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蒹葭》优秀教案3篇

首页 / 教案 / | 2022-08-30 22:28:35 教案

九年级下册《蒹葭》优秀教案1

  教材分析:

  《<诗经>两首》(《关雎》《蒹葭》)是人教版义务教育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2课。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诗经》,学生对其特点一知半解。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一看似“不利”因素,调动学生自主学*的积极性,还给学生自由呼吸的课堂。

  一、课前预*任务(教师要明确具体任务,切忌太过概括。)

  1、查阅资料,了解《诗经》这部诗歌总集的形成过程、内容、以及与以前学过的诗歌相比的不同的特点(包括诗歌内容、诗歌风格、写作手法)。

  2、借助注释、工具书解决疑难字词的读音和意义,整体感知诗歌。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相关知识(如形成原因,诗歌内容,诗歌特点,写作手法等。)

  2、掌握重点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

  3、理解诗经的写作手法——赋、比、兴及重章复唱,双声叠韵,并体会其作用(手法太多可分散在两首诗中来讲。)

  4、体味诗歌中美好感情及优美意境。

  三、教学重难点

  1、掌握重点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教学重点1)

  2、体味诗歌中美好感情及优美意境。(教学重点1)

  3、理解诗经的写作手法——赋、比、兴及重章复唱,双声叠韵,并体会其作用。(教学难点)

  四、课时安排:

  1课时(45分钟)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钟)

  1)老师提问:蒹葭是什么?有谁见过蒹葭?给我们讲讲吧!

  请同学讲讲。

  老师播放蒹葭图片,师生交流蒹葭留给我们的感觉。

  我们了解到的蒹葭随风飘荡,柔美可爱给人宁静的感觉。我们今天要学*的一首古诗就以蒹葭命名,它会写些什么?会不会如蒹葭一样美呢?一起来看看吧!

  2)学生交流自己预*所查的关于《诗经》的信息。

  (二)《蒹葭》教学过程

  1、读:整体感知(约7分钟)

  (1)齐声朗读:教师点评并给与朗读指导(约2分钟)

  (2)教师配乐范读或名家范读,学生听读(约2分钟)

  (3)学生赛读:通过赛读读准节奏字音(约3分钟)

  2、练:落实重点字词(约5分钟)

  A.找出意义相同或相*的几组词

  明确:第一组:苍苍,萋萋,采采(茂盛、众多的样子)

  第二组:(道阻且)长,跻,右(道路漫长,险阻,弯曲形容难以到达)

  第三组:(在水之)湄,涘(水边,水与草相接的地方)

  第四组:(宛在水中)中央,中坻,中沚(水中的高地或陆地)

  此处有小小的区别要明确

  第五组:(白露未)晞,已(干,完溯)

  B.找出方向相反的一组词:洄,溯游

  3、品:品味诗歌内容及情感(约20分钟)

  第一组: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问:这是一个怎样的时间怎样的情景?(引导学生想象联想,体会诗歌意境)

  明确:A.深秋的早晨,晨雾氤氲,雪白的霜结在在蒹葭叶片上,慢慢地融化为晶莹的露珠。蒹葭随晨风中轻轻地摇摆,露珠轻轻地滑落,摔碎在丛草间,溅落一地的清脆。

  B.霜——晞——已:从秋霜到露水变化看出时间的变化。

  第二组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1)问:展开想象“伊人”是谁?她是个怎样的那还?

  明确:“伊人”是男主人公心仪的女孩子,美丽善良,委婉害羞,但是她十分朦胧,看不真切。

  (2)问:(在水)一方——湄——涘:“伊人”的位置变化说明了什么?

  明确:朦胧,漂浮不定,难以追寻。

  第三组: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问:此组诗歌讲述了什么故事?

  明确:男子逆流而上,顺流而下寻找“伊人”。道路漫长而崎岖,可见追寻“伊人”的路途十分艰难。(可引导学生想象男子怎样跋涉,怎样达到穿过艰难险阻,用了些什么方法到达上游)

  (2)问:男子找到心中的她了吗?

  明确:没有找到,从三个“宛在”可知女子仍然和他有着一河之隔。若隐若现,如梦似幻。

  4、议:诗歌的结构特点及写作特色(15分钟)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说说诗歌结构有什么特点,写作有何特色?

  明确:赋、比、兴及重章复唱手法的讲解(兴的手法在此诗中没有使用所以只提一下)

  (2)诗中表现了男主人公什么样的品格?

  (3)诗中“伊人”确实存在还是男子想象的?

  (4)展开想象和联想“伊人”除了可以指男子爱慕的女孩还可以指喻什么?

  5、练:(5分钟也可课后作业)

  把诗歌改编成一个小故事,合理想象给这个故事续上一个结尾。

  要求:感情基调,文字风格要与诗歌一致。

九年级下册《蒹葭》优秀教案2

  教学时间

  课时安排:2课时

  序号:NO3~--4

  教学内容:

  一、《诗经》二首 之一 《蒹葭》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诗歌的内容,了解《诗经》的结构特点,领悟《蒹葭》所要表达的主题。

  2、能力目标:重章叠句的手法对表现诗人思想感情、深化主题的作用。

  3、情感目标:培养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健康纯洁的爱情观。

  重点难点

  重点:.重章叠句的手法对表现诗人思想感情、深化主题的作用。.对伊人的理解,对主题的理解。

  难点:1、对伊人的理解。2、赏析多主题的诗歌。

  课型:预*课 课时:1 课时

  预*目标

  1. 作者介绍。2解题 3、介绍《诗经》4、熟读并背诵全文 5、整体感知全文内容

  6、了解《诗经》的结构特点 7、对伊人的理解。8重章叠句的手法对表现诗人思想感情、深化主题的作用。

  导学提纲内容

  教法学法设计

  第一组题 第二组题

  1、介绍作者。 1、背诵赏析第一节。

  2、解题。 2、重点语句理解

  3、介绍《诗经》 3、名句赏析

  4、接龙背诵全文 4、归结第一节

  第三组题。 第四组题

  1、 背诵赏析第二节 1、背诵赏析第三节

  2、重点语句理解 2、重点语句理解

  3、名句赏析 3、名句赏析

  4、归结第二节 4、归结全文

  预*反馈

  1、朗读课文,

  2、默写全文

  预*小节:

  含蓄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字含蓄。以表面极经济的文字建构一个十分广阔的想象和咀嚼的空间,这是该诗的一大长处。作品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恋人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只写了他左右求索,寻找恋人的行动,然而主人公那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痛苦都通过动作形象而含蓄地表现出来。

  (2)形象可感。作品虽未刻意刻画恋爱双方的形象。但主人公的执著、“伊人”的高洁我们可以清晰感知。 (3)余音绕梁。诗只写寻求之难,伊人“宛在”,便戛然而止,结果如何,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这就是所谓“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课后反思

  课型:展示课 课时:1课时

  环节

  具体内容

  教法学法设计

  知识回顾

  1. 背诵全文。

  2、默写全文

  展示目标

  1完成、明确预*目标及提纲内容,写出展示内容。

  2、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书写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展示内容

  完成四组题纲内容的展示

  展示总结

  《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这源泉处的草木,也跟淳朴的先民及其歌声一样简朴优美。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原秀野风和日丽中。痴情的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让我们干干净净与素心相通.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反馈检测

  1、接龙背诵全文

  2、默写全文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雎鸠( ) 窈窕( ) 好逑() 寤寐( ) 溯洄( ) 坻() 荇菜( )

九年级下册《蒹葭》优秀教案3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在水一方》,引入新课。《在水一方》是一首电视连续剧插曲,是根据《蒹葭》改写而成的。

  二、解题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后来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收录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首,包括风、雅、颂三部分。“风”,大部分是民间歌谣,小部分是贵族作品;“雅”,大都是贵族作品,只有小部分是民间歌谣;“颂”,都是贵族作品。《诗经》的精华是民歌部分,它鲜明地表现人民的爱憎及他们的反抗斗争,真实反映当时社会的面貌,为我国古典诗歌奠定了现实主义基础。

  《论语》说:“不学诗,无以言。”占人认为经过诗教,可以导致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学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

  《诗经》以四言为主。根据不同内容的需要,分别采用赋广、兴的艺术手法。语言朴素优美,句式回环往复,韵律和谐。写景抒情都富于艺术感染力,对后代文学有很深远的影响。

  三、朗读课文,疏通阅读障碍

  1.解决课文中重点字词的读音。

  蒹葭(jiānjiā):芦苇。唏(xī):干。坻(chí):水中的小洲或高地。佸(sì):水边。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诗歌的形式特点。

  ①题目取自于句首。 ②基本句式是四言。

  ③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章节,意义和字面上都只有少量的改变。

  ④为了获得声韵上的美感,大量使用了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

  四、探究。

  1.诗经中的爱情都是真挚而热烈的,例如我们学过的《关雎》,这首诗又是怎样表现诗人执著的爱情追求的?

  提示: 主人公是如何去追寻伊人的?

  写景多为抒情,文中描绘了哪些景物?有什么作用?

  这种感情与景物描写相结合,景与情的结合,情景交融,把诗人的感情推向了极致。

  2.仔细思考体会:这首诗各章的基本内容是相同的,仅仅是换了几个词语,你认为这几章是否可以调换次序?这样写是否重复?为什么?请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3.讨论,主人公追寻的伊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是否有更深一层的含义?

  跳出狭隘的追求爱情,走向广阔,可理解为对美的追求,对真理的追求,对理想的追求。

  所以这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感受才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这种执着也是许多人共同的经历。

  《蒹葭》“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表达了诗人追求所爱的坚强意志。

  “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说明爱的路上困难重重,道路曲折。

  “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址”表达相望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情意。

  《诗经》里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所谓“赋”,是铺陈其事;所谓“比”,是譬喻和比拟;所谓“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朱熹《诗集传》)。《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它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的开头。

  《蒹葭》里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绘在一个秋日的清晨,诗人来到河边,为的是追寻那思慕的人儿,而芦苇丛却呈现出冷寂与落寞的气氛。

  五、《诗经》的语言特点。

  学生朗读归纳,体会作用。

  (1)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但杂言句式所占比例很低,以四言句为主干。可由此推想,当时演唱的《诗经》音乐旋律是比较*稳的、简单的。

  (2)常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节,意义和字面只有少数的改变。

  《蒹葭》全篇3章12句,只变动了十几个字,不但写出了芦苇茂盛的状态,爱情道路的曲折绵长,伊人虽*在咫尺,但又遥不可及的痛苦心情,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似乎有一种合唱、轮唱的味道。在现代歌曲中,还常看到这种情况,这说不上影响,却有古今相通的道理。

  通过小组朗读体会。

  作为歌谣,为了获得声音上的美感,《诗经》中大量使用了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在古汉语的规则中,这类词汇扼抵是形容词,所以也有助于表达曲折幽隐的感情,苗绘精彩美丽的自然。《蒹葭》中的“苍苍”、“萋萋”、‘采采”(叠字)形容芦苇茂盛的样子,为下文“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作了辅垫,渲染了气氛。

  六、《蒹葭》与《关雎》对比鉴赏

  《蒹葭》是《诗经》中表现“朦胧美”的名篇。可能是写一个男子倾心于一个女性,表现可望而不可即的心情。这首诗和《关雎》都可以看**情诗,但是无论从风格上还是从表现手法上都有着很大的差别。

  《关雎》一诗着重于“叙事”,我们从诗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小伙子从爱上“窈窕淑女”到追求她,追求不到又在幻想中得到她这样一条线索。《蒹葭》中却没有明确的.故事,第一章就写到主人公隔水远望,伊人正姗姗而来,且行且望,望穿秋水,苦苦追寻,伊人仿佛就在不远处的水中陆地上,若即若离。第二章、第三章是第一章的反复咏叹,突出追寻之路的艰险与漫长,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绵长持久,表现出主人公不能够走*“伊人”又永远点亮希望的情感状态。与《关雎》相比,《蒹葭》的情感韵味更浓郁。

  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开头写秋天水边芦苇丛生的景象,这正是“托象以明义”,具有“起情”的作用。因为芦苇丛生,又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之下,必然会呈现出一种迷茫的境界,这就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诗的主人公心中的那个“朦胧的爱”的境界。写主人公的形象,则着力写他的远望。一开始,他若有所思地站在水边,向对岸望去,看到他所爱慕的那个姑娘正向水边走来,心里很高兴;可不久,芦苇挡住了他的视线,看不到她了。他以为那姑娘正向上游走去,也就沿着河岸向上走;走了长长的一段艰难而又曲折的路,却依旧是什么也没有看见。他不灰心,又折回来去追寻她,最后终于看到她正站在河中的一个小洲上;这时他内心便充满了喜悦。十分明显,主人公跟那姑娘并无交往,甚至还不知道她的名字,但只要能够远远地望见她,便感到心满意足。这种爱是“朦胧”的,它的动人之处也正在于“朦胧”和距离感。

  七、作业:背诵这首诗。


九年级下册《蒹葭》优秀教案3篇扩展阅读


九年级下册《蒹葭》优秀教案3篇(扩展1)

——《蒹葭》教案6篇

《蒹葭》教案1

  教学目标:

  1、掌握《蒹葭》中起兴手法运用以及了解重章叠唱特点,体会(本诗艺术)手法对情感表达及主题深化的作用;

  2、探讨诗歌中“伊人”的多义性,从而发掘出诗歌主题的多义性。

  教学重难点:

  1、“伊人”多义性探究

  2、赏析多主题诗歌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

  1、朗读诗歌,争取熟读成诵;

  2、结合注释,了解诗歌大意。

  二、课堂安排

  1.导入:播放《在水一方》的音乐,PPT显示歌词,要求学生比较歌词的第一段与原作第一节,看看哪个词语在语意上有明显改变。

  2.发现:“伊人”改为了“佳人”

  引出问题:“伊人”到底是个怎么样的形象呢?

  3.诵读感知诗歌内容,要求学生思考“伊人”是个怎样的形象。

  (请一男一女两位同学朗读)

  4.问题:试简要概括诗中“伊人”的特点?

  (要求读出作为理由的诗句,穿插读法指导)

  5.学生发言,教师明确:

  (1)内容把握:

  蒹葭、白露——景物给人以凄清之感——“清”

  补充:写景起兴

  在水一方/之湄/之泗——伊人的位置始终在变化——“飘忽不定”

  宛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址——伊人始终难于接*——可望而不可即

  溯洄/溯游,道阻且长/右/跻——追寻者不畏艰险,执著追寻——有吸引力

  补充:重章叠句,一唱三叹

  (2)方法指导:根据诗歌内容出发,可从

  A直接的正面描写B景物描写C旁人的反应三个方面来把握“伊人”特点。

  【板书】

  坚定执著河水“清”而独立

  追寻——————伊人飘忽不定

  不畏艰辛道阻可望难即

  有吸引力

  手法:重章叠句,一唱三叹

  写景起兴

  6.分三组诵读(每组各读一节),进一步感知并体味伊人形象。

  7.分组讨论:在你的心目中,“伊人”是个怎样的形象?

  (要求:每组推举代表发言、需说明理由、注重条理、)

  8.PPT展示关于“伊人”的已有观点。

  9.小结一:不同解读的原因;作为爱情诗产生的可能性。

  10.小结二:(1)《诗经》文体基本特点、“伊人”母题

  (2)多角度解读的基础——进入文本;多角度解读的意义——共鸣、创造

  11.作业:分析《诗经·小雅·白驹》中的“伊人”形象。

  诗经·小雅·白驹

  皎皎白驹,食我场苗。絷之维之,以永今朝。所谓伊人,於焉逍遥。

  皎皎白驹,食我场藿。絷之维之,以永今夕。所谓伊人,於焉嘉客。

  皎皎白驹,贲然来思。尔公尔侯,逸豫无期。慎尔优游,勉尔遁思。

  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

  【注释】皎皎:洁白,光明。这里指马皮毛发光。絷:绊。维:拴。焉:此,在这儿。贲:饰也。一说光采之貌。逸豫:安乐。勉:抑止之词。

  遁:隐去。一说走。空谷:穹谷;深谷。音:信。遐:远。

  补充作品:

  诗经·周南·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①;汉有游女②,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③,不可方思④。

  翘翘错薪⑤,言刈其楚⑥;之子于归,言秣其马⑦。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⑧;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注释】①休:休息,在树下休息。思:语气助词,没有实义。②汉:指汉水。游女:游玩的女子,亦指汉水女神。③江:指长江。永:水流很长。④方:渡河的木排。这里指乘筏渡河。⑤翘翘:本指鸟尾上的长羽,比喻杂草丛生。错薪:古代嫁娶必以燎炬为烛,故过以折薪、楚为兴。刈:割。⑥楚:灌木的名称,即荆条。⑦秣(mo):喂马。⑧蒌(lou):草名,即蒌蒿,嫩时可吃,老则为薪。

  蝶恋花(宋·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注释】伫:久立。危楼:高楼。望极:极目远望。黯黯:迷忽不明。

  拟把:打算。疏狂:粗疏狂放,不合时宜。

  对酒当歌:语出曹操《短歌行》。当:与“对”意同。强:勉强。强乐:强颜欢笑。

  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语本《古诗》:“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释】青玉案:词牌名元夕:阴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是夜称元夕或元夜。

  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

  玉壶:指月亮。龙舞:指舞鱼、龙灯。蛾儿、雪柳、黄金缕:皆古代妇女的首饰。这里指盛妆的妇女。盈盈:仪态美好的样子。蓦然:突然,猛然。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蒹葭》教后记

  一、课前回顾

  起初选定《蒹葭》一课,首先是考虑其意思比较简单,重章叠句、一唱三叹的文体特点应该也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但真正准备起来的时候,却发现诗经常识、意象、意境、结构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远远超出了一节课的容量,而且总体感觉十分零碎,看似知识点多,实则重点不突出。这恐怕也是像我这样的新教师的一个通病,总是希望在一节课讲述尽可能多的东西,而忽视了学生到底能消化和吸收多少。教学目标的选定其实也是一个梳理思路的过程,如何把众多零碎的知识集中于一个明确而突出的目标之下,成为了我前期准备过程中思考的主要问题。在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中,我始终明确了两点:一是教学目标设定要简明突出,能贯穿整节课,能调动学生,二是目标的设定离不开对文本本身的特点及听课学生的.特点的考虑。教学目标确定,第一步要明确文本的的价值。《蒹葭》一诗,基本内容比较明确,字词方面的障碍也不大,其基本价值有二:一是其作为《诗经》的文体价值,也即重章叠句、一唱三叹,起兴等特点,二是其审美价值,诗中主人公坚定执着的追寻精神以及伊人形象的多义性均可作为审美价值的挖掘点。考虑到本校学生整体的基础水*较好,我最终决定以伊人形象的多义性为突破口,立足文本分析,将相关的基础知识贯穿在伊人形象的分析中,调动学生展开对“伊人”形象的讨论。

  目标明确后,具体的课堂设计,我选择了以大家熟悉的流行歌曲《在水一方》作为导入,在引起学生兴趣的同时也引导他们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到“伊人”,而后通过文本的细读分析把握伊人特点进而再展开对“伊人”形象的讨论。这样一来,起兴、重章叠句等基本内容就无需专门单独讲,只需渗透在就伊人特点的分析中即可。至于讨论环节,我也搜集准备了许多已有说法作为小结备用。经过这样的准备,目标是明确了,但实际操作中却并不那简单。在准备试讲和与师傅、同事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如何自然地将重章叠句、起兴等相关知识点渗透在对伊人特点的分析中,如何在伊人特点把握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学法指导,如何有效地应对讨论中出现的意外问题,均成了这堂课准备过程中的重点问题。

  二、课堂实录

  实录一:导入

  课前《在水一方》的音乐导入还比较顺利,由于我提前已将歌词在幻灯片做好,所以带着“边听音乐,边寻找歌词与原诗比进行了怎样的改动”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也很快进入课堂状态。音乐结束,大家很快指出了歌词把原诗中的“伊人”改为“佳人”这一事实,学生的这一发现倒是完全在我的预期之内。于是我就很自然的引导学生思考“伊人”与“佳人”的不同,当学生齐声回答“佳人”一般都是指“美女”的时候,我就自然地抛出了本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琼瑶将伊人视作‘美人’,你认为伊人是一个怎么样的形象?”

  导入环节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在水一方》的歌词与原诗毕竟还是有很多不同,如果学生们不能很快的发现这一不同,我又该做何引导?对此,我的看法是由于这一改动的发现只是引出整节课内容的一个前奏,所以无需过多纠缠于歌词其它诸如“蒹葭”改为“绿草”等细枝末节的改动,再则也只有“佳人”这一改动最能体现琼瑶对于原诗的理解。

  实录二:诗歌文本分析,“伊人”形象把握

  在分析伊人形象的过程中,一开始就碰到了难题。当我问及大家从诗中看“伊人”形象有何特点的时候,第一位同学回答的是“迷离”。从语意上来说,迷离具有模糊不明、难于分辨的意思,用来概括处身在由清晨、白露、蒹葭、河水等诸多要素构成的特定环境中的人,并不太恰当。但在课堂上,对于学生这一超出我预期的回答,我进行了追问,试图让学生意识到“迷离”一词用来概括伊人特点其实并不太合适,结果学生也被问得不知所措,我也显得有些紧张。最终我将追问引向了诗歌开头两句的写景,并归纳出置身“清冷”景物中的“伊人”也具有“清”的特点。这一开头的小插曲直接导致我在后面分析伊人特点的时候显得有些急躁,以至有些东西未等学生自己发现就先讲了,未能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回想起来,其实这种情形,可先请学生坐下、简要指出学生不足,也可直接放开让学生讨论“迷离”进而引出对伊人形象的进一步把握。而在后面分析到伊人难于接*及追寻者坚定执着态度的时候,未能由“为霜——未晞——未已”、“一方——之湄——之涘”和“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这种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自然地过渡到“重章叠句、一唱三叹”的手法,而是后来单独做的补充,显得有些生硬。最后对伊人特点的小结,其实很大程度上也是参照我自己的预设在板书,没有能适时的参照学生的的一些好想法予以调整。在方法论的指导方面,这个环节从直接的正面描写、写景以及追寻者的旁衬三个角度去探究伊人形象这一点倒是落到了实处。

  实录三:课堂讨论,“伊人”多义性讨论

  在对伊人特点有所把握的基础上,我将学生分成了六个小组进行讨论,要求讨论交流各自心目中的伊人形象,并要求推举代表发言并说明理由。这个环节最大的不足就是分组后讨论的时间过长,而且各种不同看法间的碰撞不够。不过各组基本上都能从文本出发,得出一些关于“伊人”的看法,有的小组意见趋同,有些小组则意见各异。有的认同琼瑶的看法,认为“伊人”就是美人,也有的认为“伊人”不一定是女性,也可能是男性,还有的认为“伊人”可能是某种理想。最让人欣喜的是,有位同学指出诗歌有些道家思想的味道,“伊人”就好比看不见摸不着的某种“道”,这种见解也算是讨论中的一个亮点了。当然,还有些同学的发言则是完全出乎人意料,比如有位同学引用了大量的名人名言却只说了追寻者的执着非常让人欣赏,并未能紧扣“伊人”。不过她的“妙语”也一下子活跃了讨论的气氛,而我也顺势把她所说的追寻者的执着追寻,归结到伊人的极具魅力这一特点上来。

  实录四:课堂小结

  因为想要把这首诗歌的基本价值和这节课多角度解读的意义在小结的时候以尽可能简洁的语言讲解清楚,所以课堂小结在之前准备的过程中花了比较多的工夫。课堂的实际效果却并不如自己准备的那么好。由于时间有些超,所以顺承“伊人”的多义性探究收尾的小结也显得有些忙乱。原本准备的小结一是诗经文体的基本特点及“伊人”的母题,二是多角度解读的基础和意义,但是因为着急有些忙乱故而把“伊人”母题的小结给遗漏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三、课后反思

  这一节公开课,我给自己的课堂表现打分是65分。虽然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还不错,但感觉自己并未能很好的把之前的课堂设计的许多环节落实好,而且整节课时间没能把握好,有些超时。评课的时候,许多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给我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综合一下,这节课的不足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对于“伊人”形象的特点把握,未能很好地深挖诗歌文本,流于空泛。比如对伊人位置由实到虚的这一变化基本上没有讲到。其次,授课过程中相关内容自己的预设性太强,有些时候对于学生的回答引导显得有些牵强。比如在归纳“伊人”特点的时候就太过于执着于自己预先的准备,临场应变不足。再者,朗读方面还没有充分调动学生,整节课虽然读了三四遍诗歌,但是学生投入不够。还有,对于诗歌的极具画面感的意境美没有做引导赏鉴,未能在授课中把对诗歌美感的阅读体现出来。最后,时间把握不准。比如像讨论时间拖得过长,最后的拓展与作业环节也未能在课堂时间内及时地完成。

  正所谓“教,然后知困”,一节公开课的准备,让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尤其在教学目标的设定方面,感触颇深。《蒹葭》这节课,从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看,个人感觉基本还是达到了对于“伊人”形象的多角度把握,但在目标达成的过程中仍然有许多地方比较粗糙不够细致,以后还需不断在教学实践中学*和锻炼。

《蒹葭》教案2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在水一方》,引入新课。《在水一方》是一首电视连续剧插曲,是根据《蒹葭》改写而成的。

  二、解题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后来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收录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首,包括风、雅、颂三部分。“风”,大部分是民间歌谣,小部分是贵族作品;“雅”,大都是贵族作品,只有小部分是民间歌谣;“颂”,都是贵族作品。《诗经》的精华是民歌部分,它鲜明地表现人民的爱憎及他们的反抗斗争,真实反映当时社会的面貌,为我国古典诗歌奠定了现实主义基础。

  《论语》说:“不学诗,无以言。”占人认为经过诗教,可以导致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学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

  《诗经》以四言为主。根据不同内容的'需要,分别采用赋广、兴的艺术手法。语言朴素优美,句式回环往复,韵律和谐。写景抒情都富于艺术感染力,对后代文学有很深远的影响。

  三、朗读课文,疏通阅读障碍

  1.解决课文中重点字词的读音。

  蒹葭(jiānjiā):芦苇。唏(xī):干。坻(chí):水中的小洲或高地。佸(sì):水边。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诗歌的形式特点。

  ①题目取自于句首。 ②基本句式是四言。

  ③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章节,意义和字面上都只有少量的改变。

  ④为了获得声韵上的美感,大量使用了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

  四、探究。

  1.诗经中的爱情都是真挚而热烈的,例如我们学过的《关雎》,这首诗又是怎样表现诗人执著的爱情追求的?

  提示: 主人公是如何去追寻伊人的?

  写景多为抒情,文中描绘了哪些景物?有什么作用?

  这种感情与景物描写相结合,景与情的结合,情景交融,把诗人的感情推向了极致。

  2.仔细思考体会:这首诗各章的基本内容是相同的,仅仅是换了几个词语,你认为这几章是否可以调换次序?这样写是否重复?为什么?请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3.讨论,主人公追寻的伊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是否有更深一层的含义?

  跳出狭隘的追求爱情,走向广阔,可理解为对美的追求,对真理的追求,对理想的追求。

  所以这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感受才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这种执着也是许多人共同的经历。

  《蒹葭》“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表达了诗人追求所爱的坚强意志。

  “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说明爱的路上困难重重,道路曲折。

  “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址”表达相望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情意。

  《诗经》里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所谓“赋”,是铺陈其事;所谓“比”,是譬喻和比拟;所谓“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朱熹《诗集传》)。《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它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的开头。

  《蒹葭》里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绘在一个秋日的清晨,诗人来到河边,为的是追寻那思慕的人儿,而芦苇丛却呈现出冷寂与落寞的气氛。

  五、《诗经》的语言特点。

  学生朗读归纳,体会作用。

  (1)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但杂言句式所占比例很低,以四言句为主干。可由此推想,当时演唱的《诗经》音乐旋律是比较*稳的、简单的。

  (2)常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节,意义和字面只有少数的改变。

  《蒹葭》全篇3章12句,只变动了十几个字,不但写出了芦苇茂盛的状态,爱情道路的曲折绵长,伊人虽*在咫尺,但又遥不可及的痛苦心情,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似乎有一种合唱、轮唱的味道。在现代歌曲中,还常看到这种情况,这说不上影响,却有古今相通的道理。

  通过小组朗读体会。

  作为歌谣,为了获得声音上的美感,《诗经》中大量使用了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在古汉语的规则中,这类词汇扼抵是形容词,所以也有助于表达曲折幽隐的感情,苗绘精彩美丽的自然。《蒹葭》中的“苍苍”、“萋萋”、‘采采”(叠字)形容芦苇茂盛的样子,为下文“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作了辅垫,渲染了气氛。

  六、《蒹葭》与《关雎》对比鉴赏

  《蒹葭》是《诗经》中表现“朦胧美”的名篇。可能是写一个男子倾心于一个女性,表现可望而不可即的心情。这首诗和《关雎》都可以看**情诗,但是无论从风格上还是从表现手法上都有着很大的差别。

  《关雎》一诗着重于“叙事”,我们从诗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小伙子从爱上“窈窕淑女”到追求她,追求不到又在幻想中得到她这样一条线索。《蒹葭》中却没有明确的故事,第一章就写到主人公隔水远望,伊人正姗姗而来,且行且望,望穿秋水,苦苦追寻,伊人仿佛就在不远处的水中陆地上,若即若离。第二章、第三章是第一章的反复咏叹,突出追寻之路的艰险与漫长,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绵长持久,表现出主人公不能够走*“伊人”又永远点亮希望的情感状态。与《关雎》相比,《蒹葭》的情感韵味更浓郁。

  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开头写秋天水边芦苇丛生的景象,这正是“托象以明义”,具有“起情”的作用。因为芦苇丛生,又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之下,必然会呈现出一种迷茫的境界,这就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诗的主人公心中的那个“朦胧的爱”的境界。写主人公的形象,则着力写他的远望。一开始,他若有所思地站在水边,向对岸望去,看到他所爱慕的那个姑娘正向水边走来,心里很高兴;可不久,芦苇挡住了他的视线,看不到她了。他以为那姑娘正向上游走去,也就沿着河岸向上走;走了长长的一段艰难而又曲折的路,却依旧是什么也没有看见。他不灰心,又折回来去追寻她,最后终于看到她正站在河中的一个小洲上;这时他内心便充满了喜悦。十分明显,主人公跟那姑娘并无交往,甚至还不知道她的名字,但只要能够远远地望见她,便感到心满意足。这种爱是“朦胧”的,它的动人之处也正在于“朦胧”和距离感。

  七、作业:背诵这首诗。

《蒹葭》教案3

  教材分析:

  《<诗经>两首》(《关雎》《蒹葭》)是人教版义务教育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2课。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诗经》,学生对其特点一知半解。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一看似“不利”因素,调动学生自主学*的积极性,还给学生自由呼吸的课堂。

  一、课前预*任务(教师要明确具体任务,切忌太过概括。)

  1、查阅资料,了解《诗经》这部诗歌总集的形成过程、内容、以及与以前学过的诗歌相比的不同的特点(包括诗歌内容、诗歌风格、手法)。

  2、借助注释、工具书解决疑难字词的读音和意义,整体感知诗歌。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相关知识(如形成原因,诗歌内容,诗歌特点,手法等。)

  2、掌握重点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

  3、理解诗经的手法——赋、比、兴及重章复唱,双声叠韵,并体会其作用(手法太多可分散在两首诗中来讲。)

  4、体味诗歌中美好感情及优美意境。

  三、教学重难点

  1、掌握重点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教学重点1)

  2、体味诗歌中美好感情及优美意境。(教学重点1)

  3、理解诗经的手法——赋、比、兴及重章复唱,双声叠韵,并体会其作用。(教学难点)

  四、课时安排:

  1课时(45分钟)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钟)

  1)老师提问:蒹葭是什么?有谁见过蒹葭?给我们讲讲吧!

  请同学讲讲。

  老师播放蒹葭图片,师生交流蒹葭留给我们的感觉。

  我们了解到的蒹葭随风飘荡,柔美可爱给人宁静的感觉。我们今天要学*的一首古诗就以蒹葭命名,它会写些什么?会不会如蒹葭一样美呢?一看吧!

  2)学生交流自己预*所查的关于《诗经》的信息。

  (二)《蒹葭》教学过程

  1、读:整体感知(约7分钟)

  (1)齐声朗读:教师点评并给与朗读指导(约2分钟)

  (2)教师配乐范读或名家范读,学生听读(约2分钟)

  (3)学生赛读:通过赛读读准节奏字音(约3分钟)

  2、练:落实重点字词(约5分钟)

  A.找出意义相同或相*的几组词

  明确:第一组:苍苍,萋萋,采采(茂盛、众多的样子)

  第二组:(道阻且)长,跻,右(道路漫长,险阻,弯曲形容难以到达)

  第三组:(在水之)湄,涘(水边,水与草相接的地方)

  第四组:(宛在水中)中央,中坻,中沚(水中的高地或陆地)

  此处有小小的区别要明确

  第五组:(白露未)晞,已(干,完溯)

  B.找出方向相反的一组词:洄,溯游

  3、品:品味诗歌内容及情感(约20分钟)

  第一组: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问:这是一个怎样的时间怎样的情景?(引导学生想象联想,体会诗歌意境)

  明确:A.深秋的早晨,晨雾氤氲,雪白的霜结在在蒹葭叶片上,慢慢地融化为晶莹的露珠。蒹葭随晨风中轻轻地摇摆,露珠轻轻地滑落,摔碎在丛草间,溅落一地的清脆。

  B.霜——晞——已:从秋霜到露水变化看出时间的变化。

  第二组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1)问:展开想象“伊人”是谁?她是个怎样的那还?

  明确:“伊人”是男主人公心仪的女孩子,美丽善良,委婉害羞,但是她十分朦胧,看不真切。

  (2)问:(在水)一方——湄——涘:“伊人”的位置变化说明了什么?

  明确:朦胧,漂浮不定,难以追寻。

  第三组: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问:此组诗歌讲述了什么故事?

  明确:男子逆流而上,顺流而下寻找“伊人”。道路漫长而崎岖,可见追寻“伊人”的路途十分艰难。(可引导学生想象男子怎样跋涉,怎样达到穿过艰难险阻,用了些什么方法到达上游)

  (2)问:男子找到心中的她了吗?

  明确:没有找到,从三个“宛在”可知女子仍然和他有着一河之隔。若隐若现,如梦似幻。

  4、议:诗歌的结构特点及特色(15分钟)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说说诗歌结构有什么特点,有何特色?

  明确:赋、比、兴及重章复唱手法的讲解(兴的手法在此诗中没有使用所以只提一下)

  (2)诗中表现了男主人公什么样的品格?

  (3)诗中“伊人”确实存在还是男子想象的?

  (4)展开想象和联想“伊人”除了可以指男子爱慕的女孩还可以指喻什么?

  5、练:(5分钟也可课后作业)

  把诗歌改编成一个小故事,合理想象给这个故事续上一个结尾。

  要求:感情基调,文字风格要与诗歌一致。

《蒹葭》教案4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诗经》重章叠句,起兴等有关特点。

  2.感受,理解和鉴赏诗歌音乐美,绘画美和情感美。

  预*要求:

  1.读准字音。

  2.读顺诗歌。

  教时安排:

  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乐曲《在水一方》,创设情境,为学*《诗经》选篇《蒹葭》作铺垫。

  2.导语:通过《关雎》一诗的学*,可以说我们已经在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的吟唱中,感受了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今天,我们要来学*“最得风人深致”的一首《诗经》作品——《蒹葭》。

  3.交代学*方法:吟读——译读——研读——美读。

  二.吟读。

  《蒹葭》中有些词语如“涘、湄、沚”比较生僻,句式、押韵也不符合常见的规律,读起来有诘屈聱牙之感。本环节的学*就是要读通,读顺诗歌,为后面的学*打好基础。

  1.检查预*,为学*诗歌扫除字词障碍。

  2.提出吟读要求:声音要有起伏,节奏比较自由,带上古人的味道。

  3.聆听配乐朗读,直观感受吟读方法。

  4.学生吟读。

  5.教师点评学生的吟读。

  三.译读。

  由于年代久远,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可能比较模糊,本环节的学*就是要理解诗歌内容。

  1.提出译读要求与方法:把《蒹葭》译成现代诗,以诗译诗,不要译成文;注意力求押韵,诗歌讲究押韵;译诗就是把有些字解释一下,把有些字的意思扩展一下,,用解释扩展的方法来翻译,记下来就是诗。

  2.教师示范: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芦花一片白苍苍,清早露水变成霜。

  3.学生小组译读练*。

  4.学生译读交流。

  5.概括诗歌主要内容。

  四.研读。

  (通过《关雎》一诗的学*,学生已经对《诗经》的写作特色有一定的感受和理解,这是这一环节学*成功的基础。)《蒹葭》一诗玲珑剔透,令人遐想,美不胜收。本环节的学*就是鉴赏诗歌的艺术美,感受古典文化的神韵。

  1.方法介绍:回忆鉴赏《关雎》艺术美的方法,迁移到本诗的鉴赏。

  2.推荐选题,供学生选读。研读选题如下:《蒹葭》的音乐美(理解《蒹葭.》用韵,叠词及重章叠句方面的特色。)《蒹葭》的绘画美(理解《蒹葭》“兴”的运用所营造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色。)《蒹葭》的情感美(理解《蒹葭》用“以景托情”手法来表现强烈、细腻、丰富、执着感情的特色。)……(学生也可自定选题,如:《蒹葭》的含蓄美《蒹葭》的朦胧美……

  3.学生分组研读,教师巡回指导。

  4.研读交流,教师相机根据教学目标进行点拨。

  五.美读。

  通过美读,在学生头脑中鲜明完美地再现诗歌描绘的艺术形象。

  1.播放配乐朗读。

  2.播放音乐,学生自由美读,互听互改。

  3.学生配乐美读交流,全体鉴赏。

  4.美读成诵。

  六.作业:

  1.制作《蒹葭》的朗读录音带。有条件的可以配乐。

  2.任意选择诗句,扩展成一段话,描绘出意境。

  板书:

  蒹葭《诗经》

  音乐美——用韵叠词重章叠句一唱三叹余音袅袅绘画美——起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情感美——以景托情强烈、细腻、丰富、执着

《蒹葭》教案5

  【课前营造气氛】

  多媒体展示古朴画面: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吟唱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

  同步播放邓丽君《在水一方》,创设情境,为学*《诗经》选篇《蒹葭》作铺垫。

  【教学实录】

  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我是第二次来到山东了。山东人民热情淳朴,山东的同学聪慧纯洁。给我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俗话说得好:有缘千里来相会!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首古诗《蒹葭》。让我们合作愉快,好不好?

  生:好!

  师:谢谢!

  师导入:一段经典的爱情故事流传至今。

  秋水,伊人。无数次地寻觅之后,是否会有无数个遗憾?遗憾,总是在你离去时浮出水面,而相思,却永久地沉在了水底。

  赤足的女子,深秋的寒气可曾侵蚀到你娇嫩的肌肤?踏过河岸,你见到了什么?村庄,炊烟,还是阡陌?

  只有白雾,蒹葭的背后还是蒹葭。你看见了露珠,那些叶片上晶莹的眼泪,随风吹落,任风激扬。

  我读到了你寂寞中的美丽,读到了你暗生的白发,你的悲伤,你的喜悦。浅浅淡淡,真真切切。

  在水一方的,不是缘,是梦。

  老师刚才用诗一样的语言描绘的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极其优美的抒情诗《蒹葭》。这节课,我和同学一起来学*这首诗。主要是通过美读来感受先人的情感美,来领略华夏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下面我们就进入第一个环节:

  一、初读,感受诗的音乐美

  师:第一个环节通过初读诗文,初步感受诗的音乐美。要朗读好诗文,要注意读好它的节奏。要读出诗歌的音乐美,除了诗歌朗读的一般要求外,尤其要读出她的生气,读出她的音乐美。

  下面,请同学们认真看书,听老师朗读课文。大家拿好笔,在你不认识的字下面作标记,第二个要求就是请同学们注意这首诗的韵脚,也就是诗中押韵的字。

  好,请大家做好准备,听我朗读。

  (在钢琴曲《在水一方》背景音乐的衬托下,老师配乐朗读,朗读基调滞缓悠长,一唱三叹,苍凉婉约,其情戚戚切切。)

  师:老师读得不好,等一下同学们一定读得更好。同学们刚才找到这首诗的韵脚了吗?哪位同学先说一说?(老师巡查)大家要在韵脚上注上拼音,就可以发现韵脚了。

  生:(有些犹豫的)站起来。

  师(鼓励的):没关系,大声说。我们已经是好朋友了,对吧?

  生:苍、霜、方

  生:第二章是萋、晞、跻、坻

  生:第三章是采、汜、坻

  师:还有没有更正或补充的?好,请坐。

  生:第一章应该是苍、霜、方长、央;第二章是萋、晞、跻、坻;第三章是采、已、汜、右、坻。

  师:这位同学回答很全面,但有一个字的读音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跻读jǐ还是jī?

  生:jī

  师:好!现在一起试着把这首诗朗读一遍,请注意读音。现在,我带读一句,你们跟读一句。

  师:在我们朗读时,同学们是否注意到了诗中叠词的运用?

  生:苍苍,萋萋,采采

  师:回答得很好!一点点失误,哪位同学来更正一下?

  生:还有道足且且反复叠唱,是《诗经》的特点。

  (师生一同总结这首诗中的叠词特点。)

  师:《蒹葭》的第二、第三章是第一的章反复,只是在叶韵处换几个字表示层层递进。这种仅仅对文字略加改动的重章叠唱是《诗经》中常用的手法。目的是在反复中深化意境。

  生:齐读

  师:请找出每一章中不同的词。

  生:第一章中是苍苍萋萋采采

  为霜未晞未己

  一方之漏之涘

  且长且跻且右

  水中央水中坻水中趾

  师:谢谢你!你回答的很好。(出示幻灯片,明确各章的不同的词。)我们来看一看不同的字,请大家注意各章中不同又重复的词,这是诗经中反复咏唱,一唱三叹的特点。这些充分的表现出诗经中一种怎样的语言结构形式呢?

  生:辞赋。

  师:赋是哪个赋?

  生:赋予的赋

  师:不错!这位同学提到我们下面要讲的内容。赋是叙事,你的理由是什么等下再说。赋是诗歌创作的特点。但是这里的结构形式是什么呢?重章叠唱,一唱三叹。朴素的文字表达了丰富的思想感情。现在请同学们有感情地齐声朗读。

  生:齐声朗读

  师:同学们的声音很响亮,但是品味一首诗歌,最重要的是读出诗的情感。光注意朗读的工整、节奏是不够的。我们如果对思想感情进一步了解的话,会读得更好。请问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内容?

  师:很勇敢,谢谢你!请你来回答。

  生:这首诗写的是一个男子强烈的追求一个美丽女子。

  师:很好强烈这个词用得好!

  生:鼓掌。

  师:同学们还有没有其他说法

  生:应该是写一个人为了追求友谊而得不到时的失望的心理过程

  师:一个说追求爱情,一个说是寻求友谊,很有想法,我们说,答案并不是唯一的结论。很好!还有其他的想法吗?我们可以把她看成爱情诗,也可以把她看成友情诗。

  二、再读,想象诗歌的诗意美

  师: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我们现在一起进入第二环节的学*。再读诗歌,想象诗歌的绘画美。唐朝诗人王维不仅是一个著名诗人,而且是一位出色的画家。苏轼曾这样评价她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蒹葭》之所以成为《诗经》中最经典的诗歌。就是因为这首诗本身就像一幅精美的图画。现在就请同学说说诗的绘画美通常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我认为诗的绘画美,表现在画出了情感。

  生:我认为诗的绘画美,表现在内涵美。

  师:现在请同学们试用一句话表现诗中优美的画面。这幅画中写出了哪些人物?哪些景物?哪些情节?

  生:诗中写出了在水边芦苇丛中一个男子对心上人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

  师:他是怎样表达爱慕之情的?

  生:有位伊人,在水一方。意思是说,我的心上人就在水的对岸。

  生:溯洄从之,道途且长。意思是,我要溯流而上追求她,虽然路途漫长而艰难。

  师:你说得很全面。哪位同学再作补充?这位同学的描绘是这幅画的内容,那么要怎样才能使这幅画美起来呢?有色彩,有伊人,有美丽的景物下面有一个小环节:驰骋你的想象力。这幅画很美,那么景物是如何美的呢?诗中刻画了几个人物?伊人是男是女?

  生:女的。

  师:有没有认为伊人是男的?这一半同学想象景物如何美,那一半用学想象伊人是如何美(?是男?是女?伊人是如何漂亮、他(她)性格、气质。是怎样)

  (生思考问题)

  师:现在请各小组选派代表来汇报你们的讨论结果。

  生:伊人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子,一袭白色纱衣,一头乌黑亮发,非常漂亮。

  师:美若天仙。

  生:伊人是一个漂亮的窈窕淑女。有一个男子在爱慕着她。从环境来看,她是一个清纯漂亮的女孩。

  师:请问,诗中有哪些信息在暗示这点?

  生:诗中写到芦苇之美,

  师:白露为霜,表明那个男子很早就起来追求心中的伊人。其他同学还有没有看法?

  生:伊人不仅外表美,而且内在美。她气质高雅,非常的温柔动人。

  师:不错!还有哪位同学要说?

  生:她是一位女子,由于不能与心上人相会,她的心情很萋苍。

  师:理由是什么?

  生:环境非常凄清,凄清的环境衬托出她萋苍的心情,

  师:这位同学看出了诗中用环境描写来表现画面,衬托心情。很好,可以看出同学们*时读书多,知识面广。

  师:这位伊人这么美,值得这位追求者上下求索,确实很美。诗人为什么不把这种美直接地写到诗歌里面呢?

  生:如果直接写,就很难突出追求者的心情。

  师:用环境描写更能够表现他的美,表达她的爱意。说的非常好。诗中借景抒情,触景生情,这是一种比兴手法。

  现在我们来分声部朗读。男同学读一二句,女同学读三四句,如此交替循环,读完全诗。

  学生朗读。(交替分部朗读)

  三、三读,体会诗的情感美

  师:诗人在诗中用朴素的文字表达诗人强烈、细腻、丰富的思想感情。

  现在我们一起进入第三环节的学*:体味诗的情感美

  下面请同学们听老师配乐朗读全诗,看看范读老师是否读出了诗人情感的变化?

  (播放配乐范读。)

  师:大家觉得这位老师朗读得怎样?

  生:朗读节奏均匀,规整,语调动听。

  生2:我认为读得不好,诗的节奏没有读好,没有读出诗人表达的情感。

  师:你觉得应该怎样读出情感。

  生:应该读出对自己心上人的追求但是又可望不可及的心情。

  师:那你来挑战一下这位老师,好吗?

  (学生开始高亢有沉吟的、节奏抑扬的朗读。)

  (成功的朗读使台下的老师们不由鼓起了掌。)

  师:山东同学的朗读水*就是高。刚开始,我很害怕献丑,那就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吧。终于让我引出个玉来了。(师的一番话使学生们情绪高涨,跃跃欲试。)

  为了把这首诗读得更好,就要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情感。请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或句子来表达诗人追求伊人时的不同心情。

  第一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

  的情感。

  第二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

  的情感。

  第三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

  的情感。

  生:憧憬。

  生:焦急。

  生:失望。

  生:第一章是写诗人对伊人的深深怀念。第二章是表达了诗人对伊人的强烈追求又得不到的真挚情感。第三章是表达了对伊人的失望情感。

  师:你的表达非常流利,思维敏捷,表达能力很强。谢谢你!

  刚才同学们已经把诗人丰富、复杂、细腻的情感表达出来了。下一步我们来创造性的朗读。你认为是怎样的情感就怎样读,读出个性美。

  为了更好的理解诗人细腻的情感,请同学们一起来齐声朗读,好不好?同学们,先默读全诗,酝酿一下感情。

  生:好!

  (学生很有热情,且较之开始的朗读,在节奏和情感上均改变很多。)

  师:这节课,我和同学们一起学*了这首诗。感受《蒹葭》的音乐美,想象《蒹葭》的绘画美,体味《蒹葭》的情感美,最后让我们和着优美的旋律齐声地背诵这首诗。

  师:我想提问一个同学。你认为要很快地背诵这首诗有什么诀窍吗?根据这节课学*的内容,背完第一章,你觉得第二章会不会好背?

  生:会好背。

  师:为什么?

  生:因为诗中多数句子一样,只有个别字词不同。记住这个别字词,全诗就背下来了。

  师:按这规律,请同学们把全首诗当堂背下来。哪位同学背第一章?

  (生流利背诵。)

  师:哪位同学背第二章?

  (生流利背诵。)

  师:哪位同学背第三章?

  (生流利背诵。)

  师:大家都背得很好,现在让我们一起和着钢琴优美的旋律背诵下来。

  师生:齐声背诵。

  师:谢谢同学们!下课。

《蒹葭》教案6

  课题:《诗经·蒹葭》的艺术特点赏析

  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

  教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复*《诗经》在*文学史上的价值、“六义”的概念;复*《诗经》结构特点:重章叠句、叠词;熟悉*古代诗歌一些常用意象。

  技能目标:初步掌握诗歌欣赏、创作的重要手段之一的“意象”;能够分析出诗人运用意象所带来的表达效果。

  情感目标:充分为我国古代悠久的诗歌传统感到骄傲、自豪;并体会古人表达感情时特有的含蓄之美、朦胧之美。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识

  在我们深入探讨《诗经·蒹葭》的艺术特色之前,让我们再次复*一下作为一个*人不可不知的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出示幻灯片,限点击出问题,请同学们一起回答,正确后再点击出答案,并加以总结。(本部分约用时5分钟)

  问题1 《诗经》又名?反映了何时的诗歌作品?

  回答1 《诗》、《诗三百》,反映了西周到春秋大约5XX年(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作品。

  问题2 《诗经》的“六义”按音乐类型和艺术特色各是什么?

  回答2 《诗经》“六艺”是指“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是从音乐类型上分的,后三者是从艺术特色上分的。“赋”是铺陈直叙,“比”是打比方,“兴”是感物抒情。

  问题3 《诗经》共有多少篇?“风”、“雅”、“颂”各有多少?

  回答3 《诗经》共305篇,其中“风”共15国风160篇,“雅”分“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颂”分为“商颂”5篇、“周颂”31篇、“鲁颂”4篇,共40篇。

  问题4 人们常常“风骚”并提,它们各指什么?

  回答4 所谓的“风骚”是指《诗经》中的“风(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成为*古代诗歌乃至文学的代称。

  问题5 《诗经》是*诗歌、文学史上什么流派的源头?

  回答5 《诗经是指*诗歌、文学史上“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而楚辞则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问题6 《诗经·蒹葭》选自《诗经》中的哪一部分?

  回答6《诗经·蒹葭》选自《诗经》中的《秦风》。

  二、导入正课

  1、让我们再次齐声背诵一下《诗经·蒹葭》,并感受一下这首诗在各个方面的特色与美。提示一下,这首诗的特色与美是全方位的,大家既可以从《诗经》固有的艺术特色,如“赋”、“比”、“兴”,如结构形式特点上寻找,也可以从其他的艺术特点,如分析诗歌常用的系列术语,如“意象”的营造上寻找。

  2、给同学5分钟按照小组进行讨论,如果讨论热烈可以适当延长3分钟,在同学讨论同时走进各个小组进行聆听、指导,要求学生不要“面面俱到”,抓住一点有所深入即可。

  3、小组讨论结束,进行汇报发言。由每一小组推选一名发言人介绍本小组结论。大致来说,以下几点由于前面已经提到,应该多能回答出:

  a、通过“溯洄”“溯游”的连用,侧面刻画了诗人追求的一往情深与执著、内心的焦急与忧愁。再结合最后的“宛在”,由这种一往情深与执著得到的始终却只是“可望而不可即”,就更突出了这种一往情深与执著多带来的无尽的惆怅。

  b、虚实相间,富于朦胧美。“伊人”的理解可以千千万万、彼此不同,是为虚也;诗人的追求是实的,感情的惆怅凄切是实的。虚实相间给了本诗巨大的想象空间。


九年级下册《蒹葭》优秀教案3篇(扩展2)

——九年级语文《蒹葭》教学反思范本五份

  九年级语文《蒹葭》教学反思 1

  今天讲了《诗经》中的《蒹葭》,看着孩子们被吸引了,很是高兴。现在大致回忆一下上课的过程:

  一、同学读课文,注意要读准确。(先个别读,再齐读)

  二、我把一些重点字词写到黑板上,让学理解记忆(近义词或反义词放在一起,以便学生掌握词义。)

  苍苍萋萋采采未晞未已水之湄水之涘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跻右水中坻水中沚

  三、边读边口译课文,两人为一组交流。

  四、通过读,我们想到了一副美丽的画面。用第一人称或者第三人称描绘一下,并写写自己通过读感悟到了什么。

  学生们在回答时加上了一些想象。紧接着我让他们谈感受到了什么?孩子们说到了主人对爱人追求中的可望而不可及,还谈到了他是惆怅的,对爱人感情是浓烈的,他是执着的。

  紧接着我又问可望而不可及是喜还是悲?孩子们说是悲,我谈自己的观点这也许是一种喜吧,因为他一直在追求美好的路上。我让孩子们继续思考:这里的伊人仅仅是所爱的人吗?学生们能谈出这也许代表理想或者梦想。我说这又何尝不是很多人一生的写照呀。一生都在追求梦想的路上。

  在本诗的重章叠句手法运用上,我以下面的文体形式引导:三小节的内容几乎是重复的,那能不能去掉两小节?学生说不行,那样感情就不强烈了。我说这样看似重复,实际又不是完全重复的写法就是重章叠句,它的表达效果就是渲染感情,增加诗歌的音乐美。

  这时铃声响起,没有给学生们当堂成诵的时间了。本来觉得一节课处理这首诗时间会很宽松,结果时间很紧张。看得出孩子们是在逐步进入文章,没有当堂成诵实在是有些遗憾。

  所有的故事都是一个故事,所有的故事都是我的故事。也许多年之后,他们经历一些事后,再想起这首诗会会意去微笑吧。

  九年级语文《蒹葭》教学反思 2

  九年级语文《蒹葭》教学反思一

  这节课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我和学生都被诗歌着优美的旋律所吸引,被他那反复咏叹的的深情和浓浓的愁思所感染。

  今天上了《诗经》中一篇经典篇目《蒹葭》,下课很久了,我和学生们却沉浸在主人公愁肠百结,幽情难解的相思之中。

  这节课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我和学生都被诗歌着优美的旋律所吸引,被他那反复咏叹的.的深情和浓浓的愁思所感染。

  这节课教学的成功之处如下:

  (一)、教师活动:

  1、朗读过程贯穿整个课堂诗的韵律美感染学生

  一开始,教师配上音乐(有一点淡淡忧伤的轻音乐)朗读,触发学生情感;然后让学生多种方法反复读,以便理解诗歌内容,充分体会其中的情感。

  2、集中指导阅读理解第一节诗,二三节放手让学生自学,体会主人公情感的逐层深入和强烈

  3、充分发挥多媒体让学生感悟到各种美(音韵美、画面美、人性美、主题美、诗意美)

  4、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主人公形象,并根据主人公形象,引导学生扩充为理想不懈追求的主题。

  (二)学生活动:

  1、同学们,朗读、自主学*、讨论积极主动,气氛好

  2、自学后,总结了本诗以晚秋凄凉之景起兴的好处

  3、通过反复朗读读,学生想到了一副绮丽的追求图,学生加深了对诗歌的感悟

  当然,还有一些不足之处,那就是让学生自学体会的时间安排不够,教师有关灌输嫌疑,以后当改进。

  一首好的诗歌,恰当的教学方法,既能愉悦我们的心身,引起我们的共鸣,还能净化我们的灵魂,长久萦绕我们心头。

  九年级语文《蒹葭》教学反思二

  1.这堂课,我首先是注重了朗诵,

  2.又用优美的《在水一方》设置情境,课堂气氛好,在课堂上努力做到了师生互动,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体会到诗的隽永淳厚的意味。

  3.学生深入地理解诗人表达的情感,感受诗歌的结构美(重章叠句的作用)。重章叠句和反复咏叹的手法学生教容易理解和接受了。

  4.教学方法上采用自读法、朗读法、探究法、提问法、练*法等综合方式,效果不错。

  存在的问题:由于《蒹葭》诗歌文字较为古奥,教学中准备还不够充分,功底又浅,所以对诗歌意境挖掘不深,同时课堂也略显散乱。

  九年级语文《蒹葭》教学反思三

  今天讲了《诗经》中的《蒹葭》,看着孩子们被吸引了,很是高兴。现在大致回忆一下上课的过程:

  一、同学读课文,注意要读准确。(先个别读,再齐读)

  二、我把一些重点字词写到黑板上,让学理解记忆(近义词或反义词放在一起,以便学生掌握词义。)

  苍苍萋萋采采未晞未已水之湄水之涘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跻右水中坻水中沚

  三、边读边口译课文,两人为一组交流。

  四、通过读,我们想到了一副美丽的画面。用第一人称或者第三人称描绘一下,并写写自己通过读感悟到了什么。

  学生们在回答时加上了一些想象。紧接着我让他们谈感受到了什么?孩子们说到了主人对爱人追求中的可望而不可及,还谈到了他是惆怅的,对爱人感情是浓烈的,他是执着的。

  紧接着我又问可望而不可及是喜还是悲?孩子们说是悲,我谈自己的观点这也许是一种喜吧,因为他一直在追求美好的路上。我让孩子们继续思考:这里的伊人仅仅是所爱的人吗?学生们能谈出这也许代表理想或者梦想。我说这又何尝不是很多人一生的写照呀。一生都在追求梦想的路上。

  在本诗的重章叠句手法运用上,我以下面的文体形式引导:三小节的内容几乎是重复的,那能不能去掉两小节?学生说不行,那样感情就不强烈了。我说这样看似重复,实际又不是完全重复的写法就是“重章叠句”,它的表达效果就是渲染感情,增加诗歌的音乐美。

  这时铃声响起,没有给学生们当堂成诵的时间了。本来觉得一节课处理这首诗时间会很宽松,结果时间很紧张。看得出孩子们是在逐步进入文章,没有当堂成诵实在是有些遗憾。

  所有的故事都是一个故事,所有的故事都是我的故事。也许多年之后,他们经历一些事后,再想起这首诗会会意去微笑吧。

  九年级语文《蒹葭》教学反思 3

  曾经王有才总是教导我们说,课堂要有生成,课才会熠熠生辉。今天上了《蒹葭》,有些东西觉得还不错,稍作记录吧!今后重拾这贝壳的时候,或许会有珍珠孕育其中吧!

  此诗亦与《关雎》有着相同的地方,那便是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追求。只是这女子在这首诗中称之为“伊人”。那么,这位伊人又有着怎样的特点呢?自然她是美好的。但学生的回答让我更让我为之动容,“飘渺的”“神秘的”“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如神仙姐姐般”。那么如此的一些感觉又是通过哪些地方看出呢?老教师经常教导我们说,一定要细读细读,而今我亦是深深地感触从表面滑过与走进文本带来的质的区别,进入文本再走出来,带给你的将是全身心的愉悦,将是内心的释然,将是专注后的超脱。我想,此处学生定也在“伊人”“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不停变换的位置的文字中感受到了那一份神秘、飘渺和神仙姐姐般的美好。

  那么,诗歌又是通过什么来引入伊人的呢?自然是蒹葭、白露、霜等等景物的描绘。那么,诗人描绘的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致呢?这些景色又有着怎样的特点,带给你怎样的感觉呢?一个学生说,蒹葭即是芦苇,大片地生长着,带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一个学生说,清晨的露珠格外的晶莹剔透,象征着这美好的爱情。一个学生说,霜乃是深秋之物,带给人一种凉凉的感觉。故曰,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如是或许便是课堂的生成。虽然未必是你想要的点,但是或许这对文本独特的理解就会带给人无穷的快乐。那么,霜带给你凉凉的感觉,露何尝不是吗?大片大片的芦苇在深秋长在水边,不亦是带给人一种凄清之感吗?故一切的景语即是一切的情语。为何诗人不将情景设置在温暖的春日,而是有点凉凉的,有点凄清的秋日呢?或许这正昭示了诗中的男子他追求伊人而不得的那份落寞的心境吧!

  九年级语文《蒹葭》教学反思 4

  这节课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我和学生都被诗歌着优美的旋律所吸引,被他那反复咏叹的的深情和浓浓的愁思所感染。

  今天上了《诗经》中一篇经典篇目《蒹葭》,下课很久了,我和学生们却沉浸在主人公愁肠百结,幽情难解的相思之中。

  这节课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我和学生都被诗歌着优美的旋律所吸引,被他那反复咏叹的的深情和浓浓的愁思所感染。

  这节课教学的成功之处如下:

  (一)、教师活动:

  1、朗读过程贯穿整个课堂诗的韵律美感染学生

  一开始,教师配上音乐(有一点淡淡忧伤的轻音乐)朗读,触发学生情感;然后让学生多种方法反复读,以便理解诗歌内容,充分体会其中的情感。

  2、集中指导阅读理解第一节诗,二三节放手让学生自学,体会主人公情感的逐层深入和强烈

  3、充分发挥多媒体让学生感悟到各种美(音韵美、画面美、人性美、主题美、诗意美)

  4、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主人公形象,并根据主人公形象,引导学生扩充为理想不懈追求的主题。

  (二)学生活动:

  1、同学们,朗读、自主学*、讨论积极主动,气氛好

  2、自学后,总结了本诗以晚秋凄凉之景起兴的好处

  3、通过反复朗读读,学生想到了一副绮丽的追求图,学生加深了对诗歌的感悟

  当然,还有一些不足之处,那就是让学生自学体会的时间安排不够,教师有关灌输嫌疑,以后当改进。

  一首好的诗歌,恰当的教学方法,既能愉悦我们的心身,引起我们的共鸣,还能净化我们的灵魂,长久萦绕我们心头。

  《蒹葭》教学反思之三

  1.这堂课,我首先是注重了朗诵。诗歌教学就应该是以朗诵为主,不能作烦琐的分析,不能上成练*课。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以及意境,只有通过不断地朗诵,让学生细细品味,才能逐步走入诗歌的艺术之美。在教学时我努力使学生通过美读来感受先人的情感美,来领略华夏民族文化。

  2.又用优美的《在水一方》设置情境,课堂气氛好,在课堂上努力做到了师生互动,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体会到诗的'隽永淳厚的意味。

  3.学生深入地理解诗人表达的情感,感受诗歌的结构美(重章叠句的作用)。重章叠句和反复咏叹的手法学生教容易理解和接受了。

  4.教学方法上采用自读法、朗读法、探究法、提问法、练*法等综合方式,效果不错。

  存在的问题:由于《蒹葭》诗歌文字较为古奥,教学中准备还不够充分,功底又浅,所以对诗歌意境挖掘不深,同时课堂也略显散乱。

  九年级语文《蒹葭》教学反思 5

  课堂不是预设的,常会碰到意想不到的问题。在讲到“比兴”手法时,因为学生不理解,学生在课堂上小声议论开来。怎样解决突发奇来的问题,我结合投影的图片,形象地阐释了什么是“比兴”,及时解开了学生的茫然。

  整节课我只设计了一张课件,却最大限度的发挥了这个教学资源。引入课文用了它,分析“关关”用了它,引导形象用了它……每次使用都恰到好处,充分发挥了“课件”为教学服务的功效。

  整节课学生独立回答虽仅5次,但全班学生参与度很高,在老师“生活化” 语言的引导下,走入文本,探究故事,学*积极性也像诗文内涵一样被慢慢 “泡开”了,诗化的语言充盈着整个课堂。

  虽然本节课得到了老师们的认可,但我课后觉得语文教学也是情感教学,针对现代中学生对爱情的敏感,对诗中的“爱情观”引导可更深入些,以帮助学生正确对待“恋爱”问题会更好。另外,《关雎》在《诗经》中的地位及《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作用介绍也可深入一些,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阅读面。


九年级下册《蒹葭》优秀教案3篇(扩展3)

——《蒹葭》古诗词3篇

  蒹葭

  [先秦]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1]。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2]。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3]。

  注释:

  【1】蒹葭:芦苇。

  【2】苍苍:茂盛的样子。

  【3】伊人:那个人。

  【4】溯洄:逆流而上。洄:弯曲的水道。

  【5】从:追寻。

  【6】溯游:顺流而下。

  【7】凄凄:茂盛的样子。

  【8】晞:干。

  【9】湄:岸边。

  【10】跻:高,升高。

  【11】坻:水中的小沙洲。

  【12】采采:茂盛的样子。

  【13】已:止,干。

  【14】涘:(si)水边。

  【15】右:弯曲,迂回,形容道路曲折迂回。

  【16】沚:同“坻”,水中的小块陆地。

  作品赏析:

  《蒹葭》属于秦风。周孝王时,秦之先祖非子受封于秦谷(今甘肃天水)。*王东迁时,秦襄公因出兵护送有功,又得到了*以西的大片封地。后来秦逐渐东徙,都于雍(今陕西兴*)。秦地包括现在陕西关中到甘肃东南部一带。秦风共十篇,大都是东周时代这个区域的民歌。

  对这首怀人诗,历来解说不一。有人认为作者在思念恋人,诗的主旨是写爱情;有人说是诗人借怀友讽刺秦襄公不能礼贤下士,致使贤士隐居、不肯出来做官;也有人说作者就是隐士,此诗乃明志之作。我们细味诗意,诗中并未明确显示男女恋情,况且“伊人”是男是女也难判定。说它是讽刺诗则更无根据。因此,我们只把“伊人”视为作者所敬仰和热爱的人,至于是男是女,且不论及。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两句,从物象与色泽上点明了时间和环境。那生长在河边的茂密芦苇,颜色苍青,那晶莹透亮的露水珠已凝结成白刷刷的浓霜,那微微的秋风送着袭人的凉意,那茫茫的秋水泛起浸人的寒气。在这一苍凉幽缈的深秋清晨的特定时空里,诗人时而静立,时而徘徊,时而翘首眺望,时而蹙眉沉思。他那神情焦灼、心绪不宁的情状,不时地显现于我们眼前,原来他是在思慕追寻着一个友人。“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两句,交代了诗人所追慕的对象及伊人所在的地点,表现了诗人思见心切,望穿秋水,一个劲地张望、寻求。“伊人”,指与诗人关系亲密、为诗人崇敬和热爱而未曾须臾忘怀的人。“所谓”二字,表明“伊人”是常常被提及,不断念叨着的,然而现在他却在漫漫大河的另一方。“在水一方”,语气肯定,说明诗人确信他的存在,并充满信心去追求,只是河水隔绝,相会不易。“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沿着河边小道向上游走去,道路艰险,且又漫长,即使花费很长时间也难到达;如果径直游渡过去,尽管相距不远,但眼前秋水茫茫,思之可及,行之不易,仿佛看到了伊人的身影在水中央晃动。诗人尽管立于河边,但他那恍惚迷离的心神早已飞动起来,思见伊人而不得的如醉如痴的形象栩栩可见。诗句之奇妙,正如方玉润所说:“玩其词,虽若可望不可即。味其意,实求之而不远,思之而即至者。”(《诗经原始》)

  诗的二、三章只换了几个词儿,内容与首章基本相同。但它体现了诗歌咏唱的音乐特点,增强了韵律的悠扬和谐美,使表达的情感愈来愈强烈。首章的“苍苍”,次章的“凄凄”,末章的“采采”,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至凄青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白露“为霜”、“未晞”、“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形象地画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滨,直呆到太阳东升。试想,他独自一人久久徘徊在清冷索寞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其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描写伊人所在地点时,由于“方”、“湄”、“涘”三字的变换,就把伊人在彼岸等待诗人和诗人盼望与伊人相会的活动与心理形象而真切地描绘了出来,这样写,大大拓宽了诗的意境。另外,像“长”、“跻”、“右”和“央”、“坻”、“沚”的变换,也都从不同的道路和方位上描述了他寻见伊人困难重重,想见友人心情急切的情景。若把三章诗所用几组变换的词语联系起来加以品味,更能体会到诗的隽永淳厚的意味。

  诗的每章开头都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通过对眼前真景的描写与赞叹,绘画出一个空灵缥缈的意境,笼罩全篇。诗人抓住秋色独有的特征,不惜用浓墨重彩反复进行描绘、渲染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以抒写诗人怅然若失而又热烈企慕友人的心境。正如《人间词话》所说:“《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具有“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和“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

  这首被人传诵不已的诗,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明显的。且看宋玉《九辩》中的一段描写:“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慄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泬寥兮天高而气清;寂兮收潦而水清;憯凄增欷兮薄寒之中人。”这里通过对秋天的气象和草木摇落的情状的描写,制造一种肃杀的气氛,表达了诗人悲凉凄苦的心情。这也许是受了《蒹葭》诗的影响,由此可以窥见《楚辞》对《诗经》的继承和发展线索。《古诗十九首》中《西北有高楼》的发端,赋中见兴、以景托情的写法,也沿用了《蒹葭》诗的笔法。其后的曹丕,从本诗中化出了“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的诗句。由此可见,《蒹葭》诗在古代诗歌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选自《中华文学鉴赏宝库》,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令人遐想,美不胜收——我读《秦风·蒹葭》

  《蒹葭》是三百篇中抒情的名篇。它在《秦风》中独标一格,与其他秦诗大异其趣,绝不相类。在秦国这个好战乐斗的尚武之邦,竟有这等玲珑剔透、缠绵悱恻之作,实乃一大奇事。作品文字很简单: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如此重章反复,前后三章,只更换了个别的字。诗的内容也极为单纯,写古今中外所谓“永恒”的题材,男女恋爱。而且仅选取一个特定的场景:在那么一个深秋的清晨,有位恋者在蒹苍露白的河畔,徘徊往复,神魂颠倒,心焦地寻求他(她)思念的恋人,如此而已。但作品给予人们的美感却非常丰富,丰富到“我们只觉得读了百遍还不厌”(《*诗史》)。

  先说说含蓄美。以少少许表现多多许,以表面极经济的文字建构一个十分广阔的想像和咀嚼的空间,这是该诗的一大长处。作品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恋者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只写了他(她)左右求索、寻找恋人的行动,这一点颇有《关雎》“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的情致。然而主人公追求恋人的热烈感情、焦急心绪,以及他(她)那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痛苦,都是通过这寻求的行动、左寻右找的连续匆忙过程,形象而又含蓄地表现出来的。一会儿“溯洄从之”,一会儿又“溯游从之”,谁知会有几个反复呢?陈启源说:“夫说之必求之,然惟可见而不可求,则慕悦益至。”(《毛诗稽古篇》)惟其“慕悦益至”,而可见不可求,则失望怅惘愈甚。

  作品虽未着意刻画恋爱双方的形象,但却通过主人公追求行动所显示出来的感情指向,十分含蓄地勾画了施受双方的形象特征。在碧水澄滢的衬托下,“伊人”是高洁的,使人感到可敬、可亲、可爱。不然,他(她)怎么会有那么大的磁石般的吸引力,那么强烈地吸引着这位追求者,那么令追求者心驰神往!而这位伊人的追求、倾慕者,思念伊人情真意切,寻求伊人不畏险阻,百折不挠,是个热烈向往爱情和执着追求、坚贞不渝的人。

  同时,诗只写到寻求之难,可望不可即的伊人“宛在”,便戛然而止,下文就不再表了。那么这位追求者将会如何呢,这便给读者留下了想像的余地。也许仍在继续他(她)的热烈追求,因为世界上的事情越是追求不到,就越觉得它的可贵,也就愈加产生了追求的兴趣和迫切的心情。也许是愁肠寸断,无限怅惘。也许是一种说不清、讲不出的心情,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滋味。但到底是什么,作者没有说,这就是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或“含不尽之意于言外”了。

  再说说意境美。细品诗中文字,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状,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踯躅水畔,他(她)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那恋人好像在水的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她)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可言状。“伊人宛在,觅之无踪”,但其身影又在眼前不时闪现晃动,时远时*,时隐时现,时有时无,闪烁不定。此情此景又使这位追求者欲找无方,欲罢不能。读来只觉情调凄婉,境界幽邃,意蕴无穷。再深入品味,反复吟诵,就能发觉该诗意境的营造呈现出多重叠合、交互融汇的架构,显示出繁富绚丽的色彩。

  第一重,诗人追寻恋人如梦如幻、如醉如痴、神情恍惚的主观情愫,与秋晨雾霭、烟水迷离的景致浑然为一。仿佛这迷茫的烟水晨雾就是此时诗人痴醉的梦幻化生而成,情景相生,难分难解。

  第二重,诗人追求恋人的绵绵情意与“伊人宛在,觅之无踪”,若隐若现的境界浑然为一。如果不是“宛在”,则诗人不复追求,正因为若隐若现,总有一个缥缈的影子在眼前闪烁,才不断牵引着诗人热烈的情思,不肯作罢。

  第三重,诗人左右求索的迫切焦急心情与“可望而不可即”的境界浑然为一。“溯洄”、“溯游”的匆忙连续相从,全出于追求者心情的焦急。而此种焦急之情与可望而不可即,可见而不可求的境况相辅相成,情由境生,境带情韵。颇有“河边织女星,河畔牵牛郎,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孟郊《古别离》)的味道。

  第四重,主人公追求无着的惆怅失意心情与深秋一派萧瑟的景象浑然为一。自古以来,“秋景肃杀,令人伤悲”,诗人追求不获的失意、烦恼和痛苦与秋霜、秋风、秋景的悲凉之境相交融,此时萧索的秋境正是此时诗人凄苦心绪的流露与外化。

  第五重,“伊人”高洁而富有魅力的精神气质,被蒹苍露白、秋水澄明的景致烘托出来,又和烘托他(她)的外部环境融为一体。

  正是这种多重意境交相叠合的开放型结构,使这首言情之作成为极富张力、意蕴宏深、多姿多彩的诗的极品,给予读者以更丰富的想像、开拓和创造的空间。

  再次,谈谈朦胧美。作品虽然看来只是描写了诗人对意中人的憧憬、追求和失望、惆怅的心情,但并非直叙,采用工笔式的细描,而是用曲笔,作写意式的远距离的'勾勒。距离产生美感,如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的诗句,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描绘,都是远距离产生美感的极好例证。但这种美感也势必因距离远而变得模糊、朦胧,不清晰甚至不确定,是一种朦胧美。正因为空间距离或心理距离的关系,《蒹葭》全诗写得扑朔迷离、烟水苍茫,在模糊的意象中,展示出一种神秘莫测的朦胧美。抒情主人公的身份是模糊的,是男是女都无从知晓,其文化背景、个性情趣更是一派茫然。“伊人”面目是模糊的,且不说肖像如何,连个大致的轮廓都看不到,其高洁、可敬、可爱、令人心驰神往的美,是从追求者那炽热、执着的感情指向中,或通过清露秋水的烘托折射出来的。“伊人”所在空间位置也十分模糊,“在水一方”,只是国画式的“大泼墨”写意,烟波迷茫,人在何处?“宛在”,更是游移之词,难于确定。诗人在河畔翘首伫立,透过薄雾与苇丛,凝视水的“一方”,伊人所居之地,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究竟是眼观,还是“心见”都很难说,确乎难于实指而不可捉摸。至于这位追求者的感情、心态,作品也一字未提,我们说他(她)炽热的爱恋、执着的追求,追求无着的惆怅、失望等等,都是我们读者的感悟、分析,其实作品本身并未作清楚的交代,迷离仿佛,任读者自己去领悟。

  最令人不可捉摸的还是主题的多义性。《蒹葭》的主题究竟是什么?是实写青年男女的恋爱吗?真有那么一位男子或女子在一个深秋的清晨,在苇边河畔彷徨踯躅,神魂颠倒,去追求一个幻影吗?那么,是写一个梦境么?也许是一个青年追求情人,日思夜想,“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之后进入梦境,醒后以诗记之。也可能是在以形象的手法写生活中常见的“伊人宛在,觅之无踪”这样一种心态模式。人们在生活中往往有这种体验,某人或某物好像在那儿,具体找去又不见踪影。不找时,又总觉得他(它)还在那儿。还有可能是以描绘的方法表达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哲理。人生有许多东西是可望不可即的,爱情领域中有,事业领域中有,仕途生活中有,理想憧憬活动中更常常遇到。这是我们今天就诗论诗,不妨从多方面进行的诠释。至于古人的见解更令我们惊诧莫名。

  《诗小序》说:“《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诗沈》中说:“盖下游为雒京,士之在周者,如见其在水中央,而不可得也。上游为汧渭,士之在秦者,道阻且长而可致也。”认为该诗主旨是求隐士。总之由于主题的模糊性,先哲时贤对该诗主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来“诗无达诂”,这一模糊,就更加见仁见智。但正是这种朦胧、模糊、多义性,切合诗家三昧,明代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指出:“凡作诗不宜逼真,如朝行远望,青山佳色,隐然可爱。其烟霞变幻难于名状,及登临非复奇观,唯片石数树而已。远*所见不同。妙在含糊,方见作手。”清代叶燮更有一套模糊的诗论:“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泯端倪而离形象,绝议论而穷思维,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所以为至也。”(《原诗》)可见古人对诗中的朦胧美早已心仪神往,而且见解十分精辟独到。然而,该诗在这种旨意模糊和不确定中,毕竟还有确定的东西在。“深企愿见”之情是确定的,执着追求之意是确定的,求之不获仍不放弃追求也是确定的。这就给读者的想像、再创造起了导航的作用。

  最后,还有音乐美,该诗重章叠句,一意化为三叠,用韵先响后喑,先扬后抑,余音绕梁,一唱三叹,极具感染力。

  总之,《蒹葭》诗的丰富美感,不论是从欣赏的角度,还是从创作的角度,颇值得我们重视和予以认真的探讨。

  蒹葭

  唐代杜甫

  摧折不自守,秋风吹若何。

  暂时花戴雪,几处叶沉波。

  体弱春风早,丛长夜露多。

  江湖后摇落,亦恐岁蹉跎。


九年级下册《蒹葭》优秀教案3篇(扩展4)

——《蒹葭》教案6篇

  教学目标:

  1、掌握《蒹葭》中起兴手法运用以及了解重章叠唱特点,体会(本诗艺术)手法对情感表达及主题深化的作用;

  2、探讨诗歌中“伊人”的多义性,从而发掘出诗歌主题的多义性。

  教学重难点:

  1、“伊人”多义性探究

  2、赏析多主题诗歌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

  1、朗读诗歌,争取熟读成诵;

  2、结合注释,了解诗歌大意。

  二、课堂安排

  1.导入:播放《在水一方》的音乐,PPT显示歌词,要求学生比较歌词的第一段与原作第一节,看看哪个词语在语意上有明显改变。

  2.发现:“伊人”改为了“佳人”

  引出问题:“伊人”到底是个怎么样的形象呢?

  3.诵读感知诗歌内容,要求学生思考“伊人”是个怎样的形象。

  (请一男一女两位同学朗读)

  4.问题:试简要概括诗中“伊人”的特点?

  (要求读出作为理由的诗句,穿插读法指导)

  5.学生发言,教师明确:

  (1)内容把握:

  蒹葭、白露——景物给人以凄清之感——“清”

  补充:写景起兴

  在水一方/之湄/之泗——伊人的位置始终在变化——“飘忽不定”

  宛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址——伊人始终难于接*——可望而不可即

  溯洄/溯游,道阻且长/右/跻——追寻者不畏艰险,执著追寻——有吸引力

  补充:重章叠句,一唱三叹

  (2)方法指导:根据诗歌内容出发,可从

  A直接的正面描写B景物描写C旁人的反应三个方面来把握“伊人”特点。

  【板书】

  坚定执著河水“清”而独立

  追寻——————伊人飘忽不定

  不畏艰辛道阻可望难即

  有吸引力

  手法:重章叠句,一唱三叹

  写景起兴

  6.分三组诵读(每组各读一节),进一步感知并体味伊人形象。

  7.分组讨论:在你的心目中,“伊人”是个怎样的形象?

  (要求:每组推举代表发言、需说明理由、注重条理、)

  8.PPT展示关于“伊人”的已有观点。

  9.小结一:不同解读的原因;作为爱情诗产生的可能性。

  10.小结二:(1)《诗经》文体基本特点、“伊人”母题

  (2)多角度解读的基础——进入文本;多角度解读的意义——共鸣、创造

  11.作业:分析《诗经·小雅·白驹》中的“伊人”形象。

  诗经·小雅·白驹

  皎皎白驹,食我场苗。絷之维之,以永今朝。所谓伊人,於焉逍遥。

  皎皎白驹,食我场藿。絷之维之,以永今夕。所谓伊人,於焉嘉客。

  皎皎白驹,贲然来思。尔公尔侯,逸豫无期。慎尔优游,勉尔遁思。

  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

  【注释】皎皎:洁白,光明。这里指马皮毛发光。絷:绊。维:拴。焉:此,在这儿。贲:饰也。一说光采之貌。逸豫:安乐。勉:抑止之词。

  遁:隐去。一说走。空谷:穹谷;深谷。音:信。遐:远。

  补充作品:

  诗经·周南·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①;汉有游女②,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③,不可方思④。

  翘翘错薪⑤,言刈其楚⑥;之子于归,言秣其马⑦。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⑧;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注释】①休:休息,在树下休息。思:语气助词,没有实义。②汉:指汉水。游女:游玩的女子,亦指汉水女神。③江:指长江。永:水流很长。④方:渡河的木排。这里指乘筏渡河。⑤翘翘:本指鸟尾上的长羽,比喻杂草丛生。错薪:古代嫁娶必以燎炬为烛,故过以折薪、楚为兴。刈:割。⑥楚:灌木的名称,即荆条。⑦秣(mo):喂马。⑧蒌(lou):草名,即蒌蒿,嫩时可吃,老则为薪。

  蝶恋花(宋·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注释】伫:久立。危楼:高楼。望极:极目远望。黯黯:迷忽不明。

  拟把:打算。疏狂:粗疏狂放,不合时宜。

  对酒当歌:语出曹操《短歌行》。当:与“对”意同。强:勉强。强乐:强颜欢笑。

  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语本《古诗》:“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释】青玉案:词牌名元夕:阴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是夜称元夕或元夜。

  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

  玉壶:指月亮。龙舞:指舞鱼、龙灯。蛾儿、雪柳、黄金缕:皆古代妇女的首饰。这里指盛妆的妇女。盈盈:仪态美好的样子。蓦然:突然,猛然。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蒹葭》教后记

  一、课前回顾

  起初选定《蒹葭》一课,首先是考虑其意思比较简单,重章叠句、一唱三叹的文体特点应该也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但真正准备起来的时候,却发现诗经常识、意象、意境、结构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远远超出了一节课的容量,而且总体感觉十分零碎,看似知识点多,实则重点不突出。这恐怕也是像我这样的新教师的一个通病,总是希望在一节课讲述尽可能多的东西,而忽视了学生到底能消化和吸收多少。教学目标的选定其实也是一个梳理思路的过程,如何把众多零碎的知识集中于一个明确而突出的目标之下,成为了我前期准备过程中思考的主要问题。在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中,我始终明确了两点:一是教学目标设定要简明突出,能贯穿整节课,能调动学生,二是目标的设定离不开对文本本身的特点及听课学生的.特点的考虑。教学目标确定,第一步要明确文本的的价值。《蒹葭》一诗,基本内容比较明确,字词方面的障碍也不大,其基本价值有二:一是其作为《诗经》的文体价值,也即重章叠句、一唱三叹,起兴等特点,二是其审美价值,诗中主人公坚定执着的追寻精神以及伊人形象的多义性均可作为审美价值的挖掘点。考虑到本校学生整体的基础水*较好,我最终决定以伊人形象的多义性为突破口,立足文本分析,将相关的基础知识贯穿在伊人形象的分析中,调动学生展开对“伊人”形象的讨论。

  目标明确后,具体的课堂设计,我选择了以大家熟悉的流行歌曲《在水一方》作为导入,在引起学生兴趣的同时也引导他们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到“伊人”,而后通过文本的细读分析把握伊人特点进而再展开对“伊人”形象的讨论。这样一来,起兴、重章叠句等基本内容就无需专门单独讲,只需渗透在就伊人特点的分析中即可。至于讨论环节,我也搜集准备了许多已有说法作为小结备用。经过这样的准备,目标是明确了,但实际操作中却并不那简单。在准备试讲和与师傅、同事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如何自然地将重章叠句、起兴等相关知识点渗透在对伊人特点的分析中,如何在伊人特点把握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学法指导,如何有效地应对讨论中出现的意外问题,均成了这堂课准备过程中的重点问题。

  二、课堂实录

  实录一:导入

  课前《在水一方》的音乐导入还比较顺利,由于我提前已将歌词在幻灯片做好,所以带着“边听音乐,边寻找歌词与原诗比进行了怎样的改动”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也很快进入课堂状态。音乐结束,大家很快指出了歌词把原诗中的“伊人”改为“佳人”这一事实,学生的这一发现倒是完全在我的预期之内。于是我就很自然的引导学生思考“伊人”与“佳人”的不同,当学生齐声回答“佳人”一般都是指“美女”的时候,我就自然地抛出了本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琼瑶将伊人视作‘美人’,你认为伊人是一个怎么样的形象?”

  导入环节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在水一方》的歌词与原诗毕竟还是有很多不同,如果学生们不能很快的发现这一不同,我又该做何引导?对此,我的看法是由于这一改动的发现只是引出整节课内容的一个前奏,所以无需过多纠缠于歌词其它诸如“蒹葭”改为“绿草”等细枝末节的改动,再则也只有“佳人”这一改动最能体现琼瑶对于原诗的理解。

  实录二:诗歌文本分析,“伊人”形象把握

  在分析伊人形象的过程中,一开始就碰到了难题。当我问及大家从诗中看“伊人”形象有何特点的时候,第一位同学回答的是“迷离”。从语意上来说,迷离具有模糊不明、难于分辨的意思,用来概括处身在由清晨、白露、蒹葭、河水等诸多要素构成的特定环境中的人,并不太恰当。但在课堂上,对于学生这一超出我预期的回答,我进行了追问,试图让学生意识到“迷离”一词用来概括伊人特点其实并不太合适,结果学生也被问得不知所措,我也显得有些紧张。最终我将追问引向了诗歌开头两句的写景,并归纳出置身“清冷”景物中的“伊人”也具有“清”的特点。这一开头的小插曲直接导致我在后面分析伊人特点的时候显得有些急躁,以至有些东西未等学生自己发现就先讲了,未能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回想起来,其实这种情形,可先请学生坐下、简要指出学生不足,也可直接放开让学生讨论“迷离”进而引出对伊人形象的进一步把握。而在后面分析到伊人难于接*及追寻者坚定执着态度的时候,未能由“为霜——未晞——未已”、“一方——之湄——之涘”和“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这种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自然地过渡到“重章叠句、一唱三叹”的手法,而是后来单独做的补充,显得有些生硬。最后对伊人特点的小结,其实很大程度上也是参照我自己的预设在板书,没有能适时的参照学生的的一些好想法予以调整。在方法论的指导方面,这个环节从直接的正面描写、写景以及追寻者的旁衬三个角度去探究伊人形象这一点倒是落到了实处。

  实录三:课堂讨论,“伊人”多义性讨论

  在对伊人特点有所把握的基础上,我将学生分成了六个小组进行讨论,要求讨论交流各自心目中的伊人形象,并要求推举代表发言并说明理由。这个环节最大的不足就是分组后讨论的时间过长,而且各种不同看法间的碰撞不够。不过各组基本上都能从文本出发,得出一些关于“伊人”的看法,有的小组意见趋同,有些小组则意见各异。有的认同琼瑶的看法,认为“伊人”就是美人,也有的认为“伊人”不一定是女性,也可能是男性,还有的认为“伊人”可能是某种理想。最让人欣喜的是,有位同学指出诗歌有些道家思想的味道,“伊人”就好比看不见摸不着的某种“道”,这种见解也算是讨论中的一个亮点了。当然,还有些同学的发言则是完全出乎人意料,比如有位同学引用了大量的名人名言却只说了追寻者的执着非常让人欣赏,并未能紧扣“伊人”。不过她的“妙语”也一下子活跃了讨论的气氛,而我也顺势把她所说的追寻者的执着追寻,归结到伊人的极具魅力这一特点上来。

  实录四:课堂小结

  因为想要把这首诗歌的基本价值和这节课多角度解读的意义在小结的时候以尽可能简洁的语言讲解清楚,所以课堂小结在之前准备的过程中花了比较多的工夫。课堂的实际效果却并不如自己准备的那么好。由于时间有些超,所以顺承“伊人”的多义性探究收尾的小结也显得有些忙乱。原本准备的小结一是诗经文体的基本特点及“伊人”的母题,二是多角度解读的基础和意义,但是因为着急有些忙乱故而把“伊人”母题的小结给遗漏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三、课后反思

  这一节公开课,我给自己的课堂表现打分是65分。虽然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还不错,但感觉自己并未能很好的把之前的课堂设计的许多环节落实好,而且整节课时间没能把握好,有些超时。评课的时候,许多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给我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综合一下,这节课的不足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对于“伊人”形象的特点把握,未能很好地深挖诗歌文本,流于空泛。比如对伊人位置由实到虚的这一变化基本上没有讲到。其次,授课过程中相关内容自己的预设性太强,有些时候对于学生的回答引导显得有些牵强。比如在归纳“伊人”特点的时候就太过于执着于自己预先的准备,临场应变不足。再者,朗读方面还没有充分调动学生,整节课虽然读了三四遍诗歌,但是学生投入不够。还有,对于诗歌的极具画面感的意境美没有做引导赏鉴,未能在授课中把对诗歌美感的阅读体现出来。最后,时间把握不准。比如像讨论时间拖得过长,最后的拓展与作业环节也未能在课堂时间内及时地完成。

  正所谓“教,然后知困”,一节公开课的准备,让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尤其在教学目标的设定方面,感触颇深。《蒹葭》这节课,从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看,个人感觉基本还是达到了对于“伊人”形象的多角度把握,但在目标达成的过程中仍然有许多地方比较粗糙不够细致,以后还需不断在教学实践中学*和锻炼。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在水一方》,引入新课。《在水一方》是一首电视连续剧插曲,是根据《蒹葭》改写而成的。

  二、解题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后来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收录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首,包括风、雅、颂三部分。“风”,大部分是民间歌谣,小部分是贵族作品;“雅”,大都是贵族作品,只有小部分是民间歌谣;“颂”,都是贵族作品。《诗经》的精华是民歌部分,它鲜明地表现人民的爱憎及他们的反抗斗争,真实反映当时社会的面貌,为我国古典诗歌奠定了现实主义基础。

  《论语》说:“不学诗,无以言。”占人认为经过诗教,可以导致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学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

  《诗经》以四言为主。根据不同内容的'需要,分别采用赋广、兴的艺术手法。语言朴素优美,句式回环往复,韵律和谐。写景抒情都富于艺术感染力,对后代文学有很深远的影响。

  三、朗读课文,疏通阅读障碍

  1.解决课文中重点字词的读音。

  蒹葭(jiānjiā):芦苇。唏(xī):干。坻(chí):水中的小洲或高地。佸(sì):水边。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诗歌的形式特点。

  ①题目取自于句首。 ②基本句式是四言。

  ③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章节,意义和字面上都只有少量的改变。

  ④为了获得声韵上的美感,大量使用了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

  四、探究。

  1.诗经中的爱情都是真挚而热烈的,例如我们学过的《关雎》,这首诗又是怎样表现诗人执著的爱情追求的?

  提示: 主人公是如何去追寻伊人的?

  写景多为抒情,文中描绘了哪些景物?有什么作用?

  这种感情与景物描写相结合,景与情的结合,情景交融,把诗人的感情推向了极致。

  2.仔细思考体会:这首诗各章的基本内容是相同的,仅仅是换了几个词语,你认为这几章是否可以调换次序?这样写是否重复?为什么?请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3.讨论,主人公追寻的伊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是否有更深一层的含义?

  跳出狭隘的追求爱情,走向广阔,可理解为对美的追求,对真理的追求,对理想的追求。

  所以这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感受才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这种执着也是许多人共同的经历。

  《蒹葭》“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表达了诗人追求所爱的坚强意志。

  “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说明爱的路上困难重重,道路曲折。

  “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址”表达相望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情意。

  《诗经》里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所谓“赋”,是铺陈其事;所谓“比”,是譬喻和比拟;所谓“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朱熹《诗集传》)。《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它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的开头。

  《蒹葭》里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绘在一个秋日的清晨,诗人来到河边,为的是追寻那思慕的人儿,而芦苇丛却呈现出冷寂与落寞的气氛。


九年级下册《蒹葭》优秀教案3篇(扩展5)

——《蒹葭》的教案实用五篇

  教学目标:

  1、掌握《蒹葭》中起兴手法运用以及了解重章叠唱特点,体会(本诗艺术)手法对情感表达及主题深化的作用;

  2、探讨诗歌中“伊人”的多义性,从而发掘出诗歌主题的多义性。

  教学重难点:

  1、“伊人”多义性探究

  2、赏析多主题诗歌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

  1、朗读诗歌,争取熟读成诵;

  2、结合注释,了解诗歌大意。

  二、课堂安排

  1.导入:播放《在水一方》的音乐,PPT显示歌词,要求学生比较歌词的第一段与原作第一节,看看哪个词语在语意上有明显改变。

  2.发现:“伊人”改为了“佳人”

  引出问题:“伊人”到底是个怎么样的形象呢?

  3.诵读感知诗歌内容,要求学生思考“伊人”是个怎样的形象。

  (请一男一女两位同学朗读)

  4.问题:试简要概括诗中“伊人”的特点?

  (要求读出作为理由的诗句,穿插读法指导)

  5.学生发言,教师明确:

  (1)内容把握:

  蒹葭、白露——景物给人以凄清之感——“清”

  补充:写景起兴

  在水一方/之湄/之泗——伊人的位置始终在变化——“飘忽不定”

  宛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址——伊人始终难于接*——可望而不可即

  溯洄/溯游,道阻且长/右/跻——追寻者不畏艰险,执著追寻——有吸引力

  补充:重章叠句,一唱三叹

  (2)方法指导:根据诗歌内容出发,可从

  A直接的正面描写B景物描写C旁人的反应三个方面来把握“伊人”特点。

  【板书】

  坚定执著河水“清”而独立

  追寻——————伊人飘忽不定

  不畏艰辛道阻可望难即

  有吸引力

  手法:重章叠句,一唱三叹

  写景起兴

  6.分三组诵读(每组各读一节),进一步感知并体味伊人形象。

  7.分组讨论:在你的心目中,“伊人”是个怎样的形象?

  (要求:每组推举代表发言、需说明理由、注重条理、)

  8.PPT展示关于“伊人”的已有观点。

  9.小结一:不同解读的原因;作为爱情诗产生的可能性。

  10.小结二:(1)《诗经》文体基本特点、“伊人”母题

  (2)多角度解读的基础——进入文本;多角度解读的意义——共鸣、创造

  11.作业:分析《诗经·小雅·白驹》中的“伊人”形象。

  诗经·小雅·白驹

  皎皎白驹,食我场苗。絷之维之,以永今朝。所谓伊人,於焉逍遥。

  皎皎白驹,食我场藿。絷之维之,以永今夕。所谓伊人,於焉嘉客。

  皎皎白驹,贲然来思。尔公尔侯,逸豫无期。慎尔优游,勉尔遁思。

  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

  【注释】皎皎:洁白,光明。这里指马皮毛发光。絷:绊。维:拴。焉:此,在这儿。贲:饰也。一说光采之貌。逸豫:安乐。勉:抑止之词。

  遁:隐去。一说走。空谷:穹谷;深谷。音:信。遐:远。

  补充作品:

  诗经·周南·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①;汉有游女②,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③,不可方思④。

  翘翘错薪⑤,言刈其楚⑥;之子于归,言秣其马⑦。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⑧;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注释】①休:休息,在树下休息。思:语气助词,没有实义。②汉:指汉水。游女:游玩的女子,亦指汉水女神。③江:指长江。永:水流很长。④方:渡河的木排。这里指乘筏渡河。⑤翘翘:本指鸟尾上的长羽,比喻杂草丛生。错薪:古代嫁娶必以燎炬为烛,故过以折薪、楚为兴。刈:割。⑥楚:灌木的名称,即荆条。⑦秣(mo):喂马。⑧蒌(lou):草名,即蒌蒿,嫩时可吃,老则为薪。

  蝶恋花(宋·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注释】伫:久立。危楼:高楼。望极:极目远望。黯黯:迷忽不明。

  拟把:打算。疏狂:粗疏狂放,不合时宜。

  对酒当歌:语出曹操《短歌行》。当:与“对”意同。强:勉强。强乐:强颜欢笑。

  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语本《古诗》:“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释】青玉案:词牌名元夕:阴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是夜称元夕或元夜。

  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

  玉壶:指月亮。龙舞:指舞鱼、龙灯。蛾儿、雪柳、黄金缕:皆古代妇女的首饰。这里指盛妆的妇女。盈盈:仪态美好的样子。蓦然:突然,猛然。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蒹葭》教后记

  一、课前回顾

  起初选定《蒹葭》一课,首先是考虑其意思比较简单,重章叠句、一唱三叹的文体特点应该也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但真正准备起来的时候,却发现诗经常识、意象、意境、结构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远远超出了一节课的容量,而且总体感觉十分零碎,看似知识点多,实则重点不突出。这恐怕也是像我这样的新教师的一个通病,总是希望在一节课讲述尽可能多的东西,而忽视了学生到底能消化和吸收多少。教学目标的选定其实也是一个梳理思路的过程,如何把众多零碎的知识集中于一个明确而突出的目标之下,成为了我前期准备过程中思考的主要问题。在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中,我始终明确了两点:一是教学目标设定要简明突出,能贯穿整节课,能调动学生,二是目标的设定离不开对文本本身的特点及听课学生的特点的考虑。教学目标确定,第一步要明确文本的的价值。《蒹葭》一诗,基本内容比较明确,字词方面的障碍也不大,其基本价值有二:一是其作为《诗经》的文体价值,也即重章叠句、一唱三叹,起兴等特点,二是其审美价值,诗中主人公坚定执着的追寻精神以及伊人形象的多义性均可作为审美价值的挖掘点。考虑到本校学生整体的基础水*较好,我最终决定以伊人形象的多义性为突破口,立足文本分析,将相关的基础知识贯穿在伊人形象的分析中,调动学生展开对“伊人”形象的讨论。

  目标明确后,具体的课堂设计,我选择了以大家熟悉的流行歌曲《在水一方》作为导入,在引起学生兴趣的同时也引导他们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到“伊人”,而后通过文本的细读分析把握伊人特点进而再展开对“伊人”形象的讨论。这样一来,起兴、重章叠句等基本内容就无需专门单独讲,只需渗透在就伊人特点的分析中即可。至于讨论环节,我也搜集准备了许多已有说法作为小结备用。经过这样的准备,目标是明确了,但实际操作中却并不那简单。在准备试讲和与师傅、同事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如何自然地将重章叠句、起兴等相关知识点渗透在对伊人特点的分析中,如何在伊人特点把握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学法指导,如何有效地应对讨论中出现的意外问题,均成了这堂课准备过程中的重点问题。

  二、课堂实录

  实录一:导入

  课前《在水一方》的音乐导入还比较顺利,由于我提前已将歌词在幻灯片做好,所以带着“边听音乐,边寻找歌词与原诗比进行了怎样的改动”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也很快进入课堂状态。音乐结束,大家很快指出了歌词把原诗中的“伊人”改为“佳人”这一事实,学生的这一发现倒是完全在我的预期之内。于是我就很自然的引导学生思考“伊人”与“佳人”的不同,当学生齐声回答“佳人”一般都是指“美女”的时候,我就自然地抛出了本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琼瑶将伊人视作‘美人’,你认为伊人是一个怎么样的形象?”

  导入环节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在水一方》的歌词与原诗毕竟还是有很多不同,如果学生们不能很快的发现这一不同,我又该做何引导?对此,我的看法是由于这一改动的发现只是引出整节课内容的一个前奏,所以无需过多纠缠于歌词其它诸如“蒹葭”改为“绿草”等细枝末节的改动,再则也只有“佳人”这一改动最能体现琼瑶对于原诗的理解。

  实录二:诗歌文本分析,“伊人”形象把握

  在分析伊人形象的过程中,一开始就碰到了难题。当我问及大家从诗中看“伊人”形象有何特点的时候,第一位同学回答的是“迷离”。从语意上来说,迷离具有模糊不明、难于分辨的意思,用来概括处身在由清晨、白露、蒹葭、河水等诸多要素构成的特定环境中的人,并不太恰当。但在课堂上,对于学生这一超出我预期的回答,我进行了追问,试图让学生意识到“迷离”一词用来概括伊人特点其实并不太合适,结果学生也被问得不知所措,我也显得有些紧张。最终我将追问引向了诗歌开头两句的写景,并归纳出置身“清冷”景物中的“伊人”也具有“清”的特点。这一开头的小插曲直接导致我在后面分析伊人特点的时候显得有些急躁,以至有些东西未等学生自己发现就先讲了,未能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回想起来,其实这种情形,可先请学生坐下、简要指出学生不足,也可直接放开让学生讨论“迷离”进而引出对伊人形象的进一步把握。而在后面分析到伊人难于接*及追寻者坚定执着态度的时候,未能由“为霜——未晞——未已”、“一方——之湄——之涘”和“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这种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自然地过渡到“重章叠句、一唱三叹”的手法,而是后来单独做的补充,显得有些生硬。最后对伊人特点的小结,其实很大程度上也是参照我自己的预设在板书,没有能适时的参照学生的的一些好想法予以调整。在方法论的指导方面,这个环节从直接的正面描写、写景以及追寻者的旁衬三个角度去探究伊人形象这一点倒是落到了实处。

  实录三:课堂讨论,“伊人”多义性讨论

  在对伊人特点有所把握的基础上,我将学生分成了六个小组进行讨论,要求讨论交流各自心目中的伊人形象,并要求推举代表发言并说明理由。这个环节最大的不足就是分组后讨论的时间过长,而且各种不同看法间的碰撞不够。不过各组基本上都能从文本出发,得出一些关于“伊人”的看法,有的小组意见趋同,有些小组则意见各异。有的认同琼瑶的看法,认为“伊人”就是美人,也有的认为“伊人”不一定是女性,也可能是男性,还有的认为“伊人”可能是某种理想。最让人欣喜的是,有位同学指出诗歌有些道家思想的味道,“伊人”就好比看不见摸不着的某种“道”,这种见解也算是讨论中的一个亮点了。当然,还有些同学的发言则是完全出乎人意料,比如有位同学引用了大量的名人名言却只说了追寻者的执着非常让人欣赏,并未能紧扣“伊人”。不过她的“妙语”也一下子活跃了讨论的气氛,而我也顺势把她所说的追寻者的执着追寻,归结到伊人的极具魅力这一特点上来。

  实录四:课堂小结

  因为想要把这首诗歌的基本价值和这节课多角度解读的意义在小结的时候以尽可能简洁的语言讲解清楚,所以课堂小结在之前准备的过程中花了比较多的工夫。课堂的实际效果却并不如自己准备的那么好。由于时间有些超,所以顺承“伊人”的多义性探究收尾的小结也显得有些忙乱。原本准备的小结一是诗经文体的基本特点及“伊人”的母题,二是多角度解读的基础和意义,但是因为着急有些忙乱故而把“伊人”母题的小结给遗漏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三、课后反思

  这一节公开课,我给自己的课堂表现打分是65分。虽然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还不错,但感觉自己并未能很好的把之前的课堂设计的许多环节落实好,而且整节课时间没能把握好,有些超时。评课的时候,许多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给我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综合一下,这节课的不足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对于“伊人”形象的特点把握,未能很好地深挖诗歌文本,流于空泛。比如对伊人位置由实到虚的这一变化基本上没有讲到。其次,授课过程中相关内容自己的预设性太强,有些时候对于学生的回答引导显得有些牵强。比如在归纳“伊人”特点的时候就太过于执着于自己预先的准备,临场应变不足。再者,朗读方面还没有充分调动学生,整节课虽然读了三四遍诗歌,但是学生投入不够。还有,对于诗歌的极具画面感的意境美没有做引导赏鉴,未能在授课中把对诗歌美感的阅读体现出来。最后,时间把握不准。比如像讨论时间拖得过长,最后的拓展与作业环节也未能在课堂时间内及时地完成。

  正所谓“教,然后知困”,一节公开课的准备,让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尤其在教学目标的设定方面,感触颇深。《蒹葭》这节课,从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看,个人感觉基本还是达到了对于“伊人”形象的多角度把握,但在目标达成的过程中仍然有许多地方比较粗糙不够细致,以后还需不断在教学实践中学*和锻炼。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认识《诗经》重章叠句,起兴等有关特点。

  2. 感受,理解和鉴赏诗歌音乐美,绘画美和情感美。

  预*要求:

  1.读准字音。

  2.读顺诗歌。

  教时安排: 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播放乐曲《在水一方》,创设情境,为学*《诗经》选篇《蒹葭》作铺垫。

  2. 导语:通过《关雎》一诗的学*,可以说我们已经在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的吟唱中,感受了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今天,我们要来学*“最得风人深致”的一首《诗经》作品——《蒹葭》。

  3. 交代学*方法:吟读——译读——研读——美读。

  二.吟读。

  《蒹葭》中有些词语如“涘、湄、沚”比较生僻,句式、押韵也不符合常见的规律,读起来有诘屈聱牙之感。本环节的学*就是要读通,读顺诗歌,为后面的学*打好基础。

  1. 检查预*,为学*诗歌扫除字词障碍。

  2. 提出吟读要求:声音要有起伏,节奏比较自由,带上古人的味道。

  3. 聆听配乐朗读,直观感受吟读方法。

  4. 学生吟读。

  5. 教师点评学生的吟读。

  三.译读。

  由于年代久远,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可能比较模糊,本环节的学*就是要理解诗歌内容。

  1. 提出译读要求与方法:把《蒹葭》译成现代诗,以诗译诗,不要译成文;注意力求押韵,诗歌讲究押韵;译诗就是把有些字解释一下,把有些字的意思扩展一下,,用解释扩展的方法来翻译,记下来就是诗。

  2. 教师示范: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芦花一片白苍苍,清早露水变成霜。

  3. 学生小组译读练*。

  4. 学生译读交流。

  5. 概括诗歌主要内容。

  四.研读。

  (通过《关雎》一诗的学*,学生已经对《诗经》的写作特色有一定的感受和理解,这是这一环节学*成功的基础。) 《蒹葭》一诗玲珑剔透,令人遐想,美不胜收。本环节的学*就是鉴赏诗歌的艺术美,感受古典文化的神韵。

  1. 方法介绍:回忆鉴赏《关雎》艺术美的方法,迁移到本诗的鉴赏。

  2. 推荐选题,供学生选读。 研读选题如下: 《蒹葭》的音乐美 (理解《蒹葭.》用韵,叠词及重章叠句方面的特色。) 《蒹葭》的绘画美(理解《蒹葭》“兴”的运用所营造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色。) 《蒹葭》的情感美 (理解《蒹葭》用“以景托情”手法来表现强烈、细腻、丰富、执着感情的特色。) …… (学生也可自定选题,如: 《蒹葭》的含蓄美 《蒹葭》的朦胧美 ……

  3. 学生分组研读,教师巡回指导。

  4. 研读交流,教师相机根据教学目标进行点拨。 五.美读。 通过美读,在学生头脑中鲜明完美地再现诗歌描绘的艺术形象。

  1. 播放配乐朗读。

  2. 播放音乐,学生自由美读,互听互改。

  3. 学生配乐美读交流,全体鉴赏。

  4. 美读成诵。

  六.作业:

  1. 制作《蒹葭》的朗读录音带。有条件的可以配乐。

  2. 任意选择诗句,扩展成一段话,描绘出意境。

  板书:

  蒹葭《诗经》

  音乐美——用韵 叠词 重章叠句 一唱三叹 余音袅袅 绘画美——起兴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情感美——以景托情 强烈、细腻、丰富、执着

  教学目标

  1、 调动多种朗读手段,了解《蒹葭》这首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 通过对关键词句的阅读体验,了解《蒹葭》的表现手法,初步掌握《诗经》的赏析方法。

  3、 通过学*《蒹葭》,感受《诗经》的艺术魅力。

  说明:

  《蒹葭》作为《诗经》名篇对于高中学生作诗歌鉴赏还是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进行阅读鉴赏之前教师要对《诗经》的表现手法有一定的介绍,在这基础上,通过充分诵读,对关键字词的反复咀嚼,应该可以帮助学生把握这首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使其初步掌握《诗经》的赏析方法。同时,调动画面、音乐等多种因素可营造和谐美妙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情感的融入诗歌的意境中。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了解《蒹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以及表现手法,初步掌握《诗经》的赏析方法。

  2、 难点:感受《诗经》的艺术魅力。

  说明:

  “诗无达诂”,所以对本诗的主题学生可以见仁见智,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学生对具体语言个性化的体验,教师鼓励学生言之成理即可。对于感受《诗经》的艺术魅力学生较难把握,因此教师点拨和学生自己*时的阅读体验相结合来化解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资料准备:歌曲《在水一方》和蒹葭的画面

  提问:你所知道的描绘秋景的诗句。交流自己所积累的描绘秋景的诗句。从歌曲、画面和古诗句中感受秋的氛围,为课文的研*做好情感的铺垫。

  课文研*

  思想内容朗读课文:1、把握文中描写蒹葭、白露、伊人的关键词。2、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情景

  3、概括诗歌主题。朗读后学生找出描写蒹葭、白露、伊人的关键词。如蒹葭:苍苍—萋萋—采采 (色彩)

  白露:为霜—未晞—未已 (形态)

  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情景,初步感知诗歌主题。朗读为学生把握诗歌思想内容打下基础,并在找关键词和描绘诗中情景的过程中把握本诗思想内容——。一说,爱情诗;一说,明志诗;一说,人生哲理诗。各有其理,古人有言“诗无达诂”,我们可以见仁见智。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企慕思见”之情,“执著追求”之意,“坚贞不渝”之志是不变的。

  课文研*

  表现手法根据课前对《诗经》表现手法的了解和积累,分析《蒹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提示:从“兴”和“情景交融”的角度加以分析。自读诗歌,找出起兴和情景交融的句子做鉴赏,然后全班交流,互相补充,进一步体会《蒹葭》的意境。这部分的研*是本诗学*的难点,凭个人的能力不能全面掌握,所以互相的交流补充让学生较全面掌握本诗的表现手法并了解到学*中互助协作的重要性。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