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江寺飞泉亭记教案 (菁华3篇)

首页 / 教案 / | 2022-11-12 00:00:00 教案

峡江寺飞泉亭记教案1

  教学目的:

  1。继续学*和积累文言词汇。

  2.学会抓重点词句分析整篇文章语言特点的方法。

  3.体会本文率真自然,清新淡雅的`艺术风格。

  教学难点:见教学目的3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作者,疏通文意。

  一、导入新课

  峡江寺,在广东清远县峡山上,山上有飞瀑,而寺中飞泉亭就是便于观瀑而受清代著名诗人袁枚称赞的。今天我们一同感受在亭中于“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吟咏之声”中观瀑的情趣。

  二、简介作者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随园老人。(名)清代人(时)浙江钱塘人(地)清代诗人,评论家。他继承了明代“*三袁”的文学思想,主张诗文创作不要抄袭古人,贵在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评)代表作《小仓山房诗文集》(作)

  三、疏通全文

  1、将课文注释中的拼音写在书上相应的字上。

  2、生齐读课文,师指名朗读节奏。

  3、结合课文注解疏通文意,注意以下词句。

  则飞泉一亭为之也:那是飞泉一亭造成的啊!

  凡人之情:凡:大凡。情:事情。

  势不能久留:势:势必。

  他若匡庐:他:其他。若:像。

  而游者皆暴日中:暴;通“曝”,晒。

  虽欢易别;虽然欢欣,却易分别。

  而磴级迂回:而:可是。

  飞瀑雷震:雷震:震响如雷。

  八窗明净:八窗:八面窗子。

  闭窗瀑闻:瀑闻:能听到瀑布声。

  以人之逸,待水之劳;以人的安逸,等待瀑布的辛劳。

  顷之:过了一会儿。

  又复大作:又更大起来。

  唯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只是他日我的魂梦,也许会飞来罢。

  四、完成课后练*一。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1。进一步理解课文。

  2.比较本文与二十二课的异同。

  教学过程:

  一.复*旧课

  (略)

  二.思考以下问题。

  1.作者已经观赏过许多瀑布了,是什么使他留恋峡江寺舍不得离去?

  明确:因为有飞泉一亭。

  2.第二段中提到了几处别处的瀑布?为什么要写别处的瀑布?

  明确:五处。用别地观瀑的艰难对比衬托峡江寺飞泉亭观瀑的舒适欢娱。

  3.第三段写登山经过“奇”在哪里?

  明确:“奇”在“磴级纡曲,古松张覆,骄阳不炙。”“有三奇树。”“根分而枝合。”

  4.在第四段写飞泉亭观瀑中,你最喜欢哪一句?简要说明。

  5.第五段进一步从什么方面描写飞泉亭观瀑的乐趣?

  明确:从听觉写“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参错并奏”,“吟咏之声”,“天籁人籁,合同而化”。

  6.第六段主要写什么?

  明确:写下山夜宿,并交此文的缘由。

  7.本文写景有什么特点?

  明确:多用白描手法,无生动的比喻,无形容词的堆砌,清新自然,抒情直抒胸臆,率真质朴。如述家常,然于*淡之中足见情趣。

  三.比较本文与二十二课的异同。

  明确:相同:情景交融的写法。

  不同:内容:22课偏重于借景写怀,抒发身世之慨。本文偏重于表现自然之美和个人情趣。

  语言风格:22课流畅婉转,抑扬错落。本文率真自然,清新淡雅。

  作者情趣:22课悠闲自得,淡淡的孤独与怅惘。本文自由自在,随心所欲。

  四.完成练*。

  附主体板书

  其他瀑布游者不得从容虽欢易别

  反衬

  峡江寺:意难决舍————有亭飞泉游者以逸待劳观瀑之娱

  对枰吟咏一至于斯--------魂梦飞来

  正衬

  鼎足三树根分枝合奇已

峡江寺飞泉亭记教案2

  重难点分析

  重点:通过文意,准确翻译,借助工具书以及书后注释、并同学之间讨论解决本文重点。

  难点:体会本文率真自然,清新淡雅的艺术风格,通过具体词句的分析理解,通过反复朗读课文,解决这一难点。

  教学过程

  (-)明确目标

  1、疏通文意,准确翻译课文,解决书后练*。

  2、掌握课文明白晓畅的语言特点,品评作者清新淡雅的艺术风格。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整体感知

  峡江寺,在广东清远县峡山上,山上有飞瀑,而寺中飞泉亭就是便于瀑布而受清代著名

  诗人袁枚称赞的。今天我们一同感受在亭中于“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吟咏之声”中观瀑的情趣。

  (三)教学过程

  首先介绍作者袁枚让学生初步了解袁枚的作品风格。

  按着教师范读课文,注意正音,正字。

  再者学生跟读课文,掌握句读。

  下面借助工具书,学生边读边译,教师点拨重点词句。

  接下来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讨论。

  1、本文所写的内容。

  2、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本章结构上的特点。

  4、本文语言风格,举例说明。

  归纳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

  1、作者通过在峡江寺飞泉亭观赏美景时“目悦”“体适”以及无限乐景与娱乐事融合抒

  写,表现了对飞泉亭的赞赏,让人们既领略到优美的风光也体会了作者率真自然的情感。

  2、作品表现了作者对飞泉亭的称赞,对亭中所见美景的赞美之情。

  3、课文开头设计悬念,“至峡江寺意难决舍”接着列举“天台之瀑”“雁客瀑”“匡庐”“岁浮”“青田之石门”等。“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为下文写峡山美景、奇景,以及飞泉亭中观赏瀑布“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吟咏之声”“参错并奏”别有情趣,作衬托、铺垫,更突出飞泉亭之功,解决开头所说悬念“意难决舍”皆因“亭功之大”赞美之情溢于字里行间,结尾再抒眷恋之情“惟他日系之魂梦”。最后交代作记缘由。

  4、水文语言明白晓畅。(课后练*三)

  (四)总结、扩展

  作者在这篇短小的文章中,虽写景不多但言虽简而意境顿出,抒情笔墨更少,但情感率

  真自然,环境之优美,观者之欢愉,全都写出来了,文笔更是清隽流畅、朴实淡雅。

  (五)布置作业

  1、书后练*一、练*二

  2、文中找出4-8个难评且重点实词翻译。

  3、从文中找出5-8句重点语句,翻译。

  4、背诵3、4、5节。

  探究活动

  本文中的寺、亭、瀑由于组合巧妙,构成了一幅让人赏心悦目、把玩不尽的美丽风景画,人游其中,情趣横生,如果缺少其中的任意一道景致效果会怎么样?在此基础上,点评点评你曾经游玩过的某个风景点。

  提示:应该说,峡江寺、飞泉亭、半空飞瀑组合得恰到好处,三者缺一不可,三者的位置只要稍加变化就会有碍观瞻,大伤景气。山不在高,有水则灵。峡山确实不高,“不过里许”。再如果没有了水,便成了一座枯山。有水没瀑,缺乏生气,也只能默默无闻了。正是因为“飞瀑雷震”,才引来四方游客。有瀑没寺,譬如雁荡,烟火不盛,“势不能久留”;虽然有寺,寺离瀑远,“其体不适”,也“势不能久留”;至于不但无寺、无亭,还“暴日中”,“居危崖”,譬如匡庐、罗浮、石门等地,“不得从容以观”,“如倾盖交,虽欢易别”。唯有峡江寺的飞泉亭,位于瀑布旁边,不用多费体力。亭子有窗,窗明几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完全可以“从容以观”。不仅如此,亭内的人可以随意坐卧,在“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吟咏之声”中观瀑,别有情趣。

  在点评风景点时可以谈一处,也可以将几处加以比较;可以谈自然美,也可以谈人文美;可以谈景与物的协调、人与景的和谐,也可以谈缺憾。只要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

峡江寺飞泉亭记教案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文学常识,整理常见实词和虚词的特殊用法。

  2.能力目标:练*诵读,读出文章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机理和情趣;学会映衬的写作手法;学*明白晓畅的语言特点。

  3.情感目标:学会与自然相生相处,并能从自然中发现闲趣、理趣、雅趣。

  教学建议

  一、思想主题

  本文高度称赞峡江寺飞泉亭便于观赏瀑布,别有情趣,表达了作者的热爱之情。

  二、结构思路

  全文共6段,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概述自己对峡江寺飞泉亭的赞誉之情。

  第二部分(第2~5段)具体描绘峡江寺飞泉亭的景色,表现出闲适、惬意之情。

  第三部分(第6段)记叙为飞泉亭作记的缘由。

  三、写作特点

  1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本文以记叙、描写为主,中间三段多为描写,结尾一段多为记叙,开头两段以议论引出,每段结尾多是抒情的句子。

  2.对比映衬。如第二段写了天台、雁宕、匡庐、罗浮、石门等瀑布。这些瀑布虽然奇特,但是,游人“暴日中,踞危崖,不得从容以观,如倾盖交,虽欢易别”。为下文写飞泉亭观瀑布作反面衬托。第三段主要写峡山的环境。山不高,“不过里许”;登山的路弯弯曲曲,有石头台阶,路边的古松张开树盖遮蔽,太阳一点也晒不着;过了石桥,有三棵奇树。这峡山的特点是不高、不热、很奇特。描写这些景色为写飞泉亭作正面衬托。第四段写飞泉亭,先交代它的位置,“瀑旁”;再写它的面积和窗户,面积“纵横丈余”,“八窗明净”。主要写的是游人在亭中的感受:关窗可以听到飞瀑雷鸣般的声音,开窗可以触摸到瀑布飞溅的水花;游人可坐可躺,可抒写文章,可品着香茶尽情观赏好似九天银河的飞瀑,如入仙境一般。和第二段所写的观其他瀑布的情景形成鲜明对比。

  3.语句多变,长短结合,骈散相杂,表现力强。语言明白晓畅通俗易懂,不用典故。有很多词语和现代汉语的用法完全相同。

  四、文中流露出来的情趣

  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流露出来的情趣。例如“纵横丈余,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中,“闭窗瀑闻,开窗瀑至”一句运用了拟人手法。关上窗户,瀑布似乎还不忍离去,萦绕耳际;打开窗户,瀑布不请自来,读者甚至可以想象她那欢快跳跃的形象。这一“闭”一“开”,侧耳可闻,伸手可触,比起“遥看瀑布挂前川”更能调动观者的感官享受。由此作者的情趣可见一斑。

  五、诵读教学建议

  本文语言通俗易懂,富于情趣,句式和表达方式多变,适合诵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反复地读,在多读中体会上面的这些特点,从而向现代文的写作延伸。


峡江寺飞泉亭记教案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峡江寺飞泉亭记教案 (菁华3篇)(扩展1)

——《记承天寺夜游》优秀教案3篇

《记承天寺夜游》优秀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熟读成诵,积累字词,抓住关键词句,深入解读文本。

  2.过程与方法:在吟读、译读、赏读、背读中逐步体悟苏轼微妙复杂的感情。

  3.情感态度价值:学*作者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诵读、品味课文,分析文章的景色描写并体味意境

  2、 难点: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夜晚皎洁的月光总会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思,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借月抒怀,写了不少诗文,说说你所知道的的咏月诗文。今天,让我们随着宋代豪放派诗人代表苏轼一道,去承天寺夜游一番,感受别样的情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节奏)

  2、指名朗读,随机纠正读音。

  藻荇(xìng) 竹柏(bǎi)

  3、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出停顿和节奏,体悟作者的感情。

  重点讲解以下两个句子的节奏:

  念/无与为乐者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三、再读课文,疏通文意(文言层面)

  1、朗读课文,把握文意。标出自己阅读中的疑难之处

  2、译读课文(结合课文注释自译、同学讨论互译、集体解疑)

  积累以下重点文言字词

  解衣欲睡 (将要,准备) 欣然起行(喜悦的样子) 念无与为乐者(想,思考)遂至承天寺(于是,就) 盖竹柏影也(原来是) 相与步于中庭(一起,共同)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罢了)

  翻译重点句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文: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庭院,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只不过少有像我们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四、品读课文,悟情品写 (文学层面)

  1、 学生自由诵读:从表达方式入手,课文可分几层来理解,看作者写了什么,重点写什么?

  明确:第一层(1、2句),寻怀民。(记叙)

  第二层(3、4句),赏夜景。(描写)

  第三层(5至末句),叹闲人。(抒情)

  2、就全文而言,作者的思想感情先后有什么变化?

  明确:“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写兴奋喜悦之情。

  “念无与为乐者”,写孤寂之情。

  “相与步于中庭”,写宽慰之情。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等种种难言之情尽在其中。

  3、如何理解“闲人”的含义?

  (穿插介绍有关苏东坡被贬黄州的背景资料)明确:

  “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

  这里的“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

  4、“一切景语皆情语”,找出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赏析作者写法之妙。

  明确: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学生想象画面,思考:

  全句无一字写“月”,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写月色,“积水空明”,一泓积水清澈透明,可以推想月色之明。写水中之物,“藻、荇交横”,纵横交错,摇曳生姿,可以推想月光之清。而“盖竹柏影也”,可以推想月色之浓。作者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五、融情背诵课文

  六、课堂小结

  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自然景物总能引起人们的无限情思,我们从东坡先生赏月的感慨中不止了解了作者的微妙的心境,我们更感受到作者身处逆境时的旷达胸襟和人格魅力,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从中得到教益。

  七、布置作业

  1、搜集苏东坡的有关资料,整理其作品。

  2、 写一段景色描写的文字,不要直接出现写自己心情的词语,但要能够让读者通过阅读你的描写看出你的心情,体现出“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特点。

《记承天寺夜游》优秀教案2

  【课程标准】

  1、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2、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

  【评价设计】

  1、通过对不同形式句子的朗读,落实学生文言文诵读能力的积累。

  2、通过对品读、分析重点词语、句子提升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3、通过三个设问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情况,落实情感目标。

  【教学设想】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写的一篇小短文,意蕴丰厚,字字有玄机。本设计试图引导学生立足文言之“言”,抓住重点词语敲击文本,以期走进苏轼细腻丰富的心灵,感悟苏轼空明的心境,豁达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境界。本设计不强调课前的自主预*,让学生对文本保持适度的陌生感,围绕真实问题阅读文本,用自己的思维实实在在地一点点掘进文本,走*苏轼。

  【教学目标】

  1.理解文意,能把握作者的情感波澜,掌握几个重点文言词语。

  2.解读“乐”“闲”两字的丰富内涵,走进苏轼的精神世界。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品读关键词、句,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理解“乐”和“闲”的内涵;

  难点:对“念无与为乐者”中“乐”的理解。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了解苏轼,做好解读文本的相关铺垫

  1.请学生谈自己对苏轼的了解。

  2.引导学生关注课下注释1,同时补充相关资料,初步感受苏轼的生活态度。

  (PPT补充:苏轼被贬的有关资料及《临江仙》(上阕):夜饮东坡醉复醒,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请学生齐读并谈谈对词意的理解。

  二、感知文章大意,掌握部分重点文言词语

  在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教师从能否读准字音、读通句读、读懂文意三个方面检查朗读情况。

  1.指名不同层次学生朗读,检查能否读准、读通。

  ①引导理解三个句子的朗读节奏: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②用不加标点的课文检查学生节奏把握情况。

  2.检查学生能否读懂文意。

  ①请学生尝试用一个主谓短语简洁概括文章所写的这个生活片段。

  ②检查重点词语、句子的理解。

  引导学生注意词语间的联系。(PPT出示:重点词语:欣然 户 念 遂至 寝 步 盖 )

  (PPT出示:句子大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念无与为乐者)

  引导学生注意两句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生成下一步教学的基础性资源。

  三、理解苏轼,感受作者精神境界

  (一)品“乐”之内涵。

  通过设问一学*文章记叙部分:

  我认为,这里的“为乐”,不仅仅是课下所注释的“交谈取乐”,还有更丰富的内涵。不知道同学们意见如何?请同学们依据文本讨论对这个“乐”字的理解,有理有据的陈述你的观点。

  学生通过交流、探讨体会:“乐”之多重含义,这份快乐藏在“欣然”“遂”“亦”“步”四个字眼里。

  齐读记叙部分,体会苏轼的这份赏月之乐,分享之乐, 读出几个关键字所传达的快乐。

  (二)探“闲人”心境。

  1.通过设问二学*写景部分,感悟景物写法及特点:

  我认为作者在这句话中漏了一个主语:“月色”。我补出来了,同学们认为是补出来好还是不补好呢?

  (PPT出示:庭下( 月色 )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想象体验:请同学们试着在这句话的空白处填两个感叹词把作者的情感波澜补出来。

  齐读(背)写景句:读出一份发现的快乐,读出一种恍然大悟的味道。

  2.通过设问三学*议论部分,感悟作者的'精神境界:

  我认为苏老夫子这两问实在太绝对。昨夜无月,我校即无竹柏嘛。怎么理解这句话呢?

  追问:“闲人”如何理解?

  齐读(背)议论部分,读出作者内心的感慨,一点自嘲,一点自赏。

  追问:哪个词透露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呢?

  司马迁有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也就是说,世俗之人庸常之人大都被琐碎或者欲望淤塞了心灵,穷者奔波于生计,满脸愁苦,富者追逐于利益,肠满脑肥。只有从种种生活的琐碎中超脱自己,才能拥有空明之心。

  齐读(背)全文,体会苏轼的心境。

  四、总结归纳文章内涵,深化认识。

  苏轼确实是拥有生活艺术、生活能力的人,不仅能于敲门不应之时倚杖听江声,更能于贬谪之境遇看见如水月色。这有赖于他豁达超脱的人生境界。这才是更重要的财富。

  最后还是把苏东坡的这句话送给大家:

  (PPT出示: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苏轼《东坡志林?临皋闲题》)

  愿同学们在未来的岁月里,也能耳聪目明,拥有闲情雅致,做江山风月之主人。

  齐背全文。

  五、板书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为乐——赏月之乐,分享之乐,心有灵犀之乐

  闲人——闲情雅致,自嘲、自赏

《记承天寺夜游》优秀教案3

  教学目标:

  1、读通文意。

  2、领悟心境。

  3、赏析美景。

  教学重难点:

  1、赏析月景的特点及写法。

  2、领悟作者复杂的心境。教学方法:诵读法、竞比法、质疑法、讨论法。

  媒体设计:计算机课件

  教学步骤:

  一、设置情景导入课文。播放一组月色图让大家欣赏。导语:人们常说:“月色如画”,在摄影家、画家眼中如此,在散文大家的笔下也毫不逊色。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古代散文《记承天寺夜游》欣赏一下散文大家苏轼笔下的月色图。

  二、简介作者。请学生交流收集的有关作者的信息,用多媒体展示苏轼的生*,让学生摘要做笔记。

  三、读熟课文。自读课文,就难读的词或句子进行圈点,小组讨论解决,如仍有疑问则向老师提出,多媒体展示重点词句,让学生当堂巩固。然后熟读课文(可按下列步骤进行:个别朗读——学生评说——再听范读——一起朗读)

  四、读懂课文。1、请学生结合注释和已学过的知识,或查阅工具书自渎理解,有疑问可同桌交流,也可提出大家一起讨论解决。2、请一个同学用现代语言表述文章大意。

  五、读课文,欣赏月景。

  1、这篇散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一句话概括。

  2、作者看到了些什么,划出文中写景的句子。(多媒体展示“赏月图”)

  3、这一句主要写了哪些景物?

  4、这些景物都是客观实景吗,体会“藻荇交横”的妙处。

  5、讨论如将“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改为“竹柏影如水中藻荇交横”,表达效果一样吗?

  6、学生用诗意化的语言描述这幅月色图。

  7、有感情的朗读此句,当堂背诵。

  六、感悟作者复杂的心境。

  1、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苏轼与张怀民漫步在这冰清玉洁、宁静淡雅、如诗如画的月色之下,其心境如何呢?快速浏览全文,找出文章中能表达他此时心境的一个字。并结合文章中的词句加以品析。

  2、作者为什么会如此清闲、悠闲呢?我们来看作者是在何时何地写的这篇散文?(多媒体出示文章的写作背景)

  3、他遭受冤屈而被贬谪,成了有职无权的“闲官”,按照常理,遇到这样的打击,他的心情应该如何呢?

  4、但他却表现得那样的洒脱、安闲,可见其是一个怎样的人?

  5、作为一代大文豪、一个大政治家,他想不想做一个闲人呢?

  6、朗读最后一句话,读出感慨万千的语气,体会作者复杂的情感。

  7、一边欣赏优美的月色图,一边配乐有感情朗读全文。

  8、开展背诵竞赛。

  七、拓展延伸。月亮在诗人的眼中是一个有情之物。回忆我们读过的有关月亮的古诗文,用下列句式进行赏析。“我欣赏诗(文)的一句,它写出了月亮,表达了诗人情感。”


峡江寺飞泉亭记教案 (菁华3篇)(扩展2)

——峡江寺飞泉亭记教案菁选

峡江寺飞泉亭记教案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峡江寺飞泉亭记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峡江寺飞泉亭记教案1

  教学过程:

  (一)

  课时安排:本文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

  二、初读课文,正音正字。

  三、再读课文,质疑问难。

  四、释疑解难,疏通文意。

  五、从表方式和句式特点入手,指导诵读。

  六、在反复诵读中体会作者的闲趣、理趣、雅趣。

  七、布置一篇游记小品的写作,要求在字里行间能体现闲趣、理趣、雅趣这三种情趣中的任意一种。

  教案点评:

  通过文言文的写作方法来指导现代文写作,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这也是对文言文教学程式的突破。以往,往往是教授现代文,然后让学生摹写。其实,古文中有很多的写作瑰宝可以挖掘。本文中第二段的映衬的写法,就被很多现代文学的大家们所采用过。另外,我们在教授文言文时,还忽视了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对作者人生取向的研究。这些古代大家们之所以文传千古,关键在于他们对待人生的态度。本文的作者能从自然中发现闲趣、理趣、雅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有与自然相生相处的人生态度。当代的学生,在这一点上,还需要补上很重要的一课。

  (二)

  重难点分析

  重点:通过文意,准确翻译,借助工具书以及书后注释解决本文重点。

  难点:体会本文率真自然,清新淡雅的艺术风格,通过具体词句的分析理解,通过反复朗读课文,解决这一难点。

  教学过程

  (-)明确目标

  1、疏通文意,准确翻译课文,解决书后练*。

  2、掌握课文明白晓畅的语言特点,品评作者清新淡雅的艺术风格。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整体感知

  峡江寺,在广东清远县峡山上,山上有飞瀑,而寺中飞泉亭就是便于瀑布而受清代著名诗人袁枚称赞的。今天我们一同感受在亭中于“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吟咏之声”中观瀑的情趣。

  (三)教学过程

  首先介绍作者袁枚,并让学生初步了解袁枚的作品风格。

  教师范读课文,注意正音,正字。

  学生跟读课文,掌握句读。

  下面借助工具书,学生边读边译,教师点拨重点词句。

  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讨论。

  1、本文所写的内容。

  2、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本章结构上的特点。

  4、本文语言风格,举例说明。

  归纳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

  l、作者通过在峡江寺飞泉亭观赏美景时“目悦”“体适”以及无限乐景与娱乐事融合抒写,表现了对飞泉亭的赞赏,让人们既领略到优美的风光,也体会了作者率真自然的情感。

  2、作品表现了作者对飞泉亭的称赞,对亭中所见美景的赞美之情。

  3、课文开头设计悬念,“至峡江寺意难决舍”接着列举“天台之瀑”“雁客瀑”“匡庐”“岁浮”“青田之石门”等。“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为下文写峡山美景、奇景,以及飞泉亭中观赏瀑布“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吟咏之声”“参错并奏”别有情趣,作衬托、铺垫,更突出飞泉亭之功,解决开头所说悬念“意难决舍”皆因“亭功之大”赞美之情溢于字里行间,结尾再抒眷恋之情“惟他日系之魂梦”。最后交代作记缘由。

  4、语言明白晓畅。(课后练*三)

  (四)总结、扩展

  作者在这篇短小的文章中,言虽简而意境顿出,抒情笔墨更少,但情感率真自然,环境之优美,观者之欢愉,全都写出来了,文笔更是清隽流畅、朴实淡雅。

  (五)布置作业

  1、书后练*一、练*二

  2、背诵3、4、5节。

峡江寺飞泉亭记教案2

  [教学目的]

  1、积累文学常识,整理常见实词和虚词的特殊用法。

  2、练*诵读,读出文章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机理和情趣;学会映衬的写作手法;学*明白晓畅的语言特点。

  3、学会与自然相生相处,并能从自然中发现闲趣、理趣、雅趣。

  [教学重难点]

  本文写景抒情的特点及课文积累背诵。

  [教学时数]总计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作者简介以及本文思想主题。

  本文高度称赞峡江寺飞泉亭便于观赏瀑布,别有情趣,表达了作者的热爱之情。

  二、读课文。

  1、正音,结合课下注释读准字音。

  2、学生放声读课文,达到熟读的地步。

  三、借助课下注解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把握结构(课文一至四自然段)。

  (详细内容参见《中学教材全解》初三分册179-181页)

  四、再读文章,复*巩固。

  (第二课时)

  一、借助课下注解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把握结构(课文五、六自然段)。

  (详细内容参见《中学教材全解》初三分册182-184页)

  二、学生自读课文,分析结构思路,教师点拨。

  全文共6段,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概述自己对峡江寺飞泉亭的赞誉之情。

  第二部分(第2~5段)具体描绘峡江寺飞?さ木吧??硐殖鱿惺省??庵?椤?br> 第三部分(第6段)记叙为飞泉亭作记的缘由。

  三、理解文中流露出来的情趣。

  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流露出来的情趣。例如“纵横丈余,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中,“闭窗瀑闻,开窗瀑至”一句运用了拟人手法。关上窗户,瀑布似乎还不忍离去,萦绕耳际;打开窗户,瀑布不请自来,读者甚至可以想象她那欢快跳跃的形象。这一“闭”一“开”,侧耳可闻,伸手可触,比起“遥看瀑布挂前川”更能调动观者的感官享受。由此作者的'情趣可见一斑。

  (第三课时)

  一、背诵课文。在反复诵读中体会作者的闲趣、理趣、雅趣。

  二、关于本文的语言特点。

  1、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本文以记叙、描写为主,中间三段多为描写,结尾一段多为记叙,开头两段以议论引出,每段结尾多是抒情的句子。

  2、对比映衬。如第二段写了天台、雁宕、匡庐、罗浮、石门等瀑布。这些瀑布虽然奇特,但是,游人“暴日中,踞危崖,不得从容以观,如倾盖交,虽欢易别”。为下文写飞泉亭观瀑布作反面衬托。第三段主要写峡山的环境。山不高,“不过里许”;登山的路弯弯曲曲,有石头台阶,路边的古松张开树盖遮蔽,太阳一点也晒不着;过了石桥,有三棵奇树。这峡山的特点是不高、不热、很奇特。描写这些景色为写飞泉亭作正面衬托。第四段写飞泉亭,先交代它的位置,“瀑旁”;再写它的面积和窗户,面积“纵横丈余”,“八窗明净”。主要写的是游人在亭中的感受:关窗可以听到飞瀑雷鸣般的声音,开窗可以触摸到瀑布飞溅的水花;游人可坐可躺,可抒写文章,可品着香茶尽情观赏好似九天银河的飞瀑,如入仙境一般。和第二段所写的观其他瀑布的情景形成鲜明对比。

  3、语句多变,长短结合,骈散相杂,表现力强。语言明白晓畅通俗易懂,不用典故。有很多词语和现代汉语的用法完全相同。

  三、小结。

  作者在这篇短小的文章中,虽写景不多但言虽简而意境顿出,抒情笔墨更少,但情感率真自然,环境之优美,观者之欢愉,全都写出来了,文笔更是清隽流畅、朴实淡雅。

  [作业练*]

  1、本文生字词听写积累。

  2、解释加横线的词的古义和今义。

  ①不图观瀑之娱…… (没想到―不谋求)

  ②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 (受限制―不自在)

  ③天籁人籁,合同而化。 (一起―两方或多方为经营事业或在特定的工作中规定彼此权利和义务所订的共同遵守的条文。)

  ④云树蓊郁,中隔长江…… (长的河流―专有名词)

  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凡树皆根合而枝分,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

  ②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

  ③不图观瀑之娱,一至于斯!

峡江寺飞泉亭记教案3

  教学目的:

  1、继续学*和积累文言词汇。

  2、学会抓重点词句分析整篇文章语言特点的方法。

  3、体会本文率真自然,清新淡雅的艺术风格。

  教学难点:见教学目的3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作者,疏通文意。

  一、导入新课

  峡江寺,在广东清远县峡山上,山上有飞瀑,而寺中飞泉亭就是便于观瀑而受清代著名诗人袁枚称赞的。今天我们一同感受在亭中于“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吟咏之声”中观瀑的情趣。

  二、简介作者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随园老人。(名)清代人(时)浙江钱塘人(地)清代诗人,评论家。他继承了明代“**三袁”的文学思想,主张诗文创作不要抄袭古人,贵在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评)代表作《小仓山房诗文集》(作)

  三、疏通全文

  1、将课文注释中的拼音写在书上相应的字上。

  2、生齐读课文,师指名朗读节奏。

  3、结合课文注解疏通文意,注意以下词句。

  则飞泉一亭为之也:那是飞泉一亭造成的.啊!

  凡人之情:凡:大凡。情:事情。

  势不能久留:势:势必。

  他若匡庐:他:其他。若:像。

  而游者皆暴日中:暴;通“曝”,晒。

  虽欢易别;虽然欢欣,却易分别。

  而磴级迂回:而:可是。

  飞瀑雷震:雷震:震响如雷。

  八窗明净:八窗:八面窗子。

  闭窗瀑闻:瀑闻:能听到瀑布声。

  以人之逸,待水之劳;以人的安逸,等待瀑布的辛劳。

  顷之:过了一会儿。

  又复大作:又更大起来。

  唯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只是他日我的魂梦,也许会飞来罢。

  四、完成课后练*一。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进一步理解课文。

  2、比较本文与二十二课的异同。

  教学过程:

  一、复*旧课

  (略)

  二、思考以下问题。

  1、作者已经观赏过许多瀑布了,是什么使他留恋峡江寺舍不得离去?

  明确:因为有飞泉一亭。

  2、第二段中提到了几处别处的瀑布?为什么要写别处的瀑布?

  明确:五处。用别地观瀑的艰难对比衬托峡江寺飞泉亭观瀑的舒适欢娱。

  3、第三段写登山经过“奇”在哪里?

  明确:“奇”在“磴级纡曲,古松张覆,骄阳不炙。”“有三奇树。”“根分而枝合。”

  4、在第四段写飞泉亭观瀑中,你最喜欢哪一句?简要说明。

  5、第五段进一步从什么方面描写飞泉亭观瀑的乐趣?

  明确:从听觉写“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参错并奏”,“吟咏之声”,“天籁人籁,合同而化”。

  6、第六段主要写什么?

  明确:写下山夜宿,并交此文的缘由。

  7、本文写景有什么特点?

  明确:多用白描手法,无生动的比喻,无形容词的堆砌,清新自然,抒情直抒胸臆,率真质朴。如述家常,然于*淡之中足见情趣。

  三、比较本文与二十二课的异同。

  明确:相同:情景交融的写法。

  不同:内容:22课偏重于借景写怀,抒发身世之慨。本文偏重于表现自然之美和个人情趣。

  语言风格:22课流畅婉转,抑扬错落。本文率真自然,清新淡雅。

  作者情趣:22课悠闲自得,淡淡的孤独与怅惘。本文自由自在,随心所欲。

  四、完成练*。

  附主体板书

  其他瀑布游者不得从容虽欢易别

  反衬

  峡江寺:意难决舍————有亭飞泉游者以逸待劳观瀑之娱

  对枰吟咏一至于斯--------魂梦飞来

  正衬

  鼎足三树根分枝合奇已

峡江寺飞泉亭记教案4

  第二课时

  一、预*

  熟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导入

  上节课我们疏通了文意,这节课将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所表现的情趣。

  三、正课

  1.提问:课文第1段写什么?

  讨论并归纳:写作者对峡江寺飞泉亭难以割舍的感情。

  2.提问:课文第2段为什么要写别处的瀑布?

  讨论并归纳:用别地观瀑布的艰难对比衬托峡江寺飞泉亭观瀑的舒适欢娱。

  3.提问:课文第3段写登山经过“奇”在哪里?

  讨论并归纳:“奇”在“磴级纡曲,古松张覆,骄阳不炙”“有三奇树”“根分而枝合”。

  4.提问:课文第4段写飞泉观瀑,最有情趣的`句子有哪些?试简要说明。

  讨论并归纳:

  (1)飞瀑雷震,从空而下。(先闻瀑声,后见瀑形,符合观察顺序。)

  (2)闭窗瀑闻,开窗瀑至。(愿听瀑则闭窗,愿观瀑则开窗,各得其所。)

  (3)取九天银河置几*间作玩。(“九天银河”使人联想到李白《望庐山瀑布》诗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九天银河如何壮观,但有了飞泉亭,就可以舒舒服服地观赏,如放在案几上的小玩具,多么惬意!)

  5.提问:课文第5段进一步从什么方面描写飞泉亭观瀑的乐趣?

  讨论并归纳:从听觉写“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参错并奏”、“吟咏之声”“天籁人籁,合同而化。”

  6.提问:课文第6段主要写什么?

  讨论并归纳:写下山夜宿,并交代作者写此文的缘由。

  7.提问:本文写景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归纳:本文写景多用白描手法,无生动的比喻,无形容词的堆砌,清新自然,抒情直抒胸臆,率真质朴,如叙家常,然于*淡之中足见情趣。

  8.学生诵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以及祖国大好河山的美。

  四、小结

  本文描写峡江寺飞泉亭观瀑的情趣,表达了作者对飞泉亭高度的赞赏。本文写景别有情趣,表现了作者率真自然、清新淡雅的艺术风格和明白晓畅的语言特点。

  五、板书设计

  峡江寺飞泉亭记

  天台雁客等——目悦体不适

  意难决舍

  峡山

  亭中

  不能久留

  赏景——目悦(奇已)

  观瀑——体适对比(亭功之大)

  观弈——乐景,乐事融合

  不得已下山

  首尾呼应

 六、作业

  完成课后练*一。

峡江寺飞泉亭记教案5

  重难点分析

  重点:通过文意,准确翻译,借助工具书以及书后注释、并同学之间讨论解决本文重点。

  难点:体会本文率真自然,清新淡雅的艺术风格,通过具体词句的分析理解,通过反复朗读课文,解决这一难点。

  教学过程

  (-)明确目标

  1、疏通文意,准确翻译课文,解决书后练*。

  2、掌握课文明白晓畅的语言特点,品评作者清新淡雅的艺术风格。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整体感知

  峡江寺,在广东清远县峡山上,山上有飞瀑,而寺中飞泉亭就是便于瀑布而受清代著名

  诗人袁枚称赞的。今天我们一同感受在亭中于“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吟咏之声”中观瀑的情趣。

  (三)教学过程

  首先介绍作者袁枚让学生初步了解袁枚的作品风格。

  按着教师范读课文,注意正音,正字。

  再者学生跟读课文,掌握句读。

  下面借助工具书,学生边读边译,教师点拨重点词句。

  接下来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讨论。

  1、本文所写的内容。

  2、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本章结构上的特点。

  4、本文语言风格,举例说明。

  归纳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

  1、作者通过在峡江寺飞泉亭观赏美景时“目悦”“体适”以及无限乐景与娱乐事融合抒

  写,表现了对飞泉亭的赞赏,让人们既领略到优美的风光也体会了作者率真自然的情感。

  2、作品表现了作者对飞泉亭的.称赞,对亭中所见美景的赞美之情。

  3、课文开头设计悬念,“至峡江寺意难决舍”接着列举“天台之瀑”“雁客瀑”“匡庐”“岁浮”“青田之石门”等。“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为下文写峡山美景、奇景,以及飞泉亭中观赏瀑布“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吟咏之声”“参错并奏”别有情趣,作衬托、铺垫,更突出飞泉亭之功,解决开头所说悬念“意难决舍”皆因“亭功之大”赞美之情溢于字里行间,结尾再抒眷恋之情“惟他日系之魂梦”。最后交代作记缘由。

  4、水文语言明白晓畅。(课后练*三)

  (四)总结、扩展

  作者在这篇短小的文章中,虽写景不多但言虽简而意境顿出,抒情笔墨更少,但情感率

  真自然,环境之优美,观者之欢愉,全都写出来了,文笔更是清隽流畅、朴实淡雅。

  (五)布置作业

  1、书后练*一、练*二

  2、文中找出4-8个难评且重点实词翻译。

  3、从文中找出5-8句重点语句,翻译。

  4、背诵3、4、5节。

  探究活动

  本文中的寺、亭、瀑由于组合巧妙,构成了一幅让人赏心悦目、把玩不尽的美丽风景画,人游其中,情趣横生,如果缺少其中的任意一道景致效果会怎么样?在此基础上,点评点评你曾经游玩过的某个风景点。

  提示:应该说,峡江寺、飞泉亭、半空飞瀑组合得恰到好处,三者缺一不可,三者的位置只要稍加变化就会有碍观瞻,大伤景气。山不在高,有水则灵。峡山确实不高,“不过里许”。再如果没有了水,便成了一座枯山。有水没瀑,缺乏生气,也只能默默无闻了。正是因为“飞瀑雷震”,才引来四方游客。有瀑没寺,譬如雁荡,烟火不盛,“势不能久留”;虽然有寺,寺离瀑远,“其体不适”,也“势不能久留”;至于不但无寺、无亭,还“暴日中”,“居危崖”,譬如匡庐、罗浮、石门等地,“不得从容以观”,“如倾盖交,虽欢易别”。唯有峡江寺的飞泉亭,位于瀑布旁边,不用多费体力。亭子有窗,窗明几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完全可以“从容以观”。不仅如此,亭内的人可以随意坐卧,在“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吟咏之声”中观瀑,别有情趣。

  在点评风景点时可以谈一处,也可以将几处加以比较;可以谈自然美,也可以谈人文美;可以谈景与物的协调、人与景的和谐,也可以谈缺憾。只要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

峡江寺飞泉亭记教案6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文学常识,整理常见实词和虚词的特殊用法。

  2.能力目标:练*诵读,读出文章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机理和情趣;学会映衬的写作手法;学*明白晓畅的语言特点。

  3.情感目标:学会与自然相生相处,并能从自然中发现闲趣、理趣、雅趣。

  教学建议

  一、思想主题

  本文高度称赞峡江寺飞泉亭便于观赏瀑布,别有情趣,表达了作者的热爱之情。

  二、结构思路

  全文共6段,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概述自己对峡江寺飞泉亭的赞誉之情。

  第二部分(第2~5段)具体描绘峡江寺飞泉亭的景色,表现出闲适、惬意之情。

  第三部分(第6段)记叙为飞泉亭作记的缘由。

  三、写作特点

  1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本文以记叙、描写为主,中间三段多为描写,结尾一段多为记叙,开头两段以议论引出,每段结尾多是抒情的句子。

  2.对比映衬。如第二段写了天台、雁宕、匡庐、罗浮、石门等瀑布。这些瀑布虽然奇特,但是,游人“暴日中,踞危崖,不得从容以观,如倾盖交,虽欢易别”。为下文写飞泉亭观瀑布作反面衬托。第三段主要写峡山的环境。山不高,“不过里许”;登山的路弯弯曲曲,有石头台阶,路边的古松张开树盖遮蔽,太阳一点也晒不着;过了石桥,有三棵奇树。这峡山的特点是不高、不热、很奇特。描写这些景色为写飞泉亭作正面衬托。第四段写飞泉亭,先交代它的位置,“瀑旁”;再写它的面积和窗户,面积“纵横丈余”,“八窗明净”。主要写的是游人在亭中的'感受:关窗可以听到飞瀑雷鸣般的声音,开窗可以触摸到瀑布飞溅的水花;游人可坐可躺,可抒写文章,可品着香茶尽情观赏好似九天银河的飞瀑,如入仙境一般。和第二段所写的观其他瀑布的情景形成鲜明对比。

  3.语句多变,长短结合,骈散相杂,表现力强。语言明白晓畅通俗易懂,不用典故。有很多词语和现代汉语的用法完全相同。

  四、文中流露出来的情趣

  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流露出来的情趣。例如“纵横丈余,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中,“闭窗瀑闻,开窗瀑至”一句运用了拟人手法。关上窗户,瀑布似乎还不忍离去,萦绕耳际;打开窗户,瀑布不请自来,读者甚至可以想象她那欢快跳跃的形象。这一“闭”一“开”,侧耳可闻,伸手可触,比起“遥看瀑布挂前川”更能调动观者的感官享受。由此作者的情趣可见一斑。

  五、诵读教学建议

  本文语言通俗易懂,富于情趣,句式和表达方式多变,适合诵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反复地读,在多读中体会上面的这些特点,从而向现代文的写作延伸。


峡江寺飞泉亭记教案 (菁华3篇)(扩展3)

——峡江寺飞泉亭记教案汇总五篇

  峡江寺飞泉亭记教案 1

  教学过程:

  (一)

  课时安排:本文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

  二、初读课文,正音正字。

  三、再读课文,质疑问难。

  四、释疑解难,疏通文意。

  五、从表方式和句式特点入手,指导诵读。

  六、在反复诵读中体会作者的闲趣、理趣、雅趣。

  七、布置一篇游记小品的写作,要求在字里行间能体现闲趣、理趣、雅趣这三种情趣中的任意一种。

  教案点评:

  通过文言文的写作方法来指导现代文写作,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这也是对文言文教学程式的突破。以往,往往是教授现代文,然后让学生摹写。其实,古文中有很多的写作瑰宝可以挖掘。本文中第二段的映衬的写法,就被很多现代文学的大家们所采用过。另外,我们在教授文言文时,还忽视了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对作者人生取向的研究。这些古代大家们之所以文传千古,关键在于他们对待人生的态度。本文的作者能从自然中发现闲趣、理趣、雅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有与自然相生相处的人生态度。当代的学生,在这一点上,还需要补上很重要的一课。

  (二)

  重难点分析

  重点:通过文意,准确翻译,借助工具书以及书后注释解决本文重点。

  难点:体会本文率真自然,清新淡雅的艺术风格,通过具体词句的分析理解,通过反复朗读课文,解决这一难点。

  教学过程

  (-)明确目标

  1、疏通文意,准确翻译课文,解决书后练*。

  2、掌握课文明白晓畅的语言特点,品评作者清新淡雅的艺术风格。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整体感知

  峡江寺,在广东清远县峡山上,山上有飞瀑,而寺中飞泉亭就是便于瀑布而受清代著名诗人袁枚称赞的。今天我们一同感受在亭中于“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吟咏之声”中观瀑的情趣。

  (三)教学过程

  首先介绍作者袁枚,并让学生初步了解袁枚的作品风格。

  教师范读课文,注意正音,正字。

  学生跟读课文,掌握句读。

  下面借助工具书,学生边读边译,教师点拨重点词句。

  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讨论。

  1、本文所写的内容。

  2、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本章结构上的特点。

  4、本文语言风格,举例说明。

  归纳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

  l、作者通过在峡江寺飞泉亭观赏美景时“目悦”“体适”以及无限乐景与娱乐事融合抒写,表现了对飞泉亭的'赞赏,让人们既领略到优美的风光,也体会了作者率真自然的情感。

  2、作品表现了作者对飞泉亭的称赞,对亭中所见美景的赞美之情。

  3、课文开头设计悬念,“至峡江寺意难决舍”接着列举“天台之瀑”“雁客瀑”“匡庐”“岁浮”“青田之石门”等。“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为下文写峡山美景、奇景,以及飞泉亭中观赏瀑布“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吟咏之声”“参错并奏”别有情趣,作衬托、铺垫,更突出飞泉亭之功,解决开头所说悬念“意难决舍”皆因“亭功之大”赞美之情溢于字里行间,结尾再抒眷恋之情“惟他日系之魂梦”。最后交代作记缘由。

  4、语言明白晓畅。(课后练*三)

  (四)总结、扩展

  作者在这篇短小的文章中,言虽简而意境顿出,抒情笔墨更少,但情感率真自然,环境之优美,观者之欢愉,全都写出来了,文笔更是清隽流畅、朴实淡雅。

  (五)布置作业

  1、书后练*一、练*二

  2、背诵3、4、5节。

  峡江寺飞泉亭记教案 2

  重难点分析

  重点:通过文意,准确翻译,借助工具书以及书后注释、并同学之间讨论解决本文重点。

  难点:体会本文率真自然,清新淡雅的艺术风格,通过具体词句的分析理解,通过反复朗读课文,解决这一难点。

  教学过程

  (-)明确目标

  1、疏通文意,准确翻译课文,解决书后练*。

  2、掌握课文明白晓畅的语言特点,品评作者清新淡雅的艺术风格。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整体感知

  峡江寺,在广东清远县峡山上,山上有飞瀑,而寺中飞泉亭就是便于瀑布而受清代著名

  诗人袁枚称赞的。今天我们一同感受在亭中于“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吟咏之声”中观瀑的情趣。

  (三)教学过程

  首先介绍作者袁枚让学生初步了解袁枚的作品风格。

  按着教师范读课文,注意正音,正字。

  再者学生跟读课文,掌握句读。

  下面借助工具书,学生边读边译,教师点拨重点词句。

  接下来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讨论。

  1、本文所写的内容。

  2、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本章结构上的特点。

  4、本文语言风格,举例说明。

  归纳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

  1、作者通过在峡江寺飞泉亭观赏美景时“目悦”“体适”以及无限乐景与娱乐事融合抒

  写,表现了对飞泉亭的赞赏,让人们既领略到优美的风光也体会了作者率真自然的情感。

  2、作品表现了作者对飞泉亭的称赞,对亭中所见美景的赞美之情。

  3、课文开头设计悬念,“至峡江寺意难决舍”接着列举“天台之瀑”“雁客瀑”“匡庐”“岁浮”“青田之石门”等。“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为下文写峡山美景、奇景,以及飞泉亭中观赏瀑布“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吟咏之声”“参错并奏”别有情趣,作衬托、铺垫,更突出飞泉亭之功,解决开头所说悬念“意难决舍”皆因“亭功之大”赞美之情溢于字里行间,结尾再抒眷恋之情“惟他日系之魂梦”。最后交代作记缘由。

  4、水文语言明白晓畅。(课后练*三)

  (四)总结、扩展

  作者在这篇短小的文章中,虽写景不多但言虽简而意境顿出,抒情笔墨更少,但情感率

  真自然,环境之优美,观者之欢愉,全都写出来了,文笔更是清隽流畅、朴实淡雅。

  (五)布置作业

  1、书后练*一、练*二

  2、文中找出4-8个难评且重点实词翻译。

  3、从文中找出5-8句重点语句,翻译。

  4、背诵3、4、5节。

  探究活动

  本文中的寺、亭、瀑由于组合巧妙,构成了一幅让人赏心悦目、把玩不尽的美丽风景画,人游其中,情趣横生,如果缺少其中的任意一道景致效果会怎么样?在此基础上,点评点评你曾经游玩过的某个风景点。

  提示:应该说,峡江寺、飞泉亭、半空飞瀑组合得恰到好处,三者缺一不可,三者的位置只要稍加变化就会有碍观瞻,大伤景气。山不在高,有水则灵。峡山确实不高,“不过里许”。再如果没有了水,便成了一座枯山。有水没瀑,缺乏生气,也只能默默无闻了。正是因为“飞瀑雷震”,才引来四方游客。有瀑没寺,譬如雁荡,烟火不盛,“势不能久留”;虽然有寺,寺离瀑远,“其体不适”,也“势不能久留”;至于不但无寺、无亭,还“暴日中”,“居危崖”,譬如匡庐、罗浮、石门等地,“不得从容以观”,“如倾盖交,虽欢易别”。唯有峡江寺的飞泉亭,位于瀑布旁边,不用多费体力。亭子有窗,窗明几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完全可以“从容以观”。不仅如此,亭内的人可以随意坐卧,在“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吟咏之声”中观瀑,别有情趣。

  在点评风景点时可以谈一处,也可以将几处加以比较;可以谈自然美,也可以谈人文美;可以谈景与物的协调、人与景的和谐,也可以谈缺憾。只要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

  峡江寺飞泉亭记教案 3

  第二课时

  一、预*

  熟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导入

  上节课我们疏通了文意,这节课将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所表现的情趣。

  三、正课

  1.提问:课文第1段写什么?

  讨论并归纳:写作者对峡江寺飞泉亭难以割舍的感情。

  2.提问:课文第2段为什么要写别处的瀑布?

  讨论并归纳:用别地观瀑布的艰难对比衬托峡江寺飞泉亭观瀑的舒适欢娱。

  3.提问:课文第3段写登山经过“奇”在哪里?

  讨论并归纳:“奇”在“磴级纡曲,古松张覆,骄阳不炙”“有三奇树”“根分而枝合”。

  4.提问:课文第4段写飞泉观瀑,最有情趣的句子有哪些?试简要说明。

  讨论并归纳:

  (1)飞瀑雷震,从空而下。(先闻瀑声,后见瀑形,符合观察顺序。)

  (2)闭窗瀑闻,开窗瀑至。(愿听瀑则闭窗,愿观瀑则开窗,各得其所。)

  (3)取九天银河置几*间作玩。(“九天银河”使人联想到李白《望庐山瀑布》诗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九天银河如何壮观,但有了飞泉亭,就可以舒舒服服地观赏,如放在案几上的小玩具,多么惬意!)

  5.提问:课文第5段进一步从什么方面描写飞泉亭观瀑的乐趣?

  讨论并归纳:从听觉写“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参错并奏”、“吟咏之声”“天籁人籁,合同而化。”

  6.提问:课文第6段主要写什么?

  讨论并归纳:写下山夜宿,并交代作者写此文的缘由。

  7.提问:本文写景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归纳:本文写景多用白描手法,无生动的比喻,无形容词的堆砌,清新自然,抒情直抒胸臆,率真质朴,如叙家常,然于*淡之中足见情趣。

  8.学生诵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以及祖国大好河山的美。

  四、小结

  本文描写峡江寺飞泉亭观瀑的情趣,表达了作者对飞泉亭高度的赞赏。本文写景别有情趣,表现了作者率真自然、清新淡雅的艺术风格和明白晓畅的语言特点。

  五、板书设计

  峡江寺飞泉亭记

  天台雁客等——目悦体不适

  意难决舍

  峡山

  亭中

  不能久留

  赏景——目悦(奇已)

  观瀑——体适对比(亭功之大)

  观弈——乐景,乐事融合

  不得已下山

  首尾呼应

 六、作业

  完成课后练*一。

  峡江寺飞泉亭记教案 4

  设计思想:

  通过文言文的写作方法来指导现代文写作,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这也是对文言文教学程式的突破。以往,往往是教授现代文,然后让学生摹写。其实,古文中有很多的写作瑰宝可以挖掘。本文中第二段的映衬的写法,就被很多现代文学的大家们所采用过。另外,我们在教授文言文时,还忽视了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对作者人生取向的研究。这些古代大家们之所以文传千古,关键在于他们对待人生的态度。本文的作者能从自然中发现闲趣、理趣、雅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有与自然相生相处的人生态度。当代的学生,在这一点上,还需要补上很重要的一课。

  课时安排:

  本文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

  二、初读课文,正音正字。

  三、再读课文,质疑问难。

  四、释疑解难,疏通文意。

  五、从表方式和句式特点入手,指导诵读。

  六、在反复诵读中体会作者的闲趣、理趣、雅趣。

  七、布置一篇游记小品的写作,要求在字里行间能体现闲趣、理趣、雅趣这三种情趣中的任意一种。

  峡江寺飞泉亭记教案 5

  [教学目的]

  1、积累文学常识,整理常见实词和虚词的特殊用法。

  2、练*诵读,读出文章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机理和情趣;学会映衬的写作手法;学*明白晓畅的语言特点。

  3、学会与自然相生相处,并能从自然中发现闲趣、理趣、雅趣。

  [教学重难点]

  本文写景抒情的特点及课文积累背诵。

  [教学时数]总计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作者简介以及本文思想主题。

  本文高度称赞峡江寺飞泉亭便于观赏瀑布,别有情趣,表达了作者的热爱之情。

  二、读课文。

  1、正音,结合课下注释读准字音。

  2、学生放声读课文,达到熟读的地步。

  三、借助课下注解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把握结构(课文一至四自然段)。

  (详细内容参见《中学教材全解》初三分册179-181页)

  四、再读文章,复*巩固。

  (第二课时)

  一、借助课下注解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把握结构(课文五、六自然段)。

  (详细内容参见《中学教材全解》初三分册182-184页)

  二、学生自读课文,分析结构思路,教师点拨。

  全文共6段,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概述自己对峡江寺飞泉亭的赞誉之情。

  第二部分(第2~5段)具体描绘峡江寺飞?さ木吧??硐殖鱿惺省??庵?椤?br> 第三部分(第6段)记叙为飞泉亭作记的缘由。

  三、理解文中流露出来的情趣。

  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流露出来的情趣。例如“纵横丈余,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中,“闭窗瀑闻,开窗瀑至”一句运用了拟人手法。关上窗户,瀑布似乎还不忍离去,萦绕耳际;打开窗户,瀑布不请自来,读者甚至可以想象她那欢快跳跃的形象。这一“闭”一“开”,侧耳可闻,伸手可触,比起“遥看瀑布挂前川”更能调动观者的感官享受。由此作者的情趣可见一斑。

  (第三课时)

  一、背诵课文。在反复诵读中体会作者的闲趣、理趣、雅趣。

  二、关于本文的语言特点。

  1、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本文以记叙、描写为主,中间三段多为描写,结尾一段多为记叙,开头两段以议论引出,每段结尾多是抒情的句子。

  2、对比映衬。如第二段写了天台、雁宕、匡庐、罗浮、石门等瀑布。这些瀑布虽然奇特,但是,游人“暴日中,踞危崖,不得从容以观,如倾盖交,虽欢易别”。为下文写飞泉亭观瀑布作反面衬托。第三段主要写峡山的环境。山不高,“不过里许”;登山的路弯弯曲曲,有石头台阶,路边的古松张开树盖遮蔽,太阳一点也晒不着;过了石桥,有三棵奇树。这峡山的特点是不高、不热、很奇特。描写这些景色为写飞泉亭作正面衬托。第四段写飞泉亭,先交代它的位置,“瀑旁”;再写它的面积和窗户,面积“纵横丈余”,“八窗明净”。主要写的是游人在亭中的感受:关窗可以听到飞瀑雷鸣般的声音,开窗可以触摸到瀑布飞溅的水花;游人可坐可躺,可抒写文章,可品着香茶尽情观赏好似九天银河的飞瀑,如入仙境一般。和第二段所写的观其他瀑布的情景形成鲜明对比。

  3、语句多变,长短结合,骈散相杂,表现力强。语言明白晓畅通俗易懂,不用典故。有很多词语和现代汉语的用法完全相同。

  三、小结。

  作者在这篇短小的文章中,虽写景不多但言虽简而意境顿出,抒情笔墨更少,但情感率真自然,环境之优美,观者之欢愉,全都写出来了,文笔更是清隽流畅、朴实淡雅。

  [作业练*]

  1、本文生字词听写积累。

  2、解释加横线的词的古义和今义。

  ①不图观瀑之娱…… (没想到―不谋求)

  ②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 (受限制―不自在)

  ③天籁人籁,合同而化。 (一起―两方或多方为经营事业或在特定的工作中规定彼此权利和义务所订的共同遵守的条文。)

  ④云树蓊郁,中隔长江…… (长的河流―专有名词)

  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凡树皆根合而枝分,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

  ②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

  ③不图观瀑之娱,一至于斯!


峡江寺飞泉亭记教案 (菁华3篇)(扩展4)

——《记承天寺夜游》优秀教案3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熟读成诵,积累字词,抓住关键词句,深入解读文本。

  2.过程与方法:在吟读、译读、赏读、背读中逐步体悟苏轼微妙复杂的感情。

  3.情感态度价值:学*作者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诵读、品味课文,分析文章的景色描写并体味意境

  2、 难点: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夜晚皎洁的月光总会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思,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借月抒怀,写了不少诗文,说说你所知道的的咏月诗文。今天,让我们随着宋代豪放派诗人代表苏轼一道,去承天寺夜游一番,感受别样的情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节奏)

  2、指名朗读,随机纠正读音。

  藻荇(xìng) 竹柏(bǎi)

  3、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出停顿和节奏,体悟作者的感情。

  重点讲解以下两个句子的节奏:

  念/无与为乐者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三、再读课文,疏通文意(文言层面)

  1、朗读课文,把握文意。标出自己阅读中的疑难之处

  2、译读课文(结合课文注释自译、同学讨论互译、集体解疑)

  积累以下重点文言字词

  解衣欲睡 (将要,准备) 欣然起行(喜悦的样子) 念无与为乐者(想,思考)遂至承天寺(于是,就) 盖竹柏影也(原来是) 相与步于中庭(一起,共同)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罢了)

  翻译重点句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文: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庭院,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只不过少有像我们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四、品读课文,悟情品写 (文学层面)

  1、 学生自由诵读:从表达方式入手,课文可分几层来理解,看作者写了什么,重点写什么?

  明确:第一层(1、2句),寻怀民。(记叙)

  第二层(3、4句),赏夜景。(描写)

  第三层(5至末句),叹闲人。(抒情)

  2、就全文而言,作者的思想感情先后有什么变化?

  明确:“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写兴奋喜悦之情。

  “念无与为乐者”,写孤寂之情。

  “相与步于中庭”,写宽慰之情。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等种种难言之情尽在其中。

  3、如何理解“闲人”的含义?

  (穿插介绍有关苏东坡被贬黄州的背景资料)明确:

  “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

  这里的“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

  4、“一切景语皆情语”,找出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赏析作者写法之妙。

  明确: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学生想象画面,思考:

  全句无一字写“月”,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写月色,“积水空明”,一泓积水清澈透明,可以推想月色之明。写水中之物,“藻、荇交横”,纵横交错,摇曳生姿,可以推想月光之清。而“盖竹柏影也”,可以推想月色之浓。作者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五、融情背诵课文

  六、课堂小结

  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自然景物总能引起人们的无限情思,我们从东坡先生赏月的感慨中不止了解了作者的微妙的心境,我们更感受到作者身处逆境时的旷达胸襟和人格魅力,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从中得到教益。

  七、布置作业

  1、搜集苏东坡的有关资料,整理其作品。

  2、 写一段景色描写的文字,不要直接出现写自己心情的词语,但要能够让读者通过阅读你的描写看出你的心情,体现出“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特点。

  【课程标准】

  1、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2、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

  【评价设计】

  1、通过对不同形式句子的朗读,落实学生文言文诵读能力的积累。

  2、通过对品读、分析重点词语、句子提升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3、通过三个设问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情况,落实情感目标。

  【教学设想】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写的一篇小短文,意蕴丰厚,字字有玄机。本设计试图引导学生立足文言之“言”,抓住重点词语敲击文本,以期走进苏轼细腻丰富的心灵,感悟苏轼空明的心境,豁达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境界。本设计不强调课前的自主预*,让学生对文本保持适度的陌生感,围绕真实问题阅读文本,用自己的思维实实在在地一点点掘进文本,走*苏轼。

  【教学目标】

  1.理解文意,能把握作者的情感波澜,掌握几个重点文言词语。

  2.解读“乐”“闲”两字的丰富内涵,走进苏轼的精神世界。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品读关键词、句,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理解“乐”和“闲”的内涵;

  难点:对“念无与为乐者”中“乐”的理解。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了解苏轼,做好解读文本的相关铺垫

  1.请学生谈自己对苏轼的了解。

  2.引导学生关注课下注释1,同时补充相关资料,初步感受苏轼的生活态度。

  (PPT补充:苏轼被贬的有关资料及《临江仙》(上阕):夜饮东坡醉复醒,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请学生齐读并谈谈对词意的理解。

  二、感知文章大意,掌握部分重点文言词语

  在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教师从能否读准字音、读通句读、读懂文意三个方面检查朗读情况。

  1.指名不同层次学生朗读,检查能否读准、读通。

  ①引导理解三个句子的朗读节奏: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②用不加标点的课文检查学生节奏把握情况。

  2.检查学生能否读懂文意。


峡江寺飞泉亭记教案 (菁华3篇)(扩展5)

——醉翁亭记教案 (菁华6篇)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3.积累文言词汇,背诵全文。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

  2积累文言词汇。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教学准备:

  1.准备课文的朗读录音带。

  2.将本课知识点制作成课堂使用的幻灯片。

  3.学生准备汉语词典、文言文词典等工具书。设计思路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欧阳修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心情郁闷,他经常去滁州西南的琅琊山饮酒抒怀,并与山寺内的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智仙为方便好友游访,便在半山腰修建了一座亭子,供欧阳修休息、饮酒。欧阳修用自己的别号“醉翁”为这座亭子命名。后来,便写了《醉翁亭记》。

  本文是庆历六年作者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被贬为滁州太守时写的。文章极其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二、读课文

  1.听读。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要求:听清字音,必要时在书上注汉语拼音。

  2.正音。

  (幻灯出示下列字词,请学生读准字音。)

  滁( ) 壑( ) 琊( ) 潺( ) 酿( )

  僧( ) 辄( ) 霏( ) 暝( ) 洌( )

  蔌( ) 弈( ) 翳( ) 射( ) 觥( )

  偻( ) 朝( )而往

  3.学生试读课文。

  朗读课文。朗读时要注意21个“也”语气不尽相同。“也”大致表达了以下几种语气:

  (1)陈述(用于描述景物)。如:环滁皆山也。 琅琊也。

  (2)肯定(用于介绍人名)。如:山之僧智仙也。 太守自谓也。

  (3)感叹(用于直抒胸臆)。如:在乎山水之间也。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朗读时,应通过上述语气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到“也”字后面应有较长的停顿。

  朗读时还要注意25个“而”字,读时应分辨轻重。一般来说,凡表示转折或递进意味的都要重读。如: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凡作为连接词语的“而”和有调整音节作用的“而”,则可以轻读。如:朝而往,暮而归。

  此外,还要注意骈散结合的旬式,读时节奏要富于变化,悦耳动听。

  三、疏通全文大意

  1.合作学*。

  2 疑难解析

  林壑尤美:壑,山谷。尤,尤其,特别。 山行六七里:山行,沿山而行。

  名之者谁:名之者,给亭起名的人。 饮少辄醉:辄,就。

  若夫,文言里承接上文而引出另一层意思时常用,*乎“要说那一…·”“像那……”

  歌于途:倒装,在途中唱歌 泉香而酒洌:互文,即泉洌而酒香。洌,水清。

  杂然而前陈者:杂然,错杂。陈,摆放。 已而夕阳在山:已而,过了一会儿,不久。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其乐,乐他所乐的事情,意思是自有他的乐趣。第一个“乐”字是动词,第二个“乐”字是名词。

  四 概括课文内容

  第一段:写醉翁亭的自然环境和命名缘由。

  第二段:写山间朝暮和四季的景色。

  第三段:写滁人、宾客、太守游山的情形。

  第四段:写宴罢归去并点出作者名姓。

  五 作业:熟读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赏析课文,理解课文主旨

  一 导入:《醉翁亭记》是欧阳醉翁亭修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写的一篇散文,在这里作者把政治失意,仕途坎坷的内心抑郁和苦闷寄情于山水之间,消融于与民同乐之中。描绘出了一幅幅变化多姿、秀丽妩媚的优美图画。

  二、逐段分析,探究鉴赏

  1、分析第一自然段:

  齐读之后指导学生们思考:此段是概括写了亭子的环境和亭子命名的由来,写亭子的环境,作者是从哪里落笔,如何观察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亭子的命名作者是如何一步一步结合抒情的?

  总结:是从远山落笔,立足于滁州,先是定点观察环视,然后把焦点对准西南诸峰,点出了望之蔚然而深秀的琅琊。接着动点观察,景随步移,山行六七里,先闻水声,后见泉水,最后峰回路转,推出了泉上的醉翁亭,写出了亭的环境,按照由远而*的顺序,写完景过后层层设问,通过作亭者谁,名之者谁,引出了命名之意: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感情。

  2、分析第二自然段:

  让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阅读课文弄清文意,思考:作者写了哪些风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你的感受如何?

  总结:作者按照朝暮,四季的顺序来写。在作者的眼中,醉翁亭山间朝暮四时无一不美,清晨,日驱之雾,怡红快绿顿现眼前,傍晚谷归山各,让人遐想神往。春天,野花香气无处不散,夏季绿树成荫,微风**。秋天天高气爽,霜色洁白,冬日里嶙嶙的怪石令人感受到的是另一种诗情画意,真是美不胜收,难怪作者抒发到"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3、分析第三自然段:

  "一切景语皆情语"在作者的眼里,他周围的景物无一不美,这也说明了他的心情是十分快乐的,他的心情为什么这么好呢?我们看第三自然段共有四句话(一个也字一句),若每一句话为一幅图时,我们可命名为:滁人游图、太守宴图、众宾欢图、太守醉图。看课文分析:滁人游图*写了哪几种人?太守宴图中有哪些佳肴?众宾欢图中,众宾的形为和神态如何?太守醉图中,太守的面目和神态怎样?

  思考:为什么写太守宴图之前先写滁人游?

  总结:这就应了我们刚刚学过的《岳阳楼记》中的后天下之乐而乐,太守周围的人情事物无一不让他愉悦动情,驼背弯腰的龙钟老人,天真活泼的少年儿童,络绎不绝的游人,一切都那么有生气有色泽。在他所治理的滁州这一方水土,可谓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快乐无比,太守自然也就乐得其醉了,他沉醉于这方山水之乐,也更沉醉与民同乐之中。

  4、分析第四段:

  在第四段中,作者用两个相同的句式点出了四种乐即:山林之乐、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

  思考:这些乐中谁的乐的涵义最丰富?其乐的涵义有哪一些呢?

  “太守之乐其乐”是点睛之笔,作者在这里含蓄的抒发了自己的复杂感情,既包括娱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欢乐(山水之乐)也有看到自己政绩——政通人和的欣慰(游宴之乐)更有与民同乐的情怀。

  三、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本文通过对醉翁亭秀丽风光的描写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和与民同乐的情怀,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愁怀的复杂感情。写景和抒情相结合,文字简练而生动句式错落有致。文中“山水之乐”不能看作是作者消沉堕落的表现。因为,本文描摹山水,抒写游宴,看似作者在政治上遭受挫折后的沉沦表现,实质上,作者笔下如此美妙的胜景,抒发的自得其乐的陶醉之情,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胜景、享乐折射出来的是作者治滁的政绩,是积极从政的结果,是“与民同乐”的积极思想。

  四、板书设计

  引入…… 滁洲 琅琊 酿泉 醉翁亭 作亭者 命名者 命名之意醉翁之意不在酒

  写景…… 朝暮 四时之景 乐亦无穷 山水乐

  醉翁亭记 写人…… 滁人游 太守宴 众宾欢 太守醉 游宴乐

  归来…… 禽鸟乐/人之乐 /太守了 (与民同乐)

  一、教学内容:《醉翁亭记》第四自然段

  二、课时:10分钟

  三、教学目标

  1、分析比较,掌握段中关键字词句

  2、分析课文,领会作者与民同乐的情怀

  四、教学重点

  以“乐”为中心,理解文中几种不同的乐

  五、教学课型:讲读课

  六、教法学法:问题研究,对话互动,朗读,找关键词句,比较归纳等等。

  七、教具:实物(用白纸展示课文内容以及相同字在不同句子中的比较)

  八、教学流程

  1、导入

  同学们好,在上节课,我们学*了《醉翁亭记》的前三自然段。在上新课之前,先请一位同学来概括一下上次课的主要内容。(明确:两种“乐”,一是“山水之乐”,一是“宴酣之乐”)

  好,现在我们开始进入新课的学*。今天我们的任务是学*文中第四自然段也就是文中最后一部分。首先,由学生朗读这段文字,其他同学在听的时候,思考两个问题。

  问题一:找出不懂字词句

  问题二:找出其他三种“乐”

  2、学生朗读,余者思考

  3、学生提问,师生共同解答

  (预设问题及答案)

  ① 已而:不久,后来,表示在某事之后的意思。是古文中一个比较固定的短语。

  ② 阴翳(yi):形容枝叶茂密成阴。翳,遮盖。

  ③ 鸣声上下:指鸟到处鸣叫。

  ④ 去:离去。

  ⑤ 谓:是。

  ⑥ 庐陵:庐陵郡,就是吉州。今安西吉安市。

  ⑦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第一个乐是“以……为乐”的意思,第二个乐是“乐趣”的意思;“其”有两种理解,一是指“太守”,二是指“游人”,即“不知太守乐他所乐的事情”或“不知道太守把他们的快乐当做自己的快乐”(此即太守与民同乐的思想)

  4、比较词语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以……为乐

  山水之乐:乐趣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快乐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回去

  云归而岩穴暝:聚拢

  微斯人,吾谁与归:归向 《岳阳楼记》

  九、作业布置

  熟读课文,背诵课文精彩的段落。

  十、板书设计

  太守

  ↓

  山水 ↘ ↙ 游人

  宴酣 ↗ ↖ 禽鸟

  十一、教学后记

  学*文言文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文意,把握作者的创作动机及感情基调。这堂课中,我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同时,让他们在以后的学*中懂得归纳总结,联系贯穿,我认为这一点是。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老师“我”由于自身知识能力的有限,没能够提供更广泛的学*内容及更深广的启发,这一点是不足的,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用多点时间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此外,作为一个经验较少的老师来说,在怎样控制课堂,怎样更好地与学生交流方面,我认为我还有许多需要学*和改进的地方。

  【教学目标】

  1、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2、学*本文由叙事、写景、抒情议论有机结合的写法;

  3、理解、评价作者“与同同乐”的政治主张和道德观念;

  【教学重点】

  1、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2、体会作者宽广的胸襟和伟大的政治抱负;

  【教学难点】

  理解、评价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主张和道德观念。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

  1、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欧阳修在同一次考试中发现并挖掘出“三苏”的故事;

  3、欧阳修“六一居士”的来历;

  4、欧阳修被贬滁州的背景。

  二、文章诵读

  1、教师范读,提醒学生注意字音,并体会“也”在文章表达语气上的作用;

  2、学生自由诵读;

  3、抽查部分学生朗读文章。

  三、文意理解

  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文章大意。

  2、学生质疑,教师点拔。

  3、重点词语积累:

  成语: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

  …然:……的样子(蔚然、翼然、颓然)

  活用词:山(沿着山路)、酿泉(用酿泉的水)

  重点词:意、临、开、丝竹、筹、伛偻提携、芳、秀


峡江寺飞泉亭记教案 (菁华3篇)(扩展6)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菁华5篇)

  【教材分析】

  《记承天寺夜游》是第三单元的一篇教读课文。这篇小品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全文仅80余字的文言文,却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世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教学目标】

  1、诵读:熟读成诵,欣赏文章的语言风格,读出文章的韵味。

  2、积累:积累文言字词,学*写景手法。

  3、感悟:探究关键字词,感受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熟读成诵,欣赏文章的语言风格,读出文章的韵味。

  2、积累文言字词,学*写景手法。

  教学难点:探究关键字词,感受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一起朗读课文,走*苏轼。

  1、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获罪入狱,随后被流放至湖北黄州。他的“东坡居士”号就是在黄州种田时起的,这个地方叫东坡,现在听起来是一个雅号。这篇文章就是写于作者贬官期间。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古韵。

  1、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读全文。

  自学指导:结合课文下注释,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老师范读,拖音读“念”、“盖”、“但”这三个字。

  “念——无与为乐者”,有一点寂寞之感;“盖——竹柏影也”,有一点兴奋;“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有一点感慨之情。这三个字把它们的音节拖长一点,文言的味道就出来了。

  3、学生齐读课文,模仿老师的语音处理方式。

  (二)再读课文,读出宁静的氛围

  第一:语速缓一点;

  第二:音调低一点。轻声地朗读,注意那三个字的拖音仍然要保持。

  三、品读课文,对话文本

  1、文言积累

  结合注释翻译课文,划出不懂的。同桌交流。全班提问,共同解决。

  重点词汇报积累:

  户:单扇门木兰当户织。——《乐府诗集·木兰诗》

  步:名词作动词散步

  盖:大概是盖以诱敌——《狼》

  但:只是但当涉猎————《孙权劝学》

  2、品读析文

  读标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预设:为什么要夜游?和谁一起游?夜游时看到了什么?这次夜游给作者带来怎么样的思考。他为什么要写下这篇文章?

  通过以上的问题,需要落实:

  (1)夜游的原因:月色优美

  (2)和谁一起游:张怀民

  补充张怀民的简介:1083年被贬黄州,初寓居承天寺。虽屈居主簿之类小官,但心胸坦然,决不挂怀迁谪之事。公务之余,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为品格清高超逸之人。

  (3)夜游时所见: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品析景物描写的妙处。

  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从中可看出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皎洁,空明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盖”的妙处。(疑惑—恍然大悟—欣喜)

  四、合作探究,分析情感

  作者的思考: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全班讨论“闲人”的韵味。

  2、同学各抒己见,老师予以点拨。

  闲人:勾连“闲敲棋子落灯花”“人闲桂花落”“偷得浮生半日闲”可感受到两人夜游时的心境:空灵自在,悠游自如。

  闲人:勾连两人的政治处境,作为贬谪之人,无职无权(闲置),清闲无比(空闲),内心悲凉无可诉说。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获罪入狱,随后被流放至湖北黄州。苏轼所任职的黄州团练副使无职无权,只是一个虚名。

  虽是“闲人”,为何会有一个“但”字?表转折,表明两人超拔不群,迥异流俗之意。

  请在理解的基础上美读“何夜无月……”。重点“闲人”,“但”。

  五、拓展延伸,温故知新

  1、想想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原因

  探究作者复杂的心情: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

  2、“昔人论诗,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

  分享你接触的“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诗词文章。

  3、走进苏东坡,背诵全篇。

  六、附板书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閒——闲

  志同道合悲凉心境闲情雅致

  七、教学反思得与失:

  黄枝秀

  【教学目标】

  结合文本内容及写作背景,总结出“闲”字蕴含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出示学*目标。

  二、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再次熟悉文本。

  师:在文章中最后一句引出了“闲人”,我们先看“闲”字本身,在小篆文中“闲”是一个会意字

  三、请同学们再读文章,在文本中划下苏轼这位“闲人”在月夜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

  (要求:一定要在文本中找原话。时间1分钟)

  生:看到“月色入户”“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做的“欣然起行”“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相与步于中庭”

  师:所以在此处的闲人的情感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四、请大家看补充的两个背景,并思考相关的两个问题:

  背景1.宋神宗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人说苏轼以诗讪谤新法,八月,将他逮捕入狱。他被长时间审问折磨,差一点丢了脑袋。十二月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本文写于元丰六年,苏轼被贬谪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

  政治上遭受打击、不被重用的闲官,会有怎样的心情?

  生:……

  师:郁郁不得志的悲凉,以“闲”自嘲。

  背景2.苏轼以犯人的身份被贬黄州,无薪俸,故租五十亩荒地经营。有诗云“不令寸土闲,饥寒未知免。”“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今年刈草盖草堂,日炙风吹面如墨”“自笑*生为口忙”。

  生活如此艰难忙碌,为何还称自己是“闲人”?

  生:……

  师:“自笑”“欣然”可以看出他热爱自己的生活,懂得自我排遣自我释放。

  五、小结:

  “闲”字的情感: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自我排遣的达观。

  六、板书设计

  闲人:即清闲的人。

  ①赏月的欣喜

  ②漫步的悠闲

  ③贬谪的悲凉

  ④自我排遣的达观

  教学目标:

  1、读通文意。

  2、领悟心境。

  3、赏析美景。

  教学重难点:

  1、赏析月景的特点及写法。

  2、领悟作者复杂的心境。

  教学方法:诵读法、竞比法、质疑法、讨论法。

  媒体设计:计算机课件

  教学步骤:

  一、设置情景导入课文。播放一组月色图让大家欣赏。

  导语:人们常说:“月色如画”,在摄影家、画家眼中如此,在散文大家的笔下也毫不逊色。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古代散文《记承天寺夜游》欣赏一下散文大家苏轼笔下的月色图。

  二、简介作者。

  请学生交流收集的有关作者的信息,用多媒体展示苏轼的生*,让学生摘要做笔记。

  三、读熟课文。

  自读课文,就难读的词或句子进行圈点,小组讨论解决,如仍有疑问则向老师提出,多媒体展示重点词句,让学生当堂巩固。然后熟读课文(可按下列步骤进行:个别朗读——学生评说——再听范读——一起朗读)

  四、读懂课文。

  1、请学生结合注释和已学过的知识,或查阅工具书自渎理解,有疑问可同桌交流,也可提出大家一起讨论解决。

  2、请一个同学用现代语言表述文章大意。

  五、读课文,欣赏月景。

  1、这篇散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一句话概括。

  2、作者看到了些什么,划出文中写景的句子。(多媒体展示“赏月图”)

  3、这一句主要写了哪些景物?

  4、这些景物都是客观实景吗,体会“藻荇交横”的妙处。

  5、讨论如将“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改为“竹柏影如水中藻荇交横”,表达效果一样吗?

  6、学生用诗意化的语言描述这幅月色图。

  7、有感情的朗读此句,当堂背诵。

  六、感悟作者复杂的心境。

  1、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苏轼与张怀民漫步在这冰清玉洁、宁静淡雅、如诗如画的月色之下,其心境如何呢?快速浏览全文,找出文章中能表达他此时心境的一个字。并结合文章中的词句加以品析。

  2、作者为什么会如此清闲、悠闲呢?我们来看作者是在何时何地写的这篇散文?(多媒体出示文章的写作背景)

  3、他遭受冤屈而被贬谪,成了有职无权的“闲官”,按照常理,遇到这样的打击,他的心情应该如何呢?

  4、但他却表现得那样的洒脱、安闲,可见其是一个怎样的人?

  5、作为一代大文豪、一个大政治家,他想不想做一个闲人呢?

  6、朗读最后一句话,读出感慨万千的语气,体会作者复杂的情感。

  7、一边欣赏优美的月色图,一边配乐有感情朗读全文。

  8、开展背诵竞赛。

  七、拓展延伸。

  月亮在诗人的眼中是一个有情之物。回忆我们读过的有关月亮的古诗文,用下列句式进行赏析。

  “我欣赏诗(文)的一句,它写出了月亮,表达了诗人情感。”

  教材分析:

  在*古典文学宝库中,〈〈记承天寺夜游〉〉就似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画,给人带来心灵的宁静与明澈,淡定与安详。《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全文仅84个字,却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艺术世界,传达了作者豁达乐观的心境。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啊?只有“闲”着的苏轼才能读懂它,只有达观洒脱的人才能读懂它,只有闲情逸致的人才能读懂它。月因人而格外美丽淡雅,人因月又倍增潇洒而达观,二者交相辉映。因此,我觉得这篇精美短文主要扣住两个词:一个是“月”,另一个就是“闲”。本文篇幅虽小,写景抒怀却有独到之处,一切都像信手拈来,却创造了一个明净悠闲的境界。文中十八字写景,运用比喻手法,将随处可见的寻常景物描绘的充满诗情画意,充分显示了作者的艺术才思和豁达宽广的胸襟。

  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诵,掌握重点实词和重点句子的意思。

  2、能欣赏描写月色的句子,体味其意境,并能体会作者的特殊心境。

  教学重点:

  1、熟读成诵,掌握重点实词和重点句子的意思。

  2、能欣赏描写月色的句子,体味其意境。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特殊心境。

  课时安排:一课时


峡江寺飞泉亭记教案 (菁华3篇)(扩展7)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汇总20篇

  教学目标:

  1、重点词、句的理解与翻译。

  2、欣赏文中的描写月色的句子,体会作者悠闲、超逸的心境。

  3、体会文中起伏的情感,结合作者在黄州的经历,深入探究“闲人”的内蕴。

  教学重点:

  结合课文来理解一些词和句的含义。

  难点:学*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1、交流有关描写月亮的诗词句。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刘禹锡西江月[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长相思[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2、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杰出成就,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苏轼有不少随笔式的散文,大都取材于日常生活的片段,或渲染出一种情调,或表现一片心境。本篇课文就出自苏轼的一部笔记《东坡志林》,仅83字的写景小品,看似单纯写景,实则是有寓意的,要耐心寻味。

  3、有关背景

  本文是苏轼于元丰三年(1080年)2月到达黄州贬所,名义是团练副使却有职无权,无事可做。写本文之时,他在黄州贬所已*四年,但苏轼的心胸却“很坦然”。累遭贬谪,仍然乐观,旷达。并不“悲伤憔悴”。另一方面,他有志用此,并不甘愿做“闲人”。因贬得“闲”,便“自放于山水之间”,虽在赏明月,观竹柏,自乐其乐,但并不得意,因此他的自适也包含了失意情怀的自我排遣。

  二、初读感知内容

  1、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子停顿。

  2、听录音确定朗读的节奏,请一位同学范读,大家评价。

  3、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合作翻译全文。学生质疑,讨论解疑,理解课文内容。

  三、思读探究感情

  合作探究,分小组讨论:

  1、试想苏轼为何要夜游?

  一方面作者被贬,心情郁闷,想出去走走,另一方面因为月色很美,想起一同贬官到黄州的好友,想起一同赏月

  2、为何寻张怀民?心有灵犀

  3、作者用妙笔绘美景,请问作者用笔的巧妙之处体现在哪里?

  虚实相生,联想巧妙,无一字提到月,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如临其境。“背面敷粉”(即用视觉的错觉从反面敷墨)

  ――水→水草→影

  ※作者眼中的月色是怎样的月色?――欣赏图片,品读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

  (从具体的描写句中感受,在下面横线上写出一个比较恰当的词)

  空灵、清丽、淡雅、皎洁的月色

  4、其间有怎么的情感变化起伏?

  欣然―无与为乐(微憾)―遂(不假思索中的激动)―寻(急切访友的心意)―亦(“心有灵犀一点通”,同好相知的喜悦)―相与步(*和从容)

  5、如何理解“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贬官的悲凉、落寞,赏月的欣喜,自我解嘲的达观作者与张怀民欣赏月夜景致时感慨到表面上是自嘲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闲来无事才出来赏月的,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而自得──月夜处处都有,有了人的欣赏才有美,因为有情趣高雅的人欣赏它。“闲”是相对“忙”来说的,由于贬官谪居,自然不像在京城时公务缠身。一个“闲”字包含着作者几多感慨,有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有闲赏月的欣喜,这使我们看到作者潇洒人生,达观处世的人生哲学。正因如此,作者笔下的月夜才会那样空灵,皎洁。作者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使得文章富有感染力。

  6、“闲人”究竟是什么人?

  〖明确〗:“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是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首先,“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是被一贬再贬,流落黄州,不为俗务所累,可以悠然赏景。

  当然他又何尝愿意做一个“闲人”呢?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我安慰罢了。

  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

  四、赏读品味语言

  1、创造情境,请大家一起吟诵描绘月下美景的语句,并思考作者如何描绘月景的?作者描绘的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

  2、探究:在作者写景的基础上,我们来续写一句,大家看哪句合适?(1、丛中蛙鸣不断。3、村中狗吠鸡鸣。3、几处纳凉人笑语阵阵。)为什么?

  五、延读拓展积累

  1、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与作者对话:当你面对如诗似画的月色,难道不想对苏轼说点什么吗?

  2、看图写景抒情

  六、板书设计

  描绘――庭中月色

  追求――美好事物

  人生观――热爱生活、旷达处世

  课型:

  精读

  教学目标:

  1、掌握重要的文言字词。

  2、理解文章的意境,把握作者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掌握重要的文言字词。

  2、理解文章的意境,把握作者的感情。

  教学设想:

  《记承天寺夜游》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极其生动形象的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透露出他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在学*时,除了对字词的疏通外,重点是体味文章凝练含蓄的语言,并从中感觉作者的特殊心境。

  教学方法:

  学生自己合作探究式学*基础上,教师加以引导。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就对月有一种特别的青睐,月极易勾起人的想象,(足以使人忧伤、惆怅),这是古人对月亮的特殊情结,也是一种心灵上的宣泄与洗礼。

  今天,就让我们穿越千年时空,到承天寺与苏轼一起夜游,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二、新授课程

  (一)初读课文,疏通文意,初步把握文章的内容和情感

  1、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自己确定字词的读音和句读。

  2、听配乐朗诵,确定字词的读音和句读。

  3、请大家在音乐声中,轻声朗读课文,做到读通、读懂意思,如果有不理解的字词含义,句子翻译可以和同学交流一下,或者举手问我。

  4、齐读课文

  (二)再读课文,深入感受

  1、一个深秋的夜晚,苏轼为什么会想到夜游?结合文句来谈一谈你的理解。

  生交流

  师组织:

  当时月色很美,“月色入户”,深秋之夜,万籁俱寂,月光悄悄地进门来了,整个堂屋因月光而明亮、生动起来。看到如此美的月色,苏轼有什么反映?(你能体会这“欣然起行”包含的作者的情感吗?

  生交流

  师组织:

  “欣然起行”面对如此之美的月色,作者一天的疲倦一扫而光,睡意顿消,披衣而起,充分显示了月光带给他的喜悦,苏轼的自得其乐,辛性而为,随意而行。(衬托月色的美妙)

  如此美的月色,若有人能共享,更是一件乐事,但苏轼为何会单身想到与张怀民一同夜游呢?你能否结合文章来谈谈你的感受。

  生交流

  师组织:

  张怀民与苏轼是一类人,品格清高超逸。

  “念无与乐者”出游当然要找志趣相投的人了,这里,苏轼很自然地将张怀民与自己归为一类,认为怀民“可与乐”推测一下张怀民是一个怎样的人?

  “遂至承天寺”遂至二字表面看来很轻淡,好像不假思索,实际包含能一同赏月者只有一个人,非张怀民不可,可见张怀民在作者心中地位。

  “寻张怀民”面对如此良夜,张怀民一定不会蒙头大睡吧,他很可能也在赏月,只是不知他是庭中赏月,还是出门赏月,因此需要寻他一寻,两人交往很深。

  “怀民亦未寝”“亦”一种如我所料的自得感,体现两人心意相通,因此可见,苏轼认为他与张怀民是一类人,志趣相投的人,因而选择与怀民一同夜游。

  投影张怀民资料:

  1083年贬黄州,初寄居承天寺,张怀民虽屈居主薄之类的小官,但心胸坦然,绝不挂怀于贬谪之事,公务之暇,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位品格清高超逸的人。

  2、两个志趣相投的人夜游时,看到怎样的景致呢?

  生交流

  师组织: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葆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跟随音乐细细品味这18个字,想象一下这是怎样一幅画面?

  学生赏析、交流(2-3个学生)

  (可以轻读,闭上眼睛想象一下)

  师:我发现大家在描述时都提到了月光,我们仿佛也沐浴在如水的月光中,但这18个字里有没有提到月?(没有)那么,苏式是如何把月色写得如此空明、澄澈、皎洁的呢?

  生交流

  师组织

  (1)比喻以隐喻先声夺人,造成一种庭院积水的错觉,令人有水月莫辨之感。

  (2)以实写虚,以有衬无,创造一个澄沏空灵的透明世界。

  这正如后人“不着一学,尽得风流”

  3、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作者无意识中写下的景色会透露他的内心世界,那么,东坡所写之景表现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心境)

  生交流

  师组织

  他能抛开世俗的烦恼,忘却了自身被贬谪的不幸遭遇,只有眼前这片美妙空明的世界,可见他的内心是*静,纤尘不染的。

  4、这18个字既让我们看到了美妙空明的月光,又看到苏轼此时的心境,那么,苏轼本人又有怎样的感慨呢?

  生交流

  师组织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那么,我们怎么理解苏轼的这一番感慨呢?说说你的看法。

  理解:“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象征美景处处有。

  “闲人”(1)字面意义上:身为闲官的事实,自嘲

  (2)安闲自在的心境

  (3)淡淡的惆怅,空有一腔抱负

  (4)对当时人汲汲于名利的不屑

  5、回头看课文短短84字,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苏轼是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

  生交流

  师组织

  豁达、乐观

  这种豁达、乐观的`处世态度在逆境中尤为可贵、可敬,我们一起看看他的一生吧打出投影:

  他频遭贬谪,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

  他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见识了人间万千丑态却说:“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

  师:他在如此坎坷的人生经历中,始终保持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折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将*千年之后,的另一位文学大家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这样说“我们所得的印象是,他的一生是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忧患来临,一笑置之。”不仅人对苏轼有着*乎崇拜的感情,法国《世界报》在评说“影响世界十大名人”时,这样他“他俯仰无愧于天地,心无名利杂念,遂有闲心领略江山风月,写下无数传世杰作。”

  三、

  短短84字让闲人苏轼踏着如水的月光步入了经典,他空明的心境,豁达的情怀亲耀着独具魅力的光彩!

  同学们,面对生活的风雨坎坷,让我们常读读苏轼吧,愿我们的心灵永远澄澈明净,愿我们的人生更加豁达从容。

  教学目标:

  1.借助工具书读懂课文,掌握一些实词的意思,培养独立学*文言文的能力。

  2.反复朗读,体会作者的特殊心境。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课文的朗读与疏通。

  2.体会作者的特殊心境。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方法:

  1.反复朗读。

  2.创设情境,组织小组合作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回忆已学过的苏轼的词《水调歌头》,背诵这首词。

  2.交流收集的苏轼的有关材料和写作背景。

  3.《水调歌头》是千古绝唱,《记承天寺夜游》是抒情经典小品。

  二、反复朗读、疏通课文:

  1.组织全班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读出的韵味,自由朗读、齐声朗读、示范朗读、配乐朗读等形式相结合使用。

  2.组织学生以小小组为单位,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合作翻译全文。

  3.组织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质疑,讨论解疑,理解课文内容。

  注意一些关键词语的意思:“欣然”、“相与”、“盖”等。

  三、赏析月景、感悟意境:

  1.创造情境:译完课文,请大家一起吟诵描绘月下美景的语句,并思考作者如何描绘月景的?

  学生思考,明确: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优美的月景。

  2.探究:在作者写景的基础上,我们来续写一句,大家看哪句合适?(1、丛中蛙鸣不断。2、村中狗吠鸡鸣。3、几处纳凉人笑语阵阵。)为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明确:

  这3句,任何一句续在后面都不合适,破坏了宁静幽闲、清丽淡雅的气氛。

  3.教师小结:这篇短文不足百字,却脍炙人口,堪称古代小品文中的杰作。通过记事、写景、抒情,以极精练的语言,创造出一种诗一样的艺术境界,表现出作者旷达的人生态度,给人以美感和熏陶。请同学们课下反复诵读,深入领会本文语言运用的妙处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布置作业:

  1、月光,曾激发过无数诗人的才情,留下许多杰出的诗篇。收集一些描写月亮或月色的诗句。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文章的韵味;

  2、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章,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以至熟读成诵。

  3、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进一步理解作者丰富微妙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

  播放音乐《月光曲》

  今天我们来学*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提示课题,板书)

  你对苏轼了解多少呢?

  苏轼(1037-1101):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为“三苏” ,为“唐宋八大 家”之一。1079年,因反对王安石被贬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

  二.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指名读。

  3.翻译。先小组合作翻译,解决字词障碍,再不懂可举手问老师。然后,指名翻译。

  强调:“但……耳”翻译为“只……罢了”

  4.(1)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和张怀民夜游承天寺。

  (2)去夜游的.一般会是什么人?

  闲人。

  (3)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给“闲”组词,并从文中找理由说说为什么?

  悠闲、空闲、闲趣等

  (4)用“我认为苏轼是一个________的人,因为_______”说话。

  三.品读赏析

  月夜出游,别有一番情趣。那么,书画的境界,课文中表现在哪里?找出并读一读。

  如: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地写出了月光的皎洁(空明)。此时的我和张怀民俨然两条小鱼,自在地游来游去。

  如: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结合“乌台诗案”背景,引导学生理解“闲愁”。

  教学目标:

  1、读通文意。

  2、领悟心境。

  3、赏析美景。

  教学重难点:

  1、赏析月景的特点及写法。

  2、领悟作者复杂的心境。

  教学方法:诵读法、竞比法、质疑法、讨论法。

  媒体设计:计算机课件

  教学步骤:

  一、设置情景导入课文。播放一组月色图让大家欣赏。

  导语:人们常说:“月色如画”,在摄影家、画家眼中如此,在散文大家的笔下也毫不逊色。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古代散文《记承天寺夜游》欣赏一下散文大家苏轼笔下的月色图。

  二、简介作者。

  请学生交流收集的有关作者的信息,用多媒体展示苏轼的生*,让学生摘要做笔记。

  三、读熟课文。

  自读课文,就难读的词或句子进行圈点,小组讨论解决,如仍有疑问则向老师提出,多媒体展示重点词句,让学生当堂巩固。然后熟读课文(可按下列步骤进行:个别朗读——学生评说——再听范读——一起朗读)

  四、读懂课文。

  1、请学生结合注释和已学过的知识,或查阅工具书自渎理解,有疑问可同桌交流,也可提出大家一起讨论解决。

  2、请一个同学用现代语言表述文章大意。

  五、读课文,欣赏月景。

  1、这篇散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一句话概括。

  2、作者看到了些什么,划出文中写景的`句子。(多媒体展示“赏月图”)

  3、这一句主要写了哪些景物?

  4、这些景物都是客观实景吗,体会“藻荇交横”的妙处。

  5、讨论如将“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改为“竹柏影如水中藻荇交横”,表达效果一样吗?

  6、学生用诗意化的语言描述这幅月色图。

  7、有感情的朗读此句,当堂背诵。

  六、感悟作者复杂的心境。

  1、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苏轼与张怀民漫步在这冰清玉洁、宁静淡雅、如诗如画的月色之下,其心境如何呢?快速浏览全文,找出文章中能表达他此时心境的一个字。并结合文章中的词句加以品析。

  2、作者为什么会如此清闲、悠闲呢?我们来看作者是在何时何地写的这篇散文?(多媒体出示文章的写作背景)

  3、他遭受冤屈而被贬谪,成了有职无权的“闲官”,按照常理,遇到这样的打击,他的心情应该如何呢?

  4、但他却表现得那样的洒脱、安闲,可见其是一个怎样的人?

  5、作为一代大文豪、一个大政治家,他想不想做一个闲人呢?

  6、朗读最后一句话,读出感慨万千的语气,体会作者复杂的情感。

  7、一边欣赏优美的月色图,一边配乐有感情朗读全文。

  8、开展背诵竞赛。

  七、拓展延伸。

  月亮在诗人的眼中是一个有情之物。回忆我们读过的有关月亮的古诗文,用下列句式进行赏析。

  “我欣赏诗(文)的

  一句,它写出了月亮,

  表达了诗人情感。”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文章的韵味;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章,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以至熟读成诵。

  2、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进一步理解作者丰富微妙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重点:结合课文来理解一些词和句的含义。

  2、难点:学*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时数]

  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杰出成就,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苏轼有不少随笔式的散文,大都取材于日常生活的片段,或渲染出一种情调,或表现一片心境。本篇课文就出自苏轼的一部笔记《东坡志林》,仅83字的写景小品,看似单纯写景,实则是有寓意的,要耐心寻味。

  2、导语

  从文章的标题来看,是记叙夜晚到一家寺院游玩的经历。那么我们事先推测,这篇文章会不会描述他游玩的心情?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二、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子停顿。

  如: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庭下/如积水空明

  念/无与为乐者水中/藻荇交横

  三、翻译理解

  通过翻译课文,深入理解文意。

  补充解释:欣然:高兴地遂:于是盖:原来是

  相与:一起但:只是无与为乐者:没有人与我同享快乐

  少闲人如吾两人耳: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有闲人

  参考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脱衣准备安睡,看见月色射进门来,很高兴地想出去走走。考虑到周围没有什么人能够一起领略月夜乐趣。于是就到承天寺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起在院子里溜达。

  庭堂下面的月色好像积满清澈透明的水,水里面各种水草交错纵横,那是竹子和柏树影子啊!

  哪天晚上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没能清闲的人像我们俩而已。

  四、赏析

  思考问题:

  1、作者为什么会想着夜里去寺庙游玩?

  因为月色很美,去寺庙寻张怀民一起赏月。

  2、作者是怎样描写月色的?

  发挥奇特的想象,用了两个新奇的比喻。月色如积水空明,竹柏如藻荇交横。

  3、作者描绘的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

  月色皎洁,空灵。

  4、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5、文章的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作者最后这一句慨叹,看似*淡,意在点睛。这句话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陷入那茫茫宦海而难以自拔,何曾得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二是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当然其中也透出了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

  五、小结

  这篇短文,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极其生动形象的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透露出他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及译文

  原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解开衣服想睡觉时,月光从窗**进来,我愉快地起来行走。想到没有可与自己一起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叉,都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哪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绿竹和翠柏,但缺少像我两个这样的闲人。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反思

  1、文言文要以诵读为基础。文言文有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应多让学生去感知。感知的最好办法就是诵读。两天教学文言文的老师在这一点上都无一例外,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味古人的情感。

  2、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教学成效只有通过学生才能体现出来。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肯定离不开学生在你的课堂上掌握了些什么。这次活动是将八上的内容放在初一学生中教学,这就更需要考虑学生接受能力了。有人曾用“死于章句,废于清议”来概括现在文言文教学的极端。当教师努力落实文言知识的时候,课堂成了语法分析课;而当教师极力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取向时,教学又有浮于表面之嫌。如何合理处理两者关系?当我看到钱梦龙先生回忆改变人生的一节课——《愚公移山》教学的时候,他介绍自己的文言文教学主张:一般都在学生自读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教和学的互动,帮助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情意的'同时领会文言字词的含义和用法,而不是离开了具体的语境去孤立地解释字词的知识。这个主张就是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学*的表现。试想一下:教学创意再完美,但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和实际接受能力,那么正如陈小英老师所言:“再好的创意也只会成为学生心中永远的创影。”

  3、课堂时间有限,一节课的关注点不应该是面面俱到的。教师一点要舍得舍弃。按照传统的教法,《记承天寺夜游》的教学点可以有很多:理解重点词句;欣赏文中的写月色的句子,体会作者的心境;结合作者在黄州的经历,探究“闲人”的内蕴……但在45分钟时间内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那么就只能选择其中最有价值的一点来教学,来挖掘。最初我本想通过探究“闲”的含义来把握苏轼豁达的心境,继而领悟其人生态度。但试上了之后却很难把握,课堂给人的感觉就是思路混乱,成了一锅糨糊。教研组的老师马上给我指出了这个问题,告诉我一堂课的思路必须有条理,否则课堂重点就不突出了。在历经几次调整之后,我就把重点定位在赏析景语,体会情语。

  总的一点感觉,公开课是对自己*时教学的一个总结。得与失,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定论。但对我而言,我要说一句:本想收获一缕清风,而你却给了我整个夏天!

  教学案例:

  景福德

  为了提升教研能力,营造教研氛围,我执教了苏轼名传千古的美文《记承天寺夜游》。用这篇课文上公开课的老师数不胜数,其中不乏许多大家,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执教了这篇课文,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那怎样才能上出自己独特的味道呢?批注式阅读,这种教学方式在现代文的教学中取得不错的效果,决定采用批注式这种传统而不乏创新的教学方式来执教这篇课文。我把课堂的着力点放在“学生自主批注——学生合作交流——学生展示批注”上,让学生解读批注文本内外所蕴含的一切内容。

  教学流程;师生互相问好后,进入简单的导入环节。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将采用批注式阅读的方式,来学*苏东坡的这篇仅有84个字的美文。经过七年级阶段对现代文的学*,我想同学们对批注式阅读应该有所了解,哪位同学来给我们总结一下现代文的批注式有哪些方法?

  学生:语句和修辞的角度。

  学生:我觉得可以分为四种,一种是感想式的,一种是重点字词的批注,还有一种是质疑式,还有一种是关于课文内容的。

  教师:我们来总结一下两位同学的方法。关于批注式阅读,若是现代文可以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批注,对重点字词从写法的角度批注,还有从情感的角度批注,这是最基本的批注方法,当有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做质疑式的批注,学贵质疑嘛,最后一种即感悟式批注。文言文的批注和现代文批注相差无几,但文言文有自己很重要的一条,叫做对重点字词含义的批注,这也是疏通文义的第一步。

  (课件投影批注重点词的含义(区别于现代文)批注文章的内容;批注字词的写法;批注文章的情感;质疑式批注;感悟式批注;)

  教师:下面我们根据这几种方法来批注苏东坡名传千古的美文《记承天寺夜游》,请大家自己静静地读文章,把你的所感所悟所思所想批注在课文旁。

  简单的一番话导入却点明了本节课的教法、学法和学*内容,进而让学生根据已掌握的现代文阅读的批注方法过渡到文言文批注的方法,并点明文言文只有一项方法即对文言字词的解释是不同于现代文阅读的批注方法的,这化解了学生对文言文批注方法的疑惑。

  学生自主批注10分钟,我在巡视查看学生的批注时,发现基础较差的学生很难批注除了重点字词含义以外的内容,部分学生在课前预*时也只是照搬参考资料书中的内容,而缺少个性解读质疑,造成这结果的部分原因是我没有在导入环节之后让学生自由朗读几遍课文和课文下的注释,于是在此过程中我提醒学生细读文本,做到字字可品,句句可赏,并对文本做质疑式批注进行了适当引导,此时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启发,这也为后来的合作交流做了铺垫。

  教师:自主学*时间到此结束,我想集体的智慧是大家所共同期待的,下面请同学们小组交流合作讨论出你所发现的美点。

  学生合作交流接*10分钟,此时我参与倾听了各个小组的交流,并对学生的疑问进行了引导,发现集体交流后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好的碰撞,思路逐步拓展了,每个小组都对文章的不同之处进行了个性化的批注,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

  师:同学们,停下来,我刚刚发现很多小组赏析的点很好,也提出了很有价值的问题,下面我们进入第一段的批注,请同学们齐读一遍。

  师:对这一段哪位同学来给我们第一个批注。

  生:我想问个问题,“月色入户”可以改成“月色敲门”吗?

  生:当时作者被贬官了,所以他得心情应该是有一点忧愁、悲伤,“月色入户”的“入”字可以体现出淡淡地宁静的气氛,如果改成“敲门”那太过于欢快了,这和文章的内容情感不相符合。

  师:这也就是说和文章的感情基调不相符。关于作者贬官,大家请看这则资料。

  生齐读助读资料:元丰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获罪入狱,随后被流放至黄州。(课件投影)

  师:这则资料能更好地帮助大家了解苏轼,解读课文,下面请同学们接着展示批注。

  生:我的问题是文章仅有84个字却用了10个字来写时间。

  师:的确哦,古人应该是惜字如金,但作者却耗费10个字来写时间,这说明这个时间对作者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生:这时间交代了事情发生在夜晚,营造了凄清宁静的氛围,时间接*十五日,说明月亮比较圆,为下文美丽的月色做铺垫。

  师:你是解答了交代时间在文中的作用,还没有回答出为什么用10个字来写时间。

  生:我觉得应该是作者对这件事情非常的重视,因为她觉得这是他人生的一个折点,他从被贬黄州的那种人生的低潮,经过这一夜欣赏月色,把所有的事情都看开了,对人生有了感慨。

  师:回答的太好了。(师生鼓掌)还有同学对第一段批注赏析了其它句子吗?

  生:第一句话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夜游的起因,“欣然”看出了作者心中的兴奋和喜悦,“欣然”这个重点字词翻译为“高兴地样子”。

  师:作者在这样的夜晚,是否最开始就很高兴呢?

  生:不是,“解衣欲睡”流露出的是作者的忧愁,因为作者被贬官了。

  生:我觉得“月色入户”和后面“欣然起行”有点联系,月色淡淡的,有寂寞的氛围,这把作者空虚寂寞的心情引出来了,看到月色很美所以他的心情变得高兴,就想出去走一走来*息下自己的心情。

  师:也就是说他想通过欣赏月色来解除心中的孤独寂寞之情。

  生:其实我觉得“解衣欲睡”更加直白地体现作者的孤单,因为此时的家家户户都一起进入梦乡了,而作者一个人却孤孤单单的只好睡觉。

  生:我有补充,我重点赏析的是“月色入户”,月亮什么时候才会把屋子里面照的非常明亮呢?说明当时的月亮真的是非常的亮,没有云层遮挡,作者用的是“入”,而不用其它的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亮照进来的动态美,然后,一般来说,那些达官贵人的屋子都是遮盖的严实,月亮不会那么轻易地照进来,这就说明当时苏轼的房子并不是那么好。

  师:也就是说他得房子比较简陋,那么我就想问大家“户”指的是“窗户”吗?

  生齐答:不是,指的是“门”。

  对于文章第一部分的批注,同学们既有对文言字词的批注,如“欣然”、“户”,又有对情感波澜的批注,既有对文句内容的批注,也有对字词从写法角度的批注,更难能可贵的是,学生能站在全篇的高度,提出深刻的问题如“为什么用十个字来写时间”,而同学能妙语解读出“这是苏轼人生的折点”来说明强调这个时间的重要性,他们还能通过想象从“月色入户”读出苏轼屋子简陋的状况,这其中有些问题是我在备课时根本就没有考虑过的问题,可见之前的个性化自主批注和小组交流是非常成功的,也说明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不可估量的。

  师:同学们批注地非常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第二段,请大家齐读一遍。

  生齐读: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课件投影)

  师:这一段紧承上文,哪位同学来展示批注?

  生:我想问个问题,为什么作者马上就会想到张怀民而不去找其他的人?

  生:因为当时的张怀民和作者一样,也是被贬到黄州了,两个人都抑郁寡欢,所以两个人的心是相同的。

  师:我们用一句诗歌来形容就是

  生齐答:同是天涯沦落人

  师:关于张怀民,老师这里也有一则资料来帮助大家理解,大家请看。生齐读:张怀民,元丰六年被贬黄州,居住在承天寺,张怀民虽担任小官,但心胸坦然,公务之余,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位品格清高超逸的人。(课件投影)

  师:关于这一段,还有同学赏析其它的字句吗?

  生:古代的人,不是都喜欢在坐在一起赏月嘛,当时的月亮也非常的圆而明亮,那为什么作者要和张怀民一起走在中庭,而不与张怀民一起赏月呢?

  师:作者和张怀民走在中庭是去干嘛呀?生齐答:赏月。

  师:那老师有个问题,他们是怎样去赏月的?

  生:散步,“步”字体现出来了。“步”字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是清静的,没有被贬黄州的时的忧郁。

  生:我想提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为什么作者不一个人孤行而要去找张怀民呢?第二个问题是如果张怀民睡着了,后文会怎样发展?

  生:因为作者本来就觉得很寂寞,他想找个人来聊天散步,这样可以抒发自己的被贬黄州的抑郁寡欢之情。

  师:也就是说把一个人的痛苦分担给另外一个人,那么痛苦则减少一半。

  生:因为此时的月色是非常美丽的,作者突然兴起,想找人与他分享这美景。

  师:也就是说把一个人的快乐同另外一个人分享,则变成了两个人的快乐。第二个问题谁有见解呢?

  生:我想他还会去找其他的人。

  生:我觉得可能会像上个问题一样,苏轼会一个人在那散步赏月。

  生:我觉得他会坐在椅子上,喝着酒,静静地抒发心情。

  师:你认为他会把酒问青天。看来后文的发展是无可预料的。

  学生的质疑式批注可以说是这部分批注的亮点,由这一两个问题而把内容和情感都解读出来了,不足的是对于重点字词“遂”和“相与”没有提醒学生注意,处理最不好的一环是关于学生提出“张怀民睡着了后文该如何发展”的问题时,我有点措手不及,只是纯粹地顺着学生的思路走,而没有逆向引导学生,反问一句“张怀民会睡着吗,如果张怀民不是和作者有共同遭遇的人,苏轼会马上就想到他吗?”,以此来证明苏轼是找对了人的,进而说明两个人志同道合。

  师:作者在这中庭见到了怎样美丽的月色,请大家齐读原文。

  生: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课件投影)

  生:这句话用了比喻的手法,“积水空明”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藻、荇交横写出了竹柏的清丽淡雅,渲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好境界,也与前文苏轼要欣然起行相照应。

  师:空明是什么意思?

  生:水的清澈,这里形容月光的澄澈。

  生:我觉得这一句写出了他们真的是无事可做,也说明了他们被贬心情的忧郁和淡淡的哀愁,体现了下文的“闲”字。

  生:我觉得这一段最好的地方就在于无一字写月,但它所有的比喻都写出了月光的美丽、澄澈、空明。他省略了本体“月光”。

  师:作者这时发现了月光了吗?

  生:应该还没有,可能是他低着头走着走着,后来看到竹柏的影子,才发现是月光。

  师:如果我把这句改为“竹柏影如水中藻荇交横”,那也是在写月光啊,可不可以呢?

  生:它有一个“盖”字,说明作者是恍然大悟才发现是月光的,可能开始作者低着头走以为踩到了水,结果发现不是,所以才抬头发现是月光照耀下呈现出竹柏的影子。

  生:承天寺应该是有很多植物的,为什么作者只写竹柏这两种植物呢?

  生:我觉得竹子光秃秃的,可以体现作者的空虚寂寞之情。

  师:这似乎没有理解到位,想想竹柏象征着什么?

  生:我觉得这里作者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因为竹柏是非常的坚强,有一句话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作者想拿松柏来比喻自己不慕名利,追求悠闲淡雅的生活。

  在这部分,学生对重点字词“空明”进行了批注,并从写法的角度赏析出了比喻的妙处,在我的引导下,读出了“盖”字的意味,还通过想象猜测作者由低头散步到抬头望月这一微妙动作的转换。学生通过引用《论语》里写松柏的句子,感悟出作者选竹柏二景的深刻含义。不足的是对于基础稍差的学生来说,应该让他们准确地把这句话翻译出来,那样理解起来可能更容易一点。

  师:看到这美丽的月色,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呢?请大家齐读最后一部分。生齐读: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课件投影)

  师:这一句可谓笔力千钧,哪位同学对此进行赏析了呢?

  生:每一个夜晚都会有着美丽的月色,竹柏也是随处可见的,但是像作者和张怀民这样被贬官,但心境依然高雅、淡泊名利的闲人却很少见,他们本来都处于不好的`环境之下,但他们一直都有良好的心态,对未来都抱有希望,所以这句话中的“闲”字能体现他们的豁达。

  生:我想赏析“但少闲人”四个字,如此美好的夜晚却很少有像作者这样的闲人去赏月,侧面看出大多贬谪的人都是热衷名利,被世俗之事所困,所以很少有人出来赏月。

  师:作者有发现美的眼睛和心情。

  生:这句话表现了作者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和漫步的悠闲。

  师:也就是说一个“闲”字包含着复杂的感情。

  生:我想问个问题,那时是晚上,很少人会去工作了,都是闲在家里,为什么作者还说很少人闲着呢?

  师:也就是说怎样理解“闲”,字?

  生:清闲。

  师:那是不是所有清闲的人都可以看到这美丽的月色呢?

  生:应该有不追逐名利的性情,他会抛开杂事去赏月,而那些热衷功名的人都去处理繁忙的公务了,所以作者被贬了还有会闲情雅致去赏月去发现美。

  师:也就是说不仅仅要有闲的时间,还要有闲的心境去赏月。总结一下这篇文章,同学们从语言、情感、写法来对文章进行了批注式阅读。

  这一部分的难点为对“闲”字的理解,也就是学生问到的问题,“明明大家在晚上都不用工作,闲下来了,为什么作者还说少闲人”。可见闲不仅仅指政治上的清闲,还指的是闲情雅致。“闲”字不仅包含悠闲、欣喜,还有被贬的淡淡悲凉,但更多的是作者面对挫折的豁达乐观。学生能理解到这样的深度,那整篇文章的难点也突破解决了。如果我此时强调一下重点字词“但”为“只是”的含义,可能学生更能理解那种叹息的意味。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用批注式阅读的方式读了一篇美文,解读了苏轼这个人,而且了解了苏轼的豁达、乐观以及他被贬的悲凉和排遣悲凉的自我方式,最后请同学大声地朗读课文。生朗读课文,下课。

  课后反思: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批注式阅读是一种以问题研究为载体,以主动探究为核心的传统的但非常有效阅读教学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思维处于动态之中,他主动地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设身处地与文本进行广泛深入和全方位的解读,从各个层面对文本进行理解、感悟、阐释、发现和点评,并直接在课本上圈点勾画,注明自己的思维轨迹,打上自己的认识烙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从而获得自我发展的过程

  在这篇文言文的教学中,我第一次尝试运用批注式阅读方式进行教学实践,在课前的3分钟内,让学生根据现代文批注的感悟总结出批注式阅读的方法,并指出文言文和现代文阅读不同的一处,即对文言字词含义的批注来疏通文义,这打消了学生心中对文言文批注的疑虑,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根据这些方法的提示来自主批注。接着用了整整十分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感悟、理解、质疑、赏析,这是批注式阅读的基础。接着又用了将*十分钟让学生小组交流谈论,这是批注式阅读的展示环节做进一步的铺垫。这样一来,一方面以学生的自读自主批注为基础,重视学生的个性化理解,一方面注重学生间的互动,充分开展合作、交流与分享的讨论活动,从而在理解认同文本的基础上能创造性地解读文本,从而提升文本的价值,使文本解读能更深刻,以期达到超越文本的目的。

  整堂课用了二十分钟让学生展示批注。我把课文分成了四个部分,边朗读边展示批注。学生有对重点字词的批注,这样让基础较差的学生也有发言权,对文章内容的批注让学生在疏通文义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课文所写的内容,对“解衣欲睡”、“欣然”、“步”等字解读出了作者情感的变化,对“入”、“盖”以及写景之句,学生从写法的角度进行了更深入的批注,能解读出文本以外的信息,初步超越了文本,最精彩的是学生的质疑式批注,可谓惊喜连连。从“为什么用十个字来写时间”解读出这个时间为苏轼人生的折点,到“月色入户可否改成月色敲门”解读出文章以淡淡哀愁为感情基调,再到“苏轼为什么马上就会想到张怀民”解读出两人有相同的遭遇。从“可否去掉盖字”解读出作者赏月时由低头到抬头这一恍然大悟的情景,到“为什么只选择竹柏这两种植物”解读出苏轼的坚强和淡雅心境,再到“为什么大家晚上都闲下来了,但苏轼却还说闲人很少”解读出闲字不仅指政治上的清闲,还指心中的闲情雅兴。尽管作者被贬官却还有这种闲情雅兴,说明作者的乐观豁达。学生的种种批注可以说是源于文本但又超越了文本,读出了文本没写出来的众多信息,对文章的精美之处、对苏轼的闲情豁达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整堂课也符合“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精神,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在这节课上,我也留下了许多遗憾,首先是面临学生提出我没有预料到的问题时,缺少应有的教学机智,如学生抛出“如果张怀民睡着了,后文该如何发展时”,我没有进行很好的引导,不会以此反向证明苏轼是找对了人,说明苏轼和张怀民是志同道合之人。这提醒自己以后开展批注式阅读教学时,解读文本要更细致更全面,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是这堂课缺少学生自由读书背书环节,如果在自主批注前,给三分钟让学生自由读,那更多基础较差的学生能收获更多,在课文批注展示完后,节省出两到三分钟,让学生自由背诵这短小精炼的文字,那全班同学的收获会更大。

  总之,在文言文中开展批注式阅读教学方式,能让课堂更生动,能让学生的思维更活跃,能让文本的解读更深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吧。

  一、教学目的要求:

  1.通过两篇文章的学*,比较两位作者的心情感受。

  2.学*两篇文章的写作手法,说说它们的异同。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教学目的要求1

  2.教学难点:教学目的要求2

  三、教学课时数

  一课时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1.导入课文:

  两篇文章都是“记”,记下的是两位作者的心情感受;两篇文章都是“记”,记下的是作者的行踪,读课文时,我们感受着两位作者独特的心境。

  2.说说两位作者的心情感受。

  3.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

  先由学生谈谈两篇文章的异同,只要说出其中的一二。

  可从两篇文章的内容、结构、语言方面作比较。

  参见教案后面的小论文《心情感受格调有其殊

  描写衬托较相似——〈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导读比较》

  4.品味语言

  请同学可选择两篇文章中的字词、句子、段落,品味它们的妙处。

  5.质疑

  请有疑问的同学说出还存在的疑问。然后学生讨论。最后老师作点拨,总结。

  6.探究

  在中国历史上,被贬官或远调的人很多,请你说说他们的心情感受,以及他们的文化心态。

  7.布置作业:选择其中的一篇文章,写一篇赏析的文章。

  描写衬托较相似

  心情感受格调有其殊

  ——《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导读比较

  两篇文章,都放在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它们均写景,一文摹写潭中景色,一文摹写院中月光。两篇文章,都在景中寓情。它们借景抒情,抒写着自己的切身感受;它们托物言志,都因贬官,排遣着自己内心的郁闷。两人这些较为特殊的心境,都是我们能感受得到的。文中的写作手法,较为相似。两篇文章都运用了描写、衬托等手法。《小石潭记》一文,描写的是小石潭,以潭中的石、潭中的水来衬托,以潭四周的环境气氛来衬托心情;《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描写的是月光,用积水空明与竹柏影来衬托此月光,当然最主要的是用来衬托作者在贬谪中感慨微深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接着再来说说两篇文章的不同吧。

  1.两篇文章的心情感受有微殊。如,在《小石潭记》中,文章最后写到潭上的气氛,借景抒情,抒写了作者悄怆悲凉的心绪。文章的结尾处,就以“其境过清”收尽全篇。因为景物稍有差异,故心情感受也有所不同。你看,《小石潭记》描写了小石潭景色及其周围环境,而《记承天寺夜游》描写的是承天寺周围环境及其月色。柳宗元身处潭边,苏轼步入庭院,都因被贬,各自产生的复杂感情大抵还是有所差异的吧。虽然两篇文章都是情景交融,可《小石潭记》的写景方式是寓情于景,《记承天寺夜游》的写景是写景抒情的有机结合。

  2.两位作者所处的时代不同

  ,造成他们的文化心态是有所不同的。柳宗元所处的朝代是唐朝。他因参加王叔文的革新集团而被贬为永州司马。柳宗元在永州整整过了10年的放逐生活,虽然被剥夺了从事政治活动的权利,但却使他有机会直接了解人民的痛苦生活,进一步认识黑暗的社会现实,潜心致力于文学创作。他的主要作品基本上都是在被贬后,特别是在永州时期产生的。因长期在政治上受迫害,就寄情山水之间,刻画荒远地区秀丽奇特的自然风景,叹息它的被埋没,寄托自己愤懑不*的苦闷心情。苏轼因对新法持有不同意见,被网罗罪名,投入监狱。四个多月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官衔上还加了“本州安置”字样,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离安置所,实际上跟流放差不多。这篇仅有80多字的《记承天寺夜游》就是在贬斥黄州的困苦境遇中写的。作者以诗一样的笔触描绘了月色之美,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意境,同时也流露出遭贬生涯中自我排遣的特殊心情。它好象一首清冷的月光曲,每一个音符都闪耀着银色的月光曲,每一个音符都闪耀着银色的寒光,都倾诉着作者皎洁而悲凉的情怀。

  3.个性不同,造成两位作者的文风也有所不同。柳宗元为人压抑,在永州,那10年的放逐生活,加上从事政治活动的权利被剥夺。他在进一步认识黑暗的

  社会现实后,潜心着自己的创作。可43岁的柳宗元,等待着他又是苦痛。元和十年(815),这时他正好43岁,大有作为之时,被召回长安,但很快又被派到柳州当刺使,去的地方更僻远了(今属广西)。两次流放,长期抑郁,健康状况恶化,年仅47岁的柳宗元终于在柳州病逝。苏轼为人旷达。试想,一个被抛出喧嚣的功名利禄之场的“闲人”却能有这份“闲情”来欣赏大自然的美妙景色,许是较为旷达的吧。这样的“闲人”,从官场仕途的失意者,变为大自然的骄子,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在大自然的抚慰中治愈政治的斗争的创伤,从大自然的神奇秀美中获得精神的复苏和心境的安宁。是啊,苏轼他的情怀很豁达,在这篇《记承天寺夜游》中,他含蓄表达的就是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情。他的文风在此文中,就有所反映。

  4.文章的格调不同。柳宗元的文章凄寒

  ,苏轼的文章闲旷。“文如其人”,此言用在他俩身上,真是再恰当不过了。联系两个人的其它文章,就更能佐证了。所比较的两篇文章,它们的感情基调就是很不相同的。用文章的句子就可说明了。《小石潭记》中,写道,“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这样写道:“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其余文章所及作者的格调,这里,笔者就不多展开详述了。

  最后,笔者想用两句话两篇比较的文章作结,“描写衬托较相似,心情感受有其殊”。看来,在学*的过程中,我们有比较的必要了。以前,笔者教两篇文章时,不作过多的比较,现在想来,让学生比较一回,这两篇文章文章的学*,印象不是更深了吗?效果就更不用多说了。

  教学目标:

  一、了解课文大意

  二、整体感知作品内容

  三、体会作者特殊的心境

  四、体会凝练含蓄、饶有余味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整体感知作品内容,体会作者特殊的心境。

  难点:

  体会作者特殊的心境,体会凝练含蓄、饶有余味的语言。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了解课文大意

  二、整体感知作品内容

  三、背诵此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介绍作者。

  宋代有个大诗人叫苏轼,你们可曾读过他的诗文?我们在七年级上学期曾诵读过他的一首词,叫《浣溪沙》。哪位同学还能背诵?(指名背诵这首词)这位大文豪才华横溢,但他的命运却不太好。他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其心情可想而知。但他善于自我解脱,与友人张怀民一起夜游承天寺。承天寺的月色在他的笔下,显得澄澈透明,如诗如画。诗人陶醉于迷人的月色中,随缘自适,自我排遣,自豪地说:“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现在让我们与这位大诗人共同夜游承天寺吧!(出示课题)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杰出成就,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苏轼有不少随笔式的散文,大都取材于日常生活的片段,或渲染出一种情调,或表现一片心境。

  三、朗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声朗读课文,借助页下注释,读准字音。

  四、疏通文句。

  (一)、教师提示一些重要词语,帮助学生理解文句。

  1.注音

  解( ) 遂( ) 寝( ) 荇( ) 柏( )

  2.解释

  欣然 :愉快地,高兴地 念:想,思考 无与乐者: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

  遂:于是,就 寝:卧,睡。相与:共同,一起。 步:徒步徐行,散步。

  庭:庭院 空明:清澈透明。 交横:交叉错杂。

  盖:连词,承接上文,解释原因,相当于“原来是”。

  但:连词,只是,不过耳:相当于“而已”“罢了”。

  3.翻译

  (1)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译: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

  (3)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教材分析】

  本文选自《东坡志林》,此文是作者贬官黄州所作。本文篇幅虽小,写景抒怀却有独到之处。一切都像信手拈来,却创造了一个明净悠闲的境界。文中十八字写景,运用比喻手法,将随处可见的寻常景物描绘的充满诗情画意,充分显示了作者的艺术才思和豁达宽广的胸襟。

  【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本课的文言实词、虚词。

  2、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3、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4、领悟作者简洁精妙的写景抒情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朗读以至成诵,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意,体味文章的感情基调。

  2、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情怀,学*他面对逆境时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

  【学*重点】

  1、朗读,把握文意。

  2、体会写景的妙处,领略作者情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人无论是在得意还是失意时都喜欢以风花雪月寄托自己的情怀,苏轼也不例外,在他被贬黄州抑郁不得志时就借用月光将自己的感情释放了出来。

  出示课题(幻灯片1)

  ──为了大家在学*时有迹可寻,不至于茫然不知所措,我先给大家出示本节课的`学*目标和总体要求。

  出示学*目标(幻灯片2)

  ──在大家明确了这一节课的目标后,我要向大家发出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大家敢于应战吗?

  挑战第一关──苏轼知多少(幻灯片3)

  (自查资料,将有关苏轼的资料展示给我们,以达到资源共享。)

  ──好,同学们查找资料既全面又迅速,那么请看

  挑战第二关──看谁读得好(幻灯片4)

  二、配乐朗读(幻灯片5)

  三、自学指导(古文阅读方法 幻灯片6)

  古文阅读三字经

  读一遍,找生字。读两遍,断句子。

  读三遍,看注解。读四遍,握文意。

  (自由读齐读赛读)

  ──第二关同学们过得很容易,下一关就没有这么容易了。

  挑战第三关──改写之中理文意(幻灯片7)

  四、自学指导(即幻灯片8)

  1、改写课文:以散文化形式,或新诗分列句式,将课文内容改写成幽默、趣味、口语化或兼而有之的文字,且能笼盖全篇文意。

  2、共同欣赏讲评。

  五、班内交流

  品评范文(幻灯片9~12)

  ──到此为止,大家已经过了三关《三国演义》中关云长千里护送皇嫂,出五关斩六将,看来大家过关斩将的本领也不错吗?我的给大家设个难关。

  挑战第四关──看谁做得好(幻灯片13)

  1、喜欢文中写景的句子吗?主要写得是哪种景物?如果喜欢说说理由。(幻灯片14)

  讨论交流。

  2、我们身边有许多闲人,文章中的闲人与他们一样吗?(幻灯片15)

  六、创新作文(幻灯片16)

  月总是文人墨客的爱物,咏月文章数不胜数。课文作者寝而见月,见月而起,起而寻友,寻友赏月,以水喻月,最后写出了在空明的月色中对人生哲理的领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是啊,何夜无月。请以月为话题写一篇700字的作文。

  七、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大家快乐吗?还有什么疑问吗?有疑问就对了,因为一节课的结束就是同学们探索的开始,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中,用心去品味生活,你的生活将会有无限的乐趣等待着你。

  〖板书设计

  记成天寺夜游

  月景

  闲人

  (清澈透亮)(闲情雅致)

  豁达胸襟

  (不得志的郁闷)

  教材分析:

  在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记承天寺夜游〉〉就似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画,给人带来心灵的宁静与明澈,淡定与安详。《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全文仅84个字,却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艺术世界,传达了作者豁达乐观的心境。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啊?只有“闲”着的苏轼才能读懂它,只有达观洒脱的人才能读懂它,只有闲情逸致的人才能读懂它。月因人而格外美丽淡雅,人因月又倍增潇洒而达观,二者交相辉映。因此,我觉得这篇精美短文主要扣住两个词:一个是“月”,另一个就是“闲”。本文篇幅虽小,写景抒怀却有独到之处,一切都像信手拈来,却创造了一个明净悠闲的境界。文中十八字写景,运用比喻手法,将随处可见的寻常景物描绘的充满诗情画意,充分显示了作者的艺术才思和豁达宽广的胸襟。

  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诵,掌握重点实词和重点句子的意思。

  2、能欣赏描写月色的句子,体味其意境,并能体会作者的特殊心境。

  教学重点:

  1、熟读成诵,掌握重点实词和重点句子的意思。

  2、能欣赏描写月色的句子,体味其意境。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特殊心境。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在初一时学过苏轼的两首词,还记得吗?(《浣溪沙》、《水调歌头》)。我们一起来背诵里边的名句并复*它们的表达作用。(《浣溪沙》中“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劝告人们不要徒发自伤衰老之叹,可见其热爱生活,旷达乐观。《水调歌头》中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否定离愁别绪,以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发出对人生的美好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元丰六年,是苏轼被贬谪到黄州的第四年,他写了《记承天寺夜游》,他还会有这种旷达乐观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记承天寺夜游》。

  二、诵读课文

  1、自由诵读。要求:找出生字,利用页下注释解决,并利用老师教过的方法来断句。

  2、听范读。要求:注意生字的读音,注意范读的语调、节奏和重音,用笔划出朗读节奏。

  3、齐读。要求:读准生字读音,读出课文的节奏、语调和重音。

  三、自主探究

  学生借助页下注释和资料,小组合作翻译课文。

  要求:翻译时必须字字句句落实,为即将到来的比赛作好准备。

  四、“我和月亮有个约会”小组竞赛

  竞赛规则:全班分为甲、乙、丙、丁四个小组,竞答各关的题目。题目分为抢答题和必答题。抢答竞赛时,抢先展示本组答案的小组视为抢到了答题的权利。注意:每次闯关都必须是不同的人。

  (一)第一关相约苏轼

  1、出示题目

  2、小组派人闯关。

  (二)第二关寻赏月人

  1、出示题目

  2、小组派人闯关

  (三)第三关携手怀民

  1、每组选择一个题目

  2、小组派人闯关

  (四)第四关庭中步月

  1、每组选择一个题目

  2、小组派人闯关

  (比赛结束,老师总结,表扬优胜小组)

  五、欣赏描写月色的句子并体会其意境

  1、找出描写月色的句子。

  2、教师引导学生想象画面:

  (1)你的图中出现了哪些景物?

  (2)把自己的大脑当做电视机,让画面更细致、逼真,使画面动起来,在大脑中放映特写镜头。

  (3)让画面连贯起来,同桌之间把大脑电视机中的`画面用优美的语言描述给对方听。

  3、出示一张图画,要求学生结合刚才的想象,品析句子的妙处,并体会画面的意境。

  明确:“积水空明”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给人一池春水的静谧感;“藻荇交横”比喻月光下竹柏倒影,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创造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

  4、这段景物描写突出了月光清澈透明,疏影摇曳,我们应该用什么语气来朗读呢?(欣赏、欣悦)请大家用自己的声音把月光之美表现出来。

  过渡语: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段景物描写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冰清玉洁、宁静淡雅的世界,它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呢?

  六、体会作者的心境

  在最后一段,作者因景抒怀,惋惜无人赏月,在结尾连发两问:“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意思很明确:月色常有,竹柏常有,只不过像我们这样赏月的“闲人”却不多啊!我们眼中的“闲人”指的是哪种人?

  教师引导:

  1、联系写作背景理解。

  写作背景: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摘出苏轼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诽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十二月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担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

  2、联系最后三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和“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来理解。

  由此可知,“闲人”有两层意思:

  ①、被闲置的人。(贬谪的悲凉,失意的寂寥)

  ②、具有闲情雅致的人(有闲赏月的欣喜,自我排遣的达观)。

  2、老师小结。

  七、背诵

  1、按提示背诵。

  本文是一篇要求背诵的文章,我们背诵时可按什么思路进行背诵呢?可以按照作者所交代的要素。如:

  记承天寺夜游

  (时间)解衣欲睡,(起因)念无与乐者,遂至(地点),寻(人物)

  (经过)

  庭下,水中,盖。(经过)

  何夜?何处?但少。(经过)

  2、背诵全文。

  八、作业

  板书:

  积水空明贬谪的悲凉

  写景抒情自我排遣的达观

  藻荇交横有闲赏月的欣喜

  (清澈透明

  意境

  疏影摇曳)

  皆

  景语情语

  学*目标:

  1、理解掌握以下文言实词:念 、寝 、步 、寻 。

  2、理解掌握以下文言虚词:但 、耳 、遂 。

  3、理解作者当时特殊的心境。

  4、领悟语言的凝练含蓄。

  教学重难点:

  本文寓情于景的写法。

  教学为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你们一定读过不少的文言诗词,你都知道哪些文人笔下描写月光的句子?说出来和大家共同欣赏一下吧!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杜牧的“烟笼寒水月笼沙”给人以朦胧美;借月思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借月祝愿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公元1083年10月12日夜,和苏轼伴张怀民共赏美好的月光吧!

  (板书:题目“记承天寺夜游”)

  (二) 自主学*:

  1、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以下字音。

  qǐn zǎo xìng héng wú

  未 寝 藻 荇 交 横 如 吾

  2、学生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流畅。把你不理解的词语圈出来。

  3、学生之间互相帮助解决疑难。

  4、学生根据课下注释弄通文意。(分段用现代汉语复述)

  (三)合作学*:

  1、再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

  此处可指名读。

  文章共3段 一 叙事

  二 写景(描写)

  三 议论 抒情 (此处板书)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解决以下问题:(逐个解决问题)

  a、第一段中最能体现作者心情的一个词是( )?

  答:“欣然”

  b、作者因何而“欣然”?

  答:因“月色入户”,表现了他的兴奋和喜悦,一个被贬谪之人,被美景吸引,抛开尘俗,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不能不说是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胸怀。

  C、请画出文中描写月光的句子。

  答:“月色入户”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d、讨论,这两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艺术效果?

  答:(1)、“入户”把月光拟人化,写的自然而生动。自然万物本无情,但在作者笔下,充满了灵气,像久违的朋友。在他贬谪落寞之时,前来拜访以慰藉失意的诗人。

  (2)、“庭下如……”写月光的高度传神之笔。用比喻烘托月光之清。最后点出“盖竹柏影也”给人恍然大悟之感。句中没有一个“月”字,却无不在写月,只用18个字就描绘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弹奏了一曲空灵的月光曲。

  3、复读课文。(齐读,可试背。体味其中的情感)

  思考以下问题:(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a、 作者问什么要“寻张怀民”张怀民是谁?

  --作者想到应有人共享月色之美,进而想到只有和自己境遇相同的张怀民。张怀民与苏轼兄弟均有来往,元丰六年被贬黄州。

  b、 这个“寻”字能不能换成其它的字,如“找”,它有什么艺术效果?

  --有一种急于找到的迫切感,这就写出了作者渴望与知心好友共赏月光的急迫心理。

  (四)换位思考:

  如何理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如果你就是当年的苏轼,你为何称自己为“闲人”?

  (此处要让学生大胆的说)参考答案:“闲”是相对于“忙”来说的.,由于贬官谪居自然不像在京城时公务缠身。“闲”包含着作者的几分感慨,有安闲赏月的欣喜,有自我排遣的豁达,更有对朝廷的抱怨和被贬他乡的惆怅无奈。一个“闲”字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

  (五)自主表达:

  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如果你是苏轼的好朋友,面对当时苏轼的处境,你该如何劝勉他?

  (此处更应让学生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

  (六)课文小结:

  学完这篇文章,你觉得你应该向大文学家苏轼学些什么写作技巧?

  --如:1、语言凝练含蓄。2、描写生动形象,如诗如画。

  (七)布置作业:

  作者从视觉角度写出了月光之美,你能从听觉、嗅觉、触觉等角度来描绘月光吗?

  把它写在日记本上。

  教学目标:1、读通文意。2、领悟心境。3、赏析美景。

  教学重难点:1、赏析月景的特点及写法。2、领悟作者复杂的心境。教学方法:诵读法、竞比法、质疑法、讨论法。媒体设计:计算机课件

  教学步骤:一、设置情景导入课文。播放一组月色图让大家欣赏。导语:人们常说:“月色如画”,在摄影家、画家眼中如此,在散文大家的笔下也毫不逊色。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古代散文《记承天寺夜游》欣赏一下散文大家苏轼笔下的月色图。

  二、简介作者。请学生交流收集的有关作者的信息,用多媒体展示苏轼的生*,让学生摘要做笔记。

  三、读熟课文。自读课文,就难读的.词或句子进行圈点,小组讨论解决,如仍有疑问则向老师提出,多媒体展示重点词句,让学生当堂巩固。然后熟读课文(可按下列步骤进行:个别朗读——学生评说——再听范读——一起朗读)

  四、读懂课文。1、请学生结合注释和已学过的知识,或查阅工具书自渎理解,有疑问可同桌交流,也可提出大家一起讨论解决。2、请一个同学用现代语言表述文章大意。

  五、读课文,欣赏月景。

  1、这篇散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一句话概括。

  2、作者看到了些什么,划出文中写景的句子。(多媒体展示“赏月图”)

  3、这一句主要写了哪些景物?

  4、这些景物都是客观实景吗,体会“藻荇交横”的妙处。

  5、讨论如将“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改为“竹柏影如水中藻荇交横”,表达效果一样吗?

  6、学生用诗意化的语言描述这幅月色图。


峡江寺飞泉亭记教案 (菁华3篇)(扩展8)

——《记承天寺夜游》 教案合集5篇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积累一些文言词汇和写景语句。

  2、品味作者蕴含在文字中的丰富情感,感悟作者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

  品味作者蕴含在文字中的“乐”,获得阅读的快乐。

  【教学难点】

  “闲人”句中蕴含的丰富意蕴。

  【教学方法】

  诵读法、比较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历史上的杰出人物,林语堂先生说“他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猜一猜他是谁?

  对,他就是多才多艺的苏轼、苏东坡。

  今天,我们来学*一篇他在黄州写的一篇游记小品文《记承天寺夜游》。

  二、识其人。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题目中提到的“承天寺”。

  1、解题——承天寺。

  位于今湖北省黄冈市南,南唐初年建寺,初名“南禅寺”。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赐名承天寺,其规模仅次于开元寺因寺宇第一山门横匾上有金光闪烁的“月台”两字,故又名月台寺。

  2、作者简介。

  下面我们共同来回顾苏轼的相关资料。比比看谁掌握的好。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这样来评价:“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法国《世界报》这样评价他,“居庙堂之高,心忧黎民,勤于政务;处江湖之远,尽职尽责,为善一方。在朝期间,他直言敢谏,不惧权贵;在贬期间,他抗洪灭蝗,赈贫救孤。他俯仰无愧于天地,心无名利杂念,遂有闲心领略江山风月,写下无数传世杰作。”

  这样一位俯仰无愧于天地,领略无限江山风月的风流人物是在怎样的境遇下写下这篇文章的?让我们了解一下本文背景。

  三、品苏轼小品。

  1、背景介绍。

  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谪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为被人指出用诗歌来诽谤新法,其政敌以“讪谤朝政”的罪名把苏轼投进监狱,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审讯历时五个月,在多方营救下,加之神宗皇帝怜惜其才,苏轼幸而死里逃生,被贬往黄州,充黄州团练副使(宋代闲散不管事的官职),但不准擅离该地,并无权签署公文,没有薪俸。他租数十亩荒地经营,筑水坝,建鱼池,移树苗,种植稻麦和蔬菜,并在坡边自筑茅屋,号“东坡居士”。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也体现了二人即他和张怀民的深厚友谊和无限感慨。

  2、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找生字、读准音

  (2)看断句、品节奏播放《高山流水》,品味古典意境。

  3、看注释、通文意

  4、测一测,你记住了吗?

  5、试一试,你能行。翻译下列句子:

  6、全文译文:

  四、与苏轼对话。

  1、第一段阅读过程中你读出了哪些信息?产生了哪些困惑?

  资料链接一:写作背景

  元丰二年,苏轼由于和当时主张变法的王安石政见不同,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差,于是他在郡城旧营地的东面开荒种地,有时游乐于山水间,咏唱江山,感怀英雄,抒发郁闷心情。

  资料链接二:政治上失意的苏轼

  苏轼政治上既反对王安石比较急进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马光尽废新法,因而在新旧两党间均受排斥,仕途生涯十分坎坷。苏轼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因讥讽朝政被贬任杭州通判;历徙湖州、黄州、常州。哲宗嗣位,召至京师,任中枢舍人、礼部尚书。后又与司马光面争新法“不可尽改”而出知杭州。后又因哲宗亲政启用**,他又被一贬再贬,直至贬到海南,宋徽宗登基大赦天下,他北返时在常州逝世。

  资料链接三:

  张怀民:名梦得,清河人,他于元丰六年贬谪到黄州,初到时寓居在承天寺。曾筑亭于住院所之旁,在那里可以纵览江山的胜概,苏轼名之为“快哉亭”,并写了一首《水调歌头》词赠他,词中有“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名句。苏轼之弟苏辙也为他写了一篇《黄州快哉亭记》,文章中说张怀民虽然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但他心地坦然,不把迁谪放在心上,公务之暇,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一位有过人的自制力和性格倔强的人。

  共同赏月的人应当是志同道合之人,有着高雅志趣,浩然正气,心胸坦荡的人。世上那些庸俗势利之徒,是不配来与自己共同赏月的。作者只寻张怀民,一方面表明他志趣高雅,而世上庸俗之人太多,少有志同道合者;另一方面也暗示其处境,无人敢与之交往。

  五、与苏轼共赏月色

  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全班齐背诵读。

  承天寺庭院之中真的有这样一汪水塘吗?没有。你从哪一个关键词得出的结论?那么这里主要采用的是什么写法?比喻

  将月色比作积水,将竹柏比作藻荇,突出怎样的特点?空明交横

  此外还采用了怎样的写法呢?从描写的角度来看采用的是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从景物的状态来看是动静结合的手法。从而进一步突出怎样的特点?

  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

  苏轼《水调歌头》中也曾有非常经典的描写月光的句子,你还记得吗?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小结:《水调歌头》句,用拟人的手法把月光拟人化,使其有了人的性情,真切感人;善解人意,辗转陪伴无眠之人。

  本文写月而不见月,以“积水”“月色”,用水的“空明”展现月的“皎洁”“空明”;仅此还不够,又以“藻荇”衬托水的真切,烘托月光。动静结合,如此层层设喻,别出心裁,将这清美的月光写到了极致。

  难道承天寺的院子里只有竹子柏树,就没有其他植物吗?

  苏轼《于潜僧绿筠轩》中有这样的句子: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苏轼很喜欢竹子,宁肯不吃肉也要有竹子作伴。对居住环境都有相当高雅的品味,这是对竹的高度评价,自古就有梅,竹,菊,兰岁寒四友。把这些植物人性化了,而竹是代表着超凡脱俗,清新高雅。居住的地方必须有竹子生长,哪怕那里离闹市太远而没有肉吃;没肉吃充其量叫人缺少点力气,而没有竹子的居所就会令人落入俗人之列。由此细节也可见作者的人生的追求。

  六、觅苏轼知音。

  过渡: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在夜游期间作者的心情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夜游期间,作者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参考语句分析。

  小组讨论。

  你认为“闲人”是指什么样的人?“闲人”指谁?为何自称“闲人”?

  “闲人”二字表现了苏轼怎样的复杂情感?

  明确:

  1、贬谪的悲凉:一个“闲”字,反映了作者当时身为“闲”官的现实,有一种惆怅、悲哀之意;

  2、赏月的欣喜:天下不乏良辰美景,闲适自得得以赏此美景;

  3、人生的感慨:作者对世人忙碌于名利而辜负了美景的慨叹,

  4、漫步的悠闲:自己安闲自适,能够安然赏此美景;

  作者品过人生百味,抒发无尽的人生慨叹,最终淡然处之。

  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他渐渐*惯于淡泊和静定。艰苦的物质生活,又使他不得不亲自垦荒种地,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苏轼《临皋闲题》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苏轼《西江月》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已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苏轼《临江仙》

  这就是苏轼苏东坡:

  他率性自然,敢于袒露真性情;他诗意面对逆境、智慧面对得失;他超然于世俗名利、拥有空明自的心灵;他始终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身在俗世却能发现别人即便在天堂也无法感到的美……他的一生是载歌载舞的一生!

  让我们背熟全文,用一生去慢慢体会他那如汩汩清泉流泻而出的美妙情感,那如空明月色倾泻而下的快乐!

  请用现代汉语描绘此句所呈现出的画面,以此指导学生如何使描写形象生动。写法要点:

  1、恰当的修饰语;

  2、准确的修辞手法;

  3、适时的联想与想像;

  4、作者的主观感受等。

  参考示例:

  皎洁的月光如水般倾泄而下,洒满了整个庭院,铺了一地银白。微风徐来,翠竹舞动,柏枝摇曳,又恰似那水中的藻荇。好一个静美的月夜,怎不叫人痴迷留恋?又怎能让人忍心入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文意,背诵全文。

  2、体会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写景。

  3、了解背景,揣摩文中写景文字所寄托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文意,背诵全文,揣摩文中写景文字所寄托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本文教学的重难点。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解题激趣)

  苏轼是我国古代的大文豪,唐宋散文八家之一,诗文都有很高的成就。《记承天寺夜游》写于他被贬官,谪居湖北黄州之时。被贬官意味着在政治生活上遭到很大的挫折。从文章的标题来看,是记叙夜晚到一家寺院游玩的经历。那么我们事先推测,这篇文章会不会描述他游玩的心情?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

  下面我们来学*这篇课文,看看作者的思想感情与我们的推测是否相符。

  (二)展示目标:见前页。

  (三)课前检测:

  1、注音:藻()荇()寝()

  2、填空:《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朝人,号()。

  (四)精讲点拨:

  1、初步感知课文。

  要求:先对照注释默读,然后大声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中停顿。

  划分朗读停顿:

  (1)念无与为乐者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3)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4)庭下如积水空明

  提示根据句子的意思划分朗读停顿,不要把句子的意思读破,领字后面需有一个小的停顿。

  2、翻译理解。对照注释,疏通文句,划出疑难词语,向同学或老师质疑。注意下列文句的翻译:

  欣然:高兴地。逐:于是。盖:原来是。但:只是。

  相与:一起。无与为乐者:没有人与我同享快乐。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有闲人。

  (五)强化训练

  1、思考:作者为什么会想着夜里去寺庙游玩?

  提问后明确:因为月色很美,去庙寻张怀民一起赏月。

  作者是怎样描写月色的?

  发挥奇特的想象,用了两个新奇的比喻。月色如积水空明,竹柏如藻荇交横。

  2、作者描绘的这幅月夜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3、文章的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作者几多感慨,有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把自己的失意寄托于欣赏月色。

  (六)课堂检测

  1、翻译句子:(全做)

  (1)欣然起行。

  (2)相与步于中庭

  (3)盖竹柏影也。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七)总结评价

  全文廖廖84字,记叙的是一个细小的生活片断。但仔细品味,朴素的语言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从作者的描绘中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感受到作者的人情美。

  (八)布置作业:

  语文基础训练4——7题选做,4——5必做。

  四、板书设计:

  绘景:月色——积水空明

  竹柏——藻荇交横

  抒情:赏月的欣喜

  贬谪的落寞

  自我排遣的达观

  写人:“有闲”——热爱生活

  五、教学体会:

  【学*目标】

  1、诵读课文,读出文章的韵味,理解文章的意境。

  2、感悟作者的人生态度,理解作者的特殊心境。

  3、学*记事、写景、抒情的融合的写作特点。

  【资料链接】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记承天寺夜游》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被杀。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也体现了他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与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名梦得,字怀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丰六年也被贬到黄州,寓居承天寺。

  【问题导读】

  (善疑者,不疑人之所疑,而疑人之所不疑。)

  一、初读课文懂文意。

  1、音字互填:

  解衣( ) 寝( ) 藻( )荇( )

  2、解释加点字: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 )衣欲睡,月色入户( ),欣然( )起行。念( )无与乐者( ),遂( )至( )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 ),相与( )步( )于( )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 )交横( ),盖( )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 )少闲人( )如吾两人者耳( )。

  二、再读课文明内容。

  1、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请按不同的表达方式划分层次,并写出各层次大意。

  2、作者描写了怎样的夜景?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并赏析。

  三、细读课文悟主旨。

  3、夜游期间,作者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提示:结合关键词句体会作者心情)

  4、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感慨?表达了怎样的感慨?

  5、结合“文本助读”,说说你对文中“闲人”的理解:

  6、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通过学*此文,我们可以看出苏轼是个怎样的人?

  8、归纳本文的写作特色:

  内容预览:

  记承天寺夜游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文章的韵味;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章,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以至熟读成诵。

  2、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进一步理解作者丰富微妙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结合课文来理解一些词和句的含义。

  2、难点:学*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杰出成就,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苏轼有不少随笔式的散文,大都取材于日常生活的片段,或渲染出一种情调,或表现一片心境。本篇课文就出自苏轼的一部笔记《东坡志林》,仅83字的写景小品,看似单纯写景,实则是有寓意的,要耐心寻味。

  2、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谪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丢了脑袋。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

  3、导语

  从文章的标题来看,是记叙夜晚到一家寺院游玩的经历。那么我们事先推测,这篇文章会不会描述他游玩的心情?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二、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子停顿。

  如: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庭下/如积水空明

  念/无与为乐者

  水中/藻荇交横

  三、翻译理解

  给加点字注音。

  解()衣

  藻荇()

  遂()至

  未寝()

  |看课文注释,了解大意。小组合作,结合注释,翻译全文。

  通过翻译课文,深入理解文意。

  四、赏析

  思考问题:

  1、作者为什么会想着夜里去寺庙游玩?

  因为月色很美,去寺庙寻张怀民一起赏月。

  2、作者是怎样描写月色的?

  发挥奇特的想象,用了两个新奇的比喻。月色如积水空明,竹柏如藻荇交横。

  3、作者描绘的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

  月色皎洁,空灵。

  4、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5、“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显然与实际不相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月光虽非夜夜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能觅,处处可见。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乐趣。作者正是借“何夜”、“何处”句点明了这一真谛。这也正是作者能保持乐观进取精神的缘由。

  6、文章的结尾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作者最后这一句慨叹,看似*淡,意在点睛。这句话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陷入那茫茫宦海而难以自拔,何曾得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二是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当然其中也透出了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

  五、小结

  这篇短文,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极其生动形象的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透露出他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六、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绘景:月色——积水空明

  空灵、皎洁

  竹柏——藻荇交横

  抒情:赏月的欣喜

  贬谪的落寞

  潇洒、达观

  自我排遣的乐观

  教学目标:

  1.重点词、句的理解与翻译。

  2.欣赏文中的描写月色的句子,体会作者悠闲、超逸的心境。

  3.体会文中起伏的情感,结合作者在黄州的经历,深入探究“闲人”的内蕴。教学重点: 1、教学重点:结合课文来理解一些词和句的含义。

  难点:

  学*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1.交流有关描写月亮的诗词句。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刘禹锡西江月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长相思 [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2.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杰出成就,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苏轼有不少随笔式的散文,大都取材于日常生活的片段,或渲染出一种情调,或表现一片心境。本篇课文就出自苏轼的一部笔记《东坡志林》,仅83字的写景小品,看似单纯写景,实则是有寓意的,要耐心寻味。

  3.有关背景

  本文是苏轼于元丰三年(1080年)2月到达黄州贬所,名义是团练副使却有职无权,无事可做。写本文之时,他在黄州贬所已*四年,但苏轼的心胸却“很坦然”。累遭贬谪,仍然乐观,旷达。并不“悲伤憔悴”。另一方面,他有志用此,并不甘愿做“闲人”。因贬得“闲”,便“自放于山水之间”,虽在赏明月,观竹柏,自乐其乐,但并不得意,因此他的自适也包含了失意情怀的自我排遣。

  二、初读感知内容

  1.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子停顿。

  2.听录音确定朗读的节奏,请一位同学范读,大家评价。

  3.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合作翻译全文。学生质疑,讨论解疑,理解课文内容。

  三、思读探究感情

  合作探究,分小组讨论: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