续用击掌的方式有节奏地朗读课文,尝试把课文背诵下来。

  个体练*,同桌互背互纠。

  2.反馈指导。

  指名背诵指导后,全班一起击掌背诵。

  五、会认读的字认字的初步评价

  1.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2.游戏认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

  六作业设计:

  1.朗读和背诵课文。

  2.有兴趣的查找我国姓氏资料。

  《姓氏歌》教学设计 篇10

  一、学*1-4行

  1.自由读,指名读,随机正音。

  2.识记“李、张”两个姓氏。

  (1)读读,圈出这四行儿歌中介绍的两个姓。

  出示字卡:张、李,学生认读。

  (2)开展问答形式朗读:假如班级里有姓李和姓张的同学,可以请他们上台,与师生开展问答活动。

  第一遍,师问生答。

  师:你姓什么?

  生:我姓李。

  师:什么李?

  生:木子李。

  师:他姓什么?

  生:他姓张。

  师:什么张?

  生:弓长张。

  第二遍,同桌问答读或男女生问答读。

  设计意图:问问答答,这种互动活动式的朗读是低年级学生喜爱的朗读形式,同时也提示了介绍姓氏经常运用于与人交往的互动活动中。

  3.引导学生发现介绍姓氏的方法:说说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张、李”两个姓氏?

  “加一加”的方法:“弓+长”组成“张”,认识“弓字旁”;“木+子”组成“李”。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介绍姓氏的方法,既揭示了生字的识记方法,也为学生之后运用方法介绍自己的姓氏作好铺垫。

  二、学*5一6行

  1.读好句子,读准字音,注意:胡、吴的声母不同;许、徐的声调不同。

  2.圈出这两行儿歌中的姓氏读一读:胡、吴、许、徐。

  3.运用“加一加”的方法介绍。师问生答:

  什么胡?古月胡。

  什么吴?口天吴。

  什么许?言午许。

  4.出示“徐”字,师问生答:

  什么徐?双人徐。

  说一说:介绍“徐”姓的方法和其他三个姓氏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发现:“徐”是通过“说偏旁”的方法来介绍的。

  5.拓展练*,运用“说偏旁”方法介绍下面的.姓氏:

  何(单人何),刘(立刀刘),黄(草头黄)

  设计意图:在学*了“加一加”和“说偏旁”的方法介绍姓氏之后,进行拓展迁移,让学生联系生活,介绍姓氏,将所学的方法加以巩固,享受学有所成的乐趣。

  三、介绍自己的姓氏

  用上“加一加”和“介绍偏旁”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教师先请一位学生和老师一问一答地开展相互介绍,然后请学生自由组合互相介绍自己的姓氏。

  《姓氏歌》教学设计 篇11

  活动目标:

  1、诵读《姓氏歌》,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2、通过诵读《姓氏歌》认识生字。

  3、学生展示诵读《姓氏歌》的成果。

  教学重点:

  采用多种方法诵读《姓氏歌》,正确、规范姓氏读法。教学课时:2课时

  活动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活动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我国的经典诗文有哪些,你们知道吗?

  学生讨论交流。

  (出示课件:告诉学生,我国的经典诗文有《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论语》等。

  二、诵读汇报:

  (出示《百家姓》课件。)

  集体齐读《百家姓》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冯陈褚卫蒋沈韩杨

  朱秦尤许何吕施张

  孔曹严华金魏陶姜

  有多少同学愿意参与都可以,能说多少说多少

  三、交流姓氏故事

  提示:谁知道中国姓氏的来历呢?其实每一个姓氏背后都有一个传说。

  谁愿意告诉大家,你知道哪一个姓氏的故事呢?

  1、同桌商量、准备交流

  2、老师引入故事话题

  教师讲张氏背后的故事吧。

  在很久远的过去,皇帝的第五个儿子的儿子挥很聪明,喜好狩猎,发明了弓箭,被任命为弓正,赐姓张;此外,晋国大夫解张,字张侯,他的子孙也称为张氏。

  张姓氏的名人有:西汉大臣张良;东汉科学家张衡、书法家张芝和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伟大作品;还有现代***爱国将领张学良等。

  四、游戏活动

  1、出示课件,让学生读一读(边拍手边读《姓氏歌》)你姓什么?我姓李。什么李?木子李。

  他姓什么?他姓张。什么张?弓长张。

  古月胡,口天吴。双口吕,言午许。

  三横王,草头黄。立早章。双人徐。

  耳东陈,禾木程。中国人,百家姓。

  2、介绍自己知道的姓氏

  (1)介绍前,老师先要提出要求。要求同学在介绍时,声音要洪亮,吐字要清楚,面带微笑看着全体同学来介绍

  (2)开火车,来介绍。

  (3)同学评一评,谁介绍的好。

  (4)同学之间交流一下自己知道的有关中国姓氏的一些趣事。

  3、观看有关中国《百家姓》的表演唱视频。

  4、活动总结:同学们,中国的古代传统文化,流传至今。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课外阅读中,学到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5、结束语:

  大家一起来说:不管我们姓什么,我们都是中国人!

  第二课时

  1、听课文录音,边听边画出要求认识的生字,自由练读。

  2、指名朗读句子,注意停顿。

  3、播音乐,加动作,自由轻声读课文。

  4、按顺序出示词语卡片,齐读课文。

  5、指导书写生字

  (1)指名朗读,正音。

  (2)通过多种方式反复识记生字。

  (3)多媒体出示田字格生字“午、古、王”

  学生观察思考:这三个字是什么结构?(独体结构)比较其书写特点。

  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4)多媒体出示田字格中“李、吴、双”引导学生观察、描红、临写、扩词

  6、知道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7、完成课后练*

  读读:自由朗读、同桌互读、正音纠错

  演演:教师说动物名称,学生做动作

  背背:自由练背,积累词语。

  (三)布置作业

  抄写课后读读记记的词语

  背诵课文

  板书:姓氏歌

  不管我们姓什么,我们都是中国人!

  中国人,百家姓。

  教学反思:

  xxxx


姓氏歌教学设计菁选(扩展2)

——《姓氏歌》教学设计菁选

《姓氏歌》教学设计11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姓氏歌》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姓氏歌》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姓氏”,认识一些常见的姓,激发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之一姓氏文化的兴趣。

  3.认识偏旁弓字旁、走字旁、金字旁,能正确认读“姓”等12个生字新词。

  4.能正确读写“姓”等7个生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和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5.能仿照课后例子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姓。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正确认读“姓”等12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姓”等7个生字。

  教学难点:

  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姓氏”,认识一些常见的姓。

  教学准备:

  教师:“姓”等12个会认读字字卡,“姓”等7个会写字的田字格字卡;课文图画PPT。

  学生:每人一套“姓”等12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目标

  (一)易混字音的拼读

  1. PPT出示下面汉字和音节:

  qīng蛙、qīn人;星xīng、xīn里;

  出示任务:自由读词语,注意读准读音。

  2. 反馈指导:指名读,相机指导。齐读。

  小结:读准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读准舌尖前音和翘舌音,有助于读准字音,帮助我们纠正地方音。

  (二)复*会写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词。

  1. PPT出示有关字词:什么 双木林 ** 地方

  出示任务:自由读读这些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2. 反馈指导:指名读,相机正音。齐读。

  3.小结:这些红色字体的字,我们学*完课文,就要求能正确书写了。

  (三)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目标。

  导语:同学们,我们学*了识字课文《春夏秋冬》,了解了四季各有的气象现象和欣欣向荣的春天的一些事物现象。今天学*另一篇识字课文,请看老师板书课文题目。

  1.老师板书题目:②姓氏歌(“姓氏”注音)

  2.出示任务:自己借助拼音读准题目。

  3.反馈指导:指名读题目;订正后全班齐读课题。

  3.释题,明确主要学*目标。

  过渡语:同学们,读了课题目,从课题我们知道这篇识字课文是一首歌谣,是一首关于“姓氏”的歌谣。“姓氏”是指什么呢?我们读了课文就知道了。学*这篇识字课文,不但要知道“姓氏”指什么,还要学*这一课文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确通顺,并且背诵下来。

  二、学*朗读课文

  (一)借助汉语拼音读准课文。

  1.出示任务: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字上面的音节把它读准。

  个体读,同桌互读互纠。

  2. 反馈指导:指名分小节在班级上朗读,相机正音。

  3. 出示任务:在朗读课文,注意刚才纠正的读音,做到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

  个体读,同桌互读互纠。

  4. 反馈指导:指名分小节在班级上朗读,师生共同按要求评议;一个读完评议一个。

  5.小结:朗读做到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是最基本的要求。

  (二)学*把课文读通顺。

  1.导语:课文是一首歌谣,歌谣的朗读讲究的是节奏。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这首歌谣意思的理解,尝试通过打拍子的方式,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尝试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个体朗读,同桌互读交流。

  2.反馈指导:指名分小节在班级上朗读,师生共同按要求评议;一个读完评议一个。

  3.自由练*朗读后,全班一起击掌打拍子朗读。

  4.小结:歌谣的朗读要讲究节奏,就像我们歌唱一样,所以我们一般可以采用击掌这样的方式打拍子来朗读。

  三、学*会认读的字和新的偏旁

  (一)学*会认读的字。

  1.导语:同学们真会朗读!那么,这课会认读的字宝宝单独拿出来,你能把它们都正确认读吗?

  出示任务:在课文中圈画出会认读的字,然后借助汉语拼音读准。

  2.反馈指导:

  (1)订正会认的字的圈画。

  (2)出示会认的字字卡(注音),指名拼读(学*速度中等的2―3个学生)相机指导(含音难字读音指导)。

  (3)全班齐拼读。

  3.会认的字口头组词。

  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字在生活中,它们会和哪个字宝宝组成词语的呢?同桌说一说。

  4.反馈指导。

  ①逐一反馈,学生组词正确的',就以字卡为中心板书成词语;如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则把这个词语板书在副板书位置,以示区别和纠正。

  ②如果学生组的词语是日常常用词语,可相机让学生口头用词语说一句话。(注意说话数量的把控,不要喧宾夺主。)

  ③将学生组的词语带读一、两遍。

  ④小结:同学们真用心,能在生活中知道那么多的词语,其实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我们可以通过生活认识很多字,知道很多词语的。

  (二)学*新的偏旁。

  1.导语: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不少偏旁,也知道偏旁表示一定范围的意义,能帮助我们学*生字。今天,我们又要学*新的偏旁,请同学们在双横线会认读的字里找一找,我们要通过哪些字学*什么新偏旁?

  2. 反馈指导:

  张(“弓”“长”)弓字旁

  赵(“走”“?”)走字旁

  钱(“钅”“戋”)金字旁

  3.小结讲解:同学们找得真准确!是“张”字的弓字旁、“赵”字的走字旁和“钱”字的金字旁。(一边通过PPT演示,一边讲解)带弓字旁的字,大多与弓有关。如“张”字的本义是上弓弦,“弯”字的本义是拉开弓,从而引申出弯曲的意思;带走字旁的字大多与行走有关,如“赵”字的本义是快步走,“起”字是表示站起身子才能走的意思,即战旗、起来的意思;带金字旁的字,大多与金属有关,“钱”字的本义是指一种用金属制成的农具,后来才指货币。

  4.PPT示,齐读一遍:

  “张”字――“弓”,弓字旁

  “赵”字――“走”,走字旁

  “钱”字――“钅”,金字旁

  5.小结:今天我们又交了三个偏旁新朋友:雨字头和双耳旁。这些偏旁朋友作用可大了,他们表示一定范围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更多的字宝宝,可以帮助我们牢记字宝宝。

  四、背诵课文

  1.导语:掌握了会认读的字,我们就能把课文读得更好了,也能尝试背诵课文了。

  出示任务:继续用击掌的方式有节奏地朗读课文,尝试把课文背诵下来。

  个体练*,同桌互背互纠。

  2.反馈指导。

  指名背诵指导后,全班一起击掌背诵。

  五、会认读的字认字的初步评价

  1.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2.游戏认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

  六作业设计:

  1.朗读和背诵课文。

  2.有兴趣的查找我国姓氏资料。

  《姓氏歌》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姓、氏、李、张、古、吴、赵、钱、孙、周、王、官”12个生字;认识弓字旁、金字旁。

  3、会写“姓、什、么、双、国、王、方”7个生字,知道笔画顺序,会组词。

  教学重难点

  1、采用多种方法诵读《姓氏歌》,正确、规范姓氏读法。

  2、了解姓氏。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己先读一读课文,不认识的字读一读拼音。

  2、老师教读,男生读、女生读,全班齐读。

  3、说一说班上的同学还有哪些姓氏?女兆姚、西早覃、口十叶、尸出屈、龙共龚、山隹崔、言午许、黄色的黄、符号的符、田地的田、国王的王、方向的向、队伍的伍??

  4、做课本上的问答游戏。

  二、熟读词语、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1、板书词语:“姓氏、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古月胡、上官、双方、国王、什么”。(加粗字体是书本上要求必须认识的字)

  2、老师教读,请学生上台来教读。

  3、老师随机抽取几个字指一指,认识会读的'同学站起来大声读出来。看谁反应最快。

  4、根据笔顺歌自己想一想笔画顺序是怎样的?请四个同学上台来,把“姓、什、么、双、方、国、王”七个字的笔顺写在黑板上,其余同学就在书本上,把这四个字按照笔顺写在田字格中。

  (笔顺歌: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里再封口。)

  5、说一说“张”“钱”“徐”“国”都是什么偏旁呢?弓字旁、金字旁、双人旁、国字框。

  6、把黑板上的词语一起来读一遍,会读了的就擦掉,较难的词语就留在黑板上,可以多读两遍。

  7、全班一起齐读课文。

  三、课堂练*。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木子——( )弓长——( )古月——

  ( )

  口天——( )子小——( )言午——

  ( )

  2、根据笔画顺序,写出下列字的笔顺。

  姓: ,共( )画;

  什: ,共( )画;国: ,共( )画;方: ,共( )画;

  3、将下列字与正确的拼音连起来。

  姓氏古吴赵钱官

  4、给下列字注音。

  ( )( )( )( )( )

  张周官王姓

  5、齐读课文,背诵课文。

  四、家庭作业。

  1、用下列字组词,再用组的词造一个句子:姓、什、国、

  双、方。

  2、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姓氏歌

  木子李 姓 什 么 双 国 王 方

  弓长张

  古月胡…………

  《姓氏歌》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姓、氏、李、张、古、吴、赵、钱、孙、周、王、官”12个生字;认识弓字旁、金字旁。

  3、会写“姓、什、么、双、国、王、方”7个生字,知道笔画顺序,会组词。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己先读一读课文,不认识的字读一读拼音。

  2、老师教读,男生读、女生读,全班齐读。

  3、说一说班上的同学还有哪些姓氏?女兆姚、西早覃、口十叶、尸出屈、龙共龚、山隹崔、言午许、黄色的黄、符号的符、田地的'田、国王的王、方向的向、队伍的伍??

  4、做课本上的问答游戏。

  二、熟读词语、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1、板书词语:“姓氏、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古月胡、上官、双方、国王、什么”。(加粗字体是书本上要求必须认识的字)

  2、老师教读,请学生上台来教读。

  3、老师随机抽取几个字指一指,认识会读的同学站起来大声读出来。看谁反应最快。

  4、根据笔顺歌自己想一想笔画顺序是怎样的?请四个同学

  上台来,把“姓、什、么、双、方、国、王”七个字的笔顺写在黑板上,其余同学就在书本上,把这四个字按照笔顺写在田字格中。

  (笔顺歌: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里再封口。)

  5、说一说“张”“钱”“徐”“国”都是什么偏旁呢?弓字旁、金字旁、双人旁、国字框。

  6、把黑板上的词语一起来读一遍,会读了的就擦掉,较难的词语就留在黑板上,可以多读两遍。

  7、全班一起齐读课文。

  三、课堂练*。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木子——()弓长——()古月——

  ()

  口天——()子小——()言午——

  ()

  2、根据笔画顺序,写出下列字的笔顺。

  姓:,共()画;

  什:,共()画;国:,共()画;方:,共()画;

  《姓氏歌》教学设计 篇4

  学*目标:

  1.认识“姓、氏、赵、钱”等12个生字,会写“姓”“什”等7个生字。

  2.诵读《姓氏歌》,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学*重点采用多种方法诵读《姓氏歌》,正确、规范姓氏读法。

  教学重点:

  识记“姓、氏”等6个生字;书写“在、后”2个生字宝宝;发现生字的组合特点;正确朗读第一小节。

  教学难点:

  正确识记生字。

  学情分析:

  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是《语文课程标准》着力强调的基本理念。因此,本节课以自主交流、游戏互动为方式,努力将学生的识字愿望与《语文课程标准》理念相结合,引导学生"学*独立识字"。同时,在识字的过程中熟读成诵,这样不仅积累了姓氏知识,还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学前准备:

  1.课文录音。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3.预*课文,尝试朗读。(学生)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用时:3分钟)

  1.启发谈话,导入活动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我国的经典诗文有哪些,你们知道吗?

  学生讨论交流。(出示课件:告诉学生,我国的经典诗文有《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论语》等)出示课题。

  2.诵读汇报

  (出示《百家姓》课件)集体齐读《百家姓》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朱秦尤许何吕施张孔曹严华金魏陶姜……

  有多少同学愿意参与都可以,能说多少说多少。

  1.认真观看课件内容,自由交流问题。

  2.齐读课题。

  3.学生齐读《百家姓》。(不认识的字看拼音)

  4.说说自己知道的姓氏名称。

  5.讲讲自己知道的姓氏故事。

  1.说一说我国的经典诗文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课前查到了这些姓氏:

  ____ ____ _____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用时:20分钟)

  1.交流姓氏故事提示:谁知道中国姓氏的来历呢?其实每一个姓氏背后都有一个传说。

  (1)同桌商量、准备交流。

  (2)老师引入故事话题。

  (3)教师讲张氏背后的故事。

  在很久远的过去,黄帝的孙子挥很聪明,喜好狩猎,发明了弓箭,被任命为弓正,赐姓张;此外,晋国大夫解张,字张侯,他的子孙也称为张氏。张姓氏的名人有:西汉大臣张良;东汉科学家张衡、书法家张芝和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伟大作品;还有*现代***爱国将领张学良等。

  2.游戏活动

  (1)出示课件,让学生读一读。(边拍手边读《姓氏歌》第一小节)

  你姓什么?我姓李。

  什么李?木子李。

  他姓什么?他姓张。

  什么张?弓长张

  古月胡,口天吴。

  双人徐,言午许。

  (2)组内比赛读,指名读,全班交流汇报。

  (3)学*第一小节的生字。

  ①认读生字卡

  ②选字组词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读清楚,读流利。

  2.与其他同学互相检查朗读情况。

  3.听教师读时注意不认识的字。

  4.自由拼读生字。

  5.按结构、偏旁、笔画数等给生字归类。

  6.同桌互读,并交流。

  7.巩固练*:

  (1)完成课后第2题。

  (2)认读词语:姓氏什么

  8.自读,同桌互读检查。

  3.给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姓(xìn xìnɡ)氏(sì shì)李(lǐ nǐ)张(zhānɡ zānɡ)

  4.连一连,把两个字合成一个字。

  女木弓口又

  子生天又长

  三、指导书写。(用时:15分钟)

  1.展示本小节书写生字:姓什么双

  2.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每个生字,看清偏旁和笔画,找一找不容易写好和容易写错的笔画。

  3.教师讲解书写要点。

  4.教师范写,弄清笔顺。

  5.指导学生描红,临写。

  6.组织展示。

  1.自由认读生字。

  2.认真观察每个生字,看清偏旁和笔画。

  3.掌握书写要点。

  4.仔细观察教师范写,跟着教师书写,记住书写要点。

  5.自由描红,临写。

  6.全班展示。

  5.看谁写得最好看。

  姓什么双

  6.按要求填空。

  “姓”的笔顺是_____。

  “么”共有______笔,第2笔是________。

  四、布置作业,课外实践。(用时:2分钟)

  1.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复*巩固认读生字。

  2.同桌之间做问答游戏。

  1.认真完成作业,小组内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2.每个生字写三个。

  7.辨字组词。

  星()姓()什()行()欢()双()

  《姓氏歌》教学设计 篇5

  课前解析

  《姓氏歌》是根据《百家姓》编写的韵文,一问一答,音韵和谐,朗朗上口。课文通过熟字加一加的方式,认识中国的姓氏,了解单姓和复姓,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学生在识字的同时,认识更多的姓氏,提升识字的乐趣和学*语文的兴趣。同时,能够学以致用,介绍自己的姓氏。

  关注课文:第一节:前4行,可以安排师生、男女生、同桌互相问答着读一读,在一问一答中,增添读的趣味性。后几句,可让学生拍着手读一读,增加朗读时的韵律感。

  第二节:本节由12个单姓和复姓组成。可以通过比较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单姓和复姓的不同。朗读时,要关注姓氏之间的停顿,以及单姓与复姓的节奏变化,姓氏之间不要粘连,读出节奏感。

  关注生字:本课要书写7个生字,学写偏旁“弓字旁、走字旁、金字旁”。其中3个独体字,3个左右结构的合体字,以及1个全包围结构的字。学*写“国”,可以回顾“回”字的书写,复*全包围的字“先外后内再封口”的书写顺序。“姓”在上册学*了“妈”的基础上,巩固女字旁的书写。

  关注词语:姓氏、张口、良好、花钱、孙子。可以结合生活积累认读这些词语。

  教学目标

  1、通过儿歌诵读,认识“姓、氏、李”等12个生字和弓字旁、走字旁、金字旁3个偏旁;会写“姓、什、么”等7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运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对中国的姓氏文化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

  识记12个生字,认识3个新偏旁,会写7个生字。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PPT、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姓、李”等5个生字,会写“姓、双”等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运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对中国的姓氏文化产生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拿出自己课前准备好的姓名卡片,说说自己姓什么,叫什么名字。那么,我们中国有多少姓氏呢?这节课我们就去了解一下吧。

  出示课件1:

  2、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名字分为两个部分,姓和名。通常情况下,名字中的第一个字就是姓。

  3、教师板书课题:2 姓氏歌

  4、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由学生熟悉的话题入手,通过介绍自己的姓氏,与即将学*的内容产生联系,点燃课堂活力,引发学生学*兴趣。)

  二、自主学*,了解儿歌

  1、教师范读: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读,把不认识的生字圈出来。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儿歌:请你自己读一读,遇到读不准的生字,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反复读几遍。

  3.学生齐读。

  4.小组合作。

  (1)提出要求:请你自己读读儿歌,一边读一边想,在文中你都知道哪些姓氏呢?告诉你的同桌吧。

  (2)提出要求: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在旁边做上记号,问问你的组员。

  5、教师指名读:其他同学当小老师,看着课文认真倾听,指出错误。

  6、提出要求: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设计意图:儿歌内容简单,教师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小组合作,互动交流中获得对儿歌内容的大致理解,渗透"学贵有疑"的思想。)

  三、精读课文,随文识字

  1、学生齐读第一节:好,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先一起来学*第一小节。请大家一起读一读第一小节,注意把字音读准确。

  2、教师引导:要想把课文读流利不容易,需要把课文里面这些字认清楚。你先试着读一读这些字吧。

  出示课件2:

  学生跟读:请你再跟老师读一遍。

  3、学*识字方法。

  教师提问:如果去掉拼音,你还认识它们吗?

  (1)识记“姓、李”:给生字组词,为它找个好朋友,我们会记得更牢。

  出示课件3:

  预设:姓,姓名;李,李树。

  学生跟读:请跟老师读一读。

  教师提问:同学们,还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记住它们呢?请大家认真观察,看看这两个字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点?

  预设:它们都是由两部分组成,每部分都是一个我们学过的生字。

  教师小结:我们可以通过“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变成三字儿歌就更方便了,同学们可以试一试。

  预设:女加上生是姓,我们可以说女生姓,那李就是木子李。

  出示课件4:

  (2)识记“张”:看“张”字。跟老师读——张,张开。“张”的偏旁是弓字旁,它由三笔组成。弓是古代兵器之一,由富有弹性弓臂和柔韧的弓弦构成,当把拉弦、张弓过程中积聚的力量在瞬间释放时,便可将弓弦上的箭或弹丸射向远处的目标。这就是弓。

  出示课件5:

  教师提问:我们怎么记住这个字呢?

  预设1:用“加一加”的方法弓加上长是张,我们可以说弓长张。

  预设2:变成三字歌:弓长张。

  出示课件6:

  教师小结:很好,刚才学*的方法现在就用上了,这就是学以致用。我们一起读一读吧。

  (3)识记“古、吴”:再看“古、吴”,你能为它们组词吗?

  预设:古,古代;吴,吴国。

  出示课件7:

  学生跟读:请跟着老师读一读。

  教师提问:同学们看“古”和“吴”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预设1:它们都是上下结构,两部分组成。

  预设2:它们都有“口”。“口”上面加“十”就是“古”;“口”下面加“天”就是“吴”。

  出示课件8:

  教师小结:我们可以说十口古,口天吴。

  学生跟读:请跟着老师读一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学*,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对多种识记生字的方式的肯定,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从而达到对字形字义的整体识记。)

  四、巩固练*,逐步提升

  1、教师指名读:看,同学们。这些生字宝宝又跑回课文里去啦,你还会读吗?谁想读?相信认真学*的你一定记得很熟,读得很准了。

  出示课件9:

  2、小游戏:接下来我们一起玩个问答游戏吧。

  (1)教师引导:先看看他们是怎么问答的。

  出示课件10、11:

  (2)师生问答:看明白了吗?下面有五个小同学,他们的姓都不一样。我来问你来回答。

  出示课件12:

  (3)同桌问答:同学们真是太棒了,相信你一定学会啦,和同桌一起玩一玩吧。

  3、学生自由读:刚才的游戏有趣吗?下面我们再把课文第一小节读一读吧。老师把拼音去掉,你会读吗?自己试一试。

  出示课件13: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朗读,可以对所学内容进行回顾;通过做游戏的方式巩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五、指导书写,掌握笔顺

  1、 识记“姓”:课文我们会读啦,接下来我们来学*生字。我们先看“姓”这个字。

  出示课件14:

  (1)教师讲解:“姓”是左右结构,它的偏旁是女字旁。书写时注意,女字旁的横倾斜,且不能出头。右边的“生”第一横写在横中线上,最后一行要长。

  (2)教师范写:姓。学生书空并在田字格本上进行练书写3遍。

  (3)教师提问:我们可以组什么词呢?

  预设:姓氏、姓名、百姓。

  2、 识记“双”:再来看“双”这个字。

  出示课件15:

  (1)教师讲解:“双”是左右结构,它的偏旁是又字旁。需要注意的是,第二笔是点,第四笔是捺,第二个横撇穿插到左下格。

  (2)教师范写:双。学生书空并在田字格本上进行练书写3遍。

  (3)教师提问:我们可以组什么词呢?

  预设:双手、一双、双人。

  3、识记“什”:接下来,我们学*“什么”的“什”。

  出示课件16:

  (1)教师讲解:“什”是左右结构,它的偏旁是单人旁。书写时要注意,“十”的横靠*单人旁的竖的起笔,在横中线上右行,竖靠竖中线的右侧,收笔处比单人旁底端略低。

  (2)教师范写:什。学生书空并在田字格本上进行练书写3遍。

  (3)教师提问:我们可以组什么词呢?

  预设:什么。

  4、识记“么”:学了“什么”的“什”,现在我们学*“么”。

  出示课件17:

  (1)教师讲解:“么”是独体字。书写时要注意,撇在竖中线上起笔,在横中线上收笔。撇折的折角不能太大,所以起笔的撇要倾斜一些,穿过中心。折笔处在左下格,略往上斜。

  (2)教师范写:么。学生书空并在田字格本上进行练书写3遍。

  (3)教师提问:我们可以组什么词呢?

  预设:什么、多么、怎么。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书写,加上教师适时的鼓励,让书写变得有趣,学*更有动力。当然,对于有难度的字,应该具体指导,带学生一起书空练写。)

  六、根据提示,背诵课文

  1、教师引导:同学们,今天我们读了课文,学了生字。下面我们试着背一背课文第一小节吧。请你根据提示试着背诵。

  出示课件18:

  2、改变形式:看看你背得对吗?再这样试一试吧。

  出示课件19:

  3、改变形式:你背对了吗?再这样背一背。相信同学们一定背得越来越好。

  出示课件20:

  (设计意图:根据不同提示,背诵课文。通过不同的填空形式,提高了趣味性,解决了背诵任务。)

  七、板书设计

  2 姓氏歌

  姓 双 什 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氏、赵”等5个生字,会写“国、王”等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运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对中国的姓氏文化产生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巩固,引出新知

  1、自由背诵,回顾课文:你们还记得上节课学*的《姓氏歌》第一小节吗?自己先背诵一遍吧。

  2、教师引导:大家背得真认真。同学们,我们中国的姓氏有很多。古人就曾经编过一本书,叫《百家姓》,里面收集了很多常见姓氏。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探索姓氏王国,一起来学*第二小节。

  出示课件21:

  3、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请你在拼音的帮助下,自己试着读一读课文,把课文中的字读正确。

  出示课件22:

  (2)教师范读:老师也想读一读,希望同学们认真听。

  (3)教师指名读:谁想读?3-5名学生读,注意正音。

  (4)师生合作读:现在老师读红色部分,你们读蓝色部分,我们一起读一读。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通过背诵帮助学生回顾上节课内容,进入情境,为本节课探索新知做铺垫。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可采用多种形式朗读的方法,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兴趣。)

  二、精读课文,随文识字

  1、教师提问:如果去掉拼音,你还认识它们吗?

  出示课件23:

  2、给生字组词:给生字组词,为它找个好朋友,我们会记得更牢。

  (1)教师提问:“氏”可以组什么词?

  预设:姓氏。

  (2)教师提问:“赵”可以组什么词?

  预设:赵国。

  教师拓展:赵姓在《百家姓》中排第一。说起姓赵的历史人物,三国时期的名将赵云大家一定都听说过,他还是我们河北正定人呢。赵云跟随刘备*30年,四处征战,常胜将军的形象被广为流传。

  出示课件24:

  (3)学生跟读:请你继续跟老师读。钱,花钱。孙,子孙。周,四周。王,王子。官,五官。

  出示课件25:

  3、学生讨论:同学们,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记住这些字呢?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吧。

  预设1:上节课我们用过的“加一加”的方法。“子”加上“小”是“孙”,我们可以说子小孙。

  预设2:还是孙悟空的孙。

  预设3:还可以编一个字谜:一个小孩子。谜底是孙。

  教师小结:“孙”可以用这些方法来识记。

  出示课件26:

  预设4:除了“加一加”的方法,我们还经常用到“减一减”的方法。

  识记“氏”:“纸”减去绞丝旁就是“氏”。

  出示课件27:

  预设5:我们可以用比较字形的方法。

  (1)识记“赵”:看“赵”这个字和我们学过的起床的“起”字长得很像。把“己”换成撇点就是“赵”。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偏旁叫走字旁。

  出示课件28:

  (2)识记“周”:再看“周”字,“周”和我们学过的用心的“用”字长得很像,把“用”里面的横横竖,换成土和口就是“周”字了。

  出示课件29:

  (3)识记“官”:“官”和我们学过的汉字的“字”长得很像,把下面的“子”换成一竖和两个口就是“官”。同学们,原来用比较字形的方法能记住这么多字呢。

  出示课件30:

  6、教师提问:你还有其他方法吗?

  预设:我还知道借助图片的方法。

  识记“钱”:接下来我们看“钱”字。古代的钱很多都是用金属做的,我们现在用的硬币也是金属做的。“钱”的偏旁是金字旁,金字旁的字大都与金属有关。

  出示课件31:

  7、提出要求:同学们,看。这些生字宝宝跑回课文里去了,你还会读吗?

  (1)学生自由读。

  (2)教师指名读。

  (3)学生齐读:相信认真学*的你一定记得很熟,读得很准啦。能不能试着再把全文读一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学*,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对多种识记生字的方式的肯定,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从而达到对字形字义的整体识记。)

  三、了解介绍姓氏的方法

  1、介绍单姓、复姓:接下来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些姓氏,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对,有的姓氏是一个字,有的姓氏是两个字。中国的姓氏中大部分是一个字,我们叫做单姓,也有两个字的,比如诸葛、东方、上官、欧阳,这样的姓叫复姓。同学们真了不起,认识了这么多姓氏。

  出示课件32:

  2、学*介绍姓氏的方法:那学了这篇课文,你都知道了哪些介绍姓氏的方法呢?

  预设:“加一加”的方法。我们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来介绍。

  教师提问:你能不能举个例子?

  预设:李,木子李;张,弓长张;胡,古月胡;吴,口天吴;孙,子小孙。

  教师追问:还有哪些姓氏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介绍呢?

  预设:吕,双口吕。

  出示课件33:

  教师提问:你还知道了哪些介绍姓氏的方法呢?

  预设:“说偏旁”的方法。

  教师小结: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还可以用“说偏旁”的方法。“徐”的偏旁是双人旁,我们可以说双人徐。“许”的偏旁是言字旁,我们就说言午许。像这样“说偏旁”的方法还有刘,立刀刘。

  出示课件34:

  教师提问:还有什么好方法吗?

  预设:组词的方法。

  教师小结:除了这些方法,我们还可以用组词来介绍姓氏。比如,赵,我们可以说,我姓赵,赵国的赵。王,他姓王,王子的王。我们中国的姓氏是不是很有趣呀?

  出示课件35:

  3、小游戏:接下来,我们一起玩个小游戏吧。“孙”我们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这样介绍:你姓什么?我姓(孙)。什么(孙)?(子小孙)。我们也可以用组词的方法这样介绍:你姓什么?我姓(孙)。什么(孙)?(子孙的孙)。

  出示课件36:

  提出要求:相信,你一定学会了。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和同桌一起玩一玩吧。(介绍钱、周、方、林)

  出示课件37:

  4、回顾课文:刚才的游戏有趣吗?这次老师把拼音去掉,再试着读一读全文吧。

  出示课件38:

  (设计意图:第二小节中出现的复姓,学生会有疑问,因此需要引导学生进行了解。通过做游戏的方式巩固介绍姓氏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四、指导书写,掌握笔顺

  1、 识记“国”:课文我们会读啦,接下来我们来学*生字。我们先看“国”这个字。

  出示课件39:

  (1)教师讲解:“国”是全包围结构,它的偏旁是国字框。书写顺序是先外后内再封口,注意方框要写得方正,上下宽度要相等。玉的竖写在竖中线上,中间一横写在横中线上。

  (2)教师提问:我们可以组什么词呢?

  预设:国王、中国、全国。

  (3)教师范写:国。学生书空并进行练写。

  2、识记“王”:再来看“王”这个字。

  出示课件40:

  (1)教师讲解:“王”是独体字。需要注意的是,第二横写在横中线上,竖在竖中线上,三横之间的距离要相等,最后一横最长。

  (2)教师范写:王。学生书空并在田字格本上进行练写三遍。

  (3)教师提问:我们可以组什么词呢?

  预设:王子、大王、国王。

  3、识记“方”:最后看“方”。

  出示课件41:

  (1)教师讲解:“方”是独体字,书写时要注意,点写在竖中线上。横折钩要注意笔势的变化,起笔在中心点上,横要短,微微向右下方倾斜,钩要在竖中线上收笔。最后一笔的撇要舒展。

  (2)教师范写:方。学生书空并在田字格本上进行练写三遍。

  (3)教师提问:我们可以组什么词呢?

  预设:方正、四方、东方。

  (设计意图:本环节采用课本观察、集中讲解、教师示范、自由练写等方法指导学生书写,并针对关键笔画进行了反复强调,使学生准确掌握每一个汉字的书写,为后续的书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根据提示,背诵课文

  1、提出要求:同学们,今天我们在姓氏王国里学到了很多知识。下面我们就试着背一背第二小节吧。请你根据提示试着背诵。

  出示课件42:

  2、改变形式:看看你背得对吗?再这样试一试吧。

  出示课件43:

  3、改变形式:你背对了吗?加上第一小节,试着背一背全文吧。相信同学们一定背得越来越好。

  出示课件44:

  (设计意图:根据不同提示,背诵课文。通过不同的填空形式,提高了趣味性,解决了背诵任务。)

  六、布置作业,播放音乐

  1、作业。

  (1)背诵全文。

  (2)了解自己姓氏的故事。

  2、结束:最后让我们伴着《百家姓》的歌曲来结束今天的学*吧。

  出示课件45:

  (设计意图:通过课文的学*和联系实际,对姓氏有所了解,产生兴趣。)

  七、板书设计

  2 姓氏歌

  国 王 方

  教学反思:

  本课是根据传统蒙学读物《百家姓》编写成的韵语识字,将一些常用姓氏寓于朗朗上口的儿歌之中。要求教师教学时借助介绍姓氏达到识字的目的,同时鼓励学生运用于生活实践中。在教学中,我采用了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朗读教学。通过师生合作读,生生问答,填空等富有趣味的形式进行朗读,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也让学生活动中,感受到本课的韵律与节奏。同时,在采用不同方法问答的时候,能让学生用多种方式识记生字,在充分的诵读中,不仅解决了背诵任务,同时也对姓氏产生了兴趣。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学*小组的合作学*,通过交流不同的识字方法,使学生牢固地记住了生字,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学*生字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汉字的兴趣。

  《姓氏歌》教学设计 篇6

  学*目标:

  1.复*巩固本课的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传统姓氏文化中的复姓,感受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

  学前准备:

  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

  一、检查复*。(用时:3分钟)

  1.出示词语卡片,组织学生开火车复*上节课的词语。

  2.全班齐读姓氏歌。

  3.板书课题。

  1.开火车认读词语。

  2.齐读姓氏歌。

  3.齐读课题。

  8.听写词语。

  什么 一双

  二、品读课文。(用时:25分钟)

  1.听课文第二小节录音,边听边画出要求认识的生字,自由练读。

  2.指名朗读句子,注意停顿。

  3.播音乐,加动作,自由轻声读课文。

  4.按顺序出示词语卡片,齐读课文。

  5.认读词卡:

  赵 钱 孙 李 周 吴 郑 王 诸葛 东方 上官 欧阳

  6.讲解复姓。

  补充:司马 公孙 皇甫等等

  7.介绍自己知道的姓氏

  (1)介绍前,老师先要提出要求。要求同学在介绍时,声音要洪亮,吐字要清楚,面带微笑看着全体同学来介绍。

  (2)开火车,来介绍。

  (3)同学评一评,谁介绍得好。

  (4)同学之间交流一下自己知道的有关中国姓氏的一些趣事。

  (5)观看有关中国《百家姓》的演唱视频。

  8.指导书写生字“国”“王”“方”

  (1)指名朗读,正音。

  (2)师通过课件范写,学生练写,同桌交流,全班交流,并评价。

  1.齐读课文第二小节,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2.男女生分角色读第2小节。

  3.汇报自己了解的复姓

  4.介绍自己知道的姓氏,同学评一评,谁介绍得好。

  5.观看有关中国《百家姓》的演唱视频。

  6.在课后田字格中书写生字“国”“王”“方”。

  7.同桌交流,全班交流。

  9.朗读第二小节,要求读得又好又快。

  10.我会连线。

  xìnɡ 赵

  zhānɡ 官

  zhào 姓

  sūn 张

  ɡuān 孙

  11.我会写。

  国 王 方

  12.生字变魔术。

  “玉”减一笔:__________

  “万”加一笔:__________

  三、朗读表演。(用时:7分钟)

  1.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给学生戴上头饰,组织学生姓氏歌朗读表演。

  3.组织全班评议。

  1.熟读课文,先在小组里合作准备和表演,然后在全班表演。

  2.戴上头饰,汇报朗读。

  3.全班评议。

  13.比一比,再组词。

  王( ) 玉( )

  万( ) 方( )

  四、拓展延伸。(用时:3分钟)

  1.知识拓展: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姓氏文化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要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

  2.引导学生说说:班里的'同学有哪些姓。

  学生观看《弟子规》视频。

  14.观看《弟子规》,你的感受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总结全文。(用时:2分钟)

  1.活动总结:同学们,中国的古代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课外阅读中,学到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识。

  2.结束语:

  大家一起来说:不管我们姓什么,我们都是中国人!。

  1.学*方法的总结: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借助插图理解课文内容,读好角色说话的语气,表演好百家姓游戏。

  2.和父母一起收集生活中的姓氏。

  《姓氏歌》教学设计 篇7

  活动目标:

  1、诵读《姓氏歌》,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2、通过诵读《姓氏歌》认识生字。

  3、学生展示诵读《姓氏歌》的成果。

  教学重点:

  采用多种方法诵读《姓氏歌》,正确、规范姓氏读法。教学课时:2课时

  活动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活动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我国的经典诗文有哪些,你们知道吗?

  学生讨论交流。

  (出示课件:告诉学生,我国的经典诗文有《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论语》等。

  二、诵读汇报:

  (出示《百家姓》课件。)

  集体齐读《百家姓》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冯陈褚卫蒋沈韩杨

  朱秦尤许何吕施张

  孔曹严华金魏陶姜

  有多少同学愿意参与都可以,能说多少说多少

  三、交流姓氏故事

  提示:谁知道中国姓氏的来历呢?其实每一个姓氏背后都有一个传说。

  谁愿意告诉大家,你知道哪一个姓氏的故事呢?

  1、同桌商量、准备交流

  2、老师引入故事话题

  教师讲张氏背后的故事吧。

  在很久远的过去,皇帝的第五个儿子的儿子挥很聪明,喜好狩猎,发明了弓箭,被任命为弓正,赐姓张;此外,晋国大夫解张,字张侯,他的子孙也称为张氏。

  张姓氏的名人有:西汉大臣张良;东汉科学家张衡、书法家张芝和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伟大作品;还有现代***爱国将领张学良等。

  四、游戏活动

  1、出示课件,让学生读一读(边拍手边读《姓氏歌》)你姓什么?我姓李。什么李?木子李。

  他姓什么?他姓张。什么张?弓长张。

  古月胡,口天吴。双口吕,言午许。

  三横王,草头黄。立早章。双人徐。

  耳东陈,禾木程。中国人,百家姓。

  2、介绍自己知道的姓氏

  (1)介绍前,老师先要提出要求。要求同学在介绍时,声音要洪亮,吐字要清楚,面带微笑看着全体同学来介绍

  (2)开火车,来介绍。

  (3)同学评一评,谁介绍的好。

  (4)同学之间交流一下自己知道的有关中国姓氏的一些趣事。

  3、观看有关中国《百家姓》的表演唱视频。

  4、活动总结:同学们,中国的古代传统文化,流传至今。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课外阅读中,学到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5、结束语:

  大家一起来说:不管我们姓什么,我们都是中国人!

  第二课时

  1、听课文录音,边听边画出要求认识的生字,自由练读。

  2、指名朗读句子,注意停顿。

  3、播音乐,加动作,自由轻声读课文。

  4、按顺序出示词语卡片,齐读课文。

  5、指导书写生字

  (1)指名朗读,正音。

  (2)通过多种方式反复识记生字。

  (3)多媒体出示田字格生字“午、古、王”

  学生观察思考:这三个字是什么结构?(独体结构)比较其书写特点。

  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4)多媒体出示田字格中“李、吴、双”引导学生观察、描红、临写、扩词

  6、知道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7、完成课后练*

  读读:自由朗读、同桌互读、正音纠错

  演演:教师说动物名称,学生做动作

  背背:自由练背,积累词语。

  (三)布置作业

  抄写课后读读记记的词语

  背诵课文

  板书:姓氏歌

  不管我们姓什么,我们都是中国人!

  中国人,百家姓。

  教学反思:

  xxxx

  《姓氏歌》教学设计 篇8

  设计说明

  这是一篇有关姓氏的儿歌,第一节通过问答的方式,告诉了我们一些常见姓氏的写法,第二节列举了一些中国姓氏。整首儿歌节奏感强,通过诵读极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是《语文课程标准》着力强调的基本理念。因此,本节课设计,教师以自主交流、游戏互动为方式,努力将学生的识字愿望与《语文课程标准》理念相结合,引导学生"学*独立识字"。同时,在识字的过程中熟读成诵,这样不仅积累了姓氏知识,还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师生)

  2.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诵读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百家姓》音频文件,学生进行跟读。

  2.说说自己姓什么。在播放的音频文件中听到了吗?

  3.揭示课题,并板书。

  4.随文识字:"姓"。

  (1)根据拼音读准字音,注意读好后鼻音。

  (2)学生交流怎么记这个生字。(可以用部首+熟字的方法;也可以用形*字比较的方法。)

  (3)组词。

  (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教师提醒写字注意点:"姓"的女字旁,横要写得短,注意避让,右边的"生"横画要稍微短些,第一横起笔在横中线上。

  (5)生描红。

  设计意图:开课伊始,节奏感强的《百家姓》诵读一下子让学生充满好奇,充满兴趣,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教学内容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顺势随文识写生字,有效地提高识字的数量和质量,也有效地促进了儿童语言的发展。

  二、自主学*,了解儿歌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儿歌,找到文中的生字圈出来,遇到读不准的生字,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反复读几遍。

  2.指名朗读,集体订正后齐声诵读。

  3.小组合作。

  (1)自由朗读儿歌,一边读一边想:儿歌一共几个小节?从中读懂了什么?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同伴。

  (2)还有不懂的地方,在旁边做上记号。

  4.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5.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设计意图:儿歌内容简单,教师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小组合作,互动交流中获得对儿歌内容的大致理解,但是对于第二小节中出现的复姓,学生会有疑难,因此需要引导学生质疑,渗透"学贵有疑"的`思想。

  三、开展游戏,趣味诵读

  (一)诵读第一节。

  1.指名朗读第一节。

  2.齐读第一节。

  3.了解第一节的姓氏介绍方法。

  出示:

  什么李?木子李。

  什么张?弓长张。

  古月胡,口天吴,

  双人徐,言午许。

  (1)说说发现了什么。(通过把字拆开的方式来介绍姓氏。)

  (2)出示几个姓,让学生尝试拆解。如"章-立早章""吕-双口吕""林-双木林""陈-耳东陈""黄-草头黄"等。

  (3)齐读第一节。

  (4)同桌用玩拍手游戏的方式朗读第一节。

  4.采用不同的方法讲述。

  (1)除了拆字法,还有什么方法也能讲清自己的姓氏呢?

  (2)照样子说一说。

  出示:你姓什么?我姓方。

  什么方?方向的方。

  ①师生问答。

  ②学生同桌之间游戏问答。

  5.齐读第一节,背诵第一节。

  (二)诵读第二节。

  1.引读:

  师:中国姓氏有很多--

  生: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指导读好"郑"字,它的韵母是后鼻音。

  2.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姓氏,接一接。

  3.出示第四、五行,认识复姓。

  (1)跟着老师读好复姓。

  (2)教师介绍复姓。

  (3)学生补充自己知道的复姓。

  (4)教师补充常见的复姓。

  4.指名读第二节。

  5.齐读第二节,背诵第二节。

  (三)比赛朗读,加深记忆。

  1.个人挑战赛。

  2.男生女生集体比赛。

  3.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的意识和*惯。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采用拍手游戏、朗读比赛等形式寓教于乐,可以让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兴趣。

  四、合作学*,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张""赵""钱",学*新部首。

  (1)指名朗读生字。

  (2)介绍部首:"弓、走、钅"。

  (3)说说一个字在做部首时和原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2.出示生字:么、国、方、什、双、王……说说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快速记住它们。

  3.小组合作交流。

  预设:

  国:四四方方一个框,里面住着小玉儿。(猜谜法)

  方:"放学"的"放"去掉反文旁,就是方。(熟字拆解法)

  双:又又成双。(部件组合法)

  王:王王王,王嘉成的王。(介绍班级同学姓氏法)

  …………

  4.出示字卡,学生领读、自由读、小组读、开火车读。

  5.比一比,看谁组的词语多。(把生字进行组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学*,在小组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对多种识记生字的方式的肯定,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从而达到对字形字义的整体识记。

  五、指导书写,掌握笔顺

  1.复*写字姿势。("三个一")

  2.动画演示生字的笔顺,学生一边观察一边用右手模仿书空。

  3.观察例字:看一看,每一个笔画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4.教师范写,请同学们当小老师给老师讲一讲每一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遇到学生说不准的地方,教师重点讲解。

  (如:国--方框儿要稍微大一些,竖画要直,"玉"字要写得小,里面的一竖写在竖中线上;双--两个"又"在写的时候要注意变化,左边的捺要变成点,稍稍比右边的"又"小;王--笔画少,注意竖写在竖中线上,第二横要写在横中线上,稍短,第三横最长,稳稳托住上面的笔画。)

  5.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书写。(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6.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7.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鼓励学生多观察,掌握生字的写法。

  设计意图:本环节采用动画演示、课本观察、集中讲解、教师示范、自由练写等方法指导学生书写,并针对关键笔画进行了反复强调,使学生准确掌握每一个汉字的书写,为后续的书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反思

  1.趣味诵读,激发学生学*兴趣。

  本课我采用了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朗读教学。通过师生问答游戏,生生问答游戏,你来说我来猜,开展朗读比赛等富有趣味的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也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感受到本课的韵律与节奏。同时,在采用不同方法问答的时候,能让学生用多种方式识记生字,在充分的诵读中,不仅解决了背诵任务,同时也对祖国的姓氏产生了兴趣,从而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本课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学*小组的合作学*,通过交流不同的识字方法,使学生牢固地记住了生字,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学*生字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汉字的兴趣。

  共3页: 上一页123下一页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12个生字,正确认读新词语,会写7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

  2、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中国姓氏。能照样子做问答游戏,了解班里同学的姓氏。

  4、初步了解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认读12个生字,正确认读新词语,会写7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

  2、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照样子做问答游戏,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活动

  一、导入新课

  1、问:谁会背诵《百家姓》?

  2、谈话:你姓什么?请你写一写。

  3、板书课题,指导认读、书写"姓",辨析:姓、性。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检查:带音节生字。

  3、检查:去掉音节生字,交流识字方法,着重是合一合方法。

  师生对答,如:木子李,口天吴等。

  4、辨析:王、玉、主。

  5、指导写字:王。

  三、再读课文

  1、指名逐句朗读,要求:读通顺。

  2、采用多种形式练*朗读,要求读流利。

  3、教师范读,圈出课文中的姓氏。认读。

  4、交流:班里的同学都有哪些姓氏?练*句式说话:

  我知道班里的同学有的姓(),有的姓(),还有的姓()。

  5、师生问答方式朗读课文,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相机讲解:单姓,复姓。并再举几个例子。

  四、指导写字

  1、认读:方。组词,造句。

  2、辨析:方、万、放。

  3、指导书写:方。

  五、布置作业

  找一找自己的亲人、朋友都是什么姓氏。

  第二课时

  教学活动

  一、复*导入

  1、认读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

  二、练*说话

  1、朗读课文前两行:你姓什么?我姓李。什么李?木子李。

  问:你发现什么?

  仿照例子说话。

  2、出示三四两行:他姓什么?他姓张。什么张?弓长张。

  同法练*。

  3、小结:介绍自己姓什么,可以用不同的方法。

  三、指导背诵

  1、采用多种方式练*朗读。

  2、熟读成诵。

  四、指导写字

  1、认读:什、么、双、国。

  2、写字指导。

  五、布置作业

  1、和家人做有关姓氏的问答游戏。

  2、诵读《百家姓》。

  《姓氏歌》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诵读《姓氏歌》,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2、通过诵读《姓氏歌》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部首“弓、钅”。

  3、通顺、流利、有节奏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采用多种方法诵读《姓氏歌》,正确、规范姓氏读法。

  2、了解姓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作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儿歌第一小节中的6个生字,书写“姓,什、么、双”4个汉字。了解常见的姓氏,区分读音相*的姓氏的不同写法。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第一小节并练*背诵。

  3、结合学生自身的姓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教学步骤:

  一、结合学生姓氏,谈话导入

  1、教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课前准备好的姓名卡片,说说自己姓什么,叫什么名字。

  2、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名字分为两个部分,姓和名,通常情况下,名字中的第一个字就是姓。(相机指导生字“姓”的书写:左右结构,女加生,“女”字在作偏旁时,第三笔横画改为提画,不能出头。)

  3、板书课题:姓氏歌,指名学生朗读,注意正音:“姓”是后鼻音,“氏”是整体认读音节,并与“低”加以区分。

  二、学*课文第一小节

  1、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主朗读课文第一小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

  (1)指名学生朗读第一、二句,相机出示词语卡片“什么”、“李”,指名学生认读,注意正音:“什”是前鼻音,“么”读轻声;“李”是边音,相机交流“李”的识记方法:上下结构,木加子。

  (2)指名学生朗读第三、四句,出示词语卡片“张”,强调“张”是翘舌音,交流识字方法:弓加长,张。

  (3)指名学生朗读第五句,出示词语卡片“古”“吴”“双”,指名学生认读,交流识字方法,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3、再读第一小节,巩固识字。

  (1)学生再次自由朗读第一小节,将这一小节中出现的姓氏用笔圈出来,和同位交流。

  (2)指名学生朗读第一小节,汇报出现的姓氏,教师相机板书:李、张、胡、吴、徐、许。

  (3)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4)重点区别“胡”和“吴”、“徐”和“许”。

  师质疑:引导学生发现这两组姓氏读音很接*,当别人没有听清是姓“胡”还是姓“吴”,是姓“徐”还是姓“许”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适当小结:可以通过字形的不同组合来加以区分。

  学生再次朗读:“古月胡,口天吴,双人徐,言午许。”

  4、游戏巩固。

  摘苹果送朋友:将六个姓氏卡片剪成苹果状,贴在黑板上,指名学生上黑板摘苹果,苹果反面写的是什么姓氏,读出来,送给班级姓该姓氏的同学。

  5、练*熟读并背诵。

  (1)学生再次练*朗读第一小节。

  (2)多种形式朗读:指名读,同位一问一答读,拍手读,男女生对读,全班齐读。

  (3)指名学生背诵,全班齐背。

  三、书写指导

  1、出示第一小节要求会写的字:什、么、双,指名学生认读,口头组词。

  2、学生自主观察字形,交流识记方法,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3、师范写讲解:“什”左右结构,要写得左窄右宽;“双”左右相同,左边略小,又字的捺画变成点画。生观察书空。

  4、学生自主描红、仿写,教师巡视指导,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

  5、交流反馈,评议提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生活中的一些常见姓氏,区分了它们的字形,还学*了写字。课下,请同学们继续了解自己的家人还有哪些姓氏,我们下节课一起来分享。

  板书设计:

  2、姓氏歌

  李张胡吴徐许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儿歌第二小节中的6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国、王、方”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第二小节,背诵课文。

  3、了解有关百家姓的小知识,培养学生对姓氏文化的兴趣。

  教学步骤:

  一、复*旧知,谈话导入

  1、出示生字词卡片:姓氏、什么、张、胡、吴、徐、许,指名认读。

  2、说说自己班上还有哪些不同的姓氏,师相机板书。

  3、师过渡:我们中国的姓氏有很多,古人曾经编过一本书,叫《百家姓》,里面收集了常见的姓氏,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

  二、学*课文第二小节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第二小节,注意读准字音。

  2、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

  (1)指名学生朗读第二小节。

  (2)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相机正音,并出示词语卡片:中国、赵、钱、孙、周、郑、王、东方、上官,指名学生认读,强调:“赵、周”是翘舌音,“王、方”是后鼻音。

  (3)全班齐读第二小节。

  3、巩固识字。

  (1)学生再次朗读第二小节,画出其中的姓氏,再读一读。

  (2)指名学生交流第二小节中出现了哪些姓氏,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适时张贴相关卡片: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诸葛、东方、上官、欧阳。

  (3)再次打乱顺序,指名学生认一认这些姓氏,并说说自己的家人或同学有哪些人是这个姓。

  (4)鼓励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记住这些字形的,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并渗透一定的识字方法。如:“赵、钱、孙”都可以用第一小节的汉字组合法来识记;“周”是半包围结构,里面是“土”加“口”;“王”是“三”字中间加一竖。

  4、了解单姓和复姓。

  (1)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黑板上这些姓氏有什么不同。

  (2)指名学生交流,教师小结:中国的姓氏中,大部分是一个字,也有两个字的,如:东方、欧阳、上官等,这样的姓叫复姓。

  5、游戏进一步巩固:师出示一张姓氏卡片,班上是这个姓氏的小朋友站起来,大声说:示例:我姓钱,金钱的钱。

  6、朗读并背诵第二小节:生自由朗读第二小节,通过拍手读感受其中的节奏,练*背诵。

  三、适当拓展,激发兴趣

  1、师过渡:通过刚才的学*,我们知道中国的姓氏有很多,除了课文中提到的姓氏,你们还知道哪些姓氏呢?

  2、学生自主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相机板书,拓展学生的识字量。

  3、师小结:古人也把常见的姓氏编成《百家姓》一书。师简介《百家姓》:此书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百家姓》并不是按照姓氏人口的多少来排序的。据最新的资料统计,“王李张刘”这四个姓氏的人最多。

  4、说说自己所知道的历史名人、现当代名人姓什么:学生自主交流,师适时板书。(预设:司马光姓司马,诸葛亮姓诸葛,***姓毛,***姓周,**姓朱,王二小姓王,等等。)

  四、指导生字书写

  1、出示第二小节要求会写的字:国、王、方,指名认读,口头组词。

  2、学生自主观察字形,交流识记方法和书写笔顺,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3、教师范写讲解:“国”是全包围结构,笔顺规则是先外后内再封口;“方”字的笔顺中,第三笔是横折钩,略呈仰势。学生观察书空。

  4、学生自主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

  5、交流反馈,评议提高。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百家姓》,知道中国姓氏有很多,其实,每一个姓氏都有自己的来历和故事,希望课下同学们能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上网去查一查自己姓氏的故事,你一定会有新的收获。

  板书设计

  2、姓氏歌

  常见姓氏:李、张、胡、吴、徐、许

  《百家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单姓)

  诸葛、东方、上官、欧阳(复姓)

  《姓氏歌》教学设计 篇10

  一、学*1-4行

  1.自由读,指名读,随机正音。

  2.识记“李、张”两个姓氏。

  (1)读读,圈出这四行儿歌中介绍的两个姓。

  出示字卡:张、李,学生认读。

  (2)开展问答形式朗读:假如班级里有姓李和姓张的同学,可以请他们上台,与师生开展问答活动。

  第一遍,师问生答。

  师:你姓什么?

  生:我姓李。

  师:什么李?

  生:木子李。

  师:他姓什么?

  生:他姓张。

  师:什么张?

  生:弓长张。

  第二遍,同桌问答读或男女生问答读。

  设计意图:问问答答,这种互动活动式的朗读是低年级学生喜爱的朗读形式,同时也提示了介绍姓氏经常运用于与人交往的互动活动中。

  3.引导学生发现介绍姓氏的方法:说说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张、李”两个姓氏?

  “加一加”的方法:“弓+长”组成“张”,认识“弓字旁”;“木+子”组成“李”。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介绍姓氏的方法,既揭示了生字的识记方法,也为学生之后运用方法介绍自己的.姓氏作好铺垫。

  二、学*5一6行

  1.读好句子,读准字音,注意:胡、吴的声母不同;许、徐的声调不同。

  2.圈出这两行儿歌中的姓氏读一读:胡、吴、许、徐。

  3.运用“加一加”的方法介绍。师问生答:

  什么胡?古月胡。

  什么吴?口天吴。

  什么许?言午许。

  4.出示“徐”字,师问生答:

  什么徐?双人徐。

  说一说:介绍“徐”姓的方法和其他三个姓氏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发现:“徐”是通过“说偏旁”的方法来介绍的。

  5.拓展练*,运用“说偏旁”方法介绍下面的姓氏:

  何(单人何),刘(立刀刘),黄(草头黄)

  设计意图:在学*了“加一加”和“说偏旁”的方法介绍姓氏之后,进行拓展迁移,让学生联系生活,介绍姓氏,将所学的方法加以巩固,享受学有所成的乐趣。

  三、介绍自己的姓氏

  用上“加一加”和“介绍偏旁”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教师先请一位学生和老师一问一答地开展相互介绍,然后请学生自由组合互相介绍自己的姓氏。

  《姓氏歌》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

  1、认识儿歌中的 12 个生字,书写7 个汉字。

  2、 培养学生对姓氏文化的兴趣,了解有关百家姓的小知识,区分读音相*的姓氏的不同写法。

  3、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并练*背诵课文。

  4、结合学生自身的姓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

  难点:

  激发学生对姓氏文化的兴趣。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结合学生姓氏,精彩导入

  1.教师请同学们拿己课前准备好的姓名卡片,说说自己姓什么,叫什么名字。

  2.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名字分为两个部分,姓和名,通常情况下,名字中的第一个字就是姓。 (相机指导生字“姓”的`书写:左右结构,女 加生, “女”字在作偏旁时,第三笔横画改为提画,不能出头。 )

  3.板书课题:姓氏歌,指名学生朗读,注意正音: “姓”是后鼻音, “氏”是整体认读音 节,并与“低”加以区分。

  二、学*课文第一小节,自学

  1.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主朗读课文第一小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

  (1)指名学生朗读第一、二句,相机出示词语卡片“什么” 、 “李” ,指名学生认读,注意 正音: “什”是前鼻音, “么”读轻声; “李”是边音,相机交流“李”的识记方法:上下结构, 木加子。

  (2)指名学生朗读第三、四句,出示词语卡片“张” ,强调“张”是翘舌音,交流识字方 法:弓加长,张。

  (3)指名学生朗读第五句,出示词语卡片“古” “吴” “双” ,指名学生认读,交流识字方 法,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3.再读第一小节,巩固识字。

  (1)学生再次自由朗读第一小节,将这一小节中出现的姓氏用笔圈出来,和同位交流。

  (2)指名学生朗读第一小节,汇报出现的姓氏,教师相机板书:李、张、胡、吴、徐、许。

  (3)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4)重点区别“胡”和“吴” 、 “徐”和“许” 。 师质疑:引导学生发现这两组姓氏读音很接*,当别人没有听清是姓“胡”还是姓“吴” , 是姓“徐”还是姓“许”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适当:可以通过字形的不同组合来加以区分。 学生再次朗读: “古月胡,口天吴,双人徐,言午许。 ” (微课展示)

  4.游戏巩固。 摘苹果送朋友:将六个姓氏卡片剪成苹果状,贴在黑板上,指名学生上黑板摘苹果,苹 果反面写的是什么姓氏,读出来,送给班级姓该姓氏的同学。

  5.练*熟读并背诵。

  (1)学生再次练*朗读第一小节。

  (2)多种形式朗读:指名读,同位一问一答读,拍手读,男女生对读,全班齐读。

  (3)指名学生背诵,全班齐背。

  三、书写指导

  1.出示第一小节要求会写的字:什、么、双,指名学生认读,口头组词。

  2.学生自主观察字形,交流识记方法,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3.师范写讲解: “什”左右结构,要写得左窄右宽; “双”左右相同,左边略小,又字的 捺画变成点画。生观察书空。

  4.学生自主描红、仿写,教师巡视指导,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

  5.交流反馈,评议提高。

  四、作业

  1、连一连,组成有关姓氏的汉字。 木 弓 口 讠 彳 古 长 天 子 月 午 余

  2、给下列汉字加个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 女 ( ) 十 ( ) 又 ( )

  五、精准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生活中的一些常见姓氏,区分了它们的字形,还学*了写字。 课下,请同学们继续了解自己的家人还有哪些姓氏,我们下节课一起来分享。

  第二课时

  一、复*旧知,精彩导入

  1.出示生字词卡片:姓氏、什么、张、胡、吴、徐、许,指名认读。

  2.说说自己班上还有哪些不同的姓氏,师相机板书。

  3.师过渡:我们的姓氏有很多,古人曾经编过一本书,叫《百家姓》 ,里面收集了 常见的姓氏,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

  二、学*课文第二小节,自学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第二小节,注意读准字音。

  2.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

  (1)指名学生朗读第二小节。

  (2)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相机正音,并出示词语卡片:、赵、钱、孙、周、郑、王、 东方、上官,指名学生认读,强调: “赵、周”是翘舌音, “王、方”是后鼻音。

  (3)全班齐读第二小节。

  3.巩固识字。

  (1)学生再次朗读第二小节,画出其中的姓氏,再读一读。

  (2)指名学生交流第二小节中出现了哪些姓氏,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适时张贴相关卡 片: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诸葛、东方、上官、欧阳。

  (3)再次打乱顺序,指名学生认一认这些姓氏,并说说自己的家人或同学有哪些人是这个 姓。(微课展示)

  (4)鼓励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记住这些字形的, 在此过程中, 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 并渗透一定的识字方法。如: “赵、钱、孙”都可以用第一小节的汉字组合法来识记; “周” 是半包围结构,里面是“土”加“口” ; “王”是“三”字中间加一竖。

  4.了解单姓和复姓。

  (1)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黑板上这些姓氏有什么不同。

  (2)指名学生交流,教师:的姓氏中,大部分是一个字,也有两个字的,如:东 方、欧阳、上官等,这样的姓叫复姓。

  5.游戏进一步巩固:师出示一张姓氏卡片,班上是这个姓氏的小朋友站起来,大声说: 示例:我姓钱,金钱的钱。

  6. 朗读并背诵第二小节: 生自由朗读第二小节, 通过拍手读感受其中的节奏, 练*背诵。

  三、适当拓展,激发兴趣

  1.师过渡:通过刚才的学*,我们知道的姓氏有很多,除了课文中提到的姓氏,你 们还知道哪些姓氏呢?

  2.学生自主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相机板书,拓展学生的识字量。

  板书设计:

  识字2. 姓氏歌

  常见姓氏:李、张、胡、吴、徐、许

  《百家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单姓)

  诸葛、东方、上官、欧阳(复姓)


姓氏歌教学设计菁选(扩展3)

——姓氏歌教学设计菁选

姓氏歌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姓氏歌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姓氏”,认识一些常见的姓,激发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之一姓氏文化的兴趣。

  3.认识偏旁弓字旁、走字旁、金字旁,能正确认读“姓”等12个生字新词。

  4.能正确读写“姓”等7个生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和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5.能仿照课后例子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姓。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正确认读“姓”等12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姓”等7个生字。

  教学难点:

  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姓氏”,认识一些常见的姓。

  教学准备:

  教师:“姓”等12个会认读字字卡,“姓”等7个会写字的田字格字卡;课文图画PPT。

  学生:每人一套“姓”等12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目标

  (一)易混字音的拼读

  1. PPT出示下面汉字和音节:

  qīng蛙、qīn人;星xīng、xīn里;

  出示任务:自由读词语,注意读准读音。

  2. 反馈指导:指名读,相机指导。齐读。

  小结:读准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读准舌尖前音和翘舌音,有助于读准字音,帮助我们纠正地方音。

  (二)复*会写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词。

  1. PPT出示有关字词:什么 双木林 ** 地方

  出示任务:自由读读这些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2. 反馈指导:指名读,相机正音。齐读。

  3.小结:这些红色字体的字,我们学*完课文,就要求能正确书写了。

  (三)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目标。

  导语:同学们,我们学*了识字课文《春夏秋冬》,了解了四季各有的气象现象和欣欣向荣的春天的一些事物现象。今天学*另一篇识字课文,请看老师板书课文题目。

  1.老师板书题目:②姓氏歌(“姓氏”注音)

  2.出示任务:自己借助拼音读准题目。

  3.反馈指导:指名读题目;订正后全班齐读课题。

  3.释题,明确主要学*目标。

  过渡语:同学们,读了课题目,从课题我们知道这篇识字课文是一首歌谣,是一首关于“姓氏”的歌谣。“姓氏”是指什么呢?我们读了课文就知道了。学*这篇识字课文,不但要知道“姓氏”指什么,还要学*这一课文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确通顺,并且背诵下来。

  二、学*朗读课文

  (一)借助汉语拼音读准课文。

  1.出示任务: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字上面的音节把它读准。

  个体读,同桌互读互纠。

  2. 反馈指导:指名分小节在班级上朗读,相机正音。

  3. 出示任务:在朗读课文,注意刚才纠正的读音,做到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

  个体读,同桌互读互纠。

  4. 反馈指导:指名分小节在班级上朗读,师生共同按要求评议;一个读完评议一个。

  5.小结:朗读做到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是最基本的要求。

  (二)学*把课文读通顺。

  1.导语:课文是一首歌谣,歌谣的朗读讲究的是节奏。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这首歌谣意思的理解,尝试通过打拍子的方式,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尝试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个体朗读,同桌互读交流。

  2.反馈指导:指名分小节在班级上朗读,师生共同按要求评议;一个读完评议一个。

  3.自由练*朗读后,全班一起击掌打拍子朗读。

  4.小结:歌谣的朗读要讲究节奏,就像我们歌唱一样,所以我们一般可以采用击掌这样的方式打拍子来朗读。

  三、学*会认读的字和新的偏旁

  (一)学*会认读的字。

  1.导语:同学们真会朗读!那么,这课会认读的字宝宝单独拿出来,你能把它们都正确认读吗?

  出示任务:在课文中圈画出会认读的字,然后借助汉语拼音读准。

  2.反馈指导:

  (1)订正会认的字的圈画。

  (2)出示会认的字字卡(注音),指名拼读(学*速度中等的2―3个学生)相机指导(含音难字读音指导)。

  (3)全班齐拼读。

  3.会认的字口头组词。

  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字在生活中,它们会和哪个字宝宝组成词语的呢?同桌说一说。

  4.反馈指导。

  ①逐一反馈,学生组词正确的,就以字卡为中心板书成词语;如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则把这个词语板书在副板书位置,以示区别和纠正。

  ②如果学生组的词语是日常常用词语,可相机让学生口头用词语说一句话。(注意说话数量的把控,不要喧宾夺主。)

  ③将学生组的词语带读一、两遍。

  ④小结:同学们真用心,能在生活中知道那么多的词语,其实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我们可以通过生活认识很多字,知道很多词语的。

  (二)学*新的偏旁。

  1.导语: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不少偏旁,也知道偏旁表示一定范围的意义,能帮助我们学*生字。今天,我们又要学*新的偏旁,请同学们在双横线会认读的字里找一找,我们要通过哪些字学*什么新偏旁?

  2. 反馈指导:

  张(“弓”“长”)弓字旁

  赵(“走”“?”)走字旁

  钱(“钅”“戋”)金字旁

  3.小结讲解:同学们找得真准确!是“张”字的弓字旁、“赵”字的走字旁和“钱”字的金字旁。(一边通过PPT演示,一边讲解)带弓字旁的字,大多与弓有关。如“张”字的本义是上弓弦,“弯”字的本义是拉开弓,从而引申出弯曲的意思;带走字旁的字大多与行走有关,如“赵”字的本义是快步走,“起”字是表示站起身子才能走的意思,即战旗、起来的意思;带金字旁的字,大多与金属有关,“钱”字的本义是指一种用金属制成的农具,后来才指货币。

  4.PPT示,齐读一遍:

  “张”字――“弓”,弓字旁

  “赵”字――“走”,走字旁

  “钱”字――“钅”,金字旁

  5.小结:今天我们又交了三个偏旁新朋友:雨字头和双耳旁。这些偏旁朋友作用可大了,他们表示一定范围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更多的字宝宝,可以帮助我们牢记字宝宝。

  四、背诵课文

  1.导语:掌握了会认读的字,我们就能把课文读得更好了,也能尝试背诵课文了。

  出示任务:继续用击掌的方式有节奏地朗读课文,尝试把课文背诵下来。

  个体练*,同桌互背互纠。

  2.反馈指导。

  指名背诵指导后,全班一起击掌背诵。

  五、会认读的字认字的初步评价

  1.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2.游戏认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

  六作业设计:

  1.朗读和背诵课文。

  2.有兴趣的查找我国姓氏资料。


姓氏歌教学设计菁选(扩展4)

——一年级下册《姓氏歌》教学设计3篇

  设计说明

  这是一篇有关姓氏的儿歌,第一节通过问答的方式,告诉了我们一些常见姓氏的写法,第二节列举了一些*姓氏。整首儿歌节奏感强,通过诵读极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是《语文课程标准》着力强调的基本理念。因此,本节课设计,教师以自主交流、游戏互动为方式,努力将学生的识字愿望与《语文课程标准》理念相结合,引导学生"学*独立识字"。同时,在识字的过程中熟读成诵,这样不仅积累了姓氏知识,还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师生)

  2.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诵读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百家姓》音频文件,学生进行跟读。

  2.说说自己姓什么。在播放的音频文件中听到了吗?

  3.揭示课题,并板书。

  4.随文识字:"姓"。

  (1)根据拼音读准字音,注意读好后鼻音。

  (2)学生交流怎么记这个生字。(可以用部首+熟字的方法;也可以用形*字比较的方法。)

  (3)组词。

  (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教师提醒写字注意点:"姓"的女字旁,横要写得短,注意避让,右边的"生"横画要稍微短些,第一横起笔在横中线上。

  (5)生描红。

  设计意图:开课伊始,节奏感强的《百家姓》诵读一下子让学生充满好奇,充满兴趣,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教学内容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顺势随文识写生字,有效地提高识字的数量和质量,也有效地促进了儿童语言的发展。

  二、自主学*,了解儿歌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儿歌,找到文中的生字圈出来,遇到读不准的生字,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反复读几遍。

  2.指名朗读,集体订正后齐声诵读。

  3.小组合作。

  (1)自由朗读儿歌,一边读一边想:儿歌一共几个小节?从中读懂了什么?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同伴。

  (2)还有不懂的地方,在旁边做上记号。

  4.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5.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设计意图:儿歌内容简单,教师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小组合作,互动交流中获得对儿歌内容的大致理解,但是对于第二小节中出现的复姓,学生会有疑难,因此需要引导学生质疑,渗透"学贵有疑"的思想。

  三、开展游戏,趣味诵读

  (一)诵读第一节。

  1.指名朗读第一节。

  2.齐读第一节。

  3.了解第一节的姓氏介绍方法。

  出示:

  什么李?木子李。

  什么张?弓长张。

  古月胡,口天吴,

  双人徐,言午许。

  (1)说说发现了什么。(通过把字拆开的方式来介绍姓氏。)

  (2)出示几个姓,让学生尝试拆解。如"章-立早章""吕-双口吕""林-双木林""陈-耳东陈""黄-草头黄"等。

  (3)齐读第一节。

  (4)同桌用玩拍手游戏的方式朗读第一节。

  4.采用不同的方法讲述。

  (1)除了拆字法,还有什么方法也能讲清自己的姓氏呢?

  (2)照样子说一说。

  出示:你姓什么?我姓方。

  什么方?方向的方。

  ①师生问答。

  ②学生同桌之间游戏问答。

  5.齐读第一节,背诵第一节。

  (二)诵读第二节。

  1.引读:

  师:*姓氏有很多--

  生: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指导读好"郑"字,它的韵母是后鼻音。

  2.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姓氏,接一接。

  3.出示第四、五行,认识复姓。

  (1)跟着老师读好复姓。

  (2)教师介绍复姓。

  (3)学生补充自己知道的复姓。

  (4)教师补充常见的复姓。

  4.指名读第二节。

  5.齐读第二节,背诵第二节。

  (三)比赛朗读,加深记忆。

  1.个人挑战赛。

  2.男生女生集体比赛。

  3.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的意识和*惯。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采用拍手游戏、朗读比赛等形式寓教于乐,可以让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兴趣。

  四、合作学*,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张""赵""钱",学*新部首。

  (1)指名朗读生字。

  (2)介绍部首:"弓、走、钅"。

  (3)说说一个字在做部首时和原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2.出示生字:么、国、方、什、双、王……说说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快速记住它们。

  3.小组合作交流。

  预设:

  国:四四方方一个框,里面住着小玉儿。(猜谜法)

  方:"放学"的"放"去掉反文旁,就是方。(熟字拆解法)

  双:又又成双。(部件组合法)

  王:王王王,王嘉成的王。(介绍班级同学姓氏法)

  …………

  4.出示字卡,学生领读、自由读、小组读、开火车读。

  5.比一比,看谁组的词语多。(把生字进行组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学*,在小组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对多种识记生字的方式的肯定,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从而达到对字形字义的整体识记。

  五、指导书写,掌握笔顺

  1.复*写字姿势。("三个一")

  2.动画演示生字的笔顺,学生一边观察一边用右手模仿书空。

  3.观察例字:看一看,每一个笔画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4.教师范写,请同学们当小老师给老师讲一讲每一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遇到学生说不准的地方,教师重点讲解。

  (如:国--方框儿要稍微大一些,竖画要直,"玉"字要写得小,里面的一竖写在竖中线上;双--两个"又"在写的时候要注意变化,左边的捺要变成点,稍稍比右边的"又"小;王--笔画少,注意竖写在竖中线上,第二横要写在横中线上,稍短,第三横最长,稳稳托住上面的笔画。)

  5.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书写。(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6.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7.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鼓励学生多观察,掌握生字的写法。

  教学目标

  1、诵读《姓氏歌》,了解*人的传统姓氏文化。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2、通过诵读《姓氏歌》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部首“弓、钅”。

  3、通顺、流利、有节奏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采用多种方法诵读《姓氏歌》,正确、规范姓氏读法。

  2、了解姓氏。

  教学准备、资料百家姓资料、PPT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诵读《姓氏歌》,了解*人的传统姓氏文化。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2、通过诵读《姓氏歌》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部首“弓、钅”。

  3、通顺、流利、有节奏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采用多种方法诵读《姓氏歌》,正确、规范姓氏读法。

  2、了解姓氏。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设计与步骤各环节目标

  一、启发谈话,导入活动

  二、诵读汇报

  三、交流姓氏故事

  四、游戏活动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我国的经典诗文有哪些,你们知道吗?

  学生讨论交流。

  (出示课件:告诉学生,我国的经典诗文有《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论语》等。

  (出示《百家姓》课件。)

  1、集体齐读《百家姓》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冯陈褚卫蒋沈韩杨

  朱秦尤许何吕施张

  孔曹严华金魏陶姜

  ……

  有多少同学愿意参与都可以,能说多少说多少

  提示:谁知道*姓氏的来历呢?其实每一个姓氏背后都有一个传说。

  谁愿意告诉大家,你知道哪一个姓氏的故事呢?

  1、同桌商量、准备交流

  2、老师引入故事话题

  1)教师讲张氏背后的故事吧。

  在很久远的过去,皇帝的第五个儿子的儿子挥很聪明,喜好狩猎,发明了弓箭,被任命为弓正,赐姓张;此外,晋国大夫解张,字张侯,他的子孙也称为张氏。

  张姓氏的名人有:西汉大臣张良;东汉科学家张衡、书法家张芝和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伟大作品;还有现代*爱国将领张学良等。

  1、出示课件,让学生读一读(边拍手边读《姓氏歌》)

  你姓什么?我姓李。什么李?木子李。

  他姓什么?他姓张。什么张?弓长张。

  古月胡,口天吴。双人徐,言午许。

  *姓氏有很多,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诸葛、东方,

  上官、欧阳......

  2、介绍自己知道的姓氏

  1)介绍前,老师先要提出要求。要求同学在介绍时,声音要洪亮,吐字要清楚,面带微笑看着全体同学来介绍

  2)开火车,来介绍。

  3)同学评一评,谁介绍的好。

  4)同学之间交流一下自己知道的有关*姓氏的一些趣事。

  4、观看有关*《百家姓》的表演唱视频。

  5、活动总结:同学们,*的古代传统文化,流传至今。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课外阅读中,学到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

  6、结束语:

  大家一起来说:不管我们姓什么,我们都是*人!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姓氏歌》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部首“弓、钅”。

  2、有节奏、熟练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采用多种方法诵读《姓氏歌》,正确、规范姓氏读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设计与步骤

  一、听课文复旧导入

  二、出示字卡、识字认字

  三、布置作业

  1、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画出要求认识的生字,自由练读。

  2、指名朗读句子,注意停顿。

  3、播音乐,加动作,自由轻声读课文。

  4、按顺序出示词语卡片,读生字、组词,齐读课文。

  5、指导书写生字

  (1)指名朗读,正音。

  (2)通过多种方式反复识记生字。

  (3)多媒体出示田字格生字“姓、什、双”

  学生观察思考:这三个字是什么结构?(左右结构)

  比较其书写特点。

  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4)多媒体出示田字格中“王、方、么”引导学生观察结构、书写要领、描红、临写、扩词

  (5)出示“国”,回顾结构、部首并组词

  6、有感情、节奏地朗诵课文。

  7、完成课后练*

  读读:自由朗读、同桌互读、正音纠错

  做游戏:师生互动,说姓氏

  例:你姓什么?我姓张。什么张,弓长张。

  介绍自己姓什么,可以用不同方法。

  说说你还知道什么姓?

  背背:自由练背,积累词语。

  抄写课后读读记记的词语。

  教学目标

  1.诵读《姓氏歌》,了解*人的传统姓氏文化。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2.通过诵读《姓氏歌》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部首“弓、钅”。

  3.通顺、流利、有节奏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采用多种方法诵读《姓氏歌》,正确、规范姓氏读法。

  2.了解姓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作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儿歌第一小节中的6个生字,书写“姓,什、么、双”4个汉字。了解常见的姓氏,区分读音相*的姓氏的不同写法。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第一小节并练*背诵。

  3.结合学生自身的姓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教学重点:

  朗读韵文,结合句子认识姓氏,并正确书写汉字。

  教学难点:

  在生活中认识姓氏。

  教学准备:

  了解周围人的姓氏。教师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结合学生姓氏,谈话导入

  1.教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课前准备好的姓名卡片,说说自己姓什么,叫什么名字。

  2.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名字分为两个部分,姓和名,通常情况下,名字中的第一个字就是姓。(相机指导生字“姓”的书写:左右结构,女加生,“女”字在作偏旁时,第三笔横画改为提画,不能出头。)

  3.板书课题:姓氏歌,指名学生朗读,注意正音:“姓”是后鼻音,“氏”是整体认读音节,并与“低”加以区分。

  二、学*课文第一小节

  1.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主朗读课文第一小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

  (1)指名学生朗读第一、二句,相机出示词语卡片“什么”、“李”,指名学生认读,注意正音:“什”是前鼻音,“么”读轻声;“李”是边音,相机交流“李”的识记方法:上下结构,木加子。

  (2)指名学生朗读第三、四句,出示词语卡片“张”,强调“张”是翘舌音,交流识字方法:弓加长,张。

  (3)指名学生朗读第五句,出示词语卡片“古”“吴”“双”,指名学生认读,交流识字方法,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3.再读第一小节,巩固识字。

  (1)学生再次自由朗读第一小节,将这一小节中出现的姓氏用笔圈出来,和同位交流。

  (2)指名学生朗读第一小节,汇报出现的姓氏,教师相机板书:李、张、胡、吴、徐、许。

  (3)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4)重点区别“胡”和“吴”、“徐”和“许”。

  质疑:引导学生发现这两组姓氏读音很接*,当别人没有听清是姓“胡”还是姓“吴”,是姓“徐”还是姓“许”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适当小结:可以通过字形的不同组合来加以区分。

  学生再次朗读:“古月胡,口天吴,双人徐,言午许。”

  4.游戏巩固。

  摘苹果送朋友:将六个姓氏卡片剪成苹果状,贴在黑板上,指名学生上黑板摘苹果,苹果反面写的是什么姓氏,读出来,送给班级姓该姓氏的同学。


姓氏歌教学设计菁选(扩展5)

——《姓氏歌》教学反思6篇

  本课我采用了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朗读教学。通过师生问答游戏,生生问答游戏,你来说我来猜,开展朗读比赛等富有趣味的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也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感受到本课的韵律与节奏。同时,在采用不同方法问答的时候,能让学生用多种方式识记生字,在充分的诵读中,不仅解决了背诵任务,同时也对祖国的姓氏产生了兴趣,从而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总结概括了文中介绍姓氏的各种方法,如:汉字拆分法(组合法)、说偏旁法、组词法等。为了调动学生的.学*兴趣,我主要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学*小组的合作学*,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学*汉字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汉字的兴趣。在学*“许、徐”两个姓氏时,我举了两位老师的例子,学*复姓时,我还联系到了诸葛亮、司马光、欧阳修等历史人物,同时还补充了赵姓为什么排第一的趣味小故事,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孩子们探究学*课外知识的欲望。

  总之,在教学中永远不会做到尽善尽美,我在教学本课时,让学生读的还不够充分,姓氏了解的还太少,学*气氛不够活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注重提升个人素质,让自己的课堂教学上一个新的台阶。

  本课是根据传统蒙学读物《百家姓》编写成的韵语识字,将一些常用姓氏融入儿歌之中。全文共两小节,第一小节前4行采用一一问答,分别以自我介绍和介绍他人的方式引出姓氏“李”和“张”,后两行采用三字句的形式介绍了两组音*姓氏“胡、吴”“徐、许”。第二小节列举了《百家姓》中排名靠前的八个姓氏,以及“诸葛、东方、上官、欧阳”四个复姓,说明*姓氏之多,以及*姓氏的多样性。全文读起来节奏明快,易于理解和背诵。

  本课渗透了*传统姓氏文化,介绍的姓氏的方法主要有分解部件和说偏旁两种方法,体现了合体字的特点。课后练*中还提到了以组词来介绍姓氏的方法。

  优点:

  1.教学过程中使用“圈一圈、认一认、拼一拼”、“组词”的方法识记生字。生字的书写指导,教会学生正确的书写方法。

  2.明确介绍姓氏的方法很多,本文使用了两种方法:分解部件和说偏旁的方法。又增加了组词法介绍姓氏。将课后*题穿**课文讲解之中,完成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不足之处:

  孩子们的兴趣还未完全激发。今后的教学中,应该设计一下学生喜欢的游戏活动,轻松地学*。

  星期四的早晨,我和孩子们学*了阅读节课程里的一首新诗《懒惰歌》。

  因为这个月是我们学校的阅读节,所以也一直在学*阅读节相关的儿歌,这样的一个晨诵课程目的就是为了把学生编织到晨诵中去,鼓励赞颂孩子们的爱读书,从而营造班级浓浓的读书氛围,也激发孩子们对书的喜爱,开始觉得读书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我选择了《小二郎》作为开启,孩子们边唱边跳开启了美好的早晨。接下来我们复*了《快看书》、《爱读书的树叶》、《读书乐》三首儿歌。

  在新授诗时我选择了一个贴*学生的大懒猫的形象引入了教学中,让孩子们感受到诗歌的趣味。按照*惯每次都是我先范读一遍诗歌,让学生们注意听每一个字的读音,这首诗歌中“懒惰”“炎炎”是孩子们的生字障碍,所以在中就直接把拼音标注在了生字的上面。接下来就是我带领孩子们一句一句朗读儿歌,这也是这节课中最难的一个地方,可以说孩子们只要认识了字就可把儿歌朗诵的熟练整齐,关键是怎么样让孩子们把儿歌朗诵的生动有感情而不是熟练地*淡的朗诵,我设想是用语言去启发孩子们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之后朗诵出来:

  我说:“春暖花开的时候,在花香中,在鸟鸣里读上一本适合心意的书,是多么开心的一件事情啊,那么大懒猫是怎么样说的呢?”

  孩子们只是*淡无味的朗诵了第一句,我觉得味道还不够,我就想让*时朗诵比较好的起来给大家示范一遍,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孩子们这一天的表现并不是很给面子,后面坐了很多的听课的老师加上第一次在大教室里上课对于他们的胆量来说可能是一个挑战,于是在这里我进行不下去了,卡住了,接下来我只能是在启发第二句,第三句,第四句,就这样每一句都是*淡,甚至一句比一句声音更低,低到几乎我都不能够听见,课上的我是火冒三丈,现在想起觉得自己的方法不是正确而的,一年级的孩子想要用教师的语言启发他们的感情恐怕是不能够的,应该亲自领读,做到以身示范。就这样我们的.这节课并没有达到预想的目标。

  通过这节课我有这样几点反思:我应该在课前对儿歌练*朗诵,就像这节课,当语言不能够启发的时候就应该马上变成老师领读,一年级的学生可能更多需要在教师的带领下一句一句的朗读,也就是说这节课的朗读是不扎实的;此外,一年级的学生应该抓好*惯的养成,回答问题要有自信,遵守课堂的纪律等。

  《姓氏歌》为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识字部分第二课内容,本课教学目标为:1、正确朗读课文并背诵全文;2、认识“姓、氏、李、张、古、吴、赵、钱、孙、周、王、官”这十二个生字,并认识弓字旁、走字旁和金字旁;3、会写“姓、什、么、双、国、王、方”七个生字,知道笔画顺序、会组词。

  本课以《百家姓》儿歌拉开帷幕,通过百家姓出示了一部分读音相*或者形似的姓氏,通过难区分的姓氏引出本课课题——《姓氏歌》。通过学生自己读课文以及互读,整体感知课文,学生能够较通顺通读全文,部分学生可以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引领学生细致领会全文,重点讲解其中的生字,如“李”,引导学生认识李字的结构,并能找到其中分出的两部分“木”和“子”,通过“李”字,学生能自己分解“张”字,通过学生的反馈,引导学生认识新部首弓字旁,并通过课件展示形象的弓箭,引导学生记住弓字的形状,再通过笔顺展示,引导学生认识弓字旁的书写方法。再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认识“胡”、“吴”、“徐”、“许”几个字,引导学生自己对生僻字进行拆分,根据结构或者偏旁记忆不同的字。第二段主要是对单姓和复姓的认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诸葛”、“欧阳”等复姓。此后,对开篇出示的难区分字加以讲解,学生通过同桌互助或者小组讲解的形式能快速认识难区分的姓氏。下一个环节为指认生字环节,老师通过课件出示认读生字,学生通过抢答、举手回答等形式认读生字,最后环节为课堂总结,并出示课下思考问题。

  在本节课中,引导部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但是出示的音*字或者形*字过难过多,没有较好的联系课文中出示的生字,导致课堂节奏过慢,没有完成教学设计中应有的环节。在读书部分,学生能分角色进行朗读,但是读的环节安排过快,没有给学生充分认识和朗读课文的时间,应该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充分的展示角色朗读,在讲解“张”字时,出示的弓箭和弓字旁的引导能正确指引学生认识并书写,但出示的词语过难,学生认起来存在问题,特别是“张牙舞爪”这个词语,没有在课堂上更正学生出现的问题。在提示学生圈字时,没有做出区分,导致认读和书写的生字没有加以区分,学生在读书的时候就出现了问题。整堂课中,我用了较多的时间和语言组织课堂纪律,如果以表扬为主,会加快我课堂的步伐,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会根据本节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积极的将各位专业教师的意见和建议运用其中,将朗读这个重要部分作以扩充,弥补朗读匮乏这一缺憾,并开展同桌互读、分角色朗读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在认字部分,我将分为两个环节,即随文处理和集中识字,并重点认识走字旁和金字旁,在生字中找重点、找规律,并引导学生自己来进行讲解和识字,并在课堂中贯穿姓氏游戏,引导学生会说并会写简短的姓氏儿歌,最后通过小组和同桌互查的`形式,对生字词进行反馈。

  通过本次评课活动,我认识到了在语文教学,特别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积极的向各位优秀教师学*,不断改进,不断完善,尽快适应新的教学工作,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能够做到熟练自身业务,并在班级管理方面得到较大的提升。

  本课是根据传统蒙学读物《百家姓》编写成的韵语识字,将一些常用姓氏融入儿歌之中。全文共两小节,第一小节前4行采用一一问答,分别以自我介绍和介绍他人的方式引出姓氏“李”和“张”,后两行采用三字句的形式介绍了两组音*姓氏“胡、吴”“徐、许”。第二小节列举了《百家姓》中排名靠前的八个姓氏,以及“诸葛、东方、上官、欧阳”四个复姓,说明*姓氏之多,以及*姓氏的多样性。全文读起来节奏明快,易于理解和背诵。

  本课渗透了*传统姓氏文化,介绍的姓氏的方法主要有分解部件和说偏旁两种方法,体现了合体字的特点。课后练*中还提到了以组词来介绍姓氏的方法。

  优点:

  1.教学过程中使用“圈一圈、认一认、拼一拼”、“组词”的方法识记生字。生字的书写指导,教会学生正确的书写方法。

  2.明确介绍姓氏的方法很多,本文使用了两种方法:分解部件和说偏旁的方法。又增加了组词法介绍姓氏。将课后*题穿**课文讲解之中,完成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不足之处:

  孩子们的兴趣还未完全激发。今后的教学中,应该设计一下学生喜欢的游戏活动,轻松地学*。

  优点:

  本课我采用了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朗读教学。通过师生问答游戏,生生问答游戏,你来说我来猜,开展朗读比赛等富有趣味的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也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感受到本课的韵律与节奏。同时,在采用不同方法问答的时候,能让学生用多种方式识记生字,在充分的诵读中,不仅解决了背诵任务,同时也对祖国的姓氏产生了兴趣,从而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不足之处:

  但是出示的音*字或者形*字过难过多,没有较好的联系课文中出示的生字,导致课堂节奏过慢,没有完成教学设计中应有的环节。在读书部分,学生能分角色进行朗读,但是读的环节安排过快,没有给学生充分认识和朗读课文的时间,应该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充分的展示角色朗读,在讲解“张”字时,出示的弓箭和弓字旁的引导能正确指引学生认识并书写,没有在课堂上更正学生出现的问题。在提示学生圈字时,没有做出区分,导致认读和书写的生字没有加以区分,学生在读书的时候就出现了问题。整堂课中,我用了较多的时间和语言组织课堂纪律,如果以表扬为主,会加快我课堂的步伐,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改进措施:

  将朗读这个重要部分作以扩充,弥补朗读匮乏这一缺憾,并开展同桌互读、分角色朗读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在认字部分,我将分为两个环节,即随文处理和集中识字,并重点认识走字旁和金字旁,在生字中找重点、找规律,并引导学生自己来进行讲解和识字,并在课堂中贯穿姓氏游戏,引导学生会说并会写简短的姓氏儿歌,最后通过小组和同桌互查的形式,对生字词进行反馈。


姓氏歌教学设计菁选(扩展6)

——《姓氏歌》教案 (菁华5篇)

  设计说明

  这是一篇有关姓氏的儿歌,第一节通过问答的方式,告诉了我们一些常见姓氏的写法,第二节列举了一些*姓氏。整首儿歌节奏感强,通过诵读极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是《语文课程标准》着力强调的基本理念。因此,本节课设计,教师以自主交流、游戏互动为方式,努力将学生的识字愿望与《语文课程标准》理念相结合,引导学生"学*独立识字"。同时,在识字的过程中熟读成诵,这样不仅积累了姓氏知识,还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师生)

  2.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诵读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百家姓》音频文件,学生进行跟读。

  2.说说自己姓什么。在播放的音频文件中听到了吗?

  3.揭示课题,并板书。

  4.随文识字:"姓"。

  (1)根据拼音读准字音,注意读好后鼻音。

  (2)学生交流怎么记这个生字。(可以用部首+熟字的方法;也可以用形*字比较的方法。)

  (3)组词。

  (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教师提醒写字注意点:"姓"的女字旁,横要写得短,注意避让,右边的"生"横画要稍微短些,第一横起笔在横中线上。

  (5)生描红。

  设计意图:开课伊始,节奏感强的《百家姓》诵读一下子让学生充满好奇,充满兴趣,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教学内容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顺势随文识写生字,有效地提高识字的数量和质量,也有效地促进了儿童语言的发展。

  二、自主学*,了解儿歌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儿歌,找到文中的生字圈出来,遇到读不准的生字,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反复读几遍。

  2.指名朗读,集体订正后齐声诵读。

  3.小组合作。

  (1)自由朗读儿歌,一边读一边想:儿歌一共几个小节?从中读懂了什么?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同伴。

  (2)还有不懂的地方,在旁边做上记号。

  4.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5.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设计意图:儿歌内容简单,教师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小组合作,互动交流中获得对儿歌内容的大致理解,但是对于第二小节中出现的复姓,学生会有疑难,因此需要引导学生质疑,渗透"学贵有疑"的思想。

  三、开展游戏,趣味诵读

  (一)诵读第一节。

  1.指名朗读第一节。

  2.齐读第一节。

  3.了解第一节的姓氏介绍方法。

  出示:

  什么李?木子李。

  什么张?弓长张。

  古月胡,口天吴,

  双人徐,言午许。

  (1)说说发现了什么。(通过把字拆开的方式来介绍姓氏。)

  (2)出示几个姓,让学生尝试拆解。如"章-立早章""吕-双口吕""林-双木林""陈-耳东陈""黄-草头黄"等。

  (3)齐读第一节。

  (4)同桌用玩拍手游戏的方式朗读第一节。

  4.采用不同的方法讲述。

  (1)除了拆字法,还有什么方法也能讲清自己的姓氏呢?

  (2)照样子说一说。

  出示:你姓什么?我姓方。

  什么方?方向的方。

  ①师生问答。

  ②学生同桌之间游戏问答。

  5.齐读第一节,背诵第一节。

  (二)诵读第二节。

  1.引读:

  师:*姓氏有很多--

  生: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指导读好"郑"字,它的韵母是后鼻音。

  2.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姓氏,接一接。

  3.出示第四、五行,认识复姓。

  (1)跟着老师读好复姓。

  (2)教师介绍复姓。

  (3)学生补充自己知道的复姓。

  (4)教师补充常见的复姓。

  4.指名读第二节。

  5.齐读第二节,背诵第二节。

  (三)比赛朗读,加深记忆。

  1.个人挑战赛。

  2.男生女生集体比赛。

  3.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的意识和*惯。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采用拍手游戏、朗读比赛等形式寓教于乐,可以让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兴趣。

  四、合作学*,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张""赵""钱",学*新部首。

  (1)指名朗读生字。

  (2)介绍部首:"弓、走、钅"。

  (3)说说一个字在做部首时和原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2.出示生字:么、国、方、什、双、王……说说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快速记住它们。

  3.小组合作交流。

  预设:

  国:四四方方一个框,里面住着小玉儿。(猜谜法)

  方:"放学"的"放"去掉反文旁,就是方。(熟字拆解法)

  双:又又成双。(部件组合法)

  王:王王王,王嘉成的王。(介绍班级同学姓氏法)

  …………

  4.出示字卡,学生领读、自由读、小组读、开火车读。

  5.比一比,看谁组的词语多。(把生字进行组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学*,在小组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对多种识记生字的方式的肯定,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从而达到对字形字义的整体识记。

  五、指导书写,掌握笔顺

 1.复*写字姿势。("三个一")

  2.动画演示生字的笔顺,学生一边观察一边用右手模仿书空。

  3.观察例字:看一看,每一个笔画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4.教师范写,请同学们当小老师给老师讲一讲每一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遇到学生说不准的地方,教师重点讲解。

  (如:国--方框儿要稍微大一些,竖画要直,"玉"字要写得小,里面的一竖写在竖中线上;双--两个"又"在写的时候要注意变化,左边的捺要变成点,稍稍比右边的"又"小;王--笔画少,注意竖写在竖中线上,第二横要写在横中线上,稍短,第三横最长,稳稳托住上面的笔画。)

  5.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书写。(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6.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7.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鼓励学生多观察,掌握生字的写法。

  设计意图:本环节采用动画演示、课本观察、集中讲解、教师示范、自由练写等方法指导学生书写,并针对关键笔画进行了反复强调,使学生准确掌握每一个汉字的.书写,为后续的书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反思

  1.趣味诵读,激发学生学*兴趣。

  本课我采用了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朗读教学。通过师生问答游戏,生生问答游戏,你来说我来猜,开展朗读比赛等富有趣味的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也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感受到本课的韵律与节奏。同时,在采用不同方法问答的时候,能让学生用多种方式识记生字,在充分的诵读中,不仅解决了背诵任务,同时也对祖国的姓氏产生了兴趣,从而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本课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学*小组的合作学*,通过交流不同的识字方法,使学生牢固地记住了生字,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学*生字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汉字的兴趣。

  教科书分析:

  1.课文采用歌谣的体裁,运用对问对答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了我国常见的一些姓氏,不但为学生识字提供了一个轻松愉快的语言环境,巧妙地让学生了解到一种识字方法――合一合(两个字合成一个新字),而且让学生初步感知古老的中华传统文化之一――姓氏文化。课文内容就是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学生学*理解。

  2.课文插图是一个古代小男孩遥望天空出现的一些姓氏,形象地告诉学生我国的姓氏源远流长,是古老的中华传统文化之一。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姓氏”,认识一些常见的姓,激发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之一姓氏文化的兴趣。

  3.认识偏旁弓字旁、走字旁、金字旁,能正确认读“姓”等12个生字新词。

  4.能正确读写“姓”等7个生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和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5.能仿照课后例子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姓。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正确认读“姓”等12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姓”等7个生字。

  教学难点:

  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姓氏”,认识一些常见的姓。

  教学准备:

  教师:“姓”等12个会认读字字卡,“姓”等7个会写字的田字格字卡;课文图画PPT。

  学生:每人一套“姓”等12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目标

  (一)易混字音的拼读

  1. PPT出示下面汉字和音节:

  qīng蛙、qīn人;星xīng、xīn里;

  出示任务:自由读词语,注意读准读音。

  2. 反馈指导:指名读,相机指导。齐读。

  小结:读准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读准舌尖前音和翘舌音,有助于读准字音,帮助我们纠正地方音。

  (二)复*会写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词。

  1. PPT出示有关字词:什么 双木林 ** 地方

  出示任务:自由读读这些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2. 反馈指导:指名读,相机正音。齐读。

  3.小结:这些红色字体的字,我们学*完课文,就要求能正确书写了。

  (三)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目标。

  导语:同学们,我们学*了识字课文《春夏秋冬》,了解了四季各有的气象现象和欣欣向荣的春天的一些事物现象。今天学*另一篇识字课文,请看老师板书课文题目。

  1.老师板书题目:②姓氏歌(“姓氏”注音)

  2.出示任务:自己借助拼音读准题目。

  3.反馈指导:指名读题目;订正后全班齐读课题。

  3.释题,明确主要学*目标。

  过渡语:同学们,读了课题目,从课题我们知道这篇识字课文是一首歌谣,是一首关于“姓氏”的歌谣。“姓氏”是指什么呢?我们读了课文就知道了。学*这篇识字课文,不但要知道“姓氏”指什么,还要学*这一课文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确通顺,并且背诵下来。

  二、学*朗读课文

  (一)借助汉语拼音读准课文。

  1.出示任务: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字上面的音节把它读准。

  个体读,同桌互读互纠。

  2. 反馈指导:指名分小节在班级上朗读,相机正音。

  3. 出示任务:在朗读课文,注意刚才纠正的读音,做到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

  个体读,同桌互读互纠。

  4. 反馈指导:指名分小节在班级上朗读,师生共同按要求评议;一个读完评议一个。

  5.小结:朗读做到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是最基本的要求。

  (二)学*把课文读通顺。

  1.导语:课文是一首歌谣,歌谣的朗读讲究的是节奏。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这首歌谣意思的理解,尝试通过打拍子的方式,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尝试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个体朗读,同桌互读交流。

  2.反馈指导:指名分小节在班级上朗读,师生共同按要求评议;一个读完评议一个。

  3.自由练*朗读后,全班一起击掌打拍子朗读。

  4.小结:歌谣的朗读要讲究节奏,就像我们歌唱一样,所以我们一般可以采用击掌这样的方式打拍子来朗读。

  三、学*会认读的字和新的偏旁

  (一)学*会认读的字。

  1.导语:同学们真会朗读!那么,这课会认读的字宝宝单独拿出来,你能把它们都正确认读吗?

  出示任务:在课文中圈画出会认读的字,然后借助汉语拼音读准。

  2.反馈指导:

  (1)订正会认的字的圈画。

  (2)出示会认的字字卡(注音),指名拼读(学*速度中等的2―3个学生)相机指导(含音难字读音指导)。

  (3)全班齐拼读。

  3.会认的'字口头组词。

  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字在生活中,它们会和哪个字宝宝组成词语的呢?同桌说一说。

  4.反馈指导。

  ①逐一反馈,学生组词正确的,就以字卡为中心板书成词语;如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则把这个词语板书在副板书位置,以示区别和纠正。

  ②如果学生组的词语是日常常用词语,可相机让学生口头用词语说一句话。(注意说话数量的把控,不要喧宾夺主。)

  ③将学生组的词语带读一、两遍。

  ④小结:同学们真用心,能在生活中知道那么多的词语,其实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我们可以通过生活认识很多字,知道很多词语的。

  (二)学*新的偏旁。

  1.导语: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不少偏旁,也知道偏旁表示一定范围的意义,能帮助我们学*生字。今天,我们又要学*新的偏旁,请同学们在双横线会认读的字里找一找,我们要通过哪些字学*什么新偏旁?

  2. 反馈指导:

  张(“弓”“长”)弓字旁

  赵(“走”“?”)走字旁

  钱(“钅”“戋”)金字旁

  3.小结讲解:同学们找得真准确!是“张”字的弓字旁、“赵”字的走字旁和“钱”字的金字旁。(一边通过PPT演示,一边讲解)带弓字旁的字,大多与弓有关。如“张”字的本义是上弓弦,“弯”字的本义是拉开弓,从而引申出弯曲的意思;带走字旁的字大多与行走有关,如“赵”字的本义是快步走,“起”字是表示站起身子才能走的意思,即战旗、起来的意思;带金字旁的字,大多与金属有关,“钱”字的本义是指一种用金属制成的农具,后来才指货币。

  4.PPT示,齐读一遍:

  “张”字――“弓”,弓字旁

  “赵”字――“走”,走字旁

  “钱”字――“钅”,金字旁

  5.小结:今天我们又交了三个偏旁新朋友:雨字头和双耳旁。这些偏旁朋友作用可大了,他们表示一定范围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更多的字宝宝,可以帮助我们牢记字宝宝。

  四、背诵课文

  1.导语:掌握了会认读的字,我们就能把课文读得更好了,也能尝试背诵课文了。

  出示任务:继续用击掌的方式有节奏地朗读课文,尝试把课文背诵下来。

  个体练*,同桌互背互纠。

  2.反馈指导。

  指名背诵指导后,全班一起击掌背诵。

  五、会认读的字认字的初步评价

  1.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2.游戏认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

  六、图文结合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课文内容,激发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之一姓氏文化的兴趣

  (一)了解“姓氏”,做问答游戏。

  1.提问:读了课文,同学们,你们知道“姓氏”是指什么吗?(预设:“姓氏”指的是姓名中的姓)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句子中知道这个意思的?(预设:你姓什么?我姓李。他姓什么?他姓张。)

  小结:“姓氏”现在就指我们姓名中的“姓”,课题《姓氏歌》就是关于我们的姓的歌谣的意思。

  2.做问答游戏。

  (1)自由读题目,了解游戏方法。

  出示任务:自由读“照样子做问答游戏”,想一想:除了歌谣中用到的利用两个字合一合的方法介绍自己的姓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介绍?

  反馈预设:可以用词语中的字介绍。

  (2)同桌做游戏,指名同桌展示。

  (3)说说班里同学的姓。

  (二)看图,简介我国姓氏渊源,激发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之一姓氏文化的兴趣。

  1.导语:那么我国的姓是怎么来的?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PPT示课文插图)

  出示任务:观察这幅图,想一想:图画中的小男孩是什么时候的孩子?他在干什么?

  同桌交流后反馈。预设:古时候的小男孩;他在观看天空上出现的姓。

  2.提问:根据这幅图,你猜猜我国的姓是怎么来的?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学生猜测后作以下简介,PPT出示。)

  简介:我国的姓氏起源自很久很久的远古时代,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形成我们现在的姓。例如,陈姓是古帝舜的后裔的姓。公元前一千多年的周武王灭商后,追封先贤遗民,封舜的后裔与陈(地名,今河南淮阳),国号陈,其后子孙均以陈为姓。又如,赵姓缘起自远古少氏。后在公元前一千多年的西周周穆王赐少氏十三代孙造父赵城,获得赵姓。

  (三)了解课文其他内容。

  提问:通过歌谣,你还了解到我国姓氏的哪些知识呢?你是从哪些句子了解到的?

  预设:1.姓有单个字的,也有两个字的;(句子:第2小节)2.不止歌谣中讲到的,还有很多很多(句子:*姓氏有很多。以及省略号)

  小结:同学们真会读书。我国姓氏除了有一个字的、两个字的,还有多个字的呢。比如我国的末代皇帝溥仪,他就姓“爱新觉罗”四个字。我国的姓氏的确很多很多,有一本书《中华姓氏书法大词典》,就收集了10129个姓氏。

  小结:同学们,我国的姓氏是不是历史很悠久?还蕴藏着很多的知识呢?有兴趣了解你们自己的姓是怎么来的,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吗?姓氏里有些什么故事呢?让我们回家查查资料,了解了解吧。

  七、会认读的字认字的评价

  1.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2.游戏认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关注学*慢的学生。)。

  八、写字指导

  (一)字形教学。

  1.PPT示会写的字,读一遍。

  2.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然后班级交流。(学生在说记法中说到的形*字、音*字,组词板书在副板书位置,以帮助区别字形细部,知记字形。)

  (二)指导书写。

  1.根据结构给这些会写的字分类。独体字:王、方、么;左右结构:姓、什、双;全包围结构:国。

  2.指导 “王”“方”“么”的书写。(学生提笔写字前,提示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以下相同,不再重复。)

  (1)指名说说笔画笔顺,订正后全体一起书空说笔画笔顺。

  (2)观察并说说“王”“方”“么”各笔画起止位置。

  (3)范写“王”“方”“么”,分别提示各笔画起止。

  (4)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1.指导“姓” “双”“什”的书写。

  (1)仔细观察,说说字各部件的占位和书写要注意的笔画。

  (2)分别范写“姓”“什”“双”,提示:“姓”“双”,左右部件占位大致相等,右边部件书写稍宽;“姓”的女字旁长点变短点,“生”字最后一横穿插“女”字短点下方;“双”字左边“又”字捺变点,右边“又”字撇穿插到点的下方。

  (3)学生分别分组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2.指导“国”的书写。

  (1)观察并说说“国”书写要注意的笔画和笔顺。

  (2)范写“国”,提示:“国”字外的方框是长方形,左竖比右竖短点,五横三竖要等距。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九、会写字书写练*

  十、总结(学*状况和知识能力点)

  作业设计:

  1.朗读和背诵课文。

  2.有兴趣的查找我国姓氏资料。

  板书设计:

  教科书分析:

  1.课文采用歌谣的体裁,运用对问对答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了我国常见的一些姓氏,不但为学生识字提供了一个轻松愉快的语言环境,巧妙地让学生了解到一种识字方法――合一合(两个字合成一个新字),而且让学生初步感知古老的中华传统文化之一――姓氏文化。课文内容就是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学生学*理解。

  2.课文插图是一个古代小男孩遥望天空出现的一些姓氏,形象地告诉学生我国的姓氏源远流长,是古老的中华传统文化之一。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姓氏”,认识一些常见的姓,激发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之一姓氏文化的兴趣。

  3.认识偏旁弓字旁、走字旁、金字旁,能正确认读“姓”等12个生字新词。

  4.能正确读写“姓”等7个生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和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5.能仿照课后例子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姓。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正确认读“姓”等12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姓”等7个生字。

  教学难点:

  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姓氏”,认识一些常见的姓。

  教学准备:

  教师:“姓”等12个会认读字字卡,“姓”等7个会写字的田字格字卡;课文图画PPT。

  学生:每人一套“姓”等12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目标

  (一)易混字音的拼读

  1. PPT出示下面汉字和音节:

  qīng蛙、qīn人;星xīng、xīn里;

  出示任务:自由读词语,注意读准读音。

  2. 反馈指导:指名读,相机指导。齐读。

  小结:读准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读准舌尖前音和翘舌音,有助于读准字音,帮助我们纠正地方音。

  (二)复*会写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词。

  1. PPT出示有关字词:什么 双木林 ** 地方

  出示任务:自由读读这些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2. 反馈指导:指名读,相机正音。齐读。

  3.小结:这些红色字体的字,我们学*完课文,就要求能正确书写了。

  (三)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目标。

  导语:同学们,我们学*了识字课文《春夏秋冬》,了解了四季各有的气象现象和欣欣向荣的春天的一些事物现象。今天学*另一篇识字课文,请看老师板书课文题目。

  1.老师板书题目:②姓氏歌(“姓氏”注音)

  2.出示任务:自己借助拼音读准题目。

  3.反馈指导:指名读题目;订正后全班齐读课题。

  3.释题,明确主要学*目标。

  过渡语:同学们,读了课题目,从课题我们知道这篇识字课文是一首歌谣,是一首关于“姓氏”的歌谣。“姓氏”是指什么呢?我们读了课文就知道了。学*这篇识字课文,不但要知道“姓氏”指什么,还要学*这一课文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确通顺,并且背诵下来。

  二、学*朗读课文

  (一)借助汉语拼音读准课文。

  1.出示任务: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字上面的音节把它读准。

  个体读,同桌互读互纠。

  2. 反馈指导:指名分小节在班级上朗读,相机正音。

  3. 出示任务:在朗读课文,注意刚才纠正的读音,做到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

  个体读,同桌互读互纠。

  4. 反馈指导:指名分小节在班级上朗读,师生共同按要求评议;一个读完评议一个。

  5.小结:朗读做到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是最基本的要求。

  (二)学*把课文读通顺。

  1.导语:课文是一首歌谣,歌谣的朗读讲究的是节奏。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这首歌谣意思的理解,尝试通过打拍子的方式,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尝试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个体朗读,同桌互读交流。

  2.反馈指导:指名分小节在班级上朗读,师生共同按要求评议;一个读完评议一个。

  3.自由练*朗读后,全班一起击掌打拍子朗读。

  4.小结:歌谣的朗读要讲究节奏,就像我们歌唱一样,所以我们一般可以采用击掌这样的方式打拍子来朗读。

  三、学*会认读的字和新的偏旁

  (一)学*会认读的字。

  1.导语:同学们真会朗读!那么,这课会认读的字宝宝单独拿出来,你能把它们都正确认读吗?

  出示任务:在课文中圈画出会认读的字,然后借助汉语拼音读准。

  2.反馈指导:

  (1)订正会认的字的圈画。

  (2)出示会认的字字卡(注音),指名拼读(学*速度中等的2―3个学生)相机指导(含音难字读音指导)。

  (3)全班齐拼读。

  3.会认的字口头组词。

  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字在生活中,它们会和哪个字宝宝组成词语的呢?同桌说一说。

  4.反馈指导。

  ①逐一反馈,学生组词正确的,就以字卡为中心板书成词语;如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则把这个词语板书在副板书位置,以示区别和纠正。

  ②如果学生组的词语是日常常用词语,可相机让学生口头用词语说一句话。(注意说话数量的把控,不要喧宾夺主。)

  ③将学生组的词语带读一、两遍。

  ④小结:同学们真用心,能在生活中知道那么多的词语,其实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我们可以通过生活认识很多字,知道很多词语的。

  (二)学*新的偏旁。

  1.导语: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不少偏旁,也知道偏旁表示一定范围的意义,能帮助我们学*生字。今天,我们又要学*新的偏旁,请同学们在双横线会认读的字里找一找,我们要通过哪些字学*什么新偏旁?

  2. 反馈指导:

  张(“弓”“长”)弓字旁

  赵(“走”“?”)走字旁

  钱(“钅”“戋”)金字旁

  3.小结讲解:同学们找得真准确!是“张”字的弓字旁、“赵”字的走字旁和“钱”字的金字旁。(一边通过PPT演示,一边讲解)带弓字旁的字,大多与弓有关。如“张”字的本义是上弓弦,“弯”字的本义是拉开弓,从而引申出弯曲的意思;带走字旁的字大多与行走有关,如“赵”字的本义是快步走,“起”字是表示站起身子才能走的意思,即战旗、起来的意思;带金字旁的字,大多与金属有关,“钱”字的本义是指一种用金属制成的农具,后来才指货币。

  4.PPT示,齐读一遍:

  “张”字――“弓”,弓字旁

  “赵”字――“走”,走字旁

  “钱”字――“钅”,金字旁

  5.小结:今天我们又交了三个偏旁新朋友:雨字头和双耳旁。这些偏旁朋友作用可大了,他们表示一定范围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更多的字宝宝,可以帮助我们牢记字宝宝。

  四、背诵课文

  1.导语:掌握了会认读的字,我们就能把课文读得更好了,也能尝试背诵课文了。

  出示任务:继续用击掌的方式有节奏地朗读课文,尝试把课文背诵下来。

  个体练*,同桌互背互纠。

  2.反馈指导。

  指名背诵指导后,全班一起击掌背诵。

  五、会认读的字认字的初步评价

  1.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2.游戏认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

  六、图文结合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课文内容,激发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之一姓氏文化的兴趣

  (一)了解“姓氏”,做问答游戏。

  1.提问:读了课文,同学们,你们知道“姓氏”是指什么吗?(预设:“姓氏”指的是姓名中的姓)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句子中知道这个意思的?(预设:你姓什么?我姓李。他姓什么?他姓张。)

  小结:“姓氏”现在就指我们姓名中的“姓”,课题《姓氏歌》就是关于我们的姓的歌谣的意思。

  2.做问答游戏。

  (1)自由读题目,了解游戏方法。

  出示任务:自由读“照样子做问答游戏”,想一想:除了歌谣中用到的利用两个字合一合的方法介绍自己的姓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介绍?

  反馈预设:可以用词语中的字介绍。

  (2)同桌做游戏,指名同桌展示。

  (3)说说班里同学的姓。

  (二)看图,简介我国姓氏渊源,激发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之一姓氏文化的兴趣。

  1.导语:那么我国的姓是怎么来的?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PPT示课文插图)

  出示任务:观察这幅图,想一想:图画中的小男孩是什么时候的孩子?他在干什么?

  同桌交流后反馈。预设:古时候的小男孩;他在观看天空上出现的姓。

  2.提问:根据这幅图,你猜猜我国的姓是怎么来的?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学生猜测后作以下简介,PPT出示。)

  简介:我国的'姓氏起源自很久很久的远古时代,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形成我们现在的姓。例如,陈姓是古帝舜的后裔的姓。公元前一千多年的周武王灭商后,追封先贤遗民,封舜的后裔与陈(地名,今河南淮阳),国号陈,其后子孙均以陈为姓。又如,赵姓缘起自远古少氏。后在公元前一千多年的西周周穆王赐少氏十三代孙造父赵城,获得赵姓。

  (三)了解课文其他内容。

  提问:通过歌谣,你还了解到我国姓氏的哪些知识呢?你是从哪些句子了解到的?

  预设:1.姓有单个字的,也有两个字的;(句子:第2小节)2.不止歌谣中讲到的,还有很多很多(句子:*姓氏有很多。以及省略号)

  小结:同学们真会读书。我国姓氏除了有一个字的、两个字的,还有多个字的呢。比如我国的末代皇帝溥仪,他就姓“爱新觉罗”四个字。我国的姓氏的确很多很多,有一本书《中华姓氏书法大词典》,就收集了10129个姓氏。

  小结:同学们,我国的姓氏是不是历史很悠久?还蕴藏着很多的知识呢?有兴趣了解你们自己的姓是怎么来的,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吗?姓氏里有些什么故事呢?让我们回家查查资料,了解了解吧。

  七、会认读的字认字的评价

  1.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2.游戏认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关注学*慢的学生。)。

  八、写字指导

  (一)字形教学。

  1.PPT示会写的字,读一遍。

  2.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然后班级交流。(学生在说记法中说到的形*字、音*字,组词板书在副板书位置,以帮助区别字形细部,知记字形。)

  (二)指导书写。

  1.根据结构给这些会写的字分类。独体字:王、方、么;左右结构:姓、什、双;全包围结构:国。

  2.指导 “王”“方”“么”的书写。(学生提笔写字前,提示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以下相同,不再重复。)

  (1)指名说说笔画笔顺,订正后全体一起书空说笔画笔顺。

  (2)观察并说说“王”“方”“么”各笔画起止位置。

  (3)范写“王”“方”“么”,分别提示各笔画起止。

  (4)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1.指导“姓” “双”“什”的书写。

  (1)仔细观察,说说字各部件的占位和书写要注意的笔画。

  (2)分别范写“姓”“什”“双”,提示:“姓”“双”,左右部件占位大致相等,右边部件书写稍宽;“姓”的女字旁长点变短点,“生”字最后一横穿插“女”字短点下方;“双”字左边“又”字捺变点,右边“又”字撇穿插到点的下方。

  (3)学生分别分组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2.指导“国”的书写。

  (1)观察并说说“国”书写要注意的笔画和笔顺。

  (2)范写“国”,提示:“国”字外的方框是长方形,左竖比右竖短点,五横三竖要等距。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九、会写字书写练*

  十、总结(学*状况和知识能力点)

  作业设计:

  1.朗读和背诵课文。

  2.有兴趣的查找我国姓氏资料。

  板书设计:

  教材内容

  第二册第一单元(识字)第2课

  教学内容

  课本P4P5

  教学目标

  (核心目标前加★号)

  1、诵读《姓氏歌》,了解*人的传统姓氏文化。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2、通过诵读《姓氏歌》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部首“弓、钅”。

  3、通顺、流利、有节奏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采用多种方法诵读《姓氏歌》,正确、规范姓氏读法

  教学难点 通过诵读《姓氏歌》认识生字

  教具准备 课件,百家姓资料、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导学设计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教学任务 1、诵读《姓氏歌》,了解*人的传统姓氏文化。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2、通过诵读《姓氏歌》,认识12个生字、认识部首“弓、钅”。

  3、通顺地朗读课文。

  教学环节 教学预设(提问设计) 小组任务 修改补充

  揭题导入

  导学反馈

  用时:3分钟

  一、启发谈话,导入活动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我国的经典诗文有哪些,你们知道吗? (出示课件:告诉学生,我国的经典诗文有《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论语》等。

  二、诵读汇报: (出示《百家姓》)

  1、集体齐读《百家姓》

  赵 钱 孙 李 周 吴 郑 王

  冯 陈 褚 卫 蒋 沈 韩 杨

  朱 秦 尤 许 何 吕 施 张

  孔 曹 严 华 金 魏 陶 姜

  ……有多少同学愿意参与都可以,能说多少说多少 学生讨论交流。

  精讲点拨

  用时:27分钟 一、自主学*,了解儿歌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儿歌,找到文中的生字圈出来,遇到读不准的 生字,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反复读几遍。

  2.指名朗读,集体订正后齐声诵读。

  3.小组合作。 (1)自由朗读儿歌,一边读一边想:儿歌一共几个小节?从中读懂了 什么?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同伴。 (2)还有不懂的地方,在旁边做上记号。

  4.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5.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二、开展游戏,趣味诵读

  (一)诵读第一节。

  1.指名朗读第一节。

  2.齐读第一节。

  3. 了解第一节的姓氏介绍方法。 出示: 什么李?木子李。 什么张? 弓长张。 古月胡,口天吴, 双人徐,言午许。

  (1)说说发现了什么。(通过把字拆开的方式来介绍姓氏。)

  (2)出示几个姓,让学生尝试拆解。如“章—立早章”“吕—双口吕”“林— 双木林”“陈—耳东陈”“黄—草头黄”等。

  (3)齐读第一节。

  (4)同桌用玩拍手游戏的方式朗读第一节。 4.采用不同的方法讲述。

  (1)除了拆字法,还有什么方法也能讲清自己的姓氏呢?

  (2)照样子说一说。 出示:你姓什么?我姓方。 什么方?方向的方。

  ①师生问答。

  ②学生同桌之间游戏问答。

  5.齐读第一节,背诵第一节。

  (二)诵读第二节。

  1.引读: 师:*姓氏有很多—— 生:赵、钱、孙、李,周、吴、 郑、王。 指导读好“郑”字,它的韵母是后鼻音。

  2.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姓氏,接一接。

  3.出示第四、五行,认识复姓。

  (1)跟着老师读好复姓。

  (2)教师介绍复姓。

  (3)学生补充自己知道的复姓。

  (4)教师补充常见的复姓。

  4.指名读第二节。

  5.齐读第二节,背诵第二节。

  (三)比赛朗读,加深记忆。

  1.个人挑战赛。

  2.男生女生集体比赛。

  3.齐读课文。

  三、合作学*,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张”“赵”“钱”,学*新部首。 (1)指名朗读生字。 (2)介绍部首:“弓、走、钅”。 (3)说说一个字在做部首时和原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2.出示生字:么、国、方、什、双、王 ……说说有什么好方法可以 快速记住它们。 3.小组合作交流。 预设: 国:四四方方一个框,里面住着小玉儿。

  四、活动总结:同学们,*的古代传统文化,流传至今。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课外阅读中,学到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

  当堂训练

  巩固拓展

  用时:5分钟 一、完成课后练*

  读读:自由朗读、同桌互读、正音纠错

  做游戏:师生互动,说姓氏

  例:你姓什么?我姓张。什么张,弓长张。

  介绍自己姓什么,可以用不同方法。

  说说你还知道什么姓?

  达标检测

  用时:

  作业设计

  完成《同步精练》部分*题

  2、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姓氏歌

  木子李

  弓长张

  古月胡……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第 课时)

  教学任务 通过诵读《姓氏歌》,巩固上节课认识的12个生字。学会写7个生字背诵课文。

  教学环节 教学预设(提问设计) 小组任务 修改补充

  揭题导入

  导学反馈

  用时:5分钟 复旧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检查认字。

  2、齐读课文

  精讲点拨

  用时:15分钟 一、指导书写生字

  (1)指名朗读,正音。

  (2)通过多种方式反复识记生字。

  (3)多媒体出示田字格生字“姓、什、双”

  学生观察思考:这三个字是什么结构?(左右结构)

  比较其书写特点。

  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多媒体出示田字格中“王、方、么”引导学生观察结构、书写要领、描红、临写、扩词

  出示“国”,回顾结构、部首并组词

  有感情、节奏地朗诵课文。

  当堂训练

  巩固拓展

  用时:15分钟 书写生字,完成练*

  达标检测

  用时: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木子——( ) 弓长——( ) 古月——

  ( )

  口天——( ) 子小——( ) 言午——

  ( )

  作业设计

  1、《好字行天下》

  2、《同步精练》

  板书设计 姓氏歌

  木子李 姓 什 么 双 国 王 方

  弓长张

  古月胡…………

  设计说明

  这是一篇有关姓氏的儿歌,第一节通过问答的方式,告诉了我们一些常见姓氏的写法,第二节列举了一些*姓氏。整首儿歌节奏感强,通过诵读极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是《语文课程标准》着力强调的基本理念。因此,本节课设计,教师以自主交流、游戏互动为方式,努力将学生的识字愿望与《语文课程标准》理念相结合,引导学生"学*独立识字"。同时,在识字的过程中熟读成诵,这样不仅积累了姓氏知识,还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师生)

  2.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诵读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百家姓》音频文件,学生进行跟读。

  2.说说自己姓什么。在播放的音频文件中听到了吗?

  3.揭示课题,并板书。

  4.随文识字:"姓"。

  (1)根据拼音读准字音,注意读好后鼻音。

  (2)学生交流怎么记这个生字。(可以用部首+熟字的方法;也可以用形*字比较的方法。)

  (3)组词。

  (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教师提醒写字注意点:"姓"的女字旁,横要写得短,注意避让,右边的"生"横画要稍微短些,第一横起笔在横中线上。

  (5)生描红。

  设计意图:开课伊始,节奏感强的《百家姓》诵读一下子让学生充满好奇,充满兴趣,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教学内容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顺势随文识写生字,有效地提高识字的数量和质量,也有效地促进了儿童语言的发展。


姓氏歌教学设计菁选(扩展7)

——《姓氏歌》教学反思菁选

《姓氏歌》教学反思15篇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姓氏歌》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姓氏歌》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姓氏每个人都有,都不陌生,所以一开始介绍百家姓,孩子不陌生,但是说出大量的姓,对孩子来说可能一时说不完整,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

  通过对百家姓的认识,对姓氏歌的学*,孩子们更多的了解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并且产生了热爱之情。

  本堂课自我感觉还不错,我认为主要是内容吸引孩子,孩子的兴趣就被激起,有了兴趣后孩子们会跟着你走,迫不及待想学*后面的。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愿意学了,这是教学中最最基础的。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就在于此,你要想办法抓住孩子的兴趣,让他们快乐地学*,在不知不觉中学到本领。可是这一点我还欠缺着呢!

  《姓氏歌》是一篇有关姓氏的儿歌,第一节通过问答的方式告诉了我们一些常见姓氏的写法,第二节列举了一些中国姓氏。整首儿歌节奏感强,通过诵读极易引发学生的兴趣。

  在小学低年级段,《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的基本理念就是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理念,我在教学《姓氏歌》时,就特别注重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

  齐读第一节时,采用同桌玩拍手游戏的方式朗读,激发了学生学*的热情,每个孩子都高兴得不得了,不认识的字就主动读拼音,很快就认识了所有的.生字。识字时,我让学生用拆一拆的方法记住生字,如:张=弓+长,李=木+子,吴=口+天,许=言+午。倒过来就是加一加的识字方法。

  课上还进行编辑识记:子+小=孙,调动孩子编记自己姓氏的积极性。让孩子们联系自己的姓氏,同桌之间编,小组内编,让其他小朋友记住自己的姓。孩子们七嘴八舌不停地编,不亦乐乎,从而达到了让他们快乐地学*,在不知不觉中学到本领,认识掌握更多的汉字的目的,并注重培养了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

  《姓氏歌》是一篇有关姓氏的儿歌,第一节通过问答的`方式,告诉了我们一些常见姓氏的写法,第二节列举了一些中国姓氏。整首儿歌节奏感强,通过诵读极易引发学生的兴趣。

  本课我采用了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朗读教学。通过师生问答游戏,生生问答游戏,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也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感受到本课的韵律与节奏。同时,在采用不同方法问答的时候,能让学生用多种方式识记生字,在充分的诵读中,解决了背诵任务。

  本课是根据传统蒙学读物《百家姓》编写成的韵语识字,将些常用姓氏寓于朗朗上口的儿歌之中。全文共两小节,第一小节前4行采用一一问答,分别以自我介绍和介绍他人的方式引出姓氏“李”和“张”,后两行采用三字句的形式介绍了两组音*姓氏“胡、吴”“徐、许”。第二小节列举了《百家姓》中排名靠前的八个姓氏,以及“诸葛、东方、上官、欧阳”四个复姓,说明中国姓氏之多,以及中国姓氏的多样性。全文读起来节奏明快,易于理解和背诵。

  本课渗透了中国传统姓氏文化,介绍的姓氏大多以民间约定俗成的方式称说,主要有分解部件和说偏旁两种方法,体现了合体字的'特点。课后练*中还提到了以组词来介绍姓氏的方法。教学时,要借助介绍姓氏达到识字的目的,同时鼓励学生运用于生活实践中。

  1、趣味诵读,激发学生学*兴趣。

  本课我采用了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朗读教学。通过师生问答游戏,生生问答游戏,你来说我来猜,开展朗读比赛等富有趣味的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也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感受到本课的韵律与节奏。同时,在采用不同方法问答的时候,能让学生用多种方式识记生字,在充分的诵读中,不仅解决了背诵任务,同时也对祖国的姓氏产生了兴趣,从而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本课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学*小组的合作学*,通过交流不同的识字方法,使学生牢固地记住了生字,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学*生字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汉字的兴趣。

  3、不足之处:

  在本节课中,引导部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但是出示的音*字或者形*字过难过多,没有较好的联系课文中出示的生字,导致课堂节奏过慢,没有完成教学设计中应有的环节。

  今天教孩子们学*第二课《姓氏歌》,在导入的时候就激发了孩子们的学*兴趣。比如:老师问:“光头强姓什么?”孩子们:“姓光”熊大姓什么?”姓熊”。“语文老师姓什么?”孩子回答“姓向”。“校长姓什么?姓刘。”然后过度读到课文,理解课文。本课我采用一问一答地进行了朗读教学。通过师生问答游戏,学生问答游戏,你来说我来猜,开展朗读比赛等富有趣味的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也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感受到本课的韵律节奏感。同时,在采用不同方法问答的时候,能让学生用多种方式识记生字,在充分的诵读中,不仅解决了背诵任务,同时也对祖国的姓氏产生了兴趣,从而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本课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学*同桌、小组的合作学*,通过交流不同的识字方法,使学生牢固地记住了生字,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学*生字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汉字的兴趣。

  《姓氏歌》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姓氏每个人都有,都不陌生,所以一开始介绍百家姓,孩子不陌生,但是说出大量的.姓,对孩子来说可能一时说不完整,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

  通过对百家姓的认识,对姓氏歌的学*,孩子们更多的了解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并且产生了热爱之情。

  本堂课自我感觉还不错,我认为主要是内容吸引孩子,孩子的兴趣

  本课我采用了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朗读教学。通过师生问答游戏,生生问答游戏,你来说我来猜,开展朗读比赛等富有趣味的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也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感受到本课的韵律与节奏。同时,在采用不同方法问答的时候,能让学生用多种方式识记生字,在充分的诵读中,不仅解决了背诵任务,同时也对祖国的姓氏产生了兴趣,从而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总结概括了文中介绍姓氏的各种方法,如:汉字拆分法(组合法)、说偏旁法、组词法等。为了调动学生的学*兴趣,我主要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学*小组的合作学*,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学*汉字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汉字的兴趣。在学*“许、徐”两个姓氏时,我举了两位老师的例子,学*复姓时,我还联系到了诸葛亮、司马光、欧阳修等历史人物,同时还补充了赵姓为什么排第一的.趣味小故事,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孩子们探究学*课外知识的欲望。

  总之,在教学中永远不会做到尽善尽美,我在教学本课时,让学生读的还不够充分,姓氏了解的还太少,学*气氛不够活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注重提升个人素质,让自己的课堂教学上一个新的台阶。

  《姓氏歌》是一篇有关姓氏的儿歌,第一节通过问答的方式,它告诉了我们一些常见姓氏的写法,第二节列举了一些中国姓氏。整首儿歌节奏感强,通过诵读极易引发学生的兴趣。

  由于小学低年级段,《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的基本理念就是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理念,我在教学《姓氏歌》时,就特别注重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

  因此,教学本课时,诵读儿歌,我让学生齐读第一节时,采用同桌玩拍手游戏的方式朗读,激发了学生学*的热情,各个孩子都高兴的不得了,不认识的`字就主动读拼音,很快就认识了所有的生字。识字时,我让学生用拆一拆的方法记住生字,如:张=弓+长,李=木+子,吴=口+天,许=言+午。倒过来就是加一加的识字方法。

  我还用我的姓氏进行编辑识记:子+小=孙,调动孩子编记自己姓氏的积极性。让孩子们联系自己的姓氏,同桌之间编,小组内编,让其他小朋友记住自己的姓。孩子们各个活跃的七嘴八舌不停地编,调动了孩子们的兴趣,孩子们说的不亦乐乎,从而达到了让他们快乐地学*,在不知不觉中学到本领,认识掌握更多的汉字的目的,并注重培养了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

  《姓氏歌》是一篇有关姓氏的儿歌,第一节通过问答的方式,它告诉了我们一些常见姓氏的写法,第二节列举了一些中国姓氏。整首儿歌节奏感强,通过极易引发的。

  由于小学低年级段,《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的基本理念就是培养学生主动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理念,我在教学《姓氏歌》时,就特别注重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

  因此,教学本课时,诵读儿歌,我让学生齐读第一节时,采用同桌玩拍手游戏的方式朗读,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各个都高兴的不得了,不认识的字就主动读拼音,很快就认识了所有的。识字时,我让学生用拆一拆的方法记住生字,如:张=弓+长,李=木+子,吴=口+天,许=言+午。倒过来就是加一加的`识字方法。

  我还用我的姓氏进行编辑识记:子+小=孙,孩子编记自己姓氏的积极性。让孩子们联系自己的姓氏,同桌之间编,小组内编,让其他小朋友记住自己的姓。孩子们各个活跃的七嘴八舌不停地编,调动了孩子们的兴趣,孩子们说的不亦乐乎,从而达到了让他们快乐地学*,在不知不觉中学到本领,认识掌握更多的的目的,并注重培养了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

  本课是根据传统蒙学读物《百家姓》编写成的韵语识字,将一些常用姓氏融入儿歌之中。全文共两小节,第一小节前4行采用一一问答,分别以自我介绍和介绍他人的方式引出姓氏“李”和“张”,后两行采用三字句的形式介绍了两组音*姓氏“胡、吴”“徐、许”。第二小节列举了《百家姓》中排名靠前的八个姓氏,以及“诸葛、东方、上官、欧阳”四个复姓,说明中国姓氏之多,以及中国姓氏的多样性。全文读起来节奏明快,易于理解和背诵。

  本课渗透了中国传统姓氏文化,介绍的姓氏的方法主要有分解部件和说偏旁两种方法,体现了合体字的'特点。课后练*中还提到了以组词来介绍姓氏的方法。

  优点:

  1.教学过程中使用“圈一圈、认一认、拼一拼”、“组词”的方法识记生字。生字的书写指导,教会学生正确的书写方法。

  2.明确介绍姓氏的方法很多,本文使用了两种方法:分解部件和说偏旁的方法。又增加了组词法介绍姓氏。将课后*题穿**课文讲解之中,完成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不足之处:

  孩子们的兴趣还未完全激发。今后的教学中,应该设计一下学生喜欢的游戏活动,轻松地学*。

  成功之处

  1.注重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

  教学本课时,诵读儿歌,学生齐读第一节时,采用同桌玩拍手游戏的方式朗读,激发了学生学*的热情,每个孩子都高兴的不得了,不认识的字就主动读拼音,很快就认识了所有的生字。

  2.用姓氏进行编辑识记。

  子+小=孙,调动学生们编记自己姓氏的积极性。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姓氏,同桌之间编,小组内编,让其他小朋友记住自己的姓。孩子们七嘴八舌地编,调动了孩子们的兴趣,孩子们说的不亦乐乎,从而达到了让他们快乐地学*,在不知不觉中学到本领,认识掌握更多的汉字的目的,并注重培养了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

  不足之处

  1.在本节课中,引导部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但是出示的音*字或者形*字过难过多,没有较好的联系课文中出示的生字,导致课堂节奏过慢,没有完成教学设计中应有的环节。

  2.在读书部分,学生能分角色进行朗读,但是读的'环节安排过快,没有给学生充分认识和朗读课文的时间,应该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充分的展示角色朗读。在讲解“张”字时,出示的弓箭和弓字旁的引导能正确指引学生认识并书写,但出示的词语过难,学生认起来存在问题,特别是“张牙舞爪”这个词语,没有在课堂上更正学生出现的问题。在提示学生圈字时,没有做出区分,导致认读和书写的生字没有加以区分,学生在读书的时候就出现了问题。

  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来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

  1.多引导学生自己发现介绍姓氏的方法,既揭示了生字的识记方法,也为学生之后运用方法介绍自己的姓氏作好铺垫。

  2.在学*了“加一加”和“说偏旁”的方法介绍姓氏之后,应该进行拓展迁移,让学生联系生活,介绍姓氏,将所学的方法加以巩固,享受学有所成的乐趣。

  《姓氏歌》是一篇有关姓氏的儿歌,第一节通过问答的方式,它告诉了我们一些常见姓氏的写法,第二节列举了一些中国姓氏。整首儿歌节奏感强,通过诵读极易引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效果

  通过学生自己读课文以及互读,整体感知课文,学生能够较通顺通读全文,部分学生可以与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引领学生细致领会全文,重点讲解其中的生字,如“李”,引导学生认识李字的结构,并能找到其中分出的两部分“木”和“子”,通过“李”字,学生能自己分解“张”字,通过学生的反馈,引导学生认识部首弓字旁,并通过课件展示形象的弓箭,引导学生记住弓字的形状,再通过笔顺展示,引导学生认识弓字旁的书写方法。再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认识“胡”“吴”“徐”“许”几个字,引导学生对生僻字进行拆分,根据结构或者偏旁记忆不同的字。第二段主要是对单姓和复姓的认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诸葛”“欧阳”等复姓。此后,对开篇出示的难区分字加以讲解,学生通过同桌互助或者小组讲解的形式能快速认识难区分的姓氏。下一个环节为指认生字环节,老师通过课件出示认读生字,学生通过抢答、举手回答等形式认读生字,最后环节为课堂总结,并出示课下思考问题。

  《姓氏歌》是一篇有关姓氏的儿歌,第一节通过问答的方式,它告诉了我们一些常见姓氏的写法,第二节列举了一些中国姓氏。整首儿歌节奏感强,通过诵读极易引发学生的兴趣。由于小学低年级段,《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的基本理念就是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理念,我在教学《姓氏歌》时,就特别注重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


姓氏歌教学设计菁选(扩展8)

——对韵歌教学设计菁选

对韵歌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对韵歌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教材分析

  《对韵歌》是部编本教材一年级上册识字第五课的内容,是根据启蒙读物《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编写而成的韵文。课文以自然景物为题材,以“对对子”为表现形式,音韵和谐,朗朗上口。全文共3句,第一、二两句以单字对的形式,包罗自然现象“云、雨、雪、风”和动植物“花、树、鸟、虫”。第三句以双字对的形式,呈现山清水秀和柳绿桃红的美丽景色。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认识7个生字,会写“山”字,认识竖折。

  (二)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三)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汉字、学*“对对子”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汉字和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学生准备: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1.播放《笠翁对韵》视频。

  小朋友,喜欢听歌吗?今天,我们就来听一首特别的歌——《笠翁对韵》。

  这首歌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每句话中都有“对”字)板书:对

  2.试说对子。

  会对对子吗?咱们来对一对。天对(??)大对(??)胖对(??)远对(??)

  看来大家很喜欢对对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关于对对子的儿歌——《对韵歌》。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文。

  小朋友们自由地读读课文,不会的字可以举手问老师,也可以问问边上的同学。

  2.检查读文。

  谁来读给大家听听?你认为哪一句最难读?请你带大家读一读(真是个小老师)。还有谁愿意当小老师的'?

  3.师生合作读。

  (1)老师读上一句,学生读下一句。

  (2)老师读前面的,学生对后面的。

  (三)学*字词

  1.认读生字,巩固字音

  生字宝宝觉得小朋友读得太棒了,他们跑来和大家见面了,小朋友叫叫他们好吗?

  逐个出示“云、雨、风、花、鸟、虫”六个生字。

  哪个生字宝宝最难叫?(风?虫)

  2.图文对应,了解字义

  风常常和它一起来,它是?——雨,听听这是什么雨?(大雨、暴雨、倾盆大雨、暴风雨、狂风暴雨)

  相反的细细雨是什么雨?(小雨、细雨、毛毛雨、春雨)

  春雨来了。什么开了?——花,给花找个朋友(不仅可以说什么花,还可以把花放前面)

  美丽的花把它给引来了——鸟,你会学鸟叫吗?(麻雀叽叽、喜鹊喳喳、布谷鸟布谷布谷、乌鸦呱呱)

  游戏:老师说喜鹊怎么叫,学生说喜鹊这样叫,喳喳,喳喳

  3.追根溯源,明白字理

  在小鸟的叫声中,有一个年纪很大很大的字爷爷来了,你认识它吗?

  (1)出示甲骨文的“鸟”,猜一猜,这是什么字?

  你是怎么想的?(跟鸟长得很像)

  听上去很有道理,看看猜得对不对。演示“鸟”字的演变

  小结:古人真聪明,他们把一样东西简单地画下来,就变成字了。

  (2)认一认“云、雨、虫”的象形字。

  这些字有趣吗?

  4.生字配对。

  (1)出示“树、云、雪、雨、鸟、风、花、虫”的生字卡。

  现在这些生字宝宝跑乱了,忘记自己跟谁对了,你能把他们配对回去吗?

  (2)为什么这么对?

  云为什么不对雨点儿?(一个字对一个字)

  5.学*最后一句。

  (1)一个字对一个字,那两个字呢?

  出示:山清水秀?柳绿桃红

  三个字对几个字?五个字呢?二十个字呢?据说,最长的对子有两百多个字呢。

  (2)去掉“对”字朗读。

  教师变个魔术:出示山清水秀、柳绿桃红。

  读一读

  (3)理解“山清水秀”和“柳绿桃红”。

  看图选成语?读出美

  学生交流感受。

  教师启发:当你看到这样的山水时就可以说“山清水秀”,当你看到这样的春色时就可以说是“柳绿桃红”。

  (五)练写“山字”

  1.山字的笔顺,学*竖折。书空竖折和整个字。

  3.怎样才能写好这个字?中间竖长两边短,笔画之间要均等。

  我们的手上就有山字。写一写。

  4.接下来我们就要写字,一二三四,摆好姿势。

  5.学生书写、评价、再写一个。

  今天这节课咱们就上到这儿,同学们表现很棒。下课。

  五、板书:

  ??????????????????对韵歌

  云????????????雨

  雪????????????风

  花???对???树

  鸟????????????虫

  山清????????????水秀

  柳绿????????????桃红??

  6、教学反思

  《对韵歌》是以对对子的小韵文出现的,读来琅琅上口。教学这首诗歌前我先带领学生复*音节,因为学生已有前面几课的拼音储备,所以我采用各用形式,放手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练*拼读音节。例如:采用“识字带拼音”的方法拼读音节,以更好的帮助学生通过熟字认识字母和音节,学*拼读。

  语文课程是学生学*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能力,再次学*《对韵歌》时,通过初步渗透《对韵歌》“意思相对,字数相同”的基本特点,让学生逐渐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教学《对韵歌》时,我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反复地朗读中识字,并在读中感悟,同时借助多媒体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和自然现象。

  遗憾的是本次教学设计的内容过多,时间把握不到位,生字教学不够详细。

  教学目标评论

  课时目标:

  1.初步认识对子这种文学形式。

  2.认识8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会写“虫、云、山”3个生字,认识“撇折、述、竖遮”。

  2学情分析评论

  本班共计学生42名,学生学*积极性高,学*兴趣浓厚。《对韵歌》是以对对子的小韵文出现的,读来琅琅上口。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时间自己练*诵读,在学生的反复朗读中,进行渗透性的识字教学。

  3重点难点评论

  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诵读课文。

  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对子这种文学形式。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目标评论

  1.初步认识对子这种文学形式。

  2.认识8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会写“虫、云、山”3个生字,认识“撇折、述、竖遮”。?

  4.1.2学时重点评论

  重点

  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诵读课文。

  4.1.3学时难点评论

  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对子这种文学形式。

  4.1.4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5对韵歌(教学过程)评论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揭题导入

  1.全班配合手部动作诵读《金木水火土》。

  2.引导:“天地分上下,日月照今古”这两句儿歌中,有几个意思相对、字数也相同的对子(板书:对)。比如:天对地,“天”和“地”意思相对,都是一个字。你们还能在这两句儿歌中找出对子吗?

  学生在儿歌中寻找对子。教师明确:上对下,日对月,今对古。(学生齐读对子)

  3.揭题: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对韵歌(补充板书:韵歌),这首对韵歌同样藏着意思相对、字数相同的字或词语,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儿歌。

  二、借助图片,认识生字

  1.学*“云对雨,雪对风”。

  (1)出示“云、雨、雪、风”的自然现象的图片,学生观察。

  (2)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这些自然现象。

  (3)要求学生用“云、雨、雪、风”口头组词。

  (4)学生自由读,齐读“云对雨,雪对风”。

  2.学*“花对树,鸟对虫”。

  (1)出示“花、树、鸟、虫”的`事物图片,学生欣赏。

  (2)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认识的鲜花、树木、鸟类和昆虫。

  (3)学生自由读,齐读“花对树,鸟对虫”。

  3.学*“山清对水秀,柳绿对桃红”。

  (1)出示“山清水秀、柳绿桃红”的自然景色的图片,学生欣赏。

  (2)教师提示:“山清水秀”是指山山水水十分清幽秀丽,形容风景优美。“柳绿”指柳树碧绿,“桃红”指桃花嫣红。“柳绿桃红”?则形容花木繁盛、色彩鲜艳的景色。?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哪里的景色是“山清水秀”或“柳绿桃红”。

  (4)学生自由读,齐读“山清对水秀,柳绿对桃红”。

  三、认识笔画,书写汉字

  1.开火车读生字。

  2.读成语:山清水秀、桃红柳绿。

  3.读要求写的生字。

  4.指导书写。

  (1)认真观察,思考:怎样才可以把这三个字写得更漂亮?

  (2)交流写这三个字的小窍门。

  (3)交流书写时需要同学们注意的地方。教师相机强调三个新笔画。“云”字第三笔是“撇折”;“虫”字的第五笔是“提”;“山”的第二笔是“竖折”。

  (4)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5)学生练写,交流反馈。

  四、反复诵读,拓展延伸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读《对韵歌》。可以拍拍手,也可以同桌对读等。

  2.男女生对读。

  3.师生对读。

  4.共同拍手读,能背下来的可以不看书。

  5.小结:对韵歌这种独特的语言表现形式,同元曲汉赋、唐诗宋词一样,散发着中华民族的无穷魅力,让我们踏上对韵的快车远航吧!

  6.出示一些对子,试着一起拍手读一读。

  7.汇报朗读。

  8.小结。

  五、布置作业

  1、书写“虫、云、山”,每个字写一行。

  2、口头组词。

  对、云、雨、风、花、鸟、虫

  基础目标:

  1、通过听读、诵读等方法认识“对、云”等7个生字。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特色目标:

  通过看古文字、想象等方法,识记生字,初步了解汉字文化。

  发展目标:

  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初步培养识字能力。

  2、激发学生对对子这种文学形式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看、听、读、诵、想象等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读题识“对”

  1、读课题: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来学*《对韵歌》,一起来读课题-------(生齐读课题)

  2、认识“对”:看老师给大家变一个小魔术(字卡)神秘地出示“又”,再出示“寸”,演示两字合成“对”。这个字宝宝念“对”,你来读,你来读,这一组齐读。

  3、“对”组词:如果你不下心碰到了别人,应该跟小朋友说-------对不起,齐读三遍(对不起)。如果你的作业写得既正确又工整,老师会给你打个红勾勾,这就是------(生答:对号),齐读三遍。

  二、读《对韵歌》,识文中字

  过渡:这个“对”,也是《对韵歌》的'“对”。这首《对韵歌》读好了,和像你们唱歌一样好听。

  1、师范读,生听读。请坐好,静静地听老师来读。

  2、师领读,学生跟读。下面,老师读一句,你们跟着学一句,尤其要学学老师的语调。

  一次领读:全部跟读

  二次领读:男生跟读

  三次领读:女生跟读

  3、师生齐读。接下咱们一起来读,老师呢大点声,你们小点声轻轻地读,做好准备!

  4、同桌一起读:相互正音。

  5、指名读:找五六名同学。

  6、全班齐读。

  7、开火车读7个生字。(出示生字卡,贴于黑板)瞧!生字宝宝们从课文中跑出来啦,现在,我们开火车来读读!注意:如果读对了,请大家跟读三遍,如果错了,马上举手。

  8、趣味强化识字:分别写出“雨”“鸟”“虫”的古体字,让学生猜猜对应黑板上哪个字卡的字。再找学生领读相对应的字卡。

  9、生字组词:(出示字卡“花”)你看到过什么花呀?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样子很像花呢,举例:你和爸爸妈妈来到海边会看到“浪花”,冬天到了,天空会飘落“雪花”……

  (指示云、雨、风、鸟、虫)请你选择一个组词。

  三、背诵课文,交际检验

  过渡:欣赏图片(山清水秀图和柳绿桃红图)

  1、配乐读文,感受韵律美。让我们慢慢地,轻柔地将这种美读出来吧。(配慢速音乐)

  《对韵歌》还可以这样读(配中速音乐)

  继续来读(配快速音乐)

  (音乐停止)我们也可以拍着手来读。

  2、看屏幕熟读,试着背诵:(课件出示课文,渐次去掉词语,直到屏幕无字)

  四、交际情境,检验背诵。

  刚刚学完,就会背诵了,真了不起!你想背诵给妈妈听吗?

  分别扮作妈妈和奶奶检验背诵。

  五、创设情境,编写对子

  接下来我们轻松一下,玩一个对对子游戏,我说一个找同学对一个。试着对对。

  比如“我说天”(加上动作)……你们就说“我对地”

  操作逐一引导,最后连成一首新的对韵歌

  师:我说天,生:我对地(板贴)

  小对大。

  男对女,

  爸对妈,

  蜜蜂对蝴蝶,

  绿树对红花。

  让学生齐读自编的《对韵歌》

  六、实践作业,落实背诵

  今天回到家可以像这样你说一个,让爸爸对一个,考考爸爸!也可以主动地把背会的《对韵歌》背给奶奶或者妈妈他听。 好,下课!

  一、教学目标

  1、认识6个字,会写6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认识6个字,会写6个字。

  2、在对对子过程中,产生识字兴趣。

  三、教学准备

  1、识字卡片。

  2、实物投影。

  四、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我们都共同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在这个家园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美丽的景象和把地球妈妈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花草树木。说说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象。

  那课文中又介绍了哪些美丽的景象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吧,这是一首对子歌。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提问:你们愿不愿自己先读读?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怎么办?

  小结:借助拼音来帮忙或者向老师、同学请教都是好办法。注意读准字音。

  学生轻声自由读。

  2、检查读书。

  指名读。(老师想请几个同学来读一读,一人读一句。注意我可能随时请你接着读,没叫到的同学仔细听,他们是不是读准字音了。)

  (三)再读课文,了解字词的意思,感受对子的形式。

  1、请你再轻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标出生字。标完后,同桌间互相考一考,看看你是不是认识这些生字朋友了。

  2、说说你们画了哪些生字朋友,大声地读出来。

  3、学*第一小节。

  老师把这些生字朋友从课文中挑出来了,你还认识他们吗?

  (1)出示生字:“雾”。指名读,集体读。

  提问:你们见过“雾”吗?什么样?什么时候见到的?

  师:太阳出来了,雾慢慢地散了。老师有一个词,谁来读一读?

  [出示卡片]齐读晨chén雾

  (2)填空:()对雾

  课件出示云、雾的对比图片。(注:山峰间萦绕的云)知道为什么用云对雾了吗?

  (3)小结:有时我们也把它们放在一起。(课件显示:“对”字消失留下云雾。)

  学生读词。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出示:雨对()

  春夏对()

  追问:为什么这样对?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5)过渡:聪明的孩子们快看看,这幅图说的是哪句话?(出示:青山绿水图片)

  提问: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样的山伴着什么样的水?什么样的水伴着什么样的山?你觉得这样的'景色美不美?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话“青山伴绿水”。

  小结:青山有绿水作伴,绿水有青山作伴,我们有()作伴。(课件出示:我们有____作伴。)这样的情景多美呀!

  (6)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小节。

  4、学*第二小节。

  (1)看图激趣。(出示:农场图片,图上有菜园,周围有果树)

  (2)看图认识蔬菜、水果。

  农场里的物品真不少,看看你认识哪些,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出示:白菜,红椒、蒜苗,豆芽、红薯的图片)

  在学生说出名称的同时,用课件呈现出对应的汉字,生字上有拼音。

  蒜suàn苗葡pú萄táo

  方式:看音节读词,去掉图片背景读词,去掉拼音直接读词。

  (3)引导记字。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个生字,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蒜葡萄都有“艹”,完整地读第二小节。

  思考:“艹”和什么有关?你还知道哪些带有“艹”的字?)

  (4)找对子。

  在这小节里,哪些词语是相对的?比一比,看谁最有眼力。

  (5)朗读第二小节。

  方式:指名读,同桌互相读。

  (6)质疑: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重点理解:红薯长青藤。课件演示图片,帮助理解“长青藤”。

  葡萄穿紫袍:课件出示紫色的葡萄。

  (7)练*说话。看到农场这样的美景,你最想说什么?

  (8)有感情地读第二小节。

  5、小结。有感情地读全文。

  (四)巩固识字,指导写“红”字。

  1、巩固会写字的认读。

  方式:抢读生字词语。

  2、指导书写。

  (1)观察会写字,看看有什么发现。

  (除“袍”字外,都是上下结构或上中下结构的字。)

  (2)指导写“袍”字。

  请学生自己读帖——说说它的写法——学生临写——纠正反馈——再次练写。

  重点提示:衣字旁不要写成示字旁。

  (五)作业。

  收集带有本课生字的物品,并把这些物品的名称记在自己的识字卡片上。

  第二课时

  (一)巩固会认字,进一步记忆字形。

  1、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生字词语。

  2、一字组多词,看谁组得多。

  3、分小组交流怎样记住这些生字,选出好的方法。各组选同学来交流。

  4、交流课外识字情况:

  说说你从哪些物品的名称中找到了上节课我们认识的生字朋友。

  (二)指导写字。

  1、引导学生观察上下结构的字在书写方面的共同之处。(占格、宽窄、大小等方面)

  方式:指名说,课件演示(如:用画线法标明结构特征)

  2、总结上下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律。

  规律:上下对正竖向短,记清各部窄和宽,下部穿插上空间,结构紧凑不松散。

  3、学生照范字书写,教师巡视,展示学生书写并点评。学生对照自己写的观察哪一笔写得好,什么地方需要改进,再写一个。要求:第二个比第一个漂亮。

  4、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在写字方面,你又有什么收获或心得?

  (三)扩展延伸。

  1、你在生活中又认识了哪些字?说给大家听听。

  2、小组合作学*:分小组找一找,在生活中还有哪些词语是相对的,可以对成对子?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找得多。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生字,认识3种笔画。

  2.注重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3.正确地读儿歌,结合插图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学重点】

  正确掌握3个生字的音、形、义,能正确书写3个字。

  【教学难点】

  正确书写3个字。

  【教学过程】

  一、对子导入,激发兴趣

  1.游戏规则:教师说一个词语,学生边拍手边说出它的反义词。如:老师说“天”,学生说“地”。

  2.教师在几组反义词中间分别加上“对”字,让学生再次朗读。

  3.教师导入新课,板书课文题目。

  二、初读韵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动漫。学生认真聆听,感知对韵歌独特的语言形式。

  2.教师鼓励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这首对韵歌。学生借助拼音采用同桌互读、小组轮流读等多种方式自由读对韵歌。

  3.学生朗读展示。教师检查并指导学生朗读。

  三、创设情境,集中识字

  1.课件出示带有音节的生字,请学生试读。

  提示:哪个字最容易读错?哪个字最难读?

  2.指导学生同桌间把难读的字读一读。

  3.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课件,逐字读生字。

  4.屏幕出示所有生字。指导小组学*。

  5.教师分组检查自学情况。

  四、重点指导,强化识字

  1.学*“云”和“山”。

  (1)课件出示“云”和“山”。提问:由这两个字的`形状,你想到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

  (2)提问:你能说出几个带有“云”的词吗?

  (3)出示“绿意浓浓的柳树”和“桃花盛开”的图片。指导学生欣赏、组词并进行简单说话练*。

  2.学*“清”和“秀”字。

  (1)课件出示一幅山清水秀的风景画。用本课学过的词语怎样形容这座山?怎样形容这里的水?

  (2)出示成语。指导朗读。

  3.学*“山”字。

  (1)课件播放“山”的字理图。

  (2)出示“山”字。

  (3)扩词练*。

  五、回文朗读,巩固识字

  1.指导学生齐读课文,读准字音。

  2.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

  六、生字游戏,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巧摘苹果”游戏。要求:读准每个苹果上的生字并组词。

  2.指导书写“云”“虫”“山”。

  (1)指导学生识记字形。(重点指导“云”字的第三笔、“虫”字的第五笔和“山”字的第二笔)

  (2)指导反馈。

  教学目标

  1.认识“对、云”等7个生字,会写“虫、云、山”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有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点

  正确掌握认识“对、云”等7个生字,3个生字的音、形、义,能正确书写3个字。

  教学难点

  正确书写3个字。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中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注重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2.正确地读儿歌,结合插图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学过程:

  1、复*导入

  生字卡检查生字指名读课文

  二、书写生字

  (一)要想写好每个字,光能按笔顺描下来是不够的',还要认真观察每笔在田格中的位置,这样才能把字写得更好。

  (二)出示“虫、云、山”,请大家先认真观察3个字的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然后独立写一个。(书上田格中的字)

  1.学生提出认为难写的字,师问:你们认为哪个字难写?(虫)

  2.学生看老师是怎样写的?

  3.请学生书写田格中的第二个字。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4.学生评议。

  5.指导书写“云、山”方法同上。

  三、背诵课文

  1.指导读出节奏

  2.结合课件,理解意思

  3.练*背诵

  四、拓展延伸

  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

  天地分上下,日月照今古。

  找一找相对的字

  五、课堂练*

  1.给下列字选择正确的拼音。

  风(fēnɡ、fōnɡ)

  雨(yǚ、yǔ)

  鸟(niǎo、liǎo)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3.给下列生字组词:

  虫()、云()、山()

  教学目标:

  1、学*7个汉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初步建立汉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

  3、掌握3个基本笔画,能准确说出名称,练*正确书写。学*在田字格中按笔顺书写“虫、云、山”3个生字。

  3、学*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韵文的节奏,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新课

  1、导入读题。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和自然景物有关的《对韵歌》。请读课题——对韵歌。(齐读课题)

  2、认识“对”字。对左边是“又”,右边是“寸”,你们知道它的反义词是什么吗?(指名说),再次认读。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过渡:音乐课上,老师听孩子们唱歌非常好听,其实,韵文读好了,也像你们唱歌一样好听。不信,你听———播放课文音频。

  1、想自己试试看吗?请小朋友们打开语文书,自己试着读一遍。

  2、检查读文。谁来试着读给大家听?指名读。

  3、齐读。

  三、图文对照,随文识字。

  1、过渡:孩子们,看!动听的读书声把谁吸引来了?(出示:乌云图片)

  2、出示字卡“云”,指导认读。

  3、谁来给“云”字找个好朋友?学生组词。

  4、你们知道云是怎么形成的呢?老师告诉你们:云是水蒸汽在空中遇到冷气形成的。这个小知识,我也是从书上看到的,希望孩子们多多看课外书。看到黑压压的乌云,那就说明天气将要下雨了。

  5、出示“雨”的甲骨文,谁来猜一猜,这是什么字?你是怎么猜到的?(引导学生观察甲骨文的“雨”像小雨点。)认读“雨”

  6、说话:你都见过什么样的雨呢?(引导学生说“大雨”、“雷雨”、“小雨”……)

  7、现在我们知道了,当我们再看到天空中有这样的乌云,我们就可以告诉身边的人,天气马上要下雨了。所以,出示:云对雨(指导读句子)

  8、(出示雪花图片,)乌云跑了,看,谁来了?这是什么样的雪花?(从颜色、形状引导孩子去观察)

  9、雪花是个顽皮的小精灵,特别想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可是它一个人怎么也飞不起来,需要谁的帮助?

  10、课件出示风字。(出示:风)。认读生字———风。风是一个后鼻韵母,学生容易读错,重点指导读准字音。

  11、只有风的帮助,雪花才能飞舞起来。所以,我们说—————课件出示(雪对风)。开火车读。

  过渡:孩子们学得用心,听得认真,老师真为你们高兴。奖励你们欣赏几张美丽的图片。

  12、(出示花的图片)你们看到了什么?认读“花”字。你们见过那些花?你们还见过那些像花的东西?(引导学生说烟花、火花……)

  13、刚刚老师给大家看到的花都是长在哪里的.?出示字卡“树”,指导认读。

  你喜欢树吗?为什么?大树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师:花的美丽,树的高大,都是大自然中美丽的风景,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礼物,所以我们说——出示“花对树”,指名读,齐读。

  14、瞧,我们的大树上来了一位小客人,它是谁?(出示小鸟图片)你们认识鸟字吗?出示字卡,指导认读。

  比较“鸟”和“乌”:有些小朋友容易把鸟和乌混淆,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引导学生说出“鸟”字里面有一点,像鸟的小眼睛。

  15、有谁指导小鸟喜欢吃什么?认读“虫”。鸟和虫是一对天敌,所以我们常说“鸟对虫”。指名读句子。

  四、巩固延伸

  过渡:刚刚我们学*的对韵都是一个字的对韵,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根据黑板上的字卡齐读课文前两句。)

  1、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自己试一试对对子呀?

  2、出示填空:天对()日对()红对()大对()

  3、指名对对子。

  五、学*生字

  过渡:小朋友对对子可真厉害!美丽的大自然给我们送来了两个生字宝宝,还认识他们吗?

  1、出示:云、虫

  2、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一说写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3、师范写生字,生描红临写。

  一、本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第一个识字单元,编排了《天地人》《金木水火土》《对韵歌》《口耳目》《日月水火土》5篇识字课,内容丰富,渗透韵语知识、看图识字、象形字识字、对对子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走进语文,乐于识字。从本单元开始,学生就正式进入正式的语文学*。要从起始阶段就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特备是朗读*惯和写字*惯。

  二、教学设计

  1、本课教材分析

  《对韵歌》是以对对子的小韵文形式出现的,音韵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图文结合,在老师的教读、学生分组读、拍手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中,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初步感受汉语的音韵节奏,提升学*语文的兴趣。

  2、教学目标:

  (1)、通过听读、看图想象等方法,认识“对、云”等7个生字。

  (2、)会写“虫、云、山”三个生字和提、撇折、竖折3个基本笔画。

  (3)、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教学重点:通过听读,看图想象风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读准“风、虫”的字音。

  4、课时安排:2课时

  5、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田字格等。

  6、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认识新笔画“提”,会写生字“虫”。

  2、能正确流利地 读熟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学*一篇新的识字课文:《对韵歌》

  老师板书课题,教读课题。

  二、读对韵歌

  1、教读:

  老师教读对韵歌,老师读一句,学生读一句。注意拿书的姿势。

  老师继续教读,老师读两句,学生读两句。注意读准字音。

  2、齐读,注意停顿。

  3、小组比赛读。

  4、同桌拍手读

  三、学*生字

  刚才小朋友们都读得很好,这韵文里面含有7个生字宝宝,它们从韵文中跑出来了,你还能认到它吗?

  1、 出示白云的图片,了解云字的演变,给云字找朋友。卡片出示云字,领读,齐读,开火车读。

  2、 出示乌云的图片,了解乌云来了要下雨,相机出示雨字的演变,初步感受云和雨之间的联系,给雨字找朋友。卡片出示雨字,领读,齐读,指名读。

  3、 出示小树摇晃的图片,你从这里找到了今天学的那个生字?你还从哪些方面知道风的存在?卡片出示风字,注意后鼻音,齐读,开火车,读,找朋友。

  4、刚才的云、雨、风、等都是自然现象,你还知道哪些自然现象?

  4、按照以上方法分别再学*对“对、花、鸟、虫”四个生字。

  花、鸟、虫都是动物和植物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和植物?

  四、指导书写,认识新笔画。

  1、今天我们来写一个生字宝宝:虫

  2、看书本上虫的.笔画与笔顺,认识新笔画提,跟老师一起念:提、提

  提的笔画怎么写呢?看书——看老师示范写,跟老师一起写(下笔从左到右,从重到轻,收笔要出尖)

  4、 引导学生在课本田字格中观察虫字各笔画所在的位置

  出示田字格并范写,重点提示:口要写得扁一点,提要长一点字才会好看。

  5、 学生练*写“虫”字。

  6、 展示优秀作品,互相评价。

  五、作业

  把《对韵歌》读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课时

  学*目标:

  1、 复*7个生字,背诵韵文。

  2、 学*书写生字“云、山”和笔画撇折、竖折。

  教学过程:

  一、 复*导入

  1、认读生字卡片。

  2、看到生字说出对子。

  二、再读课文,背诵课文

  1、昨天我们读了课文,今天看看是不是读得更好了。齐读课文。

  2、师生对对子读。师读“风对”生读“雨”

  3、课件出示课文风景图,让学生观察“山、水、桃花、柳树”的颜色,了解四种景物的特点:清、秀、绿、红

  4、齐读最后一组对子,师领读出两个词语:山清水秀、柳绿花红

  说说我们的家乡哪些地方是山清水秀的?柳绿花红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5、感受齐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

  6、背诵课文:

  (1)这么好听这么美丽的对韵歌你能把它背下来吗?自己练*背诵。

  (2)学生做拍手游戏,在游戏中指导背诵。

  三、指导书写

  1、出示“云、山”,进行组词练*。

  2、看文中云的笔顺和笔画,认识新笔画撇折、竖提

  教读出新笔画——一起书空新笔画的写法,边说边写。

  3、 观察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注意或关键笔画。

  4、 范写(云字的撇折从下横的中心点起笔,与点对应,合成一个稳稳的三角形)(山字中间的竖最长,竖折的竖最短,第三竖下端略出头,竖与竖之间等距)

  5、 学生练*写字。(背写字姿势歌)——保持正确的姿势写字。

  四、作业

  1、背诵《对韵歌》

  2、师生共同完成课堂作业本。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时根据《对韵歌》韵律感强的特点,以多种形式引导孩子反复地练*朗读,学生兴趣浓厚,课堂气氛好,学生读得琅琅上口,很快就熟读成诵。生字的学*也是水到渠成,但在书写方面还有好多的不足,部分学生“虫”的口写得不够扁,提没有出尖,也不够长。“云”字的撇折和点没有形成一个三角形,字就写歪了。“山”字竖折位置不对,超出了横中线。写字的姿势等也还得好好练*养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对”“云”等7个生字,会写“虫”“云”等3个生字。

  2.朗读课文,并练*背诵。

  3.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并能正确、规范地书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对韵歌》的兴趣,能自己对对子。

  [教学重难点]

  1.朗读《对韵歌》,并练*背诵。

  2.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并能正确、规范地书写。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在这个家园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美丽的景象,(如:把地球妈妈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花草树木)说说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象。

  那课文中又介绍了哪些美丽的景象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吧,这是一首《对韵歌》。(板书课题,齐读)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注意听清字音,没听清楚(明白)的标上记号。

  2.教师领读,学生一句一句地跟读。重点教读以下生字词:

  对duì云yún雨yǔ风fēnɡ花huā鸟niǎo虫chónɡ水shuǐ秀xiù柳liǔ绿lǜ桃táo红hónɡ

  3.学生小组内合作,互相帮助,准确、熟练地朗读课文。

  4.学生自由读。(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小手指着,眼睛看着,小嘴读着。)

  5.指名读生字,集体正音。(如:这个小朋友读得正确吗?我们应该怎么读?)

  强调:“云、雨、鱼”是整体认读音节;“风、虫”是后鼻音。

  《对韵歌》第1课时

  课时 1课时

  所属教材目录 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5课

  教材分析

  《对韵歌》是摘取《声律起蒙》中的内容,围绕春夏秋冬,编成符合儿童特点的、且含适当生字的韵文。句式整齐,合辙押韵,琅琅上口,背诵自如,通俗易懂,文道结合,便于儿童理解,易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前面几课的学*,已经对识字的方法有了些了解。但又因这节课内容较多,出现许多笔画较多的生字。所以,如果在学生有意注意力时间内提高识字效果,帮助学生了解课文的内容就成了难点。故而,本课设计了“听故事,贴汉字”“认汉字,读课文”等环节,调动起他们学*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正确认读“对”等7个生字。

  2.学*用普通话正确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运用生活中认识的字,以及请教老师同学或猜读等方式方法,认读生字。

  2.通过图文对照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培养生态意识,热爱并尊重自然。

  2.初步感受韵文的韵律美

  3.培养学生养成乐学善学的`好良好*惯--积极的学*度和浓厚的学*兴趣。

  学*重点 学*用普通话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难点 通过图文对照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一年级小学生的注意力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用直观形象的讲故事,看画面等方法,创设有序又轻松的学*情境,采用诵读识字的方法,采用范读、领读、指读、分组读、接龙读等多种形式,重复而不机械,让学生读出兴趣,读出节奏。读懂意思,最终能够熟读成诵。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读、看图等方法认识“对、云、雨、风、花、鸟、虫”7个字;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会写“虫、云、山”三个字

  教学重点:认读7个字,会写3个字

  教学难点:能够感受对韵的美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都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在这个美丽的家园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美丽的景象和把地球妈妈打扮的非常漂亮的花草树木。谁能说一说地球上有哪些美丽的景色?大家说的非常好。那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对韵歌,看看对韵歌里面有哪些美丽的景色。

  二、朗读课文:

  首先老师带着同学们读一遍,老师读一句,同学们读一句,竖起你的小耳朵认真听。下面老师请一位小朋友给大家读一遍,好,非常棒,声音洪亮,朗读的也很流利。现在大家一起来读一遍,好,有的同学不用老师提醒就养成了指读课文的好*惯。

  三、检查生字认读:

  在上周老师给大家留了预*生字的作业,现在要检查一下完成情况。看看这些生字宝宝你们还能不能认出来,我们一起说一说这些汉字宝宝叫什么名字,好,同学们记忆力非常好。现在我们玩一个小游戏,开火车比赛,把同学们分成六组进行开火车,看哪组火车开能顺利的开走不出现故障,我们就来给他们鼓鼓掌,一组先开始。大多数同学都完成了老师留的任务,你们非常棒。

  四、分析课文并看图识字:

  我们认识了七个汉字宝宝,了解了对韵歌里面的美景,那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很多美丽的图片,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下对韵歌的美,组织纪律,现在小眼睛看黑板,把你美丽的眼睛睁得圆圆的,我们来看第一张图片宝宝,一起告诉老师是什么?蓝蓝的天空上飘着美丽的白云,除了这样的云,你还见过什么样的云呢?早上的云我们叫早霞,傍晚的云我们叫它晚霞,颜色非常漂亮,有时候是粉红色有时候是橘红色。你们见没见过黑色的云,他叫什么云?如果你看到这样的乌云,你觉得天气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对了,看到这样的云,就意味着,马上要下雨了。那大家猜猜这是什么字?同学们真聪明,谁能告诉老师,你从那看出来的。我们看这个字里的四个点就像下的小雨点一样。现在我们知道了出现乌云我们就能告诉身边的人要下雨了,现在出现了我们对韵歌里面的第一个对子《云对雨》和老师读云对雨,在这个对子里面出现了哪两种自然现象?对了,云和雨。我们来看下一张图片宝宝,你们看到了什么?如果这些雪花想要在天空中跳舞需要谁的帮忙?嗯,当风吹来的时候雪花才会在空中翩翩起舞,又出现一个对子,雪对风,和老师读雪对风,在这个对子里面出现了哪两种自然现象?好,非常棒,雪和风。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发现了天空有乌云的'时候就会下雨,雪花想要飞起来离不开风。云和雨,雪和风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对韵歌中两种相对的东西都会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大自然中还有好多美丽的事物,看看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这些鲜艳的花朵都长在了哪里?对了,树上,这两个图片表现的对子是什么?花对树,跟老师一起读一遍,花对树。这时候树上来了一位小客人,大家快看是什么?那这个字读什么?你怎么认出这个字念鸟的?鸟是象形字,那象形字怎么来的呢?在古代人们不会写字就用画来代表,后来慢慢简化成了我们现在的汉字。谁知道小鸟爱吃什么?大家都知道,小鸟爱吃虫子,出现了什么对子?鸟对虫,一起跟老师读一遍,鸟对虫。同学们表现的越来越棒了。我们欣赏完了自然现象,动物和植物,接下来看看我们美丽的祖国还有什么美丽的景色,看这幅图你们看到了什么?当看到这样的山和水时,我们可以叫它山清水秀,所以就是山清对水秀。大家看这个山字,它像不像一座大山?中间高两边低,中间的山峰最高,如果让你写你会写吗?非常好,刚才欣赏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现在我们一起看看公园美景吧,大家看看这是什么树?它是什么颜色的?柳树的旁边啊还有好多的花呢,谁能看出这是什么花?它是什么颜色?所以我们又出来一对对子,是什么?大家再次一起齐读这篇诗歌。大家真的是太厉害了。

  四、写“虫、云、山”三个字。

  今天我们还有一个小任务,认读并书写三个汉字宝宝,指导书写虫、云、山。(指导三个字的笔顺、格式、拼音,并帮助三个汉字宝宝找朋友)

  五、课堂总结:

  回顾课堂内容,今天我们学*了对韵歌,认读了七个汉字宝宝,并且会写了虫、云、山这三个字,还知道了对韵歌的乐趣(再次认读七个汉字宝宝,齐读对韵歌,伸出手一起写需要书写的汉字宝宝)大家回去可以和爸爸妈妈玩对对子的游戏,还可以考考爸爸妈妈今天我们认识的汉字宝宝,看看你们的爸爸妈妈认不认识,今天的课就上到这。下课。

  教学分析:

  《对韵歌》是以对对子的小韵文出现的,读来琅琅上.口。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时间自己练*拼读音节,在学生的反复朗读中,进行渗透性的识字教学。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拼读,体会到韵文的韵律。

  2、通过拼音与文字对照学*,进一步巩固汉语拼音。

  3、认读5个生字:苹、地、南、李、瓜。

  4、学*新笔画:学写3个生字:风、北、果。

  教学过程;

  一、闯关激趣,导入新课

  dà mǐ ní tǔ mǎ lù

  (一)字带音节大米泥土马路

  (二)拼读音节nǔ lì tà bù dì lǐ

  过渡:同学们读得好,老师想把这五颜六色的水果送给你们。出示葡萄架(这串串葡萄挂在什么地方?)苹果园(这苹果树一棵连着一棵在苹果园里开丰收聚会呢!)师相机复*: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归纳识字方法:看图识字、听读识字、看拼音识字

  二、初读课文,把握特点。

  1、指名读课文。学生跟读课文。

  2、出示课文,听读课文,你发现了什么?

  (发现了有些字是红色的。这些字的声母都是我们教过的。)

  3、再读课文,认真看音节,你又发现了什么?

  (发现了园、甜、绵、南的韵母相同。)这便是押韵。

  三、细读课文,探究学*

  1、自由拼读课文。

  2、小组交流学*情况。在小组内互相帮助,学会认词。

  3、摘果子游戏:检查认读的生字。

  4、小组开火车、小小组合作读、全班读相结合。

  5、小组比赛轮流读课文,师生合作读课文,男女生轮流读课文,组与组之间对对子。在一次又一次的读书中,感受韵文的韵味。

  四、拓展延伸,师生即兴对对子。

  五、学写生字,识记字形。

  1、认识新笔画

  2、让学生当小老师,说说怎样记住果、风、北,书空。

  3、在田字格内练*书写,每个字写个。

  4、展示作业,口头组词。

  六、总结课文,齐读课文

  七、作业:把《对韵歌》背下来,课外收集一两首。

  课后反思:

  本课有几个亮点:

  1、重视识字方法的总结。

  教人学会不如教人会学,在低年级必须有意识地培养自学能力。

  2、创设良好的语文学*情境。

  在复*音节时,能利用周边的有效资源。如,说到“大米”,让学生明白香喷喷的米饭是农民伯伯种出来。“马路”上车辆来来往往要注意安全。“踏步”,每天早操时,都要踏步入场。“泥土”种子种在泥里。

  3、课堂灵活运用鼓励性评价。

  如复*“努力”,我一名学困生来读,并告诉他,努力了就会读了。他高兴点点头,整堂课非常专注。在学生发现了课文的特点,我欣喜地奖励他“发现星”。在学生读课文时,分别奖励预*星、朗读星。在教学生字时,表扬写好的同学,并奖励“书写星”。

  遗憾的.是在本课的教学中,由于让学生自由拼读浪费太多时间,后面的整体朗读做得不够。这一点,让我明白一篇看似简短的文章要教出韵味来,真的需要把读步步落实到位。低年级学生学**惯的养成是多么重要。应当加强指读的训练,听读能力的提高。

  教学目标:

  1.复*声母b p m f d t n l

  2.复*拼读拼音。

  3.阅读《对韵歌》,读通课文,会认5个字, 1个字。

  4.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知道植物的生长规律和自然现象,懂得爱护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

  1.巩固所学的字母以及两拼法。

  2.识字、写字。

  教学方法

  谈话,创设情境,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策略

  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是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教具准备:

  1.ppt

  2.字母卡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巩固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了6个单韵母,它们是---那么声母有几个呢?对,23个,我们也学了一些声母,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还记不记得它们?(出示卡片:b p m f d t n l)

  师:看来,大家已经和八个声母交上朋友了。

  (二)拼读音节

  师:今天,这些声母朋友又带了一些朋友来,你们还认识他们吗?自己拼读一下。(拼音+汉字)大米 泥土 马路 伯父

  1.学生认读生字

  师:同学们,这些词语你们认识吗?谁愿意当小老师带读?

  师:这个小老师当得怎么样?那我们把掌声送给他。

  2.学生拼读(拼音+汉字)的音节

  师:词语头上的拼音你们会拼读吗?自己拼读一下。

  师:刚才同学们拼读得很认真,那我们应怎样拼读音节呢?(出示拼读规则:声母短,韵母重,两音相连猛一碰。)现在请一些同学来拼读一下。

  师:同学们拼读得真好。请男生女生合作拼读一个音节。

  3.拼读没带汉字的音节

  师:男女生合作得不错,还有一些音节朋友想和大家交朋友,愿意吗?和同桌一起拼读一下。

  师:刚才同桌两个人拼读可热闹了,老师请几对同桌来拼读一下。

  师:看来,团结力量大。我请小组来拼读一下。

  【设计意图:采用“识字带拼音”的方法拼读音节,以更好的帮助学生通过熟字认识字母和音节,学*拼读。】

  (三)谈话,揭示主题

  师:老师发现大部分的同学们都能准确拼读音节,还不熟练的同学不要紧,只要坚持练一定可以的。这节课,老师要带大家学*一首诗歌,题目叫:对韵歌。先看老师写课题。

  师:同学们,跟老师读读课题。

  师:同学们,在第三单元里,我们背过一首对韵歌,大家还记得吗?

  师:在这首诗歌里,我们知道了几个对子,那就是?(天对地,上对下,日对月,今对古)

  师:今天我们也要再学*一首对韵歌,这首对韵歌同样藏着意思相对的字或词语呢,一起来听听这首诗歌。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是学生学*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能力,再次学*《对韵歌》时,通过初步渗透《对韵歌》“意思相对,字数相同”的基本特点,让学生逐渐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四)初读诗歌

  师:同学们,请打开语文书43页听老师读,老师读到哪个字你们的手指就指到哪个字。

  师:你们想不想也读一读?那就赶快自己去读一读吧。

  师:同学们读得可真热烈,老师请几位同学来读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待会说说看,他们读得怎么样?

  师:同学们真会评价。

  师:我请全班同学一起响亮、流利地读一读《对韵歌》。

  师:第一二组和三四小组比赛一下。

  师:四个小组都读得不错,把掌声送给自己吧。

  (五)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画出学*过的八个声母

  师:同学们,拿起你们的笔,到诗歌里把我们学*过的八个声母圈起来。圈完了和同桌读读这些声母,注意声母要读得又轻又短。

  师:谁来说说这八个声母藏在哪里?我们一起读读吧。

  2.找出水果名

  师:同学们,《对韵歌》中除了藏着我们学过的八个声母,还藏着一些水果呢!找一找,用“-”画出来。(出示:葡萄架 苹果园 李苦对瓜甜)

  师:真是火眼金睛,一下子就认识了这些水果。你们知道葡萄长在哪里吗,那苹果呢?

  师:你看(出示:葡萄,苹果的图片),多诱人呀!我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师:你们吃过李子吗,什么味道?那西瓜呢?(出示李子,西瓜的图片)

  师:看到你们的笑容老师就知道有多甜了,老师忍不住想表达一下我的心情。听--(师读句子)

  师:同学们,你们能像老师这们读一遍吗?

  3.理解“** 绵绵”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为了奖励你们,老师请来了风婆婆和雨姐姐,它们从天南地北赶过来了,大家一起和它们打打招呼。(出示:风** 雨绵绵 地北对天南)

  师:风**是怎样的?雨绵绵又是怎样的呢?(出示风**,雨绵绵动态图)

  师:同学们真会用眼睛观察生活啊!那就让我们轻轻地,柔柔地读一读这一句。

  师:通过你们的朗读老师感受到了风婆婆和雨姐姐的温柔了。

  4.学*对子

  师:老师上课不久说过这首《对韵歌》里也藏着对子,你们找到了吗?我们一起读读这首诗歌,一边读一边找。

  师:谁来说说有哪些对子?

  师:同学们真能干。我们一起读读对子吧。

  师:同学们,我们在课文中找到了不少对子,那你还知道哪些想对的词吗?

  师:学过的知识会运用真棒。奖励你们把诗歌再读一遍。

  5.拼读生字

  师:刚才我们走进诗歌里,和诗歌交朋友,现在诗歌里的字词很调皮跑出来了,还认识他们吗?(出示生字:葡萄 苹果 李 风** 绵绵 地北 天南)

  师:谁来拼读,拼读对了,其他学生跟着读。

  师:请男生或女生拼读。

  师:同学们拼读得真好。那这几个字你们认识它吗?(出示:苹、李、瓜、地、南)指名生拼读这些字。

  师:请同学们认真地看着字,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字,想想打算怎么记住它。

  师:同学们的认字能力越来越强了,刚才我们采用了“加一加”、“组词”、“找象形字”等等记住了这些字。(出示:“加一加”、“组词”、“找象形字”、“读拼音”的方法能帮助我们记住认识很多字。)在今后的学*中同学们可以继续运用这些方法认识更多的字。

  【设计意图:通过“熟字带拼音”的方法,让学生既学会拼读识字,又总结归纳识字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

  6.学写字

  师:好了。字我们会认了,我们要学写字了,要求我们会写的字有三个。(出示:果、风、北)

  师:谁把他们拼读一下。

  师:这节课我们学写一个字—“果”,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果”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师:观察得真仔细呀。谁来说说它的笔画顺序?

  师:现在老师根据你们说的写,请认真看。

  师:请同学们伸出手指书空,描一个,写一个。(老师巡视指导,展示作品,评价)

  【设计理念:为了落实“写对”原则,课堂上通过观察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空字的笔画顺序,来引导学生掌握汉字正确的笔顺和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六)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果园里的收获可真大啊!了解了植物的生长规律,知道了一些自然现象,那我们更要懂得热爱大自然。

  (七)布置作业

  1.“果”字写一行。

  2.背诵《对韵歌》

  板书

  教学反思

  《对韵歌》是以对对子的小韵文出现的,读来琅琅上口。教学这首诗歌前我先带领学生复*音节,因为学生已有前面几课的拼音储备,所以我采用各用形式,放手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练*拼读音节。例如:采用“识字带拼音”的方法拼读音节,以更好的帮助学生通过熟字认识字母和音节,学*拼读。

  语文课程是学生学*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能力,再次学*《对韵歌》时,通过初步渗透《对韵歌》“意思相对,字数相同”的基本特点,让学生逐渐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教学《对韵歌》时,我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反复地朗读中识字,并在读中感悟,同时借助多媒体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和自然现象。

  遗憾的是本次教学设计的内容过多,时间把握不到位,可以在学生了解韵文内容后升华主题---我们应如何爱护大自然,最后教师总结以此结束本课教学。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教学的建议”中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的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所以本学案的设计结合识字课的特点,图文结合,将汉字学*与认识事物建立联系,感知汉字的演变过程,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激发探究汉字的兴趣,培养学生识记汉字的方法,养成主动识字的*惯。

  课前准备

  1.制作课件。(教师)

  2.预*课文。(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对子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古代有一个叫陈文杰的人,他非常聪明,因为对对子对得好而当上了钦差。你们想不想像他一样来对对子?那老师就出两个满足你们的愿望。天对(地),黑对(白),花对(树)。看来咱们班的小朋友也很聪明,对子对得真不错。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儿歌《对韵歌》。(板书课文题目:对韵歌。)

  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孩子都喜欢受到表扬,课前布置孩子动手搜集生活中的资料,对于激发学生学*兴趣和为新课做铺垫,有着一举多得的作用。

  二、识字教学,图文结合

  1.试读对韵歌,并交流在试读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2.学生再次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画本课的生字,不会的请教同桌或老师。

  3.指生读课文,纠正朗读不正确的字音。

  4.指导学生学*“对”字。

  (1)屏显第一句,指生朗读。

  (2)出示“对”字。个别读,齐读。

  (3)认识“对”字的部首,指导书空。

  (4)启发学生说一说“对”的反义词。

  5.指导学*“云”“山”“虫”。

  (1)出示一组图片(大屏幕出示图片:图上有云、山、虫),让学生猜一猜这是文中的哪一句?不知道的可以看一看课文。


姓氏歌教学设计菁选(扩展9)

——献给母亲的歌教学设计菁选

献给母亲的歌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献给母亲的歌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活动背景】

  新课程教材人教版《语文》八年下册第一单元学*了《献给母亲的歌》,这一篇课文之后,母爱,则是人世间最伟大的爱。母爱,犹如阳光和空气,我们沐浴其中却常常浑然不觉。回首往事,我们才幡然悔悟,母亲为我们做的每一件小事都蕴含着浓浓的深情。本次活动旨在引发学生关注我们身边最亲*而又最易被忽略的人──母亲,深切体味人类最伟大、最无私的爱──母爱。

  鉴于这种情况,我们这一组同学选择了这个研究课题填写“研究性学*课题申报表”。

  【研究目的】

  1、通过这次研究性学*,培养学生用独特的视角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

  2、通过这次研究性学*,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式(口语表达、写作、表演、实践等)表达情感的能力。

  3、通过这次研究性学*,培养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听、读、写能力,鼓励学生说真话、写真事、诉真情。

  4、通过这次研究性学*,培养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合作意识,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做到学*与生活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健康美好的伦理亲情,引导他们感受爱、理解爱、奉献爱。

  【研究方法】

  调查法、行动法、讨论法、资料收集法等。

  【活动内容】

  1、课前利用*一周的时间,观察并记录母亲为你所做的一切,在日常生活小事中,逐步走进母亲的生活,认识母亲*凡背后的伟大。

  2、通过调查走访、查阅资料等途径,更深入地了解人类世界中伟大母亲的壮举,逐步理解母亲,激发对母亲由衷的敬爱之情。

  3、通过课堂展示进行成果交流,充分表达对母亲的理解感激之情,并在后续活动中以实际行动回报母亲。

  4、以全体师生为主要人物,以歌颂母亲为线索,通过多样的形式将课堂构建成一个展示母亲*凡、伟大形象的舞台。

  5、对母亲的生活观察力求全面,涉及工作、生活等方方面面。

  【研究过程】

  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小组,其中我们这个小组六个人组成,活动过程中组长适当分工,组员各负其责,每周两次组内交流。其次,我们注重搜集描写母爱的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展现母亲形象的绘画、摄影、歌曲、电影、广告等作品。第三,制订调查计划;第四,实施调查研究,比如查找资料、获取感性材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等。

  为使整个研究过程具可操作性和实效性,我们将研究过程分作了五大阶段,基本流程如下:

  一、准备阶段,启发引导

  1、拟订课题研究计划,并撰写开题报告。

  2、搜集描写母爱的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展现母亲形象的绘画、摄影、歌曲、电影、广告等作品;以小组的形式,合作搜集、整理,在老师的指导下,用不同的形式展示成果。

  二、指导阶段,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拟定研究的课题

  1、调查采访的内容具体、生动、感人,能真实地反映母亲的生活与内心世界。

  2、语言的表述流畅,口齿清晰,声音宏亮,语调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3、表演自然、真实、形象,表情、动作、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

  4、小组成员参与意识强,合作融洽,能及时补充,发挥群体作用。

  三、实践实施和体验阶段,开展研究活动

  实施阶段:

  1、活动由四个板块(听故事、谈感觉、谢母亲、送祝福)。

  2、请几位母亲代表到校参加活动。

  3、学生说、唱、演,展示学生的才能。

  4、展示家长的“青春贺信”与“青春贺礼”。

  5、反馈调查结果,推出孝敬父母模范,树立行为榜样。

  6、通过文艺表演充分展示学生的才艺。

  实施过程:

  1、我们小组带动全班同学起唱《烛光里的妈妈》亲爱的同学,你可曾想过?从我们呱呱落地到今天,15年来,是谁最牵挂我们的冷暖,是谁最担心我们的健康?是谁为我们的进步欣喜骄傲?又是谁为我们的缺点和毛病揪心着急?是妈妈,是爸爸,是人们的骨肉至亲。

  从嗷嗷待哺的婴儿到蹒跚学步的`孩童,从无忧无虑的小学生到迈向青春期的准青年,这期间,渗透着爸爸多省语重心长的教诲,饱含着妈妈多少温柔体贴的关爱。

  同学们,这是一份永恒的爱。它跨越时空,它不求回报。就在今天,就在此时,这份爱来到了我们班上现场。

  同学们,人们总说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其实我想,我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才是普天下父母最大的心愿。你看,在我们即将跨入青春的行列时,父母们热情地为每一个同学发来了青春贺信。

  首先,让我们一起聆听慈母的心声。父母为我们奉献出了他们所能给予的一切,这份柔情、这份爱,我们应该如何回报呢?

  请几个同学谈谈你们在家是如何表达对父母的爱的。

  冉宇、张无芜、付源远等同学都从不同方面表达了对父母的关爱。

  同学在家的表现向家长们发了一份调查表,现将调查结果向同学们作一反馈。

  听故事《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家,是我们避风的港湾,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当你第一次喊出“妈妈”时,母亲满脸笑容,满心惊奇:当母亲把你从怀中放在地上,让你爬,让你站,让你走;当你跌倒了,又把你扶起来,继续操练……从此,你便开始了全新的人生。每次放学回家,你向母亲汇报自己的收获时,母亲总听得津津有味。

  母亲一直无微不至地关心你,沐浴在母爱中的你真正了解自己的母亲吗?今天,我们就来听听母亲的故事。

  2、在班上同学中发生的一件真实的事情:

  (课件显示)我们小组付源远同学从小父母离异的男生,他在母亲的抚育下长大,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可想而知,自不必说。母亲是一位女强人,但她与众多的母亲一样,望子成龙,对儿子严格要求,她又与众多的母亲不一样,不想让残缺的家庭给儿子带来伤害。于是为了有更好的成绩,不惜花钱让他参加一些实验班。生活上,更是嘘寒问暖,一切都绕着儿子转。但表面看上去“懂事”的儿子却并不令她满意,成绩常有红灯,性格上也不如母亲所愿,凡事显得随便。在一次放学后,儿子站在母亲房间看电视,长久不肯离去,母亲很自然的催促儿子去做作业,但多次儿子都不理,于是母亲出手打了儿子。没料到,已高于母亲的儿子竟一下子站了起来,怒目向着母亲道:“你打我!我打你”随便一个动作!

  母亲一下子懵了。只觉得天都塌了!拖着、拽着儿子,摸着黑,敲响了己睡下的班主任的门──那是一个不眠之夜!

  这位母亲含辛茹苦地带大儿子,在儿子长到十五岁时,竟得到了这样的回报。母亲不能理解,更不能接受!她道:“他十五岁打我就随便一个动作,等二十五岁打的我老太婆地下爬了。明天起,我不供他读书了,我要赶他出门……”母亲一字一句,句句是泪。是啊,母亲不能理解!《桥之美》综合能力测

  四、各小组总结学*收获,集体交流学*成果

  (鼓励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感受)

  经各环节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小组多次进行交流,对各方面的资料进行了分析。

  附小组成果展示:

  请各小组选择最有价值的材料参加集体交流。演唱歌曲、朗诵诗文、展示调查资料、表演小品等。

  小组分别展示搜集有关资料(母亲画的像、拍的照片、图片、诗歌、小说、散文、文章等)然后谈谈自己的体会。

  五、评价阶段,总结反思

  1、学生评价:

  这次研究性学*,培养了我们查找、收集、整理、编排资料的能力,培养了我们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能力,培养了我们在实践活动中随机应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师评价:

  我们38颗孝敬父母的诚心和着青春的步伐,已紧紧地跳动在一起。让我们从爱父母开始,爱我们的老师,爱我们的集体,爱我们的国家,爱我们的生活环境,爱我们的国家,爱我们的生活环境,用一颗年轻的心和蓬勃的朝气谱写我们的青春壮美的诗篇吧。

  【活动背景】

  学生中有些同学对母亲不理解,相互缺乏沟通,乱花钱,不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有的欺骗母亲:有的讨厌母亲的唠叨……针对这些情况,开展了这次主题班会课,通过学生的参与讨论,学生深刻认识到母亲的辛劳,体谅母亲,尊重母亲,从而更加热爱母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报答母亲。

  【活动目标】

  1、让学生深切的感受到母亲对他们的亲情。

  2、通过对有关母爱的各种资料的搜集、整理,让学生感受到*凡而伟大的母爱。

  3、学会尊重母亲,学会感激身边最亲*的人。

  【设计思路】

  1、了解学生在家对待母亲的,评选班内十名孝子(女)。

  2、每人找时间和自己的母亲聊聊天,了解母亲在抚养自己过程中的酸甜苦辣,以及对自己的希望和要求。

  3、准备一份送给母亲的小礼物,要求自己亲手做。

  4、准备好与母亲有关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贯穿于整个活动。

  5、收集母亲一天工作时间表。

  6、写一件与母亲有关的又最令你难忘的事。

  【活动实施设想】

  1、活动由二部分组成:

  ⑴ 倾听母亲的故事。

  ⑵ 报得三春晖。

  2、用音乐作为活动的线索。

  【活动实施过程】

  1、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的音乐。

  2、导入:

  提起“母亲”这个词语,我们感觉尤为熟悉、亲切,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母亲是与我们的生命联系最亲密的人。为了子女的成长,她付出了很多很多,儿女们一天天长大了,母亲却一天天的老了……今天,就让我们同唱一首献给母亲的歌。

  3、第一个环节:走*母亲,倾听母亲的故事:

  ⑴ 教师讲述两个有关母亲的故事:

  故事一:

  一位八十三岁的老母亲三十年来一直照顾瘫痪在床的儿子的故事。

  故事二:

  一对年轻夫妇在关键时刻用手举起儿子,把生命留给儿子的故事。

  小结:

  生活中的母亲就是这样,不但在*时生活中悉心照顾儿子,就是在生命攸关的.时刻,也把生的希望留给儿子。这就是生活中的母爱。那同学们现实生活中的母爱又是怎样的呢?

  ⑵ 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的母亲:

  要求:可以说一说自己母亲一天的生活情况,可以说一说母亲对你的教育或影响,也可以说一说母亲给你印象中最感人的一件事……总之,与母亲有关的故事都可以说。并说出你的感受。

  先在小组中说,然后派代表在班上说。

  小结: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故事。这些故事中,我们的母亲没有伟人的丰功伟绩,没有明星的光彩夺目,没有英雄们的豪言壮语,但母亲如天大,同时又小得只能住在我们的心里,母爱是可以撑天的支柱,也是我们想拥抱的温暖。

  播放音乐《烛光里的妈妈》。

  4、第二个环节:报得三春晖:

  过渡:诗人孟郊有诗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你已经做过什么,以后打算怎么做?

  ⑴ 先在小组内讨论,再派代表发言,教师适时评价,要注意引导学生从热爱自己的母亲到热爱祖**亲这一点上来。

  ⑵ 请三个同学朗读三首有关母亲的诗歌。

  ⑶ 公布前段时间评选的十名孝子(女)名单,并给这十位同学颁奖。

  ⑷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为了表达对母亲的谢意,请同学们说说你准备亲手做一件什么礼物送给你的母亲。

  ⑸ 假如你要对母亲说一句“祝福”的话,你会说什么?

  5、结束语: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交流,我们已经了解到:母亲是这个世界上最*凡而又是最伟大的人,母爱是人世间至圣的感情。可是纵有千言万语也表达不了我们对母亲的深厚感情。让我们从爱父母开始,爱我们的老师,爱我们的班集体,爱我们的国家,爱我们的生活环境,用一颗年轻的心和蓬勃的朝气谱写我们青春壮美的诗篇吧!

  活动目标:

  1.能多角度地认识自己的母亲,体会*凡而伟大的母爱,尊重母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感情;

  2.学会用恰当的方式向母亲表达情感,学会理性地思考母爱及其内涵

  3.综合运用语文和其他学科知识,对问题进行研究,并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课件等形式展示自己的学*所得。

  4.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式(口语表达、写作、表演、实践等)表达情感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老师要涉猎有关“母爱”的材料,以便给活动营造一种氛围或提供一些背景;

  2.教师在了解学生家庭背景和兴趣特长的基础上,给学生划分学*小组,确定组长并明确组长职责;

  3.在活动开展之前,明确任务,提出要求,让学生提前做好准备;

  活动过程:

  课外部分:

  1、每位学生利用网络、书籍等资源,搜集一到两则歌咏母爱的信息,内容包括:描写母爱的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新闻报道过的与母亲有关的感人事迹;描写动物世界母子之情的作品;展现母亲形象的绘画﹑摄影﹑歌曲﹑广告等作品;与母亲有关的格言﹑俗语。

  2、请每位同学选择最能打动你的材料,并配上一段说明文字,为什么选择它,它有什么打动你的地方还是让你想到了什么。小组选择两位同学代表在主题班会上发言。

  3、小组在搜集的材料中选择一篇散文或短篇小说配乐朗读,在班会上展示。

  4、每位同学为母亲画一幅画像或者拍一些照片,并为每张照片或画像配上合适的一句简短的话;

  5、找出母亲往日的照片,然后通过采访的形式让母亲说一说照片背后的故事。根据采访日记整理你的采访过程,尤其是其中的采访记录,要求:第一、以问答的对话式描写来记录;第二、注意母亲和你的语言描写要符合各自的身份、知识水*、阅历经验和当时采访的环境;第三、这是对采访内容的整理,注意详略安排和内容取舍。

  课内部分:

  主持人:亲爱的同学,你可曾想过?从我们呱呱落地到今天,13年来,是谁最牵挂我们的冷暖,是谁最担心我们的健康?是谁为我们的进步欣喜骄傲?又是谁为我们的缺点和毛病揪心着急?是妈妈,是爸爸,是人们的骨肉至亲。

  从嗷嗷待哺的婴儿到蹒跚学步的孩童,从无忧无虑的小学生到迈向青春期的准青年,这期间,渗透着爸爸多省语重心长的教诲,饱含着妈妈多少温柔体贴的关爱。

  同学们,我们的《献给母亲的歌》主题班会现在开始。(配背景音乐《烛光中的妈妈》)

  一、道不尽的母爱

  1、小组派两位代表展示最能打动自己的表现母爱的材料,并展示自己的文字说明。教师着重对文字说明作指导性点评。

  2、在大家搜集的众多的表现描写母爱的诗歌、小说、散文中选取一些篇目并配乐朗诵。学生介绍自己创作的诗歌、散文。同学们针对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剪不断的“脐带”

  主持人:离开母亲的腹,离开母亲的怀,离开母亲的.身,永远没有离开的,是和母亲息息相通的心。

  1、小组代表展示为母亲画的画或者排的照片,为大家介绍自己的母亲。

  2、请家长代(母亲)表讲述子女成长过程中的小故事,并对孩子提出寄语。

  三、多角度看母爱

  小组讨论并派一位代表发言:回忆发生在母亲和我之间的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然后再简短地说说你对这件事的想法。(事情可以是你和母亲的一次分歧,要求简单说明分歧产生的原因、具体述说分歧双方的表现、简单说说分歧最终的结果,还有你对分歧的看法,比如现在和以前的想法有什么不同;也可以是母亲某一举动对你的影响,具体说说母亲是通过何种方式对你产生影响的,比如语言、行动等,这件事给你今后带来了怎样的触动等)

  四、报得三春晖

  慈母情,是拍着婴儿入睡的悠悠的摇篮曲,是灯下为子女飞针走线的不眠之夜,是期盼儿女成长的忧郁的眼神,是儿女远行时的句句叮咛;慈母情,是“三春晖”,是任何“寸草心”也难以回报的恩情,是人间最圣洁、最伟大、最无私、最珍贵的亲情。今天,我们之所以能健康地成长,母亲有多大的功劳啊。

  1、主持人: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你已经做了什么,以后打算怎么做?请你为母亲献上一份子女之爱。

  同学们分组讨论,发表见解。各小组选两名代表发言。

  小结:我们要孝顺父母,希望同学们有这样的决心,将来要有所作为,来报答母亲,让她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2、播放歌曲《祝福》,请每位同学到台前说一句祝福母亲的话。

  一.活动背景:

  新课标教材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性学*“献给母亲的歌”是在学*了课文《我的母亲》(胡适)之后,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培养学生健康美好的伦理亲情,引导他们感受爱、理解爱、奉献爱。

  位桥二中是一处农村初中,学生家长经常劳作在田间地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百分之八十的学生是寄宿生,每周回家一两次,很少有机会与父母倾心交流,难免产生隔膜,本次综合性学*是消除两代人之间的隔膜、增进感情的契机。

  二、活动目的:

  母爱,犹如阳光和空气,我们沐浴其中而常常不知不觉。回首往事,我们才幡然醒悟,母亲做的件件小事都蕴含着浓浓深情。通过本次活动多侧面的认识母亲,体会母爱的关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全面了解母亲一生的酸甜苦辣,能够理性的思考母爱;培养用多种方式(实践、口语表达、写作)表达情感的能力。

  三、活动组织与计划:

  全班分为六个小组,每八人一组,活动过程中组长适当分工,组员各负其责,每周一次组内交流。本活动拟用三周,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1.唱歌曲《只要妈妈露笑脸》《妈妈的吻》《懂你》等。

  2.利用图书馆、电视、网络等媒体搜集资料:

  (1)描写母爱的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

  (2)新闻媒体报道过的与母亲有关的感人事迹。

  (3)描写动物世界母子之情的作品。

  (4)展现母亲形象的绘画、摄影、电影、广告等。

  第二阶段:

  1.利用周日与母亲聊天,了解母亲童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她曾经有过的梦想和追求。了解母亲在抚养自己过程中的酸甜苦辣,以自己的希望和要求。

  2.给母亲唱一首歌,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3.针对以上内容,写一则日记,谈谈自己对母爱的思考与认识。

  第三阶段:

  各小组总结学*收获,集体交流学*成果。

  四、活动成果展示交流设计:(邀请部分家长参加)

  (一)导入: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说过:“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一段时间我们也了解了妈妈,今天我们就把感受到的爱说出来,把想对妈妈说的话写下来。齐唱歌曲《妈妈的吻》。

  (二)小组成果展示:

  1、感受母爱:各小组选择一项最有价值的材料参加集体交流。朗诵诗文;展示相片、图画;播放音像资料。

  2、走*母亲:

  (1)家长代表谈母亲的心声。

  (2)你的母亲是怎样的?围绕“我的母亲”这一话题小组推荐代表进行演讲或讲故事。

  3、回报母亲:以“妈妈,我想对您说”为题,写一篇文章,结合母亲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写出自己最想表达的心声。

  (三)课下继续开展“我帮妈妈做家务”活动。在歌曲《懂你》中结束本课。

  五、活动反思:

  本次综合性活动容易实施,且是学生和家长乐意接受的内容,所以效果较好。同时我对新课程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资源,活动中我引导学生从课堂走向了家庭,学生通过与家长交流,认识到了父母生活的艰辛,了解了他们的`生活状况。语文学*与生活相结合,是合理开发课外学*资源的一次有益尝试。

  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健康成长。很多同学以前在家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生活,现在他们已经开始洗碗、铺床、提水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有的同学在日记中写着:“以前我以为父母挣钱供我上学是天经地义的,所以不顺心时我就发脾气,不上学,现在我真正认识到了他们生活的艰辛,我应自己做事,好好学*,不让他们再为我操心。”可以看出同学们从生活上到思想上都受到了教育。

  有的父母在学生日记本上也写了几句话:“感谢老师采用这种方式让孩子体谅我们……”“孩子在家比以前懂事多了……”更可喜的是开学初打算辍学的郗宗祯同学的母亲亲自到学校为他交上了书钱,并且说为了孩子将来,无论如何也要让他读书。一次综合性学*,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教育了学生,感化了家长,真是一举多得。

  活动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与母爱有关的古诗文、格言、俗语。

  2、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感受母爱、感恩母爱活动,培养学生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2、 让学生多侧面地认识母亲,体会母亲的关爱。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感恩母亲和孝敬母亲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多侧面认识母亲,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

  2、培养用多种表达方式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

  教学难点:

  学会用恰当的方式向母亲表达情感;学会理性地思考母爱及其内涵。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表现母爱的图片、诗文、故事、格言和俗语。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春临大地,百花盛开,世界美丽而精彩。同学们,是谁给予我们生命把我们带到这世界上来的呢?又是谁从我们呱呱坠地到今日的翩翩少年都悉心呵护、关怀备至呢?答案是母亲。有一句话这样说: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有一首歌这样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今天就让我们合唱一首《献给母亲的歌》。(展示课题)(环节设计目的:导入激趣,进行情境铺垫。)

  二、感受母爱(母爱如冬日的暖阳,如久旱的甘霖,无私又伟大,下面我们一起去感受。首先进入第一个环节“道不尽的母爱”,请各小组展示资料。)

  1、道不尽的母爱(环节设计目的:给学生展示收集资料的方法和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学会交流。)

  学生代表参加全班交流。

  第一小组:组长汇报资料收集情况和收集方法,推选组员讲母爱的感人故事。

  故事:来自汶川地震的故事——《一定记住我爱你》

  第二小组:组长汇报资料收集情况和收集方法,推选组员朗诵赞美母亲的诗歌。

  两组员小组朗诵冰心的诗歌《纸船》

  小结:一千位母亲有一千种母爱,一千种母爱却是一样的情怀。

  过渡语(听过别人的故事和赞美后,下面请同学们讲述自己与母亲的故事)

  2、难忘母爱(二选一)(环节设计目的:让学生多侧面地认识母亲,感受和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A、照片背后的故事

  B、与母亲相处的难忘的一件事

  学生讲述故事,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照片,并对学生讲述作简要点评。

  小结:温馨、温暖的母爱有时却会以另一种面目呈现,下面我们

  3、多角度看母爱(环节设计目的:让学生理性地思考母爱及其内涵,更加理解母亲、孝敬母亲。)

  狐狸的母亲在自己的孩子长大后会把它赶出巢穴,强迫它开始独立生活。你怎么看待狐狸母亲的这种行为?结合实际谈谈你认为理智的母爱应该是怎么样的?

  学生先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再派代表全班交流。教师作点评。

  小结:母爱是凝聚着大智慧的。希望所有的儿女都能领悟母亲的良苦用心,也相信所有的儿女都能明白母亲的良苦用心。

  三、感恩母爱:(启发学生学会用恰当的方式向母亲表达情感)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情。我们身为人子,更应学会感恩。

  (指定两个评委,用小黑板,上写甲组、乙组)

  1、考一考,比一比(环节设计目的: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积累常识、格言俗语,启发感恩方式。)

  A、知道母亲节是什么时候的请举手?(是什么时候?按人数计分)

  B、知道母亲的生日是什么时候的请举手回答?(学生抢答,按人数计分)

  C、小组比赛背诵与母亲有关的格言、俗语;(2分钟,且不能重复)(学生抢答,按人数计分。)

  评委统计分数,公布结果,精神奖励获胜一组。

  (紧张的角逐过后我们放松一下,请欣赏图片)

  2、看一看(配乐展示母爱图片,将学生带回的照片用数码相机拍下来投影放出。):(设计目的':唤醒学生回忆母爱的温馨,为后面的说一说作情感铺垫)

  教师用课件播放图片,学生观看欣赏。

  (同学们,似曾相识的一幕幕拨动着我们的心弦,你将如何报答比山高比海深的母爱呢?)

  3、说一说:你将怎么报答母亲?(设计目的:鼓励学生说出对母亲的感激和报答,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学生争说将如何报答母亲。

  (再多的言语都无法充分表达我们对母亲的感激,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牛刀小试,进行仿写)

  4、写一写:(出示,先朗读,再仿写)(设计目的:培养学生的仿写能力,激发学生报答母爱的情怀。)

  学生看屏幕朗读,教师点拨朗读情感与方法:深情地,感激地;“整个春天、整个海洋”要重读。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

  ——汪国真《感谢母亲》

  教师点拨:内容特点:由整体到局部,采用比喻修辞;句式特点:整齐、有转折。

  学生进行仿写。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xx,你却给了我

  学生展示仿写的句子,师生互动点评修改。

  (一堂课说不完母爱的故事,也道不尽我们对母亲的感恩之情,请大家把这种感恩延续到生活中,落实到行动上。)

  四、拓展延伸:(设计目的:培养学生用多种表达方式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训练书面表达。)

  1、周末为母亲做一件小事。(如:端一杯水,扫一次地,洗一次脚等,并用你的一生去爱你的母亲。)

  2、以“母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写自己经历的亲情故事,要有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指导:把母爱的故事,精彩的瞬间,再适当引用收集到的格言、俗语、诗文,记录下来,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五、结束:播放彭xx的《母爱》:(设计目的:让学生歌唱母爱,升华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谨以此歌献给天下所有的母亲,祝愿她们快乐、美丽、*安、健康!

  教学效果及反思:

  本次综合活动课围绕“献给母亲的歌”这一主题,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目标明确,听说读写有顺序地展开,学生通过活动感受了母爱,也从理性认识上学会了感恩母爱,并且在其后的写作实践中能写真事,说真情,课堂活动取得了效果。同时,在整个过程中,四人小组的合作交流,尚缺乏完善的小组活动评价,激励机制未够完善,应根据学生实际制定激励机制,让学生乐学。而在活动中也发现,城乡结合的学生的即时口头表达能力不够,需要加强该方面的培养和训练,以求语文教育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完整统一。

  点评分析:

  4月19日,我市初中语文八年级教研活动在荔城三中进行。黄银燕老师承担了本次公开课的任务,她上的综合活动课《献给母亲的歌》,教学设计合理、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充分、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效果不错。她的教学能力得到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大家对这节公开课的评价都比较高,可见这是一节比较成功的综合活动课。

  一、 语文教学技能方面

  黄老师这节公开课的教学设计,可以说是凝聚了荔城三中八年级语文备课组全体教师的心血。整篇教学设计能紧扣“母爱赞歌”这一主题,联系生活,引导学生感悟母爱,感恩母爱,做到目标明确、恰当,能体现三维目标;能很好地处理和运用教材,教学容量合适;能结合综合活动课的特点,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教学手段,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从上课过程来看,可见黄老师对教材的处理能力是突出的,她的语文教学技能也是不错的。

  但也有一些地方值得商榷。正如黄老师自评,在“感受母爱”这一环节中,教师的铺垫做得不够,煽情不足,导致前半节课学生的学*热情不高。有些老师也认为:“感受母爱”中的活动可以浓缩一下,压缩一下时间,可以让学生在“感恩母爱”中充分活动起来,展示自己的能力,可能教学效果会更好。

  二、 常规教学技能方面

  黄老师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上课态度认真,课前准备充分,课后虚心听取评价意见。她的教学基本功比较扎实,教态自然,教学语言比较准确,普通话标准,具有一定的驾驭课堂的能力。课堂气氛民主,师生关系融洽,有多向的信息反馈和互动交流。基本能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台,制作简易的课件,播放音乐,展示图片,辅助教学,收到一定的效果。整节课,教学环节过渡自然,环环相扣,重点有落实,难点有突破,时间掌控能力较强。

  但作为年轻老师,黄老师由于缺乏驾驭课堂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也有一些环节处理得不好。

  1、她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训练,设计了“朗诵赞美母亲的诗歌”这个环节,但却没有指导学生朗读技巧,也没有做示范性的朗读。

  2、对多媒体教学*台的使用不够合理和高效。她在让学生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时,本想同时展示学生带来的照片,却发现实物投影仪没有任何反应。她无计可施,这让讲故事渲染母爱的效果大打折扣。其实,这一意外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她只需课前做好设备的检测试验工作,或者将学生要展示的照片复制进课件中去。

  3、对个别问题的处理不明智。如在“感恩母爱”中,有个小组比赛,老师提问学生:

  A、知道母亲节是什么时候的请举手?

  B、知道母亲的生日是什么时候的请举手?她在学生举手后,确认了人数后,竟然没有提问学生起来回答,也没有因势利导,明确母亲节的日期,或者讲述母亲节的由来。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4、对仿写的方法指导不足。课堂有一个仿写练*。这个练*设计得很好,很有针对性,既结合母爱进行感恩的教育,又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训练,本是一举两得的活动。但黄老师在提出仿写要求后,就让学生动手仿写了,然后是提问。她并没有进行仿写技巧的指导。结果前面有很多学生的仿写句子不合要求,语句也不精美。其实,仿写训练对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作用巨大,但老师要做好方法的指导。黄老师只需引导学生抓住句式特点,用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抒写对无私母爱的感激之情,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不善于点评学生的发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整节课,黄老师提了很多问题,学生的回答都不错。但可惜,黄老师就是不做点评和肯定,而是很快地继续提问。无可置疑,这节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本互动,都做得很好,课堂气氛也越来越活跃。但学生的精彩回答,却得不到老师肯定和表扬;个别学生略显笨拙的答案,也听不到老师善意的点评和指导,这多多少少会挫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就探究问题的有效性这个角度而言,也会大打折扣的。还需提醒一点,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老师应该走进他(她),以微笑的眼神鼓励发言者,这就是一种莫大的肯定和激励。

  希望黄老师注意以上几个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和课堂效益。

  三、学生学*状态后面

  从听课效果看,这节课学生们课前做好了认真的准备,他们搜集了很多“母爱的感人故事”,朗诵了大量的赞美母亲的诗歌,准备了一些讲母爱故事的照片。前半节课,可能由于紧张,学生问答问题的积极性不是很足,举手也是三三两两的。后来经过老师的鼓励,大家才慢慢放下压力,开始踊跃地参与教学活动,课堂气氛也渐入高潮。

  课堂上有个小组竞赛的,还请了两个同学做评委,但效果并不好。起不到公*评价的作用。这一点也要注意。

  从学生能力的训练看来,这节课是个人的听说写的能力得到一定量的训练,特别在“说”和“写”这两种语文能力训练方面,做得很不错。但在“读”上,训练得不够,包括诵读方法指导不足,整体诵读能力训练时间太少。还有,从学生回答“多角度看母爱”这个问题看,学生在创新能力方面,还是比较欠缺。这需要老师今后不断的加以引导,通过有序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而言之,黄银燕老师的这节公开课《献给母亲的歌》,上得还是比较成功的。它能紧扣新课标,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落实《xx市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围绕单元整体目标,通过“母爱赞歌”这一主题活动的系列训练,以读促写,提高学生“写人记事”的能力,收到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其实,综合活动课,可以成为辅助阅读教学的有效课堂,教学手段还可以再丰富些。评课的组长们也提了很多很好的建议,比如指导学生制作手抄报,写观察日记,写调查报告,开展知识竞赛,举行故事会等形式。通过这些让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调动他们的学*热情,让他们全情投入到语文活动的怀抱中来,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落实下去了。希望大家都要重视综合活动课,要认真指导学生搜集资料,分享交流,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优化我们的课堂效益。

  【活动目标】

  1、通过对有关母爱的各种资料的搜集、整理,让学生感受到*凡而又伟大的母爱。

  2、每个学生能把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资料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示出来,与大家共享。

  3、爱是至高无上的。尊重母亲的爱,让学生学会感激身边最亲*的人。

  【活动课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1、请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小组查找有关资料,注重搜集描写母爱的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展现刻画母亲形象的绘画、摄影、歌曲、电影、广告等作品;新闻媒体报道过的有关母亲的感人事迹;以小组的形式,合作搜集、整理,在老师的指导下,用不同的形式展示成果。

  2、事先跟家长联系,请家长和学生聊聊天,让学生整理好聊天内容,并记录下来。

  3、学生准备一份送给母亲的小礼物,要求必须是自己亲手做的。

  4、准备好与母亲有关的音乐作品,作为背景音乐贯穿整个活动。

  二、活动过程

  导入新课:

  (放背景音乐《烛光里的妈妈)》同时用幻灯打出图片。

  镜头一:

  听故事(放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家,是我们避风的港湾,是我们成长的摇篮。相对于父爱,母爱是日常的,琐碎的。母爱更接*于生活的真实和人的本性。当你第一次喊出“妈妈”时,母亲满脸笑容,满心惊奇,当母亲把你从怀中放在地上,让你爬,让你站,让你走,当你跌倒了,又把你扶起来,继续操练……从此,你便开始了全新的人生。

  每次放学回家,你都要向母亲汇报自己的收获,母亲听得津津有味,笑靥如花。

  母亲一直无微不至地关心你,沐浴在母爱中的你真正了解自己的母亲吗?今天,我们就来听听母亲的故事。

  (放录音磁带,要求学生仔细聆听妈妈们的故事。)

  镜头二:

  谈感受(放歌曲《我心中的故事》)

  各小组分别展示搜集的有关资料(图片、文章等),然后谈自己的体会。

  1、离开母亲的腹,离开母亲的怀,离开母亲的身,永远没有离开的,是和母亲息息相通的心。

  在学生中搜集的众多的表现描写母爱的诗歌、小说、散文中,选取一些篇目并配乐朗诵。学生介绍自己创作的诗歌、散文。大家可针对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

  2、母爱如水,母亲是源,无论你奔腾到哪里,身上流淌的,依然有不尽的源头之水。请学生展示刻画母亲形象的绘画、摄影等作品。也可出示自己给母亲画的像、拍的照片。并根据自己对母亲的了解,为图画、照片题写标题。

  3、“世界上有一种最美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

  请学生展示与母亲有关的格言、俗语。要求同学们谈自己的感受。

  镜头三:

  谢母恩(播放歌曲《念亲恩》)

  慈母情,是母亲对怀中婴儿的甜甜的亲吻,是拍着婴儿入睡的悠悠的摇篮曲,是手把手教子写字的苦苦的耐心,是灯下为子飞针走线的不眠之夜,是期盼儿女成才的忧郁的眼神,是儿女远行时的句句叮咛,是过早爬上眼角的一道道皱纹。慈母情,是“三春晖”,是任何“寸草心”也难以回报的.恩情,是人间最圣洁、最伟大、最无私的亲情。今天,我们之所以能健康地成长,母亲有多大的功劳啊。

  提问:

  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你已经做了什么,以后打算怎么做?

  同学分组讨论,发表见解。各小组选两名代表发言。

  小结:我们要孝顺父母,希望同学们有这样的决心,将来要有所作为,来报答母亲,让她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镜头四:

  送祝福(播放歌曲《三百六十五个祝福》)

  请学生介绍母亲节的由来。

  现代意义上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由Amanm、JarVis(1864~1948)发起,她终身未嫁,一直陪伴在她母亲身边,母亲于1905年逝世,Amanm

  悲痛欲绝,两年后(1907年),Amanm和她的朋友开始写信给有影响的部长、商人、议员来寻求支持,以便让母亲节成为一个法定的节日。Amanm认为子女经常忽视了对母亲的感情,她希望母亲节能够让人多想一想母亲为家庭所付出的一切。191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一份议案,将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作为法定的母亲节。母亲节从此流传开来。

  随着日历的翻动,母亲的生日就要到了,让我们每一个同学给自己的母亲一个惊喜,亲手给母亲做一个蛋糕,送一份礼物。(用幻灯打出蛋糕图片。)点点的烛光轻轻地摇着,似乎在说悄悄话……

  学生依次出示小礼物,在多媒体画面、音乐声中(播放《万事如意》)对母亲说一句祝福的话。(教学在这种温馨的气氛中结束)要求学生在课后能把礼物和祝福的话语送给妈妈。

  小结:也许,我们的母亲没有领袖的丰功伟绩,没有明星的光彩夺目,没有科学家的渊识博学,没有英雄们的豪言壮语,没有文学家的鸿篇巨著。但母爱如天大,同时又小得只能住在我们的心里,母爱是可以撑天的支柱,也是我们想拥抱的温暖。我们永远爱着您──妈妈。

  三、拓展

  以“母爱”或“妈妈,我想对您说”为题写一篇作文。

  【创意说明】

  本单元以“献给母亲的歌”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这一主题与阅读教学有一定的联系,但又具有生活体验性、活动实践性、学*综合性的特点。希望通过“道不尽的母爱”“剪不断的脐带”“多角度看母爱”“报得三春晖”四项相互联系、逐层深入的学*活动,来培养学生健康美好的伦理亲情,引导他们学会感受爱、理解爱,奉献爱;通过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通过写作进一步提高如何选取独特的材料的能力。

  【活动的思考】

  有序性、有效性、实用性。

  【教学设计】

  1、根据第一个栏目的提示,分小组寻找资料。

  2、找母亲聊聊天,了解母亲的经历和生活感受。给母亲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观察母亲的表情和反映。

  3、根据了解的情况,结合自传和小传的学*,给母亲写一个小传。送给母亲作为礼物。有条件的同学,可以用powerpoint制作一个包括照片、说明、音乐、对**的了解、**的小传等内容的课件送给妈妈。

  4、读写天地:

  ⑴朗读美文,感受母爱:

  《母亲的心》

  叶倾城

  朋友告诉我:她的外婆老年痴呆了。外婆忘了外公,忘了她从小一手带大的外孙外孙女们,只记得自己的女儿,每次看到她,脸上都会露出笑容,叫她“毛毛,毛毛”。

  有一年国庆节来了远客。朋友的母亲亲自下厨招待客人。饭桌上外婆又有了怪异的行动。每当一盘菜上桌,外婆都会警觉地向四周窥探,判断没有人在注意她,就在众目睽睽下夹上一大筷子菜,放在自己的口袋里。宾主当然是大惊失色,却又彼此都装着没有看见,只有外婆露出欢畅的笑容。上完最后一个菜,朋友的母亲才从厨房里出来,一边问客人“吃好了没有”,一边随手从盘里拣些剩菜吃。这时,外婆一下子起来,用力拽女儿的手,把女儿拉到门口,警惕地用身子挡住众人的视线,然后就在口袋里掏啊掏,笑嘻嘻地把刚才藏在里面的菜捧了出来,往女儿手里塞:“毛毛,我特意给你留的,你吃呀,你吃呀。”女儿双手捧着那一堆各种各样混成一团,被挤压得不成形的菜,好久,才愣愣地抬起头来,看见母亲的笑脸,她突然哭了。

  当疾病切断了外婆与世界的所有联系,让她遗忘了生命中的.一切关联,一切亲爱的人,而惟一不能割断的,是母女的血缘。她的灵魂已经在疾病的侵蚀下慢慢地死去,然而永远不肯死去的,是那一颗母亲的心。

  ⑵品味情感,心灵悟语:

  学生各抒己见,畅谈自个儿的感受。

  教师小结提升:

  母爱,能够让人泪流满面。“永不侵蚀的慈母心”,或许这篇文章可以拟题,但是叶倾城没有。后来终于明白了,母爱一向都是这么朴素,与任何华丽的词语无关。“惟一不能割断的是母女的血缘”,这也不是奇迹,而恰恰是世界之所以传承和延续的最本真的东西。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