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菁华5篇)

首页 / 教案 / | 2022-10-03 00:00:00 教案,数学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第1课时 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内容

  人教二年级下册教材第37~38页例1及“做一做”。

  内容简析

  例1 与主题图中做小旗的情境紧密相连,教学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在编排上分为三个层次。首先,将第一组学生所做的56面旗子用矩形模型呈现出来,为学生沟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具体形象的支撑;其次,用乘法算式表征一共有多少面旗子,激活学生用乘法口诀求积的已有知识,确定用哪句乘法口诀计算,为用乘法口诀求商奠定基础;最后,呈现了两个有联系的'除法算式,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进行求商的计算,并感受用同一句乘法口诀计算3个算式的道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2.借助矩形模型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乘法与除法间的关系。

  3.初步学会运用迁移的方法进行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

  教法与学法

  1.本课主要采用迁移规律,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及实物投影,运用引导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合作、讨论、自主探究、比较分析等方式进行学*。

  2.本课时学生的学*主要是自主合作探究,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自主探究“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课件展示法:

  师:同学们,我们将要迎来一个节日,一个属于同学们的节日,你们知道那叫什么节吗?

  生:六一儿童节。

  师:同学们喜欢过六一儿童节吗?为了准备这个属于我们小朋友自己的节日,二(1)班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忙着准备布置教室要用的东西。瞧,他们在干什么呢?(课件出示第37页情景图)【品析:直接用课件出示主题图,充分利用主题图,让学生经历从情景中发现信息、提出问题的过程。既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又为新知的构建搭建了桥梁。】 任务实践法:老师拿着叠小旗,挥动手中穿小旗的绳子说:“马上要过六一儿童节啦!我们打算用小旗串布置一下我们的教室。老师这里一共有56面小旗,我们要把它们*均穿在7条绳子上,每条绳子上要穿几面小旗?如果每条绳子上穿8面小旗,需要几根绳子?谁最先解决这两个问题,谁就担任这项任务的小组长。”【品析:以任务实践法导入,非常有挑战性,学生会跃跃欲试,积极开动脑筋,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进入学*亢奋状态之中。】 口算竞赛法:老师用卡片制作竞赛题,按要求说答案和应用的口诀:

  (1)①7×7=( ) 口诀:

  ②8×7=( ) 口诀:

  ③8×8=( ) 口诀:

  (2)①3×( )=21 口诀:

  ②( )×6=48 口诀:

  (3)将12个桃子*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多少个?

  用( )法计算,列式( ),口诀:

  在学生兴奋的竞赛抢答后,教师揭示课题。今天学*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品析:竞赛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动性,气氛热烈,每个学生都会积极参与其中,全身心投入。同时梳理已学的知识,激活已有的经验,为学生进一步探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一)引导解决挂小旗的情景问题。

  1.课件出示例1情景图,学生说说看到的信息。

  明确:8行小旗,每行7面。

  2.学生回答:怎样很快知道共有多少面小旗?

  (1)算一算:学生列式计算共有多少面小旗。如:7×8=56或8×7=56。

  (2)想一想:你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用了哪句口诀?

  3.改变条件并探究。

  结合情景图,教师提问:如果我们做了56面小旗,要挂8行,每行挂几面?

  (1)数一数: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发现每行7面。

  (2)算一算:根据除法意义,引导学生列式。(56÷8)

  (3)说一说:怎样求商,汇报交流想法。(用七八五十六的口诀)

  结合情景图,引导学生提问:如果我们做了56面小旗,每行挂7面,可以挂几行?

  (1)学生独立解决。

  (2)反馈各自想法。

  4.引导比较,提炼方法。

  (1)比较:两道除法算式的计算过程。

  (2)提炼:用七八五十六的口诀可以解决这两道除法计算。

  (二)自主解决分星星的情景问题。

  1.课件出示:我们做了49颗星星,*均分给7个小组。每组分了多少颗?

  2.独立完成。

  3.学生列式计算:49÷7=7。

  4.学生比较小结:用七七四十九的口诀只能写一道除法算式,因为写出的除数和商相同。

  5.学生举例:哪些口诀只能写一道除法算式。【品析:通过情景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经历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在比较中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乘法与除法的联系,体会一道乘法算式有的能改成两道除法算式,有的只能改成一道除法算式。同时在教学中体现由扶到放的过程,引导学生利用知识迁移进行独立探究。】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在学*完例1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及时消化吸收,请学生同桌之间互相叙述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和算法。然后教师提出质疑问题,引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系统整理。

  质疑一: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与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

  相同点:

  ①用乘法口诀求商时,都是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

  ②解决有关*均分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不同点: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用2~6的乘法口诀;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使用7、8的乘法口诀。

  质疑二: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是什么?

  这个问题可以指导学生组内讨论,归纳总结。

  ①找出已知条件;

  ②找出所求的问题;

  ③分析条件与问题间的关系。

  ④列式计算解决问题。【品析:本环节设置在本课新授知识完成之后,通过“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与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形成系统知识链。】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在师生共同总结之后,简单回顾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商就是几。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在新授部分,为了让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我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同时要求学生说说图中出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用小黑板出示相关的内容,然后让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通过以上的引导进入例1的教学,也就是第一个数学信息。为了让学生掌

  握解答实际问题的方法,我先让学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条件、问题,由问题的分析找到所需要的条件。使学生初步掌握解答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同时也让学生明白要求*均每行挂几面小旗,也就是求56里面有几个8,用除法计算,让学生熟练掌握包含除法的题型。怎样计算56÷8呢?学生先回忆前面学过的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即想乘算除。为了便于解答方法的学*,我教给学生一些通俗的语言,如:看着被除数背除数的乘法口诀。其次,通过改变条件的办法,让学生明白一句乘法口诀可以写两道除法算式。其余的两道题放手让学生自己解答,同时提出要求:边算边想用了哪句口诀。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7×8=56 口诀:七八五十六

  56÷8=7 口诀:(七)八五十六

  56÷7=88 口诀:七(八)五十六

  ↑ ↑

  除数是几就说几的乘法口诀

  第2课时 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内容

  人教二年级下册教材第39页例2及“做一做”。

  内容简析

  例2 教学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其呈现方式与例1相同,继续利用矩形模型引出除法算式,只是将乘法算式去掉了,让学生继续利用迁移学*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进一步形成“用一句乘法口诀可以计算两个除法算式”的认知结构。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借助矩形模型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乘法与除法间的关系,培养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

  3.初步学会运用迁移的方法进行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在自我探究中掌握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正确运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法与学法

  1.本节课求商的思路和方法与前面是一致的,教学中采用谈话、指导相结合的数学方法,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中归纳出求商的方法,利用所学的知识更进一步地了解乘除法的内在联系,并在游戏中巩固新知。

  2.本课时在学生掌握了用2~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小组合作研讨法,让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比较和推理,自主探究用9的口诀求商的方法。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课件展示法:课件出示主题图片。上节课我们一起探索了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但是主题图片上还布置了很多心形的气球,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特写问题图片: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我们带来27个心形气球,每9个摆一行。问题:根据信息,你能利用手上的学具摆一摆吗?课件出示例题2图片。【品析:这种导入方式,与课本例题内容贴合,可直接过渡到教材例题中。】 故事描述法:嗨,小朋友们,过六一啦,我们心形气球来给小朋友们庆祝六一,要装扮咱们的教室,我们一共来了27个伙伴,怎么站呢?站9列,那要站成几行?站3行,每行要站几个?怎么计算,我头都大了。哈哈,其实我的头本来就大!我们只会飞,我们可以不会数学,现在都讲究合作共赢。哪位小朋友能帮我们解决这些数学问题,我们就跟他一起玩,庆祝我们的六一儿童节。【品析:把心形气球卡通拟人化,用故事的形式引出问题,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进入数学情境中,开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为后面开启生动活跃的课堂氛围做了铺垫。】 趣味儿歌法:同学们喜欢儿歌吗?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优美的儿歌,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多媒体出示《数九歌》,配乐朗读,并一一出示相对应的景色)学生说说听儿歌的感受。这首《数九歌》告诉了我们数九寒天的一些天气变化,你们知道吗?这首儿歌里还有很多的数学知识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品析:用学生喜爱的儿歌导入新课,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兴趣和探究欲望,又为后面练*的设计做好了铺垫。】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例2情景图。

  (1)看图填一填。

  ( )×( )=( )

  ( )÷( )=( )

  ( )÷( )=( )

  (2)汇报交流。

  ①彩球的总个数。

  提问:用什么方法求的,你是怎样想的?

  预设:用乘法求。从行数考虑,每行摆9个,摆了3行,共27个;从颜色考虑,红、紫、绿三种颜色,每种颜色9个,共27个。

  ②看图提问题。

  预设:有27个心形气球,每行9个,可以求什么?(能摆多少行?)

  如果知道有27个气球,每行摆9个,怎么求一共可以摆几行呢?

  学生提问并列式,集体交流,27÷9怎么计算,用哪句口诀呢?(三九二十七)

  追问:根据“三九二十七”,你还能想到和它有关的另一道除法算式吗?

  如果知道有27个气球,摆了3行,怎么求每行摆几个呢?(列式27÷3,根据口诀“三九二十七”可以计算出结果是9)

  是不是所有的乘法口诀和所有的乘法算式都能写出两道除法算式呢?

  2.学生举例。

  像例题一样用9的乘法口诀写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并注意特殊情况。(如九九八十一的口诀)

  3.感悟算理。

  让学生明白用一句9的乘法口诀可以计算三道算式的道理。【品析:通过在情景图下面直接给出三组算式的形式,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直接得出结论。在汇报交流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与除法的联系,充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的能力。】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在学*完例2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及时消化吸收,请学生同桌之间互相叙述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和算理。然后教师提出质疑问题,引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系统整理。

  质疑一:用9的乘法口诀与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

  相同点:①用乘法口诀求商时,都是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

  ②解决有关*均分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不同点: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使用7、8的乘法口诀;用9的乘法口诀求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教学内容

  人教二年级下册教材第100~102页的例1、例2及第103页“做一做”、第105页练*二十的第2、6题。

  内容简析

  例1 认识质量单位“克”。教材借助一包口香糖、一包菊花茶和一袋瓜子这些常见、带有质量标示的物品,使学生直观认识克的作用——用来计量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

  例2 认识质量单位“千克”。与例1编排思路相同,同样借助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使学生直观地看到质量单位千克的作用——计量比较重的物品的质量。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和交流,使学生了解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及计量工具,知道1千克=1000克。

  2.在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的实践活动中,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并学会以此为标准去估量物体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了解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质量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感受到学*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的物体有多重,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教法与学法

  1.本课时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通过数学的加工整理,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达到懂得使用数学的语言描述身边物体质量的状态,并能根据实际情况估计出物体的质量,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体验学*质量单位的实际意义。

  2.本课时学生的学*主要是通过亲自掂一掂、说一说、估一估等一系列实践操作方法来学*克和千克,建立数学模型思想。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课件展示法:课件出示主题图中超市水果区域的情境,特别要突出标签上的钱数和500克、1千克等。请学生结合自己买东西的经验,说一说在图中发现的数学信息。

  师生交流:我们在买东西时,经常要称一称物品的质量,在数学上我们称为物品的质量。像图中的水

  果,都是按500克或1千克多少钱来标价的。要表示物品有多重,就需要用到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教师板书课题:克和千克。)

  【品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了解常见的计量单位,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思维。】

  实践操作法: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去商店买东西吧!你买过什么?这是老师昨天在超市买的两袋东西。(出示:一袋盐和一袋洗衣粉)

  1.猜一猜:哪一袋重一些?

  2.掂一掂:哪一袋重一些?

  要知道食品准确的质量该怎么办呢?(用秤称一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用秤称物品及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品析:直接用实践操作,掂一掂,感受质量,引出质量单位克和千克,为后面开启生动活跃的课堂氛围作了铺垫。】 游戏体验法:请三位学生到台前做“背一背”的游戏:请一位同学背另外两位同学(一胖一瘦,轻重对比明显)。背的同学把感受讲给同学们听,让学生感受到人是有轻重的。再请学生掂一掂桌上或带来的物体,感受物体的轻重并互相说一说。

  【品析:在游戏中感悟物品的质量,体验轻重,在欢快的游戏中开始了对物品质量问题的思考。】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认识“克”。

  (1)借助实物感知克。

  ①课件出示超市里常见的用“克”作单位的食品包装袋,让学生初步感知“克”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积累生活经验。

  ②观察交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了解关于它们轻重的信息。

  ③小组活动:每一位同学用手掂一掂老师准备好的口香糖、菊花茶、袋装瓜子,体验3克、12克、100克分别是多重。

  ④全班汇报:说一说掂量后的感受,轻还是重。

  ⑤师生小结: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克也可以用符号“g”表示。教师板书:克(g)。

  ⑥你们知道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以克作单位的物品吗?

  (2)掂一掂,体验1克有多重。

  让学生取出自己准备的2分硬币,先放在手中掂一掂,再闭上眼睛感受它的轻重,并把这种感觉记在心里。

  (3)找一找,巩固1克的质量观念。

  ①小组活动:在老师准备的物品中找一找、掂一掂,看看还有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

  ②对比试验:让学生试着从装黄豆的袋子里取出一些黄豆,使这些黄豆共重1克。

  ③提练方法:操作后交流汇报,你用什么方法取出1克黄豆?

  ④质疑交流:怎样验证多少粒黄豆重1克?(用称一称的方法来验证)教师指出称比较轻的物品我们常用天*。

  2.认识天*。

  (1)看一看:①出示天*。通常我们把要称的物品放在左盘,右盘放砝码。②介绍砝码。砝码中最轻的只有1克,这盒砝码中最重的是100克,你们知道砝码是用什么作单位的吗?

  (2)称一称:演示利用天*称1克黄豆的过程。

  (3)掂一掂:请每个小组都取出约1克重的黄豆,感受1克有多重。

  (4)估一估:呈现教材第101页的“做一做”,让学生进行判断,并说明判断的方法。该题以1克为标准,估量物品的轻重。以此使学生初步掌握估量的方法,以选定的标准去比较。最后通过说出生活中比1克轻的物品,进一步巩固对1克的认识。【品析: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找一找等实际操作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质量的轻重,明确“克”用于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学*的意识。】

  3.认识“千克”。

  (1)做一做,初步感知千克。

  ①出示例2大桶洗衣液和一箱苹果的实物图。

  ②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了解关于它们轻重的信息。

  ③多请一些学生来提一提这两样物品,谈谈自己的感受。

  ④师生小结: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也可以用符号“kg”来表示。教师板书:千克(kg)。

  (2)算一算,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①教师出示2袋盐,每袋500克,学生算出一共有多重。预设1:1000克 ;预设2:1千克。

  ②教师小结:对,1千克等于1000克。板书:1千克=1000克。

  (3)掂一掂,体验1千克有多重。

  ①小组活动:每一位同学用手掂一掂老师准备好的2袋盐,在心里记住它的质量。在老师准备的其他物品中找出重1千克的物品,看谁找得准。

  ②交流找法: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找的。

  ③操作比较:小组内每个同学轮流一手拿着1克的物品,一手拿着1千克的物品,掂一掂、比一比,说说自己的感受。

  (4)游戏:猜一猜。

  出示一物体,教师知道它的准确质量,让学生猜一猜。在猜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猜的数据运用“重一些”“重得多”“轻一些”“轻得多”来进行提示。并适当请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猜的,引导学生运用参照物对比着来猜物体的质量,提高估量的准确性。谁猜中了,就将物品奖给谁。

  【品析:在学生认识克的基础上,通过做一做、算一算、掂一掂等操作活动,让学生自主发现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具体感知1千克的实际质量,并将它与熟悉的物品质量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建立1千克的质量观念。】

  4.认识用千克作单位的几种秤。

  (1)认识盘秤。

  ①课件出示盘秤,教师介绍盘秤的名称。让学生观察,并找找盘秤的单位。

  ②课件演示盘秤上放入1千克洗衣粉,指针指向1,让学生认一认有多重。还可以变换几种质量让学生加以辨认。

  (2)认识弹簧秤。

  ①课件出示弹簧秤,教师介绍弹簧秤的名称。让学生观察,并找找弹簧秤的单位。

  ②课件出示弹簧秤挂上5个一袋的西红柿,指针指向1,让学生认一认是多重,有几个。

  ③这个弹簧秤最多可以称几千克的物品?你是怎样想的?

  (3)认识体重秤。

  ①课件出示体重秤,教师介绍体重秤的名称。让学生观察,并找找体重秤的单位。

  ②课件演示一个学生称体重时,指针指向20和25之间的'23处,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读出该生的体重。

  ③通过对三种秤的观察,你发现在测量时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吗?

  【品析:让学生认识用千克作单位的几种秤,了解不同的秤称物体的方法,逐渐丰富对1千克的感知,使他们真正感受到1千克有多重,进一步加强直观感受,深化对千克的认识。】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质疑:生活中哪些物品大约有1克重,哪些物品有1千克重?

  学生列举交流,比如1个2分硬币、1粒花生米、2粒黄豆等大约有1克重;2瓶500毫升的矿泉水、1升大瓶可乐、16个鸡蛋、4袋牛奶等大约有1千克重。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这节课我们不但认识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还知道了这两个质量单位之间的关系。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教材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质量观念,教材的安排是分两个课时认识克和千克的。由于这一节是学*质量单位的开始,学生虽然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但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而质量单位又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为了使学生建立正确的质量观念,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着力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活动,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感性到理性,关注学生在学*活动中的感知体验,切实让学生建立质量观念。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克和千克的认识

  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g)作单位;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kg)作单位。

  ↓ ↓

  1个2分硬币约重1克 2袋盐约重1千克

  ↓ ↓

  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天*来称 比较重的物品常用秤来称

  第2课时 解 决 问 题

  教学内容

  人教二年级下册教材第104页例3、“做一做”及第106页练*二十的第9题。

  内容简析

  例3 安排了解决问题的内容,意在巩固学生已经建立的1千克的质量观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量能力。题目要求比较简单,但越简单可能越觉得无从下手,要引导学生转到对苹果个数的关注上,由此唤起学生已有的称量的经验。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感受质量单位,建立千克与克的质量观念,牢固掌握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2.学生在实践、观察和推算的活动中,能够根据物体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量能力。

  3.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建立积极的数学学*情感。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通过估量解决问题。灵活运用估量的方法解决问题,形成估量策略。

  教法与学法

  1.本课时学生应用已学的质量单位的知识,通过估量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巩固建立1千克的质量观念,而且培养学生的估量意识,帮助学生积累估量的经验,形成估量策略。

  2.本课时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运用与他人合作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猜谜语法:衣服有绿又有红,味道酸酸又甜甜,多多和它做朋友,小脸红红人人爱。猜一猜这是什么水果?(苹果)大家经常吃苹果,苹果有大有小,谁能估计一下几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老师这里有20个苹果,大家估计一下大约重多少千克。

  【品析:猜谜语调动了学生的学*兴趣,然后老师借着学生的兴奋情绪,提出估计几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的问题,为新授做好了引导。】

  实践体验法:老师带来几个苹果,它们有大有小,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掂一掂,估计几个苹果大约有1千克。学生用手掂一掂苹果,交流苹果的轻重大小,估计几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然后教师出示例题3:王奶奶摘了20个苹果,估计一下大约重多少千克。进入新课教学之中。

  【品析:学生积极参与实践体验法,通过讨论交流,确认几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为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估一估。

  (1)对比自己熟悉的物品质量,估一估1千克苹果的个数。

  (2)学生汇报。

  2.称一称。

  (1)小组活动:称1千克苹果并数一数个数。

  (2)汇报各小组称重的结果,教师记录。

  (3)观察记录的数据,从数量上发现规律。

  (4)讨论:同样都是1千克苹果,为什么称出的个数会不一样呢?

  【品析:在本环节中,设计了“先估再称”这个有效的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活动代替老师的讲解,全班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通过估计1千克苹果大约有多少个,既培养了学生的估量意识,又渗透了辨证思想的启蒙教育。】

  3.提出问题。

  (1)出示例3:王奶奶摘了20个苹果,估计一下大约重多少千克。

  (2)学生读题后汇报发现的信息。

  (3)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进行估量。通过“知道了什么?”环节理解教学,注意突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估计。

  师:要想知道20个苹果大约有多重,你可以用什么方法去估量?

  预设一:

  生:估一估每个苹果有多重,再算出20个苹果的质量。

  师:这是一种办法。你估计一下一个苹果有多重?

  生:200克。

  师:那20个苹果就有20个200克。你认为计算起来怎么样?

  生:用加法算比较麻烦。

  师:那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预设二:

  生:先估一估1千克有几个苹果。

  师: 以你的生活经验,1千克一般有几个苹果?

  生:5个。

  师:那就可以每5个苹果放一堆。(用电子笔将5个苹果圈一圈。)这样的话,就是求什么?

  生:20里面有几个5?

  4.解决问题。

  (1)通过阅读“怎样解答?”两个学生的对话,突出了估计的方法,即运用前面建立的1千克的质量观念作标准估出结果。同时,通过答案的文字呈现突出了估计的标准。

  (2)引导学生按苹果大小的不同列式推理出20个苹果大约重多少千克。

  (3)分组解决问题。

  第一、二两组解决如果苹果1千克4个,20个大约重多少千克;第三、四两组解决如果苹果1千克5个,20个大约重多少千克。

  (4)汇报交流。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

  教学内容

  人教二年级下册教材第59~60页例1及第60页“做一做”。

  内容简析

  例1 借助*均分物的操作活动,先进行恰好分完的操作活动,并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再进行有剩余的操作活动,通过对比使学生体会其异同,帮助学生理解有剩余的情况,并用除法算式表示。通过与表内除法的对比,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认识余数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通过主题图教学,让学生知道计算问题是从生活实际中产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及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能够准确求出余数。

  教法与学法

  1、本课时运用自主学*法,引导学生通过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把物品*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2、本课时学生的学*主要是通过总结、归纳、抽象、概括等方法来学*。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故事描写法:周末小熊打算请2个好朋友到他家做客,加上小熊一共3人,他想请大家一起吃草莓。可是他打开冰箱一看,发现只有7个草莓,3人怎么分7个草莓呢?他很苦恼。聪明的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他为什么苦恼吗?谁能来说一说?(不能把草莓*均分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探究的内容——有余数的除法(板书)。【品析:把教材中的情景进行了改编,增加了课堂的趣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新知教学做了充分的准备。】 活动导入法:请同学们拿出10个小圆片。

  ①把10个圆片*均分成2份,每份有几个?

  ②把10个圆片*均分成3份,每份有几个?

  (学生说法不一:有的说不能分,有的说分不出来)

  这样的问题究竟应该怎样解决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新内容,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品析:活动导入,让学生动手操作,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并思考没有刚好分完怎么办?于是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随着老师的引导进入新知的学*中。】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复*表内除法的意义。

  *常我们分东西,有时候能正好*均分完,有时候不能正好分完,剩下的又不够再分。剩下不够再分的数就叫余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有余数的除法”(出示课题)。

  (1)课件出示6个草莓图: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2)学生交流获取信息。

  (3)利用学具实际操作。

  (4)用算式表示操作的过程。课件出示6个草莓摆放的结果图:

  (5)小组内说说6÷2=3(盘),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品析:沟通操作过程、算式、语言表达之间的转换,使学生明白它们的意思是一样的,只是表达的形式不同。】2、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1)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均分时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

  ①课件出示7个草莓图: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②学生利用学具操作。

  ③交流发现的问题:剩下一个草莓。

  (2)在交流中确定表示*均分时有剩余的方法。

  ①学生用算式表示刚才摆的过程,教师巡视,选取典型案例。

  ②教师板书规范写法:

  7÷2=3(盘)……1(个)

  余数

  ③读作:7除以2等于3余1。写法:首先在等号的右面写商,然后点上6个小圆点再写上余数。

  ④交流算式表示的意思,7、3、2、1各表示什么?明确“1”是剩下的草莓数,我们把它叫余数。

  (3)归纳总结,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①比较两次分草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②教师随学生的回答,用课件呈现下表。

  分的物品 几个一份 分的结果 算式表达

  6个草莓 每2个一盘 分了3盘,正好分完 6÷2=3(盘)

  7个草莓 每2个一盘 分了3盘,还剩1个 7÷2=3(盘)……1(个)

  【品析: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摆学具的直观方式让学生在与表内除法的对比中,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给学生创设自主构建知识的空间。】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在学*完例1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及时消化吸收,请学生同桌之间互相叙述余数和有余数除法的含义。然后教师提出质疑问题,引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系统整理。

  质疑一:什么是余数?余数的单位名称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归纳:当*均分一些物品有剩余且不够再分的时候,剩余的数叫余数。余数的单位名称和被除数的单位名称相同。

  质疑二:什么是有余数的除法?

  学生讨论后总结:带有余数的除法就是有余数的除法。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本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聪明的你能帮老师简单总结一下刚刚我们都学*了哪些内容吗?

  “本节课中,我们明白了*均分后有剩余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表示。也知道余数的单位名称和被除数的单位名称一样。”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本节课,我使用故事导入,通过小熊分草莓招待客人,草莓有剩余的情况,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

  让他们初步感受到余数就在自己的身边,体会余数的意义。

  打破原有教学模式,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活动。老师和学生是*等的对话关系,真正把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当出示问题时,先让学生自己独立尝试分一分,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是怎样做的,怎样想的,这样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趣味中学*,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1)

  7÷2=3(盘)……1(个)

  余数

  第2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2)

  教学内容

  人教二年级下册教材第61页例2及“做一做”。

  内容简析

  例2 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除法的含义,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和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

  3、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法与学法

  1、本课时主要是运用计算和对比的教学方法,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本课时学生的学*主要是通过总结、归纳、抽象、概括等方法来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操作实践法:如果摆1个正方形要用4根小棒,那么8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呢?怎样列式?8÷4=2(个)。

  学生动手实践,得到8根小棒可以摆2个正方形。

  如果是9根、10根、11根、12根小棒又会出现什么情况?接下来,咱们就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看看能摆几个这样的正方形。一人摆小棒,一人把摆的结果及所列的算式写在下面的记录单上。

  小棒根数 摆的结果 算式

  8根 8÷4=2(个)

  9根 9÷4=2(个)……1(根)

  【品析:在实践操作中,学生情趣盎然,积极参与,并把操作结果一一记录,为下一步观察、比较、分析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故事描述法:孙悟空开了一家眼镜店,给人做镜框,他做一个正方形的镜框用4根铝合金条。8根铝合金条可以做两个镜框;9根铝合金条可以做两个镜框,余下1根;10根铝合金条可以做两个镜框,余下2根;11根铝合金条可以做两个镜框,余下3根……真有趣,孙悟空的眼镜店里所包含的数学知识就是我们学*的有余数的除法。我们今天就跟孙悟空一起探究这些有余数的除法里有趣的数学问题——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品析:把用小棒摆正方形编写成孙悟空做镜框的童话故事,大大增加了课堂情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合作探究。

  (1)教师操作:在实物投影仪上用4根小棒摆出一个正方形。

  (2)学生思考:用8根小棒可以摆出几个正方形?你能列出除法算式吗?

  (3)小组合作:用9根、10根、11根、12根小棒摆出独立的正方形,看看能摆出几个,还剩多少根?(每组准备的小棒根数不同,共分成以下5种情况)

  (4)根据摆出的小棒图,列出除法算式。

  2、交流反馈。

  教师组织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将结果展示在黑板上。

  3、观察对比,发现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1)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些除法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2)组织学生讨论:

  ①你们发现余数有什么规律?

  ②质疑:为什么余数总是1、2、3而不是其他的数?

  ③猜想并验证:余数可能是4或5吗?为什么?

  ④余数和谁有关系?是怎样的关系?

  (3)教师小结并板书:

  余数既不能比4大,也不能和4相等,也就是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余数<除数。(板书)

  【品析:充分让学生进行操作实践,实践操作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点印象更深刻。】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

  1.课件出示(教师讲述):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昆虫们欢快地飞舞,瞧,它们正向我们飞来,可是我们只能看见它们的半个身影,你能猜出它们分别是什么昆虫吗?

  2.学生猜想,课件呈现完整的昆虫。

  3.教师质疑: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二)交流引入

  1.观察交流:这些昆虫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这些昆虫上下或左右两边都是完全相同的,我们就说它们是对称的。(板书:对称)

  【设计意图:从大自然中的昆虫引出对称图形的一半,让学生在猜想中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初步感受对称现象,丰富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剪一剪,初步感知轴对称现象。

  1.初剪对称图形,思考探索。

  学生动手剪一只“蝴蝶”,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展示,优化剪法。

  为什么有的小朋友剪出的蝴蝶非常逼真,有的`小朋友剪出的蝴蝶却不像呢?为什么要对折?为什么只要画“蝴蝶”的一半?

  3.再剪对称图形,感受对称。

  先对折,再画一画、剪一剪,用这种方法再剪一个其它的对称图形。

  (二)赏一赏,认识轴对称图形。

  1.互相欣赏作品,感受对称美。

  2.回顾剪法:这些美丽的图形你是怎么剪出来的?

  3.揭示特点,完善课题。

  像这样,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板书:两边完全重合),就称为轴对称图形。(板书:轴对称图形)对折时留下的折痕就是它们的对称轴。(板书:对称轴)

  4.巩固认识:指出你剪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三)折一折,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1.折一折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你有什么发现?

  2.*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理解“完全重合”的意思。)

  (四)辨一辨,辨别轴对称图形。

  1.下面这些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根据教材第29页的“做一做”改编)

  2.学生独立辨别,有困难的可以先折一折再判断。

  (五)找一找,感受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其实,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轴对称现象,请大家睁大眼睛到我们生活中去找一找。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剪一剪、赏一赏、折一折、辨一辨、找一找”等学*活动,在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中直观认识轴对称现象,知道对称轴,会用“对折”的方法辨认轴对称图形,同时感悟生活中五彩缤纷的对称现象,初步感知镜面对称现象,感受图形的对称美。】

  三、巩固练*,深化理解

  (一)基本练*

  1.教材第33页练*七第1题

  2.教材第33页练*七的第2题。

  (二)变式练*

  1.教材第33页练*七的第3题

  (三)拓展练*(教材第35页练*七的第11题)

  1.将一张正方形纸如下图所示,先对折两次,再剪去一个角,展开后是什么图形?

  2.想一想,再剪一剪。

  3.展示不同剪法展开后得到的不同图案。

  【设计意图:通过层层递进的练*,让学生在观察、判断等数学活动中,进一步巩固对轴对称图形的直观认识及辨别方法,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一)这节课你有收获吗?说一说。

  (二)走进生活,欣赏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课件配乐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归纳总结、谈收获让学生享受学*成功的快乐的同时,伴着优美的音乐,走进生活中的对称世界,不仅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更领略到那无处不在的对称美。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

  教学内容

  人教二年级下册教材第100~102页的例1、例2及第103页“做一做”、第105页练*二十的第2、6题。

  内容简析

  例1 认识质量单位“克”。教材借助一包口香糖、一包菊花茶和一袋瓜子这些常见、带有质量标示的物品,使学生直观认识克的作用——用来计量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

  例2 认识质量单位“千克”。与例1编排思路相同,同样借助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使学生直观地看到质量单位千克的作用——计量比较重的物品的质量。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和交流,使学生了解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及计量工具,知道1千克=1000克。

  2.在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的实践活动中,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并学会以此为标准去估量物体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了解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质量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感受到学*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的物体有多重,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教法与学法

  1.本课时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通过数学的加工整理,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达到懂得使用数学的语言描述身边物体质量的状态,并能根据实际情况估计出物体的质量,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体验学*质量单位的实际意义。

  2.本课时学生的学*主要是通过亲自掂一掂、说一说、估一估等一系列实践操作方法来学*克和千克,建立数学模型思想。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课件展示法:课件出示主题图中超市水果区域的情境,特别要突出标签上的钱数和500克、1千克等。请学生结合自己买东西的经验,说一说在图中发现的数学信息。

  师生交流:我们在买东西时,经常要称一称物品的质量,在数学上我们称为物品的质量。像图中的水

  果,都是按500克或1千克多少钱来标价的。要表示物品有多重,就需要用到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教师板书课题:克和千克。)

  【品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了解常见的计量单位,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思维。】

  实践操作法: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去商店买东西吧!你买过什么?这是老师昨天在超市买的两袋东西。(出示:一袋盐和一袋洗衣粉)

  1.猜一猜:哪一袋重一些?

  2.掂一掂:哪一袋重一些?

  要知道食品准确的质量该怎么办呢?(用秤称一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用秤称物品及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品析:直接用实践操作,掂一掂,感受质量,引出质量单位克和千克,为后面开启生动活跃的课堂氛围作了铺垫。】 游戏体验法:请三位学生到台前做“背一背”的游戏:请一位同学背另外两位同学(一胖一瘦,轻重对比明显)。背的同学把感受讲给同学们听,让学生感受到人是有轻重的。再请学生掂一掂桌上或带来的物体,感受物体的轻重并互相说一说。

  【品析:在游戏中感悟物品的质量,体验轻重,在欢快的游戏中开始了对物品质量问题的思考。】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认识“克”。

  (1)借助实物感知克。

  ①课件出示超市里常见的用“克”作单位的食品包装袋,让学生初步感知“克”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积累生活经验。

  ②观察交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了解关于它们轻重的信息。

  ③小组活动:每一位同学用手掂一掂老师准备好的口香糖、菊花茶、袋装瓜子,体验3克、12克、100克分别是多重。

  ④全班汇报:说一说掂量后的感受,轻还是重。

  ⑤师生小结: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克也可以用符号“g”表示。教师板书:克(g)。

  ⑥你们知道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以克作单位的物品吗?

  (2)掂一掂,体验1克有多重。

  让学生取出自己准备的2分硬币,先放在手中掂一掂,再闭上眼睛感受它的轻重,并把这种感觉记在心里。

  (3)找一找,巩固1克的质量观念。

  ①小组活动:在老师准备的物品中找一找、掂一掂,看看还有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

  ②对比试验:让学生试着从装黄豆的袋子里取出一些黄豆,使这些黄豆共重1克。

  ③提练方法:操作后交流汇报,你用什么方法取出1克黄豆?

  ④质疑交流:怎样验证多少粒黄豆重1克?(用称一称的方法来验证)教师指出称比较轻的物品我们常用天*。

  2.认识天*。

  (1)看一看:①出示天*。通常我们把要称的物品放在左盘,右盘放砝码。②介绍砝码。砝码中最轻的只有1克,这盒砝码中最重的是100克,你们知道砝码是用什么作单位的吗?

  (2)称一称:演示利用天*称1克黄豆的过程。

  (3)掂一掂:请每个小组都取出约1克重的黄豆,感受1克有多重。

  (4)估一估:呈现教材第101页的“做一做”,让学生进行判断,并说明判断的方法。该题以1克为标准,估量物品的轻重。以此使学生初步掌握估量的方法,以选定的标准去比较。最后通过说出生活中比1克轻的物品,进一步巩固对1克的认识。【品析: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找一找等实际操作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质量的轻重,明确“克”用于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学*的意识。】

  3.认识“千克”。

  (1)做一做,初步感知千克。

  ①出示例2大桶洗衣液和一箱苹果的实物图。

  ②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了解关于它们轻重的信息。

  ③多请一些学生来提一提这两样物品,谈谈自己的感受。

  ④师生小结: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也可以用符号“kg”来表示。教师板书:千克(kg)。

  (2)算一算,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①教师出示2袋盐,每袋500克,学生算出一共有多重。预设1:1000克 ;预设2:1千克。

  ②教师小结:对,1千克等于1000克。板书:1千克=1000克。

  (3)掂一掂,体验1千克有多重。

  ①小组活动:每一位同学用手掂一掂老师准备好的2袋盐,在心里记住它的质量。在老师准备的其他物品中找出重1千克的物品,看谁找得准。

  ②交流找法: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找的。

  ③操作比较:小组内每个同学轮流一手拿着1克的物品,一手拿着1千克的物品,掂一掂、比一比,说说自己的感受。

  (4)游戏:猜一猜。

  出示一物体,教师知道它的准确质量,让学生猜一猜。在猜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猜的数据运用“重一些”“重得多”“轻一些”“轻得多”来进行提示。并适当请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猜的,引导学生运用参照物对比着来猜物体的质量,提高估量的准确性。谁猜中了,就将物品奖给谁。

  【品析:在学生认识克的基础上,通过做一做、算一算、掂一掂等操作活动,让学生自主发现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具体感知1千克的实际质量,并将它与熟悉的物品质量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建立1千克的质量观念。】

  4.认识用千克作单位的几种秤。

  (1)认识盘秤。

  ①课件出示盘秤,教师介绍盘秤的名称。让学生观察,并找找盘秤的单位。

  ②课件演示盘秤上放入1千克洗衣粉,指针指向1,让学生认一认有多重。还可以变换几种质量让学生加以辨认。

  (2)认识弹簧秤。

  ①课件出示弹簧秤,教师介绍弹簧秤的名称。让学生观察,并找找弹簧秤的单位。

  ②课件出示弹簧秤挂上5个一袋的西红柿,指针指向1,让学生认一认是多重,有几个。

  ③这个弹簧秤最多可以称几千克的物品?你是怎样想的?

  (3)认识体重秤。

  ①课件出示体重秤,教师介绍体重秤的名称。让学生观察,并找找体重秤的单位。

  ②课件演示一个学生称体重时,指针指向20和25之间的23处,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读出该生的体重。

  ③通过对三种秤的观察,你发现在测量时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吗?

  【品析:让学生认识用千克作单位的几种秤,了解不同的秤称物体的方法,逐渐丰富对1千克的感知,使他们真正感受到1千克有多重,进一步加强直观感受,深化对千克的认识。】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质疑:生活中哪些物品大约有1克重,哪些物品有1千克重?

  学生列举交流,比如1个2分硬币、1粒花生米、2粒黄豆等大约有1克重;2瓶500毫升的矿泉水、1升大瓶可乐、16个鸡蛋、4袋牛奶等大约有1千克重。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这节课我们不但认识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还知道了这两个质量单位之间的关系。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教材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质量观念,教材的安排是分两个课时认识克和千克的。由于这一节是学*质量单位的开始,学生虽然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但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而质量单位又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为了使学生建立正确的质量观念,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着力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活动,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感性到理性,关注学生在学*活动中的感知体验,切实让学生建立质量观念。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克和千克的认识

  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g)作单位;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kg)作单位。

  ↓ ↓

  1个2分硬币约重1克 2袋盐约重1千克

  ↓ ↓

  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天*来称 比较重的物品常用秤来称

  第2课时 解 决 问 题

  教学内容

  人教二年级下册教材第104页例3、“做一做”及第106页练*二十的第9题。

  内容简析

  例3 安排了解决问题的内容,意在巩固学生已经建立的1千克的质量观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量能力。题目要求比较简单,但越简单可能越觉得无从下手,要引导学生转到对苹果个数的关注上,由此唤起学生已有的称量的经验。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感受质量单位,建立千克与克的.质量观念,牢固掌握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2.学生在实践、观察和推算的活动中,能够根据物体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量能力。

  3.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建立积极的数学学*情感。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通过估量解决问题。灵活运用估量的方法解决问题,形成估量策略。

  教法与学法

  1.本课时学生应用已学的质量单位的知识,通过估量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巩固建立1千克的质量观念,而且培养学生的估量意识,帮助学生积累估量的经验,形成估量策略。

  2.本课时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运用与他人合作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猜谜语法:衣服有绿又有红,味道酸酸又甜甜,多多和它做朋友,小脸红红人人爱。猜一猜这是什么水果?(苹果)大家经常吃苹果,苹果有大有小,谁能估计一下几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老师这里有20个苹果,大家估计一下大约重多少千克。

  【品析:猜谜语调动了学生的学*兴趣,然后老师借着学生的兴奋情绪,提出估计几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的问题,为新授做好了引导。】

  实践体验法:老师带来几个苹果,它们有大有小,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掂一掂,估计几个苹果大约有1千克。学生用手掂一掂苹果,交流苹果的轻重大小,估计几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然后教师出示例题3:王奶奶摘了20个苹果,估计一下大约重多少千克。进入新课教学之中。

  【品析:学生积极参与实践体验法,通过讨论交流,确认几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为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估一估。

  (1)对比自己熟悉的物品质量,估一估1千克苹果的个数。

  (2)学生汇报。

  2.称一称。

  (1)小组活动:称1千克苹果并数一数个数。

  (2)汇报各小组称重的结果,教师记录。

  (3)观察记录的数据,从数量上发现规律。

  (4)讨论:同样都是1千克苹果,为什么称出的个数会不一样呢?

  【品析:在本环节中,设计了“先估再称”这个有效的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活动代替老师的讲解,全班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通过估计1千克苹果大约有多少个,既培养了学生的估量意识,又渗透了辨证思想的启蒙教育。】

  3.提出问题。

  (1)出示例3:王奶奶摘了20个苹果,估计一下大约重多少千克。

  (2)学生读题后汇报发现的信息。

  (3)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进行估量。通过“知道了什么?”环节理解教学,注意突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估计。

  师:要想知道20个苹果大约有多重,你可以用什么方法去估量?

  预设一:

  生:估一估每个苹果有多重,再算出20个苹果的质量。

  师:这是一种办法。你估计一下一个苹果有多重?

  生:200克。

  师:那20个苹果就有20个200克。你认为计算起来怎么样?

  生:用加法算比较麻烦。

  师:那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预设二:

  生:先估一估1千克有几个苹果。

  师: 以你的生活经验,1千克一般有几个苹果?

  生:5个。

  师:那就可以每5个苹果放一堆。(用电子笔将5个苹果圈一圈。)这样的话,就是求什么?

  生:20里面有几个5?

  4.解决问题。

  (1)通过阅读“怎样解答?”两个学生的对话,突出了估计的方法,即运用前面建立的1千克的质量观念作标准估出结果。同时,通过答案的文字呈现突出了估计的标准。

  (2)引导学生按苹果大小的不同列式推理出20个苹果大约重多少千克。

  (3)分组解决问题。

  第一、二两组解决如果苹果1千克4个,20个大约重多少千克;第三、四两组解决如果苹果1千克5个,20个大约重多少千克。

  (4)汇报交流。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菁华5篇)扩展阅读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菁华5篇)(扩展1)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0篇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第1课时 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内容

  人教二年级下册教材第37~38页例1及“做一做”。

  内容简析

  例1 与主题图中做小旗的情境紧密相连,教学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在编排上分为三个层次。首先,将第一组学生所做的56面旗子用矩形模型呈现出来,为学生沟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具体形象的支撑;其次,用乘法算式表征一共有多少面旗子,激活学生用乘法口诀求积的已有知识,确定用哪句乘法口诀计算,为用乘法口诀求商奠定基础;最后,呈现了两个有联系的除法算式,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进行求商的计算,并感受用同一句乘法口诀计算3个算式的道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2.借助矩形模型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乘法与除法间的关系。

  3.初步学会运用迁移的方法进行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

  教法与学法

  1.本课主要采用迁移规律,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及实物投影,运用引导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合作、讨论、自主探究、比较分析等方式进行学*。

  2.本课时学生的学*主要是自主合作探究,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自主探究“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课件展示法:

  师:同学们,我们将要迎来一个节日,一个属于同学们的节日,你们知道那叫什么节吗?

  生:六一儿童节。

  师:同学们喜欢过六一儿童节吗?为了准备这个属于我们小朋友自己的节日,二(1)班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忙着准备布置教室要用的东西。瞧,他们在干什么呢?(课件出示第37页情景图)【品析:直接用课件出示主题图,充分利用主题图,让学生经历从情景中发现信息、提出问题的过程。既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又为新知的构建搭建了桥梁。】 任务实践法:老师拿着叠小旗,挥动手中穿小旗的绳子说:“马上要过六一儿童节啦!我们打算用小旗串布置一下我们的教室。老师这里一共有56面小旗,我们要把它们*均穿在7条绳子上,每条绳子上要穿几面小旗?如果每条绳子上穿8面小旗,需要几根绳子?谁最先解决这两个问题,谁就担任这项任务的小组长。”【品析:以任务实践法导入,非常有挑战性,学生会跃跃欲试,积极开动脑筋,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进入学*亢奋状态之中。】 口算竞赛法:老师用卡片制作竞赛题,按要求说答案和应用的口诀:

  (1)①7×7=( ) 口诀:

  ②8×7=( ) 口诀:

  ③8×8=( ) 口诀:

  (2)①3×( )=21 口诀:

  ②( )×6=48 口诀:

  (3)将12个桃子*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多少个?

  用( )法计算,列式( ),口诀:

  在学生兴奋的竞赛抢答后,教师揭示课题。今天学*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品析:竞赛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动性,气氛热烈,每个学生都会积极参与其中,全身心投入。同时梳理已学的知识,激活已有的经验,为学生进一步探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一)引导解决挂小旗的情景问题。

  1.课件出示例1情景图,学生说说看到的信息。

  明确:8行小旗,每行7面。

  2.学生回答:怎样很快知道共有多少面小旗?

  (1)算一算:学生列式计算共有多少面小旗。如:7×8=56或8×7=56。

  (2)想一想:你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用了哪句口诀?

  3.改变条件并探究。

  结合情景图,教师提问:如果我们做了56面小旗,要挂8行,每行挂几面?

  (1)数一数: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发现每行7面。

  (2)算一算:根据除法意义,引导学生列式。(56÷8)

  (3)说一说:怎样求商,汇报交流想法。(用七八五十六的口诀)

  结合情景图,引导学生提问:如果我们做了56面小旗,每行挂7面,可以挂几行?

  (1)学生独立解决。

  (2)反馈各自想法。

  4.引导比较,提炼方法。

  (1)比较:两道除法算式的计算过程。

  (2)提炼:用七八五十六的口诀可以解决这两道除法计算。

  (二)自主解决分星星的情景问题。

  1.课件出示:我们做了49颗星星,*均分给7个小组。每组分了多少颗?

  2.独立完成。

  3.学生列式计算:49÷7=7。

  4.学生比较小结:用七七四十九的口诀只能写一道除法算式,因为写出的除数和商相同。

  5.学生举例:哪些口诀只能写一道除法算式。【品析:通过情景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经历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在比较中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乘法与除法的联系,体会一道乘法算式有的能改成两道除法算式,有的只能改成一道除法算式。同时在教学中体现由扶到放的过程,引导学生利用知识迁移进行独立探究。】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在学*完例1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及时消化吸收,请学生同桌之间互相叙述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和算法。然后教师提出质疑问题,引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系统整理。

  质疑一: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与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

  相同点:

  ①用乘法口诀求商时,都是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

  ②解决有关*均分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不同点: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用2~6的乘法口诀;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使用7、8的乘法口诀。

  质疑二: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是什么?

  这个问题可以指导学生组内讨论,归纳总结。

  ①找出已知条件;

  ②找出所求的问题;

  ③分析条件与问题间的关系。

  ④列式计算解决问题。【品析:本环节设置在本课新授知识完成之后,通过“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与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形成系统知识链。】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在师生共同总结之后,简单回顾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商就是几。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在新授部分,为了让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我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同时要求学生说说图中出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用小黑板出示相关的内容,然后让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通过以上的引导进入例1的教学,也就是第一个数学信息。为了让学生掌

  握解答实际问题的方法,我先让学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条件、问题,由问题的分析找到所需要的条件。使学生初步掌握解答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同时也让学生明白要求*均每行挂几面小旗,也就是求56里面有几个8,用除法计算,让学生熟练掌握包含除法的题型。怎样计算56÷8呢?学生先回忆前面学过的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即想乘算除。为了便于解答方法的学*,我教给学生一些通俗的语言,如:看着被除数背除数的乘法口诀。其次,通过改变条件的办法,让学生明白一句乘法口诀可以写两道除法算式。其余的两道题放手让学生自己解答,同时提出要求:边算边想用了哪句口诀。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7×8=56 口诀:七八五十六

  56÷8=7 口诀:(七)八五十六

  56÷7=88 口诀:七(八)五十六

  ↑ ↑

  除数是几就说几的乘法口诀

  第2课时 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内容

  人教二年级下册教材第39页例2及“做一做”。

  内容简析

  例2 教学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其呈现方式与例1相同,继续利用矩形模型引出除法算式,只是将乘法算式去掉了,让学生继续利用迁移学*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进一步形成“用一句乘法口诀可以计算两个除法算式”的认知结构。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借助矩形模型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乘法与除法间的关系,培养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

  3.初步学会运用迁移的方法进行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在自我探究中掌握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正确运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法与学法

  1.本节课求商的思路和方法与前面是一致的,教学中采用谈话、指导相结合的数学方法,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中归纳出求商的方法,利用所学的知识更进一步地了解乘除法的内在联系,并在游戏中巩固新知。

  2.本课时在学生掌握了用2~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小组合作研讨法,让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比较和推理,自主探究用9的口诀求商的方法。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课件展示法:课件出示主题图片。上节课我们一起探索了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但是主题图片上还布置了很多心形的气球,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特写问题图片: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我们带来27个心形气球,每9个摆一行。问题:根据信息,你能利用手上的学具摆一摆吗?课件出示例题2图片。【品析:这种导入方式,与课本例题内容贴合,可直接过渡到教材例题中。】 故事描述法:嗨,小朋友们,过六一啦,我们心形气球来给小朋友们庆祝六一,要装扮咱们的教室,我们一共来了27个伙伴,怎么站呢?站9列,那要站成几行?站3行,每行要站几个?怎么计算,我头都大了。哈哈,其实我的头本来就大!我们只会飞,我们可以不会数学,现在都讲究合作共赢。哪位小朋友能帮我们解决这些数学问题,我们就跟他一起玩,庆祝我们的六一儿童节。【品析:把心形气球卡通拟人化,用故事的形式引出问题,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进入数学情境中,开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为后面开启生动活跃的课堂氛围做了铺垫。】 趣味儿歌法:同学们喜欢儿歌吗?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优美的儿歌,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多媒体出示《数九歌》,配乐朗读,并一一出示相对应的景色)学生说说听儿歌的感受。这首《数九歌》告诉了我们数九寒天的一些天气变化,你们知道吗?这首儿歌里还有很多的数学知识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品析:用学生喜爱的儿歌导入新课,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兴趣和探究欲望,又为后面练*的设计做好了铺垫。】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例2情景图。

  (1)看图填一填。

  ( )×( )=( )

  ( )÷( )=( )

  ( )÷( )=( )

  (2)汇报交流。

  ①彩球的总个数。

  提问:用什么方法求的,你是怎样想的?

  预设:用乘法求。从行数考虑,每行摆9个,摆了3行,共27个;从颜色考虑,红、紫、绿三种颜色,每种颜色9个,共27个。

  ②看图提问题。

  预设:有27个心形气球,每行9个,可以求什么?(能摆多少行?)

  如果知道有27个气球,每行摆9个,怎么求一共可以摆几行呢?

  学生提问并列式,集体交流,27÷9怎么计算,用哪句口诀呢?(三九二十七)

  追问:根据“三九二十七”,你还能想到和它有关的另一道除法算式吗?

  如果知道有27个气球,摆了3行,怎么求每行摆几个呢?(列式27÷3,根据口诀“三九二十七”可以计算出结果是9)

  是不是所有的乘法口诀和所有的乘法算式都能写出两道除法算式呢?

  2.学生举例。

  像例题一样用9的乘法口诀写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并注意特殊情况。(如九九八十一的口诀)

  3.感悟算理。

  让学生明白用一句9的乘法口诀可以计算三道算式的道理。【品析:通过在情景图下面直接给出三组算式的形式,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直接得出结论。在汇报交流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与除法的联系,充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的能力。】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在学*完例2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及时消化吸收,请学生同桌之间互相叙述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和算理。然后教师提出质疑问题,引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系统整理。

  质疑一:用9的乘法口诀与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

  相同点:①用乘法口诀求商时,都是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

  ②解决有关*均分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不同点: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使用7、8的乘法口诀;用9的乘法口诀求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数的概念是学生学*数学的基础,学生已经学*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本学期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在这一阶段,学生将认识更大的自然数。它不仅是大数计算的基础,而且是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必须让学生切实学好。

  一.本单元教材内容

  本单元内容包括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似数以及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教材将上述内容合成以下逻辑结构。

  二.教学总目标:

  根据教材的内容,确立了本单元的总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2.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

  教学内容

  人教二年级下册教材第100~102页的例1、例2及第103页“做一做”、第105页练*二十的第2、6题。

  内容简析

  例1 认识质量单位“克”。教材借助一包口香糖、一包菊花茶和一袋瓜子这些常见、带有质量标示的物品,使学生直观认识克的作用——用来计量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

  例2 认识质量单位“千克”。与例1编排思路相同,同样借助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使学生直观地看到质量单位千克的作用——计量比较重的物品的质量。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和交流,使学生了解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及计量工具,知道1千克=1000克。

  2.在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的实践活动中,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并学会以此为标准去估量物体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了解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质量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感受到学*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的物体有多重,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教法与学法

  1.本课时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通过数学的加工整理,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达到懂得使用数学的语言描述身边物体质量的状态,并能根据实际情况估计出物体的质量,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体验学*质量单位的实际意义。

  2.本课时学生的学*主要是通过亲自掂一掂、说一说、估一估等一系列实践操作方法来学*克和千克,建立数学模型思想。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课件展示法:课件出示主题图中超市水果区域的情境,特别要突出标签上的钱数和500克、1千克等。请学生结合自己买东西的经验,说一说在图中发现的数学信息。

  师生交流:我们在买东西时,经常要称一称物品的质量,在数学上我们称为物品的质量。像图中的水

  果,都是按500克或1千克多少钱来标价的。要表示物品有多重,就需要用到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教师板书课题:克和千克。)

  【品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了解常见的计量单位,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思维。】

  实践操作法: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去商店买东西吧!你买过什么?这是老师昨天在超市买的两袋东西。(出示:一袋盐和一袋洗衣粉)

  1.猜一猜:哪一袋重一些?

  2.掂一掂:哪一袋重一些?

  要知道食品准确的质量该怎么办呢?(用秤称一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用秤称物品及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品析:直接用实践操作,掂一掂,感受质量,引出质量单位克和千克,为后面开启生动活跃的课堂氛围作了铺垫。】 游戏体验法:请三位学生到台前做“背一背”的游戏:请一位同学背另外两位同学(一胖一瘦,轻重对比明显)。背的同学把感受讲给同学们听,让学生感受到人是有轻重的。再请学生掂一掂桌上或带来的物体,感受物体的轻重并互相说一说。

  【品析:在游戏中感悟物品的质量,体验轻重,在欢快的游戏中开始了对物品质量问题的思考。】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认识“克”。

  (1)借助实物感知克。

  ①课件出示超市里常见的用“克”作单位的食品包装袋,让学生初步感知“克”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积累生活经验。

  ②观察交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了解关于它们轻重的信息。

  ③小组活动:每一位同学用手掂一掂老师准备好的口香糖、菊花茶、袋装瓜子,体验3克、12克、100克分别是多重。

  ④全班汇报:说一说掂量后的感受,轻还是重。

  ⑤师生小结: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克也可以用符号“g”表示。教师板书:克(g)。

  ⑥你们知道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以克作单位的物品吗?

  (2)掂一掂,体验1克有多重。

  让学生取出自己准备的2分硬币,先放在手中掂一掂,再闭上眼睛感受它的轻重,并把这种感觉记在心里。

  (3)找一找,巩固1克的质量观念。

  ①小组活动:在老师准备的物品中找一找、掂一掂,看看还有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

  ②对比试验:让学生试着从装黄豆的袋子里取出一些黄豆,使这些黄豆共重1克。

  ③提练方法:操作后交流汇报,你用什么方法取出1克黄豆?

  ④质疑交流:怎样验证多少粒黄豆重1克?(用称一称的方法来验证)教师指出称比较轻的物品我们常用天*。

  2.认识天*。

  (1)看一看:①出示天*。通常我们把要称的物品放在左盘,右盘放砝码。②介绍砝码。砝码中最轻的只有1克,这盒砝码中最重的是100克,你们知道砝码是用什么作单位的吗?

  (2)称一称:演示利用天*称1克黄豆的过程。

  (3)掂一掂:请每个小组都取出约1克重的黄豆,感受1克有多重。

  (4)估一估:呈现教材第101页的“做一做”,让学生进行判断,并说明判断的方法。该题以1克为标准,估量物品的轻重。以此使学生初步掌握估量的方法,以选定的标准去比较。最后通过说出生活中比1克轻的物品,进一步巩固对1克的认识。【品析: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找一找等实际操作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质量的轻重,明确“克”用于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学*的意识。】

  3.认识“千克”。

  (1)做一做,初步感知千克。

  ①出示例2大桶洗衣液和一箱苹果的实物图。

  ②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了解关于它们轻重的信息。

  ③多请一些学生来提一提这两样物品,谈谈自己的感受。

  ④师生小结: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也可以用符号“kg”来表示。教师板书:千克(kg)。

  (2)算一算,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①教师出示2袋盐,每袋500克,学生算出一共有多重。预设1:1000克 ;预设2:1千克。

  ②教师小结:对,1千克等于1000克。板书:1千克=1000克。

  (3)掂一掂,体验1千克有多重。

  ①小组活动:每一位同学用手掂一掂老师准备好的2袋盐,在心里记住它的质量。在老师准备的其他物品中找出重1千克的物品,看谁找得准。

  ②交流找法: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找的。

  ③操作比较:小组内每个同学轮流一手拿着1克的物品,一手拿着1千克的物品,掂一掂、比一比,说说自己的感受。

  (4)游戏:猜一猜。

  出示一物体,教师知道它的准确质量,让学生猜一猜。在猜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猜的数据运用“重一些”“重得多”“轻一些”“轻得多”来进行提示。并适当请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猜的,引导学生运用参照物对比着来猜物体的质量,提高估量的准确性。谁猜中了,就将物品奖给谁。

  【品析:在学生认识克的基础上,通过做一做、算一算、掂一掂等操作活动,让学生自主发现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具体感知1千克的'实际质量,并将它与熟悉的物品质量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建立1千克的质量观念。】

  4.认识用千克作单位的几种秤。

  (1)认识盘秤。

  ①课件出示盘秤,教师介绍盘秤的名称。让学生观察,并找找盘秤的单位。

  ②课件演示盘秤上放入1千克洗衣粉,指针指向1,让学生认一认有多重。还可以变换几种质量让学生加以辨认。

  (2)认识弹簧秤。

  ①课件出示弹簧秤,教师介绍弹簧秤的名称。让学生观察,并找找弹簧秤的单位。

  ②课件出示弹簧秤挂上5个一袋的西红柿,指针指向1,让学生认一认是多重,有几个。

  ③这个弹簧秤最多可以称几千克的物品?你是怎样想的?

  (3)认识体重秤。

  ①课件出示体重秤,教师介绍体重秤的名称。让学生观察,并找找体重秤的单位。

  ②课件演示一个学生称体重时,指针指向20和25之间的23处,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读出该生的体重。

  ③通过对三种秤的观察,你发现在测量时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吗?

  【品析:让学生认识用千克作单位的几种秤,了解不同的秤称物体的方法,逐渐丰富对1千克的感知,使他们真正感受到1千克有多重,进一步加强直观感受,深化对千克的认识。】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质疑:生活中哪些物品大约有1克重,哪些物品有1千克重?

  学生列举交流,比如1个2分硬币、1粒花生米、2粒黄豆等大约有1克重;2瓶500毫升的矿泉水、1升大瓶可乐、16个鸡蛋、4袋牛奶等大约有1千克重。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这节课我们不但认识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还知道了这两个质量单位之间的关系。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教材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质量观念,教材的安排是分两个课时认识克和千克的。由于这一节是学*质量单位的开始,学生虽然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但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而质量单位又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为了使学生建立正确的质量观念,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着力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活动,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感性到理性,关注学生在学*活动中的感知体验,切实让学生建立质量观念。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克和千克的认识

  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g)作单位;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kg)作单位。

  ↓ ↓

  1个2分硬币约重1克 2袋盐约重1千克

  ↓ ↓

  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天*来称 比较重的物品常用秤来称

  第2课时 解 决 问 题

  教学内容

  人教二年级下册教材第104页例3、“做一做”及第106页练*二十的第9题。

  内容简析

  例3 安排了解决问题的内容,意在巩固学生已经建立的1千克的质量观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量能力。题目要求比较简单,但越简单可能越觉得无从下手,要引导学生转到对苹果个数的关注上,由此唤起学生已有的称量的经验。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感受质量单位,建立千克与克的质量观念,牢固掌握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2.学生在实践、观察和推算的活动中,能够根据物体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量能力。

  3.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建立积极的数学学*情感。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通过估量解决问题。灵活运用估量的方法解决问题,形成估量策略。

  教法与学法

  1.本课时学生应用已学的质量单位的知识,通过估量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巩固建立1千克的质量观念,而且培养学生的估量意识,帮助学生积累估量的经验,形成估量策略。

  2.本课时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运用与他人合作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猜谜语法:衣服有绿又有红,味道酸酸又甜甜,多多和它做朋友,小脸红红人人爱。猜一猜这是什么水果?(苹果)大家经常吃苹果,苹果有大有小,谁能估计一下几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老师这里有20个苹果,大家估计一下大约重多少千克。

  【品析:猜谜语调动了学生的学*兴趣,然后老师借着学生的兴奋情绪,提出估计几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的问题,为新授做好了引导。】

  实践体验法:老师带来几个苹果,它们有大有小,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掂一掂,估计几个苹果大约有1千克。学生用手掂一掂苹果,交流苹果的轻重大小,估计几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然后教师出示例题3:王奶奶摘了20个苹果,估计一下大约重多少千克。进入新课教学之中。

  【品析:学生积极参与实践体验法,通过讨论交流,确认几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为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估一估。

  (1)对比自己熟悉的物品质量,估一估1千克苹果的个数。

  (2)学生汇报。

  2.称一称。

  (1)小组活动:称1千克苹果并数一数个数。

  (2)汇报各小组称重的结果,教师记录。

  (3)观察记录的数据,从数量上发现规律。

  (4)讨论:同样都是1千克苹果,为什么称出的个数会不一样呢?

  【品析:在本环节中,设计了“先估再称”这个有效的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活动代替老师的讲解,全班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通过估计1千克苹果大约有多少个,既培养了学生的估量意识,又渗透了辨证思想的启蒙教育。】

  3.提出问题。

  (1)出示例3:王奶奶摘了20个苹果,估计一下大约重多少千克。

  (2)学生读题后汇报发现的信息。

  (3)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进行估量。通过“知道了什么?”环节理解教学,注意突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估计。

  师:要想知道20个苹果大约有多重,你可以用什么方法去估量?

  预设一:

  生:估一估每个苹果有多重,再算出20个苹果的质量。

  师:这是一种办法。你估计一下一个苹果有多重?

  生:200克。

  师:那20个苹果就有20个200克。你认为计算起来怎么样?

  生:用加法算比较麻烦。

  师:那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预设二:

  生:先估一估1千克有几个苹果。

  师: 以你的生活经验,1千克一般有几个苹果?

  生:5个。

  师:那就可以每5个苹果放一堆。(用电子笔将5个苹果圈一圈。)这样的话,就是求什么?

  生:20里面有几个5?

  4.解决问题。

  (1)通过阅读“怎样解答?”两个学生的对话,突出了估计的方法,即运用前面建立的1千克的质量观念作标准估出结果。同时,通过答案的文字呈现突出了估计的标准。

  (2)引导学生按苹果大小的不同列式推理出20个苹果大约重多少千克。

  (3)分组解决问题。

  第一、二两组解决如果苹果1千克4个,20个大约重多少千克;第三、四两组解决如果苹果1千克5个,20个大约重多少千克。

  (4)汇报交流。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

  教学内容

  人教二年级下册教材第100~102页的例1、例2及第103页“做一做”、第105页练*二十的第2、6题。

  内容简析

  例1 认识质量单位“克”。教材借助一包口香糖、一包菊花茶和一袋瓜子这些常见、带有质量标示的物品,使学生直观认识克的作用——用来计量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

  例2 认识质量单位“千克”。与例1编排思路相同,同样借助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使学生直观地看到质量单位千克的作用——计量比较重的物品的质量。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和交流,使学生了解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及计量工具,知道1千克=1000克。

  2.在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的实践活动中,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并学会以此为标准去估量物体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了解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质量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感受到学*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的物体有多重,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教法与学法

  1.本课时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通过数学的加工整理,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达到懂得使用数学的语言描述身边物体质量的状态,并能根据实际情况估计出物体的质量,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体验学*质量单位的实际意义。

  2.本课时学生的学*主要是通过亲自掂一掂、说一说、估一估等一系列实践操作方法来学*克和千克,建立数学模型思想。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课件展示法:课件出示主题图中超市水果区域的情境,特别要突出标签上的钱数和500克、1千克等。请学生结合自己买东西的经验,说一说在图中发现的数学信息。

  师生交流:我们在买东西时,经常要称一称物品的质量,在数学上我们称为物品的质量。像图中的水

  果,都是按500克或1千克多少钱来标价的。要表示物品有多重,就需要用到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教师板书课题:克和千克。)

  【品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了解常见的计量单位,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思维。】

  实践操作法: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去商店买东西吧!你买过什么?这是老师昨天在超市买的两袋东西。(出示:一袋盐和一袋洗衣粉)

  1.猜一猜:哪一袋重一些?

  2.掂一掂:哪一袋重一些?

  要知道食品准确的质量该怎么办呢?(用秤称一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用秤称物品及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品析:直接用实践操作,掂一掂,感受质量,引出质量单位克和千克,为后面开启生动活跃的课堂氛围作了铺垫。】 游戏体验法:请三位学生到台前做“背一背”的游戏:请一位同学背另外两位同学(一胖一瘦,轻重对比明显)。背的同学把感受讲给同学们听,让学生感受到人是有轻重的。再请学生掂一掂桌上或带来的物体,感受物体的轻重并互相说一说。

  【品析:在游戏中感悟物品的质量,体验轻重,在欢快的游戏中开始了对物品质量问题的思考。】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认识“克”。

  (1)借助实物感知克。

  ①课件出示超市里常见的用“克”作单位的食品包装袋,让学生初步感知“克”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积累生活经验。

  ②观察交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了解关于它们轻重的信息。

  ③小组活动:每一位同学用手掂一掂老师准备好的口香糖、菊花茶、袋装瓜子,体验3克、12克、100克分别是多重。

  ④全班汇报:说一说掂量后的感受,轻还是重。

  ⑤师生小结: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克也可以用符号“g”表示。教师板书:克(g)。

  ⑥你们知道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以克作单位的物品吗?

  (2)掂一掂,体验1克有多重。

  让学生取出自己准备的2分硬币,先放在手中掂一掂,再闭上眼睛感受它的轻重,并把这种感觉记在心里。

  (3)找一找,巩固1克的质量观念。

  ①小组活动:在老师准备的物品中找一找、掂一掂,看看还有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

  ②对比试验:让学生试着从装黄豆的袋子里取出一些黄豆,使这些黄豆共重1克。

  ③提练方法:操作后交流汇报,你用什么方法取出1克黄豆?

  ④质疑交流:怎样验证多少粒黄豆重1克?(用称一称的方法来验证)教师指出称比较轻的物品我们常用天*。

  2.认识天*。

  (1)看一看:①出示天*。通常我们把要称的物品放在左盘,右盘放砝码。②介绍砝码。砝码中最轻的只有1克,这盒砝码中最重的是100克,你们知道砝码是用什么作单位的吗?

  (2)称一称:演示利用天*称1克黄豆的过程。

  (3)掂一掂:请每个小组都取出约1克重的黄豆,感受1克有多重。

  (4)估一估:呈现教材第101页的“做一做”,让学生进行判断,并说明判断的方法。该题以1克为标准,估量物品的轻重。以此使学生初步掌握估量的方法,以选定的标准去比较。最后通过说出生活中比1克轻的物品,进一步巩固对1克的认识。【品析: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找一找等实际操作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质量的轻重,明确“克”用于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学*的意识。】

  3.认识“千克”。

  (1)做一做,初步感知千克。

  ①出示例2大桶洗衣液和一箱苹果的实物图。

  ②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了解关于它们轻重的信息。

  ③多请一些学生来提一提这两样物品,谈谈自己的感受。

  ④师生小结: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也可以用符号“kg”来表示。教师板书:千克(kg)。

  (2)算一算,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①教师出示2袋盐,每袋500克,学生算出一共有多重。预设1:1000克 ;预设2:1千克。

  ②教师小结:对,1千克等于1000克。板书:1千克=1000克。

  (3)掂一掂,体验1千克有多重。

  ①小组活动:每一位同学用手掂一掂老师准备好的2袋盐,在心里记住它的质量。在老师准备的其他物品中找出重1千克的物品,看谁找得准。

  ②交流找法: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找的。

  ③操作比较:小组内每个同学轮流一手拿着1克的物品,一手拿着1千克的物品,掂一掂、比一比,说说自己的感受。

  (4)游戏:猜一猜。

  出示一物体,教师知道它的准确质量,让学生猜一猜。在猜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猜的数据运用“重一些”“重得多”“轻一些”“轻得多”来进行提示。并适当请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猜的,引导学生运用参照物对比着来猜物体的质量,提高估量的准确性。谁猜中了,就将物品奖给谁。

  【品析:在学生认识克的基础上,通过做一做、算一算、掂一掂等操作活动,让学生自主发现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具体感知1千克的实际质量,并将它与熟悉的物品质量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建立1千克的质量观念。】

  4.认识用千克作单位的几种秤。

  (1)认识盘秤。

  ①课件出示盘秤,教师介绍盘秤的名称。让学生观察,并找找盘秤的单位。

  ②课件演示盘秤上放入1千克洗衣粉,指针指向1,让学生认一认有多重。还可以变换几种质量让学生加以辨认。

  (2)认识弹簧秤。

  ①课件出示弹簧秤,教师介绍弹簧秤的名称。让学生观察,并找找弹簧秤的单位。

  ②课件出示弹簧秤挂上5个一袋的西红柿,指针指向1,让学生认一认是多重,有几个。

  ③这个弹簧秤最多可以称几千克的物品?你是怎样想的?

  (3)认识体重秤。

  ①课件出示体重秤,教师介绍体重秤的名称。让学生观察,并找找体重秤的单位。

  ②课件演示一个学生称体重时,指针指向20和25之间的'23处,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读出该生的体重。

  ③通过对三种秤的观察,你发现在测量时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吗?

  【品析:让学生认识用千克作单位的几种秤,了解不同的秤称物体的方法,逐渐丰富对1千克的感知,使他们真正感受到1千克有多重,进一步加强直观感受,深化对千克的认识。】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质疑:生活中哪些物品大约有1克重,哪些物品有1千克重?

  学生列举交流,比如1个2分硬币、1粒花生米、2粒黄豆等大约有1克重;2瓶500毫升的矿泉水、1升大瓶可乐、16个鸡蛋、4袋牛奶等大约有1千克重。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这节课我们不但认识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还知道了这两个质量单位之间的关系。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教材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质量观念,教材的安排是分两个课时认识克和千克的。由于这一节是学*质量单位的开始,学生虽然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但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而质量单位又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为了使学生建立正确的质量观念,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着力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活动,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感性到理性,关注学生在学*活动中的感知体验,切实让学生建立质量观念。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克和千克的认识

  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g)作单位;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kg)作单位。

  ↓ ↓

  1个2分硬币约重1克 2袋盐约重1千克

  ↓ ↓

  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天*来称 比较重的物品常用秤来称

  第2课时 解 决 问 题

  教学内容

  人教二年级下册教材第104页例3、“做一做”及第106页练*二十的第9题。

  内容简析

  例3 安排了解决问题的内容,意在巩固学生已经建立的1千克的质量观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量能力。题目要求比较简单,但越简单可能越觉得无从下手,要引导学生转到对苹果个数的关注上,由此唤起学生已有的称量的经验。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感受质量单位,建立千克与克的质量观念,牢固掌握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2.学生在实践、观察和推算的活动中,能够根据物体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量能力。

  3.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建立积极的数学学*情感。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通过估量解决问题。灵活运用估量的方法解决问题,形成估量策略。

  教法与学法

  1.本课时学生应用已学的质量单位的知识,通过估量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巩固建立1千克的质量观念,而且培养学生的估量意识,帮助学生积累估量的经验,形成估量策略。

  2.本课时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运用与他人合作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猜谜语法:衣服有绿又有红,味道酸酸又甜甜,多多和它做朋友,小脸红红人人爱。猜一猜这是什么水果?(苹果)大家经常吃苹果,苹果有大有小,谁能估计一下几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老师这里有20个苹果,大家估计一下大约重多少千克。

  【品析:猜谜语调动了学生的学*兴趣,然后老师借着学生的兴奋情绪,提出估计几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的问题,为新授做好了引导。】

  实践体验法:老师带来几个苹果,它们有大有小,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掂一掂,估计几个苹果大约有1千克。学生用手掂一掂苹果,交流苹果的轻重大小,估计几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然后教师出示例题3:王奶奶摘了20个苹果,估计一下大约重多少千克。进入新课教学之中。

  【品析:学生积极参与实践体验法,通过讨论交流,确认几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为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估一估。

  (1)对比自己熟悉的物品质量,估一估1千克苹果的个数。

  (2)学生汇报。

  2.称一称。

  (1)小组活动:称1千克苹果并数一数个数。

  (2)汇报各小组称重的结果,教师记录。

  (3)观察记录的数据,从数量上发现规律。

  (4)讨论:同样都是1千克苹果,为什么称出的个数会不一样呢?

  【品析:在本环节中,设计了“先估再称”这个有效的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活动代替老师的讲解,全班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通过估计1千克苹果大约有多少个,既培养了学生的估量意识,又渗透了辨证思想的启蒙教育。】

  3.提出问题。

  (1)出示例3:王奶奶摘了20个苹果,估计一下大约重多少千克。

  (2)学生读题后汇报发现的信息。

  (3)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进行估量。通过“知道了什么?”环节理解教学,注意突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估计。

  师:要想知道20个苹果大约有多重,你可以用什么方法去估量?

  预设一:

  生:估一估每个苹果有多重,再算出20个苹果的质量。

  师:这是一种办法。你估计一下一个苹果有多重?

  生:200克。

  师:那20个苹果就有20个200克。你认为计算起来怎么样?

  生:用加法算比较麻烦。

  师:那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预设二:

  生:先估一估1千克有几个苹果。

  师: 以你的生活经验,1千克一般有几个苹果?

  生:5个。

  师:那就可以每5个苹果放一堆。(用电子笔将5个苹果圈一圈。)这样的话,就是求什么?

  生:20里面有几个5?

  4.解决问题。

  (1)通过阅读“怎样解答?”两个学生的对话,突出了估计的方法,即运用前面建立的1千克的质量观念作标准估出结果。同时,通过答案的文字呈现突出了估计的标准。

  (2)引导学生按苹果大小的不同列式推理出20个苹果大约重多少千克。

  (3)分组解决问题。

  第一、二两组解决如果苹果1千克4个,20个大约重多少千克;第三、四两组解决如果苹果1千克5个,20个大约重多少千克。

  (4)汇报交流。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

  第1课时 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内容

  人教二年级下册教材第37~38页例1及“做一做”。

  内容简析

  例1 与主题图中做小旗的情境紧密相连,教学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在编排上分为三个层次。首先,将第一组学生所做的56面旗子用矩形模型呈现出来,为学生沟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具体形象的支撑;其次,用乘法算式表征一共有多少面旗子,激活学生用乘法口诀求积的已有知识,确定用哪句乘法口诀计算,为用乘法口诀求商奠定基础;最后,呈现了两个有联系的除法算式,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进行求商的计算,并感受用同一句乘法口诀计算3个算式的道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2.借助矩形模型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乘法与除法间的关系。

  3.初步学会运用迁移的方法进行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

  教法与学法

  1.本课主要采用迁移规律,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及实物投影,运用引导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合作、讨论、自主探究、比较分析等方式进行学*。

  2.本课时学生的学*主要是自主合作探究,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自主探究“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课件展示法:

  师:同学们,我们将要迎来一个节日,一个属于同学们的节日,你们知道那叫什么节吗?

  生:六一儿童节。

  师:同学们喜欢过六一儿童节吗?为了准备这个属于我们小朋友自己的节日,二(1)班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忙着准备布置教室要用的东西。瞧,他们在干什么呢?(课件出示第37页情景图)【品析:直接用课件出示主题图,充分利用主题图,让学生经历从情景中发现信息、提出问题的过程。既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又为新知的构建搭建了桥梁。】 任务实践法:老师拿着叠小旗,挥动手中穿小旗的绳子说:“马上要过六一儿童节啦!我们打算用小旗串布置一下我们的教室。老师这里一共有56面小旗,我们要把它们*均穿在7条绳子上,每条绳子上要穿几面小旗?如果每条绳子上穿8面小旗,需要几根绳子?谁最先解决这两个问题,谁就担任这项任务的小组长。”【品析:以任务实践法导入,非常有挑战性,学生会跃跃欲试,积极开动脑筋,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进入学*亢奋状态之中。】 口算竞赛法:老师用卡片制作竞赛题,按要求说答案和应用的口诀:

  (1)①7×7=( ) 口诀:

  ②8×7=( ) 口诀:

  ③8×8=( ) 口诀:

  (2)①3×( )=21 口诀:

  ②( )×6=48 口诀:

  (3)将12个桃子*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多少个?

  用( )法计算,列式( ),口诀:

  在学生兴奋的竞赛抢答后,教师揭示课题。今天学*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品析:竞赛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动性,气氛热烈,每个学生都会积极参与其中,全身心投入。同时梳理已学的知识,激活已有的经验,为学生进一步探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一)引导解决挂小旗的情景问题。

  1.课件出示例1情景图,学生说说看到的信息。

  明确:8行小旗,每行7面。

  2.学生回答:怎样很快知道共有多少面小旗?

  (1)算一算:学生列式计算共有多少面小旗。如:7×8=56或8×7=56。

  (2)想一想:你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用了哪句口诀?

  3.改变条件并探究。

  结合情景图,教师提问:如果我们做了56面小旗,要挂8行,每行挂几面?

  (1)数一数: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发现每行7面。

  (2)算一算:根据除法意义,引导学生列式。(56÷8)

  (3)说一说:怎样求商,汇报交流想法。(用七八五十六的口诀)

  结合情景图,引导学生提问:如果我们做了56面小旗,每行挂7面,可以挂几行?

  (1)学生独立解决。

  (2)反馈各自想法。

  4.引导比较,提炼方法。

  (1)比较:两道除法算式的计算过程。

  (2)提炼:用七八五十六的口诀可以解决这两道除法计算。

  (二)自主解决分星星的情景问题。

  1.课件出示:我们做了49颗星星,*均分给7个小组。每组分了多少颗?

  2.独立完成。

  3.学生列式计算:49÷7=7。

  4.学生比较小结:用七七四十九的口诀只能写一道除法算式,因为写出的除数和商相同。

  5.学生举例:哪些口诀只能写一道除法算式。【品析:通过情景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经历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在比较中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乘法与除法的联系,体会一道乘法算式有的能改成两道除法算式,有的只能改成一道除法算式。同时在教学中体现由扶到放的过程,引导学生利用知识迁移进行独立探究。】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在学*完例1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及时消化吸收,请学生同桌之间互相叙述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和算法。然后教师提出质疑问题,引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系统整理。

  质疑一: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与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

  相同点:

  ①用乘法口诀求商时,都是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

  ②解决有关*均分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不同点: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用2~6的乘法口诀;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使用7、8的乘法口诀。

  质疑二: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是什么?

  这个问题可以指导学生组内讨论,归纳总结。

  ①找出已知条件;

  ②找出所求的问题;

  ③分析条件与问题间的关系。

  ④列式计算解决问题。【品析:本环节设置在本课新授知识完成之后,通过“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与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形成系统知识链。】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在师生共同总结之后,简单回顾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商就是几。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在新授部分,为了让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我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同时要求学生说说图中出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用小黑板出示相关的内容,然后让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通过以上的引导进入例1的教学,也就是第一个数学信息。为了让学生掌

  握解答实际问题的方法,我先让学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条件、问题,由问题的分析找到所需要的条件。使学生初步掌握解答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同时也让学生明白要求*均每行挂几面小旗,也就是求56里面有几个8,用除法计算,让学生熟练掌握包含除法的题型。怎样计算56÷8呢?学生先回忆前面学过的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即想乘算除。为了便于解答方法的学*,我教给学生一些通俗的语言,如:看着被除数背除数的乘法口诀。其次,通过改变条件的办法,让学生明白一句乘法口诀可以写两道除法算式。其余的两道题放手让学生自己解答,同时提出要求:边算边想用了哪句口诀。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7×8=56 口诀:七八五十六

  56÷8=7 口诀:(七)八五十六

  56÷7=88 口诀:七(八)五十六

  ↑ ↑

  除数是几就说几的乘法口诀

  第2课时 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内容

  人教二年级下册教材第39页例2及“做一做”。

  内容简析

  例2 教学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其呈现方式与例1相同,继续利用矩形模型引出除法算式,只是将乘法算式去掉了,让学生继续利用迁移学*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进一步形成“用一句乘法口诀可以计算两个除法算式”的认知结构。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借助矩形模型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乘法与除法间的关系,培养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

  3.初步学会运用迁移的方法进行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在自我探究中掌握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正确运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法与学法

  1.本节课求商的思路和方法与前面是一致的,教学中采用谈话、指导相结合的数学方法,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中归纳出求商的方法,利用所学的知识更进一步地了解乘除法的内在联系,并在游戏中巩固新知。

  2.本课时在学生掌握了用2~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小组合作研讨法,让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比较和推理,自主探究用9的口诀求商的方法。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课件展示法:课件出示主题图片。上节课我们一起探索了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但是主题图片上还布置了很多心形的气球,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特写问题图片: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我们带来27个心形气球,每9个摆一行。问题:根据信息,你能利用手上的学具摆一摆吗?课件出示例题2图片。【品析:这种导入方式,与课本例题内容贴合,可直接过渡到教材例题中。】 故事描述法:嗨,小朋友们,过六一啦,我们心形气球来给小朋友们庆祝六一,要装扮咱们的教室,我们一共来了27个伙伴,怎么站呢?站9列,那要站成几行?站3行,每行要站几个?怎么计算,我头都大了。哈哈,其实我的`头本来就大!我们只会飞,我们可以不会数学,现在都讲究合作共赢。哪位小朋友能帮我们解决这些数学问题,我们就跟他一起玩,庆祝我们的六一儿童节。【品析:把心形气球卡通拟人化,用故事的形式引出问题,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进入数学情境中,开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为后面开启生动活跃的课堂氛围做了铺垫。】 趣味儿歌法:同学们喜欢儿歌吗?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优美的儿歌,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多媒体出示《数九歌》,配乐朗读,并一一出示相对应的景色)学生说说听儿歌的感受。这首《数九歌》告诉了我们数九寒天的一些天气变化,你们知道吗?这首儿歌里还有很多的数学知识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品析:用学生喜爱的儿歌导入新课,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兴趣和探究欲望,又为后面练*的设计做好了铺垫。】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例2情景图。

  (1)看图填一填。

  ( )×( )=( )

  ( )÷( )=( )

  ( )÷( )=( )

  (2)汇报交流。

  ①彩球的总个数。

  提问:用什么方法求的,你是怎样想的?

  预设:用乘法求。从行数考虑,每行摆9个,摆了3行,共27个;从颜色考虑,红、紫、绿三种颜色,每种颜色9个,共27个。

  ②看图提问题。

  预设:有27个心形气球,每行9个,可以求什么?(能摆多少行?)

  如果知道有27个气球,每行摆9个,怎么求一共可以摆几行呢?

  学生提问并列式,集体交流,27÷9怎么计算,用哪句口诀呢?(三九二十七)

  追问:根据“三九二十七”,你还能想到和它有关的另一道除法算式吗?

  如果知道有27个气球,摆了3行,怎么求每行摆几个呢?(列式27÷3,根据口诀“三九二十七”可以计算出结果是9)

  是不是所有的乘法口诀和所有的乘法算式都能写出两道除法算式呢?

  2.学生举例。

  像例题一样用9的乘法口诀写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并注意特殊情况。(如九九八十一的口诀)

  3.感悟算理。

  让学生明白用一句9的乘法口诀可以计算三道算式的道理。【品析:通过在情景图下面直接给出三组算式的形式,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直接得出结论。在汇报交流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与除法的联系,充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的能力。】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在学*完例2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及时消化吸收,请学生同桌之间互相叙述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和算理。然后教师提出质疑问题,引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系统整理。

  质疑一:用9的乘法口诀与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

  相同点:①用乘法口诀求商时,都是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

  ②解决有关*均分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不同点: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使用7、8的乘法口诀;用9的乘法口诀求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

  1.课件出示(教师讲述):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昆虫们欢快地飞舞,瞧,它们正向我们飞来,可是我们只能看见它们的半个身影,你能猜出它们分别是什么昆虫吗?

  2.学生猜想,课件呈现完整的昆虫。

  3.教师质疑: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二)交流引入

  1.观察交流:这些昆虫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这些昆虫上下或左右两边都是完全相同的,我们就说它们是对称的。(板书:对称)

  【设计意图:从大自然中的昆虫引出对称图形的一半,让学生在猜想中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初步感受对称现象,丰富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剪一剪,初步感知轴对称现象。

  1.初剪对称图形,思考探索。

  学生动手剪一只“蝴蝶”,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展示,优化剪法。

  为什么有的小朋友剪出的蝴蝶非常逼真,有的小朋友剪出的蝴蝶却不像呢?为什么要对折?为什么只要画“蝴蝶”的一半?

  3.再剪对称图形,感受对称。

  先对折,再画一画、剪一剪,用这种方法再剪一个其它的对称图形。

  (二)赏一赏,认识轴对称图形。

  1.互相欣赏作品,感受对称美。

  2.回顾剪法:这些美丽的图形你是怎么剪出来的?

  3.揭示特点,完善课题。

  像这样,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板书:两边完全重合),就称为轴对称图形。(板书:轴对称图形)对折时留下的折痕就是它们的对称轴。(板书:对称轴)

  4.巩固认识:指出你剪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三)折一折,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1.折一折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你有什么发现?

  2.*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理解“完全重合”的意思。)

  (四)辨一辨,辨别轴对称图形。

  1.下面这些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根据教材第29页的“做一做”改编)

  2.学生独立辨别,有困难的可以先折一折再判断。

  (五)找一找,感受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其实,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轴对称现象,请大家睁大眼睛到我们生活中去找一找。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剪一剪、赏一赏、折一折、辨一辨、找一找”等学*活动,在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中直观认识轴对称现象,知道对称轴,会用“对折”的方法辨认轴对称图形,同时感悟生活中五彩缤纷的对称现象,初步感知镜面对称现象,感受图形的对称美。】

  三、巩固练*,深化理解

  (一)基本练*

  1.教材第33页练*七第1题

  2.教材第33页练*七的第2题。

  (二)变式练*

  1.教材第33页练*七的第3题

  (三)拓展练*(教材第35页练*七的第11题)

  1.将一张正方形纸如下图所示,先对折两次,再剪去一个角,展开后是什么图形?

  2.想一想,再剪一剪。

  3.展示不同剪法展开后得到的不同图案。

  【设计意图:通过层层递进的练*,让学生在观察、判断等数学活动中,进一步巩固对轴对称图形的直观认识及辨别方法,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一)这节课你有收获吗?说一说。

  (二)走进生活,欣赏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课件配乐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归纳总结、谈收获让学生享受学*成功的快乐的同时,伴着优美的.音乐,走进生活中的对称世界,不仅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更领略到那无处不在的对称美。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

  教学内容

  人教二年级下册教材第59~60页例1及第60页“做一做”。

  内容简析

  例1 借助*均分物的操作活动,先进行恰好分完的操作活动,并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再进行有剩余的操作活动,通过对比使学生体会其异同,帮助学生理解有剩余的情况,并用除法算式表示。通过与表内除法的对比,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认识余数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通过主题图教学,让学生知道计算问题是从生活实际中产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及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能够准确求出余数。

  教法与学法

  1、本课时运用自主学*法,引导学生通过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把物品*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2、本课时学生的学*主要是通过总结、归纳、抽象、概括等方法来学*。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故事描写法:周末小熊打算请2个好朋友到他家做客,加上小熊一共3人,他想请大家一起吃草莓。可是他打开冰箱一看,发现只有7个草莓,3人怎么分7个草莓呢?他很苦恼。聪明的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他为什么苦恼吗?谁能来说一说?(不能把草莓*均分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探究的内容——有余数的除法(板书)。【品析:把教材中的情景进行了改编,增加了课堂的趣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新知教学做了充分的准备。】 活动导入法:请同学们拿出10个小圆片。

  ①把10个圆片*均分成2份,每份有几个?

  ②把10个圆片*均分成3份,每份有几个?

  (学生说法不一:有的说不能分,有的说分不出来)

  这样的问题究竟应该怎样解决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新内容,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品析:活动导入,让学生动手操作,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并思考没有刚好分完怎么办?于是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随着老师的引导进入新知的学*中。】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复*表内除法的意义。

  *常我们分东西,有时候能正好*均分完,有时候不能正好分完,剩下的又不够再分。剩下不够再分的数就叫余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有余数的除法”(出示课题)。

  (1)课件出示6个草莓图: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2)学生交流获取信息。

  (3)利用学具实际操作。

  (4)用算式表示操作的过程。课件出示6个草莓摆放的结果图:

  (5)小组内说说6÷2=3(盘),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品析:沟通操作过程、算式、语言表达之间的转换,使学生明白它们的意思是一样的,只是表达的形式不同。】2、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1)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均分时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

  ①课件出示7个草莓图: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②学生利用学具操作。

  ③交流发现的问题:剩下一个草莓。

  (2)在交流中确定表示*均分时有剩余的方法。

  ①学生用算式表示刚才摆的过程,教师巡视,选取典型案例。

  ②教师板书规范写法:

  7÷2=3(盘)……1(个)

  余数

  ③读作:7除以2等于3余1。写法:首先在等号的右面写商,然后点上6个小圆点再写上余数。

  ④交流算式表示的意思,7、3、2、1各表示什么?明确“1”是剩下的草莓数,我们把它叫余数。

  (3)归纳总结,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①比较两次分草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②教师随学生的回答,用课件呈现下表。

  分的`物品 几个一份 分的结果 算式表达

  6个草莓 每2个一盘 分了3盘,正好分完 6÷2=3(盘)

  7个草莓 每2个一盘 分了3盘,还剩1个 7÷2=3(盘)……1(个)

  【品析: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摆学具的直观方式让学生在与表内除法的对比中,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给学生创设自主构建知识的空间。】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在学*完例1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及时消化吸收,请学生同桌之间互相叙述余数和有余数除法的含义。然后教师提出质疑问题,引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系统整理。

  质疑一:什么是余数?余数的单位名称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归纳:当*均分一些物品有剩余且不够再分的时候,剩余的数叫余数。余数的单位名称和被除数的单位名称相同。

  质疑二:什么是有余数的除法?

  学生讨论后总结:带有余数的除法就是有余数的除法。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本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聪明的你能帮老师简单总结一下刚刚我们都学*了哪些内容吗?

  “本节课中,我们明白了*均分后有剩余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表示。也知道余数的单位名称和被除数的单位名称一样。”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本节课,我使用故事导入,通过小熊分草莓招待客人,草莓有剩余的情况,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

  让他们初步感受到余数就在自己的身边,体会余数的意义。

  打破原有教学模式,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活动。老师和学生是*等的对话关系,真正把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当出示问题时,先让学生自己独立尝试分一分,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是怎样做的,怎样想的,这样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趣味中学*,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1)

  7÷2=3(盘)……1(个)

  余数

  第2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2)

  教学内容

  人教二年级下册教材第61页例2及“做一做”。

  内容简析

  例2 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除法的含义,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和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

  3、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法与学法

  1、本课时主要是运用计算和对比的教学方法,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本课时学生的学*主要是通过总结、归纳、抽象、概括等方法来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操作实践法:如果摆1个正方形要用4根小棒,那么8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呢?怎样列式?8÷4=2(个)。

  学生动手实践,得到8根小棒可以摆2个正方形。

  如果是9根、10根、11根、12根小棒又会出现什么情况?接下来,咱们就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看看能摆几个这样的正方形。一人摆小棒,一人把摆的结果及所列的算式写在下面的记录单上。

  小棒根数 摆的结果 算式

  8根 8÷4=2(个)

  9根 9÷4=2(个)……1(根)

  【品析:在实践操作中,学生情趣盎然,积极参与,并把操作结果一一记录,为下一步观察、比较、分析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故事描述法:孙悟空开了一家眼镜店,给人做镜框,他做一个正方形的镜框用4根铝合金条。8根铝合金条可以做两个镜框;9根铝合金条可以做两个镜框,余下1根;10根铝合金条可以做两个镜框,余下2根;11根铝合金条可以做两个镜框,余下3根……真有趣,孙悟空的眼镜店里所包含的数学知识就是我们学*的有余数的除法。我们今天就跟孙悟空一起探究这些有余数的除法里有趣的数学问题——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品析:把用小棒摆正方形编写成孙悟空做镜框的童话故事,大大增加了课堂情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合作探究。

  (1)教师操作:在实物投影仪上用4根小棒摆出一个正方形。

  (2)学生思考:用8根小棒可以摆出几个正方形?你能列出除法算式吗?

  (3)小组合作:用9根、10根、11根、12根小棒摆出独立的正方形,看看能摆出几个,还剩多少根?(每组准备的小棒根数不同,共分成以下5种情况)

  (4)根据摆出的小棒图,列出除法算式。

  2、交流反馈。

  教师组织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将结果展示在黑板上。

  3、观察对比,发现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1)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些除法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2)组织学生讨论:

  ①你们发现余数有什么规律?

  ②质疑:为什么余数总是1、2、3而不是其他的数?

  ③猜想并验证:余数可能是4或5吗?为什么?

  ④余数和谁有关系?是怎样的关系?

  (3)教师小结并板书:

  余数既不能比4大,也不能和4相等,也就是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余数<除数。(板书)

  【品析:充分让学生进行操作实践,实践操作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点印象更深刻。】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8

  教学内容:

  教材P28~29页例1及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七的第1~3小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并初步知道对称轴。

  2、过程与方法:能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在一组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体会学*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能够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方法:

  观察、讨论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白纸、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能发现许多的知识。请同学们仔细观察P28页的`这幅图,你能从图中发现哪些有趣现象?

  2、(学生自由回答)

  3、(出示第28页的主题图)是啊,在游乐场里,空中飞舞着的蜻蜓风筝、蝴蝶风筝多漂亮呀,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它们的左右两边是完全相同的,这里面就蕴含着这节课我们要学*的知识对称。【板书:对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跟对称有关的知识。

  二、探索新知。

  (一)认真观察,体验对称。

  1、观察图形,发现特点。

  (1)看书第29页的树叶、蝴蝶、*的图,这些图形它们在外形上都有一个共同的数学特点,你能发现吗?

  (2)引导学生从形状、花纹、大小、图案上观察。

  (3)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发现。

  树叶图:以树叶中间叶脉所在的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蝴蝶图:以蝴蝶中间所在的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城楼图:以*城楼中间所在的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4)教师小结。

  这些图形的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也就是说如果沿图形中间的一条直线对折后,这些图形的左右两边能够完全重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9

  教学内容

  人教二年级下册教材第100~102页的例1、例2及第103页“做一做”、第105页练*二十的第2、6题。

  内容简析

  例1 认识质量单位“克”。教材借助一包口香糖、一包菊花茶和一袋瓜子这些常见、带有质量标示的物品,使学生直观认识克的作用——用来计量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

  例2 认识质量单位“千克”。与例1编排思路相同,同样借助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使学生直观地看到质量单位千克的作用——计量比较重的物品的质量。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和交流,使学生了解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及计量工具,知道1千克=1000克。

  2.在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的实践活动中,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并学会以此为标准去估量物体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了解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质量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感受到学*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的物体有多重,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教法与学法

  1.本课时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通过数学的加工整理,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达到懂得使用数学的语言描述身边物体质量的状态,并能根据实际情况估计出物体的质量,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体验学*质量单位的实际意义。

  2.本课时学生的学*主要是通过亲自掂一掂、说一说、估一估等一系列实践操作方法来学*克和千克,建立数学模型思想。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课件展示法:课件出示主题图中超市水果区域的情境,特别要突出标签上的钱数和500克、1千克等。请学生结合自己买东西的经验,说一说在图中发现的数学信息。

  师生交流:我们在买东西时,经常要称一称物品的质量,在数学上我们称为物品的质量。像图中的水

  果,都是按500克或1千克多少钱来标价的。要表示物品有多重,就需要用到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教师板书课题:克和千克。)

  【品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了解常见的计量单位,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思维。】

  实践操作法: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去商店买东西吧!你买过什么?这是老师昨天在超市买的两袋东西。(出示:一袋盐和一袋洗衣粉)

  1.猜一猜:哪一袋重一些?

  2.掂一掂:哪一袋重一些?

  要知道食品准确的质量该怎么办呢?(用秤称一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用秤称物品及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品析:直接用实践操作,掂一掂,感受质量,引出质量单位克和千克,为后面开启生动活跃的课堂氛围作了铺垫。】 游戏体验法:请三位学生到台前做“背一背”的游戏:请一位同学背另外两位同学(一胖一瘦,轻重对比明显)。背的同学把感受讲给同学们听,让学生感受到人是有轻重的。再请学生掂一掂桌上或带来的物体,感受物体的轻重并互相说一说。

  【品析:在游戏中感悟物品的质量,体验轻重,在欢快的游戏中开始了对物品质量问题的思考。】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认识“克”。

  (1)借助实物感知克。

  ①课件出示超市里常见的用“克”作单位的食品包装袋,让学生初步感知“克”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积累生活经验。

  ②观察交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了解关于它们轻重的信息。

  ③小组活动:每一位同学用手掂一掂老师准备好的口香糖、菊花茶、袋装瓜子,体验3克、12克、100克分别是多重。

  ④全班汇报:说一说掂量后的感受,轻还是重。

  ⑤师生小结: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克也可以用符号“g”表示。教师板书:克(g)。

  ⑥你们知道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以克作单位的物品吗?

  (2)掂一掂,体验1克有多重。

  让学生取出自己准备的2分硬币,先放在手中掂一掂,再闭上眼睛感受它的轻重,并把这种感觉记在心里。

  (3)找一找,巩固1克的质量观念。

  ①小组活动:在老师准备的物品中找一找、掂一掂,看看还有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

  ②对比试验:让学生试着从装黄豆的袋子里取出一些黄豆,使这些黄豆共重1克。

  ③提练方法:操作后交流汇报,你用什么方法取出1克黄豆?

  ④质疑交流:怎样验证多少粒黄豆重1克?(用称一称的方法来验证)教师指出称比较轻的物品我们常用天*。

  2.认识天*。

  (1)看一看:①出示天*。通常我们把要称的物品放在左盘,右盘放砝码。②介绍砝码。砝码中最轻的只有1克,这盒砝码中最重的是100克,你们知道砝码是用什么作单位的吗?

  (2)称一称:演示利用天*称1克黄豆的过程。

  (3)掂一掂:请每个小组都取出约1克重的黄豆,感受1克有多重。

  (4)估一估:呈现教材第101页的“做一做”,让学生进行判断,并说明判断的方法。该题以1克为标准,估量物品的轻重。以此使学生初步掌握估量的方法,以选定的标准去比较。最后通过说出生活中比1克轻的物品,进一步巩固对1克的认识。【品析: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找一找等实际操作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质量的轻重,明确“克”用于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学*的意识。】

  3.认识“千克”。

  (1)做一做,初步感知千克。

  ①出示例2大桶洗衣液和一箱苹果的实物图。

  ②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了解关于它们轻重的信息。

  ③多请一些学生来提一提这两样物品,谈谈自己的感受。

  ④师生小结: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也可以用符号“kg”来表示。教师板书:千克(kg)。

  (2)算一算,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①教师出示2袋盐,每袋500克,学生算出一共有多重。预设1:1000克 ;预设2:1千克。

  ②教师小结:对,1千克等于1000克。板书:1千克=1000克。

  (3)掂一掂,体验1千克有多重。

  ①小组活动:每一位同学用手掂一掂老师准备好的2袋盐,在心里记住它的质量。在老师准备的其他物品中找出重1千克的物品,看谁找得准。

  ②交流找法: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找的。

  ③操作比较:小组内每个同学轮流一手拿着1克的物品,一手拿着1千克的物品,掂一掂、比一比,说说自己的感受。

  (4)游戏:猜一猜。

  出示一物体,教师知道它的准确质量,让学生猜一猜。在猜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猜的`数据运用“重一些”“重得多”“轻一些”“轻得多”来进行提示。并适当请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猜的,引导学生运用参照物对比着来猜物体的质量,提高估量的准确性。谁猜中了,就将物品奖给谁。

  【品析:在学生认识克的基础上,通过做一做、算一算、掂一掂等操作活动,让学生自主发现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具体感知1千克的实际质量,并将它与熟悉的物品质量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建立1千克的质量观念。】

  4.认识用千克作单位的几种秤。

  (1)认识盘秤。

  ①课件出示盘秤,教师介绍盘秤的名称。让学生观察,并找找盘秤的单位。

  ②课件演示盘秤上放入1千克洗衣粉,指针指向1,让学生认一认有多重。还可以变换几种质量让学生加以辨认。

  (2)认识弹簧秤。

  ①课件出示弹簧秤,教师介绍弹簧秤的名称。让学生观察,并找找弹簧秤的单位。

  ②课件出示弹簧秤挂上5个一袋的西红柿,指针指向1,让学生认一认是多重,有几个。

  ③这个弹簧秤最多可以称几千克的物品?你是怎样想的?

  (3)认识体重秤。

  ①课件出示体重秤,教师介绍体重秤的名称。让学生观察,并找找体重秤的单位。

  ②课件演示一个学生称体重时,指针指向20和25之间的23处,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读出该生的体重。

  ③通过对三种秤的观察,你发现在测量时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吗?

  【品析:让学生认识用千克作单位的几种秤,了解不同的秤称物体的方法,逐渐丰富对1千克的感知,使他们真正感受到1千克有多重,进一步加强直观感受,深化对千克的认识。】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质疑:生活中哪些物品大约有1克重,哪些物品有1千克重?

  学生列举交流,比如1个2分硬币、1粒花生米、2粒黄豆等大约有1克重;2瓶500毫升的矿泉水、1升大瓶可乐、16个鸡蛋、4袋牛奶等大约有1千克重。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这节课我们不但认识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还知道了这两个质量单位之间的关系。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教材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质量观念,教材的安排是分两个课时认识克和千克的。由于这一节是学*质量单位的开始,学生虽然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但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而质量单位又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为了使学生建立正确的质量观念,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着力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活动,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感性到理性,关注学生在学*活动中的感知体验,切实让学生建立质量观念。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克和千克的认识

  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g)作单位;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kg)作单位。

  ↓ ↓

  1个2分硬币约重1克 2袋盐约重1千克

  ↓ ↓

  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天*来称 比较重的物品常用秤来称

  第2课时 解 决 问 题

  教学内容

  人教二年级下册教材第104页例3、“做一做”及第106页练*二十的第9题。

  内容简析

  例3 安排了解决问题的内容,意在巩固学生已经建立的1千克的质量观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量能力。题目要求比较简单,但越简单可能越觉得无从下手,要引导学生转到对苹果个数的关注上,由此唤起学生已有的称量的经验。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感受质量单位,建立千克与克的质量观念,牢固掌握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2.学生在实践、观察和推算的活动中,能够根据物体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量能力。

  3.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建立积极的数学学*情感。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通过估量解决问题。灵活运用估量的方法解决问题,形成估量策略。

  教法与学法

  1.本课时学生应用已学的质量单位的知识,通过估量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巩固建立1千克的质量观念,而且培养学生的估量意识,帮助学生积累估量的经验,形成估量策略。

  2.本课时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运用与他人合作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猜谜语法:衣服有绿又有红,味道酸酸又甜甜,多多和它做朋友,小脸红红人人爱。猜一猜这是什么水果?(苹果)大家经常吃苹果,苹果有大有小,谁能估计一下几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老师这里有20个苹果,大家估计一下大约重多少千克。

  【品析:猜谜语调动了学生的学*兴趣,然后老师借着学生的兴奋情绪,提出估计几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的问题,为新授做好了引导。】

  实践体验法:老师带来几个苹果,它们有大有小,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掂一掂,估计几个苹果大约有1千克。学生用手掂一掂苹果,交流苹果的轻重大小,估计几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然后教师出示例题3:王奶奶摘了20个苹果,估计一下大约重多少千克。进入新课教学之中。

  【品析:学生积极参与实践体验法,通过讨论交流,确认几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为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估一估。

  (1)对比自己熟悉的物品质量,估一估1千克苹果的个数。

  (2)学生汇报。

  2.称一称。

  (1)小组活动:称1千克苹果并数一数个数。

  (2)汇报各小组称重的结果,教师记录。

  (3)观察记录的数据,从数量上发现规律。

  (4)讨论:同样都是1千克苹果,为什么称出的个数会不一样呢?

  【品析:在本环节中,设计了“先估再称”这个有效的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活动代替老师的讲解,全班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通过估计1千克苹果大约有多少个,既培养了学生的估量意识,又渗透了辨证思想的启蒙教育。】

  3.提出问题。

  (1)出示例3:王奶奶摘了20个苹果,估计一下大约重多少千克。

  (2)学生读题后汇报发现的信息。

  (3)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进行估量。通过“知道了什么?”环节理解教学,注意突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估计。

  师:要想知道20个苹果大约有多重,你可以用什么方法去估量?

  预设一:

  生:估一估每个苹果有多重,再算出20个苹果的质量。

  师:这是一种办法。你估计一下一个苹果有多重?

  生:200克。

  师:那20个苹果就有20个200克。你认为计算起来怎么样?

  生:用加法算比较麻烦。

  师:那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预设二:

  生:先估一估1千克有几个苹果。

  师: 以你的生活经验,1千克一般有几个苹果?

  生:5个。

  师:那就可以每5个苹果放一堆。(用电子笔将5个苹果圈一圈。)这样的话,就是求什么?

  生:20里面有几个5?

  4.解决问题。

  (1)通过阅读“怎样解答?”两个学生的对话,突出了估计的方法,即运用前面建立的1千克的质量观念作标准估出结果。同时,通过答案的文字呈现突出了估计的标准。

  (2)引导学生按苹果大小的不同列式推理出20个苹果大约重多少千克。

  (3)分组解决问题。

  第一、二两组解决如果苹果1千克4个,20个大约重多少千克;第三、四两组解决如果苹果1千克5个,20个大约重多少千克。

  (4)汇报交流。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0

  [教学目标]

  1、掌握用竖式书写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方法和要求。

  2、结合具体操作,理解竖式中每一步的含义,能对除法竖式作出合理的解释。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惯浓厚的数学学*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除法竖式的正确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竖式中各个部分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用小棒摆正方形,今天我们继续摆一摆,请同学们拿出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看看结果怎样?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1)能分几组,有剩余吗?(能分3组,剩1根)

  (2)怎样列式表示?13÷4=3(组)……1(根)

  (3)回忆一下,我们在学*加法、减法和乘法的时候,除了列横式之外,还可以怎么列式?(竖式)

  没错,除法和它们一样,也可以写成竖式的,那么,怎么写除法的竖式呢?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3,出示除法竖式。

  1、这道除法算式可以写成这样的竖式。(结合教材图片)像汉字“厂”的符号表示除号,除号里面的是被除数,一撇的左边写除数,商放在最上面,被除数下面写除数和商的积,横线表示相减,最后是余数。

  也就是:4……商

  除数……413……被除数

  12……43的积

  1……余数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竖式,你知道竖式中的每个数的含义吗?

  预设:

  (1)13表示一共有13根小棒,4表示每份分成几根,3表示13根小棒,每份分4根最终分成的份数。

  (2)12表示分掉的12根小棒,就是4和3的乘积,1表示余下的一根小棒。

  师生总结:除法竖式的一般写法分为三步:一除二乘三减。

  2、指导学生练*书写竖式,师巡视订正。

  师:同学们,我们刚刚学的除法竖式,大家会写了吗,我们是怎样写除法竖式的?我们回顾一下。(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说一说写竖式的步骤以及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

  3、师:如果有16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竖式怎么写?

  学生动手分小棒,然后集体讨论,反馈信息。

  预设:

  (1)16根小棒正好分完,没有剩余。

  (2)可以写算式16÷4=4(组)

  (3)它的竖式可以仿照前面的方法来写,被除数换成16,除数不变,商是4,除数和商的积是16,这里没有余数,相当于余数是0,表示没有余数。

  4

  416

  16

  三、巩固练*

  1、完成“做一做”第1、2题。

  指导学生分别拿出11、12根小棒,每3根一组分一分,根据分得的结果,确定商和余数,然后书写除法横式和相应的除法竖式,先写在书本上,然后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2、完成“练*十四”第3题。

  用小棒代替棒棒糖,分一分,写一写竖式,师根据学生反馈板书,然后指名说说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知识?你的收获是什么?

  [板书设计]

  认识除法竖式

  4……商

  除数……413……被除数

  12……43的积

  1……余数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菁华5篇)(扩展2)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篇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进位),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退位),问题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加减法估算。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能力点:

  1.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估算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对比的能力。

  4.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

  5.培养他们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德育点:

  1.使学生知道数学问题的提出是有现实意义的,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鼓励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惯。

  3.结合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1.两位数加两位数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手段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能力点: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点:对学生进行公德教育。

  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计算方法,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计算。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学校决定组织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去参观博物馆,出示图。4个班的同学只给了两辆车,每辆车只准乘70人,如何安排呢?你们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大家估算一下哪两个班可以合成一辆车呢?(小组交流)

  汇报不同的乘车方法。

  师:有这么多的方法,我们如何验证呢?(把两个班的人数加起来看看是否超过70人)

  二、自主探究:

  1.验证二(1)和二(2)班的同学能否乘一辆车。小组合作,也可以请小棒来帮忙。 学生汇报:(1)用口算30+30=60 ,60+6=66没有超过70,可以两个班合乘一辆车。

  (2)想40+30=70,36+30肯定比70少,所以两个班可以和乘一辆车。(3)用小棒,先摆3捆6根,再摆3捆,合起来是6捆零6根,也就是66,比70少。可以两个班合乘一辆车。

  (4)我使用竖式计算的.,个位6+0=6,在个位写6,十位3+3=6,在十位下面写6,所以等于66。

  你认为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准确?

  2.用你喜欢的方法验证二(3)班和二(4)班能否和乘一辆车。选出比较快的人,说一说是用的什么方法。

  3.用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

  三、拓展运用:

  1.计算下面各题。

  59+40= 20+67=24+63= 46+53=

  62+17= 35+24=3+84= 43+40=

  2.数学医院:

  17+20=19 50+26=42+3=72

  1 7 5 04 2

  + 2 + 2 6 +3 0

  1 9 7 67 2

  3.老师有一位邻居小明非常喜欢运动,妈妈给他买了一双跑鞋、一个足球共用多少钱呢?一身运动服又用多少钱?

  4. 3 74 5

  + 2 ? +? 4

  5 97 9

  开放题: 3 6

  + 6 3你能写出几个象这样的算式。

  9 9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2.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加法。

  能力点: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德育点: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加法。

  教学难点: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计算:36+21= 23+75 56+30 4+52

  2.二(1)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需要什么信息?如何计算?

  二、自主探究:

  1.出示36+35=,学生试算。交流算法。

  2.摆小棒:小组说摆法。问:怎么多了一捆?捆好的一捆放在哪?单根还剩几根?整捆的有几捆?合起来是多少?

  3.怎样列竖式?要注意什么?从哪一位加起?6+5超过了10怎么办?师:我们一般在十位的右下角写上一个小小的“1”字表示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在加十位时不要忘记加上这个1,也可以从这个1加起。

  4.比较36+21与36+35有什么不同?

  5.计算46+24,试算,可以借助于小棒。个位的0可不可以不写,为什么?

  6、小组合作讨论: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你认为还应该提醒同学们什么问题?

  三、拓展运用:

  1.“做一做”,图中有什么信息?根据信息提出问题。自己动手解决问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第1课时 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内容

  人教二年级下册教材第37~38页例1及“做一做”。

  内容简析

  例1 与主题图中做小旗的情境紧密相连,教学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在编排上分为三个层次。首先,将第一组学生所做的56面旗子用矩形模型呈现出来,为学生沟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具体形象的支撑;其次,用乘法算式表征一共有多少面旗子,激活学生用乘法口诀求积的已有知识,确定用哪句乘法口诀计算,为用乘法口诀求商奠定基础;最后,呈现了两个有联系的除法算式,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进行求商的计算,并感受用同一句乘法口诀计算3个算式的道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2.借助矩形模型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乘法与除法间的关系。

  3.初步学会运用迁移的方法进行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

  教法与学法

  1.本课主要采用迁移规律,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及实物投影,运用引导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合作、讨论、自主探究、比较分析等方式进行学*。

  2.本课时学生的学*主要是自主合作探究,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自主探究“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课件展示法:

  师:同学们,我们将要迎来一个节日,一个属于同学们的节日,你们知道那叫什么节吗?

  生:六一儿童节。

  师:同学们喜欢过六一儿童节吗?为了准备这个属于我们小朋友自己的节日,二(1)班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忙着准备布置教室要用的东西。瞧,他们在干什么呢?(课件出示第37页情景图)【品析:直接用课件出示主题图,充分利用主题图,让学生经历从情景中发现信息、提出问题的过程。既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又为新知的构建搭建了桥梁。】 任务实践法:老师拿着叠小旗,挥动手中穿小旗的绳子说:“马上要过六一儿童节啦!我们打算用小旗串布置一下我们的教室。老师这里一共有56面小旗,我们要把它们*均穿在7条绳子上,每条绳子上要穿几面小旗?如果每条绳子上穿8面小旗,需要几根绳子?谁最先解决这两个问题,谁就担任这项任务的小组长。”【品析:以任务实践法导入,非常有挑战性,学生会跃跃欲试,积极开动脑筋,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进入学*亢奋状态之中。】 口算竞赛法:老师用卡片制作竞赛题,按要求说答案和应用的口诀:

  (1)①7×7=( ) 口诀:

  ②8×7=( ) 口诀:

  ③8×8=( ) 口诀:

  (2)①3×( )=21 口诀:

  ②( )×6=48 口诀:

  (3)将12个桃子*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多少个?

  用( )法计算,列式( ),口诀:

  在学生兴奋的竞赛抢答后,教师揭示课题。今天学*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品析:竞赛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动性,气氛热烈,每个学生都会积极参与其中,全身心投入。同时梳理已学的知识,激活已有的经验,为学生进一步探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一)引导解决挂小旗的情景问题。

  1.课件出示例1情景图,学生说说看到的信息。

  明确:8行小旗,每行7面。

  2.学生回答:怎样很快知道共有多少面小旗?

  (1)算一算:学生列式计算共有多少面小旗。如:7×8=56或8×7=56。

  (2)想一想:你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用了哪句口诀?

  3.改变条件并探究。

  结合情景图,教师提问:如果我们做了56面小旗,要挂8行,每行挂几面?

  (1)数一数: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发现每行7面。

  (2)算一算:根据除法意义,引导学生列式。(56÷8)

  (3)说一说:怎样求商,汇报交流想法。(用七八五十六的口诀)

  结合情景图,引导学生提问:如果我们做了56面小旗,每行挂7面,可以挂几行?

  (1)学生独立解决。

  (2)反馈各自想法。

  4.引导比较,提炼方法。

  (1)比较:两道除法算式的计算过程。

  (2)提炼:用七八五十六的口诀可以解决这两道除法计算。

  (二)自主解决分星星的情景问题。

  1.课件出示:我们做了49颗星星,*均分给7个小组。每组分了多少颗?

  2.独立完成。

  3.学生列式计算:49÷7=7。

  4.学生比较小结:用七七四十九的口诀只能写一道除法算式,因为写出的除数和商相同。

  5.学生举例:哪些口诀只能写一道除法算式。【品析:通过情景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经历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在比较中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乘法与除法的联系,体会一道乘法算式有的能改成两道除法算式,有的只能改成一道除法算式。同时在教学中体现由扶到放的过程,引导学生利用知识迁移进行独立探究。】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在学*完例1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及时消化吸收,请学生同桌之间互相叙述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和算法。然后教师提出质疑问题,引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系统整理。

  质疑一: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与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

  相同点:

  ①用乘法口诀求商时,都是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

  ②解决有关*均分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不同点: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用2~6的乘法口诀;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使用7、8的乘法口诀。

  质疑二: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是什么?

  这个问题可以指导学生组内讨论,归纳总结。

  ①找出已知条件;

  ②找出所求的问题;

  ③分析条件与问题间的关系。

  ④列式计算解决问题。【品析:本环节设置在本课新授知识完成之后,通过“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与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形成系统知识链。】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在师生共同总结之后,简单回顾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商就是几。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在新授部分,为了让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我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同时要求学生说说图中出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用小黑板出示相关的内容,然后让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通过以上的引导进入例1的教学,也就是第一个数学信息。为了让学生掌

  握解答实际问题的方法,我先让学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条件、问题,由问题的分析找到所需要的条件。使学生初步掌握解答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同时也让学生明白要求*均每行挂几面小旗,也就是求56里面有几个8,用除法计算,让学生熟练掌握包含除法的题型。怎样计算56÷8呢?学生先回忆前面学过的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即想乘算除。为了便于解答方法的学*,我教给学生一些通俗的语言,如:看着被除数背除数的乘法口诀。其次,通过改变条件的办法,让学生明白一句乘法口诀可以写两道除法算式。其余的两道题放手让学生自己解答,同时提出要求:边算边想用了哪句口诀。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7×8=56 口诀:七八五十六

  56÷8=7 口诀:(七)八五十六

  56÷7=88 口诀:七(八)五十六

  ↑ ↑

  除数是几就说几的乘法口诀

  第2课时 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内容

  人教二年级下册教材第39页例2及“做一做”。

  内容简析

  例2 教学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其呈现方式与例1相同,继续利用矩形模型引出除法算式,只是将乘法算式去掉了,让学生继续利用迁移学*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进一步形成“用一句乘法口诀可以计算两个除法算式”的认知结构。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借助矩形模型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乘法与除法间的关系,培养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

  3.初步学会运用迁移的方法进行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在自我探究中掌握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正确运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法与学法

  1.本节课求商的思路和方法与前面是一致的,教学中采用谈话、指导相结合的数学方法,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中归纳出求商的方法,利用所学的知识更进一步地了解乘除法的内在联系,并在游戏中巩固新知。

  2.本课时在学生掌握了用2~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小组合作研讨法,让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比较和推理,自主探究用9的口诀求商的方法。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课件展示法:课件出示主题图片。上节课我们一起探索了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但是主题图片上还布置了很多心形的气球,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特写问题图片: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我们带来27个心形气球,每9个摆一行。问题:根据信息,你能利用手上的学具摆一摆吗?课件出示例题2图片。【品析:这种导入方式,与课本例题内容贴合,可直接过渡到教材例题中。】 故事描述法:嗨,小朋友们,过六一啦,我们心形气球来给小朋友们庆祝六一,要装扮咱们的教室,我们一共来了27个伙伴,怎么站呢?站9列,那要站成几行?站3行,每行要站几个?怎么计算,我头都大了。哈哈,其实我的头本来就大!我们只会飞,我们可以不会数学,现在都讲究合作共赢。哪位小朋友能帮我们解决这些数学问题,我们就跟他一起玩,庆祝我们的六一儿童节。【品析:把心形气球卡通拟人化,用故事的形式引出问题,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进入数学情境中,开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为后面开启生动活跃的课堂氛围做了铺垫。】 趣味儿歌法:同学们喜欢儿歌吗?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优美的儿歌,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多媒体出示《数九歌》,配乐朗读,并一一出示相对应的景色)学生说说听儿歌的感受。这首《数九歌》告诉了我们数九寒天的一些天气变化,你们知道吗?这首儿歌里还有很多的数学知识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品析:用学生喜爱的儿歌导入新课,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兴趣和探究欲望,又为后面练*的设计做好了铺垫。】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例2情景图。

  (1)看图填一填。

  ( )×( )=( )

  ( )÷( )=( )

  ( )÷( )=( )

  (2)汇报交流。

  ①彩球的总个数。

  提问:用什么方法求的,你是怎样想的?

  预设:用乘法求。从行数考虑,每行摆9个,摆了3行,共27个;从颜色考虑,红、紫、绿三种颜色,每种颜色9个,共27个。

  ②看图提问题。

  预设:有27个心形气球,每行9个,可以求什么?(能摆多少行?)

  如果知道有27个气球,每行摆9个,怎么求一共可以摆几行呢?

  学生提问并列式,集体交流,27÷9怎么计算,用哪句口诀呢?(三九二十七)

  追问:根据“三九二十七”,你还能想到和它有关的另一道除法算式吗?

  如果知道有27个气球,摆了3行,怎么求每行摆几个呢?(列式27÷3,根据口诀“三九二十七”可以计算出结果是9)

  是不是所有的乘法口诀和所有的乘法算式都能写出两道除法算式呢?

  2.学生举例。

  像例题一样用9的乘法口诀写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并注意特殊情况。(如九九八十一的口诀)

  3.感悟算理。

  让学生明白用一句9的乘法口诀可以计算三道算式的道理。【品析:通过在情景图下面直接给出三组算式的形式,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直接得出结论。在汇报交流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与除法的联系,充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的能力。】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在学*完例2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及时消化吸收,请学生同桌之间互相叙述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和算理。然后教师提出质疑问题,引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系统整理。

  质疑一:用9的乘法口诀与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

  相同点:①用乘法口诀求商时,都是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

  ②解决有关*均分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不同点: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使用7、8的乘法口诀;用9的乘法口诀求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

  教学内容:

  课本P63页第1题及练*十四的第1、2、4、5、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学过的数学问题,并能够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活动的兴趣,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交流中养成倾听他人想法以及尊重他人与人进行合作的良好*惯。

  教学重点:

  沟通乘、除法的联系,掌握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所学解决简单问题,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思考,探究合作学*,

  教学准备:每人一张空白纸,口算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复*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前几天学过了哪些知识,谁能说一下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

  (设计意图:直奔主题,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直接明确学*的内容和任务。)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1、教学第63页主题图(课件出示)

  师:你看懂了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同桌互相说一说题意。

  生:把除法算式有规律地排一下,还可以利用乘法口诀表的排列方式整理除法算式。

  师:(1)发下一张空白的表格纸

  (2)组织学生根据45句乘法口诀写出45道除法算式

  (3)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一定的规律合作整理除法算式,或者按除数相同的规律进行整理,培养学生井井有条的思维*惯,按规律办事的思想方法。

  (4)归纳整理:一是把除数相同的算式归类。二是按商相同的.算式归类(对于其他的方式也给予肯定)

  (设计意图:利用乘法口诀的排列方式以小组为单位按一定的规律合作整理除法算式,培养学生井井有条的思维*惯,按规律办事的思想方法。)

  三、重点复*,强化提高

  学生做第64页的第1题

  先算出每道算式的结果,写在对应动物的下面,然后再将所得7个结果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要求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同时学会有序地思考问题的方法。

  游戏形式做第64页第2题

  先让学生看清加、减、乘、除的运算符号

  使学生初步形成百以内四则运算的口算技能

  学生独立完成第65页第4、6题,完成后找学生起来回答他是怎样做的。

  做第65页中第5题

  先让学生看懂图意

  再让同桌两人为一组进行对口令活动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理解“倍”的意义。

  (设计意图:用多种形式进行练*,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巩固学生对表内除法计算的理解与熟练。)

  四、自主检评,完善提高

  1、27÷9=36÷4=56÷8=35÷7=42÷6=64÷8=

  45÷5=8÷8=14÷7=18÷3=28÷7=54÷6=

  2、你能给下面这些算式排排队吗?

  7÷721÷345÷972÷936÷4

  ()>()>()>()>()

  3、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一)

  除数相同商相同

  18÷9=2

  想:(二)九十八或9×()=18

  18是9得2倍

  教后反思:

  本节课的复*中,在引导学生复*用乘法口诀求商时,可以利用乘法口诀表的排列方式,整理除法算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一定的规律合作整理除法算式。如,按除数相同的规律进行整理或按商相同的规律进行整理等。通过这样的整理培养学生井井有条的思维*惯,按规律办事的思想方法。同时,通过运算题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使学生对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理解得更牢靠。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

  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进位),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退位),问题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加减法估算。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能力点:

  1.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估算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对比的能力。

  4.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

  5.培养他们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德育点:

  1.使学生知道数学问题的提出是有现实意义的,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鼓励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惯。

  3.结合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1.两位数加两位数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手段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能力点: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点:对学生进行公德教育。

  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计算方法,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计算。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学校决定组织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去参观博物馆,出示图。4个班的同学只给了两辆车,每辆车只准乘70人,如何安排呢?你们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大家估算一下哪两个班可以合成一辆车呢?(小组交流)

  汇报不同的乘车方法。

  师:有这么多的方法,我们如何验证呢?(把两个班的人数加起来看看是否超过70人)

  二、自主探究:

  1.验证二(1)和二(2)班的同学能否乘一辆车。小组合作,也可以请小棒来帮忙。 学生汇报:(1)用口算30+30=60 ,60+6=66没有超过70,可以两个班合乘一辆车。

  (2)想40+30=70,36+30肯定比70少,所以两个班可以和乘一辆车。(3)用小棒,先摆3捆6根,再摆3捆,合起来是6捆零6根,也就是66,比70少。可以两个班合乘一辆车。

  (4)我使用竖式计算的,个位6+0=6,在个位写6,十位3+3=6,在十位下面写6,所以等于66。

  你认为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准确?

  2.用你喜欢的方法验证二(3)班和二(4)班能否和乘一辆车。选出比较快的人,说一说是用的什么方法。

  3.用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

  三、拓展运用:

  1.计算下面各题。

  59+40= 20+67=24+63= 46+53=

  62+17= 35+24=3+84= 43+40=

  2.数学医院:

  17+20=19 50+26=42+3=72

  1 7 5 04 2

  + 2 + 2 6 +3 0

  1 9 7 67 2

  3.老师有一位邻居小明非常喜欢运动,妈妈给他买了一双跑鞋、一个足球共用多少钱呢?一身运动服又用多少钱?

  4. 3 74 5

  + 2 ? +? 4

  5 97 9

  开放题: 3 6

  + 6 3你能写出几个象这样的算式。

  9 9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2.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加法。

  能力点: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德育点: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加法。

  教学难点: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计算:36+21= 23+75 56+30 4+52

  2.二(1)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需要什么信息?如何计算?

  二、自主探究:

  1.出示36+35=,学生试算。交流算法。

  2.摆小棒:小组说摆法。问:怎么多了一捆?捆好的一捆放在哪?单根还剩几根?整捆的有几捆?合起来是多少?

  3.怎样列竖式?要注意什么?从哪一位加起?6+5超过了10怎么办?师:我们一般在十位的右下角写上一个小小的“1”字表示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在加十位时不要忘记加上这个1,也可以从这个1加起。

  4.比较36+21与36+35有什么不同?

  5.计算46+24,试算,可以借助于小棒。个位的0可不可以不写,为什么?

  6、小组合作讨论: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你认为还应该提醒同学们什么问题?

  三、拓展运用:

  1.“做一做”,图中有什么信息?根据信息提出问题。自己动手解决问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

  教学内容

  人教二年级下册教材第100~102页的例1、例2及第103页“做一做”、第105页练*二十的第2、6题。

  内容简析

  例1 认识质量单位“克”。教材借助一包口香糖、一包菊花茶和一袋瓜子这些常见、带有质量标示的物品,使学生直观认识克的作用——用来计量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

  例2 认识质量单位“千克”。与例1编排思路相同,同样借助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使学生直观地看到质量单位千克的作用——计量比较重的物品的质量。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和交流,使学生了解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及计量工具,知道1千克=1000克。

  2.在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的实践活动中,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并学会以此为标准去估量物体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了解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质量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感受到学*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的物体有多重,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教法与学法

  1.本课时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通过数学的加工整理,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达到懂得使用数学的语言描述身边物体质量的状态,并能根据实际情况估计出物体的质量,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体验学*质量单位的实际意义。

  2.本课时学生的学*主要是通过亲自掂一掂、说一说、估一估等一系列实践操作方法来学*克和千克,建立数学模型思想。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课件展示法:课件出示主题图中超市水果区域的情境,特别要突出标签上的钱数和500克、1千克等。请学生结合自己买东西的经验,说一说在图中发现的数学信息。

  师生交流:我们在买东西时,经常要称一称物品的质量,在数学上我们称为物品的质量。像图中的水

  果,都是按500克或1千克多少钱来标价的。要表示物品有多重,就需要用到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教师板书课题:克和千克。)

  【品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了解常见的计量单位,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思维。】

  实践操作法: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去商店买东西吧!你买过什么?这是老师昨天在超市买的两袋东西。(出示:一袋盐和一袋洗衣粉)

  1.猜一猜:哪一袋重一些?

  2.掂一掂:哪一袋重一些?

  要知道食品准确的质量该怎么办呢?(用秤称一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用秤称物品及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品析:直接用实践操作,掂一掂,感受质量,引出质量单位克和千克,为后面开启生动活跃的课堂氛围作了铺垫。】 游戏体验法:请三位学生到台前做“背一背”的游戏:请一位同学背另外两位同学(一胖一瘦,轻重对比明显)。背的同学把感受讲给同学们听,让学生感受到人是有轻重的。再请学生掂一掂桌上或带来的物体,感受物体的轻重并互相说一说。

  【品析:在游戏中感悟物品的质量,体验轻重,在欢快的游戏中开始了对物品质量问题的思考。】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认识“克”。

  (1)借助实物感知克。

  ①课件出示超市里常见的用“克”作单位的食品包装袋,让学生初步感知“克”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积累生活经验。

  ②观察交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了解关于它们轻重的信息。

  ③小组活动:每一位同学用手掂一掂老师准备好的口香糖、菊花茶、袋装瓜子,体验3克、12克、100克分别是多重。

  ④全班汇报:说一说掂量后的感受,轻还是重。

  ⑤师生小结: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克也可以用符号“g”表示。教师板书:克(g)。

  ⑥你们知道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以克作单位的物品吗?

  (2)掂一掂,体验1克有多重。

  让学生取出自己准备的2分硬币,先放在手中掂一掂,再闭上眼睛感受它的轻重,并把这种感觉记在心里。

  (3)找一找,巩固1克的质量观念。

  ①小组活动:在老师准备的物品中找一找、掂一掂,看看还有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

  ②对比试验:让学生试着从装黄豆的袋子里取出一些黄豆,使这些黄豆共重1克。

  ③提练方法:操作后交流汇报,你用什么方法取出1克黄豆?

  ④质疑交流:怎样验证多少粒黄豆重1克?(用称一称的方法来验证)教师指出称比较轻的物品我们常用天*。

  2.认识天*。

  (1)看一看:①出示天*。通常我们把要称的物品放在左盘,右盘放砝码。②介绍砝码。砝码中最轻的只有1克,这盒砝码中最重的是100克,你们知道砝码是用什么作单位的吗?

  (2)称一称:演示利用天*称1克黄豆的过程。

  (3)掂一掂:请每个小组都取出约1克重的黄豆,感受1克有多重。

  (4)估一估:呈现教材第101页的“做一做”,让学生进行判断,并说明判断的方法。该题以1克为标准,估量物品的轻重。以此使学生初步掌握估量的方法,以选定的标准去比较。最后通过说出生活中比1克轻的物品,进一步巩固对1克的认识。【品析: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找一找等实际操作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质量的轻重,明确“克”用于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学*的意识。】

  3.认识“千克”。

  (1)做一做,初步感知千克。

  ①出示例2大桶洗衣液和一箱苹果的实物图。

  ②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了解关于它们轻重的信息。

  ③多请一些学生来提一提这两样物品,谈谈自己的感受。

  ④师生小结: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也可以用符号“kg”来表示。教师板书:千克(kg)。

  (2)算一算,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①教师出示2袋盐,每袋500克,学生算出一共有多重。预设1:1000克 ;预设2:1千克。

  ②教师小结:对,1千克等于1000克。板书:1千克=1000克。

  (3)掂一掂,体验1千克有多重。

  ①小组活动:每一位同学用手掂一掂老师准备好的2袋盐,在心里记住它的质量。在老师准备的其他物品中找出重1千克的物品,看谁找得准。

  ②交流找法: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找的。

  ③操作比较:小组内每个同学轮流一手拿着1克的物品,一手拿着1千克的物品,掂一掂、比一比,说说自己的感受。

  (4)游戏:猜一猜。

  出示一物体,教师知道它的准确质量,让学生猜一猜。在猜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猜的数据运用“重一些”“重得多”“轻一些”“轻得多”来进行提示。并适当请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猜的,引导学生运用参照物对比着来猜物体的质量,提高估量的准确性。谁猜中了,就将物品奖给谁。

  【品析:在学生认识克的基础上,通过做一做、算一算、掂一掂等操作活动,让学生自主发现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具体感知1千克的实际质量,并将它与熟悉的物品质量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建立1千克的质量观念。】

  4.认识用千克作单位的几种秤。

  (1)认识盘秤。

  ①课件出示盘秤,教师介绍盘秤的名称。让学生观察,并找找盘秤的单位。

  ②课件演示盘秤上放入1千克洗衣粉,指针指向1,让学生认一认有多重。还可以变换几种质量让学生加以辨认。

  (2)认识弹簧秤。

  ①课件出示弹簧秤,教师介绍弹簧秤的名称。让学生观察,并找找弹簧秤的单位。

  ②课件出示弹簧秤挂上5个一袋的西红柿,指针指向1,让学生认一认是多重,有几个。

  ③这个弹簧秤最多可以称几千克的物品?你是怎样想的?

  (3)认识体重秤。

  ①课件出示体重秤,教师介绍体重秤的名称。让学生观察,并找找体重秤的单位。

  ②课件演示一个学生称体重时,指针指向20和25之间的23处,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读出该生的体重。

  ③通过对三种秤的观察,你发现在测量时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吗?

  【品析:让学生认识用千克作单位的几种秤,了解不同的秤称物体的方法,逐渐丰富对1千克的感知,使他们真正感受到1千克有多重,进一步加强直观感受,深化对千克的认识。】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质疑:生活中哪些物品大约有1克重,哪些物品有1千克重?

  学生列举交流,比如1个2分硬币、1粒花生米、2粒黄豆等大约有1克重;2瓶500毫升的矿泉水、1升大瓶可乐、16个鸡蛋、4袋牛奶等大约有1千克重。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这节课我们不但认识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还知道了这两个质量单位之间的关系。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教材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质量观念,教材的安排是分两个课时认识克和千克的。由于这一节是学*质量单位的开始,学生虽然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但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而质量单位又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为了使学生建立正确的质量观念,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着力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活动,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感性到理性,关注学生在学*活动中的感知体验,切实让学生建立质量观念。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克和千克的认识

  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g)作单位;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kg)作单位。

  ↓ ↓

  1个2分硬币约重1克 2袋盐约重1千克

  ↓ ↓

  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天*来称 比较重的物品常用秤来称

  第2课时 解 决 问 题

  教学内容

  人教二年级下册教材第104页例3、“做一做”及第106页练*二十的第9题。

  内容简析

  例3 安排了解决问题的内容,意在巩固学生已经建立的1千克的质量观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量能力。题目要求比较简单,但越简单可能越觉得无从下手,要引导学生转到对苹果个数的关注上,由此唤起学生已有的称量的经验。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感受质量单位,建立千克与克的质量观念,牢固掌握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2.学生在实践、观察和推算的活动中,能够根据物体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量能力。

  3.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建立积极的数学学*情感。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通过估量解决问题。灵活运用估量的方法解决问题,形成估量策略。

  教法与学法

  1.本课时学生应用已学的质量单位的知识,通过估量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巩固建立1千克的质量观念,而且培养学生的估量意识,帮助学生积累估量的经验,形成估量策略。

  2.本课时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运用与他人合作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猜谜语法:衣服有绿又有红,味道酸酸又甜甜,多多和它做朋友,小脸红红人人爱。猜一猜这是什么水果?(苹果)大家经常吃苹果,苹果有大有小,谁能估计一下几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老师这里有20个苹果,大家估计一下大约重多少千克。

  【品析:猜谜语调动了学生的学*兴趣,然后老师借着学生的兴奋情绪,提出估计几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的问题,为新授做好了引导。】

  实践体验法:老师带来几个苹果,它们有大有小,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掂一掂,估计几个苹果大约有1千克。学生用手掂一掂苹果,交流苹果的轻重大小,估计几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然后教师出示例题3:王奶奶摘了20个苹果,估计一下大约重多少千克。进入新课教学之中。

  【品析:学生积极参与实践体验法,通过讨论交流,确认几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为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估一估。

  (1)对比自己熟悉的物品质量,估一估1千克苹果的个数。

  (2)学生汇报。

  2.称一称。

  (1)小组活动:称1千克苹果并数一数个数。

  (2)汇报各小组称重的结果,教师记录。

  (3)观察记录的数据,从数量上发现规律。

  (4)讨论:同样都是1千克苹果,为什么称出的个数会不一样呢?

  【品析:在本环节中,设计了“先估再称”这个有效的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活动代替老师的讲解,全班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通过估计1千克苹果大约有多少个,既培养了学生的估量意识,又渗透了辨证思想的启蒙教育。】

  3.提出问题。

  (1)出示例3:王奶奶摘了20个苹果,估计一下大约重多少千克。

  (2)学生读题后汇报发现的信息。

  (3)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进行估量。通过“知道了什么?”环节理解教学,注意突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估计。

  师:要想知道20个苹果大约有多重,你可以用什么方法去估量?

  预设一:

  生:估一估每个苹果有多重,再算出20个苹果的质量。

  师:这是一种办法。你估计一下一个苹果有多重?

  生:200克。

  师:那20个苹果就有20个200克。你认为计算起来怎么样?

  生:用加法算比较麻烦。

  师:那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预设二:

  生:先估一估1千克有几个苹果。

  师: 以你的生活经验,1千克一般有几个苹果?

  生:5个。

  师:那就可以每5个苹果放一堆。(用电子笔将5个苹果圈一圈。)这样的话,就是求什么?

  生:20里面有几个5?

  4.解决问题。

  (1)通过阅读“怎样解答?”两个学生的对话,突出了估计的方法,即运用前面建立的1千克的质量观念作标准估出结果。同时,通过答案的文字呈现突出了估计的标准。

  (2)引导学生按苹果大小的不同列式推理出20个苹果大约重多少千克。

  (3)分组解决问题。

  第一、二两组解决如果苹果1千克4个,20个大约重多少千克;第三、四两组解决如果苹果1千克5个,20个大约重多少千克。

  (4)汇报交流。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

  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学情分析

  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了比较、分类,能正确地进行计数,所以填写统计表时不会感到太困难,其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整理数据,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较多的生活经验,能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作出简单的分析,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体会统计的作用。本单元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如,学生的校服、讲故事比赛、春游的人数情况统计等,同时渗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识,使学生明确统计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对统计数据的初步分析。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不断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并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数学思考: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问题解决: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情感态度: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使学生亲历统计的过程,在统计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数据收集整理

  第1课时 数据收集整理(一)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

  教法:

  谈话、指导相结合法,引导学生通过对情境问题的探讨,师生互动,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引导提问:同学们,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的校服,你们喜欢我们校服的颜色吗?(指名3~5个学生说一说)。

  师:有的同学喜欢这个颜色,有的同学不喜欢,如果我们学校要给一年级的新生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请你们当参谋,给服装厂建议下该选哪种颜色合适。

  (指名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教师引导:张三喜欢红色,学校就决定将校服做成红色的,怎么样?你有什么意见?

  教师小结:你们刚才说的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你想穿的校服的颜色,不能代表学校大多数同学想穿的,那如何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喜欢的呢?(学生可能回答,调查全校学生喜欢的颜色。)

  教师追问:如果我们现在要马上把信息反馈给服装厂,你觉得调查全校的学生这个方法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全校学生那么多,要调查全校的学生,范围太广了,我们可以先在班级里调查,通过班级中的数据作为代表,找出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也能代表全校大多数学生喜欢的颜色。那这节课就以我们班级为单位,在班级中进行调查统计,看看在这四种颜色中,大多数同学最喜欢哪种颜色。

  二、互动新授

  1、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1)教师提问: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也不少,应该怎样调查呢?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指名学生回答。)

  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2)出示统计表

  颜色

  红色

  黄色

  蓝色

  白色

  人数

  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完成这张统计表呢?

  (3)学生说出各种不同的方法。(学生可能回答:把自己喜欢的颜色写在纸张上、举手、小调查等。每人报喜欢的颜色,我们在自己的表中做记号,如画“正”;举手表示自己在哪一个范围的,老师数一下,再把结果填在表中……)

  (4)教师提问:你认为以上各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方便?

  师:在这些方法里,举手表示是比较简便的方法,现在由老师发布指令,每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最喜欢哪种颜色就举手表示。

  “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

  师生活动,教师说颜色,学生举手,教师数人数,学生填表格。

  2、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

  (1)师: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样计算?(把每种颜色喜欢的人数加起来,如果与全班人数不相符,说明我们在统计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

  (2)师:喜欢说明颜色的人数最多,那么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该种颜色,那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

  组织学生分析表格,教师根据分析的情况加以引导,突出统计的意义。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菁华5篇)(扩展3)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2篇

  教学目标:

  1、结合观察、操作活动,能够用自然的语言描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2、了解折、画、比、量等多种认识图形的方法,体会研究图形方法的多样性。

  3、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获得空间和图形知识的经验,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

  明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画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三角板、长方形纸、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师:大家喜欢玩捉迷藏吗?老师把我们学过的两个*面图形藏在了这两张图片里,一张是数学书的封面,另一张是邮票,你能找出来吗?

  生:数学书封面后面是长方形,邮票的后面是正方形。

  (教师板书:长方形、正方形)

  师: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你都知道哪些?

  生: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

  生:长方形有两条长长的边,两条短短的边。

  生:长方形长边叫做长,短边叫做宽。

  师:大家知道的可真多,那到底是不是像我们说的那样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进一步去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师板书:长方形与正方形)看看它们的边和角都有哪些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复*,唤起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了解,再通过对“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你都知道哪些?”问题的回答,更好的了解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知程度,并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的积极性。

  二、探究体验、加深理解

  1、长方形特点。

  师:我们先来研究长方形,请大家找出一张长方形纸。

  (课件出示要求)要求:你可以借助直尺和三角板,用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的方法,看看长方形的边和角都有什么特点。(教师指出边和角)

  生:动手操作实践。

  师:同学们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对长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发现?(学生将折和量的过程进行演示)

  生:我用三角板的直角量了量,发现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教师板书:四个角都是直角)

  生:我用直尺量了量,发现长方形两条短边的长度一样,两条长边的长度一样。

  生:我用折一折的方法,将长方形上下两条边重叠,发现两条边一样长;再将长方形左右两条边重叠,发现这两条边也一样长。

  师:大家通过量一量和折一折的方法,都发现了上下两条边相等,左右两条边相等,上下边是相对的边,在数学中我们把它叫做对边,除了上下这组对边外,还有左右也是一组对边,所以在长方形中,也可以说是,对边相等。(教师板书:对边相等)

  教师评价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长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边相等。

  2、正方形特点。

  认识了长方形的特点,你能用刚才研究长方形的方法来研究一下正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点吗?

  要求:请你用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的方法来研究正方形边和角的特点。

  生:动手操作实践。

  师:同学们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对正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发现?(学生将折和量的过程进行演示)

  生:我用三角板的直角量了量,发现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教师板书:四个角都是直角)

  生:我用直尺量了量,发现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

  生:我用了折一折的方法,先将上下两条边重叠,发现上下两条边一样长,再将左右两条边重叠,发现左右两条边一样长,再将对角重叠,发现相邻的两条边一样长,所以说,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教师板书:四条边相等)

  教师评价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正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相等。

  师:同学们太棒了,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都找了出来,请再仔细看一下黑板上它们的特点,有哪些相同点,哪些不同点。

  生:相同点是它们四个角都是直角,不同点是长方形对边相等,而正方形是四条边相等。

  【设计意图】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边和角的特点,同时加强了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点的体验,降低了对特点认识的难度。

  3、认一认

  师:其实,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每条边都有它们自己的名字,请你自己看答题卡的认一认,说说它们都叫什么名字。

  生:长方形长长的边叫做长,短短的边叫做宽;正方形的四条边都叫做边。(教师板书:长、宽、边)

  师:长方形中有几条长?几条宽?

  正方形的四条边中,只有这一条叫边吗?

  生:长方形中有两条长,两条宽。(边指边说)

  生:正方形四条边相等,所以四条边都叫做边。

  【设计意图】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边和角的特点后,让学生通过自学的方法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各边的名称,可以加深学生对于边的认识。

  三、实践应用、巩固概念

  1、你能画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吗?(在格子图中)

  学生动手画一画,交流汇报。

  2、、用一张长12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纸折正方形,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学生拿一张长方形纸动手操作折一折,集体交流、讨论,教师最后用课件演示操作过程,得出结果。

  【设计意图】在练*部分设计了三道题目,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第三道题目是巩固对长方形特点的理解,可能稍微有些难度,但通过动手折一折,对学生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

  四、总结提升

  通过本节课,我们对长方形和正方形边和角的.进一步研究,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内容:教材第4页例2、“想想算算”,练*一第4~6题。

  教学要求:使学生初步理解和学会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引新

  1、口算下面各题。

  64-3076-4053-20

  64-376-453-2

  64-676-753-5

  2、学生做第4题复*题,然后口答,老师板书。

  3、口算下面各题。

  32+2546+1327+32

  37+2546+1727+23

  口算后提问:两位数加两位数是怎样口算的?

  4、揭示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2第(1)题。

  (1)出示例题96-43=

  (2)这道题是两位数减两位数,你能按照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思考方法说一说你想怎样算吗?

  (3)提问:把43分成40和3以后,要从96里怎样来减?

  (4)请小朋友按照刚才的'口算方法把第4页上例2的第(1)题算一算,在方框里填上数。

  (5)谁来告诉大家,96-43是怎样口算的?

  2、教学例2第(2)题。(同上)

  3、提问:根据上面两题的计算,你能说说两位数减两位数要怎样算吗?

  三、巩固练*

  1、做“想想算算”第1题。

  (1)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做在书上。

  (2)检查订正。

  (3)指出:两位数减两位数,实际上就是用连减的方法,先减几十,再减几,算出得数。

  2、做“想想算算”第2题。

  3、做练*一第4题。

  (1)指名4人板演,一组一组算,其余学生分两组,每人做两组(4道)题。

  (2)提问:每组题里的两道题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个位不够减怎么办?

  四、课堂

  提问:这节课学*了什么内容?两位数减两位数要怎样算?个位不够减怎么办?

  五、课堂作业

  练*一第5、6题。

  教学内容

  人教二年级下册教材第61页例2及“做一做”。

  内容简析

  例2: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除法的含义,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和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

  3、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法与学法

  1、本课时主要是运用计算和对比的教学方法,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本课时学生的学*主要是通过总结、归纳、抽象、概括等方法来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操作实践法:如果摆1个正方形要用4根小棒,那么8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呢?怎样列式?8÷4=2(个)。

  学生动手实践,得到8根小棒可以摆2个正方形。

  如果是9根、10根、11根、12根小棒又会出现什么情况?接下来,咱们就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看看能摆几个这样的正方形。一人摆小棒,一人把摆的结果及所列的算式写在下面的记录单上。

  小棒根数 摆的结果 算式

  8根 8÷4=2(个)

  9根 9÷4=2(个)……1(根)

  【品析:在实践操作中,学生情趣盎然,积极参与,并把操作结果一一记录,为下一步观察、比较、分析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故事描述法:孙悟空开了一家眼镜店,给人做镜框,他做一个正方形的镜框用4根铝合金条。8根铝合金条可以做两个镜框;9根铝合金条可以做两个镜框,余下1根;10根铝合金条可以做两个镜框,余下2根;11根铝合金条可以做两个镜框,余下3根……真有趣,孙悟空的眼镜店里所包含的数学知识就是我们学*的有余数的除法。我们今天就跟孙悟空一起探究这些有余数的除法里有趣的数学问题——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品析:把用小棒摆正方形编写成孙悟空做镜框的童话故事,大大增加了课堂情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合作探究。

  (1)教师操作:在实物投影仪上用4根小棒摆出一个正方形。

  (2)学生思考:用8根小棒可以摆出几个正方形?你能列出除法算式吗?

  (3)小组合作:用9根、10根、11根、12根小棒摆出独立的正方形,看看能摆出几个,还剩多少根?(每组准备的小棒根数不同,共分成以下5种情况)

  (4)根据摆出的小棒图,列出除法算式。

  2、交流反馈。

  教师组织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将结果展示在黑板上。

  3、观察对比,发现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1)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些除法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2)组织学生讨论:

  ①你们发现余数有什么规律?

  ②质疑:为什么余数总是1、2、3而不是其他的数?

  ③猜想并验证:余数可能是4或5吗?为什么?

  ④余数和谁有关系?是怎样的关系?

  (3)教师小结并板书:

  余数既不能比4大,也不能和4相等,也就是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余数<除数。(板书)

  【品析:充分让学生进行操作实践,实践操作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点印象更深刻。】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P19-P2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过河”的情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

  3.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后进行计算的*惯。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并运用小括号,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探索“小括号”的应用过程。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

  师:上新课之前,老师想考考你们。

  课件出示复*题:

  1.比一比,看谁的眼力好。(说出运算顺序)

  30+8×4 5×2+3 80-64÷8 29+24÷4

  2.把二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

  5×3=15 81÷9=9 16+12=28 25+15=40 9-9=0 28÷7=4

  (课前复*,为新知识的学*作铺垫。)

  二、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1.谈话:小淘气是个善于观察,善于发现问题的孩子,在生活中他发现了许多数学问题。他很想和同学们挑战,你们愿意和他比一比吗?

  (用谈话法为学生引出一个虚拟的竞争对手,激发了学生的学*热情,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初步的竞争意识)

  2.课件出示 “过河”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

  (1)理解图意,明确问题

  学生观察后教师提问:图中告诉我们哪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学生回答)

  师:刚才同学们都说得很好,现在我们一起来看图。

  河岸上有男生29人,女生25人,他们想要过河,现在每只船限乘9人,需要几只船?

  (通过创设男、女生过河的情境,使学生将计算生活化,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2)独立尝试,合作解决问题

  师: 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帮助图中的小朋友解决问题。

  师: 我们先估计一下,大概需要几条船?把你的方法告诉大家。

  生1:我估计大概需要7条船。我把男生看成30人,女生看成30人,这样用总人数60人除以9,大约需要7条船。

  生2:我估计大概需要6条船。方法和前面的同学差不多,只是人数多算了,所以我从7条里减掉1条船,大约需要6条船。

  师:那么到底需要几条船?谁会列式解答?

  生:29+25=54(人)

  54÷9=6(只)

  师:第一步先算什么?

  生:先算全班总人数,再除以每条限乘9人。

  师:说得好!

  师:谁能用我们前面学的知识把分步式列成一个综合算式?

  生:29+25÷9

  师: 小组讨论:这样列式行不行?

  生1:不行,因为这样就不是先算加法了

  生2:不行,因为这样就先算女生要几条船,男生没算

  ……

  (评析问题的出现为后面小括号的出现做好铺垫。)

  师:好,你们说得都很有道理,那我们该怎么办?

  要先算29+25,就必须给它加上一个符号表示出来。现在请同学们试着写一写。

  小组合作交流,学生试写 并展示 :

  29+25÷9 (29+25)÷9

  师:大家仔细观察,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数据和运算符号一样。

  师:观察的非常认真,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后一道算式加了小括号。

  师:那咱们计算一下,结果怎么样?

  学生计算展示得数后讨论:

  为什么两道题的得数不同?多让学生说。

  师:大家说的都很好,小括号改变了运算顺序,导致得数不同。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一种新符号——“( )”小括号(板书)。每个数学符号都有它所表示的意义。

  小括号的作用可大了,以后,大家看到算式中有小括号,就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现在再来看这道题,应该怎样做才能符合题意呢?

  (评析结合具体情境,教师将小括号介绍给学生。)

  师:同桌之间讨论并汇报结果。(引导学生感知小括号在计算中的作用。)

  生:(29+25)÷9

  =54÷9

  =6(只)

  答:需要租6只船。

  师:通过对“过河”问题的解决,我们知道了小括号的作用 ,谁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它的作用?

  生1:小括号能改变运算顺序。

  生2:算式中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生3:小括号里的要先算,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师:老师把大家说的编成了一首儿歌,你们想听吗?

  出示 :小括号,本领大,

  算式有你就变化。

  改变顺序少不了,

  先算括号要记牢。

  学生齐读。

  (儿歌的编制进一步让学生认识有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加深印象。)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比一比,谁的眼睛亮。(说说不同之处及运算顺序)

  18-9×2 (18-9)×2

  2.比一比,看谁算得对又快。(学生说说算法)

  5×(36-29) (83-35)÷8 94-(25+19)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菁华5篇)(扩展4)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0篇

  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进位),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退位),问题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加减法估算。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能力点:

  1、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估算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对比的能力。

  4、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

  5、培养他们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德育点:

  1、使学生知道数学问题的提出是有现实意义的,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鼓励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惯。

  3、结合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1、两位数加两位数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手段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能力点: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点:对学生进行公德教育。

  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计算方法,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计算。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学校决定组织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去参观博物馆,出示图。4个班的同学只给了两辆车,每辆车只准乘70人,如何安排呢?你们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大家估算一下哪两个班可以合成一辆车呢?(小组交流)

  汇报不同的乘车方法。

  师:有这么多的方法,我们如何验证呢?(把两个班的`人数加起来看看是否超过70人)

  二、自主探究:

  1、验证二(1)和二(2)班的同学能否乘一辆车。小组合作,也可以请小棒来帮忙。学生汇报:(1)用口算30+30=60,60+6=66没有超过70,可以两个班合乘一辆车。

  (2)想40+30=70,36+30肯定比70少,所以两个班可以和乘一辆车。(3)用小棒,先摆3捆6根,再摆3捆,合起来是6捆零6根,也就是66,比70少。可以两个班合乘一辆车。

  (4)我使用竖式计算的,个位6+0=6,在个位写6,十位3+3=6,在十位下面写6,所以等于66。

  你认为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准确?

  2、用你喜欢的方法验证二(3)班和二(4)班能否和乘一辆车。选出比较快的人,说一说是用的什么方法。

  3、用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

  三、拓展运用:

  1、计算下面各题。

  59+40=20+67=24+63=46+53=

  62+17=35+24=3+84=43+40=

  2、数学医院:

  17+20=19 50+26=42+3=72

  1 7 5 04 2

  + 2 + 2 6 +3 0

  1 9 7 67 2

  3、老师有一位邻居小明非常喜欢运动,妈妈给他买了一双跑鞋、一个足球共用多少钱呢?一身运动服又用多少钱?

  4、 3 74 5

  + 2?+?4

  5 97 9

  开放题:3 6

  + 6 3你能写出几个象这样的算式。

  9 9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2、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加法。

  能力点: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德育点: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加法。

  教学难点: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计算:36+21=23+75 56+30 4+52

  2、二(1)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需要什么信息?如何计算?

  二、自主探究:

  1、出示36+35=,学生试算。交流算法。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菁华5篇)(扩展5)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0篇

  第1课时 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内容

  人教二年级下册教材第37~38页例1及“做一做”。

  内容简析

  例1 与主题图中做小旗的情境紧密相连,教学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在编排上分为三个层次。首先,将第一组学生所做的56面旗子用矩形模型呈现出来,为学生沟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具体形象的支撑;其次,用乘法算式表征一共有多少面旗子,激活学生用乘法口诀求积的已有知识,确定用哪句乘法口诀计算,为用乘法口诀求商奠定基础;最后,呈现了两个有联系的除法算式,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进行求商的计算,并感受用同一句乘法口诀计算3个算式的道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2.借助矩形模型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乘法与除法间的关系。

  3.初步学会运用迁移的方法进行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

  教法与学法

  1.本课主要采用迁移规律,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及实物投影,运用引导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合作、讨论、自主探究、比较分析等方式进行学*。

  2.本课时学生的学*主要是自主合作探究,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自主探究“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课件展示法:

  师:同学们,我们将要迎来一个节日,一个属于同学们的节日,你们知道那叫什么节吗?

  生:六一儿童节。

  师:同学们喜欢过六一儿童节吗?为了准备这个属于我们小朋友自己的节日,二(1)班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忙着准备布置教室要用的东西。瞧,他们在干什么呢?(课件出示第37页情景图)【品析:直接用课件出示主题图,充分利用主题图,让学生经历从情景中发现信息、提出问题的过程。既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又为新知的构建搭建了桥梁。】 任务实践法:老师拿着叠小旗,挥动手中穿小旗的绳子说:“马上要过六一儿童节啦!我们打算用小旗串布置一下我们的教室。老师这里一共有56面小旗,我们要把它们*均穿在7条绳子上,每条绳子上要穿几面小旗?如果每条绳子上穿8面小旗,需要几根绳子?谁最先解决这两个问题,谁就担任这项任务的小组长。”【品析:以任务实践法导入,非常有挑战性,学生会跃跃欲试,积极开动脑筋,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进入学*亢奋状态之中。】 口算竞赛法:老师用卡片制作竞赛题,按要求说答案和应用的口诀:

  (1)①7×7=( ) 口诀:

  ②8×7=( ) 口诀:

  ③8×8=( ) 口诀:

  (2)①3×( )=21 口诀:

  ②( )×6=48 口诀:

  (3)将12个桃子*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多少个?

  用( )法计算,列式( ),口诀:

  在学生兴奋的竞赛抢答后,教师揭示课题。今天学*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品析:竞赛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动性,气氛热烈,每个学生都会积极参与其中,全身心投入。同时梳理已学的知识,激活已有的经验,为学生进一步探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一)引导解决挂小旗的情景问题。

  1.课件出示例1情景图,学生说说看到的信息。

  明确:8行小旗,每行7面。

  2.学生回答:怎样很快知道共有多少面小旗?

  (1)算一算:学生列式计算共有多少面小旗。如:7×8=56或8×7=56。

  (2)想一想:你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用了哪句口诀?

  3.改变条件并探究。

  结合情景图,教师提问:如果我们做了56面小旗,要挂8行,每行挂几面?

  (1)数一数: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发现每行7面。

  (2)算一算:根据除法意义,引导学生列式。(56÷8)

  (3)说一说:怎样求商,汇报交流想法。(用七八五十六的口诀)

  结合情景图,引导学生提问:如果我们做了56面小旗,每行挂7面,可以挂几行?

  (1)学生独立解决。

  (2)反馈各自想法。

  4.引导比较,提炼方法。

  (1)比较:两道除法算式的计算过程。

  (2)提炼:用七八五十六的口诀可以解决这两道除法计算。

  (二)自主解决分星星的情景问题。

  1.课件出示:我们做了49颗星星,*均分给7个小组。每组分了多少颗?

  2.独立完成。

  3.学生列式计算:49÷7=7。

  4.学生比较小结:用七七四十九的口诀只能写一道除法算式,因为写出的除数和商相同。

  5.学生举例:哪些口诀只能写一道除法算式。【品析:通过情景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经历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在比较中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乘法与除法的联系,体会一道乘法算式有的能改成两道除法算式,有的只能改成一道除法算式。同时在教学中体现由扶到放的过程,引导学生利用知识迁移进行独立探究。】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在学*完例1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及时消化吸收,请学生同桌之间互相叙述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和算法。然后教师提出质疑问题,引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系统整理。

  质疑一: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与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

  相同点:

  ①用乘法口诀求商时,都是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

  ②解决有关*均分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不同点: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用2~6的乘法口诀;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使用7、8的乘法口诀。

  质疑二: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是什么?

  这个问题可以指导学生组内讨论,归纳总结。

  ①找出已知条件;

  ②找出所求的问题;

  ③分析条件与问题间的关系。

  ④列式计算解决问题。【品析:本环节设置在本课新授知识完成之后,通过“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与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形成系统知识链。】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在师生共同总结之后,简单回顾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商就是几。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在新授部分,为了让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我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同时要求学生说说图中出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用小黑板出示相关的内容,然后让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通过以上的引导进入例1的教学,也就是第一个数学信息。为了让学生掌

  握解答实际问题的方法,我先让学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条件、问题,由问题的分析找到所需要的条件。使学生初步掌握解答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同时也让学生明白要求*均每行挂几面小旗,也就是求56里面有几个8,用除法计算,让学生熟练掌握包含除法的题型。怎样计算56÷8呢?学生先回忆前面学过的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即想乘算除。为了便于解答方法的学*,我教给学生一些通俗的语言,如:看着被除数背除数的乘法口诀。其次,通过改变条件的办法,让学生明白一句乘法口诀可以写两道除法算式。其余的两道题放手让学生自己解答,同时提出要求:边算边想用了哪句口诀。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7×8=56 口诀:七八五十六

  56÷8=7 口诀:(七)八五十六

  56÷7=88 口诀:七(八)五十六

  ↑ ↑

  除数是几就说几的乘法口诀

  第2课时 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内容

  人教二年级下册教材第39页例2及“做一做”。

  内容简析

  例2 教学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其呈现方式与例1相同,继续利用矩形模型引出除法算式,只是将乘法算式去掉了,让学生继续利用迁移学*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进一步形成“用一句乘法口诀可以计算两个除法算式”的认知结构。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借助矩形模型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乘法与除法间的关系,培养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

  3.初步学会运用迁移的方法进行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在自我探究中掌握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正确运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法与学法

  1.本节课求商的思路和方法与前面是一致的,教学中采用谈话、指导相结合的数学方法,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中归纳出求商的方法,利用所学的知识更进一步地了解乘除法的内在联系,并在游戏中巩固新知。

  2.本课时在学生掌握了用2~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小组合作研讨法,让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比较和推理,自主探究用9的口诀求商的方法。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课件展示法:课件出示主题图片。上节课我们一起探索了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但是主题图片上还布置了很多心形的气球,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特写问题图片: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我们带来27个心形气球,每9个摆一行。问题:根据信息,你能利用手上的学具摆一摆吗?课件出示例题2图片。【品析:这种导入方式,与课本例题内容贴合,可直接过渡到教材例题中。】 故事描述法:嗨,小朋友们,过六一啦,我们心形气球来给小朋友们庆祝六一,要装扮咱们的教室,我们一共来了27个伙伴,怎么站呢?站9列,那要站成几行?站3行,每行要站几个?怎么计算,我头都大了。哈哈,其实我的头本来就大!我们只会飞,我们可以不会数学,现在都讲究合作共赢。哪位小朋友能帮我们解决这些数学问题,我们就跟他一起玩,庆祝我们的六一儿童节。【品析:把心形气球卡通拟人化,用故事的形式引出问题,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进入数学情境中,开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为后面开启生动活跃的课堂氛围做了铺垫。】 趣味儿歌法:同学们喜欢儿歌吗?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优美的儿歌,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多媒体出示《数九歌》,配乐朗读,并一一出示相对应的景色)学生说说听儿歌的感受。这首《数九歌》告诉了我们数九寒天的一些天气变化,你们知道吗?这首儿歌里还有很多的数学知识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品析:用学生喜爱的儿歌导入新课,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兴趣和探究欲望,又为后面练*的设计做好了铺垫。】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例2情景图。

  (1)看图填一填。

  ( )×( )=( )

  ( )÷( )=( )

  ( )÷( )=( )

  (2)汇报交流。

  ①彩球的总个数。

  提问:用什么方法求的,你是怎样想的?

  预设:用乘法求。从行数考虑,每行摆9个,摆了3行,共27个;从颜色考虑,红、紫、绿三种颜色,每种颜色9个,共27个。

  ②看图提问题。

  预设:有27个心形气球,每行9个,可以求什么?(能摆多少行?)

  如果知道有27个气球,每行摆9个,怎么求一共可以摆几行呢?

  学生提问并列式,集体交流,27÷9怎么计算,用哪句口诀呢?(三九二十七)

  追问:根据“三九二十七”,你还能想到和它有关的另一道除法算式吗?

  如果知道有27个气球,摆了3行,怎么求每行摆几个呢?(列式27÷3,根据口诀“三九二十七”可以计算出结果是9)

  是不是所有的乘法口诀和所有的乘法算式都能写出两道除法算式呢?

  2.学生举例。

  像例题一样用9的乘法口诀写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并注意特殊情况。(如九九八十一的口诀)

  3.感悟算理。

  让学生明白用一句9的乘法口诀可以计算三道算式的道理。【品析:通过在情景图下面直接给出三组算式的形式,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直接得出结论。在汇报交流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与除法的联系,充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的能力。】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在学*完例2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及时消化吸收,请学生同桌之间互相叙述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和算理。然后教师提出质疑问题,引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系统整理。

  质疑一:用9的乘法口诀与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

  相同点:①用乘法口诀求商时,都是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

  ②解决有关*均分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不同点: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使用7、8的乘法口诀;用9的乘法口诀求

  数的概念是学生学*数学的基础,学生已经学*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本学期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在这一阶段,学生将认识更大的自然数。它不仅是大数计算的基础,而且是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必须让学生切实学好。

  一.本单元教材内容

  本单元内容包括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似数以及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教材将上述内容合成以下逻辑结构。

  二.教学总目标:

  根据教材的内容,确立了本单元的总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2.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菁华5篇)(扩展6)

——小学二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教学计划 (菁华5篇)

  一、 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学生一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二、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一些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与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这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及用数学解决问题。

  表内除法的编排体现了两个特点,第一,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的基础上,教材集中安排了表内除法的教学。第二,不再明确区分“等分除”和“包含除”,在*均分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和感悟两种不同的生活原型(把15个苹果*均分成5份;24人租船,每船限乘4人),从而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

  万以内数的认识改变了原有的编排结构,先教学1000以内的数,再教学万以内的数,出现了数位顺序表和*似数。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编排具有过渡的特点:在上一册百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三位数(几百几十)的笔算加、减法,为进一步学*多位数加、减法作好准备。本单元还结合几百几十的加、减法,安排了估算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进一步学*根据具体情况,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问题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安排了解决问题教学单元,以学生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内容为素材,展示学生在实际活动中碰到的各种问题;二结合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适时安排解决问题的有关内容,让学生在掌握了一些数与计算知识后,学*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图形与变换一章,内容包括“锐角和钝角”“*移与旋转”。与原有教材相比,“锐角和钝角”的认识明显提前了,“*移与旋转”是新增加的内容。在量的计量方面,教学克和千克,突出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索和动手实践的活动感受克和千克,初步建立质量观念。在统计知识方面,让学生进一步学*统计的意义,学*简单的数据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五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本册教材还安排了“找规律”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探索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不仅使学生知道现实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发现和欣赏数学美、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要求:

  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惯,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比较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会用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学**惯。

  3、使学生会辨认直角、锐角、钝角;使学生结合实例,初步感知*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方向、竖直方向*移后的图形;初步渗透变换的教学思想方法。

  4、让学生亲身经历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使学生学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转化的方法。

  5、让学生经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过程和作用;能人、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能用符号用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让学生进一步学*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6、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使学生知道用称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7、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8、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惊醒简单的分析;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趣的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情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9、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扎扎实实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挥集体教研的作用。

  3、认真研究、创造性的使用实验教材,认真备课、上课,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4、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奥数辅导,使它们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2)重点抓好学困生的辅导工作,建立学困生成长档案。

  5、定期进行测试,及时反馈总结。

  五、课时安排:

  一、解决问题(4课时)

  二、表内除法(一)(13课时)

  1.除法的初步认识

  *均分…………………………………………………2课时左右

  除法……………………………………………………3课时左右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7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 ……………………………………………1课时

  3、图形与变换(4课时)

  剪一剪 …………………………………………………1课时

  4、 表内除法(二)(9课时)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3课时左右

  解决问题 …………………………………………………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 ………………………………………………2课时

  5、万以内数的认识(8课时)

  6、克和千克(2课时)

  7、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7课时)

  有多重 ……………………………………………………1课时

  8、统计(3课时)

  9、找规律(4课时)

  10、总复*(4课时)

  一、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共有56名学生,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多的数学学*后,基本知识技能又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由于有一部分学生刚分到这个班级,对于这些学生在各方面不是很了解,但是我觉得他们对数学学*的热情还是很高涨的。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关注学生学*兴趣和学*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材分析

  表内除法

  (一)图形与变换,表内除法

  (二)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找规律.

  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时、分、秒的教学活动,认识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惯。

  (二)、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三)、情感与态度方面

相关词条